发布时间:2022-10-20 19:37: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道德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向城市,于是产生了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引导,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根据留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我留守型;“单亲”留守型;隔代监护型;他人寄养型。[1]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认识模糊
道德情感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产生和形成而发展丰富起来的。[2]父母外出打工,与子女聚少离多,亲子之间互动频率降低,导致亲情缺失。传统意义上的双亲教养模式改变,各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出现,使留守儿童在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变化,继而引发心理问题,无形之中造成他们道德情感的冷漠。同时,父母长期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方面缺乏正确的认知,道德认识模糊。
(二)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3]拥有坚强道德意志的人,能利用客观条件,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反之相反。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缺乏父母的管教,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道德滑坡。道德行为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4]大多数留守儿童长期和祖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缺乏对孩子进行道德和精神层面上的教育。这种溺爱的监护方式造成了自制力不强的留守儿童任意妄为,道德行为失范。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三农问题的表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家庭、学校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的偏离。同时,他们大多由祖辈们照看,祖辈们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薄弱
学校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机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堂,学校在留守儿童德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其逐渐社会化。”[5]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一直把成绩看作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德育地位得不到贯彻落实,这种现象在农村的教育中更为突出。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
(一)发挥农村中小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般来说,农村学校教育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寄宿条件,为此,学校要积极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寄宿条件。班主任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定期与学生沟通,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跟踪教育。学校在保证基本课程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爱。
(二)加强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
除了发挥学校、家庭的作用外,社会组织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社会组织要综合整治农村中小学学校周围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留守儿童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安抚他们孤单的心情,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心。
(三)强化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尽量陪伴孩子的成长。迫于压力,即使外出打工,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定期与他们见面,以便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同时,父母也要经常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全面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他们的心理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指导。
作者:高萍 单位:济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6.
[2]肖祥.论道德情感与感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200.
[3]陈敏.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6).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时期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3-57.
关键词:舞蹈教学;兴趣培养;儿童心理
一、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对于儿童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真理和知识的动力之源。一个人面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能够拓展思维,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产生快乐的情绪并克服一切困难。
1 有助于挖掘儿童学习舞蹈的潜能
舞蹈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学相长,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儿童学习舞蹈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有助于调动儿童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儿童容易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当一个学生对所练习的动作产生兴趣时,就会表现得比较积极,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比较快。鉴于儿童的学习时间有限,通过兴趣的培养也可以有效地节约学习舞蹈的时间,提高效率。
3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控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自控意识的培养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还能引导儿童提高自控意识。当儿童的学习兴趣高时,注意力也会十分集中。兴趣可以给儿童的学习过程提供无穷的力量,当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由于兴致勃勃,儿童也会尽力地努力去克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有利于儿童自制力和自控力的培养。
二、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兴趣培养的途径
1 采取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
儿童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如果舞蹈的教学方式长期都保持不变。儿童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儿童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及成年人,他们好动爱玩,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形式,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根据舞蹈的基本动作自编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边玩边学,这样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有利于降低疲劳度,提高教学质量。(2)在教学中配以音乐。在进行形体基础训练时可以配以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活泼的氛围中又唱又跳,使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3)让孩子们轮流做小老师。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学得不错的孩子做小老师,学生之间的气氛比较活跃,小老师可以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其乐融融。
2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并讲述故事
儿童的学习热度是阶段性的,教师要合理地安排休息时间。休息的时间可以较短,但次数要尽可能多。教师可以在休息期间给学生讲有趣的故事,例如,对《白天鹅》这出舞台故事的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多讲述一些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舞蹈。同时,还可以让儿童们自己编一个故事并描述给大家听,引起大家的共鸣。
3 教师要进行示范性模仿
最近,我校在五年级(1)班开展了第一次道德难题思辨活动,思辨活动的故事是科尔伯格著名案例。该案例讲述欧洲一位妇女患了罕见的癌症,只有本镇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能救她。但药剂师索价2000美元,是成本的10倍。她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也只凑够药费的一半,他恳求药剂师能便宜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于是,海因茨铤而走险,撬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该案例作为道德难题,在班会课上组织小学生思辨。思辨流程是这样的:(1)吴老师先问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为难的事情呢?(2)出示上述案例,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讨论:海因茨该不该去偷药?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发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道德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用笔记录下来。(3)教师请多位学生起来朗读自己所写的看法,相机点评,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为难的事,能多想想,做出合理的选择。(4)老师收集了所有学生写的想法。
一、班级学生的道德水平分析
课后,我们整理了回收的纸张,认真阅读、分析,并研读了科尔伯格归纳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模型对照表,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全班共有51人,处于后因循水平阶段5的有2人;处于因循水平有48人,其中阶段4的有10人,阶段3的有38人;处于前因循水平阶段2的有1人。认为海因茨偷药是不对的或不应该偷药的有14人,主要分布在阶段4和阶段2,认为偷药要一分为二看待的有3人,其余学生都认为海因茨偷药是对的,也支持或认为应该去偷药。有36位学生在回答中评价了药剂师,都认为他的做法不道德,没有同情心。
1.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表现出来较高水平,差异化相比不大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年龄还小,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认知、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等与成人之间应该有差距。通过对本难题的讨论,我们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对难题的认知和思维并不比成人低,能站在法律规则、社会舆论与人性关怀的角度思考,范围非常全面,程度也比较深。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外。
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钱财是身外之物,而命只有一条,如果不去偷药,妇人很有可能会死亡,他在想要偷之前肯定思索过的,命最重要。所以我觉得海因茨应该偷药。我觉得药剂师是不对的,别人发明药是为了救人,而这个药剂师发明药是为了赚钱,所以我觉得药剂师也有责任。——沈家怡
我认为海因茨偷药是不应该的,可是,他不愿意让妻子等死,这点,他是对的,在人和法面前,他选择了人,虽不应该偷药,可是为了妻子,他是走投无路了。药剂师很讨厌,发明镭不仅是为了挣钱,也是为了救人。只花了两百美金制造的东西,居然要卖两千美金。——陆逸
以上是两位学生道德思辨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位学生认为,在规则和生命之间,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第二位学生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但为了妻子,偷药也是没有办法。他的思考兼顾了法与情,考虑问题非常细致。可见,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并非成人想象的那么低。
究其原因,首先,本次思辨的主体是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十二三岁,处于少年时期,道德认知和主体意识已经初步[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形成,有自己道德判断标准。其次,如今的社会是开放社会,孩子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种媒体,因此,他们社会接触面相比以前的孩子要广泛而深刻,道德价值受到多方面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比较早,水平也较高,也就是常说的学生比较早熟。再则,平时,社会舆论、家庭、学校等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多渠道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接触了大量的道德知识,刺激认知的快速提高,整体的道德品质提升不少。
2.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受主观情感的影响,指向性非常单一
尽管学生的道德思维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一个现象,全班有11人认为海因茨偷药是错误的,3人认为半对半错,其余37人都支持海因茨偷药。对于药剂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他黑心,嗜钱如命,没有道德,不是一个好药剂师。可见,学生对于道德价值的判断还是比较单一的,受到主观情感影响较大。也就是说,在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里,好与坏分界很明显,表达也是很直接。由于学生的道德思维很直接,因此,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很直接,学生处理问题简单化。
首先,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年龄和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的道德思维判断的特点,他们思维单一,容易冲动,表现得非常单纯,从他们对药剂师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其次,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受社会主流价值影响较大,社会媒体、学校引导和家长教育,这些因素所表现出来的“正能量”,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从而影响学生对情境中人物的价值判断。可见,这些外在的道德知识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道德认知没有完全形成的学生,有必要加大力度,刺激整体的提高。再则,此时的学生道德情感在整个道德体系里占主导地位,主观性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情感。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维和行为。
3.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与道德行为有差异,稳定性需要提升
从回收的资料可以看出,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非常高,但这仅仅是学生的道德思维表现,并不是道德行为。当生活中的道德难题真正来到身边时,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不够稳定,受到干扰,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波动。
通过对班级教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之间不一致,一些平时道德品质不好的学生,在面对本难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道德思维却不差。可见,一个人的道德思维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德行为,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据班主任介绍,班级里有位姓徐的小男生,特别调皮捣蛋,平时经常欺负同学,为一些小事打架,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他也远离群体,在小团体里活动。按常 理判断,这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都是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需要道德矫正。可是,就是这位学生,道德思维并不表现很低。“海因茨又是不对又是对的,对是因为不能这么看着妻子死去,错的是妻子的病再重也不可以去做小偷,这是他错的一面。不过,我觉得他是对的,因为做什么不好的事也一定要救自己心爱的人。”
这是他的道德思维表达,符合阶段3的“好孩子”定向。道德行为就是让人高兴、给人帮助或受到别人认同的行为。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已经能看到他复杂的道德思维,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判断,这个[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孩子道德本质并不坏,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表现出道德行为的低下和性格习惯的叛逆。这也给教师启发,孩子的道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千万别“一棒子打死学生”,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可以转化的。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
二、班级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策略
1.挖掘贴近生活的道德难题,持续开展思辨活动
学校德育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提升道德行为。科尔伯格认为,把道德认知直接教授给学生的方法并不可取,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道德难题的思辨就是一种方式,在情境中探讨、推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帮助儿童考虑真正的道德冲突,检查他们用以解决冲突的推理,找出他们思维方式中的前后矛盾和不当之处,并发现解决矛盾的方法,逐渐将学生带领到高一级的道德阶段,从而使道德向前推进。
在道德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内在的发展,道德认知冲突,而不是靠灌输和权威影响。以班级为德育团体,教师以作文、谈话、观察等形式,收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道德难题,加以整理,以故事性、情境化呈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班级学生经常性开展道德思辨活动,了解学生的道德思维变化,通过讨论、表演、演讲等形式,寻求道德难题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道德行为和素质。由于思辨的道德难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思维刺激行为的改进和提升。当然,教师需要不断挖掘生活中的道德难题,持续性开展思辨活动,也可以同一主题分阶段思辨,从而了解和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
2.开展丰富的道德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强化道德行为
道德思维判断的发展不是最终的归宿,发展道德判断的最终目标是改变个体的道德行为,提升儿童的道德品质。因此,在班级中开展道德难题思辨,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道德思维,目的是能够改变道德行为,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正确的认知,正直的心灵和正派的行为。
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传统的道德知识传授显得枯燥而低效。通过开展道德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真实的道德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引领正确的道德价值,最终使每一位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浸润和规整。作为学校,必须调查了解学生的道德思维状态,寻找到学生道德行为的着力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道德行为加以干预,最终形成整体的学校道德氛围。
如针对上述学生的道德情感单一,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校的道德主题,开展主题班队活动,通过学生参与角色体验活动,体验不同的感受。同时,还可以通过班级大讨论、讲名人故事、写生活感受等形式,不断进行道德思维碰撞,产生不同的道德价值观,丰富学生的道德感受。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判断向道德行为发展,促进思维和行动的一致,这是开展道德难题思辨的目的,更是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
3.加强班级的道德团体建设,促进个体道德品质提升
学生生活在班级团体中,与其教师喋喋不休地向学生讲授道德知识,不如让学生参与班级道德团体建设,培养学生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的观点,教师应创设平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参与班级道德团体民主管理,形成班级中好的道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个体。一个道德行为差的学生,处在道德氛围不好的班级,其行为会越来越恶劣,遭人讨厌。如果身处一个道德氛围非常好的班级,其行为会收敛,通过正面引导,甚至会成为道德行为较好的学生。这就是道德团体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去参与构建。
首先,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不再高高在上,与每一位学生共同参与管理,尊重学生,给予身体和心灵上的鼓励和安慰,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交流,为身在班级而骄傲。其次,要有民主管理的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是[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班级的管理者,都有管理的责任和岗位,这样,学生的管理就有的放矢。例如“人人岗位责任”“值日班长、组长”“班级监督员”“班级问题处理团队”等,都是学生参与管理的策略。遇到难题,大家群策群力,发挥激励的力量,学生在管理中慢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再则,要有自我约束的规则。学生组成一个小团体,甚至在小组内,必定有道德规则,只有在公正的道德规则下,团体建设才能不断地优化。处在团体中的学生,要有道德规则意识,一旦犯错,就要承担责任。当然,团队建设的形式多样,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地精心建构,通过团体的力量,矫正和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
论文摘要: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进而来诱发自身情感的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
二、以学生生活背景搭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以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活动与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借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凸现其生活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
论文关键词:奖励 惩罚 道德发展 影响
惩罚是最古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古代埃及教育中,体罚就十分盛行。古埃及有一条谚语说:“男孩子的耳朵长在背上,打他他才听”在我国,“棒下出孝子”这一谚语在很长时期内几乎被看作儿童品德教育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西方也有“孩子不打不成器(Spare£herodandspoilthechild)”的谚语。许多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马卡连柯等都主张在道德教育中使用惩罚。在我国的教育学教科书中,奖励、表扬与批评、处分是德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奖励与惩罚究竟对个体道德的发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是如何影响个体道德的?对这一问题的明确认识是教育实践中教师和管理者恰当使用奖励与惩罚以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基础所在。大量的观察资料表明,在今天我国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奖励与惩罚,特别是惩罚的使用缺乏应用的理论思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情境性;关于因不恰当地使用惩罚而导致严重的、悲剧性后果的报道也时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中。
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对奖惩如何影响个体道德发展的问题有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了解这些观点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使用奖励与惩罚的自觉性。本文试对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关于奖惩影响个体道德的观点进行一些整理和分析,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参照。
1.奖惩对个体道德发展的道德评价功能
在对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奖励与惩罚的根本作用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做出明确的评价,这是多数教育家关于奖惩的道德教育作用的基本认识。具体地说,他们认为,奖励的作用在于使学生懂得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体验到那些导致奖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这种行为巩固下来;或提高这类行为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出现的可能性;惩罚的作用正好相反,他使受惩罚者懂得,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从而抑制或克服这种行为。如夸美纽斯指出:
“他们之所以应当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因为作了的事不能变成没作),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再去犯。”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管理与道德教育是相互分离的。在他看来,管理,即建立纪律只是教育的条件。在管理中不允许儿童的意志和意识有任何表现。但是在道德教育体系中,一切方法必须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他也主张在道德教育中使用惩罚.但他认为,教育的惩罚与纪律处分不同,不应带有惩办的性质,而应当使学生觉得是善意的警告…。卢梭主张,在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中要采用“自然后果”的方法。他说:“你不要因为儿童说谎就惩罚他,可是你必须安排下说谎的种种恶果,例如虽说真话也不能见信于人,虽是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论如何抗辩还是要受人指责,说谎的儿童是要让他自食其果的…。”他还举例说,如果儿童打破了房里的窗玻璃,那么就让他受到风吹,让他伤风;如果他总是继续打破坡璃,那么,就把他关在黑屋子里,直到他自己提出保证以后不再打破窗玻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惩罚措施。
总之,教育家着重强调了奖惩对于外显的个体道德行为的评价作用,奖赏就是对受奖赏行为的肯定,惩罚就是对受惩罚行为的否定。正是通过这种评价,学生良好的行为得以强化,其不良行为受到抑制。这一观点后来也为理学的研究所肯定。心理学家从实验结果中概括出来,奖赏具有信息与诱因两方面的作用。他既表示了对受奖赏行为的肯定,也表示了对个体应付出的进一步的努力所抱有的期望。但惩罚只指出了所做的反应是不合适的,而并未指出什么样的反应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只有在对错误的选择或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指出应有的或正确的行为时,惩罚才能起到克服不良行为的作用。
教育家对奖惩的道德教育作用的探讨指明了奖惩在道德教育中应该具有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应有方式,从而促进了教育实践中奖励与惩罚的使用从感性向理性、从依据经验向依据理论指导的转变。但是,奖惩对于个体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多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引起教育家的特别重视。心理学家以其特有的考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深刻揭示了奖惩对俱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
2.奖惩给儿童提供了最初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并促进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的论述中着重强调了奖赏和惩罚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晌。弗洛伊德认为,受奖赏和受惩罚的经历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外在条件,其作用主要在于给儿童提供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当儿童从奖与惩的经历中掌握了社会规范,并内化为自己行为准则时,他的人格中代表道德的部分即“超我”就得到了发展。
2.1弗洛伊德的人格超我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而且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他不能忍受同肉体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因而要求立即消除那种紧张。换言之,本我受快乐原则控制,他要求立即满足肉体的需要。自我受现实原则控制并为本我服务。自我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人与能真正满足他或她需要的经验发生联系。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他是从儿童早期体验到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即根据父母的价值观,儿童的某些行为被奖赏因而得以促进,而另一些行为却被惩罚因而受到阻止。这些带来奖赏和惩罚的经验逐渐被儿童内化。当自我控制取代了环境或父母的控制时,就可以说超我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奖励与惩罚不仅向儿童提供了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而且影响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弗洛伊德认为,充分发展的超我由“良知”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良知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儿童若再次产生这些行为,或甚至想要实行这些行为,就会使他感到内疚或自认“淘气”。自我理想则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儿童若再次产生这些行为,甚至想要产生这些行为,也会使他感到成功和自豪。
2.2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因此,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奖惩的作用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作用。也就是说,奖赏和惩罚的作用不在于使儿童懂得自己的特定行为的对与错,而在于给儿童提供一套可用来对自己的许多行为进行指导的规范和准则。二是促进外在准则转化为儿童个人道德需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引起与特定行为相联系的受奖赏或惩罚的体验而实现。
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指明,奖赏与惩罚对儿童道德的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深受奖励与惩罚方式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他关于如何在教育中正确使用奖惩的基本观点。那就是,成人对儿童的奖与惩必须以某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为依据,并针对儿童的特定行为,始终一贯地实施。如果儿童所受的奖励或惩罚缺乏社会规范的依据,仅仅是出于实施奖惩的个人的好恶,缺乏一致性,那么,儿童道德准则的和道德情感的混乱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后果。
3.奖励与惩罚是儿童道德发展早期阶段进行道德判断的基本依据
柯尔伯格认为,奖赏(或奖励)和惩罚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儿童道德判断提供一套标准和依据。
3.1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按阶段形成理论个体道德的发展经历了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三个水平,每个水平都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其中不同阶段道德的发展与奖赏或惩罚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①前习俗水平的道德
前习俗水平的道德由第一、第二两阶段组成。其中第一阶段为“惩罚和服从的倾向”。在这一阶段,个体的道德认识直接与惩罚联系在一起。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以行动是否受罚来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惩罚的和服从威力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这一阶段儿童行为的动机是避免受到惩罚,其“良心”是对惩罚的不合理的害怕。
由此可见,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一种行为是否受到惩罚是其道德判断的唯一标准。第二阶段为“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倾向”。在这一阶段,个体的道德认识直接与奖赏联系在一起。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其行为的动机是想得到赞扬或好处;对于惩罚,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则用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与前一阶段有很大不同。在前一阶段,凡是受到惩罚的行为都是不好的。但在这一阶段,如果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那么,即使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因此,是否得到奖赏就成为这一阶段道德判断的唯一标准。
②习俗水平的道德
习俗水平的道德由第三、第四两阶段组成。其中第三阶段为“人与人之间和谐一致的倾向”。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扬的行为。希望被人看成是一个“好孩子”并避免别人实际的或想象的责备是这一阶段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对人类个体而言,表扬、赞扬和责备、批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奖励和惩罚;而“好人”或“坏人”是一类人,因此,到这一阶段,奖与惩给个体道德判断提供了较为概括的、一般的标准和依据。第四阶段为“倾向于权威(法律和秩序)”阶段。这一阶段个体的注意的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比较刻板地遵奉社会的习惯和规章制度,认为这是一个人的职责,注重道德规范的权威性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其行动的动机是避免正式的谴责和惩罚,以及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伤害。由此可见,到了这一阶段,个体道德判断的依据直接由各种规范和道德准则本身提供,奖励与惩罚不再是道德判断的依据——奖惩的道德教育作用大大降低了。
③后习俗水平的道德
后习俗水平的道德由第五、第六两阶段组成。其中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的倾向。到了这个阶段,个体以相对的观点看待道德规范,认为他是一种通过人彼此间的协定而形成,因而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予以改变的东西。第六阶段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柯尔伯格认为,这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道德判断的依据是抽象的伦理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规则。可以看出,到了后习俗水平,奖励与惩罚已经对个体道德判断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总之,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个体道德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其标志是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标准越来越概括、越来越具有原则性。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对行为的直接的奖励与惩罚,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奖励与惩罚替代的赞赏与责备,表扬与批评逐渐成为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直到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抽象的道德观念成为道德判断的基本依据,奖励与惩罚也就失去了道德教育的功能。
3.2柯尔伯格理论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柯尔伯格关于奖惩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术对教育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在个体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奖惩的作用有很大不同。
在个体道德发展的前三个阶段,不同形式的奖惩给个体的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从第四阶段以后,越来越抽象的道德规则和道德观念成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当个体道德发展到了最高阶段时,奖惩完全失去了作用。在历史上,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道德理想,面对最严厉的惩罚——处以死刑也无所惧的事例就是证明。由此可见,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早期阶段,恰当作用奖惩可以达到预期的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随着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道德教育就要采用其他方法,而不能过多地依赖奖惩。
②奖励与惩罚是低级阶段的道德的判断依据
由于奖赏与惩罚是处在较低道德发展水平儿童道德判断的最基本的依据,所以,如果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要对儿童实施奖赏或惩罚,那么,他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奖赏和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要通过奖励或惩罚使儿童掌握必要的道德规范。为此,教育者必须要对通过特定的奖励或惩罚使儿童掌握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做到心中有数。
③奖励与惩罚的一致性
从个体道德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任何行为在任何时期所受的奖赏或惩罚必须具有一致性。否则,道德判断标准的混乱就会成为滥用奖惩所不可避免的结果。
这也给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家庭、社会、学校协调一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一要求就是,如果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不得不使用奖赏或惩罚,那么,不管是家长、教师还是其它社会组织必须遵循共同的“奖惩守则”。
④提供理论依据
柯尔伯格的理论为中小学制定奖惩条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4.总结
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从最表面的意义上看,奖励(或奖赏)具有对那些教育者认为是良好的或正确的,从而予以奖励的个体行为的强化作用;惩罚的作用正好相反,具有对个体的那些受到惩罚的行为的抑制作用。但是,通过对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关于奖惩在道德教育中作用的基本观点的考察可以看出,奖惩在个体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4.1奖惩与惩罚具有对个体韵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功能
即通过奖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增强了以后出现的可能,通过惩罚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从而降低这类行为在以后出现的可能,并选择其他的行为。教育学家关于奖惩的基本观点就突出强调了这一功能。
4.2奖励与惩罚给儿童提供了行为的规范。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三字经,儿童,道德教育
《三字经》和《千字文》、《百家姓》一起被称为“三、百、千”,它们共同组成了儿童识字教学的蒙学教材。而位于蒙学之冠的《三字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识字课程,它是一部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儿童启蒙读本,又是一部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百科全书。《三字经》在内容上包罗万象,诸如为学态度、读书方法、伦理道德以及名方实物等等。2007年在宁波召开的《三字经》研讨会上,众多学者达成一致:希望通过对《三字经》的研究,深入思考如何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1]。
一、《三字经》诞生的时代与教育背景
《三字经》作为古代的蒙学教材,涉及内容广泛,被称为“千古一奇书”。清人紫巢氏在为《三字经注解备要》作序时,称它为“一部袖里《通鉴纲目》”。著名历史学家提到此书时说:“《三字经》可不简单,虽是启蒙读物,可是书中的知识,自远古到现代讲了一遍。这真是一部最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而且用韵文写成,可以朗诵,便于记忆,真是一部好书。”这一说法,被古今中外人们所公认,1990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之中。所以说,《三字经》可谓是蒙学教材中的一朵奇葩[2]。
《三字经》作为蒙学识字教材流传使用了700多年,这与它的特色内容和独到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关于《三字经》有很多版本,也有很多人对其作者进行质疑,本文要研究的是我们最熟悉的,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头的《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所写。宋代能产生如此优秀的蒙学读物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国家稳定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来削弱地方势力。这一举措,加强了封建领导阶级的中央集权,使得社会和国家稳定,从而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的稳定导致宋代蒙学教育的兴盛,出现了如《三字经》、《百家姓》等耳熟能详的启蒙教材以及朱熹、邵雍等一大批在蒙学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家。
2、经济上商业繁华
宋朝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珠宝、匹帛等商店,“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时称临州为“天城”并说其“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
3、教育上亟需优秀启蒙教材
随着宋代科举制发展,读书人做官愈发便利,促进了宋朝教育尤其是私学的发展。封建文人还注意到儿童的启蒙教育,编写出适合当时需要的启蒙读物,对宋以后各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人陆寺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人。”描写的是绍兴乡村儿童上冬学的情况[4]。这一时期,理学家们对蒙学教材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如大理学家朱扰亲自编写蒙学教材《童蒙须知》、《小学》等,《三字经》也是这一时期所编。《三字经》篇幅尽管不大,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极广,堪称初等百科全书。”[5]
二、《三字经》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
1.香九龄,能温席――“孝顺”具有现代德育价值
《三字经》中有“首孝悌,次见闻”“孝于亲,所当执”,“弟于长,宜先知”,“方少时,亲师友”以及“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在这寥寥数语中,作者很明显的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孝与悌为首。孝、悌是中国古代亲子法文化的基础,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美德,是道德教育的根基,也是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几句话是要求儿童学习“三纲、五常、十义”等儒家伦理规范,从小习孝。孔子的《论语》中提到“孝”有19次之多。如“孝弟(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弟子,人则孝,出则弟(梯)…”等等。孝悌在封建社会中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基本准则,也是孔子所宣扬的“仁”的根本。所谓百善孝为先,仁孝治天下。以孝为首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妇顺,兄爱,等等),既概括了仁孝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古代做人的具体规范。
《三字经》中为了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特地举出黄香和孔融的例子。家境贫困的平民子弟黄香,自小就十分孝敬父母,夏天为父亲驱蚊扇扇、冬天为父亲暖被,在对父母尽孝心的同时发奋读书终成大器。更为可贵的是,做了大官的黄香仍然对父亲尊敬爱戴。孔融的例子大抵也如此。这也正好符合了当时的道德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者用这样的例子向儿童传达:无论出生高低、年龄大小,都应该孝顺父母、善待兄长。
现代社会中,很多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身上消失殆尽:只让父母照顾,却不分担家务,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因此向这些儿童进行孝悌教育非常重要:通过跟孩子分享孔融、黄香的故事,让孩子的心灵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目标,这往往比有声的教育作用更大。让孩子在道德观念上,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孝亲敬长光荣,虑待父母老人可耻,知道古今孝亲敬长的嘉言璐行;在道德情感上,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关心体贴父母;在道德行为上,尊敬自己和别人的父母,从点滴小事开始分担父母的辛劳。
2.幼不学,老何为―-“幼学”是道德成长的基础
陶行知曾指出:“幼儿犹如幼苗,培育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德育要及早在孩子身上实施,虽然终身教育思潮下家庭教育早已不再仅仅局限儿童早期德育的内容。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儿童的道德行为动机也来自儿童对行为本身的兴趣或成人对儿童的要求。《三字经》中也渗透了重视早期德育的观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岳飞曾警示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就是说幼年的学习对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儿童的语言、认知、创造力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他们的感官、自我意识及情感也发展迅速。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要求儿童在年少时就应亲近明师、结交贤友、学习礼仪。《三字经》以“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以及勤学、力行的人生观为基调,并同时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作为一部童蒙教材,它不仅在道德教育上影响了幼儿,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是当今《德育教材》难以达到的[6]。
3.养不教,父之过――“家教”是孕育美德的摇篮
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导师。中国古代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这在《三字经》严父慈母的教子事例中可以得到体现。“养不教,父之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远扬”、孟母“子不学,断机杼”。家庭教育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外国学者马斯格雷夫表示“家庭的影响常常比学校更强些,在儿童年幼时,情况尤其如此”。所以,父母应该承担起对子女成长、成人的教育,包括智慧的启迪和为人的引导。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并行进展的,在教育发展史上,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强调未满7岁的儿童要受家庭教育。还有像夸美纽斯、洛克、福禄倍尔等,他们的教育著作中也时时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如果在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人从小就对他一生中最初取得的成就做出评价,对他的初生微笑,对他初学走路、初次说话表示高兴,对他的一切发明创造给予一定的评价,那么,这个孩子将会在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上遇到很大困难,……”[7]。一千多字的《三字经》在古代就能教育父母应重视自己的责任。今天的父母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参加家长学校)来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当然,在《三字经》中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德育的阐述,比如“亲师友,习礼仪。”这表明在道德教育中也要教导孩子从小学习礼仪,因为礼仪事关成败,所谓细节无小事,结果折煞人。纵观《三字经》,道德伦理精神贯穿全书的所有内容。不管是识字教育还是名物指导,处处融入了如何做人的道德规范教育。
三、《三字经》的道德教育价值亟待拓展
作为蒙学之冠的《三字经》,有其独特的儒家道德思想和社会价值,对现代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凡的启迪意义。但作为封建思想的产物,它的某些字段又同当今时代不合拍:比如《三字经》里宣扬男尊女卑、灌输“三纲五常”等等。但如果去其糟粕、借其精华(诸如爱国主义、见义勇为,讲求礼仪、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并赋于其新的时代意义、加以适当的“包装”,完全可以成为现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一部分。作为孔子故乡的中国,作为儒家文化直接继承者的我们,应该怎样行动?这一点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关于《三字经》的历史流传及其当代人文价值的研讨,宁波党校学报/2007(4)
[2]李莹莹.教育学视野下的三字经,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硕士学位论文专刊,2012.11
[3]《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4]朱瑞熙著:《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91页
[5]毛礼锐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第2版,第379页
论文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体育活动对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及个体发展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为挖掘体育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野。
1 道德的概念和结构
道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准则去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也有人把它称为品德或道德品质,是个体个性的核心部分。道德由三个成分组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知是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以及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道德发展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首先受到了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不同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中提出,个体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构成。其中超我就是道德我的化身,对自我以及本我起着监控作用。其中超我包括两个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分别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当个体做出与社会规范不符合的行为时,就会受到良心的惩罚——产生内疚感。可见弗洛伊德的道德理论更多的关注道德情感的部分。但是由于其理论过于悲观,受到了其它研究者的质疑和批评。
20世纪盛行的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其它的心理结构的发展一样,是观察学习以及模仿的结果。强调榜样以及强化(奖励与惩罚)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道德行为是其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其理论无法解释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的核心应该是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道德上的成熟与发展,首先应该是道德认知上的成熟,然后是与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们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对个体的道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瑞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是系统地追踪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发展的心理学家。它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并开创性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努力,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至今影响深远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上面的几个道德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上述的理论都只涉及到道德的某个部分,都难以解释全部的道德现象。因此以其为理论指导的道德教育也就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理论要求我们更多的关注道德的情感成分,在道德教育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它忽视了对个体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认知的教育,具有较少的操作性;而行为主义的道德教育充分地考虑了“身教”的重要性,很好地体现了道德的实践性特点,但是忽视了个体的思维或认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使得道德行为具有或然性;最后对我国道德教育影响最深的认知学派的观点,它看到了个体认知在整个个体心理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将出发点以及落脚点都放在个体的认知发展上,以公平和道德推理发展核心,但是过分强调道德认知成分的道德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以及道德情感的作用,出现了“知”与“行”相背离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道德应该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以及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必须同时关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能顾此失彼。
2 体育活动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体育活动是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2.1体育活动与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以及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道德认知的核心和关键是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发展个体道德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引起儿童对真正的问题情景产生真正道德的冲突、不确定性和意见分歧,向儿童提供高于其自身发展一个阶段的思维方式”。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体育情境中的两难情境可以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提供大量自主道德选择的机会,例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矛盾冲突能力,从而促进个体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
竞争是体育活动的特点,体育活动总是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竞争,但是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是公平的竞争。体育活动是有规可循的,并且是在执法者的监督下进行的活动,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体育活动中存在着各种规范及标准,运动员、裁判员守则等都赋予了体育运动高尚的公正和公平的价值观。同时道德规范的培养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Jantz1975年的研究指出,儿童在比赛中对规则的理解程度与道德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因此,体育活动成为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重要渠道。
2.2体育活动与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传统的道德教育采用“说教”的方式,将德育的重点放在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造就了许多具有高道德知识但仅有低水平道德行为的个体。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个体的道德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引起个体道德行为的改变。我们在判断一个人道德能力时更重要的是看其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人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切道德价值的存在,都要靠道德行为来证明。“如果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离开他们的多种多样的实际行为,而孤立地研究道德意识的本质、特性、结构的话,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充分地理解他们的。”所以,“行为之外没有道德”。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道德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道德形成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落脚点。研究者认为个体道德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体育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对个体进行教育,个体不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在教室外更广阔的空间内参加某种身体活动或学习某种技能;不再以社会或自然为学习对象,而是以自己身体活动为对象,因此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活动性。同时由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多半是由于个人的兴趣或需要所驱动自愿参加,使得学生在道德教育中表现出真正的主动性,这与道德非强制性的特点不谋而合。让个体在愉快的体育活活动中获得道德上的发展,这也就自然成为了体育教育的题中之意。
3 体育活动与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作为道德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属于依附地位,并没有引起研究者以及教育家们的关注,传统的德育更多地将教育的目的放在道德认知上。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学会关心”为新一轮会议的议题,这一议题的确定不仅表明教育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的革新,也表明了道德教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启:理性的公正不再是唯一的核心价值,一种感性的、细腻的关怀价值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这也使得道德教育开始了从主知到主情的转变。
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对于道德认知以及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个体认知以及行为的发展。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相互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