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1 08:56: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尊敬长辈,主动为长辈分担负担。待人和善,不虚伪,不掩饰。遵守向他人许下的诺言,不失信。餐桌上,讲礼仪,先让长辈吃。
2、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3、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4、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
(来源:文章屋网 )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Χ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他们要有远大志向,戒绝欲望、心态平和,珍惜光阴、重视学习。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591),字介,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他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颜氏家训摘选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
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
朱用纯――“朱子家训”
朱用纯(1627-1698),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著有《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等。清顺治二年,朱用纯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用纯侍奉老母,照顾弟妹,流离播迁,备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所著《朱子家训》是其代表作,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成为家喻户晓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
朱子家训摘选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从我懂事起,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也因此立下了家训:“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错就要改。”
古人云:民无信不立;又说:“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但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责任;诚信不但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诚信不但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一种丰
富的资源。如果人人都说老实话,人人都办老实事,做一个老实人,那么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诚信之诚是指诚心诚意,忠诚不二,开诚布公;诚信之信是指说话算数,信守然诺,言而有信。在良好家训的熏陶下,我们家一直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在学校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做到讲诚信。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到处玩,到处短跑,手也甩得高高的。突然,我听到了什么东西敲碎的声音,回头一看,才知道,我刚才跑来跑去时,不小心把邻居家走廊上的花瓶打碎了。这时,邻居家里刚好没有人,本来我想逃之夭夭的,可想了想,才知道这样是不行的,爸爸、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人要诚实,要守信,做错事要承认……我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我就在邻居家的门口等着,等着承认错误。过了好久,他们终于回来了,我跟他们讲清了事情的经过,向他们承认了错误,还表示会赔偿一个崭新的花瓶。第二天,我就给他们家买了一个新的花瓶。他们夸我是一个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
还有一次,妈妈买了许多橘子,我很喜欢吃橘子,于是,吃了很多,因为吃了太多,所以上火了,妈妈就把橘子藏了起来,不让我吃。第二天,妈妈出去了,在出门前,警告我,说:“不许去找橘子吃,你都上火了。”我心想:就上火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妈妈说完,就出门了。妈妈一出门,我就开始疯狂的找橘子,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我找到了,我见橘子,就剥壳,开始吃,过了一会儿,吃了许多橘子,看着那袋本身满满的,现在只剩一点点的橘子,我心虚了,想把橘子藏起来,不告诉妈妈,我的心里纠结着,要不要告诉妈妈,就在这时,我想起家训,决定告诉妈妈。晚上,妈妈回来了,我跟妈妈说明了一切,妈妈,不仅没骂我,还夸我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1、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2、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来源:文章屋网 )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剑桥家训》。
剑桥家训是剑桥大学博士卡洛琳李专门为自己三个孩子编写理励志故事集。这些故事活泼有趣,涉及的范围颇广,有做人,有做事,有梦想,有成长,有挫折就,还有爱和感恩。每一个故事都有丰富的教育意义,都蕴含着深深的母爱,仿佛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促进我们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智慧、勇气还有信心;还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潜能,开商,一天天完善自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道路。
整本书有许多活泼有趣的故事但也蕴含着道理。
第一章命运篇写了有些人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或者写有些人的命运是多么的好。在我看来命运悲惨的人都能成为当今有名的人,或者成为有用的人,这都是因为他们意志品质坚定,而命运注定好的人和命运悲惨的人的成就绝然相反。
第二篇梦想篇写了人与人的梦想不一样,有的人的梦想实现的很快而有的人梦想实现的很慢。实现快的人可能使他幸运,而实现慢的人也不一定是他不幸运,我想应该是他自己想实现自己渴望已久的梦想实现不了,但是他不着急。
在剑桥家训里面还有许多的故事,但是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周公旦的《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世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识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司马谈的《命子迁》
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汉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汉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
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后成文为《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圈点】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慧人物。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希望儿子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儿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
【圈点】《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7卷计20篇,谈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颜氏家训》一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等等。
【圈点】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唐太宗的《诫皇属》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
帝王家训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诫皇属》。
在《诫皇属》中,唐太宗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
【圈点】唐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
《包拯家训》
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包拯以公廉著称。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即: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中。这条家训被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
【圈点】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欧阳修的《诲学说》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欧阳修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圈点】欧阳修以“玉”喻“人”,劝戒子孙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其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
袁采的《袁氏世范》
作者:袁采,宋人,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接待,为官刚正。
袁采任乐清县令时,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
《袁氏世范》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又称《俗训》。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袁氏世范》很快便成为私塾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推崇该书。
【圈点】《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可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朱子家训》全文500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
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等,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圈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李毓秀的《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百善孝为先。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2、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3、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4、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5、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6、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7、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8、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9、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10、女人好吃懒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扫把星,悍妇和弱妇都不是媳妇。
10、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12、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13、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14、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5、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16、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17、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18、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19、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20、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21、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22、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23、为人丈夫,要从 “ 三纲 ” 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 纲 ” 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24、为人妻,自要先从 “ 三从 ” 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 三从 ” 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 “ 身从情理 ”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 心从道理 ” :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 性从天理 ” :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25、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26、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27、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
28、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