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9 14:02: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工程制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现代工程制图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工程制图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研究,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设计,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现代工程图学 教学做一体化 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Learning-Doing New Teaching Model of Vocational Modern Engineering Drawing Based on Improving Vocational Students' Innovative Capacity
SHAN Lan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engineering graphics, on this basis, study the knowledge and capacity of modern engineering drawing system, make the scenario design of teaching-learning-doing integration, build the platform of a wide range of practice, thereby enhanc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modern engineering drawing; teaching-learning-doing; scenario design
0 引言
目前各行各业高级技术工人的大量短缺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蓝领”、“灰领”创新人才。现代工程制图学的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现代工程图学例,探索更适合高职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设计,构建合适的平台与设定合理的任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适应科技迅速发展。
1 目前现代工程制图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应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设计,三维建模软件、二维设计软件的运用与制图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知识与能力体系都是相互交叉的,现在的大部分院校教学中都是把这几门课独立开设,少部分把制图和二维设计软件合并,但三维建模软件课程还是独立开设,这样做浪费了大量的课时。
1.2 学生特点
目前中国90后的新一代独生子女学生虽然都具备思维活跃的优势,但又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自主思考的习惯及能力;(2)遇到困难极易退缩;(3)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但缺乏学习的方向;(4)较之于本科学生整体素质较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工程意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较深入的思考,加之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以及课时的缩水,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较普遍,导致现代工程图学的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
1.3 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现代工程图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的习题练习是现代工程图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有些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无法想象出真实的空间三维空间模型,作业难度大,作业抄袭现象很严重,厌学现象比较多;另外作业的正确率很低,对于教师来说,批改制图作业,讲解习题都是事倍功半的工作。
2 适合高职学生的现代工程图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应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设计,三维建模软件、二维设计软件的运用与制图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知识与能力体系都是相互交叉的,现在的大部分院校教学中都是把这几门课独立开设,少部分把制图和二维设计软件合并,但三维建模软件课程还是独立开设,这样做浪费了大量的课时。
现代工程图学课程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空间想象力以及绘制工程图样和识别工程图样的能力。空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有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分为六大模块,具体是:(1)实践与认识;(2)制图的基础知识;(3)投影基础知识;(4)基本体及组合体;(5)专业制图知识;(6)零件测绘。模块四结合三维特征造型软件的特点,介绍一些特征模型。
采用模型、多媒体,二维软件、三维软件教学取代传统的板书,使之更加形象、生动、有效。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能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课堂二维软件和三维软件应用的模拟,减少大量二维和三维软件课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软件自学能力。
3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班级授课和CAD社团学习相结合。每个学生根据入学时间和专业设置都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班级,授课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这种行政班级布置作业和问题,安排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年级或学生意愿组建社团或竞赛小组就某些问题开展活动,并在课堂上让社团成员,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索学习经验,提高自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4 提升制图与设计能力模式的研究
制图与设计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课外学习环境,设定一个合理的课外学习目标,建立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是提高制图与设计能力的关键。
4.1 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制图与识图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制定了一份日常任务工作单,重点解决平时绘图的校对工作。具体做法是:做练习时,让学生们保留作图轨迹(淡细线);由教师面授5位班级学生当周的绘图作业;这五位同学(全班学生轮换)再核对班级其他学生的作业,并签名、填写工作任务单;全体学生核对答案和批改人员及教师讨论;工作任务单的填写质量和班级成员评价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做即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又解决了教师批改作业耗时低效的矛盾。
平时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试着测绘,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测绘任务,首先是木模的测绘,主要锻炼三视图的表达;到实体零件的测绘,主要锻炼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最后结合竞赛的目标,进行装配图的表达及拆画的任务。
4.2 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
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他们更早更快更深的投入到制图的实践工作中去,是提高技能的良好手段。
大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引导他们组织CAD社团,开展社团活动,社团以大二年级学生为组织活动的中坚力量,通过一定的选拔,吸收大一年级的新生力量,大三年级学生协助指导、策划活动。通过社团一个常规性活动内容是自习课指导大一的制图。通过这个常规活动,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大一学生学习制图的效率,另一方面锻炼了二年级优秀学员的表达能力,增加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凝聚力,为其他平台的构建创建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科技竞赛,很多内容都和制图能力有关,特别是机械设计竞赛,每年有规律的组织学生参加,同样是大二主力、大一协助、大三指导,这样的机制一旦形成,加上卓有成效的成果,形成了工程设计、工程制造的氛围,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信心。
高校的挑战杯课题,教师的科研课题,积极吸收好的学生参与,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不但帮助教师完成科研工作,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5 结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施现代工程图学创新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现代工程图学》“教学做一体”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CG357
参考文献
[1] 张碧霞.工程制图教学中立体思维的培养[J].重庆:高等建筑教育,2005(4).
[2] 殷燕芳.论工业设计制图专业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J].山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3).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现代学徒制;工程造价
我国的学徒制始于13世纪前后,主要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出现,是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形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改革即将步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其明确提出“把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内涵”的相关内容,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改革,逐步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高职高专学校中的工程造价专业而言,学生不但要掌握设计知识、构造和技术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掌握建筑材料以及市场的信息和相关动态。学生对工程整体的建造环境及背景也应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应用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关知识,对建筑工程进行整体的掌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工程造价的确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人工套取定额和人工取费模式。大部分的企业,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资源消耗基础上,编制属于施工企业自己的定额,以适应企业的最真实造价情况,并进行自主报价。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碰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正是现代学徒制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达到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专业背景剖析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科学规划,探索创建“双定生+双合同+双主体+双导师”的“四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制订适应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工程造价专业具体实施管理办法。其次,创新学校的考核评价体制和督查制度,制定该专业的现代学徒教学管理方法和制度,逐步形成一个造价相关企业和高职高专院校联合开展的长效机制和管理制度。它能为校内其他专业或同类院校起到示范或借鉴作用,为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职业院校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内容
1.建立健全校企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主要以造价公司为依托,制订以“双主体、双定生、双协议、双导师”为原则的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并参照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关职业岗位标准,由学校和委托企业共同开发以学生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化教学课程为主体,融入职业方位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确定学校和企业在教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应该承担的责任,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2.试点专业双导师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规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基本素质,需要建设一支既有企业师傅又有学校教师的“双导师”型师资队伍。
3.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校企共同创建实训基地。在学校需要建设以下三种实训基地:工程造价仿真实训室、建筑施工工艺仿真实训室、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场所。在合作的工程造价公司,建立工程造价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站,并严格按照企业的市场生产运营环境和工作标准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
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参与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对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对象有所不同,主要由多方面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学评价模式的完善。其中对象主体有:学生、家长;监控主体有:高职高专学校;需求主体有:企业;管理主体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构建以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规范、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含理论教学与素质教育工程)、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即:校企双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估制度。
三、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1.支持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可制订《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经费投入。政府现已出台现代学徒制的扶持政策,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优惠程度。政府以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和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企业和高职高专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确保学生安全。
3.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一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完备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完成,把双导师制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张衍林,唐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现代企业教育,2012(14):116.
[2]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74-77.
[3]徐丽.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5(11):9-12.
[4]孙晓燕.试论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意义[J].职教论坛,2008(2):23-25.
【关键词】 学徒制 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管理办法
一、现代学徒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航海类专业的特点
近年来高职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方法、新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提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开创阶段,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发展的步伐是紧迫的,需要职业教育做出大胆的尝试,与企业不断的探索新途径,寻找新方法,开拓新局面。
航海教育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海船船员是一个全球性的职业,具有强烈的国际通用性、法律规范性和岗位特定性。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0年对马尼拉公约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公约对船员培训、考试、发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学生要想上船实习,必须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取相应证书,而证书的考取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二、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探索
学院于2015年首次将“现代学徒制”运用到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中,通过与多家航运公司积极对接,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达成一致,并签署相关合作办学协议。
1.生源选拔过程
首期“现代学徒制班”生源选拔过程采取的是双选模式,学生自愿报名,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考核后确定。首先学院在本专业范围内进行了关于“现代学徒制”方面的宣讲会;其次公司进行宣讲,包括公司企业文化、培养计划、工资待遇等等;最后学生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提交报名申请表。之后学生要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机工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证书,再由校方和企业负责人结合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方面进行最终筛选,确定到船实习名单。
2.课程层次设置
“现代学徒制班”主要面对高职二年级学生进行,第三、六两学期进行学徒制模式培养。我们按照“三线并行、三级递进”的模式,对课程重新进行优化,保证学生在第三学期结束之前,考取具备上船资格的相应适任证书。
学生在第一学年,需要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例如基本安全、精通艇筏、高级消防、精通急救、保安意识、保安职责、值班机工业务、值班机工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并考取Z01、Z02、Z04、Z05、Z07、Z08、机工证书,这样他们就具备了上船的基本条件,上船做见习机工,为船舶的支持级岗位。
在第三学期结束,学生回校继续进行三管轮岗位的知识理论学习,并且由于在船实习半年,对船舶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较容易。在第五学期结束,学生需要考取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证书,在第六学期再次到船顶岗实习,做见习三管轮,为船舶的操纵级岗位。
3.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采用“内培外引、校企融通、专兼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逐渐完善,“双师型”教师达到9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0%以上,青年教师都具备到船顶岗实习的条件。相关合作公司根据学徒制的需求,挑选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和职业素养优秀的轮机长作为“现代学徒制班”的专业师傅,在船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
4.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素质好、专业技能强、英语水平高”满足航运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修订完善了航海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本着以遵循能力递增及岗位升迁的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适任证书考试为着力点,以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深入实施“双主体三层次四融通”和“双主体三阶段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作为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5.完善考核模式
“现代学徒制班”学员对原教学计划中应修课程实行免考不免修政策,学生在船实习期间,需要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期结束后,带回学校,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依据,成绩合格给予学分。同时,在实习期结束,将由船舶带队师傅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出勤、进取心、团队合作、英语考核、工作业绩等五个方面的表现给出企业考核成绩。
三、结论及展望
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航海类专业技术人才,就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及方法作保证。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相关公司共同努力下建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新的尝试,同时也是新的起点。随着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的丰富,通过践行“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航海教育将会不断发展,培育出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职成[2014]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014.8.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就是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形成基础以及意义与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了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其次,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学徒制相比较,它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并具有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的过程。“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
“现代学徒制”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新体系。该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落实校企合作政策,需要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保障发展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
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这样能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2、就业前景比较明朗
通过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能够得到体现,在毕业时可以被原培训企业录用,同时对学生奠定职业意识,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经受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体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师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作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即时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疑问即时得到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三)我院建筑装饰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1、顶岗实践能力缺乏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得不到国家任何优惠政策,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利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的主要动力是招聘实用人才,解决企业用工之急,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就成为顶岗实习环节能否做实的关键。在当前建筑一线人才培养中,由于前5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偏重理论学习,接触工程实际较少,专项基础技能训练不足,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大多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不适应而被淘汰,最后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企业资源利用不足
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聘任的大量能工巧匠大多只会做不会讲,更难以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他们本人还有工程建设工作,无法抽出大块时间离开施工现场到学校;另外,由于企业师傅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去,导致师傅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珍贵的企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所谓默会,它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非命题和语言所能尽,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通过学徒制传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获得。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但由于班容量过大、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所限、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影响,致使学生动手训练依然严重不足,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2]马连华.做实 “工学结合” 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关键词:工程制图,三维设计,CAD,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00-00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工程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不仅是一门单纯传授知识的课程,还承担了对学生工程意识、空间思维方式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启蒙和培养 [1-2]。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制图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充分考虑后续课程的设计概念、功能分析、设计分析、三维建模与制造等内容。多数高校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通常开设出三门左右的制图课程,如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应用(Pro/E、SolidWorks、UG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国内高校的制图类课程已经由传统的黑板、挂图和模型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过渡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模式。
然而,这些制图类课程的改革大多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教学手段形式上的改革,课程的改革也各自为政,没有系统性。近年来,国内机械行业正处在采用三维设计以及沿用传统二维设计方法的并存时期,而且这种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3]。因此,国内图学教育界提出“以三维为主,二维与三维并重”的教育理念,提倡设计从三维构型开始[4-5],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方法的要求,当前高校制图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这种新的需求。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高校应该不断了解市场对图学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探索图学教育的趋势,将制图类课程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面向现代产品设计、加工和管理的新方法,开展制图类课程的改革,构建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制图类课程的新体系,完成各门制图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改革。从工程制图开始向学生灌输三维设计思想,并且通过计算机绘图、三维CAD软件的教学一直延续下去,加强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
二、 根据专业特点,构建制图类课程新体系
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出发,结合我校各个专业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结合工科专业特点完成从二维平面绘图到三维设计的制图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且围绕这些制图类课程结合我校08版方案制定或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各门制图类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内容的实质性改革。
结合我校08版修订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二维为基础,二维与三维造型设计并重,构建制图类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我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了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工程应用软件Pro/E三门课程。农业机械化、机电工程和其他近机类以及非机类专业设置完成了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三维工程应用软件课选修(Catia、KMCAD、CAXA等) 三门制图类课程的设置。木材工程、包装工程和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完成了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三维造型应用软件3DMax 三门制图类课程的设置。在完成制图类课程设置后,基于三维设计为主线修订制图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各学期开出的制图类课程中逐渐渗透三维设计的思想,通过课堂讲授和加强实践环节,实现三维设计思想的整体贯穿。同时,面对现代工程实际中二维与三维设计并存的问题,通过制图类课程在突出、强化三维设计的同时,根据不同制图课程的特点,实现二维绘图与三维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 以二维为基础,以三维设计为重点,开展制图类课程的改革
以二维为基础,以三维设计为重点,全面开展基于三维设计的制图类课程建设工作,以突出三维设计为特色,使二维到三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工程制图课程主要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基于正投影理论将空间的物体首先转化成二维的正投影图,即做出物体二维工程图样,用以表达物体的结构特征、零件的结构形状、部件与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等。传统的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解点、线、面、体、组合体的二维投影图与各种二维的表达方法。然而,设计者在脑海的设计构思都是三维的,制造的结果也是三维的实物,在“设计构思”和“产品实物”两者之间传递的信息却是二维图形,这种形式在传统手工绘制图样的年代是很有用的,避免了绘制复杂的立体效果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现代的设计方法和加工方法的普及,开展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工程制图类课程的改革,是制图类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基于上述现状,我校对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从教材的体系到教学内容都体现了三维的设计思想,在讲授点、线、面等基础内容时,主要是二维的投影理论。在讲授基本体,简单体等相关内容时,增加了拉伸体和旋转体两种重要的三维造型方法。从三维实体出发,利用三维软件的特征造型功能讲授基本体各基本要素的组成与投影。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理解正投影的概念,建立二维投影图是对三维实体的一种正投影表达方式,为学生将来阅读和绘制二维投影图做好知识的准备。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内容在讲课时结合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进行讲解,这样不但符合三维切割体或者是相贯体的实际成型过程,也向学生传授了布尔运算的三维造型方法。组合体部分的内容结合立体的拉伸、旋转、放样、布尔运算等三维成型方法为进行讲解,讲授二维投影图的同时灌输三维思想。机件的表达方法章节重点以三维的零件、部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合理应用各种表达方法零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这一章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力,在讲授清楚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后,演示三维软件自动生成机件的各种视图和剖视图等二维图纸的功能,向学生灌输三维设计的设计思想。
综上所述,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出发,面对现代工程实际中二维与三维设计并存的现实,开展二维计算机绘图教育,为学生学习三维设计和绘图奠定基础。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制图的课程的改革要突出三维设计的思想,所有内容的讲解尽可能从三维实体出发,充分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开展教学,改革和拓宽了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方法,灌输三维设计思想,根据制图课程的不同阶段引入相应的CAD 三维建模内容,贯穿于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三维形体与二维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强化了零部件在形状结构上、配合连结上的直观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小结
基于三维造型软件进行二维到三维的制图类课程改革,符合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生产实际,突出三维设计的思想,构建了制图类课程新体系。全面开展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以及三维CAD等制图类课程的改革探索具有目的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打破了传统的制图教学概念,提高制图类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永玲. 基于网络互动的工程图学教育研究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2010, (8): 191-193
2. 马亚丽. 机械类本科专业“工程图学”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探讨[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 (1): 66-67
3. 赵惠清 安瑛 冯连勋. 机械专业本科生全程三维设计能力培养模式 [J]. 工程图学学报,2004,(3):116-119
4. 熊志勇, 罗志成, 陈锦昌 等. 基于创新性构型设计的工程图学教学体系研究[J].图学学报,2012,33(2):108-112
【关键词】 投影规律 投影标记 语言 准确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要求,组织制造和指导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语言,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生产第一线的现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学会掌握这种语言,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任何平面立体的表面都包含点、直线和平面等基本几何元素,要完整准确地绘制物体的三视图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些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这对今后画图和读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线面的投影这部分内容,就教师而言不易安排课时,用一次课讲,内容太多学生不容易接受,用两次或多次课,时间又拉的太长,造成知识点的不连贯,本人认为点线面的投影本为一体,用一次课就是两学时讲授为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课程内容,将其化繁为简用可靠有效的方法来完成本内容的讲授,下面本人结合几年的制图教学经验,总结学习点线面投影的方法,以供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直线段的投影标记,准确快捷的确定其投影的位置关系及种类,并可大大的节省学习者的精力和节约时间。
对于多边形或形状复杂的面,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用我们所学的点的投影规律的知识将各拐角处编号,然后顺次连接,二是用投影标记去检验是否准确,这样来补画视图又快捷又准确。对于初学者来说,点线面的投影这部分内容很复杂,学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如何用简便的方法来掌握这部分内容,是我们职教人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钱可强 机械制图(第五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关键词:制图;AUTOCAD绘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29-02
对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而言,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将学生打造成为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电气及工程制图为技术基础课程,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制图基础。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中,任何机床、化工设备、电子产品及各种仪器仪表的制造,都需要进行设计,画出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工程图纸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工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基于中职校学生基础薄弱,有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笔者确定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知识点分解,重新组合教学模块,共分制图基础、识读与绘制轴承座图样、定位开关装配图、照明电路、电机正转电气工程图五个模块内容。在五个模块化教学中,将AUTOCAD作为工具软件学习,贯穿始终,加强徒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电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机械设备,设计安装电气控制柜。控制面板时,电气专业学生要能绘制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接线图、明细表制作等,要了解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同时也要了解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对机械电气协同设计。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电气符号、电气控制线路等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因此电气制图部分作为学习重点,重点讲解照明电路的识图与绘图、电机正转控制的原理图及接线图的识图与绘图。画法方面重点讲投影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及组合体的投影,标准件、常用件作一般了解。通过学习定位开关装配图,具备识读简单装配图能力。
二、提高教师素质
电气及工程制图包括机械制图和电气制图两部分内容,对任课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因为电气及工程制图这门课程大多由机械背景的专业教师或电气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承担,前者擅长机械方面的二维、三维绘图,后者擅长电气原理图、布置图、接线图等基础识图制图能力。现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时刻充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对画法几何、机械制图、电气制图、AUTOCAD操作、三维软件操作、徒手绘图、多媒体教学等几方面均擅长,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教学。
三、应用多样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为任课教师带来了便利,教师在讲解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电气控制柜等内容时,适当运用幻灯片展示三维图,帮助学生理解。训练学生读图能力时用幻灯片展示,便于扩展教学容量。
(二)AUTOCAD软件二维教学
AUTOCAD能够完成电气工程绘图的大多数任务,将电气元件定义成模块,建立图库后,避免重复绘图,提高绘图效率。在教学中通过AUTOCAD绘图来帮助学生攻克制图难关,同时将案例引入AUTOCAD学习中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AUTOCAD软件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照明电路”和“电机正转电气工程图”两个模块时,通过绘制家用配电板元件布局图和家用照明电路两部分内容,使学生能用AUTOCAD简单的画图,并将国家标准有关内容穿插在软件中学习。在掌握一定的技能后,绘制电机正转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电机正转控制接线图等图形,并配上国家标准的图框和标题栏,以展示学生习果。
(三)三维软件辅助教学
利用三维制图特点,形象直观,更有利于辅助教学,在学生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锻炼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一切涉及工程领域的人才提供图形思考与应用的理论及方法。
以利用Inventor三维软件辅助教学为例,在讲解组合体视图时,给学生演示立体模型,可以各个方向翻转、剖切,学生可以更好的观察外部及内部结构,并可以生成工程图实现图物对照。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除了上文的多样教学手段,作业项目上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不一样的兴趣点,布置不一样的作业。例如:在综合项目练习上,学生可自行确定机械设备,3~5人一组,绘制控制电气原理图、控制柜、接线图,使学生感受到从电气原理图到电气控制柜效果图甚至加工图这样整套流程。
综上所述,中职电气及工程制图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特点,不断改进及优化。教师应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把握现代工程技术的方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程制图;整合;课程体系;CAD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48-01
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知识结构、素质与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卓越计划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改革,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制图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尺规、挂图、模型进行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把CAD引入到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但二者不是孤立的,要把CAD和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我校把CAD和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理论+实验+工程项目训练教学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CAD引入到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工程制图和CAD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AutoCAD具有灵活性强、编辑方便的特点,利用CAD可以由一个简单基本体为主线,进行相应的变化,从三视图的形成、图线的应用一直讲到切割、相贯、组合体、剖视图、断面图,让学生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结构。把CAD引入到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是必然趋势,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目前,有些高校在开设制图课程时仍把传统的机械制图与现代的AutoCAD孤立地分开设置。讲授《机械制图》的教师与讲授《AutoCAD》的教师分离。这样造成讲授AutoCAD的教师有可能缺乏制图基础知识,缺乏机械设计技能,使得学生误认为AutoCAD只是画图工具,与机械制图毫无关系。造成有部分机械类学生不会看图,不懂一些简单的图形计算。没有把机械制图与AutoCAD有机整合,形成两层皮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孤立的开设这两门课程,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AUTOCAD内容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将三维造型设计纳入课程内容中,并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受到现代设计方法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认识和表达的工程素质。
二、教学目标的整合
高校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的实施。用CAD来整合《工程制图》课程,首先要确立两门课整合后的课程教学目标。明确CAD是绘图工具,它改变的传统是尺、规、板手工绘图方法,不涉及机械图样的绘图原理及识图、读图的方法。《工程制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懂得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的教学目标不变。CAD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软件绘图的能力。《工程制图》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掌握识、绘图的原理和绘图的国家标准方面。二者教学目标整合目的是结合各自优势,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之完全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来确定。在《工程制图》与CAD的教学当中,有些部分是重复内容,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加以整合。例如:可以利用《Auto CAD》中的“对象捕捉”加“对象追踪”来实现《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样,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熟悉了制图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国家标准。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重点,就要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采取理论+实验+综合训练模式。理论课侧重于工程制图基础知识的讲解、制图的画法和CAD的功能应用简介等,实验课程重点练习CAD的使用方法,选择典型实例让学生练习CAD制图,把工程制图知识和CAD制图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工程训练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CAD绘制工程零件图、装配图和三维立体图。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把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从内容培养目标到授课方式上有机结合到达培养目标。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工程制图和CAD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整合后,可以利用CAD知识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解决以前挂图加模型很难解决的教学难点[2]。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可利用《Solid Works》演示组合体“叠加”及“切割”的组合过程,再利用《Solid Works》的“旋转”、“拖动”功能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组合后各个方向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提升。对于“半剖”、“局部剖”等可以通过软件来改正,教学效果良好。另外,还可以利用《Solid Works》的动画与立体功能,学习工程制图中的装配图,利用动画进行分解剖析,了解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关系和分解关系,使学生更生动、形象、直观地掌握装配体的知识,很好地解决以前装配体学习过程中复杂、抽象等难点问题。
具体教学方法总结以下几点:(一)运用研究性学习和项目教学法,将AutoCAD与工程制图结合,巩固教学内容的掌握;(二)对学生进行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训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六、结语
把工程制图课程与CAD课程有机整合形成1门独立课程,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整合,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空间想象能力,采取研究型和自主型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