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3 20:31: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一上学期英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2012年我在云南省一所中学讲了一节公开课,来自全省1000多名老师听了我的课,老师们听了这一课后收获很多,受益非浅,对评课有一种新的认识:二次,三次笑声(鼓掌)是一堂好课的标准。新课标“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现我把这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奉献给同行们,双座法(Double Method)是指连坐法和联座法。连坐法是过硬的方法,属于“硬件”,而“联座法”是以人为本,人性化、和谐化的一种方法,属于“软件”。由阶段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四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连坐法,其中的阶段训练占用一半左右的复习时间,它又包含语音、词汇和听力、语法结构、课本内容、综合练习四部分,称作“联座法”。此模式在高一年级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实践证明:“双座法”复习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它使多元化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一、准备实验阶段
1.调查摸底。对实验班45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思想品行问卷与座谈相结合进行调查,并建立档案。2.制订计划,确立目标。3.确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掌握、运用合作技能。4.明确小组合作要点与要求。5.要求学生“定向、定时、定量”预习,养成温习作业的良好习惯。
二、“联座法”阶段复习教学具体操作:自己采用“联座法”的复习方法介绍给大家
1.语音、词汇和听力复习。笔者对高一上学期所教的词汇,按大纲要求,进行筛选,选出考纲要求掌握的三、四会单词,以听写、根据音标默写或根据所给的汉语意思来拼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学过的词汇进行回忆――整理――巩固,然后用部分常用词汇进行造句或让学生自由编写短文,这一做法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促使他们在造句中运用词汇,开拓了他们从口头上和书面上提高交流能力的思维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整个复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每位学生都在乐中学,使复习课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指导思想,同时对英语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语法结构复习。把七、八年级和高一上半学期所学的语法罗列出来,让学生以金字塔的形状,从易到难,由上往下排列,这一做法体现了分层次的立体教学,使语法从易到难进行复习。每次语法的复习,采取多种练习类型,让学生在做题(实践)之后,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理论)语法要点,深化对语法规则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之后摘选历届考题来做,使语法复习更加贴近考试,让学生心中有数。该复习法完全体现了精讲精练的原则,复习形式多样,使学生在乐中学,毫无炒冷饭之感。如复习动词不定式、宾语从句、动名词、表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学生按金字塔形状排列顺序依次为表从、非定从、宾从、动名词,他们认为最难掌握的为不定式。
接着选30道考题给学生做,之后让他们先进行归纳,然后老师小结。
学生在做此类型题时,因均为高考题,他们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均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毫无厌倦之意。这样完全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及预期的效果。
3.课文(教材)内容复习。把高一上半学期教材的课文内容从拼盘的形式复述或以小作文的形式归纳课文的内容,然后对课文的知识要点进行对比、归纳,目的是让学生对旧的语言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之后补充相关的练习,使学生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以模块二的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学生的英语素质也随之逐渐提高。
A good exampl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1 Animal: an elephant in Zimbabwe 2 Situation: previously hunted with numbers decreasing 3 Result: protection by farmers who make money from tourism
What we can get from wildlife protection? 1 Animal: a millipede from tropical Rainforest 2 Situation: produces a drug naturally which can protect us from mosquitoes 3 Result: Daisy plans to tell WWF about the drug
三、实验的效果
经过半年的不懈实验与探索,师生共同努力,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考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根据实验统计表结果来看,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书面表达及交流能力亦有明显好转,使学生的英语素质更进一步提高。
一、研究教学方法,科学处理教材
在“热身”(Warming up)部分,我经常控制在20分钟左右,通过多媒体中的图片、音乐、或电影片段、录音机等辅助教学。如教学“The Olympic Games”,我引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信息,介绍有关运动的知识和词汇,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我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运用适当的道具,让学生如亲临其境,接着进行表演。
在教学新的语法项目部分,导入呈现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直接、间接引语的用法时,我利用当时的真实情景,以教室外有噪音为由,向一位学生发出指令:Close the door, please.学生完成指令后,我问:What did I ask him/ her to do just now?学生自然运用间接引语答:You asked him/ her to close the door.在教学定语从句时,我先呈现一些句子或短文,事先准备一张家庭照片,并提供几个句子:The boy is watching TV. The boy is my son. The boy who is watching TV is my son.依此类推:The man who/ that is reading is my husband. The lady who/ that is wearing a pair of glasses is me. The room which/ that is behind me is my study. The living room which/ that is next to is nice.学生朗读这些句子之后,从语境中揣测句意,再归纳和总结出其用法。
二、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评价学生
在口语教学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设置了学生交际双方都熟悉的交际内容,表现特定任务的交流。针对大班制情况,我以小组为单位,把整个班级分成10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递交他们讨论的结果,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规定时间里,每个同学只能发言一次,我给予评价。例如,教学Shopping, Making Suggestion, Requests等几个功能项目后,通过设置特定场景,让学生角色扮演和对话表演等运用有关这方面的语言。在Listening部分,通过选取一些文本材料,让学生听录音或快速阅读等方式抓住其主要情节和线索要求进行叙述。通过这种评价手段,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高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跑线,而高一年级又是高中阶段的开始,因此对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很重要。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带着充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来学习高中课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普遍感觉到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抽象,比如函数、指对数函数,等等。一些初中的数学尖子,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难懂,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以上可以看出,探索如何搞好高一的数学教学很重要。下面我就如何搞好高一的数学教学谈谈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知识的内容有差异。新课标对初、高中教材的内容都做了较大的改动,而不少高中教师并没有接触过初中教材,因而对初中教材的内容并不是很了解。虽然在课改后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立方差公式,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等等,都需要在高一阶段补充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学生在初中学了哪些知识。有些知识在初中没有学过,而高中却要用到,这就要在教学中做补充;还有的知识在初中只要求学生略微了解,但在高中却是重点,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2.初、高中数学的特点有差异。不少学生反映集合、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很抽象。确实初中数学知识点少、内容浅、难度不大、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既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延伸,又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它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如集合、函数等概念,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一些初中数学基础很好的学生也难以适应。而且初中阶段很多教师将题目的解法制定了统一的步骤,如解一元二次方程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学生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学习方式。而高中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学生一时间找不到好的学习方式。
此外,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在教材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高一上学期就要学习必修1、必修4两本书,上课的时间紧迫,不少学生跟不上这样快的进度。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初中数学知识是基础,应在此基础上学习高中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函数的概念,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如高一数学学习集合知识时,集合是一个学生未接触过的抽象概念,若照本宣科,势必枯燥无味。我认为在讲集合的运算时,可以这样引入:“某人第一次到新华书店买了高一的数学课本、语文课本和英语课本,第二次买了高一的数学课本和物理课本,问这个人两次一共买了几种课本?学生会回答应是4种。然而为什么不是3+2=5种呢?这里运用了一种新的运算,即集合的并的运算,{数学课本,语文课本,英语课本}∪{数学课本,物理课本}={数学课本,语文课本,英语课本,物理课本}。可见,这一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已不仅仅是数,而是由一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便被吸引,其对学习集合的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抽象的教材“活”起来,使学生容易理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参与,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并适时点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会学。
3.教会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很难学,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高中的知识比初中难了很多,为数不少的高中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此外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课前要预习、课堂听课效率要高、课后要及时巩固、学习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等,并要求学生掌握。学生自己也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
总之,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找出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就一定能教好和学好高一数学,从而为以后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学习成绩
一、引言
长期以来,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英语教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同类型的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其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尤其重要。这两种动机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在推动个体的行为活动中都发挥作用。普通高中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如何?内外部动机对英语学习成绩究竟能产生什么程度的影响?教师如何激发动机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呢?我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期望通过内外动机的有效转化和运用,寻求提高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
二、理论依据
1.武德沃斯的“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用驱力解释动机,认为行为的动力是个体内部状况所产生的驱动或需要。
2.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的,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和“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下意识地受到别人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及对象
本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内外部动机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从而激发和转化内外动机、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反思、总结,力求对改善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有所裨益。
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学生,实验对象为我所任教高一(1)班和(3)班。
2.调查过程
在研究实施阶段,我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本校高一年级128名学生发放问卷128份,收回问卷121份),回收率为94.53%。本研究时间是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跨度为一个学期。具体研究过程为:事先将学生按照入学及几次考试成绩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组别,然后发问卷,按照不同组别回收。本问卷一共包括20道题目。问题1至3关于无学习动机,问题4至16关于外部动机,问题17至20关于内部动机。
3.调查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表1 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
由表1可知,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都在3分以下,而且外部动机的平均值低于内部动机平均值0.37分。这说明在被调查者当中,外部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无学习动机的平均分略高于3分,而且高于内部动机平均分0.08分,高于外部动机平均分0.45分,说明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只是学习动机强弱程度不同。
表2 三组学生的问卷调查
由表2可知,学习成绩与内外部学习动机很有关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内部动机(2.53)明显高于其外部动机(3.13)。学习中等的学生的内部动机(2.84)和外部动机(2.92)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内部动机(3.16)则明显低于外部动机(2.90)。
结合上面的数据可知: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较高的相关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也高。尤其是学生的内部动机越高。我经过访谈也得知,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给予A组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而C组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易出现学习倦怠,明显阻碍英语学习的进行。
4.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鉴于以上调查及分析结果,我决定进行一些实验激发C组学生的动机。文秋芳(1996)指出英语学习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与学习规划。只要目标切实可行,成绩逐步提高,兴趣就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从学习目标着手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为:从所任教的高一(3)班的C组学生中挑选8名,以课文默写为例进行实验(高一上学期共两册书,六个单元,除其他听写任务之外,每个单元都进行了一次关于课文段落的默写,共六次)。前两个单元,这八位同学被要求一次性完成默写任务,但是从第三单元开始,其中五名学生的默写任务被分解为两次完成,接下来的两次默写中,最差的一个学生可以三次完成,另四个仍然保持两次完成一个默写任务,最后一次默写八个人全部一次性完成。六次默写成绩如表3。
表3 默写成绩(总分100分)
表4 测试成绩一览表(总分100分)
由以上表格中默写成绩和考试成绩(表4)的变化可以看出,进行目标分解的五位学生成绩变化较大,另三位学生成绩则基本保持不变。可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分解其默写目标,设定为他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分目标,然后设定更高一级的目标,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课堂观察,我还发现,不但这些学生的成绩有所变化,而且其课堂表现有很大的变化,变得积极、主动。但是,研究也发现,英语学习者仅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还不够,还需要付诸努力,即动机和努力程度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成绩。
四、对教与学的启示
根据对课题的调查、实验的数据分析可知,动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巨大。即使学生英语基础差,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和个体的努力,完全有可能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首先,目标是激发学习动机很有效的途径,通过分解目标能激发学习动机,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不宜过高。其次,学习动机能激发学习兴趣,反作用于学习。第三,学习动机加上努力程度,可以让个体更有可能成功。第四,在学习动机之中,内在学习动机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是推动学习的内动力,相对而言,外在学习动机的作用较弱而且短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转化两种动机,并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长期的兴趣,而不是短时的兴趣。总而言之,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的倦怠状况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均可以最佳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动机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可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热情去学习。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他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解目标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激发动机的策略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77.
[2]冯宁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J].中学生英语,2010(7):34-37.
[3]高一虹,等.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9-38.
[4]梁燕.情感动机与外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教育研究,2003(5).
[5]马广惠.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37-41.
[6]伍碧鸽.成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行动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
[7]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关键词:英语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on more than one hundred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author has the result tha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between the top and the bottom students are quite different.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gives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on teaching of the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English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strategy
多年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我国的中学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课堂上自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在学习策略的培养方面传授较少,这对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很不利。而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在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要求。中学生学习过程受智力水平、认知方式和学习能力等认知因素的影响,除了这些智力因素外,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动机是核心。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多少、与自身母语互动的强弱、接受外语输入量的大小、学习毅力的大小、目标设置的高低以及发展外语技能的持久性都受到动机直接影响。因此,外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 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策略之间的关系调查
为了探究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山西省某中学高一年级108名学生,对高一上学期期中和期末全市统考两次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后,抽取每班的前20名和后20名分别作为优生和差生的样本进行分析
调查方法:采用Oxford的语言学习量表作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题:动机强度高的学生会使用更多类型的学习策略吗?
2.调查过程
学生利用大约45分钟完成调查问卷,并对项目的总分和均分做了着重强调,全程监督,以保证问卷的准确性。
3.调查结果
从调查数据显示结果的总体看来优生和差生都有很强的英语学习的动机,但是他们的总体策略水平都不高。优生的学习动机强度高,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要高于差生,并且他们学习策略的选择多样且使用频率高。而差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高于优生,这是因为他们多易受外在因素影响。他们的工具型动机也较优生高,但其内部动机水平明显低。这就局限了差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因此结论可总结为“动机高的学生与动机低的学生相比会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
二、原因分析
1.高中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有优异的成绩,但他们很多人都关注于对英语知识点本身的学习,缺少英语学习策略的意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英语的学习策略,策略的使用也就无从谈起。
2. 优生会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优生动机强度高,成绩好,对学习有自己的计划并能坚持不懈,也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作为。
3.英语学习动机和策略选择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及情感策略的使用似乎更有可能导致学习策略多样性的选择;而工具型动机往往导致策略选择受限,因此拥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只使用少数学习策略。
三、对教学的启示
1.对教师的启示
首先,以班级为整体,在学生学习动机强,但总体策略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教师要讲授学习策略的含义,内容以及如何使用,主要可以通过举办讲座、问卷调查、发放有关的阅读材料等方式,帮助他们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也能使每一位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如同关注语言知识点一样。在阅读中,不懂得阅读策略,不考虑文章的篇章结构,遇到生词就查,有手指着文字阅读等等现象广泛存在于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因此教师应适时地传授认知策略,比如有意识地在英语阅读课中渗透阅读策略,不断增强他们的意识。 其次,教师应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前面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优生和差生之间在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策略的运用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学法和特点各有不同,要保证学习策略的指导真正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在教学中要了解他们的特点。
2.对优生教学的启示
首先,源于优生的学习动机强度高,他们学习外语的的主动性、自觉性都高于差生,外语成绩提高也快,因此教师要对此类学生全面地深入地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避免学生对简单知识产生乏味感,产生能力提高很少的感觉,也能逐渐将英语培养成他们的优势学科。例如在英语写作方面,教师可为优生提供些复杂句式和高级词汇,而不仅限于课本中出现过的单词。其次,优生的策略水平,尤其是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都要高于差生。在课后,他们也能自觉地复习所学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发现语言的规律,记忆语言要点,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也较强,能做到遇到错误及时改正,所以教师可以为优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如可适当增加学习内容、课外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等。再次,优生的社交策略使用少,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不知如何合理的用英语进行交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为优生提供交际知识,加强西方社交文化礼仪的学习,鼓励其多参加英语课外活动,多与外教进行交流学习,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策略的使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对差生教学的启示
由于工具型动机强导致的策略选择受限,差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很少,没有主动复习的意识,很少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他们的外语学习呈被动状态,不会发现规律和记忆语言要点,因为他们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干扰,其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高于优生,但其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水平又明显低于优生,一般不能全面发展,根据不同目标可能偏重读写,也可能偏重听说。同时也缺少持久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劲头,所以教师的主要目标在于激发这类学生的内在兴趣,强化他们的内在动机。教师应从他们的已有水平和兴趣点出发,运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讲解一些外国历史故事或有趣的国家地域文化习俗,多阅读接近日常生活的课外材料等等,以此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激发内在兴趣。在现阶段这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同时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表明,差生内心中希望被自己的老师关注,有被肯定与鼓励的需要,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适度的鼓励和表扬,用外部条件不断激发内部动机。在课堂上多被提问几次,在回答完问题后得到了肯定的评价,或是看到自己的作业被老师进行了表扬,这些都会让差生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期望,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被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才能不断地增强。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差生总是感觉英语单词记不住,阅读速度慢,听力听不懂,作文写不出几句话来,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的英语成绩低,学习英语很被动,有时甚至很自卑。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教授他们英语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成绩,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逐渐的发现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此来激发学习动机,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要让他们产生“我能行”的意识,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山东省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5年第2期.
[2]孙玉梅.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应用现状及相应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年硕士学位论文.
[3]Oxford R L & 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78:1,12-28.
关键词: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 两极分化 心理特征 实践与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伸,也是大学学习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1]。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我国新一轮的化学课程改革正不断地向前推进。但随着化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中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且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这个现象集中出现的时间是在高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后期,且一旦分化,就随着年级上升呈增长趋势。“两极分化”是普通高中大班制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异化、非正态现象。班级中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占绝大部分,而成绩中等的学生只是少部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复杂、长期的。围绕这一课题的研究目前比较多的是英语和数学学科的教师,他们从教师、教材、学生、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多数时间较久远,缺乏对当代高一学生心理和思想特征的准确把握。因而我于2011年在几所中学里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的访谈、观察,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等,重点从学生自身心理和思想特征方面出发,对当代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了重新探索,并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干预。
二、特征的初探
由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当今的中学生其生理成熟期比原来普遍提前了2―3年[2]。调查中65%以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能得到足够的呵护,从家庭到学校,处处事事有人操心,能感觉到他们生理与心理、思维的发育并不同步。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偶然性和易变性。其心理和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富有想法,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倾向,但觉得负担过重、缺乏自制力。
从初三到高一,化学知识内容整体数量剧增,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更进一步。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在学习中顺势而上[3]。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反映,每天的学习任务很重,大家在面对着各科的学习和困难时都显得茫然。甚至很多学生在和老师交流时都集体表示原本对化学比较感兴趣,但是现在却觉得很厌烦。
学生对未来多数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都显得肤浅。对某些细节我们在访谈时,学生回答道:“这些以后再说。”而不再深入。他们不再以学习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唯一途径,虽然时常会对前途感到担忧,但是实际学习中却很难做到持之以恒。比如学生A,因为新闻报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食品不安全,所以他以后想从事与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的工作。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想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他却不清楚。而后我通过介绍让他知道了食品检测与化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上课时,他的课堂注意力仍只能集中15―20分钟,课后习题也只能完成一部分。
2.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自信又较为脆弱、敏感,渴望同伴友谊。
学生化学学习形成“两极分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智力上。实际上,他们很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好奇心很强。少年生活结束,青年生活即将开始,家庭地位也有了提高,高一学生这种自豪、新奇的心理显得更突出。超过80%的学生都表示很喜欢化学实验,因为实验会出现的结果和现象令他们好奇、期待。往往在课上无精打采的同学,一旦老师拿出实验器材,就显得异常兴奋,并且积极地讨论实验现象。“这让我觉得很刺激。”学生B表示。
这时期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接纳度较高,但同时又处于焦虑、烦躁和郁闷中。做错事后,他们不在乎师长的看法,反而更在意同伴的目光。我班有几位学生经常不做作业,我曾多次单独找学生交流,甚至批评,但是他们并不怎么在意,但是在公众视野中关注他,点名教育,他却觉得很“困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取知识主要是从老师那里被动接受。
3.有“独立意味”,重视隐私,渴望得到长辈的理解,但又自我叛逆。
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化学课堂中喜欢随意的发言,但当让他们回答时却又沉默,无论懂还是不懂都含而不露。不喜欢记笔记,很多学生都片面地认为化学是理科,没有必要记笔记。或者只是盲目地记笔记,不抓重点,不做考后总结。自习课、课后不喜欢讨论问题,只是倾向于自我解答或者老师课堂讲解。
学生们表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稍高,比起生活,他们更关心考试成绩和学习负担,虽然觉得父母也想与自己沟通,却不得其法。每次化学考试后,他们表示其实自己也想和老师交流,但是每次都“开不了口”,不知道该如何向老师表达。
4.消费自主,不甘平凡。又被“名利”过分利用。
现在信息发达,媒介环境丰富。我们观察某些处于“两极分化”末端的学生,有60%以上都表现出过分迷恋网络。学校里,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有些学生甚至以更换手机为乐,以此相互攀比。课间讨论的不是学习方法的改进和经验交换,而是流行和偶像。为体现自己与众不同,往往追求所谓的“非主流”与个性化。某些学生在学业上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时,就通过在课堂上捣乱或奇装异服以获得大家的关注。
三、教学实践与对策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理想、自尊心和奋发精神是学生赖以发展成长的最根本内在动力。学生对化学学习滋生厌学、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恐惧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预防、减少和消除这些症状,以培养其正确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健康的心理就显得相当重要。我结合个人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1.积极观察,良好沟通,理解学生,增进感情。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4]。这样统一的实质之一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合作与共同发展,而不是教与学的简单叠加,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输。因而化学教学过程既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又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殊认识过程。只知道教什么内容,不懂得自己所面对的对象,肯定要出错,也是盲目的实践活动。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应该深入学生中,认真研究自己所教的对象,找出他们的差异并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我们在实践中应通过制作课堂观察量表,与同行配合,相互观察学生的每一节课,注意学生的每一阶段情绪和学习态度的变化,以便干预和调整教学计划。上课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或者课后经常试着不以“化学学习”为内容,而是以流行歌曲、时事新闻、体育、影视等话题与学生交流。卸掉教师这个“神圣”的外套,从讲堂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中,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起“学生―教师学习共同体”。
2.及时反馈,积极评价,使学生充满学习的信心。
每次单元、课堂测验都进行正确的评析,当学生获得成功获得喜悦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其满足感。对学生采用“成功体验”的教育方法,经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都能充满信心。并且在班级树立“化学”榜样,实践中我选择了4名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讲评作业和试卷讲析时,对他们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赞扬。尽量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进度。阶段考中,有两名学生的成绩进步明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把握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精心备课,做好初高中的知识点衔接。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高一知识多是概念性知识,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进行构造。高一课本中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这些容易让学生成绩分化的知识点,因而过了兴奋、好奇的学习初期,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倦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自主构建的过程,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同化,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从教、学、练出发,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在具体的教学中抓好初高中的化学知识连接点,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就想让学生掌握[5]。比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我首先以初中学生很熟悉的C+CuO为例,首先复习初中里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然后再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为了便于学生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我让学生以这个方程为模板,记住因为C是单质、CuO含氧,所以CuO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再接着分析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推而广之,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4.强化实验、开发实验、创新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的是物质组成、变化的本质[6]。很多学生表示喜欢化学是因为实验有趣,那么通过实验来吸引学生,加强实验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实践中,我在对“钠的重要化合物”的进行教学时,除了书上要求的演示实验,还补充了趣味实验和生活实验,比如“滴水生火”、“吹气生火”、“区别食盐和小苏打”。与其他班相比,我们于教学两周后抽样调查提问:为什么脱脂棉能燃烧?小苏打与食盐有什么区别?而实验班的学生(50人)有76%以上都能回忆起当天的学习内容。
5.完善自身,增加个人教学魅力。
除了化学学科本身原因,调查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喜欢化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讨厌化学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有65%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化学是由于讨厌化学老师。这是令人觉得可悲的结果。“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前提[7]。一个“成功的教师”并不就能得到所有学生的喜爱,但是想要成为好的教师就不能只是要求专业知识水平高,更要从师德、行为和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完善自身,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正强化,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课堂尽可能生动有趣,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文庆城主编.化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9.
[5]杨素兰.高中化学分化点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
[6]邱建川,雍丽娟.高一化学两极分化原因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8).
[7]赵伍,张静.师生共同发展探微[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