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统计工作论文

统计工作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02 19:49: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工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统计工作论文

第1篇

对基层煤矿和单位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基层生产班组的统计数据来反映当天或当月及当年生产进度、生产人员结构合理与否、材料的采购或消耗的情况、企业资产的多少和出入库及使用情况等。企业的领导面对几千万吨矿井的人、财、物,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掌握,依靠调度的数字只能掌握生产进度,依靠财务只能掌握企业的盈亏情况只有好的统计才能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企业的各种信息,为企业领导和各部门科学的计划决策提供依据。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如:亿吨煤炭企业XX煤炭分公司,管理着7个千万吨矿井,还有十几个地面辅助单位。每个单位每天的生产经营就是靠每个基层单位统计上报的真实可靠的统计数字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制定合理科学的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进行全盘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和促进每个单位的生产进度、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做好统计工作不仅能对本公司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还可以对身边兄弟公司和知名的大型煤矿企业搜集、取得统计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吸取好的经验和借鉴。当然对于大型的亿吨级煤矿企业的统计不是靠手工统计能完成的,是靠网络化统计才能及时准确、真实、可靠的上报、分析、决策的。还譬如,驰名中外的大型国有央企神华集团企业,下属的路、港、电、煤、产、运、销等上千个行业,上万职工的大型企业,又是如何将企业管理的让世人瞩目呢?无不是靠大型网络统计、信息化、科学化进行管理的。可见统计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煤炭企业而言,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探讨

1、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统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科学地设置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现有统计指标体系中,实物数量指标和生产指标多,而质量指标和市场分析指标少,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欠缺,难以正确反映经营者的综合情况,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金流量等方面统计不够。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统计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及时和最全面的数据。第一,企业生产销存指标。包括原煤、精煤及其他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指标,特别是对商品煤质量、流向和分煤种、分用户的销量、价格指标要适时监控,反映生产经营现状和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材料消耗指标。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储备、消耗实物及金额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消耗定额,减少物资投入,降低物资储备,盘活资金存量,加速资金流转。第三,企业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指标,特别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要加以反映,加大对大额资金投入包括工资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的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资金综合成本。第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煤炭资源回收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利税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排放废水达标率和科学研究费用。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五,能源及用水消耗指标。包括企业综合能源、用水消耗指标。综合能源消耗中煤炭、电力、油料及其他能源要分项掌握,加强资源的回收复用,积极推广节能、节电、节水技术,努力建设节约型企业。

2、强化统计工作在煤炭运销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要加大统计资料开发利用的力度,把统计工作重点转移到统计资料深加工、统计分析研究上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动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向领导和各职能科室提供研究报告,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搞好发运、降低成本时期,通过统计分析及研究,发现合同兑现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同规模的最好企业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从煤炭资源整合、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制定了相应对策,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同企业实际相结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将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要搜集对企业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其次,将煤炭运销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首先从上至下建立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统一的、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易于操作的统计报表制度。第三,建立完善的现代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与煤炭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完善、轻便灵活、快速准确的统计调查方法。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应用统计技术,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统计技术应用的基础就是真实的数据,没有真实的数据,任何统计结果都是徒劳无功甚至产生重大的决策失误,因此决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或搞形式主义,尤其不能容忍编造数据。随着各项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统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狠抓统计数据质量,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一是各级煤炭统计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家都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上去了,提高数据质量才有保证。二是要加强业务检查,各级煤炭统计人员要把数据质量作为检查的重点,力争将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消灭在源头。

第2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企业管理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如火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台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企业而言,就具有以下作用

(一)即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情况,产品质量情况以及科研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且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二)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感应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从结构上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

(三)即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已写质量特征。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可以量化的方面。在质量方面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面。

二、让统计服务企业管理

(一)明确统计服务对象,界定统计工作内容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市场化,企业对市场环境信息、政策信息、内部生产经营信息等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统计应尽快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统计体系,在满足于行政统计需求的同时,把中心转移到服务企业管理需求上来。企业统计行方式必须为本企业负责,统计目标服务对象应以企业为主,统计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也应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这样企业统计才能真正融于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统计主体的统计工作加之才能得到充分肯定,统计信息才能真正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以科技为手段,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有时,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廉洁,实行企业联网,满足企业统计需要。同时,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三)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理念层出不穷。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责任心强的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工作检验,能快捷地为企业管理作出更大、更强的贡献。因此,企业必须为本企业的统计人员提高技能、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只有让统计人员主观勤奋努力,加之客观上统计工作受企业重视,企业管理水平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邢丽秋.浅议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工作[J],《西部煤化工》,2009年第1期.

第3篇

一、树立统计信息是公共产品、归全民所有的思想

计划经济实质上是由政府主宰着经济活动,统计为政府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多数统计数据对于政府之外的机构和公民是保密的。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和消费者是根据市场信息从事经营和消费活动的。在市场经济国家里,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出来的信息和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都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是一种公共产品,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统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统计立法,制定统计制度、调查规则、资料保密、数据等制度。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就统计信息产品的归属、统计服务对象等基本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方针,反映到统计设计上主要是考虑政府的需要,而很少研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在统计数据披露方面,实行先内后外、内详外略的“政府优先”的政策。在一些政府部门把统计数据当成部门的私有财产,甚至被政府机构中的少数人所垄断,成为他们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资源。这种统计数据归政府所有、部门所有、个人所有的观念,导致了政府统计行为的商业化,出现了一些政府部门以数谋利的行为,增加了企业获取统计数据的成本。

二、树立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法律地位上平等的新观念

至今,政府统计部门仍把企业当成附属于自己的被领导者,由此引发出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行为。一些地方规定企业统计人员要参加政府统计部门办的上岗培训班,并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上岗证方可从事统计工作。一些地方将统计报表和统计制度印刷费、培训费摊派到企业。企业需要综合统计数据,一些部门和地方统计机构不提供,让企业花钱买资料。这是违反公司法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的。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机构设置包括统计机构和人员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无权干预。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法律上完全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统计部门要求企业填报统计报表是法定的权力,而向企业提供统计资料则是统计部门的义务。统计部门不应当只行使权力而不尽义务。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统计部门在普遍重视统计法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政府统计部门的公共关系建设,他们不仅是靠法律维护统计的权威,更重要是通过统计部门的各种公关活动,比如开展统计宣传活动、免费提供统计资料、搞好与被调查者的合作等,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和配合程度。

三、依法规范政府统计调查工作,增强为被调查者保守秘密的观念

第4篇

1.以成本效益为中心,加强统计分析在整体的统计工作中统计分析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存在于统计工作中并影响统计工作发展的就是对统计分析的质量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理论对统计分析的知道,一定要将对业务的分析从单一的转向全面综合性的,从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教育、经济运行等方面,将统计指标体系有效的完善,对统计数据的成果分析及时形成,确保决策层实现对医院全方位的把我和调节,将医疗的质量统计和医疗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计进行结合。同时,还需要利用相关的卫生经济学理论,对成本效益的分析进行加强,利用多种方法对成本效益进行深化分析,真正实现会计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合,建立完善的统计和会计以及业务三位一体的核算指标体系对成本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实现小投入换取大效益,将医疗资源有效利用,进而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

2.加强统计信息质量以及准确性对于统计数据来讲,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其准确。因为制度的不准确,统计方法不同意,同时由于在工作中的不认真,造成医院的统计数据出现很大的瓦查,这样就对统计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领导的决策也会造成误导,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定要将内部的统计制度进行完善,尤其是对于登记、台账以及报表的制度、统计规范以及监督制度、病历的管理以及借阅、统计周期以及抽样制度进行完善;将统计进行标准化分类,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有效的规范人员行为。并且将统计工作和人员的个人绩效进行结合,以此来加强人员的责任心,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以及全面。同时,加强统计工作的监督,强化业务部门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努力实现统计报表的准确,对每一个抽样采集的数据质量进行规范,保证数据的准确,还要将统计数据技术有效利用,加强先进的软件以及强大的数据库的利用,全面性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发掘,实现数据提取的准确以及快速。

3.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提高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集成度非常高,逐步实现数字化医院时代。统计工作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为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的定量化以及科学化。在医院管理中对信息网络化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使得手工统计工作转向信息化阶段。对于新时期的医院管理的主要模式就是建立电脑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在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加强医疗活动中各个数据的统计,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以及存储和处理、传送以及总结等,从而能够实现医院在运行中的全面化以及自动化管理服务。

4.增强统计信息时效性所谓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就是在医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能够将统计数据及时的提供,如果有需要还能够提供咨询和建议,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技术监测并预警。因此,为了确保信息的时效性,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对基础信息努力实现科学存储以及取用方便,并且能够确保为领导提供的统计数据准确。其次就是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以及加工,保证能够准确及时的提供统计信息。最后,加强人员对医院管理动态的了解和学习,强化对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分析能力。

5.健全工作机构,提高人员素质当前,对于医院的统计工作,很多医院在意识中并没有重视起来,通常是兼职人员对其进行负责,这样就弱化了统计工作,对统计的作用很难有效的发挥,因此,在医院设立一个完善的统计机构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指导以及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也要有效的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得统计人员成为具有各方面都很突出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对当前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能够更好的适应。

二、结语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工作系统的功能特征、运作环节以及系统的构成,介绍了系统测试的方法,以期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数据库技术在审计信息管理中的广泛运用,能为审计人员充分、有效、便利地提供信息,为满足快捷决策需要奠定了基础。其主要设计思想是将分析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从传统的操作环境中分离出来,把分散的、难以访问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随时可用的信息而建立的一个大的数据库,其中存储了所有审计数据。

一、审计工作系统的功能特征

在审计工作系统中,审计数据库将信息按照主题来进行组织、管理、控制,审计系统对信息的组织、管理、控制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一致性

不同来源的多种数据一旦进入数据库,就必须按照统一的主键和结构与编码规则重新组合,因而在审计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所有原始数据被适当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集成于一个逻辑数据库(或数据仓库),而不是重复存储于多个低耦合系统中。数据库不只记录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业务事件,而且记录管理者想要计划、控制和评价的所有业务事件,并且存储业务活动中多方面的细节信息。任何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来定义和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这样既能提供多种视图驱动应用所能提供的全部视图,又能避免数据重复存储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此外,这种体系结构还实现了信息处理的实时控制,数据库中的处理单元在业务发生时捕捉业务数据,既能执行业务规划和控制,又能校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时间变量

审计数据库中的数据键始终包括时间元素,数据保存的时间通常较长,具有作历史比较和趋势分析预测的长期数据基础。数据库技术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数据管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技术,它仅是审计信息系统凭借的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对于数据库的基本要素和管理对象——审计信息的源数据,并不是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数据,而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了类似于会计流程中的原始凭证确认、统—会计科目标准编码等加工后所形成的数据。

二、审计工作系统的运作环节

审计数据库在审计工作系统的运作过程大致有如下4个重要方面:

1.数据获取

获取企业的数据信息,记录数据信息的功能和处理过程。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对在数据库中运算所需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采集,可以得到企业完整而清晰的数据信息,选取和不断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使审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不断更新与补充,并使数据在审计信息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可以沟通;利用现有系统的信息,确定从企业数据到审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所必需的转化/综合模式。生成审计信息数据,是进行审计工作的数据基础,类似于传统手工环境下的审计对象。审计信息系统上的财务信息不再是简单的纯文本传统财务信息,它是特定协议标准格式,如超文本格式(HTML)的电子报表,所有数据只要点击都可以被随意移植使用。通过网络传输而来的电子报表按照一定的协议标准格式编制,也可以转换成审计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通过数据获取环节,把这些数据转换成审计信息系统所能识别的形式,或直接采用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电子数据加工出审计信息系统想要的形式。

2.数据管理

此环节包括会计信息库和用户信息库两部分,前者主要依据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注重于对信息的分类、组织、维护、检索等,对存储的数据建立模型,通过数据模型来对信息进行保存和管理;后者主要包括有关用户个性特征的信息,个性特征数据结构设计是这部分的关键问题,决定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服务质量的优劣,也是实现信息服务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通过将各种数据装入数据管理库之中,生成必需的、能为审计人员所直接使用的数据管理库,或通过其他方法为审计人员提供查询工具,以便审计人员能方便地从数据管理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其输出。生成审计工作所需的数据管理库包含各种审计计算底稿、审定表、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信息的结构化数据库,并形成与其他部件进行联系的桥梁。

3.分析推理

这是审计信息系统中对信息流进行控制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信息系统传来的信息需求,判断需求指向的是已存在的信息,还是不存在的信息,或者是哪一层次的信息。对已存在的信息可直接调出并通过用户浏览器予以显示,对不存在的信息需要进行记录,并判断是否经适当可行的计算或处理即可提供,如是,则进行计算处理并显示;否则,作为遗留问题提示进行特别设置处理。此环节是审计工作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利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根据程序设置,推断出审计人员工作需要的可能解;提供方便的审计分析模块。

4.解释报告

审计软件可以提供审计报告生成功能,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它选择具体的信息项目、类型和表达形式,主要内容包括:(1)设置报告模式。模式中列有会计系统中与要素模块相应的数据项目,模式中的项目与含有多种会计方法的对话框或序列框相联,以便审计人员选择他们需要的会计方法来处理其选择的信息项目。(2)初始选择。在生成报告时,现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作为初始选择存放在对话框架或子对话框中。如不进行任何选择,审计人员可以得到一份通用的标准的审计报告。(3)选择项目。除初始选择以外,模式报告还提供可选择项目来满足审计人员不同的信息报告要求,这些选择项目可以是会计准则和法规、会计计量和估价方法、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类型、报告的频率、范围、使用的语言、形式等,提供可选择项目能够增强交互性相对化特征,既能满足审计人员的特殊信息报告需要,又能减少报告使用人员的信息负担。(4)帮助功能。可以采取3种方式:自动显示专业技术概念解释;在对话框中提供环境敏感帮助;一个全面的包括如何应用更复杂的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目录。帮助功能可以避免审计人员和报告使用者有限的时间被信息的多样化这种无实际意义的工作浪费,有利于及时、准确、有效地寻找有用信息,提高对信息的利用效率。

三、审计工作系统的组成及内容

1.审计项目管理部分

通过建立审计项目管理组件,对每一个被审计项目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记录并生成电子档案,可以让审计人员更方便地查阅、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让审计项目的新进人员可以更快熟悉工作;可以建立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2.审计法规管理部分

可以自动检查有关处理是否合法合规,能完成法规资料的录入、修改、删除、检索、打印等功能。检索功能不仅可以为用户按各种条件查找审计法规的目录,而且可以根据目录查找法规全文,可以按要求摘要其中的内容并打印输出。审计法规数据库也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软件,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审计工作第一线,是我国目前开发和应用较成功的专项审计软件之一。

3.审计操作管理部分

审计操作管理的功能:(1)参考功能。提供计算机审计中常用的工具、手段、可使用的审计程序,其主要内容有:审计环境建立、查询、抽样、汇总与计算、排序与分类、财务与效益分析、编制与输出工作底稿、打印各类审计文件等。(2)图像处理功能。通过对图像显示参数的设置,可以使审计结果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直观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3)底稿处理功能。能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及有关参数和数据的增、删、改等维护工作。针对计算机系统还能自动查找、计算、输入底稿所需数据,并按格式打印,针对手工系统则可以提示审计人员输入有关数据,并进行计算性复核。

4.专用程序管理部分

对于一些需要对外报送资料的项目,尤其是需要送交政府部门的项目,有的政府部门可能提供了单独的审计软件,或者需要单独配备专用的审计功能,以满足政府部门的数据需要。还有的审计项目因数据量大,牵涉面广,并且各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又不尽一致,为了对这些项目进行有效的审计,也需要针对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况,单独配备专用的审计功能,以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

四、审计工作系统的测试方法

1.现场交易选择测试数据

对被审计单位的现场交易作标记输入到应用程序中,把带标记的交易当作测试数据。采用这种方法,应用程序中必须有特定的计算机程序能够识别出带标记的交易,并且使这些交易既要更新应用系统的主文件,同时也要更新做检测用的虚拟实体。现场交易作标记选择和识别带记号的交易测试数据有多种策略:第一,在源文件中或屏幕布局中包含一个专门的标识字段,用来表示一笔交易既为正常交易又为带记号交易。由审计人员来选择确定对哪些现场交易作标记,所选交易的特征可以与测试数据的设计相一致,也可以根据制定的抽样计划进行选择。第二,在应用系统的程序中嵌入审计软件模块,利用审计软件来选择交易并给交易加标记使其成为带记号交易。第三,在应用系统中嵌入抽样程序,抽样程序具有根据抽样计划给交易作标记,并使其成为带记号交易的功能。不论采用何种策略,应用系统中必须有相应的处理程序,专门处理带标记的交易。

2.自行设计测试数据

自行设计测试数据是将测试数据与现场交易数据一同输入应用系统。采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所要使用的测试数据特征设计并创建测试数据。自行设计测试数据的优点是覆盖面广,可全面测试系统;但设计和建立测试数据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笔者认为,应用程序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在应用程序的文件中建立一个虚拟实体,并让应用程序处理该实体的审计测试数据。如果应用程序是工资系统,可在其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虚拟的职员资料库;如果应用程序是存货系统,可在其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存货项目。将带标记的实际数据或模拟数据一同输入应用程序和审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将应用程序对数据处理的结果同审计软件处理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确定应用程序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恰当、可靠。当应用程序非常庞大或复杂时,全面追踪通过系统的不同执行路径会有一定难度,审计人员对交易进行审查时,可以在应用系统的重要处理发生点嵌入软件,当交易通过不同处理点时,嵌入软件可捕捉交易的过程。为证实不同关键点的处理,审计人员使用软件捕捉交易的前后过程,通过检验前后过程及其变换,评价交易处理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主要参考文献

[1]WayneMoreandDavidHendrey.ITAuditRenewal[J].InternalAuditor,l999,(4):17.

第6篇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7篇

[关键词]统计 质量 信息化 现代化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必将对统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在新时期应如何做好统计工作?本文就基层统计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试作粗浅探讨。

一、关于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

搞准统计数字,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是统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法制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部门未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统计法》实质内容的不了解,个别企业统计人员有迟报、瞒报现象,填报的报表不规范,随意性大。二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三是基础工作较差导致数据质量不高,记录不完整、不准确,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一是加快固有习惯的调整。重新审视现在的统计范围、对象、内容、制度、方法和服务方向,努力冲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过时的统计观念束缚,统计工作要改革统计制度、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调整、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更好地发挥统计在促进改革、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整体功能。二是增强全民的统计法制观念。为了遏制在统计数据上虚报浮夸、瞒报、漏报、弄虚作假现象的蔓延,保证统计数字真实可靠,必须继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把统计执法真正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县统计部门要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统计人员培训,要注重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改善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

统计信息化工程是在统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及服务等各项统计活动中的运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逐步提高现代化的水平,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目前阻碍基层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一是县乡财政困难。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统计部门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最为突出的问题。二是专业人才缺乏。据了解,目前乡镇统计部门统计、企业统计,除个别乡镇、部门员是比较固定以外,大多部门基本上是兼职或根本不设统计。三是统计应用软件水平落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市场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进一步加快。统计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等在很多地方未能实现。

(二)对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政府统计工作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综合部门。在开展经济信息工作上比其他部门更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要采用先进的统计模型分析软件。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在线开发利用,使大量准确、权威的统计信息产品能在第一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自我增值。二是加强统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运行,需要在系统的各个层次配备一定数量的信息人员,由他们负责收集有关信息并录入信息系统,以及处理、贮存信息。因此,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专门化、制度化的训练,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过程,以及对核算要求、计算口径和加工程序都能做到统一标准化,以减少人为因素的信息差错,提高信息利用效益。三是加强统计网站建设。信息化是用信息化的设备、技术和手段对传统统计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装备和改造。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过程。而统计网站是统计信息化的最终体现,是统计自我宣传、服务社会的窗口。是统计工作自动化、网络化的“服务器”。统计网站建设涉及统计系统的方方面面,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保障。到统计信息和工作信息的组织。到网页版面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统计网站建设的好坏,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化的成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统计网站建设是统计改革进程的需要。

三、关于基层统计的现代化建设问题

统计现代化是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现阶段。要进一步加快统计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观念。要改变现行统计体制改革,转为以政府统计为核心,以部门统计为主体,以民间统计为辅助的,统一与分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建立灵活高效的新型统计体制。要加大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成效,指导思想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过来。

(二)明确分工。明确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与其他统计组织的业务范围,是建立新型统计体制的重要方面。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理顺关系,把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与民间统计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消除重复现象矛盾,从而解决各自为政,互不套配、互不衔接的问题。

(三)创新法制。要创新执法检查工作方式。改变过去重复式的执法检查方法,实施高效便捷执法,加强统计执法检查的经常化、制度化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重点检查,实行独立执法、秉公执法。提高统计执法检查的权威性。

(四)创新手段。通过建立统计指标库及其他配套措施,健全科学、实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和报表制度。要积极精简统计报表,对各专业的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实行报表制度的有效统一,切实减轻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盲目性。

(五)创新服务。将统计服务的对象拓展到全社会,统计部门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依法履行调查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按照国际标准,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按照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进一步丰富统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众认知度和权威性。

四、关于和谐统计和为和谐社会服务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总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就包括了和谐统计的建设,没有统计的和谐就没有完整的和谐社会。因此,统计部门要切实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实现和谐统计。

(一)创和谐统计。我国现行的统计行政管理体制仍沿用了条块结合的模式,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即统计业务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统计机构、经费、人员归同级地方政府负责,从客观上造就了统计抗干扰能力低的现状。为此,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乡镇以下基层统计人员派出制,确保人员稳定和队伍素质。二是加强统计文化建设,针对统计系统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任务重,人手少,待遇较差的现状,通过开展统计干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和统计业务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统计部门中进一步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干净干事、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以健康向上的统计工作理念倡导敬业、诚信的统计工作核心价值观。

(二)丰富和谐统计内容。一是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减少全面调查所需的庞大工作量。为科学开展抽样调查,关键是必须加强统计标准和名录库等基础建设,特别是对普查中建立起来的单位名录库要进行动态的维护更新,使其成为各类统计调查的共同基础。二是通过收集和审核基础工作,采用数据评估、下算一级等方法,多层面多角度把握统计数据质量,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公信度,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三是拓宽统计体质服务面,强化为政府部门、统计调查对象、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

第8篇

管理工作是一门系统科学,它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思想变化规律,进行管理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顺利完成任务的综合性工作。在这方面我军有着丰富的经验,许多好的传统方式可以继承和借鉴。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历史前进了、条件不同了、任务变化了,管理工作也要向着科学性、群众性、艺术性方向发展。那么,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做好系统管理工作呢?通过这次理论轮训班的系统学习,特别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系统管理工作要注重科学性

好的管理方式,可以吸引广大官兵,扩大教育面,使管理工作产生出巨大的力量。否则,管理工作华而不实,不从实际出发,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管理工作的真实内容,尤其是不能与当前形势紧密结合起来,紧跟时代的发展,势必在官兵中产生极大的反感。所以,要增强管理效果,首先,要使管理方式符合官兵的认识规律。比如: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时期,我军多采用新旧对比经验管理方式。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培养了一代具有革命理想、素质较强的热爱党、热爱军队的新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任务不同了,人们的要求和品味发生了变化。因此,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收效甚微。所以,面对新的形势,做好管理工作,要看对象,对症下药;要看时机,不打“砂子枪;要关心战士疾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使战士在日常工作中,精神愉快,生活充实,即使工作中一时受到挫折有想法,也能毫不动摇,意志坚定。其次,必须把握管理上质和量的尺度。常言说,话不在多,而在于“画龙点睛”,讲到点子上,事不在多,而在于“实”,战士才能信服。比如:从管理工作中通常用的批评、表扬、奖励、惩罚等手段可以看出,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得体。否则,效果大不相同。批评、表扬、奖励、惩罚的运用,我认为:从量上看,表扬和奖励宜多一些,这样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面过窄过小,人们觉得可望不可及,也就放弃了对它的追求。但同时也不能过多,过多容易产生得来方便、去得容易的感觉,也就不会珍惜和爱护这个荣誉。另外,表扬和奖励,也不能搞平均主义,如果这样,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而批评、惩罚如果过多,也失去了他的意义,但不能没有,特别是当前,在战士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下,批评、惩罚不能放弃,而要用它对错误思想行为给以否定的评价,使战士从而对错误行为产生耻辱感,进而放弃那些不良思想行为对自己的影响。从质上看,批评、表扬、奖励、惩罚必须把握好准确度。因为准确公道,才能使战士心理平衡。否则,容易产生“负价值量”,表扬、奖励、公道准确,战士才能向榜样学习。批评、惩罚准确,战士才能心服口服,才能扶正压邪,弘扬正气。

二、系统管理工作要注意群众性

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应贯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教育内容,坚决废除那些强迫式、命令式、装填式的教育,要尽可能采取讨论式、启发式、商量式、民主式等有效方法。把战士的思想最大限度的吸引过来,使之把管理方式变成自己主导自己、自己鞭策自己,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我想应注重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

(一)自我管理要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自我管理,是战士平时工作中,运用自我总结、自我鉴定、自我批评等方式,激励自己积极上进的有效方法。社会管理,是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管理的高级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面广、针对强,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增强鉴别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战士的思想愈来愈“社会化”,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不可避免受其影响。所以,当前为了增强管理效果,必须要打破“经验管理”的状况。比如,从方法上,充分利用军民共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用事实教育管理大家。多进行一些社会教育,往往对那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干部、战士,更能增强免疫力,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自我管理与相互学习结合起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带动广大干部、战士积极性的有力手段。因为,工作中运用竞争机制,开展竞赛活动,实施互帮互学,往往能够激发干部、战士从思想上进行对比和联想,进而增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与相互学习这是我军管理工作中一贯倡导的方式。过去运用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管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那么现在更要继承和发展。更要教育干部与战士“五同”,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希望变成战士的决心,从而产生出高昂的情绪,达到共同前进、共同提高。

(三)自我管理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部队独生子女兵越来越多,因此家庭教育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所以,恰当的运用这种方法,把战士在部队的成长进步传给家长,并把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传给战士,也能增强管理工作的效应。多年的工作实践也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好的战士,多数表现好,这种现象,也无疑说明,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能在战士身上得到反映。所以,为增强管理工作力度,也要求我们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打“总体战”的管理网,才有可能使战士迅速健康成长起来。

三、系统管理工作要讲究艺术性

艺术的有效性是靠感染力来吸引人的。那么,管理教育工作也必须有感染力,才能达到有效性。我们明白,凡艺术性较强的电影、电视、小说、名言,战士看后之所以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关键是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值得一看。而做人的管理工作也必须向这方面发展,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才能适合当代战士的特点和要求。所以,要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必须讲究艺术性。

(一)运用观赏艺术法,促进官兵。欣赏艺术这是当代战士的一大特点。目前,值得注意的几种方法,应当充分利用。一是利用电影、电视,搞好影评,达到吸取营养,消除对低级趣味的追求。二是结合军事训练、战术学习、集体教育,组织战士观赏名胜古迹,领略青藏高原中大自然的独特风光,这样可以教育战士精神焕发,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以及热爱高原、热爱青藏、热爱军营的自豪感。三是建立管理教育活动中心,开展读书、演讲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思考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四是组织好各种业余生活,如演唱、绘画、书法、体育等方式,把战士的业余生活搞得丰富多彩,把他们的剩余精力引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进而导入管理教育,使战士无形中受到自我管理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