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9 23:25: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乡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与一些世界强国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很难与之抗衡。我们的文化传播能力与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防力量显著增强。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不相匹配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显得较为单一,传播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传播方式和手段的落后使得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社会仍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经济条件不同、教育水平差异、信息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弱势群体的农村与强势群体的城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两者之间的信息沟日趋扩大,在信息资源的分配上,我国城市和农村出现了严重失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为大量优质的农村民族民俗文化提供顺畅的对外传播通道,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播,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二、提升城乡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对策思考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化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华文化圈”曾让东亚地区广泛受益,对周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带动作用。如今,中国仍然可以通过文化塑造确立在世界上的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文化软实力创新、凝结、传播,形成良好的影响和感召力。
(一)以人为本,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个公民都是所在国家的形象大使,一旦踏出国门,普通公民的身体力行便具备了传播效应。因此,阐明社会目标和美德,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开阔受众文化视野,对受众进行持续和广泛深入的社会文化教育,改变城乡传播中的媚俗、堕落信息内容,对受众(包括农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提高全体农民社会成员文化鉴赏力,从总体上提高国民社会文化水准尤为重要。
(二)全面提高传媒的全民普及率
信息化时代,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特殊的国情,加之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比较突出,农村信息传播内容少,传播途径单一、速度慢,传播技术不高,城乡信息传播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1]据统计,全国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的平均拥有量仅为城镇居民平均拥有量的一半。一些传统媒体,如报纸普及率方面,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贵州、云南等落后地区的10倍。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传媒普及率就要从农村及西部落后地区抓起,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的同时,也为农民们空闲时提供娱乐。
(三)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扩大农村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发掘、提炼出来,勇于尝试,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一些民俗文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保留得更加完整,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优势,将这种优势“推出去”。以东北地区为例,在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异国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土文化。各兄弟省市应将地域文化资源以旅游、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宣传出去,如集合了满族与汉族饮食特色,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满汉全席”“老边饺子”,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等极具东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关东风情和民族文化加以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地域文化走出国门。
(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文化“走出去”
近日,由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组织的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翁源县的翁山诗书画院,举行了“广州市越秀区文艺创作基地”挂牌仪式,这是继2011年越秀区文联在广西平果县建立创作基地后的第二个“城乡文化交流互动平台”。
为什么要在翁源县建立创作基地呢?笔者就此走访了越秀区文联主席李咏祥。他说,翁源县是广东省全面实施扶贫开发“双到”的对口帮扶县,虽然经过第一轮的扶贫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其文化建设还需要继续帮扶,而城市文化也需要汲取山村原野的养分,充实其文化内涵,为城乡建设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文艺发挥积极作用。越秀区文联本次活动组织有文学类、美术类、书法类、音乐类、戏曲类及摄影等方面的文艺家,包括书法家谢伟国、陈启成、作家肖存玉、罗初、扬琴演奏家胡若雄、摄影师梁玉潘、张坚政等一行26人赴翁源,受到了翁山诗书画院院长刘国玉的热情接待。在这青砖外墙、典雅别致的七层楼宇中,我们尽情感受简朴的乡居生活和浓郁的乡土情。在宁静优雅之中,主客双方的艺术家进行热烈交流,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并即席挥毫,“我们有10幅作品由翁山诗书画院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当地文化建设。”据了解,翁山诗书画院是在翁源县委、县政府划地和给予政策支持下由刘国玉自筹资金建立的一所非营利性公益文化机构,他计划再筹建一座相同性质的艺术博物馆。
李咏祥说,翁源县居住的群众除汉族外,还有瑶族、壮族,其中客家汉人占大多数,所以,翁源具有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恰巧,当今的广府文化除注重保留传统的广府特色外,更注重吸纳和融会,而山村的客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大自然的山水灵秀所孕育,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些正是新广府文化不可缺失的部分。城乡文化两者兼容,相得益彰,既增添和丰富了广府文化的内涵,也把比较系统化、多元化的广府文化送进山村。新广府文化是很有包容性的,就比如说粤菜,融合了潮汕味、湘味、川味、东北味等等,来自四川的酸菜鱼经过广州特色的加工就颇受人们的喜爱,文学艺术同样如此。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建立创作基地呢?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城乡文艺家就会“交往甚密”,我们越秀区文联只是在背后出一把力,推动城乡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为繁荣祖国优秀文化出一分力。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战略是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一体化是指实行城乡一致的供给体系,一体化主要解决公共服务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为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公平的制度平台和政策环境,使地域、城乡获得同等的待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实惠,实现城乡在文化政策上的一致、在文化资源上的互补、在文化权利上的平等、在文化发展上的互动,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文化事业投入、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培养、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市场推进的一体化。
注重整体规划,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将不同地区、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兼顾,谋划布局,做到规划同步、设施同建、人员同组。文化建设要体现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借助“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重点规划好文化阵地、文化活动、特色工程的总体格局,平稳推进各项文化工作。选择合适的区位预留文化设施用地,建立以市级文体场馆为核心,县级文体场馆为主干,镇(街道)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后,怎样使文化阵地功能与作用充分发挥是当前推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输送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阵地建设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硬件设施,而是要为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一个平台。全面开展城乡互动的文化活动,就是要打破为“建”而“建”的观念误区,促使基层认真应对经费、人才等方面的客观困难,解决基层阵地管理不善的实际问题,激发基层文化工作的活力,使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舞台。
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创新是提供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不断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内涵和方式。包括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监督体系,根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分类制定建设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项目,加大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镇街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室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要保持民俗原汁原味的一面,尊重农民的文化情趣和自娱自乐的需求,又要创新和发展,引导农民提高其文化品位。在继续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的同时,要在“送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开展“种文化”活动,坚持“送”与“种”相结合,既发挥城市的优势,丰富文化的输送内容;又调动农村自身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将送文化下乡与请农民自主“点菜”相结合,让农民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演出剧目、影片以及其它文化活动内容。
实施共享工程,推动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政府要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一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信息网络的普及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开设远程教育接收站可以把高质量的人文素质讲座、科技知识培训和经商之道讲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及网络知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使之成为信息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引导农民从网上获取丰富有益的资讯,改善农民阅读和信息获得的文化环境。为此,要加快发展文化信息共享的农村基层服务网点,确保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丰富快捷而又廉价优质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二是拓展图书服务空间。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阅读环境,建立完善的区域性图书服务中心,增强图书的利用率和图书服务实效,实施图书信息服务“一证通”王程,即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县(区)公共图书馆为分中心,乡镇图书馆(文化站)为基层中心,村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四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农村的流动图书服务网络;三是开展城乡文化对接互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要培育农村文化的自信,一方面要增强城市文化的包容性,让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可以通过开发乡村文化旅游,组织城镇居民走进乡村,农村文化团队到城市展演,增强农村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主要问题
泸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有着在城乡教育、社会稳定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城乡文化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这就是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泸州作为西部城市,在这一问题上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在泸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统筹泸州市城乡文化发展,从而为泸州城市与乡村整体统筹发展做出其贡献。但是,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以便加以解决。
一、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泸州市精神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这也容易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泸州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重视城市、忽视农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导致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发展极其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泸州市政府应该坚持遵循党和政府对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泸州地方实际状况,在政策法规制定上加大力度,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及和谐发展。泸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1、泸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状况。在在改革开放后,泸州市政府紧随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在从所有制形式、行政管理、人事制度、分配机制、领导体制等多层面加大了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其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则严重滞后,这也是导致泸州在城乡的文化发展中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以及利益分配等政策法律法规安排极其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泸州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2、泸州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体现在投入机制上。存在着在城乡文化发展的二元投资体制,这就是文化发展资源多是向城市倾斜,特别是城市不仅在公共文化设施上有很大优势,而且还集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而泸州市的广大农村则存在着文化建设落后,特别是文化资源短缺,随之带来的是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障碍。民间资本多流向城市的文化建设,这也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投资空间大、机会多、报酬率高。
3、泸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得泸州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存在差距。现在存在的基本状况是泸州广大农村还存在着文化消费内容和结构的单一,农村广大农民在各种劳动之后,根本享受不到城市多样化的文化生活。这就造成农民文化生活的单一,而且在很多时候在文化消费上,城乡之间的交流过少,这就造成城乡文化消费水平的两极化。这就需要泸州市要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从而来构建小康社会的高度,这样才能促进泸州市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来促进泸州市和谐社会的建设,缩短城乡发展差距。
4、泸州城乡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在文化投入和发展水平的两极化。经费不足、设施老化、文化机构运转困难、①公共文化资源偏少等现象现在仍然是泸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主要的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多少存在于泸州市内,这也是导致泸州市农村与城市在文化发展中存在巨大的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泸州市各级城乡政府而言,在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同重视,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上没有树立重要的意识和理念。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缩短城乡差距。
二、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泸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城乡二元文化发展现状,使得泸州市城乡文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也就使得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要首先从城乡二元文化的历史起源去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当前我国发展道路之上,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就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泸州在城乡发展问题上也脱离这个历史发展的束缚。正是城乡二元体制加大了泸州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落差不断加大,而这种文化发展上的差异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就使得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更加加大,针对于此,需要找到症结所在:
城乡文化差距的根源主要在于经济发展差距。泸州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有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还有着泸州市自身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泸州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还是居于发展中重要位置,相比其他地区,工业化程度还是较低。而且,泸州市的城乡管理制度也是遵照全国城乡管理制度,这就是户籍管理制度,把农村、土地、户口结合起来,同时把城市、就业、社会保障与户口结合起来。其实,城乡存在自中国古代就存在,不过古代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当前存在的状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今的城乡二元化主要就是指工业化之后形成的不同的两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就把普通公民划分为了市民和农民两大群体,这也就使得本已存在的两大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方面差异在逐渐的加大。同时,也使得双方在文化生活等各方面资源的分配和享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城乡文化统筹发展,逐渐实现城乡发展的平衡,改变其不平等性。(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北京华夏五维汇利鑫商贸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2016中国(北京)城乡汇美文化大集”近日在光耀东方国贸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集将于7月12日结束。
一万平方米的展厅内,文化、教育、农业系统所属20多个省市的300余家中小企业单位参展。其中,教育系统有大学生创业成果展,大学生创业资金帮扶咨询,技术支持等;文化系统的有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人现场技艺表演;来自农业系统的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大类型的农副产品;还有科技走进生活、科技改善生活,用新能源、新科技、新工艺创新制成的多品种花样款式齐全的数万种新产品,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本届大集的一大亮点来自“太阳村”的儿童们。主办方特意为他们辟出展台,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劳动成果。“太阳村”孩子们自己种的各种有机蔬菜水果一律4元一斤,购买他们的产品,让顾客在逛大集的同时又能献上一份爱心。
本刊记者注意到,这届首创新型文化大集,响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方针。在传统的展会展览形式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的体现:文化塔台经济唱戏。以文化内涵为主体的多侧面生活体验园地内,展现出农耕文化和新一代人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记者在大学生创业展台前,看到几位大学生在讲述他们的创意,展示实验结果,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倾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台前,男女老青少被传承人精湛的匠心技术惊呆了;在农副产品展区及生活日用品展区更是人山人海,人们听取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分类介绍;不少家庭主妇对“生活小帮手”特别感兴趣,如不用电源的手摇捣馅机、手摇榨汁机、手摇面条机等。大集丰富的内容,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互动,一位参观者说:“逛这城乡文化大集,增加知识,长了眼界,淘了便宜”。
展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主办方全程接受全国绿色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从田间到市场取缔了中间环节,把利润让给百姓;同时,专门设立了“消费者服务台”,承诺在大集期间所购商品如有质量问题均可退换。
一、充分认识电网发展意义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电网是黑龙江电网的重要负荷中心,随着老工业基地改造,城市建设的加快,“十一五”期间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将促进哈尔滨电网用电量有较大的增长。一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中哈尔滨项目比例较大。二是城市规划调整幅度加大,哈尔滨市确定了“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的发展方向。三是用电结构将有所改变,到2010年,装备工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工业五大基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四是市政改造促进用电增长。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及行政区的扩大,城市占地面积、城市人口将迅速增长,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江北的建设使哈尔滨市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大批企业的建设使用电负荷快速增长。
二、客观分析电网发展现状
哈尔滨电网位于黑龙江电网的中部,是黑龙江电网的枢纽,是东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5年供电量112.67亿千瓦时,最大供电负荷1973兆瓦。
500千伏方永甲乙线、哈大线、永哈甲乙线,合南线、永包线构成哈尔滨地区电网500千伏网架,形成围绕城市的“U”形超高压输电网。220千伏输电网仍然维持围绕城市的不完全双环网和向中心区供电的辐射式电网。位于城区东、西边缘的哈东变、哈西变成为环网上的两个枢纽变电所。正阳变、哈一变、江北变、平房变、城乡变、中心变、太平变是深入城区供电的终端变电所。66千伏配电网以双回路辐射状结构为主。
目前有220千伏输电线路44条1870公里,变电所16座、变电容量3969兆伏安。66千伏输电线路148条2556公里、变电所165座、变电容量4083兆伏安。10千伏输电线路370条1800公里、变电所1719座、变电容量2438兆伏安。在输电设备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的产品占21%,上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后的产品占79%。在变电设备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的产品占35%,上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后的产品占65%。总体看,哈尔滨电网结构和装备水平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准确把握电网发展目标
哈尔滨电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城网整体供电能力,合理配置变电所的容量和数量,优化电网接线,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解决设备满载、超载问题。将电网逐步建成输变电容量充足、电网设施先进,网络结构合理、具有互带能力,供电质量优良、自动化程度高、技术经济指标合理、调度灵活、运行安全的现代化电网,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城市电网工程总投资62亿元,其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5项,新增变电容量2750兆伏安,新建线路246千米,投资8.8亿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9项,新增变电容量2040兆伏安,新建线路267千米,投资10.88亿元,66千伏输变电工程26项,新增变电容量1512兆伏安,新建线路205千米,投资12亿元,还包括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电网设备改造工程及系统二次工程、营业配网工程等。
四、努力破解电网发展难题
近年来,影响哈尔滨电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
1、土地占有者漫天要价
在工程前期工作中,土地使用者拒不执行国家规定,以各种理由,在征占土地面积的数量和补偿标准上提出无理要求。如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征地时,抹牛地的大小、补偿金额、线路走廊内的土地是否征用问题是矛盾的交点。关于非农业用地征用,地方无补偿标准,需双方协商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国家产业政策又不允许超高部分资金进入工程预算,对征地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2、输电线路保护通道的林木剪枝与砍伐手续办理困难,费用巨大现阶段,有关林业部门要求砍伐林木必须征用其所伐林木的相应土地,并且与林主达成补偿协议后,才能下发林木砍伐许可证,而一些林主又不执行国家现行政策。市政树木剪枝手续办理同样困难且费用巨大,又是电力企业很难逾越的障碍。
3、电力建设缺乏政策支持
电力建设实施中发生的征地、征林问题矛盾突出,土地、林地占有者不同意工程使用其土地、林地,进而拒不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补偿政策,高额索取补偿费用,致使一些电力工程建设停滞不前。同时,电力建设前期手续办理繁琐,有的工作人员为电力建设服务的意识较差,把本应由其完成的工作,以冠冕堂皇的方式推给了电力企业,而有些工作企业本身根本无法完成或完成的难度很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影响的只是电力建设,但造成的后果确是全局性的。如前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工程建设周期延长,造成电力投资计划的年度完成率降低。为了促进城市电网的健康发展,目前哈尔滨电业局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政策,努力为电网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是增加供电设施建设工程费。贴费取消后,电网建设投资匮乏,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及城市经济发展。哈尔滨市虽然收取供电设施建设配套费15元/平方米,但是与沈阳市供电设施建设配套费标准90元/平方米,长春市标准为120元/平方米相比,电网工程建设投资缺口仍然很大。目前正在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早日出台新的电力设施工程费政策。
二是推进城市电网变电所所址及高压走廊规划。
1.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方式陈旧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方式也比较陈旧。一些村虽建成了文化室,但服务形式单一,图书室最多只是维持在借借还还的层次,很少开展阅读推广等活动,未能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有些乡、村领导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农民没有文化需求,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或把公共文化服务理解为是应付上级的工作,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1.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水平低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管理问题,主要有:一是开放时间不保证。一些文化室开放时间安排不足或不合理,服务时间存在随意性,没有考虑村民的作息时间,不便村民使用。二是服务管理不到位。由镇(街)和村(居)自办自管文化室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工作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1.3群众自办文化未得到有效扶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大都为政府主办,村民自办的少,农村群众尚未成为文化的主角。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多次文化下乡活动,但这些活动并没有侧重对基层的扶持,大多数情况下群众只能作为观赏者,而不是做参与者,因而对提升农村基层文化水平作用不大。从上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是要消灭城乡差别。而消灭差别的关键所在,就是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的系统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是要将小型分散、隶属不一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及其服务组合成相对固定的、联系紧密的网络组织,实现同一城市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建共享。笔者通过总结实践,提出以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目前,我国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是由各级政府层层办馆的模式,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分别隶属于镇政府和村委会管理,小型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由于我国尚未有较为完善的基层文化站(室)建设法规,其发展经费、人员队伍建设、各种资源科学配置等没有基本标准,建设与管理缺乏法规的约束,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认识程度。因此,诸多隶属不一、分散单干的基层文化站(室),常常因为人异、时异、事异而变化波动,导致发展步伐缓慢乃至难以长期维持。整体性原则,就是以政府为主导,把隶属不一、分散单干的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起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的管理机制,从而确保公共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一管理机制,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公共文化建设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包括发展目标、网点布局与规模、实施措施等内容的发展规划和包括设施面积、经费投入、设备配备、人员配置、服务规范等内容的建设标准,用于指导各级政府进行公共文化建设,并将建设成效列入政府的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的考核体系中。这套机制持续地运作下去,才能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目标得到落实。二是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各子系统的“市———县———乡镇———村居”纵向四级网络,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群众文化服务网络等,形成专业化的业务指导、协作协调和联合服务的组织,通过密切联系、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本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
2.2倾斜性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城市始终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大大滞后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应注重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倾斜,在规划布局、建设经费、产品供给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为农村提供更充足的保障。规划布局上,要结合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在农村乡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如厦门市结合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在岛外地区的集美、同安和翔安区的新城建设以及灌口、新圩镇等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分别建成颇具规模的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形成幅射岛外农村的文化中心,带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建设经费上,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把历史的欠账还上。如厦门市近几年文化建设的投入注重向岛外农村地区倾斜,近两年,岛外4个农村比例较大的行政区,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明显高于岛内的两个城区。在厦门市2012年的示范区创建下拨补助经费时,也采取向岛外两个农村比例最大的行政区倾斜的政策。在产品供给和人力资源上,也同样要坚持倾斜性原则,要面向农村输送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满足农村的公共文化需求;要积极调动专业院团、志愿者队伍和艺术家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开展辅导,提供服务。
2.3互补性原则
以往,面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缺乏,我们多是考虑建立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大多采用城市“送文化下乡”的单向流动服务模式,而较少考虑如何发挥农村的积极性,盘活农村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农村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善于挖掘,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室、文艺团队,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健康发展,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农村特色文艺队伍进城参与活动,充分展示农村传统特色文化的风采和魅力,从而形成城乡文化活动互动互补、共同繁荣。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厦门市为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带动服务效益的整体提高,推动城乡公共文化的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以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和城乡公共文化互补两项公共文化建设工程为例,来说明其现实意义。
3.1以联合服务带动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益的整体提高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厦门存在岛内城市和岛外农村的二元结构,分属于岛内外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建立公共图书馆共享体系,就能打破这种二元结构,实现服务均等化,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目标。为此,厦门市以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建设工程作为切入点,积极打造城乡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建设,以“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为建设宗旨,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各区、镇(街)、社区图书馆为节点的联合服务体系,形成包括市、区图书馆(少儿馆)、镇(街)、社区图书馆的图书馆联合服务网络,采用社会保障卡为统一的借书证,实现了全市图书馆书目检索、文献编目、一证通用、书刊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等联合服务。截至2013年4月,联合体覆盖了各成员馆约133万条书目数据、482万条馆藏记录、47.7万条读者数据,图书外借总册次达1961.7万。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公共文献资源的社会共享,提高了成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自2009年投入运行后,厦门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的两项基本服务指标均得到较大增长。图书外借从2008年的3550110册次提高到2012年的5893369册次,增长66%;读者流通从2008年的3550695人次提高到2012年的6282031人次,增长76.5%。仅从这两项基本指标来看,就可见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2以城乡文化互动互补推进城乡文化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休闲;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王永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124;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33-06
休闲文化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1、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开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深入乡村听取当地领导汇报,选择典型实地考察,开展访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行业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真实了解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于建构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状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呈现如下态势: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调查显示,近年来,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类型:以乡村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集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为一体,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的“田园休闲型”:凭借当地乡村的民居、农家生活和乡村民俗文化、乡村事务等文化景观资源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民俗风情型”:利用农民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娱乐购物等形成的“农家乐综合型”;以古村镇宅院建筑为吸引物,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观览为主要形式的“古村落观览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景观和湖泊风景、自然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的“度假农庄型”:集革命传统教育、水生植物观赏以及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休闲教育型”,等等。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乡镇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各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发展步伐,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推进。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政府、国企、民企、外资对乡村休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12年苏州市争取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景区类、乡村旅游类)26个项目共1440万元,乡村休闲服务业资金引导项目6个共550万元,不管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创历史新高。同时,各县市均有项目获得省引导资金,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从而有效推进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3.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显示,居民对休闲生活持支持态度,并且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有质量的休闲文化生活,说明人们拓展休闲生活空间、提升休闲文化生活质量、享受休闲文化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居民对休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休闲消费主体、消费内容和消费产品发生了深刻变化,休闲消费内容也由过去的结构单一、消费层次低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休闲消费内容仅限于泡茶馆、看影视、打牌、收藏古玩等形式,而现代社会休闲消费内容和休闲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主要包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宠物养殖和园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节日与喜庆活动等等,由此进一步加速休闲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乡村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全面上升,文化教育消费越来越大,居民消费重心开始转向教育、科技、休闲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由此可见,人们的需求开始逐渐转向精神领域,将更多的时间和财富用于休闲,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文化消费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正在兴起。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科学分析,导致一些休闲娱乐产品供过于求,休闲产品供给层次相对低下,精神需求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教育休闲的供给等相对落后,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休闲设施、休闲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休闲需求,从而影响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由于地理区位、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客观原因。导致了休闲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休闲文化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休闲文化产业的地区差异,城市周边的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边远地区乡村休闲环境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最后,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逐步确立,假日旅游发展火爆,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主体和支柱,而现代信息、文化交流、新型会展、大众体育等现代产业相对滞后,在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偏低,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为了更好保障和促进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星级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作为省标并推广实施,制定了湖滨旅游风景区、江南水乡古镇手摇船等服务规范,在同林游览、儿童主题乐园等标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乡村休闲文化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但调查显示,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部分地区休闲市场秩序混乱。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经营行为、职业道德和获利方式不规范,文化产业经营者把追逐高额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无视市场规则,造成乡村休闲文化市场上不正当竞争异常激烈;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低级庸俗甚至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文化产品依然存在。由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对于休闲服务的基本标准、休闲产品的质量标准、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标准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3.乡村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休闲品牌推广及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增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条件,但休闲文化产品的个性不够明显,休闲产品品牌化特色不突出,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刻挖掘,产品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乡村休闲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大多数乡村休闲文化经营者往往是独家投资开发经营,势单力薄,因而只开发了以观光农业为主的自然资源,对乡村休闲中的文化、历史、休闲观赏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众多的休闲活动和休闲项目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异质化特色不鲜明,互补性差。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许多乡村休闲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重复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休闲产品比较单一,因而导致乡村休闲变成现在单一的“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其次,乡村休闲产品开发中没有很好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开发相应的休闲产品,休闲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没有很好地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此外,乡村休闲消费市场开发中粗放型发展占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差异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休闲消费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随着总体科技实力增强而得到大力发展,但在休闲产品的个性化创新方面仍然不够,产品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乡村休闲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相对欠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从目前状况看,休闲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调查显示,乡村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及服务业等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大约占5%,专科学历约占13%,中专、高中学历约占41%。这说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尤其是精通休闲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素质较高的休闲文化产业服务人才队伍。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知识培训,导致休闲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使得整个休闲业的服务质量不高。此外,大多休闲企业的创始人是由从事物质生产和服务性的企业家转行而来,大多缺乏文化战略眼光和文化创新意识,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从而难以将休闲企业做大做强,制约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向。
5.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有效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乡村地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旅游风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有效整体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休闲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布局和主攻方向,个体行为、散乱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休闲行业雷同严重,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群化规模相对不高。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休闲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呈现出和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态势,如休闲文化产业和娱乐、体育、健身、教育等产业的互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另外,休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行业的互动融合虽然有所表现,但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不仅是城乡文明一体化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效路径之一。
1.制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创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西方发达国家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在政府主导下。可以考虑将系统论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政策,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与行业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倾斜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强化休闲组织管理体系,从而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良好的环境和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必须从休闲规划、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指导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休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休闲质量和水平,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充分认识到休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更要立足地方特点,发挥政府在休闲的调控、规划、引导、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不仅要提供满足公众休闲需求的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更要制定相关休闲公共政策,加强对商业休闲企业的规范,提高居民休闲意识,保障居民休闲质量。结合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休闲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制订休闲文化产业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切实保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质量;规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市场,防治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行为。
2.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核心,引导公民在休闲时间内主动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有效利用休闲活动的能力,最终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对促进休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文化产品具有高雅、通俗之分,消费者的立场、观念和情趣以及文化素养有明显的差异。普及休闲教育,对居民精神文化消费进行合理引导,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文化消费意识,自觉抵制与批判各种消极落后的文化精神消费,有利于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引导居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使休闲文化消费结构朝着健康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与教育,树立起良好的行风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精神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创办休闲教育学校,开设休闲知识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发展成人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课程,向成人系统灌输休闲知识与技能,提高其休闲素养;以消费者协会为载体,构建休闲教育网络,维护休闲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休闲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采用讲座、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让居民更多了解休闲知识和方法,提高其休闲质量。
3.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国民个性化休闲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产品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健身休闲产品、度假休闲产品、体育休闲产品、文化休闲产品、生态休闲产品和体验休闲产品等。针对当前乡村休闲产品个性不鲜明的特点,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居民个性化休闲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丰富休闲产品供给体系,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丰富的休闲产品供给体系能够丰富人们多元化的休闲选择,改变静态、被动、消极、单调地打发休闲时间的状况,同时也将休闲时间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带来休闲市场的繁荣。”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产品等充实到休闲市场,丰富人们的休闲需求,不仅促进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其次,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战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休闲产品供给部门要赋予休闲产品与服务以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确保休闲产品与服务既具备质量等基本品质。又具备个性、情感等超基本品质,以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消费者的需求;瞄准休闲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知识需求,创造多样化、网络化的休闲场所系统,适应、引导、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拓展休闲内容,增加休闲产品的科技和知识含量,以激发人们自我实现的休闲体验。
4.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休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比较欠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休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基层休闲文化队伍建设,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于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完善乡村休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机制,制定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休闲场所工作;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专兼职配备乡村休闲文化从业人员。其次,重视发现和培养乡村的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休闲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上需要投入人才引进资金;在人才使用上必须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提高休闲人才待遇,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创办乡村休闲培训机构,对乡村休闲企业的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服务规范与技能培训以及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培训,提高经营者与当地村民的从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最后,开展校企互动,鼓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开办和设置休闲文化产业设计、导游文化、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休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并建立健全休闲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层次;根据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中级人才为主,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高层专门人才和休闲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相辅。鼓励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采取“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城乡文化专干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5.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休闲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休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直接影响到公共的、私有非赢利型的以及市场赢利型的各种休闲服务”,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休闲服务体系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社会力量为支撑,以满足国民休闲需求、保障国民休闲权益,向国民提供休闲公共物品的供给系统。休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休闲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休闲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是以政府为主导,无偿向公众提供基础性的文化服务,满足公众享受文化成果的需求、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力量多元化背景下,积极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是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如业余戏剧协会、业余运动俱乐部、桥牌协会、鸟类观察协会等。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各级政府和舆论宣传机构以及教育部门,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志愿文化,形成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公民和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精神,奠定志愿服务组织的精神基础;鼓励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老年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类休闲服务咨询活动:鼓励高等学院在校大学生组建老年休闲志愿服务和开展义工活动,为相关景区提供导游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