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茶叶营销策略

茶叶营销策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1 09:1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茶叶营销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茶叶营销策略

第1篇

茶叶作为健康饮品,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消费市场和文化底蕴。随着21世纪国际市场逐步开放,茶叶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加。我国的茶叶在2000年左右融入互联网技术,正式开启了我国茶叶的电子商务时代。然而十多年的发展并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和数码、服装以及食品等产业比较之后,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困境进一步暴露出来。据此,本文就我国茶叶的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和困境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转变方向,提出了相应的促进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我国的茶叶在电子商务时代走得更加顺畅。

关键词:

茶叶;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困境;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导致全球肥胖病例的增加。而茶叶中所富含的多种生物酸和酶可以形成一定的解脂、解油腻以及助消化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肥胖的产生。因此,早在几百年前就被誉为“东方健康饮品”。这也是21世纪茶叶需求迎来又一次发展浪潮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使融合了互联网的营销特点,也并没有在我国产生预想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和数码电子产品、服装和食品等互联网经济的宠儿相比,这一增长速率更加显得微不足道,并没有发挥互联网在购买率和成交额方面的优势。而且茶叶电子商务在我国整体的电商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过低,没有形成茶业龙头电商企业。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国的茶叶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我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极大地改变现代社会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这也使得各行业的营销模式也融合电子商务的元素。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行业也进入了重要发展时期,茶叶作为传统行业的典型代表也身在其中,需要积极做出回应。2013年茶叶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在85亿人民币左右,而这一数值发展到2014年统计时,已经突破了100亿大关,约为113亿左右。仅仅在2014年“双十一”当天,茶叶电商的交易额就超过1.52亿元。具体的销售数据来看,2011-2014年中国茶叶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如下图1所示(单位:亿元)。而且这一火爆的趋势在2015年也得到了延续,有接近34万位买家通过电商渠道下单,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仅为17万左右,增长率趋近100%。从传统茶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来看,不少传统的知名品牌来开始大力投入电商产业,尤其是大益和八马两大品牌,实现了传统茶商对网络新贵的反超,勇夺冠军和季军两席。从行业发展来看,茶叶电商保持了一个比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我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困难

在2015年,我国的茶叶产量约为227.8万吨,相比于2014年的209万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当年的国内消费量仅为139.4万吨,出口量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估计会在38.7万吨左右。这也就说明,我国的茶叶供需缺口会在40万吨左右。而从2015年的茶叶电商运营总体情况来看,虽然销售量得到了不少的增长,但是销售总额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主要由于总体售价下降了30%左右,一方面是电商渠道减少了中间过程导致售价降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茶叶电商的销量主力军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综合来看,两者都制约了茶叶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前者在高昂的店铺构建、营销以及推广等成本下不堪重负,更受到价格战的影响;后者则影响企业品牌的高端产品形象被拉低。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问题制约着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清晰的电商运营模式

现阶段,我国从事电子商务的茶叶公司较多,整个市场的发展较快。但是总体运营模式相对单一,没有形成体系的网络宣传和推广模式,市场竞争仍旧以恶性的低价竞争为主。各企业并没有形成特有的竞争模式和优势,也没有意识去进行品牌和产品的形象树立。这样一来,整个茶叶电子商务市场就变得十分混乱,茶叶市场价格体系失衡,尤其是新茶价格往往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以至于潜在消费者的挖掘相对困难,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都难以建立。

2.2没有健全的人才梯队,营销成本较高

从根本上来看,我国茶叶电子商务营销思路的难以打开,导致营销成本被进一步加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专业化人才往往缺乏对茶叶知识的了解,导致不少的营销策略缺乏实践能力,预期成效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的不够完整。

2.3缺乏专业的客服人员对茶文化需求型客户进行深度挖掘

目前,网络消费的主力军大多是年轻人,80后和90后占据了较多的比例。然而这部分人群由于社会阅历的限制,其实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和茶叶鉴别并不了解,大多数的购买目的都是作为赠送亲戚朋友的礼物,其中的保健功效更是其购买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而目前的卖家专业服务人员却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缺乏将茶叶电子商务和茶叶文化融合的有效措施,导致这部分消费者一直难以真正被发掘。

2.4缺乏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电子商务是近些年发展壮大的一项产业,其运行模式和商业特点都存在较大的独特性,这也使得对电子商务的法制规范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需要相应的立法部门加快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规范立法。但是,现有的商务贸易规范不能适应急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了,这也使得不少的人通过其中的漏洞非法牟利,同时这也加重茶叶企业在拓展网络业务时的风险。

3我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3.1树立良好的茶叶网络营销形象

首先,需要目前的茶叶电商营销渠道进行规范,减少来自于低价低质茶叶在网络平台交易所带来的冲击,突出高品质和高信誉的茶企在市场中的引导地位,在保障性价比的同时,也要突出茶叶的品牌效益和产品形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部分下级经销商进行规范,减少其在网上利用品牌营销茶叶所造成的冲击,因为这样不仅影响了网络营销的正常体系,也对实体店价格体系造成了充分影响。此外,茶叶企业还需要坚持诚信原则,减少对客户的误导,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减少给整个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要让目标客户感受到厌烦情绪。换句话说,应当建立相应的行业自律能力,具备一定的网络营销道德,减少营销活动所造成的不良印象,树立起茶叶企业的正面形象。

3.2强化网络营销,拓展营销渠道

茶叶网络营销模式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手段,因此,不仅仅需要强化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还需要强化网络宣传和推广,尤其是对部分客户和网民进行定向宣传。例如:利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信订阅号以及微博等等渠道,都会收获不小的成效。从具体的举措来看,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推送时,通过百度、谷歌、搜狗以及360搜索为主的平台进行竞价排名推送。当网络用户在搜索“茶叶”、“茶”、“保健礼品”以及某种茶叶等相关词条时,该公司的网站就会出现在搜索词条匹配的最前一页,以此来实现对企业或是行业的推广,提升品牌效应。而微信和微博的渠道可归为自媒体一类,主要是通过受到微信或微博用户广泛关注的账户来进行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冠名球队、门户网站广告以及配合淘宝京东等进行节日促销来提高网络营销的营业额和影响力。

3.3强化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人才引进措施

目前,我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开展不仅需要从业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需要这类人才对茶叶文化和历史有不少的了解,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茶叶企业需要对现有网络运营团队的能力进行强化,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提升活动,除了强化电子商务专业上的技能水准,更重要的是融合相应的茶文化知识,结合一些消费者心理学和市场调研知识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引进符合要求的高端人才,来对企业运用中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优化,不断提升模式运行的效率,推进企业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

4结束语

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电子商务思维的融合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茶叶电子商务在这一阶段也有不俗的表现,但是相对其他产业来看,却有待进一步强化。首先,需要强化茶叶电子商务和茶文化的融合,树立并坚定自身的品牌文化;其次,需要构建完整的人才梯队,提高团队专业性,制定清晰的电商营销思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还需要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和法制保障,确保茶叶电子商务产业可以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咸春.我国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1(8):9-10.

第2篇

·市场层级重心差异化:

很多企业都把战略重心定位在一级市场,认为只有占领一级市场,才显得品牌有档次,企业才有发展远景。不可否认,一级市场对提升品牌形象的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一级市场也是众多大品牌“玩火”的地方,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比如在上海,几乎全球知名品牌都汇聚于此,而且几乎每一个大品牌,都想占有一席之地,部分品牌即使面对每年的巨额亏损也再所不惜,否则就有失大品牌的“尊严”。2006年,雪花啤酒在攻打杭州市场的时候,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当年就付出了亏损几千万的代价。由此可见,对于一级市场,背后没有巨大的财团支持,是根本玩不转的。而中小企业尚处在发展阶段,追逐利润的可持续增长是最为根本的目标。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盲目参与一级市场的争夺,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尽的市场消耗,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相反,在二三级市场,在广大的城镇农村市场,大品牌关注度要小很多,竞争程度要相对弱很多。而且,在城镇农村,消费者选择产品更多的是基于终端的客情推荐,基于产品本身的“物美价廉”,品牌概念的主导意识与大城市相比要小很多。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刚上市的时候,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会“夭折”,因为预测无法和百年国际知名品牌的“两乐”比较。可事实证明“非常可乐”在中小城镇,特别是广阔的西部农村市场却很受青睐。同样,在珠海,饮用瓶装矿泉水热销的不是“娃哈哈”,也不是“农夫山泉”,而是当地的“富山清泉”。

·区域重心差异化

突出城郊区域市场。大品牌往往比较注重品牌形象,因此,基于品牌的使命,对大城市城中心关注度都非常之高,营销策略“狂轰乱炸”也常出乎理性。笔者曾经在杭城从事啤酒营销2年,当地的两大巨头“雪花”和“西湖”为了争夺城中市场,“买1赠1”是屡见不鲜,这样的促销政策边际利润趋于负数,这意味着销售越多,亏损也越多。而相反,在城乡结合区,则促销力度相对小很多,消费者很多是外来人口,对老品牌的“顽固度”要远远小于城中心,对中小企业来说,只要给渠道的利润稍微高出竞品一点,市场拓展的空间就会大很多。

重视本地区域市场。本地区域市场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之本,由于是本地品牌,当地的消费者信任程度要高很多。可往往很多企业对本地区域市场却比较忽视,也许是认为“自家人”就没必要讲究些礼仪之类了。于是乎,在本地区域市场品牌推广、广告宣传做的少,一些商标陈旧、包装物磨损的产品,甚至部分次品都充斥本地区域市场,其结果是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如果外来品牌包装美观,价格实惠,就很容易吸引当地的消费者。

中小企业要赢得全局的战争,必须要首先确保“后墙不起火”,要从战略上充分认识本地区域市场的重要性,因为这里是你的根,这里的销售成本最低。只有做好自己家门口的市场,才能厚积而薄发,实现对外的扩张。

千岛湖啤酒,在本地区域市场做的就非常成功。该公司总经理严格要求销往当地的酒一定是优质酒,无论是包装、品质都是一流的。而且该品牌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广泛的宣传。在高速路出口,树立高空路牌,在游船上大量悬挂有“千岛湖啤酒”的宣传旗,在旅游码头、各大路口分别设点进行零售推广,很多意兴盎然的游客回程时都停留片刻带上一两箱。虽然市场上也有得买,但直接从千岛湖带回的“千岛湖啤酒”感觉就是不一样。通过游客的广泛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由于工厂建立在高速路出口进县城的必经之路,在厂内房顶上设立高空广告,“千岛湖,酿造世界上等啤酒的地方”,通过“千岛湖”来提升“千岛湖啤酒”的品牌档次。

区域“片”先于市场“面”。对中小企业而言,大面积与大品牌竞争显得势单力薄,全面扩张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可以把资源集中在一起做好某一块区域市场。快消品,局部消费氛围很重要。消费者一般有从众的心理,如果某条街道,多数终端在卖你的产品,很多人在消费你的产品,其他人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你的产品。相反,如果是零星几家终端在稀稀落落地卖你的产品,肯定会少有人问津。与其在100%的市场占有10%的份额,还不如在10%的市场占有100%的份额,这是中小企业营销的真理。如果企业没有资源做好市场“面”的情况,那么应当先做好区域“片”,通过“片”的延伸辐射来形成“面”。

·终端控制差异化:

重新审视“二八”原则。80%的销量来自20%的终端,“二八原则”,对快消品销售人员来说都很清楚。可往往对销量大的终端要求也高,有些近乎苛刻。笔者曾在啤酒营销实战中,遇到有家“连锁火锅店”,厂家竞争到最后扣除所有流通费用还倒贴,可后继加盟者还是络绎不绝。这种不计成本的营销,显然不符合中小企业的经营逻辑。相反,80%的小终端,大品牌关注度就没那么高,大品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终端都是特殊政策。如果10家终端中真的有8家小终端都在卖你的产品,那么产品销售一般没有问题,而且产品利润也能保住。

·经销商合作差异化

开发新市场,尽可能选择强势的经销商合作。快消品销售的产生无非在于两个“力”:一个是品牌的拉力,一个是渠道的推力。而中小企业与大品牌相比,品牌知名度要远远小于大品牌。对中小企业而言,开发一个新市场,不可能像大品牌一样高举高打,高空广告、地面推广全线出击。为此,借用经销商的渠道力量就很重要,通过强势分销网络,快速的将产品铺到终端,推动消费。而大品牌,往往凭借其强势的品牌优势,多实行扁平化操作,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单薄,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小企业通过价格体系的设置,给经销商更多的利润空间,让经销商冲锋陷阵,比自己无可估量的市场投入效果会更好。

保住核心市场,必须和经销商建立战略联盟。中小企业在“攻”的同时,必须要实现“守”的策略。大品牌即使品牌的拉力很大,但如果中小企业在渠道方面实行封锁的话,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为防止大品牌渠道突围,需要与现有的经销商建立战略联盟,或要求经销商对公司参股等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避免轻易的“反水”,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大品牌即使自建渠道,但速度和效率就会慢很多,而且在他们萌芽阶段就给予毁灭性打击,从而确保中小企业核心市场的战略地位。

·渠道服务差异化

在渠道流通过程中,厂家直接接触的是经销商。因此,中小企业的渠道服务差异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多地是建立如何为经销商服务的机制。由于中小品牌的张力有限,市场上愿意操作中小品牌的经销商相对成熟的大品牌而言要少很多,而在渠道为王的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寻找一切愿意合作的经销商是决定企业胜败的关键。但在经销商的选择过程中,很多大的经销商往往是“名花有主”,即使愿意销售,也很难成为其主推的品牌。而中小经销商,即使有意愿、有能力,但因资金的限制,业务拓展成了瓶颈。因此,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就更为重要。

直接与间接的资金支持。赊销一般厂家是严禁发生的,但中小企业可根据经销商的销售网络、经营状况、人品等,在财务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合理评定各经销商的授信额度,在额度范围内,用于资金借贷周转。经销商与厂家一般的结算模式是“先付足款,后发货”,这对于厂家规避财务风险是有利的,但同时占用了经销商很多的过程资金,比如在啤酒行业,塑框押金非常之大。这也造成很多有想法的经销商没有资金实力而放弃经营本品牌。为此,中小企业可变革结算模式,灵活操作。

提高综合配送效率。一般厂家给经销商发货往往是单品一整车,特别是大的厂家,出于规模效益,不可能同时给客户发多品种。而单品的销售周期比较长,在品种比较多的情况下,等于每个品种都占用了大量资金。此时,中小企业可以根据经销商实际的需要,多品种搭配成一整车。这样不仅减少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还缩短了产品流转周期,提高产品的新鲜度。

·通路促销差异化

同样的促销费用,因时间、政策、渠道上的差异效果会明显不同。

促销时段不同,促销力度一样效果不一样。例如在某区域市场,如果判断竞争对手要搞促销,就应该提前于它进行促销活动。否则等对手活动搞好了,再推出甚至远远大于对手力度的促销效果也不会很好,此时的终端已经塞满了库存。

促销政策,要做到能放能收。以啤酒饮料为例,3、4月份的铺货是最为关键。为此,很多厂家在此阶段,对终端都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力度促销,比如“买2赠1”、“买1赠1”相继推出。但人都有惯性,“吃惯了荤再吃素”,难度就大了。终端客户也一样,一旦力度放小,就适应不了。而大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拉力,促销力度上做到“能放能收”。

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的关键是靠渠道的推,如果一味的跟进,前期促销力度大,后期促销力度小,终端会马上停止进货,后果就不堪设想。但如果不跟进,市场会马上丢失。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当竞品“买二赠一”直接“产品送产品”时,中小企业应采取赠送白酒或王老吉等其他饮品,一旦竞品力度放小,“产品送产品”的常规促销跟进。因为前期是赠品,就是促销力度大,但不直接是“几送几”,终端缺乏比较,在心理承受力上比较合适。

促消费用分配,倾斜于渠道商。在渠道方面,产品的促销费用无非在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和消费者三者进行分摊。大品牌的优势在于品牌的拉力,而中小企业前期在品牌的拉力上是远远不及的。虽然,品牌的创造最终是得益于消费者的忠诚,但在前期的推广上,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把费用投放在“推”比“拉”更有效。因此,在整个促销费用的分配上,应该更加重视经销商(分销商)和终端的利益空间。 第二部分  品牌传播与市场推广差异化

品牌传播与市场推广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力,中小企业虽然资源有限,但在能力范围内应充分地进行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同时多样化的传播和推广路径,对中小品牌深入消费者心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产品概念差异化。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产品概念差异化是致关重要的,只有差异化才能“创造”消费者选择的理由。“差异化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是市场经济的历史见证。

中国凉茶市场容量,有营销专家初步估计在100亿元以上,可在王老吉问世之前,却很少有人发现。自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一炮打红之后,很多饮料厂家相继跟风。如娃哈哈凉茶,健康工房,老翁凉茶。而现在广告做的最凶的是达利园的“和其正”凉茶,虽然代言人陈道明频频亮相,包装从听装的改成瓶装的,可市场表现还是一般(至少在浙江市场如此)。从产品品质而言,“和其正”绝不会逊色,可为什么就是达不到王老吉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动作跟风,没有创造自己的产品差异化。

当前,浙江啤酒厂家都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啤酒是越淡越好,“淡定出味”、“淡而有味”。但实际上,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对啤酒的麦汁浓度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低端消费者并不喜欢淡啤,而是希望麦汁浓度高一点。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淡”并不是一个产品的特色,“淡啤”谁都可以生产。当然,也有啤酒厂家在产品诉求点上做的十分突出,切割了一部分消费群。如千岛湖啤酒,广告语“源头活水,天生好啤酒”,积极倡导了国家一级水体独特的绿色资源,象征着健康和美丽,城市白领和年轻的消费者都很喜欢。

·媒介宣传差异化

大品牌在产品推广时往往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优势,通过高空广告轮番轰炸达到传播的速度和效果。但对中小企业而言,因为品牌的区域性,资源的有限性,高空传播非常有限,更多的是辅以地面宣传:大面积POP张贴的覆盖,不断的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神经。在地面宣传方面,王老吉做的非常优秀,招贴、便利店的海报能见度非常之高。这些活动要持之以恒,因为品牌概念的形成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特别是地面宣传更需要慢慢积累。

·与强势品牌联合推广

中小品牌鉴于资源的限制,不可能象大品牌进行全方位的品牌传播。因此,如何借力,借大品牌来宣传自己,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这在营销策划上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大的快消品企业之一,中国消费者童叟皆知,通过可口可乐提升千岛湖啤酒品牌形象是笔者2007年成功运作的一件盛事。7、8月份,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居民消费最旺盛的时候。在杭城,笔者与可口可乐的一位市场部经理共同策划了“千啤天天喝,可口更可乐”的夏季社区推广活动。活动的整个过程分四阶段:先布点,再找人,物料准备,现场售买。首先,布置销售员在杭城一些居民活动比较集中的社区,寻找100个与居民接触面最大的便利店或小超市作为活动的场所。同时,由于销售人员的有限,和高校联系,为在校的部分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在活动开始前,KT板、易拉宝、海报等物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同时对大学生和销售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按照每个点1名销售员,两名大学生的布局,要求销售员和1名大学生穿上千岛湖啤酒的促销服,另一名大学生穿上可口可乐的促销服。一切安排好之后,活动就开始了,活动内容是“买千岛湖好心情啤酒,送1瓶1.25可乐或雪碧”。每周六周日举行2天,整个活动持续了两个月。因为可口可乐公司共同参与,居民信任度很高,平均每个售点每天的啤酒销量在30箱左右。当然销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这次活动将品牌深入居民家庭,在居民心目中留下美好的深刻的印象,逐渐培育了品牌的忠诚度。

近年来,随着联通和移动的竞争,冲话费送手机,冲值送话费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2007年,千岛湖啤酒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的“冲话费,送冰啤”的活动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案例。对移动公司而言,本来冲值送话费就有费用开支,而且直接的现金折扣,附加值不高,消费者的兴趣不大。而冲话费送啤酒,由于高档啤酒附加值很高,消费者觉得占了很大的便宜,满意度很高。而厂家和移动公司的结算价是按出厂价计算,出厂价只有零售价的一半,对移动公司而言,并没有增加投入。对厂家而言,以出厂价销售,保证了正常的收益。因此,该活动是“三赢”的。

活动自5月份开始推出,活动内容是“冲200元,送3箱;冲300元,送5箱;冲500元,送8箱”。便宜不一定会让消费者选择你,但感觉占了便宜消费者就非常疯狂,活动的参与度异常火暴。活动期间,移动公司营业厅是人山人海,兑换网点供不应求,活动仅仅持续2个月,销售就近百万箱。由于移动用户面非常广泛,通过这次活动,千岛湖啤酒品牌的影响面也非常广泛,在杭城是家喻户晓,而且用户饮用之后评价都很高,很多消费者后来在就只消费千岛湖啤酒。

·拓展居民业务。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阶段后,即将甚或已经开始步入服务经济时期。在当前这个时期,服务已经或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竞争聚焦到服务,激烈的竞争刺激了服务创新,服务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同样,伴随着现代工作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服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拓展居民业务已成为时代的需求。大品牌一般注意力集中于现代终端大卖场和传统终端便利店等,对拓展居民业务兴趣并不高涨,这对中小企业而言却是规避竞争赢得客户的好契机。

居民业务的拓展必须能与居民产生直面的碰撞,由于居民是分散的,所以必须有一个焦点,使厂家的信息通过这个焦点迅速的扩散传播。在笔者的营销实践中分析,水站和菜场具备这一功能,承当着拓展居民业务的重要角色。其中,水站将桶装饮用水送到千家万户,水站就是一个焦点,由水站辐射到千家万户。菜场是居民生活的积聚点,也是一个焦点,菜场把千家万户吸引到这个焦点上来,进行集中传播(当然不是直接把菜场作为活动场所,而是菜场门口的干货店、出入口对面的便利店等)。

当水站和菜场作为拓展居民业务的焦点之后,厂家要考虑的是设计合适的产品,通过价格体系的设置以保证各通路环节合适的利润,同时配备相应的助销搭赠品就很重要。一般而言,产品设计为市场上流行的中档产品家庭版比较合适,因为有搭赠品,消费者感觉到低廉的价格中档的消费很惬意。此外,助销搭赠品除了居民日常用的饮料、油之类的,更多应该设计有利于推广本品牌且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水杯、酒杯、运动壶、花瓶、刀具等,刻上本品牌的LOGO,对厂家而言,成本并不高,但市场的零售价很高,居民就会觉得很有价值。当然,春节前也可赠送居民挂历等。试想,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和你的品牌息息相关,能不忠诚于你的品牌吗。

第3篇

【关键词】反倾销 浙江裕华 调查

一、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快速萎缩,各国企业都面临着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许多国家为扶持和保护本国企业,防范国际市场萎缩导致的贸易转移,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案件愈演愈烈,对我国出口商品投拆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更加频繁,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通过总结我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可以得出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现状:

(一)反倾销发起的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

近些年来,对华反倾销的国家已增至40个,反倾销还具有连锁反应效应,这表现在,我国某一出口产品在一个国家遭到反倾销诉讼后,其他国家也会采取反倾销手段以预防这种产品的大量涌入。由于我国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劳动力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常以价格取胜,在产品结构上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很大的趋同和竞争。而我国在这些方面比其他新兴国家更具有优势,所以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为此,新兴市场国家为保护自己本国产品,必然会增加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二)反倾销调查所涉及产品范围日益扩大

目前,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涉及面也越来越广。包括了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如矿石、基本金属等;也包括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电设备、生物化工产品等;而且还包括非常具有比较优势纺织、轻工等产品,涉及高达4000多种产品。由于这些产业差异化程度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往往会采取低价竞争的经营战略,因此易遭反倾销调查。

(三)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金额在不断攀升

到2011年底,超过1亿美元的大案共约20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连续9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例如:2009年4月,中美轮胎特保案,涉案金额过亿美元,但长远统计远不止这些;金额最大的为木制卧室家具案,高达10亿美元,在美国前十大反倾销涉案调查中位居第四位。

(四)在调查过程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税税率不断增大

虽然我国已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一直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非市场经济推论,我国企业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严重打击着我国的出口企业。此外,欧美国家在判定反倾销时采取“替代国”的做法,对我国企业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在选取替代国时,所选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接近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经常选用印度、印尼等国作为替代国。由于我国出口企业无法事先知道选取的替代,所以无法确定出口价格防止反倾销诉讼。而国外生产商经常会利用替代国的这一政策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倾销诉讼。

国外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从当初的百分之十几到现在的百分之几百乃至上千的水平,使得一些中小企业一旦遇到反倾销将不得不长期甚至永远退出国外市场。所以,应对反倾销诉讼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得不迈过的一道槛。

(五)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日益复杂

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我国之所以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原因有:由于近些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外国对华贸易逆差过大,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规模日益扩大,在世界市场竞争愈益激烈情况下,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外国政府对我国采取歧视性政策,尤其是在“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个问题上,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看待,对中国实行替代国制度,即采用第三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来确定正常价格而不是用出口国的价格来计算,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同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所贬低。就我国企业而言,主要是当遭到别国贸易救济调查时,企业往往认识不足、营销策略不当、企业缺乏行业自律、出口秩序混乱、以及尚未形成有效的反倾销应对机制等。

二、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策略

(一)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政府间全方位交涉

首先,加大政府对外交涉的力度。我国应尽早确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依据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有关的反倾销协议,有效抵制国外对我国进行的反倾销歧视。其次,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反倾销调查新案件的预警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在美国、欧盟、韩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建立了预警机制,其目的在于,使得我国相关企业和商会能尽早得到可能立案的相关信息,充分利用时间进行防止立案的游说和进行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争取将案件消灭在萌芽阶段或者为正式立案后的问卷回答、资料收集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再次,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企业应诉的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企业的应诉积极性,外经贸部专门制定了旨在落实“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规定,要求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案件,对其中表现积极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最后,坚持统一的对外方针政策。

(二)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是胜诉的基本保证

在反倾销案件正式立案后,涉案企业应当积极应诉,不应诉将会直接导致我国涉诉产品失去诉国市场。企业首先要采取务实的态度,积极给予配合,提供详尽资料和相关证据,不逃避,不去探讨那些不切实际的做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抗辩机会。同时寻求同行的帮助形成较强的团体来积极应诉,只有积极投入应诉才有出路。所以企业在应诉中,应利用一切法律,从多角度寻找突破口进行抗辩,从而保护自己。

(三)提高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整个行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作用

外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调查,表面上是针对一家或几家公司,实际上是针对整个行业,被调查的企业如果不应诉,就意味着放弃了整个国外市场,所以应诉不仅仅是被调查企业自己的事情,而且是涉及到整个行业发展的大事。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应诉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涉案的调查费用巨大,没有哪个企业能够单独面对和应付,因此,应对此类调查需要众多的企业组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来一起处理,共担风险和成本、共享利益。而其中的协调、组织工作都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工作和指导。因此,应尽快建立起出口风险基金或反倾销应诉基金,有组织地开展反倾销应诉,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对付国外无理烦人反倾销。

(四)正确填写调查问卷和做好实地核查,是胜诉的关键

反倾销案一旦发生,国外反倾销主管当局就会要求涉案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回答各类调查问卷,基本上是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具体核查的内容除了涉案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之外,还要核查企业的价格和成本、销售、雇佣劳务、独立经营决策、各项主要的投入,包括资金获得和外汇兑换均不受国家重大干预的,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另一方面,主要是要核查企业各项成本和投入的真实性。通常,涉案企业的上述成本和投入均应账目清楚并经过独立审计。

(五)委托有反倾销应诉丰富经验的律师,是企业胜诉的保障

有能力和经验的律师在应诉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等都会对案件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律师的选择要慎重。聘请熟悉反倾销业务和中国国情的律师进行反倾销诉讼非常重要。具体在实践当中,企业接到反倾销调查的通知后,要组织成立法律专家小组开始进行应诉的准备,选择合格的应诉律师。一是国外律师,负责在进口国协助中国出口商的应诉;二是国内律师,负责应诉前的准备工作。聘请的外方律师不仅要熟悉国的反倾销法和相关法律,也应该对我国的经济机制和体制改革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另外,涉案企业在应诉过程中同时聘请熟悉反倾销法律业务和法律外语的中国律师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中国律师可以根据中国法律法规来解决我国法律对企业市场化运作及其机制进行解释,从而可以有力地证明我国出口企业市场机制的法律地位。同时。由于一般准备反倾销答卷的法律文件往往很多,而且全是英文的,而企业内部人员准备的中文材料也不是法律语言。因此通过中方律师一起准备应诉材料,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在法律语言上都将会有很大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对于顺利完成应诉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蔡琦.我国加入WTO以来反倾销争端的总结[J].经济观察,2010(2).

第4篇

关键词:差异化 营销 经营

 

在当今市场上,由于技术、人员、信息的公开性和及时性,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需求快速变化,顾客日益追求个性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为避免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思路。 

 

一、差异化营销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结构日益不断变化,个性化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而由此产生的差异化营销理论也应运而生。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差异化营销理论的产生。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满足消费者的所有个性化需求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二、差异化营销的几种策略 

企业进行差异化营销的手段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性能、特征、式样、设计、耐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即某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产品差异化可以是产品任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与众不同,其中最常见的是产品质量、功能上的改进。在满足顾客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是差异化战略追求的目标。 

(二)形象差异化 

形象差异化是指通过塑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企业或品牌形象来取得竞争优势。塑造形象的工具有名称、颜色、标识、标语、环境、活动等。企业通过强烈的品牌意识、成功的CI战略,借助媒体的宣传,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发生偏好,一旦需要,就会倾向于选择该企业的产品。 

企业巧妙地实施形象差异化策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为了突出自己纯天然的形象,农夫山泉在红色的瓶标上除了商品名之外,又印了一张千岛湖的风景照片,无形中彰显了其来自千岛湖的纯净特色。2001年,农夫山泉推出“一分钱”活动支持北京申奥;2002年推出“阳光工程”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体育教育事业。通过这样的公益服务活动,农夫山泉获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品牌价值,实现了形象差异化。在短短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形象差异化策略对农夫山泉产生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市场差异化 

市场差异化是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生成的差异。市场差异化包括销售价格差异、分销渠道差异和售后服务差异。 

实行市场差异化可以使消费者将本企业产品的价格、服务、渠道等和其他企业区别开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个性形象。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市场差异化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没有差异的市场营销方式很难有市场。 

但是,差异化的实施也存在一定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企业自身的实力、消费者心理和竞争对手的优劣等多方面因素展开适合自己的市场差异化,避免无意义差异化、过分差异化及竞争者模仿等不利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三、差异化营销策略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一)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应把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作为基础。因为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顾客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方面的差异,准确地把握“顾客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分析满足顾客差异需要的条件,要根据企业现实和未来的内外状况,研究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实力去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差异化应恰到好处 

实施差异化策略要加强市场营销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顾客的反馈。因为任何营销策略实施成功与否,最终进行裁决的是作为上帝的顾客,得不到顾客的认可,再完美的策略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布局。只有通过顾客的反馈,才能准确地判定是保持、强化还是撤退自己实施的营销策略。只有消费者认可的差异才会带来价值。过分的差异可能造成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第二,可能带来成本的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从而抵消差异带来的价值。因此,适度差异原则是差异化营销的重要原则。 

(三)实施差异化贵在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顾客的需求会随之发生变化,昨天的差异化会变成今天的一般化。竞争对手也是在变化的,尤其是产品式样、包装、价格、广告、售后服务等,很容易被那些实施跟进策略的企业所模仿。因此,任何差异都不会永久保持。要想使本企业的差异化策略成为长效药,出路只有不断创新,用创新去适应顾客需要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模仿跟进。 

(四)要及时延展和升级 

任何的差异化价值都是有时效性的,因为需求、技术、竞争等因素都是不断在变化的,环境或前提条件的变化都可能会让企业原来非常有效的差异化价值失效。因此,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过去的品牌无形资产的同时,适当地延展和升级。 

总之,企业在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时,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适合自己的决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瑾,浅谈差异化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4)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交叉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303-02

营销员是以营销商品、服务为主题的人员。在商业化社会,营销员对公司的利润实现与规模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观察近年营销类毕业生的分配和就业状况,形势并不乐观: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逐年上升,已上岗就业的学生下岗和转岗的为数也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类学院培养的传统型人才已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不再受市场的青睐。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个性化的市场细分和日趋完善成熟的市场需求,使中国营销人员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就业岗位市场的需求就像闪亮的灯塔,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目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营销人员不再是单一模式的推销员,而是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级营销师,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变迁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建立立体交叉模式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娴熟技能、开阔思路和诚信踏实的复合型营销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

一、“营销学科课程”与“交叉学科课程”联合培养

营销学科课程主要指营销专业理论课,包括场营销学、商品学、电子商务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经济法、商务谈判、广告学、销售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启发式研讨、实验演示、案例分析与录像观摩、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

为丰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图书馆、网络、企业等查找、收集营销实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等;鼓励学生进行营销角色扮演,让学生熟练、灵活和深刻理解并掌握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营销专业毕业生完成学业后,将参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营销工作。这时,作为营销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营销基础知识,还要熟练运用行业产品/服务的知识,才能在复杂细分的市场环境下沉着冷静、审时度势、寻求突破最后取得订单。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就是前线指挥官。在此现状下,过分强调营销专业之“专”是对大部分学生的不负责,是真正“胡同式教育”,大部分学生将有被堵在死胡同的危险。

因此,在营销专业基础课程之外,打破学科专业的条块分割,构建学科交叉的培养环境,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良好环境中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考虑实际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学院教学资源和任课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综合安排一些选修课程以覆盖多个学科的内容,安排不同专业的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师,尽管研究领域和方向差异较大,但在培养学生拥有更丰富的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造就创新,极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这些交叉学科选修课包括公司战略、工业竞争分析、战略管理与控制、资本市场、心理学、消费品市场营销、零售学、决策及伦理价值等等。另外,营销方向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具体到为某个特定产业服务,例如设置体育营销、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服装营销、保险营销等等,加强学生在产业方面的科技知识深度,提高学生个人的职业竞争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

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问,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结合职业资格考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使毕业生有一技之长还有多技之长,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营销业者的高要求。

“工学结合教学”是“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的核心。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将传统教室转向教授与实训实习一体化的课堂,将传统校内教室转向校内校外教学相结合的课堂。一方面在校内建起实训室,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外,深入到企业基层,亲身体验硝烟弥漫的营销市场的运作。

“实训”是 “两元制”教学,不仅教给学生营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掌握营销技能。在培训方式上,以项目实战带动教学,以案例贯穿教学,带领学生一起做真实市场要做的项目,如果学生遇到什么问题,老师和学生可以当场讨论并解决。相对于学历教育的校园式模式,实训则是市场式的、合作式的、学徒式的,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参加营销市场的实际项目,全面学习规范的销售运作流程和丰富的营销知识,让他们在学院就拥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走出校门后轻松上岗。这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操作训练,也基本结合了多数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要求。教师在实训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专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鼓励学生结合兴趣和就业需要努力取得多个学科(交叉学科)的资格从业证书,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能比较容易地获取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诸如营销员、外销员、证券从业人员等证书,以提升就业应聘的竞争优势。

参与到企业实践的专业实习是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习,在真正的战场上不仅开阔视野、丰富社会知识,而且熟悉了营销市场实际运作,锻炼了自身的沟通和营销管理能力,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与“行业” 交叉培养

中国有句古语:名师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深的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专业与行业相结合,以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向精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从具体的就业岗位出发,制定相应的课程及课程内容。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实用技术,采用项目式教学,把具体的营销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把行业的新技艺、新观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专业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搭建学术平台,将知名专家、学者请进来,使学生们随时了解营销领域新观点和新动态。这种“专业与行业”的交叉培养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教师们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不断拓宽。专任教师与行业名师两支师资队伍协力推进,获取了相得益彰的成效。

行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行业订单培养模式是专业与行业交叉培养的又一重要突破:高职院校主动为一个行业的一家或多家企业的相同岗位针对性地培养营销人才,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进行课程教育和技能训练。将营销行业人才培养工作融入行业建设中,为企业的销售系统准备一批熟悉专业技术、熟悉产品应用、具有一定销售技巧的实用技能型营销人员。

四、“技艺”与“诚信”交叉培养

做事先做人。试想想,如果客户不接受营销员的为人,还会进一步接受他营销的产品吗?现代信息传播非常发达,许多客户因不断接受信息而变得非常精明,可以轻易察觉营销员是否诚信。客户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希望与诚信的人打交道。

在当代中国背景下,诚信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吸引和保留更多的客户。

诚信培养要及早进行,学生不仅在学院要掌握专业技艺,而且要接受诚信教育,学会诚信做事做人。因此,必须把“以诚信为本”的思想放在首位,让诚信构成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教书育人中自觉恪守诚信、实事求是,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最后,高职院校要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学院的一切时间和空间,精心规划、合理搭建诚信教育学习园地,在校园、教室、寝室、食堂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标语、格言标牌;利用校报、宣传专窗、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诚信教育活动,诸如名家讲座、名人访谈、诚信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让学生在学院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充分享受诚信教育,逐渐形成 “诚信立身、诚信做事”的良好习惯,为未来的营销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品德基础。另外,中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一个世界经济贸易成员,许多营销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外语,所以高职营销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可以拓展市场就业和职场提升机会。但是目前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机遇、新发展、新挑战都对营销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择业竞争愈加激烈。择业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资源的竞争,是学校教育实力的竞争。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建立多方交叉模式培养环境与机制,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知识扎实、技能过硬、务实创新、诚实守信的有用之才,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适应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纯海.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石[C].辽宁省教育厅论文评选.

[2]订单+实训,华育国际[EB/OL].省略/order.htm.

[3]郭萌,杜鹏.美国MBA市场营销课程设置对中国的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

[4]王晓义,杨忠直.从美国经验看中国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4,(7).

[5]谢导.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几点主张[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第6篇

[关键词] 跨国营销; 东盟; 文化差异; 启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54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102- 02

0 引 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总额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基中蕴藏着无限商机。我国毗邻东盟十国,在与东盟开展对外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因此,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走出国门。

但是,跨越国界的市场营销活动会使营销人员面临更多的未知因素,从而增加营销活动开展的难度,因此必须对目标市场的营销环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文化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唯有深入了解东盟十国的文化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才能确保我国企业探索性的营销活动获得成功。

1 东盟十国的文化差异比较

虽然东盟十国和我国同处亚洲,共同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是其文化差异仍十分明显。本文按照地缘标准把东盟地区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中南半岛五国,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和泰国;另一个是马来群岛五国,包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文莱和菲律宾。本文从人口、语言、宗教、礼仪、习俗、禁忌及年人均GDP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1 中南半岛五国情况分析

中南半岛五国有很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一,都是多民族的国家,但是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这和我国的情况相似;第二,官方语言基本都是自己国家的母语;第三,大多数人都信仰佛教。

中南半岛五国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人口数量方面,泰国、越南和缅甸相对来说是人口大国,老挝和柬埔寨人口较少;第二,物质文化水平方面(本文用人均GDP 来衡量)差异较大,泰国相对富足,其他国家都比较贫穷;第三,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1.2 马来半岛五国情况分析

马来群岛五国的共同点是:第一,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新加坡、菲律宾除外);第二,英语是通用语言(印尼除外);第三,以马来人、华人为主(印尼除外)。

马来群岛五国间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各国物质文化的差距非常大,新加坡和文莱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马来西亚也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印尼还比较差;第二,人口数量差距很大;第三,各国在风俗习惯、礼仪、禁忌方面均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菲律宾,由于它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因而在文化上和其他四国差距较大)。

1.3 东盟十国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影响着消费者的方方面面,如消费习惯、节日习惯、爱好与禁忌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习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深层次内容,绝对不容忽视。东盟十国的主要风俗习惯具体如表1所示。

2 东盟十国文化差异分析对我国企业营销活动的启示

2.1 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市场营销活动尤其是跨国营销活动而言,开展市场调研更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市场调研就盲目进入市场造成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最后遭受重挫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而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营销将面对布满重重陷阱的跨文化市场,营销调研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企业在跨文化营销的进程中,不但要进行传统的营销调研,还必须根据跨文化营销的特点对市场的文化环境进行重点分析,以追求高度的顾客认同。

2.2 制定有文化特点的产品策略

我国企业应针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调整产品策略。如: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禁饮烈性酒,那么我国企业在出口时就应注意这一点。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一定要了解目标市场上式样、颜色、图案方面的禁忌,设计出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能符合目标市场文化偏好的产品。如:泰国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那么,我国企业可以瞄准泰国人对佛教的信仰,在包装、式样上体现出佛教的色彩。

2.3 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东盟十国的物质文化差距很大,所以同样的产品销往不同的区域或国家可以有不同的包装和价格。如:销往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可以考虑用精美一些的包装,价格定得高一些;而销往印尼、越南等国则可以考虑选用大众化的包装,采用低价策略。

2.4 制定本土化的促销策略

不但要研究目标市场的风俗和禁忌,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物质文化状况。以广告为例:在老挝、缅甸、柬埔寨的某些地方,甚至没有几家像样的广告机构,也没有多少台电视,只能通过村庄之间的流动电影来播放广告。而且在老挝、柬埔寨等国,成人识字率不高,也很少上网,所以利用报纸、互联网做广告可能效果就不太好。所以不同地方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传媒设备、交通条件等不同,对媒体有各自的偏好,我国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适合当地的广告媒体。

3 总 结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对可以做的和禁忌的东西要有文化敏感性,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寻求答案;认知、理解、接受和尊敬他人的文化和文化差异;避免自我参照标准,从而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勤,许鋆. 2008-2009年东盟经济的分析与预测[J]. 东南亚纵横, 2009(2):46-49.

[2] 陆建人. 论亚洲经济一体化[J]. 当代亚太,2006(5).

第7篇

关键词乌龙茶;消费行为;营销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休闲食品、天然饮料有了充分的认识。茶叶作为主要的天然饮料,除了强身健体外,还发挥着传递友情和信息的作用。中国是产茶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入世以来,我国茶业有了长足发展,各省、市都在制订发展规划,给茶叶生产和经营企业带来很大机遇,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能发展。乌龙茶以其香味浓郁、口感甘醇、韵味深厚,深受广大茶叶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目前茶叶市场比较混乱,如何进一步扩大乌龙茶的市场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1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所需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与活动。在千差万别的消费者行为中,仍然有着某种共同的带有规律的东西。许多学者对消费者行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模式的表达方式,其中以霍华德-谢思模式最为著名。简化的霍华德―谢思模式[1]如图1所示。

该模式认为:投入因素和外在因素就是购买行为的刺激物,他们通过唤起购买者的心理活动状态,购买者受到刺激物和以前购买经验的影响,开始接受信息,产生自己的一系列动机,做出对可选择产品的一系列反应,形成一系列购买决策的中介因素,或者制定出一系列使其动机或者满足动机的备选方案。这些动机、选择方案和中介因素相互作用,便产生了某些倾向或态度。这些倾向或态度与其他因素,如购买行为的限制因素结合后,便产生了购买结果。

2中国乌龙茶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借助霍华德―谢思购买行为模式,笔者分析了中国乌龙茶消费市场特点,认为当前中国乌龙茶领域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消费的区域性明显

目前中国比较出名的茶叶有数十种,茶叶消费者地域分布尤为明显。所以要打破茶叶消费的地域性比较困难,各主要茶叶销售商只能以大城市为突破口。但是茶叶消费有个较特殊的情况,假如消费者经常饮用乌龙茶,由于口感比较重,一般消费者很难改用其他茶叶品种;但如果是饮用绿茶的消费者,那他还可以改用乌龙茶或其他茶类品种,所以目前的乌龙茶市场呈上升趋势。

2.2消费从众化心理

消费行为模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同一个地方,在相同的外部因素及刺激因素作用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活动体现出相似性。茶叶作为一种消费品也体现出这种现象,这就导致同一市场区域内消费者有很强的攀比心理。“宁可背后受罪,也要人前显贵”,这样往往导致非理性消费,导致价格上调,到最后有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

2.3消费的文化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叶不仅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目前,有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老人,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茶桌的周围,边品茶边聊天;还有部分消费者则是选个高雅的茶馆,在品茶的同时做学问或者是交流感情。可以说茶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消费档次、品味等比较高,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

3中国乌龙茶的营销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及我国加入WTO,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的乌龙茶销售商必须注意和了解茶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特征,并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1采取一价制的营销方式

茶叶的质量和价格难以定位,因此市场价格混乱,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了购买心理上的障碍。所以每个经营者都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真诚地对待顾客,实价实销;常年保持质量不变、价格不变、尽量做到服务人员也不变;不讲价的好处是让利于消费者,让顾客真正得到实惠,这样可堵住因浮动价而造成经营管理上的漏洞,有利于培育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

3.2品牌战略

中国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有着求名的动机,认为名牌产品的质量有保障,所以应建立品牌战略。建立品牌既要求量,同时更要求质。求量,即不断地扩大知名度;求质,即不断地提高美誉度。建立品牌的途径,内在靠产品的质量和功效,能让使用过的消费者自主地传播品牌,外在则靠好的营销手段。

3.3包装策略

随着人民生活层次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可靠,而且还要求产品包装上档次。目前茶叶市场上包装琳琅满目,有普通装、有礼品装、有木的、有纸的等。所以各茶叶销售商应该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消费者而选用不同的包装。

目前,我国许多家庭已迈入小康,富裕阶层也大有增加,整体消费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乌龙茶作为高层次的消费品,时代给予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也将加剧,中国乌龙茶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靠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4参考文献

[1] 王林林.移动通信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J].移动通信,2005(5):175-177.

[2] 潘峰.适用中国消费者的营销策略[J].计划与市场,2001(5):116-123.

[3] 衡凤玲.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安吉白茶;绿色营销;品牌经营

1.湖州市安吉白茶的概况

安吉地处天目山和龙王山之间的盆地,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年温度较低,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土壤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镁和钾等微量元素,使得生长在安吉这片土地上的“白茶”有了“清幽沁心,香味浓郁,汁液丰沛”的特点。安吉白茶自1982年被当地农业局的研究人员发现后,经过4年的探索,通过无性繁殖,栽培出了幼苗。但由于农民朋友对白茶知识的缺乏及宣传力度的不到位等原因,农民并不都支持白茶的耕种。最后政府坚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通过补贴和培训等措施,几经周折,终于使白茶获得了好的发展。直至2012年,在安吉县的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16.6平方千米,年产量786吨,产值7.35 亿元,安吉白茶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935元,增收比重占据了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近30%。而如今,安吉白茶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2.绿色营销策略简述

随着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物质享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健康、自然的生活品质。基于消费者这种心理,一批批绿色产业应运而生。那么,对企业而言,绿色营销的概念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它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格局。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和模式,许多专家学者都有定论,从他们的定论中,笔者总结出绿色营销策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二是以绿色文化为价值导向,三是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营销的出发点。只有将环保、消费者、文化、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做到绿色营销。

3.环境保护策略

安吉人知道,种植白茶的收入,是其他绿茶收入的两三倍。这样的利润诱惑,使得很多农民想多种些。但是政府明文规定:安吉县的白茶种植面积必须控制在10万亩以内,任何人不得擅自扩张种植,而且不允许破坏树林、抢占耕地面积来种植白茶,非白茶生长的地域也不允许种茶等。所以安吉人深谙,白茶的品牌构建容易,维护不易,更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和经营。

4.企业的品牌路径

建造品牌有两点:一是质量过硬;二是好的宣传,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质量方面,我们知道,种茶需要严格的工序,任何一道工序的错乱或者缺失都会让茶叶的质量达不到标准。

在过硬的产品品质基础之上,“安吉白茶”更是注重其品牌的构建与经营。从2009年起,安吉白茶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获得商标、著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的申报及认定,这为安吉白茶的品牌的打造打好了基础。

接着,安吉白茶着眼于自己产品的特色,如资源独特、营养特殊、生产环境得天独厚等,在产品经营方面做起了文章。它采用“双商标模式”,将“安吉白茶”作为母商标,即证明商标,将商品商标作为子商标。母商标用来构建品牌效应,子商标为“安吉白茶”协会的成员,拥有白茶的生产、出售等,并承担一定的职责。不仅如此,安吉白茶还有会员制度,而且还不断培育新的子企业、子商标等,即我们理解的“加盟”,通过“加盟费”获取一定数额的利润,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安吉白茶”的商标覆盖面更广,为更多人知晓。

5.挖掘白茶的文化底蕴

传播学理论中曾提出“文化消费”的概念,笔者认为,即在物质享受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之时,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消费重点不再只是消费本身,更多的是消费本身体现的文化性。

宋徽宗精于茶道,曾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能致。”这说明白茶曾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其品牌推广的基础。当然,白茶的文化底蕴不仅仅存在于人文诗歌之中,还应通过安吉人更多地去挖掘、去创造,使安吉白茶的绿色营销走得更远、更完美。

参考文献:

[1]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安吉白茶”的品牌构建及其特点[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09).

[2]李余梅.基于绿色消费的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