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04 02:48: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能力培养;路径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和能力,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心灵都懂得美的人。因此,教师要借助更多的手段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如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执行个性引导方案、设计开放训练活动、延伸生活实践维度等策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关注力、想象力、探索力和创造力,赢得学科教学的主动权。同时,小学阶段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探索意识,教师适时做出教学调整,能够顺利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一、创设直观情境,培养学生关注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还要对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筛选,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如媒体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等具有直观属性,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不妨进行针对性选择,让学生在情境中启动思维,培养学生的关注力,使学生在不断思维碰撞中触及知识的核心。同时,美术学科本身是一种视觉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创设直观情境,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能够带来丰富的教学启动力。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有较高的审美意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美术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产生美术学习情感,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设计。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的冷与暖》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联想:“生活中到处都有色彩,看到这些色彩,你会产生什么感受?”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内容,能从暖色和冷色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红色、黄色、橙色能够让人产生温暖的感觉,而蓝色、绿色、紫色会让人感到寒冷、宁静、悠远。然后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观察这些图片,从人们的穿着来看,为什么夏天大家多穿冷色的衣服,而冬天则喜欢穿暖色的衣服?”学生再次对问题展开热议,思考不断深入。为激活学生的美术思维,教师设计美术学习任务:“同桌两人合作,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实物,运用冷色、暖色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并做比对分析,看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感知和体验。”学生接受任务后积极行动起来,讨论选择什么样的物体展开美术处理,做好分工后投入到分析与创作之中。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指导,确保教学顺利推进。经过努力后,学生的作品很快完成了,接着进入课堂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个性介绍,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上述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生活调查进行对应调动,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启迪。从学生的表现能够看出,教师对接生活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美术认知经验,形成新的教学促进动力。同时,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和调度,体现课程改革意识,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想象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受到思维习惯的束缚和影响,注重讲授知识,不能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诉求,导致学生难以获得主动思考的机会,自然抑制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打破常规做法,利用新的模式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见解,针对性地予以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客观存在个体差异,生活认知和学习经验呈现差异性,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思考,能够产生丰富的激发动力。例如,教学《蔬菜的剖面》一课时,教师拿出一个苹果,用水果刀切开,让学生进行剖面观察:“这个苹果是横着切开的,其切面是什么形状?你能够有更多新的发现吗?”学生仔细观察后,纷纷给出不同的观察解读。有的学生说:“从切面形状来看,外边沿近似成圆,而中间有一些不规则的形状,这是苹果种子带来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些纹理的存在,呈现多角形的模样。”也有的学生说:“如果不知道这是一个苹果,只看这个切面的话,未必能够知道这是一个苹果。我会感觉这是一个射箭用的靶子,因为中间有靶心的形状。”还有的学生说:“这个切面很有特点,刚开始时色彩是纯净的,且颜色单一,时间一长,颜色开始变化,呈现咖啡色,这是氧化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发现。上述教学,教师拿出苹果进行现场剖析处理,给学生提供了直接观察的机会。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观察是非常细致到位的,能够从形状、色彩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体现了更多的美术元素。同时,苹果是常见的生活物品,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而且对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另外,美术与生活的广泛对接和融合,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动力,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开放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力

美术学习活动的形式众多,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出客观评估,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筛选设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积极探索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如美术作品展览评价、生活写生、实物观察、手工制作等都属于美术学科活动范畴,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探索,对学生的个性创作给予积极评价,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同时,学生有创新追求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权利,彰显活动的开放性,顺利启动学生的美术探索思维。生活中的美术元素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更多生活化的美术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美术思维。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线条》一课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放眼四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形的物体,这些物体会呈现出一些显性或者隐形的线条。如果用线条来表示这些物体的话,我们就可以画出其大体的轮廓,且从线条的组成上展开分析,还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术效果。如用暖色勾勒出来的直线图案,给人的感觉是温暖与平和。请同学们关注身边的物体,从美术角度进行分析与判断,看有哪些典型的案例。”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展开热议。有的学生找到一些绿色植物,认为这颜色是冷色的,且植物的外形多是流线型的,给人宁静祥和的感觉。有的学生则找到外面房屋上的瓦片,认为这些瓦片的颜色是灰色的,且排列呈直线型,给人单调呆板的感觉。教师肯定学生的观察发现,并对学生的美术感觉做出科学解释,让学生能够从美术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深入。上述教学,教师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实物展开观察和探究,并从色彩与线条结合方向进行美术分析,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使学生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生活中有丰富的美术元素,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对应设计,形成重要的教学激发力,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其调度效果是显著的,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也是多元的、深刻的。

四、延伸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图形 实践

一、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这节课由4个实践活动组成:一是训练注意力。二是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三是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四是根据指令用长方体、正方体、球搭立体图形。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了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又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学生在一、二年级所观察的都是具体的事物,如汽车、房子等,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立方体,不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抽象的立体图形,而且还要求学生用具体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经验,再通过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等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设计

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的后操场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为我们盖新的教学楼。半年以后,我们就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了。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老师设计了一栋大楼,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其他同学在下面搭。

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理想设计师,请你说说你的大楼是怎样设计的,其他同学作为建筑工人,咱们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很快明白设计师的意图。

4.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大楼,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大楼。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很棒的本领呢!我不看你们搭好的大楼,而且也不用同学们给我指令,只要我动脑筋想一些问题问你们,根据你们的回答,我就会搭出和你们想的相同的大楼,我们试试看吧!高原,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

你用了几个立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你看,老师搭的和你想的一样吗?(教师边问边搭)

2.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高原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学想的相同的房子,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3.下面我再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们请建筑工人一边提问题,一边搭一搭。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尽量少的指令提问设计师,根据他的回答搭出房子来。同桌互换角色练习。(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谁想知道别人的大楼是怎样搭的?请你上讲台,提问你想知道的同学,我们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够搭出和他设计的一样的房子。

活动四:根据指令用长方体、正方体、球搭立体图形

1.同学们,我们不仅带来了4个正方体,还带来了一些长方体和球,我们可以用这些物体来搭一搭。下面听老师说,大家搭:先放三个正方体,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球,长方体放在三个正方体的上面。

2.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这个活动。

总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还想和大家说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记得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拿到教科书就急忙通读了一遍,然后再一起谈感想。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单元,都认为这节课学生理解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大家都说,他们会搭出来吗?但是通过实践发现,我们太小看学生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很顺利地完成搭立体图形的任务。不过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能够搭出图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培养。

第3篇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大量存在这样的现象,学习它是为了了解它,然后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只有有用的知识有趣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说明】:浮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力,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建立浮力的概念、研究浮力的规律。这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1、本课在引入新课时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这样去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由生活回到物理构建浮力的概念。

2、用下沉的铁块与漂浮的苹果对比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冲击,从而去进一步思考浮上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会回到生活中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现象。小组交流再到小组上台汇报,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3、用称重法测量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既可加强学生对新方法的掌握,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增强活动技能的机会,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2、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从测量中进一步去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总结、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增强思维缜密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水槽(方形、圆形各一个)、乒乓球、烧杯、番茄、苹果、小铁块、氢气球、皮球、水桶、演示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学生实验器材:烧杯、水、浓盐水、酒精、重物(侧壁作好标记,将其高度分为三等份)、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什么是浮力

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总结浮力概念

①把苹果、番茄放入水中,放飞氢气球,观察它们所处的状态

②将大皮球按入水中,产生按压皮球费力的感觉

2、通过观察和体验思考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苹果、番茄可以浮在水面上?氢气球可以在空气中升起?为什么皮球很难按入水中?

②学生总结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

3、演示实验:观察水槽倾斜时水中系住乒乓球的细线方向,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教师总结学生列举例子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铁块,使其与他们的固有思维形成冲击,进而激发他们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活动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1、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2、学生讨论设计检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的方法并上台汇报

3、达成共识后,学生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4、从实验中学生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已经建立起的知识结构上得到新结论

将下沉的物体浸没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F浮=G-F(称重法)

5、学生练习使用称重法测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物体重力G= N

①、学生观察数据,是否有新发现

②、学生总结新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③学生再次体验将皮球按入水中的感受,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物理再回到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上述过程分析,从而将思路转向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通过实验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活动三: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1、教师结合探究目的明确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F浮 、G排液

2、学生明确测浮力的方法。

3、学生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设计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测量方案。

4、学生整理分析数据,展示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浮=G排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中的共同特征的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此活动是本节的难点,利用“分解法”将难点分散,降低台阶,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学习兴趣;培养

1引言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总是带着愉悦、喜欢等肯定情感的认识倾向,它是人们积极参加对应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如果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它将促使学生怀着喜悦的心情主动积极地开展物理学习.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规律,既是深入学习后继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品位和保护人们身心健康必备的知识.

2.1利用实验,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1]敲击音叉,音叉可以发声;奇怪的是:用手抓住音叉,声音立即停止.

[教师演示2] 事先准备一个真空杯子、一个单层玻璃杯子和一个小闹铃.使小闹铃发出声音,将开着声音的小闹铃放进单层玻璃杯子里,慢慢拧紧杯盖,让学生感受小闹铃发出声音(现象是:当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再将开着声音的小闹铃放进真空杯子里,再慢慢拧紧杯盖,让学生再次感受小闹铃发出声音.(有趣的是: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明显变弱最后消失)

利用这两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构建活动,探究声音产生

[体验活动1] 给每两个同桌的同学发一根橡皮筋.一个同学将其拉伸,另一个同学对橡皮筋进行拨动,观察橡皮筋来回振动,同时聆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用手握住橡皮筋,橡皮筋停止振动,它发出的声音随即停止.

[体验活动2]学生将刻度尺一端按在桌子边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伸出桌边的部分,观察到刻度尺发生明显的振动而发声;刻度尺的振动停止时,发声随即消失.

[体验活动3]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触摸自己的喉头,朗诵一段课文,感受喉头发生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体验声音的来源,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亲切、有趣.

[体验活动4]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接触水面,观察音叉可以溅起水花,感知音叉的振动;再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接触发声音叉的顶部,感受音叉的振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物体虽然都可发声,但它们的振动幅度不同,有些可以看到,有些难以察觉.对于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放大或者转化的方法来展示.以此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渗透和训练.

[体验活动5] 取一个小孩子的玩具――“喜洋洋小鼓”,敲击鼓面发声,但看不到鼓面振动.要求学生思考并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检验鼓面是否振动?(可取的办法至少有:方法一,用手指轻轻触摸鼓面,感受鼓面是否振动.方法二,将鼓面放置水平,在鼓面上放一些细纸屑,通过观察细纸屑是否跳动来判定鼓面是否振动.方法三,将小鼓竖直放置,在鼓面上端固定一段细线,在细线的另一端吊一个乒乓球,乒乓球静止时接触鼓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可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在跳动来判定鼓面是否振动.)

设计意图:利用“检验鼓面是否振动”这一问题,构建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又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放大法或者转化法,利用它可以展示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w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物体就不发出声音了.

[实验与讨论] 有一种烧水壶,在壶中的水被烧开时壶嘴就会发出尖叫声,以此实现报警.现用此水壶进行烧水实验,观察并讨论:该水壶为什么会在水沸腾时发出声音?(参考答案:在壶嘴上套着一个开着小缝的“帽子”.烧水时,把壶盖盖严,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只能从壶嘴的小缝喷出,气流迫使壶嘴附近的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将新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亲切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3创设情境,体验声音传播

[思考和讨论]若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内,聆听闹钟的声音.学生思考并讨论:现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步抽掉,如果听到的铃声不变,这说明什么?如果听到的铃声变强,这说明什么?如果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弱,这又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感受和总结] 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步抽掉,感受铃声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步进入玻璃罩,感受铃声又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思考和讨论,可以总结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但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我们平时能够和他人自由交谈,是由于空气帮助我们传播了声音;在没有空气的太空,航天员哪怕离得再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提问] 实验已经证明,一切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那么,液体、固体是否可以传播声音呢?请设计可以用于检测的实验方法,与同学交流并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法,并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和总结.

设计意图:以具体问题为牵引,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演示实验] 用塑料袋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指导学生感受它在空气中的声音;再把它放进水中,感受是否听到的声音,并与闹钟在空气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对比.

指导学生分析和交流,得出结论: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学生体验]学生用笔头在课桌上写字,感受是否听到写字的声音?(没有或者很弱).再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倾听,感受是否听到写字的声音?(奇怪的是:居然能清楚地听到了写字的声音).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推广,并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最远,能量损失最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受奇特的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2.4开展自学,学习声音速度

[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什么是声波?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何规律?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物体振动会带动其周围的介质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也就是说,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因此,声音也叫做声波.

(2)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具有确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在固体中最大,声速在气体中最小.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在常温的水中声速是1500m/s,在铁棒中声速是520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讲解] 1976年7月28日的我国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导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是迄今为止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人们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当时被淹没的人们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更远(因而更容易被营救人员听到),他们就会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及时向营救人员发出求救信号,从而可以得到救助获得生命.

设计意图:用悲壮的历史故事说明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2.5利用问题,研讨新知应用

[学生讨论1]在开始上课时,我们都看到:(1)用手握住振动的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会立即停止,为什么?(2)将开着声音的小闹铃放进真空杯子里,慢慢拧紧杯盖,会听到小闹铃发出的声音变小最后消失,为什么?[参考答案:(1)由于声音来自振动,用手抓住音叉,音叉不再振动,因而音叉不再发声.(2)这是因为小闹铃发出的声音要想被人们听到,它必须穿越杯中的真空区域,但真空不传播声音.]

[学生讨论2] 古代行军打仗晚上睡觉时,要求士兵经常将耳朵贴在地上,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军队在行进过程中,他的脚步会发出声音.如果是晚上,士兵正在熟睡,很难感觉到空气中的声音,如果将耳朵贴在地面,那么声音就会通过地面传播到耳朵,而且这种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更快,引起耳膜的震动幅度更大,因此,更容易感觉到异常情况,便于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偷袭.)

[学生讨论3]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m/s,试求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量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声音传播过去又返回来,所以声音从海面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只是总时间的一半,即2s,所以海水的深度1 500m/s×2s=3 000m.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基本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求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引导总结,把握知识要点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然后板书: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物体就不发出声音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最远,能量损失最少.

(3)声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也叫做声波.

(4)声速: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具有确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在固体中最大,都大于3000m/s;声速在液体中都大于1000m/s;声速在气体中最小.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在常温的水中声速是1500m/s,在铁棒中声速是5200m/s.

3教学体会

在此“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物理知识达到同步发展.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已经在岳阳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第5篇

【关键词】情境 变式 探究 生成

中国的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一直致力通过变式教学由浅入深的有层次性推进,达成学生对同一概念,原理的多角度理解,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然而变式教学中教师的过度主导,过细铺垫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获取知识,正基于此,我国学生比西方学生有更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精神方面则稍逊一筹。大量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升学、课程、大班教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探究性学习的成效大打折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传统的变式教学中融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使变式教学在保持必要的对双基教学落实的同时,充实进行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两者互容互补,有机结合,从而体现课堂的生态价值,以“圆周运动”有关变式教学设计为切入点,谈谈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系列一:概念的引入变式形成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

物理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抽象性,但许多物理概念又直接来自具体的感性经验,因此,概念引入教学的关键是建立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的教学设计中,

首先引导学生由图1观察A、B两点,哪

点运动得更快?如何比较这两点运动的快

慢?如何确立A、B两点的运动方向?

(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很快找到答案:B

点运动的快,相等时间内转过的孤长较长。

方向沿A、B两点的切线方向。)

由此得出线速度定义: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s和所用时间t的比值。然后提出A、B两点还有什么特点或共同点吗?请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对角速度下个定义,从而定义角速度,这个变式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已有线速度的感性经验与新知识角速度之间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它完成的难点在于——线速度的概念是: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S和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而角速度定义是:运动物体与圆心连线转过的角度a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称为运动物体的角速度。图1中A、B两点角速度相等。这个变式是否顺利完成,依赖于前面教学中的一点,对线速度的概念的教学是否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确定线速度的两要素弧的长度及对应的时间,而角速度的确立是由运动物体与圆心连线转让的角度a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因此线速度的确立是弧长比t,而角速度是弧长对应的角比t,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线速度,角速度两个概念变式之间差异与联系来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前面知识的落实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

系列二:多角度的巩固变式达成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圆周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同一传动,各轮边缘上线速度相等;同轴转动,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教师设计系列变式图2,引导学生判断图2中的线速度、图1中的角速度相等的点,这个变式图形的教学设计中,有来自生活中的实物,也有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图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对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概念的多角度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的把握圆周运动概念的本质属性。

系列三:过程性变式达成对物理活动的有层次推进,构建有层次的知识系统。

概念性变式局限于将概念作为一个既成事实(确定对象)进行教学,而实际上每个概念或结论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这个过程,将有助于他们对概念本身的掌握。在园周运动获取两个结论的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困难:一是“结论”的提出,二是结论的证明,三是结论的应用过程,为解决这些难点,设计了利用一系列“过程性变式”进行多阶段铺垫,从而逐步形成结论。

铺垫一:通过图2、让学生观察皮带、齿轮传动各点的线速度变化,猜想它们之间关系。

铺垫二:由图1、引导学生从同轴转动轮上的各点找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铺垫三:观察图3(这就是前面图1、图2两图的综合图)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两个铺垫找出a、b、c三点之间的关系。

圆周运动的两个结论建构经历了:一般图形找出典型图形(分类)——把典型图形转化为特殊图形(化归)的一个有层次推进的变式过程,使学生分步解决问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殊,分化了教学难点,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沿着:观察——猜想——探究——改进——证明——归纳的动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探究之路前行,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物理再发现,再创造的乐趣,它是变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的成功典范,有助于学生对结论的理解。

系列变式四:问题结构的变式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问题解决的一条基本思路是“将未知的问题化为己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弗里曼等1985),但由于未知(复杂)问题与己知(简单)问题之间进行适当铺垫,作为化归的台阶,从而缩短两者的潜在距离,在圆周运动中的两个结论的应用习题中,例题见图4

教师根据前面的铺垫运用逆向,横向思维,通过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学生从变式训练中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回顾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的适当的“概念性变式”,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圆周运动两结论——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排除背景干扰,凸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利用适当的“过程性变式”形成圆周运动概念——帮助学生体验新知识是如何从已有知识逐渐演变或发展而来的,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种有层次推进的变式用于概念的形成,问题解决和构建活动经验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优化知识结构;圆周运动应用的习题的变式训练,可为教师提供对学生物理学习结果的反馈。总之,一系列的具有探究性的课堂变式系列达成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式探索研究,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物理的基本技能知识,思想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课堂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生物教学;学习方式

一、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以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概念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本节顺理成章。教材从宏观入手,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学好本节内容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做好了铺垫。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课堂上,通过体验感知、讨论交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求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描述它们的六大器官。

(2)通过观察图片、填写表格、讨论交流,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通过归纳总结,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植物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5.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识图比较法、直观教学法。

学习方法:体验感知法、交流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6.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盆金橘植株、小金橘果实、视频。

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水果、蔬菜。

7.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首先播放一段有关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学生思考植物体具有哪些结构层次,从视听上吸引学生,I造气氛。

然后,请学生们回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行演板,与本节所学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对比。

(2)新课讲授:分为“观橘品橘,认识器官”“看图填表,识别组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梳理知识,总结归纳”四个环节。

在“观橘品橘,认识器官”环节,通过四个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

活动一:从观察“一盆金橘植株”入手,请学生指出它的各种器官。

活动二:完成课本63页识图,使学生描述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各有什么作用,总结出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活动三:通过分析苔藓、海带等植物特征得出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有六大器官的结论。

活动四:“品橘”。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品尝小金橘,思考果皮和果肉的区别。得出结论:它们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的。果皮不易嚼烂,说明组成它的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 ;而果肉汁多、味甜、易嚼,说明组成它的细胞壁薄,液泡大,且细胞排列疏松。再观察果肉中的细丝,猜测它的功能。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植物体的器官也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由此引出第二个内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在“看图填表,识别组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环节,通过四个活动达成学习目标2。

活动一:阅读教材64页,完成表格,使学生对植物体的五种组织有了感性认识。

活动二:通过观察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组织显微结构图片来加深学生印象,突破难点。

活动三:各抒己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所带植物分别含有什么组织,它们分布在哪里。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活动四:让学生回忆人体几种组织的形成过程,对比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在“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环节,通过两个活动达成学习目标3。

活动一:组织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总结并板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上课之初书写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板书进行比较,总结出植物体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活动二: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反思

第7篇

【关键词】以人发展为本 持续发展 三维目标 多元化

“以我国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2005年我国政府确定指导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教育应当把培养人、实现人的终身健康与和谐发展置于首要地位,提出构建“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的活动模式。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二期课改为契机,执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特点逐步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从偏重于获取知识转向着眼于形成学习能力,由重在继承转向重视创新和发展,由强调统一要求转向关注不同需求。正如《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强调:初中物理课程要关注学生身边的物理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教学的侧重点,强调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课堂思维空间,追求学生持续发展”,将课改理念有效地融入教学实际中,《光的色散》这节课也就应运而生。

整个教学的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目标多元化,凸显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之时,教师所关注的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知识目标,只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真正所需要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初步形成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了解科学方法。怎样能作到这一点呢?在教学设计之初,执教教师就充分考虑这一点,将教学目标丰富为现在提倡的三维目标课程目标。

结合授课的具体内容,执教教师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知道光的三原色、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和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的四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两方面都提出相应要求。

教学过程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更是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转变,逐步培养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途径。执教教师努力构建“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的活动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和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研究过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发挥实验的作用突破难点,帮助他们初步理解物理概念。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中,执教教师将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重点,以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和体验研究“白光色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为手段,萌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从教学的三维目标,凸显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无痕”渗透课改教育理念,创设学生持续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关注学生有效学力的生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物理实验对落实物理教学目标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先后做了多次调整,以实验探究为“发展线”,并重加强学生思维空间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有效学力的生成。

本堂课的第一阶段:对白光色散的学习。实施教学时,执教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利用传说导入彩虹现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器材设法找到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活动中让学生在没有框定的情况下以多种方法去探索寻找,从而全方位释放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活动中的愉悦及成功的满足感。

第二阶段:对三原色光的学习。物理源于生活,执教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和实验器材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实验的功能。如:先让学生观察电脑显示屏,引入三原色光(可惜今天学生并没能将三原色全部找出)。再如:怎样引出红、绿、蓝三种颜色面积不同,混合后的颜色可能不同?我们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用自制的教具“三色陀螺”(实际上是学生平时吃零食得来的小陀螺改装而成),让学生亲自“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索,增加学生思维的空间,还让他们利用实验仪器(彩色贴纸和剪刀)动手操作改变陀螺旋转时的表面颜色,让学生感受色光的混合,体会三原色的组合应用,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三阶段:对物体颜色的探究。从周围的物体颜色各异,执教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能够呈现各种颜色?”,引起学生对物体的颜色的研究兴趣,在设计研究透明体的颜色成因的实验中,我们考虑到贴近生活和实验器材的普及性,选用相对比较简单的彩色透明纸、手电筒等来进行实验,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把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为让学生参与活动,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研究不透明体的颜色成因的过程,利用电脑软件模拟不透明体在不同色光下的颜色,先显示出红光照射下的情况,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接着让学生猜测绿光和蓝光照射下的情况再显示,让学生根据这些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总结出不透明体颜色的成因。,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探究环节,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效增强学生学力。

考虑到多媒体能为学生展现不能直接和明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思维材料,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故本次教学我们选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譬如,在突破的教学难点(对色散原因的理解)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为直观的图像信息,以解决初中物理知识中没有提及折射率概念,学生难以从理论上理解的问题。再譬如:对不透明体颜色的研究(同样对实验条件要求很高,在一般实验室是无法满足的),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情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猜测与分析,提供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归纳得出对物体的颜色成因,培养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比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有效生成观察、操作、分析等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当家作主”起来。

三、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强化学生持续发展的意识

旧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有甚者没有学习评价,教师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课改的理念里,这一点显得格格不入。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的是自主学习,他们的学习就需要得到及时评价,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效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学以物理实验探究为“发展线”,既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与众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感受自然迥异。学生需要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感受,所以在教学结束时,执教教师增加了课堂小结的环节,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脱口而出,有一位学生兴奋地说:“……我还体会到同伴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位学生提到:“我以前对周围的现象不太关心,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知道,原来什么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找出其中的原因,真是很有趣。”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为什么我们将红色和绿色叠在一起,蒙在手电筒前,在白纸上看到是光斑还是有点偏红呢?”有的学生还主动提出质疑。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和关注每个教学环节,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也体会到教师应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次成功的体验不会就此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相反,它将激励我们加大步伐深入研究,在物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更好的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建立向思维的深层次发展的“桥梁”,加大课改理念的更深层次作用。

文献文献

第8篇

对于简单的磁现象,学生已有浅显的认识,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但磁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介绍得不多的抽象概念中的一个,又是学习后续磁学知识的基础,所以磁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另外磁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本节课主要就是教给学生一种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的研究方法.另外这种方法其实初中物理阶段一直都有涉及,并不陌生.关键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将抽象内容描述得更加清晰.

2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1)通过分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磁体;

(2)演示磁体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磁体的存在,并利用学生熟知的“风”,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利用小磁针寻找探究磁场的方法;

(3)利用细铁屑分组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规律,并学会用“磁感线”这一模型来描述磁场.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宗旨是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

2.2 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具有磁性的物体也能成为磁体,了解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3)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体的存在;

(2)通过亲身经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渗透“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3 重点难点定位

重点:(1)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知道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难点: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并建立磁感线模型.

2.4 教学方法定位

转换法、类比法、建立模型法、科学探究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2.5 教学资源定位

多媒体课件、条形磁体、磁针、自制磁感线演示仪、铁屑、磁感线立体演示仪.

2.6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今天充当魔术师,表演个小魔术――人手吸针,自然引入课题――磁体与磁场.

设计意图:任何人对魔术都感到好奇,所以本节课利用小魔术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问题探究

问题1:磁体(板书)

师:请学生回忆有关小学科学科目中已经接触过的磁铁的知识,回答不全面,不准确,再次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探究磁铁有哪些特点?

(1)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磁铁的特点

活动之前要学生明确带着问题进行活动(投影):

磁铁能吸引盒中的哪些物体?

磁铁各处吸引这些物体的能力一样吗?

能否让原本不能吸引大头针的铁钉也能吸引大头针?

带着问题进一步认识磁现象.

(2)师生总结归纳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出磁体的特点:

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N,S极)

磁化:原来没有显示出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板书)

师:实验室中的磁体大多是通过磁化方式制成的,例如条形磁体和磁针.

(3)进一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学生总结归纳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磁体的特点,目的更明确,有的放矢,既节省了时间,也不会出现学生不知道探究什么的情况,使全体学生都能动手做.

问题2:磁场(板书)

师:条形磁体不接触磁针也能给磁针力的作用,而用其他物体靠近磁针则没有力的作用.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磁体之间通过这种物质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这种物质叫磁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探究?

(1)教师活动:根据小旗飘动情况研究风向

拿出电吹风演示向下吹风的样子,实际上打开向上吹风的吹风机(此吹风机学生看不到),让学生判断风的方向,再放入一个旗子,明确风的方向,说明向下吹风是假的,此时揭示出下面向上吹风的吹风机.引导学生可以用看到旗子确定方向.磁场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研究.

(2)师生活动:用小磁针研究磁体周围磁场

师演示:将不同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静止时,N极指向都相同.所以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板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将同一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不同位置,观察并画出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并尝试寻找规律.(有的小组找的点少,只能看出不同点磁场方向一般不同;而有的小组找的点多,可能发现磁体周围的磁场似乎存在某种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找的点越多,这种规律性表现得就越明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到:磁化后的铁屑也可以看作是小磁针在磁场中同样会发生偏转.

设计意图: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场”这个概念,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所以利用学生熟知的“风”,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利用小磁针寻找探究磁场的方法,学生就好理解多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的内容也为用铁屑研究磁体周围磁场作铺垫.

设计意图:对生活中“风”的研究,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启发研究看不到、摸不着的磁场的方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为对磁场进行研究打基础,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

问题3:用铁屑研究磁体周围磁场(板书)

(1)师生活动:用铁屑研究磁体周围磁场

学生分组实验:在磁体周围均匀撒上铁屑,并轻敲板子,使磁化后的铁屑在磁场中形成有序的排列.(教师巡回指导)

师演示:按照铁屑的排列规律,画出一条条曲线.

师:利用这些曲线可以形象地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了,但是这些线无法表示磁场的方向.如何表示磁场的方向呢?

引导学生联系到上一活动,想到摆上小磁针就可以显示磁场方向了.

师演示:用一小磁针沿某一曲线运动并标出几个点的磁场方向.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可仿照铁屑的排列规律,画出带箭头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投影显示:条形磁体磁感线的分布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磁感线,寻找磁体周围磁感线分布的规律.

(2)师生总结归纳: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磁感线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实际并不存在;

演示:用条形磁体磁场演示仪展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的.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的.

设计意图:用转换法根据铁屑的排列规律,从而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规律.又通过小磁针的方向从而判断磁场的方向.因此假想一条带箭头的磁感线来更形象地描述磁场,一步一步,层层深入.

问题4:地球的磁场 (板书)

(1)师生活动:教师将条形磁体用细线从中间水平悬挂起来,学生将小磁针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磁体和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有什么共性?把磁体和小磁针使其自由转动后,再观察它们静止时的指向.

(2)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磁体和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地球的磁场,找出磁体静止时指南北的原因.

(3)共同小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球周围的磁体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的原因是受地磁场作用,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两级并不重合,这是由我国北宋科学家沈括发现的磁偏角,然而外部的磁感线仍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从书本中学习.

2.7 课堂小结

分享收获,提出疑惑.

在此环节,可进一步提出几个有关于磁现象的问题:磁体为何总有N、S两极?磁针静止时为何总指南北?磁场是否只能由磁体产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学习反思的思考意识,另外提出一些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也为以后对于磁现象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8 课外视窗

给学生提供一个网址,让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上网进一步拓展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让他们以后能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3 创新教学设计的应有的理念与思考

教学设计需要创新,无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建构能力上,还是从学生科学素养形成和综合素质发展层面上,都值得我们思考,教学的有效离不开教学设计的有效,如何凸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如何展示物理课程的全新教学魅力,真实反映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创新教学设计值得关注、值得研究.

教学过程呼唤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教师应重视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重视教学设计的精心构思,重视集体智慧的充分发展,重视创新力量的精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