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1 14:36: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理回馈 效应 大学生 心理
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看法、态度、倾向和相关的行为[1]。长期处于压力和烦恼的大学生,不仅产生焦虑、自卑、孤僻、忧郁、敏感等消极情绪,而且有少数无法应对,采用转向攻击或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数据显示: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中,大约有14%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出现敌对情绪;2005年,北京某高校在四个月时间内先后有4起自杀事件;2006年2月28日,广州某高校一周内连续三名学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数字是冰冷、客观而不容回避的。如何指导学生正常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进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生理机制和干预因素对心理的改善作用,提出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为隐,以体育运动为显,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
众多国外研究者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后指出:利用体育运动的生物反馈方法可以转移和减轻心理压力,在加速血液循环和加深肺部呼吸的同时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1.体育运动对抑郁的心理回馈效应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它会使人产生悲伤、羞愧、恐惧甚至负罪感[1]。其表现为:悲观、绝望、无自尊。巴芬勃格尔记录了23岁到27岁间男性的一次关于抑郁症的回馈关系,发现那些从事高度活动(2500千卡/周)、中度活动(1000千卡至2499千卡/周)和低度活动(少于1000千卡/周)在获得临床抑郁症的风险上分别是8%、17%和28%。McI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2]。Mutrie总结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提出:身体活动能降低发展中的临床抑郁症风险;实验研究说明有氧和阻力运动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Martinsen总结多年的临床调查,指出有氧锻炼或不强烈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程度的降低[7]。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状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状态。
2.体育运动对焦虑的心理回馈效应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1]。心理学家Petruzzelloe和tal在对104项有关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后指出:每天长于20min的身体活动,可有效降低焦虑;渐进性放松练习也可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练习更能有效地降低焦虑;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反应[3]。布朗等报告了对167名学生在研究前和运动10周后分别作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慢跑、摔跤、网球有显著意义的降低焦虑。通过研究证实: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者患焦虑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不参加运动者。
3.体育运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的心理回馈效应
体育运动是一种个体参与、集体配合的一项综合性活动。人们在参加运动中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快慰感的同时享受运动给予的回馈:心灵的愉悦和机体迸发的活力使人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积极上进。运动项目的丰富,参加人数的不同,形式的多样,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要求和爱好,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项目,从而获得其中的乐趣。成功感,自我控制感,竞争感,自信使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进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个体的应对效能[3、5、6]。
体育运动心理回馈效应的生理机制
1.内啡呔释放机制。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内啡呔的释放。这个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它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
2.转移机制。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当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情绪转移取得支配地位。
3.单胺机制。资料证明人脑的神经递质如去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有关。而体育运动可以提高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的改变在促进运动后的情绪变化中起媒介作用。
4.放松机制。身体活动可以引起体温的升高,即脑干温度的变化可导致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减少,使人产生短时间内安静的效果,进而引起放松状态。
此外,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降低了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特定的应激对生理的影响。从心理神经免疫学角度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作用途径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抵抗心理压力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使人注意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各干预因素的心理回馈效应
运动的构成因素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运动种类。所谓运动干预是指运动各构成因素单独和交互作用与学生心理改善的关系。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背景
随着1994年我国引入互联网,各大高校纷纷投入极大的财力和物力建设校园网络。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广便是网络的的显著特点。这也促使大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网络平台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冲击,其中一些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无节制地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自制力和自控力差,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按时就餐,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影响纪律;生物钟混乱,影响健康;社会交往简单,人际关系淡薄等问题现象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扭曲了美好的心灵,荒废了学业。为此,针对此大学生网瘾问题,我将作出此次有关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式
1.上网查找关于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相关资料;
2.通过与身边的同学当面交流沟通,了解当今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
3.网上聊天,与网友、同学讨论大学生网瘾现状;
4.制作网上问卷调查,对部分大学生网瘾进行可靠数据收集;
5.私下出访校内外网吧,大概了解网吧上网人群。
三、调查结果
1.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网迷中,60%以上的是大学生,在此当中10%的大学生有网络综合症的倾向。早在2007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对全国13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在大学生中断学业的调查结果分析有80%的大学生是因为网络成瘾。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3/4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2.在调查问卷中,结果发现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基本上呆在宿舍上网,很少出校外网吧或者到校内网吧上网。宿舍成了大学生网络蜗居的场所。
3.由于大学生自身都携带电脑来学校,因此校外的网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没那么大。通过私下走访一些校外网吧,发现进出网吧的人群更多的是中小学生或者社会上的人。有些网吧甚至还出现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的现象。
4.从网友和同学或者身边真实的现象中了解到网瘾的大学生思想幼稚,在现实中遇见困难或者人际关系等问题,他们习惯于在网上找心
理平衡,长期下来,自我封闭。对于自己的人生、大学生活从没有认认真真的规划过,对现实和将来都很迷茫。
5.网上一项数据结果显示, 60.5%的青少年网民的上网目的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 57.9%的青少年网民选择聊天或交友, 47.2%青少年网民选择玩网络游戏,另有43.6%、 39.5% 及 21.1%的青少年网民分别选择了
学习和工作、获取信息、通讯或联络作为其上网目的。
6.调查问卷中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对于自身上网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求网络游戏的刺激,查找学习工作信息,视觉与听觉的消遣,沉面于上网聊夭、网上购物或网络爱情。
7.通过调查与直接交流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上网时间难以控制,从1-2小时到5-6小时,上网时间不断延长,。有些大学生甚至会出现没有上网时会倍感空虚、心烦。大部分认同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
8.在网上了解与现实调查中,发到现在的大学生在对待网瘾上很少与家长沟通,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无法进行交流。就算沉湎于网络也不去理会家长的焦虑与担心。家长的言语在大学生心中越来越缺乏威慑力。
9.大学生活更多的是靠大学生自觉,然而由于大学生活的随心所欲,很多大学生在对待学业上抱着一种漠不关心,冷淡对待的态度。一部分大学生宁愿花时间在网络上需求自我欣慰,也不愿抱起书本埋头苦干。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课少分散等情况,对部分学生网瘾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影响。
10. 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老师、同学有较强的叛逆心理。网瘾的学生经常旷课、夜不归宿,既使来上课了,主要还是趴在桌上睡觉或者心神不宁。喜欢独来独往,不太愿意跟宿舍同学、朋友交谈。老师找其谈话时,要么爱理不理、要么大声顶撞。
四、原因分析
在调查结果的问题上,我做出以下原因分析:
1.互联网作为一个神秘的新鲜事物,深深的吸引住正值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大学生。大学生驻足网上,流连忘返。即使在现实世界里,也难以逃出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以网络游戏为例,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抛开显示生活中的种种规定,通过按钮为自己重新确定身份、财产、相貌、性别,也可以亲自设置生存环境,不需要任何背景关系和财产准备就可以挑战一切,在游戏中的每一次胜利都会得到具体的奖励。正是互联网的神秘与新鲜,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并不容易获得,互联网上无尽无穷的游戏资源及其提供的机会可以使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因此,往往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而最终患上网瘾。
2.大学生没有中学生那样大的学习压力,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的大学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安排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权。有时课程的不合理安排更是让大学生在网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大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对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往往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控制。学习压力的骤减,让不少大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打发时间,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不少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心越来越强,沉溺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网络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久而久之,影响了正常的认知,甚至影响学业。
3.家庭教育问题的不当,过度严厉或者溺爱、缺少幸福感或者管教子女的方法剧烈冲突,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与父母关系处于紧张或者僵硬状态。不可否认,大学生即使处于成年阶段,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闭锁性使他们与父母交流较少。就算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上网,但是孩子已经不再重视家长的言语,甚至当成耳边风。所以,在大学生网瘾问题上,大部分都面临家庭关系不合(子女与家长关系紧张或父亲与母亲经常吵架等)、子女与家长缺乏沟通等问题。
4.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也是导致其网瘾产生的原因之一。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更何况大学生。大学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需要在人前表现自我。但是,由于机会的偶然性与不可遇性。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中寻求实现自我需求。同时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不善交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机会就更把机会投入到网络中去,在网上得到满足。
5.网络作为一个虚幻的事物,好比一个集信息、知识和娱乐于一体的虚幻世界,它的不真实性、随意性、隐蔽性、匿名制、虚拟身份、时间和空间的无界限性,让大学生得到梦幻般的体验和满足感。在虚拟世界中,失败可以被否认和逆转,不承担任何责任,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禁忌、幻想都可以以象征的方式得到释放和满足。正式这种无时空感、无压抑感、虚拟的亲近感、成就感、满足感让众多的大学生产生追求冲动,导致上网成瘾,不能自拔。
五、提出建议
针对以上的调查与分析,我提出以下的建议:
1.作为家长,有必要提高自身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主动与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一方面多引导孩子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满足其精神需求。尽量让大学生在虚幻的世界之外找到可以寄托的归宿,
2. 为了缓解大学生的网瘾,自身必须有意识地加强上网控制力,提高自制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制定学习计划,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在学习之余,不断强化控制意识与上网动机,减少对网络的心理依赖。。
3.对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采取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技术治疗。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的消极影响与负面作用,教育大学生合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辨析信息真伪的能力,掌握网络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而不再沉迷于网络,危害自身发展。
4. 学校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成长环境。学校多开展一些丰富大学生生活和锻炼能力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外,学校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制度以及配套措施,对于大学生上网时间给予适当的限制,对他们不良的上网行为进行惩处,从而引导他们有目的、有选择、有节制、守规则地上网,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的内容。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二)
一、前言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缘由及对策研究》SRT课题组实施,具体目标以下: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实施方法
本课题组于2011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导老师意见以后确定操纵程序,设计调查问卷,并于10月份进行试点调查,在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以后重新修改调查问卷,并终究确定调查方案。
本调查为自填问卷的方法。问卷发放方式以实地面访为主。调查的范围为本校除大四年级、硕士生、博士生之外的在校学生。访问地点为学校、网吧和其他公共场合。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35份,有效问卷387份回收率为88.9%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次调查主要触及到三大类共五个指标。分别是:1、核心指标――网瘾;2、参考指标――网瘾程度与网瘾偏向;3、其他相干指标――上网目的特点与调查对象自然状态、人格因素等。
(2)核心指标:网瘾
网瘾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题目。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咯噔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资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致使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侵害。
依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点:(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取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假如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甚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前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前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遭到严重影响;(7)固然能意想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题目,依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在这七个标准和研究所遵守的网瘾定义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在多方征求意见以后设计了相应的问卷。
固然金伯利?扬博士很早就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并且在网瘾调查研究方面获得了丰富成果,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其实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我国网瘾状态的研究根据。因此,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和课题小组成员的屡次深进探讨,制定了以下网瘾评判标准:
网瘾评判标准的条件(必要条件)为:上网给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问卷第5.7题)。
在这一条件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往上网(问卷第5.1题);(2)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问卷第5.5题);(3)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缘由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莫衷一是(问卷第5.6题)。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调查问卷中,针对这些标准设置了组合型的或然题项。在第5.7题选是的情况下,第5.1题、第5.5题和第5.6题中只要有一个选是,即判定该网民属于网瘾。
(3) 辅助指标:网瘾程度和网瘾偏向
分析中所使用的两个辅助指标,分别是描写网瘾群体和非网瘾群体的。对已被界定为网瘾的个案,我们考察他的网瘾程度有多深;而对还没有成瘾的个案,我们考察他是不是具有网瘾偏向。
网瘾程度的丈量方法是: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越多,则其网瘾的程度越深。即:被访者在对问卷中第5.7题回答是的条件下,第5.1、5.5、5.6题回答是的题项越多,其网瘾程度越深。
网瘾偏向的丈量方法是:在非网瘾群体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向亲人隐瞒自己的上网时间(问卷第5.4题);(2)实际上网时间常常比自己预期的时间长(问卷第5.9题)则表示该被访者具有网瘾偏向。之所以这么确定,是由于这两个选项可以反映出网民在上网时行为和心理上的一种失控趋势,即:行为上没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心理上固然已意想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却没法自拔,因此才向亲人隐瞒上网时间。
(4) 其他相干指标――上网目的特点与调查对象自然状态、人格因素等。
本次调查中,上网目的被分为文娱性目的和实用性目的两类。
文娱性目的包括:(1)玩网络游戏,(2)聊天或交友,(3)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
实用性目的则包括:(1)获得信息,(2)学习或工作,(3)通讯或联络。
网上活动丰富性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网上活动的数目体现出来,参与的种类越多,表示活动越丰富,反之则越单一。
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由以下几方面的题目加以体现,包括其性别、年级、籍贯、月生活费等。
而研究发现,一些消极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有关。网络成瘾者具有自持性、敏感、谨慎、个人主义等特点,喜欢单独生活,限制自己的人际关系途径,特别具有抽象思惟能力,较遵守社会风俗,相对其他人更轻易情感化。
对调查对象的人格因素的调查,主要体现在题目1318当中,本次调查主要是从调查对象对本身状态的满意程度情况进行分析的。
(5)数据预处理
在所有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数据登录和逻辑查错与净化处理构成终究数据库,研究进程中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6)数据处理说明
本报告对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进行了描写,但在后期分析的同时,又对身边已知沉溺网络程度较深的同学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的结果主要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和参考。
三、我校学生上网情况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 。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本次研究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的结果都与以往相干研究的结果比较接近。
(2) 我校学生网瘾偏向比率为8.6%
除现有的数目庞大的网瘾学生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约8.6%的学生存在网瘾偏向。可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瘾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网瘾群体散布情况及生活用度状态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为高频使用的通讯工具,而大学生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日趋明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首先通过对芜湖市高校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进一步了解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依赖”的危害;分析“手机依赖”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从自身、家庭、教师、高校四方面的对策建议,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心理,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成因;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个必备工具,在大学生中,手机因其小巧、方便携带、可移动、价格便宜等特点而备受青睐,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在给大学生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机依赖的隐患。
1 手机依赖
目前学术界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多限于心理学领域,手机依赖行为看作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是“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手机依赖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症状,严重依赖者会出现躯体不适,社会功能受到相应的损害,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此类人群应及时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和依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分析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从而为社会与学校以及个人预防和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芜湖市三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随机选取进行施测。发放问卷720份,收回问卷699份,有效问卷680份,有效率为97.3%。其中男生381人,女生318人,管理类116人,师范类152人,医学类283人,工科类148人。
2.2 研究工具
2.2.1 问卷调查法
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参考国内外研究者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结合芜湖市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共23个项目,涉及大学生的统计学信息、使用手机的态度、频率、场所、以及所引起的身心症状等方面项目。
2.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进行spss统计描述和推断并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有57.8%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自己重要和比较重要,29.2%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自己一般重要,只有3%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自己没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4小时以上的占33.2%,使用手机每天长达6小时以上的占12.9%。在关于手机使用用途方面,73.7%的同学认为手机的主要功能是方便联系和信息来源,21.8%的学生认为主要作用是打发时间,4.6%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关于手机使用场所调查中发现,22.1%的学生在入睡前总是玩会手机,43.1%的同学选择经常,29.9%的学生选择偶尔,只有4.9%的学生在入睡前从不玩手机。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使用率很高,手机成为大学生沟通、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3.2 大学生手机使用原因自我评价情况
在关于手机过度依赖的主要原因方面调查发现,31.8%的学生认为通信的需要,36.5%的学生认为娱乐的需要,只有2.1%的学生认为学习的需要,而选择大学生活的无聊为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的占到29.6%。在“上课时,无论老师讲课精彩与否,您都会把手机拿出来玩吗?”15%的学生选择符合,45.1%的学生选择一般,39.9%的学生选择不符合。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学习功能较少,而大学的教学好坏也不是导致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原因。
3.3 大学生手机依赖引起的身心症状
调查发现,如果出门忘记带手机,有22.6%的学生觉得不自在,马上回去拿,50.8%的学生选择不回去拿,但心里空空的,感觉不方便,26.6%的学生觉得没影响。在关于是否会经常因为玩手机而忘记该做的事情方面调查发现,有9.5%的学生选择符合。而在是否会因为手机来电或短信而中断学习的调查中,45.7%的学生会中断学习,只有11.3%的学生选择不会,43%的学生选择不一定。在你会在手机没信号或连不上网络的时候烦躁、焦急的调查中,7.7%的学生总是出现烦躁和焦虑,21.9%的学生经常出现,55.3%的学生偶尔出现,只有15.1的学生从不出现。而在长时间玩手机你是否出现身心状况改变方面的调查显示,59.4的学生都出现眼睛干涩或模糊,23.8%的学生出现头晕或头痛,15.9%的学生出现手麻现象,22.7%的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14.2%的学生出现记忆力减退情况,15.7%的同学出现睡眠质量变差情况。在“我总是把手机拿出来却又不知道要干什么”调查中,34%的学生选择符合或很符合,40.6%的学生选择偶尔,25.4%的学生选择不符合。研究显示,有很多大学生已因手机的使用导致很多不同程度的身心症状。
3.4 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情况
在“发现自己因过分投入于手机而减少了周围朋友的交往”问题的调查中,41.4%的学生选择不符合,44.9%的学生选择一般,14.7%的学生选择符合或者很符合。在“父母或朋友抱怨我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太多”问题方面,40.9%的学生选择不符合,37.9%的学生选择一般,21.2%的学生选择符合或者很符合。在“您更喜欢与人用手机交流而不是面对面交流”调查中,5.9%的学生选择总是,20%的学生选择经常,43.1%的学生选择偶尔,只有18.4%的学生选择从不。数据显示,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手机的使用对其现实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成因分析
4.1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和放纵型都会对学生的手机依赖产生明显影响,专制型家长对孩子严厉、否定、惩罚等,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减少,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关怀和理解,使孩子缺失自我价值,形成了自卑人格。而放纵型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放纵和忽视,也让孩子缺乏关心和帮助,幸福感逐渐缺失,也会导致他们对手机的依赖。另外,家庭的不和谐、离异、单亲等状况也会是孩子逃离现实,进入手机世界。
4.2 社会支持方面
大学生步入大学后,获得各方面社会支持相对减少,大学生与父母等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大量减少,他们无法获得初高中时期父母给予的精神上的支持。而且,大学课程相对于初高中更加的宽松,大学的生活方式更加自由和开放,另外大学的教育方式也决定了来自老师的监督和支持大幅下降,自主学习和生活时间增多。
4.3 社会文化影响
现如今大学生处的媒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手机使用率,2013年7月,《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2013年上半年,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达11.8小时。”可见,整个社会所处媒介环境是大学生手机依赖产生的时代背景。
4.4 人格特质等自身方面
相关研究发现,“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多,相对而言,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少;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奋斗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强,缺乏兴趣爱好,社交能力差,手机成为了他们青睐的娱乐工具和交往工具。
4.5 逃避某种压力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未能对自己严格要求,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学习主动性下降。学习上未能获取成就感与优越感的他们逃避学习上的压力,更多的沉溺于手机游戏、小说、手机交际等。另一方面,手机作为通讯交往工具,能降低与他们正面交际的紧张感,对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和表现的学生来说,这样交流会更加自在,也能获得成就感,长久的脱离现实的人际交往又会弱化他们原本的现实交际能力,导致恶性循环。
4.6 资源的获取途径
在当今竞争如此大的社会中,人的交际网络越大,社会交往越频繁,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产生社会效益,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对个人发展以及个人地位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从这一角度来讲,我们就完全能够理解人们为什么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因为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社会和学校内资本和信息,拓宽个人交际圈的重要工具,错过一个短息和电话,也许就错过了一个获得资本和信息的机会,这就导致手机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即便在课堂等一些不方面的场所也会一遍遍的查看手机。
5 建议对策
5.1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在培养兴趣爱好方面加大关注,家长可以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增加与孩子一起的时间,给予关怀和理解,避免他们从虚拟世界寻找依赖,逐渐远离现实世界的乐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适当的给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家庭的支持和理解有效的给予了大学生精神上的帮助,为他们内心情感和压力提供了倾诉的出口,有效地杜绝了大学生沉溺于手机中寻找依赖。
5.2 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大学的特殊阶段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大部分大学生的实际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远远低于该阶段的要求。自控力差,必然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如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容易受到诱惑并陷入其中等。大学生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种能力。如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个人的自制力。
5.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革教学体制
在新媒介时代,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增加自己的知识厚度和宽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风格,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才能让课堂具有魅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有听课的欲望,避免自控力差的学生寻求用手机来打发时间,从而产生依赖。
5.4 高校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体系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普测筛选出易发生依赖特质的学生,进行专项心理健康教育,并跟踪关注;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帮助手机依赖倾向学生调整好他们的心态,掌握放松技巧,帮助学生脱离手机依赖;对于那些确实严重依赖,且已发展为病态的大学生,及时转介进行治疗。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5.5 群体氛围对从众行为有重要影响
需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充分发挥群体文化、群体氛围的导向作用,高校应对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依赖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相关讲座、辩论赛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机使用观;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晚会、运动会、社会实践、科技大赛等活动,有效的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在这种氛围和文化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响,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并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个性,不盲从他人,从而有效的远离对手机的依赖。
参考文献
[1]秦亚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
[2]梁娜.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受众与媒介素养研究,2009.
[3]洪艳萍.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4]杜立操.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
[5]郭欢.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成因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
[6]李滢彤.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调查研究[J].教育信息,2013.
[7]徐成芳.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1.
[8]江奕其.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理论研究,201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 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袁忠霞(1968-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心理教育;张玲(1984- ),女,江苏宿迁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南通 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190006)、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批准号:苏教师[2012]39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02-02
近年来,大学生发生危机事件甚至自杀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报告,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①。大学生危机事件频发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暴露出高校生命教育的诸多问题。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加以研究,为生命教育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使生命教育从“问题”取向转变为发展性取向,为创立积极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意义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鼓励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角度去解读个体的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②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重要的主题: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即满意、幸福、成就、乐观、希望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智慧、友好、尊严和慈祥等人格特质;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
2.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用更加积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发展和潜能,关注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环境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问题或缺陷。因此,在高校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改变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视角,从以前注意减少危机事件和预防危机发生,转向关心大学生积极体验的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培育。第二,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的呈现也是成长和转变的契机,在问题中可以发现成长的可能以及成长的积极方向,重新解读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从而发现对大学生发展的有利因素,最终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第三,重视积极环境的熏陶作用。积极心理学所指的积极环境包括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和社会环境,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促进个体积极经验的形成,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个人得以获得经验和进一步成长的可能。高校的生命教育处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大系统中,积极心理学倡导构建积极的成长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问题分析
1.生命教育观念滞后。忽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是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③长期以来,一些教育理念充斥着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追求,这种应试教育与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忽视对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成长困惑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使得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主动关怀他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缺乏理解生命意义的能力和生存的智慧。而当前诸多高校进行生命教育时,视野总局限在自杀等危机事件上,仅关注危机事件发生率的控制和预防,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
2.生命教育资源匮乏。软环境上,很多高校发现问题时极度重视,问题解决后避而不谈,生命教育在实施中缺乏一支专业科学的师资队伍,部分负责生命教育的教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硬环境上,很多高校没有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硬件保障,如场地和资金保障等,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径比较单一,致使部分学生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等的影响而陷入迷茫状态。
3.生命教育机制不完善。制度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然而,一些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机制,很少将生命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更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生命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然而实施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概而言之,一方面,需要高校行政部门的支持,以健全的生命教育机制作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统整社会、家庭和学校等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运作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化生命教育。
4.新的挑战层出不穷。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如失恋、失业、升学、贫穷、疾病等,使生命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社会生存竞争的加剧,使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父母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让成长中的大学生背负压力。同时,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加之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不良思想观念不断入侵高校,致使高校生命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三、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
1.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从“观念决定行为”的角度来看,高校生命教育应以教育理念为最根本的突破口,在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重塑教育观念,真正以人为本,构建积极的生命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积极生命教育强调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生命问题”的大学生,指导他们成长与发展,更要帮助更多的普通大学生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积极生命教育把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纠正问题上,提倡一种新的预防观,强调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工具,即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爱心、胜任、乐观、希望和勇敢等),实现完整人格的塑造,真正把生命教育与人的幸福、尊严、自由、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2.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高校首先应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珍惜生命、尊重和热爱生命,善待和爱护生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塞利格曼曾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从这一点上说,高校积极生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通过拓展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发掘与培育个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最终致力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此外,高校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目标,将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全程。
3.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幸福感、心理弹性、乐观、自我决定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逐渐融入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发掘和培养积极力量,引导大学生既能珍爱自己,又能关爱他人生命,即积极的生存体验教育;二是通过积极环境的熏陶,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即积极的生命赏识教育;三是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形成关注生活积极价值的思维习惯,即积极的生活潜质教育。概而言之,应该让大学生切身感悟到人的生命在伟大而崇高的同时,也会脆弱与无助;不仅了解人类生命的存在价值,更应理解所有生命的存在意义,进而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④。
4.建构积极型生命课程体系。学校教育中课堂教育是主渠道,因而,建立一套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在课程开设上,可以选择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可以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渗透,或者整合当前高校已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把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第一,整合积极心理学、心理卫生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建构积极的生命课程体系;第二,在高校课程大纲中,增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课程的建设、管理和研究;第三,开展相关的理论培训,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学习积极生命教育的要义,切实理解生命教育的积极意义,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实施生命教育;第四,在实施方法与形式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积极生命教育课堂,让学生幸福地学习、体验与践行。
5.拓宽积极生命教育途径。要不断创新教育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大学生由经验而进行生命感悟,并能积极践行。生命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需要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直接面向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把学生的快乐体验和幸福感受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结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展开,如进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关于生命教育的征文活动和演讲活动、开展“寻找身边的微幸福”摄影展等。通过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体验生存的幸福和生命的快乐,体验生活的关怀与温暖,体验生命的责任和使命。
6.创设积极生命教育氛围。积极生命教育需要高校加强人文校园建设,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传媒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报纸、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园电视及校园网络等设施,实现对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呵护、关注与疏导,营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环境,以积极渗透的方式净化校园中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使大学生更广泛地接受生命教育。教育者要深度挖掘校园或大学生中存在的积极力量,并进行扩大和培育,使每位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在积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进而培育大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生命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应该寻求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家庭教育资源是开展积极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另一方面,其他公共资源,包括科技馆、博物馆、媒体和网络都有生命教育的各种丰富信息,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场所和教材。
概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积极生命教育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教育过程的情境性、实践性、体验性和积极性,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最终实现个体的幸福人生。
[注释]
①汪文,刘尧飞.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群首位死因[EB/OL].http:///article/20030908/3090522.shtml,2003-09-08.
②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关键词:价值观;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25-02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其说明
调查对象:广东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在校大学生。问卷发放共350份,收回339份,有效问卷为306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0.3%,其中157份为内陆学生,149份为沿海学生;男生答卷为174,女生答卷为132。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91.9%大学生认为自己拥有比较明确的价值观(沿海88.2%,内地94.9%),明确自身指导思想,明确知道自己认可什么,坚持什么原则,能够明确表明自身对事物对社会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相对来说沿海大学生价值观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影响更深刻的条件下,在传统价值取向和现代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大背景下较内陆大学生更显示出两重性和矛盾性。
(一)政治观
政治观作为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反映着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党和国家评价的认可,对社会民主政治的关注,是价值观考量的重要一点。据调查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66.7%的大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政治。当代大学生对党的关注度和入党积极性不是很高,在问到对党的关注和入党积极性程度,表示关注并且积极地大学生只占到49.3%。沿海和内陆同学的政治观大体一致,绝大多数同学都比较关注时事政治(沿海85.1%,内陆89.7%),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程度这个问题上,沿海和内陆大部分同学是比较满意(沿海69.7%,内陆71.7%)。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时代对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大学生是站在时代前沿的群体,其对党和国家工作的要求当然相对较高。
(二)信仰价值观调查
信仰价值观可谓是构成人思考、看法、评价以及态度的重要参考。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及现阶段的现实生活比较满意者占62.4%。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衡量标准的调查中,25.5%回答“个人梦想的实现”其中沿海36.4%内地19.5%;16%回答“为社会贡献程度”其中沿海14.0%内地17.3%;“用金钱地位来衡量”者占7.5%,沿海8.9%内地6%;38.9%回答“探索和实现人生意义”其中沿海33.9%,内陆43.2%。居上,大学生比较积极向上,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在理想和现实状态中比较好的把握自己角色,同时看到在整个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潮流中,不少同学也还在迷茫失措中。大学生不再是70年代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价值就是去服务奉献社会,为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他们更多的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意义目标理想的实现,更追求的是感情的丰富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沿海和内地大学生受地域环境影响的不同价值观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三)道德法制观调查
调查得出,大学生对自身道德法制素养评价比较满意,内地大学生自我满意更高。然而对于大学作弊,认为在大学作弊不被认为是诚信问题不用在意的占5.6%,认为作弊现象可以理解,占34.1%,认为作弊现象应该坚决杜绝占17.8%,选择中立,无所谓占42.5%。这表明大学生理解默认作弊者占82.2%(沿海84.1内地80.3%)。由此看出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中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有法制有素养的有为青年,但在现实生活、现实利益面前又给自己留后路或将其合理化,而且在面对现实利益时大学生多数认为选择是自身的不受别人的干预和影响,选择也没有对错之分是自己的价值决定的,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这一方面也看出大学生主体个人意识加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价值标准却有所偏离。
(四)目标理想观调查
理想目标是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精神满足。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长远理想目标,为其奋斗者21.2%,无具体计划去者30.4%;有短期理想目标,并有实行计划者24.8%无计划行动者16.7%,总之,有目标的学生(93.1%)占绝大多数,只有少部分同学(6.9%)没有目标,处于迷茫状态。有长远理想的沿海同学有52.9%,内陆49.7%;有短期理想的沿海同学有40.5%,内陆占42.2%;相对来说,沿海地区(6.6%)暂无理想的人要稍微比内陆(8.1%)少。这表示虽然地域的差异导致大学生某些微小方面所有不同,但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愿意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理想目标。
(五)人际交友观
人际关系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日显重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较快的适应发展需求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因而,大多数人(沿海82.6%,内陆86.5%)认为自己人际关系比较好,团队合作意识比较强烈,也有20.3%的大学生对人际关系和团队要求的困惑对自身要求的不满意,这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教育逐步培养锻炼。有21.9%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是大学最应该学习的能力。这也可愿意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交际的需要对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视。
(六)婚恋家庭观
调查显示,49.3%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两厢情愿的情感体验,18.6%认为恋爱是为了排遣心中寂寞,10.1%认为恋爱是为寻找配偶,15.4%认为恋爱是为提高学习和交往,1.3%认为恋爱只是跟风,其他的选择为5.2%。对婚前同居,52%的同学(沿海41.1%,内陆55.7%)认为只要两人真心相爱、负责便无可厚非,6.5% (沿海7.4%内地4.9%)认为那仅是一种时尚,12.7%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28.8%表示可以理解,谈不上不道德,自己不做就好了。总的来说相当一部分同学(沿海86.8%,内陆87.4%)的同学表示婚前同居可以理解,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令人省思的现象,大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就是结婚组合家庭,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婚恋家庭辅导十分必要。
(七)消费观
大学生消费是理智的合理的。调查数据显示,月支出在400元以下的有6.5%,在401~800元之间的占58.8%(沿海52.5%,内陆63.4%),在801~1200元的占28.4%(沿海36.9%,内陆23%),在1200元以上的占6.2%(沿海7.3%,内陆5.4%)。在支出途径上支出为日常的饮食、生活用品占具主要支出金额,该选项被选在所有填写人次所占比例为95.4%,据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比较合理,理财观念比较恰当,相比较而言沿海地区大学生消费较为高。
(八)择业观
就业是当今大学生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如何的呢?调查显示,29.7%其中 (沿海38%,内陆24.3%)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工作,14.1%倾向于高工资高福利待遇的工作,10.5%选择稳定性较高的工作,14.1%其中(沿海9.9%内地17.3%)倾向有挑战性、思维理念需要不断更新的工作,10.8%选择能够兼顾家庭的工作,18.6%选择有兴趣自己很喜欢很享受的工作,2.3%表示他们没有想过。择业观大上体现了沿海和内地大学生的差异,沿海学生更期待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而内地学生更期待有挑战性不断更新的工作。
总之,整体上看大学生差异不是很大,大多数取向是相同或者类似的,大学生特性不仅在沿海学生身上可以发现在内陆学生身上同样显现出来,这也表明整个社会改革的彻底、时代的变化及其影响之大席卷整个国家。大学生张扬的个性在当今的世代中是被大学生所认同的,但同时大学生又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寻找将自身个性与社会整合的有效机制。因而推行实际可行的措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建议措施
第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更是文化,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整个民族的价值体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是非常必需的,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究竟该如何建设到现在依然没有非常明确的方法和措施。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漠视和淡化,究竟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需要更新?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内容需要随着时代而更新?都值得探讨。
第二,健全社会民主与法制,深化改革。市场经济有市场可行就说明其本身的合理性,应加以引导和改善,完善法制和市场秩序使得诸多不良的市场行为得到抑制从整个社会上改变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价值取向。诸多文化涌入形成的多元文化的大炼炉需要在这样完善的法制和秩序的环境中得到炼净,健全的社会秩序将会给整个社会民众带来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因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也将随之取得良好的果效。政府和社会应该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公平公正平等民主,为整个社会价值观及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标杆。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正确看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父母家长对待事物的态度看法和评价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同时大学生在既定的家庭背景下应当发挥大学生应有的影响,主动积极的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敞开与父母交流,积极建立正确价值观。
第四,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建设,重视学校教育,开展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方法。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是需要大学生自身努力建设,同时需要学校提高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及时发现不良之风加以引导,倡导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改变现有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注重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投身社会实践,更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净化媒体环境。根据当今趋势预测,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将丝毫不比学校教育弱,因而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媒体环境的净化是十分必须的,一方面需要政府监管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建设。
第六,大学生应注重个人价值观的建设。大学生更应具有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成才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雪梅.浅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J].广东工业大学,2008(14).
[2]张皓.浅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2010.
一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当前我国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十分热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他们对工作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他们正以自己的行为诠释着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在这些教师的身上不仅体现了知识的魅力,更体现了其个人的人格魅力。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和碰撞,社会上某些无序的行为和现象对师德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师德滑坡。
第一,有些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在教学中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在育人上没真正下工夫;有的教师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急功近利。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影响,使有些高校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看作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理想信念的崇高事业。在他们身上出现敬业精神衰退、教育理念滞后、知识体系陈旧,不主动更新、接受新的知识,将教学仅仅作为谋生的工具或手段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需要。社会上实用主义思想对教师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第二,一些高校教师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安心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热衷于第二职业;或为了个人的职称问题,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无心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副业,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认真钻研。表现为理想信念淡化,奉献意识薄弱,他们对工作漠然处之,对学生漠不关心,只讲实惠。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危害性。
第三,一些高校教师政治敏锐性低、集体意识淡漠、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事业心、责任感较差,为人师表的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这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群体形象。
第四,受社会造假、舞弊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的道德思想认知发生改变,高校教师科研成果抄袭现象严重,考场舞弊也时常发生。
第五,繁杂的形式化工作,泯灭了教师的道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另外,学校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评比、活动,教师疲于应付、反感,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或习惯化动作。部分教师抄袭的行为实际也是重负之下的一种无奈。
第六,高校行政职能部门的无服务意识和效率,趋向于政府“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即更在乎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下层教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感受,使教师工作热情骤减,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受到冲击。
2.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建设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培育者,教师的劳动价值决定了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联系着整个社会。这就决定了师德建设具有超前性与示范性,其重要性已超越了教育领域向全社会延伸。师德建设不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总体道德水平。
3.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
第一,弘扬主旋律,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教育和引导教师。高校要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工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使教师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主动提高师德修养。
第二,建立师德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中,可充分发扬民主,收集群众的意见,使所制定的制度贴近教师、贴近实际,才能有效地激励高校教师的创造热情,激励教师自觉遵循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
第三,切实减轻高校教师的工作负担,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第四,取消学校的有名无实、形式化的评比、活动,使教师不必疲于应付这些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做实效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切实提高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
二 以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教师心理压力增大,需要人文关怀
据《广东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主观幸福感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教师在职业枯竭中,人性化和认知枯竭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不是很严重;而情绪衰竭和个人低成就感较严重。原因是:第一,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市场体制的竞争,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社会、社会发展快、流动性大和风险频繁,开放之后各种文化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等因素交错在一起,使得高校教师经常感到在应对社会发展步伐和学生活跃思维上力不从心;第二,科研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高校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三,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为此,学校的工会要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和个体生存状况,以有效的工作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使广大的高校教师在“辛苦着”的同时也能“幸福着”,从心底热爱自己的职业。
2.发挥高校工会人文关怀作用的必要性
教师最大的影响力就是他独特的、富有人文精神的人格魅力。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建设活动,提升高校教师的精神境界。激励广大教师在谋求自身利益需求的同时,对教师职业有神圣的认识。让我们的教师不把任教仅仅视为一项社会职业,而是作为培育人的事业去追求,从而以教师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以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激发培育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去激励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去感动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父母、对生活的热爱;以教师精湛的业务水平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3.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第一,增强广大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着力建好使教师有主人翁意识的高校环境。
第二,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着力建好有创新发展的校园环境。
第三,增强广大教师的愉悦感、幸福感、安全感、温暖感,着力建设好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 结束语
总之,不论是从教师师德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全体教职工共同育人的角度来讲,高校对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敬涌.积极发挥工会在预防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作用[J].工会论坛,2009(06):44~45
[2]袁毓玲.高校工会培养师德内涵探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3):311~313
关键词:大学新生 颓废现象 学习规划 意志培养
本项目为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作者为项目指导老师,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入学率在逐年提高,许多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主动,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刚进大学就缺乏学习动力、玩游戏,逃课、挂科、上课睡觉、整天宅在宿舍等现象,还喜欢用“颓废”来形容自己。有个别同学甚至因此不能完成大学学业。本文尝试调查大一新生缺乏积极动力、精神萎靡不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可行的调整方案。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从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七所高校,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七所高校大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取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650份,获得有效问卷1326份,回收率为80.36%。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录入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一新生的颓废现象进行调查,除大学生基本人口学变量以外,具体测查内容涉及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自我效能和外界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共计30题,其中包括一道开放式条目。正式施测前进行了访谈和初测。
表1 被试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于大一新生的生活状态,本研究从学习、生活、自我效能、环境影响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1、学习方面,大一新生中制定学习计划并能坚持的学生比例为63.6%。但大多数大一新生都较能自行安排课外学习,整体学习自主性比较强。男生、工科生、贫困生、非学生干部、一本学生、农村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更看重长期积累而非考前突击。大一新生的逃课率为71.9%。大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逃课存在显著相关,经常逃课的学生更看重考前突击,从不逃课的学生更重视长期积累。
对“是否有制定学习计划且能否长期坚持”这一问题,1326人中42.7%选择“没有制定学习计划”;62.4%选择“不能长期坚持计划”,且女生略高于男生,但计划的坚持性比男生差;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计划制定和执行方面相差不大,相对而言,理工科的学生略强;家境相对富裕、学生干部、城市生源的学生在计划制定与坚持方面相对优于家境一般和贫困的学生;三本和专科学校的同学在学习计划制定和坚持方面都高于一本、二本学校的学生。
表2 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的性别、专业、家境等比较
对“是否进行课外学习”这一问题,1326人中10.9%选择“几乎不进行”;2.4%“从不进行”。可见,绝大多数大一新生都较常进行课外学习,整体学习自主性较强。结果显示,在经常性的自主安排课余学习方面,女生略高于男生,理科生高于文、工科生,家境相对富裕学生高于家境普通和贫困生,学生干部高于非学生干部,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图1:课外学习
对“对待大学学习的态度”这一问题,1326人中有30.5% 选择“考前突击”,近七成大一同学认为学习需要长期积累。相对而言,男生、工科生、贫困生、非学生干部、一本学生、农村学生更看重长期积累而非考前突击。同时,大一新生的逃课率为71.9%,而结果也显示大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逃课存在显著相关。
表3 大学生学习态度与是否逃课的相关
2、生活方面,近一半大一新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是上网,其中近一半时间为聊天、游戏,学习时间不及上网时间的一半。课余时间安排为学习的同学,经常逃课率是最低的,经常逃课率最高的是课余时间逛街的同学。
调查发现,1326人中20.7%选择“学习”,47.8%选择“上网”,7.5%选择“逛街”,5.5%选择“运动”。对“上网目的”这一问题,10.4%的学生选择“购物”,59.8%选择“聊天、游戏”,10.9%选择“查资料”,5.9%选择“看新闻”。课余时间安排为学习的同学,经常逃课率是最低的,经常逃课率最高的是课余时间逛街的同学,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与是否逃课存在相关。
图2:课余时间安排
3、自我效能方面,绝大多数大一新生能独立生活处理琐事、能按时按量完成任务,说明其独立性、执行力、自理能力较强。对“能否处理琐事”,72.9%的大一新生选择“能”,2.4%选择“不能”;对“能否按时按量完成任务”,71.3%选择“能”,28.7%选择“不能”。可见,绝大多数大一新生选择独立生活处理琐事,说明其独立性、执行力、自理能力较强。
4、环境影响方面,八成以上家庭对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关注程度较高,近五成家庭对大一新生的督促教导较为严厉、近五成家庭属于自由宽松。学习氛围浓厚和较差的相差不大,整体学习氛围一般。对自身专业就业前景多数同学感觉一般。
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这一问题,31.5%的学生选择“乐观”,10.9%选择“悲观”。可见,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身专业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有趣的是,对专业前景乐观的学生经常逃课率最高。
三、对策探讨
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积极心理理念,这种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内在品质,更提倡积极心理体验和潜能开发,将大一学生“颓废”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心理潜力,这无疑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新的理念和视角。根据大学生所反映的意见,同时结合颓废现象影响因素和已有研究理论,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供大学生们和高校参考:
(一)认知调整
1、不让意志消沉和积极进取之间形成绝对的界线和对立
虽然高校教育提倡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心态和面貌,但如果对出现在大学生中的“消极”状态过多关注,反而会成为一种负强化,让所谓的“颓废”成为部分在校学生的代名词,或成为“个性”的称谓。这种消极自我暗示更易在心理上产生排斥和自我防御意识,从而对积极学习者敬而远之。因此,承认大学生颓废现象的存在,用积极学习生活方式给予正面引导。
2、建立合理认知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心理学认为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首先要使大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过去事件的梳理,寻找合理的、恰当的认知理念。这一过程就是重新评价过去,形成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对待现实这一问题的导向上,让学生首先做到接纳现实,即使最终无法超越现实,却可以超越自身,获得成功。
(二)情绪调整
1、注重自主意识,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情绪体验使大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对于过去表示满意,从容不迫地面对当下,并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使大学生产生正面的、强大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发展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 比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理想追求、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等。
2、自己创设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平台
人有多种需要, 如: 饮食、呼吸等生存需要;保健、卫生等健康需要; 丰盛的食物、时髦的服饰等享受需要; 呵护、关爱等爱的需要; 欣赏、称赞、奖励等赞赏需要;同情、谅解、安慰等理解需要; 自尊、民主、信任等尊重需要;依恋家庭、国家、民族等归属需要; 游戏、旅游等娱乐需要;求知、求真、求善、求实、社会化、发展智力等学习需要;做家务、求职就业等劳动需要;展现长处、挖掘潜力等成长需要;成功、成名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我们需要自己抓住机会,创造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条件。
(三)行为调整
1、从“消极”走向“积极”,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对颓废学生的教育重点放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上。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成长发展。因此,将大学教育的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那些可充分发挥其各项才能的活动,使大学生们能感受到幸福和美好,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建立起自尊、自信和自爱的人格,从而能够积极生活,乐观向上,满怀希望。
积极心理学归纳了24 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这24 种人格特质与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6 大良好品德相联系。大学期间,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变传统评价为发展性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寻找适合学生基础、心理特点及智力类型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愉快地习得知识、训练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酣畅地抒发青春的激情, 骄傲地展现自身的长处, 和谐地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义务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被需要的快意等等。
2、寻求每个事件的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们对事件要做出积极的解释, 并使人们能从中获得积极意义。对同一事件, 人们既可以去看它好的一面, 也可以去看它坏的一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与消极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 关键是人们到底去刻意注意什么。改变的具体方法一是减少事件的消极意义,二是寻找事件所引起的或有关联的其它有意义的事件。改变的具体方法一是减少事件的消极意义,二是寻找事件所引起的或有关联的其它有意义的事件。仍以上例成绩平平的同学为例, 可能该同学更注重发展与同学的友谊, 交往和组织能力较强; 可能该同学的科技发明颇有创意; 可能该同学艺术有专长, 体育有专攻等等。
参考文献:
[1]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
[2] 钟晓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2):21—23
[3] 许玉莲.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11.03:12
[4]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131
[5] 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11
[6]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增订本.1282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5)
摘要:在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功素质发展的良好课堂。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社团的教育功能和载体作用,将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有效地协调和统合,进而分析高校社团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社团;社区教育;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25—02
基金项目:2013—2014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教职成司函[2013]191号)。
收稿日期:2014—04—22
作者简介:陆红霞(1979— ),女,江苏淮安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奥森就已谈到,学校必须努力寻求机会,与社区搭建合作的桥梁,致力于发展社区的工作,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2004 年12月,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社区教育工作的任务时,要求“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培训网络”。[1]因此,在推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各类学校资源的拓展和利用,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高校社团也是为社区成员提供教育,营造文化风尚的重要载体,是周边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社团与社区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社区教育对高校社团资源的需求
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地区的社区教育面临教育资源短缺、设施陈旧、师资匮乏、教育者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社区活动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内容比较单一,层次不高,很难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要。可以利用高校社团资源,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社区教育活动,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社区活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幸福感。在推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资源,能够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打造、建设学习型社区,推进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二)高校社团参与社区教育的优势
首先,人才优势。高校是集聚人才的场所,高校教师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而大学生也是综合素质比较强的群体, 这就使高校在参与社区教育时具备了人才上的优势。[2]其次,资源优势。目前,高校社团主要有专业类、文化类、公益类、体育类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领域,不同性质的社团以多种方式进入社区,提供了专业技能培训、科普宣传、文艺演出、助残帮困、公益环保等服务,将服务社会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和联系,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社区和社团都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二、高校社团参与社区教育的途径
(一)知识渗透
高校社团与社区教育资源融合后,一方面,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类、技能类的学习与培训使社区居民完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增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对于社区教育的普及和全面育人方针的落实有进一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社团指导教师队伍为社区教育提供了人才支持。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法制宣传、政策咨询、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提升居民的文化修养,促进社区文化的进步, 对社区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文化渗透
目前,高校社团的主要成员是“90后”大学生,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服务社会的美好意愿,可以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实践活动,丰富居民的空闲生活,培养自己的社区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例如,高校中的舞蹈协会、棋社、话剧社、体育类社团等都可以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到省市级各类活动和比赛中,也为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居民的爱心帮助弱势群体,为社会奉献爱心,传播正能量,使社区成员对本社区产生归属感,更加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
(三)道德渗透
高校的道德精神是指在遵循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符合学校特性、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同的道德规范,是社会衡量高校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尺度。[3]高校不仅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道德精神,而且要向社会辐射这种道德精神,从而发挥道德渗透的功能,让高校的道德精神成为社会道德的支柱和社会道德发展的参照,使得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三、高校社团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推进公民思想教育
社区教育面向的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但部分社区居民由于多种原因缺乏终身教育的意识,学习态度不积极。我国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部分居民甚至认为社区教育是应付性任务,缺乏一定的指导性。高校社团以社区的发展需要为基础,以全民教育为目的,以居民利益为根本,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必将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长此以往,必然会对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对国家形势政策的宣传、时事热点的讨论,既能提升社区成员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主动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能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区稳定, 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二)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公众对社团的性质和内涵认识不足,概念模糊,常常把社团看成政治组织的范畴,而忽略了社团在经济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特别是公益事业中的功能和作用,使社团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实,社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校社团的智力支持和技术帮扶。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社团成员的具体服务,可以有效地实现高校社团和社区建设的资源集聚,有利于解决社区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生社团与社区企业的结合,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对企业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解决社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途径和方法。
(三)创新社区文化建设
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音乐、法律、道德、理想、信仰、风格和习俗等精神文明财富的总称。高校社团在参与社区教育过程中,对这些文化内容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给社区文化增添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社区居民与社团成员的结对和帮扶也可以增进感情的交流和社区归属感,有利于推进社区文化的建设。
(四)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工作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帮困济弱、维护安定团结的层面上,无论是在教育主题,还是在活动组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而高校社团凭借其独特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符合社区教育需求的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社团载体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有效地将社区和学校的资源协调和统合起来,在社区乃至全社会形成全民终身教育的氛围,积极完善社团组织的建设,以小促大,以点带面,有效推动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
参考文献]
[1]郝美英,张维.论社区教育中高校资源的开发[J].成人教育,2010(8).
[2]柏燕,许鲁州.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参与作用[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陈蕾.我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