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考古·辑刊杂志简介
《海岱考古·辑刊》自1989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考古学界的一份重要刊物,始终坚守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的办刊方针,致力于成为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的前沿阵地。科学性是杂志的基石。杂志严格遵守考古学的科学原则和方法,确保所刊发的每一篇文章都基于扎实的田野考古发掘、细致的文物分析和严谨的历史研究。无论是对于古代遗址的探秘,还是对于文物的鉴定与保护,杂志都力求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历史的真相,展现文化的底蕴。
学术性是它的灵魂。杂志汇聚了众多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他们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为读者奉献了一篇篇充满学术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探讨了考古学的理论问题,还对具体考古发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为学术界的交流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先进性是它的追求。杂志始终站在考古学的前沿,及时关注并报道国内外考古学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理论的提出,杂志都力求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紧跟考古学的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海岱考古·辑刊收录信息
海岱考古·辑刊杂志荣誉
海岱考古·辑刊杂志特色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正文标题一般分三级: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二级标题用“1.”“2.”“3.”标示;三级标题用“(1)”“(2)”“(3)”标示。
3、论文中的注释全部使用脚注。使用序号123…在文中上标“123…”,同时在论文后注释列表排序123…注释中凡属于提供文献出处的,都归入参考文献。
4、来稿自投送之日起一个月内请作者不要另投其它刊物。稿件经审阅通过后,请按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我们将充分尊重作者的原意和风格。未被录用的稿件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5、第一作者信息: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高校等大单位注明院系等二级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固定和移动电话、电子邮箱(请勿遗漏,以便及时通知审稿结果和其他事项)。
6、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
7、以最恰当、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报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字数不超过25字。
8、插图力求简明清晰,用计算机清绘,线条要匀,线宽0.2mm,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必须与正文一致;照片要求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标明比例尺;表格采用三线表的形式,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名。
9、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
10、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稿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作者单位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