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
1、各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词组)类型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2、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勿引内部资料,尽量少引教科书。
3、摘要:概括论文研究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300字左右。
4、来稿要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证严谨,文字简练,标点准确。按下列顺序行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正文和参考文献。
5、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国家及省部级获奖项目论文优先录用。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中华大厦2401号。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