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学研究杂志简介
《华侨华人学研究》自2023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始终坚守学术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办刊宗旨,致力于推动华侨华人研究的深入发展。这本杂志不仅成为了学者们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更是引领华侨华人研究新风尚的旗帜。
学术性是杂志的基石。它始终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每一篇投稿都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审,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杂志刊登的论文涵盖了华侨华人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资源。理论性则是杂志的另一大特色。它不仅关注华侨华人研究的实证分析,更注重理论的构建和拓展。杂志鼓励学者们运用各种理论框架和视角来解读华侨华人的现象和问题,推动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化进程。
创新性是杂志的灵魂。它积极跟踪学术前沿,关注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趋势。杂志鼓励学者们跳出传统的研究框架,尝试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为华侨华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无论是跨学科的研究尝试,还是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杂志都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在具体实践中,杂志不仅关注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还深入探讨他们与祖国的关系、对所在国的贡献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和地位。杂志通过刊登具有前瞻性和深度的研究论文,为读者提供了对华侨华人问题的全新理解和认识。
华侨华人学研究收录信息
华侨华人学研究杂志荣誉
华侨华人学研究杂志特色
1、稿件须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行文规范,专题论文一般在8000-15000字。重大选题的稿件不受此限制。
2、稿件一般应为A4纸(36行×36字),并使用较宽行距,以便于编校。正文首页须提供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若系基金项目,须标注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
3、稿件须有文章标题、作者姓名、300-500字的摘要、3-5个关键词、作者简介、注释等项目。注释用页下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注释规范参见《<华侨华人学研究>注释体例规范》。
4、本刊采取文责自负原则,来稿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若摘编或引用他人资料及观点,须注明出处。严格禁止剽窃、抄袭、一稿多投行为。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5、投稿时,可将稿件发送至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邮件名和文档名均用“作者姓名:论文题目+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格式。
6、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将于两个月左右通过电子信函通知。本刊有权对采用稿件进行编辑处理,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
7、本刊已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知网)。稿件采用后,即视作者同意授权本刊代理其作品电子版信息互联网传播权,包括可能被报刊转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有权授权第三方进行电子版信息的网络传播。
8、作者须按作图数据绘图。曲线一般经曲线拟合并尽可能“直线化”,如通过对数、倒数等转换,直线应根据回归方程绘图。
9、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句末右上角标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在文末。
10、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金背景。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获得基金项目的文章应注明其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