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播研究》杂志支付版面费的具体方式因杂志社的具体要求和流程而有所不同,若有相关需求,可选择联系杂志社或者咨询在线客服。
一般来说,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支付:
一、获取支付信息
录用通知:在文章被录用后,杂志社通常会发送录用通知,其中会包含版面费的相关信息,如金额、支付方式等。
发票信息:根据需要,填写或确认发票信息,以便杂志社开具相应的发票。
二、选择支付方式
《华夏传播研究》杂志可能接受的版面费支付方式包括:银行柜台支付、在线支付、邮局汇款等。
三、提交支付凭证
支付完成后,请妥善保存支付凭证,如银行转账回执、在线支付截图等。并将支付凭证发送给杂志社,以便杂志社确认款项是否收到。
《华夏传播研究》杂志是由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自2018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反映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探索文化规律,为深化文化改革、繁荣文化科学服务。
投稿咨询投稿要求
1、凡在本刊发表的作品版权属于编辑部所有,其他报刊、网站或个人如需转载、翻印、复制、镜像等,须经本刊同意,并注明转载自本刊。
2、参考文献,在每一文献后加注文献类别标号,专著标号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文章为[A],期刊文章为[J],报告为[R],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为[D]。
3、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来稿题目限20个字以内,副标题不超过18个字;内容提要字数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以分号隔开。英文标题需注意大小写问题,英文关键词统一小写(本当大写的单词除外)。
4、文献引证一律采用脚注,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5、作者简介列于文末的六角括号(“〔〕”)内,其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与职称、学历或学位、主要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等。
6、摘要是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的短文。内容必须短、精、完整,篇幅100-300字,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7、基金项目有则加。格式为“基金项目:基金名称(编号)”。论文若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本刊将酌情优先发表。
8、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9、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除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外,其余均为小写字母(升的符号L例外)。
10、论文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通讯地址(含邮箱和手机号码)、参考文献等项内容均应书写清楚,论文字数一般控制在 15000-20000字以内为宜,优秀稿件可以不受此限制。引文务必核对原书。格式为自动生成的脚注,以①②为系列标记,每页重新编号。若有“参考文献”可放文末,以[1][2]标识序号,格式同于引文。引文中已有的,不再罗列。具体注录格式,请参照《中国社会科学》。
收录情况
在收录方面,《华夏传播研究》杂志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知网收录(中)等,这显示了其学术成果被广泛认可和传播的程度。
荣誉方面
《华夏传播研究》杂志荣获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这些荣誉的获得进一步证明了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华夏传播研究》杂志作为文化类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审稿较高效,适合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发表,投稿者需注意格式规范。
声明:以上信息摘自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不准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