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杂志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自2022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一所高等学府的研究生学术刊物,其内容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以及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犹如一艘载满学术瑰宝的航船,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杂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生们以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探讨着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意义以及价值的追求,为读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经济学、法学与管理学则以其实用性和时代性,成为论丛中的亮点。研究生们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对经济发展规律、法律制度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教育学与文学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在教育学领域,研究生们关注教育改革的动向,探讨教育方法的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智慧。而文学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研究生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历史学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论丛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生们通过挖掘历史资料,还原历史真相,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视角。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收录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杂志荣誉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杂志特色
1、正文一级标题采用汉字数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级标题采用汉字数字加括号“(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2、文中注释一律采用页下脚注,用阿拉伯数字编序,注明作者、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页码(请遵循GB/T7714-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页码。
3、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本刊实行审稿意见及时反馈制度,尽量为来稿附上审稿意见,15日内会给出审稿意见。
4、投稿时请附一简短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硕士以上者)、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至少给出办公电话)和E-mail地址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ORCID等。
5、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6、文章标题能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的最主要内容,且便于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题名中的名词术语应标准化。
7、来稿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投稿。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以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数字按《关于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的规定》书写。
8、常用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为: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标识位置紧跟文献题名之后。
9、如论文属于基金项目,需注明基金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及编号,多个项目间以“、”分隔。格式如下:基金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10、文章结构和格式要求:学术期刊通常会要求稿件按照特定的结构和格式来撰写,如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您需要遵循特定的投稿指南来准备您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