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杂志简介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自201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954/V,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杂志立足宇航任务与技术前沿,致力于搭建空间科学、空间探测、空间试验、空间资源利用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以促进国内外空间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为使命,通过深度研究与技术探讨,推动空间科学理论的突破与应用技术的革新。
在空间科学领域,本刊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的海量数据应用,如中国天眼FAST、子午工程及空间科学系列卫星的数据,探索数据驱动的空间科学创新模式。通过促进空间-高能物理-天文科学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与融合数据库建设,本刊助力科学家开展超高能宇宙线起源、多波段时域天文等前沿研究,推动取得如“全球首次打开10TeV波段伽马射线暴观测窗口”等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学发现。
空间探测领域,本刊追踪国内外重大探测任务的技术突破。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实践十九号卫星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到美国SpaceX星舰火箭的助推器回收创新,本刊深度解析探测任务中的关键技术演进。同时,关注深空探测设备研发,如西安航天推进研究所百千瓦级磁等离子体推进器,其5000秒比冲突破为深空运输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彰显技术创新对探测能力跃升的核心驱动。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收录信息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杂志荣誉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杂志特色
1、间接引文通常以“参见”或“详见”等引领词引导,反映出与正文行文的呼应,标注时应注出具体参考引证的起止页码或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
2、注释:本刊实行“参考文献”与“注释”分开排版,“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紧接正文之后排版,注释以①②③……的序号单独排序,并注意注释符在文中不用上标格式。
3、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来稿经本刊采用,其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除作者文责自负外,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作者责任的权利。
4、来稿时请提供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别、职务职称、学位及所从事专业等情况,通讯作者必须注明联系电话和E-mail。
5、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并且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不要出现“本文”“作者认为”之类的用语,字数为300~500 字。
6、标题序号:可按四级小标题的格式写:一、(一)、1、(1);一级、二级标题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级、四级小标题另起段,但正文接排;正文内序号用①……②……等。
7、来稿中的数学公式、曲线图、数据表格,务必字迹清楚、规范、图形清晰。数学公式、有关数据请核对准确。图表需有引文。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位于文尾,按首字的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序,用序号[1]、[2]、[3]、[4]……标示,若只有一个参考文献,则文献前不加序号。
9、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标明“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
10、格式要求:稿件应具备清晰、逻辑严谨的文章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同时,文章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