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可心; 于亚楠; 张建; 姜斯琪; 沈其荣; 周园园; 陈巍; 蔡枫 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02期
作者:付存念; 周世洋; 刘敏; 汪浩; 蒋芳玲; 李文旺; 李萍; 吴震 期刊:《中国蔬菜》 2020年第01期
以贵州省麻江县红蒜主栽区贤昌镇为样本,采用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麻江红蒜的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及产量等进行调研,分析麻江红蒜栽培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贤昌镇红蒜种植面积达133.4 hm^2,但单个农户的种植规模均较小,种植面积不足667 m^2的农户占比为35%;整体产量偏低,平均为435 kg·(667 m^2)^-1,最低仅为285 kg·(667 m^2)^-1;栽培管理中存在选种不严、种植密度偏低、施肥单一和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
2019年碧江区选用配方施肥+增效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增产增收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配方施肥+增效肥小区的产量为570.4 kg/667m2,居第1位;配方区产量为522.6 kg/667m2,居第2位;无肥区产量为412.4 kg/667m2,居第3位。
作者:陈艳琦; 简冰; 孙晓仲; 吕志文; 杨蕾蕾; 李雪飞; 李长田; 宋冰; 李玉 期刊:《分子植物育种》 2020年第01期
本研究采用室内挂袋出耳的模式,在玉木耳栽培配方中添加1%、2%、3%的玉米粉,分析了不同玉米粉添加量对菌包质量、一潮产量和玉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探索了玉木耳室内栽培工艺流程及相关管理技术。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打孔后菌丝恢复能力、菌包质量、原基整齐度均有所改善、一潮菇产量逐步增加,其中添加3%玉米粉的配方A3较CK提高了11.39%,且未延长原基形成时间。添加2%玉米粉的配方A2在总糖、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
作者:文秋姝; 张亚琴; 王少军; 章卉; 陈兴福 期刊:《分子植物育种》 2020年第01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肿瘤、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现代医学表明,乌头类产品有治疗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能量代谢等疾病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乌头产品需求过高但供应不足,生产上为了提高乌头产量,广泛使用化肥及生长调节剂,但是化肥以及生长调节剂的施用会对环境、土壤以及人体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探究乌头种根质量标准,用绿色生产的模式标准提高产量,对满足乌头的市场需求、医疗需求...
作者:马金昭; 张民; 刘之广; 周彬; 邹朋; 漆奕辉; 何帅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年第12期
【目的】铜基叶面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氨基酸能够为植物提供氮源,提高作物品质和抗逆能力。研究氨基酸与铜基叶面肥配合施用的效果,为制备叶面肥和改进叶面肥的施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和2016年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两季盆栽试验。设叶面喷施清水(CK)、喷施铜基叶面肥浓度为1.0 g/L(CF1)和2.0 g/L(CF2)、喷施含氨基酸铜基叶面肥浓度为1.0 g/L(Cu-AA1)和2.0 g/L(Cu-AA2...
作者:刘斌祥; 王兴龙; 周芳; 杜伦静; 金容; 冯冬菊; 袁继超; 孔凡磊 期刊:《生态学》 2020年第01期
作者:高正宝; 朱国美; 赵怀瑾; 刘正慧; 杨静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3期
针对皖东地区稻麦轮作制度下氮肥减施和简化施肥需求,以普通氮肥为对照,通过2地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氮肥减量一次性施用对稻麦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麦轮作制度下缓释氮肥减量一次性施用较分次施用普通氮肥均可提高作物周年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纯收入,分别提高了0.3%~8.1%、5.2~9.0百分点和15.9%~76.3%。缓释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但个别缓释氮肥减施对小麦有减产风险。综合...
作者:姚珂; 贺黎铭; 余梦瑶; 许晓燕; 江南; 李芳; 罗霞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2期
在峨眉山地区从不同的灵芝种质资源、栽培基质配比、定植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朵型较大的灵芝种质资源ZL81林下栽培时,生长周期较短,为114 d,产量较高,为69.53 g/(kg·袋);使用配方为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芯15%、麦麸8%、石膏1%、石灰1%的菌袋进行林下栽培时,产量最高,为71.3 g/(kg·袋),多糖含量为1.02%,三萜及甾醇含量为0.83%。采用菌棒横竖交叉为2层摆放的定植方式(第2种),产量为76.23 g/(kg·袋...
作者:陈辉云; 侯定基; 石志斯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5期
以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6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广西桂北玉米生态区春季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全生育期随着播期推迟而缩短,生育期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的营养生长阶段,其次为抽雄至成熟阶段。随着播期推迟,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大致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6个不同播期处理中,3月8、15、22、29日播种处理各玉米品种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因此,桂北地区...
作者:董灵艳; 贾立洪; 贾德新; 徐光东; 袁海涛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
作者:张志鹏; 蔡燕飞; 段继贤; 王宗抗; 吴书凤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2期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式,分别设置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肥、仅施用基质和不施肥4个试验组,通过测定黄瓜的株高、节间长度、坐果数、茎粗、病株率、单果重和产量,比较不同试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设施黄瓜在株高、节间长度、坐果数、茎粗、病株率、单果重各项指标上均高于其他试验组。在黄瓜产量上,相比于空白对照组产量增加了43.63...
作者:吴子峰; 刘倩倩; 郑良勇; 张存岭; 乔玉强; 陈天河; 徐汝民; 唐俊; 曹承富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3期
[目的]筛选适宜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专用型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方法]以土壤改良剂和10种不同类型的新型肥料为材料,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素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不同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不同,与常规施肥、推荐施肥相比分别增产2.1%~8.7%、1.3%~7.9%,净收入分别增加105.0~901.5、25.5~807.0元/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1%~8.7%、0.6%~7.1%,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8.7%~77.0%、10.1...
作者:段雯; 初正春; 周胤琦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2期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基追比对云烟87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追比对生育期有很大影响,随着追肥比例的增加,烤烟的生育期也逐渐增加;经济性状、上等烟比例以基、追肥比例6:4为最优。在该试验条件下,基追比为6:4的组合方法较适合云南省姚安县云烟87的优质生产。
作者:马萌萌; 顾闽峰; 晏军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第05期
为了探明种植密度、复合肥施用和寡糖喷施对小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为小白菜的种植生产提供依据。采用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设计试验,开展田间种植,结果表明对小白菜叶片数、叶柄宽、根系发育、植株重量和产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复合肥;对株高和维生素C含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密度;对茎叶比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寡糖喷施。
作者:方一竹; 余果; 李海涛; 徐凌; 陈艳茹; 付玉; 王升 期刊:《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第02期
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气藏工程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油气田开发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影响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效果,对于指导气田方案编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峰值预测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油气田产量发展趋势预测,但研究内容大都限于模型的建立,参数选取和求解,对于模型中影响参数的实际物理因素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建立油藏数值基理模型,对得到的不同采气速度下的年产量曲线用各个模型预测法进行拟合,建立起模...
作者:王治雄; 李逸龙; 张珍; 顾春军; 王依明; 吴雪源 期刊:《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01期
为探索上海地区不同绿肥品种在不同播期对绿肥最终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不同播种时间适宜种植的绿肥品种,从而选择与播期更适宜的水稻品种进行搭配种植,特进行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绿肥品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个绿肥品种均表现为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均以在10月下旬之前播种为佳。在9月下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红花草,如需提高经济效益可选择草头;在10月中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油菜;在10月下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蚕豆。
作者:张琳玲; 诸亚铭; 张立权; 许林英; 周南镚; 崔萌萌 期刊:《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01期
为丰富浙江省慈溪市鲜食糯玉米品种及筛选出适合慈溪市种植的春季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特引进13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系),并对其产量、品质、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科糯7号"玉米商品性好,外观形状好,色泽好,籽粒排列整齐,柔嫩性及口感好,产量位列第一,可在慈溪市进行适当种植;"农林糯1号"虽产量不高,但商品性佳,籽粒颜色为紫红色夹白色,口感佳,可在慈溪市进行小范围种植。
作者:徐恺; 李闯; 吴昌兴; 姜忠旭; 李银银 期刊:《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01期
为充分利用沼液资源,做好化肥减量工作,在上海农场3个生产队进行了沼液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相比,沼液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同时能节省水稻生产成本,七队、九队、十七队水稻田的沼液处理较对照每667 m^2净收入分别增加77.3、71.7、51.1元。
作者:蒋东; 于文泳; 陆洪川; 刘敢; 巢道平 期刊:《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01期
为探明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直播稻"南粳9108"群体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直播稻"南粳9108"群体特性和产量具有明显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9108"的成穗率逐渐下降,有效穗数逐渐降低,每穗实粒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理论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见,在江苏盐城海丰地区,"南粳9108"作直播稻种植,最佳播种期为6月10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