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2010年4月,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和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主办,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明道大学、台湾修平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2010两岸三地华文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两岸三地二十余家高校的八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发表了五十余篇论文,本辑《国际汉语学报》刊发的就是从本次会议所
吴进安(1957-),男,汉族,台湾云林人,1991年获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辅仁大学哲学系(1986-1993),后任教于云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哲学组(1993-2001)以及汉学应用研究所(2001-2019),先后担任哲学组召集人,主任,所长与学生事务长等职务。
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1923—2014)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和图书文献学家,在三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故被中国政法大学皴杨玉圣誉为“纵横三学”。来新夏先生号役盍,斋名邃谷,祖籍浙江省萧山县长河乡(今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1923年出生于杭州中城的三元坊;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学系,1949年入华北大学第二部学习,随即师从范文澜先生攻读研究生。
作者:王凯立; 许春伟 期刊:《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03期
2016年6月24-25日,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朱子学会、国际儒联、厦门大学国学院、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闽南师大闽南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于漳州召开。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外国语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埼玉大学,台湾大学、成功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百...
<正>在第十辑的后记中,我曾讲到汉学对中国近代学术转变的意义。其实域外汉学与国学的联系,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和精神上的,许多汉学家与中国学术界都有过密切的接触:钢和泰在厦门大学任过教,卫礼贤在北大当过德语系教授,王韬帮理雅各译中国典籍,傅吾康抗战时就在辅仁大学,等等,正如今天的汉学家经常来往于中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中国学人经常在国外讲学一样。本期瑞典汉学家马
蒋勋,祖籍福建长乐,1947年出生于古都西安。台湾著名画家、诗人、作家。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教学之余,著述颇丰。涉猎小说、散文、文化史、美学各领域,文笔清丽,说理清晰,代表作《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美的沉思》等。作品价值学界或有争议,但坊问拥趸无数,大明星林青霞即《说红楼》头号粉...
对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在抗战期间日伪沦陷区的表现,历来存在不同的声音,如葛胜华在《鲁迅的三位酒友》一文中认为他在抗战期间,出版了《辛巳文录》,是为日伪“粉饰太平”,有媚日之嫌。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当时沈兼士除了担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务外.还担任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的职务。从北平沦陷的翌日起,沈兼士即辞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职务,不再去故宫博物院了。
波士堂应该请陈永正做形象代言人。只有陈永正,确实让人觉得"商道即人道,财经也轻松!"
在幼儿时期,培养想象力是更重要的事,可以为将来的良性学习奠定基础。孩子的想象力要'保存'!发现身边有很多家长,常为了孩子的学习更好,而让孩子转学。当然,我并不是认为转学不好,相反,我的儿子也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经常和我们转换城市、转换国家求学。但是在帮孩子转学的时候,不应仅仅考虑孩子在成绩上、学习上会有多少进步为先,还要先考虑到孩子对学习环境是不是有排斥感,只有孩子心里有了安全感,才能尽快地适应环境、学得快学...
作者:李乐 期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8年第02期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辅仁大学史学系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自1927年起,张星烺应校长陈垣的邀请担任该系主任,其个人的治学风格对史学系的教学导向有决定性作用。幼年秉承张相文家学,留学欧美接受自然科学的训练,使张星烺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他对中西交通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地理学、人类学等辅助性学科的重视,以及对史学科学性的追求都影响到三四十年代辅大史学系的课程设置。他还注意沟通海外汉学,介绍西方的史学观念和方法...
张效彬(1882—1968),名玮、字效彬,号敔园,河南固始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秀才,后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归国后,任教于京师政法学堂。民国以后任北洋政府驻帝俄远东(伯力)领事,十月革命后归国,曾任教于中国大学、辅仁大学、朝阳学院等,喜收藏,精鉴赏,是民国时期北京著名的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其父张仁黼为朱翼盦先生岳父,张效彬即朱翼盦之子朱家济、家濂、家源、家溍的三舅。
《蒋勋说唐诗》 作者:蒋勋 蒋勋。著名学者。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我一生有过几次幸运和巧遇,其中之一是三十年代当上了斯诺的学生。当时他的本职是任英美两家报纸驻北平的记者。一九三三至一九三五年间,他应聘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兼了课。斯诺仅仅在燕大教了这两年书,而我恰好就在那两年由辅仁大学的英文系转到了燕京大学的新闻系。我毕业后,他也辞去这个兼差,
翻阅一张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往事历历在目。那是上世纪1942年的春天,当时我的家乡与北平均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之下,那年我九岁。兄长王德昌是本村里走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在北平辅仁大学就读。为了让我和他一起追梦,将我从村里带到了北平。
作者:穆雷; 杨冬敏 期刊:《东方翻译》 2012年第02期
台湾第十六届口笔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月14—15日在台湾辅仁大学召开,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日本、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提交34篇论文。本次研讨会由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辅仁大学外语学院和台湾翻译学学会共同举办。
以北大倡导的白话文及反礼教思想为假想敌,1930年代异军突起的辅仁大学在陈垣、余嘉锡的主导下逐渐形成有自家面目的文史之学: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目录学入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文根基;在治学取向上漠宋兼容,以考据见长但又不止於考据而已,肯定宋明理学敦士节、正人心的作用。七七事变后,辅仁的文史传统应时而变,转向援古证今的“表微”之学,在诗史考辨中寄托心事。基於陈垣、余嘉锡诸人在治学路径上的高度契合,及其弟子...
1942年夏,我负笈京华,就读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始列陈垣先生门墙。陈垣先生为史学大家,时皆尊称援庵先生。入学后,历年得聆援庵师亲授《中国史学名著评论》、《佛教史籍概论》及《史源学实习》诸课程,获益滋多,为我一生从事学术工作奠定初基。援庵师著述闳富,所著《元也里可温教考》、
父亲朱家溍1914年生于北京东城西堂子胡同。1937年进入辅仁大学国文系读书。1942年逃出沦陷的北平前往重庆,就职于粮食部储备司。1943年借调到故宫,参加“中国艺术品展览”的工作。抗战胜利后,1946年进入故宫古物馆。从此,父亲的大半生一直服务于故宫博物院,2003年在北京逝世。
人物简介南怀瑾,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1949年春赴台湾后,相继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