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良末,1938年生于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北京书画研究会会员,齐白石幼子。自幼随父学画,攻山水、人物、花卉,追求气派风格。他的艺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擅长画水、鱼虾、昆虫,特别是虾,善用泼墨,极具白石老人的风范。
画家经子渊有“诗书画印四全”说,几乎成了衡量是否达标文人画家称号的一把尺子。做到“四全”其实不太难,但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非易事了。纵观近现代画坛,能达到“四全”并具有较高水平者尚不乏其人,但称得上“四绝”的就屈指可数了。而“四绝”正是近现代画坛上几位大师的共同特点,如吴昌硕、齐白石。
大名鼎鼎的齐白石早已是家喻户晓了,一提起他,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画的活灵活现的虾。灵动而呈半透明质感的虾在水中嬉戏,或急或缓,时聚时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情态各异,着实惹人喜爱。然而白石老人取得这样的成就却是来之不易,据说他为画好虾竟打磨了八十六年的光阴,真是干锤百炼才打造了“白石虾”。
本文阐述了绘画艺术作中的“雅”与“俗”,从社会生活经历的角度对影响齐白石绘画艺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 从表象与内蕴两个层面解析了齐白石绘画艺术的“雅俗共赏”。
他,父母去世早,家境贫寒,诗、书、画、印亦无家传,本与艺术大家没有一丝联系。他,为了生计,13岁开始,白天上学,晚上到离家两公里外的两家客栈服务,挣得月工资18元。他,用火纸(当地土纸)临帖学画,用砖头、砚台代替印石刻印。他,两次当兵,复员返乡,在一座县城工作,也与艺术大家有天壤差距。然而,他现在却已是齐白石再传人,金石派大写意花鸟大家。他就是从淮安走出去的赵梅林。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双峰并峙的美术大师,徐悲鸿和齐白石尽管人生背景各异,年龄悬殊很大,艺术风格也不相同,但作为后生晚辈的徐悲鸿,却始终对齐白石尊崇有加、关爱备至。他们之间那种至真至纯、情同父子的亲密交往,已然成为我国现代艺术史上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历来被我国广大艺术丁作者传为佳话。
收藏有400多件齐白石作品的辽宁博物馆所藏齐白石作品居国内博物馆之首,以画种全面、精品荟萃而著称于世。今年是齐白石逝世60周年,这些作品于3月22日起亮相浙江省博物馆的“齐白石绘画精品展”。
2019年,湖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启动《齐白石全集》(典藏版)项目,继续垒铸丰碑。自清以降,中国美术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上世纪九十年代,美术界深感有必要对影响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已故艺术家们进行更多的了解和研究,上溯其源,力识其精,以穷本知变。
他用真诚朴素的心境面对艺术创作,以艺术家的温暖的良知去感知生活,感知世间冷暖、人情世故,并以情深并茂的艺术语言和形式,传递自身的精神世界和人间温情,所以李先海的作品既能感动无数的观众和读者,又能打动学院派的艺术大咖,进入当今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之列。造型艺术有三度之美。一度美曰:艺术作品的视觉形象美。指作品可视的造型形象之美——形体、空间、线条、明暗关系、色彩关系之美。此种美一般在各种艺术习作中存在。
南宋诗人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这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身健体。我国历来就有“书画人长寿”的说法,史料记载中有许多书法家都是长寿者。如唐代虞世南活了81岁,欧阳询活到85岁,柳公权享年88岁;元代杨维桢活了75岁,黄缙81岁,王恽87岁,王馨92岁才寿终正寝;明代董其昌、文嘉、沈周皆享年83岁,文徵明至90岁高寿方驾鹤仙逝;清代包世臣81岁,朱耷82岁,刘墉86岁,梁同书可谓...
怀念,便是放在心里。先生已走两月有余,仍然时常心心念念,偶尔拿起手机观看先生曾发来的短信,如禅的诗,诉尽艺术之思,如吉光片羽。与他人相比,认识先生较晚,缘起于齐白石论坛,了解于傅山之展。中间六年手机里只有电话,从未曾联系。傅山十二条屏打开一段与先生的缘分,“识真山”中,说的是傅山的真,其实是先生的真,是先生对真的期望、追寻,一追四十多年,分分钟从未停歇,他的真感染于我,感动于我——在世间尚有人有真的勇气,以赤子之...
近日,首都博物馆圆形展厅经改陈重张后的首展'近现代名家绘画作品展'正式与观众见面。为系统整理、展示和宣传馆藏精品,此次展览从400多件近现代绘画作品中优选67件(套),文物级别囊括了一、二、三级品,涉及名家近50人,这是首都博物馆首次对馆藏近现代名家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在展品的选择上兼顾了知名度、广泛性、完整性、典型性、稀缺性、多样性的原则.
纵览画史,诸如牛、马、鸡、狗、虎、龙、猴等,都有名家独善其场,唯独画猪没有大作流行于世。鲜为人知的是,以画虾名世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数次画猪。齐白石与猪的渊源,除了和他从小在农村生长的背景有着相当的关联之外,还有着个人对家的深刻情感,更象征着家园与他之间的羁绊。可以说,齐白石画猪的心理机制,除了一般艺术理论中谈到的生命本能、原始记忆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之外,还要和他的人生轨迹相联系,怀念家乡——或者说“乡土情结...
作者:林通; 李苦禅 期刊:《小读者之友》 2018年第12期
“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这是画家李苦禅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作画为人的真实写照。李苦禅年轻的时候拜国画大师齐白石为师,练就了精湛的画艺,养成了质朴的品格。他画得最多的就是梅、莲、竹和鹰,在他看来,梅代表坚贞不屈,莲代表淡然高洁,竹代表刚正不阿,鹰代表昂扬向上。而在众多品格中,李苦禅最重信义。
画家齐白石和作家老舍是忘年交。一次,老舍选了四句诗,请年逾九旬的齐白石用不同的画作来演绎。
相对于传统画派的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畲(音同“余”)是一个稍显黯淡的名字——而事实上,这个名字自有其难以遮蔽的光芒。作为曾经的满清贵胄,他历经清室倾覆、民国成立、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由王孙变平民,由北京至台湾。在他的文学与书画创作中,也表现出时代变局与文化更迭之下,那份沧桑与悲凉的况味。
他来自大名鼎鼎的义宁陈氏家族,在民国北京画坛堪称盟主,是齐白石的伯乐,
一撇白胡子,照相时一脸严肃。然而,说了一声“你好”后,这位头顶“最贵华人雕塑家”头衔的老人,就让记者颇有亲近之感。
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欲去,却被一条鱼挽留。它便于流水的动态中跃上了岸,成为永恒的化石,与子同在。当我在一位年轻的画家描绘的作品中,看到这条鱼的时候,我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境。心境与情境都有如这条石化的鱼儿一般,缠绵在时光深处,不时回头张望。
每一位画家都有自己笔下的"宠物"。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关山月的梅,这已是画坛佳话。而出生于东北吉林的画家王金海却钟情于南方的大榕树。他笔下的榕树葱茏蓊郁,绿色满天,像一柄绿色的天伞,尽罩在画面之中,密密层层,郁郁葱葱,给飞鸟以飞翔的活力,给人们以生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