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龙梅; 杜鹏; 苏晓峰; 穆慧玲; 白霜; 刘鹏; 李彤; 王若永 期刊:《人民军医》 2020年第01期
作者:毛平; 杨雪峰; 谭茗惠; 姜珊; 谢文照; 郭佳 期刊:《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02期
论述了事实孤儿的定义及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和现有事实孤儿心理健康干预及不足等。认为事实孤儿是儿童中的最为脆弱的一类儿童。事实孤儿的心理存在多种健康问题,包括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应对能力减弱。初步探讨和总结了国内外心理健康干预作用于事实孤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干预在事实孤儿领域未来初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系统地认识事实孤儿的心理...
作者:任长安; 罗庆云; 曹水莲 期刊:《福建电脑》 2020年第02期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成为当今社会养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个面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实现了心理专家管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用户信息、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功能。该平台的开发不仅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心理健康服务,节省医疗成本,而且有助于心里健康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
当前,部队练兵备战日益向高层次迈进、转型升级不断换挡提速、严抓严管已经成为常态,官兵承受的压力更大、面对的困扰更多,亟须各级加强心理疏导引导。检视一些部队的心理工作,总体上不够规范、系统和到位,还处于低层次循环状态。部队心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合力、综合施策,确保官兵心理健康、昂扬向上。一、当前官兵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紧张焦躁。
作者:王雅琴; 岑俊翰; 王骞; 周节 期刊:《大众科技》 2019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基本上也设置了自己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断完善自己的师资队伍建设。但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人数偏少,整体工作水平不高,这都成为阻碍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就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一个阐述,希望能引起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与有关问题和个人经历相结合,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影响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理因素的影响;最后是行动和活动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笔者的成长过程,然后根据自身成长展开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重因素。
作者:侯东辉; 于海英 期刊:《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23期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黑龙江省5个县域内19个乡镇中小学、教学点的578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教师“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显著负向预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在乡村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健康成长不利,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让其产生较为消极的心理,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管理工作。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提出将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望采纳。
作者:龚广宁 期刊: 2020年第05期
家庭和睦、国家兴盛是人民与国家的共同理想。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追求,3000多年前诞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的周公“嘉禾”文化正是现代“家和”的家国文化与儒家文化中“和”的哲学思想共同的文化源流。“家和文化”由汇集孝德、仁德、信德、谦德的传统家风衍变而来,演进到当代社会,保留的更多是向往家庭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强调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工作,这...
作者:陈旭东; 吕志娟; 赵冬颖; 刘茵 期刊: 2020年第05期
在国际社会全球化以及我国价值多元环境的影响下,“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探索价值观多元化新常态下的“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新常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新常态下的“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路径、创新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作者:黄小梅; 李桃林 期刊: 2020年第02期
对重庆市某中学初中二年级一个班级发放心理健康课主题需求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统计,最终“学会交往”这一主题总得分最高。
作者:崔倩 期刊: 2020年第03期
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不良思潮和思想矛盾开始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建立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小学生无法辨别对错和是非,独立意识远弱于成年人。小学生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极易产生错误的心理行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护小学生不受不良思想影响,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教育工作。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加深,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予高度重...
作者:孙海波; 李章春; 李欢; 朱思明; 王定瑜; 张峰 期刊:《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01期
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学校与社会关心且高度重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发展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重点论述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霸凌现象的关系,同时总结相关文献研究。通过综述、总结,对霸凌现象提出建议,比如教师应如何给予学生帮助、辅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如何防范此类现象的发生等。
对沈阳工学院2016、2017、2018三个学年大学生开学初填写的SCL-90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2017级异常率较低,但三个年级心理健康异常率总体差别不大;2016级男生异常率较女生高,其他年级男女差异不大,女生略高于男生。三个年级总均分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在各因子方面,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除2017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
皮亚杰提出的"客体永久性"概念对缓解分离焦虑具有重要作用。在早期的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家庭抚养者是否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观念,发展他们对客体恒长性的认知水平,是形成不同类型依恋关系的关键,也影响着个体成年以后的社会行为模式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心理状态。采用沙盘游戏,结合认知疗法,对青少年适应性不良共症焦虑的分析结果表明,亲子双方在依恋关系建立时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会对个体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性产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