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杂志简介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228/TP,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是一份致力于报道和推广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的专业学术期刊。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学者以及行业专家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它不仅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领域的最新进展,还涉及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人学等重要分支。
此外,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也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融合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应用。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它是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推动技术创新的理想场所;而对于工程师和从业者来说,则是获取实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来源。杂志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作者提交那些既有深厚理论背景又能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研究成果。杂志经常邀请知名专家撰写评论文章,讨论当前热点话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和思考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收录信息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杂志荣誉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历史收录
-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化学文摘(网络版)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1-201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3-2014)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杂志特色
1、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半角方括号中,如:“……模式[3]”。
2、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来稿题目限20个字以内,副标题不超过18个字;内容提要字数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以分号隔开。英文标题需注意大小写问题,英文关键词统一小写(本当大写的单词除外)。
3、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其中,中文摘要应在200字以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应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个实词)。
4、行文中的注释一律使用脚注,每页连续编号,脚注符号用①②……,其位置在标点符号前(引号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释应是对正文的附加解释或者补充说明,仅是参考或引用的文献等内容一般不作为注释出现。脚注请用宋体小5号。
5、基金项目:如果论文是项目成果,请按“项目名称(项目号)”的形式写出。项目名称与项目号两者都要有。
6、观点要明确,内容有创新,论证须缜密,引文须准确,应体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来稿文责自负。稿件若涉及版权等问题,由作者自负责任。
7、中文参考文献应使用中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与文字间无空格;英文参考文献应使用英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后有空格。
8、插图和表格:均应有中、英文图名和表名,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
9、正文中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别,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
10、来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学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