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杂志简介
《认知诗学》自2014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一本专注于诗歌研究的前沿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诗歌分析与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尤其在探索诗歌结构特征、情感表达以及文化背景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学术视角与方法论创新。该杂志鼓励学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一理念不仅丰富了诗歌研究的工具箱,也为诗歌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在诗歌结构特征的分析上,杂志倡导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统计学等手段,对诗歌的音韵、节奏、韵律、句法结构等进行量化分析,揭示诗歌形式背后的规律与模式。这种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诗歌的形式美,以及形式如何服务于内容的表达。同时,杂志也鼓励研究者结合定性分析,如文本细读、意象分析等,深入解读诗歌结构的象征意义与深层含义,从而实现对诗歌结构的全面理解。
在情感表达的研究方面,它强调情感与认知的交织,鼓励学者运用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诗歌如何触发读者的情感体验,以及这种体验如何影响对诗歌的理解与解读。定量研究可以通过情感分析软件等工具,测量读者在阅读诗歌时的情绪反应;而定性研究则通过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手段,探索读者情感反应背后的认知机制与文化背景。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情感表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认知诗学收录信息
认知诗学杂志荣誉
认知诗学杂志特色
1、文题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正文篇幅在8,000字左右,书评为5,000字以内。
3、文题下的署名区列出姓名、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单位所在城市、邮编
4、25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2—5个关键词。
5、需有英文的文题、作者姓名、一二级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6、注释和参考文献应分别著录。注释列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文后参考资料著录规则》,中外文参考文献分别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
7、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工作单位及部门、职称、学历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及电话号码、基金项目名称与编号),以便联系。文章正式发表时,仅公开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及部门、职称、学历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基金项目名称与编号等。
8、文章各章节或内容层次的序号,一般依一、(一)、1、(1)等顺序表示。
9、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参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0、稿件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11、一般三至四级标题为宜,不超过五级。正文字号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一级标题应加黑居中。
12、正文的书写格式、层次与序号写法如下:各级标题序号顶格书写,标题末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13、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来稿请用小四号字打印,同时提供打印稿和电子文本(word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