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实训论文: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在财务会计专业的运用 摘要:目前社会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还强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主要从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角度论述如何提高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财务会计人才。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实训 财务会计教学 财务会计人才培养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发展,社会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学历,还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另外还要求会计算机和英语等能力,除此之外,对会计人员的其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总的来说,不仅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会计操作层面的能力,还对财务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最新的企业财务运作来看,财务会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第一,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因为现代企业财务运作不只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的,它需要靠财务管理团队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单位之间密切协作,在涉及外联事务时还需要和外面机构进行密切合作。 第二,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企业的发展,会遇到不同的竞争者,市场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就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要把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并为企业的发展筹集所需要的资金,保证企业日常开支的现金流充足。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需要对当前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本文以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在财务会计专业的运用为分析对象,总结了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开设的基本问题。 1 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特点分析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更加接近真实的企业运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形象,它将企业运作的几个模块紧密联系在模拟情景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形成一套个性化的流程。从学生认识整体的企业架构组织,到学生分析产品市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组织车间加工生产,再到学生制定营销计划、执行财务预算等环节,都是严格按照真实的企业环境来进行的,这种模式让学生充分认识了企业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激发学生合理创新思想,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ERP系统中蕴涵的管理思想。 在具体模拟操作时,将会计专业的学生大致分成6 个学习实践组,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控制在5-7个人为宜,一个单独的小组就是一个模拟企业的代表。在模拟实践环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企业组织架构担任不同的职位,CEO(执行总裁)、CFO(首席财务官)、采购总监、销售总监、生产总监等。其中模拟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企业持续经营在10年以上,并且有着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市场形象,但是现在企业遇到的问题是生产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较低。模拟实践要求每组成员持续完成6至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模拟企业的竞争对手和自身实力旗鼓相当。小组成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公司的经营发展资金不出现大规模短缺、如何重新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并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等。 该实验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与排程、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在模拟经营的几年中,在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进行一番真正的较量,最终获胜取决于企业各个方面发展的综合平衡。并且每一年经营结束后,指导教师都会进行综述与分析,同时讲解在经营业务中可以运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 2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在财务会计专业运用的必要性 目前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强调的是学习其专业知识,而会计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科,学生缺乏整体管理理念,动手能力较差,另外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对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也不是非常清晰,因此,需要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可以弥补这些会计理论教学的不足,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涉及跨专业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模拟实训中,从采购、生产、销售、记账的环节,涉及到了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以及如何做现金预算,做财务报表等,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了解很多跨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2.2 使学生具有战略意识,提升其预算能力。ERP沙盘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必然遵循的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战略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发展壮大。如何制定企业的战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管理团队必须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基础上做出为将来发展负责的决策,所以在实验课程开始时应多花时间使学生形成战略和预算意识。 2.3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通过每个小组在ERP沙盘模拟中完成各自的任务,小组成员既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又需要和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集体荣誉感。成员之间在合作过程中,要密切配合,有效沟通,共同面对困难,这些合理科学的任务安排,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ERP沙盘实训课程在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ERP沙盘俱乐部。由于ERP沙盘模拟实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它不同于传统的实训课程,因此可以不用拘泥为课程教学这样的传统教学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刚入校时,参加学校的ERP沙盘俱乐部,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招收俱乐部会员,自己组织模拟比赛,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不再拘泥于课程教学,人数不受限制,专业不受限制,可以把各个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模拟学习,互通有无,相比较古板的课堂教学,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2 合理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本文认为应在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中注入新的血液,加入会计岗位课程和ERP 沙盘课程的设置。在第一学期可以设置基础会计和初级ERP 沙盘课程在实践中按基本会计岗位设置,着重进行出纳岗位和核算、审核与记账等会计岗位的介绍与实践,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的基本知识、职责与工作范围;在第二、三学期设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和中级ERP沙盘,进一步介绍各种核算会计岗位、稽核岗位、总账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的岗位职责与业务流程,并进行综合实践练习;在第四学期开设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高级ERP沙盘课程后,让学生根据模拟企业的ERP 沙盘实践产生的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分析与决策。 3.3 教师参加ERP沙盘的培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有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授课老师一般实训经验欠缺,只是知道基本的ERP沙盘操作还不够,因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ERP沙盘课程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只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才能对ERP沙盘有更深的了解,在进行课程讲授方面才能给学生更高的指导。目前用友公司和金蝶公司等财务公司都开展了ERP沙盘课程的培训与竞赛,让教师参与这些公司的培训与学习,可以提高ERP沙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为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财务会计实训教学问题与思考 摘要: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会计专业核心课。会计实训教学则是指导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然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诸如观念上不够重视、双师型教师比重略低、与实际业务相差较大等问题, 因此对于如何加强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解决手段是所有财务会计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会计实训教学提出一些问题与想法。 关键词: 财务会计;实训教学;校企合作 会计学由于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实物的一些基本技能。然而,现行的高校会计专业在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上以及教材使用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弊端,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现阶段各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但现有的实训教学往往并没能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许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几年,还难以胜任普通的实务工作。那么,这说明我们的实训教学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改革措施呢? 1 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训教学环节重视度不足 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虽然已开始改进过去的教育教学方式逐渐偏向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首要目标,但在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上,仍然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目前各高校总体来说主要会计课程大部分都开设了实训教学,但有的课时太少,也有部分只是走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重视。 1.2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的财务会计实训,往往似乎希望将所学内容全部包含进去,难免与真实业务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学生们也只能通过实训教材来接触各种会计凭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会计核算工作。由于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影响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1.3 在企业实习学生难以接触工作核心内容 实习是学校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财务会计资料属于商业机密,实习生直接到企业实习因此而受到限制。就目前提供实习环境的企业来说,在现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每个员工任务都十分饱满,实习生往往是“忙上添乱”。再加上企业的各项事务处理工作十分复杂,使各企业逐渐将越来越多的任务交由计算机处理,对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一定要求,即使接受了实习生,也大多不愿意让实习生接触财务核心系统,因此,实习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实践工作的机会。 1.4 教材落后于时代 实践教学教材大都陈旧落后。近几年由于新会计制度的陆续出台,会计实践内容必须随之进步,但目前多数高校依然使用陈旧落后的教材,导致实训内容与真实工作有出入。另外,现有的部分会计实验教材是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缺乏代表性;而有的教材则是有的编撰人员凭空编造的虚假财务资料,缺乏客观依据,且与实际操作情景有较大出入。 2 财务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措施 2.1 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发达国家高校中,实践教学往往占有较大比重,反映了发达国家高校对于课程职业功能性的重视。由于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实践中培育,所以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熟练工作。 2.2 强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也最终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会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②经常聘请企业教师来校指导教学,并让高校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实践制度。③老师之间互帮互助,让有会计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帮助其他经验相对缺乏的年轻教师,使年轻教师们尽快的成长起来,更多的了解实际工作情况,以适应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2.3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双赢式校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企业的实践,可以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生产一线。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训条件,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真正得到最真实的会计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和敬业精神。为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应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尽可能全面的模拟会计工作流程、环境、职能岗位等的会计模拟实训基地,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实习材料,改进模拟实验流程。另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注意与企业商讨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管理责任等,以保持长期的双赢合作,使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又有实效。 2.4 提高实训教材质量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使用脱离时代的教材,势必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将来实际业务脱节,给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应该由学校实训课程教师与校外企业专业会计共同研究讨论,编写既结合教学与会计实践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又与会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高质量的会计实训教材。并随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积极修改教材并推出新版本,以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通过提升实训教材的质量,既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会计方法,又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基于财会信息化竞赛的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优化管窥 摘 要: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财会知识的兴趣以及努力学习的激情,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其综合素质水准,浙江省自2004年始组织在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大学生举办财会信息化竞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为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综合素养,有效应对竞赛,必须进一步深化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尤其在模拟实训环节。本文回顾了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现状,结合竞赛要求,提出综合性教学对策,并从主题、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入手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会信息化竞赛;会计模拟实训;综合性教学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学习会计核算知识的最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关键能力――核算能力,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核心课程,学生只有从根本上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才能胜任会计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其他的如《财务管理》、《税务会计》、《审计》等其他专业技术课程,只有在学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核心知识和操作能力之后,才能全面展开,这些后续课程重在讲述会计信息的利用、分析与检查。 与此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是围绕会计职业岗位展开教学,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因此,为完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从编制记账凭证开始,到登记明细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这一会计核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安排会计手工/上机综合模拟实训。 一、浙江省会计信息化比赛概述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为促进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加强财会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将来从事财会职业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发掘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实践能力的考查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倡导、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自2004始开始举办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这是一项面向浙江省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十分重要的经管类学科竞赛。该项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自2004年举办首届竞赛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参赛高校数由2004年的近30所,发展至2011年的63所,参赛人数每年有上万人,成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项赛事。 1.竞赛程序。浙江省大学生会计信息化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两个组,采用初赛(笔试)和决赛(答辩)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竞赛委员会派人监考,时间为一天,竞赛采用封闭式考场,初赛试题由竞赛办公室在竞赛开始前在竞赛网站上公布。竞赛决赛采用答辩形式,每个参赛队伍直接进行答辩。 2.竞赛形式。初赛阶段以开卷形式,采取案例分析方式,通过每组内三位成员集体协作来完成,旨在考查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决赛阶段以综合分析题为主,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该项竞赛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命题方式。本科组竞赛初赛试题,以一家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内容涵盖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ERP、金融、法律等知识,出题五到六道,每一题中包含1-2个方面的知识点,相当于将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命题上需要多个专业方向的教师协作来完成,这种命题方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4.竞赛内容。高职高专组竞赛的内容主要为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试题综合性强,通过竞赛对提高职业技能有较大帮助。竞赛获奖的同学已经具备了担任会计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要求。 本科组竞赛内容为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ERP、金融、法律等知识。高职高专组竞赛的内容主要为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实用性强的知识。 5.命题方式。初赛试题全为案例题,委托省内外高校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命题,也邀请著名企业参与命题,以使竞赛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竞赛决赛采用答辩形式,每个参赛队伍直接进行答辩。主要考察学生对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传统会计模拟实训瓶颈 在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模式下,作为学习者的个人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强化服从与忠诚的年代,灌输式的教育是能够被学生接受的。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在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其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对事物的评判不再是不予异议的唯唯诺诺。再加上20世纪末期进入了信息时代,丰富的域外文化和大量信息蜂拥而至,因特网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它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由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微波、光纤通信网络,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末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近年来,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13000-14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本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还有报告说,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5年翻一番,《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即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头脑变得“复杂”起来,权利意识、法律观念和选择的愿望使得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教育模式填鸭式的“灌输”特性必然形成抵牾,甚至形成某种潜在的逆反心理。 总之,方法的陈旧落伍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灌输教育的实际效果被削弱。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学习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具体的会计实务应用能力也不是只靠传统模拟实训模式就可以培养形成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面临的挑战意味着更新传统模式的紧迫性。 三、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优化方向――“综合性教学” 鉴于省财会信息化竞赛活动的办赛宗旨,在于激发大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兴趣和激情,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认识,锻炼学生对管理信息化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实际业务处理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国内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综合性教学理念和办法就是在该竞赛引导下,对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财务会计的综合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并用以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 (一)综合性教学与会计专业素养的关系 综合性教学是提高在校大学生会计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会计,又高于会计,宽于会计,倡导多学科的整合,多能力的运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素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专业素养的提高。 对于学生而言,综合性教学还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最终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 (二)综合性教学方案 综合性教学方案大致上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任务驱动型。这类方案适合让学生在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例如:如中级财务会计自身的会计核算任务,包括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的整个流程。这类活动因为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具体,故比较适用于中低年级。 第二类是问题驱动型。这类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学生自己提问,并围绕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从而确定研究主题,这样的主题更具自主性,更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对于账务处理程序的选择,以及该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这类活动具有探究、研究性,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故较适用于高年级。 (三)综合性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成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教学策略包括:多元目标导向策略、主题探究策略和多元评价三大教学策略。 1.多元目标导向策略。多元目标指的是以提高学生记账、算账、报账和用账过程中综合运用会计和财务知识的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外延的目标体系,它讲求目标确定和达成的多元化。多元目标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综合发展。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多元的,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这些多元目标中,始终要把财务管理素养的提高作为根本目标。中级财务会计只是要求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具备基本的会计岗位任职技能。但我们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学生单纯机械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是学生在开展模拟实训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会计知识、能力对会计要素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具体知识内化而成主动的直觉反应。 2.主题探究策略。综合性学习方式以主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它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来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主题探究是指导学生以其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步骤,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在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的综合性活动中,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主题,指导他们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与方法,开展资料积累与处理、社会考察、实验操作、交流反馈等实践活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相关会计知识,增强探究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综合素养。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依据思维的五个阶段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即设置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假设、验证假设。我们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课例研究,提炼出在会计综合性教学中实施主题探究策略时的五个步骤:确定主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成果展示――拓展与延伸。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探究主题的难易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如在低年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低、自制能力差等特点,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探究的方式多一点。而在高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放手多一些,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或自主探究。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总之,会不会学习?换言之,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自主学习方法的科学化,对广大在校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在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综合性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的方法有:各相关知识点“结合”,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会计课程与财务课程的“结合”等。在整个教与学活动中,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除了有教师的点拨、示例,还应适当融合有关方法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更好地、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的系统知识,形成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论《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 【文章摘要】 财务会计实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入实训体系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本文将对《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课程 1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的概况 1.1 教学环境 随着《财务会计实有关务实训》教学准则的颁布,各个学院开始大力加强财务会计实训的有关实训室建设,主要包括会计手工实验室(1)会计手工实验室(2)会计软件实训中心以及企业ERP实训室等四个实验室。实验室由硬件和软件设备组成,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满足学进行财务会计实务训练项目的要求。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配备了基础的教学资料和设施,使学生能够进行实训练习。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施,保障会计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时,该学校还建造了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苏州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明诚会计师事务所等事业单位,安排学生去这些企业进行会计实务训练,由校内与校外的老师共同进行《财务会计实务实训》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的缺陷。 1.2 教学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的课程实训是《企业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训课程。实施有效的财务会计课程实训可以加深学生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实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会计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生对财务会计内容、目标、会计组织的清晰认识和理解;二是加强学生全面认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框架、基本方法等;三是提高学生掌握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办理的实际流程、相关会计凭证的填制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的基本能力;四是学生需要加强学习企业外来凭证填制方式,熟练正确地根据原始凭证及规范的要求,科学地编制记账凭证、登帐对账,编制主要财务会计报表;五十不断提高学生记账能力水平,计算机熟练水平、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严谨的职业素质能力的综合培训。 1.3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从内容设计思路、组织方式与目的等方面介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课程内容基本都是以会计基础模拟实训为主,而财务会计的有关实训相对较为匮乏,有的设置了财务会计实训,但内容基本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内容相差不大,只是其经济业务相对复杂些。《财务会计实务实训》的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进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在进行实训时,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根据实际账务的具体情况,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会计岗位的设置以及会计核算的要求,突出会计核算实际业务操作。由于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包括出纳、核算、审计等,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的设置模式,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和监督。因此,财务会计教学在组织上需要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出纳、制单、审核等多个岗位,组成实训小组,轮流担任,满足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财务会计实训的目的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独立编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报表,提高其动手能力。 2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1 实训项目设计有待完善 实训设计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训没有落实到实处,教学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设置一些财务会计实训,比如每学期安排10-20学时的实训课程,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财务会计实训贯彻落实,导致会计实训形同虚设。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单位没有对实训的具体内容、实训方式以及实训标准制定详细的准则和规划。 解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的具体教学内容、要求以及目标,制定一套有机嵌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系列“企业典型经济业务核算单项仿真实训”项目。(2)对会计实训课程科学合理安排,采取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深入的模式,提高会计实训的覆盖面积以及其仿真性,利用先进的手段严格要求,设计好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具体环节。(3)任职教师需要根据会计实训的要求和标准,开展单项仿真实训,在进行嵌入式企业典型经济业务单项仿真实训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 2.2 师资队伍实务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训任职教师基本都是专业的会计教师,实训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却相对缺乏实训经验,实务知识比较欠缺,对企业实际的业务操作程序不熟悉。 针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学校需要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实训培训,鼓励会计教师利用放假时间去相关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挂职定岗培训,熟悉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的背景,增强教师自身实际业务能力,实现会计专业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从而保障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际会计业务操作能力的提高。 2.3 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有待建设 许多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实训场地仅限于实训室,并且只有在进行建账实训时采取相关企业参观。在参观过程中,由于耗费经济成本较高,所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 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成立一个记账公司,主要进行会计咨询、记账、报账等业务活动。在进行财务会计实训时,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参与企业记账业务,以“做”代“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尝试建立现代物流学院,成立物流企业,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会计实务实训》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参与物流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总结语 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会计专业业务处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各大院校需要重视《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管理,科学设置实训课程,不断提高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文章以一个项目教学实例,从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考核评价设计三个方面对一次课的单元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财务会计实训 项目教学 单元设计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能力课,该课程内容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是一门融理论性、技能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非常适合进行项目单元化教学。按照会计各个工作岗位的核算要求,将会计工作流程设计贯穿整个项目(模拟星辉家具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月份真实完整的经济业务,完成从建账—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核算流程)完成实训任务。通过项目单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目的。 1 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要点 (1)将课程内容按照实施的时间划分为若干单元,一次课为一个单元,一般课时为90分钟。单元设计首先要确定各个单元的能力目标,然后再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及其他目标等。(2)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课程所有的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3)选定每单元课程训练单项能力的任务。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准备大量训练任务,进行反复训练。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4)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实践教学的各项准备。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安排训练的项目任务,不是仅着眼于知识理论和概念。(5)做好有关的知识准备。但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应尽可能是“系统的应用知识”。教师应当从实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的、系统化的改选。以课程项目任务的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单元涉及的知识内容。以“知识理论够用”为度,以课程的项目任务为衡量标准。系统的知识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成任务之后,归纳总结出来。 2 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思路 财务会计实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知识点多而且碎,很容易学也很容易忘记。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整个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再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任务目标、项目载体、学生主体的思路进行元教学设计,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 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内容 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设计既需要能够吸引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难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启发诱导以及学生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级注册会计师1班的一次课为例,对项目教学法下的单元设计进行探讨。 4 项目化教学单元课程教学设计点评 课程实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由实际的案例引入,以星辉家具公司2012年12月份经济业务为载体,以建立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登记期初余额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学生有能力训练,课程有知识的归纳总结。且知识的引入是由实际操作需要引起的,不是由知识体系引起的。例如,要建立总账、明细账,就讲授总账、明细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见表1、表2)。 5 项目化教学单元教学组织形式 (1)按班级授课,进行校内实训,,如果是多位教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教师分工安排。(2)根据学生成绩综合平衡或自愿组合分组,建议每6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考勤与纪律考核。小组成员之间可实行分工合作、岗位轮换完成综合实训项目。(3)教、学、做一体化,以老师讲解为辅,学生实操为主展开训练。(4)主要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5)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采用项目式单元教学,体现高职教育职业化、实践化特色。项目化单元教学融合了岗位任务完成所需的职业环境、岗位要求、典型案例、职业工具和职业资料,再现了大量真实的会计职业的账、证、表,满足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要求。 6 项目化教学单元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表3) 7 结束语 在高职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后,教师必须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精心进行课程单元设计。项目任务设计中的任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能够让学生在解决任务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中,同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之具备一般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未来走向会计工作岗位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探讨 【摘 要】中职教育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本文就我校的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校 财务会计 模拟实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向社会输送不同层次的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的教学,不仅要搞好理论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众所周知,由于会计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使得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出现了诸多困难,学校的财会模拟室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运用模拟室搞好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的必要性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其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方面,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技能的突出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具有时代适应性。 第二,会计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它包括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有与之相配套的专业技术操作方法。财务会计作为其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是学习各项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报表的编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知识,还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实践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就用人单位在会计方面的用人要求而言,大多要求招聘的人员必须有较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上岗就能工作,往往没有岗前培训。 第四,就目前我校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工作来看,在财务会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所占比重较小,课堂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课时结构不合理,使得在后期的综合模拟实训中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不会运用。 二 财务会计实训计划、内容和方法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其内容较多,因此,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中通常安排在两个学期进行学习,而对这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并没有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只是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泛泛地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该门课程来安排系统的实训教学,加强实务操作。下面结合我校财务会计的教学现状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1.财务会计的实训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那么财务会计的实训则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单项实训应放在课内,与理论课同步进行,综合实训放在课程结束后安排时间进行。单项实训与理论课学习应各占一半时间,综合实训在课程结束后用大约3周时间全天进行。 2.财务会计的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应包括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 第一,单项实训。(1)货币资金实训;(2)应收及预付款项实训;(3)存货实训;(4)对外投资实训;(5)固定资产实训;(6)负债实训;(7)所有者权益实训;(8)收入、费用和利润实训。 第二,综合实训、编制财务报表。以某一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例进行综合模拟,编制财务报表。 3.实训方法 第一,单项实训应充分运用财会模拟实训室的条件,完整地再现现实工作中的办公环境、程序、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现场办公、做账的真实性。 例如:对于货币资金部分的实训,首先是布置模拟开户银行、单位出纳的工作场景。其次是尽量出示实训所用的单位印鉴章、银行票据、结账所用印章、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记账凭证、经济业务及各种实习用品。最后是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在各组进行岗位分配,明确岗位责任,各负其责,并适当地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开始先填制有关原始单据,在开户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建立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接下来根据经济业务的先后顺序,由负责填制原始单据的同学填写原始单据,如转账支票、商业汇票申请书等,负责编制凭证的同学按照原始单据显示业务编制收付款凭证,凭证传递到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的手中,由两个出纳来分别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月底进行结账,并将银行日记账余额与对账单余额核对,如果二者不符,则需要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所有这些实训步骤都要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动手操作完成。 第二,综合实训部分要给出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大约40个业务内容,结合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明确会计核算程序及建账要求,建立一本总账和两本日记账,学生人手一套。首先根据资料建账,其次是根据业务资料编制记账凭证,再次是根据要求的核算程序登记总账和日记账,所有业务登记完以后进行结账,最后根据总账余额进行试算平衡,如果试算平衡,则可以依据平衡表来编制财务报表。编制完报表以后将凭证装订成册。 如果说单项实训使学生对理论课上的概念和理论有了充分的理解,那么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帮助学生熟悉了会计的循环系统,了解了会计的工作特点和流程以及会计信息的生成原理和内涵,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技能操作基础。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高职财务会计类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实训基地与教学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课程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主导着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本文结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类;示范性实训基地;实践;探索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标志,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更是办学实力重要展示平台。财务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等10专业)是广西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在校生人数也是最多的专业,具有覆盖面广、受益人数多的特点。加上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时会计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财务会计实训基地,是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人才的需要,在众多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推广示范优势。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管理问题。 一、建设财务会计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一)广西会计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需要建设财务会计实训基地 当前,广西正面临国内外多区域合作新兴机遇,抓住机遇,获取资源,发展自我,既是发展优势产业群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的内在要求。广西为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台了推进广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实施龙头企业和名牌带动战略,在产业集群发育较好的地方,引导集群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和同行业分工发展,鼓励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将核心业务以外的业务剥离,衍生一批配套企业。显然,广西区域经济建设新举措给财经类专业面向新发展、新需求带来再发展的契机,因为,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针对广西进入东盟商务区的远大前景,紧跟时展,瞄准广西区域经济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旺盛需求及对财务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术、能力的革新要求,建设财税金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达到为企业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财税人才的目的,符合广西会计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需求。 (二)财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是会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条件 从会计政策层面看,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39项新的会计准则;2007年1月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步在其他企业推行;2008年,财政部又对部分新准则作了相应修订;2009年以来新税制出台和实施、2011年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等等,使得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将越来越高。而会计核算的日益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均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及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企业来说,由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和责任性,学生真正顶岗实习困难大;相对于会计专业每年大量的毕业生而言,会计岗位却是零星而分散的,“会计职业保密性”与“计岗位的分散性”造成会计专业实训难、实习难。在教学上,会计工作过程、业务操作示范等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讲述进行传授,枯燥的表述难以完成以“职业判断”和严格的“处理流程”为特点的课堂教学任务,也难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有碍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建设财税金融实训基地对会计实训教学可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下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判断力和业务处理能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承担岗位培训任务,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用人机制的变动,高职毕业生就业已由国家统一分配变成自主择业。在旧的分配体制下,国有单位负担有为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实践培养的义务,不会因为学生实践能力弱而拒绝接收,这也是导致传统高职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弊端的一个原因。然而,当前毕业生就业分配采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途径,社会的竞争与效益性原则迫使用人单位必须选择那些上手快,能力强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一个经过很长时间培养才会闪光的“金子”,因此,会计专业教育必须承担起原来由用人单位承担的全面培养具有综合能力毕业生的任务,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对会计专业教育所提出的挑战。面对原来由国家共同承担的巨大培养任务的转移,单一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实力已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底子薄、基础差的职业院校而言,这一负担已过于沉重,为此,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模式,建设财务会计实训基地服务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势在必行。 (四)是学校发展和建设“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的需要 广西区教育厅2011年启动的“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全面带动我区高等学校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为实现学校自身发展和建设“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推进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为促进专业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对财经大类专业建设的特色引领作用的发挥,提升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建设财务会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十分必要。同时以财务会计实训基地为依托,更有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起到引领、示范、辐射的优势专业作用。 二、我院财务会计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一)组建“校企政行”四方联动的项目建设团队 按照基地的教学、研发、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要求,为实现本项目建设目标建立了“校企政行”四方联动的建设团队,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社会影响力强,优势明显。 本项目建设团队校、企、政、行组成情况如下图1: 图1:“校企政行”四方联动的建设团队 (二)努力营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建设功能多元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与教学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课程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主导着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内容。由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专业教学统筹学历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所以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能力中心的人力资源观”为指导,坚持“以岗位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的原则,专业建设依托商品流通行业和制造行业及合作企业,构建“岗证学训”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岗证学训”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实践导向的模块课程,彻底改变了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课程结构,专业实践活动从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变成课程的主要部分,实训基地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场。为此,在实训教学方面,针对不同的课程以“职业化”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在实训基地建设时我们努力营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多元实训基地。 (三)实施项目课题策略突破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瓶颈 投入不足、经费短缺一直是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方面,除了学院的资金投入外,我们认为,既然课程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主导着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内容,那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就是一个整体,于是我们实施项目课题策略突破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这个“瓶颈”。 在实践中,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渠道我们主要以三种方式解决。 一是项目课题立项,专业建设和教改与实训基地建设同步进行。例如,我们通过“沙盘模式在会计系列课程中建设与实践”这个新世纪教改立项项目获得的资金资助及学院配套资金,2007年7月与金蝶南宁分公司共建金蝶ERP实训室,同年10月建成沙盘模式教学实验室,配备工业沙盘一套共6个盘面及若干适用于会计系列课程教学的自制沙盘教具用于沙盘模式在会计系列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场所。与此同时,与金蝶南宁分公司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为与金蝶南宁分公司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再如,抓住广西启动“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和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良机,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载体,分别申报这两个项目并获得成功,得到到的项目资金共计235万元,用于实践条件改善的资金不少于100万元。事实上,项目课题立项这种途径既解决了实训基地建设的部分资金问题,也使得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主导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与教学相辅相成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是通过项目申请财政专项经费。2010年我们向区财政厅申请财会系实验室专项拨款20.48万元新建“全程式”职业情境实验室和多媒体综合教室。2011年获得100万元实训基地专项建设经费的支持,夯实了原有的实训室的基础,并新建、扩建和完善了实训室硬件和软件设备,既优化了实训基地结构,也满足了教学上的需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是与企业合作,以签订科研合同和捐赠协议书的方式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或提供的设备。这种方式既对校内实训基地,也建立起良好的校企互助合作共赢的机制,真正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例如与合作企业签订科研合同、准订单班培养方案、教师能力提升合作理事会、学生能力发展理事会等,校企合作向更加务实和更有成效的方向发展。 (四)借助平台促进交流,发挥实训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借助“示范校建设平台”和“校企政合作平台”促进沟通交流,较好发挥了实训基地示范辐射的作用。 学院通过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学院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借助“示范校建设平台”,我们利用学院对示范校建设的统筹安排,同时抓住新校区建设的机会,运用学院在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对校内实训基地按“职业化”情境新建、改建实训室,综合利用现有的实训资源,拓宽实训基地的功能。 在“校企政”合作方面,我们以实训基地为平台,综合运用学院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提高专业辐射能力。最典型的案例是承办第三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西选拔赛(会计技能赛项)。我们在进行会计技能竞赛的同时,成功举办了会计专业内涵建设研讨会和企业推介会,尤其是会计专业内涵建设研讨会,为参赛院校之间学习与交流、会计行业管理职能部门财政厅与院校之间的沟通提供契机与场所。通过承办这次活动搭建起的竞赛平台促进了校企之间深度融合、校校之间交流与沟通、校行之间的合作。 三、对财务会计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财务会计类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教育理念的前瞻性问题、校企融合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问题。 第一,关于教育理念的前瞻性问题 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本质属于课程和教学问题的一部分,必须把实训基地建设与高职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性研究。只有这样,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性才是明晰的,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时才能充分体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顶岗实习上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二,校企融合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 高职教育采用实践导向的模块课程,实训基地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场,怎样才能建成具有职业性强、共享性高、示范性好特征的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如通过“筑巢引凤、引企入校”的形式来实现校企融合,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从资源共享角度看,校际间同类型的实训基地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目前,广西高职院校主要走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各自联系企业行业的路子,部分高职院校在某些项目上通过采取小规模的校际共建的形式开展学生实训,但总体效果不太理想。我们认为,整合现有实践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实训基地建设基础较好的某些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建设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如财经职教联盟),进一步完善实践实训条件及配套管理水平,实现与各类院校资源共享、与企业资源共享,拓宽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示范功能与辐射效应,为广西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也为探索广西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范式。当然,实训基地共享需要建立共享机制平台、共享激励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实训基地共享师资库,具备这些实训基地共享的基本条件,才能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第三,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问题 目前,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三种渠道:一是争取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或财政资金支持、二是争取社会多元投资、三是争取银行贷款项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获得这些渠道的资金。从我们财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看,以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区域紧缺人才并结合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申请立项项目从而获得财政资金支持是获得资金来源的途径;在争取社会多元投资方面,遵循 “以实力求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利他求利己”的原则与企业合作有助于实现融资达共赢的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则,有效吸纳社会资源,努力营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不断改善实训基地条件,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通过拓宽技术服务领域,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结合层次。 作者简介: 叶桂中(1963.12—),女,广东阳江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教学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会计教育。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基于学习领域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设计 摘要:《财务会计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起到连接课堂和工作岗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零距离就业的一座桥梁。本文基于学习领域和"教学做一体化"的理论,探讨合理可行的《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分析了基于这些理论之下带来的设计中的不足。 关键词:学习领域,教学做一体化,工作过程,情境教学 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实训》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通常紧跟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两科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之后开设。旨在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会计手工账实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和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模拟工作实践,完成相应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顺利实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学习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经验的同时,结合多年"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总结、完善、再实践,循环往复以期提高。 一、基于学习领域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 (一)从"工作领域(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 1. 确定教学的工作岗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职业教育实施了学习领域课程改革,这场课程改革也影响到我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通过由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的过程,即"工作领域(行动领域)一学习领域一学习情境"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学习领域课程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与传统的学科知识领域没有对应关系,学习领域主要是通过学习情境来实现工作领域的需要,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每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 基准学时) 三部分构成。 实际上,我国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出现了类似理论,比德国的学习领域概念要早,这就是大家熟知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陶行知在扬弃王阳明的知行观和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后提出了该理论,并不断加以充实。他说过"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即学什么决定于做什么,教什么决定于学什么,做决定学的内容、学决定教的内容。现在的文章也说成"教学做一体化"。 尽管学习领域、"教学做合一"抑或"教学做一体化"措辞不同,但其思想追根溯源是相同的。依据上述理论《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建设方向就是创建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任务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与应用全方位融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其教学内容应该来源于工作领域,来源于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工作岗位。通过参考对财务会计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进行充分调研数据和资料,根据财务会计岗位群从业人员的描述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并参考相关职业标准,以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再结合本校教学相关规定和就业实际情况,确定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内容。考虑到学生可能就职的企业和岗位需求,加上教学时间比较紧,于是除去要求较高的资金岗位,除去学生还没有学过的成本核算、税务相关岗位,《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涉及的工作岗位只要是出纳、往来核算、财产物资、工资及财务成果核算五个常见岗位。 2.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五个基础教学工作岗位后,学生如何才能完成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尽到岗位职责,符合岗位要求,并配合其他岗位工作呢?这当然需要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采用职业能力表述的学习目标不是封闭性而是开放性的,与该专业有关的职业行动领域及其任务设置是构建该学习领域里学习内容的基本成份。接下来我们按每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层面进行开放性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出纳岗位为例,分析见图2,篇幅所限其他岗位的职业能力就不逐一展开列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专业能力因岗位职责不同而不同,而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表现为一种个体素质,辅助完成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岗位的专业能力通过对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在短期内就能达到;而素质能力不是只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短期内就能做到的,素质能力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慢慢养成,与接触到的人和事、家庭情况、教育情况、工作情况、生活境遇等社会环境都有关系。由此我们明确了《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设定《财务会计实训》学习情境(项目) 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目标主要是五个岗位的专业能力,怎样通过课堂帮助学生获得各岗位专业能力呢?通过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即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工作任务案例学习来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与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按照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解释,情境教学是与一种特定的环境,即与一种确定的企业现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各个"学习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案例学习,要在以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情境"中实施。而这些"学习情境"是经过教师的职教教学论分析及整合来构建的,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企业的职业行动逻辑,即与实际的工作过程序列实现"同步",从而使得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 《财务会计实训》学习情境分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立足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五个常见的岗位,这五个岗位不一定是同一家企业的工作岗位,并且岗位任务之间不用简单或复杂程度进行区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我们可以按并列式结构编排组合为第一个情境项目。第二个项目是综合实训项目,以"工作过程导向"设置任务,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依次完成模拟企业某一个月完整的账务处理工作的。最后根据完成项目任务的时间和给定课时统筹安排,划定项目内容及学时。 二、基于学习领域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实施 基于学习领域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下面几个特色。 (一)行动导向型 "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工作任务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无论从教学的理论层面,还是从教学实践的操作层面,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是离不开行动导向的。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尽管可以通过广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但其基本原则就是"行动导向",不仅表明教学内容是按照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财务会计核算"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而且表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行动者。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监督者、评价者,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学习领域确定的课程标准,构建学习情境,通过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在行动中师生的"行动"应相互协调,指向相同的目标。 (二)"教学做一体化"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转变师生教学观念,克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岗能力。根据陶行知先生"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我们现在多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教师根据所教模块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个体的差别,采用岗位分工、角色互换、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引领。在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中常用的主体教学法是项目教学法,可采用"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任务布置项目实施相关知识渗透及操作示范训练环节的指导、评估、纠错与回馈项目成果验收师生点评及学习激励巩固提高项目小结下一个项目部署"等具体步骤。 (三)合作性学习 课堂实践性教学解决一个老师同时指导五六十个学生的有效方法是分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还有诸多现代学科理论支持。该方法被认为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教学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以学习目标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师生、生生合作为主要动力,采用岗位分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中,一般4-6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男女比例协调、成绩分布均匀,各组实力相当。这样内部能够互帮互助相互带动,外部水平相当竞争气氛会更为活跃。小组划定后可固定座位方便教师考勤、观察和监督进行课堂管理,也方便实训教室的管理。 (四)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他素质能力的培养 财务会计实训课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项目和计划进行实训,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兴致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行动导向教学过程具有互动性: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监督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性学习。老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资料,自己寻找教学内容,并在团队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者边做边讲,学者边看、边听、边做、边想。教者的做是教,讲也是教,学者的看是学,听是学,做是学,想也是学,教和学都指向同一事项,教和学统一于做,教学做是合一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眼看、耳听、手做、脑想。眼、耳、脑、手并用,共同发挥作用,对于喜欢形象思维的学生来说学习效果更为明显。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协作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在对学生成果展示中进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及时的学生评价 《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把学生评价引入课堂,成为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自我认识的一种学习指引。学生评价关注每个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整个学习过程中种种情况进行的全方位的跟踪记录、监控和指引。首先,评价的内容不只评价实训结果而是需要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社交技能、小组活动参与情况、情感态度等全方位的内容,评价内容是要发给学生的,可作为他们行为方式的指引和参考,以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采用开放式的评价,评价主体不只是教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正面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进行自我调整提高;另外,学生评价要及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反馈给学生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或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那么学生评价一定要及时并尽可能准确详细进行记录和评价,及时的评价及时的反馈,学生才能及时参照做出反应。 三、基于学习领域《财务会计实训》设计的不足 以上是基于学习领域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描述,很明显课程设计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情境项目的设计包含的只是教师理解的工作中典型任务,在某个企业或者某个行业是典型的,那么换一个企业或者换一个行业还会是典型的吗?这显然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定位带来的,尽管学习领域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带给职业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但是达不到学科知识的总量,学习领域课程下知识迁移能力得不到训练难免就业面窄,不利于就业后的转岗转工;另一个不足就是只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考虑课程结束时学生目标能力的学习检测,学习效果观察不到,当然加入检测要消耗课时,需要更多资源。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改进高职财务会计实训的建议对策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财务会计的实训存在着课程实训资料缺乏“仿真性”、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实训环节考核比例较少等问题。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加强学生财务会计职业意识培养的建议对策,旨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缩短其职业发展的适应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实训;建议对策 财务会计课程是各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更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据《中华财会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应具备能力的调查中,“实际操作能力”为65%排在第一位;能容忍会计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最长时间依次为:3个月40%,6个月以内34%,1年以内24%。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研究其实践教学对加强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实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模拟资料缺乏必要的“仿真性”。目前我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会计核算实验来进行。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束缚,与课程配套的实训资料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会计仿真情境;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静态,这与企业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动态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让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调整过程,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专业性强,更新内容比较快。而教师仍难以改变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原因是由于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工作的阶段性和时间性、工作环境的限制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校外实训大部分只是走过场,应付实习任务,无法接触真正实际业务,也无法全面掌握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流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局限于校内实训,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服务于实践。 (三)考评上缺少对实训环节的关注度。现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仍倾向于闭卷考评,或者实践考核最终无法实现质变、无法转化为卷面形式,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且课程考核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较少,大纲要求校内实训占20%,校外假期实训占10%,而且基本以平时分形式出现。这与社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相符,严重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鉴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会计专业,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就业形势明显供大于求。因此,对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解决财务会计实训过程在存在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按照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优化实训内容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1.布置学生调查任务,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首先得让学生通过发调查表的形式向企业调查对各会计岗位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归纳汇总调查结果,明确企业对会计主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现金出纳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让学生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实训起来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起到更好的实训效果。 2.细分财务会计岗位层次,确定相应岗位层次的岗位能力要求。根据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本人认为财务会计岗位可细分为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岗位层次确定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如出纳岗位要能完成支票等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以及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成本会计岗位要求具备综合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并能协助参与成本控制。 3.建立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进行的实训模式。通过上述细分会计的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建立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构建并优化财务会计实训内容体系,使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强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建议将财会会计的实训内容将划分为出纳岗位实训、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实训、材料会计岗位实训、资产核算岗位实训、工资核算岗位实训、负债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成果核算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八大模块来进行实训操作。此外,通过细分财务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财务会计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即岗位的能力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 (二)开展情境实训、小组合作实训模式,让学生分岗、轮岗进行实训,突出岗位意识培养 1.模拟企业的职业环境 (1)模拟企业的职业环境和实训工具准备。“将企业搬进课堂”,在课堂中营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到“真实的企业”工作,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组建实训小组 根据财务会计实训需要科学组建实训小组,各实训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小组成员要注意性别结构,活跃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组合。会计角色大致为总经理、会计主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现金出纳;每次实训要选定各小组的组长,组长负责分岗、轮岗、传达实训任务、收缴实训作业,并安排实训结束后的小结发言人等工作,强调每次的单项实训角色扮演要进行轮换,直至全部角色扮演完成。 (3)分岗位进行业务操作 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分岗位进行业务操作,让他们学习了“如何工作”、对相应工作岗位形(下转第98页)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对财务会计实训的思考 一、财务会计实训的现状 取得会计上岗证已毕业的学生不会做会计,或者说不知道会计平时要做什么,怎么做。指导老师告诉他们说以后工作中会有师傅带你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你就会做会计了。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是经过了财务会计实训考核、会计信息技术和财经法规、基础会计都是通过了省统考才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我们的毕业生都是具备会计的基本能力的。 企业的招聘对职位和任职条件一般要求:熟悉操作财务软件,熟悉国家有关财税法律法规,具备一年及以上会计工作经验等等。中小型企业本身聘用会计不多,会计部门是企业重要的内部部门,企业一般不欢迎学生去会计实习(也有一些同学去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免费实习获取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经验的获取对学生的实际工作和应聘工作非常重要,但是能够实习的渠道相较其他职业来说稀缺多了。所以设计和改进我们的财务会计实训非常必要。 二、财务会计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实训内容现状分析。 一是实训内容构成。财务会计实训一般选择制造业、流通企业为例,其缴纳的是增值税,属于国税局管理范畴。实训采例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权益性资金和负债资金、利息的核算)、商品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领用原材料;其他费用的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减少、计提折旧的核算;工资分配和发放、结转部分扣款;结转完工产品)、销售核算(收入确认和销售成本结转的核算、销售税金的计算和缴纳)、财产清查的核算、经营成果的核算。 二是实训内容的时代性。2008年会计具体准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法也在不断修订,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和社保的计算也年年在变。目前实训内容的修订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三是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衔接体现不充分。企业都是希望效益最大化的,由于会计人员少,会计的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不仅要进行日常核算,还要计算工资,办理社保、、工商年检、纳税申报、年终汇算清缴、年度审计等。会计实训只是选择了理论上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如长期借款、金融资产等),实务上常见的知识点遗漏较多(如企业按季收取的存款利息、注册资金和购销合同等的印花税等)。 实训资料中没有体现学生如何计算社保部分、代扣个税部分,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等等知识内容,而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这些知识。 四是对不同行业的关注度不够。财务会计实训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对增值税行业的训练比较充分,但是对营业税范畴的企业经济业务关注度不够。而服务业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发展和扶持的,也是我们学生当前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服务业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计算是建立在营业税基础上的,与增值税企业还是有点区别的。 第二,实训手段方面。 学校由于实训条件限制,一般采用手工记账进行模拟训练。手工记账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对账证、账账、账实之间内在联系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报表编制技能。但是,由于会计核算工作量很大,稍有差池就会引起系列反映,影响会计报表的正确性,所以手工记账占据了学生大量计算复查的时间,影响学生对经济业务审查的注意力。 另外,由于简易会计软件售价下降,相关管理部门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不断提高,会计软件记账普及率越来越高。学校的实训条件制约了学生对会计核算软件的熟练程度。 第三,实训指导老师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会计实训老师,实训老师一般是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理论课老师兼任的。而且学校教育管理上实训老师的待遇低于理论教学的专业老师。所以,实训指导老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训指导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会计专业老师招聘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平时教学环节的实习由于各种原因流于形式;工作以后所谓的下企业锻炼由于学校和社会因素,也是流于形式,所以实训指导老师没有渠道获取丰富的实践知识。 二是实训指导老师知识的更新较慢。会计每年都有继续教育,都是学校不愿意承担老师的会计教育费用,导致专业老师对会计税法管理等知识的更新不够积极;专业老师是全日制管理,课程教学任务繁重,理论教学内容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会计知识更新缺乏迫切性;由于专业老师不在企业兼职,所以对会计相关业务的了解和把握就没有压力,对会计知识的更新缺乏动力。 三是实训指导老师缺乏一贯性。兼任实训老师,带完这届下届不知何时,就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教训来不及总结;如果没有专职实训老师,就没有时间精力和热情去收集实训资料,并对实训资料进行改良完善。 三、改进财务会计实训的对策 学校首先要真正意义上重视财务会计实训,应该将财务会计实训作为一个会计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固定下来,不被外因所挤占。其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会计实训: 第一,实训内容的改进。 一是更新财务会计实训资料。修订现有的手头资料,使实训资料更符合最新的会计具体准则和法律规定;补充手头资料,经济业务不仅包括传统的供产销业务,还要增加原来被忽略的知识点:印花税、防洪基金、绿化费、城镇垃圾处理费、残疾人保障基金、以及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上交、留用部分、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按季收取存款利息、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滞纳金等。 二是增加劳动法、社保知识、税收知识、公司法等知识点。加强实训过程的辅导,提醒和演示、补充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遗漏。工资应该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税费都是在此衍生,如社保、绿化费、残疾人基金、城镇垃圾处理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个税职工薪酬的计算等。工资要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保,企业遵守执行情况有劳动局和社会保障中心监管,每年都要接受社保年检、劳动年检。企业所得税费用税前扣除的工资不得高于地税系统纳税申报中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中申报的工资,年终汇算清缴时会审查工资和相应的费用,企业所得税计算对有关费用扣除有规定,所以管理费用设置多栏式明细账费用专栏的时候要考虑到税法和内部管理的要求。 虽然以往的实训资料中也有工资核算,但有些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学生也不清楚数据的来源。这就不仅需要修订该部分知识,更需要指导老师的讲解。 三是增加跨行业经营。设计实训项目时不仅有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的经济业务,还可以适当增加服务业如广告业、投资业、保安业、酒店业等的相关业务。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行业的核算特点和要求。 第二,实训手段的改进。 学校应该加大对实训软硬件的投入,配备专门的会计软件实训室和安装市场上常用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航天信息、易桥财税通等单机版,让学生在一个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熟练度。 同时,加强与计算机专业老师和专业机构的合作,设计高度仿真的纳税申报系统,学习正确及时的纳税申报。利用互联网教会学生如何下载社保网上申报软件进行社保的网上申报、网上工商年检等。 第三,设置专职实训指导老师。 学校应该提高专职实训指导老师的待遇,从学校内部聘请具有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师作为专职实训的负责任,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高资历学历的老师来校指导,建立起自己的专职实训队伍。专门研究、收集、整理、改进实训资料,使会计实训更具真实性,使学生工作时不再彷徨,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增加感性认识。 最完善的会计实训资料也需要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引和提醒,才能将实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使不详实的会计资料经过实训指导老师的加工、讲解演示也能让学生获得对会计业务知识和能力的一个全面认识。 总之,财务会计实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导致的,经常保持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是财务会计实训成功的必要环节。 (作者单位:无锡立信中等专科学校)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基于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的财务会计专业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将ERP沙盘实训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教学中日益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软件系统演练过程复杂,综合知识点繁多,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财务会计等专业开展。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总结多年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经验,提出ERP沙盘实训个性化简化方案,并研制出“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v1.0)”,通过体验式教学手段,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填补教学实践空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会计专业 沙盘实训 教学系统 体验式教学 1 现有ERP沙盘实训系统在教学中推广的优势和问题 1.1 ERP沙盘实训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ERP沙盘实训模拟经营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开设已经有20多年,最初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专门为MBA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效果极好。在我国,本课程近年来首先应用于职业经理人培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已经逐步走入了部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课堂,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竞技比赛活动。 ERP沙盘实训系统应用于教学具有较大优势。(1)填补了教学实践空白,丰富了教学手段。通过搭建生动的、可模拟的现实企业管理经营氛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切实的方式体会商业思想,足不出校获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增强了娱乐性,激起参与者的竞争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2)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传统教育方法中专业壁垒往往禁锢了学习者的发展空间和思维方式,ERP沙盘实训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一次模拟经营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引入创业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ERP沙盘实训将学生组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六年左右的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在生存中求发展,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就业竞争力也显著增强。 1.2 ERP沙盘实训在教学中推广的问题 尽管如此,ERP沙盘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推广,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推广,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1)人力财力受限。目前市场上流行的ERP沙盘实训系统,盘面和软件系统每套需要十余万元,并需要配备一定的实训场地,学校往往投入比较谨慎。同时,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指导教师缺乏,自身知识体系也有限,难以适应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培训和指导工作。(2)演练过程复杂,学习周期较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刚刚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面对复杂的演练过程,学习周期较长,对各种岗位职责也理解不到位,甚至由于一时发懵而产生抗拒心理。(3)综合知识点繁多,学习针对性较弱。一般每个模拟经营团队需要五到六种角色,包括CEO、财务、生产和销售总监等,涉及综合知识点繁多,对于以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来讲,在没有开设全部相应专业的情况下,由单一专业的学生来兼职,又会出现实践内容跨度较大,教学针对性减弱的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为使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早日体验到ERP沙盘实训的魅力,快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并亲身体会ERP沙盘实训课程基础上,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提出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和针对财务会计专业的体验式教学应用方案。该方案大大简化了目前流行的ERP沙盘实训流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德育内容,在应用探索中,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2 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研制 2.1 系统定位 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以下简称“简化版沙盘教学系统”)是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体验式教学实践方法为目标,以成本低廉、易教易学为特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系统。 2.2 研究内容 (1)需求分析。在多次进行ERP沙盘实训模拟经营基础上,发现现有各类系统产销模拟过程中的很多元素和变量实际上可以进行简化,但是模拟经营6年为一个周期不能减少,否则模拟效果不佳,并且学生容易出现目光短浅,追求短期利益的思想。根据必要性原则,将模拟经营需求进行了简化,主要包括:只生产P1和P2两个品种;设计A和B两种厂房,并将生产线规划为手工、半自动和自动三种生产线;设置本地、区域和国际三种市场,取消了流行ERP沙盘实训系统中的亚洲市场;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梳理,取消了转产费等复杂费用;全部金额以学生习惯的“万元”为单位;财务结算内容留出接口,详细的核算过程可嵌入手工财务核算或者会计电算化核算教学内容。 (2)指标体系和规则设计。指标体系设计主要是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重点设计和清理,让学生在实训中加深对指标定义的理解。包括资金期初数、期末数、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经营者指数、所有者权益等,为了激发教学兴趣,提高学生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还设计了最终得分、用户积分等指标。规则设计主要包括得分规则、扣分规则等,如最终得分=权益*(1+经营者指数/100)-扣分。制定规则的原则是以财务核算为主,增加财务分析内容,渗透统计分析方法,教会学生统筹考虑,全局站位,综合运用。 (3)模块结构设计。系统模块包括用户管理、盘面管理、CEO一张图、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报表分析、系统管理等。 (4)系统开发。采用软件工程中的敏捷式开发方法,基于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开发出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v1.0)。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浅析 【摘要】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通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知识能力的结合,提升高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文章在阐述财务会计实训课程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实训资料等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与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往届会计专业毕业生是直接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就业行业来看,基本上包含了商业企业、生产企业、金融企业、外贸企业、粮食企业等各种行业,但不同行业对会计人员基本能力的需求是大同小异的。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求职时的竞争优势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相比,不在于其学习能力、理论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其就业时就已经具备了本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优势的取得正是由于高职学生在校内需要接受大量的实践技能训练,使之在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就可以迅速上岗,缩短了企业的培训时间,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成本,这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基本上达成共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现场实习、实训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财务工作的特殊性、保密性致使许多单位对接受在校学生顶岗实习抱有谨慎态度,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因此校内模拟实训具有重要地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以《财务会计》等课程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为契机加大力度不断完实训体系。 一、会计职业能力的构成及《财务会计实训》课程设计原则 为了使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使之贴近工作实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符合岗位所需的目标,其关系如图1所示。 会计职业能力分为基础会计职业能力、通用会计职业能力和专业会计职业能力[1]。 (一)基础会计职业能力是通过基础会计、计算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及财经业务知识、电算化基本知识,为后续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通用会计职业能力是在具备基础会计职业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税款和财政规费计算与申报方法,熟悉中小企业基本业务知识并熟练掌握其基本会计核算方法,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工作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三个月左右的专业会计知识学习,到中小企业就职后,马上就能胜任会计工作。 (三)专业会计职业能力是在具备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经过拓展的专业会计知识的学习,具有专业领域知识、具备专业会计素质,掌握一般商业、粮食企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具备了专业会计职业能力,就可以实现学生岗位能力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在实训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仿真性原则。会计实训课程应模拟企业财务工作真实环境,并将真实企业资料、引入实训的课程建设之中,构建比较完备的专业实训、实环境。 (二)合作性原则。在会计实训课程中加强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与时俱进原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相关税收制度的改革,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及相关实训资料与之保持同步更新,以保证学生接受最新的知识。 (四)资源共享原则。会计实训课程的资料共享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取长补短,不断拓展实训内容;二是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增进校企合作力度,争取将更多类型企业的真实资料用于实训课程;三是校内的资源共享。与相关边缘学科联手整合综合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扮演不同角色,同时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五)自主性原则。从尊重学生的专业需要、岗位需要、市场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 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学生模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加到实训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实训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一致性原则。如上图所示财务会计实训课程设置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能力;进而确定实训知识点;最终确定实训资料。确保“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知识点、资料”的有机统一。 二、该院《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多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校内实训教学研究,“关于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列入2009年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经过研究和同步实验,逐步建立起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 (一)强化校内实训,构建校内仿真实训体系 首先建设仿真的会计校内实训室,营造逼真的工作环境,是财务会计课程实训的前提条件。目前可供《财务会计实训》课程使用的有4个手工模拟实训室,综合实训室1个,ERP沙盘实验室1个,与会计系其他专业共享会计电算化实验室2个,ERP实验室1个进行手工模拟做账、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模拟企业经营等各项实训课程,能够保证各项课程按照教学计划顺利进行。进一步考虑企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的现状,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共同进行,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该院已着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并经常保持更新,具备了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开展网上实验活动提供了条件,网中网公司会计实训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力求打破传统教学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科学设计财务会计实训内容 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课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技能,设计系列校内模拟实训教学项目。 在《财务会计》课程讲授中,主要以制造业、商品流通业和服务业为例讲述会计核算方法,但是在本课程的实训情境中,采用商品流通企业的资料,集中利用一周的时间,做某商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以此为基础还要进行成本会计实训和会计分岗实训。 在第二轮教学改革中,会计专业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专业,经过社会调研、论证、分析,完成了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的转换,并按照真实的岗位工作流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境,编写课程标准,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下半年,在09级会计专业组织实施,将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变为“能力教学模式”,变“章节教学”模式为“情境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争取实现校内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的有效对接。 设想在财务会计实训课程也采用分岗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企业会计相关工作,通过轮岗全面掌握各岗位职权。在实训过程中将4-6名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形成虚拟财务部,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全部会计业务的处理,并定期互换“角色”。每组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出纳岗、保管岗、记账岗、材料成本会计岗、销售会计岗、会计主管岗等岗位的角色。学生的角色定期轮换,使每个人都能感受不同岗位的工作。指导教师也参与其中,主要作为银行岗或是部门的主管等业务量较小的角色,负责银行相关业务及联系人的工作,配合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以增强学生对财务流程的印象和会计岗位的认知,同时又锻炼了他们协调和合作能力,寓教于乐,实训效果更好。 (三)校企合作,建设配套实训教材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在一线工作的兼职教师参与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引导专任教师采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方法积极参与课程开发,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初步建立情景式、任务型的课程体系。与烟台阳光100、烟台荣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绮丽集团等企业共同开发了会计综合实训教程(含商品流通业会计模块、制造业会计模块、会计电算化模块)等课程。 但现有的实训资料主要是在经济业务之后附一些空白的黑白单据,相关原始单据也都是经过简化的,与现实单据差距很大。学生在填制记账凭证后也没有盖章审批的过程,直接就将原始凭证粘贴在记账凭证后面,这使得学生虽然在校内经过了原始凭证填制的训练,实习中遇到相关业务后仍感陌生,无法迅速上手。因此,在进行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时,提供的实训资料一定要高度仿真不简化,形式上完全真实,内容上不偷工减料[2]。尽量根据校企合作基地的真实资料及企业账册、凭证等样本联系印刷厂印制实训资料。 (四)积极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诸要素的根本。教师的学识与能力,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尤为重要。应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的培训制度,开展以培养全体教师为目标,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提升“双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首先《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并制订了“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素养、工作经历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到一线去,向企业会计专家学习,参加行业的培训与考证,提高双师素质,所有专任教师每年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实践1-2月的时间,每年安排2-3名青年教师脱产到企业业务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其次,系部积极与企业会计能手联系,建立了的兼职教师数据库,每学期根据教学任务和兼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聘任部分兼职教师按实际会计岗位流程组织指导校内实训,担任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虽然兼职教师带来的实践经验给实训课程带来更多的生机,但与此同时增加了学院的办学成本,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需坚持将专任教师企业学习使其具备兼职教师的实际经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 (五)以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为契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岗位基本技能,结合财务会计及其他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确定了会计理账比赛、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等会计技能大赛。每学年定期组织,参赛学生范围广,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其中会计理账比赛采用真账真做的形式,大赛使用的业务资料全部由兼职教师提供的真实资料,分工业和商业两部分,参赛学生4人组成一个财务团队,真账真做,实现了校内与实际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参赛热情高,在参赛过程中,团队协作,齐心协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近几年学院建立实训经费不断组织学生走出学院,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力图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实践操作能力。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浅谈提高高等职院财务会计教师技能实训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社会工作竞争力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等职院”)财务会计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欠缺,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所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及其社会工作的竞争能力。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高校财务会计毕业生供过于求,社会就业工作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学生的社会就业工作的竞争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职院 教师专业技能 学生 竞争力 当前高职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素质较低等种种问题,高职院校教师财务会计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存所欠缺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毕业生一系列原则意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高等职院应该着力提高财务会计教师技能实训的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师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一些现状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对事不对人,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工作不到位所致,与教师个人无关。 1.近年有一全省的会计技能考试(被称为小高考的全省统考)的考官(教师)培训班结束考试中,有几个位高职院校派出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考官(据说均为高级职称),居然在全场三个小时的考试都不能完成技能实操考试,连最简单的会计凭证归类沾贴装订都没操作完成及记账凭证汇总不平衡等等。省招生考试中心的领导说,你们所谓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加考官自己都不懂,那平时所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后由于同校另一位教师请求考试中心领导网开一面,允许帮助做实操汇总及特许延迟1小时才勉勉强强完成。 2.有一位老师曾为此表示无奈。前年有几位会计专业高校财经讲师在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操实训时,从学校的会计部门借来会计凭证装订机,但在几十个学生面前却束手无策,弄了半天,汗流浃背,也搞不清楚三角式的会计记账凭证封面是如何将记账凭单装订成又结实又整齐有序的一本账册,但就是宁愿在学生面前丢脸也不肯向在场的这位同行老师请教,是这位老师实在于心不忍看热闹,主动站出来说让他来试一试,并且当众很快就装订出一本本结实整齐的记账凭证。这时全场学生掌声齐呜。 3.很多同行教师曾多次见到一些年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只拿一本教材,别的连一张教案纸、一支笔都不带,后来一了解才知道他们每次上课都一本书,照本宣科,几乎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 4.有学生反映,在《外贸会计》的出口产品退税与成本计算与实操实训中,将一些错误的核算方法教授给学生,在核算商品费用定额时,按含值税的购进价格计算,并作为该课程的考试题目,使一些毕业生到社会工作中运用时被税务部门批评为少计利润以少缴交所得税,同时也受到老板的责骂。 如有一技能训练的资料:我国某外贸公司出售一批货物至日本,出口总价为12万美元CIFC6横滨,其中中国口岸到横滨的运费和保险费占11%,这批货物的国内购进总价格为人民币819000元(含税价),该外贸公司的费用定额率为6%,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9%,结汇时外汇买入价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8.30元。要求分析:试算这笔出易我方是否盈利,利润额为多少? 计算商品总费用定额时,财会老师是这样错误地教授给学生的:819000×6%=49140元。 正确的计算应该是:商品总费用定额=819000/(1+17%)×6%=700000×6%=42000(元)。仅这笔账的错误计算就少计利润7140元,最终导致少计缴所得税2356.2元〖7140×33%=(当时税率为33%)〗。毕业生工作后按照这种错误的教授方法计算当然会被税局批评以及老板责骂了。这样学生社会工作的竞争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了。其社会影响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5.有一位已任教多年的财经讲师在上课时碰到学生提出问题:商品流通费用率如何计算,该老师不懂。课后点名问了几位会计老师也无人知道,当时在场教师就有一位曾经在商品流通企业担任多年会计工作,但就是因为看不起对方而宁愿大家都不懂,也不问这位教师。 6.有的财会专业教师,在《会计实务》课程的“银行存款转账结算方法”章节的授课时,并不知道转账支票的结算方式,由于现代的交通及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已经不是以前所谓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围内结算”了,而是可以在不同城市但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进行转帐结算,比如一个省的大部分甚至是全省的城市都可以使用转帐支票结算。但是我们不少的财会专业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还是按照原来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围内结算”这一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说法教授给学生。使得不少学生工作后曾经多次提问,为何这些问题会计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运用不一样,使学生受到了工作单位的师傅们批评,说是在学校没学好。 7.有些“多师”型高职教师也时常张冠李戴,讲错课程内容。如企业退休人员经费放在营业外支出核算、销售费用包括了销售部门的业务招待费等等。因为连年学生对老师的综合评教分数比较低,后来就采取了在期末闭卷考试之前先出六、七道复习题,期未考试卷就选择其中的五道题进行考试的方法,以获得学生“较好的”评价。有些会计师或财务会计负责人在教授学生工资核算的实操实训时,就是简单的如何按承包经营完成利润总额计算奖励工资都讲授错误,在有人提出正确的算法后仍然坚持己见,至今未改。还有发生一些常见的错账也都无法查清等等。 二、着力提高高等职院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 提高高等职院财会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也许这些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在我们的身边还常有类似上述的问题发生,我们就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作为高等职院的财会专业课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将和本专业的社会实际职业工作的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教授给学生。 1.切实加强财务会计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职院要真正地重视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工作,加强财务会计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以解决财务会计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滞后的现象。现在的社会人们大都重视大学的第一学历教育,而不重视大学毕业工作以后的继续教育,特别是财经类专业知识的继续再教育,使不少的人捧着在很多年前拿到的毕业文凭而高枕无忧。其实这些以前所学到的知识不少早就已经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而变得不够适时与不大实用。只有在职称评定时有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但没有严格的知识深度及范围与时限要求,如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等,使得有些人老是拿着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本科毕业证或三、四门多年前的所谓硕士课程的结业证书就引以为荣而满足于此了:我也是本科毕业了,我也读了研究生呢……。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职院应制定有严格并详细的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比如财经讲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的授课教学工作的四至六门同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副教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授课的六至八门同类硕士研究生课程或四至六门同类博士研究生课程;教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授课的六至八门同类博士研究生课程规定等等。不达到继续教育的规定的教师应该不给晋升职称与参加评优及享受同等奖金待遇等等。 2.扎实地抓好高等职院的“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等职院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关键。以上所列举的体现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一些事实,实际上并不是让人们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而只是简单的财会专业教师实训技能不清的具体情况,这大都是我国大学因为一些教师只是从大学到大学,从书本到书本教学所带来的弊端。 (1)“双师型”教师。目前大家对高职教师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什么是‘双师型’的高职师资”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专家学者对此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下有“双职称”之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还有“双证”之说,即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还有“双能(双素质)”之说等等。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质性培养工作。本文认为“双证”或“双职称”等即“双师型”的说法不够贴切,因为若将“双证”或“双职称”等即定义为“双师型”,那么有三本或更多的证书及有三个或更多职称的就是“三师型”、“多师型”吗,这显然不妥,不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及培养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或说明,以利于该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2)着力于高等职院“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着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已经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首要任务。 ①高职院校自行培养“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学校任教亦即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践与实际工厂公司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教师占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需要自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还非常繁重。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 学校企业培养相结合。每个学期,高等职院都应该组织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工厂、公司等企业学习或交流,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请教。带领学生下工厂、公司实习和实践。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管理方法,以便适时地将反映新的技术、新方法、新的经济、政策法规等融入到财务会计教学之中。 直接培养新的“双师型”教师。高等职院凡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收进学校担任财务会计专业教师的新人,比如硕士研究生,都要让他们首先到相关的工厂、公司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岗位的第一线参加实际工作一年时间以后,才能接受其回学校给财经类学生授课。 安排非“双师型”教师进修培训。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条件中“……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验实训活动”的规定,高职院校每个学期也都应该安排一些财务会计教师到教育部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专门学习,使之转变成为真正合格的“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 ②高职院校可以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引进。“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高等职院还可以从相关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企引进“双师型”教师。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调进“双师型”教师。这里强调的是工作单位的调动,就是脱离企业到高校任教。高等职院应该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将有志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既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财务会计实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调动,将他们调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充实“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 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聘请“双师型”教师。这里强调的是聘请,就是不脱离企事业的工作岗位到高校任教。高等职院还可以将企事业单位中那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员聘请到学校担任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这类教师平时工作主要在原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岗位,只是学校安排有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授课任务时候才到学校上课。 3.高等职院财会教师应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财会技能实践教学水平增强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高等职院的专业教师除了上述所探讨的社会和高校要给教师提供的环境与条件之外,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本身自觉不懈地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努力学习与提高自我。 (1)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应该敢于实践创新以避免从大学到大学与及从书本到书本教学。不少的高等职院财会专业课程教师本来大学所学的就不是财会专业,只是一些经济类专业转“行”任财会专业课程教师,在大学里充其量就学过会计学原理等一两门会计的课程,且大多还因为不是本专业课而学得不怎么样,再加上根本就没有财会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担任财会专业课程教师也就只能是教科书怎么写就怎么教给学生;另外还有些虽然在大学时是多学了几门财会课程,但是也是从大学到大学担任财会专业课教师,也没有社会实际的财会工作经验,往往就会有些这样的现象,原来老师教授给我什么样的知识、是怎么样教授的,我也就怎么样教给我现在的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培养的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及实际工作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财会专业教师必须要虚心好学,与时俱进,不满足于从大学毕业时的一些知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两个假期时间,自学和参加一些财会专业知识研究生课程学习培训,不断地吸收更新的财会知识与信息,开拓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呆板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知识,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2)高等职院财会教师要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工厂公司企业学习实践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上所列举的一些例子中,你都知道向学校财会部门借用会计凭证装订机,而且也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操作及装订凭证,你就应该在借用装订机的同时,放下面子请教一下相关的财会人员,就不至于在学生面前发生“教师本身都不会操作而何以教学生”的事情了吧;其余的问题的发生也大多如此。但是这又确确实实地发生在高等职院的“双师型”甚至是“多师型”而且都是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财经类骨干教师中的事情,而且有些问题还贻患不小,甚至会让人们有那么点“误人子弟”之感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财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了! 这些事情归根结底,是我们财会教师的自身学术水平与实训实操技能还有所欠缺。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应该尽量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常常自行联系到社会当中的一些工厂、公司、商场、银行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第一线去学习财会实践技能,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强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就业及工作的竞争力。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中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职业教学的必然选择,项目教学法的功能是项目驱动,即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带动学生思考、研究;利用资源,操作实践,进行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财务会计 实训教学 财务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性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准则指南编写的《新编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与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接轨。该课程贯穿以会计实务为“角色导航”,全书例题均以实务模拟方式展开,并给出常见业务的关键原始凭证样例,还设置了专门的课堂练习环节“关键练习”,为教师组织教学环节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同时该教材还配有《新编企业财务会计实训》,实操性强。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要求,传统会计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尝试了实践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最高级形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紧紧抓住应用性的特点,突出应用特色,强化实践环节,以求理论学习与提高技能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利用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训练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教学阶段进行: 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 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 本学期学习《财务会计》的班级主要是2009年秋和2010年春两级的会计专业学生,共四个班。在开学初笔者就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制定了《财务会计》课程实训项目计划和评分标准,把整个《财务会计》课程划分为三大项目,内容如下: 一、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装订 1.实训教学目的:通过填制有关记账凭证,使学生熟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并掌握常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 2.实训教学内容、要求:根据《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提供的实操资料,填制相关的记账凭证并装订凭证。 3.评分标准: 4.实训项目完成应上交的资料:装订好的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实训教学目的:通过对有关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熟悉账簿的登记要求,并能熟练掌握对账和结账。 2.实训教学内容、要求。(1)填写会计账簿的有关内容;(2)设置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3)登记有关账簿。 3.评分标准: 4.实训项目完成应上交的资料:完成登记的各种账簿。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 1.实训教学目的:编制有关会计报表,使学生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提高会计工作能力。 2.实训教学内容、要求。(1)熟悉各有关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2)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 3.评分标准: 4.实训项目完成应上交的资料:(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 项目任务制定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本项目可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及将来的职业流向自由组合分组,一般以5人为一组,分担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制证等岗位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以互相轮换,增强互相协调和综合处理能力。学生按计划规定时间、内容、方法步骤完成工作任务,这一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展现,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的主要过程,也是学生职业能力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和教师对每一关键步骤进行质量监督,协助学生及时认识错误和发现错误的根源,进行过程性评价。比如现金日记账登记质量控制,一方面在于登记凭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一点要在登记账簿前通过审核记账凭证来控制),另一方面在于登记的规范性,通过投影学生制作的现金日记账账簿,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等方式展开过程性的评价,检查学生的登记项目是否完整,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出错更正是否符合会计处理规范,月末结账通栏红线有无遗漏,相关责任人签名与否等环节进行工作质量控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讲解账簿登记的相关规则,制作正确的结果来对照,通过设计质量控制报告单来检查控制。通过检查评估,对各组学习成绩作出全面评定。 最后,会计项目教学的成果以凭证、账簿、报表等形式展示和保存。 笔者认为,在会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要合理制定项目计划, 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做好检查评估,这是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特别重视的三个方面。项目教学促进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做”来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来加强专业课的学习,这对激发学生兴趣,使之感受工作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协调,解决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促使学生了解专业动向,以适应职业需求。 财务会计实训论文: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探讨 摘要:会计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使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胜任会计工作岗位。会计教学与实训应当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加强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工作岗位;分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合格的会计人才。中职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带队实习经验引发我思考:传统的会计教学是以知识体系为主,教学中注重的是传授会计知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导致学生就业上岗时遇到实际会计问题,很难独立解决,迫切需要对会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企业财务会计在会计专业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体验和接受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能否胜任会计工作岗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缩短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任务的距离。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观念是根本和基石。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具有规定性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学观念的彻底更新,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转变。 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强调教师的传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是在最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现代教学强调交往、学生主体、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师生互动和交往,关心学生的发展。 二、改变课程设置思路 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会计专业建设应凸显就业导向,必须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做到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对职业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加以界定,然后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的学习范围,确定课程及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情境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开发构建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制订完善的、规范的课程标准。 三、设计新课程的能力目标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不仅要设计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还应设计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 (1)能选择适用本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会懂得初始建账。 (2)能识别原始凭证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 (3)能熟练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等各种会计账簿。 (4)能根据账簿资料熟练地编制企业主要财务会计报表。 (5)能懂得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 2.方法能力: (1)能通过网络等媒体手段查找所需信息,自主学习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2)能根据企业情况独立制订相适应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并实施。 3.社会能力: (1)能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懂得一定的公关礼仪,能和企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等单位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一定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四、编写特色教材 1.教材应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2.教材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教学体系需求为依据,以满足会计操作技能的使用为基础,按“实际、使用、实效”的原则来编制。即按照会计专业技术领域和会计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来精选内容。 3.教材应以完成任务的项目来驱动,通过视频、实际案例、仿真教学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会计职业道德,增强协作和沟通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案例要以原始单据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设计学习情境 设计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应以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为载体。 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 1.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开展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 2.注重引领型的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师生换位”等形式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的需要。 4.在模拟实训中按照企业环境打造“企业真实情境式”的分岗位、分角色轮岗实训,仿真财务和业务部门布局、岗位、传递程序、内部控制,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处理过程,轮流担任会计专业各相关岗位角色循环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各个岗位任务及各个岗位之间的内部牵制关系。 七、改革评价方法 引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操作技能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以综合职业技能考核为主线,建立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综合化。对理论部分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的形式,要求学生“知道”或“了解”就行。对专业实训部分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实验纪律好坏,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对结果或问题的分析能力,探索创新精神等。考核具体方法是:可根据考核内容,分项量化,每次实验都评出一定分数,全实验课程结束核定总分。 2.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成为评价主体。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把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 3.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 八、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中还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1.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会计专业的职业学校教师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会计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成长起来需要时间。二是社会招聘,包括各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他们在取得教师资格后,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口头表达能力不足,教育教学方法欠缺,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与磨合。而企业会计人员中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多是业务骨干,很难补充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目前职教中心安排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要求职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到生产一线锻炼和学习,这为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教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学校和企业本应有许多合作点。然而,由于国家没有规定企业的育人责任或有关对企业承担作为实训基地的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还有由于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牵涉企业的商业秘密等,这给学生的实训或顶岗实习都增加了很多难度。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成立自己的校办企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业务,实现毕业和上岗的“零距离”。 3.完善习题库、试题库建设,完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我想,如果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按以上设想进行尝试,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有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实务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也一定会尽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 (作者单位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微观经济学论文:教学实践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的系统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作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十分适合本科生学习。该教材共有11章。首先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然后介绍了消费者理论,包括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和效用论,生产者理论,包括生产论和成本论。接下来讲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定价,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行使职能避免这一情况。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理论的抽象性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图形分析使用频繁 首先,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再次,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课时相较与内容偏少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教过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堂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生动的案例,能够生动演示所学理论。从教学实践来看,引入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的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程度更深入了。案例教学在现在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今后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也要注重对我国经济事件的研究,分析我国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例如,生产理论中谈及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就可适当引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理论。 作者:韩燕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微观经济学论文:人才培养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现阶段应用型高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 1.教学模式层次单一 微观经济学有诸多假设,其中最著名的假设之一,就有理性预期的假设。现实中我们也往往选择这一假设,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往往忽略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而假设认为他们是同质的,按照学生的平均状况来进行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往往学业水平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科目上,偏科的学生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经管类专业就是为了少学数学,甚至有的学生一提数学就反感。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模型、数据、图表,例如在效用理论中,确定最优购买数量时,甚至需要高等数学偏导数的知识。部分学生由于数学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困难。这种简单的同质性的教学模式,因为缺乏必要的层次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忽略创新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创新型思维要重点进行渗透。然而,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校的教师选择这种高速、便捷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因为多媒体不用在黑板上大量的书写,所以省去了很多的课堂时间。老师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一步地拓展讲述的内容,信息量非常大。但这恰恰是多媒体教学的症结所在,因为信息量大,授课教师急于将所查阅的资料,研究的动态尽可能全面地展示给学生,而缺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就造成“填鸭式”的被动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到底”、“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会学习,没有批判,缺乏思考,这与我们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经济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也就注定,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只围绕着经济学科来开展,而应该是一门满足多学科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而现实是,应用型高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本学科的需要,很少考虑多学科交叉的需要。这就造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与实际联系过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繁杂,难懂,假设过多,各章节之间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由于微观经济学需要讲解的内容很多,高校教师往往忽略讲述这些难懂的理论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这就造成学生“学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这势必会造成学生为了得学分而学习,为了得高分而选择做大量的习题。等学期一过,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就只剩下老师反复强调的那些模型和公式了,究竟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反而被忽视了。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模式构建的设想 1.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教学模式 针对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组式分组教学,即构建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和班级打乱,征求学生意愿的同时(可以由学生先提出申请),分别进行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水平测试,按照学生的基础和意愿分成若干授课小组,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考核的方式。 2.构建批判式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子,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有必要肩负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提出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教育模式,即突破以往只讲经典理论本身的束缚,而将经典理论的来龙去脉悉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理论的产生过程和演进的路径,并在其中穿插介绍其他非经典学派的观点,从而将经济理论的全貌展现给学生,而非以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的理论本身。在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地找寻问题。授课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教师讲解完理论的外延和内涵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教师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课后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撰写读书笔记,帮助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个人观点,定期集中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 3.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 近年来,案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精神的培养,因而案例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首先,授课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案例做成多媒体课件。因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大多缺少社会阅历,较少地接触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多选取身边的案例,如政府报告、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等,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尽可能地还原事件原貌,既节省了时间,又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学生因为缺乏对案例背景的了解,而产生误解和误判。其次,教师起到一个启发诱导的作用,不直接说出结论,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结论,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体会畅所欲言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将微观经济学经典的理论引出,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精心的点评,学生可以课下根据讨论的结果完成相关的讨论作业。这样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加强。 总之,将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层教育是应用型高校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启发式案例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也随之逐步提升,进一步为应用型高校提升实践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彭云艳姜颖赵淑英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微观经济学论文:强制性披露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动因 (一)理论 理论是企业高管自愿披露财务报告的原因之一,而委托关系是理论中最重要的关系,它反映的是管理和产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合同是其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契约的主要内容就是会计信息,它体现了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也使理性市场参与者将追求盈利的权利棒交给企业。但委托人和被委托人之间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着矛盾,而所有者出于对管理层的不放心,将会花费一部分成本用于监督管理层执行契约。因此,理论的核心论点就是第三方即监督人的参与,会让作为被委托人的企业利益受损,从而使管理层收益最大化。理论提出了要让管理人的收益与所有者的收益挂钩,即通过契约中的某种事先约定来促进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为所有者效用最大化而努力。管理层为了使所有者降低监督成本,从而自愿披露会计信息来赢得良好的信誉,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信号原理与“看不见的手”固有的竞争本质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因素,可以决定企业在竞争中的胜败,这就成为企业自愿披露信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企业应提高其财务报表的质量,自愿性的披露外界所关心的信息,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提高企业价值。企业自愿性披露公司的真实实力同时也是招商引资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宏观经济整体萧条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通过自愿性披露企业信息,报告其良好的业绩,以便长期保持市场对其的信任度。自信程度处于一般水平的企业也会聘请一些专家或注册会计师来编制质量水平较高的会计报表以彰显企业的竞争优势。综合实力不强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一份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事关重要,可以让投资人了解企业的不足和优势,让投资人知道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企业对今后各方面工作改进的信心。 (三)私人契约理论 有学者认为,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因为它具有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双重特性,而且从表面上看其生产成本也并不高。因此,美国经济学家哈利沃克曾经提出了金融市场不应该局限于金融产品的市场,更应该是信息的市场,经济个体通过个人渠道购买《投资简报》就是私人契约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动因 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动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失去调节经济机制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的推动作用来使社会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即经济学中所强调的市场投资者的资金得到“边际效用最大化的效果”,以防止某些企业家的垄断行为或重要信息不予供给。另一方面,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与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需要强制性披露使信息在市场充分传达。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导致了市场参与者要么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要么利用信息便利做出有损于道德标准的选择。因此,为了削弱因为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督。而调控的关键原因在于,会计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商品特征被企业独家生产和提供,同时会计信息又具备公共物品的职能。 (1)企业是信息的独家提供者。可以利用“看不见的手”理论来分析信息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失灵现象。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产生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垄断性,如果政府不加以监督和干预,很有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现。与私人契约式的购买行为相比,强制性财务报告披露政策能够避免价格垄断所带来的市场失灵,其带来的社会效应要远好于前者。强制性披露企业会计信息对市场参与者而言可降低投资成本,因为企业是会计信息的独家生产和提供者,会计信息可作为企业的一种产品进行销售,如果大量的金钱用来购买相似度极高的信息,就是一种浪费。 (2)会计信息属于公共物品。从微观经济学的视野即“帕累托最优”来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会计信息将会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公共产品。由于没有人能阻挡市场参与者来分享这些免费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生产会计信息的动力不足,从而形成供小于求的局面。但从市场反应来看,这种供求关系并没有得到真实体现,这成为许多学者普遍讨论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一个切入点。不可否认,假如政府通过资金补贴来弥补企业生产会计信息所需要的成本,那么政府资金补贴的来源就要由整个社会承担。因此,政府采取强制性保障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社会目标的深入 在实现社会整体目标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参与者将关注企业如何给“公正报告”界定一个准确的概念以及如何对市场参与者进行保护等具体理论和实践问题。市场的公正性是基于公正利益考虑的,强调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有获得相同信息量的机会,即微观经济学所说的“信息对称”。从政府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将是漫长的,信息不对称行为所导致的“不明智选择”或“不道德行为”最终会导致市场潜伏着高风险漏洞,从而导致市场崩溃。所以强制性披露就是“信息对称”的一个保证,能够有效阻止那些掌握内部信息并以此谋利的人的自利行为,保证投资者对市场公平性持有长久的信心。 三、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异同点 (一)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利弊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发达,经济的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全球化、多极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从而出现了激烈的争夺资本的商业行为,因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会提高。企业将一些不愿意自愿对外披露的信息通过定价出售的形式销售给有需求的投资者,有利于股民增加购买企业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欲望,从而提升公司自身价值。与此同时,自愿性披露企业财务信息的方式也能推动金融衍生工具的改革与创新,推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然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自愿性所带来的消极因素也不可忽视,一方面,与宏观经济的整体收益相比,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所带来的企业成本应由企业自身承担;另一方面,企业披露过多的会计信息可能会造成商业机密的大量泄漏,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强制披露的利弊 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参与者购买信息的支付成本。然而经济市场的本质是各个厂商之间的竞争,出于盈利目的,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为误导性报告的产生提供了动机,管理层不可能因为披露了误导性的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处分,从而导致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操控财务报告。基于这一判断,强制性披露是不可或缺的,能使市场参与者在信息获取上有一定的公正性、透明性,从而保障社会资源投入的合理化和效用产出最大化,确保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但企业财务信息在强制性披露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财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就会使财富过多地集中在企业或者财务信息使用者手中,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负担。从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集团内部财务信息披露这一行为本身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尽管企业财务报告同时具备供给垄断性和公共物品属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是分不开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无论是何种披露方式,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一切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充要条件。 四、国内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合理选择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主张进行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有的建议进行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无论哪一种披露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至今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一致看法。 (一)寻求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有机契合 企业主动披露公司的经营环境、战略规划及影响投资决策的信息,目的在于引起投资者兴趣以及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因此对于非因公司蓄意而产生的信息不准确导致的损失,管理者不应承担法律责任。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要求企业强制性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变更以及发生的与股东权利义务或收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目前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许多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最低标准来进行信息公开,而大多数企业考虑到了同行业间的竞争因素,不愿意自愿披露其财务报告。政府设定的强制性披露的标准不高,没有达到无强制情况下自愿披露的临界点,只有将强制性披露的标准提高到这一临界点,如可以在某一阶段适当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次数、以及企业强制性披露的最低标准,并将这些理念进行落实,才有利于解决两种披露方式有效结合的问题,解决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证投资者对企业或者市场的投资信心。 (二)保障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合理合法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必须要把因实施而导致的成本综合性消耗因素考虑在内,强制性披露所导致的成本消耗包括监察部门的设立以及政策实施中所发生的成本、改变企业运行模式所发生的适应性成本以及处理企业违规所花费的一系列成本、或由于过度披露企业内部信息而导致企业大量招商引资的机会成本流失。因此,如果政府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过度监管,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即只考虑监督给管理者带来的效用,不考虑这种行为给公司效益带来的损害程度。监管者不管信息披露是否过度,只考虑自己权利利用是否达到最大化,而权利的过度利用也是一种贪污腐败行为,因此,保证企业和投资者达到公正性和营利性才是正确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作者:陈奕玮马永双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微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的系统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作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十分适合本科生学习。该教材共有11章。首先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然后介绍了消费者理论(包括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和效用论),生产者理论(包括生产论和成本论)。接下来讲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定价,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行使职能避免这一情况。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理论的抽象性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图形分析 使用频繁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切合实际的案例 比较少微观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及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的。教材中主要也采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案列,缺少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当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案例(如土地价格、房地产行业问题等)。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有距离感,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很难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课时相较于内容偏少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 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堂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活动中 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生动的案例能够生动的演示所学理论。从教学实践来看,引入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的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程度更深入了。案例教学现在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今后,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也要注重对我国经济事件的研究,分析我国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例如,生产理论中谈及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就可适当引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理论。 作者:韩燕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微观经济学论文:课堂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二)理论的抽象性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图形分析使用频繁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切合实际的案例比较少微观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及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的。教材中主要也采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案列,缺少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当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案例(如土地价格、房地产行业问题等)。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有距离感,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很难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课时相较于内容偏少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由于教学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堂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生动的案例能够生动的演示所学理论。从教学实践来看,引入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的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程度更深入了。案例教学现在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今后,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也要注重对我国经济事件的研究,分析我国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例如,生产理论中谈及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就可适当引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理论。 作者:韩燕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微观经济学论文:期货市场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不确定性介绍 在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要素进入市场环境之后,都会存在一些不能准确的进行估计的因素,而这种因素被我们称之为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非普遍的,通常说厂商面对的不确定性大体为两种,一种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对于厂商而言不能确定从预测上计算出所投入的额要素带给厂商的产出水平。第二种就是市场价格带来的不确定性。需求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消费者的喜好、需求、收入等等原因都会让价格变化无常。这种不确定性给厂商带来的是一种额外的损失,对于厂商而言则会试图采取其他方式应对这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减轻不确定性带给他们的经济损失。有些厂商会采取一种较为灵活的生产方式也就是为决策的失误做好弥补措施。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对于制造发电机的厂商可以发明制造既可以烧煤又可以燃油的双重发电机来规避因燃油价格带给他们的不确定因素。他们也可以签订火灾保险来降低因火灾带给厂商的损失。或者是本文提到的从期货市场寻求一种不确定性的保障,就是套期保值,也就是说在期货市场中通过交易的均衡,以一个价格为标准进行买卖,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现货市场的不确定性价格进行卖出。 二、期货市场中不确定性风险的规避分析 从期货市场中进行个体的买卖合约,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地点进行交易。签订合同后,在进行商品交易,对于商品交易是建立在对于现实状态较为明了的情况下。对于合同而言,不受到意外的情况下,无论商品的现实状态如何,卖方都无条件的交付商品。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在期货的合同中,商品的单位价格为Nf,合同的买方有权利对于现实状态明了后进行商品交易,而交易的日期商品的现货市场是公开制定的,现货价格是Ns,这个价格的制定一般情况下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在状态S下,厂商生产的商品收入,厂商对于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不会考虑产量、技术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形象,也就是说厂商完全可以控制自己产品的产量。买方不会用高于预期的价格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入,所以厂商都会因奉献的规避在期货市场中卖出自己所有的产品,在规避了所有产生的价格风险后进行生产。在这种情景下,期货市场为厂商提供了价格风险的规避保障,厂商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利润获得一个稳定且确定的收入。对于提前卖出的计划产品产生的确定收入,厂商可以进行选择,是投入还是产出保证收入的最大化。也就是期货市场影响了厂商的投入决定。当然,期货市场的交易也为现货市场的价格提供了风险的保障,但期货市场的销售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减少了厂商的收入,所以厂商在进行风险的规避时往往不是所有的风险进行规避。厂商会留下一些产量,对于这一部分产量期望取得更多的利润。而往往在这时厂商担负的则是一部分现货产生的价格风险,对于另一部分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的现货则不需要承担价格奉献,期货市场已经完全规避了价格的风险。 三、期货市场的不确定性 规避的应用从前文我们可以分析出,期货市场完全可以降低厂因价格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行为效应。期货市场的功能都是由其特点决定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市场信息完备性。期货市场是具备全球性交易信息的一种交易处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把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产品价格进行传递,为供求双方皆提供一定的信息的获取机会。在此之上,决策者可以根据自身已经掌握的信息以及经验进行未来预估型的判断,判断价格的走势。这是一个理性的预估,可以让决策者的决定增强其可靠性。厂商则可以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期货市场上的操作,用以进行风险上的规避。套期保值则是方法之一。套期保值,也就是说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在数量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相反方向的操作,也就是说在现货市场进行买进同数量的产品,在期货市场则卖出同数量的交易合约,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之后,现货市场因为产品价格的波动产生的盈亏,可以和期货市场产生的盈亏进行抵消。这是一种在近期和远期之间产生的一种对冲机制,降低价格风险。 四、结语 对于厂商而言,对于风险的厌恶程度可见一斑。商品的各个厂商都会面临价格的波动带来的风险,在商品的持有期间,一旦商品的价格产生波动,极有可能使产品的实际价格偏离预期售价,使经营利润收到损失甚至是亏损。而期货市场的规避价格的功能刚好为生产经营厂商提供了风险的规避和转移现货价格的波动。期货市场中的套期保值是一种避险的工具,其高执行率、低成本,以及信息的权威性都可以对现货市场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为厂商提供了一个重要支持。 作者:丁锐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观经济学论文:应用型人才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征 1.1知识点多、研究方法多微观经济学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包括了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理论中又穿插着相关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方法。虽然一个学期72学时,但鉴于本课程知识点多的特点,一方面对于学生课堂认真听讲、吸收消化知识和课后复结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教师对知识点和理论体系综合总结的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1.2理论性和逻辑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微观经济学的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虽然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是针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而设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有大量的知识是对西方国家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内容比较艰涩、难懂,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共鸣。 1.3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有一定学习难度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了流行于西方的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微观经济学也开始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大部分理论表现为图形、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许多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即使是在本科阶段的初级微观经济学也已经大量的涉及到数学推导和几何模型的证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虽然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尴尬局面。 2微观经济学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贪大求全,缺乏针对性微观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虽然在我院的教学中安排了72学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选择高鸿业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教材。虽然该教材在不断再版的过程中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内容体系,网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堪称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经典。但是,从该书在本院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材案例较少,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和一定的深度,对于本院非经济类专业且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学生课后复习难度较大,习题注重数学推导和相关数学方法的使用,相当一部分学生早早放弃了本课程的学习。 2.2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片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试题通常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识记,名词解释、计算题和简答题所占比重较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开放性问题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这恰恰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考试方式下,成绩较高的往往是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而善于思考的学生不一定能得高分。 2.3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和经历,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型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教书,缺乏在企业和社会中运用经济学知识的具体实践经验,教师自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欠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身概念就比较模糊,因此就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3.1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运输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专业课。 3.2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身边的事或者新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4.1基于够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尽可能减少经济理论的数学证明过程和对模型的讲解,结合案例阐述清楚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涵义就可以了。在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数学推导较少、案例较多的教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教师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创新、注重实践的微观经济学教材。 4.2采取相应措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在我院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中发现虽然青年教师自身基础知识较牢固,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较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鼓励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相应的培训和社会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3丰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要微观经济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4.3.1实施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利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选取近期发生的、与中国本土经济贴近的案例,加之大多数学生对经济和金融有一定的参与程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使知识得到激发和升华,例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可以从上大学或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3.2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学院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所关心的经济现象展开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的平台,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如学生在描述一家三代生活水平提高的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恩格尔系数进行描述,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尝试使用经济学原理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4.3.3尝试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在可控实验环境下,模仿自然科学实验,针对某一现象或经济理论,通过控制某些变量、观察实验过程及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某些经济理论来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在介绍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时,可以设计一次拍卖会或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这一基本概念。实验教学法趣味性强,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较直观、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3.4举办专家讲座课堂教学之余,学校可以邀请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介绍和分析当前的经济理论热点、前沿问题,以及所学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以达到开拓视野,激发兴趣的目的。例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以及未来房价可能的走势,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问题。 4.4建立较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积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基于标准试卷的以考查学生记忆力为主的考核方式,建立较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完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独立思考经济学问题。 总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如何适应这一目标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社会、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作者:李文晶张华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论文:策略型实践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其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当前社会的经济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理论实际上与我国的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障碍。而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让学生硬着头皮去背理论不同,它强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理论获得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去重新认识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实践教学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够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观看和操作,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可以透过一定的经济现象去理解和参悟知识,能够通过操作实践验证知识,这对于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力作用重大。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知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去分析当前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看似死记硬背记住了很多生涩的理论,但是却不具备利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各种分析模型分析经济现象,例如可以让他们利用边际分析和各种动态模型完成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来必定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前景是非常有益的,符合新时期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一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师资队伍因素。很多学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上配备的都是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本身对微观经济学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硬,不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更多的选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此外,学校实践设施配备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软件的辅助,需要实训场所,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办学资金、教学观念和场地条件的制约,没有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硬件条件。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微观经济学涉及到诸多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沿袭其他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方法,使得实践教学陷入和理论教学一样的困境。学生感受不到实践教学的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问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当前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模式僵化问题,实践教学依赖于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习来实现,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着力解决微观经济学这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立足课堂,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最佳平台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适用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以下介绍几种适用的具有较好成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经济学理论或者某一经济现象各抒己见。通过思想交锋式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能够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讨论教学法符合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渴望交流的学习特点,能够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讨论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偏理论的,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经济活动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将会容易许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展示与补充实践资料或者实例来达到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应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讨论教学法。这种讨论又可分为专题讨论和实际应用讨论两种。首先,专题案例讨论教学。所谓专题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某一系统的知识之后,组织学习结合当前社会领域内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但是这种专题案例讨论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极高的,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争论性,这样才具备专题讨论的价值。教师可以选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也可以选取我国颁布的某项经济政策作为案例,例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讨论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时应该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学生为了得到观点,必须要去寻找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必要时还要查询资料,这种讨论能够避免学生讨论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当然。这种讨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需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其次,应用式的讨论教学方法。这种案例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一案例的分析,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学生就劳动力要素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应用式讨论,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生产要素理论。 2)穿插式案例讲解法。上文提到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让他们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时,海域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微观经济学知识讲解时穿插一些案例,通过案例来解释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消化知识。例如在讲解需求弹性这一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超市促销和特价活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超市的促销和特价活动就是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就能够更好的理解需求弹性知识。例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产生的效应,教师可以选取饥饿时吃包子的案例,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吃第一个包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第二个包子会觉得非常香,等到他们吃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们的满足感将会消失殆尽,甚至会产生呕吐反应。这说明了效应的递减作用。让他们通过案例中效应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边际理论知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项目教学。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的。 1、利用校内实训室,模拟项目实践。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实训室,可以开发配套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软件,让学生进入到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让他们更清晰的理解经济学现象。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囚徒困境这一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室,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作为两个公司来竞争同一个国外项目。而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组成国外项目负责小组,两个公司要想争取到这个项目,就必须要和外国项目负责小组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在办事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不行贿采用正常的方法争取项目,另一种则是通过行贿来完成对项目小组人员的收买。通过贿赂或不贿赂的选择,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囚徒困境。这种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操作项目的平台。 2、鼓励学生走出校外,做项目调研。微观经济学包含了诸多经济学理论,如供求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经济活动。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些理论,就必须要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经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济活动项目调研。在校外项目调研中,要做好如下工作: 1)选择适合的项目。校外项目调研活动要求项目是现实的、真实的,因此,在选择项目时要选择附近的,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到实地进行走访、考察和研究。另外,要选取可行的项目,例如有些企业是全封闭管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搞调研,对这类企业经济活动的项目调研必然很难实行。 2)明确项目设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做项目调研,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项目调研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明确调研任务,要设置好调研项目。可以将微观经济学中几大重要理论设立为分项目,让学生依次完成分项目的调研。如以某某企业微观经济学分析为总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如下子任务研究:一是对企业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该企业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任务的调研和分析。二是对企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企业消费者行为的初步调查,并给企业提建议,为其如何做到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提供宝贵意见。三是对企业的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生产投入要素,考察企业短期生产函数,考察企业生产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通过这些项目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消化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知识。 3)做好项目展示和评价。要将学生项目调研实践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做成PPT或者调研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建立针对学生实践的考核方法,要将实践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微观经济学考核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校企联合,让实践教学现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将来多数是要走上企业的经管岗位的,因此,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岗位实际,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开展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经管人才到学校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让他们说一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哪些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常用到的,哪些现象是能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通过他们的现场解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能够让他们重视实践教学。也可以利用企业发展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完整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如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经管人才这些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去做,如何克服危机的。还可以让学生走到企业经管岗位上,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经管类岗位工作的要求,让他们树立岗位意识,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四、结语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好这门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由于此门课程理论性极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模式僵化,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新时期,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将会上升,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改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成效。 作者:岑剑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微观经济学论文: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微观经济学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不断走向世界,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地方高校中的双语教学也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点,而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基础课和核心课,因其类属于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来学科使得与国际经济理论密不可分。微观经济学采用中文教学原本就是国际经济理论本土化的一个过程,那么,积极开拓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用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母语进行教学逐渐成为许多高校选择。为提高教学质量,更好更快地培养优秀经济专业人才,对“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举措的探索及“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一改其国内发展的策略,转而实施全球化战略,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全球化人才。由于更多跨国公司进驻国内市场,我国企业也将随之进入国际市场,因此,无论国内外,都将需要更多的国际型人才。国际型经管人才须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性的眼光,因此,高校重点培养目标之一便是复合全球型经管人才。而国外原版教材的引用,全球性思维的运用,使得双语教学能与国际先进教学模式接轨,更好的探究和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思想、方法和国际惯例,以使学生能真正地同国际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对抗及沟通,从而真正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竞争、具备全球经营头脑”的国际商务参与者和管理者。 二、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讨论得比较多的双语教学模式大抵有以下六种: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母语发展性双语教学模式,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新殖民"式双语教学模式。这六种双语教学模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目前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和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应用比较成功的,都要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授课、还是沟通练习都使用外语,几乎完全不使用母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初级阶段的双语教学,它是母语和外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较好的接受,不致于一开始就掉队或产生畏难情绪。微观经济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在考虑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师资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倾向于选择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初期应采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适应,对经济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掌握,英文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在过渡到综合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就是英语授课为主。 三、地方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措施 (一)慎重选择教材。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材,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罗伯特•H.弗兰克的《微观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等等。有些教材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理论与精彩的案例微观经济学原理相结合,适合于初学者和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使用,有的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结构严谨,数学方法使用较多,适合经济学专业学生使用。在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原版教材的选择应注意既能反映经济学最新成果和动态,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又要注意难易程度,过难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弱化学习的积极性,过易会导致理论的掌握太浅显,达不到专业生专业学习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双语课教学由于既有英文讲解又有时得配以必要的中文说明,就会减缓教学进度,使得教学内容量大,为了确保教学安排的顺利完成,教学进度安排和内容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总体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讲内容必须是重点,难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巩固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一项学习任务。此外,学生还应配以适合的中文教材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三)构建师资实力强的双语教学队伍。双语教学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素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效果。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英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应用英语来清晰的表述经济学知识和原理,能将语言和知识完美的融合,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全球化的视野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手段。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多数专业教师缺乏出国留学以及英语培训的经历,因此对于双语教学还是难以驾驭,造成教师累学生苦且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致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或变成英语学习,继而影响的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因此,地方院校需要强化对师资力量的双语培训,并制定完善的双语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选拨具备一定语言基础的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或者研修,继而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国际视野,完善和更新知识层次,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专家或海归人才,充实双语教学队伍。 (四)注重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引导性教学模式。 (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一般多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对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要求较高,学生在掌握时又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若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有可能使学生更加难以掌握所学知识内容,或将有深度的问题只能浅显的表述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显得十分重要,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就应该多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式,课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课堂上调动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或采用教师提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原理。此外,组织学生每节课之前做3-5分钟的“presentation”,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又可以让学生分析经济现现象或阐述经济原理。“Presentation”作为西方国家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很多语言类院校中大受欢迎,通常由学生自选一个与该门课程相关的话题,通过查资料、做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形成自己的小观点。一般安排在每节课的课前或课后。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 (2)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兴趣。《微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外教材通常都配有丰富的案例,但与我国经济现实相差较大,如何将微观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实际相结合,撰写出丰富的我国微观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案例,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法宝。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电子教案,习题库,师生之间利用公共邮箱上传问题和下载资料,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四、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方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从而更好的推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一)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度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轻语言重专业的倾向,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形式上是双语教学,而实际上仅仅是对个别概念的英文解释,在考核方式和过程教学中都采用中文,英文比例较少。另一方面,应避免出现重语言轻专业的问题,使微观经济学教学变成英语翻译课堂,重视对英文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学生的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微观经济学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第二学期到大二第一学期,学生入校时间不长,英语水平不高,尤其对于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水平可能更差一些,因此,在开始双语课程时,多数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授课过程中,除一些经济原理和概念的介绍外,在案例分析或数据分析使尽可能采用简单易懂的口语,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学生的英语水平特点,设置微观经济学两类课程,这两类课程学分不同,授课教师不同,一类用中文教学,适合于英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另一类采用双语教学,适合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学分较高。此外,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以增强经济学学习的趣味性,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枯燥的经济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三)设置双语教学的管理体制,督导体制和激励体制。学校应对双语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设置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主要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管理,分时间,分阶段的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检查,一方面从学生入手,了解学生对阶段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学生诉求。另一方面从教师入手,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诉求。应针对教师备课-讲义到课堂讲授以及作业,考试,讨论整个过程进行过程管理,对每阶段都提出要求,并定期检查教学情况登记表,教案,课件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督导体制方面,设立教学督导岗位,对教学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每周听课时间。在激励体制方面,应对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设置奖励和激励政策,比如提高课时费,配备更好的教学设施,对双语教学教改项目给与更多的经费支持,同时在评教过程、平直过程、进修过程中给双语教学教师留有一定的比例,激励双语教学教师的成长。地方院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用符合本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探讨除一条适合地方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全球眼光,培养复合型经管人才。 作者:张萍赵维单位: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论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城市间竞争的研究论文 提高城市竞争力是现在城市政府制定城市经济发展策略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以便在城市间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城市和区域实际上是存在竞争的,虽然这种竞争不象国家之间通过利率或价格的调节来进行,也不象公司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来进行,但城市间在吸引投资、人口和游客以及公共投资和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上有着激烈的竞争(Porte1995)。城市间竞争在我国的城市间也广泛存在,特别实在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城市间竞争的概念 城市竞争是指城市政府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决策制定、制度组织安排来不断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投入和促进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使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各城市政府之间的竞争,城市政府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控制、对经济发展政策如城市规划、地方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的制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来确定城市竞争能力的发展方向。正是政府间这种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竞争,加剧了城市竞争的力度,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地区,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把各类城市连为一体,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竞争在同一层次的城市间广泛存在,如广州和香港在1999年的建设科技城和数码港的计划,广州与深圳的会展策略,东莞、顺德、南海、中山吸引外资的政策与措施等等,正是由于这种竞争,珠江三角洲内的各城市在区域条件较为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的集聚与专业化分工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在同一层次的城市中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城市发展性质,东莞是国际性的加工业基地,顺德是国际性的家电生产基地;在顺德的容桂镇是全国空调器生产基地,北窖镇是全国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东莞的虎门是国际性的服装生产基地,中山的沙溪是国际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的效用是使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提高,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的良性竞争使社会资源得到了较合理的配置,城市之间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来相互促进发展,在竞争中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机会。城市政府之间的竞争大大促进了城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资的吸引、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思想解放和制度的创新,加快了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也存在着过度竞争的现象,如90年代为追求低成本的土地而出现的过量的开发区建设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二、城市间竞争产生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集聚了各种企业和人口,从理性的假设来看企业总 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人口总是追求居住的效用最大化,若长期来看,以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与效益为目的,企业和人口是可以在城市间移动,因此城市面对是大量的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发展是一种在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发展过程,这使得城市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单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经济不断的受到制造业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和服务业在区域内重新布局的影响,不断的产业和技术的变化把城市带入到了经济竞争中去。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正是受益于这个过程。 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珠江三角洲担当的是产业链中生产基地的脚色,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工业大都是具有成熟技术的制造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区位选择的要求是劳动力、土地、交通费用的低廉。由于珠江三角洲长期的基础设施投入使得地区的对外交通、通讯和各种城市设施十分完善,在珠江三角洲约3000万的外来劳工使得城市劳动力市场价格十分低,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是向全国开放的,全国约3亿的剩余劳动力为低价格的劳动力供给提高了保证,因此,在三角洲的各城市在除了地理位置的不同外,发展条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面对流动的生产要素,城市间不得不通过激烈的竞争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并充分挖掘城市的比较优势,不断地改善自身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地方政府的推动 从实现由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地实施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化的改革,包括地方管理权限、财政、投资、开放等领域的政策与体制变化。这种改革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有了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并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和地区综合实力提高的责任;另一方面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脱离了计划式的资源流动与配置,使政府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寻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争夺稀缺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要素。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以地区的中心城市为基点,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由于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是在政府的管制下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可流动的特性,在交通费用和劳动力等成本都较为一致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动员社会各种资源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以形成土地在价格—质量的比较优势,把流动的生产要素固定在自己的地区。因此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责任转变为任何吸引流动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要素稀缺特别是资金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三、城市间竞争的理论模式 1、供给指向型的竞争 当城市化到一定的阶段,城市的深入发展取决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即是城市能否有能力吸引额外的生产要素,这种能力就是城市供给基础,它包括城市的物质技术基础、城市投资的集聚程度、城市投资的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 建立有效的城市供给基础,可以降低城市的交易成本,不断的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如吸引企业的迁入增加城市的生产能力,通过居民的迁入减低劳动力成本和增加区域内的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老产业的更替和升级。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城市间的竞争首先就城市供给基础的竞争,是有效供给的竞争。 2、内生增长能力的竞争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要素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单个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单纯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根据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致力于人力资本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并不断地促进城市经济内部系统的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才可以达到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的目的。 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外部条件较为相似时,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其效果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体现,因此培养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城市文化的配合与协调。 四、城市间产业集聚能力的竞争 产业通过空间的集聚可以实现同类部门数量上的增加和整体规模的扩大,实现在合作基础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在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往往是通过产业的集聚来克服中小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局限性,这种集聚是以产业链为中心的,并结合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业的前后向联系,这种空间上的紧密联系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城市的经营效率。 城市竞争中的产业集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更多的是强调集聚过程中的知识、技术的重新组合,强调技术人才的集中和一个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并通过这种结合促进城市内生增长能力的加强和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由于产业集聚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旦集聚能力形成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潜力,城市政府在城市竞争中充分认识到了集聚的重要性,不断的寻求可以产生集聚的核心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和加强城市的集聚能力。 珠江三角洲各城镇的产业集聚的竞争激烈是通过专业性城镇的不断出现表现出来的,例如东莞定位于国际性加工基地,是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使其有别于顺德的家电制造业。东莞的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其集聚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企业,95%的电子信息产品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如东莞宏达厂周边车程2小时的范围内有相关的供应厂家30多家,宏达厂的45%都可以在这些厂中解决。东莞在专业化基础上,按产业链形式的集聚使其成为我国第四大的出口城市。 五、城市间制度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生产要素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制度的创新对城市经济的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城市的制度是城市经营软环境的体现,制度创新是指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包括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和人才流通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在于通过交易成本的下降和培养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来提高城市竞争力,快捷有效的管理体制可以减少由于行政管理带来的效率损失,加快企业创办的速度和生产要素的流通;城市政府通过对人才的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合法产权的保护,会形成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持续吸引生产要素的再投入。 普遍认为顺德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案例,顺德通过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使政府完全退出了具有竞争性的行业,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如对顺德的核心企业科龙空调,政府通过股权的转让,逐步退出,最后由外资控股;在城市管理改革方面,顺德通过行政区划的合并,减少了土地使用权上的分散,发挥了中心城镇的扩散作用,是区域内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 六、城市间环境条件竞争 城市竞争的环境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的竞争和生态环境的竞争。 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大量以OEM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加工业对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和信息掌握与交换的速度要求很高,是决定了企业生存的条件之一,基础设施条件成为生产要素区位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竞争中往往首先是基础设施条件的竞争 城市政府是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政府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投入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城市竞争的实质之一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的差异。如广州市政府近三年在基础设施的投入达600亿,未来5年还要投入900亿,东莞建设起了密集的交通网。 生态环境的竞争是近几年形成的城市竞争内容,已成为生产要素区位选择的因素,生态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合理交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用同样的工资吸引更多的高素资的人才,并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条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有产业十分有利。超级秘书网 城市政府以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政府长期努力的目标,如东莞的清溪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电脑加工业、顺德的伦教建立了广东第一个生态示范镇,并以此为基础向外招商引资。珠江三角洲的“水”、“山”和农田保护区以成为城市政府构造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政府对环境的长期投资,表现出政府在城市间竞争中强势。 七、城市竞争的策略框架 1、对城市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竞争资本,包括专业化的产业、政府可应用的财政、可动用的社会资金、全体市民的文化意识、环境与自然的条件 2、区经济发展条件和竞争城市的发展威胁进行经常的分析,抓住机会构成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的效应 3、城市规划作手,加强有效的基础设施供给、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4、面对竞争,城市要建立全新的发展概念、广泛的企业网络和宽松的贸易环境,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分的政府财政。 微观经济学论文:微观经济学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视野出发,从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等当前阻碍循环型经济活动利益生成的微观经济问题入手,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造成产品价格体系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规模收益递增的循环型产业因缺乏足够市场规模而处于竞争劣势,以及高贴现率等因素对投资期较长的循环型产业投资与循环型耐用产品消费决策的不利影响,为相应的市场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循环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贴现资源跨期配置 循环经济最终是在市场中得以实现的。但是,承载了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命的循环经济,在现实中却总是无比艰难地匍匐前行。其主要根源就在于,现行市场体系下循环型经济活动缺乏足够的利益动力。①本文将从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等当前阻碍循环型经济活动利益生成的微观经济问题入手,系统分析现行市场体系下循环经济动力不足的原因。 一、外部性问题 1.1外部性理论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概念最早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在二十世纪初提出,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在研究中发现: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两种成本之差即构成外部性(ArthurCecilPigou)。更进一步说,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当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被排除在市场作用机制之外,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时,就会产生外部性。1968年,哈丁(Hardin,1968)发表《公地的悲剧》一文,描述了在一片向所有牧民开放的草地上,因每个牧民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草地被毁。将“公地的悲剧”推广开去,就成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即外部性概念。 一般说来,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又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如外部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对于影响者而言是不利的,这种外部性就称为负外部性,或说外部不经济性。反之,副作用相对于受影响者而言是有利的外部经济活动,则称为正外部性或者说外部经济性。 1.2循环型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现实经济生活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上,都存在对资源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消费行为,它们造成的废弃物排放、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损害,并不由这类经济活动的主体承担,从而使得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加速了负外部性的形成。大量负外部性经济活动的存在,会诱发人们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要素,来尽可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或生活成本,从而阻碍循环经济的进程。 而就循环经济而言,其正外部性可以表现为某经济个体研发或应用某种循环型技术,从事某种循环型经济活动,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了自然资源,或通过可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再生性资源的培育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但同时,以资源节约和减物质化为导向的生产成本,可能较市场的平均生产成本要高,尽管这些经济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能通过市场让循环型经济主体获得。因此,长久如此,会让此类循环型经济活动主体失去动力,循环经济的发展会变得举步维艰。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是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的现象,它将导致市场失灵。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边际私人净收益是指厂商增加最后一单位投入给投资者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值,而边际社会净收益是指厂商的最后一单位的投入导致的社会总收益的增加值。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存在差异,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资源配置效率最优。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经济主体会生产(或消费)过多产生负外部性的物品。例如,由于煤矿开采所负担的私人成本主要是原料、劳动力成本以及设备的折旧等,而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和景观质量下降等负外部性影响,主要由社会承担,包括由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我们假定某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为X,产品价格为P,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X),C’(X) 0,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为D(X),D’(X) 0,即企业的产出水平越高,意味着社会的外部成本越大。该企业希望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由上式推得,企业在不承担外部性成本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条件是P3=C’(X),即产品价格等于企业的私人边际生产成本。 而对于全社会的收益最大化而言,即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最优条件是P3S=C’(X)+D’(X),可见,当考虑企业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时,产品价格P3S P3。显然,此类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偏低,并不能反映资源或者产品实际稀缺的程度,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低效,难以遏制对资源和环境的滥用行为。 同样,通过供求平衡图(图1),也可以对负外部性造成的产出水平扭曲进行解释。经济效率要求最佳的产出水平为边际社会成本(MSC)和需求(D)相交时的产量,由于存在负外部性,边际社会成本(MSC)高于边际私人成本(MPC),它们分别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点Qo和Qe。因此,企业实际的产出水平Qe要大于社会要求的最佳产出量Qo,出现生产过剩。 反之,循环型经济活动中正外部性的存在,致使经济主体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不足。比如,有人种植的用材林,可以提供景观效益和生态服务,但是这部分收益是外部收益,不纳入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图2给出了在正外部性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图中S是供给曲线,MSB是社会边际收益曲线,它是私人边际效益与外部边际效益之和,位于私人边际收益曲线(MPB)的上方(边际收益符合递减规律)。由于外部收益不纳入私人收益,因此,对于生产者而言,市场均衡发生在产出水平为Qe时,即私人边际收益曲线(即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一点。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佳的生产水平是Qo,显然Qe小于Qo,而且与Qe相对应的价格Pe低于Qo点对应的价格Po。因此,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偏离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相对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价格偏低,而产出水平过低(生产不足)。可见,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普通产品对环境负外部性缺乏内化机制,循环型产品的正外部性又得不到补偿,造成循环型产品和技术在市场竞争力上的不利地位,从而失去循环动力。表1对循环经济推进过程中遇到外部性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大致归纳,可以看到,外部性会导致产品价格结构扭曲,正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不足而负外部性生产(或消费)过度,从而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环境友好行为得不到普及,而资源和环境滥用行为则得到激励。所以,要让经济活动朝资源节约和高效率利用的方向发展,其关键就是尽可能遏制外部性的产生,令外部成本内部化。 二、规模经济问题 2.1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成本递减特征的循环型产业 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构造成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当企业规模均小于市场规模(需求)时,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本企业的规模。如果不考虑为寻求垄断势力而扩大规模的因素,则企业的规模决定于效率或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这里存在着一个规模经济问题,即一个企业的收益和平均成本会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在生产技术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新建企业的发展总会出现几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即开始的规模收益递增或平均成本递减阶段,然后达到使企业的效率最高或平均成本最低的最佳规模,最后随规模继续扩大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减或平均成本递增。 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循环型产业或刚进入市场的循环型企业而言,由于在技术、固定资本等方面的初始投资较大,因此,相对于技术上较为成熟、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的传统产业,其初始的生产平均成本较高,所占的市场份额又较低,往往处于市场竞争劣势。于是,即便在消除了经济活动外部性的情况下,初入市场而未能达到最佳市场规模的循环型经济活动,也有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规模,很难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降低至能够与传统产业和产品相竞争的水平。 2.2规模经济视角下的风电产业与煤电产业竞争模型 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风电外部成本几乎为零,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②但风电容量系数较低,同样发电量须比化石燃料电厂多2~2.5倍装机容量,因此,在风力发电的成本结构中,初始投入的固定成本如风电设备占总投资的比例非常高,因此风电产业是一项初始投资比例较高的相对资本密集型产业。③相对的,由于运行间期不需要支付燃料成本,风电运行和维修成本非常低,一般占风电机组成本的3%~5%。而且越是大型风电场和风力发电机组,其平均发电成本越低。④可见,风电产业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递增特征。 为简化讨论,假设电力市场共有两家企业,分别是风电企业和煤电企业。与煤电企业相比,风电企业进入市场时间较晚,初始固定资本投资较高,且所占市场份额远低于煤电企业。我们假定煤电企业正处于最佳规模,而风电企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同时,假定风电总成本为TC,TC等于可变成本VC与固定成本FC之和,平均成本AC=TC?q,边际成本MC=dTC?dq 0(TC是发电量q的单调增函数)。 从图3可见,风电成本AC呈U型增长。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当边际平均成本MAC=dAC?dq等于0时,达到最佳规模,经计算,此时AC=MC。也就是说,风力发电量q3为风电的最佳规模。因此,我们可以把从风电发电量0到q3的阶段视为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MAC=dAC?dq 0。此外,风电获利的基本条件是Pq-TC 0,即风电单价P大于平均成本AC。再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最优计算,风电的最优价格为P3=MC。 图3风电产业成本函数与规模经济从图3可以看出,当风电刚进入市场时,其平均成本AC远高于边际成本MC。为使利润大于0,风电单位定价必须高于AC。于是,就需要与已达到最佳规模的煤电平均成本AC煤电相比(此时煤电价格=煤电平均成本=煤电边际成本),来看风电产业在价格上是否具有竞争力。这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i)AC煤电 C3,意味着风电产业在达到最佳规模q3之前,只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其价格就能与煤电竞争。如AC煤电=C1,当风电产量小于q1时,风电AC AC煤电,处于竞争劣势。但随着风电产量增加并达到q1之后,就可将其平均成本控制在低于煤电的水平之下,此时,可选择低于煤电价格而高于风电平均成本的风电价格,使风电产业既有利可获,又能在价格上和煤电相竞争。 (ii)AC煤电=C3,风电产业只有达到最佳规模q3,才能与煤电产业相竞争。(iii)AC煤电 C3,这种情况下,煤电的平均成本始终低于风电。我们假设AC煤电=C2,那么只要煤电价格定在(C2,C3)这一区间内,风电在价格上就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当煤电负外部性成本未能纳入煤电价格,且存在不合理的煤电补贴时,很有可能出现AC煤电 C3的情况,即煤电过于廉价,风电难以与煤电相竞争。换言之,要让资本投向于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前提之一是让具有负外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反映其真实成本,从而令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可获利前景。 其次,当外部性得以系统内部化之后(假设AC煤电≥C3),由于风电的初始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且具有明显的规模成本递减特征,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使风电的平均成本降至能与已达到最佳规模的传统煤电相竞争的水平q1。而在达到q1之前,风电的成本和价格都处于市场竞争劣势。 类似的,许多循环型产业或企业“入市”难,且容易夭折,也可以从规模经济角度加以解释。 因此,针对此类幼稚而有前景的循环型产业,政府有责任通过扶持性的政策和市场工具,来帮助它们达到能够与传统产业竞争的市场规模,从而达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之目的。例如,在风电规模从0到q1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力量予以强有力的扶持,如绿色采购、研发补贴,或通过市场工具调节,如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与绿色证书交易,来帮助风电产业达到能够与煤电产业相竞争的市场规模。事实上,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受化石燃料价格提升和国际上对全球环境关注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种扶持性政策,来帮助新兴的风电产业成长,世界风电成本一直处于稳定下降的趋势。在欧洲风能协会和国际绿色和平于2002年编着的《风力12》报告中指出,从1998~2002年,风电的度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了20%,在许多地方,风电产业已经可以与煤电产业相竞争,并且随着风电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提高,风电成本还将继续下降。 三、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问题 3.1贴现因素对投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许多针对循环型产业、产品和技术的投资或消费,其收益或效用的获得不是即时性的,有一个较长时间跨度的投资回报期或效用享有时间。例如,楼宇业主投资于建筑节能改造,消费者选择购买一款节能型冰箱,他们所获得的节能收益都不是短时期内即可返回的。于是,当进行此类跨期的投资和消费决策时,经济活动主体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当期或下一期的净收益,而是各期净收益之和,同时,必须将贴现因素考虑在内。 简单地说,贴现就是将未来的收益或成本按一定比率进行折现。我们可以引用净现值(NPV)项目投资评估方法,解释贴现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所谓净现值,就是在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收益与成本之差)的折现值。其表达式可以写成: 其中,i为投资贴现率,I为初始投资总金额,T为项目寿命期(年),Ft为第t年的项目净现金流,Ft等于第t年的项目收益Bt和项目成本Ct现金流之差。可见,当投资贴现率i不为0时,NPV一定低于不考虑贴现因素的项目净现金流加和。而且i越大,意味着NPV越低。NPV 0,表示该项投资是亏本的。此外,在一定的投资能力约束条件下,即便NPV≥0,理性的投资者在做决策之前,还会将此项投资与其他投资计划相比,选择NPV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同样,对于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而言,在选择购买耐用品时或其它含有长期服务功能的商品时,也会将贴现因素引入商品使用全过程的效用或成本计量之中。例如,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在各个时期的花费进行贴现后,再进行消费总额的现值比较。于是,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条件下,做出的跨期消费决策必然受到消费贴现率的影响。 3.2考虑贴现因素的节能产品跨期消费模型 许多节能产品的广告都会通过与普通产品的能效比较,计算某一使用期内使用节能产品相对节省的能源成本之和,并指出由于其节省的能源成本高于产品购买价格之差,因此选购该节能产品是经济合算的。这种总成本核算的思路大致正确,但是现实中,消费决策往往受到包括消费贴现率、消费预算、不确定性、个人偏好、信息完备性等等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在此以较具代表性的节能灯泡这一产品为例,通过将贴现灯因素引入灯泡跨期消费成本函数,来比较分析贴现灯因素对消费者在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之间进行消费决策的影响。 模型假定:市场上有两种灯泡产品,分别是能源效率较高的节能灯泡(H)和能源效率较低的普通灯泡(L)。消费者根据产品消费总成本(即购买成本与使用成本)的现值,来选购消费总成本相对较低的灯泡类型。在该模型中,不考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对产品品牌和外观等方面的个人偏好等因素影响,而且由于灯泡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不考虑个人收入约束。此外,除模型中特别指出的产品差异,两种灯泡产品各方面性能视为相同,提供的照明服务质量相同。 模型参数: Pi:灯泡购买价格(元),i=L,H;Ti:灯泡使用年限(年),i=L,H;Fi:灯泡年耗能量(度),假定灯泡年使用强度相同,i=L,H;Pt:第t年的电价(元?度);r:消费贴现率。 同时假定:PH PL,FH FL。 于是,只有当节能灯泡的消费总成本低于或等于普通灯泡时,消费者才会选购节能灯泡,即我们把V视为使用节能灯泡而节约了的消费总成本,它由灯泡产品市场价格之差(暂且称为短期消费成本之差),以及灯泡使用能源消费成本之差构成(暂且称为长期消费成本之差)。V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决策,V 0,消费者选购节能灯泡,V 0,消费者选择普通灯泡。换种角度,如果我们把消费者对节能灯泡的选购行为视为一种投资组合决策,那么以上分析说明,消费者只有在对提高能效的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市场回报率时,才会选择投向节能灯泡。 从上式可以得出结论: (1)V受到两种灯泡的价格、能效和产品寿命的影响。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之间的价格越接近,节能灯泡的能效越高、产品寿命越长,越有利于引导消费者考虑选择节能灯泡;(2)电价及其波动也会对V产生影响。总的说来,高电价或电价的上涨趋势,会增强节能灯泡的能源节约效应。 (3)V受到消费贴现率的影响。当消费贴现率r较高时,短期消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更为关注,节能灯泡的能源节约效应受到削弱。⑥反之,当消费贴现率r较低时,节能灯泡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效应得以凸现,消费者就会把注意力从产品购买价格扩展至产品使用成本上来,加以综合考虑。超级秘书网 关于消费贴现率的计算,我们一般会用较低的储蓄率或社会贴现率来替代,但事实上,由于未来的电价、产品质量、产品寿命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心理贴现率往往非常高。消费者以高心理贴现率衡量节能产品和普通产品之后,就会认为跨期节约下来的电费折现值太低,他们宁可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普通产品。 可以说,以上现象在投资期较长的循环型产业投资与循环型耐用产品消费中非常普遍,阻碍了资源按可持续原则进行跨期配置,这也是造成循环经济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如何降低投资和消费此类产品的贴现率,是此类产业或产业能否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的关键。例如,通过长期的产业导向和政策制定,持续的产品服务质量提升,资源价格趋于合理化等等措施,来降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心理贴现率。另一方面,如何通过投资和消费方式的改变,通过生产和销售业态的优化,来弱化贴现率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按从产品到服务理念构建的新兴租赁业态下,消费者从一次性购买产品到分期购买产品所提供的服务,式5中产品初始价格之差对消费成本的影响就基本不存在了,而且由于购买的是服务,产品的能源消耗等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就会凸现出来,引导消费者的决策。 四、结论 本文认为,外部性、规模经济及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这三个切入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较全面地解释循环型经济活动在市场上利益动力不足等微观经济现象,并为相应的市场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提供经济学理论依据。 微观经济学论文:市场营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渊源 1营销的4P理论营销理论是一门应用学科,写作论文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其基本的营销观念受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和规定。美国营销理论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第九版《营销管理》中认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下列一些核心概念: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商品、服务与创意);价值、成本和满意;交换和交易;关系和网络;市场;营销者和预期服务。”这里不难看出这些核心概念也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从时间上看,在*年左右,美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以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作为分析对象,构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是其理论的基石。“准确地说,4P存续于1875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间上的巧合性,不是偶然的,正是经济学理论对营销观的影响和启迪的结果。而从经济形态来看,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从19世纪后期到1929年全球经济过剩危机这一时期内,世界经济的主流是短缺经济。4P代表了销售者即生产者的观点,即卖方用于影响买方的有用的营销工具。4P理论的出发点是以生产者为中心,4P理论的时代背景是卖方市场,是短缺经济时代下的产物。4P理论的目的是以企业或生产者的利润为目标。 2营销的4C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个性化、人文化、多样化特征日益突出,写作毕业论文传统的4P理论已不适应新的情况。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茨和劳特明教授为代表的营销专家认为:企业从事营销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此他们提出了营销组合的4C理论,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沟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性(Con—venience)。4C理论的提出对传统4P理论冲击很大,传统4P理论是一种企业导向而不是真正的顾客导向,以4P为核心的传统营销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经营思维,本身带有销售观念和以生产为中心的痕迹,而4C理论的经营理念则刚好相反,它是一种由外向内的经营思维,是市场观念的具体体现。 4P到4C是营销观念的变革。传统营销理论强调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要素。这种4P理论认为,企业只要围绕4P制定灵活的营销组合,产品销售就有了保证。 3营销的4W理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既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又是后者的方法论基础,写作硕士论文营销理论无论是4P和4C理论都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在4PS和4C之后,人们提出诸多营销新理论,来刻画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理论创新,如社会营销、关系营销、生态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等,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确实有创新,但它只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营销理论创新的某一特征,具有启发性但也具有片面性,因为它们均是对实际营销现象的经验总结,缺乏相应的经济学理论的支撑。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发展,一些学者通过分析新古典经济学的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的两分法的局限性,提出了生产——消费者全新的分析单元,提出了4W理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4P是第一代营销理论,4C是第二代营销理论,而4W是第三代营销理论,4W是4P和4C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 笔者认为,如果从营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来看,或者从4P和4C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务来分析的话,4P和4C理论在本质上是属于同一逻辑结构中的同一论,即4P和4C的理论基础都是新古典经济学。4P和4C理论两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来观察市场营销,4P以生产者的角度来演绎出一套营销理论,4C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来发展出一套营销理论。这也是4PS的营销近视症和4C理论的营销远视症局限性存在的原因,这一原因的存在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致命缺限是4P和4C理论局限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4P和4C存在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目前流行的微观经济学著作或教科书的流行写法,是以马歇尔对需求和供求的狭义解释为基础。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马歇尔在1890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利用供求、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加以形式化,形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该框架有三个基本的假设:第一是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之两分;第二是马歇尔对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的狭义解释以及他对这两个概念在经济分析中的核心地位的强调;第三他用规模经济概念替换了专业化经济概念。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两分法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奠基石,它使得“边际学派”得以兴旺,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与方法上构建了较为厚实的基础。两分法是分解方法在经济学中的体现与应用,被当作微观经济学分析柜架的标准构件,新古典经济学及其现代形式成就卓著,但由于其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之两分这一致命缺陷,从而导致4P和4C理论存在相应的理论局限性。如果我们采用一种接近现实的框架,用消费——生产者代替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其中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他买和卖什么。在这种框架里,在选择不同职业的个人之间,消费者一生产者的地位是对称的,因此,不存在纯消费者地位与纯生产者地位之间的不对称。 从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的逻辑来思考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第一代营销理论(包括4P和4C)应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营销理论,或称为单赢营销理论或优化营销理论,写作医学论文第二代营销理论(4w)称为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的营销理论,或称为共赢营销理论或博弈营销理论。笔者将之概括为4W营销。4W并不否定4P、和4C,而是在4P和4C基础上的总结和扩展,4C比4P进步的观点有二:一是观察市场营销的角度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这意味着“获胜的公司必将是可以方便地满足顾客需要,同时和顾客保持有效的沟通”,与4C相比,4W是从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生产者——供应商、生产者——环境四个范畴来全而审视市场营销,4W认为获胜的公司必将是可以方便经济地满足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环境、供应商的需要,同时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政府、环境、供应商双赢的结果。总之,4W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它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磋商、共赢、合作、参与、学习、分散、柔性。4W是一种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其与4P与和4C相比,它更符合建立在市场规则,公共利益认同之上的合作这一新经济观。 综上所述,4P,4C,4W营销组合理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这样理解:它们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完善和发展的关系,它们都有深刻的微观经济学的渊源。由于企业层次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市场及企业营销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企业在了解、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的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把三者结合起来指导营销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微观经济学论文:微观经济学讨论式教学效果解析 [摘要]《微观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和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本国国情基础的不同,管理学院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步骤和教学效果进行探析,提出了要根据所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选择案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成绩的评定方式和考试内容上应进行改革等建议,以期能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对策 1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校以高鸿业第六版《微观经济学》教材作为授课教材,书中有较多以数学公式和曲线图形,比较抽象难懂,这一现象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会使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试图用案例讨论式教学让复杂的内容通过在案例中的应用得以生动呈现,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案例讨论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教师筛选过的、符合章节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教学。具体来说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微观经济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其次,运用所学微观经济学定理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增加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但是,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 2.1案例讨论式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教师确定讨论案例:寻找知识点案例,例如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结合“受欢迎的自助餐”的现象和“互联网对消费者影响及其给消费者选择带来哪些好处?”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与学生讨论上述案例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有哪些影响。第二,确定讨论形式。首先进行课堂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讨论问题打印在A4纸张上在上课的时候分发给每组,在纸上写组长和组员姓名,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启发诱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思考,简单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但是不要细讲,让其自己讨论。第三,小组展开讨论。首先每组讨论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讨论的案例题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其次根据需要(笔者讲授班级人数均在100人以上),抽取3~6组组长或组员进行汇报发言,每组进行讨论的时间为10~15分钟,回答时间大约4分钟,在此期间其他组可以与之互动。第四,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小组分组讨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整体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新颖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对错误的观点予以引导,还要对学生的疑问做解答,最后以每组作业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 2.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其原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现实经济问题。目前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仅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而且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打破了现在课堂师生互动较少的被动局面,这种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并且积极发言;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还能够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兴趣。 3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的对策 3.1根据所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选择案例 案例的选择不仅要具备问题性,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期能激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并让学生在看到问题后,能够主动的思考,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课堂中选用的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比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让学生知道在他们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如大学毕业时面临就业时在“自己创业”和“就业”这两种选择时从经济学理论“机会成本”的角度做出决定,才能做出选择。要取得良好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所选的案例要根据教师的目标来设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案例有多个解决方案。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究辩论,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确保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案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笔者教授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案例讨论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是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主,相互探讨和交流。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在案例讨论时有的学生难以进入状态,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有“搭便车”的成分,有的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和讨论,有的同学无所事事,只是观望与等待,或者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的场面。因此教师在讨论时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讨论气氛。比如,讨论:(1)什么是谷贱伤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谷贱伤农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如何克服“谷贱伤农”现象。这要求同学们对弹性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中。因此,设计的问题应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及热点问题,同时,在讨论中设置抢答环节,对能够不在教师指定回答,能够主动抢答的小组在平时成绩核定上给予加分,这样会更能激发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此时自然就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场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微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方式和考试内容应进行改革 微观经济学是管理学院物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本校的微观经济学最终成绩评定是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因此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上,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增加日常案例讨论成绩的比重,比如各占50%等等。还有期末考试试卷也要进行改革,试卷中不能只考理论知识,如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要增加案例分析试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此部分应该作为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有助于案例老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并达到案例讨论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作者:刘清娟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 微观经济学论文:探讨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 摘要: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对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分类,认为案例教学实践中现存的问题有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当、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的案例少、缺少师生互动等,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学案例教学团队经验不足、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度不强等,提出可以从案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案例的编排这两方面入手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最后探讨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微观经济学;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讲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法是指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历史事件带到课堂之中,并利用与本课程相关的原理分析生活事例和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某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1]。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案例评审型,就是给出案例中的问题及问题评审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分析;二是讨论分析型,就是只提出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三是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法对老师有很高的技能要求,对学生也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聆听者。比如在案例讨论中,老师要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据笔者自身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经验,总结了以下两种主要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的形式。一种是现实性教学案例,即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以及有关经济的时事热点进行总结归纳,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及经济事件掌握经济学知识。另一种是历史性案例,即通过对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经济学领域的事件进行学习和讨论,理解经济学原理,比如在讲完赋税的归宿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在1990年,美国国会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皮衣、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2]。这两种教学案例应该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总结以及与其他经济学专业老师的交流探讨,发现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当 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片面的认为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讲解就是案例教学。然而案例教学不仅仅包括举例教学法,它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还包括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和讨论,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独立思考,并非仅仅只是举例子的教学手段[3]。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平衡,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问题:一种是过分强调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相对其他学科理论性较强,涉及到大量图表和公式的推导,这使得理论知识讲解占用了较长时间,压缩了案例教学的课时。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讨论占用的时间过多,使得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的时间被压缩。教师把握不好案例教学的环节。在案例式教学环节将主动权都交给学生,使课堂处于“放羊”状态,这种脱离了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弊端,使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2.案例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案例的选择、整理和分析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缺陷,例如案例的选择没有与最新经济动态和政策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不能达到协调适应。案例的选取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的内容,缺乏专业性的审视和洞察。二是教师使用的案例过于陈旧。直接使用国外相关案例,比如在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讲解时,大多数老师都会引用吃馒头解饿程度的例子,随着吃馒头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解饿程度也就逐渐减少,这样的案例比较陈旧,很难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3.本土化的案例少 在我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学案例几乎都是基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微观经济实践编写的,还没有形成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案例的教材,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大多都来自国外的一些经典教材,这些案例虽然都能很好的反映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难度,这就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4]。比如对经济资源稀缺性进行讲解时,多数教科书上直接引用大炮和黄油的案例,这两种商品虽然能够说明相关原理,但大炮和黄油不切合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有充分的主导地位,在案例的讲解、问题的提出以及分析的整个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状态,虽然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运用了实际案例,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来,从而没有完全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2)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首先,教学案例过于陈旧,或者完全引用国外案例,使得学生不能切实感受到该经济现象与相关理论的联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从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束缚性。案例教学法并不只是教师对于某个现实案例的讲解,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的现象,真正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的总是固定的一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从案例的选取、分析和总结都由小组中某一个或几个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 三、案例教学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讲解的重要性,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没有投入相应经费保障和网络服务,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教学文件对案例教学予以支持,进而导致案例教学的相关设备投入不足。一般来说,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多媒体的应用,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运用经济学软件,也需要对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但是由于学校对于案例教学法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相关设备的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我校教师讲课用的电脑不能访问互联网,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质量。与此同时,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实施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比较费时费力,加之学校没有相关的考核政策,因此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的积极性会受到限制。 2.经济学案例教学团队经验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相应的现实案例完美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效果的能力。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微观经济学讨论式案例的编排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比较费时费力,这也是阻碍案例教学法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3.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度不强 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面临着与现实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面对大量的图表和公式,教师在授课方面有一定难度,既要让学生记住相关图表公式,又要通过一定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其实际应用,在这两者的权衡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5]。并且在上课时所列举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尚未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做出理论上的创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经济学案例素材,但是这些案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现象的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学案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当加强关于中国本土化的微观经济学案例研究,使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四、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手段 1.案例教学方式的选择 (1)故事性案例。故事性案例是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某个知识点的案例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某章的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章节的讲解,也可以穿插在本章重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需求的价格弹性时,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说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没有用我们生活中十分形象以及实实在在的例子即现实性案例来说明,学生就可能会理解不透彻,感觉生涩难懂。到底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呢?比如现在风靡全国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活动,这个活动想必大家都会在淘宝上购物,而在“双十一”这一天最大的消费人群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这是为什么呢(抛出问题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案例的讨论中来)?大学生是没有收入又有很强的消费需求的人群,因此他们更加关心商品价格的变化,他们会在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增加购买量,而在价格上升时明显减少购买量,也就是说大学生有很高的需求价格弹性,因此在“双十一”商品价格相对优惠时,大学生就成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主力军。另外,通过经典的经济学小故事和历史故事来讲解经济学相关原理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讲到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通过为什么会产生“口红效应”来说明,“口红效应”是说在经济有下行压力时,口红的销量反而比正常年份增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在讲解均衡价格形成时,可以引入黄牛票贩子的案例,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同时价格又受到管制,实际交易价格低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从而催生票贩子的产生。故事性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但这种教学形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故事性案例的引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但是课堂以教师为主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2)讨论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是指教师在讲解了某个知识点之后,通过将现实中存在的与该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并设置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给出最终的解释或解决方案。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将案例材料及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课下的讨论和准备,将最终结果进行课堂展示。在讨论式案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把控,将主导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讲述了价格弹性的相关概念之后,可以通过国家限电方案来讨论为什么国家在过年等节假日用电高峰期控制居民用电量时,不需要其他限制用电量的手段,只需要适当提高电价即可达到限电的目的,这是因为居民对于用电量的价格弹性加大,适当提高电价,会使居民在保证正常生活的用电情况下减少电量的使用。通过讨论式案例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价格弹性的理解。在讲到税收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们讨论我国营改增给各行业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3)辩论式案例。要全面掌握所学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可以采取辩论式案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案例相对于故事型案例和讨论式案例来说,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力。首先,辩论式案例的开展需要建立在知识点较为综合的案例之上,选取合适的案例之后,学生需要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最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使学生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增强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不同市场的类型时,可以让学生探讨2007年发生的兰州拉面涨价事件,拉面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同时对于兰州人民来说拉面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提价会带来重大的民生问题,不提价又会扰乱市场秩序,那么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兰州拉面价格呢?通过抛出问题让同学在探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但是辩论式案例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搜集和整理适合辩论的素材,还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另一方面,辩论式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花较大精力做准备[6]。因此,辩论式案例教学可以在微观经济学的所有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组织一次,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案例的编排 (1)可以将故事型案例安排在每章的开始,用来引导学生进入本章正式内容的学习,由于是导入型的案例,因此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注重案例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贯穿全文。要通过导入式的故事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本章要讲的内容与哪类经济现象有关,并且要涉及到本章的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为了让学生巩固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可以在每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穿插一到两个故事型案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之后,用与相关理论知识对应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主次,引入的故事性案例的数量要适当,太长或太多都会对理论教学时间造成影响。(3)在每章内容讲解完之后可以编排一个讨论式案例,增进学生对于整章内容的宏观把握和理解。讨论式案例要与本章的重点内容紧密联系,并且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要密切关联,目的是让学生培养运用本章知识点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大作业的形式编排一个辩论式案例,将经济问题引入到课堂讨论中,老师也应该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 五、案例教学法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在案例素材的收集过程中,应该尽量贴近生活,并且要能够反映当前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热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经济动态[7]。在确定案例设计方向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所对应的教材内容,对案例进行设计,清楚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适量原则。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理论教学时间和案例教学时间的度,要明白案例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因此在案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质量,而不是案例的数量[8]。(3)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与相应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通过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完理论部分后,可以利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截取相关视频中的重点部分让学生观看,如央视《经济半小时》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新闻。在播放前,先提出几个与本节课所讲相关的问题,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综上所述,目前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对案例教学的应用中应该针对不同的经济学原理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并能够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各个方面充分考虑,才能够有效地将案例教学法科学应用到《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冬民 王倩 亢佳欣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论文: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微观经济学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经济新常态下,其教学应该结合地方院校转型思路进行改革,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在以新常态为特征的新阶段,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学教育也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培养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人才是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其二次就业能力。但在短期内,却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重,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常常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国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案例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概念。二是利用复苏情景的方法进行探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及课堂互动有显著作用,能够弥补案例研究的部分缺陷。三是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经济学实验来解释和检验微观经济学理论,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的大力倡导。诸多经济学家也针对“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检验”“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柠檬市场”“公共物品搭便车”等问题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实验。国外的研究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建设也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增加,促进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来源于微观经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市场机制、需求、供给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内容难以理解。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偏重于理论方面,概念、公式多,案例缺乏,习题也偏重于理论。碍于授课时间和实践条件等原因,学生经过讲授式学习,仍不能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和能力。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能应用所学理论。如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济学素养,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二)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比较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保持率最高的是主动性学习,模拟实际案例,主动做事和参与的有效率高达90%;讨论和演讲的知识保持率达到50%;如果仅是被动听讲,知识保持率仅为20%。改变传统的听讲课堂,教师设计以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可有效运用web3.0分享与参与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背景,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以项目汇报演讲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目前各高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还可借助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传播、人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培养目标清晰,学科设置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别化特征较为明显。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等名校课程的设置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相比之下,国内地方财经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层次、基础、目标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渐次提高的特点。其次,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科和理论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分析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鼓励思考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国外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丰富,一年级多为通识教育,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课,在随后二年级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目标定位细化,如斯坦福大学强调三项目标定位:熟知现代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具有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相比之下,我国各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与授课方法改进 (一)课程目标定位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即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最优选择。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应始终贯穿着对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各种现实,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运用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直觉为主”指的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经济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了解基本原理,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培育经济学直觉上,对其经济学素质的构建将大有裨益。“工具为辅”指在强化经济思维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数理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但是与经济思维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突出实践”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把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黑板经济学”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飞跃。 (二)综合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还原到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案例、实验中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法。 1.以复苏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采用“复苏与再生”情景法,选取经典和成果案例,结合环境、结合情景和结合演化三部分构成,设计“模拟表演”“模拟设计”,把交易过程再现,尝试生成和测试案例,尽可能使案例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加强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与分析。在案例的选取上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计案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众多经典案例,但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会让学生觉得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报刊、网络上选取当下新闻热点为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又能反映热点问题,本土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激发学习热情。案例在体现知识性和时代性的同时,表现出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如以春节期间购买回家火车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需求规律及需求、供给弹性的理解;以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变化的案例,体现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论分析。以情境复苏法进行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经济情境,理论与所设的经济情境相呼应,激发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增强对经济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使得微观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敏感性,又锻炼了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2.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运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国内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反馈,改变被动式听讲的单向信息流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我校的经济学综合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市场竞价销售等环节实景模拟参与某个产品的生产、买卖过程,对市场竞争中价格机制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及背后的深刻原因有了亲身体验。通过模拟实验启发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应用创新能力,是未来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独特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思路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清晰多层次教学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力求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结合,与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接轨,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主动式学习改变大学学风,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创新性实践人才。 作者:赵怡虹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浅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在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即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其宗旨就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成员——从最上层到最低层,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使企业团队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地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一宗旨,管理从最初的他律的规章、守则发展到人的自律的规范,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文化认同,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文化力量的潜移默化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管理文化是人类在组织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从来都是在集体基础上进行的,这就需要管理,因而,管理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当人类学会群体劳动时,便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到现代社会,管理几乎渗透到社会各种组织机构的每一个部门,管理活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处处可见的一种活动,而其中对人的管理又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在这些理论中渗透着文化的观念。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 “企业文化”的概念由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ThomasJ .peters)和沃特曼( RobertH. waterman)在合着的《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中系统提出。两位管理专家根据对美国最成功企业所做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在经营的最成功的企业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判断准则、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道德观念和生活信念等。“企业文化”将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中,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方向,进而激发员工共同努力去完成组织的共同目标。 根据彼得斯和沃特曼的总结,美国总成功公司的“企业文化”原则为:①乐于采取行动;②接近顾客;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④通过发挥人的因素来提高生产率;⑤领导自身力行,以价值准则为动力;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⑦组织结构简单,公司总部精干;⑧宽严相济,张弛结合。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管理学院教授舒适特,通过对美国大量企业的调查研究并结合现代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通过改造“企业文化”进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即“A战略”。舒适特认为: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主要影响,只有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管理的企业,才能获得稳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他在“A战略”理论中提出:①员工的工资和其它报酬应同其对企业的贡献直接挂钩;②员工所受的奖酬应与其劳动生产率挂钩;③强调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④对企业的经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考核经理人员的标准;⑤定期向员工介绍有关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设想和实施方案,并使员工参与制定更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该理论强调:关心员工的需要是获得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任何企业内,对人的管理都应重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管理,应当得到极大的首要的关注。 在美国,“企业文化”理论和“A战略”理论倡导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美国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日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各个企业对各自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愈来愈多的大公司日益重视建设符合企业经营哲学和经营战略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创立于1911年的电脑信息业顶级公司IBM公司,以“尊重人、信任人,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及追求卓越的工作”为企业经营宗旨,这一经营宗旨就是IBM公司企业文化内核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协同匹配 摘 要: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种关系尚缺少理论支撑。通过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企业文化协同的理论框架,可以使得企业管理者通过诊断企业文化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实现二者的协同匹配,从而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协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企业“软因素”(无形因素)的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Michael E. Porter的《竞争优势》(1985)强调了企业战略和文化匹配的重要性,并指出企业文化本身无好坏,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战略与文化的匹配。因此,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软因素”之间的协同匹配就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问题。需要构建一个反映这种协同匹配的理论框架,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的实施。 一、“企业文化”释义 20世纪80年代William.Ouchi《Z理论》一书的问世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高潮,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这一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在对企业文化众多的理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chEin(1985)的定义,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守的共同意识、共享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具备的特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企业;就如个人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一样,企业之间的文化特性也千差万别。[1] 关于企业文化的分类也是众说不一,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揭示出不同企业之间文化的差异以及共同特征。例如,Quinn(1994)按照企业文化是外部指向还是内部指向及其企业文化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两个维度把企业文化分为四类,即发展式企业文化、市场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和家族式企业文化。[2]美国学者Jesperson等人从另一个角度将企业文化分为变革型企业文化和执行型企业文化。在变革型文化中,员工一般会有目标感、家庭感,满意是长期的,领导和员工分享快乐,共同承担命运并相互依靠。执行型文化体现为各种事情以或明或暗的契约的方式相联系。各种工作都明确标有员工的条件、惩罚标准和利益结构。[3]Fons Trompenaars和Charles Hampden-Turner(2011)将企业文化放在“个人——任务”以及“平等——等级制”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分,将抽象的难以量化的多元文化归纳为保育器型、导弹型、家族型和埃菲尔铁塔型四种企业文化。保育器型文化是一种既以人为导向,又强调平等的文化。导弹型文化是一种平等的、以任务为导向的文化,组织的目标就是要完成团队的任务。埃菲尔铁塔型文化是一种稳定的、可预测的、安全的、例行的、可靠的企业文化。组织内部是层级式的组织结构,各级员工具有清晰的权利和职责界定,使得他们可以精准地完成例行工作。在家族型文化中,企业所有者相当于“父母”,员工相当于“儿女”,老人理所应当受到尊敬。家族型文化也是以人为导向的文化,强调“是谁”而不是“做什么”。这类文化较温暖、较友好,团队的形成基于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这一分类的方式相对系统和全面,可以成为构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关系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其分类 企业的财务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等是企业竞争战略的派生战略,用于支持和保证总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由于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愈来愈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一般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内容涉及员工的招募、激励、培训和绩效测评等内容。如同企业文化一样,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也不尽相同。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者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为三种。第一是诱引战略,企业通过高薪和丰厚的报酬因素去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通过自己培养的方式。在这种战略下,吸引员工的是高薪酬、高福利,使企业的人工成本较高。第二是投资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通过培养的方式来获取高素质的员工。管理人员注重对员工的支持、培训和开发,把员工看成企业最好的投资对象,给予员工个性化的关怀,为员工创造公平和谐的成长环境。第三是参与战略,这种战略注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赋予员工较多的权力,重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战略下,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为员工提供咨询和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另外一种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是Schuler于1989年给出的。从时间纬度上将人力资源战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是累积型战略,从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的培训和开发,通过严格的招募和甄选程序来获取合适的人才。培训的目标是最大化员工的参与技能,挖掘员工的最大潜能。第二是效用型战略,用短期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较少或不提供员工培训。企业雇佣员工的依据是员工可以利用的适合特定岗位的高技能,而不是基于员工忠诚或是承诺。第三是协助型战略,这是一种介于累积型和效用型战略之间的战略。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战略,都需要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共同认同。这种认同的基础来源于文化与战略的协同匹配。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协同 关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关系,就其因果性西方学术界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4]第一是企业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企业文化;第三是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实证证据来支持。尽管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争议,但几乎所有学者都赞同二者之间要实现匹配,才能最大化各自的作用。例如Lismen等证实企业文化的一些维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公司绩效;McAfee等认为保持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一致是供应链战略成功的前提。[5]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屡清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关系,可以利用现有对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方法,构建一个二者协同匹配的理论模型(见图1)。 在第一象限中,保育器型的企业文化适宜采用投资式的人力资源战略。“保育器”比喻孕育生机、孕育创新的意思,这一文化类型的突出特点就是重视人才,鼓励创新。投资式的人力资源战略重视对员工的投入、培养和开发,是一种长期导向的策略,可以与保育器型的企业文化实现契合。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采用严格的招聘程序从企业外部招募合适的人选,选人的原则应当是重能力、发展潜力和创造性而不是经验和技能。保证每位新员工具有相同的起点,为每位新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员工 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注重员工潜力的挖掘和创造力的发挥。对于员工的激励更多使用的是精神激励,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充分授权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向员工勾勒出企业未来的美好愿景来激励员工努力的方向。对员工绩效的考评不是仅仅关注工作结果,更应注重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 第二象限的导弹型文化是一种任务导向型文化,不注重对员工的长期投资和培养,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效用型人力资源战略相匹配。企业通常从企业内外部招聘那些有经验的、能够胜任特定工作的专业人才。培训通常是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旨在帮助员工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完成工作配额的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三象限的埃菲尔铁塔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官僚主义”企业文化,强调命令的服从和对权威的尊重,与之相匹配的是引诱式的人力资源战略。奉行这种人力资源战略的企业在通过内外部的渠道招聘员工时,更看重员工的经验技能和对权威的态度。较少针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进行培训,但可能会对员工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进行相应的培训。对员工绩效考评主要是依据完成特定工作要求的程度,并据此进行相应的物质奖惩。 第四象限的家族式企业文化是一种基于组织成员情感为纽带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相互信任与帮助,适用于参与式的人力资源战略。企业倾向于从企业内部招募员工,尤其是重要岗位的员工。甄选的主要是员工的资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承诺程度。员工在工作中一般有较大的自主权,企业的管理层在员工的培训和开发过程中扮演着“咨询师”的角色,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向他们咨询。对于企业员工绩效的考核主要是采用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这类方法所关注的是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些被认为对企业的成功非常有利的人格特质,如品德、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等。对员工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为员工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此外,企业通过授权的方式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重要事件的决策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转 以上“四象限模型”应当说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出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协同匹配关系。[6]其具体操作内容可以通过如下表格体现出来。 一个企业应当采用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一个选择和判断的依据就是这个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管理者在选择和判断管理战略之处,首先可以分析考察企业文化属于何种类型,据此采用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来与之匹配;反过来,也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战略来改善企业文化以实现二者的协通匹配。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浅议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 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动,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管理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更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有效结合的方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共同意识、职业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制度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延续性、习惯性。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目标、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管理分为“管”和“理”。 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分别负责“管”和“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容易出现两个明显的缺口:政治思想工作僵化,陷入误区;生产经营人文管理导向和支撑的缺损。企业政治工作负责“管”,在行为方式上有明显的强制性,抑制了人的思维创造性,容易引起员工反感。企业文化负责“理”,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都必须围绕企业文化来开展,以创建企业文化为核心。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文文化在管理上的体现,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管理目标方面,企业文化始终指向企业生产力;在管理原则方面,企业文化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管理内容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管理形态方面,企业文化有企业环境、企业标识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寻求和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全局性规划,具有整体性、发展性、长期性和计谋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成功的重要条件。首先,企业文化体现了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制定特色鲜明,符合企业共同信念的企业战略。其次,企业文化的激励、凝聚、导向、示范作用,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企业战略制定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诠释并实施企业各种制度。企业制造出一种氛围,并将其融入企业管理之中,这种氛围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相互交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效果。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有明显的不同,但是二者都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企业有形的制度渗透着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得以表现和发挥。当企业员工不接受制度管理的时候,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只有员工自觉接受并遵守企业制度的时候,企业制度才是全体员工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管理的效果。 三、提高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文化参与能力 完善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深植推进能力。组织员工学习,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理解企业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理解情况,通过内部培训、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各自对于企业文化理解的分享。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的文化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有效实现文化和管理的统一。企业文化推广要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促进企业文化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有效实现企业文化的理念深植。 (二)推动企业文化示范能力 首先,推动文化管理方式分享的能力。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制定并落实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定期总结文化管理心得,吸取有益经验,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其次,推动文化管理定期示范的能力。定期进行企业价值输送,概括企业文化理念,分享价值观念,推动企业文化的理念示范。并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出现的各类典型,进行组织学习讨论。 (三)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首先,增强管理者的文化言行感召力。企业管理者要向员工表达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意愿,形成企业的基本共同理想;根据企业基本理想,具体表述短期目标,让每位员工都能明确任务;践行企业核心文化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其次,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明确员工关心的主要内容;根据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满意情况,总结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突破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四)增强企业文化提升能力 第一,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员工具体行为,将企业核心价值融入企业日常工作中去,实现高效的员工管理。具体来说,可以将企业文化植入企业招聘机制,细化岗位责任,明确招聘人员的去向;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晋升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职位晋级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量化为具体指标,直接和职工薪酬福利挂钩。第二,塑造团队氛围,提升工作绩效。企业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大团队,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谋发展,重视塑造团队氛围,提倡团队参与文化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打造成功榜样,激发员工创造力,培养员工的自发行为。 四、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内容的重要一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制度管理关系密切。要提高企业文化管理的能力,需要综合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网络等五大要素,并从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文化示范、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提升等方面开展。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柔性化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浅议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柔性组织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与运用进行剖析,并力求提出实现柔性组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柔性组织的创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论文关键词:柔性,管理,企业文化,运用 一、柔性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柔性的概念最早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Mandelbaum曾将柔性解释为生产系统适应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的能力。“所谓柔性组织就是指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地持续整合内外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和因果模糊性挑战能力的组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请记住我站域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既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企业文化是柔性管理的精髓,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柔性的员工管理的精髓是“爱人”,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才能,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高素质带来产品的高质量、生产的高效率、企业的高效益、员工的高收入。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领导的协调开激发员工的集体智慧,激励、综合、协调一线人员的努力与贡献,以更高的视野兼顾全局,并将一线人员的创新理念整台到企业发展的统一战略框架之中,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柔性管理是通过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也就是依靠员工的主动性而非强制力来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这就要求员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他们,为他们指明方向。因此,企业能否建立一种具有团队性、包容性、融洽性的柔性企业文化是推行柔性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柔性化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1.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文化的形成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的行为只有经过强化以肯定,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又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柔性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完善工作绩效评价系统,建立起有效的晋升、晋级制度与灵活的激励机制。通过弹性工作时间和分散式工作地点等工作设计的柔性化,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大的工作自由度。柔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考虑员工的特性实施管理行为,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层次需求,使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加稳固。这一系列,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个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2.建立柔性考评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点与企业文化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柔性组织管理强调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学习与知识共享,完成个人心智的转变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员工素质及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整合与提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实施柔性化管理的关键,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 因此,柔性考评内容应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员工晋升时,要考虑他是否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对于那些没有好好工作,并难以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人员离开企业,让员工明白企业在鼓励什么,在反对什么,给员工行为实施强化时,要注意几点:①应具有针对性,使被强化者能从中体会到更深更广的意义,例如,合理行为被肯定,也就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强化者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行为的再生。②应考虑反馈的获得,也就是预测强化的盗用。③注意强化的时效性,要及时强化,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④强化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要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3.建立柔性管理的价值观,鼓励创新和宽容的柔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的产物,是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柔性化组织文化是一种能够增强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文化。柔性化组织文化通过人性化的组织系统、优良的信息管理、快速的反应机制、灵活的生产体系、市场导向的开发和服务来实现它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柔性化组织文化是柔性组织的精神体现,为柔性组织注入活力。 企业文化的柔性越强,就越有利于柔性管理的实现。柔性的企业文化保持了已定的开放度和宽容度,鼓励个体创新和组织学习。因此,现代企业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以及团队性的柔性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的。第一,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理解员工,注重情感投资。第二,民 主管理,科学决策,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敢于授权,由金字塔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第三,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完善薪酬管理体制,运用多种激励机制。第四,注重员工教育培训和职业生涯的开发管理。第五,积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4.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文化 制定柔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文化。柔性管理组织要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把员工当作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和对员工的激励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建立绩效付酬和风险付酬结合的报酬体系。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性,避免硬性的工作规则。执行当中充分考虑人性的特点,从晓之以理到动之以情再到绳之以法,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党支部、团委、工会、各员工自发组织的专业协会及女工委员会等各级组织的作用,不定期和员工谈话,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心员工生活,生日、红白喜事、子女读书、困难职工慰问等等,非正式场合的沟通交流,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化解矛盾,消除分歧,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柔性管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有利于实现管理职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企业实现柔性生产,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促使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价值以及对策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之间竞争激烈,企业有了更大的生存压力,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完善自身管理水平尤为重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状况和行业的特点,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持,更是整个企业价值取向的体现。强化企业文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1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 目前社会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建设远比企业绩效考核和管理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更加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企业采取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帮助企业传统管理方式的改变和革新,实现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减少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此外,优秀企业文化更具备导向性的特征,帮助企业进行人员行为的规范,推动企业管理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1.2帮助企业管理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企业文化将企业发展和管理目标作为其核心内容,更好的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体现企业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同时优秀和健康的企业文化更是可以全面的体现企业管理标准和管理需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凭借自身的号召力、影响力,来督促和指引下级发展目标的尽快实现,这种影响是与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紧密联系的。同时企业普通员工由于出身背景和社会经历的不同,本身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企业只有对工作员工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系统化的教育,使得他们能够树立一个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和需求的价值观念,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 优秀和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的激励员工的行为,伴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企业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激励和帮助人员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采用奖励和竞争的方式,帮助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同发展的优良氛围,进行企业员工行为的指引。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帮助企业员工自身行为的约束,做到从道德层面上进行员工行为的规范,发挥企业整体的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 2企业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极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真正的理解企业文化,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是将企业文化同政治思想工作相等同,发展企业文化的目标也仅仅是让员工接受企业的管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人们心目中形象,在企业文化建立的过程中就是只注重一些外在的表面的东西,造成企业文化没有内涵,也没有提升到精神的高度。 2.2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之间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周期缩短,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产品的升级和创新,很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都将企业重心放在了竞争力的提升上,想方设法的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对待一些不重要的业务一般也都是采用外包的方式来实现,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承接方,所以企业更是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技术的更新和产品的创新上,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所忽略。加上企业文化发展本身周期较长、效果较慢,也造成很多企业放弃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得企业文化停滞不前。 2.3发展过程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在短期内一般不能获得什么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还单纯的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短期就能收到成效,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企业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只有企业从管理、制度和执行等多个角度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执行力方面不强,在制度建设上还不完善,严重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3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对策 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就是一项极具系统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合理提升精神内涵、注重企业文化长期发展、关注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研究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实施的有效对策。 3.1合理提升精神内涵 合理提升精神内涵是企业文化在这整个企业管理中开展的前提,在合理提升精神内涵的中,鉴于企业管理中的精神内涵就是企业文化,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合理提升精神内涵的同时还要做到将企业文化真正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让企业文化推动和带动企业管理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在进行精神内涵提升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方向的不断变化,就需要企业文化的不断建设和创新,进一步达到全面提升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3.2注重长期渗透 长期渗透工作也是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实施的重要步骤,长期渗透的重要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注重长期渗透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慢慢的发现,企业文化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所以需要企业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要做好对企业文化的长期渗透工作,帮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和抓住更大的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同时,在注重长期渗透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丰富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机制的完善,更好的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领导作用。此外,在注重长期渗透的过程中企业还是需要采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来保证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人翁姿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企业工作当成是自己的工作进行经营,这也是推动企业更好发展的关键措施,更是推动企业文化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 3.3持续关注员工状态 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管理实施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关注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在持续关注员工状态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更要做好员工动态的把握,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更加明确我们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同时更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完善企业文化构建时,要从身边的小事进行企业员工动态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只有正确的把握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才能更好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发展,实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3.4 优化管理人员水平 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正常开展中管理人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专业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优化管理人员更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开展的重点。在优化管理人员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管理者能够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此外,还需要在进行企业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推动企业文化更好的建设。此外,优化管理人员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用钱指挥人、指令性下达任务的管理方式,要进行管理方式和管理系统的重新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更多时候是提升人们的素质,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更好服务于企业生产和经营,这也再次说明了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人员优化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各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工作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4小结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制定具体的应用策略时,需要我们全面的了解企业文化,认识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明确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才能提升整个企业团队的力量,才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也才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更快的发展。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安全管理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增加,事故的发生更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性,保护人类自身是21世纪最重要的课题。实现安全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是一项很重要又比较容易忽视的工作,安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运输等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告诫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的效能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能接受的方法。人们愈来愈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断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实现自主安全管理,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其他管理,特别是生产过程管理和设备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安全管理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和背景或特定的安全文化人文环境也会形成或造就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操作)层,他们对自己的安全的意识、态度、认知、信念、价值观,他们所具有的安全物质环境及各自具有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不仅在安全科技的物质领域,还在人对安全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习俗、修养等无形的上层建筑的精神领域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顺应时展的基础和成长的背景(环境)。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也直接影响或造就了与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的企业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当然企业安全管理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安全文化发展过程,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和相对独立的现象,自然也丰富了企业安全文化,也反过来促进了安全文化对人类的发展。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安全文化(称前者)与企业安全管理(称后者)虽然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各自的目标值和广度及深度大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涉及对象:前者针对全民、全社会,即公民、大众、家庭、社会、全人类;后者针对工人、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雇员。 2)范围及环境:前者指生产及非生产环境,即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凡人类能到达进行活动的地方;后者指生产(劳动)环境、作业环境,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 3)时空观念:前者指人活动的时空领域,安全涉及全方位、全天候,只要有人类存在,在人能到达的地方,在人进行活动的任何时间都要考虑安全;后者的时、空,主要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在企业或在企业相关的地方,也可以扩展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的时间和地方。 4)追求安全与健康程度:前者强调全民、公众(消费者)、人类的身心的安全与健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文明标志,保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舒适、健康;后者现阶段强调了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人职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有符合国家法定要求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5)采用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互爱互帮,学会自救互救、逃生应急本领,提倡博爱、伦理、自律,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完满、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后者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的形式,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 6)对人影响侧重点:前者突出影响人的安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主要从精神领域,从安全管理的“软件”方面及智能开发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和自律能力,在全方位、全时空接受安全文化的塑造力,成为理智、高素质的安全人;后者主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的物质环境,安全生产关系、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有限的教育和培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强制、规范和约束,采用的种种管理手段主要侧重于人对技术、对物质环境的安全控制,偏重于“硬件”。 7)对人影响的深度:前者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都不断影响,注入和培养、塑造,用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和激励人,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的社会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开放、无约束、无强制的自然、自由的教育,突出一个对人的爱,对人生、人类的爱,这种合符时展的安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继下去,并优化和繁荣,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当时当地的安全文化熏陶、改造和提高,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光大是没有国界的,安全文化注入就会在心灵的深处发生质的改变;后者是通过有局限性的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在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是强制、惩罚、约束性的,被管理者有始终是处在一种被动安全,服从安全,要我安全的强迫、监督状态,从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有限的,调换岗位或另寻职业后,又要重复被动安全强制、压抑的局面。难怪有人提出并研究安全行为科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上,要研究人的安全心理和安全人机学,给职工投入感情,讲人情味,讲辩征法,以人为本,对工人要“爱”要“护”,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持久、深远。 8)从经济投入考虑:前者需要长久不懈的安全文化教育,全民响应和社会响应,虽然是持久地、世代相传的,但每时期的投入是不会太多的;后者需要不断地坚持技改、培训和维修,或淘汰陈旧的设备、工具,也投入安全教育,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当然前者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生产者,也就是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工人的安全投入,后者的经济压力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欠债,已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和企业的安全形象。 9)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前者具有独特性、继传性、开放性、先进性、吸收选择性,对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有益的做法或表现形式都会被融于安全文化的洪流之中,反之就被排出。一种优存劣汰的自我保护能力,保持了安全文化的永昌不败;后者的企业的传统性、科学性、受外部市场经济影响很大,经济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制约。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特征及其建设 论文关键词:物业管理企业文化 创新性 服务性 细节 执行力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就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内容作了深入分析,并对物业管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 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使商品经济领域的竞争 日趋激烈,也引发了人们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时代,没有文化和品格是万万不能的,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 一、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以房屋为管理对象,以人为服务对象 的市场主体,应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实际就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长期经营服务实践过程形成,并为本企业员工自学遵守和奉行的的共同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化制度和企业形象的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价值理念,作用对象则是企业全体员工。 将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比较起来 ,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把握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创新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产品的均质化及市场竞争激烈化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创新文化。物业管理公司要做出良好业绩,靠得是过硬的管理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各个物业管理公司,无论是在物业管理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差异都是细微的。无论你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知名企业还是非知名企业,就物业管理服务而言,内容上日复一 日,物业管理服务各个岗位绿化、清洁、维修、保安,工作内容也趋于一致。就这样,在物业管理产品质地无差别化的前提下,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要想从众多同质企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物业管理从内容到方式各个环节上不断创新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服务,适应个性化市场需要,创造个性化物业管理品牌。倡导物业管理服务创新精神、创新物业管理理念与模式,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服务性文化 物业管理行业性质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服务文化。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说“管理”,其对象指的是“物”,即物业;说“服务”,其对象是“人”,即业主。所谓“管理”,实质上是“服务”的内容。归根到底,是为业主去管理物业。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微利性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所处行业属微利行业,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获取暴利。所以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于一般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要做到“开源节流”。一方面,造就物业管理企业经 营理念 的“规模经济 、多元化和智能化”三种价值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旨在“开源”。其中,规模经济重在提高物业市场占有率,多元化重在挖掘既得市场经济潜力,智能化则重在提高物业管理科技含量以期提高获利能力。另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不强调“节流”,追求人员精干化,工作流程简约化 ,工作方式效率化。而且也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与业主的角色关系中兼有管家的角色定位,因而其文化内涵不能不包含一些由此而决定的精神特色,如节约节俭精神等等。 (四)社区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对象都是一定范围社区的物业,服务对象是业主与使用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物业管理企业也是众多文化建设主体中的一个自然主体之一。但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中的特殊地位,使物业管理企业成为社区文化的天然组织者,而社区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使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打上深深的社区文化烙印。而物业管理企业企业文化社区化价值取向,在性质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价值观念在社区的渗透、辐射、影响,在形式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的文化管理、氛围管理、公约管理。从而,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社区性倾向。 (五)细节文化 细节文化是指企业以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创造一种超越一般行业标准,超常规的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以求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好的市场宣传效果的一种企业文化。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即业主。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这个特征又决定了其细节文化。物业管理中的细节是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代表,细节最富有表现力,最容易形成口碑宣传和新闻效应,细节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往往能够起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六)执行力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尤其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管理运行当中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是业主和使用人;物业管理强调竞争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注重细节。这些都需要一整套成体系的技术、行为等规范。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基本任务是构建富有竞争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凝炼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 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企业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或具体化。凝炼企业价值观念,主要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定位,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在企业员工中引起共鸣,实现员工对本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形成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思想、文化观念等意识特质的总和,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经营企业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准则和工作方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形成企业经营理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思考,提炼特色鲜明、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真正发挥效力。 3.确立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中的决定性要素,它反映了企业员工集体的心理状态、意志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以及相应的精神氛围。确立企业精神,就是将企业现有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使企业改革发展的经营思想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4.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文化的引航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使之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将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实现企业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把企业的经营发展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责任。 5.建设企业道德规范 建设企业道德规范,主要是加强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建设,形成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形成企业微观意识形态。 6.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是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有关法规,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经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构筑完整的制度体系,完善管理环境。坚持制度在先,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保证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并在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使全体职工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7.塑造企业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从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做起,它们是建设企业形象战略的三大支柱,即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通过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建设,铸造企业灵魂,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塑造现代企业新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对内对外良好 的公众形象 。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 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应当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还要看到企业员工接受和自己价值观有一定差异的企业价值观念,是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服从行为,是一种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企业应该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应该避免下面几个问题 : 1.避免无文化现象 没有文化的物业管理企业必定是失败的企业如果企业仅有十分系统、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必须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甚至会有离心现象产生。 2.避免文化愚民现象 如果过于强调企业的某种文化理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急,可能会使企业员工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无异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避免文化理想现象 企业文化如脱离实际,其倡导的文化理念超出企业范围,或认为企业文化可代替一切企业管理所有其他内容,可能会使企业忽视眼前的险恶环境,会流于假大空的陷阱。甚至可能和业主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使企业的运作不灵验,导致企业运作环境恶化。 4.避免文化万能现象 文化万能是把企业文化当成万能的金钥匙,认为企业文化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手段,软的是文化,硬的是制度。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决定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确实是企业的灵魂,但也不能把文化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试论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企业文化 论文摘要:企业价值目标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其它文化元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项目管理发展成为一系列的工作价值观和一种独特的、与传统管理有显著区别的管理哲学。企业项目管理是根植于企业文化的土壤之中的,企业文化为企业项目管理提供软环境,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支柱。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客户导向、团队合作 1企业文化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支柱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在该价值观支配下形成的行为习惯、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与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企业环境变化过程中,培养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包括企业价值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行为规范等企业精神。其中企业价值目标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其它文化元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作用在于增强凝聚力,调动积极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创造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总之,企业文化是培育一种企业和员工为目标奋斗而共同遵循的精神。 企业项目管理是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工具对企业的项目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使用的知识,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不是一种超乎价值的科学。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根植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观、习惯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国际上的项目管理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推行项目管理需要相应文化(价值观)的支撑的论述,项目管理是“管理哲学”(ClelandandGareis,1994),和“系统的方法和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项目管理文化”(HobbsandMenard,1993)。从项目管理的长期实践和发展阶段来看,现代项目管理从单纯的计划与控制技术发展成为一系列的工作价值观和一种独特的、与传统管理有显著区别的管理哲学。企业项目管理是根植于企业文化的土壤之中的,企业文化为企业项目管理提供软环境,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支柱。 2企业项目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与传统管理相区别,现代企业项目管理在其组织及价值观层面上有以下核心内容: (1)项目组织特殊性。企业项目管理采取面向对象(即项目)的管理模式,项目的临时性决定了项目组织或项目团队的临时性,任何一个项目团队都是为某项目而特别组建的,会随着项目的结束而解散。而且,在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项目团队的成员会有很大的变化,项目的组织是柔性的。 (2)以目标为导向。企业项目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管理方式,项目成员根据协商确定目标及时间、经费、工作标准等限制条件,独自处理具体工作,以目标为导向来解决问题。 (3)项目经理是基于团队建设的横向管理。项目经理没有足够的上级对下级的正式权力,不可能像传统职能部门经理那样依靠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指挥而进行纵向管理,而只能依靠项目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在项目团队中进行跨部门、跨专业的横向管理。 (4)团队受到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必须是依靠团队的所有成员进行的,不能只靠少数“精英”。所有团队成员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结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5)强调速度、灵活和双向交流。项目是一次性的商业活动,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就要求处理问题要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速度,尽量缩短组织中的信息传递路线,减少决策层次,实行双向交流,以达到项目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信息共享。 从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及价值观层面上的要求,可以发现支持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的企业文化必须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是客户导向的价值观,其二是团队合作的价值观。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的支撑是很难推行现代项目管理的,这往往是许多企业无法全面推行现代项目管理的原因所在。 3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从公司创立起就采用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项目实施,从1997年公司创立以来得到超常规的发展,每年以80%销量的增长额增长,远远高于国内乘用车67.7%的平均增长水平。2003年底跻身国内轿车市场的三甲,企业利润值位居汽车行业的榜首。在短短的六、七年内公司为何取得如此引人瞩目的跳跃式发展?这与企业从公司创立开始,就注重培育公司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以一个个对公司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的成功,推动公司的超常规的跳跃式的发展分不开的。而项目的成功又是与坚实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的。 上海通用从创业初期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公司成立之初就通过管理层的多次充分的讨论,明确了公司的宗旨和价值观。上海通用的宗旨是依靠一支训练有素,富有使命感和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贯彻精益管理原则,注重不断学习和积极创新,安全地为顾客提供世界级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使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上海通用的价值观共有五条:以客户为中心;安全;团队合作;诚信正直;不断改进与创新。其中对企业项目管理有最主要的支撑作用的是两条:以客户为中心及团队合作。 3.1以客户为中心 上海通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公司的第一价值观,因为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客户为中心在上海通用就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要求每个员工首先要明确内外客户需求,其次要保持客户的长期热忱。 以客户为中心有着深层次的含义。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作为公司的一种工具用以识别更多的顾客价值。从公司范围来看,购买上海通用产品的是公司的客户,在公司内部,各个部门按照价值链的流动都有其内部客户。在上海通用的项目环境中,项目经理以市场的要求为导向,各职能部门经理以项目经理为客户,当发生冲突及争执时,以客户的导向为准。公司的项目由各个项目总监负责,由各项目总监通过项目章程的规定具体对项目负责,确保各项目的执行和完成。项目章程明确地规定了项目的利益相关方的各项要求。项目总监将项目分解为许多小的交付物,由项目组的各分管经理负责按照要求完成目标,每个交付物都明确规定了交付物的责任人及交付物的客户,分管经理在将其交付物交付时,必须得到交付物的客户方的认可方才得到完成的确认。这种理念及价值观的确立,减少了企业内部门和人际之间的摩擦,容易形成通力合作的氛围。 3.2团队合作 上海通用的价值观中的另一条核心是团队合作,团队合作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发挥员工与合作伙伴的特点及长处。在上海通用的项目团队中,集中了与项目有关的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他们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专业经验,集中在一起共同为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而努力。虽然,项目团队有不同的分工,但由于项目问题的相关联性、问题的复杂性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项目团队必须要经常进行开放、坦诚而及时的沟通,彼此交流信息及想法,相互做出和接受彼此的反馈及建议性的批评。基于这样的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可以对复杂问题集中讨论、集中解决、集中攻关,有利于复杂问题的快速解决。同时,有效的团队合作能避免各职能部门以各自利益为重,使团队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重。 3.3“4S”合作理念。 在许多合资公司里,由于合资双方的利益驱动点不同,而中外员工又来自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必然在合作中产生许多矛盾。为了使合作双方能在一个团队真诚合作,上海通用首任总经理胡茂元先生创造性地倡导出以上海通用的利益为重的“4S”合作理念。“4S”在上海通用人人知晓,它是4个英文词的缩写,即STUDY(学习)、SGM(上海通用汽车)、STANDARDIZAT10N(标准化)、SPRING(灵活)。 STUDY是基础,通过互相学习,把差异化作为企业的优势。上海通用在发给每个员工的中英双语手册中,明确要求合作双方“相互研究对方的习惯做法和文化传统:相互学习对方长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SGM代表的是以上海通用利益为重,讲求“公正合理、长远利益和最佳决策。”这样一方面是为合作双方建立了“共同利益体”,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确保国家的利益。 STANDARDIZATION是用来规范合作双方的行为,要求双方“遵守SGM适用的法律法规,恪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廉洁奉公”。无论什么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好的合作,原则是第一位的,双方必须严守法律法规。”SPRING是灵活务实。上海通用要求合作双方在工作中“讲灵活性,不要固执己见:积极进取,不要消极等待:解决问题,不要务虚空谈”。4S的合作理念是上海通用最早和最重要的合作理念,有了4S合作理念,中外双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矛盾有共同的判断标准。在此合作理念下,使上海通用的团队合作成为国内合资企业的典范。 上海通用在项目团队中让所有的项目相关人都参与到开发工程中。团队成员从项目开始就参与项目计划制定,使项目组成员更好地理解项目的目标。因为一个共同的、得到充分理解的目标不仅是一个成功项目的一部分,而且是团队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例如在建设项目中,作为业主的我们将土建公用的设计公司与设备设计的供应商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工作,消除了许多由于前期设计沟通中的障碍,避免了在项目后期的变更的产生,而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如何使全体员工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认同企业的使命与目标,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在上海通用的项目推进过程中,从管理层开始就注重在项目的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公司的价值观理念,时刻提醒项目成员关注公司的价值目标。所有进入公司的新进员工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企业文化等入门培训,帮助公司新进员工迅速理解并融入公司的文化中。 2002年及2004年上海通用先后兼并重组了烟台车身有限公司和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在兼并后最重要的是及时和有效地将上海通用的企业文化传递和移植到兼并企业中。公司对被兼并企业的员工重新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通过项目的锻炼,使他们认识并融入新的公司文化中。沈阳项目中在短短的6个月内完成了新车型在当地的投产,当地员工参与项目从开始怀疑到最后的信服和全身心的投入,我们从当地员工身上看到这种可喜的转变。 在上海通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深深感悟到企业文化精神是项目进行过程中“气”与“神”,是企业项目管理的“软”环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能感受到。当项目进行中迷失了方向时,团队会及时找寻自己的客户,因为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时,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项目中出现问题时,大家能坐下来群策群力,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这样项目中的冲突转化为团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动力。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知识管理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而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环境。所以,构建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 知识管理 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正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国内有不少企业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积极应用知识管理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形态、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风尚、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Delphi Consulting Group研究人员Hadley Reynolds 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是企业文化。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保障,不良的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障碍。所以,构建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目标 构建适合企业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目标及优势。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企业知识为管理对象,是对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效益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佳的决策。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企业知识管理是基于对“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通过更有效地利用知识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 使用和存储。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资金与劳动力。 企业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看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知识管理把存在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术、市场分析及企业经营战略等协调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创造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 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增强企业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等重要措施。从本质上来看,它涵盖了企业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造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企业知识管理是个人和企业要适应现代经济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的真正向导。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取得竞争力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创新能力、高素质的技能、高速运转的效率。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培养企业达到以上目标。首先,知识管理是企业培养竞争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综合能力被看作是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次,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正确决策的基础。因为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知识管理获得所需的知识,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创新是保持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活动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吸引到献计献策和能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培养企业灵活应变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任何企业都处在一个变化无常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永远占据霸主地位。为了使企业能在竞争中维持其市场地位,要求企业对市场的变化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而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培养和提高这种快速应对能力。 3.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共享有用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和减少重复劳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4.培养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拥有高素质和技能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提高的基础条件。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促进现有员工和新雇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和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最终提高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知识管理不仅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思维方式。企业知识管理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环境。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同步发展。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更适应竞争要求的企业文化。21世纪的经济发展,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往往是经济与知识文化的一体化运作。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也是知识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能为绝大多数员工信守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是不可被忽视的,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而影响企业对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比如,影响决定哪些知识是有用的、重要的,哪些知识是必须保留在企业,从而获取核心竞争力,哪些知识可以向外界传递或与外界分享以获取战略优势。 2.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包含所有不可言传的关于组织与其员工之间如何传递知识的规则,它界定哪些知识属于组织,哪些知识属于员工个人;它决定在公司中谁应有什么知识,谁必须分享这些知识,谁有权保存这种知识。企业领导层如果不能准确理解企业现有的知识传播机制,不能制定相应的战略改变这种机制,那么想改变与知识相关的行为将会十分困难。如果企业很明显地认为某些部门比另一些部门重要,那么毫无疑问会挫伤知识交流的积极性,导致各业务单位尽力保卫自己的知识库。 3.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创造、传递和使用的行为决策。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知识的创造和共享。企业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同样也决定着一系列能够影响知识生产、共享与利用的行为,即会影响交流质量的行为。如果一种企业文化相对于知识而言更重视知识共享,它就会创造一种更便于利用知识的交流环境。因此,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对新知识的态度。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如何对待、获取和传播新知识的行为。对于今天那些面临剧烈的、甚至威胁其生存的技术与竞争形势变化的企业来说,这个过程的动力机制反映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即如果它们希望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尽可能快地获取、验证和传播新知识,以便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与资源配置。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必须构建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 知识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所形成的,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知识型的企业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如果企业文化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就会对员工起到价值导向、角色规范和引导员工实现知识创新的作用,他们就会在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2.沟通作用。 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充分沟通,化解文化理念上的认识差距,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3.激励作用。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尊重人性、尊重员工的需求,并能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实地需求取得较好的统一,有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从而使员工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的产生。 4.凝聚作用。企业员工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可以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人格的尊重,从而热爱他们的企业,敬职敬业,有利于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 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知识管理也不例外。企业知识管理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探索知识资源在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它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通过创建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利用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在知识创新中谋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构建与企业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学习型、共享型、创新型的现代企业文化。 (一)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未来成功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见,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远景下,有着崇高的信念与使命,追求心灵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这种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是学习型文化。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追求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与智慧。尤其团队通过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组织中成员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员工在工作情境中不断地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决策层,他们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因而更需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四是强调“团体学习”,组织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学习型文化是未来企业成功发展的保证,也是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协同共享型企业文化 有效的知识管理要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企业文化,以消除传统的对抗,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协同共享型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 知识共享型的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求企业的知识管理者拥有鼓励知识共享的核心理念,积极为企业营造一种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二是要求企业有完善的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要求每一位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三是要求企业文化的参与各方摈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双赢;四是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共享的团队精神并不排斥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积极倡导共享与交流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这样有利于拓宽知识创新的空间。 构建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成为知识管理的倡导者、参与者。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影响企业员工的重要因素,而且决定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成败。要推进知识管理,管理层应该发挥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增加和方便员工沟通、交流的良好环境,以利于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其次,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形成自然而然的共享行为,强化知识共享意识。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创新的确定性才能来对付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创新能力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动力。随着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 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即开创新市场和取代旧市场的能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赢得竞争,就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胜人一筹。所以,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奉行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甩开竞争对手的主要途径。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创新型企业文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此,需要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企业知识创新环境包括两个层面:宏观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这些因素是企业文化创新形成的基石;微观环境,指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创新阶段、不同创新项目等所处的特定环境。营造知识创新环境,对企业来说主要是营造知识创新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的营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硬环境的营造,即营造用于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的营造,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为员工营造有利于发散性思维、敢于突破旧框框的环境。当然,管理层也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带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形成上上下下热衷创新的氛围。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从管理学走向经济学 摘 要: 关键词:企业文化 激励理论 经济分析 对于管理学而言,企业文化是从实践中观察与总结而来的;对于经济学而言,研究企业文化则意味着需要打开企业这个“黑箱”,甚至要深入到企业家的“大脑”中探求其思维的规律。回顾企业文化这一现象从管理学进入经济学的过程可以发现,这既意味着组织激励理论的扩展,也表明了经济学解释能力的不断增强。 一、企业文化在管理学中的兴起 经济学研究不仅舍弃了人性中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一面,也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存在。然而,“直面现实”的管理理论却能够研究更为真实的人和组织,从而发现了企业文化这一现象。 尽管早期的管理理论大都强调了今天激励理论中的“机制设计”方法,但这并不排除他们对人的社会性的重视。罗伯特·欧文正确地指出了人的因素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古典管理理论的先驱泰勒时常为工人的低效率所震惊,他相信工人的产出只是可能产出的1/3。在他确立的4条管理原则中,不仅提出了要通过实行差别计件工资、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来刺激工人提供更多产量,也指出管理者要与工人热忱合作。此后,在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中同样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激励方式,在强调职权、纪律、统一指挥、集权、等级制的同时,他也认识到工人的公平性、主动性与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 主张“社会人”理论的突出代表是玛丽·派克·福莱特与切斯特·巴纳德,福莱特认为,组织应该建立在团体道德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基础上,管理人员与工人应将对方视为合作伙伴,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协调群体努力。她的人本主义观点影响了今天我们看待激励、领导方式和职权的方式。巴纳德将组织视为需要人际合作的社会系统,他认为管理者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沟通,激励下属付出更大的努力。事实上,巴纳德对于货币形式的激励和非货币形式的激励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个组织可以通过目标激励的方式或改变成员思想状况等形式确保成员努力工作。我将提供目标激励称之为“激励的手段”,而将改变成员思想和态度的过程称之为“说服的手段”。 人本主义的观点在行为学派时代得到了极大繁荣。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工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一认识与科学管理中“经济人”的看法是有差别的。之后,行为科学特别是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获得了大量成果。例如,工作动机和激励理论包括了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等。这些激励理论显然与委托-理论为核心的激励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行为科学的激励从真实的个体出发,强调个体在组织中所追求的多层次性和多目标。事实上,两种激励理论是一种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了企业组织内部的激励方式。 上述激励理论更多地强调了企业组织中的另一面:认同、公平与合理。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些认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找到了相应的事实。1981年威廉·大内发表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这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提出美国式管理的转变核心是要信任和关心职工。理查德·帕斯卡和托尼·阿泰思在《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中,详尽地描述了日本企业如何重视“软性的”管理技能,而美国的企业则过分依赖“硬性的”管理技能。 随着上述著作和思想的蔓延,人们对企业组织内部的激励研究开始集中体现到一个论题上,即企业文化。一般认为,《Z理论》、《日本的管理艺术》及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合著的《公司文化——企业在生活中的礼仪》、彼德斯·惠特曼合著的《追求经营臻境》四部书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观点是:“强有力的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新‘金科玉律’。” 企业文化的研究立即获得了理论界与公众的关注。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转化为组织力量和成就。” 丹尼尔·雷恩(1986)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也提出“管理思想不是在没有文化的真空中发展起来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总是受到当前文化的影响。”迈克尔·波特指出,“如果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相适合,企业文化可以强有力地巩固一种基本战略以寻求建立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在法院的判决中,企业文化也被证实为可感知和明确的。 倡导“企业再造”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海默则强调了企业文化在再造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造成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施再造工程,首先要营造一种完全不受旧思想束缚的文化观念。 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来看,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也与企业文化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韦尔奇与通用电器的“文化革命”、摩托罗拉的以人为本、戴尔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的个性文化、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以沃森原则为主的企业文化、沃尔玛的营销文化等。中国国内对于企业文化的案例也相当多,如对海尔集体、华为公司等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此外,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大量关于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企业文化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仅影响了跨国经营的成效,而且成为企业兼并、联合的重要障碍。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管理学特别是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因此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 。企业文化研究也开始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最有价值的深入研究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上,这方面的成果增强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最有代表的成果是由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作出的,他们从1978年8至1991年1月间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则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这些研究结论集中体现在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他们揭示出以下事实: (1)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166%;企业员工增长前者为282%,后者为36%;公司股票价格增长901%,而后者为74%;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6%,而后者仅为1%。(2)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的文化会对企业采用必要的新型经营策略或经营战术的行为产生抵触。(3)对企业丰润的长期经济业绩存在负面作用的企业文化并不罕见,这些企业文化容易孽延,即便在那些汇集了许多通情达理、知识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4)企业文化尽管不易改变,但它们完全可以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 上述结论无疑深化了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为经济解释提出了具体课题。 二、企业文化对激励理论的拓展 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市场交易上而不是在企业组织内部交易上。随着经济学发展至此,人们又回过头来思考那些被马歇尔舍弃的深刻问题了:供给和需求背后是什么?现在我们不能不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利益集团,制度因素及文化因素。 事实上,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企业组织内部交易研究的浪潮就开始兴起,这一浪潮的潮头是以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切斯特·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为标志。前者提出了企业性质的问题,后者则强调了默契或个人知识的问题。先行者们对企业组织的重视不仅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论题。 赫伯特·西蒙将这些论题总结为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何企业会存在。为何不是所有参与者均为独立订约人?为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签订雇佣合同,为工资而出售他们的劳动力?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或购买的决策,从而决定了它们和市场之间的界限?什么时候两种活动领域会位于单个企业内,而什么时候会由各自独立的订立合同的企业来处理?第二个问题则是企业的雇员如何被激励,以便为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工作,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他们的效用函数如何企业的效用函数一致起来?在雇员的效用函数中,工作通常被假设为具有负效用,而闲暇(包括游荡和工作时偷懒)具有正效用。为何雇员常常会努力工作?” 围绕着这两大问题的讨论,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与委托—理论、博弈理论的兴起,使得经济学的解释力与应用领域获得了极大提升。 “雇员如何被激励”的问题与“企业的性质”问题同样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因为而企业组织内部的激励与以价格为主的市场激励相比,其内容更为复杂。这些研究思路主要包括“机会主义”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完全”理论、委托—理论。这些思路的共同思想是,“经济现象的恰当解释会简化为,给定交易的周边环境时订约所涉及的各方的最大化行为。合同的条约会受各方对信息的掌握、谈判成本和欺骗机会的影响。对信息的掌握、谈判成本和欺骗机会最常被处理为外生变量,其本身不需要解释。” 如威廉姆森认为人们“在事前和事后的一整套的撒谎、欺骗、偷窃、误导、遮掩、捏造、歪曲及混淆是非。” 基于这一人性假设,他认为:“从有限理性出发来设计合同结构和治理结构,就能实现节约的目标;同时还能保证交易不受投机的侵害。” 尽管以狭隘、自私、外生偏好和机会主义等观点来进行人性假设受到了质疑,威廉姆斯还是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组织激励问题。 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信息”及不完全合约的假设出发,企业中委托—关系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这些主题将雇佣合同处理为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最优合同,研究契约安排如何处理偷懒和其他激励问题。 最近40年来,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内部激励的重要性并且成功地为不对称信息所带来的交易成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者能够正确地理解不对称信息下资源配置效率的局限性。同时,激励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表明,要为一项经济活动设计一个恰当的组织结构(机制)比原先预想得要复杂得多。一般而言,大量存在于企业中的激励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企业雇员的激励,二是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激励的问题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激励合同,诱使人在既定自然状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能够诱使人在既定自然状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行为的情况,被称之为激励相容。然而,上述激励理论的共同假设前提都是机会主义,忽视了人是具有道德伦理、价值观、信仰理念等方面的差别。 西蒙把管理实践中企业组织的激励提炼为四种,即权威、奖励、认同和协调。前两种激励实际上将人设想为机器或只会对利益作出反映的“行为主义者”,这一激励方式实际上是机会主义假设的必然结果。然而西蒙的分析表明,这两种激励方式的有效性是受到限制的。就权威而言,“为了使组织工作良好,雇员按字面接受命令还不够。事实上,字面上服从运作规则在劳资纠纷时是一种喜欢采用的拖延战术。雇主所需要的是雇员采取主动,将他们的所有技能和知识用来提升组织目标的达成程度。” 通过向雇员提供物质奖励、晋级等激励手段同样存在着缺陷,因为其条件是雇员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必须能得以合理的精度加以度量。“如果这种奖励是惟一可用的激励手段(或甚至是主要手段),那么组织会比它们的实际情况在系统有效性上差得多。事实上,对组织中行为的观察反映出,存在其他有力的激励来诱使雇员接受组织目标和权威作为他们行为的基准。” 西蒙所观察到的其他激励手段是组织认同与协调。西蒙发现工作上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忠诚在组织里是很普遍的现象。他论述道:“对“我们”的认同允许个人从因此选择的单位的成功中获得满意(获得效用)。因此,组织认同成为雇员为组织目标主动工作的一种激励。” 西蒙还强调了组织内部协调的重要性,他指出:“在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协调机制的运作上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异。组织间的协调几乎完全取决于经济激励和奖励,而只要出现不能用可强制合同安排来消除的重大外部性就会变得非常不完美。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认同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来抗击子目标分配产生的外部性,利用忠诚可以对整个系统的目标起作用。在一个部门中,如果它的成员认同最终产品的话,就不那么有可能在质量上节省以削减成本。特别地,认同是一种重要手段来消除或减少那些被贯名为术语“道德风险”或“投机主义”的无效率。” 西蒙的分析让我们注意到,在人性假设这半杯水里,有人看到的是“空杯”,有人看到的是“满杯”。看到“空杯”的人认为机会主义是组织的天敌,看到“满杯”的人则认为忠诚与奉献是组织的特征。从机会主义出发,对企业组织内部的激励必然是“条件反射式”的,是以“胡萝卜加大棒”为主要手段,以监督和斗争为主要形式的。而从忠诚奉献的一面出发,则强调企业组织内部的激励应该是基于认知模式,是以尊重与认同为手段,以共享与合作为主要形式。事实上,A·A·阿尔钦和H·德姆塞茨在强调队生产中的纪律约束与监督的同时,也承认“公司和商业企业都试图灌输一种忠诚精神。这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一种通过过度工作或误导雇员来增加利润的手段,也不应被视为一种为了亲属关系的青春期的激励。它促进了雇员潜在的生产与闲暇的替代率的更加接近,并能使每个队成员实现一个更好的境况。” 与此相似,让-雅克·拉丰和大卫·马赫蒂摩在《激励理论:委托-模型》一书的导言中也明确地意识到:“我们必须注意到在社会文化演进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对社会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关注文化现象之外,我们必须更多地分析经济人更为本质的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激励问题。”他们还深刻地预言,“个人激励与文化规范的相互作用也许是下一个为提供制度设计的可行工具所需要研究的重要步骤。” 三、经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 在传统“经济学帝国”里是不考虑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但由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所具有的原生性的决定作用以及它所蕴涵的更为深刻的企业的本质特征,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努力地开拓这一新的领地。一些学者认识到:“实际上,当我们研究竞争力问题,深入到企业核心能力的层面时,如果不把组织学习、知识、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之类的因素考虑进去,经济学就更难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解释了。 ” 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逐渐成为挑战经济学解释力的一个奇特现象。甚至在企业文化这一名词尚未提出时,阿罗 在论组织的书里就包含了后来被称之为企业文化的内容 ;还有人则追溯到凡勃伦等人提倡的旧制度经济学,将其看作是提出了当今企业文化的理念 。但是真正利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试图对企业文化作出解释的却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由于统一分析范式的缺乏,这些研究表现出了不同的进路。 1、目标差异、价值观冲突与X低效率 尽管莱宾斯坦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X效率理论时并未将其与企业文化联系起来,但深入分析却表明企业文化是X低效率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新古典理论假设,厂商是根据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的,他们总是在既定的投入和技术水平下实现产量极大化和单位成本极小化的。然而,莱宾斯坦等人的观察结果却表明上述假设与现实不符,事实上企业内部存在着大量机会未被利用的低效率现象。莱宾斯坦发现,许多工厂即使在投入上不做任何变动也可以更有生产力地生产,而当时的一些报告也证实了在两个使用相同技术的工厂中生产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莱宾斯坦将原因赋予了一个新名词“X-效率”,这一效率取决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对于企业效率的激励。内部激励是与劳动供给合同的不完全相关,他提出了“惰性区域(inert areas)”概念来说明人们不愿为获得更高效用而改变现状的事实 。而个人的理性程度则受同事、上司的影响,个人还会受到过去发生的,现在已经成为企业传统和历史的事情的影响。 实际上,上述对X效率的争论正反映了研究者对包括企业文化等无形因素的忽视,虽然X效率并不完全由企业文化因素所造成,但企业文化的不同确实引起了企业内部效率的差异,对此,经济学必须超越传统理论而作出新的解释。 2、意识形态、心灵结构与制度公平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没有专门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但由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范畴中通常包含了文化传统、习俗、禁忌等非正式规则,当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对企业进行深入探索时,就不能不涉及到企业文化的问题。 诺思认识到了意识形态或文化的重要性,他说:“文化不仅是不同种知识的混合,还包含对行为标准的价值判定,行为标准(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被用来解决交换问题。在所有的社会里,都有一种非正式框架构建人类的相互作用。这种框架是基本的“资本存货”,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文化提供了一个基于语言的概念框架,破译、理解和表达来自大脑感官的信息。因此,文化不仅扮演塑造正式规则的作用,而且也对作为制度构成部分的非正式制约起支持作用。 ”但诺思囿于制度的范畴,将文化看作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而难以深入下去,也没能提出可操作性的概念。诺思重点研究了文化对企业家决策的影响,他认为企业家所想象的“利润”大小取决于他对于新旧制度的了解和想象。后者又受到他所持“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给定了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观念的和知识的因素后,企业家们的决策受到他们“心灵结构(Mental Structure)”的影响 。这种“心灵结构”也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内形成的一定思维框架和评价参照系,它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机制,促进和制约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且保证企业发展的连贯性。如不会因为公司总裁的变迁而引起公司行为的起落。当然,也应注意到,企业文化可能显现出高度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使之在演进中受到自身的障碍,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有意识地塑造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并能不断再造,适时创新。 受诺思的启发,斯坦利·L·恩格曼对“文化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倾向和劳动制度变迁”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劳动力的供给有不同的形式,有自由劳动力制度、有奴隶制,还有其他形式的强制劳动力制度。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制度,产生这一制度的条件反映了文化背景和思想信念。可以说,文化观念在影响着经济行为。 ”劳动制度发展表明,劳动者如何看待劳动制度的公平性对劳动绩效产生重大的影响,劳动者的价值观念变迁推动着劳动制度的演变。例如,美国黑人奴隶在解放后,尽管庄园主以更高的报酬诱惑他们返回庄园也很难成功。这一看法启示我们,人不同于机器,人具有多样的价值观和丰富的感情,在现代企业中,劳动力同样受到特定文化观念的影响。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包含了对公平、合理与认同的看法,规定了企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 3、行为指令、共同知识与决策焦点 较早地专门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企业文化本质的是Kreps 。他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内容:(1)正式合约在许多场合是昂贵的或是失效的,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不完全合约。(2)公司是重复博弈者,多次的合作会使博弈者考虑到将来的利益。(3)大多场合下,通过重复博弈引导合作要比通过合约引导合作更为廉价。例如,口头协议要比签订法律合同要便利的多。(4)无论是一次博弈还是重复博弈都会导致多重均衡的结果,博弈者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实现均衡。(5)广泛存在着取信双方和引导博弈者正确行事的看不见的要素。尽管前三个假设已成为当前企业理论的常识,但后两个假设却将企业文化因素引入分析。 在Kreps的模型中,企业文化被看作是一种指令(directive)。这种指令提供了人们行动的依据。Kreps使用了“焦点”假说(Focal Piont),即当参与人之间没有正式的信息交流时,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往往可以提供某种暗示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与各自的条件相称的策略(焦点),从而达到均衡。Kreps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公司的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大量情况下,企业作为人们合作的“场所”无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明确地写到契约中。因此为了使增进福利的帕累托最优解更容易出现,公司需要形成某种“文化”即决策环境,使人们可以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容易地找到决策的“焦点”。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作为指令可以形成一种默契和一种微妙的暗示。反过来则意味着,“焦点”的存在减少了人们选择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倾向。这里的“焦点”很显然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Shared value),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正是由于一个强有力的文化规范会约束人们选择特定的行为,在类似“性别博弈”的多重均衡中就可以通过引入“文化”来确定唯一均衡的存在。 事实上,Kreps的企业文化理论包含两个理论,一个理论是将文化作为确保在博弈中合作的方式;另一个则是文化起到了维持合作博弈目的而对未来不确定性分类的作用。前者可以称之为“作为惯例的文化”的观点,从福利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达成合作,而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一般惯例节约了大量与清楚协调相关的成本。从其本质上来说,文化惯例基于人们能够意识到它们并且能够知道如何正确地应用它们。后者则与不确定性及人们的有限理性有关,而这一因素是很难模型化的。 上述分析进路将文化看作是复杂交流的一个替代,对于组织的成员而言,文化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给定指令。强调协调博弈会导向一个惯例方面的企业文化,拥有和理解了惯例则可以阻止协调的失败并能够节约使用其他确保协调的手段。重复可以保持博弈中的合作。在许多博弈中,合约能够很容易地被重复所代替。从此角度看,尽管个人带着特定偏好进入组织,但他选择遵从组织文化指令的行为是理性的。 4、偏好内化、观念分享与组织学习 在Hodgson等人在分析中,文化通过改变个人的偏好来起作用。也就是说,文化是可以内化而改变人们行为的。这一进路也提出了许多具有启示性的看法。 Hodgson 认为境遇不仅通过提供信息和技能而改变行为者,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境遇使得行为者的偏好发生改变。他发现,契约与交易成本经济学中关于完全自利的个人假设几乎没有经验证据。对仅应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厂商的性质产生了疑问。他提出:即使交易成本解释可以被接受,如果交易成本概念忽视了真实世界中组织的某些基本特性,将解释的主要责任放在这一个概念上是否适当?组织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组织中各群体、个人的种类与学习速度各不相同——这表明,在比较市场和组织的协调模式时,个人不能被视为固化的投入。从解释厂商性质出发,Hodgson注意到了企业文化,他认为,“公司文化不仅是分享信息:通过分享实践和思想习惯,它提供了学习的方法、氛围、价值观和语言,并推动了群体和个人能力的演进。”他论述说,“没有厂商能仅仅通过法律形式发挥其功能:与文化规范、已形成的常规、信任等相关的非正式关系对于组织的完整性也是极为必要的。与现代社会中其他形式的组织一样,厂商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关系的综合体。” Hodgson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分析提出市场与企业的区别,“正是由于厂商能保障和强化群体、个人能力,解释了厂商为何存在。”具体说,相对市场而言,厂商作为持久组织所具有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具备了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Hodgson看来,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它塑造了个体行为者的偏好、态度和思维模式。但如果文化规范能够被内化,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内化规范呢?这一切发生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Hodgson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Kandel,Eugene and Edward P.Lazear 研究了规范约束的问题。作者区分了规范对行为者的内疚(guilt)和羞耻(shame)两种影响。前者是内化的,后者则需要他人来观察。这一认识可以使用两人合作博弈的模型来加以分析。虽然这些模型证明了公平、内疚和羞耻通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而能够被纳入经济分析。但是需要深究的是:为什么感到公平、内疚和羞耻会改变人们的行为? 针对为何文化偏好会内化的问题。Lazear 试图去形式化文化内化的过程。他采取了一个演进的进路,将文化同基因进行类比,而偏好更象是一个遗传的天赋。假设T时刻企业内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相遇,在下一时期,相遇的个体的偏好就是T时刻他们各自偏好的混合。经过高层管理者的操作,一些偏好得到赏识,他们的携带者更容易在企业内生存并继续进行配对。高层管理象一个园艺师选择所中意的花朵一样。因此,他的模型被看作是一个人工选择而不是自然选择。Frank 则分析了遵从特定感情所提供的演进利益。在适当的假设下,一个具有良心的群体能够抵挡住无内疚感“突变”的威胁,相反,在一个缺乏良心的群体内往往会服从于有内疚感“突变”的侵蚀。用演进博弈理论分析的均衡结果是人们会选择具有良心。这些分析证明了经济学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企业内文化的扩散和蔓延过程。 企业文化研究的指令进路与内化进路并不完全是对抗的,实际上,两者相互补充,深化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因为内化可以产生博弈理论的预期;相反,博弈理论的预期也许能够导致内化的发生。 5、文化投资、企业战略与领导行为 应用产业组织方法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是较新的一种思路。这一研究思路将企业文化看作是一个企业的选择变量,一个企业的文化的标准或密度取决该企业文化的成本和收益。成本可以通过考察单个企业而理解,而收益则取决于竞争环境,需要通过检验竞争环境的状况和企业的战略来分析文化。 Hermalin 将文化看作是企业决定十分投资于培育和保持的结果。如果I是投资的成本,企业文化的收益就是它所降低的边际成本。当企业Y采取文化投资而企业X不采取文化投资时,二者在寡头市场竞争中可以实现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当公司X不采取投资于企业文化时,公司Y投资于企业文化;公司X投资于企业文化时,公司Y则采取不投资。当投资企业文化的成本很低时,会形成单个纳什均衡,两个公司都会采取强力企业文化,而当投资成本过高时,两个公司都不采取。通过假设文化的边际收益随规模而增长而成本则是固定成本。则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强文化总是出现在大公司中。强文化更多是流行于那些单个企业产量更高的产业而不是那些产量更低的产业。这个模型意味着公司文化的强度是它预期达到均衡规模的函数。粗略地说,规模决定了文化。 不仅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组织内部权威的形成也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Hermalin 进一步研究了企业中的领导形成问题。他认为领导的核心问题是领导者如何引导其他人追随他。作为追随者,他们相信领导人具有比他们自己更好的信息优势。而作为领导者,则要努力使下属相信他确实具有正确的信息而不是误导他们。在一个队生产的模型中,领导者具有特定的私人信息,获得更高回报的能力使得员工愿意听从领导者的召唤。企业文化具有增强共鸣的作用,员工也将观察领导者如何遵循规范的程度。 四、评论与展望 上述五种进路虽然并没有囊括全部的企业文化经济分析论点,但也显示出了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困难所在与希望所在。正如Hermalin 所评论的那样:企业文化经济尚远未建立,更不用说去发展了。这还是一篇待开垦的领地,期望那些收获的人去努力工作。在这样一个开拓过程中依据和发展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必要的,经济学家应当将企业文化现象纳入理性选择的框架中去解释,对有形资源的一些分析工具同样也对无形资源有启示作用。另一方面,借助于心理学、生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哲学等学科也将会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而真正需要下功夫去做的,则是对现实的深入调查和理解,不仅理解企业组织内人们的文化价值观,也要剖析其他组织中的文化现象。 在《竞争力经济学》一书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的绩效更取决于在长期市场竞争中所发展起来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由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不可测因素决定的,这大大减少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如果对竞争力的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是十分有限的。” 科斯曾指出:“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还人类以本来面目,即人们只能在现实体制所规定的条件下行事。只有这样,现代制度经济学才能称之为“现代制度经济学”。” 就目前为止,经济学中人类的面目仍然是模糊的,至少缺乏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人是不全面的。对此,西蒙提出“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可以更合适地标为组织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因此,即便是市场驱动的资本主义经济也需要组织理论,和它们需要市场理论的程度一样。新制度经济学试图完全根据、不对称信息、交易成本、机会主义和从新古典经济学中抽出的其他概念来解释组织行为,这忽视了类似权威、认同和协调的关键组织机制,从而是严重不完全的。” 可以相信,引入企业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克服新制度经济学在对真实世界探索上的缺陷,也为经济学“帝国”的拓宽指出了新的领域。企业文化进入经济学的过程也启示我们,将现象与事实归因于非理性和低效率是无助于人类认识进步的,探求选择背后的原因会让我们理解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存在是多种约束条件作用的结果。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从企业文化角度探究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摘 要】本文以“中航油”事件为引子,分析了国有企业由于体制问题而具有的特定财务风险,得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企业文化角度探索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就是建立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企业文化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文化 引 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具体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利润(股东权益)的可变性,它与经营风险、资本市场风险一起构成了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主体。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得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其中不仅包括由使用财务杠杆带来的狭义财务风险,还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证券投资风险等诸多内容。以上是对财务风险的一般分类。[1] 基于公司成立背景、公司经营目标、公司所处的环境、进入领域、公司领导层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不同,又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特有的财务风险。虽然这些财务风险最终的表现形式和一般企业的一样,但是风险成因确是有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所引起的。国有企业在历史的潮流中扮演的角色是国家大工厂的生产车间。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国有企业计划经济时代的运营模式不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以出资者身份干预微观企业的运行管理,产生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导致公司治理“人治”而非法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受计划经济影响,其管理思维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其多元化知识的需求;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使得国有企业管理者不具备风险意识。这些都会给国有企业的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甚至使得国有企业毁于一旦。2004年11月中航油破产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第一部分: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回顾 中航油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子公司,1993年在新加坡注册,当时主要从事石油贸易,并争取到了中航油集团2%的进口权。2000年,中航油进口权增至98%。2001年,中航油在新加坡主板上市,中国航油垄断进口商的地位牢固确立。中航油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6年间,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但就在此期间,其业务范围逐渐扩大,2003年开始从事石油衍生品场外期权交易,这已经超出保值范围而进入投机领域,中航油从此身陷险地。2004年第一季度,中航油显示亏损。当年3月28日,公司账面亏损580万美元。就在此时油价一路攀升的情况下,中航油选择了“展期”方案,继续卖空待跌,在期权交易中的盘位大增。两天后,公司公布2003年年报,称全面赢利3289万美元,对期货交易的账面亏损只字未提。到2004年6月,中航油期权交易的账面亏损已经达3000万美元,其仍继续坚持展期待仓,把所购期权的到期时间全部推至2005年和2006年,同时交易量被进一步放大。10月以后,中航油持有的期权交易总量已达5200万桶,远远超过其每年的实际进口量(约1500万桶)。此时油价仍在大幅上升,中航油需支付的保证金急剧增加,现金流量很快面临枯竭。10月10日,中航油账面亏损达到1.8亿美元。这时,中航油才向总部汇报,并请求资金支持。中航油集团于10月21日以筹集资金购买新加坡石油公司股权的名义向一批基金出售其在中航油15%的股份,将所得款项1.08亿美元全部贷给中航油补仓。在此次交易中,中航油集团和中航油均未向买家披露上亿美元的亏损情况。11月12日,中航油在三季度财务状况中称,“公司仍然确信2004年的赢利将超过2003年,从而达到历史新高”。11月25日,中航油的实际亏损已达3.81亿美元。11月29日,中航油被迫关闭的仓位,累计损失已达3.94亿美元,正在关闭的剩余仓位预计损失1.6亿美元,账面实际损失和潜亏总计5.54亿美元。中航油申请停牌。11月30日,中航油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 中航油财务风险分析 从以上案例介绍以及收集到的“中航油”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中航油”作为国有跨国企业中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面临的特殊财务风险包括: (一)因公司目标执行不力而诱发的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应该基于公司的未来远景与总体控制能力,考虑企业人员和财力状况。如果不具备条件盲目扩张,企业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或从事不了解的业务,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增加赢利渠道和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从1997年起,经历了两年亏损和两年休眠期后的中航油先后进行了两次战略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一家船务经纪公司重新定位为以航油采购为主的贸易公司,第二次转型是从一个纯贸易型企业发展到以石油实业投资、国际石油贸易和进口航油采购为一体的工贸结合型的实体企业,成为以中国为依托的石油类跨国企业。依此可以看出,中航油集团在海外设立上市公司的初衷是非常明确——取得一个价格相对平稳的国际油价。从陈久霖担任中航油总裁起,中航油的运作就偏离了这个初衷:中航油从2001年11月在新加坡上市伊始就开始涉足石油期货。在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中航油公司管理层在没有向董事会报告并取得批准的情况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将企业战略目标移位于投机性期货交易,这种目标设立的随意性,以及对目标执行的不力,最终将企业陷入惊涛骇浪之中。 (二)因公司组织结构设置不当、内控无效而诱发的财务风险 管理学理论中,组织结构设计的一个原则就是权责对等,职员(包括高层管理人员)被赋予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与权力对等的责任。权责对等的原则使得公司职员在进行某项活动之前,权衡成功得利和失败责任;在活动进行时,公司职员时刻以所承担的责任约束自身的行为。另外,组织岗位设计要求执行和监管部门要严格区分,不能出现执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情况,否则公司的内控制度就会陷入瘫痪状态,也就谈不上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的事中责任监督和追究。中航油为什么会出现历时如此之长(几乎贯穿整个2004年度)、亏损额如此之大(账面实际损失和潜亏总计5.54亿美元)的情况,原因就在于“陈久霖就是中航油”这种现象。虽然中航油上级管理部门有明文规定禁止涉足场外交易,中航油内部也有《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手册》[2],但是这些都不能构成对陈久霖的责任约束,因为中航油集团充当了中航油的资金支持者角色。即使中航油出现了投资重大错误、现金严重短缺的情况,陈久霖也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这种投机行为将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其实早在2000年发生的安然事件中,我们就应该注重内部监控的重要性,安然作为一个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七的跨国集团公司轰然倒闭,就是因为缺乏实质性的内部监控:安然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采取了不干预监控模式,没有对安然的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包括没有查问他们所采用“投资合伙”的创新的会计方法。中航油集团对中航油的干预也仅仅限于文字报告,不了解中航油在出现账面亏损到申请破产这段期间的财务状况,这也是导致亏损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因公司缺乏风险意识而诱发的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全球性的、不由中国政府监管的金融市场。相比国内的一般企业,国有企业还要考虑所进入市场当地政府的监管风险、进入新投资领域的技术风险、竞争对手的情况和本公司内部人才配备情况。 1、当地监管部门的风险。经营场所的政府对市场运行管制不力而给公司带来的风险。期交所身处市场第一线,对于期货市场违规行为的发现和纠正具有得天独厚的获得证据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无疑是最富效率的期货监管组织体系。从巴林银行在1995年2月破产的事件中不难相像新加坡期交所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不力,而中航油(新加坡)进入新加坡交易所进行场外衍生品交易本来就是交易所很难涉及的投机方式,再加上新加坡期交所监管本身存在的不足,因此中航油一进入新加坡期交所就面临了很大的风险。 2、交易方式的风险(技术风险)。场外衍生交易与交易场所内的石油期货交易相比,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交易的过程密不透风,风险要比交易所内大的多,而且在国际上场外衍生品交易几乎是不受政府监管的。 3、对市场竞争对手认识不够。企业进入海外交易所进行投资,外国炒家很容易得到企业的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依此锁定攻击对象。中航油对竞争对手以及自身实力的估计都有很大的偏差。事实上,国际竞争对手有意挤压中资企业。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日本三井银行、美国高盛公司等先是给中航油 “放账”操作期权(即在一定金额范围内不用收取保证金),后又允许挪移盘位,对挪移盘位的风险也没有说明。后来等到油价冲到历史高点时,突然取消放账、提高保证金比例,逼迫中航油斩仓。在这种极大的外部压力下,中航油缺乏足够的保证金支持,从而负债累累。 4、人才风险。国有跨国公司从事海外投资业务,其人员配备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职员的中外籍比例。尤其是参与一线操作的职员构成要考虑到中外比例。公司进行跨国投资业务相关的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暴露在国外投资者眼里。中航油参与交易、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仍是外籍人士,面临着极大的风险;(2)公司职员的知识结构。公司进入不同的领域,所面对的技术和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如果公司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就意识不到该领域的特殊风险,更谈不上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和管理。理论上,看涨期权卖方的亏损风险是无限的,一般作为期权卖方需要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与相当强大的资金实力,或者手中正好具有充足的对应资产可以履约;在业界,看涨期权的卖方几乎都要另外做一笔反向交易,以对冲风险。中航油管理层缺乏起码的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知识。作为首席执行官的陈久霖,并没有受过石油衍生品交易方面的正规训练,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更谈不上知悉石油衍生品交易的运作以及背后的博弈之道。参与交易活动的职员亦是如此:有关交易员在初期未经公司管理层书面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操作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等问题出现后,在讨论对策时,该交易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往后挪移仓位须增加交易量,以及在油价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公司必须追加保证金的情况避而不谈,以至连连亏损,却一路没有斩仓。同时,通过中航油集团轻易通过陈久霖的“内部救助方案”,不难看出中航油集团内部,亦缺乏真正懂得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人才(3)公司管理人员和职员对风险管理制度的态度 ISO9000管理风险原则是:有包括把风险管理责任写进雇员的岗位说明中的组织结构的书面材料;书面的风险处理程序;有检查是否按程序办事,风险是否受到控制的审计。因此,公司的风险管理有效不但要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更在于制度的实质性执行。从相关资料,我们知道中航油制定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手册》,对每位交易员的亏损额都有规定,问题出在中航油的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从以上导致中航油破产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不仅公司的目标设定以及执行情况会给国有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而且公司组织结构的设置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诱因;不仅是高层领导和风险监管部门的风险态度会影响财务风险的大小,而且一般职员的风险意识也有助于风险的防范;财务风险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企业全体职员能够长期保持风险的危机感,那么这也就是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文化,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最理想的状态。那么,为了能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就要探索构建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借助企业文化将风险意识寓于全体职员,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以下,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为企业建立一种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以抵御财务风险为目的。 第二部分: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决定了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指导企业目标的形成,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着企业员工沿着目标行动。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主要依赖于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权力和文化。权力作为一种支配资源的力量,依靠的是一种硬性的制度约束,这种约束是一种被动约束。文化则是一种一般性的规范指导能力,它往往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包括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行为习惯。对企业职工素质的培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文化的约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只有将风险管理依托于一种文化,才能将约束变为自觉。 (一)塑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象征物 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企业家的人格化。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德才、创新精神、事业心、责任感的综合反映。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企业家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企业家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的宗旨、企业价值观,逐渐被广大员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企业家不是投机商,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注重积累的开拓型人才。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家的形象是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一面镜子,企业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身体力行是员工日常风险管理的一面旗帜。卓越的企业家为了挑战未来,必须时时提高警觉.企业家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重视员工的参与,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员工是风险管理实践的操作员,没有员工参与的风险管理只是纸上谈兵;(2)产生先见之明。企业家和高层主管必须发掘和利用整个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借此来建立对未来的共识和认同,以此来形成卓越的企业文化;(3)重视速度。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质量、时间、成本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企业的文化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快速的改善甚至是转变,使得企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趋同。另外,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不仅要求企业家自身具有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专门知识,还要求在高层管理人员的聘用中考虑其知识结构和人员构成,还要考察其风险管理的态度。 (二)建立风险管理高级管理班子 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象征物,也是企业文化的最初载体。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要靠高级管理职员分解,要靠高级管理职员向职员诠释,要带领着企业职员将之付诸行动,引导职员如何体现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收集职员对该文化的感受,对职员偏离该文化的行为纠偏,激发职员为改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出谋划策,该文化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贡献也要靠高级管理职员来总结:如果说企业家是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缔造者,那么高级管理职员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推行的士卒,而职员是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三)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组织结构 如果—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够使每个人对实现企业目标有所贡献,那么这样的组织结构就是有效的。同理,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使每个人对实现企业目标有所贡献,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是有效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能使不必要的后果与代价降至最低,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则这样的组织结构是有效的。同理,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能使不必要的后果与代价降至最低,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则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是有效的。在组织结构中,为建立灵活性而制定的规定越多.组织结构就可能恰当地实现它的目的。在每一组织结构内,必须建立能预料变革并能作出反应的措施和方法。每一企业都是在变化中的内、外部环境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的。如果—个企业变得僵化,而这种僵化不管是否会成为变革的阻力.程序过于复杂的或部门之司的界限过于固定不变,则该企业就没有能力去迎接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变化的挑战。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不但要注意企业内控部门的设置,而且要注重各部门承担相应的风险;在岗位设计上首先要有风险责任的规定,而后才能赋予其权力,做到权责对等;同时还有注意企业组织结构因风险变动而灵活变动的适应性。 (四)风险管理文化注意力集中在市场 市场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也是企业风险最终暴露的场所。企业必须制订一些日常条例来不断提醒自己。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必须把时间花在外面,花在市场上:监测市场的波动以及时预测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市场以找到分散财务风险的途径;跟踪市场发展趋势以估计企业财务风险损失的发展态势;权衡企业财力和风险造成的最大损失额度。市场的风险产生是单个企业不能控制的,企业对市场的研究是决定企业是否进入风险领域,或者是已经置身于风险之中时,是保持谨慎态度继续拼搏还是果断退出。就中航油事件而言,如果中航油在出现亏损到最终破产这一阶段的任一时刻,退出石油期权场外交易,都不会酿成5.54亿美元的巨亏,更不会遭致破产。 (五)风险管理文化要有金融上的远见 企业能够持续经营,最重要的是现金,而不是账面上的利润。财务风险最终的表现都是资不抵债,偿还债务只能是企业的现金或者能转换成现金的财产物资(服务),因此利润只是虚数。企业如果缺乏现金,就会产生金融上的危机,克服金融危机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风险管理文化在金融上的远见,要求企业量“存”为出。强大的资金后盾不是抵御财务风险的盾牌:风险来源于市场众多的原因,风险是无限的,但是现金却是有限的。对于特定企业来说,现金永远也不能填补因风险产生的“无底洞”。中航油集团给中航油的1.08亿美元的贷款未能缓解中航油的财务危机,同样,即使再给陈久霖提供“5亿美元”[3],也改变不了中航油破产的局面。 结束语: 国有跨国企业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使其存在与一般企业不同的财务风险: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使得国有跨国企业没有风险管理的意识;行政上的审批制使得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沿用国有企业改制前的高层管理人员使得国有企业缺乏具备现代金融和风险管理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因此,构建国有跨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不是某个部门就能达到的,也不是某个领导人就能解决的,更不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就能建立的,当然,依靠引进先进的监控系统[4]来抵御风险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以企业家的风险管理精神为指导,配合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文化的执行和组织结构的灵活应变,辅之现代化的风险监控系统,将财务风险管理融入全体职员的意识,渗透到员工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才能形成对企业全局的财务风险抵御的盾牌,才能长期减少或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关于企业文化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完善的企业管理应是理性与人性的融合,单凭外在的力量难以维系企业的竞争优势, 各种潜在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在大家都在强调加强核心文化的建设时, 我们必须重视的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管理的结合。企业的文化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法宝,企业文化必须落实到管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一个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将其文化作为重要资源,将企业的发展远景以文化的形式渗透给员工,从而使企业战略从制定到实施都可以得到可靠保证。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 所谓战略管理是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 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度谋划, 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而企业文化则是该企业对于内部和外部各种事务与资源的价值取向, 是企业在长期企业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共有价值观, 是选择企业行为的指导性方针。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它能突出企业特色, 形成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 而且因其鲜明的个性, 更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略制定是集体行为的过程, 建立在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信仰之上。以组织成员的意愿为基础, 即以特定的文化为指导, 企业的战略围绕企业文化制定形成。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以及实施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关联性 为了保持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相互协同作用,需要全面了解文化在企业中对战略管理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才能分析出怎样变革企业战略中的文化。 (一)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的积极作用 1.企业使命和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它使员工能认同组织的经营哲学和信条。 (1)企业战略的制定必然会受到使命的影响。企业使命定义了企业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经营活动的范围和层次,表述了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与角色。 (2)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引导企业将自身战略的制定建立在顺应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价值理念基础之上。当员工们能够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时,会认为他们为企业所做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得到集体认同的价值感会给员工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而这种满足感反过来又会更加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 2.文化在企业战略设计、实施中起到了稳定组织的作用。它引导与塑造了员工的态度及行为, 使员工接受企业规范, 而规范则具有引导员工表现出企业所期望的行为的控制机制作用。从时间上来看企业战略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后控制和随时控制。事前控制要求在战略实施之前,要设计好正确有效的战略计划,然而战略计划的设计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协调,若两者出现偏差,企业文化会发挥其调节作用使事前控制顺利进行。企业文化对战略控制的作用更显著的表现在对事后控制的调节上。它是从企业的精神出发,充分发掘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运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调节,这样大大减少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人员摩擦和沟通成本,从而促进战略在企业内部的实施。 3.企业文化作为战略的一种推动力量在不断提高企业效能、获利能力和生产力,成为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文化能够使成员了解企业的历史传统和现行经营方针, 提供给员工一种对企业过去事件合理的解释, 因而便于员工了解他们在未来类似事件中应有的表现。这一非制度因素便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来约束管理者以及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推动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的消极作用 1.组织的各个层次之间由于文化有差异,所以当总体战略下达到各部门,他们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造成的矛盾会降低整个部门的整合程度和阻碍企业战略的实施。但是,由于企业实施的这种分工,将导致组织文化的分裂和次级文化的形成。企业的战略管理,就是为了将企业内部的各种文化统一起来,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还需要协调各部门出现的分级情况,但这需要企业支付相当的成本,还要对具有冲突倾向的部门做思想调整。 2.企业现有的文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所谓的外部环境,实行新的战略,开始改变企业的原有的企业文化。而企业原有的文化已经在企业内部根深蒂固了,突然的转变,会有较大的发展阻力。 3.企业所雇佣的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人,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很大差异。企业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刺激组织,实现企业多方面发展。但员工承受强势的组织文化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这种文化,在行为上趋于一致,自身特点也不会体现出来,从而导致企业形成单一的环境体系,缺乏有建设性的声音和意见,员工也不会花更多时间来更新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毫无创新力可言。 三、战略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变革 对于原有的组织的价值观要重新审视,作出适当的修改、调整。因为战略变革和实施最终会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所以促进组织中的人拥有变革的观念, 对既有的价值观进行创新, 使之匹配新的战略实施框架, 是战略能否实施的价值基础。其次,培养企业的创新理念,让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创新。和员工讨论企业的战略实施计划, 树立他们对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的清醒认识, 告知变革的观念给企业和员工能够带来的意义, 加强员工对战略管理实施的认同感。最后,要在组织中建立信息反馈和及时调节机制是文化矛盾体充分沟通。如果没有快捷高效的信息接受和反馈系统, 没有对全局工程的有效协调和监控系统, 那么企业的战略管理实施势必因为得不到及时正确的信息反馈而产生实际的偏差, 使得整个实施过程不好控制, 影响最终的实施效果, 达不到既定的战略目标。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 推动企业优质、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特征及其建设 论文关键词:物业管理企业文化 创新性 服务性 细节 执行力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就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内容作了深入分析,并对物业管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 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使商品经济领域的竞争 日趋激烈,也引发了人们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时代,没有文化和品格是万万不能的,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 一、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以房屋为管理对象,以人为服务对象 的市场主体,应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实际就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长期经营服务实践过程形成,并为本企业员工自学遵守和奉行的的共同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化制度和企业形象的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价值理念,作用对象则是企业全体员工。 将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比较起来 ,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把握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创新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产品的均质化及市场竞争激烈化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创新文化。物业管理公司要做出良好业绩,靠得是过硬的管理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各个物业管理公司,无论是在物业管理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差异都是细微的。无论你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知名企业还是非知名企业,就物业管理服务而言,内容上日复一 日,物业管理服务各个岗位绿化、清洁、维修、保安,工作内容也趋于一致。就这样,在物业管理产品质地无差别化的前提下,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要想从众多同质企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物业管理从内容到方式各个环节上不断创新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服务,适应个性化市场需要,创造个性化物业管理品牌。倡导物业管理服务创新精神、创新物业管理理念与模式,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服务性文化 物业管理行业性质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服务文化。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说“管理”,其对象指的是“物”,即物业;说“服务”,其对象是“人”,即业主。所谓“管理”,实质上是“服务”的内容。归根到底,是为业主去管理物业。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微利性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所处行业属微利行业,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获取暴利。所以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于一般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要做到“开源节流”。一方面,造就物业管理企业经 营理念 的“规模经济 、多元化和智能化”三种价值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旨在“开源”。其中,规模经济重在提高物业市场占有率,多元化重在挖掘既得市场经济潜力,智能化则重在提高物业管理科技含量以期提高获利能力。另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不强调“节流”,追求人员精干化,工作流程简约化 ,工作方式效率化。而且也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与业主的角色关系中兼有管家的角色定位,因而其文化内涵不能不包含一些由此而决定的精神特色,如节约节俭精神等等。 (四)社区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对象都是一定范围社区的物业,服务对象是业主与使用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物业管理企业也是众多文化建设主体中的一个自然主体之一。但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中的特殊地位,使物业管理企业成为社区文化的天然组织者,而社区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使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打上深深的社区文化烙印。而物业管理企业企业文化社区化价值取向,在性质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价值观念在社区的渗透、辐射、影响,在形式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的文化管理、氛围管理、公约管理。从而,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社区性倾向。 (五)细节文化 细节文化是指企业以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创造一种超越一般行业标准,超常规的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以求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好的市场宣传效果的一种企业文化。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即业主。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这个特征又决定了其细节文化。物业管理中的细节是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代表,细节最富有表现力,最容易形成口碑宣传和新闻效应,细节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往往能够起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六)执行力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尤其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管理运行当中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是业主和使用人;物业管理强调竞争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注重细节。这些都需要一整套成体系的技术、行为等规范。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基本任务是构建富有竞争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凝炼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 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企业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或具体化。凝炼企业价值观念,主要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定位,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在企业员工中引起共鸣,实现员工对本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形成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思想、文化观念等意识特质的总和,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经营企业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准则和工作方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形成企业经营理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思考,提炼特色鲜明、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真正发挥效力。 3.确立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中的决定性要素,它反映了企业员工集体的心理状态、意志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以及相应的精神氛围。确立企业精神,就是将企业现有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使企业改革发展的经营思想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4.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文化的引航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使之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将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实现企业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把企业的经营发展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责任。 5.建设企业道德规范 建设企业道德规范,主要是加强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建设,形成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形成企业微观意识形态。 6.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是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有关法规,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经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构筑完整的制度体系,完善管理环境。坚持制度在先,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保证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并在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使全体职工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7.塑造企业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从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做起,它们是建设企业形象战略的三大支柱,即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通过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建设,铸造企业灵魂,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塑造现代企业新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对内对外良好 的公众形象 。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 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应当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还要看到企业员工接受和自己价值观有一定差异的企业价值观念,是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服从行为,是一种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企业应该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应该避免下面几个问题 : 1.避免无文化现象 没有文化的物业管理企业必定是失败的企业如果企业仅有十分系统、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必须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甚至会有离心现象产生。 2.避免文化愚民现象 如果过于强调企业的某种文化理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急,可能会使企业员工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无异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避免文化理想现象 企业文化如脱离实际,其倡导的文化理念超出企业范围,或认为企业文化可代替一切企业管理所有其他内容,可能会使企业忽视眼前的险恶环境,会流于假大空的陷阱。甚至可能和业主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使企业的运作不灵验,导致企业运作环境恶化。 4.避免文化万能现象 文化万能是把企业文化当成万能的金钥匙,认为企业文化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手段,软的是文化,硬的是制度。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决定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确实是企业的灵魂,但也不能把文化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基于战略管理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浅析 内容摘要: 企业 文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文化战略已成为企业 发展 战略的子战略。本文从战略视角,借助有关分析框架,找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企业文化 战略管理 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发展水平也受到企业本身 经济 发展水平的微观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建立在该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文化建设是难以实现的。但也决不能将企业经济水平低下作为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借口。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便认为企业在起步阶段的关键是生存和盈利,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鉴于此,一方面,中小企业应把发展经济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同时,也应该看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企业建立之初就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小做起”。 企业文化创建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是企业精神培育者和传播者。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成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家普遍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对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 科学 决策、依法经营、诚信待人的水平,做到身体力行,向员工言传身教,做出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经营思想上的表率,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识,将企业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 (二)企业员工 中小企业在进行文化战略定位和选择时,应培植“以人为本”的文化。首先,要让员工广泛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来,使每一位员工了解并学习自己的企业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在提高员工认识和广泛参与的前提下,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其次,克服家族管理的弊端。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任人唯才,考虑到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消费者、竞争者、运营商、股东、 金融 机构、新闻媒介、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发生各种联系,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正是在与社会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中得以实现的。但中小企业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片面强调利润目标,不惜损害社会大局利益的短期行为不在少数。 中小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与选择时,应该看到企业长期稳定与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而且也有赖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赖于社会各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这就要求企业认真考虑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中诚信就是 现代 企业应勇于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诚信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生命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兼顾消费者、竞争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树立诚信理念,打造企业诚信新形象。 中小 企业 文化战略分析 (一)企业文化战略执行不力的原因 在文化定位与选择过程中忽视了员工的参与,在执行过程中就可能遇到抵触或者不合作,致使再完美的企业文化也无法发挥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脱节。只关心经营活动,认为文化和经营活动无关。企业文化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常随着管理者或者周围环境及市场的变化而盲目变化,改变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造成在具体操作时相互矛盾或管理上的脱节。过于僵化,企业文化一旦确立,就一成不变,不能顺应企业在不同阶段的 发展 总战略,执行无力。 (二)企业文化战略有效执行的对策 一是将员工纳入到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选择的队伍中来,为后期文化执行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虚实相生。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为企业文化战略执行寻找有力的经营载体。三是建立健全的制度以保障企业文化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使企业文化的执行在因管理者或周围环境变化时不改变核心价值理念。确保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拓展“学习型”文化,创立学习型组织。培育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对外界环境的快速响应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文化的变革,推动企业变革与发展。最后,由于战略行动与战略定位具有交互作用性质。企业以还应及时 总结 文化战略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适时进行文化调整与创新,使企业文化在积累与沉淀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电力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增大。电力企业要更好地生存发展,不但要进一步拓展业务,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还需要全体员工统一认知和增强凝聚力。总之,要以企业文化的深层内应力作支撑,用共同认知的理念、价值观引领员工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携手奋斗。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1.电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哲学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在企业内部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行动纲领和思想准则,体现了企业的发展趋向和价值观念;在企业外部成为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经营原则,显示企业的活力和动能并最终体现为企业形象。它存在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每项业务活动中,可以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思想、发展前景及员工的工作态度、精神风貌、整体素质等。 有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否优秀、完整,实际上能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如何。因为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不仅有技术、装备、规模等因素,还有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及员工的心智、情操、风貌等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 企业文化植根于本企业的沃土之中,渗透于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机体之内,是企业全体员工通过长期实践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原创性,它不是舶来品,不是单纯靠外力和借鉴就可以形成的。企业的一切规章、制度、条例、规范、规划、办法等,都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源泉和载体;企业文化所表现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等,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条例、管理标准等的提炼和升华。可以说,企业文化既是精神性的,也是物质性的。正因为如此,企业文化要随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完善,不会永远停留于一个层面。而停滞不前,脱离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必将失去生命力。 2.电力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体系 电力行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经营实践中,基本形成了电力企业文化体系。尤其是电力体制改革后,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电力企业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 奉献、率越、诚信、服务一一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电力是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这一核心理念体现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电力企业和电力员工的信念追求和行为准则。也只有如此,才能使电力工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民众提供优质电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电力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也就是要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取信于民,与客户共命运,与社会同发展,让“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正是由于以这一价值观为导向,许多电网企业制定了“创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热线,以便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安全高效运作,优质规范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电力企业丈化的发展观。要在安全生产中促进效益提高,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有序竞争;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树立品牌意识、一流意识,建立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忠于职守,敬业负责,诚信待人—电力企业文化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规范。这是电力企业取信于民,赢得更快发展机会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是电力企业内部强健的重要保证。 3.电力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管理机制变革 电力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设过程中酝酿形成,而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也脱离不开企业文化背景。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除要反映本企业的业务特点、技术要求、企业属性,考虑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发展远景等因素外,还必须体现电力企业文化的特色。 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在符合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方向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能够被企业员工认同,符合员工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不搞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条文。 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及员工的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后者又与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客观实际密切相连。客观世界的变化必将引起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员工价值观念的改变,从而打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间的平衡。为了实现新的平衡,从企业文化的视角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使之适应新的业外部环境便显得十分必要。如此,又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并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电力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4.完善我国电力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4.1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就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4.2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的重新整合 将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五大要素按照入世后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使之更加符合入世后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4.3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和权变意识,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到:第一,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预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提早做决策并付诸行动;第二,作为战略管理者应经常考虑长远的问题,增强预见性;第三,心中必须时刻装着企业全局,考虑企业整体的利益。从维护企业总体利益出发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战略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从现实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创新性,机动灵活地处理问题。 4.4构筑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不仅是静态的各个要素间的重新整合,而且要构筑科学的、动态的和具有适时反馈功能的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要及时接纳系统终端对市场各种信息的回路反馈,修正管理系统中心的各项参数,重新整合后输出到终端,实现战略管理的“互动”,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5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 企业核心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经营管理新思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改革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走出管理混乱的泥潭,重塑辉煌。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自觉地转变思想和观念,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定位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促成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效益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创新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各级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借助企业文化推动、改善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关于企业文化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完善的企业管理应是理性与人性的融合,单凭外在的力量难以维系企业的竞争优势, 各种潜在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在大家都在强调加强核心文化的建设时, 我们必须重视的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管理的结合。企业的文化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法宝,企业文化必须落实到管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一个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将其文化作为重要资源,将企业的发展远景以文化的形式渗透给员工,从而使企业战略从制定到实施都可以得到可靠保证。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 所谓战略管理是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 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度谋划, 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而企业文化则是该企业对于内部和外部各种事务与资源的价值取向, 是企业在长期企业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共有价值观, 是选择企业行为的指导性方针。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它能突出企业特色, 形成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 而且因其鲜明的个性, 更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略制定是集体行为的过程, 建立在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信仰之上。以组织成员的意愿为基础, 即以特定的文化为指导, 企业的战略围绕企业文化制定形成。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以及实施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关联性 为了保持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相互协同作用,需要全面了解文化在企业中对战略管理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才能分析出怎样变革企业战略中的文化。 (一)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的积极作用 1.企业使命和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它使员工能认同组织的经营哲学和信条。 (1)企业战略的制定必然会受到使命的影响。企业使命定义了企业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经营活动的范围和层次,表述了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与角色。 (2)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引导企业将自身战略的制定建立在顺应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价值理念基础之上。当员工们能够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时,会认为他们为企业所做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得到集体认同的价值感会给员工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而这种满足感反过来又会更加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 2.文化在企业战略设计、实施中起到了稳定组织的作用。它引导与塑造了员工的态度及行为, 使员工接受企业规范, 而规范则具有引导员工表现出企业所期望的行为的控制机制作用。从时间上来看企业战略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后控制和随时控制。事前控制要求在战略实施之前,要设计好正确有效的战略计划,然而战略计划的设计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协调,若两者出现偏差,企业文化会发挥其调节作用使事前控制顺利进行。企业文化对战略控制的作用更显著的表现在对事后控制的调节上。它是从企业的精神出发,充分发掘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运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调节,这样大大减少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人员摩擦和沟通成本,从而促进战略在企业内部的实施。 3.企业文化作为战略的一种推动力量在不断提高企业效能、获利能力和生产力,成为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文化能够使成员了解企业的历史传统和现行经营方针, 提供给员工一种对企业过去事件合理的解释, 因而便于员工了解他们在未来类似事件中应有的表现。这一非制度因素便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来约束管理者以及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推动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的消极作用 1.组织的各个层次之间由于文化有差异,所以当总体战略下达到各部门,他们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造成的矛盾会降低整个部门的整合程度和阻碍企业战略的实施。但是,由于企业实施的这种分工,将导致组织文化的分裂和次级文化的形成。企业的战略管理,就是为了将企业内部的各种文化统一起来,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还需要协调各部门出现的分级情况,但这需要企业支付相当的成本,还要对具有冲突倾向的部门做思想调整。 2.企业现有的文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所谓的外部环境,实行新的战略,开始改变企业的原有的企业文化。而企业原有的文化已经在企业内部根深蒂固了,突然的转变,会有较大的发展阻力。 3.企业所雇佣的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人,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很大差异。企业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刺激组织,实现企业多方面发展。但员工承受强势的组织文化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这种文化,在行为上趋于一致,自身特点也不会体现出来,从而导致企业形成单一的环境体系,缺乏有建设性的声音和意见,员工也不会花更多时间来更新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毫无创新力可言。 三、战略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变革 对于原有的组织的价值观要重新审视,作出适当的修改、调整。因为战略变革和实施最终会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所以促进组织中的人拥有变革的观念, 对既有的价值观进行创新, 使之匹配新的战略实施框架, 是战略能否实施的价值基础。其次,培养企业的创新理念,让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创新。和员工讨论企业的战略实施计划, 树立他们对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的清醒认识, 告知变革的观念给企业和员工能够带来的意义, 加强员工对战略管理实施的认同感。最后,要在组织中建立信息反馈和及时调节机制是文化矛盾体充分沟通。如果没有快捷高效的信息接受和反馈系统, 没有对全局工程的有效协调和监控系统, 那么企业的战略管理实施势必因为得不到及时正确的信息反馈而产生实际的偏差, 使得整个实施过程不好控制, 影响最终的实施效果, 达不到既定的战略目标。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 推动企业优质、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生态建筑论文:论生态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建筑 摘要:提倡把建筑置于所在的文脉上,建设 经济 上合理的、符合生态的、有助于社区建设的建筑方向,即基于共同关注人、 自然 的新的设计理论和价值观,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既要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也要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和文化品位,创建宜人的空间环境,从而实现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生态要素;建筑形态;建筑环保与节能 1 从生态要素到建筑设计:对建筑形态与外观的影响 建筑出现伊始,无论“穴居”或“巢居”,都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人类的庇护所,却时时刻刻体现着与自然的交流和对话。生态因素对于建筑的产生和 发展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参与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建筑的功能和外观。 建筑不是大地的“领主”,建筑的造型语汇是自然风景的直接反映,任何建筑最重要的关系是与自然的协调。建筑的形式、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应与不同时(季节、时令)空(场地)充分联系起来,力求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控制温湿度。 气候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设计师在了解建筑所在地区的温湿度、风力风向、太阳辐射、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 规律 后,因势利导,通过适当的建筑体量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程度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敞廊、通透、架空等设计语汇。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主,形成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语汇。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中东地区传统的双院式住宅小而荫庇的庭院比大的庭院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庭院(凉)到大庭院(热)的穿堂风,而两院间过道中的水槽又可以冷却微风。 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建筑适应于土地成为其存在的条件。土地通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影响着城乡、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的影响着城市布局与建筑形态。在 2.1 建筑节能:针对不可再生资源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全过程(从建设筹划、建设、维持到建筑拆毁全过程)能量及相关能量链的相对减少,它的根本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消耗的减少。 2.2 建筑环保:资源可持续性,再生性利用 建筑环保是指:建筑全过程对社会环境及 自然 环境相对小的影响,它的根本在于自然资源可恢复性和再生性地利用。 环保比起节能的分析要复杂得多。环保更像是平衡,一种对于自然大系统的平衡。我们不能只建立在一个房间、一个房子、一群建筑的范围来分析是否环保,很多所谓环保房子是对大环境平衡的破坏。比如大面积推广雨水回用和过度抽取地热(且不说热水是否得到100%的回灌),都会使得地表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发生改变,都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一种建材是否环保,也不能进行绝对的判断,比如木头、石头是环保的,塑料是不环保的。同是取自天然的木材,过度砍伐和森林自然代谢,或是可恢复性砍伐,意义和性质将是完全不同的。 请看下例:“石材向来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列表里绝对没有它,因而只要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石头在建筑中的使用一定是环保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得出如此数据;买下一座山,山体上可用矿带只是一部分,或是极小的一部分,20%以上的算是好矿山了。采矿的普遍办法先是从山下的石材加工厂修一条简易公路通到山上。然后炸山暴露矿带,通过进一步爆破形成作业面,最后可供真正开采的仅仅是矿带的30%~40%。开采通过火焰切割机进行(烧柴油形成喷射火焰),切割下来的石块够得上荒料标准的,由大马力柴油卡车(多为进口)运下山,这样的荒料占矿带的1%~10%。荒料到了加工厂,要通过大砂轮锯的切割形成板材,砂锯片一般2至3公分厚,板材也是2至3公分厚,因此出材只是原有荒料的50%。这些石板还有根据建筑师的风格设计进一步加工,加上运输和施工的损耗,铺在地上、挂在墙上的也就60~70%。按照以上的步骤列成山体利用率的算式;20%×40%×5%×50%×70%=0.14%。 对于一座利用率仅为0.14%的山体,开采过程中山体表面植被几乎是100%地全部破坏:炸山后遗留下的裸露岩床可达几平方公里,望去苍凉一片,碎石块、碎石渣漫山遍野,山体表面寸草不生。这些坚硬的岩石要经过几百年的风化和沉积泥土,才可能生长小型植被。而山下石材加工厂几乎成了粉尘加工中心,让方圆几里的植被得上了白化病(植物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石粉)。在石材厂门前厚厚的石粉几乎没过了鞋子,环境破坏的程度触目惊心、不忍目睹”。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所建造的建筑物是一种对物质环境的营建。在大自然生物圈中,人最具有知识和认识的能力。大自然中有着生态的要求,即自然生态的循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一样要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会被无情淘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支撑,地区的生态要素就是建筑设计建造运营的基础。建筑诞生的几千年以来,生态因素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从单纯的关注建筑的外观形式,转而重视了建筑环境的生态命题,从单纯的强调用建筑学的知识处理狭义的环境,到自觉的利用综合交叉的学科去处理广义的人居环境的问题。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自然建筑也为建筑师关注的新的特点。 生态建筑论文:浅谈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的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并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 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世纪末,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指出,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4.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客观来讲,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总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生态建筑论文:试论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在全球生态建筑理论思潮方兴来艾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指导实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从生态建筑概述、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建筑住宅设计展开讨论。 [论文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技术策略 1.生态建筑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外围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3.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3.3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①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并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降低“热岛”作用、改善住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3.4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地理与气侯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对住区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进行建筑群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分析,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3.5外围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外围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日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 3.6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声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 4.结束语 总之,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设计与评价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 生态建筑论文:浅议低碳生态建筑 作者:李考智 赵玉国 邱一峰 【摘 要】 分析了人类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应用生态共生原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共生建筑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 生态原理 低碳建筑 生态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1 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 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 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 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3.2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3.3 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目前,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总之,生态建筑代表了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建筑论文:试论大型交通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生态化策略在交通建筑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大型交通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推进作用,进而分析实现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交通建筑;生态化策略;客运中心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能耗居高不下的弊端日益显现。我国大量民用建筑已经取得了50%的节能效果,而大型交通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响应节能减排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大型交通建筑建筑生态化已成为了能源工作开源节流的首要措施之一。 1概述 1.1基本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 “住所”,后来衍生成生态学(ecology)。到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先将生态学与建筑学结合为生态建筑学,其内涵在不断扩展和延伸。 整体性是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类不能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打破自然界自身平衡。作为一种建筑策略,生态化策略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行业的体现。在生态建筑的倡导下,建筑业的发展从过去的以改变自然为手段逐步转变成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持生态平衡的模式。这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现代生态文明阶段。生态化设计是一个整体模式,通过协调各因素以求达到目标之间的平衡。本身具有层次性,从总体规划到细部设计,从低层次目标到高层次,随着设计的深入,各个环节逐步有机结合。 1.2项目概况 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总用地面积约26.66hm2,建设用地面积约11.66hm2。位于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东广场东北角,国道107辅道以东,七里河路以南。紧靠郑州市新火车站,自然形成辐射周边区域的交通核,通过铁路、地铁、汽车等换乘,将南来北往的旅客安全高效的送达。为实现建筑造型,以及满足交通建筑对于大空间的客观要求,方案采用大跨度预制钢结构及聚氨酯保温复合铝板外壳为主的可循环材料,建造起来简单快捷,多数材料及结构可以预制,使施工周期缩短的同时也降低了工地的污染。本投标方案经专家评审获得第一名。 2生态化策略 2.1生态化形式 2.1.1顺应气候,优化形态 环境和建筑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建筑物在这个系统内运营。我们在设计阶段对于环境问题的讨论是不可回避的,如何合理地利用环境,顺应气候,实现节能环保,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郑州处于我国中部,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7月最热,平均27.3℃ ;1月最冷,平均0.2℃。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本项目把客运站主体设计成l型,长边沿用地的东南边,并把主要立面朝向夏季主导风向。客运站东面的墙体与垂直方向形成一个夹角,让建筑物下部收拢。这个角度的形成使得在夏季炎热的太阳成89°角的直射下,下层玻璃幕墙也能始终处于屋顶的阴影之下;而在冬季温和的阳光成45°照射下,能透过玻璃幕墙照入站房。自然光的直接引入节省了白天的照明能耗,同时有效解决夏季太阳光辐射热的问题。 2.1.2地下空间的利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也是这个方案的特点。深度7m,地下两层的空间既节省了用地,又有效地在竖向上组织了流线,同时可以利用地下空间有着气温比较稳定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地下6m深处的气温年波动恰好与室外空气的年波动呈现180o左右的相位差。即在室外气温最冷的1月该深度气温处于全年最高值,在气温最热的7月该低层气温处于全年最低值。由于周边土壤的良好热工性能,合理利用这部分自然能源,将大大节省采暖,制冷的费用。 2.1.3地域文化的塑造 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当地社会人文的联系,地域文化的塑造对于建筑物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是重点工程,也是郑州市形象的窗口,因此客运中心站房造型设计非常重要。由于已经在建的郑州新站规模庞大,气势宏伟,造型非常阳刚,所以设计师避免了同类型的对称建筑以刚克刚,采用了富有动感的柔和造型,在承托新火车站重要性的同时,也显示了自身独特的简洁柔和风格,使得整个郑州交通枢纽从造型上刚柔结合,寓意郑州经济和交通发展刚柔并进。 2.2生态化内容 2.2.1可循环材料 传统大型交通建筑为了营造轻灵通透的效果,倾向于选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作为围护材料,为此背上能源消耗带来沉重的负担。通过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热工损耗,并没有全部采用玻璃幕墙,而是在较大面积的西侧和屋顶部分选择聚氨酯保温复合铝板作为围护材料。聚氨酯保温复合铝板为建筑物表皮,中间注入阻燃型聚氨酯泡沫复合而成,是公认的最佳环保型隔热保温材料。其轻质高强材料特性,不仅让建筑物显得轻盈、简洁大方,也使得远远伸出的挑檐在结构上更加合理,使建筑物获得良好遮挡西晒的效果。 2.2.2良好的自然采光 没有任何照明比自然光更加舒适。传统交通建筑为了获得匀质舒适空间片面强调阳光,自然风和温度的不利影响,依赖人工照明和空调等技术手段来营造室内空间,但是这并不符合人体生理健康需求。科学研究表面,室内气候适度的动态变化能够减轻人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增加环境舒适度。另一方面,减少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主体站房除设计了南面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和东面墙体的倾角来引入自然采光外,在屋顶适当位置设有采光区,在白天拥有足够的自然光源以减少照明耗能的同时,也保证候车厅中轴线上的室内花园植物吸收充分的阳光。同时,天窗下面设置半透明膜内遮阳,来折射、散射太阳光,达到良好的照明条件。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设计师建议在顶部采光区安装透明太阳能发电板(photovoltaique),通过这一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来把无污染的光能转换成电能,这项技术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发电的同时也给室内创造出舒适的阴影。 2.2.3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也越来越认识到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由于合成材料广泛应用造成了空气质量的下降,而且节能保温要求建筑物自身的气密性,使得进一步限制了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客运站站房通过风压和热压的手段来改善自然通风的效果。l型布局,不仅仅延长了迎风面,而且减少了建筑物进深,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在边界风作用下,在建筑高度2/3处有气流正面停滞点,气流从该处向外辐射,该区域动能比同一水平高度气流大。因此我们在东南立面除了设计倾角来引导风向,并在合适的高度开启侧窗对气流引导,使其在室内缓和通过。屋顶的天窗和下沉中庭空间为中轴的地下空间利用温差形成烟囱效应,在垂直方向形成气流的运动,达到室内外空气交换的目的。 2.2.4绿色宜人的视觉环境 在主体站房中部区域设计一个下沉的中庭空间,种植绿色植物,自然采光和通风改善提高了环境舒适度。同时自然通风技术和地源热泵(土壤换热器)也在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不仅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引入绿色植物、阳光因素不仅仅改善了室内小气候,又增强了空间活力和识别性,振奋了旅客的精神。 3结语 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现状,集约设计的生态化交通建筑给出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对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设计方案中生态手段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化交通建筑的特征,即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地域情结,因地制宜,科学、高效、合理地加以优化整合,达到系统集约、经济高效、突出地域化、体现人性化的目的。 生态建筑论文:析建阳山区生态村建筑设计 摘要: 本文阐述建设小康生态村的理论概要,分析其内涵与作用,明析生态建筑内外空间在不同层次上的关系,探索其设计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建筑规划 在世纪之交,千年转折之际,面对世界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得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日益恶化,因此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设,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保持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纪话题,而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全国山区农村占国土面积的69%,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故山区生态建设所触及的建筑与社会问题就成为村庄建设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 了解背景明析设计立意: 山区生态村建设是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应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并与自然生态融合、共生的过程。如何协调好自组织非线性耗散结构三分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是生态建设设计的中心问题。人是生态活动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用地经济、生活方便、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村。 二 分析问题解决不同层次内外部空间的关系 生态村建设是对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对建筑师而言,在考虑如何营造一个生态“家”的同时,首先应重视生态的整体协调,创造有生命感的居住环境。 按生态学的观念建立起人类聚居地,使生态建设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的保护,创造一种高效、和谐的栖息环境。 1 生态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村是以大地自然形体为背景建设而成的,是大地景观空间集合体的一个人造因子,在规划选址时,处理好地理、气候、生物、人文等各因子对村庄建设的影响,是山区生态村建设设计的第一层次, 是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互动转化。也是调节山、田、水、路、渠、库、村综合治理之间与生态建设关系的过程。对闽北山区水南村规划时将生态村融入乡村的自然景观之中,不仅提供了与城郊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工作空间与休息场所,还把古典的轴线体系通过现代手法加以重新组合,强调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平衡发展。 要做好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总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统筹考虑生态村人口、用地规模、生态规划区范围、地理气候条件。 (2)要整体协调生态村土地发展、生态群落、农业生产系统和人文科技状况的相互关系。 (3)要切实关注生态村道路设置与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引导生态、景观、物质、能量的扩散、传输和运动。 (4)要以发展目标为主线、以总体布局依托。对村庄河湖水系、给水排污系统和生态绿化系统的进行综合治理 (5)要强化措施对富有特色和重要价值的自然生态地带,人文历史等实行有效保护。 2 村庄与建筑单体的空间关系 村庄街坊与建筑单体的关系处理是生态建设设计的第二层次,在村总平设计中引入传统街坊的居住空间,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使村落建设人性化,同时在庭院与街坊生态建设和绿化中,打破小农经济的围墙概念,内外相互交融,为穿行于生态街坊的人们营造祥和、共生的气氛。 把街坊庭院生态建设和村庄生态建设联系起来,形成庭院-街坊-中心花园的点线面组合的生态系统。使村庄的整个空间洋溢着生态建筑的生机,表达了生态村建设的主题 .同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日照与季风对街坊间距,房屋排列的影响。 3 庭院内部生态空间合理性的确立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院落空间环境的应用,是生态建设设计的第三层次,。 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通过客厅、 餐厅、敞厅和后院的围合,形成内外渗透的复合空间,厅堂与餐厅用插屏门分割,习俗大典时,插屏门打开,提供活动所需的大空间,后院农作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农民通过劳作的参与和感情介入,使自身劳动创造行为和环境有机结合,体现庭院经济价值。庭院的围合增强农民的安全感和领域感。敞厅与沼气池上的养料棚架, 屋顶绿化架及庭院垂直绿化等不同层次的景观,给人以安全、舒适轻松自由之感。 后院的沼气池是庭院生态建设的核心,粪便及有机废料用作沼气池养料,所产沼气作为第二能源用作炊事或照明,沼气池残渣用作庭院植物和农田生产肥料。庭院种植的花卉蔬菜、屋顶花园、室外绿作等提供了常年食物和富氧环境,生活用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和绿化植物浇灌,屋顶种植蔬菜瓜果增加夏季屋面隔热效果,使室内温湿度条件接近于自然。 应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山石等自然景观及沼气池技术引入建筑设计,与建筑物内部相融合,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耗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使其自身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减轻其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让建筑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4 材料应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村建设的第四层次设计体现在材料艺术上,这首先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与基地紧密结合,这是生态建筑摆脱传统建筑概念的重要标志之一。当设计选择了如农村、山区森林、河流沙滩等作为基地背景时,他们同时也选择了与之对应的创作材料如砂、石、木、草等,在这里建筑与基地的界限已不清晰,如鹅卵石砌筑水渠与河流两岸,土筑田埂,泥石路面,竹木棚架、隔断。这些不仅建设时少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在拆除后也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破坏。 三 生态建筑构造设计 (1)沼气的利用:农业有机废料和生活废料的再生和综合开发在一家一户的应用,其核心是沼气池。沼气池建于房前屋后,与厕所和猪圈相邻并相通,构成一个鸡(兔)-猪-沼气-蔬菜(花)的多级生态系统 (2)建筑内环境的处理:根据闽北山区建阳市农村的地理特点,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建筑构造,如通过调整墙体与门窗洞口尺寸,改善室内不同季节通风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设计时通过热工计算分析屋面,墙体传热对室内环境影响程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对屋面复土,设置花圃。这样使屋顶天棚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凌晨,屋面和墙体综合传热最大值出现在凌晨3点钟,保证了室内通风降温的经济有效。 四 结束语 建造实用型的生态建筑,关键在于观念更新,有了生态观念, 建筑师只要深刻理解地方条件和需求,在尊重经济与生态法则的基础上,将建筑技术与生态观念结合起来,就能产生好的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论文: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摘要:生态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了普遍关注,其不仅有助于降低资源耗费率,而且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析了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能源匮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生态建筑设计应运而生。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点 1.1生态建筑的内涵 生态建筑主要从建筑场地的生态环境着手,涉及了各类学科知识如生态学、建筑学等,实现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将生态理念融入进建筑领域中,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实践证明,通过运用生态建筑,保证了建筑能量的高效率使用,避免了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废料,为社会群众营造了安逸美好的居住环境,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首选。 1.2生态建筑的特点 (1)节能与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主要采用蓄热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来降低能耗,确保现有能源在实际中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同时综合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整体效用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降低石油、煤炭等无法循环利用的资源。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通过光照与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将建筑材料潜在的蓄热及绝热性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隔热作用,冬季来临时,发挥太阳能的取暖性能,夏季来临时,则通过太阳能降温,购置遮阳效果好的设施设备降低夏季的炙热,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的居住环境。(2)材料再生利用。购置大量能够再生利用的材料或资源,比如工程施工中,通过具有再生功能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建筑投入实际使用时,可采用水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好选用建筑所在区域的建材,节约材料运输成本。(3)促进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物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涉及现有建筑、街道及部分人造景观在内的一种直观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人为观念、社会体系等潜在环境。由于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人类居住场地的空间环境逐步向周围社会环境靠拢,才能真正体会安逸性。所以生态建筑中,促进了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 2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2.1促进使用者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建筑物具有桥梁和平台的功能,这么说的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使用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吸收大量的自然元素,人在自然元素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切生产生活行为都必须以生态化为前提,具有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与发展。无论是建筑设计阶段,还是建筑施工阶段,也无论是建筑使用阶段,还是建筑报废阶段,都必须充分考虑维护生态环境,将生态化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由此可见,只有建筑使用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和谐发展,才能平衡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2突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生态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的重点,从人类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这不仅是现代建筑领域的宗旨,还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发挥主体作用,所以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采取有效手段加快人与自然的良好互动。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应遵循关心人、尊重人的设计理念,进而创造出认同度高的作品。 2.3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当前,在城市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下,致使土地这一资源越来越匮乏。推行生态建筑,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空间体系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的局面,也能使人类对自然环境有较好的体验,比如构建楼层低的房屋,或密度性能好的房屋,有利于使用者接近自然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通过先进的生态技术,构建地上地下同步使用的建筑物,提高地上地下整体空间的利用率,进而组成系统完善的空间体系。生态建筑设计明确强调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率。 2.4运用新科技新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落实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运用新科技和新方法。生态建筑设计有助于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环境生态效益最大化,进而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建筑设计中运用新科技和新方法能够突出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及生态化的原则,特别是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比如太阳能资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对于建筑物的通风性能、采光性能、隔热性能等也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建筑设计与当今社会所推崇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向建筑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代建筑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就必须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琳 马晓鸣 李寒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生态建筑论文:传统建筑学思想与生态学理念融合 摘要:随着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逐渐成熟,建筑领域在发展思想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更新,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现代的生态学思想进行融合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新思潮,对其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针对于此,笔者站在高中生的视角,尝试分析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相结合的基本问题,并且分析了生态学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建筑学思想;生态学理念;现代建筑领域 1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学思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经历了空间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的思想变化,对于建筑领域来说开创了全新的历史篇章。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上升也会给生态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以高中生的视角来看,建筑学也可以不断转变思想,向着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进行转变,将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将生态学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方案策划、建筑地址选择等等相应过程当中,在确保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2生态学应用到建筑领域的背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内越来越多的绿地被侵占,取而代之的是不但发展的建筑项目以及高楼大厦,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均绿地面积不断下降,从而引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噪声污染等等。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更多的思考怎样去保护环境,怎样去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对于生态建筑学来说,其最根本的就是保证人们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融合的意义所在 以高中生的视角来看,将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进行融合,对于现代建筑领域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生态学的综合性相对比较强,所研究的内容范围较广,重点在于自然界当中不同类型资源和生物间所具有的关系。因此,将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进行融合能够全方位推动建筑学思想的发展,与目前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在建筑领域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结合能够实现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共处,同时推动两者之间共同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不断进步。(2)进行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的融合能够有效调节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加适宜居住的环境。另外,进行两者之间的结合能够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生态化、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一步促进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3)近年来,“生态文化”理论在西方十分盛行,这种新理论对中华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生态元素相结合带来了新的设计思维,推进了设计师在创新表达方式和追求设计品味与旨趣方面的深刻进程,展现出高度文化自信理念下传统设计理念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风潮的引领下,可以把静态空间范围融入生态文化,从而打破静态有序世界,融入自然韵味,散发出大自然的时尚气息,令人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官和舒坦的心里感觉。 4两者融合的相应建议 以高中生的视角来看,进行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论的融合,不但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后期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所在。 4.1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合 我国古代就有,“道法自然”一种建筑学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态度。在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同时,生态建筑也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主导的,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设计的基础。在满足人体的舒适性、健康性、节能性以及无污染性的同时,住宅也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目前,国内不少建筑都是先建楼后造景观。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我认为这种人为地、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住宅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建设绿色生态建筑,一定要注重研究建筑区内植被、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互相依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建筑和绿化环境进行合理配置。 4.2天地万物之融合 一个生态住宅必然脱离不了自然环境,正如自古流传下来的风水学说的一样,城市,“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与山水自然有着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生态住宅是一个综合体,它包含多个基本条件:声、光、水质、地质、绿化、抗灾能力等自然坏境要素和室内空间坏境要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社会压力增加。人们有着亲近自然和回归自然的趋向性。这就让一些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风水宝地更加的价格不菲。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建造独门别墅、高档别墅和私人花园供极少数人的享用。使用更多得自然生态环境去建造生态小区、小区花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推广生态建筑以及建筑的生态与绿化。 4.3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水平 在建筑设计时,可融入现代生态学理念,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追求的复合式设计理念及其风格。一是由流畅动线与非对称线条构成,如各种波动的、优美的自然曲线。二是加入大自然植物或动物造型元素,如蝴蝶、昆虫翅膀、花朵和花梗,竹子、藤条等图案,使整个环境充满大自然气息。三是立体感和节奏感较强,非对称线条构成元素较多,线条典雅柔美,富有遒劲,融入铁艺、玻璃造型、珠帘、陶瓷等新工艺。 5总结 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相互融合就会形成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其相对较为宏观,会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所以可以通过具体应用作为出发点来深入细致的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继而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朱典涵 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高1605班 生态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并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生态功能,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主要从生态建筑学概述、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等角度就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思路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在节约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会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影响之下,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营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建设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是生态学和建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指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构建建筑的人工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将生态学、建筑学的相关原理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融合,合理安排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实现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将高层建筑和自然环境组建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综合分析高层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和高层建筑两者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目标就是通过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问题,并且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减少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对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概述,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住宅环境,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2.1.1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 一般情况而言,所有的高层建筑都需要经历决策、设计、建设、使用、拆除这样一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与自然界生命体经历的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非常类似。所以高层建筑也可以适用生态学的自我调节理念进行设计,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完善高层建筑的整体功能。例如,在设计时应该对高层建筑的通风、温度、湿度、采光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自身废弃物的排放,从而促进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延长高层建筑的周期。 2.1.2自然体系设计理念 自然体系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周边的水、土壤、空气等外部因素,并将这些外部因素与高层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而营造一种自然的生态建筑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建筑设备,仅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能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而且还能避免环境污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风等自然资源提升照明效果和通风效果的目的。 2.1.3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 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使用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材料,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2)高度重视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例如,充分利用保温墙技术和隔热材料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充分利用吸声材料做好噪音干扰防护。 2.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思路 2.2.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时应该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在生态化原则的指导之下,将高层建筑周边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植被特点等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高层建筑区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整体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体系,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2.2空间组合设计的舒适化 在进行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庭院空间的利用、建筑的布局特点、空间设计的经济性等问题[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应用要求设计要满足舒适、节能的需要,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和通风、采光的环境分区等。另外,还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经济性、均匀性、舒适性和热工效应等。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平面空间布置应尽可能以南北朝向为主,还要考虑到楼梯、卫生间等辅助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2.2.3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 生态学在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即要实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建设生态型的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周边的建筑物和交通设施进行整体布局,尽可能多的利用绿色环保材料,优化配置建筑资源,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符合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内部建设环境和外部的自然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完善高层建筑设计,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周华军 单位:山东正龙设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简析 摘要:地球上很多生态系统都已经失去了平衡,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于是本文简单讨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生态文明;措施 前言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也一定要遵循这项原则,这样对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建 筑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应当是为满足人民生活基本要求和安全健康为主的,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我国和国际社会普遍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划归重点的时代条件来看,建筑设计中纳入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境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建筑产品作为人类活动居住的主要场所,其对资源的利用率占据着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绝大部分,在面临着环境破坏、土地恶化、能源短缺等问题下,人们逐渐意识到缓解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间矛盾的必要性,包括缓解建筑及其附属产品与自然环境间矛盾的必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建筑师们对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强化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下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 2.1原生型建筑 这种类型建筑旨在还原或复苏传统建筑视角下的一些建筑要素,运用一些较环境破坏影响更小的建筑材料,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在城市化进程和建筑发展迅速的今天,用现代的观念和科技理论辅佐以旧的历史传统和地方风格,以建筑来还原当地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更高效的自然能源利用与供给,实现建筑与原生系统的和谐统一。 2.2节能型建筑 节地节能建筑是一类具有特点的建筑,该类型的建筑的设计初衷是实现对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以节省资源。近年来,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节地节能建筑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举个例子,在我们的生产生活生产中,会有各种垃圾的产生,将这些垃圾再次利用,将它们作为建筑施工中的材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了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环境。 2.3高技术建筑 高技术建筑所指的“技术”有许多种,高技术建筑所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是轻质的、环境友好的,也包含各类低污染、少浪费的现代建材,所采用的施工手段技术可以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控制围栏等技术实现的系统性修建,降低建设过程各环节产生的污染和环境破坏。高技术建筑主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ArcGIS等,实现固定建筑的生态反馈和调整,实现有效的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给建筑加上一层生态皮肤,增强建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降低对电、水、天然气等资源的利用,实现节能和保护环境的功能。 2.4生土型建筑 生土类型建筑是一类通过覆土来改善建筑热工性能的建筑,这类建筑可以使资源与能源的损耗降到最低,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通过对生土类型建筑的方案的设计,我们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暖性能,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措施 3.1绿色设计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涉及了多个知识点,包括建筑中的能量转换规律与不同物种的循环规律。建筑设计者已经将一些节能技术如门窗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与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时,建筑设计者也可以将一些新型材料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换代,更为轻便的墙体结构技术、高强合金钢材料以及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结构与砖石材料,这大大促进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拓展。 3.2建筑和环境相统一 选址是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最基础的一步,而维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的统一性是合理选址的关键内容。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性,以实现建筑规划的合理性。此外,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建筑施工的方式,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施工的合理性,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如果有一些建筑需要重建,设计人员需要将之前的建筑与要重建的建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提前规划好新建筑的施工方式,并突出新建筑的特点,将生态建筑观融入建筑设计中。 3.3追求人性化的理念 建筑设计环节中,要想使建筑结构整体纳入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功能和意义,首先要从“人”的角度入手,单纯地追求某种功能或一味降低建筑能耗,使建筑产品成为一项华而不实的摆设而对人类居住活动无所建树,很显然反而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筑设计中首先要以人为本,将人类对建筑的基本诉求作为切入点,在为人类活动服务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的具体功能、经济效益、环境及文化特征等为基础,综合分析考虑各种有助于维系生态与人类活动之间平衡的各类方法进行建筑设计,使建筑长期有效的发挥功能,实现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3.4建设设计突出个性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突显建筑的自然景观,设计师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建筑物可以和谐地融入周边环境。但是设计人员不能一味的根据周边的环境设计建筑,而使建筑丧失了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并将个性化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物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融入全新的创造理念,创造出能引人共鸣的建筑设计。 3.5提高设计的一体化 从具体的设计内容上来看,生态建筑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环保,针对这一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重点引入“综合设计”(IDP)的理念,即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一体化,避免出现短板效应,实现最初方案上的规划、结构、能源、暖通、给排水、电气等各个因素的综合分析设计,通过各个模块的有机整合,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及区域自然情况,设计成规模型的建筑生态节能体系。同时要保证建筑设计艺术与建筑技术和建筑功能的有机结合,避免因单纯追求造型而出现的高能耗、低效果的建筑产品。 3.6建设设计突显绿色 ①生态建筑观要求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突显绿色理念,并使室外与室内的设计保持一体化。这就需要设计人员通过相关的技术将室外的环境置入到室内,其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②生态建筑观要求室内外的景观保持一体化。室内外景观的一体化多见于我国的传统的园林设计,即将室外的部分景观延伸至室内,使室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气候,这种设计有很多的优点,它不仅能提高生活的质量,陶冶人们的情操,更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生态建筑观要求装饰的生态化,即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要选择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装饰品。 3.7增强生态化的效果 在建筑设计阶段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程度和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其有效的高品质自然采光系统,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发展建筑太阳能能源利用,实现自然光能的充分利用,降低建筑内部采光所需能耗,如窗户集热板系统、空气集热板系统等;创设足够的通风对流结构系统,建立起完备的自然通风系统,降低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建筑施工期间多采用新型材料,加强雨水收集和循环系统的设计,一方面使雨水作为冷却建筑外围的有效媒介,建立雨水冷却单元,使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另一方面收集雨水或使建筑中水循环利用,作为卫生间等冲水用水;保护建筑物周边地域的生态环境。 4结语 总体而言,在建筑设计中纳入生态文明理念是时代所需,做好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能够有效的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作者:杨艺鹏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生态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生态技术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技术的特点,并阐述了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和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生态技术;应用 生态技术与建筑装饰看起来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事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层出不穷,生态技术也是其中的一种,在高层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这一项技术,不仅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等理念相符合,能够减少装修污染,也有利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饰装修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房屋建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好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能够恰当的彰显房屋的魅力,吸引用户的注意,提升用户满意度,而且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实际上也是建筑文化风貌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的地区,建筑装饰装修的风格也大不相同。下面,笔者将分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即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并剖析其在应的重要作用。 1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生态技术看似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毫无关联的,但实际上他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发展和进步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如何有效的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也是当前人们生活中比较关心的一个重点话题。房屋建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不能有效的节约资源,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经过长时间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如果能够将生态技术与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相结合,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于是这种新兴技术就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装饰装修工程中。这种新兴技术,注重与建筑周围的环境相结合来开展装修,注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受到了较为广泛的欢迎。 2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2.1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生态技术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装饰装修工程技术而言,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注重节能和环保。因为,工作人员在运用生态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往往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护自然环境上。在应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更多的考虑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节能和环保是当前时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也与生态技术的理念息息相关。所以,笔者认为生态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2.2具有安全与健康的特点 在运用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进行房屋建筑装饰和装修的时候,具有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不太注重安全和健康的问题,比如说,在使用油漆和一些房屋内墙需要用到的涂料时,有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散发出带有污染和危害的气体,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人们的健康,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但是,在使用生态技术进行装饰装饰房屋建筑的时候,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众所周知,生态技术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环保的问题,所用到的材料必然也是以绿色环保材料为主,这样的话,装饰装修工程中所使用的材质,以绿色材料为主,也能更好的维护用户的安全和健康。 2.3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生态技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但是人们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应用生态技术,并不意味着工作人员所有的工程开展都能够完美的运用这项技术,而是要学会将科学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学会吸收传统技术的优点,将其与现代装饰装修技术相结合,做好生态技术的创新工作,丰富生态技术的内涵,这样才能使生态技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好的开展高层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 3生态技术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进行工程设计 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应用生态技术,并非是盲目的,而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技术的作用,做好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促进我国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应用好生态技术,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就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环境进行设计。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区,环境和生态情况大不相同,装饰装修工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在我国的福建地区,土楼建筑十分的著名,而土楼建筑与普通的建筑在装饰装修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不同;而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天气较为寒冷,人们在设计房屋的时候,可能会较大考虑到保暖问题,那么在进行装饰装修的时候可能也是一样的道理,也可能会较多的注重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应用生态技术进行高层建筑装饰装修的时候,技术设计人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进行工程设计,尽可能根据当地环境实际情况来应用生态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生态技术的优势,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3.2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 所谓的生态技术在施工应用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就是环保,注重对资源的再利用,而在我国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笔者曾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发现近些年来,我国用在建筑上的耗能,大概占所有能耗的30%,这样巨大的能耗,如果仅仅依靠不可再生资源来维持其基本运转是极为困难的,这也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好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就需要解决好能耗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生态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体现出生态技术的价值。比如说,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运用在建筑的室内设施中,而在高层建筑中,实施房屋屋顶灌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雨水等天然资源。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充分的将可再生资源引入到建筑设计中,为生态技术的应用保驾护航。 3.3科学地改良与设计建筑实施 工作人员在应用生态技术开展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根据地域环境和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外,还需要对相应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改良,以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生态技术,满足用户的需要。而在科学的改良与设计建筑设施的时候,笔者认为首先可以从学习和借鉴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之上进行考虑,尽管传统装修技术相较于生态技术而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可能不如生态技术那么先进,但是不可否认,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之所以能够长期屹立于建筑装饰装修界,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工作人员在应用生态技术的同时也要理性的看待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寻找这些技术存在的优点,并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在生态技术之上。比如说,传统的玻璃墙可以被双层玻璃所取代,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能耗,另一方面也使得室内空气流通和通风效果更加的明显,但是这种取代也要因人、因环境而异。因为有些用户可能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取代,所以说,需要技术设计人员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3.4房屋居住的舒适性 在要求的材料中包括隔声降噪材料以及可调节自然采光面积的产品等。例如:通过对废旧的塑料轮胎再利用,作为楼板的弹性层,可有效提高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可气喷覆施工的吸声材料具有环保、无二次污染以及和隔热保温的特点;低噪声的建筑排水管道、抽水马桶等产品也将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对这些新产品的大量需求,将成为建筑装饰材料的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建筑装饰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巨大动力。 4结语 总之,生态技术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当然,目前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窄,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施工人员愿意钻研,并积极的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然能够应用好生态技术,更好的促进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燕飞 单位: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生态建筑学下的高层建筑设计 摘要: 本文从生态建筑学的基础概述入手本文从生态建筑学的基础概述入手,进而分析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视角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策略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策略。目的是推动我国城市建筑与生态文明相协调。 关键词: 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 1前言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而言,高层建筑无疑是解决土地资源稀缺性和人类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学界提出在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对于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下文将从生态建筑学概述入手,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于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进行研究。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概述 生态建筑学,就是在当前建筑能耗提升的背景下,高层建筑在整体建造过程中具有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筑在整体建造过程中具有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废弃物的大量排放行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从建筑设计学角度上看,生态建筑学设计师立足于建筑设计实践,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以及资源等条件地的环境以及资源等条件,将生态的思想与理论融合到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实践过程中,利用合理的建筑技术以及措施手段,实现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建筑形态,进而打造出富有生气的健康建筑环境设计模式。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当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能源的损耗程度、提升建筑材料循环和再利用水平、对于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排放,同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于高层建筑设计以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降到最低可能出现的污染降到最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创设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存环境,令建筑的功能性和高质量性相统一,推动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平衡。 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理念与实践 3.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基于生态建筑学的高层建筑设计基于生态建筑学的高层建筑设计,首先应当确定建筑设计目标,为人类提供功能完善、环境宜居以及体验舒适的建筑生存环境,在高层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有如下几种设计理念较为通用和便于实践较为通用和便于实践。 3.1.1高层建筑舒适性设计理念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对于人类身体健康有利的材料,对于挥发性的材料化合物进行减少利用,同时,对于具有较高辐射以及电波的材料进行严格把控,保持空间内的自然空气流动间内的自然空气流动,实现高层建筑空间内部温度湿度的合理控制,对于桌面的照度以及建筑隔间的对视和通视进行标准化设计,防止建筑噪声干扰过程中也应当采取吸声材料参与到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3.1.2利用自然体系进行高层建筑设计 所谓的自然体系所谓的自然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外界的自然因素,例如土壤资源土壤资源、绿化水平、自然地下水以及空气等,自然因素与建筑相结合,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一方面能够创设出良好舒适的建筑小环境出良好舒适的建筑小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实现整体大环境的资源合理利用耗设备的数量实现整体大环境的资源合理利用。对于高层建筑设计实践中筑设计实践中,对于自然体系的利用可以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污染的减少和建筑费用的节约,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利用自然体系中的自然光、自然通风和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创设出更加低碳环保的高层建筑设计。 3.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实践策略 在整体生态建筑理念的背景下在整体生态建筑理念的背景下,高层建筑设计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建筑能源的节约当考虑到建筑能源的节约,另一方面也应当着力于打造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系统,注重高层建筑与自然系统的平衡,具体实践策略有以下几点策略有以下几点:(1)探索生态高层建筑空间组合模式探索生态高层建筑空间组合模式。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研究的过程中计研究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模式问题,生态设计空间分布应当进一步认识和考量节能与舒适度的平衡度的平衡。因此,需要就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而言,根据功能分区以及舒适度等的区分进行描绘分区以及舒适度等的区分进行描绘,在进行核心交通位置,需要从经济结构的稳定和热力环境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出发要从经济结构的稳定和热力环境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立体空间的合理高效利用行立体空间的合理高效利用。与此同时,需要保障总体的空间生态模型具有良好的生态性间生态模型具有良好的生态性,保障阳光、通风以及其他辅助空间设施都有生态性的空间组合模式空间设施都有生态性的空间组合模式。(2)高层建筑物体系的生态化实践高层建筑物体系的生态化实践。生态系统中的高层建筑物体系实践筑物体系实践,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的循环机制机制,为人类提供必要且环保的资源,高层建筑物的生态系统建设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建设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在实际高层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设计实践中,应当重点强调建筑物结构的生态化思想融合,尊重其进行当地适应性分析,考虑到当地的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以及植被特征境资源以及植被特征,整体认识到区域内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关系,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重视“高层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设计实践。“高层建筑表皮”是指具备建筑要求的室内外综合环境功能的建筑表皮保护围护机制护围护机制,其中包括建筑的外墙以及屋内的墙面等,同时也包括共同作用在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综合性附属构件中包括共同作用在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综合性附属构件中。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更多的关注点在建筑表皮的装饰性功能以及表面视觉元素的叠加上能以及表面视觉元素的叠加上,而高层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设计实践,则更为深入的将生态建筑学融入到高层建筑的表皮控制和多维功能设计等控制和多维功能设计等,例如关注太阳能辐射对于建筑表皮的适应程度的适应程度,化学物质以及雾霾等对于通风表皮因素的负面影响等等影响等等,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江高层建筑的表皮进行更好地生态化设计实践。(4)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融入生态化实践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融入生态化实践。在进行高层建筑整体形态设计的过程中筑整体形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和谐、绿色的原则,将生态建筑学的思想融入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当中态建筑学的思想融入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当中,本着废物处理最大化废物处理最大化、能源利用最小化以及绿色循环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则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继续法学生态系统的多种可能性学生态系统的多种可能性,利用诸如VR等新技术,将其合理地应用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中地应用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中,将会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居住的体验舒适度有所提升,使其整体的高层建筑居住体验得到提升住体验得到提升。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和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将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放在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势在必行。将生态建筑学应用到城市高层建筑设计的构想与实践中,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长远意义,也能为建筑与生态之间构筑良性循环系统,为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新方向。 作者:周佳 单位:中国东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重要性 摘要: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为了城市建设发展更加的井然有序,同时也为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更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得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材料和能源消耗大量的浪费,高层建筑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影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应用;注意事项 生态建筑是以生态为基础的生态与建筑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从而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以下就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 建筑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居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高层建筑会给社会生态、人们的居住环境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高层建筑内往往都伴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电梯、中央空调机组、风的作用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在局部空间中尤为明显,造成了高层建筑的噪音污染,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同时,高层建筑外墙大多采用的玻璃幕墙,在太阳光、紫外线等光线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光污染,不仅会对行人的视觉产生干扰,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影响飞行动物,造成许多飞行动物撞击在建筑上。②对生态气候的影响。高层建筑高耸入云,密集而又狭窄的空间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在高空形成高速气流,气流的变化会对建筑周身的天气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雨雪等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会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会改变建筑物周边的气候。 2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主要表现为:①节能环保设计。有效的节约能源资源是高层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也是生态建筑学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选择的能源资源都是一些低能耗和可再生资源,大大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建筑物所在地的可用能源资源,比如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将太阳能作为建筑主要的能源来源,并将其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煤炭、电力资源的使用,还能充分利用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资源。但同时,过度的使用太阳能资源会带来一定的光污染,因此在利用太阳能资源时,还必须采用恰当的防护措施,如安装节能门窗、遮阳挡板等,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②舒服化设计。为了更好的体现生态建筑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考虑到现有的空间条件下,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还能达到室内通风情况良好的效果,促进空气的对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避免采用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在高层建筑电梯上的选择,由于楼层太高,电梯是必须的,但是因此也带来了一定的噪音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建筑学建议采用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成果,设计时保证每层楼彼此独立旋转,采取格外的形状和碳素材料以减轻噪音带来的污染。③环境友好设计。高层建筑的出现会对周边的环境甚至是地区长期的气候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这就需要在生态建筑时,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外部环境进行空间上的合理设计,形成立体的合理的多层次美化体系,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周边的生态平衡。 3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的注意事项主要表现为:①结构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在设计生态型的高层建筑物时,处于水平荷载的作用中结构侧移是制约建筑物最主要的因素。布置建筑物的平面时所遵循的原则例如形状、对称性等都影响着建筑自身具有的抗侧压力,不对称和不规则甚至是比较复杂的平面结构都会对建筑本省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布置结构平面时应该使建筑物功能作用得到满足后,还要将建筑物的抗侧压力尽量提高。②建筑物构造的注意事项。由于不同高层建筑物具有的功能和特性不一样,意味着其内部空间也不一样,再加之建筑物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构造的建筑物具有不一样的优点。比如悬挂这种结构,是一种允许主框架落地但是其他都可以不落地的结构,而巨型结构则是由大截面其斜、竖杆所构成的担负竖向力和水平的一种结构。③高层建筑节能的注意事项。a.节能会受到建筑的朝向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季节的印象,因此在设计生态型的高层建筑时要具体全面的将环境的因素给考虑在内,最好设计出来太阳高度角图,对不同的季节朝向不一样的太阳高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打开窗户时拥有的最大的采光面积那侧,让室内可以得到最多的太阳光线,使损失的热量可以有效减少,让室内的温度保持稳定。b.在建筑物的外表面最好使用节能材料,依据不一样用途的建筑物来选取最适合的材料,其中具体的材料主要有透气、遮光和吸声等材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类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但是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领域的具体践行,因此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长文 单位: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随之不断提高了起来。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设计越来越多样化,所以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绿色化以及生态化,就必须结合生态建筑理论进行建筑设计工作。但是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庞大以及建筑领域的复杂,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实际建筑状况的全面分析,对此提出了建筑与自然相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对怎样科学的应用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中的应用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及分析 1.前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同样对人类资源、生态以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人类的发展造成了很多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建筑发展设计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生态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对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提高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2.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重要性 经过科学的调查及研究所知建筑行业所消耗的原材料以及能源资源占了全球总消耗量的50%左右,并且由于建筑用地场面较大,所以导致了农业用地减少了许多以及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使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与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且将生态建筑理论充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建筑达到有效的结合。这就证明了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生态建筑理论的特征及概念 3.1生态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它在狭义上指的是将生态学原理融入到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应用的过程当中,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的发展关系。而在广义上来讲,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是相对抽象的,它在建筑事物层面上将建筑学理论以及生态学原理相结合,然后使建筑产物上升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从而使建筑物达到可持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产物,不仅是为了将人类与自然以及建筑能够达到相互和谐的体系,还有效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从而使建筑生态的运用以及建筑生态的理论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3.2生态建筑的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提出是为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舒适健康以及周边环境没有严重的污染,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就必须结合人类实际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以及建筑使用的各个环节中运用综合的科学技术、生态学以及建筑学,从而有效的指导建筑设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产物,达到人、自然以及建筑的生态平衡。在建筑设计中其生态建筑的地域性非常明显,它主要包含了两层地域性,第一层面是生态建筑与地理以及气候等实体要素必须统一,第二层面是生态建筑必须与人文以及历史等抽象的要素形成统一。为了实现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以及气候等其他的特征要素相适应,并且还要求建筑中体现出人类文明抽象要素特征,就必须把地域历史以及人文要素结合起来然后运用到建筑设计的生态建筑理论当中。因此,因地制宜地取材不仅能在建筑生态理论中得到最好的实践,还赋予了生态建筑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4.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4.1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给生态建筑造成的影响因素,为了使生态建筑将建筑转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就必须把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由于建筑中所用到的材料大多数来自于自然界,因此,将无废及无污染的材料重用于自然界也是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从而使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 (2)技术环境因素 在建筑设计与建设的过程当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时,必须有良好的技术环境为基础。在生态化建筑中生态建筑的取材、科学技术以及生态化加工处理,最后到生态建筑中各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开发及再生利用等,成为了解决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相关的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的基础前提。 (3)经济环境因素 在一些经济发达程度不高或相对滞后的地域中,想要引入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是相对比较困难的,虽然建筑生态环境有了较为完善的生态计划,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环境水平较为落后,所以导致建筑生态化在建筑设计中不能有效的得以利用。 (4)人文环境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化建筑是为了创建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舒适健康的发展空间,要想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地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就必须将生态建筑理论合理的、周到的、细致的运用到人文环境中。只有将这些融入到人文环境中才能够更好的突出生态化建筑中的地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 (5)社会环境因素 在建筑行业中高污染以及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两大特点,所以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将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们对建筑合理的设计以及科学的设计重视程度的加高,因此,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在社会环境成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科学建筑工程,其中包括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实现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设计以及建设,就必须将生态学原理都贯彻的落实到建筑设计领域中,从而有效的达到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 4.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针 (1)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有效结合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不能遵循单一的固定设计模式,并且要根据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设计方案所结合,然后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从而建立好人与自然良好的和谐关系。最终不仅可以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还有效的实现了建筑生态化理论的运用。 (2)高效的利用在建筑中的优势能源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除了要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功能,还应该将不同地域中的优势能源有效的利用到生态建筑中。例如,一些在海边的建筑群体,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的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潜在的一些优势,使建筑群体在这些能源的作用下更好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效的利用优势能源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3)在建筑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并就地取材 在实行生态建筑理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选用的材料是生态建材,它不仅可以减少废材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因地制宜有效的利用再生能源,比如,有些地方的人民利用当地废弃的材料来搭建小屋,为生活提供冬暖夏凉的居所。所以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实现了建筑生态化以及地域性的建设。 作者:孟涛 单位: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生态建筑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探析 摘要: 介绍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与形态,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绿色建筑设计与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并从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人性化;原生自然能源 0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建筑设计主要指的是专业人员在工程确定建设以后,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结构设计、水暖电气设计和景观规划等内容都是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下,建筑设计除了要对人们的自身需求进行满足以外,还要对建筑对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 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1.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意义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的缺乏,让人类自身的一些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人类对环境问题缺乏关注的情况下,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化的问题。对于建筑领域而言,在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进行重建修复,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一些与自然关系相对融洽的优秀建筑作品的出现,为建筑生态体系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也成为了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 对能量和物资资源的节约,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思想的主要出发点。生土建筑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一类建筑的特点来看,它是通过覆土的方式对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进行改善的。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防震防尘、防噪声放射性污染等特性是这一类建筑在建成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因而这一类建筑形态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是建筑领域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有效措施。新陈代谢类建筑也是生态文明视域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建筑设计形态。这一类建筑形态主要侧重于对历史传统、地方风格等在现代建筑领域有所忽视的因素进行复苏[2]。在对建筑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成就进行继承吸收的同时,这一建筑设计形态也对现代技术和现代化的施工材料进行了应用。 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技术 2.1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涉及到了不同物种的循环规律、能量流动转化规律和建筑中的能量转换规律等多个知识点。对建筑的节能功能的发挥,是这一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者已经开始将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等多种节能技术进行了应用。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设计者也可以对一些新型材料技术进行应用。在建筑材料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以砖石为主的传统建筑设计结构已经开始被更为轻便的墙体结构技术所应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合金钢等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资源紧缺问题,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对能源的再利用技术进行应用。对国外先进设计案例进行吸收借鉴,也是对建筑领域的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进行优化的有效方式[3]。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3.1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建筑设计的人性化,主要指的是建筑设计对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要求的满足。在对人与环境,人际交往问题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后,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可以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济效益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对艺术生活的追求,是人们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以后,建筑物的个性空间问题也开始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建筑物的规整性进行保障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充分展示,是建筑设计师在新时期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生态文明视域的影响下,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坚持以人类和人际活动的需求为核心。为了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进行充分满足,房屋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建筑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了解,进而在对建筑设计的文化积淀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进行强化。 3.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建筑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变化情况等因素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所进行的优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与大的生态循环圈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建筑设计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耗问题需要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在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中所具有动态化的特征的影响下,人类的建筑系统也会表现出一种动态性的特征。建筑系统与所在区域的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就是这种动态性特征的表现。从建筑物建成到寿命终结,建筑系统都会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4]。 3.3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和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是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一种合理化的路径选择,从人、建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建筑设计工作除了要为人们构建一种适合生存的舒适空间以外,还要对建筑所处地域的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也就是说,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让建筑设计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需求进行充分满足。为了让人们在建筑中更好地对自然景观进行体验,设计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建筑物呈现出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的特性。在对地方文化差异进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性进行发挥,也可以让建筑设计的一体化特性得到强化。 4结语 生态文明观与建筑设计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问题入手,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可以让我国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好。 作者:刘向燕 单位:平度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经济与贸易论文:论“非市场经济”成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历史、现状和中国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 多边贸易体制;“非市场经济”国家;决策机制 论文摘要: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应将积极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地位和作用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增强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决策机制和常设职能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①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②从而大大阻碍了新成员的加入和已有成员真正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应有作用。 众所周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成员驱动型体制。在重大和日常决策中,它主要采用的是“协商一致”原则,在日常运作中,其各级常设职能机构均对所有成员开放。因此,衡量一类成员在体制中参与度的可量化指标主要是常驻代表团规模和在日常和重大决策程序中的领导资格。从这些客观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参与度很低。 一、“非市场经济”成员在重大决策机制中的参与 多边贸易体制的决策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部长会议、多边谈判等重大决策,这类决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谈判的启动、议程的制定、最终规则结果的形成和部长宣言的起草;二是体制常设职能机构(如世贸组织的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代表理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在日常职责履行中的决策,这类决策会影响和决定规则的履行、争端的解决和新成员的加入等。无论哪类决策,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协商一致和基于“一成员一票”的正式投票。尽管GATTl947只对后者作了明文规定,但是,事实上从一开始体制中的各类决策几乎都采用前者,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进一步确立了协商一致优先的决策原则,从而使这种历来被看作有利于小国参与、基于主权平等、利益平衡的决策方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与其他国际制度的重要区别。 多边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开放始于1950年代末,推动这一进程的不仅有经济因素的影响,更有体制内主要大国为预防和瓦解两类国家在体制外结成阵营的政治考虑,而协商一致既对体制外中、小国家具有诱惑力,又可防止这些国家在体制内结盟。因此,该原则从一开始就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及其主要缔约方在吸纳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扩大成员规模的同时,维护既有大国利益、防止新成员,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成员有冲突的新成员结盟联合从而削弱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体制规模的扩大,向每一个成员就任何一项决策进行协商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更何况达成一致。这样,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在说服差异巨大的成员达成协议方面便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磋商中,大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凸现。多边贸易体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了在重大决策中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十八国咨询集团”和“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 “十八国咨询集团”停止工作后,围绕总体或特定的谈判和决策议题,一些非正式集团或磋商机制纷纷出现。其中,尤以“绿色会议室集团”具有代表性。“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指的是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中,一定数量的核心成员(往往是体制中有影响力的活跃成员或相关议题的重大利益方)事先就特定议题形成小集团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然后视需要逐层向外围成员扩散或直接向全体成员报告,最终促使全体成员对其磋商结果或建议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决策方式。“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并不固定,且随多边贸易体制成员规模、议题的范围和性质及其涉及利益方的不同而不同。这类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早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就已显雏形,③但真正的形成是在乌拉圭回合期间,到世贸组织成立后的新加坡和西雅图部长会议发展到高潮,并因其总是事先在总干事的绿色会议室中会晤磋商而得名。这种决策方式实际上将绝大多数中小型发展中和“转型经济”成员排斥在决策程序之外,从而削弱了这些国家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如在乌拉圭回合后新一轮谈判的启动过程中,“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主要包括25至30个成员方: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和挪威等发达成员,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中国香港、印度、韩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东盟等发展中成员,再加上1至2个“转型经济”成员,这一成员构成几乎是当年“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翻版与延续,“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一斑。 二、“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常设机构中的参与 在多边贸易体制各类常设职能机构中,“非市场经济”成员的参与度也同样弱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 作为管理和履行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安排的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拥有5项基本职能:(1) 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体制规则的多边和诸边贸易协定;(2) 为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3) 按照争端处理的规则和程序,解决成员间贸易摩擦;(4) 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5) 协调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履行这些职能的所有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都是向所有成员开放的,例如,一般情况下,成员方常驻体制总部日内瓦代表团的团长(一般称大使)通常在总理事会一级代表各自国家或地区。因此,决定成员方在多边贸易体制日常运作与决策中所发挥作用的首先是其驻体制常设机构的代表团规模。从这一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无论是总规模还是平均规模,尽管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成员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速均落后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导致这两项分指标(总规模和平均规模)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差距被逐渐拉大。而在现今的多边贸易体制组织机构中,一成员常驻代表团的规模一般应在4至5人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参与体制的日常运作(如跟踪各理事会、委员会等的议题进展,参与各类会议和活动等),若按这一标准,转型经济国家又是三类国家中唯一一组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成员。 另一方面,在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各职能机构的日常决策中,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同样是最重要手段。在这过程中,职能机构的主要官员,即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平衡各方利益、协商达成一致从而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过渡性审议中,各方围绕审议程序、质询和答复方式,以及审议报告形式的争论,最终由各理事会和下属委员会主席进行协调,并作出决定。因此,不同类型成员在各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所担任的主席资格是各自在体制日常决策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 多边贸易体制的常设职能机构依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类,包括GATT理事会、WTO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以及GATT时期的常设委员会和WTO总理事会和理事会的下属委员会;第二类,主要包括众多特别工作组(如加入工作组)和其他权责范围较小的机构,如GATT时期的东京回合守则委员会、WTO时期的诸边协定委员会等。从各类成员在这两大类机构中担任领导职位的分布情况和历史演变看,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各类机构中唱主角,而“非市场经济”成员的领导作用尽管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2000年,在各类机构所担任的正、副主席仅占总职位数的7%,大大低于发达成员的53%和发展中成员的40%。 三、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策略 中国的加入已使“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如何提升自身以及“非市场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作用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中国应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的影响力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和日常决策机制或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因此,中国首先应重视对重大决策非正式磋商机制的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与现状已经表明,成员数量的增长与协商一致的基本决策原则存在冲突,因此,基于同心圆模式的“绿色会议室”非正式磋商机制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重大决策的基本手段。而以往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地位低、作用弱,中国的加入应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作为一个贸易和引资大国,中国在所有谈判议题中均是主要利益方,理应是“绿色会议室”的固定成员。 当然,“绿色会议室”决策程序因其缺乏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而从西雅图部长会议开始备受被排斥成员的指责,因此,改革和调整也已势在必行。国外学者已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总体思路是借鉴IMF执行董事会和GATT“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经验,建立一个涵盖绝大多数成员的、基于协商一致原则的、由20至25个席位的正式机构——决策咨询委员会(WTO Consultative Board),以同时提高体制的决策效率和民主性。这类咨询委员会尽管没有最终决策权,仅限于对相关议题的磋商、讨论和谈判,最终向全体成员方提供决策建议,但因其是具广泛代表性的一个正式机构而对最终决策有绝对的影响力。在此类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同样应有所作为。首先,中国应积极提供方案和建议推动这一改革;其次,作为一大国,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在可能建立的决策咨询机构中单独占有一席;最后,中国可以借这类决策咨询机构,与其他以联盟合作或团体组合方式分享席位的转型经济成员协调立场、联合提案,以维护作为转型经济成员的利益。 其次,中国应重视对世贸组织各类常设职能机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谈判组等)的参与。在中国加入之前,计划/转型经济成员在此类机构中的参与力度并不大。例如,由成员方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团长(大使)作为政府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是多边贸易体制常设决策机构,它不仅在体制最高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休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能,而且履行着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职责。因此,各成员大使或代表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中是否担任要职直接反映出对常设决策机构的参与程度和对日常决策的影响程度。在中国加入之前的2000年,仅有捷克一国作为转型经济成员担任着相关机构的主席一职,而自中国加入以来,总体格局并未得到改变。2001年以来,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等16个常设机构中,转型经济成员的主席席位始终保持在1到2席,参与国也仅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4国。另外,在多边谈判期间,总理事会还下设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多哈发展回合的8个谈判小组中,2004年的8个主席职位分别由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平分。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日常决策机构,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在贸易争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是多边规则执行过程中规则解释与澄清的权威机构,也就是说,多边规则的真正内涵实质上是掌握在争端解决专家组,尤其是具终裁权的上诉机构手中。因此,尽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成员是以个人身份任职,不附属于任何政府和组织,但他们的国籍来源依然可以说明各自母国在体制中的参与和对规则的影响。然而,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参与力度很弱,尤其在上诉机构中,至少在其成立的前11年(1995年12月一2005年12月)中,始终被排斥在外。因此,中国应积极谋求对这一机构的参与,以提升自身对体制的影响力,并对“非市场经济”成员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中国应加大对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参与。事实上,这是中国实现上述2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国如欲在短期内大规模参与世贸组织的各类常设职能机构和非正式磋商机制,人才与经验最重要,而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常设服务与支持机构,世贸组织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为代表机构谈判和协议执行提供行政和技术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监视和分析世界贸易动向、组织部长会议,以及为争端解决提供法律帮助。因此,尽管秘书处职责权限有限,处理事务也非常琐碎,但却可以为成员熟悉体制、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了解其他成员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大多数贸易大国(或地区)的参与力度一般都很大。但是,转型经济国家在其中并不活跃,2003年仅有中国5人、波兰5人和罗马尼亚2人任职,在601个职员中仅占2%,2004年增加为中国7人、波兰5人、罗马尼亚2人、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爱沙尼亚各1人,在630个职员中占3%。虽然中国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与其大国的身份依然不相称。 四、小结 中国在加入多边贸易体制漫长而曲折历程中的孜孜以求表明,中国在总体上对多边贸易规则体系持认同和接受态度,因而与体制的积极合作应该是基本态势。但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承受者,中国在承担过多义务的同时却未能充分享受体制内成员的应有待遇和权利,因此,如何谋求对自身“非市场经济”待遇的调整是中国今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在加入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要求并未得到主要成员的完全认同,何不再增加一个“转型经济”的砝码?既然“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和“具有转型期性质”成为中国无法完全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由,那么,中国何不从“具有转型期性质”国家应该享受什么待遇入手,积极争取优惠待遇?因此,中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将短期的双边策略与长期的多边策略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体制决策机制和职能机构的过程中寻求对体制的影响,为在体制中确立自身地位、谋求应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经济与贸易论文: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是一对矛盾。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同时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保护的特点与成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 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主权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赌博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3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 (2)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2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主权,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决定了贸易保护上的针对性和歧视性。在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开放程度的相对平等性。具体表现为在世贸组织内发达国家之间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程度;区域性贸易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员等。所谓平等只是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平等,但对集团外非成员而言却无权享此待遇。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整个世界贸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这种贸易自由只是一种相对自由,绝不是绝对自由。 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必然决定贸易保护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歧视性。这种针对性和歧视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实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二是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仍在不断地针对发展中国家大宗产品出口设置贸易障碍。发达国家推行贸易自由化的领域通常是其具有绝对优势至少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相反,发达国家对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别通过放慢市场开放程度,开展反倾销调查,甚至上调关税税率等手段加强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公平的贸易保护行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障碍,不仅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而且也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与贸易论文: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也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袁现是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理论化。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多数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培养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可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验室与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设计在内。实习形式包括商贸实习、行业见习、专业讲座和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因此应拓展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结构比例 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要建立把单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与学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有效地发挥课程体系改革的效能。在当今,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快,中国对国际经贸人才的要求也逐渐走高,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来培育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经济与贸易论文:浅谈廊坊外贸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研究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外贸经济 论文摘要:廊坊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改革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注重教学的时代感,丰富教学的内涵,改善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终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并且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一、研究背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是立足于涉外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被誉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圈”的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其中地处环渤海核心地带的河北省廊坊市,近年来利用其地理、环境和自身优势,逐步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东北亚经济圈的步伐。廊坊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廊坊各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的问题,缺乏有针对性地满足主流用人单位需求和地域特色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本地需求,以培养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能够为廊坊外贸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廊坊对外贸易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2010年廊坊地区外商直接投资49070万美元,截止2010年底,廊坊市有三资企业542家。廊坊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引入必然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实践变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时刻注意知识的更新,密切注意实际工作中相关政策的调整,注重教学的时代感,提升学生的使命意识和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作为环渤海的核心地带,廊坊目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首的六大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台湾最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富士康和国内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华为更是加速了廊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变化,并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结合廊坊的产业及地域优势,引领学生利用产业集群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为廊坊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出谋划策。 2.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教学,使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开设模拟实验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精心设计的进出口业务环境,以廊坊的主导产业为例,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知识,使学生通过全程仿真的进出口业务的训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的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建立业务联系、发盘、还盘、价格核算、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报关、制作单据、合同履行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业务的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创业计划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廊坊国际贸易洽谈会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和社会零距离接触的目的,提高国际贸易学生整体就业竞争能力。 3.双语教学 廊坊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引入以及国内龙头内资企业的入驻提高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授课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方式,达到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英文表述方式甚至灵活运用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具体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时,可以引用外文案例分析讨论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双语教学的互动,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信息,同时丰富的多媒体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压力,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从事涉外工作打下基础。 4.教学本地化 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的规划实施,为廊坊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本地企业的案例、数据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效果并从中得到启发,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比如在国际贸易课程讲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时,可以廊坊企业为例展开,2009年以来,廊坊实施建设的亿元以上大项目中,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项目占2/3以上;其他进口国会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包装材料、卫生指标等多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对廊坊出口产品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廊坊开发区有很多内资企业在出口时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选择廊坊本地企业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领学生为出口企业提供应对策略,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具现实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廊坊本地需求,结合最新经贸政策,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廊坊对外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廊坊的外贸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经济与贸易论文: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是一对矛盾。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同时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保护的特点与成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 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主权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赌博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3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 (2)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2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主权,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决定了贸易保护上的针对性和歧视性。在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开放程度的相对平等性。具体表现为在世贸组织内发达国家之间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程度;区域性贸易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员等。所谓平等只是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平等,但对集团外非成员而言却无权享此待遇。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整个世界贸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这种贸易自由只是一种相对自由,绝不是绝对自由。 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必然决定贸易保护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歧视性。这种针对性和歧视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实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二是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仍在不断地针对发展中国家大宗产品出口设置贸易障碍。发达国家推行贸易自由化的领域通常是其具有绝对优势至少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相反,发达国家对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别通过放慢市场开放程度,开展反倾销调查,甚至上调关税税率等手段加强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公平的贸易保护行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障碍,不仅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而且也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与贸易论文:论“非市场经济”成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历史、现状和中国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 多边贸易体制;“非市场经济”国家;决策机制 论文摘要: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应将积极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地位和作用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增强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决策机制和常设职能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①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②从而大大阻碍了新成员的加入和已有成员真正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应有作用。 众所周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成员驱动型体制。在重大和日常决策中,它主要采用的是“协商一致”原则,在日常运作中,其各级常设职能机构均对所有成员开放。因此,衡量一类成员在体制中参与度的可量化指标主要是常驻代表团规模和在日常和重大决策程序中的领导资格。从这些客观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参与度很低。 一、“非市场经济”成员在重大决策机制中的参与 多边贸易体制的决策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部长会议、多边谈判等重大决策,这类决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谈判的启动、议程的制定、最终规则结果的形成和部长宣言的起草;二是体制常设职能机构(如世贸组织的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代表理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在日常职责履行中的决策,这类决策会影响和决定规则的履行、争端的解决和新成员的加入等。无论哪类决策,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协商一致和基于“一成员一票”的正式投票。尽管GATTl947只对后者作了明文规定,但是,事实上从一开始体制中的各类决策几乎都采用前者,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进一步确立了协商一致优先的决策原则,从而使这种历来被看作有利于小国参与、基于主权平等、利益平衡的决策方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与其他国际制度的重要区别。 多边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开放始于1950年代末,推动这一进程的不仅有经济因素的影响,更有体制内主要大国为预防和瓦解两类国家在体制外结成阵营的政治考虑,而协商一致既对体制外中、小国家具有诱惑力,又可防止这些国家在体制内结盟。因此,该原则从一开始就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及其主要缔约方在吸纳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扩大成员规模的同时,维护既有大国利益、防止新成员,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成员有冲突的新成员结盟联合从而削弱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体制规模的扩大,向每一个成员就任何一项决策进行协商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更何况达成一致。这样,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在说服差异巨大的成员达成协议方面便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磋商中,大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凸现。多边贸易体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了在重大决策中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十八国咨询集团”和“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 “十八国咨询集团”停止工作后,围绕总体或特定的谈判和决策议题,一些非正式集团或磋商机制纷纷出现。其中,尤以“绿色会议室集团”具有代表性。“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指的是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中,一定数量的核心成员(往往是体制中有影响力的活跃成员或相关议题的重大利益方)事先就特定议题形成小集团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然后视需要逐层向外围成员扩散或直接向全体成员报告,最终促使全体成员对其磋商结果或建议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决策方式。“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并不固定,且随多边贸易体制成员规模、议题的范围和性质及其涉及利益方的不同而不同。这类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早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就已显雏形,③但真正的形成是在乌拉圭回合期间,到世贸组织成立后的新加坡和西雅图部长会议发展到高潮,并因其总是事先在总干事的绿色会议室中会晤磋商而得名。这种决策方式实际上将绝大多数中小型发展中和“转型经济”成员排斥在决策程序之外,从而削弱了这些国家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如在乌拉圭回合后新一轮谈判的启动过程中,“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主要包括25至30个成员方: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和挪威等发达成员,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中国香港、印度、韩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东盟等发展中成员,再加上1至2个“转型经济”成员,这一成员构成几乎是当年“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翻版与延续,“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一斑。 二、“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常设机构中的参与 在多边贸易体制各类常设职能机构中,“非市场经济”成员的参与度也同样弱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 作为管理和履行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安排的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拥有5项基本职能:(1) 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体制规则的多边和诸边贸易协定;(2) 为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3) 按照争端处理的规则和程序,解决成员间贸易摩擦;(4) 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5) 协调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履行这些职能的所有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都是向所有成员开放的,例如,一般情况下,成员方常驻体制总部日内瓦代表团的团长(一般称大使)通常在总理事会一级代表各自国家或地区。因此,决定成员方在多边贸易体制日常运作与决策中所发挥作用的首先是其驻体制常设机构的代表团规模。从这一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无论是总规模还是平均规模,尽管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成员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速均落后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导致这两项分指标(总规模和平均规模)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差距被逐渐拉大。而在现今的多边贸易体制组织机构中,一成员常驻代表团的规模一般应在4至5人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参与体制的日常运作(如跟踪各理事会、委员会等的议题进展,参与各类会议和活动等),若按这一标准,转型经济国家又是三类国家中唯一一组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成员。 另一方面,在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各职能机构的日常决策中,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同样是最重要手段。在这过程中,职能机构的主要官员,即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平衡各方利益、协商达成一致从而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过渡性审议中,各方围绕审议程序、质询和答复方式,以及审议报告形式的争论,最终由各理事会和下属委员会主席进行协调,并作出决定。因此,不同类型成员在各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所担任的主席资格是各自在体制日常决策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 多边贸易体制的常设职能机构依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类,包括GATT理事会、WTO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以及GATT时期的常设委员会和WTO总理事会和理事会的下属委员会;第二类,主要包括众多特别工作组(如加入工作组)和其他权责范围较小的机构,如GATT时期的东京回合守则委员会、WTO时期的诸边协定委员会等。从各类成员在这两大类机构中担任领导职位的分布情况和历史演变看,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各类机构中唱主角,而“非市场经济”成员的领导作用尽管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2000年,在各类机构所担任的正、副主席仅占总职位数的7%,大大低于发达成员的53%和发展中成员的40%。 三、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策略 中国的加入已使“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如何提升自身以及“非市场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作用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中国应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的影响力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和日常决策机制或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因此,中国首先应重视对重大决策非正式磋商机制的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与现状已经表明,成员数量的增长与协商一致的基本决策原则存在冲突,因此,基于同心圆模式的“绿色会议室”非正式磋商机制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重大决策的基本手段。而以往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地位低、作用弱,中国的加入应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作为一个贸易和引资大国,中国在所有谈判议题中均是主要利益方,理应是“绿色会议室”的固定成员。 当然,“绿色会议室”决策程序因其缺乏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而从西雅图部长会议开始备受被排斥成员的指责,因此,改革和调整也已势在必行。国外学者已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总体思路是借鉴IMF执行董事会和GATT“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经验,建立一个涵盖绝大多数成员的、基于协商一致原则的、由20至25个席位的正式机构——决策咨询委员会(WTO Consultative Board),以同时提高体制的决策效率和民主性。这类咨询委员会尽管没有最终决策权,仅限于对相关议题的磋商、讨论和谈判,最终向全体成员方提供决策建议,但因其是具广泛代表性的一个正式机构而对最终决策有绝对的影响力。在此类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同样应有所作为。首先,中国应积极提供方案和建议推动这一改革;其次,作为一大国,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在可能建立的决策咨询机构中单独占有一席;最后,中国可以借这类决策咨询机构,与其他以联盟合作或团体组合方式分享席位的转型经济成员协调立场、联合提案,以维护作为转型经济成员的利益。 其次,中国应重视对世贸组织各类常设职能机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谈判组等)的参与。在中国加入之前,计划/转型经济成员在此类机构中的参与力度并不大。例如,由成员方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团长(大使)作为政府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是多边贸易体制常设决策机构,它不仅在体制最高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休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能,而且履行着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职责。因此,各成员大使或代表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中是否担任要职直接反映出对常设决策机构的参与程度和对日常决策的影响程度。在中国加入之前的2000年,仅有捷克一国作为转型经济成员担任着相关机构的主席一职,而自中国加入以来,总体格局并未得到改变。2001年以来,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等16个常设机构中,转型经济成员的主席席位始终保持在1到2席,参与国也仅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4国。另外,在多边谈判期间,总理事会还下设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多哈发展回合的8个谈判小组中,2004年的8个主席职位分别由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平分。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日常决策机构,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在贸易争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是多边规则执行过程中规则解释与澄清的权威机构,也就是说,多边规则的真正内涵实质上是掌握在争端解决专家组,尤其是具终裁权的上诉机构手中。因此,尽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成员是以个人身份任职,不附属于任何政府和组织,但他们的国籍来源依然可以说明各自母国在体制中的参与和对规则的影响。然而,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参与力度很弱,尤其在上诉机构中,至少在其成立的前11年(1995年12月一2005年12月)中,始终被排斥在外。因此,中国应积极谋求对这一机构的参与,以提升自身对体制的影响力,并对“非市场经济”成员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中国应加大对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参与。事实上,这是中国实现上述2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国如欲在短期内大规模参与世贸组织的各类常设职能机构和非正式磋商机制,人才与经验最重要,而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常设服务与支持机构,世贸组织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为代表机构谈判和协议执行提供行政和技术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监视和分析世界贸易动向、组织部长会议,以及为争端解决提供法律帮助。因此,尽管秘书处职责权限有限,处理事务也非常琐碎,但却可以为成员熟悉体制、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了解其他成员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大多数贸易大国(或地区)的参与力度一般都很大。但是,转型经济国家在其中并不活跃,2003年仅有中国5人、波兰5人和罗马尼亚2人任职,在601个职员中仅占2%,2004年增加为中国7人、波兰5人、罗马尼亚2人、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爱沙尼亚各1人,在630个职员中占3%。虽然中国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与其大国的身份依然不相称。 四、小结 中国在加入多边贸易体制漫长而曲折历程中的孜孜以求表明,中国在总体上对多边贸易规则体系持认同和接受态度,因而与体制的积极合作应该是基本态势。但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承受者,中国在承担过多义务的同时却未能充分享受体制内成员的应有待遇和权利,因此,如何谋求对自身“非市场经济”待遇的调整是中国今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在加入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要求并未得到主要成员的完全认同,何不再增加一个“转型经济”的砝码?既然“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和“具有转型期性质”成为中国无法完全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由,那么,中国何不从“具有转型期性质”国家应该享受什么待遇入手,积极争取优惠待遇?因此,中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将短期的双边策略与长期的多边策略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体制决策机制和职能机构的过程中寻求对体制的影响,为在体制中确立自身地位、谋求应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经济与贸易论文: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及实践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着。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 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结论 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通院校如何通过培育专业特色,挖掘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在师队资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培育,为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经济与贸易论文:低碳经济与贸易自由化在国际法上的冲突与解决 随着各国对低碳发展模式的探索不断加深,经济方面的低碳式发展也愈发深入人心。这种低碳经济理念不仅存在于本国经济行为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跨国经济行为当中。低碳经济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一、低碳经济和贸易自由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 贸易自由化是指世贸组织各成员在货物、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要逐步实现自由化,即各成员方保证履行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乌拉圭回合和以后世贸组织成员达成的协议与协定,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方面的准入度。贸易自由化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在过往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在今后的日子里,贸易自由化依然会被世界各国所推崇,而阻碍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行为也将为各国所抵制。 可以说,低碳经济是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出现有其积极意义,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这种阻碍在国际法上的体现尤为明显。要实现“低碳贸易自由化”,必须明确认识二者在国际法上的冲突并探寻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低碳经济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 1.低碳经济产生贸易壁垒阻碍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要求各国减少贸易壁垒,而低碳经济会促使新的贸易壁垒的产生。 (1)倡导低碳经济产生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要求各国降低关税,而低碳经济的施行使得各国先后制定有关碳关税的法律。尤其是发达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以美国为例,美国已经颁布《美国情节能源安全法案》,从2020年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的产品征收惩罚性碳关税。其实质是美国外交战略重大调整,目的在于遏制新兴经济体发展[2]。这对发展中国家是相当不利的,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2)倡导低碳经济产生非关税壁垒。在倡导低碳经济的同时,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纷纷制定新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准入限制甚至禁止措施,对于外国投资也审查严格。这些经济行为严重违背贸易自由化的宗旨。低碳经济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轮的“低碳贸易保护主义”之风,使自由化进程放缓。 2.低碳经济为发达国家歧视发展中国家提供借口,阻碍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要求各国经贸行为中采取非歧视待遇,而低碳经济的施行过程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歧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用本身历史优势和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高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指责和立法方面的排挤,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而且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责任就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然而从目前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行动来看,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承担更大的责任,反而将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来承担。尤其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初级工厂,而且承受着发达国家施加的高额关税和其他方面的排挤。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差别对待,不符合自由化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和贸易自由化冲突的解决 倡导低碳经济对地球环境保护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无可厚非的,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是值得追求的。随着低碳经济深入各国政策立法等领域,其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如不合理调控,二者冲突必将愈演愈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使二者的冲突降至最低,从而获得贸易自由和优质环境的双赢。 1.各国在各自制定有关低碳经济的立法时,应适当规制,不宜过度限制和碳排放有关的经济行为。在关税和准入方面不宜规定过于严格,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使国际经济的自由化与低碳经济形成相互促进的格局。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意识到,一味提高进口产品碳关税或者限制高碳排放量产品的进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在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采取强硬的政策立法方式来施行,而应该认清现状,在合理的限度内逐步推进。否则,必将阻碍自由化的进程,也会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低碳的“拉锯战”中两败俱伤。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将该原则落实到实践当中。发达国家不应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的责任完全推到发展中国家身上,其本身也应用实际行动主动承担起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义务。各国都应认识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国家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的。尤其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与组织,更应为发达国家作出表率,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不再仅仅是观望着的姿态,而应用现实的减排成果表明其决心。 在构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法律秩序的国际谈判中,各国充分考虑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历史因素对其现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发展中国家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发达国家也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而且低碳的标准要以本国各方面综合因素为标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在低碳经济模式中受益。最终制定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只有这样,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才能处于平等地位,不受歧视。 3.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要加大低碳经济力度,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与施行力度,使得国际经济行为向国际低碳经济行为转变。把“低碳理念”充分融入到国际经济行为当中,使“低碳”不仅不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反而寓于自由化当中,最终实现国际低碳贸易自由化。 四、中国的低碳贸易之路 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在低碳经济的浪潮中走在前面,对其经济发展必将大有裨益。贸易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先受到重视。 1.发展本国低碳经济。 应当意识到,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污染呈现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复合型污染严重等特点[3]。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从开发新能源入手,优化本国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淘汰落后工业部门;最后要加大低碳宣传力度,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2.加强国际对话,增强低碳经济国际法话语权。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本国内部的经济行为,还涉及本国与外国的经贸关系。为使在低碳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国应加强国家间对话,以防发达国家利用低碳经济制约我国产品出口和销售。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4]。除此之外,中国还应积极参加国家会议,努力促成新的国际公约的起草和签订。在国际公约的谈判中增强本国话语权,维护本国利益。 综上,低碳经济与贸易自由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冲突,但其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各国能充分考虑并衡量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本国和贸易相对国的整体利益,并将之置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低碳经济便不再是贸易自由化的障碍,而是寓于贸易自由化中,为国际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助力。 经济与贸易论文:近现代经济制度下的中国海权与海洋贸易 摘要:“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这是早期罗马共和国著名哲学家西塞罗通过罗马与迦太基两次“布匿战争”发出的感叹,同时这也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荷兰“海上马夫”、西班牙“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舰队、日本“联合舰队”等都曾是其国家称霸世界的必备工具。海权,最早由美国战略家a.t.马汉在19世纪末提出的一个概念,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由权。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性的海洋贸易日益活跃。 关键词:经济制度;海权;海洋贸易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洋和海洋贸易状况不同,近现代的阶段特征尤为明显。政治、经济制度与海权和海洋贸易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作为中国这个海洋大国来说,海洋权利显得更加的重要。 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下的海权与海洋贸易 (一)中国历史上对海洋的探索 西汉时期,中国开辟了东至朝鲜、日本和西去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中国航海已经通达到远西的大秦(罗马)。汉武帝曾经建立了一支拥有战船2000艘,兵力20余万的强大海军,并吞并了中国东南沿海闽越国,招降了越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远洋海船越过印度半岛抵达波斯湾。隋、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兴旺,开通了直接沟通亚非两州的长达1万多海里的世界性远洋航线。宋、元时期,中国的航海事业进入全盛时期,中国航海技术比西方领先二至三个世纪进入“定量航海”阶段。福建泉州港,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郑和“七下西洋”标志中国航海事业进入顶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海洋事业衰败至极,海上外辱接踵而来。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国海上贸易极少。清朝的这种对外贸易政策严重的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在世界上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中国出口到外国的主要货物是茶叶和农产品。清朝初期和中期是中国海外贸易的一个低谷。 (三)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买办制度下的关税、贸易状况 古老的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时,近现代的海洋似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屈辱和不安。《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进出口关税税率由中英两国协商制定;明确规定中国关税“值百抽五”的极低关税;规定英国“官船”可在通商口岸停泊,外国军舰从此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口岸。之后,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又在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后,开放牛庄、天津、淡水、琼州等十几处为通商口岸。关税制度也发生根本变化,《望厦条约》规定:“倘若中国日后欲变更关税,须与众国领事等议允”,彻底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洋商享有子口税特权,这种制度不仅大大便利了洋货在中国内地的运销,也促进了一些华商向买办的转化。一些华商不堪沉重的税负,就冒充洋商或依附于洋商。外商不得不依靠中国买办进行各种贸易。 (四)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海防的发展 洋务运动时期,左宗堂创办以造船为中心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厂)。清廷令闽海关每月拨银两5万两最为福州船政局的经费,后有增拨闽茶银每月2万两给福州船政局。1877年,清政府计划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粤洋”三支海军(实际还建立了闽海海军)。经过十年建设,三洋海军已经初具规模。到1891年,中国海军已排名世界海军第八位,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五)甲午战后,海运业状况 甲午战后,清政府苦心经营30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耗巨资建造的最好军港也为敌军所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队;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作为军费。甲午战后,由于外国轮船公司已在远洋和江海大中型轮船航运方面占优势,中国民族资本的航运业只好向内港小轮船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参战国大批商船或被军队征用,或在战争中损毁,西方各国大大减少来华和在华航行的船只,既减少了对中国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压力,又为中国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航运势力卷土重来,不但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态势,而且开始新的扩张,使中国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发展收到了压迫。 (六)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8年,国民党政府成立 了交通部航政司,管理航运行政、船舶海事以及海员等各项事务。这使得中国航政不再由海关兼管,开始有了正式的管理机关。国民党于1928年对招商局进行整顿,使其经营状况好转。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宋子文等分别与各国政府谈判,重新修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孙中山十分重视海军建设,在他所建的临时政府的九个部中,其中就有一个是海军部。 二、新时期市场经济制度下中国面临的海权、海贸问题 中国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37万平方公里。除渤海,其他三个海区都须按照国际法的原则与邻国划分。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然而,目前仅在中国南海就有143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处于争议状态。近年来, 不仅仅是南沙群岛海域存在多国主权权益之争, 其他海区也存在两个以上国家与我国有划界矛盾, 甚至有些区域存在着多个国家的多重重叠主张。黄海, 我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划界问题。东海, 我国与日本、韩国存在划界问题, 在所谓日韩共同开发区存在着中、日、韩三国的主张重叠区。另外, 我国与日本存在着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南海更复杂, 我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都存在着海域区划问题。另外, 在南海还有周边国家与我国的油气资源之争, 我国对于争议的控制能力较弱, 呈现小国欺负大国、弱国欺负强国的架势。我国在南沙驻守了7 个岛礁, 占外国实际占据岛礁数的115, 且远离我大陆, 后方供应和支援都有很大困难。而在南沙占据岛礁的国家, 都大力采取措施强化占领, 特别是增强已占岛礁的军事设施, 加强实际控制, 对别国船只活动进行限制、干扰, 甚至武力驱赶。与此同时, 还加速资源勘探开发, 保护其既得利益。 三、经济与海权、海洋贸易的关系 现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海洋。海上贸易是中国贸易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国在2010年海洋发展报告中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国2008年一年的海上贸易占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87%,估值达到3万亿元(约4560亿美元)。此外,中国约85%的国际贸易通过海上通道运输。海上贸易的一个关键部分是,中国越来越依靠进口石油来维持经济发展。2009年,中国石油消费的一半来自进口。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增加到65%。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西方石油公司撤出哈萨克斯坦在里海油田的开发,将加重它对中东石油和海上运输的依赖。 四、总结 我国要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全面实施海洋开发战略, 财富来自海洋, 危险也来自海洋, 太平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太平的。今天海洋不但在军事上发挥着其更重要的地位, 而且越来越突显出它在人类将来存在的重要物质来源, 在陆地资源已经被大量开发,有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的时候, 开发和利用保护海洋国土资源, 控制海权,不但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保持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存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中国急需提高和增强全民族自上而下的海洋意识。 经济与贸易论文:浅谈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学者们众说纷纭。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外向度偏低,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因此,研究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意义。文章首先从定性角度简要描述了安徽省对外贸易现状,其次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导向性作用不明显,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安徽对外贸易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一、导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省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的纵深和腹地,是沿海发达地区江、浙、沪等最毗邻的一个省。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外贸进出口额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25%,出口占gdp比重已由1978年的0.1%上升到2008年的5.7%。2008年全省gdp达到8874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04.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34.89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迅速上升至17.07%。但是,目前安徽省的经济外向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不仅远低于全国69.6%的水平,而且全年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7%左右,可见,与全国相比,安徽省外贸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人均水平均明显偏低,对外贸易发展的差距还很比较大。 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主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但是对外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及促进作用大小如何,如何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是安徽省对外经济贸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综述 (一)国外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第一,“对外贸易促进”论。该理论创始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着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第二,“对外贸易无关”论。其主要观点是:从短期来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三个因素。但是,如果从长期供给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大类,与对外贸易没有关系。 第三,“对外贸易悲观论”,其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不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自由贸易会加剧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外贸与国际收支逆差,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而且自由贸易所决定的生产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国际不平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重新安排投资和配置资源。 (二)国内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一直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张小济等(1999)等发现“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彭福伟(1999)提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呈反方向运行趋势”等。 随着国内有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就这一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李健(1998)概括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张明玉(1999)则认为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出口对经济增长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许启发和蒋翠侠(200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主张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并重。 三、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数据的选取取自《中国金融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样本数据为安徽省1990-2007年度的数据。 (二)协整关系检验 为了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假定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变或影响是平稳的基础上,以gdp为因变量,分别以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为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用y表示gdp,x表示进出口总额,x1表示出口额,x2表示进口额,借助 eviews5.0软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方程为: y=-1098230+66365.45*x1-66322.76* x2+66357.35*x+994*t x=6.29-1.02*x1-0.99*x2+669*t 表2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gdp)与出口、进口、进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还表明,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出口之间呈现出同方向变动关系说明,安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着的“外贸驱动”迹象。 (三)安徽省进出口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如图1所示,安徽省进出口总额的年增长率与安徽省gdp的年增长率并没有存在显着的相互依存性,这表示安徽省进出口对gdp的增长虽有着影响,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说明安徽省对外贸易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安徽省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不太合理,还没有摆脱依靠初级产品、简单加工、以量取胜的传统模式,仍处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阶段。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较慢,机电产品、高新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且未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难以有效地规避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的出口,推动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上较大跨越,质量上明显提升。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对外资技术和管理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外资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越来越多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小民营经济已成为主宰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强弱的重要标志,各地区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中小民营经济上。但是安徽省的中小私营企业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政府要将对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实到位,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从而拉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安徽省经济 安徽省地处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制造业基地正向中国转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安徽省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圈中,学习相邻发达省市的经验,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拓展安徽在国内外市场的空间,保持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需求能力,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经济与贸易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一、指导思想与专业定位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抓专业建设,继续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本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特色,全面培养基础较好、商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色人才。(2)专业定位。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各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及母体学校(兰州商学院)的优势教学资源,根据上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要求。第一,知识结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基本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具备系统、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进出口贸易专业知识。三是掌握会计、统计、财政、税收、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宏观政策及微观市场分析能力。第二,能力结构。一是分析研究能力;二是实务操作能力;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3)培养过程。第一,修业年限及学分设置。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最低修业学分不得低于160学分。第二,课程设置。一是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财经应用写作、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二是学科基础课: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三是专业主干课: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国际经营战略、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第三,学分、教学时间分配及实践活动安排。总学分160,其中课内总学分140,教学实践环节20学分。 三、课程建设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一是英语课学习明显较多,而且课程内容也较为丰富。二是注重人文培养。 四、实践教学 (1)社会实践或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院、系部安排集中到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委托实习实训、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且活动由指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实习期满应向院系提交规范的调研报告,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综合打分,并计入综合成绩。(2)专业实习。由院系指定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学生向系部提交实习报告,对于在实习过程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适当给予表彰和鼓励。(3)毕业环节。学生的毕业经过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 五、保障措施 (1)强化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学院院长是本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主持制定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经济贸易系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充分的参观学习、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2)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实行特色专业项目管理、调控、评估制度,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3)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多角度考量,加大培养和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力度,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经济与贸易论文:探讨优化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从社会需求导向的视角,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演变与未来发展探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4大模块和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安排构成。要在调研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需求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实现培养和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在以前的学科教育模式中,由于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追求大而全,导致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在教学教育改革的促动下增加了案例教学,加强了第二课堂,改进了模拟实习,但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整合问题尚未有大动作,或者说,只是在原先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科”教学体系的痼疾,也体现不出专业教育的真正特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交叉学科内容重复。《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等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都要重复介绍这些内容。第二,重要内容不突出,不相关的内容多。如《国际金融》中的“国际金融机构”这部分内容,书上用了较大篇幅讨论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责、主要业务和组织机构等,对于一个基层外贸工作者而言,显然没有必要非常详尽地了解。相反,外汇风险和外汇保值等内容对于基层外贸工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课程中这部分内容比较简略。第三,不够重视职业资格证。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有国贸专业自身的职业(上岗)资格证,如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跟单员证、外销员从业资格证等。第四,重理论轻实践。重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其应用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和工作实践中对理论的应用却很生疏,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很陌生。 以上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浪费了教育资源,更影响了高职人才的技能培养。要想使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真正办出高职特色,培养出真正的外贸战线的行家能手,就必须对以上的问题加以纠正,也就是打乱过去的学科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整合。 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 目前全国高校可划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地方所属普通等高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上各自切出/蛋糕0的一块,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同是国贸专业,有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满足国家机关、高校及相关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各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现实情况是,不论哪类层次高校开设的国贸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占理论教学80%左右,被牢牢锁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作适当调整。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改革与创新。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各类高校对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尊重专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能力素质为手段,以学校定位为特色,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未来变化 进入新世纪,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内容及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消费市场的疲软,全球货物出现大幅度下降,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领域,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往往选择进入跨国公司、中小型进出口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甚至选择创业,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从贸易方式看,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方式 电子商务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雏形已经出现。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据资料统计,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中至少 有46种不同单据,连同副本共有360份以上的单证资料。edi则大大降低了双方的通讯费用,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营效率。未来,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跨国电子商务贸易,使贸易更加便利化。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需要增加国际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以适应国际贸易新的变化。 (二)从服务贸易看,国际服务贸易外包日益活跃 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许多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纷纷将低附加值的服务环节从企业中剥离,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离岸(国际)服务外包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活跃。国际服务外包是指外包转移方(外包商)与其外包承接方(供应商)来自不同的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中国政府提出到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由此可以新增100万大学生就业。目前,我国已在20个城市进行国际外包服务业的试点,未来5-10年将是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高校为培养符合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所需要的人才,开始着眼于开设与国际服务外包相关的课程,国际服务外课程正在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三)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看,更加注意文化创意带来的附加值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兴产业,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后,文化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又一新的增长点。国际文化贸易包括文化商品的进出口,也包括文化服务的进出口,国际文化贸易属于创意经济,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经济与贸易论文: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国际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始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所有教师都想让学生好好听懂重难点时,教师就不自觉的开始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因为我们怕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学懂知识,教师放不开,学生很被动,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2.实践学时偏少,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大 学生没有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知,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课程的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占总学时的1/3,在实验教学上更为明显,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我校是运用世格软件进行上机模拟操作,实验的随意性较大,会让课程之间的实验环节出现重复。 3.大多教师缺乏企业背景的实战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高校教书,缺乏实战的外贸经验。有些老师虽然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外贸业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已经很难跟上实践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很想去企业实战,但因为外贸是流程性事务,而且牵涉到公司的业务秘密,想找一家单位难度也很大,这就出现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应急,考后忘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呈现一套系统的知识,他们总喜欢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割断,这样对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群教学资源改革的思路 课程群是指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单门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之间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有纵向的连贯关系,但各自又自成体系,树立大课程观的一种理念。 1.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构建 面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原则。所以搭建“国际贸易”课程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2.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所有课程分成了两大系列课程,分别是理论课程组合实务课程组。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实务课程组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此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为核心展开。 3.结合专业分流方向构建课程群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将选择专业方向,目前主要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货运方向和网络贸易方向,在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上,每个方向又有各自的专业课程。 4.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根据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于外贸行业中所涉及的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通用岗位种类,考虑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建课程群。 三、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1.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港口经济的特色,从大连中小企业的角度重新对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清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界线,修订教学大纲、授课日历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知识连贯性,目前我专业已启动了课程群教材的编写工作。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实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产品上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对具体产品的讲解。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上课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以达到学生对很多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突出“实务”特点,即应以实践为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单证实验室,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如上述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以“任务驱动”为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局域网条件下能在寝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实践教通过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观摩操作,或者请一些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经验,传授实用知识。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在精讲2—3门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一人多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课程之间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针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情况,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现象,可以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如考试+实验报告;考试+设计性实验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3门课程正以试点班的形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网络课程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在线学习,占考核20%;课堂探究和讲授,占20%;仿真实践环节,占30%;考试占30%。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明显上升,知识掌握的扎实性提高。在今后的课程群建设中,也将实行课程网络化、精品化。
教育法论文: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教育法 [摘 要]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让学生 自我暗示、用环境来暗示、用人格来暗示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暗示教学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进行活 动。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现成信息时无需要逻辑论证,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引导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靠提示、引导,而不是靠论证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教育行为学理论指出:人们,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思 维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控制,而当对象如学生觉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说服自 己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警觉起来,从而对外界的引导如教师的讲授进行挑 剔或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对象没有感觉到外界要有意说服自己时,则容易接受影响[1 ]。比如,无意中听到的话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 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 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 出反映,尤其当我们是在无对抗的自然的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且当这种认识又与心理定向 相符时,其心理反应就更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成语,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等都表现了暗示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观点多么中肯正确,被别人强迫接受的,总不如自己想出 的可靠——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 方 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他从来没 有教给别人要干什么,他只不过是像一个思想的接生婆一样,帮助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在 引导教育活动中,当引导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结论时,就是希望对象或受教育者自 己 作出结论,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在中国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 早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运用。孔子就是一位善用暗示的高手。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很多时候并 不是直接进行说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则。《论语》中有 多处这样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2](P56)”;“或问礻 二、 暗示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大学生正值17~20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 反应敏捷,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也更乐于自我选择 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说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显著。教育者如果仍 然停留在不厌其烦的理论说教之中,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作出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大学的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与中学要求不同,中学政治课以教授学生的知识点为基本任务,其政治教育的功能 基本上靠灌输来实现,教学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为主,即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可 以 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过理性的选择产生 的认同感为主要任务,所以大学阶段在重述中学某些理论观点时,应重点告诉他们“为什么 ”的 问题。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作出结论,而要使思想 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到学生思想的深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师的疏导中,通过自己认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进而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学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大多是以一种观点、一个思路为 基本的方法,这既是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输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学阶段,这种办法显 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应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 介绍一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视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以坚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就 不应该官腔十足地板着面孔训斥人,拿“大道理"压服人,用“大帽子"吓唬人,强迫学生接 受 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适时暗示、潜移默化,依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靠喋喋不休的理 论说 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与引导却经常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 效。 作为一种教学实际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白 一定的内涵,并感到有关结论是自己认识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明晰的说理相对应的 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学生具备明晰的认知的基础 上适时地转换说理的施教方法。说理教育不是单纯呈现理论概念和专有名词,也不是为了证 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而控制性地呈现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知识 ,在一个开放、真实的背景下,帮助教育对象理顺逻辑、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中,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行为(身体语言)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 号,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其暗示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语言和行为制造一定教学情境来施授。行为学家早就注意到,在肮脏的 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 地要自我检点,有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训练中,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引导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一 般不付诸压力,因而容易使对象误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简单的态度和行为,而 对复杂的深刻的需要系统论证的道理则可能无法触及;同时,由于暗示的作用总是带有随机 性,因而教育对象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很难深入到同化和内化阶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1.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的是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学 目 的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 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引导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 有必要“画蛇添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结论,提炼观点。当然,为了强调某种结论 和 观点,也可适当地阐述和延伸,给予恰当的点拨。如一些“大众口号"式的政治观点和结论 , 就没有必要大论特论,不厌其烦,此时,适当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讲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 论据和论证较为复杂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明确地亮出结论和观点,然后再去详细论 述,这样就比学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或对问题有 相当熟悉程度,则可考虑含蓄地暗示,让他们自己做出结论,得出观点,反之则采取直陈结 论的观点。如:笔者在讲“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节时,对有的课堂采取的直陈结论的讲法 ,因为 根据课前调查,他们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不深,但后来笔者为另一课堂的学生讲这一节时, 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维热点。一般理论课、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对于这些课 的教学内容基本“不知"、“不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一张白纸 ,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直接影响塑造意图的因素主要是一个没 有求知欲的问题,全靠教师来讲解和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同,该课程所讲授的许多 内容都不是学生在课前一无所知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养方面受 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 括消极方面,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各样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框架", 并 且这种"意识框架"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述的立场、观点与学生原有的态度差距过大,又不是原则性 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则应明确说出结论,以免学生 因为同化评定效应而感觉不到两者的差距,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谓同化评定效应指的是, 人们会把和自己的态度相距较近的立场、观点,视为相距更近的观点。试图引导学生改变一 定态 度时,一般说来,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总是与学生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着一定差距,否 则,就谈不上教师的引导了。问题在于,这种差距如何把握引导才更为顺利有效。 2.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课堂讨论、辩论、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以及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等等。笔者在讲授“增 强法 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前,先在课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学生结合身边 的事畅所欲言,事后他们谈体会:不讨论还不大清楚,讨论后才知道,在当今社 会不学法还真 不行。通过这些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不断进行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思 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巩固,深深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3.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用环境来暗示 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气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 导和教育学生。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各种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各种 文化教学手段。在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 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时间、场合以及学生兴趣、动机等都不适合于含蓄、间接暗示的方 式,教师就应该直接、明确地亮明结论和观点,反之亦然。如,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荣辱不 分, 甚至荣辱颠倒,所以我们在讲荣辱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直陈正 确的观点和结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沉默、模棱两可,或者哪怕就是 暗示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留下遗憾。 4.提升教师修养,用人格来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行为的暗示往往比语言更为有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调查:“ 什么时候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学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实习、老师和我们同睡一个 窝 棚地铺时,我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当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在讲台上昏倒时,我的心 灵 受到了强烈震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 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榜样的力量与 行动楷模去影响感化学生,不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还要做“行动的巨人",要通过强有 力的 行为暗示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确实具有权 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当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结论和观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对于学生不太 熟悉或者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应考虑使用系统的逻辑论据和论证,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 明确应有的结论和观点。 正确运用暗示还要避免暗示带来的消极影响。暗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 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暗示可能带来 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提示者的主观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却造成接受者产生错觉,作 出与暗示相反的反应。无论暗示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发出某种信息,作为对象的学生总是有着 自己的见解并把它们视为某种提示,从而作出带倾向性的相应反应。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并 从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场、观点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暗示作用。因为,评价本身就肯定了 某类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关的立场、观点不能充分说服对象时,就会起 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将对象引导到事物和现象的消极方面,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 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绍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流派,不厌其详,又过多地暴露社会主 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败现象,缺乏分析地述说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繁荣、如何富裕,而对 此的批判和抨击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这就可能使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 义制度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应有目的地发出积极的 暗示,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引导本身所产生的消极暗示,尽管这种暗示并不是作为教育引导者 的教师的初衷。在教学中注重暗示原则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直陈”原则的重要性,暗 示与直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教育法论文:浅谈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法规,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在政府资金投入、立法程序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庞大,种类繁多,到2008年已超过154个,内容涉及:葡渤甫经费等各面。 一、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 以下几个阶段可清晰了解美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一)萌芽阶段(殖民时期和整个18世纪) 美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为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沿用英国的《工匠·徒弟法》及《济贫法》,可视为职业教育法制化的萌芽。 (二)确立阶段(内战后——1960年代) 1.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奠定了职业教育立法基础 该法案规定,按各州在国会中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各卅l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的知识”的赠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是第一个高等职业教育法。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联邦政府通过资金资助职业教育的原则,奠定了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刺激了各州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加速了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2.1917年的《史密斯法案》——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 该法案把职业教育划分成农、工、商、家政等专业,把传统中学改为兼具就业和升学目的的综合中学,确立了美国的双元教育体系,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它奠定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立法的基础,加大了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干预的力度。这段时期较有影响的职教法规还有1940~(国防职业教育法》,规定拨出1亿美元用于举办军事工业方面的职业技术培讥1945年《退伍军人就业法》,规定由政府贷款使退伍军人安家立业并得到在职训练,在政府资助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1946年的《乔治·巴顿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都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范围,增加了拨款额度。拓宽了美国职业教育的领域,强调职业教育的全民化,使大量资金不断流入综合中学、社区学院和其它职业教育机构。 (三)迅速发展阶段(1960年代——1980年代) 1960年代大体形成了由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 1.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社会化 《职业教育法》将补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毕业生、在职训练人士、残障人士等,取消科目的限制。使其变成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教育。它冲破了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的束缚,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1974年的《生计教育法》——生计教育与生计发展 生计教育是一种主张以职业和劳动为中心的教育。其倡导者马兰提倡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将这种教育贯彻到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中去。 (四)改革完善阶段(1980年代以来) 1.1984年的柏金斯法案——开启美国的全民职业教育之门此法案扩大了政府拨款补助的对象,将职业教育扩大到具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之功能,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平等性。 2.职业教育动向 1990年代以后,美国职业教育“分散、低效、落后”的状况招致激烈抨击,为改变这一现状,国会通过《柏金斯职业应用技术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人群,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1993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规定成立“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推动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建立评估和证书制度。1994年通过了《学校——工作机会法》,这是为美国高中以上学生提供的就业训练法案,宗旨是学生能顺利向“工作世界”过渡。2005年对《柏金斯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98)》进行了修改与补充,颁布《柏金斯生计和职业技术促进法》,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整合,工商企业与教育机构密切合作。 二、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对我国的启示 从对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曲折性和超前性。现在我国正在加大力的贯彻《职业教育法》,总结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经验教训可以仅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少走弯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政府对立法资金投入的差别 美国职业教育的每次立法必有政府的资金投入。财政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职业教育的极大发展又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财政与职教形成了良性互动。依法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是美同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联邦政府每次职业教育立法都有相应的教育项目资助资金。如1994年《学校工作机会法案》颁布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在1995年、1996年、1997年投入到“技术准备计划”的资金分别是1.08亿美元、1亿美元、1亿美元。在《学校工作计划》中的投入分别是2.45亿美元、3.50亿美元、4亿美元。而我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来源缺乏政府针对性的资金投入,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也规定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办职业教育、规定了职业教育应产教结合。尽管中央财政2006~已向职业教育投入23亿元专项资金,到2010年,中央财政将总共投入140亿元到职业教育的各项重点中去。但是在立法中缺乏政府相应的针对性的资金投入,效力并不显著。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中政府对资金投入的规定与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二)立法体系与程序的差别 美国的教育立法程序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而我国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美国高度重视法案的制定程序,一般是:提出议案、权力机关审议讨论、通过草案、公布法律。教育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比较注意立法技术,要求严格。一般是行业协会、游说集团、选民、政府机构通过州长办公室向议员提出某方面的立法建议。根据这些建议,议员向议会提出立法议案,草案起草后,分送议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同时连同草案制定的必要性,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情况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征求公众的意见。立法时要通过听证会,经过对提案人的咨询,明确该立法的受益人,然后才确定是否作为议案。立法的过程中,立法权由联邦宪法授予各州直接控制,因而州层次的教育法数量众多,规定具体,而且法律效力大,执行过程要求严格,通过行政和司法部门推动教育法律的实施,对违反行为严加制裁。我国的教育立法程序与之不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草案)》的拟订为例,国家教委从1989年开始着手研究、起草职业教育法。在起草过程中,总结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发展职业教育好的做法,经过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专题调查。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后,国务院法制局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会同国家教委对送审稿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草案)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在职业教育的立法方面可以适当参考美国立法程序的做法,广泛收集职业学校、地方职业教育部门的意见,作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提供充分辩论机会,这样才能使立法更为完整。 教育法论文: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教 教师教育法律素质 教育法律知识 教育法律意识 教育法律行为 【论文摘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工程。笔者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分为:教育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为提高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迅速发展,公民法律意识逐步觉醒。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的教育已逐渐成为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教育。“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治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绝大多数的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法律素质。没有这一条件,依法治教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法律素质水准不高的民族绝不可能建成一个良好的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同理,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教师素质结构研究到教师法律素质结构研究,再从教师法律素质研究到关注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研究的过程。这一研究历程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素质认识不断深化,解构与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教育法律素质实际上是法律素质在教师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法律素质的特殊性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不仅强调教师一般的法律素质,更加关注的是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教师教育法律索质是指教师经过学习和培训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律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态度、意识等,它由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法律意识和教育法律的行为能力等方面构成。 法律素质的核心和关键是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首要内容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指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行成一种风气,风行即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教师的法治精神是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中国有几千年的专制传统。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译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习惯,现行教育管理中人治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如果再不强化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教师队伍的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依法治教就难以实现。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依法治教的奠基石。 对于教育活动基本的伦理规范地遵守,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教师的行为。而对于这些规范与教师个体及专业团体本身“德一福”一致的关系缺乏起码的确认。《规范》中更多的是教师的义务,而“教师专业生活和基本权利更需要有专业的道德规范给予保障。以确保教师在行使专业权利时免受非专业人士非理性指责与侵犯。”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出台,不仅是对教师,更是对全社会的人对于教育领域的伦理规范地遵守,提供了基本的要求和底线。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他们能够按法律的规定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履行自己的义务;更在于能够主张自己的基本权利,享受幸福人生。 为准确把握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内容,确立合理的概念维度,笔者以法律素质的理论抽象性、内容涵盖性、形式稳定性为坐标,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教育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又在每一个层次中确定了不同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法律知识 知法是教师守法、用法和护法的前提条件。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同理,以法治教意味着教育正进入法律调节领域,是用法律管理、规范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解决教育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更多的是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中国二十多年的教育法治建设里程表明,依法治教需要执法公仆,更需要护法、守法的广大教师这要求广大教师首先要知法、懂法,在此基础一L人们才能真正运用法律武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教育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规范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评价、态度、关注和期待,换句话说,法律意识就是法律知识在人们心中的内化。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内在的精神支撑,是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在依法治教的历程中,教育法律规范的贯彻程度和效果依赖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意识,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师自觉、自愿守法的内在基础。完善教育法制是实行以法治教的前提。但依法治教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教育法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能推动教师自觉守法。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教师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同时,良好的法律意识能驱动教师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据此,又可将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分解为法律态度、法律评价、法律关注和法律期待四个层次。法律态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法律认知的基础上对教育法律所持有的情感,它是教师对法律直观的体验感受。法律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某种理性的标准,对教育法律的好与坏所做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师对教育法律的理性评价。法律关注是指教师对当前的焦点教育法律问题和热点教育法律问题注意留心的程度,它反映了教师主观上参与法制建设的程度。法律期待是指教师对教育法律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的期盼和希望,它反映了教师对未来教育法制建设走向和趋势的期望。 三、教育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一切合法行为。在以法律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在受到法律约束的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是法律制约功能,还是法律的保护功能,都存在一个如何最有效地实现法律规则的问题。任何法律不过是一定行为规则而已,规则是法律的存在形式,行为是法律的调整对象。离开了法律行为,法律的意义就无法确定。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认为:“我们一直花费很多时间研究法律规则及其结构,以制定和执行规则。但需要强调指出,法律系统并非仅指规则及其结构。在任何法律系统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被称之为法律行为的问题上,否则就无法理解任何法律系统,包括我们自己的法律系统在内。”法律仅是纸上的规定,要转化为社会的现实,必须依赖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既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也是法律调整的手段。没有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法律行为,法律就会毫无实际意义;没有作为法律调整手段的法律行为,法律就无法贯彻实施,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意义。 根据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还可将法律行为分解为守法行为、用法行为和护法行为。守法行为是教师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教师的守法行为是教育法律体系实现的社会基础和基本依据。一个正常的社会,法律遵守行为总是法律实施的主要方面,法律只有在被普遍遵守的前提下,才可能对少数违法者给予有效的制裁,只有法律遵守行为普遍化了,法律规定才可能由机械的律条转化为生动的现实。用法行为是教师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现代法制的基本精神是以权利本位,一个守法的公民不仅要履行法律义务,更要懂得如何行使和主张自己的权力。护法行为是指教师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违法犯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更破坏了国家的法律秩序。因此,与教育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毫无疑问,实现依法治教的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其他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师作为依法治教的主体之一,只有从教育、制度、评价和惩戒等方面做起,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法律素质,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才可能真正有一个大的历史改变,依法治教的春天才会真正早日实现。 教育法论文:浅析《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法 立法目的 评价 回归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12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若干新特点。相对静态的立法未能同步适应甚至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继续推进和深化。试图对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一、立法目的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按照《新华词典》的解释,目的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和希望实现的结果。”对于目的的规划和确定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特有活动,是思维的产物。“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用蜂蜡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之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脱离了或有意识地试图脱离行为的盲目性。在进行某项工作之前,人们总会在头脑中预先勾勒出一个理想结果。进而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立法活动也是如此,甚至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最重要的规范,法律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并并非是对法条的无序堆砌。此时,明确的立法目的能够让立法者透过纷乱繁杂的法律现象,把握法律的本质,使得法律在宏观框架上结构楔榫;微观表述上主旨分明。当立法者在进行职业教育立法时。自然也会对其运行所达到的目标有一个要求或预期。明确的目的性使各个相对独立的法条由一个隐含的主线串连起来,形成互不冲突、协调一致的整体。 立法目的是立法者结合自身需要,通过对法律固有属性的认知、判断和选择,从而形成的以观念形态表达的一种预期结果,即法律制度设置和运行所产生的理想结果。“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目的论是法律制度的本源性理论,是对该部法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如果把一部法律凝练为一句话,没有什么立法目的更加传神、更加精恰了。因此,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确定,必将深刻影响着整部法律的面貌以及实际运行的效果,而含混而不明确的立法目的则势必导致法律文本的松散和缺乏指向。 二、现行立法目的的表述及其评价 鉴于立法目的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成文法结构安排上往往于法律文本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阐明本法的立法目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共高等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法,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如果将三部法律的目的条款相比较,会发现职业教育法与后两部法律虽然在具体表述上不完全一致,但实质上均着眼于“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从表面上看,将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教育类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似乎并无明显的不妥之处,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势必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手段,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定位却使得职业教育法丧失了自身独立的个性表达。 首先,职业教育法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别化的特有目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之间是一种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关系,并共同服务于教育法体系“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体系目的。这种情况就像在一个蚂蚁种群中,存在着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这些不同种类的划分,它们都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各自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目的。有的负责繁衍后代,有的负责觅食和建造巢穴,有的负责抵御外来侵害。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不同种类蚂蚁的目的都看作是维持种群的存在和繁荣,就混淆了它们的角色和存在价值,无法真正判断它们各自特有的行动目的。职业教育法作为教育法律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在体系中扮演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自身独立的目的。对其加以盲目提升和混同,必将使得整部法律的构建缺乏指向而使得法律的实际运行效果大大折扣。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为首要目的一样,就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来而言,其目的也是个别化的,应当强调其个性,“没有必要专门阐述部门法所共有的根本任务。” 其次,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应当定位于直接目的。正如一所学校购买教学设备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如果一定要把该行为的目的看作提高人类整体文化素质抑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之类的,就不免有些过于牵强了。这并不是说立法目的就是功利而短视的。应当看到,目的是主体的目的,这种内在性的特点决定了立法者对某项制度设计、运行的预期和设想,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和直接的需要表达。立法者在合理范围和尺度内,能动的选择和有目的性的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的当务之急。因此,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不能仅仅成为教育法律、法规普适性规律的重复表达,大而化之地把“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本法目的,对立法和理论研究均无裨益,理应围绕和突出“职业教育”这一主题,发掘职业教育法的固有属性和基本功能。并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理性回归 法律文本的表达并非始终同立法者的心态完美契合。目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以观念形式存在的,这就决定了目的不可能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思维本身就是变化的、渐进的。目的在最初形成时可能是含糊的甚至有所偏差的,但这没有关系,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之所以能够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并逐渐对身边的世界进行合理改造,正是因为人类能够不断地,能动地修正自己行为的目的,使之日趋理性。同样,立法者理念的重大调整也会相应地引起立法目的的变化。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不能拘泥于法条的实然表述,而是应到探寻其应然状态。 如前文所述,应当从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针对性的特点人手,结合受教育者和实践层面的需要,发掘职业教育法个别化的直接目的,进而生成结构严谨、意旨鲜明的法律文本。对此,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旨在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传授 符合要求的、进行职业活动必须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它还应使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在这一立法目的指导下,德国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采用“双重职业训练制”,学生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增强应用性和针对性,一大批职业教育学校建在著名的大企业周围,以便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的重视下得以高速发展,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不到400万人快速增至810万人,然而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很多矛盾和弊端开始凸显出来,例如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缺乏教学经验和相关行业领域从业经历:例如,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和实践相脱节,无法满足行业需要等。为了防止职业教育停留在粗犷式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可持续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表述上同样应当脚踏实地、切中实质。以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 四、立法目的重构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 (一)严格教师任职资格,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我国职业教育法对于教师任职资格只字未提,这也是现行立法的一大缺陷。教师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因素,教育的社会职能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水平和效果。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高速发展中,然而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和水平上都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不相适应。职业教育要想提高质量、加快发展,解决师资建设迫在眉睫。 纵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和任职资格均作出了严格要求。除了学历上有一定要求外,还特别强调实践经验。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第三节——教育机构与教育人员的资质,对教师任职的专业方向和从业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德国的高职师范学院毕业生不能直接任教。必须先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一次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实习教师的身份,进入政府开办的教师实习学院进行两年的实习。两年中,三分之一时间在实习学院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完成两年实习、教学和师范理论学习后,他们才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可能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因此,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进程中,亦应重视教师之一主体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和培训机制。 (二)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实践性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并非培养理论性和研究型人才,而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人才。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将所学技能迅速应用于工作中,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有鉴于此,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学校都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提高实践环节比例,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这不但能够实时检验理论的掌握情况,还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由于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所需仪器、设备和材料等往往不能到位,导致实践课时不能落实,理论讲授比例过大,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这一情况在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较为薄弱的西部则显得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势必使得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相关企业。世界银行国际咨询专家万·亚当斯指出“强调企业、行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确保学校所提供的技能是行业所需要的技能。我们需要让学校承担起学生就业的责任来,使学校的运行更加着眼于市场本身。”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实践过程,这是学校的模拟、实验等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密切联系用人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动向,使得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相同步。 教育法论文: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教育法 [摘 要]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让学生 自我暗示、用环境来暗示、用人格来暗示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暗示教学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进行活 动。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现成信息时无需要逻辑论证,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引导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靠提示、引导,而不是靠论证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教育行为学理论指出:人们,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思 维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控制,而当对象如学生觉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说服自 己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警觉起来,从而对外界的引导如教师的讲授进行挑 剔或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对象没有感觉到外界要有意说服自己时,则容易接受影响[1 ]。比如,无意中听到的话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 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 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 出反映,尤其当我们是在无对抗的自然的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且当这种认识又与心理定向 相符时,其心理反应就更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成语,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等都表现了暗示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观点多么中肯正确,被别人强迫接受的,总不如自己想出 的可靠——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 方 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他从来没 有教给别人要干什么,他只不过是像一个思想的接生婆一样,帮助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在 引导教育活动中,当引导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结论时,就是希望对象或受教育者自 己 作出结论,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在中国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 早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运用。孔子就是一位善用暗示的高手。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很多时候并 不是直接进行说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则。《论语》中有 多处这样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2](P56)”;“或问礻 二、 暗示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大学生正值17~20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 反应敏捷,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也更乐于自我选择 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说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显著。教育者如果仍 然停留在不厌其烦的理论说教之中,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作出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大学的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与中学要求不同,中学政治课以教授学生的知识点为基本任务,其政治教育的功能 基本上靠灌输来实现,教学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为主,即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可 以 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过理性的选择产生 的认同感为主要任务,所以大学阶段在重述中学某些理论观点时,应重点告诉他们“为什么 ”的 问题。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作出结论,而要使思想 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到学生思想的深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师的疏导中,通过自己认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进而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学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大多是以一种观点、一个思路为 基本的方法,这既是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输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学阶段,这种办法显 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应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 介绍一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视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以坚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就 不应该官腔十足地板着面孔训斥人,拿“大道理"压服人,用“大帽子"吓唬人,强迫学生接 受 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适时暗示、潜移默化,依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靠喋喋不休的理 论说 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与引导却经常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 效。 作为一种教学实际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白 一定的内涵,并感到有关结论是自己认识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明晰的说理相对应的 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学生具备明晰的认知的基础 上适时地转换说理的施教方法。说理教育不是单纯呈现理论概念和专有名词,也不是为了证 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而控制性地呈现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知识 ,在一个开放、真实的背景下,帮助教育对象理顺逻辑、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中,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行为(身体语言)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 号,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其暗示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语言和行为制造一定教学情境来施授。行为学家早就注意到,在肮脏的 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 地要自我检点,有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训练中,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引导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一 般不付诸压力,因而容易使对象误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简单的态度和行为,而 对复杂的深刻的需要系统论证的道理则可能无法触及;同时,由于暗示的作用总是带有随机 性,因而教育对象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很难深入到同化和内化阶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1.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的是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学 目 的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 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引导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 有必要“画蛇添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结论,提炼观点。当然,为了强调某种结论 和 观点,也可适当地阐述和延伸,给予恰当的点拨。如一些“大众口号"式的政治观点和结论 , 就没有必要大论特论,不厌其烦,此时,适当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讲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 论据和论证较为复杂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明确地亮出结论和观点,然后再去详细论 述,这样就比学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或对问题有 相当熟悉程度,则可考虑含蓄地暗示,让他们自己做出结论,得出观点,反之则采取直陈结 论的观点。如:笔者在讲“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节时,对有的课堂采取的直陈结论的讲法 ,因为 根据课前调查,他们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不深,但后来笔者为另一课堂的学生讲这一节时, 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维热点。一般理论课、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对于这些课 的教学内容基本“不知"、“不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一张白纸 ,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直接影响塑造意图的因素主要是一个没 有求知欲的问题,全靠教师来讲解和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同,该课程所讲授的许多 内容都不是学生在课前一无所知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养方面受 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 括消极方面,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各样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框架", 并 且这种"意识框架"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述的立场、观点与学生原有的态度差距过大,又不是原则性 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则应明确说出结论,以免学生 因为同化评定效应而感觉不到两者的差距,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谓同化评定效应指的是, 人们会把和自己的态度相距较近的立场、观点,视为相距更近的观点。试图引导学生改变一 定态 度时,一般说来,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总是与学生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着一定差距,否 则,就谈不上教师的引导了。问题在于,这种差距如何把握引导才更为顺利有效。 2.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课堂讨论、辩论、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以及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等等。笔者在讲授“增 强法 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前,先在课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学生结合身边 的事畅所欲言,事后他们谈体会:不讨论还不大清楚,讨论后才知道,在当今社 会不学法还真 不行。通过这些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不断进行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思 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巩固,深深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3.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用环境来暗示 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气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 导和教育学生。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各种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各种 文化教学手段。在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 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时间、场合以及学生兴趣、动机等都不适合于含蓄、间接暗示的方 式,教师就应该直接、明确地亮明结论和观点,反之亦然。如,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荣辱不 分, 甚至荣辱颠倒,所以我们在讲荣辱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直陈正 确的观点和结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沉默、模棱两可,或者哪怕就是 暗示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留下遗憾。 4.提升教师修养,用人格来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行为的暗示往往比语言更为有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调查:“ 什么时候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学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实习、老师和我们同睡一个 窝 棚地铺时,我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当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在讲台上昏倒时,我的心 灵 受到了强烈震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 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榜样的力量与 行动楷模去影响感化学生,不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还要做“行动的巨人",要通过强有 力的 行为暗示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确实具有权 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当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结论和观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对于学生不太 熟悉或者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应考虑使用系统的逻辑论据和论证,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 明确应有的结论和观点。 正确运用暗示还要避免暗示带来的消极影响。暗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 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暗示可能带来 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提示者的主观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却造成接受者产生错觉,作 出与暗示相反的反应。无论暗示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发出某种信息,作为对象的学生总是有着 自己的见解并把它们视为某种提示,从而作出带倾向性的相应反应。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并 从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场、观点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暗示作用。因为,评价本身就肯定了 某类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关的立场、观点不能充分说服对象时,就会起 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将对象引导到事物和现象的消极方面,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 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绍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流派,不厌其详,又过多地暴露社会主 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败现象,缺乏分析地述说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繁荣、如何富裕,而对 此的批判和抨击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这就可能使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 义制度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应有目的地发出积极的 暗示,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引导本身所产生的消极暗示,尽管这种暗示并不是作为教育引导者 的教师的初衷。在教学中注重暗示原则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直陈”原则的重要性,暗 示与直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教育法论文:协调式教育法视角下护理管理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八个病区的临床护士共68人,年龄在20~46岁,其中,近两年新进护士8人,本科学历18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学历11人,身心均健康,自愿积极配合医院及科室的工作管理。医院结合临床加强护理管理,护理部采取“协调式教育法”,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两年间通过这种教育和管理模式,本院的护理工作成效显著。 1.2结果 实施“协调式教育法”后:(1)2012年本院患者的满意度测评平均93.2%,2013年上升为98.6%。(2)2012年~2013年全院无一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全年护理质量取得了平均得分 99.5分的好成绩。 2协调式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2.1岗前培训重思想素质教育,核心制度的学习,强化个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良好开端,是培养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促进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过程。对本院的新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重视护士的爱岗敬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医院的发展经历,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礼仪、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使新护士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们给予专题岗前培训讲座,具体课程安排共6天:第1天医院概况、医院护理管理现状(教授2学时);第2天护理法律法规、护理核心制度(教授2学时);第3天护患沟通技巧和护士礼仪培训、护理安全及医院感染培训(教授2学时);第4天护理文书的书写标准和要求、抗肿瘤药物知识、肿瘤健康宣教(教授3学时);第5天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护理应急预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教授3学时);第6天护士职业暴露、化疗防护常识(教授2学时),授课均采用放映幻灯片的方式进行专题讲解。 2.2改变传统观念,连续教育,树立职业形象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注重培养医护人员自身技术水平,而忽略了职业素质修养、人文素质和礼仪规范的教育,造成医护人员缺乏与患者接触的亲和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领域向心理、社会领域转变,医护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对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新护士进入工作科室,要尽快熟悉所在科室的环境、设施和布置,物品及药品的放置,逐渐认识并熟悉同事,成为科室中的一员,与他们和睦相处,团结友善,工作上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延续岗前培训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周到的职业礼仪,因人而异地做好患者身心护理,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护患纠纷的发生。良好的护士形象,可以提升服务对象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拉近护患距离,便于在临床上有效地护理各种类型的肿瘤患者,促进临床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2.3方便临床护理管理,掌握科室护理制度,给予协调教育,落实护理标准 为了方便管理,教育护士熟悉肿瘤科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日程序、周计划、月目标”制度的内容,护士各班次的职责等,给临床工作提供指引和目标,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便于护士长的管理。护士长根据相应的制度每天进行巡查,发现哪项工作有纰漏或失误,及时找当事人,给予弥补或更正;每天对各班次的工作进行核查,每周组织全科进行医嘱单、护理单、体温单、特护单、床头牌等的核对,发现问题给予客观真实的记录,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护士长根据各项护理标准,总结工作中出现不足的原因,查找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对护士进行协调式教育,并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和记忆,每月对近期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知识点,科内新开展的工作内容,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考试,考试成绩记录在科内个人技术档案内,作为年终个人评先树优的依据。 2.4夯实护理技能,加强医护患合作,因患者而异,采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和护理,实行人性化服务等教育方式,规避风险 2.4.1沟通技巧的教育 肿瘤科患者的性格、心理特点有:①内向型:不善于表达,对医护人员工作不满意,会寻找机会表达意见,比如:患者满意度测评时,得分较低,使工作人员难预测,比较难沟通;②外向型:脾气暴躁易怒,不容易控制情绪,偶尔对医护人员不满,会反应强烈,影响护患关系,甚至造成纠纷。所以,护理肿瘤患者难度较大,需要护士使用良好的沟通技能,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表情沟通、文字沟通等,加强人文关怀,如:使用患者接受的称谓;患者疼痛时给予抚摸分散注意力;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提供爱好的书籍,诱导其潜意识的转移,忘却疼痛。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地实施护理。 2.4.2强化肿瘤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 肿瘤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的、肥胖而外周静脉不明显的、接受过多次化疗或长期输液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的、伴有心脑血管及免疫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静脉化疗风险。作为肿瘤科护士要提高静脉穿刺技术,苦练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在穿刺前仔细选择要注射的静脉,确保穿刺成功率,要考虑先从远端静脉开始,保护静脉的合理使用,便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还要考虑输液顺畅,输液期间不会发生化疗药物局部渗漏;规避化疗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熟悉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液过程中仔细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在化疗前使用巧妙的沟通和告知,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告知方法,如:文化层次高,性格开明,知道病情的患者,可以告知化疗的目的、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期间的配合方法和主要事项;对于性格内向,恐惧癌症,不知道病情的患者,可对其隐瞒化疗药物的作用,简单告知化疗期间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化疗中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如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和医生联系,发现患者病情有什么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给予妥善处理,日常工作中加强医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团结与协作,将一些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经过练习后,护理部对护士进行肿瘤专科技能考核,平均成绩由以前的86.2分上升至现在的91分以上。 2.5科学的管理流程,及时沟通教育 本院每年组织全院的中层领导到上级优秀的知名医院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方法、先进技术,开拓思想、拓宽思路,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的精髓,把学到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本院还每年派技术骨干到北京、上海、济南等专业对口医院进修,进修回来人员,不仅个人的专业技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还在本院举行的每周业务讲座时,介绍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前端的治疗、护理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全院整体专业技术水平的作用。在医务科、护理部的督导下,科护士长利用交接班时,观察各班次的工作职责是否履行到位,包括:病房的整洁性,各班次治疗、护理是否完善、危重患者的观察治疗及护理是否到位,医护的协调性工作是否严密;对于做得不到位者,晨会时给予指出,或采用问答的方式强化管理,使当事人明白错误,加强记忆,预防其他人员再犯同样的错误;利用晨间护理,加强病房管理,使房间内整齐化一,与患者交流,方便进一步观察病情,了解其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及时地给予解决,并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工作改进;护理部每周组织全院护士长,了解各病区出现的普遍问题,包括:护理管理、心理护理、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临床护理缺陷和护理隐患等,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护理部每月到各病区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改进工作思路,提高护理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患者的护理;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病区护士长,进一步加强工作改进,对于问题护士,进行批评教育;护理部根据各病区临床护理中出现的薄弱问题,肿瘤治疗护理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需要,每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业务讲座两次,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进行讲座知识考试,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各一次,总结成绩,改正不足,督促学习。形成“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工作督导-协调教育-学习-改进工作方法”的科学管理流程。 3小结 用科学的管理,使每月工作有目标,每周工作有计划,每天工作有程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标准可查,有制度来约束,做到层层“把关”,逐级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流程。更使工作从检查后整改,转变为预防在先,工作中监管,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赖感,管理者适时给予教育,使教育融入到护理管理中,临床应用协调式护理教育,使护士的形象标准化,服务人性化,工作认真化,医护合作化,教育和管理一体化,全院上下一盘棋。护士的工作由以往的被动变为主动,工作积极热情,追求工作质量的完美,成为护士的主观行为,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用教育强化管理,用管理促进教育,用过硬的护理技能,服务于患者,受到患者广泛好评,同行们的一致认可。化疗科还被泰安市卫生局授予“优质服务示范岗”的光荣称号。 作者:庞金萍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教育法论文:自我教育法在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一、载体设计上突出“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孤岛采油厂位于黄河尾闾的山东省东营市,是中国石化第一产量大厂。近年来,孤岛采油厂在深入学庆油田和其他企业经验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线宣讲团”“故事汇”“主题队日”等员工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80、90后员工充实到一线,孤岛采油厂员工队伍结构日益呈现出年轻化特点,思想行为上的自主意识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增强。针对这一变化,孤岛采油厂将“一线宣讲团”等自我教育方法进行集成整合,形成更加规范的“班组舆情疏导员”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上更加灵活多样。孤岛采油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建在班组,从每个一线班组中选拔2~3名威信高、人缘好、素质过硬、沟通能力强的员工担任舆情疏导员,针对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中的空当和盲点,及时抓空当、找盲点进行“补位”,随时随地开展形势任务宣讲,进行员工思想分析、舆情引导和心理疏导,使一线员工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与专职政工人员、基层干部相比,“班组舆情疏导员”本身就是员工队伍中的一员,与员工距离更近、关系更紧、交流更深,对于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诉求更容易及时发现、处理和上报。而在形势任务教育和方针政策宣贯等方面,“班组舆情疏导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讲方式也更容易获得员工们的认同和信服。“大道理化作小家常,身边人说身边事,员工讲给员工听”的方式效果明显优于照本宣科和强硬灌输。 二、作用发挥上突出“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孤岛采油厂加强“班组舆情疏导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学应用、人际沟通技巧、形势政策解读等综合素质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确保自我教育法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当好思想上的“稳压器”。班组舆情疏导员改变以往“一刀切”“一锅煮”“我说你听”的宣教方式,从员工的内心需求和矛盾产生的心理根源入手,因人而异、因人施策,实施“望、闻、问、切”思想疏导四步法。“望”即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关注员工细微的情绪变化,掌握工作、生活状况和突发变动等情况,为每名员工建立《思想动态分析档案》,以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闻”即耐心倾听、缓释情绪,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员工敞开心扉倾诉苦恼和牢骚,缓解心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问”即真心分享、交谈引导,在“串门”“拉呱”“聊天”过程中“说事拉理”、真诚沟通,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员工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即精心分析、对症下药,结合员工性格特点和日常表现,准确判断问题原因,精心制订应对措施,并跟踪疏导效果、总结疏导经验,记入《思想动态分析档案》,随时把准员工思想脉搏。 二是当好行为上的“方向标”。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对于一线员工而言,身边的榜样往往比“纸上”“墙上”“电视上”的标杆典型更具有感染力。为促进班组舆情疏导员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各基层队、站以“标准上高一档、管理上严一格、作风上紧一扣”为导向,对班组舆情疏导员队伍进行严格管理,实行“任期制”“考评制”和“淘汰制”,半年为一个任期,每月通过干部评价、员工评议、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名班组舆情疏导员作风、形象、能力、素质、作用发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月度成绩累加得出任期总评分,对前三名进行表彰奖励和经验推广,淘汰末三名,由支委会重新选设。 三是当好生活上的“贴心人”。在新的形势下,一线员工面对来自企业、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职业生涯发展、孩子上学就业、家庭经济状况等问题很容易造成员工心理负担,引起思想波动。针对这些问题,各基层队、站发动干部员工建立“爱心基金”,通过“爱心信用卡”的形式,为班组舆情疏导员设置一定的经济权限,针对身边员工的“难言之隐”“难释之惑”“难解之困”,必要情况下可先使用“爱心信用卡”提取资金解决问题,再上报队部审批,确保第一时间帮助员工解决困难。此外,各三级单位还开通了“绿色直通车”,针对特殊员工、困难家庭的实际状况,班组舆情疏导员可将情况汇总后,通过队干部上报三级单位党委,确认后进行特殊帮扶或捐款救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孤岛采油厂通过选设“班组舆情疏导员”,加强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充分激发了干部员工以油为业的使命感、以厂为荣的自豪感、以队为家的责任感,为孤岛采油厂科学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本文作者:周宗延 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教育法论文:国外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改革综述 一、印尼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的演进 1.早期相关改革政策法规的出台 尽管印尼受到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但高等教育自治改革从未停止过。早在1996年的第3个高等教育长期发展战略时期(1996-2005年)一揽子高教政策改革就已经开始实施,并明确提出改革的第一阶段应达到:1)通过富有活力的模式来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2)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科关联性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参照的根本依据;3)提升社会的应变能力和促进社会的公平[2]。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印尼教育加速了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的自治能力。同时,印尼政府希望重点大学通过自治能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方面被寄予厚望。1999年6月,印尼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了两条重要的法令(61号令和62号令),61号令涉及对高等教育机构管理的调整,62号令明确提出要把公立大学转变为一个合法实体,即法人。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确定了以“质量、自治、责任、认证和评价”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5个主题,它被誉为印尼高等教育管理“新的范式”。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中央集权逐步走向高校自治 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印尼的高校正不断地朝着更大范围的自治方向发展。为了实现“新的范式”,政府挑选了一些著名的公立高校作为改革试点。从2000年至2005年间,大学自治运动改革尽管存在大量的问题但还是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调整和民主化的发展。在新的管理结构中,大学不再直接向教育部负责,而是向一个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代表着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其中的代表有来自政府、参议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和社会的相关人士。2001年底,万隆技术学院新校长成为第一个不是政府任命而是由董事会选出的印尼公立大学的校长,2002年3月、8月、9月加扎马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和万隆农业研究所的负责人都分别由它们的董事会选出,任期5年。通过体制的改革,大学和政府之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变,尽管教育部的手中对大学仍有较大的权力,但高等教育机构的改制毕竟已迈出实质的一步。 3.实行有条件特许入学的学费自律政策 印尼政府实行公立高等学校改制为国有化法人大学法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公立高等学校的资助。该法令被认为是政府在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责任,因而受到人们普遍的批评。在印尼,人们对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认可度特别高,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更偏爱公立高校,从中也可以看出公立高校的质量高于私立高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3.11%的公立高等院校,却有63.70%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入学;在2007年,只有27.49%的学生被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公立高等院校只能满足31.97%的学生高等教育需求[1]。这些数据显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公立大学是一个奢求。因此,公立大学的入学更具严格和竞争性。对于改制为法人化的大多数公立大学来说,学生学费的支付比私立大学高得多。迫于自身经济的压力,法人化的大学诉诸一个确定的百分比入学定额给来自于高收入家庭子女。如在2004年颁布国有法人化大学政策之后,其中一个法人化大学试点单位———万隆技术学院,每年只接受来自政府提供的20%的业务费,其余部分的资金来自研究开发项目(45.5%)和学生的学费(8.3%),这就使得万隆技术学院盘算着如何弥补它的近27%的经费缺口。如同其他法人化大学一样,一个解决方法就是采用给那些没有通过国家入学考试,但能够支付高学费的学生以入学的机会。在万隆技术学院的一个物理技术程系,有10个指标就以每个225万印尼盾的费用提供[1]。学费自律政策印证了高等教育把有形和无形的资本私有化,从而使高等教育产品和机会彻底商品化了。 二、印尼高等教育改革特点 1.实行国有高等教育机构法人化 1999年6月,印尼政府正式开始运作国民教育多元化政策,其中就包括把4所印尼古老而享有胜名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化[3],即把万隆技术学院、印度印西亚大学、加札马达大学和万隆农业研究院等转制为国有法人化,之后其他公立大学也不断加入到这个名单内,其中包括泗水技术学院。但高等教育机构国有法人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反响,其中有关市场化和法人化的争论点是:1)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是否公正;2)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显减少;3)是否过度商业化。来自社会上大多数批评及反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法人化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孩子进入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 2.高等教育经费由政府主导走向来源的多元化 在向法人化实体转变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大学经费的改革。公立大学经费根本性改变必须经过目前的国家预算法和相关规则的详细审视,不能随意更改。直到今天,来自中央政府的经费被投放在特定的项目(即专款专用)以及常规预算(DIK)和发展预算(DIP),怎么取得和使用都是有相当严格的条款规定。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更多的只是充当一个资金的机构角色,并基于毕业生的总数而不是学生的入学人数去构建一个资金使用体制。除了政府经费外,大学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如通过咨询和与企业的合作等获得收益。例如1990年,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开始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本科教育发展和研究生科研教育等几个计划,通过竞争性方式(如项目招标等)给高等教育机构拨款,旨在促使其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要求高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统上,政府不对私立高等学校拨款,但近些年来,印尼国家教育部普通教育委员会也开始探索如何对私立高等学校进行投资,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私立高等学校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高等教育经费,进一步淡化公、私立高等学校的边界[4]。与先前完全由政府资助的大学不同,国有法人化的高等院校要为自己寻求资金谋求发展,不过大多数资金主要来自学生和他们家庭提供的学费。 3.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2008年12月17日,印尼政府宣布扩大教育私立化的范围。同时政府也意识国有法人化法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又试图通过教育法来进行规制。教育法特别提出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率,条例规定:“教育机构应筛选出不低于新生的20%的人数,这些人具有高的学术潜能但支付不起学费。”此外,根据对高等教育的承诺,政府加强了对公立大学的资助力度,其中资助金额占它们运作经费的50%。如万隆工学院,国家50%的资助将基本满足国有法人化大学的需求,从而避免大学因财政的压力去寻求其他的资金来源。最后,教育法特别强调所有教育机构都是非营利的运行机构,学生的学费不能超过大学的1/3的开销。尽管教育法关注到对法人化法的主要批评,但与法人化法一样,教育法又导致了一系列新的批评,这些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先前提到的3个主要话题(即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的不公平,政府减少了对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促使公立大学过度商业化),并认为还忽视了3个潜在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需要、强调学术标准的需要及追求高等教育价值的需要。#p#分页标题#e# 4.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印尼的高等教育构建了认证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名牌大学相继引进内部认证,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内部认证实际上是由政府授权高等教育教授委员会对公立和私人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和评审,始于1994年。1996年,印尼教育部成立了国家鉴定委员会,主要任务是通过同行专家组的评估,实行质量鉴定,确保高等教育向公众负责。到2000年,委员会只对公立和私立学校中的少量专业进行鉴定,并向公众公布鉴定结论[5]。内部认证的相关规定2001年前所有研究方案由高等学校自愿参照执行,之后通过委员会对高等学校强制执行。通过认证,本科课程分为4个层次,从A(满意)到D(不满意),研究生课程计划分为3个层次:U(优),B(良好)和T(一般)[6]。此外,教授委员会还在2008年初开始试点实行质量认证制度,它是基于国家教育法及政府对高等教育有关规制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唯一的国家层面上的认证,类似于我国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质量评估。 三、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举步维艰 批评人士认为政府应对公共教育负责,贫困的人群正遭受新的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应抛弃法人化大学法,重新厘定教育体制,摒弃教育法定机构法草案等。 1.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平等的批评 第一个批评是关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一步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的潜在假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福利。新修定的教育法特别关注贫穷家庭的学生入学率,并提出专门划出20%的高校升学指标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但据世界银行1995年的数据表明,大多数印尼家庭不可能支付得起高等教育的学费。相比较2001年,2007年的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总体数下降了12%,这就意味着要求大学把20%的招生指标分配给低收入阶层是不现实的,大多数高校也声称和承认更多的学生不属于这个类别。换句话说,强制地把20%的高招指标分配给低收入家庭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有更多的障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很难进入这些大学,更主要是他们很难获得教育贷款和奖学金。有关研究也揭示学生的学业成就深受他们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2.对高等教育学术价值不断弱化的批评 第二个批评是关于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问题。印尼公立大学正逐步提供较好的教育质量,可是,比较2001年和2007年高等教育学生数,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显示出16%的下降,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数只下降10%。常春藤联合会的印尼高等教育机构属于法人化大学,人们普遍认为它们的质量标准已经下降了,特别是在学生入学公平和标准问题上。印尼教育部有关领导人曾在教育部网站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强调法规的一些利益问题,其中提到给高等教育机构一个合法的机会,即给低分数的学生提供机会取代高质量的另一个学生,只要他能支付得起特别的入学费用。这种观点显然不是以高等教育在维持公平和提高学术水平方面起引领作用作考量。因此,转型期的大学需要以办学理念、人力资源、公共事业性质等作为杠杆进行综合调整。 3.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监管不足的批评 第三个批评是针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来说的。大多数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是通过宗教团体而建立的,也有一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是为某一少数民族社区和政治团体需要服务而建成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带有私立性。它们的管理更具有自治性,经营更倾向于商业化,如明灯希望报大学(UPH)是一所私立大学,1994年为力宝集团(印尼一个强大的联合大企业)所建,2008年该大学被环球亚洲杂志宣称,在第一次印尼大学排行榜上,作为最好的私立大学仅略排于印尼大学之后。印尼大学是印尼最有声望的大学之一,这个排名不久引起了争议,认为是为了做广告,以扩大其影响。类似情况不一而足,层出不穷,政府也很难监管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四、结语 印尼是世界上一个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尽管其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反对的声音,这些反对的呼声既是被无情的改革计划引起,也有被其他因素(如贫穷等)所促动,但政府还是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 首先,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改革的预期目的是要达到“自治、质量、入学和平”等,特别在自治方面,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放权和把更多的自治权还给高等教育机构。其次,加强了高校质量监控。印尼政府对高校质量改革进行了规划,一是提出高等教育要和学生自身的需求相联系,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理智的、具有责任的公民,并有助于民族的竞争力;二是重新设计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把它作为培养高层次人员的孵化器,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三是建立有助于民主的、文明的、广泛的、对公众负责的高等教育体制;四是提出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包括地方政府)的具有包容性的改革计划,从战略高度上把对高等教育新的投资和周期性的预算捆绑在一起。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入学和平等的改革旨在建立一个对所有公民提供有各种机会的、完美无缺的教育体系,鼓励并促使有能力的个体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为今后工作生活作准备。 但在现实中,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信心仍然不足。反对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实质上是人们担心该政策将阻止大量贫困人群子女进入高等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也是如此。基于教育的“历史的义务”,反对人士要求政府在公共教育中承担应有的责任,认为假如政府让高等教育成为市场的机器,民众特别是穷人承担高等教育的负担将是前所未有的。但实际上,政府并没有经济能力为追求公平、高水平的教学和教育质量买单。因此,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处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 本文作者:张灵 陆瑞旗 单位: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法论文:国防教育法律机制优化思考 以《国防教育法》为例,该法对国防教育制度进行了相对较为全面的规定,包括总则、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此外,不同地区的国防教育法规也各具特色。例如重庆市国防教育条例在规定国防教育内容时,注重结合重庆抗战历史、红岩革命事迹等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防教育条例中规定教材要分为少数民族文字和汉文两种语言不同的国防教育教材;吉林省国防教育条例规定边境地区应当开展以边境稳定和国家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活动。 我国现有国防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军民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国防教育法》为指针,加快修订、完善、健全地方性法规制度,已经成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前日益紧迫的任务。虽然近几年重现了颁布或者修订国防教育法规规章的高潮,注重通过立法引导国防教育的正规有序开展,但是现行的国防教育法律制度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国防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完整科学。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国防教育法》,但作为国防教育领域龙头法律的《国防教育法》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修改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资源之间脱节的现象:《国防教育法》的规定过于笼统,理论层面不易掌握,实践中不具有操作性;地方性法规不能很好地落实国防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要么照抄《国防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要么照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防教育条例。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断层,没有形成上下连贯、位阶分明的法律体系。国防教育组织领导体制不够完善。 根据《国防教育法》规定,由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国务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地方政府领导地方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但在实践中中央的国防教育工作由总政群众工作办公室来实施,地方的国防教育工作由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来具体组织实施。根据我国宪政体制安排,国防教育的主体包括政府和军事机关。但是在两个主体中,其权力如何划分,具体的国防教育行政执法究竟以哪个主体为主,法律的规定则不是很清楚。国防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但并未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的具体比例或者数额,各地对国防教育的经费投入参差不齐,经费保障制度也没有具体规定到经费如何拨付、何时拨付、如何使用等具体问题。在法律对国防教育经费的具体比例或数额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有的地区在经费拨付上比较随意。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经费是开展国防教育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如果经费得不到保障,很难保证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更达不到预期效果。 完善我国国防教育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现代战争更加强调国与国之间整体实力的较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国防教育体制的改革、整合国防教育法律资源,已经成为加快国防教育法律资源改革的不二选择。完善国防教育法律资源体系,为社会转型时期的国防教育发展提供有利保障。鉴于《国防教育法》与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条例存在衔接不力、重复抄袭现象,有必要由国务院出台一部《国防教育条例》,对国防教育的实施标准进行统一,详细具体地落实《国防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补充《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没有规定的问题,如法律责任问题。在经费保障方面,根据《国防教育条例》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最低经费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经费标准,最低不能低于国家统一的最低经费标准,并且经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逐年增加。国务院设立专门的检查监督机构,对经费落实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实际效果等各方面进行检查,违者依法进行惩处。完善国防教育机构设置,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体制保障机制。完善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就是要把由解放军总部机关和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等军事机关代行的国防行政职能剥离出来,把权力交给政府部门,使政府部门统一行使国防教育职能,真正实现以政府为主体、军事机关配合的国防教育领导体制。 为了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统一领导,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理顺军地在开展国防教育中的工作关系,使“军队的归军队”、“政府的归政府”,有利于强化人民政府国防教育机构对办事机构的领导,彻底解决国防教育工作人员的编制、待遇问题。健全国防教育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为国防教育提供经费保障。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国防教育的投入,是国防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是筹措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上,开辟其他资金来源,确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从实际需要出发,利用投资、信贷、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为国防教育提供经费支持。其次,要提倡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适当进行表彰奖励。再次,要设立专门国防教育拨款委员会和教育基金会,保障国防教育经费的持续供给。通过以上几项措施,拓宽经费保障渠道,使国防教育经费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加强国防教育经费的管理,对于推进国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王丽娜 单位:西安政治学院学员十七队学员) 教育法论文:计算机项目教育法实践体会 本文作者:罗彩君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其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和熟悉的,并且能够基本涵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在选择项目时要有一定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既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丧失信心。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解决学生身边一些实际问题,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项目教学的实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课程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Internet等章节都以一个具体项目进行教学,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相关的知识点融于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操作。①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上海世博会简介,介绍Word文档的编辑、排版、页面设置及打印等操作。项目为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宣传介绍文档,以图文表格混排的方式,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宣传,整个项目分解为5个任务。任务一:建立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文档。建立文档,输入世博会简介的基本文字内容,保存文档。任务二:编辑上海世博会文档的内容。设置文档标题格式、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为文档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等。任务三:为上海世博会文档插入图形和图片。为文档添加世博会会徽、世博会宣传海报、世博会吉祥物等图片,制作自定义图形等。任务四:为上海世博会文档制作相关的表格。添加上海世博会各阶段票价等信息的表格,并对表格进行排版、美化。任务五:打印输出上海世博会文档。设置文档的页眉和页脚、页码,对文档进行预览并打印文档等。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Word2003的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编辑和美化Word文档。②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金浩公司职工工资分析,介绍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等操作。 项目主要分析金浩公司职工工资的构成、职工工资的收入情况,整个项目分解为5个任务。任务一:工资表的建立。建立工资表的结构,输入工资表的相关数据,保存工资表。任务二:工资表的编辑及美化。设置工资表标题格式、工资表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为工资表添加边框和底纹,设置工资表的条件格式,建立个人所得税表并输入相关数据。任务三:工资表的数据处理。计算职工的个人所得税、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职工记录,汇总各个部门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任务四:工资表的图表分析。分析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任务五:工资表的输出。设置工资表的页面格式、打印工资表。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Excel2003的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并能将电子表格应用于实际工作中。③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软件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制作兵马俑景点宣传册,介绍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美化、打包及放映等操作。项目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通过制作兵马俑景点宣传册,可使更多的人了解秦始皇兵马俑,整个项目分解为5个任务。 任务一:建立兵马俑景点宣传册演示文稿。建立演示文稿,编辑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任务二:设计兵马俑景点宣传册的外观。插入幻灯片,设置幻灯片母版,设置幻灯片的版式、模板和背景。任务三:编辑兵马俑景点宣传册的内容。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表格,编辑文本框和表格,设置插入对象的格式。任务四:设置兵马俑景点宣传册的动态效果。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幻灯片内部对象的动画效果;设置图形、文本、图片等对象的超链接。任务五:放映兵马俑景点宣传册。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放映演示文稿。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PowerPoint2003的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并能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和放映方式。④In-ternet的应用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网上订书活动,介绍Internet的基础知识、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网上订书的流程等。项目以网上订购“办公自动化”相关的图书为例,介绍了网上订书的流程,整个项目分解为3个任务。任务一:搜索并收藏“办公自动化”相关的书籍信息。打开“当当网”主页,并将该主页设置为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默认的主页,搜索并收藏“办公自动化”相关的书籍信息。任务二:确定需订购的书籍,提交订单并进行信息确认。 打开收藏的“办公自动化教程”网页,订购名称为《办公自动化教程(新世纪高职高专课程与实训系列教材)》的图书,确认用户相关信息。任务三:查看已订书籍的订单信息。登录“当当网”网站,查看“我的订单”信息。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Internet的基础知识、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以及网上订书的流程。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有机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项目要求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法论文:有机化学兴趣教育法思考 本文作者:常飞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讲好绪论,正确引导 绪论是整个有机化学教学的简介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中的正式章节[2]。讲好绪论部分,阐明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积极主动地学好后续章节。在这一部分,教师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发展前景,并概括了有机化学的教学特点、重点和学科学习方法,希望学生对所学科目加强了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特意阐述了有机化学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涉及较浅,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通过11种农药“喂养”的豆角、可爆炸的西瓜,到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充斥室内外环境等生动的例子,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体报道的各种环境污染和有机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改进教学环节,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集中,慢慢地就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甚至伏案呼呼大睡;有些学生则抱着课外书读得津津有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改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相应章节适当增加了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实验介绍和教师的部分实验室经历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部分讲述德国化学家韦勒因一时疏漏而失去了发现化学元素钒的机会,教育学生工作学习中不能疏忽和粗心大意;卤代烃章节中简述了化学家格利雅“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鼓励学生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旋光异构部分提到了帕金森症的治疗药“左旋多巴”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次用镊子分开左旋和右旋晶体;芳香烃苄基氧化过程中,介绍实验室曾经滴加浓硫酸过快,反应物冲出瓶口,把一个学生吓得发誓以后再不做有机试验的经历等。 通过插播类似“小广告”,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之余,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面,了解了一些试验技巧。加强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中国“90后”大学生勇于展现自我,自信张扬,逆反心理较强[3]。他们要求教师的授课角色顺应时展,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互动平台。课前和课间,教师都留下一些时间和单个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和学生一对一地交流,会让学生感觉被关注,更容易接受一些建议。在课堂上,教师也努力改变“满堂灌”的做法,讲解时会经常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他们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课后欢迎学生就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交流探讨。这些行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的课堂模式。 “90后”大学生远远不满足自己只是受教者的身份,他们很喜欢尝试受教和参教两种角色。有机化学不可避免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和简单图片,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而电子课件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教师号召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课件插件制作。事实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他们画的结构式、机理示意图效果出众。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概念也加强了理解,学习兴趣大增。此外,教师也注意到这些电子课件虽然比起板书更形象直观,可以快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但也同时可能造成授课速度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等问题。而采取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注重复习梳理 有机化学表面上知识点众多,反应繁杂,机理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能归结到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点,就容易死记书本上散落的知识点,难以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即所谓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对交叉知识点反复提及和前后印证,如在绪论部分已经把有机化学中几种反应类型讲解清楚,课程以后涉及每个反应都会自动归类到基本反应类型中。又如介绍完SN和E反应后,每次遇到一种底物,都会要求学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以期学生能熟练掌握;每次课和每章节都进行复习梳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本堂课和本章内容有效组织起来,整理成知识单元;而全部内容学完之后的总复习则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事实证明,采取上面一系列措施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这不仅对本科目学生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积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满腔的热情享受教学过程。 教育法论文:远程教育法应用分析 本文作者:汪跃平 单位:东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主任,广东禅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包含多个运行层次和复杂组织构架的系统工程。在实现我国经济、文化等实力迈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人才、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大远程教育以其服务全民的办学宗旨、30多年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实践、“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一流现代远程教学网络体系、遍及城乡和运作有序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等特色成就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国家决定依托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让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大学里更加彻底的运用,凸显开放大学的开放性、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充分普及性。远程教育之所以在各国的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教兴国起决定意义的是是人才培养。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梦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消除人们在学习时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就必须发展远程教育。特别是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法对终身教育的意义 制定远程教育法,对规范我国远程教育体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和谐的法制环境,规范整合教育资源和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远程开放教育法的颁布可以完善终身教育法律体系,促进终身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了切实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和谐的法制环境,我国应该尽快启动远程开放教育进行的立法事宜。远程开放教育法作为保障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在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已经颁布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但是作为规范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型——远程开放教育方面的法律却至今仍是空白,这样的教育法律体系是不完善的,因此,从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来看,远程教育法的制定应是迫切之事。远程开放教育法有助于规范教育秩序,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国外的教育业纷纷抢滩我国文化市场,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急剧攀升,仅在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已达到33.9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19.32%。国外文化来势汹汹,纷纷在我国抢生源,其实是对我国文化的渗透,但由于我国教育立法的不完善,使得这种教育秩序无法得到有力规范,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安全。因此一定要完善教育立法。远程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完全打破国际时空限制,在招生、组织教学等方面更是灵活,因而更容易成为外国教育渗透的新的触角。一定要尽快制定远程教育法,鼓励和扶持远程教育对外扩张,促进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国的远程教育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因而难免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因而规范远程教育秩序,完善远程教育体制,对完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至今为止尚无系统规范远程教育的法规,如远程教育机构的准入条件、远程教育机构的认定机构、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保障机制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极大地制约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健康发展,亟待完善。 远程教育法的内容——以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为重点 关于远程教育法的内容,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过研究,认为远程教育法应在远程教育机构的资质、教师准入制度、课程体系、师生权利、法律责任等方面有所规整。在立法形式上可以以单行法的形式,并提出了立法体例。认为具体在体例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篇:总则—远程教育机构资质——教师的准入——课程设计——师生权利——法律责任。但是随着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认为远程教育立法应该重点突出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制度是来自国外的新鲜事物,它是指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或培训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将之存入自己的学分管理账户中,就如同将钱存进自己的银行账户中,通过累计最终达到满足某一专业毕业要求的学分从而获得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一种学分管理方式。学分转换互认即在某一学校获得的学分根据一定标准转换成另一学校的相应学分,该校对此转换予以认可。这种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对成年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获得大学学位证书完成高等教育非常有促进作用,因为它恰好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目标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大有用武之地。它最终将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沟通壁垒,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使终身教育真正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但是,为了实现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光有几个学校实施肯定会出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位阶高的规范性文件来规范和保障,《远程开放教育法》(由全国人大颁布)的出台就更显得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规范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 教育部牵头,整合各种教育形式。法律应规定由教育部牵头,将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教育机构等各种成人教育机构整合,统一纳入开放大学体系,首先可以以会员的形式必须加入。规定办学机制的开放,学生有权将每学完一门课程的学分累积起来,待其达到一定学历层次或培训的学分后,获得相应得学历证书或结业。各会员学校之间的课程学分可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转换标准进行转换,各会员学校必须互相承认。对拒不按此执行的学校,远程教育法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立全国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和地区性认证机构。我国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已经有免修免考制度,比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自学考试、其他高校的课程学分予以承认并实行免修免考,国际间的高校互认通过政府间的协议也逐步扩大。但是社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互认与转换基本是空白,通过“学分银行”在社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架起立交桥,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一个权威的学分认证和转换机构。在美国,美国的高校包括远程教育机构进行学分转换的前提是通过区域认证协会的认证或全国性认证组织的认证,如果没有通过以上机构的认证,该校的学生在转学时,一般学分不会得到另一高校的认可。美国有6个地区性认证机构,它们是按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中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设置的单位认证机构,这6个地区的大学和学院按照地区归属组成了6个联合会。全国性认证机构共有11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对全国职业和专门职业院校(vocationalandprofessionalinsti-tution)实施认证的机构;另一类是负责对全国信仰院校(faithbas-edinstitution)进行认证的机构。#p#分页标题#e# 美国的大学一般承认经过美国六大权威地区性认证机构和全国性认证机构认证的学分.如果学生需要对这六个机构认证的学分进行转换,大学的招生管理办公室或者先前学习评价中心将对六大权威地区性认证机构认证的学分进行评估。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作法,设立全国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和地区性认证机构,但是认证机构应由政府主导设立,根据“依托电视大学办开放大学”的宗旨,国家应该立法规定我国的学分评估和认证机构,明确规定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成立“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由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授权数个地方电大建立地区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地区性的认证机构进行授权和监督、制定标准化框架课程、制定学分评估认证和转换的规则和程序、培训认证人员、对认证纠纷进行最后复议等。地区性认证机构具体负责包括社区教育机构在内的所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证。学生根据这些权威机构认证的学分,向欲就读的大学申请学分转换,将权威机构认证的标准学分最终转换为就读大学的有效学分。 规定学分认证和转换规则和程序。在建立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制度中,明确并细化学分银行的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兑分机制等。学分银行如同真正的银行一样,也有存、贷、兑等功能,只不过他的标的是学分而非货币。通过明确此一系列机制,使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更具操作性。为了使社区教育等非学历学习成果能公平、公正地转化为学历教育学分,首先学分银行必须将这些学习实践或成果“记录在案”,其次必须制定学分认证和转换规则和程序。该规则和程序标准至少应该包含以下方面:非学历成果在学分银行账户中记录的的形式。非学历成果在学分银行账户中记录的的形式是否体现为学分?如果以学分形式体现,则一开始就应由认证机构来认证,而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因而非学历成果在学分银行账户中的形式应以其最原始的形态体现,即以培训资格证书、课程成绩、实践经历和时间等形式记录在案;非学历成果承认的条件:学分认证的启动程序应该是源于学生的申请,学生向认证机构缴纳申请费,提交申请书,向认证机构提交包括学习成果原件和社区教育机构的证明原件等在内的档案包,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委对学生能力进行面试考察;非学历成果转换的条件:非学历成果转换条件应包含以下因素:成果与标准化课程框架的对接;证书或课程和实践所转换的对应专业和学分数量的确定;与大专、本科等各层次对接和转换的标准和条件等。由于社区非学历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因此在转换抵免学历教育学分时,应倾向于抵免专业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学分。这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不同,学历教育之间转换学分对专业课折抵较慎重和严格。通过在远程教育法中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使我国的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的鸿沟和障碍得以彻底消除,从而打破高等教育结果之间的不平等,是我国的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最终“学分银行”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我国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也必将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作出贡献。 教育法论文:农村教育法律体系创建 作者:何红英 单位: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主张“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4];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也提出,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该使这种不平等既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按照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使之与所有人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5]。由此,笔者认为,不平等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决定了我们有必要用法治的形式对其进行调适。所以,我们用“教育公平”来表达对教育法治首要价值的追求更为妥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向,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重点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农村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以法治促公平”,即以“依法治教”来促进教育的公平。法是最优良的统治者。西方社会法学家庞德提出,法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以便使各种利益中大部分或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使其他的利益最少的牺牲[6]。因此,法治或许是实现公平最有效的秩序模式。中国目前还处于向法治转变的进程中,法治建设主要还是一种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法治目标和实现步骤的战略设计和思考,取决于国家对近期行动计划与长远目标行动的统筹谋划和适时合理推进的结果[7]。在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农村教育的环境与状况会因时因域而有所变动,农村法治始终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因此,在农村教育法治建设中,唯有将国情与域况、全国法制统一与地方自治立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重庆农村教育法治的现状 (一)重庆农村教育法治进展与成效重庆市把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将农村教育改革作为全市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偿还18亿教育欠债,主城九区“普九”欠款的,市政府财政承担20%,区县承担80%,走在了新义务教育法的前面[8]。2006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在《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了“到2020年时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教育中心”这一发展目标。2008年秋季,重庆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全市360万中、小学生。2008年7月是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的转折点,教育部与重庆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自此成为西部地区实行统筹城乡教育的一块“试验田”,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37年上升到2008年的8.6年[9]。到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由1996年的56.16%提高到90%,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30%,进入了大众化阶段[10]。在农村教育方面,一方面,重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已颇见成效,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已达到623所,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近259万人入学,投入230亿元建设包括农村寄宿制项目、农村远程教育在内的教育重大项目[11];另一方面,重庆通过城乡学校“百校牵手”、“捆绑发展”、“对口帮扶”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1年5月1日,适应《义务教育法》修改的《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将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教育事业发挥重要的影响。 (二)重庆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不足重庆在统筹城乡教育“试验田”期间,基本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难、农村学生辍学率高以及义务教育完成率低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工作成效显著,在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重庆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而言,尚缺乏立法的充分保障,现有的制度尚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教育的法治保障问题。1.重庆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制度供给不足俄罗斯曾严格试行各级政府分担对各级教育经费保障责任的举措,但主要因缺乏必要的国家收入分配机制而以失败告终,后续改革也因欠缺预算机制综合改革经验而陷入具体学校和各级教育拨款的两难之中[12]。我国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往往体现在拨款之前的财政预算环节和拨款之后的利益分配环节,经费投入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难题。在依法治教的全过程中,依法行政是关键,执法监督是行政保障,权利救济是司法保障,他们与教育立法同步运行或者后续支持,都无法取代教育立法环节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有法必依”的大前提应该是“有法可依”,重庆农村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立法体系的完善。在立法上,重庆地方性教育立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地方没有一部针对农村教育的专门法规,目前的制度都是普适于城市与农村的概括性规定,“不同情况相同对待”的立法模式难以保证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村人口对农村教育单独立法的需求比较迫切,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对农村教育单独立法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认为,需要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13]。其次,政策性“意见”、“决定”、“通知”、“方案”的数量与权威远胜于单薄的法律性“办法”,政治的威望远胜于法治的权威。在我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国家的政治标签。台湾公法学者陈新民认为,指导方针树立了国家的价值观,导引立法方向,其政治和道德作用大于法律意义[14]。重庆农村教育的大政方针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有待于提升到法治的高度,以法律文本的形式转化为法律意义上的指导思想或者具体规定。第三,立法层次较低,配套机制不全。比如:《重庆市学生申诉办法》在性质上属于地方性政府规章,在位阶上处于规范性行政立法的最底层,效力略高于地方政府制定的临时性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该办法流于空泛,在貌似完备的授权性与义务性法律规定的背后,缺乏监督、制衡的长效机制,缺乏程序性规范对实体性规范的保障。2.重庆农村教育的内涵不足在城乡比较的视野下,从国内经费投入看,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教育经费投入仅占48%,初中教育经费投入农村仅占29%,生均教育经费,城镇是农村的两倍多。从师资队伍看,农村高一个学历层次的教师,比城市低30个百分点,教师学历不合格率高达70%之多[15]。由此可见,农村教育不仅输在了路上,更输在了起跑线上。重庆农村存在地域性极强的特殊人群,即“留守子女”,与因无钱支付学费的辍学儿童、街道乞食的流浪儿童一起构成了三大农村教育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条件继续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学习,据教育综合指数估算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教育对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7.045%,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0.54%[16]。因此,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等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但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等尚无法构成对农村发展的有效支撑。重庆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笔者认为,其中包含继续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领域的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又缺少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短时间内很难转化为立法规定。重庆多数农村地区教育结构单一,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对薄弱。2010年7月,重庆市决定把所有就读职业学校的农村学生自动转为城市居民,今后10年力争使200万农村学生变身“市民”,新增就业岗位将优先接纳重庆职校毕业生。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全市农村常住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仅为7.3%,职业学校的数量也由2006年的183所减少到2007年的153所,减少了16个百分点,恰恰与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背道而驰[17]。重庆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较低,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处于近乎瘫痪的状态。#p#分页标题#e# 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地方立法和国家立法的完善 (一)促进农村教育地方立法的总体思路立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和妥协后做出的制度安排,旨在使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够享有畅通的利益表达。在农村教育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完善和强化地方立法仍是必然的选择。首先,立法体系的完善要经历一个从“政策文件”到“法律文本”、从“统筹法”到“专门法”的渐进与转变。二战后,日本经历了自《学制》《教育令》《学校令》《教育基本法》到《终生学习振兴法》的演变,实现了向教育民主化立法时期的转变。每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涌过,都会留下清晰的教育立法的浪迹。笔者认为,日本历次教改的成功经验中最值得借鉴的一点是:改革之后能够及时地将改革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稳健改革的步伐、强化改革的功效。其次,重庆农村教育立法面临着两大课题:第一,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农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要确定的是农村教育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第二,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农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最该解决的是农村教育立法目的与程序性问题。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法治基础与美国相去甚远,但是,美国在教育立法技术方面的有些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确保立法程序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可以规定听证会为教育立法的前置程序,确保立法依据的充分与立法内容的科学。 (二)构建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全国立法重庆地方教育立法已见雏形,但是由于其地方性立法的适用范围仅仅(也只能)限于重庆,因此,如果不能对城乡教育群体进行区别对待、特别保护,也就不可能真正突破重庆城乡教育中的二元结构。笔者认为,在国家层面可制定专门法,如《农村教育基本法》,对农村的特殊情况、特殊问题加以明确和规范。第一,从立法目的看,《农村教育基本法》应当是农村受教育人群权益的保护法,特别针对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给予农村一定的教育优惠和激励政策,将农村教育中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写入法律文本,针对性远胜于全面性,重在发挥法律规范对行为的指引作用;第二,从执法主体看,一定要立足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实情,找到“执法权威”与“便民服务”的最佳切合点,善用“软行政”、“柔性行政”等执法方式实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和全国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立法重点高等教育不是农村教育的长项,农村教育应该回归“实用化”的本质,注重智力成果向劳动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1.革新农村教育内容,调整农村教育结构笔者认为,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优秀人才;二是引进优秀人才;三是留住优秀人才。具体如下:第一,做好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前后衔接。同时,重视农村中高等学历文化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第二,加强农村高中、甚至专业性大学的建设工作,加强城乡间的校际合作,提高农村师资待遇,引进外来人力资源;第三,通过政策性立法,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的优惠待遇,为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年轻力量。2.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增设职业培训机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与农业密切相关,其功能在于为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使农村学生既能打下科学文化的基本功底,又能掌握生产经营的各种技能,从而达成既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又向广大农村培养新人的双向教育目标。200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要求。重庆已经依托职业院校新建了5个农民工培训集团,在移民区县新建或配套改建15个移民就业培训基地。但是,重庆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次、实用技术培训人次以及库区移民培训人次并未明显提升,政策扶持的同时尚未将职业培训事宜提到教育立法的日程上来。目前,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而当务之急在于建立职业教育培训的立法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教育法律保障中职业教育尤为重要,应通过地方性立法和全国性立法设立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提升职业培训机构的法律地位,同时颁发相应的职业及等级认证,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学历的认同。 教育法论文:电教项目教育法应用 在电子教学课程中,一般都是电工电子、机电类专业技术课,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院校都是电工维修或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真正涉及到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却很少,这就制约了学生们以后的技能发展。这就需要项目教学法应用其中,在电路的研究中,需要学生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电路图,在电路的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增强了学生对电路的理解认识与技术方面的熟练,也便于达到真正的应用目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觉得理论知识比以前更好更容易理解了。在电子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以下的实施过程: 项目选题的确立。每个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他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研究,在选题时很关键的,因为一个好的开头才会有好的结果。随着我国的电子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熟练操作的技术人员和检验、设计人才。但很多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很困难,原因是虽然他们对那些电子方面的课程理论知识很熟练,却缺少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不能够熟练电子技术的方法,所以要根据学生们的个人兴趣,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子方面的项目,让他们自主地选择研究哪个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 分组制定任务和计划,自主学习。在我们确定项目题目后,全班同学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分组进行研究讨论了,并且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来起带头、领导、负责和监督的任务,给每位同学都分配任务。老师可以和学生们讨论一下,然后制定出我们研究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研究什么样功能的电路。都确立下来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工作计划,由老师审核和批准后,按电路的每一项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始我们的研究工作。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对电路的先有初步认识,准备好需要的工具,例如电阻、电线、仪表器、万能表等,我们可以根据电学方面的资料,把那些理论知识借鉴过来并准备应用到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去。 项目计划的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计划中,老师起指导的作用,应用电子方面的知识,在学生面前做好示范,关注学生们自主实施项目的过程。学生们自己设计连接电路,设计电路的走向,确定板的大小,钻孔、焊接、调试等,最终形成了一个产品,就是电路板。又或者我们要掌握布线工艺、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调试检测等,我们要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结合起来,分工实施,然后再融合在一起,我们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的项目就能很好的完成。在这当中,我们不仅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去,还锻炼了我们的互相协调帮助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我们互相讨论和分析,然后把每个人的建议应用到一起,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意见,我们的项目研究就很好的完成了。这是学生们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帮助的一个过程,也是项目教学法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项目完成后的检查与评估。当我们把所有的实践都完成后,我们需要大家一起做个全面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短路等的现象,最后就把我们的成果交给老师,让老师给我们做个评价。应该先由学生们做个自我评价,来谈谈他们在操作电子技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心得,再由老师对每组项目研究的检查评价与评分。最后师生共同讨论,什么地方我们需要改进,哪些学生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新技巧应该鼓励并借鉴过去,遇到问题如何很快的找到解决办法,通过老师对学生们的项目对比过后,找出造成评价结果不同的差异原因,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需要较高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教材的不合适,电子技术研究的教材不能太过于理论深奥,这样不利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们对书本的知识理解不多,而且理论再脱离实践的话,这给项目教学会带来困难,所以在教材上要浅显易懂、重点明确,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多一些,适宜项目教学的教材;学生素质不一样,文化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在自主学习和项目完成任务的过程带来困难;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最终完成一项任务,所以对实验实习的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结论 总之,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人人参与的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在完成项目中所做的那些过程。尤其是在电子教学中,需要的是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熟练技能,创造新的技巧和方法的过程,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我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教育法论文:技校电工形象教育法运用 本文作者:宋体忠 单位:南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抓住特征,生动形象,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 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对电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有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远离了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设法营造一种情景,善于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起来,并形成理性的比较分析,这就是形象教学法的主旨。例如,电工学课中在讲到“安全电压”概念时,指出安全电压是指加在人体上在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国家标准通常说的安全电压是指一般环境条件下36伏以下的电压;“安全特低电压”是24V;而在潮湿、高温、有导电尘埃等特殊环境下人体的电阻会急剧下降,此时规定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不应超过12V,即“绝对安全电压”为12V。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没见过这些电压等级的应用实物,笔者就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实物,如学校实习工厂车床、铣床、磨床等设备照明灯电压就是36V;而设备维修工常用的手提行灯的电压则是24V,这是因为手提行灯由使用者直接接触,不能完全杜绝在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与带电部分触碰,因此必须使用“安全特低电压”保证使用者安全;我们常用的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只有5V,就是12V以下的“绝对安全电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对象的特征,挖掘相关形象体,找到合理的比喻对象,将它们相互联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笔者在讲电工基础中的电容器、电容量时,为了说明电容量是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就拿起教室里的一个水桶作例子,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S是桶内水的体积SH与水位高度H的比值,即S=SH/H,而电容量C是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荷Q与两极间电势差U的比值,即C=Q/U。比较两式可得出对应关系:电量Q相当于水的体积SH,电压U相当于水位高度H,而电容量C就相当于桶的底面积S。在水位一样的情况下,底面积大的水桶储水多。同理,一样的电压,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多,所以电容量是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而不是储存电荷的多少。此例使抽象的理论与生活中的实物挂上了钩,学生们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之,教学中将知识点与生活实物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愉快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规律,深入浅出,张弛有度,科学施教 技校生源基础较差,学生理解力和控制力有限,再加上技校教材多以科学性和逻辑性为主,学生没有兴趣,使得学生上课“开小差”现象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在认真分析基础上,把专业课内容大体分为A、B、C三类,A类是实用性强且浅显易懂的理论或技能;B类是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C类是烦琐的推导、枯燥的叙述。针对以上分类,笔者制定了“A类熟练掌握,B类重点突破,C类简要了解”的教学思路。例如在讲解电工基础课自感现象的应用时,同学们对日光灯工作原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就把它列为A类内容,直接把学生带入实验室,只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再提出安全要求,就让学生按照电路图独立组装日光灯,结果学生通过短短的90分钟,就把日光灯的原理和组装要领搞得清清楚楚。再如,在讲解如何利用左手定则判断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以及利用右手定则判断直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时,同学们普遍茫然失措。笔者发现这部分内容冗长,不便于记忆,便把它列为B类内容,讲课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归纳成口诀。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对各类知识的掌握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克服了畏惧心理,调动了思维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排除干扰、因势利导,课堂教学重实效 教育心理学把人的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需做一定意志上努力的注意;而无意注意是指自然发生的,不需任何意志上努力的注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历来是令老师头疼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靠有意注意来获取知识,而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往往是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无意注意造成的。教师应当善于认清两种注意的本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机动地处理教与学双方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形象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发现学生“开小差”时,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教师讲课时声音要有高低、快慢的变化;教师采用故事性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变“无意”为“有意”。一次,笔者在讲电子技术基础PN结的形成时,正好是上午第4节课,教室外食堂里飘来炒菜的香味,学生们顿时窃窃私语、心神不宁。笔者灵机一动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能闻到炒菜的香味?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因为食堂里炒菜产生的“香味分子”扩散到教室里。笔者及时总结:香味的扩散是由于食堂和教室“香味分子”的浓度差,而PN结也正是P区和N区多数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运动形成的。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被拉回到课本上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教师应在平时注意培养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因势利导地维持课堂纪律,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情绪,努力延长注意力保持时间。事实证明,形象教学法在技工院校教学中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必不可少。技校教师应全面掌握形象教学法要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从而有力地推动技工院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各项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
浅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创新:工业设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将工业设计竞赛作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工业设计学科竞赛的研究与分析,充分认识设计竞赛与设计教学的关系,提出将设计竞赛应用于设计实践环节及专业课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竞赛;创新能力 0前言 当今,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体系逐渐趋于完善,设计竞赛越来越受到设计教育界的重视。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工业设计竞赛有10余项,如德国红点奖、IF奖、台湾光宝、国内的红星奖、红棉奖等,另外由政府、企业主办的小范围的专题设计竞赛更是不计其数。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借助工业设计学科竞赛,探索出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当前设计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种新生的市场产物,设计竞赛传达了市场与企业的呼声,为工业设计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教学手段。目前在国内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已经开始将设计竞赛应用在教学环节中,但必须看到竞赛所注重的与设计教育所教授的领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获奖率,在教学过程中以竞赛作为主要设计课程内容,不分主次地参加设计竞赛。虽然它既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亦可为学生提供毕业后的就业资本,但从设计教育的整体过程来看,它并不能完全取代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更。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设计竞赛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系统,至今还未形成有效利用设计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与方法。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工业设计学科竞赛的研究与分析,充分认识设计竞赛与设计教学的关系,总结出将设计竞赛应用于设计实践环节及专业课程中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1理顺设计竞赛与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调整相应教学内容与方法 从全局的角度来讲,设计教学与设计竞赛的目的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工业设计教育提倡的是对工业设计整体的认识和系统学习,而设计竞赛只是针对某类产品或某个主题的设计结果与表现。只为盲目获取奖项,仅仅突出设计竞赛所需要的内容展开教学,偏废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势必将影响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完整性。设计竞赛与设计教学存在着很多共性的,不论设计教育还是设计竞赛它们最终的设计指向都是社会需求的考验。设计竞赛就像是设计需求的一个风向标。如果教师能够分析设计竞赛中一些隐含的市场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设立专项的研究课题,就会使设计竞赛对工业设计教育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因而,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处理,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十分重要的。 2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心态合理安排设计竞赛时间 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合适的竞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通常来讲,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就进入了产品设计阶段,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并不适合参与工业设计竞赛,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正是完成对工业设计程序初步认识和基本设计思维形成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够以工业设计语言来表述设计的想法,他们的技术基础知识和表现能力还很不完备,盲目参加竞赛会打乱设计学习的正常进程。同时低年级学生对获奖与否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心态,一个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盲目的自信和不必要的自卑,以上的各种心理表现都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完成全部的设计教育。因而设计竞赛可以从二年级下半学期或三年级开始,这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较为完整的设计程序并且具备了表达设计思想的表现能力,正处在设计的深化与扩展阶段。参加设计竞赛不但可以让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尽快了解市场和设计领域主导潮流,而且也便于他们了解全国范围内同场竞技的设计对手,提高创新能力力。 3有区别地选择设计竞赛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设计过程 工业设计竞赛总体上可分为概念类型、主题类型及实践类型三种类型。在将设计竞赛导入教学中,要对设计竞赛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筛选工作,做到“有区别地选择设计竞赛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设计过程”。在校学生适度参加设计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如果参与次数过多,竞赛类别及内容不加以选择,不但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而且学生也容易受到设计竞赛的局限,造成实际的设计内容与设计竞赛等同的假象。因而,教师需要协助学生选择参加设计竞赛,这一点尤为重要。这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熟悉各种设计竞赛形式,而且要能把握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的平衡点,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设计竞赛。 4设计竞赛在我校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成果 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首先对不同类型的竞赛进行综合选择,每个年级、不同的时间段,参加竞赛各有侧重。对于大二、大三年级上半学期阶段的学生,侧重参加概念及主题类型的设计竞赛,对于大三下班半学期及大四学生,则侧重参加实践类型的设计竞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每年准备参加的工业设计竞赛按照举行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最终确定当年需参加的竞赛。随后将所选设计竞赛与教学环节相对接,在课程时间、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融合。对于与课程内容结合有一定距离的设计竞赛,果断进行调整。在竞赛导入到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参赛作品及获奖作品进行汇总总结,建立工业设计竞赛资料库。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设计竞赛及竞赛获奖作品,总结相关经验及获奖规律,为学生日后参加相关竞赛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自从将工业设计竞赛导入到在日常教学中,我校成绩斐然。到2015年截至,已经连续5年获得德国红点工业设计竞赛大奖,被红点机构评为亚太十佳大学之一,在“镇海杯”、“和丰奖”以及国内多项竞赛中我校学生也多次折桂。学生通过参与国际竞赛不仅取得了国际的认可,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参与国际大赛的经历让学生的设计经验与创新能力得到本质的提高,用竞赛的“知识面”辅助课堂的“知识点”,促进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我校已将设计竞赛引入到其他设计学科中,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作者:张峰 王薇薇 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创新: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工业设计是一种综合性创新活动,需要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跨领域工业设计人才。文章阐述了工业设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关键技术支撑,分析福建省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跨领域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设计;协同创新;跨领域;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趋紧迫。来闽考察重要讲话中,对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要求,为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福建省委尤权书记指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产业优”的必经之路;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1]。工业设计与制造唇齿相依,设计强则创新强,设计创新上不去,制造业也不可能做强。创新型强省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工业设计创新是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我省的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也应当适应新常态的新要求。当前,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设计创新过程的沟通和交流、模式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设计师、制造商甚至于用户可以依靠无处、无时不在的无线宽带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和智能终端等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高效的设计制造创新环境。工业设计的跨领域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以创新设计为重要手段,促进引领创新制造、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价值[2]。可见,在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协同创新引领能力的跨领域工业设计人才有特殊意义。 1跨领域协同创新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 工业设计是一种跨领域综合性创新活动,目的是为产品、过程、服务以及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工业设计协同的目的是打破各种资源之间的壁垒和边界,通过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过程的整合,加强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使各方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高效地实现创新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跨领域工业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工业设计师要不断满足人类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有跨领域的协同引领能力,就可以有效地链接技术和需求,利用技术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将产品引领至满足多样的物质需求和文化审美追求的高度。工业设计创新可以是基于某项新技术应用的产品创新,也可以是多项跨领域新技术应用的集成创新,还可以是基于产品服务的服务创新。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的综合性创新不可能仅依靠个人或单一团队,工业设计已发展成为全球网络合作、多领域、多学科协同的创新活动。信息化促进了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使工业设计协同合作变得更及时、更有效率,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师具有跨领域的信息处理能力。 2工业设计协同创新的关键技术支撑 上世纪70年代,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发展了适应集成、柔性和小批量、多样化的设计要求,而本世纪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设计和制造相融合。工业设计发展了具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设计和评价指标隐含、设计过程影响因素复杂多变等特征。为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设计创新只有紧紧依靠跨领域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能快速响应、多角色协同、多知识传输无障碍的工业设计网络化协同的设计环境。其中,可分享的知识集聚是工业设计协同的目的和技术支撑。可分享的设计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协同创新的要素,也是对工业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未来,工业设计的跨领域协同还需要共享和攻克以下基础关键技术[3]。 2.1信息集成和知识共享 协同仿真技术,虚拟人仿真与人机工程评估,并行设计模块技术,未见需求的识别与发现,六西格玛设计与TRIZ的集成技术,基于KANO模型的个性化需求分类技术,基于QFD的个性化需求转换技术等等。 2.2协同设计体验检测与消解 客户选项与检测技术,可用性工程,远程用户研究,面向客户选项的模块化产品构型和信息系统,眼动与脑动研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等。 2.3协同开发与管理 多级协同项目管理,IPPD产品开发管理模式,TRIZ与技术创新管理过程集成,个性化客户需求管理体系等等。 2.4协同制造与配置 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集成平台,并行产品工艺过程设计,同化开发系统构建,基于MBD的集成式CAPP系统,交互式虚拟装配评估技术等等。以上相关协同创新设计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可以为工业设计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我省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由于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工业设计本科专业既可以从理工科考生中招生,也可以从文科加美术的考生中招生。近几年福建省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的招生量逐年增加。据统计,我省已有十五所本科院校设置有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专业,加上已经设置有工业设计类似专业的专科院校,单从我省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数量上看,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是,我省院校在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定位仍然存在诸多困惑,院校现有的学科组织架构壁垒比较严重,缺乏交流,影响工业设计学科本身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管理等学科集成和融合。培养目标对于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以及人才在工业产品创新过程的引领作用不明确,导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单一化、片面化和雷同化。一些学校工业设计教育只是侧重艺术设计,实质性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不够深入,忽视综合素质和学科集成能力的培养,使人才视野和综合应用跨领域知识的能力有限。调研表明,我省各校工业设计专业办学条件均有不足,教学实践性环节欠缺,学生跨领域能力较弱。通识性、跨领域的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在初级探索阶段,不能适应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当前从我省制造业企业和工业设计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许多工业设计应届毕业生改行从事其它专业的工作的现象,显现我省综合丨生工业设计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同时,福建省工业设计职业继续教育尚未充分开展。由于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如我省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约80余家,而上海、江苏、浙江都在300家以上,广东更是超过500家。而且,我省工业设计公司通常员工数都是在30人甚至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且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研发梯队不稳定,致使设计创新的速度慢和周期长。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工业设计职业继续教育的开展。跨领域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的缺乏,也致使我省工业设计公司的服务结构也不合理。体现在服务于消费类轻工产品的工业设计公司居多,缺乏能够服务于装备制造、汽车、15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装备企业的工业设计公司,而恰恰是我省这些行业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如果工业设计服务业不能与装备制造企业相融合,就拿不到大单,做不了大事业。因而,综合的跨领域工业设计职业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就成为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省工业设计公司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学科教育背景有局限,缺乏实践经验积累,缺乏对外交流。充分开展福建省工业设计职业继续教育,改革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突破工业设计师职业成长的并为我省工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4对跨领域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的、知识交叉的学科,在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上,需要有跨学科综合素质和跨领域融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要求具有的可分享的设计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企业不愿意吸纳一个只会画外观设计图,不了解结构和工艺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为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设计创新必须紧紧依靠跨领域协同合作,工业设计毕业生如果没有跨领域的综合知识和不擅长协同合作,难以担当创新大任。人才是创新的首要因素,培养具跨领域协同能力的工业设计创新才也需要院校、政府、企业协同发力。在院校,工业设计既然是一门综合的、知识交叉的学科,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要加强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管理等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和融合。从内容充实,方法更新、条件改善三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企业命题入课堂,让专业实验进企业。政府加大投人支持工业设计创新交流和竞赛活动,推动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政策引导企业与院校加大联合培养设计学工程硕士,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办学机构开展工业设计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工业设计师职称资格评定制度和人才激厉力机制,政府补助鼓励工业设计公司为制造企业提供基本的要素服务,以稳定和扩大工业设计公司的专业人才队伍。企业探索设立首席设计师制度,以引领壮大企业现有工业设计人才队伍,使工业设计创新主体的制造企业和工业设计公司成为工业设计高端人才的摇篮。创新人才培养新动力,推动我省工业设计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卢健涛 单位: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浅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创新: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 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其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当下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作业三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探索性改进方案。 关键词:工业设计概论 教学改革 创新 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工业设计本科教育的引导课程,承担着协助学生塑造专业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新的时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教育者有必要根据近年来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课程教学正在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通过寻找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策略,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创新,以提高课程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一、工业设计概论课程面临的新挑战 1.课程教学对象出现变化 工业设计在专业划分中从以前的文学转向工学,因为大类合科的教学要求,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工业设计专业产生质疑,缺乏兴趣甚至抱有转专业的想法,错误地认为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型设计课程,需要有绘画等艺术表现能力。他们在刚刚接触工业设计概论这门课时,表现出缺乏信心、学习不认真或积极性低下的特点,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 2.以往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工业设计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其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按照教科书的内容逐个讲解知识点,内容多且不容易记忆及理解,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课程教学中也缺乏师生的互动和教学反馈,使课程更加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3.时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更高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课程,培养自我创造力和科学的思维模式,是成为一名工业设计师的必要过程。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平铺直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扩散式联想。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工业设计概论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对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创新的探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规划工业设计概论课程重点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重点突出区分机械设计、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做到正确理解工业设计。教师应重点介绍大学四年的教学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设置,厘清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前后课程的递进式学习内容和每门课程的重点,便于学生制订自己未来的专业学习计划,做到有目的地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工业设计概论课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相关内容的视频,如中央财经频道的纪录片《大设计》、日本娱乐节目《全能住宅改造王》等,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便于理解,也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创新 工业设计必须遵从设计的法则,在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可以运用设计法则进行设计创新。为工业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可以依据三个方面的设计法则①:引导手册法则、意元集组法则、讲故事法则,并结合线上网络公开课与翻转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更加丰富。引导手册是一种利用已有的知识帮助人们理解新信息的教学技巧。基于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新的知识,可以运用说明型引导手册(图1);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运用比较型引导手册(图2),如在讲解工业设计简史时应用比较型引导手册。意元集组是一种把不同的信息集结或归纳成模块和单元,便于人们对信息进行解读和记忆的技巧。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知识内容非常多,但深入性不够,不便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体现知识的模块化信息,改变以往的编号形式,做到知识内容图形可视化,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图3)。讲故事法则是通过讲故事的人与观众的互动,创造出意象、情绪,从而实现对故事的理解。如,与知识相关的视频多以故事陈述的方式体现。在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生活情景融入知识点讲解,激发学生的情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讲解优化设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大学日常生活的一天,通过了解由于生活中的不便利而发生的小故事,提出优化生活日用产品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优化设计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3.课程作业的实践体验 改革后的工业设计概论课程作业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下收集、整理资料,通过讨论,以ppt的形式上讲台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问题的创新性想法。教师以学生的姿态与学生对小组作业进行讨论,并进行总结和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作业设计既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最重要的是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教与学的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结语 在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工业设计在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工业设计教育的基本任务必将经历从传道授业解惑向培养具有前瞻性的开拓型人才的嬗变。在这一过程中,工业设计概论课程必须通过持续性地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优化课程作业设计等,紧扣时代的脉搏,重点突出自身前瞻性与综合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抓手,塑造学生的基本专业思维模式,为工业设计后续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彬彬 万彦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浅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创新:工业设计创新与发展路径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如此一来,就需要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鉴于此,企业就需要加强产品设计创新,促使自身的产品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促使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一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从而使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对工业设计作用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对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创新思维的提高,增强创新设计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发展路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此一来,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的要求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促使企业产品就需要提高其质量,从而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创新显得十分重要。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其原因在于,产品的创新,必然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使得产品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此一来,工业设计创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鉴于此,本文对“工业设计创新和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1工业设计作用以及现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工业设计是企业生产必须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原因在于合理的工业设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进行合理的工业设计能够使得自身产品同市场上同一类型产品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从而有利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促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可以使得自身产品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在市场中使得竞争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如此一来,就需要企业加强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从而结合现有技术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促使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1]。如此一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得到有效的保障。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制造工厂,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制造能力差不多达到了顶峰。如此一来,就需要企业加强创新。企业只有将工业设计创新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机遇。对于机遇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具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度逐渐增加;(2)企业在运用工业设计时,能够促使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3)工业设计机构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国内外竞争的局面,有利于在竞争中不断谋求发展;(4)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建立,促使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到有效的增强。总而言之,工业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现阶段,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主要是体现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建设,促使设计以及技术实现有效的融合,从而有利于产品创新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2.1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架构 工业设计创新平台主要包括设计的思考、创新精神、技术研发以及设计能力的培养。全国设计公司可以通过创新平台提供更加有效、全面的信息指导。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工业设计创新平台,了解到一些产品在市场竞争实例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促使自身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2]。对于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构建生产、销售、学术以及研究相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对国家政策加以分析,同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的规划。不断进行自主开发工业设计研究以及创新,再加以生产活动,形成市场产品,同时加强与市场的相融合;(2)构建设计中心,如此一来,就需要完善相关设计创新管理规章制度。对创新设计知识产权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创新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大家的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2]。总而言之,通过创新平台的构建能够促使设计的创新发展更进一步。 2.2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通过一定的形式促进不同区域的工业设计创新的发展,一些发达地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带动周边的工业创新发展,从而促使各地区的经济实现协调发展。通过设计创新平台的构建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促使落后的生活方式被迫创新,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一些工业已经发达的地区对一些还未完善的地区进行劳动力、资源、能源的使用。促使欠发达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3提高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设计 现阶段,要想实现创新,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如此一来,才能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加入创新思维的应用,从而使得产品创新设计得到有效的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3.1创新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扩散,无形中促进了人们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工业设计首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此对于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设计思维的创新指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设计能力、文化的积累以及学习的综合表现。工业设计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设计思维的发展。 3.2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从学校教育开始,如此一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能满足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4]。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具体思维以及抽象思维,因此需要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思维进行一定的训练,促使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此一来,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就需要开展有关创新思维课程,对学生传授一些创新方法以及技巧,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今后一旦从事工业设计工作,就能够进行有效的工业创新设计。 4结语 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企业制造能力差不多达到了顶峰。如此一来,就需要企业加强创新。企业只有将工业设计创新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就需要对创新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加以认识,同时加强创新思维培养。 作者:余宇 叶晓宝 单位: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浅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创新:工业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摘要:根据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文章对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试图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精心设计创新课堂教学、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专业实习基地等五个方面来论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方法和途径如何有效的提高和培养。 目前,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教育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工业设计教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就工业设计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教育思想和方法相对不完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质量相对不高、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相对不完善等。工业设计的灵魂是创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工业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的创新行为,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意识、创新型能力和创新型人格的人才,是教育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根据我国高校中工业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从以下几点论述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人文素养 在教育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寻找多种答案,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辩,自由讨论,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有创意的学生,支持创意生发挥他们的思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2.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源于教师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构建互动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一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采取适合他们自己的常规教学方法,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行,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来逐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教师的教育观、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作为工业设计的教师,要不断充足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才能适应专业教育中创新发展的需求。 3.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根据目前国内各高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大致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又大致分为专业群技术平台课、工业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课、产品设计课、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课等。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业设计能力的系统训练实践,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工业产品的形式、功能、人与环境等要素的把握、理解、设计创造的能力。在训练实践过程中既有分步训练实践,又有综合训练实践,既有理论概念的渗透,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对于创新的要求,应当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 4.精心设计创新课堂教学 创新型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创新型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产品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对产品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情感的高度投入,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需要有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并能清晰的意识到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寻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通过上述内存动力的支持,能够达成目标的实现。 5.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专业实习基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引进企业项目,有利于解决企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推动设计项目与成果的应用,这也是项目化教学的需要。一个项目的引入,不是单纯的一门课程的知识能够完成的,需要几门课程的综合运用。如:某医疗器械公司需要研发一款中药的粉碎机,这就需要学生完成前期有关中药粉碎机的市场调研,初步确立方案,进行手绘粉碎机的外观,由手绘稿到三维产品建模效果图的制作,样品的制作等。这种项目的引入加强了师生设计成果与社会项目相结合,实现资源平台的共享,使学生体验设计师角色,实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总之,在设计教育中应该转变为“技能型、应用型”的教育模式,更新课程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提高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一定的科研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的科研与社会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作者:盛松梅 韩美英
传播学论文:探析网络电影流行的传播学 摘 要:该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阐释了网络电影的流行的四个特点:参与性、自主性、个体性和匿名性,及其所带来的个性的伸张与自我的释放,由此刺激作品的丰富,引发观赏的热潮等效应。 关键词:网络电影;传播;电影 网络电影,也称“网上电影”,顾名思义,是在网上放映的电影。但是,仅仅在网上放映电影,还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2000年5月,据称是全球第一部网络电影《量子计划》出炉。《量子计划》是全部数码制作,片长只有32分钟。2000年5月5日在全球首映。同年6月,好莱坞全数字影片《405:惊魂时速》上网首映。仅一周时间,便有25万人次下载观看了该片,尤其在与iFilm公司签约之后,《405:惊魂时速》更是创下了100万次下载的空前纪录。iFilm公司程序设计部主任称,《405:惊魂时速》堪称个人制作网络电影的开山之作。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色色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 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传播学论文: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摘 要 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 学术论文 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 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传播学论文:关于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的思考 【内容摘要】 国际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学科来源主要是传播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等,其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但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玄化、泛化、空化和术化等问题。本文认为深化国际传播学研究应从国际传播本体研究、国际传播史研究、国际传播“术”(技巧)研究及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传播;国际传播 一、国际传播研究的现实状况 国际传播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的、充满活力而又具有迫切现实性的新兴学科。 从国际方面看:国际传播的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国际传播作为一个学科在美国开始得到了承认。1971年,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率先开设了国际传播的硕士学位课程。70年代,国际传播研究走向国际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成立于1957年的联合国下属的教科文组织国际大众传播协会,于1978年设立了国际传播分会,作为其12个分会之一。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先后组织出版3本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1)、《世界交流报告》(1989)和《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1997)。1994年,国际传播分会开始出版自己的会刊《国际传播》,每半年出版一期。在每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大众传播协会的近几次会议上,国际传播成为最热门的论题之一。 与此同时,民间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在我们不完全的资料收集中,80年代涉及国际传播的书目就有十数种。如:《组织中的国际传播》、《国外新闻和世界信息新秩序》、《全球信息与世界传播:国际关系的新领域》、《二十世纪的国际新闻播报》、《传播的国际百科全书》等。90年代以后的研究著作更多。例如:《国际传播中的现实议题》、《全球新闻业:国际传播的历程》、《资本主义与传播:全球文化和信息经济》、《超越国家主权:90年代的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化:批判导论》等(以上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书目)。①笔者发现,国际传播的研究以美国领先,大部分的著作也多出自美国。这一点显然与美国是一个国际传播大国,掌握了世界传播信息量中相当大的比重有关。在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媒体集团中,美国就占了5家。② 从国内方面看:在我国,国际传播的研究可以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1982年传播学才通过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介绍到中国。同年年底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1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1985年复旦大学成立了高校第1个传播学研究机构“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1986年,在黄山召开了第2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社会舆论调查。经过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低潮,1993年在厦门召开的第3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确定了传播学本土化的方针,1995年在成都召开的第4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拓开了传播学更广阔的研究领域,1997年中国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调整,传播学开始被并入原来的一级学科新闻学,称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传播学20年的引进、介绍、研究和本土化、实用化过程中,国际传播是发展最晚的一个分支领域,直到90年代末,才在各个高校和研究所成立专门的教学与研究机构。目前在北京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研究所等几家为主的格局。在国内传播学一百多本著作上千篇文章中,有关国际传播方面的论著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目前,我们查到的国内以国际传播为题的中文书只有3本,一是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主编的《国际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二是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院长蔡帼芬教授主编的《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三是译著,即美国罗伯特·福特纳的《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有关的文章也不是很多。经初步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从大的方面讲,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的研究集中在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对外宣传与国际关系及对传播学的译介方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则集中在对策论、国外舆情分析、焦点问题报道等实用化内容方面。该研究中心出版了60期舆情分析报告并成立了阳光论坛,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笔者认为,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传播学研究还存在许多弱点,大致说来就是研究的玄化、泛化、空化和术化。所谓玄化是指在传播学的介绍、引进过程中偏重引经据典、直译许多国外名词而缺乏对文本的中介转换,造成概念混乱,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这门学科的清晰化和本土化。泛化则表现在研究的平面化,不界定学科边界,不限定学科内容;而是把一切现象都往传播学里面装,似乎一切人类文化现象都是传播现象,一切跨越了国界的信息交流都是国际传播,结果使研究目标无法锁定和深入。空化是我们过去政治化研究传统的延续,在缺乏实证研究、量化研究、具体研究、微观研究的基础上空发议论,有的只是生拉硬套某种哲学理论,结果背离了研究的科学精神。术化则集中于对策研究,一切以实用化为目的。当然,如果的的确确搞“术化”,那应该是先基础(术)、再理论(学)再运用(学术),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从乐观一面看,尽管存在许多弱点并且刚刚起步,但国际传播学仍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前途的新兴学科。恩格斯告诫我们,“历史过程中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③一旦社会上产生了某种需要,那将会比10所大学都更能推进研究的深入。国际传播发展的两大背景是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化、以及大众传播的兴起和传播分化。这决定了国际传播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已经而且必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国际传播学进行深入研究是时代的任务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传播学的学科来源 国际传播并非无本之木。其学科来源,大约有3个方面。 国际传播来源之一是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起源于40、50年代,成熟于60、70年代,并在80年代以后得到了巨大发展的新兴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有关传播学的英文著作就达4000多种。从体系上看,传播学研究包括传播定义,人类传播史,传播符号、过程、结构,传播方式和媒介,传播受众和效果,传播制度与控制,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传播学流派等内容。传播学本身就是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种学科的一门新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加入了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新元素。从理论上看,现在形成了注重研究过程、以实证为特点的美国学派和注重研究后果、以理论批判为重点的欧洲学派。传播学与国际传播的契合点主要在政治方面。日本学者鹤木真曾把国际传播定义为“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④另一个日本学者生田正辉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⑤由此而来,国际传播研究的重点在于国际传播内容的价值问题、信息与主权问题、文化霸权问题、信息全球化及国际信息秩序问题等方面。这些课题对国际传播中的宏观问题和理论问题赋予了较大的注意。 新闻学是国际传播的来源之二。它发韧于报刊出现后的18世纪,在19世纪末新式新闻的崛起中初步形成。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种种有巨大影响的新闻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开始融入了大众传播学,形成了新闻传播学。新闻学包括新闻学理论、业务和新闻传播史三部分。作为应用学科,新闻学的业务部分是一个更庞大的学科分支,大大多于、强于其理论部分。新闻学与国际传播的结合在于新闻的业务实践从一开始就包括国际新闻部分。 然而,笔者所见,国内学者包括新闻界对国际新闻的认识存在模糊不清、界限不明的现象。国际新闻似乎是指与国内新闻相对的那部分内容,即属于“国际方面的消息”那一类。同时,面向国外的新闻报道及其他传播活动则被看作是对外宣传。其实,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国际新闻应该指跨越了国界的新闻,并不仅仅是来自国外的新闻,也不仅仅是对外宣传,而是双向互动的新闻。 从历史上看,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中,国际新闻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大众报刊兴起后,国内新闻、地方新闻逐渐夺走了国际新闻的地盘。但是即使在新式新闻到达顶峰的19世纪末的美国,国际新闻仍然稳定地占据着相当大的新闻比重。随着20世纪初世界体系的形成,国际新闻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有时稍有增减。⑥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国际新闻,实际上属于国际传播范畴;而且可以说,国际新闻是国际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际新闻的认识,是国际传播学出现的基础。在新闻史中曾出现过政党报刊、言论纸向大众报刊、新闻纸转变的过程,在国际新闻传播的历程中也同样遵循这样一条轨迹。在新闻史早期,国外新闻报道主要发生在民间(即传播者主要为民营办报人)。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际社会的形成与竞争的激化,国家开始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传播者,国际新闻开始明显地表露出其政治性和实用性。这时国际新闻的首要特征就是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国主动认识并开始运用国际新闻进行宣传的重要时期。一战以后特别是二战之中,这种认识和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冷战时期,这一传统得到了延续。到了20世纪末,国际新闻的宣传特征才在表面上有所减弱。 总之,国际新闻是新闻学与国际传播的结合点,其重要特征表现为政治性和实用性。英国新闻界泰斗北岩勋爵曾任英国一战时期对德宣传总监。传播学的创始人拉斯韦尔早在1927年就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早在1931年出版的关于国际传播的两本书《国际传播:美国的态度(Calrk, Ke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American Attitude, NY1931)、《国际传播:语言问题论文集》(Herbert NShelt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 Symposiumon the Language Problem, London 1931),也都涉及对外宣传问题。于1984年出版了第一部中文《国际传播》专著的台湾学者李瞻本人也是一个新闻史学家。由于国际新闻只是新闻中的一个现象,对外宣传是一个实际操作问题,加之新闻学本身又是一个实用性的学科,所以在新闻学的论著中,鲜有详论国际传播者,有的也只是强调其宣传功能。所以从新闻学演化而来的国际传播研究,其侧重点主要在“术”的研究,即宣传技巧、效果以及对策研究。但是按现在我国的学科分类,国际传播要在新闻学和大众文化事业中去查找,这虽能表明国际传播与新闻学的渊源关系,但严格说来这种学科界定并不科学,也不太符合现实需要。 国际传播的来源之三是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最早就是国际政治学。一战以后政治学由传统的历史比较分析转向现实主义政治,于是国际政治学逐步转化为国际关系学。20年代后,现实主义政治学占据了主流。二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滥觞,国际关系学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了。国际关系学包括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现状及控制、国际关系理论等几个方面。国际关系学是一门“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预见、评价乃至控制国家间关系和国际现状”的学科。⑦它包含两个研究层面,一是双边和多边层面的国际关系,二是宏观国际关系体系。国际关系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作为国际基本行为体的利益、力量、外交战略,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关系的体系与结构、动力与控制及演变和预测等。国际传播在国际关系的微观和宏观层面都是重要因素。西方国际关系学者是在60、70年代开始从国际关系角度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这一时期行为主义在国际关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行为主义试图从可观测、可控制的国家行为出发,建立一种“精确”和“科学”的国际关系学。创造了国际关系学分析模型的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在6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中,建立了国家外交决策系统和国际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其中大众传媒和民间舆论传播的通讯交换和控制在这一模型中占据重要地位。罗伯特·诺斯则在国家间信息传递的媒介模型之上建立了内容分析和决策心理分析理论(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1967)。所谓内容分析是总体分析,就是通过对大量的国际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和分析,直观地把握国际体系;所谓决策心理分析则是个体分析。理查德·梅里特着重在国际传播的过程和内容方面做文章,建立了包括政府行为体、非政府行为体和文化交流在内的国际传播三元交叉模型(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72)。⑧后来,一些学者进行了不少媒体与外交、舆论与对外关系的专题研究,创立了“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研究领域。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这两个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搭建相互关系(如台湾学者周莉音《国际关系中国际传播之角色》,黎明文化公司1985),但总有些缺乏深度、缺乏理论贯通性的感觉。在近年来从国际关系学角度进行的国际传播的研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国家行为个体、国家力量及力量显示方面,有人认为传统的国家力量研究,其定量分析仅仅集中在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实力和贯彻目标的意志力几个方面是不够的;应该而且必须加上国家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扩散及控制,因为信息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二是在国际关系整体及全球化问题方面,有人认为必须加入国际传播因素。在当代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如果缺乏国际传播体系,那是非常不完整的,因为国际传播体系也是国际关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际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国际传播,能为我们从理论和实际、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理解国际传播提供不少有益的帮助。 从以上国际传播的3个学科来源看,国际传播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它与上述3个学科都有渊源关系,又不完全直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其多学科性、交叉性恰恰符合当代社会科学综合化与学科分化的一般趋势。 三、深化国际传播研究的思考 对于深入推进国际传播学的研究,我们认为至少有4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国际传播的本体论研究、国际传播史的研究、国际传播“术”(技巧)的研究及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 国际传播本体论要解决国际传播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国际传播的定义问题。我们可以说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系统的运行”,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研究“国际间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系统运行”?我们可以说新闻学研究“对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是“对新近变动的国际事实的传播”,或者说是“对新近变动的事实的跨国传播”?我们可以说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和演变规律”,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是研究“国际传播体系的运行和演变规律”?应该说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未必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现实。 在传播学的体系建立过程中,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个W的体系模式很有创建性,为传播学界所广泛接受。但实际上国际传播在每个W的具体定位上都存在分歧。如在传播者方面,有人认为应该主要是指国家或国家的组织,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有影响力的个人,还有像梅里特,则提出了三元模式。在传播内容方面,有人认为主要是指国际新闻的传播,有人提出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三分法,还有人则认为应该包括一切信息。在传播工具或渠道方面,有人认为主要是指大众媒介,而且重点是电子媒介;有人则认为应包括人际交流的一切方式。在传播受众方面与在传播者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样,有人认为应该有特定的传播对象;有人则认为凡是面向国际社会的传播都是国际传播;而所谓国际社会,就是没有国界的社会。与上述诸方面相比,可以说国际传播在效果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多,而且效果研究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同样在这一方面,“公共领域”理论、制码解码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文化霸权”理论都在大行其道。很明显,只有对上述的分歧和争论进行梳理和明确化,才能建立对国际传播的本体论认识。 国际传播史是对国际传播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综合性。恩格斯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科学,这就是历史学。一切现代社会科学都是从历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切现代学科的建立都离不开对该学科所探讨的社会现象的历史考察。对国际传播的历史考察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而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关于国际传播的起源,有人从国际关系学角度出发,认为国际传播始于16、17世纪近代国家的出现和国际关系的起源,这种说法忽略了传播业的内在发展。有人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认为国际传播源于1835年哈瓦斯通讯社的成立和电报的出现(李瞻《国际传播》1984,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2000),这种说法又忽略了在此之前报刊的作用。还有人则从国际政治角度考察,认为国际传播发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战时宣传,这种看法显然比较狭窄。在众多新闻史著作中,有关国际新闻史和国际传播史的研究不受重视,往往被挤在对外宣传的角落。实际上,考查国际传播史的起源与发展应考虑其本身内在的规律,并应综合社会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国际传播技巧主要研究国际传播现状和对策论方面的问题,也是国际传播学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应该包括世界传播体系的框架及运行机制、国外重要媒体介绍、媒体信息的分类及量化、舆情分析模式、媒介事件与报道技巧、传播者形象与传播效果、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方面更需要重视的是观念的变化,应从政治宣传的角度转换到报道和经营的角度,注重对象研究,收听率、收视率的研究。再好的宣传没有听众和观众只能是空谈。目前世界信息秩序不均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除了经济技术原因外,经营方式和观念的落后恐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最后,建立国际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一项不断带有总结性意味的工作,也是国际传播能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或问题研究而生存发展的关键。它所包括的内容至少有对国际传播的本体认识、研究对象和目的、带有理论抽象性的国际传播史和现状分析、国际传播各种理论介绍、国际传播体系的运行及控制、国际传播技巧概述以及国际传播的未来发展等等。只有搭建起科学的理论框架,国际传播学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平台,从而在众多的分支学科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传播学论文:从传播学视角浅析手机媒体的公共信息平台作用——基于对厦门PX事件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传播学 手机媒体 公共信息传播 厦门PX事件 【论文摘要】:手机媒体开始作为大众传播工具逐步走向公共信息传播的历史舞台,在2006-2007年度的厦门PX事件中手机媒体的公共信息传播表现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探讨手机媒体在厦门PX事件的不同发展历程中所体现的特点和作用,揭示手机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平台的潜力和优势,为开拓民意表达和政府信息寻找一个崭新的渠道。 近年来,手机媒体迅速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已经逐步走向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历史进程,从而成为新兴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 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信息社会”成为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而“信息时代”则是指社会个体在生活、工作中可以及时得到所需的所有信息, 这样的社会可称之为“充分告知的社会”( sufficiently informed society) 。[1]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需要好的制度, 还需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保障。 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到“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崛起,公共信息平台逐步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尚在争议中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也因其强时效性、信息落点明确、交互性等特点开创了民主社会意见表达的新渠道和官方与民间良性互动的新方式,当仁不让的成为“信息社会”公共信息平台的有力承担者,尤其是在近些年来一些突发性公共信息传播的表现来看,手机媒体的应用将成为实现“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们将从传播学的角度,以2006—2007年的厦门PX事件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公共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作用和特点。 一、手机媒体与公共信息传播 手机最初的功能只是通话的工具, 是人际交流中重要的传播媒体。然而, 随着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逐渐显现出大众传播的性质和特点。时至今日, 从人数来说, 全国已经有超过4.6 亿的手机用户。[2]从技术来说, 手机也已经昂首进入了“3G( 3Generation) ”时代。3G 手机是手机发展的国际化趋势, 它能够轻松完美的在手机上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Web页、电子邮件、实时影像、实时语音等各种多媒体功能。3G手机堪称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 它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诸多特点, 同时还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便携、互动、定向。因此, 有学者将手机定义为多媒体的、交互的, 可以随身携带的大众媒体。[3] 手机媒介基于其锁定目标受众精确,信息抵达率高,传播速度快,可信度高等特点,实现了新闻信息在社会中的迅速传播。因而,在传播学视野中,我们将手机定义为有意识的或专业化的传播者,以多媒体为表现手段,向特定的或数量众多的对象大规模传播信息的电子媒介。[4]伴随着使用人群的扩大和功能的多样化,手机突显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的传播特点,建立起独特的信息传递模式。 从手机媒体的产生到手机媒体的逐步发展,它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在公共信息传播领域的作用开始逐步为人们所认知。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伊拉克战争爆发、非典疫情蔓延,许多人出于及时获得信息和远距离交换声像的需要,普遍使用手机短信,并将数码摄像机(DV)与网络传播结合起来使用。从那时起,一个主要用来说明手机媒体的新名词“第五媒体”便在我国迅速流传,手机媒体开始被看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后正在兴建的公共信息传播高速公路。 2007年3月起所发生的厦门PX事件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PX原指厦门海沧二甲苯(Para-Xylene)化工厂,其延伸意在于该种化学元素对厦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厦门和邻近区域人民所构成的健康危害。然而,随着事件的近一步发展,PX被解读为“保护厦门”(Protect Xiamen)的第二含义。在此事件中, 政府决策与民意表达这两个因素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当官方信息渠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不足以满足信息需求及传播需求,而“第四媒体”互联网所谓的“完全自由表达”也受到了限制和质疑的时候,手机媒体成为了公共信息平台的承载者。 为传播学者所关注的是,在厦门PX事件中,不仅民间力量的大声疾呼选择了将手机媒体作为其民意表达和广泛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作为官方力量的厦门市政府从最初的信息解释、与民间力量的沟通、组织民意调查以及项目缓建的暂时决定到将化工厂迁至漳州古雷半岛的最新决策,也都选择了将手机媒体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 通过解析这一事件的发展进程,我们将对手机媒体所起的作用进行梳理,可以看到这一公共信息平台对于建立官方和民间的良好互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为公共事务的民意参与、社会动员以及纠纷解决、失误救济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样本。从而体现出手机媒体在应对公共信息传播中的特点和优势。 二、从厦门“PX”事件中的不同阶段,解析手机媒体在公共信息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传统大众媒体的失语及原因 2006年5月起,居住在厦门市海沧区大型楼盘——未来海岸的业主们开始发现“未来海岸”成为了“味来海岸”,不远处开始飘来浓重的酸臭味。业主们通过询查惊讶的发现,在他们的居住区旁边将形成一条庞大的石化产业链——一座年产80万吨的对二甲苯(Para-Xylene)化工厂将开始兴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运用QQ联系和团结附近户主,在当地的两家房地产论坛上不停发帖以示抗议,但帖子一发出去就被立刻删除了。他们随即向海沧区政府和环保局发去投诉信,无效。2006年7月他们给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寄去投诉信,得到了《关于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及配套工程项目的核准的批复》。与此同时,他们还拨打了多家媒体热线但答复均为不予报道。随即,传统大众媒体开始“一边倒”的为政府及企业辩护,宣传“PX无害”的环评观点。 根据大众传播学中对于媒介控制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和政府的媒介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其中包括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5]在厦门PX事件中,业主们的呼声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集中表现在传统的大众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不予报道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因与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从属联系:由政府领导、受政府监管。因此,必然将保证在舆论导向上与政府的高度一致。反而言之,当政府的决策和管理出现了失误和漏洞时,传统媒体不能够及时的表现出监督和纠错的能力,即使该能力得以发挥,也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则较多的体现在房地产网站和相关网站上,当标榜“自由表达”的互联网也受到了牵制和束缚的情况下,“意见的自由市场”成为了虚幻的“乌托邦”。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引以为傲的“把关人”则成为了制约言论自由的樊篱,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取舍过程中,传媒组织所形成的“关口”也成为了迎合主观的报道方针,舍弃和拒绝某些新闻素材的关键之所在。 2、手机媒体的运用开创了新的媒介格局 在传统的大众媒体集体失语,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也受到严格限制:禁止或删除反面意见的情势下,手机媒体成为了“自由”及“自主”发言的唯一渠道,成为实现“言论自由”的唯一手段。当民意诉求再次陷入困境的时候,短时间内一条短信的广泛传播引发了该事件的关注升级,“百万市民共发一条短信”导致PX事件迅速走向白炽化。“知情权”(与表达权)的冲突引发了官方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对峙。 尽管早在两会期间,就有《中国经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厦门PX项目提议迁址一事做过报道,而舆论的强势则肇端于2007年5 月28 日前后,厦门市民手机里突然出现的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这种巨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一百公里以外开发,我们厦门距此项目才十六公里啊!⋯⋯” 由于短信内容事关自身的健康和安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这一信息在厦门市民间不断转发、流传,据称有百万厦门人收到并传播了这条短信。尤其在当地媒体传达着同一个声音,为PX 项目的合理及合法性做竭力的申辩的时候,手机媒体成为可以容纳异议和争辩的重要场所。希布坦尼的研究表明,有关危机和谣言的传播会对之产生影响,“尤其在媒介来源被剥夺或减少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将导致人们更积极地去从非媒介信源寻找信息” 。[6]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信源成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报刊、广播、电视事实上是和人分离的, 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 实际上是把人给“淹没”的。手机媒体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在时空中的无缝连接, 让人感觉拥有和控制媒体的能力:媒介既不是和人分离也不是主宰人, 而是“ 人的延伸”。[7]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完全以个体为中心构造的媒体,在传播公共信息中体现了突出的优势,如:(1)传播主体的自主性。当其他媒体面临壁垒和被动时,手机媒体的自主性则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传播,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的延伸”。(2)高度的便携性。手机媒体与人之间几乎相伴相随的密切联系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这也实现了手机媒体所传递信息的高时效性。实现了人与媒体的高度合一性。 正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信息传播进程中,手机媒体的应用推动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另辟蹊径,开创了民意表达和舆论力量显示的新途径。 3、“意见领袖”在手机媒体中的力量显示 在这一事件中以人大代表曾华群为代表的公众舆论、以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赵玉芬为代表的专家意见、以连岳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和倡导言论的作用都体现出了在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中“意见领袖”同样非凡的力量。而更为重要的是,“无名氏”通过手机媒体完成了信息传播以及民众组织的行为。 两会期间,105位政协委员(包括人大代表曾华群、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赵玉芬)齐声呼吁,联名签署了“关于厦门沧海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而这一消息和“议案”的详细内容则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媒体进行了民间传播。专栏作家连岳通过连续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呼吁厦门人打破当地的信息封锁,展开自救。而著名的“厦门市民12条”也是通过手机媒体进行广泛传播的。当所有的积极力量开始着力于冲破信息防线时,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领袖”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这场革命的急先锋和领导者。 6月1日,当几千名厦门市民汇聚在“散步”现场,以“有纪律、无组织”的温和游行示威行动表达争取权利的决心和凝聚力时,厦门市民、乃至全国更广大地区的民众,表现出了完全具备推行更充分民主政治必须的公民素质。而这次大规模的“散步”活动也是在手机媒体的平台之上,由无数“无名氏”推行并号召的。 在12月中旬举行的厦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座谈会”中,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厦门市民踊跃发表了理性而专业的意见,让人们见识了惯为官方忽略的民间智慧。在此背后,是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公共搭建的交流和互动平台,削减了“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阶层距离,从而实现了“智慧”与“力量”的联合。 4、手机媒体的信息传递有效性 手机媒体信息落点明确,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手机的私人拥有使手机媒体传播信息论点明确, 可以直接关系,从“百万人同发一条短信”和“六一散步”事件的高号召力中就可见一斑。 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对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具有一定作用,但信息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被接受或吸收,即信息有效性,则取决于它与特定受众之间的匹配。[8]手机是私人工具,在十分相知的人们之间最能发挥功能,因此,传受双方通常依附于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或原有人际关系的延伸) ,这种非制度性传受关系使得其可以跨越大众传播中存在的社会障碍和心理障碍,具有高可信度的心理优势。而手机媒体的传播活动又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和可控性,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这也是手机传播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它大幅度地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可信性(credibility)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第二是专业权威性(expertness)。[9]在厦门PX事件中,手机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重要传播平台,恰好具备了“信源的可信性效果”的两个要素。手机媒体的传播大多具有社会关系的相关性或者身份的可识别性,在“传播者的信誉”上具有别的媒体所不具备的亲和力,而“意见领袖”尤其是专家学者的介入,使“专业权威性”得到了最广泛的信赖和认可。 手机媒体所进行的传播活动还具有反馈及时、互动高效的特点,这一特点加剧了信息传播者之间的意见交换,形成了“意见的自由市场”,从而有利于达成共识,形成“舆论”。 5、手机媒体所开创的自由表达空间 当政府运用各种媒体表达一方观点,如:《厦门日报》等重要大众媒体发表相关评论、政府公开网站的通知、公安局公告和政府发放的宣传册等方式企图压倒反方观点时,手机媒体打破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实现不同声音的意见表达。 手机的普及创造了打破信息垄断格局的可能性,信息工具向个人手中转移,手机用户个体的交流空间日益延伸为社会信息交流的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播格局。而如果“去中心化”的个体“众声喧哗”,无疑将动摇传统大众媒介的权力基座。[10]在厦门PX事件中手机媒体信息的迅速及大量扩散表明,手机短信虽然“同样不具有大众传媒的权威性,但其传播途径沿着扩展了的人际传播网络进行,具有较强的说服性,而且由于发送效率增加,一个信息接受者可能收到多人发出的相同信息,更增加了信息的感染性。”这也警示了如果大众传媒与大众社会自我绝缘,最终将难以胜任媒介公共产品所应有的职能。 在“散步”事件之后,厦门市公安局迅速做出反应,要求游行组织者三日内自首,否则追究刑事责任。同日,《厦门日报》发表名为《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评论,厦门的其他媒体也相继动作,发出反对信号。 当代表社会普遍声音的传统大众媒体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的时候,当 “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少数”或“劣势意见”产生压力的时候,“沉默的螺旋”却失效了。这是由于手机媒体信息的传播者身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而保证了意见信息的独立性和持续性。 6、民间及官方运用手机媒体所做的“议程设置” 随着关于“PX有害”的短信在以厦门为中心的区域内广泛、迅速的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厦门市民为核心的公民维权意识开始萌发,人们逐渐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并形成了反对在海沧地区建立化工厂的共识。 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以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1]5 月28 日至6 月8 日期间《南方都市报》、《成都商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对厦门PX事件做了相关的报道和评论,手机媒体也传达了与这几家媒体较为一致的公共信息。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特别是新闻、时事与评论的生产有能力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于一系列获得解释与受到限制的、经过选择的问题,同时忽略其它的问题”。[12]在与厦门PX事件相关的手机媒体消息中,人们的目光开始集中于“环保”和“民意”这两大主题。从而引发了政府和民众关于民主政府、议事程序、决策论证和媒体沟通的共同思考。 否认剧毒传言,平息舆论纷争是官方议题建构的两大主题。官方机构通过运用手机媒体进行公告和声明,随时通知关于项目决策的相关信息和论据,掌握在手机媒体上的主动权,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打破手机媒体上的单方面信息传播,以信息的对等和客观尽量争取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手机媒体在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手机大大拓展了现代人的生存空间,社会中离散个体的多元化和“去中心化”进一步消解了“大众”的概念,提供了媒介使用者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可能,传统传播中“中心—受众”二元结构因而受到了深刻的影响。[13] 在手机引领的交互时代,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因交互而得到改变,进一步促进了传播格局的变迁。传播权的普及有利于公众得到更多更全面且多元化的信息,并能向公众传达自己的意见,更主要的是,它意味着公共信息政策的相应变革。 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大众传播平台上传播控制与传播层级的划分。手机的信息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际传播的基础上,其私人化和隐秘性的本质使得信任度高,传播效果明显。而互动性则使用户既是接收者又是传播者,单向的传播方式开始转变为网状的交互性模式。参与式的信息交流环境使手机用户处在信息传播权与信息接受权平等的位置上,而传播权的普及有利于公众能够得到更多全面的多元化信息,品头论足、针砭时弊都变得简便可行。这些优势使手机在行使大众传播的模式时必然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手机建立起了一种平面化、无层次、无壁垒的传播环境,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层级划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如国务院各部门公开发言人名单及包括手机号码在内的联系方式,“市长短信”的出现,不仅代表着原本高不可攀或者隐秘的社会管理层级走向社会公众可以触及的领域,同时意味着迅速沟通的契机,一种公众信息至下而上,快速流通渠道的建立。[14] 基于手机传播的特性,手机信息平台在引导舆论方面,比传统媒体更人性化,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他大众传媒的不足。手机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也并不只局限于特殊时期、特殊事件时的运用,事实上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制度化建设推动政府工作的改进,特别是政府的信息公开,促进信息社会的健全。 而手机平台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也必然会向移动电子政务方向发展。移动政务意味着公众也可以在各种场合利用移动通信终端随时办理各种事务。有专家称,移动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一个“充分告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目标,而被充分告知的个体,还有责任做出自己的反馈,对政府的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15]作为一种高互动性、高参与度的媒体,手机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其功能显然不是单向地提供政府信息,它也可成为公众意见的一个汇聚渠道,一个民意的调查渠道。 如果可以充分开发手机公共信息平台的互动功能,那么,不仅可以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也可以促进社会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这种作用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但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工具,也逐渐显露出自身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如:“把关人”功能的弱化所带来的信息权威性和可靠性的质疑;手机大众传播信息的定向性违背了人际交流对于“安全”和“隐私”的需要;“手机病毒”和“手机流言”也是削弱手机信息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总之, 对于手机媒体, 我们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有效监管,使这一媒介成为传播公共信息、建立官方和民间的良好互动的渠道,在实现公共事务的民意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失误救济、维权活动中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体现出手机媒体在应对公共信息传播中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服务。 传播学论文:浅析从传播学角度浅析影视文化对社会文化的重构 论文关键词:电视剧《手机》 影视文化 社会文化 重构 论文摘要:社会文化重构是受到大众传播冲击的普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影视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为强烈。本文以电视剧《手机》为例阐述剧中传播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主张受众在观看电视作品时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影视中传播的文化,以便更好的去构建社会文化。 电视剧版的《手机》热播后,使得信任危机、谎言、工具奴隶、文化工业等等引得受众再次思索,同时一些剧中一些“经典”的台词,比如“囤”、“很牛彩”、“没我扛不住的事儿”“要做一个好人不难,但是要做一个不说谎的人,难”、“男人出轨,女人出门,这就叫中年危机”、“人在江湖飘,手机是把刀,有些电话就是不能接”等等再次成为为生活流行词汇。 电视剧版《手机》是对电影《手机》和小说《手机》的再次诠释,也是一种文化重构的过程。文化重构,即对于已有的某个文化现象的再加工,也是人们对于已有的文化现象的再次认知。视觉时代意味着所有视觉的表达方式都是对世界的重述,重述或重构的含义是指向视像与事实世界的关系。电视本身重构的话语方式和表现力使它成为世界的最真全面且富个性的观重述与传播者。现代大众传媒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不自觉地将媒体所营造的环境当做了解世界的重要参照,尤其是电视剧中的一些“真实”剧情更是人们了解“现实”的一种重要途径,人们在收看电视剧过程也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一种思索的过程,我们以电视剧《手机》为例浅析电视剧中的人物和所传播的理念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电视剧中,严守一主持的“有一说一”是一个受欢迎的电视谈话节目,“真诚的沟通”是这一节目的宗旨。镜头面前的严守一在受众的心目中是个有知识和文化的主持人,而生活中的他则成为一个现代工具手机的奴隶。在观摩严守一这个角色时候我们是作为电视剧里人物的旁观者的角度来解读的,“有一说一”的受众是把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下的严守一和客观现实中的严守一混淆起来。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大众媒体去了解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大众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手机》中的剧情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但是也有力的用隐喻的方式暗示定义了现实世界,仿佛剧情诠释了现实世界存在的现象,这就使得我们按照“剧情”作用于现实世界,去翻查手机、对婚姻充满恐惧、甚至觉得谎言充斥着世界。影视剧中表达的虽然反映了客观现实的一些现象,但是同时受众对电视剧创造的影像世界作出了客观反应,深深地影响了客观现实存在的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构建。 费墨,“有一说一”策划人,他坚持做有深度的节目,坚持传递主流的价值观,不愿趋附权势和大众口味,坚持精英文化传播。费墨作为“有一说一”的策划,也是把关人,话题、问题和语言由他编辑,严守一表达的大部分是费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节目背后的集团由于经济驱使和收视率的压力,让严守一和费墨把“有一说一”变成娱乐性节目时,严守一选择了屈服于权势和现实,而费墨选择去别的节目讲国学,结果是费墨得到了爱戴,而严守一因绯闻和收视率等原因,被他的媒体组织和受众所抛弃。在我看来,费墨是一个在文化工业时代并没有被完全异化的一个人物,他想通过大众媒介这一平台来影响大众,来引导主流文化的传播,想解除商业化社会中人的社会主体价值失落的惶惑。今天,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现代传媒在为人类提供更多信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以像剧中“有一说一”这样的节目提供的话题、理念、价值观等等一系列传达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思考方向和价值理念,对受众的生活和文化有重大的影响。 牛彩云,剧中一个特别出彩儿的角色。一个从农村出来没有任何特长的女孩,怀着明星梦来到北京,穿着和妆容夸张地向明星靠拢。牛彩云去考电影学院时,引以为豪将一个生活中的剧情(她和他妈妈吕桂花以及于文海卖饺子时候被城管人员逮到,牛彩云用哭和撒泼的演技骗过了城管人员)搬到了考场,却没有考上。她的妈妈吕桂花说:“喜欢戏的人,如果真干了这行,那就得把戏和生活分开,演戏是演戏,生活还是生活”。这样一段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在大众传媒参与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能分清戏和生活吗?在牛彩云的理解当中,明星要带大墨镜要有博客,明星的生活应该和电视上塑造的那样光鲜亮丽,但是当最后明白了什么事演戏,什么生活时,真实爽朗地说出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一个土的掉渣的人给观众深深一击。大众传播媒介混淆了现实与媒体提供的“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大众对现实感知变得愈来愈混沌和麻木。牛彩云的明星梦和开通博客的行为也让我们联想到,娱乐化趋势的今天,一些年轻人希望通过选秀和大众传媒的平台迅速实现梦想。电影电视明星是电影电视产业利益、大众传播媒介、偶像崇拜和大众审美尺度等综合相结合的产物,他们是普遍社会心理活动的外化合象征。观众对意义的解码活动有赖于某种反复进行的消费模式,即一部又一部地观看由同一演员露面的影片或者关注同一个人的大众传媒塑造的形象。牛彩云不停地找露脸的机会,比如去试镜、串场儿、参加“有一说一”选秀、开博客等,这样的一系列行为说明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的重要平台,也从一方面说明大众媒介提供的影响力对受众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对受众的文化层面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手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现实负面生活的反拨,这部电视剧用逼真的生活场景营造了一个类似现实的“真实生活”,在传达的过程中,包括了小说作者的思想,导演的、演员的演绎还有镜头的选取等等,它的每个切面都想表现出与生活的相同之处,同时剧中加入的幽默的成分更发人深思,剧中传达的社会道德、知识、社会规范等等,在潜移默化中会被模仿和认同。电视文化理论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即电视信息的“拟真性”导致了观众将电视信息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的真实,大部分人会相信电视剧中画面真的存在,进而也会相信画面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电视剧虽然是虚构的,但它往往可以按照“可能的社会”的标准塑造一个近乎完美的意识形态观念。,众可以从人物角色的解读,从中吸取人物生活经验并用于现实生活中,但是也希望受众在解读电视剧人物和剧情的时候,用一种理智的态度去对待,从而有助于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文化的建构。 传播学论文:浅谈以建构跨文化观为旨归的跨文化传播学教育探议 论文关键词:传播 跨文化观教育 运行机制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传播专业学生应拥有的跨文化观在其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探索建构跨文化观教育良性运行机制,引导传播专业学生形成科学跨文化观,以合理而有效的交往形式优化自身生存状态,迎接跨文化交往时代的挑战,最终完成肩负的传播使命。 教育无论其自身发展还是其所涉及到的对象的发展都是动态可持续的,都应当有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来保证这一发展趋势,传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观教育亦不例外。传播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播更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跨文化观与跨文化观教育 根据笔者的检索结果,类似跨文化观念、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思维之类的表述散见于各类刊物,但学术界目前尚无“跨文化观”这一明确指称,笔者迄今只在郑庆庆的《站在边缘的女勇士——对汤婷婷〈女勇士〉的跨文化观读解》一文中看到了这一表述,但该文未对此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只在文中将其归结为“通过平等交流与对话、互补互通、和谐相处的跨文化交际思想”。很显然,这里的跨文化观被简单地等同于跨文化交际原则或意识了。这里,笔者试对跨文化观(intercultural concepts)概念定义如下: 任何一个人类个体在与他者(个体或群体)接触或交往的过程中,为达至交往的和谐目标而逐渐习得并逐步确立起来的一种观念形态,由此确立该个体对于它文化的态度,形成其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本文将跨文化观教育界定为: 跨文化观教育(education on intercultural concepts)是对某一文化(acertainculture)的受教育者进行的对于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态度等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或实践活动进行,并通过家庭、文化机构和各种传播媒体等社会教育途径开展,以此引导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理解异民族文化,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跨文化态度,具备有效的跨文化认知、比较、取舍、对话能力,尽可能遏止跨文化对抗(尤其是战争形态跨文化对抗)的出现,建构和谐的跨文化交往社会,保护与促进人类文化丰富多彩的多样性共存,促进人类不同文化的和睦共存与相互学习和借鉴,倡导跨文化交往致力于走向注重人的终极关怀的和谐层面,促进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最终实现由构建和谐社会走向构建和谐世界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见,跨文化观教育主要涉及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教育活动,也包括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教育活动(即多元文化教育或跨民族文化教育),并延伸至同一国家内不同社会群体文化之间的教育活动。跨文化观教育的立足点在于使受教育者确立起一种理念——态度——能力三位一体、持续发展的动态机制。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跨文化观教育应当是跨文化传播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传播专业学生跨文化观的建构 关世杰教授在其题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的文章中指出:今后十年我国与世界国际传播强国的差距不在传播的硬件,而在传播的软件。人员素质是关键,在外宣人员素质中,跨文化传播的素质是薄弱环节。 (一)批判继承借鉴,提高跨文化价值判断水平 列宁曾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文化发展史也证明:继承借鉴是手段,革新创造是目的,没有继承借鉴,革新创造就失去了条件;而没有革新创造,继承借鉴就失去了意义。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既是宇宙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历史局限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同今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全藕合。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现代,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更新与升华,消除自身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内容,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生。说:“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把立足于本国实际的继承借鉴看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这一深刻见解为在跨文化观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提供了思想指南。 中华文化在其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难免有封建文化的杂质混杂其中。因此,它既有光辉灿烂、催人奋进的一面,也有沉滞抑郁、腐朽落后的一面。这要求我们分清精华与糟粕,经过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原则批判改造后,使之向现代转型,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血肉。传播专业学生在分清本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同时,还应增强对异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鉴别力,从而在跨文化交往实践中,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迷失自我。 (二)推动文明对话,形成文化认同的有序机制 社会哲学认为,对话以人类相互交往、沟通、理解的实践旨趣为导向,目的在于通过对话,培植社会共识,形成主体间性,从而促进社会的有机团结与有机整合。“对话重视对话者之间的理解,并以理解作为进一步对话的基础。理解被视为解释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和重构过程。”理解也是一种情感和生活的再体验,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生活的同时,也体验着自己的丰富人生,因为理解他人总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进行,总是与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密切联系。 因而,基于平等、尊重态度,以交往、沟通、互动为实践旨趣的传播专业学生跨文化观教育,一方面,将促进未来传播人按照社会需求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按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利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必将有利于社会以发展的视角来理解大学生,进而使社会发展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在开放的世界背景下,构建新时期的传播专业学生跨文化观教育,就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突出本国特色和适用性,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性,符合国际规范和时代潮流,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有利于未来传播人的社会化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以制度和规范来引导其跨文化观的发展与更新。 传播专业学生跨文化观教育要立足于国际战略,培育学生的国际眼光。要着眼于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热点问题和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在世界变化中审时度势,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一个国际参照,就能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学习,积极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以此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为自己的最大光荣、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最高认同。这种认同自然是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结果,其核心是理解,强调的是心灵沟通与视界的融合。 (三)不断创新发展,增强中国先进文化的感召力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看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应对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挑战,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文化综合创新,第一次是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华文明古典定型期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结果是形成了以老子、孔子、孙子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三大源头,完成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整合创新;第二次是一千年前后的两宋时期,通过儒释道三家文化近千年的磨合、交流、冲突与融通,最终实现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综合创新;第三次则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阶段性的综合创新成果,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过程尚未完结,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合与创新正在继续。 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文化不断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根据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对文化进行创新与整合,重新构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文化整体,增强文化的时代吸引力和感召力,才会在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中保持应有的位置。 增强中国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文化成果去吸引和凝聚人民群众。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创新,用创新的文化成果吸引人、感召人。增强中国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还要敢于正视和解决矛盾。马克思曾经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它,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要真正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把广大未来传播人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就必须同各种错误思想文化进行斗争,在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整合中西文化,引导形成科学跨文化观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态度就是整合中西、综合创新。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成功开掘其现代意义的理性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一方面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一方面又渊源于中国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脱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会具有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的精神内涵;而脱离了五千年传统文化,就会失去生长的根基和中国特色。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我们应遵循所说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同时,要切实掌握鉴别、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基本方法,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鉴别、评价传统文化,并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考察传统文化,将历史的与当代的两种视角有机贯通、结合起来,才能对传统文化做出客观评判与选择,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明确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于2004年1月27日在法国国民议会的重要演讲中指出:“文化交流是各民族深入交往的重要渠道,也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对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十分重要。”2004年1月30日,在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时又说:“我们既要坚持和发展中华的优良传统,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在与世界上其他文化模式和文化类型的交流和发展中获得生机与活力。 当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生活的质和量都在发生嬗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步入正轨,这些生生不息的变化,不仅促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产生变革,而且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与之相适应,实现文化范式由旧到新的根本转换。因而,我们正在建设和发展的中国先进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文化,它是既具有独特的民族品格,又与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相连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特色。中国先进文化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我们对中西文化的整合创新,将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而其主流实践者——当代大学生当然而且应该首先在这一伟大实践中确立起科学的跨文化观,传播专业的学子则更是首当其冲。 (五)加强实践环节,探索跨文化观教育有效途径 跨文化观教育的实践应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使这一实践过程真正地成为充分肯定人、尊重人、关注人、关怀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过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人、影响人、引导人。因而,我们探索形成传播专业学生科学跨文化观的有效途径,就应当在加强实践环节上下功夫,通过融合、互动、实践等诸方法在实践中使受教育者逐步确立起科学的跨文化观。 首先是融合,就是在相关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将跨文化观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让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受到跨文化观的教育。 其次是互动,就是师生以不同文化的表现者形象出现并展开教学,让受教育者在跨文化互动中感知外来文化。如师生共同探讨某种文化现象,在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中,使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态度。当然,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也应当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来组织讨论,这样地态度渗透于教学实践地全过程,才最终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正确跨文化态度的形成。当然,在讨论中,教师应组织适宜引起讨论的材料且不直接给出观点。 再次是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参与跨文化交往的亲身实践中去获取跨文化知识、形成跨文化态度、培养跨文化能力。实践法可以引导学生对跨文化实践进行分析,特别是对跨文化实践中的热点如新闻事件,难点如历史问题等展开专项分析,也可以使学生在以各种形式与外国人进行的交往的成功与失败中形成合理的跨文化认知、比较、取舍、参照、传播和对话能力。为充分利用与外国人直接交往的跨文化观教育的有效性,在这种直接交往进行之前,教师应辅以必要的知识、意识及能力准备;而这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专题讨论,及时总结、提高,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笔者认为,外籍教师在这一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各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来华任教的外籍教师越来越多,无论其任教何种课程,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文化的因素总是无法不起作用的。限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就不再展开了。 综合以上教育实践方面的途径,笔者以为,面向传播学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观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应当得到足够重视,应当研究和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开展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成果;在传播学教育的各个领域、层面,全面倡导跨文化观教育思想;在传播学教育的各门具体科目中,全面加强跨文化观教育,明确不同科目具体的跨文化观教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倡导未来传播人在社会、学校、家庭氛围中参与的跨文化观教育实践活动。 传播学论文:关于文化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电视节目形态探析 论文摘要:本文从当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置于电视传播的理论语境中考察,分析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电视传播价值。按照其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从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四种类别,并从优化传播效果角度就四种类别提出了各自适宜的电视节目形态。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节目形态 文化传播是文化从一个系统影响另外一个系统的活动,其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在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与传承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与电视传播的缺少不无关系。目前就电视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播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试对电视传播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节目形态作一探析。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值得电视珍视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功能。文明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社会基层。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在民间自由自在地生长,天然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体育的本质功能与核心内容就是健身。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强身健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身心的自我培育、锻炼和养护过程,无不包含着健身的客观规律。” 在当下制约中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传统体育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而言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花钱不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具悠久历史与深厚基础。汉族地区的秧歌、腰鼓、太极拳、木兰扇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霸王鞭、跳竹竿、民族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超越民族,为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根据一项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显示,2000年5省区少数民族16岁以上城镇居民仅有48.5%参加过不同程度的体育活动。少数民族居民所参加的休闲体育运动大部分为静态的棋牌。对于广大农村以及沙漠、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体育缺少可行性,所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方便易行,而且可以与民俗、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缩小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差距。 近年来,中老年人口在我国体育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中老年人普遍对运动量大、技术要求高、对抗激烈的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兴趣不高,而更偏爱节奏舒缓、刚柔相济、群体参与、缓解寂寞、延年益寿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群众体育锻炼中80%的内容是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强身健体功能所吸引。2006年,河北邯郸市为了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举办了“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太极拳界人士汇聚邯郸,进行太极拳交流、比赛和联谊活动。“中国功夫”在欧洲的影响近年来剧增,据德国联邦多元文化局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欧洲学习中国功夫的学员近100万人。各种中国武术、气功和太极拳的协会层出不穷,仅德国就有500多个。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讲,对于电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座巫待开掘的“富矿”而非“平矿”。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经济价值 传媒经济学认为,大众媒介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媒介产品的销售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支撑的广告收人以及衍生品销售收人。从调查来看,西方竞技体育的受众群主要为青年男性,而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受众群为中老年群体,还有大量的青年潜在受众。在当今健康文化、生命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下,这个受众群无疑更为庞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健康、群体参与、大众娱乐的功能对于中老年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按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法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策划得当、传播得法,其电视传播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收人,而且会通过面向国外的电视产品与衍生品的多级销售为电视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在访谈中,研究舞龙舞狮的卫志强教授和研究体育新闻传播的郝勤教授都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定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为电视创造的经济价值,否则要求电视关注便是一种奢望。据《光明日报》报道,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作为中国功夫(武术)首次与现代舞、芭蕾、杂技等艺术完美结合的《功夫传奇》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演出150场,观众1l万人次,总收入300万美元。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与风情旅游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探索出一条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如贵州的“国际芦笙节”上表演的苗族、侗族特有的斗牛等体育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和省市电视台记者。每年除了地方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还会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外电视台前来报道。然而,相当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却因为政府缺乏策划、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参与不够,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缺席,没有产生太大的经济收益。如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狂欢节“纳顿节”等便不太受电视关注。 二、电视传播视阑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 按照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由强至弱,笔者从文化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和已经消亡与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种种实践与改革,逐渐与西方体育模式近似的竞技表演类体育文化项目,其除了竞技性外,多数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并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多达149种,其竞技性强、表演价值高,特别适合电视传播。项目主要包括武术套路与散手、舞龙舞狮以及巧种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墩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和藏族马术表演、蒙古族马术表演等。这些项目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符合电视动态阐释、立体审美、凸现过程、追求悬念的媒介特性。 (二)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娱乐类体育文化是指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基础,健身、健心、娱乐、益群等功能突出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通常与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广场文化与庆典文化特色。这些项目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前者如拔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抖空竹、中蟠、健身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大众健身操等;后者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内蒙古的“那达慕”节日大会、高山族的拔河节、汉族元宵节的舞龙舞狮、朝鲜族秋夕节举行的摔跤、荡秋千、跳板,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不及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那样适合电视传播特点,但由于其在全民健身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民间具备相当的受众基础,电视应该大力传播与推广。 (三)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文轻武、修身养性、身心一元、主静尚柔、中庸和谐的整体文化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其竞技性弱、益智性与养生性强,肢体动作舒缓,强调以意驭气,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文化项目有围棋、象棋、木兰扇、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大雁功、五行掌、金刚气功、鹤翔庄气功、五田运气法、武当龟息功、少林达摩气功、站桩功等。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因整体主静少动,与电视媒介动态阐释、声画结合、强调动感、立体审美等特性有相悖之处。但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智力教育等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国内外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大量的目标受众与潜在受众,同样不能被电视所忽视。为了优化传播效果,需要对此类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形态按照市场规律与受众需求进行探索创新。 (四)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那些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消亡或丧失活力、处在濒危状态,对现代民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却是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民族伦理、民族宗教等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保护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其中已经消亡的被一些学者称为“化石型”传统体育文化。如已经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以及投壶等。而濒危类是指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薄弱,相对其起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无明显改变,大多数保留有较多的早期原始风貌,往往依附宗教祭祀或封建遗俗中,处在原始文化的混沌状态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如迄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宗教舞蹈、祭祀性体育活动等。 三、不同类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节目形态的策划与探索 “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影响力,成为电视体育传播的‘主流媒介’表达的两个向度。”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文化特色各异、群体参与性强,是人民群众节日中的主要活动内容。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是按照适合各自体育文化特点的电视节目形态进行针对性传播。 (一)竞技表演类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适合电视传媒特性,新增量传播。其中竞争激烈、动感强、节奏感强的传统竞技项目(如散打、蒙古摔跤、技击武术等),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接近,可通过赛事直播、录播、电视体育新闻等节目形态传播;观赏类、表演性强的艺术体育项目应充分利用电视的视觉效果,以体育文艺活动,体育庆典活动直播、录播,体育人文纪录片,后期加工的艺术专题片,电视体育杂志栏目等进行体育结合文化的传播。栏目采用“体育新闻”、“媒体扫描”、“减肥纪实”、“体育彩票”和“今日心情”5个版块构成,集资讯、服务、参与、娱乐于一体,.收视率很高。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采用“赛事”、“人物访谈”、“故事”、“项目历史文化”、“练习技巧”等子栏目结合的电视体育杂志来传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崔乐泉教授认为,应该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适合电视传播的部分开始,分类、分批、分特点、按步骤进行传播。先传播竞技性强、观赏性强的项目,然后带动其他项目及文化的传播。 (二)健身娱乐类 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秧歌、秋千、跳绳、踢毽子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是融运动与文化于一体,身体与精神共同释放、解放的狂欢体育。电视介人传播时,可以采用广场直播或录播形式、强化节目的群众参与性。也可以借鉴“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赛。对于秧歌、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休闲娱乐、节日庆典体育文化,应以纪录片、旅游风光片、专题片或比赛类“真人秀”节目进行传播。2007年出现了许多格调高雅、健康娱乐、收视率较高的此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奥运舵手、火炬手选拔”和“脚斗士”。这些都是策划健身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电视真人秀节目值得借鉴的范本。 (三)益智养生类 由于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以静态为主,与电视媒介的视听特性有一些相悖。所以电视在对此类传统体育的传播量上要控制,并且应积极策划效果明显的节目形式,以电视的“动”改良项目的“静”,巩固目标受众、争取潜在受众,变“窄播”为“广播”。以围棋传播为例,中央电视台对围棋不可谓不重视,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由即节目形式太过单一。“围棋被电视传媒逐渐忽略与电视节目的贫乏不无关系。简简单单的新闻报道,千人一面的电视采访,难见新意的大盘讲解,电视在画面冲击、图像再现的优势被大大降低。”对棋类项目的电视传播,除了强化比赛时解说员讲解的娱乐生动性以外,也可从项目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教育意义角度,制作文化专题片进行传播。太极传播可适当融人娱乐元素,在不损害太极文化本体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故事、人物、悬念、细节的大众传播文本。 但目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范围和题材仍较为局限,不够全面和均衡,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领域,缺乏内容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感,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要借助电视传媒挖掘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进行抢救性保护 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些是因为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而被淘汰或面临淘汰。但有些并不是因为其本身丧失了生命力、而是由于其局限于宫廷或不被当时的统治阶层重视,没有在民间传播发展开来等其他原因而消亡的,如我国唐代盛行于宫廷的马球。但马球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而被成功利用,展现了这类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对于此类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文化界和电视传媒界都应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也要研究其电视传播的价值,“对那些依然附着在民风民俗中的体育活动,对那些活动方式有着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有机联系与规则而稳定性差的民间游戏进行整理、提炼,完善其规则,促使其从民风民俗或生产生活中逐步分离出来,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经过专家和民间艺术家的润色和改良,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使之逐渐成为本民族的一个象征;而对那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练功或健身手段,有待进行综合研究,克服其神秘化倾向,使其大众化、通俗化,缩短其由“潜”到‘显”的过程。”笔者以为,电视传媒对此类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可借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可’频道等的运营与传播经验,以“民间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现”纪录片等进行传播,此外,对于这类传统体育文化,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应借鉴音乐频道的“民间音乐电视采风”,策划、制作、播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采风”系列节目进行传承。当然,这些节目在传播初期应该首先以社会效益为主而不能过度强调经济效益。 总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凝结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心理认同和社会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因此,深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节目形态具有凝聚社会、融和情感、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构筑和谐的重要功能。 传播学论文:与时俱进的广告教育——对广告传播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学,症结,创新教学 论文摘要:许多高校的广告教育与时代脱节,广告传播学教学与教育部倡导的素质教育错位。广告传播学教学存在学科不成熟、内容泛化、手段老化、师资落后等问题,所以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大系统、小专题,多媒体实验室等广告传播学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归属尚未定论,各科教学处于不断地摸索之中。面对“两难”(广告公司招人难,高校广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广大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教育拉了广告业的后腿,广告教育必须面对市场,课程教学必须为培养目标服务。高校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作为广告专业的惟一基础学科,广一告传播学必须围绕市场做文章,改进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新型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的市场要求。 一、广告传播学教学的症结 现行的)’一告传播学教学,存在许多违背高校教育规律和广告行业市场规律的弊端,已成为培养学月创新能力的掣肘。广告传播学教学的症结主要表现在: (一)广告传播学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广告传播学归属于传播学,而传播学是从国外引来的“舶来品”。如果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粗具规模的译著算起,传播学在中国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20年中,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起步”、“投身改革潮—纸上谈兵和介人实际”、“洋为中用—中国化和本土化”三个阶段,召开了6界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1982年、1986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出版了一批著作(例如:居延安的(信息、沟通、传播》,邵培仁、戴元光、龚炜的《传播学原理和应用》,周晓明的《人类交流与传播》,徐耀魁的《大众传播学》,张隆栋的《大众传播学总论》,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论》,胡止荣的《传播学总论》),似乎蓬勃发展。但是,中国传播学者研究的主流还是引进和介绍西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还没有建立,在为我所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够,与传播实践之间也存在距离,尤其缺乏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即便上面提到的书籍和教材,也多以“概论”形式出现,专门研究传播学中某一重要传播理论或专论传播模式、传播研究方法的学术专著至今尚未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播学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 广告传播学源于传播学,是传播学在广告领域中的发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广告传播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有多种解释:有的认为,广告专业仅讲授传播学理论即可,没有什么广告传播学;有的主张,广告传播学应充分结合广告学和传播学二者内容,建立自身体系;有的提倡,广告传播学以应用为主,少讲理论;有的认为,广告传播学是独立的,不应与其他学科发生任何联系。此外,广告传播学的著作较少,至今只有几种。相对于传播学教材,胡卫华编著《广告传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也仅是一本小册子。可见,广告传播学离成熟学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二)教学内容泛化,重理论轻操作。广告传播学没有自己的体系,往往沿用传播学的章节内容,造成知识理论的泛化,违背了知识的普遍性和个别性的辨证统一的原则。尽管传播学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中国的传播学教学则是注重介绍西方的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忽视传播学的实用性。广告传播学与传播学教学有着共同的缺陷。教学中,较少考虑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单纯地“就理论言理论”,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唯物辨证理论,往往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重理论轻操作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混固吞枣的死记硬背理论,不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教学效果很差。 (三)教学手段老化,重课堂轻实践。在许多高校,广告专业的教学多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具有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受教育对象较多,容易量化管理等特点。但是,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信息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没有个性和专长的人,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也谈不上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也很难想象,一个课堂教学口径培养出来的广告人才能够在实际操作时体现多元化的广告行业的人才特征。此外,当前广告传播学教学多采用教师拿着讲义授课,学生下面记笔记的形式,较少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活泼的感性材料。教师辛辛苦苦地讲授,学生却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事倍功半,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大一统”的传统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的广告业发展的栓桔,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堕待提倡和实施。 (四)师资队伍落后,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来讲,广告专业师资队伍较落后。主要缘于广告业是新兴的行业,高校广告专业非常年轻,专业归属呈多样化,广告师资多半路出家。高校广告专业,有的隶属于新闻传播学院,有的隶属于财经学院,有的隶属于艺术学院,还有的隶属于历史系、管理系等。专业归属的多样化,直接导致师资来源的多渠道。他们的学科来源大部分为:新闻学、文学、美术,少量为市场营销、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同样,广告传播学师资来源也呈多样化,有的源于新闻专业,有的源于中文专业,有的源于历史专业,有的源于管理专业,学术观念、思维视角和科研能力差别较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倾向也有所不同。此外,日前从事高校广告传播学教学的教师,除了个别曾到过日本、美国或在一些跨国公司中接受过国际化广告实务培训外,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广告学专业教育。因此,广告传播学教师很难有效地传授时代前沿的专业知识。广告行业流行的“高校培养不出真正的广告人”、“上大学,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熏陶”的论断,多少也显示了高校广告教学的无奈和滞后。 二、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加人wto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人高效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一告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正朝着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方向一匕速发展。而高校培养的广告人才与市场需求错位,广告教育与时代脱节,教育改革到了一个难以回避的关节。面对广告教学的种种弊端,高校广告传播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教学理念改革:观念教学。高校广告传播学教学从单纯地传授知识应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涵可持续创新和白主创新两层含义,是广告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 1.创新能力的培养〔1)从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着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s_体复合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刻提醒学生各门科学和权威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传授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创新思维的运行过程,就是“化无穷为有穷”。具体来说: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过程中首创或独创地选取对象,抽象、舍象对象的属性,动态截取对象时空。(3)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的结果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创新思维的结果为概念、学说、观念、对策等,这些结果是头脑中的东西,与客观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它们并非纯粹客观,也达不到彻底全面,其本质和主流也不是惟一不变的。创新思维结果的“似是而非性”往往缘于思维观念的一般性、科学的非纯粹客观性、理论难觅“彻底客观”、本质和主流的凸现等。本质和主流是多方面的,不应停留在现有的本质和主流的表象上,要进一步挖掘新的木质和主流,创新随之而来。 2,努力建立学生思维的多种创新视角。创新视角,是用不同寻常的视角观察寻常的事物,使事物显示出某些不寻常的性质。广告传播过程中,要求视角变化。单一视角泛化,产生不同寻常的创意。创新视角一般有几种相对类型:发散与收敛、求同与寻异、肯定与否定、顺向与逆向、自我与非我、有序与无序等。 3.要消除妨碍创新思维的惯常定势。思维定势是特定思维框架,受实践目的、知识储备、价值标准的影响,往往新定势的形成慢,而旧定势的消亡难。尽管思维定势有利于处理惯常、照例的事物。但是,当事物变化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往往束缚创新思维的开展。思维定势,包括一般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唯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非理性定势。 4广告传播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观念的培养主耍有两个目的:(1)为培养具有再生能力的全息广告人才着想。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广告策划、广告创意是瞬间万变,日新月异的。因此,全息广告人才必须有独特思维视角和首创思维成果。(2)为透彻理解和把握广告传播理论孕育力量。一告传播学是发展、开放的学科,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挖掘。创新思维的建立为透彻理解和把握广告传播学理论提供了资本和财富。 (二)教学模式改革: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包含两层含义:1.教师走出去。教师大多局限于学校,对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往往是理想化和学究化,较少全方位的把握社会。广告传播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广告传播实践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很容易造成“就理论讲理论”,脱离实践。教师走出去,走进火热的广告行业,走到缤纷的媒介实践中,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杂揉到一起,讲得生动,学生学得有趣。但是,现实生活中,广告传播学教师很少出去实践。主要缘于两个方面;(1)目前的广告学系师资缺少,广告传播学专职教师很少。即使有专职教师,也往往兼授其他课程。这种情况下,广一告传播学的教师一年两个学期授课,不能抽出时间外出实践。(2)高校往往侧重于传统的重点学科建设,树立名牌战略。而广告专业是新兴专业,各方面力量薄弱,难以受到学校重视。广告专业的教师外出学习和实践基本卜不一予以批准。.这样,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只能低层次重复,教师疲惫于繁重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培养的1、一告学生自然不能适应广告行业的发展。 2.学生走出去。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投身于真枪实弹的广告实践。(1)广告专业必须建立高规格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高校广告专业应利用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学科优势,加强与名牌广告公司和媒介联系,作到校企联合、系企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学生有了实践经验,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学生应有实践的意识。很多学生存在惰性和依赖性,安于现状,不敢走向社会。教师必须灌输实践的重要性以及“走出去”的好处。教师也要鞭答学生,锻炼他们的“野外”生存的能力。(3)学生“走出去”,选择的广告媒介应是多层次、多品种的。既可以选择电视台、电台、网络媒介,也可以选择报社、期刊、出版社;既可以尝试党刊,也可以尝试商报;既可以尝试综合频道,也可以尝试专业频道……多方面的亲密接触,往往造就学生丰富的感性知识、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请进来,指聘请在广告传播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到课堂传授知识。这些人主要指媒体经营人员、广告公司精英、高校广告传播学知名学者。媒体经营人员、广告公司精英大多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了解广告传播的现状,把握广告市场的走向。他们的讲授往往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和引导性。高校广告传播学知名学者,了解广告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引导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方向。他们的授课,往往具有启迪性和先导性。二者的结合,既可以缓解本校广告传播学教学的狭隘,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主要的是,将课堂教学与当前的广告业发展情况结合起来,使广告传播学的教学走在时代的前列,解决了广告教育的滞后问题。 (三)教学内容改革:大系统,小专题。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内容,也不能脱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应立足于广告专业,开创新的体系。1.讲授传播学的主要内容,即大系统。传播学包括传播史、传播业务和传播理论,即“史”、“术”、“论”三部分。针对广告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广告传播学教学内容的“大系统”应侧重于传播理沦和传播业务两部分。传播理论主要讲授“传者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分析”和“效果研究”五部分:传播业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实务问题,诸如传者社会影响、内容的窄广、媒介经营、受众的文化品位等。传播业务应杂揉到传播理论中。这样,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经验的分析,广告传播学的“大系统”讲授往往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2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广告专业的特色,开设专题讲授。“大系统”体现传播学内容的完整性,“小专题”表现出专业特性。专题与“大系统”内容是同步的。同时,专题为了深化内容,将传播学的“一般”与广告的“特殊”相结合。讲授过“传播内容”,笔者尝试开设了专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讲授“传者研究”、“控制分析”时,开设了“广告传播的导向研究”专题,学生反响很好。“广告传播的导向研究”专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广告传播过程中,“星”、“性”、“腥”、“洋”等内容泛滥,影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广告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倡导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影响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等);广告传播倡导的导向,包括文化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及政治导向等;广告传播任何坚持健康导向。这样,讲授内容“博”和“专”结合,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3教学手段多样化也是广告传播学创新教学的重点。广告传播学教学中,我们不应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应扬长避短,汲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同时,更应充分利用新时期的科技成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娱乐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制作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枯燥的理论往往变得有趣生动。建立广告传播学实验室,有利于对广告信息传播进行定量研究,尤其对传播效果、受众反馈研究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广告传播学实验室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一目了然,个案研究更加客观、科学。利用广告传播学实验室进行教学,不仅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传播学论文: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综述——从传播学的视域试论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 传播主体 媒介 传播内容 论文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内地学界对“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历经三十年,在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媒介和内容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史料梳理、理论建设和成果的实践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来仍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 “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尽管历史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早已有所关注,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传播学被引内地以来,大陆学者才开始尝试以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固有文化传播的历程,历经三十年已取得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开辟了新的天地。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分支,文化传播研究有自己的边界。所谓“文化”,指的是以观念形态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体系,即钱穆所谓:“文化”是关乎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层面,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的东西川。“传播”则是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施拉姆的定义,指的是信息经过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而实现的交流及其影响。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关注文化通过社会信息系统得以传承的问题。事实上,“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人类正是通过文化的代代相传,构建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完整的传播活动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传播内容和反馈,其中传播者(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人)和受传者(接受信息并作出反映的人)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传播内容指的是传播活动具体传递了什么性质的社会信息,它们涵盖了传播活动的基本方面,传播学者在文化传播史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这三个维度来概括。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学者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并例举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传播主体研究方面,大陆学者关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较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活动,特别是活动者的身份、在何种传播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行,造成何种社会影响,试图以此另辟蹊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特点重新评估。 其中,文化传播活动主体的社会身份及其方式研究可谓关注者众,成果也较多,不乏有意义的创见。1988年出版的吴予敏的《无形的网络一一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堪称内地最早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尝试之一。该书在运用西方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例如作者指出不同于西方,作为古老的农业文明,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组织如家族、乡社、职业社团、信仰团体等等通过家教、社祭、乡帮行会的活动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播和维系着传统文化。李彬的《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成书时间亦较早,作者将目标聚焦于唐代,指出其时的社会信息传播分为官方、民间和士人三个层面,与它们密切相关的官方主导文化、大众民间文化和士人经典文化由此形成。毛峰的《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05年出版,对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核与传播方式进行了深人辨析,例如作者总结传统中国的特色之一即在制度中特设纳言之官主管审查政令,三礼之官总掌祭祀,典乐之官主管全国教育学术文化,司徒之官负责敦风化俗协调人际关系,“四官”不但负责实际事务,同时都担负着传播文化,在精神上引领民众的作用。九十年代以后大陆出版了数部中国传播史,如李敬一的《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及《中国传播史论》、周月亮的《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王醒的《中国古代传播史》、赫朴宁与陈路等合著的《中国传播史论》,尽管在侧重点上与前几部专著不尽相同,但大多史论结合,不但向读者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现象,还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其中在关于传播者的身份研究方面,多能对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现象加以特别关注,例如李敬一特别指出,中国社会向来重史,史官制度完备,史官记事对于纪录和传承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王醒亦提醒读者,中国的邮骤官员及其系统自夏商周时代即已有之,作为官方所建立的社会信息系统一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播者如何进行文化传播活动由其传播思想决定。就文化传播而言,先秦阶段的中国文化轴心时代辉煌灿烂,儒、道、法等诸家不但创立了诸多原创性的思想学派,亦注重强调以不同的方式把它们传播出去,或游说或著书或官方化或转向民间,于无形中开创了中国传播思想之源因而探讨这一方面的文章数量较多,较早的如陈力丹的《子的传播思想—读吴予敏 无形的网络一一从传播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 》既是对前一时期吴予敏专著内容的回应,还指出孔子思想本身即是为己存在的社会毛序赋予了合理的灵魂,使强硬的权力关系转化成自上而下合伦理顺从,即伦理权力化,中国传统社会以政治权力为核亡的结构由此而起。其它对诸子传播观的专门研究也比较多例如余晓莉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道家思想理解为“愚民”,道家之“无为”是针对需索无度的统治者提出的,事实上道易提倡“爱民治国”,也从未放弃以言载道的努力,只是他们弘调语言的暖昧和模糊性,提出“行不言之教”,提醒人们非言传播的重要性,谢清果则集中探讨道家语言传播的才真意向和求美旨趣。张翅、刘亚玲仁川关于法家传播思范的评估亦有一定交集,只不过角度有所不同,张翅总结更多地关注法家自身的特点,指出法家重视“法”的大力传播和普及,而对其它文化传播活动主张实行极端的控制政策,刘亚玲则认为儒家和法家看似水火不容,但在传播思想上却有札似之处,比如都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及高明的传播技巧。200年金冠军和戴元光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推思想史》古代和近代传播思想共三卷(现当代部分为一卷)体大虑周,以时代为背景勾画出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发展的轮廓。 (二)传播媒介研究方面,学界查考中国文化传播活动中不同的媒介所起的作用,怎样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媒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对传统社会的影响。 据此,相关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关注承载文化信息的各种传统符号形式:例如1990年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一一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即以相当篇幅论及中国传统的文字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纯粹是声音符号,而汉字取象为主、声形相拼,乃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因此具有超强的保存与整合文化信息的能力,几千年来汉字一脉相承从未中绝,不论任何地域而文字一直保持了同一性,造就了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但文化始终完整统一的局面。2.区分传承传统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孙旭培、王怡红、阂大洪等在两岸三地学者合作的《华夏传播论》,中全面总结了从声音到服饰、建筑等多种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载体的物质形式,例如王怡红指出中国古代的官式建筑以作为专制权力象征为己任,扮演着传播皇权至上意识形态观念的角色,古代民居的布局、朝向等特征则可以视为伦理秩序观念的具体表现。毕跃辉《论文献载体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指出文献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以文献的物质载体论中国古代常见的种类有甲骨、金石、简犊、嫌帛和纸,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不同情况,甲骨和金石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后一直是最主要的文献载体,简犊的使用时间介于前者至公元5世纪,缴帛则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而纸张自公元1世纪至今仍是文献保存和传播的最佳介质。事实上作为最早使用纸质文献的古老文明之一,纸质文献对于中国社会意义重大,而中国古代的纸质文献种类与作用亦各不相同。于翠玲的《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以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征和它存在的意义,并深人社会背景,考察不同时代和种类的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所造成的影响,亦有学者探讨时事传播的纸质载体一一邸报,较早的文章包括尹韵公的系列论文《南宋都城临安的“卖朝报”与“消息子”及其他》和《明代邸报与明代历史》,徐枫的《宋代对出版传播的管理和控制》等。3.总结文化信息传递所依赖的媒介技术: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李敬一在《中国传播史论》辟专章探讨活字印刷、蔡侯纸的发明在传播技术史上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基于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纸和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在世界传播史上都是无可置疑的重大事件。王醒亦详列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历史,特别是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于毕异外尚有木活字、泥活字等技术出现,指出活字印刷的意义在于信息的批量生产而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已经部分做到,但由于社会条件所限中国古代的印刷事业一直停滞不前。 (三)内容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不同领域传播活动的内容为主,尤其是那些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充分、独具特色的领域,总体说来,内地学界对政治传播、文学传播等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较为充分的领域着力较多。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即已经开始,直是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吴子敏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领 域的传播事关君主专制政体如何运作,其中内容不外乎君临之术和臣奉之道,他和周月亮均认为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的制度结构具有对于政治信息和社会舆论超强的控制能力。后来的研究者更进一步细化了对此课题的研究,例如黄鸣奋的《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专门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君臣之间的讽谏传播,从讽谏传播的主体、传播手段、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专门考证;陈谦的《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政治—“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传播观为例》则认为在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中,由于向来是政权兴衰系于君主一人、君尊臣卑和严格控制信息传播使得“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传播观的基本表述。李晓瑞的《政治谣谚: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则发掘了历来多被视为民间文学的谣谚,指出政治谣谚具有严肃的政治内容,是民间心态和意愿的非正式表现,是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 在文学传播的研究方面,虽然过去对某一种文学题材的流变史研究在古代文学的学科范围内早已有之,但是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相当一批具有文学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始尝试使用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加人了传播研究的领域,甚至有人提出建立。文学传播学”王兆鹏06年发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即已实践了这种设想。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分析于文本之外的促使文学作品流行的要素,例如白贵的(略论诗话传诗中的“意见领袖”现象》提出在中国古代社会传媒不发达的条件下,诗歌作品的流传范围有限,诗话作者作为评介者对于诗歌的品评往往就左右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陈大康的《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指出人们过去往往忽略了在古代通俗小说的流传中,书商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宋莉华的《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认为古代小说特殊的包装形式—插图、评点,对于增加读者兴趣宣传通俗小说有着很好的效果;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与发展》等则指出晚清大众传媒的出现才引发了近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现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也渐渐多了起来,这种研究集中于传统文化对于今人的影响,例如樊星的《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探索》即试图寻找当代中国作家身上的传统文化之根。 总体而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传播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得到了共识,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传播模式和特点,并深深地影响了自古及今的中国社会。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毕竟刚刚起步,总体而言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仅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考量,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框架尚未完善,在以下三个方面尤有缺憾: 1.文化传播史的史料梳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中国自古至今的文化传播史料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点。尽管以往其它学科对纵向的千年文化传承史和横向的文化交流史(即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也有所关注,但是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传播”本体的考察,势必产生新的发现。 2.理论建设: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规律性总结仍然有待继续,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三种传播结构”侧,还是“政治的大一统格局下文化传播的垄断性、封闭性”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传播制度、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观念等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刚刚起步。通过比较中国的文化传播史与西方之异同,学界从中得到的理论成果必将对推进来自西方的传播学本土化有所帮助。 3.实践应用:探讨过去是为了今天与未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正面临着的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文化冲突和竞争的时代,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播历史中所总结的经验定能促进人们对传统的认识和反思,也应该能为我们今天的文化传播事业提供特别的经验和智慧。 传播学论文:洋务派体育行为选择的文化传播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体育史;洋务派;文化传播;解读 论文摘要:囿于文化中心主义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洋务派选择了类似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揭示传播路径(本研究姑称“汤氏定律”)——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渐进式”——接受西方近代文明,即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来消化西方近代文明的近代化之路。汤氏认为: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科技、军事、体育等器物文化是文化的外层,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理解;器物文化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和影响力最差,价值变动较少,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苦较小,因而文化穿透力最强,文化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反观洋务派的体育行为选择:先是了解“制器”,引入枪洋炮;继而学习“洋操”,亦即西方的军事体育,以便获得与洋枪洋炮相匹配的战术素质;近代体育从器材到观念亦紧随“洋操”之后接踵而至。可见,以“汤氏定律”为参照来解读洋务派的体育行为选择的路径,当会对中西体育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所启发。 在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练兵制器”和引进“洋操”的主张与实践揭开了大规模西学东渐的序幕,中国近代化历程由此起航。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我国学习西方加速现代化之路的30年,“同样也是新西学东渐的30年”。反思和总结这30年的辉煌成就为学界热议。故本研究拟从文化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近代化何以从“练兵制器”始,“练兵制器”为何选择西方体育。无论在近代还是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依旧,文化传播规律未变,解读洋务派体育选择行为无疑有益于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包括体育在内的辉煌成就的认识,从而使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和中国体育现代化更为理性。 1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 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被打败,国门被迫打开,列强纷至沓来,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通商、割地、赔款,导致了中国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再加之国内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统治受到冲击,危机四伏,中国面临着“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境是当时国人急需解决的历史课题,洋务派顺应历史潮流,自觉地承担起这一重任。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壮大起来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教育且付诸实践的清朝统治集团内的一个政治派别。洋务派虽然成分十分复杂,但是奕诉、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主要代表,均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底的儒臣、学士。面对“内忧外患”的事实,洋务派认为中国应该“随局变而变革”,但“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局变,扭于目前苟安。”他们意指,祖宗走惯的老路已远远不能应付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必须探索新的出路,寻求新的对策,方能维持统治。 洋务派选择了向西方学习的自强之路,以挽救统治危机,并提出自强首先要“练兵”。洋务派总结了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洋务派选择了“外敦和好,内要自强”的策略,即对外要以信义笼络列强,与列强和好,对内要学习西方,自图振兴,以求“自强”。奕诉等上奏说“窃臣等酌议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洱后患。然治其标而未深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曾国藩提出“使彼西洋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李鸿章认为,“欲使西人长技中国皆能睹悉,然后可图自强。困”左宗堂说:“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和不师其长以制之。”洋务派所说的“西人长技”是指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西方军队。 当处于弱势文化中的人们遭遇强势文化时,对强势文化会产生潜意识的向往。所谓强势文化,主要是指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能够向其他文化单向流动并产生强烈影响的文化。强势文化的传播特征主要是从高文化区向低文化区单向流动。文化本身具有流动性,它一经形成,就会与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强势文化更是如此,由于它代表了更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其外溢性就更加强烈,在文化之间的交流中,主要体现为它朝生产力水平更低的区域单向流动。用近代科技文明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相对于“弓马骑射”无疑是强势文化,在两次鸦片战争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洋务派惊羡不已,决心要训练一支与西方军队一样的新式军队。中国自古就重视军队中的体育,早在西周时就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体育在练兵中的作用对于饱读经书的洋务派来说,不可谓不知晓。中国传统体育已不能适应以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新军”训练的需要,李鸿章说:“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操练洋枪必须步伐整齐,号令纯一,才能达到施放有准的目的(所谓步伐整齐,就是队列、队形等方面的操练;号令纯一,即“立正”、“稍息”、“开步走”、“托枪”之类口令;所谓枪炮精良、施放有准)。洋操可助操练洋枪洋炮,于是“洋操”符合洋务派“练兵制器”的口味,被洋务派伴随洋枪洋炮引进中国。 2洋务派体育选择行为的文化学解读 文化传播规律揭示,强势文化必然征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必然自觉地学习和接受强势文化。鸦片战争及以后,西方文化的强势和中国文化的弱势已显现,洋务派为了“御侮图强”不得不作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走近代化之路的选择。洋务派学习西方走近代化之路有四种思维方式可选择:“中体中用”、“中体西用”、“西体西用”和“西体中用”。四种思维方式概括起来说是两条近代化道路:一是日本式的全盘接受西方近代文明,以西方近代文明为中心来融合本国文化走近代化之路;二是汤 氏定律式的渐进地接受西方近代文明,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来消化西方近代文明走近代化之路。洋务派选择了第二条道路。任何文化的历史都可作为文化价值、文化理想及文化行为的起源。历史可帮助回答像为何采取一种而不是另一种活动方式这一类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中心主义观念制约着洋务派的文化选择行为。 第一,维护儒家“价值道统”的神圣职责要求洋务派选择第二条道路。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自成一体的根基深厚的大陆性文化,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中国在文化上是早熟的。因此,中国早就确立了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相传所确定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被中国士大夫认为是无比优越的“价值道统”。正因为“价值道统”是“无比优越的”,所以士大夫们把“道统”奉为“圣教”,亘古不移,“道统”高于“法统”,因而王夫之说,“无恒器而有恒道”。并且把维护“道统”视为自身庄严而神圣的职责。为此,为了能够从不断变化的时势中吸取文化资源来维护自认为无比优越的“道统”,中国士大夫们还创造了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作为具有中国士大夫血统的儒家知识分子,洋务派理所当然地负有维护“道统”的历史使命,李鸿章说,中国的“文物制度”远比外洋优越,不仅不应摒弃,而且“欲求驭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虽然洋务派也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和先进性,但是,他们要坚守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如若选择第一条近代化之路,也就意味着丢弃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是洋务派无论如何不愿去做的。日本与中国不同,日本自古就有主动学习强势文化的传统,日本曾13次派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并按中国文化改造日本社会,因而有学者说,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每册开一片都可以看到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影子,剥到最后,找不到日本文化的核。 第二,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由此而生的“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驱使洋务派选择第二条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两种观念;一是把文明由内向外辐射传播视为文化扩展唯一形式的观念;二是视文化有高低、轻重、内外、优劣有别的文化中心主义观念。文化中心主义观念催生了中国士大夫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认为,中国所以为中国,即在于中国有其不可企及的文化中心地位,而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于周边民族文化的强势,无论是少数民族人主中原还是佛教东来最终都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了,更加强化了这种文化优越感,明末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曾这样评价说:“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作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相伴于文化优越感而生的是“以夏变夷”文化心理和“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面前,中国文化中心地位受到威胁,“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是学习西方的根本动机仍然是要维护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薛福成说:“诚取西人之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张之洞也说:“泰西之器以卫中国圣贤之道”。日本与中国不同,日本人没有沉重的文化中心主义包袱,很少有“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 洋务派为何选择学习西方的科技等器物文化,而不是制度文化或精神文化?我们认为原因在两个方面。 第一,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人们首先感知和理解的是文化的外层。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整体,由三个层面构成,最外层是器物层面,文化价值密度最疏;中间是制度层面,文化价值密度较密;最核心的是内层,是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文化价值最密集的一层。 当两种文化发生交融时,文化是以整体形式出现的,但是科技、军事、体育等器物文化是文化的外层,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理解。当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虽然西方文化以一个整体形态大规模传人中国,但魏源首先感知到的是西方的军事,他说,西方强于中国在三个方面:“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由于国人被文化中心主义意识麻醉,陶醉在“天朝上国”美梦里,因而他的呐喊没有得到国人的认同和共鸣,变成了无声的呐喊,所以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没能进一步深人。洋务派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看到的或亲身感受到的仍然是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我们从1874年12月李鸿章的一份奏稿不难看出,李鸿章说,西方“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第二,科技等器物文化的文化阻力最小,文化穿透力最强,文化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一书中写道:“当一根运动着的文化射线被它所碰撞的外在机体的衍射成科技、宗教、政治、艺术等学科成分时,其科技成分比宗教成分易于穿透得较快和较远。……文化辐射中各种成分的穿透力通常与这一成分的文化价值成反比。在被冲击的社会机体中,不重要的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因为不重要的成分没对被冲击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那么猛烈或那么痛苦的动乱的征兆。这种对辐射性文化的最小成分作最广泛传播的自动选择,显然是文化交流运动一条不幸的规律。”大意为: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器物层面文化价值密度最小,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和影响力也最差,对生活在被冲击文化中的人们因价值变动较少而带来的精神痛苦较小,因而文化抗阻能力最弱。 器物本身是中性的,只不过是由于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赋予了它们文化的意义,所以才会有价值意义,如射箭,它是一项运动项目,本身是中性的,中国人可以开展,外国人也可以开展,但是,有价值取向的人赋予它特殊目的时,射箭就有价值意义了,如孔子用它来作为“扬礼达仁”的工具,于是射箭就有了“射礼,’;军事家利用它来为战争服务,射箭就有了军事价值。然而这些价值意义是依附性的,不是科技等器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对人们原有价值体系冲击不大,受到的抵抗力最小,文化穿透力也最强。而制度层面文化和精神层面文化就不一样了,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文化土壤,制度自身的演变过程是沿着由习俗性产权规则(文化)到多边声誉机制(规范,隐含合同)及正式的第三方实施机制的逻辑线索而展开的,也就是说制度是人们基于一定价值取向而制定的,并随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动而变迁的,制度文化本身就包含价值体系,是价值体系的外化。精神层面文化之所以是文化的核心,是因为精神层面文化是价值体系的代名词,是该文化存在的根本,是该文化体系下人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如果该文化的精神层面文化发生严重危机时,这一文化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由于文化价值密度细疏程度不同,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器物文化最容易穿透,其次是制度文化,最后是精神文化。 洋务派作为清王朝的臣子,有维持清王朝统治的责任。若要挽救“内外交困”的时局,再不能默守陈规,李鸿章说:“吾国墨守旧法,不适于今世,为有识者所公认。”必须承认中西方的差距,向西方学习,走西方式军事近代化之路,方能维持统治;作为儒士,有维护儒家价值道统的职责。中国文化的弱势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已显现,洋务派自觉地运用中国儒家知识分子为维护儒家价值道统所创造的经世致用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寻找“夷技”的“致用性”,补中国文化之不足,以维护儒家价值道统;作为统治集团中的一个政治派别,有巩固和发展自己集团势力的需要。清政府视人民反抗为心腹大患,“防民甚于防夷”。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处于绝对的决策地位,满汉矛盾的历史阴影和现实,使清王朝既要借助曾、李等来维持封建统治,又要设法加以制肘,以防尾大不掉之势。曾、李等既要巩固和发展自己集团的势力,又不能突破清政府藩篱,不得不进行精心选择。所以,洋务派选择了既不违背传统又能吸收新知识的“中体西用”思想方法,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学习西方科技、军事、体育等器物层面的外层文化,因为这样的选择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和影响力最差,价值变动较少,带来的精神痛苦较小,文化阻力最小,文化穿透力最强,因而,既能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又维护了儒家“价值道统”的中心地位,还可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文化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在一种文化冲突中,一旦在被冲击的社会防卫中打开一个最小的缺口,一个事件就会不屈不挠地继续引发另一事件。”文化的变动不会永远停留在器物层面,器物层面文化的变化必然继而引起制度层面文化和精神层面文化的变迁。历史的演进按照规律有序地进行着,中国近代化之路按规律安排的正常轨道由洋务时期的“练兵制器”到维新时期的“制度变革”再到五四时期的“文化观念转型”有序地展开,中国体育近代化之路也不例外。 3洋务派体育选择行为的历史地位 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表面看来带有随伴性,洋操是被洋务派伴随洋枪洋炮引进中国的,实质上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产生的必然结果。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转折性的,对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和中国体育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体育文化功能认识的深人均发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洋务派大规模引进“洋操”,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体育文化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文化,身体运动文化虽属外层文化,但受运动主体的价值取向支配,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重礼轻利,因而造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来都缺乏竞争意识,耻于竟争,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型体育文化。洋务派被西方强势的军事文化所吸引,大规模引进洋操,从而开始引进西方体育文化。虽然洋务派初识西方体育文化,还不知西方体育文化究竟为何物,但西方体育文化中的重竞技、讲平等、求实效的体育理念伴随洋操的引进而传人中国,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学然后知不足”(梁启超语)的深入,以西方近代文明为标杆走近代化之路的中国人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价值层面不断认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不断由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型向以重视生命价值、追求平等竞争为核心的竞技型体育文化转型。 第二,洋务派大规模引进“洋操”,开启了中国体育近代化的航程,从此建构了中国体育社会中西两种体育文化对立与融合的格局。学者汪晖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间题》一文中说:“自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历史反思集中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和为什么中国未能成功地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认为洋务派引进“洋操”是洋务派思考中国如何实现现 代化的自觉选择。“由于积极倡导西化者经常很难考虑到本国 强大的传统结构改变的艰难程度而片面地、过分地引进以工业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尤其是没有认识到西方化背后隐藏着边缘化,这样就把对本国的西方化改造表面化、肤浅化,其实质是在西方化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边缘化程度也在加深。”洋务派以及继往者不是融合两种体育文化,而是复制西方体育,并不断强化西方体育功能,中国体育社会民族传统体育一元结构被打破,使中国近现代体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西方近代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在相互排斥、相互吸收中并存’,的格局。以至于中国传统体育逐渐被压缩至农村,被赶出了学校,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了今天的人们思想深处已形成“体育就是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的思维定势。 第三,洋务派大规模引进“洋操”,重拾体育在教育中的功能,揭开了近现代学校体育的序幕。虽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中曾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如古代教育的“六艺”有射和御,比较注重“身体的运动”在教育中的价值,但至东汉时期始,先秦时期、秦皇时期和汉初之年的尚武风格从此变成了地道的“重文轻武”,这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从此,体育从教育中隐身,仅注重体育的养生、军事、娱乐功能。虽然洋务派根据练兵自强需要有选择地引人西方的“洋操”,独注西方体育的军事价值,造成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但洋务派为培养洋务所需的人才,先后办了不少军事工业学堂和军事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在这些新式学堂中,仿照西方学校课程设置,一般都设体操课,体育从此走进了近现代学校,日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列强侵略和国内危机四伏的背景下,洋务派立足中国文化传统,白觉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创造了“中体西用”理论,它架起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揭开了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和中国体育文化近代化的序幕。正是有了洋务派按照汤氏定律学习西方选择“练兵制器”的不足,才会有维新派、革命派、五四先贤们的“知不足”,才推动了中国社会及体育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虽然是随伴性的,却揭开了中国体育史的重要一页。 传播学论文:与时俱进的广告教育——对广告传播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学,症结,创新教学 论文摘要:许多高校的广告教育与时代脱节,广告传播学教学与教育部倡导的素质教育错位。广告传播学教学存在学科不成熟、内容泛化、手段老化、师资落后等问题,所以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大系统、小专题,多媒体实验室等广告传播学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归属尚未定论,各科教学处于不断地摸索之中。面对“两难”(广告公司招人难,高校广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广大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教育拉了广告业的后腿,广告教育必须面对市场,课程教学必须为培养目标服务。高校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作为广告专业的惟一基础学科,广一告传播学必须围绕市场做文章,改进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新型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的市场要求。 一、广告传播学教学的症结 现行的)’一告传播学教学,存在许多违背高校教育规律和广告行业市场规律的弊端,已成为培养学月创新能力的掣肘。广告传播学教学的症结主要表现在: (一)广告传播学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广告传播学归属于传播学,而传播学是从国外引来的“舶来品”。如果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粗具规模的译著算起,传播学在中国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20年中,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起步”、“投身改革潮—纸上谈兵和介人实际”、“洋为中用—中国化和本土化”三个阶段,召开了6界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1982年、1986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出版了一批著作(例如:居延安的(信息、沟通、传播》,邵培仁、戴元光、龚炜的《传播学原理和应用》,周晓明的《人类交流与传播》,徐耀魁的《大众传播学》,张隆栋的《大众传播学总论》,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论》,胡止荣的《传播学总论》),似乎蓬勃发展。但是,中国传播学者研究的主流还是引进和介绍西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还没有建立,在为我所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够,与传播实践之间也存在距离,尤其缺乏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即便上面提到的书籍和教材,也多以“概论”形式出现,专门研究传播学中某一重要传播理论或专论传播模式、传播研究方法的学术专著至今尚未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播学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 广告传播学源于传播学,是传播学在广告领域中的发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广告传播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有多种解释:有的认为,广告专业仅讲授传播学理论即可,没有什么广告传播学;有的主张,广告传播学应充分结合广告学和传播学二者内容,建立自身体系;有的提倡,广告传播学以应用为主,少讲理论;有的认为,广告传播学是独立的,不应与其他学科发生任何联系。此外,广告传播学的著作较少,至今只有几种。相对于传播学教材,胡卫华编著《广告传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也仅是一本小册子。可见,广告传播学离成熟学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二)教学内容泛化,重理论轻操作。广告传播学没有自己的体系,往往沿用传播学的章节内容,造成知识理论的泛化,违背了知识的普遍性和个别性的辨证统一的原则。尽管传播学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中国的传播学教学则是注重介绍西方的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忽视传播学的实用性。广告传播学与传播学教学有着共同的缺陷。教学中,较少考虑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单纯地“就理论言理论”,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唯物辨证理论,往往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重理论轻操作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混固吞枣的死记硬背理论,不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教学效果很差。 (三)教学手段老化,重课堂轻实践。在许多高校,广告专业的教学多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具有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受教育对象较多,容易量化管理等特点。但是,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信息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没有个性和专长的人,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也谈不上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也很难想象,一个课堂教学口径培养出来的广告人才能够在实际操作时体现多元化的广告行业的人才特征。此外,当前广告传播学教学多采用教师拿着讲义授课,学生下面记笔记的形式,较少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活泼的感性材料。教师辛辛苦苦地讲授,学生却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事倍功半,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大一统”的传统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的广告业发展的栓桔,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堕待提倡和实施。 (四)师资队伍落后,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来讲,广告专业师资队伍较落后。主要缘于广告业是新兴的行业,高校广告专业非常年轻,专业归属呈多样化,广告师资多半路出家。高校广告专业,有的隶属于新闻传播学院,有的隶属于财经学院,有的隶属于艺术学院,还有的隶属于历史系、管理系等。专业归属的多样化,直接导致师资来源的多渠道。他们的学科来源大部分为:新闻学、文学、美术,少量为市场营销、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同样,广告传播学师资来源也呈多样化,有的源于新闻专业,有的源于中文专业,有的源于历史专业,有的源于管理专业,学术观念、思维视角和科研能力差别较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倾向也有所不同。此外,日前从事高校广告传播学教学的教师,除了个别曾到过日本、美国或在一些跨国公司中接受过国际化广告实务培训外,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广告学专业教育。因此,广告传播学教师很难有效地传授时代前沿的专业知识。广告行业流行的“高校培养不出真正的广告人”、“上大学,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熏陶”的论断,多少也显示了高校广告教学的无奈和滞后。 二、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加人wto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人高效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一告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正朝着全球化和本土化两个方向一匕速发展。而高校培养的广告人才与市场需求错位,广告教育与时代脱节,教育改革到了一个难以回避的关节。面对广告教学的种种弊端,高校广告传播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教学理念改革:观念教学。高校广告传播学教学从单纯地传授知识应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涵可持续创新和白主创新两层含义,是广告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 1.创新能力的培养〔1)从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着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s_体复合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刻提醒学生各门科学和权威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传授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创新思维的运行过程,就是“化无穷为有穷”。具体来说: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过程中首创或独创地选取对象,抽象、舍象对象的属性,动态截取对象时空。(3)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的结果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创新思维的结果为概念、学说、观念、对策等,这些结果是头脑中的东西,与客观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它们并非纯粹客观,也达不到彻底全面,其本质和主流也不是惟一不变的。创新思维结果的“似是而非性”往往缘于思维观念的一般性、科学的非纯粹客观性、理论难觅“彻底客观”、本质和主流的凸现等。本质和主流是多方面的,不应停留在现有的本质和主流的表象上,要进一步挖掘新的木质和主流,创新随之而来。 2,努力建立学生思维的多种创新视角。创新视角,是用不同寻常的视角观察寻常的事物,使事物显示出某些不寻常的性质。广告传播过程中,要求视角变化。单一视角泛化,产生不同寻常的创意。创新视角一般有几种相对类型:发散与收敛、求同与寻异、肯定与否定、顺向与逆向、自我与非我、有序与无序等。 3.要消除妨碍创新思维的惯常定势。思维定势是特定思维框架,受实践目的、知识储备、价值标准的影响,往往新定势的形成慢,而旧定势的消亡难。尽管思维定势有利于处理惯常、照例的事物。但是,当事物变化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往往束缚创新思维的开展。思维定势,包括一般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唯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非理性定势。 4广告传播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观念的培养主耍有两个目的:(1)为培养具有再生能力的全息广告人才着想。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广告策划、广告创意是瞬间万变,日新月异的。因此,全息广告人才必须有独特思维视角和首创思维成果。(2)为透彻理解和把握广告传播理论孕育力量。一告传播学是发展、开放的学科,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挖掘。创新思维的建立为透彻理解和把握广告传播学理论提供了资本和财富。 (二)教学模式改革: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包含两层含义:1.教师走出去。教师大多局限于学校,对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往往是理想化和学究化,较少全方位的把握社会。广告传播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广告传播实践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很容易造成“就理论讲理论”,脱离实践。教师走出去,走进火热的广告行业,走到缤纷的媒介实践中,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杂揉到一起,讲得生动,学生学得有趣。但是,现实生活中,广告传播学教师很少出去实践。主要缘于两个方面;(1)目前的广告学系师资缺少,广告传播学专职教师很少。即使有专职教师,也往往兼授其他课程。这种情况下,广一告传播学的教师一年两个学期授课,不能抽出时间外出实践。(2)高校往往侧重于传统的重点学科建设,树立名牌战略。而广告专业是新兴专业,各方面力量薄弱,难以受到学校重视。广告专业的教师外出学习和实践基本卜不一予以批准。.这样,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只能低层次重复,教师疲惫于繁重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培养的1、一告学生自然不能适应广告行业的发展。 2.学生走出去。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投身于真枪实弹的广告实践。(1)广告专业必须建立高规格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高校广告专业应利用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学科优势,加强与名牌广告公司和媒介联系,作到校企联合、系企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学生有了实践经验,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学生应有实践的意识。很多学生存在惰性和依赖性,安于现状,不敢走向社会。教师必须灌输实践的重要性以及“走出去”的好处。教师也要鞭答学生,锻炼他们的“野外”生存的能力。(3)学生“走出去”,选择的广告媒介应是多层次、多品种的。既可以选择电视台、电台、网络媒介,也可以选择报社、期刊、出版社;既可以尝试党刊,也可以尝试商报;既可以尝试综合频道,也可以尝试专业频道……多方面的亲密接触,往往造就学生丰富的感性知识、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请进来,指聘请在广告传播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到课堂传授知识。这些人主要指媒体经营人员、广告公司精英、高校广告传播学知名学者。媒体经营人员、广告公司精英大多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了解广告传播的现状,把握广告市场的走向。他们的讲授往往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和引导性。高校广告传播学知名学者,了解广告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引导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方向。他们的授课,往往具有启迪性和先导性。二者的结合,既可以缓解本校广告传播学教学的狭隘,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主要的是,将课堂教学与当前的广告业发展情况结合起来,使广告传播学的教学走在时代的前列,解决了广告教育的滞后问题。 (三)教学内容改革:大系统,小专题。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内容,也不能脱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应立足于广告专业,开创新的体系。1.讲授传播学的主要内容,即大系统。传播学包括传播史、传播业务和传播理论,即“史”、“术”、“论”三部分。针对广告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广告传播学教学内容的“大系统”应侧重于传播理沦和传播业务两部分。传播理论主要讲授“传者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分析”和“效果研究”五部分:传播业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实务问题,诸如传者社会影响、内容的窄广、媒介经营、受众的文化品位等。传播业务应杂揉到传播理论中。这样,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经验的分析,广告传播学的“大系统”讲授往往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2广告传播学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广告专业的特色,开设专题讲授。“大系统”体现传播学内容的完整性,“小专题”表现出专业特性。专题与“大系统”内容是同步的。同时,专题为了深化内容,将传播学的“一般”与广告的“特殊”相结合。讲授过“传播内容”,笔者尝试开设了专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讲授“传者研究”、“控制分析”时,开设了“广告传播的导向研究”专题,学生反响很好。“广告传播的导向研究”专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广告传播过程中,“星”、“性”、“腥”、“洋”等内容泛滥,影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广告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倡导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影响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等);广告传播倡导的导向,包括文化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及政治导向等;广告传播任何坚持健康导向。这样,讲授内容“博”和“专”结合,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3教学手段多样化也是广告传播学创新教学的重点。广告传播学教学中,我们不应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应扬长避短,汲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同时,更应充分利用新时期的科技成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娱乐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制作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枯燥的理论往往变得有趣生动。建立广告传播学实验室,有利于对广告信息传播进行定量研究,尤其对传播效果、受众反馈研究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广告传播学实验室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一目了然,个案研究更加客观、科学。利用广告传播学实验室进行教学,不仅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传播学论文:关于文化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电视节目形态探析 论文摘要:本文从当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置于电视传播的理论语境中考察,分析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电视传播价值。按照其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从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四种类别,并从优化传播效果角度就四种类别提出了各自适宜的电视节目形态。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节目形态 文化传播是文化从一个系统影响另外一个系统的活动,其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在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与传承面临危机,而这种危机与电视传播的缺少不无关系。目前就电视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播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试对电视传播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节目形态作一探析。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值得电视珍视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功能。文明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社会基层。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在民间自由自在地生长,天然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体育的本质功能与核心内容就是健身。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强身健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身心的自我培育、锻炼和养护过程,无不包含着健身的客观规律。” 在当下制约中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问题短时期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传统体育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而言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花钱不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具悠久历史与深厚基础。汉族地区的秧歌、腰鼓、太极拳、木兰扇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霸王鞭、跳竹竿、民族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超越民族,为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根据一项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显示,2000年5省区少数民族16岁以上城镇居民仅有48.5%参加过不同程度的体育活动。少数民族居民所参加的休闲体育运动大部分为静态的棋牌。对于广大农村以及沙漠、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体育缺少可行性,所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方便易行,而且可以与民俗、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缩小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差距。 近年来,中老年人口在我国体育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中老年人普遍对运动量大、技术要求高、对抗激烈的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兴趣不高,而更偏爱节奏舒缓、刚柔相济、群体参与、缓解寂寞、延年益寿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群众体育锻炼中80%的内容是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强身健体功能所吸引。2006年,河北邯郸市为了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举办了“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共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太极拳界人士汇聚邯郸,进行太极拳交流、比赛和联谊活动。“中国功夫”在欧洲的影响近年来剧增,据德国联邦多元文化局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欧洲学习中国功夫的学员近100万人。各种中国武术、气功和太极拳的协会层出不穷,仅德国就有500多个。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讲,对于电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座巫待开掘的“富矿”而非“平矿”。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传播的经济价值 传媒经济学认为,大众媒介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媒介产品的销售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等支撑的广告收人以及衍生品销售收人。从调查来看,西方竞技体育的受众群主要为青年男性,而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受众群为中老年群体,还有大量的青年潜在受众。在当今健康文化、生命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下,这个受众群无疑更为庞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健康、群体参与、大众娱乐的功能对于中老年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按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法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如果策划得当、传播得法,其电视传播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收人,而且会通过面向国外的电视产品与衍生品的多级销售为电视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在访谈中,研究舞龙舞狮的卫志强教授和研究体育新闻传播的郝勤教授都认为,在消费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定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为电视创造的经济价值,否则要求电视关注便是一种奢望。据《光明日报》报道,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作为中国功夫(武术)首次与现代舞、芭蕾、杂技等艺术完美结合的《功夫传奇》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演出150场,观众1l万人次,总收入300万美元。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与风情旅游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探索出一条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如贵州的“国际芦笙节”上表演的苗族、侗族特有的斗牛等体育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和省市电视台记者。每年除了地方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还会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外电视台前来报道。然而,相当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却因为政府缺乏策划、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参与不够,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缺席,没有产生太大的经济收益。如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狂欢节“纳顿节”等便不太受电视关注。 二、电视传播视阑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类别 按照与电视媒介特性契合程度由强至弱,笔者从文化功能上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和已经消亡与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种种实践与改革,逐渐与西方体育模式近似的竞技表演类体育文化项目,其除了竞技性外,多数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并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多达149种,其竞技性强、表演价值高,特别适合电视传播。项目主要包括武术套路与散手、舞龙舞狮以及巧种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墩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和藏族马术表演、蒙古族马术表演等。这些项目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符合电视动态阐释、立体审美、凸现过程、追求悬念的媒介特性。 (二)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娱乐类体育文化是指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基础,健身、健心、娱乐、益群等功能突出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通常与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广场文化与庆典文化特色。这些项目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前者如拔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抖空竹、中蟠、健身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大众健身操等;后者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内蒙古的“那达慕”节日大会、高山族的拔河节、汉族元宵节的舞龙舞狮、朝鲜族秋夕节举行的摔跤、荡秋千、跳板,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不及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那样适合电视传播特点,但由于其在全民健身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民间具备相当的受众基础,电视应该大力传播与推广。 (三)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文轻武、修身养性、身心一元、主静尚柔、中庸和谐的整体文化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其竞技性弱、益智性与养生性强,肢体动作舒缓,强调以意驭气,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文化项目有围棋、象棋、木兰扇、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大雁功、五行掌、金刚气功、鹤翔庄气功、五田运气法、武当龟息功、少林达摩气功、站桩功等。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因整体主静少动,与电视媒介动态阐释、声画结合、强调动感、立体审美等特性有相悖之处。但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智力教育等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国内外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大量的目标受众与潜在受众,同样不能被电视所忽视。为了优化传播效果,需要对此类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形态按照市场规律与受众需求进行探索创新。 (四)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 已经消亡和濒危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那些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消亡或丧失活力、处在濒危状态,对现代民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却是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民族伦理、民族宗教等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保护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其中已经消亡的被一些学者称为“化石型”传统体育文化。如已经消亡的传统体育项目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以及投壶等。而濒危类是指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薄弱,相对其起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无明显改变,大多数保留有较多的早期原始风貌,往往依附宗教祭祀或封建遗俗中,处在原始文化的混沌状态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如迄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宗教舞蹈、祭祀性体育活动等。 三、不同类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电视节目形态的策划与探索 “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影响力,成为电视体育传播的‘主流媒介’表达的两个向度。”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文化特色各异、群体参与性强,是人民群众节日中的主要活动内容。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是按照适合各自体育文化特点的电视节目形态进行针对性传播。 (一)竞技表演类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适合电视传媒特性,新增量传播。其中竞争激烈、动感强、节奏感强的传统竞技项目(如散打、蒙古摔跤、技击武术等),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接近,可通过赛事直播、录播、电视体育新闻等节目形态传播;观赏类、表演性强的艺术体育项目应充分利用电视的视觉效果,以体育文艺活动,体育庆典活动直播、录播,体育人文纪录片,后期加工的艺术专题片,电视体育杂志栏目等进行体育结合文化的传播。栏目采用“体育新闻”、“媒体扫描”、“减肥纪实”、“体育彩票”和“今日心情”5个版块构成,集资讯、服务、参与、娱乐于一体,.收视率很高。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采用“赛事”、“人物访谈”、“故事”、“项目历史文化”、“练习技巧”等子栏目结合的电视体育杂志来传播。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崔乐泉教授认为,应该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适合电视传播的部分开始,分类、分批、分特点、按步骤进行传播。先传播竞技性强、观赏性强的项目,然后带动其他项目及文化的传播。 (二)健身娱乐类 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秧歌、秋千、跳绳、踢毽子等健身娱乐类传统体育是融运动与文化于一体,身体与精神共同释放、解放的狂欢体育。电视介人传播时,可以采用广场直播或录播形式、强化节目的群众参与性。也可以借鉴“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赛。对于秧歌、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休闲娱乐、节日庆典体育文化,应以纪录片、旅游风光片、专题片或比赛类“真人秀”节目进行传播。2007年出现了许多格调高雅、健康娱乐、收视率较高的此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奥运舵手、火炬手选拔”和“脚斗士”。这些都是策划健身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电视真人秀节目值得借鉴的范本。 (三)益智养生类 由于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以静态为主,与电视媒介的视听特性有一些相悖。所以电视在对此类传统体育的传播量上要控制,并且应积极策划效果明显的节目形式,以电视的“动”改良项目的“静”,巩固目标受众、争取潜在受众,变“窄播”为“广播”。以围棋传播为例,中央电视台对围棋不可谓不重视,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由即节目形式太过单一。“围棋被电视传媒逐渐忽略与电视节目的贫乏不无关系。简简单单的新闻报道,千人一面的电视采访,难见新意的大盘讲解,电视在画面冲击、图像再现的优势被大大降低。”对棋类项目的电视传播,除了强化比赛时解说员讲解的娱乐生动性以外,也可从项目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教育意义角度,制作文化专题片进行传播。太极传播可适当融人娱乐元素,在不损害太极文化本体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故事、人物、悬念、细节的大众传播文本。 但目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范围和题材仍较为局限,不够全面和均衡,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领域,缺乏内容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感,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要借助电视传媒挖掘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进行抢救性保护 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些是因为跟不上社会动态发展的步伐,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而被淘汰或面临淘汰。但有些并不是因为其本身丧失了生命力、而是由于其局限于宫廷或不被当时的统治阶层重视,没有在民间传播发展开来等其他原因而消亡的,如我国唐代盛行于宫廷的马球。但马球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而被成功利用,展现了这类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对于此类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文化界和电视传媒界都应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濒临消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也要研究其电视传播的价值,“对那些依然附着在民风民俗中的体育活动,对那些活动方式有着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有机联系与规则而稳定性差的民间游戏进行整理、提炼,完善其规则,促使其从民风民俗或生产生活中逐步分离出来,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经过专家和民间艺术家的润色和改良,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使之逐渐成为本民族的一个象征;而对那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练功或健身手段,有待进行综合研究,克服其神秘化倾向,使其大众化、通俗化,缩短其由“潜”到‘显”的过程。”笔者以为,电视传媒对此类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可借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可’频道等的运营与传播经验,以“民间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现”纪录片等进行传播,此外,对于这类传统体育文化,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应借鉴音乐频道的“民间音乐电视采风”,策划、制作、播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采风”系列节目进行传承。当然,这些节目在传播初期应该首先以社会效益为主而不能过度强调经济效益。 总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凝结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心理认同和社会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因此,深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节目形态具有凝聚社会、融和情感、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构筑和谐的重要功能。 传播学论文:洋务派体育行为选择的文化传播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体育史;洋务派;文化传播;解读 论文摘要:囿于文化中心主义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洋务派选择了类似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揭示传播路径(本研究姑称“汤氏定律”)——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渐进式”——接受西方近代文明,即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来消化西方近代文明的近代化之路。汤氏认为: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科技、军事、体育等器物文化是文化的外层,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理解;器物文化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和影响力最差,价值变动较少,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苦较小,因而文化穿透力最强,文化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反观洋务派的体育行为选择:先是了解“制器”,引入枪洋炮;继而学习“洋操”,亦即西方的军事体育,以便获得与洋枪洋炮相匹配的战术素质;近代体育从器材到观念亦紧随“洋操”之后接踵而至。可见,以“汤氏定律”为参照来解读洋务派的体育行为选择的路径,当会对中西体育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所启发。 在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练兵制器”和引进“洋操”的主张与实践揭开了大规模西学东渐的序幕,中国近代化历程由此起航。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我国学习西方加速现代化之路的30年,“同样也是新西学东渐的30年”。反思和总结这30年的辉煌成就为学界热议。故本研究拟从文化传播学视角解读中国近代化何以从“练兵制器”始,“练兵制器”为何选择西方体育。无论在近代还是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依旧,文化传播规律未变,解读洋务派体育选择行为无疑有益于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包括体育在内的辉煌成就的认识,从而使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和中国体育现代化更为理性。 1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 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被打败,国门被迫打开,列强纷至沓来,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通商、割地、赔款,导致了中国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再加之国内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统治受到冲击,危机四伏,中国面临着“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境是当时国人急需解决的历史课题,洋务派顺应历史潮流,自觉地承担起这一重任。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壮大起来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教育且付诸实践的清朝统治集团内的一个政治派别。洋务派虽然成分十分复杂,但是奕诉、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主要代表,均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底的儒臣、学士。面对“内忧外患”的事实,洋务派认为中国应该“随局变而变革”,但“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局变,扭于目前苟安。”他们意指,祖宗走惯的老路已远远不能应付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必须探索新的出路,寻求新的对策,方能维持统治。 洋务派选择了向西方学习的自强之路,以挽救统治危机,并提出自强首先要“练兵”。洋务派总结了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洋务派选择了“外敦和好,内要自强”的策略,即对外要以信义笼络列强,与列强和好,对内要学习西方,自图振兴,以求“自强”。奕诉等上奏说“窃臣等酌议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洱后患。然治其标而未深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曾国藩提出“使彼西洋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李鸿章认为,“欲使西人长技中国皆能睹悉,然后可图自强。困”左宗堂说:“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和不师其长以制之。”洋务派所说的“西人长技”是指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西方军队。 当处于弱势文化中的人们遭遇强势文化时,对强势文化会产生潜意识的向往。所谓强势文化,主要是指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能够向其他文化单向流动并产生强烈影响的文化。强势文化的传播特征主要是从高文化区向低文化区单向流动。文化本身具有流动性,它一经形成,就会与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强势文化更是如此,由于它代表了更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其外溢性就更加强烈,在文化之间的交流中,主要体现为它朝生产力水平更低的区域单向流动。用近代科技文明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相对于“弓马骑射”无疑是强势文化,在两次鸦片战争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洋务派惊羡不已,决心要训练一支与西方军队一样的新式军队。中国自古就重视军队中的体育,早在西周时就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体育在练兵中的作用对于饱读经书的洋务派来说,不可谓不知晓。中国传统体育已不能适应以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新军”训练的需要,李鸿章说:“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操练洋枪必须步伐整齐,号令纯一,才能达到施放有准的目的(所谓步伐整齐,就是队列、队形等方面的操练;号令纯一,即“立正”、“稍息”、“开步走”、“托枪”之类口令;所谓枪炮精良、施放有准)。洋操可助操练洋枪洋炮,于是“洋操”符合洋务派“练兵制器”的口味,被洋务派伴随洋枪洋炮引进中国。 2洋务派体育选择行为的文化学解读 文化传播规律揭示,强势文化必然征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必然自觉地学习和接受强势文化。鸦片战争及以后,西方文化的强势和中国文化的弱势已显现,洋务派为了“御侮图强”不得不作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走近代化之路的选择。洋务派学习西方走近代化之路有四种思维方式可选择:“中体中用”、“中体西用”、“西体西用”和“西体中用”。四种思维方式概括起来说是两条近代化道路:一是日本式的全盘接受西方近代文明,以西方近代文明为中心来融合本国文化走近代化之路;二是汤 氏定律式的渐进地接受西方近代文明,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来消化西方近代文明走近代化之路。洋务派选择了第二条道路。任何文化的历史都可作为文化价值、文化理想及文化行为的起源。历史可帮助回答像为何采取一种而不是另一种活动方式这一类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中心主义观念制约着洋务派的文化选择行为。 第一,维护儒家“价值道统”的神圣职责要求洋务派选择第二条道路。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自成一体的根基深厚的大陆性文化,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中国在文化上是早熟的。因此,中国早就确立了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相传所确定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被中国士大夫认为是无比优越的“价值道统”。正因为“价值道统”是“无比优越的”,所以士大夫们把“道统”奉为“圣教”,亘古不移,“道统”高于“法统”,因而王夫之说,“无恒器而有恒道”。并且把维护“道统”视为自身庄严而神圣的职责。为此,为了能够从不断变化的时势中吸取文化资源来维护自认为无比优越的“道统”,中国士大夫们还创造了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作为具有中国士大夫血统的儒家知识分子,洋务派理所当然地负有维护“道统”的历史使命,李鸿章说,中国的“文物制度”远比外洋优越,不仅不应摒弃,而且“欲求驭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虽然洋务派也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和先进性,但是,他们要坚守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如若选择第一条近代化之路,也就意味着丢弃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是洋务派无论如何不愿去做的。日本与中国不同,日本自古就有主动学习强势文化的传统,日本曾13次派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并按中国文化改造日本社会,因而有学者说,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每册开一片都可以看到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影子,剥到最后,找不到日本文化的核。 第二,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由此而生的“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驱使洋务派选择第二条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两种观念;一是把文明由内向外辐射传播视为文化扩展唯一形式的观念;二是视文化有高低、轻重、内外、优劣有别的文化中心主义观念。文化中心主义观念催生了中国士大夫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认为,中国所以为中国,即在于中国有其不可企及的文化中心地位,而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于周边民族文化的强势,无论是少数民族人主中原还是佛教东来最终都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了,更加强化了这种文化优越感,明末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曾这样评价说:“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作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相伴于文化优越感而生的是“以夏变夷”文化心理和“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面前,中国文化中心地位受到威胁,“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是学习西方的根本动机仍然是要维护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薛福成说:“诚取西人之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张之洞也说:“泰西之器以卫中国圣贤之道”。日本与中国不同,日本人没有沉重的文化中心主义包袱,很少有“夷夏大防”的文化安全心理。 洋务派为何选择学习西方的科技等器物文化,而不是制度文化或精神文化?我们认为原因在两个方面。 第一,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人们首先感知和理解的是文化的外层。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整体,由三个层面构成,最外层是器物层面,文化价值密度最疏;中间是制度层面,文化价值密度较密;最核心的是内层,是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文化价值最密集的一层。 当两种文化发生交融时,文化是以整体形式出现的,但是科技、军事、体育等器物文化是文化的外层,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理解。当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虽然西方文化以一个整体形态大规模传人中国,但魏源首先感知到的是西方的军事,他说,西方强于中国在三个方面:“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由于国人被文化中心主义意识麻醉,陶醉在“天朝上国”美梦里,因而他的呐喊没有得到国人的认同和共鸣,变成了无声的呐喊,所以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没能进一步深人。洋务派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看到的或亲身感受到的仍然是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我们从1874年12月李鸿章的一份奏稿不难看出,李鸿章说,西方“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第二,科技等器物文化的文化阻力最小,文化穿透力最强,文化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一书中写道:“当一根运动着的文化射线被它所碰撞的外在机体的衍射成科技、宗教、政治、艺术等学科成分时,其科技成分比宗教成分易于穿透得较快和较远。……文化辐射中各种成分的穿透力通常与这一成分的文化价值成反比。在被冲击的社会机体中,不重要的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因为不重要的成分没对被冲击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那么猛烈或那么痛苦的动乱的征兆。这种对辐射性文化的最小成分作最广泛传播的自动选择,显然是文化交流运动一条不幸的规律。”大意为: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器物层面文化价值密度最小,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和影响力也最差,对生活在被冲击文化中的人们因价值变动较少而带来的精神痛苦较小,因而文化抗阻能力最弱。 器物本身是中性的,只不过是由于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赋予了它们文化的意义,所以才会有价值意义,如射箭,它是一项运动项目,本身是中性的,中国人可以开展,外国人也可以开展,但是,有价值取向的人赋予它特殊目的时,射箭就有价值意义了,如孔子用它来作为“扬礼达仁”的工具,于是射箭就有了“射礼,’;军事家利用它来为战争服务,射箭就有了军事价值。然而这些价值意义是依附性的,不是科技等器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对人们原有价值体系冲击不大,受到的抵抗力最小,文化穿透力也最强。而制度层面文化和精神层面文化就不一样了,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文化土壤,制度自身的演变过程是沿着由习俗性产权规则(文化)到多边声誉机制(规范,隐含合同)及正式的第三方实施机制的逻辑线索而展开的,也就是说制度是人们基于一定价值取向而制定的,并随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动而变迁的,制度文化本身就包含价值体系,是价值体系的外化。精神层面文化之所以是文化的核心,是因为精神层面文化是价值体系的代名词,是该文化存在的根本,是该文化体系下人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如果该文化的精神层面文化发生严重危机时,这一文化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由于文化价值密度细疏程度不同,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器物文化最容易穿透,其次是制度文化,最后是精神文化。 洋务派作为清王朝的臣子,有维持清王朝统治的责任。若要挽救“内外交困”的时局,再不能默守陈规,李鸿章说:“吾国墨守旧法,不适于今世,为有识者所公认。”必须承认中西方的差距,向西方学习,走西方式军事近代化之路,方能维持统治;作为儒士,有维护儒家价值道统的职责。中国文化的弱势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已显现,洋务派自觉地运用中国儒家知识分子为维护儒家价值道统所创造的经世致用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寻找“夷技”的“致用性”,补中国文化之不足,以维护儒家价值道统;作为统治集团中的一个政治派别,有巩固和发展自己集团势力的需要。清政府视人民反抗为心腹大患,“防民甚于防夷”。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处于绝对的决策地位,满汉矛盾的历史阴影和现实,使清王朝既要借助曾、李等来维持封建统治,又要设法加以制肘,以防尾大不掉之势。曾、李等既要巩固和发展自己集团的势力,又不能突破清政府藩篱,不得不进行精心选择。所以,洋务派选择了既不违背传统又能吸收新知识的“中体西用”思想方法,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学习西方科技、军事、体育等器物层面的外层文化,因为这样的选择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和影响力最差,价值变动较少,带来的精神痛苦较小,文化阻力最小,文化穿透力最强,因而,既能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又维护了儒家“价值道统”的中心地位,还可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文化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在一种文化冲突中,一旦在被冲击的社会防卫中打开一个最小的缺口,一个事件就会不屈不挠地继续引发另一事件。”文化的变动不会永远停留在器物层面,器物层面文化的变化必然继而引起制度层面文化和精神层面文化的变迁。历史的演进按照规律有序地进行着,中国近代化之路按规律安排的正常轨道由洋务时期的“练兵制器”到维新时期的“制度变革”再到五四时期的“文化观念转型”有序地展开,中国体育近代化之路也不例外。 3洋务派体育选择行为的历史地位 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表面看来带有随伴性,洋操是被洋务派伴随洋枪洋炮引进中国的,实质上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产生的必然结果。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转折性的,对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和中国体育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体育文化功能认识的深人均发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洋务派大规模引进“洋操”,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体育文化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文化,身体运动文化虽属外层文化,但受运动主体的价值取向支配,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重礼轻利,因而造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来都缺乏竞争意识,耻于竟争,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型体育文化。洋务派被西方强势的军事文化所吸引,大规模引进洋操,从而开始引进西方体育文化。虽然洋务派初识西方体育文化,还不知西方体育文化究竟为何物,但西方体育文化中的重竞技、讲平等、求实效的体育理念伴随洋操的引进而传人中国,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学然后知不足”(梁启超语)的深入,以西方近代文明为标杆走近代化之路的中国人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价值层面不断认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不断由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型向以重视生命价值、追求平等竞争为核心的竞技型体育文化转型。 第二,洋务派大规模引进“洋操”,开启了中国体育近代化的航程,从此建构了中国体育社会中西两种体育文化对立与融合的格局。学者汪晖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间题》一文中说:“自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历史反思集中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和为什么中国未能成功地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认为洋务派引进“洋操”是洋务派思考中国如何实现现 代化的自觉选择。“由于积极倡导西化者经常很难考虑到本国 强大的传统结构改变的艰难程度而片面地、过分地引进以工业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尤其是没有认识到西方化背后隐藏着边缘化,这样就把对本国的西方化改造表面化、肤浅化,其实质是在西方化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边缘化程度也在加深。”洋务派以及继往者不是融合两种体育文化,而是复制西方体育,并不断强化西方体育功能,中国体育社会民族传统体育一元结构被打破,使中国近现代体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西方近代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在相互排斥、相互吸收中并存’,的格局。以至于中国传统体育逐渐被压缩至农村,被赶出了学校,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了今天的人们思想深处已形成“体育就是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的思维定势。 第三,洋务派大规模引进“洋操”,重拾体育在教育中的功能,揭开了近现代学校体育的序幕。虽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中曾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如古代教育的“六艺”有射和御,比较注重“身体的运动”在教育中的价值,但至东汉时期始,先秦时期、秦皇时期和汉初之年的尚武风格从此变成了地道的“重文轻武”,这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从此,体育从教育中隐身,仅注重体育的养生、军事、娱乐功能。虽然洋务派根据练兵自强需要有选择地引人西方的“洋操”,独注西方体育的军事价值,造成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但洋务派为培养洋务所需的人才,先后办了不少军事工业学堂和军事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在这些新式学堂中,仿照西方学校课程设置,一般都设体操课,体育从此走进了近现代学校,日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列强侵略和国内危机四伏的背景下,洋务派立足中国文化传统,白觉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维方式和体用思想,创造了“中体西用”理论,它架起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揭开了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和中国体育文化近代化的序幕。正是有了洋务派按照汤氏定律学习西方选择“练兵制器”的不足,才会有维新派、革命派、五四先贤们的“知不足”,才推动了中国社会及体育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洋务派的体育选择行为虽然是随伴性的,却揭开了中国体育史的重要一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修歇底德陷阱叠加疫情共振下的经济逆全球化局势,中美大国博弈逐渐升级为两国间科技博弈,抢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者将成为下一个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主导者。近年来,中国科技进步总量提升但结构性问题凸显,芯片、光刻机等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萌芽期以及破坏式创新的颠覆前夜,进入到最艰难的攻坚阶段。然而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却滞后于迅速变革的时代发展步伐,限制了颠覆式创新的发展需求,与当前迅猛发展和高度不确定性时代不相匹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子系统,是公共治理理论在科技领域的延伸,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关键支撑,是大国崛起的关键所在。 一、科技治理内涵及特征 科技治理强调多元参与、民主协商和依法治理,是有效组织和协调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类主体价值和利益的制度和规则体系,核心在于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引导科学家、工程专家、企业家、科技团体、社会公众等科技创新主体依靠制度、法律法规和生态文化等要素,通过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叠加融合作用,优化国家和全球科技资源配置,引领科技活动朝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向突破,同时在大幅提升国家科技治理整体效能的同时平衡和防范风险。1971年,OECD发表题为《科学、增长与社会:新的方向》著名的布鲁克斯报告,报告提出了科技发展应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新方向。现今,新冠肺炎疫情正深刻改变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等技术正加速开发演进,赋予了新时代科技治理的新内涵。新时代科技治理现代化包含了两层基本内涵,一是科技治理效能最大化问题,即科技与经济的对内关系,如何解决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更好驱动科技服务经济发展;二是社会责任问题,即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对外关系,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防范可能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更好驱动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治理内部效能由科学治理、技术治理和创新治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处于创新链的上、中、下游,分别聚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首次商业化。治理的外部社会责任,根据欧盟框架计划,由社会中的科技、为了社会的科技和协同社会等科技治理社会责任组成。科技治理是对科技管理的升维。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特征进一步加深,科技管理向科技治理的转变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宏观治理取代微中观管理。科技管理仅限于某一个局部范围,聚焦科技项目等投入分配和科技成果等产出管理。科技治理将突破组织、行业以及地域的界限,聚焦生态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宏观上统筹资源配置,实现总体提升和重点突破;其次,系统性取代碎片化。科技管理分块化管理,多部门、各阶段分散独立导致科技资源小散化配置,造成信息流动不充分、资源效率损耗,而科技治理则强调跨部门、跨组织、跨区域的系统和协同性,解决创新链前端和中后端割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再次,多主体多层级取代单一性。传统的科技管理重点对于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的管理,仅针对科技直接参与部门的管理,而科技治理则为涉及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负责人乃至全社会公民的多主体跨层级治理;另外,生态型取代科层制。传统科技管理以政府调拨分配创新资源的方法推进科技资源分配和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治理将政府作为科技和创新资源行政管理者角色转变为协调人角色,同时要求政府在科技预见和关系国计民生科技创新等领域做好引领,发挥引领多主体参与协商,营造友好制度、机制和文化等科技生态环境作用;最后,科技伦理愈发受到重视,对于负责任的科技创新、科技向善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热点问题。 二、新时代科技治理重点问题 (一)公众等主体参与度及活力不足 科技治理的首要问题是参与主体的结构合理优化。多元参与科技治理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条件,多元参与可以激发更多力量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治理的整体效能。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等组织成员参与,当前科技管理停留在针对有限范围主体的一元管理,尚未提升到多主体参与的多元治理。首先,科学、技术和创新主要研发和管理人员是科技治理的重点。科技治理的三大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和创新治理分别对应着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产业化体系。科学治理的主体对象是科学家,客体载体主要为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较少部分新兴产业头部企业,主要职责为对世界的演化和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和发现。技术治理的主体对象是工程技术专家,客体载体主要为企业研发机构和校企联合研发机构等,主要职责为技术的开发和创造。创新治理的主体对象是企业家,客体载体是企业和社会风投资本,主要职责为发掘科学和技术的潜在商业价值,实现技术首次商业化。其次,政府、中介机构等机构主体是治理的关键。政府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科技和产业政策调动和优化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加上第三方金融、评估、科普、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构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行组成人员。另外,公民及公民社会是一个新的主体治理重要方向,全民关注和参与创新是发达经济体科技发展的高阶特征。全体社会公民、社区组织、专业协会、科技创新类非政府组织等均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的重要主体。当前多主体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公众主体参与缺失。随着科技之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进一步加深,公民及公民社会参与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和深度运转的重要动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总量过百万亿,人均GDP超万亿阶段,全社会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数量增速进入快车道,但比重还较低,参与国家创新体系运转的公民数量还较少,创新金字塔底部缺失;二是公民社会参与不足。科技、工程和产业类专业协会、社区社团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将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带来专业上的极大支撑,当前我国尚未发挥好以上组织的第三方评价和科普工作等作用,尚未实现社团全面参与提升政府科学行政决策。当前除了中国科协等组织参与相对活跃外,其余主体参与和支撑力度不足,没有真正将政府从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尴尬位置上解放出来,不利于创新效能提升;三是主体力量活力不足。科学、技术和产业界各类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创新驱动政策实施以来,各类科技人才总量较快提升但活力释放不足,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均未达预期,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如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的结构性问题未得到解决。 (二)对话协商机制欠缺 科技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协商对话下的治理效能的提升。政府、科学界、技术界、产业界以及社会公众能平等、民主地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共享成果等协商机制的构建将会大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推行的科技及产业政策促进多主体间建立连接,融合科技、产业和中介服务等部门形成合作治理网络,协同开展创新合作。当前多主体之间主要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公约、倡议、对话等方式开展平等有效沟通的机制构建略显不足,民主协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元化发声机制尚未建立。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呈现出较强的自上而下治理氛围。来自公众的声音较弱,没有形成全民对科学技术发展积极发言的局面。同时,科学家在国内创新驱动发展中享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在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论上,来自中国科学界的声音还较弱,没有形成相对的国际科学话语权。此外,尽管国内科学和技术界学术交流较为活跃,但来自年轻科学家和女性科学家的声音较少。长尾创新力没有得到关注和发掘,科学多元化发声机制有待建立。二是对话沟通渠道有待拓宽。对话在平等主体之间展开,个体层面,工程技术专家与企业家通过产学研合作对话,而科学家与企业家直接对话较少;政府官员与企业家和经济学家通过决策咨询对话,但对基础科学领域科学家直接对话较少;机构层面,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政产学研活动对话,而政府与中介服务组织和社会民众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组织和社会民众组织的对话极少;民众由于参与度较低,因此缺乏与其他各类主体的对话渠道。多主体间的信任、沟通、协商、协调等对话机制有待建立。三是创新子系统内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融合机制有待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由知识、技术、区域、军民融合等子体系构成,各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融合协调度较差。由于主体不完整和对话机制未建立等原因,科学、技术和产业脱节,科技经济“两张皮”矛盾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缓解。各类参与主体融合度不高的现象造成了创新链各段之间的衔接不畅,同时造成了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耦合度不佳。 (三)创新生态核心价值有待统一 科技治理的根本问题是寻求价值共创的生态体系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全链条、竞合性、共生性、共创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通过生态体系协调多主体价值冲突,建立正和的博弈创新生态演化,确保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是一个有机关联、动态发展的组织现象,可视为基于核心价值主张的技术演化过程。原因在于最终产品与不同参与者提供的技术知识或物质资源之间产生了复杂的知识重新组合,并且这种由知识重新组合带来的生态价值是由参与者在共同创新过程中产生,且远远大于每个生态参与者的单独价值创造。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初步框架搭建,演化过程中的价值共创目标性尚有分,创新主体对生态治理意识不强,创新子系统未充分链接融合,生态系统应有的竞合与共生共创特性尚未凸显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态思维缺乏。科技创新体系要求多主体间具有竞合、共生共创等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特征,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同创造新价值。当前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依赖,共创价值的生态思维尚未建立。二是生态价值未明确。从创新链的角度看,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创新体系等各子系统价值目标不一致,高校科研院所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金融创新系统和政府创新政策系统等在价值层面尚未明确并形成融合合力。三是生态连接度不足。从国家战略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军民融合创新系统连接不紧密。从全国科技创新发展阶段来看,绝对优势区域创新体系、比较优势区域创新体系以及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融合不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人文社科创新体系、基础学科创新体系和应用学科创新体系互相支撑不足,交叉融合学科创新体系尚未建立。此外,从保障发展角度看,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协同保障不足。 (四)创新风险预见防范体系缺失 科技治理的底线问题是效能提升驱动下的风险预见与防控的伦理体系布局和实施。科技伦理是一个从倡导学术道德为主,到同时倡导学术道德和人本道德、并以人本道德为归宿的发展过程,呈现了科研主体和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向度,科技本身的伦理价值向度和科技负面效应的对策向度等三个向度内涵。风险预见防范体系的关键核心是在坚持效率驱动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利益最大化,即有效协调“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统一。新时代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责任也愈发重大。风险预见与防范存在着范围界定不明确,风险与效益不能很好平衡,叠加疫情冲击的新时代,人与自我以及社会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科技风险预见与防范的范围界定尚有争议。广义认为风险来源于科技开发和应用两个方面,应用的风险不低于开发的风险,科技应用属于科技伦理管控的范畴。义认为“负面效应”不是科学造成的,而是科学的应用造成的。科学没有禁区,科学的应用应有禁区。二是科技风险与科技效益尚未有很好的平衡。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发展对技术创新寄予了很高期望,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难题;另一方面,新时代以及疫情驱动下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都具有高度的风险性。效率和责任产生了不小冲突,中国科协2015年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意识全国调查显示,30.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强调科研伦理会限制科研自由和科学发展。三是人与自然矛盾缓解下的人与自我以及人与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生物技术、基因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科技伦理风险与日俱增。 三、新时代科技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一)强化以公众参与为特征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构建更加公开、透明、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一是吸收社会公众主体融合参与更高效率、更负责任的科技创新。打破社会公众局外人局面,开放吸收民众和更多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促进传统主体与社会公众等主体有效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政府预见引导主体、高校和科研院基础研究领域重点支撑主体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连接催化主体,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主体的高度融合,拓宽民众和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渠道,增强政策支持,在重点领域发挥好公益专业组织参与建设力量,预防技术锁定与技术官;二是搭建公众学习平台。搭建公众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学习和讨论平台,通过社会学习以及开放与民主的社会对话,调和科技决策与社会争议,重塑政府、专家学者、公民团体以及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渠道,建构伙伴关系。通过开放性问题设置和讨论,激发民众参与,听取民众意见,营造全民重视并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公众实质性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和决策;三是激发包括公众主体在内的多主体活力释放。通过鼓励公众参与,开展趣味有效的科普活动等,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激发公众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热情。在全社会范围内旗帜鲜明尚科学家和企业家精神,明确科学家和企业家价值,充分激发和释放公众、年轻学者、女性学者等长尾创新活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储备科学家和企业家后备力量。 (二)完善以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系统协同机制 构建更加民主、法制、多主体协同寻求共识的国家创新体系。一是强化制度协同,推进弱势群体平等话语权。构建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多主体参与民主协商的制度体系,将科技政策指导引导朝着系统化制度体系以及科技公共治理法制化方向转变。建立公众参与科技科学研究的通道,倾听公众的声音,建立公众问题导向机制,切实解决社会民众需求,确保科学研究来源于生活和群众。推翻论资排科技话语权传统,打破唯子僵局,鼓励年轻科学研究者和女性科学研究者平等参与对话,有效激发长尾创新力;二是强化协商共识,建立多主体对话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多主体平等、民主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大可能地听取各类主体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良性互动氛围,增强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地等问题上的民主协商,提升多主体之间的行动一致性。同时,形成协同基础上的重点突破。在基于民主协商基础上,统一国家创新体系多主体民主意志,同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建设,集中重点资源,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在卡脖子等重大课题方面协同突破;三是科技政策民主化,抑制科技政策寻租。丹技术委员会在网上开展公民峰会、表决会议、讨论会、国会听证会等,英国《科学与社会》报告则确认了公众参与形式可以至少包括协商、公民评审团、共识会议等。而荷兰采取的“建设性科技评估”模式,则是在技术研发阶段,就将公众潜在用户的意见纳入进来。通过民主对话和协商,推进建立公开透明科技政策运行体系,抑制科技寻租行为的发生。 (三)培育以价值共创为特征的创新 生态发展机制构建更加融合、高效、共生的生态型国家创新体系。一是培育内外部竞合共生的生态思维。逐步转轨为生态体系特征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多主体共生、多主体与环境融合共创的包容性、多样性、更加开放的生态思维的形成;二是建立核心价值明确的创新生态体系。生态领导者需要通过发现核心价值主张、开放生态系统边界、平衡竞争与合作来使系统不断发展演化过程,并强调了生态参与者与来自不同领域参与者之间的战略相互依赖关系。纠正企业家短视和博弈价值思维,强化科学家回归勇攀高峰的科学探索价值体系,建立政府官员可持续发展正确创新政绩观。转变社会风尚,引导树立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机制体制创新驱动生态竞合效率提升,以逐步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框架保障生态系统良好运转;三是建立新时代生态连接。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知识、技术、区域、军民融合和科技服务等创新体系边界,探索建立去中心化、价值共创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生态。 (四)构建以风险防范为特征的科技伦理体系 构建更具防范风险、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国家伦理体系。一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顶层主导,专业机构中层支撑,科技人员全面辐射,社会公众参与决策的新时代科技伦理治理组织框架。新时代,我国将建立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攻关重点科技项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国家治理委员会,制定国家标准和规范,主导科技伦理治理。同时引导建立各领域专业委员会,针对不同技术进行专业指导;二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体系设计。建立以《法》为根本保障、《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为辅助体系,各专业委员会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制定为补充的科技伦理制度体系。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体系设计,为科技人员的道德底线兜底。我国当前关于科技伦理的法制建设中,仅《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出台于2016年,其他相关文件均出台于20世纪90年代,现有的制度体系已很难适应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建立由中央治理领导小组牵头,立法司法行政高效配合落实的从根本法、到专业法以及专门技术规范、标准的一整套完备制度体系;三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监管体系构建。建立国家、省市和机构多级联动科技伦理治理监管体系。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监管体系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源头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中端科技转化的风险意识,以及应用过程中科技伦理规范和意识,做到特别强调应用监管的全过程监管。 参考文献: [1]陈套,尤超良.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治理与创新治理体系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04):10-13+25. [3]李杨.科技伦理研究的三重向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02):103-107. [4]费多益.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82-89. [5]金吾伦.科学研究与科技伦理[J].哲学动态,2000(10):4-5. [7]柳卸林,魏江,戎珂.专稿:数字时代的创新生态[J].科学学研究,2021,39(06):961. [8]许灵红.新形势下科技伦理治理问题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0,154(10):74-76. 作者:郑翼 唐昆 李伟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 摘要:我国高校不断发展,校内的科研管理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不能与时代相适应。因此,高校需要将转变观念,创新科研管理平台,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就高校科研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更多创新科研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方式创新;途径 科技发展对高校科研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高校科研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例如科研项目投入、科研转出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等,这些都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有完善的科研管理方式才能应对。但是就目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来看,其内部存在一些不足。为此,下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科研管理现状 1.科研人员队伍不集中 从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来看,科研管理体制与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之间缺乏科研队伍整合的手段和相关的凝聚机制。在普通高校中,本科生加上研究生学生数量较多,但是与之相关的科研人员比较分散,而且在高校之间、学院之间的科研合作交流机会较少,科研队伍整合困难。也就是说,在高校各个学科之间开展交叉研究不容易实现。该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科研课题零散,科研创新潜力不能发挥。 2.科研成果市场引导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中科研机构的管理方式为分散式管理,科研机构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院系中没有直接的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上,高校不能组建出优秀的科研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在一些前沿课题上的研究。另外,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高校科研机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一些科研成果缺乏一定的市场信心引导,导致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只能处于市场鉴定环节,不能发挥出市场价值,因此也就导致科研成果没有创新力。 二、创新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策略 1.创造创新环境,更新陈旧理念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高校科研发展带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而对于高校科研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研究上的创新。高校是人才与知识成果产生的重点地方,负责为人才提供相应的科研环境,激发其对科技的敏感性。在高校要创造创新的科研环境,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制度环境。要想实现科研管理创新,需要以科学发展规律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科研政绩不去盲目追求,在科技研究中保持一个长久的发展观念,对于短期利益不片面追逐,并且倡导自由意志探索,实现高校科研工作者能够在大环境中悉心研究。第二是条件环境。科研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当面对项目资金不足的状况时,高校可以对科研项目进行支持,保证科研工作者能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第三是学术环境。高校中科研成果的创新来源于学术之间的交流与各国院校之间的学术交叉,因此,高校需要为各项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实现科研人员思想上的交流。 2.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青年科研人才是高校科研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不断加强科研人才的专业业务培训,使其提升业务创新能力。第一,实现青年科研人员的继续学习,为其学习提供先进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有计划的出国学术学习,将青年科研人员推送到实力比较强的高等院校中深造,同时需要在高校中开展短期的科技培训,及时补充新知识;第二,为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提供机会,例如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团体活动,在学术交流中开阔视野,活跃科研思路;第三,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科研人员委以重任,帮助他们在真实的科技研究中成长并实现自身价值。 3.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的理念、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力度。在普通高校中,科研创新的主体部分是教师,教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担负着科技服务社会的重任,因此,教师在实际的科研管理中要真正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科研动向进行总体把握。科研管理的实际就是一种社会性服务,而科研创新的实际目标就是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在社会中实现经济效益。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还与高校中整个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优秀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能够对政府各级部门出台的发展规划进行落实,并且对高校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相关项目质量申报方面作用突出。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敬业精神,还需要有一种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高校在科研管理中只有做出科学的决策加上科学的管理,才能对高校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科研目标。综上所述,科技发展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方式创新。因此,要想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方式创新,就要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制约科研管理方式进步的核心因素,提出创新科研管理的方式,在高校中创造创新环境,更新科研理念,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全面实现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创新。 作者:陈天丽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有形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创新 一、有形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公平竞争 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完成之后,招投标工作都应该在这个市场中进行,然而,由于不公平竞争的存在,导致很多的招投标活动分散经营,最终影响到了一些有实力的交易服务机构的发展。另外,各个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本部门的利益,这样就会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的分散,从而影响了监督管理的质量。 (二)资源闲置的现象比较严重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组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才能保证设备、设施、办公用房的建设完善,然而对于一些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来说,建筑工程建设存在着淡季和旺季之分,当处于淡季时,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就会被闲置起来,从而导致资源、人才等出现浪费的现象。 (三)交易服务收费标准不统一 对于不同地区的有形建筑市场来说,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不相同的,而且服务收费标准也不统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方式不完善造成的。由于疏于管理,就会出现胡乱收费的现象,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阻碍有形建筑市场的发展。 二、有形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创新的措施 (一)建立新型的有形建筑市场运作模式 在传统的有形建筑市场中,运作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使得监督管理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由此,对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在新型的有形建筑市场运作模式中,仅设置一个机构,这样就减少了工作人员;在一个城市中,仅设置一个有形建筑市场,从而更加方便的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监督管理的效果,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于淡季和旺季资源闲置的问题,实行互补的发展模式;监督管理部门要制定规范的交易服务收费标准,尽量的使各地都达到统一。另外,监督管理部门在对有形建筑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时,要坚持行业监督及法律监督相统一。 (二)强化有形建筑市场运行的行政监管与法律监管 我国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于此,我国的有形建筑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开展强有力的管理。在有形建筑市场运作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利用职能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的权益受到良好的保障,同时,项目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维护,因此,政府必须要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发挥行政监管的职能。政府的管理属于宏观管理,有形建筑市场自身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比如纪检部门、监察部门等,在过去,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现在,监督管理部门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将工作的重心变为事前控制,另外,对于招投标工作,还要加强对现场的法律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招投标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对有形建筑市场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方式的创新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才会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性的发展。有形建筑市场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比如培训、讲座等,通过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实现监督管理方式的创新,并且保证有形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为各类工程建设交易提供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服务平台。 三、结论 对于国家来说,有形建筑市场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符合国家市场规范运作的政策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国家廉政建设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有利于为工程建设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不过,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还存在着问题,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因此,对监督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并制定了配套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地的加强了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保证了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规范了建筑行业的招投标行为。 作者:客雪梅 单位:绥化市明水县建筑工程管理处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协作性的公共管理方式创新 在组织网络时代,协作性公共管理(collaborativemanagement)是公共行政的新兴领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中心—边缘”社会治理,政府间的协作也被赋予更多新内涵,协作既存在于强调政府层级的纵向环境中,也存在于参与者是地方并代表社区内多种利益的横向环境里。[1] 一、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叙事 追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渊源,罗伯特•阿格拉诺夫和迈克尔•麦圭尔认为协作性管理理论演变脉络主要有三种:古典的管理范式协作机制、网络管理和美国“合作的联邦主义”。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从反思传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系谱尤其是整体性治理的协调观,并上升到网络管理的高度来探讨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演变脉络。 (一)反思传统公共行政 古典的管理范式协作机制建立在通过等级制度、一系列严格的命令以及分散的组织实体内部的管理来进行的协调之上(Manadell1988)。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指出,协作性的公共管理处在从传统官僚体制的概念到后官僚体制的范式转变的前沿,传统官僚体制强调对工作的金字塔型的控制以及使工作最大限度地专业化,而在后官僚体制范式中,建立在市场式的训诫之上的新的交易形式取代了外部的监督。[2]巴顿引用州际协议实践经验来反思传统公共行政,他指出,州际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科层控制,它提供一种州政府间的“权力共享”(sharedpower)的途径。[3]新公共管理运动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将公民当作客户来积极回应,要求公共服务机构具有效率和效能。但埃瑞•维戈达(EranVigoda)质疑这种回应性忽视将公民看作伙伴关系并开展有效协作。 因为回应是对公民需要的被动、单向的反应,而协作则代表一种更为积极的、两方或多方的双向参与活动。协作代表着一种价值观,每一位参与者都不是纯粹的仆人或主人,而是公共事务舞台上的参与者。[4]当前流行的新公共服务机制构建,越来越注重解决除效率、效能外的社会福利和公共物品的公平配置等主流民主行政价值,越来越注重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以及公民组成的各种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协作。协作性公共管理战略的提出,正是顺应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趋势,对“科层制”和“回应性”等传统公共行政理念的挑战和超越。 (二)整体性治理的协作观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应对政府治理上出现的“碎片化治理”(fragmen-tationofgovernance)困境,西方主要国家掀起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改革运动,旨在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5]在整体治理理念中,协作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希克斯曾于2004年将整体性治理分为协调、整合和相互渗入(increasingclosenessandmutualinvolvement)三个阶段:协调阶段指向于政策议题纳入考虑、政策对话、联合性政策规划与制定;整合阶段则注重联合性执行,并构建无缝隙规划(fullyseamlessprogrammes);相互渗入阶段通过深入合作,逐渐走向策略联盟、同盟或合并。[6]从希克斯的整体性治理阶段观可见,在整体性治理过程中协调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事实上整合阶段也以协调为主,即“实际行政或执行时的协调”。笔者认为,希克斯的整合性治理中的协调观,和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认为美国“合作的联邦主义”作为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来源的观点是相符合的。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甚至认为,美国“合作的联邦主义”及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政府间关系与管理,在联邦矩阵内运行,可能是最持久的协作性问题解决模型。[7]因此,协作性公共管理和整体性治理中的协调实则内容差异并不大,作为整体性治理中的根本治理机制和深层协作内核,是实现“碎片化治理”的重要解决之道,更是实现政府治理工作逐步走向整合和策略联盟的重要路径。 (三)网络化治理与政府协作 作为政府治理系谱创新模式和整体政府的大范畴之一,网络化治理(Govern-mentbyNetwork)被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认为是公共部门管理的最新形态,他们指出,网络化治理象征着世界上改变公共部门形态的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数字化革命和公民选择等四种有影响的发展趋势正在合流,将第三方政府高水平的公私合作特性与协同政府充沛的网络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然后再利用技术将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在服务运行方案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8]周志忍认为,“网络化治理”和“跨部门协作”(Cross-agencyCollaboration)同属于整体性政府的大概念之内,而合作的“跨界性”是整体政府的核心特征之一,跨界又有多种表现形式:同级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政策领域之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9] 尽管存在整体性治理或网络化治理孰为最新理论的不同见解,但笔者认为,就地方政府协作性公共管理而言,网络化治理更有利于突出地方政府的深层次协作形态,因为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化治理更多地表现在公共行政机构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公共服务。整体性政府的提出,是理论和形式上更加形象和完备,但在实质和内容上则需要网络化治理来涵盖和实施,而无论是整体性政府或网络化治理,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或监督环节,无一不涉及到协作性公共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协作是公共管理的魂,是突破传统公共行政桎梏,打造整体政府实现公共服务网络化的灵魂。 二、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协作性管理” 指横向与纵向协作活动的相互重叠活动的统称,公共政策制定与行政的横向环境,包括由非政府组织、私营机构和区域地方政府所掌握的地区间的资源;在纵向管理中,城市政府在州和联邦政府的政策与管制框架内运作,同时有权使用可以利用的资源。[10] 根据西方学者的观点,协作性公共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协作结构类型。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构成的协作性关系构成,是中外学者研究协作性管理的重点。Agranoff认为有四种协作结构:信息网络、发展型网络、向外拓展型网络和行动网络。[11]奥兰•扬在世界公共事务治理体制中区分为四类协作体制:管理体制、程序体制、项目体制和开发体制。[12]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认为协作性管理类型主要有:Cityville(基于辖区的管理)、NothingHill(节制的)、Vertville(自上而下的)、BargainCity(接受捐赠的)、Centerville(保守的管理)以及Richburb(满足管理)等。[13]这六种类型的本质是强调地方与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等多种组织共同采取战略行动。对基于辖区的城市来说,“多重裂缝”的机制是改善治理的一个机会,而不是对政治过程复杂性的一种简单描绘。[14] (二)协作性管理活动。协作性管理活动所涉及的面比较广,西方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Kicker和Koppenjan将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解为三个活动关系:干预现有的关系、重构关系以及通过建立共识和共同解决问题来深化合作的条件。[15]Agranoff和McGuire提出取代传统公共行政中POSCORD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四个阶段:即激活(activation)、定位(framing)、动员(mobilizing)、综合(syn-thesizing)。[16]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主要关注城市中组织间链条的范围和复杂性,从纵向链条、横向链条、合伙人和活动间的链条三种层面指出,纵向事务的管理主要是关于例行的、日常的基础问题的解决(Agranoff,1986,1-2);考察横向的协作性管理的是多维度的(ProvanandMil-ward,1995);许多城市与合伙人战略性地接触,在协作链条的构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17] (三)政府协作政策。由于认识、权力和资源碎片导致的公共治理危机,相伴而来的是政策制定与碎片化。针对信息封闭和政策制定与执行“山头现象”等政策碎片化情况,麦斯•普朗克学派认为政策网络是协调的理想制度框架。该学派认为,政策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分化的环境,科层的协调已经失灵。在政策网络中,公、私行动者形成网络来交换彼此互赖的资源,以现实共同的利益。[18]网络作为协作结构最紧密的协作组织形式,协作政策制定和执行必然成为协作性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从运行特征的角度来描述协作政策工具:直接供应、规劝,命令、补助和内生工具,并通过计算推断,内生工具使用与协作相关,规劝工具使用(在更低的程度上,命令)与低度协作相关。他们指出,对所有的纵向和横向的活动类型来说,城市所采取的规劝工具越多,协作水平就越低。[19] 三、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博弈均衡分析 在协作过程框架中,纵横两向的协作都伴随着各方利益的博弈,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都有表现。综合文献资料,笔者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博弈均衡过程归结为三个阶段:首先经过谈判阶段,包括正式的讨价还价和非正式的意见交流。讨价还价实则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在各参与方讨价还价过程中,由于存在非信息对称问题,讨价还价往往是一种动态博弈过程,直至达到协作性契约。[20]第二阶段是协作机制建设,成本分摊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考量因素。奥利佛•威廉姆斯认为,由于契约具有不完整性,通过交易成本一体化能达到完全契约产生的结果,即降低成本和产权分配导致效率。[21]科斯定理Ⅲ指出,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效率。因此交易成本的降低还需要通过产权结构调整来进行。第三阶段是资源配置阶段,主要考量收益分摊。在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实现以个体理性的满足为条件。[22]因此,政府协作问题是如何在不违背个性理性的条件实现集体理性,即通过均衡的分配方案,实现集体的利益最大化。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总结中西方学者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观点,笔者有三点体会: 一是公共行政学者对公共行政最新范式的探讨从未停止过。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一度被国内比较多学者认为是对新公共管理的扬弃。但治理理论尤其是整体性治理的出现,被认为是融合公共服务理论的更高层次。尽管孰为最新范式未有定论,但整体性治理提出的协同政府等理念确实是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式。 二是协作性公共管理并不介入最新的公共行政范式之争,而是贯穿于公共行政和治理理论等理论范式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环节。无论是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服务,还是整体治理理论,都无法离开协作链条的衔接。 三是政策博弈视角是研究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有效方法。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研究涉及府际关系尤其是合作关系,研究对象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关系编织而成的社会公共网络,各类网络关系的利益出发点并不一致,利益的差别必然导致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差异,需要相应的制度进行协调和规制。 基于利益、行为和制度的逻辑来研究协作性公共管理,实则是一种政策博弈思维,有利于从全局掌握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本质,有利于寻求整体性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协作网络政策。展望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有三个趋势:首先,未来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模式,更趋向于网络协作模式发展。政府网络协作模式的构建,不仅要考虑融合纵横协作的公共行政实践,还要考虑打破科层制的桎梏,更要为协调更多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而引入网络化治理,因此网络式协作性公共行政更加能体现整体性治理的思维,更能使各方提供的公共服务协调一致。其次,协作应更加注重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尽量从规避人们的风险偏好、理性和经济等人性角度出发,建立包括谈判协调机制、协作信用监督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等长效协作管理机制,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协作性公共行政的开展奠定制度基础。 最后,协作性公共行政思维应体现在具体的协调控制范畴。协作不仅仅是一个战略性的概念,而要成为一种可执行的计划方案,如何更好地操作在协作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协作不能完全游离于政府整体协同的体系之外,协作应充分体现公共服务精神,而协作的成效最终由协作评价机制来认定。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创新 自九十年代初期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后,民办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民办高职由建立之初只单纯追求招生人数,注重办学规模,逐渐向提高办学质量、创造品牌特色专业而过渡。同样民办高职的档案管理也经历了由当初不太重视到逐步重视,并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而迈进的过程。 一、民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过去 民办高职档案管理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管理和一些公办院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档案管理起步晚,人员少,基础薄弱。建院之初,“有无充足的生源?能否招到一定办学规模的学生和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民办高校的二条生命线”[1]。学校工作的重点当仁不让地放在扩大招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上。由于投入少、教职员工少而精,在当时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工作已属不易,也就无暇顾及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档案、教学活动环节中形成的教学档案(包括学籍档案、新生录检表),以及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工程档案都分散保管在相关人员的手中。由于民办院校人才流动比较频繁,造成了需要保管的材料不齐,需存档的资料时间流失,档案管理基本无从谈起。 2.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质量较差。由于建院之初人员少,管理人员一般要身兼几职,也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一般负责收集、保管自己工作中形成的材料,由于工作繁锁、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质量并不十分重视,经常造成已组卷的档案没有严格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规范操作,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一些文件归集在一起就算是学校的档案了,从而出现了无章可循、无规范可言的局面,更谈不上档案管理的质量了。 二“、迎评”工作为档案工作带来良机 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不仅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学校教职员工增强档案意识,推动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一个良好契机。从评估的实际情况看,专家通过查阅与评估指标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的原始档案来获取学校在教学、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学校各方面发展的情况,籍此对学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做出综合评价。而全面系统完整的评估材料是学校教学评估的依据和基础,是专家做出客观、公正评价必不可少的支撑。为此各校在迎评过程中,都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已有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同时按评分指标要求编写相关材料。其间不仅调用了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同时也产生了一批评估材料。通过这次评估,教职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在迎评工作展开过程中,发现了以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学院在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教师的优秀论文、获得的各类荣誉,教师编纂著作、编写的实训材料等这些评估工作中强有力的佐证材料,由于以前没有足够重视,有部分没有归档。因而在材料组织过程中,常常需要问当事人借用复印,部分材料由于人员调离而缺少,从而给迎评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工作量。通过迎评工作,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从而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措施;同样也使各部门管理人员领略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门对照考核指标和学院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本部门档案归档的范围重新作了规范和明确,为学院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铺平了道路。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学校档案反映和记录了学院建设、发展、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历史过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档案馆作为学校长期保存和提供利用档案史料的部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②。学校的档案不仅记载着学院的昨天、反映发展的今天,而且为学院的明天的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做好民办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刻不容缓。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性质及档案利用产生的效用,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增强档案管理的意识。要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我院在院长的重视和支持下,建立了综合档案室,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并健全了档案管理网络,即由主管副院长担任总负责人,专职档案员负责学院档案管理,各处、室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把档案管理和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制定了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按章办事,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归档工作,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得以贯彻执行。 2.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档案室设施建设是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合格的库房设施是档案保管的有力保障。学院为综合档案室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刻录仪、空调机和去湿机等设备,在硬件上基本满足了档案管理的要求。同时引进了“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在全院范围内建立了档案管理电子化管理平台,以网络的方式加以连接,由计算机完成档案的检索、统计工作,并逐步做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归档。对于学院重大活动中产生的声像资料,通过网络及时上传档案管理系统,(或定期刻制光盘,移交档案室)。档案管理方式由传统的手工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方式而转变。借阅者在授权范围内,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便能快捷地查阅一些档案的电子文稿,调阅相关活动的照片,档案资源得以共享。“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利用者快速、准确、便捷地提供信息”[3]。从而提升了档案服务的质量,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时效性也越来越强。要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拥有一批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是必备条件。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员队伍,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而且应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加强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熟练处理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给我们带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已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善做有心人,用创新思维方式克服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只有这样,才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是一门学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如何使档案管理在整个管理机制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支持和积极参与,需要我们每个档案工作者动脑筋、想办法、勤探索、勇实践。只要做到领导重视和支持,人人关心、齐参与,软、硬件设施跟上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我,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法治视野下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的权利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类事物进行管理,也可以指代企事业单位内的管理工作,其属于系统性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基础。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单一性、封闭性等诸多缺点,因此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即是对法治视野下的行政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阐述了法治视野下创新的行政管理方法,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政管理;法治视野;问题;创新 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促进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发展而开展的政府管理工作。随着21世纪新浪潮、新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冲击,导致现代行政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和效率。 一、行政管理的概述 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行政管理泛指一切社会组织、团队对其运行当中的各项事务的管理活动,其中也包括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例如行政执法、立法等;而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则主要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上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因此行政管理也被称为公共行政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内容逐渐多样化,工作难度也在增加,所消耗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不断提升,给各国的领导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当中的问题 1.管理方法单一。 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相对单一性突出,被管理者均是在强制的体制下接受被动的管理,而当这项工作出现新的问题时,管理部门则无法有效向被管理者进行反馈,也就无法使行政管理更好地开展。而行政管理主要作用仅体现在约束上,而这种约束力会导致行政管理创新能力的下降,大多数管理者均习惯了这种强制约束的管理模式,导致工作开展缺乏活力,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政府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形象。 2.管理成本较高。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还具有单向性的特点,社会当中的群众均处于被动管理状态下,长期应用后会导致群众思想反弹,对行政管理法规产生抵触心理,使得这类法规在实施过程中更加的困难。而这种情况也就从侧面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在花费大量资金后体现的效果较差,也大大提升了相对管理成本。而政府在为提升管理效果而进一步投入资金后,就会产生社会税款的浪费,使群众的抵触心理更加严重,进一步削减行政管理效率,导致政府所处位置更加尴尬。 3.创新动力不足。 我国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开展行政管理时强制性的特征十分突出,因此很多行政管理者均对强制执行产生了一定的习惯性,而对社会群体被动性接受管理也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给社会群体提供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导致民众参与行政管理的积极性丧失,或者说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因此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对政府部门创新意识具有较大的抑制影响,同时也磨灭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而缺乏创新意识就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满足现代日益复杂的行政事务需求,当遇到紧急问题时,政府的也就无法更好地顺应民意开展管理工作,引发各类民怨问题。 三、法治视野下我国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 1.开拓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地对新时代进行适应,行政管理机关必须摒弃以往对于强制性管理模式的依赖,做到真正为群众着想的科学化管理方法,有效改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政府机关应增加民众意见反馈渠道,切实了解民众的所需、所求,并以此作为基础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也就要求管理者能够“走下去”、“低下身”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的当中。在开展工作时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应切实落实每项工作的内容,使群众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关爱,进而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接受管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建立和谐社会。 2.提高管理效率。 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在满足国民需求和法律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行政管理机关应从社会当中招聘更多的管理型人才,并进一步将私有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入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对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汇总,并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使群众能了解自己所缴纳的税款被应用在哪些方面。另外,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群众不同时期的需求,应进一步制定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地区的群众应采取不同的行政管理手段,对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均需要尊重和保护,使得个性化需求融入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开拓管理者的视野。 3.法制有序化管理。 行政管理工作在创新过程中并不是无序的状态,而是呈现一种有序且可控的状态。在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当中主席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概念,突出了法律在行政管理工作当中的意义。因此,应该针对于行政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案,而该法案当中不仅要对行政部分所拥有的权利进行说明,同时还必须对社会群体或人民群众所能拥有的权利进行阐述。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执法人员均需要按照法规开展工作,不得在非特殊情况下以强制手段对群众的利益进行侵害,采用弹性执法模式,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弹性执法主要指的是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执法向服务型行政执法的转变,增加群众对执法人员的信任,才能够有效提高其配合程度,尽量减少执法过程中双方产生的摩擦。同时,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必须就被执法对象说触犯的法律条款进行说明,不得在未标明具体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强制执法,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形象。严格杜绝暴力执法行为的产生,对行政机关参与暴力执法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处。 四、结语 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质应该是公共服务活动,因此应该尽量降低执法过程中的强制性行为,进一步增强执法的人性化和法律依据,改善执法双方人员的关系。 作者:林辰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银行经营管理方式创新改革探究 摘要:文章对十多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应遵循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规律,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反思 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方面,“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业务和分支机构在东南沿海迅速扩张,在一些地区甚至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而促进了在全国范围内新的银行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本着作为银行改革“试点”的初衷,这些银行也不同程度地在建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历史地看,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商业银行对于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增加新的融资渠道,推动银行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促进金融创新和银行服务水准的提高;建立按市场机制调控金融的市场传导基础;形成有利于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确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也毋庸讳言,商业银行的改革不可能脱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没有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成熟构建,就不可能有所谓“规范的”商业银行。因此,这些建立并发展于体制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时期的强烈印记。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1.缺少明确、科学的战略规划 从10多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大都以短期内自我扩张迅速“做大做强”为主要经营指导思想,同时却缺乏明确的银行定位及长期战略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年来,仅仅通过自我扩张,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跻身于世界前500家大银行的行列,规模扩张速度惊人,快的平均增长70%以上,最慢也近50%。与此同时,在经营方针、产业定位、业务定位、功能定位及与之相应的信贷政策;在收益与风险、近期与远期平衡机制的建设;在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架构的建设;在构建系统竞争力的整体营销机制的建设等长期战略规划的诸多方面,却十分粗疏甚至模糊不清,乃至于造成商业银行之间在市场、客户、业务功能、产品服务等方面同构化倾向严重,竞争异常残酷,风险隐患巨大且难以有效监管和调控。 2.缺乏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构建系统竞争力的能力大都十分薄弱,往往主要依赖于对业务的所谓目标考核机制,通过层层分解,对各项业务进行推动。结果催生了一种以客户资源“个人化”为特征,急功近利、单兵作战的营销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银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现金管理、综合服务等有利于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争取客户,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能够为银行带来的“资源”来扩大业务;不是强调通过整个银行专业化的团队提供高效、高质的专业化组合服务来赢得市场,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复合型”的服务技能来争取客户。在这种营销模式下,银行经营上的竞争,逐步“简化”成了通过不断加大的所谓“激励”,对拥有“客户资源”的员工个人争夺的竞争,从而形成了一种系统竞争力不断“淡化”,银行员工个体“竞争力”不断“强化”的经营模式。 3.内控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 脱胎于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的仍主要是以比较粗疏的岗位分工为基础,通过制订制度颁布制度检查执行对违反制度行为处罚纠正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内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形成的工作状态是:虽然有制度及违反制度的处罚规定,但大量是否执行制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岗位员工手中;管理层和员工面对的管理或业务操作领域跨度过大,不仅专业能力受到限制,且管理和操作也过于粗疏;各岗位的员工需要面对的“内控”制度繁多且还在不断修订和增加之中,使之往往难以全面、准确、有效地掌握,经验的积累为此显得十分突出。由于上述原因,加上员工流动频繁,管理层不得不日益增加培训、检查的频度和强度,并对违规处罚不断加码。这样一种“内控”管理的工作状态,其所造成的结果是:普通员工和管理层虽不得不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疲于奔命,内部控制水平却难有根本性的提高,而工作的效率乃至整个银行运行的效率却不断下降,进而系统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削弱,整个银行最终不得不日益依赖于对员工不断加强的“道德教育”。 由于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上述问题,相当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因发展过快且无序,案件频发、控制力与发展不相适应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为了解决这些不良资产,又不得不通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稀释”这些不良资产,而“加快发展”又导致更大的风险这样一种怪异的发展轨迹,从而使得金融杠杆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支撑经济高效运作的金融基础亦受到削弱。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产生的这些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本身体制问题、市场体系问题等等,限于篇幅,在此暂且不表,仅就下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略做剖析。 从客观原因分析,这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时的产业基础有关。综观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跨国商业银行大都曾经历了从最初主要为区域中小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贸易融资或“自偿性”融资服务,到逐步参与大型制造业及投资项目的融资服务,再到工业资本逐步与银行资本紧密结合,形成以明确的产业支柱为基础的“全国性”乃至“跨国性”银行兼并和业务扩张的过程。虽然嗣后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在一些国家又经历了一个适度分离的过程,但是商业银行大都仍继续维系着与业已形成的传统产业支柱的紧密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基于其产业支柱的特点,商业银行进而又出现一些功能性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分明确的战略管理模式。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对产业支柱的依托,对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财务基础、经营特征、专业水准、战略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决定性意义。有鉴于此,对照我国,近年来组建的商业银行,除招商银行外,从建立之初,即面临内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外有几大银行超大规模强势竞争,生存缺乏基本保证的恶劣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这些商业银行若要生存,除了单纯地以尽快“做大”为主要目标且主要通过对员工的强力激励来实现这一目标外,别无他途。因此,正是这种生存困境造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维持生存为基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有严重缺陷的经营模式。事实上,以全国性交通系统为强力产业支撑组建的招商银行,尽管始于南海边陲的蛇口,却以初具系统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并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或可为此提供国内银行发展的历史佐证。反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从建行初始就一直试图建立自身的产业支柱却始终无法如愿,恰恰就是因为这些银行未能从资本形态上获得工业资本的强力支撑,“省略”了金融资本这个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的结果。 从主观原因分析,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竞争力需要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却不知道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来源于专业化的精细分工,反而要求员工成为“复合型”人才;我们知道提高竞争力需要提高银行运行效率,却不知道提高效率必须以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结合对新技术的有效运用为依托,反而在权限的“放”与“收”之间徘徊;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却不知道现代内控是建立在更为精细的分工并将业务流程的内控要求计算机化的基础之上的,反而在不断增加制度和不断提高对员工道德素质要求之间苦苦挣扎,乃至于最终将全面控制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言行并辅之以日益严厉的处罚,作为“内控”的主要诉求。由此,期望重点依靠制度管理的“制度管人”的良好初衷,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及基于此的管理构架的缺陷,最终却蜕变成了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条件管理的“人管制度”的主观要求。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在新一轮改革中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 1.遵循银行发展的历史规律,考虑引进工业资本,以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得产业支柱的强力支撑 由前述可知,引进工业资本,以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容营造一种良性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条件看,如果说在以往转轨时期一些支柱性产业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框架之内,相关条件尚不够成熟的话,那么经过近十多年的改革,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石油产业,以宝钢、鞍钢为代表的钢铁产业,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讯产业,以联想、海尔、TCL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等等,企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且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已完全有条件成为商业银行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要真正促成银行这种产业支柱的形成,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并形成所谓“金融资本”,将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 通过这种资本的融合,一方面,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可以较为顺利地获得产业支撑,按资本构成形成不同的产业支柱,进而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银行有条件将重点和精力从确保生存,转到构建新的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上来,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借此解决目前存在的行业专才严重不足,对行业变化导致的风险缺乏掌控能力的困境,大大提高自身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融合,工业资本则不仅可能获得更有力的金融基础的支撑,而且也有可能大大改善金融服务的条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能。总之,通过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优势互补,整个经济、金融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可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当然,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这种融合,也会产生一些可能的弊端,引起一些专业人士的忧虑。如:工业资本的介入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做出非专业化的决定;银行决策层无法得到丰富的银行专业经验的支撑;过于紧密的业务关系可能导致风险难以控制,等等。但笔者以为,任何有利的改革举措,都难以避免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这种资本融合在国际上曾有广泛经验,完全可为我借鉴,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界定和监管制约进行控制;其三,工业资本的进入并不会妨碍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聘用专业团队对商业银行进行专业经营。总之,权衡利弊,像目前这样跳过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的阶段,同时又希望以当前形势的要求来改造现有商业银行的做法,可能遇到的问题会更大。因此,以为商业银行建立产业支柱为目的引进工业资本,对于重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模式,应当是当前新一轮银行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选择。 2.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依托,以更为精细化的分工为基础,重塑商业银行的内控模式 认真观察一下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可以发现,即便是在一些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包括在中国的市场上,这些银行雇佣的也是当地雇员,且对员工也并无8小时之外的监管要求,其基层行却很少有案件或严重的违规发生。与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照,为何同样的人进了外资银行就变得循规蹈矩?盖在于外资银行建立在精细化分工和全方位计算机管理及操作系统之上的管理模式,使基层的员工很难作案或有重大的违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代银行管理不仅要建立在不准员工违规的主观规定上,更要创造使员工无法违规的客观条件。 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运用,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上看,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实现整个银行系统即时的信息共享;第二,有助于银行大大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第三,有助于银行更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操作及其他风险;第四,有助于银行为客户开展组合式服务或“一站式”服务,并为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从西方的情况看,伴随着现代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商业银行,其内部根据风险控制和专业化经营的要求,业务分工日益精细化,成为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引入的重要管理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西方商业银行设计了以中央会计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反观我国的商业银行,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基本是在十分陈旧的业务操作框架中逐步推进的。从以计算机取代算盘,到计算机复制手工操作流程,到形成计算机单项业务的操作系统,到分行一级的综合业务系统,再到总行一级的综合系统,其间由于对计算机和通讯可靠性的疑虑问题、系统兼容性问题、功能不全问题、流程缺陷问题等等,走了许多弯路,且不断重复建设,耗费巨大。而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由于业务和技术专业人员互相之间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沟通困难,并未对业务操作和技术从前述四个方面的角度进行重新整合,而是仅局限于相互的迁就,进而使得整个经营管理框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造。由此可知,若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框架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将新技术的引进效能充分提升,首先需要立足于对整个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系统的整合,对所有业务的流程进行重新疏理,明确其中需要相互制约及专业分工的各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岗位设置。然后需要将所有各项相关的制度规定,分解成各个岗位的操作要求与岗位标准,由此形成基本的需求,结合计算机的特点,通过充分沟通,从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功能的角度出发编制相关程序,最终在全行形成一种通过技术达到相互制约和专业化管理目的的新的经营管理框架。毫无疑问,这项工作工程浩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综合性人才的统筹协调及高度敬业的专业人才的协同努力,决非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只要真正有清楚的思路,以一定的实力为支撑,有效组织,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现有的基础上是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也是必须作出努力的。因为无论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企图以此轻易地依靠外资实现这种改造,由于这种系统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均关乎“核心商业机密”,因此是不可能的。新晨 3.以新的经营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自上而下的专业化培训、技术评价和考核体系 系统的构造一方面是对流程和岗位设置的疏理和细化;另一方面也是对岗位操作标准的明确。在明确岗位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转移价格的理论,就有可能对所有或大部分岗位进行定量的考核。与此同时,由于岗位标准和职责更为明确,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也将更为清晰。通过建立系统的专业培训、评价和考核体系,也就有可能不断推进各个岗位的专业化水准的提升和深化。在此条件下,由于员工需要处理的业务领域大大缩减,通过计算机系统已设置好的提示,也无需在处理业务时过多地做出或然性的决定,员工的努力方向明确、单一,错误概率大大降低,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则可大大提高。这不仅能够使得整个银行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而且将由此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的客观基础。 概言之,当我们对商业银行的改造有一个新的、更为明确的认识并建立明确的产业支撑之后,我们就有可能在这一新的指导思想下,建立更为清晰的战略管理框架,同时通过重构银行各项业务的流程和岗位分工,并将经营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系统之上,再造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届时,建立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也好,规范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也好,明确商业银行的市场、产业、客户和功能定位也好,都将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主观愿望,而是将真正获得了一种内部的客观基础。当然,从整个宏观金融系统的运行看,仅仅有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市场系统的建设,倾注更大的精力。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浅析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行政管理方式为政府行政单位为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而采取的行政行政管理手段,其会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国情的变化而随之发生改变,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都会成为其形成的影响因素。而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社会背景也会对行政管理方式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依法治国一直是我国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在法治视野背景下对行政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其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管理形式,才能使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满足当代社会民众的根本需求,提升党政公信形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法治视野下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事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等基本社会管理理念被不断的推广和深入,并加增加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日益凸显,滞后的管理方式已经制约了政府社会职能的发挥,影响了其在现代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中,方式较为单一,很多政府行政单位在进行管理时普遍采用强制约束的工作方法,容易造成管理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很多工作缺乏群众的配合难以落实到位,难以实现良好的行政管理效果。同时单一的管理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没有多样的工作方法,潜在工作意识中的惯性心理和惰性心理普遍存在,行政管理的发展进程受到阻碍。另外,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限制下,社会群众的主观想法难以有效表达,向政府进行意见反馈之时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及时反馈了相关的个人意见,而由于人微言轻,其个人意见也难以得到重视,使得相关的制度完善受到限制,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满意度难以得到提升。(二)行政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法治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法治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为法律已经成为社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社会的管理中已经体现了法律的管理职能,而且在其管制下的民众能够资源这种管理约束状态,在法治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行政管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以法律最为工作开展的依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在工作形式、工作目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依据等多方面都必须为法律允许的行为,杜绝法律禁止的行为。而行政管理部门却为了避免出现自身的违规行为,而采用规避行为,在行政管理方面便是不作为,难以发挥行政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能,这些不合理的行政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法治化社会的需要。现代的行政管理方式需要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 二、法治视野下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式中管制约束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化。在法治视野下对行政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需求,而若要创新之后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落实并行之有效,便必须对管理对象加以明确,对管理方式加以思考,保证管理方式能够迎合管理对象的需求。传统行政管理方式中以政府行政单位为主导思想、以权力为管理手段的方式已经体现出诸多的弊端,政府职能单位已经逐渐向服务型转变,而其行政管理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行政管理以“为人民服务”为开展工作的指导理念,在其行政管理进程中以服务性为工作方式改革和创新的引导方向,以管理对象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工作开展的重点,拉近政府行政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行政管理工作获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二)行政管理方式由单向管理途径向管理双方的协调管理方式转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中,管理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管理和约束的状态,社会公众的主观意愿没有被重视,公众缺乏主动参与行政管理的意愿。而在法治化的视野下,社会公众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行政管理过程的公开化和开放化管理模式逐渐得到推广,社会公众形成与行政管理单位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途径,使得管理双方在开展相关的工作时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关系,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参与性逐渐增强,同时对于行政管理决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逐渐提升,减少行政管理双方因行政管理内容而产生的矛盾。(三)行政管理方式由单一方式向多元管理方式转化。以管理对象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的行政管理方式,会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公众对管理方式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而行政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工作方式也成为实际的需要。在法治化事业下将行政管理方式向多元化管理方式进行转化,使得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灵活可操作性都大幅提升,将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方式融入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行政管理手段,大幅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四)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性体现。行政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将其管理思想以及方式都进行创新和改革,需要逐渐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原有的强制性管理约束模式进行大胆突破,并创新发展满足法治化进程需求的管理方式,使其管理方式的思路和内容都能够发生创新性的改变,并能够保证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落实,实现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效作用。[2] 三、法治视野下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作用体现 (一)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社会是由民主和法治两个部分构成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能够使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实现法治视野下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将依法治国、为人民服务等基本的政府工作管理理念得到落实实际的政府管理工作中,强化了社会民众的主体地位,同时避免了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不良行政行为的发生,进而影响政府行政单位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党政形象,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使社会公众的民主权力得到实现,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二)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有效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企业是进行市场经济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能够改变传统的强制管理状态,将行政单位的服务性质发挥和体现出来,逐渐改变对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经济经营活动的强制干预行为,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理念下将行政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使得企业在进行市场经济下有较为宽松的经营氛围,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其实现经济制度的完善。(三)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实现我国未来社会的宏伟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成为未来阶段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战略目标,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民众被动的管理状态被彻底改变,政府行政单位构建多样的沟通渠道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民众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有效的被相关部门及时采纳,并在工作中对相关薄弱环节加以完善,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避免管理工作双方出现沟通障碍,能够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完善党政形象,提高其社会公信力,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3] 四、结语 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将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与切身利益置于政府行政单位开展工作的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服务宗旨,有助于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简化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将政府职能有效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实现行政管理方式向服务方式、协调管理方式以及多元管理方式的转化,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同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进而有助于我国在未来阶段宏伟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黄晶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大学校园格子铺”营销管理方式创新性探讨 摘要:随着“大学校园格子铺”的兴起,一种新型校园营销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格子铺”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零售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即格子铺所有者雇专人监督交易过程,包括营销、运营、安全等服务,将格子铺的中介作用最大化。包括助力格主经营及维护顾客权益,完善格子铺中介方与格主之间的联络与协调管理。本项目以第三方服务的性质为切入点,探究一种为其运行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第三方营销管理模式。 关键字:格子铺;营销;管理方式;创新 一、大学校园格子铺及传统管理模式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以“校园格子铺”为代表的新型校园营销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格子铺”作为一种新型寄售模式,解决了传统零售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营销售等诸多问题随之产生。比如格子铺中商品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根据调查,大部分格主进货渠道相同,因而出现了“千店一面”的现象;其次店主责任心不强,经营不力,不关心经营业绩状况,对顾客的咨询置若罔闻,使得顾客对店铺的满意度降低;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售后服务不到位,顾客难以维权以及店主和格主之间出现相互推诿,概不负责的现象。学校周围格子铺经营目的基本如下:通过网络交易为满足网友要求在格子中展销产品,实体店店主通过格子铺来扩大商品影响力,或通过租赁格子获得创业经验。然而,大部分格主经营意识不足,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管理,导致销售业绩不断下降,商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格子铺传统模式亟待改善,只有寻求一种新的销售管理模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二、“大学校园格子铺”创新型营销及运营模式探究 大学校园格子铺具有面向在校大学生、以格子租赁为主要营销模式,同时兼有二手物品寄卖和信息的特征,其核心和表现形式是第三方服务发展的结果。对于格主,出售商品及获取利润是主要目的,因此第三方中介服务商考虑发展以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实体店经营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并以配套快递速送服务,处理交易纠纷,管理租期租金为主的店铺日常运营模式为切入点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构建格子铺线上互联网和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基于对格子铺的深入探究,其根本目的是为顾客和格主提供更便捷的交流平台,使格主有更多机会展示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同时为买方提供优质服务。针对目前大学校园格子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连接格主与顾客的中介方应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从管理及运营两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互联网模式。考虑到实体店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店内商品种类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也不便于顾客及时了解商品信息,格子铺中介方考虑将互联网在线交易方式应用于其实际营销过程中以提高商品展示和销售空间。同C2C销售模式类似,格主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可及时推送商品及销售进展信息,及时补货、调货,新产品;同时买方获得商品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河北金融学院“金院小Q”微信服务平台,格主借助该平台推送商品变动信息以方便同学们浏览,或通过河北金融学院官方APP直接发送购物链接等。格主和顾客均可通过学号注册直接登录以上平台,在保障销售安全的情况下保证了账号的唯一性。在营销方式方面,格子铺第三方在原有销售策略上加以完善。以往的格子铺大多进货渠道零散,低价交易,售后服务不到位,在交易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产品质量的纠纷。通过将格子铺第三方的中介作用最大化,营销方式会得到创新性改进。将校园格子铺与微商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即“线上订货,线下拿货”;其次,打破产品质量低下的现状,和有质量保证的格主进行签约,从而保证交易过程的顺利进行。 2.实体店模式。作为长期存在的格子铺营销模式,实体店优于互联网之处在于顾客可在见到实体商品之后决定是否购买。实体店保证持续经营的前提是加强创新管理,减少商品同质化现象。作为中介方应全方位观察商品类型及各类商品销售情况,持续更新并保证商品多样性,做好推介服务,避免“一潭死水”的现象,才能保证客源充足。第三方在监督管理这一环节应雇专人对库存、账务、对账等具有安全隐患的环节加强管理。针对管理方式,以往的格子铺经常出现顾客拿货后不付款的现象,针对此点,格子铺中介商应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雇佣专人对商品销售过程包括营销、运营、安全等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此外,以往的格子铺没有具体的地域限制,客源分散,顾客群体不集中,因此经营格子铺的店主在选址时应将其定位于大学校园或大学城内以保障充足的客源。此外,第三方监管机制可进一步提高格子铺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有助于形成协调有致的装修风格,吸引更多顾客。 (二)选择第三方运营服务 1.管理及营销创新突破———第三方服务。第三方服务是指由独立存在的专业服务商,以第三方的角色为客户提供系列的专业性服务的过程,其依靠专业化的管理已成为未来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第三方中介商独立于供求双方,具有专业化、契约性和增值性的特点。 2.格主创新运营模式。运营服务是指供应商或传统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第三方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商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店铺运营、营销推广、品牌建设等电子商务服务。 (三)创新格子铺运营方式助力格主经营 大学生校园格子铺创新型营销模式在传统销售模式基础上将运营服务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管理租金租期,改进和完善格主销售方式。1.助力格主运营。主要包括售前提案、个性化格子铺装修、线上线下产品推广及寻找客源等方面。针对售前提案及个性化格子风格装修,会使铺内格子的风格和属性均不同,在售卖前店主应针对彼此差异和个性优势提供相关装修建议和创新点帮助格主销售商品;针对产品的宣传推广,应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与售前提案不同,售前提案是概括的建议性纸质或口头方案,而线上线下产品推广则是格子铺创新网络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格子铺中介商通过微信平台或官方APP帮助格主进行产品推广,以达到产品宣传的效果,帮助格主扩大客源,增加产品销量。 2.管理租期租金。大学校园格子铺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但由于格主身份不同所以租期时长不定。例如大一新生一般会进行2年左右的长期投资,大二、大三的同学则租期不定,集中在一年以内甚至更短,而对于大四毕业生,租期时长多为几个月至一年。因此,对于不同租期时长的格主,格子铺中介商应设不同的收费标准。 (四)为顾客搭建安全的购物平台,维护顾客权益 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格子铺为吸引更多顾客的青睐,除了具有完备的营业模式,更应为顾客提供安全放心的购物平台,因此店主必须保障顾客消费安全,维护顾客权益。 1.快递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快递业的兴起,使其成为整个物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格子铺”作为第三方购物服务平台设定了网络及实体购物两种形式。针对网络订单,店主与快递公司签署协议,由其提供快递配送服务,必要时店主也可安排速送小组送货上门。按照顾客的消费额度收取不同价位的货物派送费用。方案一:购物金额达一定标准可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若额度过小只需缴纳部分费用;方案二:按照购物额度的百分比进行收费。由于格子铺店主只是为格主和顾客交易提供服务的中介商,因此邮递期间产生的费用将由顾客与格主协议承担。 2.人工质检。为保证顾客购买到高质量的商品,同时避免劣质商品入铺,在格主入驻格子铺时,作为起主要监督责任的第三方中介商应建立食品及其他物品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检验商品质量,包括商品质量是否合格、评估商品价格是否合理、检验食品是否过期变质等,从而为消费者购物安全提供保障。 3.交易纠纷。交易纠纷分为商品纠纷、物流纠纷和服务纠纷。格子铺中介商应从预防未发生和处理已发生的纠纷两方面进行考虑。(1)预防商品纠纷,店主应保证商品质量、正规包装,包装物上注明实体店电话及详细地址方便顾客联系和咨询;准备充足货物和包装用品、确认物流方式和买家收货地址、及时发货;注明商品详细信息,如规格、尺寸、价格、材料及用途等,同时保证在线客服的服务质量。(2)处理已发生的商品纠纷,例如顾客收到劣质甚至已损坏商品时,店主应与格主和邮寄方联系,向顾客致歉并予以补发或赔偿;当出现顾客长时间未收到货物等物流纠纷时,店主应联系物流公司并及时安排发货;当客服人员回复消息不及时或服务态度不好等时,店主应与物流公司洽谈或考虑更换物流公司。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逐步细分,第三方服务正在飞速发展。从最早运用于物流运输业到为各行各业所接受,第三方服务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校园格子铺”正是在传统实体店经营的基础上,以低成本、低风险的绝对优势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格子铺店主作为第三方中介商,以合同为载体为格主和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双向服务,将中介作用最大化,同时也将服务质量最优化,为从事服务行业的企业提供新型营销管理模式。“大学校园格子铺”作为面向大学生的线上线下同城交易平台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必将走得更远。 作者:张煜佳 李梦玲 李伟岑 魏丽娟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分析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政府机关行政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机关部门发展的一个重要事项,机关行政管理主要是指机关单位行使国家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其是政府机关行政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机关行政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予以合理创新。本文主要针对机关行政管理予以概述,深入分析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原则,探讨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策略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发展承接了新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对机关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制度与秩序管理、会议管理、文档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办公环境管理等一系列方面,每一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机关行政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当做好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确保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为了做好机关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升机关行政管理整体水平,确保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机关行政管理概述 机关行政管理,实质上就是机关单位行使国家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各项机关行政工作是否能够合理完成。同时,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工作中的日常事务、所需物资以及各项设施均牵涉到行政管理,因此需要中分机关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机关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关工作人员管理 通过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心、积极性,使机关工作人员能够认清自身的职责所在,并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自身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 2.工作制度、秩序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作秩序、制度,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确保机关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提升机关行政工作效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会议管理 会议作为机关行政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会议有利于机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若是会议的次数过多,则会影响机关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对会议予以科学管理。 4.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主要是对公务档案、文书予以管理,使公务档案、文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机关工作。 5.财务管理 机关单位的行政事务处理离不开行政经费,所以机关行政管理需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对于物力资源与财力应当予以合理分配,在合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做到节约资金成本。 6.后勤管理 后勤机构及管理人员是机关单位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机关行政管理人员重视后勤管理工作。 7.办公环境管理 办公环境对机关单位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情绪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应当重视办公环境管理,为机关工作人员创造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对办公室面积、办公物品以及装修风格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二、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分析 权力导向是机关行政管理传统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其主要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这一新形势背景下,应当转变机关行政管理方式,将其由权力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法治原则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良好的趋势,而社会法制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必须遵循法治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创新,正确处理法律法规与政府机关政策的关系,对依法执政机制予以进一步完善。 2.灵活原则 由于政府机关十分重视权力的归属、集中,有些时候会忽略了机关行政权力的合理使用,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政府机关执政条件、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机关在执政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国家大局对自身权力予以行使,不仅要重视统治职能,还应当重视管理职能,使各个职能灵活变通。 3.开放原则 机关行政管理应当根据形势变化而作出相关的调整,在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受到动摇的基础上,对新形势背景下的社会职能予以承担。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应当由封闭向开放逐步转变,政府机关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与非机关政府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互动,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进行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 三、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形式分析 1.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机关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对于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处理,通常选取行政许可方式,将重点放在机关单位的证书发放、审查批准等多个方面。现阶段,为了更好地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对机关行政作风予以进一步改进,提升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机关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与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 2.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 由于传统观念对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这些机关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具备的权力无限大,不会受到任何的制约,甚至认为政府机关是无所不能的。但是,政府机关所具备的职能是有限定范围的,其并不具备决定一切的权力,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政府机关权力下放,其具备的职权范围更加有限。因此,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政府机关应当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 3.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 政府机关具备一定的权力,而在权力的背后也担负着相应的责任,因此政府机关在行使自身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在社会法制化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政府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充分尊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享有的发言权、知情权,在行政管理方面保持透明性、公开性,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 四、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策略分析 1.重视行政服务性进程的推进 行政服务作为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应当进一步对行政服务性进程予以推进。首先,应当制定与行政服务相适应的问责机制与法规,对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服务的责任、低位予以明确;其次,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行政服务机构,并对行政服务建设方式进行合理创新,对行政管理体系予以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使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得以推进。 2.重视政务信息时效性 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选取合法形式,对政务信息予以公布,而公布的政务信息必须要具备时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务信息的价值。因此,首先应当制定并实施一个合理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依靠发言人将公共服务信息、政务信息及时传达给公众,还要建立一个健全、透明的政务机制。其次,的政务信息应当保持多样性,主要在于不同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政务信息的范围,还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3.加大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力度 从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应当随着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创新性平台,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电子化建设力度,保持行政管理的先进性、现代化。首先,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务信息的共享速度,有利于各个部门在绩效方面的有机评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其次,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对于行政管理业务结构具有优化功效,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第三,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行政服务能力,通过对政务信息资源予以合理配置,对不同的公共服务手段进行合理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第四,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务监督管理制度的合理制定,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电子化平台及时、全面地了解政务管理信息,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评议、反馈,使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的统筹协作得以实现。 4.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公开性、透明性 为了避免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滥用职权状况,应当充分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透明度、公开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务评议制度,并对其予以大力推广,积极组织人民群众评议已经公开的政务内容,对政务内容的有效性、真实性等一系列方面予以评议,然后在政务考核、监督范畴内纳入政务评议,制定一个健全的评议制度,同时加大这一评议制度的推广力度。其次,应当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务监督、考核制度,并建立专业的政务监督、考核机构,对不同部门所具备的责任予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健全的政务监督、考核机制与问责机制。新形势背景下,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法治原则、灵活原则以及开放原则,对机关予以合理转变,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应当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公开性、透明性,充分重视并推进行政管理电子化平台的构建,提升政务信息时效性,在此基础上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创新。 作者:廖继超 单位:四川省委党校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我国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我国行政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希望在法制视野的角度下思考未来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本次研究从了解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的基本概况入手,针对我国传统模式下的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掌握其工作特征及工作存在的缺失问题。针对我国传统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优化与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法制角度的管理方式创新,以此满足未来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法制视野;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系概述 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采取行政权益的模式进行社会相关事务的管理,在社会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展现出其不断完善的进步意识,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传统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的革新与优化。行政工作需要针对我国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等生活元素进行管理,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当中也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 二、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系特征 1.关注人的主体意识较弱。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存在管理理念上的缺失,对于以人为主体的理念认识不清,导致实际的管理工作出现了偏差,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传统的管理工作意识侧重于强制性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性质的政务工作本质,对于行政工作的权利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造成了矛盾的工作认识,阻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趋势。强制的管理方式让社会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了民众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单一的行政管理体系阻碍其发展。单一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受到强制管理工作模式的影响和干预,导致其发展成为缺失灵活性的工作变现。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会造成阻碍,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造成了影响,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导致人们出现了逆反的思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也能够发现,专职的工作人员受到单一的模式影响出现懒惰的工作态度,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 3.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成本上升。单一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工作思想都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不能取得民众的配合,因而导致行政执法的资本投入不断的攀升。由于对民众的强制管理造成了民众的不良情绪,反抗的思维越是明显,行政执法的管理越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而实际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还增加了工作的成本投入。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精力都投入到与民众沟通的方面,自然会造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问题。 4.强制方式的行政管理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种恶劣的形象导致行政执法的实际工作质量呈现出不断下滑的局面。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民众的情绪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抵触的情绪影响了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进而造成民众不配合行政执法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政府的工作号召力,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法制视野下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1.革新传统行政管理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行各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能够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坚持构建一个法治的行政管理社会体系,促进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取得良好的沟通和进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重视收集世界先进国家的相关信息,能够保证我国社会文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重视革新传统的行政管理意识,对未来工作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的关键性思想转变,可以支持社会发展的众多需求。 2.革新传统单一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当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阻碍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源于其管理的方式过于单一,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无从适应。重视在新的社会体系背景下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重视以创新的思维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管理单一的僵局,能够促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能够满足行业进步的众多需求,成为行政管理体制革新的突破口。从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角度进行思考,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革新单一化的管理模式。 3.创新开展多元化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在法制角度下进行工作理念思考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与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质量的探讨,重视对长期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和反馈,不难发现实际存在的恶性循环问题,采取有序的方式进行管理,尊重民众的意愿,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革新,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未来的行政管理工作,促进科学化的工作模式不断的深入到当下的社会管理工作相关事宜当中,以期取得良好的成绩。 4.构建有序化的法制行政管理体系。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并非是无序发展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内容当中却存在某些无序的表现和失误。根据我国社会提出的改革要求,进行行政管理的法制约束,主要就是为了突出法制社会的管理理念,深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和意识,通过营造有序性的法制管理模式,为行业的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工作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力量积极的为人民服务。依法治国的理念引导行政管理的工作体系不断的完善,坚持以和谐发展作为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四、结语 本次研究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因此也具备了强烈的革新意识。关注到传统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以人为本的关注意识比较薄弱的问题,再从整体的管理体系模式单一角度进行分析,降低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的成本投入,强制的管理方式影响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以法制的角度进行思考,希望能够优化和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技术上进行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拓展,保证法制理念的不断深入影响,积极的为人民服务,实现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作的成本投入。 作者:祁珮琳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文章论述了加强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通过比对地方经办机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不同的管理方式,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企业管理;社会保险;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既是经办社会保险业务的记载,也是稽核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是否依法合规的重要载体。作为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 1加强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的原始凭证,贯穿于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保险费征集缴纳、保险待遇核准发放、稽核考量等社会保险业务全过程,是对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各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资料,按照档案方式严格加强管理、集中保存。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强调了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企业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也要做到全覆盖,实现便捷高效服务、均等机会、信息化管理等”。经办管理的内容亦非常广泛,包括社会保险政策制度的实施、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和权益记录、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管理、社保信息查询和服务网络布局等,都将成为改进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实到位都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密切相关。另外,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规范,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涉及人员范围增多,参保资料也日益增多。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不仅负责社会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甚至对于参保人的保险诉求负有宣传、解释、协调的职责。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 2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企业社会保险业务资料种类多,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没有建立信息化系统,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平台,少数职能部门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造成部门资源很难及时共享,影响了相关部门配合协作的效率,甚至造成有些工作环节脱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量日益巨增和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纸质档案传统检索、服务手段落后同现代化管理需求多样化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无一不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解决。 2.2业务资料归档不及时以及多头管理的现象 社会保险费的管理涉及部门多且管理部门较多,由于部门之间配合协作的效率不高,相关岗位职责不清,在经办过程中,经常出现业务档案归档不及时、未分类保存、资料不全等情况。具体来说,主要是工作中将业务重点放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上解、支付与发放上,对形成的业务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不够重视,导致材料收集不及时,手续不齐全,不符合归档要求。另外,对于形成时间久远的材料,缺乏统一的管理,甚至造成丢失。 2.3重要资料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 由于社会保险业务涉及面广、人数众多、政策性强、利用率高,增加了管理难度。重要资料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导致参保人无法核实个人保险待遇,最终诉诸法律,给企业和参保人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笔者所在企业在某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工作中,由于部分参保人原始社会保险资料的缺失,滞后了补缴工作,部分参保人甚至不能开展补缴工作,影响了职工的养老待遇。因为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一定范围里职工不满情绪增加,同企业之间的矛盾增加。 2.4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专业素质缺乏 作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人员,除了掌握业务技能和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外,一些文秘学、情报学、计算机等相关的学科知识也是处理业务的基本能力。而当前,由于社会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从事保险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缺乏社会保险业务的管理经验和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多数工作都是疲于应付,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有些社会保险业务是基层交流上来的“转行”人员,工作者事业心不强,业务上不能精益求精,欠缺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3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服务性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结合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探索提出四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策略: 3.1加快业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信息社会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业务档案工作在信息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之尽快融入信息社会,就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人社、税务、就业、银行等相关部门数据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社会保险费参保、核定、征收、缴费等业务数据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减少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业务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最终实现业务档案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并持续推进企业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逐渐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多种介质相互转换和备份的有效途径,逐步变手工编制归档目录为自动编制归档目录,变手工检索为电子检索,变人工统计利用为信息化统计利用,变传统的适用于手工检索案卷级管理为更适用于信息化的文件级管理,将纸质档案过渡到数字档案或二者共存的模式。 3.2加强社会保险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 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业务进行培训、交流、沟通,使各管理部门能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社会保险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鉴于企业下属各单位分布较散、相互距离较远,资料传递存在丢失、责任划分不明等安全风险,可按照管理权限进行两级管理。企业层面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由机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具体包括企业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缴费及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的保险费、待遇申报等资料;各基层单位层面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由各单位进行管理,具体包括本单位职工个人资料、本单位社会保险相关申报资料及公司核准的材料。企业和基层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3.3推进业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建档 进一步改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提供利用等管理方式、交接流转形式等。机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管理要求、管理制度、保管期限等做统一规定,建立个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统一档案外观,统一档案盒、背脊标签、归档封皮、目录记录及档案的专门存放场所等,把基本养老、基本医疗、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等账户手册统一归入档案,与其他待遇资料一并按照年度进行归档,资料齐全、一目了然,方便职工查询,使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统一美观,也保证了职工内部调转时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一致性,利于管理,推进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标准化建设进程。基层单位作为直接管理部门,按照档案形成途径进行及时、全面归档。及时对参保人岗位变动、退休、死亡等身份变更等变化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收集归档,定期上交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 3.4充分利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 提高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通过科学运用促进业务档案的管理,把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上由死信息变成活数据,努力把档案作为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逐步构建起各地档案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科学评价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和未来趋势,制定有效的社会保险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便于对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提高,真正提高资料、数据安全系数和利用效率,落实好社会保险这项惠民工程。 作者:付彧 李廷园 沈沉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性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企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都比较特殊。商业银行既要兼顾其社会责任以及公众服务,还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并对自身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以提供适合市场经济要求以及符合银行发展规律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外银行看到了中国这一规模大、需求大的市场,纷纷进驻,这就加剧了中国市场竞争,同时也势必会挤占部分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制度建设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创新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的领导机制、决策的方式、还包括各种管理制度和一些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则。通过兼并重组与整合,逐步成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我国,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是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同时,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经营结构,来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中,从市场需求到管理决策需要经过众多中间环节。这不利于对市场动态及时作出反应,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而,要根据现有的状况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首先,在组织体系的涉及上,应该按照总、分、支的层次进行架构设置。分行处于支行和总行之间,对总行决策的执行和支行的监督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分行的管理模式和格局设置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进行。其次,对于同一地区,尤其是同一城市的分行机构设置,应该尽量实行扁平化模式,尽量减少管理层次。第三,在总行和分行的领导与指挥下,支行设置应该科学合理,根据所处的地区、环境等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级别。一方面给予支行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银行必须动态、连续、全面的跟踪客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建立一套监测、控制、反馈和调节信贷风险的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银行风险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有利于增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能够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对信贷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测。设定科学有效的预警信号,有利于前瞻性的发现客户潜在的风险,对有问题的贷款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风险预警反应机制,在更高层次、更及时的时间内采取更及时、更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三)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关键在加强金融创新和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盈利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所发展,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09年除中国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未超过25%,有的城商行例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均未超过10%。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进一步改善收入结构,提高财务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减小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因此,商业银行要进行创新。首先,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加强信息化管理。商业银行既要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又要顾及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准确地制定和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其次,商业银行要进行业务和服务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规则变现的日益突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优质的服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业务品种和服务的创新,以加强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总结 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说已经变成了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我国商业银行以政府应积极做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等方面,从而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作者:张悦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略析现代酒店管理方式创新 一、酒店管理的新思维模式 (一)坚持以员工为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以员工为本。酒店要在工作制度上进行人性化管理,对员工有公正、公平的业绩考核,奖惩时有理有据有人性,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酒店要留住优秀的人才,就要为员工提供各种提高素质的培训,帮助员工成长,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及时调整薪金,鼓励员工为酒店一心一意地工作。对员工的困难及时解决。这样保证员工的利益,关系员工,员工才能积极的工作。例如,女性员工有产假工资补贴;为单身员工举办单身俱乐部活动。 (二)酒店服务要体现个性化酒店的个性化服务是该酒店吸引顾客的关键因素,是酒店长期发展的品牌。所以每个酒店要对自己的服务定位,根据自己的客户需求,对酒店的房间布局和装饰,包括对服务人员的要求都需要具有特色,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使酒店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而且通过顾客的口碑达到宣传效果。比如: (1)服务不仅要体现民俗文化,还需要考虑到游客旅游的心态,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时,也要体现其服务的细致和温馨,这样不仅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再来旅游时也会选择自己酒店,并且提高酒店的知名度,让顾客给朋友宣传酒店,让他的朋友旅游时也选择这家酒店。 (2)可以在节假日期间推出优惠活动,给顾客价格和服务上的双重享受,从而激发顾客对酒店的选择。 (3)大型的酒店,主要客户是商务谈判的客户和政府官员,酒店的装饰和设计就不能显得小气,而要体现大气势,大文化的特征,服务人员要端庄典雅,服务要周到体贴。如果酒店主要接待的是游客,酒店的装饰就应该具有地方风俗特色。 (三)加强品牌竞争未来饭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饭店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饭店品牌,将直接决定着饭店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经营,创造卓越的饭店品牌,是我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中国饭店大都缺乏品牌。即使像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南京的金陵饭店等著名饭店,若与国际品牌相比,无论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额,市场全球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饭店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已刻不容缓。 创建自己的品牌战略,首先要练好内功,保证饭店服务的品质,提高饭店品牌的美誉度,必须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凡是提供给客人享用的都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饭店的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亲切礼貌的。其次要加快集团化进程,企业规模化既是量的扩张,又是质的提高,饭店要提高知名度,创造品牌,就必须实施规模经营,走集团化的道路。 (四)行政管理制度对酒店企业的长远发展作用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酒店企业员工的参与。酒店企业要积极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当前酒店企业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一味地关注酒店企业的行政命令和各种酒店企业行政规章制度,行政官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行政效率低下。酒店企业行政管理要注重管理方法的有效性,采取适合的措施以提高酒店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行政效率。定期评价业绩,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强化酒店企业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思考 1.人才是酒店集团化的实施者,也是酒店最为重要的资产。提高服务意思,增强服务技能是酒店发展的重中之重。 2.新形势下,企业只有从探索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才能安心发展,不至被淘汰。 作者:孙逸单位:辽宁锦州渤海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医疗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探索 强化安全规范保证医疗管理水平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医疗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筑起一道严密的质量、安全防线,使医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整体管理状态和服务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8]。因此,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主要从制度执行、绩效实施和手术监控三方面,我院积极探索与实践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全员遵循,落实有力近年来,围绕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修订了全院《医疗制度汇编》,使医疗工作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开展了主干医疗制度学习考核,全面强化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制度观念和安全意识;落实了医疗质量检查讲评制度,做到年有总结分析,季有讲评通报,月有点评反馈,周有实时监测,实现了医疗质量的动态监控、系统分析、适时反馈和持续改进;开展了系列医疗质量评比活动,如病历书写质量讲评、处方点评、医护技能比武等,提高了医疗实践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全面实施,成效明显为促进人才价值实现,我院形成一套以绩效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引进更为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理念,以最大绩效为目的,引进病例分型理念(CD型率),改变了过去以处罚为主、过程为主、效益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变为以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结果为主过程为辅,效率为主效益为辅的心模式,并建立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临床、医技、麻醉三大模块和七个亚模块,对科室进行动态监控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极大地调动了全院人员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9]。手术管理全程监控,规范有效针对我院外科专科医院的特点,为了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努力做到:严格医务人员的准人管理,制定下发了《手术准入制度》,对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进行准入管理;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制定下发了《临床技术管理规范》,规范了对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和三类临床技术的申请严格把关;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将各种类型的手术按照难度大小进行分类,严格控制各类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加强“手术环节管理”,如对于易发生“二进宫”手术的病例,术前必须由科室组织全科术前讨论,对病情做出全面诊断,术中必须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手术中的疏漏,术后必须及时做好动态监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注重思维创新改进医疗管理方法 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与现实需要,我们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主动地探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新方法和新举措,在重点、难点、热点上增强了医院在安全管理上破解难题能力。选准重点,开展“缺陷分析”及时查找、分析及改进缺陷,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对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选取医疗纠纷和高并发症手术等病例进行缺陷分析。比如,2008年先后发生8例ERCP治疗严重并发症,医院立即组织院内专家一起分析讨论,寻找根源,在讨论中对治疗适应症形成共识。此后3年ERCP严重并发症仅发生1例,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高的情况,开展了专题分析研讨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手术中也达到了降低并发症的目的。瞄准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医疗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2010年,为探索医疗风险管理的规律,我院向申康中心申报了以“基于病例分型理论的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试图运用病例分型理论,分析医疗安全现状,明确影响医疗安全的危险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和比较统计分析,确定医疗安全标准规范;最后构建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医疗纠纷苗头的采集分析和自动提醒,尽早采取措施,达到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把准热点,开展“专项调研”就我院自身而言,“医疗不良欠费”、“二进宫”手术等都是医院当前医疗安全管理的热点问题[11]。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我们针对“二进宫”手术进行了5年的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探讨了“二进宫”手术发生的手术类型、原因和特点,开展了针对性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次手术发生率明显下降。最近我们还对“医疗不良欠费”开展专项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医疗不良欠费”发生的原因,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医院医疗风险,减少了医院损失。 本文作者:樊震林涂平安杨晶程传苗工作单位: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提升电力管理水平 传统管理模式设施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来实现项目目标;但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通常会产生部门之间的摩擦,须耗费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协调,而这又会增加项目运行成本,最后导致效力下降,影响利润水平。而项目管理,它是指在资源约束下,通过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来实现或者超过项目事先设定的需求或者愿望。不同部门之间,由于同一项目组成一个团队,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领导者,任务是领导团队成员准时、优质的完成项目的最终任务。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者既是项目的执行者,同时又是项目的需求确定、项目遴选、项目实施进度全过程的设计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时间、成本、质量、风险、采购、人力等资源进行全方位监控。如何将项目管理法融入电力工程项目中,一直是实践者探讨的热点。 1电力工程管理中常用管理模式 近年来,电力公司导入源于建造工程领域的EPC、CM等管理模式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1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DBB管理模式DBB管理模式是世界上最为通用的模式,应用于金融工程、项目咨询管理等广泛领域,如世行、亚行贷款项目以及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项目。该管理模式最突出的优点是项目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先后顺序进行,之后上一个阶段完成后另一个阶段来开始进行。它的具有通用性强、应用面广、规避风险和减少投资成本等优点,不足之处是项目周期长、管理费用高、容易出现项目纠纷等。 1.2建筑工程管理方式———CM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中项目委托人必须在项目开始雇佣经验丰富的咨询人(CM经理)负责项目设计和施工的管理。他打破了DBB管理模式中固定的项目实施顺序,委托人和受托人的项目经历和工程组成联合小组,共同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项目工程分项工程设计完成后可立即对外招标,因此,它有周期短、费用省、风险小、收益快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承包费用较高。 1.3项目承包模式———PMC管理模式PMC管理模式是指项目委托人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管过程或分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在PMC管理模式,承包商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该管理模式有三大特点:一是项目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委托给PMC承包商;二是项目管理水平相对稳定,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形成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三是优化项目程序,降低项目成本。 1.4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创新了EPC模式,该模式在工程承包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工厂、发电厂、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等工程。在EPC管理模式中委托方的主要任务是对竣工的项目进行验收,承包商承担了工程大部分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委托方委托项目管理公司作为代表,对项目工程的设计、采用到施工进行全面管理。 2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0.5%,初中文化程度占57.8%,高中文化程度占15.5%,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2%。文化素质低下的直接后果是效益意识淡薄,间接后果是短期内无法接受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导致投资观念淡薄,成本核算和管理知识无法更新,项目实施进程缓慢,组织协调性差,以致无法按照既定要求和目标完成工程所规定的任务。②工程施工进展控制小力度弱。在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关键。从电力上下游公司讲,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龙头;从各公司之间的协调性讲,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又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公司内部与用户电力工程有关的部门有业务部、工程管理部和财务部。财务部负责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作用十分明确。其余部门则在电力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分别担当各自的职责,这就出现部门间多次的交接,交接多了会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③工程实施中仍然存在违规操作。在上程施上结束,进行验收后,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决算,并经审核后,统一向用户收取工程余款和向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支付余款。但是再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就存在着问题与违规操作。此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试图阻挠工程监理人员工作,子项目中工程监理徒有形式。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尽管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创新的管理模式应该一分为二的看,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如何根据实践创新出一套与实践相吻合的管理模式,笔者根据长期实践观察和创新实践中出现相关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①在项目管理中导入比较法。每个项目工程实施的内外环境存在差异,如果按照某种固定模式进行项目管理,除了降低工程实施进度外,而且还会提高工程施工费用和降低管理效率。因此,必须结合项目环境,因地制宜灵活地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这就要求采用比较法,将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于项目管理模拟过程中,比较分析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按照成本原则和效益效益原则择优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②在项目管理中融合工程监理。尽管在电力工程管理制度中,要求监理参与,对项目工程进行监控。从电力工程施工工程中,部分缓解监理监控徒有虚名、有名无实。如设计环节的管理,施工阶段的投资,项目进度控制,合同管理等。此外,有些项目管理人员还试图阻挠工程监理人员开展工作。工程监理进入电力项目工程全过程,除了监理所承担的分内工作外,还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识别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对项目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将工程监理转化为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升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以合同、组织等多元化手段支持监理工作,将监理工作制度落到试图,实现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有效融合。③界定项目管理边界,提升项目管理过程的可控性。项目管理通过上级对下级的适当授权才使得项目正常运行。项目相关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形式权利才会有效,如果出现权利真空,项目将出现管理盲区,如果权利重叠,将会出现部门纠纷或者摩擦,这都将会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和效率。此外,界定项目管理边界,有利于管理部门尽早发展问题,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④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水平是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在国内外工程实施期间,为年轻、技术职称低、学历程度低下的管理人员、技术员工等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技术培训和激励机制挂钩,加大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人才工程,以利于各类人才成长。⑤建立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上作程序。完善现有工程标准化指标,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结合定性和定量指标,以此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现有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体系创新过程中,以质量为纲,以效益为本。同时,完善标准化指标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过程中,积极与国际接轨。⑥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科技创新目的是整合既定资源而提高效率。 目前国际上适合项目管理的软件较多,它们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或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科学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规避了过去经验性结论导致的工程进程模糊等。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现代化管理软件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但需要指出的是,任何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都仅仅是一种工具,都是需要通过人来使用才能发挥其作用的,否则,即使计算机再先进,软件功能再强,也只能是一种摆设。 4结语 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贯穿电力发展历程长河,这将决定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历史性。如何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需要贯彻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因此,研究实践、分析实践和总结实践是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源泉。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浅谈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摘 要】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反映建筑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它是建筑企业全部工作的经济效果的集中体现,是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一项综合指标。所以对于项目成本的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原则和方法我们有以下的观点。 【关键词】项目成本 控制原则 控制方法 一、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的概述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项目成本是指建筑装饰施工项目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是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1.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的分类 (1)按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三大类。 (2)按生产费用与工程量的关系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3)按工程项目的成本属性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及不可预见成本四大类。 2.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 (1)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等。 (2)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各个项目经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施工经费支出。 二、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己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从理论上说,成本控制是一种经济行为的控制,是成本施控主体对受控对象实施控制的一种行为。 2.成本控制的程序 (1)事前成本控制 事前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发生之前,预先对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进行规划,对未来的成本水平进行推测,并对未来的成本控制行动作出选择和安排。事前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等环节。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应把成本计划中有关经济指标和费用计划,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班组或人。事前成本控制是进行积极的成本控制的基础,是成本管理事先能动性的表现。 (2)事中成本控制 事中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制定的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各种消耗,使实际发生成本低于预定目标且尽可能的低。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包括对各项工作按预定计划实施成本控制,对实际发生成本进行监测、收集、反馈、分析、诊断,并调整下一环节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成败的关键阶段。 (3)事后成本控制 事后成本控制是在项目成本发生之后对项目成本进行的核算、分析和考核,其不改变已经形成的项目成本,但对事前、事中的成本控制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企业总结成本管理的经验教训,建立企业定额,指导以后同类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3.成本控制的原则 (1)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节约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支出,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节约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但节约并不是控制成本的唯一途径,实践证明,搞好变更签证和索赔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加成本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做到节流与开源并重,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即全员参与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成本要素的全面控制。 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实现全员参与,并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使成本与每一个职工密切联系起来,每人都担一份责任,也享受一份利益,使职工自觉地增产节约,挖潜降耗,参与各自责任成本核算。严格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却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以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为控制对象,成本控制工作应随着项目施工准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的进展而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而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因素众多,如内部管理中出现的材料超耗、工期延误、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组织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工程成本,同时,系统外部有关因素如通货膨胀、交通条件、设计文件变更等也会影响项目成本,此次,必须针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 (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对比目标检查、纠偏。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4.成本控制的方法 随着成本管理的推广与应用,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的成本控制方法有: (1)成本分析表法 成本分析表法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财务方法之一。成本分析表包括成本日报、周报、月报表、分析表和成本预测报告等。它要求准确、及时、简单明了,可按需要每日、每周、每月填制一次。 (2)时间、进度、费用法 项目的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开始阶段、全面施工阶段、收尾阶段三个时间段,每个阶段费用支出的特点各不相同,单位时间耗用费用和单位时间完成的工程量同时间呈线性关系。把单位时间费用支出用累计数表示,其与时间的关系就形成一条拉长的s形曲线, (3)成本控制图法 本方法是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的质量控制图法的基本原理,用于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日常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成本的偏差有: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为: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4)成本计划评审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建立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计划和控制,故称为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网络计划方法主要用于进度控制,即使在进行网络计划优化时,也只是用于寻找最少的赶工成本。事实上,在日常成本控制中结合网络计划进行成本费用控制,能充分发挥网络计划法的优点,从网络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每一项工序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情况,也能清楚地看出控制进度、控制成本的方向。 三、结语 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发展的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我们研究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目的就是使人们树立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并规范成本控制行为、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思想,帮助建筑装饰企业完善成本管理机制,为其开展科学、规范、有效控制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论建筑装饰抹灰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装饰抹灰工程的材料要求,施工方法,质量预控及控制要点,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抹灰 装饰 高级抹灰 0 引言 抹灰工程是指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饰面,装饰抹灰的主要内容有水磨石、水刷石、斩假石、干粘石、假面砖、拉条灰、拉毛灰、喷涂、滚涂、弹涂等墙面、顶棚饰面抹灰。建筑装饰工程的抹灰工程,不论采用何种材料,一般抹灰都应按高级抹灰的要求进行施工。 1 材料要求 1.1 胶凝材料 建筑石灰:石灰膏或生石灰粉,陈伏期要大于15d,用于罩面的大于30d,已风化冻结的石灰膏不得使用;通用水泥:水泥品种标号,需按设计要求选用;建筑石膏:要求无杂质,且磨成粉。 1.2 细骨料 普通砂:中砂或中粗砂混合使用,使用前须过筛,炉渣:粒径≯ 1.2~2mm,使用前过筛。 1.3 纤维材料 纸筋、麻刀、稻草、玻璃纤维等材料,在抹灰层中起拉结作用,提高抹灰层的抗拉强度,增加抹灰层的弹性和耐久性,使抹灰层不易裂缝脱落。 1.4 有机聚合物 有机聚合物的品种:聚乙烯醇缩甲醛(107胶)和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 2 施工方法 内墙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灰、中灰抹窗台板、墙裙或踢脚板抹面灰清理。 天花抹灰工艺流程:弹水平线洒水湿润刷结合层抹底灰、中灰抹面灰。 2.1 找规矩、做灰饼 用一面墙做基准先用方尺规方,如房间面积较大,在地面上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再按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在地面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100mm 处吊垂线并弹出垂直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确定标准灰饼厚度。 做灰饼方法是:在墙面距地1.5m左右的高度,距墙面两边阴角100~200mm处,用1:3水泥砂浆或1:3:9水泥石灰砂浆,各做一个50×50mm的灰饼,再用托线板或线锤以此饼面挂垂直线,在墙面的上下各补做两个灰饼,灰饼离顶棚及地面距离150~200mm左右,再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两头墙缝里,用小线拴在钉子上拉横线,沿线每隔1.2~1.5m补做灰饼。 2.2 抹标筋 上下水平冲筋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阴阳角的水平冲筋应连起来并应互相垂直。 2.3 护角 必须在抹大面前做,护角做在室内的门窗洞口及墙面、柱子的阳角处。护角高度 2m,每侧宽度≯5cm,应用1:2水泥砂浆抹护角,采用的工具有阴、阳抹子,或采用3m长的阳角尺、阴角尺搓动,使阴、阳角线顺直。 2.4 抹窗台、踢脚板 应分层抹灰,窗台用1:3水泥砂浆打底,表面划毛,养护1d 刷素水泥浆一道,抹1:2.5水泥砂浆罩面灰,原浆压光。踢脚板应控制好水平,垂直和厚度(比大面突出3~5mm)上口切齐,压实抹光。 2.5 抹底灰 待标筋有了一定强度后,洒水湿润墙面,然后在两筋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木抹子压实搓毛,底灰要略低于标筋。 2.6 抹中灰 待底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中灰。 抹灰厚度稍高于标筋,再用木杠按标筋刮平,紧按用木抹子搓压,使表面平整密实。 2.7 抹面灰 待中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面灰。如中灰过干应浇水湿润,常见的罩面抹灰有以下几种: ①石灰砂浆罩面、混合砂浆罩面:石灰砂浆先在墙面上用钢抹子抹砂浆,再用刮尺刮平,然后再进行抹平。 ②纸筋、麻刀灰:一般抹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面上,先用钢抹子将灰浆均匀刮浆于墙面上,然后再赶平、压实,待稍平后,用钢抹子将面层压实、压光。施工时通常两人合作,一人抹灰,一人赶平、压光。罩面抹灰厚度约2mm。 ③石膏罩面:同一墙面脚手板上下各站两人,同时操作,从墙面左侧开始,先用水湿润底灰,第一人用铁抹子将石灰膏由下向上抹,再从上向下刮平,第二人紧跟其后,左手洒水,右手用钢抹子由下而上,再由上向下压抹光,最后稍洒水压光至密实光滑为止。墙面较大时,最好三人作业,即抹平、抹光、压光连续进行。 2.8 清理:抹灰完毕,要将粘在门窗框、墙面上的灰浆及落地灰及时清除,打扫干净。 3 质量预控及控制要点 3.1 质量预控 ①抹灰工程进行之前结构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政府建设主管的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②抹灰前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以下检查和修正: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过梁、梁垫、圈架、组合柱及其他需抹面部分剔平、对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等做好修补;管道穿越的墙洞、脚手眼、模板洞和楼板洞用相应的材料嵌实;各种管道已安装完毕,电线管、消火栓箱、配线盒用纸墙严。③所采购和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已正式报验,色泽、质量,除应有产品合格证外,还应自检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④正式大面积抹灰前应先做样板间,经鉴定合格和确定施工方案后再安排正式施工。 3.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①注意检查处理基层上的残余砂浆、灰尘、污垢和油渍应清理“毛化处理”,基层面必须充分淋水涸透。②基层垂直宽、平整度较差,抹灰厚度局部应分层衬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③注意巡视成活后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部位联系处理,必要时以书面通知提出修改意见。④注意成品保护和湿润养护。 4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4.1 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①抹灰前应洒水,砖墙吸水大应浇两遍,砼墙吸水小可少浇一些。如果底灰干透了,应在中灰前浇水湿润;②明显的凹凸部位应分层填抹找平,太光滑的表面应凿毛;③不同基层交汇处应钉钢板网,每边搭接长度 100mm;④门、窗框与洞口接缝派专人填塞。 4.2 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 ①抹灰前应洒水,砖墙吸水大应浇两遍,砼墙吸水小可少浇一些。如果底灰干透了,应在中灰前浇水湿润;②砂浆保水性差,可加入适量石灰膏或外加剂;③要分层抹灰;④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膏等不能前后复盖混杂涂抹。 4.3 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 ①待砂浆收水后终凝前进行压光;②底灰太干,应浇水湿润,再薄薄地刷一层纯水泥浆后进行罩面。罩面压光时发现面层太干不易压光时,应洒水后再压;③严禁使用未熟化好的灰膏。 4.4 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均,显抹纹 ①施工时把接槎位置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并注意操作时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②为防止有抹纹,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用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形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 5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中、高级装饰工程日益增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定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方能确保装饰抹灰工程的质量。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装饰工程施工千变万化,工序千头万绪,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是最难控制的,装饰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环境,也直接影响城市美化。 【关键词】装饰施工;方案;质量;进度控制 建筑装饰理念是指通过各种过程,使建筑物的使用性能符合人们对建筑物审美要求的预期行为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是建筑装饰的指导思想。建筑装饰理念千差万别,它与人们的要求、文化素养、欣赏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有很大关系。有“张扬夸张”型、“淡静素雅”型“、活泼开放”型“、实用简洁”型、“庄严肃穆”型等。不同的使用空间,其装饰格调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引起的反映是有区别的,所以人们对建筑物装饰,要考虑装饰后形成的环境效果,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与所处的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心灵上沟通,形成共鸣,才是建筑装饰的最佳追求。 1 建筑装饰方案确定 装饰方案的内涵实质是装饰理念,装饰理念的外在反映就是装饰方案,二者相互依存。一个建筑物装饰方案的确定,要考虑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装饰理念新颖性、实施的可操作性等一系列因素。装饰理念新颖性至关重要,是决定方案优劣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其指导下,处理装饰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才能保证装饰格调不走形。 装饰是对已有建筑物的美化处理,采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应该是成熟的,至少是已有可靠的实验基础,而不能想当然,方案在技术和施工方面要考虑可行性。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讲,资金的支出相对主体结构来说,不是以经济节约为首要考虑原则的,要考虑准备投资额的多少、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方案效果与投资的匹配程度等因素。建筑装饰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思想,它是一件装饰作品形成过程中的线索,有了它才能使建筑装饰有了灵魂,装饰理念的确定要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相关联、相协调,并突出装饰的个性,以此体现装饰理念的新颖性。 2 装饰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施工控制是指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在产生不合格品之前能够采取措施纠正可能的偏差,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成品进行适当的保护,以确保向业主提供满意的装饰质量。施工控制的范围包括从进入施工现场,以及收到所需的原材料与零部件时起,直到成品保护并使顾客满意接收为止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施工控制强调按“规范”施工,以“工序”为控制点,以“预防”为目的,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目标。在施工现场,强调对质量进行预防与控制。预防性的要求是针对整个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的全过程,而不是针对这一过程的个别阶段。 2.1 严把材料质量关,做好材料质量检验 装饰材料是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正确地选择,合理地使用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装饰材料既要内在质量,又要外观质量;也就是说内要结实,外要漂亮。目前装饰新材料层出不穷,品种多,种类复杂,材料来源也往往变化较多。因此在施工前,对装饰材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2.1.1 装饰材料品种多、颜色、花纹、图案又很复杂,为了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材料。 2.1.2 所用的材料(包括半成品),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材料标准规定,严防以次充好,以假代真!,确保材料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2.1.3 对进场的材料要加强检查验收,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若发现材料来源变化、技术指标差异或质量出现异常要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对人体有损害的材料,除做质量检验外,还需进行有害成份检测分析。 2.2 控制好每道工序,把好工序验收关 2.2.1 建立质量控制点 装饰工程施工工序较多,纵横交错、内外交叉、干湿混合,每道工艺、每道工序都要认真检查验收,该量的尺寸要量,该测的数据要测。如:防火、防腐、防霉变,隔热、隔音、保温,螺栓强度、预埋件牢固都要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控制。要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建立质量控制点。通常情况下建立质量控制点的原则: (1)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2)复杂工程、复杂部位、复杂工艺或新材料、新工艺需要重点控制的工序; (3)质量特性不稳定、质量通病容易发生的工序或部位。 2.2.2 加强工序控制 工序操作是质量形成的必要阶段,在施工操作活动中,工程质量受操作人、材料、机具、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目标。 (1)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点。每一道工序对下一工序来说,是一种产品,凡本工序的质量问题要在本工序内解决,不给下道工序留麻烦。要提高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组织技术培训,培养操作技能,既掌握传统工艺,又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2)合理安排工序,做好工序衔接。装饰工程通常的操作工序是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湿后干,以防工序颠倒,造成返工修理或交叉污染,影响质量。 2.3 变更控制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控制,不仅要控制结构安全、防火、环境、室内装饰材料有害气体含量,装饰变更方面的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否则会形成安全隐患。涉及结构方面的变更,一定要经受力验算;材料替代方面的变更,一定要符合被替代的技术指标和装饰功效,并且要始终保持装饰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2.4 加强关键过程控制监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是指一些要害问题,指施工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或是能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利因素。要抓住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关键环节以及这些过程环节上的关键点、关键要素。控制好重点的关键部位的施工,专人现场进行监督,运用统计手段,通过排列图、因果分析图、质量直方图、控制图等,分析质量波动及变异原因,判断施工是否正常,评价施工管理水平。比如,设计上要按业主的功能要求尽可能细化设计,给出详细的施工图,并参照标准图集标出详细做法。无标准图集可参照的,特别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作法和隐蔽项目,应提供详细的细部做法和节点大样图。工程用料上,应标明品种、规格、档次标准和颜色等。一些艺术性强的特殊工艺作法,拆分计算相当复杂,可标明图号,简化为项、个等进行计算报价。关键过程控制的重点在于从众多的目标项目中,选出对全局有决定意义或重大影响的重点目标,作为控制对象,及时掌握重点目标实施情况的信息,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证重点项目的实现,并促进总体项目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3 结语 建筑装饰的效果直接反映人们对建筑美学追求的品位,而建筑装饰理念是建筑装饰的精髓,所以建筑装饰的个性要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所处的环境相协调。要针对不同情况控制实施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提高装饰工程的质量,以满足人们对美化环境的需求,并达到装饰的目的。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浅论建筑装饰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 摘要:装饰施工中的组织与管理是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质量决定组织与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组织的合理性;管理的科学性;建筑装饰 1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地区的条件、业主的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一般包括:①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②施工方案的选择。③施工准备工作计划。④施工进度计划表。⑤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⑦质量、安全、进度和节约的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装饰工程全过程合理安排、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通过编制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全面分析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度设计、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通过编制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可以预先掌握人力、材料、机具的先后使用情况,做出合理的调配及施工现场的布置方案,并且可以将设计与施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以及其它相关单位的关系更好协调起来,最终是施工能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 装饰工程施工程序是指装饰工程项目整个施工阶段必须遵循的一般顺序,通常是指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直到竣工验收所包括的主要阶段的先后顺序,一般包括:①确定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必须同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都要负法律责任和承担赔偿。②统筹安排,做好施工规划。甲乙双方签订好施工合同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调查、分析原始资料基础上,拟定施工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部署施工力量,编制施工进度设计,确定主要施工技术的施工方案,做好全面施工规划,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便为全面正式施工创造优良条件。③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开工报告。为保证正式开工顺利进行,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当一个施工项目进行了图纸会审;批准了施工组织施工、施工图预算;搭设了必须的临时设施;建设了现场组织管理机构;人力、物力、资金到位后,此时施工单位即可向主管部门申请开工。④全面组织施工。此阶段是整个装饰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必须严格按图施工,由于此施工过程决定了施工工期、产品质量、成本和装饰施工企业的经纪效益,因此,在装饰施工中要跟踪检查,进行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确保达到预期的目的。⑤竣工验收。此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好各项交工验收资料,并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建设单位或监理部门、设计单位质检站等单位的验收。只有达到所规定的标准,才能确定施工质量,而后才可交付使用。⑥保修阶段。在合同规定保证期内,对出现质量缺陷的各部位进行返修,以保证达到原有的设计质量和使用效果。 2 建筑装饰施工管理 在建筑装饰施工中,施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装饰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准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合同与造价管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的依据是政府颁布的各种法规、条例、标准、规范,装饰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城堡合同及与其相应的工程图纸、工程量清单、技术说明书以及业主代表签发的指令、洽商、变更等。 建筑装饰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是建筑装饰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进度控制是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是根本,成本控制是关键,安全管理是保障。在一般情况下,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及安全,成本也可能增加。所以,施工进度控制在整个施工目标控制中处于协调和带动其他工作的主导地位,加强进度控制是使其达到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及造价目标的重要措施。 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就是指装饰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合理地对工程功能和观感质量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处理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即对装饰工程质量进行的全过程管理,从而确保装饰工程符合设计、施工规范及质检标准的要求。质量控制中“质量”的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工程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装饰施工成本是指装饰工程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也就是装饰施工企业以及装饰施工项目作为核算对象,在装饰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它包括所消耗的主辅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装饰施工机械的材料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和奖金,以及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设置装饰工程施工多发事故的措施;设置安全用火及防火措施;防止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的措施;设置安全用电的措施;设置现场保卫工作的措施。安全检查也是要注意的。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案。 建筑装饰施工竣工验收管理是最后的一道工序。装饰工程的竣工是指装饰工程项目按照要求和甲、乙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所规定的装饰施工内容全部完成,经验收鉴定合格,达到交付使用的条件。装饰工程接近交工阶段,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零星、分散、量小、面广的未完项目,这些项目的总和即收尾工程。装饰收尾工程要组织有关人员逐层、逐段、逐部位、逐房间地进行查项,检查施工中有无丢项、漏项。一旦发现丢项、漏项,必须立即确定专人定期解决,并在事后按期进行检查。对已经全部完成的部位,要立即组织清理,保护好成品,根据具体情况需,可按房间或层段锁门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防止损坏成品或丢失零件。 有计划地拆除施工现场的各种临时设施和暂设工程,拆除各种闲时管线,清扫施工现场,组织清运垃圾和杂物。有步骤地组织材料、工具以及各种物质的回收、退库或向其他施工现场转移和进行处理工作。做好电气线路和各种管线的交工前检查,进行电气工程的全负荷试验。 装饰工程在频繁交叉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一些成品损坏或污染;在不同工程施工中,它们各自工作之间的“结合部”也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缝隙。在工程收尾时,必须进行修补。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浅析建筑装饰抹灰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装饰抹灰工程的材料要求,施工方法,质量预控及控制要点,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抹灰 装饰 高级抹灰 0 引言 抹灰工程是指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饰面,装饰抹灰的主要内容有水磨石、水刷石、斩假石、干粘石、假面砖、拉条灰、拉毛灰、喷涂、滚涂、弹涂等墙面、顶棚饰面抹灰。建筑装饰工程的抹灰工程,不论采用何种材料,一般抹灰都应按高级抹灰的要求进行施工。 1 材料要求 1.1 胶凝材料 建筑石灰:石灰膏或生石灰粉,陈伏期要大于15d,用于罩面的大于30d,已风化冻结的石灰膏不得使用;通用水泥:水泥品种标号,需按设计要求选用;建筑石膏:要求无杂质,且磨成粉。 1.2 细骨料 普通砂:中砂或中粗砂混合使用,使用前须过筛,炉渣:粒径≯ 1.2~2mm,使用前过筛。 1.3 纤维材料 纸筋、麻刀、稻草、玻璃纤维等材料,在抹灰层中起拉结作用,提高抹灰层的抗拉强度,增加抹灰层的弹性和耐久性,使抹灰层不易裂缝脱落。 1.4 有机聚合物 有机聚合物的品种:聚乙烯醇缩甲醛(107胶)和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 2 施工方法 内墙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灰、中灰抹窗台板、墙裙或踢脚板抹面灰清理。 天花抹灰工艺流程:弹水平线洒水湿润刷结合层抹底灰、中灰抹面灰。 2.1 找规矩、做灰饼 用一面墙做基准先用方尺规方,如房间面积较大,在地面上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再按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在地面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100mm 处吊垂线并弹出垂直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确定标准灰饼厚度。 做灰饼方法是:在墙面距地1.5m左右的高度,距墙面两边阴角100~200mm处,用1:3水泥砂浆或1:3:9水泥石灰砂浆,各做一个50×50mm的灰饼,再用托线板或线锤以此饼面挂垂直线,在墙面的上下各补做两个灰饼,灰饼离顶棚及地面距离150~200mm左右,再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两头墙缝里,用小线拴在钉子上拉横线,沿线每隔1.2~1.5m补做灰饼。 2.2 抹标筋 上下水平冲筋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阴阳角的水平冲筋应连起来并应互相垂直。 2.3 护角 必须在抹大面前做,护角做在室内的门窗洞口及墙面、柱子的阳角处。护角高度 2m,每侧宽度≯5cm,应用1:2水泥砂浆抹护角,采用的工具有阴、阳抹子,或采用3m长的阳角尺、阴角尺搓动,使阴、阳角线顺直。 2.4 抹窗台、踢脚板 应分层抹灰,窗台用1:3水泥砂浆打底,表面划毛,养护1d 刷素水泥浆一道,抹1:2.5水泥砂浆罩面灰,原浆压光。踢脚板应控制好水平,垂直和厚度(比大面突出3~5mm)上口切齐,压实抹光。 2.5 抹底灰 待标筋有了一定强度后,洒水湿润墙面,然后在两筋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木抹子压实搓毛,底灰要略低于标筋。 2.6 抹中灰 待底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中灰。 抹灰厚度稍高于标筋,再用木杠按标筋刮平,紧按用木抹子搓压,使表面平整密实。 2.7 抹面灰 待中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面灰。如中灰过干应浇水湿润,常见的罩面抹灰有以下几种: ①石灰砂浆罩面、混合砂浆罩面:石灰砂浆先在墙面上用钢抹子抹砂浆,再用刮尺刮平,然后再进行抹平。 ②纸筋、麻刀灰:一般抹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面上,先用钢抹子将灰浆均匀刮浆于墙面上,然后再赶平、压实,待稍平后,用钢抹子将面层压实、压光。施工时通常两人合作,一人抹灰,一人赶平、压光。罩面抹灰厚度约2mm。 ③石膏罩面:同一墙面脚手板上下各站两人,同时操作,从墙面左侧开始,先用水湿润底灰,第一人用铁抹子将石灰膏由下向上抹,再从上向下刮平,第二人紧跟其后,左手洒水,右手用钢抹子由下而上,再由上向下压抹光,最后稍洒水压光至密实光滑为止。墙面较大时,最好三人作业,即抹平、抹光、压光连续进行。 2.8 清理:抹灰完毕,要将粘在门窗框、墙面上的灰浆及落地灰及时清除,打扫干净。 3 质量预控及控制要点 3.1 质量预控 ①抹灰工程进行之前结构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政府建设主管的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②抹灰前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以下检查和修正: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过梁、梁垫、圈架、组合柱及其他需抹面部分剔平、对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等做好修补;管道穿越的墙洞、脚手眼、模板洞和楼板洞用相应的材料嵌实;各种管道已安装完毕,电线管、消火栓箱、配线盒用纸墙严。③所采购和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已正式报验,色泽、质量,除应有产品合格证外,还应自检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④正式大面积抹灰前应先做样板间,经鉴定合格和确定施工方案后再安排正式施工。 3.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①注意检查处理基层上的残余砂浆、灰尘、污垢和油渍应清理“毛化处理”,基层面必须充分淋水涸透。②基层垂直宽、平整度较差,抹灰厚度局部应分层衬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③注意巡视成活后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部位联系处理,必要时以书面通知提出修改意见。④注意成品保护和湿润养护。 4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4.1 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①抹灰前应洒水,砖墙吸水大应浇两遍,砼墙吸水小可少浇一些。如果底灰干透了,应在中灰前浇水湿润;②明显的凹凸部位应分层填抹找平,太光滑的表面应凿毛;③不同基层交汇处应钉钢板网,每边搭接长度 100mm;④门、窗框与洞口接缝派专人填塞。 4.2 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 ①抹灰前应洒水,砖墙吸水大应浇两遍,砼墙吸水小可少浇一些。如果底灰干透了,应在中灰前浇水湿润;②砂浆保水性差,可加入适量石灰膏或外加剂;③要分层抹灰;④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膏等不能前后复盖混杂涂抹。 4.3 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 ①待砂浆收水后终凝前进行压光;②底灰太干,应浇水湿润,再薄薄地刷一层纯水泥浆后进行罩面。罩面压光时发现面层太干不易压光时,应洒水后再压;③严禁使用未熟化好的灰膏。 4.4 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均,显抹纹 ①施工时把接槎位置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并注意操作时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②为防止有抹纹,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用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形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 5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中、高级装饰工程日益增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定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方能确保装饰抹灰工程的质量。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建筑的质量与美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也具有较大影响。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中,笔者主要是对当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特点着手,对当前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导言 从社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实际来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建筑装饰装修企业来说,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项目实施、组织、协调、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从而实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预期效果。 1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问题分析 1.1建筑装饰材料问题 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也会出现问题。同时,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选用的材料为劣质材料,装饰装修效果也会下降,更会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选择绿色优质材料。 1.2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上存在缺陷 不管是何种装饰工程,其进行施工的主要依据都是设计图纸,为了能够对工程自身的施工质量给予保证,建筑装饰的工程施工团队需要严格的参照施工图纸上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可是,当前许多装饰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并未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进行检测,使得施工图纸出现不完整以及设计不规范等问题产生最终使得施工的质量无法达到相关标准。许多装饰工程其自身的施工图纸也仅仅就是几张比较简单的平面图或者是设计师给出的效果图,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共同进行,其对于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3结构问题 建筑结构整体形成以后装饰装修工程才得以开始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就好比人的骨架,装饰装修工程就好比人的皮肤,若骨架不够牢固,皮肤再光滑也难以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然而,在很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结构存在问题的情况,这样一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就难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承受力在结构设计阶段已有计算,若施工过程中承重发生变化的情况则需要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重新计算荷载。私自修改结构承重部件,这不仅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是给建筑日后的使用埋下了定时炸弹,后患无穷。 1.4施工环境问题 施工环境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随时变化的天气给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极大,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在施工建设中,如果天气突然发生变化,施工方又没有做好应对措施,工程施工建设进度势必受到影响,更会威胁到工程质量,因此,应加大对施工环境的重视。 1.5技能问题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经常会使用到各种技能,而很多施工中所使用的技能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如果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技能,不仅可以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全面的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还能确保设计目标完全实现。应加大对从业人员技能提升的重视,减少不良因素的出现。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1优化施工顺序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涉及多个工序,需要控制好施工工序,提升施工质量,以保证施工建设顺利完成,防止工程质量受影响。所以,应重视施工顺序优化,明确规章制度,重视工艺规程设计,且做好质量检测,确保所有工序都符合规范设计。施工方还要加大对各个环节工序的监管,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应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2.2实现动态监测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这就需要联系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尤其是在季节交替阶段,天气变化较大,人为难以掌控温度与湿度,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作业难度,很容易降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因此,在日后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应实现动态监测,利用技术实时了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实际情况,更好注意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建设顺利完成,即便是在预订工期内因天气原因无法继续施工,施工方也可以做好准备,适时变更施工计划,进而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 2.3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材料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管理出现漏洞,还能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施工企业应联系实际情况,做好施工材料监管,保证施工无污染材料,选择质量高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环保需求,保证施工建设顺利完成。 2.4重视后期总结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最能提升经验的莫过于后期总结。在工程结束以后,相关监管部门应做好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与工程施工标准不受影响,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避免工程出现安全问题。在工程被顺利验收以后,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对本次工程施工建设进行讨论,总结施工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找出在本次施工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3结束语 目前,建筑行业在我们的生活里占到了非常主要的作用,而我们自身审美追求上的快速提升也使得建筑装饰施工产生了很大的分支,另其变成了整体建筑行业里非常主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基于当前我国建筑装饰自身的快速发展,合理的掌握并且仅仅的抓住建筑装饰施工管理自身的发展方向,使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式,能够很好的推进建筑装饰自身的飞速发展。 作者:郭旭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装饰装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时需要有关的设计人员能够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确保建筑当中的基本功能与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本文章将深入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与施工水平的持续提高,这样导致人们对居住环境与建筑当中的装饰装修有了更高的要求。假如在建筑当中的装饰装修工程当中发生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就会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要严格确保建筑装饰装修过程当中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1在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装修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装修材料与施工技术将不断呈现出来。然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建筑装饰需要,从而造成了在进行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的工程管理质量出现许多的问题。在一些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工程当中,在装饰装修过程当中的质量管理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的话,将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还会造成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的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我国当前阶段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机械化的施工模式并不完善,在工程的重要部分还是采取的是人力施工的方式。这也会让整个的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的施工质量将受到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将会造成整个施工质量并没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这将需要在对建筑进行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要高度关注建筑的质量管理水平。 2工程实例分析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66293.2m2,由一家豪华五星级酒店、一家精品商务酒店以及甲级商用办公楼组成。其中五星级酒店建筑面积57966.2m2,建筑高度107m,地上25层,地下3层及夹层;精品商务酒店及办公楼建筑面积50461.0m2,建筑高度123.99m,地上28层,地下3层及夹层。 3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的方案分析 3.1地砖楼地面施工方案 混凝土基层表面的砂浆、油污和垃圾应清除干净,用水冲洗、晾干,根据室内水平基准线,弹出地面标高线,做灰饼。基层浇水湿润,刷素水泥浆随刷随铺1:3干硬性水泥砂浆,木抹子搓毛搓平,平整度不大于4mm。按大样图每隔3-5块砖排出控制线,控制缝不大于2mm,高度和宽度控制线。地砖先浸水2-3小时,然后晾干,铺砖时应铺垫水泥湿浆,按控制线铺贴平整密实。铺完后用木锤边压实边用水平尺找平,拉通线调直缝口,从铺砂浆到压平拔缝,应连续作业。铺完地砖2d后,依地砖颜色,调与相同颜色的矿物颜料与水泥搅拌均匀成1:1稀水泥浆进行勾缝,嵌实压光,用棉纱擦净地面。在踢脚线施工中,应注意踢脚板出墙厚度一致。 3.2瓷砖墙面施工方案 3.2.1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①测量放线:按统一测定的标高控制线在墙柱面找平层上弹线,同时在墙面弹出竖向轴线位置,门窗口位置线。②深化设计: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结合测量放线后,检查结构偏差情况进行排砖和节点做法深化设计。③及时搭好施工用的脚手架,为确保安全,在施工区域内应搭设双排脚手架,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使用。3.2.2工艺流程:挑砖→排砖→基层清理→贴砖→检查→勾缝→清理。3.2.3施工工艺(此处不再详细叙述)3.2.4质量标准:①饰面砖的品种、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②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③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④满贴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3.2.5成品保护:①镶贴好的面砖墙面应有切实可靠的防止污染措施;同时要及时清擦干净残留在门窗框、扇上的砂浆。特别是铝合金门窗框、扇,事先应粘贴好保护膜、预防污染。②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曝晒、水冲、撞击和振动。③水电、通风、设备安装应在面砖镶贴之前完成,防止损坏面砖。④拆架子时注意不要碰撞墙面。 4有效进行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4.1做好室内外抹灰质量控制 为了很好的确保在建筑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进行模式施工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在进行抹灰工作的前期,要对基层表面当中的油渍与灰尘以及污垢进行清除处理,还要对整个的基层表面进行适当的洒水处理来确保整个基层的湿润度。要对基层表面当中的凹凸不平的地方要进行平整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基层与集体的质量能够充分的符合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相关要求。于此之外,在对室内外的抹灰进行处理时,要对较小部位做好相关的处理,并且将墙壁上的一些施工时所留下的小孔进行堵塞处理,从而有效保障整个墙壁的美观性。在进行抹灰的过程当中要对其厚度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确保其厚度能和设计当中的要求保持一致。从此之外,还要关注整个基层和抹灰层之间额牢固性,而且要保证抹灰层的中间不会发生脱层与空鼓的情况。 4.2做好装饰涂料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运用涂料来进行装饰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当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装修方式,建筑通过涂料的装饰后,能更好的提高建筑当中的美观性,还能起到很好的防腐防锈的作用,并且大幅度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然而在装饰涂料的过程当中都是需要很高的施工技术,这就要求有关的施工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装饰涂料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技术来进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保持其抹灰和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并且表面不能有泥土与污垢。在进行木材的装饰涂料的过程当中,要先将木材的表面做好清理工作,下一步是要将其表面进行整平的处理,这样将有效的确保整个装饰涂料施工的施工质量。 5结语 建筑装饰装修的施工过程当中,都会有着很多道复杂的施工程序,还需要运用许多的施工材料,这就使得整个建筑装饰装修过程当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系数。然而为了更加充分确保整个建筑的整体施工的质量,其有关的施工单位要必须充分对装饰装修过程当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 作者:王阳 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飞速的发展,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也在不断的进步。在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实践经验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误差和问题。要对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质量严格要求,才能保障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通过严格的施工操作管理和程序控制,来保障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要求达标,从而对民用建筑的质量带来一定上的提高,让人们的生活居所质量更加完善。 关键词: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民用建筑住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一些人对于商品楼,宾馆和豪华装修的楼当中的装饰装修有着很高的评价,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环境和舒适问题。为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采材料对设计进行落实施工。一定要对空间的整体造型感有着合理的设计,使人们在一个环境良好的室内环境当中生活。在施工过程当中,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不断的进行改善,从而保证了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 2民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部分的构建和不同功能的材料组成了建筑,根据合理的对这些部件进行设计,构建成一个舒适完美的建筑物。在装饰装修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师要根据房屋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然后对设计进行实际的施工和比例的设计选择。保证了建筑物都舒适和美观性,让人们有更好的居住体验。[1]装饰装修设计的具体要求则主要是要保障建筑主体的安全,对建筑层的厚度和分层情况均要满足设计要求,因为装饰装修的主体构件会受到利益和温度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装饰装修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所以对生态环境和室内污染情况以及阳光照射情况都要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要做好防火,防水,防潮,防污染等处理。而对于装饰装修材料的要求则是要保证装修的质量,并且要把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好。为保证装饰装修材料的基本要求更好,从而达到民用住住宅的技术要求。所以装饰装修材料的要求十分重要,下面就对具体的材料要求进行分析。石材的要求很关键,石材主要包括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和人造石材等。[2]天然花岗石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要对平整度和角度以及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加以重视,保证这些物理量的准确程度。天然大理石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上面的一些物理量有着同样的标准。而人造石材的就要求则是一定要保证石材的强度高,硬度也比较高,色差小,耐水,污染性小等,也就是说一定要有良好的稳定性。陶瓷在建筑当中主要是对建筑内外饰面的干压陶瓷砖等有一定的要求。干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一定要在误差问题的范围之内,对陶瓷的表面质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他直接影响到清洁器具的耐污性和清洁性等性质,所以一定要加以重视。木材等木制品主要是对其含水率,湿胀干缩变形的强度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对金属的要求则是要保证技术的强度,刚度和加工性都很高,并且对金属的耐磨程度,耐久程度,耐腐蚀程度以及外观都有一定的要求。[3] 3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其施工方法上加以改进。墙面工程施工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主要部分,下面就对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具体的分析。[4] 3.1装饰抹灰施工 装饰抹灰施工的具体方法是首先要对基层进行清理。基体或基层的质量是影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对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等要清理干净,并且要保持湿润。基层清理过之后就要对细节地方进行处理。具体的细节包括,铝合金门窗的护栏框等安装以及墙上的施工堵塞密实技术墙面和门洞口的施工方法等都要符合设计要求,而当设计没有进行具体要求时,应当采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施工。 3.2装饰板工程施工 装饰板的工程施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装修板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首先要对装饰面板的安装进行正确的排列方式。石材饰面板的安装除了要对传统的湿作业加以应用以外,还要对发展的湿作业改进法进行应用。对于金属饰面的安装,一般采用龙骨安装,这样会保证骨架的稳定。木饰面板安装一般也采用龙骨紧固法进行安装。而对饰面板的施工质量具体的控制主要是要保证石材饰面板的施工工艺正确使用,要符合石材幕墙工程施工的要求,金属饰面板安装时骨架要与结构连接牢固,木饰面板也同样需要达到要求,从而保证质量。[5] 3.3吊顶工程施工 吊顶工程施工的具体方法是吊顶的形式有直接式和悬吊式两种。悬吊式吊顶就是民用建筑装饰工程通常采用的吊顶方式。施工方法为在安装龙骨之前要按照设计对房间进行清理,各部分的具体情况要进行实际控制。要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打上线,使龙骨的位置得到确定。龙骨的安装则是对主龙骨吊点的间距,高度等进行合理的设计,要保障设计的质量满足房屋建造的需求。吊顶工程的具体施工质量控制是通过测量放线的准确性,而保证主龙骨的安装。安装后要及时进行校正,对标高龙骨安装要进行牢固的处理,并且要进行多次的检查,保证质量。硅质隔墙是为了分隔空间的隔墙,该隔墙的具体施工方法是墙位放线,结构固定,节点处理。其控制质量要求主要是龙骨必须连接牢固,平整。并且要保证位置的准确,所以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龙骨和面板的安装。[6] 4结束语 在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并且把涉及的内容落实到各个工程的施工部门,保证施工的规范性以及技术的先进。还要保证管理上尽心尽力,施工之前要做好技术选择,对质量控制点的设计和强化施工过程的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好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保证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 作者:肖铭逊 俞坤 单位: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如今在倡导绿色环保、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成为各方关注重点,建筑公司需要通过打造舒适性、安全性的装饰装修工程扩大盈利,消费者也时刻关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以获得优质的室内环境。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特点,并对其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引言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部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建筑空间限制,因此在管控施工质量时需要结合建筑室内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设计风格等多项因素考虑。由此可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结构复杂、程序繁琐,要想提高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周全计划,通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措施减少施工阻碍,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工作来说,它是在建筑物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再着手进行的。装饰装修工程需要对建筑物的表面以及建筑物的内部进行相应的施工,进而可以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装饰装修工程也可以起到美化空间以及稳定结构等作用。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工作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其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作业空间以及工程建设的制约。此外,在进行装饰装修的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存在工序平行或者是交叉作业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装饰装修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那极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现阶段,我国在进行装饰装修工作时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并且材料的种类极其繁多,施工工程中的技术与工艺也较为多样。近几年来,伴随着装饰装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设计风格的不断涌现,更给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一些高层或者是高档住宅小区来说,在进行具体的装饰装修工作时,工程对于施工要求比较严苛,同时施工环境也比较复杂,如果施工过程中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那可能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而,现阶段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进而提升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的居住效果与质量。 2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现状 2.1材料方面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施工材料不可或缺,而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装饰的整体效果与质量,甚至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影响。建筑装饰行业的日益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装修建材经营行业的经济,而今的建筑装饰材料不断更新,无论是品类、规格,还是品牌,都比之前有了大量增加,价格方面也是差异巨大,同时质量方面也是存在着较大悬殊。面对如此众多的装饰材料,如何能正确选择到性价比高的材料也随之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同时对负责选材及购买的有关单位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部分不法商家与施工方会借此将非法收益收入囊中。诸如通过采用虚报高价材料,而实际低价购买同品类的假冒伪劣材料,从而赚取中间差价;部分单位甚至利用材料的品类差别,在其规格等项目上做文章,从而在工程费用中获取不良利益。 2.2技术方面 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施工技术,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从事于装饰装修工作的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装饰装修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质量问题。另外,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人员的聘用过程中,没有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同时,施工人员进入到企业后,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持续化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这也是导致目前装饰装修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2.3施工人员方面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①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②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所以,施工人员想要确保施工质量,就要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施工技术。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对自身水平进行提高,施工质量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施工,使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对工作的责任心不够造成的。 2.4监管制度方面 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的过程中,如果有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施工监管情况来看,并没有专业的监管机构以及相应的监管管理规定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导致大多数的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制度。即使有少数的施工团队具有独立的监管部门,也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去,导致监管制度无法进一步落实。导致施工团队最终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增加。 3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把控 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把控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①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类型,对材料进行选择。并针对这种类型的材料制定出一个系统的应用方案,我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打好基础。②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综合的对其进行考虑。不能一味的追求低成本,从而忽略了对材料质量的选择。要在质量的基础上,对材料的价位进行选择。③在使用施工材料之前,应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将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材料替换出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应用问题材料,进而影响了最后的装修质量。 3.2对施工技术进行恰当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施工技术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整个施工团队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所以,在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时,根据不同的施工类型以及施工方案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并且不断的在实践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选择加以完善。也可以通过相互对比的方法将每种施工类型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施工技术,为以后的施工技术选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3.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①对施工人员技术的提升。②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提升时,首先要让施工人员认识到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其次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管理。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演讲以及培训班的方式,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进行提升,也可以通过高薪招聘高水准的技术人员来提高施工质量。 3.4制定健全的装饰装修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自工程建设初期,从设计和预算起就形成明确的目标与细致的工作计划,并建立相应的运营机制,以便对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须以工程计划成本作为目标导向,同时将质量与工期目标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另外,为保证施工进度的有效掌控,装饰工程动工前均须对图纸执行严格会审,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以尽可能对图纸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必要时可实行连带责任制以严格保证图纸质量。实际施工过程中,需对其工序与质量予以严格把关,尤其是对关键位置的施工过程要进行严格预审和评估,同时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实行有关监督机制,从而将责任落实至人。 4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建筑装饰装修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材料方面、技术方面、人员方面以及管理制度方面。接着,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建筑装修装饰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廖小武 单位:深圳长城家俱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气象,推动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发展。在倡导绿色环保、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的今天,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成为各方关注重点,建筑公司需要通过打造舒适性、安全性的装饰装修工程扩大盈利,消费者也时刻关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以获得优质的室内环境。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特点,并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 建筑行业;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部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建筑空间限制,因此在管控施工质量时需要结合建筑室内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设计风格等多项因素考虑。由此可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结构复杂、程序繁琐,要想提高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周全计划,通过全面施工控制措施减少施工阻碍,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众多建筑施工环节中的关键,对建筑室内整体构造存在重要影响,并且因为装饰装修施工受到每个建筑室内空间和建筑整体结构的限制,存在独特的特点。所以,要想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应当掌握每个施工对象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促进建筑装饰装修的水平:第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属于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才开始进行施工的部分,也就是说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与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存在巨大联系[1]。如果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达到标准,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极为有利。因此,装饰装修施工团队应当在开启施工程序前确保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第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之中涵盖许多具体内容,诸如装修风格、装修材料、装修结构等,客户对建筑装饰装修要求不同,这些施工内容涉及到的施工工艺也有所不同,因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呈现多元化,所以要想控制好施工质量就要仔细了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具体内容,完成施工任务。 2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施工前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措施:①人员管理与培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同于建筑主体施工,这部分施工也涉及到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施工人员等,对人员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科学、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使各队人员施工技术能力提升,详细掌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结构,以便在施工中能够遵守规定,按照章程和施工要求进行作业。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的施工程序和环节选定施工人员,针对其技术施工操作能力进行初步评判,并反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能的培训,渗透装饰装修施工具体细节。其次,要建立起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质量检验小组、施工监督小组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有专业人员跟随,能够随时指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②施工工艺选择。施工工艺应当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要求进行科学选择,对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客户给出的具体要求或适宜设计装饰装修图纸,既要符合客户对施工的需求,又要符合建筑施工特点,扫清施工过程中可能因建筑主体结构而出现的阻碍,提高装饰装修施工质量[2];③施工材料的准备。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好坏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决定作用,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建筑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选取质量优异的材料,确保材料供应、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为提高施工材料准确性,应当做好材料采购、贮存、管理计划,由相关人员实时跟踪材料准备阶段的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和质量把控;④施工工具的准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很多细节地方都需要小巧或者专业的施工工具,大体分为两类:手动工具和电动工具。在施工前,应当结合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图选择使用工具,并且提前由采购人员购买。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施工工具对应不同的建筑结构,因此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列好清档明细,为采购部提供准确的的工具名称和工具型号,预防采购回来的工具不适当;⑤施工程序的确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程序一环套一环,可以说施工工序的质量是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为了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就要严格按照科学施工工序进行,优化配置施工步骤,从每个程序中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单位应当简历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在施工工序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落实工艺规程,使施工技术水平发挥最优,确保每道工序都符合标准规定。 2.2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当从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把握,在施工过程中包括吊顶施工、墙面施工、轻质隔墙施工等,若要强化施工质量,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装饰装修成果,应从以上几方面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下面对这几道重要施工内容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期望能提高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水平:①吊顶的施工质量控制。室内吊顶装饰工程要结合建筑室内结构与室内设计安排施工,装饰装修期间对室内房屋净高、洞口标高和吊顶内管道设备及其支架的标高都要进行仔细测量,确保这些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误差,降低某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吊顶装饰尤其要把握龙骨安装的位置,要根据吊顶设计标高划分明确的龙骨安装范围,安装时,要按照设计图纸的指导合理布置龙骨之间的间距,使龙骨起拱高度处于最佳范围内。通常,现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龙骨器拱高度是在室内短向跨度1%~3%之间,这样能够提高龙骨安装稳定性。而次龙骨的安装要紧贴主龙骨,在安装期间需要保证龙骨和吊杆之间的距离在300mm以内,进一步提升龙骨和吊杆的稳固性能。之后,完成吊顶安装后要及时对安装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吊顶施工质量;②墙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墙面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极为重要。控制墙面施工,加强施工技术,可以从抹灰、涂装、裱糊以及软包等方面入手。例如,墙面抹灰施工过程,应当注重清洁工作,要求施工人员对墙面基体及时清理,去除灰尘和杂质,为抹灰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清理结束后,可以采用洒水湿润的方式提高墙体的受力性,方便抹灰施工的实施,对于基体上存在的凹凸面,应调和水泥砂浆抹平,一般水泥砂浆的调和比例是1∶3。抹灰工程施工尤其要注意墙面均匀度,因此在实践中采用分层抹灰方式,每层抹灰的厚度在5~7mm之间,既不会形成较厚的灰层,也有利于快速变干,经过3~4层抹灰后,测量灰层厚度在25mm左右,然后确定墙面平整性,可实施下一道工序;③轻质隔墙的施工质量控制。部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会采用轻质隔墙进行空间分割,重新划分室内结构,因此这一施工内容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隔离噪音和隔断空间[3]。因此,在施工中应当从隔音与隔断两方面做好规划设计,保证轻质隔墙构造符合客户需求,并且能够优化施工,取得优质的施工质量。比如说,在施工中要精准的把握轻质隔墙垂直性、平整性,确保其位置、接缝处质量,按照设计要求一一进行施工建设。 3结论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属于现代建筑行业不可小觑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装饰装修施工运作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个性的室内环境,备受现代消费者青睐,因此加强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作者:王立军 张恒 单位:浙江武弘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浅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随之增多,装饰装修是建筑工程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施工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难度较高。要想合理的应用各项施工技术、提升各个施工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就必须加大现场施工管理,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案例分析 2017年3月,甘肃西和农村商业银行滨河分理处装修工程实施了公开招标,该建筑装修工程拥有240m2的工程规模。招投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积极总结了原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缺陷,并从该工程的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传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不足 2.1分包人员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给装饰装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现阶段,专业的装饰装修单位不断增加,多数装饰工程都会被分包到这些单位中,装饰装修单位在施工中,会指派专业能力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亲临施工现场,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加大管理力度[1]。但是,在实际装饰装修工程开展中,多数施工人员都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训练,其综合素质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此项施工的专业性和质量。同时,还有部分装饰装修工作人员对先进施工技术的掌握和接受能力较弱,导致现有装饰装修施工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再加上严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的价值被削弱,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不利于提升工程质量。 2.2装饰装修工作现场技术管理力度不足 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环节也呈现出较强的复杂性,这导致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多种施工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才能够完成建筑装饰装修施工[2]。在多种施工技术中,电子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现场技术施工管理呈现出明显的不足:第一,尽管多种小型电动工具被应用于施工中,但是手工仍然是该环节施工的主要途径,缺乏机械化设备应用水平的建筑装饰装修施工,阻碍了这一领域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由于严重缺乏精细化,因此施工现场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空间相对有限,在没有合理的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各种施工设备以及配件会形成杂乱堆放的状态,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完善装饰装修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针对分包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在科学的应用制度展开管理工作时,有助于将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确保其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应当承担的质量责任,为施工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装饰装修施工中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构建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在这一体系基础上划分施工任务,确保每一个施工岗位上都能够高效的展开技术管理工作,严禁施工中存在制作全责不明的现象;第二,积极构建激励机制,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以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激发,同时鼓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增加对先进施工技术以及应用原理的了解,并不断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措施,为提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加大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建筑工程建设以及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整体上提升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展开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才能够促使其在实际施工中对各项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灵活的应用,提升工程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相关施工企业在积极加大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的过程中,应在实际施工前,对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促使其应用技术的水平以及熟练程度都能够有所提升,同时,只有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证件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才允许其参与到实际施工中;同时,实际施工中,应对装修环节进行巡视和反复检查,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在加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应用流程以及规范性进行严格的监督,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为高效展开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提升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整体中,建筑主体结构同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都具有严重的影响。新时期,在积极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相关施工企业管理者首先增加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力度过程中,提升该环节施工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位奇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随之增多,装饰装修是建筑工程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施工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难度较高。要想合理的应用各项施工技术、提升各个施工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就必须加大现场施工管理,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案例分析 2017年3月,甘肃西和农村商业银行滨河分理处装修工程实施了公开招标,该建筑装修工程拥有240m2的工程规模。招投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积极总结了原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缺陷,并从该工程的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传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不足 2.1分包人员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给装饰装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现阶段,专业的装饰装修单位不断增加,多数装饰工程都会被分包到这些单位中,装饰装修单位在施工中,会指派专业能力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亲临施工现场,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加大管理力度[1]。但是,在实际装饰装修工程开展中,多数施工人员都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训练,其综合素质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此项施工的专业性和质量。同时,还有部分装饰装修工作人员对先进施工技术的掌握和接受能力较弱,导致现有装饰装修施工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再加上严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的价值被削弱,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不利于提升工程质量。 2.2装饰装修工作现场技术管理力度不足 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环节也呈现出较强的复杂性,这导致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多种施工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才能够完成建筑装饰装修施工[2]。在多种施工技术中,电子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现场技术施工管理呈现出明显的不足:第一,尽管多种小型电动工具被应用于施工中,但是手工仍然是该环节施工的主要途径,缺乏机械化设备应用水平的建筑装饰装修施工,阻碍了这一领域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由于严重缺乏精细化,因此施工现场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空间相对有限,在没有合理的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各种施工设备以及配件会形成杂乱堆放的状态,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完善装饰装修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针对分包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在科学的应用制度展开管理工作时,有助于将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确保其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应当承担的质量责任,为施工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装饰装修施工中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构建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在这一体系基础上划分施工任务,确保每一个施工岗位上都能够高效的展开技术管理工作,严禁施工中存在制作全责不明的现象;第二,积极构建激励机制,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以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激发,同时鼓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增加对先进施工技术以及应用原理的了解,并不断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措施,为提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加大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建筑工程建设以及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整体上提升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展开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才能够促使其在实际施工中对各项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灵活的应用,提升工程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相关施工企业在积极加大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的过程中,应在实际施工前,对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促使其应用技术的水平以及熟练程度都能够有所提升,同时,只有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证件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才允许其参与到实际施工中;同时,实际施工中,应对装修环节进行巡视和反复检查,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在加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应用流程以及规范性进行严格的监督,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为高效展开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提升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整体中,建筑主体结构同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都具有严重的影响。新时期,在积极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相关施工企业管理者首先增加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力度过程中,提升该环节施工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为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位奇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分析 摘要: 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建筑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建筑装饰装修作为与时展紧密联系的施工技术得到更多关注。本文立足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特点,对装饰特征、内容和种类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 前言 建设项目主体施工竣工后,建筑物室内、室外装饰设计依据建筑主体结构绘制装饰施工图,建筑装饰施工图是设计师思想的充分表达和体现,与建筑物的装饰效果、使用和美观都紧密联系。同时,建筑物室内、外装饰装修能够提升建筑物的艺术美感,增强建筑物外在活力且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1装饰装修工程特征分析 ①现代建设项目设计已由低层向多层、高层、超高层发展。建筑装饰装修亦要适应建筑主体结构变化。建筑装饰要依据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布置结合装饰自身特点分析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在装饰装修实施阶段,若主体结构施工复杂会给装饰装修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建筑主体外立面装饰装饰即幕墙装饰工程。②装饰装修的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室内、室外装饰材料使用不尽相同,因而对从事建筑装饰装修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艺技术能力要求更高,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工艺和专业施工技能。③装饰装修分为室内、室外装修工程,室内外装修特点及工艺要求不同,考虑因素亦不同,施工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坚持安全第一,施工安全零发生,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同时为建筑及使用增值。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特征介绍 2.1装饰装修工程的专业性 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而言,装饰效果是施工最终结果的体现,装饰效果是建筑物第一外在表现,施工前常采用3D装饰效果图作为参考。但是,装饰效果常被投资人重视而被具体施工人忽视。因此,装饰装修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投资人及管理人实施监控,施工人严格按设计施工图施工,若出现材料颜色等偏差应及时纠偏并且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 2.2装饰装修工程的经济性 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使工程造价较大提高。建筑艺术效果需要资金支持,科技含量越高,资金投入越大,性价比也就越高。较高投入,较大产出不符合经济效果评价及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坚持科学投入,坚持节材、节能、节地、节水、环保的原则以较小投入,较大产出,提高工程性价比,为建筑使用增值。 2.3装饰装修工程的规范性 《建筑法》是建筑领域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的规范性法律之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应执行国家、行业制定的质量验收规范,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质量验收的标准。建筑房地产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构建健康的建筑环境。 2.4装饰装修工程的复杂性 建筑装饰装修在施工中程序多、工艺多,涉及瓦、木、油等多工种,交叉作业多,施工过程中多变及不可预测性存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从根本上管理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 3简析装饰装修施工工艺 3.1墙柱面贴砖工艺 建筑室内装修墙面贴砖主要步骤: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子灰→弹控制线→贴陶瓷锦砖→揭纸、调缝→擦缝。陶瓷砖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施工控制基本项目:表面平整、洁净,颜色协调一致;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阴阳角处的砖压向正确,非整砖的使用部位适宜;套割;用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墙裙、贴脸等突出墙面的厚度一致;坡向、滴水线: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 3.2石材饰面工艺 建筑装饰石材饰面工艺流程:簿型小规格块材: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析→排块材→浸块材→镶贴块材→表面勾缝与擦缝;大规格块材:施工准备(钻孔、剔槽→穿铜丝或镀锌丝与块材固定→绑扎、固定钢筋网→吊垂直、找规矩弹线→安装大理石、磨光花岗石或预制水磨石→分层灌浆→擦缝。施工保证项目:饰面板(大理石、预制水磨石、磨光花岗石)的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饰面板安装(镶贴)必须牢固,严禁空鼓,无歪斜,缺楞掉角和裂缝等缺陷。施工控制基本项目:表面平整、洁净,颜色协调一致。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阴阳角处板的压向正确,非整板的使用部位适宜。套割用整板套割吻合,边缘整齐;墙裙、贴脸等上口平顺,突出墙面的厚度一致。波向、滴水线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 4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 4.1装饰装修施工程序和工序优化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是多工序、多流程组成的,合理安排施工先后工序是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合格的最小最基本单元。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工序控制,严格遵守质量验收规范及施工工艺。 4.2施工过程和安全环境动态监控 装饰装修工程的过程控制是“三管三控一协调”的原则之一。过程控制应形成封闭的监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在纠偏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质量验收标准。施工过程监控应加强对施工安全环境的监控,牢记安全第一,只有在安全环境中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建设项目质量的合格。 4.3提高管理及施工人员素质 装饰装修工程中要提高对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施工专业人员培训,重视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施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提高施工效率,增强职业责任。 4.4装饰装修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定样及施工采购中应重视材料的选择,材料种类繁多、类别多样,在为建设项目提供多组合、多搭配组成不同效果的同时应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材料质量控制要从设计开始,施工采购为止,中间应加强第三方监控。材料质量监管,设计单位应按建筑设计规范要求配置材料,施工单位应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及构配件,确保材料质量满足设计标准、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保证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每一件都合格。 4.5强化政府部门验收监管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参加验收和监督。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在过程中应组织政府质检、安监部门对装饰装修分部分项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并且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5结束语 综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先进的施工工艺可以弥补建筑结构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建筑物。因此,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施工工艺的功能和特性性,做好施工工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有序开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建设项目增值是建设的根本目的。 作者:甘乃全 单位:南京凯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施工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 在建筑材料中,高性能混凝土有着非常好的耐久性,同时其强度和体积稳定性亦非常高。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并不是很难,但是,其所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却不是很容易达到,因此配合比一定要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体积的稳定性与高强度的要求。在配制的时候不但要选用优质胶凝材料、砂石,还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在实际的工程中,外加剂可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本文主要对外加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装饰的合理性和美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不仅要保证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还要实现人们对所居住环境的美观性、环保性、合理性等方面的要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包含的工序很多,因此,需要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地控制与管理。 1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1.1地面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地面的装饰装修工程包含地面层与楼面层两部分。进行地面装饰装修施工时,要以先地下再地上为原则,防止地下工程的施工对地上工程的施工发生干扰。当地下的暗管、沟槽等工程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应该对暗管、沟槽等工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地上的施工。面层铺设工程应该在所有的室内装饰工程全部完成之后进行。在铺设面层时,要确保面层的平整度符合相关标准,在铺设过程中,应该留有适宜数量的连接缝。 1.2墙面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墙面的装饰装修工程内容主要是指运用抹灰的方式对墙面进行裱糊、涂装等。在进行抹灰之前,首先要清理墙面基层,确保墙面基层是平整的、干净的,然后再对墙面基层进行洒水湿润。对墙面抹灰时,要使用分层抹灰的方式,施工工人应该将每一层灰的厚度控制在5~7mm之间,当抹灰工作完成之后,灰层的总厚度应该控制在25mm左右。另外,施工工人在抹灰时,应该在确认灰层与基层紧密连接的基础上,保证灰层表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并且不存在脱层和空鼓现象。 1.3轻质隔墙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轻质隔墙的作用是对空间进行分割。对轻质隔墙的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应该集中在轻质隔墙的噪声隔离和空间隔离效果上。施工工人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准确的施工位置放线,在对轻质隔墙进行施工时,要确保基体结构与龙骨之间的连接牢靠,基体结构与龙骨的接缝严密、位置准确等。 1.4吊顶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为了保证吊顶装饰装修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安装龙骨之前,施工工人应该根据房间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对吊顶支架和吊顶内管道设备的标高进行复测,以保证标高的正确性。在吊顶的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应该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牢固安装,安装完成后应该对这部分工程进行验收,如果验收结果不合格,施工工人应该立刻返工,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二次处理,以保证吊顶装饰的合理性和标高的准确性。 2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管控措施 目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建筑装饰装修整体水平的发展。 2.1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建筑材料是保障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由于目前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导致一些不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也流入了材料市场。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以及施工质量达标,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监管,按照工程的具体标准选择污染小、质量好的材料,严禁不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而使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2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施工人员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执行者,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高质量的施工人员有助于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提高。 2.3对施工工程中的具体工序进行优化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各个工序的质量是保障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具体工序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保证整个过程都是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的。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具体工序的监督和优化,可以有效减少工程产生安全问题。 2.4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由于建筑装饰装修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监测过程应该具有动态性。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监测而言,对自然环境的检测更加重要。由于自然环境存在未知变化,这种未知变化给监测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因此,需要运用专业设备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特殊天气,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5加强工程的后期监管工作 后期监管工作决定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否有意义。当施工结束之后,监管部门需要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及时进行验收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以及设计要求时才允许竣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后期监管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工程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 3结束语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有关,因此需要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施工单位可以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具体工序、后期监管工作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作者:王洋 单位:四平市园林管理中心
渠道管理论文:渠道管理改革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关系营销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一门科学,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渠道成员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渠道关系,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之间持续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渠道伙伴联盟。 关键词关系营销渠道管理伙伴关系战略联盟 1关系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关系营销理论的出现起源于消费品主导环境中对服务和产业营销特例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一门科学,在北美大陆广泛传播。尤其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工业品技术上的复杂性使人们突破了产品交易的局限,引起了对营销交换过程,特别是企业与顾客接触过程的足够重视,建立、维持和加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成为开展市场导向营销活动的前提。关系营销学者以服务市场营销为背景,并从中借用大量的概念和术语,经过一定的概括和精炼,创建了一套全新的营销理论体系。关系营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肯定了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而且关系营销理论是对现代营销学从理论到方法的有益补充。 目前,关系营销理论呈现出角度各异、门派众多的丛林状态。在众多的关系营销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学派,即IMP小组的产业营销关系理论学派和Nordic服务营销关系理论学派,他们代表着当前两种重要的研究倾向。IMP关系营销理论从对产业市场供应商与客户之间长期、复杂的供应关系出发,把买卖双方单一的关系扩展到企业网络关系的研究,分析多种关系间的联系和影响,并把企业看成是处于买卖方、合伙人、政府等组成的多元网络之中,其买卖关系要受到其他关系的影响。以芬兰学者格鲁诺斯教授为代表的Nordic服务营销关系学派则以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为研究核心,从服务和实体产品的重大差异入手,认为建立与顾客的持久关系十分重要,提出了许多分析方法和概念。 2渠道关系的亲密化 近年来,理论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讨论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根据他们的观点,只有通过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即“伙伴关系”或战略性同盟关系,制造商和渠道成员才能通力合作,以使得分销业务迅速、高效地开展。事实上,绝大多数渠道管理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以制造商与渠道成员的亲密关系为基础。与此同时,相反的观点几乎不存在。 在这场一边倒的争论中,有关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间发展何种程度的关系,完全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保持亲密关系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进行渠道管理,并达到分销目标,这种关系就应予以重视与发展。相反,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进行有效渠道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那么它就可以不必重点发展。有时,它甚至可能会造成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浪费。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 伯特·罗森布罗姆认为,在解决关系亲密这个战略性问题上,渠道管理者可将它与分销程度相连。一般情况下,如果渠道管理者已经设计了一个强调深度分销的渠道,他或许应该考虑与其下属的许多渠道成员保持一种松散的关系,而不是仅与几个或一个成员保持亲密关系。当然,分销程度并不是决定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间关系亲密程度的惟一因素,诸如目标市场、产品、公司政策、中间商等许多因素都同样起着决定作用。但分销程度至少可以被认为是用来解决与渠道成员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关系营销,渠道成员关系管理的利剑 3.1关系营销的利益 尽管制造商往往容易忽视供应商或渠道的多种活动对其企业活动的成本效益的影响,即使认识到这些联系,由于涉及各个独立的企业,协商和利用这些纵向联系以及如何分配由此产生的利益也可能相当困难,但是,不应否认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可能使企业产生某种综合优势和无形的利益。 (1)供应商关系提供的利益 供销关系中,当价值链中的活动互相联系时,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以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有意地提高一项活动的成本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而且也可能降低总成本。如采购和组装之间的协调,可以降低库存的需要。佳能就是通过购买质量较高的钢材以提高锻造作业的质量并简化加工,从而降低总成本的。所以,有时企业可以增加外购投入的开销而降低总成本,把外购投入的单位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并非总是适宜的。当然,在选定了投入的适当类型和质量以后,为外购投入谋求最佳、可能的单位成本显然是理想的。 企业也必须系统地追踪目前尚无购买关系的潜在供应商,这就会保证能定期考虑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和观察现有供应商的业绩。企业应选择那些效率最高或者那些提供最低价格的供应商。企业除了要提高自己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之外,还应该设法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在必要时支持供应商的技术开发,并鼓励供应商通过加强联系以降低企业成本的做法。例如,马克斯(Marks)积极致力于帮助供应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在英国零售业取得了低成本的优势。 (2)分销商关系提供的利益 正如供应商关系一样,与销售渠道保持良好的联系可能使企业及其销售渠道的成本降低。例如在美国,精工(Seiko)付给其珠宝商丰厚的费用以报答后者接受精工表修理并把表运送到精工厂,这就使精工把需要的服务点减少到最低数目并降低了加工修理和把修理程序通告顾客的成本。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制造商和分销商能否从彼此信任的关系中获得更多有形的利益。通过对美国和欧洲的1500对制造商和分销商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制造商与分销商能保持彼此信赖的关系,制造商可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3.2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 在最近几年,诸如分销伙伴关系、渠道伙伴、分销商伙伴、经销商伙伴及战略联盟这样的术语在营销渠道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术语所指的是一种新型的渠道关系,它与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传统合作关系中特别设立的即时交流部门有所不同。这种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间持续的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团队、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在这种渠道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中,传统的“我们―他们”的观念已经被“我们”所取代。 营销渠道合作伙伴(或战略联盟)的观念并非最近才出现。在二十多年前,Webster对一系列制造商及其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一项创造性研究,其中就提到了建立这种伙伴关系的方法。Webster指出,在渠道成员间建立“伙伴关系”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制造商必须在可能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持、定价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公布明确的政策条款;第二个阶段是对现有供销商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估;第三个阶段,制造商必须定时评估它与渠道成员之间制订的政策的适用性。最近几年,Webster的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营销渠道通常由许多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公司组成,因为这些利益是相互竞争的,所以渠道成员常常无法合作,甚至各自目标完全相反,由此产生的渠道冲突往往导致渠道效率下降。分销中的联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在一个战略联盟中,两个或更多的组织发生联系从而使得他们按照各方的共同利益进行运作。当组织之间的联系是持久的和广泛的,并涉及到各方业务的许多方面时这种联盟就是战略性的。 斯特恩(LouisStern)与艾-安瑟理(AdelI.Ei-Ansary)认为一个合适的联盟必须同时拥有3个条件,即:一方有特殊的需求;另一方有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双方都面临着退出关系的壁垒。前两个条件是创造特别的价值增值的基础,这是战略联盟的根本。最后一个条件,即退出壁垒是保护一方不被另一方剥削的必要条件。哪些是壁垒呢?一般来说,有严格规则的或者双方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关系联盟,解脱关系会非常困难,于是各方宁愿投资以维持关系。 联盟的基础是信任,是一方对另一方诚实度的信心。而经济性满足(eco?鄄nomicsatisfaction)既是联盟的动因也是联盟的结果。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成员,从关系中得到的财务报酬越多,其信任度就会越高。这会加强联盟,从而会更高效地共同工作。一般认为在能够提供资源、成长和机会的环境中,与已知的渠道成员最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成为好的伙伴。超级秘书网 另外,有两个基本因素对所有建立信任和创建联盟的努力是关键的。第一是坦率、双向和经常的沟通。第二是要经历时间,联盟的实现需要进行培育———成长、成熟和发展成为有价值的资产。虽然联盟能够被迅速破坏,但它们无法很快被建立起来。建立和保持渠道联盟关系的战略需要资源和耐心。 4结束语 关系营销是营销理论上的一大突破,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受到了理论界的极大重视,大部分学者认为制造商与渠道成员之间应该建立亲密关系,事实上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进行有效渠道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那么它就可以不必重点发展。关系营销为处理渠道成员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即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建立在坦率、双向和经常性的沟通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对渠道关系的处理十分重要,当然维持联盟需要时间、耐心和资源。 渠道管理论文:销售渠道管理中的激励体系认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营销渠道;营销渠道管理;激励 论文提要: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大趋势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业界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在渠道管理内容中,对于营销渠道的激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激励实施的前提是了解分析渠道中间商的需求,执行中可分为三个层次操作,具体措施以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分类进行详细展开。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中指出:“市场营销中间商一起构成市场营销渠道。市场营销渠道是那些为使产品或服务能被使用或消费而配合工作的独立经济组织的集合。”他认为,营销渠道是指那些配合起来生产、分配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货物或劳务的所有组织或个人。即商品从制造商到达消费者手里所经过的途径。或者更具体地:营销渠道指所有批发机构、零售商店及商等销售环节。在“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大趋势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业界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渠道管理内容中,对于营销渠道的激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激励实施的前提与意义 营销渠道管理中,激励实施的前提是了解分析渠道中间商的各种需求。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实行激励措施,达到良好地激励效果,使其产生最佳工作业绩。 1、经济的需求:追求销售和利益最大化,不愿承担过多销售费用。 2、安全的需求:理性中间商总是会把货款安全放在第一位,不会为了完成厂商期望的销售任务而盲目铺货和压货,给自己造成财务负担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在经营中力求稳健,往往不会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做大量市场开拓工作。 3、权利的需求:力图最大限度地控制零售客户,希望卖场是自己的资源,自己是厂商和卖场的枢纽,不希望厂商越过自己直接和卖场沟通。 由此可知,只有激励满足中间商的需求,才能实现双赢局面,即中间商实现产品销售既得利益的同时,也使厂商获得目标利益的实现。换言之,激励有利于调动中间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厂商经销政策的顺利执行,并且通过对中间商的控制,使其严格执行厂商制定的分销政策,进而避免“窜货”与跨区销售。 二、激励实施的三个层次 了解了渠道中间商需要和明确了激励的重要意义后,激励的实施成为“决胜终端”的关键。详细阐述激励具体措施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市场营销工作的核心在于有效满足客户需求,而营销渠道管理中激励的核心则自然是为渠道成员提供支持。鉴于制造商与中间商是行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在跨组织环境中,要建立高度互动的团队需要仔细设计支持项目。即营销渠道管理中的激励,大方向上的原则是为渠道成员提供支持项目。整体而言,支持项目一般划分为合作性计划、伙伴或战略联盟和设计分销计划三类,支持性项目从战略深度上逐级递增。在松散的联盟渠道中,合作性计划为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当然,具体的合作计划操作方式,取决于厂商的想像力和执行能力。更进一步的,是结为伙伴或战略联盟。区别于较松散的合作形式,战略联盟强调厂商与渠道成员之间持续、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建立更加互动的团队、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以期产生协同效应。最后,最复杂的具有高度主动精神的营销队伍建立方法是分销计划的设计。分销计划不仅仅远不同于松散的合作模式,也大大超出了典型伙伴关系或者战略联盟的范围。概括言之,分销计划的设计几乎涉及渠道关系中的所有方面。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计划、有专业化管理的渠道。通过厂商和渠道成员的合作,综合考虑两者的需求,以到达最好的激励效用。因为成功、全面的分销计划,既为渠道成员提供垂直渠道所带来的优势,又维持各渠道成员间商务运作的独立性,使双赢状态达到最佳化。 三、激励实施的具体措施 基于激励的三大层次指导,激励实施的具体措施有着不同的分类。依据激励采取的手段不同,可分为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等。直接激励的实质是一种奖励政策,指通过给予物质或金钱奖励来肯定渠道成员在销量和市场规范操作方面的成绩。 1、采用返利的形式奖励是实际营销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激励方法。此外,年终奖励政策作为返利政策的一种,由于很多中间商和厂商较为看重,应单独从返利政策中分离出来。实际上返利政策和年终奖励政策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过程返利和销量返利两种: 过程返利,是一种直接管理销售过程的激励方式,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市场运作的规范性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过程激励通常包括:铺货率、售点气氛(即商品陈列生动化)、安全库存、指定区域销售、规范价格、专销(即不销售竞品)、守约付款等。 销量返利,是为直接刺激渠道成员的进货力度而设立的一种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销售量和利润。营销实践中通常有三种形式:销售竞赛,即对在规定的区域和时段内销量第一的渠道成员给予奖励;等级进货奖励,即对进货达到不同等级数量的渠道成员给予奖励;定额返利,即对渠道成员达到一定数量的进货金额给予奖励。 2、给予中间商尽可能丰厚的利益也是直接激励的重要策略。通过建立合理的级差价格体系,保证利益在各层次渠道成员间的有序分配,即保证每一层次的中间商都能通过销售产品取得合理的利润。制造商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均沾的原则,从双方的长期利益出发处理经营收益的分配问题,以调动每一层次人员的积极性,渠道才能顺畅,效率才能提高,尤其针对初进入市场或知名度不高的产品。当然,厂商发展的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每一层次所起的作用不同,级差价格体系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间接激励是指通过帮助营销渠道成员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销售效率和效果来扩大其利益,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这是激励中间商的一个有效措施。制造商应该把中间商视为消费者的总代表,在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价格和交货时间等方面尽可能满足中间商要求,为其创造良好的营销条件。还应根据市场需要以及中间商的要求,经常地、合理地调节生产计划,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唯有此,商品才能顺利地进入最终市场。超级秘书网 二是积极开展促销活动。加强对中间商广告和促销的支持,减少流通阻力,提高商品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中间商的重要利润源。中间商在自己区域内进行促销时,制造商应予于大力支持,比如协助中间商掌握产品的技术知识和开展技术服务;通过广告宣传,举办产品展览和操作表演等形式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并帮助中间商搞好商品陈列。有力的促销既能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又帮助中间商赚取利润,从而激发其推广产品的热情。 三是协助中间商进行人员培训。有些制造商不能完成或不能全部完成的工作必须请中间商代为办理。而我国现有中间商大多是以个体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很有必要接受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导。制造厂商帮助中间商培训人才的好处显而易见:渠道维护和公司政策执行,都必须由业务员去推动和操作。即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既不能取代中间商和业务员的个人技能,也不能取代简洁而正确的市场洞察力。培训销售代表的业务技能、沟通技巧和财务知识,提高中间商的整体水平,已成为消费品市场重要的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中间商的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并针对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解决中间商目前的赢利问题,也能解决其长远的赢利问题。使中间商与厂商共同进步,成为能和厂商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渠道管理论文:市场营销渠道管理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商品高度同质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要做到精打细算,而对营销渠道的合理管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减少运作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本文从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的作用、具体内容、设计、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几个方面,对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管理作简单论述。 关键词:市场营销渠道管理 当企业高举着产品战、价格战、概念战、品牌战等大旗杀得人仰马翻之时,一直暗藏在水面下的渠道竞争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就有了“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命脉”的说法。 市场营销渠道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市场营销渠道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能否实现市场营销目的的关键。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的。企业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按适当的数量和价格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才能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渠道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通力合作的一切活动。渠道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同一品牌的分销商发生价格冲突和窜货时,渠道管理尤为重要。渠道管理的关键是确定冲突的根源及其潜在隐患。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渠道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营销渠道的作用 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在于解决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矛盾,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三方面均能获得一定的好处,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生产者来说,可使企业的产品能有效地打入广阔的目标市场,节省资金的占用,提高营销效率和投资收益率,获得生存的机会且能实现资本积累,确保企业的;对中间商来说,它可以将自然界的原始资源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商品组合,尽快地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获得一定额度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可更多地选择商品,同时可廉价购买商品。 二、渠道管理的具体内容 1.对经销商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经销商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 2.加强对经销商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商品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经销商的重要利润源。 3.对经销商负责,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对经销商提供产品服务支持。妥善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坏变质、顾客投诉、顾客退货等问题,切实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无谓的损害。 4.加强对经销商的订货处理管理,减少因订货处理环节中出现的失误而引起发货不畅。 5.加强对经销商订货的结算管理,规避结算风险,保障制造商的利益。同时避免经销商利用结算便利制造市场混乱。 6.其他管理工作,包括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增强经销商对公司理念、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产品知识的认识。还要负责协调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如价格涨落、产品竞争、产品滞销以及周边市场冲击或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的问题,要以协作、协商的方式为主,以理服人,及时帮助经销商消除顾虑,平衡心态,引导和支持经销商向有利于产品营销的方向转变。 三、营销渠道管理的设计 设计一个渠道系统要求分析消费者的需要,建立渠道目标及限制因素,确立主要的渠道替代方案和评价方法。 首先,场营销渠道的设计者必须了解目标顾客需要的服务产出水平。 其次,确定渠道目标和限制条件,不同类型的企业都会根据限制条件来确定它的渠道目标。 最后,确定渠道模式。 (1)直接销售渠道。直接销售渠道是指生产者将产品直接供应给消费者或用户,没有中间商介入。直接分销渠道的形式是:生产者——用户。具体方式企业直接分销的方式比较多,但概括起来有订购分销、自开门市部销售和联营分销。 (2)间接分销渠道。间接分销渠道是指生产者利用中间商将商品供应给消费者或用户,中间商介入交换活动。间接分销渠道的典型形式是: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个人消费者。 (3)长渠道和短渠道。分销渠道的长短一般是按通过流通环节的多少来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四层:①零级渠道。②一级渠道。③二级渠道或者是制造商——商——零售商——消费者。④三级渠道:制造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4)宽渠道与窄渠道。渠道宽窄取决于渠道的每个环节中使用同类型中间商数目的多少。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多,产品在市场上的分销面广,称为宽渠道。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少,分销渠道窄,称为窄渠道。 (5)单渠道和多渠道。当企业全部产品都由自己直接所设的门市部销售,或全部交给批发商经销,称之为单渠道。多渠道则可能是在本地区采用直接渠道,在外地则采用间接渠道。 四、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渠道不统一容易引发厂商之间的矛盾。(2)渠道冗长造成管理难度加大。(3)渠道覆盖面过广。(4)企业对中间商的选择缺乏标准。(5)忽略渠道的后续管理。(6)盲目自建网络,企业不能很好的掌控并管理终端。(7)新产品上市的渠道选择混乱。 五、针对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1.企业应该解决由于市场狭小造成的企业和中间商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统一企业的渠道政策,使服务标准规范,为防止窜货应加强巡查,为防止倒货应加强培训建立奖惩措施,通过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有效结合,从而培育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厂商关系。 2.应该缩短货物到达消费者的时间,减少环节降低产品的损耗,厂家有效掌握终端市场供求关系,减少企业利润被分流的可能性。 3.厂家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关注每个区域的运作,尽量提高渠道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竞争对手对薄弱环节的重点进攻。 4.在选择中间商的时候,不能过分强调经销商的实力,而忽视了很多容易发生的问题,厂商关系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不同的厂家应该对应不同的经销商。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5.很多企业误认为渠道建成后可以一劳永逸,不注意与渠道成员的感情沟通与交流,从而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整体情况而言,影响渠道发展的因素众多,渠道建成后,仍要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加以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大问题。 6.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自建销售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厂家自建渠道必须具备的一定的条件:高度的品牌号召力、影响力和相当的企业实力;稳定的消费群体、市场销量和企业利润,具有相当的品牌认可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企业经过了相当的前期市场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等等。另外,自建渠道的关键必须讲究规模经济,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厂家才能实现整个配送和营运的成本最低化。超级秘书网 7.任何一个新产品的成功入市,都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渠道的力量,特别是与经销商的紧密合作。经销商应该与厂家有相同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理念,从实力上讲经销商要有较强的配送能力,良好的信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终端管理能力;在同一个经营类别当中,经销商要经销独家品牌,没有与之产品及价位相冲突的同类品牌;同时经销商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固定的分销网络等。企业在推广新品上市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评价和选择经销商,一是对现有的经销商,大力强化网络拓展能力和市场操作能力,新产品交其后,厂家对其全力扶持并培训。二是对没有改造价值的经销商,坚决予以更换。三是对于实力较强的二级分销商,则可委托其新产品。 渠道管理论文: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管理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渠道冲突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和类型,将渠道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深入分析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提出了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渠道管理论文:汽车营销渠道管理 摘要:本文分析西方国家汽车营销渠道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得出以下认识:西方品牌专卖店的主流渠道模式不会成为中国汽车渠道的主流,而只是中高档车型的销售渠道形式;汽车连锁超市将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流渠道形式;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将退出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舞台;对于汽车园区应持谨慎态度;而电子商务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汽车营销渠道交易市场汽车园区连锁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营销渠道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只有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的形式,发展成目前的集约型交易市场、品牌专卖店、连锁销售、汽车园区等形式并存的格局。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的渠道模式不一定适合于中国,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汽车工业比较成熟,因此其渠道模式又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国家汽车营销渠道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进而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等提高相应的决策参考。 国外汽车行业营销渠道现状 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汽车行业营销渠道均以品牌专卖店为主,但是无论是在品牌专卖店的结构、还是在运作方面,欧盟与美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近几年,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渠道结构又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品牌专卖模式是指汽车厂家或销售总公司与经销商业主签定合同,授权汽车经销商在一定区域内从事指定品牌汽车的营销活动。经销商按照汽车厂家或销售总公司的要求建立展示厅、统一颜色和标识、规范销售的方式和方法、宣传的方式等等。这种品牌专营汽车经销商完全是在销售品牌汽车可以赚钱的卖方市场环境下形成的。 4S店(Sale(销售)、Sparepart(零部件供应)、Service(维修服务)、Survey(信息反馈))是品牌专卖店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4S店有对厂家有明显的依附性,4S店品牌专卖汽车经销商的业绩和发展受生产厂家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以及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所喜爱、对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培训的好与差等因素的影响。 欧盟的品牌专卖店状况 品牌专卖店是欧盟汽车销售的主要渠道,目前欧盟共有11万多家经销商。 欧盟的汽车生产商在整个营销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分销商、商、零售商通过合作或产权等为纽带、依靠合同而与生产商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生产商通过设立一套严格的标准选择分销商,分销商将自己的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域,在每一个小区域内选择一家商或零售商,分销商与商或零售商的职责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分销商只负责从汽车生产厂家进货,然后发送至商或零售商处,起到批发和中转的功能,不从事零售业务;商或零售商负责具体的零售业务。生产商通过限制供货的方式控制分销商的网络。 生产商在与分销商签订分销合同时,一并签署服务合同,于是欧盟的品牌专卖店就是典型的集汽车(包括新车以及二手车)销售、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以及信息反馈为一体的4S店。 欧盟的品牌专卖店具有强力宣传生产商品牌的功能,但是由于区域内排它性选择经销商制度,使得欧盟汽车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不是很激烈,竞争的乏力使得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欧盟的汽车生产商在与世界其它汽车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过程中逐步趋于劣势。为此,欧盟在2002年2月做出决定:在汽车零售业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后销售汽车的不仅仅是商,超市、商场均可以销售。 美国的品牌专卖店情况 与欧盟的品牌专卖店主要销售一种品牌的汽车不同,美国的汽车品牌专卖店由三种形式构成:排它性特许经销商,只销售一个厂家的某个品牌;非排它性特许经销商,销售不同厂家的几个品牌,还有就是厂家直销。 美国汽车销售的主流模式仍然是品牌专卖店,全美共有2.2万个品牌专卖店,区别于欧盟的独立经销商,在美国几乎没有独立经销商,品牌专卖店是由汽车生产商投资,经销商赚取佣金以及银行返回利润等。同时,美国的汽车经销商同医生、会计师、公众安全等职业一样是受国家控制的职业之一,汽车经销商取得特许经营权是由地方政府批准的,经销商必须自己贷款向厂家提取汽车。而美国汽车的售后服务则是相对独立的,大部分专卖店只做汽车销售,小部分实力较强的经销商才做服务。汽车售后服务也趋向专业化:汽车零配件的专业化;汽车保修的专业化等。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来,美国汽车专卖店并不是真正的4S店,大部分只具有1S的功能:销售功能。 另外一种值得研究的渠道模式是美国汽车的互联网交易,目前,美国汽车的互联网交易非常活跃,消费者从下定单到定单的满足发送至消费者处只需要3到5天的时间。 我国汽车行业营销渠道概述 品牌专卖店还只适用高档车渠道 1998年,以广州本田、上海通用为代表的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开始仿效国外营销模式,推出“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主要内容的4S销售模式。随后,其它汽车生产企业也相继跟进,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国内的品牌专卖店在结构以及运作模式等方面类似于欧盟的4S店。除去国内4S店的投资规模较大从而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价格较高以及4S的软件素质(诸如无自己的品牌,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等方面的缺陷外,下面两方面的状况使得以4S店为主的品牌专卖店不可能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渠道模式。 作为一种消费品,汽车在国内与西方的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汽车是一种必需品;相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以及城乡差异,中国的汽车更类似于奢侈品,奢侈品会逐步向必需品过渡,只不过过渡的时间比较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迅速增加,而增加的保有量首先更多的集中于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方面,而高档车型由于价格弹性较低,其增加量的幅度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中国汽车未来的市场主要体现于中档以及经济型车型方面,这部分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而4S店由于其较高的品牌定位以及较高的价位,与目前的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的消费者的定位是不一致的。国内与西方国家在汽车市场结构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西方国家的汽车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型,比如,美国汽车市场主要由三大寡头垄断,欧盟的情况亦很相似。但是,中国目前汽车的市场结构更加类似于垄断竞争类型,生产商比较多,每一生产商都对市场有一定的控制力量,但是控制力量又都不是很强烈。尽管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迅速的增加,但是,增加的保有量被众多的汽车生产商瓜分,每一生产商所分配的量就很有限了;同时,品牌的众多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4S店的销售量就受到很大的制约。 西方国家由于经济的发达程度较高,汽车作为一种必需品,保有量较大,同时,市场结构的寡头垄断性使得每一品牌所分得的销售量是很大的,因此,4S店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比较好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对于高档品牌的汽车生产商可以采用4S店的模式,因为经济发达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比较高,同时中国目前的高档车市场的市场结构更加类似于寡头垄断。 汽车连锁超市是中国未来汽车销售的主流模式 连锁销售之所以会成为主流渠道模式,核心原因在于这种渠道模式很好的适应并满足了中国的消费形式与特点。连锁企业尤其是全国连锁使得其定单量较其它形式的渠道要多,定单量大必然要求生产商为其提供更低的价格或更优惠的车型,鉴于较大的零售量,生产企业不管迫于无奈还是主动,最终结果只能满足连锁企业的要求。连锁企业利用优惠的价格逐步将其它形式的渠道驱逐出市场,从而其销售量进一步加大,销售量的进一步加大又使得连锁企业有更大的实力从生产商处得到更低的价格和更优惠的车型,从而进一步降低汽车价格。这一点与中国汽车的消费特点是一致的:中国汽车增长最快的是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这部分消费者群体对价格较为敏感,连锁超市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因此,连锁超市定位于中低档车型是其能否在渠道中占据主角的核心。同时,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渠道实力的增强,客观上起到整合汽车生产商的作用,那些实力较差的经销商由于得不到渠道的支持而逐渐淡出舞台。连锁销售经营较多的汽车品牌满足了消费者“货比三家”的需求,免去了消费者由于中低档车品牌的众多而东奔西跑的麻烦;同时,最终在一个城市形成几家连锁主宰车市的情形可以解决目前购车手续繁琐的问题:类似于北京的汽车园区或上海的“汽车大道”,服务结构外派至连锁企业或者由连锁企业代办整套手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服务。 汽车园区的发展有太多无奈 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在我国的汽车渠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核心优势在于:品种全,价格低、服务好,如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购车的13项手续在交易所能完成11项。但是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缺乏整体策划与运作,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在汽车市场供不应求、渠道竞争不是很激烈的状况下,其存在能满足需求,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渠道的变革,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退出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舞台只是时间问题,相应的将会被汽车连锁销售的模式所取代。 汽车园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功能的多元化,如北京国际汽车贸易服务园区设计了九大功能园区——国际汽车贸易区、汽车试车区、二手车贸易区、汽车特约维修区、国际汽车检测中心、汽车物流配送中心、北京国际汽车保税区、休闲娱乐区、汽车解体厂,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汽车园区的功能内涵。实现了现金交易、信贷交易、租赁交易三种方式集成;并且具有销售、融资、办理手续一站式的服务功能,成为国际汽车交易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展览信息交流中心和国内外汽车厂商咨询服务中心。 但是,汽车园区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大部分的汽车园区(包括规划中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在郊区,商业氛围比较淡;汽车园区内的品牌专卖店仍然各自为营,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优势,这一点与集约型交易市场的状况是一样的。 因此,未来汽车园区到底该往何处去,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的建议是:对于目前已经建立汽车园区的城市,吸引汽车连锁进入,代表中低档车型,与定位于高档的专卖店并存。 电子商务有效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力 作为一种渠道模式,汽车网上销售尽管在国内还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是企业实力的象征,生产企业能做到网上销售,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提升行为;同时,电子商务又是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无论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还是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均可以从中受益。因此,生产企业要仔细研究这种新的渠道模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品牌专卖店是高档车的主流销售渠道模式;汽车连锁销售是中低档品牌销售的主流模式,因中低档车型是中国保有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因此,此种渠道模式是整个汽车销售的主流形式;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将退出舞台;汽车园区的发展有待观望;作为一种渠道形式的电子商务将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渠道管理论文:电器行业渠道管理 摘要:该文运用市场营销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了彩电渠道变革的分析模型,对中国彩电行业的市场营销渠道的过度变迁作了分析,总结和建立了彩电企业渠道变革的一般模型,并对其营销渠道的发展作了展望,从而使得对渠道变革的认识从感性水平上升到理性水平。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彩电企业;营销渠道;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运行中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如果能节省制度成本,经济就会走上一条交易成本低,市场运行机制健全,信息灵敏的制度创新之路。中国彩电企业的营销渠道的变迁是企业根据竞争和发展需要,通过渠道的再设计来处理企业与制度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渠道制度的创新促进了彩电企业的成长,也呈现出一条有效制度变迁的轨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对彩电营销渠道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彩电行业营销渠道发展变迁过程进行分析,揭示渠道变迁的内在规律。 1彩电渠道变革的制度分析 1.1彩电营销渠道是一组制度安排 1.1.1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偌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 制度的出现是因为存在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指为达到一项交易或维护交易规则所花费的额外的费用,制度的运行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根据科斯定理: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制度不仅对分配有影响,而且对资源配置,尤其对产出构成影响。 彩电企业产品的分销需要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实现产品的价值转移,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1.1.2彩电营销渠道存在的制度分析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彩电营销渠道是一组制度安排,原因如下: 彩电渠道的核心内容是渠道成员关于彩电商品所有权的交易;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彩电营销渠道产生的原因。交易是渠道成员间最基本的关系。 彩电营销渠道建立了一种结构,将生产商,中间商,零售商纳入其中,以一定的效率完成商品的销售’,并且共同分享商品的利润。 彩电营销渠道提供了一种治理机制,通过系列明示或暗示的契约,在进行商品交易的同时确定了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 1.2彩电营销渠道的制度变迁 渠道作为一组制度的安排,要使整个渠道系统的交易费用最小,当然需要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变迁。彩电渠道总是经历着从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进而实现制度变迁的过程。 1.2.1彩电渠道的制度平衡 制度均衡是一种状态,即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和任何团体带来额外的收益。包括3种情况: 制度安排已获得多种资源所产生的潜在收八的全部增量: 虽利润存在,但改变现存的制度安排的成本超过这些潜在的收益; 如果不对制度环境作某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 渠道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下的制度均衡,实际上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即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一种状态——无论怎样改变资源配置,如果不使其他人(哪怕一个人)的效用水平下降,就不可以使任何别人(哪怕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像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样,彩电渠道制度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1.2.2彩电渠道制度安排的失衡 出现目前制度安排中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是制度不均衡的首要原因。外部利润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结构安排中行为主体虽然已经观察到,但无法获取的利润。只要这种外部利润存在,就表明社会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由于外部利润不可能在既有的制度结构中获取,因此,要获取外部利润就必须进行安排或制度创新,这时就会造成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 中国彩电企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彩电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动力,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人,市场成为企业命运的决定者,只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的企业才能够生存。 渠道收益或成本的变动使原本的制度产生不均衡,制度不均衡带来了制度创新的压力。 1.2.3彩电渠道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是一种效益更好的制度(即目标模式)对另一种制度(即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是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制度约束下,谋求确定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制度安排与权力确定,一旦发现制度不均衡和外在利润存在,就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要。 彩电企业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其市场营销渠道的深化充分展现制度变迁的过程。 2中国彩电企业营销渠道演变过程的实例分析 2.1第一阶段(1978—1984年)国家计划控制下的三级批发制 2.1.1彩电渠道的初级阶段 这一时期,彩电的价格完全受政府控制,彩电的销售则根据国家计划完全交给国有商业部门,产品按照三级批发制进入销售终端一一国营五交化商场和国营大型商场,生产厂家此时的任务只是保证供给。这一阶段彩电渠道特点是渠道少,流通环节多,分销效率低下,但三级批发制在当时的计划背景下是最优的渠道选择。 2.1.2彩电渠道三级批发制的制度不均衡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计划对企业的控制逐渐缩小,国家计划控制销售的产出比例逐年减少。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使越来越大比例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处于现行体制之外,成为外部利润。企业必须调整现行的产销体制,才可能获得这部分产品的利润。当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营主动权,逐步建立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导向后,企业也获得了主动规划营销工作的动力。如果要实现外部利润的最大化,营销渠道的变革,制度的变迁就势在必行。 采用自建中问渠道的TCL公司是这次市场危机的大赢家,仅仅进入彩电业3年就名列前三名。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TCL公司以一体化的公司内部组织取代了外部的市场交易,以销售公司总部一大区一省分公司一地/市经营部的销售体制取代了批发商直接与零售商建立联系,彩电产品经过一次所有权的转移就交给了终端销售商,极大的节约了交易费用。 2.4.2直营渠道制的制度不均衡 直营渠道制所需要的庞大营销队伍的开支成为彩电企业“无法承受之重”。一方面,制造企业自建销售网络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看并不符合社会分工原理;另一方面,当彩电企业自建渠道做大规模的时候,管理成本和流通成本也随之上升,无休止的价格战对成本降低提出了持续的要求,这对彩电企业的直营渠道制提出挑战。 2.5第五阶段f2001年以来)终端变革 经历了几次降价以后,彩电产品的利润率很低,不足以支撑原有的直营渠道制模式继续走下去。营销渠道的制度的变迁在经历了中间商层次的演变后,终于延伸到零售终端,表现为:国美、苏宁、永乐为代表的超级零售连锁店的崛起。以国美、苏宁、永乐为代表的连锁商业是中国商业的新兴业态,充分显示了连锁商业相对于传统大商场的经营优势。 彩电企业对这一终端变革的认可表明这种变化对生产企业来说仍然是有利的。 彩电企业用于维护市场秩序的成本降低。家电连锁零售商的超低价格使得窜货等行为不再有利可图,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 家电连锁零售商本身具有仓储、物流、分销、售后服务等职能,减少了生产商为实现销售在后勤方面的投入。 家电连锁经销商采用订销,包销,买断等形式发出巨额定单,为彩电生产商安排生产带来了便利,节约了组织成本。 营销成本降低。通过家电连锁经销商的销售体系,生产商的彩电产品可以直接推向全国市场,进入零售终端,节约了厂家的销售费用。 对于连锁零售商来说,外部利润是传统商业的市场份额和相应的利润,以及产品价格空间中其他渠道成员的利润空间。连锁零售商通过与消费者联盟的低价策略,以低价位抢占了市场份额,迫使传统零售业退出市场,这样,原本属于传统零售商的赢利很大一部分转移给了零售商,由外部利润变为连锁零售商的内部利润。同时连锁零售商以其强大的分销能力和市场号召力,取得了对家电企业的优势谈判地位。在竞争的压力下,彩电企业不得不给予零售商优惠的供货条件。这时,生产企业的~部分市场权利和一部分利润也转移给了连锁零售商,连锁零售商又将一部分外部利润实现了内部化。 3彩电行业渠道变迁的一般模型 彩电渠道制度变迁完成的标志是一种渠道安排成为行业中的主流或事实上的标准。根据偌斯等人提出的制度变迁的一般模型对彩电渠道的变革进行微观分析,笔者推导出彩电渠道变迁的一般模型 从上述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3.1环境的变化是彩电营销渠道制度变迁的外部诱因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竞争的变化打破了既有的制度僵局,使具有成本一收益比较优势、能够提供适应性效率的新的彩电渠道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渠道的扩散,使之成为一定时期行业的主流模式。 3.2适应性效率是一种彩电渠道模式能够取代另一种模式的根本原因 面对诸多的渠道制度选择,在竞争的筛选下,只有为企业提供适应性效率的渠道制度安排才能被保留下来,并形成有效的彩电渠道制度变迁路径。 3.3现有的制度安排、企业既有的知识和偏好使企业进行彩电渠道模式选择和创新约束在营销渠道方面的制度创新会留有旧制度的印记。企业的知识和偏好影响着制度菜单选择和变迁的方向。 3.4竞争和学习导致彩电营销渠道变迁中制度安排趋同现象 竞争的压力要求这些彩电企业尽快完成向具有适应效率的制度的变迁,否则就会被淘汰。制度的公共属性使得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模仿先行者的做法来完成渠道制度安排的变迁,同时回避了制度创新的巨大成本,但也意味着失去了市场先机。这样,竞争和学习使得彩电企业的渠道策略一再趋同。 4中国彩电企业渠道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流通物质技术手段,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为流通营造了高效的运作环境。 4.1彩电电子商务新型分销模式存在的制度分析 彩电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品的销售,从而将传统渠道模式下不能得到的外部利润(成本下降)内在化,实现生产——营销的整体优化,提高了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 降低了彩电生产商与购买者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缩短了交易渠道,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销售费用;电子商务实现“无纸贸易”,减少大量的文件处理成本;互联网使贸易双方及时沟通供需信息,使无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成为可能,从而降低厂商的库存成本;彩电企业利用内部网和互联网把其中公司总部、商,以及分布在其他国家的子公司、分公司联系在一起及时地对各地市场需求情况做出反应,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2彩电企业的电子商务分销实施模型 根据电子商务对商品交易的影响程度以及渠道成员参与网络化交易的程度,彩电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流通渠道有两种模式: 基本模式一,彩电企业自建电子商务网站在网上直销,通过网上交流信息,在网上签约和支付。交易后,由彩电企业配送或第三方物流。 基本模式二,彩电生产企业利用局域网与实体商店建立购销关系,实体商店通过店铺和互联网两个渠道向消费者销售,消费者可以亲临商店,也可以通过电子平台购买商品。 尽管电子渠道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中,它还有明显的不足,中国的传统消费习惯和交易基础设施的限制,彩电企业在推广电子渠道的同时,传统渠道的优点也要保留。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就是变化,彩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随机应变,提高市场的灵敏度,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渠道管理论文:企业融资渠道管理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金融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问题,有人提出组建民营银行,即增量改革,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林毅夫2000;江其务,2001);有人提议国有银行民营化,即存量改革,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刘佩2000);也有人主张通过企业债券市场(邱华炳,2000)、股票市场,尤其是二板市场(王国刚,2001;陈晓红,2001)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不管是选择建立民营银行的增量改革方案,还是选择国有银行民营化的存量改革方案,亦还是选择建立企业债券市场、二板市场的方案,适应民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时俱进,我国深化银行改革势在必行。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笔者认为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金融资源,通过国有银行改革、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一、从信用缺失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 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已有了许多研究成果,涉及到中小企业自身资本金少、规模小、管理模式、经营机制落后、倒闭比率高等因素,涉及到现有金融体系中小银行不能满足、国有大银行不愿融资的体制的原因,有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有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制约,有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因素,也有当前资本市场排斥中小企业筹资的原因(梁峰,2000)。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揭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有现实意义。同时认为,在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核心的今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资金发展壮大时融资困难,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沉积了大笔资金缴存中央银行、转存上级行、过买国债或通过不正当渠道流入股市投机,造成我国投资需求不足、进而消费需求和总需求不足,为什么呢?简单一句话,就是信用缺失梗阻了资金的流动。信用的缺失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关键(黄飞鸣,2003)。 对我国企业融资来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息不透明程度高,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在信用缺失条件下,银行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对中小企业贷款与大企业相比成本要高的多。同时,中小企业在无序的恶性竞争中产生的失信,令银行不敢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虽然中小企业中也有不乏信誉卓越的,但是在信用缺失的条件下,银行很难将其与其它企业甄别出来,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的今天,这一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林毅夫(2000)和江其务(2001)等提出组建民营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也有学者提议对国有银行进行民营化改革,增加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这些改革十分必要,但有一点应注意:民营银行也好,国有银行民营化也好,它们首先都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现代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它们经营的基本原则,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下,任何一家银行选择融资对象时,只能以企业的发展状况、盈利能力、资金偿还能力和信誉状况为标准。企业的成份是国有还是民营,只能说明企业的产权结构。一家民营银行会因为一些国有企业的效益好、信誉佳而向其大量贷款;一家国有银行也会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好、信誉佳而向这些民营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因此,国内纷纷炒作的关于放松私人投资者和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组建所谓民营银行的建议,并不一定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建立合理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以后,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国有银行完全能够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这可以从近年中央银行连续八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下调准备金存款利率,而商业银行“惜贷或惧贷”、“缴存和转存”准备金等行为上反映出来。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使银行在选择贷款企业时,很难获取该企业的信用状况记录和相应的信用担保,为了避免信用风险,银行就谨慎贷款。 对邱华炳(2000)提出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需要修改我国现行法律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仅限于国有企业的规定,允许中小型为主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以解决其发展的资金瓶颈。这不失为一副良方。但是,一个企业发行债券融资,首先要取得投资者的认可,否则债券会发不出去。而要取得投资者的认可,作为发债主体的企业要有按时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除了发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投资收益、现金流量分布良好外,企业的信用状况、守信程度如何对取得投资者认可更为重要。在目前信用缺失的前提下,这一方案尚不具有可行性。 对王国刚(2001)和陈晓红(2001)提出的利用拟设立的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筹资服务的设想,从拟定的二板市场上市门槛: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有形资产不低于8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递增幅度不低于30%来看,将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挡在二板市场之外;能具备上述条件的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是不会很难的。即使通过二板市场中小企业筹资可行的话,在二板市场筹资成本之高也不是其理想的选择(从运行最为成功的美国NASDAQ市场的筹资费用高达筹资额13%-18%,且最低不少于30万美元,可想象我国拟设立的二板市场筹资成本),除非是像大量上市公司在主板市场抱着圈前的目的。从发达国家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为风险投资者提供退出场所和为上市公司继续发展壮大融资来看(林毅夫,2001),如果像股票主板市场那样,以更为宽松的条件为企业上市圈钱的话,有另外设立二板市场的必要吗?即使中小企业在二板上是融资可行的话,层层的上市申请、核准,没有良好的信用纪录能行吗?所以,笔者认为,在目前信用体系尚没完善状态下,二板市场尚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理想场所。 可见,信用缺失使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使通过企业债券市场、二板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的方案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必要前提,而使人们对未来有长期良好的稳定性预期,是构件信用体系的关键(黄飞鸣,2003)。在此基础上,根据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台湾的做法,整合现有银行资源,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二、借鉴台湾经验,整合银行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一)台湾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40多年来快速增长的主力军。在台湾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一般银行、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和民间借贷市场。台湾一般银行多属公营,与中国大陆国有商业银行相似,在金融业处于垄断地位。根据杨雅慧(1993)等人的研究,中小银行70%以上的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在中小企业总信贷融资来源中尚不足三成,并且多年以来没有提高;而一般银行用30%左右的资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就占到了中小企业整个信贷融资来源的70%以上,且从1981-1998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在台湾一般银行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可能是因为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市场日益开放与发达,大企业更多地从本土和境外资本市场筹集所需资金。从中小企业的银行借款结构看,短期借款比率高达85%以上,足见银行贷款主要是用来满足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需要。从银行贷款方式看主要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对照 1,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目前国内企业资金来源中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约70%,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不到10%,自有资金比例也就20%左右;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中小企业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自有资金的比重仍然较低,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利润,不是被用于职工分配,就是被国家调走或创办新企业,早已形成银行提供全额流动资金的供给制局面,甚至在新建企业投资中全部为银行贷款的情况亦不乏见,企业成了做无本生意。这种过分依赖银行的习惯心理,目前甚至连民营企业也承袭下来,通过银行来实现“小钱办大事”的期望值非常之高。目前全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在70%左右(民营企业比较低),也就是说,企业所有者权益只占资产总额的30%。自有资金中如果再扣除掉抵押贷款时的折扣,企业真正能够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贷款是非常有限的。由此可见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有相当大的夸大成分,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主“好大”的虚夸成分。 2,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但存在抵押难。 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自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含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但目前这一信贷方式对想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存在相当大难度。一是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二是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三是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还属于部门垄断服务,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标准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短,经常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企业为此在一个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 3,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存在两极分化。 作为经营风险的银行,本就应是锦上添花,而非雪里送炭。资信质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各金融机构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其授信额度。这部分企业的贷款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足额满足,甚至各家银行纷纷压低利率竞相争贷。而一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方面尚缺乏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至于那些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由于看不准好的项目和产品,即使它们对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也会因不符合贷款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就一般而论,商业银行对贷款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要求本金必须偿还,只要有一个企业收不回本金,其他几个贷款项目利息都收回也弥补不了损失。如果说风险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可以有90%的失误率,普通投资银行可以有10%的失误率,那么商业银行的失误率就不能超过1%,因为风险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可以从较高的回报中弥补较高的失误,而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不过百分之二、三,1%的损失就差不多冲掉了该项业务的一半毛利,银行就会亏损。 (三)整合银行现有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看,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约占60%,来自银行的不过20%,其余则是从证券市场及民间渠道获得的。而居民个人资产中,80%是实物资产,20%才是金融资产。也就是说,整个社会资金中只有少部分进了银行,并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这一比较狭窄的渠道进入企业,且仅限于企业短期周转使用。企业有较大比例的自由资本,通过抵押贷款相对就十分便利。这与商业银行要求极高的安全性的特征是相吻合的。反观我国,居民绝大部分金融资产都进了各类商业银行,其中大部分又为国有银行所掌握,而可供银行安全流出的渠道显然又太窄,银行被动集中了全社会的风险。这与资金所要求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多样化组合的特点是不相符的。 因此,为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分流银行过多集中的资金,让更多的社会资金从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市场以及鼓励个人、家庭兴办产业实体等渠道直接进入中小企业而不只是银行一个通道。当前要解决的是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内部改革,整合现有银行资源对那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经营状况不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中小银行数量少,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在国有大银行因对中小企业融资程序成本、信息成本高,而不愿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银行体制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都十分必要,但更主要的还是由持有大量可用资金的国有商业银行根本改变其经营机制,并设计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产品。Berger和Udell(1998)研究发现,在英、美等国,中小企业通常用透支或授信贷款等银行信贷方式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国外的经验表明,传统的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此外,根据Bernanke和Blinder(1992)研究结果: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因此,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以下金融工具比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如贷款限额、备用贷款承诺、循环贷款、搭桥贷款、资产支撑贷款、票据融资、贴息贷款、信用卡透支和金融租赁等。 渠道管理论文: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管理方法选择 摘要:根据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提出开环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设计思路与运作流程。分析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管理方法,指出企业选择管理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成本因素、服务水平、信息化水平,以及企业业务范围、抵御风险能力等,建议利用层次分析法或模糊评价法等决策方法进行管理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管理,方法 逆向物流是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项目,尤其对集装箱逆向物流的研究较少。集装箱具有价值高、可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对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进行合理优化与设计,可以提高集装箱的利用率、降低集装箱使用成本。因此,对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进行管理是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与设计 1.1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 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是保证发货人能及时方便地得到所要求的集装箱,具体应包括收集用后空箱、检测、修复、清洗、堆存、运输跟踪、调度等7项功能。 1.2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设计 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主要由集装箱管理中心、集装箱场站和系统成员(包括发货方、收贷方等)组成。为了实现集装箱逆向物流的功能,较合理的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应是开环式的,又称为广义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其流程如图1所示。 该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是:发货人向集装箱管理中心发送需求信息,集装箱管理中心将信息传递给离发货人最近的集装箱场站,场站把发货人所需数量的集装箱发送给发货人:如果最近的集装箱场站无法满足需求,则从次近的集装箱场站再发送。发货人得到集装箱后将货物装箱后发给收货人。收货人卸载货物后将空箱返回就近的场站:收货人也可通知集装箱管理中心,由集装箱管理中心通知离收货人最近的场站将集装箱收回。集装箱场站负责对回收的集装箱进行清理、维护和储存,同时将集装箱数量情况通知集装箱管理中心,以便集装箱管理中心合理调配各场站的集装箱存储量,并进行集装箱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开环集装箱逆向物流系统的优点是通过统一调度集装箱,缩短运输路径,降低集装箱逆向物流成本,保证各场站的集装箱保有量,从而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但由于这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网络作为支持,以保证实现信息的共享。 2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管理 2.1管理方法 渠道是为输出和提供产品或服务在供应链内部构建的通路。一般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管理方法有以下3种。 (1)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这种方法需要购置专业设备、配备专职的集装箱管理人员、验箱师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地区间对集装箱需求量的不同,有的集装箱需要空箱回运,这增加了运输成本,降低了集装箱的利用率。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优点是企业可以准确的跟踪集装箱,有利于集装箱的利用,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更好的满足客户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 (2)整体外包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但这会使企业失去对潜在业务的把握,对终端市场信息回流也会造成影响。企业将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外包后,可以节约构建逆向物流渠道的成本,节约的人力和物力可以投入到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中。一般企业采取该管理方法的是把集装箱正向物流渠道也外包,否则意义不大。 (3)与其他企业联盟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个体企业价值链层面的竞争,而是合作系统价值群层面的竞争,因此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动态联盟,共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但是该渠道的良好运作,依赖于联盟成员间的互相信任和信息的充分共享,因此需要VT和IT技术的支持。这种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中A企业和B企业共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A企业必须保证对回收的B企业集装箱进行妥善维护和清洗等工作,且能尽快通过其正向物流渠道(B企业逆向物流渠道的一部分)返回B企业。在整个过程中B企业必须能实时监控集装箱的状态。图2中A企业传递到B企业的信息包括:回收集装箱的时间、回收时集装箱的状态,以及将集装箱返回B企业的时间等。 与其他集装箱企业建立逆向物流渠道联盟,能避免前两种管理方法的缺点。在联盟中,成员的关系是建立在长期合作、相互信任的契约基础上的,根据各成员的优势(主要是地域优势,包括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和业务网络等),相互合作就能保证集装箱逆向物流的顺利实施。同时联盟各方出于自身利益,会积极配合交易的内部化,使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降低交易成本。 2.2管理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选择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管理方法时,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因素。成本因素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及交易成本等。 固定成本是指企业为建立顺畅的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而进行的投资。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建设,需要进行堆场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职工的先期培训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所需金额较大,短时间内不可能收回。 变动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集装箱逆向物流运作的过程中,必须花费的资金,如工资、水电费等。 交易成本主要指在企业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内,完成所有集装箱逆向物流活动所形成的交易成本的总和。不管是自营、外包还是企业间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联盟,都会有交易成本存在。 如果是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其建设费用及建成后的运作费用全部要由企业自己承担,因此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不利于企业资本的周转。如果将企业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整体外包,就无需承担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基础建设和运作的费用,或是承担较少的费用。研究发现,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交易成本最低,外包的交易成本最大。通过外包与自营成本费用的对比,便可以决定企业是外包还是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业务。如果企业已有部分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设施,则最好的办法是与其他企业建立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联盟。这样既不废弃已有的投资,又可以获得较为顺畅的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 (2)服务水平。衡量服务水平的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技术水平、服务半径等。 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运作效率直接关系到集装箱调度的效率,从而影响顾客满意度。因此,保证为顾客及时供箱是企业选择管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顾客满意度是评价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技术水平和服务半径是评价服务水平的间接指标。一般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带来较高的服务水平,较大的服务半径也是较高服务水平的一种表现。因此企业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的同时,应该通过建立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联盟,扩大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水平。 (3)信息化水平。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中各环节、各成员间的信息必须畅通,才能保证企业及时获得集装箱的实时信息。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最低,外包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居中,建立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联盟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最高。如果企业已有集装箱追踪系统、集装箱车站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且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实现与其他企业的系统集成,则可以考虑建立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联盟。 (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企业的业务范围、抵御风险能力等。企业的业务范围越大,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也就越困难。经营国际集装箱业务的企业如果自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这无疑是很困难的。所以此类企业应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动态联盟共营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一般选择的企业应与本企业实力相当,业务范围大致相同,且所经营的货物应有所差异,但经营的货物不能互斥。 企业要求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具有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自营的管理方法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企业间联盟次之,外包较弱。 企业在选择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管理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或模糊评价法等决策方法对集装箱逆向物流渠道的管理方法进行选择。 渠道管理论文:渠道管理利剑是关系营销 摘要关系营销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一门科学,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渠道成员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渠道关系,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之间持续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渠道伙伴联盟。 关键词关系营销渠道管理伙伴关系战略联盟 1关系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关系营销理论的出现起源于消费品主导环境中对服务和产业营销特例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一门科学,在北美大陆广泛传播。尤其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工业品技术上的复杂性使人们突破了产品交易的局限,引起了对营销交换过程,特别是企业与顾客接触过程的足够重视,建立、维持和加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成为开展市场导向营销活动的前提。关系营销学者以服务市场营销为背景,并从中借用大量的概念和术语,经过一定的概括和精炼,创建了一套全新的营销理论体系。关系营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肯定了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而且关系营销理论是对现代营销学从理论到方法的有益补充。 目前,关系营销理论呈现出角度各异、门派众多的丛林状态。在众多的关系营销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学派,即IMP小组的产业营销关系理论学派和Nordic服务营销关系理论学派,他们代表着当前两种重要的研究倾向。IMP关系营销理论从对产业市场供应商与客户之间长期、复杂的供应关系出发,把买卖双方单一的关系扩展到企业网络关系的研究,分析多种关系间的联系和影响,并把企业看成是处于买卖方、合伙人、政府等组成的多元网络之中,其买卖关系要受到其他关系的影响。以芬兰学者格鲁诺斯教授为代表的Nordic服务营销关系学派则以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为研究核心,从服务和实体产品的重大差异入手,认为建立与顾客的持久关系十分重要,提出了许多分析方法和概念。 2渠道关系的亲密化 近年来,理论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讨论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根据他们的观点,只有通过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即“伙伴关系”或战略性同盟关系,制造商和渠道成员才能通力合作,以使得分销业务迅速、高效地开展。事实上,绝大多数渠道管理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以制造商与渠道成员的亲密关系为基础。与此同时,相反的观点几乎不存在。 在这场一边倒的争论中,有关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间发展何种程度的关系,完全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保持亲密关系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进行渠道管理,并达到分销目标,这种关系就应予以重视与发展。相反,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进行有效渠道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那么它就可以不必重点发展。有时,它甚至可能会造成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浪费。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 伯特·罗森布罗姆认为,在解决关系亲密这个战略性问题上,渠道管理者可将它与分销程度相连。一般情况下,如果渠道管理者已经设计了一个强调深度分销的渠道,他或许应该考虑与其下属的许多渠道成员保持一种松散的关系,而不是仅与几个或一个成员保持亲密关系。当然,分销程度并不是决定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间关系亲密程度的惟一因素,诸如目标市场、产品、公司政策、中间商等许多因素都同样起着决定作用。但分销程度至少可以被认为是用来解决与渠道成员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关系营销,渠道成员关系管理的利剑 3.1关系营销的利益 尽管制造商往往容易忽视供应商或渠道的多种活动对其企业活动的成本效益的影响,即使认识到这些联系,由于涉及各个独立的企业,协商和利用这些纵向联系以及如何分配由此产生的利益也可能相当困难,但是,不应否认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可能使企业产生某种综合优势和无形的利益。 (1)供应商关系提供的利益 供销关系中,当价值链中的活动互相联系时,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以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有意地提高一项活动的成本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而且也可能降低总成本。如采购和组装之间的协调,可以降低库存的需要。佳能就是通过购买质量较高的钢材以提高锻造作业的质量并简化加工,从而降低总成本的。所以,有时企业可以增加外购投入的开销而降低总成本,把外购投入的单位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并非总是适宜的。当然,在选定了投入的适当类型和质量以后,为外购投入谋求最佳、可能的单位成本显然是理想的。 企业也必须系统地追踪目前尚无购买关系的潜在供应商,这就会保证能定期考虑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和观察现有供应商的业绩。企业应选择那些效率最高或者那些提供最低价格的供应商。企业除了要提高自己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之外,还应该设法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在必要时支持供应商的技术开发,并鼓励供应商通过加强联系以降低企业成本的做法。例如,马克斯(Marks)积极致力于帮助供应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在英国零售业取得了低成本的优势。 (2)分销商关系提供的利益 正如供应商关系一样,与销售渠道保持良好的联系可能使企业及其销售渠道的成本降低。例如在美国,精工(Seiko)付给其珠宝商丰厚的费用以报答后者接受精工表修理并把表运送到精工厂,这就使精工把需要的服务点减少到最低数目并降低了加工修理和把修理程序通告顾客的成本。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制造商和分销商能否从彼此信任的关系中获得更多有形的利益。通过对美国和欧洲的1500对制造商和分销商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制造商与分销商能保持彼此信赖的关系,制造商可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3.2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 在最近几年,诸如分销伙伴关系、渠道伙伴、分销商伙伴、经销商伙伴及战略联盟这样的术语在营销渠道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术语所指的是一种新型的渠道关系,它与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传统合作关系中特别设立的即时交流部门有所不同。这种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间持续的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团队、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在这种渠道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中,传统的“我们―他们”的观念已经被“我们”所取代。 营销渠道合作伙伴(或战略联盟)的观念并非最近才出现。在二十多年前,Webster对一系列制造商及其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一项创造性研究,其中就提到了建立这种伙伴关系的方法。Webster指出,在渠道成员间建立“伙伴关系”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制造商必须在可能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持、定价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公布明确的政策条款;第二个阶段是对现有供销商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估;第三个阶段,制造商必须定时评估它与渠道成员之间制订的政策的适用性。最近几年,Webster的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营销渠道通常由许多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公司组成,因为这些利益是相互竞争的,所以渠道成员常常无法合作,甚至各自目标完全相反,由此产生的渠道冲突往往导致渠道效率下降。分销中的联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在一个战略联盟中,两个或更多的组织发生联系从而使得他们按照各方的共同利益进行运作。当组织之间的联系是持久的和广泛的,并涉及到各方业务的许多方面时这种联盟就是战略性的。 斯特恩(LouisStern)与艾-安瑟理(AdelI.Ei-Ansary)认为一个合适的联盟必须同时拥有3个条件,即:一方有特殊的需求;另一方有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双方都面临着退出关系的壁垒。前两个条件是创造特别的价值增值的基础,这是战略联盟的根本。最后一个条件,即退出壁垒是保护一方不被另一方剥削的必要条件。哪些是壁垒呢?一般来说,有严格规则的或者双方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关系联盟,解脱关系会非常困难,于是各方宁愿投资以维持关系。 联盟的基础是信任,是一方对另一方诚实度的信心。而经济性满足(eco?鄄nomicsatisfaction)既是联盟的动因也是联盟的结果。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成员,从关系中得到的财务报酬越多,其信任度就会越高。这会加强联盟,从而会更高效地共同工作。一般认为在能够提供资源、成长和机会的环境中,与已知的渠道成员最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成为好的伙伴。 另外,有两个基本因素对所有建立信任和创建联盟的努力是关键的。第一是坦率、双向和经常的沟通。第二是要经历时间,联盟的实现需要进行培育———成长、成熟和发展成为有价值的资产。虽然联盟能够被迅速破坏,但它们无法很快被建立起来。建立和保持渠道联盟关系的战略需要资源和耐心。 4结束语 关系营销是营销理论上的一大突破,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受到了理论界的极大重视,大部分学者认为制造商与渠道成员之间应该建立亲密关系,事实上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进行有效渠道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那么它就可以不必重点发展。关系营销为处理渠道成员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即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建立在坦率、双向和经常性的沟通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对渠道关系的处理十分重要,当然维持联盟需要时间、耐心和资源。 渠道管理论文:企业营销渠道变化和渠道管理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企业营销渠道出现的新变化以及发展趋势,基于这些新变化,分别从渠道管理理念的层次以及具体操作的层面提出了笔者对企业营销渠道管理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完善我国的企业营销渠道提出一条思考的路径。 关键词营销渠道发展趋势渠道管理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出现、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形成,消费购买行为的日趋个性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渠道出现了许多变化,基于这些变化,企业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适应新形势,进行渠道管理的创新与完善。 营销渠道作为市场营销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连结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是企业营销战略建设中的重点。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中指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由此可见,营销渠道就是要通过在恰当的地点,用恰当的价格提供恰当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还能通过营销中介的促销活动来刺激需求。营销渠道作为企业的一项关键的外部资源,在市场运作中具有产品分销、服务传递、信息沟通、资金流动的作用。 1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变化趋势 企业传统市场营销渠道的经典模式是制造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在这种渠道系统中,产品渠道结构是金字塔形。这种渠道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在价格体系不透明,市场缺乏规则的情况下,市场营销渠道中“灰色空间”颇多,使许多经销商实现了所谓超常规发展,而生产者却难以分享应有的利润空间。传统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企业的市场营销渠道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变化趋势。 1.1营销渠道中零售商的优势日趋突出 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利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处于渠道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客户市场的顾客自然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第二,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可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第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1.2营销渠道从多层次长渠道向扁平化转变 由于传统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减少环节、缩短渠道、绕过批发直供零售,从而部分地获得直销的好处。同时,随着中间商批发与零售分工的淡化,零售商能承担一定的批发功能,能同生产者直接打交道,从而使生产者缩短渠道的愿望成为可能。相应地,直接营销渠道和短渠道重要性的提高,使得长渠道的重要性降低,批发商地位下降。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 1.3营销渠道终端呈个性化发展 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产品定制不仅可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具有弹性,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海尔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要求定制冰箱外形,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海尔的冰箱以及海尔的其他产品能够在同类家电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生存。 1.4营销渠道内成员关系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变化 传统营销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都是为各自利益,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渠道管理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较差。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很少或根本不重视相互间的合作。在市场条件好、竞争不激烈的时期,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但一旦市场出现起伏,竞争较为激烈的时候,各方会发生利益摩擦,此时渠道中往往会发生矛盾与冲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渠道要想高效运转,渠道成员必须协调一致地工作,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联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即生产者与中间商由“你”和“我”的关系转变为“我们”的关系,从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在这种渠道中,渠道成员在统一协调下,以整个渠道系统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一体化或联合经营。 1.5营销渠道电子化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网络广泛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开创了营销渠道的全新方式的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方式比较,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效率高,营销费用低,营销市场无限性,营销环境开放性,及营销方式多样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成为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信息的最佳途径,是现代企业在信息社会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的最有力手段。它带来了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另外,它还覆盖了传统中间商难以覆盖的角落,突破传统中间商的发展空间的牵制,使得渠道成员更直接地面对国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2当前营销渠道管理的思考 企业营销渠道的变化要求我们的众多企业对渠道要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原有的渠道组织和结构进行了重新设置,将原来单一、僵化的渠道形式转变为多样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强的形式。 2.1从渠道管理理念层次上的思考 营销渠道成为建立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非仅作为一项管理的职能与日常运作。其核心竞争优势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效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从营销渠道功能方面的认识变化看:渠道由原来的“物流”形式向增值服务转化,强调服务功能。传统营销管理中,营销渠道的职能主要包括:分类、整理、匹配、仓储、运输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营销观念的发展,营销渠道充当生产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信息搜寻、传递媒介的作用,这部分功能包括:调研、促销、联系、谈判、财务、承担风险;而随着我国买方市场形式出现,顾客在交易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渠道另一项独立出来的功能,即服务在现代营销中越来越重要。著名的IBM公司在广告中强调“IBM就是服务”,正反映了该公司有关渠道的战略思想。 从渠道构建需求导向看:目前渠道管理构建的主要思路是以顾客需求为起点来指导整个营销流程。整合型的营销渠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顾客需求拉动型的渠道模式,以消费者为起点,通过对生产者、经销商各自活动的整合,达到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更具吸引力和竞争价值。例如:在家电行业中形成国美、苏宁“挟渠道以令诸侯”的局面,说明零售商以其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独特地位,在渠道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2.2从渠道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思考 当前企业对营销渠道进行了许多变革和创新。主要从渠道的长度与宽度、渠道类型、渠道成员的合作方式、渠道的运作方式和渠道的地理影响力等方面入手。 2.2.1从渠道长度与宽度来看:渠道系统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企业要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摆脱传统的层次分明的模式,开展直接面向终端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销售的营销策略,采取“扁平型渠道”。金字塔式渠道采用生产者——级批发商——多层次级批发商——零售商的模式,而扁平型渠道采取生产商——批发商或零售店(厂商零售店)——消费者模式。这样,生产企业对市场更了解、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能力,服务更及时。 2.2.2从渠道类型选择来看:由单一渠道转向多元化组合,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结合,大型超市、百货商店、仓储式商店、便利店和连锁专卖店等综合运用。渠道类型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和产品情况选择。对于某一产品的某一区域市场而言,传统上多数制造商只通过一个渠道进入,而如今,随着细分市场和潜在渠道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多元化市场营销渠道系统。增加渠道方式及发展多元化渠道组合,可以弥补单一渠道形式的不足,提高市场覆盖率,使渠道成本降低,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2.2.3从渠道成员的合作方式看:传统的形式是交易型,现代的企业要转向“伙伴型”、“关系型渠道”,并采取垂直型营销系统。渠道内各成员之间应发展和保持密切的、固定的合作关系,从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最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2.2.4从渠道运作方式来看:以总经销商为中心的推进模式逐渐衰落,以终端建设为中心的拉动模式渐渐发展,从而提出了“逆向渠道”的概念。在传统的渠道构建中,一般以正向模式选择各级经销商,以厂家为出发点选择一级经销商、次级经销商,逐级控制管理;但企业对终端几乎没有控制能力,使渠道的功能大打折扣。而逆向模式从营销渠道的末端开始,向上考虑整条渠道的选择,根据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产品特性选择销售终端,充分考虑终端的特性和利益,弱化一级经销商,加强二级经销商,决胜终端零售商,通过加强各环节的协作来达到企业的战略意图。 2.2.5从渠道的地理影响力来看:虚拟市场将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条件下的渠道设计方案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领域。传统的营销渠道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商圈范围,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必须要跳出渠道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狭小空间,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分销渠道,使商圈范围不受时空的约束,向更大的范围扩展。 3结束语 通过分析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和变化趋势,对企业营销渠道的构建与管理做出一些思考。营销渠道是建立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而生产商通过营销渠道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正是企业建立并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根本。营销渠道中多种形式应该并存,各种观点为互补而非替代;任何一种渠道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要根据具体环境,针对营销渠道出现的各种变化,正确选择基本的渠道模式。现代渠道的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在于服务,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渠道服务来赢取顾客;我国企业渠道管理的最重要任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客户、市场信息处理系统,建立健全以经销商为主体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渠道管理论文: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管理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渠道冲突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和类型,将渠道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深入分析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提出了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渠道管理论文:汽车业分销渠道管理思索 本文作者:赵蓓、孙安龙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广西大学 汽车制造商选取特定的销售区域,以特约或特许经销的方式,将汽车的销售、零配件供应、维修服务、信息反馈纳入系统化管理,覆盖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品牌专卖模式主要形式就是4s店。该模式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方便消费者购买和维修,促进制造商与客户关系。有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4s店主要是看重良好的信誉。 集约式汽车交易市场集众多的汽车经销商、汽车品牌于同一区域,形成多样化汽车交易场所。交管、工商部门在现场设有工作点,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提高了购车效率。但由于缺乏整体策划与运作,在满足潜在购买者日益增长多样化的需求方面有些滞后。从经营模式上看,汽车交易市场有三种类型。 (1)管理服务为主。汽车交易市场创建者通常不参与汽车的销售活动,而是由不同品牌的汽车经销商在场所进行经营销售,交易市场创建者负责硬件建设和维护。例如,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汽车品种齐全,交易规范,市场的管理者提供硬件设施,办理一系列的交易手续,而汽车经销商负责汽车的销售工作。 (2)自己经营销售为主。汽车交易市场创建者通常是主要的汽车销售者,而且经销商很少。 (3)管理服务与自己经营销售并重。即汽车交易市场创建者即重视汽车销售也重视为交易场所提供完善的服务。 工业园区以轿车为主,商用车和专用车为辅,最大的特点在于功能的多元化,具有销售、融资、办理手续一站式的服务功能,实现了现金交易、租赁交易、信贷交易三种方式高效融合,符合各种消费群体的需要,适应区域市场差异化的要求。例如,北京国际汽车贸易服务园区设计了九大功能园区———国际汽车贸易区、汽车试车区、国际汽车检测中心、汽车特约维修区、二手车贸易区、北京国际汽车保税区、休闲娱乐区、汽车解体厂、汽车物流配送中心。 汽车行业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分销渠道选择不科学。汽车厂商对于分销渠道的选择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自销轻合作,容易造成企业分销成本的日益增高,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花费了人力、财力,却不见效益;分销渠道过度求短,容易造成企业局限于自身实力,对分销渠道市场控制不利;分销渠道过度求宽,容易造成的后果是对分销商控制减弱,渠道中的窜货、乱价等矛盾突出。 2渠道控制力不足。渠道控制力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 (1)渠道管控体系不完善。汽车厂商对其分销渠道的控制和监管体现在对其产品的控制上,通过对产品利润的控制来实现对经销商的管理,这样汽车厂商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但是,当市场行情不好时,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下,经销商和厂商关系可能会出现恶化。经销商为了完成厂家的下达的任务指标和赚取利润,就可能实行降价、甚至低于进价销售,这不仅打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还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汽车厂商分销渠道监控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汽车厂商对市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2)区域管理和价格管理混乱。我国汽车行业中,普遍存在着销售区域和价格混乱等现象,最典型代表就是汽车经销商跨区域销售,严重扰乱了厂商对市场的统一规划。据中国工业统计协会统计,从2007年到2010年,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汽车销售量占全国销售总量55%的以上,但是依据汽车厂商的估计,实际分配到这两个区域的汽车数量只占总销量40%的左右,有15%的汽车是从其他区域销售到往华北和华东区域的。如果汽车厂商对不同区域制定的价格差距过于明显,除了可能导致经销商跨区域销售外,还有可能导致消费者跨区域购买,可能会出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销量不如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从而影响汽车厂商整体目标的实现。 3渠道服务能力不足。汽车行业中普遍存在着重营销、轻服务的现象,渠道服务能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汽车相关备件供应不及时、供货率较差,对于一些高档车的进口零部件缺货情况严重,同时供应不及时;其次,对于一些技术难题和维修技术难题,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非常有限;最后,汽车厂商往往对产品广告费用投入很多,而对有关分销渠道的服务费用投入很少。 汽车行业分销渠道管理问题的成因 1汽车产业方面。由于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起步晚,汽车行业在刚性需求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但同时存在着工业厂点多、规模小、布局散、劳动生产率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汽车产业内部竞争尚不成熟,销售管理水平较低,渠道建设多简单借鉴国外市场模式,渠道管理粗糙。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下,经销商与制造厂商、以及经销商之间,就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引发的冲突,导致分销秩序的混乱。 2汽车市场方面。在我国汽车行业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由于人为的分割市场,阻碍汽车的销售,对汽车分销渠道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市场行为的不规范现象严重,监管存在空白区域,既影响了汽车市场的秩序,也使厂商对终端控制能力减弱。 3企业管理方面。部分汽车厂商存在经营理念落后,缺乏长远眼光的问题。对渠道营销人员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导向体系,对渠道人员的考核基本上是以销售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渠道综合质量的建设。同时,汽车行业往往缺乏高素质的渠道人员。主要表现在:渠道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厂商对渠道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渠道人员对客户关系的维护部重视等。而且,一些厂商渠道主管,对如何进行市场预测、如何推广新产品和开发新市场,如何发展和维护终身客户、大都是按经验办事,墨守成规。 优化汽车行业分销渠道管理的策略 1增强分销渠道的战略意识。汽车厂商要树立分销渠道战略意识,树立全局观念,构建企业的分销渠道模式。加强市场意识,切实以消费者的主体需求为主要诉求点,在渠道上做到不盲目的跟进。以顾客的购买准则、产品和利润与渠道的匹配性相符合为基点,结合各个地区市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营销和渠道政策。 2严格分销渠道中的区域管理。汽车厂商在划分销售区域范围时,一定要明确销售区域的界限。首先,在划分销售区域前一定要做市场调研,权衡各区域的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水平,其次,依据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各销售区域的市场潜力能够准确的把握,最后,根据前面的市场调研结果,对于销售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同时,厂商对于“窜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从而阻断跨区销售,维护各区域的经销商利益,实现厂商的长远规划。厂商在建设某个区域的分销渠道时,应选择最有效的渠道模式,避免渠道的重复建设,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和品牌之间的不必要的竞争。对于经销商之间的窜货,必须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应该经常对各区域的货源进行检查,构建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防止窜货现象的发生。 3提高分销渠道的科学管理。汽车厂商在制定其产品价格体系时,应该防止不同销售区域的的价格差异的幅度过大,防止经销商在不同市场上进行窜货;厂商通过业绩考核约束经销商,通过建立良好的预警制度,监控制度和惩罚制度使经销商自行维护渠道价格。同时,对于业绩优异的经销商要按照承诺实施返利,以及给予其他优惠;对违规者予以严厉的惩罚,如停止供货、取消返款、提高供货价格,甚至取消经销商资格。 4推进分销渠道的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在汽车销售模式中的比重必然会快速增长,例如,车型选择、资金来往、订单处理、维修服务、物流配送、配件供应等能够在互联网上实现或通过互联网提供信息支持。在国外,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分销渠道占有重要位置,稳步实施电子商务,加强渠道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汽车厂商分销渠道变革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分销渠道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反馈速度,从而当分销渠道存在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和得到有效解决。 5优化分销渠道的服务水平。渠道的服务水平是反映渠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服务也是经销商获利的重要来源,要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将汽车保险、零部件供应、维修和汽车救援等建立起全国连锁服务体系,提高渠道服务水平。 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渠道经营模式,要学习渠道管理机制、理念机制,以提高经销商、渠道人员的素质、促进以顾客为本的服务意识。厂商应该加强市场意识,真正考虑消费者需求,树立科学合理的营销理念;经销商应该加强和提高自身营销理论的研究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渠道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各品牌汽车产品的品牌历史、性能、用油标准和保养技巧等专业知识,同时最重要的是培养渠道人员的服务意识,为顾客提供优质化的服务。 渠道管理论文:电信营销渠道管理系统初探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很具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方向[1]。网络时代,不同于传统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逐渐渗透到电信业务中。在这种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才能使得电信自身吸引更多的客户,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不同程度上的需求[2],在留住电信老客户的同时来挖掘一些新的客户,努力的为这些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减少客户的流失,提高电信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都是各大电信主管部门当前所面临解决的重要问题[3]。 2系统分析 (1)系统需求分析。通过对某电信渠道管理业务的详细分析,从而为了满足先关的业务发展情况的需要,本文中的渠道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渠道操作管理子系统、渠道监控管理子系统、渠道分析管理子系统。(2)系统主要功能分析。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某电信运营商集团已经建设了综合营帐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大客户系统等都投入使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分析集团目前现有的一些业务和系统架构可知,从中可以发现实际上电信集团的基站、基本的通信网络、交换机等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源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电信集团内部的一个基础的资源平台。营帐系统是利用电信现有的网络基础资源最终为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不同形式的产品以及服务。计费系统为用户提供最基础的使用产品以及服务的费用的一种依据。客户服务系统主要是为了电信集团提供一个统一的形象窗口,提升电信集团的客户服务形象。在电信的相关产品进入到市场营销渠道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信息系统给予这种业务一定的支持与帮助。电信的营业系统仅仅只是电信格局下的一种非常被动的销售模式,主要是用户主动的上门进行电信的各种业务和产品的销售。因此基于以上的分析,如何更好的拓展电信的业务营销渠道的主动销售模式,从直销模式、经销模式、承销模式、合作营业厅模式等。营销渠道管理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该管理系统能够解决电信产品和渠道以及最终的用户之间的一种传输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电信的产品最终有效地销售给用户,并且提供相应的信息化的支持。(3)功能模块图。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4)系统架构。本系统的总体功能是建立在满足多级用户在网络上对相关电信运营商集团的信息进行访问和管理,为电信运营商集团业务渠道管理系统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管理软件,从而提高电信运营商集团业务渠道管理系统的利用率等,能很好的规范电信运营商集团业务渠道管理单位内部的管理机制,并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电信运营商集团业务渠道管理系统功能结构模型,主要有七个子系统构成:基础信息管理、日常管理、考核评估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消息管理和系统管理。 3系统实现 系统在是J2EE体系下基于JSP技术实现,下面以经销商管理为例对实现效果进行介绍。经销商管理实现效果如图2所示。 4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是结合相关部门的相关需求并实地调研,根据软件开发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依照需求分析的说明对系统进行了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和页面要求,其中系统主要包括七个子系统分别是:基础信息管理、日常管理、考核评估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消息管理和系统管理;最后,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开发了一套基于B/S的电信运营商集团业务渠道管理系统。实现了四个主要的功能模块。本课题介绍的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监督管理系统,采用三层架构体系,能够有效的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作者:陈祎闻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渠道管理论文:企业营销渠道管理 1渠道成员管理 1.1渠道成员激励 医药企业不仅选择分销商和经销商,还应该经常激励他们,以使他们能够尽其所能为本企业服务。比如,河南商都制药公司对渠道成员的激励方法主要有渠道成员宴会、邀请渠道成员及家属联谊、倾听渠道成员发泄不满、业务提成与佣金的及时管理、广告津贴、技术支持等。 1.2渠道成员考核 企业要定期对渠道成员进行绩效考核,特别是针对客户的反馈和体验。可采取客户满意度测评、渠道成员业绩评价等方法。对于考核不过关的渠道成员,要及时采取措施整改或者做出调整。 2渠道控制模式 营销渠道控制能力的大小、效果的优劣直接与渠道控制模式相关。由于影响渠道控制的因素很多,因此,渠道控制的模式就有很多种。 2.1连锁模式 近年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作为营销渠道中的分销商和经销商若能树立自己的品牌,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便会加强对渠道成员的控制。例如河南的杏林大药房采用统一的标识、采购配送、质量管理、财务核算、商品价格、服务规范,突出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强化了其专业服务。因此,制药企业只要在消费者市场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品牌优势,就可以对销售渠道中的经销商施加影响,这样渠道成员的经销商的销售成本会降低,会达到效率提高、利润增加的目的。 2.2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模式 生产企业为了更好的贴近终端市场,提高对终端市场的掌控能力,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在终端市场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的模式。例如一些合资的制药企业往往建立地区办事处。招聘专业的医药人员进行临床推广,招聘专业的营销人员进行市场推广。但是,这种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的模式往往在终端市场投入比较大,并增加了企业销售、人力等资本。因此,这种模式适用于技术含量高或产品线较宽的药品生产企业。这类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和方法,能有效降低费用和成本。 2.3独家模式 独家模式是指企业在全国或某一区域市场只选择一家经销商负责销售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制药企业可以利用经销商直接、快速进入目标市场,同时能够避免区域内部的市场价格竞争,保证商的利润,提高积极性。不过,这种模式对独家经销商的要求较高,不然不能保证企业利润。长期的独家经销商会缺乏竞争意识,而且还会向企业要更多的优惠折扣,对企业而言是不利的。 2.4通过终端控制营销渠道模式 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都是要面对消费者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产品的销量等信息是零售商最直接了解的。因此,企业对终端信息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增强其在与渠道成员谈判的筹码,更有利于企业控制渠道成员。制药企业可以采取针对终端市场的沟通交流方式,来有效地控制渠道成员。同时,制药企业应建立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包括主要零售商信息、最终购买者的情况、零售网点的分布情况、零售店员工情况、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并经常对这些资料整理、总结和梳理,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渠道经销商。 3电子商务渠道管理 近年来,人们更多的喜欢网上购物,电子商务以其快速、方便、安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以往传统的销售模式也开始改变,经销商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开展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对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也是无与伦比。在线购药的服务,即网上售药已经成为医药电子商务的重点领域之一。市场分析专家认为,网上药店市场实际上已经使传统医院和药店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和革命。目前,美国网上购药业务已经十分盛行。国内医药电子商务类型目前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药品经销,供消费者直接购买;另外一种则是单纯的网络招商。医药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应以招商为主。由于国内具有网上售药资格的企业比较少,医药企业应以多家制模式把产品按合理价格批发给网络药品经销服务商,进行网络销售。这种方式不仅让医药企业少花钱,多办事,还可以带来更多客户、提供更大的销售额和销售范围。选择适合医药企业的网络药品销售服务商应从以下考虑:(1)选择访问量较大的网络运营商。例如,可以在搜狐、雅虎、网易等网站广告。(2)选择汇集整个行业信息的行业网站。这类网站往往信息量大,可以提供给生产商和消费者较多的选择空间。(3)选择服务好的网络运营商。这类网站往往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方便了生产商和消费者。另外,制药企业最好能够建立自己公司的网站,并及时对网站进行维护管理和信息的更新。比如,可以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上及时准确的本企业最新的药品信息、价格,并在网站上设立网友意见箱,并及时处理顾客留言,这样制药企业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场发展的动态。 4营销渠道的创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成功离不开营销渠道的创新。企业营销渠道创新了,便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建立更加高效的销售渠道。企业营销渠道的创新主要是在渠道设计的创新和渠道管理的创新这两个方面。渠道设计的创新是指渠道长度、宽度、广度、系统的创新。渠道管理创新,主要是流程管理、成员管理、终端管理的创新。营销渠道创新的目标是服务和成本的平衡,如何找到服务最好、成本最低的营销渠道模式,应是企业最求的目标。 作者:张鑫 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渠道管理论文:电信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1电信营销渠道现状 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多半时间是在与客户面对面或通过电话交流,根据客户需求客户经理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签订合同下单由工程部进行实施。直销渠道承担着电信公司大部分的销售任务。但是,在多家运营商并存、竞争的环境下,拥有小总机的大客户成了抢夺的焦点。大客户市场成为长话、市话业务流失的重灾区,大客户保持工作日益严峻。由于其他电信运营商积极提供打折IP长途优惠方案,使得大客户对原有运营商的忠诚度大打折扣,尤其在长途方面。 中国电信现有语音和网站两类电子渠道。呼叫中心设立专家坐席,受理各项移动增值业务,坐席兼作VIP客户的个人电话经理。网上营业厅,开展移动业务宣传和办理功能,引导客户快速使用网站常用功能和业务,并且设立网络意见征集板块和客户交流论坛,对提出有效意见的客户进行奖励。与此同时,电信大力发展代办点,提高覆盖率;开展跨行业合作,重点加强与手机卖场的合作;制定适当的酬金体系,吸引社会资源,并吸收优秀营销渠道加盟。目前电信行业拥有一级和二级,充分利用商的各种社会资源和灵活性,为电信公司发展挖掘客户。 2存在问题 (1)直销渠道: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设立四个区局,又根据重点地区设立朝阳局和海淀北局。在各个区局里进一步划分,每个客户经理分别负责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客户。在区局里以组划分的标准是业务类型,如移动组、固话组。移动组的客户经理就只接待移动业务的客户,固网组就只负责固网客户的业务,但是同一个客户需求并不一定只是移动或固网一种业务类型。面对此类情况就会导致一个客户面对两个客户经理,使客户在办理业务时手续繁琐而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电信的服务质量导致客户流失。 (2)实体渠道:电信的实体渠道分为自有营业厅和合作营业厅,目前分布在北京城区和郊区,相对于其他运营商来讲数目比较少,而且布局偏重于覆盖核心区域(如商业中心、大学城等)。不少客户反映不能在自己生活周边找到营业厅而放弃使用电信业务。由于合作营业厅引进了外部资金,出于利益保护,电信对合作营业厅的职能进行了限制,导致客户虽然找到了营业厅而没能办理业务,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 (3)电子和网络渠道: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拥有10000统一的客服接入号码,但因为客服代表人员培训制度不健全而经常出现客户在拨打客服电话时出现所问非所答、等待时间过长或业务知识掌握不到无法回答的情况。网上营业厅许多业务不能办理,并且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职能比较单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解决对策 (1)升级改造营业厅,完善移动业务营销能力。现有坐席全部升级为综合业务坐席,在规模较大的营业厅单独设置设置VIP客户专区,扩大终端展示空间,提升营业厅终端销售能力。在规模较大的营业厅,在终端销售区增设1个~2个综合业务坐席,但主要办理开户业务;在规模较小的营业厅,不增设坐席,由原有PHS开户坐席或营业厅综合业务坐席办理移动开户业务。 (2)新建移动业务或综合业务体验区,进行新业务体验和推广,引导用户接受、使用电信移动或综合业务。提升营业厅的主动营销能力,增加主动营销人员。鼓励部分直销客户经理到营业厅去,与客户先期进行充分的沟通,发现客户的多种需求,然后引导到相应的坐席进行业务办理,从而相应营业厅走出去的服务口号。 (3)加强合作营业厅管理。对渠道政策、冲突和酬金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统一按照电信集团VI标识进行装修,门头和内装饰不符合规定的,对其进行改造;专人负责督导,熟悉并指导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并对所管理的营业网点进行不定期检查;电信公司对所有营业厅统一张贴和拆除宣传条幅。 (4)强化网上营业厅功能。进行移动业务宣传,改进网上营业厅业务,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开发智能帮助功能,引导客户快速使用网站常用功能和业务;设立意见征集板块和客户交流论坛,对提出有效意见的客户进行奖励。推出优惠政策鼓励电信客户到网上营业厅办理业务,以达到减轻实体营业厅办理业务排队的压力。 (5)提升人员综合素质。直销渠道的优化要求加强直销人员对移动业务的基础知识储备。直销渠道面对的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客户价值比较高的客户,所以面对这样的客户就要求渠道成员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因此拥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丰富的阅历的业务人员才能发展和维系好这部分可以带来稳定且较高收益的客户。 作者:梁巧桥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网络传媒发展对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未来各地区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应立足对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价值的突出,做好相关的管理规划布局,并针对当前阶段存在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便充分基于网络传媒的发展,从推动公共管理改革的视角制定科学的问题解决策略,强化网络传媒发展影响下公共管理实际监督、服务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网络传媒;公共管理;价值;作用 引言 现今,网络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建设的影响逐步加深。未来阶段,各地区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应以网络传媒发展为核心,做好对公共管理核心价值的突出,并从深化公共管理发展创新的角度,加强公共管理监督作用的发挥,使政府机构公共管理服务的推进,能更好满足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需求,提高新时期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服务的实际有效性。 一、新时期网络传媒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一)加强公共管理对行政管理的约束 公共管理是政府机构行政管理监督的重要一环。不同于传统意义行政管理检查,公共管理不具备执法权限及管理干预权限。公共管理的社会导向,也是围绕满足公共利益需求为核心。通过公共管理的推进,能保证行政机构及政府机构在履行职责方面,可以面向加强公共权益的管理维护及强化公共资源优化等进行业务规划。因此,公共管理实际上是在政府管理之外,对政府行为及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监督,避免政府机构产生越线行为。网络传媒的发展,进一步为公共管理的推进开辟新的路径,改变公众被动参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现状,并为其履行公共管理义务提供帮助。所以,网络传媒的发展打造早期阶段公共管理的政府垄断,提升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最大限度为保证公共利益及公共权益提供必要支持。 (二)构建多元化行政管理监督体系 传统模式的公共管理工作,主要面向政府机构部分业务内容进行负责。政府机构与公共管理机构之间存在一定政治关联性。使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难以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以至于部分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流于形式。网络传媒的发展则打破这一局限,使公共管理服务对象及参与对象,不再仅限于公共服务岗位,部分公众、网络群体及网民等,亦可履行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责。虽然,从管理权限的角度来说,公众、网络群体及网民不具备所谓管理权限,但却对政府机构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及部分行为进行监督,使政府机构能在现有公共管理服务基础上,更好从满足公共利益需求的角度制定决策。因此,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公共管理的受众范围及社会参与度得到充分提升,使各个地区能围绕公共管理机制改革,更好构建多元化行政管理监督体系。 二、网络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一)政治价值 满足政治诉求,是网络传媒发展在公共管理中实际价值的重要体现。公共管理并非针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而是基于对政府政策实施、政策落实及政府工作等进行管理,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避免政府机构在行政管理方面产生贪腐、懒政等相关问题。在网络传媒的发展普及之前,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需要从加强政治影响力的角度,通过部分政府公共管理岗位为公共利益的维护提供帮助。网络传媒的发展普及,则促使政府公共管理从业人员可以基于互联网发展,构建多位一体的管理发展体系,对于更好净化政治生态环境提供帮助。例如,公众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表达自身公共利益诉求。公共管理人员则可根据公众的基本诉求,面向政府机构提出相关建议,并联合监察机构、司法机构等做好相关建议的分析与实施,使公众的公共利益能得到满足。这其中,政府机构若存在相关贪污、懒政等行为,则无法针对满足公众的公共利益诉求实施相关政策。所以,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公共管理充分体现政治价值。 (二)经济价值 处理经济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调节与控制,加强对经济风险因素的管理,并从公共利益视角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更好推进政府服务工作及经济调控的稳步开展。网络传媒的发展,对于公共管理人员更好掌握市场经济动态及了解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具有一定的帮助,强化公共管理人员对经济风险的预警、感知能力,帮助公共管理人员更好提升对经济的控制及调节能力。另外,公众、网民及网络团体在市场经济监督方面的参与,也将为政府公共管理的经济调控提供一定数据支持,使政府公共管理的经济风险控制,可以从满足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政府政策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人员在经济风险控制方面的实效性,进一步避免事后补救问题的发生,充分简化公共管理对风险预警的流程,为未来阶段公共管理的经济风险控制提供切实保障。因此,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公共管理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提升。 (三)教育价值 近年来,公众在公共管理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完善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体系提供帮助。公共之所以能有效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主要原因在于公众通过网络途径的学习,实现对政府监督能力的强化,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政府监督的了解。这其中,公共管理实际上是在网络传媒中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使公众具备丰富的政府监督经验积累。反之,政府机构公共管理从业人员,同样可以基于工作经验的传授及公共管理工作新方式的学习,强化实际的公共管理能力,对于后续阶段各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参考,使部分地区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循环,提高部分地区公共管理工作水平。所以,网络传媒的发展简化公共管理服务流程,使公共管理可以基于对部分经验的借鉴与学习,增强公共管理服务实际有效性,突出其对基础教育价值的体现。 三、基于公共管理对网络传媒应用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内容匮乏 基于网络传媒推动公共管理建设,成为部分地区新时期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向。然而,从现实环境来看,部分地区虽然基于推动公共管理与时俱进开展,加强公共管理服务于时代发展的充分对接,但在公共管理的内容优化方面,网络传媒与政府机构的公共管理对接则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仅将部分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管理等,作为网络传媒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民生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则未能将其纳入网络传媒的管理体系,使网络传媒的发展,未能在公共管理方面发挥全面化优势。另外,部分地区盲目的面向网络传媒的发展,推动信息化的公共管理改革,也进一步导致公共管理内容匮乏问题的产生,使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流于形式,难以从提升公共管理效率及公共管理水平的角度,有效运用网络传媒发展的多方面优势,降低公共管理的实际有效性,为未来阶段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形成一定的阻碍。 (二)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模式单一 网络传媒的发展,打造传统模式政府公共管理的垄断,使政府机构公共管理与网络传媒的对接,能更好基于满足公共利益为公共提供服务。但新时期网络传媒视角下的公共管理发展,需要依托于对多种不同管理模式的运用,方能更好构建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使公共管理的推进更好发挥作用。然而,部分地区网络传媒的发展,却未能充分肩负公共管理的责任,政府机构基于网络传媒开通的公共管理渠道,也仅限于对部分较为基础的公共问题进行解决,未能从加强公共管理服务质量及公共管理实际有效性的角度,针对公共管理方式及模式进行创新,使部分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产生一定滞后性问题,进一步降低公共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使部分地区网络传媒的发展与公共管理之间内在关联性有所下降,不利于后续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 (三)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政治影响不足 公共管理虽然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核心基础。但从现有公共管理工作岗位来看,大部分公共管理内容均与政府机构存在政治关联性。受此影响,部分地区网络环境的发展构建,针对网络政治进行封杀,通过关闭网络IP地址、封禁网络媒体账号及将参与网络政治讨论纳入行政处罚条例等方式,对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进行阻止,使网络传媒及相关媒体与政府公共管理之间形成对立。部分地区甚至以政治敏感为由,拒绝基于网络体系的构建,将网络传媒与公共管理进行联系。最终,降低网络传媒在公共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公共管理也无法借助网络传媒提供相关服务。此外,部分地区政府机构要求网络社交平台严格查处涉及政治话题的讨论,使部分地区公共管理对网络传媒的发展形成排斥。在这一环境下,网络传媒发展对于公共管理实际价值的体现势必无法从加强管理监督的角度,对部分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缺陷进行弥补。 四、新时代网络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一)拓宽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服务范围 拓宽网络传媒服务范围,是指基于对公共管理服务内容的增加,使公共管理服务能实现全方面发展覆盖,解决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内容匮乏问题,丰富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服务功能,使网络传媒的发展能成为公共管理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地区政府机构应基于对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部分公共管理服务业务对网络传媒的对接,将部分公共管理服务工作面向网络传媒进行转移,使网络传媒可以基于新闻传播,更好为公共管理服务的推进提供支持。另外,部分地区应针对自身公共管理服务需求,制定多种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服务预案,提升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服务能力,促使其具备公共管理服务危机及风险应对能力,弥补传统模式公共管理服务的实效性不足,为未来阶段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服务的长效化开展夯实基础。 (二)创新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新形式及新方法 创新公共管理新形式及新方法,是解决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模式单一问题的关键,有利于实现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服务的多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开展。针对公共管理新形式及新方法的创新,应根据网络传媒发展及信息媒体发展特点,做好对部分公共管理服务政策及策略的调整,在面向线上服务改革方面,将部分公共管理服务项目进行移植,最大限度实现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服务的多元化对接,将涉及民生、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内容,作为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服务主要工作方向。并定期针对公众最关注的公共利益问题,做好深层次网络传媒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及信息整合,加强网络传媒对公众公共利益问题的关注度,使网络传媒能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引导作用,进一步帮助政府公共管理解决部分基础问题,使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可以充分契合公众保护公共利益的基本诉求,并不断为公众公共利益问题解决做好多方面普遍,从而,为后续阶段更好完善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三)深化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 深化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是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网络舆论引导的角度,对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服务能力进行提升。避免部分政府机构针对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发声渠道进行封堵。使网络传媒能真正发挥公共管理服务各项功能,提升各地区网络传媒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服务能力。这其中,网络传媒的发展应在有效做好舆论管控的情况下,加强与政府机构公共服务管理的沟通,并围绕良好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深化网络传媒与公共管理服务发展联动,帮助政府机构加强对网络传媒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视,使政府机构能改变与网络媒体的对立关系。以此,使网络传媒的发展可以成为各地区推动信息化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强化网络媒体视角下公共管理服务效率,提升将部分地区公共管理服务的实际有效性。 (四)加强网络传媒公共管理的法律保障 加强法律保障的意义在于,强化网络传媒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使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能从法律意义上得到权益保障,降低外部因素干扰对其构成的影响,确保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正当性。未来阶段,各地区应根据公共管理改革需求,针对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发展,做好对相关内容的立法,既要明确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的边界,同时,也要针对可能产生公共管理突发问题,加强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规划,保证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发展,能始终将维护公共利益作为基本方向。避免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发展形成结构性扭曲。另外,加强网络传媒公共管理的法律保障,可以提升公共管理工作发展适应能力,以免发展环境的变化对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的推进构成负面影响,为未来阶段更好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根基。 (五)建立多位一体的网络传媒公共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多位一体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是基于提高网络传媒的公共管理参与度,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使公众、企业、行政单位、网民及网络媒体等,均可利用网络传媒平台参与公共管理实践,并为后续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使网络传媒视角的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构建,能与社会各阶层、各个组织及团体等形成一定内在关联性。这一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在公共管理方面有效化解各方矛盾,同时,也可以针对部分公共管理难题的解决开辟新的公共管理服务路径,避免新时期公共管理服务工作的推进形成封闭管理环境,进一步围绕网络传媒的平台搭建,为后续阶段公共管理服务的高水平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多位一体网络传媒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及公共利益要素等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政府机构要在加强网络传媒公共管理监管的同时,为未来公共管理服务的稳步推进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结语综上所述,网络传媒的发展,在推动公共管理改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公共管理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及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加强网络传媒视角下公共管理监督作用的发挥,使网络媒体成为新时期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为未来阶段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李畦霞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建设 论文摘要: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各级成人教育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目前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当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想法。 在成人教育的教职工队伍建设中,管理干部队伍是教职工队伍的总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得好坏,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管理高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成人教育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管理干部队伍是我们成人教育各级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概述 成人教育的管理干部性质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干部性质有其相似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方面。首先,它的服务对象不同,它所服务和所管理的学生都是具有成人的特征,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别于全日制学生。其次,它所服务和管理的教师是以兼职教师为大多数,专职教师为少数,兼职教师有的来自企业、有的来自同一高校的不同学科、学院甚至有的来自不同的高校。这样有些在全日制高等教育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方法,在成人教育中就不一定有效。如在对兼职教师的服务上,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进行外,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干部还得不断地对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耐心的解释与服务,不单是面上的工作要做到、做细,而且还要把点上的工作也做到、做细。这就需要我们的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必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管理干部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群体与个体的结合。 在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中,要把培养一支管理高效、素质高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管理干部队伍作为主要目标。虽然管理干部的另一个服务对象是学生,绝大多数是专科学历的学生,但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经验)要超过全日制本专科生,这样就给我们成人教育的管理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将来成人教育的发展中,对管理干部也应制订一个管理干部培养规划,要有计划地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采取分批、分期、在职、半脱产、脱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水平的培训学习与提高,包括学历层次的培训、专业能力的培训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加强业务上的学习。在聘任上,对管理干部应采取岗位需要与个人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竞争上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不能任人唯亲,而应任人唯贤。在管理干部的管理和任用上,应采取成人教育内部交流和轮换的制度:即在内部,应在同岗位的管理干部之间进行定期交流和轮换。在分配制度上,对管理干部应采取基础岗位津贴与业绩津贴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按照不同的岗位及岗位职责的轻重拿不同的岗位津贴,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地拉大分配档次。这样,无论对成人教育将来的发展还是对管理干部的自身发展来讲,都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措施和途径。 二、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干部包括负责成人教育的招生录取、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成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的管理以及它们之间协调工作的专兼职管理人员。 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是成人教育每一个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要进行学历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管理干部的理论修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做到思想过硬、业务过强、学历层次较高。 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优化结构,重视教育,加强培养,重在提高,严格考核,改善待遇。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适当流动,有进有出,优化结构。 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专兼职结合的原则,选择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思考、独立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为成人教育师生服务的人员。要根据人事制度改革确定人员编制,结合学校成人教育的实际,按照管理队伍精干和有利成人教育工作的原则,既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又要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统筹考虑这支队伍必须的编制定额。学校和成人教育领导在考虑这支队伍编制时,要结合成人教育实际,既要立足于高等全日制教育,又要考虑成人教育具体情况,要和其他全日制高等教育区别对待,不应该和其他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一刀切,原则上应按标准学生人数的1??∶??80的师生比例来配备成人教育管理人员。 2.坚持标准、精心培养、不断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熟悉成人学生的特点,努力学习并掌握从事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成人教育的教育规律和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并且能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某一学科有一定的深度,即有较高的学历层次,还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文字表达能力。 成人教育的各级领导要根据管理干部个人的志向,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干部培养和教育。要像教师队伍建设一样,从实际出发,制定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采取在职、半脱产、脱产的方式安排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在职学习,包括业务能力的学习和专业技术知识即学历层次提高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特别要加强年轻管理干部的培养和学习。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保证各项计划的实施。这样,既能结合管理干部自身的实际,又有利于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调动起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成人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要以业务培训的学习为主要内容,在要求他们做好本职工作、本职事业的同时,也要鼓励和创造条件支持具有专科学历的人员在职学习本科、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要根据成人教育的发展,在每年的经费开支预算中要有一定的比例作为管理干部的培养费用。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使他们能够在各自原有的学科专业上不断发展。让他们不仅能从事管理工作,而且还能从事教学等其他工作。 (三)3.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严格考核 在对管理干部的聘任和任用上,要在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坚持院内公开招聘、双向选择、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采用职员制和管理聘任制,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强化岗位聘任和聘后考核,强化竞争机制,淡化“身份”意识。在职务聘任上能升能降,待遇上能上能下,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结合管理干部自身的实际,有专业发展方向兼职教学工作并符合条件的,允许和鼓励他们评定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在考核上,要根据管理人员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加强对德、能、勤、绩重点是对绩的考核。对重点岗位管理干部要建立起定期述职报告制度,考核结果的确定要以实际工作业绩为主,参考民主评议意见。在分配制度上,要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结合聘用情况,在考核的基础上采取基础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相结合的措施,优劳优酬,合理地拉开分配档次,调动起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真正地让管理干部把成人教育当成是一项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 要对成人教育管理干部的长远发展做出统一安排,凡在成人教育管理岗位上工作满二至三任的,根据工作需要、本人志向和条件,有的作为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作为后备干部的储备力量;有的可到教学岗位充实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特别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管理干部要给予重点培养,具备条件的,可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选送。 成人教育教学质量高低在教师,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与否和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否在管理人员。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各级领导和各高等院校各职能部门重视和支持培养的系统工程。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制度健全,狠抓落实,管理人员积极配合,一定能建设一支管理高效、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成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成人教育论文:试析数字化图书馆如何为高校成人教育服务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成人教育 服务 提高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现已分担起传统图书馆的教育服务任务,本文联系实际阐述了当今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如何为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凭借迅速快捷的可互操作性,将文献资源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交互、传播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开始为传统图书馆的分担起高校教育的服务任务,逐渐开始体现其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校成人教育的领域里,人们普遍对数字化图书馆为成人教育的服务作用重视不够,其潜在的教育职能并未体现出来,如何重视并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转变管理机制、拓宽拓展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及服务对象,进一步提高高校成人教育的质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1数字化图书馆是高校成人教育强有力的后盾 1.1成人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基本内容之一。 国家教委指出:“函授生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校集中学习期间,学校应统筹安排其使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国家教委又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在现阶段,人们科学技术知识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式下,成人教育再教育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很重要,而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为成人教育服务同样责无旁贷。 传统图书馆丰富的馆藏;针对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是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基础,同时也为成人教育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就我校而言,图书馆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71万余册;中外文杂志520余种;中外文报纸110余种;各种音像资料2000余种;数字资源有: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草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北大方正Apabi电子图书》、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另外我院与韩国培材大学达成协议,我校师生可以远程访问该校的电子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对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实行统一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配有服务器,磁盘陈列,与校园网互联实现全院跨时限馆藏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和利用。这些基本条件保证了数字化图书馆有能力直接为成人教育服务。 1.2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来看,其也非常需要数字化图书馆。 成教学生绝大多数为在职人员,有一定经济能力,首先能满足可互操作性的自身硬件条件。其次,学习目的较明确,能从本职工作出发,通过交互式平台汲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理论和实践素质修养。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要求成教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数字化图书馆强大的资源信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2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充分拓展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成教学生因工作、生活上的局限性,增加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工作难度,具体表现为成教学生在校时间短,不能随时按需进入图书馆,不能及时地借还阅览图书;从传统图书馆方面来说,又不能正常有秩序地开展服务工作,这些矛盾导致了成教学生的教育质量无法充分提高。数字化图书馆面对这些问题,则能轻易将传统图书馆的被动服务升格为主动服务: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而成教学生则能随时“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 2.1高校主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图书馆为成人教育服务的重大意义,把为成人教育提供资源当成图书馆的份内工作,图书馆经费要保证专项拨款,并根据成人教育的发展而适当增加经费。 2.2图书馆管理部门应在高校的支持和协助下建立起数字化图书馆的操作程序,开设交互式网络培训等讲座、咨询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员提高自学能力。针对成教学生年龄、知识结构层次不齐,针对部分学生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实现远程访问数字化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数字化图书馆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指导,学生在检索书目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可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与工作人员联系解决。 2.3数字化图书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成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弄懂弄通成人教育教学的规律,开展专题服务和定题服务。根据成人教育各专业的设置情况,准确及时地采购那些成教学生急需的、针对性强的图书,建立个性化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成教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以利成教学生在面授环节中提高学习效率。 3结语 全面提高高等成人教育的质量,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我们只要始终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本着从提高高等成人教育质量出发,积极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工作的改革,转变机制,适应形势的发展进程,充分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就一定能使成人教育在利用图书馆方面收到实效,图书馆也一定会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稳定成人教育的教学秩序,提高其教育质量提高,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高校成人教育中加强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规律及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正确认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新颖的手段和创新的形式为高校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思考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主动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当今社会共同理想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这都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其中成人大学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可能更大。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点加强高等院校成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高校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深化对理想信念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努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大学生的年龄较大,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知识需求的实用性,学习周期的速成性,职业基础的多样性,学习态度的紧迫性等特征。对成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其发展实际和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把阶段性和长期性统一起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建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多载体、多方式地开展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在新形势下,加强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学生党团建设工作是直接面向学生的一线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党校、团校和理论社团等有效阵地,扩大教育覆盖面,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成人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在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和成教学生的规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要体现不同层次和特点,要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影响,成教学生普遍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意识较差,但自控能力较强,学习目的明确,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因此要突出“以学习为主”的特点,开展一些与“学习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以此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逐步形成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远不是知识性的课堂传授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完成。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做到知行统一,教育他们把远大理想同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参与中构建合理的理想信念结构,这是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挖掘成人大学生更加能接触社会和融入社会这个资源和优势,让他们更加深入社会,从社会中吸取营养,在对多样化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的认识分析中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根本提高强承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要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重点加强成教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困难、矛盾或者个人抱负的波折,往往对理想信念产生困惑、失望甚至抛弃理想信念而随波逐流,这充分说明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起来。只有强化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才会完成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实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 四、注重互联网的作用,以信息化的手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成人大学生更是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要通过网络来接受知识,在网络社会化条件下,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地位,通过科学的方法手段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通过创新研究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要认真研究高新技术条件下成人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其网络社会化向健康方向发展。要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这个新兴载体,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舆论导向,让科学的理论教育成为主旋律,积极引导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自主、自律、自辨能力。同时还要采用法律和政策等手段,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控,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建设高质量的理想信念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形式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整体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是以理论或知识的形式凝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成人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特殊功能。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结晶,可以给人以文化的熏陶、理论的启迪、心灵的净化、思想的飞跃,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让成人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可以让他们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拓展他们的眼界,培育他们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理想信念的水平。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一定的人文意识又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因此,人文素质对一个人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坚定一个人理想信念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将会影响他们良好道德的养成和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进而不能健康全面的成长,特别是不利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强调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他们进行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让他们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和理想信念水平。 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与时俱进,拓宽思路,努力在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紧密结合成人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真正使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融合,把个人奋斗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相融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成人教育论文:论成人教育的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摘 要 成人教育的创新对我国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阐述了成人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现阶段的弊端以及如何实现成人教育创新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终身教育 成人教育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成人教育 1.1 成人教育能够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定位。我国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层级结构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多样化的进修培训与成人教育等。国家考试制度、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比较完整,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较高层级的教育欠发达,后续教育体系比较薄弱,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主要是以成人教育形式来进行。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各级各类成人院校、培训机构、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农村扫盲及技术培训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年龄划分的一种教育类型,实质上它涵盖了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人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从来就占有一席之地。按大系统分类,可分为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从管理体制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由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成。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成人教育是学校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总称。因此,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一定需要完整的成人教育。 1.2 成人教育可以实现人们享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是一个定量目标。这个目标既把握了我国当前的国情,也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成人文盲率为6.7%。截止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仍有8 507万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不及5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14%,这一组数字清楚地表明扫盲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8 507万人的后续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大部分需要以成人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在未来的20年中,按教育规划,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由85%提高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50%,则文盲、半文盲比例可下降到3%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这是一个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个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翻两番同步,也是将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必然过程。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需要有较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人教育资源不但必须保持,而且应该发展。 1.3 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并已逐步成为主导教育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前者最能彰显后者的特征和原则,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最先接受和传播的类型与通道。成人是接受终身教育的主体,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活动空间最广,获得的知识比重达90%~95%。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只靠传统的、正规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和阶段性的,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只能通过多样性的成人教育来完成。教育将从一种强制的、功利性的灌输,转变成贯穿人们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成为自下而上的状态和准则。必须着手将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变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状态。接受成人教育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 1.4 成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人的发展与时展共进这一客观规律所制定。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从人的知识到能力,从品质到心理的全面健康,就是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多种要素结合起来,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具备高学历、高技术、拥有实用和赢利知识的人,还应该是目标高远的人,是追求和谐发展、珍爱生命、意志坚定的人,是有理想、信仰追求、崇高文明的人。人类要追求生命质量与自我完善,还要通过以成人教育为表征的继续教育来承担起这一义务,因为成人可以通过回归教育认识世俗价值观的缺陷,医治思想深层的精神症结。由于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远距离、“虚拟化”、有针对性的短训、有选择性的“教育超市”,使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可能。只有用“大教育”的观念,整合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才能从更大的社会范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 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的现状 (1)我国人口众多,物质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离现代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劳动力市场整体水平落后,就业难题多,职位岗位相对缺乏,这就要求人才市场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界定一个最低的进入门槛,通常是用文凭加以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文凭的获得有一定限制,人们便寄希望于成人教育文凭,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工具理性”取向损害了成人教育的初衷,也必然降低其整体水平。 (2)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要想让他们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就要进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3)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工作种类、工作机会随之相对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单凭以前的技术很难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即便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由于外语、国际法或国际贸易上的知识缺乏,也大大降低了竞争力。 3 成人教育的创新 3.1 树立新的教育与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与学习的观念是,一次性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人一生正规学习的需要。这显然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无围墙的,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学习应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正规学习、系统学习,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接受教育不仅是择业的需要,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的需要。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 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促进,除了舆论宣传与倡导外,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证。我国教育法规和条例在逐步完善,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令法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这些法规的出台,都发源于成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各种组织的内部制定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成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教育资源对成人学习培训机构的投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让所有的毕业生或者成人学习者,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在其生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别的任何学校接受再教育,建立带薪学习制度。 3.3 划分成人教育的结构层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不同,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发展成人教育也应该按照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多种形式办学,扩大自由度,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现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种学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较高水平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开放性大学里举办讲座、培训班的形式传授知识;二是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长、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形式范围小,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社区内部培训,即针对本社区特定人员的培训,比如说,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社区可以利用单位优势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这也属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畴之内。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笔者认为第二种情况是最适合、最可行的,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比其他两个途径更能发挥作用。 3.4 构建成人教育网络 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办成学习型组织,共同参与成人教育。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适宜的学习机会与环境。拆除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藩篱。组建成人教育联合体,共享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增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老龄人口增多,家庭生活时间增多,社区活动的对象和时空成倍放大,但是,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社区成人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停留在扫盲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经费,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没有农村的成人教育,就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地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估体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 网络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估 论文摘要:在强调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模式的成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实施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估模式至关重要。在网络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体系,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自主性监控成为可能,同时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1. 引言 网络化英语学习的特点之一是自主学习, 它越来越对传统的评价、测试体系提出质疑和挑战。因为评价与测试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对学习有影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对网络化课堂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刺激,在信度和效度上也存在不足。形成性评估概念的引入将给教学和评估的有机结合提供一种机遇,也是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中引入形成性评估的依据 2.1 形成性评估适用于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根据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关网络学习和形成性评估的研究,网络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习形式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情景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学习,监控学习过程,为学习提供帮助,了解学生、实行个别指导。而形成性评估同样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我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习形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主张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信息反馈的提供者;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 2.2 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评价须强调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领域,提出加强弱项领域的建议以及可评估的预期目标;认为对个体的评估应在更接近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的条件下进行,即尽可能地在日常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进行,应在个体参与的学习情景中“轻松”地进行,使评估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强制“外加”的内容;教育评价应以“个人为中心”的方式进行,评估方案应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2.2.2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重视研究人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特别强调人的潜能的发挥和培养人的个性。主张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其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学习更加主动、有效和持久。 3. 形成性评估模式设计 形成性评估模式设计的理念是运用形成性评估来检测、反思、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它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评估模式主要包含三大模块: 3.1 学生档案记录袋:学生档案记录是指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作品集,其主要作用是详细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便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个人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完成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过程;个人发展目标是在新学期初,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确立自己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须达到的预期目标,并建立个人的发展评估表;信息反馈包括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学习记录,学生本人、小组以及教师的不同时期的评估意见等;作品展示集是学生所做的主题报告、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的记录。 3.2 教师观察记录:主要来源于学生在班级网页上的留言,学生与教师的面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情景会话和小组讨论。学生与教师的访(面)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每周花一定的时间与各小组学生,学生个人访(面)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记录单元学习评估结果,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3.3 学习效果评价:自我评估和同辈评估根据个人发展评估表进行。个人发展评估表主要按照《要求》中的学生英语能力《自评表》和《互评表》设计,学生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自己和同学进行评估。每个方面细分为若干个小项,以能做某事、会做某事进行描述并量化。如一般要求中的听力要求学生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稍慢(每分钟130词左右)的对话、短文、报告等音像材料,并能理解其要点。评估遵循准则参照原则。即评估某一学生的学习行为时,参照标准是达到某一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注重与该学生以前的学习表现进行对比,而不是与其他同学比较。 4. 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引入形成性评估的作用 4.1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上简要列举的评估策略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估改变了以往手段单一(学期考试)、侵入性(打断教学过程)、终结性(学生只有一次机会)的评估方式,以其生动活泼、注重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手段内容多样的特点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外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用大量的精力深入研究大纲、教材、教法和学生,在充分了解教学目的、过程、对象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实用的评估策略。其次,教师要不断地研究评估策略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真正地做到评估服务教学。 4.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评估本身也是学习活动,因此,评估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交际的过程。学生在评估中思考、推理、总结学过的知识。通过评估,教师了解了学生,学生认识了自己。同时,学生加强了对学习任务的理解,也在评估中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另外,外语学习的特点加强了形成性评估的效力。因为形式多样的形成性评估策略给学习者提供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机会,课堂上充满了多向的互动,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互动,而丰富的互动正是习得交际能力的有利氛围。再者,由于评估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必然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随时注意他们学习中的进步,对他们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学习更努力、更有主动性。 5. 结语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推广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体系的设计和应用在促进网络教学实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并能有效弥补成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中的不足,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促进网络英语教学的推广。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新经济时代成人教育目标创新 一、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原则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是成人教育创新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对成人教育其他创新活动起着制约作用。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1世纪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并结合成人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对成人教育的现行目标进行反思调整,并加以革新,使之更能反映新经济的要求和成人学生发展的要求。 1.时代性原则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确定,必须根据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国际背景来看,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主要表现为五大趋势: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全球信息网络化趋势;新经济逐渐形成和成熟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以及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各国高新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全球激烈化趋势。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经济和技术正面临实施“一个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两个战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转变”——“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开放程度由地区的封闭性经济向全球的开放性经济转变”。以上国内外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时空特征,从根本上规定了新经济社会成人教育首要目标——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是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确定的重要原则之一。 2.针对性原则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确定,还必须反映成人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发展的要求。研究表明,个人之间在身心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上有差异,例如,能力、创造力的表现类型不同,兴趣、爱好、专长不同,气质、个性的特点不同,等等。由于这些差异,使个人在反映社会要求和实现自身发展上表现出多样性。因而,个人在成人教育目标上也反映出多样性。所以,成人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重视结合成人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如果忽视和轻视了这一点,成人教育目标就容易脱离学员实际.最终落空。 结合学员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承认和尊重个别差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目标定位和实现要求上打破整齐划一、模式一律的格局.鼓励多样性,支持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一条,就是不搞“一刀切”,不搞“模式化”,鼓励和支持学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选择和确定成人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要求。 总之,在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研究和结合好学员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一项重要原则。 3.创新性原则 关于成人教育目标,长期以来,成人教育一直沿用普通教育“传承式”、“封闭型”、“应试型”的教育培养模式,学员知识过剩、创新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差。动手能力弱,难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对此,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建立起符合成人特点和岗位需要、灵活多样、开放的培养模式。 在教育目标上,要从成人特点出发,由知识型教育逐步向技能型、综合型、创新型教育转变。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十分重视“三基”,即基本理论深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但是,一个在我们看来“三基”十分薄弱的美国,其国民的创造能力却异常旺盛:1901~2001年诺贝尔设奖100年中,美国人将43%的奖项收入自己囊中,而我们向来以基础扎实而自豪、而闻名,但迄今却与该奖项无缘。虽然这个奖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由此可以引发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尤其是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有区别的,它应该更追求什么?还仅仅是“三基”吗?非也,我们应该把对学员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 二、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作用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将对成人教育的其他方面的创新产生各种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显示了成人教育目标创新在整个成人教育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地说,成人教育目标创新主要有如下作用: 1.导向作用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对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具有导向作用。例如,目标创新对成人教育体制、结构创新的导向作用在于:它引导体制创新向更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使体制更具有活力、竞争力;它引导着成人教育体系结构的创新,向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发展。再如,目标创新对成人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作用在于:使这些创新向着树立现代终身教育观念,推行和采用实用型教学法、释疑型教学法、讨论型教学法、目标型教学法、活动型教学法的方向发展。其他方面,如课程创新、教育形式与方法创新等,也都会受目标创新的引导,向着轻负、优质、创新的方向发展。所以,抓好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犹如抓住了“牛缰绳”,使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有了明确的导向。 2.动力作用 成人教育目标是成人教育行为要达到的标准,是成人教育活动的希望与理想所在。成人教育目标创新为成人教育确定了更为合乎时代要求和学员发展需要的目标,反映了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因而对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动力作用,即它吸引和激励着其他方面的创新围绕目标创新广泛深入地展开,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动力作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创新使确定的新的更有吸引力的目标更合乎人的发展需要,因而易于转化为学员学习的动机,而动机是动力的源泉。二是目标创新活动本身的示范,目标创新的成功为其他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因而产生一种吸引、促动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其他方面创新的动力。 3.约束作用 成人教育目标创新对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具有约束作用,因为成人教育目标对成人教育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它要求成人教育行为要以目标为方向、为标准,要围绕目标展开,而不能偏离目标。成人教育目标创新所确定的具体目标和所反映的思想,为其他方面的创新实施提出了要求,提供了衡量的标准。例如,目标创新确定了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重点就要求教学创新做到爱护和培养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扶持学员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员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如果不是这样,仍然坚持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目标创新所确定的重点任务就难以实现。再如,成人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也要受到目标创新的约束。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就要求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方法科学并具有艺术性,尤其是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推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如果不是这样,就难以培养创新人才。总之,成人教育目标创新对成人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具有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能够确保其他方面的创新与目标创新保持一致,以便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规格 1.适应新经济的道德要求,培养新型的社会公民 以高新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新经济对生产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公民,都提出了新的包括道德方面的素质要求。高新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社会伦理问题、道德问题都将是工业经济时代或当今社会所未曾有过的。新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就为人类提出了新的伦理或道德规范,只有在物质文明与相应的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同时,未来的社会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针对新经济时代由于高新科技及其产生的发展所带来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成人教育就应当及早研究相应的对策。在培养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应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的教育。使成人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新科技发展和新经济时代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和抵御各种不良道德行为的侵蚀,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公民。 2.适应新经济社会创新性的要求,培养成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才能 对成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才能的培养是我国传统成人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弱项,而这一点正是新经济时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尽管在以往的成人教育目标中有所提及,但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把这一条放在培养目标的重要位置而予以高度重视。 所谓创新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实际上是指成人学生的整个创新素质,其中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意、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创新技法。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能产生符合某种目标、新颖而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体,成人教育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品格。使之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新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所谓创业才能,创业是人生必经之路,从人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来看,每个人都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不同环境里从事着创业活动,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一生,同时恰恰是每个人的创业活动,创造性、决定性和历史性地成就了人类的所有文明,并演绎着人类的历史。走创业之路、成创业之才,正是新经济时代成人学生的精神风貌。 3.适应新经济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培养成人学生的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新经济的开放性及全球化的特点也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新经济时代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将与整个世界的潮流息息相关。任何国家都摆脱不了他国带来的影响,也不能脱离国际社会的影响而存在。不了解别国情况,不掌握世界动向,就难以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经济的这一特点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外向型的,也就是具有开放意识、世界眼光与国际同行打交道的能力,这些是我以往的成人教育目标所忽视的,也正是今后必须改革和创新的。 4.适应新经济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的要求,培养成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获取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成人教育目标强调成人学生对已有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成人学生自主学习或获取知识的能力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当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更新率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新经济的萌发,使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难以适应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获取新的信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在使成人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成人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必须成为成人教育目标创新的重要内容。 5.适应新经济对知识综合化的要求,培养成人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 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的专门化对人才知识专门化的要求不同,新经济时代由于生产的综合化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必须是综合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专才与通才的区别。工业经济特别是中期以前的工业经济需要的是专才,工业经济后期开始提出通才的要求,而新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是通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基础。新经济对通才的需要还决定了知识更新率的加快和社会职业变换的频繁。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人教育目标中关于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必须转变,要由原来过于重视专门化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强调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以此增强成人学生对瞬息万变社会的适应能力。总之,适应新经济要求,在成人教育目标中的人才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要把成人学生培养成为基础较宽、适应能力较强的通才;从整体培养目标上来说,就是要培养创新型、综合型、应用型等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这是现代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人才的需要,更是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成人教育论文:试论化工专业成人教育教学方法实践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化工 教学方法 成人教育 探讨 论文摘 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化工技术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领域,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专业课程的特点是论文性强、概念抽象、原理复杂,对成人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成人的特点,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成人化工专业的教学质量。 成人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终身化”、“大众化”和“综合化”。成人学生大部分是已工作的在职人员,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化工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成人学生毕业较早、年龄偏大,因此,这决定了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本科教学有着许多不同。作为化工专业从业人员,面对科技,文化,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添砖加瓦。我国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员人数越来越多,在提高广大在职化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化工成人教育也存在着“普教化”倾向,缺乏成人特点,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化工成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为此,笔者结合成人教育特点和教学实践,就化工专业成人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适应化工成人教育发展的需求。 1 掌握成人学生特点,因人施教 成人学生的来源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生,学生来源主要是已经参加工作的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独立人格的在职人员,他们毕业较早,受外界干扰多,精力不易集中,但对知识的追求欲很强,重视接受教育对自身价值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充电,是对知识更新与补充,也是对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又由于每个成人以前所受教育不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成人的特点,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成人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多数来自生产第一线,如来自化工厂化验室的学员,他们对常规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比较熟悉,但对近代分析仪器手段比较陌生,且充满兴趣,所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尽可能讲述每一种仪器分析方法最新进展,以满足成人学生对知识的求新心理。例如,在讲述光谱分析部分时候,侧重介绍荧光、红外光谱,波谱学等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手段,加以动漫和化工软件演示,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满足他们求实创新的需求。 成人学生的年龄一般较大,记忆力远不如全日制学生,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性和逻辑性的记忆较强。针对这一特点,加强理解性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授课内容中注重用通俗的语言结合成人的实践经验来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化工生产中温度、压力是如何确定的?需用到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平衡的知识,直接讲述化学平衡学生难以理解记忆,我们结合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情况,如合成氨的生产,为什么条件是高温、高压?把实际和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讲解,提出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温度低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对产率有何影响?当温度高了又有何影响?学生把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结合马上就理解了温度、压力等操作条件是如何影响生产的,进而知道了温度、压力等是如何确定的。又如在无机化学中讲到原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时,我们可以把这几个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差异,同时以动漫演示这几种理论的变化过程,相信成人学生对这种复杂、抽象的概念理解也不会太难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成教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且对这门学科缺乏正确认识,有些学生甚至觉得学习理论在实际中没有多大的用处,因此缺乏学习积极性。要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就应针对成人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学习方法,比较适合成人学生独立思维、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特征。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生动活泼、有兴致地学习。有人提出了启智的七把钥匙:第一,质疑;第二,引趣;第三,勤学;第四,改难;第五,动情;第六,求变;第七,务本。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罐式的教学,只能使学生觉得乏味,最后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不但使学生想学、愿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硫酸这门课时,可以提出“生产硫酸的原料有哪些?”“原料不同对后面的工序有何影响”、“由于原料的不同生产硫酸的工艺有何不同?”“为什么硫酸的净化工序差别较大?”等一系列问题,要求他们认真思考后再回答,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变得非常积极而主动,讲授的有关知识也就很快掌握了。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自觉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2.2 对比式 化工专业有些课程的内容比较相似,要想区别并理解记忆这些内容,对比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讲授方法。例如,有机化学中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单分子亲核取代和双分子消除反应、单分子消除反应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而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把这四个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列表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抓住几个关键词取代、消除,单分子、双分子进行讲解,再从反应机理进一步对比,这样就使学生对这几个概念有一彻底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如物理化学中有一些公式十分相似,如范特霍夫公式、克—克方程和阿累尼乌斯方程外在形式的相似隐含着它们之间一定有内在联系,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上述关系式的来踪即可发现它们相似的内在原因。这些公式相似的内因是由于它们都反映着某种平衡关系及体系从一个平衡态变到另一个平衡态的条件。推广开来,对任何一个可用平衡表示的热力学体系,用有关平衡理论去讨论总可以得到某个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为该类形式相似的公式。这种相似性为我们掌握热力学量间的关系及热力学方法处理问题的特点,进行一些物理量的计算或一些公式的理论推导提供一定的方便。通过对几个相似公式的分析,我们把不同章节的公式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和各知识点的结合,使学生易于理解及记忆。有利于成人学生对相关内容记忆得更深刻。 2.3 比喻式 化工专业课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理论和概念,如果只用专业语言去讲,成人学生由于专业基础普遍较差,很难听懂,此时就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一些理论问题形象化去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讲授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时,可以将其比喻成火柴,火柴的大头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极性基部分,火柴杆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非极性基部分,这样形象化的比喻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接受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并能牢牢地记住。又如在物理化学中讲授熵的物理意义时,我们可以把熵比喻成一个小孩,孩子天生好动,这是一个自愿过程,熵是增大的,无序度也是增大的;而想让孩子不动,则必须束缚他,这是一个非自愿的过程,熵是减小的,有序度是增大的。这样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很容易理解。 2.4 总结式 一堂课讲完以后,都必须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这堂课进行总结、归纳。成人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可以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可以牢牢抓住本节本章的重点、难点,加快了对知识的掌握,除此总结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教学环节 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有机化学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于结构抽象、复杂,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如无机化工工艺学教材中有许多的工艺流程图和众多的配方,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既难板书,又费时间,一堂课下来讲不了多少内容,难以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上述情况采用现代的、高技术的、大容量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相结合,形成“动静结合、声形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微观世界变得直观、明了,非常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使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一目了然;可以使各流程中物料的流向、产物的分离、设备的结构形象生动。 4 根据教学实际强化理论基础 成人学生多数离校已久,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对抽象的、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困难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全面了解课本,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过程中对较易掌握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碰到理论性强的难点和重点时,例如,无机化学中的能斯特方程、法拉第定律等的数学表示式含义及其各种符号的意义和公式应用的条件和范围,有机化学中的各反应的反应机理、特点,提出来讲深讲透,可以重复多次的讲解,重点一定要突出,难点一定要强调,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大脑中扎根,而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理解和掌握。 5 结语 随着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成人化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讨适合成人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教育方式和方法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完成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化工人才做出贡献。 成人教育论文:雅典和谐教育理想对发展和谐成人教育的启示 作者:邹香娥 姜德照 常勤德 [论文关键词]稚典 和谐教育理想 和谐成人教育 启示 〔论文摘要]在西方教育史上,稚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这是一种具有早期“和谐精神”的教育理想,是一种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推典和谐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 雅典作为古希腊奴隶城邦制度发展的典型,它的教育也以注重儿童多方面的和谐发展而流芳千古。在西方教育史上,雅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和谐发展”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ci。即tiat}}i8,表示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也就是追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后,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当前发展和谐成人教育,在成人教育领域实现雅典和谐教育理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雅典教育理想:追求人的和谐发展 雅典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儿童培养成为集道德、智慧、健康、美感诸品质于一身的公民。雅典人所向往的教育是既能发展儿童的身体又能发展其心灵的和谐教育。身心的和谐发展是雅典人理解的教育的最主要内容。他们认为他们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品是人,这种人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一致,是体力与脑力的和谐。这就是雅典人为我们展现的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公民形象。可见,雅典人第一个理解并表达了这样一种理想—教育应使整个人得到发展,使人的整体完美。不仅要注重发展人的智力、体力,而且要注重感情、判断和创造力的教育。他们尊重钦佩聪明与智力素质,但是认为这些素质若不与其它性格素质保持平衡,则是危险的和不理想的。心灵和身体和谐的发展是每个雅典公民的追求。教育的理想是培养新人使他的力量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这种对人格的尊重,并使它充分地发展是古代雅典人留给西方世界的伟大遗产。雅典教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满的、具有多彩个性和生气勃勃的人的形象。这种教育的理想是极现实的存在于雅典生活之中的。雅典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努力去实现这个理想,并把它体现在自身的存在中。正是由于雅典公民具有全面优秀的素质,才使雅典成为古希腊灿烂文明的中心,才使雅典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富有诗意。而雅典教育培养完整的、身心和谐发展人的理想是通过对青少年实施体育、智育、美育、德育等多方面和谐教育来实现的。雅典人对德、智、体、美诸育的教育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这促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每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和谐发展中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1.大力发展体育。雅典人认为青少年必须是身体健美的。不仅强调身体健康s而且要姿态优美、举止文雅。健康的身体以及文雅而得体的行为举止是一个有教养的雅典人的标志。雅典儿童从二、三岁起就要到体操学校去接受体育训练。十分突出的是,雅典的体育训练包含着多方面的价值。雅典人不仅看到体育训练的军事价值,而且对其增进健康的价值、美学的价值以及道德方面的价值更为注意。他们希望通过体育训练,在技能技巧方面,要求达到步履轻快、敏捷、姿势柔软美观。在精神意志力方面,要求经常保持坚韧刚毅、勇敢进取、并善于抑制脾气、把握情绪。因此,雅典人的体育并不是单纯的体格训练。 2.重视发展智力。在雅典,诗人、诗歌朗诵者、尤其是智者是最重要的传播知识的人。属于智育范畴的教育内容有诗歌、阅读、写字、算术、法律、几何、天文、声学、哲李等。其中文法、修辞学和哲学这三门学科是智育的重点内容。雅典教育不仅使其公民具有阅读、书写的能力、掌握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十分注意对人的理性的培养。理性似乎就流在他们的血液中,使他们集艺术家和思想家于一身。他们的精神是理智、激情和至美的精神的综合。雅典的智育造就了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它被称为现在西方文化的三大精神源头之一。 3.突出发展德育。德育在雅典“和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的内容广泛地体现在阅读、体育、音乐等课程中。学生认字以后就开始读荷马的作品。教师竭力用《荷马史诗》中的人物作榜样来教诲自己的学生:一个好公民怎样做人。他们还经常就许多道德问题进行辩论。讨论得最多的题目是:应该怎样做一个完美和善良的人,他应该怎样生活,应该知道些什么才能有利于国家并使自己幸福等。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要参加各种公民集会、观剧、参加节日庆典等,学习公共的生活准则、受到道德教育。此外.雅典人还认为:学习音乐也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人的和谐发展,必须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发展。雅典教育通过德育使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守法、忠诚、孝敬父母、为人善良等美德。 4.强调发展美育。美育在雅典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雅典儿童从小就受到音乐、舞蹈、诗歌、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在美育的内容中,音乐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深刻理解音乐可以改造人的心灵,使它达到净化。通过音乐培养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道德,用音乐来陶冶人们的精神。音乐与诗歌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的结合不仅可以给人以知识、思想而且能深深地打进人的心灵之中。它激起人们的高尚情感和理想。雅典人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和谐与节奏。因而用音乐的韵律来滋润儿童的心田。美育造就了雅典人爱美的天性,故而他们在文学、戏剧、音乐、雕刻、建筑、舞蹈等方面的成就达到惊人的高度。雅典正是通过上述德、智、体、美各育和谐一致的实施来培养公民完整的人格。 因此,雅典和谐教育培养了雅典人的革新精神、热爱自由、热爱城邦、勇敢冒险、爱美、爱智、爱和谐等品质。雅典和谐教育的理想就是通过人文教育进行一场人的革命,使青少年的身心、思想和行动、理性和情感都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社会同和谐教育一样,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位成员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依。和谐社会包含了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等方面,其中核心的是人,是人这个社会主体及其社会属性决定着社会是否和谐。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和谐教育必须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中介,才能有效地为和谐社会服务。口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人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只有和谐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雅典和谐教育理想关于“和谐发展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就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了自由、充分与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本质特征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或者说是智力和体力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充分、和谐发展;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是人的才能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人的个体、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i3]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发展的,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 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中心,由此中心向外扩展递增。r}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个别人的身心发展,而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整体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的目标与雅典和谐教育理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要通过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对发展和谐成人教育的启示 如果说雅典的和谐教育理想实际是一种和谐社会的教育理想或和谐教育理想,是以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作为主要目标。那么我们要发展的和谐成人教育,就是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构建成人教育的和谐教育理想和人才培养方向,也就是说,应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 1.加强成人学生的德育内化教育。要将德育的目标要内化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在德育方面,雅典人的一大特色是把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内化为每个公民坚定的个人品格修养的内容。而我国近年来,出现道德水平降低倾向,其突出的表现是“个人品格”的观念淡薄。如果我们的德育能把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那么我们的德育效果将会有大的改观。此外,雅典教育提出了明确的适合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它成为每个人行为的准绳,而我国正处在一个新旧价值观念交叉和混乱的时期,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生活所要求的道德准则与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旧的民族传统美德由于过去的破坏而丧失。目前相当一批成人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这个群体经常存在把在课堂上接受的真、善、美的价值观与生活中接触的假、恶、丑的价值观进行对比,觉得无所适从。这种巨大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迷惘。因此,成人教育的德育内化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形势和岗位特点,与岗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力求“人耳”、“人脑”和“人心”,增强个人的人格意识,只有这样,德育的目标才能深入人心,化为每个学生内在完善人格的需要。 2.要突出培养成人学生的求知欲望。雅典教育在智育方面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让他们具备了一种强烈的、纯粹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正因雅典人普遍具备这种素质才对世界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智育在新时期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兴趣。当前在成人教育学生中,不少人是混文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要么不清楚学习是为了什么目的,要么就是用纯功利、实用的眼光来看待学习。也有不少学员是带着自己的事业追求目标来参加成人学习的。不管这些成人学生带着何种目的来参加学习,我们承担成人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应当讲究教学方法,善于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成为培养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3.重视美育净化心灵的作用。从美育角度,我们可以从雅典学到许多东西。雅典和谐教育的重点是美育。雅典美育的重要特征是重视美育对于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感、陶冶人的精神的作用。他们不是单纯地进行艺术技能的训练。美育的途径也十分广泛。优美的自然环境、诗歌、音乐、雕塑、绘画等都能成为美育的内容。而我国美育一直相对落后,主要是美育的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重技能训练、轻性情陶冶。而且,美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长期以来我们实际上取消了美育。学校有些艺术教育课程,但它不能等同于美育。美育是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或其它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欣赏和审美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改变气质、提高素养、振奋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的目的。我们的审美教育应从雅典教育那里得到深刻的启示,成人教育的审美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会成人学生某种东西,而是要不断丰富他们的个性和审美能力。 4.要重新认识体育的价值。雅典人不仅强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姿态优美、举止文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成人教育也应借鉴雅典的体育思想,应重新认识体育的价值。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尽量增加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如适当增加健美操教学和礼仪教学等,引进成人教育课堂,把训练学生的形体和举止行为作为不可忽视的任务来抓。 成人教育论文:试论社会需求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成人教育发展的立足点。现有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不契合当今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成人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形式转变为订单式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的菜单式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社会需求;教学模式;创新 成人教育作为全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社会整体知识水平、顺应时展要求进行知识更新的重要职责。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不断涌现,对成人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社会需求成为推动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成^教育发展的立足点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论坛宣言》指出:“成人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公民的一种权利。”这种建立在终身教育框架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2l世纪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成人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它鲜明的成人性、职业性。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在职人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职业需要。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技能和知识更新要求是学员接受成人教育、选择成人教育的专业和课程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以学员为本,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以职业对于成人学员的要求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只有将职业需求、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当作教育模式构建和专业设置、课程选择的主导因素,将社会需求作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才是成人教育的正确定位。同时。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的成人教育将由于其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速成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办学与社会需求的紧密性等特点,而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并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在信息爆炸、知识经济兴起的今天,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持续更新成为所有人必须适应的时代特点。可持续发展是这个时代提出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以人为发展的本体和主体,以人的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归根结底,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作为一切意义和价值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被树立了,以人为本。以人的自身能力和自我意识为中心的发展观、教育观得到了确立。 第二,终身学习的知识更新要求。科技迅猛发展与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现代信息社会是学习社会,不间断的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会持续地学习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学习新知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只有不断进取,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市场导向的职业知识技能要求。教育的根本性社会定位是为人们进行文化知识和技能素质等的传授和培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生产能力,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需要才是所有技能和应用型知识的最终归属。成人教育学员主要因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感到知识供应不足和技能力不从心,抱着充实自己和补充知识的目的而来,他们希望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能够有效地在工作中得到应用,希望能够对他们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相比普通高等教育方式有着更大的实用性要求和市场针对性需求。 三、现有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不契合社会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在教育模式、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还没有构建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体系。 首先,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成人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尚未完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有几十年历史,但引起社会普遍注意、形成一定气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是国家面对人才短缺、知识更新较快、国外成人教育迅猛发展等客观现实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三十年来,我国成人教育虽在规模、效益上发展迅速,但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却掩盖了深层次的理论匮乏、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等问题。一方面,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等其它教育系统,尚缺乏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没有独立的研究体系,其各种成人教育理论学说大都来自于其它教育理论的移植和借鉴。另一方面,作为具有自身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成人教育系统,缺少系统框架下条分缕析的纲目理论研究,其中诸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和丰富的研究覆盖。 其次,目前的成人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性、成人学员的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成人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一份试卷论高低、一个分数定取舍的招生制度,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及僵化的学年制都是模仿普通高等教育而制定的;专业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办法、考试形式也大都从普通高等教育移植而来,如此依葫芦画瓢的办学模式难以形成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成人教育特色和办学体系。成人高等教育不仅无法发挥船小调头快的优势,而且在改革步伐和改革进程上也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不是人元我有、推陈出新,而是跟着普通高等教育亦步亦趋,与社会需要和时展对成人教育的特殊要求不相适应。 第三。成人教育培养目标不甚明确,教育方向盲目性较大,毕业学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在社会认可度和职业接受度上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目前成人教育的教育方式、教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都模仿普通高等教育,没有从成人学员的成人性、职业性特征出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和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以致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成人教育功能的偏差,这些都违背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1.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成人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理念是行动的指引和先导,观念、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和促进行为的改变,与社会需求契合的要求也必然促进成人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的革新与进步。近些年来,我国在成人教育理念引进、传播与革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实效。然而,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等,依然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面对新时代成人教育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冲破旧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成人教育观念。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我国成人教育应首先形成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中应该包括以学员为学习主体的授教理念、以知识更新为内容要点的知识理念、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理念。 第一,学员是成人教育教学的对象和成人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成人教育通过教育行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的关键所在,是成人教育教学开展效果如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员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在教育终极目标的选择上,要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以学员的学习能力为培养的终极取向。知识经时代最为重要的不是对于单独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将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和目标,以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培养重点,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二,新知识、新技能是成人教育教学内容的要点所在和着重点所在。成人教育不同于普及型义务教育和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是源于发展而产生的补充性教育,是为学员进行充电和提升的教育。作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继续教育的主体,成人教育教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必然是关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各种及时更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以适时地满足成人教育学员通过学习补充新鲜知识和提升职业技能的目的。 第三,社会需求是成人教育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是成人教育教学是否具有价值的根本所在。成人学员选择成人教育重新进入受教育者的行列中来,是源于生活和工作中对于知识或技能不足的遗憾,是渴求通过继续进修学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拓展所要求的各种能力或知识。因此,成人教育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和确立以契合社会需要为纲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之下构建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 2.构建订单式成人教育教学模式 新时代新形势下以社会需求为基点的教育理念革新与发展,提出了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需要。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形式转变为订单式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的菜单式教学模式。这一教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学员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由市场定专业课程,由学员决定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 第一,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是带着补充实践工作所需知识的需求和问题疑惑而来的,特别渴望通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和进修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更新和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希望能够提高工作技能,从而适应工作竞争的需要。这就使得成人教育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性特点。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用结合,偏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尽快地、尽量有效地转化为工作技巧。具体而言,成人教育教学立足于社会需求和学员需要,以接收或拟制订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按照不同的社会工作类别或职业技能要求设置教学专业及其课程,要么实行开放化的根据学员方的订单要求进行专业设置,要么自主制订诸如税务、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订单的制订必须来源于需求、服务于需求,产生于实际又贴近实际。订单专业的教学过程实行问题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程序一般分为“提出问题一讨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反思与深化”四个方面。具体的过程是,首先找到或列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所在,然后由教师提供方法指导并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知识和逻辑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和解决,最后带领学员对问题类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和概括,将相关概念和有关技能同问题类型相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扩展,做到由此及彼和推而广之。订单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学校单方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接纳了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教育订单,各个社会单位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问题和专业要求,学校和教师则针对订单中的问题和专业学习需要引导学员进行学习,通过学校、学员和企业单位三方的参与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需要的有效结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教育和学习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契合。同时,通过订单的接收,成人教育工作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需求层面和研究领域,更加接近社会的真正需求,为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方向,为教学研究与实践搜集到更多的范例。 第二,成人教育学员是具有不同社会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特别是过往受教育背景的不同个体,他们对于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在同一个财税培训班中,有的学员具有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希望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而有的学员则具有长期的管理背景,渴望在学习有关国际财务往来的知识。在教学安排上,尤其在选修课程安排上,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学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进行专业课程和课程内容设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科目要求,增加公共选修课程。选修课可以按照模块化进行安排,以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要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学员的个性化培养。成人教育的施教者向学员提供一揽子学习课程菜单,学员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行自主选修。 第三,学校在学员成绩管理上应改变过去的学期考试成绩管理模式,实行必修、选修学分制,在进行学历学分管理的同时放宽学习时限和课程选择搭配的规定,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宽松的条件,并以此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能力,真正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学员按需自主学习。这样的菜单式课程选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员源自实际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学习需要。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中国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压力机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国成人教育;困境;传媒社会学;对策 论文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的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只生力军,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所面临的诸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本文运用传媒社会学的独特理论视角对成人教育的压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人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成人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存在的诸多压力。中国的成人教育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就是与我们亚洲的近邻韩国、日本相比也存在不小的距离。同时,中国成人教育面临社会因素的多重挤压,未来的生存发展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完全有必要对目前中国成人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系统进行明晰化,以便为中国成人教育的进一步纵深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成人教育事业目前所面临的残酷生存发展压力,并非单一因素所造成,而是诸多社会层面的因素综合运行所形成的。 1 内部自身因素层面 1.1 办学理念亟需革新 长期以来,国家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地位和作用认识都相对模糊,导致成人教育发展的定位也相对模糊,既不能有效区别于普通高校教育,在与职业院校以及技校的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于是便形成了“娘不亲、舅不爱”、不上不下悬在中间的尴尬境地。 有些高校为了追求办学效益,实行成人教育校外站点办学模式。这种“外包”方式,造成高校校内教学与校外站点相差很大,校外站点灵活性过大,流于形式严重,成人学历完全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拿文凭”,在社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恶化了成人教育的生存空间。 1.2 师资力量短板效应明显 成人教育大多数教师是由普遍大中专院校直接划拨,有些老师是从别的行业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为师的。这样的教师队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能力差。至于教学名师,那在成人教育机构中是更加缺乏。 许多成人高校出于盈利目的,仅仅满足学生的学历需求,而不考虑其毕业后就业市场,课程内容多年不变,也不能反映目前残酷的就业市场和形势的需求。教师给成教学生上课,每次能有一半学生来听课就很不错了,即使来上课也是走走形式,纯粹是为混文凭而来,致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1.3 宣传策略存在误区 招生宣传在招生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句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人教育媒体宣传媒介种类较少,既不可能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上大做文章,也不可能在每年招生时派人到各地推介,只能印刷一些简单宣传简章或者在学校的网页上进行网络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传播范围极为有限,而且网络传播受到计算机能力的极大限制,受众没有一定的网络技能不可能阅读到网络上的成人教育招生宣传。成人教育信息传播在社会上主要通过人际传播方式进行。那些需要成人教育相关的人往往通过熟人打听来获得这些本地的成人教育相关信息。这种宣传策略上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人教育生源的规模性发展。 2 外部社会因素层面 2.1 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2008年),国家对于教育的政策指向,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一是强调义务教育,最近几年更强调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二是强调普通高等教育;三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导向。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教财〔2008〕20号文件以及教财[2009]19号文件资料显示,最近几年教育投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国家的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增长势头加快,作为教育“重头戏”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是稳中有升。但对于教育的另一个“大户”成人教育,国家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投入上却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这种政策与资金层面上的“短视”将直接制约着中国成人教育的纵深发展,导致了中国成人教育“缺资金、缺师资、缺设备”三缺局面的直接形成。 2.2 生源压力前所未有 成人教育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生源的规模效应。近几年,成人教育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呈现严重下滑趋势。一方面,成人教育生源面临严重危机。由于普通高校的连年扩招,造成生源选择普通高校比例大,普通高中生报考成教的比例将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成人教育还面临着各类职业教育、技校残酷的同业竞争压力,生源数量下滑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生源质量也不容乐观。报考成教的主要生源是技校、中专、高职的毕业生以及社会在岗人员,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岗位操作技能,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甚至有些基础课程根本就未学过,录取分数较低,特别是社会在岗人员,他们一方面要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参加成教业余课程学习,时间上有一定冲突。这些因素使得成教学生的生源质量和素质比以往下降得厉害。 2.3 教育教学资源受到挤压 普通高校的连年扩招,既挤压了成人教育的生源空间,又使一些原本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被兼并和升格,减弱了承担成人教育的任务。普通高校举办成人教育的学校,也因为普通高校的扩招过快,造成学校教学资源只能挤占原本用于成教的教学资源,造成成人教育基本设施严重不足,成教师资队伍流失现象严重,以及成教办学经费被挪用。而且对于普教招生,国家拨款加上学生收费大大高于成人教育学费收入,学校更倾向于多招普教学生,这就使得成人教育不得不给普教扩招让路。这种状况下,成人教育教学资源严重被挤占,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甚至有些地方的成人教育惨淡经营时刻面临着停止招生的生存危机。 2.4 文凭学历比较劣势大 成人教育文凭在社会中倍受歧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上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偏见,成人教育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不论是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持有成人教育文凭的应聘者挑三捡四。在招考公务员时,许多用人单位都将成人学历排除在外。这种学历歧视与限制的背后带来的是成教生心理上的困惑:成教文凭含金量与社会承认值到底是多少?这种学历上的“弱势”直接造成了成人教育在就业上的不公平,这对成人教育的未来发展是最严重的打击。无生源,教育也将不存。成人教育文凭的含金量越低,成人学校的生源也就越少,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政策倾斜随即下降。这一切都是连锁反应。 21世纪中国教育资源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处于内外交困中的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生存发展压力骤增,如何缓解这种剧增的压力以及解决下一步的发展动力问题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研究课题。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关于成人教育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个案教学;评价体系 论文摘要:目前,成人教育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呈下滑趋势,因而亟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并积极探索改革的途径。本文主要从成教古代文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中国古代文学是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地位非常重要。对于如何提高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学术界一直处于积极思考与探索之中。然而,目前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日趋呈下滑趋势。这其中,既有社会风气的浮躁、生源数量与质量的下降等因素,也与成教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成教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明确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讲授文学史与作家作品两大部分,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目前全日制普通教育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着眼于理论宣传、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学术色彩;教学内容则以文学史为主,以作品为辅。近年来,有感于这种重文学史、重理论、轻作品的弊病,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以原典阅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教学成效。然而成教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却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没有彰显成人教育的特色,而且还沿袭了普教的诸多弊病。 普教古代文学重文学史、轻作品教学的倾向非常突出,授课教师为了追求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以压缩具体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为代价。这种做法,不仅使文学史的教学流于浮光掠影,而且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直觉感知能力。另外,在全日制普通教育本、专科的教学中,就已经存在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而成教自学时间长、面授时间短的独特性,导致这一矛盾更为尖锐。成教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轻视作品,而且还演化为单纯的文学史教学。由于对经典作品的忽视,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省去了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讲授给学生的往往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观点。而且这些结论和观点往往不是教师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得来的,而是从各种教材或著作中剪切过来的。这种教学,教师本人无须多读和细读文学经典,只须死记硬背教材或讲义上归纳的条条框框,即可应付教学,即可高谈阔论,以致出现不懂《离骚》,也能大谈《离骚》的艺术特色,不读《红楼梦》,也能大谈宝黛爱情的怪现象。然而课堂上只讲文学史,即使讲得再精彩,线索理得再清晰,对没有具体感受作品的学生来讲,依然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文科人才的要求。 成人学生大多已参加工作,或者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在目前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亟需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及竞争实力。对这些成人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要通过学习,获得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虽然学习文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拓宽宏观视野,但真正喜欢并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毕竟微乎其微。而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陶冶性情之外,还可以促使他们将经典名篇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成人学生大多从事文字工作,他们所需的恰恰是这种以提高语言运用和文字表达水平为目的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培训。因而成教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不断强化成教职业教育的特点。 2教学模式及方法单一 人的成才究其本质是靠自学,根据成人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成人教育应该发挥成人学生的自主、自律和自控能力,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然而目前成教的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面授为主,而平时自学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并且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而言,要想提高成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必须要求学生在平时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可采取仿写、改写、读书札记或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而仅仅依靠短暂的课堂面授是无法奏效的。因而要提高成人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学生平时自学的指导和监督。 就课堂面授而言,广大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传授新知识和保持系统性方面自有其优点。但由于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结果把讲述法搞成了“填鸭式”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何况成教的面授时间有限,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只能把丰富的古代文学教学变成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授,变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死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打好学生的文学基础,也没有发挥大学教育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功能,更没有完成对成人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个案教学的方法,选取精彩的篇章,精讲深讲,不求面面俱到,不求泛泛而谈;并且通过组织讨论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适当联系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来分析、阐述古代文学在当代的新意义。这种教学法将课堂教学与自学,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研讨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单独由教师讲授的沉闷局面,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个案教学的典型示范,可以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从而为学生的业余自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考核方式及内容僵化 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成教古代文学大多采用闭卷考试作为终结性考核方式。对于成人学生而言,他们边工作,边学习,非常关心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而授课教师鉴于教学课时少的困惑,也往往侧重于讲授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在集中面授期间,师生双方主要围着考试转,而考试内容又多是一些总结好的、完全靠机械记忆的文学史知识。这种一味强调机械记忆、方式呆板的考核模式,不仅难以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还窒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背书的机器”。 要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是成教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 首先,考核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终结性考核,也要加强形成性考核。而后者恰恰是目前成教评价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广大成人学生多是在职攻读,要承担来自家庭、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有些学生态度敷衍,只求混个文凭,所以如果缺乏对成人学生平时自学的监督和考核,那么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在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结合起来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分值比重。 其次,应该改革终结性考核的内容范围及评分标准,减少文学史知识的分值比重,加大对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考察力度。目前的成教试卷,虽然也有一些分值颇大的主观性试题,但这些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往往依据教材或授课教师的讲义,阅卷老师也主要依据评分要点给学生赋分。谁的记忆力好,谁就能得高分,所谓的主观性试题实质上考察的还是学生的记忆力。而成人学生大多已参加工作,他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但记忆力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这样的考试对检验他们的真实水平没有多大意义。况且对作品的解读及对文学史规律的归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教材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因而完全按评分要点来赋分的僵化做法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扼杀。其实,只要学生的回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并能够用流畅且富有文采的语言来回答,完全可以得高分,根本没有必要死抠要点。 成教古代文学以经典作品阅读为核心,以提高成人学生语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加以实现,虽然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在目前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下,如能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必能促使他们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前,成 人教育中,在教育观念、教师素质、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三条路径去尝试:更新教学观念,树立“质量至上”的成人教育理 念;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和教学的效能;重视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在教学质量中的载体作用。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是,随着信息 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成人教育作为一项特定的适时教育措施,原有 教育模式的弊端已日趋明显,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探讨成人教育 的教 学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我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 义与价值。 一、追根溯源: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问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之源 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人内心深处的观念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 成人教育机构还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在教育全民化终身化的进程中,“生源”成了大多数 成人教育机构的生命线,成人教育机构的“逐利化”倾向严重。有些成人教育机构把举办成 人教育当做创收的手段,甚至当成是“摇钱树”,举办成教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培训费, 为了创 收,为本部门教师搞福利。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使下,导致一部分从事教学的教师缺乏敬业 精神,对学生不负责任,教学计划或没有完成或超前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和管理上“偷工 减 料”,片面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只索取不投入,办学目的的商业化倾向日益显现。此 外,由于我国在评定人才方面有着根深蒂固的“学历至上”观,从而使“唯文凭主义”泛滥 。学校打着学生容易获得文凭的招牌作为吸引生源的主要手段,教师授课以学生容易考试过 关为宗旨。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一味地降低教学标准,只讲考试的内容和重点,教学 环节过度简单化,导致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下降。 2.教师素质问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之本 当前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 问题。首先,许多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往往以辅 导学生通过考试、完成“学业”为目的,忽视甚至无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放弃对学生综合 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亟待提高。成人教育对象有其心理、生理及知 识结构的特殊性,这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 只有适合成人的特点,遵循其特有的管理和教学的规律,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成人高等教育 事 业历经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虽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能教善管的优秀管理人员和 辅导教师,但随着成教事业的迅猛发展,许多院校管理人员和辅导教师上岗前并未受过系统 的成人教育管理和教学的专业培训,上岗后因种种原因又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接受这些 专业知识的补偿教育,加之部分单位对办学人员的配备缺乏严格的条件,致使管理人员和教 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和管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沿用普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缺乏科学性 和针对性,因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再次,教师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尽合理。随着成人 教育 规模的扩大,专职教师不足问题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校或者聘请临时的离退休 教师或者聘请在读研究生代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同时,由于一些学 校没有把教师的成人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没有与评职称、岗位津贴等挂钩,这样很难建立 相应的激励机制,直接造成了现有的教师也并不热爱成教事业,人心思动,以至于任课教师 替换频繁。 3.课程问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的核心因素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统领着整个 教育过程。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是联结成人高等教育目标与过程的纽带,但是,当前我国成 人高等教育课程还存在结构的“学科化”、内容的“老龄化”、实施方式的“传统化”、体 系的“普教化”等弊端。 课程结构的“学科化”:受典型的“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重视学科知识的系 统性和连续性,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导致专业与学科知识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 沟通。 课程内容的“老龄化”:当前我国使用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多为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所编 ,在知识 爆炸的年代,这些教材内容显然早已过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势必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课程实施方式的“传统化”:有调查表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有95%的教师仍在使用填 鸭式或系统传授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大规模短期内取得成效,但也遏制了学生主观 能动性的发挥。 课程体系的“普教化”: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所用教材,大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内容或框 架,甚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课程设置明显地暴露出成人高等教 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的弊端。 二、因应对策:怎样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质量至上”的成人教育理念 首先,各院校要加强对成教工作的领导,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成人高等教育工作 真正看做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普教事业的延伸,当做普教事业发展的重要环 节,列入学校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要将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放到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位置 ,大力宣传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重点解决好体制、人员、场所、经费等实际问题, 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另外,各办学单位要树立“全院(校)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从 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视质量为生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 关系,切实 把教学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办学的高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信誉,赢得广泛的社会承认 和赞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班的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提高 质量作为办学的中心,把提高社会效益作为办学的出发点与根本目的,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 标准。 就社会体系而言,必须改革原有的“学历至上”的陈旧评定观念。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一 下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从当初的战败国,迅速成为当今世界除美国以外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其中成人教育发展对其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日本也一度出现过学历主 义盛行的现象,后来日本理事会在教育改革中,建立了除教育文凭证书制度以外的其他评估 学习活动效果的制度,这就是“终身学习”。其基本理念是:无论人生何时,都能自由地选 择学习机会进行学习,其成果能够获得适当的评价。日本的终身教育对我国发展成人教育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和教学的效能 成教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成教教师要真正实现全面育 人的教育目标,其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和心理素养。专业教师除了具备相应的理 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不仅应具有相应的 职称还应具有工程师职称,以满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要求,满足社会与成人学生对实用性 知识的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成人教师的相对稳定性,要进一步规范成人教师的管理 措施。须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成人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参加成人教学规律、特点及教学方法 的研究与交流活动;注意吸收具有较高学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成人教师,以此稳定成 人教 师队伍,提高成人教学质量。成教管理人员,则应具有较广的现代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方面 的知识,掌握和了解国家有关成人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有较强的现代化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等。进行成人高等教育队伍建设,一是要 重视成教队伍的素质建设,选拔高素质的人员从事成教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对在职教师、 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其理论与实 践方面的能力,并实行资格证书制度,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三是引导教师和管理 人员通过自学不断充实知识,提高自身水平;四是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科研,促进自身 素质的提高。 3.重视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在教学质量中的载体作用 (1)课程结构的设置应当“综合化”。当今社会各行各业联系紧密,过去那种单 一的 学科体系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只有跨学科综合学习各科知识,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学生 获得立足之地。 (2)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年轻化”。其内容应当重视当前和未来人的全 面发展和社 会及学科的发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成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充满时代气息,开 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变化的能力以及保持与社 会、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 (3)课程实施的方式应当“现代化”。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成人学习兴 趣是基于创 造性与主动性的,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应当多元化,采用一切能调动成人学习积极 性的模式,例如启发式、探讨式、案例式、多媒体式等现代方式。 (4)课程体系的编排应当“成教化”。要想使成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 的功能,必 须使成人教育具有自身特色,而成人教育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其活动主体是成人。只有把握住 成人的特点才能使成人教育课程的编制成教化。成人学习的优点表现在:第一,成人学习的 目的明确,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第二,成人有丰富的劳动实 践能力,在学习中能够触类旁通。第三,具有比较完善的逻辑思辨能力,思维具有较强的发 散性,渴 望创造与实现自我价值等。其缺陷是:成人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要忙于家务或工作;随 着年龄的增长其机械记忆力下降。只有将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取长补短,使课程体系的编排 摆脱普通教育的束缚,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论文关键词: 成人教育 积极性 学习 论文摘要: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的人才培养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成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成人高等教育在实现我国高教大众化、普及化的目标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终身教育的提出,成人高等教育也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并不断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其中,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是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因素 (一)学习动机不够纯正 在国内,人们比较崇尚学位文凭,很多工作单位在员工录取、薪酬福利和晋升制度方面都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的学历证书便成为了人们就业和晋升的敲门砖。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保住饭碗,避免被社会淘汰,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中相当数量的人希望能获得高等教育的毕业证来求一生平安。在这样求文凭的学习动机下,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很被动,不积极参与学习,只要考试及格即可。 (二)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要求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时代向人们提出了终身接受教育的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人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应付社会不断加剧的竞争。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包括冲着文凭而来的学生,都想学到一些能适应自己职业进展要求的知识。可是,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成人高等院校在课程设计、教材使用及教师方面的管理不善,导致了教学内容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课程设计过于注重理论学习,教材缺乏新颖性,实用性过低;大部分成人院校没有一支专门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多是以兼职的形式受聘,从而给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并且任课教师对教学任务不重视,对教学对象存有偏见,这导致了他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讲究改革创新,敷衍了事,使得学生未能从学习过程中学到自己想学的有用的知识,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是社会上的从业人员,有着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他们却必须在业余时间上课学习,工作和生活大压力往往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导致他们学习不够积极,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是件又苦又累的事情。 (四)成人高等院校缺乏校园文化 目前,很多成人高等院校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课堂出勤率和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上,有些学校为了效益,重抓招生工作,却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及学习氛围的塑建。成人院校很少举办针对成人学生的文化活动,不能给学生提供彼此之间交流学习的渠道,使得许多学生除了上课以外,绝少机会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枯燥无味的校园文化生活无疑是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提高成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 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净化其学习动机。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可在开学初举行一次辩论赛或讨论会,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来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或班主任应抓住适当的机会,正面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文凭虽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扎实的知识和个人修养。教师还应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育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贯主张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教师除了教授知识技能,还应重视“育人”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适当的机会,不断向教学对象导入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当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的时候,其过分追求文凭的短视且功利的学习心态才能被真正地调整。 (二)提高课程设计的水平,选好教材。 成人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往往存在着公共课占用的课时量大、专业课的课时量少、整体教学过程较冗长、教材缺乏新颖性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人院校的相关管理部门在课程设计和教材选定方面,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征询学生及教师对现有课程设计编排和教材的意见,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及各专业教师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地作出调整。例如,教学管理部门可精简部分次要的课程,重点扶植专业课,在安排课程时需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娱乐时间,让他们保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充足精力。具体来说,尽量安排函授班的学生每周接受集中面授的时间为一天,夜大班的学生每周接受集中面授的时间不要超过三个晚上。在选订教材上,多选订适合学生水平的、实用型的新颖教材。这样,学生精力得到保障,教材内容有吸引力,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成人院校应通过具体的制度来规范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管理力度,不能让教师马虎随便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条件的话,可考虑建设一支专门服务于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第二,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及业务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特色教学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第三,教师可把激励机制引入教学管理中。据心理学研究报道,没有接受过激励的人的工作能力只发挥作用20%—30%,而经过激励以后能发挥到80%—90%。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建立公平的评价制度,举行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利用“期望”效应,对学生多表扬、多赞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感受,渐渐地喜欢上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第四,教师应于课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创和谐师生关系。由于成人学生多是在职人员,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较大,难免会因为工作或家庭的问题而影响学习。俗语有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都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不应摆着高高在上的架子,课后可常与学生聊天,一起参加活动,多帮助学生,渐渐深化彼此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友谊。很多学生为了给老师这位朋友“面子”,哪怕自己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都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成教学生毕竟所担任的社会角色较多,渴望能多认识朋友,拓宽自己的交际面,为日后的个人发展作充分准备。成人院校可定期举办成人学生活动或比赛,例如举办英语角、组建兴趣小组、或举办成人体育运动会等,让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这样既可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个人情操,又可以为他们提供较好的交际平台。通过建立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成教学生能重温往日的校园文化生活,释放一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享受作为学生的乐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成人教育论文:浅析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周先林 张唯聪 张子安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成人教育 教育模式改革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全民素质的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教育意识模糊、教育质量下降、课程设置普教化、成人教育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不足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及师资建设等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了巨大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随着终身教育思潮和学习型社会的兴起,成人高等教育尚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意识模糊、教育质量下降、课程取向普教化、教育特色明显欠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育评价模式单一等,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但近年来教育观念的落后成为阻碍成人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少数高校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及地位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有些学校不关心人才培养质量,个别学校甚至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自身专业条件和师资力量,盲目申报新专业、热门专业;第三,总体师资力量不够,个别专业甚至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第四,对于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缺乏研究。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学质量下滑,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此外,成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被当做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品,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致使其发展滞后。由于忽视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固有特性,少数管理者办学意识淡薄,进一步限制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环境的优化。 二、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则 要想更好地解决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则,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部门和有关高校的广大工作人员以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指导,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并重新定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新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观,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不是普通高校教育的附属品,而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要将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从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应用为中心,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由封闭教育体系向开放教育体系转变。现今的成人高等教育不应只局限于一般的学历提高层面,而应把成人学员的全面素质提升作为培养目标,从学历补偿教育向全面发展教育过渡,结合成人教育自身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相应的教育衔接方式。完善现行的专业设置方式和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探索成人高等教育新模式,以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而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宜采取的发展模式 (一)专业设置基础化、特色化,课程设置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目前,多数成人高校(包括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专业设置偏重文科,偏重热门专业,缺乏对基础类和专业特色技术人才的培养。如农业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缺乏农业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的特色,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育投入浪费,也限制了学校的自身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应探索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如我国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对农业院校成人教育教学特点的考察,教学体系比较固定,结构不合理,知识传授多于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要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加大专业应用课程的比重,重视系统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学员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设置科学化、课程编制的系统化、课程内容实用化的目标。 (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本趋同,缺乏成人教育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应用型成人学员的培养质量。要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使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更有成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培训,使其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指导下工作,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制定符合成人教育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第二,注重教职工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不断激发员工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使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学习型和知识型的管理人员队伍。第三,规范管理,加强日常考勤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部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功能,及时解决问题。第四,改革现有的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成人教育的课程考核大多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采取闭卷考试,这与成人学员实践性强的特点相悖。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对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考查,从而使学员真正掌握对所学理论的应用。第五,建立弹性学制,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方式,让学员根据工作、学习、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第六,加强成人教育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多数没有专职的师资队伍,成人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大都由本校教师承担。随着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教师要兼顾普招本科生和成人学员的教学工作,会影响其对成人教育教学的投入。且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成人教育培训,对成人学员的特点、成人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了解不足。有的教师甚至用给普通本科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给成人学生上课,忽视成人的学习特点、知识基础和实际需要,造成成人教育的普教化,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要使成人高等教育快速稳定发展,就要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建设,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是教学质量稳定的基础,要加强专职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使专职教师不仅懂得成人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做好教学、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兼职教师队伍是引入新教学理念的渠道,应实行校内外聘任相结合的办法,聘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人才。不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定期参加成人教育理论、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针对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定期的研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以适应信息时代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教育部门已经建立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但成人高等教育却没有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由于成人学员在学习形式、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也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制定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高校中的成人教育管理者有章可循。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校成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步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思想基础;其二,尽快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好制度准备;其三,在专业设置上抓住基础化、特色化这一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其四,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制定科学目标;其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其六,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大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不断前进的动力。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 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单单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此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其核心业务上,将非核心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交由外部组织承担这一职能,由此背景下产生了物流外包。文章从企业物流外包价值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物流外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流外包;战略决策;风险防范 1物流外包概念 所谓物流外包是指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以达到对物流业务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运作模式。这种物流外包形式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的好处。 2企业物流外包价值 物流外包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形势,因此对企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2.1减少企业在物流设施上的投入,加速了企业资金的周转。企业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减少设施、技术装备、人力及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更好地降低运输成本、配送成本,也能减少企业内部管理费用、提高企业服务水平,简化物流过程,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2.2企业可以专心于核心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业务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企业很难在业务上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往往需要将主要的资源集中于核心的业务上,而把物流等辅助性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更为显著的优势。 2.3减少库存,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与自建物流相比,物流外包不会为企业带来过多的库存积压,同时还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必因为基础设施的建造使得资金的调拨受到限制。利用物流外包企业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2.4提升企业形象。物流外包的提供者作为专业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其专业性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同时使客户能够随时通过网络了解供应链的情况,帮助客户改进了服务,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5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通过物流外包能够很好地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环节的无缝对接,企业不仅可以专心研究新业务,还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这也正是物流外包的价值所在。 3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 物流外包决策是企业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自营或不同程度外包的模式选择,由于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对物流外包模式的要求不同,且物流外包模式又存在相对的风险,因此对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战略决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3.1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方法。物流外包决策的方法由传统的决策方法,现代的二维决策方法,演变至较为成熟的基于“战略―能力”思路的综合决策方法,其决策方法也不断健全、完善。 3.1.1传统的决策方法。传统的物流外包决策方法是基于企业的物流能力进行决策,但这种决策方法没有将成本、物流服务水平做为首要因素来考虑,这就使得物流外包服务与企业价值链并没有紧密的联系,也很难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但这种决策方法方便控制。 3.1.2现代二维决策方法。受传统决策方法的局限性影响,美国物流专家Ballow提出了二维决策方法,将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作为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决策如下图1所示。它的最大优点是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寻求物流系统的平衡点,但是未将物流成本因素考虑在内。 3.1.3基于“战略―能力”思路的综合决策方法。基于“战略―能力”思路的综合决策方法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定性推理决策过程,弥补了Ballow的二维决策方法的缺陷,从企业的战略地位出发,不仅考虑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同时对企业的设施设备、资金、成本、竞争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服务水平,因此,在对物流外包进行决策时,综合分析上述因素,最后比较物流外包与自营成本,通过物流决策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外包模式,从而使企业获得优势。 3.2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物流外包业务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价值,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 3.2.1机会主义风险。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势必让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参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随着其介入程度的加深,企业对物流环节的控制降低,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又很难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有时候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或设定的目标,对企业而言,这种机会主义风险降低了企业对顾客的服务质量。 3.2.2伙伴信任风险。当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时,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往往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其中可能包含着企业的战略信息,如销售渠道,顾客服务策略等,而这种信息共享很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战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泄露给竞争对手,破坏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存在伙伴信任风险。 3.2.3道德风险。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兴起及普及,如今的物流外包战略基本上都是将企业的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订协议后,一般不会轻易解除合作关系。一旦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单方面因素终止合作,而企业短期内又很难找到新的业务纯熟的合作伙伴,这种道德风险势必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3.2.4企业人员或组织结构变动的风险。采用物流外包的战略势必使企业现有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可能会遭受企业内部人员的抵制,因为大量员工认为他们将会被解雇,这种变动对于企业领导人意味着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3.3企业物流外包战略决策风险防范。为防范风险发生,使企业物流外包战略决策得以成功,获得竞争优势,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3.3.1建立操作标准。为了最大化的利用物流外包战略,企业必须根据其目标建立可行的操作标准,以企业目标指导物流外包的使用程度,使企业获得最大优势。 3.3.2正确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企业做出将物流业务外包的战略决策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选择,正如在前文所提到的,如果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时不够慎重就很难达到企业的目标,也是对企业精力、资金的一种浪费。 3.3.3观念的转变。采用物流外包战略首先就要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理念,建立新的经营理念,一些企业提及“物流外包”的第一反应就是“裁员”,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物流外包的概念就很难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收益,事实上企业与物流外包供应商的合作是建立在“双赢”的理念上的。 3.3.4建立监督机制。企业物流外包本身具有相对的复杂性,企业在采用该种模式时为了降低核心资料被泄密的风险,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要参与物流活动中风险的整体把控,这样一方面能够在保持双方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当出现问题时也能及时地将危害掌控住,使损失降到最低。 4结论 正确地选择供应商是物流外包战略成功的基础,理解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关系是促进该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一旦采用物流业务外包模式,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是物流外包模式成功的保障,随着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外包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物流外包模式日趋成熟。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研究 摘 要:本文从腰从企业进行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企业规避风险、获得最大利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利益与风险 引言:所谓的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外包方式,利用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正是这种情况之下第三方物流业逐渐兴起,由于外包是一种具有长期性、战略性、互利互惠的合作执行,因此第三方物流业在整个的物流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能够提供较好的物流功能和服务,因此其利益比较客观。 一、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 (一)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方方面面都需要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在物流方面,比专业的物流企业不管是从信息网络、物流功能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个比较约束的局面,企业进行物流业务的外包,不仅能够减少在此方面的管理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同时借助物流企业专业化的服务,将企业的仓管、运输等相关业务都外包至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对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产品的研究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涵盖的各种先进、高效的物流管理技术与人才,同时配备的先进的物流信息网络,能够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专业的保管、运输、装卸等操作,降低了企业在此方面的人力、资金的投入,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的, (三)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其承接的第三方物流必定是专业化较强、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因此在规划外包项目、物流设计与管理方面就能够更加合理化,也就帮助企业既使用了低成本的物流成本又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方物流实现高效的配送,通过有效的库存管理实现了零库存同时又提高了库存的使用率,在配送时间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1]。另外,将其外包出去,企业能够在采购、库存管理等方面减少投入,保证了企业更加高效、合理化的生产模式,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 (一)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特征。竞争理念的发展变 化,其中的风险也被逐渐重视[2]。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也呈现出多样性,具体表现为:第一具有客观存在性,风险只能预防并不能消除,只要市场中存在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就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不是主观可以控制。第二具有突然性,风险的突然性发生时风险不断积累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第三,具有突变性,由于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其具有突变性。第四,具有破坏性,由于风险的发生,使得整个完整的体系出现破坏,严重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第五,具有无形性,风险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够看到的实物,属于一种潜在的无形性。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防范措施。第一,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这样一来企业与第三方物流通过利用先进的完善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公共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双方信息高速、即时的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发生。第二,企业应该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要考虑企业规模、专业水平等因素,在合同签订时,要清楚了解合同条款,对涉及商业机密的条文要仔细审阅。另外,企业可以考虑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采取分散外包的方式,提高各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意识,达到提高其服务质量、专业水平的目的,另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中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协商整改,重者停止合约。第三,建立完善的外包机制与外包合同,特别是在外包合同方面,不仅要包括合作范围、双方责、权、利的界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保证的服务质量标准,同时还需要清楚的描述违约的代价,对于商业机密方面也要充分进行考虑。第四,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对自身的合法权利进行维权,因此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较好的利用,一旦出现合作问题能够利用法律手段进行合理维权。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认识到对物流业务进行外包得到的利益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其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规划进行物流服务外包时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一个针对性的外包计划,真正实现物流业务外包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浅析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行物流外包的企业还很少,物流外包业务也仅局限于基本业务,并且对物流外包的满意度也普遍偏低。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物流外包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进行物流业务外包。在充分认识物流外包的优势和风险基础上,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合理决策。 【关键词】物流外包 决策因素 模式选择 决策方法 一、物流外包决策的因素 (1)物流外包的动因。大多数企业在最初考虑外包时,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成本不是唯一要考虑的因素,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往往是由很多因素组成。首先,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使管理层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核心竞争力和关键项目上,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规划更好的运输方案以取得更好的规模效应。其次,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组织企业的物流活动方面更有经验,更加专业化,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第三,企业的物流系统应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相适应,但是往往因为企业的自营物流系统的滞后而造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 (2)物流外包的阻因。物流外包能够提高经营绩效,降低物流成本,给供需双方带来较多的收益,但物流外包在实践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供需双方合作中断,甚至合作失败。阻碍物流外包发展的因素有以下两点:许多企业不愿通过物流外包来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式。如果实行外包,企业就要进行内部流程再造来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式。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风险。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力的认识程度普遍偏低。 二、物流外包业务的模式选择 物流外包的形式是多样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外包模式。物流外包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物流业务完全外包。将企业所有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如果企业不具备自营物流能力或企业虽具备自营物流能力,但操作成本较高、服务质量较低,应该将整个物流系统外包给外部第三方物流企业。②物流业务部分外包。企业先把物流业务分类,一类是以高效率操作的关键业务,这类业务企业自营;另一类是企业不擅长的物流业务,企业把这类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③物流系统剥离。企业将物流部门从母公司分离出去,成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子公司主要为母公司服务,但同时又可以承担外部企业委托。④物流系统接管。企业将物流系统全部卖给或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接管企业的物流系统,并雇佣原企业的员工。⑤战略联盟。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其他企业合资,企业保留物流设施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同时,物流合同商提供了部分资本和专业服务,企业也为合资者提供特色服务,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物流外包业务的决策方法 根据企业物流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外包业务。在考虑物流业务外包时,可以选择将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外包。销售物流运作的是成品,是集中到分散的过程,便于外包运作和管理,其运作的好坏对企业经营影响较供应物流大,因此销售物流应先于供应物流外包;根据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来选择外包业务。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较高,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较低,应采用外包;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程度较低,同时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也应采用外包;根据企业对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来选择外包业务。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程度较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物流外包。由于企业自身物流运作水平的不佳,将极大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物流业务外包是其必然选择;根据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来选择外包业务。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和配送,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国和全球市场分销的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物流运作水平较高,应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的方式;根据物流业务运作的成本来选择外包业务。企业可将其面临的各种物流业务的运作成本进行核算并加以比较,若外包后的成本低于自营成本,且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能得到保障,则应将此物流业务外包出去;根据物品的ABC分类管理原则来选择外包业务。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管理“AB类原材料”的水平远远越过制造企业。 四、企业物流外包时具体考虑的因素 (1)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全局性、谋略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它是企业制定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一般由企业高层宏观把握,统筹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指导者企业发展的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一项业务活动,它服务于企业的采购与生产活动,直接从属于、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物流外包或自营决策,都必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物流外包若偏离了企业发展战略,就会打乱企业的长期部署,影响到企业其他业务的顺利开展,进而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第三方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选择物流模式时,考虑成本尽管很重要,但第三方物流为本企业及业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是选择物流服务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在满足你对原料及时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他对你的零售商和最终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应该作为首要的因素来考虑。 (3)物流总成本。企业运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总成本提高收益。企业的关键是要掌握使自己的物流能力与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的能力,据此来确定企业的物流成本,并确定物流业务是自营还是外包。 (4)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而,有远见的企业纷纷放眼四野,寻求关联企业的纵向联合,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于非物流企业来说,物流职能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企业可以把物流外包,或者与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签订长期合同,或者与拥有不同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分别签署相关物流外包合同。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广东省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大型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研究大型零售企业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物流外包模式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在大型零售企业中,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第二,被调查的大部分零售企业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第三,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被普遍认为是影响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对这些结果的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型零售企业 物流外包模式 零售业态 调查 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收购和兼并时有发生,使企业面临提高库存周转和提升顾客服务的压力,正通过物流外包来应对挑战。商业流通企业通过实施物流外包业务,借助第三方物流服务来创造更多价值(朱要武等,2006)。中国境内的零售企业连锁发展与赢利模式的演变为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中提供机会(韦琦,2005)。 现有的有关我国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研究主要从企业物流外包(陈业玲,2005)和物流配送的视角的定性讨论(谢刚,2006)、案例研究以及配送体系(吴光华,2004)、方案和系统的设计。潘福斌定性比较直接配送、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和共同配送的优缺点,李飞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不同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张华芹在分析商业企业物流模式的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探讨商业企业选择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服务的依据,周筱莲通过实地走访和案例分析总结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但是专门针对具体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的实际调查还很匮乏。 本文以大型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着重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型零售企业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物流外包模式是怎样的?第二,影响大型零售企业选择物流外包模式的因素有哪些? 调查方法 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广东的9家大型零售企业、1家贸易公司、3家物流企业和2家协会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调查了解合作方的一手资料,揭示企业物流外包的最新进展情况,发现合作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尝试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大型零售企业所采用的物流外包模式以及影响其物流外包的因素。 本文通过联系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来详细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企业的个案访谈,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物流特点、企业物流外包的意愿、物流外包的效果等。本文的深度访谈采用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调查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零售企业、贸易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零售企业需求的特殊性和零售企业本身的特点,导致不同业态的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主要零售业态的企业分别作访谈和总结。对于第三方物流则选取航空与车辆运输企业。为从整体上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状况,还分别访谈连锁经营协会的会长和物流协会的秘书长。 在对案例企业实地调查时,向被调查企业承诺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在文章中不出现企业的名称或标识性图文,因此本文采用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Case6、Case7、Case8、Case9、Case10、Case11、Case12和Case13分别表示被访谈的企业。访谈时间都持续1个小时左右,访谈地点都在访谈对象的办公室。访谈企业的业态以及访谈对象等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 零售企业的物流分为进向物流、内部物流和出向物流三类。通常供应商会负责将商品送到零售商的仓库或门店,因此零售企业的物流业务涉及进向物流的并不多,主要是内部物流和出向物流。大型零售企业通常需要将仓库中的商品送到各个门店,另外部分大型商品需要为顾客送货上门,这两部分成为零售企业物流的主要业务部分。 根据访谈数据从广东省的9家大型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物流系统和物流具体操作模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资料加以归纳和总结。广东省9家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模式调查现状汇总见表2。 (一)物流外包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上述9家大型零售企业、1家贸易公司、3家物流企业和2家协会的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被调查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7家不同程度地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即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其中1家是国有标准超市(Case1),但是该零售企业的副总强调自己做物流成本高,为此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可能性。另外1家医药专业店(Case4)因为自有物流基础设施并且运力充足而没有选择外包,但是其物流经理讲述曾经尝试兼做第三方物流来释放剩余的运力,但却没能取得成功。 被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7家采用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具体业务是仓库到门店的配送、门店到顾客、仓库到顾客的配送,也就是说运输是被访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见表3),而其他物流外包业务如物流系统和仓储则分别只有两家企业外包给第三方。由此可见,零售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看中其配送方面的规模优势,第三方物流由于其自身运输的专业化,可以降低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这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零售企业考虑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业务。 由上可知,在受访的零售企业中,运输是其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在实际中,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其中,大型超市(Case9)、连锁家居建材商店(Case5)和高端百货商店(Case2)等企业都设有仓库或中心仓,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物流或自营物流来运输物品到中心仓,然后再由中心仓集散到门店或顾客那里。虽然没有物流外包,但医药专业店(Case4)同样把商品运到仓库再集中运到其他地方。 (二)物流外包的影响因素 1.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表4所示,超过一半的被采访企业认为影响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是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国有零售企业由于具备部分物流基础设施、仓库和车队,限制这些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如被采访的国有标准超市(Case1)由于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和车辆使得其没有迈出物流外包的第一步,不过这样的企业也在积极探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而外资企业,虽然在母国及其他地区有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但是进入中国市场后,面临着原有物流基础设施空缺的状况,所以积极与当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物流设施,节约运营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被采访的便利店连锁企业(Case6)和大型超市(Case9)的物流外包的唯一理由就是在中国没有或缺少物流基础设施。 2.成本压力。被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6家企业是出于成本压力的因素而采取物流外包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降低物流成本无疑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也可以看出,物流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初步成效。而一些企业如某大型单体百货商店(Case3)和便利店连锁企业(Case6)由于企业特殊的零售业态和固有的物流操作特点决定它们采取物流外包。医药专业店(Case4)没有采取物流外包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拥有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的物流模式操作成熟和没有找到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零售业态。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分别对应6种不同的零售业态。不同的零售业态对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像便利店(Case6)这种业态对物流配送服务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从本案例的情况来看,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特点是租用仓库和负责仓库到门店的配送,便利店主导第三方物流。大型超市(Case9)出于自身零售业态如门店分布广、商品种类复杂等特点,与5家以上第三方物流合作,具体的业务包括配送商品到仓库、配送商品到门店和配送商品到顾客。单体百货商店(Case3)的购物中心并不是自己经营,只是物业管理,出于自身零售业态的这些特点,购物中心内的不同零售业态的企业也采取不尽相同的物流外包形式。虽然零售业态对第三方物流选择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但是零售业态的不同显著地影响着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4.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采访的企业中有4家零售企业提及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如被采访的国有标准超市(Case1)由于供应商负责将部分商品配送到仓库和门店减少其物流压力。高端百货商店(Case2)的大部分商品是由供应商负责配送到仓库或门店的,对于该公司当地的门店来说只有部分家电等特殊商品,由于供应商的售后配送服务无法满足该公司的高端顾客的要求,如西门子冰箱等,改由该公司负责为西门子的产品送货。供应商负责配送大部分商品大大减少该公司的成本压力和物流压力,因此该公司只是在距离远的地方和旺季时才与3PL合作。医药专业店(Case4)要求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然后自行配送到各门店。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降低成本,因此医药专业店(Case4)在采取自营物流时仍然可以取得优于物流外包的绩效。因此可以得出,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使零售企业在运输上的投入可以相对减少,不论是自营物流还是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都减少。 5.商品特点。零售企业经营的产品不同,同样影响其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择。采访中的大型超市(Case9)采用自己的车队来运输特殊货品,而其他商品则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输。医药专业店(Case4)和医药专业店(Case7)由于药品的配送特点是小批量、供货周期长,物流及时性很重要。所以医药连锁企业一般都自建仓库和车队,没有物流外包,一般该公司要求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然后自行配送到各门店。经营此类药品的零售企业一般极少采用第三方物流。而高端百货商店(Case2)有很多商品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而由顾客随身带走,对于高端顾客对商品的要求,则由该公司负责为其产品送货。对于量小、分散的产品,则采用第三方物流比较合理。而那些高品质、易腐的商品或贵重商品一般由零售企业自营配送。连锁家居建材商店(Case5)由于商品体积大,又涉及商品安装等服务,所以通常都会将物流外包出去,由外包方负责将商品送到顾客指定地点。可见商品的不同特性是影响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又一重要因素。 6.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在采访中,家居建材商店(Case5)因为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不够,所以只要求其负责商品的运送,安装和配送还是由该公司的人员来负责。大型超市(Case8)也谈到第三方物流公司有时会违反公司规定,给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便利店(Case6)虽然采取全部物流外包模式,但是该公司也承认第三方物流的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虽然采访中只有四家企业提到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问题,但是有些公司如国有标准超市(Case1)等表示,如果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费用较合理,他们会把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讨论 以上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在目前的大型零售企业中,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第二,被调查的大部分零售企业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最后,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被普遍认为是影响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 零售企业的物流活动是零售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零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关键。面对激烈的竞争、成本压力和顾客服务提升的需求,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国外大型零售企业较为普遍的选择。在国内,一些大型外资企业由于没有原有物流基础设施,其主要的物流业务几乎全部外包;有些私营企业则采用灵活的外包形式,有效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有的国有企业由于原有的物流设施负担及机制的限制,尚未走出物流自营模式,但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模式。总体上讲,被调查的大部分大型零售企业使用供应商+自营+第三方的混合模式。 在被采访的零售企业中,无论采取哪种物流模式,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仓库或配送中心。使用仓库或配送中心来集中管理货物,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能有效地对商品进行管理以便将其立即送往门店,保证商品的供货。虽然影响零售企业采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被采访的零售企业中,采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企业几乎都采用第三方物流运输,可见第三方物流在零售企业仓库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第三方物流能使零售企业有效地管理和配送商品。 由于物流外包对零售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从理论上讲,影响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因素很多,具体而言可能受到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的影响。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的布局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实现。如果一家零售企业拥有良好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它就会选择自营的物流模式,如果一家零售企业没有或者没有良好的物流设施,那么出于成本的考虑它会选择第三方物流。 零售业态,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百货商店、连锁便利店、大型超市、建材超市和专业店等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便利店24小时营业、分布范围广,要求物流配送及时、覆盖范围广,自营物流成本较高,通常选择物流外包模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很多零售企业在与生产商或供应商合作的时候都会签署商品配送合同,同时很多供应商也具备物流配送的功能。供应商负责物流配送的比例越小,零售企业就越有可能选择物流外包。商品特点,指零售企业经营的商品类型及范围,如鲜活易腐商品、体积较大的家电产品和建材等对运输工具及储存条件要求比较高,而一些体积小、重量轻、价值低的产品对物流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会根据自己经营的商品的特点来考虑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如一些零售企业对贵重的商品采用自营物流的方法,而对于一般的商品如体积较大的一般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结论 本文以大型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在我国当前条件下的大型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模式,以及影响大型零售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目前的大型零售企业中,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且绝大多数大型零售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第二,被调查的大部分零售企业使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模式来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仓库或配送中心的使用大大降低零售企业的风险,使零售企业掌握对渠道的控制力。第三,成本压力、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零售业态等因素被普遍认为对零售企业是否选择物流外包有影响。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企业物流外包优势与风险控制 [提要]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外包也越来越普遍,而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物流外包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物流外包在提高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柔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优势,同时也带来双方的合同管理、信息共享、业务重组等风险。因此,需要从建立市场信用机制、确立合作理念、强化合同管理等角度,对物流外包的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实现物流外包的价值。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外包 一、引言 徐姝(2003)认为:“外包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保留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自身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所谓物流外包,即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物流外包的优势 物流外包相比传统物流自营的模式来讲,拥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解决企业资源问题,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资源的有限性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技术和需求变化变得十分复杂,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局限在本组织的范围之内,即使对于年轻的,实力很强的跨国集团企业来说,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经济的。所以,许多企业都是在物流外包中寻求突破,利用物流外包策略,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如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使其不断提升,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期获得高额利润。 (二)为合作伙伴分担风险。由于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投资有巨大的财务风险。通过外包,企业也可以将这种财务风险转嫁给第三方。通过物流外包,委托公司可以与合作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利用其战略伙伴们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减轻有技术和需求变化造成的风险。同时,由于建立合作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可共同分担风险。 (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应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化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和规模效应来实现费用节省,从而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 (四)提高企业运作柔性。委托企业选择3PL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提高运作柔性,企业可更好地控制其经营活动,并在经营活动与物流活动中可以找到一种平衡保持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企业将物流外包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大量的非特殊业务都由合作伙伴完成,物流外包的企业就可以精简企业机构,金字塔状的总公司、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具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式结构,从而减轻由于市场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这种组织结构将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有生命力。 三、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是指在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及变动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物流外包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物流外包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 (一)合同风险。合同风险是首要风险。根据物流外包业务来设计外包合同,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不能完成合同所规定的任务,或者物流委托方不能按时、按合同支付费用等,从而带来合同风险。Barthelemy(2003)调查分析了近百家企业外包案例后,发现有69%的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同管理不当;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1年物流外包的企业92%遇到合同纠纷,其中20%的企业遭受到合同纠纷5起以上。 (二)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管理决策带来的风险,是否选择外包,是选择全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选择一家或者多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上述决策的同时,一定带来决策结果可能发生问题的风险。 (三)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指由于合作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失真、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而在合作双方信息共享后,可能发生由于信息的泄露而造成核心能力外泄,造成企业产品销售量和市场的缩小、丧失,竞争对手的模仿,造成经济损失。 降低成本是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重要原因,外包后的隐藏成本、模糊成本不能准确测定,但是由于物流委托方不能准确了解外包后的物流业务,导致物流外包成本提高,甚至导致超过自营物流成本。 (四)文化差异风险。物流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能会由于各自的管理风格、行政制度和价值观取向不同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冲突、误解和不信任,最终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 (五)业务流程重组风险。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外包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及组织变动所形成的风险。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企业必然会重组业务流程,把之前面向职能的管理改变为面向流程的管理。这一变动必然影响到职能部门业务及员工的生存。也就是说,目前职能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完全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所取代,一些员工可能面临被解雇的危机,因此企业可能会遭到内部员工的抵制。如果业务重组的各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 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 (一)加强合同管理。企业物流外包的目标是建立双方利益和风险共担机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参照HP、IBM等跨国公司的做法,物流委托方可与物流服务商签订两份协议:一份为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保险、保密、赔偿、不可抗力、解约等法律问题的内容;另一份为工作范围,尽可能明确具体内容,可操作性要强,避免产生歧义的条款,内容要明确具体,合同中要明确合同终止条款。 (二)建立市场信用机制。因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客观存在,所以要建立一种物流外包的信用机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要进行信号示意和提供信用等级资料来以供参考,例如对其认证证书、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协议,经营资质、经营业绩提供真实可信的证据等,对物流信息处理、线路规划、物流运营的软硬件进行说明。 物流委托方需要进行甄别,通过对物流服务商的记录调查,物流经营和管理能力调查,提高甄别能力。要保持物流委托方在联合外包时具有独立性,需要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交换平台。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理念。物流外包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双方要建立良好地合作理念,在观念上要进行更新,和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适当的融合,在遇到一些合作方面的问题时,能从大局出发来解决。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信任,实现信息的共享。 综上,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物流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物流委托方的需求要及时告知服务商,并且让服务商及时给出解决方案,解决不了的一定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处理。信息共享和保密机制需要沟通到位,泄露商业机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问题探析 【摘 要】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将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上,因此物流外包成为了首要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目前阶段的特点、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目的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水平,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物流外包 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做好物流管理环节是相当必要的。近年来,物流外包作为企业物流的一种形式迅速发展起来,物流外包也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但在物流外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物流外包需要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后改进。怎样做好物流外包环节是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特点 1.目前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最主要以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自营物流同物流外包相结合的方式,另一种则表现为全部的物流业务外包。中小企业在自身规模、管理层次、经营范围、经济基础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大企业,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很多中小企业将自身不熟练的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出去,以获取更多的力量发展核心产业。例如,大概超过63%的中小生产企业选择将自身的干路运输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许多中小零售企业往往会将全部物流业务外包。 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有批量小、批次多的特点。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宽泛、产品多样化、订单量小、订单多等引起物流外包的批量小、批次多的情形。由市场调查可知,目前物流供应商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仅为1.3%。当前有86%的企业生产产品种类达一到十万之多,产品的多样性必然会形成小规模的物流需求模式。如申通快递、德邦物流、韵达物流等可提供小规模、多样化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成为更多中小企业的选择。 3.我国引进物流管理才有20年的时间,第三方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外包状况不尽理想。很多物流企业在发展物流业务时还是将自身的短期利益作为最大的目标,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欠缺思考,不为顾客的利益考虑,让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出现障碍。另一方面,很多物流企业由于信息技术落后、能力弱、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人才,使得我国物流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中小企业的物流外包状况看来,物流外包在中小企业的整个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受传统思想禁锢。我国引进物流才有20多年的时间,很多中小企业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在物流外包的选择上选择保守的态度,不愿意甚至不敢将自身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企业。这种传统思想的禁锢让物流外包在中小企业中发展存在一定障碍,物流外包在中小企业得以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例如,一家钢铁贸易公司因为担心物流业务外包引进时间段、发展不成熟,从而宁可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也要追求物流安全。(2)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国内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而低水平的物流信息使中小企业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目前物流信息技术不健全的局面,使企业与物流供应商信息获取上并不对等。在我国目前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信息化的实现程度所占比例不足总数的10%。信息化程度低是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如云南菊花园茶叶市场中的很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都不完善,不能随时掌握库存量、需货量等因数,对自身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不利。(3)物流公司选择较繁杂。很多企业在选择物流公司的时候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对于多个物流公司各个方面进行对比选择,使得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对于物流公司的考虑较为全面,在物流外包过程中选择的是每个物流公司的优势,因此就会使企业选择较为多的物流供应商,造成物流管理的不便。例如,特诺化学公司选择了5到6家公司承包本公司物流业务。其中德邦物流运量占33%,申通物流运量占31%,韵达物流公司运量占19%,其他占17%,缺乏核心的物流供应商。(4)物流外包存在潜在风险。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很多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影响着企业的物流水平和物流业务的发展。中小企业选择将某项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企业,造成企业对某些产品或服务失去控制,增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对整个企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凯玛特(K―mart)通过把大部分物流作业外包出去,短期内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由于存在丧失对物流管理控制的风险,使公司总成本大幅度上升,最终在同沃尔玛(wal― mart)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对中小企业改善物流外包水平的建议 (1)正确认识物流外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领导思想,因此中小企业物流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物流外包的正确认识。虽物流外包引进中国不过20多年的时间,企业应给与包容和接纳的态度,不能因担心或其他原因而否定其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物流情况,在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选择是否将物流业务外包,严格考核物流外包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整体利润。在我国物流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物流发展会带动中小企业的物流外包发展。新一佳超市在初期也是没有选择物流外包的,后来外包的成果无不说明物流外包所带来的利润。(2)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要改变我国中小企业物流水平落后的局面,首先就要改变中小企业当前落后的企业信息管理状况,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软件,将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为物流管理及物流外包提供信息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持。其次中小企业要善于利用EDI、ERP、GPS/GIS等先进的物流技术来改变传统的物流运作管理模式,强化物流信息共享的认知,使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在物流信息上建立共享,减少信息沟通障碍,提高物流外包水平。(3)改善当前多个物流供应商的局面。以公司长远发展来看,选择多个物流公司会使得企业物流程序的混乱,不利于公司的物流管理。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寻找大规模、网络建全、服务完善的物流供应商来实现统一服务。随着企业的发展,以更大的规模对外进行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则会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占据较大的主动地位。同时,在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上要从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供应商时要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物流水平、信息化程度等等方面共同考虑。与物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要遵循双赢的理念,一致努力创造共同的利益。(4)加强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制。针对物流外包所存在的潜在风险,最主要的是加强防范,做好防范机制。不能因为物流外包存在潜在风险就将其否定,要看到物流外包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要权衡企业的整体利益。如昆明很多药材零售批发企业,为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而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其外包过程不是没有考虑到风险的存在,而是在外包中加强防范,对物流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将风险降到最低。 物流外包作为物流的一种形式,做好物流外包工作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物流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中小企业对于物流外包的重视,吸收以前物流外包管理方案中的优秀经验,为公司全面而深入的物流外包方案提供借鉴。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利益分析及其风险研究 摘要:近年来许多中小制造企业纷纷开始选择物流外包,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交给物流服务商,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使企业经营者发现物流外包的利益,然而,企业物流外包流程复杂,相应的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会比较大。本文首先对中小制造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利益进行分析;然后发现利益背后的风险,针对其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 物流外包 利益分析 风险分析 引言 自200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强调大力开展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其中,物流外包是推动联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中小制造企业不得不将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下,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益和效率最大化。无论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都给物流外包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加上国内许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行业认识不全。研究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成为了必需。 1 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利益 1.1 我国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物流外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已有较多的学者对物流外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杨鹏(2000)在撰写的论文《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中阐述了物流外包的原因: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突破本企业资源瓶颈、促进柔性化管理、分散市场风险,阐述了影响物流外包的障碍因素:企业抵制变化、缺乏外包认识、害怕失去控制、物流外包业务自身有其复杂性等[2]。邓华、张雅维(2002)在其撰写的论文《企业物流外包利弊分析》中定性地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作用,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 [3]。王淑云(2004)在《物流外包的效益及外包区域分析》中从物流总成本的角度阐述了物流外包效益,文章认为:随着合作性关系的建立,关系性资产的形成,企业将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以更高的顾客服务水平以及更低的物流运作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销售[4]。 1.2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外包的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和市场进一步开放,一些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有限的资源投放于某一专门业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孤立生存,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因此发展物流外包是适应市场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良好选择。 (1)企业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业务流程繁琐,无法专注于核心业务,要想企业快速发展,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需要企业的物流系统与核心业务同步发展,但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采取物流外包,企业可以根据产品需求,选取在物流活动方面更有经验、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接物流业务,从而做到专项专管,改进服务质量,进而优化企业形象。 (2)提高中小企业营运效率,以低成本获得“外援”。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很难全面获得各方面人才。通过将物流外包,委托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得到相应的技术、人才,也即是以低成本提高了效率获得了外援。 (3)采用外包可以精简企业运营机构,管理更加方便有效。 企业无论是处于扩大期还是保守期, 用在运营中的资金不可能是无限的,通过物流外包除了节约资金和资本投入,也能取消企业运营中用于产品仓储、保存、运输等相关的管理组织,也即是精简了机构,使整个管理链复杂程度降低,促进企业管理更好更快发展。 (4)业务外包的同时也“外包”了部分风险。 通过物流业务外包,中小制造企业可以和预期简历合作关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起战略联盟,在把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商的同时也转移了部分运营风险,这对资金相对短缺、竞争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更利于无后顾之忧的开发新产品。 2 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物流外包作为中小制造企业集中资金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确实能给合作双方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既有认为的失误,也有管理、技术的缺陷,总之,物流外包流程复杂,极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中小制造企业应在物流外包初期或者说及时发现运作过程中的隐性风险,规避风险,避免或减小损失。 (1)制造企业内部组织抵制 随着物流外包范围的扩大,制造企业要对现有资源和资金进行重组,这对原有部门要进行整合,与物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会相应删减,利益被触动的部门对于物流外包多会反对或不合作,进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抵触情绪对物流外包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2)外包公司选取 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等的限制,在选取与之合作的外包物流服务商时,更多的会考虑一些能够提供较低廉价格、口碑较好、服务覆盖网络能满足产品销售经营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选择局限性,并且选取过程中,人事工作难免出现纰漏,而造成所选服务商并非最优,不能起到互利共赢的作用。 (3)外包过程管理 委托方为了寻求甲方利益最大化,不得不随产品销售市场的变化而更改物流服务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不利于委托方关于物流外包的管理工作的实施。 另外,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自身局限,缺乏资源,在物流外包之后,很难组织专项人员对物流服务过程进行跟踪约束,对物流业务的控制能力薄弱,使企业对物流服务商的依赖性增强,长期来说,不利中小企业的发展[5]。 (4)物流成本控制 由于制造企业缺乏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全面了解和对物流市场变动的合理预测,物流外包实施之前的财务预算分析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费用[6]。因而导致物流外包的成本很模糊,往往物流外包运作结束后会发现其成本严重超支,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物流外包企业也经常会忽略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起草合同时所需的费用,管理物流外包时所需要的费用,以及物流外包风险一旦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 3 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1)构建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制[7] 为有效地防止外包风险的发生或减少外包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与体系,才能对外包风险进行有效防范[8]。 风险防范体系要从外包前的分析评估开始,聘请专业的物流顾问设计管理物流外包事项,明确合作双方的工作范围,把整个外包过程从组织、实施、跟踪到评估总结条理清晰的纳入风险防范管理当中。 (2)把握好物流业务外包的程度[9] 物流业务是多方面的,物流外包并非所有都是物流的全权外包,中小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将哪些物流业务进行外包还是将本企业的所有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处理,不要不切实际的跟风。 (3)综合考量,选定长期合作的物流服务商 企业可以针对其物流管理业务的需求,综合分析物流服务商的运营能力、发展前景、信誉度等方面,选取适合与之长期合作的服务商,完善管理,使两者不仅是合作关系,更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承担管理风险[10]。 (4)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机制 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合作双方应该提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委托企业对服务商的监控力度,使运输、存储以及客户意见等信息资源尽可能完整、高速反馈给双方。要设计并运行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费用。企业物流外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浅析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企业中非核心业务比如物流管理可以由合作企业来完成,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可以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利润,以及竞争优势。本文章主要从物流服务需求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有关物流业务外包的理论问题与实践课题进行初步地讨论、探索。 关键词:物流业务外包;优势; 风险;对策 一、企业物流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难以持久 目前企业外包的物流服务主要还是传统的物流服务,合作关系大多是短时间合作,而且会与多个供应商合作,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尚未形成。 (二)物流提供的服务价值层次不高 尽管物流外包能提高企业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减少在途资金积压,能给供需双方带来颇多收益,在实践中,也经常看到供需双方都是以巨大的信心和决心实施物流外包,但由于种种原因,使物流外包举步维艰,常常出现物流中断,甚至失败。 (三)变更成本比较高 虽然出于专心构筑核心竞争力的考虑,很多企业纷纷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但由于当前我国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范围有限,不少企业始终在不断考虑选择新的物流提供商,这一方面造成了较高的变更成本。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存在的风险 物流外包虽然具有成本节约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这也是有些企业放弃物流外包而选择物流自营的原因之一。物流风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风险发生的比率不易确定。了解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使生产企业更好的利用物流业务外包。 (一)选择外包合作伙伴的风险 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外包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通常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以实现财务状况、质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务的改善和提高。但是物流活动长期外包,会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缺乏专家技术,因此会提高物流服务的价格,或者不听从企业的调遣和安排,服务态度恶劣,都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际利益,破坏企业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外包不能有效控制的风险 企业在与外包服务商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依赖,这样企业会逐渐处于劣势,从而增加了企业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对物流运作失去控制。如果企业长期依赖于某一个物流供应商,有助于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但同时物流供应商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以致企业难以控制。企业可以选择多个物流供应商,但是这又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提高或物流服务质量降低。 (三)顾客满意度下降的风险 物流外包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内部流程,企业需要对此进行重组。这一过程可能对企业员工产生负面激励的效果,从而会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的进行,减弱甚至偏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或连续改进的初衷,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企业过于依赖外包服务商,但又无法控制他们,这就导致企业不能取得所需的用户信息,从而影响企业的产品改进。从长期来看,由于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和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用户满意度。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作用和意义 物流外包是最具潜力的一种业务外包形式,它可以使企业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些因素促使物流外包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提高柔性的需要。企业可以更好地在经营活动和物流活动中找到一种平衡,保持两者之间的连续性提高柔性,使实行物流外包的企业由于业务的精简而具有更大的应变空间。由于大量的非特长业务都由合作伙伴来完成,物流外包企业可以精简机构,金字塔状的总公司、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式结构,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这种组织结构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二)降低风险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作决策时无法准确预测各种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尽可能减少或分散风险,如果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由企业自己经营,则意味着企业将在许多方面承担风险。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在将价值链上的有关环节外包出去的同时,将有关风险也转嫁给其它企业,实现风险分担, 从而能够对市场的风云变幻作出敏捷反应,提高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三)提升企业形象 物流供应商与客户之间是战略伙伴或者联盟的关系,他们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管理物流业务,通过全球信息网络使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大大缩短了客户的交货期,帮助客户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他们为客户定制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其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于物流供应商的品牌形象,提升自己的形象。 四、企业应对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策略 随着物流外包实践的推广,有些企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也有一些企业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时必须谨慎,在考虑物流外包优势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其潜在的风险,以系统的、长期的观点来进行物流外包决策,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来防范潜在的各种风险。 (一)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本身并不是企业发展战略,它仅仅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方式,企业应确定在行业中是否存在有能力和可供选择的物流供应商,否则,实施物流外包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并探讨物流是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分析物流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拥有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管理层也认识到外包的重要性而且清楚针对外包应做的准备工作,才能决定是否实施外包。 (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物流供应商 物流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包给谁的问题,即外包伙伴的选择。首先需要对外部的潜在物流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调查物流供应商的管理状况、战略导向、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和兼容性、行业运营经验等,评价其从事物流活动的成本状况,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评价其信誉度等。特别是对于物流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企业务必认真分析衡量。报价应根据物流供应商自身的成本确定,而非依据市场价格,报价不仅仅是一个总数,应包括各项作业的成本明细。对于物流外包的承诺尤其是涉及政府政策或物流供应商战略方面的项目,必须来自物流供应商最高管理者,避免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出现对相关条款理解不一致的现象。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潜在的多个物流外包伙伴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适合企业需要的外包伙伴。 (三)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企业物流外包可能会受到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制约以及员工的抵制,因此,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在无缝衔接的基础上调整业务流程,进行职能变革;如何对外包的物流功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监控;企业文化是否鼓励创新与变革;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变革持何种态度等。从战略角度看待物流业务外包,致力于获得最佳合作伙伴, 并围绕着这种伙伴关系建立一种健全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无缝衔接,取得外包策略的成功。 五、总结 物流外包还没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加上外企的蜂拥而至,国内企业步履艰辛。本土企业只有看清当今局势,认识到物流业务外包的迫切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才能谋求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中小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 摘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而针对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关键词:物流外包 风险分析 风险控制 1 物流业务外包面临的风险 1.1 内部风险 1.1.1 目标决策和范围选择风险 首先在目标上,企业物流外包的目标主要有时间和成本两种,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外包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讲,外包的主要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其次在范围上,一方面,物流涉及企业的采购、运输、生产、包装以及销售、回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必须明确外包的业务范围。 1.1.2 供应商选择的风险 企业进行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物流供应商的选择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才可以达到物流业务外包的目的,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库存水平的降低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才能使生产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于核心业务,提升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1.1.3 财务风险 根据物流成本的“冰山学说”理论可知,物流成本具有难核算、难预测、难发现的特点,这就导致物流外包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实际产生的成本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大大超过预期成本,从而出现物流业务外包失败的结果。具体来讲,导致物流成本核算失误的原因主要包括没有考虑谈判和合同起草的成本、物流业务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等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费用计算不准确等。 1.2 外部风险 1.2.1 市场风险 我国物流外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运行还不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因此,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之后,将面临创新能力降低和难以直接对物流业务进行控制的风险。另外,物流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内总体经济环境和物流政策的影响,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后,势必会导致无法获得最直接的和最真实的信息,从而导致企业错失一些机会,也很难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应对。 1.2.2 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企业进行物流业务外包的重要前提就是相互信任,而信任的基础就是企业与物流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如果企业无法获得物流供应商的真实的信息,或者无法获得足够多的信息,那么企业在进行供应商评价和选择、业务控制和监督、供应商绩效考核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从而导致风险的存在。具体来讲,信息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不确定风险、不对称风险以及信息的泄露风险。 2 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2.1 明确外包的目标、范围 在明确物流业务外包范围时,主要可以参考竞争优势和外包风险两个因素。竞争优势是指某物流业务的竞争力,代表该业务为企业获取价值和竞争优势的能力;外包风险指如果该物流活动外包,则该外包活动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失败的可能性,风险越大,则外包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对于竞争优势和外包风险都高的物流业务来讲,不应该使用外包业务,而应该实行内部控制的方法。对于竞争优势和外包风险都处于较低状态来讲,企业应使用全部外包的方法;而对于两项因素都处于中等水平的活动,则应进行中等程度的控制,视情况而定,实行部分外包,并分别同物流商建立短期或长期的合作关系。 2.2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信息风险是物流业务外包中所面临的一种很重要的风险之一,同时,很多其他风险存在的原因也是由于物流外包企业与物流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畅导致的。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企业应该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之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系统,从而纠正由于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导致的信息失真的现象。另外,物流外包企业与物流供应商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同时应签订保密协议,如果有一方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3 正确选择物流服务商 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决定着物流外包业务的成功与否,合格的物流供应商是物流业务外包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物流服务商选择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市场上潜在物流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调查物流供应商的管理水平、规模大小、先进技术的应用情况、信誉情况和财务状况等,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和评价物流服务商的成本状况、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竞争力。 2.4 加强物流外包活动的控制和绩效考核 虽然企业将物流业务进行了外包,但是,外包企业不能认为外包之后物流业务就成了物流供应商单方面的工作而与自己无关了。企业应该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与物流供应商加强合作和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对物流服务商的了解和控制。另外,企业还应当监控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绩效,并进行绩效考核,这不但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同时还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加深与物流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中小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决策与外包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集中有限的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自己的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充分认识自身和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如何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合理决策和策略选择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流外包 决策分析 实施对策; 一、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快、需求个性化的环境下,企业很难在所有业务上都保持竞争优势,他们必须要集中资源和精力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生存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将自己的非重要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来经营已经是一个潮流。 二、影响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因素 (一)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纲领,是企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企业在决定是否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时,应对比自营和外包哪个更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发展,哪个更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并为客户提供更令其满意的服务。 (二)企业规模。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资源有限,资金较少,生产的变动性大,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自营物流的建设,同时还面临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风险和内部员工的抵制。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的业务上,就适宜把物流管理交给外包专业物流公司。相反,规模较大的公司则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采用物流业务自营的模式,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果物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可以采取自营方式,保持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生产时,为了避免企业资源和精力分散,企业一般会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外包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以集中精力提升企业核心的生产能力。 (四)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可以对自营成本和外包成本进行分析比较,如果自营成本高于外包成本则采用外包形式,反之,则采用自营形式。这是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进行物流外包决策的方法。 三、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策略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实施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若是盲目从事外包,企业经济效益不但不会获得改善,反而会更加恶化。因此企业若想充分发挥物流外包的优势,必须谨慎、有系统地实施外包。 (一) 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确定哪些业务可以外包,哪些业务不能外包的前提。如果物流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可以将其外包给有能力和可供选择的物流供应商。否则,实施物流外包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慎重选择物流业务外包服务供应商。 企业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流程:①市场调研和评估。在明确自身物流需求的基础上,从供应市场中识别与筛选供应商并对他们进行规划能力、管理状况、战略导向、运输能力、仓储能力、信息技术支持能力、服务水平、自身的可塑性和兼容性、行业运营经验等项目调研评估。②确定选择范围。在评估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些具有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具有企业所外包业务相关运营经验的、具有业务集中控制能力和信息技术支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作为物流供应商的选择范围。③确定最终物流服务供应商。对这个范围中的多个物流外包伙伴进行进一步的更具体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并从中选择最优秀的外包伙伴。④实地考察了解物流供应商的具体工作状况,并确保每一个物流设备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三) 物流外包活动的监督、控制与考核 对外包伙伴及其活动进行合理监控是外包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中小制造企业在与物流业务外包商合作过程中,既要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业务信息,同时也应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实时监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共同制定物流作业流程、编制操作指引、确定信息渠道都是很好的监控方法。不能认为物流业务外包了,一切物流活动就完全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单方面的工作。企业要建立物流外包的控制机制,对外包伙伴的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制订标准对其业绩进行考核。 (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也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的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没有物流信息及时交流,就无法快速沟通供需,与第三方物流的信息交流也无法在速度上满足物流外包的要求。为此,要实现物流外包就要建立与第三方物流对接的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以期快速响应需求,满足客户的准时化需要。 但是,信息共享也会带来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构成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潜在的信息风险, 合作双方一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或者EDI技术减少信息传导过程中的扭曲,改进物流运作方案缩短外包链。另一方面,合作方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应签订互相保密协议,一旦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树立“双赢”的理念 企业应充分考虑外包服务商的利益,做到资源共享,与外包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合作才能长久,才能使双方真正获益。如果仅着眼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置物流供应商的利益于不顾,甚至做出损坏物流服务商的行为,将会使公司陷入频发冲突和争议之中,最终必将破坏合作关系,也损坏自身利益。在消费需求变化越来越迅速、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企业要想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必须获得其经营价值链中每一个相关环节的有力支撑。因此,只有合作,才能增强整个价值链体系的价值,使每个企业真正实现长久的获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分析 【摘要】物流业务外包,即企业聘请专业的物流公司完成物流工作,主要目的是降低管理成本与集中利用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形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一方面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就此分析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和风险,并探讨了预防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物流外包;利益;风险;风险预防 一、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利益分析 (一)物流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 物流业务外包主要是通过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工作。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物流配送人员和技术人员、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优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优势对物品保存、运输、卸载、客户交流等进行专业操作,降低企业在物流运输、储存和物流人员工资等上面的成本,同时也减轻企业的物流工作量。 (二)物流业务外包可以让企业集中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将物流运输、产品存储、送货上门等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管理投资和运输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企业花在物流业务上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企业核心业务上,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配置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烟草工业把烟草运输等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可以专心研发优质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更好的为人们健康服务。 (三)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更好的服务客户 第三方物流公司配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运输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能方便快捷的处理客户的订单,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然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点对点的上门送货服务,缩短从订货到收货的时间,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博得回头率。同时通过即时通讯可以对物品流通进行全面监控,查看产品送货时间和地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企业帮助和督促专业物流公司人员培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企业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根据企业生产产品效率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物流公司的人力和网络系统,进行对应的外包工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减少产品库存和资金占有率,避免在物流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减少企业物流工作环节,让企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产品的采购和研发上,不断优化产品配置和生产结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要点分析 (一)削弱企业物流业务控制能力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就是让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参与企业产品储存、运输和送货等多个物流环节,物流公司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当其掌握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或者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时,企业与物流公司双方的物流业务控制地位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企业的物流业务控制能力将被削弱且受制于物流公司,长此下去双方合作将持续不下去,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影响企业和客户关系,造成客户流失 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将产品的运输、送货、客户服务全权由物流公司负责,无法及时的与客户直接进行交流,客户需求和反馈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物流公司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从订货、运输、送货、售后服务整个流程的工作,且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会获取客户的好感和信任。若企业选取的物流公司专业性不强,在运输中存在拖延时间、产品受损等问题,而又不能第一时间得知客户的反馈和意见,客户就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供货企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固有客户流失,带来经济损失。 (三)商业信息泄露,严重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对物流业务占重要地位的企业来说,物流系统不仅关系到企业日常生产,而且还关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物流业务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企业核心业务、商业机密以及信息资源被泄露或盗取,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烟草工业是一个市场前景好、商机大的行业,当其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时,会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共同构建信息平台,对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调查,即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掌握采购渠道、客户服务、市场发展等信息,而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对象不仅是一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将企业的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外,还包括企业选择合作对象的失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营战略意见不统一,会给双方合作造成困难,影响业务外包质量。同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难度大,也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隐患。 三、预防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选择信誉好、专业能力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综合考虑物流公司的规模、专业性、信誉等因素,签订合作合同,对商业机密不能泄露、分成等信息明文规定,一旦违背合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交流,及时的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提高物流业务能力。此外,要建立竞争机制,企业要适当的实行分散外包策略,提高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竞争意识,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综合考核及评价,一旦发现严重问题,要及时的更换合作对象,让企业处于主动地位。 (二)企业要重视物流信息管理,构建客户服务平台 企业除了要加强与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的合作外,还要加强自身物流信息管理。具体来说,企业要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定位,衡量物流业务外包的利弊,然后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企业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要重视物流信息管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加强与客户的直接联系和沟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生产调整,同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起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赢得客户的信赖。 结束语 物流外包行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得到蓬勃发展,受到制造企业的青睐和欢迎,在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物流业务外包行业专业性不强、选取合作对象不当等原因,给企业带来风险,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要树立物流外包风险意识,不断创新改革,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充分发挥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 作者简介:林津津,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与影视传媒学院研究生。 摘要:现代企业竞争不仅在技术、人才上,同时也在物流方面展开。企业采用物流外包可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以及对合作方的控制和管理。本文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和归纳,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处理。企业对于风险的防范要从整体的角度去想,分别通过企业内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分析、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物流服务商的管理制度和企业物流风险的自我防范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归纳;风险防范 企业物流外包就是把自己的主要资源利用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而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作业活动,则交给专门负责此业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企业物流外包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有效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物流外包还是自营的选择主要是与企业的整体战略有关,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看物流外包是不是能够以更加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资源。 一、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其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和风险也不能忽略的。 (一)物流服务商不能履行合同内的服务 有些物流服务商在双方接洽时为了获得物流业务,夸大自身物流服务能力,承诺了很多其根本无法实现的活动。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售后物流服务评价和监督机制,很多企业会发生供应商选择不当的情况。一旦发生物流服务商不能实现承诺的情况,不仅使物流的服务能力下降,也使企业的客户满意度降低。 (二)失去业务控制 与物流外包相比,自营物流可以让企业与客户直接交流,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物流外包就让企业与顾客分离了,这样会让顾客与企业的交流变少并增强了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性,进而导致物流环节的失控。 (三)企业机密外泄 选择物流业务外包之后,很多的信息就一定会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知道,并且,物流服务商也提供了很多的信息给企业,这样信息不断地传递,使信息的传递范围扩大。可能会因为物流服务商失信,而导致企业的核心信息外泄,更多的核心技术传递到行业的其他企业[1]。 (四)转置管理成本的上升风险 转置成本是指企业在原来的自营物流向物流业务外包的时候所产生的相关管理成本。而转置成本主要是那些检查成本,集成成本,以及协调双方的成本等。 (五)连带经营风险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一般基于长期合同,一旦物流服务提供商经营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与之解除合同关系对企业而言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二、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在选择物流服务商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外包目标,建立自己的选择标准,包括一些价格指标、质量标准、服务商的能动性和自我改进的能。 (一)物流服务商的选择 1.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基本标准 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基本原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具体来说,选择物流服务商基本要遵循以下原则。适应本企业战略目标要求;能够对业务进行集中控制;有与企业的物流业务相关的经验;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物流技术水平;主要业务能够与企业物流业务相兼容;能够真实满足企业的需求;建立互信关系;不过单一地强调成本最低。 2、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方法 物流成本比较法、协商选择法、直观判断法、招标法、评分法。 (二)物流服务商的管理制度 1.合同关系管理 对物流企业服务商,可按行业、地区、资源类型等进行分类,而后确定合同关系管理制度。 物流企业服务商的关系合同关系管理包括:合同与协议、合同与模型、合同关系、违约责任、担保条款、资产保存和价格变动条款等 因为合约条款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所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合作双方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2.网络化管理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服务水平决定的。如何地管理和整合分散的小型供应商将是考验物流服务商管理能力的主要方面[2]。同时,对物流服务商的流程监督和业务的客观性方面也体现网络化管理 3.双赢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为了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在合作中的双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也应该是以合作双方都获利,也就是双赢为目的的。怎么样与物流服务商建立双赢的关系是企业应该注意的。 (三)企业想要减小或者避免物流外包的风险,如果只是严格要求供应商是远远不够的,自己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1.强化自身员工的风险意识 企业中的物流外包管理部门对外包的风险问题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值得他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从机制上来说,要成立监督体系,建立对部门内外的检查,以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从程序上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2.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 在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的目标确定之后,要人公司的专门人员去实施。而作为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部门,是以协调中心各个部门完成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为目的的,是一个专门的管理中心[3]。 3.实行ISO9000认证,根本上提供自己风险防范的能力 将自己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商在提高服务时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这些意外,可能是由于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造成。现在很多企业成功管理的经验就是“以人为本”,而ISO9000就是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标准的作业,以做到对作业过程中的没一个环节进行监控,以到达零投诉、零缺陷的目的。 4.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服务商产生的意外,之所以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信息的沟通不够及时,所以我们要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收集和加工,采用计算机推算,或者人工进行推算的方法,以做到对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三、 结束语 企业物流是否外包取决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情况。对于物流外包的企业,对外包风险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根据合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制定权责分明的风险承担事项。从自身角度制定出相应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将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降到最低,在最大程度上稳定地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业物料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物流外包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形象并提高顾客满意度,但在物流外包中也存在供应商选择、内部抵制、合同签订、信息泄漏及外包服务提供商道德缺失等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改进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条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机制及加强市场调研与监管力度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物流外包;风险 自加入世贸以来,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投入更大精力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是其未来物流业务的发展方向。通过物流外包,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整合与充分利用外部专业资源,降低成本,强化核心能力。目前来看,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发展并不成熟,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物流外包必然会遇到外部与内部的多重风险。本研究将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各种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降低成本 农产品加工企业可利用外包服务供应商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和专业优势,通过提高利用率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在产品采购、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投资减少,并真正达到零库存。另外,第三方物流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和货物载配能力,熟悉物流市场行情,从而可降低运输成本。总而言之,通过和第三方物流合作,利用物流企业专业化的物流水平和信息技术,可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节约运输费用,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进而降低企业成本。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发等是其主要核心业务,物流是其非核心业务。自营物流业务方式不仅增加投资,分散精力,且不够专业,得不偿失。实施物流外包既能保证物流水平,节约费用,又能使企业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是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送货是否准时,售后服务质量如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顾客的满意度。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依靠物流公司的专业化服务,将恰当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数量及时送达顾客,保证货物的完整和准确,从而加强服务能力,完善服务质量,缩短订单的配货周期,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 (一)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风险 物流外包是企业实现减少其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划、外包成本和运输效率,同时会影响企业信誉度和外在形象。错误的选择容易导致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合作中产生矛盾,同时,外包服务供应商大多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客户,在了解客户要求上企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企业内部抵制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享有物流企业将提供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同时,但是企业必须面对原有的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之间的冲突。内部组织容易产生抵制情绪,因为原有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不仅在物质资源、资金、内部工作流程还包括人力资源方面,一旦采用物流外包的形式就会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做出重新的规划,在如何处理企业原有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给企业重新带来了值得深思与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另外,企业物流外包的过程,还涉及到利益再分配,意味着以前员工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所取代,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内部员工的抵制,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风险。 (三)物流外包合同签订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时,由于是两个不同行业的合作,在业务规划、外包实施、外包业务终结阶段都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有完善的合同对双方进行协调和限制。在合作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外包服务供应商在合作范围、职责、权力、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合作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外包服务供应商作为过失方推卸责任,例如会导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送、制造等,这样不仅会为企业带来资金物质上的损失,更容易使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从而有损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企业信息泄漏风险 传统的自营物流模式至今仍深受农产品加工企业追捧的重要原因在于对本企业信息安全有保障。目前,即使是进行物流外包的企业也大多限于运输的物流外包,而非完全的物流外包。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物流外包必然会向外包服务供应商提供企业的相关信息,其中不免涉及企业内部的信息。这样,外包商就拥有企业大量的信息和技术资源,从自身角度的利益出发,外包商很可能会把企业的信息资源、核心技术、客户信息、商业机密等泄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相关信息的提供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潜在的风险。 (五)外包服务提供商的道德缺失风险 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随时监控与管理,这期间就是对外包服务供应商道德的一大考验。外包服务供应商的道德缺失更容易产生很多隐患。其一,当客户提出意见时,外包服务供应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没有及时传达到企业,使企业没有及时根据客户意见做出改进。其二,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具备物流业内部专业认知能力,从而在面对物流业内技术改造、流程创新等问题时,外包服务供应商往往会为保证本身的成本与利润放弃创新改造,导致企业可能损失更多更好的机会。其三,在结算方面没有明确的监管,一般只是由外包服务供应商单方面的提供票据与费用证明向企业要求结算,对于企业来说物流外包成本控制比较被动。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物流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选择合适外包合作伙伴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供应商时,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既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应考虑到外包服务供应商的长远发展,通过外包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这样才有利于与供应商的长远合作与持续发展。企业决策者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模式,选择能够完成企业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的外包商。首先,要先对潜在外包合作伙伴进行外部调查、分析、研究、评价;其次,对于外包合作伙伴内部管理状况、战略导向、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发展前景、信誉度以及运营经验等做出详细评价;最后,综合内部外部评价后找出在经营理念、前景方面最合适的外包服务供应商。 (二)协调改进内部管理制度 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妥善的处理原有负责物流业务的员工,合理安排内部人员,同时对管理机制做出相应调整。改造后的物流部门独立承担物流外包业务,与外包服务供应商一起负责运输、搬运、仓储等一系列物流业务。在这一过程中调整企业内部人员结构,对于独立的物流部门,需要专门的员工工作。另外,与企业其他部门通力合作,达成使企业总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目的。 (三)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条款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共同制定合作原则与方法,合理选择签约方式,明确权责。首先,要明确物流外包的工作范围;其次,制定解决冲突事件发生时解决的方案,以备发生冲突时,可有据可依。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约是明确权责以及合作基准的重要内容。在签订合约时,要考虑到两家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保证双方实现目标。另外,合约不能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预测,因此在签订合约后出现实际特殊情况在合约中未体现的部分需要双方及时磋商。 (四)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机制 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外包服务供应商需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保密机制。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可以以网络为平台,分享两个企业的市场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物流资源等。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分享平台,两个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双方的业务流程,业务进展情况,有利于两个企业沟通与协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在物流外包过程中,还应该对于信息泄露行为进行防范和限制。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保密机制,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做到互相保密,一旦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加强市场调研与监管力度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加强主动性,加强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信息调研与比对,及时获取物流市场最新信息,对合作外包服务供应商和整体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有详细的了解,在第一时间了解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最新动态。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外包绩效评价机制。首先,从时间、数量、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其次,建立企业与客户双方联系网络,以便及时反馈客户信息与对外包服务供应商的评价,并以评价标准为基准,对外包服务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价。
教育经济论文:翻转课堂教育经济学论文 一、翻转课堂的易用性和公平性 教师将教学内容转换成教学视频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在家观看,这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家庭作业,你会怎么做?你在哪里去接受培训?你的技术工具从何而来?你哪来这么多时间?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是翻转课堂两个引人注目的支持者。2006年,作为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教师,他们合作实施了翻转教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成功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他们拥有了一份新职业,就是在研讨会或“翻转课堂网络”①上宣扬他们的翻转教学方法和理念。2012年他们出版了一本书叫作《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萨姆斯在该书中说技术和时间不应该成为翻转课堂的主要障碍,他和伯格曼翻转他们的第一堂课仅使用了他们两台糟糕的电脑,另外在软件上花费了50美元;有很多简单且免费的程序可以帮助人们创建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材料,除了一个智能手机外不需要任何东西;他鼓励与合作的同事伙伴共同承担相应的开支费用。其实,翻转课堂的实施并非这么容易,仅仅是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和开发就会让教师们望而却步。一般情况下就连参加教学竞赛的普通PPT课件都是由学校教育技术或计算机中心的专业教师来完成的,更别说微视频的设计开发了。实施翻转课堂其实是向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完成教学工作的难度。教师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教师的“生产成本”。那么这种投入是否让教师个人收益增加呢?显然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薪酬制度来补偿实施翻转课堂教师的额外劳动。虽然不能说教师是完全为了个人利益而从教,但教师额外劳动的付出理当以一定价值来体现。因此,要想实施翻转课堂并不容易,它的易用性并不容易体现。那翻转课堂的另一方———学生呢?翻转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都具备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的假设。翻转课堂的支持者反驳说这并不需要最新式的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教师只需付出一点点代价,将教学内容刻录低技术含量的DVD光盘发给学生回家观看,或者白天在校时提供相应条件让有需要的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内容即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或学校,学生家庭还是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物质技术条件,但翻转课堂的实施不是仅仅针对这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而言,这显然不公平。 二、翻转课堂的适用学科领域 在翻转课堂引入中国后,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领域仿佛遍地开花,好像什么课程都突然变得需要“翻转”了,什么课程都能“翻转”而且都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事实果真如此吗?全校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翻转教学吗?翻转教学对所有学科都有同样的促进效果吗?也许翻转课堂的支持者会肯定地说“是的”。他们会引用由美国常春藤盟校赞助的培养数学天才的可汗学院为例,他们通过YouTube网站至少提供了3500段教学微视频。但是有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仅对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STEM)学科领域的教学才有积极的影响(Herreid Schiller,2013)。在此,显然不包括所有学科。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理科知识点相对明确,概念、公式、实验、例题等知识容易拆解,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互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中学教学层面,有少量案例研究表明,由于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9年级数学不及格率下降了多达31%,科学不及格率下降了22%。还有一项实证研究,美国研究者对23名处于不及格边缘的学生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在家参与在线学习的参与率从75%提高到100%,与控制对照组学生相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的及格率也提高了11%。还有案例是在物理课上,教师准备了16段关于磁场的教学视频并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这种新教学法反应积极,他们表示很喜欢观看这类教学视频,并且能够自由回放进行学习;69%的学生表示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他们能从教师那里及时地得到所需的帮助;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互动时间向同伴学习是有价值的。上述研究只是少数学校的案例,至今仍没有能证实翻转课堂教学绩效的广泛的实证数据。斯坦福研究机构(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最近对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使用可汗学院教学材料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小范围研究,他们发现数学学习掉队的学生不管是通过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还是接受小组教学都取得了同样好的成绩。“翻转课堂网络”对558名教师进行了调查,有65%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一书的作者之一伯格曼现在在凯尼尔沃思约瑟夫西尔斯学校担任技术顾问,他也承认有说服力的数据来之不易,但他认为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最终将消除外界的所有质疑。 三、翻转课堂的本意回归 随着翻转课堂追随者的增多,对翻转课堂的问责和评估呼声也越来越高,翻转课堂实践者所得出的结论将可能变得有问题。伯格曼并没有将翻转课堂描述为教学法的变革,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新方式,是利用旧思想的新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变得更具有创新性,使用各种方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当翻转课堂引入中国后,部分教育者对其本意和实际价值显然存在误判。翻转课堂的兴起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当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不满,以及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变革的渴望和积极探索。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教育是教育,不是为了体现某个理念而存在的。这种源自欧美的舶来品和PBL(基于问题的学习)、专题学习网站、Moodle网络课程等曾被寄予改革中国教育现状厚望的名词,在没有大量实证数据支持及成熟操作模式下,翻转课堂不可能撑起人们寄望它来改变中国教育现状的美好愿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只是依靠纯粹理论的推演,而是要经过实证检验才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具有的科学特质和基本属性。翻转课堂究竟适用于哪些学科,如何实施才能真正促进教学绩效的提高,以及实施过程中具体教学情景的把握、学习指导的撰写、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分解与递进、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效果的测评与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等各个具体教学环节都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索、论证、优化。 四、结语 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消耗大量的教育资源,而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其办学资源都是有限的。在当今注重绩效的年代,如果没有大量实证数据来证实翻转课堂的教学绩效,教育主管部门及管理者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全面推行一项前景不太明朗的教学变革。从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它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正是如此,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来证实。 作者:刘勇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经济论文:小学阶段教育经济论文 一、国外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的研究与借鉴 国际上较早开设经济教育课程的是美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美国一直走在经济教育的最前沿,在经济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育支持系统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韩国的中小学经济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到80年代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分别以美、韩这两个东西方国家为代表对其小学经济教育目标进行详细介绍。 1.美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现状美国经济教育课程已经被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可见经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美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主要在《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VoluntaryNationalContentStand-ardsinEconomic,1997)和《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待》(CurriculumStandardsofSo-cialStudies:ExpectationforExcellence)中进行了详尽的规定。(1)《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中的小学经济教育目标1997年,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nEconomicEducation,简称NCEE)颁布《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这是美国第一部关于幼儿班至12年级经济教育的国家课程标准。该标准在前言中阐述了经济教育的基本目标。知识目标:①理解基本经济概念,能够找出影响生活的各种经济问题,避免发生因不懂经济学而犯的错误;②了解有关美国经济的一些事实,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现行的资费标准和利息率等;③理解人们看待经济问题时会存在不同的观点。能力目标:①确定经济问题、选择、利润和成本;②分析经济环境中激励对工作的影响;③考察经济条件和公共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后果;④收集经济证据,比较利润与成本。为了实现经济教育的这些目标,教育委员会又制定了贯穿幼儿园到12年级的20条内容,针对幼儿园到4年级、5年级~8年级、9年级~12年级,每一条内容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基准。例如,该内容中的第一条为:学生能理解的生产资源有限,人们不能得到他们所要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结果是他们必需选择某些东西,放弃其他的东西。针对幼儿园到4年级提出:人们需要做出选择是因为不能拥有所想要的一切;经济需求是一种欲望,可以通过消费商品、享受服务或从事休闲活动得到满足;商品是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服务是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决定了资源怎样被利用;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其他一些东西被放弃;企业家是组织生产资源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人;生产者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人等15条具体基准。总之,美国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教育概念,开始学会抉择。(2)《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待》中的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美国全国社会科协会于1994年推出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是美国课程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科课程标准,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影响深远。该课程标准以10大主题轴(thematicstrands)的形式构建了社会科课程结构。 这10大主题轴分别是:文化;时间;连续与变迁;人、地与环境;个人发展与认同;个人、团体与制度;权力、权威与管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联系;公民意识与实践。其中“生产、分配与消费”主题轴主要涉及经济内容。该主题轴分别描述了学生在低、中高年级应达到的经济教育目标。低年级应达到的目标如下: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区别“想要”和“需要”,通过比较自身与他人的经济体验去探索经济决策,进而思考这些决策给不同的群体、社区、国家等所带来的影响。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又对低年段作了详细的预期目标,被确定为:(1)举例说明稀缺性和选择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决策;(2)分清需要和想要;(3)从范例中分辨出属于私人还是公共的商品和服务;(4)说出构成经济体系的各种不同机构,如家庭、工人、银行、工会、政府部门、小型商业机构、大公司等;(5)描述我们怎样依靠特定工种和工作方式的工人,他们服务于生产、商品与服务的交易;(6)描述动机、价值观传统和习惯在经济决策中的影响;(7)解释并说明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8)描述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关系;(9)使用经济学概念如供给、需求、价格去帮助解释社区和国家中的事情;(10)用经济学概念分析当地经济问题,如怎样减少垃圾。从上述主题轴中的经济教育课程目标可以看出:(1)美国对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尤为重视。其目标的详细性和深刻性远超过我国小学阶段,甚至超过我国初中的经济教育课程;(2)目标的逻辑性。目标根据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用螺旋上升的方式来构建。(3)目标内容的全面性。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便于经济学知识的构筑。 2.韩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现状韩国中小学的经济教育是通过社会科课程实施的。1987年韩国进行了第五次教材改革,在课程中增加了大量的经济学内容,另外对各学段的经济教育目标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为:教育诱导学生从小关心经济生活,养成良好的经济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经济生活产生兴趣,并能用简单的用语来叙述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合理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和素质。低年级(1~4年级)重点放在养成正确的经济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生活态度上;高年级重点放在能够正确理解与经济有关的基本概念,在较高的层次上关心经济生活,培养对经济生活的浓厚兴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与素质。与美国相比,韩国没有独立的经济教育课程,而是通过社会科课程进行实施的。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教育目标会存在差异,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如美、韩两国都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可见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实施经济教育的重要性,它可以使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经济习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一直把“德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美韩等国的经验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小学经济教育课程目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教育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很少,相比发达国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小学尚未设置独立经济教育课程,只有少量与经济相关的内容存于社会科课程中,如品德与社会课程个别单元涉及了经济内容。随着“国家三级课程体系”改革序幕的拉开,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经济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开设的《理财与生活》和宜昌市大公桥小学开设的《经营与消费》等。关于小学经济教育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所涉及,以下添加着重号部分为经济教育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经济教育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二)能力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相比较美、韩等国,我国对于经济教育目标研究的敏感度不够,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搜索数据库可以发现,关于经济教育的论文还比较少,专门写经济教育目标的论文更是很少,大多零散地出现在对经济教育情况整体描述的文章中。另外,对于国外的经济教育研究多于国内,如对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经济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都有涉及,而对我国经济教育研究的文章很难找到。且研究的深度不够,大多是对我国经济教育进行宏观的文本研究,缺乏深入课堂、深入实际教学中进行的调查。只有把文本研究和实际调查相结合,才能深刻把握经济教育的实质。 2.比较研究不够细致以中、美两国为例,研究者趋向于把两国的经济教育总体情况作一个比较,缺乏从微观视角入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作详细比较。就中美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而言,可以从“二者有什么共同点?二者有什么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等方面作细致比较。总之比较得越细致,越能深刻把握其实质,越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阶段性和递进性如美国在经济教育总目标下,对幼儿园到4年级、5年级~8年级、9年级~12年级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基准。对每个阶段具体应该掌握什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而且每个阶段的目标呈螺旋式上升。以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而言,经济学相关目标分散于课程的三维分目标内,缺乏不同年级或年段的目标,更谈不上目标的阶段性和递进性。因此,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亟待优化。 4.经济教育目标侧重在经济生活中道德品质的培养,缺乏经济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我们一直所推崇的,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再也不是一个谈金钱、谈利益可耻的年代。在我国社会科课程目标中,经济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混杂在一起,更多的是教育学生如何看待财富的问题,缺乏从经济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课程目标中的“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原则,体现的就是学生在经济生活中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品格。我国小学的经济教育可以说是以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为指向的。这一事实与我国社会科课程突出道德教育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该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而,经济学相关目标也指向了经济道德品质的培养,经济教育被作为品德教育的一部分。与我国相比,美国经济教育以公民素质的培养为宗旨,即以培养理性公民为目的。经济教育目标包括了丰富的认知方面要求,以及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等技能方面的要求。 三、我国小学经济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我国经济教育目标的研究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中包括目标、经济教育、经济教育目标等一组概念。这些概念的界定,是研究经济教育目标的起点。(2)对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对于经济教育目标的研究应该把文本研究和实际研究相结合,深入课堂,对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这样得出的结论对我国经济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际教学才更有借鉴价值。(3)引进国外先进经济教育理论。美国一直走在经济教育前沿,如对“朴素理论”和皮亚杰的“经济认知理论”的引进,为我国经济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2.优化我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我国目前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包含在社会科课程标准之中,但对于经济教育目标涉及的很少,且不够完整和深刻。因此,我国经济教育目标急需优化。我们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思路:首先我们可以从目标的来源(学习者的需要、社会需要、学科需要)以及三种基本取向(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来厘清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然后根据目标确立的原则———基础性与发展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全面性与差异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对小学经济教育目标进行优化。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及霍恩斯坦的目标分类理论,为我们目标的优化提供了思路。因此,我们可以把目标分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进行具体的优化。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设置独立的经济教育课程标准还不可能,但是可以把这样的优化思路用在社会科课程标准经济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研制自己的校本课程,制订适合于本地区的经济教育目标。 3.处理好经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教育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檀传宝针对学校德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提出了“一方面学校教育告别羞于言利的陈腐思维,直面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提供充分、全面的经济(学)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同时注意开展‘富的教育’、自觉承担德育的超越使命等。两个方面相互诠释、缺一不可”。这里“富的教育”的思想源自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它指既要教会学生去创造财富,又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财富,实质上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会驾驭财富,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倾向于后者,注重学生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对经济学的知识和技能关注较少。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对我们个体还是社会而言,我们需要的是道德规则和经济规则的相统一。所以我国经济教育的未来发展,二者必须兼有之。 4.出台基础教育阶段的经济教育保障政策国外一些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得益于其对教育的关注,尤其是对经济教育的关注。相比之下,我国的经济教育还比较落后。因此,急需出台有关经济教育的政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从国家层面,应该出台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经济教育的文件,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经济教育的发展;(2)在社会层面,允许更多的经济教育的社会团体出现,借助社会力量提高我国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创业精神;(3)在教育层面,建立经济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制度,培养科班出身的经济教育教师。因为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对话者”,教师本身也是课程,所以从教师出发,丰富教师的经济学知识,会对学校经济教育的提高起到直接的作用。 作者:房飞飞任京民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经济论文:剖析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和特点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活动创新知识教育经济学经济时代经济因素经济价值现实性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播、保存、创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与类型 1.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一围或一地区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比较,即高等教育间接产出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出间接产出,然后以此与高等教育成本相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2.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类型。从国际上看,由于每个学者采用的划分方法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有如下类型: (1)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是指由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则还包括本人不能单独占有的,为社会其他成员共享的收益。一般认为,属于个人范围的收益,是从个人终身收入流量中扣除与高等教育收益相联系的税的支付,除此之外的高等教育收益则属社会效益。由于社会效益内容广泛,相比较而言,个人效益较之容易度量。 (2)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效益来自高等教育过程因素本身或归受教育者本人所享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等教育生产因素所直接生产的利益,即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消费利益及获得的知识、技术;二是受高等教育者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金。间接效益主要指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及经济效益增长两方面的利益。对直接效益的统计分析为计量间接效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研究间接效益需要度量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以及外溢性带来的社会效益。 目前,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如舒尔茨把教育资本的增加看作做是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丹尼森把教育水平的提高看作是促进劳动力质量提高,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这都显示出由于计量理论方法不同而造成计量结果的差异。 (3)金钱效益与非金钱效益。不难理解,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个人、社会效益中直接以金钱形式取得的,称为金钱效益,反之为非金钱效益。直接利用金钱收益的量化指标可以减少度量工作的困难但非金钱效益的客观存在,会给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度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经济效益,又称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对各项合乎预期目的的经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最显露、最直接的效益,可以用明晰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计算,便于评价与考核。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多重性与社会性,成本与效益在时间上具有迟滞性,在人群上具有不完全对称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多元的、复杂的,有着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 1.长期性和间接性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外在表征。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是定期投入、定期发挥作用、定期收回,可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新增量的大小来判断投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教育则是定期投入,劳动者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整个劳动期间长期地发挥作用,因此,不可以把其经济效益简单、直接地用国民收入某一时间段内的增长量表示出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是其特点,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为社会进行多方面服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2.高等教育的经济效果优于单纯的物质生产的经济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认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了被看做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设备、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因此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说:“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它为受教育的人提供满足,但它主要是一种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进一步得到满足或增加此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未来收人。所以,我主张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将其结果看作资本的一种形式。由于教育成为其接受者的一部分,我把它称作人力资本。”他进一步认为:“美国国民收人增长中未经解释的某一部分甚或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舒尔茨1961年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时指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生产力是提高了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更加有助于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比单纯增加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旦有了提高,就可以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社会财富。二战以后,美、英等国都在逐年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补充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的科研任务,其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科技及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在社会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具有高级文化科技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来实现的,即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在受教育期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有别于物质资料,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三、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 1.对高校的教育投入。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对高校的教育投入是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证。1980年6月,国家发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能够使高等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使高等学校对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有人要说,教育投入不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吗?准确地说,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而且在若千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把它一次性摊人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应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高等教育所提供产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 3.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现有的某些专业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高校反而没有设置。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没有进行合并的高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混合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不管何种管理模式,由于学校合并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5.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在目前的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决不单单是一个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合并后变成超大规模的高校,其经济活动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校内的经济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实施和落实不彻底。对外投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论文:教育经济利益质量管理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启示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教育经费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俄罗斯高校扩招问题、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灰色”消费、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大打击力度等,具体资料请见: 转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产业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教育产业市场化后,经济利益与教育质量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教育质量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俄罗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令人深思。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人,俄联邦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研究员,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 俄罗斯教育部与财政部的教育预算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转型后俄罗斯教育经费在各层次的投入是向高等教育倾斜的,而教育投入的多寡却取决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俄罗斯的能源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可以从其教育经费来源上得到答案。俄罗斯政府的预算取决于收入。俄罗斯能源产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也意味着能源经济发展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总体收入,从而会影响到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增,不但拉动了国内经济,各领域的财政预算也节节攀升,教育也因此获益。近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预算支出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995年,教育总支出3.86%,高等教育占2.23%,1996教育总支出3.5%,高等教育占2.0%,1997年,教育总支出3.49%,高等教育占1.99%,1998年教育总支出3.44%,高等教育占2.06%,1999年教育总支出3.6%,高等教育占2.26%,2000年教育总支出3.75%,高等教育占2.28%,2001至今教育总支出均高于4%,高等教育占2.5%以上。由此可见,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预算与国家经济增长是成正比的,而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经济的增长成正比。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石油出口。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俄罗斯整个财政预算收入的3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工业。2003年,俄石油行业收入达718亿美元,其中石油出口收入达407亿美元,石油产品出口收入达145亿美元。也就是说,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获得的国家财政预算中,每100美元中就有35美元是来源于石油行业。但即便如此,每年俄罗斯有150万人中学毕业,继续读大学的是少数。这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俄罗斯一名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每年是2200美元,而国家只能投入500美元。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 不久前,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表明,有44%的家庭愿意交费使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俄罗斯的许多低收入家庭只能将收入的3.3-7.5%用于子女教育。美国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支出是22%。这说明俄罗斯人对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尚且不足。与有限的支付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择校的边际费用支出,一些家长为使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还要额外支付数额不菲的“好处费”。这说明,尽管教育市场价格高,但消费者数量多,支付能力却较弱。在有偿教育条件下,俄罗斯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整体来看,有偿教育的水平、技术保障、办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将教育作为追求收益的商业性活动,而不注重质量效益。但也有的学校却将教育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将质量视为数量增加的必要前提基础。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西里·茹可夫认为,只有在国家承担起经费的责任与义务的条件下,各学校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只是为了生存。[1] (三)俄罗斯高校扩招问题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立大学预算内计划招生名额都多于自费名额。而私立大学却存在计划招生名额与实际招生名额的反差。如,1995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13.55万人,而实际招收5.24万人;1998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25.07万人,而实际招生17.71万人;2000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47.06万人,而实际招生35.72万人。[2]因为目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俄罗斯国立教育要比私立的商业性教育有威望得多。这种供需矛盾是无法用增加国立大学预算外招自费生名额的方法来解决的。(类似问题在我们中国也同样存在。试想,如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扩大自费生招收比例,不但会影响到生源质量,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这种供需矛盾的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即便俄罗斯家庭中有44%的家长肯花大钱供孩子读大学(莫斯科市占50%以上),但并非肯花钱就能进入好大学。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 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历来以久。不规范的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违反许可证制度及教育活动中的行贿受贿等方面。俄罗斯教育部曾在70个联邦主体中,对大约700所高校及其分校进行过检查。结果表明,有100多所高校在违反许可证制度的情况下经营。 俄罗斯教育部最初规定国立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数量不得超过预算内学生名额的25%。但是,如果至上而下的限制国立高校的自费招生的规定,会抑制社会需求。私立学校因有办学的自主权,开设了许多管理部、法学部、会计部等。这样本应进入联邦大学腰包的钱流失了。为了重新向国立大学吸引资金,教育部决定取消原定25%的限额。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处负责人柳鲍维·克拉夫佐娃提出,“原则上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可以招收70%的自费生”。[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能获得余下的30%预算招生的拨款。任何一位校长,尽管想赚钱,也不想铤而走险。要知道国家预算拨款对他们来说是有保障的,至于他们是否能招来足够数量的收费学生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这导致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行贿受贿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决策人决定将某人招收为公费生或自费生、录取到某学校等环节上收取贿赂。“教育寻租”之风盛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五)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灰色”消费 上大学前要花一大笔钱。据社会问卷调查显示,约有36%的人花钱请家教,36%的人花钱参加各种补习班、备考班,32%的人为能被录取支付“人情”费。去年莫斯科市每个家庭用于考大学的平均支出是725美元,非莫斯科市的家庭是280美元。为考入首都内大学“人情”费要花2500~3000美元。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支出统计的预测,未来80%大学生的家庭花钱上大学的费用,在俄罗斯的总支出将为年均8.8亿美元。总体上用于孩子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年均50亿美元。这其中4.2亿是“灰色”消费,它们大多进了家庭教师的腰包或用于行贿。[4]可见,俄罗斯教育市场化需要加强规模与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准大学生们在入学前就落入教育“灰色”消费的陷阱。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俄罗斯早在1999年12月17日就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该法案规定,因教育服务质量破坏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有权终止学习合同并要求校方退还全部费用。随着向市场关系的过渡及收费教育的合法化,自费学生自然逐渐成为教育服务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向国家质量管理局或法院投诉。此外,“国家有偿教育服务条理法案”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为避免教育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国家推出了统一高考制度,2004年在莫斯科已有47000多名中学应届毕业生首次参加由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已经开始为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使教育市场化向文明迈进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5] (二)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90年代初受到市场法则变化震荡的俄罗斯教育体系已经自然走向平衡。时间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市场化的代价,认识到了无形教育资产、教育质量及教育价格的关系。教育将成为预算的间接收入款项已被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投资在现代社会是盈利事业。美国研究者及新西伯利亚科学家的分析研究所都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工作人员的25%,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多半是由他们创造的。也就是说,他们对经济的贡献要远远高于他们在居民构成中的份额。相反,教育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大约占四分之一的居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0%。目前,教育投资是赢利事业及教育消费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意识,可以说已经普遍得到俄罗斯社会的认同。俄罗斯要加入世贸组织,教育也要入世,为此教育界曾忧患重重。[6]不过,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三)俄罗斯教育市场有步入良性竞争轨道的趋势 随着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私立教育机构已从数量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思考。这些机构更加重视现代化技术投入、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更多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办学体制灵活,更适应市场需求,教师的待遇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国立教育机构为保持竞争地位,也在利用与开发原有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管理机制。这说明俄罗斯教育市场正在步入良性竞争轨道。显而易见,俄罗斯的收费教育不但不会取消,相反,名望高的学校收费会更高。 (四)教育走向国际市场 在“冷战”的最初几年,美国总统的分析家在思考如何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时,得出的结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发展外国大学生教育。因为,对外国人的教育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2000—2001年在美国高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为547.867万人。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院2001年有关国际教育交流的统计资料,外国学生仅学费支出一项就为美国带来约6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而用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支出是95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外国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是45亿美元。这样,在一个学年内仅外国学生就为联邦各洲增加了近110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作为教育水平弱于俄罗斯的国家每年在外国学生身上也能收入约20亿美元。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俄罗斯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收益指数,每年大学招收的外国大学生约8万人,国家的经济收入年均只有1.5亿美元左右。为此,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没有前景广阔的教育体系。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靠国家预算,还是商业基础。他号召高校校长讨论招收外国大学生问题,并着重强调独联体国家的大学生教育及其专家的培养问题。首先瞄准独联体国家的教育市场被普京总统列为是绝对首要的任务。 俄罗斯首先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留学生教育市场的开发,确立了国际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同样值得我们中国教育界反思的是,我国与俄罗斯有着优越的地域优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俄罗斯瞩目,教育水平与质量正逐步被世界认可,俄罗斯学生在其国内学习汉语的势头看长,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教育收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我们却没有把吸引俄罗斯留学生的教育市场开发问题重视起来。) (五)加快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 俄罗斯的一些高校为了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和普及大众化高等教育,也开始实施学分制。在国际教育实践中,学分制在美国大学广泛推开。从1988年起,欧盟成员国为加速欧洲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开始在成员国内的145所大学普遍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保证了大学生稳定地接受高等教育,它已成为欧洲教育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2000年已有一千多所欧洲大学推行了学分制,并以此作为大学之间交流与合作招生的依据。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向国际化迈进的同时,正在建立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已经多次专门组织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体系实施问题研讨会,交流学分制经验。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大大地推动了俄罗斯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为本国学生在国外大学继续深造铺平了道路。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启示 目前,在俄罗斯,教育质量问题已经为俄罗斯敲响了警钟。在全俄罗斯,约有10%的大学达不到教育质量标准,俄联邦教育和科学监督局计划关闭一批国立和私立大学的分校,将有近百所分校被关闭。同时,自2004年9月起,俄罗斯开始禁止高校开办分校,并对现有的各高校分校展开教育质量大检查,不合格的专业、分校在关闭后,学生将被安排到其它大学继续学业。俄罗斯教育界长期以来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认为如果以纯市场化的态度来对待教育会有害无益,这将使教育与受教育变成一种纯买卖关系,而不是社会公益事业,也将脱离民族特有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质量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商业化教育都是精英式的、高质量的、有限制的。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也有力争向这一方向发展的意图,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从计划到市场,转轨后的俄罗斯教育产业历经十余年的论战、实践,逐步走上市场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产业市场起步晚,考虑到教育体制及国情的因素,虽可以走市场之路,但并不适合完全的市场化。不过,在整个教育产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教育产业交错融合,在很多方面,中、俄两国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困难极其相似。无论是普及式的初等义务教育还是精英式的亦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都被教育经费的“瓶颈”制约着。令人深思的是,中国教育受到的困扰来自的层面繁杂,远超俄罗斯,更需要教育立法与监督体系的保障;但俄罗斯的教育立法与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机制却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面。转型后的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集合体,俄罗斯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就孕育和发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集合体中,俄罗斯高等教育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经济论文: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研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1.从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来看。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曾对此作过深入而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5]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这种经济模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最好的说明。许多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6]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无形之手”)和政府调节(“有形之手”)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道德力量不仅影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活动的效率,规范经济行为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分配公平),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一书中明确指出:“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即使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替代不了的。”[7](P134)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2.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来看。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充分肯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指出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并往往决定着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的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说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的继承与发展。明确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P840、83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即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这种反作用不仅集中表现在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直接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同志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力量的价值。“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4](P14)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无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转化,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的实践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3.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7](P50)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曾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8]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8](P4)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就体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经济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所谓宏观作用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即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宏观层次上作用于经济以外,还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人是经济的主体,作为具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生活总要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人们确立现代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1](P120)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同人们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紧密相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现中华腾飞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自立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通过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邓小平一再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也多次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面向新世纪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告诉人们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揭示发展经济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从而激发人们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奋发图强的信念,振兴和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富而忘本”、“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使人们从“思源”中领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加快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为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阶段作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经济伦理和经济思想,在全社会倡导进步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社会心理、现代经济精神的形成过程。现代经济精神是贯穿在现代经济全过程,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具体地说,它包括经济行为合理、高尚的动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等。树立现代经济精神,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从五个方面实现精神转变,即:必须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必须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惠互利观念;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转变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生态伦理精神;在财富面前,必须把安逸、享乐意识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意识。[9]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现代经济精神形成、倡导现代经济精神方面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10](P94)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率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然而,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经济和道德上的两面性。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冲动,而且难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对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政府)的经济活动不仅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换言之,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保障,而且需要伦理规范使经济行为更加合理、更加文明。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行为不正当,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效率,国家经济实力也不能真正增强。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行为主体如果自身缺乏基本的诚信,而彼此之间又没有相互的道德约束,行为必定短期化,导致假冒伪劣、合同欺诈、“三角债”恶性怪圈等现象出现。最终不仅企业会失去市场,行为主体也会因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据2002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经济的进步问题,客观地、科学地分析经济形势,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增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发展观念,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公平竞争、精诚合作,讲求信誉、竭诚服务,崇尚奉献、服务大局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认同与信心,同时揭示改革过程中的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风险,引导和调整社会心态,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认识环境、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素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和影响生产的效率和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视精神激励和潜能开发,不仅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共识,而且已成为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如果说,在战争年代,面对无数艰难困苦,需要一股决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一种战胜困难的拼命精神;那么,在和平年代,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激发起人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激励。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正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精神支柱。如海尔集团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价值观;日本日立公司的“和、诚及开拓精神”的企业精神;美国杜邦公司“通过化学为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美好的东西”的企业宗旨等,都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仅对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企业道德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等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精神状态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进取精神、开拓精神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不仅使人们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还会营造一种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文化氛围,融洽人际关系,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把个人生存劳动的目的同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自觉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效率具有双重基础,即物质基础和道德基础。在经济分析中,动力来自个人物质利益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人是“社会的人”,除了有经济需求之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利益这一基本动因之外,还明显受精神因素的制约。在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物质利益对个人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所减退,而精神激励和道德激励的作用将有所上升。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原则,充分尊重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工作方法,企业、社会公共目标的激励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都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活动的效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为人们“应该如何行为”提供了价值信念上的共识,进而减少人们合作行为的“摩擦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教育经济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存在的理论依据,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作了概括。本文认为,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1](P119)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经济价值,实际上要回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表示怀疑,自觉不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而是浪费时间。这正是导致有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软、一手硬”,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认识根源。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从理论上澄清一些模糊的问题,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1.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来看。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充分肯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指出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并往往决定着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的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说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马克思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的继承与发展。明确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P840、83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即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这种反作用不仅集中表现在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直接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同志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力量的价值。“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4](P14)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无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转化,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的实践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2.从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来看。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曾对此作过深入而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5]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这种经济模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最好的说明。许多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6]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无形之手”)和政府调节(“有形之手”)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道德力量不仅影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活动的效率,规范经济行为和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包括分配公平),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在《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一书中明确指出:“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即使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被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替代不了的。”[7](P134)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3.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7](P50)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曾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8]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8](P4)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就体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 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经济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所谓宏观作用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道德和经济思想,即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宏观层次上作用于经济以外,还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挥作用。人是经济的主体,作为具有思想意识的人,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生活总要受到一定思想意识的支配。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人们确立现代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1](P120)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同人们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紧密相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现中华腾飞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自立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通过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邓小平一再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也多次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面向新世纪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告诉人们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揭示发展经济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从而激发人们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奋发图强的信念,振兴和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富而忘本”、“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使人们从“思源”中领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加快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为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阶段作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经济伦理和经济思想,在全社会倡导进步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社会心理、现代经济精神的形成过程。现代经济精神是贯穿在现代经济全过程,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具体地说,它包括经济行为合理、高尚的动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等。树立现代经济精神,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从五个方面实现精神转变,即:必须把贪欲财富的物质冲动、单纯谋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必须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观念转变为一种互惠互利观念;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转变为人与环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生态伦理精神;在财富面前,必须把安逸、享乐意识转变为一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意识。[9]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现代经济精神形成、倡导现代经济精神方面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10](P94)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率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经济模式。然而,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经济和道德上的两面性。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冲动,而且难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对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政府)的经济活动不仅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换言之,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保障,而且需要伦理规范使经济行为更加合理、更加文明。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行为不正当,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效率,国家经济实力也不能真正增强。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行为主体如果自身缺乏基本的诚信,而彼此之间又没有相互的道德约束,行为必定短期化,导致假冒伪劣、合同欺诈、“三角债”恶性怪圈等现象出现。最终不仅企业会失去市场,行为主体也会因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据2002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经济的进步问题,客观地、科学地分析经济形势,使人们的眼光从片面的、狭隘的纯经济增长的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全面的系统的发展观念,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公平竞争、精诚合作,讲求信誉、竭诚服务,崇尚奉献、服务大局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认同与信心,同时揭示改革过程中的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风险,引导和调整社会心态,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形成有利于经济进步的认识环境、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素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和影响生产的效率和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视精神激励和潜能开发,不仅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共识,而且已成为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如果说,在战争年代,面对无数艰难困苦,需要一股决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一种战胜困难的拼命精神;那么,在和平年代,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激发起人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激励。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正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精神支柱。如海尔集团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价值观;日本日立公司的“和、诚及开拓精神”的企业精神;美国杜邦公司“通过化学为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美好的东西”的企业宗旨等,都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仅对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企业道德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等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精神状态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进取精神、开拓精神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不仅使人们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还会营造一种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文化氛围,融洽人际关系,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把个人生存劳动的目的同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自觉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效率具有双重基础,即物质基础和道德基础。在经济分析中,动力来自个人物质利益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人是“社会的人”,除了有经济需求之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利益这一基本动因之外,还明显受精神因素的制约。在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物质利益对个人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所减退,而精神激励和道德激励的作用将有所上升。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原则,充分尊重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工作方法,企业、社会公共目标的激励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都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活动的效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为人们“应该如何行为”提供了价值信念上的共识,进而减少人们合作行为的“摩擦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教育经济论文:徽商创新教育经济 徽商,是以我国新安江流域为中心的安徽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徽商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绝非偶然,其在经商处世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是根本原因之一。 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商创新精神的孕育之源。首先,徽文化在商业认识上的突破为徽商创新精神的孕育提供了社会条件。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以来,由于朱熹、王阳明、王艮、王畿、李贽等对商业、商人地位有重新认识的思想家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商人势力的增强,商人为“四民之末”的观念在徽州发生了动摇,逐步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新四民观”。其次,徽文化熏陶下的高文化素质成为徽商创新精神形成的人本基础。徽州乃“程朱阙里”、“理学之邦”、“东南邹鲁”。徽商在幼年时期大多在由宗族兴办的学堂或书院受过启蒙教育,从贾之前就知晓诗书,粗通翰墨,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从贾之后,他们仍然好学不倦。许多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书画家、金石篆刻家、出版刻书家、戏曲家、经济学家、收藏家、科技巨匠等。 鲜明的进取意识:徽商创新精神的主体之魂。主要表现为:一是不甘穷困,矢志千里。徽商背井离乡、出外经商不仅仅是被动的谋生之举。徽州人的骨子里,早已把经商视作经儒一样的宏图,“走出徽州”实质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阶梯。二是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徽商的行商之路艰险异常,仅走出徽州就可谓陆路有山障,水路有滩险,在跋山涉水中还要忍耐无尽的感情煎熬,而徽商没有回头,有的甚至几十年都不再回来,对于经商失败的,宁愿客死他乡。三是不畏挫折,百折不挠。许多人“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扰未厌焉。”(光绪《祁门倪氏文族谱诰封淑人胡太淑人行状》)四是不甘平庸,勇于超越。徽商之所以能够执明清中国商界300余年之牛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墨守成规、“小富即安”,而是志存高远,江春、胡天柱、汪定贵、胡雪岩、程量越等著名徽商的成功之路无不诠释着这一点。 丰富的商业实践:徽商创新精神的活力之本。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体现了徽商的基本特征、基本倾向和整体风貌。他们强调“利在义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戒诈”、“戒欺”、团结互济等品德。他们不断创新商业技能。具体包括贾儒相济,运筹帷幄;以德治商,以信接物;忍辱负重,勇于开拓;趋时观变,抓住机遇;借助政治,垄断经营;无货不居,灵活多样,等等。仅就趋时观变、抓住机遇而言,大多数徽商都能够做到“相度土宜,趋物候”,即树立信息观念,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灵活的商业经营策略。他们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徽商崛起于明代中叶(16世纪),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商业发生了转型,即从以贩运奢侈品和土特产、为社会上层集团服务为主,转向贩卖日用百货、面向庶民百姓。(叶显恩《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从经营内容可以看出,徽商积极顺应了这一转型,引领了商业的时代潮流。他们努力推进组织和管理制度创新。在组织体系方面,徽商构建起以血缘与地缘相结合、寄籍地和侨居地互动的庞大商业网络,这一网络既有融资、组织货源、推销商品、公关、增强竞争力等经济功能,又有引进、吸收外地文化的效用。在具体管理制度方面,徽商在以往商业营运形式的基础上,推出会票制、合股制、伙计制、掌柜制(最早职业经理人)等制度。 自觉的传承衍播:徽商创新精神的进化之径。从横向看,徽商最大限度把创新精神和技能推向经商寄寓地。徽商在其兴盛的几百年间,其活动范围“几遍禹内”,所谓“山陬海涯无所不至”,尤其是在江南各地,徽商更是遍及城乡。徽商所到之处,其开拓创新精神和商业技巧总是影响深远,徽商敬业、执著、拼搏、进取、友爱、和谐等优秀品质深受赞扬。从纵向看,徽商尤其重视教育,使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代代相传,推陈出新。徽商的发展离不开徽文化,同时徽商又是酿造徽文化的“酵母”。徽商发迹后,出巨资兴修书院,教育子女经儒治商,使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技能遗泽后辈,发扬光大。许多徽商还著书立说,主篆或参与编著了大量商书,内容涉及水路交通,商业经营管理技能、商品市场规律、商业道德、商业行为规范以及天文地理气象、安全养生防骗等知识。 徽商创新精神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其一,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如果说,徽商代表了中国商业的一次崛起,那么首先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它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商务理念,这一切都源于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影响。这深刻地启示我们,创新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和前提,通过文化创新,在全社会营造以创新发展为荣的导向,形成鼓励尊重创新、宽 容创新失败的氛围,使创新创业成为全体民众的共识和践行目标。 其二,创新必须以务实权变为根本。“徽骆驼”和“绩溪牛”作为徽商的形象概括,体现的是坚韧不拔、勤恳务实和趋势求变、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统一。我们继承徽商创新精神,绝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把徽商的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和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统一起来,坚持务实权变,推进创新发展。 其三,创新必须以开放融合为动力。徽商历史证明,走出徽州是成就徽商的关键,而每一次地域的开拓都带来了徽商新的繁荣昌盛,这也有力地说明,徽文化只是孕育徽商创新精神的土壤,创新精神最终是在徽商搏击天下中形成的。这昭示今人,创新发展必须以开放融合为动力,只有紧扣时代,放眼世界,坚持开放发展,融汇一切先进的思想和制度、技术,才能不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引领时代风尚,实现持续创新发展。 其四,创新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关键。创新之本是人,徽州建筑有一个特殊构造——“商”之门,最上一点是个元宝,代表效益,下面两个门框由人进出,代表商字中间的“人”、“口”二字,体现了“人本”思想。这警示我们,创新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解放与扬弃,是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今天,我们要创新发展,仍然要抓住提升人的素质这一关键,使人的素质成为撬动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坚实“支点”。 教育经济论文:干部素质教育经济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干部素质干部队伍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呈现出高科技、高智力、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它给干部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1.知识经济的前沿性特点要求干部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专业、各领域、各学科的新知识相比过去都是十分先进的,可以说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尤其是以互联网、微软技术为龙头的信息产业,其发展之快、作用之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之深入,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知识经济的这种前沿性特点,对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在尽可能熟悉本专业世界领先水平的前提下,不断钻研新技术,接受新知识,结合本国本地实际,创造出更新的成果来。 2.知识经济的速变性特点要求干部有灵敏的能力素质。在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技术更新的速度正以3—5年的周期率迅速发展着。在这个时代,天然的资源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关键,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准是:素质、教育、机制的管理。这充分说明知识经济的这种速变性特征向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能熟悉和掌握现有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灵敏的应变能力,不断快速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知识经济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干部有广泛的知识素质。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时代,尤其是我国,虽说还只是初见端倪,但也完全可以看以,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行业、某个部门、某个领域,而是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广泛地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就其知识方面看,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知识商品化,这包括文化商品化、知识物业化、文化知识经济化等等;二是文化知识旅游,它是集知识、商贸、旅游三位一体的经济,是典型的知识经济的理念化;三是知识产业化,它是知识经济的直接成果,也是知识经济的最终目的和最佳模式。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质量将越来越高,品位将越来越高,档次将越来越高,综合性的层次也将越来越高。因此,这就要求今天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具有本专业本领域的丰富知识,而且要能真正适应时展的要求,则必须有较为广泛的、综合性的文化科学知识。 二、加强干部素质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之举 从干部教育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目前干部队伍素质和干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计划、有步骤、主动地把干部教育的重点从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是干部队伍适应时展要求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我们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之举。 1.干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教育。 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由于所处地位和肩负责任的特殊性,其素质的主要支撑点是政治素质。这是他们与其他类别人员素质最大的区别点。因为,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决策的正确性和对人民群众的致益性,影响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大政方针与发展方向,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的干部教育,必须用大的力气在这方面下功夫。而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政治素质的要求,又不能沿袭以往基础教育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而应侧重于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较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主动地掌握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最新状态,准确地预测其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政治嗅觉和敏感力,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重大决策与政治风云变幻联系起来,以增强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失误率,促进本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顾名思义,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毫无疑问,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单一地靠拼体力、拼消耗来发展经济,而必须靠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软件产业”来发展经济。要实现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必须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一般的、基本的科技常识,而且必须尽可能多地接受最新科技知识,用国际国内的前沿科技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知识存量中的科技含量与水平。因此,干部素质教育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干部提高知识素质作贡献。干部教育部门不仅要为干部准备这方面的教材、教员,而且必须为干部获得最新知识提供必要的先进手段和设施。 干部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因此,干部教育要围绕知识经济对干部在能力方面的新要求,采取多种手段以提高干部运用知识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一方面可以运用互联网和其它高科技手段,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收集多种相似地方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来进行对照、比较,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用他山之石来攻本地之玉;另一方面,则可以把本地的多种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经济状态、主观愿望等制作成电子信息,通过互联网来征求各地专家、学者、能人、巧匠们的意见,或者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普求良策。 2.实施干部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干部是我们事业的中坚,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这部分人的素质不提高,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高要求,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建成。因此,一定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下大功夫抓好干部的素质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它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千秋基业,从方针政策,到具体布置检查落实,扎扎实实地抓下去。 3.实施干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建立配套的机制。 由于干部的选拔、使用、教育、考核等等各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这不仅仅只牵涉干部教育部门一家,而是一项涉及到组织人事、干部教育、监督、舆论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从考察、选拔到使用、教育等多个环节,建立起一整套干部素质教育的配套机制,是能否使干部素质教育真见成效的重点。因此,只有通过党委部门建立综合的干部素质教育配套机制,使之落实到各个环节,干部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开展起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也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教育经济论文:道德教育经济功能 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研究宏观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对道德教育所包含的经济意义认识不深,尤其在前一阶段,有一种理论似乎认为: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道德的沦丧是不可避免的事,也就是说,经济起飞阶段,不得不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这种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尤其学校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道德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重新探讨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阐明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提高对道德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认识,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热情。同时,我们在理解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时,首先要克服这样一种倾向,即简单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经济活动或经济效益。我们认为两者的“简单取代”不是对道德教育经济意义的科学认识。 其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树立道德教育具有经济意义的思想时,应避免产生“两张皮”现象,而应把道德教育纳入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其具有真正的活力,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教育经济论文: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利益 转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产业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教育产业市场化后,经济利益和教育质量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教育质量新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俄罗斯存在的一些新问题及其发展趋向令人深思。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质量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的新问题 (一)教育经费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 俄罗斯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教育预算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转型后俄罗斯教育经费在各层次的投入是向高等教育倾斜的,而教育投入的多寡却取决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和教育的关系,可以从其教育经费来源上得到答案。俄罗斯政府的预算取决于收入。俄罗斯能源产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也意味着能源经济发展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总体收入,从而会影响到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增,不但拉动了国内经济,各领域的财政预算也节节攀升,教育也因此获益。近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预算支出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995年,教育总支出3.86%,高等教育占2.23%,1996教育总支出3.5%,高等教育占2.0%,1997年,教育总支出3.49%,高等教育占1.99%,1998年教育总支出3.44%,高等教育占2.06%,1999年教育总支出3.6%,高等教育占2.26%,2000年教育总支出3.75%,高等教育占2.28%,2001至今教育总支出均高于4%,高等教育占2.5%以上。由此可见,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预算和国家经济增长是成正比的,而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增长和能源经济的增长成正比。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石油出口。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俄罗斯整个财政预算收入的3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工业。2003年,俄石油行业收入达718亿美元,其中石油出口收入达407亿美元,石油产品出口收入达145亿美元。也就是说,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获得的国家财政预算中,每100美元中就有35美元是来源于石油行业。但即便如此,每年俄罗斯有150万人中学毕业,继续读大学的是少数。这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俄罗斯一名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每年是2200美元,而国家只能投入500美元。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 不久前,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表明,有44%的家庭愿意交费使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俄罗斯的许多低收入家庭只能将收入的3.3-7.5%用于子女教育。美国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支出是22%。这说明俄罗斯人对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尚且不足。和有限的支付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择校的边际费用支出,一些家长为使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还要额外支付数额不菲的“好处费”。这说明,尽管教育市场价格高,但消费者数量多,支付能力却较弱。在有偿教育条件下,俄罗斯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整体来看,有偿教育的水平、技术保障、办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方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将教育作为追求收益的商业性活动,而不注重质量效益。但也有的学校却将教育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将质量视为数量增加的必要前提基础。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西里·茹可夫认为,只有在国家承担起经费的责任和义务的条件下,各学校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只是为了生存。[1 (三)俄罗斯高校扩招新问题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立大学预算内计划招生名额都多于自费名额。而私立大学却存在计划招生名额和实际招生名额的反差。如,1995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13.55万人,而实际招收5.24万人;1998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25.07万人,而实际招生17.71万人;2000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47.06万人,而实际招生35.72万人。[2因为目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俄罗斯国立教育要比私立的商业性教育有威望得多。这种供需矛盾是无法用增加国立大学预算外招自费生名额的方法来解决的。(类似新问题在我们中国也同样存在。试想,假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扩大自费生招收比例,不但会影响到生源质量,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公平、公正新问题。这种供需矛盾的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即便俄罗斯家庭中有44%的家长肯花大钱供孩子读大学(莫斯科市占50%以上),但并非肯花钱就能进入好大学。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新问题 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新问题历来以久。不规范的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违反许可证制度及教育活动中的行贿受贿等方面。俄罗斯教育部曾在70个联邦主体中,对大约700所高校及其分校进行过检查。结果表明,有100多所高校在违反许可证制度的情况下经营。 俄罗斯教育部最初规定国立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数量不得超过预算内学生名额的25%。但是,假如至上而下的限制国立高校的自费招生的规定,会抑制社会需求。私立学校因有办学的自主权,开设了许多管理部、法学部、会计部等。这样本应进入联邦大学腰包的钱流失了。为了重新向国立大学吸引资金,教育部决定取消原定25%的限额。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处负责人柳鲍维·克拉夫佐娃提出,“原则上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可以招收70%的自费生”。[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能获得余下的30%预算招生的拨款。任何一位校长,尽管想赚钱,也不想铤而走险。要知道国家预算拨款对他们来说是有保障的,至于他们是否能招来足够数量的收费学生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这导致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行贿受贿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决策人决定将某人招收为公费生或自费生、录取到某学校等环节上收取贿赂。“教育寻租”之风盛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新问题。 (五)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灰色”消费 上大学前要花一大笔钱。据社会问卷调查显示,约有36%的人花钱请家教,36%的人花钱参加各种补习班、备考班,32%的人为能被录取支付“人情”费。去年莫斯科市每个家庭用于考大学的平均支出是725美元,非莫斯科市的家庭是280美元。为考入首都内大学“人情”费要花2500~3000美元。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支出统计的猜测,未来80%大学生的家庭花钱上大学的费用,在俄罗斯的总支出将为年均8.8亿美元。总体上用于孩子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年均50亿美元。这其中4.2亿是“灰色”消费,它们大多进了家庭教师的腰包或用于行贿。[4可见,俄罗斯教育市场化需要加强规模和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准大学生们在入学前就落入教育“灰色”消费的陷阱。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 (一)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俄罗斯早在1999年12月17日就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该法案规定,因教育服务质量破坏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有权终止学习合同并要求校方退还全部费用。随着向市场关系的过渡及收费教育的合法化,自费学生自然逐渐成为教育服务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向国家质量管理局或法院投诉。此外,“国家有偿教育服务条理法案”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为避免教育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国家推出了统一高考制度,2004年在莫斯科已有47000多名中学应届毕业生首次参加由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已经开始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使教育市场化向文明迈进做好了相关的预备工作。[5 (二)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90年代初受到市场法则变化震荡的俄罗斯教育体系已经自然走向平衡。时间使人们熟悉到了教育市场化的代价,熟悉到了无形教育资产、教育质量及教育价格的关系。教育将成为预算的间接收入款项已被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投资在现代社会是盈利事业。美国探究者及新西伯利亚科学家的分析探究所都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工作人员的25%,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多半是由他们创造的。也就是说,他们对经济的贡献要远远高于他们在居民构成中的份额。相反,教育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大约占四分之一的居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0%。目前,教育投资是赢利事业及教育消费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意识,可以说已经普遍得到俄罗斯社会的认同。俄罗斯要加入世贸组织,教育也要入世,为此教育界曾忧患重重。[6不过,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三)俄罗斯教育市场有步入良性竞争轨道的趋向 随着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私立教育机构已从数量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思索。这些机构更加重视现代化技术投入、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更多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办学体制灵活,更适应市场需求,教师的待遇普遍提高。和此同时,国立教育机构为保持竞争地位,也在利用和开发原有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这说明俄罗斯教育市场正在步入良性竞争轨道。显而易见,俄罗斯的收费教育不但不会取消,相反,名望高的学校收费会更高。 (四)教育走向国际市场 在“冷战”的最初几年,美国总统的分析家在思索如何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时,得出的结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发展外国大学生教育。因为,对外国人的教育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2000—2001年在美国高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为547.867万人。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院2001年有关国际教育交流的统计资料,外国学生仅学费支出一项就为美国带来约6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而用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支出是95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外国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是45亿美元。这样,在一个学年内仅外国学生就为联邦各洲增加了近110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作为教育水平弱于俄罗斯的国家每年在外国学生身上也能收入约20亿美元。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俄罗斯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收益指数,每年大学招收的外国大学生约8万人,国家的经济收入年均只有1.5亿美元左右。为此,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没有前景广阔的教育体系。新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靠国家预算,还是商业基础。他号召高校校长讨论招收外国大学生新问题,并着重强调独联体国家的大学生教育及其专家的培养新问题。首先瞄准独联体国家的教育市场被普京总统列为是绝对首要的任务。 俄罗斯首先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留学生教育市场的开发,确立了国际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同样值得我们中国教育界反思的是,我国和俄罗斯有着优越的地域优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俄罗斯瞩目,教育水平和质量正逐步被世界认可,俄罗斯学生在其国内学习汉语的势头看长,非凡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教育收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我们却没有把吸引俄罗斯留学生的教育市场开发新问题重视起来。) (五)加快和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 俄罗斯的一些高校为了和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和普及大众化高等教育,也开始实施学分制。在国际教育实践中,学分制在美国大学广泛推开。从1988年起,欧盟成员国为加速欧洲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开始在成员国内的145所大学普遍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保证了大学生稳定地接受高等教育,它已成为欧洲教育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2000年已有一千多所欧洲大学推行了学分制,并以此作为大学之间交流和合作招生的依据。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向国际化迈进的同时,正在建立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已经多次专门组织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体系实施新问题研讨会,交流学分制经验。科学的学时计算转换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大地推动了俄罗斯和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为本国学生在国外大学继续深造铺平了道路。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启示 目前,在俄罗斯,教育质量新问题已经为俄罗斯敲响了警钟。在全俄罗斯,约有10%的大学达不到教育质量标准,俄联邦教育和科学监督局计划关闭一批国立和私立大学的分校,将有近百所分校被关闭。同时,自2004年9月起,俄罗斯开始禁止高校开办分校,并对现有的各高校分校展开教育质量大检查,不合格的专业、分校在关闭后,学生将被布置到其它大学继续学业。俄罗斯教育界长期以来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认为假如以纯市场化的态度来对待教育会有害无益,这将使教育和受教育变成一种纯买卖关系,而不是社会公益事业,也将脱离民族特有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质量新问题为转型后走上市场的俄罗斯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商业化教育都是精英式的、高质量的、有限制的。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也有力争向这一方向发展的意图,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新问题。从计划到市场,转轨后的俄罗斯教育产业历经十余年的论战、实践,逐步走上市场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产业市场起步晚,考虑到教育体制及国情的因素,虽可以走市场之路,但并不适合完全的市场化。不过,在整个教育产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教育产业交错融合,在很多方面,中、俄两国教育界所面临的新问题、困难极其相似。无论是普及式的初等义务教育还是精英式的亦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都被教育经费的“瓶颈”制约着。令人深思的是,中国教育受到的困扰来自的层面繁杂,远超俄罗斯,更需要教育立法和监督体系的保障;但俄罗斯的教育立法和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机制却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面。转型后的俄罗斯是一个布满矛盾的集合体,俄罗斯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就孕育和发展在这个布满矛盾的集合体中,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新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经济论文:教育经济增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分析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各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作用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1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等教育。伴随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1990~1998年间,我国高等学校的规模稳步扩大,全国普通在校生总规模从206.27万人增加到340.8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8.2%。受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需求的呼声、拉动经济的压力等影响,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提出“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进一步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1999年以来实行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1999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逐步兴起,至2003年底,全国155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1108.56万人,校均规模达7143人,其中本科院校校均规模为11662人,高职(专科)学校为2893人。 1.2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政府、企业以及家庭都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2%的速度增加,2004年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高校毛入学率超过19%,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据最新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为21%,已经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到2002年的15%,仅仅用了12年时间就越过了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的基准线,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而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到15%的飞跃,美国用了30年(1911~1941年),日本用了23年(1947~1970年),韩国用了14年(1966~1980年),巴西用了26年(1970~1996年)。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阶段的时间比美国晚了60年,比日本晚30年,比韩国晚20年;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50%,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中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已达40%,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超过20%;而我国高等教育现仅处于大众教育起步阶段。 2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 2.1发展高等教育,促进GDP增长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形成教育的固定资产。同时教育活动、科研活动也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全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万,在读学生超过2亿。每年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社会财富,因此教育可以直接作用于GDP的增长。除此之外,为教育服务的支持保障产业也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而扩大,带动大量的物质投入和产出,因此教育的发展还可以间接作用于GDP,促进其增长。由此看出,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反过来教育的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就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学的贡献,他应用经济增长余额分析法核算了美国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表明美国1929~1957年由于教育投资实现的经济效益(纯收益)为495亿美元,占美国同期经济增长余额710亿美元的70%,占美国1929~1957年国民收入增长总额1520亿美元的33%。林廷春在研究高等教育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得出,1965~2000年间,高等教育存量增长1%会使台湾实际产出大约增长0.19%,尤其是工程、自然科学专业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最为显著的作用。我国学者丁兴富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教育经济效益为,1952~1978年因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总贡献是962亿元(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国民收入总增长额的41%;而从1978~1997年因教育水平提高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总贡献是7053亿元(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总增长额的47.8%。 2.2发展高等教育,拉动国内需求的扩大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需不足造成的,但是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却是相当的大方,经常为了子女的教育“一掷千金”,因此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改革剩下的最后一个卖方市场。因此,扩大高等教育招生,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人们的需求,而且可以增加教育及教育服务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带动教育支持保障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教育金融业、餐饮业、出版业等,形成连锁反应,增加消费需求。据统计,2005年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已经超过1万元。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为了子女上学准备的储蓄占总储蓄额的44%,并认为教育消费是一个大的消费领域。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居民教育支出仅占家庭消费性支出的1%,低于同期印度的4%,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8%~10%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相应年龄组的人口比重仅为4%,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仅占同龄人口(18~21岁)的3%左右,加上成人高校在校生也不过7%,而到了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率已经达到21%。由此看来我国的教育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存在足够的扩展空间。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在全体城镇居民的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快速增加,目前中国城市消费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年均增速高达20%。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仅占城镇居民总支出的3.89%;2000年占到5.76%;到了2003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的6.42%;2004年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到总支出的6.12%。和比重相比,目前的城镇居民教育支出更令人关注的是它的相对增长速度。相比1994年的130.33元,人均教育支出10年时间增长了283.5%,年平均增幅为14.4%。而同样在10年的时间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幅为11%,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平均增幅只有9.3%。教育支出的增幅要明显高于收入和支出的增幅。因此,教育供给扩大,教育消费的拓展空间将是巨大的。 2.3发展高等教育,增加个人收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仅认识到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等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对未来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特别是高等教育,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个人回报率为14.8%,对社会回报率为9.5%,个人收益率超过社会收益率。20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明瑟收益率(Mincer)1974年提出的教育收益率计算模型,反映受教育者由于多接受一年教育而使收入增加的指数)1996年为8.23%,1997年为9.68%,到1998年达到11.35%,已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通常为10%的收益率,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成为一项给个人(家庭)带来较高收益的投资。 3发展高等教育的相关建议 教育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高速增长。借鉴国外教育的发展历程,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并制定长期教育政策 我国在过去片面强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事业性而忽视其产业性的一面,实行高度的计划性和一统化管理,经费来源单一,发展缓慢,没有充分开发市场调节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教育应当发挥其产业性的一面,而且有很大潜力。因此,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特殊的产业,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计划经济的成分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并使教育的产业性方面得以充分展示,树立正确的教育产业观,将教育作为基础产业引向市场经济的轨道。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力的竞争,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家应制定长远的教育政策,发挥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3.2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多样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教育业的主体大部分是由国家政府、地方政府投资的所谓公办学校,这样造成了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及办学效率不高等弊病。要满足高等教育扩展的需要,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还要开源节流,广泛引进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团体成为当今教育的主体,发展非公办高等教育。因为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可以为教育事业筹措大量的民间资金,减轻国家的经费负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坚持学术自由与办学自主性,促进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保证高等教育从少数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成功过渡;可以为经济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输送大量适用人才;较好地满足人们对教育多种服务功能的需求等等。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学校私立化的程度很高,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培训机构)、私立学校所占的比例一直高于50%。1995~1996年,美国共有高等学校3706所,其中私立学校2041所,占总数的55.34%。近些年,我国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共有7.85万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含独立学院)228所,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民办普通高中2953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民办普通初中4219所,民办职业初中24所,民办普通小学6047所,民办幼儿园6.22万所。 3.3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终身教育的思想就已经提出,60年代开始流行,成为指导未来教育的时念。所谓终身教育,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足量的高等教育机构,使得高中后年龄段的人群中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且持续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在美国,只要有学习能力需求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我国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仍然是一考定终生,于是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高考落榜将使很多人从此与高等教育绝缘。统计表明,在我国18~24岁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0.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要达到50%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趋势,虽然我国早在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的贡献分别为1.47%、1.17%、0.68%,其中上海的贡献率最高,达2.75%,而青海最低,只有0.17%。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东部经济发展拉动中西部经济的崛起,必须平衡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还有很长,我国应该发展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形式,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只强调学生数量的提高,将高等教育由培育尖子型向大众化转移,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 教育经济论文:高等教育经济市场化 【内容提要】高等教育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是高等教育体制造成的,因此,用传统的行政手段、计划手段已无法解决。高等教育需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和激化。高等教育的规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标准都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内部存在着教育思想僵化、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管理简单粗糙、效率低、效益差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和问题,就成为高等教育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用传统的计划手段、行政命令的方式已无法解决。因而,只能寻求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现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不但发展速度快,而且质量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地用市场手段去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市场化不断地渗入高等教育各个环节和层面,使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成为市场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最高,这为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强国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文拟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现存的矛盾、问题、体制与机制的弊端,阐述市场模式的优越性,对如何转变思想观念、高等教育如何变革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高等教育规模偏小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从而达到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在建国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了一定规模。但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对高等人才的需求相比、与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2000年,我国通过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进入高校学习的在校生总数为:本科生862万人,研究生29万人,合计890余万人。如果加上函授、自学考试等接受其他高等教育方式的学生,其总数已达11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1.7%左右。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近几年增长是很快的,与1995年在校生547.7万人相比已经扩大了一倍。即便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还是偏小,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45%,其中北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80%以上。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相继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并向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发展。 (二)高等教育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 高等教育不仅规模偏小,而且质量也不能令人满意。建国以来,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和计划体制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目的、内容、质量标准等,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的、僵化的、不确定的状态中,背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社会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本身更不满意。广东省有关部门最近就高等教育质量,对高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对高校教学质量满意的仅为2.7%,而不满意的竟达77%。《中国教育报》登载的对12398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79%的人认为学不到有用的东西,77%的人认为所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80%的人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满意[1]。高等教育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不合理 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层次既包含学历的层次: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也包括各个专业和学科之间的配比。从学历层次上讲,我国高级人才严重短缺,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人才缺口比较大。再者,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也严重缺乏。在深圳,有些行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薪酬与硕士、甚至与博士的薪酬相同。 从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来看,也没有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很多高校坚持自己成熟的学科、专业,不关心社会、经济的变化与需求,不关心毕业生的发展。比如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极为迅速,接纳社会就业的70%以上,创造的产值占GDP的近50%,可是到现在第三产业中的多种业态,并没有在高等教育中设置相关专业,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品质和质量的提升。 2.教育模式僵化,教育内容陈旧 高等教育模式僵化在这里主要是指培养人才模式的僵化。我国高等教育从创立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可培养人才的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思想、真理、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把他认为学生应该接受的东西强加在学生头上,学生没有选择的可能。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严重地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难以培养出独立性、创新性的人才。 在这种僵化的培养人才的模式之下,教育内容和知识的陈旧落后也就是必然的了。 3.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 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为:自由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没有自由的思想就没有平等、民主、法律等现代意识;没有创新精神社会就不能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这两点。造成我国大学生现代素质低、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 社会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只有创新。创新能力就成了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国家如此,企业、个人也是如此。 (三)高等教育效率不高、效益低下 现在谈到高等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时,人们往往归罪于政府投资过少。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教育经费的支出应占当年GDP的4%。而实际上教育经费占当年GDP的比率为:1993年2.54%,1996年2.46%,1997年2.50%,1998年2.55%。1999年上升到2.79%,而同期以色列7%,挪威6.8%,美国5.8%,发展中国家巴西5%,马来西亚4.9%,韩国、泰国3.6%。从比较中可看出,我国政府教育拨款占GDP的比率是偏低的,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生均年成本大多在2万元以上,有的已超过3万元。这样的培养成本不论是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是对人们的收入状况来说都是极其昂贵的。这种昂贵的高等教育,国家和消费者都是难以承受的。在这极其昂贵的成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等教育不讲效率、不讲效益造成的。如果与同是高等教育的民办大学相比,这一点就会看得更为清楚。民办大学的学费,低者每年3000元左右,一般5000元,高者8000元。这些学费之中,不仅包括学生的培养成本,还包括办学者的利润,扩大办学的投资等。国有高校与民办高校相比,办学成本有的竟相差10倍之多,很显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教育经费是被白白浪费掉了。 高等教育效率不高、效益低下既存在于宏观管理之中,也存在于微观管理之中。 1.宏观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国家集兴办者、投资者与管理者于一身。学校的兴建、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招生、分配等都在国家严密而具体的计划之中。计划手段造成以下后果: 第一,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短缺,一方面是重复建设、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严重。第二,我国高等学校从建国以来,分分合合、搬迁重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给高等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流失。第三,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使用的随意性。 2.微观管理 微观管理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管理。我国现在的大学还是以完成上级的计划、指令、任务为工作方向和目标。完成了上级的计划就完成了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拨款和其他资源,没有经营之责,也就不用过多地考虑办学的效率和效益。 在高等教育这种效率不高、效益低下的情况下,教育经费的增加对高等教育来说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会不会给得越多,浪费也就越多?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 高等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政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大学运作机制造成的。 (一)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1.集中控制 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它对整个教育行业形成了绝对的垄断。第一,垄断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资金、土地、实物等有形资源,还包括政策等无形资源。第二,垄断了高等教育的消费资源,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消费市场。高等教育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仅体现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上,而且渗透到大学内部管理的各种过程和层面上。 2.纵向分级领导 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往往是以各级政府为主的纵向约束,高等学校只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是行政体制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延伸。办学的主宰是政府官员,而不是大学的校长和广大教师。行政化的高等学校完全按行政组织的规章行事,行政人员是学校运行的核心和主角[2]。这种体制是分级纵向领导的,领导的方式是计划、文件、指令以及各级政府的决议等。 3.用计划手段进行管理 在宏观上,计划管理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和结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资源的配置等。在微观上,计划管理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的规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人事、财务、后勤、招生分配等都要按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计划进行。这种计划教育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有着同样的性质。 (二)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 1.剥夺了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使高等学校丧失了办学自主权,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一切都要听命于教育主管机构,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广大教育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服务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都与高等学校本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大学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2.限制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肩负培养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这种要求首先表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应不断扩大上。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终身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达到或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阶段,接下来就是终身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0年近12%,尚未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更远远低于北美洲地区的8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合理造成的。 发展高等教育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高校每增加一名学生仅基本建设投资就达3.8万元左右,如果加上其他方面的投入,所需资金就更加惊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我国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也就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那么,因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需增加建设性投入累计约4500亿元左右。这种巨大的投入,仅靠政府是无力承担的。另一方面政府又严格限制其他资源介入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全行业垄断。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入条件极为苛刻。 大学的功能就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以任何理由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剥夺公民消费高等教育的权利,都是违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上文谈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这种状况也是由于高等教育体制造成的。高等学校不必对社会负责,不必对学生负责,只要对政府负责就行了。当一个产业不对它的消费者负责,那它就不可能对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映,也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由于扩招造成的,从而强烈反对高等学校再进行大规模扩招。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什么时候高过?我国最好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年招生几乎把全国高考的拔尖人才一网打尽,但它培养人才的模式,与其他普通院校又有多大的区别?清华大学在世界知名大学中排名二百四十多位;北京大学校长也说,我们没有世界名牌大学。现在,有的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下降是事实,但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入学时的整体基础素质下降了,从教育增值的角度看教育质量没有多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僵化体制和单一的质量模式才是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本所在。 3.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主要还是计划手段,这种配置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市场和个人的需求。第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流动。第二,人为划定重点大学、重点学科,把有限的资源向少数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倾斜,这必将对大多数高等学校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名牌大学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而不是政府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政府越培养,大学功能越退化。 4.缺乏长远规划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缺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长远规划,缺乏战略构想。高等教育决策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短期行为居多。 (三)大学运行机制的缺陷 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形成的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高等学校机关化、行政化严重 高等学校首先是一个办学实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学校的机构设置、管理运行、教育科研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一点。但现在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是反向操作的,不仅教育主管部门把高等学校看成是自己的附属机构,而且高等学校本身也把自己看成是准官方机构、准行政机关。党委、政府所设置的部门,高等学校也大都存在。行政机构、行政人员是支配学校运行的核心和主角,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按行政权力的意志来安排。 高等学校内部的运行方式也是行政化的。学校把政府的有关计划分解到学校的各个方面,然后用行政手段实行,各级部门也只能去执行、去完成计划和任务。 2.人事分配制度僵化 与高等学校行政化机制相配套的是僵化的人事分配制度。人员的进出,干部的上下,刚性十足。这种人事制度不是根据需要设计的,更不是根据高等教育市场化设计的。分配制度也同样不合理,工资、奖金的多少,只与每个人的职称职位相联系。有了相应的职称和职位,即便是工作没有业绩也不影响其收入,所以,大家拼命的是职称职位而不是工作。 3.管理的封闭性、保守性、经验性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几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形成了一个相当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很少与社会发生直接的联系,也很少接受外界的信息并对此做出反应,这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是背道而驰的。正是由于管理的封闭性才造成了管理的保守性、经验性,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尝试都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对制度创新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4.教育观念落后 对我国培养人才观念的落后陈旧,刘道玉先生曾有过一段比较典型的总结:“‘三型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很明显,它们与现代教育的开放型、创造型、思辨型与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理念是相悖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制度依然顽固地统治着今日的大学。”[3]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之下,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更难以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应该更多地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对现有的大学培养人才机制进行全面的革新。 三、市场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述高等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不论是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升,还是高等教育效率与效益的提高,都需要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已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了,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准备,不但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日常生活也会遇到种种麻烦。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和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不仅在规模上要有很大扩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性质要有根本性的变化。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是社会、市场的价值取向,是为受教育者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竞争态势 中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将以更快、更深的程度融入到国际体系中去。WTO中关于教育方面,共有四项约定:(1)教育服务贸易可以跨越国境支付,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等方式进行;(2)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国外求学或者培训,即到他国进行教育服务消费;(3)他国可以到东道国设立教育机构办学,或与所在国高等学校联合办学;(4)国外教师可以通过自然人身份到国内任教[4]。在上述条款中,目前我国已承诺兑现2、3、4项,第1项还可进一步谈判。这样,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将面临全面对外开放的态势。高等教育市场与资源的垄断将被彻底打破,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会产生如下影响:第一,直接影响。一是国外的高等学校通过其优质的教育产品把中国的学生吸引到国外求学;二是国外高等教育机构来国内办学,或独资、或合资。以上两方面将对我国高等学校造成强烈冲击。 第二,间接影响。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加速,中国的产业结构将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那么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结构、专业、培养方向随着它的调整而调整。 3.民办大学对国有高校的冲击 我国民办高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产生的。据统计,全国上规模的民办高校已达一百多所,还有一些国有高校兴办的二级学院。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市场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民办高校终究会获得国民待遇,这就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将会与国外教育机构发起对国有大学的夹击。 (二)高等教育的属性 现在对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市场化讨论的焦点,是高等教育的属性问题。高等教育如果属于上层建筑,那么它必然就会采取政治、学术价值取向;如果把高等教育看成公益事业,纯公共产品,那么也必然会排除市场化,排除竞争、效率、效益等这些市场化的手段。而持高等教育产业化观点的人认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不一样,它带有更多私人产品的性质,属于服务产业(第三产业)。这样高等教育就必然采取社会、经济的价值取向,追求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高等教育作为服务产品完全可以进行市场化经营。 通过对比,可看出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已大于社会的收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已远远大于社会的收益。高等教育已越来越带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产业进入市场。持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市场化观点的人,是没有看到高等教育由于其发展而产生的质的变化。这种观点将会严重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 可见,不论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客观形势,还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属性,都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原有体制进行彻底的革新。只有这样,国有高等教育才能参与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提高质量、效益,优化结构,以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市场机制 1.法人治理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获得法人资格,拥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利,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民事责任才能存在和发展。高等学校要进入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必须获得独立自主的法人资格,拥有办学自主权。在招生、人事、工资、财务、学科、专业、教学内容诸方面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独自决定。 如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管理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高等教育由各州分权管理。州政府对高等教育也主要是宏观管理:制定高等教育市场的法规、发放办学许可证等。一旦高等学校创立,其管理、招生、课程、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师聘任等都由学校自主决定,州政府不得干预。法国对大学实行合同管理,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面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 2.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是市场机制规则之一。当一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商品就必然会抬高价格,企业因而获得超额利润。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资金、资源就会聚集到这个产业中来,使这个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产品大量增加,供需也会趋于平衡。这时价格下降、利润平均,发展进入正常阶段。如这一产业的产量继续增加,超出了市场的需要,那么就会产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价格继续下降,一些质量差、效益差的企业就会亏损、甚至倒闭,退出这一产业。市场用这种方法淘汰劣质企业,使优者愈优愈强,以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经济论文:创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意义 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选择,有人预言它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在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创业教育证书被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这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侧重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适合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创业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助于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务实趋利、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改变新一代创业者基于文化习惯的心智结构,有利于扩大我国解放思想、开放改革的成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业家和企业家孕育和成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二)内生出高素质的创业者,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 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带给欠发达地区许多商机,欠发达地区的一批商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较强的创业者能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中找到创业的机会。大学生具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且在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的当今,这些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是我国创业者的主体,是在产业转移中创业活动的主体。但现状是许多大学生不具有起码的创业知识,既使有创业的愿望,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条件下,可望不可及。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适应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业机会,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能够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教育部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就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就是要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中,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必须有正确的定位,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民营高校,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要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而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则更晚。2002年4月教育部才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比国外晚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特别是进课堂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声势,也没有引起各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创业教学还处于开展讨论、提高认识、少数试点的阶段,还不具备全面推开、普遍实施的气候和条件。 (一)缺乏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其涉及方面广,实践起来比较复杂。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专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他们面向本科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必修课有三门,即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选修课则有五门,即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很显然,对大多数学校来讲,因为关系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增加很多创业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更深层的原因是,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创业教育也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牵涉到学校的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到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因此,对一般的学校来讲,创业教育真正纳入教学还需时日。 (二)教师积极性不高 创业教育落实在老师,创业课程的开设也要靠老师,而老师对这件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原因有三:一是这门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二是这门课程即使开起来了,学时不会很多,而现在很多高校教师的奖酬金分配是与学时挂钩的,这就牵涉到老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三是讲课的难度大,因为创业方面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而大多数老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他们也只能纸上谈兵,有学生欢迎程度的问题。 (三)创业资金的落实困难 无庸讳言,创业实践需要资金,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民营企业家设立的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从总体情况看,目前这类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也很高,学生很难获得。那么作为创业教育实施者的学校,理应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问题,事实上这也不现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基金为300万,复旦大学的创业基金为1000万,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则高达1.5亿。但他们的示范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高校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学生创业实践。 (四)创业场地落实较难 如果要开展创业实践,那就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创业实践的场地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有着特殊要求的场地,应该基本能模拟创业的环节,甚至对一些简单项目可以实施。一类是简易的,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可以,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某种能力,或者进行某种实验。既然是场地就应该有房子、设备,除少部分条件好的学校外,大部分学校用于学生创业实践的场地都非常缺乏,要么是把牌子挂在某个办公室,没有建设专门的场所。 (五)高校的处境尴尬 特别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性显得非常必要,高校领导对此都有清醒认识,但在投与不投,建与不建的问题上,学校也处于尴尬的境地。不投不建,教育需要,学生需要;投了建了,达不到预期效果,又会造成浪费,何况已经有前车之鉴。 推进创业教育的建议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行动。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创业教育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选择,发展创业教育正是引导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面对创业教育这新生事物,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可以设立一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摸索适合实情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转变观念,特别是要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不能只认为学生毕业了,只是要找一份工作。要改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校、老师的观念还相对滞后。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该有所改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应该制定新措施,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企业、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在教师队伍上要有所创新。教育部已连续两年举办了创业骨干教师培训,专门举办培训班,来培训大学教师怎样进行创业。 扎实开展高校的创新。高校是高等教育市场的行为主体,要通过课程设置推进创业教育,同时要吸引企业加盟。我国许多高校多年来积极参加团中央和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挑战杯”,并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些都为开展创业教育打下了一定基础。在创业教育的操作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合理的机制,学校和学生个人应当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学校的侧重点是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综合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并且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而学生方面的重点是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创办一个公司和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此外,创业教育的操作和实践可以包括直接的资金运作、商务服务,直到各种各样的模拟实验和模拟创业活动。高校可以先开讲座,传播创业学的理论,逐渐从选修课,到专修课,通过设置创业的课程,使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一些基本的创业教育理念,一旦有创业机会,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教育注重实践,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通过适合市场的方式,多渠道筹办基金。可请企业家走上讲台,用创业经历教育学生,也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或者利用创业基金创办企业。 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大学生具备创业技能、参加创业活动。学习借鉴上海、天津的经验,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有“国民待遇”。要制订系列优惠政策,通过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创业,且要建立专家诊所,帮助他们解决创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制的有效性,是科技型企业创业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创业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因此在建立政府和社会支持体系时,要探索新的金融机制,要通过地方中小银行的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 要加大对创业培训,创业教育,创业扶持的工作力度,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谈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时,强调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优势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的创业教育是国民教育大体系中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的有效协调运行,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协调效应和波及效应,进而产生111大于3的整体效应。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 教育经济论文:道德教育经济功能 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研究宏观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对道德教育所包含的经济意义认识不深,尤其在前一阶段,有一种理论似乎认为: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道德的沦丧是不可避免的事,也就是说,经济起飞阶段,不得不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这种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尤其学校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道德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重新探讨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阐明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提高对道德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认识,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热情。同时,我们在理解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时,首先要克服这样一种倾向,即简单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经济活动或经济效益。我们认为两者的“简单取代”不是对道德教育经济意义的科学认识。 其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树立道德教育具有经济意义的思想时,应避免产生“两张皮”现象,而应把道德教育纳入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其具有真正的活力,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机械设计课程教育背景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重要的一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代化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机械设计和制作手段方面的创新,展开丰富多样的大学生机械设计教学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展开工程设计和实践探索的决心。机械创新设计(MechanicalCreativeDesign)要求设计者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兼顾设计的新颖性、创造性,体现制作发明的实用性。为了提高大家对于机械创新的兴趣,学校可以常年性举办创新设计(MCDchampionship)大赛,通过评选“创造之星”的方式,给予参赛选手一定的现金奖励,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热情,增强广大学生群体参赛的积极性。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展开一系列考量工作,为大学生量身设计一套符合自己已有能力的机械制作课题计划。 二、提高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从多种渠道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加强机械设计方面的理念创新工作,普通高等院校的机械创新设计相关负责人,应该安排一些具有教学经验的机械课老师作为能力培训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机械课教师还应该从多种渠道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外,机械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补充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在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搜集机械创新设计的年度最佳作品的相关设计细节,并且将这些科技作品图片使用办公软件加以编辑和处理,从而做成PPT,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适应与相关领域的各种动手设计操作。除了这些之外,学校应该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材料储备,机械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去参加一些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和高精尖时代技术运用的现代化科技展览,帮助学生了解现今时代的现今机械设计运用和各种创新性发明,可以给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过程提灵感支持。 (二)重视对于学生组织的培养工作 社团组织是普通高等院校开展机械设计等相关技术普及的“前沿阵地,”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对于学生组织的培养工作,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完美的动手操作平台。学生参加了学校的机械设计相关组织之后,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与人沟通能力,为以后组织更好的科技研发社团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当今社会机械产品的思考和创新需要,学校领导还可以联合院系骨干教师和学生社团组织的负责人,召开人才培养的相关联合研发会议。通过成立专门性的组织,开办院系内不得额机械创新设计培训班,学生在课后培训班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使用到更多的模具基本设计材料,进行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平台中找到一个发挥自己“光”和“热”的良好组织。除了这些以外,培养学校内部的机械创新设计组织,挖掘学校有发明创造潜力和特殊长处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三)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对学生设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领导可以安排担任过机械设计创新方面的社团组织负责人,进入“校企合办”的组织中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校与机械公司联系的紧密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在今后求职的过程中,有过此种经验的学生往往也会更加具有优势,他们更加具备团队意识和集体思维能力。各种各样的学生机械组织和发明制作社团活动,对于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校的课堂教育往往是不够全面的,所以,学校可以培养诸如“机器发明创造”等类似的兴趣社团,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内部的各种机械设计“小发明”等相关社团组织,加大对各类科技研究社团组织的资金投入,加大骨干师资力量对于学生设计活动的技术支持,抽调学校实验室的常任教师为学生讲解,从而加强对于大学生科研小组等社团组织的扶植力度。 三、结束语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支撑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的重要能力,机械设计也是进行产品设计和工程项目构件改造的重要技术支持,是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从事不同维修操作的理论基础保障。因此,机械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出科学的学习计划,实现机械设计规划的良性发展,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知识迁移能力水平,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王艳飞 窦东阳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我国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1.我国机械创新设计和制造 一般情况下,创新设计先后经过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全面分析和最后决策四个环节。抽象思维主要是是通过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智慧,提出新颖的有可能实施的想法,是创新设计必备过程。有了抽象思维过后再将想法具体化,考察其逻辑性和可行性,结合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原理进行进一步的新颖的、可行的、具体化的机械设计。而全面分析则包含了创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可能性,综合考虑技术的可行性、成本与性价比,最后设计出新的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机器或者其他产品。 1.1我国机械创新设计过程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善机械本身的功能、性能或者以更低的经济成本制造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机械。目前,我国技术专家认可的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二是机械结构的优化和改进,三是机械尺寸设计和参数优化,四是机械运动性能及动力参数优化。机械创新设计与普通的机械设计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主要的区别在于机械创新性设计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突破,在充分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创造出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机械工具。 1.2我国机械创新设计的特点 机械创新设计主要包括四个特点:一是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二是机械创新设计中,数字并非主要思考因素,而是应该充分结合过往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合理判断和提出可行的新的设计方案;三是机械创新设计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十分注重灵感、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因此应该最大程度发挥四者的作用;四是凡是设计创造类等实践活动都需要不断重复、尝试,从中吸取经验,多级选择最佳方案。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只有完全领略和充分展现以上四个特点,才能做出优秀的创新设计。 2.我国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机械创新设计思维对于机械创新设计来说意义重大,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开拓进取,勇于突破现有的固定模式和局限,采取新的方法、体制、设计才能使自身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保持领先,走在时代的前沿。 2.1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涵义 创新设计思维就是指在原有的科学理论知识、原理以及过往的设计和经验中设想出新颖的、更能满足审美或者实用需求的设计方案。而对于机械设计人员来说,创新无疑是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以及缩短生产时间来提高机械设计的性价比。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有创造性思维,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更加优化的观念,并将这些优化的观念付诸实践,从而创造出新的不一样的机械设计。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多向性的特点,强调联想、灵感和感觉,并不是依靠固定的逻辑思维推理出来的,而是激发于机械创新设计人员的大脑。 2.2机械创造性思维的三大特征 2.2.1自由性 机械创造性思维最大的特征在于自由,创新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机械创新设计人员可以在结合有关客观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完全自由凭借自己的想象、灵感、直觉设计出新的机械,而不必有太多的思想束缚。在当今变化赶不上计划的经济时代,思维的自由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机械设计工作中,要不断地有新的进步的成果,就必须突破原有的事物,消除固定思维的束缚,自由地翱翔在创新设计的天空中,只有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设计出更令人满意的成果。 2.2.2多向性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具有多向性的特点。而在机械创造性思维中,同样具有多向性的特点,设计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判断问题,并且设想出完全不同视角的方案。设计的美妙恰巧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多向性,没有固定的设想方向,任意一个方向都可以是设计者们延伸的目标。多向性思维与创造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一定有过多向性的设想,从中择优进行实践得出最后产品。因此,多向性思维是机械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2.2.3独创性 独创性即设计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产品,提出不一样的理念,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创造出新颖的进步的成果。独创性是机械创新设计的目标,创新的目的在于独创,拥有别人没有的想法和成果。因此,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要学会从新的切入点思考问题,掌握不同的设计方法,敢于向原有的观点提出新的看法,从而设计出具有独创性、新颖的机械产品,更好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机械创新设计的路途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机械创造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在遵行已有的设计基础上,需要更长远更有想象力的思维去推动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 作者:石建单位: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基于高职机械创新设计网络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摘要: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资源现状,针对高职机械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研究适应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产品设计改进和技术革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探讨机械设计基础与机械创新设计相结合,融教学、考证、竞赛为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结构组成要素,初步设计形成《机械创新设计教学资源库》网站框架。为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和教师组织教学及课后a指导,构建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关键词:高职;机械创新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徐跃增,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 机械创新设计能力,是机械工程类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计创新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源泉。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探究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方案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目前国家大量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衡量机电产品的好坏,创新点是重要的指标。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体现在机构功能与结构实现的创新点上。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 当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大赛很多。受到了各院校的普遍重视。正如周济同志所指出,机械很重要,没有机械就无所谓工业;创新很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设计很重要,设计决定着产品的成本、功能和使用寿命。如何提高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国内更加宽泛,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更显突出。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尚需进一步探索。 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基于高职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重于能在生产一线岗位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机械创新设计核心能力的培养涉及范围较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等多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设计性和实践性,而且具有信息量大、发展速度快、应用广泛等特点。大量的知识内容都渗透着工程实际应用背景,更需要超前的创新设计理念。目前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方式相比,教学效果有所改善,然而高职生缺乏机械创新设计的感性认识,难以理解和消化吸收信息量庞大的课堂灌输内容,尤其是大量的课外时间开展自学难度较大。高职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渴望有比较直观应用的学习资源。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多种形式展示媒体化、智能化和全球网络化的发展特性,为培养机械创新设计人才的教育环境提供了基础,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的变革。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开阔了教学视野。为课堂教学创造了图文并茂、虚拟仿真、知识与趣味交融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机械创新设计的兴趣;为课后消化课堂知识、自主机械创新设计学习,课外竞赛辅导,学科发展动态,技术标准查询,师生互动交流、学习效果自我测评,紧密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创新的自由空间。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所需获取相应资源,大大节省了个人查询资料的时间,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加快了机械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形成。 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 教学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各要素及实施教学的必要而相对比较直接的条件。教师、学生、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还有一些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属环境资源,还有教学设备、设施资源、媒体资源等。至于课程教学资源,其内涵极为丰富,教材只是课程资源其中的一个内容。还应该包括,在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远程异地共享的教学和学习材料。其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多媒体课件库、教学素材库、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专业相关课程资源库等多个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机械创新设计为主线,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和特点,借助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制作工具和网络编程工具,构建更能适用于高职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体系框架,见图1。 课程资源库可以单独建立网站,也可以涵盖在某专业资源库中,应根据现有网络资源而定。本课程资源库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网络资源库下构建。其中,师资队伍栏目:主要展示主讲教师的风采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状况。教学研究栏目:主要课程标准、教学改善、教学论文、发明专利等教学研究进展。课程建设栏目:主要内容有课程定位、课程建设目标、教材建设开发、工学结合、典型机构的仿真动画演示。 网络资源栏目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课程设计指导、竞赛指导、推荐辅导材料等直接学习素材,也是课程优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2。 课程资源库的使用效果通过课程评价栏目(自我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成果展示栏目(教师成果和学生成果)来检验,学生的课程学习考核是通过师生教学互动和反映学习过程的考核来实现。网络资源库可以通过教师作业、学生作业提交、教师作业批改、学生网上学习、网络资源库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形成课程考核成绩。丰富的试题库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考试,实现无纸化考试。 四、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 为了建构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便捷快速有效地学习和查询各自需要的资源,在素材的选择和内容的组织时,既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要符合高职生的学习习惯,精选课程相关核心内容的系统框架,并且将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构成的重点放在优质资源的提炼上。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是蕴藏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灵魂”,必须研读精确。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的目的是要准确叙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等。这也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保障。学生可在学习课程之前从网络资源中获取课程相关的重要信息。 课件的制作,则要紧紧围绕课程整体和单元设计进行规划,内容丰富、案例翔实、语言简洁易懂是最基本的要求。课件的设计应从可教性、易用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入手,利用多种媒体要素,动静有机结合,集视频、图文、音像为一体,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的、阅读流畅的高质量课件。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典型机构和不易理解的机械原理,应尽量通过仿真、动画的形式展现在资源库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构演化的方法,激发学生进行机构创新设计的兴趣。 针对课外科技活动和机械设计等相关大赛,建立创新设计实践库、优秀作品展示库和创新设计知识拓展等知识模块。吸收历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竞赛等项目成果。开辟学生社团活动专栏,宣传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和比赛过程的相关录像。促使学生课程学习钻研主动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积极性和取得成就的自信心。创新设计知识拓展模块主要包括:机构创新设计、传动部件和轴系零件设计等素材,针对教学单元设计的创新讨论试题库,历届竞赛信息,新标准与机械学科前沿发展和最新科研成果。 五、课程资源库的建构与应用特点 1.依托专业资源库和相关精品课程,避免优质网络资源重复建设,突出机械创新设计主题。为课程设计指导、机械设计大赛及相关证书的考核鉴定提供相关素材资源和专题辅导。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资源建设,开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栏,快速链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共享企业相关资源。 3.相关专业、相近课程共享。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更为具体,更接近于职业岗位的需求。 4.在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经费来源上,不同的高职院校差异甚大。因此,如何在少投入的基础上构建满足课程教学目标的资源库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本课程网络资源库是在最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构建的。 5.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应用,特别是课后学习。因此,整个课程资源的框架构建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参加评审。 6.整个网络课程资源库是一个动态更新的教与学平台,支持资源快捷更新。既能满足在校学生学习,又适用于毕业生和企业青年职工自学,力争达到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能起到无师自通的效果。 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机械创新设计技术发展迅速,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积累、提升和更新内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机械创新人才的需求剧增,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也为毕业后再学习,以及企业从事机械创新设计的新职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必将为提升机械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步伐产生深远的意义。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创新设计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τ谝桓龉家来说,创新是不竭的动力,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创新的意识和思维,才能在具体的的实践工作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机械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对于机械结构设计来说需要具备很强的创造性。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时刻注重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优化设计,才能获得最符合规范的设计效果。 关键词:机械结构设计;创新设计;应用 0.引言 当前,对于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创新是为了对机械进行更好地利用,同时也是为了将其实际效能发挥出来。对于机械结构创新设计来说,一般其思维都较为统一,且以变元法为主,因为这种方法使用简单,在创新设计中利用逻辑化的思维可以对可变元素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对于机械结构设计来说,它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需要时刻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样才能让设计达到最优化效果。在本文中,主要论述了变元法在机械结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能得到更好的机械结构设计效果。 1.变元法 在机械创新设计中变元法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法是从德国引进的,它同时还被赋予了创新的精神,将变元法应用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就是创新的重要标志。变元法系统化和逻辑化地梳理了设计中的一些可变元素,便于更加有效和可靠地进行设计创新。在应用变元法前,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分析和研究好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框架,这样才能确保最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对于变元法来说,它对产品的设计定义具有极好的诠释作用。论证过的变元法可以对关键点进行有效调整,便于改变原先设计中的弊端,以便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将变元法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1.1材料变元和其数量 在机械设计中会涉及很多的原材料,这些材料种类繁多,同时每种材料的价值不一,功能也各不相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原材料的加工工艺差别性也较大,有效加工后才能符合某种需求,并成为理想地达到参数要求的材料。还有部分材料是不能加工的,需要对材料实施变元法才能达到要求。比如,设计刚性材料,要想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会使用增大面积的方法,让其成为理想中的感性材料。铁性材料可以通过将隔板增强等措施来进行调整。这些例子都是通过变元法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变元法通过变量的形式将一种或是多种变量改变,但是并没有改变结果,属于全新的设计模式。加工面和工作面是机械结构原理的两个重要基本元素,此外还包括产品本身和产品整体等。产品性能可以通过这几种元素进行衡量,操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调整好这些产品元素,这样得到的产品原件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2位置和工艺变元 所谓的位置变元指的是将元件位置改变,以此来优化设计。比如,在焊接部分元器件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选择好焊接位置,确保焊接位置靠近中心轴,避免元器件出现变形,或是有不规则扭曲现象出现。所谓的工艺变元指的是在机械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好施工工艺关,同时结合好图纸将最优的工艺产品设计出来,同时借助先进工艺技术的帮助,开发和设计元器件,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1.3 尺寸变元 所谓的尺寸变元指的是将元器件的形状改变,以此来达到最优化,也就是将元器件的长宽高3个基本参数改变。比如,泠冲压压弯曲技术,因为材料是能进行弹性变化的,但是需要在泠冲压之前先变形,同时还要考虑到和计算相关的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材料在变元后充分发挥作用,如图1所示。 2.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的关键点分析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好防腐性能,在选择材料和零部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图2所示因素的影响作用,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如下元素: 设计防腐设备:机械设备需要给予其完善的空间,特别是需要确保其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淤积介质千万不能出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腐蚀。 结构间隙腐蚀:在设计结构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结构盲区,这些盲区位于眼睛看不到或是手触摸不到的地方。这些区域很容易沉淀物质,这些物质不仅能损害机械设备,同时还会对设备造成腐蚀,设备的使用年限会大大降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焊接点、铆接结构和容器衬板结构等。设计人员在设计这些部分时一定不要出现间隙结构,从而将结构质量提高。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需要将密封间隙增加。如果上面的设计不能达到要求,可以将间隙进行合理扩大,使得设计质量得到保证。 避免直接接触金属:在结构设计中尽量不要直接接触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容易出现腐蚀现象,所以需要将不同的金属隔离出来。 不要出现高浓度梯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容易出现沉淀物或是冷凝物,这样会导致局部势差出现,从而使得设备的腐蚀速度增快。 在机械结构的设计中,需要将最小面积规范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将表面积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知,球体结构是最好的选择,圆柱体是仅次于球体结构的选择。 3.最优化结构设计方案 对于设计方案来说,它会直接影响到机械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所以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中需要高度重视,或者是设计出多种方案进行相互的对比和筛选,将最佳方案选择出来,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分析之后,评价好设计方案,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一般使用较多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综合评定时需要考虑到安全性、经济指标、社会效益、维修性和可操作性等评价因素的影响。如果是考虑到社会效益的影响,需要考虑到设备是否会经常出现故障等;如果是经济指标,需要从成本和人员两方面来考虑;如果是可操作性,需要从施工工艺方面来考虑,主要是从施工技术是否成熟等方面来考虑。所以,综合上面的因素考虑,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样不仅能对机械设备进行调整,同时还能对设计结构进行改进。对于结构中的一些关键性的结构和零部件要建立起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对其进一步进行优化设计。因为模型能将结构特征真实反映出来,为结构设计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这样才能综合性优化。随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我国的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参数就是机械设备,所以需要对机械设备的结构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好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机械结构设计也被不断地进行优化,测控设备的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发展,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将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同时不断引进新的设计理念,使得机械设备结构设计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结语 在设备的使用和更新过程中机械结构设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机械设计来说找到适合的新方法来替代旧方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操作意识,同时不断优化结构设计,将机械结构设计的思路和理念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机械结构设计的质量,实现我国的强国之梦。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研究 摘要:人类在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机械设施。随着21世纪工业化及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对于机械的创新设计及研究十分关注,机械的创新设计往往会带来创造性的机械设备,甚至会引领某个时期各领域的发展。一个工业企业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也直接关系到气压的长期和核心竞争力,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大对于机械的创新设计及研究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民生意义。本文主要对机械创新设计的概述、当前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简要概述和讨论。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机械已经渐渐的不能满足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更高需求,传统机械在诸多方面如能源消耗、产生的污染等方面的弊端也使得人们急于研究出现代化的机械来代替传统机械设备。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依靠技术上的创新获得的,现代化机械中高新技术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为推动企业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注重机械创新设计、加大研究投入、提高机械设备中的高新技术比重,使所生产的机械更加的具有竞争力。 1机械创新设计 1.1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 机械创新设计(Mechanical Creative Design,MCD)这一概念是指在充分发挥了设计者的创造力,以及利用人类已经有的现有成熟的科学理论、技术方法,继而进行具有创新性的构思和设计,设计出具有创造创新性、更加经济实用的机械设备。这一活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生产生活中已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改造以提高其经济性、稳定性等,另一方面是为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一些新需求从而进行的开创新的机械设计,这一过程一般更为困难。设计上额创新是实现机械产品创新的基础,因此,创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2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是一门需要具有开创性思维的设计技术和方法,这一技术与机械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摩擦学设计、有限元设计结合形成了现代化的机械设计方法,并相互借鉴来共同进行机械创新性设计。 2 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 2.1智能化及自动化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问世,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越来越大兴趣,现代化的机械设计中,人工智能的融入将会对机械工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除了尚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之外,目前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技术更是引起来工业领域的广泛兴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使得创新设计出的机械设备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也更加的安全可靠。为适应现代机械对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需求,需要我们发展研究自动控制软件、数据库的完善。 2.2数字化研究 现代化的机械设计更加注重数字化的描述,我们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设计对象中确定性变量的数字化描述及数学模型建立,而且更要注重非确定性变量的数学描述及数学模型建立。这样更有利于机械运作过程中我们对于机械运作状态及各项指标的实时掌握。例如最新的CAD技术,很好的促进了机械设计过程的数字化,也为机械设备产品的概念化和实物化创造了条件。 2.3虚拟化设计及仿真虚拟实验研究 虚拟化设计及仿真虚拟实验是一种集合了计算机、智能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技术为一体的技术。这种虚拟化设计系统可以为机械设计者在设计各阶段提供工具,并通过系统提供的工具进行评估,这种技术可以为设计者提供模拟的仿真环境来对机械设备的装配操作、运行、控制进行模拟和评估,这样能够降低设计成本,也能够帮助实现对一些独特的设计的模拟和评价。 2.4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 计算机辅助创新是一种集合了现代设计方法学、本体论、语义处理技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计算机软件等为一体的现代辅助设计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很好的将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开拓了机械设备设计开发者的思考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开发设计者打破常规思维获得创造性设计。 3 结语 面对新时期的新的竞争与挑战,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发展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久发展,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整体工业化水平。创新设计是机械设备不断提升的唯一方法,是现代机械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合理的创新设计能够带来更好机械设备,使其更具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机械设计方法及形式上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与完善,通过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培训及思维模式的训练帮助设计人员开拓思维空间,进而提高机械创新设计的研究和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基于《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三融三改”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本文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体会,针对《机械创新设计》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融三改”教学模式,阐述了“三融三改”教学模式的具体执行方案,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学模式;中国制造2025 2015国务院先后印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两大举措相互促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之一就是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而强,将会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更多机会。高职教育连接产业和教育,在创新创业中担任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双创背景和国家政策推动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应以创新为重点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本文通过探索“三融三改”教学模式,促进课程与双创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于完善整个课程体系以及提高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 1 当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与市场脱轨 由于政府缺少对校企合作针对性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企业出于商业机密或安全方面的考虑,很多学校校企合作并不彻底;同时多数教师缺乏生产一线的实际经验,学生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知之甚少,无法做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而本课程设计首要确定的是主题,所有的理论设计和操作实践都以主题为方向。多数任课教师对市场的敏锐性已经淡化,仅凭经验和搜集信息来确定主题常脱离市场,所开展实践往往没有实际意义。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 多数高校以机械设计课程代替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机械设计课程内容以介绍手册使用、计算公式为主,课程设计机械化。开设有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高校中,课程内容重视基础知识等,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践锻炼;涉及实践的高校,多使用传统验证型实验室,学生只是对已有知识进行验证,实验是成熟的、不变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发散,或以虚拟实验,模块化实验代替设计实践,无法预测和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成果无法验证。 1.3 技术与创业脱离 大部分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融入专业课,大多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从而导致创新创业边缘化。本课程也同样缺少实践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技术创新无法真正应用到创业上,评价模式以针对课程内容的考试为主,学生缺乏对社会需求分析以及成果的可行性分析验证,导致很多成果没有价值,无法服务社会。 2 “三融三改”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融三改模式结构如图2.1所示。 2.1 校企合作与课程相融合,改变教学内容 把工学结合作为课程选题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去企业参观实践,顶岗实习,让学生进入企业,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需要,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提炼,发掘顺应市场主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开展设计创新与实践;或通过联系企业家进学校,邀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第二课堂”教师,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式,争取企业相关项目为课程的主题,成立由专业教师和学生M成设计创新小组,按企业标准进行项目设计与创新。通过发掘校企合作,使课程主题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既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也能提高敬业精神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2.2 创新工作室与课程相融合,改进教学方法 创新工作室是指在指导老师管理下供学生使用的机械创新产品设计、制作空间。创新工作室中备有全套的通用设备,如通用车床、铣床、3D打印机等。学生可以根据制定的主题,以团队作为学习单元,对知识进行选择、整合,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内容,随时对新的想法进行实验和验证,教师担当教学顾问的角色。在创新工作室中学生摆脱了纯粹空想和空对空的设计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拓展想象力,对学生自我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2.3 竞赛与课程相融合,改革教学评价 将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引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组织学生以团队作为参赛单元,制定主题,设计流程,展示成果,通过学生互评,选出相对优异的70%由指导教师评估,指导教师选出优秀的40%交由企业评定,企业最终选出10%作为入选作品,经专家评价,选两到三个团队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也可以进行校外创业。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跟踪观察进行过程性评价,并结合成果评估作为学生最终成绩。除去学生的自评、教师的评估,还包含企业、专家及校外机构对项目的评估,使得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参与其中,开拓学生视野、看齐行业标准,并获得合理和全面的评价。 3 结语 《机械创新设计》与双创结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延伸和深层次要求,本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两大战略为引领,以校企合作、创新工作室、技能大赛三大平台为抓手,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探索“三融三改”教学模式并初步实践,推进课程与双创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适应社会并服务社会,为“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开展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引领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要: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项目,形成“竞赛+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多元化考核体制这四个方面。从而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大了学生今后取得创新成果的机率。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实践创新教育;竞赛+项目;教学模式改革 0前言 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机械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竞赛融入教学,以“竞赛+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框框,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让学生在“竞赛+项目”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整体牵引学生自主实践水平迅速提升。 1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的相结合。学生三年学习期间,采取分段递增式教学模式。这种分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也解决了企业对生产力需求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技能知识有限,而企业需要完成生产工作任务,通常安排学生在流水线上工作,学生无法掌握关键岗位关键技术;另外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点与企业要求有差距,无法满足关键岗位技术要求,只能被分配到流水线生产岗位;再有不同的企业岗位要求也不同,而学生的培养模式却是一样的,所以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个性化的需求。 针对一些企业个性化的需求研究开展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定制课程,消除了学校与企业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学院与企业对学生实现共管共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最高程度的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本专业开设了富士康、三一重机、瑞升科技、柯达等订单班。 机电学院同时成立了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走出寝室,放弃成瘾的网络游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兴趣爱好、实现理想,团队合作的平台。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竞赛+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是把以往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项目融合到现有的教学中,并结合现代行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重新整合专业课中的教学内容,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这种“竞赛+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因为融入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醒目内容,因此不仅老师要教设计,学生也要学设计,由学生团队分组完成项目,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本专业主干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床夹具设计》、《机构设计与零部件应用》、《机械制造工艺流程编制》都进行了“竞赛+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把课程中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归纳,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项目与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以一个个子项目,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同时以竞赛的形式实施各个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已经形成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床夹具设计》、《机构设计与零部件应用》、《机械制造工艺流程编制》这些课程项目引领式新课程标准。 3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创新指导能力 2013年聘请楚天技能名师1名,2014年12月企业兼职教师初级、中级、高级企业技术人员资源库50人,至2014年6月鼓励教师利用假期进行下企业挂职锻炼,组织教师进行骨干教师培训等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的提升,教师不仅积极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同时在指导大赛过程中尽可能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4校企共建多元化考核体制的改革 4.1打破传统试卷考核改革为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形式不再是传统的考卷式,一卷定结果,而是注重任务过程中考查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分析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安全意识等;评分环节加入学生自评、互评。整个课程考核评价比例为:过程评价(40%)和目标评价(60%)。 4.2顶岗实习引入企业评价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同时顶岗实习也是在学校、企业、学生这三个主体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结果。学校和企业出发点、需求点不同 因此对学生要求和评价也不同,以前都是由学校单方面实施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贴合行业企业,这时我们需要对顶岗实习实施有效的评价制度,因此引入企业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顶岗实习期间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同时又能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 4.3创新创业活动、技能大赛,引入社会评价 创新创业活动、技能大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机械创新大赛为例,是同行专家对机械创新作品的评价。 5提供一个范例 在开展研究之初便有良好的领头羊意识,努力将实践创新教育做成一个样板,目前在本专业积极筹备拓展“以创新大赛为载体,融合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在其他课程中的应用,现已开展该教学模式的课程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设计》等,可为本院其他专业提供一个范例,带动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实践,勇于创新。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通过总结多年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经验,指出大赛指导教师应在选题、组队、信息检索、知识综合、科技写作、实际动手、意识培养等7方面给学生进行指导,为更多教师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指导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选题;指导 0 引言 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西安工业大学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与教改实验班试点正是适应这一形式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切身体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大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发展学生个性的特殊功能,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全国的各项赛事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为工科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社会竞争力增强,为就业和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3,4]。 高校大学生参加各项赛事是一项辛苦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缺少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在选题、计划、参赛、团队协作等方面遇到困难,这些需要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5]。对于指导教师来说,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可以和本校学生培养师生友谊,可以跟兄弟院校同行强化联系,也可以提高教学前瞻性和科研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成就感和自豪感。如何吸引和指导大学生通过参加大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指导教师的必修课[6,7]。笔者通过多年来组织参加各项赛事和指导学生参加多项赛事,根据自身的体验,针对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得出了几点体会,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1 指导学生围绕大赛主题进行作品选题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从第二届开始设定大赛主题,学生提交的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题。指导学生选题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爱好,学生的选题也许会存在一些问题,但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学生以免打击他们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一个作品从构思到成形,要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能力发现最初的不足,指导教师可以在原理上、技术上提供建议,使作品实现预定功能。 2 指导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组队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从知识结构上来讲,不仅涉及到了学科基础知识,比如《机械制图》等,也涉及到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比如加工制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比如工业设计、控制、电子、液压、机械等;从实施角度来讲,不仅包括费的使用,也包含作品的讲解和展示;从执行角度来讲,除了考验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基于此,我们在组建团队时最好以大三学生为主组队,因为大二学生虽然热情度很高,但是所学专业知识有限,恐难以胜任,而大四学生虽然具备了足够了专业知识,但是由于面临毕业等诸多压力,很难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因此,最佳的安排便是组队时遵循自愿的原则尽量选择大三的学生,大三学生级具有了比大二学生更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没有面临大四学生的毕业压力。 通过指导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组队,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在推进项目顺利开展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 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在设计方案论证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题进行文献资料检索,了解自己的选题是否有人做过,如果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可考虑其还存在什么问题,由此确定所选题目的可行性。有的学生学习了《信息检索》课程,能够较熟练地上网查阅文献,但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方面的文献是有限的,如何把文献资料和自己的作品相结合,指导教师应该给项目组予以指导,使学生能够得到熟练应用网络和纸制图书资料,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4 指导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需要用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首先学生必须清楚各类加工工艺,了解其利弊;其次学生还应该清楚各类材料的性能和价位,科学合理地选用材料。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应着手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参赛选手必须有一定的绘图能力,在作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的设计图纸不仅仅给教师看,而是要直接进入生产环节,所以图纸必须是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这就要求参赛的学生必须认真细致地绘制图纸,如此整个赛程下来,参赛学生的绘图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大大提升。 从方案设计到作品的加工制作,需要用到多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比如“电工、电子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工程材料”、 “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等。学生们通过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综合运用各类专业知识的能力。 指导教师要在技术上指导学生完成上述课程内容的学习及知识积累,在整个项目运行阶段作好“领路人”和“护送者”。 5 指导学生依据大赛要求进行文档整理,提高科技写作能力 在参赛作品完成后,还要书写完整规范的设计说明书,录制作品介绍视频。设计说明书要符合科技文章的写作要求,既能清晰、透彻地说明设计意图、机构的工作原理,又要言简意赅。在答辩时学生应能够清晰、准确地回答出评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技术文档写作,学习制作PPT,学习视频录像的录制与影视文件的制作技术。 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答辩技巧,在参赛答辩时应理顺设计思路,认真组织语言,编写答辩提纲,还要有针对性地对评委教师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必要的准备。这个过程锻炼并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指导教师可引导学生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教给学生专利文档写作技巧等。 6 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参赛作品基本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完成。作品所用的零部件、标准件、辅助件、电气元器件的购置、加工,整体装配、调试全部由学生自己参与完成,@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机械电子、机械设计、机械制作开放实验室学生的作品制造阶段,全面对学生开放,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在部件采购、动手技巧和安全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各种加工工具和加工设备,能够加工制作出较为合格的作品。 7 在指导中着意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大赛在学生的正常学习阶段进行,而学生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可能全天候地去搞机械大赛,所以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去进行方案的论证及作品的加工制作。这对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要求很高,学生们只有具备这些优良品质才能坚持下去完成比赛。 为调整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克服放弃参赛的想法的产生,指导教师在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的同时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分解困难、逐一解决。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并适时给学生减压,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参加比赛。 大赛作品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申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般为3到5人一组,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改进、技术难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为共同目标协同作战的过程中,群策群力,每个成员都自觉地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在合作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具备了这种合作素质,也一定能够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指导教师要在指导中制造环境,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8 结束语 通过10余年开展大赛的组织与指导实践活动,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类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对学生积极参与其他大赛活动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该校自2004年以来参加了历届大赛,共计参加学生1000余人次,指导教师200余人次,完成实物50余件,申请专利22项,两次获得陕西省优秀组织单位奖,近年来共计4次进入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5项。获奖率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前列,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激情,同时也扩大了该校在同类高校中的影响。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关于机械创新设计教学的探索 一、开展机械创新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已成为现阶段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各大院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开展机械创新设计教学是工科院校进行素质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接近同企业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些都需要学校对现有的机械创新实验模式进行改革,将学校的实验教学课程同工厂的实际操作相联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现代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开展的策略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向机械行业渗透,现代的机电产品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机械课程进行调整。所以,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建立以科学技术应用为辅助的科学体系,加强机械类专业教学的系统规划。在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中,不同学校在系统教材的编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课内教学到课外教学,都需要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验等方面创新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中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 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创新设计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学校实验室的规划要以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依据,加强实验设备经费的投入,可以通过为企业服务的方式获得企业的支持,加强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实验内容的安排和选择方面,改进陈旧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加强创造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操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同时,废除由教学人员包办,学生观察记录式的教学方法,加强现代教学方式的应用。 3.建立创新设计教学实验室 对于学校普遍存在的机械新设备缺少的现状,应该加强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建立机械创新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因实验设备缺乏带来的影响,还能够减少学生因盲目操作对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害。采用机械仿真运动分析方法能够获取重要的实验信息。 4.加强机械设计教学成果的创新 在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中,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设计方法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参与创新设计实践,才能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以此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对学生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教学知识有重要作用。学生只有自己动手进行机械拆装和创造设计,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设计出不同结构形式的作品,使同一类型的作品拥有不同的运动功能和运动性能。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设计作品都具有独创性,其设计作品也有多种形式。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必须完成设计创作工作任务,需要对学生的作品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 加强机械创新设计教学改革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很大帮助,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设计潜能,最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使机械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校工科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贫困地区高职院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必要性的论述,然后针对贫困地区开展活动存在的一些困难,提出了机械创新的准确定位,通过有效地组织和具体地实践,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师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定位;竞赛 0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然而,某些高职院校只注意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削弱了文化知识的灌输,缺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只是“为就业而就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岗位不断变换的需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中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十分必要的。 1研究的意义 1.1 基本宗旨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拟在解决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机械创新人才和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将创新作品转化为企业的产品,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 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将大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反馈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转变培养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举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时,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并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让大赛中优秀、成熟的作品转化为企业的产品,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将高职高专院校转变为地方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 1.2 具体目标通过几年持续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①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主动去学习知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索取知识,让学生早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早日与社会接轨。②稳定和锻炼指导教师队伍,使更多教师热衷于指导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形成学生、教师和教学、科研相互辐射的互动效应。③将比赛中反映出的创新能力所需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反馈到教学的各环节,从源头提高大学生创新的潜能,改革“机械创新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善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实施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④将比赛优秀、成熟的作品通过当地企业转换为产品,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地方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⑤通过选拔,推荐部分产品参加省级或省级以上层次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提高学院知名度。 1.3 研究价值本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知识的应用实效,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运用中能更好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主动去学习知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索取知识,让学生早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指导以及和创新小组成员的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更多教师热衷于指导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形成学生、教师和教学、科研相互辐射的互动效应,大力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不断铸造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团队,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2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2.1 学院及周边环境的制约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河池市,该地区为革命老区、山区,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经济欠发达、工业基础尤其是机械工业相对薄弱,机械类产品市场很不完善。 该学院机电类专业近年基础设备投资较大,大部分设施可应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然而可以用于机械创新的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明显不足。客观环境造成在该学院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有一定的实际困难。 2.2 科研力量相对薄弱要在学生中充分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科技创新能力。由于地域的原因,近年来虽然该学院机电类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业教师,但大部分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而且这些教师出去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其科研能力的开发基本依靠自学;许多教师忙于教学任务,根本无暇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校企交流,而该地区机械类企业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通过校企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很难达到目标。 2.3 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由于客观原因,该学院机电类专业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科技创新素质较低,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①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好高骛远而能力不足;②缺乏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没有掌握精深的专业技能,虎头蛇尾,甚至是是半途而废。③没有高超的学习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与冒险的勇气,立项没有创意。④缺乏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和团队协作精神,单打独斗,无功而返。 2.4 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经济基础不够雄厚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目前,该学院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刚刚开始,相关的政策还不十分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3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组织与实施 3.1 活动的宣传与发动首先,组织各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召开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宣传动员会,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通过教研室督促,辅导员宣传,使每个学生了解此次活动的意义及相关日程安排。其次,为了保证机械创新设计的质量,选拔数名专业课教师精心准备相关的科技创新讲座。通过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创新方法和技巧;重点了解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在日常生活和创新设计中的运用,并使学生了解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培养其科研能力。 3.2 机械创新组织机构的组建,激励机制的确立为了保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成功,我们成立了三个专门机构。 ①在系部成立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亲自挂帅,以机械教研室为依托,相关专业教师为小组成员。②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报名情况,在各个参赛班级成立机械创新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配备1-2名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全称指导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活动。③ 在原有的机械协会的基础上,成立机械创新协会,具体负责活动的协调工作。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机械创新的热情,我们提出了几项鼓励措施:①活动期间,实习实训场所全方位开放,为学生创作提供设备、刀具、量具及部分耗材,并委托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制作加工予以必要的指导。②所有参赛作品耗材由学院统一报销,免除学生的经济顾虑。③ 获奖作品除颁发荣誉证书外,并给予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鼓励。④推荐部分作品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竞赛。⑤此次参赛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可以作为毕业设计。 3.3 活动的定位此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适逢“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竞赛”,其主题为“珍爱生命,奉献社会”;内容为“在突发灾难中,用于救援、破障、逃生、避难的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参赛作品定位在“方便实用、节能环保,有一定的创新性”,避免过大的投入,不追求过高的科技含量。目的是通过这次大赛,提高广大师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养成团结合作、合理分工的团队意识,加强师生交流,强化系部凝聚力,提高学院知名度。 3.4 活动效果与评价经过长期的宣传组织,机电工程系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如期举行,此次比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9件,经过层层选拔,遴选出3件作品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竞赛,经过评比,由韦建军等老师指导、傅俊淇等同学创作的作品“离心式摩擦缓降器”以其“节能环保、方便实用”的特点深受专家好评,并夺得大赛一等奖,另外两件作品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广大同学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赛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很有意义,大家在创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解决了以前在课堂学习中未曾解决的难题,充分理解了专业知识的有用性。同学们建议,希望以后经常举行这类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项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其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并有利于促进学院科研氛围的形成。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谈绿色机械产品创新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机械创新设计的定义以及绿色创新设计的原则、特点、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绿色;机械产品;创新设计 1绿色机械创新设计 1.1 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借助产品生命周期中与产品相关的技术信息、环境协调性信息、经济信息等,利用并行设计等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绿色设计要求产品具有以下属性:节能、可拆卸和可维修性、产品报废后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不含有害物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经济或不会对环境、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等。 1.2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要求设计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吸收最新科技成果,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新颖产品。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类型可分为三种:原创设计、变异设计和反求设计。现代公司必须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必须学习如何有效的创新,从产品概念到投放市场,都必须融合新的“设计”。产品设计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直接目标的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而系统的努力,包括:提出拓展设计概念,修改细节,评价合理的解决方案等。 1.3 绿色创新设计绿色创新设计是绿色设计与创新设计互相交合后产生的一种具有绿色特点的创新设计。目前产品开发中,有的绿色设计是创新设计,有的绿色设计不是创新设计;绿色设计与创新设计不应互为排斥,而要互相交合,形成绿色设计中有创新设计,创新设计中有绿色设计,构成绿色创新设计。绿色创新设计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设计的一种方法。 2绿色创新设计原则 2.1 生态效益最好原则绿色设计强调不论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还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都要求产品对周围环境“零污染”。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选择低污染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性的材料;设计能源消耗少的产品,减少对材料和资源的需求,保护地球的矿物资源。噪声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影响到人体健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苛刻,低噪声设计日趋重要。从设计上就考虑产品的生态平衡性,应用绿色设计理念,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有效策略。 2.2 经济效益最好原则设计的机械零件既要功能满足客户要求,又要成本低廉。考虑经济最佳性必须从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上入手。设计上保证合理的原理方案,选用正确的材料;制造上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 2.3 安全可靠原则安全可靠是机械产品品质的保证,必须确定零件在强度、刚度、耐磨性、稳定性及热平衡性上满足设计要求。对于重型机械,一般要求有自锁装置和保险装置,以确保操作员人身安全。 2.4 人机工程学原则绿色设计倡导“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设计,实现对人体的良好保护。通过研究组成人机系统的人和机器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使“人一机器一环境”相互协调,以求达到人的能力与作业活动要求相适应,创造高效、舒适、安全的劳动条件。机器外观造型应比例协调、大方,给人以时代感和美感,色彩要和产品功能相适应。如医疗器械要用浅色,给人以卫生、安静感;冰箱、制冷器要用冷色,给人以清凉感。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绿色设计要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的构思开始,在产品的结构设计、零部件的选材、制造、使用、报废和回收利用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产品“从摇篮到再现”的循环。绿色设计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利用率等。 3绿色创新设计的特点 3.1 体现绿色设计理念基于绿色原型的创新设计所依赖的设计实施技术方法群是建立在绿色设计的理论基础上,设计者充分利用创造原理,发挥创新性思维,以寻找产品设计的创新点。其重点表达产品在制造、使用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过分消耗。 3.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设计传统设计方法局限于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的功能属性(使用功能),设计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基于绿色原型的创新设计中,强度方案设计是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通过分析产品在设计、生产、使用和再利用整个过程可能造成的对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3.3 强调创造原理与程序化思考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和完成,不仅依赖于创新性思维,更需要应用创造原理。当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不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时,通过建立设计方案形态学矩阵,进行系统的搜索,把创新变成程序化的思考过程,能够克服经验总结设计的不足,促使创造性成果的生成。 3.4 超前性、综合性与先进性特征①超前性。绿色创新设计体现了未来新产品开发的趋势,将有助于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如快新产品开发,使开发的新产品更能符合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具有超前性。②综合性。绿色创新设计综合了绿色设计和创新设计的概念、方法、特点、技术等各种因素,形成新的设计方法或设计思路。从创新设计的角度看,绿色创新设计是绿色设计与创新设计的有机联系与综合。③先进性。绿色创新设计是对绿色设计和创新设计各种因素的优化组合,增加了新产品的价值,是面前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设计。 4绿色创新设计的方法 4.1 逆向设计法逆向设计是相对正向设计而言,其基础是应用逆向思维,利用事物的对立面。如对立、对立并存、对立综合等,从原理逆向、大小逆向和属性逆向等方面进行绿色创新设计。①简化。简化产品结构。如减少部件的数量,以便于装备、拆卸、减少紧固件数量等;简化拆卸过程。如结构设计时,采用易于拆卸的连接方式,减少紧固件数量等;简化回收工艺:废旧产品的回收工艺技术应简单可行。②极小化。朝极小化方向思考:如产品的轻、薄、短、小化。③极大化。朝极大化方向思考:如采用新技术、新原理、新材料等构思功能极大化的结构简单、材料少、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寿命长的产品。④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利用新构思、新技术、回收利用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如对全塑汽车的回收利用。 4.2 组合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要素通过巧妙的组合,获得创新绿色产品的方法。①材料组合。如A绿色材料+B绿色材料C绿色材料。②工艺组合。如标卖内喷涂绦子激光处理新工艺。③技术组合。如以无污染、资源广泛的纯水作为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加快研制适用于纯水的液压元件与系统。④模块组合。不同功能模块的有机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如集成罚。模块组合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维修、废弃产品的拆卸回收。 4.3 移植法运用其它领域绿色设计和创新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本领域绿色设计和创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具有绿色特点的新产品。①原理移植。如将太阳能炊具的集热原理移植到雨伞上,研制成雨天挡雨,晴天能烧水或做饭的新型多功能伞。②结构移植。如将机床滑动摩擦导轨的摩擦面置于滚子间,则得到牵引力小,传动效率高,润滑系统简单,维修方便的滚动摩擦导轨。这种新型导轨是平面滚动轴承结构方式的一种移植。③材料移植。如将工业陶瓷用于发动机气缸,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是材料的创造性移植。④方法移植。如突变论材料的突变论新型绿色材料。 4.4 选择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构成绿色产品的基础,绿色创新设计应选择绿色材料。选择的绿色材料应是能耗低、成本低、来源广泛、污染小、易回收、可降解的材料。 如常用电冰箱制冷剂氟利昂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但由于其使用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因而使用受到限制,应研制、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制冷剂。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 案例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积极性影响,机械创新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的定义、应用状况,总结了其教学基本流程,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该门课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案例教学的建议,以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实施方法和效果,以期为机械创新设计的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机械 创新设计 1.案例教学的定义和应用 在商业、企业管理中,案例通常被译作为“个案”、“实例”之意[1],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常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师讲授基本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得到不同的答案、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先被运用于法律教学中,后来被逐渐运用于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培养了一大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老板。深圳大学钟杏云针对案例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传统教学法相比优势明显,最受学生期待和欢迎[2]。 2.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很多人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其实不然,案例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3],通常有四个基本环节[4],并且每个环节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现状和心理特点,选择难易适度、具有挖掘潜力的典型案例[5]。选择案例时注意精选案例并建立自己的案例库,案例要新,主题要紧跟时代和经济生活步伐,保持学生兴趣。 (2)小组讨论,首先是分组,每组成员控制在5~10人之内,讨论的问题数量不宜过多,一般3~4个,讨论时可列出问题讨论提纲,提前发给学生。然后需要意识到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在看到它有明显优点的同时,认识到它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缺陷,如课堂秩序难以维持、讨论占据课堂时间使传授知识效率不高。为此,教学中应注意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协调配合使用,使教学内容互相补充,既可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又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点更多。 (3)讨论后的总结,讨论后,教师需要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与点评,这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因为案例教学不注重答案,在于过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高度概括与总结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方式的培养起关键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评时应采用激励方式。 (4)撰写书面总结报告,写报告前可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教学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来写,这样可更有效地把握案例教学效果,并有利于教学反思与提高。 3.在机械创新设计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高速发展,亟须具有创新能力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我国提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一目标,迫切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机械创新设计教学的教材基本就是“创新设计理论、创新设计基础、创新设计实例”三大块内容,其中,理论和基础部分主要讲述创造性思维、创造原理、常用创新技法及相关例子,实例部分重点是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类似于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机械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受到极大影响。因此,为改善教学效果,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驱动方式讲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机械创新设计是一门基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工科课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案例教学的研究很多,并取得比较大的成效,但在机械创新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当前,国内主要通过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但参与人数有限,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可以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机械创新设计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4.在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中如何开展案例教学 心理学认为,新鲜的事物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与生活紧密关联的事物总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国外有的研究表明,案例一般分成3种,第1种提供答案;第2种不提供答案,通过讨论得到;第3种为理论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机械创新设计案例教学过程中,这三种案例可交叉使用,既可让学生增长知识,又不会让学生对过多的讨论产生厌倦情绪。随着计算机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案例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使文本型案例发展为文本、图片、视频一体化的案例,案例形式的改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生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表明,人的知识八层以上来源于视觉,其次听觉,最后是其他事物的影响,故视觉事物对人的学习至关重要[6]。当今互联网发达,资源比较丰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中讲述概念时还可以借助机械创新图片案例或视频短片案例,将学生带入某种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网络机械图片、机械视频短片、机械创新设计比赛获奖作品视频等都是很好的案例材料,比较容易收集,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当然,这些案例在课堂上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导入,并由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 5.机械创新设计案例分析实例 我校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省内十所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之一,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全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倡导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比较喜欢生活中的机械装置,因此收集了大量贴近于生活的机械创新图片案例和视频案例,建立了案例库,并用于教学过程,通过案例讲述相关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用案例当中,有直接给出答案的,有不提供答案通过讨论得到的,还有发展理论型的,最终目的是增长学生的机械创新知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列举两个机械创新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授组合创新设计方法时,首先提出问题“下雨的夜晚,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需要携带什么工具便于出行”,以这类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切入点,同时引入夜晚下雨的情景图片,将学生带入这一情境之中,这时有学生想到雨伞与手电筒,然后提出疑问“雨伞与手电筒一般需要两只手操作,如果身上还有行李箱,不便于手持手电,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呢”?经过十分钟的讨论,就有了结果,其中一学生提出“可把手电筒装在伞的手柄上”,话语刚落,马上又有一学生提出“将手电加上某装置固定在头上”,还有一学生说“将雨伞固定在人的肩膀上”,当然还有学生提出其余想法,这里不再一一描述,最后点评“其实解决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都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方法1,可以将两种东西变为一种东西,方便实用”,这时学生一片欢呼,课堂气氛活跃,答对的小组都有一种成就感,感觉创新不难。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既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让学生懂得了机械组合创新的概念,特别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二:讲授“逆向思维”内容时,先不讲概念,而是在课件上导入动物园的老虎,并有游客观看的图片,让学生想到“一般的动物园老虎是关起来的,人在铁栏外面观看”的生活常识,然后提出问题“老虎会因为被人控制而表现不出其野性,如何让人靠近老虎使人能够接近老虎,又不惊吓到老虎,而且更好地看到老虎的本性”?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顿时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当然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点时间思考,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并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世界里老虎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站在拍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快有学生提出“可用电视剧组用的摄像装置近距离拍摄”,又有学生提出“用直升机观看”,还有同学提出“拆除限制老虎活动范围的铁栏,让人进入铁笼车中,让车开进动物园,让老虎来看人,人在铁笼车上看老虎”,最后点评“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方法1和2成本较高,方法3比较可行,人可看老虎,同样又可反过来老虎看人”。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懂得了逆向思维这个概念,学会了如何通过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讲授“创新思维”其余内容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在生活中,再次提出问题“以前检修车辆一般都是人趴在车底下,那现在用什么方式?以前抢修线路人爬电线杆,现在用什么”?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这时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大家“检修车辆时,小车一般会被架起来,修大车时人一般会在修车坑里操作”,“抢修电线现在都用升降装置将工人升到相应高度”,最后点评“从大家的答案可知,大家的生活经验不错,可以想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门课中,这些都是创新方法知识的应用实例”。课堂教学在这样一个案例讨论过程中进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积极思考与讨论。 通过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可将机械创新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近几年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先前的上课模式、概念和理论致使很多同学低头上课,自采用案例教学法后,上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学生作品在第六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江西赛区二等奖,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全国第七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江西省一等奖两项,其中有一项被推荐参加全国赛,通过初评已确定获得全国二等奖。 6.结语 机械创新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的意义及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例探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在课堂上根据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引入不同形式的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案例,有效组织学生讨论的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改善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机械创新设计在军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军用电子设备结构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机械创新设计能满足其要求。文章阐述了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内容、特点、目标,分析了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创新设计的方法摘求和过程,给出了设计实例。 关键词:军用电子设备;机械创新设计;结构设计 1 概 述 现代战争是电子战技术,对军用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如多功能、高性能、智能化、通用性、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外观时尚等。此外,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战争的需要,军用电子设备的改装,也需要继续安装。显然,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其需要,设计师必须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大胆创新,运用先进的理论、技术、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动力。二十世纪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全面设计军用电子设备,以提高军用电子设备的综合性能。 2 我国工业设计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工业设计仅有30多年的历史。1987年,中国工业美术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从此,中国工业设计驶上了快车道。2007年2月13日,总理做出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2010年国务院十一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涉及“工业设计”。 企业(如海尔、联想、华为、李宁等)重视工业设计的程度明显提高。其工业设计已渗透到全球品牌战略的管理层面,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探索运用工业设计来增加产品竞争力和塑造自有品牌。 专业设计公司有了较快发展。现在全国已有数万家之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就有1 200多家。很多设计公司最初仅能提供外观造型设计,到现在已可提供从内在功能到外观造型以至营销策略等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工业设计园区正在发挥集聚效应。2003年无锡成立了第一家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区,现在全国范围至少已有20多家工业设计园区,如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深圳设计创意产业园、广东顺德工业设计城、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等,它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立每2年1次的工业设计活动周,以及每年1次的“红星奖”(中国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对工业设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CI,S] 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趋势也愈来愈好,速度也加快了,但专业的设计规模还不大,水平还不高。 3 机械创新设计概述 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包括理论、方法、技术、原理等),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机构(结构)或机械产品(装置)的一种实践性活动,它是建立在现有机械设计理论基础上,吸收科技哲学、认识科学、思维科学、设计方法学、发明学、创造学等相关学科的有益成分,经过交叉而成的一种新的设计技术和方法。 3.1 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 机械创新设计包含2部分内容:一是改进完善现有产品的机械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等;二是创造设计出新产品,以满足新的使用要求。 3.2 创新设计的特点 创新设计的特点是: ①独特性。设计师应追求与前人、众人不同的方案,善于打破常规设计思维、惯例,提出新功能、新原理、新结构,在求异和突破中体现创新。 ②实用性。设计师应从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可生产性两方面出发,来设计产品的新功能、新结构,没有实用性的产品或无法加工的新结构都是纸上谈兵,不是真正的创新。 ③多方案选优。设计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多方案中求新、求异、选优。机械创新设计的目标是由所要求的机械功能出发,改进、完善现有机械或发明新机械,实现预期的功能,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品质及经济性。 4 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创新设计方法 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创新设计就是利用最新科技成果,针对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在现代设计理论、技术、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出更独特、更新颖、更实用的新型结构,以满足现代战争对军用电子设备结构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采取相应的创新设计方法,通常可分为:开发设计、改型设计和变异设计3种。 4.1 开发设计 主要针对新研设备提出新的结构设计方案,完成从规划、方案、技术设计道加工、生产的全过程。 4.2 改型设计 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针对原有的缺陷或新的工作要求,从工作原理、机构、结构、参数、尺寸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进设计,以提高设备质量、可靠性等,使设备满足新的工作要求。如在基本型设备的基础上,开发不同参数、尺寸或不同功能、性能的改型系列设备,就是改型设计的成果。 4.3 变异设计 针对已有的先进设备或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掌握其关键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设计出同类型其它类似的创新设备。开发设计以开创探索创新,改型设计通过改进创新,变异设计在吸取、消化中创新。创新设计是各种设计方法的共同点,结构设计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掌握基本设计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设计的能力。 5 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创新设计过程 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创新设计主要包括以下4个过程:综合过程、选择过程、分析计算过程和设计过程。 5.1 综合过程 根据设备的技战术指标以及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大量的调研,收集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设备结构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所涉及到的零件、部件、整机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组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总体方案可能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以及关键技术等问题。 5.2 选择过程 根据结构设计总体方案进行结构类型的综合与选优,优选的结构类型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和经济性,决定了设备的结构是否新颖、独特、实用,这一过程常常伴随着新的发明创造,大部分的机械发明、专利都属于结构类型的创新设计,所以说,结构类型的综合与优选是结构设计中最富有创造性、最具活力的阶段,但又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阶段,因为它涉及到设计人员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众多因素,这也是多年来困扰结构设计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 5.3 分析计算过程 根据确定的结构类型建立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相应的方程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计算,这一过程需要反复优化求解。由于计算机技术及优化计算学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5.4 设计过程 完成上述结构设计的分析、计算、综合、选优过程后,即可进入结构创新设计阶段,包括选择零部件的材料、确定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尺寸,绘制零部件图、装配图等。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竞争力,还需利用美学原则对设备进行工业设计,使设备外型具有宜人性、时尚性,从而实现设备的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这一过程主要解决基于可靠性、工艺性、安全性、维修性、美观性的结构设计问题。 机械创新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国内外的许多企业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和效益。 6 结 语 机械创新设计是比较传统的设计,特别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的人,特别是在集成过程中,选择过程和设计过程中的主导和创造性的作用。 由于军用电子设备的特殊性,其结构设计不形成自己的风格,缺乏创新性和竞争力,创新是军用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人员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胆运用机械创新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时代感的军用电子设备。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与创新教育 摘要:大学生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一系列具有学科特色的比赛,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本文通过对历届参加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实践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设计;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处处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也必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要想在新世纪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与挑战中取得成果,必须具有独创能力。基于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进行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部门纷纷制定出与本国经济及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纲要,都把未来教育发展的眼光集中在了如何进行具有本国发展特色的创新教育。纵观世界,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创新教育取胜。有学者认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因此,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世纪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不仅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功能,而且体现了高等教育新的价值,高等教育是知识与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训练基地,更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适应时展的优秀毕业生。 二、创新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1.创新教育的定义。国际上很多学者在对创新教育进行定义时,把创新教育分为了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大类。从广义上来讲,创新教育是指所有的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形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新型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讲,进行创新教育的各类教育活动,都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力为目的的。 2.创新教育的特点。传统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但它强调实践教学的验证性过程,注重对经典学说的认知和接受,创新性实践环节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从创新教育的定义来看,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该是启发式和开放式的。综上所述,创新教育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新教育不是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它具有系列课程体系的特点;二是创新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觉性;三是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四是创新教育具有实战训练的特点,在实践中让学生全面接触创新全过程和创新乐趣。 三、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创新教育的直接体现 1.播撒创新思维能力的种子。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为大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展现搭建了一个面宽范广的大舞台。大学生们要想在比赛中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观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思考技术路线的可操作性,最终形成自己的制作方案。而在这些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想到或想不到的技术难题,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探究能力,播撒了创新思维的种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播撒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种子。首先,有了创新思维,就要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证,了解自己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所处的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不足,怎样解决,即“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如《信息检索》这类课程,但是由于学生们平时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搜索到的信息就很难有效的加以利用,而创新类比赛则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与实施平台。其次,为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比赛,从方案设计到最后产品的加工制作,需要用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多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学生们还必须进行相关能力的培训,包括对AutoCAD、inventor、3Dmax等建模软件与单片机、LabVIEW等控制方面知识的培训。此外,还有PPT、答辩、文档材料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播撒团队合作能力的种子。团队合作及交流表达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团队合作和有效的交流表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机械类创新大赛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在此类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只有通过参赛队伍中队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制作出效果最好的作品。很多时候,为保证产品兼顾机械功能、控制功能以及美观的外形,一个很好的产品包括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量与控制、工业设计等各专业的学生。 4.播撒创新实践能力的种子。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型,充分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战能力是创新比赛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现场加工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制作符合一定精度要求的零件,而是切切实实的对于机械加工精度的无限追求。学生们不仅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加工方法,并且结合自己的图纸加工多代产品,不断地摸索和更正,在无数次的测量与应用中寻求最好的加工效果。 5.播撒艰苦创业的种子。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选题范围宽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断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勇于探索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学生们可以懂得科学的方法不等于捷径,就算有好的方法,如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任何人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四、关于机械类创新比赛的几点思考 全国大学生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为积极应对教育部和学校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多年来,始终坚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科教学改革,通过创新基地、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机构,将机械类创新大赛和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学生创新教育的制度,探索了一条实现学生创新教育的路径,构建了学院―专业―课程全域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创新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比赛及自主创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相关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成果的企业影响力较低。机械类创新比赛,每一届、每一类比赛都有很好的主题,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获奖的作品很多都很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如何在比赛后将这些设计稍加改进转化为企业所认可实施的产品,培养发掘优秀产品设计人才、参赛成果如何转化生产等方面有待探索。 2.比赛成果国际影响力较低。我国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虽然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但是产品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和国际一流水平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3.在技术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在比赛中,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各类综合能力,但在选题与产品制造过程中,学生们大多都是采用国内外现成的手段与方法,缺少自主探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而研究手段、方法与研究工具的创新,往往体现了研究的创新水平。 4.未能将创新设计成果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设计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与制造,拉近了学生们与本专业实际工业生产的距离,这些经历对于参与创新设计的同学们的机械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但是如何将这些赛事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五、结语 不管是从国家今后的发展,经济市场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迫切性,还是从素质教育长远的追求目标而言,创新教育是中国高校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当然,创新教育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学科的教学改革,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总之,从创新教育的观点出发,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已经成为高校对人才定位的战略选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其创新教育是当今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广告学毕业设计流程反思 摘要:本文基于我院广告学首次毕业设计答辩的开展,对其实施流程进行总结、梳理,指出目前存在的局限,并根据广告专业学生的问卷及座谈,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广告学;毕业设计;优化 广告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文科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极为密切,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特点不仅在课程设计中得到集中体现,表现为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等实务课程的开设,更应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毕业作品中得到体现。毕业作品是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毕业作品的形式、选题、方法及答辩过程等环节会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方向及未来的职业选择。目前,国内主流院校的广告学专业大都实行了以毕业设计替代毕业论文的毕业考核方式,这是符合广告学专业特点所做的必然选择。我院也在2015年顺利实行了首届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答辩,根据此次答辩的整体情况,本文针对广告毕业设计流程的现状提出问题和思考,并作进一步优化。 一、毕业设计流程的实施 (一)前期学习、调研 本次毕业设计流程是在借鉴国内主流院校广告专业的优秀经验,并对学院2010级———2013级广告专业全体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之后,进行设计实施的。他山之石的参考可以帮助确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框架,然而具体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依据广告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构建。2014年3月教研室对全体广告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毕业设计的态度、要求及实施毕业设计的可能性,此次调查发放问卷294份,回收287份,有效率97%,极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广告学毕业设计的预期和诉求,为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准确数据和落实基础,保证了毕业设计流程的科学、缜密和实效。 (二)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区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分山岭,它决定了学生毕业创作的方向、努力程度及毕业考核的收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综览国内主流高校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可见,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并不像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一样,可以“一刀切”,各院校大致用一个标准。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不统一是由广告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毕业设计需与当地的广告市场结合,所以各地广告市场发展的不同水平,就导致了各院校的广告学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必须“因地制宜”。我院因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结合学生实操的可行性,逐步构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首先是选题。要求所有毕业选题必须来自真实需求,可自行联系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也可选择学院公布的选题及当年“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命题;其次是作品构成。毕业设计主要是为培养具有广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开展,因此作品构成也是根据业界的广告设计流程而设置,包括策划案、广告作品、研究报告、工作日志和现场答辩等五部分。策划案与广告作品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头戏”,二者占比相同均为30%;研究报告是表达创作者未尽之意的空间,以毕业创作为主线,谈谈创作过程及其中的感悟、收获和心得,是策划案的延伸。工作日志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分为小组日志和个人日志,据此可以判断毕业设计进程的科学合理性,了解成员的任务分工。现场答辩则是整个毕业作品最终提交的环节,要求对策划案思路作准确、清晰描述,并呈现作品,回答评审教师提问。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亦从论文的学术评价转为作品创意、艺术呈现、语言表达、调研方法、活动执行等业务标准。整个答辩过程与广告市场的提案竞标基本接轨,充满实战色彩。 二、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局限 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合理性必须由毕业生给出真实的评价,方可成为流程设计者的参考依据。毕业设计答辩当天,评审教师从51名毕业生中按顺序每组抽一名答辩人,与他们进行座谈,了解毕业生在作品创作中的体会、收获及建议。本次毕业设计答辩,从毕业设计选题、作品形式、作品指导、评价体系、答辩等诸多环节及最后结果和学生反馈来看,收效甚佳。毕业生在其中收获了实践经验、作品和可贵的经历,低年级学生通过答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可有效地将专业学习调整至实践性的方向。然而,本次毕业设计系首次实施,在流程设置等方面亦暴露出不足和局限。 (一)毕业设计创作时间短 此次毕业设计依据传统毕业论文的流程,在大四第一学期期中进行开题答辩,预留一个半学期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然而,毕业设计作品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加之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还需进行毕业实习,实际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紧张,无形中增加了毕业设计的创作难度。 (二)毕业设计的整体工作量偏大 按照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毕业作品需准备策划案、作品、研究报告、小组工作日志、个人工作日志和答辩PPT等五个部分,合计平均字数在16000字左右,加之各类广告作品至少在三幅以上,整体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平均字数7000字的工作量,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在策划案和作品的专注度和创作精力会被分散。 (三)作品选题不够多元 此次毕业设计要求必须为真实选题,必须来自广告业界的实际需求,然而囿于学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作品选题从产品类型、层次到地域,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选题主要来自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产品,本地产品只有莫高、娃哈哈等不多的几家企业,本地广告公司的真实项目几乎没有,作品还是以商业推广为主,选题范围和类型的偏狭不利于学生创作与业界实践的对接。 (四)作品形式的“示人欲”不够 此次毕业设计的作品形式几乎囊括了业界现有的各种广告形态,如平面广告、视频广告、广播广告、CI系统等,包括最新的场景应用毕业生都有尝试,作品形式表现出多元与丰富。美中不足的是,作品中视频作品、音频作品占比较低,平面作品数量虽多,但作品的“示人欲”显露不充分,即现场调动各类元素表现作品创意的愿望不足。毕业设计中有一些作品的创意和表现都不错,但在现场的展示和呈现未能充分表达作品原有的创意。“示人欲”其实是广告本身应有的题中之义,平时的课堂教学更多强调创意,对此涉及不多,业界实践的广告提案环节才会有所接触。此次毕业设计答辩即为学生提供了类似机会与平台,只有带着强烈的“示人欲”,才有可能把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 (五)答辩环节有待与业界融合 广告学实施毕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表现广告专业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把课堂教学与业务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把业界的专业人士请到课堂来,请到答辩现场来,让他们直接参与作品答辩,使学生真正理解业界的实际需求,使他们的作品创作与学习有更好的实践性。此次毕业设计属首次尝试,来自本地的作品选题不多,加之对作品水平无法预估,因此未能请业界专业人士参与此次答辩。 三、关于毕业设计的优化建议 针对此次毕业生关于作品创作的反馈,及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对下届及今后的毕业设计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一)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进程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创作的总体工作量和流程,需对下届毕业设计的时间流程进行总体调整。首先,需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期中前后,这样可给毕业生留下较充裕的创作准备期。其次,需将答辩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两天。毕业设计的作品构成丰富而多元,且很多作品的展示环节需较长时间,根据此次答辩的经验,一天的答辩时间不能充分展示学生作品的完整细节,答辩时间显得仓促而紧张。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可考虑在两天完成,第一天充分展示作品,第二天演示答辩PPT并回答评审教师提问。 (二)适当压缩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量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毕业设计作品由五部分构成:策划案(30%)、作品(30%)、研究报告(20%)、工作日志(10%)、答辩(10%),上述内容的纯文字工作量平均为16000字上下,再加之作品创意与技术表现,总体工作量相当于论文的两三倍不止。为使学生更好地在毕业设计考核中发挥其专业特长,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专业性,合理设置毕业设计工作量,可考虑在今后的毕业设计中将现有的小组工作日志和个人工作日志合二为一,只需提交小组工作日志,让评审教师了解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进度,为作品的原创性提供评审依据即可。 (三)多元开发选题,拓深毕业设计的实践性 今后毕业设计的选题可在历次毕业选题的基础上更新、优化、积累,逐步形成毕业设计选题库。选题库中一部分内容可更新为当年的大广赛和学院奖参赛产品,另一部分选题可由学院联系当地主流的广告公司、知名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尤其是后者的工作,需要与各级机构、组织与公司形成长期合作机制,让它们深度参与毕业设计答辩,并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一方面,这些公司与机构可为毕业设计提供选题,加强毕业设计的现实性、操作性;另一方面,选题单位的专业人士可成为毕业设计答辩现场的评审教师,使学生的毕业创作与实践结合更密切,并由此可形成双方更紧密的深度互动与合作。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与毕业设计答辩的相互补充 广告学毕业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用多种形式的广告作品表现其广告策略和创意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实现其毕业设计的目的,因此,广告作品的呈现效果是评价其毕业设计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广告作品的“示人欲”,引导他们在作品中更多更好地表现“创意”,提升作品表现力,拟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前,先进行毕业作品展,然后答辩。此种先展后答辩的安排,可让学生作品充分展示在各专业师生面前,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呈现效果的重要性,亦使他们更重视毕业设计的创作。同时,毕业作品展本身就是对学生作品的全方位检验,校内其他学生对作品的关注度、评价与反馈就是对毕业生作品综合评价的外在指标,既展示了毕业创作成果,也可与答辩相互补充形成更全面的评审参考。 作者:祁媛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广告学毕业设计流程反思及优化 摘要:本文基于我院广告学首次毕业设计答辩的开展,对其实施流程进行总结、梳理,指出目前存在的局限,并根据广告专业学生的问卷及座谈,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广告学;毕业设计;优化 广告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文科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极为密切,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特点不仅在课程设计中得到集中体现,表现为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等实务课程的开设,更应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毕业作品中得到体现。毕业作品是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毕业作品的形式、选题、方法及答辩过程等环节会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方向及未来的职业选择。目前,国内主流院校的广告学专业大都实行了以毕业设计替代毕业论文的毕业考核方式,这是符合广告学专业特点所做的必然选择。我院也在2015年顺利实行了首届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答辩,根据此次答辩的整体情况,本文针对广告毕业设计流程的现状提出问题和思考,并作进一步优化。 一、毕业设计流程的实施 (一)前期学习、调研 本次毕业设计流程是在借鉴国内主流院校广告专业的优秀经验,并对学院2010级———2013级广告专业全体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之后,进行设计实施的。他山之石的参考可以帮助确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框架,然而具体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依据广告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构建。2014年3月教研室对全体广告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毕业设计的态度、要求及实施毕业设计的可能性,此次调查发放问卷294份,回收287份,有效率97%,极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广告学毕业设计的预期和诉求,为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准确数据和落实基础,保证了毕业设计流程的科学、缜密和实效。 (二)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区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分山岭,它决定了学生毕业创作的方向、努力程度及毕业考核的收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综览国内主流高校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可见,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并不像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一样,可以“一刀切”,各院校大致用一个标准。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不统一是由广告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毕业设计需与当地的广告市场结合,所以各地广告市场发展的不同水平,就导致了各院校的广告学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必须“因地制宜”。我院因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结合学生实操的可行性,逐步构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首先是选题。要求所有毕业选题必须来自真实需求,可自行联系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也可选择学院公布的选题及当年“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命题;其次是作品构成。毕业设计主要是为培养具有广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开展,因此作品构成也是根据业界的广告设计流程而设置,包括策划案、广告作品、研究报告、工作日志和现场答辩等五部分。策划案与广告作品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头戏”,二者占比相同均为30%;研究报告是表达创作者未尽之意的空间,以毕业创作为主线,谈谈创作过程及其中的感悟、收获和心得,是策划案的延伸。工作日志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分为小组日志和个人日志,据此可以判断毕业设计进程的科学合理性,了解成员的任务分工。现场答辩则是整个毕业作品最终提交的环节,要求对策划案思路作准确、清晰描述,并呈现作品,回答评审教师提问。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亦从论文的学术评价转为作品创意、艺术呈现、语言表达、调研方法、活动执行等业务标准。整个答辩过程与广告市场的提案竞标基本接轨,充满实战色彩。 二、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局限 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合理性必须由毕业生给出真实的评价,方可成为流程设计者的参考依据。毕业设计答辩当天,评审教师从51名毕业生中按顺序每组抽一名答辩人,与他们进行座谈,了解毕业生在作品创作中的体会、收获及建议。本次毕业设计答辩,从毕业设计选题、作品形式、作品指导、评价体系、答辩等诸多环节及最后结果和学生反馈来看,收效甚佳。毕业生在其中收获了实践经验、作品和可贵的经历,低年级学生通过答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可有效地将专业学习调整至实践性的方向。然而,本次毕业设计系首次实施,在流程设置等方面亦暴露出不足和局限。 (一)毕业设计创作时间短 此次毕业设计依据传统毕业论文的流程,在大四第一学期期中进行开题答辩,预留一个半学期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然而,毕业设计作品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加之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还需进行毕业实习,实际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紧张,无形中增加了毕业设计的创作难度。 (二)毕业设计的整体工作量偏大 按照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毕业作品需准备策划案、作品、研究报告、小组工作日志、个人工作日志和答辩PPT等五个部分,合计平均字数在16000字左右,加之各类广告作品至少在三幅以上,整体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平均字数7000字的工作量,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在策划案和作品的专注度和创作精力会被分散。 (三)作品选题不够多元 此次毕业设计要求必须为真实选题,必须来自广告业界的实际需求,然而囿于学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作品选题从产品类型、层次到地域,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选题主要来自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产品,本地产品只有莫高、娃哈哈等不多的几家企业,本地广告公司的真实项目几乎没有,作品还是以商业推广为主,选题范围和类型的偏狭不利于学生创作与业界实践的对接。 (四)作品形式的“示人欲”不够 此次毕业设计的作品形式几乎囊括了业界现有的各种广告形态,如平面广告、视频广告、广播广告、CI系统等,包括最新的场景应用毕业生都有尝试,作品形式表现出多元与丰富。美中不足的是,作品中视频作品、音频作品占比较低,平面作品数量虽多,但作品的“示人欲”显露不充分,即现场调动各类元素表现作品创意的愿望不足。毕业设计中有一些作品的创意和表现都不错,但在现场的展示和呈现未能充分表达作品原有的创意。“示人欲”其实是广告本身应有的题中之义,平时的课堂教学更多强调创意,对此涉及不多,业界实践的广告提案环节才会有所接触。此次毕业设计答辩即为学生提供了类似机会与平台,只有带着强烈的“示人欲”,才有可能把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 (五)答辩环节有待与业界融合 广告学实施毕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表现广告专业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把课堂教学与业务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把业界的专业人士请到课堂来,请到答辩现场来,让他们直接参与作品答辩,使学生真正理解业界的实际需求,使他们的作品创作与学习有更好的实践性。此次毕业设计属首次尝试,来自本地的作品选题不多,加之对作品水平无法预估,因此未能请业界专业人士参与此次答辩。 三、关于毕业设计的优化建议 针对此次毕业生关于作品创作的反馈,及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对下届及今后的毕业设计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一)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进程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创作的总体工作量和流程,需对下届毕业设计的时间流程进行总体调整。首先,需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期中前后,这样可给毕业生留下较充裕的创作准备期。其次,需将答辩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两天。毕业设计的作品构成丰富而多元,且很多作品的展示环节需较长时间,根据此次答辩的经验,一天的答辩时间不能充分展示学生作品的完整细节,答辩时间显得仓促而紧张。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可考虑在两天完成,第一天充分展示作品,第二天演示答辩PPT并回答评审教师提问。 (二)适当压缩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量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毕业设计作品由五部分构成:策划案(30%)、作品(30%)、研究报告(20%)、工作日志(10%)、答辩(10%),上述内容的纯文字工作量平均为16000字上下,再加之作品创意与技术表现,总体工作量相当于论文的两三倍不止。为使学生更好地在毕业设计考核中发挥其专业特长,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专业性,合理设置毕业设计工作量,可考虑在今后的毕业设计中将现有的小组工作日志和个人工作日志合二为一,只需提交小组工作日志,让评审教师了解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进度,为作品的原创性提供评审依据即可。 (三)多元开发选题,拓深毕业设计的实践性 今后毕业设计的选题可在历次毕业选题的基础上更新、优化、积累,逐步形成毕业设计选题库。选题库中一部分内容可更新为当年的大广赛和学院奖参赛产品,另一部分选题可由学院联系当地主流的广告公司、知名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尤其是后者的工作,需要与各级机构、组织与公司形成长期合作机制,让它们深度参与毕业设计答辩,并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一方面,这些公司与机构可为毕业设计提供选题,加强毕业设计的现实性、操作性;另一方面,选题单位的专业人士可成为毕业设计答辩现场的评审教师,使学生的毕业创作与实践结合更密切,并由此可形成双方更紧密的深度互动与合作。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与毕业设计答辩的相互补充 广告学毕业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用多种形式的广告作品表现其广告策略和创意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实现其毕业设计的目的,因此,广告作品的呈现效果是评价其毕业设计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广告作品的“示人欲”,引导他们在作品中更多更好地表现“创意”,提升作品表现力,拟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前,先进行毕业作品展,然后答辩。此种先展后答辩的安排,可让学生作品充分展示在各专业师生面前,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呈现效果的重要性,亦使他们更重视毕业设计的创作。同时,毕业作品展本身就是对学生作品的全方位检验,校内其他学生对作品的关注度、评价与反馈就是对毕业生作品综合评价的外在指标,既展示了毕业创作成果,也可与答辩相互补充形成更全面的评审参考。 作者:祁媛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就业需求广告学毕业设计刍议 探讨如何从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出发,制定符合现实需要且能体现理论水平的论文选题。因此,从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入手,将高校广告教育的课题在真实的项目实践完成,必将极大提升广告学教育理论的实践水平,为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注入科学的理论血液。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研究:结合我校广告学策划和影视广告制作两大优势,实现毕业设计在形式上实现多元化,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完成一篇策划案或一则影视广告,不仅体现学生自身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的特长,更能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进度安排研究:传统的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较晚,且与实习和找工作重叠,以至于到答辩前夕匆匆忙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即由原先专职教师的单一指导转变为企业和专职教师的联合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形式研究:在前期选题、指导方式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从单纯的学生讲、老师听、提问题创新为公司提案、研讨会等答辩形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最终成绩评定方法研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怎样全方面评价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的同时,实现理论层面的提升。 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创新 (1)毕业设计是衡量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也是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本方案的思路创新在于将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就业为目的。(2)方案创新。传统的毕业设计大多走走过场,缺少符合实际需要的可行性方案。因此,结合广告学专业的实际就业需要,建立这样一套思路与培养模式创新、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是适应现代高校广告学教育的必然趋势。(3)实践教学理论创新。将广告学专业实战型的毕业设计方案应用于2014届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提出创新性的实践教育教学理论。 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应用价值 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广告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将有助于学校更好与企业合作,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符合广告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2)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3)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缩短了就业适应期,有助于增加学生实际的广告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学生就业,最终提高广告专业学生就业率。通过将真实项目纳入到广告学的毕业设计中,实战型的毕业设计必将拓展广告学教学的空间,丰富广告学教学的内容,并加强广告学专业建设的力度。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合理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将毕业设计与就业联系起来,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定会取得成效,终将推进高校广告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作者:卢金婷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关于改进高职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思路及探究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三年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广告策划专业要在今年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砥砺前行,我觉得要做好毕业设计选题的多元化开发,探索“1+1双导师制”与跨专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在毕业设计展示效果上进一步强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关键词:毕业设计 广告策划 改进 思路 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的通知》(湘教通〔2015〕218号)一文中,强调毕业设计是高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三年专业学习成绩的检验,更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并把每年的5月23-26日确定为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接受来自家长、行业专家、同行的评鉴,这既是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自信,也是期望通过此举倒逼各系、专业对毕业设计工作与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视。2016届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较于往年有进步,但也有亟待改进完善之处,希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明年毕业设计有个更完美的呈现。 一、毕业设计主题开发要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内容需要更加多元化,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专长,探索毕业设计内容的选题的多元化,但要围绕策划与设计两大能力进行选题内容设计。 多年来,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原题来源有固定的传统,即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简称学院奖)。虽然,在选题方面有部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但从这些年的毕业设计实践来看,学生更愿意选择学院奖的商业策划类命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中“以赛促学”已经成为了习惯,延续到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也更希望在竞赛的状态下完成最后学业成果。其二,指导教师也希望通过该选题鼓励学生参赛获得名次作为教学成果。不可否认,学院奖作为国内针对大学生广告专业的专业赛事多年来对广告类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专业知识迁移到岗位技能的能力,历届毕业生在该选题上也有诸多优秀的毕业设计。但是,往年由于学院奖选题过多,导致学生在选题上过于集中到某个品牌上,以至于毕业设计展示周广告策划专业展示内容与效果有些单一,对学生全面了解各行业特点也少了些举一反三的比较意义。 2016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上就有改进,在保有传统学院奖选题的基础了,引入了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选题,即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特色产品品牌推广的选题。同时,在选题规格上也严格控制了学院奖选题的数量,引导学生选择通道侗族元素的选题。通过以上措施,今年毕业设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成果,开放展示周期间获得较好的评价与认可。因此,这一现象也说明以后毕业设计主题开发要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二、完善“1+1双导师制”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有效衔接 “1+1双导师制”,即专业指导教师+设计指导教师的组合形式,一定形式上弥补了广告与策划专业学生设计与表现普遍欠缺的问题。莫丹华与黄曦两位设计老师,对今年毕业设计策划书编排、广告创意以及展示效果等环节参与了指导,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双导师制可以在以后毕业设计工作中进一步实施与探索更有效的结合方式。 三、探索跨专业合作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与展示效果 由于崔伟鹏、胡旋两位老师加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为今年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带入了新气息、新面貌。两位老师从教学组织、毕业设计选题、过程监控到成果展示,融入了新方法、新理念,为本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到展示形式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建议。因此,今后可以以跨专业合作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与展示效果作为议题进行研究,探索国广与广策专业学生跨专业毕业设计合作的可行性与操作方法,进一步优化两个专业在设计与策划方面的强势联合,围绕广告设计与广告策划两个方面做文章,凸显广告设计与制作这一大专业的品牌特点。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示要兼顾内容与形式 今年的毕业设计在展示形式上较于往年有所突破,专业的策划主题突出,设计、实物相得益彰,较好地展示了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岗位核心技能。但是,由于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的阶段过于强调毕业设计的展示性,因此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重视设计,反而轻视了广告策划专业的属性特点,在策划与创意上普遍亮点不足。今后毕业设计反映专业属性应该更需加强,不能偏离这个主线,让广告与策划专业的毕业设计从内容与展示效果上都具有本专业特点。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 要 传统的毕业设计在内容上,一般是教师出题,学生选题。题目侧重理论,缺少实践支撑。而“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毕业设计将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优化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切实以实战为中心,将传统的毕业设计改革为更具操作性、实践性的真实项目演练,最终使得毕业设计为学生就业服务,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最终通过毕业设计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一座桥梁。 关键词 就业桥梁 实战型 毕业设计 广告学专业 1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的现实需要 首先,当前就业环境不佳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低下是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我校广告学专业2011届、2012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仅为43.8%。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打通从学校教育向实际就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的初衷,也是调研我校2011届、2012届广告学专业就业情况之后得出的结论。 其次,高校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阅,更是学生对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因此,如何将毕业设计与真实的实践项目结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是高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再次,作为本科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毕业设计在时间安排、选题、内容、指导方式、评分标准等各个方面往往囿于理论研究的框架,而非实践的需要。因此,如果能够优化毕业设计的培养方案,必能帮助学生激活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最后,毕业设计方案的改革必须与广告学专业特性相结合。因此,我们需要从与广告学科密切相关的选题、内容等各方面入手,精心设计一套完善的广告学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方案,将完善广告学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广告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2 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内容 从广告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我校广告学专业策划能力和影视制作的课程优势,制定一套完善的可执行可量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战型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如图1),即建立起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小组或个人独立完成真实项目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在研究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从选题、指导方式、答辩及成绩评定等方面深入了解国内其他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总结规律;通过深入访谈法,了解已毕业的2011、2012届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2013届广告学专业目前的就业状况和影响就业的因素。 广告学专业实战型毕业设计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大方面:(1)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探讨如何从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出发,制定符合现实需要且能体现理论水平的论文选题。因此,从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入手,将高校广告教育的课题在真实的项目实践完成,必将极大提升广告学教育理论的实践水平,为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注入科学的理论血液。(2)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研究:结合我校广告学策划和影视广告制作两大优势,实现毕业设计在形式上实现多元化,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完成一篇策划案或一则影视广告,不仅体现学生自身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的特长,更能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3)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进度安排研究:传统的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较晚,且与实习和找工作重叠,以至于到答辩前夕匆匆忙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实战型毕业设计将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时间上进行科学设计。(4)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研究:根据前期对毕业设计选题的调查研究,建立与选题相适应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案。即由原先专职教师的单一指导转变为企业和专职教师的联合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5)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形式研究:在前期选题、指导方式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从单纯的学生讲、老师听、提问题创新为公司提案、研讨会等答辩形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6)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最终成绩评定方法研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怎样全方面评价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的同时,实现理论层面的提升。 3 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创新 (1)思路创新。毕业设计是衡量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也是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本方案的思路创新在于将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就业为目的。(2)方案创新。传统的毕业设计大多走走过场,缺少符合实际需要的可行性方案。因此,结合广告学专业的实际就业需要,建立这样一套思路与培养模式创新、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是适应现代高校广告学教育的必然趋势。(3)实践教学理论创新。将广告学专业实战型的毕业设计方案应用于2014届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提出创新性的实践教育教学理论。 4 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应用价值 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广告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将有助于学校更好与企业合作,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符合广告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2)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3)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缩短了就业适应期,有助于增加学生实际的广告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学生就业,最终提高广告专业学生就业率。 通过将真实项目纳入到广告学的毕业设计中,实战型的毕业设计必将拓展广告学教学的空间,丰富广告学教学的内容,并加强广告学专业建设的力度。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合理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将毕业设计与就业联系起来,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定会取得成效,终将推进高校广告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摘 要 自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广告学专业以来,我国广告学专业教育成果丰硕,不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广告人才,也提升了国内广告行业运作的专业性。但是,在广告学的教育体系中,作为“就业桥梁”的毕业设计,一直处于被轻视的地位。鉴于此,本课题以河南省高校为研究对象,从论文选题、论文形式、时间安排、指导方式、答辩方式、成绩评定与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 广告学专业 毕业设计调查 问题与对策 1 研究综述 如果能够通过毕业设计,在学校教育和实际的就业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必然能够造福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也能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大学教育的初衷。目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缺乏创造性,不符合实际需要,这恰是我们研究该课题的初衷。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方法,以河南省内四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研究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 据调查,毕业设计在选题上,大多是老师出题,学生选题。而这些题目往往是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或是根据广告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出的题目,这些选题通常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因此,学生在接受毕业设计任务时,他们不仅难以把握论文选题研究的框架和思路,也很难通过毕业设计学到知识。 通过对我校广告专业毕业选题分析,笔者发现:首先,不少选题为概括性题目,如“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其次,题目理论性强,如“有限传播理论在当前网络广告环境中的应用”;再者,选题多年重复,不仅缺乏创新,也缺乏应用价值,如“植入式广告”论题;最后,许多老师在提供选题时,范围过大,这使学生往往摸不着方向。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86.7%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题目理论性过强,并缺乏真实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不利于毕业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 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大多是一篇论文,外加一篇专业外文翻译。仔细考量,作为实践性最强以及与社会发展最密切的广告学专业,仅仅通过一篇论文来衡量学生四年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广告学专业的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体策划等实践课程,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必须包括对这些实践知识的运用。因此,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四年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客观、科学的评估。这也助长了后期学生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不正之风。 2.3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据调查,70%以上的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在第7学期,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时间都集中于第8学期,也就是最后一个学期。而第7、8学期除了考研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在实习或找工作,学生找工作和毕业设计的时间重叠,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设计,以致答辩前夕匆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 以我校为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沿用工科院校多年的传统方式,毕业设计工作从第7学期开始,第8学期集中进行。在分配方式上,将学生分配给指导老师。由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不太好。我们希望,未来的毕业设计改革能在时间上进行规划,避开学生找工作的时间;或寻找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将平时的实习实践选题纳入毕业设计创作中,从而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 2.4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 根据对我校部分已毕业的2012、2013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常以找工作为由请假离开学校,根本没有时间来应付毕业设计。而从论文指导老师方面来看,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学生。尽管老师采取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和学生联系,但有80%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回复教师,也不按时汇报其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因此,毕业论文开展的效果不能保证,结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并且还有许多学生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老师修改论文,但实际上却不执行,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也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 2.5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答辩形式 据调查,传统上,学生在进行广告学毕业设计答辩时往往是学生讲、老师听,然后提问题、评分。整个答辩环节都是围绕前期“虚拟的”理论性题目开展的。换句话说,整个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创作再到答辩,都没有体现出学生进行广告研究、广告实践方面的能力,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对于老师来讲,他们感觉答辩只是走过场而已,因为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从一开始选题就没有太大的创新,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事到临头,却又没有时间修改。因此,毕业设计答辩的成效都是源于前期所有的工作组织和安排。 2.6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法 据调查,现在大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平时表现;二是论文题目、内容、研究框架、答辩环节的成绩给定。但是,却缺乏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材料,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四年学习的表现,也无法通过毕业设计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就需要采取措施,不管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内容,都必须保证学生在实践方面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理论知识的提升。 2.7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监督机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所有院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制定了多种毕业设计管理形式,如毕业设计抽查、答辩后抽查等。但是,每种方式都没有详细、明确的标准,更是缺乏在实践价值评定方面的标准。这就造成毕业设计管理仅限于检查毕业设计的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这也最终造成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积极性不高,也存在放任自流和疏于指导的现象。这就造成当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不能实现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标。 3 总结 毕业设计不仅可以检阅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是学生在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的练兵,当然也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创新性学科,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如果单纯囿于理论框架去做,必将导致“理论脱离实践”。我们希望,如能对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规划,必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目标课题的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独立学院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综合复合型人才,本科毕业设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根据艺术教育目标课题理论,从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广告项目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块,并从企业引进真实完整的项目,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完整的广告策划与设计项目,效果良好。 【关键词】毕业设计;商业策划与广告;职业岗位;就业导向 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相对比较老专业,经过我院近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跳出了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构建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该专业毕业设计究竟应如何进行改革,这始终是一个困扰着我们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该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探讨和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既是毕业设计现状的急迫要求,也是广告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题。 1 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1.1 三本独立学院教育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针对目前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重申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①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设计按照艺术教育特征进行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整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②许多三本院校的设计类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图纸设计方案”的状态之中,不利于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三本院校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相对于重点艺术院校来说,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如何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是我们苦苦思索并寻求突围的课题。 1.2 三本院校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三本院校(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 因此,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时,应解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具有强烈的市场营销意识和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建构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规律,从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从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选择具体的广告设计项目,在具体的设计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而言,艺术专业的毕业设计的要求也不同于工科生,既要重视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要求,更要加强对设计作品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察。 2 基于目标课题的商广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所谓目标课题,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目标课题起源于职业教育,却并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课程模式,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如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当然,在不同类型教育中,其具体表现形态是一样的,如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而高等教育中体现为课题研究。 商广设计是指商业广告中策划营销广告的综合计划,在毕业设计教学中,我们以项目课程来选择、组织毕业设计的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即以广告设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毕业设计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广告设计项目工作任务。 2.1 依据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商广项目设计课程模块,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 商业广告设计一般需要经过“立项资讯(调研)策划实作研究完成规范化方案自我评估交付检验”等工作流程,在这个工作流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即市场调研、方案计划、草图绘制、电脑效果图制作、施工工艺流程与预算。依据项目设计流程和工作任务,商广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课程选择组织的课程内容如下:即《广告市场调研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 按职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商广专业设定了“广告策划与媒介”、“广告文案”、“广告品牌创意与设计”三个职业方向,并根据这三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学习领域,并集合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广告设计的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二,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向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广告策划与媒介”、“广告文案”、“广告品牌创意与设计”,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2.2 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载体,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项目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设计工作内容。我们坚持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原则,从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中,选取市场需要的、适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真实设计项目,如“学院整体的形象策划与设计”、“绵阳文昌年画的策划与推广”,根据设计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小,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了真实的设计项目,这就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设计工作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因此,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习以设计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 2.3 融“教、学、做”为一体,项目课程实施一体化 在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实施中,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发生变化。 就教学实施主体而言,我们组成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团队中专职教师是融教师、“设计师”为一体双师型教师,还有来自企业的设计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若干模块,由相关专业特长的教师带领完成。 就教学过程而言,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与设计工作过程的结合,学生经历了惶惑、焦虑,认知,知觉、感觉、想象,知识转换成能力;视知觉整体性,任务的整合及能力迁移,注意与设计,认同感等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最初方向选择、方案设计到设计的最后完成的行动过程融为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 就教学场所而言,传统教室、专业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的三者结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教学场所除了传统教室外,更多地在专业的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开展教学。 3 商广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从2011年到2013年,我们连续进行三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和赞扬。同时还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上走出了一条有创新之路,较好的解决“纸上谈兵”式毕业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的设计由过去的“从资料中来,到资料中去”变成了“从企业中来,到设计中去”,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 总体情况 毕业设计项目课程体系紧贴岗位要求,从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出发,按照商广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培养,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强化训练。 3.2 学生就业、创业情况 实现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来,我校商广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3%,签约率91.82%,专业对口率从原来的56%上升到84%。 3.3 培育了学生创新成果 产生了一批学生创新成果,如商广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在参加各种全国性毕业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年来在全国的各大赛事中共取得了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5 个,优秀奖23个,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在全国取得良好的声誉。其中有许多学生已经成为企业设计与管理岗位的骨干,从近三届毕业生,已有20多名学生已经开始自己独立创业开公司,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新生代广告企业。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目标课题的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独立学院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综合复合型人才,本科毕业设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根据艺术教育目标课题理论,从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广告项目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块,并从企业引进真实完整的项目,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完整的广告策划与设计项目,效果良好。 【关键词】毕业设计;商业策划与广告;职业岗位;就业导向 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相对比较老专业,经过我院近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跳出了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构建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该专业毕业设计究竟应如何进行改革,这始终是一个困扰着我们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该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探讨和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既是毕业设计现状的急迫要求,也是广告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题。 1 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1.1 三本独立学院教育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针对目前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重申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①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设计按照艺术教育特征进行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整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②许多三本院校的设计类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图纸设计方案”的状态之中,不利于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三本院校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相对于重点艺术院校来说,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如何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是我们苦苦思索并寻求突围的课题。 1.2 三本院校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三本院校(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 因此,商业策划与广告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时,应解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具有强烈的市场营销意识和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建构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规律,从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从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选择具体的广告设计项目,在具体的设计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而言,艺术专业的毕业设计的要求也不同于工科生,既要重视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要求,更要加强对设计作品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察。 2 基于目标课题的商广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所谓目标课题,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目标课题起源于职业教育,却并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课程模式,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如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当然,在不同类型教育中,其具体表现形态是一样的,如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而高等教育中体现为课题研究。 商广设计是指商业广告中策划营销广告的综合计划,在毕业设计教学中,我们以项目课程来选择、组织毕业设计的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即以广告设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毕业设计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广告设计项目工作任务。 2.1 依据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商广项目设计课程模块,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 商业广告设计一般需要经过“立项资讯(调研)策划实作研究完成规范化方案自我评估交付检验”等工作流程,在这个工作流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即市场调研、方案计划、草图绘制、电脑效果图制作、施工工艺流程与预算。依据项目设计流程和工作任务,商广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课程选择组织的课程内容如下:即《广告市场调研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 按职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商广专业设定了“广告策划与媒介”、“广告文案”、“广告品牌创意与设计”三个职业方向,并根据这三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学习领域,并集合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广告设计的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二,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向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广告策划与媒介”、“广告文案”、“广告品牌创意与设计”,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2.2 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载体,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项目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设计工作内容。我们坚持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原则,从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中,选取市场需要的、适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真实设计项目,如“学院整体的形象策划与设计”、“绵阳文昌年画的策划与推广”,根据设计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小,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了真实的设计项目,这就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设计工作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因此,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习以设计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 2.3 融“教、学、做”为一体,项目课程实施一体化 在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实施中,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发生变化。 就教学实施主体而言,我们组成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团队中专职教师是融教师、“设计师”为一体双师型教师,还有来自企业的设计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若干模块,由相关专业特长的教师带领完成。 就教学过程而言,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与设计工作过程的结合,学生经历了惶惑、焦虑,认知,知觉、感觉、想象,知识转换成能力;视知觉整体性,任务的整合及能力迁移,注意与设计,认同感等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最初方向选择、方案设计到设计的最后完成的行动过程融为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 就教学场所而言,传统教室、专业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的三者结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教学场所除了传统教室外,更多地在专业的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开展教学。 3 商广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从2011年到2013年,我们连续进行三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和赞扬。同时还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上走出了一条有创新之路,较好的解决“纸上谈兵”式毕业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的设计由过去的“从资料中来,到资料中去”变成了“从企业中来,到设计中去”,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 总体情况 毕业设计项目课程体系紧贴岗位要求,从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出发,按照商广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培养,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强化训练。 3.2 学生就业、创业情况 实现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来,我校商广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3%,签约率91.82%,专业对口率从原来的56%上升到84%。 3.3 培育了学生创新成果 产生了一批学生创新成果,如商广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在参加各种全国性毕业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年来在全国的各大赛事中共取得了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5 个,优秀奖23个,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在全国取得良好的声誉。其中有许多学生已经成为企业设计与管理岗位的骨干,从近三届毕业生,已有20多名学生已经开始自己独立创业开公司,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新生代广告企业。 广告毕业设计论文:广告专业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探究 摘 要 广告专业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是在“项目制”启发下,针对专业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创立的实践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这种模式的特点并给出了实施建议,实践证明,这种毕业设计模式突出了毕业设计的实践导向,弥合了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技能的间隙。 关键词 广告专业 毕业设计 教学模式 作为本科最后阶段的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担负着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重要任务。如何体现广告专业的学科特点,如何改变毕业设计考核和实践能力脱节的现状,对现有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个性化广告人才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的特点 广告专业应用性强和学科交叉的特性,要求我们打破将广告作为学理型文科的传统视野。随着学科认识的深入,广告专业必须和现实市场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已得到广泛共识。广告专业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即是在厘清了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形而下的实际应用的辩证关系后建立的,凸显了广告的学科特色。其具体内容是以项目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完整广告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它吸取了工科“项目制”的操作形式,毕业设计的成果则体现为三份关联的文件:即一份广告策划案、一组广告作品和一篇研究论文或报告。 (一)体现社会实践教学的特色。日本著名广告人镜明曾说:“广告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东西,把广告学科当作理论研究不能等同于怎样学习广告,广告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东西,学习创意、制作广告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对市场的实际感受。”[2]他帮我们厘清了广告研究和广告教育之间的差异,广告专业培养目标应是让学生具备综合的知识视野和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将零碎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能力。[3]很显然,传统的论文式毕业设计无法体现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是用理论研究代替了广告学习的完整性。要使毕业设计达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就必须将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延伸至真实市场,训练学生面对动态市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突出知识及能力考核的综合性。对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将理论与技能综合运用于一次大型作业的过程。理想的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在四个方面得到培养提升:综合运用广告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广告活动策划设计能力、广告问题的发现及解决能力、应用新手段并同市场有效结合的能力。传统的毕业设计,严格来说只能算是运用所学知识从学理角度对广告问题进行的分析总结,这种方式割裂了能力培养的综合性,也让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将上述能力融合为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即选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策划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演化为一次完整的广告活动的策划实施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真实的市场,并完成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实施 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脱胎于工科的“项目制”,其首要任务便是组建项目小组和寻找课题。小组成员由不同专业方向的3-5名同学组成,一般来自广告管理方向、广告策划方向和广告设计方向。小组成员必须对课题价值、创新点及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新、热问题展开攻关,并参与小组成员讨论,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在选题通过后,小组即开始模拟广告公司的运作流程:如撰写计划书、市场调研、策划广告方案、设计广告作品、执行广告方案、调研广告效果等。项目实施完成后,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负责的具体内容和体会单独撰写论文或报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毕业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由于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涉及校内校外多个环节,因此合理规划教学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契机,在实习前就布置毕业设计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走上实习岗位,提前为毕业设计做好知识、能力和课题储备。学生实习返校后,更容易也更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 (二)建立选题参考库。要使毕业设计真正达到设定的目标,项目选题必须来自市场,这些真题既可以来自实习单位也可以自己从市场中寻找。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大学生广告赛事为毕业设计提供了大量优质选题,这些选题涵盖面广、发挥空间大,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学生在选择课题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难度超过自身能力,对课题的开展估计不足等,为此建立一个动态的毕业设计选题参考库非常必要。库中的题目根据实施难度和新颖程度进行标示,对选题重点和难点予以具体分析,明确完成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等。设立选题参考库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选题原则,知悉当前广告发展趋势和行业热点,引导学生对选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思考。 (三)优化导师配备及成绩评定方法。项目小组应实行双导师制,即选择两个不同研究专长的导师作为主、副导师。在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引入校外资源,如聘请实习基地的企业人员担任导师。从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面,也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如细化评分项目,使每个环节及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考核量表,目的就是在合理性前提下,充分考虑对学生个人特色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三、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的效果 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实也是检验我们培养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毕业设计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的强化训练,不仅掌握了广告综合策划设计实施的能力,而且在理论水平上也得到提升,思考问题时更深入并能贴合市场需求。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果如广告策划书、作品等成为学生求职时的能力证明材料,同时,论文的质量也逐步提升,每年获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数量稳步提升。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深圳视阙下的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研究 注重高等教育区域与国际合作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在当前追求高等教育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深港经济、文化、教育等整体发展的趋势,深港高等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合作大有可为。然而,合作的成效归结于深港两方面的因素,取决于双方的努力程度。由于深港两地高等教育的不同基础与发展需求,相对而言,深圳对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意愿更强,期望值更高。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深化发展的进程中,深圳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深圳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特区的实验精神,开拓进取,为双方有效合作寻求最佳的方法与途径。 一、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合作的时代趋向和粤港合作的大背景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不断摸索中前行,在初期的合作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政策层面上的推进 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指引。近年来,涉及支持深港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政策在不断增多。2005年9月,深圳市政府分别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2007年5月,深圳市与香港签署了《“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2008年11月,深港两地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双方拟建立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同年底出台《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教育要加大开放合作力度;2009年颁发《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强与港澳和国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合作,引进港澳和国外知名学校来深圳合作办学;2010年4月,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正式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表示支持双方高等学校合作办学,双方同意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规划以高等教育为主的跨界人才培育与知识科技交流区。这些政策协议的制定,从政策层面为深港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 (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实践层面上的表现 近年来,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一直在不停地探索与实践,目前两地高等教育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两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比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金融财务硕士、“emba”硕士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与香港大学联合培养金融学硕士。二是两地高校在课题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香港高校依托深圳高新区虚拟大学园开展以科研课题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咨询等为主的校企合作,以及研究生层次以上的继续教育。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城市大学落户高新区,建立了独立的产学研基地大楼。目前,香港有6所大学都在深圳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科研活动。三是合作办学。2009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专责小组,开始探讨在深圳办学,201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签署了《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协议》。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在筹建当中,计划于2013年建成招生,首期招生7,000人,最终学校的招生规模将达到1.1万人。 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问题 在深港一体化推动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实践推进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政府层面注重经济区域的合作,轻视教育区域规划与合作 一直以来,深港合作的主线是经贸合作。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仍处在较低层次,在一些政策协议里,虽然涉及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内容,但仅为合作构想或合作意向协议,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仍没有详细规划。深港经济合作的步伐要大大快于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步伐。 (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制度化缺失 近年来,深港两地的高等教育一直有着交流与合作,但这种合作尚处于浅层次,没有具体的合作制度支撑。已有的一些两地高等教育的合作协议多是表明合作的意向,缺乏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从总体来看,两地高等教育合作仍多为自发性、局部性、短期性、非制度化的合作,虽然近年来有制度化合作的趋势,但仍没有完全上升到制度化合作的层面,因此也较难形成综合的、突破性的合作效应。 (三)深港双方高等教育水平不对等 香港的高等教育属世界高水平行列,而深圳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不仅无法和经济实力相当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教育强市相抗衡,就是与经济实力远逊于自己的大连、青岛、苏州等城市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香港高校选择合作院校的层次和期望显然比广东要高。调查发现,香港高校一般首选和欧美高校合作,其次是和内地的一流院校合作,再次才是与广东高校合作。因此,在高等教育不对等而且有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竞争下,如何使香港高等教育选择与深圳高等教育合作,深圳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三、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对策 基于内外因素的考量,深港高等教育合作要取得进一步发展,深圳方面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要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寻找双方合作的共同点和互通点,扩大高等教育合作的层面,提高合作的质量,深化合作的效果。 (一)制定和优化相关政策,为合作创设条件 两地政府的帮助,统一合理的政策扶持,是两地高等教育实现有效合作的前提之一。只有在两地政府的配合下,才能解决“一国两制”条件下的相关教育问题。为此,政府应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方面,为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更大的可能和最大的便利。要突出深圳特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香港的特殊性,适当对香港高等教育进入深圳作出特殊的制度安排,将香港从参照中外合作条例办理的惯例中分离出来。通过两地政府的协作和沟通,为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创建良好的办学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创造宽松和良好的深港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环境。 (二)积极开拓与推进,为合作创造机会 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深圳也应拿出在经济领域合作的激情与干劲,积极和香港高等教育互动与磨合,进行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一要积极开拓,努力磨合。深圳应拿出改革开放之初欢迎外资企业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胸襟和谋略,在与香港高校的碰撞与磨合中,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构建深港两地之间的协调机制,深入推进深港高等教育合作规划和衔接。二要充分落实,大力推进。深圳应着力推动深港双方已有的合作项目,将签订的合作协议具体实施。要加大执行的力度,要大胆地去试验,去探索;要主动地去落实,去推进。 (三)主动联络与协调,为合作夯实基础 深圳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发展需求,主动争取与香港高校的联络和合作。各高校要利用各自的资源和特色,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与香港高校的合作,将已有的合作常态化,稳固化,将两地高等教育校校合作做好,夯实合作基础,起到积极效应,为未来更多的合作提供可能。 (四)做大做强深圳高等教育,为合作增加筹码 为了增加合作筹码,一定要提升自身实力,将深圳高等教育做大做强。一是提升现有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深圳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和角色,巩固和提高办学能力,形成自身的优势特色,打造深圳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二是新增高校和科研院所,壮大深圳高等教育规模和整体水平。一方面,要夯实合作平台,增强和扩大现有合作平台或项目的持续效力。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新增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壮大深圳高等教育力量,增加合作筹码,拓展合作平台。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美高等教育研究取向之历史比较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指向性”,以学科建构为着眼点,偏向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建构;而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则带有显著的“问题偏向性”,以现实问题为着力点,偏向于高等教育领域内具体问题的研究及解决。事实上,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并非截然对立,仅是中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发形成的两种研究取向而已。它们可以看作是对高等教育不同视角、不同方面的自主研究,并无“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而是典型的“和而不同”。 一、问题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作为研究领域的历史透析 一般而言,美国高等教育通常被当作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往往更偏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之所以形成如此的研究取向,并非研究者的主观偏好,而是与西方独特的学科建制历程有关;因此,根植于西方学术文化背景下的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自然不能例外。 (一)西方理性主义的科学标准使美国早期高等教育研究无法获得“科学化”的学科身份 严格意义上讲,“学科”是西方语境下的学术用语,它伴随着知识的分化而逐渐形成,是特定于历史时空的形式。[1]在古西方文明初期,一切知识都囊括于哲学母体中。那时,学科仅仅是知识分门别类的代称。文艺复兴后,人之理性得以张扬,人们开始主动寻找知识的真谛。从15世纪起,以揭示自然真理为目的的科学家们向着神学发起一系列的科学冲击。在“理性主义”大旗的引领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哲学逐渐与哲学母体剥离和分裂。“到18世纪末,自然哲学断裂成为各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现代意义上的诸学科正式诞生。”[2] 在自然科学学科建制的过程中,社会科学深受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以往那种带有纯粹思辨性质的“形而上”式研究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科学化”研究的出现。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要想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秩序,社会科学就必须越精确越好。抱着这样的宗旨,十九世纪上半叶许多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尤其是英法两国)转向牛顿物理学,并将其作为效法的楷模。”[3]例如:斯宾诺莎曾试图用几何学的方法建构他的伦理学体系;而孔德则干脆把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在这种“科学化”研究的背景下,到19世纪中后期,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也与哲学母体分道扬镳,并取得了相应的学科身份。 从西方学科制度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理性主义的科学标准始终深刻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学科建制。而且,对于具体研究而言,只有运用了数学、物理学等具有逻辑或实验性质的研究方法,才会被当时的学者们接纳与认可。显然,美国早期的高等教育研究要想获得学科身份,就必须经得起“科学化”的学科标准检验。因此,早在1893年,c·s·霍尔就在美国创办了第一个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项目,并寄希望于用实验、数据来提升本研究的科学性。他强调要“通过广泛调查各国各地的成功失败经验,使未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能和其他学科一样,对高等教育工作与成就具有专门的知识”[4]。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理性主义的科学标准参照下,尽管美国高教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当时的高等教育研究既没有让学术同行认可的、坚实的科学理论作为学科支撑,也很难向自然科学那样采用精确量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故而,美国早期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身份始终无法被当时的学术界普遍确认,而相关的研究也只能采用“问题研究”的取向。 (二)战后“范式”学科标准及高教研究的适切性使美国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很难获得学科身份 1945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在重建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下,自1950年代起,伴随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大批具有学科背景的学者纷纷进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建构成一个独立的新学科。为此,美国《教育研究与发展》杂志还在1973年出版了高等教育研究专刊,其中明确强调“高等教育是应国家改革需要而‘诞生’的一个‘新学科’”,而c·芬彻甚至宣称美国高等教育学科已“在形成中”。 然而,在美国学界看来,高等教育能否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有关高等教育的知识积累能够达到学科的标准,二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能够有效地指导具体实践。目前,美国学界普遍认可的学科标准来自于库恩的“范式”理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一个成熟学科必须至少有一个学术范式;而且,范式化知识体系的根本在于其不容怀疑的知识核心,因为这些核心知识能够防止学者们在基本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把更多精力用于相关研究。可是,尽管经过多年的学术努力,美国同行们依然未能积累起普遍认可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核心知识。正如德雷索和马瑟在总结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时描述的那样:“广泛接受的学科标准是一个至少能够被合理地进行某种逻辑分类的知识总体,使得学者们能够至少定量地说出自己被接受的知识的分界线在哪里;然而,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文献所提供的多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关于高等教育现象的知识。”[5]另一方面,美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指导关系也不甚乐观,研究者的理论成果往往不被实践工作者所接纳。大多数实践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不看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论文;在他们看来,高等教育研究并没有产生多少能够让人记住的著作与文章,他们通常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以外的文献更有用。事实上,许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况,有人就曾直接批评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醉心于所谓科学定量的方法,存在着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行文晦涩、重形式轻实质等弊端,甚至有学者将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指责为“只开花不结果的树”。面对这样的研究现状,阿特巴赫曾做过中肯的辩解,而且批评人们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实用性期望过高,对理论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没有给予足够的耐心,等等。但是,即便是他本人,在回顾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时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没有学科基础,没有学术归属,没有确立自己的方法论,更没有被学界广泛认可的理论支持;因此,“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6]。 由此可见,依据高教研究的适切性,参照库恩“范式”理论的学科标准,并结合西方学科建制的历程来判断,美国高等教育确实只能看作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学科身份将很难在短期内被学界广泛接受与认可。而且,受实用主义的功利倾向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更愿意延续既往的“问题研究”取向,毕竟关注具体问题的现实解决远比学科建构要实际得多。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多年来一直沿着这一取向展开相关研究,不仅能够让持有异议的学者普遍接受,而且还产生许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学术成果;同时,也被证明是一个符合本国研究实际的应然选择。 二、学科建制: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学科建构的历史成因 在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作为学科而建构起来,也是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联的。历史地看,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来在依附、移植、借鉴、创新基础上的自主发展,为高等教育学科建构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时空。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依附性改造与西方学科体制的全面引进为高等教育学科建构提供了学术土壤 客观地讲,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近代化,是一种被动的转型,其间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在制度和理论等方面对西方高等教育的依附、模仿、借鉴与改造。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为变革图存,洋务派极力主张效仿泰西,并设立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京师同文馆,以期求富自强。然甲午战败,喧嚣一时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后起的维新派在痛定思痛中深刻反思,并将战败的部分原因归结为教育落后,民智未开,且强烈要求对旧式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在维新派的鼓动下,传统高等教育予以改造。然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毕竟是一种被动的转型,受当时条件限制,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得不模仿西方或日本。例如京师大学堂设立后,不仅学科设置、规章制度仿诸日本,就连房屋样式、学舍间数也悉数模仿日本。这使得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呈现出一定的“依附性”特征,而对西方的学科体制自然也只能是照猫画虎般的模仿。 “五四”运动以后,欧美留学生群体迅速崛起,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思想、开阔的国际视野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他们不仅带回了西方的教育理念,而且将欧美大学既有的学科体制也都移植到中国来。“当时的主流似乎在于从‘西潮’和‘古学’的综合中发现‘新知’,而这样一种总的追求与对于‘学以致用’的儒学知识论的反叛相联合,进而促进了追求相对具有学术自主空间的研究机构与知识论范式的运动结合起来,使学科建构成为知识分子运动的主要诉求。”[7]学者们积极创设新系科、编写新教材,不仅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被不断地整理、翻译、出版,而且具有本国特色的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研究刊物也纷纷创立起来。这些学术努力又进一步加速了对西方学科体制的移植、引进与扩散,造成“西方有中国也有”的学科体制。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始终充满着救亡图存、教育救国的理想,因此,学者们不仅关注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建构,而且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也从未忽略过。例如:在高教理论研究方面,庄泽宣很早就对“高等教育”的概念给予阐释,并在其《教育概论》中专门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章加以论述,且较为详尽地对中西方高等教育进行了比较;孟宪承则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的实践撰写了《大学教育》等专著,并对“高等学校职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等等。在高教译著方面,郑若谷翻译了威尔金斯的《大学教育新论》,谢冰翻译了埃里奥特的《大学之行政》,洪秋雨翻译了《欧美大学生活》,等等。在高教研究期刊方面,1943年中国最早的高教研究刊物——《高等教育季刊》创刊;而且,《中华教育界》、《教育杂志》、《新教育》等期刊也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平台,并对当时高教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教研究人员方面,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竺可桢、萨本栋、郭秉文等一大批学者则在他们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更是提出了许多至今仍值得认真学习的高等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从清末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有关高等教育的基础知识已经开始在学者们的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中逐步积累,只不过因时局动荡、战乱频繁,而无法全面、深入地展开研究而已。因此,尽管当时高等教育作为学科建构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但却在其他学科移植、借鉴、制度化的过程中埋下了自己的学科种子。换言之,学科建构的学术土壤已经具备,一旦条件允许,定然会开出具有中国本土芳香的高等教育“学科”之花。 (二)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与学科建构行政化的客观现实为高等教育学科建构提供了特定空间 从1950年到1976年,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处于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曲折前进、艰难求索。建国初期,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众多高校被按照理、工、农、医、师等专门学院的类型加以拆分和调整,既有的学科设置也被分解为专业建设,而且特别强调专业建设要以工业建设为中心。以1955年高校专业设置为例,在国家设置的249种专业中,理工科占152种,而文科仅占25种。显然,此时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已完全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带有较强的政治目的和行政干预色彩,而与知识分类和学术研究本身无关。因此,尽管厦门大学早在1957年就编写出《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一书,但这本仅能做到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原则与高等教育若干论点与材料糅合的内部发行教材,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仅仅只能看作是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一次尝试而已。此后,随之而来的种种政治运动和左右不定的教育政策,则使当代高等教育不得不在政治的挤压下曲折发展,学者们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只能偶见于某些零星的探索和论述中,且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与学术自觉性质,而高等教育作为学科构建的工作根本无法全面开展。尤其是“”期间,裁撤全国所有的政法院校、仅保留2所财经院校等荒谬做法,以及对所谓的资产阶级学科(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的彻底抛弃,更使高等教育作为学科建构成为学者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向往;但恰恰是这种违背学术规律的政治盲动为日后的学科建构积淀了学术的动力。 “”结束后,高等教育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那种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国梦想又被唤起,整个高等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相关文献显示:仅1978年一年内,国务院就分别于4月和12月先后两次批准恢复、增设普通高校224所。而且,出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以前那些被抛弃的“资产阶级”学科也开始得以恢复和重建。经过浩劫洗礼的人们再一次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现实意义,并迫切要求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给予深入研究。而就在此时,以潘懋元、朱九思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不失时机地大力倡导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并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付诸实践。1978年,潘懋元撰文呼吁“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并在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也相继成立了高教研究的专门机构。1981年,厦门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1984年,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正式出版。与此同时,在全国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并确定《中国高教研究》为会刊。在短短的几年内,编写教材专著,培养研究人才,成立研究学会,出版研究刊物等一系列学科建构工作相继完成,这些学术努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得以确立。 很明显,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构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学科建构行政化的客观现实。其实,当时包括高等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学科恢复、重建与创建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出于知识认识的本身,其间带有很强的政策性色彩和学科建构行政化的外部推进。而这一点,从我国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也可得到进一步确认。因此,如果站在西方学科建制的立场上,我们似乎很轻易地就可以对这种学科建构行政化的学术合法性提出质疑;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科设置的国家诉求层面看,这种基于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学科建构则具有其天然的合理性。诚如华勒斯坦及其支持者普遍认为的那样:“社会科学即使不是国家的造物,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国家一手提携起来的,毕竟它要以国家的疆界来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容器。”[8]事实上,正是中国这个具有独特文明和特殊历史的“社会容器”为高等教育学科建构提供了特定的学术空间。 三、和而不同:着力建构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 综上所述,一个时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作为学科建构还是作为多学科研究领域的争论,实际是中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通过自主选择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研究取向,二者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本质区别,是典型的“和而不同”。“它们以各自的文化传统为前提,产生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之中,在各自文化范围之内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规范性,彼此之间不存在‘先进’和‘落后’,‘科学’与‘非科学’,‘现代’与‘传统’之分。”[9]但必须指出,这种争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毕竟,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及未来走向的清醒认知。 总之,与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被历史性地构建起来,尽管它作为学科的建构还不完善,但它确实地存在了。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应搁置争议,进一步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厘定基本概念,创新研究方法,夯实理论体系,扎扎实实地作好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构工作,努力创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之中国学派。这既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代赋予中国高教学人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河南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河南是人口大省,但并非人才大省,要实现中原崛起,需要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因而,我们要积极地探索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大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为河南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 高等教育 教育体制 创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河南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搞好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现实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这种优势的转化,关键在教育。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育体制创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1 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和形势 人力资源是指社会所拥有的能为社会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力或劳动力,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经过投资和开发,最终成为人才资源,其开发程度直接关系到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及质量状况,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并能够有效开发并合理利用,谁就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高等教育创新是人力资源开发之本。 1.1 人才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谁拥有发达的教育和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抢占了知识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够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作为最为稀缺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将成为21世纪竞争的焦点。 物质世界的三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中,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创造国民财富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的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将会使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14%到2%。①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的智慧”。 1.2 教育创新是人力资源开发之本 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不再以物质资源为核心,而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国民素质,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造力和潜能,最终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米勒所言“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关键力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的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我省综合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的投资是经济发展最高的回报和最重要的投资。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因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1.3 高等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21世纪将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资源更多地转向人力资源,经济发展不再依靠大量投入劳动力和资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和人的文化素质,高等教育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的生产、转换、传播、普及的中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大潮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追求知识将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河南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河南省目前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在国际竞争、国内区域间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河南的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不仅要面对经济强省的竞争,而且将要直接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激烈竞争。目前河南人力资源绝对量大,但相对量却很小,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面临着整体素质不高和高端人才流失的现象,人才的结构与分布不够合理,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创业人才紧缺。河南省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 河南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才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虽然河南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明显提升,但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教育的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区域教育以及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农村教育还很薄弱,教育改革尚需深化,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2 高素质的劳动力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与分布不尽合理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年限在16-64岁的人口,乘以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人才资源是指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的总称,是人力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部分,是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②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分布不均衡,人力竞争力不强,大学生绝对数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才资源总量和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尤为缺乏,人才结构与实现中原崛起的要求还不相称。因而,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制和有效开发,才能使河南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2.3 师资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长期以来,高校按传统的思维和相对封闭的模式培养人,学科优势不明显,专业特色不显著。学科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数量偏少,分布不太合理,真正适应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尚未形成,导致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缺乏,而大批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的人才却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问题较为突出。 2.4 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办学困难 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主要通过教育途经。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继续快速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上年有一定提高,已接近3%。但河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51%,低于全国2.79%的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24位,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的4%有一定的距离,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3898.32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7位。③虽然国拨经费逐年增长,但人均公用经费却逐年下滑,使得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高校的校舍、师资、基础实验条件等教学设施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3 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时代,河南省应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原崛起战略,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和新一轮经济腾飞。 3.1 树立教育优先发展观念,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 2007年8月31日,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对我省而言,一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而且还要认识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有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总量供给更加充足、结构更加合理、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终身教育体系,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要确立政府投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证对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确立教育投资是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的观念,依法保障《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进一步落实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保持政府投资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实现各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三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办学新体制,广辟财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大力营造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文氛围,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周密、科学、规范的法律保障。 3.2 探索教育体制创新,促进高校协调发展 坚持规模扩张与提高质量并重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优先发展教育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第一,要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规律,调整高校布局,实现高校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动态平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优化投资结构和办学效益,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规模、效益、质量、水平的提高;第二,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注重学科优势互补,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扶持应用文科和新兴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改变河南教育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的局面,构建优势明显、特色显著的学科专业体系,发挥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第三,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灵活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把培养和吸收高层次人才作为战略重点,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努力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效益,加快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3.3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完善自主办学体制 政府应处理好与高校的关系,以明确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权力与地位,使政府及主管部门能客观、公正地指导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同时,高等学校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培养出“适销对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同时,加快教育制度创新,多层次、多类型办学,为人力资源开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还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 3.4 开发与利用并举,充分挖掘人才资源 人力资源应当遵循有效利用为重点,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并举的发展思路,注重改善和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施各项政策,促使现有人力资源调整结构、优化重组、增强激励,从而尽可能地释放其经济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能人效用最大化,下大力气造就一大批发展各项事业所需的合格人才,克服和缓解当前人力因素而造成的对于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只有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和高科技人才,达到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互动开发,注重由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促进河南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河南经济在新世纪的长期发展准备充足的后劲。 3.5 在资金筹措上创新,落实高校“四个确保” 一要采取积极措施,推进财务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围绕全面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目标,坚持举债发展和多渠道筹集资金并重的工作目标,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拓宽筹资思路;二要在继续争取银行贷款、上级拨款、社会投资、社会捐助的同时,积极探索老校区置换及综合利用,新校区建设社会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办学等增收途径;三要抢抓各种开源机遇,增加学校收入,筹集更多的建设发展资金,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落实高校“四个确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保发展);四要切实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开动脑筋,多策并举,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保证预算的执行;五要做好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3.6 树立教育终身化的观念,努力办好高等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有专家指出,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民和全社会的大教育观,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和后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一套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终身化学习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3.7 树立创新和服务意识,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高校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知识传播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市场观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树立个性化发展的新观念,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把工作重心放在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和专业上,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大批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支撑。广大教职工要增强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3.8 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成果转化 高校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之目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创新热情,使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总之,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发展河南高等教育,解决河南人力资源总量供求平衡与质量、结构升级,是实现河南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应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创新机制,探索创新途径,培养和造就大批富有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构创新研究 一、当前旅游高校教学结构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那时,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同时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是呈几何级数地增加,特别是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开拓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极其缺乏。但是,应该担负起培养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主力的旅游高校,却出现了“行业虽好,院校艰难”的现象,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旅游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留在旅游企业的比例越来越少。据估计,毕业两年后还能留在旅游企业里的大专毕业生大约只有50%,本科生不到20%。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本行业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旅游管理教学的职业特色不突出,教学与行业严重脱节,教学结构本身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1)主体缺失。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学生没有真正被看作学习的主体。(2)重理论轻实践,知能脱节。传统教学一直比较强调学习者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反映在学习方法上是重接受,轻探究;重用脑,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使得学生应试能力良好,而创造能力所必须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不足,造成学习与实际脱节,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师主宰,物式灌注。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四个中心,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关系,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4)课时比例失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表现在:第一,必修课与选修课不协调。必修课所占总课时的比重偏大,而选修课比重偏小。第二,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僵化,课程门数偏多,且叠加重复,导致总体失衡。第三,公共课程的比例偏大。(5)课程内容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随着旅游管理学科内容的扩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编越厚,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难于实现。 二、21世纪旅游高校建立新型教学结构模式应有的特点 创新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原则。教学结构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型教学结构的建立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能一概否定,要在分析基础上取消那些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课程。西方经济学者早己把“创新精神”列为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西方教育的重要目的。经济腾飞的国家都是因为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可见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旅游高校在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时,应从形式到内容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加强教材建设。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旅游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旅游管理学已经成为当今内容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理论的快速发展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教材的更新增添了压力。新的内容编入教科书之日竟是其理论部分或全部丧失解释能力之时,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必将与实践严重脱节。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内容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己成为制约我国旅游管理教育创新的一个“瓶颈”。因此必须加大教材的投入,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 2.转变教学观念。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现行的教育常把传授知识视为“看得见的硬任务”,把培养能力看成是“摸不着的软任务”,而现在的考试制度也有意无意地提倡死记硬背,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抓住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也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更不具备打破旧框框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勇气。这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是不适应的,必须改变这种局面,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思维,怎么去创新。(1)旅游管理教育应突出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强调可操作性和实践能力。(2)知识经济的到来,客观上要求管理者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要善于从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搜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这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为此必须强调通才教育的重要性。(3)要不断拓展自主研究的新领域,倡导探究型教学。(4)要高度重视旅游管理学中的基础研究,要对旅游管理实践中一些重大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做出全面、深刻的回答。 3.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概括、鲜明的特点,强化了对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给人留下了强烈难忘的印象,把教育学中的“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到了极高的程度,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但是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实事求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践证明是显著的,它可以达到其它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但它又是有局限的,不是一切课程一切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应从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不要强行用之。因此,要运用好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首先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上下功夫,准确地把握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件材料的选取和编辑,必须紧扣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要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做到精选,选那些最能说明问题、能达到好的效果的声像资料。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生动、鲜明的形象是为阐明知识内涵服务的。只有教材钻透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准了,知识要点十分明确了,制作出来的课件才能正确显示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阐明知识内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 4.转变以传统专业为本位的狭隘教育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使得专业越分越细,虽经多次调整,专业数己由最多时的1039种降到目前的249种,但远多于日本(70多种)和俄罗斯(80多种)。如果旅游管理专业仍囿于传统的“三层楼”结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安排课程体系,专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过窄,只适宜对口就业而不能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淡化专业、淡化学科、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上可实行“9+x”的主辅修、双专业模式,除9门主干课(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导游业务、旅游法教程)为必修课之外,其余课均可自由选修。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基础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模块组合,加大选修比例,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5.转变远离社会、自我封闭的教学观。面对新世纪对开放人才的要求和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高校旅游管理教学必须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1)敞开大学门户,积极争取和欢迎社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海外学者讲学,积极与企业联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聘请有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校任教,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旅游实践活动。(2)建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使其具备参与国际竞争、适应职业变换、人才流动的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3)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课程体系,学校要增加开设国际旅游教育、酒店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教师在学科专业教学中要注意介绍国外先进的旅游管理理论,在部分课程中逐步实行“双语”教学和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6.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建立共同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坚持宽基础、高素质。每个专业至少应设置两块共同的平台课,一块是学校的文科理科大平台课,一块是系里的小平台课,整个学习考核按学分制操作,在一、二年级学完基础课后,三四年级自己选专业。其次要坚持导师制培养。全面配备导师,目的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即研究性培养,把优秀学生进行强化班训练。三是实行弹性管理:即在一年后选专业,二年后选方向,增加自由度,整个课程体系都要有柔性,更加明确应对市场用人的实用性,实行菜单式的选课。与市场合拍,不要强迫学生学这学那,不要束缚学生,进行多目标选择。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教育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构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论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基本功能,从强化质量保障意识、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途径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的培养也随之转入“大规模生产”时期,发展数量与确保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质量保障”一词源自英文(qualityassurance),“高等教育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iton)这一术语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高等教育质量文献中被普遍采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质量保证对象和质量保证活动的需要,依据一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控制、评估和审核,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及所进行的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持续达到预定的目标,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过程。它是政府的外部保障和学校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机统一。在外部保证机制上,政府通过建立质量保障平台和外部质量评估,并采取控制、监督和鉴定等措施检查并报告高校履行其职责的情况,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高校质量保障活动的结果和高校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向高等教育的有关“利益相关人”提供信任;在内部保证机制上,关注的核心是在高校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及对其运转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是高校对内部活动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在当今高等教育界,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质量保障已成为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制度体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 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教学质量保证活动来实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决定了该体系具有鉴定、监督、导向、激励等多种功能,从而对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鉴定功能 高等教育管理者根据质量保障体系确立的标准与目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鉴,判断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最低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帮助教育者分析教育过程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工作,起到鉴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的作用。 (二)监督调控功能 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通过实施质量保障体系,了解学校执行教育方针政策、资源配置、日常教学情况、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等状况,对整个质量保障过程进行及时调控。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进行自我监控,检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风学风状况及教学效果等,监督各项教学工作按预定计划进行,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导向性功能 该体系使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结构的需求、期望以及基本评价,发现自身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引导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走向规范。依靠质量政策、质量文化等对全体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依靠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制度等对教职员工的质量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质量行为,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激励功能. 高等学校通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自身作出正确的评估,增强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对学生、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感,激励高等学校不断进取,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把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调动和激发全体人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途径 大众化教育给高等院校办学造成巨大压力,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生源质量降低,教学软硬件条件远远跟不上,教学管理滞后,强调办学规模而专业设置雷同化、职业化等种种问题。目前的现状迫切需要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强化质量保障意识,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高等院校要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本着对社会和教育消费者负责的精神,通过引导、激励等机制,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使质量文化思想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中心价值思想。高校作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部主体,要建立完善的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规章制度、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价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分别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状况等涉及教育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评估。根据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高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和科学评价,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用市场来检验高等教育质量。 (二)利用多种渠道,确保高等教育充足的经费来源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不少高校办学经费紧张,高校要对现有资源合理配置,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努力探索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和教育股份制,把学校办成一个对外能够适应与满足社会及个体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对内充满竞争与合作、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俱佳的健康的组织,条件成熟时可试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教育融资,使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投向教育行业。鼓励和引导学校与企业、社会合作办学,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并把捐资集资与培养学生结合起来,使那些为高校筹集资金的单位能够优先选择急需的专业人才,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又可以解决学校经费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分配供需脱节的问题。 (三)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重视教学创新 根据市场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普通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及应用型人才”为方针,培养学科交叉、知识综合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特色,将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课程内容提供给学生。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资料等先进手段。更多地关注课程与学科专业的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教学过程的监控,这些是构成、保障教学创新的基本环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主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积极引进高学历层次人才,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有计划地以各种形式攻读博士、博士后;支持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进修、合作研究或参加培训;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激发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和教学的热情,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定期考核、择优上岗,合理设置高、中、初级教师职务岗位。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通过观摩教学、聘请优秀教师开设讲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及教学课件资源共享等形式,使教师能充分汲取各家之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竞争与激励中发挥创新能力。 (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教学进行及时评价 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生、学校职能部门、用人单位、家长都可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中来,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角度的审视,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建立多渠道的、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除了采取课堂测评、教学检查、专家听课、问卷调查等直接方式外,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网站或教学评价专用信箱等,使教学质量信息以客观、迅捷的方式得以上传下达。多样化的信息反馈渠道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教学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建立专任教师档案,记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反映其教学质量的各方面信息。对在教学评价中某方面成绩突出者以及评价成果优异者,给予嘉奖或与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挂钩,激励教师自觉而努力地提高教学质量。 (六)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学风建设 学生是教育质量的载体,改善对学生的管理,把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结构等状况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把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完善人格作为教学的逻辑终点。强化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人格等方面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活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校风、学风和校纪校规教育,使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有机结合。开展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充分利用选修课、第二课堂扩展学生学习的领域,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强化人文环境。如开展教授系列讲座,组织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各种学习竞赛和科技作品展,开展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等活动。把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列入奖励范围,譬如学生的创造发明、发表的科研论文和作品,都应赋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设置多元的学习目标,引导、激励学生。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具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机会上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匮乏,在过程上体现在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思想教育的薄弱,在结果上体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上。为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在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资本投入,完善高校的课程设置,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育公平 一、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并成为中国社会走向未来的思想指南。而且,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重要基础”,报告中更将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指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55个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所实施的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具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公平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公平,影响教育的整体公平。教育公平作为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之一“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均衡器,是促进社会公平、缩小社会差别、改变社会分层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提高很快,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虽然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人才的匮乏,自然资源难以得到开发和利用,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重要方式,对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趋势下,更应该加大力度关注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一)在教育机会获取上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第一,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匮乏,学生在基础教育中获得的知识相对较少,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较低。在竞争激烈的选拔性高考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机会的获取上“先天不足”。第二,根据布迪厄的文化在生产理论,获得文化资本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儿童时期获得的家庭文化资本;另一种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文化资本”。根据布迪厄的观点,家庭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再生产场所。少数民族考生大多集中在以农牧业获取生活的经济来源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有很大差距,少数民族考生在家庭场所接触并获得的文化资本甚少。在文化资本占有不均衡的前提下,少数民族考生获取高等教育机会过程中必然处于弱势。第三,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对于生活在自治区、州等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家庭的经济实力受到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然而家庭的经济实力直接制约着少数民族学生获取高等教育机会。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试论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研究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质童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培养的人到底怎么样。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教学质童标准,应该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评估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只有坚持学校的教育质量,才能解决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质量概念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12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如果我们把这个命题作为我们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那就应该认真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高等教育质量最终应体现在其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总书记所说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间题。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培养什么人,这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这是高等教育过程管理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培养出来的人到底怎么样?这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问题。 任何一个社会,为保证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根据自身的需要,培养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社会教育事业越发展,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就越多,就越能促使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既需要少数精英式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开创性科学研究的需要,也需要有许多在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能够引领社会职业发展的高级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个能够适合社会各个劳动岗位要求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显然,培养这些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需要由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学校教育来承担。 虽然社会对人才有多方面的层次和结构要求,从而使人才质量有了多方面的内涵,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抽象出对所有教育活动(当然包括高等教育活动在内)普遍适用的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项指标:就业率指标、“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指标和社会主义新人指标。 1.就业率指标 就业率指标体现的是教育活动是否符合社会人才需要的“有用性”或者“适用性”方面的质量要求。它反映的是社会在人才需求量方面的要求。就高等教育质量而言,首先应该体现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否满足他们未来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在人才市场化条件下,最直观的标准就是高校毕业生是否有尽可能高的就业率。就业率高,说明这个学校毕业生的素质结构基本上适合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就业率比较低,说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虽然其中可能有很多个体性的原因(如个体由于对就业区域、专业、报酬、环境、婚姻、家庭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而未能就业),但是从根本上说,它间接地反映出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有些甚至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2.社会主义新人指标 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应该能够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还应该是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它反映的是社会人才需求质的方面的要求。只有培养出具有这种精神风貌的人,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一个有德少才的人,虽然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是绝对不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而一个有才缺德的人,却很有可能利用他的才能,做出危害社会的恶事来。因此,高等教育显然应该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怎样在社会上与他人合作。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指标 这个指标体现的是高等教育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结构性方面的需要。它反映的是社会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活动之间是否具有对应性。由于社会职业需求和高等教育活动都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而高等教育活动又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使得高等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的反映,总是滞后一个“周期”,因此,在人才供求方面,总是会产生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方面,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毕业生供应;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大量供应社会职业岗位不太紧缺的毕业生—从而产生比较高的待业率。 过去我们在讲“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个问题时,更多的是“责备”社会为什么没有为大学毕业生“准备”更多的、适合他们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最无情的。只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而决不可能让市场来适应高等教育活动。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根据市场的人才结构性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一个教育周期后的人才结构性需求。显然,只有那些具有良好“品牌”的高等学校,才能够真正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个指标的要求。 二、高等学校的质量标准概念 《12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对高等学校的质量标准做出了原则性的结论,指出:“应建立独立的国家机构和确定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但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我们理解,《宣言》中所说“高等学校质量标准”这一概念,应该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就多样性而言,就是要充分考虑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的区别,不应该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所有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同的高等学校,由于占有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同、学校所在地社会环境不同和生源质量不同,因而客观上并不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是各个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客观上存在着层次差别。这种层次差别,就如同土地资源客观上存在着肥沃和贫府的差别一样。土地资源肥沃和贫疥的差别,可以通过级差地租标准来进行调节。与此类似,不同的高等学校,由于其不可控制的原因而造成的质量差别,属于“系统”误差—用系统论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不同层次高等学校之间存在着不可比较的“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也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来进行调节。 不同高校由于“系统”误差而引起的教育质量差别,显然不具有可比性。如果我们把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这些“系统”误差充分加以考虑,就应该根据这些客观条件的差异,把所有的高等学校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对于处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来说,它们的教育质量是不可比的;而对于处于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来说,它们之间的教育质量则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可比性。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把高等教育区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大类是非常正确的。对于这两大类高等学校,显然不应该用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来进行衡量。即使是划人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校之间,或者划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之间,也仍然具有不可比的“系统”误差。 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把普通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综合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这四种门类,正是充分考虑到在普通高等教育类别中,不同学校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系统”误差。显然,对不同门类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不同类别、不同门类的高等学校之间,不应该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学校占有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或者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并不是高等学校主观努力所能扭转的),所以用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有失公允;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等方面的需求并不是统一的,有着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当然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12世纪是学习化社会的世纪,个体对学习需求的多样性、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新情况的出现,也决定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并不否定处于同一类别、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应该有基本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教育教学质量评定标准。今天的体育比赛,之所以要区分不同性别、不同级别的比赛,正是对标准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的最好佐证。 就“高等学校质量标准”的统一性而言,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所有高等学校都适用的“高等学校质量标准”,即上文谈到的对所有教育活动普遍适用的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二是对处于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才适用的“高等学校质量标准”,即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且必须由独立的国家机构确定,或者是国际公认的。因为我们把普通高等学校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已经把影响培养对象质量的“系统”误差排除了,所以能够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各个学校主观努力程度上的差别了。它包括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别、管理水平的差距、教学过程的差别、学习风气的差异、校园文化的差异等。这些主观因素都可能导致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在质量上的差别。 我们认为,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比较,主要是对各个高等学校主观因素的比较。换句话说,我们对影响各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进行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对影响各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进行比较,对发挥各个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使所有的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贯彻素质教育方针。 如果我们对“高等学校质量标准”的概念,做出上述“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的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就要求每一所学校的管理者,都要客观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劣势,从而使学校能够处于和其他学校可以进行质量比较的同一个层次上。这也就是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与学校的定位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该有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质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有可能办成非常优秀的学校。 三、高等学校质量评估 对所有的高等学校进行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估,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这是政府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公众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期望的需要—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 1.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童评佑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高等教育确实有很大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高等学校的发展。可是,由于发展过于迅速,政府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乏力,高等学校发展极不平衡—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盲目兴办高等学校的情况;一些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具备的地区,也赶潮流挂牌成立各式各样的高等学校;一些私人或者私人投资机构,则把办大学当作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所谓的大学,或者由于办学理念不正确,或者由于地方政府资金投人不足,或者由于资金投人渠道单一,或者由于资金管理不善,或者由于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或者由于师资力量严重匾乏.或者由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或者由于实验条件差、缺乏必要的实习场地,或者由于生源的枯竭……,学校挂牌不久,就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这样的高等学校,其教育教学质量怎么能得到保证呢, 正因为有这些不合格的学校存在,所以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甚至是难以挽回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维护高等教育应有的声誉,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成长,有必要对所有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或责令限期改正,或投人必要的力量加以扶持,或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或撤销登记。 2.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佑的复杂性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复杂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应该达到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因此,社会的职业岗位越来越多,不同的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质量又有其特殊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想用统一的评估标准,或者少数几个评估标准来衡量所有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但在理论上不科学,而且在实践上也不可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复杂性,说到底,还是评估的标准间题。我们在谈到高等学校质量标准的概念时指出,质量标准应该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当我们对不同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比较时,得出的是不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对比较值。可是当我们对所有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时,需要得到的却是任何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绝对比较值。为此,作为评估绝对参照系的评估标准是否科学、正确,就显得特别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我们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的评估结论是否正确。 实践表明,我们对高等学校质量的评估,还缺乏一套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的完整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目前教育部所颁布的评估标准,主要强调统一性的质量标准,缺乏对不同类型、不同门类、不同类别学校多样性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样,在实践上必然导致有些被评估学校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评估标准,不遗余力地举债“烧钱”,更有甚者,在师资力量、图书资料等方面,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来欺骗评估组。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教育部组织的对各个高等学校的质量评估,很可能事与愿违。为此,如何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有区别的、多样性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3.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童评枯的可操作性 高等学校质量评估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像现在这样搞评估,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认为,如果教育部不改变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其结果必然是弊大于利!因为目前的质量评估标准,并不具有真正的可操作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估,应该是学校经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组织的突击性检查!要让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成为学校经常性的工作,就必须另辟蹊径:那就是取消目前由教育部派出评估组的办法,而改为由学校内部评估和学校外部评估两个不同的层面,即高等学校内部评估层面和外部评估层面。 高等学校内部评估层面,是指由高等学校主要领导主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构,对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评估,高等学校应该做好思想教育和落实相应的组织机构。从思想教育方面来说,要求学校的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对学校领导负责,检查落实本单位、本部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应该做到、应该做好的各项工作;要求每个任课教员,都严格把好每门课程、每个环节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进行。 从落实相应的组织机构方面来说,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或者课程评估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由于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出现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因此,它应该成为学校常规性的工作。可是由于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缺乏足够的权威性,通过内部评估而发现的问题,也不容易被学校、系部的领导和相关教师接受或重视,纠正的力度必然比较弱,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内部人约束”的困扰。 为了弥补学校“内部人约束”的缺憾,还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外的评估。而外部评估又可以分为由地区或者部门教育机构牵头的质量评估和由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质量评估两种类型。 由地区或部门教育机构牵头的质量评估,可以由地区或部门教育机构的有关领导,组织同一地区,或者同一类型高等学校领导和专家,组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依据事先公示的、经过实际调研而形成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定期对本地区或者本部门所有的高等学校,逐个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验收。这种评估的权威性比较大,又关系到学校的荣誉,甚至会影响某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领导必然都十分重视。这有利于对评估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这种评估方式虽然类似现在的评估方式,但由于是地区或部门的教育机构牵头,规模相对小一些,波动面也会小一些。 由社会中介机构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在我国来说,还是新生事物。由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面对的是社会职业岗位和人才市场,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某些社会中介机构,完全有能力介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例如通过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可以非常客观地得出高等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多次就业率的数据;通过行业专业评估委员会,可以对照行业需要的人才质量标准,对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各种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可以对高等学校的“双证书”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评估;通过项目投资人和各级科学技术奖励组织,可以对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通过这种多层面和多头评估的制度设计,就有可能比较客观地评估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制度化、科学化、公示化的评估,可以促使学校有效地进行整改。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努力,必然会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改善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心理预期。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就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基本条件。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全球化趋势下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众所周知,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工厂”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间相互分工与合作逐渐加强。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不断渗透到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层面和领域,高等教育也包含其中。正如皮特·斯科特所说,“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加大,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的同时,推动着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调整和快速发展。”①在诸多高等教育问题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正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受到各国的重视,并纷纷从公共政策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我国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而国家和政府对于公共政策的决策与制定是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因此,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深入研究全球化趋势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台湾学者李隆生等曾总结其他学者的观点并认为,全球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经济理性主义”“管理主义”对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渗透。前者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将高等教育市场化,本着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来提高公共政策设计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经济效益;后者则强调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原则和做法引进公共部门的管理,并注重公共政策的效益、效能、 节约和问责性。对于高等教育公平而言,公共政策导向是其根本,并直接决定高校及相关机构的行为。而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主张对高等教育政策的渗透忽略了大学的传统意义,改变了公共政策的导向,反而更专注于利益的追逐,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产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公共政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作为高等教育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处理的好坏很大程度受到公共政策的影响。目前,公共政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又日益呈现模仿其他领域的全球化模式的发展趋势,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入学、录取政策 高校的入学、录取问题是高等教育公平的起点问题,这一问题早已被纳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视野中。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各国都致力于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来促进大学的入学、录取的公平性。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典型的措施就是高校扩招。然而,尽管我国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已经来临,但在入学机会、录取问题上的公平等仍面临严峻挑战。从公共政策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高考分数定额录取政策存在问题。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招生录取政策来看,“世界上的配额制大多偏向弱势群体,只有中国的高考反其道而行之,公然照顾强势群体——特大城市考生,而中西部及东北广大地区的青年人成为高考招生不公平的牺牲品。”②因此,高校录取的不公平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同时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北京、上海的分数线远低于其他城市。这种地域上的不公平愈演愈烈。 2.高校招生自主权不断扩大导致录取上的不公平。国家重点大学在本地招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省市。“清华大学迄今为止二十多年间,投放于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四省总和,复旦大学在上海市的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40%,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70%。”③ 3.一些特殊政策是导致高校录取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为社会上及两会热议的特殊政策就是保送、加分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已经违背了其制定的初衷,成为有权、有钱阶层把玩的工具,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根本无法触及。这就加速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终造成社会结构的断裂,那些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无法得以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的不公平直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二)资金政策 高等教育的资金、经费问题是令世界各国都头痛又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高等教育管理费用的支出日益增加、金融危机给各国政府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对高等教育到底是公共产品等争议的讨论,诸多因素导致高等教育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由于资金政策问题而显现出来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备受各国关注。 1.从高校收费政策来看,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减少。有数据显示,“我国2000学年的大学学费,相当于14个相对发达的大城市人均年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④如此沉重的负担对弱势群体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这种收费政策也直接造成了贫困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锐减。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份关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研究报告指出,近七成的家长表示目前的学费太贵及不能负担,很多家长担心因无法负担学费而导致子女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社会的分层直接影响了学生在高等教育上的分层,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报考的学校及专业大都倾向收费相对较低的大学及冷门专业,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则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最终,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两极分化,对教育不公平与社会不公平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政策也是产生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一个因素。世界银行在《1994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2.65。”而我国教育投入则长期落后于国际教育投入平均水平。⑤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还存在失衡问题。这个失衡首先表现在地域上的失衡。有调查显示,“直辖市和发达地区与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教育投入的差距正在加大。教育投入不仅没有缩小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异,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差距。”⑥另外,对不同级别的高校的投入差异也导致了高等教育不公平。我国先后提出建设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一批高校,并把资源有意识地向这些高校倾斜。这种投入政策的失衡一方面为争创一流高校积累的资本,但一方面也造成了高校间差距的人为拉大,资源配置的不对等,师资力量配比的不协调,进而引发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隐性“就业歧视”现象的普遍存在。 (三)评估及质量保证 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对高等教育尤为重要。“教育质量政策,所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问题。主要是解决教育质量标准及如何处理好学校教学与德育、管理等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⑦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根据各种绩效指标来制定。这些指标由高校的硬件、软件设施以及学生毕业和就业情况等方面组成。硬件设施主要包括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备,是否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软件设施主要指高校的师资力量,学术科研成就等;学生毕业和就业情况主要用来描述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否能满足某一职业或社会的需求,进而评估该高校的教学及科研质量。这些评估结果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们以及负责给各高校予以财政支持的相关机构作出决策的有利依据。也就是说,那些硬件、软件设施先进、完善,毕业率、就业率高的高校更有可能受到国家及相关机构的财政支持,更有机会同世界其他高校展开交流和学习。从世界范围来看,做法也是类似的。可能会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全球性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二、影响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到,全球化趋势下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入学、资金、质量保证三方面。通观这些公共政策方面的变化,集中体现出一种倾向,即不再单纯地把高等教育视为公共产品,高校同生产产品的企业没什么差别。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对高等教育影响甚深。 任何理论的兴趣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迎合了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凯恩斯主义却随着全球化及资源短缺时代的到来而显得力不从心,这时,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及时出现了。概括来说,新自由主义主要有五方面的主张:“市场规则导向;删减社会福利公益支出;支持松绑;私有化;消除公共财政及社区合作概念。”⑧围绕这五方面,新自由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再把高等教育视为由国家及政府提供的一种福利,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是个人,获得的利益也归个人,因此,不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承担花费的成本。同时,在市场化导向下,高校同其他企业一样,也提供产品和服务,学生即是消费者也是被“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学校要提供适合学生的知识,并把学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此外,市场是充满竞争性的,因而高校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引入评估机制,通过对师资力量、教师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评估体现效率、质量的差异性。通过高校私有化,通过“松绑”来获得“企业地位”,比如美国公立大学的私有化浪潮,其目的就是脱离州政府的管理,提高学位和获取更多的自由以满足经费等资源的短缺。然而,高等教育的过度市场化,将高等教育完全等同于其他企业,必将带来高等教育上的不公平。 (一)过度市场化会导致高校逐利行为加剧,引发不公平 随着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对高校财政经费支持的减少,高校不得不自己寻找资金来源,主要的方式是公立大学私立化,增加私立、民办高校,增加学费及大学的自由性是主要的目的。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一方面是入学率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问题的加剧。bob birrell等学者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较低的社会经济背景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他们高校的入学率受其家庭财政资源情况影响。这说明单纯的扩招并未完全改善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问题,反而学费的增加则会大大降低贫困家庭学生的入学率。 (二)过度市场化而忽视政府协调作用,引发不公平 政府,尤其是对于市场、社会公平、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在塑造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作用非常显著。因而,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问题。事实也证明了政府对于高校过度市场化的不干预,势必造成严重后果。学者james曾引用courturie的观点来阐述这个问题,上述提到的奉行新自由主义最为彻底的国家新西兰,就是因为引入市场机制,而政府不从政策上予以引导而导致了一些高等教育机构的倒闭,对来自国家贫困地区招生数量的减少,以及根据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为依据而出现的初级、次级体系的分层。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而是教育体系的瓦解,社会公平体系的崩溃。 (三)过度市场化会带来盲目性,资源的浪费,引发不公平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资格认证考试在高校的泛滥。学生频繁选择这种考试,是为了给成功就业增加砝码,是“替代利益”的典型代表。而社会上这种考试的泛滥则是利益所驱使的,成为了政府、部门的逐利的工具,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社会的非良性竞争趋势使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认证,想通过较多的“替代利益”换取更大的社会、经济利益;政府、部分的逐利性更加剧这种现象的出现。考取证书的费用基本均过千元,贫困学生根本无法负担,这不仅扰乱了正常市场运作秩序,更加带来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贫困学生就业的难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并不等同于市场化,高等教育领域当然可以有市场化。新自由主义及市场化中追求的公平竞争、有效性等观点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但是市场化的过度强调,将高校完全视为其他生产企业一样,这种观点及做法势必带来和加剧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由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已经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直接影响这一问题的公共政策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这一话语背景下,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公共政策的全球性趋势,分析这一趋势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会带来何种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积极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则显得极为重要。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过剩”、各高校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民办高校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论证了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大众化法人治理内部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圆了千万学子的大学梦,缓解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与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身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民众对教育质量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将更加理性。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逐年减少,生源数量逐渐下滑,高等教育资源呈现“过剩”态势,民办高等教育在与公办院校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形下,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1.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立法。我国关于民办教育的立法不够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只作了原则性规定。例如,立法中关于“合理回报”、“同等法律地位”等提法过于笼统,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民办高校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体现,影响了出资人投资办教育的积极性。因此,首先要将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在法律上得到确定。投资者是讲效益和回报的,任何投资中资本增值或寻利倾向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关于民办高校财产权的归属问题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保障和相应激励约束机制的生效,因此要尽快建立产权关系清晰、资产归属明确、权利义务相互一致的产权制度,这样既能保障出资者的合法收益,又能保障学校的独立办学权益。其次,经费来源单一是当前困扰诸多民办院校发展和壮大的瓶颈。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保障是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国家层面上应尽快出台社会捐赠的配套政策,在制度和政策上使民办高校有更多的办学经费来源,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 2.落实扶持政策。当前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很多扶持政策没有落实。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投入力度。民办高校基本靠自身滚动或企业注入资本发展起来的,办学经费相对不足,专业设置多集中在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文科类专业,办学特色难以形成,竞争力明显不足。同时,我国民办高校因为有着明显的盈利特征,加上运作不规范,很难得到社会的公益性捐助。因此,政府应按教学设备专项投入、项目资助、生均拨款等方式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投入力度,从而改善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其次,将“民办高校教师享受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落到实处,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待遇和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目前可由政府负担教师的基本工资,民办高校负担教师的绩效工资,确保民办高校教师的收入在职时不低于公办高校教师,退休后与公办高校教师的待遇相同。最后,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应按生均方式进行科研经费的专项投入,促使民办高校教学和研究并重,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高度和深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扶持民办高校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3.建立促进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多数民办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学源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不合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匮乏。年轻教师和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占专任教师的多数,兼课教师比例过高,很难保障教学质量和形成办学特色。另外,学校缺乏年富力强的管理层,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配置高教师资,建立教师在民办与公办高校之间流动的长效机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到民办高校任教。 4.加大监管力度。一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校重审批轻监管,致使部分民办高校违规办学、虚假宣传、生源恶性竞争,近年来群体性不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对于尚没有形成良好品牌效应的民办高校更是雪上加霜。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对加强对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监督。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党建联络员制度、教育督导专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对校务工作的参与度,建立董事会重大决议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指导、规范学校的各项办学行为,预防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其次,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当前民办高校的不规范行为主要集中在招生、宣传、收费、学籍等主要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严格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的管理和颁发制度;对于违规办学行为实行重罚,重塑民办高校的良好形象,消除社会上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提升自身形象,赢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第三,加大资产、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学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要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一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条件的实时监测;二是切实保证民办高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为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资金保障;三是防止举办者抽逃、占有、使用、处置或者以其他方式挪用其投入学校的资产。 第四,规范民办高校的变更、终止程序。在生源数量下滑的情况下,部分民办高校破产不可避免,而相应的法规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必定会导致赢利达不到预期的民办高校“被倒闭”,这些学校利用政府划拨的公用事业用地投身房地产,以赚取更大的利润。因此,建立民办高校终止的规范程序显得尤为迫切。 第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定期对民办高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估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的评估还需增加两项指标,一是对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评估,促进学校规范管理和运作;二是对财务管理的评估,保障办学经费,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同时还要注重保护民办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加强民办高校自身建设 1.建立健全法人制度。民办高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靠自身滚动发展起来的,投资者也是办学者,通常由董事长担任校长。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涌现了大批民办教育家,但普遍存在着“家族式”管理的印记,是典型的“人治”,缺乏监督与制衡机制,难以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和持续发展。另一类是由投资者举办,校长由董事会聘任。由于关注视角的不同,校长和董事长之间存在很多矛盾。一些董事长只追求利益,有早投入早回报、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学校长远投入不够,有短视行为;而校长只有业务管理权,没有财权和人权,导致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严重不够,其直接后果是校长的频繁更迭,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 首先,通过制定董事会章程和学校章程,明确界定董事会和校长的责权,确立董事会在学校“举办者”的领导者地位和校长在学校“管理者”的地位。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以融资、硬件建设和发展相关产业为工作重点,对学校工作实行宏观控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但不干预学校的具体事务,以保证校长能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校长是董事会决策的执行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赋予人事权和财权,责权统一才能政令畅通。同时实行经费的预算和审计,在预算范围内,各分管校长有经费的支配权限,这样就能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决策权和执行权进行适度分离,消除“财务一支笔”的种种弊端,有效化解学校经营管理中公益性和寻利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坚持正副校长分工负责制。学院的教学、科研、人事、招生、就业、财务等学校事务均需提交校务委员会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以确保校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防止家长制和一言堂现象,从制度上将正副校长的职权范围加以明确界定,既能调动各校长的积极性又能落实责任制,实现责权的有效制衡。 第三,实行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两权分立。构建具有民主性、学术性的内部管理机制,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和学术权力的行政化倾向,促进民办高校运营管理的民主参与度,保障学术权力,充分保证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2.加强院级班子领导能力建设。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高层管理队伍,部分是公办院校退休的管理者,更有很大部分是高校出资者的家族成员,缺乏对于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规律的深入了解;部分领导者的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欠缺,有着各自为政的打工心态,缺少主人翁责任感,近年来,因为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的民办高校陷入生存危局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充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更为理性。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校领导的基本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一是提高校领导的素质,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思想解放,能够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二是转变现代大学的管理理念,尊重教育规律,提高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擅于经营大学;三是提高校领导的领导能力,增强对学校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把学院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真正把教学质量当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3.强化内部管理。民办院校很多制度成为摆设、流于形式。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起精干高效、运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挖掘自身在管理上的潜力,实现办学的高效益、高效率。 首先,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按章办事,规范运作,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强化民主监督、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落实制度管理,避免“人治”现象,提高执行力和管理效率。 其次,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主体是教师,只有重视教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一是搭建教师实现自我的平台,营造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环境。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培养教师的归属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二是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服务于教师,使他们有稳定感、安全感、自豪感,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使命感。 第三,实行岗位责任制。一是规划人力资源,合理设置机构,科学设立岗位,不养闲人;二是建立亲属回避制度。董事会及各级领导不安排亲戚朋友进学校,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人事和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更要实行亲属回避制度。三是实行真正的岗位聘任制,责权利相统一。公开、公平、公正地竞聘岗位,使能者有其位,庸者无其岗。明确岗位职责与权利,逐级问责,确保责任到人,人人忠于职守,下级服从上级。 第四,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提拔任用干部不仅要求学历、资历、能力,更要注重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要规范选拔程序,严格按部门意见、人事考察、分管校长意见、校长办公会研究的任用程序,校级领导成员对拟提拔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最后,要避免人事任免过程中的任人唯亲、排除异己等非正常现象,营造健康、积极、公平的竞争氛围和人事任免机制。 第五,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战略目标是面向未来,提高教职员工的绩效。一是行政系列应与教师系列分开,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和标准,指标必须明确,标准尽可能量化,可操作性强,考核结果能够反映教职工的真实情况;二是考核中及时与被考核对象沟通,指出其优缺点,帮助其成长;三是规范考核程序,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杜绝暗箱操作;四是考核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坚决予以辞退。 第六,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大多数的院(系)级教学单位有责无权,对于专任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在聘用、考核、辞退等方面没有人事建议权,缺乏经费、办事程序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积极性。因此,推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高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有利于管理的优化,促进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的确立与实施。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由于很多政策层面的问题,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困难。要想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首先,学校要制定人才战略规划。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及专业布局,确定师资需求层次和数量,概算离职率,及时补充并确定补充途径,避免盲目扩充。 其次,统筹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是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二是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坚决杜绝人情风、关系网,避免日后的拉帮结派和为以后的改革创新埋下隐患;三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科研条件,坚持“事业吸引人、感情留住人”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第三,科学设计教师培养体系。很多民办高校缺乏人才培养意识,重引进轻培养,不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开展灵活多样的培养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特别是对事业心强、有发展后劲的中青年教师,更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稳定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水平。 5.强化办学特色。质量、效益和特色是办学者追求的共同目标,特色出竞争力,质量是生命力,未来的教育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特色就是优势所在、竞争力所在,有特色的高校才能被社会认可,才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首先,实施“错位”发展战略。选择独立的办学方向,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公办高校的“弱项”为突破口,将其变为自身的“强项”,办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取得竞争的成功。 其次,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二是实行学分制,全面推进个性化培养。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过程,鼓励学生追逐兴趣爱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三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成人成才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具有职业迁移能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民办高校必须适应社会需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为国家、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一是开展有特色的科研,突显人才高地的优势;二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赢得社会对学校的支持;三是把服务社会的理念融入课堂和专业,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意识行为当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开展志愿服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五是全方位参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展辅助教育培训、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服务。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在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的完善、管理的规范等方面与国外民办高等教育还有很大差距,民办高校要加强自律、提升内涵,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确保民办高等教育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通过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的民办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试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平 效率 [论文摘要]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面临着诸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热点。本文对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抉择。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谈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及对二者关系的处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 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1.基于理论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必然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与效率就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一定时期,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则,应不分类型、层次、地区地在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间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资源。但这样资源配置,又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点支持而失去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却因“公平”而得到长期“保护”。按照效率一般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应加大向优质教育机构的政策倾斜,但这又进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获得资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 二是统一说。此意见认为,效率和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一致的。效率提高有助于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当人们亲身感受到公平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从而会产生巨大的效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三是分立说。此意见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追求公平并不必然牺牲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原因多由人们认识上的误区造成。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并非一对矛盾,其一,讨论层面不同。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谈,而高等教育效率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谈;其二,影响因素来源不一。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因素主要来自高校内部,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 笔者认为,在理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时不应简单视为对立关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方向与目的。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同时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指明了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 (2)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服务产品”来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人接受教育必然排斥他人接受教育。 2.基于实践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从实践角度即实践中如何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一些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有限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矛盾是存在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先”也应当“适度”,首先,要“兼顾”而不是不顾,效率优先要兼顾公平。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政策调整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上公平。 第二,公平优先论。一些学者认为,无论从实施《教育法》依法办教育角度出发,还是基于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应始终是我们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三,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政策导向正确调节有利,就能够使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产生共生效应,达到二者兼顾目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得以共生,存在着三个主要基本条件:一是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二是政府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助推装置;三是高等学校自我规范成为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共生的重要条件。 第四,分层认识论。有的学者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上分别对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探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整体教育事业为背景,将高等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中,探讨有限资源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之间的分配问题。即高等教育应该占有多少资源是公平的,是符合整个教育事业有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在宏观层面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以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为背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内而言,所指问题主要涉及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和配置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才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效率与公平”在中观层面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不再涉及教育资源配置,而是具体到高校的管理教学过程。在微观层面“公平优先”是应该的选择,而效率是兼顾还是同时达到高效有赖于学校具体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学技术。 上述观点可看到,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教育追求的是高层次公平和效率,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只要公平不要效率都不是社会主义。当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都是不可行的,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我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政策。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中的不足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文献总结,笔者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一些不足: 1.实证研究不够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若不知道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现状,提出的观点又怎能有说服力?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但是作为一个现实问题理论探讨需要以实证研究为依托,这样提出的观点才经得起推敲。 2.研究未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特点 探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需要从高等教育中具体问题出发,而且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 3.高等教育效率研究不足 在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中,关注公平问题较多,而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要重视研究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问题。因为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对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有着强烈呼唤。加强效率研究用有限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研究过分偏向经济学视角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争议颇多,原因是大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最重要原因,还是对公平和效率两个术语内涵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读,笼统地谈公平和效率不可能有个确定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应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同样其效率也应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因此,只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对公平和效率进行考察,才能澄清两者关系不能偏废其一。 5.把握二者关系时过分强调绝对性 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相对公平,但多数研究对二者都侧重于绝对性,因此导致二者完全对立。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三、总结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论是探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本身,还是探讨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现状,最终目的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二者关系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我们更应重视统一的方面力求缓和矛盾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不是简单对立关系,二者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我们应用联系、发展、辩证观点来分析认识二者关系,并把这种复杂关系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制度的合理性支柱和现实基础,同时,从影响二者诸多因素出发动员社会各届多角度、多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2.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教育机会应是一种“赠予性机会”,义务教育演变成追求效率的阶段是完全背离义务教育宗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公平第一的价值标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机会是要靠个体自身努力和能力争取来竞争性机会,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至少应并重,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效率对高等教育效率影响不容忽视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尤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教育,具有周期长特点社会功能具有明显迟效性。办教育绝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义务教育的效率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没有整个教育的效率。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制度作基础。我国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结合实际,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我们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山西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提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是高校教学服务特性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学生在接触教学服务的真实瞬间对于服务水平的感知。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价包括高校教学设施、高校教职员工、高校教学管理和高校教学实践四个维度、17个指标。我们使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到山西省的几所高校做了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山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服务 一、研究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高校最终的根本使命所决定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有了教学基础,才能进而发展科研与服务,并不断促进这两大功能的培养和发挥。 然而,近年来在山西省高校中出现了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高校之间层次相同,面对的政策环境、师资状况、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不相上下,但是在教学质量上却存在较大的悬殊。高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问题会影响高校输出的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科教兴国的战略,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因此,本文将学校管理、师资、学生认知和教学硬件设施作为因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研设计 1、调查问卷的设计。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是高校教学服务特性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学生在接触教学服务的真实瞬间对于服务水平的感知。它是一个多维概念,也就是说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包括多个要素的感知。在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之后,我们提出了研究初案,经过调查后最终定稿。在问卷中设计了17个问题,直接测量了高校教学整体服务质量。问卷采用了李科特尺度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 2、调查对象。高校扩招政策推行后,山西的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高校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场地、实验室及其他设施没有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增长;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大,教师的科研和进修相应减少;大班集中授课,师生交流减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不对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着山西高校教学服务的质量。已知山西省主要代表高校为老八所,因此我们调查的对象主要在这几所学校里展开。我们通过分层抽样,一所211学校(太原理工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一所文科性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3、调查方法。2010年6月,通过随机抽样将调查问卷发放给4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每所高校50份问卷,平均回收率为99%。 三、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本研究用sps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样本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aiser给出了一个kmo的标准:0.9 2、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模型。运用spss17.0软件设置factor analysis的scores选项的regression(回归因子得分),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以上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模型: f1=0.081x1+0.079x2+0.138x3-0.044x4+0.013x5+…+0.078x16-0.092x17f2=0.012x1+0.014x2-0.129x3+0.265x4+0.160x5+…+0.023x16+0.0335x17f3=-0.019x1+0.005x2-0.007x3-0.004x4-0.018x5+…-0.049x16-0.132x17 注:xi表示17个因子(评价指标)对应的期望值。 将对应的均值分别代入以上函数模型中,可以得到: f1=2.42 f2=2.64 f3=3.99 本次调查采用了李克特五分制的尺度法:5分为a,4分为b,3分为c,2分为d,1分为e。a代表非常好,b代表比较好,c代表一般,d代表比较差,e代表非常差。 第一个因子(即f1)得分为2.42,表示q3、q13、q14等指标比较差。 第二个因子(即f2)得分为2.64,表示q10、q12、q17等指标比较差。 第三个因子(即f3)得分为3.99,表示q11、q15等指标比较好。 四、教学服务质量研究结论提升策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发现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重科研,轻教学。政府主导教学工作评估和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工作中,其给予权威评估结论往往依据学校的科研成果,其中教师职称的评定也往往依据教师的科研成果。久而久之,学校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作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教学研究的盲区,以致于最后形成了“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的教学”的说法。 2、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外发型。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应内外部力量相结合,相互作用,但是在教学质量建设中,中央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却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此以来,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行动往往只是行政命令驱动的结果。高校教师以及广大学生缺乏评估和改善教学服务质量的主动行为和自觉意识。 3、“教、学”脱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呈现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服务的接受者。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和学生是直接关系教学服务质量的最核心的因素。但是,自扩招以来,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率的降低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减少,从而影响了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最终影响教学服务的质量。 4、一对多教学质量评估。这里的“一”是指一个山西省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多”则指山西省各大高校。教育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校进行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而山西省内各大高校之间缺乏自身教学服务质量建设的沟通与交流。 5、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善。在扩招政策执行的十年中,教育体制改变,学校缺乏经费,导致基础硬件设施落后,更新速度不能满足教学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 6、“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情况。在学校,学生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在于实践活动(学校实践和企业实践)。但是,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实践环节不突出,有待完善。 五、教学服务提升策略 针对山西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呈现出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学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了解学生学习期望和需求。通过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和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如学校论坛),了解学生求知需求及期望;时刻关注学生抱怨,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抱怨。 2、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学校也要搭建实践活动的桥梁,通过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建立各学科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 3、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应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教育的重要制度。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把学生参与教授科研项目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来抓,使学生参与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活动当中。 4、完善教学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单纯行政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手段不能体现企业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我们需要将“外发型”的教育质量评估转型为“内发型”的教学服务质量建设,使学生、教师、企业以及社会成为教学服务质量评估与建设的主角。我们要使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在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中共同作用,优势补充,使内外部考核相结合。 同时,山西省各高校联合成立高校教学服务质量保障机构,机构人员由各高校教师担任,督促各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及其相关的交流合作。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浅谈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 公平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在社会财富占有量和占有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定差异,社会分层现象日益明显,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本文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分化尤为明显,各阶层在资源占有和生活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显著,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形成。在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的背景下,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在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对子女的教育需求和看法也就不同,造成子女在教育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并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公平,这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的内涵 社会分层理论是西方社会学家用来描述社会结构或社会不平等的一种理论。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属性,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1]。最早提出社会分层观点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三重标准的分层方法,即财富、威望、权力“三位一体”学说,并把它们分别作为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不论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社会分层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有了分层也就意味着社会是存在不平等的,而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分层就是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2] 教育公平是与社会公平的观念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理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应包括以下内涵:(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要素,这里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指能力相同的人,不论其种族、性别等都有相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紧密联系,它是指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不论其家庭背景、个人出身,都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3)教育公平与国家制度、政策安排相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4)教育公平与特定的时代相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追求低层次的机会公平向追求高层次的结果公平演进的历史进程。具体到本文研究的高等教育公平,应是指高等教育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所调整的是社会成员在获取高等教育产品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利益关系,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二、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一)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影响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主要指的是起点公平。高等教育起点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最基本、最明显的标志。目前我国在任何人都拥有上大学权利的同时,因为各个阶层间巨大的差异,造成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并不均等,这可从不同阶层在升学自我期望方面的差异与升学报考率、录取率等方面得到佐证。经济、知识、信息方面的差异,反映在高考分数估计和志愿填报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的家庭子女和农村家庭子女趋于保守、盲目,在选择学校类型时,他们重点考虑的是费用便宜、对学生有优惠政策的高校。而富有阶层的兴趣已不在其子女所享有的教育机会本身,他们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品位”及其学校的声望、师资、设施,更多地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综合类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 (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 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选择上及校园学习、生活中。但是,来自前一阶段的影响,还会直接延及下一个阶段。农村贫困考生受到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上的缺乏,往往倾向于报考一所录取机会大的学校,所谓的院校、专业选择反而是其次的,在他们看来,无所谓兴趣爱好,只要有学上就行。有调查显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专业实际录取是不均等的,农村考生人读排名在前的专业只为一般专业,城镇考生人读的前五名专业均为社会热门专业,而且入读这些热门专业的城镇学生平均分数要低于农村考生,各个专业城镇学生录取人数、百分比均高于农村考生。[3] (三)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学业成就公平的影响 起点的不公平影响到过程的不公平,进而是结果(学业成就)的不公平。毕业时用人单位的关注点已转移到重点大学文凭,转移到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管理、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面。农村学生正是由于先天缺乏培育,大学期间缺乏锻炼,再加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关系社会”找工作,又受到社会资本因素的影响,择业时自然处于劣势。高社会地位的家庭可以更为成功地把子女所受的高等教育转换为高的职业地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反映的正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差异。 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实现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对策 一是建立以教育公平为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建立健全一种以公平为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细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内容,增强高等教育公平的可操作性。二是均衡配置初、中等教育阶段的资源。贯彻教育均衡化的方针,对中小学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制订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努力缩小学校差距,以帮助落后学校尽快改善教育条件。三是对弱势群体探索进行“中学后教育的早期干预”项目。美国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施这一项目。[4]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在学生儿童、少年时就培养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想和抱负,使家庭尽力为孩子进入大学作好学业、心理等方面的准备;高等学校为学生和家长全面提供有关大学专业、课程、资助、就业等等的咨询,强化目标学生的升学力。 (二)实现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对策 一是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财政投入长期在3%左右徘徊,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也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规定的4%的目标。[5]政府作为教育发展的首要责任者,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建立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二是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提出资助需求的学生建立其家庭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把有限的资助真正给予最困难的学生;加大学生资助的力度,使“奖、助、贷、勤、补、减”满足大多数贫困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延长贷款还款年限,畅通贷款渠道。三是采取宽松的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学籍管理应该增强灵活性,弹性管理,给学生跨系、跨校选课的自由和转专业、转系、转校以及延期入学、中途休学打工挣钱的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和帮助。 (三)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对策 一是积极提供就业帮助。政府应该积极制定促进贫困生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的法规和优惠政策,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学生降低求职成本,做好就业推荐。二是完善就业保障的法律制度。政府应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全社会营造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就业环境,避免和杜绝就业歧视。三是构建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政府和高校可以积极探索不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阶段、系统间的衔接和沟通,构建开放式、富有弹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教育的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把子女的成才、家庭的幸福、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那些贫困的家庭,更是竭尽全力,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贫穷的命运、困苦的境遇。目前我国的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只有正视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公正,才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探析 论文摘要: 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前提,是获得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保障。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从本质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和高等教育学之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进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须遵循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现象与规律相结合、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教育学研究方法 现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迫切需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现代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相关的两本代表性著作——伯顿•克拉克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与潘懋元教授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均找不到相应的定义。伯顿•克拉克教授和潘懋元教授分别组织专家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科学、文化学等角度对高等教育的不同侧面展开分散研究,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成书,所得成果是一个多质性的结论,尚未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对方法论认识的含混不清阻碍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进程,妨碍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获得。推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快速发展,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原则等基本问题必要且迫切。 一、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 伯顿•克拉克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在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关系相近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只有把多门学科观点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比较分析,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然而,开展多学科研究,首先必须弄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概念和内涵。正如韦伯所言:“对概念的入门性讨论尽管难免会显得抽象,并因而给人以远离现实之感,但却几乎是不能省略的。” 就本质而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指高等教育研究者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运用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对高等教育问题与现象、改革与发展、完善与趋势的研究。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涵: (一)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而不是其他学科或领域,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仅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方法凭借。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目的是为了从新的视角、维度来考察、分析和认识高等教育,认清问题和现象的来龙去脉,逼近高等教育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弊端和困惑。 (二)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承袭并光大了教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形成了凸显高等教育特色的调查、实验、访问、演绎等方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不再是运用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开展的研究,而是运用与其不同的别的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深深地打上了异己学科的方法论烙印,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 (三)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 中国古语曰:一人为单,二人为从,三人为众。按照汉语习惯,两个以上才能称“多”。既然是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那么涉及的学科至少应在两门以上。如果仅仅运用一门异己学科的理论分析高等教育问题,方法上只能叫做单一学科视域的观照研究,不能叫做多学科研究;如果运用两门异己学科理论分析同一高等教育问题,方法上只能叫做不同学科视域的比较研究,也不能叫做多学科研究;如果运用两门异己学科理论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问题,方法上只能叫做不同学科视域的高等教育观点展示,更不能叫做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应是针对高等教育的同一问题,运用3门及以上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专门研究。 二、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内部在职人员和在读学生队伍的日益壮大,高等教育外部熟知和关注高等 教育发展的公众也日益增多。然而,无论内部学者还是外部人士,并非每个人都能开展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既要懂得高等教育,又要通晓所运用的学科。 (一)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高等教育学以“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为逻辑起点,是关于高等教育目的、原则、规律、途径、专业、课程、教学、科研、教师、学生等方面的系统化学问,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必须具备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只有掌握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知识,研究者才能明晰高等教育专业和专业教育的内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才能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才能认清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等。否则,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就会在高等教育“教与学”的基本论述上飘忽不定,犯下低级可笑的错误,影响正确研究结论的推导。 (二) 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是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基本问题的系统思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高等教育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本质、渊源和发展的学识与理论,是对高等教育本真和走向的追问与剖析。研究者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应懂得高等教育,具有较为深厚的高等教育哲学修养,能够对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作深入思考。哲学使人智慧而深邃,对高等教育哲学的把握程度决定着研究者的思考方向,影响着研究者的研究前景。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仅有百余年历史,高等教育哲学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学者和管理者还较少,具备良好高等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和管理者更少。以大学校长为例,我国高校领导的学科背景相对单一,且多为理工科。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等2002年对我国高校校长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大学校长中理工科出身的高达65%。由于大多缺乏人文社科教育,没有进行过专门的高等教育理论学习,我国高校领导普遍存在着高等教育哲学素养不足的缺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治理大学的思维、眼光和行为。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研究者亦是如此,只有主动加强高等教育哲学修养,才能弥补这一学识缺憾。 (三) 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基础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运用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在懂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工具——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这种“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不仅仅指学习和了解一种理论及方法的内容与应用,而且包括学习和了解这一理论及方法产生的背景与渊源、跟其他理论及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与作用、自身的优势与存在的局限等。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工具,研究者才能准确运用这一工具,既不夸大其辞,艰涩隐晦,也不贬低其功,蜻蜓点水,而做到收发有度,恰到好处。不同学者从单个或者多个学科观点出发分别对高等教育进行的研究为后期的集体研究和整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研究目的在于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个人很难对自己学科专业之外的其他及其以上学科理论和方法有较为深透的把握,这就增加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难度。如果研究者对学科理论和方法“只知皮毛”就运用其开展研究,难免有疏漏和欠妥之处,这也正是当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深化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亟须加强兼修和稳固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三、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原则 每门学科、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视野,衍生出内在的逻辑和机理,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和判断定式。在多学科共同研究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用学科的特长和偏见势必杂糅相陈,良莠并见。因此,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需要遵循内外一致、互促共进的系列原则。 (一) 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的原则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研究者运用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对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观察与透视,是学者站在局外对局内情况的?望与评点。这种局外观察既有居高临下、旁观者清的优势,也可能存在不明内里、妄言乱语的偏颇。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的确需要从社会大系统发展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的问题和走向。然而,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又具有自身个体的特殊性,在产生、形成和成长过程中造就了自我特质,这种特质需要遵从、维护、适应和推动,否则,高等教育的生命力将会被逐渐扼杀。从科学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出发,研究者必须遵循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的原则。研究中,研究者既要从异己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出发考察高等教育的现象与问题,又要遵循高等教育的特质,从高等教育自身的积淀、生存、瓶颈和突破出发,审慎思考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发展方向和解决之道。 (二) 现象与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研究者一般都有较广的知识面,深谙多门学科,但在精深程度上往往钻研不够。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研究者大多是就现象论现象,就问题论问题,很难深入其里。由于只看到局部和表象,研究者极容易按照所用学科的思维习惯和定势对现象下结论、判趋势,从而陷入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相悖的泥潭。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要遵循现象与规律相结合的原则。高等教育规律有很多,通常可以将其分为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3类。外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个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内适规律则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研究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将高等教育现象与高等教育规律有机结合,才能确保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三) 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大凡研究方法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是理论指导下的方法,有较为详细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主要是研究者对异己学科方法的运用,但一定要与该方法产生及发展的理论相结合。如果研究者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仅仅运用异己学科方法进行分析,根本不考虑或较少联系这种方法的系统理论,那么,他就不能将这种方法发挥到极致,只会获得干巴巴的结论,而不知结论获得的所以然,甚至会误用方法,张冠李戴,推演出错误结论。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研究者只有将方法与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明白这种方法的优劣长短,才能选择适切的方法分析相应的现象和问题,才能在应用方法中糅合理论加以剖析,使方法达到科学化。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浅析基于ISO90O0认证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认证 is09000标准 论文摘要:质量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目标、程序,合理建构质量认证体系的基本维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质量认证: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iso9000作为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等有关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导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管理两种不同环境的质量体系的运行。与传统的质量控制制度相比,iso9000的优势在于它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深入探索了质量要求的实现途径.把达成质量标准的各道工序要求都制成了初步的规章制度。is09000认证既是组织的隐性资产,更是组织的声誉象征。 (一)实施is09000认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规模和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大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口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当规模迅速扩大时,质量往往成为次优目标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出现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规模发展的现象。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评估、评价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但质量监控、保障和管理的核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缺应有的动力机制、评估权力体制失衡、评估标准和方法科学性不强等.都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iso认证技术可以促进高等教育主体更新质量规定、树立质量意识、营造质量文化,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和绩效的提高。 (二)实施is09000认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iso90o0认证技术对高校的管理将会带来三大突破。一是思想观念的突破,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面向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二是管理模式的突破。国际通用的is09000所需树立的管理模式特点强调将管理视为过程控制。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监控整个管理过程,杜绝中间任何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从而确保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三是评估标准的突破。iso9000认证详细、全面、定量的指标标准体系.为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成为衡量改革成败和创新成效的一个基本尺度。iso9000认证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理念支撑、方法基础和评价标准,是顺利完成改革的必要条件。 (三)实施is09000认证。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 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国门的提速器。目前,我国已经有1o余所学校通过了iso9000认证。在高等教育领域,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走在前面]。我国高等教育走进国际市场,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应该立足本土文化,着力在认证机构的独立性、认证标准的多元性、认证关系的协调性等方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规范体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在追求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教育服务信誉的同时。必须考虑教育服务购买者和消费者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需要考虑培养对象、办学定位、师资水平、政府导向、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程度不同,基本国情不同,教育宗旨和制度不同,在教育质量认证目标上也是有差别的。 美国学者威廉·赛尔顿在《质量认证:高等教育标准之争》中概括了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5项功能;即刺激大学及专业进行自我鉴定,加强规划;通过专家评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其质量标准;建立自主和自愿基础上的自我监督机制:帮助学校和专业提高资源意识和顾客意识;通过确保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合格的毕业生以保护公众利益。欧洲大学联盟将其认证目标概括为:建立共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即大学自治、教育作为社会财富、研究是学习的基础。等等;通过共同接受一定的准则来实现欧洲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相互兼容.以巩固高等教育在知识社会中的作用,使高等教育不断革新和推广;通过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融合以及研究网络的不断凝聚,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对欧洲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不仅有追求质量改善、促进欧洲高教一体化的目的,还隐含着传播欧洲高等教育文化的重任。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程以及全面参与的管理,达到追求卓越、持续改进和顾客满意的目的,具体可以作如下分解:一是将质量的持续性改善作为目标,拟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标准,与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相衔接;二是培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优化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软环境;三是推进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的学分互换以及与国外高等学校的学分转换:四是宣传先进办学经验,促进国际高等教育交流。 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运作程序 计划决策。计划决策主要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教育服务的质量问题。可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访问得到的信息。应用统计计算的方法和技术来了解质量问题:也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与设立的参照物的对比,寻找自己的质量差距和不足等。另外。也可以用较为通用的swot分析法,即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2)分析产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3)找出影响教育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革措施和计划。计划要具体、切实可行并能预测其效果。计划和措施的拟定要明确5个w(why,where,what,who,when)和1个h(how)。 组织实施。基于is09000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预先制定工作流程、执行程序、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教职工严格按照规程和规章执行,确保计划的正确实施,实施中如发现新的问题或新情况.应该及时修改计划。 督促检查。根据所制定的质量改进计划,检查质量标准执行的进度和实际执行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一般来说,可以先制定教育质量检查和审核计划,再确定检查程序。在进行督促检查时,要注意切实防止检查督导工作流于形式,避免检查督导过程中的虚化趋向,要做好各方面的调查,记录有价值的信息。 评估处理。评估处理主要是检查和评估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总结经验,巩固成绩。二是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根据检查结果.对未解决的问题找出原因,转入下一个运作程序之中.作为下一个循环计划制定的资料和依据。 质量管理是沿着“计划决策一组织实施一督促检查一评价处理”这一轨迹而进行的.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周期。质量改进是持续的,不问断的,任何质量的改进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总有或多或少的遗留问题。因此,一个管理周期结束。另一个周期继之开始。但后一个管理周期不是前一个周期的简单更替,而是对以前周期的发展,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管理周期继承了以前诸管理周期的积极成果,又力图解决前一个周期遗留的问题,并且在新的周期中有所创新,管理效果也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标准体系 is09000认证技术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领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按照“质量标准一质量指标一质量评估一质量保证”的程序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新思路。实施iso9000认证,充分发挥其质量管理的功效,必须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的质量标准体系。 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首先要求形成多样化的质量标准,要求教育质量保障途径的选择、手段的采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要综合考虑高等教育规律、学术规范、社会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多样化要求等因素.要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在质量标准的全面性和特殊性、标准的弹性和刚性等方面进行选择和权衡。质量标准必须有一定的覆盖面,基本的指标必须齐全,但如果一味追求全面而忽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要求,就无法形成特色.无法形成比较优势。最终必将淹没在国际强势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标准体系之中。质量标准如果只重视弹性.就可能使质量认证标准随意性加大:而标准刚性太强.又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构建合理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从三方面人手:一是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稳定的同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质量标准、质量评估体系与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关系。教育质量分类或者说分层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从高等教育的特点来看.美国的“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是可以从中借鉴分类思路的一种方法。另外,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办学层次、教学科研平台、行政隶属关系等角度都可以对质量分类进行探讨。二是按学科确立质量标准,并据此进行学科的质量保障活动。这种最具有可操作性、最容易见到效果的标准将范围局限在一个学科范围内,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针对性,但单纯将一个学校作为整体来排名是不够恰当的。三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来明确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论文工作、实习安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比重等,对各种类型人才从质量标准化方面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保证不同背景、不同需要的人员通过学习,其知识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都能得到实际提高。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后扩招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在历经10多年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计划生育与人口转型的双重作用使中国高考生源持续下降,而出国留学热、国外高校抢滩、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因素进一步加到了高校生源危机,导致教育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后扩招时代的悄然来临,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它可能导致大批高校招生不足甚至破产,大量银行呆、坏账出现,大量教职工失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另一方面,如果处理得当,充分利用生源危机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回归学术本位.引入竞争机制.我们就能够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使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扩招 中国高等教育 生源危机 财务危机 机遇 一、中国高校的后扩招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在经历了近12年的大学扩招以后,各种迹象表明,中国高校的后扩招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虽然,绝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财务或规模经济方面的考虑依然存在着强烈的扩招冲动,但外部环境的改变已经使中国高等教育不得不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近几年各地方高校愈演愈烈的生源争夺战与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困难是其初步表现。客观外部环境的改变使中国高校扩招不得不走近尾声而进入后扩招时代,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清醒认识后扩招时代的必然性,我们才能摆脱扩招思维定势,在尽力化解后扩招带来的各种挑战,充分抓住后扩招产生的大量机遇的基础上,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后扩招时代的来临是计划生育与中国人口转型的必然结果。中国激进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导致的人口转型使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各级学校的生源持续萎缩,最终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的生源供给。据资料显示,全国小学入学人数在1995年达到2532万人的峰值后就开始出现下降,1998年后开始出现持续大幅度下降,2005年,小学入学人数下降至1672万,随后基本稳定在1700万,此时适龄人口总数还不及1994~1996年波峰状态的70%(见表1)。根据教育年限推断,1998年小学入学人数的大幅下降意味着11年后(7岁~18岁)高考报名人数开始大幅下降。而事实上也是如此,2009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大幅下降,接下来2010、2011年高考生源继续下降。根据逻辑推理,小学入学人数大幅下降从1998年~2006年共8年,可以推断中国高考人数持续下降也应该有8年(2009~2017),高校的生源危机可能还会持续6年。鉴于中国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98.5%,义务教育阶段直升,高中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9.2%,考虑到中学后教育分流会进一步加剧,高考报考率提高空间不大,我们基本可以预测,2017年中国高考学生与最高峰2008年之比也应接近70%左右,2008年中国高考人数为1050万,那么2017年中国高考学生可能在730万左右。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不计民办)招生总数已经达到657万,比2009年增长4.4%左右,按照这种速度增长,即使按照100%的录取率(这基本不可能),高校学位从总体上供过于求很快就会到来。 其次,国外高校的教育分流也造成国内高校生源的进一步萎缩,使后扩招时代提前到来。虽然,通过高等教育,国内在校大学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分别为2979万和24.63万),然而,教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等教育只会使生源质量、教师整体素质大幅下滑,教育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并带来严重的高校债务压力,其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下滑。而高校官本位的长期存在,高校长期的垄断与卖方市场地位也使国内高校缺乏改革动力,进一步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质量差距。在近些年权威的世界高校排名中,大陆没有一所高校进入前100强,即使是北大、清华也有被港台高校二流化的趋势。国内高等教育的低质量导致大量学子以脚投票,到发达国家寻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这种潮流愈演愈烈,愈来愈低龄化,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发达国家高校生源、财务危机的加剧,其对中国生源的争夺将更为主动,并可能像纽约大学一样主动在大陆开设分校,抢夺内地生源,使生源争夺白热化。 再次,高弃考率与高辍学率也是后扩招时代来临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校脱离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吸收能力,加之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生起薪的不断降低与昂贵的大学收费使 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不断降低,导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放弃高考,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进入投资收益率相对比较高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剧高校生源危机。高等教育的低质量和低投资收益率还导致越来越多的准大学生主动放弃高校学习机会,以前这种情况只在一些独立学院、二本院校出现,但现在即使是武汉大学这样内地排名前10的高校也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弃读学生。即使是在校生,也由于以上原因,每年放弃学业、中途辍学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高校生源危机日益严重,导致学生与高校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正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内地人口结构转型以及高校大扩招后遗症的综合作用使中国高校的后扩招时代提前到来,它将对既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产生巨大的冲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二、后扩招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挑战 高等教育领域与所有其他行业一样,保持垄断和卖方市场地位对于供给方是有利的,垄断的破除和卖方市场地位的逆转会对供给方造成很大损失。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开放,国外高校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外、港澳地区高校在内地登陆建立分校,内地高校的高等教育垄断地位正逐渐被打破,而过度扩张和生源持续减少导致的生源危机进一步逆转了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使买方市场出现,导致内地高校处于严重不利的博弈地位。不仅如此,大扩招时代留下的严重后遗症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教育竞争的加剧而恶化,可能会对一些高校造成致命打击。 1.生源危机。后扩招时代最明显、最大的冲击就是大学继续扩招与生源持续减少产生的生源危机。当然,不同档次高校面临的生源危机程度存在着差别,从当前来看,首先受冲击的是一些三本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廊坊大学城的衰落、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倒闭、上海经贸学院的破产只是冰山一角,高考生源拐点才刚刚开始。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虽然没有倒闭,但已经处于生源严重不足的境地,随着生源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这些高校极有可能倒闭;一些二本院校由于升格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品牌效应比较差,招生也日益困难。2010年山东省本科二批第二志愿投档结束后,有45所院校的文科专业、47所院校的理科专业出现了“零投档”,估计今后这种情况将更为普遍。即使像武汉大学这样的重点高校,有些专业也遭遇弃读,某些专业的弃读率还比较高。可以预见,随着高考生源的继续下降,生源危机将进一步恶化,将会有更多的高校面临倒闭、停招的命运,大量教师将下岗、转岗,大量教育资源将被闲置、浪费,一些依赖于高校师生消费的社区将衰落,大量银行贷款可能难以收回变成呆账、死账,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酿成激烈的社会冲突。 2.财务危机。在高等教育中,由于政府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各高校的财务压力非常大,而各地豪华大学城,各大学豪华新校区的建设进一步加重了高校的资金压力。为了缓解财务危机,各高校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学生学费,扩大招生数量增加学校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向银行大量贷款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由于缺乏硬预算约束,很多高校过度融资,深陷债务泥潭,即使像吉林大学、南昌大学这样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也难以幸免。然而,高校债务风险的不断增大已经引起银行警惕,很多高校被列入贷款黑名单,通过银行继续融资的路基本断绝。学费的增长也受到学生承受力的限制、政府的管制,现在基本保持稳定,唯一可行的是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提高学费总收入。从统计资料上看,地方普通高校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学校财务对学费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学费占教育总经费的平均比例由1997年的18.6%一路上升到2005年的40.6%。如果扩招停止甚至出现招生数量的大幅下降.对学费收入的严重依赖必然导致一些地方高校爆发严重的财务危机,日常运转困难,更不要说还银行的利息、本金。因此,对于很大部分的地方高校来说,生源危机引发的财务危机可能是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将导致人才流失,工资拖欠,基础设施老化,教学质量下降,生源进一步的萎缩,最终使这些高校陷入恶性循环直至倒闭。 3.教育质量危机。由于高校的扩招冲动与高考生源数量下降的相互作用,高考录取率可能会持续上升。鉴于当前中国高考录取比例已经接近70%,生源总量还将持续下降多年,理论上未来中国的高考录取率可能达到100%,但考虑到大学文凭的急剧贬值,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弃考率和弃学率的进一步上升,高考录取率应该达不到100%。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分数线会进一步大副下降,在理论上甚至可以降到o分,大量不符合要求的生源进入高校必然从总体上进一步降低高等教育质量,而生源减少导致很多高校财务危机的持续恶化,教师福利待遇的降低,又导致大量优秀 教师的离职,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财务危机也使教学设施难以得到维护,图书更新困难,教学、实验器材短缺,也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使生源危机进一步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 4.办学成本提高。由于高等教育领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供给超过需求,为招到足够数量的学生,很多高校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吸引、招揽新生,并提供更好的服务来留住学生,这些都增加了办学成本。而生源的减少也导致大量同定资产闲置,教育设施的浪费。一些专业的学生过少使教学的规模经济效应消失,教育设备利用不充分。教师过剩也导致教师转岗、安置费大增,教师人力资源浪费严重,也提高了办学成本,降低了办学效率。 三、后扩招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然而,后扩招时代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只要制定有效措施化解这些挑战,并充分利用生源减少带来的机遇打破高等教育领域的垄断,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的竞争和改革,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减少由高等教育造成的高等教育过度超前发展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我们就能使中国高等教育回归正轨,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宏观层次看,政府应该利用高校生源危机进一步推进高校体制改革,打破高等教育领域的垄断,通过高等教育内部的竞争实现高校之间、高校教师之间的优胜劣汰,使长期以来阻力重重的高校课程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人事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专业结构调整、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落到实处。只有激发高校之间的竞争,我们才能够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当然,高校真正的市场化变革必然会导致一些专业的消失,一些教育质量低下、办学成本过高的高校倒闭,一些不适应社会需要、专业技能较差、不称职的高校教职工的解聘。但这是必要的阵痛,我们不应该以社会和谐为由压制变革,阻止资源的优胜劣汰、优化配置,错失高等教育变革的良机,因为只有变革才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率,实现高等教育的凤凰涅??。当然,对于那些因为系部被撤、学校倒闭、竞争失利而被解聘的教师,我们应提供必要帮助,一些教师可以通过再培训重新进入教师队伍,一些可以转到乡村中小学充实乡村教师队伍,更多的可能需要培训转岗。 政府也有必要重新定位的职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半公共品性质和社会功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虽然,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各种性质的高校之间的竞争是保证教育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保证,但是鉴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教育半公共品性质以及教育在维护机会均等、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方面的重大作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合理干预就显得极有必要。由于高等教育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该提供合理的奖学金、贫困生补助、教育贷款来保证贫困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由于教育可以促进内生性增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根据高校创新能力的不同而对高校进行分类并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对于研究型大学,政府应该全额拨款,以保证这些高校集中精力做好研究,培养精英人才。对于教育研究型大学,政府提供一半教育经费,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对这些大学实行一定补贴。对于纯教学型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政府只提供30%的教育经费,其他的靠学费、社会服务、捐款来自己补充,允许不同学校存在学费差异,鼓励他们之间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对大学的分类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并每隔五年重新评定,各种类型大学的地位可以变动,以激发高校的竞争意识。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市场化的能力不同,对于一些关系到国家长期发展的长线专业,政府有必要通过资金补贴进行扶持,以保证这些专业充足的人才供应。由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差异,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导致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悬殊、高等教育结构严重不合理,这也要求政府高教投资向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倾斜,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层次结构更为合理。 从微观层面看,各高校作为竞争主体,要想在严峻的生源竞争中幸存下来,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美国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有三种比较成功的战略,它们分别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虽然,高校与企业之间在性质、生产过程、培养目标、最终产品方面差异很大,但两者也有很多共同点,如讲究投资收益率、产品质量、品牌等,因此,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对于高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不同高校来说,由于所处学术地位不同,竞争对象不同,因此,选择的战略就会有很大差别。对于大部分“985”高校来说,由于属于 国家重点投资高校,政府拨款、科研经费比较充裕,大部分处于区域经济中心,教育质量比较高,基本不受生源危机影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国际竞争力下降。这些高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而全,导致资源分散,优势学科不明显,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规模扩张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进一步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并在新兴学科领域获得优势地位。鉴于大部分“985”高校经过合并,优势学科比较分散,学科之间专业壁垒森严,学科渗透困难,聚合效应难以形成,因此,对于它们来说需要必要的收缩,把一些非优势学科、离优势学科比较远的学科放弃或分离,集中资源,依托原有优势学科建立学科集群,形成聚合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在这一点上,美国重点高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就是榜样。对于一般“211”高校来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而全导致资源分散,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优势学科难以形成或支持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他们不可能象“985”高校一样拥有充足的资源建立优势学科群,但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在某些学科获得一定的国内知名度。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瘦身是当前急务,需要集中有限资源在国内形成一个或几个优势学科。对于其他高校,由于资源有限,基础较差,选择专一化战略比较合适,通过某一个学科,或在某一个专业的突破,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这些高校由于政府拨款少,是扩招的主力,也是瘦身的主要对象,对于一些缺乏吸引力的院系,应该大胆撤并,集中精力于强势学科、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在这个方面,南京审计学院、徐州医学院做得不错。还有一些高校可以凸显地方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优势,如西藏的藏医学院、丽江的旅游学院等等。对于其他既没有优势学科,也没有品牌效应的绝大部分高校来说,成本领先优势也可能是一个好的战略选择,在绝大部分高校陷入财务危机的情况下,那些管理严格、教学成本比较低的高校就有可能坚持下来,并吸引人才,使自身获得发展。 因此,后扩招时代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将通过无情的生源竞争与财务压力使高校自身不断改革,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激烈竞争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把发展过度的高等教育重新拉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最终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效率与质量,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家畜繁殖改良方面的应用 [摘要]以生物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特别对现代畜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品种、遗传育种与繁育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生物技术 现代畜牧业 影响 应用情况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现代畜牧业的各个领域,为解决现代畜牧业生产领域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优秀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良种的快速繁育,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以及生物药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促进了优质高效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一、生物技术在畜禽品种方面的应用 以生物技术保存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利用胚胎和生殖细胞的冷冻技术,这是静态保种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些国家以冷冻配子(精子、卵子)和胚胎进行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研究。这种方法保存的优点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降到了最低水平,抽样误差小,容易控制疫病,保存时间长,保种经费少,解冻后种群恢复快。育种中冷冻配子和活体保种相结合,可以减轻自然选择、近交和遗传漂变对基因、基因型频率带来的影响。二是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建立畜群、禽群的基因文库。基因文库的建立就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决定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主基因或全部基因整合到某些特殊的基因载体上,然后用这些载体感染宿主细胞,通过宿主细胞的大量增殖构建各基因DN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制备的克隆总体就是该畜禽品种的基因文库,保存该基因文库就等于保存了该畜禽品种,通过生物技术保存了畜禽优良品种的性状,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建有家畜冷冻精子库和胚胎库,低温冷冻保存家畜精液的研究和应用在50多年中有很快进展。 利用生物技术可简化良种引进方法,胚胎移植与胚胎冷冻技术相结合,良种的引进可简化为冷冻胚胎的引进,不仅运输方便、检疫程序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后代对引种地生态环境适应性和抗病力增强。目前,牛羊胚胎移植与冷冻技术已成为国际、地区间良种遗传资源交流廉价而简便的方式。 二、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1.利用基因导入技术育种 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ique)是基因工程与胚胎工程结合的一门新兴生物技术。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通过一定方法把人工重组的外源DNA导入性细胞或胚胎细胞受体动物的基因组中,或把受体基因组中的一段DNA切除,从而使受体动物的遗传信息发生人为改变,生产出带有外源DN段的动物,并且这种改变能遗传给后代。它打破种的界限使育种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所有遗传变异,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预见地改变动物遗传物质的组成,生产出优良品种的动物。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plantation)技术又称体细胞克隆,它是利用分化程度较高的体细胞移入去核卵子中,构建新合子的生物技术。在畜牧生产中,运用核移植技术可以从一枚优良胚胎出发,将其培养到多细胞时,通过酶使其分成许多单细胞卵裂球,再把每一个卵裂球的细胞核作为核供体,再将它们移植到去核的受体卵细胞中,使其发育成一个胚胎,由于所有胚胎的细胞核来自同一枚优良胚胎,他们都具有优良的潜质。通过核移植,可生产许多同质胚胎,实现优良家畜的无限扩增,最大限度地利用优秀母畜的遗传潜力。 2.提高动物产品的生产性能和质量 近年来,各国对家畜生产性能的改良目的是提高家畜肉、奶、毛及其它产品综合遗传力。在畜牧业中,利用转基因手段可以达到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在namlner等获得转基因猪以后,转基因技术已取得了很大成果。把生长激素或促生长因子基因导入家畜基因组中,加速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1985年,科学家第1次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获得成功,转基因猪与同窝非转基因猪比较,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胴体脂肪率也明显降低。表达牛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猪生长速度比对照组快10-15%,饲料报酬提高16-18%,胴体中脂肪下降80%。 3.培育抗病品种 家畜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是畜牧生产的大敌,由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畜牧业产值的12%-15%。抗病性能是当前畜禽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抗病育种的目标是培育出整体免疫力高的品种。目前,已发现的与免疫相关的综合抗病力候选基因为数不多,主要有MHC和NRAMPl,其中NRAMPl蛋白可抵抗分枝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胞内寄生病原菌的侵染而发挥重要免疫功能,对畜禽机体抗病力影响较大,目前已克隆了多种生物的NRAMPl基因。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能培育出抗猪瘟病毒的新品种,将对养猪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谢庆阁等设计合成了阻断猪瘟病毒复制的核酸基因,研究了其抗病毒感染的功能,认为该途径是可行的。此外,对一些种属特异性的疾病,如果可以从抗该病的动物体中克隆出有关的基因,并将其转移给易感动物品种,就有希望培育出抗该病的品系。而在对畜禽类病原体基因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病原体致病基因的反义基因导入畜禽细胞,使侵入畜禽机体的病原体所产生的mRNA不能表达,从而起到抗病作用。 三、生物技术在动物繁殖方面的应用 1.人工授精技术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授精技术蓬勃发展,已成为家畜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在奶牛业的发展最快,目前多数国家已普及了对奶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把人工授精技术作为家畜育种和扩繁的有力手段。法国经过后裔测定,优良种公牛遗传力的改进每年进展达20%。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相配合,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减少了饲养头数,人工授精大大提高了优秀种公畜的利用价值。绵羊人工授精仅次于牛、猪的人工授精,近20年来在很多国家也受到了重视。 2.体外受精技术 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lVF)是继人工授精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3次革命。它包括卵子的成熟培养、精子获能、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培养和胚胎移植等5个连续过程。由于它与胚胎移植技术(ET)密不可分,又简称为IVF-ET。自张明党(1959)把体外受精的兔受精卵移植给受体母兔获得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哺乳动物”以来,体外受精技术发展很快,现已日趋成熟而成为一项重要而常规的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它为胚胎生产提供了廉价而高效的手段,对充分利用优良品种资源,缩短家畜繁殖周期,加快品种改良速度等有重要价值,这项技术国外已从实验室转向商品化生产。我国在牛IVF技术的研究方面并不落后,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植物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生物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保护方面。生物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植物病毒和病源的判别和诊断,促进了植物病毒治理过程;选育抗病虫种苗,免除了病虫的危害;研制基因工程农药,有效的避免了化学农药产生的不良后果;培育抗病虫和抗除草剂植物,生物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植物的保护。 【关键词】生物技术 植物保护 基因工程 伴随着国内外对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生物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植物保护方面。生物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或者生物有机体来制造或改进产品、改良品种,或者通过培育微生物等过程以达到为人类服务目的的一种技术。生物技术主要涵盖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以及酶工程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在针对植物病毒和病源的判别和诊断、植物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上具有安全、高效、选择性强、无污染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植物保护过程中。 一、对植物病毒和病源的判别和诊断 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保护中,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进行植物病毒和病源的诊断。单克隆抗体技术就是一种用于对植物病毒和病源进行诊断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相互结合,就能够对病源进行快速而精确的诊断分析,促进了植物病毒的治理。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积极运用为诊断和判别植物病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现已经制备了很多种植物病毒单克隆杂交瘤的细胞株,例如各种像烟草花叶病毒、葡萄扇叶病毒、黄脉病毒等。我国在植物细菌病害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水稻白叶枯病、青枯病、葡萄扇叶病毒、马铃薯青枯病单克隆抗体的等很多种植物病源的单扛杂交瘤柱系,极大地促进了生物技术在植物病源诊断上的应用。 二、培育无病种苗 近些年来,我国在抗病虫育种的基础上,积极地运用生物技术,创造并选择利用植物群体内新的遗传变异,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生物技术应用于选育抗病虫植物和培育无病种苗,是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为了保证各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对有害生物病、虫、杂草的抗性和耐力,使用组织培养的方式,通过无性系突变体来筛选新的抗病虫材料或新抗源,获得无病毒苗,进而获得抗病虫的植物,用体外栽培植物的离体部分来消除病毒的侵染危害,生成没有病毒的完整植株后,再将植株的种子进行繁殖,通过这种无性繁殖就能获得没有病的的种苗,免除了各种病虫的危害[1]。 通过花粉粒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获得植株的单倍体,利用单倍体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新的、高纯合材料,从而诱导、筛选出具有抗性的植株。另外利用茎尖脱毒技术也可以繁育出像薯类、果树、花卉以及某些蔬菜等无病毒种苗,极大的保证并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出抗虫转基因水稻,同时我国也在积极研究,已经开发出抗叶枯病和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转基因植株,这种生物技术应用于实践,能够有效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三、研制基因工程农药 生物技术在微生物农药开发中的应用,能够代替化学农药而起到防治害虫的效果。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进行的病虫害防治,长期以来大量使用有机农药,虽然起到了杀菌防虫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因单纯依靠化学有机农药,并且使用浓度严重超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例如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害了害虫的天敌,从而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链;长期使用农药,使得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形成了恶性的循环;农药残余严重,破坏了土壤环境,同时也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鉴于有机化学农药带来的各种问题,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也呼之欲出。随着各种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杀菌剂的相继研发成功,诸如假单胞杆菌型、莓力菌杀虫剂以及枯草杆菌杀虫剂等的使用,极大的避免了有机化学农药产生的危害作用。利用昆虫重组病毒防治害虫,可以利用寄生在昆虫体内的昆虫杆状病毒,如果将此病毒的基因中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如节肢动物或细菌来源的昆虫毒素、昆虫激素或酶,就能够扰乱害虫内部的代谢平衡,从而达到了灭虫的目的。另外许多微生物农药也在积极的研发过程中,利用产素细菌能够防治各种因植物细菌而产生的病害问题,这种方法主要是先从土壤根围的细菌中筛选出对水稻或者蔬菜等重要病原细菌,然后选择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株,这种拮抗菌株由于能够产生较强的拮抗蛋白而起到了抑制或预防作物细菌病害的作用。在这种引进拮抗菌株进行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的进程中,从植物体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筛选增产菌,而增产菌的代谢物对改善植物生理代谢又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微生物农药具有高效、无毒、无公害和无污染等特点,对于病虫害防治和环境保护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培育抗病虫和抗除草剂植物 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能够把一个植物细胞通过生物技术方法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进行抗病虫植物的培养,可以利用动物毒素基因的导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此类方法是将一些昆虫的毒素基因导入到植物中,害虫一旦咬食植物的同时就吞入这些细菌,从而就会被杀死[2]。培养抗除草剂植物是通过将破坏除草剂的基因导入到植物中。研究者已经从吸水链霉菌分理处一种能够破坏破坏除草剂的基因,将这种基因导入到烟草、马铃薯和番茄的植株后,这些植株就对常用的除草剂产生了抗性,这样就使得这些作物避免了除草剂产生的药害作用。 抗病虫工程植株与抗除草剂工程植株的培养,我国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将很多诸如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获得了再生植株;通过病毒的外壳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烟草和番茄上,并将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转移到棉花和水稻上;弱毒疫苗和卫星核糖核酸的也已逐渐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3]。 总之,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植物保护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利用植物生物技术能够选育和培育出各种抗病虫害的新的植物品种,同时生物技术对植物病毒和病源进行了快捷而有效的诊断,基因工程农药的使用免除了病虫的危害,也有效的避免了过度使用有机农药产生的恶果。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技术,能够有效的起到植物保护作用,从而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医疗器械方面的生物技术 1功能性生物材料 组织损伤的情况不同,使用的胶原材料也有较大的区别,如骨组织损伤进行修复时,一般使用脱钙的骨胶原(DBM);肌肉、皮肤或者外周神经损伤,进行修复时一般使用胶原膜(CM);如果属于中枢神经损伤需要修复,则应使用有序的胶原材料(LOCS)。 另外功能性胶原生物材料对于不同的组织损伤的再生有良好的效果,包括CBD-PDGF,其能够活化胶原膜,使得皮肤组织能够再生修复;CBD-BMP-2的作用在于活化脱钙骨胶原DBM,使得骨损伤得到修复;CBD-BDNF对于有序的胶原材料LOCS有着良好的活化作用等。 2生物技术运用于心血管器械方面 生物技术运用于心血管方面,主要是利用天然的组织修复身体的病变部位,或者使用选择性的合成材料代替病变组织,具体的运用分为以下几点: (1)在生物技术研究的初期,医疗器械的的适用范围较小,一般是人体生命垂危时才会使用。近年来医疗领域在植入性合成聚合物的研究方面逐步深入,且研发了各种心脏的辅助器材; (2)心脏瓣膜的发展,使得生物瓣膜、机械性的修复瓣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每年将瓣膜植入身体的人群数量逐年增加,常见的瓣膜类型包括嵌入盘、嵌入球、倾斜盘等; (3)永久性植入心脏的辅助装置、临时性植入心脏的辅助装置、人造心脏等,也逐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类装置能够使得衰竭的循环系统或者心脏保持基本的正常功能,且能够有效减少心脏负担,优化心脏的供氧情况; (4)血氧发生器也属于该类器械,其主要分为膜型、鼓泡型、空心纤维型等不同类型。 在氧发生器的开发方面,模型氧发生器是最为关键的技术,该氧发生器与人体吸气过程中的生理条件极为接近。如果人体的血液的功能由于疾病而减低,可以利用相应的的PVC、PTFE玻璃纸等生物材料制作成膜式氧合器没维持机体的功能正常。 3生物酶的运用 生物酶在医疗器械的运用主要是清洗器械,在自动清洗剂中添加适量的生物酶,其对于医疗器械上多种污渍生物酶的清洁效果十分明显,包括血渍、蛋白质污渍生物酶等。由于上述物质会限制微生物与灭菌因子的接触,需要该类技术进行彻底的清洁。利用生物酶将医疗器械进行浸泡,时间为三分钟,其即会将把污渍分解成细小的碎粒,脱离物品的表面,医疗器械得到彻底的清洗。该生物酶清洁医疗器械,优点在于清洁效果良好,不会对器械产生腐蚀,且能够使得器械的使用寿命更长。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畜禽疾病方面的运用 通常,为了保证畜禽的健康水平,我国相关的饲养人员都会在喂养这些动物的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生物技术在畜禽养殖方面已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预防畜禽疾病的疫苗和诊断技术等等。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各种科学技术一定能够在人类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有关生物技术的相关内容 1.1生物技术的定义及主要用途 所谓的生物技术是指生物学家们利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手段对生物体进行改造之后使其能够为了人类更好的服务的技术。这种技术,已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取得了快速发展,不仅仅是能够有效的预防以及诊断各种疫病,还可以从遗传学的角度对生物新品种的培育起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此外,生物技术还可以为这些牲畜以及家禽提供更易消化以及更富有营养的食物。由于每个生物不同的特性,在生物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的产生了一定的分科现象,比如说发酵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等等。前者比较便于理解,而后者主要包括一些为现代人们提供具体服务的学科,最主要的是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免疫学等等。 1.2生物技术在诊断和防治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在防治动物疫病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培育的基因工程兽用疫苗与常规疫苗的生产相比生产周期更短,疫苗的种类更多,效果更强大,并且降低了由于残毒和污染而造成的生物污染的机率。常见的有预防禽痘病毒的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等等。在畜禽疾病诊断方面,随着生物技术发展而产生的限制酶分析法、免疫印迹法、核酸探针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法等多种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都是畜禽疾病有效的诊断方法。 1.3在净化畜禽环境中应用 生物技术因为养殖业大多都十分集中,所以畜舍中所散发的十分难闻的气味含有氨气等对人体及畜禽有害的物质,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对这种情况加以预防和制止。现阶段容易出现的肉鸡和一些猪出现呼吸道疾病都是由于畜舍内含有大量的氨气而造成的。科学家们从沙漠植物莫哈欠丝兰中提取的糖化合物,能够让舍内H2S、NH3、粪臭素等减少,增强牲畜血液中含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也有效的减少了鸡出现腹水症的几率。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养殖环境的质量,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养殖污物的零排放。 2生物技术在畜禽疾病方面的具体应用 生物技术在畜禽方面的应用前景更加的广阔,尤其是在疾病探索方面。一般来讲,在畜禽饲养和疾病预防以及诊断效果等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生物技术。一方面,生物技术能够针对畜禽出现的不同症状或者是感染的不同病毒研究出不同的疫苗,进而提高感染疾病动物的存活率。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所研究的疫苗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疫苗相比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原因是这些疫苗对生物体具有很强的保护性。因此,在目前及以后的疫病防治中,生物技术都能够发挥很强的针对性和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生物技术还能够对原有的疫苗进行技术上的弥补工作,使其更具效果。所以,依目前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项技术都会为动植物带来更大的利益。传统的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对动物、人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有很强的副作用和长期滞留的毒害作用。目前利用DNA重组技术,制成的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可有效地降解生物,大大减少了环境的污染,维持了生态的平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它的应用已经遍及许多领域和作业。尤其是农业和畜牧业应用的成就更为突出。生物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保证我国动植物的生长状况达到最优的状态,因为生物技术能够为动植物提供优质的饲料以及疾病预防的准确度,同时生物技术的这种优点,也使得我国的饲养人员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利润,从而也使得我国人们能够食用到更优质的食品。 作者:杜培杰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畜牧站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运用 1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做好食品检测工作。它不仅是食品质量的基础,也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在国内一直延续着使用化学、物理及仪器的检测方法。但是传统方法有很大局限性,不仅是测量结果不精确,也会增大很多工作量。随着科技发展,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人们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注定传统检测方式要被抛弃,转而投向新的检测手段。 1.2生物检测的优势 生物检测是新兴的一种科学、精密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式相比,它在各个方面均显优势,并且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延伸,它的检测范围也涉及到各个领域,主要包括质量监控与监督、品质评价等方面。生物技术检测不但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而且还具有特殊的识别能力。此外,它还融合物理化学的方法,从而发明了一些操作简单,但是结果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因此这种方法受到人们的青睐。 2食品检验中常见的现代生物检测技术 2.1基因探针法 基因探针主要是利用生物基因来完成食品安全的检测,其原理是组成基因的碱基可以进行特定配对。基因探针就是利用基因的变性以及可重复性实现对特定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的目的。基因探针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贡献显著。这种技术的流行简化了检测的操作流程,优化了检测结果,提升了检测的精准度,避免了传统检测方式的种种弊端。当然任何事物都会有优缺点,这种技术也存在其应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其检测速度较慢,相应的检测成本就会比传统方式高,所以说基因探针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应积极的改革创新,追求更高的发展空间,为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2PCR技术 PCR技术主要也是依靠基因原理来实现检测目的。它的主要检测过程是找一条DNA分子作为检测需要的模板,然后找到一段有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基因片段当作引物,最后将其放置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大量增殖。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技术主要用于转基因类别和致病微生物的食品检测。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了很大发展,像对掺假成分、DNA污染等方面的检测。1992年开始使用这种技术,1996年德国在理论上对这项技术能进行基因探测给予了证明,2006年,曾利用这种技术检测葡萄中的曲霉菌。 2.3免疫学检测技术 棉衣学检测主要依靠众所周知的抗体与抗原的反应。目前棉衣检测常见的三类有免疫标记、免疫凝结、以及免疫沉淀等。在当前社会,在检测技术中最为广泛的技术即为免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具有灵敏度较高、分析容量较大、检验成本较低、特异性较强而且方便快捷等特点。酶联免疫法是免疫技术中常见的免疫法。酶联免疫技术将酶标记在特殊的抗体上,这种抗体会寻找特殊的抗原反应,然后在反应完成后加入底物,根据显色反应以及显色的程度来判断检测结果。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而且灵敏度很高。但是它自身也存在缺点,也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3结语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重视,传统的检测方式必然会被新兴技术所取代,生物技术的崛起无疑给各个领域,特别是食品安全领域检测带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在操作方面,还是在结果的精确性方面,它都无疑是现代食品检测最优的检测方式,是食品检测中主要的技术组成力量。但是在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发现这种技术的缺点,积极的去改正创新,使它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生物技术一定会使我国食品检测更加成熟,使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作者:李强 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医疗器械方面的生物技术论文 1功能性生物材料 组织损伤的情况不同,使用的胶原材料也有较大的区别,如骨组织损伤进行修复时,一般使用脱钙的骨胶原(DBM);肌肉、皮肤或者外周神经损伤,进行修复时一般使用胶原膜(CM);如果属于中枢神经损伤需要修复,则应使用有序的胶原材料(LOCS)。另外功能性胶原生物材料对于不同的组织损伤的再生有良好的效果,包括CBD-PDGF,其能够活化胶原膜,使得皮肤组织能够再生修复;CBD-BMP-2的作用在于活化脱钙骨胶原DBM,使得骨损伤得到修复;CBD-BDNF对于有序的胶原材料LOCS有着良好的活化作用等。 2生物技术运用于心血管器械方面 生物技术运用于心血管方面,主要是利用天然的组织修复身体的病变部位,或者使用选择性的合成材料代替病变组织,具体的运用分为以下几点:(1)在生物技术研究的初期,医疗器械的的适用范围较小,一般是人体生命垂危时才会使用。近年来医疗领域在植入性合成聚合物的研究方面逐步深入,且研发了各种心脏的辅助器材;(2)心脏瓣膜的发展,使得生物瓣膜、机械性的修复瓣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每年将瓣膜植入身体的人群数量逐年增加,常见的瓣膜类型包括嵌入盘、嵌入球、倾斜盘等;(3)永久性植入心脏的辅助装置、临时性植入心脏的辅助装置、人造心脏等,也逐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类装置能够使得衰竭的循环系统或者心脏保持基本的正常功能,且能够有效减少心脏负担,优化心脏的供氧情况;(4)血氧发生器也属于该类器械,其主要分为膜型、鼓泡型、空心纤维型等不同类型。在氧发生器的开发方面,模型氧发生器是最为关键的技术,该氧发生器与人体吸气过程中的生理条件极为接近。如果人体的血液的功能由于疾病而减低,可以利用相应的的PVC、PTFE玻璃纸等生物材料制作成膜式氧合器没维持机体的功能正常。 3生物酶的运用 生物酶在医疗器械的运用主要是清洗器械,在自动清洗剂中添加适量的生物酶,其对于医疗器械上多种污渍生物酶的清洁效果十分明显,包括血渍、蛋白质污渍生物酶等。由于上述物质会限制微生物与灭菌因子的接触,需要该类技术进行彻底的清洁。利用生物酶将医疗器械进行浸泡,时间为三分钟,其即会将把污渍分解成细小的碎粒,脱离物品的表面,医疗器械得到彻底的清洗。该生物酶清洁医疗器械,优点在于清洁效果良好,不会对器械产生腐蚀,且能够使得器械的使用寿命更长。 4数字化生物技术的运用 数字化生物技术即为医疗自动化技术,其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心脏起搏器、剖析监护设备、放射设备等嵌入式的技术;分光光度计、肌动的电流扫描器等,其均需要性能良好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提升器精度;医疗机器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自动化的测试、感应器等技术,由于医疗设备的消耗量较大,该类器械的发现潜力极大。 5结语 生物技术属于现代十分先进的技术,其发展速度快,影响深远,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阔,包括环境保护事业、农业生产方面、医学技术方面、医药制造方面等,其也能够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生产与开发方面,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使之功能更加全面,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其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在实践的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及自身的需求,科学的引进生物技术,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更好的服务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郑雯雯 单位:山东恒信检测技术开发中心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运用研究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为舒适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逐渐有了健康饮食的观念,对生活中的食品质量了有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近些年食品加工市场竞争激烈乱象丛生,导致社会中不断出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证人们饮食安全促进食品加工方面的平稳发展,我国在进行自主食品监测技术设备研发的同时,还引进了许多国外的高新技术与设备,共同应用于食品监测中。目前在食品监测过程中生物技术的使用率最高并且效果显著,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的对食品检测的作用,提升食品检测的精准度。本文从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运用方面着手研究,为生物技术与食品检测今后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生物技术;运用;研究 食品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但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方面发展越来越快,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环境污染。在这样的环境污染情况下,人们越发的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为了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我国逐步将食品检测划为重点,但在实际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检测技术、政府监管、以及法律法规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检测技术问题,所以生物技术一经发展便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一、基因探针法 基因探针法也可以称为分子杂交技术,因为基因具有一定的变性和重复性,所以基因探针法利用基因的这一特性对食品中存在的基因进行序列比对,从而确定食品的安全。目前正在使用的基因探针法主要分两种,异相杂交与同相杂交,相同的是两种方法都以基因探针为基础。基因探针法大多使用于食品中的微生物检验,可以对食品中存在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糖菌等常见的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细菌充分检验。从基因探针法的操作过程以及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其与传统的检测方式相比,具有更强的操作便捷性以及结果精准性,但同时基因探针法也存在诸如运行成本高、速度慢等问题。所以还需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基因探针法进行研究。 二、PCR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是以需要扩增的DNA分子作为模板,用分别和模板互补的一对寡核苷酸的片段作引物,遵从半保留复制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完成扩增,因此,又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由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步骤构成。仅需要用很少的物质便可大量扩增所需的基因片段,并可以定量、定性地分析检测样品,这是PCR技术的一大优点。与此同时,由于检测仪器昂贵,操作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对其技术人员有较高且严格的要求。由于现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已经随处可见,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们在人们的餐桌上出现的同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了百姓饭前茶后所谈论的热点话题。由于在传统的食物中,并不存在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新遗传物质,使消费者存在隐忧。为了让人们的健康有一个可靠的保障,使消费者消除顾虑,让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更加有利,研发一个快速、简便、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迫在眉睫。 三、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反应,一般可将其分为三类:免疫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和免疫凝集试验。目前,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检测方法中用途最为广泛,其具有方便快捷、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分析容量大等特点,特别表现在食品检测方面,在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中通常会用到。当前,免疫技术中的酶联免疫法已在食品检测中得到普及。近几年,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免疫学开发出新的检测技术,其中包括放射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免疫传感器、免疫磁性分离和酶免疫测定,比如PCR-ELISA技术,就是将酶联免疫技术与PCR技术结合,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效果良好。酶联免疫技术是将酶标记在特异的抗体上,即为酶标抗体。它具有酶的底物催化和抗体抗原反应的特性,它和与它对应的抗原相结合,添加底物,便可依据底物显色程度做出定量或定性地判断。由于酶的催化效率高,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反映效果放大,使测定结果稳定且灵敏度高。但其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多数用于检测鲜活组织和基因工程生物体改造的初步z测。 四、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是按照预先的设置将大量生物分子排列并固定在载体表面,因为生物分子具有特异性亲和反应,可利用其对生物分子的量和存在进行分析,比如抗体抗原反应和核酸杂交反应等。高通量是基因芯片最为突出的优点。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生物芯片技术可克服具有系统误差的缺点,许多基因探针杂交和标记等只需一个过程即可完成,并且生物芯片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且其数据可靠客观。但是由于基因芯片技术无法判断在细胞类型较多的组织中检测基因的精确定位。与基因芯片相比,处于研发中的蛋白质芯片可能将此种情况改善。 1.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的探针使用大量的寡核苷酸以及DNA,在工作过程中将大量的已知基因数据集中输入于基因芯片当中,在芯片运行时会将食品样品中所存在的核苷酸与芯片中同位置探针内的核苷酸进行杂交,杂交后再根据碱基互补的基本原则,确定食品样本中的核苷酸序列,最后将样本转换为对应的检测图像,在计算机中对结果图像进行信息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基因芯片的技术优点在于相对传统食品检测更为高效与灵敏,有效提高了食品检测的工作效率。 2.蛋白芯片 蛋白芯片的组成部分是大量的蛋白质,是根据使用不同蛋白质相结合产生的效果辨别食品安全的技术。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将食品样本的固相载体采取化学处理,然后将具有已知数据的蛋白探针固定与样本载玻片上,随后观察其中蛋白质产生的相互作用,对作用结果分析得出检测结果。蛋白芯片技术多用于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当中,其具有大量食品检测,快速检测等特点。 五、结束语 由于生物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等特点,广大科学研究人员对其越来越认可,在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成为了重要的力量。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创新研究的背景下,在今后的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一定会更加成熟的应用其中,使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更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息息相关。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食品检测技术及食品安全的应用及研究,并增强了相应法规法律的制定。与此同时,还需大量投入资金在食品检测的技术研究中,并对食品科学技术的专业队伍加强建设。综上所述,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已经愈来愈显其优越性,但其检测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其应用中需要搭配和选择使用,同时也期待生物技术的改进、优化以及创新,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与前景 摘 要:生物制药中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最为活跃、邻域进展的也是最快,在我国的制药产业中是最具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目前生物制药的研究成果数量日益增长,在新药研发中生物技术制药形式相对比较重要,使生物技术制药成为了研发主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生物疫苗以及基因工程药物等领域的研发,是生物制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文章主要阐述了生物技术的新药研发成果,根据统计相关资料,从中选取与生物制药有关、权威的内容进行综述,通过围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相关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进行以下介绍,和相关的发展现状、前景、优势。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应用 生物技术也可以称作是生物工程。以现在化的生命科学为主要基础,综合各种科学技术,科学原理以及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设计对生物体和生物原料的加工为人类生产出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技术产品。生物技术是人们对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本身的物质加工而成,为人们生产数优质的生物技术产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其中包括现代化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生物技术来源于相关的学科和生物学发展相融合的产物,其中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主要的基因工程,这之中还包括有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各个领域。生物技术是综合许多种现代科学理论与生命科学研究出来的一种高新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制药行业的研究创造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发酵工程制药 现代的发酵制药工程。又可以被称作微生物工程,是指采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出有用的产品,工业生产的过程直接运用微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生产的生物技术就是发酵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中含有,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的研究对微生物改良和筛选,工艺研究,等处理产品后续的问题。如今DNA重组技术对微生物菌类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中,基因技术和细胞技术融合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工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工程阶段,其中生产的产品有酒精类饮料,还有胰岛素、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多种保健药物。发酵工程制药利用微生物生长以及代谢制作中药,此类制作中药方式比一般方式都优越,可以全面的改善药性,降低副作用,橹幸钚猿煞痔峁┬碌姆⒄狗较颍产生新的药物作用,针对各种适应症的治疗,充分保护中药成分,避免中药活性成分遭到破坏,从而做到节约药物资源。 2 基因工程制药 基因工程制药是指分子水平上基因的操作,根据人类的需求所设计的,按照设计方案创建含有新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且能使生物新品系稳定的遗传给下一代。基因工程与工程设计运用了相似的方法,具有明显的理学与工程学的特点。工程制药通过DNA技术将疾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基因药物转移到宿主细胞进行表达和繁殖,最终可以获得相应的治疗药物。抗生素通常是人体的活性因子,主要研究基因的鉴定、克隆导体的构建,导入产物分离纯化等问题。基因工程被人们掌握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已经多次的取得了实际性的成果和应用价值,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的核心技术,将在制药方面充分的发挥重要作用。 3 细胞工程制药 相关于细胞工程制药的范围还没有确切的说法,细胞工程是根据分子生物学原理,应用了细胞培育技术以及细胞水平进行遗传操作。细胞工程大体可分为细胞质工程和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的主要关键是运用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培养作为药物生产技术。利用细胞技术对动植物的培养可以生产出人类活性因子,以及单克隆等抗体产品。也可以生产出活性因子疫苗等DNA产品。在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下植物细胞代谢产物含量仍然很高。系统正在研究培养,人参、三七等制药用的植物,并对相关的培养条件做出了。分析表明,人参细胞培养物与药理活性都和普通种植的人参没有明显差异。对于某些植物的细胞培养与生产已经达到了商业化作用。除了对细胞大规模的培养之外,毛状根与不定根的培养也很成功。黄氏毛状根的培养效果与价格与药物黄氏相似,希腊毛地黄细胞应在褐藻酸欲的固定情况下培养,可将有毒的毛地黄物质转化成地高辛,运用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宁等根据野生新疆雪莲的抗炎等作用,相关人员等进行了细胞培养物与天然新疆雪莲抗炎、镇痛的药理实验,实验表明新疆雪莲细胞培养物,可以成为野生雪莲的替代品。资源短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资源短缺完全可以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犀角等相关药用动物器官进行培养,此方式就能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4 酶工程制药 酶工程指的是用酶、细胞,等拥有独特的催化功能,借助生物技术手段为人类制造出需要的产品。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结合形成的新技术就是没酶工程。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国家都运用了固定化的酶和细胞生产药品。没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部分,固定化酶不仅能合成药物分子。还能用于对药物的转化。我国运用微生物的两部转化方法成功的生产出维生素C,酶工程主要研究产药酶,酶细胞固定化相关的操作条件等。酶工程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发酵工业与化学合成工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现如今已有很多个国家充分的应用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进行药物的生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物技术已经越来越重要,目前生物制药的研究成果数量日益增长,其技术制药研究已经不断的深入各个领域,中药研制新药的环节也在不断的介入在新药研发中生物技术制药形式相对比较重要,使生物技术制药成为了研发主流。生物技术同时还具有对珍稀传统药材的保护同时还能生产出大量的高品质药材和药品活性成分,使药品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效的提高。合理的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使我国的制药行业不断地取得更大的发展。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不断,相关人员深入研究食品检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食品安全性。本文通过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如何应用的各种生物技术,以便为食品安全的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检测;应用 1.FTA-PCR的技术 FTAR 卡属于特制的棉纤维卡片, 主要通过螯合剂与强力的变性剂共同浸泡,其纤维基质中包含化学物质,一旦FTAR捕捉细胞,石炭酸、EDTA以及SDS会自动地把细胞裂解,而聚丙烯酰胺会结合核酸,确保样品中的DNA具有稳定性,同时确保核酸不会受到紫外线、核酸以及氧化剂破坏,还有利于其他微生物以及细菌生长。该种方式不仅可以直接提取DNA,而且所提取的DNA能够于室温下保存,给PCR检测创造了条件。在食品检测中,采用FTA-PCR方法,有着明显优势。Robert使用FTA卡来提取流感病毒RNA,联合PCR的技术检测流感病毒。李伟昊使用FTA卡与PCR方式相结合,提取以及检测鲜肉中的沙门氏菌,从鸡肉、猪肉、羊肉与牛肉匀浆液中实际检出限大约70CFU/mL,能够在六小时以内结束肉中的沙门氏菌检测,现阶段主要使用先增菌PCR的检测方法可以节省时间12~24小时,和GB/T 4789.4-2003的方式比起来,用这种方式检测,所用时间与检出率效果都比较好[1]。 2.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术(LAMP) 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术属于恒温核酸的扩增方式,主要是针对基因四种特异的引物以及六个区域的设计,在常规水浴的条件下,即在65℃条件下一个小时,就能够结束核酸扩增反应;和普通PCR比起来,无需紫外观察、模板热变性以及温度循环等过程。完成扩增以后,可以按照管内的沉淀情况对结果进行评估。由于这种技术操作比较便利以及灵敏度比较高,所以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闻伟刚[2]使用RT-LAMP技术构建了具有特异、快速以及灵敏特征的菜豆荚中斑驳病毒检验方式,用这种方式检测的灵敏度比病毒的稀释液高出3~10倍,与常规RT-PCR 检测方式相比,灵敏度提高1000多倍。徐芊采用LAMP技术检测水产品副溶血弧菌,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结束检测,并且检测限高达89CFU/g,与常规PCR的检测方式相比,缩短将近1/2的时间。易海华研发出志贺菌LAMP检测方式,在一个小时以内可以结束检测,每微升检测限高达200拷贝。LAMP 是恒温扩增的反应之一,可以缩短普通PCR的反应升降温耗具体时间,并且能够通过肉眼看到检测结果,通常在0.5~1小时内结束反应过程,所以在食品检测中有着明显优势。然而由于LAMP的方式对实验技术者与实验环境方面有着较高要求,未达到相关要求时容易出现假阳性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地对这种检测技术进行完善。 3.核酸探针技术 核酸探针能够促进单链核酸的配对,然后构成双链,通过标记物对信号进行释放,进而实现检测的目的。在核酸样品的基因序列检测中用核酸探针检测,由于病原体具备特异性核酸序列的片段,通过标记技术与分离手段,可以把特定片段研制为核酸探针,并用在病原体的检测以及疾病诊断中。在病原微生物中应用核酸探针,可以鉴别高相似度基因的寄生虫与毒株。Malic通过核酸探针的原味杂交方式,检测与检定球状、铜绿假单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链球细菌属,经检测得知铜绿假单胞菌侵染比较明显,可以用于多项指标检测。Almeida使用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方式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该方式特异性高达百分之百,即便存在其他混合菌类,检出限仍达到1CFU/10g。Almeida应用同种方式拓展样品检测的范围,检测了粪便、血液与供应水中沙门氏菌,其检出限达到1 CFU/10g(mL),实际检测时间在20小时以内,与常规PCR检测方式相比,其灵敏度大大提高。曲海娜使用核酸探针方式检测动物毛皮中耐β-内酰胺病原菌,其检出限为529pgDNA,与传统的药敏实验相比采用这种检测方式可以降低检测成本,将检测周期缩短,提高食品检测效果。邹金峰研发出鸭圆环病毒核酸探针技术,同时用于检测中,最低检出量约5pgDNA,和常规PCR技术比起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规避假阴性、假阳性发生的可能[3]。 4.基质分子的印迹技术 基质分子的印迹技术主要是应用分子印记的方式,把包含分子大小、形状识别空洞膜印记到载体或是基质上,也就是把分子与载体印记到聚合物单体上。如2-乙烯基以及甲基的丙烯酸等,建立检测靶与分子之间的链接链,使用电聚合、自组装以及分子聚合和模板分子构成相应的配合物,然后添加交联剂。例如,添加多元醇与有机二元酸交联剂,然后在载体上构成膜,再把模板的分子包裹于膜中,然后将膜内的模板分子清除,将模板分子特异性的印记留下。因为所形成印记构造和模板分子之间互补,也就是只有印记和需检测、分离分子形状匹配时,这种分子才可以占据印迹的空洞。而且因为印迹三维结构中的一维属于传导载体,所以可以把该分子识别的过程快速、直接转变为可识别信号。而开始基质分子的印记技术主要用于医学临床检验如肌红蛋白检测中,目前逐渐应用于抗生素的检测中。Wang研制出分子的印迹技术胶质晶体类模版,能够对蜂蜜与牛奶样品中的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残留进行检测,其检出限为0.04~0.24μmol/L。Shi把甲矾霉素作为模板,构建了层析法分子印迹的固相萃取方式,可以对河蟹中的残留氟苯尼考胺、氯霉素、氟苯尼考与甲矾霉素进行检测,其检出限分别为0.03μg/kg、0.02μg/kg,0.10μg/kg、0.09μg/kg,在一天以内能够结束全部检测。分子的印迹技术的检测限和色谱技术比较相似,但是其检测的成本比色谱技术低,用该技术检测产品时,既可以用在食品检测中,还可以用在食品现场的自检中,检测范围主要包含杀虫剂、真菌毒素以及细菌检测等。 5.免疫层析技术 免疫层析技术是当前兴起的诊断与鉴别技术,原理是某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容易被荧光微粒、金粒子标记,容易吸附于固相载体点样的区域,并且同一种抗原的另一种特异性抗体会固定于固相载体另一端,一旦液体样品浸入点样的区域以后,已标记样品以及特异性的抗体容易在毛细血管的作用下沿固相的载体超前移动;如果样品之中存在待检的抗原,待检的抗原就会和已标记特异性的抗体结合,构成相应的复合物,复合物移至特异性的抗体区域时,抗原部分容易破坏此处特异性的抗体。 6.生物的传感器 生物的传感器主要是通过固定化生物活性的物质,例如生物膜、酶、DNA、蛋白质与微生物等,作为理化换能器以及敏感原件。换能器主要包括压电晶体、氧电极、场效应管以及光敏管,同时还可以构成分析检测的装置,而待测的物质经过扩散作用以后,会进入分子中,对元件进行识别,在识别的作用下,和分子识别的元件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生物、化学反应。 总而言之,生物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科学的特点,在检测食品的过程中,应用生物检测技术,能够提升检测的精度以及提高检测的速度,是现阶段食品检测领域的新型技术,因此,食品检测领域需要全面了解生物检测技术,尽可能从食品的检测细节与工作着手,在食品检测中应用各种先进检测技术,以确保食品检测的安全性。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摘要: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都普遍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ELLSA、DNA探针、生物芯片等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食品;检测;生物;技术;应用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食品安全诉求矛盾日益增强,做好食品检测工作是妥善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起步较晚,现目前技术成熟度较低,加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繁杂,倘若仅仅采取传统的化学、物理等检测手段便不能够契合现代食品检测需求。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识别功能强、成本低廉、选择性高等特点。因此,在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且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人们普遍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发挥出来较强的优越性,此外对于致病微生物的检测,生物技术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于兹,下文将重点探究几种在食品检测中常用的生物技术。 1. DNA探针技术的应用 1.1 DNA探针技术概念简介。DNA探针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主要是利用DNA抑或RNA碱基序列的互补性,将已知DNA用同位素法进行标记,然后做成DNA探针,并寻找可以匹配的待测微生物的DNA或RNA从而结合成杂交分子链。然后通过显微镜观测,被标记的DNA探针是否与待测微生物结合成了分子杂交链以此判断是否存在某种微生物。随着DNA探针技术不断改进与发展,现目前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食品检测技术,并且在市场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现目前,DNA探针技术主要用于微生物检测,对某些致病源检测效果极佳。譬如利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成功且高效的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1.2 DNA探针技术的应用。上文我们首先简要探究了DNA有关概念,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究DNA探针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DNA探针技术的核心是构建DNA探针,但是构建探针的方法我们不能按部就班、一层不变的进行,因为微生物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的微生物所适用的探针不仅具有特殊的碱基序列,同时其特异性也需要着重考虑。因此构建DNA探针时,必须结合待测微生物特异性,并将具有特异性的DNA保守基因序列作为目标DNA。而DNA探针则应该以目标DNA作为模版,利用互补法构建配对的碱基序列。一般而言,决定微生物特异性DNA的关键因素是生理特征、生化特征。因此工作人员要抓住待测食品微生物的特异性,采取合理的措施构建具有实效性的DNA探针。 2.PCR 及其改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 传统PCR技术简介。PRC技术有被称之为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该技术的机理是运用酶促反应对DNA进行体外扩增。此技术主要是依赖于DNA聚合酶较强的促进作用,使得DNA能够有效连接碱基序列从而复制具有特异性的DNA碱基序列片段。传统的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主要用于对病源微生物的检测。该技术滥觞于1985年,在1992得到实际运用。但是直到近几年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才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现目前利用传统的PCR技术,我们已经可以成功且高效的检测出小肠耶尔森氏菌、 单增李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等病原体。除此之外,PCR技术通过有关实验证实其还可以用于检测转基因食品。由此可见PCR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检测一般致病源同时还能有效检测转基因食品。 但是从今年来的实践效果来看,传统PCR技术也存在诸多缺陷:譬如:传统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偏向于定性检测,而对于定量检测则显得比价乏力;同时利用传统PCR技术检测微生物时,在存在部分衰老或者死亡微生物的情况下,检测结果会出现假阳性特征,这就很容易对检测结果造成极大的干扰。 2.2 革新的PCR 技术 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正如上文所述,传统PCR 技术 在食品检测中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诸多可以矫治革新的问题。鉴于此,下文将进一步说明改革的PCR 技术 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2.2.1 定量PCR 技术的应用。所谓定量PCR 技术 ,顾名思义即指的是不仅要检测食品微生物类型及致病源,同时还能够检测微生物数学量。定量PCR 技术 是在传统PCR技术上进行改进的新型技术,它主要是在传统PCR技术基础上,在原有的检测体系中加入了荧光基团。而加入荧光基团的作用一则是监控检测反应速率,二来则是通过荧光信号计量,以此成功完成微生物的定量检测。鉴于此该技术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在实际检测中,我们通常是利用该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数量、转基因食品、掺假量等。 2.2.2 巢式PCR 技术的应用。所谓巢式PCR技术其基础仍然是传统PCR技术,巢式PCR技术的工作机理是,在传统PCR技术基础上同时加入两队引物,一对负责利用DNA聚合酶促使DNA扩增反应进行,另一对引物的作用则是利用酶合反应过程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 3.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 生物芯片技术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新兴技术,该技术自研发以来在各界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现目前在食品检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生物芯片技术的工作机理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与微加工技术在固格体芯片上构建起待测病原微生物的有关化学机构以供分析。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就可以直观的观测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结构,以此精确、快速的判断并分析该微生物的细胞、DNA、RNA、蛋白质等有关信息。现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该技术不仅充分认识到了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同时也兼顾了各个菌种的差异性。不难看出,在食品检测中使用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检测数据的精确度。同样的,生物芯片技术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检测有作用,该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也具有较好的效果。生物芯片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检测出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同时也能够分析出食品转基因类型。 4.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普遍运用于医学领域,该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就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而言,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能够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使用该方法进行食品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检测数据的精确性。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能够检测的有害微生物有: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布氏杆菌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DNA探针法、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等在食品有害微生物及转基因食品检测中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我们期待生物学家们可以研发更加高效的生物检测技术,从而为人们赖以生活的食品提供安全和营养的可靠保障。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试论微生物技术在市政环境方面的应用 摘 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加速,城市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现象十分突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以百达净微生物为例,介绍了其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就如何提高其应用效果做了详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市政工程;环境问题;菌种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城市日常生活以及城市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是城市环境的污染之源。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主要是以园林绿化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新方法开展的,但是传统的城市环境治理中,虽然当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日后发现其中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需要我们工作中进行总结。基于此,以微生物技术为主的环境处理技术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技术的利用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方向,为城市现代化、持续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百达净微生物菌概述 百达净微生物菌种是由加拿大政府最先发现的一种微生物菌,是由地球上安全生存数百万年的天然有益菌生物群组成的,经过分离、筛选之后按照当时的比例和特殊工艺进行混合培养的,是纯生物产品,其中不含有任何基因改造生物、乳化剂、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它在应用中也不会与其他生物发生变异。在当今发达国家的环境处理机构中获得充分认可,甚至成为有些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在目前百达净微生物菌的研究中,它同其他的微生物有着显著的差别,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微生态循环系统 在微生物利用工作中,百达净微生物菌是利用很多菌种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且是一种共同繁殖、稳定增长的现行,对于污染源在持续不断根治中能长期稳定生存,且不会产生后续污泥。这种微生物菌在利用中,是将污染物转化为生物分子、二氧化碳以及水,其中生物分子作为鱼类最为喜欢的食物和饲料,因此很难产生淤泥以及其他的杂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硝化、氮化和氧化处理,使得生物菌得以降解,其他一些微生物菌逐渐转移到育苗身上,从而形成新的生物链。 2. 微生物菌种作用方式不同。 在应用当中,常规生物菌通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和污水融合,进而发挥清洁和处理作用,形成环境相对优势的菌群,而百达净微生物菌平常都表现出沉睡的液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甚至可以置放三年之久,而在使用中通过设备进行激活,这一条件下百达净生物菌是以解状态存在的,它在投入水体之后,马上就能发挥作用,加速环境优化速度,以此得到世界各国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成为当今污水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微生物菌。 3.高浓缩倍数。 在常规生物菌的利用中,生物菌的最大浓缩量为 108 个每毫升,而百达净微生物菌的浓缩倍数为 1011个/ml,甚至是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一数字还要高出千倍之多,只有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环境污染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它在环境污染物处理中发挥绝对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微生物技术在市政环境污染中的优势 微生物是自然环境的清理人,在工业化前,一直调节着自然环境,使之变得清洁。 虽然它非常微小,但种类多、数量大,在调节自然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充分微生物的特征,来治理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市政环境污染的问题,微生物通过自发的方式进行遗传变异,将环境中的污染物变成自身繁殖的营养物,通过新陈代谢使它成为无害物质。因此,微生物还可以充当污染物的分解者,去净化水,气体以及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他与传统污染治理方式的不同在于以下几个特点: 1. 治理彻底、没有二次污染。由于微生物处理污染物非常彻底,将其充分“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将原来的有毒物质变成水、二氧化碳等。这就保证了不会产生其他的污染。污染物的总量得到大大的降低。 2. 成本低、速度快。由于是通过生物技术来降低污染物,就像酶分解营养成分一样,能有效分解污染物,同时,由于它的大量存在,所以降解污染物的速度会非常快。 3. 适用范围广。微生物种类多,微生物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对环境有很高的适应性,因此,他降低了成本,稳定性也大大提高了,它还非常易于操作。 三、白净大菌种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 生物清淤 -BMS 技术。 近几年来,河道清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清淤的过程中是以河道、湖泊、市政管道中的淤泥清理为主的,这些淤泥的出现是因为有机物和重金属沉积造成的,其在底部存在着许多的有机物总体。一般来说,在清淤工作中,整个淤泥可以分为可以降解淤泥和不可降解淤泥两种。其中,可降解淤泥的物质包含了糖类、纤维素、脂肪酸以及其他一些氮化合物,而难以降解淤泥物质包含木质素、腐蚀物、沥青等。因此通过高效微生物菌种的投加使用,可以将河道,湖泊及市政管网中的淤泥基本清除干净,既解决了水体发黑发臭现象,又解决了市政管网经常堵塞的现象,再也不会出现因人工清掏所带来的危险了。 2.水质的改善。 微生物的应用在水质改善方面主要指的是在城市河道整治和城市观赏湖的治理方面。由于河道、湖泊都是比较复杂的水环境,而且会有污染物不断进入水中,因此,要让微生物在此环境中发挥出它的效果,还需要一些相对完善的配套技术。基于国外 25 年和国内 8 年的工程应用基础研究,百达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如何在复杂自然水体环境中利用曝气、填料等综合技术充分发挥微生物菌种作用效能以及利用生物种类完成生物量转移去污的工程实施能力。 四、百达净高效菌种在酒店业的应用 “地沟油”所产生的堵塞及恶臭问题,不仅对酒店的正常营业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且因为“地沟油”的回收再利用的事件,也会造成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关干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近日出台,为彻底解决由于油脂存在给酒店及餐馆所带来的堵塞及恶臭问题,并杜绝不法“地沟油”回收的情况,应从源头上加强“地沟油”整治力度。采用专门的可以降解油脂以及污物的百达净高效微生物,将它放于酒店的下水管道和隔油池里,就能很快的将管道内和隔油池内的油脂消化掉,这样,既能解决了管道的堵塞问题,保持了管道的通畅,同时又解决了操作间或隔油池里面,由于食物腐烂所排出的恶臭味。堵塞一般会有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油脂或都污染物日积月累的出现在管道内壁上,造成污垢,进而造成了管道越来越细,从而引起了排水的困难。二是由于头发、布等东西造成的堵塞。而微生物就能快速的解决第一种情况所造成的堵塞问题。它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可以清理污水及管壁的油脂,并能防止渍垢的形成,这样既可以解决了管道的填塞问题,又可以防止污垢腐烂所产生的恶臭味,同时还可以节省每天冲刷下水管道的时间和用水;二是微生物菌种随着水流入市政管道后,还可以继续对市政管道进行除油及清理;三是微生物菌种进入后减少了油脂对填料的影响,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处理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污物的各种生物处理技术,不管是在微生物的角度,还是从基因工程的角度,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我们要努力根据百达净菌种中在的微生物中所具有的特性,开发出更加高效的百达净菌种生物处理技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而与之相悖的是,我国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破除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迷局,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是广大生物技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生物技术 人才培养 问题 解决方法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物技术作为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环境、海洋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但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杯水车薪”,国家在生物技术专业的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 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国家每年在生物科学上的投资还远远不足。而由于生物技术的仪器比较昂贵,致使大部分高校没有雄厚的资金去购买,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实验能力的缺乏。 其次,“本末倒置”,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问题。 “生物技术”,顾名思义,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而当下却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生物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课程面很广,但都是浅尝辄止,缺乏对某一专业的精深。实践学习的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物技术实验不仅难度较大而且费用很高,很多高校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足够实验资金。 最后,“闭门造车”,生物技术专业缺乏与社会的对接。 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学校,没有走出校门,深入到企业中去,不能将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这直接导致了一方面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生物技术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的学生作为最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将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重任,而如何将企业、学校、研究所结合起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 是广大生物技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一,国家要划拨专项资金,加大生物技术专业投入。 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之其他行业要小很多。要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生物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目前,这个增长点还比较幼小,它的成长需要祖国母亲的大力支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相信在祖国的关怀下,终有一天生物技术将成为中国的拳头产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技术课程结构模式。 高等教育是密切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高校应当立足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高校和生物技术用人单位可以携手合作,签订用人协议,共同设置课程,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结果。 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首先,高校要加大生物技术实验器材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其次,生物技术的实验教学要与生物技术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相结合。最后,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能够正确的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四,“开门办学”,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具有诸多优点。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减少了试验设备的投入和维护资金。其次,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本专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查找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的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了本专业的先进知识,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五,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合格”,就是德才兼备,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在专业素质之先。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人才培养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我们敬爱的总理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作为当代青年杰出代表的大学生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种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新兴产业,更是大学生施展抱负的绝佳舞台。而如何破除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困境,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物技术专业精英人才需要国家、高校、企业的通力合作。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给农业带来了益处的同时也有某些弊处。基于此,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应用;利弊 1 生物技术给农业带来的益处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并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类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 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 000万 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绵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 2 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进引起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澳洲引进的兔子。1 500 a以来,世界各国动植物的交流,有些已成为当地的有害动植物。至于转基因作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后有可能引发:1)转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问题;2)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3)转基因作物影响食物安全。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都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冲击的可能性。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运用探析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因此,在食品检测中国家陆续引进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其中,生物技术十分广泛地被应用于食品检测。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但使食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得以提高,更是为食品检测开拓了新的方向。下文中,笔者将针对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生物技术;食品检测;应用 近几年,因城市工业化日渐加深,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牵动人心的焦点问题。然而,对于现在的食品检测,传统的方法已经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完全脱轨,当前在食品检测中广泛应用的是PCR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探针法、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技术等生物技术。眼前,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即是食品质量的安全。在我国,影响并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法规法律尚不完善,政府监管松懈以及科学技术上遭遇“瓶颈”等。因此,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实现了简便快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食品检测方法。 1基因探针法 基因(DNA)探针法又称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基因的重复性、变性和其碱基互补配对的精确性来探查某一DNA序列的新技术。当前,DNA探针杂交法有两种,分别同相杂交和异相杂交,其技术的关键就是构建基因探针。近几年,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十分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中,如今可检测食品中存在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等。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DNA探针技术在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缺点的同时,其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使食品检测结果更精准。但是,DNA探针技术也存在着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等局限性,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还需改进。 2 PCR 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是以需要扩增的DNA分子作为模板,用分别和模板互补的一对寡核苷酸的片段作引物,遵从半保留复制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完成扩增,因此,又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由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步骤构成。仅需要用很少的物质便可大量扩增所需的基因片段,并可以定量、定性地分析检测样品,这是PCR技术的一大优点。与此同时,由于检测仪器昂贵,操作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对其技术人员有较高且严格的要求。由于现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已经随处可见,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们在人们的餐桌上出现的同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了百姓饭前茶后所谈论的热点话题。由于在传统的食物中,并不存在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新遗传物质,使消费者存在隐忧。为了让人们的健康有一个可靠的保障,使消费者消除顾虑,让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更加有利,研发一个快速、简便、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迫在眉睫。 3 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反应,一般可将其分为三类:免疫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和免疫凝集试验。目前,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检测方法中用途最为广泛,其具有方便快捷、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分析容量大等特点,特别表现在食品检测方面,在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中通常会用到。当前,免疫技术中的酶联免疫法已在食品检测中得到普及。近几年,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免疫学开发出新的检测技术,其中包括放射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免疫传感器、免疫磁性分离和酶免疫测定,比如PCR-ELISA技术,就是将酶联免疫技术与PCR技术结合,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效果良好。酶联免疫技术是将酶标记在特异的抗体上,即为酶标抗体。它具有酶的底物催化和抗体抗原反应的特性,它和与它对应的抗原相结合,添加底物,便可依据底物显色程度作出定量或定性地判断。由于酶的催化效率高,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反映效果放大,使测定结果稳定且灵敏度高。但其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多数用于检测鲜活组织和基因工程生物体改造的初步检测。 4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是按照预先的设置将大量生物分子排列并固定在载体表面,因为生物分子具有特异性亲和反应,可利用其对生物分子的量和存在进行分析,比如抗体抗原反应和核酸杂交反应等。高通量是基因芯片最为突出的优点。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生物芯片技术可克服具有系统误差的缺点,许多基因探针杂交和标记等只需一个过程即可完成,并且生物芯片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且其数据可靠客观。但是由于基因芯片技术无法判断在细胞类型较多的组织中检测基因的精确定位。与基因芯片相比,处于研发中的蛋白质芯片可能将此种情况改善。 上文中论述的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其运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除此以外,逐渐会有越来越多的更加先进的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得以应用,它的前景很值得期待。 由于生物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等特点,广大科学研究人员对其越来越认可,在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成为了重要的力量。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创新研究的背景下,在今后的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一定会更加成熟的应用其中,使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更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息息相关。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食品检测技术及食品安全的应用及研究,并增强了相应法规法律的制定。与此同时,还需大量投入资金在食品检测的技术研究中,并对食品科学技术的专业队伍加强建设。综上所述,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已经愈来愈显其优越性,但其检测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其应用中需要搭配和选择使用,同时也期待生物技术的改进、优化以及创新,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生物技术方面论文:浅议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及优势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的进步,大量的有害物资不断地排入江河湖泊,水源污染日益严重。这不仅造成生态平衡破坏,更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的污水如何处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水做了简要的论述,并就其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对比存在的优点以及发展前景也做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污水处理;优势 1 我国水源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短缺,全国目前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属世界贫水国之一。由于水源分布不平衡,更存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天多冬天少的时空差异。然而就在不利的条件下,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源污染愈加严重,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数据显示,中国的地表水严重污染,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受到轻度、中度、重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几年来,重大水污染事件频繁出现,发生率高达50%。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1.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 水的污染通常指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质恶化,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主要污染物是固体废弃物和化学物质(需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植物营养物质、酸、碱和石油类物质)。 我国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 (1)物理法即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离心力分离、磁力分离等)。 (2)化学法即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化学物理消毒法)。 (3)溶解态污染物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蒸发、冷冻法)。 1.2 常用方法存在的弊端 物理方法占地面积大,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单独使用效果不明显。化学方法运行成本高,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易产生二次污染。多数情况下两者须结合使用。 2 微生物技术 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且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耗和少资源损耗为前提呢?微生物技术满足了以上的要求。 2.1 微生物介绍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比较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是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有生命的微小生物,只有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2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 微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过程和生物合成产物(包括酶)对污染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整治以及修复的单一或综合性的现代化人工技术系统。它不仅包含了生物技术所有的特点,还融合了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其他工程技术,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能解决日益严重的(尤其是水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1]。 按照微生物降解的过程和产物种类的不同,微生物处理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氧处理。 (1)好氧微生物处理,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好氧微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①氧化塘,以自然界的池塘、湖泊作为参照物,仿照非流动水具有自身净化功能的原理,人为构建一个静态污水池塘,污水中有机物主要由塘中细菌降解,细菌所需氧气由藻类和其他光合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水面上方的空气提供。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合于轻度污染且量少的污水处理。②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③生物膜法,即利用在固体载体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去除废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类方法。生物膜法又可分为滴滤池法(或叫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法、接触氧化法和流化床生物膜法等。 (2)厌氧微生物处理,在厌氧条件下,厌氧菌通过无氧呼吸或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有机物最终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硫化氢和氨。厌氧微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如下几种:①厌氧消化池,主要用于处理污泥和粪肥,不宜用于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处理。②厌氧接触法,在厌氧消化池的基础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厌氧滤器内有固定填料,其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使处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在处理含有易降解可溶性化合物的工业废水方面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3)微生物兼氧处理当好氧和厌氧在同一处理工艺中共存时即为兼氧处理,有时好氧和厌氧的共存反而会使处理效果更好,其中好氧菌起主体作用,但没有厌氧菌及少量的兼氧性菌种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2.3 与传统技术对比存在的优势 与目前采用的物理法和化学法相比,在污水处理方面,微生物技术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和良好的沉降性,很强的降解能力,不需要高温、高压、温和的条件,污染物经过酶催化即可高效并相对彻底完成,处理水量大,处理费用低廉,仅为物理、化学法的30%~50%。②微生物物种丰富、资源广泛、具有多种代谢类型,几乎可降解或转化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天然物质,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易实现变异等特性,一旦新的化合物出现,它们也能逐步通过自发或诱导产生新的酶系,具备新的代谢功能,从而降解或转化那些新的化合物。适当地对其加以培养繁殖,特别是在一定条件下加以驯化,就能使之很好地适应各种有毒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环境。通过有针对性地对菌种进行筛选、培养和驯化,可以使大多数的有机物实现生物降解处理,应用面宽。③微生物处理不仅能去除有机物、病原体、有毒物质,还能去除臭味、提高透明度、降低色度等,处理效果良好。只要找到合适的微生物,给予合适的条件,所有的污染物质都可得到降解或转化。④对环境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⑤直接暴露在污染物下的机会减少。⑥就地处理,操作简便,可以避免铺设不雅观的机械设备,减少占地面积,基建费、运行费,能耗,管理等,且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 人们利用这些微小的生物群体,加之人为作用就可以解决其他物理化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今后的污水处理提供了一项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途径。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国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若干问题思考 摘要:在我国,国有企业一直以一种粗放型管理方式存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步伐。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是国企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前,中国国企仍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人力资源信息匾乏、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为此,必须重视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建设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若干思考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也更多的借鉴了国外很多成功经验,一个全新的企业良性竞争局面已经到来。中国国企拥有着庞大的企业规模、较为规范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稳定的人力资源,如何才能利用这些优势,迎接市场的挑战,是中国国企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首要问题。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使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可持续竞争与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来完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与中国国企命运息息相关的,是国企未来发展的动力,如何吸引、开发、激励和留住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企也历经数次重大的制度革新,形成了今天初具规模的市场参与与竞争的局面。长期以来,国企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缺乏竞争意识、独立决策的眼光和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历史遗留的繁冗复杂的组织结构也很难发挥真正上的意义作用,特别是对于人才管理工作上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能够形成系统的激励制度,最大程度的挖掘人力资本的价值等,都是国企在新市场竞争下需要彻底转变的工作方式。 2、1 人力资源机构设置不合理 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机构设置上来看,很多国企出现重生产、销售,轻人事管理的情况。人力资源部门很少有独立的人事决策权,往往都由组织部、干部处、劳资处等分管部门将职能分化,由于各部门隶属的上级管理层并不统一,因此,人事决策也难以得出一个科学、统一的结果,给人事考核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2、2 缺乏员工激励机制 其次,国企受计划经济时代思维影响较深,对员工身份认识与阶层划分过于单一,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人才重视程度上的不足和激励机制上的缺乏,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绩效考核与工资等级评定等也没有科学的制度规定相结合,因此,导致了技能工资与技术等级衔接上的不利,造成企业对员工激励制度的失效。 2、3 企业人才培训不到位 此外,由于员工付出与收入上的差距,造成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和工作满意度的低下,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国企中人才流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薪资待遇以外,真正的人才难以应用到需求的岗位上,也是人才甄选过程中的重大难题。国企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工作开展较晚,还没有形成像国外跨国公司那样的严格的人才选拔、任用,甚至是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细致性工作。在企业人员的再教育、培训机制上也存在漏洞,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较差,使岗位培训、新员工培训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经常悬而未决,导致岗位技能退化,新员工对待本职工作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面对我国国企人事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重新审视国有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反思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工作缺失,革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人力开发与管理体制是促使企业走出人才困境最为有效的方法。 3、1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来作为支撑,因此,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从战略规划做起,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和人才任用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型建议,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人才培训的重要性,将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与人员培训制度结合起来,保证技能与素质上的先进性。人力资源部门肩负着企业人才组织管理的重大使命,不仅需要一批具有管理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也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远景规划,使人才得到及时的补充,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建立优胜劣汰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 突破传统体制下的人才选拔制度,重视和鼓励人员的自我创新能力,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战胜自我、积极进取。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考核来打开国有企业原有的“身份制”管理僵局,推行按劳分配的薪资奖励制度,采取竞聘上岗等有效手段,为真正适合岗位工作的员工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四、结语 纵观我国国企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根本上来看,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改革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的人才开发和管理理念,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为国有企业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未来发展最有效的推动力。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现状 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特点,提出了解决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煤炭形势看好,对煤炭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这就给煤炭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现代煤炭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经验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极不适应现代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使煤炭企业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要让人力资源管理获得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从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的实际,不难看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论自身体制的转轨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性、作用、影响力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人力资源本质认识不足,尚未树立“人力资本”意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处于较为落后的粗放状态。 1.2煤炭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开发成当务之急 据了解[1],国有煤炭企业职工中,受过高中以上文化教育的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l8.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职工总数的3.4%,大大低于全国职工文化素质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上的大中型煤矿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2.7%,大专以上的仅占5.4%,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不足3‰;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平均每矿不到3人。在国有煤矿中,96%缺乏机电人才,88%缺少采矿人才。其他煤矿的情况更为严峻。 1.3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少 多数企业管理者单纯把人才看作是成本和劳力,而非资源和智力,对人才只使用不培训,缺乏开发人才、培训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观念,使得企业的人才开发能力只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不能挖掘人才的潜能,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1.4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煤炭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减人提效方面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方面,冗员问题仍十分突出,企业负担较为严重。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之间、煤炭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流失居高不下,在流失的人员中,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技术骨干和技工。 1.5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首先井上井下人力资源不平衡。地面单位人力资源过剩,而井下人力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缺乏。其次是井下辅助生产工人与直接生产工人不平衡。辅助工人超员,直接工人不足。再次是技术工人与普通工人不平衡。生产骨干短缺,普通工人富余。 1.6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方法过时 煤炭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方法陈旧[2]。手段单一,效益低下。首先,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上过分依靠工资、奖金、福利、住房和提升等外激励手段。其次,很少采用与职工工作内容、性质有关的内激励手段,使职工可能通过工作获得多种满足转化为单一满足,降低了职工工作兴趣和主动性。第三,煤炭企业由于职工素质的差距比较大,很难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2.加强管理与开发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对策 煤炭企业生产主要是开采地下自然资源,是一个集回采、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多系统、多环节连续不断的复杂过程,生产范围不断扩大,作业地点不断移动,战线拉的较长,各种设施设备复杂,涉及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生产人员众多,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双重特点。基于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及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笔者认为。煤炭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打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的管理理念。树立起现代人才资源开发新理念,以爱才求才为共识,用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和辩证的观点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和工作水平,制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确保煤炭企业人才强企策略顺利实施。 2.2 强化煤炭企业岗位管理,建立完善分配和激励机制 “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是设计组织结构和工作系统的基本原则。煤炭企业的岗位必须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管理。重点是对岗位的动态与制度化管理,同时开发出与煤炭企业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通过工作再设计以适应劳动力多元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的内在激励性。 2.3 积极留住核心员工 留住核心员工是能否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和挖掘潜在能力的关键,而且也是人才能否留得住、用得上的关键。笔者认为,目前,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投在人力资源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抓住以下三类“精英人群”。第一类是企业的决策管理层。这部分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具有极大的可开发性。决策正确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它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企业要重视这类“管理层经营”的人力资本投资。第二类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类人员在技术研究、技术革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这部分人员要加大投资力度,使宝贵的财力真正用在刀刃上。第三类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这类人群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终关系到企业的兴衰。 2.4探索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企业收入、生活福利状况,直接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思想稳定性。故此,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制定顺应时代的工资方案和奖励机制,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将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企业绩效结合。坚持工资分配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向技术岗位倾斜,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为此建议根据不同的对象,加强绩效考核,实施不同类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考核评价内容分为量化指标、评议指标、综合指标,考核方式可分为操作岗位考核和管技岗位考核。把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其报酬兑现的依据,与其应付薪酬直接挂钩。对一般员工则与个人工作量大小,操作失误率等指标挂钩,从而突破原有煤炭企业重定性、轻定量,指标、权重体系设计等不科学的界限,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会极大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行为引向企业目标。 2.5建立培训开发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力度 针对目前煤炭行业人力资源现状,要想整体提高员工各方面的素质,首先必须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对职工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专门性培训开发。其次,加强战略性培训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整体技术素质。这就要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员工素质的提高。对素质较低的员工要进行文化补课,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初中及以上学历,以便更好地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及自我保安常识等。(2)加大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加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增强企业创新和发展后劲。对内部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形成阶梯式的长期培训规划和体系,注重把培训学习和实际业务活动结合起来,使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6积极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3]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生活中培养形成的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特征、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经营思想和模式。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当前煤炭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有: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学习型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人。 总之,只有结合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最优化,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浅述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关系 【摘要】经济效益的大小是评定企业管理成果的主要标准,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作为一种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性特长,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人力资源 相互关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也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传统工业时代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企业管理逐步迈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时代。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只是提供智能支持,而且它更是一个决定组织能否有效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是创造效益 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有了先进技术、设备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队伍,也很难想象会有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经济衡量理念和管理活动的效益产出是现代企业认知和评估事务的普遍出发点,人们在评价经济效益时注重的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但是在一个企业中,构架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是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个体,所以说,企业创造效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根据经营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动和协调组织的每一位成员,科学利用物力和财力的管理活动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组织的技术优势来自组织中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开发和创新,生产和销售优势源于优秀的人才队伍,一句话,组织创造效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为对象,研究其内在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认知人性、尊重人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从而能够科学地利用财力、物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人事管理职能支持,提升到积极主动创造效益上来。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就是创造效益。 2 人力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受人力资源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则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更为具体地说,则是企业中的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综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①企业经济效益 = f(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其他);②人力资源效益=g(员工的资质,人力规划,培训,员工绩效和薪酬,其他)。 但从企业个体角度看,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中的效益评估通常是比较评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力资源效益更多的表现为企业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在这里不妨引入影子效益来描述人力资源效益。所谓影子效益,是指此效益并不像投资收益、产出成本效益等可以直接体现为企业的经营价值,而是通过驱动和整合其他资源要素,借助于其他要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效益。人力资源的影子效益如何评估,可以从人力资源在经营中的职能作用方面评估。如上面①②所提示,企业经营效益是资金、技术和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要素的共同体现,从而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益指数。更为直观一些,效益则体现于收益与成本中。即:效益=收益-成本,或:效益=收益/成本。 成本不仅体现为劳动资料的耗费,而且还包含着人力成本,如薪酬福利、招聘培训等一切与人力投资有关的花费。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益,提升企业整体利益则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3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组织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为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去保护、引导和开发。可以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建立起一个吸纳人才和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机制,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财富来开发挖掘和积累升值,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研究对职工激励效果时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1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出80%~90%。这个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其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就需要从企业的组织战略高度,更新管理观念,认真研究企业职工的精神、物质变化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激励措施和激励手段,并从组织上加以保证,以增强管理层的管理力度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鼓舞其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才管理的关键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企业现有人员能够全部地、合理地得到发挥其能力、才识、作用的岗位。合理配置的标准就是使现有人力资源的智慧和能力全部得以充分利用,即“人尽其才”。为此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依据能力定岗位,实行“能力定岗”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路。企业在人员使用、安排上,惯性的、自觉不自觉的一度延续的是“因人设岗”的做法,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人设岗的做法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以岗定人”的做法。通过竞争以逐步达到岗其人,人得其岗,各得其位的目标。其次,在人人配置上遵循合理结构的原则。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时,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群体素质,理想的配置结构应该是均取其长、优势互补。群体素质远远大于单个素质的简单相加。再次,尊重人员流动的自然规律。职工长期在一个组织形式内往往缺乏生气,不利于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工作中要尊重自然流动,抑制盲目流动,加强智力流动,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断趋于最佳配置和最佳状态。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创造效益的动力源泉,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一个企业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浅析 【摘要】人力资源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有相当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 流动性 随着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得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成为国家与企业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素质决定了效率。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也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等提出了人力资源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人力资源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使人力资源的研究产生了质的改变。实践中证明:经过教育培训并能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员工,劳动熟练程度明显提高,所提供的产出明显增加因此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因此对企业来说,对人力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和管理,不仅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产出增加,产品质量得到改善,而且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2)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反过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将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尤为必要的。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核心。 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取得长期优势,必须有全球化和跨文化的视界,形成 “跨文化管理”。显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核心。它保证了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得到长期和持续的发展。 2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行企业的用人机制不够合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用人机制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用人机制仍然存在着迁就照顾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消极后果,甚至造成很大的人才流失 (2)绩效考核激励效应弱。 由于企业中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企业成员的个人贡献和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主义倾向,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导致企业工作无效率或低产出。也真是因为企业的效益目标和个人的目标联系不紧密,造成了企业效益好时,个人并没有取得相应收益,企业效益差时,为保持队伍稳定,个人收益有影响但不大,绩效考核没有对人力资源发挥足够的激励效应。 (3)我国企业的激励手段不够完善,激励方式不够灵活。 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缺少生机活力的主要因素,致使企业凝聚力不强,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不但不能吸引所需要的人才反而还会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 (4)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培训。 员工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手段,但许多企业仍然存在着对培训的认识存在偏颇、企业职工培训的短期行为严重并没有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来培训员工、员工培训的内容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甚至一些培训仅仅流于形式等问题。 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途径 (1)改革用人机制,增强人员流动性。 由于企业用人机制的不合理,内部公平竞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使得部分员工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组织的工作效率。因此改革用人机制,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科学定岗定编、培养复合型人才等途径,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逐步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改善和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和健全富有吸引力的工资薪酬制度,尽量避免或减少高级人才的流失,并吸纳社会各类优秀人才。 (2)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并且按照绩效计划的确定,绩效标准的制定,绩效评估者的确立,绩效评估人员的培训,绩效评估的实施,绩效改进等程序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工作,这样即有利于绩效工作的展开又可以确保绩效工作的效率。 (3)及时对员工进行调整。 有效的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应该根据人才生命周期的规律及时对员工进行调整、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单单通过激励机制是很难长期维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及时地对员工进行调整是重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他们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 (4)员工培训,保证人才资源的再生产。 及时地、连续地、有计划地培训和开发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是保持和增进组织活力的可行、有效的途径,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首先,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通过对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能够保证员工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知识。其次,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培训不仅能增强员工的业务能力而且更有助于突破固有思维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再次,对员工进行态度培训,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员工积极性和公司的绩效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根本上保证人才资源的再生产。 (5)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 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提高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提高全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 4 结论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另一利润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在于它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的认识。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并通过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并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关于企业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本,是企业介入市场竞争之根本,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也日益深刻的体会到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制胜的法宝,而这种竞争力无疑与人力资源的正确开发和合理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争取更大的优势,最大化发挥企业的潜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就成为了必要的课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策 人类已进入的21世纪,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更加凸显。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对企业来讲,创新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命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创新能力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掌握当今世界先进科技和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的体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而且使这些具体工作内容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来进行。它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握其与物质资源绝然不同的特性,即活的、有生命的资源和智慧性、触动性、再生性、周期性等特征,高度重视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注意把握人的动态变化信息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它视职工为企业的稀缺资源,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竞争力和取得成功的根本;它从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潜能出发,主张用科学的人道的方式对待职工,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实现目标和价值。 二、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挖掘潜力,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最有效地工作,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应遵循因事择人,因才使用,动态平衡的原则,即一方面根据岗位要求,选择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到合适的岗位,以使工作卓有成效地完成。另一方面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工作,以使人的潜能最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分析职工的职业经历、个性特点、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文化层次等,进行合理的调整组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最佳匹配。 (二)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并且按照绩效计划的确定,绩效标准的制定,绩效评估者的确立,绩效评估人员的培训,绩效评估的实施,绩效改进等程序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工作,这样即有利于绩效工作的展开又可以确保绩效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重视设置适当的员工福利待遇制度。成功的奖励制度是员工全面参与管理与设计的产物,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间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善于运用80/20原则,对20%的技术及管理骨干要留得住,只有稳定好他们方能有企业稳定的发展,持续的利润增长。在人员工资上,要制定企业与大部分企业单位相适应的市场工资政策,由人才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报酬;分配方式多元化,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知识与技术能参与分配,形成新的利益机制。 (四)注重职工的培训与发展 职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个人来讲,培训与发展可以帮助职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企业角度讲,对职工的培训和发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素质、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事故,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职工发展主要是指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现在企业实际应用最多的无非是两条腿走路——“行政发展线”和“经济发展线”。职工培训在严格按照培训流程进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及培训的层次性问题。 三、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种长期的、高效的管理工作。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只要企业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挖掘至今未发挥作用的潜力去实现企业目标,则员工个人生产效率提升50%就并不罕见。因此,为使优秀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拥有更广阔的才能展现空间,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员工竞岗程序和规则进行规范。同时,不断挖掘员工的潜力,持续提高员工的价值,使得员工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得以发挥,使企业真正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赖以生存发展的家,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关于企业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本,是企业介入市场竞争之根本,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也日益深刻的体会到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制胜的法宝,而这种竞争力无疑与人力资源的正确开发和合理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争取更大的优势,最大化发挥企业的潜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就成为了必要的课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策 人类已进入的21世纪,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更加凸显。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对企业来讲,创新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命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创新能力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掌握当今世界先进科技和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的体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而且使这些具体工作内容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来进行。它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握其与物质资源绝然不同的特性,即活的、有生命的资源和智慧性、触动性、再生性、周期性等特征,高度重视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注意把握人的动态变化信息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它视职工为企业的稀缺资源,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竞争力和取得成功的根本;它从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潜能出发,主张用科学的人道的方式对待职工,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实现目标和价值。 二、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挖掘潜力,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最有效地工作,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应遵循因事择人,因才使用,动态平衡的原则,即一方面根据岗位要求,选择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到合适的岗位,以使工作卓有成效地完成。另一方面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工作,以使人的潜能最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分析职工的职业经历、个性特点、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文化层次等,进行合理的调整组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最佳匹配。 (二)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并且按照绩效计划的确定,绩效标准的制定,绩效评估者的确立,绩效评估人员的培训,绩效评估的实施,绩效改进等程序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工作,这样即有利于绩效工作的展开又可以确保绩效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重视设置适当的员工福利待遇制度。成功的奖励制度是员工全面参与管理与设计的产物,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间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善于运用80/20原则,对20%的技术及管理骨干要留得住,只有稳定好他们方能有企业稳定的发展,持续的利润增长。在人员工资上,要制定企业与大部分企业单位相适应的市场工资政策,由人才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报酬;分配方式多元化,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知识与技术能参与分配,形成新的利益机制。 (四)注重职工的培训与发展 职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个人来讲,培训与发展可以帮助职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企业角度讲,对职工的培训和发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素质、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事故,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职工发展主要是指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现在企业实际应用最多的无非是两条腿走路——“行政发展线”和“经济发展线”。职工培训在严格按照培训流程进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及培训的层次性问题。 三、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种长期的、高效的管理工作。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只要企业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挖掘至今未发挥作用的潜力去实现企业目标,则员工个人生产效率提升50%就并不罕见。因此,为使优秀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拥有更广阔的才能展现空间,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员工竞岗程序和规则进行规范。同时,不断挖掘员工的潜力,持续提高员工的价值,使得员工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得以发挥,使企业真正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赖以生存发展的家,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中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差异分析及启示 摘要:我国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非强国,所以中国应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以战略考虑,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本文试图从中美两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情况比较入手,分析存在的差异,借鉴美国先进的经验做法,并对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美 人力资源开发 差异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新时代,谁抢占了人力资源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加快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步伐。本文将从比较中美两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角度入手,分析两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差异,并找出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 一、中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中国进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要以新的眼光准确分析中美两国人力资源现状,寻找差距,以便正确谋划应对之策。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总数为7.8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25.7%。尽管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但总体开发的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9.9%。二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相对薄弱。我国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下滑,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981.39 亿元人民币,仅占gdp的0.6%。三是人力资源开发手段相对匮乏。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激励和发掘人力资源潜能的薪酬制度与福利制度仍处在探索阶段,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150万人,其中有60%左右的人选择留在国外。 2.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美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美国政府把教育培训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专门颁布《成人教育法案》,从法律上保障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全美有97%的企业为职工制订了培训计划。2009年,美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时间已超过13年,成年人拥有本科学位的比例达到27.5%。二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早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有关高等教育的立法几乎全部附有给予相应财政资助的条款,确保每个美国人都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2002年教育投资已达7450亿美元,占gdp的7.4%,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多的国家。三是注重国际人才引进。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方面的“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以来美国从世界各地吸纳的高级人才超过50万人,科技成果中80%是由引进人才完成的。 3.中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差异 从中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看,两国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异:一是人力资源总量间的差异。中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总量占世界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高达25.7%,而美国只占世界总量的5.1%。二是人力资源质量间的差异。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9.9%,而美国已超过13年,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7.5%。三是人力资源吸引力间的差距。美国有着良好的是人力资源的净流入国,而我国有100多万人才流失。四是人力资源竞争力间的差异。2006国际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中,美国综合得分11.79,列第1位,中国综合得分1.72,排27位,综合得分相差5.85倍,所以我国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仅是美国的1/6。 中美人力资源基本数据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年份 中国 美国 人力资源量 万人 2005 77877 15600 占世界总计比率 % 2005 25.7 5.1 gdp总量 亿美元 2005 22289 124551 占世界总计比率 % 2005 5.0 28.1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2009 9.5 13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2009 9.9 27.5 二、中美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差异比较 1.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国内所接受并推行,但由于受传统旧习的影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凭亲情和关系选人用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多注重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往往存在“因人设岗”、“情大于法”等问题,导致选人用人制度的不规范。二是分工比较粗放。目前我国仅有半数的企业做过岗位分析,岗位管理规范化水平较低,分析内容比较粗放,容易造成责、权、利的错位。三是管理模式古板。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开展工作,对人力资源是一种保守的档案式管理模式。 2.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配置灵活。美国政府在国内实行任意就业政策,对国内劳动力的流动限制极少,企业和员工各自有着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促使每个人所学专业特长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的非常紧密。同时,建立了国家级“人才信息库”,并利用发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介组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是注重制度化管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分工和职位分析极为细腻。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录用、业绩评定、工资定额、奖金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都有了科学的依据,使真正有能力、有成绩者可随时得到重用。 三是市场化激励手段。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多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因此美国企业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工作的内涵及个人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奖励手段名目繁多,尤其突出对最高层经理人员的奖励制度。 3.中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比较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不同。当代美国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体本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视个性发展。同时,美国政府和企业善于把组织目标与个体需求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价值。而中国管理文化则以集体为本。所以中国管理者通常群众观念较强,形成了群体决策、民主集中的决策风格。 二是人力资源获取渠道不同。美国人力资源获取主要依赖劳动力市场,通过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而我国的人才资源中介机构还不够健全,不少还依附于政府,导致中国企业获取人力资源主要采用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这种方式虽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但不利于吸引外部人才和优化人才结构。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契约,讲求用制度规范和控制,较少受人情关系的影响。而中国管理的基础是关系,以重视人际关系、集体利益等情感管理为主要特征。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与合作意识,但内部容易形成公私混同、姑息迁就等弊端。 四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工资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薪金和保险直接与个人的能力和贡献挂钩,形成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在中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吸引、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工作成绩与切身利益关系不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对照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借鉴美国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培养模式 要变单一的行政性的直接管理为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把人力资源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以政府及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模式,引导私人投资教育事业,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视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2.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壁垒,实现从“办市场”向“管市场”的转变;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金、外资投入人力资源市场;疏通地区、行业间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合作的渠道,整合人力资源信息,实现全国范围内共享;加强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做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预测和规划,确保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3.健全人力资源激励保障措施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用,运用市场手段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潜能;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享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建立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使人力资源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建立统一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为人力资源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4.完善人力资源考核使用机制 针对各类人力资源,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本单位任职资格评价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选拔测评手段,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中“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要实行任期制、辞职制,及时调整不胜任的人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和考评标准,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使用的重要依据。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初探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 管理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为主导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职能。本文阐述:“培训型”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柔性化”是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征。 0引言 进人21世纪,企业进人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企业从以货币和物质为主导资源转变为以知识为主导资源。如是,人力资源,即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价值,即成为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第一标志。企业追逐人才,人才选择资本。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职能。 1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开发的首要对象。因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作用,在于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要(充分而必要)的人力资本。只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效结合,才能成为企业财富不断增长的源泉。如此,企业需要“综合型”人才;企业要采用“终身教育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配置手段,除了有形的“场为煤”的人才大市场,还有无形的“网为媒”人才大市场。 1. 1新经济时代企业褥要“综合型”人才 在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是“感激型”人才,人们感激党和人民政府,感激单位,感激父母,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到了七、八十年代,提倡“复合型”人才,诸如:具有理科背景的工科人才,具有工科背景的管理人才,光·机·电一体化人才,等等;进人九十年代后,走俏的是“信息型”人才,这一方面是信息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谁能捕捉到信息,谁就能不失时机地主动进新经济时代的人才观,应该是上述“三才”的“综合型”。新经济时代,企业仍然喜欢“复合型”人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感激型”人才是能与人和谐共事,这是搞好一个企业最不可缺少的“协作型”人才;“信息型”人才能够不断地抓住机会,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这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新时代企业呼唤兼具“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的通才。这里,“协作型”是人才素质的根本,即便不能做到“三才”兼具,也必须是,或者“创造型+协作型”;或者“复合型+协作型”。在新经济时代,离开“协作型”的所谓人才,是不会有大作为的。 1. 2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 如上所述,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要“综合型”人才,那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就要由传统的“雇佣型”转变为“培训型”,或称“终身教育型”,即不仅指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不仅指业余时间要学习,就是工作中也要坚持学习与提高;不仅指年轻员工要学习,中、老年员工也一样要学习与提高;不仅指对自己不熟悉的业务根据工作需要要学习,就是自己熟悉的业务,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是传统教育(包括教材与教法)所无法替代的。国外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商学院;国内近半年多来,亦有六家知名大企业与大学合作已相继成立企业商学院,这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一场新的革命。身兼摩托罗拉大学、诺基亚商学院等多个培训机构的资深培训师、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吴兆颐博士高度评价企业商学院:“中国国内企业商学院的出现,不仅是人力资源培训的新纪元,而且一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元。”通过“企业培训”,员工们不同程度地在经营、管理及操作实务上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通过“企业培训”,企业员工不再只能从事一种职业,他们掌握多门知识,拥有多门技能,有很强的工作适应性。 1. 3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配置手段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又引起职业结构的变动;职业结构的变动,再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川。这是一个连续的逻辑过程,它必将加速人才流动,包括加速社会、地区、企业的人才流动,也包括加速人才个体本身从事不同职业、工种的转换流动,从而促使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仅靠有形的人才大市场,已经远远不够了,企业和人才都将广泛而迅速地通过“网为媒”招聘人才或推销自己。在新经济时代,除了有“场为煤”的有形的人才大市场;还有跨地域、跨时空的庞大的“网为媒”这个无形的人才大市场。这一点,在许多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两种人才大市场相辅相成,都已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 2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企业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企业家与知识创新者。如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是知识型员工。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应是“客户式的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应是“柔性化管理”。 2. 1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不再是旧经济时代的“专制型”模式,一味要求员工依赖与服从;而是要转变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即:企业把员工当作客户般对待(产品客户是上帝,企业自己的员工也是上帝),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例如,在企业招聘、录用、培训、工资福利、劳动时间等全方位、全过程中,为员工提供既富于挑战性的、又富于无微不至的关怀的一种灵活、有效的多元化服务;又如企业的利润分享服务;还有企业的授权赋能服务;等等。一句话,企业要把企业目标与员工期望“双赢”式地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与员工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 2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是柔性化。讲“柔性化”管理,是针对旧经济时代的“刚性化”管理而言,并赋予全新的管理理念。郑其绪教授曾这样概括柔性化管理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姑且称其为柔性化管理的三十六字方针)。 —显然,在柔性化管理下,不再有刚性化的约束机制,企业实施柔性化三十六字方针,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柔性化管理下,员工不再只是单纯接受自上而下的纵向批示而工作,而是同时又通过扁平的组织、网络式、相互合作式、沟通授权式而工作,这样,企业能够极大地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在柔性化管理下,管理者不再只是靠制度管人,而是管理者潜心研究员工的个性化心理与行为规律,通过潜移默化,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管理者的最高管理境界;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自由王国。 3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门学问;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门新学问。本文只是点滴探索,更缺乏开发与管理实践,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探讨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关系 摘要:经济效益的大小是评定企业管理成果的主要标准,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作为一种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性特长,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人力资源 相互关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也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传统工业时代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企业管理逐步迈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时代。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只是提供智能支持,而且它更是一个决定组织能否有效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是创造效益 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有了先进技术、设备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队伍,也很难想象会有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经济衡量理念和管理活动的效益产出是现代企业认知和评估事务的普遍出发点,人们在评价经济效益时注重的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但是在一个企业中,构架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是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个体,所以说,企业创造效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根据经营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动和协调组织的每一位成员,科学利用物力和财力的管理活动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组织的技术优势来自组织中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开发和创新,生产和销售优势源于优秀的人才队伍,一句话,组织创造效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为对象,研究其内在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认知人性、尊重人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从而能够科学地利用财力、物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人事管理职能支持,提升到积极主动创造效益上来。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就是创造效益。 2 人力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受人力资源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则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更为具体地说,则是企业中的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综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①企业经济效益 = f(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其他);②人力资源效益=g(员工的资质,人力规划,培训,员工绩效和薪酬,其他)。 但从企业个体角度看,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中的效益评估通常是比较评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力资源效益更多的表现为企业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在这里不妨引入影子效益来描述人力资源效益。所谓影子效益,是指此效益并不像投资收益、产出成本效益等可以直接体现为企业的经营价值,而是通过驱动和整合其他资源要素,借助于其他要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效益。人力资源的影子效益如何评估,可以从人力资源在经营中的职能作用方面评估。如上面①②所提示,企业经营效益是资金、技术和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要素的共同体现,从而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益指数。更为直观一些,效益则体现于收益与成本中。即:效益=收益-成本,或:效益=收益/成本。 成本不仅体现为劳动资料的耗费,而且还包含着人力成本,如薪酬福利、招聘培训等一切与人力投资有关的花费。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益,提升企业整体利益则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3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组织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为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去保护、引导和开发。可以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建立起一个吸纳人才和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机制,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财富来开发挖掘和积累升值,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研究对职工激励效果时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1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出80%~90%。这个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其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就需要从企业的组织战略高度,更新管理观念,认真研究企业职工的精神、物质变化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激励措施和激励手段,并从组织上加以保证,以增强管理层的管理力度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鼓舞其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才管理的关键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企业现有人员能够全部地、合理地得到发挥其能力、才识、作用的岗位。合理配置的标准就是使现有人力资源的智慧和能力全部得以充分利用,即“人尽其才”。为此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依据能力定岗位,实行“能力定岗”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路。企业在人员使用、安排上,惯性的、自觉不自觉的一度延续的是“因人设岗”的做法,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人设岗的做法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以岗定人”的做法。通过竞争以逐步达到岗其人,人得其岗,各得其位的目标。其次,在人人配置上遵循合理结构的原则。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时,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群体素质,理想的配置结构应该是均取其长、优势互补。群体素质远远大于单个素质的简单相加。再次,尊重人员流动的自然规律。职工长期在一个组织形式内往往缺乏生气,不利于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工作中要尊重自然流动,抑制盲目流动,加强智力流动,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断趋于最佳配置和最佳状态。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创造效益的动力源泉,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一个企业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中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差异分析及启示 摘要:我国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非强国,所以中国应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以战略考虑,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本文试图从中美两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情况比较入手,分析存在的差异,借鉴美国先进的经验做法,并对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美 人力资源开发 差异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新时代,谁抢占了人力资源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加快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步伐。本文将从比较中美两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角度入手,分析两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差异,并找出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 一、中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中国进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要以新的眼光准确分析中美两国人力资源现状,寻找差距,以便正确谋划应对之策。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总数为7.8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25.7%。尽管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但总体开发的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9.9%。二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相对薄弱。我国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下滑,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981.39 亿元人民币,仅占gdp的0.6%。三是人力资源开发手段相对匮乏。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激励和发掘人力资源潜能的薪酬制度与福利制度仍处在探索阶段,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150万人,其中有60%左右的人选择留在国外。 2.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美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美国政府把教育培训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专门颁布《成人教育法案》,从法律上保障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全美有97%的企业为职工制订了培训计划。2009年,美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时间已超过13年,成年人拥有本科学位的比例达到27.5%。二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早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有关高等教育的立法几乎全部附有给予相应财政资助的条款,确保每个美国人都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2002年教育投资已达7450亿美元,占gdp的7.4%,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多的国家。三是注重国际人才引进。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方面的“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以来美国从世界各地吸纳的高级人才超过50万人,科技成果中80%是由引进人才完成的。 3.中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差异 从中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看,两国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异:一是人力资源总量间的差异。中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总量占世界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高达25.7%,而美国只占世界总量的5.1%。二是人力资源质量间的差异。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9.9%,而美国已超过13年,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7.5%。三是人力资源吸引力间的差距。美国有着良好的是人力资源的净流入国,而我国有100多万人才流失。四是人力资源竞争力间的差异。2006国际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中,美国综合得分11.79,列第1位,中国综合得分1.72,排27位,综合得分相差5.85倍,所以我国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仅是美国的1/6。 中美人力资源基本数据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年份 中国 美国 人力资源量 万人 2005 77877 15600 占世界总计比率 % 2005 25.7 5.1 gdp总量 亿美元 2005 22289 124551 占世界总计比率 % 2005 5.0 28.1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2009 9.5 13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2009 9.9 27.5 二、中美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差异比较 1.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国内所接受并推行,但由于受传统旧习的影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凭亲情和关系选人用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多注重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往往存在“因人设岗”、“情大于法”等问题,导致选人用人制度的不规范。二是分工比较粗放。目前我国仅有半数的企业做过岗位分析,岗位管理规范化水平较低,分析内容比较粗放,容易造成责、权、利的错位。三是管理模式古板。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开展工作,对人力资源是一种保守的档案式管理模式。 2.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配置灵活。美国政府在国内实行任意就业政策,对国内劳动力的流动限制极少,企业和员工各自有着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促使每个人所学专业特长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的非常紧密。同时,建立了国家级“人才信息库”,并利用发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介组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是注重制度化管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分工和职位分析极为细腻。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录用、业绩评定、工资定额、奖金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都有了科学的依据,使真正有能力、有成绩者可随时得到重用。 三是市场化激励手段。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多的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因此美国企业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工作的内涵及个人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奖励手段名目繁多,尤其突出对最高层经理人员的奖励制度。 3.中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比较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不同。当代美国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体本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视个性发展。同时,美国政府和企业善于把组织目标与个体需求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价值。而中国管理文化则以集体为本。所以中国管理者通常群众观念较强,形成了群体决策、民主集中的决策风格。 二是人力资源获取渠道不同。美国人力资源获取主要依赖劳动力市场,通过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而我国的人才资源中介机构还不够健全,不少还依附于政府,导致中国企业获取人力资源主要采用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这种方式虽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但不利于吸引外部人才和优化人才结构。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契约,讲求用制度规范和控制,较少受人情关系的影响。而中国管理的基础是关系,以重视人际关系、集体利益等情感管理为主要特征。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与合作意识,但内部容易形成公私混同、姑息迁就等弊端。 四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工资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薪金和保险直接与个人的能力和贡献挂钩,形成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在中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吸引、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工作成绩与切身利益关系不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对照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借鉴美国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培养模式 要变单一的行政性的直接管理为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把人力资源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以政府及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模式,引导私人投资教育事业,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视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2.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壁垒,实现从“办市场”向“管市场”的转变;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金、外资投入人力资源市场;疏通地区、行业间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合作的渠道,整合人力资源信息,实现全国范围内共享;加强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做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预测和规划,确保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3.健全人力资源激励保障措施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用,运用市场手段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潜能;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享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建立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使人力资源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建立统一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为人力资源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4.完善人力资源考核使用机制 针对各类人力资源,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本单位任职资格评价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选拔测评手段,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中“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要实行任期制、辞职制,及时调整不胜任的人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和考评标准,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使用的重要依据。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探讨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关系 摘要:经济效益的大小是评定企业管理成果的主要标准,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作为一种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性特长,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人力资源 相互关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也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传统工业时代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企业管理逐步迈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时代。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只是提供智能支持,而且它更是一个决定组织能否有效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是创造效益 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有了先进技术、设备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队伍,也很难想象会有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经济衡量理念和管理活动的效益产出是现代企业认知和评估事务的普遍出发点,人们在评价经济效益时注重的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但是在一个企业中,构架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是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个体,所以说,企业创造效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根据经营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动和协调组织的每一位成员,科学利用物力和财力的管理活动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组织的技术优势来自组织中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开发和创新,生产和销售优势源于优秀的人才队伍,一句话,组织创造效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为对象,研究其内在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认知人性、尊重人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从而能够科学地利用财力、物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人事管理职能支持,提升到积极主动创造效益上来。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就是创造效益。 2 人力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受人力资源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则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更为具体地说,则是企业中的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综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①企业经济效益 = f(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其他);②人力资源效益=g(员工的资质,人力规划,培训,员工绩效和薪酬,其他)。 但从企业个体角度看,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中的效益评估通常是比较评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力资源效益更多的表现为企业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在这里不妨引入影子效益来描述人力资源效益。所谓影子效益,是指此效益并不像投资收益、产出成本效益等可以直接体现为企业的经营价值,而是通过驱动和整合其他资源要素,借助于其他要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效益。人力资源的影子效益如何评估,可以从人力资源在经营中的职能作用方面评估。如上面①②所提示,企业经营效益是资金、技术和设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要素的共同体现,从而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益指数。更为直观一些,效益则体现于收益与成本中。即:效益=收益-成本,或:效益=收益/成本。 成本不仅体现为劳动资料的耗费,而且还包含着人力成本,如薪酬福利、招聘培训等一切与人力投资有关的花费。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益,提升企业整体利益则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3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组织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为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去保护、引导和开发。可以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建立起一个吸纳人才和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机制,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财富来开发挖掘和积累升值,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研究对职工激励效果时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1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出80%~90%。这个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其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就需要从企业的组织战略高度,更新管理观念,认真研究企业职工的精神、物质变化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激励措施和激励手段,并从组织上加以保证,以增强管理层的管理力度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鼓舞其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才管理的关键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企业现有人员能够全部地、合理地得到发挥其能力、才识、作用的岗位。合理配置的标准就是使现有人力资源的智慧和能力全部得以充分利用,即“人尽其才”。为此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依据能力定岗位,实行“能力定岗”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路。企业在人员使用、安排上,惯性的、自觉不自觉的一度延续的是“因人设岗”的做法,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人设岗的做法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以岗定人”的做法。通过竞争以逐步达到岗其人,人得其岗,各得其位的目标。其次,在人人配置上遵循合理结构的原则。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时,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群体素质,理想的配置结构应该是均取其长、优势互补。群体素质远远大于单个素质的简单相加。再次,尊重人员流动的自然规律。职工长期在一个组织形式内往往缺乏生气,不利于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工作中要尊重自然流动,抑制盲目流动,加强智力流动,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断趋于最佳配置和最佳状态。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创造效益的动力源泉,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一个企业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析 [摘 要]本文从泉州市水力发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出发,深入查找和剖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以进一步推动水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当前水电企业正迎来战略机遇期,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为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要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这为新形势下水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1 泉州市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至2008年年底,泉州市建成水电站694处,总装机容量75.3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5亿千瓦时。从装机容量看,总装机1000千瓦以上电站只占全市水电站的18.7%,规模偏小。各水电站从单位体制看,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私营企业多种体制并存。人力资源从质量上看,结构不够合理、层次偏低、高技能人员的总量和占比较低。全市水电企业在编人员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的占比41%,36~45 周岁的占比34%,46~55周岁的占比19%,55~60周岁的占比6%;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的占比0.2%,本科学历的占比13%,大专学历的占比27%,中专(高中)学历的占比38%,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21.8%;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的占比6%、中级职称的占比31%、初级职称的占比63%,拥有职业技能等级比例与国内外技术工人技能等级结构相比差距较大。 2 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水电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力资源管理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认识不足。许多水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意识和方法上尚未从根本上把“人力”看做一种“资源”进行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缺乏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企业实际、易于操作的框架体系,整体功能不强。人力资源管理常陷于事务性操作危机,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集中在行政管理上,对组织战略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不明显。 (2)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水电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普遍存在专业、层次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大多水电企业地理位置偏僻,员工的发展空间远不及大中型企业广阔,企业难以提供雄厚的物质薪酬,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全市水电企业职工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3.2%,低于全国人才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17.5%的水平;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也仅占65%,有大部分人员是从当地招收的初、高中毕业生;高技能人员占生产技能人员的比例仅为14%。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多数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沿袭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收入能增不能减”现象依然存在。员工的个人收入与实际工作内容和效果没有有效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许多干部职工存在安逸思想,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人才选拔方面,任人唯亲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单位存在想要的人进不来、想用的人留不住、不要的人出不去的情况。 (4)缺乏开发与管理并重意识。大多数水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概念模糊,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不断开发而能不断增值的资源,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会像其他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只关注使用,没考虑补给和折旧。没有将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投资,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3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措施 (1)树立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第一,主动改变人事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人事管理范畴,是将人事管理工作由事务性、行政性、使用性、低水平、静态管理向资源性、市场化、开发性、专业化、动态管理方向转变。 第二,构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围绕企业的战略重点开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加强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实施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操作的全面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树立人力资本观念。变人力成本观念为人力资本观念,提升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主体作用,关注员工需求,凝聚员工智慧,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技能,促进员工发展。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既包括外部人力资源增量补充和优化配置,也包括内部人力资源存量开发和结构调整,企业要努力在内外部市场中找到适合自身要求的动态平衡。 第一,加强人才引进。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准确进行需求预测和专业配置,丰富招聘渠道,确保将宝贵的进入空间真正用在急缺和核心专业的补充上。 第二,创新市场化配置机制。积极尝试“人事”、“劳务派遣”等新型劳动用工形式,通过柔性配置灵活保障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存量开发和结构优化。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和人才发展机制运作,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注重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人力资源存量挖潜。①加强内部人才流动。强制业务轮换、岗位轮换,通过职业发展通道、薪酬待遇倾斜等措施,激励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员工从非核心专业、通用工种岗位和后勤岗位积极转岗到生产一线和核心专业岗位。大力开展上岗培训,积极倡导“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大力培育“双工种”、“双师”型和“一专多能”员工,有效实现以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②实施优胜劣汰。实行严格的考学制度,对业绩考核不合格、难以胜任岗位的员工,给予强化培训、降低薪酬岗级、离岗轮训、待岗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从而不断激发员工内在动力。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激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基础,逐步构建“一个基础平台,三大管理体系”,真正做到用发展吸引人、用业绩激励人、用保障留住人、用文化凝聚人、用培训发展人。 第一,夯实以岗位体系为核心的价值管理平台。树立岗位创造价值观念,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绩效责任,为人岗匹配、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提供基础依据。合理设置岗位序列,科学划分岗位层次,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搭建不同岗位间的梯次转换和延伸平台,拓宽员工成才通道,改变单一管理职务系列和晋升方式,建立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使不同潜质的员工实现差异化发展。 第二,优化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以企业战略为指导,以工作目标为导向,以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为依据,根据不同考核目的,量化考核标准。根据岗位体系进行绩效体系动态管理,加大考核弹性力度,建立多维绩效评价体系。树立绩效管理思想,加强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衔接,形成有力支撑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的战略执行体系。 第三,优化以薪酬管理为核心的激励驱动体系。合理确定薪酬策略,有效平衡薪酬激励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建立与差异化职业发展通道相适应的薪酬架构,改变职务升迁一元化激励机制,有效强化薪酬分配的正向激励。优化薪酬与绩效挂钩机制,推行弹性薪酬,适度拉开差距,加大浮动幅度,更好体现奖优惩劣。逐步推行市场化薪酬体系,丰富激励薪酬形式,创新非货币化薪酬激励,加强与其他激励方式的配合运用,有力保证薪酬体系的运行效力。 第四,完善以用人机制为核心的人才发展体系。建立公平择优选拔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聘、公开招聘。打破身份界限,转变级别管理方式,实施层级管理。健全岗位聘任制度,做到易岗易薪。知人善任,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选择,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帮助。做实组织考核,进一步加大优胜劣汰力度,将考核与使用相结合,用更适合的岗位实现员工的目标和价值。 (4)建立长效培训管理机制。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思想,将建立学习型组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领域。以员工发展为导向,加强员工个体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同时注重企业组织团队学习,不断推动组织的发展与创新。 为员工制订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开展教育培训,利用培训增强组织吸引力,强化员工献身精神,让每个员工在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为企业作贡献。 第一,分析培训需求。根据需求做培训,坚持务实、管用、解决问题原则,真正从工作需要和实际需要出发,将员工的培训期望与企业的培训需求有效结合,努力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二,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制度,系统规范培训步骤。以培育“三支队伍(经营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技能操作队伍)”,打造“三高人才(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专业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为重点,结合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理念和趋势、当前工作重点、岗位分析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层次分明地开展企业培训。认真选择培训对象,有序安排培训时间,合理设计培训课程,科学选择培训方法,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评估培训效果。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健全目标跟踪培养机制,定期进行考评,跟踪检查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计算机英语论文:试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英语教学模式的不同,新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周围环境,经过意义构建获得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教师讲授课程的能力。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一些独到的方法和教学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由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还不能把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相比之下,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①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②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的参与所给信息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基于计算机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使用指定的网络多媒体课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定期评测,有教师在教室巡视并及时解答学生问题的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无疑是课堂的真正主宰,是整个课程的主导和主体,教师利用教材和板书等方式传授英语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控制”的作用,侧重于教,通过这种方式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裁判员,也是主要参与者,制定规则并且参与规则。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随着学生的角色转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应完成角色的转换或变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成为:需求分析者、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件制作者、顾问、辅导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习惯并逐步接受这样一种新教学模式理念的转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课堂问题的解答者,也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主动掌握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科学方法 很多年来,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计算机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痼疾。 2.计算机网络的无限扩展性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思维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有了互联网,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就不再是“人—机”之间的单机学习,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集体。 3.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能够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及时转变自身定位,从主体转变为引导者和领路人,使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适应者、积极践行者。 计算机英语论文:试论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中的实践教学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英语 实践教学 BIOS设置 论文摘要为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讲授计算机专业英语课时,采用讲练结合,在突出实践环节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究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规律;在知识的系统整理中,养成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习惯,从而巩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表明,以屏幕英语“BIOS的设置”展开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作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常用工具。对于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在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屏幕信息、组装计算机、安装软件等实践过程中,以及到互联网上查阅资料、等级考试与认证考试,甚至在软件开发等较高层次的应用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计算机专业英语。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英语水平。 讲授计算机英语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既包含普通英语的语法规则、语言特点,又包含计算机的专业性、技术性,所以它的教学既是计算机教学又是英语教学。如何讲好计算机英语课,成为计算机英语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中专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面对那些英文命令、 英文界面、 屏幕信息、英文提示等内容时常常不知所措,而且很多同学也觉得学习专业英语很枯燥乏味,这为讲好计算机英语课带来了又一个困难。 那么如何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一线的长期实践,采用实践教学法,以学生的上机操作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从实践操作上结合计算机英语的专业性与基础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努力突出专业教学的能力培养,突出语言教学的规律性,融合不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计算机英语课的实践性教学具有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大大提升了计算机英语课的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中的实践性教学 1.实践教学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实践性教学中,首先讲述病毒CIH的小故事,引入计算机屏幕英语教学。CIH病毒是如何工作的?CIH首先注入到系统中,破坏主板的BIOS,使得BIOS不能正常工作。由此引出BIOS,学习专业词汇BIOS,即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在强调BIOS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之后,继而提出问题:BIOS它到底是什么?是怎样工作的?怎样对它进行正确的设置?BIOS程序存放在电脑的什么地方?从而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兴趣。 2.在多媒体教室中实施实践性教学 在多媒体教室中,我们以主板为例,由学生们现场进行指认BIOS,并对其进行解释。由此引出BIOS 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 以台式机为例,演示进入BIOS的过程。对涉及到的Del键,进行讲解,并且解释Del的完整单词Delete(删除)。同时介绍不同品牌的计算机在进入BIOS设置时的不同途径,如一般台式机是开机按Del键,而Dell电脑及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则是按F2键。 进入BIOS设置界面之后,介绍具体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知识,引入专业英语词汇。比如,在选中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置)后出现的子菜单中,学习单词installed(已安装)——install(安装)。同时利用对比记忆法扩展学习词汇uninstall(卸载)。这组词汇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尤其在安装及卸载软件时,因此属于掌握的重点。另外,学习单词drive,在基础英语中其含义是“动词:开车”,而在此处则为“名词:驱动器”。在此界面上,一些简单的操作可以由同学来进行,比如修改系统时间,设置管理员密码、用户密码等,并操作电脑以验证学生设置的效果。同时提出问题:如果忘记管理员密码、用户密码,该如何操作以便能正常使用计算机?此问题由学生课后查资料完成(可适当提示:与主板上BIOS附近的电池battery有关)。 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词汇,还能够了解有信息含量的专业知识,并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体会到专业术语与相关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多媒体交互的趣味性,反复练习,巩固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方法 在BIOS FEATURES SETUP(高级BIOS设置)子菜单中,重点介绍Boot Sequence。Boot的本义是长筒靴,但在专业英语中含义是“启动”,故Boot Sequence意为“电脑的启动顺序”。通常情况下,启动顺序为C盘启动,这样可以加快启动速度。但如果要安装或重装系统时,第一优先启动顺序则要修改为光盘启动。当我们把操作系统安装完后,再改为从C盘启动。教学中,准备一个系统盘,由学生进行修改设置,体会操作的变化。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长筒鞋总是穿在脚上,走路总是用脚走路,这就象电脑的走路也是从Boot Sequence启动,把Boot与启动联系起来,Seguence相当于从C盘上读盘,可以想象为“明白吗?去摁C盘”,这样把枯燥的计算机英语与趣味性、知识性联系,不用背就可以学好计算机英语。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的实践教学,讲授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并且讲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把教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差距,理解和掌握运用所介绍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教学中,系统整理是知识转化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一门系统工程,采用实践性教学,在学习计算机英语时,必须与其他知识相联系,系统地整理所学的知识,从而构建知识的金字塔,学习的成效就会更加显著。例如屏幕英语中,DOS操作系统的错误信息提示BAD COMMAND OR BAD FILE NAME,它表示错误的命令与文件名,同时可以联系计算机的其它知识,比如在AUTOCAD工程绘图软件中,COMMAND表示操作命令,即:从键盘上可以直接输入指令,这样就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了。 采用系统整理的方式,促进学习的效果。如:要求学生课后收集BIOS相关信息,不断联想,强化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的映象,然后动手操作,设置BIOS的相关密码,设置启动盘的启动顺序等,强化感知在大脑中的映象,最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强化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的映象。通过反复联想加深学习的重点,通过反复操作巩固知识点的学习,结合学习方法进行反复操练,系统整理转化学习的知识点。 实践证明,通过系统整理可以把BIOS中密码设置、启动盘的设置、输出设备设置等这些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的结合起来,同讲授艰涩难懂的屏幕英语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采用系统整理转化知识点,克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畏难情绪,使计算机英语多而分散的知识点变得具有逻辑性、趣味性,加深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并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论 把实践教学融入到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中,能够转变学生学习的习惯,从机械读书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实践式、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的积极性。在实践性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还要学会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的效率。教师通过备课中备实践,讲授中练实践,课后中学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必要手段,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把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的考试与上机联系起来,做到心到、手到、眼到,考中学,学中考,多渠道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体现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实践性教学,是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计算机英语论文:探析计算机英语教学应用能力培养方法初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英语 应用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从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语法教学方面总结了一套进行计算机英语文献的读、写、译所必须掌握的核心语法,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情景教学的观点。 计算机英语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笔者在教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其作为计算机知识与英语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注重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授计算机英语课程的实践,探讨了在计算机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读、写、译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计算机英语应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应用英语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阅读英文的文献资料和技术文档或进行相关的翻译。对于有志于在专业方面深造的同学,将来还有可能需要撰写专业方面的英语论文。这些应用更侧重于考验学生的读、写、译方面的能力,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提出来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夯实基础 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而句子又是由词汇和相应的语法构成的,因此,不管是读、写、译,要准确理解英语原文的意思,写出正确无误的句子,都需要加强学生在词汇、语法方面的基础。因此,词汇和语法是笔者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1)词汇 学习计算机英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熟悉常用的专业词汇,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重要的专业词汇呢? ①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主题(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与编程、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全面覆盖计算机技术各个方面的核心词汇 ②通过不断重复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印象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新的专业词汇,即使上课时已经讲过,但有的同学印象还是不深,可见,对于仅看过或学过一遍的新词汇,是很难让学生有效记住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对所学新词汇进行重复,具体做法是:上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熟悉生词,课堂上讲解课文前也先将课文中的生词罗列出来,扫除词汇障碍,下次课上课前又再花几分钟时间对上次课的生词进行复习,这样,讲过的重点词汇至少经过了三遍重复,再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使用所学词汇表达专业概念的能力。 ③向学生介绍一些构词法知识 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派生、合成和转化。派生是通过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而构成另一个词,计算机英语中常用的前缀有:micro-、hyper-、multi-等,只要掌握了这些前缀的含义,便可推测所构成的新词汇的含义。比如micro-这个前缀有“微小的”的含义,因此ndcropmcessor表示微处理器,microcomputer表示微型计算机,microchip表示微芯片。除派生词以外,计算机英语中还有很多合成词,例如:flowchart(流程图)是由flow(流程)和chart(图表)两个词合成的,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的)是由ob-ject(对象)和oriented(导向)构成的,这些合成词基本可以望文生义。向学生介绍一些构词法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其掌握构词规律,降低词汇学习的难度。 ④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扩大词汇量 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英文命令、提示和帮助等。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列举这方面的例子:如BIOS设置界面中的英文词汇、计算机零部件上的英文标注、DOS的英文命令、常用软件及开发工具中的英文菜单、帮助及错误提示等,这样,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计算机英语的兴趣,又引导它们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中多留意这方面词汇,在不知不觉中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计算机日常操作的能力。 (2)语法 如果我们把一个句子比作一幢楼,词汇是这幢楼的砖,那么语法就是指导我们如何用这些砖来修造这幢楼的一套规则。计算机英文文献中含有大量的长句,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必要的语法知识,才能在阅读时正确地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在写作时遣词造句才会更加游刃有余。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下面一套进行计算机英文文献的读、写、译所必须掌握的核心语法: ①句子成分 ②并列句 ③从句 ④非谓语动词 ⑤被动语态 ⑥情态动词及虚拟语气 ⑦其他常用结构,如There be句型、with结构等。 2.加强翻译训练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翻译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读、写、译能力的方法。通过翻译,不仅可以使学生精确地把握句子含义,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相应的汉语意思。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时地穿插翻译练习,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文章段落,进行随堂或课后翻译练习,学生完成后进行评讲,在评讲的同时介绍一些翻译的规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过程中如何去处理这种差异。 ,这样,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既提高了其阅读和翻译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学习相应的汉语如何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写作能力。 3.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中,这个“渔”指的就是学生自主地运用英语去获取计算机方面的最新理论或技术,提高专业水平的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读、写、译、说等方面能力的锻炼。 课堂活动采用的形式为: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某一主题,例如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等,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相关英文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后做成PPT或其他形式的媒体(如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以演讲或讨论等形式介绍给大家,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参与活动,也可以个人单独参加。 通过不定期地进行课堂活动,不仅使课堂氛围得到了活跃,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其获取和消化计算机方面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听、说能力的培养 前面谈到的读、写、译能力主要侧重于计算机英语的书面应用,对于有志于在国际性IT公司就职的同学来说,听、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拙见。 1.采用情景教学 计算机英语在听、说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将来可能会进入国际性IT企业就职的同学。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创设—个情景,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假想一个名叫Great Computers的 IT公司,再假设一个在该公司担任某一特定职位的职员,比如一个叫Jack的技术支持人员,然后围绕这一情景来组织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包括Jack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简历书写、面试问答、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与同事相处等),Jack如何使用英语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与各种相关部门的人员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涉及的常用词汇及一些有用的口语表达等。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仿佛真的进入到了特定的职场环境中,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学习到许多非常实用的口语表达,同时辅以听说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听、说能力。 2.按不同的交际用途组织口语教学内容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教学,在口语教学的内容组织上,则可以按照不同的交际用途来组织,如常见的交际用途有:见面问候与介绍、提出和要求帮助、邀约、电话对话、致歉与回答、预定旅馆、餐厅对话、会议讨论等。在口语教学中,可归纳出每一种交际用途中的常用句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此外,对于口语中的常用句型以及出现频率高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重复,使学生烂熟于心,这样,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便能信手拈来。 3.创设语言环境,学练结合 学习语言是需要语境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如上课时多朗读课文、要求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尽量用英语对话,PPT上的内容尽量采用英文,给老师发邮件也尽量使用英文,通过创设语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加强练习,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多背、多听、多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听力训练,积极展开课堂活动,鼓励同学们就某一特定情景表演对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眼、耳、口等各种感官,全方位练习,加深学习内容在大脑皮层中的印象。 除听、说练习外,在IT从业环境中,经常还会涉及业务上的邮件往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邮件格式、商务电邮的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给出一些范例,结合所设置的情景进行适当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 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法的一些初步探索,主要从读写译和听说两个方面来探讨了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远不止以上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积累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形成适合具体教学对象的方法。 计算机英语论文:浅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如何为专业服务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趋于大众化教育,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市场深度融合。本文基于计算机专业英语,结合我校和社会、市场现状,从多个方面提出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指出: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学生所学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这种培养模式符合时展对外语的需求即外语复合型人才。 本文针对我院和社会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计算机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从而使得计算机专业英语能更有效地为专业课程服务。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与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更新速度较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从事软件开发、网络设计、计算机编程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甚至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专业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掌握较多的专业英语词汇、基本的句型与语法结构和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操作中能识别专业英语所给出的指令,从而能顺利完成计算机专业的某项专业性技术操作,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解决计算机方面的相关问题做好准备,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需求,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因此,社会与计算机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离不开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需要为本专业课程体系服务,这是每一位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是一门必修课程。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并不太符合发展的客观规律,该专业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体现得不明显,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因为认识和基础水平差异等原因而有所区别,实际操作中缺少专业英语辅助工具的使用。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还是主要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来讲授,没有突出专业特点;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只需教会学生对专业文章能够简单地阅读与翻译就可以了,没有注重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这些教学方法明显有失偏颇。专业英语的教学要突出基础性、强调实用性、注重专业性。 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快速的更新,计算机专业英语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本文主要总结如下: 1?新名词、新术语不断出现,转意、衍生词较多。 计算机快速的发展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的新术语、新名词也在不断增加,如一些专用指令、网络专用术语等,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时时关注各种媒体有关计算机发展的最新信息以及常用术语,了解信息前沿动态,及时掌握计算机英语的新术语、新词汇。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与基础英语相比,转意词汇即 “旧词生新意”、派生词等较多。 2?缩略词汇较多 由于计算机中的命令、高级语言的语句等在计算机中要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为了节约和简练,计算机在存储和显示这些信息时普遍采用缩略形式,这样就使得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出现较多的缩略性词汇。如:H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 3?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句式、语法结构相对复杂 由于计算机英语的文章大多是以科技信息为主的文体,叙述准确,推理严谨,内容客观,表达的科学内容、科学原理、科学概念等所使用的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并且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所以在计算机英语的文章中就出现较多的复杂句,一句话里包含三四个分句并非少见;为了表述的客观性,突出重要性,使用的语态常为被动语态,所以只有掌握句子的句式和语法结构才能较好地对文章进行学习,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专业课程。 三、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1?整改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一般来说,因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对计算机知识缺乏专业基础,有的即使不是从师范毕业,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掌握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所以就出现了教英语的教师又不懂计算机,而教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师又不懂英语,无法教授英语课程。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要选择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英语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完美展现我校计算机英语教学的水平,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结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专业英语讲授课同时,强调专业英语学习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专业英语的学习要和专业课程相结合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遇到有关计算机的词汇要加以练习从而强化学生记忆。如:“design”,可讲解 “CAD” computer-aided design;“multi”可讲解“multimedia”,“multitask”等,把专业性知识融入英语教学当中,在获得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激发不断进取、学习的热情。 (2)利用多媒体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借助两种教学工具,一种是多媒体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计算机专业的硬件图片用动画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这些硬件的外观和功能,在展示的同时用英语加以叙述和讲解;另外也可找一些日常使用计算机时常出现的英文实例指令进行操作讲解,以加强学生的了解和记忆。另一种是结合计算机屏幕菜单将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演示给学生,演示过程中所使用的指令、提示信息等都会用英文出现,边演示边讲解,重复演示,并让学生互相交流演示,演示过程中加以英语的解释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计算机运用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互动教学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动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做到学习和应用相结合;注重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适应未来计算机专业发展对专业英语的需求。 (4)教学过程中,针对计算机过级,引用历年计算机专业英语试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对过级的渴望,满足其学习的欲望,教师可引用历年试题穿插讲一些计算机考试中英语的考点,将试题的讲解与上课内容较好地结合起来,如: The purpose of theis to provide fully integrated analog services to users? A?ISDN B?WWW C?FTP D?HTTP 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自身利益角度认为这个知识对他有用,就会主动、积极地去自主学习。 3?注重讲解专业术语、专业词汇、缩略词、常用句式和语法结构 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计算机课程词汇、句子和语法的特点,结合专业课加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术语、缩略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具体针对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场景让学生反复加强对计算机组成部分、常用指令等的介绍,从而强化熟练操作程度。 另外就是要注意对句子的句式和语法结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和对科技文章的阅读能力同时提高。 4?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 学校在选择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时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教材要在教师教的基础上体现自学的特色,故教材难度要适合该校学生实际情况;教材要结合该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教材要对内容中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句式结构加以注释;教材要具有很好的教参和参考资料。二是教材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实用性。选用的教材要具备在基础前提下,又要具备紧跟计算机快速发展的趋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内容。 5?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岗位需求 计算机英语课程要紧密围绕岗位需求来开展,才能真正体现它的实用性。本着这个思路,我们邀请计算机专业教师座谈,针对就业岗位共同探讨计算机英语的市场需求。经研究讨论,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维护、硬件维护、网络设计、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软硬件销售、网络营销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甚至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如:简单的指令、界面、设备说明书、软硬件操作规程等也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因此,计算机专业英语是扎实掌握该专业知识并能很好地加以实践应用的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是工具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英语基础知识,才能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解决计算机方面的相关问题做好准备,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需求,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是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教育部提出的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符合我校对英语课程的改革思路即英语要有效地服务专业课程。针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进行探索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借助专业英语对专业课进行更好地学习,从而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也能为今后使用专业英语在专业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奠定基础。 计算机英语论文:探析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论文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英语 教学 论文摘 要:基于目前教学的平台,浅析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该教学的水平。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职生来说,计算机专业英语不仅是他们专业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同时还是他们学好专业的必备工具。能否学好计算机英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生的职业生涯,因此,探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显得比较重要。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就读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都是分数不高。所以,很多学生学习基础差、知识点不全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厌恶学习。大部分高职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英语水平让很多英语教师感到惊叹,例如,很多高职生反应自身看不懂公共英语中的单词,更不会读,当然还有甚者背不全26个英文字母,不知国际音标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生都不愿学习稍简单的公共英语课程,更别提专业性强的计算机英语。因此,高职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主动性不高。 2.教师专业教学素质不强 一般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师要么就是英语教师兼任,要么就是计算机教师兼任。两者的知识都不够全面,大部分英语教师的计算知识不够多,在解释和翻译一些专业性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时有一定的困难,而大部分计算机教师的英语不够强,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还不能够阐述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所以也引发了很多计算机英语教学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素质刻不容缓。 3.教材的选编针对性不够 当今市面上有关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教材内容针对的专业水平有所区别。因此,选择一本适合高职生的教材还是有一些难度。但是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忽略选编教材这个环节,随意指派任课老师进行教材选编,很多任课老师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一些和自己有业务来往的出版社的教材,并不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教材选编的不当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环境设施配备不足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还是粉笔加黑板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显得枯燥乏味,本来英语水平就不高的高职生更加不愿配合老师的教学,上课期间有很多负面表现,例如,讲话、开小差、逃课;其次,很多高职高专学校直到学生的第三个学期才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而在第三个学期,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课程增多,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恶和惧怕。 二、问题的解决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所谈到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特点,例如,英语水平比较差、英语学习主动性不高,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显得很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最简单的最接近学生生活的入手。首先,在每堂课上挑出一些简单的计算机专业词汇供学生学习,例如,c language(C语言);cpu(中央处理器);copy(拷贝);debug(调适);ftp(文件传输协议)等等,课后布置学生进行复习。其次,教学要尝试生活化,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有电脑,教会学生电脑键盘上的英文指令;还有,现代的学生都很喜欢用手机,让有兴趣的学生把手机调至到英文字幕状态下,不断强化学生对英文指令的熟悉程度。最后,学生都是很关心自己的考试分数,根据这个特点,在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效果进行随堂小测试,并且把小测试的成绩记录到学生的平时分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期末总分。此外,教师一定要自身言传身教,认真负责,为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教师专业的素质 首先,选拔教师很重要,例如,可以选拔一些英语水平稍高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或者选拔一些有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来担任此课程的老师;其次,学校可以在寒暑假期间给这部分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或者在外请名校的教授为这部分教师进行专业方面和工作经验方面的传授。最后,这部分教师应定期开学习工作交流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互相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选编合适学生的教材 首先,重视教材的选编,在教材选编的过程中,可以让计算机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进行商议,因为计算机教师有良好的计算机知识,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辅助教材的选编。其次,当今时展迅速,信息行业更是如此,面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快速地更新换代,很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有实力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成立自己的教材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成员可以由高校英语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共同组成,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结合当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编制一本适合本校高职生的专业教材,促进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更上一个层次。 4.完善教学的设施配备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面避免传统教学模式,投入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加强学习效果。其次,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课应该尽早,在大一期间就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贯穿高职的公共英语课程,让学生对该课程不厌恶不惧怕。 三、结语 鉴于实践教学,通过自身感受,总结了几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想法。但是这些问题的总结还远远不够,欠缺了一定的完整性。所以,笔者将会再接再厉巩固加强自身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不断在该学科的领域上进行探索。 计算机英语论文:浅析中职计算机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创新设计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英语 多媒体教学 创新设计 论文摘要:面对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困惑,深入分析计算机英语教学的规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突破口,以创新设计为手段,详细设计了计算机英语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过程。实际教学表明,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英语教学的质量。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强调职业教育要以岗位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真正担负起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一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引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技术手段,把创新设计贯穿于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显著提高了计算机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是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D的范畴,准确地说其应称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功能。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由于可以做到人机交互,因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辅助教学软件的教学,其效果要优于电视、录像的教学。因前者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学生的学习是主要的、积极的,有利于调动整个课堂教学气氛,而积极的教学气氛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而后者的交流是单向的,仅限于被动的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英语教学变得活泼起来,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CAI教学技术使教学手段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声音、图像、文字多种刺激并重,使师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完全沉浸在教学要求的氛围之中,从而收到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优质的课件设计成了教学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计算机英语课件的创新设计 计算机英语课件的创新设计,要从引导学生的土观能动性上「功夫,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课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课的方法,并不断地在学习中让学生培养起爱学习的习惯。计算机英语课件的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三个方面。现在以“Unit 12: What Is a Network?”为例,创新设计一该课的计算机英语课件。 (一)教学准备的创新设计 教学准各主要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中专生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没兴趣学英语,但是他们对计算机及网络却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比如,他们经常玩电脑游戏、网上聊天、下载音乐、网上看电影、搜索资料等等。按照常规,对这样的学生就是批评教育,但是往往取得的效果并不好。计算机英语课件的创新设计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喜欢玩游戏等作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从创新设计的角度设计计算机英语课件。 选用的教材为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职业英语系列之《计算机英语》。本教材以培养听说技能和交际能力为主,综合、均衡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使其能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运用英语完成交际任务。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于第12单元《What Is a Network》中的听说部分。木课时主要学习用英语来描述网络的应用,其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职业场景,有利于他们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计算机英语课件创新设计用网络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载体,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英语课件的创新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在计算机英语课件创新设计中,能力目标是计算机英语课件创新设计的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模拟本课的场景,使学生在情景交流中学会基本句型的使用。知识目标是计算机英语课件创新设计的知识重点,通过充分的联想、大脑风暴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情感目标是计算机英语课件创新设计的德育教育,通过在学习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网络的正面情感,抵御不良习惯,即健康网络,远离网瘾。 (二)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 复习:把复习的内容做成蕴含娱乐性的幻灯片,通过提问和点击幻灯片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复习Unit 1I所学过的重点内容,检查了解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导入:在导入部分中,给予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包括10个专业词汇和4个典型句子,以同桌为单位扮演学习伙伴。在课件中,选择学习的角色,使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故任务型教学可让学生主动地把兴趣与新知识“网络”联系起来,从而不知不觉进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教学呈现的创新设计 1.单词学习的创新设计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重点掌握network, bus, present,ring, spur, via, global, server, arrange, prefer。在计算机英语课件的创新设计中,用图片和实物进行演示教学,把单词的一记忆方法同课件的创新设计结合起来,把词汇的学习与场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读一认一记”(大声朗读一辨认实物一用心记忆)来学习并掌握专业词汇。在课件创新设计中,这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加快了学生习得语言的速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总结的创新设计 总结的创新设计是把学习的主要内容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顺口溜、动画、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认真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单词学习、短语、对话中的重点句型及其运用。通过总结,学生复现和利用新知完成任务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新知。为加深并巩固新知,强调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能力,课后的学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可安排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长的组织,把学习和预习的内容编成小故事或情境剧,来加强课后创新学习的效果。 以上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强调课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场景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任务型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职业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职业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掌握基本职业英语技能、基本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现场教学为手段,通过具体的生活及职业情景来展示材料,为学生提供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到动脑、动耳、动嘴、动手、动心,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表达,既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注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时贯穿了德育的教学,深入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各种海量的网络英语资源,丰富多彩,图文、音视频并茂,使得多媒体创新设计教学专业英语更加贴近现实,有趣味且又充分展现英语文化知识的即时发展情况,从多方位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由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总之,纵观全文,计算机专业英语创新设计教学,既是一个英语学习和运用并行的过程,也是深化和实践专业知识的过程,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习面向就业和创业相结合的过程,值得更加深入的探索。 计算机英语论文: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互动方法 【摘要】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能解决大规模期末英语口试的问题。实现这种测试模式的互动,需要交际测试理论的指导,并营造互动的测试环境。评价方式也应注重多样化。 【关键词】计算机化口试;交际测试法;课堂评价;互动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交流,…”开展口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规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更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后,口语测试被纳入许多院校的期末考试范围。深入探讨计算机辅助的口语测试理论及方法,使大规模的期末口语测试科学、公正地测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这具有现实意义。因为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半直接型口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不足和水平不一的情况,也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口语水平。通过形成性口语评估和期末口试成绩结合的方式,能及时地向学生反馈信息,促使其参与教学、参与评价,监控学习情况,学会对学习效果担负责任。 1 计算机辅助的英语口试 1.1什么是计算机化口试。计算机化口试(Computerized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简称(COPI)是由应用语言学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研究出来的最新口语测试形式,它是在模拟面试型口试--磁带录音法(Simulated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tape recorded简称SOPI)和口语测试--人工法(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humans,简称OPI)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1.2计算机辅助口试的基本形式 1.2.1口试形式。考试考场设在计算机教室或语言实验室里,口试在局域网上进行,考生进入考场就位后,用键盘输入考号,并根据屏幕的指示,用鼠标点击,通过对话筒和耳机进行测试。考试正式开始后,考生无须再使用键盘和鼠标,只要眼看屏幕,耳听录音,在限定的时间内对着话筒答题即可。考试过程由考点管理员通过考点管理服务器操作。考试结束后,考点管理员把考生答题的语音文件收集好并刻录到光盘上,然后将光盘集中到评分点进行评分。 1.2.2口试题型 (1)快速应答:测试考生对常见功能项目的掌握,主要考查一些典型的交际句型(例如,问候、邀请、开场白和结束语等)。 (2)情景提问:测试考生对所给情景中不同信息进行提问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对交际过程施加某些影响(例如,向对方提问)。 (3)朗读:测试考生的语音基础和意群停顿、语气转换、语流、连续以及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语音的掌握。 (4)谈话:测试考生的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用具体实例或理由说明观点。 (5)看图说话:测试考生的描述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组织信息和构建语篇的水平。 这种口试方法不仅从时间和人力上解决了举行大规模口试的困难,同时还将高新技术引入考试的管理与实施,对提高考试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计算机化口试互动的特征 所谓互动是指“在完成测试任务中受试者个人特征参与的程度与类型(Bachman Palmer,1996:25) ”。口语作为与他人交际的渠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被试的对话风格,比如说话的量、对不同话题的应对能力及其对主试的反应行为也会影响到主试对被试口语的评价。Young Milanovic (1992)提出了一个对话风格模型。这个模型从三个方面描述了对话的过程:交互的可能性(interactive contingency)、目的指向性( goal orientation)和主导性(dominance)。交互的可能性是指谈话一方的言语与另一方及时的回应之间语义的关联性。如果要持续一个话题,那么一方必须认可另一方的话题。目的指向性是指访谈中的一方想要实现最终的目的和计划的程度。如果一个话题持续的时间较长或者说话的一方在其他话题之后又返回原先的话题,这就表现出了谈话者较为明显的目的指向性。主导性是指一方意欲通过各种方法控制谈话过程的倾向,比如坚持、放弃发言权或者通过打断和提问的方式控制另一方的发言权。 口语测试与其他测试相比,对互动性要求更高,互动性是口语测试有效性的前提。口语测试中互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考生与考试任务之间的互动性以及考生与主考教师之间的互动性。 “以考生为中心”,让他们有话可说而且愿意表达。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考试涉及的话题是考生所熟悉的,在短时间内能做出反应,话题需体现思维,让被试者有话可说。体现思维的话题也应符合考生的情感模式。 口语测试不仅仅是成绩测试,也是一种水平测试,因为口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课本内容,最终超越所学内容,形成一种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辅助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非语言能力。可见,水平测试的目标更加宏远,它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同时,口语测试还是一种诊断测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总体设计教学过程、教材等因素做出诊断,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求改进。不断改进,完善教学。 3 如何实现口试人机互动 3.1交际测试理念作指导。交际口试突出交际的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与综合性(文秋芳,1999)。交际语言测试体系提出了反拨效度的概念,体现了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考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要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测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内容。要达到口试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具备正确理解各种交际情景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自觉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各种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学习各种跨文化交际策略也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3.2口试环境能实现互动。如何营造一个互动的、宽松的会话环境和气氛是首要的问题。口语测试的实施可以利用录音设备、音像设备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来帮助进行,利用科技化手段尽量模拟出一个逼真的会话情境,让考生放下包袱,自如地发挥真实水平。主题讨论的环节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考官的提问用语要自然简洁、口语化、准确无误,始终用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答题,而且提出的问题应是考生普遍感兴趣的、较为熟悉的话题,促使考生产生交际动力。 3.3评价模式互动 3.3.1课堂评价与终结评价。建立学生课堂口语成绩档案袋(Portfolios),期末的口试最终成绩包含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进步,及时反馈信息。鼓励课余用网络自主练习口语,教师及时查看网络课堂记录,对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成绩奖励。发现问题时教师及时找出具体原因和解决办法。 为保证测试的评分标准的稳定和一致,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订统一的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评分法或其他分解评分法(analytic scoring),细化评分标准,并对评判不同分数段提供细致而周密的规定,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考官评分的主观性,保证测试的信度。(2)规范考官管理,确保考试的客观公正从而保证测试的信度。口试考官需进行统一培训,统一的培训可使考官的口语水平达到标准化的目的,从而避免考官语言的难度和提问的焦点出现偏差,确保所有考生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待遇。 (3)严明纪律,杜绝违规操作。评分地点、时间集中。这样,考官们在评分时,如有较大分歧,则可反复听取考生的测试录音,以取得最后评分的一致。隐匿考生身份,目的是避免考官在认识考生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评分偏颇。因此,在评分时,考生的姓名和编号应隐匿不见,尽可能避免评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任意性普遍存在,达到提高评分信度的要求。 3.3.2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气氛,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信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口语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评价工作,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口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期总评时,我们要求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写出个人自我评价(学结),包括个人在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收获(每一点都要有依据),最后给自己一个综合的分数。学生的自评在整个总评中占30%。学生还要结合个人的情况,写一篇学习综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认识自身的优势,超越自我,克服缺陷,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互评使学习者从其他同伴中获取反馈信息,学生们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同伴,也可以了解其他小组在口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点。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结束时,我们用表格的形式,采取学生先自评,同学互评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参与口语评价,表格的制定是基于《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的。每位学生都有权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这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也督促同学间的互相学习、监督与帮助。 3.3.3注意口语评价中的几个问题。评价的过程是不断激励学生的过程。评价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不能把评价当作“考倒学生”的武器,不能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产生害怕、灰心、自卑甚至反感的心理障隘,评价应是一个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增值过程。对于形成性评价中不太理想的学生我们应多鼓励、多帮助,放大其一点一滴的进步,评价结果应反应出学生的努力和成果。而对于终结性评价中发挥不太好的学生不应立即给出等级,应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培养“小老师”,班级中形成师帮生和生生互助,树立学生的信心,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幸福,使整个英语口语评价成为一个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的评价。 教师是评价工作的主导者,在阶段性的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小结,鼓励表彰好的方面,提出须改进的方面,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制定以后的学习计划。 总之,口语交际的成功不但倚赖于双方的语言基础,还要求两方之间的互动能力,对对方话语的预期,及自己话语在对方身上反应所产生的效果有准确判断,这样才能把握谈话内容的发展,达到成功的交际。因此计算机辅助的口试应体现交互性。 计算机英语论文:浅析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模式的研究生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英语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模式 学习者自主 论文摘要:分析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生比例失调、教学方法陈旧及效率不高等现状,探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认为该模式可在诸多方面解决研究生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一、引言 1992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改革确立了目标。近20年来,研究生英语教学在质与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绩不可否定。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中国社会对高端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却相对迟缓。如何适应国际化大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研究生外语教学必须认真探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立足现实,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借助多媒体教学促进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之道。 二、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 研究生英语是我国目前统招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我国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外语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是必修,这门课程要面向几乎所有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受众面广。按照大纲的规定,该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144一216学时,课时比大。无论从社会对人才需求,还是从硕士生追求自我提升的角度,人们对这门课程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值。1999年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从1998年的7. 2万扩大到2010年的46.5万。这意味着,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机会的同时,也给高等学校的师资、设备、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问题与矛盾随之出现。 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张使生源结构趋于多样化。研究生来源不仅仅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相当数量的往届生和来自社会的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尽管他们都经历了研究生英语的人学考试,并达到了各校不同的录取分数线,但其英语程度差距仍然很大。以辽宁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为例,入学时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人数约为22%,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人数约为76%而剩下的2%的学生甚至还没有获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研究生人数的骤增,使有限的师资力量捉襟见肘,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师生比为1:167)。庞大的英语教学班型和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使教学中“众口难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本针对全体硕士生学习“共性”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愈来愈难以满足众多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诉求。在教学管理上,对研究生教学的关注度明显低于本科生教学,教学环境建设投人和提供相对不足,“重本轻研”倾向普遍存在。成绩管理制度弹性大,变数多。沿用了长达18年而未作修订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也因其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而遭垢病。改革英语教学标准、手段和方法,推进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个性化英语教学,提高研究生的英语综合使用能力的呼声日益强烈。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解决研究生英语教学困境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这一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记忆储存和逻辑推演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运用在教学上,其强大的交互性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生动丰富的可选择的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和内容的局限性,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和顺畅,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可以即时评估教与学的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重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而必须由学习者本人来完成;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主导着语言教学的始终。这种模式强调单向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这种教学模式背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压抑了学习者个性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把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及活动设计得更加人性和科学,可以使学习者在明确学习目标和课程要求的前提下,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这就使在传统课堂中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中心和主导者,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平台提供的语言材料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扩充、强化、解析、释义和操练,从而更好地掌握、操练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优势还在于,它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诉求。如前所述,研究生生源结构复杂,人学英语水平差异大,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想要通过一名教师、一个课堂、一本教材、一种模式解决所有人的需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计算机网络支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其资料的丰富性和使用的便捷性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体裁和题材、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资料。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众口难调”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开发建立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中嵌人形成性评估的功能,是多媒体教学的又一优势。所谓“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整合和解释的过程,以此来促进学习和教学。或者说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估,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估体系弥补了传统教学沿用多年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即不仅仅靠一次期末课程考试来判断教学效果,而是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性监控和评估,使评估的结果更科学、更精确、更有信度和效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上教学和网上自学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观察、评估和管理,对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绩效提供快速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传授获取过程中的不足和盲点,调整教学方案或学习计划,这样的评估在传统课堂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环境决定角色的变化。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自己的角色作出调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研究者、推动者、合作者、辅导者和监督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的知识追求者、建构者及自我学习的管理者和评估者。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互为促进,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结语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指出:“硕士生英语教学应当提倡从实际出发,博采众长,讲究实效,并在加强理论研究和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硕士生英语教学体系。”相信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从诸多方面解决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难题,在“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硕士生英语教学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英语论文: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 工学结合 教学方法 高职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正积极推动着高职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但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尝试通过英语与计算机专业工作任务的结合,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在工学结合教学理念下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转型之路。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大部分院校把该门课程设置为考查课,专业选修课。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在大二开设,学时少,学分低。专业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和考试标准基本处于散漫状态。(二)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无用武之地。学生对于英语课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较差,没有把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作为进一步培训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感觉无所谓,这些情绪都不利于教学。(三)教材选用存在比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来自国外原版教材及某些外文刊物,有全文选用的,有节选部分章节或者段落的,随意性强,选材面窄,问题单一,甚至内容老旧,不利于课堂教学。 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在讨论英语如何跟计算机结合成全新的一体化课程之前,需要首先弄清楚计算机专业英语对于计算机从业人员是否有用,究竟计算机从业人员会在怎样的情境下使用怎样的英语。据不完全分析,几乎所有正在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人员认为英语相当重要,大多数芯片资料,专业文档资料,计算机命令都是英语,不少软件的使用也涉及到英语。如果有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才能学得更快更及时。英语本身对于计算机从业人员来讲重要性一般,但是用英语写成的文献就极其有价值。很多文献、标准是英语写成的,及时翻译成中文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表达上的问题,非计算机专业的英语能手也不一定能确切表达。 但目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内容框架仍然属于传统学科体系,只是机械地将介绍计算机咨询的英文材料安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变成语言、网络安全等章节堆积起来,生硬呆板。学生缺乏在专业学习中真正使用英语的环境,不明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就被迫成为唯一的灌输者,甚至是课文的翻译者。 三、工学结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思路 (一)工作任务分析。首先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使用英语的工作情景,以下是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在IT行业中,电脑的选购、组装、安装系统、系统的操作与优化软件的使用都需要用到英语。计算机管理员(Administrator)能解决以英语形式出现的各类系统问题,获取国外最新计算机技术和动态信息。完成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工作过程: 1.计算机管理员接受选购电脑的任务,按照选购要求,查阅相关电脑配置英文资料,找到合适的主板、硬件等地懊恼配置,罗列一份电脑配置英文清单,在购置计划获得审核后实施采购。2.计算机管理员在安装操作系统或超频时,设置BIOS信息。3.计算机管理员根据使用人员的保修,用英语进行电脑系统的检查和优化。4.计算机管理员浏览英语网站,了解最新软件升级和病毒情况,以定期为电脑查杀病毒,安装或升级软件。 (二)学习任务设计 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后,将工作任务想学习任务进行转化。以“计算机管理员”为职业定位,以“管理计算机原版系统(英文系统)”为任务突破口,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任务信息。2.学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在IT市场选购计算机。3.学生能够查阅相关计算机配置的资料。4.学生能够读懂计算机里的英语专业术语。5.学生能够使用英语原版计算机系统并能够对系统进行一定的优化。6.学生能够看懂常用软件,特别是杀毒软件的安装与升级的英语说明,为计算机安装及升级软件。7.学生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找到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方向。 四、不足和局限性 (一)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由于经验不足,实践时间不多,以上只是个人一些粗浅的探索。(二)学习任务不够真实:虽然有一套完整的列表支持,模拟真实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但整个教学毕竟还是要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三)知识点衔接得不是很流畅,而且很分散。所构建的知识体系有些显得理论过强,而实践不足,并且上述学习任务对于专业英语知识体系的构建,英语学习方法的构建涉及不够全面,是一大遗憾。 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任务载体和教学模式,让学科知识更好地以工作的形式呈现。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发展年代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跟上时代步伐,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而应该是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英语。 计算机英语论文:探析“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 词汇教学 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笔者的实践,探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英语词汇的能力,特别是通过构词法记忆单词;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从有效利用互联网的角度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提供几点建议。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世界上约有2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全世界科技出版物70%以上都用英语发表。而在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此外,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也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同时它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总之,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贸易等领域,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另一方面,英语和计算机又有着紧密的关系,当今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有近80%的信息是由英语承载,许多技术性和科学性的文献资料都是采用英文书写,各种信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网点配置错综复杂,犹如一个信息迷宫。这种现状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他们不需额外的语言学习就可以阅读大量的科技资料。而对于其他人,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则无法利用这些资源。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具备一定的英文水平,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求职都将大有益处。“计算机专业英语”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感觉本门课程非常枯燥,学习难度大,从而引起厌学情绪,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的初期也感觉到这门课的确不好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后续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经过一段时期的思考和准备,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诸多尝试与改进,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这些经验,笔者想在这里简单探讨一下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1课程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涵盖两方面知识的课程,一方面是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是英语知识。以往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文来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如专业术语、短语以及句型等。教材中的每篇课文一般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内容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以及计算机科技的最新发展等等。这些课文往往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很多学生阅读相应的中文译文往往都很吃力,更不用说理解英文课文。所以这就要求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从而能把对应的术语和原理给学生讲透,以便学生理解和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必须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多看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中文书籍,用较短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计算机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科技动态,以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并通过这些兴趣阅读来从思想上打消对该课程的抵触情绪,从而能够逐渐喜欢并学好这门课。 另一方面,该课程的词汇学习对于学生是一个很突出的障碍,很多学生在记忆普通单词的时候就感到吃力,而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层出不穷的新词汇和比较长的派生词、合成词,就更加力不从心。所以要想学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必须要过词汇关。而计算机专业英语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词汇也和普通英语教学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缩略词 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有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频繁出现在文章索引、摘要、说明书、商标等科技文章中。一方面缩略词的出现方便了印刷、书写、速记以及口语交流等,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所以在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缩略词的学习。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缩略词。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 MB——Megabyte(兆字节) 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MODEM——Modulator 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 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多媒体个人电脑)[1] 1.2一词多义 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经常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这种词也叫借用词,一般来自厂商名、商标名、产品代号名、发明者名、地名等等,也有将普通公共英语词汇转变成专业词汇并赋予新的意义,例如sector(扇区)、bus(总线) 、firewall(防火墙)、flag(标志)、bridge(网桥)、port (端口)、cache(高速缓存)、router(路由器)、thread(线程) 、package(软件包)。通过学习这种词汇,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原有的意 思,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意思,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2]。 1.3派生词 这类词汇在计算机英语中非常多,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词是根据已有的单词加上某种前、后缀而构成的新词。掌握这种词汇的关键在于了解构词的三要素:前缀、词根和后缀,只要能熟记常用的词根和词缀,对这种词汇的运用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授课之初最好能够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词根词缀,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记忆单词,并对他们学习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派生词中,采用前缀的词汇占了较大的比例,如: (1)micro——微型。Microsoft微软,Micro processor微处理器,Microcode微代码。 (2)multi——多,多的。Multimedia 多媒体,Multiprocessor 多处理器。 (3)hyper——超级。Hypertext 超文本,Hypermedia超媒体,Hypercomputer 超级计算机。 (4)Inter——相互。Internet互联网,Interface接口。 (5)re——再,重新。Rerun 重新运行,Reprint 重新打印,Resetup 重新设置。[1] 1.4合成词 合成词也叫复合词,往往是将两个单词用连字符连接起来进行构词,所以在识记上会比其他几类单词相对容易一些。如: file+based=file-based(基于文件的) windows+based=windows-based(基于视窗的) point+to+point=point-to-point(点对点) plug+and+plug=plug-and-plug(即插即用) peer+to+peer=peer-to-peer(对等互联网技术) front+user=front-user(前端用户)[1] 以上介绍的是该课程中词汇的一些特点,下面再简单谈一谈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文体方面的特点。在文体结构上,计算机专业英语主要强调准确和精炼,所以会大量使用一些动名词、不定式等结构,同时也会使用一些“with+名词”的结构,以简化句子结构。另外,专业英语也会大量使用被动语态,用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些特点,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2教学方法的改进 2.1加强构词法的讲授 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派生词居多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本门课程前期向学生集中介绍一些常用的词根词缀。一些教材会在附录中专门介绍这方面的知识,非常便于教学。笔者每次在讲授本门课程时,都会先行讲授词根词缀的知识,并大量使用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时就已经掌握的若干单词进行词根词缀的拆解,以便让学生尽快掌握这种构词方法,从而为后续词汇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进入本门课程正式学习之前就能尝试通过词根词缀记忆单词,这对他们无论是学习专业英语还是普通英语都大有裨益。而在今后讲授课本内容的过程中,碰到合适的单词可以对照词根词缀的知识再次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构词法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猜测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即使碰到生词也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知识推测出生词的意思,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介绍词根词缀的知识时,笔者认为最好能够通过学生熟知的单词引入词根词缀,而不是去单独记忆词根词缀,以此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如在介绍micro-这一前缀时,可以通过学生熟知的Microsoft(微软)或者Microphone(麦克风)引入该前缀,然后扩展出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Microcode(微代码),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等等。 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教师除了讲解该词在计算机领域中的意思之外,还应尽可能向学生解释该词语进入计算机词汇的原因。如计算机英语中有Bug这一单词,原意是指小虫子,但后来被用于指代计算机软件中的程序错误或者硬件缺陷。这是由于早期计算机体形巨大,有时候一只小虫子钻进计算机的部件就可能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后来该词便沿用了下来。教师如果能够介绍一些这类单词的背景知识,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减少学生的记忆量。 而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中的缩略语,一开始可以不要求学生记忆太多,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效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上的点滴时间让他们通过熟悉来记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这些缩略语。 总之,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对于构词法的掌握,以便尽快使学生掌握利用构词法记忆、猜测单词,避免死记硬背大量的新词,防止学生因为过多的生词而失去对于这门课的兴趣和信心。 2.2利用好信息教育技术 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和学生兴趣各异,单靠讲授课文会非常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视听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考虑到《黑客帝国》这部电影和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的联系比较紧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曾利用这部电影作为教学素材,并对影片中出现的计算机词汇、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网络知识进行了讲解,还结合电影影评扩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此类似的电影还有《机械公敌》(《I,Robot》)和《硅谷传奇》(《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等,通过这些电影,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计算机英语词汇,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听力,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从而进行主动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文以外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并和计算机相关的热点知识。如笔者在讲授有关网络与使用终端的知识时,从互联网上搜索了和3G相关的英文资料作为教学材料向学生介绍,并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手机进行介绍,如Apple公司的Iphone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笔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国外计算机公司的计算机销售页面,并以此作为教学材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通过和中文计算机销售页面的对比,向学生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词汇和一些专业术语,并对具体的硬件配以相应的图片,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应重视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提供在线的翻译工具,能进行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是整体网页的翻译。教师可以将这些工具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英文网站,以起到泛读的作用。除了这些翻译工具,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网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如著名的维基百科(Wikipedia),该网站有不同语言的版本,学生可以通过双语页面进行自学。此外还有大英百科全书在线(Encyclopedia-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这个网站的内容极其丰富,同时配有大量视频和音频以及图片资料,学生可以借助金山词霸的即时翻译根据兴趣进行自学。 3结语 总之,“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对教师的英 语能力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把这样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讲授的通俗有趣着实不易,所以教师自身不仅应该具备宽广的计算机知识,而且应该紧密跟踪科技发展的进步,以便将最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同时应该利用好多媒体条件,尽可能的利用互联网找寻一些适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资料,包括电影、图片、网页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乐于和老师配合,学好这门课程,并通过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高外语学习的整体水平,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计算机英语论文: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英语 教法与学法的探讨 论文摘要:如何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更多、更轻松地学习本专业知识,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和改革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掌握专业的能力。本文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出发,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教和如何学”这一问题,目的是通过改革计算机专业英语教与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英语》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学好计算机英语对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和解决计算机的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专业理论向实践的具体转化,是培养专业技能娴熟、英语应用能力强复合型人才的关键。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计算机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学习成果,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结合笔者教授计算机英语课程的实践,探讨在计算机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提出了一些教法与学法,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认可和赐教。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使得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而中职学校生源的质量却明显下降。对于上中职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英语都不好,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所以,当老师问学生,喜不喜欢英语、英语好不好学、学英语有没有用等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基本是否定的。甚至有学生会说出一些对学了数年的英语还学不好,而很无耐的话,如:我爱国,我不学外语,只说汉语;对于英语,只有它认得我,我是认不得它的;初中就是英语把我害惨了等等。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差,视英语学习为一种负担,导致普遍对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也不高,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以后应该也没什么用。作为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我认真调整了我的教学方法,做到以下几方面的教法指导: (一)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培养学习专业英语的自信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指的是计算机与英语合为一体的教学。无论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还是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都离不开英语,尤其是要学会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很多术语的使用,否则,将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日常使用或见到的英文单词或字母等来否定他们的看法,如:你们上网聊天用什么软件?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QQ;再问到他们家里或学校的电脑装的是什么系统,学生也会说:Windows XP、Windows2000、Vista等词汇;你们计算机专业主要开设什么课程?学生同样也会说:Flash、Photoshop、VB、CorelDraw等。通过列举这些英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且大多数学生能够流利说出来,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给与学生信心,并告诉学生当今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尤其在计算机领域,我们无法完全脱离它,且有形和无形的在使用它,包括没有学习过英语的人都在用,那作为还在学习英语的学生,要相信自己可以学得更多、更好,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学生会充满自信地去面对今后的学习。 (二)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启迪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例如:围绕计算机英语的某一单元主题(如: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等),要求学生在课前先查找相关英文资料(如:专业词汇、术语表达等),在课堂上以演讲或讨论等形式介绍给大家,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这个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见,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灵活使用游戏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针对大部分中专生基础差,底子薄,且普遍具有厌学的心理,要想让他们主动学习英语会有一定困难;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计算机英语需要掌握的单词并不多,一般在两、三百个左右,综合上面各种因素,在计算机单词教学中,我习惯使用游戏式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记忆。例如:假定一个班级有52人,英文字母共有26个,指定每名学生代表1个字母的大写或小写,到听写时,说到一个单词或缩略词,就让代表不同字母大小写的学生上黑板前面组合,如果组合正确,就说明这些学生掌握了这个单词。用近乎游戏的方式取代以往枯燥的听写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锻炼,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运用英语去获取计算机方面的最新理论或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学法指导: (一)明确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专业能力 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英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代计算机技术是在英语的基础上开发的,英语成为计算机科技发展有力的语音支撑,所以计算机英语的学习将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为就业打下能力基础。钦州是北部湾核心工业城市,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自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批准设立之日起,便吸引越来越多世界媒体和巨商的目光,许多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到钦州,如: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等。这就对职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要求,员工只有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为企业服务。不少已毕业的学生返校和老师交流的时都不约而同地说英语在他们的工作中太重要了。学习专业英语,能很好地锻炼英语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改善知识结构,培养专业能力。 (二)结合实际,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特点 很多学生学英语最头疼的就是背单词,学专业英语也不例外。但是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同于基础外语,有它自身的特点,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结合实际,进而掌握这些特点。如:计算机这一新兴学科的大量专业术语来源于日常英语词汇,既取其原有含义,又被计算机领域赋予了类似功能的专有词义。如单词:bridge、thread、port、bus,学生应该都很熟悉了,但是在计算机英语中的意思分别为bridge(网桥)、thread(线程)、port(端口)、bus(总线),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所学专业,了解其特点,进而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三)注重专业词汇的结构性分析,善于发现并利用其中规律 英语学习最大的难点莫过于词汇的学习记忆。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也不例外,大多数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都是在现有基础词汇的基础上再被赋予新的意义。因此,构词法的掌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突破口。当我们翻开任一版本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时,会发现许多的术语词汇都似曾相识,但就是不知道其确切的含义。这时我们就可以从英语构词法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例如:1、派生词。这类词汇在计算机英语中非常多,它是根据已有的词加上某种前、后缀而构成的词(Ⅰ.前缀micro—微型Microsoft微软,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microcode微代码;Ⅱ.后缀—ware件、部件,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等);2、复合词。复合词是计算机英语中的另一大类词汇,通常分为复合名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动词等。通常以连字符“—”连接单词构成。(plug—and—play即插即用,point—and—click点击);3、缩略词。缩略词是将较长的英语单词取其首部或者主干构成与原词同义的短单词,或者将组成词汇短语的各个单词的首字母拼接为一个大写字母的字符串。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采用了大量的缩略词作为标识符、名称,如:PC、CPU、RAM、ROM等。 (四)学习专业英语要持之以恒,全面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不仅是简单的词汇量的积累,它同样也包括了计算机体系的系统性和英语语言的系统性,培养基本的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也是学生所必须努力的。例如:屏幕英语/信息的学习,许多同学在安装或使用计算机软件时都会遇到屏幕英语/信息提示,所以要想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的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坚持使用英语,做到见多识广了。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坚持使用英语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坚持日常学习,并不需要抛开其他作业,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学,而是边用边学。比如:为了解决某一个技术问题,需要查阅英文帮助或技术资料。只要在电脑里不安装任何中文版或汉化软件,坚持用英文来阅读,久而久之,英语学习水平必然会得到明显提高;而如果我们总是喜欢使用中文版的软件,或喜欢汉化的帮助,这实际上就错过了许多日常学习计算机英语的机会。不可否认,读中文肯定比读英文方便,节省时间,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弊大于利。这种对翻译的依赖会使我们失去获取一手资料的宝贵机会,因此,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试图多用英文来阅读文章、了解大意,慢慢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想教好或学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去学习计算机学科、英语学科相关知识,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英语学习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学生必须端正自身学习英语的态度,树立学习英语的目标,战胜学习英语的困难,最终获取成功。 计算机英语论文:浅析ICT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整合 论文关键词:ICT 计算机专业英语 教学整合 论文摘要:ICT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整合,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乏且层次差别大的问题,利用现代资讯技术的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点,对传统教学进行了理念和方法上的革新,为师生构建了一个极富个性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平台。 概述ICT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与通信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投影设备、数码录制设备等硬件,通用软件、多媒体资源等软件应用以及包括专用网和互联网在内的信息系统[1]。ICT教学是将资讯科技融入于课程、教材与教学中,使之成为师生有效的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 基于ICT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ICT与计算机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将ICT应用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是趋势也是必然。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乏且层次差别大的问题,利用现代资讯技术的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点,对传统教学进行了理念和方法上的革新,为师生构建了一个极富个性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平台。 ICT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ICT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信息的搜索、处理、重构、呈现为线索,发展了一种基于WebQuest(网络探究)的任务型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在互动多媒体的网络环境下,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到网络上搜集信息,运用网络工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在自己不断试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知识并掌握知识,通过互动多媒体展示、分享知识和经验。 1.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搜集 在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定若干个话题,分别对每个话题给定质询任务,即围绕计算机某一技术领域回答若干个“What”、“How”开头的问题,指导学生利用Wikipedia、Google、Yahoo、Baidu等搜索引擎,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而对于同一个主题,学生常常可以得到无数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达,此时,就需要学生具有思辨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对于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判断,并能够在无序信息和语言表达中找到其逻辑关系,对信息和语言材料进行取舍。该环节着力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高效搜集和掌握英语计算机专业信息的能力。 2.利用网上翻译器对文本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和重构 网上词典(如维基网上词典、雅虎网上字典、海词网上词典等)中的科技词汇容量大、更新快,例句更符合时代特点和专业需求。此外,网上词典操作简便、省时、灵活,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更符合高职专业英语学习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 利用网上辞典,让学生对英语篇章进行翻译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英文文本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在多个文本的比对和参照下进行整合,形成学生自己的表达,进而加深对计算机专业词汇的记忆和对科技英语句型、篇章的掌握。在此过程中,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需要教师更多的语言指导、专业指导和学生间通过网络社区的互助合作,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利用网络协作工具交流学习成果,实施互动式合作学习 BBS、Blog和Wiki都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网络协作工具。BBS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意见的场所,能提供信件讨论、软件下载、在线游戏、在线聊天等多种服务。Blog指的是具有个人特色的“网络日志”,可以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带有多种管理功能的个人主页。而Wiki是以知识内容为中心、面向所有对某一知识感兴趣的公众,译为“维基”的一种面向社会群体的协作式写作的超文本系统,可以对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和。 学生通过网络质询和网上辞典的翻译、理解和整合,将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网络协作工具出来,供大家分享、探讨。教师可以通过Wiki这种简单内容管理工具,创建网页形式的内容编辑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成果,并在上面对其作出评价。 Wiki等网络协作、管理工具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共享资源、相互交流和形成有效反馈的平台,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互动多媒体搭设师生展示平台 知识视觉化、操作视觉化可以为高职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加深对语言使用的理解和记忆。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习更加容易和方便,被认为是未来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流技术媒体。 实践证明,互动多媒体与外语学科教学整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下电子白板的操作呈现知识,达成师、生、媒体间的互动;通过学生小组成员成果汇报的方式来开展学生间的互动及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以培养他们对专业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互动多媒体搭设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展示平台,构建了高职专业英语交际型教学的新模式。 ICT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整合的优势 基于ICT 的WebQuest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打破了陈旧教材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和固定文本的局限,易于引发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的提升,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焦虑心理而乐于投入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来。 同时,任务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大量的前沿专业资讯,提升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表达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知识间的良性互动,并使学生最终获得了探究的体验和乐趣。 此外,ICT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在团队合作及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改进自身对未来工作、职业、社会的理解,同时对ICT技术本身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ICT是连接学生和真实职场、社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思考与总结 信息资讯技术的介入给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传统基于书本内容、单调枯燥的课本翻译式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不改变,而仅仅将教学内容电子化、课堂讲演多媒体化,可能还会“进一步强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2],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高职学生计算机英语学习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也无明显提高。因此,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是教师发挥ICT教学优势、使其功能和作用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计算机英语论文:试论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初探 论文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 英语词汇 信心 效果 论文摘要:“电脑和英语”被喻为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两把钥匙。电脑自诞生之日起,就和英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更多、更轻松地学习专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任务。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和改革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在课堂中将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掌握专业的能力。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指的是计算机与英语合为一体的教学。纵所周之,无论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还是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都离不开英语,尤其是要学会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很多术语的使用,否则,将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一个教师的教学如能让学生重视专业英语学习,肯努力学习,到乐于学习,并能较灵活的指导实际专业学习和实践,就是比较成功的教学。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的,良好教学方法的使用是不可少的。通过6年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并且作为教材《计算机实用英语》(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参编、副主编,我一直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并能过“四结合”总结出了几点教学改革体会。 一、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英语应用情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上中职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英语都不太好,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所以,当老师问学生,喜不喜欢英语、英语好不好学、学英语有没有用等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基本是否定的。甚至有学生会说出一些对学了数年的英语还学不好,而很无耐的话,如:我爱国,不说外语,只说汉语;英语啊,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初中就是英语把我害惨了,等等。此时教师要抓住契机找回学生的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日常使用或见到的英文单词或字母等来否定他们的看法。如:你们上网聊天用什么软件?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QQ;再问到他们家里或学校的电脑装的是什么系统,学生会说用Windows XP、Windows 2000、Vista等词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有手机,当问到他们手机键盘上用的是汉字还是英语字母,答案也是无容置疑的是后者。通过列举这些英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且大多数学生能够流利说出来,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给与学生信心,并告诉学生当今英语已经是一门国际语言,尤其在计算机领域,我们无法完全脱离它,且有形和无形的在使用着它,包括没有学习过英语的人都在用,那作为还在学习英语的学生,要相信自己可以学得更多、更好,这样会更加利于我们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学生会在充满自信地去面对今后的学习。 二、结合专业教学,让学生克服专业英语难学的恐惧心理 中职的基础版英语比较简单,以实用为主,且一般专业英语的学习都是学习了基础版英语才开始的。这样,一方面学生学习了一个至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学了一些专业课程,或多或少学了一些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但当学生大概翻阅专业英语的教材后,看到很多的专业术语和大量截图都是用英语标识的,会纷纷发出很难学的感叹。为此,教师在开始上专业英语课的可以把专业与英语结合起来。如,可问学生之前学的专业课程中有哪些课程是用英语直接取课程名的,一边叫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一边请学生回答,他们会很流畅、流利写出和说出,Photoshop、3D Max、Windows等,这时教师要用及时肯定和表扬他们,指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达不到这个能力的,以此给学生认可和面对今后学习的信心。 三、结合英语词汇特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计算机英语的专业词汇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该词汇在普通英语中的含义,二是指该词汇在计算机方面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出许多专业词汇的意思往往是由普通英语词汇引申得来的。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叫学生装他们经常用的软件,然后使用,不同的是装的是英文版,不是中文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让学生操作。当在英语课学生能实际操作和计算机及英语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时,会比较的兴奋,但由于装全英文软件,学生又可能信心不足,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初中和上一学期的基础英语来判断其意思。例如,让学生装ICQ聊天软件,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诞生于QQ之前的流行聊天软件,目前也是英语国家最流行的,以此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热情。在学生安装前,教师可以先复习在安装过程中会碰到单词的普通意思:Next(“下一个”,专业英语中译成“下一步”),Cancel(取消),Back(“背”, 专业英语中译成“后退”),Yes(是),No(否),Finish(完成)等。通过复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能很轻松地顺利完成安装,也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专业英语的意思源于普通英语这种概念和思维,在接下来对学生进行其它软件的安装或使用,如Ghost,MSN,CuteFTP等,就会很轻松的完成任务,对于想安装利于他们自身需要的英语版软件也会很容易完成,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英语词汇,包括专业术语,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计算机和英语技能都得到了紧密的结合和极大的提高。 四、结合中职生特点,应对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使用多种评价方式 对中职生如果只是以卷面成绩来定,那么,学生就会以课本为本,以考试内容为主,以达到合格分数为完成任务,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与学生在初中为了升学而进行的学习方式基本一样,教学效果也会不好。实际上,中职生比较明显的特点有:兴趣广泛、善于交往、渴望独立等良好性格,同时他们又有缺乏自信、心态浮躁、做事容易半途费等不良表现。针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特点,英语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渗透,为他们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服务,使他们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发展。此时对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方式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习态度、英语竞赛、平时作业、阶段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在一开学就通过部分规定,部分讨论等的方式规定相关内容,当要学生讨论和自己成绩息息相关的内容时,会在一开始就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也因此会定出与学生专业相关、性格相符、对他们今后就业有用等特点的内容和评价方式。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来进行综合成绩的评价,也就是学生掌握专业英、提高计算机技能应用的过程,既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又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结束语 通过以上体会,我个人认为,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特点及联系,加上中职生自身性格特点、学习习惯、今后社会对其英语素养的需求等,改革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方式,以此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英语学习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莆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惠及农民农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莆田的各级政府和相关农业行政部门依照国家的规定,在农业发展中提高信息化的程度,规划和建立农业信息化系统,更好地对对相关机构和服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该信息化系统还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截止到2012年年底,全省的农业信息员已经达到1500多人,农业信息员的队伍的建设日趋完善,农业信息可以很好地进行收集。政府部门对采集而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生产动态等问题才可以提前发现,对症下药,出台相关措施妥善解决。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才能有科学的信息支撑,农业的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才能具有针对性,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省政府的投资建设下,全省的气象系统更加完备,形成了省级、地级、县级等服务中心和农村信息服务站,“莆田农经网”的雏形显现出来,农村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慢慢对农村的经济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莆田农业信息网”在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农业的交流体系逐步完善和提高,农民通过农业信息网更容易获得相关农业信息,农业信息化的优势也逐渐凸显。需要清醒认识的是,目前莆田农业信息化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针对具体问题研究分析解决的办法。农村的资金投入还不充足,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甚至个别地方很落后,农业的信息化得不到农民的响应,失去群众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开展就失去了意义和目的。另外,莆田的农业信息化制度和体系不够完善,信息资源的整理开发和涉及的范围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不能获得所需要的农业信息,不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急需加强,生产环节的孤立与脱节使得有关农业信息缺乏时效性。除此以外,对农村的贫困面貌认识不够充分,交通和信息的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导致农业信息化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不大。 二、加快莆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理顺体制,明确机构,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相关政府部门和与农业有关的部门机构需要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监控和规划,推广和建设农业信息化,在财政预算中适当加大农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同时,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上的重大举措,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通过这种结构上的调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另外,与农业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对农业信息的准确掌握和采集,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部门加强对体制、机构、意识等方面的重视,农业信息化将会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实施起来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才会容易处理和解决。(二)抓住国家实施“金农工程”的契机,加大农业信息投入力度,强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金农工程”加大农业信息的投入力度,带动农业信息的基础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同时“金农工程”是一个公益性的工程,广大农民也将从中享受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政府部门改变原有思路,寻找突破点,建设农业信息的基础建设,配套一批必要的网络通讯设备和网络办公系统,促进农业相关部门对信息使用效率的提高。另外,通过加大农业信息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将农业信息的覆盖面扩大,让更多农民感受到农业信息化的便捷性。(三)开发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推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农业信息缺乏综合整理,农业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相关部门应依托新技术的信息手段,建设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更好地对农业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让农业信息的利用价值大大提高。同时,与农业相关的部门之间应该建立和完善交流沟通的机制,通过信息共享,优化农业信息系统,开发和整合农业信息资源。针对实际信息,农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实用的科技和信息指导,让农业信息能真正给农民带来实质上的收入。(四)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重视程度,通过培养和教育一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相关农业站需要定期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农民的网络运用水平,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使用能力,让农业信息的队伍建设能够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农民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需要自我的努力学习,还需要相关农业信息机构的技术培训,与农业相关的部门转变原有的思路,把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当做重要任务来完成,不能为了完成目标草草了事,这样既不能保证技术培训的教育质量,影响了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又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广泛开展。 三、结语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上的重要任务。从莆田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来看,并不理想,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政府需要大力的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使得农业信息化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作者:蚁晶玉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邮政国库支付中心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摘 要: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图径。本文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概述,探讨当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村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衔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农业信息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手段,把最适用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生产者手中,打破了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实现了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过去农民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种植、养殖,缺乏市场信息观念,使得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农民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最适用的生产技术、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并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2.农业信息化是衔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手段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农商品的竞争由国内市场转变为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农业市场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有效衔接,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而农业生产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气象和病虫灾害频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等特点。当前,农民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存在生产经营分散,品种、品质差异大,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发挥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的作用,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3.农业信息化可以推动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农民不仅学会自己生产需要的技术,还学会把自己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上运行,有的甚至学会制作网页等上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代农民的素质,农民还可以不出家门便在网上便随时获得专家技术指导。其次,农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的风地人情,扩大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互联网还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 目前中国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尚属初级阶段,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网络设施成本高,网络建设不发达,网络利用率低,网站建设总体系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大量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和设备得不到应用和普及。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业信息专业库的建设、更新速度缓慢。 2.农业信息标准化水平低,缺乏统一规划 网络信息资源低水平信息重复多,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信息标准化化程度不高,数据库的利用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农业信息标准,各地自行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互通互联性差。对于广大农村,尤其边远山区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科学指导的程度,农业专家指导系统没有引起农民的响应。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还没有达到实用水平,因地制宜性差。 3.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多数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程序还不够了解,对信息化的操作还停留在文字信息和简单的网页浏览上面,对深入性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了解还是空白。还有的地市领导认为,现在实施农业信息化还太早,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还没有明显的体现,这些原因导致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缓慢及地方差距进一步增大。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改革,增加信息基础建设投入 首先确保所需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尤其确保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资金。搞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要走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之路,广纳资金,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体,自筹资金为补充,内资外资一起上,财政投入与企业投资相结合,千万百计地吸纳资本,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大,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2.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要集中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外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不断充实网络的内容,建立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完善网络的交互利用功能,使农业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在农业信息网络上随时查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向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咨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把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成真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技术平台。 3.大力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 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的具体战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整体性的安排。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掌握信息,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踏踏实实地做好农业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莆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推进莆田农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出发,分析了目前莆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举措,为莆田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莆田;经济发展;农业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可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点。信息技术是农业结构发展的润滑剂,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推进莆田农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现代信息系统,农业的生产供给销售环节会更加科学,依托信息技术,与农业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将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也会得到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意义不言而喻。农业信息化的范围很广,涵盖了生产管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推进农业信息化,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加强和提高。农业受到市场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高风险的行业,因此需要加强农业的信息化,有效传递有关信息,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系数,从而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推进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莆田的农业发展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增加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农村经济的发展才会有保证。莆田推广农业信息化,将会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农村的信息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应用将再上一个台阶,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会提高,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将会逐步缩小,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才不会成为泡影。 二、莆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惠及农民农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莆田的各级政府和相关农业行政部门依照国家的规定,在农业发展中提高信息化的程度,规划和建立农业信息化系统,更好地对对相关机构和服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该信息化系统还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截止到2012年年底,全省的农业信息员已经达到1500多人,农业信息员的队伍的建设日趋完善,农业信息可以很好地进行收集。政府部门对采集而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生产动态等问题才可以提前发现,对症下药,出台相关措施妥善解决。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才能有科学的信息支撑,农业的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才能具有针对性,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省政府的投资建设下,全省的气象系统更加完备,形成了省级、地级、县级等服务中心和农村信息服务站,“莆田农经网”的雏形显现出来,农村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慢慢对农村的经济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莆田农业信息网”在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农业的交流体系逐步完善和提高,农民通过农业信息网更容易获得相关农业信息,农业信息化的优势也逐渐凸显。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目前莆田农业信息化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针对具体问题研究分析解决的办法。农村的资金投入还不充足,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甚至个别地方很落后,农业的信息化得不到农民的响应,失去群众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开展就失去了意义和目的。另外,莆田的农业信息化制度和体系不够完善,信息资源的整理开发和涉及的范围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不能获得所需要的农业信息,不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急需加强,生产环节的孤立与脱节使得有关农业信息缺乏时效性。除此以外,对农村的贫困面貌认识不够充分,交通和信息的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导致农业信息化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不大。 三、加快莆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理顺体制,明确机构,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相关政府部门和与农业有关的部门机构需要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监控和规划,推广和建设农业信息化,在财政预算中适当加大农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同时,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上的重大举措,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通过这种结构上的调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另外,与农业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对农业信息的准确掌握和采集,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部门加强对体制、机构、意识等方面的重视,农业信息化将会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实施起来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才会容易处理和解决。 (二)抓住国家实施“金农工程”的契机,加大农业信息投入力度,强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金农工程”加大农业信息的投入力度,带动农业信息的基础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同时“金农工程”是一个公益性的工程,广大农民也将从中享受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政府部门改变原有思路,寻找突破点,建设农业信息的基础建设,配套一批必要的网络通讯设备和网络办公系统,促进农业相关部门对信息使用效率的提高。另外,通过加大农业信息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将农业信息的覆盖面扩大,让更多农民感受到农业信息化的便捷性。 (三)开发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推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农业信息缺乏综合整理,农业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相关部门应依托新技术的信息手段,建设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更好地对农业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让农业信息的利用价值大大提高。同时,与农业相关的部门之间应该建立和完善交流沟通的机制,通过信息共享,优化农业信息系统,开发和整合农业信息资源。针对实际信息,农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实用的科技和信息指导,让农业信息能真正给农民带来实质上的收入。 (四)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重视程度,通过培养和教育一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相关农业站需要定期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农民的网络运用水平,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使用能力,让农业信息的队伍建设能够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农民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需要自我的努力学习,还需要相关农业信息机构的技术培训,与农业相关的部门转变原有的思路,把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当做重要任务来完成,不能为了完成目标草草了事,这样既不能保证技术培训的教育质量,影响了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又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广泛开展。 四、结语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上的重要任务。从莆田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来看,并不理想,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政府需要大力的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使得农业信息化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篇1 大学生在“万众创新、大众创新”中呈现出青春的活力。而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所下降。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对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如何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更好地培育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成为当前迫切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生自身因素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割裂现象 近年来,虽然双创教育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理论与实践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高校普遍将双创课程作为拓展课,大部分落实在理论讲授上,校园双创实践甚少[1]。高校对双创实践平台等空间载体设施铺设力度不够与使用度不到位,校园众创空间有效利用率不高,创业服务效果一般。校园内双创教育与宣传力度不足,各类比赛及宣讲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对学生吸引力不足,导致双创氛围欠缺[2]。另外,大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仍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教材滞后过时等状况,双创师资队伍有限,部分从事双创教育导师经验不足,学校在师资配置结构安排上存在不合理,双创教育存在一定的瓶颈和难度,难以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3]。 (二)科技服务差异与学生双创实践直接相关 科技服务受区域发展影响,高校科技园的规模、科技资源丰富度发展不均,同时园内大学生创业数量与所在高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直接相关,学生易向显化标的开展双创实践[4]。另外,科技机构服务与专业对口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专业化服务,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服务需求。创业教学深度浅薄,创业环境利用不充分,科技服务利用率较低。高校内双创孵化园在管理方式上较少考虑社区参与孵化,校内外联动机会较少,学生在校园实践中易缺乏市场交易、见习等的经验,容易脱离实际营商环境。同时,科技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功能未明确,对学生创新性的服务不到位,不利于教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5]。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双创实践存在抑制作用 在人才招录方面,大多依旧看重学历、毕业学校等显性学业指标,轻视双创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学生易受此影响而忽视双创实践[2]。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课堂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承担风险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双创实践的积极性。同时,目前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保障度不足。另外,我国双创生态环境建设正处于初等阶段,对比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机制尚未完善,对于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和升级造成一定程度阻碍[6]。部分法律笼统模糊,在政策方面不具备可行性,建立和维护营商环境的稳定难度增加,学生承担风险压力加大,不利于学生进行双创实践。同时,地域经济发展不均,高校获得地方政府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力度、补贴优待存在差距,对各高校开展校园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科技服务平台造成阻碍。 (四)学生个人对于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生双创意识还不强,目前国家虽然出台很多鼓励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但实际上大学生双创实践机会不足,创新创业敏感度不高,导致高校双创发展仅停留在少数学生上。大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致不高,一方面本身对于创新创业兴趣低,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受传统择业观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面对双创实践的风险,学生与其选择冒险创业不如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就业。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有限,辨别专业创新的能力一般,对双创理论和实践的内涵了解一般,难以贴合创新创业的社会条件与实践可能。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与专业不对口,易盲目指导学生选择业务发展而忽视专业能力,加大学生预期实践成果的偏差,降低个人积极性[5]。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而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受到专业能力、科技运用能力、社会环境和思想素养的影响,这其中包含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多种因素,覆盖范围非常广泛,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路径提供了多种可能。而基于这四个因素提出的“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思创融合”四创融合培育机制,是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一)专业能力 高校硬实力[7]、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定位是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8]。高校的专业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基石。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育才的战略目标之一,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和分量,促进创新创业与专业学科教育的融合程度,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其中,在教师资源方面,高校创新创业导师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成果对学生的积极性有显著影响。在技能培训方面,学校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宣传和引导活动,例如相关的讲座和竞赛等,都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以上各种因素要发挥最大作用,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评价和反馈体系,建立针对“人才培养计划、教师资源建设、举办比赛”等各部分的有效衔接机制,才能提升高校创新创业的硬实力。 (二)科技运用能力 创业实践是检验创新创业品质和效果的最优途径,可以让学生和团队在不断试错和修改的过程中完善创新创业方案,从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如创业孵化基地适合经管专业的学生,而理工科、医学类学生不仅需要孵化器,而且需要足够的一线见习、实习经验,因此与专业对口的实践平台可以明显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效果。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能够更好地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以学促创,以创带动学业[7]。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学校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的同时,社会上提供的创业服务、科技服务、创客空间等平台,可以在资金、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上给大学生提供创业扶持,提高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效率。创业实践扶持平台需要校内校外双方联动,发挥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因此,多方协助共建的、适合大学生现状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环境 政策宣传力度[9]、社会支持程度[7]、创业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的培育。政府发布的各种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如创业贷款优待、补助补贴、专项基金等,积极引导和鼓励着大学生正确地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程度也影响着创业的整体生态环境。广泛化的政策宣传和具体到位的政策落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创业中来。另外,对大学生友好的营商环境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在实习方面,在利用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高校与企业、公益机构、政府机构等社会组织合作,充分利用社会相关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促进创业。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协同的创业新模式,可以让大学生提早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积累创业经验,为毕业之后的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四)思想素养 创业意识不仅受到高校教育实力、实践平台、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同样受到个人主观层面影响,例如个人对于创业的兴趣、预期、态度、参与积极度、个人积极性[7]。其中,个人对创业的兴趣、动机和预期、态度等都对个人积极性和参与积极度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的最理想途径是让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从而激励大学生主动地进行创新创业。在媒体宣传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做好相关舆论治理工作,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利用创新化的舆论宣传方式促进创新,例如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情景化宣传等多种形式传播创新思维和创业案例,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培养大学生的眼光、胸怀和格局为目标[10],可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领袖气质,保证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另外,以弘扬和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南针。 三、教育对策 (一)构建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育的教育教学体系 课程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索产学研与创新创业相互融通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坚持积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有侧重地将创新创业思想和相关基础知识引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师资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老师是学生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对象,老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对当地创业政策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各方面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可以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行业专家等进入高校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充实师资队伍,让学生多方面接受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二)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类的各项活动和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尽可能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所需的资源,比如活动场地、设备设施等,还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在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指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项目孵化的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土壤。高校可以积极整合专业、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创新创业所需技能的培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创业服务,进行项目培育;让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能够入驻不同的孵化平台,实现项目孵化全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从模拟到实战,从构想到落地。 (三)整合各方资源,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才能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创新和工程创新环境,可以通过产学研协同,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成长途径。比如,让学生假期进入企业实习,积累创业经验;企业还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小项目让学生团队完成,给学生们进行实操训练的机会。政府要正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确保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比如,青年大学生团队申请创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创业资金补贴和专业的创业咨询团队给予指导等。足够的资金是创新创业的基本保证,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灵活的融资渠道。比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可以对有条件、有潜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行无息或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和动力,任何积极的行动都需要积极的思想来指引。高校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国际形势和国家大事,为日后学生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事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高校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素养。还可以定期组织党史党政相关的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写心得体会。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官方公众号、微薄等途径宣传关于国家大事、国家各项科研成就等新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家的发展,以民族的发展为己任,为国家的进步而骄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海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还可以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行业专家等人物进入校园开展讲座,解答学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创业氛围,接受创业思想,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和热情。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协同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协助、共同开展。应把握当代大学生双创意识与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从“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思创融合”四创融合着手,采取多举措教育对策,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新时代创新发展培育专业化、全面发展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林燕茵 陈昕 谢嘉泳 杨湛欣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篇2 随着我国全面深入的改革创新,逐步形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持续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其中有些创新创业团队十分关注设计、经营学校个性化的文创产品。校园文创产品是承载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现高校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播学校发展历史、拓宽声誉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训练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创产品来抒发追求理想的情怀,表达对校园文化意蕴的认同感。优秀的校园文创产品能凝聚校园独具特色的艺术氛围,能凸显一方与众不同的文化价值,能激发充满想象与创造的青春活力。本文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项目“牵梦忆饶师”的实践经验,分享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与开发价值,为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开启国家级项目新征程 2020年,上饶师范学院的大三学生赖莉莉组队申报了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首次开启了有持续发展理念的校园文创产品开发、设计、销售的新征程。经过团队成员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该项目于2021年结题,收获了自主设计的六大类文创产品,并晋级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训练项目“牵梦忆饶师”[1],该团队希望通过校园文创产品的新一轮开发设计,以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探索助力母校的发展。 (一)研究现状 首先,大家分工合作查阅了当下中国知网关于校园文创的论文分类及数量显示:产品类190篇,设计类130篇,开发类22篇,营销类25篇,市场类18篇,现状类12篇,调查类44篇,应用类32篇,产业类32篇,品牌类39篇。分别以“校园文创”为主题和关键词可以检索出306篇和38篇文献,按照年度检索,有关校园文创的文献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由以上数据可知,国内的校园文创学术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献内容显示,只有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创产品模式较为成熟,更多的学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设计团队,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例如清华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校园文创研发机构——照澜院清华邮局的官方文创店、清华大学文创院等,其文创产品创新程度较高,种类较丰富,有生活类、普通礼品类、高端礼品类等,既有实用性又有纪念意义[2]。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依托省级课题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该设计不仅符合学校的品位,还兼具审美性和需求性[3]。2018年,清华大学手工定制的入学通知书火遍全国,通知书用清华校门为设计元素,采用激光雕刻的工艺,加上手工拼贴,极具立体感和创意性。上饶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创刚刚开始起步,据调查,国内还有更多的学校尚未开始关注文创资源的开发利用[1]。相对于国内高校而言,国外高校的文创产品发展较早,模式更为成熟,从产品的定位、设计研发、生产、宣传销售到文化品牌的塑造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4]。美国在1996年时,文化产业出口额首次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有效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日本最典型的文创产业是动漫产业,世界各国的影视网络动漫节目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以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UCLA)为例,该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完整的校园文创产品产业链,产品种类多样齐全,涉及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多个领域,在兼具实用价值的同时也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不仅外形精美,而且紧跟时尚潮流[5]。该产业链覆盖面广,包含了生产设计、产品加工、宣传和营销等各个产业环节,文创产品兼具了实用性和创新性,不仅风格种类多种多样,活泼新颖,而且设计精美,赏心悦目,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深受学生和来学校参观的游客们的喜爱。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通过文创产品在学校品牌形象建设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 (二)探索资源 团队成员通过文献了解到目前国内外校园文创的现状后,利用节假日和学习之余的宝贵时间,积极思考开发什么样的产品更富有创意,线上线下热烈讨论采用哪一种设计风格更新颖雅致,用心探索、尝试、比较生产和销售的各种渠道,选择最适合自己团队的低成本、中收益、高质量的新方式。团队成员发现了一系列充满创新创业精神的创业办法,她们都养成了注意观察的习惯,越来越善于捕捉校园的特别之处,自己动手拍照、录像;她们深入挖掘校园特色,充分利用师生人力资源和景观自然资源,结合校园环境特色又设计出一系列新的文创产品。团队成员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完全把自己的身心投入进去,发挥知识的力量,使作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巧用智慧的谋略,收集各方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因此,新出炉的文创精品中浓缩着每一位成员对学校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创产品中每一个符号、每一缕色彩、每一款造型都凝聚着这些饶师学子们对母校未来前景的无限期待与衷心祝福。在这一系列产品隆重诞生的过程中,悄然形成了如下设计原则。 二、设计产品原则高标准 (一)特色性 “牵梦忆饶师”有自己的“特色性原则”理念,就是要把产品做精致,做得有档次、有品位,无论谁拥有一份产品,一定让他(或她)对产品爱不释手,而且随着视觉深深沉浸在对美丽校园的明湖、湖心亭、主楼、逸夫楼、综合楼、集贤楼、图书馆、体育馆、诗韵桥、弘毅桥、致远桥、清风桥、怀玉路、叠山路、方志敏路、詹天佑路、朱子路、稼轩路……等等的无限遐想中。每一所高校都有其文化、历史的特色,包括校训、校风、学风、建筑和花草树木等都是高校自身拥有的校园特色。校园特色对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非常重要,校园文创产品实际上就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播和表达,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是设计文创产品的首要原则。 (二)创新性 “创新性原则”是产品设计所需要遵循的最核心原则,一件产品是否有意义就在于其设计生产的目标和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在某一方面具有原创的产品特性[6]。校园文创产品即“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对校园文化加以创新表达。“牵梦忆饶师”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 1.内容丰富 在设计产品时,打开思路,突破产品内容在校园内的局限,不仅要结合校园文化,还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将地域、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并链接运用更多的素材,丰富产品表达的内容,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校园文创产品。“牵梦忆饶师”成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立足于本校的红色文化,发掘其与朱熹、辛弃疾、方志敏和詹天佑等特殊关系所蕴涵的价值,形成属于上饶师范学院特有的风格,让产品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辨识性。 2.形式多样 在结合本校文化和地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产品的形式与种类,减少产品种类的单一性,对校园文化进行多元化的表达。“牵梦忆饶师”成员在设计产品时,拍摄了校园的四季美景,这些图片不仅用于明信片,后来还开发了鼠标垫、书签、笔记本封面、贺卡和手机支架等产品,形成属于上饶师范学院特有的文创产品,让产品既各不相同,又不落俗套。 (三)实用性 好看而不中用,华而不实的文创产品是难以持续性发展的。从设计的本质来看,产品的实用性是设计的出发点,这也可以体现出设计者的创新之处。“牵梦忆饶师”的设计者依照人们的精神或者物质需要来创作设计产品,使产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如明信片可以写上诗句或几句话语作为礼物送同学、送亲朋好友,既传递一份友情或亲情,又传播了上饶师院的校园文化;书签更实用,老师和学生都需要的读书用品,也可以欣赏,更可以写上名字当小礼物赠送好友;鼠标垫、笔记本、手机支架的实用性更是不言自明。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在文化和创意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实用性包括功能性、操控性和适用性,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文化创意产品[7]。 三、开发产品价值真需求 (一)市场潜力 “牵梦忆饶师”团队希望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校园文创产品要想走得长远,必须分析市场需求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校园文创产品的消费人群可以分为在校生、校友和游客三类,不同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在设计校园文创产品前,需要对当地文创产品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并进行深入分析。除此之外,还应对在校学生对文创产品的需求性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的考察分析,只有在充分调研消费群体的需求性后,才能更好地设计产品。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如图2所示),88.27%的学生希望上饶师范学院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上饶师范学院文创产品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同时,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如图3所示),认为校园文创应该结合校园标志和特色建筑的因素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设计一些突出师院特色的文创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校大学生认为开发和设计文创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还了解到部分在校人群比较热衷于美观实用、价格亲民,能够收藏纪念和具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创产品。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文创团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不过也是发展我们创造能力的宝贵机遇。 (二)品牌形象 文创产品的品牌形象建设也十分重要。校园文创产品代表着一个高校的整体形象和气质,传达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创产品的研发有助于推广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能更好地宣传学校形象增强影响力。“牵梦忆饶师”的校园文创产品作为大学文化的传播载体,对学校而言,精美的外形、艺术的韵味、深刻的内涵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高校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文化感召力。同时饶师文创产品是建设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饶师的专业认证、一流学科建设、申硕升级与品牌推广有重要作用。比如“牵梦忆饶师”设计的“校园蓝色天空系列”的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美丽的校园风光,还融入了满满的饶师元素和浓浓的诗情画意。设计产品有明信片、贺年卡、书签、手机支架、鼠标垫和笔记本封面等,细节与创意相结合,饶师元素成为时尚符号,备受学子青睐。 (三)文化认同 校园文创产品不仅代表了高校的品牌形象,而且对于师生、校友们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山东大学在去年推出文创新成员———“校园记忆”冰箱贴,一枚小小的冰箱贴,不仅能勾起学生们的校园回忆,也能装点学生的居家生活。冰箱贴以卡通校园、校园风景、别样校园和熟悉的地方为元素,可以时刻把母校带在身边,点缀平凡生活中的烟火气。“牵梦忆饶师”也有点缀生活的小小纪念章,纪念章虽然小,但是饶师的LOGO、吉祥物“饶饶”、明湖亭勾起了学校师生和校友们的回忆,更引发了师生们的情感共鸣和对校园生活的怀念。 四、探索实践成果多精品 “大学者,有大学文化之谓也。”每个大学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而大学生创业项目“牵梦忆饶师”便是项目团队对饶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通过一件件承载着青春记忆的精美文创产品,来记录大学时光学生与饶师的故事;通过一件件蕴含着师生友谊的文创产品,来构建师生交流的桥梁;更通过这些小巧精致的文创产品,去传播饶师文化,让这种奋斗、勤劳、团结等优秀的饶师传统美德继续发扬下去。 (一)规划满目琳琅 依据创新性原则,团队成员根据校园文化特色,丰富产品种类,运用多种产品来展现校园文化。“牵梦忆饶师”规划的文创产品项目种类多样,有纪念类,如校园文化衫、文化帽、水杯和钢笔等;祝福类,如专门定制的钥匙扣、书签和扇子等;宣传类,如各种系列的校园文化明信片、笔记本、手机支架等。产品风格鲜明,以校园风景、典型建筑物、明湖的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新生军训、学校运动会、学生会活动、学校各类比赛、方志敏精神及朱熹思想文化等为背景,构成以折叠的立体明信片、手绘明信片、定制明信片,学校四季之花、植物标本、手工制作叶脉书签等形式呈现。 (二)定格自然风光 新时代的绿色教育呼唤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8],“牵梦忆饶师”的设计者依据校园的自然环境,如纯净的湛蓝天空、形态与颜色千变万化的云朵,用手机仔细拍摄,设计出一系列以天空和云朵为主题,具有饶师特色的明信片。设计者充分认识到天空中云朵的色彩、形状以及能见度极高的环境是上饶师范学院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特色,并结合该特色,推出一系列关于天空和云朵的明信片,这充分展现了校园环境的宽阔、恬静与美丽。 (三)兼顾审美实用 一款带有上饶师院特色、体现校园文化的只属于饶师的产品,承载着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我们的校园时光见证者,推动传播饶师文化、纪念大学时光。依据实用性原则,设计者结合学生在课堂做笔记的习惯,再融入校园特色风景,设计出一系列既实用又美观的封皮笔记本。该系列产品不仅兼具审美性和观赏性,而且实惠实用,贴近学生们的高校生活和学习。 (四)瞻望未来文创 根据项目团队对学生群体需求的调研情况,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上饶师范学院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这也增加了我们团队的信心。同时,根据项目团队对教师的访问调查,绝大部分老师希望本学校有可以突出师院特色的文创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饶师范学院在校园文创产品的发展上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对打造独特校园文创产品品牌有巨大优势。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文化生活内容越来越绚丽多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对文化消费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校园文创产品的发展已成为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指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品牌”,良好的形象是学校脱颖而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而一所学校的整体形象往往通过校园环境、师生风貌等来展现[9]。校园文创产品承载着难忘的青春记忆,镌刻着大学的美好时光,记录着师生与母校的故事,延续着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的梦想。“牵梦忆饶师”项目团队设计的一件件蕴意独特的校园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高校的校园风采,更树立了高校的独特品牌形象。 作者:王惠敏 袁莉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篇3 引言 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更好的就业创业是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应该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二者的相互融合作用下,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就业创业素质,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具有紧密的联系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依赖。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基于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准发展方向,从而更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就业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此外,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方面具有同等高度,二者都强调大学生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不移、不轻易放弃的信念,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具有紧密的联系。 2.都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虽然是不同的课程,但是他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都具有一致性,且都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思想道德、强化心理素质。就业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指导,通过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方向。虽然教学内容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说二者具有一致性。[1]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而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3.就业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产物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不受重视且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很受重视,无论是在课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师资配备方面都具有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就业创业教育是学生自身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就业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时代产物,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如果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对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意义 首先,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融合教育,可以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针对就业创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解读,为大学生创建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思想交流平台、实践平台等,使学生对就业创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他们从个人价值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等角度进行解读,了解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改变他们对创业的片面认识,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中,使自身的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其次,促进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向他们传输创业实践经验;还可以转变大学生对职业发展观的错误理解,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果,打破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独立开展的局面。[2]在实现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就业创业的相关内容贯穿到思政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影响学生的意识形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思想指导,使大学生在遵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上进行创业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所以将就业创业与思想政治相结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因此,实现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成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还能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新要求。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1.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育人平台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来深化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理念,要在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理念下实现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在增强二者融合性的基础上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融合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积极构建新型育人平台,并将生本教育理念和多学科理念等渗透其中,实现专业教育、就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统一,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就业创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的时候汲取其中的精华,并通过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不断进行专业实践,在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另外,高校还要对内部的各个专业进行融合,在衔接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全新的育人平台,在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确保全方位教育可以得到全面落实,从而提升高校的育人水平。高校要在结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要以发展的眼光来促进学校与时俱进,统筹发展。促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各方面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共建新型育人平台。此外,还要与就业单位、毕业生、家长等共同构建联动机制,针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提供全面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建立完善的长效服务机制,为各阶段的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服务。 2.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渗透就业创业的内容 从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基本上高校都是将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成两门课程来开展教育工作,而且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各具特色,很难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程和就业创业课程存在关联性,更不容易发现在就业创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高校可以采取适当的创新,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渗透就业创业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很自然地将自然地将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更能在无形之中让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创业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方便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方向。例如,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课程的时候,可以针对课程中的法律内容进行解读,将我国政府对于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而制定的优化政策进行讲授,让学生对这一政策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对创业就业过程中的利弊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 3.转变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教育方式 要想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就要针对教育目标制定出相应的理论教学,并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当中。学生只有处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深刻体会到创业的不易,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需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个过程可以有效锻炼和提升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学生进行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所以,高校可以在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创新实践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为今后自己创业奠定基础。4.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就业创业教育高校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基地。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之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和崇高的思想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融入到就业创业教育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的同时,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实施,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从而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促使二者实现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择业,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融合,改变教学方式等路径实现就业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王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8):20-22. [2]祝元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61-63. 作者:李文婷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毕业 一、色彩的生理功能 人类对于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这一点已经通过科学的实验得到了证实。红、橙、黄等颜色给人以火的感觉,我们称其为暖色;蓝、绿等颜色会使人联想到大海、天空和河流,我们称其为冷色。 我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色相、明度、纯度不相同的色彩在相互搭配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色彩的强弱感。一般说来,暖色及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比冷色和明度较低的色彩视觉效果更强。此外,色相、明度和纯度相差越大,色彩的对比度就越强。 2.色彩的进退感。暖色及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有前进感,冷色及纯度和明度较低的色彩给人以后退的感觉。 3.色彩的轻重感。明度较高的色彩比明度较低的色彩感觉要轻,越深的颜色给人的感觉越沉重。 以上举例是色彩的一些生理功能,在进行包装设计时,灵活的运用这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例如,大面积的作为背景底色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前进感强的色彩,你避免主次关系的紊乱,妨碍消费者快速的了解商品信息。 二、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于生理功能作用于大脑而形成的,它受年龄、性别、民族、环境、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老年人大都喜欢明度和纯度都比较低的灰色系,而儿童则大多喜欢明亮和鲜艳的色彩。 包装中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色彩对观者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所包装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就像前文提到的咖啡和巧克力的包装大都用褐色。包装所选用的色彩尽量要能够比较贴切的反映商品的个性。 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它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它可以引发情绪、产生联想。这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往往产生联想,对色彩也就引发了情感。这种联想和情感作用在广告色彩的设计中至关重要。广告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感受的影响,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爱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都不尽相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感觉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个情感。 三、广告设计的配色规律 1.主色调的确定 如何在广告中表达其特定的主题,就需要通过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来表现。对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其情感的联想和象征作用,符合广告主题的中心思想。例如:化妆品类广告,这类产品多讲求护肤美容,使人靓丽清新,安全可靠。在色彩上多选用中性色调和素雅色调,如粉红、淡绿、奶白等色彩,给人以健康、优雅、清香和温柔的感觉。 2.广告色彩感情规律的应用 在色彩喜好倾向与广告设计方面,色彩能产生联想和感情,从而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 (1)年龄、性别和经历的不同对色彩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儿童多系好极鲜明的纯色,这是因为这类颜色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女性比男性更爱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而男性则多喜爱蓝色,因为蓝色象征豪爽、沉稳、成熟和心胸开阔。对乡村的人来说则比较喜爱颜色较纯的色彩,而城市中的人则喜爱一些纯度较低,对比较富丽、柔和的色调和浅淡的中间色。 (2)民族与风俗对色彩的喜好倾向影响也很明显,使得人们对色彩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如欧洲多用黑色表示悲哀,而我过就多用白色。西方用白色礼服来表示新娘的纯洁高尚,而我国则用红色表示喜庆。但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风俗习惯也渐趋同化。 3.广告中色彩的注目性 广告色彩的提示、诱导,可唤起人们对产品的兴趣。当今的人们已被浩如烟海、名目繁多的色彩媒体所包围,色彩的流行趋势时刻在改变,人的眼睛却已见怪不怪,几乎可以接受任何对色彩的处理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已是研究广告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在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已与人们的心理、生理紧密相关,同时色彩的功能性和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广告是否能吸引注意,是否达到销售目的,是否体现商品价值的关键。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毕业创作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论文 1毕业设计是对创意创新的实现 广告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及其实践为目标的。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设计能力虽然重要,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因此,三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或者说毕业设计更能体现和发挥创意创新,因为在前期课程的实训环节中因为有具体的实训要求,使得学生不能随意发挥设计对象和设计思路,而毕业创作是学生自选课题,这样可以使有些学生做一些自己关注已久或思考过的问题和对象,如个人理念,情怀,偏好等的作品。以笔者所带学生为例,有一年一位平面广告设计的学生以个人毕业前的心情和状态为基础,创作了题为《2011之我行》的作品,作品中,以抒发个人内心的“破茧”,“成蝶”,“拼搏”为主体创作的系列图形,并将其应用在磁带,各种笔记本,头巾,书包,衣服等载体上,作品推出后,受到很多同届有共同心理感受的毕业生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2毕业创作是对能力提升的综合体现 (1)毕业创作过程中对设计软件操作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笔者辅导了多年的毕业生创作过程中,纠正了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错误运用软件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各个平面设计软件,但是在顶岗实习中,因为有些并不专业的公司的误导,使得学生反而丢失了以前在校学到的东西,如有些学生用竟然用photoshop软件编排报纸和书籍,我们知道用此软件进行排版是非常麻烦并且不专业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毕业创作辅导过程中,若发现此类问题,老师们会及时纠正并再次帮助学生对各个软件的特长和功能有正确的认识。直至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该软件并认可。 (2)毕业创作中对项目的整体执行过程的体会 因毕业创作的完整性,综合性特点,学生在做毕业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从调研——策划——设计表现——修改调整——后期制作——评估总结这一完整的执行过程中体会和感受一个项目的操作环节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设计表现,材料特征,总结归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是一个质的提升的变化。很多毕业生感言到,毕业创作之前,是非常痛苦和有压力的,但是,创作完成后,成就感,满足感超出自己的想象。这足以体现毕业创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对项目执行后得到的锻炼非同小可。 3毕业创作可产生应用价值 (1)选题可结合生产实际,使得创作有被生产利用的可能 授课教师可以和一些单位联合,共同开发一批有实用价值、适合学生设计的课题,甚至可以以某些单位的某项生产任务作为设计课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课题资料的积累,为今后毕业生开题讲解不断完善创造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创作完成后,可以展示给生产商,或参与某产品的形象、包装创意征集,这种先入为主的作为大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尽可能联系实际 尽管毕业创作的选题大多为学生自拟或老师列举范围学生进行挑选,但在落实选题范围后,尽可能让设计对象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入选题为产品包装类,学生可从自己所在地的特产,传统工艺产品,地方风味产品等入手,一方面因了解其生产过程和特征而容易发挥创作,方便创意构思,另一方面可和生产商进行沟通协商,在有特定要求和市场调研和目标的驱使下进行创作,做出艺术性和实用性兼备的的作品。毕业创作教学要求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毕业创作辅导经验和认识,笔者认为,毕业创作教学应具备以下教学环节和要求。从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开始,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规划,规定全体学生一律不能提前离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指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全程的毕业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指导。从毕业设计专业考察、市场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方案深化、版式设计、整体设计,一直到实物模型与产品制作,包括展览展示、卖场环境设计,还要有完整的毕业设计计划书,毕业设计说明报告书,然后才可开始进入毕业创作展览和毕业创作答辩阶段,最后,系部或学校最好有企业人才招聘会,与毕业创作进行完美的结合,90%的毕业生能参加招聘会,这才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结束。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笔者所在院校和该地区兄弟院校设计,广告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目前存在问题。毕业设计是体现该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最终环节,但长久以来,我地区对毕业设计的认识和教学执行的理解却存在很大差异。目前,我地区大多数艺术院校或艺术类专业中,毕业设计内容大多是该专业课内容的重复,即选择某一设计范围后,用以往教学中某一方向课程或几个方向课程的内容进行表现,完成几幅作品即可。虽然作品的数量比以往多,但存在主题不突出,材料应用不准确,制作不到位等问题,源于高职学生整体认识能力和水平的不足,有些毕业生做完毕业创作还不能理清自己对创作主题的阐述,所以根本不能对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没有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为下一届学生的教学也起不到示范和引领作用,长此以往,教师受到对毕业创作教学不良效果的打击影响到对整个教学的消极怠慢,学生对毕业设计也没有了新鲜感。尤为严重的是,很多院校基于完成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环节,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安置学生离校上岗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 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毕业生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因此,本着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很有必要建立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类专业一个全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笔者个人认为,毕业设计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进行操作管理,即纯粹创意型和市场目标型。纯粹创意型作品这类创作选题学生自选一个设计主题,可虚拟,也可以实项为依据,确定主题后,以体现设计类专业特色的手法表现。其作品最终是展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层认识和理解,而不仅限于一个产品包装或DM设计。针对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创意型作品是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手法展现一种对传统意义的包装的全新认识和表现,是使得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新形式,能唤起受众对包装的新鲜感觉而不仅限于保护产品的层面上。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特殊材料,后期特殊工艺等手段辅助表达,因此,创意型作品包含三方面内容:画面设计表现、材料运用表现和展示效果表现。市场目标型作品这类创作选题应来自企业或商家的要求和划定,确定主题后,以体现产品的销售,推广,活动促销或节庆要求为准则。其作品最终是展现市场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而不仅限于美观和欣赏。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特殊材料,样品的精美展示来实现,因此,市场目标型作品也包含三方面内容:画面设计表现、材料运用表现和展示效果表现。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平面广告设计专业来讲,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深化和提高的作用。与其他教学环节的不同之处在与它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设计技能的熟练程度及设计表现分析和画面问题的解决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应该对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有高度的重视。 作者:张玉翠 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的应用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中的多样化行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的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当前商业社会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平面广告设计是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有着广告信息传达的功能,而在平面广告设计当中实现动态交互元素的应用就比较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平面广告设计及设计的优越功利性进行阐述,然后结合实际探究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的独特性及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平面广告;动态交互;独特性 当前的发展阶段,对于平面广告设计将动态交互元素应用其中,然后设计出比较新型的广告形式,以及把材料和工艺等融入其中,就能让平面广告设计展现出更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在应用的范围上也会进一步拓宽。通过对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动态交互元素应用理论研究,就能充分地促进平面广告的健康发展。 一、平面广告设计及设计的优越功利性分析 (一)平面广告设计主要内涵分析 人们当前是生活在广告的时代,生活中的各方各面都有广告渗透,广告不仅仅能够传达信息,同时也能够在娱乐性、艺术性以及其他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平面广告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元素进行传播设计者的创意应用,在图形以及文字的形式下将信息传达给大众,从而让人们能够乐于接受。在这一基础上平面广告的设计就会涉及到多种元素以及技巧等。平面广告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能有专业的知识,还要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投入感情,这样才能打动消费者,而平面广告的设计也有着文化产业中的一切特征,形式上表现多样化。 (二)平面广告设计的优越功利性分析 平面广告设计有着其优越性及功利性,对于平面广告的设计信息传播最为主要的是视觉形象,通过图画来争取受众的目光,所以平面广告设计和公众高接触率对市场广阔的覆盖率影响比较大,在公众面前的重复呈现就能够将这一品牌信息传达给受众,也能够吸引到不同受众的关注,平面广告设计的价格方面也比较灵活,其作为商业艺术形式能够在视觉形象方面发挥最大的优势。除此之外,平面广告的设计功利性也比较突出,主要就是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这样平面广告设计的商业性特点就得到了有效体现。在广告版面当中的图片也要比同等面积大小文案注目率要高出一倍,图片要素是吸引受众注意力最为明显的优势,要能考虑其中的细节促使受众对其感兴趣。另外,能够对目标受众得以明确化,对平面广告的设计最先要能考虑到受众的历史文化以及大小规模等,这样才能够将宣传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才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再有就是能够对受众的消费进行引导促成其销售等,在信息的传达方面也比较突出,而引导消费以及促成销售是平面广告设计最为直接的目的。这就需要通过逼真图像的形象以及通过动态化的交互元素融入其中,让平面设计的内容更有吸引力。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的独特性及具体的应用 (一)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的独特性分析 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的独特性是从多方面进行体现的,首先在功能的独特性方面对动态交互元素和平面广告设计进行联姻之后,动态交互元素就有了奇特的属性。其功能性主要就是对消费者注意力的吸引,诱惑以及引导受众产生无限的遐想,而在广告信息的传播功能上是多方位的,这就不仅涵盖着产品信息以及品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着生活方式。最后就是推销品牌以及产品等,通过多样化手法进行表现,对消费者的渴求进行激发,刺激消费者消费。另外,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动态交互元素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审美独特性方面,其主体就是群众,广告是超越国家及民族界限的,能够满足广泛的目标受众审美需求及趣味等。在平面广告设计当中审美趣味的多元化是由大众审美所决定的,并非与消费者审美追求以及购买意愿相同的。除此之外就是在独特性方面有着体现,在价值观上要能够正确,不然就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具体的应用探究 平面设计是指通过印刷方式得以形成表现在平面载体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愈来愈科学化的情况下,平面设计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有了丰富,设计的种类和类型都有所增多。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融入动态交互元素就能够在视觉束缚上得以突破,按照视觉角度分析来看,人们在注视一个特定静态的图形元素过程中,这一视觉表象就会因为人的心理反应发生运动以及产生形变的错觉,这就会产生和实际图形不相符合的视觉反应,这一情况就被称为是视觉错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法国的国旗颜色面积会给人一种面积相等的错觉,而其实在面积上是不等的,主要是白颜色能够给人造成视觉上扩张的感觉。再比如比较著名的法国广告摄影师的倾斜作品,人们会将作品中的人作为重点,而画面主体和背景环境的角度错位就会在视觉以及心理上产生矛盾互动,都会被动力反复拉动,有人会认为是静的,而有人则会认为是动的。在平面广告设计当中对动态交互元素的应用能够对表现材质的束缚得以突破,动态交互元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是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以及新工艺发展的。设计不能脱离平面设计的范畴,同时又对平面设计能够实现的范畴有了超越,当前的一些新材料和工艺对平面广告产业的推广应用,在表现形式上也会呈现多样化。通过将色彩在动态化当中进行表现,色彩在平面的设计基础要素中是相对比较特殊的,能够实现动态化的效果,同时也能配合其他要素进行实现。另外,将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应用其中也能够挣脱二维空间的束缚,对平面广告形式保存并把时间以及环境等互动关系进行联系,从而来形成有机互动整体。例如:麦当劳的广告牌设计,在上方防止伸出画面外的“M”形状的金属架,在太阳照射的变化下金属架的投影就会像时间概念融入到平面空间当中,这样的表现形式就相对比较新颖。在广告的创意不断更新下,广告和客体间关系就会纳入到创意的思考范围当中。同时,也能够将造型在动态化中进行表现,造型是平面广告设计当中比较常见的要素,造型的动态化在表现模式上能够以简化的形式进行突出,看似比较复杂化的过程其实只要能够找到基础点以及线和面的联系就能够展现动态交互的效果。除了通过基础形变的方式来实现造形的动态化之外,比较巧妙的就是对静态造型作出安排,这样也能够呈现出动态化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平面广告设计当中进行动态交互元素的应用,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设计心理学以及广告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方面都要能够掌握。在具体的应用中要尽可能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主要从平面广告设计中动态交互元素的独特性以及优势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希望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过嘉芹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平面广告是新时代商业竞争的一种关键途径与手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都极为激烈。因此,要想使得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加强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改进与创新途径不一而论,对于西方国家的优秀设计经验可以适当进行参考与借鉴,但只有以本民族文化特色为根基,才有可能促使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本文拟从汉字设计的基本概述出发,对汉字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汉字;平面广告设计;设计元素;民族文化 现代化的平面广告设计是新时期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晶,更是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在21世纪的平面广告设计中,汉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无法替代的设计元素,不但可以高效传递商品信息,而且可以增强广告的民族化、风格化以及个性化的语境特色,进而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关注度。将汉字多元化、丰富化的结构造型与新时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能够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特色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平面广告,使得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化、形象化、图像化以及符号化的表现更具有艺术魅力与价值。 一、汉字设计的基本概述 (一)汉字的内涵。 汉字是最为古老的文字形式之一,是用以时间记录的一种书写符号。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汉字是在上古历史时期由华夏民族创造发明并不断改进的一种文字形式,截至目前为止,汉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汉字的最初形式象形文字,是由图形的演化而成。汉字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应用与不断改进发展而来。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构成部分,不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发展历程,而且是中华文化的主要代表。[1] (二)汉字的艺术特征。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蕴藏有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化内涵,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与魅力。汉字具有多种艺术特征,一是造型美。汉字从本质上看属于视觉图形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我国传统汉字研究达成的一个共识。汉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形式进行信息传达,吸引观众的眼球与注意力,而且可以通过图形语言形式传递信息。正是由于汉字扁圆、庄谐、动静等相互结合的造型美,才使得汉字更具平面广告设计价值。二是音律美。每个汉字都有着特有的发音,而每个发音又具有独特的音韵,汉字的音韵构成元素主要是汉字发音体系中的元音与辅音,其中以元音居多、辅音居少,加之汉字发音的四个不同声调,使得汉字的音韵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三是传情美。从汉字的诞生根源来看,古代人类用结绳方式用以记事,并最终创造出了新的记事方式———文字,最开始的文字形式是象形文字,即把文字与图形、视觉与语言进行有机的结合。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从原始形态的大篆到严谨的小篆、从古拙的隶书到庄丽的楷书、从奔放的行书到狂放的草书,再到书法、印刷等汉字形式的出现,无不彰显出汉字组成结构的可塑性与多样性。 二、汉字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广告设计的吸引力。 中国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结构特征,其别具一格的意美、音美与形美能够有效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性与吸引力。其中,汉字强烈的意美能够使得平面广告设计更具感染力与信息传播功能;显著的音韵美可以增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韵律感,让消费者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有朗朗上口质感;鲜明的形态美则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强广告设计的新颖性与独特性,促使其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将汉字所特有的意美、音美与形美应用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之中,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的愉悦心理,而且能够让消费者欣赏到更具创意性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2] (二)拓展了创意设计的空间。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最为被人熟知的元素之一。汉子作为表意体系的一种文字,其书写形式比较自由,其韵律、节奏、比例以及所表现出的悠扬、典雅与含蓄蕴意,都带有显著的东方文化气韵与中华民族审美特色。对于现代广告设计来讲,把汉字的基础形体加入到特色的汉字字体创意设计之中,能够促进文字元素与现代广告设计的有机结合,进而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提供丰富的创意思路与广告的设计空间。比如,在策划基础字体的过程中,适当融入组合、穿插、排列等多种广告设计形式,通过汉字拆分等一系列操作,可以促使受众更为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艺术魅力与丰富变化,更能凸显出汉字元素所独具的设计功能与价值。 (三)强化广告信息的传播功能。 信息传播是否精准是每位平面广告设计者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为常用的一种语言沟通工具,其构字方式以形为主,这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思想有共同之处。快捷迅速、直观具体的视觉传达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首要任务,汉字设计元素正好具备了这些特性。当今世界上的绝大部分文字体系,都是由象形表意到字母发音的历程转变,只有汉字始终是方块字表意,这就使得不同发音的方言也能够自由沟通与交流。根据交流的实际需要,文字形象表意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功能远远要超越于种族与文化的局限,这是汉字所独有的形象表意优势。所以,设计者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将汉字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之中,将会大大促进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信息传播功能。[3] (四)增强广告设计的民族特色。 汉字不单单是用于人类交流与事件记录的重要工具,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汉字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与艺术瑰宝,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将汉字丰富的字体形象与深刻内涵应用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之中,不仅可以增强广告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可以提升广告作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环境下,只有以民族文化特色作为产品发展的根基,才有可能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让世界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更深的印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汉字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增加广告作品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三、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路径 (一)强化汉字信息传达的易解性。 平面广告设计最为基础的一项功能就是信息传播,这就使得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承担着重要的信息传达作用。所以,现代平面广告在进行汉字元素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详细考虑汉字的信息传达功能,避免对汉字装饰、象征等作用的过度侧重,而造成汉字信息传达功能的缺失或者不精准。汉字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但要巧妙自然,而且要清晰明了,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即使得汉字信息传播作用效果的最大化。同时,成功的汉字设计也应该具备清晰的视觉效果,促使人们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对广告作品的认知,进而实现平面广告设计的宣传效果。[4] (二)文字字体的选用要科学合理。 文字字体的科学选用能够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与注意力。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产品品质与消费群体,而不同的汉字字体的构成也不尽相同,故而平面广告设计在选用汉字字体时,要紧密结合产品的特征与风格,实现设计效果的最优化。比如,烟酒茶这类高档产品,其目标对象都是具有一定年纪、经济实力以及品味的人群,所以,平面广告中的字体设计也应该以稳重大气为主要原则,其中包括汉鼎的简行书、繁古印、繁印篆等字体,这些汉字字体能够给人营造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感,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档次与品位;化妆类产品的平面广告设计,由于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女性,因此,更为适应采用时尚、青春、活力等之类的汉字字体,其中包括华康的海报体与少女字体等;巧克力等用以表达爱慕之意的产品,其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汉字字体可以选用更具创意性的字体,其中包括金梅的玫瑰字体与爱心字体等,这样可以促使产品的特质更为鲜明。将汉字字体的结构特征与产品自身的特性进行紧密结合,如此才能够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平面广告作品。[5] (三)促进汉字与国外文字的融合。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多元化的平面广告设计成为时展的必然。然而,由于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巨大审美差异,致使过于单一化的汉字设计不利于商品的国际市场拓展。所以,围绕产品的主要特征与信息内容,促进汉字与国外文字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强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对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度与接受度,拓展产品的市场范围与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比如,著名的中英快译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就应用了汉英相互融合的设计方式,汉字的“马”与英文单词中的“horse”成为了设计的主题构成元素,通过汉字与英文间的科学搭配,不但实现了英汉互译的功能,而且突出表现了中英快译平台的迅速理念,尤其是兼顾到中国与英文使用国的消费群体,实现了平面广告设计效果的最优化。[6] (四)加强汉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 由于我国汉字主要源自于象形文字,因此,从视觉效应视角去看,任何汉字的字体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图形涵义。风格多样的汉字形式同时也能够产生图形化的视觉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汉字视为规范化、规律化的图形样式。通过汉字绘制图形的手法,从形式角度分析是以汉字作为图形绘制的装饰与点线面等,通过字意和图意的相互结合,其可以将汉字设计成变化多样的新形态。例如,陈幼坚在一次研讨会的海报设计中,选用“古、今”两字对研讨会的主题进行强调,其中下半部分的“古”字采用了特性形式,“今”字则演绎成了绿色树叶的图形形式,突出表现出了两者相互延伸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汉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平面广告设计思维的局限,实现平面广告设计的现代化与创新化发展。[7]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形表现、构成特色、民族精神、美学价值等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于现代设计者而言,深入分析与探讨汉字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功能与应用途径,增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感染力与生命力,使得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成为一种具有显著的时展特色以及中国特有的视觉符号的艺术形式。全面了解与掌握汉字的艺术语言传达功能,并把汉字所具有的语意表达属性精妙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之中,不但可以极大地拓展平面广告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使得设计空间更为广阔,进而有效推动平面广告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菲 单位:河南省轻工业职工大学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冷色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一、冷色调的定义以及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 1.定义 冷色调,(coolcolourtone)是给人以凉爽感觉的青、蓝、紫色以及由他们构成的色调,其中以蓝色为中心,包括从蓝绿到蓝紫之间的一系列色相。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2.重要性 冷色调可以给人一种冰冷、锋利、沉稳、安静的感觉,能够强化平面广告的宣传效果;能够使广告画面装饰性更强,常常使人们可以长时间的瞩目;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主题内容的形象、质感和量感;能够影响到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情绪等生理和心理;能够让消费者在第一眼看到广告时就被广告的色彩所吸引;能够为广告主建立一个良好的色彩形象;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志趣;能够给消费者和广告主在记忆里留下更深刻的视觉印象。 二、冷色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手段 1.情感应用 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灵感受,仰望蓝色的天空,心灵豁然开朗,清澈、浩瀚、冷静,常用在工业类、环境保护类平面广告中。紫色代表着优美、高雅、雍容华贵的气质,给人神秘的感觉,因此紫色多用在化妆品等女性用品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只有了解消费者的色彩心理,准确选择合适的冷色调并将其运用到特定的产品平面广告设计中,才能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2.主题应用 每个平面广告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主题内容,文字、图形、颜色是平面广告的三大元素,其中颜色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重要元素。冷色调在平面广告中要起到正确的烘托主题、表现主题的作用。在广告的主题分类中,可将平面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非盈利广告两大类。对于不同的广告主题我们要运用不同的冷色调来表现。 (1)商业类广告 许多商业广告是通过商品形象色来衬托主题的,除了形象色外还有广告中所惯用的色彩和色调。工业类产品注重宣传其功能性强、使用效率高等特点,所以多采用沉静、稳重之色。如蓝色、紫色和一些高级灰;化妆品类广告,化妆品类产品特点就是包装奢华,它们的消费者多是女性,白领以及富有的人群比较注重奢华感。 (2)公益类广告 公益广告是公众性的以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公益广告的分类很多,例如动物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艾滋病宣传、社会公德、反腐倡廉等。而冷色调运用在公益类广告中多出现在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保护类的平面广告设计中,这同样是由冷色调所表达的情感与所要表现的广告主题决定的。 三、冷色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对于冷色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应用模式,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肆意的运用冷色调,而是在冷色调应用的一些限制条件下,要善于打破传统思想,运用创造性思维,尝试运用新形式的冷色调。 1.注意改变冷色调的明度与纯度 颜色的纯度变高,明度相应变高,明度变高就更容易引人注目,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用色的单纯很重要,单纯用色会给人一种干净、明快的感觉,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在一幅作品中一般用色在2—3种之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有意识的使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冷色调来创作,由此增强平面广告给消费者的心理冲击力,从而引起关注。 2.正确运用冷色调的节奏与韵律 每种色彩都有着各自的韵律,同一种冷颜色的明度越高,纯度越高节奏感就越强。不同冷色之间对比度越强节奏感就越强。正确运用冷色调的节奏与韵律,能够使平面广告画面节奏感更强烈,更能突出广告主题的特点,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更好的吸引消费者。 3.所运用的冷色调要充分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冷色调给人的感觉以及所传递的情感是不同的。绿色给人感觉充满生机,凉爽与希望。蓝色给人感觉广阔、清新、冷清、宁静、静寂。青色表现出一种坚强、圆顺、冷清的感觉。紫色传递出一种深沉、稳重、神密与寒冷的感觉。 4.注意地域文化性别差异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广告主以及不同消费人群的年龄、经历、性格、情绪、风俗、地区、环境、休养等方面不同,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冷色调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例如: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男性更喜欢蓝色,蓝色可以表现出男士的豪爽、沉稳、成熟和心胸开阔。所以性别成为选择冷色调应用的一个限制条件。 5.注意冷色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使用比例 冷色有后退,收缩感,可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空间效果。在一幅优秀的平面作品中适当的冷暖对比可以使作品生动自然富有活力,一幅作品中不可能完全都是一种冷色调,冷色调的明度、色相、色块的面积大小,形状与深浅等都是平面广告设计中可调动使用的因素。 结语 冷色调只是色彩世界中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运用也是千思万绪,以上的论述只是从最基础的方面进行分析,冷色调在平面广告中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途径有着巨大的潜力。新的创意与新的冷色调搭配给平面广告带来了无数的可能,相信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设计基础,我们的平面广告会做出潮流、做出新意、做出效果,使冷色调在平面广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谢芳倩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初探 摘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视觉系统已经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平面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环节中的重要工具,其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已经成为影响平面广告宣传效果的关键因素。视觉冲击力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形态、色彩等的结合在短暂的时间内表现商品最突出的特点,最终在观众心里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实现吸引消费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研究平面广告中视觉冲击力的特征和实现策略对于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消费者;经济效益 1引言 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使现代社会进入了广告时代。漫步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品宣传广告,能够引起市民极大兴趣的无疑是那些色彩艳丽或是图案奇特的广告,他们无不是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对于广告设计而言,它是一种消费文化,主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心理重建使消费者具有“自我”的实现感受。从艺术角度分析,视觉冲击力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视觉力,通过各种视觉印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为更好地宣传本产品而服务。随着电子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告形式得到了大力改善,LED巨型显示屏和先进光影处理技术的巨大应用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商品宣传的落后局面,促进了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含义和作用 2.1视觉冲击力的含义 众所周知人类有五种感知功能,即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其中视觉作为人类感知功能中最高级的形式,以外部事物反射的光线为传输媒介,使人类更好地感知事物的外部结构、形态特征等基本信息,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色彩纷呈的外部世界。从科学角度分析,人类视觉系统中不仅感知外部光线的视网膜,还有识别和分析系统,能对事物的大小、形状和外部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不难看出,视觉冲击力是以外部事物的信息为出发点,以打破常规为主要特点,通过色彩感知、分析等器官对接受光线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使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新奇感并在消费者心理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2.2视觉冲击力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首先,良好的视觉冲击力是构成了一部优秀的广告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广告设计包含多种要素,如创意、符号语言、媒介的应用等都在宣传作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这些要素都是以构成良好的视觉冲击力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其次,良好的视觉冲击力能与消费穿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人都是感性的高级动物,实践证明,动态的广告设计相对于静态的设计来说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观看的瞬间就能吸引住眼球,并在广告设计的引导下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平面广告的传达特点 3.1差异性 视觉冲击力的传达效果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差异性。21世纪是一个经济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广告设计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体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理想,这也是现代广告设计要实现的目标。随着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商品广告中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问题,广告设计中突出其差异性是体现商品价值的必备要求。另外,有效的传达效果是通过新颖的创意和图形、文字信息的完美搭配完成的,差异化越大,传达的信息量也就越大,达到的宣传效果也就越好。 3.2交互性 现代广告产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传播主体不在仅仅担任着传播信息的角色,而接受主体也不再单单是信息接收者,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即信息交互性成为现代广告平面设计的主要特点,也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通过创意设计和图形、文字之间的合理搭配等充分调动起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积极性,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良好的宣传目的。 3.3再建性 人类之间进行信息传达和思维的表达离不开符号,符号是信息的载体,也是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文字、建筑视觉信息、造型艺术等都是人们进行视觉感知的符号信息。再建性就是作为信息载体的数据等符号在信息循环过程中,受众对设计信息进行重新解读和理解的过程。再建过程就是信息的二次加工过程,可以唤起民众对广告设计充分的解读兴趣,并充分调动信息接收者的能动性思维,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4目前我国平面广告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缺乏优秀的广告创意 目前我国平面设计行业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创意。对传播主体的选择以及图形、色彩的合理搭配的等都体现了设计者的独特思维。良好的平面广告设计需要以优秀的创意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是从实际来看,我国的创新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广告设计者普遍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是导致广告宣传效果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再者,缺乏足够创意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出现大量的同质化广告,且跟风现象严重,不利于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 4.2对图像或文字的简单拼凑造成视觉垃圾 将图像和文字进行简单拼凑的广告到处可见,如车体上的广告设计大多是文字标语式的解说,根本谈不上创意,只是运用巨大的文字排版吸引眼球,宣传效果也不能让人满意。这种广告设计对车体的美观和视觉完整性也是一种破坏,犹如给汽车贴上了一副副五颜六色的“膏药”,造成大面积的视觉垃圾。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投资方过多的将自己的意愿加在广告设计者身上,设计者迫于压力只得按照投资方的要求将商品商标尽量放大,忽视了其整体新和艺术性的设计特点。 5影响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要素 5.1图形要素 图形是设计者根据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通过复杂的心里过程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设计理念的视觉形象,更是设计者情感态度和抽象理念的升华,人们通过对图形的理解从而获得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达到良好的设计目的。但是如何才能利用好图形要素呢?首先就是引用动态的敏感性图形表现视觉冲击力,因为动态的图形效果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共鸣,比如行走中的人、奔跑的动物、行动中的而交通工具等。其次要使用体量感产生视觉冲击力,即在不影响广告设计总体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局部区域进行放大,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5.2色彩表现要素 色彩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人类自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运用色彩创造精美的陶瓷文化,即使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也掩盖不住其独特神韵。因此,必须在平面设计中注重色彩的运用,表达出良好宣传效果。首先,应该根据要表现的对象特点和投资方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形和文字色彩,运用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让平面效果引起消费者足够的兴趣,进而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其次,应该注重整体色彩的完整性与局部色彩的呼应,因为整体的色彩布局是烘托设计氛围的主要因素,色调体现商品的突出特点,而商品具备的突出特点才能引起消费者足够的兴趣,达到提升商品销量的目的。如选用暖色系的色彩设置可以烘托温暖、温馨的气氛,以高明亮的色系设置可以造成轻快、明亮的氛围,等等。 5.3文字表现要素 广告中的文字也是进行信息交互的最主要的工具,可以以最直接的而方式向消费者传达商品的基本信息。一方面文字可以具有本身的表象意义,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文字设计成特定的艺术图形,这样双重的艺术表现力使文字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应该从整体设计角度出发,对文字的字体、色彩、形状等进行综合排版,并体现出主次分明的设计原则,让观众的思维随文字的次序而流动,更好地引导读者进行信息的接受,造成一个明快、悦目的视觉体验。其次,应该充分运用好汉字富于变化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文字进行相应地处理达到特殊的装饰美化效果,以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6结语 在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平面广告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媒介在提升商品销量、创造巨大的利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应该注重平面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设计者努要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通过对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等的综合设计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并积极探索适应时展的设计模式,促进我国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 作者:毛尖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13级视觉传达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插画设计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摘要:插画为现代视觉传达当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当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逐渐转变成一门形式丰富艺术。文章在阐述了插画的概念与商业插图的定义后,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意义的插画案例的应用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探讨插画于现代商业活动进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价值,希望可以为插画设计于平面广告中的深入发展,探寻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插画;插画艺术;平面广告 一、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插画已经广泛应用于平面广告中,并散发出越发重要的价值与生命力,越来越得到广告设计创意的青睐,在广告当中所占的位置甚至超越了文案,在促销商品当中跟文案具备上同等重要的价值,而在某些招贴广告当中,其甚至比文案更具有价值。其不但能够直观的传递信息,更可以大大提升广告当中的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 二、插画的概念 1、什么是插画 插图指的是插附于书刊当中的一些图画。有一些印在正文的中间,有部分则是使用插页的方式来显现,对正文内容当中具有补充说明或者是艺术欣赏功能。现今,插画其主要指的是对文学作品,如儿童文学当中的插图。由于文学作品有着一定的独立的思想以及内容前提,因而,插画师是有目的有依据的,其是结合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而设计的创意与绘画,因而,我们所说到的插画与文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商业插画 现代商业插画是以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的绘画作品。商业插画其主要特点在于其不均是插画师于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创作完成的,因而,不管是手绘的或者是电脑手段创作完成,均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以及个人风格。同时,满足市场需要的商业插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为紧扣,同时还可以更加准确地将商品信息进行传递。现今插画逐渐成为了一种视觉传达的重要形式,也逐渐走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得到大众的肯定与喜爱。 三、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平面广告 平面广告其指的是信息传达当中的一种方式,为广告人与受众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介质,其最终是为商业进行服务的。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印刷品、非印刷品又或者是户外等。同时,插画于平面广告当中的设计常常是在整个广告创意均已经确定以后才开始的,其具有显著的商品特点,是根据广告需要表达目的作为出发点,来开展的一种插画语言。插图于平面广告中的应用,广告创意不但不可以具有诱导性,同时还要使消费者可以清晰明确目的性,插画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要针对其特殊的受众群体,充分发挥创意趣味性。 2、网页设计 插画于网页设计当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反映出插画于现代平面设计中紧跟时展的新运用。网络由于其具有多种独有的性质与特点,其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体单一性的特点,其让信息的获得变得更为多元化,更加随意,更加便利。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网页设计对于传统插画而言便是一场全新的革命。若我们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传统插画为“插画师——插画作品”之间的双方关系,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其便是“插画师——网络——浏览者”的三方模式。对于插画于网页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以肯德基的网站作为代表进行说明,不但深深地抓住了肯德基受众群均是年轻人这一特点,同时,整个插画风格充满着活力与年轻化。同时,其还将产品的图片与插画使用的拼贴的模式进行处理,赋予了一种新鲜的意义。不但别出心裁,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种随意涂鸦之美感,其信息的传递有着时尚的味道。 3、产品包装设计 产品的包装插画可以实现于最短的时间内受到极高的关注度,获得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还可以于短时间内让企业得到收益进而创造价值。现代商家大部分均已经意识到视觉设计对于信息传播的重要性,产品包装可以于第一时间内消费者能够直接地了解与认识产品的特性。包装插画可以于一定程度上引导企业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因而,插画师需要对产品的包装创作的整体过程中探寻色调的和谐统一、构图的精妙、以满足消费群体对于美的追求。“LuckyGirl”香水的包装设计,其本身定位是专为年轻人同时一些开朗的都市女孩进行设计的,其产品将清新的水果芬芳融入至淡雅的花香当中,散发出阵阵的轻甜的柔美之感。因而,在它的包装设计中,插画师便引用了这一个品牌的灵感,使用了象征着红色小披肩星星点点图案散落于香水的身上,显现香水的灵动、活跃之特点。 4、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招贴又叫做海报,招贴对比于其他平面广告而言,需要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它的形式更为广泛,表现力强,面积较大。招贴为了可以让尽管是匆匆路过的行人也可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因而,必须要充分使用定位设计的原理,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实现精准地向受众进行信息传递的目的。下面,我们将用具有代表性的插画于电影海报中的设计应用进行说明。例如,电影海报《龙猫》的设计,该插图使用了超大尺寸的龙猫作为主体映入人们的眼帘,在吸引人的注意力的同时,将视线转向画面上方的远山以及故事的几位主人公,最后将注意力落于电影信息文字上,实现信息的接收。这一幅画面在信息组成上面实现了很好地注意力进行视觉上面的转换,让人不会错过信息的接收。 四、插画的应用前景 因为数字插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必然成为时代的主力,给传统手绘插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同时,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多元化,在现今的高速发展,追求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同样需要手绘插画给大家带来的温情以及放松。在现今都市人于大批量生产的信息快速轰炸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出现各种审美疲劳症状。传统插画的创作不但可以为平面设计的多样性画上了重要的一笔,同时更是一种对现代设计师审美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现代插画师静下来,醉心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的迫切要求。在未来插画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活动,只是这些均需要我国政府对插画设计专业进行重视、给予支持与培养的。 五、结束语 插画现今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其不但肩负着散发自身特色审美感的重任,另外还承担着对产品实现宣传的作用。因而,在平面设计中添加插画要素,必须要做到表达清晰,目标明确,实现商家信息传播的目的,满足大众对于审美的需求与享受。 作者:章慧 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创新 摘要:广告设计属于新兴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平面广告对于各种商业的宣传和推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广告主对平面广告设计的质量和创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阐述了视觉创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创新的策略,希望能够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更多的视觉创新元素,推动其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创新;视觉牵引化;视觉隐喻化 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平面广告,它们或是商业广告,或是其他行业做推广工作的公益广告。平面广告行业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冲击视觉的美感,同时它还能够传达商业信息。平面设计可以令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一种产品有更为正确的认识,因此平面广告设计对于人们视觉感官的冲击值得重视。平面广告设计在视觉上的创新迎合了目前广告设计的发展方向,将很多创新的思维和理念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当中,设计出的作品不但非常新颖,而且秉承了作品的创造理念。视觉创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不但可以为设计者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也使得平面广告设计能够不断向深层次方向发展。 一、视觉创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意义 (一)传达了作品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内容 视觉创新本身其实是一种语言,它在视觉感官上给人答案,对人们认识事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平面广告设计的目标就是融合产品的内容和设计理念,然而视觉上的创新将这种设计更深层次地体现出来,不但将设计理念和产品的内容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而且非常重视在视觉上给人们的感受,对图形以及文字、色彩的交汇使得画面给人以非常新颖的感受,同时很好地表达了平面广告的设计理念。 (二)博得观众的眼球,印象深刻 平面广告设计视觉上的创新区别于一般的平面广告设计,整个广告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可以对人们的视觉以及心理形成强大的冲击,进而能够博得观众的眼球,使得人们对产品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创新还可以对图形、数字、色彩进行很好的融合,将以文字来传达内容转变成以图形等方式进行传达,不但可以增加广告的美感,而且减轻了浏览时的疲劳感,这就达到了平面广告设计者的目的。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的创新体现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创新是其重要的部分,对于设计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多平面广告设计的作品都非常优秀,它们将文字、图形和色彩很好地搭配起来,非常简明扼要地将产品的内容与设计理念进行了展示。图形设计在给人们视觉冲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作品可以给人们的视觉感官带来非常强的冲击感受,将整个平面广告设计的理念呈现在人们眼前,很多图形设计和创新理念在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了质的提升。 (一)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的应用 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在本质上进行持续性的创新,而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图形设计也是这样。很多传统的图形设计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同时也不能满足平面广告设计发展的需求,人们对传统的广告图片都是司空见惯,传统的图形设计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了。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图形设计之中,不但在图形设计过程中加入了新的设计元素,使整个设计的方式方法得到了创新,而且元素应用的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比如说,图形设计元素在外观上看似非常混乱,其实在投放上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是利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将其呈现出三维效果,这对于观众来说是耳目一新的,观众对于广告的整体印象更加深刻。整体上看,在平面广告的图形设计之中,加入创新的元素,并利用创新的方式将它们互相融合起来,进而在感官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观众对于广告的印象就会变得深刻,最终会对产品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 (二)视觉牵引化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牵引化是指设计师依照自身的设计想法,并采用相关的指导方法,将线条、图形以及数字等引导式地在设计过程中呈现给观众,并使观众对平面广告进行整体上的浏览,从而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很多情况之下,设计师会利用线条等作为引导观众的元素内容,在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线,非常简单化,给观众非常清晰的感觉。然而,牵引方式如果不变换,观众在视觉上就会产生疲劳感,在平面广告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很多设计师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创新,利用颜色进行引导,无形中带领着观众进行了浏览,不但有力地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颜色的搭配使设计有了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平面广告的设计效果更为显著。 (三)视觉隐喻化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些设计理念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也不能够长久持续发展下去,对于平面广告设计而言,对视觉进行隐喻性的应用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当前,大部分设计师已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了视觉隐喻化,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不但得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而且增强了观众的关注度。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对图形隐喻化的灵活运用,的确能够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好地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传达。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进行视觉创新策略 (一)打破传统观念,创新视觉观念 平面广告的设计是需要科学技术作为平台的,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与蓬勃发展的广告行业不相适应。设计平面广告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还要考虑各种流行的元素,把平面广告设计得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让观众能够像欣赏艺术片一样感受到它的美感所在,从而达到设计者设计时的预期效果。首先,要做到理念的创新,即改变传统平面广告设计的理念,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设计师的个性和独特的视角也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师要在广告设计中注入自己风格的烙印,使广告设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其次,要做到平面广告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更具创新性。创新是设计行业的灵魂,平面广告设计要想占有更多的广告市场份额,必须将创新的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的内容中,展示出传统广告没有的东西,使消费者看过以后,久久不能忘怀。 (二)设计要发挥想象力 平面广告设计是需要想象力来维系的,想象力不受任何外在时空的限制。平面广告设计要实现视觉的创新,没有想象力是无法完成的。但是,平面广告设计的想象力发挥不能偏离广告内容本身,以及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创作出全新的或者是极具个性的视觉元素,才能很好地表达广告的内容,否则就是与最终的目标背道而驰。在想象力施展的过程中,把情感和设计相融合,才能体现广告的渲染力以及视觉冲击效果,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平面广告设计要力求简约 简约风格是当前广告设计的潮流趋势,是简约主义思想的外在表现。侧重于简单朴素,但是简约而不简单,整个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于平面广告来说,倘若设计的过程太复杂,就算视觉效果很好,也会导致精髓的不复存在,广告设计的目的就在于用最简单的方式来传达一种信息,吸引消费者。因此,平面广告设计在进行视觉创新时,应以简约为基本理念,保持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和内涵,吸引大众消费。 结语 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创新把平面广告和视觉艺术联系并融合在一起,是对传统平面广告设计理念的颠覆。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创新在保留原有广告设计基本元素的基础上,使广告的内容让人久久不能忘记,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让消费者看到广告就马上和某一品牌的商品联系起来,很好地发挥了平面广告对商品的宣传和推广作用。不仅如此,视觉创新还加强了广告设计者和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感受到广告设计者设计时的心理活动和想法。 作者:谢晓彤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逆向思维浅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商品化社会的今天,平面广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要想在众多的广告中突出重围,平面广告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位和精神追求,这对平面广告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面广告设计师可以利用逆向思维设计出立意更加深刻、内涵更加浓厚、手法更加新颖的平面广告作品。评判平面广告优劣的标准在于能否将清晰明确的概念传递给受众。设计师要想做好平面广告的创意,需要更好地发散思维,运用多种创意手段对平面广告进行设计和加工,使平面广告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都得到加强,从而让受众更加接受。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对立,指不用约定俗成的常规思维去思考事物,而是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或者其他角度思考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因为具有很强的探索性,是人类创新、求异,突破传统限制的主要思维手段。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对大部分事物总结出一套约定俗成的解决方式和处理办法,在事情发生的时候能够利用已有的经验驾轻就熟地解决。然而,在这种看似轻松解决问题的方法背后,隐藏着对人们创新思维扼杀的危机。人们长期使用前人遗留下来的固有经验生活和思考,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会将人们绑在固有思维的框架中无法解脱,导致难以产生新的想法,严重扼杀创新能力。改变思维定势带给人的束缚,需要拿出勇气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运用逆向思维,从其他角度或事情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和创造是突破常规的有效途径。 二、逆向思维的特点 (一)普遍性 逆向思维具有普遍性,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可以存在逆向思维。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角度,人只要看到事物的其中一面,就会联想到事物的另一面。从事物的另一面入手,进行开拓的思维畅想,这就是逆向思维。 (二)批判性 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是无数前人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由于人的思维定势所限制,人们往往不会去挑战权威和对公认的事物认知,而是按部就班地跟随前人的脚步,围绕同一个思维模式去创造。而逆向思维恰恰打破了这种按部就班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传统的批判,是脱离于传统经验的一种思维模式。 (三)新颖性 传统的经验提供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很有效果,但是偏于保守。人们在遵从这些传统经验的时候往往忘记了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方面组成的,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失去创新的能力,忘记事物的其他面向。逆向思维能够引导人们发掘事物的其他方面,使创造具有新颖性。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应用 现在大部分平面广告设计往往过于在意消费者的诉求,一味地遵从消费者的需要进行正向的宣传,然而,这样的宣传手段和广告效应往往不能够从铺天盖地的类似广告中脱颖而出,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时就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来寻找出产品的另一面,通过其他的诉求点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一)质量 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销量,其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产品质量的好坏。现在大多数广告在宣传产品时,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产品质量很好,就用很多浮夸、赞美的词语来吹嘘产品,其实这样恰恰会让消费者感到虚伪和反感。而如果换一种思维模式,不对产品进行过度鼓吹,而是诚实地将产品的不足之处告诉消费者,将会让消费者感到非常特别,对商家的关注度也会增加,这种以退为进的逆向思维策略在广告的设计中很有效果。 (二)价格 由于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当某种商品比同类产品有着相对较低的价格时,这种商品会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许多商家往往采用特价、折扣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这种手法虽然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但也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折扣商品。逆向思维可以抓住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在广告设计中凸显商品的高端、昂贵,以此来吸引固定消费者。 (三)代言人 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代言人的形象只是二维状态,不能非常生动地引导消费者,这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如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中,人们全裸出境,意为地球上的动物和人们一样,都有平等的生存权。这种打破常规的设计模式可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平面广告的根本目的是向受众传递商品的信息,其本身具有浓厚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作为平面广告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创意,是广告设计吸引大众视线的法宝。在广告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发散思维,开阔视野,摒弃常规的思维模式进行设计。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思维模式,逆向思维就是其中一种。逆向思维作为突破传统经验、进行创新设计的重要思维手段,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平面广告的创作及传播活动中,逆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扩大思维空间,从这个层面来说,逆向思维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平面广告设计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将逆向思维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可以使平面广告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作者:李亚旻 单位: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视觉冲击力与平面广告设计互动性研究 信息化时代的视觉传播环境下,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对视觉冲击力的运用,能够打破传统心理体验,以新奇、独特的视觉表现来吸引人,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象。平面广告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表现,也是构建优秀设计作品的重要方向。作为消费文化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表现来进行大众传播,对于消费者的“自我”感受,如何从传统功能主义设计需求中,融入个性化、人文化关怀,从而提升平面设计的价值表现。视觉冲击力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为视觉表现营造了发展空间。 一、视觉冲击力的内涵及作用研究 视觉是人体最高级的感觉之一,也是我们认知世界最为普遍的感知方式。人类的视觉机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过程,视觉冲击力是以外界视觉信息为起点,通过色彩、形态等视觉元素来刺激人的感官,并留下新奇感和心理记忆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视觉冲击力作为打破常规的一种力量,能够从人的心理认知上形成独特的心理体验,因此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一是视觉冲击力是构建优秀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创意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要素,也是营造独特媒介效果的表现语言。如瑞士绝对伏特加酒平面广告设计中,另辟蹊径的引入“绝对:Absolut”和“品质:Geneva”两词,突破了传统硬汉与美女的设计思路,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二是视觉冲击力在构建优秀设计作品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任何一件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形式语言,而不同的设计风格及形式感,又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体验。如早期主要侧重于对华贵、繁琐、复杂装饰的追求;新艺术设计追求简单、朴实的设计风格。三是视觉冲击力能够使人产生视觉共鸣。人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是需要条件的,对于动态的敏感性能够体现视觉冲击力,审美直觉心理学认为,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对周边环境中的视觉形象进行选择时,眼睛的变化的东西自然要感兴趣的多。另外,对于形的敏感性也是构成视觉冲击力的关键,视觉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人的视觉生理功能对形的读取,而图形是视域内的焦点,也是最广泛的信息传达基础,可以说,人对形的理解是视觉感悟的本能。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视觉冲击力是构成优秀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内涵,对于平面广告视觉传达来说,影响视觉冲击力的主要因素有色彩、图形、画面信息及编排创意等。 (一)图形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图形是抽象的设计理念,也是对心理活动进行复杂表现的基础,作为有意识的视觉表达,图形的设计与表现需要从抽象中得以升华,以满足设计目标的需要。对于图形传达过程中的视觉信号转换,不同媒介环境下呈现给受众的图形效果是不同的。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是传递信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图形内涵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从图形的敏感性上体现动态形象,如运动中的动态图形,奔跑的动物、滑落的物体等等,以增强画面的动感与节奏;另一方面注重表现效果的模糊化,以模糊的画面来营造视觉中的动态效果;另外对于图形的不对称表现,可以从位置的错落、大小对比中形成不规则空间。还有运用新异图形、异形同构、同形异质、混维同构、矛盾表现等方式来发挥不同造型的视觉冲击力,以新颖独特的形象来触动受众的有意注意和联想。 (二)色彩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视觉冲击力的重要角色。不同的色彩在人类审美文化中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特征,平面广告设计对色彩的运用,也是从夸张与概括中来发挥色彩的文化意蕴。一方面依据广告设计的表达主题来选择特定的色彩,从创意表现上来赋予色彩的多重意义。如食品类产品在设计上对色彩对比的运用,对电器类产品在设计上凸显科技性、人性化。另一方面在色调的调配上保持统一性,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在整体上呈现一致的色调,如暖色系营造温暖,高亮色系表现轻捷明快;对于局部色彩的关注,也是形成色彩对比的重点,起到强化艺术感染力的突出作用。 (三)文字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也是构建作品与受众交互性重要途径。文字不仅传达自身的意义指向,还能够从文字的特定图形表现上展现视觉魅力。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模仿与重构。中国的汉字既有象形性又有表意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往往能够增添强烈的视觉创意性。文字在平面广告中的编排有其规律性,结合文字的内容属性,从主次、虚实、疏密等对比中来增强文字视觉的流动性和整体性。如在激发视觉注意中,将字体设计成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营造特殊的装饰效果;也可以对文字进行艺术化加工形成打散重排的视觉旋律,成为吸引注意力的亮点。 三、平面设计中对视觉冲击力的互动性研究 互动性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信息传达中拉近受众关注的重要载体。现代广告设计将互动作为形成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受众的感知中来传递特定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平面广告设计对互动性理念的渗透,是增强视觉创新的主要表现。受众在对信息的关注中也会发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如霍戈尔•马蒂司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海报设计中,利用一根柱子作为载体,将遇难者的名字刻于柱子上,用红色涂料覆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遇难者的名字显露出来,而红色的涂料像献血一样形成斑斑“血迹”,激发了受众者的心理情感的共鸣与互动。无论是文字、色彩、图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编排设计可以更好的凸显互动性。如在某平面广告设计中,对黄金分割率的运用,从设计元素的节奏感上来抓住受众的心理韵律,促进广告设计的视觉互动性;广告创意的核心在于营造难以忘怀的画面,而创意的力量源自对受众心理的冲击强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在面对不同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时,应最大化的建立与受众的心理衔接桥梁。互动性重在交流与互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围绕视觉冲击力来展开互动性研究,将设计思路与观念作为影响互动效果的重要方向。设计者对于所要传达的广告内容,利用创意视角的想象来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在日本某一大型公园,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是奥运精神。因此可以在平面广告设计元素上呈现三级跳的标度,既是一个世界纪录,又是一个与受众进行互动的视觉符号,让受众从中来理解距离世界纪录还有多远。另外,对于受众心理的互动,也是强化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式。受众心理对新奇事物的关注往往是实现互动的心理基础,如某洗发液广告设计中,主画面呈现的干净柔顺的头发图像,而副画面则是被洗发液洗去的头屑,这一夸张的视觉表现手法,将现代媒介技术与设计创意进行整合,抓住受众移情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作者:龚士顺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网络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浅谈 前言 文章是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与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对平面广告的要求,当下平面广告教育下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广告人才技能要求的基础上立足的。新的时代有新的要求,当下,人们早已度过了对网络对广告等新媒体的新鲜期进入审美疲劳阶段,这就意味着传统平面广告的创意形式早已不满足人们的口味,社会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更加直观的视觉刺激。这些需求,无一不对传统模板式的平面广告教学方式下了最后的通牒:再不改革就晚了。 1.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以及发展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广告的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广告提供了载体,广告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广告专业也是目前高校中各种专业里特殊性十分明显的一个专业,它的应用性特点要求其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更加重视技能训练而非理论知识。反观现在,在实际的广告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在这种僵化的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作品缺乏生机,实在是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平时所见的天马行空式的优秀广告大多不是出自国人之手,因此,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2.当前网络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欠缺动手能力 因着中国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平面广告设计也不能免俗。即使是在实践课上,我们最常看到的也是老师远程控制着学生的电脑,同步讲解学生完全作为一个受众自主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多媒体实践课是这样更不用说平时的普通教室授课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成果便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很扎实,对于基本的应用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一旦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一项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2.2教师授课模式单一古板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教材,教学大纲,方法以及课件都是固定的,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例讲解,学生照例练习成为了固有的步骤。这些就造成了建设与应用严重脱节,即网络教程的质量不达标;服务与反馈不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充分,无法及时沟通各自的想法,学生质检缺乏讨论分享错过了相互促进的机会;技术与教学经验不兼备,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往往对于新技术不敏感缺乏创意而技术过硬的教师又缺乏传授的方法。 2.3学生缺乏创造性 这一缺点的造成少不了僵化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但在这里笔者主要想说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大多数此专业学生都是中高职院校生,由于选择余地太小大多数也都不是自主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就导致了学生兴趣不强,对待课业不够认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很少自己进行探索练习,专业技能不扎实创意得不到实践的检验进一步导致了思想的僵化。 3.教学深度改革是解决平面广告设计问题的必然要求 3.1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手绘,第二是相关软件的应用例如PHOTOSHOP,AI和CDR。要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美术功底,加大师资投入,增加美术基础课程的课时加大考察力度,重视基础的培养。相关网络软件的应用则是培养的重点,应当从课堂入手,教师应当由原来的远程控制授课强制学生按照模板作业的方式解放出来,增加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或者增加课时,进行作业制度改革。众所周知,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作业就成为了一个遥远的词语,然而对于广告设计这种重视实践的课程自然应当特殊对待,必要的作业是不可缺少的。 3.2进行授课模式改革创新 作业内容和实际项目有机结合。众所周知,课程作业属于加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的课程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过程。通过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内容。作业内容和赛事项目有机结合。国内及国外每年均会开展比较多的广告设计大赛,这些大赛所带来的其实是国外及国内一些真实的广告设计品牌的策略。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赛事,将其融入到作业内容中,以跟市场接轨,让学生结合赛事项目进行作业训练。让学生讲解作品。待学生将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将作品的电子稿提交给教师,然后让教师自己去评价。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发挥出学生的创作热情,也难以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说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反思自己的作品存在的创新点、不足之处。直接导入实际项目。通过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导入到课程实践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快熟悉社会各个平面广告公司之经营模式及岗位要求,帮助学生培养和客户进行沟通及设计的实践能力。另外,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是不同忽视的。 3.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高职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且课堂授课时间有限,因此进入课后学习阶段,微课应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制作课后学习微课时应注意选取丰富的应用实例,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生动的案例中融入理论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对理论的平铺直叙,学生加强技能训练,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平时的练习,思考的多才能有更好的想法,这是设计学的基础。而微课,以网络为载体更有利于学生边听课边操作,且时间随意性大,对于学生来说十分便利。是课后学习的最佳选择,也是积累经验开拓思维的很好选择。 4.结语 实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学生层面,要加强对自身专业能力的锻炼,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增加动手实践,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开拓思维不僵化古板;从教师层面,要突破传统的授课方式,积极探索更加生动学生主动的课堂模式,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维,起到引领作用而不是传授既存的东西;从社会层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完善福利制度降低本专业学习的高花费。网络平面广告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定当与时俱进拥有更广阔的发展。 作者:伍佳慧 单位: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书法艺术的应用 一、中国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是人类宝贵的艺术珍品,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字艺术。中国书法历经朝代变迁,融入了许多朝代的经典文化元素,其文化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我国的骄傲,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被广大中国人民推崇,为世人所知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书法写作展现文字的艺术之美。书法艺术在创建之初就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融入了大量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张旭等)的心血,凝聚了众多书法家的聪明才智,这才有了名动世界的中国书法艺术。 二、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现今的书法艺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平面设计领域。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墨色束缚,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应用范围。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用笔墨在纸张上书写的,基本上是墨色的,颜色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法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在当代设计领域中,创作者对书法的颜色进行了创新,根据设计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书法字体。书法字体颜色的改变打破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传统印象,大幅度提升了书法艺术的色彩感染力,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在中国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文字与图像,而文字多数采用书法艺术进行表现。中国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甚为广泛,虽然有些平面设计画面中的字数不是很多,寥寥数字而已,但这几个字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在设计作品中,往往几个字就能带给人们一种神奇的感觉,让静态的画面充满神韵,给人一种动态之感。 三、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书法艺术的应用现状 书法主要是由线条组成的,其艺术效果取决于线条的千变万化和线条组合的协调性。中国平面广告设计与书法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的融合更是时展的需求。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就是采用书法篆刻艺术手法设计的,体现了舞动的北京之美。这就是书法艺术为平面设计带来的灵感,是中国人民不凡智慧的体现,更是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典范。 2.书法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值得当代平面广告设计借鉴。书法艺术传承久远,在不同时期形成的表现形式、风格、神韵也不相同。平面广告设计在我国盛行不久,其和书法艺术的融合是平面设计的典范,值得广大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和探索。平面广告设计与书法艺术都讲究布局和统一,通过间接表达的方式进行思想传达。平面广告设计必须兼备意境、神韵、形式,才能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书法艺术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对广告文化内涵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书法艺术,可以实现审美与实用、艺术与技巧的统一,使广告作品打破束缚,实现创新,进而增加广告的影响力。 3.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书法艺术本身具有浓厚的审美情趣,现代平面广告也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还包含对艺术的追求。将书法艺术应用于设计中,可赋予设计作品丰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更能增加人们对设计作品的印象,让观者久久不能忘怀。 4.应用之美 书法艺术应用在平面广告中,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空间感,也就是所谓的空间美,这种感觉具有丰富的幻想特征,让平面作品充满神奇色彩。书法艺术应用在平面广告中还可以体现简约美,因为书法艺术虽然看似简单,却不单调,给人一种简单而不简约的感觉。书法艺术应用在平面广告中还可以产生意境美,任何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意境也是创作者对艺术的一种至高的追求,而书法艺术能体现一种返璞归真、与众不同的意境。 四、结语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宝,它赋予了平面广告设计更高的艺术性,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平面广告设计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因此,创作者应该注重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进而推动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 作者:张耀天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中国元素探析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且精神生活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样的情况下,对平面设计的传统理念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客户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审美性也有了更高的重视。 一、中国元素的价值与内涵 中华的传统朴素的哲学思想,是在“道”的探索中调整人与天、我与人、心与身的平衡与互动。中国元素的精髓与价值无可替代,从国外大量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的应用案例可以看出,中国元素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陶瓷图案、刺绣纹饰、古典乐器等,在设计中焕发新生,重新演化成美轮美奂的潮流时尚。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的中国元素 (一)水墨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设计中,水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来源是中国的国画。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也称作“中国画”,中国画的思想精髓便是水墨元素。平面广告设计中,合理地运用水墨元素进行画面设计,能够以水墨独特的审美趣味迎合消费者更高的视觉需求,展示卓而不凡的艺术特质。水墨元素中的浓淡、黑白、虚实,带给观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营造出历史厚重和民族意蕴。如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的很多作品中,就广泛使用了传统的水墨技法,以多项国际设计大奖奠定了其华人世界的设计地位。中主要在设计形式上运用水墨元素,通过水墨的元素间的实虚变化来提高元素变化的层次,从而达到接近自然、承认自然,制造一种较为深远的空间关系,使优美恬静的意境得以体现。韩国的著名设计师安尚秀曾经在谈及设计理念的时候引用了中国绘画理论里的两个术语:“虚实相生”与“设计当墨”,肯定了中国的水墨画在哲学意蕴和艺术形式上的表现。其黑与白、墨与白、虚与实、拙与巧等相互交融和谐,使整个画面空灵而生动,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对设计形式进行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选择将传统的文化、历史与水墨元素相结合,来营造和表现具有特色的意蕴。 (二)民俗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民俗元素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与艺术,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艺术形态。民俗分物质和非物质两种,非物质的民俗文化主要是一些戏剧、舞蹈、歌曲等心口相传的内容,而物质元素主要是传统的版画、年画、雕塑、剪纸、面人、泥人、服装、头饰等内容,这些带有历史印迹的民俗元素,被广泛应用在传统的月饼礼盒、粽子包装、节日食品礼盒、灯笼装饰、服装设计、书籍装帧、平面广告设计等各方面,尤其是作为受众面广、每天都要接触的平面设计中,它们会以乡土、亲情、温暖而打动消费者,带给消费者除商品本身的更多的情感体验。 (三)文化符号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符号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筛选沉淀下来的珍定,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和内涵构成。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广告,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平面广告设计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了对文化符号的弘扬和继承。对文化符号元素运用主要在于意象的表达,例如:表示精确的算盘、表示永结同心的同心、表示公平的称等物质文化符号和数字、故事人物、色彩、文字等抽象文化符号。每一种文化符号的运用都代指其背后文化的意义,可以用中国吉祥文化来对品牌文化进行描绘,可以更好的表达设计的传播内容。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的纹理、吉祥图案、谐音字符、传统水墨等,都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凸显了文化内涵,深化了设计主题,也修饰了画面美观。 (四)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有着全面、明确、变化及概括的特点,恰好是这些特点对平面广告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绘画艺术赋予了平面广告设计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意蕴。在对平面广告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对图形、文案、色彩等重要因素采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得绘画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可以生动灵活的呈现出来。在如今的设计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外国设计者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已经在不同层面的对国外的设计师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中国传统服饰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服饰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服饰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才发展至今,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艺术及文化意义。在不同的朝代、层次,地域都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与各自差异。中国五千年经历着许多改朝换代,服饰也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朝代的服饰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传统服饰裁剪技术显示的二维效果正好与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相同,两者之间容易相辅相成。传统服饰的布局和纹样都可以在广告设计中体现出来,例如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便是传统服饰纹样运用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一种方式。此外,我国传统服饰的颜色在现代的平面广告设计中也有运用,传统服饰的柠黄、葱绿等多种颜色的使用,会使设计效果更好的同时还丰富了民族特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平面广告设计正不断的向前发展,如今设计的作品也不断的走向现代化,中国的元素作为传统元素也渐渐的得到认可,设计师们也正在尝试着将中国元素运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因为广告也是商业化的文化产业,是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中国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需要设计者不断深入进行中国元素的更新创作。 作者:侯蕾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浅谈 随着媒体多元化与商品多样化的发展,广告也逐渐发生变化。大部分消费者所关注的并非是广告本身的内容,也就谈不上对广告的解读。出于综合性考虑,当前的平面广告设计所追求的是审美,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欣赏美的视角来看待广告,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强调其隐性美。 一、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内涵 “隐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最初阶段在语义学当中运用,之后才被运用到各个方面之中。由于其拥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并且能满足现代审美观念的要求,所以能够一直延续到今天。“隐性”的出现,逐渐让人们看到“隐性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触隐性美,希望找到它更深层次的内涵。隐性美,蕴含了身后的哲学意蕴,也满足美的规则,是人们对美最根本的追求。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内涵在于,广告拥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并且能够做到明而不俗,隐而不晦,就好比青春少女的似水柔情,能够给大众一种持久的、享受的审美情趣。在当前视觉符号、物质欲望混乱的时代,需要平面广告的设计人员将创造美、发现美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创造出拥有审美情趣的设计作品。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隐性”之美的具体表现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告市场也进入蓬勃的发展时期。在经历最初直白的“叫卖”之后,广告设计中逐渐出现了独特的创意。这样的变化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为了让广告更具文化内涵,呈现“隐性”美,平面广告设计可谓是煞费苦心。具体而言,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白中的隐性美 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可以利用留空、隐藏以及分解等软件制造空白区域,利用最具意味的形式以及最简洁的图像,给予大众心理的自由感与松动感。将美学原则与审美心理相互的结合,就可以营造出空白,从而对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所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深化。而在作品中的刻意留白,反而就会成为视觉心理活动的焦点,因此很容易得到大众的关注。白,虽然观之无形,但是却体现出一种意境。广告画面上出现的留白实际上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出现运用了暗示、含蓄等表达方式,并非是真正的空间,虽然广告留白并非是直接宣传广告信息的载体,但是其具备的思考余地以及回味余地,反而会给大众留下丰富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的功效。这样的虽“隐”实“显”的手法,就将隐性的实际作用体现了出来。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往往通过黑白关系来体现绘画。在书画创作中,古人遵循“知白计黑”的原则,将黑白之间、图底之间的制约、和谐关系体现出来。同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利用白色的宣纸来营造出黑色的世界,也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二)暗示中的“隐性”之美 暗示的巧妙运用是平面广告设计成功因素之一。暗示拥有无限的表现,同样也具备了各种存在的意义,潜藏着无穷的魅力。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暗示表现力来创造新颖的效果,让广告能够吸引目标群体,就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暗示作为一种由此及彼的方式,在观察作品时,大众并非只拥有简单的视觉感受,同样会出现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唤起心理活动主要取决于设计表现,这就是暗示的心理基础。暗示法的利用所借助的媒介形象的灵活度要远远优于原本的形象。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都可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同样也可以通过暗示产生联想,让广告的创意拥有无限的可能。如图1就属于一种最含蓄的表达手法,同时也是最直接的隐性美的体现。 (三)象征中的“隐性”之美 象征,将平凡变为深刻的有利催化剂,是一种寓意深远、深入浅出的构思方式。它将深刻的思想融入于平凡的事物之中,就好比在写“此”字的时候,会让人们感受到“彼”字的存在。象征是某一种具体形象的借助,在曲折之间表现出思想情感或者是抽象概念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广告作品当中,象征的美体现在寓理寓情的形象之中,达到曲径通幽的深度美感。“象征”这种表现美学的方法,是指在欣赏广告作品中,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且还能够获得文学方面的启示,从而广泛地运用到现代的广告之中。象征图像所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拥有哲理性与暗示性。在表现含义上,象征更加抽象,而在表现形式上,则更为凝练。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主要是基于大多数人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商品的抽象属性或者是牌号的某种含义加以表达,让象征更加含蓄、理性。对于象征的媒介形象而言,应该拥有一种永久性,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在表现象征之时,要注意对色彩象征性的运用,如精美的字体与华丽的橙色,或是象征产品的品质与档次。相比传统的联想法和比喻法,象征法更加含蓄、理性,如枫叶象征加拿大、金字塔象征古埃及文明、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等。作为象征媒介形象,在表达上应该不能进行随意的变动。 三、结语 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更多平面广告设计的可能性,同时也认识到平面广告设计能够给现代社会带来的是什么。单单针对平面广告设计而言,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隐性美主要体现在空白、暗示与象征的隐性之美上。通过对其隐性美的更进一步研究,就可以理解平面广告设计所想要表达的、最深层次的内涵,最终为平面广告设计奠定坚实的艺术基础。 作者: 彭冠淇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平面广告毕业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特点和表现形式 图形创意是平面广告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广告作品中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部分,也是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是经过设计者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加工后形成的具有创新意味;并能够准确清晰表达设计主题的图形。在当前的读图时代,一幅有创意的广告画面带给受众的视觉冲击力要远远大于一篇广告文案。因此,图形创意在广告设计中有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一方面,图形创意是受众没有见过的图形,需要观者根据图形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隐藏在其背后的含义;另一方面,设计者运用多种手法对传统图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的表现,并使其蕴含新的意义,在带给受众视觉上的新鲜感的同时,也使他们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而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 一、图形创意的特点 1.新奇性 新奇性是广告设计个性化的表现,图形创意的新奇性不仅指设计者创意和想法的新颖、奇特,还指表现手法的新奇,既要突破人们的传统思维和认知习惯,又要通过巧妙的构思、独特的造型吸引受众,向他们传达广告作品的设计理念,同时满足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 2.形象性 形象性是图形创意最基本的要求和特点,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一篇优美的广告文案远不如一幅广告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大。人们往往通过一幅画面就能了解需长篇大论才能阐述清楚的信息,尤其是富有创意的广告画面,可以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清晰、准确、生动、形象,比文字陈述更具说服力,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深思。 3.简约性 图形创意虽然要在瞬间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奇、怪、异”并不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其最终目的是要迅速、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因此,图形创意要具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要把纷繁的信息和深刻的主题转化为形象简约、容易识别的意象。 4.象征性 图形创意的象征性是指设计者通过一种或一组形象使受众体验到隐含其中的主题和内涵,是利用图形的颜色、图形的象征意义,及其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引起观者的认同。图形创意的象征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它能广泛地表现各种笼统的事物和那些抽象性的想法和理念。 二、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 1.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图形,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原来图形中各种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一种超越或者突变,将各个元素以一种巧妙的形式组合和成一个新的形象,使受众产生“像又不像”“似而不似”的视觉感受,进而引起他们视觉和心理上的注意,并引领受众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设计者也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形象带给受众视觉上的愉悦、新奇,或者体验一种新的意念。比如,店面遍及全球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其标志是一个黄色的大写“M”,设计者将字母“M”进行变形,运用肖像同构的方法将“M”设计成两扇打开的黄金双拱门,象征着欢乐和美味,简单明了的图形让人过目不忘,人们一看到这个标志,就知道是麦当劳。但是涉及着并没有满足于这种常规的同构图形表现方式,在一则麦当劳的海报设计中,设计者以孩子的牙齿为表现对象设计了一幅有创意的画面。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会换牙,两颗脱落的门牙会形成一个黑色的空间,而牙龈的曲线和这个黑色的空间会形成一个变形的“M”,设计者正是受这一现象的启发,进行了艺术化的创造和加工,使其与麦当劳的标志相结合,不但使麦当劳的标志得到了全新的表现,也暗示了麦当劳食物的美味。虽然牙齿和麦当劳的标志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经过设计者的创意和设计,使二者同构在牙齿空间上,这就是图形创意中同构图形的具体表现。再如,AMD公司的宣传招贴也使用了同构图形的创造手法,AMD是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信息处理器的公司,所以该公司的广告宣传要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快速、强劲的特点。设计者以此为创作理念,设计了这样一幅作品:乍一看,一个平面空间内有五只小猫席地而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只是小老虎。这样的安排就打破了画面原有的秩序感,进而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原来小老虎就是AMD,通过与四只小猫的对比,凸显了小老虎威猛、快速、强劲的特点,而这也是AMD品牌的特点。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同构图形以其“旧元素+新组合”的形式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并使观者从中获得相关的信息,理解了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进而达到了平面广告的设计目的。 2.重复共生 重复就是在平面设计中反复使用某一图形,进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连续性的图形关系和运动性的效果,达到一个图形所不具备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效果。共生是指形与形之间共用一些部分或者轮廓线,并相互依存、相互借用,以一种异常紧密的方式将多个图形整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简单来说,重复是多个图形,共生是一个图形,设计者通过多个图形和一个图形的对比、结合展现自己的创意,表明设计意图。比如,美国有一则关于“禁烟”的平面广告就运用了重复共生的表现方式,画面的主体是一个普通人物的面部,但他却有四张嘴,而且这四张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群,自上而下依次为老人、儿童、女性、男性,最下面的男性嘴巴里叼着一支香烟,香烟燃烧后的烟雾向上飘散,进入了其他三个人群的嘴巴中。这则禁烟广告表现的主题是一个人吸烟的后果是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健康,也会危害周边的人,即将有更多的人吸入“二手烟”。这幅招贴广告中,四张嘴巴是重复,它们共用一个面部轮廓,这就是共生,一张吸烟的嘴巴和不同的人群相对,实现了重复和共生的有机结合。再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为自己的工作室设计的标志(如图1),其创意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四喜娃娃”,一眼看去,图中有两个娃娃头和四条腿,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娃娃头都对应着两种身体姿势,即坐姿和爬姿,也就是说画面中实际有四个娃娃和八条腿,每个娃娃头、每双腿都是共用的,设计者通过对传统吉祥团的巧妙借用和设计,采用重复共生的方式诠释出了四方喜娃并至的美好寓意。 3.异影图形 异影图形是指设计者将原图形放置在光源下,所形成的影子图形。“影子”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经过创作者的思维扩展和精心设计,给影子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使其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异影”顾名思义,就是不一样的影子,是设计者借助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将物体原来的影子改变成另一种投影造型,使原来平淡的画面产生了超乎想象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使设计主题得到更生动和深刻的表达。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异影图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画面中的影子与实际事物有相似之处,比如,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广告招贴《奇怪的影子》就是这类创意图形的代表,画面中,地面上的影子与任务的造型在整体上是保持一致的,但是从细节上看,人物和影子的角度是有差异的,所以作品中的影子与生活中的影子是不同的。另外一种异影图形是画面中的影子与实际事物没有相似性,甚至完全脱离了事物的原型。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异影图形非常适合表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说矛盾关系,或者是虚实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不论哪种关系都实现了对设计意图的强调和突出,并且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4.互悖图形 互悖图形是平面设计者依据视错觉和透视学的原理,将不同空间存在的物象进行重组,使二维和三维空间相结合,打破主观和客观的界限,进而使观者产生视错觉,并引导他们在看似荒诞反常的视觉世界中体会设计者的创作意图。比如,荷兰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埃舍尔就用互悖图形的表现手法为一本书设计了一幅宣传海报,在画面中的主体只有书,但设计者运用视错觉的原理给观者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从左向右看,就是一本书斜放在桌面上,受众能清晰地看到书的封面和书脊,属于二维空间的展示;从右向左看,这本书是反置的,原来的封面成了封底,也属于二维空间的展示。但是,若是将两个角度结合起来看,受众就不知道是二维空间还是三维空间了,只觉得两本书既在同一个二维空间内,又有着各自独立的三维空间表现。从这个作品可以看出,设计者能够通过互悖图形来展示创意,将会使图形有更大的展示空间,也会给受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和全新的视觉感受,并使他们折服于设计者的创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读图时代,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是每一为平面广告设计者所关注的问题。作为平面设计者,我们应当在研究和总结传统表现手法的过程中获得对创意图形的深刻认识,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以独特的图形语言准确又清晰地表达设计的主题,使作品的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意图形出现,推动着平面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朱伟基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关于提高电子设计大赛指导实效性的思考 【摘 要】分析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提高电子设计大赛指导实效性的做法。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指导 实效性 电子设计大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检验自身能力的大平台。近年来,电子设计大赛开展得红红火火,参赛规模和人数逐年增大,成为各高校和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电子设计大赛指导实效性进行思考。 一、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发现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面不够宽。电子设计大赛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确定选题后,提出的设计方案不尽理想,方案的论证不充分,导致完成得不太理想。很多的方案也是课本固定的、死板的,没有创新性,缺乏综合性、设计性。二是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到位。学生对新器件、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比较差,比如FPGA技术应用、模拟电路芯片应用、新的开发工具、典型的专用的集成电路等。三是对计算机和仪器的使用不熟练。每年的比赛都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原理图的绘制,并使用打印机打印相关的文档。笔者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都具备计算机、EWB、PROTEL的使用能力,但是都不够熟练,导致浪费太多的时间,影响了比赛的进度。还有部分学生对比较先进的子仪器,比如新示波器的使用,明显存在不足。四是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在培训或指导的过程中,如果指导教师不在场,学生经常会分散精力。此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设计方案、程序的实现上都存在依靠教师的现象。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没有主动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应付培训。五是动手能力欠缺。大部分学生在培训或比赛中都过多地倾向软件仿真。因此,每次比赛,都会遇到仿真都实现了,但产品实现不了的现象。这是因为仿真和实际的产品制作存在很大的区别。六是应变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在接到项目题目时,就埋头去实施,完全按照比赛的要求逐一去实现,当故障或意外出现时,不知所措。七是团队意识不强。同组中的两个同学,有时各自设计各自的,不交流也不讨论;或者一个同学独自忙,另外一个同学不参与进来,两个人未能一起总结经验。八是技术文档质量不高。从设计内容到格式都存在不足,电路设计缺少理论支撑,缺少必要的公式推导,甚至存在逻辑问题。学生对数据的记录、分析、总结、归纳不够重视。 二、提高电子设计大赛指导实效性的做法 为了提高电子设计大赛指导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些做法。 (一)赛前“三备”。一是“备”学生和教师。先讨论“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学院技能节,主要针对大一的学生,比赛题目由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统一讨论确定,然后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选题任务进行选题,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拟题目,报给教师备案,每组学生配有1~2名指导教师,比赛时间为2~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与制作。比赛结束后,聘请相关专业的教师、专家对作品进行验收。选拔出一批初步具备电路设计能力、编程能力的学生,为后续的比赛提供保障。接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并明确各自的分工。接下来讨论“备”教师。比赛是一件又累又苦的差事,选出甘为比赛奉献的教师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可针对往年的赛题,借鉴他人的经验,有批判地采用成熟设计,从自动控制、智能仪器、数据采集、通信装置、常用典型电子线路五个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拔教师,明确分工,制订预案。 二是“备”仪器设备和元器件。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到比赛能否成功。在比赛前,根据往年的比赛购置一部分仪器和元器件,在平时就加强对这些仪器和元器件的使用。尤其在比赛前几天,根据组委会在网上公布的所需仪器、电子元件清单和参考的选题,准备好相关材料,对公布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培训、使用;查找相关资料熟悉所需元器件技术参数、引脚、结构、使用注意事项等。参赛队员应知道元器件库中已有的元器件。这一部分应“早”字当头,力争主动。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早研究、早动手。 三是“备”场地和后勤。学校应将参赛学生相对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实验室内进行竞赛,便于组织人员巡查。此外,还要保证竞赛场地有足够的测试空间。竞赛期间需保证水电的供应,注意防暑降温的条件,同时要求在竞赛场地附近有临时休息的场所等。同时,还需要拨相应的比赛经费,用于比赛过程中的开支。 (二)赛前“四培”。根据电子设计大赛的内容和特点,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实施“四培”培训方案,即培训基础知识、培训模块、培训综合设计、培训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一是培训基础知识。竞赛对学生最基础的知识要求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编程(面向硬件)。基础知识训练的目标是达到基本知识牢固,会看电路原理图,会设计PCB板,会焊接安装,会测试,会查找资料,会撰写文档。加强和巩固竞赛涉及的一些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尤其是模拟电子技术,同时注意与应用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各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计算、应用,运放工作原理及计算、比较器的原理及应用,各种振荡器的应用,电源等;此外,还有基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思想和应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焊接水平的培训,加强学生对常见的各测量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培训学生对技术报告的撰写等。技术报告是竞赛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撰写的水平直接反映参赛学生的能力,也关系作品成功与否,同时,更体现参赛学生的设计思想、实现手段以及测试结果等方面。 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13项技能,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英语资料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文档组织与撰写能力;PCB制版能力;焊接与装配能力;电子仪器的使用能力;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能力;基本模拟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电子系统设计与集成能力;处理器设计与应用能力(51单片机、TI的DSP、ARM);EDA开发与应用能力(FPGA、CPLD、PAC、SOPC);编程能力(C语言、VHDL、汇编);新器件学习与使用能力。 二是培训模块。培训模块是赛前训练的主要内容,也是为比赛所做的直接物质准备。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分组设计接口规范、功能独立、资源共享、易于组合的模块。硬件模块主要有:单片机最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最小系统、A/D与D/A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发生和处理电路、声音报警电路、压力、光电等传感器应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以及多路电源。软件模块应包含如下部分:键盘和显示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算法、通信、定时、波形产生及脉冲宽度调制、输入输出控制等。 模块训练的内容和目标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独立完成电子电路模块设计与制作,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会,促进信息交流,及时整理归档,建立相关硬件、软件、资料的“共享资源库”。模块训练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要举行学生作品展示,以参赛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讲解作品的实现原理、方法和手段,以及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点评,学生对点评后的作品进行性能改进。 三是培训综合设计。综合设计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培养学生设计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项目的培训主要采用模拟比赛或实战的方式进行,严格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采用模拟比赛的方式与正式比赛的环境大致相同,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比赛的评分材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的要求,查阅资料,方案设计及论证,电路图绘制、PCB板设计、产品制作和调试,最后得出实物。建议在综合设计培训时,同一个制作题目让两组或两组以上参赛队员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实现,然后比较制作实物的性能参数,加深学生对不同器件、不同模块特性的认识。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一个学校所选的题目不要过多,否则会分心。通过实战训练,可以找出学生实际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际比赛中出现问题后无法解决的困境,让比赛更顺利。培训完成后应立即分析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在下一次要注意,不要重复发生。 四是培训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直接影响比赛的质量,因此,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训。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不慌张、不自乱阵脚,能分析问题所在,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此外,遇到问题时要相互鼓励。另外,为了比赛成绩,应明智地做出取舍,能争取一分是一分,以确保比赛的最好成绩。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子设计大赛指导中的精益思想研究 摘要:提出了基于精益思想的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与指导。首先从精益思想入手,探讨了精益思想的内涵及其在电子设计大赛培训与指导中的应用;其次,提出了精益电子设计大赛指导,给出了其精益的观念、对象及过程;再次,提出了电子设计大赛精益指导中的层次;最后,给出了实施精益电子设计大赛指导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培训;指导;精益思想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提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校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形式之一,涉及到参赛者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水平。[1-3]电子设计大赛内容与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测量仪器仪表、电力电子等,不仅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大学生的洞察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如何科学地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参与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对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的体会,探寻将“精益”思想融入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以期对其培训及指导提供参考。 一、精益思想概述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来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出现了丰田的精益生产,它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5]从生产角度来看,“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上,只有低成本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跨越了制造业,在各个行业得以应用,例如精益物流等,成为新一轮的管理思想。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参赛的指导也是管理思想应用的过程,因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的实践,将精益思想应用于电子设计的大赛的培训及指导实践中,提出基于精益思想的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方法,即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 二、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中精益思想的运用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学生、教师及组织者等多个参与主体,而且包括多个学科及课程的教学及培训,同时又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认为,电子设计大赛中精益思想的运用不仅仅要关注竞赛指导环节的精益化,还必须注重竞赛培训的改善,必须注重其中的管理环节、组织环节和执行环节的精益化,以确保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的永续经营,从而获得竞赛的良好成绩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充分理解精益思想的哲学方法,移植和引入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针对电子设计竞赛中的精益培训及指导,从精益的观念、对象及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精益的观念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运用精益思想,首先应该树立精益的观念,把追求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和追求零失误作为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和指导中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首先,必须认识到,电子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动态性,没有任何一种培训方法和指导策略是一成不变的,能够适应所有的设计和竞赛过程,因此,任何的培训模式和指导策略只能是一种参考,需要随着电子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只有这样电子设计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的改进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味地追求革命性的创新,而出现混乱和失误。 最后,在电子设计的培训和指导中要坚持尽善尽美的价值观,探究现有的培训方法和指导中的点滴不足,并通过持续改善以确保电子设计大赛中的“零失误”。只有在观念上树立了精益培训和精益指导,才能确保在方法和策略上的精益。 2.精益的对象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运用精益思想,还需要所涉及的人员追求精益,其中不仅包括培训教师的精益授课、学生的精益学习,还包括指导教师的精益指导,以及参赛学生的精益求精。 首先,电子设计不是无源之水,电子设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课程讲授及培训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因此,需要基础课程教师及培训教师的精益授课。授课的内容除了为学生奠定电子设计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联系电子设计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电子设计培训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电子设计的培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电子设计培训的对象是学生,他们也是电子设计的参与主体,学生只有能够精益求精地学习好电子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具,才能根据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电子设计。例如,在模拟电子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应该知道模拟电子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更应该了解这些电路具体的应用环境,懂得相关芯片的性能参数以及使用,这样,在面对竞赛问题(例如电子设计大赛测试类问题)时,才能够应用好模拟电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精益的学习是电子设计水平提升和良好成绩获得的基础。 再次,在电子设计大赛中,指导教师的精益指导对于竞赛的结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为期四天的竞赛中,参赛学生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很多学生为了争取时间,经常通宵熬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培训中的准备工作也许都被忽略,这时需要指导教师不断的精益指导。例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测试题中,基本要求一般容易实现,很多问题在发挥、提升部分就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不精益求精,很多问题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采取精益的思路,自然会考虑到更多更仔细的问题,那么电路的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自然不在话下,也不会出现有时候测试可以、有时候不能实现的问题了,对问题的解答就越来越精确,当然,参赛的成绩也就更好了。 最后,在电子设计大赛中,需要参赛学生的精益求精。虽然电子设计大赛是耗时耗力的事,但参赛的学生应该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如果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那么必然忽略了熟悉电子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影响了竞赛的成绩,这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3.精益的过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载体,它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解题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笔者一直认为,竞赛的结果只是一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动手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电子设计的方法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追求电子设计大赛成绩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电子设计培训中的精益问题。 首先,从电子设计相关的基础课程开始,从一些基础课程(例如“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入手,精益求精,打好电子设计的基础。其次,当进入培训阶段时,则应该从实际问题的分析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问题的细节,获得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通过了基础课程和培训课程的授课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方法,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可以通过往年题目训练,也可以自拟题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深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最后,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进行实战。在电子设计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密切配合和精益求精,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三、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层次 笔者认为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应该包括精益管理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6]等四个层次,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1.精益基础 精益基础是电子设计中精益实施首先必须具备的前提,包括精益思想和精益意识两个方面,没有正确的精益思想和良好的精益意识作支撑,电子设计的培训及指导中就无法实现最终的目标,也会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中的精益思想是把追求持续改善、追求尽善尽美和追求零失误作为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在电子设计培训和指导中不断运用精益的思想来改进其流程,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波动与僵化,持续追求高效,这也是电子设计大赛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所谓的精益意识,是指培训及指导的组织者、参与教师以及参赛学生运用精益思想思考、观察的各项管理、教学过程以及参赛过程,将实际结果或可能结果与目标反复对照,从而优化管理和实际操作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状态。精益意识也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基础,没有精益意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持久的动力。 2.精益职能 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过程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也是一个多部门、多职能协作的过程。没有职能部门间的密切协作,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培训效果和竞赛成绩。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竞赛的组织、培训、选拔、指导以及对结果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及参与人都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和冗余的信息交互,时刻以精益目标为导向,完成各自的任务,奠定电子设计培训与指导中精益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保证的基础。 3.精益方法 精益方法是指为使精益职能达到精益目标的实践途径。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精益方法包括PDCA、TQC以及流程精益等。这些方法是精益电子设计大赛培训与指导的技术支持,而且精益方法层出不穷。例如PDCA法来源于质量管理,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在精益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同样可以采用该方法,不断优化培训和指导的流程,改进教学质量。 4.精益目标 精益目标处在精益管理层次结构的顶端。精益的目标包括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竞赛成绩等等。除此之外,学校可树立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及指导中,精益基础、精益职能、精益方法、精益目标之间有密切关系。以精益思想、精益意识构成精益的基础,是开展精益职能优化的前提,是有效选择精益方法的基础,是确立、取得精益目标的思想先导。精益方法是精益思想的现实体现,连接精益职能优化实践与精益目标之间的途径与桥梁。精益目标是精益管理直接、具体的导向。 四、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实施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精益培训及指导的实施中,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下面几点的建设: 1.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树立精益思想和意识 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根本上树立精益的思想和意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精益求精,才能避免培训和指导中的失误,这也是精益培训及指导实施的关键因素,需要多方参与者的共同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树立新的精益思想。 2.职能部门之间密切协作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中,多个职能部门密切协作,才能把实践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调动起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保证良好的氛围及效果。职能之间的密切协作是电子设计培训及指导中的基础保障。 3.杜绝一切耗损培养质量的行为 在整个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和指导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就会存在许多冗余的流程,这对于最终的精益目标而言,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需要优化过程中的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把精益的目标放在首位,杜绝一切有损质量的行为。 4.注重过程 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有好的竞赛成绩。因此,应该注重竞赛前的培训以及每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精益求精,才可能在最后的比赛中求精,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5.以追求尽善尽美为目标,不断改进 任何过程都不会是完美的,都可以不断改进。因此,在电子设计大赛结束后,不管成绩如何,都应该对其进行经验总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以后的培训和竞赛中不断完善,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五、结束语 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结合精益的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设计大赛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新的思想和方法为学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及指导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使学生勇于挑战新高度,继续提高电子设计的教学及实践水平。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高职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平台构建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提高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能力需要构建良好的竞赛平台。利用改良的课程体系进行理论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用成熟的电路单元模块和案例进行竞赛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赛水平。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大赛平台;模拟竞赛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但是在竞赛的过程中总是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功较差,准备不充分,短时间难以发挥出最佳潜能,设计的作品缺乏创新性,设计考虑不全面或未完成作品要求而错失获奖的机会。文章提出通过构建一个平台实现高职类学生能力提升,该平台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电子电路模块和案例的建设。在平台的引导下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赛水平、发挥出较高的竞技能力、获得奖项和荣誉。 二、现状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主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合理综合应用所学的课程知识,合作协作能力及资料收集能力等。从94年至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已经成功举行11界,从第8界开始区分高职组和本科组,从历年的题目看,高职组题目主要包括即控制类、电源与信号源类、仪器仪表及放大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所涉及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电子CAD等。而高职的教育特色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能的教育,更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的缺失导致学生的竞赛技能的匮乏。集中表现为学生更多在于实践上,电子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思想的理解不透彻,只能阅读电路而无法举一反三,利用已知的知识去创造性的发展和设计。 三、对策 1.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强化课程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高考生和单招生,理论基础差别较大,在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提倡差异化教育,对于在电子技术方面兴趣浓厚,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给与更高的要求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在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CAD、单片机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有创新设计思想、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可以免做普通实验的内容,安排难度较大的实验课题或学生自定课题,要求他们自拟设计方案,实验室提供所需的特殊器件。对实验课题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免考,并给予较好的成绩进行鼓励。 与此同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进行加强。与电子设计紧密相关的几门基础课程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子CAD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功底。这些课程的任课老师除了应该在理论课上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让理论的分析和讲解详细而透彻,还应该在实验教学和对应的课程设计做到严格把关,使学生在每门课程设计之后实践操作能力都有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任课中任课老师有意识的把几门课程综合联系起来加强课程的联系纽带,让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加强。 2.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知识、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要求在四天三夜的时间内完成参赛作品的设计、制作、调试。如果大家都去做同一件任务是根本不可能完成作品的,这要求学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印制板设计,文档撰写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这样学生的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建立开放的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给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方便进行各门与电子设计相关课程的实践学习及课外电子设计活动的开展,成立开放性实验室是必要的。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应配备万用表,信号源,示波器,烙铁焊台,常规元器件,单片机开发板,EDA开发装置,计算机等工具和设备,这样学生可以方便地到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自己的实践学习和兴趣小设计,不仅会对课堂的理论学习有一个很强的巩固作用,还能为正式的电子设计大赛做一些铺垫作用。 4.以电路单元模块和历年的案例培训 由于电子设计大赛时间的短暂性,赛前的模块准备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把元器件比做细胞,那么单元模块就是器官,任何复杂的电子线路,都是由一些基本单元模块组成的,单元模块是最基本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电路[2]。如果通过有效的准备好单元模块,并在电子竞赛中用到,无疑会节省更多时间来提高系统性能指标,为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保证。首先是根据前面各阶段的积累,准备一些常用的模块,如单片机最小系统,可编程器件最小系统板,A/D及D/A模块,电源模块,功放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信号发生模块,程控衰减及放大模块,传感器检测电路等。其次,根据邻近比赛时,公布的元器件清单有针对性准备一些模块。 单元模块的培训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通过对这些典型单元电路模块的逐一分析、设计、制作,使学生形成相对固定的规范;其次,将一些完整的实物作品进行分析,拆分成已知的模块,提高学生对整机剖析能力;最后,让学生利用前面介绍过的单元电路模块进行有机的组合,设计并制作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这种方式的培训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典型单元电路,并能够灵活应用,保证了比赛中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制作效率的提高。 历年的参赛题目,现在可以很容易在网络上寻找到,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在高强度的竞赛中智慧火花的结晶。搜集到这些对应的资料,并以这些成功案例进行模拟竞赛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拔。指导教师可以完成对应的题目以鼓励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对试题难度的恐惧感。 大学生电子大赛的培训是一项特别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活动。在赛前的培训中,学生常常在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活动,围绕预定设计目标,通过电子元器件选择、设计电路图、制作电路板、调试与检测等一系列的工作制作成电子产品。经过多次训练,学生们会觉得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事情。原本感觉有点枯燥无味的专业的课业负担变成生动有趣、自觉主动的、积极高效的探究式的学习行为。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会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同学分享,也起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3]。 四、结论 电子设计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是学校教学水平,教学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针对性的电子竞技大赛平台,才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奖项。当然,获奖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平台的建设,持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合理改善课程体系,让竞赛带动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竞赛发展,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也是电子设计大赛的最终目的。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以电子设计大赛为依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本文结合学院多年来电子设计竞赛管理经验,探索建设以学生创新基地为中心,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的各类创新活动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重点着眼于激发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使之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建立起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平台。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随着我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已着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些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大多依托于重点学科或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很少有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而开展的建设实践。同时目前这类大赛的参赛培训体系往往重视的只是竞赛的本身,它的主要工作是为参加竞赛而进行的学员选拔、培训以及组织参赛等环节,所有的工作都是以竞赛成绩为目标的,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后期培养,缺乏层次递进型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教学实践与经验。 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电子设计竞赛参赛队员有效的组织起来,进一步结合专业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积极开展包括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在内的科研创新活动,是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视角,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依托和平台,认真总结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有益经验、挖掘不足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基地建设新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电子设计竞赛建设创新基地的目标 经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脱颖而出的高年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比赛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建设系统全面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竞赛能够持续提供优秀参赛队员的优势,建立科学系统的竞赛后期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1.结合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准备工作,研究构思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运作程式。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年为周期,于每年九月召开动员大会的形式启动,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以指导教师课题立项、学生自由搭配小组进行双项选择的方式展开,即教师选学生,学生选教师和课题项目。初期对立项课题进行审查,对通过者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中期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跟踪检查,进行中期汇报;后期一般为每学年的六、七月份对相关立项课题进行成果验收,鉴定评价。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合理的相应的配套政策,给予配套硬件,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可以由学院与学校共建,以学院建设为主,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自然科学类和科技制作类科技创新活动。围绕基地建设搭建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由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创新课题进行综合评价、评审、指导和验收;由学院团委为主的竞赛办公室,负责科技创新活动日常管理和运作。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做到立项有评审,过程有监督,活动有记录,成果有汇报。 3.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管理机制。学院(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03页)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量化,纳入教师年终聘期考核,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立项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人文讲座活动为补充,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强化手段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模式。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困境 1.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第二课堂身份开展,这本身就使基地建设在资金、设备、场地和受众层面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设发展的规模和综合效应。例如没有专门配套的经费投入、没有专门的配套设施和专门的实验室和场地,中青年教师在大赛指导方面存在经验不足、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等。 2.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缺乏梯度。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基地环境以及受教学条件、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分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无法保证、局限性大。低年级学生虽有热情,但面对铺天盖地的社团招新难以抉择,高年级学生忙于考研和就业,难有大量精力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活动指导教师也没有稳定的团队和系统。这些因素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出现断层,传帮带稳定的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少,参与大型竞赛利用业余时间突击的多,长期稳定研究的少,出大成果的少。 依托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充分挖掘高效的竞赛培训机制与参赛队员的潜力,与单纯为比赛而比赛的培训模式相比,大学生创新基地意在持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为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提供新的视角。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依托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发展 【摘要】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对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师范院校工科专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电子设计大赛有效推动我校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师范院校 电子专业 创新能力 1.引言 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速度和提高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许多师范院校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由过去的学科门类单一、专业范围较窄逐步向多学科门类和多专业的方向快速推进,其中工科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工科人才是为了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多形式办学,拓展新专业的需要,更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但全国师范类高校在工学学科上的实力总体处于较弱的地位[1,2]。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3]。自199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开赛以来,两年一次,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各个高校的参赛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第一届参赛的11个队到2011年全国共有1062所高校11002支队伍,33006名学生报名参加,共有10175支参赛队,30525名大学生最终完成并提交了作品。与上一届竞赛相比较,实际参赛的人数增加了16.07%,参赛的学校增加了13.22%,在规模上达历届之最,这足以表明每个高校对电子设计大赛赛事的重视程度。电子设计大赛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电子技术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学的实际效果和高校电类学生的实际专业技术能力。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于2005年开始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2007、2011共三届的竞赛,累计获得了1项新疆赛区一等奖、6项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不仅让学生收获了荣誉,为学校增添了风采,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大地促进了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下面谈谈我校如何借助大赛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促进电子专业的发展。 2.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意义和出现的问题 2.1 意义 电子设计大赛是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参赛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快速、集中地运用到实践当中,要自己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去体会和掌握电子技术中重要的内容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要自己面对赛题的提出和解决,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勇敢的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解决自己从未碰到过的问题,促进思想成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增强了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为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2.2 出现的问题 我们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较差。不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系统电路及其仿真过程进行细致周密的分析,在设计的作品调试中出现问题很难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②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不扎实,考虑问题不全面;③综合能力较差;表现在不会写设计报告,对单元电路论证缺少一致性分析,对系统电路论证缺乏逻辑性,答辩能力较差等。 上述出现的诸多问题正暴露出我们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最大障碍。为数较多的师范院校名义上开设了工科专业,但实际办学模式却依然按照师范传统来规划设计工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依然是工科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无论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都没有遵循工科专业的特性和规律,这说明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急需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工科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践教学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懂得熟练实践操作的教师;二是实验实训的设备、基地。真正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师范院校还是少数,一是实验室、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严重缺乏,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开设存在困难,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受场地和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二是专业实习还是沿用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规律,实习时间过短;在我校非师范类专业的见习费用是由学院自行承担,且实习经费也存在不足,而师范专业则由学校统一来支付,且存在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 3.电子设计大赛对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 在目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争相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针对竞赛中暴露的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实践内容、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对电子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做好电子专业课程的设置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意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等,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系就及时发现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并总结历届我校电子设计大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建设性的尝试,做到及时调整和优化。 3.1 教学与课程建设,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何依托电子设计大赛,针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内容、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习单位落实困难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对电子类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做好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探索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工程专业人才是我们目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①我院的电子信息专业设置物理、电子类基础性课程及相关实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的同时得到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我系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对C语言程序设计和高频电路等一些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设置专题研究和与电子设计大赛试题相似的大作业等实践环节,加强工程基础的实践环节培养。由于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是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专题课程和工程实践训练,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我系重点设置了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实践、专业技术课程以及课程设计,开放性实验的开设也纳入了实践教学中; ②我系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校内实习平台,加快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充分发挥校内现有工程实训基地的作用,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了给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我们在2005年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先进,配置比较齐全:提供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以及电源,嵌入式和FPGA开发版及各种单片机开发系统。创新设计实验室面向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学生以及电子设计兴趣小组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③我系强化基于企业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乌鲁木齐电信分公司、新疆新能通信公司和乌鲁木齐铁通分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其中两个实习基地被评为校级优秀实习基地。我院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培养,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工程型人才中校企脱节的局面。 3.2 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多门专业课程,并有新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应用,指导教师要有宽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好的教学能力,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有指导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然而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师资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工科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我们师范院校工科专业迫切要解决的师资问题。 我校电子类专业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没有硕士点,师资队伍中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尤其缺乏有影响力的工科带头人。工科学科梯队尚未形成,教师纵横向课题较少,产学研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研综合实力较弱。因此,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较高的实践技能方面的指导,在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起点不高,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等等。由于我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存在的差距,引进工科专业高层次的人才困难很大,师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较大的改观。我校电子系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是把没有工程能力或工程能力不强的教师推向企业实践环境,进行实地培训。一方面当前我系教师整体理论水平较强,只是缺乏现场工程实践的锻炼,让他们在企业真正工作1~2年,他们的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势必会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他们还可能从现实工程问题中提炼出一些科研选题,通过研究也可以大力提升产业水平甚至促进产品的研发等。 4.总结 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艰巨、长期的工程,利用师范院校优势,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对现行的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新型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修订教学与培养计划,以实践教学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积极推进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增强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型的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人才和师资队伍,并从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师范院校电子专业发展的改革之路。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教学改革 编者按:华中科技大学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不俗的战绩,这个成绩的取得与他们平时扎实的基础实验是分不开的,本刊“校园电子”栏目特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教师谈谈他们的经验,以期使“校园电子”栏目成为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窗口,成为电子设计大赛一个交流窗口,同时,在本刊的论坛上专门开辟了“校园电子”专栏,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到那里去交流。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学生的人数从1994年第一届600余名增加到今年第六届9 600余名。获全国一等奖的学生队从1994年的11个队,增加到今年的119个队。人数翻了16倍,获奖的队数也翻了10余倍。我们学校参赛的情况也是如此。1995年的第二届我校首次参加,获全国一等奖1个队,今年获全国一等奖7个队,并且喜捧SONY杯。我们为学生高兴,我们再次祝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圆满成功!大赛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规模越来越大,关键在于:大赛开创了一个让全国大学生都能参加的“展示电子设计能力”的巨大舞台。也为高校提供了一个交流“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平台。因此,大赛促进了高校的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仔细分析大赛试题不难发现,每一届试题的知识面在拓宽,难度在提高,而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好。例如:今年大赛的低频数字相位测量仪(C题)和简易逻辑分析仪(D题),如果作为上几届的试题,采用中规模数字逻辑器件实现,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而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EDA工具、数字可编程逻辑器件已经普遍地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实现这2道题,比以前要容易多了。再如宽带放大器(B题)这道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要求不仅熟练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指标而且还要具有综合设计能力。但是,学生选用了一个带宽为90MHz具有AGC控制的集成电路芯片,使得前端电路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而在宽带放大器(B题)的输出部分,学生巧妙地运用晶体管组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电路实现高频功率放大。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正是大赛所强调的创新设计能力。 由此可见,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既要熟练地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具有选用新器件的能力。在电子设计大赛的促进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应进行有机的结合。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将低频、高频、数字逻辑电路等实验课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成为“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课程,面向信息学院开课。该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1)基础性实验:开设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实验,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高频电路三门课程的基础实验。运用EDA进行仿真、比较实验与仿真的结果。(2)综合设计性实验:以集成电路和可编程器件为主,由学生自行设计、装调电子电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启发学生创新设计思维。(3)设计研究性实验:打破多门课程界线,进行综合性、研究性课题设计,如电子系统的设计,CPLD/FPGA的数字应用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系统自动化设计与仿真。 采用“三开放”的教学方法,即(1)时间开放:学生可以通过上网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室,实验仪器1人1组。(2)内容开放:学生完成基本的实验后,可以扩展实验内容。(3)元器件开放:与实验相关的所有元器件发给学生,由学生保管。学生每做完一个实验课题,教师收集学生实验中的问题,组织同学课堂讨论,还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师生共同讨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以自学为主,实验为主,教师现场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授20学时的理论课,介绍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新器件和EDA技术的应用以及实验测试方法等问题。 课外科技活动模式的改革 成立电子课外科技活动中心,探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模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创新设计的舞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课外活动的成绩计入学分。我们的做法是: 1.全校招聘、择优录取 活动中心学生应是学校的精英,接受培训的学生必须是品德好、实践动手能力强、学有余力、具有团队意识的优秀学生。培训过程中严格实行淘汰制,并随时吸收优秀的学生加入培训。 2.培养电子设计综合能力 培养检索资料的能力、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表达能力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独立完成电子电路模块设计与制作。 3.资源共享 优秀作品及时整理归档,举行优秀作品展示会,组织专家进行点评。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会,促进信息交流。建立网站,开展网上答疑,网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4.培养团队精神 电子设计竞赛要求三人组成一个队,互相配合、分工合作、需要团队精神。在顺境时要相互提醒保持冷静,逆境时要相互鼓励共度难关,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埋怨,这与课堂教学强调独立性是有明显区别的。 5.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 电子设计竞赛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偶然的失误都会导致最终失败,因此需要参赛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全心全意投入紧张激烈的比赛。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坚持下去。 综上所述:课内教学是通识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是精英教育。二者具有相互补充和促进的作用。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促进下,我们应该重视课内课外的教学,并且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探讨电子设计大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成为各高校管理部门及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以往届的电子设计大赛和研究性创新性项目的实际数据和情况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组织培训和对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指导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创新能力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系统的知识,另一个更为深远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能适应今后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包括阅读自学能力、探索发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1-5]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倡导并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4年的首届试点到2010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9届。[2-3]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高校高层次学科竞赛之一,它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每年参赛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比赛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高校当中日益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3-6] 本文以本校往届电子设计大赛和研究性创新性项目的实际数据和情况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组织培训和对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指导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大学生设计大赛这种新的思路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组织与策略 依托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系统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对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进行系统的组织。 首先,成立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成立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有三个最主要的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兴趣;二是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基础的平台;三是为将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其次是选拔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人员。选拔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人员可以在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基础上,以校级或是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所在的院系为单位,举办比较基础的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从中选出成绩优异或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人员。在选拔过程中,可以采取动态的方式:一方面,对成功入选者中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予以保留,不理想的劝其退出团队;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中选出冒尖的学生重新入选电子设计大赛团队。然后是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人员提供足够的软硬件平台,为其提供系统的全面培训。 其后,引导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与研究性项目的设计与研究。这里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积极支持与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项目,以项目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二是以社会实践需求为依托,开展创新性产品的开发和专利的申报。 二、电子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促进作用 从前几届电子设计竞赛的试题来看,可以归纳成5类,即电源类、信号源类、无线电类、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仪器类、数据采集与控制类。所涉及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有:低频电路、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FPGA和嵌入式等。[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也应反映这些特点,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电子设计竞赛的水平。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1.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进行机构调整与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将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实验室等合并,成立电子教学基地。基地开出的课程有:电子技术、低频、高频、脉冲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嵌入式原理等。 2.建立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为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的兴趣。 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为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小系统电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种电子电路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书写设计性实验报告的能力。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信号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综合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强调各种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创新与突破。要求书写综合性实验报告。 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与电子信息学科相关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向学校申请的创新设计基金课题);要求学生自拟设计方案并自行设计电路,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与新技术、新器件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发表研究论文。[2] 三、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及成功案例 1.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提高了学生元器件的识别、电子焊接这些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软硬件使用能力。这些实践经验和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7] 2.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设计大赛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竞赛,也不仅仅是实验竞赛,而是一个需要参赛选手综合几方面的能力来设计、制作完成、有特定功能的电路竞赛。它既强调理论设计更强调系统实现。它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电子设计大赛的竞赛题目一般都是模拟现实社会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3.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知识、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3]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这要求学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一个从事硬件的设计,一个从事软件的设计,一个要制作PCB版与文档的整理。这样学生的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成功案例 湖南城市学院2008级学生参与2011年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的人数为85人,从中动态选拔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训练的人数为30人,最终定下21人组成7个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最终7支队伍有2支队伍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大赛全国二等奖,1支队伍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大赛湖南赛区三等奖,4支队伍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大赛湖南赛区优胜奖。 除此之外,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培训的学生参加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科技发明制作B类三等奖1项,主持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校级项目3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省级项目1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省级项目做出了具体的产品并顺利结题,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撰写的论文被科技核心刊物录用,该项目成功结题为省级优秀。[8] 从2008级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提前签约的学生达45%,且签约单位好。这说明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也表明经过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锻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改进与思考 1.建立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给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我们建立了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下学期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先进,配置比较齐全:提供各种单片机开发系统、嵌入式和FPGA开发版、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以及电源。创新设计实验室面向提高班学生、兴趣小组、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 2.因材施教,鼓励创新 在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有创新设计思想、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可以免做普通实验的内容,安排难度较大的实验课题或学生自定课题,要求他们自拟设计方案,实验室提供所需的特殊器件。对实验课题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免考,并给予较好的成绩。 3.以省级和校级研究性与创新性项目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湖南城市学院的领导十分重视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了校创新项目,提供一些必要的资金资助。省级或校级项目能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参与到项目中来,这些既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的结题还给学生必要的压力与动力,从而既快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对推动湖南城市学院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广泛吸引学生参加、发现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通过电子设计竞赛,将有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获奖不是最终目的,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这才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的最终目的。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前培训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目前大学生关注的比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比赛成绩,是每个指导教师、参赛学生一直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电子大赛期间,学生在完成电路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指出赛前培训的重要性,提出赛前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培训,电路设计、电子器件认识、电路焊接工艺,来提高学生设计电路、实现电路的能力,以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电子大赛;理论培养;焊接工艺 一、导论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主要面向全国电子类学科大学生赛事,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为选拔人才也创造了条件。比赛自从开办以来,一直备受全国高等院校和学生的重视,被认为国内“含金量”最高的比赛之一,比赛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标志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参加比赛获奖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是一种半开放的比赛,比赛时间为4天3夜。比赛期间[1],同一个队伍的队员之间可以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分工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比赛任务。指导教师不允许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参赛队员也不可以与其他人员探讨任何问题,队员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设计电路并完成作品。比赛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包含高频、低频电子线路设计、单片机等控制电路,几乎包含了电子类专业所有的专业课程,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电子元器件扎实的认识,很难在短短的4天中完成比赛,赛前培训则成为完成比赛内容提高比赛成绩的关键。如何进行赛前培训、提高比赛成绩,已经成为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根据电子大赛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培训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是理论培养、电路设计训练、电子元器件认识、焊接工艺练习等。 二、理论培养 良好的比赛成绩与对电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分不开[2,3]。首先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电子设计大赛的电路设计与参加考试不同,对知识的认知不能停留在仅仅会做习题的层面上,需要深刻理解教材中每一个电路设计的原理,如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其数值变化对电路的影响等。例如,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饱和、截止、放大,如何设计参数,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这些都需要学生对电路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设计出相关的电路。然而,电子大赛比赛时间一般为9月初,大四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与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线路、单片机、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等相关的电子技术专业课,从所学习的课程上可以看出,完全具有独立完成电子大赛题目的电路设计的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四的学生对以前所掌握的部分知识存在遗忘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或者假期时间重新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比赛的时候能灵活运用理论去设计电路。由于电子大赛与电子线路等课程相关的内容比较多,单靠学生自己很难在业余时间复习学会相关的知识,并且,学生习惯于考试的方法学习,对于电路的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很难把握住理论学习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学校应该组织在电路设计上有经验的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电路设计训练 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4],受到高等学校师资、投入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子类的教学还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同时开放对应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电路的认识还停留在实验上,很少能够形成电路设计的概念。面对一个电路设计,不知道如何从何处入,这就需要从简单的电路设计入手,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如何贯穿所学电路知识设计电路,是参赛的关键。电子大赛的电路设计是绝对不是靠一门课程可以设计出理想的电路完成比赛任务的,它是需要依靠多门课程知识内容的集中体现。电子大赛的电路设计通常需要由多个小单元电路组成。如遇到显示温度、采集信号等内容则需要使用单片机等器件来实现、如果采集的信号幅度过小则需要对其进行放大达到下一级电路的输入要求。因此将电路知识融合贯穿起来才能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总所周知,无论多么复杂的电路,都是由简单的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复杂的电路功能,因此,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本科知识,先给出若干单元电路题目进行设计,如加法器、振荡器、乘法器等电路设计,让学生自行设计。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存在一些电路仿真软件,如EWB、Proteus等,学生可以依据这些软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现,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采用这些软件实现电路仿真,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设计电路时候的一些想法得到实现,也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学生也可以很容易修改参数,观察每个单个电子元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这在实物电路中是很难实现的。 四、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工艺 电路设计采用仿真软件实现,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锻炼作用,但是这些仿真电路毕竟与实际电路的设计毕竟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把仿真电路转换成实物电路,才能提高学生对真正电路的认识。对于很少接触实际应用的本科生来说,首先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型号、阻值、电容数值等的认识,如何分清三极管、二极管的管脚;认识常用的运放芯片,比如OP07等,对于比较不熟悉的芯片,学会如何查找芯片的参数,芯片输入的电压范围等,以便用于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可以依据参数,选择性能比较合适的芯片用于电路中。其次,电路焊接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电路成功参赛的主要原因,经过了2~3天的电路设计及仿真实现,学生基本上完成电路设计,在实现作品的时候,学生焊接完的电路板,经常会出现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或者输出信号与设计初衷不一样的情况,甚至无任何信号输出,电路的焊接往往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虚焊、焊点过大、电子元器件被烧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电路正常工作,即使比赛结束前可以正常工作的电路,到了比赛现场测试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是电子元器件被烧的情况。当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焊接技术不过关是常见的原因,由此,需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对焊接工艺的训练,提高作品成功由于焊接问题导致的比赛失败。另外,熟练的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等基本仪器也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的重要环节。比赛赛场通常不是在本校进行,而常用的仪器种类有分为很多种,国内的仪器面板也几乎都是专业英文标识,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顺利操作这些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仪器面板每一个按钮的英文含义,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和按钮含义以后,即使遇到不熟悉的仪器,也可以很快学会使用方法。 五、赛前模拟练习 实战模拟训练是赛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电子大赛需要面向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参赛,因此,每年电子大赛的题目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电源、放大器相关的内容、通信、控制等几个大方面的设计。指导教师可以依据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方向设计一些相关题目进行模拟训练。经过理论、电路设计等方面系统的培训,参赛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参赛学生也需要参与几次模拟训练以达到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的目的。每组参赛队员为3人,比赛中也通常涉及基础电路设计、单片机设计、电路焊接、最后完成比赛报告。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数顺利完成电路设计,如果在比赛配合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比赛,指导教师可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工。如将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电路整体设计、单片机编程比较好学生的负责单片机控制、文笔比较好的同学负责论文报告的写作。这种赛前实战模拟训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学会排查问题电路。在电路的设计和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一般来说,即使是指导教师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问题出现在赛场上,只能依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对电路的初学者来说,这种问题也是经常发生,焊接的电路也很难一次成功,学会排查电路故障时参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针对存在问题的电路,当某一部分电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要做的是需要是检查电路设计的是否正确,确信电路设计正确后,再依照电路图检查电路连线问题,如果都没有问题,则需要依照电路从前往后每一个焊点都需要采用万用表或者示波器测量电压或者波形。这也需要对电路的原理极为熟悉,清楚了解电路中每一处的电压的大小、每一处电压波形形状等相关参数,以判断电路出现的问题所在。 六、结论 本文仅仅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赛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成绩。但是,毕竟比赛各种意外都会发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路的设计、购买元器件、完成电路作品,即使参加培训的学生也会由于经验不足,参数设计等问题等会有很多意外发生,影响比赛成绩。加强平时对学生的训练、增加电路设计经验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打下深厚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 摘 要:本文对照电子设计大赛的要求,查找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新建本科院校 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实践教学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但从近几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实践教学功能的发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照电子设计大赛的要求,查找出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目的和特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促进高等学校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其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可以全面检验参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2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师范专科学校,重理论课轻实践课。近几年,随着学校升本和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由于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转变,即使是新办的应用型专业,也反映出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很规范,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程序,而对实践课的教学就很不规范,缺乏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程序;在排课时依然依据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的模式,把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安排上理论课,把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师安排带实践课,这些认识的错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2.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 对照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能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对比较杂乱;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机的结合,没有形成系统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能成为各门课程的有机联系体,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3 实践师资力量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师资从整体上看缺乏实践经验,因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几乎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是由一线任课教师兼任,理论课教师一般很少具有实践经验,因为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一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理论知识渊博,但实践经验缺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能力欠缺。 2.4 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到位,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初级中学,只能满足教育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育实习。学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后,新建的非师范类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严重缺乏,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的院校为了减轻负担,让学生自主实习,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5 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以电子技术实验课为例,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一般是根据理论课的课程进度,分为模电和数电技术基础实验、电工基础实验、电子电工综合实验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呆板、单一,所有实验都是统一模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注意事项等。实验内容严格按照理论教材设计,都是验证性实验,主要研究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各种电路,学生对此类固定模式的实验不感兴趣,对实验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经常应付了事,达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 3 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建本科院校要符合大众化教育的要求,不搞精英式教育,而搞大众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育人作用。 3.2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大多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条件较差,部分专业实验设备过少,尤其有的新建工科专业根本没有实验设备,严重缺乏实践性教学环境。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实验室是由参赛学校自己提供的,竞赛实验室如果具有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的功能,才能满足电子设计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建议通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以及参赛,查找出已有实验室的建设差距,学校要加大实验室投入,根据专业需要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充实与电子专业相关实验室,建设满足电子竞赛需要和满足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创新实验室。 3.3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设计竞赛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竞赛内容既包括系统的设计和实际制作,又包括报告的撰写,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在竞赛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比较分立,设计制作中学生们普遍缺乏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课程比例。 3.4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还要满足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的愿望,使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及早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竞赛的兴趣。要更新教学内容,舍弃过时陈旧的知识,比如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就可以舍弃;引入CPLD、FPGA以及SOC芯片的应用等新的内容。 电子设计大赛要求给学生更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将传统的集中实验教学改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课程规定以外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对那些积极参与竞赛的同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派指导教师专人指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3.5 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师队伍,应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由于电子设计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的课程多、主要体现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指导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层次不同,年轻教师熟悉新技术,但缺乏实践经验;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但对新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又不熟悉。建议赛前成立教师指导小组,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教师进行组合,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学校可以分批次选派教师到一些企事业单位短期实践学习,激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工程师、技师,改善实践教学师资结构,这样才能加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会尽快改变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匮乏的困境。 3.6 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群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因为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只有在实践基地中才能完成对大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会资源,积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克服地域、经济上的重重困难,投入资金全面保障实践教学条件,逐步形成校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分布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群。 总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检验手段,竞赛的成功举办推动和深化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同时,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不断总结、改进和推广这些经验,从而使实践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章以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契机,论述了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着重从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从而进行具有创新意识、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学科竞赛;MCU;教学改革 引言 一直以来我院电子信息系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但又不能仅仅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来开展,而是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开展产品的制作、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新型形式走出校园与全国重点院校同台竞技的同时,获得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并能快速捕捉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1.以竞赛活动为契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前,面向大学生的科技竞赛种类繁多,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受到了各大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竞赛活动,通过构建大学生竞赛平台,举办和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推动学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推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竞赛促教学,以教学带竞赛,不断探索有益于学生发挥潜能和成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电子信息系从2007年以来已经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多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毕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等,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大赛总决赛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两项,广东省一等奖七项,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项,有近百名学生参与到各类大学生电子竞赛活动中去。回顾近几年的历程,我们深有感触:是竞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2.建立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我院参加以上不同的学科竞赛活动的特点,建立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实践教学。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分为四个方向:电路设计类课程、仿真设计类课程、软件设计类课程及应用设计类课程,各个方向又细化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图所示。以单片机技术、EDA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开发为核心的课程平台建设,有机融合了电子电路系列课程,仿真分析系列课程以及软件设计系列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电路设计、软硬件相结合、综合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各类MCU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的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实践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知识平台。 图一 MCU系列课程体系 加大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性,加大各课程知识点的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更多应用型,设计型课程引入到培养方案中。在51单片机、电路CAD、ARM处理器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更多将MCU的应用和实际结相合,结合企业应用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把握教学的内容,在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后则具备使用该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电子制作的能力。 联合电子信息系实验室动态合理配置系内实验资源,以实验楼328嵌入式实验室为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全日制面向电子信息系学生开放,电子信息系教师与实验中心实验员共同对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与培训,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各类电子设计、电子制作、软件设计、各种创新科技实践活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领域进行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制作,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博创杯嵌入式竞赛、毕杯创新电子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等全国性竞赛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 图二 单片机课程实验内容创新与完善 打破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不同,将实验课程划分为验证性、应用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题目由简单到复杂、难度从小到大,以单片机课程为例,如下图所示,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将51单片机在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引入实验课程,学生围绕单片机进行各种电子制作,例如:交通灯的设计,电子时钟的设计,立体停车库控制器的设计,自动行走小车,太阳能发电照明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等一系列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见图二)。 增设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涉及电子,通信,自动化,嵌入式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从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到单片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linux,物联网技术等多个相关专业课程的综合设计课程,着力于培养学生开发创新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参加各类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促进作用。参赛获奖作品有“基于LINUX系统和ARM11处理器的智能家居系统”,“基于WINCE系统和GRPS的远程校园智能监控系统”,“基于ARM7的风光互补发电照明控制系统”,“基于ARM6410及Android系统的六足机器人”,“基于ARM6410的六轴航拍飞行器的控制”,“基于第六感的探险救援爬墙机器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兼排爆机器人”等。 3.总结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检验了电路设计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博创杯嵌入式大赛反映了我们本科生很好的将嵌入式、物联网应用系统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将所学的技术知识得以转化,并充分利用大赛平台相互学习、交流,为未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打好基础;毕杯创新设计大赛通过我们的学生在达盛科技的开发板上进行不拘泥于各种技术形势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弘扬了民族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是成功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竞赛的参与面,促进校际交流,为优秀的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新建本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 摘要:本文对照电子设计大赛的要求,查找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实践教学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但从近几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情况来看,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实践教学功能的发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照电子设计大赛的要求,查找出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目的和特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促进高等学校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其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可以全面检验参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2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师范专科学校,重理论课轻实践课。近几年,随着学校升本和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由于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转变,即使是新办的应用型专业,也反映出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很规范,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程序,而对实践课的教学就很不规范,缺乏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程序;在排课时依然依据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的模式,把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安排上理论课,把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师安排带实践课,这些认识的错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2.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 对照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能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对比较杂乱;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机的结合, 没有形成系统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能成为各门课程的有机联系体,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3 实践师资力量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师资从整体上看缺乏实践经验,因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几乎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是由一线任课教师兼任,理论课教师一般很少具有实践经验,因为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一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理论知识渊博,但实践经验缺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能力欠缺。 2.4 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到位,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初级中学, 只能满足教育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育实习。学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后,新建的非师范类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严重缺乏,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的院校为了减轻负担,让学生自主实习,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5 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以电子技术实验课为例,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一般是根据理论课的课程进度,分为模电和数电技术基础实验、电工基础实验、电子电工综合实验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呆板、单一,所有实验都是统一模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注意事项等。实验内容严格按照理论教材设计,都是验证性实验,主要研究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各种电路,学生对此类固定模式的实验不感兴趣,对实验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经常应付了事,达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 3 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建本科院校要符合大众化教育的要求,不搞精英式教育,而搞大众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育人作用。 3.2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大多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条件较差,部分专业实验设备过少,尤其有的新建工科专业根本没有实验设备,严重缺乏实践性教学环境。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实验室是由参赛学校自己提供的,竞赛实验室如果具有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的功能,才能满足电子设计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建议通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以及参赛,查找出已有实验室的建设差距,学校要加大实验室投入,根据专业需要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充实与电子专业相关实验室,建设满足电子竞赛需要和满足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创新实验室。 3.3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设计竞赛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竞赛内容既包括系统的设计和实际制作,又包括报告的撰写,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在竞赛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比较分立,设计制作中学生们普遍缺乏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课程比例。 3.4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还要满足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的愿望,使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及早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竞赛的兴趣。要更新教学内容,舍弃过时陈旧的知识,比如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就可以舍弃;引入CPLD、FPGA以及SOC芯片的应用等新的内容。 电子设计大赛要求给学生更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将传统的集中实验教学改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课程规定以外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对那些积极参与竞赛的同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派指导教师专人指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3.5 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师队伍,应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由于电子设计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的课程多、主要体现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指导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层次不同,年轻教师熟悉新技术,但缺乏实践经验;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但对新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又不熟悉。建议赛前成立教师指导小组,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教师进行组合,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学校可以分批次选派教师到一些企事业单位短期实践学习,激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工程师、技师,改善实践教学师资结构,这样才能加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会尽快改变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匮乏的困境。 3.6 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群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因为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只有在实践基地中才能完成对大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会资源,积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克服地域、经济上的重重困难,投入资金全面保障实践教学条件,逐步形成校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分布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群。 总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检验手段,竞赛的成功举办推动和深化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同时,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不断总结、改进和推广这些经验,从而使实践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摘要】从多方面入手,阐述电子设计大赛的开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 知识经济需要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研究如何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电子设计大赛的开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的预期目标 一是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进行机构调整与课程的整合、优化。二是调整实训教学模式,创建一流的电子实训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四个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是组织课题成员和系部教师参加全国、全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力争获得一等奖以检验课题的实战效果。 二、本研究课题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我们走访了多家兄弟院校,听取了一些电子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毕业生讨论与座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教学模式和实训室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培养21世纪所需的电子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模式过时。实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教学中只考虑完成一种实训项目,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分层次教学。二是实训课效率低。实训内容陈旧,实训设备落后,尤其缺乏现代现代化水平的教材、仪器和相应软硬件设备。三是管理封闭。课程之间的联系、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障碍,设备利用率不高。四是陈旧的考核手段不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创造性。五是理论教学脱离实际。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第一,成立电子设计竞赛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小组成员从组长到指导教师分工职责明确,管理规范。 第二,针对当前高职电子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建立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个梯度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并由此形成一整套基于问题驱动的电子技能训练的方法与课程体系;建立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模拟企业工作环境,配备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制定开放的管理制度,提供自主命题、自主研究、自主讨论的空间;利用电子协会和电子课外科技活动中心,设立创新设计奖,吸引大批学生参加业余电子产品制作活动,形成广泛的群体基础,通过层层选拔,层层培训,培养拔尖人才;不定期邀请校内外电子专家、教授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拓展学生视野;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电子实训》培训教材,增加以设计性、系统性为主的实训内容,将反映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实训教材和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功能,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新器件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过程 (一)现代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在分析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大家明确了项目的目标:通过改革,探索和建立适合现代电子技术实训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实训室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之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通过改革,编写与完善一些实训教学的新教材;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项目对现代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思路: 1 全面修订本学科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对课程改革的思路,应对本学科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门数,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提出实训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按基础、综合应用、提高创新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组织实训教学,将实训课分为基础实训、综合应用实训和创新实训三种类型。压缩原有大量验证性的基础实训的比例,增加以设计性、系统性为主的实训内容,将反映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实训教材和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功能,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新器件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贯彻“基本要求、需求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执行基本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部分学有余力、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进行培养,以满足他们的创新要求。 3 改进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基础实训以教为主导,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综合应用实训教师与学生并重,教师着重指导;创新实训以学生为主。 4 改革实训考核体制。将实训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在项目实施期间将电子系现有十几个验室改建成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并向全校相关院系师生开放。 (二)参赛队员选拔方式。我们面向全院学生发动宣传,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自由报名。由于场地可容纳人数有限,一般参加培训的竞赛学生组数计划为32组,每组3人,同时为了保证参赛选手的可持续性,我们规定每年都有部分一年级的新生加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持续培养。参赛队员一般有如下选拔方式: 1 在学院统一报名,经过笔试、面试两个环节选拔。 2 任课教师、辅导员推荐部分优秀的学生,工作小组三名以上成员考核通过。 3 学生提交个人作品自荐,工作小组三名以上成员考核通过。 通过以上方式的筛选,学生中的优秀创新型人才有了展现的机会。 (三)阶段性的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内容与课时实施计划。根据大赛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要求,培训内容采用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个梯度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的电子设计与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 第一阶段是基础性学习。由全体指导教师在课余时间对选拔的参赛队员进行集中辅导授课,强化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阶段是设计性实训。由全体指导教师在课余时间对参赛学生进行分方向类别的专项训练,大致分为电源电路类、功放类、可控放大与滤波器类、仪器类、智能小车和其他运动控制类,使每组学生初步掌握两个方向类别的电子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阶段是综合性实训。主要是用历年的竞赛真题来训练参赛学生,并按照相同的要求在三夜四天的时间内完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检验训练的成果,并找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四阶段是产品开发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产品,以此检验学生的技术思维路线、创新思维方法、专利策略意识等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能力。培训的项目安排和课时安排见表1。 经过以上训练,学生的个人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参加大赛时能够从容面对并且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四)制定考核评价方法与奖励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分为训练过程的考核评价和竞赛过程的考核评价两部分。训练过程的考核评价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电子竞赛组委会的工作小组制定标准和执行,包括日常工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和项目作品考核三部分内容,其考核结果相当于一门专业课程的成绩,有相应的学分,具体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竞赛过程的考核评价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规定的办法和标准执行。奖励方法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奖励的相关文件执行。 四、电子设计大赛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 第一,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促进了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推动了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科学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类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电子设计大赛所采用的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个梯度层次的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技能训练的方法,已经推广应用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课题组组织编写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维修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电子类系列规划教材,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课题组努力将电子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融入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职业过程的训练。该系列教材在国内高职院校使用了三年,发行量超过3万套,使用效果明显,学生受益匪浅。 第四,课题的研究成果带动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团队被确定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11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评为自治区优势专业。 第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参加的六届电子设计大赛中,有3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4人获得省级一等奖,获二等奖24人次、三等奖达198人次,这些学生正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成员发表相关论文6篇,出版相关教材6部,获自治区电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获自治区级优秀组织奖2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实践证明: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电子设计大赛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载体,其目的在于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逐步改革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大赛使大学生得以自主地学习,其锻炼的广度和强度是任何教学环节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本研究从某些侧面触动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尤其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式改革以及实训室建设工作。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分析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阐述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导向下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其参赛的规模和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在发展为每两年一次,逢单数年举行。由此可看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且社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大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以及授课内容的改革,提高高校的素质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对具体方案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使实践教学更加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以往的单片机综合应用课程都在大三才开展,而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选手大多是刚升人大三的学生,他们刚学习单片机原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相关课程,但是所学的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并没有综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大规模应用电路设计经验,难以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对此,可以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单片机综合应用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在这门课中,根据比赛的流程,按照电路设计制作、调试、撰写实验报告步骤对学生进行训练。可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贵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对教师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善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几乎所有学校的电类专业学生都会参加这项比赛,比赛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这就大大调动了参赛学校及教师改善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统一命题,时间为4天3夜。每队参赛选手下载大赛试题后,在规定时间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制订设计方案,设计并制作相应作品。最后需要提交作品实物、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相关材料。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检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暴露了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高。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开始时,学生面对设计题目,需要先审题,从题目要求中获取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面,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但是学生往往理解题意不够深切,不能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不能理解出题者的意图。确定题目后,就开始进入比赛的设计阶段,参赛选手可以通过网络查找需要的资料,但是很多参赛学生不清楚从何处查资料,不懂得下载芯片使用说明书,缺乏获取对比赛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是因为平时的实践教学没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一项综合性的比赛,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分不高,对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这与平时的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关系,很多教师在实验课中,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致使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对实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不清楚;也没有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达到以点到面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设计的报告质量较低。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结束后,每队参赛成员需要提交设计报告。从多次比赛结果来看,学生设计的报告质量比较低,格式不规范,语句不通顺,电路设计没有理论分析以及相应公式推导。这体现了平时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不严,没有按照一定要求规范编写。 (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学生除完成比赛试题的基本要求外,很少有创新。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的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比较呆板、方法单一,没有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培养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富有竞争意识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实验教学中过多强调共性训练,没有根据单个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训练。在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同时,应加强学生非理性思维方面的训练,因为加强学生的非理性思维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导向下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导向下,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应加强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加强单片机实验室的建设。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检验,但目前的实验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比赛的时间长,学生需要在竞赛场地内完成全部工作,而高职院校目前的实验室大多是“封闭式”的,所以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近几年的比赛试题跟社会科技发展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增加了环保、节能等方面内容。这些试题融合了当前的前沿知识和先进的芯片技术,这需要及时更新实验室设备,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实训中有更多机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应优化单片机实践教学内容。把现有的教材中一些过时的、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删掉,增加一些跟生活密切相关的以及与当前先进技术相关的实验。多增设一些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减少一些验证性实验。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实验由易到难。每次实验内容分基本部分、发挥部分,重点指导学生完成发挥部分,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完成实验。 在单片机实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单一的实验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接受任务、学生自学、学生提问、学生观摩、学生训练、学生评价这六个步骤完成教学项目,如图1所示。最开始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向学生布置教学项目后,学生通过课外自学,查找相关资料。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学生在经过课外自学后,会有很多疑惑,在提问阶段进行师生互答,回答完学生的疑问后,学生观摩教师的演示,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然后让学生分组训练,根据完成情况学生互相评价,最后教师对本次任务进行总结,布置新的任务。 对于综合性的实验、实训,按照电子设计大赛的竞赛流程,教师布置综合实验项目后,学生分成3人一组,采用信息、计划、确定、实施、检验、评估六步法进行项目的实施,如图2所示。在这类综合实验中,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更大。在接到教师的任务后,学生自己独立收集制订项目计划以及项目实施所需要的资料,然后根据项目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为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教师对该计划进行总体把关,分析其是否可行,并分析项目的关键点以及难点。接着学生按照项目计划独立完成项目,再按要求独立检验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同学生对每组的结果进行评估,并对项目进行总结。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试题知识面越来越宽,难度也越来越大。大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水平。如果指导教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专业水平,则很难指导学生获得优异成绩。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途径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现在流行的导师制,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在业务上、专业上对其进行指导,指导年轻教师申请科研课题,通过课题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年轻教师自己也可以多关注电子行业的新技术,多使用新的芯片。 (四)引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每门课程的课时有限,可以把一些教学环节放到课外完成。让学生加入电子协会以及提前进入创新实验室,使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去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电子协会中大多是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便于交流沟通,这样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更多实战经验。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创新 摘要: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纳税申报体系,而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也需要因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本文从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体系;创新 2016年5月1号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从而也改变了原有的纳税申报体系,也充分体现了政府高层对税收的重视。作为培养的财税人才的财务管理专业而言,一方面,增强税收理论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纳税申报涉及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纳税申报实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纳税申报实训作为一门实训课程,一般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而存在,但目前该实训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实训教材内容滞后 自2016年5月1日全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在此日期前出版的纳税申报实训教材均已经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教学和实际的需要,而符合政策的新教材的出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由于我国税收政策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因此,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就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从而导致纳税申报教材内容可能出现滞后,并且与现实的税收政策相脱节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纳税申报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学设施缺乏 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作为一门实训类课程,除了相应的教材外,还需要相应的软硬件环境。在目前企业的日常纳税申报中,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直接在税务部门的网站登录相应的纳税申报系统中进行申报,并且每家企业必须配备税务部门认证的CA证书。而在高校的纳税申报实训中,由于无法登录税务部门的纳税申报系统,因此,只能通过下载相应的纳税申报表进行简单的填列,但是单独的纳税申报表无法体现纳税申报的系统性,因此,纳税申报系统的缺失导致纳税申报实训课程的仿真性有所不足。 3.教学考核机制欠缺 当前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作为一门实操类课程,尚未形成一套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如果采用类似于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如论文或者书面考试的形式都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对纳税申报的掌握程度,因此,目前纳税申报考核机制的欠缺也影响了纳税申报课程的实训效果。 二、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建设的建议 纳税申报是企业每个月日常财务处理流程中的必经程序,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必须掌握的实务技能,而纳税申报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在实训课程中又必须将税收理论与税收实践相结合,针对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双师型及“双导师”教师团队 在缺乏具有时效性的纳税申报实训教材的客观条件下,笔者建议通过建立双师型和双导师的教师队伍来应对纳税申报实训教材滞后存在的问题。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具有相应的实务操作经验,能够在纳税申报实训过程中很好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由于并未实时在纳税申报的工作一线,难免会存在信息和实训内容的滞后。因此,就需要有“双导师”型的教师参与纳税申报实训的教学,而“双导师”都来自企业或财税部门,掌握了最新的纳税申报的信息和内容,通过“双导师”队伍对纳税申报实训的教学弥补了传统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内容滞后的不足,同时积极推进双师型及“双导师”教学团队研发符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纳税申报基础教材和实时纳税申报政策读本,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由于纳税申报实训课程需要在特定的软硬件环境下进行,因此高校必须投入资金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来解决教学设施的问题。在硬件方面建设方面,投资建立专门的纳税申报实验室,模拟企业纳税申报的实体环境。在软件方面,为纳税申报实验室安装专门的纳税申报模拟软件,并且模拟税务机关的纳税申报服务器,还原了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处的软件环境。通过纳税申报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并进行情景化教学,可以在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了解和掌握不同纳税人及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的处理,为学生日后就业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纳税申报环境奠定了实践基础。 3.协调专业课程设置 纳税申报实训课程是以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为理论基础,因此为了能够使纳税申报实训课程能够与其他的课程很好的衔接,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设计中,就必须调整相关课程的相关顺序,建议的顺序为先安排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最后安排纳税申报实训。 4.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由于企业的纳税申报实训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合理分配两部分的分值,通常实践成绩的比重略高,最终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成绩的总和。理论方面,可以按照常规理论性课程的方式进行的书面考试或者论文考核,而考核的内容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而在实践考核方面,主要在于考核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纳税申报,因为,在企业实际的纳税申报中,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的时间和纳税申报表的信息填列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实践成绩将取决于学生通过纳税申报实训课程的学习能否在模拟的纳税系统中按时按规完成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并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也是纳税申报实训课程的最终的教学目的。 作者:曹俊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伴随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各种应用型的人才需求正在不断增强,这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同时要求此类应用型院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以正确的教育目标为指导,正确的看待、定位自身的发展。以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财务管理类的课程明显存在脱节与滞后的现象,因而应该加强对其探讨的力度,加大研究深度,尝试性地找出解决办法加以改革。 一、概述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其目标即在于实现理财,即为学生树立更为正确、更具有理性的理财价值观。一方面使学生经过学习适应于当前的经济生活环境以及提升其经济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其知识面扩展到对生活更为有效的方面,使其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提升其生存能力。从管理类别上看,财务管理从属于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是其重要的课程。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在古代一直缺乏“数目字的管理”,进入近现代之后,在这一方面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企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商业活动的大范围扩展等等都使财务管理方面得到了巨大的转折与改变,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其整体上的内外环境已经显著变化,随着财务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实务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应用型院校内的“闭门造车”已经有些许落伍,在教学的整体上与当前迅猛发展的社会需求有所脱节,因而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研究,深入讨论,从而找到一些明确的改革之点,进而使其财务管理教学活动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从当前我国一些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反馈及学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分析,偏理论,轻实验教学,是明显暴露出来的问题。当前一些学校在该课程中,有时会采用短期聘用制,使一些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往往无暇顾及,因而只重讲述,不重实验性的课程演示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任课教师对于《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将理论烂熟于心,也有了自身的教学模式与讲课套路,往往不愿意再加入实验教学部分,特别是由于我国当前的职称评定制度,教师的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往往忽略了教学,因而对于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还有一种情况,即前些年学术界提出了理论研究不足,所以重视理论,埋头于理论的现象根深蒂固,造成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差,对于专业性的工作无以应对,只能从事于非专业性的工作,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使学生自身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并未找到一种生存的技艺。 2.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多媒体教学在当前各个领域的应用都较为广泛,而且比较方面,操作简单,形象、直观,最主要的是使教学中的时间、空间概念得到了相应的改变,不受一系列实际困难的束缚。其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更为快速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使其知识积累得更快;二是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图片等,调动各种感官更易共同去接收信息,使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与全面。无论哪一门课程,在当代教学中必然会重视其概念、发生史、发展史等等的论述,而且只有通过一系列概念性的约束与定格,才能更好地运用逻辑推理构建起一个理论体系,使之言之成理。财务管理课程也是如此,其中的概念较多,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因而突出了其理念性,但是理论性强的课程并未不一定要从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这样有失偏颇。理论的创立,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所讨论的对象,是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如英国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一个接一个,对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与理解也都有各自创立的理论,如马尔萨斯、凯恩斯、马歇尔等,都是建立起比较著名的经济理论的人物,最重要的是其经济理论在应用方面,较为实用,更好地指导了经济活动,解决了一些实际中的经济困境。所以,应该认识到理论的应用价值才是最终目标。因此,一方面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教学的鲜活性,另一方面,应该增加乐趣,使学生真正地学到“快乐的科学”。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只是对其有较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应该认真研究、引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手段之一。 3.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死板。改革开放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各个方面受到了质疑,虽然有了一些改变,也一直在呼吁做一些改变。但是,一些教师忽略了教学的真正目标,不负责任,应付完差事的教学态度,都极大地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当前的注入式、填鸭式课堂教学,学生比较反感。而且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过多,课堂又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教学,因而,“以讲为主”的教学风格与模式目前还未能摆脱。“互动、交流、探讨”等名词听起来有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另外,个别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课件的设计也存在着问题,使教学往往陷入死气沉沉之中,大范围的教学、理论的讲解、概念式的织网等,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无益于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所以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在案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上讲,对训练学生综合能力非常有限,而且经典案例的分析虽然有助于帮助理解学习的内容,但无助于实践,因为经典的典范是不能模仿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从这一思维角度来看,应该认识到其局限性。 三、对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措施的讨论 1.从全局出发,增加综合教学实践时间。首先,应该认清应用型院校培养人才的初衷与目的,主要集中于为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人才。其次,应该对这一类型的人才加以分析,如其特征主要是要求理论性强,即拥有非常清楚的系统性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换句话讲,一是要有认识问题的能力,二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综合是当前社会的主要趋势,因为分工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如德国在工业方面推出的4.0模式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为了使得运行更为有效,关键是从全局出发,做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一切理论的学习、实践教学的课程及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如此,有助于教师去关注、去进行实践教学。从《财务管理》课程教材本身来看,自2008年的版本以来,已经出现了财务管理的课内实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财务管理综合实验等。近几年,随着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财务管理及财务应用的软件,这些都可以进行一些模拟性的数据实验,也可以利用这些固有的格式或者模板进行一系列的实例操作,这样,有助于使学生从中全面地分析、评估企业方面的财务活动,也可以使其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从而真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庞大计划中得到实现。 2.倡导引导式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的主体上有很大变动,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从调动思维层面进行一系列的提问和启发,使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参与到教学的思考过程中,同时既是作为学习者,又是作为一个参与讨论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突显,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第一,应该讲清楚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它的目的、管理依据等具体的现实内容,使学生将学习与当前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生活与学习联结起来,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学习,用学习的手段去促进更好的生活,使其相辅相承。第二,应该从解决问题的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关于财务管理条件、法律规定以及实施程序等等。第三,应该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探讨中对于财务管理的未来进行研究与深入讨论。比如,在未来应该如何创新才能使其更好的发展,其内容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更改,其理论是否需要修正等等。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社会,当下的人们正处于解决问题的时代,时代要求并催促着更多的人走向解决问题的道路之上。 3.利用多媒体,做好教学示范活动。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应该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即尊重时代精神,就连二千多年前的司马迁也曾在其《史记》中提出了要“与时俱进”的原则,可见,在我国,这一精神原则有着渊远的传统,也是我国持久发展创造文明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认识到由分工向综合转变的总趋势,认识到合作的作用,因而,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分析式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整体上的系统性思维方式,系统地、科学地传授技术,坚持真正的培根原则——实验出真知。让应用型院校中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得到更好的推进,更为扎实的推动。首先,做好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准备,创建多媒体教学的大环境。其次,使其应用常规化、有序化,让其应用具有针对性、周期性,这样更有益于这一技术的良好运用。再次,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课件学习、软件展示等。最后,在学校组织示范性的多媒体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全院校内的整体环境的改善,也更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理念。 总而言之,在应用型院校财务管课程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该对其有一个较为正确的理解,针对我国目前的教学情况,实事求是,明白教材的脱节与滞后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另外,还应该正确理解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科学、专业、现代化的角度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尽可能地增加硬件资源配置,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将课件教学与学生使用的相关软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施突破时空、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实现高效、有利、有用的课程教学。 作者:李玉霞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一、尊重学生创造精神,激发智慧原动力 (一)先做后学,助推创造活力 高职院校学生相当一部分社会阅历广,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对个人生活思考的问题较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一优势,让其先做后学。教师要有耐心,引导学生自己做事情,教会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增强生活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活力,对财税方面的日常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现象和经济热点进行分析研讨。这个阶段,是一个比较复杂与持久的过程,不能急躁、不能退却、不能气馁,必须循序渐进。如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运行路径的认识,应引导他们对不同模式进行欣赏、分析与评判,待取得感性认识后,再自己去模仿和构思,不会也要做、也要讲、也要写。通过这种“逼”着做的过程,会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原始创造力并丰富和不断完善。 (二)学会鼓励学生 高职学生在初次涉猎某一专业课程的实训过程时,有的不会做,有的做不好,有的还产生逆反心态。此刻,适时鼓励和鞭策学生使其坚持到底十分重要。充分鼓励和肯定学生付出的心血和劳动,让其一步步深入进去,从中寻找乐趣,取得成就感。 (三)让学生产生思维灵感 一个人刚刚接触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领域的青年学生,对其智慧原动力的开发非常关键。引导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新境界、解决一些新问题、创设一些新思路,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发其智慧原动力。要使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模式与思维路径全部投入到分析市场、研究和推敲企业行业的经济现象上来,寻根求源,不断深入,产生兴趣和灵感。这对个人、团队和集体智慧的开发所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必须对学生思维走向和智慧开发有一种奇特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二、激活学生组织创新活力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的共性特点,是对事物的高敏感度和思维方式的活跃性。要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中制作出高质量的学习作品,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这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自主构思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训作品。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论是分析研究企业财务现象,还是设计财务管理创意方案,单靠一两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发挥创作(创新)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每一个成功的会计(管理)案例,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推动企业行业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指导学生团队进行创作(创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变换角色,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多个模拟和真实会计工作岗位的能手。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分析系列作品制作和设计团队,要根据作品性质确定团队规模和结构组成,注重发挥团队整体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三、让学生大学生活更有尊严 维护一个人的尊严,是职教工作者特别是高职教师对待自己学生的基本格调。如何真正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尊严,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大问题。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轨迹,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最需要老师、家人和社会的尊重,需要学校为其提供摄取知识和技能、施展才华、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和平台。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关爱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享受成功和快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的价值。没有学生,就谈不上教育;没有高职学生,就没有高职院校的存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使很多具有一流操作技能和高素质的学生脱颖而出,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大展宏图。全国技能大赛平台使他们改变了人生,体现了存在的价值和对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应该扪心自问,你能为学生做些什么,能为其搭建哪些成长和进步的阶梯。倡导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先做后学”、“先做后教”教学模式,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强化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教师的工作就是设计这样的平台,并制定实现路径,拓展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业,需要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白领、蓝领和银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准确定位,财经类高职更应准确定位,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学生的人生路线图,在学生未来若干年事业发展坐标中找准培养者功能发挥的方位。如果高职院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都能为学生成长、成熟、成才尽职尽责,出色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就会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尊严,高职教育将会成为让全社会崇尚的高等教育,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使其在经济社会大潮中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名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邓文霞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安排不合理,实践环节大量缺失 坚持以实践教学为重,是独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目前情况来看,对母体高校教学计划的机械应用,是独立学院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对母体高校的教学计划的影响下,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成为了独立学院的教训模式的主要特点。由于前期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并没有和工作实践进行有效对接,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理论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由于实践活动往往会在期末阶段进行,在学生对相关理论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降低。 (二)教学设备欠缺,缺乏支持数据分析的软硬件资源 教学资源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必须依赖于各种软、硬件设备资源。但是从一些独立学院的办学现状来看,教学设备的欠缺,成为了影响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独立学院的办学资金在民办机制的影响下出现的资金链断裂风险,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教学设备采购基金和维护资金的缺乏,势必会让实践教学进程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的独立学院发展起步晚,知名度有限,在难以与企业共同构建实践基地的情况下,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陷入到较为不利的局面之中。 (三)教学内容分散,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大多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是对母体高校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的生搬硬套,即围绕理论知识内容,分模块展开,如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活动、财务分析活动等。分模块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每块知识的记忆,但却缺乏知识点前后的串联性。毕竟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独立学院应该以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工作为出发点,重新构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从整体的角度来讲解财务管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 从教学方法来看,单纯利用“福斯特”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软件等材料在电脑上操作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做法,是一些独立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从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来看。实训内容和教材内容的配套性;案例资料的丰富性;理论和案例在结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紧密性和实训软件自身的操作便利性,对课程实训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这一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时效性弱;案例缺乏真实性和电脑教学环境和企业真实财务管理环境容易脱离等问题的出现,也会对实践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独立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仍旧停留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虽然大多数教师会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然而,从效果上来看基本上还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在讲台下面被动听讲。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本身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加之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少,很多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最终出现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毫无激情。这种现象放任置之的话,将会另学生越来越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失去热情,新课改提倡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无从谈起。 (五)财务管理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指导能力欠缺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母体高校的教师,另一部分是本校的聘用教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是前者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在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师往往会把母体高校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关的教学方法应用在独立院校的教学之中,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与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求之间存产生了一定的矛盾,青年教师是后者中的主体力量,高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是这一类教师群体的主要特色。从这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缺乏,是这两大教师群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让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 二、对完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独立院校可以针对实践课程集中度高的现象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调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独立学院在构建学生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独立学院可以将财务管理课程安插在两个学期之中,其中,在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穿插有针对性的验证性模拟实训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认知性,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第二学期,学院可以构建一种以实践学习为主的教学体系,利用模拟实训案例,采用情景式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再辅以理论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复习,这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得到提高的有效方式。 (二)拓展各种融资渠道,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在加强和母体高校之间的的联系的基础上,对母体高校的各种教学软、硬件资源进行应用,是对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问题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对自身与母体高校之间的联系机制进行优化的同时,独立学院也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而为实验设备和软硬件设施的购置提供资金支持。借助母体高校的知名度,设置专门的工作部门,让这一部门和地方企业积极洽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共建,为自身的实践教学环节注入新的力量。 (三)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要系统化 从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来看,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实务进行模拟的方式对学生的自身能力进行提升,是独立学院在设置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独立学院在设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遵循整体化思路,力求体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整套流程。例如独立学院可以依托实训软件中的企业相关资料,让学生们分组,在模拟环境下利用相关信息完成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分析等企业财务管理的整套工作。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去,亲自体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真正让自己所学到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得以应用,最终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要多元化,教学模式要更新 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形式。因地制宜地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或者体验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财务分析相关内容时,可以选取某一家具体的上市公司为背景,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运用自己学习掌握的财务知识,以企业财务总监的视角来审视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效。通过这种角色模拟,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得运用财务知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尽快与现实环境接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独立学院一方面可以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基础上,让一些具有财务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进入到教师队伍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支持本校教师积极参加课程进修,参加可以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继续教育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在对教师的指导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让教师走进企业财务部门挂职锻炼,也可以让独立学院建设出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作者:宋然 单位:安徽三联学院财会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工作和会计专业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上面选择的依然是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财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模式构建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构建措施 为了能够保证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素质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要求,很多高校在“创新性、高素质、宽口径”教学方针的指引下都对其开设了财务管理有关课程教学活动。[1] 一、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选择不够科学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教学活动中没有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还有待调整和完善。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课时量、教学方法和会计专业较为相似,所用的大都是相同的教材,但是,因为二者的学习基础存在显著的差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都只学习过基础会计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丢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材选择不够合理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选择的教材和会计专业的相同,但是,这类教材并不适合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由于他们在前期缺乏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税法等相关内容的铺垫,自身财会基础相对薄弱。[2]而会计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根据自我专业需求、学生未来工作要求来加以编写,与本专业其他教材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相应的联系,课程内容能够达到前呼后应的要求,部分交叉内容会通过其他课程进行讲解。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科学 第一,网络辅助课程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选择的依然是教师讲授的模式,即使增添了网络辅助课程、网络课程等教学版块,但是,其难以发挥出相应的功效。师生互动平台无法得到全面的运用,学生提出的诉求难以得到回应,从而导致他们丢失交流和学习的兴趣。第二,选择的案例教学效果不够显著,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选择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案例教学的引导下,能够通过财务管理事例更好地将自我置身在决策的地位,并让他们做出科学有效的财务决策。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适合非会计专业学生财务管理的学习,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二者进行区分,从而导致案例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结合专业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在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课程标准难度进行调节,非会计专业学生大都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工商管理等专业,他们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运用大都是通过解决一些非财务问题。[3] (二)做好教学内容设置工作 首先,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授课过程中要能够重点讲解财务管理环境、目标以及概念,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把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市场营销的目标能够结合在一起;其次,重点对资金时间价值、收益及风险均衡结合在一起,这类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所在,需要能够讲透、讲细,并结合营销相关案例来加以分析;最后,在对运营资金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要能够紧密联系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不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方法选择 第一,教师要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理财理念和思想,提升自我分析和管理能力。[4]还要鼓励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时,要能够通过网络辅助课程和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交流,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在网上解答其存在的各种疑问。第二,做好案例选择,并且保证这种选择能够和专业特点相符合。根据学生专业特征来融合财务管理和本专业关系的共同点,并做好案例选择,保证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案例学习提升自我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校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构建要能够以培养学生利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区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选择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做好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框架构建等工作,从而保证在完成基础性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粤湘 单位:湖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论文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财务管理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教学任务。由于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或受条件所限,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现任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当中很少有本专业毕业的教师(我校职业学院担任财务管理教师中只有一名是本专业毕业的),更谈不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因此,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专业背景、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等,均给教师授课带来难题。一方面,教师自身感觉授课标准难以把握,其难度大大限制了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生感受到的难易程度也不统一,从而学习效果不同,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习满意度。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均有大量的计算公式,而且众多的公式中,有很多的公式前后紧密相连,若前面的公式掌握不够牢固,就不能熟练地计算,那么后面的计算内容就无法掌握。典型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在资金的时间价值中复利现值和终值、普通年金现值和终值、先付年金现值和终值,递延年金现值等内容的计算是证券和项目等投资决策等内容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资金时间价值部分的内容,这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另外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有些内容必须采用数学模型来推算出结果。例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存货模型等。所以没有学生的应用和掌握,众多公式、数学模型的理解和记忆对他(她)们来说,确实是巨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部分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的文科生来说(我院大部分学生是文科生)难度尤其大。除此之外,学生中存在一种片面认识,认为财会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只要学好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就行了,所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这些课程上,而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只以考试过关为目标。据已毕业学生的简单跟踪调查(被调查的对象是200多名财会专业学生),参与企业财务管理预测工作的仅仅占2.5%。学生的这些自身原因不仅导致了财务管理课程基础知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公司筹资、投资、股利分配及营运资金的管理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其中筹资、投资及营运资金管理部分章节多,内容丰富。老师要讲清楚每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消化、掌握相关知识点,需要较多的课时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事实上,现在一般高校的课时安排相对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来说是不够的,因此,在有限的课时下(一般为68课时),老师只能讲授其中部分内容,影响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或者老师为了保证整个教学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只能加快讲授的速度,学生理解、消化、掌握起来就非常困难。因此,教学课时的有限性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繁多之间的矛盾就成为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缺乏案例教学,影响学习效果 财务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校学生大多没有参加过生产实践和财务相关工作,更没有对企业或公司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学习财务管理理论确实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体会本课程的实用性,误认为用途不大而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学完财务管理之后,不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同时,很多高职因课时量的限制,教师在财务管理课堂上存在讲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过多(我院讲授理论知识58课时,占总课时的86%,讲授案例10课时,只占总课时的14%)、案例针对性不强、覆盖范围小、偏向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中案例教学总量不足,没有很好地实施实践性教学,所以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五)教材更换频繁,影响教学内容的巩固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传授知识最直接的工具,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及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其内容需要随着财务制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新财务管理教材内容、用新教材更换老教材、教材品种多等现象,是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知识更新的需要。但是,该门课程固定的公式和预测模式较多,并且需要大量的数学模式及具体例题来完成教学内容。如果高职财务管理教材每年更换新教材,任课老师更新课程体系过于频繁,这不仅在备课环节,教学环节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更新工作,还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巩固。 二、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启发很大,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高职院校重视现有财务管理教师的培养,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培训,进修、研讨考察、交流等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师,不仅精通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而且必须精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相关知识。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财会类专业现有师资中选择年富力强,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专门的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进修,使他们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的财务管理知识,这样在授课时完整的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各知识点的连贯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确保现有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课程是基于企业角度研究财务管理,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对一般经济理论课和专业课起着衔接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不仅是会计、财务管理、税务、金融、证券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投资与理财等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对财经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以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财务管理课程是整个财经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对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大该课程开设的覆盖面(目前有的高职院校仅限于财会类专业开设该门课程)。同时,利用讲座,座谈等方式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学生端正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利用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基础性的财务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好的发挥专业知识。 (三)强化情境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采用情境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并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尊重学生的需要。当前的财务管理是以企业筹资、投资、股利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管理学科,也是一种理财学。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性质,教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需要确立学生的主题意识,不断创设各种情景案例,让学生成为此场景中的“当局者”,身临其境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教学当中对投资、筹资、资金使用和分配等四块内容进行情景设计,情景可以是对实践的模拟,也可以直接采用真实案例。教师在课堂开设典型的案例,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而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堂案例的选取与制作,不断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建立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选用适当教材,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教材时,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同时选定与教材配套的案例或习题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由院校教学部门组织有关专业老师,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及配套案例习题,方便不同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现有财务管理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加强各知识点的连贯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对章节的内容编排普遍一致,都是在财务管理概述之后立即进入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学习。这一章的内容的确对财务管理来说十分重要,但学完之后要跨越两、三章之后,在项目投资管理这章中才能得到应用。这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的高职学生而言,多半在接触项目投资管理时已忘记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教师在费时费力的讲解后,只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把时间价值调整到资金需要量预测这章之后,使得知识点之间能更好地衔接,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再如,在讲解筹资方式时,如果将资本结构内容纳入该部分内容讲解,则会逻辑性更强,结构更合理。总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财富日益增加,全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因此,顺应市场的需求,学生学好财务管理课程就非常有必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财务理论与理财方法上也需要逐步同国际惯例接轨,这对整个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解决现有问题,还需要教师积极努力,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 作者:格仁其木格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 案例教学在我国《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十多年,基本内容与流程已经形成,为设计案例课程、组织课堂案例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课前需要设计案例课程。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一般是按模块进行,需要根据不同模块教学内容,选择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案例,即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从课外根据企业实际选择有针对性、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的案例。组织课堂案例教学,一般流程为: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分析总结。其中案例引入主要通过与学生打招呼、布置阅读材料、介绍趣闻轶事、介绍本次课的教学活动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则需要在案例呈现前将问题提供给学生并让学生围绕问题边看案例边进行思考;案例呈现一般采用人物角色扮演、互动式电脑模拟、互动式影碟播放、录像小品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将案例告知学生;呈现案例之后则需要进行围绕创设的引导性问题进行案例讨论,一般是按照讨论开始讨论高影响力问题提出备选方案讨论实施策略的流程进行,讨论中允许结论不一致,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进行分析与总结,以强化前述内容,并对案例讨论中的长处与不足进行讲解,提示后续的案例,下发参考资料,为下堂课的教学提供准备。在案例教学完成之后,还必须进行案例教学的评价,一般需要从学生、教师、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有案例分析测验、案例分析报告等;对教师评价应以自评为主,同时建立管理者、同事、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一般从教师教学和教师素质两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对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案例材料质量、案例讨论效果进行评价。 二、《财务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一)案例选取问题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分析,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历不足和时间精力限制等问题,在教学中一般使用案例教材等间接案例材料,这些案例的目的性、时效性、典型性都很突出,但缺点是学生对案例的背景缺乏了解,不能很快融入案例情景,对案例所处环境的不熟悉导致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不能有效的符合实际。此外,在《财务管理》案例中,多为示例性案例,研讨性案例比较少。示例性案例多为某个知识点的实践应用,多有明确的结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限。 (二)学生参与问题 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观点碰撞,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在实际过程中,却普遍存在沉默、搭便车、偷懒现象。在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堂案例讨论中,经常遇到大多数同学沉默,习惯作为旁听者和接受者,而不愿意表达自己观点,老师成了课堂的主角,这种局面非常尴尬,最终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的团队协作中,经常还出现部分同学承担大部分工作,另部分同学搭便车;此外,由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多为经典案例,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手段找到相关分析资料,这样部分学生偷懒,不去自己分析,直接借用别人观点。 (三)其他问题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开展案例教学、授课人数多、教学场所不合适、课程时间有限等,这些也都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资料的间接性使得学生很难融入案例情景,对问题所处环境和约束条件认识不深,间接导致学习者对问题不够明确;教学实施中的问题直接导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欠缺。所以合理选择案例资料和科学组织教学实践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学生自制案例教学的引入 (一)学生自制案例教学 学生自制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自己完成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从案例编写到教学评价,同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案例资源丰富,案例情景熟悉。学生自制案例主要来源于学生参加的一些学术性竞赛活动或生产实习过程,如“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此外在生产实习环节也可有针对性的搜集实习单位的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典型问题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些资料来源丰富,涉及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筹资管理、企业运营、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而且由于学生全程参与,掌握第一手资料,案例构建相对简单,对问题所处环境也比较熟悉,能够更容易融入案例情景,明确案例问题。第二,通过学生自制案例教学,将学生能力培养从案例分析阶段扩展到案例编写、分析阶段。其中案例编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更胜于案例分析过程,尤其是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的一些案例,如某位同学将“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项目制作成案例,该项目是氯碱厂废料为原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硫酸钠精制工艺加工硫酸钠产品,该案例详细介绍了技术和产品优势,并通过调研做了市场前景、初始投资、产品定价、成本构成及期间费用分析,由此做了10年的预算,然后通过计算现金流量,进而计算净现值、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最后还针对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相应风险控制分析。学生在案例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大量调研和不断修改,涉及知识点包括投资、筹资、利润分配、全面预算管理等理论,而且还包括了管理学、法律、市场营销等内容。学生通过全程参与,对企业设立、经营所涉及知识大量涉猎,通过案例编写,能够使学生对所涉猎的知识系统化,认识更加深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也能得到锻炼。第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高。由于案例多来自于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的各种比赛,学生更愿意将其自己的想法进行展示,此外,将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同案例教学结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听取意见,也是学生完善自己竞赛项目申报书的良机。 (二)学生自制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 案例编写。案例编写是学生自制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需要由学生提出案例主题并交由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学生在案例材料中需要提供案例的来源、背景资料、设计的依据(包括核心问题、拓展问题、知识背景)等资料。教师给予指导和咨询,并对案例设计的问题进行把关。教学实施。学生自制案例教学的实施有两种自问自答型和我问他答型两种模式:前者是学生自己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除需要提供案例背景资料外,还需要提供案例分析报告;后者是由案例制作者提供案例资料,其他同学进行案例分析并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制作者对案例分析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全体师生,评价客体是案例从编写到分析的全过程,主要对案例资料的详实性、案例分析的科学性、涉及知识点的广泛性、组织分工的合理性和对其他同学的启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财务管理》学生自制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一)正确处理教师、学生的角色分工 在学生自制案例教学法中,要注意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主要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整个教学过程虽全程参与,但应主要负责审核、引导和评价,尤其是在案例制作中,要对案例资料进行把关,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问题的科学性。 (二)多种教学案例结合使用 在案例教学中,注意学生自制案例与其他案例的结合使用。受限于知识储备和调研能力,学生自制的案例往往只适合《财务管理》课程一部分内容的案例教学,如投资决策分析、存货决策等,像资本运作等涉及较多法律、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内部问题,难度较大,学生自制有较大难度,则需要运用原有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三)科学组织,合理分工 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才能对学生起到启发、锻炼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对同学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多采用点名发言、相互点评等方式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张自伟单位:滨州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本科财务管理课程创建思路 1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作者:谢达理汤炎非何春姬工作单位:海口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创新探析 新建本科院校中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安排是相同的,所用的教材也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雷同。甚至本科、专科也无太大区别。教师的同一教案应用在不同的学科专业、不一层次的大学生。这就忽略了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具体知识需求和具体知识结构的差别,表现为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财务管理课程是新建本科院校中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一般使用同一教材,且总课时较少。这就不可能象教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那样,对财务管理课程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知识都做深入的学习,再加上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内容十分庞杂的学科,财务管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学科专业,其中包含着多门次相关课程,因此,财务管理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是不可避免会出现广而浅的局面,针对性不强。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老套 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有主见和张扬个性,学习情绪化较重,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习起来的就会比较积极。对于比较枯燥的专业知识就会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也进而减小。但是现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财务管理课程所采用的大班教学几乎是普遍现象,受此制约,授课中教学方法陈旧,仍主要沿用传统的以单向讲授为主的“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并且大多是以理论上的传授为主,学生们一直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要想达到提高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标是比较困难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质量。 教学考核方法有待进一步进行创新和完善 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成绩评定上,一般均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期末考试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评定成绩和期末考试试卷成绩的所占比例虽然比较固定,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表现为失衡,也就是虽然老师也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但是学生往往追求期末突击,临时抱着书本进行死记硬背,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这种单一的期末成绩评价方式,也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态度,相关财务管理知识并不能够真正在头脑中扎根,很难实现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财务管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具体改革建议 (一)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财务管理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财务管理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知识需求和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要求,可适当增设经济管理类方面的内容,比如,扩大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把握讲授的难易程度。这样更有针对性,既有助于学生们在职业上的发展,也能够满足其在今后工作上的需要。 (二)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要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目标,就一定要改革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首先,教师应重视财务管理的第一堂课,让学生首先了解财务管理这门课的作用和特点。比如通过通俗易懂的小实例让学生明白财务管理课程与其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在经管类学生的就业、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此调动其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另外,在组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进而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要介绍新知识新理论时,应该运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先提出具有诱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开始,不断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想象,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气氛的活跃性;除此之外,为了使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还能够采用案例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每章重点内容的讲解都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比如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资金时间价值及其折算、股票和债券管理、期货和期权管理、风险与收益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考核与激励等内容都有大量鲜活经典的实例可借用。经典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相关理论概念的掌握,更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理论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探索精神;甚至可以允许学生们向老师提问,也可以质疑老师的观点。最后,应该由教师根据学生们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作一下关键问题概括的评述,并指出正确的观点,补充不足,纠正错误,完整准确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最后,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但教师无论针对何种情况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有几点需要注意。即:首先教师要能够较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想,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自由讨论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对观点正确或者比较新颖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思维,让学生们积极合理地发展个性,对于观点有误的学生要给予理解,要鼓励他们,正确引导他们,尤其是对于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或偏差要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知道他为什么会理解出现错误和偏差,下次如何找到案例分析的切入点等等。也要重视拓展提问的体现,即将一个问题拓展成几个有关联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以期穷本究源。最终能够做到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重点,要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学习、学会发散思维,学到真正的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三)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兼顾平时期末,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所以考核方法的原则应平时期末兼顾,保证记忆的同时,更应重视知识的应用。所以教师除结合各章节的内容布置作业题外,也要组织学生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讨论的中心议题写作业或者撰写论文。成绩考核以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课程总成绩由课堂出勤率、实际案例讨论、应用实践的参与程度、作业练习的正确度、小论文的完成状况、期末考试成绩等多个环节评定,这样可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财务管理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理论到实践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上课听听,考前背背,轻松过关的状况。通过具体的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方法应该能够使学生产生动力与压力,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并且,培养他们相互之间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们与教师对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过度重视的情况。 作者:王宏伟单位: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基于财务管理课程货币时间价值的商业房贷分析 摘要:货币时间价值理念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也广泛应用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购房按揭分期付款。文章以商业房贷为案例背景,对房贷的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常用还款方式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在不考虑违约金、通货膨胀率的前提下,如果不提前还贷,两种还款方式不存在是否划算的问题;如果提前还贷,等额本金法不存在是否划算的问题,等额本息法是不划算的。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 等额本金 等额本息 提前还贷 20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在面对自己的切身利益问题,即选择商业房贷还款方式时,是采取等额本金法还是等额本息法,是否提前还贷都是购房者考虑的重点。笔者将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与购房按揭贷款相结合进行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这一知识点。 一、房贷还款方式的类型 由于公积金贷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支持公积金贷款,因此本文只研究商业房贷模式下最主要的两种还款方式,即等额本金法和等额本息法。 (一)等额本金法。又称“递减还款法”,是指将贷款本金总额在还款期内平均分配,每月偿还数额为等额本金加上剩余本金在该月产生的利息。等额本金法计算公式为:月还款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即: 其中:P为贷款本金;n为贷款期数;i为贷款月利率;an为第n期的还款额;T为还款总额。 可见,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数额固定,而承担的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因此购房者在前期还款压力较大,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月的还款数额将越来越少,还款负担逐月递减。 (二)等额本息法。又称“等额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本息符合年金的特点,即一定时期内每期的收付款项金额相等。由于我国银行在计算企业或者个人贷款的利息时普遍按照复利计算,所以等额本息法的计算公式为: 每期等额本息还款额A=P×{1-(1+i)-n}/n,等额本息还款总额T=n×A (公式2) 其中:P为贷款本金;n为贷款期数;i为贷款月利率;A为每期还款额;T为还款总额。 二、影响还款方式的因素 (一)房贷利息率。房贷利息率是指购房者用房产做抵押在银行办理贷款时,要按照银行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各个商业银行根据购房者的实际信用状况可以在一定区间内浮动。房贷利息率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借款人与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规定,借款人以约定利率支付利息,而不论在借款期限内市场利率如何变动。浮动利率是指借款人与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规定,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做相应调整。我国银行的房贷合同一般采用格式条款,默认的都是浮动利率,当然借款人也可以要求采用固定利率,但约定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而且当借款人事后想要将固定利率转化成浮动利率时,可能被要求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借款人选择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取决于自己对未来利率涨跌的判断。如果预期利率会上升,则采用固定利率更划算;如果预期利率会下降,则采用浮动利率更划算。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进行产业调整,实施供给侧改革,国家会鼓励消费拉动内需,可以预期利率将进一步下降,可选择采用浮动利率。 (二)房贷期限。一般有5年、10年、15年、20年、25年,最L不超过30年。当然借款人也可以选择提前还贷,房贷期限就是实际的贷款时间。 (三)等额本金法还是等额本息法。在目前的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商业房贷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是购房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同贷款期限、相同贷款金额,无论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还款,利息率都是相同的,利息都是用银行贷款的本金余额乘以贷款月利率,计算出当月应该偿还给银行的利息,这是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由于不同月份所欠银行的本金数额不同,每月计算出的利息也不相同。等额本金法在前期月份还款额比等额本息法高,原因是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每个月都有部分提前还款,从而减少了本金余额,产生的利息自然就少了。等额本金法支付的总利息比等额本息法少,但是等额本金法前期的还款额较高。因此这两种不同的还款方式,在不存在提前还贷的情况下,对于借款人都是公平的。 例:假设有一项商业房贷金额为100万元,贷款期限为20年,贷款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基准利率4.9%(截至2017年3月6日),采用的是固定利率法。 1.采用等额本金法还款。购房者每月偿还的本金为4 166.67元,第一个月支付的利息为1 000 000×4.9%/12=4 083.33(元),两者相加为8 250元。第二个月的贷款余额降至99.583万元,应支付的利息为995 830×4.9%/12=4 066.32(元),两者相加为8 232.99元,以此类推,见上页表1。 2.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款。按照年金公式:A=P×{1-(1+i)-n}/n,每月的还款额为6 544.44元,其中第一个月的利息与等额本金法相同,也是1 000 000×4.9%/12=4 083.33(元),相当于只偿还了2 461.11元的本金,低于等额本金法偿还的本金数4 166.67元。第一个月按等额本息法还款后,贷款余额99.75万元,高于等额本金法的99.58万元,因此,从第二个月开始,等额本金法就因贷款余额较少而支付较少的利息,见上页表2。 3.两种还款方式的比较。在等额本金法下从第一个月的贷款额8 250元开始递减,是一条递减直线。而在等额本息法下每个月都是固定的贷款额6 544.44元,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到了中期的某一点上,两条直线相交在(101,6 548.61)元,随后等额本息法还款额将高于等额本金法,直到贷款期限结束。如下图和表3所示。 4.假设不考虑提前还贷,20年的时间内两种方法支付的本金都是一样的,总共是100万元。根据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出,等额本金法需要支付的利息为492 041元,等额本息法需要支付的利息为570 665.72元,比等额本金法多支付约78 624.72元。多支付的利息是由于多占用借款本金造成的,符合货币时间价值原理,不存在是否划算的问题。 三、影响提前还贷的因素 由于“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很多购房者都希望能提前还贷。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在决定是否提前还贷时要考虑真实的借贷成本,即考虑提前还贷需偿还的违约金、享受的房贷优惠利率折扣、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在计算出真实的借贷成本之后,再考虑在什么时间段提前还贷。 在等额本金法下,每月的利息都是按照月月初的本金余额乘以贷款利率计算的,提前还贷只是减少或者结清了贷款额,本金减少,所支付的利息减少,符合利息的本质。因此,等额本金法的提前还贷不存在是否划算的问题。在等额本息法下,每期的还款额是按照年金的原理计算的,即银行已经使用默认期限(全部贷款期限)计算得出每月的还款额,也就是每个月应该偿还的年金(按揭款)。如果提前还贷,银行不会返还已经收到的利息,相当于借款人损失了预支付的利息(以提前还贷日期计算得出)。所以等额本息法的提前还贷是不划算的。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不必提前还贷。只要借款人确信投资理财的报酬率高于贷款利率,能够赚得投资报酬率与贷款利率的差额收益,就没必要提前还贷。 四、小结 由于每个房地产开发商都有与之合作的银行,每个银行所能提供的贷款利率、贷款期限、优惠利率和提前还贷的赔偿费用率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每个购房者根据自身实际的资金安排,以及是否具备更好的投资渠道,计划是否提前还贷,仔细计算真实的借贷成本,避免发生资金链断裂,产生断供和违约风险。通过对商业房贷中最常用的等额本金法和等额本息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让学生运用财务人员最常用的EXCEL工具,将理论知识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基于微课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探析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具有广阔的教学应用前景。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微课的认知情况、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使用效果和改进方向进行调查,真实反映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并以财务管理课程中普通年金现值为例,介绍微课的设计过程,以期能够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 财务管理 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微课程(以下简称“微课”)随之应运而生。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2008)提出微课(Micro lecture)概念,认为教师应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在相应的作业和讨论的支持下,极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能力,微课将取得与传统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2013年,微课在我国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目前对微课并没有形成统一而标准的定义,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缺乏学科的实践研究。胡铁山(2011)率先提出微课的概念,即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教与学活动中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微课的设计与运用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所以,本科院校应当不断改进财务管理的教学方法。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科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针对财务管理各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视频为载体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所以,本文基于微课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设计研究。 二、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某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现状。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 (一)学生对微课的认知情况 1.学生对微课的了解较少。从问卷的结果来看,64名学生对微课不了解,占比超过50%,说明微课的宣传和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对微课有所了解的学生中,对微课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类: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某一个知识点,较有针对性;形式新颖,以相关视频为主;可做课前预习,帮助知识点的掌握;反馈及时,拓展知识面。从学生对微课的认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微课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加强推广。 2.微课时间不宜过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1.92%的学生认为微课时长在5―10分钟以内较为合适。微课时间较短,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抓住课堂重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微课在线平台参与度低。在本次调查中,有13.46%的学生会在课下通过微课在线平台学习,在微课资源的网站中,选择网易公开课和新浪公开课的居多,选择国外公开课的相对较少。在通过何种途径接触到微课的调查中,近30%的学生是教师推荐的。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使用效果 为调查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使用效果,问卷设计了五个问题(见表1),包括微课的应用是否有助于明确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微课能否激发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微课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管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微课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由表1可以看出,70%的W生认为微课的应用有助于明确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微课能否激发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调查中,有59.32%的学生认为非常能够激发学习兴趣,25.42%的学生认为相当有帮助,4.24%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对于微课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管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13.56%的学生非常认同, 42.37%的学生认为相当有帮助,40.68%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微课是否有助于提高您的学习财务管理的效率方面,5.93%的学生非常同意,44.07%的学生认为相当有帮助,45.7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8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18.64%的学生不认同。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微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习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对明确教学目标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微课的效果并不显著。 (三)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中的改进方向 针对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发展前景调查结果表明,34.75%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广阔,48.31%的学生认为有较好前景,17.8%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一般。在选择何种微课视频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应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考证类视频,如CPA和中级职称考试视频。 在开放式问题中,调查学生对运用微课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感受。学生认为:“学校应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微课学习应该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观看视频”;“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微课学习,通过案例、习题讲解来理解课程内容,为学生答疑解惑”;“课题讲授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微课和教师的教学共同展开,以教师讲授为主、微课为辅”。在进一步改进方面,学生认为:“微课质量存在问题,画面不够清晰,音质需要加强”;“对于课程的重难点,教师讲授的速度应该适当放缓”;“即使进行微课视频讲授,也应加强师生互动的环节”;“微课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本,但以教师为主”;“需要加强教师的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微课制作能力”。 三、基于微课财务管理课程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较短的时间内,教师针对单个知识点而设计教学活动,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情景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微课更符合时代的特点,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因此,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合理进行微课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管理微课导入环节的设计。 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开门见山进入主题,可以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引入主题,也可以从之前的基本内容引入主题,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入主题。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 微课教学时间有限,导入环节不应花费太多时间。所以,应迅速切入主题,力求方法新颖独到。以介绍“普通年金现值”这一节内容为例,首先要了解普通年金的定义,在导入定义时,可以截取某些新闻或报道中的片段,运用实际生活中的资料进行导入。比如:家庭每个月的等额偿还买房买车贷款,每月等额领取的养老金,等期等额赊购等。通过观看这些微型视频,让学生自己归纳普通年金的定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二)财务管理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是针对单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学方法。因此,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时应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可以运用案例引导、问题回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1.案例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财务管理微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选择引导的案例,应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现在或将来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学习内容有研究和学习的欲望。如“普通年金现值”微课中可以给学生小刘买车的案例资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款一次付清,另一种三年年末等额付款。在银行利率已定的情况下,小刘应该如何选择付款方式?由此引出普通年金现值的概念。 2.答疑解惑,分析重点和难点。微课的时长较短,一节微课主要解决一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正是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如“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中,有两个方面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一是对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来源感到困惑。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复利现值,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例题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分析出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的关系,既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又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联想记忆。二是普通年金的期数和现值的概念容易出错。可以通过时间轴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找到普通年金的期数并更加形象地理解现值的概念,分清现值和终值。在掌握普通年金现值的知识点以后,回到小刘买车的案例,学生和教师共同为小刘做出正确的选择,寓教于乐,把枯燥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路 一节好的微课还要做到巩固练习,拓展思路。如“普通年金现值”微课结束时还可以给出某公司的投Y决策资料,使学生了解到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不仅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让学生站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结合该知识点的学习,为该公司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四、结束语 基于微课开展财务管理课程建设,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微课是时展的产物,会计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优势,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设计,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师生线上交流,及时答疑解惑。目前,我国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当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微课课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微课设计,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 杨晶,女,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本科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财务管理本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改进对策,对本科院校推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 课程案例 案例教学 本科教学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是一种用相对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来获得经验和加速直觉形成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暴露在大量真实的商业情境中来促进对商业规律的识别,从复杂的商业运营中提炼出线索,高效地制订策略和行动计划。案例教学让学生模拟真实商业环境,站在企业领导者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决策方案。每个教学案例本质上是一个关于财务问题的故事,包含背景信息、业务场景以及支持数据。随着互联网、大数据、 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技术和教学手段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投融资模式变革,新理财方式不断涌现,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纳税筹划》《审计实务》《企业模拟经营》等课程均采用案例教学方式。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 (一)无明确的案例教学计划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财务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对各种财务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决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清晰地界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计划,内容包括预定的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对象、案例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以及预设的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和控制。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教师拿例子做案例,信手拈来,没有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计划,导致课堂讨论无序,学生不感兴趣,重形式轻实质,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初衷。 (二)教学案例选择不当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教学素材,这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因此,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挑选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相关联的合适案例,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财务管理教学的特征和时代特色,要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案例的选择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要是和财务管理相关的案例就拿来使用,而没有认真分析案例是否和所讲的教学内容关联度高,学生能否理解案例的背景,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案例选择不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缺乏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案例教学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目前我国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多数情况下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教师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教师对案例发生的背景、发生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都做了阐述,仅仅是在最后才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仅仅通过老师来理解案例,由于时间短而不能对案例形成综合性的认识,不能深刻挖掘案例的内涵,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也就不深刻,最后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这种教师主导的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了惰性,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有院痛丛煨裕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四)缺乏完善的案例教学评估机制 一个完善的案例教学评估机制能够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和导向。案例教学课程设计需要付出比非案例课程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案例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但我国现行高校薪酬体系和教学评估、年度考核机制中却几乎没有挂钩。因此,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改进对策 (一)理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施程序 成功的案例教学要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1.课前案例准备阶段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思考,因此,在设计案例问题时,应以引导学生解析案例难题为核心,用问题引导学生在案例中找准决策角度,好的问题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能使学生进入角色;提供特写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现场;让学生决策,形成具体结论。教师为顺利掌握下一阶段的案例讨论,可以在设计问题时,选择单个或组合问题。 2.课中案例讨论阶段 此阶段,学生拿到案例后至少要读两遍以上,第一遍浏览公司内外部基本情况,把握核心业务和人物,第二遍聚焦关键事实和数据,并结合课程整体规划和辅助阅读资料进一步思考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正如真实的商业情境一样,学生必须针对案例中的财务行为,回答如下问题:企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财务上有什么解决方案或行动建议?这个财务行动基于何种分析视角,这种分析应该是简单且有理论支撑的,这个解决方案如何执行,具体包括步骤、资源和时间限制,对于可能出错的环节能提出哪些备选方案。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环境和气氛,引导好案例讨论的方向,把握好案例讨论的节奏,在学生讨论遇到分歧时,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思想碰撞后自行修正决策方案。 3.课后案例总结阶段 此阶段,教师对核心问题进行总结,阐明本次课程案例分析的重难点,指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和优缺点,继而提出扩展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延伸案例。但应强调: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或最佳方案,没有唯一答案。作为案例导师,教师承担的更多的是组织者、启发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不断提出问题促使讨论深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控制讨论进度;通过犯法诱导,启发深度思考。 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案例分析是本课程的教学特色。老师在讲授“轻资产战略”时,用苹果公司、万科集团、美的电器、格力电器等案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一砍应收、二杀存货、三降固定资产”的“轻功三式”。教师在授课前用心准备,找到对应的案例;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由于学生对老师挑选的案例比较熟悉,运用之前所学财会理论知识,能尽快融入角色,激起好奇心和继续探讨的兴趣;课后案例总结阶段,老师再次回到本次课程重难点,结合课堂讨论表现,评判学生案例学习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运用理论,达到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真实体现。 (二)建立财务管理案例库 案例库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流程: (1)储备资源,建立案例资料库。 (2)归类整合,在资料库的基础上细分、归类、整合为类型案例。 (3)提炼精要,找出不同类型案例的操作方式和成功做法,完成案例库的建立。 在案例库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获得软件系统和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支持。其中,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要求院系实时公开教师对案例库的贡献,营造大家分享的氛围,并将教师对案例库的献度和工作绩效产生联系,以鼓励教师积极为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优秀素材。优秀的财务管理案例通常具有这些特征:第一,案例涉及重要的财务问题;第二,包含充分的信息,足够反映财务问题的复杂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度思考分析的基础;第三,没有明确的结论,否则无法产生思维的碰撞与深刻的思考。 目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教材编制、案例课程讲解、教学研讨等环节,均贯彻案例库建设理念,全体教师结合各自所讲授课程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MPAcc案例设计大赛”“哈佛商学院案例库”等国内外优秀媒体搜集最新案例、热点案例、经典案例、视频案例等各类案例资源,同时也开发设计少量原创案例,双管齐下,充实案例库资源。 (三)制定案例教学效果评估机制 案例教学效果评估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评估,获取学生对学习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对案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一般应从信度和效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教师应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每一个案例编写或搜集的步骤和程序,以使每次的案例分析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同时,建立案例研究资料库以确保较高的信度。在评估过程中,可以嵌入科室四级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对各个层级和环节进行有效评估。 (四)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成功的案例教学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与财务管理实践与科研以及财务管理案例的搜集和编写。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校的案例教学培训,开阔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做好案例教学,教授必须对所属领域有深厚和宽广的研究;必须有足够的企业实践,熟悉企业和所属产业的实际情况;必须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提炼案例结论。具体来说:首先,从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在企业财务方面有深厚的研究,能敏感地从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中感到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追踪、挖掘、提炼和总结;若以案例谈案例,很容易让学生误解其普适性。其次,教师应进行案例调研,亲身经历企业实践、财务实践与理论互动,形成理实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最后,教师必须通过来源于生活的词汇对案例现象或背后的理论进行形象、高效、精练的总结,让学生印象深刻,实现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小结 案例教学法因其具有鼓励学员独立思考、重视双向交流、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等优势,被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所采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案例学习之外,学生还需要系统地了解学习,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或市场营销等,在课外补齐知识结构的短板,让案例教学取得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为满足企业对懂财务知识的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但在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实践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旅游管理;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不管是高校还是旅游企业自身,都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知识能力的提升。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旅游人才,满足企业需要。但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旅游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专业基础薄弱 财务管理是会计体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具有系统性、操作性、跨学科性等特点,其学习应以具备会计学原理、税法、经济法等多学科知识基础为前提,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实际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只学过很少的相关课程,很多学生对财务管理的一些基础概念和方法缺少认知,致使在学习中面临不少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由于学生基础薄弱,课时较少等限制,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教学中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模式,但对做媒体技术利用不充分。教师偏重理论教学,采用“灌输法”,缺少师生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理论教材和案例库建设滞后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财务管理课程较晚,且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导致目前该专业的财务管理教材建设滞后。虽然有些高校自己出版的配套教材,但大多脱胎于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材,并没有完全契合旅游企业管理实际。尽管有些作者有意识的列举了一些旅游企业的例子,但并没有真正把握旅游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仅是文字表述上的改变,比如将原案例中的**企业换成**酒店或旅行社,与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四)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且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强,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一般有专门的实训课或案例课,学时较多。学生可以参与教师设计的综合性案例剖析或模拟实训提高实践能力。而旅游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大多数不设实验课,只设理论课。学生缺乏实践学习,体会不到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不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 二、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未雨绸缪,查缺补漏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提前将财务管理课程所涉及的其他学科基础知识总结归纳,并及时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作出真实反馈。为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提前对课堂设计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见表1)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环境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法”,建立“教师课堂讲授+慕课微课学习+课后练习讨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让课堂更有趣,让知识更有趣,让学习更有趣--将图画、声音、视频带入课堂,形象的展示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除此以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积极引进或开发财务管理教学软件,提高授课效率和仿真练习,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针对财务管理教材内容更新不足,与旅游管理专业脱节等问题,可结合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形势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材和案例教材建设。要将新动态,新经验,新成果,新思路吸收进教材,改变传统晦涩的编写风格,紧密结合个人、企业实际,如货币时间价值与分期付款,旅游企业营运资金特点等,保证教学内容动态更新,使学生意识到所学财务知识与工作实践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增加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课时较少,光是理论教学都让教师感觉捉襟见肘。鉴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实践环节必不可少。(1)案例源于生活。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旅游企业管理实务的案例,如讲到货币时间价值,可以以父母供养孩子长大读书为例,让学生算下父母的投Y有多少,自己需要偿还多少。讲到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以实习过的旅游企业为对象,分析企业的存货采购,应收账款管理等。(2)课程实践校外上。在课程考核时,将学生校外实践纳入考核指标,让学生在假期到校企合作单位或政府部门实习,将所学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基于财务管理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课程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能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道路,能让会计学生在企业中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下,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教学作为增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就是将企业理财实践带入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复杂多变的理财现场,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管理的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 教学方法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具有综合性,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内容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二)理论性与务实性强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务实性。财务管理的务实性主要表现在该学科属于应用学科,用以解决具体的财务问题、金融问题。如:如何进行筹资,如何进行投资等。其理论总是伴随着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三)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相联系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师仅重视本课程的教材、教案以及本课程的讲授,而忽视本课程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如果不注意课程教学设计,就会出现重复讲授的情况。 二、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在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学生练习来展开,教师通过讲授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动手能力很弱,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进入社会,难以学以致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二)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由于建设条件的限制,校内模拟实验室在硬件上很难仿真企业的理财环境,因此,一些学校财务管理实验课开课率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校内实验课;与企业结合也不紧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企业具体管理的机会更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知和了解,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三)考核方法单一。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关键词解释题、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题等。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抑制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更不能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推进财务管理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学观念主要是财务管理教学要从“以教师讲课为主体”过度到“以学生动手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解疑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不应当把学习过程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构建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户外教学以及大多数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工具,建立课程博客、开设空间、聊天群等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将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学生惯用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利于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习题、案例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其次,建立财务管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各章节内容衔接紧密,系统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通过模拟实习教育学论文,一方面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完整的呈F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校外实践环节加以巩固。校外教学是在企业或部门进行的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与抽象的理论教学相比,实训课是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获悉知识。实训教学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环境的创设和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将理论知识更加贴合企业实际,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改革课程考核体系。为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市场需要高校财会专业培养能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人才,这对财会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设置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时可以把学生放到一个企业里,让企业来考核学生对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的运用情况,以此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考核的重要手段。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CDIO工程教育视阈下的财务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摘要:CDIO工程教育思想自2005年进入中国教育界以来,影响巨大。汕头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相继在工学学科内进行了试验,效果显著。而在财务管理等这些经管类学科内的研究少见,即并未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以及塑造学生的可雇佣性的目标之上。因此,本文旨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参与式教学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参与式”教学;财务管理课程 一、相关概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参与式”教学模式已在教育界获得了广泛的共识。CDIO工程教育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全周期抽象为“构思( Conceive )、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据此设计项目进行教学。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计算机、土木学、建筑学等工学学科中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充分,并且得到了相应的肯定与应用;然而这种理论研究并未出现在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之中。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关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从2000年到2004年,MIT与瑞典的查尔摩斯工业大学、林雪平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共同探索、研究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2005年,中国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短短几年内,就对中国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郝维谦(2000)、陈劲(2006)、陆小华(2007)、熊和平(2009)等的相关研究表明,CDIO意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企业)从研发(建立)到运行(生产经营)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理论之间有机关联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学,最终通过项目来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 张得心(2010)提出了CDIO“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方案,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操作实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王莹瑞和潘和平(2012)从重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创建科学评价体系和培养CDIO 工程教育观念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周利芬(2013)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开发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改革。陈珩(2015)运用CDIO 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重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三、国内外关于“参与式”教学模式与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参与式教学改革,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具有丰富的成果。孙娟(1993)、何利(1994)、尹继卫(1996)、周金其等(2000)、李保同等(2002)、诸培新等(2004)、周丽华(2005)、邢淑清(2006)等学者和一线教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认为“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一种鼓励教学对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注重发挥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掌握教学内容。 廖晓玲(2009)提出了实施“参与式”教学改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高校推行参与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赵婉莉(2011)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中。周睿超(2013)将参与教学模式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之中。李雯雯等(2016),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四、结束语 目前尚未出现完整的关于“CDIO工程教育”、“参与式教学”和“财务管理”合并研究的文献,但是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参与介质之一”――ERP沙盘而言,此种教学模式已然出现。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这不仅忽略了实务操作过程当中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而且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并不佳。所以,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参与式教学”同时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都少有学者涉足。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摘要〕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技的创新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又可以给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随后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一再强调这一战略。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国情,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对加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我国目前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一国的生产力是衡量该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标志。而劳动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技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决定了生产力的高低。生产力的实现是依托于要素投入的,各种要素投入的数量和相互组合起来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了经济增长。我们也应看到,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要素投入发展经济往往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后要素报酬递减,那么经济发展也会停滞不前;二是稀缺资源制约,经济发展必须的某一要素或者资源短缺时,经济发展因此而面临瓶颈。如何解决两个问题呢?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里这样回答:发展是经济循环轨道的改变,“改变”就是创新。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而创新驱动是更高级的发展阶段。从实证研究看,上世纪50年代美国和德国加大了科技要素在生产要素中的投入比例,就大大地提高了本国综合国力。事实已经证明,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速度直接影响着要素投入后产出利润的高低。顺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其落脚点在于要以重大科技为突破口,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6月3日,国家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发表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这表明中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了国家的重大战略;2015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应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刻不容缓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探索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路径。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石油资源强国长期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发展经济;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做发达国家的加工基地,如一些拉美国家,这种仰仗他人的发展模式导致“中等收入陷阱”;但也有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形成日益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和国际话语权,国际上把这一类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如依靠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前沿科技战略(20世纪50年代的核能计划、6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80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美国在每一轮前沿技术变革中都成为执牛耳者。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落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的乏力导致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如“农业基础薄弱”就与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科技水平低有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及美国的1%多,也就是说一百个中国劳动力生产率只相当于一个美国人。农业发展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在工业生产中仍然充当世界工厂这一角色,这一模式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 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三大瓶颈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是依靠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换来的,同时付出了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惨重代价。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土地财政危机、自然资源匮乏,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势难以为继。如果不依靠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我国将无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 1.我国科技基础较薄弱,科技投入较少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20个左右,他们研发投入占GDP2%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以上,对外科技依存度30%以下。美国、德国相比,从整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来看,2000年以来,美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71%上升到2008年的2.79%,德国由2.45%上升到2009年的2.82%,而我国2014年国家科技研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0.02%、2013年为0.02%、2012年为0.019%,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明显不足 创新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对利润的追逐。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很容易从国家获得包括政策、资金在内的各种优惠,导致他们往往对市场关注度不够,缺乏创新的积极性。而民营企业尽管完全依赖市场生存,行业监管不力,行业准入、资金、国家政策的支持存在短板,导致其缺乏创新的动力或者能力。 3.科研成果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国家权威机构的《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中指出,科技更新换代日益加速,而我国70%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成果闲置浪费严重,极大地阻碍了产业的创新发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中国经济年会(2013—2014)上透露,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40%的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表示,2011年我国已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但是科技成果闲置和科技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产业化不到5%。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长期困扰我们。”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评价和奖励体系以政府为主,单一且偏离实际应用。科技评价和奖励对许多科技人员来说是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直接决定了科技人员的行为取向。我国科技奖励重论文轻实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奖励轻转化的结果,结果导致科研人员关注论文专利数量、获奖排名;关注奖励与个人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待遇、院士评选等,而不太关注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导致许多科研成果获了奖就到此为止了。与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国家相反,我国科技评价缺少具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科技评奖缺乏相应的法律规章,特别是缺乏严厉的监督、惩戒机制,给造假者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三、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打造“先发优势”的发展,上个世界“亚洲四小龙”的飞速发展就是成功案例,他们的发展速度让世界各国艳羡。随着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已成为各国共同选择。 1.在产学研合作中,大力提升企业的主体地位 从国际上来看,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大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直接参与竞争对市场最敏感,最能有效地将科研与市场有效结合。一个国家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产业群越发达、社会越繁荣安定。因此,我国的企业应抢占科技创新最高点以求在经济领域中跨越式发展。 2.政府帮扶企业家 一个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企业家往往是这个企业的灵魂。因此,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更主要是企业家驱动的发展。企业家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因素,但政府的作为对企业家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政府而言,保护企业家就是保护创新,推动企业家成长就是推动创新发展。因此,要把握企业家成长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其成长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构建以企业家为服务目标的政策体系,让具有强大创新力的企业家队伍越来越壮大。政府对企业家的社会整体价值应该予以肯定。企业家,是创新要素的整合者,是创新方向的发现者,是创新中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家不仅在物质财富与产业发展上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在精神文化、行为风格上也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政府应搭建各种平台让企业家有机会与全国、全世界相关领域的专家、优秀企业家相互交流学习。例如,可以组织企业家去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名校等地方学习;可推动建立多种多样的企业家协会、商会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企业家本身的素质。政府应大力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优秀的企业与企业家,壮大企业家队伍,引入竞争,实现企业家之间的取长补短的良性循环。 3.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奖体系 应弱化行政为主导的科技奖励制度,稳步推动行业奖和社会奖替代政府奖,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设置多层次、多样化的科技评价、奖励体系,否则科研无法起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也就无法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在政府倡导下建立民间、行业等多层次、多样化奖励方式。政府应推动构建各种专业化程度高的科技创新服务交易平台,促进专利向市场的迅速转化,同时通过法律制度强化科研工作者与科研机构的收益。应淡化科技评价奖励与附加功能的关联,积极探索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强化对重大项目的评估以及责任的追究惩处。 4.政府打造适合创新的政治经济环境 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可以让700万人口的以色列成为“创业的国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该市场上市企业的总和。也可以让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充满创新活力的巨人。萨克森宁在总结硅谷经验时认为,硅谷之所以能在80年代抵挡日本的竞争是因为硅谷拥有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因此,政府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激发创新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西方发达国家科技研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2%--3%左右,财政投入是我国百倍以上。因此走科创新道路首先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尤其关键领域,如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动力的三大动力支撑“绿色能源”、“数字制造”、“智慧地球”这三方面的科研项目,应保证这些方面的科研项目不因资金缺乏而被迫搁浅。第二,加大财税改革力度。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应用是最大动力,就算新产品不完善,但没有基于市场的反馈,就没有新产品的持续改进动力。因此我国政府应通过对创新企业的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制定各种创新采购计划作为政府经济策略的一部分,政府通过对创新产品的采购推动企业创新。第三,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硅谷的成功不仅仅因为有一流的技术,更是因为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机制,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成为激发硅谷创新梦想的最大动力。目前,我国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主要来源于银行,单一且融资成本风险很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监管,扩大民间融资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营造一种适宜创新的政治社会环境。第四,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加快立法、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企业的利益,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第五,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企业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这是美国政府在每次科技革新中独占鳌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政府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全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让高校的培育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开发学生是潜力,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加快发展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针对市场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者:陈琴 单位:中共湖南怀化市委党校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音乐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 摘要:音乐艺术是人类的高雅艺术创造,音乐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是音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音乐艺术又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也社会更好地运转提供润滑剂,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关键词:音乐艺术;社会经济;关系 音乐艺术是人类的高雅艺术创造,音乐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和教育三大功能,音乐表现人的一种高雅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能够很好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又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音乐艺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子,“中国好声音”迅速成为收视率最高的音乐类节目,唱红了浙江卫视,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更催生了“中国好歌曲”“中国新声代”等,使得音乐由传统的唱片、开演唱会到一种更新的音乐经济形式。同时,伴随着人们对音乐的研究和重视,对音乐艺术衍生出更多经济产业,利用音乐开展医疗保健、音乐胎教、娱乐产业等等,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音乐的创新发展和市场化,音乐发展又进一步激活我国社会经济,为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1音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关系分析 1.1社会经济发展对音乐的制约作用分析 音乐伴随着人类劳动而诞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表现内容和形式与社会密不可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乐器和音乐表现形式,一个民族有其独立的音乐艺术创造表现和发展形式,也在尽力地保持着民族的特色,推动着一个民族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变化和呈现方式,也影响着其在社会的传播途径。先秦时期的音乐主要是民间创作和口口相传,从楚辞开始文人独立创作音乐,并独立创作诗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唐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音乐艺术大放异彩,各个民族的音乐甚至波斯、阿拉伯等异域民族的音乐艺术在我国得以很好地传播,也进一步带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社会经济的繁荣直接催生了专业从事音乐创作研究的音乐人群体。《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唐代音乐大家李龟年,《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晚唐时期的一个突出的代表,音乐艺人成为社会的独立职业,演技之高超,年轻时的演出场面和今人有几分相似。宋代的柳永更是一生献身宋词创造,创作了大量的长词慢调,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音乐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音乐艺术成为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与经济发展更为密切。 1.2音乐艺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分析 首先,音乐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高人的审美品位。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产物,从劳动和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后,便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服务生活审美需要。审美是音乐最为主要的功能,劳动之中唱出心中的歌,表示劳动的幸福;生活之余聆听一些音乐,体现对生活的热爱,不断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提升社会整体审美情趣。音乐本身的节奏旋律和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能够带来心理和精神的舒适,获得强烈的愉悦体验,产生美感。音乐的美感源于人的心理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共鸣,源于人的精神需求和音乐思想情感的协同。音乐家根据人的审美心理需求,将一定的思想情感融合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里,听众从聆听中受到感染,获得心理的愉悦体验,不断激发人的想象力,以此更好地净化人的心灵,装扮人们的生活,实现音乐的审美功能。其次,音乐艺术增强人的认知能力。音乐是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感悟,通过欣赏音乐能够更好地感受自然、历史,尤其能够感知社会人生,提升人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音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不仅反映客观的生活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展现人的主观世界,能够更为直接地反映人的情绪、情感和思想。人类思想灵魂是相通的,精神和心理是很容易产生共鸣的,通过欣赏音乐能够间接地感知生活,品味历史人生。音乐是人类最为鲜活的文化,是最有生命的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思想,通过音乐能够更好地拓展人们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认识社会、传承文化,并促进人们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也以此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了解,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增强人类理解。再次,音乐艺术的教化功能长期存在并持续发挥作用。一直以来,统治者都把音乐作为教化的重要工具,对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音乐一直充当主要表现手段和承载工具,作用于人的心理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以此更好地陶冶人的性情,愉悦身心,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荀子•乐记》详细地分析了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孔子更是强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强调音乐可以更好地引领社会风气,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改变社会的陋习陈规。当代社会同样重视音乐的道德伦理和教化功能。美国华盛顿州实施“音乐预防犯罪法”,政府希望以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的经典作品来降低当地的犯罪率等。同时,音乐对于智育和体育的作用也非同寻常,和谐优美的音乐能够激活人的思维,增强人的想象能力,在美的驱动下更大地激发人的潜力。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优美舒缓的音乐能够改善人的心情,平心静气,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音乐与舞蹈体育的融合,实现身心和谐,真正实现身心健康。 2新时代背景下音乐艺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分析 2.1国家经济的空前繁荣带来了音乐艺术的大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推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人的更多需求,尤其是对音乐艺术的需求,使得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音乐人才不断踊跃,音乐艺术持续发展,音乐事业空前繁荣,音乐艺术产业蓬勃发展。诞生了更多的音乐艺术人才和明星,实现了中外音乐艺术的相互交融,国外音乐大量进入中国,丰富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我国音乐艺术在世界音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地的音乐团体纷纷来到中国进行艺术交流和商业演出,带动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我国音乐在继承和吸收中不断发展,既保持了民族风格,又实现了创新发展,更是成就了一个巨大的音乐艺术产业,音乐制作公司大量成立。人们不断增长的音乐欣赏需求、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了音乐艺术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2.2音乐艺术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今天更是发挥到极致,形成了音乐经济,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首先,音乐制作的物态性艺术文化消费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音乐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消费市场,出版音乐商品,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用,音乐磁带、音乐唱片、音乐贺卡、音乐文物,以及由此衍生的音乐器材、乐器等文化消费品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2014年,美国最卖座的专辑是泰勒•斯威夫特的专辑,1989年总销量366万张,排名第二的是电影《冰雪奇缘》的电影原声带,销量353万张,英国歌手山姆•史密斯的专辑《Inthelonelyhour》卖出了121万张,而美国2015年上半年的数字单曲总销量共计约为一亿六千万张。中国台湾的已故歌手邓丽君总共出了100张唱片,平均每张销量100万张,一人的唱片销量就是1亿张。众多的音乐艺人和音乐制作公司,形成一个音乐制作销售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其次,以劳务形态存在的音乐服务产生直接的直观效用。音乐商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音乐对经济的直接作用。音乐商业演出、有偿音乐制作、音乐心理治疗等围绕音乐的商业模式不断开发出来。专业的商业演出公司不断涌现,音乐明星出场费从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个人演唱会的单一的门票收入都是以百万来计算,还有更多的商业赞助以及广告等,音乐明星每年的广告有的已经上升到上亿元。音乐艺术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不仅有音乐制作公司,出现了众多的音乐经纪人,音乐艺人,“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音乐选秀节目直接推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影响力,而且形成一种音乐艺术产业,直接的冠名权已经从第一期的6000万上升到最新一期的2亿元,更是直接带动了浙江卫视的整体收视率高升,也将加多宝的品牌形象重新树立起来,带动了我国的音乐艺术的商业发展,形成一种成熟的音乐产业模式。再次,构建在音乐娱乐消费上的音乐服务产生综合社会效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人们需要更多满足精神需求和心理放松的消费,建筑在音乐娱乐消费基础上的音乐雅座、舞厅、迪吧等,KTV娱乐把人们从紧张激烈的职场上解脱出来,以音乐、环境、服务、氛围来更好地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又能够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有一个更好的精神栖息之所,推动社会健康发展,产生更多的社会综合效益。 3结语 总之,音乐艺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社会经济发展是音乐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为音乐艺术提供更广阔的存在和发展空间。音乐艺术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也为社会更好地运转提供润滑剂,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作者:张子婧 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民法与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一、民法与商法在法的价值上追求的不同 民法从法的价值上讲追求的是公平,而商法追求的是效率。法的价值理念的不同使得商法与民法有了不同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并不是天生就分配好的,如果要满足不同人群对使用价值的需求,只有通过交易的行为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交易的实现最终将使资源向最有效的使用者手中转移,大量的交易构成了市场,市场的繁荣使得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作为调整市场交易关系的商法必然要把鼓励交易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市场交易行为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财富需要提高交易的效率,这个过程需要简化交易的相关手续,缩短交易时间,因为在商业实践中交易的速度或商品流转的速度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保障商事交易的便捷。市场交易在便捷的基础上更需要安全,维护交易安全确保交易行为的法律效用和法律后果的预见性,使得商法追求效率的价值特点真正得到体现。 二、商法的特殊地位 在当代社会表现出的缺陷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社会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商法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逐渐受到了挑战。西方国家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曾一味强调高效率,产生了大量财富,但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财富在分配过程中两极分化问题变得极为突出,导致了社会阶层矛盾激化,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又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环境的恶化限制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但在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商法追求效率的社会价值取向仅仅从经济角度去片面考虑问题,其优先于民法适用的特殊地位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阻碍的趋势。 三、商法在法律适用上不应 当享有超出民法范围的特权在传统的法律观念里,商法具有优先于民法适用的效力,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适用。特别法的特殊性在于某一个特殊时期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而应用的法律。商法的诞生是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交易行为与交易过程由最初的简单到日益复杂使得民法在调整交易关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相关法律内容规定上的细化,为了便于交易,满足交易复杂化的需求,商法开始逐渐从民法母体中分离出来并形成自身高效便捷的特点。在近代欧洲重商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国家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得商法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并提高,逐渐形成了在法律适用上优先于民法的特别法地位。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伴随着经济高效发展的同时环境恶化和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已经成为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法律适用上商法的特殊优先性由于在传统的法律观念作用下目前为止依然占据主流意识地位,在过分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意识形态下,商法从优先适用的特别法逐渐有了凌驾于民法之上的特权。目前社会出现了许多的不合理现象,需要民法发挥其利益平衡的作用,但往往在社会实践中民法显得力不从心,通过社会调查得到的回答是一切要为经济发展让路,这就不难解释在雾霾严重的华北地区为什么对污染工业的限制力度总是不强。商法作为特别法享有优先权的特点在法律适用上超越了民法范围,从而走向一味强调高效经济发展的极端,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使得商事交易中有的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导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指标使环境迅速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使分配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经济发展走入了瓶颈。为了社会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在法律适用上商法的特权应当被限制,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真正发挥其高效的作用就必须要在民法的基本范围内活动。 作者:徐阳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金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金融的特点是资金融通,而利息率则令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使储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样也就决定了金融有条件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进而为各业生产提供资金来源。与此同时,金融的特性也使它成为动员储蓄和投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把分散的储蓄者用于投资或存储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资渠道,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流动性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以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金融中介则能够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大量地动员和形成储蓄,从而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由于金融的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得资金得以合理流动,进而提高了资本效率。金融能够降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占用,为此,储蓄者必须承担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致不愿长期投资。而资本市场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中介的往来存款业务以及针对外部冲击对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投资进行的动态均衡组合部位金融则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可为力争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这就使得更多资金得以流向周期较长的项目。金融可以使储户节约获取信息的成本,金融中介具有令个体储户更大的获取和处理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环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专业评估技术,能为其成员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的成本比个体储蓄投资者通过个人努力获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正确认知金融风险,降低其对经济发展的滞阻作用金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现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稳定和促进作用。 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客观存在的主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只要有不确定性存在,就会有风险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把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得以实现的。前者的存在,须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金融风险就会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只要银行经营稳健,储户就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益,但在银行面临“困境”时,储户就极有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从而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借贷人也有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导致金融机构对借贷人的监督不能完成了解,从而产生金融风险。 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性和扩散性导致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首先,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其若经营失策必将连锁造成众多储户和投资者蒙受损失。其次,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扩张信用的功能也会使金融风险具有数倍扩散的效应。再者,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在一起,任何单一银行的支付困难都极可能酿成整个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最后,信息不对称会因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被误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危机,进而引发恐慌。金融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其风险性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具有快速、面广的特点,极有可能使原本为局部性的金融困难快速演变为全局性金融动荡甚至是经济危机。 金融资产的高度流动性和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以及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会导致金融风险易于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将严重危害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导致各地区金融资源融合和互动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地区的金融风险都将会很快传染到别的国家或地区。与此同时,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如果这种金融风险逐渐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时,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并会加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预测的破坏。所以说,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能够极大地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会产生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积极发展金融业,创新金融服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预防和抑制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赶超发达国家,稳健发展金融市场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赵阳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并州支行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步入老年社会后,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若不能及时妥善解决,极可能产生极其严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1、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1)。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3)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5)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6)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 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 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构筑符合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发展迅速,已给或将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和谐发展思想的提出,必须对和谐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正确认识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构建 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制企业尤其是家电、汽车、计算机等电子、机械行业,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内容摘要]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步入老年社会后,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若不能及时妥善解决,极可能产生极其严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1、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1)。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3)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5)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6)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 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 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构筑符合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发展迅速,已给或将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现今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0分密切。1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1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改善也有10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环境恶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对于目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等,还是后起之秀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以及1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环境问题。有过经验和教训。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来说有着10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引言 环境是1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4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4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1个复杂的对立统1整体。1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1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1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1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1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10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1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1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1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1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1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0,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1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1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1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1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1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1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1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1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1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1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 手段大大强化,进1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论文网)国财政赤字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1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1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1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1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1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2,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3,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4,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1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 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1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1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3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1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1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1、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社会经济发展论文:社会经济发展意见 各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素质;有利于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三)主要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发展目标。到2012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用更长一段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五)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尽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依托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探索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多种金融创新,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引进和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大力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提高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扶持和培育技术创新型第三方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现代商贸业发展步伐。整合建立区域内综合性的软件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信息应用平台,培育创新型特色化的软件服务和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增值电信业务、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 (六)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整合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邮政、电信、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积极扶持电子书刊、网络出版、数字图书馆、网络游戏、电影特技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虚拟展示等新兴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七)大力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区域服务业联动机制,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协作。研究建立区域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加强面向现代服务业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认证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监管制度。大力开展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与职业教育,多层次培养现代服务业复合型人才。 三、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八)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继续巩固和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集中力量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钢铁、汽车、船舶及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提升规模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设计、营销中心,促进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梯度转移。大力培育建设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适应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队伍。 (九)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以沪宁、沪杭甬沿线为重点发展具有先导效应、发展潜力大的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在沿江、沿海、杭州湾沿线优化发展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等产业。促进企业向产业带集中、向园区集聚,引导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快连云港、温州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东陇海沿线、浙江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发展。 (十)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跨行政区并购和重组。在电子信息、石化、钢铁、汽车、船舶、装备制造、轻纺、商贸、旅游等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级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现代养殖业。支持创建名优品牌。充分发挥江苏沿海等地区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发展规模化高效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依托沿江靠海的优势,发展现代渔业。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向型农业。 (十二)加快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生产性的专业服务组织,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在农村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行业协会、学会等各类组织,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和农村小额贷款,加快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十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职责,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合理开发未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积极推进奖补措施,推广民主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有效的民主形式。 (十四)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加强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及湖泊河网水环境整治,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加强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做到即征即保,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五、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 (十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抓紧编制自主创新规划,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创办海外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自主研发力量,建设一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平台。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办好若干区域性重点科技园区。实行科技资质互认制度。 (十六)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重点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加强区域联合协作,共同攻克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开展新技术开发和推广示范。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产业集聚和创新载体方面的作用,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区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十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对竞争前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引导性投入。抓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创新创业投融资环境,鼓励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区域内国家级开发区中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股权代办转让系统,鼓励发展金融租赁业,积极发展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集成、运营和管理。 (十八)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调整完善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鼓励企业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区域高新技术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展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六、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十九)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建设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发展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城市带的各个城市,要进一步密切相互间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发挥同城效应。苏北、浙西南等开发强度相对不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要大力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形成新的城镇发展带。 (二十)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继续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加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功能,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城市。进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特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其他大城市要按照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提升功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进一步增强实力,完善服务功能。 (二十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合理规划城市规模,优化城镇建设布局。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统筹规划建设城镇供排水、供电、通信、垃圾处理和覆盖城乡的区域性防洪排涝、供水、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强城镇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统筹新区开发与旧城保护,切实维护城镇历史文化风貌。 七、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十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要以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省际通道、城际快速通道以及跨长江通道、重要枢纽客运设施等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公路要以加强关键工程和断头路段建设为重点,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强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省际通道、重要的城际快速通道、跨海湾和跨长江通道及重要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抓紧编制实施沿海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港口群协调发展。提高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通航标准,完善集装箱运输系统、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江海物资转运系统和客运系统。积极推进空域管理和使用方式改革,科学利用空域资源,加强航空枢纽与配套支线机场建设。 (二十三)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完善油气输送管道网络,加强油气战略储备,加快建设区域石油流通枢纽和交易中心,研究建立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改善煤炭运输条件,研究规划建设大型储煤基地。优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重点在沿海、沿江地带布置电源点,加快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和皖电东送输变电线路等的规划和建设,建设过江电缆通道。加快核电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做好江苏沿海等地区的风电项目规划建设。 (二十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实施太湖流域第二轮治理、长江口综合整治、淮河治理和沿海防浪堤及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加强低洼易涝地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综合治理。加快水源工程等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继续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城市河湖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 (二十五)改进和健全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统一数据标准,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网络性能和技术水平,务实推进“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融合,组织推进光纤接入等高速接入技术的试点,促进传统电信网向宽带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发展,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理空间信息社会化应用与共享程度。推进综合性网络应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务工程、企业信息化等重点应用项目建设。促进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信息联网、危急抢险信息联网建设。 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六)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土地资源需求调控,实行更严格的区域土地供应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并实行合理的新建项目土地使用率标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强对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整和改造,加大对闲置土地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盘活闲置和空闲土地。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加强围海造地的管理和调控,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资源。 (二十七)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衔接,完善节能减排地方性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等涉及新增能力的项目,率先实行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等标准。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着力推进节能降耗科技进步。到2010年全部淘汰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着力抓好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和水的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动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推进政府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与改造,新建筑严格实施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发展。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 (二十八)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杭州湾、长江沿岸、长江口和近海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实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完善区域污染联防机制,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信息共享和污染综合整治。加快规划和建设城乡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强化对已建成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江河湖库饮用水源地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坚决关停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治理工业污染,大幅减少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排放,控制高架源氮氧化物的排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加强水土保持清洁型、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增强涵养水源等能力。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建立区域联动机制,防治地面沉降,保护地质环境。建立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通报和海区关闭制度。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完善跨界污染防治的协调和处理机制。披露环境信息,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问责制。研究推进排污权交易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九、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十九)切实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运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建立区域文化联动发展协作机制,制定区域文化发展规划。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相对落后地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认真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三十)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整合区域社会事业资源,强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实现“双高普九”,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5年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和联防联控网络。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三十一)加快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完善转移就业的政策制度,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完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信息服务和劳动维权等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省级统筹,积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鼓励发展补充性保险。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随着经济发展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标准。规范灾民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健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率先建立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大力培育各类慈善组织。率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宏观监测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地区和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三十二)加强外来人口服务和管理。改革区域户籍制度,逐步实行以居住证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同等受教育机会。完善和落实国家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建立社会保险关系跨统筹区转移制度和信息网络,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区域内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协调机制。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 十、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十三)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构建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必不可少的行政审批尽可能采取核准和备案方式。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管理层次,加强社会管理机构,完善经济调节机构,合并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政府部门,规范各种类型的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运行效率。 (三十四)继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优化政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开展相关试点工作,探索、引导和推动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和国有垄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战略并购重组,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运用多种有效方式,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推动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十五)加快市场化进程。建立统一开放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区域社会信用平台与体系,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实施统一的准入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区域市场准入和质量互认制度。抓紧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逐步统一企业创业和经营的地方性法规。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建立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和联动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机制,建立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的协调保护机制。 (三十六)着力构建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清理、修订、完善现有政策和各类法规,建立稳定、规范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以及与国际通行做法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规则。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和问责机制,实行投诉制、评估制、公示制和监察制,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区域立法工作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区域相对统一的法制环境。 (三十七)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深化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广相对成熟、行之有效的改革政策。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必要的城市管理权限。在国家批准的范围内,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改革试点,在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财政政策,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改革试点。推动外汇管理改革创新,优化企业跨区域外汇业务规程,支持中外资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外汇服务。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改制、重组和上市。 十一、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十八)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产品出口,大力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鼓励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率先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严格执行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目录,推动加工贸易由代加工逐步向代设计、自主品牌转变,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率先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质量、安全、环保、技术、劳工等标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推进大通关建设。 (三十九)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统筹协调对外开放政策,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方式,试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格式化审批。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领域和高端制造环节。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积极拓展利用外资方式,规范和引导外国投资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以及向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在有条件的地方,扩大离岸金融试点。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实行相对统一的土地、税收政策,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 (四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鼓励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在境外投资、海关通关、人员出入境、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大对企业境外重点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对外工程承包,简化境外工程承包相关物资出口的退税审批手续,简化对境外工程承包相关设备出境的外汇管理。鼓励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展海外网点和业务,为企业境外并购融资。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十二、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四十一)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两省一市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扎实推进,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报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抓紧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并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组织实施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根据本指导意见研究提出本部门支持和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 (四十二)完善合作机制。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管理区域经济的新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与布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联合与协作。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要进一步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积极推进与港澳台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两省一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电子技术论文:教学改革下模拟电子技术的论文 1趣味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擅长纯理论的学习,如果在学习模电这门课程时,先进行一些感性认识的教学环节,他们往往更容易学习这门课程。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讲授模电这门课程时,在讲完绪论以后首先由老师做一些电子方面的趣味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如果有条件让学生到实验室动手做一些较简单的电子实验,这些实验不仅能提高兴趣,又让他们认识了一些电子器件及特性,使今后在讲授各种电子器件时不再空洞乏味。 2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 模电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有其自有的特点和规律,其课程更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般教学计划都是电工基础安排在模电课程之前来作为模电的基础课程,但如果不加分析地用电工基础的分析方法去分析模电,可能不会得到正确的结论。模电的理论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第一,模电主要的电子器件二级管、三级管都是非线性器件,这与线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是有很大区别。第二,模电的分析都是直流加交流的分析方法,即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直流通道决定静态工作点,而交流通道是信号的通道。第三,反馈网络是模电经常使用的电路,不管是运算放大器还是振荡器都必须有反馈网络的构成。以上几点正是学生学习模电的难点,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特点与难点,调整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这门课程的学习特点。以下通过几个实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2.1非线性电路与估算 在模电中常用的二极管、三极管的伏安特性为非线性,一般称为非线性元件,而电阻、直流电源的伏安特性为线性,一般称为线性元件。在模电中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共同组成各种电路,那么电路的计算问题在电工基础中并未涉及,那么计算这种电路目前使用估算法、图解法。有的同学往往提出为什么不用解析法,而那样计算的不是更精确吗?在讲解这类问题时要给学生讲清楚估算法在工程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有些计算问题变得简单,能较快地解决实际问题,而用解析法,一是目前学生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这种问题,二是如果能用高等数学的方法解决,但过程过于繁杂,虽然计算精度高,但与估算结果差距不大。因此在这里要让学生思维方式有一个转变。 2.2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在模电的放大电路中,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分析也是模电独特的电路分析方法,由于二极管、三极管中PN结死区电压的存在,必须在交流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时有一个直流电压及电流的存在,这样才能保证交流信号不失真地通过放大电路。这也是学生需思维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电子元器件,它们分别在直流电及交流信号激励作用下的不同响应决定了它们在直流电及交流信号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这些都是分析复杂放大电路的基础。很难想象不清楚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学生能够学习好这门课程。 3通过课程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由于模电是一门与实践联系非常密切的技术基础课,通过一些综合实验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程讲完之后,笔者就安排一个超外差式收音机综合实验来提升学生模电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读图——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课上讲的模电电路一般是各类单元电路,如共射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通过综合实验课可以将各个电路串成一个整体,笔者通过对一个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图进行整体讲解和分析,来提升学生模电电路的整体分析能力。一般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组成为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低频放大级——功率放大级,对照理论教学所讲授的内容,变频级对应振荡电路及基本放大电路,而该放大电路又工作在非线性区属非线性放大,这样才能混频输出差频信号,在这里还要补充讲解一下放大电路的非线性特性及应用,这样使学生对三极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平时常常强调放大电路要工作在线性区,似乎非线性区是不可用的、多余的,但通过这样一个实例让学生明白,三极管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工作区时可进行线性放大,工作非线性区时可以进行混频等应用。这样一级一级来分析后面的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低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实践证明,通过整体电路的分析与讲解,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结束语 通过对模电教学的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趣味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验提升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只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模电教学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电子技术论文: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实施的方法技巧 随着中职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职教类课程主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电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成为主要内容。面对生源素质的急剧下降,我们必须要改革课程以适应当经教育发展的形式。当前学生的现状是基本素质较差,学习成绩较低,并且有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对专业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我们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课一般来说基础性很强、操作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素质,包括较好的逻辑性、物理思维能力和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可是面对当前学生的现状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电子技术教师,我们的任务更加繁重,如果说中职类机械加工类的专业课是宏观教学的话,那么我们电子技术教学就是微观教学,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尽可能地将微观的内容宏观化,尽量还原专业课的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我们学校的电子课教学受到领导的好评和兄弟学校的效仿。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实现情境化教学 电子技术教学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微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的事物,利于学生接受。我们职教类学校在这一方面采用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但是一些饮鸩止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一些学校在授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畏难心理,在课程设置中删繁就简,不再设置基础理论课,而是直接开设实践性强、适用性很强的技能课,使学生的技能课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回避主要矛盾的做法还在某些学校推广,极大地影响了职技类学校的办学声誉。我们学校在课堂设置上不能任意改变课程,不是每一个中技生毕业后就能去工厂就业,有的还需要学习深造。即便是直接就业也需要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工匠,我校的做法是想法设法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使学生爱学乐学。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把课本中枯燥艰深的电子电路问题直观形象地转化为立体的、运动的、多元的信息,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制作将各种工作元器件的工作原理集成块的工作图制成动画,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掌握了重点。如三极管、场效应管、显像管等的工作原理是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通透,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 二、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技术课是一门基础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我们在执教过程中,坚持贯彻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将基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紧密集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深透以后,就变成操作实践的理论基础,为什么这样操作而不那样操作,为什么先这样,而后那样……学生都能够自己作出判断,自行解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电子现象,能够举一反三,并将这些现象进行归类处理,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在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就能够架起一座桥梁,使基础知识能都尽快地指导操作实践,操作实践进一步补充我们学生理论知识的缺陷,实践和理论的融合才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然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实践操作能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书本知识。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会了基础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例如,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稳压电源”一项内容时,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喜欢玩弄手机,并且经常丢失充电器这种特殊的现象,设置了为什么要用充电器呢?可不可以不用充电器呢?学生觉得也是个难题需要解决,于是学生找来万用表进行测量获知:插座上的是交流电,充电器输出的是直流电,而且不同的充电器的输出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验证,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再由此提出相类似的问题,让每个学生产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动力,并为之努力,每个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学会了这些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职学校的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熟练、技巧娴熟的工人,以此决定了中职学校在基础课教学中的教学重点,电子技术作为电子类主干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把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中多安排学生的实习做操的课时量,在时间保证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中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连接能力,检验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理论。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我们的一线任课教师经常安排一些电子小制作,比如门铃、电子音乐卡等。授课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操作过程设计,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工作完成以后进行调试,任务完成以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实践成果,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的理论基础。这样使每一位学生能够用运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具体化的简单操作,而不是作为匠人式的简单的重复,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有自我独立操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实习操作过程中通过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努力,既锻炼了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更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电工电子操作一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否则会极大影响我们的装配效果。 总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电子技术课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尽量适应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我们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尽量插入一些体现当今时代的电子理论,比如3D技术、智能手机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尽量开设网络课堂,利用网络查找最新的电子知识,查找电子元器件的各种功用和和特点,使学生的知识理论与时代同步,这样才能实现应电子技术课的能更快发展。 电子技术论文:电子技术教学培育学生能力 现阶段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技工学校中,这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然而,我们过去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要将学科特点和培养学生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加以改进,如何结合本学科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性、理论性较强,内容涉及面广、术语多、图形符号也不少,这些都是电子类专业交流的技术语言,是设计使用的共同标准。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如果一味地灌输,就会使课堂变得机械乏味,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和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运用启发、讨论、现场操作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变听课时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动力学习的风气,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实学生的专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基本的文化修养,掌握从事本专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重视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要有知识,更需要有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其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有较大的缺陷,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不要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要开拓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独立思考,不要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三、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教育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课外活动及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锐意开拓,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选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改变重课内轻课外的传统思想,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一方面通过讲座,报告,阅读资料的形式,介绍学科发展的动向,开拓创新思路,另一方面通过观看教学光盘及多媒体电子课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并指导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把本学科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课外活动通过让学生装配简易收音机的制作过程,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电子元器件外形及其作用,了解电路的连接,练习了焊接技术,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有了新思路,表现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和心理倾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意识到提高各项技能和素质的紧迫感、危机感,在学会专业的同时,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能,争取成为“多面手”,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转换能力。各学科都应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建立一个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增强针对性,而避免盲目性。目前学校教育存在教学与生产严重脱节的现象,学生学习的知识有些在企业用不上,而企业需要的知识有些学生又没有学。以市场为导向,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在电子技术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建立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把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改革和选择基础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分明地处理教材,恰当地安排教学课程,使基础知识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也为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进行教学实习的综合测试,以5~6人为一组,分别安装一台筒易半导体收音机,最后以小组总成绩来评分,借此检验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人协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明确群体工作协调的重要性。 (3)根据学校所提供的实习就业机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学校将推荐学生实习。近年来,我校推荐外出务工的很多企业都是电子类企业,为了使学生能够选择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获得一个满意的就业岗位,让学生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把自己所学的电子专业知识尽量应用于工作实践中,转变为实际能力,从而去寻求更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空间。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加速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专业、职业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劳动者具有跨专业、跨行业工作的能力,适应复合型岗位要求,掌握多种技能与知识及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职业应变能力与创业能力等。总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信息时代的需求,也是学生发展自我能力的需求。这就要求 老师们不断地探索,不懈地努力,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电子技术论文:电子技术在矿产中的运用 煤炭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能源,煤炭现代化建设中,矿井电力系统起着重要支配和主导作用。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75%左右,预计2050年仍将占50%以上,煤炭企业是电量使用大户,国有重点煤矿的原煤电耗吨煤达到40kW左右,年产150万t矿井的耗电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现代化矿井的运行离不开电力资源,功耗在矿井的电能消耗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最近十几年内悄然发展起来。电力电子技术已成长为能源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交叉的高新技术。其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能源的节约、高新技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1]。 1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是20世纪初提出的,经过长期发展,实践检验,其形成独立的学科和技术产品是在60~70年代。近几年,电力电子技术在冶金、纺织、建筑、交通、给排水、电梯、空调、机床、电源等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能的功率变换与控制,基础设备和元器件也在不断更新。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理论从PWM的单一V/F控制后,又发展出闭环V/F控制、空间矢量控制、无速度检测矢量控制、直接力矩控制等方式。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促使工业和民用的装备向智能化、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其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煤炭资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将电力先进技术应用在地质勘探、建井、采掘运输、安全管理等各个领域方面,在实践磨合中,也创新发展了新技术和新装备产品。这些产品在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彻底的改变了生产的面貌。目前我国现代化矿井步入了新技术领域中,并且向安全自动控制、无人采掘工作面、远距离地面控制等高新技术方向发展[2]。 2电力电子技术在煤矿中应用 2.1电机的调速传动煤矿中的电机是耗能大户,并且集中在通风机、提升机、排水泵和采煤机等几个大型设备上,电耗非常大。电机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低,负载变化大,节能的空间很大。节能的关键在于先进节能设备的使用或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目前的矿用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除了调速性能不理想外,其转子串接的加速电阻也消耗部分电能,而且维修量大。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选择变频类的电机,充分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改造风机结构功能,提高风机、水泵的运行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和投资成本,达到节约减排的功效,使其设备高水平更新,使管理和效益显着提高。 2.2采掘机械中应用煤矿中采煤机械、掘进机械等大型装备是煤矿的重要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是煤矿机械化装备程度的重要环节,由于这些设备的功率损耗大、负荷变化大,与之带来了电力资源的浪费问题。当今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并成熟,将其应用于矿山采掘机械中已经非常普及。电牵引采煤机也改善了电机的启动特性,其性能、效率、可靠性均比液压牵引采煤机提高很多,采用电牵引采煤机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图略)为大型现代化采煤机进行割煤工作。 2.3提升设备的改造及应用在我国大型现代化矿井中采用交-交高压大功率变频器控制绞车的开发和使用,在矿井提升设备中,应该效仿电梯行业逐步实现交流变频技术的改造,使得提升设备在控制的安全性、适应性、准确性及节电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但使用的交-交变频装置谐波大,对电网的干扰较大,功率因数低,结构复杂,需要维修的水平高,全数字控制尚未成熟。以后发展方向应选用不断出现的高压大功率的变频器新产品,同时一种利用低压普通变频器实现高压绕线电机制动和低频拖动的方法也可供选择[3]。 2.4输送机的改造及应用输送装置失效: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生产中,输送带作为输送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输送带与托辊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的磨损;接触式清扫器与输送带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的磨损;漏斗放煤及长物料对输送带产生冲击磨损;输送带跑偏产生的局部磨损;大块煤、矸石对输送带产生磨损。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交流电机软启动设备替代液压联轴节,利用交流变频系统进行变速输送物料。 2.5矿山其它方面中应用煤矿井下照明设备,可开发成本低、电磁污染低、可靠性高的性能先进的电子整流器(如高频逆变式镇流器),绿色照明的意义更大。地面设施高效率运行,洗煤厂工艺流程中的电机传动、地面工厂、发电厂的物料输送、压缩机、风机水泵均可利用变频调速改造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煤矿电力电子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装置,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同时开发计算机设备专家系统,增加设备产品的通信功能,以适应综合自动化的需要,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煤矿机器人仍然是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电力电子技术以其特有的高效、安全、适应性强等特点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水平和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4结束语 煤炭资源在我国基础能源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高效生产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电力电子技术做为高新技术已成长为能源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交叉的高新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高新技术,彻底改造煤炭工业,使全行业迅速改变面貌。煤炭行业做为传统产业,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子技术论文:学生教学方法模拟电子技术的论文 1讲好“绪论”课,激发兴趣 绪论,是学生入门的第一课,如何利用这第一节课,将对以后的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轻松有创意的课程引入,可以带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并引发其学习动力,这样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出来,学生也会主动的去接受学习。所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及动力就成为了这第一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结合社会现行引领大趋势的电子产品———计算机的发明与制造过程,简介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到电子技术是一门在不断革新、不断探索的科学技术,其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次,我们应举例介绍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如液晶电视、激光唱片、交通指示灯等,使学生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应用,使他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之中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汲取。还有可以简介与电子技术相关的专业,使其明了电子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的思想对其产生向往。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积极性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选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①多种方式的问答。问答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或者是实践经验,有目的性的引导提问,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作答,有的则是为了抛砖引玉带出之后的新课程,不回答,同时根据教学进度适时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充。②诱发求知欲,进行实体演示,演示教学是我们在教学工程中运用教学用具或者做相应的示范性试验等方式,将学生引入角色,使学生通过近距离的观摩实践将所习得的知识加深理解的一种方式,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际更为贴近。③不断地练习,进行章节测验。④运用类比法教学。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是将内容相近的知识点同时进行讲解,这可以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习效率。⑤不断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授课完毕后,要对此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考过程,这对知识的梳理与加工有很好的效果。⑥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使得学生信任、尊重老师,这对于教师的教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个人的良好人品与修养,会得到人们的欣赏与向往,作为育人者,教师应该更为注重个人素养及人格魅力,只有拥有了渊博的才识,具备极强的综合处理事务能力,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品质。学高为师,道高为范。在学生们眼中会起到放大的效果,教师的优缺点都会被放大。⑦讲解二极管的整流功能时,就和学生说,大家听说过“整容”吧,整流和整容是一个道理。这样的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⑧在教授新课时,避免一次讲的太多,讲一点,练习一到两节复习巩固,千万不要讲的太多,避免学生害怕学习该门课程。 3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模拟电路实践教学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基础实验、提高实验与职业技能,电工电子基础试验中心拥有创新实验室,可以让学生综合全面的掌握电工电子的综合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体在实验的内容教学中,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试验比例。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对枯燥无趣的理论教学进行补充,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利用实验课中的器具实验用品进行模仿验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引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模拟电路实践课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课目,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来选择安排实验学习。例如,放大器的Q点和动态特性的图解法是非常抽象的教学内容,经过相关程序的仿真,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电路设置Q点的必要性,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的不同之处。根据黑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为不同专业安排的1周~2周的模拟电路实训,设计培训、制作电路与电源,一阶滤波器电路,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学生首先进行理论设计及计算,然后利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进行仿真,最后到动手操作、调试、焊接、制作。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学会财务分析电子电路。首先,要让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听课前先预习的习惯,然后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将教材的重点、难点、惑点等都找出来。其次,督促要求学生做好随堂笔记。指导学生如何做好笔记,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笔记重点记录教师讲课的,主题、重点、难点、概念,关键词,对难点进行重点标注,以方便课后的复习。督促学生复习可以防止遗忘。课后学生自主的温习课程及笔记,可以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同时加深理解。 5教学应有侧重点,以应用为目的 高职要重点着手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因此,教学内容上要彰显高职教育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侧重于应用性、针对性。将知识与能力相互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的的初衷是对其的灵活运用,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侧重点。目前电子技术基础具有很浅的实用性,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授课时不可再生搬硬套之前的教学方式:首先讲解元器件的原理、特征、性能,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对内部结构进行讲解,再举例说明它的具体应用。曾经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偏重于细节,忽略了整体概念的讲解,这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起到了副作用。因此授课时应有所侧重,重点讲解新思想、方法及应用,重点讲解所谓粗线条分析。需要与实际电路相结合,使学生对电路的应用更加了解。 6设计特色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引发人们的兴趣,同 样,课堂必须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场,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掌控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课时老师以非传统的方式开场,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开场:同学们都听说过家里用的煤气罐,煤气罐的开关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气体只能出,不能进,也就是,空气不可以进入煤气罐,只有煤气可以从煤气罐出来,这就是煤气罐的单向通气性。同样,同一种半导体器件———晶体二极管,它的作用原理和煤气罐开关一样,具有单向导电性。在讲解二极管的内部构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同学们早餐吃三明治没有,哪位说说三明治是怎么制作的,并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因为三明治分为三层,中间是薄薄一层火腿,因此我们可以带出今天要介绍的与三明治相似的半导体器件———三极管。它能分为三个区:集电区、基区和发射区。其中发射区掺杂浓度较高,基区非型常薄,集电区面积最大。这样的开场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程顺利展开。总而言之,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就需要合理利用教与学这个互动的过程,该过程不但要求我们培养出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还要求我们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出来的。 电子技术论文:教学改革模拟电子技术的论文 一、课程的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既有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分析,又强调模拟电路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既要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又要求对电路进行定性分析和近似分析,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普遍认为该课程“入门难”,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衔接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配合十分重要。 二、课程结构与基本教学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及其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电路分析基础”是与其直接相关的先修课程,此外还包括“高等教学”和“普通物理学”等相关课程。“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等后续课程与本课程密切相关,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以及毕业设计等也与本课程的联系比较紧密。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特点,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尽量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注重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课程的基本结构。为使学生对电子电路建立起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和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会”读图,能对电路进行性定性分析,其次,要求能够进行定量计算。以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为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计划共64学时,其中56学时为课堂理论教学,8学时为实验教学。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随后安排2周的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作为实践环节的补充。经过比较甄别,采用文献[1]作为基础教材。教材遵循“先器件后电路,先小信号后大信号,先基础后应用”的规律编排内容,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好基础。在应用方面,是围绕信号的放大、运算、处理、转换和产生来介绍。 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除去绪论部分,笔者将课程内容分成4个单元,如表1所示。第一单元讲述常用半导体原理,及其与分立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的原理;二、三单元分别为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关于直流稳压电源的内容为第四单元。其中每个单元安排2学时的实验课程,分别为三极管放大电路(单级、差分)、运算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和直流电源,考虑与实践环节“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衔接,仅安排验证性实验。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1.优化教学内容。我们以所选用教材为根本,考虑教学学时有限,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优化。如表1所示,第一单元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以双极性器件为主,单极性器件的学习做好与后续课程衔接即可。其中多级放大电路部分主要讲述差分放大电路;考虑知识点的连贯性,特别是把教材第9章关于功率放大电路的内容作为分立元件放大电路的应用,与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部分一起讲授。在此,要特别注意本课程“入门难”在该部分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例如关于PN结单向导电特点,应避免复杂的理论和公式推导,在教学时可先由线性电阻的双向导电性对比PN结的单向导电性,比较其伏安特性曲线,使其特点一目了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集成放大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习第二单元集成放大电路的原理及特点,特别要注意与后续课程“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的衔接,关于集成放大电路的原理此处应重视其外特性,重点分析集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和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第三单元,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包括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运算与处理以及波形发生与转换电路。此处应注意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衔接,波形发生电路重点讲述RC正弦波振荡电路即可,在内容上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第四单元,直流稳压电源,讲述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和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并安排2学时的实验。考虑到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已将关于电子线路读图的方法穿插到相关章节;没有单独安排第11章“模拟电子电路的读图”的教学内容。 2.合理安排相关知识点的教学顺序。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确“学以致用”的道理;即学习器件原理的目的是为了组成功能电路。遵循这个理念,合理安排相关知识点的教学顺序,深刻领会知识点的内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针对第一单元知识点的教学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在学习三极管基本原理后,接下来便是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学习;其次,考虑为CMOS集成电路的学习打下基础,关于场效应管原理其基本放大电路的学习虽非重点内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关于差分放大电路以及互补输出电路的学习,需注意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关系。第三单元分析非正弦波发生电路是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应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RC电路三要素法”定理分析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则问题可迎刃而解。“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所学“电流节点定律”、“电压回路定律”、“线性电路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等理论是从事模拟电子线路分析的基本定理,必须牢记。 3.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做好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以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等优点,在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的教学已普遍采用,很多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甚至出现在课教学过程中完全丢弃板书的现象。但必须注意多媒体教学节奏快,学生很难有时间做课堂笔记,容易产生“夹生饭”。对此,我们首先完善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根据上文3.1和3.2所述优化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顺序,特别参考相关文献对一些知识难点分解、细化,经过近3年的不断完善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多媒体课件。同时,对一些比较适合板书讲解的知识点,注意做好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例如二极管整流滤波、放大电路图解分析法、放大电路交流等效电路、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过程分析等,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板书一步步地画出相关波形有利于充分理解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 4.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探索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以应用为背景,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破解本课程“入门难”的问题。在一轮教学过程,按照“回顾要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当堂小结”的顺序组织授课内容,除了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题目,每个知识点均设计1~2题小结性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当堂解答,或作为课后作业在下次课随机抽取学生讲述该题目的解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大胆质疑。以此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5.充分利用现代教辅手段改革当前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辅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坚持理论仿真与实践相结合。我们选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演示相应功能电路的工作过程,以加 深理解。以此对学生选用相关仪器测试电路的方法,以及电路设计和电路故障诊断的能力进行虚拟训练。当前网络学习方兴未艾,进一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教学网站,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可开设基于网络平台的讨论,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入多种功能电子电路的进行原理分析,组织学生进行扩展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入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我们以制定2013版教学计划为契机,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手段的实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级为例,教学评价得分分别为93.26;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该专业2013级教学评价得分为93.13。 电子技术论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心得 1、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带来了相应领域的技术革命。电力电子技术是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电路图和波形图较多,实践性强。如何在有限学时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开创出一条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下面就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本人在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2、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制作有特色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不能将课本的内容用PPT直接投到屏幕上,采用这种课件对教学是无益的。要将、文、声、像以及视频等融合为一体,在备课时充分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把自己课程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总结等写入PPT,插入必要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原理的Flash动画演示,精心设计每一张多媒体课件的页面,制作有自己特色的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在听课的中对教材中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时,该电路结构相对较复杂,利用多媒体将电路图和工作波形图同时分解为几部分,将每一部分的电路图和相应的工作波形图放在一张图片中,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进行处理,在讲授时,电路图中的电压电流路径用醒目的箭头象形地表示出来,同时工作波形中的该物理量的波形也进行动作,并将该知识点的重点用文字写在图开的边上。通过教师的控制,分节演示,使图中的路径动画和波形动作同步,从而给学生以感官上的综合刺激,同时可以节省板书与绘图的时间,扩大了教学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能生动地展示各种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力电子技术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在实实践教学改革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学生要认真完成基本实验,巩固实验基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安排,学生必须完成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如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研究、基本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验证等基本实验。通过这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熟悉整流、斩波、变频和逆变的相关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校现在已淘汰传统的分立元件实控制柜,采用浙江天煌教学仪器公司的“电力子与电力传动实验台”。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将实装置介绍及实验要求挂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网站,提供基本操作示范录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同时鼓励学生参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实验室建设。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①要求实验内容全,包含各类半控、全控型功率开关器件和PWM控实验;②融合相关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计算机控制)的综合实验;③分层次设置实验,使生可自行搭接和组合设计,以便将其扩展成新实;④学生的实验活动建立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高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3]。毕业设计的题目不求过大过难,但要使学生能真正明白其工作原理并能亲自动手制作出可行的实际电路。如以布置一个利用单片开关集成调整器芯片设计一个简单电源的题目。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的芯片资料及典型应用电路,用protel画出原理图并仿真,仿真结果正确后再要求学生排版生成PCB电路,然后再利用刻板机或自己刷板子制作出实际的线路板,把所需元件焊接完成后再进行测试,直至输入输出正确。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涉及元器件购买、电路板加工与制作、测试分析等费用开支,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及实验条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应讲好绪论课并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双语教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意识,讲好绪论这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丰富的图片、录像等感性材料来说明电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使学生明白他们在课堂上将要学的看似“枯燥”的电路图,波形图及公式推导在工程实践中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由于电力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半导体器件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每隔不久便有一个新,!飞跃,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站在全系统的高度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把知识点分得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应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提出的在新形势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是全球经济化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双语教学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将双语教学运用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其主要 目的是传授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给学生提供应用英语学习的机会。双语教学施行之初,学生往往会不适应,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和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初学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5、结束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应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我校对开设该课程相关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目前工程应用中真正用得到的主流技术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相关科研实践中来,科研与教学共同进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应用的广泛和深入,该课程的改革也一样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各种各样的探讨和方法也会不断涌现。因此,围绕学生,追寻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前沿,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激发其创新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电子技术论文:模拟电子技术项目驱动法的教学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该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属探究式教学法,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验和兴趣,与学生共同拟定、实施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选定“有意义”的项目,所谓“有意义”是指项目能够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中并具有开放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融于项目的理论知识适当加以讲解,学生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两者有机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在制定修改设计方案、分工协作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总结、交流和讨论,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但如此,可以引导学生在已实施项目上提出新问题、优化性能、扩充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本文以直流稳压电源为例,介绍项目驱动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该方法可以推广到该课程中的其它知识点,如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等。 (一)项目的选择。项目的选择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尽可能覆盖直流稳压电源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如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项目完成后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直流稳压电源所涉及所有理论知识,掌握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技能;二是项目要具有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可拓展性,学生能够在已完成的项目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性能的优化、功能的扩展等,如稳压电源转换效率的提高、稳压性能的提高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协作精神。三是选择实际的工程项目,可以锻炼学生从事工程项目开发能力,毕业后无需岗前培训直接担任设计开发任务,从而拓宽学生毕业就业渠道。按照以上原则,选择直流稳压电源作为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中的其它知识点,也可根据以上原则选择合适的项目,如在功率放大电路中选择扩音器作为项目、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中选择信号发生器作为项目等。 (二)项目的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实施遵循层层推进的原则,按“搭积木”的方法,将项目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包含在不同知识点里,由不同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由浅入深、由小到大,该章节课程结束时项目也就完成了。在整流滤波课程结束后,项目小组可以利用该章节所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讨论如何实现整流滤波环节,以整流电路为例,项目小组要确定选用单向半波、全波还是桥式整流或倍增整流,在确定了电路种类后要选择元件,确定元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性能,搭建电路后,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找改进的措施。在整流电路设计完成后,进行滤波电路的选择和设计,讨论采用电容滤波还是电感滤波,各有什么优势,如果采用电容滤波,电容的取值应该多大、耐压性如何,纹波电压多大等,设计完成后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理论值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压值还不能够给精密度较高的电子设备供电,因此需要进一步稳压,这正是整流滤波后续课程内容,在这部分课程结束后,项目小组就可以讨论稳压电路方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确定采用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还是集成稳压器实现稳压,或设计两种方案并进行对比,方案确定后选择元器件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以此类推,在课程结束时完成项目。 (三)讨论和总结。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小组将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设计方案、图纸、电路系统整理后,结合项目的心得体会撰写项目报告,在班级进行成果展示并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该组的项目展开讨论,/,!/如设计方案是否得当,元器件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功能、性能和经济性要求等,项目小组可根据其他同学的建议对项目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项目的拓展。项目的基本功能实现后,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知识,利用基本知识开展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基本技能,该章节的教学任务也就基本完成,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对已完成项目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拓展。老师可引导学生对项目提出新要求,如功能上的扩展:不可调单向电压输出扩展为可调双向电压输出;性能上的扩展:电压稳定性的提高、电源转换效率的提高等,通过功能和性能的拓展,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三、项目驱动法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取得的成效。将项目驱动法应用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以下成效: 1.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一方面一改以往课堂上无精打采的状态,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与老师的互动明显增加,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和效率也得到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一改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的状态,项目组成员分工查阅资料,讨论项目方案,加强与老师的交流,课后学习的目的性很强,有效地提高了课后学习的效率。 2.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系统训练。因项目选择有针对性,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所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得到系统训练。另外,项目的实施如方案的确定、元器件的选型、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是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 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老师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 3.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因为选择的项目都是实际工程项目,所以项目的实施完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因为项目的开放性特点,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无需进行岗前培训即可直接上岗完成开发任务。另外,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都会得到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尽管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进行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全面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项目驱动教学要求老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教师队伍中具备这种能力人的比例还不高。针对这个状况,可以从两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是较强校企科研和项目合作,可以派遣在职教师到企业挂职,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工程经验;其二是可以聘请企业中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2.项目选择的问题。任课教师参与开发过的项目数量是有限的,不一定是“有意义”的项目,而且不一定适合教学。针对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校企合作,多培养双师型人才,还要按项目选择的原则认真筛选、规范定题,不断积累,提高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3.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问题。项目的实施可以锻炼项目小组组长的组织能力,培养组员的协作精神,但如果组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由一个人承担,其他组员的组织能力就得不到锻炼,有可能引发矛盾,更谈不上相互协作了。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组员轮流值班的方法解决,即在每个模块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由不同组员担任组长,可有效地解决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问题。 四、结语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和实现培养目标,笔者尝试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践表明,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电子技术论文:得失观视域下模拟电子技术的论文 一、杂质半导体的得与失 本征半导体掺杂后就是杂质半导体,非四价原子与四价原子在形成共价键中,得到电子成为负离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N型半导体就是本征半导体掺入施主杂质所形成的,一个施主杂质原子在形成一个自由电子过程中变成了一个固定而不能移动的正离子,电子则为多数载流子,而本征激发产生的空穴只是少数载流子。相反,P型半导体则是本征半导体掺入受主杂质形成的,一个受主杂质原子在形成一个空穴过程中变成了一个固定而不能移动的负离子,空穴则为多数载流子,而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只是少数载流子。正是本征半导体掺杂后的得与失,使得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数量有了量以及性质的改变,相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并没有带来质的改变,所以,一般不会作为普通导体应用。 二、PN结的失与得 PN结就是得与失的产物。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因多子极型以及浓度差别,形成多子扩散运动,N区的电子扩散到P区,P区的空穴扩散到N区,在交界区域原有的电中性被破坏,P区失去空穴留下了不能移动的杂质负离子,N区失去电子留下不能移动的杂质正离子。这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集中在P区与N区交界面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的逐步建立削弱了多子的扩散,而增强了少子的漂移。当多子扩散运动与少子漂移运动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时,交界面形成稳定的空间电荷区,即PN结。两种不同极型的杂质半导体在交界面失去多子的过程,得到了一种导电性能独特于杂质半导体导电能力的介质,带来了半导体导电能力质的突变,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即正向偏置导通,反向偏置截止。复合的PN结,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别,分别有双极型晶体管与单极型晶体管。晶体管在合理偏置下导电性能表现了特有的控制性能,即电流控制型的双极型晶体管和电压控制型的单极型晶体管。 三、放大电路的得与失 晶体管器件在“合理偏置以及顺畅的交流通道”原则下就可以构建一个放大电路,一个微弱的输入信号从输入端引入,在输出端得到一个幅值足够的输出信号,表现了小幅度的模拟量通过放大电路后得到了大幅值的模拟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信号幅值放大的概念。殊不知,这种放大电路的“放大”理解是表面的,是片面的,只看到“得”的现象,而没看到“失”的本质。在放大电路中,工作电源不仅仅只是提供合理的偏置,更主要担负着能源作用。放大电路仅仅只是一个信号幅值变换的平台,微弱的输入信号能源通过晶体管的控制作用改变着工作电源在输出负载上的能量消耗。最常见的一个事例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收音机,收音机就是一个典型的放大电路。手持式收音机没有电池,不可能发声,装上电池后就可以接收电台信号,伴随听的时间与音量的大小,电池的消耗程度或使用时间就会不同。没有收音机,人们不可能感受到空中的电磁波能量,有了收音机而没有电源也听不到悦耳的音乐,电池能耗使用殆尽了也享受不了。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放大电路是一个能源控制电路,放大电路的本质是弱小能量对大能量的控制。放大电路表面上得到了信号的幅值增大,实质上消耗了电源电能。 四、差分电路的失与得 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是有限的,总期望多级放大。多级放大电路是由若干级单级放大电路所组成,这样单级放大电路之间就存在耦合关系,直接耦合是多级放大电路的典型结构形式,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最突出的弊端就是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最核心的表现形式就是温漂,解决零点漂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差分电路。差分电路由两个特性完全一致的单级放大电路复合而成,表现在晶体管的特性一致,晶体管偏置电路器件参数一致。差分电路从理论到实用经历了三个演变,即基本式差分电路、长尾式差分电路、带恒流源的差分电路,这三个演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基本结构不变。通过电路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增益与单级放大电路的增益是一样的,然而,差分电路的共模增益接近零,有较大的共模抑制比,可以很好地抑制温漂,而单级放大电路就无法解决温漂问题。第一级放大电路温漂决定了多级放大电路的温漂,所以,集成运放的第一级总是差分输入级。可见,差分电路通过“失去”硬件(增加结构等价的电路,增大电路成本),得到了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而并不改变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 五、带宽增益积的得与失 考核放大电路的性能表现在增益、峰峰值、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带宽、失真度、输出功率与效率等参数中,它们取决于放大电路组态、晶体管特性、电源以及应用的方式。在放大电路的时域分析过程中,总是期望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大越好,一级放大能力不够就采取多级放大,以提高放大增益;在放大电路的频域分析过程中,总是期望放大电路有很小的下限频率和很大的上限频率,频率响应范围越宽越好,即带宽值越大越好。带宽是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的差值,提高带宽的有限手段就是尽可能提高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值。通过电路的频域分析可以发现,提高上限频率与提高放大电路的增益是矛盾的,一旦当放大电路的晶体管选定之后,带宽与增益之积是一个常数,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大几倍,相应地该电路的带宽就会减小几倍,实际中,既要提高放大电路的增益又要扩展放大电路的带宽,总是选取基区体电阻小、发射结与集电结电容效应小的高频放大管。可见,放大电路带宽增益积概念表现了得与失的理念,欲想得到较大的增益,必然失去频率响应的范围。 六、反馈放大电路的得与失 反馈是自动控制的一个重要概念,反馈放大电路是提高放大电路放大性能的重要手段,在电子技术应用中运用极为普遍。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部分或全部反送到输入端削弱输入信号,使得闭环增益相对开环增益减小了反馈深度倍,表面上损失了放大电路的增益,然而,对放大电路的其他性能技术指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表现在增益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环内的噪声干扰抑制能力以及非线性失真得到了改善;电路的带宽得到了扩展;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如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增大了输入电阻,有助于电压输入信号的放大;减少了输出电阻,有利于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正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部分或全部反送到输入端增强输入信号,闭环增益相对开环增益进一步增大,这是信号发生电路扰动起振的必然要求。信号发生器不会有输入信号或者说就是一个零输入电路,电路接通电源瞬间形成电路换路情形,通过正反馈选频网络(RC或LC选频网络)把输出端的信号有频率选择性地反送到输入端不断放大,这种无止境的放大也必然带来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所以在电路中为了防止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总是需要设置输出稳幅网络。可见,信号发生电路由放大电路、正反馈选频网络、稳幅网络三部分组成。稳幅的有效措施就是负反馈,所以,信号发生电路必须维持正反馈特性与负反馈特性的动态平衡。负反馈放大电路失去了增益,得到了电路性能技术指标的改善;正反馈放大电路得到了增益的“膨胀”,失去了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实际中为了挽回这种“失”,再次引入负反馈特性。 七、桥式整流的得与失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中整流的任务就是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衡量整流电路性能的主要参数表现在两个方面:(1)表征整流电路质量的参数,有输出电压和脉动系数;(2)表征整流电路对整流元件要求的参数,有正向工作电流和反向峰值耐压。半波整流输出电压低,脉动系数大;全波整流输出电压高,脉动系数小。然而,全波整流不仅需要降压变压器的副边引出中间抽头,更主要对整流元件的反向耐压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它是半波整流对整流元件反向耐压值要求的两倍。实际中,既要提高整流输出电压并减少纹波系数,又要对整流元件反向耐压的要求不苛刻,有效的技术手段就是桥式整流,桥式整流相比全波整流,在电路结构上只是增加了两个整流元件,但输出效果等同于全波整流电路的整流;桥式整流电路对整流元件的要求等同于半波整流电路对整流元件的要求,把半波整流与全波整流各自的优势整合在一个应用电路中。可见,桥式整流电路通过“失去”硬件(增加电路成本),得到了优于半波与全波整流电路的整流性能。 八、结语 在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内容中还有许多知识点都隐含着“得失”思想,可以不断挖掘,本文仅仅想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枯燥,不仅理论性较强,而且实践性更强;不仅专业名词概 念繁多,而且各专业术语之间的联系性很紧密,环环相扣;不仅局限于教本的学习,而且要有更多应用电子线路的捕猎。所以,无论是应付考试学习,还是立志电子技术应用技能的提高,重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变被动为主动。人们自身的得失观是潜在而主动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点的理解隐含或潜在着得失理念,二者有机结合,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成效。 电子技术论文:改革试点模拟电子技术的论文 1整合传统课程内容,设置项目教学方法 首先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模块,将传统的课本的内容进行整合,按章节知识点设置项目名称,整个课程设置六到七个项目,每个项目中要涵盖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将每个项目进行安排,制订项目任务书,在任务书中详细说明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和职业素养,项目的任务和任务的要求。我们将这种方法概括为任务驱动小模块项目教学,将模拟电子技术常规传统知识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趣味制作学习内容,以具有实用意义的小电子电路为对象,将该单元所涉及内容包含其中,既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 2改变传统授课方法,首次尝试“三段九步” 在每个知识点上,我们都设置了“三段九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中“三段”指的是“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和“总结和考核阶段”。“九步”指的是“分组”、“下达项目任务书”、“教师分解任务”、“分组讨论任务”、“任务分析设计”、“项目制作”、“项目验收考核”、“总结汇报”和“教师点评”。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点,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用每一个任务去驱动学生主动地学习,查找资料。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由于之前学生没有这样上过课,所以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兴趣还是很浓厚的。每一个项目都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在正式进行项目制作之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教师进行提示,把学生应该在本项目中掌握的知识点以任务书的形式传达下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项目任务书中看到任务的趣味性,能够真正提高兴趣,自己想学,去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项目制作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也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当真正遇到大多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才集中给学生做讲解,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用问题去引导学生向着更深层面的去发掘。举个例子,在学生制作“声控电子猫”的时候,项目初始时,学生只要能让电子猫的眼睛(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出叫声(蜂鸣器响)就可以了,之后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能够让眼睛眨起来,叫声忽高忽低,提出这些要求之后,学生就开始主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最后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完成任务并把自己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态度和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慢慢改善了,例如个别学生在第一次项目中积极性很差,在经过了几个项目的制作后可以将自己融入到小组中,服从小组的分工,尽力的去完成应当完成的各项工作。 4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重点强调团队协作,考虑到将来学生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和人相处,与人合作的问题,所以在课程的组织上,我们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在每次项目进行之前都对学生进行趣味性的分组,既保证学生分组的公平性,随机性,还要顾及到分组的趣味性,在项目制作的时候,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将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采分,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不仅仅影响着个人的成绩,还与小组成绩息息相关,而每个人都要以小组成绩作为基分,才能够得出最后的个人总分,由此可见,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团队,要在所有项目进行完之后,把团队协作的理念潜移默化的给学生灌输进去。我们在进行考核分数的设定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小组与个人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每一个项目结束之后还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做的项目进行PPT汇报,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总结性回顾,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从第一个项目生涩的语言组织,简单的幻灯片发展到最后能够声情并茂的去讲解自己制作的精美PPT,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相信能给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一定的基础。 5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这一点作为教师感触颇深,以前进行传统授课,需要提前备教材,备学生,现在进行改革模式的教学,课上做的事少了,可是课下却要进行更加充足的准备,寻找合适的项目,既要满足知识点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构思整个项目制作的安排,考虑到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能否提出解决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以前是讲什么看什么,而现在则需要参考很多的东西,涉及很多的领域,在知识的储备上也有了一个较高的要求,要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上去看待每一个项目,包括这个项目最后要达到的效果,都需要提前做好设想。 6不足之处 本门课程结束之后,不足之处就在于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核相对比较薄弱,只是在平时和最后进行汇报考核时由任课老师和考核小组进行过程评定,没有量化的评定方式。总之,本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改革,对教师,对传统教法也是一次改革。 电子技术论文:多媒体技术在高职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新颖等优点。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是诸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电子技术》作为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电路及应用,是后续电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概念抽象、非线性特性多、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大、工程应用性强,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得通学生却听不懂,或学生听懂了却想不通。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概念抽象 该课程的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给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如pn结单向导电性、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过程等,学生对这些概念和理论很难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这些单调、枯燥的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引例式、演练式等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二)非线性特性多 模拟电路是由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为主要器件组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均具有非线性特性,因此,线性电路理论对于分析和设计模拟电路不适用,必须采用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传统教学在这方面收效甚微。 (三)电子器件特性分散性大 电子器件的参数是特性的定量描述,也是实际工作中根据要求选用器件的主要依据。然而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较大,相应的特性分散性也较大,往往需要通过手册查得,在实际电路中往往难以或是不需要精确计算输出值。 要准确选取具有分散性的电子元器件,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还需要丰富的经验。 (四)工程应用性强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模拟电子技术几乎在所有的领域——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模拟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十分广泛,设计、应用一个模拟电路,即便是一个小型的应用电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清晰的感受,使学生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大量视听信息和高科技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信息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利用视图及表达方法表达各种元件及电路图的结构及有关国家标准。为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手绘各种电路图。这个过程要占用许多授课时间,如果刻意减少绘图,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制作电子教案、绘制电路、解答习题、做虚拟实验、进行仿真应用,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便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处于工作状态的模拟电路看似平静,实则正在发生量和质的深刻变化。这样的过程,传统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在学生面前展示,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只停留在电路的输出结果上,而忽视电路的实际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复杂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形象化,使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设计、应用模拟电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使微观世界和抽象概念直观化 由于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pn结形成过程的理解全靠想象,学生感到太抽象、难以接受,在短时间内很难透彻理解。 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可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内部的空穴与电子用不同的标识符形象地描绘出来,生动地演示pn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这样,将学生带入微观世界,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和发现“奥秘”:扩散运动内建电场漂移运动扩散与漂移达到动态平衡,从而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 通过在pn结两端加不同极性的电压来破坏pn结原有的动态平衡,会使它呈现单向导电性。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pn结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时,外加电压的方向与内电场方向相反,使p区的多子空穴和n区的多子电子都推向空间电荷区pn结厚度变窄内电场削弱pn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在外电源作用下,p区空穴不断扩散到n区,n区的自由电子不断地扩散到p区,从而形成了从p区流入n区的正向电流pn结正向导通。pn结反偏时的动态过程正好相反,少子漂移运动形成极小的反相饱和电流。这样,就能使学生真切感受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亲眼见到”在微观世界里pn结如何正偏导电与反偏截止。 三极管与场效应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都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将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载流子传输过程非常形象和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好。 (二)使非线性特性形象化 非线性电压放大电路对低频信号的放大作用是本课程的重点,是学生学习后续各章节的基础,同时也是难点。许多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建立交直流共存的概念,尤其是对于非线性电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直流如何共存于一个非线性电路,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图解法。 这种方法通过波形图与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曲线来动态展示电路的电压放大特性。先画出只有直流信号作用下的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带领学生分析仅在直流信号作用下流过三极管的静态基级电流与静态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图。然后在直流通路的基础上,输入与输出端加上耦合电容,由输入耦合电容将低频交流小信号加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最后利用动画效应给出输入端交流小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压ui波形的动态变动情况。此时,在交流信号的作用下,基级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以及输出电压u0的波形,随着ui的动态变化就生动形象地显现在各支路与输出端。动画演示可采用慢放方式,使学生在波形的缓慢变化中看到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动态关系与变动过程,以及ube与ib和uce与ic的非线性关系,由此即可形象展示交直流的共存现象。动画展示时,信号波形的变化快慢以及信号的周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启发学生从中观察输入信号频率变化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分析温度、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逐步展示随着温度与各电路参数的变化,静态工作点逐步上移或下移的过程,以及工作点位置不当时,输出信号波形出现的非线性失真。静态工作点过高使放大管进入饱和区输出波形出现饱和失真,过低使放大管进入截止区输出波形出现截止失真,以及波形上半周或下半周出现畸变的情况,都可以用动态图像形象地展示,进而取代书本上的静止图像。这样,就能马上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去思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使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带来的不必要复杂计算简单化 电子器件的参数是特性的定量描述,也是实际工作中根据要求选用器件的主要依据。二极管参数分散性较大,在实际电路中难以精确计算输出值。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化因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带来的不必要的复杂计算(有时复杂精确的计算对于电路分析也没必要,只需知道局部电路的输出值即可反映电路设计的有效性),从而直观演示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 教师在讲授直流稳压电源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介绍整流、滤波与稳压的理论,然后再通过复杂数学计算与理论推导来求解负载上的输出电压值以及电压脉动系数,最后通过实验演示或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来验证理论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在这部分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教学,对半波整流电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果、电容滤波与电感滤波的区别,电容c以及负载rl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如图1所示),均可以通过视频动态镜头来展示。可通过慢放展现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引导学生对比波形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根据过程演示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这要比通过繁杂的数学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使学生牢记结论。 尤其是在实验条件没办法满足教学要求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总结出规律或得出结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过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实验难以替代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的真实实验,若完全代替真实实验,有可能会扼制学生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虚拟化工程应用实践 对于振荡电路的起振过程,传统教学全靠学生想象,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有限,对起振情景想象不出或想象不全,从而限制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在正弦波振荡电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电路仿真软件ewb或protel先搭建振荡电路,接通电源后由虚拟示波器来测试振荡信号的波形(如图2所示),来模拟实现振荡电路的起振与振荡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和理解振荡的抽象理论,而且还可以间接地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可谓一举两得。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理论讲授完成后,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带领学生做一个信号发生器。但由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受限,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虚拟技术来实现,带领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做一个虚拟信号发生器。在制作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振荡电路的理解,从而掌握振荡频率与谐振电路元器件及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可弥补有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而且可使仿真软件与虚拟仪器的强大功能在教学领域获得进一步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后,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优化了教学效果,不仅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使得学生不再惧怕实验与实训,学会在实践中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动手能力。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巧用与妙用多媒体技术,才能使学生消除对本课程的畏难心理,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电类专业课的兴趣。 电子技术论文:试论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电工电子 教学 改革 措施 论文摘要: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是计算机及电子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关系到专业理论的深入以及技能的拓展。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方面获得知识、素质、技能方面的培养,并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础。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已成为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和部分文科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显然,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现在的教学主要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或者简单的演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发挥,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便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教材大多套用知名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知识陈旧,理论性强,未能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第二,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职业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课时非常有限,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应用技能人才”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在现代仪器仪表上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方法:精心选用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以该案例的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步步深入,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分析电路虽然头头是道,但若要设计制作一个电路系统往往不会查手册、不会选器件、不会连电路、不会调试系统。可见,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案例教学法若运用得法,将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但采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第二,案例要有综合性和启发性,案例应将课程内容与案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第三,案例应体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有了好的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有好的教学手段,要善于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eda仿真软件、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比如:第一,在讲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电器结构、动作原理时,若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在课堂上把电动机的结构和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画出来是不可思议的,即使画得出来,也很难将此部分的内容讲清楚,课堂效率极低是可想而知的。但采用powerpoint和flash做成的多媒体课件,节省了在堂上画电动机、常用控制电器的时间,还可以通过flash动画生动地表现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过程,非常的直观而富感性,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大大地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第二,在讲单管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工作点设置得太高,容易导致饱和失真;设置得太低,容易导致截至失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虽然我们可以借助powerpoint、flash、vb等制作的包含文字、图片、动画的课件进行讲解,降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方面的难度,但学生还是觉得缺少感性的认识。但通过利用multisim对单管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后,学生好像置身于实验室,体验到:设置适当的工作点的重要性;负反馈的作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了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与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教与学过程,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上一级台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技术论文:浅谈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实践 定性 eda 论文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本文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单介绍,通过五方面阐述了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方法,并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是继《电路分析基础》之后又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并与《通信电子线路》一起为电子专业的学生提供有关模拟电子电路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也为其它实践性课程和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多、原理强、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分析方法与以往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为达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素质教育为教学目标,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为教学内容。在将基本教学内容贯穿课程始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贯彻落实。 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 (一)强化基本概念,加强实践应用。本课程有很多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回答的是模拟电路最基本的问题,构成了该门课程的根基,因此必须强化基本概念,并在应用中反复强调,进一步加深印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应精选了最基本的和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综合实验项目。实验过程中,注重介绍新仪表、新仪器的使用,这样学生会直接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方便,通过对企业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核心能力。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设计中完成)三阶段台阶式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使学生从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学起,通过综合应用到创新的设计和实现,经历完整的科学的自主的训练过程,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之在“硬件”实现和eda技术的应用上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加上之后的“电子工艺实习”、“电子设计大赛”和贯穿学生学习期间的课外科技活动,形成一个整体,使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有个性地健康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定性分析。从工程思维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介绍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时,先定性分析该网络对低频和高频信号的相移,确定有一频率信号通过时相移为零,依据该特点再与放大电路配合,满足振荡相位平衡条件,则该选频网络就具有选频特性,其定量推导只给出思路和结果即可。 (三)化大为小,化繁为易。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各个击破的方法。例如,负反馈组态的判断是一个难点,要根据反馈性质、取样方式、反馈方式进行判断,每一类判断又有多种方法,若三类判断混在一起讲,多种方法无重点的讲,学生一方面很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每种方法可能都掌握不好。为此,我们把三类判断分开讲,讲一种,练一种,学生掌握后,再讲下一种,把大难点分散为小难点,再各个击破。讲判断方法时,先介绍定义法,然后引出短路法,最后引出更简单易行的方法——从结构判断,并重点练习,这样将繁琐的判断简单化,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 (四)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模拟电子技术是当今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手段,集成化技术发展非常快,因此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追踪最新技术,增加新知识,讲授中对分立元件的电路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入手进行基本原理分析,然后讲解其结构、作用和电路的分析,并将重点放在广泛应用的集成元件的电路分析和使用上。 (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及实验仿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将肢体语言与声光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情景教学,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课程实验的调试与测量,加大课程信息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讨论课、练习课、提问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采用启发式、仿真环节、边讲边练、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完本节内容的同时提出新问题,为下面的新内容、新知识的讲授作好铺垫。做到“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求证归纳”,同时总结一些有助于学生形象化思维和记忆的窍门、比喻,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和教师达到互动,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电子技术学科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基础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处理好“宽”“新”“深”的关系,建立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结构,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本课程需要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并使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并不断地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把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恰当地应用于本课程。 电子技术论文:浅谈高职院校电子技术类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 论文摘要: 文章从高职教育以“技术本位”培养社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讨论了在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定位与教学内容的问题。最终针对就业导向提出了定位目标,理清了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得出了学生从业必备的核心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1.引言 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基本、最具体、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终极目标的教学过程。由于社会分工和人才分类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以“崇术”为主,即“取所知之真理,而致诸用”,确定以“技术本位”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将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相衔接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贯彻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电子技术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其教学应当围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展开。由此我按照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观点不断推行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将收效甚微。 2.教学定位要准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电子类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校。这类高校大部分是以“崇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本位”培养学术型、研发型人才。这就导致部分教师从观念上依旧延续了传统本科教育的模式,实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点不突出。如果在专业教学设计上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模块,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但究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有针对性?是否真正提高学生能力?这些问题不解决,那么“从做中学”的教学就只能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会觉得迷茫,从而失去动手的兴趣。其实,这正是定位不清晰造成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形成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而技能是指“运用知识(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成功(有效)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所以技能既有运用知识的思维活动能力——智力技能,又有使用工具仪器的活动能力——操作技能。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是这种具有运用知识能力的既具有一定智力技能的,又具有正确和熟练使用工具仪器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技能的实用人才。解读了这样的培养目标,怎样进行教学定位呢?定位是以“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人才类型”为导向来确定的。根据我校长期的就业观察和分析,高职电子专业人才的定位可以参照下述的技术岗位来确定: (1)在中小型电子企业从事产品或设备的设计和调试、检修工作及营销工作。 (2)在大型电子企业从事产品或设备的调试、检测、维修工作。 根据调查,无论在何种企业,高职学生从事“调试,检测,修理”技术工作的都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从事设计的学生只是少部分。这就说明,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应定位在使大部分学生能胜任电子产品或设备的调、测、修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使部分优秀学生能胜任更深层次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这样既符合高职学生在知识层次结构、学习习惯、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又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内容随之即能够根据教学定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展开。 3.教学内容要明确 根据上述教学定位,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从业必备的核心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首先,要使学生形成智力技能,就必须向其提供可以运用于成功完成任务的知识,而不能一味崇尚理论教学或一味否认理论教学。教师应当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传授实用性的、满足智力技能需求的有用理论,而不能大讲运用价值极小,甚至无使用价值的、不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因此,我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提炼,将其分为电子元器件类和电子电路类。 电子元件类内容应当包含的知识点有:(1)元器件的作用。(2)元件的结构特点。(3)元件的电气性能和参数。(4)元件的使用。(5)元件的识别检测方法。(6)元件的故障特点。该类知识点主要解决怎样认识元件,怎样判别元件好坏和怎样代换等问题。电路类知识内容应当包含的知识点有:(1)电路的作用。(2)电路的结构特点及各元件作用。(3)输入、输出信号特点。(4)电路正常工作条件和数据。(5)整机信号和供电流程。(6)整机系统框架结构。(7)故障特点和检修流程与方法。(8)电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上述知识点包含了学生从认知到分析到检测最后到综合性维修与设计真正所需的实用理论。当然理论教学不能孤立的讲授,而应当与技能实践训练齐头并进或螺旋式进行。智力技能实践训练核心应当包含:(1)电路读图训练。即利用电路知识点,从电路图中抓出电路的作用、结构特点、正常工作条件和数据、整机信号与供电流程。(2)电路分析技能训练。即在读图能力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系统电路分类归列,化整为零,化繁为简,逐一剖析,清理出各单元电路的系统结构特点,从而达到可以运用电路图的能力。(3)故障分析能力训练。即运用前述2个能力,根据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结合操作方法找出故障原因和元件,排除故障。(4)电路设计能力训练。即要求运用几乎所有知识点,配合“读图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完成产品设计。该能力尤其需在项目化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其次,要形成操作技能就必须依靠智力技能,在其思维指导下使用工具、设备、仪器、仪表,如此学生才能有效完成电子产品的“调、测、修”工作任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有:(1)电子元件的识别、检测、使用。(2)元件和电路的安装、焊接。(3)电子产品(电路)的调试、检测训练。学生既要运用电路类知识,又要运用“读图能力”“电路分析能力”,还要正确使用检测仪器、仪表。(4)故障检修能力训练。即对电子产品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确定故障部位,正确检测数据,对数据进行反复分析、判断,最终找出故障元件,排除故障。 由上可见,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融合将形成以检修或设计作为综合技能的最终目标。理论教学是为实践训练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取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用的知识。而实践训练则是以使用工具、仪器、仪表对电子元件或电子产品进行操作为表面目的,以运用有用知识,完成工作任务或智力和操作技能训练,达到综合性目标为实际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理清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了智力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内容,才能突出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特点。 4.结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接受教育,可具有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成为从事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达到一技多能。笔者所讨论的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在电子专业《音响技术》、《主板维修》、《电视机原理》等课程中得到了实践,课程定位较为准确,符合人才需求,获得了用人企业的认可。教学内容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提高了岗位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了高职教育以培养岗位应用能力、社会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要求。 电子技术论文:试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业聘不到高级技能型人才矛盾的关键。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际,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看法。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内容、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是建立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参照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修订而成的。实践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的项目少、且往往以理论设计为主,毕业实习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设计制作为辅,应用性不强。 (二)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往往编排在某些课程的实验中,且课时量严重不足,实训场所、师资力量缺乏,一个教师需要同时指导几十名学生实验、实训,教师讲解、演示几乎占用了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学生只能模拟教师重新验证一遍。 (三)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具体表现是,实践教学考核的随意性。多数实践项目的考核,都是与相关的课程一起综合评定完成的,实验、实训成绩比例通常不足课程成绩的一半。因实践场地受限、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对实践课学生的管理难以到位,学生有没有操作、操作过程和结论有没有错误,教师难以辨别,只要学生上了实验课,实践考核就算通过。实践考核成为学生最容易通过的项目。 二、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以实践性、技能型为主”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测试技术,电路设计与pcb技术的制作技术,现代电子设备的维护技术”等三项专业核心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以核心技能课程为主线,设置专门的实践技能课程,设立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训、电子测量与技能训练、现代电子设备维修、电路设计与制板protel、autocad、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等实践技能课程。 在实践技能内容的安排上,将实践内容分配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几个层次,建立一个与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从基础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 改善、更新原有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实验室,增加电子仪器设备的品种;新建电子工艺设计制作实训室、电子综合实训室、创新实验室;开发仿真实验室,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操作场所。 注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步步高、广州瑞通千里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电子类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以缩小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加快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进程。 (三)实践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的转化。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实训转化,如将“串并联电路分流、分压关系的验证”改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及测试”,“日关灯电路的测试”改为“日光灯的安装与测试”等;大幅度增加实训项目内容,如“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印制板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等。这些实训项目的改革,强化的不仅仅是实践教学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2.改革实训主导地位。从“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动手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变革为“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专业知识的转化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为目的,鼓励学生实训过程的多样化、实训结果的规定性和独创性结合。如:在“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训中,只给出“将220v/50hz交流电压变换为输出6v稳定直流电压”要求,由学生自我完成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制作。学生可以采用分立元件设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设计;可以是固定的6v直流电压输出、也可以是包括了6v的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可以是先仿真再进行实物制作,也可以直接进行实物制作;可以采用万能板安装制作,也可以自制印制电路板后、再进行安装制作。不拘一格的实训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的结合。对于较复杂的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本领;即复杂的实训设计制作项目,先运用protel、autocad、multisim7等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得出最佳结果时再进行实际制作。通过“电脑设计-仿真-改进设计-制作-完善-创新”这种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缩短设计制作的时间,降低设计制作成本,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成功率,同时有利于学生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制定好各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40%总课时),加大设立实训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实训项目,使实践教学内容来自于课程理论,但又有所突破。鼓励学生自己构思、设计、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采用开放实训场所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场所,完成自己设想的项目或需要巩固的技能知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电子竞赛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层次的电子竞赛,使学生在竞赛前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巩固和升华电子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社会团体-电子协会为平台,在业余时间开展电子知识讲座、电子作品小制作、电子产品维修、学生优秀电子作品展、获电子竞赛奖励学生的经验交流等活动;不定期地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行阶段性讲课、讲座或实训指导,注重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利用假期让学生去校外电子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践辅导,学生在电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大大缩小了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真正做到学校教学与实际的衔接、扩展。 多方位、多渠道的实践教学,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进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毕业之后的就业率。 (四)实践成绩评定的改革 采取实践教学单独考核、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竞赛成绩列入考核(创新考核)、实践项目和实训报告综合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使之对实践课教师和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都起到促进、提升的作用。 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实训项目的内容要求,对学生进行逐个现场操作测试评分。实训报告考核的主要内容:条理是否清楚,实训的内容、测试方法、实训结论、改进创新方法等是否齐全。创新考核是指根据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电子竞赛的情况(完成情况、获奖名次等),进行不同的加分。 三、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一)教师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践性课程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近年来,我院教师编写出版的实践性教材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multisim7.0仿真设计、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等;其中,由我院教师主编的实践性教材《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入选为国家级“十一”规划教材,并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和江西省的各类电子科技竞赛活动,并获得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学生参加江西省及国家级各种电子竞赛获得多项奖励:其中12人获得一等奖、25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次获团体三等奖,1次获团体第3名。 (三)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好、专业素质高,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结束语 高职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实。 电子技术论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械类专业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真正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论述了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阐明了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由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应用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性质的课程[1],同时它是一门与机械设备控制紧密相关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我国大学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典型数字电路及应用等内容[2][3],基本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既有兴趣又有畏难情绪,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不容易学懂[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现今该门课程部分内容已不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用任务引领的教学理念对其知识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 1.教学改革意义 1.1 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护,以及其它与机械产品相关的工作。从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要求方面考虑,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意义突出。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5年,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对于在就业岗位上很难用到或根本用不到的知识点应该有所删减,这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中在工作需经常用到的重点内容。 1.3 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开展基于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教学单元划分成学生毕业后工作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具体工作任务,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4 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也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理论基础决定的。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的减少以及高考招生比率的逐年升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高中阶段理论课程基础越来越差,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整体下降,让他们学习理论性过强的、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难用到的知识,是对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的不负责任。 2.教学改革目标 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熟悉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界限,从认知规律和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与提高,达到基本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的完备,同时突出机械设备中电动机控制和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控制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2.1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以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达到以知识应用为目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碰到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开展基于任务引领的课堂教学。 2.2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喜爱学习,如此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结束语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抛砖引玉,从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现有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出发,讲解了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重点讲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当然,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共同努力。 电子技术论文: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探析 论文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 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根据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的改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电工电子自问世以来,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机械类产品也慢慢的过度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方向发展,社会对机械工人的要求也从机械类单一工种,转变为机电类复合人才的要求。因此,电工电子已经成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基础课程,本文针对应如何使非电类机械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上,既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又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重点以实践、应用为主线来进行教学改革。 1 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而且理论知识往往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就忽视了“电工电子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法陈旧古板。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熟悉不适应,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缺乏新意,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回味。此外,课后作业过多也使学生无暇思考,这样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电工电子学”课程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又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2 改进措施 (1)课程整合和优化。 打破学科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实施课程内容的简约、集成与重组,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精减教学内容,去除理论推导、证明、验证内容,注重技术重现和技术实现。 实现做中学,弱化过深、偏难的理论,突出知识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应职岗位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枝节。例如,很多教材大篇幅讲解二极管如何形成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而在实践中,只有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才可能用到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学生,重点应该放在二极管、三极管的作用,如何判断二极管正负极,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鉴定,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对于电子电路应强化集成电路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应用。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 (2)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对接。 大部分机械类专业均开展了电工电子课程,但专业方向不同,学生所需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电工电子是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了此课,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了解,教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授课内容既要注意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并且课程内容按不同专业编排,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时和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比如,针对数控类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数控机床的定位系统,讲解数字电路中数模、模数的转换;针对汽车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汽车测速装置的工作原理,讲解计算器的功能。 (3)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引入各种案例,多讲多练,反复强化重要的知识,不讲则已,讲的就务必使学生掌握。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拓宽教学手段。 抽象的电工原理讲解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如电介质的极化、电容的充放电等,若能合理巧妙使用辅助教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录像,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幻灯片、投影,生动详尽、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使教学过程缩短时间,尽可能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教学时数,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改形势,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在校园网络上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答疑,接收学生反馈意见,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试题库,在网上随时进行自检自测。我们目前已具备的资源有: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上实验室、精品试卷、习题库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中引入eda技术,来改善教学质量,使理论分析得以验证。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学生也难以理解,还有许多电工电子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以阐述和验证。在课堂讲解内容涉及需要实验演示电路时,调用事先建立的eda电路文件进行现场演示,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在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时,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可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用常规仪器往往很难观察得到,借助eda技术,可以方便观察;二是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机仿真设计,完成仿真设计后,再在实验室按照仿真电路装配实际电路进行测量;三是可以进行虚拟的仿真实验,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要求,联系生产实际提出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完成仿真实验,检验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中。但是学生到工业、企业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从而无法了解工业、企业中是如何进行具体工作的。 为此,在教学中,每章都从最基本的应用实例出发,由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技能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及相关电路。首先是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再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所选实训项目应与机械专业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动机。 此外,实践教学场所按照职业活动环境来布置,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同时,实践教学严格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着重要求学生要有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 (6)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考核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考核中心,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试方法,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口试、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形式。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如考基本理论采用闭卷的形式;考实训采用项目制作的形式,根据学生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现场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实训成绩;对于综合分析和电路设计采用开卷的形式;平时的作业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使评分方式科学化。课程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期末成绩(试卷)组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中,扩大平时成绩和课程测验的比例,具体是平时成绩占20%,课程测验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40%。另外,在平时测试和实验考核中,改革记分方式,实行实质性评价,一些考核按照abcd级制度评分,淡化分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考核反馈,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考核,不注重反馈,其实考核的目的是要重视反馈,通过反馈来是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老师反省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讲解来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减少错误,学生在反省中找到原因,改正错误。 3 结语 机械类专业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经验积累已初有成果,在以后的改革中,是该课程更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正的实现做中学,快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微格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从微格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入手,阐述了微格教学模式的涵义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基本步骤;并以《员工招聘与配置》专业课教学为例,论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对微格教学模式的实施思路。 关键词: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 一、微格教学模式的涵义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在我国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主要是利用采用摄、 录像技术进行实时录像,并通过录像重放,系统、高效地培养高质量教师、提高教学技能训练而设计的一种短小精悍的训练模式。 笔者所说的“微格教学模式”并不是指“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而是指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运用微格教学的模式来开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微格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步骤 微格教学模式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全面整合的要求来确定微格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保证了大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这个模式可以分为七个步骤: 1.教师做好课程教学的前期调查和准备工作。首先要调查包括教学班上学生拥有的电子产品及资源环境如何保证这种微格教学的开展;其次了解学生前期的学过的内容,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和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程度,学生经常运用的网络小软件有哪些(比如视频制作软件、图片处理软件等),对常见的腾讯、微博、电邮等的实用是否熟悉。 2.教师根据课程拟定微格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方案。这一步最为关键,它是保证顺利实施的保障。在人力资源专业中,笔者认为是以小组形式开展,3-6人为一组,通过合作,完成小组任务。教师首先是对内容的选定,内容是否是学生能把握的,内容的取舍是否合适,保证学生在10分钟内很好的呈现;其次就是小组人员搭配的安排。 3.学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资料的整理、设备准备、小组任务的分配、学生实施的方案。学生拟定试教方案,包括试教人、地点、训练项目、目标、过程开展步骤、需要哪些配合、采取什么样的摄影方式等。 4.学生实施预录像阶段。对学生的录像阶段设备调试,功能的实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试教人的需求与特点来录制录像,尽可能的全面体现试教人整个的教学过程。 5.师生评议阶段。由试教主体、教师、小组成员,集体观看。对媒体的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适当, 媒体应用是否熟练, 应用媒体后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等都应成为反馈评价的主要内容,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建设性的评价。 6.学生正式录像。这一步主要是让每个学生在第一次预录像阶段是会出现各种状况,在第二次了正式录像过程中,根据第一次的经验完善整个实施方案。 7.师生再评议。结合两次录像的过程来适当探索已经实践过的知识技能的优化组合。这样,在整堂课的微格教学实践中才能灵活运用、自如安排,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三、微格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体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对微格教学模式的实施思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管理技术两大模块。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方面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理论、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人力资源实践管理技术方面的学习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几大模块。每一门课程的知识部分都可以采取授课形式在课堂内完成;实践技术部分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等方法来完成。 2.以《员工招聘与配置》专业课教学为例。《员工招聘与配置》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在日常教学中,《员工招聘与配置》的知识部分可以选取招聘渠道,招聘需求等内容采取5-10分钟,讲课形式来开展,主要是完成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撰写实施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员工招聘与配置》的实践部分,可以说是采取模拟与讲授结合,或者选取单个的小知识点来开展。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仅通过狭义的微格教学模式很 难完成诸如面试模拟的项目,在这里又会结合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开展。究竟如何来实现呢?教师在安排内容时一定要细分,细分后学生会具体针对自己的内容下去设计内容,而且每个环节尽量连贯进行。见下表: 3.微格教学模式实践中注意的事项。(1)课程内容的任务的分配和前期辅导尤为关键,注意教学任务分配和教学时间的灵活安排,结合学生的课外时间,并让学生形成一个合作小组完成一个项目,记录完成项目的全过程。(2)教师的设计的主题忌宽泛,前期辅导跟进工作非常重要。主要是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演讲从材料收集、课件准备以及演讲技巧等的重要性,同时及时调整心态,时间把控等等都要有细节交流;同时了解学生拥有的可以开展微格教学的条件及学生具备的能力,在以小组完成主体时,要特别协调学生的资源组合。(3)评价环节很重要。在评价过程中,他们集“评价对象”、“自我评价者”和“他人评价者”为一身,既要接受他人评价,也要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他人进行评价。他们可以为评价结果进行辩解,在评价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得出共同认可的评价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代大学生必修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未来工作的岗位胜任力。非管理类专业学习此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差异性。文章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非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开设理由出发,按需设置优化课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对非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素质全面型,不仅要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还应对社会实践有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准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求职技巧,“求职众生相”屡见不鲜。初入职场,从未规划过职业生涯,履行岗位职责不尽人意,难以适应职场。在高校尤其是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忽视人文社科类学习,对认识社会和就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而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高校为让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开设的课程,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都会遇到诸如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不仅能够帮助了解招聘单位的组织构架、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劳动关系,而且能指引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有效地找准工作、适应工作、胜任工作。然而,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 人力资源管理与纯理论课程的性质不同,它是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践是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是否能指导人力资源实践,而此门课程的教学设置是否科学,决定了是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二)普知性 当今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组织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知识结构的精英,诸多人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职场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基于社会实践总结而出,不少人虽有兴趣关注,却是一知半解,无法系统地掌握应用。为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应对经验加以抽象,理论联系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的普知率。 (三)多学科性 人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用的多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由社会实践总结而出,它来自于多个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正是以上学科与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 二、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入门慢,教学目标缺乏特殊性 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往往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方案及知识结构熟悉,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起初有可能对与自己不相关的知识理论产生学习疑惑,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无联系。与教授管理类专业学生不同,非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与此课程的应用实践性决定了必须与非管理类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欠缺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摆脱单纯的理论讲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模块,比如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绩效、薪酬、培训等,简单易懂,由老师带领案例情境的分析和判断,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都为国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会“水土不服”,而国内案例介绍不深入,起不到案例教学应起的作用,无法让学生吸收、启发并运用。另外,实践教学安排时间少,内容单一,仅表现为论文和调研报告,学生学到的不是实践直接获得的一手知识,而是间接知识,对今后怎样有效开展工作仍很迷茫。非管理类学生教学时间仅限于课堂,任课老师大都为管理学院教师,师生之间交流时间仅限于课堂,易出现简化教学内容、降低要求的情况。 (三)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课程考评方式传统,即以出勤率为主的平时成绩和以卷面成绩为主的期末成绩,两者各占相应比例组成考评方式。虽能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度,却无法测试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死板的考试方式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是基本能力,但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却无从考量。 三、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一)课程开设理 对于非管理类专业学生,从未学习过经管课程,对企业经营管理概念模糊,所以应从课程开设理由出发,尤其是第一节课,避免用专业化、抽象化的词语,转通俗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易懂、易记。例如,请学生谈谈开设这门课程的理由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各抒己见,建立起管理类专业教师与非管理类专业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结合今后每个人都会遇到职场上的招聘、绩效、培训、薪酬等问题阐述,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把握企业的组织构架、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在出现各类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总之,第一节课告知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关系,激发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 非管理类专业此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求职能力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培养学生成为各个专业领域中的有效管理者,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教师设置教学内容时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尤其是针对各专业发展现状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例如,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农村三大出路之一,那么当今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如何解决?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直观且互动性强,通过演示操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非管理类专业学生,难免会觉得招聘、培训、绩效、薪酬、职业生涯等理论知识抽象和枯燥,利用影音视频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授招聘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非你莫属》、《职来职往》、《就等你来》、等关于招聘与面试的电视片段,提醒学生观察应聘者和面试考官的言谈举止,并让学生对应聘者的表现分析和评价,再将之与视频中专家的分析和评价进行对比,为毕业后应聘面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学生在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选择代表性强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诊断案例、找出解决方案,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特别是非管理类专业学生,适当的案例讨论,符合学习过程由感性到抽象、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第一,引入教学重点时,采用小型专题案例,不管是就业者还是管理者,今后都会遇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思考;第二,引入争议型案例可加深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在整个课程结束或部分章节结束后,采用综合型案例,有助于学生系统把握知识体系和全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均为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能够让学生逐渐归纳出知识脉络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 3.情境模拟教学 情境模拟教学是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角色扮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模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教学效果。例如招聘章节,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第一步,小组拟定所招聘的职位,撰写岗位职责和工作说明书;第二步,设计招聘广告,选择招聘渠道和平台;第三步,设计面试的题目和评分表;第四步,招聘面试,学生既要在本组内充当招聘人员,也要被教师随机分配至其他组充当应聘者。面试情境模拟完成后,双方发表体会,招聘方同学认为,在员工招聘时要熟悉公司的历史背景、价值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加强沟通;应聘方同学认为,要了解招聘单位的岗位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分析自己应聘此职位的优势。情境模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小组分工又决定了所有组员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改进考评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成绩的评定,应改变普通课程考评方式,加大平时学习及实践课程中的表现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之前提到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团队,那么对每个团队的考评就可分为现场知识汇报效果、小组评估报告、课程资料等学习成果。另外结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等,这些均可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而期末卷面成绩占50%,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在非管理类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原则,适当运用如上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思维,教师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 作者:杜宇 李楠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内容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然而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样才有能力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对提高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内各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实践与实训等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作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起步更晚。而且,与本科层次的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性和教学为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特点,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必须考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随着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日趋复杂和竞争能力的日益提升,企业更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因此,通过企业需求和本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时,依然偏重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忽视实践环节。即使学校设置了实践操作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实践操作的比例要求,所以导致其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实践课程设计的随意性较大,使得课模拟训练、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课程实践标准中的要求。有些教师甚至没有设计实践操作的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满足教学要求,而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到相关技能。 (二)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滞后。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为了配合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相应的专业实验室。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普遍缺乏良好的专业化实践环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业的实验室;没有配备相关的实训操作软件;没有开展员工招聘和心理技能测试实验等等。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前不会操作,有些甚至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软件。从而造成他们到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合作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利益分配。由于合作意识和利益问题等原因,目前比较少的企业能够接受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主要原因:第一,由于学生数量比较多,以及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共同利益点,加上企业都处于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压力大、任务重等原因,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第二,由于学生是学习生身份,实习时间可能比较短,企业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对学生的指导也往往流于形式。实习生很难接触到专业工作的完整流程和参与具体业务工作,所以学生很难达到实践的目的。 (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应该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和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更看重教师的学历,学历越高越占优势。虽然他们学历较高,但是他们缺乏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没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历,这样会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实训课程时,显得“功底”不足。因此,教师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现课程实践环节,更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获得实践技能。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的方式,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为目标,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避免高职毕业生出现理论知识不及本科生,但操作能力不及中职生的尴尬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基本技能入手,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建设,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全面发展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专业管理人才。该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分析测试、劳动强度测试、工作疲劳测试、职业能力测试等等。在人员招聘、开发和培训、人员测评、薪酬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各模块的工作情境,模拟实训,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感情认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以达增强记忆的目的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专业技能训练通常安排学生在学完每门专业课后进行,并且由教师预先提供企业背景和岗位等相关资料,然后学生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与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和训练学生对人力资源各个环节信息的获取,并且进行协调与发展,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应用技能和操作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在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科竞赛、相关软件操作与训练、企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为主,让学生在参加实际工作中如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技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加强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 为了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应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室,而不是生搬硬套高校技能实训室。同时还要配备操作性强、生动形象的技能软件,比如ERP沙盘、HRM沙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事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教学软件。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都能在实训室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验教学。通过模拟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的规划、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与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专业问题能力。因此,学生还积累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针对人力资源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领导应该重视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意识,保持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联系。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健全和强化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制订校企合作计划,确定校企合作细节,明确校企合作职责;第二,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和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平衡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企业,学校应该尽量为企业创造利益,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理论或技术支持、解决难题。对于学校老师,学校应该在课程开发工作中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第三,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扩展校企合作资源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例如课题研讨、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兼职授课、学校专家到企业指导工作和解决难题等形式。第四,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这样企业可以为学校的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提出要求,明确培养方向,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体系尽量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保证学校的课程开发与行业人才变化的要求得到同步发展。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从而保证实践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在招聘教师时,除了要有一定的学历和必要的专业背景外,还应该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相应的企业工作经历,例如要求应聘人员具备3年或以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经历,熟悉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和相关软件的操作;第二,要求教师在寒暑假去企业实践工作,培养理论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第三,学校可以去企业聘任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担任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实训等工作,这样就保证了课程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四、结语 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才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制定实践活动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关实验室、拓展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这些都需要进行深人的探讨并付诸实现。 作者:孔美婵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生产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同时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全国很多高校纷纷成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都存在许多不足,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又是一门应用型和操作型很强的学科,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从大学校园迈入职场时,出现操作技能不强、实践经验缺乏等现象。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一项重大改革。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一)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十二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着重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只有提高该专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人力资源几大模块,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参加相应的实践环节,通过亲身经历、亲身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虽然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也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进入企业无法马上开展工作,还需投入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新员工的技能培训。而矛盾的根源则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操作能力的实训课程开设太少,导致学生普遍就业能力不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加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书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三)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作为专业教师,也应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投身于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具体而言,首先,需改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对于专业、学校、学生的重要意义。其次,需结合专业和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应增加视频教学、案例讨论分析、小组讨论、文件筐游戏、角色扮演等。最后,专业教师还需走出校园,下到企业参观实习、实践锻炼,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以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致使在制定或修改教学大纲时,设置课时和课程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出发点。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仅占总课时的10%左右,部分学校甚至削减到5%左右,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美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同时,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材也非常缺乏,模拟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沙盘模拟等都没有科学系统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检查监督机制,如学生校外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二)师资力量不雄厚 首先,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不外乎有两种来源:其一是由过去的行政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专业或是社会保障等专业转型而来,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其二是学历较高的年轻老师,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积累和企业的挂职锻炼,没有进行诸如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甄选、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实务操作。其次,由于许多高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师资力量不雄厚影响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三)经费投入不充裕 部分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把更多的经费投入理工科实验室,对于文科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相对较少,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提供一定的图书资料和上课场所即可,使得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前都没有见识和学习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事测评软件、沙盘模拟软件、绩效考核软件等,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1.修订教学大纲,凸显实践地位。 各高校在修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大纲时,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尽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实验。 2.规范实践项目,整合实践学习。 在大学四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应根据不同学期设置不同的教学实践项目。(1)大一学年。管理实习:参观一两个典型企业,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认知实习:调研人才市场,并进行人才模拟招聘,熟悉员工招聘流程和原则等。(2)大二学年。专业软件学习:熟悉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相关知识和操作。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社会实践,认知社会和适应社会。职业技能考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培训师资格证、职业生涯规划师等。(3)大三学年。专业实习:进入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几大模块的实务操作。沙盘模拟实验:每组模拟一个企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专业技能训练:模拟招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处理、绩效反馈面谈、角色扮演、薪酬调查、模拟加薪等。课程设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不同企业面临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参与技能大赛:参加各种社会大赛(如模拟招聘大赛、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激励自我。(4)大四学年。毕业实习:找到一个具体的企业去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3.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效果。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注重对实践教学参与过程的考核。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客观的评价,为具有创造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专业教师来说也是督促其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4.重视实践教学,开发实践教材。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材数量少、针对性不强等特点,高校应结合市场需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教师自编实践教材和讲义,以便适合实践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实践性教学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迫在眉睫。一般来说,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走出去”是指通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亲身体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和活动,总结经验和心得体会,以便用于日常教学和学生实践指导,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请进来”是指可以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或是知名高校实践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到校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专家讲座、实习指导、公开论文答辩、技能大赛评委等。 (三)增加实践性教学经费 稳定的经费投入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平衡理工科和文科的实践经费预算和划拨,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经费的投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添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图书教材资料和购买专业软件,引入专业实践教师或是培训在岗教师,努力改善实践性教学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满足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就业的综合实力。 作者:张世免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课探新 1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1.1传统的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曾任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在其签署的《莫里尔法》中指出“:平淡时代的那些信条己经跟不上风云变幻的现实。当现实中充满了困难,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当情况与以往如此不同时我们必须重新思索。”地方院校教育也一样,我们都知道明天不可能和今天一样,不断发展才是地方院校教育发展的硬道理,因此我国的地方院校要想达到高质量的水平就不能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而要不断创新、深入实践,所以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要进行变革。现在中国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具有很大的滞后性,还在不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甚至只是借用重点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照本宣科,丝毫没有体现地方特色,缺少针对地方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所以这方面的开拓应成为地方院校课程建设的中心,明显突出与重点院校的特色性是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关键。 1.2不突出教育的实践性 1.2.1地方院校教育过度侧重于理论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需要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因此地方性院校就要相应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是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开发的结合,而地方院校侧重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缺少实践的培养。通过学校系统化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可塑性还是较强,但在培养过程中却存在实践性与理论性不能平衡。 1.2.2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的原因首先,大部分管理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国外,并且基础管理知识的发展也是借鉴于国外的理论,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只参考重点院校进行设计,但在中国大环境情况下管理与国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所谓的需要中国化的管理,并且地方院校教育应更具有对地方的针对性,现在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汲取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大大的脱节。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趋向于私营企业,而在中国大部分私营企业管理方式不规范,这就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存在很大的不适用性。再次,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差异性,而地方院校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着同一性,这就不能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最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但由于它的特殊性的存在不便于实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包括企业的内部文件,比如,企业的薪酬制度、管理制度等,而不便于实习生去接触内部文件,这也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性的提高增加了难度。 1.3各地方院校教育人力资源专业不具特色性 在今后的10年发展中,各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是90后的一代,虽然90后的一代遭受质疑,但地方院校教育就要改正其缺点同时发展其优点,那么90后的一代就是拥有自信、抱负、个性化的一代,人力资源专业教育要立足学生的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上也要突出这一方面建设。随着大量学校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地方院校在培养人力学生的目标、方向、结构、能力上基本模式与重点院校和地方院校都相同,趋同现象十分的严重,无论在课程建设、培养方案方面各地方院校都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位,各地地方性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上并没有各自的特色,而前面有简单概述,不同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而地方院校的这种同一性的教学方式无疑不利于学生也不利于市场。 1.4地方性企业的忽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稀缺的情况下,各个性质的企业都希望招收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地方性院校就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是在各大地方所在地的企业并没有对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进行辅助,而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但由于地方性企业的不重视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无论是对于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还是地方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2地方院校人力教育问题解决方法 2.1教学改革 为什么地方院校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入社会会受到冲击,对地方院校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方案方面的创新设计,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的课程与市场脱节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从人力资源人才需要何种能力的角度分析。 2.1.1地方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要综合素质的能力并且需要大量跨专业的知识,综合素质,既包括专业的知识的深度也包涵学科领域的广度,要在扎实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晓财务、物流、营销、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同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结合。而地方院校的教师却只专而不通,所教授的学科理论、科研都有一定的成就,但是涉及面很窄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性院校在师资力量竞争力不足重点院校的情况下,地方性院校可以设法从市场上获取这方面的教师人才,而不应只局限于职业教师。 2.1.2地方院校对实践能力培养以下就从学生、教师、政府以及地方企业四方面进行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分析,也相应的解决了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学生方面,在对学生专业培养时还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地方性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训更应注重应用性的培养,这样才能避其所弊,趋向于实用的针对性,人力资源管理包含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等方面,伴随着是中国企业管理会逐渐走向规范化的大趋势下,将来一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更加趋向于专业化,在这些模块中趋向于某一方面,顺应发展潮流地方院校就要在对学生教育时,进行方面的引导,针对性的传授,这样对于学生的未来规划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方面,现在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能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原因,教师着重进行教学和教学科研项目却缺少人力资源在社会中运用的开发与管理的经历,因此教师都相应的实践能力不足,对于学生想通过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就更加困难了,所以中国地方院校应在培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加不能忽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这样对学生分析社会需求是拥有很强的指导性的。 从政府方面,政府是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坚实后盾,只有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使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得到保障,政府在政治、经济发面都要给予支持。企业方面,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中是关键性因素,企业能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对于地方教育人才的培养缺乏关注性,追其溯源,地方性院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大部分将服务于企业,在重点院校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地方院校正拥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与企业联系,其中政府也要起一定的作用,地方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企业建立培养协议,当然地方院校也要进行战略规划,以什么样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如,对于自愿参加实践的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为其提供实践的企业签订合同等方式进行双方共赢。 2.2地方院校特色教育 2.2.1教学战略的针对性各大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硬件与软件的基础上,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性,在人力资源各大模块的建设上,注重方向上突出自身地方院校的特色,而学校真正的竞争核心就是地方院校教育出来的学生素质,而要是能够各大地方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上突出特色也就更有利于地方院校学子的就业成才之路了。 2.2.2地方建设特色性各地方院校在发展特色时还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性质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地方院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地区,而要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结合,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特色性首先就体现在区别于重点院校的特色性,体现自身的实践性、针对性。其次,区别各自院校的特色性,拥有各自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打方向,突出自身的专攻。 作者:李晓红单位: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改革 摘要: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综述,指出我国实践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走过了事务性管理、分析服务管理和战略性管理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几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起步,经过50年的发展,国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日趋成熟,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从“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换骨,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迅速增长,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也因此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不过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 对专业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性质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舶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 二、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关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们围绕人才发展要求、学科性质和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做了比较充分论述并达成共识。 对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陈锦坤、孙正国指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地点、时间诸项,就形式而言,有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实训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南志珍总结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示范试点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专业总时的40%;侯箴则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设计为课程、案例、软件三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一些。王贵军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与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学生参与性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是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易用的方法。他还指出,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暑期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等也值得尝试;萨茹拉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其中的“实践课堂”包括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小组课外活动、与成功人士座谈、社会实践等;刘艳深入剖析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特征,并对情景模拟教学基本流程进行了阐述;黄昱方则对人力资源实验课程的目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做了探讨。 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王贵军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并指出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实训基地效果比较好;陈锦坤、孙正国研究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以来,历届“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都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实践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实践环节的研究,并一再强调,加强实践教育十分迫切与必要。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已先后建成了心理技能实验室、员工招聘实验室、脑像实验室、人力资源实战演练室、workshop实验室、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仿真实验室,走到了实践教学的前列。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实战型系列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教学案例集等,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既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举措的本土文化背景,又应该兼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在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人员测评等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改革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绩效评估、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的课程设计学时,拓宽设计的内容,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学生参与设计的措施,使得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毕业设计则尽可能结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做到“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工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在这方面,我校人力资源管理系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在承诺为委员会成员提供咨询、培训和毕业生优选等服务的基础上,与其签署构建实践平台的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这一做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人才培养模式则凸显重要。本文从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在构建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理论和实务要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理论为建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制约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决定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结构、人才培养规模,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无不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制约。 2.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它就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3.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潜在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射,即使生产力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模式、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制,有的则是分权制;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的重学术,有的重实践。这些都与该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外来文化同样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日木、韩国、新加坡来说是外来文化,而现已成为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也是外来文化,如今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导作用。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1.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 2.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是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注意贯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经验表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学校国际贸易的企业相互合作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经济学范畴里的一门重点学科,必须重视科研活动。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培养目标的建构 研究培养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养目标,前面已经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构建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面向”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外部关系。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服务,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定位”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内部关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人才和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育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时,我们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和能力,要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培养目标时,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成为同类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品牌”专业。 2.课程体系的建构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而是根据世界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到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补充新课程内容。要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注重国际贸易实务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的建构 要实现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既能做工程师,又能做教师。目前国际上国际贸易专业学校的师资构成,学术型和实务型教师的比例数为l:1。而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加快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显得十分紧迫。 如何构建国际贸易专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要努力建设自身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自己教师队伍的常规部队。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式。“送”,就是选拔部分教师出国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就是让部分教师(主要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下基层锻炼。“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进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聘”,就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第二条途径就是借鉴其他国家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社会实践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个途径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 五、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企业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与建设,企业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为顺应社会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走访多家企业,得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另外,从走访调查资料中,了解到目前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为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策略。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录用也有了更高要求。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素养,指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和特点 1.1现状 一方面,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小企业都很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中的很多高层领导都会这样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以在通过员工帮助计划、员工职业之路、关键绩效指标等一系列手段和方式健全和完善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该部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职能比较全面。现今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很广,例如,一些企业人才招聘工作、人员储备、员工报酬管理、员工绩效考核和培训、企业的人才规划等工作都由其负责管理。 1.2特点 很多企业比较重视此项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为促进此项工作。另外,此项工作职能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工作面很广,同时这项工作也很关注员工的生涯规划。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素养 2.1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因此,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专业的、丰厚的坚实理论知识。另外,还要学好心理学这门学科,这项工作涉及的工作面比较宽广,在与人沟通交流中,都会用到心理学。同时,还要掌握并熟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 2.2具备责任心与吃苦耐劳精神 很多企业员工大多数是80后或是90后,这些年轻人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论做任何事情遇到挫折或是困难,都有父母帮助处理,可以说他们的前程父母早已安排好,所以生活中或是工作中缺少责任心,工作意志力不强,在吃苦方面缺少锻炼。很多年轻员工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与老员工相比较,责任心不强,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这也让很多企业感到头疼。据了解,有的企业中,一部分年轻员工因为吃不了苦,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辞职,在工作中经常发情绪,不虚心向老员工学习,等等。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首先要具备谦让、工作责任心强、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吃苦耐劳的精神。 2.3敬业与团队协作精神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与同事友好相处,更希望员工有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讲,工作内容包括:掌握企业一些员工的个人资料、薪酬、对员工的考核详细资料等,可以说工作的内容是比较敏感的,对员工的一些个人资料等不能够随意的让其他人知道,更不能轻易地往外泄漏。经过走访多家企业得知:有些员工通过校友关系了解其他企业的一些薪酬水平,导致很多员工随意的流动,这样企业就会缺少一些技术人才,同时给该企业的名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4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 目前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队伍中,很多员工虽然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经验,但是没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在工作中经常抱怨、发脾气,对于领导安排的一些小事情不认真工作,觉得自己总是大材小用,一些大的问题和事情也处理不好,所以心里总是觉得自己职位太低。事实上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负责,纵观历史风云,那些著名人物都是从小事做起,只有做好小的事情,才会做好大事。因此,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个企业的员工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位,在工作中要积极做事,不论自己职位高低,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看不起小事,因为做好小事成就大事。这样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另外,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更好、更快的成长。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设置科学、完善的专业课程 为了适应并符合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各院校要加大此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帮助这些人才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例如,对专业课程中的一些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际关系学、劳动法、绩效管理等课程要多安排,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专业课程,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加强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 各院校要加强此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这样学生可以多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程提高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等。另外,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提前积累工作经验,以便于更好地促进今后的工作。同时还能够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一些工作内容可以及时的掌握,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并脱颖而出,人力资源管理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措施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加上对其专业的人才培养措施,才会符合当今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作者:李惠丽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分析 目前,我国已有三百多家本科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每年达数万人,但是,培养的整体质量却差强人意,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重头学起,甚至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职业技能。很多高校对于为什么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职业技能,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什么职业技能,怎样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职业技能等问题认识不足、措施不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实践,实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标准。除少部分学术型人才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实践领域。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必备要求。2.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要求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的需求也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应用性上,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迎合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1.一般技能。一般技能是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内的管理者应当普遍具备的技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基础性的职业技能,涵盖逻辑思维技能、语言表达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建议决策技能、持续学习技能、创新创造技能等。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备技能,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一技之长的重要尺度,包括工作分析技能、人力资源规划技能、员工招募甄选技能、培训开发技能、绩效管理技能、薪酬福利管理技能、劳动关系管理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脱离社会要求,大学所学与社会所需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二是教师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培养中依旧占有绝对的权威性地位,专业课程教育围绕知识的讲授和教师的经验展开,教学评估的标准依旧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业完成的结果以及出勤率等,致使学生被动学习;三是专业课程设置侧重基础理论知识,轻视实际操作环节,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上述问题,要通过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来解决。1.以需求为导向。社会所需即培养所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始终围绕“如何使学生胜任今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确定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与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做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重,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的需求。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弱化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地位,将教师的角色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习”,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充分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能力。3.以实践为载体。职业技能的培养,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实践。传统的讲授模式更多适用于知识的培养,但职业技能不可能“看”会、“听”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改变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逐步掌握职业技能。开展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实验室、设置实训课程、开展专业比赛、建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还应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在进行学业教育的同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从而做到课程学习与课下学习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作者:云文婷 曹建巍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教学研究 摘要: 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学》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目前这一课程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先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建议,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教学质量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很快,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属于国民再分配的范畴,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事业逐渐为国民所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学》课程逐步进入大学的课堂,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是当前授课教师的突出任务。 一、社会保障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经过二十几年发展,社会保障学教学体系逐渐成形。但是,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比较复杂、涉及面宽广,理论框架虽已定型,但是学科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教学中产生了特殊的教学难点。首先,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非常琐细,并且世界各国规定千差万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关理念和制度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不仅社会保障政策变化周期短,而且每项具体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上存在很多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据教材,必然使课堂知识内容滞后于现实发展。鉴于此,社会保障相较于其他课程,自身特点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其次,学生容易受自身阅历和课程内容影响,感到社会保障学整门课程内容都与“生老病死”有关,至少这些内容现在与自己没有关联,所以对课程内容自然提不起兴趣。最后,学生容易对本课程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有的认为社会保障学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六大模块没有体现出重要地位,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学不太重视。 二、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研究目标 教学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几方面能力:第一,通过构建社会保障理论整体框架体系,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各方面问题。第二,深入社会保障各个板块,能有效分析问题,树立学生自己的问题观。第三,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讨论教学法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专门依靠教师讲授远远不够,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相关书籍,多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相关问题,多思考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如何发展。例如:养老保险学习中,首先给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析: (1)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老龄化,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在这种压力下我国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 (3)未来的养老保险如何才能应对老龄化? 其次分别就每一个问题让学生组织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融入社会热点共同讨论,如:养老压力环节,让学生讨论会同意父母入住养老院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辩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养老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学生学习一直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不同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学习经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从各个维度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激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以及产生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 2.案例教学法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都较强,教学中如果不结合案例,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显得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此外,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而案例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中,针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首先进行与案例问题相关理论的回顾或者阐释,再对与案例有关的政策规定做出正确解读。因此,该课程案例教学实施和完成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对案例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现实政策,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保障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保险内容讲授中,对于社会保险的每一个险种而言,相关政策是实施依据,相关社会保险争议和问题往往是围绕政策实施形成的,借助相关案例认识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但可以重新理解相关理论和政策,还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受和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活动开始之前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进而分配角色。社会保障学课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应用了该方法具有的游戏性质的娱乐性特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既能让学生学习效果有所增强,又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程实质,更为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课程内容。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社会保障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4.实践教学法 由于教材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故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实践性环节:一是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带学生到北京市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服务大厅参观学习,了解该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与服务内容。二是到社会养老服务部门进行调研。三是进行暑期社会保障专业问题调研,结合教师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并要求学生提交专业的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结语 因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授,又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摸索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有较大收获,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玲玲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 本文以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为基础,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以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为例,分析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就业竞争力概述 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所具有的能力,恰好符合雇主或市场的需要,对其拥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二、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总体概述 根据各种要素对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归结为三方面的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以此构建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它是一种隐性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身心素质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其他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它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三)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它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我们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其中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环境竞争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指标;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竞争力包括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工作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身心素质及就业心态等指标;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环境竞争力包括学校条件、家庭条件、社会条件等指标。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具体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读生为例 (一)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调查,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读生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调查问卷中“您现在的专业成绩绩点在以下哪个绩点区间内?”一题得知,89%的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绩点集中于3.0-4.0,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是否准备考取或者已经考取相关技能证书”这一题可知,过半数华师人力在读生准备或已经考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计算机等级类证书、语言类证书。华师人力专业在读生的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但创新能力一般。 (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要求,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使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很好的表现自我,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愉快的与人交往。这里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外语水平、而且更重要是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五)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求职过程,本质上是求职者与招聘者相互沟通的过程,双方能否有效的沟通,决定着求职的成败。据调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意识到就业过程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为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协调各种人际关系,重视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六)工作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 从“请问您参加过哪些有助于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活动?”一题,得知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超过半数参加过实习、比赛类活动、学生工作、相关培训讲座等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七)身心素质及就业心态 在针对在读生的问卷中,在“您认为您自身的性格是否合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一题中,约63%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但也有25%的学生选了不清楚,体现了学生存在着对自身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您对您以后工作的起薪期望是?”一题中,过半数的在读生选择了3000-5000元/月,符合基本的择业就业观。 (八)学校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是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师资一流。华师人力资源专业更是广东的先锋,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九)家庭条件 目前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还不健全,许多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地域差异、“照顾”关系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影响还较为明显。 (十)社会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收到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越来越重要! 作者:梁嘉健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探索 【内容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然而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样才有能力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对提高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内各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实践与实训等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作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起步更晚。而且,与本科层次的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性和教学为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特点,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必须考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随着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日趋复杂和竞争能力的日益提升,企业更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因此,通过企业需求和本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时,依然偏重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忽视实践环节。即使学校设置了实践操作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实践操作的比例要求,所以导致其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实践课程设计的随意性较大,使得课模拟训练、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课程实践标准中的要求。有些教师甚至没有设计实践操作的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满足教学要求,而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到相关技能。 (二)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滞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为了配合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相应的专业实验室。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普遍缺乏良好的专业化实践环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业的实验室;没有配备相关的实训操作软件;没有开展员工招聘和心理技能测试实验等等。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前不会操作,有些甚至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软件。从而造成他们到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合作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利益分配。由于合作意识和利益问题等原因,目前比较少的企业能够接受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主要原因:第一,由于学生数量比较多,以及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共同利益点,加上企业都处于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压力大、任务重等原因,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第二,由于学生是学习生身份,实习时间可能比较短,企业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对学生的指导也往往流于形式。实习生很难接触到专业工作的完整流程和参与具体业务工作,所以学生很难达到实践的目的。 (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应该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和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更看重教师的学历,学历越高越占优势。虽然他们学历较高,但是他们缺乏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没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历,这样会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实训课程时,显得“功底”不足。因此,教师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现课程实践环节,更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获得实践技能。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的方式,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为目标,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避免高职毕业生出现理论知识不及本科生,但操作能力不及中职生的尴尬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基本技能入手,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建设,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全面发展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专业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该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分析测试、劳动强度测试、工作疲劳测试、职业能力测试等等。在人员招聘、开发和培训、人员测评、薪酬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各模块的工作情境,模拟实训,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感情认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以达增强记忆的目的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专业技能训练通常安排学生在学完每门专业课后进行,并且由教师预先提供企业背景和岗位等相关资料,然后学生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与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和训练学生对人力资源各个环节信息的获取,并且进行协调与发展,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应用技能和操作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在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科竞赛、相关软件操作与训练、企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为主,让学生在参加实际工作中如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技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加强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为了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应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室,而不是生搬硬套高校技能实训室。同时还要配备操作性强、生动形象的技能软件,比如ERP沙盘、HRM沙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事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教学软件。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都能在实训室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验教学。通过模拟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的规划、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与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专业问题能力。因此,学生还积累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针对人力资源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领导应该重视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意识,保持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联系。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健全和强化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制订校企合作计划,确定校企合作细节,明确校企合作职责;第二,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和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平衡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企业,学校应该尽量为企业创造利益,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理论或技术支持、解决难题。对于学校老师,学校应该在课程开发工作中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第三,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扩展校企合作资源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例如课题研讨、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兼职授课、学校专家到企业指导工作和解决难题等形式。第四,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这样企业可以为学校的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提出要求,明确培养方向,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体系尽量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保证学校的课程开发与行业人才变化的要求得到同步发展。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从而保证实践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在招聘教师时,除了要有一定的学历和必要的专业背景外,还应该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相应的企业工作经历,例如要求应聘人员具备3年或以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经历,熟悉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和相关软件的操作;第二,要求教师在寒暑假去企业实践工作,培养理论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第三,学校可以去企业聘任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担任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实训等工作,这样就保证了课程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四、结语 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才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制定实践活动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关实验室、拓展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这些都需要进行深人的探讨并付诸实现。 作者:孔美婵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探索 【内容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然而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样才有能力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对提高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内各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实践与实训等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作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起步更晚。而且,与本科层次的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性和教学为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特点,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必须考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随着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日趋复杂和竞争能力的日益提升,企业更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造成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因此,通过企业需求和本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时,依然偏重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忽视实践环节。即使学校设置了实践操作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实践操作的比例要求,所以导致其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实践课程设计的随意性较大,使得课模拟训练、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课程实践标准中的要求。有些教师甚至没有设计实践操作的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满足教学要求,而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到相关技能。 (二)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滞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为了配合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相应的专业实验室。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普遍缺乏良好的专业化实践环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业的实验室;没有配备相关的实训操作软件;没有开展员工招聘和心理技能测试实验等等。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前不会操作,有些甚至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软件。从而造成他们到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合作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利益分配。由于合作意识和利益问题等原因,目前比较少的企业能够接受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主要原因:第一,由于学生数量比较多,以及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共同利益点,加上企业都处于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压力大、任务重等原因,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第二,由于学生是学习生身份,实习时间可能比较短,企业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对学生的指导也往往流于形式。实习生很难接触到专业工作的完整流程和参与具体业务工作,所以学生很难达到实践的目的。 (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应该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和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更看重教师的学历,学历越高越占优势。虽然他们学历较高,但是他们缺乏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没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历,这样会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实训课程时,显得“功底”不足。因此,教师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现课程实践环节,更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获得实践技能。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的方式,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为目标,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避免高职毕业生出现理论知识不及本科生,但操作能力不及中职生的尴尬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基本技能入手,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建设,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全面发展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专业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该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分析测试、劳动强度测试、工作疲劳测试、职业能力测试等等。在人员招聘、开发和培训、人员测评、薪酬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各模块的工作情境,模拟实训,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感情认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以达增强记忆的目的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专业技能训练通常安排学生在学完每门专业课后进行,并且由教师预先提供企业背景和岗位等相关资料,然后学生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与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和训练学生对人力资源各个环节信息的获取,并且进行协调与发展,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应用技能和操作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在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科竞赛、相关软件操作与训练、企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为主,让学生在参加实际工作中如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技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加强专业化教学实验室建设。为了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应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室,而不是生搬硬套高校技能实训室。同时还要配备操作性强、生动形象的技能软件,比如ERP沙盘、HRM沙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事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教学软件。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都能在实训室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验教学。通过模拟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的规划、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与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专业问题能力。因此,学生还积累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针对人力资源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领导应该重视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意识,保持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联系。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健全和强化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制订校企合作计划,确定校企合作细节,明确校企合作职责;第二,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和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平衡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企业,学校应该尽量为企业创造利益,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理论或技术支持、解决难题。对于学校老师,学校应该在课程开发工作中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第三,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扩展校企合作资源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例如课题研讨、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兼职授课、学校专家到企业指导工作和解决难题等形式。第四,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这样企业可以为学校的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提出要求,明确培养方向,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体系尽量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保证学校的课程开发与行业人才变化的要求得到同步发展。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从而保证实践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在招聘教师时,除了要有一定的学历和必要的专业背景外,还应该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相应的企业工作经历,例如要求应聘人员具备3年或以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经历,熟悉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和相关软件的操作;第二,要求教师在寒暑假去企业实践工作,培养理论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第三,学校可以去企业聘任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担任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实训等工作,这样就保证了课程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四、结语 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才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制定实践活动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关实验室、拓展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这些都需要进行深人的探讨并付诸实现。 作者:孔美婵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微探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 无论是国际标准组织(ISO)还是世界贸易组织(WTO)都将教育列入了服务行业,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教育就是接受一种特殊的服务,同任何服务性商品一样,教育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消费的过程。从服务管理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个性化需求和大众化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产品定位研究 在高等教育的成本支出中,学生或家庭自费部分已占有相当的比例。换言之,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出钱委托高校培养大学生,而现在则是学生或家庭自己出钱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产品的购买主体已由国家转变为学生或者其家庭。高等教育的费用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小部分属于消费部分的支出;大部分则属于投资性质的支出。从消费性支出来说,大学生作为消费者自然有权要求高校为其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提供合乎标准的高等教育产品;作为投资性支出来说,大学生同样有权要求高校为其投资行为或人力资本的积累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对于高校,其向求学者提供的是一种旨在改善和提高求学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无形商品,高等学校的产出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而对于求学者而言,求学者交纳求学费用,并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消费教育服务。 质量是相对产品而言的,没有产品也就谈不上质量。高等教育的产品是高等教育服务,人才不是高等教育的产品。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用于提高或改善人的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养的非实物社会成果,它与演员、医生、导游、售货员一样,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消费品。高等教育产品(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提高购买者(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价值或效用等,学生及其家长(还包括国家、社会等)才愿意花钱来购买。求学者之所以牺牲提前就业的潜在收益,是因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学生通过消费这种服务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得自身劳动力商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在未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教育活动的结果不是改造或制造出了新的学生,而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技能,改进了学生的态度等,从而提高了劳动能力与劳动效率,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购买(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结果。 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产品观认为学生是直接顾客,是教育服务消费的主体,他们有权选择学校、专业、课程及任课教师等。在近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试行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的思想理念。高等教育的产品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并且通过学生的理解消化而被接受和使用,以满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需要,进而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者是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消耗智力和体力而生产出适合不同教育对象需求、具有多方面性能的教育服务,处于生产领域;学生则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消费者,处在消费领域。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与共生性,高等教育的产品就是高等教育服务,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产品。 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框架下,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具有投资和消费属性的服务领域。世界贸易组织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教育服务是其中的一类,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以外,任何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的教育活动,都属教育服务贸易的范围。 高等教育服务产品既可以是公共产品,也可以是准公共产品,还可以是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价格是垄断的,即由产品的供给者决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律按照规定收费。私人产品的价格可能是垄断的,也可以是竞争性的,如果是竞争性的价格,既可以随着产品的供求变动而上下波动,也可以讨价还价。私人产品按照单位产品收费,谁享用谁付费。准公共产品的价格介于两者之间,它们既不象公共产品的价格那样具有垄断性,也不象私人产品价格那样可以讨价还价,另外准公共产品的价格既可以像公共产品那样不按照享用数量多少而一律按照规定收费,又可以像私人产品那样按照单位产品收费。 从效率角度分析,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应该按照私人产品的方式供给;若从公平性的角度考虑,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应该按照公共产品的方式供给。教育服务是新兴的第三产业,是高层次的社会文明服务性劳动,是整个社会大生产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教育服务的投入也应该是一种生产性投资。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产品定位研究告诉我们,研究高等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其实质就是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高等教育过程的质量就是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质量。 二、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服务”就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第一,服务是产品的一种,也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第二,服务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方接触活动及服务者内部活动(或过程)的结果;第三,服务必须以顾客为核心而展开;第四,服务一般说来是无形产品,有时也会形成一些有形产品。相对于有形产品而言,服务是“可被区分界定,主要为不可感知,却可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需要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也不涉及转移的问题”。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和服务职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 从服务的定义来看,它的本质就是满足他人的需要,以服务对象作为中心和出发点。具体到高等教育来讲,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教育是一种服务”的教育理念。因此,高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种服务链,最终由教育工作者将一种满意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 根据以上理解,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服务主要是指高校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满足学习者(更准确地说应当叫做顾客或用户)的需要,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受教育者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教育需求者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 以上定义表明,在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中,交互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服务的生产价值的形成及最终提供物的交付,都离不开交互,特别是服务质量的各种问题,皆源于组织同顾客的交互之中。服务质量不容易控制和管理也是交互中的复杂因素造成的。因此,必须从交互的观点去理解教育服务质量,分析教育服务质量的特性。 第一,准确测度和评价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比较困难。 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非实体性,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同实体性产品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无法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又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很难通过在线控制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过程来减少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失误,以保证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另外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通常具有比较高的对于教育服务过程的自主控制性,这对于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确立共同的质量标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服务消费者所获效用的大小难以测度和准确评价。 第二,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与有形产品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形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十分精确的质量指标来衡量和控制,而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却缺乏统一、明确的衡量指标。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概念、标准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等与有形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有着显著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有形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 第三,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与受教育者的主观判断有关,不仅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结果,而且还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过程。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由预期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所决定。预期服务质量即顾客(主要指学生)对高等教育服务预期的满意度。感知服务质量则是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如果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实际感知水平符合或高于其预期水平,则顾客将会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认为高等教育服务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反之,则会认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服务质量较低。不论是预期服务质量,还是感知服务质量都与受教育者的主观判断有关,因此,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不仅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结果,而且还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过程。 三、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顾客满意度分析 顾客满意度(customersatisfactiondegree,CSD)是衡量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标志,它反映了顾客对服务过程的认可程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和大众化时代,对于高校来说,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满足教育消费者对于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的教育消费需求。 ISO9000:2000中“顾客满意”的概念是:“顾客对其要求被满足程度的感受”。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负责质量的副总裁戴尔先生曾这样说:“顾客满意是成功地理解某一顾客或某部分顾客的爱好,并着手为满足顾客需要做出相应努力的结果”。这个从生产企业角度出发的定义指出“顾客满意”有两个关键内容:首先要成功地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是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服务过程。 顾客满意的主体是顾客,这里的“顾客”不仅包括教育服务产品的现实或潜在的消费者(如学生、家长及国家等),而且还包括教育服务组织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高校内部的教职员工、输送生源的有关中学、学生未来的就业单位、高校的投资者等构成的价值链条中每个关键环节的所有成员。顾客满意与否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涉及整个价值链让渡系统中的所有成员。因此,要实现顾客满意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从教育服务活动的起点做起,确保价值链让渡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类顾客的满意,这是理解顾客满意内涵的真正意义所在。 顾客满意的客体是一个教育服务组织所提供的全部产品。“全部产品”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所有东西,既包括教育服务本身的性能质量与适用质量,也包括顾客从接受教育服务过程开始到教育服务消费过程结束所涉及到的与满足其该项需要有关的一切事物,甚至还包括其他人对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态度与评价等。因此,顾客满意的客体是一个包括很多因素在内的动态整体,要实现顾客满意,必须涵盖其中的所有因素。 当然,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顾客满意首先是要满足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的教育消费需求,但是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直接顾客(受教育者)个人,而是应该将社会满意作为最高层次的顾客满意目标,将顾客满意扩大到社会和全体公众的层面,突出高校的社会价值,使高校的教育服务过程更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生态平衡、社会道德与科技进步等的协调发展,这是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服务过程顾客满意度的衡量标准是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预期期望。而顾客的预期期望值是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前已经形成或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高等教育提供的“全部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以这些预期期望作为衡量标准的。由此可见,在研究顾客满意度时,必须了解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期望是如何形成的,预期期望质量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决定了顾客预期期望值的高低。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预期期望的形成一般主要取决于自己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预期的主观判断、高校的对外宣传(包括招生广告宣传)和非正式媒体如亲戚、朋友、同学、老师等有关人员意见的传播和影响等。 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的衡量标准还取决于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主观感受状态,这种感受状态表现为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认知。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主观感受状态或认知可以也可能不与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的实际情况相符。特别是高校面临的顾客是许许多多的学生个体时,由于学生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实际感受状态更具有主观色彩,就可能对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做出错误的主观判断,这是研究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顾客满意问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从顾客满意度的视角,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可以分为三类:当然质量、期望质量和迷人质量。 当然质量是指教育服务应当具备的质量,顾客通常认为这类质量是教育服务必须提供的,一般不会主动表达对这类质量特性的要求。如果顾客认为这类质量特性很重要,服务过程也提供了高质量的这类服务,顾客的满意度一般也不会显著增加;相反,即使顾客认为这类质量特性不太重要,如果服务过程没有提供当然质量的这类服务,顾客的满意度仍然会显著下降。 期望质量是指顾客对教育服务有具体要求的质量特性,这类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与顾客满意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顾客对于这类质量特性的期望以及教育服务组织提供的这类质量特性的状况是比较容易衡量和评价的,期望质量及其实现程度是顾客满意度评价的关键。 迷人质量是指教育服务所具有的超越顾客期望的质量特性,这类质量特性(即使重要程度不高)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大众化条件下高校尤其需要树立并大力推行高等教育的服务理念,教育服务理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服务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缺乏与时俱进的充分认识,在实践中仍受着传统观念的束缚,居高临下地以教育者自居。 从以上分析可知,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必须保证当然质量,否则会引起顾客的严重不满;不断改进顾客的期望质量,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关键;积极开发迷人质量,努力使教育服务质量不断超越顾客的期望,这是教育服务提供者永恒的追求目标。在这三类质量特性中,期望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是目前各种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而当然质量和迷人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目前各种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对这种非线性正相关关系都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数学解释,统计工具中各种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于这种非线性关系的拟合效果也并不理想。随着高等教育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顾客对高等教育个性化需求的变化,教育服务的顾客期望质量将会转化为当然质量,迷人质量将会转化为期望质量甚至当然质量。 浅谈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高校教学秘书服务质量探索 一、教学秘书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1.提高学校人力资源发展竞争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学秘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需要依赖于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对教学秘书这一管理主体的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经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执行绩效管理,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在高校中所占的人员比重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为一个学院、一个教学秘书,有些甚至没有。对其绩效考核总是依附于占很大比例的教师的考核,缺乏针对教学秘书这一主体全面有效的考核体系,考核目的不明确,因其工作性质导致考核标准过于宽泛、工作结果难以量化,考核结果无法真正运用到工作中来。在学校这个组织中,专任教师存在一种优越感,而教学秘书作为行政管理服务主体之一很容易被边缘化。首先,如果教学秘书的工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心理缺乏存在感。其次,如果进行绩效考核,但是绩效考核的结果并未进行系统分析,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无法实现。绩效考核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秘书潜力,形成良性竞争,发挥内在能力,提高高校办事效率。要达到最大激励,就要使教学秘书在思想上形成这样的思维: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得到良好的绩效考核成绩——物质或精神上奖励。 2.保障高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高校办学的目的。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外在化,这与教师水平及教学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教学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有效管理。教学秘书是联系学校和学院之间的纽带,在教学管理主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个人各方面素质和工作能力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高校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教学秘书进行周期性的绩效考核,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以不断寻找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态度,开创思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工作任务。因此,绩效考核是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可以使各高校的日常工作更有序进行。同时,面对突发事情也可以集思广益,积极主动处理问题,达到高校办学的目的,完成高校转型与发展。 二、高校教学秘书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指标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各高校的绩效考核指标看似不同,但在考核的内容、时间、方式、程序以及结果上都大致相同。考核的时间维度为一年,但是高校的特点是以学期为单位,绩效考核时效性较差。各高校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时,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及各指标大致相同,只是针对不同岗位某些指标权重略有不同,考核内容几乎都涉及德、能、勤、绩、廉这五个方面,考核多采用个人述职、领导评价、部门鉴定等方式,定性有余,但定量欠缺,达不到考核预期效果。 2.绩效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考核办法大多都是由人事管理部门强制分布名额,各个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配名额。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种。这种情况下,有些院部认为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是教学主体,他们在学校中的贡献力量大,而教学秘书等行政人员因工作性质不可以量化,把考核结果的优秀名额转给教师,这无疑会打击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为考核结果只分等级,同等级的管理人员之间体现不出差异性,最终会打击工作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无责任心的状态。针对教学秘书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平时几乎没有对教学秘书各项指标的绩效数据进行统计,考核结果除了优秀等级,其他人员大致相同,年终绩效考核最终流于形式,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也以无所谓的态度看待绩效考核。 3.绩效考核程序存在的问题。考核信息不对称,高校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缺乏调研各个人员地参与,很多高校的考核体系有些名存实亡。对于高校执行绩效教学秘书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很多人认为只有企业有利润才应执行绩效管理,高校应和公务员一样。很多高校都受人员编制的限制,无行政领导职务的普通工作人员要想得到与岗位匹配的津贴很难,绩效考核与岗位津贴不相符,大大打击工作积极性。在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绩效考核是手段,激励才是目的。偏低的收入一直是引起教学秘书普遍不满的原因,绩效考核达不到激励作用。 4.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应是及时沟通与反馈。很多高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都会通过公示告知考核结果,但并没有借助考核弥补教学秘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领导层拿到最细化的评分结果,教学秘书只是关心得到了什么等级,很多时候没有教学秘书反馈意见。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绩效考核能否有效利用的前提,现在的普遍情况是优秀者没有鼓励,不合格者没有惩罚,也没有淘汰。专门针对教学秘书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几乎没有,但对专任教师或者搞科研的人员方面有诸多奖励,诸如“教学名师”“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专项资金奖励,但在高校中没有针对管理人员的荣誉、奖项等。 三、高校教学秘书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1.绩效方案的制定。制定详细有效的绩效方案是执行绩效管理的保证,高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首先,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教学秘书在思想意识上认同并接受绩效管理。大多人理解为,执行绩效管理后,在薪酬分配方面,只会造成管理人员和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矛盾。因此,各级管理者要让教学秘书了解到绩效管理深层含义及目的。其次,根据工作内容逐级分解工作任务目标和工作具体步奏,制定一份详细的绩效方案。最后,请相关人员来审核绩效方案并与教学秘书形成共同认知。SMART原则是分析方案合理性一个方法,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原则。SMART原则即制定出来的方案应具体、明确,可衡量、可执行、可实现,还要有时间限制。 2.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指为完成绩效计划,上级部门对各个教学院部工作进展进行了解和解答疑难的过程。通过实践证明,电话和面谈沟通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但两者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两者同时使用。 3.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指对教学秘书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及其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对教学秘书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工作绩效进行对比,使其不断改进。绩效评价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是做好绩效评价的前提;选择适宜的考核者和采用正确的考核办法;允许教学秘书申诉,对于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提出自己见解,进行重审。 4.绩效结果应用。教学秘书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为教师学生的服务水平。因此,高校需要将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制定奖励办法。对在教学管理中表现突出的教学秘书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但对于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老是出现失误造成教学事故的应该给予惩罚。 5.绩效目标提升。通过绩效反馈,教学秘书对自己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现有绩效考核标准,在新的工作周期中制定更高的绩效目标,促进高校教学秘书管理队伍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绩效管理理念。从教学秘书的角度思考,教学秘书应以服务学生和老师为本,学校也应重视教学秘书这一管理主体的发展,建立全面、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综合素质,以此提高教学秘书服务的质量。只有在教学秘书中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励高校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服务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学秘书服务的作用。 作者:蓝肖丽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浅谈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山西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提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是高校教学服务特性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学生在接触教学服务的真实瞬间对于服务水平的感知。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价包括高校教学设施、高校教职员工、高校教学管理和高校教学实践四个维度、17个指标。我们使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到山西省的几所高校做了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山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服务 一、研究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高校最终的根本使命所决定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有了教学基础,才能进而发展科研与服务,并不断促进这两大功能的培养和发挥。 然而,近年来在山西省高校中出现了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高校之间层次相同,面对的政策环境、师资状况、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不相上下,但是在教学质量上却存在较大的悬殊。高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问题会影响高校输出的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科教兴国的战略,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因此,本文将学校管理、师资、学生认知和教学硬件设施作为因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研设计 1、调查问卷的设计。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是高校教学服务特性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学生在接触教学服务的真实瞬间对于服务水平的感知。它是一个多维概念,也就是说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包括多个要素的感知。在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之后,我们提出了研究初案,经过调查后最终定稿。在问卷中设计了17个问题,直接测量了高校教学整体服务质量。问卷采用了李科特尺度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 2、调查对象。高校扩招政策推行后,山西的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高校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场地、实验室及其他设施没有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增长;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大,教师的科研和进修相应减少;大班集中授课,师生交流减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不对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着山西高校教学服务的质量。已知山西省主要代表高校为老八所,因此我们调查的对象主要在这几所学校里展开。我们通过分层抽样,一所211学校(太原理工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一所文科性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3、调查方法。2010年6月,通过随机抽样将调查问卷发放给4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每所高校50份问卷,平均回收率为99%。 三、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本研究用sps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样本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aiser给出了一个kmo的标准:0.9 2、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模型。运用spss17.0软件设置factor analysis的scores选项的regression(回归因子得分),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以上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模型: f1=0.081x1+0.079x2+0.138x3-0.044x4+0.013x5+…+0.078x16-0.092x17f2=0.012x1+0.014x2-0.129x3+0.265x4+0.160x5+…+0.023x16+0.0335x17f3=-0.019x1+0.005x2-0.007x3-0.004x4-0.018x5+…-0.049x16-0.132x17 注:xi表示17个因子(评价指标)对应的期望值。 将对应的均值分别代入以上函数模型中,可以得到: f1=2.42 f2=2.64 f3=3.99 本次调查采用了李克特五分制的尺度法:5分为a,4分为b,3分为c,2分为d,1分为e。a代表非常好,b代表比较好,c代表一般,d代表比较差,e代表非常差。 第一个因子(即f1)得分为2.42,表示q3、q13、q14等指标比较差。 第二个因子(即f2)得分为2.64,表示q10、q12、q17等指标比较差。 第三个因子(即f3)得分为3.99,表示q11、q15等指标比较好。 四、教学服务质量研究结论提升策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发现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重科研,轻教学。政府主导教学工作评估和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工作中,其给予权威评估结论往往依据学校的科研成果,其中教师职称的评定也往往依据教师的科研成果。久而久之,学校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作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教学研究的盲区,以致于最后形成了“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的教学”的说法。 2、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外发型。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应内外部力量相结合,相互作用,但是在教学质量建设中,中央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却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此以来,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行动往往只是行政命令驱动的结果。高校教师以及广大学生缺乏评估和改善教学服务质量的主动行为和自觉意识。 3、“教、学”脱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呈现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服务的接受者。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和学生是直接关系教学服务质量的最核心的因素。但是,自扩招以来,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率的降低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减少,从而影响了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最终影响教学服务的质量。 4、一对多教学质量评估。这里的“一”是指一个山西省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多”则指山西省各大高校。教育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校进行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而山西省内各大高校之间缺乏自身教学服务质量建设的沟通与交流。 5、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善。在扩招政策执行的十年中,教育体制改变,学校缺乏经费,导致基础硬件设施落后,更新速度不能满足教学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 6、“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情况。在学校,学生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在于实践活动(学校实践和企业实践)。但是,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实践环节不突出,有待完善。 五、教学服务提升策略 针对山西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呈现出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学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了解学生学习期望和需求。通过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和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如学校论坛),了解学生求知需求及期望;时刻关注学生抱怨,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抱怨。 2、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学校也要搭建实践活动的桥梁,通过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建立各学科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 3、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应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教育的重要制度。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把学生参与教授科研项目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来抓,使学生参与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活动当中。 4、完善教学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单纯行政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手段不能体现企业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我们需要将“外发型”的教育质量评估转型为“内发型”的教学服务质量建设,使学生、教师、企业以及社会成为教学服务质量评估与建设的主角。我们要使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在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中共同作用,优势补充,使内外部考核相结合。 同时,山西省各高校联合成立高校教学服务质量保障机构,机构人员由各高校教师担任,督促各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及其相关的交流合作。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建设工程管理质量综述 1合理设计排水系统 屋面积水排水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排水系统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排水系统科学、合理,从而促使积水能够快速的排出来,使建筑物的腐蚀程度大大减弱,同时还能够使建筑物的质量达到国家相关的规定标准,使建筑物使用的时间更长、更久。 2选用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加大管理力度 在进行防水工程分包时要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督导检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质量问题要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改进。 3从建筑屋面渗透问题透视并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3.1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由工程项目实施的总组织者负责建立,面向项目对象开展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一般可按以下环节依次展开工作。 3.1.1建立质量控制网络 首先明确系统各层面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负责人。一般应包括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等,以形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责任者的关系网络构架。 3.1.2制定质量控制制度 包括质量控制例会制度、协调制度、报告审批制度、质量验收制度和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等。形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文件,作为承担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任务各方主体共同遵循的管理依据。 3.1.3质量检查,问题处置,整改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包括防水工程在内的检查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置、整改。并反思问题的症结,取得改进目标和措施,为今后类似质量问题的预防提供借鉴。 3.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力度。比如,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和成本控制力度,确保工程在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返工和出现质量事故,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 3.3加速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始终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它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项目管理团队十分必要,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在建设的过程中掌控全局,有效地对施工人员及其他方面进行管理控制,这样一来,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还能够尽最大努力节省工程成本。另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对一项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使施工人员不断提升自身,对于那些表现比较优秀的员工,可以适当地予以提拔,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用的专业人才。本文来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4结束语 建筑屋面渗透问题和建设工程的质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力度,将会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还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作者:韩平 单位:抚顺北方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电力建设工程管理 1、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发挥企业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企业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电力规程和技术要求,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有什么变动,都要追究其在岗时期的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任来。(2)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工程施工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工程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投产水平各方面达到全优。 2、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2.1当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地意义结合电力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充分运用现代安全安全管理理论,并认真履行国家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并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将安全责任明确到各岗各位,并按照制定好的相关规定制度进行严格考核,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落实职责和规范运作,才能真正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我们要认识到,全面实现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这一目标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以“逐步提高,持续改进”这一思想为指导,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对于社会而言,安全管理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稳定、协调发展,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降低了人员的伤亡,这样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2建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其中包括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必须要求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符合规定的管理机构。如果发现其中存在任何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相关的规定会要求改正过来。(2)落实安全管理前提。所谓落实安全管理前提,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的生产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有力的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参见建设的单位及人数的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查处违规生产,同时对于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3)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国家相应的建设法律和标准,设计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对需要采用新工艺或者新材料的重点部分应该事先给出说明并给出相应的安全指导意见。所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从技术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4)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检查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能有效运行。(5)在检查中要及时发现施工项目部组织落实、人员到位、施工企业人员素质、工序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狠抓落实。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近年来电力部门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安全事故的防范手段和技术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对安全生产的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实力越来越强,这就促使我们可以使用性能更优越,安全系数更可靠的设备来施工。同时,对于大量的新产品、新工艺的使用,在我们的生产经营中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综上所述,结合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可以将整个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看成一个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主动的运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确保将安全管理落实,明确划分各岗各位的责任,这样才能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无事故。 作者:刘玉秀 于凤玲 刘志涛 单位:东营供电公司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建设工程管理技术的策略初探 1、加强技术工作的管理 ①针对企业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在生产实践的积累中,不断完善补充制度。②对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制度按照建设管理制度进行开展施工项目。③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给现有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才能使得管理水平更上一层。④采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进行结合的办法,大力的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的调动技术员工的积极性。 2、制定企业标准 ①选择企业最优秀的专业或者是特长,结合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制定出相应的施工工艺、工作方法或者操作标准。②找出最影响企业工程质量的项目,进行专项治理,制定出措施和要求,并不断完善。③借助外国企业的标准及经验,在实施中一步步的进行完善,直至满足自己企业的施工要求。以上各项最后经企业技术委员会或总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企业标准,落实执行。 3、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 ①澄清概念。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在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确需要沟通的内容、方式,选择员工能够接受形式,以及理解能力。②信息交流。随着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作为管理者,要善于从众多的信息中,挑选中有用的,和日常工作联系紧密的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接受到良好的反馈消息。③管理者在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之前,要有明确目的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此确定合理的有效的交流内容。④管理者在和员工进行沟通时,要对谈话的背景、社会大环境以及员工自身所处的环境等作为考虑的内容。⑤管理者在设计沟通内容时,不能一意孤行,要通过多方的听取意见,和他人进行商榷,获得更大的支持,与此同时也完善了自己沟通的能力。⑥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⑦管理者在和员工进行沟通后,及时对沟通效果进行反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意愿。⑧管理者要做到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结束语 建设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明确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认真落实每一项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工作的管理和制定企业标准等。建设工程管理技术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建筑企业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林海 单位:韩城矿务局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建设工程管理中造价问题 一、发达国家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分析 1.投资体制 发达国家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区分非常明确,不同投资主体建设项目所受到的监管力度也不同。美国政府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上主要倾向于公共建设项目,利用相关产业政策优惠来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参与到其他建设工程项目中。这样既能够保证政府资金主要用在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上,同时又不耽误自身建筑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主要是参与到一些市场补缺建设当中,更加注重对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通过相关政策来扶持国内中小企业参与到建设工程投资。发达国家政府还会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资金投资效益,构建市场化融资渠道,将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实现市场竞争良性机制。此外在投资资金的管理上,政府更加关注的是自身投资建设项目。对于纯私人投资项目干预度较低,一般是通过间接方式来监督行业内竞争,帮助建筑企业提高投资效率。 2.计价模式与计价依据 工程造价计价系统也是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有着较为先进科学的计价模式。美国建设工程企业在每一个工程项目开工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财务收支明细表制定,预算是否合理是否细化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最终的成本问题。软硬件分账制是美国计价系统先进原因之一,项目涉及到的硬件(设备、材料、人工等)和软件(场地租用费、贷款资金利息等)都要进行相应的估算。日本是采用树形结构来进行工程项目计价,根据项目从开工到交付每一个环节所涉及的每一个细节,构造整个工程造价树形结构。这样就能够直接明了的分析哪个部分可以节省成本,哪个部分没有达到计价要求。 二、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措施 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但绝不能照搬。应该结合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政策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法律法规是当前政府宏观调控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发达国家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立法程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根据市场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相关法理问题研究,结合建筑行业所出现问题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制定更贴近实际更能够直接解决问题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配套国家政策制定适合当地建筑企业发展的规定,不断去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立法程序。政府采取间接方式干预具体造价管理,由政府作为主要投资人的工程项目要会同相关部门严格管理,完全是私人投资的工程项目则交给市场去自由控制。积极构建完善的行业辅助管理机构,提高相关协会在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上的参与度。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形成更为严格的行业自律机制。只有保证了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2.投资体制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项目都比较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均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其他性质资金进入建设工程领域。这样既能够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源,同时又能够促进社会自主资金投资空间的发展,最大限度集中社会资金。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不是很长,相关的市场竞争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在当前情况下,直接把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市场放开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我们还是可以随着建设工程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政府投资角色逐步转变。利用银行来提高投资监管效率,我国政府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赋予银行更多的监管权限,使银行成为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和工程造价的主要管理者。 3.计价模式和计价依据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现行的计价模式以定额计价为主,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来及时调整资金投入。工程项目造价预测是该项目提高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科学合理预测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期项目建设不同时期的成本核算在不同时期内完成,有针对性的成本一一对应管理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逐步淡化当前所实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加强企业自身在工程造价问题上的管理力度。 作者: 王军 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微探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 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工程建设技术方面 在我国的工程行业,它的分工是比较细致的,而且劳动力比较集中,人员多。对于工程建设管理而言,具有人多、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为了尽早让我国的工程建设达到国际化水平,就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到工程建设行业。因此,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将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存档,使其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查询。在当前,我国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低,发展进度比较缓慢,和国外的信息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大,这也就严重制约了工程质量的建设。 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 在我国,工程建设自从实施项目管理以来,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但是在实行过程中,这种管理模式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施工的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终的预期效果犹如“纸上谈兵”。管理水平无法落到实处,何谈整体效益,这也就制约了工程质量的建设。 二、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只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这一项规范,而且颁布的时间比较久,已不适合当今工程建设行业管理的参考依据。这里的相关制度还是比较少,内容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比较弱。因此,我国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落实到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样才能给我国的工程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与此同时,要将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推广开来,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以便确保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逐渐的接近国家建筑行业的水平。 2.人员解决措施 做任何一份工作,人员的管理都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工程建设行业中,要做到这样两点。 (1)沟通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建筑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工程管理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和负担,才能真正的做好一切为员工服务的目的。 (2)协调建设工程内部的人际关系必须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要责任到人,加强内部人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建设。 3.加强对工程管理的重视 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管理手段主要表现在思想管理上,并且逐步的走进了建筑行业。虽然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整体效益,但是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提高施工员工的管理水平意识,使他们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工程施工不能脱离信息网络,要将信息网络引入到管理过程中来。以便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地优化管理的内容和程序,合理的控制管理成本和质量的安全,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4.安全解决措施 工程管理是根据建筑单位的条件、施工的条件等相关单位的运行,通过采取有效地管理方式和手段来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和目标的。 (1)构建责任制由于工程行业施工规模、施工难度比较大,难以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所以,我们就要将生产关系进一步简化,使管理层次相互减少。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实行相应的管理要素,针对不同的管理项目、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在工程的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国家很重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建筑行业中出现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工程行业要加强安全文明管理,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要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预防同样的事件再一次发生,确保施工的质量。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对于工程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工程行业又是一项技术要求高,辐射的范围广,人力、物力、财力比较集中,而且安全系数比较低的工程,这就大大的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如何有效地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既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是我们值得深刻研究的一项课题。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工程施工在管理和工程质量方面将会做的更好,也将会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作者:李枝春单位: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铁路新建设工程管理问题刍议 一、铁路新建设工程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铁路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 项目的前期管理和决策都非常重要,它能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和建设的成败。现如今的铁路建设投资巨大,项目复杂,建设标准大幅度提高。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与现有的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和决策不相匹配,现有的项目前期研究工作不能适应现阶段铁路建设的发展,因为高标准的铁路建设使前期的研究和决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期的工作需要谨慎,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1、铁路建设工程中前期研究、决策的制度不完善,影响工程的质量及工期。科学的决策需要有完善的研究、决策制度。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前期研究和决策的过程中要有专家的参与,这能影响工程的进度,投资主体的介入程度和前期工作中的职责划分,决定在研究和决策中的地位。 2、原有的前期研究、决策的方法不能适应新铁路建设的要求。要想实现科学化,前期的工作方法必须要改进。要改进新铁路建设中对新技术采用的评价方法,就要有新的技术和新的评价方法。建设项目规模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与资金、资源现状的优化配置方法的改进极其重要,它对工程的规模质量、环境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应考虑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3、高科技时代网络是发展的工具,前期研究、决策一定要用到网络,原有的前期研究、决策手段和工具需要更新。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专家知识库,有利于思维的开拓。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对前期的研究和决策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节省时间。新铁路建设对前期研究、决策手段和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具和手段的更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铁路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模式 为了以较高的质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模式很重要。 1、避免前松后紧的建设管理工作。普遍现象是工程管理人员在快完工时才对工程管理严格,却往往忽视了前期的工作。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管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前期规划,重点在于前期的决策设计,每项工作都要细致到位,管理人员要进行督促。前期的决策设计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与水平,可以提高铁路建设的层次。 2、建设管理应科学化、专业化。工程基建部门在工程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它应该是专业化的建设机构,然而目前它的管理能力不够,力量不足。更有甚者是临时指挥兼管理。要达到科学的建设管理,工程基建部门应严格管理本部门,可以适当地组织学习,交流新技术和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3、市场化体制进程的推进和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使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需要铁路建设管理方案的多元化、创新性。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学习与借鉴,定期翻阅国内外的成功管理方案,与国外成功人士多交流。多元化的管理方案,可以激发出灵感,不断创新。 4、有些铁路的建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应将“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作为施工的原则。铁路的建设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不扰民,不污染环境。管理人员应做几条督促工人的标语,树立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实现施工的原则。 (三)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 实施铁路建设过程艰巨,而对实施过程的管理则直接关系着工期、工程质量,进而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顺利。 1、监控和工程质量体系要完善。工程的质量对铁路建设尤为重要,监控体系完善了,才能辅助工程质量,达到质量验收的标准。建立监控工程管理机构,制订进度监控流程,按部就班进行。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制订一系列的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体系。 2、工程造价体制需要健全。当前铁路建设市场各项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还未形成,新铁路建设工程造价体系还有不足之处。为解决这个问题,要充分发挥造价师的作用,使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做到“量”、“价”分离,同时改变招标体制,建立市场经济计价模式,改善并健全工程造价体制。 3、工期目标的实施要与实际联系。现如今很多客运专线工期普遍紧张,这对投资和质量的控制极为不利。因此在当前铁路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合理的工期决定了铁路发展的进程。施工之前要全面考虑问题,项目指挥部应建立工期管理组织机构,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组织设计,建立技术管理中心,实施有序的管理模式并制订合理的工期。 二、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现如今的铁路新建设工程要求高水平、高质量完成。这就需要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素质。从而对人力资源进行要求和合理管理。管理方法如下: (一)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专业的铁路工作人员只有拥有了熟练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才能在应对铁路新建设工程遇到的技术性问题时从容不迫,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要求工作人员有合作能力。铁路建设项目数量多,需要各个工程项目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合作能力,团结互助精神,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工期按时完成。 (三)要求工作人员学习能力强。铁路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史较短,在工程建设上的经验较少,所以要不断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在铁路方面的成功之处,不断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同时在实践中学习。 (四)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创新能力。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铁路方面也需要不断地发展,这就需要人员具有创新能力,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到的见解,在创新中不断突破。铁路业的发展对铁路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极大,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人才的发展和进步,才能满足铁路新建设的需求。 三、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 (一)随着国家对铁路业的重视不断加强,对基本项目的监督检查逐步深入,铁路基本建设项目在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铁路建设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专业的建设财务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财会人员的素质也不够高。另外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约束机制不完备。建设财务工作人员工作不扎实,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二)加强财会监管必须先树立依法建设、依法管理的意识。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铁路建设方面的财经法规和规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同时还要广泛宣传,增强法制意识。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尽量避免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合理进行预算,依法管理资金,以效益为原则。会计的监督作用加强,才能维护资产的完整,使会计信息真实。建设项目之间紧密联系,使各个项目之间形成一个体系,这样可以提高各个项目的工程质量,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的支出。各个项目部门协调配合,共同营造出和谐的信息共享的项目信息体系。 四、结语 现如今我国铁路建设前景一片大好,但是铁路建设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可小觑,铁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铁路建设工程管理问题是铁路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改进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制度、方法和手段。完善并促进决策的制度、方法和手段。在新的形势下,无论出现何种问题,无所畏惧,勇于探索和开拓,要有改革的精神,实现高质量的铁路建设蓝图。 作者:普纲军单位:南宁铁路局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水电建设工程管理 1 目前,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已普遍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度。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工程建设公司作为业主代表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同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及材料和设备供货单位共同完成水电站这个特殊产品的生产。由于这个“产品”的特殊性,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的建设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并成功的组织与实施,已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建设工程管理的项目总控模式,并合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提出了快速、成功实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和保障措施。 2项目总控模式与管理信息系统 2.1项目总控模式 建设工程业主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多种适应不同工程条件的项目管理模式。项目总控模式就是适应大型和特大型建设工程业主高层管理人员决策需要而产生的,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德国首次出现并形成相应的理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德国统一后的铁路改造和慕尼黑新国际机场等大型建设工程。 大型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形成工程的物质流,另一方面,在建设工程参入各方之间形成信息传递关系,即工程的信息流。通过信息流可以反映工程物质流的状况。建设工程业主方的管理人员对工程目标的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及时掌握信息流来了解工程物质流的状况,从而进行多方面策划和控制决策,使工程的物质流按照预定的计划进展,最终实现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基于这种流程分析,大型和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在组织上可分为两层:项目管理信息处理及目标控制层和具体项目管理执行层。项目总控模式的总控机构处于项目管理信息处理及目标控制层,其工作核心就是进行工程信息处理并以处理结果指导和控制项目管理的具体执行。 项目总控模式有两种类型。 (1)单平面组织模式 业主方只有一个管理平面(独立的功能齐全的管理机构),一般只设一个项目总控机构(简称PC机构),称为单平面项目总控模式。 在单平面组织模式中,PC机构方的任务就是向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其工作内容首先是协调和确定整个项目的信息组织,确定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对信息的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并把信息处理结果提供给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以使其掌握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决策。 (2)多平面组织模式 当项目规模大,业主方设置多个管理平面时,PC机构方也设置多个平面与之对应,如图1。 此时,总PC机构对外服务于业主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对内则确定整个项目的信息规划,指导、规范并检查分PC机构的工作,同时承担信息的集中处理。分PC机构则服务于业主各子项目负责管理机构,且必须按照总PC机构所确定的信息规则进行信息处理。 PC机构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具有丰富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人员,另一类是掌握信息技术且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他们不仅能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而且能组织开发适应特定业主要求的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为业主管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项目总控模式为我们建设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信息系统实施组织结构。22.2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的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使用的系统。分析工程管理信息流,可知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针对企业中的人、财、物等,是服务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工程项目中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规划和控制,是以建设工程系统为辅助工作对象,涉及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目前,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建设公司组织建设和实施,其内容和功能已拓展并包含了公司办公自动化等公司管理信息系统。3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浅谈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策略 一、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发展过程 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实践历经多年发展,从工程竣工结算开始,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内控基础性评价,进一步发展到目前要求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审计全覆盖。(一)推广全过程审计。2007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后,高校审计部门更多采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模式,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勘察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这一阶段,高校审计由竣工结算审计推广到工程各阶段,不再仅仅拘泥于竣工结算审计。全过程审计模式成为高校工程审计部门的标配,审计人员开始在事前、事中参与工程审计业务。(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第46-53条专门描述建设项目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文件要求项目单位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2015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在加强建设工程审计方面,提出“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为重点,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审计”。2016年,《关于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部属高校等单位开展了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其中包括了建设工程领域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在这一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建设工程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内控评价要求对业务内容高度熟悉,离不开工程审计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建设工程内部控制评价初步打破了工程审计与财务管理审计的界限。(三)推动建设工程投资评审制度建立。2016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要求各部属高校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实行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全覆盖。这一制度实质是学校投资决策机制,由学校成立决策机构投资评审小组,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对建设标准、投资计划、设计概算等进行评审,是确立审计标准的过程。实行投资评审制度,可以明确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造价控制目标,形成造价管控硬性约束。 二、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内容分类 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按照审计维度和审计内容,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划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工程业务内控审计、工程业务事项审计、工程财务内控审计、工程财务事项审计(如表1所示)。内部控制审计是管“机制”的,事项审计是管“具体”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审计业务的内容。机制主要是确定“谁、应该做什么、是否做到位”,针对的是部门管理;事项主要是某一项工程的某个环节是否遵守相应的规定,针对的是具体的事项。缺少内控,审计缺少抓手和骨架;内控达标后会大量节约事项审计的工作量。在实践中,工程审计人员主要从事业务和财务事项审计工作。工程造价审计,指工程业务重要事项审计中对造价的审计。工程招标审计,指工程业务管理重要事项审计中招标阶段对造价的审计和经济文书的审计,包括控制价、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等。工程付款审计,指财务管理重要事项审计中依据合同对不同阶段应付款项适当性、准确性的审计。造价、招标、付款等审计,均依赖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建立。 三、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重点 (一)工程业务内控审计的重点。是否对工程业务进行归口管理,是否建立投资评审等投资约束和控制机制,是否对使用方功能需求进行管理,是否制定并执行工程建设相关制度规范等。 (二)工程财务内控审计的重点。建设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付款审核、复核机制,是否按照要求履行了审核职责。(三)工程业务事项审计和工程财务事项重点不同审计阶段,业务审计和事项审计均可以分为造价审计和文书审计两类,具体如表2所示。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经历了审计单项重要事项(竣工结算)、审计多项重要事项(全过程审计)、审计内控与审计重要事项并重的发展。 四、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工程业务内部控制存在不足。1.缺少实质性投资控制机制以往规模以上建设项目均需要上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等。教育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重要的造价控制目标。尽管存在控制目标,还是存在部分工程造价突破设计概算、大量出现洽商变更的现象。投资控制未在工程开展前期发挥作用。2.工程建设未归口管理目前不少高校新建工程、修缮工程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建设管理制度不同、人员职责分工不同。建设工程是复杂的管理事项,需要专业人员分工配合,提升管理效率。管理职责分散不利于集中人力,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升工程管理效率。3.工程建设各阶段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第一,立项阶段未明确条件,部分工程未确定使用部门已经立项。在此条件下,工程管理部门无法确定建筑特殊的功能需求,是按照理科实验楼建设还是按照文科科研楼建设,是建设化学、生物类“湿”实验室,还是数学、理论物理类只需要用电条件的实验室。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改动,造成造价失控,严重浪费人财物。第二,设计阶段未进行限额设计,也未建立各类建筑通用的建设标准,可能导致部分项目过于豪华或过于简要,均不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第三,招投标阶段未建立招标控制价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建设工程招标委托市场招标公司进行,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文本均由招标公司安排。招标控制价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管理部门进行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果未能落实管理部门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责任,招标价格形成风险敞口,中标价可能远远偏离市场价。第四,竣工阶段未落实结算管理审核责任。工程竣工结算由原合同部分和洽商变更部分组成,部分高校未建立洽商变更的审批制度,洽商变更金额较高。工程结算直接由施工方报送,工程管理部门未对结算进行实质审核,导致工程结算价格虚高,大幅增加造价失控风险。 (二)工程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建设管理部门未建立财务付款管控机制,内部未确定付款审核、复核流程,未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财务部门未建立工程款项支付的审核、复核、付款流程,相当于只履行了出纳“核票”职责,未履行财务审核职责。 (三)工程业务事项审计未突。出重点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据统计,在工程立项阶段对造价的影响超过80%,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超过70%。施工前基本决定了该项目造价的大半。在工程审计业务中,部分高校未能在投资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参与,未要求工程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责任,进行限额设计和功能需求管理,对设计概算、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合同等重要环节缺少管控。施工阶段后紧跟管理部门,采用旁站式的审计方式,事无巨细,未突出重要环节、重要文件,削弱了审计效果。 (四)工程财务事项审计未覆盖。财务付款审计是重要的审计方式,通过审计可以确认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否落实审核责任,是否按照合同和相应进度付款。能否付款的审核权限,能够增强审计管理效果,也是检验投资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 五、高校建设工程审计策略 (一)建立工程审计宏观管理概念。建设工程管理为复杂事项,需要建立一套机制,防止工程建设运行漏洞出现,否则审计部门将成为“第二基建工程部”,耗用大量精力用于核量核价,也容易出现管理越位风险。抓宏观管理,就是抓机制,审计人员要做审计应做的事项,在最能产生效果的阶段做事,做产生效益最大的事项。例如,促进和规范投资评审制度建设,在项目立项阶段形成切实的造价控制标准,形成实质性控制目标,用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进而控制施工图预算,最终控制结算价格。这一做法能强化工程造价管控,在立项阶段推动投资评审效果明显,就是审计应推动建立的事项。抓宏观管理,要做好建设工程内部控制审计,一方面促进业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一方面促进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审计应落实各部门的管理责任,让应做事的部门做好自己的管理事项。建立建设工程归口管理制度,对不同资金来源、不同性质的建设工程统一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机构,避免资源浪费;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防止工程新建、修缮等缺少管理依据;捋顺建设功能审核制度,防止未确定使用功能就进行设计或出现豪华装修;招标要建立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合同等审核制度,防止价格失控;对洽商变更、工程结算应明确工程管理部门造价审核责任;财务管理部门应落实管理责任,审核付款是否符合合同和进度要求,落实好“两支笔会签”制度。 (二)突出审计重点,进行过程控制。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管理过程中,审计嵌入重要事项管理,嵌入关键节点,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立项、设计阶段投入更多审计力量。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大额洽商变更、竣工结算为重要造价审核事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为重要文书审核事项;建设工程付款为财务管理重要审核事项。过程管理可以将造价审计由事后审计延伸到事前预防,从减少损失延伸到防止损失事项出现。通过对重要造价文件和经济文书的审计,将审计机制嵌入整体管理流程中,强化了造价管理的效果,减少了审计风险。 (三)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审计结果反馈机制,强化审计信息提炼及传递功能。关注建设工程与全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目标的协调,总结工程管理中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减少长期隐形损失浪费,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于平 单位:北京大学审计室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探析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如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且旧城改造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这些对配电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也对配电网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说,10kv配电网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此为基础,对10kv电网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为有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 110kv电网建设 1.110kv电网网架建设 10kv电网网架的建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联络线方式。(2) 手拉手环网方式。(3) 电缆双环网方式。(4)网格式供电方式。对于配电网建设工程而言,其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为手拉手环网方式,该方式具有接线简单、投资小、建设速度快等特点,但是,该种环网方式对每条线路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供电能力,要求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相应线路能够将负荷全部引到另外一条线路中,从而继续进行供电,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1.2选择开闭所设备 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设备,10kv开闭所比较适合建设在用户相对较多的地方,从而更加方便的为用户服务。开闭所在选择设备时通常会选择环网开关柜,很少使用断路器,而且开闭所中所有的出线都有熔断器进行保护。由于使用环境和条件存在区别,所以环网开关柜也包括两种,即户外使用和户内使用,户内使用的环网柜可以使用真空或者是SF6负荷开关环网柜;由于户外使用的环网柜一般使用条件都十分恶劣,所以比较适合选择密封性好的SF6负荷开关环网柜,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1]。 1.3选择电网柱开关 一般情况下,10kv电网柱开关都是设置在比较高的地方,一旦开关出现某些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而且维修的时间比较长,这会对用户的用电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电网柱开关时,要对其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重视,可以选择设置真空开关,不需要对少油开关以及被真空包浸在绝缘油中的真空开关进行考虑。通过对现阶段开关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电网柱开关经常会出现开关卡死、操作不灵活以及打滑等现象,导致的操作机构不能顺利开展其他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选择电网柱开关时要对操作机构的灵活性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服务。 1.4选择电网线缆 在10kv电网建设过程中,线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性能与电网的供电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线缆大小、横截面积大小以及材料等,这些都影响着电网的供电能力。如果线缆的横截面积比较大,会导致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工程中其他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最好选择横截面积在130~250mm2的导线,而电缆线路应该控制在190~305mm2之间,其中最小的横截面积要大于40mm2,之后再按照当地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调整,完成10kv电网的有效建设。 2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在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对电力也有了比较高的需求,导致配电网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问题存在于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10kv电网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2]。 3加强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策略 3.1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在10kv电网建设阶段,施工单位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经常会不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线路分叉、线与线交叉以及线路和电线杆接触的地方,是建设工程重点管理的内容,需要相关部门对其引起重视,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使10kv电网工程能够顺利建成[3]。 3.2注重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在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减小设备的损耗率,进而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可以从电缆、电气设备等方面入手,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制度,预防设备故障现象的产生,确保供电系统的顺利运行。 3.3强化工程线路管理 对电缆接头、终端等易产生火灾的地方重点管理。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最根本的举措就是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并对管理人员的检查频率和检查流程进行分析。另外,奖惩制度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有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嘉奖,如果发现有好吃懒做的管理人员,要严惩不怠,真正实现管理工作的落实[4]。 3.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每项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顺利完成工程的建设。如果条件允许,要先断电,之后再进行相关施工;最后,如果施工现场的条件与断电施工条件不符合,则要检查现场是否符合带电施工的要求,只有与带点施工条件相适应,才能开展具体施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电网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0kv电网与用户直接接触,甚至决定着用户的用电安全,因此,一定要对10kv配电网工程的建设引起重视。我们可以从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设备管理、注重工程线路维修以及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好10kv电网工程的建设管理,促进电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冯贝 乔国风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市桃城区供电分公司运维检修部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论文 摘要:在进行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基础项目建设水平会对其质量造成干扰。对此,需要对其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给予全面重视,同时也需持续探究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主动整合有益资源与要素,全部纳入至其管理活动中来。所以,本文经对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特征为基础,分析其技术在此方面具备的不足,且总结出有效地应对策略,期待能够促进油田基础建设项目管理更合理、更有效,以此能够真正地促进油田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质量 在进行油田运营及生产的过程中,开展基础建设工程管理可以真正地保障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于这一活动来说,需要遵循相应的秩序与规定,在实施某一工程活动时,一般离不开其它单位与人员的配合。唯有获得其帮助,方可有效地凸显其功能,且全面归入至基础建设工程中来,进一步增强油田技术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其生产和管理。因为社会经济在全面发展与提升,油田的生产规模也在持续增加,则在开展油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明确更严格的标准与规定,不过现今中国的油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与漏洞,其和现今的油田建设发展不一致。 1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特征 对于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而言,其和其它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一些独特性,具体如下:(1)单一性一般而言,强调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的单一性,即,一个基础项目对应一个工况,也就是说,就算是选择相同的设计方案、相同的建设部门,也不可能确保两个工程的建设水平与工况相一致。所以,在开展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各项工程或各个工序等进行管理与维护。(2)过程性对于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的运行过程而言,一般而言,是需要遵循固有的秩序来进行下去的。其对应的过程质量需要对全部工程质量造成干扰。所以,其管理务必要对每项工程进行管理,确保全过程得到针对性地维护与保障。(3)重要性对于某一工程管理水平来说,则会对整个工程的实施效果造成显著的干扰,其不单影响工程发展,也会对相关客户、工程建设的所有部门造成影响。所有,地方政府务必要重视工程管理项目的监管效率,从而保障其运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4)综合性对于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而言,并非属于一般的项目管理活动,对其管理造成影响的要素也比较复杂,比如规划要素、建设要素、顾客要素、原料供应单位要素等。唯有把全部的要素均考虑在内,则可以保障其管理质量的提升。 2加强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审批制度的影响通常来说,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审批制度是不严谨的,其下属部门按照生产与管理的具体情况对其工程管理部门明确立项内容与标准,对于主管油田基础建设的职能机构来说,则需要整合相关单位的建议,不管是勘察规划院的实地探察、规划院和工程管理部门的可行性报告分析,或是规划院的规划评估等均是紧密相关的,每项审批消耗过长的时间,并且也会引起一定的资源浪费与损耗。(2)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过于僵化主要是强调表面运作模式,其人员管理无秩序,从实地监管至文档整理均无专业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引起工程部门的资料、数据、设计图等保存失效,同时各个项目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及时,工程资源分布不完全,个别大的项目管理部门因为一并进行的项目过多,引起人员紧缺,不过对于个别小公司来说,其职员较为悠闲,因为不能够创建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职能单位,对此,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较为混乱,会对工程的管理质量及施工期限等带来一定的干扰。(3)油田基础建设工程存在无秩序的竞争现象当进行基础建设工程招标与投保时,尽管个别机关均可以遵循相应的立法规定与行业标准体系,不过由于市场的竞争相对剧烈与残酷,对此,个别公司会选用险招,必然会做出一些违规、违法事情,影响招投标过程中的正常秩序,而且对于一些评标组委会的成员来说,则忽视了道德要求,藐视法律,进行暗箱操作,造成个别资质不达标且没有实力的建筑企业成功竞标,对此,会直接影响到油田基础建设工程质量,也会导致施工期间偷工减料、违法乱纪、违规生产等问题不断出现,会对现场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会对工程管理效率的增强带来不利的影响。 3对策措施 (1)构建立法制度,明确招投标秩序由于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如徇私舞弊、偷工减料、违法乱纪等,会对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若要确保基础建设工程管理质量,同时促进其工程的规范实施与运行,务必要明确规范的招投标制度,明确相应的法律政策,可以针对性地应对招投标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可以使招投标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下去,并且能够实现有效地监控与管理,让这一工作可以在一个相对公正或透明的环境下发展下去;对建筑市场进行秩序管理,由于个别从业者的法律意识不强,务必要开展从业人员的立法制度培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逐渐地增强有效地约束作用,提高其管理效率。(2)增强人才素质.完善管理体系在进行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人才则属于一个最基础的影响因素,针对出现的规划审批过程中的效率差、物料损耗、资源浪费等问题,增强人才素质与专业水平则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关键要素。选聘优秀的专业人员,不管是档案整理或是实地施工监督,必然要明确职责,确保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公正、公平地对待,不可以做任何特殊之事,不可以为任何人开后门。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比如关于经济签证、竣工申报表等,若没有责任人签名或单位盖章的话,务必要及时解决与改正。针对价格管理、预算评估而言,务必要进行专业、规范地审核与确认。从源头上来看,构建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方可真正地规避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增强基础建设工程效率,增强管理质量,构建完整、有效的现场管理秩序是重中之重。(3)对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促进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稳定运行在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设计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确保其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务必要进行设计研究与完善,构建和具体状况相符的科学设计图。并且,高水平的设计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完整的设计方案对项目的运行与管理发挥着完善功能,针对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优化来说,必然要凸显其重要性;对于施工部门来说,在开展油田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其属于重要的执行方,针对现场秩序的管理、项目的进度、现场安全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监理机构针对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而言,能够对各个环节及流程的监督发挥着关键性的价值。项目的质量代表着项目的生命,细致的态度、完整的方法则是确保监理达标的基础,务必要认真做到“三控、二管、一协调”,针对基础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给予严密的监管,针对项目合约与项目信息务必要做到完整、有效地管理,并且对于监理期间的各个关系协调来说,也要进一步地优化。所以,设计院、施工部门、监理机构的统筹管理则是增强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基础,这三个部门务必要安守本分、释放自己的优势与价值,真正地促进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健康、稳定、安全发展。 4结语 在中国,油田基础建设工程管理制度的创建也有一段时间了,其内容丰富,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人员的设置与专业素养来说,也可以真正地满足工作的发展要求。不过也出现了因为个别素质差的职员而带来不良问题,只不过,随着制度的不断优化,此现象会逐渐好转,以此,方可推动油田基础建设工程质量的增强与优化。 作者:吕东洋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建设工程管理论文:高校建设工程管理意义探析 摘要:高校建筑需要以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造和修缮高校建筑需要以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造和修缮,因此在进行建筑设施时,学校领导一般以选择招标的形式承包给校外建筑工程企业进行施工建筑工程企业进行施工,故而本文笔者通过阐述招标机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实时趋势,论述了在高校建设工程领域中实施招标机制机制,对规范做好高校建设工程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招投标招投标;高校建设;工程管理;作用意义 1前言 建设工程招标机制是在现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工程招标机制是在现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组织竞争性的招标措施产生工程承包的交易方式织竞争性的招标措施产生工程承包的交易方式,是我国建设市场走向完善化市场走向完善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市场实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必要途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必要途径。高校因为建设时间长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学校专业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教学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设施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建筑施工比较频繁,很多高校选择招标方式选择招标方式,将工程承包给校外建筑企业,校外建筑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做好成本控制、保障质量及保护相关干部职工职工、倡导廉政廉洁具有重要意义。 2加快形成市场定价为主导的价格机制加快形成市场定价为主导的价格机制,使高校建设工程造价与市场价格相符 建设工程招标已成为现在社会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势,在高校建设工程方面实行招标机制常见的步骤是招标方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法律规定和自己的要求选择复合条件的投标方参加招标活动条件的投标方参加招标活动,投标方将自己的简介和投标价格秘密呈送给招标方格秘密呈送给招标方,增加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实施“公平、公正正、公开”的竞争投标方式,招标方在收到的投标意向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佳投标方自己认为最佳投标方,最后签订协议。这样的过程选择出来的投标价格有可能会低于预定成本的投标价格有可能会低于预定成本,对减少高校资金投入,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将工程承包给企业,能够简化后续工作等化后续工作等。 3有利于招投标双方相互更好地选择有利于招投标双方相互更好地选择,进而更好地控制高校建设工程造价 在市场中在市场中,投标方和招标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如果实行一对一谈判的方式确定投标价格行一对一谈判的方式确定投标价格,一般会使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价格,高校建设工程在此方面会增加成本投入,如果实行相互竞标的方式竞标的方式,增加投标者数量,这样既可以增加投标者之间的竞争力竞争力,也能够相应的压低高校建设成本,并且在此过程中,高校招标方与投标方能够在市场的条件找到交易平衡点高校招标方与投标方能够在市场的条件找到交易平衡点,增加交易达成效率加交易达成效率。并且招标方在选择投标方式,可以遵从择优选择原则优选择原则,就是选择投标报价较低,建设速度快,建筑成品质量有保证质量有保证,企业的资质优良,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较多的成功案例为依托的投标方功案例为依托的投标方,为合理控制建设工程质量和造价铺垫基础垫基础。 4有效降低社会的平均劳动力消耗水平有效降低社会的平均劳动力消耗水平,促使高校建设工程投资成本得到合理有效控制 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行业中,在投标者的企业中,个别劳动力消耗水平也各有不同也各有不同,在投标过程中,具有优势个别劳动消耗水平的投标者所在的组织更容易中标标者所在的组织更容易中标,这样对优化配置社会生产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从侧面提高投标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并且通过招标,淘汰很多工作效益差的投标者,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因此每个投标者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自己企业中个别劳动力消耗水平自己企业中个别劳动力消耗水平,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进而全面地带动降低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消耗水平全面地带动降低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消耗水平。 5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过程产生的费用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过程产生的费用,进而降低高校建设工程造价 经过多年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程招标活动已经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化。我国高校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从招标到定标的各个环节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节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在此环境中,投标者和招标者确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标活动者确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标活动,经过专业人士评价和权估以后权估以后,结合群体决策定标意见,确定中标者。这个过程必然可以接受多个环节不必要的费用投入然可以接受多个环节不必要的费用投入,最直观表现为降低高校建筑工程造价高校建筑工程造价。 6有利于规范高校建设工程价格行为有利于规范高校建设工程价格行为,贯彻“公平、公正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原则 现在现在,我国对建设工程招标活动是要专业的管理机构,并且有各类高素质专家坐镇且有各类高素质专家坐镇,建立的评价支持系统只能够支持高素质专家登录进入进行评价活动高素质专家登录进入进行评价活动,组织招标活动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走司法程序道路。在进行某一项招标活动时招标活动时,有专家参与评估和决策活动,避免造成投标价格虚高虚高,产生恶劣竞争现象,也避免出现腐败寻思舞弊等不法行为为,尽可能的使招标活动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确保招标活动达到公正达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7有利于预防高校建设项目腐败有利于预防高校建设项目腐败,对倡导廉政廉洁具有积极深刻的意义 但实际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但实际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因为人为操作空间较大和招标程序不够规范招标程序不够规范,使得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现在高校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逐渐程序化和制度化程项目招标工作逐渐程序化和制度化,受到相关职权职能部门人员的干扰作用较小门人员的干扰作用较小,降低暗箱操作可能性,并且建筑工程中标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形象中标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形象,提高企业施工质量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建筑材料上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并且在投标竞争中并且在投标竞争中,为提高企业自身的中标率,往往会压低投标价格标价格,降低企业获利空间,相关部门和个人获得的回扣就越来越少来越少,从侧面增加相关部门和人员暗箱操作的难度,也使得相关部门和人员降低贪欲相关部门和人员降低贪欲,推动我国落实廉政廉洁政策。 8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高校建设工程领域公司新招标政策需要重视专家评价系统建立专家评价系统建立,将招标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合理合理,选择投标价格与成本接近对于投标者企业,减少相关部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最终选择个人劳动力消耗水平较低的单位对高校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单位对高校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招投标的成败是高校建设工程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程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规范做好招投标工作对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设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程雨虹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教育教学论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五年制高职特色 几年来,在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专业设置多元、灵活 1994年,13所五年制高职共开设45个专业,绝大多数是工业类专业,并且都是各校的特长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采矿技术、矿山机电、矿山测量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机车、铁道供电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电子设备、航管雷达、发动机维修专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公路与桥梁专业等。1997年新增的8所五年制高职所开设的专业依然承袭了这一特点,如湖北省轻工业学校的啤酒酿造专业,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的皮革制品设计与制造专业,成都水利发电学校的水电站机电运行专业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有了很大变化。据20__年不完全统计,各地五年制高职专业在类别上更趋多元化,除工业类外,还增加了艺术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医药护理类和复合型专业,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苏绣设计与制作、雕塑设计与制作专业,盐城卫生学校开设的药剂专业,重庆万洲农业学校开设的植物保护、特种作物栽培专业,苏州农校开设的现代园艺、现代农艺专业等;复合型专业如盐城卫校开设的社区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开设的电子元器件工艺及设备专业,常州化工学校开设的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重庆民政学校开设的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等。 有的学校还开发了一批面向社会的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机电技术专业,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自动化专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管理工程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专业等。 二、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公共课改革方面,根据《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及《关于编写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指导意见》,六门公共课教材的第一册已全部如期出版,20__级新生已开始使用新教材,这一套教材从形式编排到课程内容体系均有较大突破,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反映这套教材给了学生充裕的选择空间,内容也比较新,提高了学习兴趣。 专门课的课程改革,已落实了10个大类高职专业课教学开发的任务,制定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建筑结构》、《土建力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塑料模设计及制造》、《冷冲模设计及制造》等10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各校还通过教学录像、CAI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展示了互动式教学、生产现场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学改革从教材建设向教学方法推进了一步。 德育课方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书,已经出版。 三、实践基地建设趋向多功能,并逐渐向企业拓展 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都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办好高职的基本条件,1997年,共投资1.5亿元添置实践教学及训练用设备,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近两年,继续稳定地投入资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如南通航运学校购置了万吨远洋教学实习船;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 学设备价值1900万元,学校自建江湾实习电站和飞来峡大型实训基地;盐城卫生学校投资200万元引进日本东芝B超、电子显微镜、500毫安X光机等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徐州师范大学技术教育学院平均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高职实训设施建设,建成自动控制、单片机与PLC、数控加工等实验室;苏州农业学校积极争取资金,扩建校园艺中心和农艺中心实习基地,建成60个蔬菜花卉生产大棚、12个无土栽培蔬菜大棚、3个鲜花生产连栋双膜大棚和1个电脑全自动控制铝合金玻璃温室。为加强实践能力,他们采用分班承包、分组挂牌、责任到人的方法,让园艺专业的学生承包校园艺中心的大棚。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制定生产计划、播种育苗、栽培等整个生产周期的管理及产品销售、售后养护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单一的“先理论后实习”的做法已被边实践边授课、讲练一体化、生产与实训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做法代替,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向产教结合方向发展,并向校外企业拓展。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设有由江苏省教委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以法国巴黎时装学院、法国力克系统公司为后援的“江苏中法时装培训中心”;常州工业学校所属华丽丰实业总公司,成立了纺织厂、服装厂和宾馆,也是学校服装设计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加工工艺、纺织品整理与测试、装潢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办产业现有厂房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__多万元,有实习车间15个,能容纳25个班、1200名学生同时实习,工厂开发出机车门锁、机车齿轮罩、电力机车配件等拳头产品,仅机车轮缘喷油器就创汇23万美元;苏州农业学校的园艺中心还承担了省级新品种、更新工程的重点课题,其唐菖蒲种球繁殖和切花栽培技术,基本解决了世界四大切花在长江下游就地繁殖、反季节切花栽培和防止退化等技术问题,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采用仿真形式建立数字地震台网实训基地,设有数字地震观测、数字地震信号处理、地震数据传输模拟网及数字地震信号传输等几部分,兼备了数字地震台站、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及数据传输部分的功能;南通航运学校从英国引进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180°三维视景操作模拟器,并充分挖掘教师的科研力量,与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合作,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轮机模拟器等13种模拟器,可以再现真实环境中不易出现的船舶碰撞、搁浅等危险场景,突出了岗位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训练结果的可评价性;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CAI以制做多媒体软件为主要业务,开发出DF7机车柴油机结构及原理、客车整车发电车工作系统、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等80余套多媒体教学软件,销往三门峡、洛阳、西安等现场站段;广东机电学校与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五羊本田摩托车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基地。 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在全县教育“4315”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围绕“走好每一步、快乐每一天”的办学宗旨,根据第二批党群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一总要求,对照“四面镜子”和“三严三实”标准,全校至上而下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学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关注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从细节入手,抓实做好“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改能力;关注教师成长,培养教师魅力;抓好行为细节,养成良好习惯;关注教学全程,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校园安全,提高防范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本学年学校要努力创设互助合作的教研平台,完善互助合作的教研机制,建设互助合作的教研团队。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改水平。 1、围绕五个着力点,强化教研组建设。(1)配好一个“领头羊”:选择有良好思想素质与过硬业务本领,精细组织能力与踏实工作作风,有勇挑重担、钻研进取、热心服务的教研组长,并坚持对其培养和管理。(2)制定一套严纪律:建立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建设规章制度并细致落实,构建一系列内外工作制度,比如开展名师大讲堂、新老互助传帮带、课堂观摩、比武交流、课题引领带动、总结反思等活动。(3)培育一种教研风“以教带研、以研促教。重点培养教师提前计划不断修正、不拘形式自觉强化、读书学习积极进取、集思广益善教勤思、课题带动新老互促等五种习惯。(4)形成一股凝聚力:积极团结组织老师开展文体活动,让大家在参与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会意,在会意中凝聚。同时借助集体学习探讨,实行集体备课,提高教研组的凝聚力。(5)营造一片文化气:营造教研组成员共有的健康的行为规范体系、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生活方式。把教研组日常工作上升到文化层面,鼓励各教研组结合自身的学科文化特点,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本教研组发展的文化愿景。 2、建立完善的教研组制度。(1)教研组长负责制:教研组长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研究负责,要做到“八个必须”,一是必须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二是必须有效组织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研究性活动6次以上;三是必须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与会课,抓实“备----讲----改---讲”备课环节;四是必须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五是必须以实践课为着手点,认真组织练课活动,每学期听课指导15次以上;六是必须积极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每学年带领全体人员完成至少一项课题研究任务(教学中的困惑);七是必须组织教师对本学科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组织好教师教学评比及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八是必须组织教师完成好学校安排的其他事情。(2)组员“五个尽量”制:一是课后尽量写反思;二是每月尽量写一份学科试卷;三是每月尽量写一份教学案例;四是每学期尽量上一次公开课;五是每学期尽量写一篇论文。(3)活动“明确制”: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有分工、有记录,全员写好备课笔记与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 3、围绕教学困惑进行校本教研。必须从八个方面入手:(1)坚定“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2)教学有激情,以创造师生互动,上好每一堂课;(3)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要做到少而精,保质保量布置并及时检查验收;(4)“辅优”、“补差”工作两项同等重要,要在教师评价中显示;(5)考试组织和考试结果的分析,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6)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开展教科研活动;(7)小组合作的有效化、精细化;(8)校本教材的开发。 本学期学校应该积极创新“教科研”的土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成长提供服务,提供引领;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1、包年级领导及教务处、教研室必须从4各方面入手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一是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和教师一起“观课”、“议课”,打成一片,成为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对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的一种促进;二是积极营造“教科研”的氛围。带头进行“教科研”,做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使自己成为有思想的领头雁、领路人。三是追求“教科研”的实效。必须与教学中的困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发挥其积极效果,走“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提高之路,使教师尽快成长。四是抓好“教科研”的习惯养成。从“教科研”的常规为抓手,开展“公开课”、“集体备课”、“小组合作”、“教学案例”等活动,形成学校独特的“教科研”风格和模式,不再把“教科研”活动当成一种痛苦的事,而当成一种习惯和享受。 2、学校从五个方面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1)树立教师先进榜样,认同教师人格楷模。各年级各教研组涌现出的思想好、水平高、成绩优、贡献大的优秀教师要作为学校教师人格的榜样,当作教师人格的楷模。(2)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发挥教师人格力量。严格要求教师,让其真正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好品德咋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3)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掌握信息化知识技能,能熟练驾驭优化的教学手段,能灵活综合地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的知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同时还要让教师清醒地认识谁不及时充电,不继续学习、不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会被淘汰。(4)开展教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人格升华。要求教师自觉加强各方面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有魅力的、新型的教师。(5)培育教师健康的心灵,完善教师人格品质。一是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二是要求教师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三是要求教师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四是要求教师扬长避短,有良好的个性;五是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六是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体会成功的快乐;七是要求教师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提升思想境界;八是要求教师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使生活既平凡又充实;九是要求教师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并予以一定强制性,劳逸结合。3、给青年教师成长的时间。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多给青年教师(新教师)“浇水”、“施肥”。学校要为其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创造肥沃、和谐的土壤,以促进其尽快成长“开花”。学校要给其“浇水”、“施肥”,要给其“担子挑”,让青年教师承担公开课,给其一些培训的机会,给其“找师傅”等等,只要是“水”和“肥”恰当的“浇”与“施”,年轻教师们一定会尽情地吸吮养分并“开花”。二是给年轻教师提出一些“金点子”。包年级领导或者教务处、教研室的负责人与年轻教师搭成“帮扶对象”,对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诚恳地进行沟通,指导教师处理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以促使他们早点“开花”、“结果”。三是要给年轻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针对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失误”,不仅不能过分地指责和批评,还必须为其“保驾护航”,帮助他们勇往直前,放开手脚去干。但要给予其思想引领和方法指导。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种习惯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可养成的,需要用一个个细节累积、一项项工程来约束教育。所以巧抓学生的细节管理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1、少先队工作必须抓实。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要有计划安排,重检查落实、从细节入手、用“巧”字当头,扎扎实实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抓实每周“三个一”活动,即一周一次升国旗活动,各辅导员和学校领导的讲话内容必须和学班级学生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恶习紧密结合,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其分清是非、懂得好孬。一周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各班辅导员老师一定组织好这项活动,不要让其他课程占用。活动内容应该针对各组在上周的主动学习上、活动秩序上、放学回家上、维护公共设施上、打扫卫生上等等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总结、批评,并对有违纪行为的小组进行“处理”,组长还要表态下周应该怎么办?活动形式应该是在辅导员的监督下,由班干部组织进行。一周一次“雷锋”中队外出活动。由高年级每周两个中队到社区、到公园、到街道等公共场所进行捡垃圾、打扫卫生、除草等活动。少先队大队部一定要在出发前让学生理解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其次是“红领巾广播站”常变常新。从内容上要以学校身边的素材为核心,坏的典型进行批评,好的典型进行表扬;从形式上要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小观众不燥不烦;从技术上要革新、与时俱进、愈做愈好。第三抓好一日两放学和两操活动。想办法让全体班级学生做到整队做操“快静齐”、进出教室有秩序、上下楼梯不拥挤、放学途中有规矩。第四是其他活动常抓不懈。小歌手、小主持人、小舞蹈家、书法、绘画等活动抓实抓好,校外的其他少先队活动踊跃参加。 2、行为细节要让学生明白、接受、乐意去做。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应该把学生在校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从细节处入手,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学生明白怎么去做。比如全体学生在学校要做到“六个好”:排好桌、走好路、扫好地、做好操、写好字、说话好。每个好的内容必须让学生明白怎么去做。如对“走好路”的要求是:校内走路慢慢走、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不奔跑、不在走廊、过道上嬉闹、跑跳;集会上操排队“快、静、齐”。放学途中排队整齐,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另外,力求让学校、班级刻板的“规范”变成学生爱唱的歌、爱读的诗、爱看的画等等,这样小学生就乐意去做。 3、行为细节需要让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个学生达到自律是习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自律也需要一个他律的过程,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督促。所以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可以实施学生“三级自主管理(班级、年级、少先队部队部)”以督促学生的言行。 一是班级自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班级管理岗位,如负责课桌排列的、负责扫地的、负责文明用语的……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为班级服务的热情是一般说教很难达到的,其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 二是年级自主管理。各班级小督察员在年级组长的指导下,每天关注各班的教室卫生、课间记录、文明用语等等。比如小督察员时而提醒同学不要在走廊上跳绳、时而弯腰捡起粗心同学落下的纸屑……一旦发现问题大的就向所在班级进行友情提示。 三是校级自主管理。校级自主管理更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好地方。学校大队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象检查组、纪律检查组、两操检查组等各司其职,引导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4、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行为细节。学生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利用多种途径,如向家长、社会宣传养成好习惯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取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一是在家长会中就孩子的行为细节问题进行探讨,要求家长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细节,在家做孩子的表率,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发展;二是班主任每学期必须对班级20%的学生家访2次以上,并做好记录;平时经常与家长针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交流;还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参加班队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达到其教育目的。 教务处是学校服务型的基层管理部门,负责学校一切有教学有关的事务,也就是教学过程管理。教的过程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学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学校教务处必须在关注教学全程、提高教学质量上搞好服务。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框架。首先,教务处根据国家、省、市、县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课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足开全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教师严格按照课标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 其次,教务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要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教科研室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教学计划制定教科研计划,选定教科研教改课题,并安排好教研活动,积极组织好个年级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科研计划和本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各位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教学计划、教科研室工作计划,在领会课标、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实际基础上制定所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各班班主任老师根据教务处教学计划、政教处工作计划制定出班务工作计划。 2、踏实做好常规性工作 一是学期初的常规性工作:重点是做好开学开课的一切准备工作,保证学期如期开学上课,迅速地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包括排好四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校历和各项活动总表,这是教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是期中考试前的常规性工作:重点在于抓好各科教学计划,学生活动计划的制定与落实,修订有关的规章制度,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学质量,召开教师会议,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反映,推进教学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并组织期中复习和考试,形成教学上的第一个高潮。 三是期中考试后的常规性工作:重点抓好期中考试总结,配合校长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教务处和教研室要搞好重点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与此同时,教务处要细致地做出期末工作安排,形成教学上的第二个高潮。教科研室要组织安排各学科教研组进行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及经验交流;教务处还要科学安排好教学常规和少先队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做到忙而不乱,各有发展。 四是学期末的常规性工作:重点是组织期末考试,搞好总结,为全校的质量分析提供素材和数据,组织班主任认真填写好家长通知书,组织好教师的工作总结,积累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材料;做好本学期教师、学生的考评工作。 五是对教案、作业常规性检查。按照校历安排有目的、定期不定期对全校教师的教案、作业批阅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每次检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总结,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强化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包括教师备课、教师上课、批阅作业、差生转化、学习成绩检测和评定等环节,必须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 教师备课。坚定不移地走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备课制度,并逐步完善;由各教研组积极讨论、发挥智慧、形成精品,由学校教科研室检查验收,由学校包年级领导参与管理。各教研组成员要克服懒惰心理、克服消极心理,形成集体备课的良好氛围和凝聚力。 教师上课。课堂教学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位教师都必须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必须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改变观念和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二是必须使用通过教师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四学一构图”课改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不断发展完善;三是必须培养学生的10种学习习惯:(1)上课前先预习习惯。(2)课堂上专心倾听习惯。(3)养成在课本上勾、划、记习惯。(4)学会用脑表达习惯。(5)先复习后作业习惯。(6)常归纳后梳理习惯。(7)不举手有序发言,善于表现自己的习惯。(8)养成善问敢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习惯。(9)自查、自评、自集。(10)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四是必须养成课后写反思的习惯。上课结束之后,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找出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症结,不断在课堂上改进教法和学法,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作业的批阅。要求教师必须关注作业的有效性、科学性、创造性,作业内容要精选、训练要灵活、题型要多样、难易要适度、题量要适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批改要及时,教材范围内要求的作业,必须全收全改;调节教学与导学案等辅导教材作业,可采取学生对改、互改、教师面改等方式,对多数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错误应给予讲评;拼音、写字、写话、日记、作文、演草等作业,必须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养成“快、净、好“的习惯,教师要养成批改符号清楚明白规范、评语恰当中肯有指导性。 差生辅导转化。根据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基础比较差、接受知识不快、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上不去的情况,各科教师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学生有个性差异、智力多元化原则进行教学;二是坚持对学困生课堂知识课外补充的延续教学辅导;三是坚持辅导及时、耐心、主动,不仅辅导学习内容,还要辅导学习方法;四是坚持培养其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考试分析讲评。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后教师应进行考试分析,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所带学生的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在年级名次排列看自己所在位置;二是及格率差,说明差生多,优生率差说明优生少;三是比上次的考试成绩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联系教学情况,从辅导差生、转化优生等方面认真查找原因,以便以后改进;四是根据学生完成试卷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课标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认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成绩。 4、抓好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工作 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重点是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素质。重点考察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狠抓师德看是否胜任教学,狠抓教改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二是按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包括内容有:学生管理、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教改能力、培优转差等评价;三是按照教师工作绩效、教学效果、教研成果、培优补差、学生进步成果、教师自己的经验成果、研究成果等的评价。 学生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新生报到后进行诊断性测试与评价,了解学生的水平,确定好教学起点,制定好培养计划;二是利用测试、考试、实验、考查、作业等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控制教学进程、掌握教学进度;三是通过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一些操作性考核进行终结性评价,全面地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四是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包括行为习惯评价、知识与能力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审美评价、劳动技术评价等。 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本人,对学校的安全工作都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法定义务,而这些法定义务其实就是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校园安全细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给小学生提供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 (2)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等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有明显疏漏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是否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 (4)学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是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是否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是否采取必要措施。 (6)学校是否违犯规定,组织或者安排小学生从事不适宜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 (7)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知道是否给予必要的重视。 (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并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9)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是否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犯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 (10)学校和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管理、组织小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是否进行必要的管理、告戒或制止。 (11)对小学生擅自离校与学生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是否及时告知小学生的监护人。 学校政教处(安全教育处)必须从细节入手,采取多项措施,防范学生受到伤害: 一是进行防范意识教育。从两个渠道入手:防范意识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主题教育大会等活动中。要求学生时时有安全意识。 二是建立有效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谁值日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上课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在意外事故处理时,必须按“谁遇上谁处理、谁有效谁处理”的原则进行。把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看成是学校整体工作,人人都有义务处理,之间不应相互扯皮,延误对意外事故的解决。 三是健全学生安全情况汇报制。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安全“小干部负责班级学生每日的到校情况,向班主任汇报,并对学生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作出告诫,还要及时宣传提醒同学们在校的安全和上下学的安全。 四是进行应急措施教育。学校应针对一些可预见性的、经常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大到安全避险、疏散演练,小到人工呼吸、烫伤救护、针灸等安全救护,增强教师的防范能力和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五是定期检查学校的各种安全措施:(1)开学日对学校的各级各类设施进行大排查,保证开学后师生的安全;(2)在假期对学校各类设施进行维护,特别是保证学校汛期水道畅通。 六是建立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制度。学校在开学初必须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如既往病史、药物过敏、体质)、以及学生的家庭状况、心里承受能力等进行调查,掌握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等。 七是建立学生安全巡视制度。当天的值日教师必须召集学生在活动时的安全,特别要注意学生到校和学生离校者两个时间段的安全。 八是建立校外活动监护人签字制度。(1)上下学途中是学校无法监控的时间段,要求监护人必须规范学生行为,所以要求家长签字。(2)在开学初,学校将拟在该学期可能进行的校外活动汇总在一张表上,要求其在征求意见上签字,这样风险就由学生监护人和学校共同承担。 九是建立作息时间及时通报制度。学校有义务向学生监护人及时通报学校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对作息时间可能提前或延后的特殊情况,更应及时通知,以便让学生的监护人明确自己的责任时间,从而对其管理和保护。只要学校将学生上下学的时间地通知学生的监护人,学校本身无过错,那么学生在上学和下学的途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都无任何责任。 十是进行法制教育。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将各方面的职责上升到法律义务的高度,从而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检查自己的工作,树立防范学生在校事故发生的法律意识,形成教育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观之浅谈 一、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动态过程 行动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和指导。新课程要求我们广大中职英语教师在落实课改的行动中,必须从学习新课程思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开始,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以先进思想指导行为,以先进经验解决困难,以先进案例激发动力。然而与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同的是,中职英语教育的根本目标取向在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活动为抓手,以发展为根本”,我们必须基于这一目标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将课改行动贯彻落实于平日课堂教学行为的点滴之中,尤其应当关注教学活动的动态过程,及时把握机会,合理捕捉细节,努力挖掘资源,巧妙渗透新课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真正实现“学生本位”的目标追求。例如教学《What’stheweatherlike?》一单元第二课时,本课重点是学习对话,进行听说训练,在操练环节我让学生根据当天天气情况,利用本课所学单词和句型,自编一个情景对话,鼓励用上以前所学的词汇和引入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还及时把握了对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适时调控。 二、培养自学能力,着眼终身发展 在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英语属于一门基础学科,由于教育性质、动机和目的的局限,许多时候英语学科不得不为学生所修专业的专业课程让路,这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地面对和接受。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用以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少了很多,如果只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去钻研英语,寻找突破,那势必比登天还难,我们不得不引领和指导学生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去学习英语,这需要学生具备一种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争取和利用闲暇时间不断补给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英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如古人所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教学《ThanksgivingDinner》,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掌握much和many,alittle和afew,some和any的区别,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应该有所接触,于是课上我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三组词的特征和用法,然后分小组进行自学情况的汇报交流,最后由我进行归纳和提示,以上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后的教学中只要学生能够办到的,教师坚决不要干预,大胆放手任其发挥,必然能够收获惊喜。 三、注重语言运用,彰显学科价值 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交际性和实践性,因此,语言学习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践运用。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转静为动,化繁为简,少讲精练,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语言运用为目的,贯彻落实“学用合一”的教学原则,努力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辟广泛的教学渠道,积极营造鲜活逼真的课堂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的客观现状,更要求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因材施教,以本为本,以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活动的开展为抓手,力求所有学生均能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例如教学《Meetingnewpepole》,新授完毕后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假如刘翔来到我们班,你会如何与他问候交谈呢?自己和同桌准备准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情境的创设旨在促使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发挥出语言学习应有的价值。 总之,中职英语教育改革仍然处于摸索和探究阶段,面临的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英语教师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敢于尝试开拓创新,乐于辛勤付出,乐于奉献,以科学的教育观指导自身的教学行为,必能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满足学生的未来需要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益! 教育教学论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逐渐把职业技术教育由终结性教育向阶段性教育转变,并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由单纯的就业教育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转变,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由知识型、技能型向创新型、创业型转变。教育理念的更新对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跟世界教育潮流的重要举措。 一、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全面素质教育新体系 目前,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面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竞争加剧,职业变化频繁,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要适应变化的形势。 二是培养目标的重新确定,将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对我们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三是近年来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新生质量普遍下降,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我们的教学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四是由于受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教育改革,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教育思想。 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构建一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构建全面素质教育新体系,首先要从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思想的转变入手,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强化办学特色,突出办学风格,职业教育应具有时代性,时代不同,其内涵也不同。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时展,学生不应只具有狭窄的职业素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也就是说: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具有多种技能,又善于与人交往、合作,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改革中心,正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教育思想的更新作为重点,明确的提出:教学改革中心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成长的机遇。 根据以上两点,我校构建全面素质教育新体系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搭建基本框架: 1、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学制。中专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施工、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技能专门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新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坚持三至四年、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完成中专的学历教育。为了适应这个培养目标和学制的调整,学校制定了《关于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制的暂行规定》,同时,全面修订和调整了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中专培养的目标,强调理论的重心下移,实际的应用上升,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2、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教学制度要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树立起服务的意识。坚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相结合,逐步实现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坚持学分制的实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建立起相近专业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学校应当积极试行双专业主辅修制,积极探索“宽基础,大口径”的教学改革经验,拓宽学生的专业面,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完本专业课程同时,加学其它专业的主干课程,取得双专业毕业证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学校需要制定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学籍规定,大胆试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让已经完成理论学习、成绩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部分学生到现场顶岗实习,由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对顶岗实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可由用人单位优先录用。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好地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 的热情。 另外,学校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突出技能培训,坚持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在毕业生中开展测量工、实验工、施工员、预算员等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在取得中专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二至四门职业操作技能合格证书。 3、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必须密切注意并积极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校在着力办好以桥梁、公路、工民建为主体的土木工程骨干专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专业领域,新开设了城市轻轨专业、涉外工程专业、中英文秘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网络新闻学等多个新专业,同时还在积极研讨论证物流管理等现代服务业的新专业,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和职业分化、变化的需要。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形成专业品牌。我校“工民建专业”经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铁道桥梁、公路与桥梁专业也在加强建设。 4、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校应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学分制的模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鼓励教师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教材、补充教材和讲义等,开发多媒体课件。 5、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学分制;改进和加强德育课教学。在中专学校推行学分制,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应当围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原则和要求,认真学习文件,围绕学分制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计划,制定学分制试点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起学分制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在中专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体制。我校作为试点学校,全面贯彻,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校全面推行实施学分制,要在保证专业培养的规格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适应社会的多种技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探索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通过学分制,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职学校特点的学分制,形成较完善的学分制体系,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参与校际间的学分互认,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德育课教学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学校应当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刻都不能削弱和放松。在德育课教学中,要突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艰苦创业思想的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气氛。在德育课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法和手段。 6、加强和改进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并且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文化基础课教学要强调必须和够用,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都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应当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连接、相融通、相适应。学校应当加强主要专业现场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设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主体的施工实习基地。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 二、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加强教师队 伍建设成为加快学校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而重要的环节。 学校必须始终坚持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新进教师要从普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生中挑选并进行必要的考核。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要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并经过考试。所有教师均应持证上岗。对于新教师,还应实行见习指导制度。近几年我校共接受了16名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从有关单位引进了4名中青年教师,全部实施了导师指导制度,签定师徒协议,对他们进行教学教法的指导。 为适应职业教育需要,学校应当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律师等职业资格的统考,对于获得通过的教师,应当给予必要的奖励。去年以来,我校教师中共有16人参加考试,已有5人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施工现场实践锻炼和到国内外进修,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要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我校已先后有16人报名,有11人被正式录取,提高了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近两年来,学校有7名教师晋升高讲,有8人晋升讲师。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制度和教师职务评聘考核的激励机制,奖励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 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要求每个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填写申报表。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钻研每一环节,选择合适的方向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开展问卷调查、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研究 报告、论文等等。教育研究部门要负责规划、指导、规范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教育科研是一项艰苦、细致工作,为了保证教师查阅文献,收集信息,学校安排图书馆提供相应的服务,合理优化配置图书资料,增加教育类报刊的比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学校应当采取奖励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编撰教材,撰写教改教学论文和专业技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我校制定相应的《科研、学术论文、教材著作以及教育、教学等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对于在教研和学术活动中有突出成果的教师给予重奖,并且与职称评聘挂钩,对于推动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估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措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术风气浓厚的氛围,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坚持按照方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运行。当前,我校已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把这个体系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并且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估。其评估结果在各个层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学期自我总结分析制度,对于促进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要求任课教师在每学期期未考试过后,要对自己所教课程的考试考核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使教师不断地总结和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既互为前提,又互为条件。我们要有长期坚持、不断付出艰辛劳动的思想准备。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当各项改革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时,一个全面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就基本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就会在新体系中跃然凸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品质将在整体上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们将迎来职教事业真正的春天。 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的思考 英语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作为英语教师,我认为应以平常的心态勇敢面对新课程改革,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民主的教学态度,新颖的教学方法实践新课程。目前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如何用现有的 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去体现新理念 ?我想,最重要一点是观念上的转变。教师的观念决定并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效果,也决定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兴趣,更是决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所以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教学观向现代化的教学观转变。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法转向师生双边,学生多边合作互动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及师生的亲情合作,学生间的社会互动。只有观念转变了,才有教学设计与课堂效果质的变化与飞跃。 对于我们英语教学来讲,教学内容主要是词汇和阅读教学。传统的教法是教师一讲到底的传授式。课堂上一言堂,包办代替。 阅读教学只重视段落中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 一节课有时只讲一两个小自然段,而且没有学生的任何参与活动,完全是被动的听或作笔记, 这种情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英语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以下几点是我对英语教学的粗浅的看法 。 一、课堂应由教师单纯的分析讲解转向多元的任务与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教师精心备课,利用多种媒体和方式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获得能力。 二、突出活动,师生交融,师生互动,培养情感交际能力。我们可以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以情促知,引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尽量排除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交际能力。教师头脑中有了学生意识,开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创造 一个融洽的,和谐的,活跃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进行。 三、教学中要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打开宝库的金钥匙,而不是金山和银山。应使学生形成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四、注重培养文化素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 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如果一个人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么他很难学好该语言。加强词汇、语法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个民族的文化中有什么概念,这个民族的语言中就会有什么词汇来指代这个概念。 基于以上对英语教育教学的理解,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确定了以下教学模式。 以培养基本技能来提高英语素质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确立: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有关文件提出,21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为母语、一门外语、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于历史原因和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也成为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据统计,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同时也是国际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言。因此,各国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 都在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其中外语,特别是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模式理论依据: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从此目标出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 注意从听、说、读、写这几个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几个方面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因此,拟定《 培养基本技能提高英语素质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 以探讨高中英语教学的最佳模式和教法。 模式内容: 一、听说能力的素质和听说能力的培养 加强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发展急需一批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又有很强的听说及口语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然而,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大部分学生词汇、语法掌握的都很好,笔头练习做的也非常正确,考试成绩优秀,但实际生活中却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自己开不了口,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用语都不会。这种情况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许多进入 大学校门之后的大学生,深深感到他们听说能力如此之低,以至于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或者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的需要。所以说培养听说技能非常重要。 “听”是人的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一种迅速正确获得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映的能力。听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注意力、记忆力和自信心等。同时,听对说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使人产生说的动机。听可以产生自我表达的心理倾向。 二、读的素质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 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读的能力一直是中学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读的能力也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主要目的。阅读是不出声默读 ,是读的一种主要形式,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阅读 者的语言知识、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认识能力。阅读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速度、理解、词汇三个方面。 三、写的素质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写和 读一样也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基本形式。写的过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是学生最感困难和最容易出错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避免写出一些中国式的英语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以英语作文 的 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英语作文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词汇、语法、造句构思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阶段 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授一些实用写作,如信件的格式等。要求学生平时用英语写写随感、日记等,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扩大词汇量都是很有帮助的。 实施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听说法(Audio-Lingual)训练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语言学和心理学。其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述教学内容 (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复述—句型 替换、转换和扩展练习——口语交流活动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又叫功能法,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其教学模式是PPC模式: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提倡“先理解,后操练”。其教学模式是:理解(句子结构和所学内容)——形成(语言能力)——运用(语言行为) 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 目前仍流行在某些学校的某些课堂的语法翻译法大多数是不同程度的改革了的语法翻译法。其教学模式是:教师带读生词——教师讲解课文——切合原意的课文翻译——课文句子结构分析——语法项目练习——翻译练习——学生背诵重点课文 模式结构操作: 1,利用课前5分钟值日生报告来锻炼学生的这种能力。报告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可以是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也可以是当天的天气情况及自己周围同学的日常生活情况。 2,利用英语角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每周一次的英语 角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形象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能享受到听说英语所带来的快乐。 3,创设情景:自由探究,编译练习,冲破跨文化交际障碍。 中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头脑中表象贫乏,在学习活动中常出现思维受阻现象。教师授课中辅以计算机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影视等,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突破学习难点。 4,知识融汇:分组携作,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面向跨世纪的英语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的教学观向现代化的教学观转变。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法转向师生双边,学生多边合作互动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及师生的亲情合作,学生间的社会互动。这也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5,模拟实景:自主参与,体验异域文化,强化记忆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对新的教学手段,有很强的依赖性。英语课堂往往有许多生活场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地描绘出。因此可以借助图像系统,一方面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研究对象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展开形象思维,对于学生右脑的开发,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6,突出活动:师生交融,师生互动,培养情感交际能力。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以情促知,引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尽量排除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交际能力。)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打开宝库的金钥匙,而不是金山和银山。 7,培养文化素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如果一个人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么他很难学好该语言。 此教学模式还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教育教学论文:药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一、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是关键。教师要构建合理的灵活培养教学模式,进一步凸显教学的特色内容。在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切忌单一化或照搬某种教学模式。通常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行业、院校以及地区的具体情况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各种知名模式的套用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中职中专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应该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并根据中职中专药学专业的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合适的学生培养模式,从教学工作的实施入手,全程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般来说,中职中专要及时安排低年级学生观摩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过程,同时也可以安排药学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到医院和药厂等单位参观,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责任以及即将实现的训练内容,进而初步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和学习文秘站:目标,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在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可以安排学生接受专业的教育教学,并进行实际的操作技能培训,一般可以围绕药品检验、生产与创新等内容开设有关的技能兴趣小组和技能培训大赛等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通常在加强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要打破原来的一对一考核模式,进一步增加课堂的教学乐趣。进入提升阶段之后,以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的,学校可以组织为期几周综合技能实训。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可人为设置若干障碍,训练和考查学生团结协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训产品质量的评价,考查学生药品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实训报告与小组总结,训练和考查学生书面概括、口头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 二、构建专业教师队伍 对于中职中专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一专多能”是最终的培养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要对行业的运作情况十分了解,同时还要掌握有效的教学规律。在当前的中职中专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就目前来说,我国各个中职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学校大量引进没有经验的刚毕业的教师,而且不断开设新专业。通常教师多在本科学历层次,而硕士毕业或者以上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同时,在教师队伍中普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人才和实际操作人才。还有一些学校倾向于向企业聘请专业的药学人员,但是这类人员对于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并不擅长,虽然自身拥有知识,但是却不能有效地把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前多数中职学校的药学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其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中职药学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因行业信息不明、专任教师知识面不广和操作技能不强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中职学校部分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松散,缺乏归属感;专兼职教师之间的技术、信息交流不够。在中职中专药学专业的教学中,要重视专任教师的培养,加强兼职教师的引导。如学校应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一线的专任教师至医院、药企进行学习和实践;支持专任教师参与医药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为行业中聘请的兼职教师提供教学培训,合理评定其教师系列职称;尽可能让兼职教师参与技能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既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果,又能增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积极倡导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一些关于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在合作过程中达到信息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导,专兼结合,教学水平高的中职教育教学队伍。 三、注重实践教学 在中职中专教育药学专业的教学中,必须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的系统体系进行整合,进一步优化中职中专药学教育教学的内容。在中职中专教育药学的发展过程中,课程指导老师的观念里或者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是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印记存在。通常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它从属于理论教学的范围。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彻底冲破学科性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进而对中职中专药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一般来说,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只有结合专业实践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实验操作原理,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提出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才能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指导。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实现: (一)在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应及时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基础理论教学为辅助的教育教学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各种扩展药学理念,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及时掌握社会上关于药学专业人才的各种需求,并针对上述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根本上保证药学专业理论教学的可靠性和专业性,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要避免基础课程之间的重复率,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及时对现有的药学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例如在药学专业的课程选 择上,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药理学与疾病概要、药剂学与制剂技术等专业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容重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尽量减少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重复率,进一步提高药学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除此之外,在适当减少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专业学生的具体实践课程,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于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保证专业人才的质量。 (三)学校应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专业课程的老师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必要的专业教材;或者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并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创新因素。一般来说,中职中专药学专业教材的设置应该着重突出与社会要求紧密贴合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渗透和基础知识的融合。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及时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经典的教学案例。除此之外,由于各校所开设的具体实践项目及其实训基地所配备仪器设备的规格和型号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对于统编实践教材来说,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所以,在中职中专药学教育教学中,要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所采用的教材进行一定的系统整合,保证学生学习不枯燥,容易理解。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加强中职药学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和综合创新意识的培养,进一步转变药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培养具有综合药学知识和创新型思维的高水平药学人才。同时,把社会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择业目标结合起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自身的师资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药学人才的质量。 教育教学论文: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陶行知教育理论 前不久,笔者阅读了《走进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等书籍,从中深深感受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依然体现出了深刻的现实性和创新性,“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对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小学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渗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1.“爱满天下”,关注学生心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作为教师应该像阳光一样照耀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不可否认,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赢得老师的爱,但能不能去爱那些出现问题的学生,让爱的阳光驱散学生心灵天空中的阴霾,却是对于每一个教师是否满怀大爱的考验。冰心曾说,“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 对于那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热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克服困难,建立信心,迎头追赶先进。 五年级第一学期,班上从外地来了一名女插班生,因为她过去生活学习的环境与现在的新环境差距较大,在新的环境里,这个小女孩表现出自卑、害羞、反应迟钝等,第一次测验考试,语文和数学的成绩都不及格,当时,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产生莫名的烦恼,但转念一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特别是有问题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于是我不再把这个学生当做包袱看待,而是通过家访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学习落后的原因,同时引导同学们多与她交流,带动她参与集体活动,多给予她帮助,在学习上哪怕有一点进步笔者都会抓住闪光点来表扬她,鼓励她,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好学了,五年级下学期考试时,她的考试成绩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老师和同学的祝贺声中,她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变得更加阳光,对学习也更加信心百倍了。 2.“学贵知疑”,培养创造思维 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并明确地说,“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他认为,学生有了疑难就成功了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 教学中,质疑问难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通过这一方式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创造性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老师的讲解应该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并由此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疑问的设置要能够真正地吸引学生,重用一个“疑”字,通过生疑来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火。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学生具有难以想象的创造潜力。实践证明,学生们的回答往往会令教师倍感欣慰,所以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机会,学生所创造出来的常常也是令人惊喜的精彩,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生要善于设疑问难,让学生在宽阔的思考空间中,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夺目之光。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的前提是以人为本,要解放“人”,其“六大解放”的思想,对于今天新课改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颇具指导意义,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六大解放”理论,可以使学生的的视野得到拓宽,智力得到有效开发,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让学生有质疑的权利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尊重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学生的质疑得到教师的重视,并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教学的目标,自由的质疑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设置激发学生质疑的情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2.让学生有思考的权利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有时哪怕是一道数学题目,让学生默读,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效果往往会更好。静默的思考更有助于发展学生清晰的数学思维,这也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和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的综合体现。 3.让学生拥有说的权利 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教师要真正能够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才能与他们实现有效的沟通。我们要坚信儿童是有着无限潜能的,从心理学的层面来分析,学生的个性中也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机会来表现自己,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大胆去说,我们教师则要以真诚的微笑和亲切的目光来面对他们的说,来倾听他们的说,并抓住有利的时机来转化成教学的环节。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解读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理论,在新课改形势下的现实意义,更加感受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其教育理论,是任重道远的教育事业中一项意义非凡的举措,因此,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实践和丰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热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才。 教育教学论文: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几个方法 一、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走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农村小学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无法与城市小学相比。就以我校目前的状况来说,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器材也买进一点,但是数量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就连教材都没有。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是很难得到改变的,这也是直接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 2.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低年级4节,中高年级3节,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就专职教师而言、在冬天的寒风、夏天的烈日下都不大愿意上室外课,更别说兼职教师了。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最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很少经历过专门体育教学培训,因此体育课也就成了活动课。近期内难以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由于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不太规范、器材少,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没有得到改观,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放羊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4.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即:教师是主体,教学中过多地主导;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少,运动量又小,因此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再一个是学生缺乏创造性、创新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安排的内容多又难,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学练时间,约束了学生思考、探索等客观因素。 二、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1.适应教育教学大纲的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的《体育与健康》规定:体育课“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推进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关注健康意识,促进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①因此,根据新课标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体育教育教学应该突破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原则体系框架,既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发展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已成当前教学原则研究及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2.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一,现代社会中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联系的群体,他们都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而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现代教育发展强调个体个性化、多样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需要培养具有个性的、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小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主导与主体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第二,信息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具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人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要培养有创造性的、丰富多彩个性的人,也需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三,现代教育的个性化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既是人才的培养,更是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应适应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设置,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有用的人。 3.不断满足多元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来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基于多元教育理论,小学体育教育教 学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应该摒弃固有的、陈旧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革新教育理念,开拓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断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关注到学生个体、关注到学生需求、关注到学生未来发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适应学生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多元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应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 教育教学论文:践行“三个代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着全面的指导意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密切联系学校工作实际,落实到行动上。纵观几年来东华小学的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长足进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做好学校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一、学校工作要贯彻落实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在社会的发展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无论是人的培养,还是科学研究,从根本目的来看,学校工作的出发点都应该适应建立在为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服务的基础上。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相对滞后,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这正是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党和国家给教育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的任务就是在教育工作中,在课程设置与教法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学校来说,就是指导“生产”教育“产品”的“生产力”是否先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虽不像工厂那样生产物质产品,但学校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教育的“产品”既具体又抽象,既稳定又不断变化,既可测量又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量化。学校的成果可以看培养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看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的“生产力”取决于学校的教职工(包括管理干部)队伍。教育教学设施和学生素质或研究对象,学校的所有制分配以及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类比为学校中的“生产关系”。在学校工作中,“生产关系”也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多年来,学校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人员超编、结构不合理,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地阻碍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生产力”水平不高。 近年来,我县教育主管部门顺应改革的潮流,率先在东华小学开始实行聘任制、合同制,把教师的管理变为合同管理,教职工一律竞聘上岗。与此同时,学校给各个岗位制定了详细的职责,教师工作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呈现出人人争取多做工作,做好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学校工作要贯彻落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都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大量的工作要通过学校来完成。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学校应当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指明了学校工作的大方向。从办学目标到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学校设施建设,从教学课程到教学方法,从学校的教育成果到对社会提供的服务,学校都应当始终不脱离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应当能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学校的办学目标必须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致。学校的教育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同时,教育又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东华小学建校近90年来,始终站在我县基础教育的前列,东小的办学目标就是保持全市一流,争创省级名校,这与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涵完全一致。 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核心体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四有”新人。几年来,东华小学在注重全面育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变“一言堂德育”为“民主式德育”,变“形式化德育”为“针对性德育”,变“理论式德育”为“实践性德育”;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发挥美育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队伍(包括管理人员)的先进是学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教师应当努力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东华小学在保持高尚师德的要求下,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使他们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肯于钻研,勇于创新,而且能够自觉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学课程与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学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内容。人类的科学知识不断发展,教学内容也必然不断更新;与此同时,为更好地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教学方式要不断探索总结,推陈出新,推广使用。 学校的教育成果与对社会所提供的服务是学校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结果。培养一代高素 质的接班人,是学校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多年来,东华小学毕业生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从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学校对中国先进文化所做的贡献。此外,用教师中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现代社会使学校教育扩大“时空”,使他跨出校园,面向社区,面向整个社会,使他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时的学习,还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作为全县的示范学校,东华小学要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和支持更多的兄弟学校。 邓小平同志早在二十年前对中国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要求,已经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标志,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肩负着育才兴国的责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当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学校树立这样的高标准,明确了这个前进方向,就能够不断向前,勇攀高峰。 三、学校工作要贯彻落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六大报告关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论述,特别提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强调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实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的干部和教职工都在为培养下一代默默地奉献。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教育战线中也常常有一些人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学校利益与社会利益、教育者利益与受教育者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做不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学校来说,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进入优质学校学习与学校自身发展的矛盾;对教师来说,有一个如何善待全体学生的问题。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进入优质学校学习,无疑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好事。 近年来我国处于中小学入学适龄学生的高峰期间,优质学校理应尽力扩大招生。但是,招生人数多了,校舍不能满足学生上学的需要,同时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这些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但这毕竟还是站在学校自己的立场上,而没有从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没有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必须在规模适度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 “三个代表”是强大的理论武器,是学校工作的行动指南。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努力探索教育规律,为办好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努力奋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教育教学论文: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建议 要胜任教师工作,就必须上好课,而要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承担课题研究,善于总结、创新,不断撰写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会写论文,能,不仅仅是晋升、评职称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构思、撰写论文的实践,能把教学实践中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能把感悟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实践,使自己的业务功底更扎实,文化底蕴更厚实。还可起到资源共享,切磋技艺,启迪他人,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贡献更大,教学功能更广。我想,这也是每位老师特别是年青老师梦寐以求的。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写作实践,谈点感想。 一、 树立正确的观念 写文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一是动因观念,那就是要内因促使自己写作,而不是外因逼迫自己写作,要有感而发,写自已熟悉的东西,素材不足考虑不成熟时暂不动笔。有些老师因评职称急需文章而匆忙动笔;有的老师看到别人写文章,好像很轻松,不顾自己积累不够也尝试写一写等等,如此为写文章而写的文章常常成功率不高。如果动因不对,成功率低,就会挫伤今后继续写作的自信心,于写作是有害的。我认为写作应成为一种自发的意识,应成为个人发展的内需,应成为创作冲动的渲泄,应成为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是成败观念,对于写作,心态要放松,不要急功近利,不能纯粹为了发表而写,也不能因为文章没有发表而灰心、气馁而不再动笔。文章如能发表,意味着成果被别人承认,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即使不能发表,作为自己个人经验的总结、资料的积累,也是很值得的,也为今后文章的发表奠定了基础。其实,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只要充满信心,真心投入,坚持不懈,认真对待,收获是多方面的,发表文章也必然是水到渠成。 二、 万事开头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我从教20多年,任教高三年级达16年,教学可谓得心应手。从87年开始,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产生了一种想把我在教学中自认为独特的东西讲出来的欲望,即创作冲动。起初由于经验不足,绞尽脑汁写了几篇 “得意” 之作,结果不是原稿退回,就是石沉大海。于是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一度热情大减。那时,我经常对全县开公开课,在一次赛课中,我把课本上的一个演示实验进行了改革,使实验既生动、又有趣,且操作简单,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后来,我抑制不住这种创作冲动,把我的这一实验改革方案写成500多字的小文章投给《江苏教育》杂志社,不想一个多月后,竞刊登了。稿费虽然只有5元钱,但我永远难以忘记。在这篇短文的激励下,我兴趣倍增,不断创作,在88年这一年中相继在《中学化学》、《中学生化学报》、《化学之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从以上经历,我体会到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关键是要有恒心,不要为一时汗水白流而气馁,成功总是偏袒辛勤耕耘的人,只要持之以恒,终会结出硕果。 三、 文章是逼出来的,要勇于承担、敢于实践。 人都有惰性。遇到上公开课、开讲座、教案评比和论文征集等,许多老师往往自感心有余力不足,生怕失败,能推则推。这样,且不谈与获奖无缘,实际上失去了难得的实践机会。因为,你精心准备的一份教案或学案,一条说课思路,一则实验方案,一篇讲稿或交流文章,都可能成为你流光溢彩的处女作,从而步入创作之路。 近年来,我先后承担了市教研室编写教学参考书和开备课讲座的任务。开始我心中没底,硬着头皮承担下来。为了完成这些艰巨任务,逼着自己查资料。苦思冥想,笔耕不辍。经过努力,我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熟悉到熟悉。我多次开的备课讲座受到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我写的教案已在《中学化学》杂志上发表。最近我写的各章导学、学习指导多次在《中学化学教与学》杂志上发表。回头看看,我得出一个结论:自加压力,抓住机遇,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的潜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尽显自己的才华。 四、 文章不光是写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要做有心人。 我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在看到别人的文章时讲:“哟,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我早有同感,我的想法比他更详细、更全面,可惜我没能将它写出来。” 这种“马后炮”实际上说明并不是自己水平不够,只是没有进入“角色”,在工作中没有做有心人。我们每位老师都是最基层的实践者,天天与课堂、学生打交道,接触的东西多,可写的题材多,只要你留心,就能发现不经意的某个创作点,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例如你在课堂上的一次有趣的即兴发挥、一个新颖的创新思路、一场出色的师生互动、一条独特的归纳总结、一项得意的课堂改革,一则别致的巧思妙解,都应即时捕捉,记备忘录,然后加以构思,再延伸完善,一篇篇教学文章由此而诞生。例如,我在高三新教材的教学中,发现教材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存在着几种科学性、操作性错误,大胆质疑,写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存在问题探讨及修改意见》在《化学教学》2003年第4期上发表。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理科老师,能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写一些论文还不够,还必须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方面有所研究、有所突破,这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可写的东西非常丰富,只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哪怕是与学生的一次谈话、一次家访;一场主题班会、一个班级活动,都可由感而发。只要你的工作有独到之处,就有借鉴和推广的价值,就容易被发表,而 不在乎你的文字功底有多深。我在《班主任之友》、《江苏教育报》、《中国石化教育》、《小学教师管理》、《教书育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班主任家访九要九不要》、《与学生谈话的技巧》、《也谈表扬、批评的艺术性》、《提高班主任应变语言艺术七法》、《转达意见的技巧》等文章就是在南化一中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提炼和浓缩出来的。许多事例都是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真实事例。我如果不当班主任,也就不可能写出这些文章。我如果不当年级组长,不抓2000年高三高考工作,也不可能发表《动静相宜、劳逸结合》、《高中教学与高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实践》等教学管理方面的文章。所以说文章是干出来的,不完全是写出来的。只要乐于工作,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热情和创作欲望,就能有新的收获。 五、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技巧和方法 有了创作动机、有了创作素材,要成文、要能够发表,还需学会一些技巧和方法。 1、 大量阅读,博闻强记,积累资料为我所用。 平时教学之余,要多读书,包括专业书和有关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的期刊杂志。一是为了学习现行教育法规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所写文章的品位;二是模仿人家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三是触类旁通,展开联想;四是搜集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名人名言要摘录,篇幅长的可记下杂志的名称及刊号,便于日后查找。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引用一段精彩的理论或几句恰当的名人名言,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会更有文采。若要引用,应在文章末尾注明出处,这样显示出你对他人的尊重,也反映出作者对学术问题的严肃态度,也可避免“文责自负”的麻烦。 2、 选定写作内容,确定投稿目标。 写作的重点在选题,选好一个论文题目就等于完成了任务的一半,所以要重视选题。在这方面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切忌选题过大,面面俱到,力求用最短的语言说出最富有哲理的话,用最小的篇幅介绍最实用的事。华丽词藻的堆积、不厌其烦的赘述、牵强附会的罗列只能使人读而生厌,我在投稿前总要反复修改,下功夫删除多余的字。刚开始写作的朋友可以选择小巧的点展开分析,有新意,能把问题说透就好。第二, 还要考虑文体和读者对象,弄清是教法指导还是学法指导;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践总结。哪些杂志适合你投稿,这些杂志各有什么栏目,我是针对什么栏目而写的。你是写教学类、解题类、实验类还是教育管理类,既取决于自己资料积累的情况,还要注意你准备投稿刊物的各栏目的宗旨,二者要结合好。第三,撰写文章还应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原则。选定好题目,准备好资料后,可以先定框架,编拟提纲,再从你的资料库中提取相应材料,然后组稿成文,再反复修改、润色、定稿。 文章写好以后,还要选好合适的投稿刊物,对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类的多种刊物的特点要有所了解。比如,你写的文章适合于教师、教研员看,不妨投向《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等刊物;如果你写的文章倾向于中学生读者,那么,你可以将它投向《中学生理化报》、《中学生学习报》、《数理化学习》等刊物。而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投《中学化学》、《化学教与学》等杂志。 3、注意时效性和热点。 对于教学杂志,一般都与教学进度相配套,对于一些辅导文章、学法指导等要注意教学进度(太早用不上,太迟赶不上),一般提前2-3个月为宜。例如,去年高考前一个月,我突然感觉到目前很需要考试心理疏导的文章,于是就写了《减轻考试压力自我调节五法》一文,投到《课堂内外》杂志,仅二十多天就发表了。另外还需注意热点问题。例如以前谈德育工作;后来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在谈新课程目标体系。写这些热点文章就是供其所需,命中率高。 4、 论文题目要简捷、鲜明、醒目 标题是内容的集中反映,要准确到位,一个好的标题能打动编辑的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以前发表的《守恒——化学计算之魂》、《“生死辩”的启示》、《盘旋 攀登与穿越》、《表水涉雍雍难渡》《化学题中的距离美》等文章,不能不说题目的新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文章的最后一般应该有一个结束语,对所论述的问题做结论、诂计或畅想等,这样,首尾呼应,有始有终,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对提高稿件的录用率大有裨益。 5、 写作时间安排及修改 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写作火花要及时采集。一个论点、一个公式、一件事件、一句话,要及时记下来,哪怕是夜间半睡眠状态突发的灵感,也要立即起床记下,否则转瞬即逝,会失去宝贵的东西。对于记下的三言两语进行构思、再联想,待打好腹稿,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提纲,就用一个较完整的时间(最好是夜间)一气呵成。写好修改几遍后,不要立即投寄,放置几天后再修改,此时你已经较冷静,与前几天处于创作冲动中的思路会有所不同,修改后的质量会更高。对于投寄后未能发表的文章,应反思其原因。如是时间不当,可到适当时再经修改投寄;如是所投杂志不当,可修改后改投其它杂志;如是质量不高、观点错误、没有新意就不要反复投寄。另外,决不能为了提高命中率而采用一稿多投,这是不明智的,若两个杂志同时刊登同一篇文章这是一件丑事,以后这些杂志再也不会刊登你的文章。 6、 注意其他几个问题 在投稿前,要检查你在稿件上是否注明了你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等;稿件投出以后,要记录你的投稿时间、刊物名称、论文题目等,以备查发表与否。另外,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错别字、不科学的用语、不规范的符号、不准确的插图,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编辑可能认为你写作不严肃或学风不严谨,录用你的可能性不大。 搞教研离不开撰写论文,写论文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概括地讲就是:选题新颖,独具匠心,忌人云亦云;一事一议,言简意赅,忌大、空、浮、泛;内容实在,可供借鉴,忌脱离实际;论理清楚,表达精练,忌烦琐冗长;理论出新论述有力,忌缺时代色彩;科学规范,准确无误,忌粗枝大叶。 教育教学论文:分析中职统计学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对策 前言 中职教育是面向职业就业的教育,是为实现学生今后在专业岗位上的专业技能进行专业知识、技术的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几乎所有中职学校都将这一目的作为自身教育的目标。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之一,也是经济管理专业课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构成部分,将收集,整理以及对社会经济特征的 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因为课程内容的原因,很容易使学生对严密的体系,丰富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繁琐的运算感到枯燥。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应该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力度,与实际结合,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第一目的,保证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可以在日后的经济问题的处理中充分应用。 一、统计学教育现状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中职学校的统计学教育一般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存在于众多学科教育中间,统计学课程的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很多会计、经济方面专业的中职学生,统计学是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如今,统计学科目的教育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很好的效果,统计学现今的不良发展状况除了由于统计法规宣传不够、专业人才质量和实际社会需求不成正比、统计数据质量不好以外,还有就是因为教育模式、机构、功能、标准、资源、过程等多方面的不足造成的。另外就是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基础知识水平不高,个人能力不强,在理解统计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困难,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弱,再有是因为不是主要专业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门课程。为了提高中职统计学教育的质量,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确定问题所在,提升改革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职学校统计学科目教学的稳定发展。 二、中职统计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学教育目的不明确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具备良好素质和实际业务水平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时不但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有相当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现在的统计学教育,一般都是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略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的创造应变能力,动手实践管理能力,探究解决问题能力都相对较低。 (二)统计学教育教学方式单调 现在国内的统计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口头讲授为主,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相交流。在统计学的教育中,对理论内容的重视,而对实践能力,教学发展变化方面的重视不够。 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没有新意。教育手段也停留在过去的形式上,不能运用现代教育工具形象的展示教育内容,影响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 (三)考核方式方法没有新意 现在统计学考试基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许可以促进学生明确的发展过程,使教学组织变得较为容易。但是因为考试内容严格依照大纲要求,不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课程设置 完善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统计学教育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记课堂笔记,几乎没有思考知识的时间,虽然教师讲了满满一堂课的内容,但是学生的记忆却并不深刻,完全掌握知识与并能实际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细致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的部分,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致。 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与多门学科存在联系,包括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计算机等学科都有关系,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帮助其他课程的知识的吸收掌握。就要在教学的时候依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加强统计教学教育中的财务应用的统计知识;在进行市场营销的统计教育时要提高对市场调查统计的教学内容,以此扩大知识范围,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进而构建学生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教育实践的互相融合 中职统计学教师应该将多种教育技术、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基本的讲授,课堂的启发,问题的探寻,实践的进行,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 手段的应用几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在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要提升学生实际水平能力的培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 以将一个班集体看成一个样本,确定设计模拟课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自行进行小组分配,自行进行调查统计。包括调查目的,对象,单位以及调查的方法,数据的整合 ,最后的计算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撰写调查报告,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研究都由学生参与,掌握工作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加强理解认识,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理论,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量将课本所讲和实际生活两者相结合,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教学,最好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接近统计学,进行统计学学习,更重要的是深刻意识到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 (三)改变考试方式 过去的教育成果检验方式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尤其是书本理论知识以及介绍的方法,所有考试的内容都和学习的书本有关,正确的回答出书本理论知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统计应用能力,统计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涵盖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是普通考试检测不出来的。一般统计学只是理论和实际应用两部分组成,所以考核也要对这两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是考察统计学知识理论,这方面的概念、定义、统计作用、研究方法、特点、原则、工作步骤等都是考试的内容,最好将抽象的概念知识通过实际问题体现出来,保证学生通过理解概念来回答问题。 其次是考查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调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调查结果,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不管在什么地方,调查报告是最好体现事物根本特征和发展状况的体现,这就考验着学生的写作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不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考察效果是最有效的。另外现代教育教学工具的辅助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统计学教育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除了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学理论,还要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依照教学的阶段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进行图表绘制,计算统计指标,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所以,在对统计学知识能力进行考察的时候,将是否能使用计算机类的现代办公工具看作是考察的一项,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实施创新型教育改革 在中职学校中普及并提升统计学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才有可能实施完善。所以,最后我要提出自己在教学教育指导中的实际教学方式细节的看法。 第一,要强调统计学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统计学教育中将抽样方法,概率初步、描述、推断、非参数统计与表格使用融合在一起,同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争取可以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讲解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和统计方法。第二,是统计学教育的基本途径,目前来看一般学校的统计学教育都是以《应用统计方法》作为选修课,以培养塑造学生的统计意识,传授学生统计方法,一般的统计学教育把课时控制在五十四到七十二小时为宜。第三,是统计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学习,从基础上了解统计学,构建基本的统计意识,可以采用兼得的统计方法,将应用广泛的表格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统计工作中。第四,是统计学教育题材的选取,这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目的,学生水平,教育实践自行确定,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五,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进行统计学教育的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统计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随时掌握相关技术的更新。最后要进行统计学习评价,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由学到做,由理论到实践,变革传统考试方式,将调查报告的制作撰写作为考察的重要方面,使学生可以从统计的各个方面掌握统计要点,提升统计能力,最大限度的表现学习成果。 结论 在中职学校的职业性教育过程中,专业构建和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实践教学,这一点被独立出来,提升了实践教学在教学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统计学的社会教育进程。另外,加强统计学教育可以实现统计工作者的价值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全文分析我们可知,只有在根本上对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提出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自身能力的教育方法,才能改变当今统计学教学的不良现状,使之成为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 教育教学论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教育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现了教育发展的滞后现象,这种滞后现象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教 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落后上。 小平同志说,改革首先是思想的变革,那么教育战线的改革,首先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不改变陈旧的、僵死的、模式化的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无从 改变教育的现状,就无从谈起教育改革,就无法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革新思想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做为根本,做为一切方法、行动、政策确定的根本依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爱护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我们 的上帝”,所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把学生真正当做“人”来对待。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有些教师 缺乏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他们把学生当作奴隶随意惩罚,当作机器拼命加压,当作“弱智儿”经常挖苦、讽刺,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性泯灭了,一颗 颗充满求知欲的心灵暗淡了,一个个鼓满希望的待发的帆船触礁了,孩子的心灵笼罩上了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厌恶学习,讨厌老师,反感学校,甚至厌恶生 活,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最终只能中途辍学,或因违反纪律而受到学校的处理。这样的教育不是在培育人,而是在摧残人、扼杀人、毁灭人。革新教育思想理 念的意义,在今天看来,是如此之重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一切。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开发其智力、发挥其特长、健全其人格的活动情境,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 的特长,教师给以肯定、表扬。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行,教师要加以循循善诱的引导,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前提下,使之向健康的方向发 展。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天上作文讲评课,程老师把批改后选出的优秀作文交给学生,让作者本人读给全班同学听,刚读完,就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篇作文是抄袭的。”学 生一片哗然,程老师也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这篇作文是抄袭的呢?”“我刚刚在《中学优秀作文选》中看到的,跟他读的完全一样。”这时读范文的同学的脸一 下子红到了耳根。程老师示意他坐下,然后问同学们:“我们先不管这篇作文是不是抄袭的,大家说,这篇作文好不好哇?”“好”同学们齐声说。“这么优秀的作 文大家能够听到,能够从这篇作文中学到好多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这位同学呢?”“是”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的目光都望着这位同学,他把头抬 了起来。程老师接着说:“我给大家提一个建议,报刊杂志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每周由一位同学推荐一篇文章来提供给大家学习,好不好?”“好”。放学以 后,程老师走出办公室,读范文的那位同学,正在门外等他。他走到程老师面前,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说了声:“老师好!”程老师用寥寥数语挽救了一个犯错误的 孩子。 这虽然是课堂常遇到的极小的插曲,但却体现着程老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尽管我们可以大声斥责这位抄袭的学生,告诫全班同学不要做这种不道德的人, 但程翔教师用非常委婉的方法,给这位同学足够的尊重,深深的影响了这位同学的一生。 二、革新教学理念: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报刊书籍一直在讲,专家学者也一直在呼吁,然而,透析一下我国目前从幼儿园到大学整个的教育现状,我认为这种思想,还停留在为 数不多的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堂上,停留在专家的报告和教师的评优课中,没有落实到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内心深处和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授课过程中。 在授课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重视的是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突破教学重点,所以,他的教学设计、提问内容、提问对象等都是以“我”为中心的,而没 有把学生做为“主体”和“中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 的乐趣。”(《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杜殿坤编译,第2页)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宝贵的教学时间与教学主体的“人”相比,处于次要的地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仔细的思考教学大纲,认真的准备授课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 光来看教材,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简短的记载下来。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多大兴趣?”“设置怎样的 情景或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何创设氛围,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根据学生的不同 特点,据此来设计课堂的提问。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如何充满激情的给予肯定,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如何循循善诱的加以引导。由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因此,对于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教师应做好诱导的各种准备。如此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应冷静考虑一下:按这种设计,这种效果自己是否满 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 主人,把学生的活动做为课堂的主体内容,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课堂的总导演,学 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而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提高自己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只有在自己亲身的演出活动中,才能增长才干和智慧,才能提高智力和创造力。教师 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又带着竞争意味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具体的表现中,在操作实 践活动中,增强各种能力。教师创设环境的过程是有意识的,而学生提高、创造的过程却是无意识的,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财富,我们要加以悉心的呵护。对于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提问或回答,千万不可一棒子 打死,去堵死学生思维的路子,打消其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闪光的地方,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使之回到真理的道路上。教师要积极创 设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充分展示或展现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欣赏,通过这种方式来张扬个性,激发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一节课时,不是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程度和能力提高的多少为依据。这节课,学生树 立了哪些观点,掌握了哪些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这节课,学生有多少时间在积极的思索,有多少时间在认真的操作,是否保持并提高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是否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动力,学生创作了哪些作品?等等。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评估原则。 三、革新课程理念:把小课堂变成“大社会” 教育思想理念要革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也要改革,其突破口就是课程改革。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世界本是联系的,各种知识、各个学科相互交织、浑然一体,这就决定了课程改革由单课型向综合型发展。小学以综合 课程为主,初中分科教学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教学为主,增加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设立了综合课程的考试科目。与之相适应,一种新的课型 ——“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综合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就是学生将学到的各种知识通过身体、感官同事物的直接接触,将其综合运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 劳技、学工、学农、学军,社区服务,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它以大社会、大课堂为背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组织活动, 让学生自己去提出课题,列出提纲,查阅资料,分析、综合、比较,自己独立完成科技小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了开放的社会,由学生的展示 性学习走向了探究性的学习,由教师被动的传授知识变成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由教师判决型的评价,变成了肯定和激励,学生由“小课堂”走向了“大社会”。 在所有的改革中,思想的改革,也就是理念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思想、理念支配着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唯有教育思想理念的彻底革新,才能实现教育内 容、手段的真正变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格健全、身体健康、学力强健、知识广博,具有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鲜活、生动的人才。 教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怎么为教育教学服务 随着教育区域现代化的实施,各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越来越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可能,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老师对这方面还不够积极,也有不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处在一个较浅层次上,如何用好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何让教师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从而优化课堂效率,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这方面谈谈个人的理解和我们学校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行推广,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学校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从而统筹规划、认真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规划,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一位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在全校全面强行推广实施。 此外,为调动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制度化,并可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者,予以适当奖励。同时在学期末还要对此项工作作出专门总结,以鼓励成绩,寻找不足,做到每年有收获、每年有进步。 二、加强校本资源建设,为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方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硬件设施好,如果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想利用它们为教学服务就是空话,所以学校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还要抓紧校本资源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本学科资源,如将集体备课后的电子教案、课件、作业等分类整理,上传到学校服务器,学校也可和兄弟学校分工合作进行校本资源建设,这样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亦可组织教师网上搜索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或购买一些优质资源以补充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我们也建议由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而各学校在实际使用时再根据自身需要加以修改,这样借集体力量,必然事半功倍。 三、组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老师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的培训要能针对教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教学中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由于教师的年龄分布、知识结构相差很大,所以培训还要分层次进行,对一些年龄较大、基础较差的教师先进行一些基本培训,如设备的使用,办公软件的操作,PPT的制作等。对年轻、网络信息基础好的教师则要侧重深层次的运用,如图片的处理,Flash、Authorware 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个人网页的制作,等等。 在以上技术性的学习基本完成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培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具体整合过程主要要让教师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直观性原则。中学生的思维仍然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课件的制作中要遵循这一原则。课件要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要形象直观,能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2)情境性原则。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学习情境或模拟某个实验过程。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现代教育技术就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情境,从而建构互动交往的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就能提供声音、画面、人物、情境等,使学生置身于一定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展示平台。 (3)辅助性原则。信息技术能改进课堂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它的作用,归根到底它还只是起一个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主要是在突破教材难点,模拟平常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情境,是为节约时间、替代板书等情况下的辅助使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课堂中的灵魂,主导着教学过程。 (4)效益性原则。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能为了追求眼观上的精美,在细节上大做文章,这样最终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些过于花哨的东西在课堂上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求多、求全,要以“需要”为原则,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时才使用,同时要简约、实用,这样既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又能减轻老师自身的工作量。 总之,只要学校重视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教师的培训学习,教师自身又勤于钻研,信息技术就一定能真正走进课堂,达到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 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到认识、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联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开展教学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设计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指南 1、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现代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适应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2、教学论研究 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论的实验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各种教材(特别是地方教材)应用研究。 3、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 计算机辅助(整合)学科教学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研究。 4、教学管理研究 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 5、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研究;儿童潜能开发研究;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目标要求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先进教师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1)明确研究方向;(2)周详研究计划;(3)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 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 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是完成八个要素的推敲,它们分别是: 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 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南京市教研室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三期)重点课题“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立项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其中主题词“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定语“初中”和“语文”,技术说明“教学模式的研究”,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 2、目的的论证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目的是以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依托,以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开发性的单元教学模式。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习心理学,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建构主义等为支撑。其实践意义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二十多年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背景,我国语文教学中接受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几乎一统天下,长期陷入“高投入低消率”的怪圈,语文教改不从宏观上着眼,仅仅停留在一技一法的改革上显然是不行的背景。另外,借鉴了河北省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和构建的“一体两翼”(“一体”指课堂教学,“两翼”指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环境)的框架以及宜昌市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加深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 4、基础论证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除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以外,还包括课题组的工作环境情况等。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成员均是南京市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是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二期)重点课题“初中语文学法指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深拓宽的。 5、内容设计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八课型”,“八课型”也就是子课题。“八课型”是指“预习课”“教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 作文课”“测评课”几个部分,每一个课型均有学校课题组分别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模式)。最终构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 6、步骤设计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 7、方法设计指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8、成果设计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师和学生)、教学案例集、制作(光碟、教学具)等。 三、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怎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怎样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 2、科学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3、过程性原则 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转化的过程。教育要求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活动,成为他自己的要求,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不是在研究室里查资料,一蹴而就的。 4、合作性原则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 5、推广性原则 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总之,学校教师搞课题热情高但欠缺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表现出对专家的强烈渴望;科研专家的研究缺乏实践环节,急待直面学校实践,这也是科研专家思维方式的转向。所以教师与专家、学校与研究机构相结合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必经之路。 教育教学论文: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语法教育论文 摘要:语法教育是英语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前提条件,但是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语法教育要是被过分的,不仅仅不会对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影响到英语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以及变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原则,重新定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期望能够对我国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深思 英语语法教育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占据的地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最为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分析教材中的句子结构,挖掘短语、惯用法以及词汇用法等语言点,讲解它们的使用法则,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操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还常常将文章逐词逐句地译成汉语。一篇课文上完后,学生们只掌握了一些语法条目及语言点,而对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等理由则不作深层次的深思。然而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在上世纪末发生了变化,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下降,英语教育教学策略的创新层出不群。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目前状况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已经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最终的培养目标也变成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变成了听说能力的训练,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结对子等课堂语言实践活动较好的运用。然而,不少英语教师却把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根本不进行语法及语言知识的教学。在一所学校,只要某位老师谈到英语语法教学,就会有人说该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谁要是在教学中上了语法课,就会有人说该教师的教学策略落后。语法教学在有些学校已经教学观念落后的代名 词。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不代表英语语法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不,过分的淡化英语语法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过分的淡化英语语法教育,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发生低级的语法错误,反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阻碍性的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重新定位 语法教学的淡化并不是完全的摒弃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教学新模式下,如何重新定位语法教育教学的性和角色,就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教学中最为的内容和难点之一。 1.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英语教学中,语法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英语,如果学生不能掌握一般的英语语法,那么学生在英语阅读、听说中就会十分困难。初中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上以及学校开展的英语活动中才能有机会接触到英语语言,多数时间并不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学生学习英语在许多方面还英语语法作支撑。正确的语法概念是他们自学英语的拐杖,有了牢固的语法知识,他们就可以去判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正确与否,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语感。因此,在新课标实行之时,完全有必要重新认识并确定英语语法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英语语法教学推动了对文化的理解 英语表达方式与汉语表达方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而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在英语的使用方面面对的最大理由就是表达方式的转变,“汉语式”的英语表达方式层出不群,其主要的理由就是对英语国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了解。文化之间的隔阂是我国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就英语学习中比不可少的,决定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 而要了解英语国家语言表达的方式和逻辑,就加强英语语法的学习,英语语法的学习,掌握英语国家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能够推动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进而推动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语法教育教学引起一定的,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中,合理使用语法教学来提升真个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语法学习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阅读英语文章,听懂英语表达,在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这些目的要实现就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否则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入误区,进而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的影响。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与措施 摘 要: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其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掌握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和方法,从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与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管理 特点 方法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1.管理工程开展难度大 市政工程有很多施工都是在地下进行,还有的像桥梁工程等都具有很大的施工难度,这些施工都需要很高的技术,在施工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施工极为困难;另外市政工程是在人们身边进行施工的,随时都可能进行,一般工程量都比较大而且工期较短,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 2.不确定性的因素较多 像排水管道、地下管网、桥梁公路建设等的市政工程,其施工场地一般都比较狭窄,而且施工场地受自然因素和天气状况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另外,工地周边环境、施工材料和地下管道等因素都会对市政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所以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进行施工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3.管理逐渐正式系统化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相关部门也引进并研究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国家也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正式系统化。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施工质量管理 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期间,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进而增强市政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在对市政工程施工进行管理时,需要将质量管理纳入到管理工作范畴中,市政工程企业在对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管理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对材料和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一定要立即上报,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情况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处理,从而实现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施工进度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能够在合同中约定的工期时间内交工,应当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在市政工程各个阶段生产活动以及工序开展时,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安排予以优化设计,通过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对整体项目予以细化,施工人员认真落实其职责和义务,在工程施工时,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控制计划施工,从而保证市政工程能够如期完工。 3.施工安全管理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并且受到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容易对施工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时,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为工作人员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标语予以警示。同时,脚手架和机械设备等一定要符合标准,而且施工人员在高空和地下作业期间,配备防护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 4.工程造r管理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其指的是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对各个阶段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调整,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主要包含了对机械成本、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等进行控制,为了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应当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通过采取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进行施工,然后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控制,对投资成本进行科学控制,从而为市政工程施工提供有利保障。 三、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为了促使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市政工程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从施工人员和施工各个阶段的状况等角度入手,然后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r,为了使得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应当从地质、气候条件以及排水系统等角度分析,并对排水施工的各个环节展开研究,从而促进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有利依据,继而对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有利于市政工程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严格实行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责任制,落实责任制度,对于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都要具体落实到人,以此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要实行市政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选派专门人员进行负责管理; 通过明确责任制来将施工管理以责任形式明确下来;制定施工管理奖惩机制,因为施工中人为原因是可控因素,有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要制定奖惩机制对市政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有效的减少由人为因素引发的施工问题,对按时并高质量完成任务的队伍或个人进行奖励,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队伍或个人进行惩罚,这样还可以有效的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效率。 3.加强安全用电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诸多施工环节都需要电能,无论是机械设备运转,还是进行电工操作,都需要电能的支持。为了避免存在用电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防止在电工操作时对其他人员和周围环境构成威胁,应当加强对安全用电的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时,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对于安装、拆除和维修等工程开展时,一定由专业的电工进行处理,进而确保实现安全用电。同时,管理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用电状况进行审查,如果存在违规现象要严肃处理,确保用电安全。此外,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电工证才能上岗,从而保证在市政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安全用电,确保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加强施工监理控制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监理主要是加强工程设计的监理,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基本都是按照工程设计进行的。但是有一些市政工程监理机构不健全,在工程设计方面很难发挥监理作用,还有一些中小城市缺乏监理专业人员,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监理人才。另外,很多监理企业选用建筑和工业监理工程师来充当市政工程监理人员,但是建筑和工业与市政工程专业内容差异很大,所以在监理工作中就容易出现很多的安全问题,在工程设计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致使工程设计监理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基于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的监理,要实施领导责任制,从而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控制,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监理问题。 四、结语 总体来说,市政工程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为了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充分重视施工管理,进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低碳经济视域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摘要]城市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工程和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低碳建设、低碳发展成为了市政建设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视域下,市政工程施工必须构建节能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低碳经济视域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对策,希望能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P键词]低碳经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目前,世界发展遇到两大考验,一是资源持续消耗;二是资源大量浪费。这两大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公害、污染、生态危机等隐患,尤其是城市建设中大量资源遭到浪费、大量能源遭到消耗,并呈现出恶性循环发展的态势。市政工程是城市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户,工程点多面广,实施低碳经济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动下,通过调整利用方式、改进建设技术实现对浪费、污染、危机和公害的系统性控制,是市政工程发展的必由之路。 1.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理念为基础,适应稳定和发展两大目标的新型经济体系。低碳经济通过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制度革新、产业重构等过程,减少在建设和经济活动中对石油、煤炭、木材等资源的消耗,增加高效率能源、可再生能源、低污染能源的利用,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着手,取得建设、发展、保护全面丰收,促进生态、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减少环境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在市政工程中推行低碳经济,能避免过度污染、降低能耗,减少公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共赢;二是低碳经济可以节约成本。低碳经济倡导对高浪费、高能耗的控制,在资源价格升高、资源紧张的当下,推行低碳经济可以使市政工程节约成本,使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取得更高的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 2.低碳经济视域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低碳理念淡薄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管理单位和施工人员的低碳经济理念淡薄,没有采取低碳环保技术。同时,市政工程的主管单位和监理也缺乏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在市政工程中缺乏全面、实时的指导,难以发挥低碳经济的优势,不能发挥低碳经济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2施工能耗巨大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电力资源、材料的消耗很大,如果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能耗控制体系,未采取节水、节电措施,市政工程施工就会消耗大量的物资和能源,造成过度浪费,制约和影响了低碳理念在市政工程中的体现。 2.3材料选用不当 低碳经济倡导使用绿色、节能材料,但受当前工艺、技术、工具等的影响,市政工程中很难利用环保和低碳材料,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另外,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部分市政工程单位使用不符合低碳标准的材料,影响了环保、节能目标的实现。 3.低碳经济视域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对策 3.1树立低碳意识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当强调低碳理念。对施工人员开展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起低碳建设目标,将低碳文化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2推行绿色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要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具有非常广泛的范围,包括施工管理、施工材料和具体施工环节等。实行绿色施工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科学规划,涉及到工程管理、设计和检查的各个环节。一是要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污水处理、减少粉尘等;二是尽量做到节约能源,例如节材、节能、节水等,把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三是利用可再生建材和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四是严格检查设备和材料质量,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减少施工能耗。 3.3采用低碳技术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低碳经济的效果,必须采用低碳化施工技术。应该说,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工程建设的前提。只有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低碳技术,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环境污染和企业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3.4加强材料及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对各阶段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登记造册,加强对施工消耗情况的了解和跟踪。同时,施工单位要建立专门负责材料、工具采购的工作部门,对所购材料的型号、特点、使用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并向财务部门申报。后勤部门要对施工阶段消耗的资源和材料进行专项管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管理,杜绝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对材料的使用实行严格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材料。 4.结语 总而言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对预防城市公害、治理环境污染、控制温室效应等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建设高效、环保、节能城市的必然途径。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对其具体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地确保市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关键词:市政公路 施工管理 措施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现代化进程的建设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加之由于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基础设施的施工,而对其加强建设又必将会促使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同时伴之而来的市政工程的作业方法和组织构造也必将产生改革,所以对提升我国市政行业的施工水平监控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阶段包括许许多多项工作内容,也横跨了多个时间维度,从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施工验收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都紧密相关,而施工阶段的细节问题往往又决定了市政工程的质量高低,因此应用必要的管理措施对施工阶段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充分利用,并把握好施工时间与建筑空间可利用的维度,以此调整好施工进度,同时可根据现场施工环境与企业实际的资源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从而整体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与上文所述内容相同,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的各个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它既是市政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关注点,同时也是其进行工程施工管理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市政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可信度、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综合水平都与其施工质量的优劣有关,施工单位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市政施工管理措施,不仅可以协调控制好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以及高效率机械设备之间的利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2)由于现代科学的进步,各种工程的新型材料、施工技术与施工器具随之诞生,而市政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类型多种多样,加之由于工程的建设环境与规模大小都各有不同,因此会从某一方面对市政工程企业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会使施工工序繁琐与复杂化,从而对施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这一影响,施工单位可采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通过对施工中所存在的设备运用与施工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监督与控制,对此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从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2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路径探讨 要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可以考虑从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的现场管理、加强环境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与工作、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成效和加强施工管理工作验收等方面进行改革。 2.1 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特别是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来说,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职业素养的优劣,对其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目前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大多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都较低,且大部分由施工技术人员来充当,不仅工作经验少,对施工合同与工作内容细节的了解也并不充分,甚至由于部分人员完全不知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管理,只是进行简单的质检工作,从而忽略了施工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另外部分工程的管理人员只重视现阶段施工的工程进展,并未对工程全局进行勘察,虽在一方面可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但在另一方面会为工程项目埋下潜在的隐患种子。因此,施工企业应把市政的施工管理作业放在首位,并要端正态度,重点对待,同时在施工中全面把控,以建立整体的施工目标与大局规划。 2.2 统一进行现场管理 管理人员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现场的管理,可对施工进场进行全局的监控,包括对其的人力资源、机械设备资源、物力资源、外部环境、现场环境等进行整体性的施工进程监督与管理,以保证施工进度的良好运行。另外,由于项目工程施工大多为体力劳动者且多户外施工,其施工条件艰苦,安全隐患大,加之如遇恶劣天气的影响,不仅会延误工程进展,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个优秀的市政施工企业就应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全力保护施工现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管理,在施工现场,企业要将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深入工作中,并把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并对施工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与问题进行勘察与预防,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开展。 2.3 加强环境的管理 优良的施工环境,可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以及原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同时对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并针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资源的调配,同时当施工人员在夜间进行作业时,要注意夜间照明,以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机率,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4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与工作 科学技术的日益进展伴随着多种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因此企业应着重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全局的调控与管理,并可对各施工阶段进行细节控制,以达到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尽管在作业现场可以通过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提高施工现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但对变化情况中的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进行随机应变的改动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管理者应明白自身市政施工企业的长处与短处,事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制定出应对方案,这样才不会在突发事故面前乱了阵脚,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突发事故。 2.5 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成效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决定市政工程项目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企业单位要想满足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就要通过利用各种施工活动,使施工技术、设计、材料与设备等各方面满足工程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同时,企业单位还需按照国家有关质量规范标准,使所建设的市政施工工程满足其所规定的标准,并根据此标准,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以满足工程项目承包合同要求,促使工程能顺利完成并符合施工设计与施工验收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与作业施工进展的控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使其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2.6 加强施工管理工作验收 施工管理工作的验收是施工过程的最后一环,企业应当严加把握,高度重视最后的验收工作,要确保施工工程的各项质量检查合乎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只要通过这种方式,施工管理工作就能顺利朝着施工目标行进。 3 结语 我国正处于市政工程蓬勃发展的阶段,对其进行全局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保障施工质量。由此,企业如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经济效益,采取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庞杂繁复,因此企业还需根据其实际情况,有对性地进行管理,以建立贴合自身企业的管理模式。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谈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摘 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也使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尽管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努力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本文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入手,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和内容,并进一步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问题;施工质量;措施 在当前市政工程运作过程中,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市政施工企业通过强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而且对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长久、协调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施工管理作为市政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可能保证市政工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快速性和协调性,而且对促进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集约化和科学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1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内涵 市政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设备运转等多个环节。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工程运转过程中利用具体的管理模式来及时发现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1.2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2.1 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 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效益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对调动施工中各要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内容 2.1 复杂性 市政工程较为复杂,而且工程造价较高,需要较多的人员参与其中,会牵扯到较多的利益相关者,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环境也会对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 2.2 不确定性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相对复杂,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天气、原材料价格还是周边社会关系都会对项目的进程带来影响。再加之项目存在较多利益相关者,业主、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监管机构等,任何一方出现变数都会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再加之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不确定因素都会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影响。 2.3 质量标准高 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特点,不仅对施工目标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对市政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较高。另外,市政工程施工工期较紧,在冬季进行施工会增加工程造价,在这种情况下,打造高质量的市政工程项目对施工企业是一个严竣的考验。 2.4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施工任务的落实工作,同时还要进行承包合同的签订,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全面控制和协调,采用平面管理方法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尽可能地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还要组织进行工程验收。 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 当前部分企业还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深,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模式十分单一,这使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很难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加快管理观念的转变,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同时企业还要具有坚实的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确保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3.2 管理机制不够规范,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F场综合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综合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具有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来对施工行为和施工质量进行规范。当前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再加之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个技术细节缺乏规范性,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也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工程项目整体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3.3 市场化和创新化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原理,充分地利用有利因素,从而调动起施工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由于当前部分市政施工企业市场化和创新化水平还十分有限,在深度和广度上还达不到相应的程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 4.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4.1 深化施工管理,协调施工管理模式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而且还会对政府能力和执政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地认识到市政工程的重要性,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快转变观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该工作进行作业。而且在市政工程项目完成后,还需要重视后期的压塌管理,这不仅是对之前施工管理的重要补充,而且有利于整体施工高质量完成。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后期施工存在着工期紧、任务重及投入多的特点,这就更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进一步深入施工管理,同时还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需要由专业人员参与解决,因此要做好施工管理协调工作。 4.2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市政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管理机制,需要责任人对自己所负责的部分负责,通过这种方式防止施工后期出现反复修缮等问题。在这个情况下,施工人员应对自己承包的工程有责任心,在选用工程施工材料、安全施工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正确落实各个环节,防止因找不到处理的人员而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 提供市政工程的质量,还要提供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这里不仅是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图纸的能力,施工管理人员也应了解施工图纸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相关规定,并明确市政工程的具体情况。例如在市政工程中,其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施工人员的分配情况、施工材料的供应情况等等。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规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4.3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升企业文化底蕴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对市政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加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以此来全面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特别是对于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更需要强化质量控制。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中诸工序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则会对下一道工序的效果带来影响,因此各工序衔接时施工质量更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市政工程项目中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对于这些隐蔽工程更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加强质量监控,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检查,一旦发现质量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作业与质量要求相符。 在提高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对施工管理进行全面创新,这也是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对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施工企业的文化,因此需要通过全面提升施工企业文化价值,并打造施工企业品牌效应,通过吸纳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使施工管理人员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的利用科学的理论,使其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有效地提高施工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施工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政施工企业在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还要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及与企业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施工管理方式。并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施工管理队伍,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结语 目前我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施工相对较多,为了全面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全面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推动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且通过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的效率,确保施工的质量,为施工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保证,更好地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市政工程的规模也逐日扩大。由于市政工程大多在城市内施工,对各方面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使得市政工程在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一、市政工程施工的现状 首先,工程环境复杂。在城市中,市政工程的施工场所比较多样,有城市立交,有跨越河流的桥梁等高空作业,也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作业;市政施工作业不仅有改造,还有整治和维护;施工部位有主体,也有配套。所以,市政工程所处的环境非常复杂,进而,对工程管理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次,施工作业难度大。市政工程中,高架桥梁,高空作业、地下作业等项目的施工,都存在着在施工过程中有车辆、行人的通行的问题,从而,造成管理方面的问题难度加大,施工方面的问题难度加大。再次,施工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市政工程施工因为它本身的复杂性对外部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例如气候、材料的价格、社会周围的联系等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以及工程自身存在的建设问题,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了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最后,施工目标高、季节性强、要求严。市政工程事关群众的生活和城市的形象,质量标准高,多数工程要求“争市优,创国优”。同时,政治性强,工期紧,季节性明显,特别是冬季施工的难度较大,费用的投入较高。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规划中有许多市政工程实际上是城市发展时期的过渡性产品,拆了建、建了拆、挖了补、补了挖,大大的降低了工程质量。由于市政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有的为了向媒体交代或者是应付检查,往往只重视工期而忽视了质量,有时还会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并没有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这样不仅降低了工程的质量还缩短了使用的寿命。 (二)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 现在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大大的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所以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改变设计。此外,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的调整,之前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环节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环节相对较薄弱。 (三)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效果较差 由于当前市政工程监理机构发展程度不一,所以出现了中小城市监理机构人才不足的严重问题。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就没有市政工程监理人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的监理公司没能力监理市政工程,但为了那一笔可观的收入,一些城市的监理公司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监理工程师来担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然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市政工程专业内容相差甚多。所以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监理人员难以胜任,这就导致监理严重失职。在一些中小城市中由于监理机构资金短缺或者不愿投入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因此,在检测时仍采用眼观手量的原始手段,这已经跟不上当今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步伐。 (四)技术标准、设计单位素质水平和实际脱钩 当前的市政设计、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的标准空缺,这降低了工程质量的水平,从而造成了工程质量先天不足。部分市政设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能力不足,所以导致设计图纸不规范、设计图纸不全、标注不清晰、说明简单模糊;对主要的设计指标没有给出或细部尺寸标注不详;有的甚至没有细部图及出图专用章;没有主要设计人员签字等。使得施工单位在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间自相矛盾的情况。最后导致设计变更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 三、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意识 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合理的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还应该消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消极情绪,要求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精益求精,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对员工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员工的基本功和技术业务工作水平,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等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考核 可以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应考虑到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准和难度, 质量检查应着重于重要和关键的质量工序, 甚至可更深入地介入这些工序的施工控制。 (三)重视勘察设计工作在提高工程|量中的作用 勘察工作的细致性与代表性对设计与施工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更大。设计工作在工程建设的两个阶段对工程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阶段是施工前,主要涉及调查与预测、设计标准与规范的采用、方便施工、图纸正确性、设计方案的优化等。如适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解决质量问题上的通病。另一个阶段是指施工阶段,主要是详细的设计交底、技术指导、质量问题的处理、变更方案的审定等服务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勘察设计的管理和考核,甚至采用问责制。 四、结语 市政工程在促进一个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依据,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政府机构的形象与标志。加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就需要针对市政过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不足和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便于切实的促进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立足于投资者的角度,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有效的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是促进工程施工质量,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施工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还可以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会有新技术的应用,如果这些新技术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就无法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从而严重地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同时,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从而会造成工程项目投资的损失。因此,本文就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一、市政工程的特点 1、品质规定非常严苛,市政公用装置本身的使用性非常高,其人流以及车流量都非常的大,它的品质关乎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关乎到总的社会效益。 2、时间规定很是严苛,现在我们国家还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始时期,很多的基建装置都处在一种要尽力完善的状态之中,由于资金的总数非常少,因此一般都被用到重要的区域,规定建设的项目一般是着急运行的,所以规定其能够尽快的完成。 3、项目的投资管控规定很是严苛,通常市政项目所需的资金总数多,而且很多是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时候就开始建设了,首先规定管控人员掌控好投资的面积,尽量的节约资金。其次还规定管控工作者要切实的结合资金的准备状态,在规定的时间之中调节项目的进展速率规划。 4、其牵扯的专业类型很多,牵扯到道路了和水电以及电信等等,其资金的出处是不一样的,要跨行业的调节。最后,此类项目牵扯的管线互相的交错,交通的干扰要素非常多。 二、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2) 加强对人、材、机的控制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 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显然是举足轻重的。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3)控制施工环境 在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原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作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4)严格控制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 “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步骤为: (1)实测―分析一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2)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前提。 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 材料、 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 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2、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是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管理的核心,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是日常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损失。费用多发生在各个部门、施工队,因此,要接受项目经理和企业有关部门的指导。项目的职能部门还应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成本进行自我控制,这是最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把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做得扎实,在正常情况下,编制施工预算,作为对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进行管理的依据,可根据出图情况,编制分阶段的施工预算。 3、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对于任何工程项目而言安全都必须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维护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是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直接目标,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实时的进行安全检查,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这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顺利的完工。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作出安全实施计划,作出遇到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补救措施,安全人员在作出这些计划的同时要实事求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作出适合此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人员必须进行现场的指导与说明示范,在遇到安全问题的时候要有严谨的态度,来自习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并想办法突破难题解决问题。 4、市政工程项目的验收管理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合理地组织完成全部施工过程,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有效地使用时间和空间,保证综合协调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设施,拥有公共属性,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城市形象。因此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市政工程施工要保证其质量,做好市政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制定合理方案、加强技术培训和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促进城市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市政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性设施,关系着城市交通和经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关系。但是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却受到各方面条件和现有环境的限制,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方式,因此如何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外界干扰下,增大施工管理难度 市政工程拥有公共属性,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服务,因此市政工程的施工一般选择在人口比较密集和交通流量大的地方,但是为了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很难做到完全封闭施工,同时占用的交通路段造成了拥堵。而市政工程施工中人员进进出出,给工程施工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占用的交通路段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这些都给市政工程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和施工费用增加,降低了市政施工效率,增大施工管理难度。 (二)监督不完善 随着市政工程施工的深入和工程量的增加,要想做到全方位的监督却十分困难。施工单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忽视施工质量问题,因为施工过程一般采用外包和引进外来人员,他们很多都是非专业人员,施工技术也不成熟,易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加之施工过程监督不完善,不利于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三)监理单位管理不到位 工程施工的另外一个监督方式就是采用监理公司(单位),它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监管部门,但是现实情况确是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和品行端正的监理公司并不多见。甚至个别监理公司在利益的诱惑下,工程质量置若罔闻,工程施工管理得过且过,导致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重重。一些中小监理单位缺乏质量控制的流程、制度;现场监理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足,责任不小,却权利有限;由于缺乏监理的专业人才,有的聘用退休人员继续做监理工作,但是缺乏监理工程师资格,无法胜任工作。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理体系和监理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监理公司作为监督管理的作用和监理质量。 三、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施工准备 因为市政工程建设的周期长而且复杂多变,需要在施工前做好事前准备和事中控制。在市政工程施工前做好对施工承包商的选择,施工人员的相关培训,制定质量控制的进程表格,前期的地质条件的勘探,施工招投标和合同中对相关责任者的约束和质量要求,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措施的控制,考虑施工环境的水、电、照明、安全防护和施工的现场情况等等。例如在施工现场中会牵扯多方面的问题,大到施工人员的安排和管理,小到施工场所的封闭、标识和材料的摆放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直接责任人,并由专人核查执行情况。 (二)制定合理施工方案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应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因为周围环境严重影响市政施工的进度和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周围的地质状况、季节性、天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不同情况下调整施工计划。例如在地质脆弱的道路上施工市政工程,就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在阴雨天调整为雨天条件下的施工项目;在晴天再加快市政工程的主体项目,增加人员和作业设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三)加强技术培训和施工的监督力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从根本上解决施工质量的问题,方便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一方面,是对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由市政工程工程管理者和承包商共同针对在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和制定技术培训资料,制定技术培训的细则、计划和实操,从而避免工程施工类似的质量问题,降低损失和方便工程施工管理。另一方面,是对现有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考核,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当前集中问题整理出考核试题,并结合工程施工人员的实操进行评分,优异者能够增加绩效工资,以调动他们工资积极性,同时对发现的施工问题教授解决方案。除了加强技术培训和定期考核外,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的监督也要加强,作为工程施工的管理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严于律己,熟悉整个施工流程、质量要求、施工进度和各方面的细节,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并及时解决市政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结果。 (四)加强监理 针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不到位和专业人才的缺乏,首先,对市政工程管理者要扩大监理单位的权限,权责相统一,扩大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监理公司(单位)反馈的问题管理者加以改进并相信他们的专业水平;其次,做为监理单位自身要对监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本公司的监理规章制度;第三,监理人员自身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服务态度,提高监理管理能力,坚持“品德第一、能力第二”的原则;最后,市政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工作,监理单位要着眼于市政工程工期进展,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协调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相关单位的关系,调节和控制市政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保证市政施工的有效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市政工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虽然市政施工管理有所提高,但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相关单位应对市政施工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完善,从根本上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管理 实践探索 改进措施 一、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概述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定义是比较广泛的,它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管理,确保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确保市政工程整体环节的有效运行。一般来说,施工管理环节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对材料设备采购环节的掌握,离不开对竣工验收环节等的掌握,施工管理是在施工运行过程中,具有的安全管理职能的处理方式,对施工工程系统中出现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及时处理,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针对与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我们要改变其传统单一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进行市场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完善。及时的汲取新科技技术,进一步扩展其施工过程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在此过程中要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保持优良的市场信息流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从容应对日益上升的市场竞争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市政工程施工环境逐渐发生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更新施工工程的管理观念,确保新型的施工工程管理理念的形成,以有效实现与市场经济形势的吻合,以有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对工艺技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促进施工工程的有效改革,促进企业质量效益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有效实现企业的整体环节的成本节约,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对施工过程的环节进行协调和管理,保证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够精细且有效的运行。从总体来讲,施工管理的有效运行,需要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并研究执行材料的验收环节。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处理施工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保证整个施工能够稳定运行。 (一)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 在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下,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即使一些企业想要进行改革,也无法在短时间彻底清除传统的管理模式。这个过程非常困难,企业管理者想要彻底消除这个问题,需要的除了时间,还有决心。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推动了企业各个方面的改革,所以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得到加强,提高工程质量。 (二)管理机制不够规范,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在市政施工中,施工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也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现场施工的综合管理,是市政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这个环节的管理,确保施工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规范的管理机制包括详细的技术细节,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对管理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最后质量,所以相关单位应重点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质量。 (三)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施工企业质量体系建设。质量体系建设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它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为核心,加强施工单位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 2.做好每道工序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市政工程施工的每道工序是紧密相联的,要想提高整个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对每道工序施工质量的管理。 3.注重施工各工种的密切配合。在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速度,确保工期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下,应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根据施工工种的工艺管理控制标准,合理组织施工,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都参与到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来,密切各部门的配合,严格把好质量关。 4.注重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作业素质对市政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5.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除了做好上述几项工作之外,为了全面提高市政工程质量,还必须建立完善并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6.完善工程验收制度。市政工程按照合同承包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全部建成,达到设计要求,检验合格之后,可以办理移交手续。 7.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目前在市政工程建设领域,新材料不断被研发出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运用到施工中,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些材料,技术和工艺。 三、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施工事故,使施工单位快速并有效的组织施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效益 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使施工人员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仅能够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施工管理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是整个市政工程运营系统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保证施工企业的效率质量,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综合效益的提升。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对市政施工工程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与模式创新,确保整体系统的建立健全。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内容之我见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工程建设是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市政工程建设量逐渐增多,这就使得它的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从市政工程施工来看,它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在具体的施工管理措施制定上需要把握多方面因素,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文章就从管理的角度入手,对当前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特点及其内容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内容 市政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完善健全的服务,进一步丰富城市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量明显增加。由于市政工程是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因此,加强它的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把握施工管理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管理的具体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从而切实起到工程服务的质量。 1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市政工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包含有多个管理要素,对这些管理组成要素进行科学化管理是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减少问题产生的重要途径。结合当前市政工程实际施工来看,它的施工内容主要包含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即施工造价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等,这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1]。第一,造价管理。它主要是对施工机械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施工材料等的使用进行管理,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加工工艺来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提高材料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造价支出;第二,进度管理。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施工总体规划,遵守施工合同,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施工,形成合理的施工进度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协调控制;第三,安全管理。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管理中,施工的安全管理是需要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它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不能马虎对待,对于工程单位来说,在坚持安全管理的原则基础上完善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对日常工作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理念,在施工操作中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可靠,减少安全风险;第四,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所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工程质量,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对于市政工程的功能性、美观性以及文化性等都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质量管理部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程的美观性和文化性,形成高效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从而保证质量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首先,市政工程的目的是满足居民的生活、出行等实际要求,基于此,它的建设施工就也要尽可能的从人们的实际所需入手,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在具体的施工中,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而且这种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存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每一个细节的要求都比较高,这也就成为了其与其他工程相比较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其次,市政工程大多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来主导建设的,因此,它还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特点,因为它的施工质量是否良好还会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2];第三,从工程施工造价方面来讲,由于其所涉及到的细节性内容较多,因此,与之相关的利益者也会比较多,整个工程的施工期限也比较长;第四,市政工程的项目施工较为负载,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尤其是在地下管线的铺设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其他管线的分布,一旦这方面控制管理不当就会导致施工问题产生,进而增加不必要的造价成本。 3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措施 3.1 构建系统高效的管理机制 市政工程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参与的部门也很多,例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等,这就会导致其影响因素增多,增加了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后续工序难以正常开展,这就需要管理单位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提高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的有序性。在工程施工前期、中期以及后期都要有详细明确的管理方案。首先,施工前期,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概况,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其次,施工中期,在正式施工中,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要切实加大管理力度,负起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例如质量管理部门和监理部门要协调合作,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操作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解决处理,避免留下安全隐患;第三,施工后期,在施工结束之后,管理部门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各项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不存在使用上的质量隐患,可以使市政基础设施很好的发挥自身功能。 3.2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始终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所在,一旦在安全方面出现了差错,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环境处于危险中,对施工人员的人身是重要威胁。管理人员要加大安全意识宣传力度,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予以普及,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在每一项工序开始之前要检查设备的性能状况,确保不存在缺陷,施工人员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操作中也要规范化和标准化,不能掉以轻心,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各个部门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自身所承担的施工有责任担当,可以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问题,进而确保整个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3]。 3.3 做好施工进度管理 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的施工工期都是比较紧的,因为其涉及到人们的日常,而且施工任务也比较重,因此,管理人员就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在编制的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工期的要求,确定施工进度目标,之后要定期检查施工进度情况,检查其是否和计划表出现差异,一旦两者有明显差异就要找出原因所在,第一时间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对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清,绘制成网格图,实现对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实时跟踪控制施工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有所监督检查,主要包括有施工组织进展情况、材料设备供应情况、现场施工进展情况等等,通过对比找出差异所在,最后来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4 完善人员建设 市政工程中,工程人员是整个施工的主体所在,他们的综合素质高低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综合水平。首先,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要提高其目标管理能力,使之可以独立的进行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确保合理性;其次,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可以及时解决,避免问题影响范围扩大化[4];第三,对于监理人员来说,就必须要明白自身职责所在,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监管,对监管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工程单位予以解决。 4 结束语 市政工程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项目工程,加强它的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就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工程所涉及到的项目较多,因此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要加强施工管理,就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风险的产生。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刍议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在城市市政工程修建过程中,项目管理极为重要,管理的优劣决定了工程进度快慢和工程质量好坏。本文阐述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 一、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1.严把质量控制关。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作业使用人员把关;检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对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施、施工机械等进场检验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进场资源满足工程要求。 2.完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 3.严格施工工序。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D分析D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前提,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二、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1.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 2.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 3.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三、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进度是市政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除一些新建工程外,市区内大多道路、路灯工程都是改建,往往需断交施工,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旧城改造时,在道路基层施工前需将各种地下管线进行重新规划并施工,沟槽纵横交错,参与施工单位众多,各种检查井遍布在施工区域,不仅造成质量隐患,而且对现场协调与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使工期面临严峻考验,在进行此类工程项目施工时,要本着"有压让无压,埋浅让埋深"的原则,首先在进场前进行综合管线的总体协调,不仅明确各管线的工期及质量要求,更主动积极地进行协调沟通,加强理解和合作,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资源和压缩工期的目的,为后续工序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物料、机具、人力资源的充分准备,现场科学、严密的组织,昼夜施工,多段、多工序施工等也是保证进度的有力措施。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 四、结语 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项目管理者,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还反应着我国综合国力,是评价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针对市政工程的建设一定要做好其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中笔者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入手,针对如何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给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分析 1、市政工程的施工造价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所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监督与调节,从而将工程造价总额控制在合理的目标范围以内。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包含人力、材料与机械设备使用等费用。根据施工合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要求,以合理管理人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租赁等费用。 2、市政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要按照施工合同所约定的进度与工期要求来实现工程施工预期目标。工程进度管理应当贯穿于全部施工环节中,尤其是施工进度的计划制定与实施环节中。其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工期控制要求,并设立专门进度管理机构与人员,完善工程进度管理体系。同时要明确工程进度管理各环节责任,编制科学的进度管理流程表,以充分确保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开展。 3、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即在市政工程施工时所进行的安全施工等控制活动,从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行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以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明确好安全施工的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管理科学规范进行。对此,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当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安全和施工同步进行,并且把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到所有施工环节中,以保障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工程今后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并且关系着工程使用者的财产人身安全,因此,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成为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从工程的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与系统,明确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同时,应当完善施工材料的采购与内部质量检测工作,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确保工程质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想工程建设结束后能达到设计要求,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就要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制定一套可行的质量管理文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此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安排专业的、有资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把关,发现有影响施工质量的环节,坚决加以制止,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走人情账。 三、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内容的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要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的好坏,大部分由人为因素决定,如施工过程的操作、施工过程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素质,专业技术行为、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如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管理人员不按制度规章办事,随意管理,监督管理人员不作为,监管不到位,随意性大等,这些人为因素,均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 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事故发生,降低质量风险,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合理利用奖罚制度,以更好的激励工作人员高质量完成工作,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任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都是以标准为基础,进行策划、执行、检查与改进的过程,即遵循 PDCA 循环链,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也不例外,首先要根据策划的结果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即实施施工情况与技术标准比对,找出差距,如果差距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可以接受,则继续施工,如果不可以接受,则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以改进施工。当必须采取纠正措施时,工程必须停工,这就影响了施工进度。所以,策划与标准的统一,直接决定了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经常会发生没有预料的事情,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做好策划与标准的统一。 要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原材料与设备的质量也是必须要控制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好的设备也会为施工过程省力。而原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归根结底也是由人员来控制的,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都是由人员执行,设备的使用也是由人员操作。要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促进质量管理提升,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各施工过程工序的质量控制,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把关,做好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检验,不合格坚决返工或采取措施更正,随时整改,避免不合格情况持续到施工的最后阶段,最终影响施工质量。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技术水平、责任心、操作方法等的差异,使得工程施工质量不稳定,又由于施工人员杂,施工工程量大,难免存在交叉作业情况,此种技术工作却做彼种技术工作,这样的交叉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又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要把好施工质量关,必须严格检验制度,对于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作业过程坚决不予放行。 四、实施工程过程管理 1、施工过程 工程质量形成的基础就是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施工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有两方面:一是工程的质量的保证;二是建立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这一阶段应当侧重的方面:组织好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施工工序的质量评定;最终质量评定工作。 2、使用过程 除了施工过程,使用过程也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过程,使用过程发生在工程交付以后。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使用过程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使用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交工前和交工后的服务两方面,促使不断地研究和改进工程质量,保证竣工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 五、推行目标管理 1、研究公司的质量目标,将总的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单位的分目标。在制定质量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目标的可达性。必须是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并且可以达到,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2)目标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同时目标应当是可量化以及可测量的,便于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3)下一级目标项目必须是上一级目标项目的全面支撑,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 2、把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推行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结合小目标和大目标,激励职工,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定期考核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质量责任的履行情况,衡量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以上的考核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绩效考核使各级管理者可以和职工一起回顾工作业绩,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同时绩效考核还可以检验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是否有效,管理者与员工通过沟通统一思想认识,使职工正确对待问题和差距,以便下一阶段更好的为公司创造价值。 七、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加强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对此,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加强内部监管,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随着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市政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而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则是市政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对工程建筑的效益、质量以及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民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并且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特点;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政工程不再满足于它的实用性,而进一步向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方面发展。在城市中进行游览、休闲活动的人群,大部分活动空间都是在附属工程上,例如,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等等。这就要求设计、施工人员不仅要搞好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还要加强对附属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才能给城市的人们一个美丽、通畅的活动场所。 1. 市政工程施工特点 1.1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正在逐渐正式系统化 市政工程的开展与成果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以及政府,都对市政工作投入了不少的关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相关部门更是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施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上也加大了力度。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步骤与方法都越来越专业化,也使得管理的成果更加的明显。 1.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容易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 市政工程包括公路建设、桥梁建设、地下管网以及排水等,这些工程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因此,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场地一般比较狭窄,地下的管道线路也比较复杂。市政工程施工的这一特点,使得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周边环境、地下管道以及原材料等都会影响到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这些不确定因素经常会引发一些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工作时,必须有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 1.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 市政工程建设就在人们的身边,它随时都可能进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市政工程建设开工急且工作周期短。这就使得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难以控制。相关部门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时,市政工程建设的这些特点会很大程度影响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过大。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闭塞 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顽疾,不仅在短时间内无法连根拔起,彻底清除,而且即使利益的现有享受者觉得痛下决心施行改革,也很难能做到上行下效,水到渠成。这是一种致命的"内伤",要彻底解决这个症结,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决策者的决心。可喜的是目前在产业化的激烈撞击下,终于使得一些一直处在"天朝迷梦"的开始觉悟,并真正下决心地去施行了一系列管理模式上的革新方法。目前这种潮流也在持续衍进,但真正形成产业标准还有待时日。 2.2管理过程复杂,突发状况多 市政工程一般都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开展的。由于人多,往往会产生一些突发状况,影响管理。其次,市政工程建设中,有很多潜在的问题在初期并不明显,但是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严重的,这些问题很可能会使工程的任务加重,给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正常进行带来各种各样的难题。 2.3管理人才专业能力低下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以及政府领导都没有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引起足够重视,既没有设立专门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结构,也没有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聘请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只是由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象征性的走个过场,对工程施工进行象征性管理,而由于非专业的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专业素质低下,技术水平也达不到要求,胜任不了施工管理工作,所以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大多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进而造成施工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预见、控制、管理和防范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3. 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对市政道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 要想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充分意识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是市政工程所在地的政府领导要对其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建筑企业内部的领导层以及管理工作人员对其重要性也要形成正确认识。作为建筑企业,应该明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对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从根源上杜绝偷工减料以及谎报工程造价等问题的出现。作为政府,要明确施工管理工作对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并适当的通过法规政策强制性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2引进先进的管理设施,尽量考虑到一些突发状况的对策 学习和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由于市政工程突发状况的高频率,我们应该提前对一些常见的突发状况进行研究,并归纳出符合具体情况的解决措施,以避免因突发状况的发生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3.3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作为管理阶层的技术人员也需要熟悉掌握所用施工图纸的详细内容,明了基本的术语名词和原则性法则,同时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状况,如施工队伍的规模和属性、基本原材料的供应情况、资金储备状况以及基本应用设备的明细。合理有效地布置具体可行的施工计划,制定契合实际的施工管理章程。除了上述的基本的组织计划之外,还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产品应用上做好技术上的筹备工作,尤其是在目前流行的具有全新科技属性的技术工具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秉持着踏实好学的职业态度去认真学习,努力内化,真正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应用操作中。从而灵活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最终按质按量地完成所接受的任务。 结语 市政工程大多数是以人为活动中心的,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工程完工后的管理力度,既要建造好市政工程,又要管理好市政工程,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工程整体形象更加美好、通畅、舒服,给人们以一种美的享受。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探析 摘 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居住生活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就需要能够通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水平的加强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在本文中,将就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方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市政工程质量 1 工程案例 1.1 工程概述 福建厦门市万寿路(文园路路口―万寿宾馆)沥青路面维护工程,该工程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造,重新铺设沥青路面,施工面积不大约为10000O,为沥青道路施工工程。但做为我司去年取得市政工程施工资质以来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公司领导极为重视,做为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公司主要施工技术人员参与观摩学习,为日后类似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积累经验。施工路段方面,为城市人流较为密集地区,周边交通繁忙,无法进行封路施工,只能利用夜间10点至次日凌晨6点施工,初步计划为单向逐步施工。 1.2 工程特点 首先,该道路为我市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涉及范围较大,施工工期要求紧,夜间施工作业多,且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利益关系,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其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市场价格、施工环境等,且由于本工程处于城市人流密集地区,很可能会在施工中出现突发情况;再次,本工程具有着一定的公共属性,会直接关系到城市以及市民形象,所以在施工招标时对于该工程具有着较高的建设标准;最后,对于该项工程来说,其在施工管理方面具有着繁琐的特征,具有着较多的内容,无论是对于施工任务的落实、施工前准备还是承包合同的签订都需要做好协调管理工作,这部分情况的存在,都使得本工程需要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效果。类似市政工程施工,如何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在今后的施工中,将采取如下做法。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1 施工前的准备 对于该条道路的施工,需要保证以技术无障碍为基础,对道路施工所具有的技术协调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首先,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道路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熟悉,并做好设计的交底工作,提前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管理人员方面,也需要能够对自身协调功能进行良好的发挥,通过对设计人员的组织使其同道路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此保证班组以及施工队能够对设计意图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避免问题的出现。 2.2 施工进度管理 对于工程进度管理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着长期特征的工作,需要施工方能够通过工程进度会议的开展对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进展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良好协调与解决,并通过针对性方式的应用对本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个更好的施工环境。同时,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能够通过对现场人员跟踪的方式对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进场情况、是否严格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开展工作等情况进行监督与把握,如果发现问题存在,就应当及时的将该问题提交到监理方,并由各方共同商议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2.3 施工合同管理 对于施工合同管理这项工作来说,主要由三方面所组成:业主方面,需要对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对于合同的执行情况做好检查工作,并对审查符合支付等报表工作进行审查,看对于合同的履行情况是否及时,保证合同执行情况的及时、正确。 2.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于施工材料来说,可以说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砂石、水泥以及沥青等等,将直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对此,就需要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需求对相关材料进行采购,保证所选择材料的规格、性能以及型号等等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而在实际采购环节中,则应当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对其所具有的经济性做好控制,保证材料的各项质量证书的齐全性,在材料进场时,也需要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查,如果经过检查不合格,则坚决不得进场。 2.5 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 本市政道路的施工中,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压路机以及碾压设备等,以此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最大化的提升工程质量。而在具体对设备进行选择时,也需要避免对设备进行盲目的选择,而是要通过对工程性质以及规模进行良好掌握的基础上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设备的种类以及型号进行选择。 2.6 现场施工管理 2.6.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整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尤其是对于在城市密集地区进行施工的道路工程来说,更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严格树立起安全施工的理念,对安全管理各类制度做好完善工作,进而在整个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都能够对该安全管理理念进行贯彻执行。此外,市政宣传部门也应当能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和施工的宣传工作进行加强,并通过强化施工人员操作技术、安全意识的方式和夜间施工作业注意事项保证该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 2.6.2 成本管理 对于成本管理来说,其则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树立起以成本为基础的观念,通过对自身成本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来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而在现场施工作业中,也需要能够将成本管理工作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心中,避免在施工环节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实际施工中能够把握重点,更好的完成该项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有所提高。但是,市政工程特别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属于复杂的工程体系,包括安全建设、成本有效控制、质量提升以及管理环节等多个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展开相应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其自身独特性,属于一次性管理组织,会根据不同工程任务的需求而发生变化。不同工程项目存在规模上、复杂程度上、专业特点上的不同,因此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确保市政工程工程顺利实施。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传递当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项目部或者经理部在进行施工部署或者工作安排时需要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信息传递以及信息沟通。例如项目部门需要对技术部门进行进度追踪,对技术部门进行必要的质量要求,这些要求都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完成。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纵向沟通经常因为理解出现偏差,或者过程出现长时间的延误而造成信息上的疏漏,直接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重大遗漏。例如,技术部门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传递时,施工队伍对所传递的信息的初衷存在偏差理解;横向沟通经常因为部门之间专业水平的不同,存在信息传递偏差。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执行效率低下 在目前桥路施工管理中,执行效率低下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桥路施工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着专业水平以及工作分工的不同,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重点存在较大差异。在执行上级任务或者相关部门需求时,通常表现出拖沓。特别表现在具体施工队伍在接受同级部门要求时,会对自己所获取的报酬进行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执行效率。 (三)团队之间缺乏必要的相互协作 目前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严重的阻碍了施工进程以及施工管理。经常出现不同力量之间的相互抵消和抗衡,团队建设缺乏必要的凝聚力,这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执行效率以及信息沟通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建立起必要的团队协作,从而加大整体的凝聚力,实现上下级、同级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 (四)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 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安全隐患的认识不够深刻。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主体劳动力为农民工,农民工在为施工企业完成产值的同时,也对安全施工埋下了重要的隐患。具体表现为: 1、大多数农民工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之前都是在家务农,环境的迅速转变,大多数人思想意识上不能很快适应,对于安全生产缺乏深刻认识。 2、大多数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工作技能不高,在短期内不能完全理解和适应安全生产需求。 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民工随意性大,不按照安全生产要求操作造成的。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保障施工安全是前提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是市政工程工程进行的重要前提,属于一项精细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市政工程工程本身存在施工线路长、施工作业面大、施工设备器材多、人员工种复杂、多为露天施工等特点,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做好桥路施工安全工作,才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展开,缺少必要的施工安全保障,施工质量、施工速度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保障施工安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在工作中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以完善。建立相关的安全奖罚制度,将必要的安全措施确实抓好落实,对于安全管理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或个人应当加以奖励,对安全工作中懈怠的部门或者个人应当进行处罚,使施工区域内形成良好的施工氛围。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主要是对施工场所要进行按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对安全用电,高空作业、防火、防盗等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保障市政工程施工安全。 (二)保证工程质量是根本 市政工程施工工程中,工程质量是根本。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具体包括: 1、为了达到质量要求,应当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权限等。 2、对工程质量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制定各部门工作重点,制定各个不同项目工作重心,对工程质量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对于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程序,以及施工地段,要做好提前预防措施,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三)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分步骤落实 市政工程项目工程设计范围广泛。市政工程施工公司自身运作不能够支撑全面项目的管理工作,市政工程施工公司大部分员工在一开始不能全面的领会诸多管理内容。因此要结合施工具体情况,使项目管理和实际业务运作相适应,应当分步骤的落实项目管理中的各项重要任务。一般采用的步骤如下: 1、对项目进行普通管理研究和分析。 首先应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进行一定的分析,从技术上分析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从经济上分析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研究项目整体可行性。同时对项目合同要进行重点研究,确定出项目重点管理目标,项目重点管理范围以及项目应当完成的工作成果。 2、做好质量管理,控制工程进度。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当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把工程质量放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位置。同时,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以及工程项目的进展速度都应当得到重视。 3、全面管理 落实全面管理的方针,实行变化性管理,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传递以及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和完善,为项目的竣工做好准备基础,做好项目评价工作。 (四)加强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人员因素对工程的成败有这重要的影响。因为市政工程工程中的所有具体项目都需要人员去操作和完成。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利用机械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工程所需材料按照相应要求搭配组合,从而完成工程任务。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人员的创造力、纪律性非常重要。拥有严格的纪律、拥有良好的创造力的人员队伍是工程项目的的重要保障。在施工技术人员、普通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具体措施有下面几点建议: 1、加强团队内部合作 在团队内部加强合作,让每一位团队组成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职责上面要分明,但团队内部要保持凝聚力和亲和力。 2、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 施工队伍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明确各个岗位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力,做到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或个人。 总 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设施在交通运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传递偏差;执行效率低下;团队之间缺乏必要的相互协作;以及生产和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要将保障施工安全作为前提;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对施工具体过程进行分步骤落实;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障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安全顺利展开,最终促进市政工程建设全面发展。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析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当前,国内经济势态臻臻日上,城市文明在催生人类文明之时,也难以避免的带来了对城市市政系统的空前压力。市政是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城市理念之体现,亦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纵览国内的市政建设局势,成就斐然,但依然潜存着质量、管理、人力、思维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城市安全。故而,亟需在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双重把握,强化规划思维,增强施工管理能力,提升流程监督水平,打造全方位的市政管理体系,增益城市市政质量,催生新经济势态下的高水准城市建设。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成本 市政施建,攸关于社会文明的基础。近年,国家对城镇文明的建设高度重视,城市的服务质量牵涉着总体战略的稳定大局,影响颇深。市政是市容的最直观反映,它是城市的“代言人”,但当前的国内市政水平,面临着诸如安全意识薄弱、质量提升不足、管理较为混乱、专业素养不高、监测管控不力等诸多问题,这些关涉着民众切身权益的难题,亟需加以有效处理。不难看出,解决好市政问题,无论是进行人类进步所需,还是客观势态所迫,市政建设的发展,高质量的管控体系构建是迫在眉睫。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之重要性 1.概念及特征 施工环节是市政建设极为关键的环节,对其进行管理,旨在符合国家规定前提下,依据实际状况,综合调配资源,借助于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统筹协调,以期提升市政施建的性价比。施建管理囊括着丰富的内容,诸如施建流程、人员与合同管控、质量管控等,既要做好施建前的采购、规划事项,又要做好施建时的流程、进度事项,还必须负责完工的验收、维护事项[1]。 鉴于市政工程囊括领域极广,牵涉的利益攸关方亦为复杂,而且施建环节的不确定因素繁多,加之当前处于管理模式转型期的特殊阶段,使得施建管理呈现出三大特征[2],其一为较为繁杂,范围广,资源量大,利益兼顾难。其二为不确定性强,诸如自然突出现象,亦或是经济危机,亦或是利益链服务方的不和等。其三为当前国内正处于管理层次的转折之际,模式转变的差异,要求适应需求,与时俱进。 2.时代之呼吁 市政的质量关联着市民的生活体验,也日益催生着城市服务理念与质量的提升,市政成为了城市,这个人类文明单元的直观呈现。当前,国内城市服务能力不足,质量隐患众多,潜存的公共危机,渐序威胁着市民的生存安全,难以使其共享城市的发展效益,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增益市民的精神境界,更遭遇了瓶颈。无论是增强施建员工的专业素养,还是提升施建设备、管理层面的质量,均应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式的处理好市政施建管理工作。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遭遇的瓶颈 1.逐利忽视质量,监测漏洞百出 由于当前城镇建设的急速势态,施建中盲目注重速度,使得对质量的关注不够,工程量大而质低。甚至某些施建方一味追求利益,以低劣材质充好,埋下了极大的施建隐患,这些工程的低劣材料,不仅危害工程质量,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恶劣的公共问题。监督缺失,对施建方的约束与问责不足,形式主义严重,导致过度追求施建速率,一味逐利,致使管理水平难以有质的突破,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事故,这反而增加了整体的社会市政成本[3]。可见,为使市政工程能够高效利用资源,避免频繁的建设与拆除,提升资源利用率,必须要求施建管理能够科学高效,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2.专业能力欠佳,管理培训不足 市政施建,因其复杂性与特殊性,需要管理职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以期能够熟悉施建流程与职责,负责任的办事。事实上,行业发展现状是,职员专业素养欠佳,能力不高,亟需提升管理能力。相对突出的问题,诸如不熟悉施建流程,统筹兼顾意识较差,责任意识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较为涣散,分工合作意识不强等难题,这些不仅制约了市政工程的施建进程,而且长此以往,还会使得低效高耗的施建行为盛行。专业管理人的缺乏,职业素养与责任的缺失,不仅对施建管理发展有恶化作用,亦无法助力于解决工程的急发问题。 3.管理思维落后,理念亟需更新 施建的管理是提升工程效率的关键,但施建的复杂因素较多,其所囊括的领域广,资源杂,各方统筹兼顾较难,又对风险的抵抗较为脆弱,易受内外因素的波及,管理的艰难不言而喻。当前,国内对施建管理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在中小城市的施建中,对管理极为忽视,执行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够,使得相关的施建难以照实进行。管理的漏洞、空子较多,易为不法之徒所利用,使用劣势材料、虚报造价等现象较为严重,这损害了市政施建的整体局势。 三、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之提升举措 1.增加施建效益,革新管理理念 市政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处理,必须革新发展理念,注重质量优先,求质而不求速,以质量安全为重,严厉打击那些投机取巧之商,避免使用劣质材料,管控好施建工程的质量[4]。除此之外,还应革新管理思维,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强化对施建工程的管控意识,良好的管理是实现提质增效的高效之举,优化管理体制,科学调配,使物尽其用,催发最大效益。一方面严厉处理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强化管理系统,使之调配有度,分工合理,促使施建方高效施工,发挥管理模式优势,确保质量安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此而带来的社会安全隐患,在宏观层面,也增加了市政施建的效益。 2.强化专业培训,革新职业能力 施建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尤其是具备着高专业素养,经验丰富的管理人,职员的能力高低直接关联着市政施建的质量高低,决定着管理革新的进程。故而,需要对职员加以专业性培训,熟悉掌握专业技术,增强管理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提升质量安全意识,进而革新施建效率。政府还应组建专业的管理部门,培养素质过硬、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严格管控施建流程,亦可借助于雇佣专业人才,培训施建人员,提升职业能力,及时处理工程隐患,科学管控,确保施建管理质量,提高国内市政建设的总体水平。 3.完善监测机制,优化监管体系 施建质量的管控与监测机制密切相关,进行实时的监测在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在实际管理流程内,要协调好施建方、监控方以及验收方的协同监管,综合内外的监管系统,建构起多元化的监管体系[5]。各部门需分工协同,理清职责,认真负责,细化监测事项,进行专项的监管,不仅发挥好监督职责,而且要利用好监督“利剑”,及时有效地处理违规的行为。 结语 综上所论,鉴于市政建设的关键作用,强化对施工管理的就势必重要,借助于梳理市政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了解相关的必要信息,进而以期能够全方位的离析出当前关涉着市政施工管理上的隐患。再加以多元化的研究,探析相关难题的原因,从而能够更为深刻与全面的提出高效举措,提高国内的市政施工管理水平。破解市政工管理这一难题,有效的管控好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以期提升工程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确保市政施建管理系统能够高水平运作。
地球科学论文:从《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入手培养大学新生学地学的兴趣 摘要:本文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进行了的探讨。笔者认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地学的情怀,调动学生学习地学的热情,在兴趣的驱动下掌握地质知识。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煤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的基础课程。因此,《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好坏直接关系到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劣。地学是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对象具有时空广泛、地质作用异常复杂的特征,而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30多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学生总反映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知识点多、难于理解和掌握。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大刺激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大学新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地学,爱上地质行业。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热爱地学的情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一门课的总纲。绪论对提升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上好绪论课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讲授《地球科学概论》绪论时,首先告诉学生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他们应付考试,而是让他们学会欣赏美丽的地球以及地学研究的方法。绪论主要讲三个问题:(1)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地学的特点以及后续所学课程,使同学们了解大学期间主要的专业课,从而对地质工程专业有个概括的认知;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晓专业课的学习方法。(2)介绍学习地学的目的和意义。(3)介绍学习的方法。例如,在讲授地学的研究意义时,着重介绍地学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宇宙、生命的起源以及演化等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地学的发展,地学在寻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七大自然学科地学的重要性。关于如何学好的问题,着重强调地学的实践性,野外调查是研究地学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注重野外调查,学会运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电子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教学课件可以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融为一体用于课堂教学。《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适合运用电子教学课件展示的课程,电子课件应减少文字叙述的内容,主要是标题、要点及重要内容的展示,讲课时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充分调动听觉和视觉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条件,讲到有关内容时,放映相关的动画、视频。例如,讲“构造运动”时让学生观看《造山运动》等视频;讲“地球动力系统”时放映《大陆漂移》、《板块运动》、《海底扩张》等动画视频。制作精良的电子课件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应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从而善于使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地球科学概论》中的许多地质作用,可以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因此为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地学思维。例如在讲解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前,先以典型的风化地貌,如风蚀蘑菇、石林、雅丹地貌等图片提出问题,由此引出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这样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他的地质作用,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都可以应用这种启发式教学。 4.引入地学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地学奥秘的动力,提高学习热情。地学中有许多未解之谜,在授课中讲到相关章节时适当介绍,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地学的兴趣和热爱地学的情怀。如讲到地球起源时介绍宇宙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讲到地质年代生物进化时引入恐龙灭绝之谜;讲到海底扩张学说时引入地磁倒转之谜;讲授地震作用时引入南北两极很少发生地震之谜;等等。 5.把人文精神融入地学教育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地学教育的任务在于育人,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人文精神。如在学习地球动力系统时,把魏格纳的探索精神和他对地质学的伟大贡献贯穿在大陆漂移的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又如在学习侵蚀作用曲流河的形成时,告诉学生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弯曲的河流,曲折是常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气馁。 6.根据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地球科学概论》内容多、课时少,各章节之间逻辑关系较弱,授课方式必须根据内容进行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如何记忆地质年代表时,把地质年代表用通俗联想的语言串起来,如寒冷的冬季(寒武纪)、冷的缩成圈(奥陶纪)、被志留(志留纪)人家就起、主人端出泥盆(泥盆纪)、加上石炭(石炭纪)、叠了一层(二叠纪)又叠一层(三叠纪)、烤了猪猡(侏罗纪)、又烤白面馒头(白垩纪)、吃饱喝足后如沐春风(第三纪)、重获新生(第四纪),这样的记忆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成。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球科学概论》的实践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室内实验课,二是野外教学实习。 1.上好室内实验课。结合《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授课环节,统筹安排室内实验课,实验课内容须与讲课内容相衔接、紧扣,这样安排可以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巩固。同时,可使学生学习不枯燥,如上“矿物”实验课是在上完地壳的物质组成课后马上进行矿物、岩石的标本观察、描述。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学院的地质标本陈列室,对于陈列室里上千种丰富多彩的矿物和岩石标本,重点介绍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标本,比如玛瑙、水晶等的成因和产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2.加强野外教学实习。《地球科学概论》有一周的野外认识实习,这次实习是学生接触的第一次地质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通过实地考察地质和地貌特点,使学生对地质作用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基本特点及其一般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掌握地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引领学生入门地质学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地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地质实习是非常艰苦的,如果学生在第一次实习中只有艰辛的体验,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学生学地学的热情,因此实习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尽可能选择地质现象丰富的路线,还要考虑选择景色秀美的地方作为《地球科学概论》认识实习地点,让初次接触地学的大学新生学会用专业的眼光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冲淡实习的艰辛,提高实习的兴趣。我们一般把《地球科学概论》实习地点安排在包头市昆都仑水库,在具有丰富的地质现象的风景区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实习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进行提前备课,把地质现象与人文、风俗、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介绍。这些都会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也增强其对地学的兴趣。 总之,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是一项艰巨而超前的任务,我们在培养地质人才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引导刚刚入学的新生对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关系到培养人才的成败。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把个人的兴趣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主人翁意识,这样的兴趣才能持久,才有巨大的生命力。 地球科学论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例分析和总结了该院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该院地学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研究性、交叉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 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地球科学学院概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下简称ANU)于1946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建。该校拥有教职员工3600多人,学生13500多人,学生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较少。ANU是一所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ANU始终以研究为主,同时又不忽视大学的教学工作。教学及研究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享有很好的声誉,曾两度被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委员会评议为第一等级大学。全校有大小图书馆10个,藏书量超过100万册,为本校师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ANU地球科学学院是前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与2008年1月合并形成,该院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同时培养少量的本科生。ANU地球科学被评为澳大利亚国内大学同类学科中最优秀的学科,在世界同类学科中排名前十。地学院在物理、化学、材料性能和地球环境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院地球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研究领域:地球化学、地球环境、地球材料与工艺和地球物理学。该院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中贯彻学校“发现”的文化,并且渗透到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从而使该院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有新的突破。 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特点 致力于建立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中一流顶尖大学,ANU地球科学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独特的特点: 1.广泛的地学研究视角 ANU地球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地球的形成、演化、目前的性质和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强调在全球范围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教学,同时就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南半球的观点。另外,地球科学学院还负责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洋的历史、地理和独特的环境条件。 2.独特而优越的研究条件 学校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设施,包括核磁共振观察仪、高清晰度显微镜、多功能望远镜。同时,它还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设置了观察中心。学校拥有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其中包括设备优良的演讲厅和实验室,全澳洲大学中最先进、容量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设备。作为主要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ANU的天文台分布范围从喜马拉雅山到南极洲,涵盖了地壳最古老和最干旱的部分,包括三个主要的海洋,从热带到极地的气候体验。 3.系统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课题 ANU地球科学还研究商业和社会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如自然资源的形成、景观和环境的变化和演变。该领域是国家研究中心的优先项目,主要研究我们居住的地球如何形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关注未来全球变化的可能性。随着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社会对地球科学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要求其提供知识丰富、信息灵通的毕业生。 4.各系统平衡性的研究 为了使研究更加全面、系统,2008年1月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地球科学学院。过去几年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固体地球”,目前注重“固体地球”和“海洋与环境”之间研究的平衡。研究也关注地表的变化过程,景观和气候变化。自从原地球系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原海洋科学学院的古海洋学的引进,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化学海洋学、海洋碳循环等研究课题的不断整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平衡性。 5.影响较大的地球科学研究 ANU的地球科学计划在世界综合性大学同类计划中是一致公认的前十名大学之一,它出版刊物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全国大学出版刊物中名列前茅。该院物理、化学和地球材料特性研究以及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研究在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环境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土地过度利用,国家对自然资源严重依赖,以及澳大利亚作为该地区最发达国家,ANU必须通过在地球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先项目为国家做出贡献。该院将致力于保持其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将资源转移到日益重要的新的地球科学领域并表现出灵活性。 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院学生培养特点 ANU地学院允许学生同时选修多个学位课程,这形成了ANU与其它学校不同的特色。因为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领域,需要广博的学科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并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全球公民而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院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选修一门选修课程。此外还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些针对性的课程。该院把基础知识延伸到专业的职业化教育中,复合学位的选择和灵活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学习能跨越基础和专业的各领域,让学生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是该院在地学研究领域能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关键。 1.本科生教育培养特点 (1)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本科生除了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此外还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门针对性的课程。该院要求每位本科生在第一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学院从新生入学就对其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进行鼓励教育,树立学生信心。本科学生在其接触地球科学的最初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学院这时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信心,发挥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院还同国际社会的学者合作,探索并解决澳大利亚和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发言提问。由于一直被鼓励获取更多的知识,该院的学生培养了信心和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术和专业生涯中,他们可以对自身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进行解答。 (3)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之外,教师会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创造野外实习或实验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团队意识和互动关系。目前,ANU地球科学学院经常在夏季暑假期间对学生开展短途野外实习、对研究和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外出郊游远足、进行简单的野外观察和样本采集等丰富的活动。 (4)加强教师指导,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科生在开学之初就有固定的教员带领,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由于获得了学校和国家更多的资助,该院还计划和其它院系合作,引进更多的其它学科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一方面减轻了每位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来自于与地球科学相关的更多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老师那里获得新信息、拓宽知识范围、启发新思路。 2.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 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科学研究院,ANU地球科学学院实施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教育发展战略:创建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的地球科学专业、引进更多优秀的教职人员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效实践该院发展目标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拓宽和深化研究团队的研究领域,逐步建立有着良好科研氛围的机制。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教育模式。充分围绕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教学是该院教学活动的一个特色。该院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最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球科学院系。 (2)贯彻“发现”理念,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该院秉承学校“发现”的文化和“重要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的校训,在教学和科研中要求学生不断去发现新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质,并且渗透到一切教育和科研活动中,使“发现”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新的理解。 (3)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该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学科知识,因为地球科学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要求研究者具备广博精深的系统知识。为此,该院和其它学院合作,广泛引进不同学科和专业人才,不断探索扩大研究领域,师生可以在其专业和职业范围里研究学习,也可以跨越专业和职业的范围去工作,因此能使该院在研究和教学领域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 (4)注重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该院强调本院教授、研究人员和专职学生事务管理者要从研究生资金资助、就业指导到未来学术生涯规划等给学生以全程指导,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学习、工作和职业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对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1.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外交流。 澳大利亚由于本国人口较少,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外来人口,因此留学生比例较大。ANU地球科学学院每年也招收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在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如何培养上,该院采取了灵活的培养模式。在入学时间、学制、入学申请和课程的学习上都有不同的灵活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广,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也逐步加深。外国专家、学者、海外学生来我国交流、学习也逐渐增多。因此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诸如培养模式、学制、入学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 2.以“发现”为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式。 ANU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贯彻“发现”的理念,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这是该院在研究流域能不断创新的关键。该院充分考虑到每位研究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这样能充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建立系统综合的学科知识体系。 ANU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学科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领域,用新的视角去研究课题。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到该院交流、任教,这是其在地学研究领域一直能居于领跑者地位的关键。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来说,“各领域如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等传统学科领域因囿于专业面过窄等原因无法适应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加强不同学科、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开阔视野,扩大研究领域,提高我国地学教育和科研水平。 4.积极鼓励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ANU地球科学学院要求每位研究生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主要跟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和野外实践活动。同时,该院积极为研究生创造各种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议,鼓励学生在会议上发言、提问。校内外各种团体之间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这种活跃的学术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有关地球科学教育的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学术和教学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能不断接触到该学科领域的不同观点,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我国地学研究发展。 五、结 语 ANU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的发展规划是基于澳大利亚本国或者说发达国家地球科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而制定的。该院一直把实现在地球科学领域世界级顶尖一流学科作为其发展的方向,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该院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在世界的影响不断加强,基本上实现了该院的目标。如何对未来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做出科学的定位,就要求我们将中国地球科学的未来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如何从外部的国家产业和基础科学发展的制度层面,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层面,从地球科学自身发展的层面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协调一致”,并积极借鉴ANU地学院及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地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地质教育协调发展。 地球科学论文:浅析构造地质学的作用与地球科学的发展 摘要: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历史。通过对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岩层的结构和构造以及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等的研究,科学家推断出了地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构造运动,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等。这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了解,同时帮助我们预测地球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地球科学 地质 构造 一、概述 地球科学与能源、资源、环境、气候、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学科是紧密相连,而这些学科都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科学就是要发现并有效的利用这个物质基础,更好的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地球上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与能源储量相当丰富,但在合理开采利用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过度开采,破坏环境等问题非常突出。为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在合理利用地球现有能源和资源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重大突发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领域,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防治和应急救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与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人类甚至宇宙密不可分,构成了地质灾害系统,它是一个具有众多因素且规模巨大多层次结构、多子系统、多重时间标度、多种控制参量和多样的作用过程,这就决定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非线性的、开放的灾害系统,同时也是具有不确定性和社会经济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因此,要重视对灾害发生机理及其区域性规律的认识,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如GIS 技术等。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使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向着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前进。 二、构造地质学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的构造现象、组合型式及其形成和发育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将构造地质学区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前者主要是对小区域或中、小尺度地质体的各种构造变形、变位现象,如褶皱、断裂、面理、线理等构造现象进行识别、描述和成因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构造的几何学形态、产状、规模、组合及其空间关系和发展过程;各种构造的发生条件和形成机制;并进而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构造运动方向、方式、强度和动力学过程。而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岩石圈的结构及地壳的巨大单元,如岩石圈板块、大陆和大洋、山脉和盆地等的形成和发展;小到岩石内部组构的细微变化,乃至矿物晶格位错,几乎涉及从10-8-108cm不同空间尺度的构造现象。 构造与气候及地表过程的相互作用。关键的问题有:①构造与剥蚀-沉积的关系;②构造地貌和气候的相互作用;③如何从地貌与沉积中定量分离气候与构造信息;④气候与构造耦合的时间尺度、耦合的门限值;⑤不同时间尺度内的地貌动态定量重建。 构造地质学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在矿产资源、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继续取得进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全国媒体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以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为指导,深入开展构造控煤作用的研究。合大地构造单元和赋煤单元特征,划分了全国赋煤构造单元;建立了控煤构造样式分类系统,对找煤预测和煤炭资源开发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三、 地球科学发展方向 今后,地球科学还将有很大的发展。关于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温总理将其概括为六点:“第一,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果再大一点,还应该包括天体。第二,地质构造,特别是板块运动给地壳带来的变化。第三,矿产资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视新的实践与理论。地质科学要同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主要表现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有两件事情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国地质工作者最近在内蒙古煤田勘探中发现铀矿与煤共生。煤层里经常含有铀、钍、锗、镓、铟这类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层中的大型铀矿还很少发现。二是页岩气的发现和开发。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起步晚了一点,在开发实践上落后了一些。有人说,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美国页岩气开采已经到了实用地步。一些天然气很丰富的国家由此感到忧虑。我们国家具备页岩气的储存和开发条件,但是它的开采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管道输送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矿产和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上,不要局限于书本,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和理论。第四,地质灾害与防治。这已经成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从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无一不与地质灾害有关。但是有效的预报、预防和治理,我们还差很多。在指挥汶川地震抢险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在舟曲发生泥石流以后,我又认识到,从甘肃到四川直至云南,这一带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造成岩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冲积物堆积,有许多冲沟都有突发泥石流的危险,必须提早预报、提早防治。第五,现代科学在地质学的应用。从大的方面讲,地质学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的结合,地质勘查工作运用遥感、测试、钻探、掘进等技术手段。现在看来不够了,它要涉及天体、地球、环境、生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第六,地质科学要开发新的领域。过去讲微观,小到原子、分子,现在不够了,要研究粒子。过去讲宏观是由地壳到地球深部,现在也不够了,宏观要研究天体,大到宇宙。过去讲古生物只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现在还要研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人、环境、地球、天体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地质学专业要开一些新的学科,比如气候学,特别是古气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球科学将逐渐趋于完善。彼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在地球上开出灿烂的花朵。 地球科学论文:关于《地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的思考 摘要:《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全面的了解,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的课程特色和所学专业特点,探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地质认知和地质思维,搭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选修课;教学思考 《地球科学概论》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传播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地球科学是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的集成基本科学。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的、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整体、综合与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概念,从地球系统科学的大思路出发,强调地球系统的综合研究。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还应注重加强大气科学、环境地质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要结合各个基础学科门类的最新研究进展,突出地球科学基本问题,涵盖地球历史、地球系统、地质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教学体系。虽然该课程开设时间较长,但因课程涉及面广,在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之间,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教学内容的构建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演进,均因学生专业层次和老师的认识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紧跟专业与学科发展的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使课程教学既能反应该门课程应有的学科内涵,又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达到应有的培养目标,是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应时刻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思想的转变 《地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地质基本课程,是在原来《普通地质学》、《基础地质学》等课程基础上顺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而来的。其课程内容虽然是以传统的《普通地质学》为基础,但增添了诸如行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资源与环境等相关内容,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阐明地质学问题,对非地质专业学生起到地质学科启蒙与专业知识体系搭建的作用。该门课程可以看作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学科定位是一门地学素质教育课程。虽然教学对象并不是地质专业的学生,但并不意味着非地质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地质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涉及到与地质学相关知识的许多问题,诸如减轻自然的人为灾害、水源净化、大气演变、有毒及放射性矿物处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矿区沉陷治理、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课程内容可以为保持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地球科学知识与服务。因此,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球观,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最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框架搭建打下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各门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但科学家们渐渐认识到要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及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即各圈层内部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而过去地球科学内各分支学科只注重研究各子系统的内部,及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构与作用过程。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来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是一种更广阔、更全面的地球观。因此,现有教学应体现现有科学进步对地球科学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对地球内部各个系统的认识,还要体现在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认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地学思维的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人与地球协调发展的认识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取舍 《地球科学概论》与《普通地质学》区别不大,后者主要阐述的是地球的各种地质作用以及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相对较纯的地质学内容;前者则是在后者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形成的,不仅包含了《普通地质学》的内容,还拓展到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内容。学科间的跨度交叉与渗透,要求教学内容更要反应地球科学的进展,拓宽与人有关的地球科学内容,才能更及时有效地反映课程内涵,传递知识。但地球科学的范围太广了,而学时是有限的。因此,作为一门环境工程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其学科定位是一门地质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构筑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建立正确的地球观。因此,在传授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传授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地球科学的系统性。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系统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正确论证地球科学与人类生产与生活、社会需求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自然环境,预报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以及掌握如何运用地球科学的手段与思维解决、减轻人类面临的环境、灾害和资源等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根据专业课程定位、结构授课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在绪论部分,应着重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展示地球科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与环境科学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课程后续章节讲授过程中,应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地质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绪论,主要有地球科学的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意义及其与环境科学的联系等内容;第二部分讲地球起源与演化和物质组成,主要有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与其所处环境的起源与演化、如何知道地球的过去、地球的物质组成等内容;第三部分讲地球的内外圈层,主要有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内外圈层的相互作用、内部圈层相互作用及物质转化与机制等内容;第四部分讲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有新地球观、地球系统科学、人与资源、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开始讲解之前,均以提要的形式对本章授课内容进行兴趣引入,并将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各章结束后,针对章节内容部署有思考题和联系题。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各章后还提供了可以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为学生进一步拓展、扩充知识范围与深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基础。结合课间课余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有限的学时中,面对地球科学大量的知识内容,如果讲授内容面面俱到,学生反而会感到庞杂和难以接受,学着吃力,兴趣也会下降。因此,教学内容设置还在涵盖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接合近年来学科内的进展,并将环境恶化、环境灾害、资源短缺等与环境工程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讲述,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据了解,不少学生选这门课不是因为认识到学习地球科学的作用与意义,而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与选课任务。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并非自己所学专业的主体课程,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少学与多学一个样的懈怠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清、兴趣不高、甚至逃课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们尽量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本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授课内容做成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点,有助于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课件制作要突出生动、明晰、条理性强的特点,并多插入形象的图版以丰富内容,呈现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要注意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当板书、适当提问、问题引导,在课堂上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讲课避免照本宣科,更应结合实际,对重点、难点要做到深入浅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主动参与,以延伸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现象,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观点。然后,老师再进行逐一解答,并给出正确的分析研究结果,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巩固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与“填鸭式”的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地球科学论文:关于新时期《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地球科学概论是高等学校地学类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肩负着地质学启蒙教育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素质教育、地学思维模式、专业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素质教育;地学思维模式;启蒙教育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人口迅速膨胀,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巨灾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联合国机构“国际减灾战略”2010年1月在日内瓦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报告指出,1990―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2009年,全球共发生3852起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超过78万人死亡,近20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正因如此,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对所有理工专业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课程,将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用意在于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笔者在高校从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比较重。现就《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中教学的注意事项谈点体会,供地学界同仁讨论。 一、《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早期的老教授(万天丰,2006)就已经谈到了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在讲授的时候要更多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地球系统(包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什么现在会有高频率的厄尔尼诺现象、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呢?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平常的生活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因此通过这门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使刚进校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善待地球。“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不缺衣、不少食的时代,对于节约自然资源、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不到,而有的是相互的攀比,奢侈浪费。如何帮助这一代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需要我们更多的在上地球科学概论中加强引导,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的思想。 二、《地球科学概论》担负着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校地学类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启蒙教育课程,而不是分支学科,地球科学概论仅仅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是帮助学生从外行走向内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内、外动力作用、地质学的发展与演化等(汪新文,1999),涉及地学的方方面面,学科多、涵盖面广,是将学生引入地学专业殿堂的奠基课程。启蒙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自主性,成为代课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一,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先设悬念,学生一起讨论形成原因,然后讲解;增加互动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以故事的形式讲科学道理,将一些科普知识贯穿在里面,讲一些地质现象,如飞来峰怎么回事?玄武岩的柱状节理,魔鬼城和月牙泉等一些旅游景观石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光盘、录像。例如,讲外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地下溶洞、石林、浩瀚的海洋和冰川;讲内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火山、地震;讲地质灾害时,就放映滑坡和泥石流;讲到环境地质时,就放映桂林山水,让同学们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神韵,认识桂林山水的灵山秀水。通过影像,让同学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以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践安排学生认识学校周边的地层剖面,在现场教学岩性识别、层理构造、断层、节理识别和岩层产状测量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无疑加深了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地质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球科学概论》以培养学生地学思维能力为主 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既然是一门课程,总要讲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其主要内容是讲授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全面介绍地球知识;研究地球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这就需要培养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怎么认识地球,怎么来思考地质现象。首先,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必须从系统和整合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大系统及其子系统,即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其次,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演化系统,它时时发生着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地质历史是一个渐变与突变的相互交替、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第三,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白屯,2001)。地球系统自从诞生以来,整个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就一直发生着质量、能量与动量的交换。如地震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的进化是以自组织的、不可逆的和进化的方式进行的(白屯,2001)。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地球整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四、《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和概念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因此,要重视各种实践环节,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校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整体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听课多、实践机会少、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就“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涵盖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大地构造学等各门课程中的内容,知识点多,尽管教学中增加了图片,但地质理论依然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加上课时量的压缩,内容多而进度快,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低,因此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跟不上的状况。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本身就与实践密切相关,很多地质现象只能通过图片来观赏,加上实验课课时比较少,学生只记住了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因此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球科学概论》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课时,实验课的目的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认识能力和研究方法。学习肉眼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在野外能够认识地层和构造变形等现象;初步学习一点野外工作能力,学会阅读最简单的地质图,学习罗盘、锤子以及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们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要贯穿的一条主线。因此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一方面,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勤于动手、敢于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抽查的形式让学生描述每一块岩石的特征;另一方面,开展全年级地质技能竞赛,针对岩性的识别、产状的实地测量和地形图的识别和判读等,开展地质技能竞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增添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各行各业,都强调在工作中体现这两种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将这种观念和理念时刻的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地球科学概论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除课堂教学外,还有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刚好可以借助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和生存能力等方面。“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彰显,普遍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正是磨炼意志、锻炼生存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在野外实习环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将定位坐标、测量产状、描述岩性、采集标本、地质构造分析等任务分工到个人,各小组的成员采用讨论式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最终图件的绘制和成果的总结。同时在完成时间、图件的美观、地质认识的准确度等多方面,开展小组之间的地质比赛,这样在培养团队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责任心培养。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有效途径。在地质认识实习中,要顶着太阳爬大山、走长路,同时要对地质现象、地貌进行观察分析,采集样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地质技能,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等思想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吃苦奋斗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总之,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摆在人类发展面前的四大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名老师,更要在《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把这门课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地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的地质工作者。 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 摘要:根据地学类专业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条件,提出了应合理科学地设置《地球科学概论》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培训专业基本技能和思考科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1 引言 地球是一个巨大和复杂的动力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它也是一颗正在运动和演变的星体,具有独特的圈层结构和地表环境。目前,随着全球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但我们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重大问题都与地球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球[1]。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类专业的入门课,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重点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为现在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学类专业(比如大气科学、遥感和大气探测等专业)的本科入门课。这门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具有空间尺度的广泛性与微观性,时间尺度的漫长性与瞬间性,地球系统的整体性与分异性,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等特点[4],教师如在有限的学时中讲授内容面面俱到,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庞杂,难以形成系统;如果教师授课内容过于深入,对于学生而言,学起来吃力,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主要贯彻少而精、全而新,即在涵盖“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新认识、新进展和新突破,并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讲述。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地球科学各专业的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辩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达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增添人才的目的。 “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课程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①地球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简要介绍,重点讲述天球坐标系、天体运动规律和时间的计量;②简要介绍地球表面特征,包括地形和地貌和地球内部结构,重点描述大地构造学说; ③重点讲授三大重要圈层:大气圈、冰雪圈和水圈;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或地图投影。 首先,让学生对这门课有初步的了解,让他们知道前人是怎么看待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地球,他们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地球是怎样起源,有关宇宙的演变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然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情和积极性,最后探讨我们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3 探寻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是一个人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的必需条件,研究和探索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对于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5]。笔者十分赞同陈蓉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即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学习是知识的构建。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取,甚至影响学生对课程、学科的好恶取向。因此教师必需按照教学规律从专业课程的特点入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教好书育好人。新颖、鲜活的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捷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改进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前新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数字博物馆、虚拟野外实习等多种多样的辅助教学系统应用到“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力求达到重点突出、内容清晰和说理生动、条理性强,并穿插形象的图片及短片视频等丰富内容,避免单调。力图以图文音画并茂的高质量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讲课质量。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分析疑点,给学生选留思考题,对启发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有益。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教师讲授课程时尽可能的不采用照本宣科方式,而是注重引导启发,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重点问题。 比如在讲授到地貌时可以以桂林和黄土高原为例。由于桂林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侵入石灰石把裂缝扩大变成地下洞穴,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于是地下洞穴慢慢地变成地下河道。水是自然的雕刻师,千百年来它都在无情地雕刻着石灰石,缓慢的腐蚀作用造成了今天看到的桂林山水。而黄土高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边缘,沟壑纵横,气候较干旱,降水稀少,较易形成沟,较难形成河流。利用动漫演示或图片展示不过几分钟,但是可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影响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地貌的形成、地壳的上升运动、风化剥蚀作用、地下河流以及洞穴的形成过程等。又如大陆漂移,通过多媒体的大陆漂移的动漫循环演绎,让学生们形象的了解到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陆地是连在一起的超大陆,后来慢慢分裂漂移形成了当今的格局,经过演示学生有了明确的概念。再来从古生物、古气候、地形地貌、岩石圈层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大陆漂移学说,使得学生对此理论认识清晰。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图片,令人赏心悦目,一些多解的地质现象,也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使学生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推理和创新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对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气圈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内部系统如何演变等科学问题都是他们十分关注的。大气的运动与不同种类的作用力有着密切联系,即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大气的运动,其中有一个地转偏向力,也叫科氏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那么,我们将如何来讲解这个力,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利用举实例来引入这个概念。首先提出“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为什么火车运行方向轨道的右侧比较光滑?”这个问题接着问南北向的双轨火车为什么要设置成右侧轨道火车运行方向为北,而左侧为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即在一张白纸上画直线段并定南北两个端点,选取北端点为起点,从该点按原方向匀速画直线段,同时顺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接着,类似方法,开始点仍取北端点,旋转方向改为逆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比较新画出的两条“直线段”与原直线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用地转偏向力的公式来解释,并进一步讨论地转偏向力的物理含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项物理含义及其应用。 4 结语 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配合多媒体音像教学、电化录像片观看教学、典型实物、模型、挂图例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完美结合。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教学方法,而且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门课程把学生引入地球科学的殿堂,使学生对本专业发生极大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 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科学文化视角下的人类生存方式 【摘要】地球科学文化是在人类的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不同时期的地球科学文化,代表人类不同的生存理念,体现为不同的生存方式。本文从地球科学文化的三个不同时期:古代地球科学文化、近代地球科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分别对人类的不同的生存方式进行分析和审视,归纳和总结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地球科学文化;生存方式 “文化不仅是我们赖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它还是我们为之生活的一切。”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认识地球、开发地球、利用地球、保护地球,在与地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以地球科学为基础,以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与时代主题紧密联系,是一种先进文化。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是一种文化危机的体现。从地球科学文化的视角分析人类的生存方式,旨在引导人们改变生存理念,转变生存方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古代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诠释 古代地球科学文化蕴含在人类的整体认识中,主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及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泛神论”的自然观是此时地球科学文化的核心价值。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零星的、原始的,对地球的思考是直观的、猜测的。由于智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并不能把自身与周围环境、事物区别开来,人与自然处于混沌一体中。风雨雷电、日月运行等各种自然现象激起了人类的强烈好奇心,但是人类却无法给予正确解释。加之大自然在人类面前展示了巨大的威力,人类只能通过想象,赋予它们以神性,于是人类头脑中便呈现一幅万物有灵的自然图景。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是这一时期的文化表现形式。人类在凶悍的自然面前,只能完全服从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人类通过对采集、狩猎等生存手段获取生存资料,通过祭祀祈祷、巫术占卜、不断迁徙的形式来应对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维持生存,这是屈从自然生存理念的体现。与这种生存理念相一致的是原始的自然生存。在原始自然生存中,人类是作为自然的奴隶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之外的至高无上的统治人类的力量,人类匍匐在自然之神的脚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关系,是人类最低级水平的生存方式,严重的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几百万年,人类才进入农业社会。 进入农业社会,受人类认识水平及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对地球上的许多现象都不能给以科学的解释,把它们都看成是天意或上帝的安排,由此形成了敬畏、适应地球(自然)为主导价值观的地球科学文化。例如把某种资源看成是上天的恩赐,如我国的“河伯娶媳”这一民间传说就代表了此种思想。在古代地球科学文化看来,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解释各种地球现象,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人类只能通过对天意或上帝旨意的服从而顺应自然,这就是此时人类的生存理念,与之对应的人类生存方式是农业自然生存。农业自然生存方式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基本只是利用和强化自然,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还不高,人与自然处于初级的平衡状态,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生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不足和人类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够紧密联系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消极态度,它不能带来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真正的使人类获得解放。因此,这不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农业社会时期的古代地球科学文化把地球以及地球中一些现象看成不可违的天意,否认了地球的物质性,否认了地球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否认了人类认识地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阻碍了地球科学文化的进步。与此同时,相对远古时期而言,农业社会时代的古代地球科学文化,表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利用的加深,反映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人类把自己提升到高于其它世界万物的地位,人类由自然神的奴隶变成了在天命或神的支配下的地球自然的主人,开始了人类解放的征程。 二、近代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 近代这里主要指工业社会时代。此时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大小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对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把人类从神学、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类的主体地位开始确立。 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人类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度彰显,由此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地球科学文化。它的实质是人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人类整个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它的典型表现就人统治自然,人的利益是唯一的尺度,人以自身利益对待他人和其他事物,地球是一座巨大的宝藏,人类对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因此人类可以凭借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座座矿山被开发,一条条河流被截断,一处处湖海被切割(如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等)……它所体现的人类生存理念是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自然臣服于人类脚下。它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享受,同时也造成了森林大面积消失,物种急剧减少,各种人为地质灾害不断加剧,气候极度异常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这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地球的承受极限,地球运行出现异常,人类社会发展陷入危机之中。这就是工业时代的技术生存方式。 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地球科学文化,把人俨然看成了驾驭和征服自然和地球的“神”,彰显了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使人类获得大大的解放,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近代地球科学文化将人与自然、人与地球截然分离,割断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忽视了地球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规律性,造成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只顾及了自然、地球的工具价值、经济价值等外在价值,而忽视自然、地球的生态、审美等多种价值,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垃圾的大量排放;只顾及了人类的利益,而忽视了其它物种的利益,引起了物种的减少和消失;只顾及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缺少对自然的关爱和保护,带来了威胁人类和地球持续发展的危机。在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导向的地球科学文化及与之对应的生存理念的作用下,人类统治自然,“征服”地球的思想变成了现实,人类走上了技术生存之路。人类利用技术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人类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取得了对自然的空前胜利。但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的胜李,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技术生存在使人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时候。但由于对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又使人类成了新的物质的奴隶,淹没在物质世界中,活在焦虑、疲惫之中,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三、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解读 现代地球科学文化认为人类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要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类也影响自然的发展变化,正是生物的进化才引起环境的演化,才产生了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由此形成了此时的促进人地和谐,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主导价值取向的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它要求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生态原理,促进环境各要素的有机协调,保持地球系统的良好运行,实现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包括自然资源有限、自然环境资源有限、自然环境资源有价等观点。现代地球科学文化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人类只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世是地球系统发展演化的一个阶段,善待和关爱地球、与地球和谐共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要自觉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发展观、生存观、世界观等必须符合自然法则和地球科学原理,建立全球道德政策框架,加强管理地球系统,促进地球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运行。与此相对应,人类形成了尊重自然的生存理念,引导人类选择生态生存的科学生存方式。生态生存要求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择清洁、高效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追求简洁高尚的生活方式,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地球系统的和谐共存。生态生存是人类通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活动,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发展,人与自然互利共存,共生共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 以“人地和谐”为主导价值观的现代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地球、利用和开发地球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的质的飞跃。它从辩证、系统的观点出发,不仅说明了人类与地球的有机联系,同时也表明了地球系统对人类所具有的多种价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人类必须关爱地球,保护地球,适可而止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物种的多用性;人与各种生物及至整个自然界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而言,只是多了看管和保护地球系统的权利。此时的人类不仅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也从物质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地球科学论文:关于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摘 要]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主体,具有关键性和引领性。地学工作者应正视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点,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地球科学 研究生教育 质量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应对挑战并解决问题,为地球科学事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考研目的不明确,思想动力不足 研究生作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需要对我国的地球科学事业有所担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考研目的不明确,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仅仅是以能考上研究生为目标,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和学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还有一部分人持有混文凭的态度。在美国,所有系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间达7年以上,人文社科博士甚至要超过8年,[1]而在我国,博士学位的获得一般只需要3-4年的时间,较低的时间成本,带来的实际利益却很多。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在找工作、申请职称、职务升迁等方面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因此在部分人眼里,读博很大程度上成为获取更多资源、缓解就业压力的手段。 (二)地学专业知识不够,基本功不扎实 地球科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这主要由地质体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决定的。地质体是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有复杂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结构方式,并且在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内经历一系列地质作用影响,所形成的地质现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地质体存在较大的区域特殊性。因此要求地学专业人员必须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从复杂的地学现象和海量的信息中找出研究主线,综合各方资料对研究内容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出正确的论断。但是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主要为灌输式,学生养成单向接受的习惯,对具体问题缺乏想象力和观察力,缺乏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薄弱。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者,是研究生科研、学术活动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主要的关系人和监督者。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科研活动等,都有赖于导师的循循诱导与言传身教。总的来看,大多数导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学生以关怀和指导,但在目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导师非专业职务较多,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无暇顾及学生;还有部分导师忙于课题,自己精力不够,便把任务分派给学生,部分学生表面上跟着导师做课题,实质是给导师打工,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所从事领域里的前沿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生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地球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探索性很强的学科。明末徐霞客经过30多年旅行,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作了详细记录,著成《徐霞客游记》;洪堡走遍了西欧、北亚、南北美,成为公认的近代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地学教育的开拓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刘东生等始终把野外调查活动作为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来对待,他们认为野外调查是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2]上述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地学人才成长速度较慢,刚刚入职的工作者收入偏低的现象。而现今社会普遍浮躁,生活压力大,学生及家长对工作条件、薪酬、发展前景要求非常高,错误地认为从事地球科学领域的工作艰苦,因此对学生不具有吸引力。 (二)生源质量的影响 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每年转系转专业、出国读研的学生比例约为10%-15%,而这些学生基本是学习成绩优异,绩点排名前15%的学生。本科生拔尖人才的流失不仅对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其他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数量扩招的影响 自上世纪末期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就急剧增长,1997年全国录取研究生5.1万人,2013年招收60.8万人,增长了11.9倍。在地球科学专业方向,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研究生招生人数从建院之初的2001年的95人增加到2013年的196人,招生规模扩大一倍。同时我国还存在博士生数量过大的问题,国际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比例一般为1∶10,而我国已达到1∶6左右。[3]博士生人数比例过大势必会给指导教师带来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四)课程建设缺乏精品意识 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缺乏特色,缺乏产生精品和特色的机制和手段;有个别课程多年来讲授的内容未曾更新、太过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要求;过多、过频开设新课,对新开课的教学目的、评估把关不严,从而造成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下降。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必须坚持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制度,坚定献身祖国地球科学事业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实行综合考试、开题、预答辩以及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等制度,把握关键培养环节,抓好研究生教育的督促检查。通过加强科研的动态管理,做好量化考评、跟踪评估的工作。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调动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巩固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首先要提高导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造诣。一方面,良好的师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导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其次加强导师队伍管理,通过引入评估、竞争和奖惩机制,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再次,优化导师队伍结构,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补充到导师队伍中来,增强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三)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美国在上个世纪初和中叶分别迎来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两次迅速发展时期,1958年与1940年相比,美国高校授予的硕士学位数增长了1.6倍,博士学位数增长了2.8倍。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生招生数量每年急剧膨胀,但是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剧增,地学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制度却没有随社会与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2013年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在统分统招的硕士生中有将近50%的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领域就业;在统分统招的博士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关或应用型的工作。因此应当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制度,从大量培养学术性人才转向学术性、职业性、应用性并重的培养模式。 (四)加强对地球科学的宣传与普及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地球科学领域的人才,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地学科学家,如李四光、王烈、丁文江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新学科的出现和地位的上升,地球科学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虽然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地球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大众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对地球科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肩背背包、头戴草帽、手拿铁锤的60年代的印象,对地球科学的误解和“体面舒适”生活的追求给地球科学专业的招生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大地球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升地球科学的形象和感染力,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职业正确的认识、兴趣、职业观,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充分把握有利时机,正视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点,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球科学论文:测绘专业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出发,通过概述《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进行课程国际化的可行性。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应用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标准,简要探讨学院授课历史悠久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实施与改善。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测绘工程 一、引言 为了顺应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诉求,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其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最基本的条件。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尝试开办多门双语或全英语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专业性较强,使得课程国际化教学效果不大理想。课程国际化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热爱祖国的“全球通”人才,课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学科课程选择上,应选择国际通用性强,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以科学普及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地学思维而非传授技能[2],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与相互交叉的意识,这是本学院开办该课程的主要目标。该课程具有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以双语或全英语进行教学能有助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本文以本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发,以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依托[3],探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与国际化教学现况 《地球科学概论》为测绘工程的通识必修课,本课程从宇宙出发,介绍宇宙起源、行星与恒星的关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层的特性、变化及其相互作用。随着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交叉融合内容日益增加,课程在不同的章节中加入测绘技术在地球科学的应用与发展部分,让测绘工程学生建立起对地球环境、资源及灾害等问题的基本的认识,为此课程增加了测绘专业特色。随着我国对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有必要开展国际化课程,拓展我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吸引国际留学生,促进多元化文化背景与国际化办学基础[4]。本学院从2004年起,先后开始《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双语精品课程,并纳入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教学模式表现为英文教材与中文授课相结合[5],但仔细考察该双语教学模式,其优势仅体现为对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继上述双语教学实践,2012年引进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语教授《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课程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中按自愿原则,形成约30人的小班听课规模,达到了课程观念、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国际化的要求。《地球科学概论》作为引导前瞻性课程,课程国际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国际化课程成功的因素包括:发动者的作用、教师参与、资源、专业发展支持、学习领域、语言学习及技术[6]。从本学院条件看,课程内容可选择性进行深度与广度的调整,可以以测绘技术在地学应用出发,广泛介绍并导出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的部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验和背景,长期活跃在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得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课程国际化教学实施 实行课程国际化教学,必须采用国外通用的教学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法,其后称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随着网络的发展,Iz和Fok首次应用该目标分类法,为大地测量学的题目分类,以网络考试形式,评估学生对课程认知的水平,发现此分类法与学生认知的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7]。随着现今的需求,该分类体系于2001年做出修订,从一维分类扩展到二维框架[8]。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恰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使《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目标明确、内容恰当、顺序合理、层次分明、考核高效,我们将应用新版的分类法,为实现测绘课程国际化提供理论应用的参考。1.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新版的分类法将教育目标的分类从一维分类体系扩展成二维框架: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四类: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由低至高分为六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此分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系统性的评估,已应用在《测绘专业英语》课程[9]。下面以《地球科学导论》[10]教材为例,说明其分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始端和末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最后亦为教学结果评估提供依据。要确立教学目标,首先要区分《地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知识类型:(1)事实知识:明确地球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地球是圆的事实;(2)概念知识:认知各种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统、径流和蒸发量;(3)程序知识:认识输入和输出的计算步骤,如推算地球年龄的计算;(4)元认知知识:以上述知识综合理解和评价相关事物,如建立思维导图记忆知识[11]。上述教材可以确立教学目标,分为如下四层:(1)对地球科学有基本的认识:可通过了解和记忆事实知识,把握整个课程结构,与事实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应;(2)对概念知识的认知:可通过回答课后思考题理解并区分各种概念的类同与差异;(3)对某部分有深入的认知:可通过阅读书目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元认知知识对应,检测现有的理解水平;(4)对某部分有创新性的认知:能与相关学术前沿相衔接,可通过创新生成新的知识和认知。上述教学目标与此分类法认知过程维度相对应:(1)对应记忆:须记忆地球系统的基本知识;(2)对应理解和运用:须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答课后思考题;(3)对应分析和评价:须分析阅读书目中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的相同和差异,并对其异同点进行评价;(4)对应创新:须对该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该部分相关学术前沿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中,须根据实际教学活动情况对教学目标加以调整,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3.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其实施须循序渐进。教师可在上课首5分钟播放地球科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后续的内容有大概的理解,随后通过教师讲解与活动便可达到记忆层次,透过教师互动提问和回答加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完结前,教师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更宏观的理解,并在下次课再反复提问相关知识,达致元认知的体验。结合前沿学术文献或自选题目做1—2次口头报告,提出创新观点和看法,达致相互自主学习。目前互动率占课程四分之一,要达到课程国际化水平尚有一段距离。4.评估教学结果。教学结果评估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试题型分类,分为简答题(8小题,32%)、论述题(4小题,36%)、分析题(2小题,32%)。通过上述的目标分类理论,对考试题型作出定量的评价(表1)。由上表统计,基础的记忆和理解层次占32%,运用和分析分别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较为臃肿,既没考核认知过程维度中的评价和创新部分,亦没涉及知识维度中的程序和元认知知识,体现了教学结果评估的缺陷,不利于评估学生评价和创新的能力,亦没顾及学生的操作(即程序)与联系和综合(即元认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类检测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未来可适度将比重放在评价和创新层次的知识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与联系和综合的内容。 四、结语 新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国际化课程开展的技术上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将其应用于地球科学概论国际化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高效地评估教学过程。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此目标分类法结合学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师资的参与、充足经费的投入、以及全英语或双语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课程国际化进程,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行,也将为其他课程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霍学深 贺清 肖翼忻 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地球科学论文: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摘 要】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打造出适合本校与学生的校本课程是必须要进行积极思考的问题。在文中从本校所拥有的地球科学实验室出发,就本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介绍,以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球科学实验室;资源 一、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研究的背景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教师根据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本区优质的地质资源,结合学校育人特色,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几乎辐 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鼓励教师进行多学科的整合,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深入研究,探索跨学科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各科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球科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为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丰富的校内外资源为依托 学校拥有先进的北京市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和一座现代化的天象馆,共计400余平方米。 门头沟地质资源非常丰富,在地质界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工作摇篮”的美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为开展“地球科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保障。学校教师依托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地球科学实验室,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性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二、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建构特色校本课程 (一)特色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 1.基础性课程――基础知识学习 基础性课程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开展地质科普讲座,创造科研氛围。 2.探究性课程――地学实验研究 探究性课程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地球科学实验室为依托,在高一高二年级通过双向选择,针对一些对地球科学充满热情、拥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拔尖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和微课题研究活动,并聘请大学教授、科普场馆的专家等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小课题研究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整合优势资源,对校内外资源进行教学化开发 1.校茸试 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经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天象馆、完善了拥有二十年观测历史的地震监测室,还有北京市“地球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丰富的校内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设备保障。地球科学实验室有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各种各样的岩石矿物,还有内外力作用模拟台等,教师以此为依托,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和能力,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2.校外资源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与教育等资源,在地球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普场馆建立联系,不断的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开发,如走进灵溪地质科普走廊、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探寻沿河城古火山口等,形成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探究类校本课程,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三)“跨学段、跨学科”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模式 1.初高中跨学段阶梯式培养模式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具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不断尝试初高中衔接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包括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完善,以及在此推动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美丽的石头会说话》在开发课程中,也在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将课程进行分段分类有效整合,面向初高中学生开展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讲座、野外地质考察等活动,引导不同阶段的学生共同参与和交流。 2.物化生跨学科合作式培养模式 教师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深入挖掘岩石的特点,如生物教师结合化石讲解地球的古环境,化学教师结合分子式探索不同岩石的成分,物理教师结合物理知识探索变质岩的形成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岩石矿物的成因和特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为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 (一)转变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和参加的各种地质考察过程中,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等,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更加热爱周围的一切,开始尝试着用发现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还聘请高等院校和科普场馆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与教授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会了思考与质疑,科学素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对地球科学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校本课程开放与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依托区域地质资源和地球科学实验室,积极进行特色实践活动开发与研究,地质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在课程建设与考察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外出考察,积极聘请高等院校与科普场馆的专家、教授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三)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形式 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建构特色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形式,为创新实践类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学校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地球科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同成长、共进步。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对该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力争成为学校的品牌,师生的幸福港湾。 地球科学论文:提高地球科学学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必修实践课程。本文结合近几年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为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过程和监督到位,严把审题关、选题关,提高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毕业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球科学;毕业设计;质量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是大学四年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地球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理论课程之外,还以野外实习教学和室内实验教学为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培养。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球科学学科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在开展过程中要从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提高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结合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近几年来的实践教学管理和探索,将所采取的组织管理具体办法进行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制度与机构 1.在学校毕业设计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科学学科的特点,地球科学学院于2015年10月份修订了地球科学学科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对所学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知识体系得到综合应用和深化,使学生明确和掌握地质、石油工程和勘探技术方法,能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设计。 2.针对学科特点,学科组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设计实施细则,明确了其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及相应措施,使每位指导教师和毕业生都能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毕业设计工作条例及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工作部署指导和完成毕业设计。 3.专门成立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教学院长、教学委员会主任、专业系主任、教学秘书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毕业设计期间的学生情况、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开展讨论和审核,并具体开展工作,同时落实合作指导企业导师,每年至少选派15%以上的学生到油田或相关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二)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的实施措施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关键因素,客观上由于毕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差别的存在,导致主观上学生存在放松意识,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精力投入不够。因此学院狠抓管理,严格考勤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违反规定无辜缺勤累计一周者,取消其毕业设计答辩资格,既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毕业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能够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严把毕业设计题目审核关和学生选题关 (一)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及审核 在毕业设计的题目申报上,要求毕业设计题目既要考虑题目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知识覆盖面等是否能满足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又要和生产科研相结合。我们规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申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毕业设计内容必须是指导老师正在进行的或者刚结束不久并有待深入分析研究的科研真题、生产真题、工程设计等类型题目,每个题目必须有充分的文献资料、分析化验资料、生产实际资料支撑,使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2.毕业设计题目必须首先认定题目的来源、深度、范围等符合本科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实际情况,然后上报系里经主管系领导审核并对需要整改的题目提出修改意见通知相关老师进行整改,直至审核批准才能通过,各系审核修改后再同意上报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进行二次审核,确保题目符合理工科本科教学要求。 3.学院与油田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指导的毕业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到现场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且题目必须反映当代地球科学发展水平,并坚持一生一题。 (二)重视学生选题环节 选题是毕业生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所在。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完毕后,根据题目类型、研究方向,经地球科学学院相关系主管领导、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两级审核后进入学院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学生在网上选择各自感兴趣的题目和导师,选题完成一周内,学生和导师见面交流。 为了体现毕业设计选题的公开、公正性和方便、实用性,地球科学学院开发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①题目查询:对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可按导师、题目等关键字进行查询、浏览参考。②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己意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③选题管理:实行师生双向选择。④网上操作:该系统从征题、选题、题目查询、成绩管理等都在网上操作,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充分交流。这样既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1],进一步保障了题目申报、学生选题的规范管理。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生间的交流 (一)优化指导教师团队,合作指导学生 在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指导老师的专业知R和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毕业设计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过程,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宽,不仅需要具备扎实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丰富的工程实践知识和科研背景[2]。例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些老教师有着相当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甚至有的有多年的油田企业工作经历,但对一些新型软件不熟悉;而近几年新引进的年轻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但是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地球科学学院提倡让老-中-青年教师组成指导教师梯队,进行分工合作,从而可对学生进行互补式指导,有效提高地球科学学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化毕业设计阶段师生间的交流 指导教师和所带学生之间的定期、有效互动是一篇毕业设计高质量完成的基本保证。地球科学学科的教师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时会出现投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精力和时间不足;而毕业生也同时面临找工作、考研面试等不能保证潜心做好毕业设计,这种双向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师生间缺乏交流。地球科学学院在此问题上参考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即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都要参加课题组组会和毕业设计开题答辩、中期答辩,同时要保证组会要定期进行开会研讨,以使学生养成按计划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无论是毕业设计前期的任务书下达、查找阅读文献、中期的实践内容,还是后期的数据分析、按照格式撰写论文,都必须做到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交流,确保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3] 五、结语 近几年,地球科学学院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行了初步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比如程文杰(学号201108007)同学于2015年7月在《地球》刊物上《孕育黑金的沃土―缺氧沉积》;孙跃东(学号201205213)同学于2016年4月在《地球科学前沿》《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这些都是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主动探究、指导老师密切参与的结果,并且得到了学校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地球科学论文:测绘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初探 摘要:本文从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出发,通过概述《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进行课程国际化的可行性。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应用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标准,简要探讨学院授课历史悠久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实施与改善。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测绘工程 一、引言 为了顺应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诉求,推进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其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最基本的条件。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尝试开办多门双语或全英语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专业性较强,使得课程国际化教学效果不大理想。 课程国际化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热爱祖国的“全球通”人才,课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学科课程选择上,应选择国际通用性强,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以科学普及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地学思维而非传授技能[2],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与相互交叉的意识,这是本学院开办该课程的主要目标。该课程具有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以双语或全英语进行教学能有助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 本文以本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发,以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依托[3],探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与国际化教学现况 《地球科学概论》为测绘工程的通识必修课,本课程从宇宙出发,介绍宇宙起源、行星与恒星的关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层的特性、变化及其相互作用。随着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交叉融合内容日益增加,课程在不同的章节中加入测绘技术在地球科学的应用与发展部分,让测绘工程学生建立起对地球环境、资源及灾害等问题的基本的认识,为此课程增加了测绘专业特色。 随着我国对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有必要开展国际化课程,拓展我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吸引国际留学生,促进多元化文化背景与国际化办学基础[4]。本学院从2004年起,先后开始《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双语精品课程,并纳入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教学模式表现为英文教材与中文授课相结合[5],但仔细考察该双语教学模式,其优势仅体现为对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 继上述双语教学实践,2012年引进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语教授《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课程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中按自愿原则,形成约30人的小班听课规模,达到了课程观念、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国际化的要求。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引导前瞻性课程,课程国际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国际化课程成功的因素包括:发动者的作用、教师参与、资源、专业发展支持、学习领域、语言学习及技术[6]。从本学院条件看,课程内容可选择性进行深度与广度的调整,可以以测绘技术在地学应用出发,广泛介绍并导出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的部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验和背景,长期活跃在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得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课程国际化教学实施 实行课程国际化教学,必须采用国外通用的教学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法,其后称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随着网络的发展,Iz和Fok首次应用该目标分类法,为大地测量学的题目分类,以网络考试形式,评估学生对课程认知的水平,发现此分类法与学生认知的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7]。 随着现今的需求,该分类体系于2001年做出修订,从一维分类扩展到二维框架[8]。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恰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使《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目标明确、内容恰当、顺序合理、层次分明、考核高效,我们将应用新版的分类法,为实现测绘课程国际化提供理论应用的参考。 1.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新版的分类法将教育目标的分类从一维分类体系扩展成二维框架: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四类: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由低至高分为六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此分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系统性的评估,已应用在《测绘专业英语》课程[9]。下面以《地球科学导论》[10]教材为例,说明其分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始端和末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最后亦为教学结果评估提供依据。要确立教学目标,首先要区分《地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知识类型:(1)事实知识:明确地球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地球是圆的事实;(2)概念知识:认知各种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统、径流和蒸发量;(3)程序知识:认识输入和输出的计算步骤,如推算地球年龄的计算;(4)元认知知识:以上述知识综合理解和评价相关事物,如建立思维导图记忆知识[11]。 上述教材可以确立教学目标,分为如下四层:(1)对地球科学有基本的认识:可通过了解和记忆事实知识,把握整个课程结构,与事实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应;(2)对概念知识的认知:可通过回答课后思考题理解并区分各种概念的类同与差异;(3)对某部分有深入的认知:可通过阅读书目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元认知知识对应,检测现有的理解水平;(4)对某部分有创新性的认知:能与相关学术前沿相衔接,可通过创新生成新的知识和认知。 上述教学目标与此分类法认知过程维度相对应:(1)对应记忆:须记忆地球系统的基本知识;(2)对应理解和运用:须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答课后思考题;(3)对应分析和评价:须分析阅读书目中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的相同和差异,并对其异同点进行评价;(4)对应创新:须对该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该部分相关学术前沿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中,须根据实际教学活动情况对教学目标加以调整,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 3.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其实施须循序渐进。教师可在上课首5分钟播放地球科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后续的内容有大概的理解,随后通过教师讲解与活动便可达到记忆层次,透过教师互动提问和回答加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完结前,教师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更宏观的理解,并在下次课再反复提问相关知识,达致元认知的体验。 结合前沿学术文献或自选题目做1―2次口头报告,提出创新观点和看法,达致相互自主学习。目前互动率占课程四分之一,要达到课程国际化水平尚有一段距离。 4.评估教学结果。教学结果评估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试题型分类,分为简答题(8小题,32%)、论述题(4小题,36%)、分析题(2小题,32%)。通过上述的目标分类理论,对考试题型作出定量的评价(表1)。 由上表统计,基础的记忆和理解层次占32%,运用和分析分别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较为臃肿,既没考核认知过程维度中的评价和创新部分,亦没涉及知识维度中的程序和元认知知识,体现了教学结果评估的缺陷,不利于评估学生评价和创新的能力,亦没顾及学生的操作(即程序)与联系和综合(即元认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类检测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未来可适度将比重放在评价和创新层次的知识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与联系和综合的内容。 四、结语 新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国际化课程开展的技术上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将其应用于地球科学概论国际化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高效地评估教学过程。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此目标分类法结合学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师资的参与、充足经费的投入、以及全英语或双语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课程国际化进程,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行,也将为其他课程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地球科学论文:发挥地质工作者在地球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摘 要 本文从文化与地球科学文化入手,认为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地学知识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地质工作者所具有的特质,认为地质工作者是地球科学文化传播的支柱力量,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以期通过发挥地质工作者作用,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文化;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地质工作者 人类演化进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文化这一主线,它伴随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积淀、升华,是社会实践与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愈加丰富,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可以说,文化已经变成一种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在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成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根本所在。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化的提升、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的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地球科学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地球科学的发展要求地球科学文化的进步。科技与文化的相互需求、互动共进是人类文明演化的特点,也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地球科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地球科学的探索史也是地球科学文化的发展史。目前,在文化、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下,地球科学文化不仅仅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产力;另一方面,地球科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子体系,地球科学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最初的山顶洞文化到人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乃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进程几乎都能看到地球科学文化的影子。无怪乎有人说“中华地学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地球科学文化的加强必将启迪人们反思自己的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地球科学的进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地球科学不仅仅要作为一种专门知识被人们接受,而且要作为一种文化在全社会传播,要深入到大众的理解中。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地学知识是人类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和自然挑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发展地球科学文化最基本的是要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 1 ]。发展科学事业,推动国家高技术的发展,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普及科学技术也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发展与变革赋予他们的使命。“在历史上,科学普及一直是科学家与公众交流勾通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学家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始终将科学普及视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科学家的双肩上同时担有两个重任,一个是探索和揭开科学的奥秘,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任务是把科学告诉公众”[2]。在地学领域,地球科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就是地质工作者将地学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告诉给公众,深入到普通民众的理解中。 传播地球科学文化应以“普及地学知识,提倡地学方法,传播地学思想,宏扬地学精神”为己任,以提高公众地学文化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归宿。其中首先涉及的是“人”的作用,在建设地球科学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地质工作者的作用,才能真正构筑起地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坐标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然,地球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许多人的工作才能完成。但,其中地质工作者是地球科学文化普及与传播的支柱力量,这是由他们的特质决定的: 第一,地质工作者是地学知识的掌握者,他们工作在第一线,地质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于他们。因此,地质工作者具有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先天优势。这是地质工作者能够承担起传播地球科学文化责任与义务的基础条件。 第二,地质工作者因其工作的性质而具有丰富的阅历。江河湖海、山川平原,处处留下的足迹为地质科学文化的普遍传播拓开道路的同时为地质工作者开展地学文化传播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第三,地质工作者中的很多都是多才多艺,能够将专业的知识与成果开发转化成为适合不同层面人群理解接受、能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使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具有丰富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利于地学知识向全民文化的转化。 第四,地质工作者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从中国地质事业起步开始,地质工作者就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拼搏进取。地质行业精神是地质工作者传播地球科学文化并不断取得进步的精神保证。 另外,地质工作者普遍受到过较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理解力强、嗅觉敏锐,能够利用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展传播与普及地球科学文化的工作。 地质工作者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要求他们走在建设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的前沿,承担起发展、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地质工作者要率先研究、总结与发展地球科学文化,认识其内涵,积极营造良好的地学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全社会认同地球科学文化。作者认为,传播地球科学文化,担负起历史使命要求地质工作者首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转变观念,否定地球科学是地质工作者的专利,这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建设地球科学文化的前提条件。地质工作者要在建设和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跳出行业的小圈子,着眼于整个社会的需要,使地球科学文化植根于地质队伍,繁茂于普通民众。 第二,加强学习,在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力度,储备地学各分支学科知识的同时,认清自己在传播地球科学文化方面的责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努力在地质行业内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地球科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强根固本。 第三,重视文化产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强研究、不断创新、推出有特色、有市场的地学文化精品,不断创作出高水平、影响广泛的科普作品,推动地球科学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第四,强化行业精神。地球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充分发挥地质行业精神,长期努力、坚持不懈。 第五,地质行业的决策者,是地质工作者群体的重要一分子,应该在地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建立、健全机制,为发挥地质队伍的作用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保证。 地球科学文化的普及宣传工作是地质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但仅有行业内人员的参加还是不够的。“科普工作应该是一项既定国策”,应该受到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的普遍重视[3]。地球科学文化融入社会能够引导人们探索面临的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观,可以为地质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地质事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举措探析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农业经济也带来许多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农业经济走向产业化、集群化与规模化。然而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很难使现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要求对规范农业经济管理并加强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举措进行探析。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发展举措 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主体,农业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角度,使其发展遇到瓶颈。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发展举措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义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质在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信息化市场、资源以及科教等方面,尤其在信息化资源方面是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的必然途径。现阶段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首先为农业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现代知识型发展模式逐渐取代传统发展模式。其次,农业科研人才的培育。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推动知识的快速传播以及农业科技研究的不断进步,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很大程度得益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农业收入不断升高的基础上,农民更致力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投身于农业发展过程中[1]。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取代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处于关键阶段,如何正确利用信息化将是促进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发展知识型农业的重要手段。然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许多政府部门在贯彻信息化管理要求时多流于形式,使信息化无法真正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学科与资源。 (二)资源整合能力差 相比工业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在采集农业信息过程中更侧重于以点盖面,收集信息渠道过于单一,使相关的农业信息失去基本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也由此出现了“信息孤岛”现状,导致信息化经济效益逐渐减弱。尤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经济管理缺少相应的规划手段,即使采集到国外一些农业信息,也很难对其充分利用,更无法在农业生产方面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三)落后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检验政府职能的必要手段,只有使其自身成为市场服务主体,避免完全依托于经济管理智能,才可正确分析农业经济市场,引导农业经济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然而大多地方政府部门在产业化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并不高,使信息化进程极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缺乏基础保障。 (四)信息化建设队伍水平较低 农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要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还应保障具有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信息化建设队伍方面所表现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信息化建设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很难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而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主要为农民,但因大多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信息化指导培训,使相关的技术应用水平难以提高[2]。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举措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 作为现代农业主要标志,信息化建设应深入到政府部门以及农民发展意识中。针对农业发展中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缺失,要求政府部门应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引导农民投身于信息化建设中,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培养或鼓励更多技术型人才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这样才可使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部门、人才以及农民的作业充分发挥出来。 (二)合理规划农业信息资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未实现合理配置,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对此现状需从三方面进行完善。首先,立足于信息化发展现状,统一信息标准。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市场以及信息化应用程度,制定相关的信息标准,以此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其次,信息收取渠道的开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采集,相关部门应构建并拓宽更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收集渠道,如农业市场环境中的供需变化或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最后,信息资源有效性的检验。许多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并不完全适用于各区域的农业发展,需在正确分析后在可投入使用。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 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要求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也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其中,促使先进技术对信息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对更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相关设备如计算机等也需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此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化 受有限的信息化知识影响,信息化建设更侧重于采集信息与信息方面,未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此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农民群众应快速提高信息化知识水平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措施首先可进行农民经济信息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尤其在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方面。其次在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过程中还需注重引进人才,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使信息化建设质量得以提高[3]。 四、结论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正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立足于当前发展现状,从基础设施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以及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趋势浅析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刚刚遭受过经济危机冲击的世界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中国是唯一一个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强大的动力泵。而中国的经济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鉴于农业经济特殊的地位,这就要求党和国家政府在规划经济发展蓝图时,要加大对于农业经济的投入比重。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产值,这就需要我们在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作者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此作以简单的介绍说明。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产值;农业;发展趋势;国民经济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工业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依旧不能忽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党和国家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经济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发生改变,机械化操作逐渐代替手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化的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现有农业经济的管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对现有阶段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特别是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特征,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农业经济管理改革的步伐,从而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使我国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概述 1.1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节奏不协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信息产业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由于经济成分的复杂性,对于各种经济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的配置。同样对于农业经济,也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现阶段,虽然农业经济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但是有关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就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体制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1.2淡薄的管理理念 无论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还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一直没有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的措施,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定了具体的规范。然而,随着工业改革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相应的发生减少,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队伍缺乏后备力量。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农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人甚至认为在工业化大力发展的现阶段,可以忽略农业经济的发展。正是诸如这类错误思想的存在,导致农业管理意识的淡薄。一些农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农业管理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理念落后,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农业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态度不端正,知识储备不全,导致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农业的要求。 2、关于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状况的探讨 现阶段情况下,由于党和国家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源投入,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应的也使得管理体系发生改变。按照这样的形式,在未来,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将会朝着更高一步迈进,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意识与时代潮流接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往那种落后的管理理念逐渐被淘汰,全新的管理模式代替保守的管理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农业经济,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管理意识不断更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单单注重农业产品的数量转变到注重农业产品的质量,不再以单纯的数量效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农业管理理念有了明显的改善,缓解了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效益。 2.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推动了信息化模式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广泛使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各大农业高校及研究所,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研究。科研人员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国家加大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得农业科研信息化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比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高效。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2.3农业经济日趋产业化 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农业经济取得显著的发展。社会改革完成后,农业生产不在是以过去的单户生产为主,广大人民开始联合起来,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农合社的出现,明显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改变,接卸化大生产取代简单的手工操作,明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利于为出发点,促进了农业生产链的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农业经济日趋产业化,有利于农民的增收,提高农业管理的效益。 2.4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不断创新 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仅束缚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与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农民的收入直接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相挂钩。农业经济发展好了,农民的收入就会有所提高,这样就会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促进国家的稳重。然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一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是一个最显著的原理。由于管理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波动范围不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地步。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话的加剧,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实行体制的创新。而体制的创新,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最先决的条件。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基于和谐视角的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农村经营管理与农村、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又是农民不可缺少的贴心朋友。因此,基于和谐视角研究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是必要的。 【关键词】和谐视角;基层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1前言 农村经营管理与农村、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村财务资产要我们去管理,农村土地纠纷是我们去调处,党的惠农政策、农民负担监管要我们去落实,还有农民专业组织是我们去指导,等等。这些事务纷繁复杂,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影响面广。 2当前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在清理村级财务时对一些违规违纪的问题,我们无法处理;对于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权处罚;对于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如承包、租赁、拍卖、转让没有规范性的可操作文件;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及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没有审计条例和规范性的审计文书,等等这些制约着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给农经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目前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适用的法律有《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这些法律法规对我们的工作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有法可依。但是,在实际工作应用时,我们觉得它有许多不完善、不全面、不明确的地方。《土地承包法》、《专业合作社法》的执行主体都是指农业部门,而这些法律没有一处提到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所以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些不便。《村级财务会计制度》指出:对于农村财务,经管部门只有指导的职能。 3对策分析 3.1明确职能 按照现行的职能划分,农村经营管理主要是“三大管理、三项指导”。三项管理是我们的主业,三项指导是服务。目前已经出台了的一些与农村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明确农经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适当赋予农经部门的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权;尽快出台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制度,确保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2明确制度 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要改革分配制度,将农技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落实对县以下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同时,积极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实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形成科技入户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科工贸结合,完善合作推广机制。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建立起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适当考虑农经部门的经济利益问题。农经部门无论在政治地位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是属于弱势群体。地方财政供给严重不足,上面又没有半点资金扶助,普遍感到财力不济,运转艰难。提议上级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经部门的经费预算;另一方面要把农经部门的各项职能项目化,以此增加财政对农经工作的资金投入。必须要按照中发[2000]3号文件强调指出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如何落实中央精神,建立一支有权威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国务院(2006)30号文件明确指出,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经三大主体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目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农业部[2001]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农村经营管理具有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的性质,担负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村财务资产管理等职能。” 3.3完善机构设置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机化、水利等方面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组织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定位不明、主体力量分散、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足、推广手段落后、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给农技推广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从2002年至今,每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都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部等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的来看,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3.4强化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责任 过去一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既搞推广又搞经营,一方面是财政保障不足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也给有关部门在财政上保障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带来了不便。因此,考虑到农技推广工作的特点和各地财政状况的差异,《意见》还提出,中央财政将对重大农技项目推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技推广工作给予适当补助。为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创新运行机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职能和任务,合理确定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意见》强调,在一线工作的农技人员不得低于全县农技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技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得低于80%,并要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同时,《意见》提出,要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要切实搞好农技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农技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是保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活力的关键。 3.5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放活经营性服务 在改革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各类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技推广主体;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农技推广服务。为促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各级政府设立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要实行项目招标制,公益性推广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各类服务实体一律平等参与竞标。《意见》还指出,要积极稳妥地将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农产品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从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中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兼顾,与县乡机构改革衔接。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举措探析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也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本文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简述,分析了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意义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信息化 现状 发展举措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包含了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教育信息化、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这几个方面。它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获取各类农业信息与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管理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较良好的格局,但依旧存在着不足,比如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主要依靠农业化学药品来提高产量,质量较低,此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未能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为产业决策提供信息保障,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部门、农业运输部门、农业加工部门等部门的联系与互动,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上的不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改善目前农村市场上经济体制不健全、农业竞争力低、农产品商品率低等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实时准确的价格行情、供求走势、产销信息等,帮助农民把握市场,及时调整,有效规避风险。此外,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还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业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为农民实现增收。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1.资本投入不足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资本不足主要表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也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本文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简述,分析了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意义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信息化 现状 发展举措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40-01 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方面。物质资本方面主要是在财政制度上的投入重点在工业信息化建设上,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农业本身积累资本的速度较慢,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资金不足,抑制了发展,甚至很多十分有创新性的信息化发展想法因缺少资金的支持而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方面主要是缺乏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不论是软件资源建立,硬件设施完善还是信息化的管理、应用,都需要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但现今,虽然有学校开设了此方面的相关课程,但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还是偏少,并且很多受教育者并不愿意到农村去做此方面的工作。另外,就我国的整体的人员专业素质而言,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也是相对落后的。 2.农村相关设施设备不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需要完备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作为后盾的,但目前在农村地区,这种设施设备并不普及,网点覆盖范围较小,农民基本还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的农业信息。农业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人力和传统的机械设备。信息的传播也往往比较滞后,不能与实际相符,相关信息的使用成本也偏高。 3.科学技术滞后 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的发展,但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举措 1.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此外,政府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吸引个体私营企业、国内外企业等投资,从而进一步扩大资金的投入。 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 政府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信息化设备供农业生产使用,并加大对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培训,激发相关人员的热情,提升相关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同时,建立符合当地的特色信息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强对信息化机械设备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对品种的改良与信息化种植研究,政府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园的建设,为培育先进信息化项目提供基础设施。 4.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制度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必须完善当前的财政政策,建立相关的财政政策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建立具体可行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具体有层次的管理体系。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自身情况,建设科学可行的相关制度。 5.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让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愿意走进农村,投身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去。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激发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加强农业信息经济、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的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浅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快速发展,农业也迅速地发展。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比重很大,面对这样的局面,就要求我们发展农业经济,用这样的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怎么才能更好地管理好农业经济,让其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思考,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 管理 问题与策略 前言 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是我国的三大产业,农业是三大产业中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历年来受到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的首要任务,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上的许多问题,下面就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以及策略谈谈笔者的见解。 1、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民自己利用的权利在缩小。农民的土地渐渐地被工业化剥夺,农村剩下的土地展现不出农民的积极性。 1.2、限制农民发展的空间也体现在户籍制度上。假如农民没有农村空间,农民就一定要向城市拓展,而向城市拓展的同时,城市没有给农民提供宽广的空间发展,第一,户籍制度使农民的就业成本增加了;第二,城市中各个部门收费太高阻止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的步伐;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得不到很好地发展,但是,农民不可能直接到城市中的大企业工作,农民的就业往往以中小企业为主。 1.3、农村公共得不到保障,限制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和农村经济发展相比,国家对城市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并且以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剪刀差价格,减少农民创造的价值,国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很少,从而造成了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缺少也表现在对农民的培训上、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1.4、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很丰富,但是人力资源质量不是很高,并且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安排的不合理。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思考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2.1、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构建农民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要开发农民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能力,加入到城市文明中,这样就要实现统一户籍制度,当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有权力在国内自由迁徙和居住,有权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有权选择合适与自己的职业,得到公平、公正地对待,要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真正的发展,才能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2.2、加大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农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平等权。当前,农民和城市居民在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方面不平等,在救济和低保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基本上是没有的。而医疗、教育、科技文体权利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加大并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增加农村的医疗投入,逐步地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3、增大农业公共服务建设,给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应依据市场公平原则和农业产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产业波动大,不稳定、脆弱的发展特点,给予农村更多的优惠政策,从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政策来看,农业一直受到政府保护,工业补贴农业是一贯做法。国家财政已经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大力促进农村交通、通信、电力、灌溉的发展,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发展,为农民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发挥其积极性提供保障。 2.4、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现代农业。因此,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诸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民“一技之长”;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当前,在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农民流动催化乡村发展,既有农民外出就业促进不发达地区乡村开放,引起资金、信息向乡村流动的作用,又有回乡农民工自身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3、总结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导着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比重很大,面对这样的局面,就要求我们发展农业经济,用这样的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注重管理工作,只有我们处理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在化,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举措探析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也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本文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简述,分析了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意义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信息化 现状 发展举措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包含了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教育信息化、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这几个方面。它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获取各类农业信息与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管理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较良好的格局,但依旧存在着不足,比如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主要依靠农业化学药品来提高产量,质量较低,此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未能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为产业决策提供信息保障,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部门、农业运输部门、农业加工部门等部门的联系与互动,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上的不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改善目前农村市场上经济体制不健全、农业竞争力低、农产品商品率低等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实时准确的价格行情、供求走势、产销信息等,帮助农民把握市场,及时调整,有效规避风险。此外,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还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业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为农民实现增收。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1.资本投入不足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资本不足主要表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方面。物质资本方面主要是在财政制度上的投入重点在工业信息化建设上,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农业本身积累资本的速度较慢,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资金不足,抑制了发展,甚至很多十分有创新性的信息化发展想法因缺少资金的支持而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方面主要是缺乏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不论是软件资源建立,硬件设施完善还是信息化的管理、应用,都需要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但现今,虽然有学校开设了此方面的相关课程,但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还是偏少,并且很多受教育者并不愿意到农村去做此方面的工作。另外,就我国的整体的人员专业素质而言,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也是相对落后的。 2.农村相关设施设备不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需要完备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作为后盾的,但目前在农村地区,这种设施设备并不普及,网点覆盖范围较小,农民基本还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的农业信息。农业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人力和传统的机械设备。信息的传播也往往比较滞后,不能与实际相符,相关信息的使用成本也偏高。 3.科学技术滞后 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的发展,但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举措 1.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此外,政府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吸引个体私营企业、国内外企业等投资,从而进一步扩大资金的投入。 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 政府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信息化设备供农业生产使用,并加大对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培训,激发相关人员的热情,提升相关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同时,建立符合当地的特色信息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强对信息化机械设备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对品种的改良与信息化种植研究,政府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园的建设,为培育先进信息化项目提供基础设施。 4.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制度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必须完善当前的财政政策,建立相关的财政政策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建立具体可行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具体有层次的管理体系。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自身情况,建设科学可行的相关制度。 5.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让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愿意走进农村,投身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去。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激发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加强农业信息经济、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的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关于我校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拟从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与专业建设辐射带动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们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研究;实践 一、创新“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 1.“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托行业业务主管部门,携手全省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局)、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业经济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与产后营销环节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能力项目为载体设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层级递进、循序渐进的思路,将全学程分为“4+1+1”三个递进的教学阶段组织教学。教学进程与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4学期):专业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分项培训职业岗位技能。第二阶段(第5学期):专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模拟训练岗位操作能力。开设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通过ERP软件和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营销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技能贯穿于一体。第三阶段(第6学期):顶岗实习,进入社会掌握工作能力。运用“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的“农校+农村+农企+农协+农户”专业办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顶岗实习。 2.“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确定试点班级。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关系,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层级递进、三段安排方式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内容。“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组织专业实训。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工作实绩与目标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用性加以修正和完善。 3.建设成效。2011年《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教研成果获得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研成果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10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牡丹江地区高校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双证书”获取率由80%增加到100%。 二、基于农业经济管理流程设置核心课程,实行“双证融通” 1.建设措施。首先,根据毕业生履职能力培养需要,确立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行分项设置、相互补充和整体耦合。其次,基于农业经济管理流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核算、农业企业经营运作和农产品营销四门核心课程。在此基础设置其他专业课程。第三,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实现“双证融通”。按照“经济以社会为课堂,课堂外延与社会融合”思想组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进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取举案分析、角色扮演、软件模拟、分组活动、任务驱动和现场实做等方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第四,“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组织与安排生产实训,以“农校+农村+农企+农协+农户”实训平台为支撑,着重培养学生策划、经营、核算与营销四大职业岗位能力。 2.建设成效。新增国家级精品课《农产品营销》,完成《基础会计》等5门省级精品课建设,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6篇,主持完成省级教改课题11项,主编专业教材16部,其中特色教材4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得第三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构建形成职业化、综合化和开放性的专业实训平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①社会内化,仿真模拟。引用真实案例,建设模拟经济法庭、商务谈判室和报关大厅等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演练和掌握实际业务处理能力。②虚拟岗位,软件操作。新购计算机227台、专业教学软件26套,设定虚拟岗位,进行经济核算、贸易业务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程序及方法训练。③“引企入校”,实际经营。学校提供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引入星辰速递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国恒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委托经营和教师自营两种模式。④前校后厂,现场实践。学校的农场、畜牧场、校园超市和农副产品经销公司常年开放,满足学生参加生产技术与管理实践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①依托行业,服务企业。依托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农村经济调查,增加实践经历和体验。与牡丹江德世盟公司、大润发公司等企业合作,学生为其代销商品和进行市场宣传。②携农企、助农协、带农户。依据农业产业化企业产品订单,协助桦川岩顺香谷合作社、海林长胜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进行经营策划、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带动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③多方合作,共建共享。依托黑龙江省用友软件公司等企业,与区域内兄弟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多方合作互惠共赢,实行资源共建共享。 3.建设成效。新建农产品营销、农村经济核算和农产品模拟贸易公司3个实训室,扩建农村经济策划和企业经营管理2个实训室,引入星辰速递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国恒商务咨询公司2个合作企业。新开发8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元投资、机制创新、方式多样,建成了功能配套、模拟与实战并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系。 四、服务地方经济,辐射带动同类专业发展 1.社会服务。①深入农村“结对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学校与牡丹江、宁安和林口等市(县)合作进行农村科技共建,协助牡丹江市、海林市农委制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到海林、东宁等县(市)农村进行经济管理咨询服务;以海林市长胜村、牡丹江市桥头村和林口县奎山村等村屯作为服务对象,进行农村产品营销、农机合作组织管理策划与指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策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②运用多种传播渠道,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普服务。录播《农经大讲堂》节目5期,编写出版《农村书屋》科普丛书6部,参加农民科技大集数次,发放科普读物。100多名师生参加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到牡丹江市周边村屯进行科普宣传服务。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进行农民创业和农村管理干部培训。会同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和科技推广部门,培训县、乡、村三级农村管理干部和农民。④运用经济管理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咨询服务。 2.辐射带动同类专业发展。①引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3个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建成营销口才训练、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3门校级精品课。新建了物流管理实训室和扩建了模拟经济法庭。聘请来自相关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外派教师到境外和国内有关大学进修学习,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②运用教学资源优势为黑龙江省同类专业职教发展提供支持。协助大兴安岭职教中心和绥阳林业局职教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为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牡丹江大学等兄弟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ERP软件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牡丹江、宁安、海林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师资培训并承担课程授课任务,代培教师6人。③学校与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松源职业技术学院和赤峰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专业建设思路与做法、精品课建设成果和校编特色教材等建设资源固化为社会财富,示范建设效应传播到全国,为同类专业所共享。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同类专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资格考试等进行共同开发和建设,校际人员互访交流,合编专业教材。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资助方向 【摘 要】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经济构成部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也是一个国家做到自主的关键性的经济部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慢慢减缓了增长的速度,但是总量依然是全球之最,所以农业的问题更是十几亿人口的生存问题。搞好农业经济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是从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资助的方向去分析农业经济,目的是为了更好发展农业经济。 【关键词】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助;农业研究;方向 一、农业经济的现状概论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不会因各种新兴的经济形式而下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发展中国的农业经济成为了各国研究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虽然说农业经济的研究方向已经慢慢向发展中国家转变,但是发达国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时很容易忽略一个经济的现状,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经济状况不同,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始终站在自己国家的农业经济的角度上去思考别国的经济,很容易失去实效性。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想搞好农业经济对研究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逐渐走出了贫穷落后的经济局面,但是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必须要看清自己经济发展的劣势。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发展好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大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生产者,随之而来的“三农问题”更是这些年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就“三农问题”而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同时也在农业经济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庞大而农业经济的研究队伍,对我国的农业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努力也出现了巨大的成果,例如袁隆平在农业种子上的研究极大了改善了我国农业的落后的发展状况。在农业经济上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世界的专业农业研究团队等纷纷对中国进行科技和资金上的交流以及资助,为中国研究农业经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下文就农业经济的管理研究热点以及资助方向上具体谈谈关于中国农业经济。 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热点 农业经济的研究热点主要是根据国际权威性期刊和热点论文来进行数据分析后总结出来的。那么根据最新的国际性权威杂志《AgriculturalEconomics》以及年度高频搜索论文的相关数据,我们总结了近年来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1)农业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自由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关于农业资源保护的问题。全球经济逐渐融合,同时农业也应该朝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而经济的自由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农业资源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资源农业用地,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等越来越受关注。 (2)粮食安全问题以及食物政策。主要的相关内容是发达国家的非经济性因素对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状况和经营结构的影响,同时还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对于贫困人口的食品安全供给问题。食品供给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食物政策也成为全球化的农业发展的需要各国考虑的因素。 (3)农业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农业的公共政策问题。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同样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来说,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主题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学者,发展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成了研究的新的方向,就对农业本身来说,由于农业的国域性,导致各国农业的状况各不相同,而一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与该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政策分不开的,农业政策实际上就包含了农业的实际发展局面,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实际问题,它是一个体系。 (4)农业的R D的研究活动。当今时代是个信息时代,同样它更加是个科技时代,科技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科技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农业上的科技水平十分低下,研究热点围绕着农业科技上面来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化发展的趋势。 三、农业经济的资助方向 上文着重分析了一下农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这些热点,我们也能发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面临着新的形势,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农业经济缺乏市场特征,同时在新技术和新设备上的应用要不只是浅显简单地利用,要不就是局部高科技整体科技化水平低下,结合我国学者在跟踪国际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学者利用本身在我国农业经济的研究素材和国情的便利条件而搜集得丰富经验和素材,笔者认为今后对我国农业的资助主要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首先,WTO农业市场贸易自由化建设。这一点是从市场的角度去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虽然说是一国的发展根本,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WTO带来的市场化经济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研究农业贸易自由化是国际形势和我国在实践中的需要。 其次,农业政策以及模型定量研究。这一点对于我国农业研究来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相对较弱,在短时期内,中国的关于农业经济的一些研究成果很难跟上国际的标准。在农业模型定量研究上加大资助,能有利于我国研究成果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可持续性农业的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农业其实不只是单纯的农业,与之相关的有包括环境、生态以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所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是进行与之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也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四,转基因农业。此领域不仅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在农业经济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方面,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与国际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超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好地证实了它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应该在此方面大力资助。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随着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结构优化的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并且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满足新阶段发展的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和政策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新进展, 提出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 建设 1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边界扩大 为了与农业经济新的形势相适应,人们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引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主要包括: 1.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农业领域也当然包括在内,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各国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所以各个国家都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非常谨慎,而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理论和实践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这样出现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现象。 1.1.2 农业经济管理将延伸到食品科学及相关方面。过去的农业是“保障性发展”,如今它已经跨越为“促进性发展”,成功跨越的原因有2点:一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呈现缩小的态势;二是农业中的一些问题正在改变,如农产品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问题,尤其是在农业中出现结构性问题后, 农业的产后环节比原先更加重要, 诸如农产品加工、流通、标准化、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1.1.3 环境保护将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它也是环境时代,由于农业自身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体,与环境联系密切。事实上,农业在自然保护和生活舒适性保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功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不仅仅充实了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 也将改变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 2 农业经济政策研究仍占主导地位 在目前和以后可预料的时期里,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变化不大,然而农业经济的外部环境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上述的市场供需变化、加入WTO、知识经济等, 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特殊性, 在此基础上, 我国农业经济的应用和政策研究仍有巨大的潜力。 2.1 农业经营或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研究 立足于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国情,加上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各地地理条件差异的实际情况,重视农业经济或者说土地经营制度,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仍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主流, 这方面能否有较大突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偏好。 2.2 “ 三农” 问题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外有所不同,比如说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增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工业化、农民的脱贫、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问题等, “ 三农”问题的应用与政策研究仍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3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建设的发展建议 3.1 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特色 当今的农业正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有着繁难的问题,三农问题互相交错并且非常复杂,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研究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 才能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 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才能够正确地建立农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模式, 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3.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团队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拥有一支强大而有质的学术团队和人才队伍。因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学术团队的支撑。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结构的学术团队首先有一个知识相互借鉴、中西融合、前后贯通的问题, 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对这个学术团队进行培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 3.3 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新增长点 学科融合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拾遗补缺和填平补齐,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建立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呈现出各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相互补充、学科边缘的拓展、产生横断学科态势的现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从其学科渊源而言, 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 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复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探究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摘 要: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互相促进,使农民能够真正在其中发现商机,不断进行整合分析,加强技术的创新力度,使信息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呈现出来,将农业经济管理中问题进行改革,使农业生产发展及经营运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技术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不断发现商业运转中的各种发展机会,才能够抢占先机,进行不断投资和销售,使效益达到更好的水平。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政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进步,一些专家分析推测,我国的小规模农业用户,也就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的经营方式在未来的长时期中将保持现状,产业模式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农业经济的大范围环境将会发生明显的突出的变化。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更加深刻,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供需,也为了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体系,对农业产业的研究和一些农业经济策略的提出将是我国发展的趋势。所以农业经济管理政策是根据我国国情而提出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基本措施。 创新农业和土地经营制度。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农业结构是以小规模的农户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理位置有其独特性,所以,在制定农业管理政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土地经营的管理制度,经过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相关法律,可以证实我国在今后的农业管理中仍将以土地经营为主。创新我国的农业制度,关键在政府的决策是否得到合理的改善。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对农业和土地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制定。 “三农”政策的提出。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农民。相应的出现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即“三农”问题,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内需,同时满足对外应求,这是我国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通过一定的政策减轻农民的沉重负担,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这是国家的重要责任。“三农”政策的提出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核心研究问题,以解决有关农业产业的困难,最终确保粮食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农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一)加强对自身的科学教育力度 现今,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致使农村缺乏大量的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导致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更发现不了,经济市场中各种有效的商机,使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身边白白流失了,促使农业发展,不能够得到有效进步。进行信息技术的深化学习,就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行基础性的教育学习,熟练掌握对电脑的操作。由于农民多是文化水平较差的,很难领悟信息技术的正常使用细节要求,只能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并且按照自家农业水平的现实状况,不断进行有效的基础性建设。将网络中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进行实际应用,这是一个较难的环节,虽然农民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其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专业的人士作指导,一步步进行基础性的操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能够熟练操作。 (二)组建信息技术建设队伍 乡镇组建信息技术模范队伍,对理解力较差或学习有困难的农民进行手把手的教学,通过政府的力量使农民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使农民通过对现场实际教学中,能够发现掌握信息技术的重点,使自己在学习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根据别人的正确指导,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将更多的经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同时,信息技术队伍的核心思想还应是,使农民能在灵活掌握对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下,还要集合自己的种植经验,进行网上的交流,将自己的农业技术推广到网站上去,给更多的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指导,同时也能够带动自身种植技术的信心提升,各项细节也会得到不断强化和增进。 (三)加强对农业的信息的分析研究 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就要将农业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商机和挑战。最近,大葱价格上扬,一些葱农发现不了其主要原因,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发现是中间环节多引发的,这就能帮助葱农趋利避害,发现其中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再进行实际改革,使农业商机不断进行拓展,将中间环节缩小,不断进行商业变革,将着眼点放在真正能够进行促进销售的改进方法上来。将网络及其它先进技术载体提供的农业信息进行整合,发现先进的种植技术,了解新型的防虫病害的有效方法,使农民更好进行农业运作和病害防御。同时,在各种信息中优中选优、精益求精,不断进行创新实验改革,将最好的农业技术进行实践应用,加大对农业的发展力度,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农业市场的良好商机,都能够加入到农业生产中来。 三、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一)发现商机。以上粗略提到过在有效信息中发现商机,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进行信息的有效整合,就是要把信息中最有用的东西提炼出来,进行深加工,然后进行有效的对照分析,比如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进行对比,结合当地地形、天气情况,是不是真正能够进行这样的种植,是不是应该将自身的种植技术传授出去。这样进行详细的判断,未雨绸缪,趋吉避害,才能使农民不至于白花钱,白浪费时间。另外,在各种外部信息中发现哪里需要我们的产品,分析这个地方的人们需求和食用习惯,发现他们的市场价格与我们当地的冲突,进行有效选择,分析出价格最低,最适合我们进行销售的地方。还有发现其中的中间环节的复杂性,发现最少中间环节的经营市场,或者直接选取适宜农民直接销售的地点自行经营,把效益不断进行提升。 (二)创新技术实验。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渗透,把农业经济管理与其相结合,需要更加创新的技术来进行协调应用。通过对信息的研究,发现在经济事项中的各项存在的问题,其中在经济管理的重要事项中,应该把农民的价格自我调整能力进行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指导下,发现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帮助农民自身不断进行经济管理改革,比如,加强对经济效益的统筹计划,提高商务活动中的经营技巧,使自己能更上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新进的种植技术改革,不断进行创新信息研究,使信息技术能够为自己更好的利用,使经济效益在更加稳定的市场中,进行良好的运作,促进新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一步步达到最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多方位的信息技术结合。只有政府提供的信息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自己应该找到更多的信息传播途径,将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用长远的眼光进行系统性的创新研究,使信息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传到农民那里,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农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发现更多的商机和种植技术信息。整合更多的资源,农民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更上一个台阶,系统性的建设有效的发展战略,将思想素质建设与信息技术能够不断进行提升,使农民不断增强对经营信息的掌握,多方面细化分析,在进行新一轮的战略部署中,能够打好漂亮的一仗。农业经济管理也应该是多方位发展的,将信息技术进行渗透,把握市场的先进管理经验,帮助农业在进行经营和投资过程中,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减少成本投资,又要使农业经营收入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农民能够抢占先机,不断在市场中渗透多样性的观察手段,将信息渠道不断进行拓宽,将信息技术的力度不但增强壮大,使信息技术真正为农业经济管理做贡献。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整个世界都在进步。伴随着整个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地普及,各国的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并且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世界的瞩目。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经济对于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题地位,因此,农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可以合理的发展的基本保证,所以国家要对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管理策略,加农业经济的管理力度,从而增加农业经济的产值。本文主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管理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尤其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并且农业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尽管工业的发展进步很大,但是我国的农业在经济中的影响力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的支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生产模式也随着形势发生了变革。为了促使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业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1.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没有符合现在的农业现状的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的经济的构成种类还是多张多样的。由于我国的经济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经济的管理层面上,还是不具有一个配套的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而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需要的要求,所以在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传统的方法并不适用。除此之外,现在的农业经管理体制无法与基本的经济体制相和谐。所以,在这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条件下,导致了整个农业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变得非常的缓慢,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急需制定一套适合现展的、系统的、符合现状的现代农业市场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建设。 1.2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的知识并不了解 想要对于国家的农业经济有更加良好的建设,除了要顺应时代,制定符合现在经济变化的农业管理制度,还需要有一批对于农业专业的知识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并且生命力会越来越顽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农业的管理知识不够了解也是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很多的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依旧继续沿用着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而不愿意丢弃一些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并不适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并且还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一些管理人员的拒绝与时俱进的做法,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更多的农业进步的机会。除此之外,一些农业部门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国家出台的有关农业的保护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些有关农业的措施并不会放在心上。因此,这种不在乎的心理,就会导致他们在处理一些农业方面的经济事务的时候,并不会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完全是看心情或者是仅仅就敷衍了事,这种情况下的决断都会出现执行力不足,或者是一些办法并不能够很好的起到作用,这就会使得农业的经济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态度不够端正,整体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偏低,加上有些农业的管理部门并不能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部门的相关的知识不够了解,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并不能满足这个市场对于农业的要求,这就会使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力度,改善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他们对于农业工作的重视。 1.3有关农业经管理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有很多个方面都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利用到现代的信息科技的优势,没有将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目前最受各大行业欢迎的网络技术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去,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价值,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上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的发展的展望 2.1农业经济发展会更加的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不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农业的生产模式的改革的时候,要以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通过利益这一刻纽带,将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联合在一起,进而可以提高农民的总的收入,并且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管理的经济效益。 2.2寻求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切都变化的非常快,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那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就要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在思维上进行合理的改变,对以往的落后的管理理念要适时地丢掉,并且要坚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要根据现代化制定更加合适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意识,从而解决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良好的发展。 结语: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心到农民的利益。所以,加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对于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指导和帮助,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整体作用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并没有采取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和方法。这就导致我国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1.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目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我国没有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建立相应和配套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与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相脱节。无法对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指导,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2.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了解不够。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一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我国出台的相应农业经济管理法规和制度并没有足够重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效果,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技术存在不足。我国目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在进行农业经济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以传统的管理技术和方式进行管理,缺乏对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就导致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效率低下,无法达到农业经济管理应达到的效果。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 1.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农业经济以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就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对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管理,要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改变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 2.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在进行农业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农业管理的整体效率,同时能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更加有效和便捷的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如果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就能够将目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3.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发展途径。通过产业化的发展机制能够使我能农业经济发展,达到更高的市场化程度。同时通过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实现农业产品的标准化,提升农业产品的整体质量,使我国的农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创新性的体制管理。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和发展制度,就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高新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战略结构的调整,培养大量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三、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建议 1.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要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首先要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我国的相关农业发展部门应当针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同时应当出台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定期地进行农业经济教育和培训,让农业经济的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2.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能够对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的加工,促进我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应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来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3.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能够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防止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贪污腐败和不作为的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应当转变自身的职能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4.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要想达到更好的农业发展效果就要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让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运用到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当中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群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就需要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利益最大化,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伴随我国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了的转变。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现状(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意识不强),阐述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对农业经济管理建议――以现代烟草业为例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序健康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趋势;建议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然而相较于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我国改革改变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十足的进步,特别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极大地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经济不断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依旧面临一系列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制约,且以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不足为主要表现[1]。由此可见,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依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始终秉承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不同所有制经济一并发展的理念,其中各式各样的所有制经济涵盖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以及信息产业经济等。在我国全面所有制经济一并发展期间,相关配套制度尚无法全面匹配,就我国经济核心内容农业经济而言同样如此。基于此,在农业经济逐步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有序发展受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大程度影响,这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会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再加上农业经济在民国经济中的地位因素,势必会使得我国全面经济发展情况遭受一定的影响。 (二)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发展中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所以各地政府为了强化农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然而,伴随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抢占了农业发展的人才资源,致使从事农业的人才资源进一步面临紧缺的局面,农业发展人力资源不足。再加上一些农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对农业管理未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农业管理人员队伍存在专业素质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从而造成农业经济管理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全球经济一体化、经常经济逐步深化背景下,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就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而言,管理意识应当与市场发展规律相连接,革新过去落后管理理念,早强调农业生产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对生产速度关注度,切忌单方面的从数量效果角度出发,对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开展追求;引入一系列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农业经济效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手段不断促进着我国全面产业信息模式的发展。就农业来说,信息技术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生产危害、生态环境危害等展开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分析,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制定提供有利的信息数据支持,信息技术将有效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模式势必会发生转变,农业经济将不断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势必会不断得到完善,实现体制全面创新[2]。 (二)农业经济管理意识更加先进 农业管理人员应当得到进一步科学培养,确保管理人员清楚认识到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构筑科学规范的农业管理理念,强化对先进农业管理理念的学习汲取,有效提升农业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要想引入农业工作人员和社会共同获取发展、利益,应当对经济结构展开优化调整,提升农业工作人员收入,改善农业工作人员生活质量。 伴随农业科研新成果的不断获取,期间可发现科研研究不可或缺经济成本、科研设施设备的重要支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科研事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经由农业经济管理意识更加先进,科研管理制度的不断革新,农业经济管理势必不断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四、农业经济管理建议――以现代烟草农业为例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烟草产业链上最为薄弱的环节,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烟草行业战略性的目标[3]。全面现代烟草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如何进一步强化现代烟草业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相关建议展开: (一)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降低种烟风险 1、方法创新,开展好烟草农业保险工作。长时间以来,烟草农业保险一直面临着理赔困难、烟农投保缺乏主动性、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等问题,使得诸多地区烟草农业保险发展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应当强化对烟草保险业务的创新发展,推行捆绑式保险,通过将企业不同险种与烟叶种植险进行捆绑招投标,烟草机构为烟农统一投保,从而有效调动起保险部门工作积极性、烟叶保险赔付额度[4]。 2、完善种烟风险基金制度。切实保护烟农利益,构建种烟风险基金。资金可由政府、烟草商业企业、烟草工业企业等共同出资,由特定部门统一管理,对人力不可抗拒灾害引发巨大损失的烟农予以相应补助,尽可能降低烟农损失,强化烟农种烟主观能动性。 (二)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参与度 1、促进规模化烟草种植有序进行。政府、烟草工商企业、烟农各方紧密联合,提升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相互沟通交流,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发展提到集约化、规模化,形成与工业企业互通的基地单元,强化烟农对土地流转信心,确保有序规模化种植[5]。 2、缓解资金问题。政府采取信用贷款等形式、工业企业设立互通原料基地等形式,对烟农予以有效资金援助,让烟农种植有序开展。 (三)继续探索完善烟草农业合作社有效运行机制 1、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社是在烟草公司主导下,由烟农自发形成的烟叶生产自治合作组织,烟草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是现代烟草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其运行成功与否,利益分配是关键,烟草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完善管理机制、把握政策方向、指导经营管理,使之良性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2、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扶持发展专业化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队伍,释放烟叶生产力,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实现烟农增收。 3、烟叶生产集约化经营还可以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现代农业技术有效植入,科学生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受农业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影响,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依旧面临一系列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制约,且以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不足为主要表现。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清楚认识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全面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积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序健康运行。(作者单位: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经济与管理论文: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在国家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但是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之根基,因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更为稳健地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农业经济仍未及时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在国家发展初期,国内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发展体系,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模式。因国内经济成分过于复杂,国内不同经济的管理配置仍然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的配置。对于农业经济,同样也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前发展阶段,尽管国内农业经济管理节奏得以持续提升,但是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仍未得以明显地改善,不利于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改善。这种管理制度的缺陷,严重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不全面 在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部分农业实际生产环节几乎是死角。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中,往往存在过于注重特定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生产环节的问题。比如,农业经济管理过于关注农业种植环节,重视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工作,但是却忽视了农业产成品后期加工环节的管理工作。而农产品后期加工工作是食品安全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均是由于非法商家处于成本下降的考虑而应用了非法的农产品加工方式所引起的。 3.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过于薄弱 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已制定了很多保护农业经济的法规与正常,而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同样也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范。 但是,自从工业改革及城市化的进步进展,从事农业经济发展的人员在急速锐减,造成农业经济发展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此外,当前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员工实践经验过于薄弱,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错误的理解,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过于薄弱。比如,部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员工在平常实际工作中,农业管理制度关注度严重不足,再加上管理理念过于滞后,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另外,不同农业经济工作员工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解决策略 (一)改变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农业经济管理中最大的不利因素便是农业经济管理思维过于滞后,管理模式跟不上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结合全球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经验来看,改变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模式便是积极有效的解决策略之一。传统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应用产量扩大策略,比如在建国初期,为了超英赶美,而应用不正确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策略。当前,随着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针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也应该要转变思维模式,而不能仅仅依靠农业产量提升这一单一的发展策略,而应该更为关注环境保护,注重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与健康。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发展中,管理队伍参差不齐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以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服务,推动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1.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福利地位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参差不齐,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较为低下,与其他行业相比毫无吸引力可言,因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极重要。其一,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关爱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其二、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企业的优惠力度,这样才能够让农业经济发展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力度,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吸引更为优秀的人员加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队伍中。 2.加大高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力度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多高校所设置的学科更加接近于这些经济发展领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大高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三)应用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果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本质上就是指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各类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信息及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综合应用,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明显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管理决策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康、稳健及快速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有利于传统型农业经济向知识型农业经济的转变,并且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还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因而,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中可利用“云计算”服务,全面整合农业经济管理知识与各种管理工具,这样不仅仅能够高效地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管理知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能力,还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管理工作,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奉献微薄的力量。 三、结束语 清晰地意识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应用正确的解决策略对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健康程度非常重要。因而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中,要不断分析与诊断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解决策略,以推动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