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充当着医院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另一方面,还是统计医疗需求以及相关费用的主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价值。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在确保医院科学管理以及不断发展当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医院的管理层而言,要对财务统计信息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致力于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掘其在医院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医院的竞争优势。 一、开发利用财务统计信息的途径 1、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致力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健全和完善,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医院财务统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监督职责,这就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日常的财务基本工作,还要对相关资料信息进行仔细整理,逐步建立起财务数量信息整理和反馈制度以及医院财产的清理和审查制度,科学安排和协调核算、财务以及统计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转变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通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不能在单纯的停留在以往的记账和算账的层面,而是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职责,通过学习财会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真正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财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抓好基础性工作 对于医院而言,财务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收集原始性资料、建立并完善医院的财务报表制度、维护并核算财务数据等,为了确保医院财务基础性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要将责任切实落实到人。第一,指派财务部门专人负责本院计算机安全以及相关财务数据的安全,通过日常的安全维护工作,杜绝病毒感染以及外界的非法侵入,维护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安全;第二,促进医院财务报表制度的不断完善,抓好收集及整理财务数据的相关工作,确保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要尽力完善的监督控制机制,有效控制财务信息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确保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质量。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 1、配置医院资源的依据 医院管理工作的一大主要问题就是实现对所拥有的人、财、物等宝贵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解决该问题前提就是具备完善且真实可靠的财务统计信息,可以说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实现现有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依据。首先,根据财务统计信息,可以合理协调资金流向,集中发展对于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从而从宏观上合理调控医院的发展;其次,医院财务统计信息还可以作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依据,从而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能够满足当地医疗需求,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最后,对于医院的管理者而言,还可以从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中了解本院的门诊量以及收入和支出的相关信息,从而根据现实需求和能力,合理规划床位规模,改进医疗条件,实现患者就诊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2、管理决策的基础 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以及切实保障之一就是财务统计信息。对于医院领导而言,通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深入分析,可以掌握本院的收入、支出以及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此外,还能了解所在地区的医疗需求、就诊患者的医疗费用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制定科学性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并且还有助于实现对科室的合理性调整,尽可能的保障现有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除此之外,医院可以依据相关的财务统计信息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根据现实需求适当的扩大医院规模,并集中主要力量打造医院的优势科室,增强医院的竞争优势,为医院赢取有利的市场地位。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转 3、管理水平评价指标 对于医院而言,各类医疗及经济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医院门诊的就诊人数及费用、住院人数及费用、医院收入中药品费用所占的比例等。以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为基本依据,以患者为本,对医疗费用结构加以调整,特别是将药品费用在医院医疗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减轻患者就诊的经济负担,这样既可以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还能为患者谋实惠,树立医院在患者中的口碑,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取竞争优势。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试论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制度的逐渐完善,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在保障医院的科学管理及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相关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亦是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依据。医院的管理层应对财务统计信息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重视,致力于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统计信息,充分挖掘其在医院管理工作方面所应有的价值,从而使医院提升竞争力和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医院管理;应用 一 医院财务统计信息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日渐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下,医院管理高层根据财务统计信息,对服务社区医疗卫生需求、医疗成本、医院业务收入、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医院的业务发展计划,调整科室设置,解决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资金运用、设备购置、技术引进等问题。对财务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决策者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防止出现失误或者降低失误的几率。 2.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 医院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而不断完善与发展医院。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医院管理者应以本单位的门诊量、病床使用率、业务收支等工作效率以及社区内的医疗需求为根据来合理地确定病房床位规模,从而改善医院的门诊、住院条件。其次,医院管理者应在分析财务统计信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资金流向,集中发展对医院发展具有更重要作用的项目,从而保证医疗第一线的需要。再次,医院管理者对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决定应以社区卫生资源分布和设备配置利用情况作为依据。目前存在着大型医疗设备购置与实际需求不成比例的状况,例如,一个仅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置办有CT3台,造成卫生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如果在购置设备前,医院领导能依据财务统计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可行性论证,便可以降低浪费资源的可能性。 3.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增强医院竞争力。 医院管理者制定或调整医院发展战略以提高竞争力不仅建立在掌握本单位的情况基础上,还需要对社区内医疗市场情况有所了解,综合诸多的院内院外的、数量质量的财务统计信息等。例如,通过对本社区内的业务收入、门诊平均费用、医技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比重等重要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做到知己知彼,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 4.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为深化改革服务。 随着医院卫生改革的逐步推进,为了保证病人的平均费用处于一个较为合理为病人所接受的水平,则需要成本核算,对医疗费用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比重等措施在医院得到逐步推行。显然,财务统计信息在医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院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系统的综合学科。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关键。目前在医院分等标准的执行、医院达标等活动的积极开展过程中, 县级以上的医院就是通过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平均住院者以及单病种费用、药品费用占医疗收入中的比重等主要效率质量指标来验证医院的管理成效,对医院管理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 开发利用财务统计信息的途径 1.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医院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样需要得到完善的制度的保障。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健全和完善财务统计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是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有利于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质量。财务管理监督职责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增强,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日常的财务基本工作,仔细整理相关资料信息,对核算、财务及统计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安排和协调,使财务数量信息整理和反馈制度与医院财产的清理和审查制度逐步建立,最终达到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目的。 2.转变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及发展过程中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变革,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职责,不能单纯的是传统的记账和算账,通过学习财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财务统计信息的重要意义有一个真正认识,即财务统计信息有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财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 3.抓好基础性工作 对于医院来讲,原始性资料的收集、医院的财务报表制度建立与完善、财务数据的核算与维护等是其主要的财务基础性工作。为了保障有效开展医院财务基础性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到人有其必要性。 三 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 1.配置医院资源的依据 对医院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宝贵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的组合是医院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具备完善且真实可靠的财务统计信息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条件,某种程度上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本依据。首先,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可以合理调配资金动向,将有限的财力有效地投入到医院建设和发展所急需的项目上,从而对医院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合理调控;其次,医院的管理者可以从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中了解本院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门诊量的相关信息,进而依据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地规划床位规模,改善医疗条件,使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最后,可以将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作为购置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依据,从而有利于达到医疗资源与当地医疗需求的平衡,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医疗资源。 2.管理决策的基础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保障。对于医院管理层而言,掌握本院的收入与支出以及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了解所在地区的医疗需求、就诊患者的医疗费用等相关信息,都需要经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深入分析。这些信息是制定科学性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并且对实现和保障科室的合理性调整与现有资源的最佳的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另外,医院可以根据有关财务统计信息对发展战略做出及时调整,根据现实需求对医院的规模进行适当的扩大,并集中主要力量于医院优势科室的打造,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竞争优势,使之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信息化的到来不但为会计行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而且使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得以提高、错误率得到降低,使财务工作的繁琐复杂性得以有效地减轻。我院财务部门较早地展开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依据我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对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逐步加强,使统计出的财务数据针对性更强,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工作服务。 3.管理水平评价指标 对于医院来讲,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各类医疗及经济指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药品费用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医院门诊的就诊人数和费用、以及住院人数和费用等。为了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树立医院在患者中的良好口碑,为患者谋实惠,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获取竞争优势,医院要将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基本根据,真正以患者为本,调整医疗费用结构,尤其是将药品费用在医疗收入中所占比例合理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地减轻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运转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财务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适应卫生工作改革的需要,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建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深入开展,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好为病患服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财务统计 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现今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竞争日益严重,医院如何生存,发展,提升,是所有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医院要在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积极参与市场,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医院管理水平要想提升就要学习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财务统计信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医院管理部门要利用这些统计信息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主观转变观念与学习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大形势下,医院的出路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为了适应日益不断飞速前进的医疗改革,就要必须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对于促进医院形成自身特色优势和调整自身工作重心有重大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变幻的病患需求和医院间的激烈竞争,让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从账面记录变成医院管理者分析决策的依据,医院财会统计工作就要数据记录转变成医院运作相关数据统计。医院财务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自觉做好财务统计信息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医院的有效服务,更是可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医院财务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改革带来的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强化自身职业技能。医院相关部门及管理者提供条件及帮助,规划财务人员自我学习计划,优化财务相关机构、人员等等,全院财务工作者推行集中化管理,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主动激发全院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能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益。 (二)科学合理开发适用于自身的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任何一项财务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医院要想科学合理的利用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为自身服务和提升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服务质量,医院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适用于自身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医院财务管理者要通过分析自身财务情况和医院自身服务病患阶层,积极开发和完善自身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三)抓牢财务基础工作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是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为主,其有效性是的关键是财务人员将医院财务基础工作作为日常财务管理的“重头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对照医院财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逐项、逐条研究和检查,采取抓重点、抓基础、抓主要矛盾,明确努力方向,要求帐证规范化、工作标准化、核算制度化、管理科学化,让财务统计信息更好的为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工作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和覆盖,医院要想在信息爆炸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医院财务工作信息化,通过便捷高效的计算机处理和网络的高效传输,实时了解医院各项财务情况及资金就诊情况等等,从而能及时调整资金流向业务重点等等,深度开发医院潜在人力财力资源,提高医院运转有效率和有效服务。 实现医院财务统计工作信息化能较有效地解决医院目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业务流程规范化,彻底改变原有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的营运管理质量; 信息(资金流、物流和财务信息流等)高度共享和及时准确;财务审计监控管理力度加强; 对不断变化医疗竞争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对病患的服务管理能力提高;促进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体系的有效建立和执行;促进医院能有效实施优化管理,降低医院运作成本费用。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本身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病患提供医疗服务,然后病患就医需求日益增长变化,医院自身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为病患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以保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自身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财务统计信息数据,分析医院当前急需项目,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财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信息数据探讨财务管理的理念、内容、目标、方法和手段, 以求医院财务管理实现预算战略化、决策理性化、投资多样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优化、服务人性化、知识经济化、分析自动化、管理目标化、运行程序化、人员智能化、评价系统化和分配个性化。 三、结束语 医院财务工作者要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深入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财务统计信息数据更好地展现,要夯实统计服务科决策的基础作用,不断健全优化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服务医院的发展需求。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浅谈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单位对内部审计也有了新的要求,通过淘汰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继而设立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审计体系。我国内部会计审计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法律审计等,内部审计是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单位的内部审计的方式主要包括控制与治理程序、评估风险管理,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主要是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价与监督活动,通过对审查以及评价的内部控制以及开展有效性、适当性、合法性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1财会收支审计工作的现状 1.1重视程度不高 随着我国的财会收支审计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各单位从原来没有审计机构,到现在的机构设立,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是依然还是有很多单位的经营者对财会收支审计的重视度不高,部分单位的财会收支审计部门的设立并非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更多是被上级所迫建立的。有些单位的内审机构虽然设立,但是却还名不副实,缺乏专业的审计工作人员;还有的单位将内审部门与财务的工作混为一谈,难以发挥财会审计的作用。有些领导并不了解本单位的内部财会收支审计的职能与制度规范,导致不知该怎么管理,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还有的单位对财会收支审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工作态度并不关心,没有有效的奖惩机制与激励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以及行为规范,从而使员工内部人心涣散、工作态度不积极,对会计审计工作行为也不合乎规范。另外内部财会收支审计人员对财务人员也很难撕破脸进行查处,对财务部门出现的问题与疏漏,难以下手解决查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内审机构的威信力与影响力。 1.2财会内审部门的人员素质不佳 财会收支审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性与专业性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有专业技能与知识,还要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与法律意识,而且一名内审的工作人员还应该是一名多面手。但是就各单位目前的财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来看,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足以适应当下时代对单位内审工作的需要;再从年龄机构来看,内审工作人员偏老龄化,思想观念以及技术手段都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从知识结构来看,财会收支审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财务管理专业出身,对具体的审计分类学科知识与技能并不能很好的掌握,缺乏对财务工作的综合素养。财会审计人员应该懂得如何经营管理、计算机营运、工程技术实施、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而这种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是当前财会审计工作人员还难以达到的要求。而且随着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不断推广与普及,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复合型人才的缺口逐渐拉大,这就给单位内部审计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3特殊主体内部会计审计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行有关会计审计制度,是各单位通用的全面规定,对社会与国家的财会审计制度而言,相应的缺乏对医院、教育、民政等特殊主体的财会审计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设立,导致现行的制度条例,对这些特殊主体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不仅致使这些单位内部财会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常常受到执行部门的强行抵制,使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到实处。 2窗口服务类收支的特殊性在审计检查中的问题 2.1存在四舍五入的长短款 目前大多数窗口服务类收费系统都是精确到“分”,但在实际收费过程中,收款员都是按照金额中的“分”值,四舍五入到“角”来结账,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在现金盘点时金额就会出现长短款的情况,虽然数额不大,但审计时却成为一个问题,审计结论既不能写账实相符,也不便写账实不符,每次只能以“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单独将此情况表述出来。 2.2窗口每日上缴银行款后仍滞留大量现金 目前大多数窗口服务类单位都是由开户银行的押运公司代为上门收款,银行一般在每日下午的三四点钟到各家医院收取现金,但是收款员上缴当日现金后收费工作仍要持续,导致单位内部当日滞留大量现金,给现金资产安全带来隐患,更容易导致资金挪用等情况的发生。 3加强单位财会收支审计工作 3.1健全单位的内审机构,提高重视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单位内部的财会收支审计的地位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显著。单位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范了财务风险。为此,从单位行政隶属的层面上来看,内部财会收支审计一定能够要在本单位负责人的带领下,与单位内部的纪检、财务、检查等部门分别设立,以此来保证单位内部财会收支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的行政权力,对本单位负责人独立负责与报告工作;从单位内部财会收支审计工作的职能与内容来看,要合理的发挥内部财会收支审计的规范控制管理、评估单位经营利润、严格实行会计核算、预测潜在的经营风险等作用,尤其需要内部财会收支保持其独立性。只有内部财会审计工作保有独立性,才能不断发挥出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评价、鉴证等职能。但也需要单位内部财会收支审计部门在保有独立性的同时,还要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视内部审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建立规范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制,实行服务与监督并举,把监督运用于会计审计服务当中,贯彻落实到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加经济效益,确保单位发展的持续稳定,实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 3.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单位的主要领导应该重视对财会审计部门人员队伍的建设问题,首先表现在对内部财会收支审计的选拔机制上,要将那些懂业务、作风正、能力强、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的人员选入工作队伍中来;要将那懂建设、工程、投资、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吸引进来,从而提高单位财会收支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在内部财会收支审计部门内搞好职业道德建设与思想作风建设,解员工之多难,提升员工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与习惯,明确财会收支审计的价值意义,如何行之有效的开展财会收支审计工作。另外要定期宣传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树立,以及对法律法规与工作制度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增强员工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认识违规行为与违法行为将有怎样的后果,要组织他们定期学习先进的会计审计知识与经验,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在财会收支审计的工作内容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审计视野,创新审计工作方法与技术,引导审计人员突破旧的知识结构与业务方法,追踪财会收支审计的最新动态,比如基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等多方面的知识结构。此外,内审的工作人员还有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与工作技能,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自学、工作积累等方法,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创新能力与法制意识,掌握多种工作技能与信息开发应用手段,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3拓宽审计范围,改进审计方法 审计部门既要保证审计内容覆盖的全面性,又要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加强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内部审计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抓住侧重点,以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效益审计等几个方面为重点,将内部审计工作落实到单位的各个环节,对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延伸,在采购、招投标、服务价格等工作中,审计过程既要严格监督检查,又要确保监督到位,保证财产的完整性及安全性,促进单位经济效益全面健康发展。 3.4实行审计问责制 任何行之有效的内审制度,都不可或缺的是内审问责机制,如果一个单位内部缺乏执行力,那所有的制度都会沦为摆设,而不会被落实到实处,发挥它真正有效的作用。因此,单位要保证财会收支审计的建议以及意见的落实情况,积极促进内审的成果转化成为单位财务管理,大力加强财会收支审计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及控制潜在风险与达成目标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就需要实施内部审计问责制度。通过全面实行内部审计问责制度,有助于各单位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有助于各单位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各单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与解决,有助于提高各单位负责人经营管理决策的可靠度、准确度,有助于弥补财会内部控制的缺陷,有助于提高财会内部审计的威信力与影响力。 3.5拓宽财会收支审计范围,实施战略转型 由于目前的财会收支审计作用仅仅拘泥于对事后监管的作用,各单位对财会内部审计的要求逐渐提高,财会收支审计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而内部审计工作也要进一步履行对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职能,并逐步先保值增值、内部控制、效益评价、风险管理、责任分析等反面延伸,从而为外部经济活动与单位内部的经济行为的公正、公开、公平提供发展动力。通过加速内审战略转型,在审计目标上,要从单纯的复核型、发现型向增值型、预防型转变。而在审计角色上,应该由“经济警察”转变成为“咨询顾问”“决策参谋”;而针对于审计的内容来讲,应该摒弃传统的财会收支审计,转变成为管理、内部控制、效益审计三位一体;而对审计手段上,应该从手工转向网络信息技术辅助非现场审计、联网审计;而针对与审计监督的时期转型,应该从事后监督转变成为事前、事中以及全程监督审计;而针对审计行为的转型,应该从随意性、不规范性、不科学性向规范化、科学化、合法化转变。 4结语 内部审计可以监督和评价单位日常经济活动,查缺补漏,为单位行政管理层提供咨询和参谋服务。作为经济实体的一分子,各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机制中获得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而财会收支审计工作更是今后各单位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这就需要单位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相互协调与不懈努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体制中财会内部审计不断趋于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建梅.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财经界(学术版),2014(1). [2]李小娟,王方芳.加强单位内部审计对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探讨[J].企业研究,2014(8). [3]李玉.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经济,2014(23). [4]丁琳.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J].财会学习,2016(10). [5]石玮.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3). [6]玄志军.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发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 [7]丁竹.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6). 作者:柳媛 李慧 单位:济南市人民医院
计算机实验论文: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实验开展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实验开展的应用研究 按照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之外,还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1】,因此,“修德、强技”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核心内容。而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更应以实践应用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现状分析 1、采用的教材理论性过强,学生无法接受。 据调查,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直接采用本科类的教材,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感知性差,高职类学生难于接受,也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实验室设备不足,不够专业。 不少学校都是使用普通的计算机机房进行网络实验,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至使所进行的实验脱离实物。也有不少学校有些网络实验室,有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但设备过于单一,学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试验;又或设备数量过少,在实验的课堂里,也无法做到全部学生都亲自进行一次实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可能高,也没有什么学习效果。 3、选择的实验内容即简单,又陈旧。 实验内容选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的安装与配置、ftp站点的访问、internet的访问、下载工具的应用、文件的收发及电子邮箱的应用等。这些内容大部计算机类的学生都已经熟悉,而且也能比较好地应用,完全没有体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专业性,课程结束后,学生感觉没有学到什么内容。 4、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联性差,学生不易接受。 很多教师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过多的网络原理和各种协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抽象,经常会陷入困乏的状态,对于意志力比较低的学生,就会放弃学习了。 5、实验指导教材较少,可操作性差。 当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性教材主要是编程实验,如网络通信程序设计、网络协议编程实验等,实验内容与其它的计算机课程重复,网络专业课程实验可操作性差。 二、高职类计算机网络课程应采用的内容介绍 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计算机通信类和应用类的学生,因此,该课程应是这类学生的主修专业课,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应具有专业性,更应具有专业实用性,因此,所采用的教学和实验内容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参考模型; 2、综合布线原理及局域网的组建; 3、网络互连技术及ip地址的应用; 4、网络协议的应用及网络设备的管理; 5、网络应用系统的搭建方法及管理; 6、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发展趋势。 以上教学内容即符合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又能体现当前高职类学生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求,学生易于接受,可操作性极强。笔者曾多次在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通信班中采用过这些内容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网络实验室的组建 组建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性强的网络实验室,是开展好网络实验课程的前提。对于高职类院校,网络实验室组建后必须发挥其实用性、可操作性,能满足基本的网络搭建、网络维护、网络管理及应用的实验即可。笔者根据高职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高职类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组建的具体要求,如: (一)网络实验室实验功能需求: 1 、局域网组建(双绞线的制作、linux 或windows 2003 server或windows 2008 server的安装与管理); 2 、交换机、路由器的调试(以华为、思科为主); 3 、网络协议应用(包括ip 地址规划及相关协议、tcp/udp数据通信与传送、应用层协议应用等); 4 、网络安全管理(防火墙、snmp协议与网络管理); 5 、web站点、ftp站点的配置等网络应用服务; 6 、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分析。 (二)实验室空间及设备需求: 1 、可同时容纳40名学生进行实验,150平方米比较合适。 2 、实验室主要设备列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服务器 1 ibm system x3650 m4(7915i21) 以上配置 2 服务器 1 ibm system x3100 m4(2582i18)以上配置 3 服务器 2 ibm system x3250 m4(2583i15)以上配置 4 工作站 40 酷睿i5 3.2ghz/独显/4g/19lcd以上配置 5 交换机 1 思科ws-c3750x-24t-s 以上配置 6 交换机 2 h3c s5120-28p-si 以上配置 7 光纤模块 4 h3c s3600 以太网交换机sfp 模块 8 路由器 2 思科3945/k9 以上配置 9 无线路由器 2 思科精睿wrvs4400n 以上配置 10 桌/椅 45 学生上课使用 3 、实验室主要耗材列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仪器柜 1 存放网络耗材及相关工具 2 压线钳 12 制作各种水晶头 3 测线器 6 检查网络的导通情况 4 万用表 2 检查电压、电流值的大小 5 水晶头 5 5盒rj45接口水晶头 6 网络 2 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使用废弃网线) 7 十字螺丝刀 10 安装设备使用 8 线槽 备有3种类型以上 (三)引入仿真软件进行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引入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将大大地解决了硬件设备投入不足、学生受实验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等问题。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真实网络实验室的补充,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当前,学校采用较多的计算机网络仿真软件主要有cisco packet tracer、gns3这些价格低廉、使用效果较好的软件。另外,商业软件opnet也是一款较好的仿真软件,但价格比较贵,一般不建议学校购买。学校选用cisco packet tracer免费软件,学生可以安装在自己的pc机上,即可将网络实验室搬到自己的宿舍,也可搬回自己的家。这样,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学生开展网络实验的环境问题。 cisco packet tracer辅助学习工具是由cisco公司,主要包括(1)支持多协议模型;(2)支持大量的设备仿真模型;(3)支持逻辑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设计模式;(4)可视化的数据报表示工具;(5)数据报传输采用实时模式和仿真模式,使用用户能对抽象的数据的传送具体化。可通过拖曳方法直接建立网络拓扑、允许学生实现ios子集的配置、查看数据包的处理过程等,为初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生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模拟的网络环境。【2】 按以上要求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符合高职类院校的教学要求,学生也易于开展相关的课程实验。 四、高职类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1、从数据通信认识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不同通信媒体连接的、物理上互相分开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将所要传输的数据划分成不同长度的分组进行传输和处理的系统 。【3】主要的教学材料有双绞线、光轴电缆、光纤和无线路由器。其中主要介绍双绞线的特性和制作方法,如568a、568b的制线标准及连接设备的要求。最后,使用交换机及所制作的双绞线,将若干台计算机从物理上连接起来,最终实现简单的局域网组建实验。共使用6个学时完成以上2个实验的内容。 2、从局域网的参考模型理解网络数据的传输及osi参考模型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层组成;该体系结构属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选用的教学内容主要有osi参考模型flash动画、网络数据传输flash动画、网卡、3台计算机(安装有windwos 2003 服务器操作系统以上版本)、交换机。学生可通过模拟动画,感性认识计算机数据在网络中的工作过程,通过对计算机通协议的安装与调试,实现网络互连。共使用8个学时完成以上4个实验的内容。 3、虚拟局域网的构建技术及网络设备的管理 虚拟局域网的构建技术主要是对交换机的应用,即需要充分理解交换机的虚连接和转发功能。实验的要求主要是实现网络数据的存储转发、切入法、改进型切入法及vlan虚拟工作组的应用。选择的主要教学材料有交换机(如两层、三层的交换机)、交换机命令列表、路由器、ip地址分配器、数据包转发过程flash动画。学生通过学习交换机的有关命令的使用方法,进入交换机内部,实现对ip地址的规划、虚拟局域网的构建,并实现对各种网络连接设备进行远程的管理。共使用12个学时完成以上4个实验的内容。 4、网络应用系统的搭建方法及管理 主要是ftp协议、iis的安装。选用的教学材料有3台计算机(安装有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如unix、windows等)。主要实现动态网页服务、数据库安装及内容管理系统(cms)应用、网络应用层协议分析和验证等。共使用6个学时完成以上2个实验的内容。 五、学生实验报告及实验效果评价 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是学习效果的最好评价。一份完整的网络实验学习报告完全能反映出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该实验,那么,该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实验材料准备;2)实验过程运用的方法;3)实验过程记录;4)实验结果分析;5)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答;6)实验总结及评价。 六 结语 总之,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实验的过程中应采用易懂和操作性强的教材,多选用实物教学,注重实用性的实验教学;这样,教学效果效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很大的提升,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实践证明,笔者在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以上方式进行教学,确实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计算机实验论文:多媒体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 在高校,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学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分为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实验操作基础。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验课程教学占用一半多的学时。课程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内容和操作技能。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也积极地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采用或示范操作模式或集体操作练习模式或学生自主练习学习模式,但往往事倍功半,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好。 1 实验教学的现状 1.1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实验教学中,往往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教师首先在教室里布置实验任务,讲解实验任务、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然后学生到计算机机房去自由练习,辅导教师随堂进行实验操作辅导。这种形式对于学习自主性不强的学生来讲,基本上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二是在机房,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操作,大家做一样的操作步骤,教师发出操作步骤指令,学生跟着做。我们曾经进行过这方面的教学探索。此方法的不足是体现不了学生的层次,学得快的往往感觉没意思,学得慢又跟不上。1.2 实验教学效率低。对于上面分析的两种模式,都有教学效率低的特点。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实验操作教学任务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完成程度差。1.3 实验教学学生感觉抽象。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资源有限,不能进行一对一的示范辅导。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只能随机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对于教师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讲解,只能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去进行,他们往往感觉抽象,没有形成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1.4 实验教学学生无所适从。对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一些不足。有基础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在实验课上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没基础、喜欢被动学习的学生在实验课上经常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实验操作课能够尝到什么。甚至有些学生没了兴趣,干脆次次打游戏。1.5 实验教学教师、学生互动性差。由于存在教师或机房辅导教师资源少,参与实验教学的学生数较多,教师不能做和学生一对一的互动教学。带来的后果是教师讲解花了很大功夫,但和学生互动少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没能够完成。 2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人机交互的技术。多媒体教学,通俗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完成合理的教学过程。2.1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和示范性。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由于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即能够将实验教学内容用图形、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直观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系统里能够运用计算机、投影仪、扩音器等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示范,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操作步骤,得到实验操作知识技能的传授。2.2 多媒体教学能让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呈现直观的图片、视频,教师能够将枯燥的实验教学内容制作成形象、生动、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在示范教学中,实验操作不再是抽象的,而是能够让学生感到生动、有吸引力。2.3 多媒体教学能丰富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具有多层次多方法的展示方式,所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让实验操作教学不再是教师枯燥的讲解,能够多方面给学生示范操作。2.4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事倍功半,对学生讲解很多,但学生领悟得少,教学效率低下。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将学生认为繁杂的操作步骤直观地示范给学生,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理解和认知实验操作技能,大为提高教学效率。2.5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生动、具体、形象地将实验教学内容运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再是传统模式下单一的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了直接的感官认识,对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3 多媒体模式下的实验教学 在对实验教学进行多媒体模式的研究探索中,我们对传统计算机机房进行了多媒体系统改造,使之适应多媒体模式实验教学。3.1 运用多媒体直观地进行实验教学操作示范。在计算机机房,装配了多媒体系统,使实验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实验操作任务展示给学生,能够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示范。学生在下面能够跟着教师的示范操作进行练习,对于实验操作技能的把握是直观得到的。3.2 运用多媒体高效率完成实验教学。以前的实验教学成效不高,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不一。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效率不高。运用多媒体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能够一次性在教学系统里将实验操作步骤及操作成果示范给学生,学生能够高效理解和接受。3.3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实验教学产生兴趣。学生对于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态度是想学好却又学不好,特别是很多教师一般是在课堂上利用书本讲一讲实验操作,然后让学生在机房自己参照书本去练习,学生在自己揣摩练习中往往得不到直观感受,到后来就没有多大学习兴趣了。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将实验操作集体示范给学生,学生有了直观感受,感觉实验操作不再是那么困难,对于实验操作就有了学习兴趣,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就能事半功倍。3.4 运用多媒体让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及时互动。实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要能够在第一时间辅导学生的操作练习,学生在实验操作练习中有了疑问或错误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及时点拨和帮助。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前面谈到,由于师资的原因不能做到老师及时对每个学生都能指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得用多媒体针对学生的错误集体进行指导,学生能够及时将自己的实验操作问题和成果发送给教师。在多媒体模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互动。对于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快速掌握。3.5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互助学习。计算机基础实验操作课要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互动以外,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的。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系统,学生相互展示实验操作,相互进行操作学习评价,相互进行疑难解答,在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真正团队合作共同学习的氛围。 4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上的体现和发展。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操作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单调、枯燥、教学效果差的状态。我们应该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实现和丰富多媒体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计算机实验论文:探析高职高专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 实验室教学 改革 论文摘 要:实验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改革实验内容体系,系统地构建实验课程模块,转变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数在总培养时数的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自主性学习,通过建立全天候开放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内容开放。 一、高职高专实验教学体系概况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计算机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it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进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以及国际间的人才竞争,人们对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开展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验教学是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能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知识领域。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验课程表、实验项目管理等各种教学档案,符合评估标准。实验教学内容上要适应学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并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环节的每个实验均应有实验报告和批阅,每科实验成绩均在该课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有相应的考核方法,形式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均有成绩记载。 计算机学科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是其他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只有根据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紧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体系更新,才能使学生既学到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又能紧跟当前技术主流,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就应用型、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二、高职高专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设置好的设备和仪器,根据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这种模式的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单一的进行固定实验的操作,影响学生思路的开拓,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情况,开发设计型实验成了当务之急。学生通过设计型实验,学习从被动变主动,查资料、设计调整电路、学习仪器的使用等,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反映非常好,同时也有效的遏制住少数人混实验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实验效率。 综合实验是近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产物。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实验原理、目的及实验方法,而把相关几个实验按其规律组成一个小的系统,使学生在实验课上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实践证明它们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教育,部分实验独立设课很有必要。实践表明,独立设课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长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验教学改革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我们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每一个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分为3个层次进行实验内容重组,即“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精选基础型实验,加强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编写配套实验教材,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依此构建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强化,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认为关键的必须的验证性实验仍需保留,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必须要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将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高水平的重要方面。 三、高职高专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逐步由教学科研型高职高专向研究型高职高专转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对于本科生,实验教学是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向学生传授的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实验学习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各学校都在做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初期的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仪器设备陈旧、分散、规模不够;且部分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板逐渐老化,对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基本情况,我们的思路是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尽快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装置,逐步增加设计型、综合性的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我们学院各个专业的课程特点,我们的实验教学分三个层次: 认知型:即验证性实验。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都会有一些关键的结论需用实验来说明,因此必要的验证性实验是应当保留的。 设计型:综合所学知识,培养设计能力,是工科高职高专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 综合型:系统的概念对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根据认识规律从器件到单元电路到小系统到大系统,通过这类实验给学生建立系统的基本概念。 根据各个课程的内容特点,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既要符合认识规律,又要满足教学要求,还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对高职高专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课,开展“开放性、研究性”教学。实验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改革实验内容体系,系统地构建实验课程模块,转变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数在总培养时数的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自主性学习,通过建立全天候开放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内容开放。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 (二)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研究,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体系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成绩的评价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结果和分析等,从多角度、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强化整体、质量、开放和创新意识。从制度、体制上保证实验内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实验教学资源和时间上实行开放,提高实验场地的使用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最大效益。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是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保障。 (四)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意识,提倡“科学研究渗入实验教学”。中心按照体现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创造学生自主学习、参加课题研究的条件,依托教师的科研条件和指导力量,将科学研究渗入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知识,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未知新知识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五)在加大力度引进既有it企业工作经验,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本院青年教师,坚持学院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心实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同时不断充实和扩大专职实验教学管理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队伍,使中心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六)加强校企共建,丰富实验实训项目,拓展实训内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共建,使实验教学、科研创新和技术开发密切结合,强化实验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可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不仅能为高职高专生提供实验创新的场所,同时也为高职高专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软件设计竞赛、计算机仿真大赛、电子工艺实训等提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计算机实验论文: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探讨 一、目标设置理论概述 (一)简介。目标设置理论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按照该理论的观点,目标本身对人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它能够促使人们朝着某一个目标前进,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促使目标得以更好的实现。同时该理论还认为:目标的设置需要明确,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与长期目标相比而言,短期和中期目标更为有效,并且他们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定期反馈,以便知道自己的差距。对目标的实现应该给与奖励,并将它作为实现更高目标的基础。 (二)功能。研究表明,目标对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功能,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引导个体的注意力与行动,目标对个人的注意力和行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指引个人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从事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活动,还促进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技能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第二、目标能够调整个体的努力程度,个体对目标的能力程度究竟如何,通过其努力、工作效率等便可以了解。第三、目标会促使一个人不断努力,明确的目标能够促使一个人维持较长时间的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付出。 (三)模式。主要包括基本模式和扩展模式两种,而基本模式又包括明确度和难度,目标和难度会对绩效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扩展模式,该模式认为,不仅仅目标和难度会对绩效产生影响,其它的如反馈、承诺、策略等因素也会影响绩效。 二、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探讨 随着教学的发展和改进,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目标设置理论得到了应用。在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制定目标,并利用网络资源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让人们对计算机试验教学中运用目标设置理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将以flash动画设计为了作进一步说明。 (一)制定总目标。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所要达到的标准和掌握的技能。学生在了解总目标之后,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明确阶段性目标,知道经过学习之后最终所达到的效果。总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指引和动力,如果没有总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将会失去方向。例如,flash动画设计的总目标就是,在学习各项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自主设计具有创意的flash动画,为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奠定基础。 (二)建立目标承诺。为了促使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需要将学生分组,每组约五至七人,这些学生在实验中需要相互学习和合作,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而学生则必须明确具体的目标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自觉付诸行动去实现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在实验报告的首页,应该设立实验目标承诺签署单,根据自身情况签署,这样能够刺激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三)目标的实施与控制。将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报告、课堂作业、网络课程等发生传递给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计算机实验比较复杂,通过课堂和实验可能还不能完成,还需要课后下更大的功夫。因此需要通过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实验,让学生保持对实验的热情,挖掘自己的潜力。例如,在flash动画设计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网络课程,提供电子教材和教案,实验样本和动画演示,当学生在实验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仅可以向同学和老师求助,还能够通过网络资源,促进实验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反馈及评价。要了解学生实验和进程的效果如何,反馈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每完成一个试验之后,都要填写实验练习过程量表,让教师了解学生实验的表现情况,实验作品完成之后教师反馈,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最终成绩确定一般是平时成绩30%,最终作品成绩70%。 三、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目标设置的难易程度。实验目标应该明确具体,避免出现抽象和笼统的情况。难易程度应该适中,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但又不能太容易,否则不能收到激励效果。 (二)处理好单项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设定好单项目标,并且单项目标要按照规定进行,使每个单项目标都能够顺利的实现,这样才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及时反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实验的完成情况,并且知道与目标存在的差距。当明确自己与目标存在差距之后,学生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学生的实验完成得比较好,应该让学生维持努力,并制定更高的实验目标。 计算机实验论文: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助力教学的有效措施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 实验室管理 网络克隆 论文摘 要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离不开良好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本文从计算机实验室综合规划、软件系统的安装、教学软件的选用、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探索得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助力教学的有效措施。 21世纪的信息与技术突飞猛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必须顺应新时代的需求,而其中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与技术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或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计算机实验室(机房),要保证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就要重视其有效管理,特别是计算机的网络管理和维护,才能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笔者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以下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管理实践,谈谈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助力教学的一些有效措施,以资共享。 1 重视实验室综合规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计算机实验室的综合规划,应综合考虑网络布线工程的规范,ip技术和数据承载的能力,在计算机实验室综合规划构建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实用性。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与施工时就应该明确实验室的用途,如果没有明确的用途要求,直到实验室安装完毕,才发现设计与实际用途不相配,甚至相差甚大,其结果可能使整个工作从头做起,即使进行修补,随着用户的数量的增加,实验室的性能也会不断下降,直到没法满足计算机实验的进行。 (2)安全性。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安全十分重要,是顺利教学的保障,因此,必须整体考虑各方面的安全性。网络方面,可以通过各子网隔离,全网统一管理ip地址,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划分不同的子网。制订一些安全性的策略并加以实现,防止系统被人为恶意破坏,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分权管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考虑,计算机实验室中电力负荷等级,供电系统的安全,机房供电设计及电源系统接地的设计等。 (3)可扩缩性。计算机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会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实验的设备必须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设备和国际标准的协议,有利于保证各种实验之间的顺畅连接互通,并且方便接入不同实验所需的设备和网络产品。根据未来发展的增长和变化,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顺畅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实验室设备的调整,易于增加新设备、新用户,易于和各种公用网络连接,随着各种设备的应用的逐步成熟不断延伸和扩充,充分保证现有设备的使用正常。 (4)可管理性。中职学校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计算机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能够配合开展与时俱进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但对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并且管理技术也要有先进性要求。 2 合理安装及备份系统,提高实验维护的效率 由于计算机实验室要考虑不同课程的使用需要,所以操作系统的选择及其稳定性十分重要。依据多年从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经验认为,dos系统与windows xp两操作系统必需共存。应该注意的是,应在 windows xp 系统中安装dos系统,并且在c区(引导分区)保持fat32文件格式。 软件的实装与备份,网络克隆软件是有效与方便的,网络克隆软件ghost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和备份的工作效率。学校在采购硬件时往往是政府采购,需要自行装入操作系统和各种教学软件。如果采用通常的方法逐台安装操作系统、计算机的驱动程序和各种教学应用软件,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使用网络克隆软件ghost软件,在硬件配置一样的情况下,全部计算机联网状态下进行多播,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方法步骤如下: 2.1 网络克隆准备工作 安装一台客户机,首先是安装操作系统,注意一定要完全安装,并且打系统补丁,然后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注意不能使用万能驱动程序,最后安装各种教学软件,并且优化系统处理,这个就是网络克隆的源盘,也叫母盘。 2.2 网络克隆软件的安装 现今的网络克隆软件的安装已经可以一开机什么命令都不输入,直接开始克隆软件程序运行。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安装服务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建议选择windows 2000 server或者win2003 server。如果安装其它系统会出现系统的客户数的限制情况,例如winxp就会限制客户为8个。所以最方便的是配置一台server版的服务器,然后就可以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自动网络克隆工具服务器端。准备工作做好了以后,就可以运行服务器端了。我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安装的是“autoghosrv2.2.0.0”软件,网络克隆软件“ghost 8.0”企业版,安装是很简单的,直接解缩就可以了。 2.3 客户端启动方式 网络克隆软件服务器端启动后,就该准备客户端了。客户端电脑无须u盘启动、无须光驱启动等等,即可实现网络启动克隆,非常方便。开机后将客户端电脑主板启动顺序不要设置网络启动为优先,我们仍旧以优先硬盘启动顺序,需要网络克隆的时候,按主板启动菜单热键(有些是f12、f9、f1……各主板不尽相同),再临时选择网卡启动,因为网络克隆完成后会自动重启,它就直接以硬盘启动,不会再次跳到网卡启动上。成功启动后来到dos菜单,选择“3”号菜单,快速分区,手动选择网络克隆软件,这样就直接进入网络克隆软件界面。 2.4 开始网络克隆 首先制作母盘镜像文件,制作全盘镜像时要注意因制作全盘镜像时,不能将镜像文件保存在本盘上,所以要记得多挂一个硬盘用来存放镜像文件;一般40g的硬盘,在装了系统及教学软件后大都已使用20g以上的空间,制作出来的全盘镜像会达8~10g左右,并在制作过程中,镜像文件达到2g时,网络克隆软件ghost 自动生成一下个后继文件,文件名后缀是“gls”;选“文件名”的话,网络克隆软件ghost 会自动输入后继文件名及存放位置。以用40g硬盘使用16g制作全盘镜像为例,生成了四个2g左右的影像文件,文件名是:“win98.gho”、“win98.gls”、“win982.gls”、“win983.gls”,并且四个文件必须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然后,在服务器上运行ags.exe,浏览或拖曳“gho”文件后,按“开始”按钮即可,服务端开始工作,等待客户端连入。“镜像文件”处只要选中后缀为“gho”的文件就行了,后继文件就不用拖曳。要进行全盘网络克隆时选中“硬盘”,在自动开始模式里输入了条件,点击了“接受客户端连接”按钮后,实际上不能达到条件时(如:客户端数量处输了60,但实际上只有55台机接入),确认所有客户端连接成功后,点击“发送”按钮开始网络克隆。 最后,开始客户端的接入,出现网络克隆软件ghost 程序界面,选菜单上“ghostcast - multicast”项,按了“ok”了,如接入成功,就马上可以看到单机克隆那样的界面了,进行全盘克隆,接入成功后,顺次选择“ok”,“ok”,“yes”按钮即可。这样客户端就进入等待接收状态了。所有的客户端都接入成功并进入接收状态后,如果服务端那里设了自动开始模式条件,条件符合后就自动发送了,如果没有设置自动开始条件,我们就返回服务端机器,点击“发送”按钮,就开始网络克隆了。我们就静待网络克隆完成了。 3 恰当选用实验室教学软件,发挥软件助力教学的作用 计算机实验室建成以后,怎样充分利用其优势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实验室实用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实验室的功能是否多样,是否可以进行各式的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是否可以随时为学生分发操作所用的素材和一些文档范例,还有,教师想可以随时针对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演示等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进行硬件多媒体设备的投入,这样投资较大,升级不方便;另一种就是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但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环境要求较高,投资较少,现在计算机在采购时,硬件设备完全可以满足。我校计算机实验室使用清华同方多媒体教学软件,效果很好,利用该教学软件,可以实时监控学生机,发现学生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时,及时向学生屏幕发出警告消息。还可以进行学生分发文件,收集学生完成的文件,为学生进行演示,演示时画面能够同步,流畅。该教学软件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教师端并安装软件狗,在客户机上安装学生端就可以使用。有了该教学软件教师既节省了时间,又充分发挥教学软件辅助教学的作用。 4 确保计算机实验室系统安全,提高计算机性能稳定 根据多年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经验,经常会遇到计算机系统被学生故意删除文件,而导致系统崩溃;桌面被学生改得面目全非,教学软件被学生卸载等情况。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为了确保系统安全,提高计算机性能稳定,一般采用系统还原的方法。 常见的系统还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硬件设备还原卡,该设备需要占用一个pci插槽,并且投资较大。我校使用的是“德天信山”公司的的还原卡,该产品提供的网络配置软件十分好用,只要在一台教师机上安装控制端,其它学生机安装客户端,这样就可以随时监控还原卡的使用情况,并且可以随时改变保护盘的情况,这样就不用每台机都去操作。特别是在网络克隆前使用,先把全部学生机开放,然后网络克隆,重启电脑后,在控制端配置电脑的名称和ip地址即可。例如一个50台电脑的计算机实验室,一位实验老师大概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计算机实验室的重装工作。另一种软件还原,常见的有冰点和还原精灵。该方法投资较小。这种方法主要是可自动将系统还原到初始状态,保护系统不被更改,能够防止人为的对系统有意或无意的破坏。 5 完善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除了硬件方面的管(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03页)理,管理制度的落实,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有了良好的硬件配置,但怎么样才能利用和维护好实验室来为我们教学服务呢?首先,必须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实验室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其次,计算机实验的组建管理维护都必须由实验员进行操作,实验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管理的好坏,所以必须要对实验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技术方面及管理方面的内容。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必须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摸索与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其更好地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服务。诚恳希望能够与众同仁一起努力探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这一领域创出更大成效。 计算机实验论文:基于PXE的无盘Windows XP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 一、引言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场所,承担了大量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实验教学工作,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面向广大学生开放,具有使用人数多、使用频率高的特点,计算机不光要承受长时间连续正常运作的压力,并且要承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对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以及病毒的攻击。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升级、管理和维护,保证计算机实验室良好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是广大计算机实验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1]叙述了实验室机房设备管理、机房制度和设备维护,并阐述了硬盘还原卡的选择和使用;参考文献[2]提出制度与技术并行的管理模式。为了保护系统和硬盘数据不被破坏,参考文献[1]和参考文献[2]中均提到采用硬盘还原卡技术,这也是目前计算机实验室广泛采取的一种计算机系统保护方式。通过还原卡可以防止硬盘数据(主要是系统分区)被修改,包括学生的恶意操作和病毒的攻击。另外,还原卡还可以实现一对多的网络同传,降低实验室系统安装与维护工作量。但是,用还原卡对系统进行维护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密码问题。一般的还原卡都有密码设置,由于各类还原卡的初始密码都非常简单,如果实验室管理员疏忽和上机学员“恶意攻击”,很容易造成密码丢失或被改动,这将给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有时甚至要报告还原卡厂商维修。 (2)硬件配置不一致问题。还原卡的网络同传功能要求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硬件配置与型号完全一致,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譬如主板或硬盘型号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同传后,所有接收端的计算机将无法启动,此时若无法设置还原卡参数,那么就只能报还原卡厂商维修了。还原卡对于非法操作而引起的故障难以避免,比如强行断电最容易损坏硬盘,轻则丢失数据,重则造成物理损坏,不得不更换硬件,硬件更换容易造成硬件配置与型号与原来的配置和型号不一致,从而无法进行网络同传。特别是在旧机房中,这种硬件配置与型号不一致现象极为普遍。 (3)还原卡病毒也可使还原卡完全失去作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电脑系统故障很多都是由于系统硬盘软件或应用软件被破坏造成的,通常使用还原卡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来消除故障。若学生操作的计算机上不安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而把所有的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通过服务器启动工作站的方式,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有意或无意对系统的破坏。因此本文提出在计算机实验室采用基于pxe的无盘windows xp启动有盘工作站的“无盘”与“有盘”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而且系统安装与升级、管理与维护非常方便,实验室管理员工作量大大地减少。 二、pxe简介 pxe(preboot execute environment,远程引导技术)是由intel公司开发的最新技术,是ripl(remote initial program load,远程启动服务)的技术升级。它工作于client/server的网络模式,支持工作站通过网络从远端服务器下载映像,并由此支持来自网络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其启动过程中,终端要求服务器分配ip地址,再用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或mtftp(multicast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下载一个启动软件包到本机内存中并执行,由这个启动软件包完成终端基本软件设置,从而引导预先安装在服务器中的终端操作系统。 三、pxe无盘windows xp启动有盘工作站的管理方式 通常计算机实验室在使用硬盘还原卡的过程中,每台计算机都必须安装系统及需要使用的各种软件,将硬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分区,一般只对系统盘进行保护,设置为每次还原,而对于非系统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为不还原或每月固定日期还原。这样既保护了系统,又能保存学生的实验结果及一些重要的文件。为了减少每台计算机系统各种软件安装的工作量,目前采用了ghost克隆母盘的方式,即先在一台机上安装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并设置好所需各方面参数,运行检验无误后,以此机的硬盘为母盘,用ghost软件作为桥梁克隆到别的机器的硬盘上;若实验室中所有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完全一致,也可采用还原卡的网络同传功能完成软件的安装。 基于pxe的无盘windows xp启动不要求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完全一致,也不需要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各种软件,只需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所需要所有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将这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网络上的工作站都无须安装软件,由服务器控制和管理整个实验室计算机工作站的正常启动和运行。这就是无盘启动的涵义。无盘启动并不意味着每台工作站一定要求没有硬盘,该技术完全适用于有硬盘的工作站,故本文提出基于pxe的无盘windows xp启动有盘工作站的“无盘”与“有盘”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从服务器控制工作站工作的角度而言,工作站是“无盘”的;从工作站本身的硬件配置而言,工作站是“有盘”的,并且工作站的硬盘可以完全供学生使用,用于保存学生的实验数据和重要文件。学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在工作站安装各种学习软件,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满足学生多种需求,这一点对开放式收费机房很重要。服务器对工作站完全支配,可以定期对工作站硬盘数据进行拷贝、清除等操作。 1.pxe无盘windows xp的安装 要想安全稳定地运行无盘windows xp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构建计算机网络,如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组网布线图。下面以锐起无盘xp为例详细讲述无盘windows xp的安装。 (1)安装主服务器 1)将windows 2003企业版安装在服务器的c盘,并且所有分区都采用ntfs格式; 2)配置好tcp/ip协议,将服务器的ip地址设为“192.168.1.254”,子网掩码“255.255.255.0”;其他均按默认方式进行安装。须注意的是,务必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无盘系统的磁盘映像文件、工作站临时文件以及还原点文件,并且这些文件所在的磁盘格式必须为ntfs; 3)在服务器上以默认方式安装锐起xp3.1的服务器端程序; 4)启动锐起的无盘管理器; 5)单击工具栏上的磁盘管理新增磁盘,添加一个名称为“system”的磁盘。 (2)加入模板工作站 打开锐起无盘管理器后单击新增按钮,新增名称为“wks001”的模板工作站、输入模板工作站网卡mac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工作站目录,并设置工作站磁盘“system”。单击确定按钮后,管理器里面会自动显示刚添加的工作站信息。添加完工作站后,然后在服务端管理器选中刚加入的模板工作站信息,单击“超级用户”按钮,选择磁盘“system”。 (3)安装模板工作站 1)准备一台有盘客户机,作为模板工作站,在c盘下安装好winxp系统,并且c盘采用ntfs格式分区; 2)添加必要的网络组件和tcp/ip协议,指定工作站ip“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如果安装的是winxp系统,还必须删除“qos计划任务服务”; 3)在有盘客户机上以默认方式安装锐起xp3.1的客户端程序。 安装结束后,会弹出“参数设定”对话框,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1.254”后按“确定”按钮。 (4)分区格式化网络磁盘 将模板工作站重新启动,计算机找到scsi控制器,安装完成后,重启;须注意的是,在这里找到新硬件后需要连续重启2次;然后单击“开始”—“控制面版”—“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单击“磁盘管理”,出现设置动态磁盘向导,单击“取消”;此时可以看到两个磁盘,分别是磁盘0和磁盘1,其中磁盘0就是你工作站的硬盘,磁盘1,实际上就是虚拟硬盘,就是在服务器上创建的硬盘。 (5)进行分区格式化操作 右击磁盘1,选“磁盘初始化”并将其换为“基本磁盘”初始化后,进行分区及格式化。分区及格式化时要分成ntfs格式。此时打开我的电脑可看到新增的盘符,如“本地磁盘(d:)”。 (6)上传客户机系统 格式化网络磁盘后,运行客户端的“锐起无盘xp上传工具”,软件会自动检查硬盘中的系统和网络磁盘,并确定需要上传的源盘和目标盘,按默认,单击“开始”上传。 (7)网络启动模板工作站 上传结束后将客户机正常关机,移除硬盘,设置coms启动为网络启动,再次开启,客户机应能正常启动,进入操作系统;验证工作站能在无盘状态下正常启动后关机,然后在服务端管理器内将该工作站设回普通用户。 (8)加入其他工作站 打开无盘管理器,单击工具栏上的选项设置按钮,设置工作站加入方式为全自动添加工作站,选择参照模板工作站。然后依次开启其他无盘工作站,设置为网络启动,这些工作站应能正常启动,进入操作系统。服务端管理器主界面里也应能自动显示出这些无盘工作站的信息。 (9)安装应用软件 首先将一台工作站设为超级用户,然后再在该工作站上安装应用软件(如:office2003,vb,vc等),最后安装完成之后将该工作站设为普通用户即可。此时其他无盘工作站上就能使用此次安装的应用软件了。 2.pxe无盘windows xp的测试与维护 笔者在南华大学计算机实验室采用百兆网络组建了40台工作站pxe无盘windows xp。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和测试,网络系统运行稳定流畅,40台机器同时启动平均用时1分31秒,单台启动仅需28秒。为了使计算机启动速度加快,可采用千兆网。由于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站受服务器集中控制,若服务器故障则会引起全网瘫痪,所以需要使用备用服务器以防服务器故障。 基于pxe的无盘windows xp启动有盘工作站的管理方式的维护实际上相当简单,只在服务器上即可完成对工作站系统的更新与维护。由于基于这种技术的无盘网络系统比较稳定,所以一般来说很长时间系统都不会出问题,所以维护的工作相对就少得多了,因此实验室软件维护量大大减少,要维护的主要是硬件。硬件故障主要是网络故障、鼠标故障、电源故障、cpu风扇故障、内存和显卡故障。具体的硬件故障诊断与排除本书不作赘述,参考文献[2]。另外,该无盘网络中可兼容多种不同硬件类型,网络扩展性极强,整个系统升级极其方便简单,能让使用年限较长、配置低的计算机得到很好的利用,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四、结束语 计算机房中系统维护的核心问题是保证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正常使用,节省庞大的维护费用,并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3]基于pxe的无盘windows xp将需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学生没有权限删除和修改,保证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正常使用。目前基于pxe的无盘网络引导速度快、性能稳定,保证工作站的高速启动和运行,即保证了计算机实验室良好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有盘工作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基本的使用和个性化学习。最重要的是采用这种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系统维护和升级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实验室维护工作量,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计算机实验论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当前高校在不断推进素质 教育 的过程中,传统的 计算 机实验室教学管理方式急需改革,需要对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本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范围和目前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总结 出了高校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模式,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计算机实验室能高效和可靠运行。 收集。 关键词: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0 引言 当前高校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验教学处于突出的地位,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块,是进行实验室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指导方针之一[1]。而且在实行了完全的学分制管理以后,实验教学工作将改变过去那种实验教学固定时间、固定内容、按班级同时进行教学的方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课程、兴趣来安排自己的实验,按照自己学习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这种灵活性更高的管理要求,必须有一套能满足 现代 化教学要求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1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其他实验室有较大的差别,比如设备更新频率较高、设备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人流量较大、用机秩序混乱(学生随意更换机位,或同时打开几台机器) 、工作时间较长(通常的开放时间是一周七天、每天十几个小时)、公用软件维护工作量大且重复(学生随意删除系统文件或修改系统参数,病毒对软件的破坏) 等等,上述问题一直困扰计算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应用基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5]: (1)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基本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购入、借出、报废等; (2)计算机实验室所承受课程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计算机课程的排课、教师及其对应班级的安排、作业的布置与回收等; (3)课余时间的自由开放管理,主要包括上机卡的发放、计时的基本方式、读卡器的设置、上机情况的登记与统计等。 2 现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不足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基本上是模仿50年代苏联的模式,按某一门课程来设置实验室,实验教学由院系自行安排,实验室实行以院系管理为主的封闭式管理体制。这种传统的设置与当时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科研 发展 水平相适应,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水平的提高、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发展,传统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6-8]: (1)实验室小而全,多而散,功能单一,无法形成综合优势。 (2)实验室相互独立,管理分散,资源浪费严重。 (3) 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和培养创新人才。 3 现有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式 目前,大多高校使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以学生管理为中心,以处 理学 生课余上网和教师上实验课的信息为主[9] [10]。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 3.1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由两大子系统组成:门禁管理子系统和监控管理子系统。 3.1.1 门禁管理子系统 由门禁管理和资源管理两个子系统功能组成:①门禁管理系统是用户进出实验室的一道安全屏障。进入的用户要刷卡,并接受一系列的合法性的检查。检查完毕后,如果检查通过,该用户的刷卡信息将会被保存到数据库里;②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的指示决定是否允许用户启动计算机系统,而且每位用户每次只能使用一台计算机。如果用户检查没有通过,就不允许该用户使用实验室内的任何资源。用户使用完毕后,要进行刷卡注销。用户入门划卡注册到出门划卡注销所用的时间为上机机时。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管理。 3.1.2 监控管理子系统 ①实时监控管理的主要功能:能够及时的查询计算机使用的用户,还能够了解到每一位用户的位置,上机时间等;②登录控制管理的主要功能:对实验室内的机器进行登录(加锁) 和不登录(放开) 的控制;③帐表管理的主要功能:维护用户的账户信息。如:建立、删除、冻结单一用户帐号、成批连号用户账号。对账户中的教学机时、自费机时、打印纸张等各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维护操作。对用户账号信息及记账日志进行各类查询和统计。账表管理中对教学机时和自费机时的分离,使学生在每学期的教学实习量教学机时) 完成后,能自动付费上机(自费机时) ,否则被示为非法用户。机房在平时的教学时间内也可自由开放,即教学上机(教学机时) 和自由上机(自费机时) 可同时进行。这样,既大大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学生的上机量;④统计管理的主要功能:统计、分析及打印报表。可按系、班级、用户等不同类别对所用的机时(教学机时和自费机时) 、打印纸和软件资源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并为教学研究部门、管理部门提供决策辅助信息;⑤数据维护管理的主要功能:对各类基础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维护工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所面对的需求灵活、繁琐和多变,而且还要考虑到设备及其管理软件的不同情况,因此本系统的架构应该具有极松的耦合性和极强的可扩展性,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扩展、重新组装或者复用。 4.1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本系统主界面设置了四项功能模块,分别是: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管理、上机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实现系统设置(权限设置等) 、系统初始化、修改口令、信息的定期安全备份等功能。实验课程管理模块实现对实验课教学的 科学 管理,将已往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新方式,主要包括排课系统管理、上机实验管理、实验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上机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机时分配管理、上机用户的账户管理(用户注册信息、密码设置、挂失注销、报警提示、资金余额等) 、用户的上机登录管理,以及对上述信息的统计和查询;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用户进出系统的管理. 4.1.1 实验课程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中的排课系统模块,由于受到相关制约的条件很多而且随机,所以在设计中很复杂。其主要功能如下:根据来自学院教务处的实验计划和各教学部门的实验班级获取资料,按照课程及实验室设备配置对这些资源过滤分发至各实验室进行排课,然后把实验课程表到web上。为了利用 计算 机实验室的信息技术优势,并适应高校 教育 信息化改革的需要,设计并开发了实验资源信息模块,主要包含实验大纲、实验要求、实验的环境及条件、实验重点与难点剖析、实验的模拟演示、实验的评价、实验的体会、相关知识、 电子 教案、实验的成绩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来源于各位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他们结合教材、各种相关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每次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实验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为不同的级别:普通级别、拓展级别。其中普通级别要求达到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拓展级别是针对那些已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有能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学生,为他们设计一些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让他们达到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学生关心而平时又不容易了解到的,把这些信息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直接上网检索查询,检索到的资源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或下载到本地机上。 4.1.2 上机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分为机时管理、用户登录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其中,机时管理负责为学生分配空闲机器:一方面按照实验教学计划为上实验课的学生分配机器(遵循上同一实验的学生集中坐在一起的原则) ;另一方面为自由上机学生分配零散空闲机器。这几个模块中,用户登录子系统最为复杂,学生进入时使用刷卡的方式进行身份判断,如果属于当时时段的实验课,则为其分配机器,进入“上机实验系统”做实验,否则如果该用户具有合法身份,则为其分配零散空闲机器,同时记录机位、时间等信息并允许其进入自由上机,同时采用计费系统开始自动计费。用户上机完毕必须退出系统,系统将其注销。用户如果卡内资金不足,则提醒其续费并拒绝入内。 4.2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数据共享及保持数据的即时性,要求数据变化随时显示在 网络 上,保证实验室的任何一台管理机终端可随时更新查阅资料,保证在校园网上也能及时查看有关信息。该系统运行在一个局域网中,可以实现对不同实验室的统一管理。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由一台文件服务器、一台web服务器、若干个收费工作站(一个机房对应一个,由一台微机和一个条形码阅读器构成的刷卡机组成) 、学生上机卡,一台具有网络管理功能的超级工作站、网卡、集线器和网线组成。相应软件采用了一套自主开发的条码卡计费管理系统。 5 结论 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计算机实验室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为基础,实现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设备全面管理和完善,对计算机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的规范和有序,达到保障计算机实验室运行的高效和可靠:①让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管理,即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维护、购置、报废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②让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工作人员的自动化管理,即实验室人员日常工作的全面管理和及时查询。③让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自动化,系统自身的有效运行,即系统的初始设置、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员设置、权限设置、系统日志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 计算机实验论文:网络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摘 要】随着网络计算机实验室更新换代,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作者在高校计算机机房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在管理制度、硬件和软件三方面,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当前高校网络计算机实验室的软件、硬件设备的管理,系统的维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使高校网络计算机实验室既方便用户又便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拓展计算机机房的使用率。 【关键词】网络计算机实验室 安全管理 硬盘保护卡 虚拟机 ftp服务器 随着高等信息教育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到各高校。高校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的扩大。主要承担着学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计算机等级考试、毕业设计上机和学生的自由上机任务。因此,良好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大大促进学校教学现代化的进程,可以为管理人员减少很多繁琐的工作,提高机房的利用率,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1 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机房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而事实上机房管理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计算机机房管理牵涉面广,技术难度大,事务杂,许多机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包括机房的日常软、硬设备维护,网络故障排除,机房的防火、防盗,学生日常上机安排等等。而且各个实验室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不统一,安装软件的版本不统一,这就要求机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维修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排除故障。因此,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必须努力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素养,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掌握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1.2计算机设备遭到损坏的问题 1.2.1自然损坏 首先,从高校的近年来的情况看,生源扩招严重,而相应的实验设备配给严重不足,导致计算机实验室大部分都是满负荷运行,因此机器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一般机房总会不固定地出现几台计算机处在维修过程中,计算机的软硬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1.2.2使用不当,人为损坏 机房计算机安全管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但也难免出现人为损坏。具体情况主要是:有些学生上机时暴力操作,导致键盘鼠标损坏;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导致机房病毒泛滥;学生有意或无意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c m o s参数或注册表,极其容易发生文件被破坏而导致系统崩溃;对网络感兴趣的学生喜欢改动windows的设置,如修改网络的配置和标志,导致机房的局域网发生故障;污染机房环境或导致计算机短路;私自移动机器,将计算机碰坏或将硬件碰松。 2 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安全系统的机房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前提。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员、设备、财务、安全等,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教师守则》、《学生实验操作守则》、《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实现对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使他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规章制度应上墙且置于明显之处,并认真进行学习,切不可当作一种摆设。随着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下常规工作必须坚持:(1)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教师要认真填写上课纪录。(2)学生上机时须按学号入座。(3)机房应保持整洁有序。(4)学生须遵守机房制度,爱护机房财物,严禁私自移动机器,对恶意破坏机器设备、危害机房安全者,将追究其责任。(5)机房内的公共设施、不准带出机房,不准挪作它用(6)机房内必须注意防火防电,课后必须断电,关好门窗。 3 提高计算机软硬件安全管理与维护的手段 3.1 硬件方面 制定周密的硬件检查与维修计划,每天都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查清故障原因,及时处理解决,如须更换部件,及时上报申请购买,是并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转,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计算机防盗应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硬件设备丢失情况时有发生,应提高警惕,加强防盗安全管理,最好在实验室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以不出现盲点为佳。对于计算机等箱式设备进行加锁管理,将鼠标线、键盘线显示器线等连接线路一并锁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不允许擅自动用设备,并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同时做好上课记录登记,完善工作日志,为将来.信息查询提供参考依据。 3.2软件方面 3.2.1系统维护 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超快,配置越来越高,硬盘保护卡必须配备,也称硬盘还原卡,是在计算机内插入一块硬盘保护卡。它可以让电脑硬盘在病毒、误改、误删、故意破坏硬盘的内容等非物理损坏的情况下,恢复到最初的样子。它具有自动恢复功能,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放在被保护的分区内,支持多盘保护;具有网络对拷功能,开机自动连线来完成网络对拷及ip自动修改功能。我们只需做好一台电脑的系统,然后通过网络对拷的方式就可以轻松的将机房内所有的机器系统都完成。硬盘保护卡在学校的网络机房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基本上达到了“一卡无忧”的目标,极大的减少了机房的维护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杜绝了学生在机房使用自带的u盘或者登陆有病毒的网页等情况造成维修维护机器中毒,或误操作等出现的问题。 3.2.2针对多个操作系统的安装、维修维护实验课的安全管理 我们可以在虚拟机中进行破坏性比较大的操作系统安装、维修维护实验。 由于虚拟机对应的仅是真实主机上的一个文件,在虚拟机中进行的任何操作都不会破坏现有的硬盘分区和数据,这保证了原系统的安全。我们在现有的操作系统上安装上vmware workstation 6.0虚拟机软件,生成一个虚拟机,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这里实现,与真实环境几乎相同。学生可以对虚拟机硬盘进行格式化,安装系统,进行相关配置cmos参数,网络参数。在ftp服务器上提供各种操作系统的镜像文件,包括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redhat linux 9等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学生在学习操作系统安装时可把这些文件下载到本地硬盘,通过虚拟机的虚拟光驱装载镜像文件来安装操作系统。虚拟机里的全部信息只包含在宿主机的一个文件夹里,所做的任何操作对宿主机都没有影响。 3.2.3作业的管理 对于高校网络机房,经常需要大量的文件传输,由于windows xp提供的共享数目只有十个,而且共享时不好控制权限,因此在网络实验室必须架设一台文件服务器,一般采用ftp的方式对文件进行传输。 serv-u是一种在windows中被广泛运用的ftp服务器端软件,安装方便,设置简单,硬件设备无需特殊配置,从实验室中任意指定一台机器,在原有的windowsxp系统上安装即可。并直接把对ftp的访问设置成快捷方式放到桌面,即快捷,又提供了人性化功能。用户在网络上的任何一台pc,利用快捷方式通过ftp协议与服务器连接,进行文件或目录的复制、移动、创建和删除等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并且可以在一台机器上设定多个ftp域、限定登录用户的权限、登录主目录及空间大小等,功能非常完备。比如设置一个ftp服务器,将教师和学生的文件分类存储,并设置适当的权限。满足师生的上传和下载。限制学生用户的权限,学生用户对于教师的目录,只可下载,不能修改、上传;对于学生目录只可上传,不可下载,这样可实现下载教师资料、提交作业又防止作业抄袭。对教师用户设置有相对多权限,利用ftp服务器可分发教学资料,收集作业。 3.2.4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能提供如屏幕广播、远程遥控、屏幕日志、声音广播、双向对讲、多人会话、网上聊天、屏幕回放、黑屏肃静、锁定电脑、点名签到、消息、文件等功能,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屏幕广播功能,实时传送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电脑画面到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还可以让某个学生进行示范,效果比用投影仪演示更好。 3.2.5网络控制与病毒防护 现在大部分机房都具备访问internet的功能,试验室管理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路由器的设置来实现对外网访问的控制。可以将教师机设置成允许其永久访问外网,而学生机则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实时调配。对于病毒的防护,即使安装硬盘保护卡,系统中也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更新病毒库。补全系统漏洞。 总之,网络计算机环境实验室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笔者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浅谈了网络环境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借鉴与学习其他高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取长补短,使高校网络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为广大师生、为教育教学服务。 计算机实验论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摘 要: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为增强学习的效果,我院从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既提高了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一项实验操作技能。本文介绍了我院的教改情况。 关键词:实验内容;考核方式;应用;兴趣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兼容pc机以其价格低廉 (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diy)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学生能产生该门课程兴趣,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用所学知识选购和组装计算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 该课程的特点:(1)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硬件安装、硬件测试、系统bios设置、优化、硬盘的分区规划、软件安装、局域网的建设、计算机日常维护。(2)知识更新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知识、新产品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3)课程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达到学习的效果和课程的目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3 实验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内容新、更新快,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 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摒弃过去的先讲后练,甚至是只讲不练,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者是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0学时,基本内容大致分为6个独立的项目,现分别说明。 实验1.认识硬件(4学时)。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网上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结合市场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机硬件的调研报告[3],在某个价位的配置清单等手段,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验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进行拆装的成本较高,破坏性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实验室原有资源,例如我们采用03年购买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曾经有学生拆硬盘上的螺丝);在此熟练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我们准备了15套目前较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组装,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3.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2学时)。由于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替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验2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4.系统的安装(xp和windows 2000 server)(4学时)。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方法,利用h3c的交换机组建一局域网。 实验5.有关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4学时)。该实验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涉及软件的下?和使用。 (1) 系统的备份(ghost的使用)。 (2) 系统的优化(windows 优化大师的使用和注册表的了解)。 (3) 系统的测试(sisoft sandra的使用)。 (4) 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 实验6.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学时)。内容涉及 (1) 图像处理软件 (2) 声音 (3) 播放器的安装与使用(豪杰、real play、暴风影音)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7+3模式,即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的方式是3+7模式,即理论占30%,实验占70%。理论考核为辅、动手操作为主。笔试考核为辅、实践操作比重高于笔试,各单项实验项目独立计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把风险分散到各个实验项目中去,也不必担心考试通不过,再次重修,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的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 (1) 分组讨论(实验2) (2) 调研报告(实验1) (3) 实验报告书 宽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课内安排实验如不能及时完成的话,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本人提出预约申请进行补做,达到规定的要求,分项目进行单独计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实践的练习,确实把按大纲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项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5 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软、硬件安装,常见的报错信息、检测方法,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势必将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尤其对于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由于理论考试不及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事实证明,通过本学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 计算机实验论文: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通过对本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入手,以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目的。同时改变过去学生和老师都不太重视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和教学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维护 实验教学 改革 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学术界有许多改革建议,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摸索一条改善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传统模式下本门课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种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方法之二:借鉴项目教学法 受许建豪先生“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一文的启发,试用其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的做法是:1、课程教学开始前,拟定项目教学计划时的工作。2、将该课程分为三大项目板块, 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 (a)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b)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c)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d)bios的设置; (e)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f)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g)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以及局域网设置。 (2)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a硬盘数据的恢复; (b)恢复恶意代码对注册表的损坏;注册表备份及还原。 (c)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d)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e)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f)主板故障处理(利用检测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a)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b)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c)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d)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应用。 方法之三: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平台进行计算机软件类实验 虚拟机是一个想象(逻辑)的计算机,是利用软件方法在实体(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与物理计算机功能完全一样的逻辑计算机。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功能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类实验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会破坏原物理机的系统环境[3]。 1、 虚拟机的安装程序 课题组使用的虚拟机软件版本为vmware 4.5.2,该软件是vmware公司为x86平台计算机开发的。 (1) 虚拟机软件安装进入win2000(xp)界面后,打开虚拟机的文件夹,点击安装图标后,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完成虚拟机软件的安装。 (2) 虚拟机创建点击桌面vmware(虚拟机)快捷方式后,选择新建虚拟机(new virtual machine),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在创建向导的提示下,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 学生实验程序 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项目首先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如做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实验,首先创建dos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统虚拟机后再进行实验。 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收获 本课题组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如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用虚拟机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类实验项目优势明显 首先, 经济实惠,节约教学成本 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共享“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维修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因为要在“维护维修实验室完成”这些实验,则“维护维修实验室”要配置约30oo一5000元/台的物理计算机2o台及相应的配套设备~hhub等才能达到实验要求,其经费投入大约在8—12万元人民币之间。而采用虚拟机方式,则节约了这部分经费的开支[4]。 其次,实用性强,易维护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顺利及效率高。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计算机上,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硬件类故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物理机的性能佳,使实验进程加快,学生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相应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而提高熟练程度。二是减少了硬件的维护维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实验室的硬件资源,“维护维修实验室”就仅存在微机组装及硬件维护维修两项实验,这两项实验对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过多的维护维修。若出现了故障,上实验课的教师就能带领学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设置专职岗位。对于软件实验室,由于虚拟机是软件方式,因此也不会增大该实验室的硬件维修工作量。 再次,是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指导学生,还可以为各类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咨询,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若干教学实践的基地,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带着项目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使学生能对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市场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效果较好。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兼顾和结合训练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种职业能力。 其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科学化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进入实验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同时为其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维修技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三)改进《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两年认真负责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终于在理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验教学环节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本校教师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化,教学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态度要端正,掌握过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最终是要与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教育学生[6]。而学生则更多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力争在短暂的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实验论文:论析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中的DHCP实验教学设计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实验教学设计;dhcp 论文摘要:为了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中熟练掌握dhcp服务的配置技术.提出在dhcp实验教学q-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并在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实验中分别采用传递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该教学设计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0引言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 , dhcp)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一种,它能够解决网络中ip地址分配的问题,对网络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如今拥有多台电脑的家庭或单位在共享接人internet时,大多使用dhcp服务进行ip地址的自动分配,以尽量减少手工设置ip地址带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熟练掌握该技术的运用。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需要掌握太多理论知识的特点,我们在教授了必备的dhcp基本概念后,主要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掌握该技术。实验教学中将dhcp实验分为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并且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使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dhcp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dhcp服务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来实现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的动态分配,所以只有掌握了客户机和服务器两部分的配置技术才能构建一个可用的dhcp服务网络。另外,若要考虑网络结构、容错以及平衡dhcp服务器负担等因素,则还要掌握复杂网络中的dhcp配置技术。因此,dhcp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1 dhcp客户机的设置 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一台计算机配置成dhcp客户机,使其能够自动的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应特别指出让学生注意的是,dhcp客户机的配置方式是固定不变的,适合在任何提供了dhcp服务的网络中使用。 1.2单dhcp服务器设置 单dhcp服务器,是指一个网络中只有一台dhcp服务器在工作,这是最简单的dhcp服务方式。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dhcp软件,并设定可以分配的ip地址、保留ip地址、租约等信息,使其成为dhcp服务器。 1.3多dhcp服务器设置 多dhcp服务器,是指一个网络中有多台dhcp服务器在工作,不仅实现ip地址的自动分配,还实现了容错、平衡负担等功能。在该服务方式中,服务器的大部分配置跟单dhcp服务器方式中的相同,其关键的地方是如何让多个服务器协调工作。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配置多台服务器的作用域和排除地址,使它们能够互不干扰的执行各自的分配任务。 1.4多宿主dhcp服务器设置 多宿主dhcp服务器,是指在安装了多个网络适配器、并连接多个网络的计算机上实现dhcp服务。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设置一台dhcp服务器的超级作用域,使其能够为多个相连网络中的dhcp客户机服务。 1.5跨网段的dhcp中继设呈 对于有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往往采用在一个子网中配置一台或两台dhcp服务器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节省经费。使用这样的服务方式时,如果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机不在同一个子网,则需要dhcp中继来充当,完成ip地址的分配。该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路由器或子网中的一台计算机设置为dhcp中继。 2 d日cp实验教学设计 dhcp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dhcp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做实验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最终能够独立配置dhcp服务,解决该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并杜绝出现以往实验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例如学生做实验时不积极思考、对实验内容一知半解、实验报告潦草等,我们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把dhcp实验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学。 2.1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验证性实验包括dhcp客户机的设置、单dhcp服务器设置、多dhcp服务器设置3个教学内容,主要采取文献[3]提出的传递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传递式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不但要求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还让其参与“教”的活动,通过“学”和“教”的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根据传递式教学法的原理以及实验内容的性质,我们让学生分批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配置操作。设有60人的物理教育专业班级,每次实验时按学号分为3批,并严格按照如下表1的安排进行实验。 根据表1的安排,对于每个新的实验内容教师只需指导参加第一批实验的学生,第二、第三批的学生做实验时分别由前一批已经完成实验的学生负责指导。为了保证验证性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实验教学目的,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前要确保实验设备齐全,并亲自做一遍所开设的实验,以能够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实验预习。并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通过提问实验基本原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测,发现没预习的学生不准许其参加实验; (3)要求学生做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另外,要求做实验的学生要认真、独立思考并注意总结,进行指导的学生要负责、耐心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4)进行第一批实验时,指导教师要认真讲解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指导工作。进行第二、第三批实验时,指导教师虽然没有主要的指导责任,但其不能离开实验室,以便解决指导的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并且还要求老师不时的进行巡视,认真观察学生进行实验,以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5)要求学生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另外,要求教师课后立即批改实验报告,如发现问题应在进行下一批实验时指出,让在场的前一批已完成实验的同学得到及时纠正,以免他们再犯同样的错误造成对另一批同学的误导。 2.2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设计性实验包括多宿主dhcp服务器设置和跨网段的dhcp中继设置两个教学内容。这两个内容虽然是较为复杂的dhcp服务配置技术,但跟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它们作为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dhcp的基础配置技术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对于设计性实验可采取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使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参与实验。另外,为了保证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给学生分配实验任务,并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2)要求教师在实验指导书中只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和所用的设备清单,提供完成实验所需的相关资料。而学生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3)要求相关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的安排时间进行实验; (4)要求学生做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要认真、独立思考并注意总结,可以互相讨论、帮助,但严禁抄袭其它小组的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 (5)要求学生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完成、上交实验报告。另外,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对其做详细的评讲,还要给出最优的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供学生学习。 3 dhcp实验教学效果 在2006到2007学年的第二学期,我们对物理教育和数学教育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试验,结果都表明使用该教学设计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因为在做验证性实验前存在被抽测的可能性,所以学生都非常认真的进行实验预习,真正做到在对实验原理、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做实验。并且,学生除了完成实验之外还有指导同学的任务,就迫使学生必须要弄懂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进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另外,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多,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作用。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教学效果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造就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效果也为设计性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设计性实验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在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测试等方法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对实验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4结语 学期结束后,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学生对dhcp配置技术的掌握比其他实验内容的要好,这表明dhcp实验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准备将该教学设计扩展到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其他实验教学中使用。但同时也发现设计性实验教学还存在问题,特别是实验室开放使用后的管理还达不到要求,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要解决当前发现的问题,尽量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并积极进行推广,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实验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是一种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考试系统,在传统的计算机考试中,测试考生的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能力的级别应该是二级考试部分和三级考试部分。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在当前的考试系统中被列为正规的考试系统,它是通过对局域网环境开发而进行的网络考试系统,在考试准备前,系统的登录界面及考试进程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保持高度一致。 一、计算机考试系统在网络环境作用下对考试系统研究和开发 由于计算机考试系统在网络环境作用下,依照对考试需求的分析、考试概要的设计、以及详细的编码设计,从而使测试的步骤有条不紊,变得更加简洁方便,因此它的功劳不可忽视。目前,本论文研究的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系统已经基本开发完成,主要支持c语言和vb的上机编程考试。为了解决计算机语言课的“机试"考试的问题,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为参照,在局域网环境下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 二、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研究的需求 (一)在一般的传统的考试中,考试的大多形式是以笔试为主,很少用到计算机答题。但随着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多的考试机构开始对计算机这种先进的“机试”有了很大的重视。以往大多数的考试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笔试”的考试问题,而如今在网络系统作用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出现的计算机网络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机试”考试部分。 (二)计算机语言课程序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合理的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地记录下来,形成一个从“笔试"到“机试’’的过渡。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信息资源,在考试系统的允许情况下,学生可以在真实和安全的计算机语言环境中,进行编辑设计、翻译流程、接连系统等,顺利的进行程序的运行,该程序的调试过程,需要在及其高度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的计算机语言流程中进行,考试系统的评分标准完全是由计算机本身自动生成。例如:考生在做考试题的过程中,填空题、填空题、修改题、以及简答题的评分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高效。一般的计算机系统的机试与书面额笔试基本相同,题型也是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改错题、以及简答题为主,学生如果想在考试系统所提供的界面顺利的去完成考试,在不做潜规则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计算机水平。 (三)在网络环境下,一般的选择题指的是在几个指定的选项中选择其中进行单选或者多选;填空题的形势较为简单,主要在于界面,在界面规定的文本框的范围内,输入一些文字或者数字,这种系统类型的程序设计题,答案大部分以简单的容易的文本输入为主,在考试中不可进行其他语言程序的变动;判断题,顾名思义,答案只有两种,对与错的判断,答题时有选择题演变来的,简单易答。改错题的类型很多,有的是对句子的更改,有的是对某个词的更改,回答起来相对有些难度;简答题在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考试中挑战性较大,这不仅需要较快的打字速度,还要有清晰地答题思路。从目前形势来看,对文本框的编辑,程序的设计一般坚持准确度第一、速度第二的原则,所以,对程序设计的有相关数据都要特殊考虑,以为考试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准确评分。此程序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有灵活性,有利于打开学生的个人思维空间。 三、现阶段的在网络考试系统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近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省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已由以往的“单机”考试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局域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考试系统。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大体通过系统的二级编程子系统来完成,方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编程环境下进行运转、接连、编辑、翻译等,计算机语言系统能够较为真实和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测试情况。 (一)传统题型单一化:在传统考试中,一般的笔试是以纸质类型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判断题,改错题为辅的原则,选择题大体的选择范围是a、b、c、d四项,个别是a、b、c三个选项,填空题答案几乎也是简单的文字填空或者数字填写。 (二)网络系统运用困难化:有些网络系统由于运行较慢,操作起来困难,自动评分或者评分程序不能准确无误的统计出来,存在不合理性。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复杂,极易受网络强弱的影响,以至于考试系统在某些工作中的运用较少,原因就是部分计算机设计思路、需要的程序、以及评分标准根本不能达到个别单位的要求,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考试评分时,必须参考传统的标准考试评分程序,这样才能满足各个单位的需要。由此可(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见,由于众多的考试系统使用的通畅度不高,因此评分能力和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特别是在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中,不能调用编程环境,对计算机语言考试的影响很大。 四、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开发和研究的意义 (一)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编程知识情况,为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了方便。为更新部分教师教学的设计和计划,做了更好的教学服务;(二)由于教师工作量较大,对学生的考试进行手动评分较辛苦,如果运用计算机语言课考试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评分,可以把教师从繁重批阅试卷工作中挣脱出来;(三)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的资出,节约时间,节约教学资源;最后,计算机语言考试系统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 五、总结 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基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系统的开发工作基本完成。计算机语言实验考试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与其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和获得效益的同时,倒不如说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本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效果非常良好。在internet不断迅速发展的今天,本人将继续保持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言课实验考试系统研究,将语言实验考试系统进一步设计成实用的b/s模式或其他模式,为广大计算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方便。 计算机实验论文:关于计算机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探索 [论文关键词]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在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将现实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 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宗旨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宗旨是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下,为实验教与学提供最优化的实验教学资源,为实验教师提供简便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实验发生最方便简捷的沟通,为学生提供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优化的实验环境与资源,使学生在真正的实验环境中利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创造性、开放性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内容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学习资源管理,实验报告管理,课表管理等;学生学习模块,包括仿真实验、项目案例库等;实验室管理模块,包括基本信息、在线排课、课表查询、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室使用情况统计等。 (一)实验教学管理模块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实验报告的提交、批阅、反馈,则成了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尤其对于许多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大量的代码量、流程设计图等已使得纸质版报告不能适应。实验报告电子化,将报告填写、提交、批阅、反馈、统计等工作搬到了网络上,将大大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在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中,教师可提前实验课、实验学习资源、布置实验项目。学生在实验前需要预习实验,下载实验资源,并在线编写预习报告;在实验结束后,提交电子实验报告。教师可灵活掌握时间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批阅,直接给出成绩和评语,而不必担心未批完实验报告而影响学生做下一次实验的预习。这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实验反馈结果,节约了教师、学生的时间,加快了交流反馈过程,避免了因提交滞后带来的麻烦,缩短了指导教师的批阅和下发周期。 (二)学生学习模块 网络仿真实验有着随时随地开展的优势,并有效避免了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节省在教学中投入的资金。对于“网络安全”、“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sql语言”等计算机类课程都比较适合制作成b/s结构下的实验。同时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个人计算机大量普及,也有利于开展仿真实验教学。 仿真实验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集成了flash的插件技术,应用flash内置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控制元件,使flash表现出强大的交互功能;学生登陆系统后,即远程连接实验服务器开展实验,系统会将实验现象和结果实时、动态地反馈给学生。 (三)实验室管理模块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施了实验室开放。推动实验室开放的前提就是实验室信息的公开化,当教师、学生了解了该实验室的设备、软件、开设实验项目等内容后,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入某个实验室。另外,额定的实验学时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时间不够、或缺少深入研究的机会,而实验设备和时间资源又是有限的,为提高利用率,同时满足学生对实验实践的渴望,有必要推进自主型开放。这样就需要对院内各部门、教师和学生公布实验室基本信息。 在实验室管理模块实现了基本信息、在线排课、课表查询、开放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使用情况统计、参数设置等功能。在实验室信息化平台首页上,即公布了各个实验室的负责教师名字及联系方式;在教师和学生登录进平台后,能够方便地查询各实验室的课表信息;在线排课能自动判断预约、排课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提示;开放实验室管理提供了预约、预约审核功能,并方便师生查询所需实验室的状况,自主决定时间、地点,联系实验室负责教师后即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活动。 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1.改变了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了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统一管理实验室资源,包括设备、时间、人力,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建成实验项目库后,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实验资源的共享。 四、总结 实验室实施信息化管理后,从学生来看,更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的、人性化的实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从实验教师来看,实验室是集实验教学、实验教务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同时,提高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了基本工作流程,减轻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加快了实验室开放进程。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创新和改革工作,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的记载使师生能够更加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医院信息统计失真对策分析 摘 要 统计工作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为医院相关决策者提供正确决策信息的重要活动过程。当前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很多医院信息统计出现严重失真现象,导致相关决策偏失,影响了医院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正常的发展秩序。探究其应对策略是医院信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医院信息 统计工作 失真现象 应对策略 信息统计是一种信息服务的活动过程。高质量的信息统计是决策者制定目标决策和规划的基本前提。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为医院高层制订和完善医院规划、目标考核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统计面临着相对复杂的现状,导致统计活动提供的信息有失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了医院管理的科学性。新时期下,为规范医院统计行为,保障统计信息质量,本文针对医院信息统计失真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医院信息统计失真的内涵特征 医院信息是医院统计的重要基础,统计信息失真,通常是指医院统计活动中依据相关信息编制的信息报告所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不相符,统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医院主体真实的管理状况。统计信息失真通常会严重干扰和影响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决策的正确制定,扰乱医院正常管理秩序,影响医院整体效益的,制约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运行。 二、当前医院信息统计管理现状分析 (一)医院统计专业人才素质弱化 统计人员精湛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信息统计管理技术的高效性,是医院统计信息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当前很多医院存在统计人员结构配置不均衡,整体人员素质低。信息统计中,统计人员凭借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对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由于专业素质的迥异性,往往会导致医院信息管理出现偏差,影响医院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医院信息的统计行为不规范 目前环境下,很多主管部门往往采用绩效指标考核医院管理状况。某些医疗机构的领导由于管理观念上的偏失,往往对于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充分认识,医院信息的统计管理过于疏散,统计组织内部管理不严格,造成医院统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职业道德弱化,统计行为不规范,导致信息统计失真。 (三)医院信息统计技术体系滞后 信息科技形势下,医院统计应该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很多医院仍然存在统计报表模式单一与化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现象,信息统计程序大都停留在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阶段,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影响了医院全方位、立体化统计数据的显示,误导医院高层决策。 (四)医院统计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医院相关信息的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医院管理的有效监督制约着统计信息的质量。面对当前管理理念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有些医院管理出现科学性偏失现象,对于相关医疗服务活动信息不能及时的协调和沟通,有些科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人为增加医院出院病人数量。统计管理活动缺乏基础保障,导致了统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三、加强医院信息统计的有效策略 针对医院信息管理不科学,信息统计失真的问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完善统计技术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 (一)整合医院统计人员素质、强化统计人员责任意识 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决定着医院信息统计的可靠性,影响着医院决策。新形势下,医院必须立足于实际需求,积极拓展各种资源渠道,加大继续教育投资,开发统计管理人才资源,培训相关统计管理人员提高其专业技术素质,健全医院统计机构,严格贯彻《统计法》,加强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统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止统计过程中的无意性信息失真发生,为医院管理服务。 (二)加强信息统计设备建设,完善信息统计服务职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是实现信息统计科学化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知识经济发展形势,医院要加大统计信息管理的基础性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统计工作的环境条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医院统计信息技术的高效化运作系统,严格医院统计工作准入制度,优化统计信息资源渠道,完善医院统计服务职能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以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完善医院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统计管理技术形式 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必须转变医院信息业务分析模式,构建和完善与医院管理、服务、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准确时效性,形成统计数据分析成果。统计行为的规范性是医院管理的前提。坚持实践创新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开放统计独立职能,推行动态控制、加强统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范控制,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发生,注重统计信息管理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统计核算的效率,提高医院信息统计质量。 (四)科学医院管理考评措施,加强医院内部统计监管 统计工作关键在于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合理的考评激励措施以及科学的内控管理监督机制,有利于医院统计工作的高效运行。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医院要完善统计数据核查体系,加强内部统计管理,健全各种原始登记报表制度、规范统计工作监督体系、提高统计分类标准化、数据处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大监督体制建设,严肃行业自律性,保障统计信息的精确性。 结束语:总之,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统计工作必须保障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坚持实践创新,加强统计信息管理,规范统计服务职能和行为,实现统计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和资源共享,防止统计信息失真,是推动医院管理科学运行的有效措施。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浅论统计信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统计信息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管理越发显得重要。医院的管理,离不开医疗信息的提供。统计信息工作做为现代医院管理的工具,其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和了解。在新的形势下,医院要强化经济管理,就要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统计信息全面汇总、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加强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充分发挥医院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促进自我生存发展,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功能,以此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统计信息做为医院各职能部门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作用 价值 一、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医院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多劳多得,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利用医院统计信息资料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根据医院制定的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次、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感染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制约指标纳入目标管理,客观反映科室劳动强度、风险程度和技术含量的统计信息指标,成为科室和个人分配的重要依据,实现医院的动态管理和质量评价。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统计信息能够客观、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全院各部门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并利用各项统计指标与同期和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医院动态,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统计信息为制定医院各科室的综合目标责任状,经济承包、奖金分配等工作提供各种数据资料。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完成各项工作。有效的积累和储存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料,为医院管理者总结经验、制定计划及时、准确提供信息资料,为医院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在医院管理中统计信息的使用是真实客观、全方位、多渠道的。 二、统计信息是医院综合管理的主要依据 医院是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事业单位,它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为目的,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其中医疗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信息的基础与关键。医院管理者的水平高低,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他们掌握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医院的管理者通过对诸多统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来确定和调整医院的发展方向,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使医院在现代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统计信息作为评价医院效益的重要依据,是统计信息资料运用的较高境界。统计信息详实、准确,效益评价就会真实、客观;统计信息粗糙、不实,效益评价将会歪曲、失真,其后果是影响医院计划和决策,将医院发展带入误区。 三、统计信息是医院制定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统计信息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的动态变化指标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量化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等,综合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以达到分析的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通过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不仅能克服医院的短期行为,还能广泛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医院既有短期计划又有长期目标,使医院真正能沿着惯性轨道正常、持续发展。 四、统计信息更好地为医院经济管理服务 医院统计工作的目的除了为各级政府提供区域卫生资源信息外,主要是为医院管理服务。医院统计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通过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为医院经济管理服务的能力。统计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要认真负责,统计数字要真实准确,精通业务,建立各种统计台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各级领导及时提供准确的数字资料。具备一定水平的统计专业技能是统计工作质量的保证,统计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学习先进的统计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相关的统计软件,让自己具备快速获得和充分利用、处理统计信息的能力,全方位地处理各种统计信息,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取决于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现代化医院要求信息统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具有医疗卫生和专业统计两方面的知识。要有对工作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敢于发现问题,揭示问题,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确保统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且还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医院经济管理服务。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试论科技统计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科研管理是医院管理中核心的环节之一,是医院生存和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科技统计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准确、科学的统计信息可以提高医院科研管理的质量。本文结合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我院科研数据分析入手,对科技统计信息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医院 科研管理 统计信息 作用 医院科研,即医院的科学研究,主要指针对临床医学中较常见但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所做的多项研究。科研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和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科技统计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的重要保障。 1.我院科研数据信息概况 我院属于综合性医院,集医疗、科研以及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护人员对医院科研统计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因此医院科研统计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2006-2011年我院科研部分数据信息如表1。 上述表格的科研数据信息是我院科研工作的真实记录,反应我院整体的科研水平,是综合评估我院科研项目的重要根据,也是我院监测及管理多项科研活动的重要数据依据,更是我院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合理及科学配置科研资源、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我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提高我院的科研管理水平。 2.科技统计信息对医院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众多的环节是对科技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科技立项、科研人员投入、经费投入、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管、成果鉴定、成果奖励、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反馈,是个循环的管理系统。主要为执行医院的方针政策、服务。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科技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相关的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全面、有效地医疗信息,使科研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最近的医疗科研发展动态,这些重要的科研信息以及科研动态往往是医院科研活动或者医疗现状的真实反应,通过这些统计信息,可以对医院的医疗科研工作给予综合、客观、全面地评价,为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统计信息制定与医院现状相符合的科研发展规划,使医院科研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对医院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可以说,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 2.2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科研管理宏观调控的必备条件 科学决策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科学的决策可以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统计信息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真实反应,是医院实际情况的记录,因此,医院决策人员在制定决策时必须参照这些及时、科学、全面以及准确的统计信息,可以促进医院决策者制定出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科学决策,因此,可以说统计信息是医院科学决策的必备条件[1]。 医院科研统计信息主要反应医院科研方面的信息,例如,我院2006年国内中医药研究论文数ISSN为210篇,2011年国内中医药研究论文数ISSN为330篇;2006年在研课题经费总额/每百张开放床位数为2.335,2011年在研课题经费总额/每百张开放床位数为7.794;2006年部市级及以上获奖/每百医护技研数为0.002,2011年部市级及以上获奖/每百医护技研数为0.008等等。从上述例子可看出,医院科研统计信息是医院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对医院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这些科研统计信息,医院科研管理的决策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宏观决策,同时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确定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重心,因此,可以说科技统计信息参与医院科研管理的整个决策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参与科研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同时参与计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为医院领导或者决策者提供宏观监测,为医院的科研发展情况的预测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跟踪医院在研科与课题方面的情况,统计跟踪医院科研成果中各项基础及核心科研课题的开展情况,不断深化医院科研课题的统计分析。 第三,综合分析医院的整体的科研情况。从这些角度分析,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科研管理宏观调控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对科技统计信息的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客观、公正评价前一阶段科技规划实施的效果,而且对今后科技规划的调整和执行科研管理决策制定以及宏观调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2.3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评估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科技统计信息是医院日常工作和管理的记录,是医院科研能力的真实反应,参照这些统计信息,医院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包括科研人员的考核及评估制度。同样,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参照科研统计信息,为科研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 医院科研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多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进行科学评估,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地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的科研评估不仅仅指对医院的科研成绩给予评估考核,更应该包括对医院的科研投入、活动执行、产出效益、科研进展速度、科研创新情况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等给予评估考核。参照科研统计信息,医院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然后通过指标对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评定,提高医院科研管理评估工作的公正性与科学性[3]。通过评估对医院下一步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可以说,医院科研统计信息不仅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客观的记录,是医院整体科研能力及科研规模的重要表现,而且是各医院之间科研实力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医院对过去科研成果的客观评价,同时也是医院未来科研规划重要的参照指标之一。通过统计信息,达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科研管理工作的目的。此外,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高效地使用这些统计信息,使医院统计信息更好地为科研管理工作服务,更好地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医院统计信息化管理思考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医院统计工作模式已不适应网络环境下新的医院统计工作。网络的信息量比以往来自手工汇总的数据要精确和丰富得多,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的数据为医院统计服务,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 关键词:医院统计 信息化管理 重要作用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使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了解更多的有关医院整体状况信息,仅靠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医院信息网络为医院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深层次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些数据的信息量比以往来自手工汇总的数据要精确和丰富得多,医院统计应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为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统计数据,使医院统计与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系统化同步发展。 1.提高认识,明确统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健立健全相关机构 明确统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健全医院统计工作机构,通过设立一个统计机构,对全院各项业务统计工作实行汇总、组织、指导、协调,有效地实现统计工作主体明确化、统计职责具体化、统计工作责任化。促进医疗服务信息和医院管理信息及时、全面地上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并对上报信息进行核查、汇总、分析、评价和反馈,监控。为各级行政领导和医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湖北省,省卫生厅已经成立湖北省医疗服务信息质控中心。该中心挂靠在我院。中心设立专家组,聘请省内从事医院管理、临床、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制定《湖北省医疗服务信息质控中心质量控制方案》,培训相关人员,负责业务指导,组织核查各医院填报信息,负责质量控制,通过监控工作信息,总结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工作成绩,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反馈监控结果。 2.保证统计信息质量的准确、及时的制度保障 保证统计信息质量的准确、及时、有效、完整是统计工作的基础,高质量的统计信息是领导评价,总结工作,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监测各项活动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资源。统计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质量管理的决策与成败。制度不健全、统计口径不统一,势必导致医院统计数据误差,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因此,要完善内部统计制度,健全各种原始登记、台帐和报表制度、规范统计工作制度、统计监督制度、统计周期数据普查制度,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分类标准化、数据处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变事后控制为随时发现问题,提高数据质量,为现代化管理提供可靠保证。医院实行网络管理后,各科室更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的统计上报和初级核查,数据质量从源头抓起,提高各科室核查数据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医院统计工作数据进行层层质量控制,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及时、有效、完整和准确的信息。 3.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为单病种医疗限价服务提供依据 单病种医疗服务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收费试点工作。 湖北省确定在全省开展5个单病种医疗限价服务,就是单一病种从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限定的最高医疗费用。如果患者住院费用超过医院承诺的医疗费限价,超出的部分由院方支付。 循证医学则是主张医生在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目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后,对自己所面临的具体患者的处理作出决策。医院统计人员可以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中保存的有关病人诊疗方法、效果和费用等方面的详尽信息,判断医生所进行的诊疗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进而佐证、修补或充实循证医学的内容。该统计信息正好为探讨和摸索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4.配合网络建设,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统计效能 统计人员在接触网络时,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欠缺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过低,致使网络数据得不到合理的应用,不能完全彻底地开发网络资源而造成信息浪费。 现代化医院要求统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医护知识、管理知识、卫生经济、财会知识、计算 机网络知识,不仅要熟练进行微机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将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挖掘出来。并运用先进的工具快速准确的获得统计信息。 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手段,对统计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为领导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如每周为院办提供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业务收入等重要指标的统计预测资料;为院质控办提供统计质控考核资料。 信息为统计服务,统计为决策服务,网络数据产生时的实时监控是提高网络数据质量的关键,使医院统计工作得以深化和拓展。这就要求医院尽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医院信息化骨干队伍,作为医院统计人员应更新观念,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浅析医院统计信息化对医院决策的作用 摘 要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的管理特征也转为以信息化的支撑为基础,医院的统计信息能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一手资料,能够保证医院领导者进行科学的决策,是医院决策的基础,对医院决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医院统计信息化对医院决策作用的探析,来了解医院统计信息化对医院决策的重要性,对加强医院统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院统计信息化 医院决策 作用 一、引言 医院统计信息化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指对医院统计信息工作进行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的引导、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实现医院内部医疗数据与管理统计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储存、运输和统计处理,以实现全面集成和开发和使用统计信息资源、决策和管理医院的服务为目标。实施医院统计信息化建设开发的整体功能能够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率,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医院统计工作的信息化 (一)医院统计与医院信息系统。 当今社会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营尚未成熟。医院统计信息系统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使医院的质量信息处理和总结得到延伸。缺乏医院统计,大量医疗信息将只见树木不见林;没有医院统计,再好的医院信息系统也只能是一个事务处理系统,宝贵的医疗信息将失去其应发挥的价值。 (二)医院统计与医院病案管理。 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实体,医院信息流是围绕着病人展开的,医疗记录是医院的主要信息载体,也是医院统计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大多数医院统计系统和病案管理是分离的,这显然是违反医学的发展的规律。因此,病案管理和统计一体化已成为医院信息工作的一种趋势,也是医院统计和病案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计算机化病历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医院统计和病案管理将会融为一个整体。可以预见,未来医院统计模式将成为全新的,并且更趋于现代化。 (三)医院统计与医院信息加工。 现代大型医院具有很多重要的医学信息,使医院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高速运转得以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的是信息管理的三大要素。医院统计的目的是将大量的混乱在医学信息进行深度处理。从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角度看,医院统计过程中投入的是个体的原始数据。另一方面,统计结果价值完全取决于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医院局域网甚至为其提供有力的保证,可见医院统计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医院统计信息化对医院决策的作用 医院的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医院政策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这已经在医院工作人员和统计数据的统计专家方面达成共识。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原始数据的采集效率,现代数学(包括统计)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为深入开展医院统计深奠定了基础。医院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医院两个效益分析、医院就医人群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地区分布等自然状况分析、医院疾病谱分析和医疗市场综合分析和预测等,这些都是科学有效的设置医院专业学科,医院的病床,设置医院中期和长期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能够为医院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医院统计管理网络信息化,是使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联网的计算机采集系统进行资料的归档。通过统计人员运用工具,例如使用电脑对数据进行了总结、分类、汇总分析,为医院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协助领导做好信息的收集、分类、报告和工作,承担综合统计机构报告工作,全面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汇总、材料组装和报告工作。医院在决策过程中可以根据医院统计信息化总结归纳的这些资料来进行决策,提高了医院决策效率与质量。 (二)能够增加医院决策的科学性。 统计信息是医院重要的决策依据,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传统的、广泛的管理是基于经验的管理,生产率低,不能合理配置人力和财政资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科学的管理需要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及时、准确获得医疗、资源、设备、效益、资本和使用和医院全面的信息,只有在医院统计信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实现信息化是一条出路。 医疗体制改革为医院统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信息系统网络化,为医院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医院统计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其实施使网络信息能够更流畅的实现交换和共享,在更宽领域发展和深入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开发,为分析和利用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实现信息服务管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和监督整体功能。对提高医院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加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方便统计数据信息化,为医院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反馈信息。 医院建设互动、许多形式的统计数据系统,是对传统的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新的数据方式,即统计数据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将统计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化作为统计数据来源信息化。这个过程可以建立实现信息的统计服务子系统,并建立一个网站的统计信息和综合信息反馈的统计数据库系统服务,开拓医院统计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区域,实现医院统计信息服务网络化。医院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根据医院的统计服务网络信息获取能够反映医疗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科学的决策。 综上所述,医院统计信息化能够为医院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支持,在医院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医院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计算机网络模式中医院档案统计的应用研究 摘要:档案信息的载体日益多样化,对于传统档案管理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因此医院统计工作进行展开的工具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文就网络时代中医院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效的运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并且以此来对医院的统计工作进行改进的对策方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模式 档案统计 应用 当今时代,医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医院实行了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这对传统模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医院管理是以医院取得最佳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而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所以医院信息化是必要的。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点:①由于医院病人较多,需要备录在案的信息量较多,传统档案管理难以胜任,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有利于为病人提供针对性、全面性的服务。②实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微机化、网络化,有利于提高文献检索的正确性,能够建立一个较好的医疗团队。③信息化的储存检索,进行统一的数字化采集,存储和查询,有利于全面的搜集数据,不仅能够完成医院的科研任务而且这些数据对病人诊断病情有重要的作用。 1 网络模式在医院档案统计中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极大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且成为了医院档案统计工作顺利展开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是计算机网络模式医院档案统计中的一些应用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①当今时代,网络是医院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管理分配不均匀和制度的不规范,导致了数据相对而言比较分散,或者是重复录入。②在医院的统计工作人员对于网络技术的认知不够,没有注意到其重要性,导致网络传输数据出错或者是导致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浪费或者是遗失。③有的医院硬件条件跟不上,无法完全的利用网络模式进行医院档案统计工作,导致其不能有效的进行数据统计或者不能迅速的得到其他有效资源,长期以来不利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 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的措施 2.1 加强医院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医院档案现代信息化主要体现在数据资料信息化、工作流程信息化以及档案检索信息化上面。这三点是否能够充分实现则体现在医院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所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即各个机器设备、各种档案自动化处理程序以及档案数据库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2 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虽然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上,计算机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医院的统计工作完全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统计人员既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又通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熟悉医院业务,才能对于网络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整理,才能够客观而真实的反应医院经营和医疗活动并且对其所产生的效益做出评判 2.3 重视安全管理。一方面要制定出严格的档案现代信息化的安全保密制度,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和保密意识,另一面面也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采用正确而又科学的网络安全应对策略加强监控。 3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医院档案统计工作 3.1 建立有效而完全的电子病历制度,加大信息质量控制力度。在医院中,电子病历是其进行统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电子病历具有及时、准确和系统三大特征。再者电子病历不仅是医疗管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获取医疗统计信息的途径之一。确保病案管理的规范化才能使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充分的保障。一个决策的是否准确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信息的质量的高低,因此集中力量把控好基础数据的质量关、加强对网络数据的管理监控力度,不断的促进医院统计数据信息质量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3.2 深入认识网络信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意识,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对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信息的重要性的全面而充分的认识。在医院的信息里面,他的统计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所有的特性之外应该还具有一定的管理价值,并且在医院中起着决策支持的关键性作用。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统计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医院的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一边需要借助网络填写相关报表,定期向上级领导提供统计信息另一边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自己统计监督的职责,及时在网络相关文献中提取、汇总、整理及保存工作,并且积极监督和指导相关科室的报表工作。 同时积极配合医院各项工作的展开,针对各项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和统计,给各个相关科室提供完善的统计信息服务,确保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3.3 拓展加深档案统计工作的职能范围。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医院统计部门需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职能范围,从实际出发,建立一个特色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全面的,多角度的对本院所现有的医疗数据进行查询以及统计分析。并且医院统计部门要做好领导开展医院管理中智囊团,要借此系统可以出具质量高,深度广的统计分析报告,并且以此来形成本院的独有的管理方式。 4 计算机网络模式中在医院档案统计中的重要意义 信息时代逐渐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力逐日增大,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医院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具。提高其理论水平以此来实现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判别、诊断以及筛选功能可以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同时,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存储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可以及时、大量为使用者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档案现代信息化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同时统计作为信息管理的主体,也是医院重要的软件功能之一,是领导层进行决策和预测的有利工具,也是进行考核和评价医院工作的重要标志。因此医院网络基础工程要着重于搞好中和统计的信息工程。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浅谈医院统计管理工作 摘要:在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离不开医院统计信息的运用,医院统计对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对目前医院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对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医院;统计管理工作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病案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分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统计信息,可有效检验医院的管理效果 医院管理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管理艺术,需要医院管理者综合各种统计数据来帮助实现医院的有效管理。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实行,更是需要医院统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方法和观念,改革和完善工作方式,使统计工作由繁重的简单劳动向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生成方向转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的运行状况和管理效果。一般来讲,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例数、医院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等指标不断增多,病床周转次数加快,平均住院日缩短,好转率、治愈率提高,则说明管理有效;反之,则说明管理有失误、有漏洞。要使统计数据发挥应有的效果,统计工作人员就应强化自身的参与意识,针对工作数量、质量及运营中的问题,作好统计分析,做到反映灵敏、反馈及时、分析透彻,以准确及时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分忧解难,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医院发展。 二、利用统计信息,可强化医院质量控制工作 医院的统计信息是医院医疗效率的综合反映,全方位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医院统计工作人员对全院的门诊、病房、医技等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使医院服务过程的优劣一目了然。根据医院的统计数据,医院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补救。具体可以根据医院制定的总的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平均住院日、病死率、治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派到各个科室,使其明确各自的指标任务,然后医院定期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根据分析数据找到未达标意见,帮助各科室更好地完成工作计划。在分期考核的基础上,再对分期统计结果进行年终考核,与各科室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可有效强化医院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利用统计工作,可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四、利用统计工作,可强化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五、利用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为医院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提供可靠统计信息,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第二,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第三,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试论如何实现医院统计工作的创新开展 摘要:随着我国医院改革的深入,在现代医院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医疗统计的作用,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统计模式,机构设置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必须树立全新的意识,适应医院深化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医院的统计工作,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医院;统计工作;创新 在医学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医院对医疗统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统计工作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统计数据及统计报表。它除了要体现医院的规模和效益外,在信息量和流通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医疗统计必须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对数据处理,为医院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并以此促进医院管理的良性发展。目前,医院统计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医技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但是随着医院统计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医院其它管理部门和领导层的要求,如何快速完成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如何确保数据的完善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成为医院统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略表微薄之见,期望对医院统计工作的创新有所帮助。 1 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1.1 能够为医院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作为医院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医疗统计信息能够为领导对医院工作的测评,医院相关政策的制定,甚至是医院的管理、监测等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医院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如果要了解和掌握医院各方面的相关情况,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医疗统计信息所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分析本医院和其他医院在部门设置和人员的结构,就可以知道本医院和其他竞争对手间的区别和差距,以便于改进。 1.2 为医院各要素分配提供准确的数据:在现代医疗统计中,统计人员的工作越来向广深发展,除了完成通常的工作外,统计人员还要对临床医疗,住院和其他医辅助部门内部要素的运行提供数据上的帮助。统计人员全面性的手机各类数据,病案信息等并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关注各项统计指标,比如门诊科室诊疗人次、病区入出院人次、科室占用床日、危重病人数、住院手术人次、科室检查治疗人次等。 1.3 是医院效益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医院的最高原则是有着治病救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了医院需要讲究自身效益,通过提高医疗性价比,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但是,医院的两种效益的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各种单元体系组成,比如治疗效果体系,门诊诊疗人次、入出院人次、检查治疗人次组成的体系;反映病人负担程度的出院者人均费用、出院者人均每天费用体系;反映职工业绩的每一个职工工作量、每一个医生工作量、职工年创业务收入指标等都是医院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都需要医疗统计信息提供资料和数据。 2 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的创新对策 2.1 提高医院统计工作人员素质:据文献报道,由于专业职称评定及晋升受到限制等原因,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统计队伍稳定性差;此外,现有医院统计人员有相当部分未受过系统的统计专业培训,专业知识短缺,这都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强化医院统计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把统计工作从单纯提供医疗数据转换到运用统计对医院的医疗、管理、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进行监测、预测和控制的轨道上来。全面提高其业务层次,使医院的统计工作人员成为具有很好的临床知识、医院管理知识、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心以及较高的统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进而促进统计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才能使统计人员适应新时期对医院统计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2.2 强化医院统计分析功能: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统计分析工作,然而从目前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看,医疗统计仅仅反映了医院情况的一个侧面,谈不上数据的汇总整合和综合运用。因此,提高统计分析工作的质量是统计工作发展中的重要问题。①建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中心。仅关注某一侧面的单一分析报告已经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从单一的业务分析转向全面的综合分析,建立一套与医院医疗、管理、科教以及经济运行等相关联、相适应的、系统的综合统计信息中心。为此,有些大型医院成立经济管理科,或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就是综合统计制度的一个体现。以信息中心为核心,形成医院统计网络,及时形成统计数据分析成果,使医院的决策层对医院各方面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全方位把握,以便科学决策,将医院的医疗质量统计、经济效益统计、医疗效率统计以及社会效益统计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对医院进行成本分析,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效益这一目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使医院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②参与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在医院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逐渐明显。统计工作人员应主动参与到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当中,提供数据支持,为医院的决策出谋划策。如参与医院各种计划、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制定;参与医院设备购置和器械更新的可行性论证。 2.3 创建医院统计的信息交流平台及反馈系统:建立统计信息网站,定期公布医院工作中各类数量、质量、工作效率等统计信息;通过对不同使用者赋予不同的权限,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平台查看和下载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用于管理、科研和临床等方面;设置留言板,供大家进行自由的信息交流,或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信息循环。统计人员亦可以据此进一步改善工作,求进不息。同时要监控本单位的医疗动态,还应广泛收集本地区其他医院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参加会议及学术交流,以及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媒体,搜取各种资料来获得信息,使医院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医疗统计工作和医院的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医疗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能够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而医院管理的不断完善又能推进医疗统计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不断发展。医院管理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和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医疗统计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发挥统计职能 服务医院管理 摘要:近年来卫生统计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卫生统计工作进行分析,本文首先阐明了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现代化中的重要性,继而对影响卫生统计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卫生统计;医院管理;影响因素 医院卫生统计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卫生统计数据能够及时地分析评价医院工作,同时能够为领导决策或医院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此外也有助于医院制定各项制度、计划,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院改革。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院科学管理已变得更加依赖于数据信息,而高质量的统计信息服务让这一需求得以实现。统计工作的内在质量和统计人员素质的培养状况,势必影响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加强统计信息的利用已成为促进医院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 1 卫生统计工作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1.1 卫生统计是制定各项计划的基础。制定医院全年工作各项任务的指标,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统计工作做的扎实可靠,制定的计划指标就比较接近实际,否则制定的计划指标就远离实际、差距甚远。 1.2 统计为领导的决策服务。对医院各项管理质量、工作量指标达标情况做到月有统计、季有分析并以报表形式及时反馈各管理部门和科室,为医院的管理、工作计划的执行和调整提供参考。 1.3 统计为提高医疗质量服务。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是关系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应该利用卫生统计信息资料,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可根据医院制定的总体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使科室明确指标、任务。定期分析评价各科室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为各科室提供业务达标方向和查找未完成指标的症结所在。并可根据年终统计结果进行考核,与科室经济利益挂钩,通过统计信息结果进行终末质控和环节质控,确保医疗质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影响提高卫生统计工作质量的因素 2.1 统计工作的主动性。现代科学管理呼唤统计工作参与,同时,现代管理者又需要广大统计工作者积极提供合理、准确的建议来促进管理水平更新和提高。统计工作者除了做好日常数据监测工作,还应具备管理意识且积极参与管理,主动对医院整体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医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归纳总结,开展合理的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为管理者分忧解难,促进医院科学发展。 2.2 统计工作的连续性。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它包含了两层意义:一是数据连续性;二是人员的连续性。任一环节的中断,都会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 2.3 信息服务的可信度。信息服务的可信度主要是指提供的统计数据是否真是可靠、逻辑分析是否合理。统计工作提供的信息服务由于数据不准确或对数据的分析与实际结果大相径庭,那么管理者就会对每次的数据持怀疑态度。 2.4 信息服务的利用度。信息服务是统计工作者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还未被广大医疗工作者所接受。然而,国内外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已经证明,信息服务利用度越高,该医院的管理水平就越先进。目前的信息服务已涉及到每个医务工作者,因此,扩大信息服务的范围,提高它的利用度,对促进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3 提高卫生统计工作质量的方法 3.1 加强学习,科学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统计分析则成为统计工作者综合能力的体现。统计分析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这都会影响到管理者决策的方向。科学管理离不开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因此,统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和交流,拓宽知识面,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综合分析能力,让信息服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2 提高服务医院意识。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多人认为统计人员不再手工收集报表,网络后台自动汇总报表,统计工作从此变得简单和不重要了,作用也慢慢淡化。其实,在信息高科技的环境下,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除了要求快速准确的完成平常统计任务外,在数据监控和信息服务方面,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统计工作者需要迅速从传统的手工劳动转移到主动提供信息服务上来。要树立起积极主动信息服务的意识,要有超前的预测性,学会从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提炼出大量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为临床管理服务。 3.3 重视统计工作人员的稳定和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的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影响卫生统计工作发展的因素。目前大多数中、小医院的统计人员都是由非专业人员从事,人员变动较大,只能完成日常的数据汇总等局限性的工作,缺乏管理和综合分析能力,这就严重束缚了统计工作的服务范围和内容。除了配备专业的统计人才外,还要重视统计经验的价值,不仅要重视统计工作本身积累的经验,也要注重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 3.4 主动参加管理。统计人员应逐渐从传统的统计工作中走出来,主动参加医院的管理。要实现这个过程,不仅要求统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统计基础,而且在日常统计分析中融入超强的管理意识。要善于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为管理者提出合理的建议。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也为统计工作者参与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操作性平台。通过信息简报、专题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形式,将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信息反馈给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以此提高信息的利用度,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3.5 重视统计信息服务。国内外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统计信息服务的功能,医院的管理水平地会变得更加科学。医院领导应重视统计工作,在决策中充分利用统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让统计功能渗透到医院的管理中来。定期根据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医疗质量讲评。医疗计划指标能很好地得到落实,医疗质量也会明显得以改善。 医院卫生统计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卫生统计数据能够及时地分析评价医院工作,同时能够为领导决策或医院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此外也有助于医院制定各项制度、计划,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院改革。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统计职能在医院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医院统计工作是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实践和改进医院管理服务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预测为医院目标管理方案中计划值的制订、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病床、医疗设备使用及配置情况的调查,住院病人疾病分类疾病谱、单病种疾病谱、死因病谱、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为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了解决策的执行情况、充分利用病床和医疗设备资源、巩固和拓展医疗市场,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统计工作;医院管理;决策;应用价值 1、统计工作在临桂县人民医院管理决策中的职能作用 1.1信息准确,为我院的服务提供保证:医院信息按照层次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派生信息,原始信息是由业务活动直接产生的信息,派生信息是面向管理应用,综合原始数据形成的。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持,统计信息必须做到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才能成为对医院管理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三者之中准确性是统计信息质量核心。现行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其信息的发生点也是信息的采集点,业务活动直接产生的原始信息是我们日常统计核查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伤病员流动报表的核查、占床情况的核查、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核查等,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和人员,协助他们处理解决。针对病案首页填写出现的问题,我们向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提交了《电子病历首页信息质量缺陷情况调查分析》的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为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电子病历首页信息质量与医疗业务指标相关性”的授课,提高了大家的统计意识,力求原始数据的准确、完整,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统计工作为医院管理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服务功能。 1.2科学预测,为我院的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决策,要进行正确的决策在于科学有效的预测,预测是计划决策的第一步,是决策科学化的一个先决条件。预测方法的分类很多,总的来说有调研预测、抽样预测和数学模型预测等,哪些方法适用于医院管理预测,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说明。常见的方法有移动平均预测法、指数滑动平均预测法、时间回归预测法、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和季节变动预测法。在医院所进行的医疗目标管理中,主要运用的是移动平均预测法制订部分指标的目标计划值,我们还运用了季节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简易时间序列季节周期回归模型、动态数列分析指标对肿瘤病人收治数量、急诊观察室病人动态变化、医技科室主要工作量进行了预测,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医技科室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1.3分析评价,为我院的管理提供参考(1)计划执行情况:医院统计部门可以协助监督医院决策的执行情况,把决策执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如医院的目标管理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室可以通过常规的月、季、半年、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将各医疗科室落实计划的情况,有关计划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计划存在的缺陷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后,再反馈给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从反馈的信息中,领导可以掌握医院各部门执行决策的动态,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各部门根据不断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从而改进决策计划,使决策发挥出最大的效益。(2)病床、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运用统计指标来分析和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即多、少和快、慢),可以了解医院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的利用及潜力的情况,反映医院管理方面的成效和问题,对改进医院管理有重要意义。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内容多,牵涉面广,诸如医院各类人员比例、人数与工作量是否适应,床位利用是否充分,重要医疗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等。根据医院部分临床科室病床使用忙闲不均,病床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超声诊断科病人检查排队的情况,我们运用排队论理论和方法、服务目标法、床位工作效率的归一分析法和床位利用情况分析图,以调查和评价全院及各临床科室病床的工作效率、供需配置,调整了部分科室的病床数量,为设备资源效益最大化提出最优配置方案。(3)医疗市场调查:由于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的经营状况备受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医院的生命力在于病人的认可,对门诊、住院患者来源以及服务半径的辐射程度进行统计,可以进一步挖掘病源的主打方向,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门诊、住院病人的来源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医院巩固和拓展医疗市场提供了统计依据。 2、强化临桂县人民医院统计工作职能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统计职能在临桂县人民医院工作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今后工作中的关注方向与重点。 2.1医技科室工作评价 : 医技科室的功能主要是以某种技术手段辅助临床科室进行诊断或治疗,借助医疗仪器设备展开工作,集中了医院大部分先进仪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技科室内涵不断深化,技术不断更新,许多医技科室已由单纯辅助临床科室诊疗,发展成为能够对疾病的诊疗产生决定性作用的部门,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决定着医院各项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对设备使用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为医技科室和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2院外信息的收集:定期收集本地区或同类医院的各种信息,了解其他医院动态,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横向比较,将反映出来的趋势和问题及时提供给领导,使临桂县人民医院管理者能够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短时间内获得各种信息,使领导层从宏观上掌握临桂县人民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拥有更多、更好的决策依据。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统计职能在医院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医院统计工作是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实践和改进医院管理服务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预测为医院目标管理方案中计划值的制订、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病床、医疗设备使用及配置情况的调查,住院病人疾病分类疾病谱、单病种疾病谱、死因病谱、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为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了解决策的执行情况、充分利用病床和医疗设备资源、巩固和拓展医疗市场,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统计工作;医院管理;决策;应用价值 1、统计工作在临桂县人民医院管理决策中的职能作用 1.1信息准确,为我院的服务提供保证:医院信息按照层次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派生信息,原始信息是由业务活动直接产生的信息,派生信息是面向管理应用,综合原始数据形成的。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持,统计信息必须做到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才能成为对医院管理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三者之中准确性是统计信息质量核心。现行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其信息的发生点也是信息的采集点,业务活动直接产生的原始信息是我们日常统计核查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伤病员流动报表的核查、占床情况的核查、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核查等,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和人员,协助他们处理解决。针对病案首页填写出现的问题,我们向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提交了《电子病历首页信息质量缺陷情况调查分析》的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为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电子病历首页信息质量与医疗业务指标相关性”的授课,提高了大家的统计意识,力求原始数据的准确、完整,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统计工作为医院管理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服务功能。 1.2科学预测,为我院的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决策,要进行正确的决策在于科学有效的预测,预测是计划决策的第一步,是决策科学化的一个先决条件。预测方法的分类很多,总的来说有调研预测、抽样预测和数学模型预测等,哪些方法适用于医院管理预测,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说明。常见的方法有移动平均预测法、指数滑动平均预测法、时间回归预测法、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和季节变动预测法。在医院所进行的医疗目标管理中,主要运用的是移动平均预测法制订部分指标的目标计划值,我们还运用了季节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简易时间序列季节周期回归模型、动态数列分析指标对肿瘤病人收治数量、急诊观察室病人动态变化、医技科室主要工作量进行了预测,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医技科室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1.3分析评价,为我院的管理提供参考(1)计划执行情况:医院统计部门可以协助监督医院决策的执行情况,把决策执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如医院的目标管理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室可以通过常规的月、季、半年、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将各医疗科室落实计划的情况,有关计划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计划存在的缺陷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后,再反馈给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从反馈的信息中,领导可以掌握医院各部门执行决策的动态,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各部门根据不断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从而改进决策计划,使决策发挥出最大的效益。(2)病床、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运用统计指标来分析和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即多、少和快、慢),可以了解医院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的利用及潜力的情况,反映医院管理方面的成效和问题,对改进医院管理有重要意义。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内容多,牵涉面广,诸如医院各类人员比例、人数与工作量是否适应,床位利用是否充分,重要医疗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等。根据医院部分临床科室病床使用忙闲不均,病床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超声诊断科病人检查排队的情况,我们运用排队论理论和方法、服务目标法、床位工作效率的归一分析法和床位利用情况分析图,以调查和评价全院及各临床科室病床的工作效率、供需配置,调整了部分科室的病床数量,为设备资源效益最大化提出最优配置方案。(3)医疗市场调查:由于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的经营状况备受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医院的生命力在于病人的认可,对门诊、住院患者来源以及服务半径的辐射程度进行统计,可以进一步挖掘病源的主打方向,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门诊、住院病人的来源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医院巩固和拓展医疗市场提供了统计依据。 2、强化临桂县人民医院统计工作职能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统计职能在临桂县人民医院工作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今后工作中的关注方向与重点。 2.1医技科室工作评价 : 医技科室的功能主要是以某种技术手段辅助临床科室进行诊断或治疗,借助医疗仪器设备展开工作,集中了医院大部分先进仪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技科室内涵不断深化,技术不断更新,许多医技科室已由单纯辅助临床科室诊疗,发展成为能够对疾病的诊疗产生决定性作用的部门,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决定着医院各项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对设备使用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为医技科室和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2院外信息的收集:定期收集本地区或同类医院的各种信息,了解其他医院动态,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横向比较,将反映出来的趋势和问题及时提供给领导,使临桂县人民医院管理者能够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短时间内获得各种信息,使领导层从宏观上掌握临桂县人民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拥有更多、更好的决策依据。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论医院信息统计的发展与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发展医院信息统计的有效途径。方法:结合当前医院信息统计现状,对信息统计在医院中的作用、未来发展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信息统计在医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信息统计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信息统计;发展; 思考 医院的信息统计在医疗卫生信息中占据着主体位置,同时也是社会经济信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医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构建一套适合医院发展的信息统计体系、建立一支精英队伍、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统计的作用,成了值得每一个医院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 目的 1.1 医院的统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卫生统计工作及卫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工作。一旦上级卫生部门下达了医院信息统计任务,统计人员必须要严格、及时、标准、全面的执行。这样才能让上级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到目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及相关资源的配置使用情况。 1.2 医院进行信息统计,有利于医院领导检查、总结自身工作。使得领导能够及时掌握医院各个科室的工作进度和情况,为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事实依据。有助于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益,便于医院对自身的管理。 1.3 通过对医疗信息的统计,能够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布情况,发病人群群体特征以及疾病发生规模等信息。再经过观察、分析、研究等工作,医院可以总结出疾病的某些规律,为之后的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 2 现状 2.1统计部门的设置不合理。目前,有很多医院的信息中心只不过是病案、统计和计算机几个科室的简单合并。也就是说,所谓的“信息中心”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其统计工作的内容仅仅只是对医疗服务和经济效益的统计,而建立在信息之上的分析工作却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开展。这就等于抛弃了统计机构的评价监督功能。 2.2缺乏统计人才。很多医院的统计工作都由其他工作的人员来代职兼任的,真正专业的人士少之又少。代职人员一般专业基础和业务水平都有所欠缺,而统计工作又十分复杂繁琐。因此,医院的统计工作很容易出现统计信息失真、统计信息时效性差等问题,很难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情况。 2.3统计工具落后。部分医院的统计人员缺少专业的统计设备和工作。很多统计工作甚至还停留在手工填表的工作方式上。尤其是一部分小医院,对统计工作重视度不高,统计工具的配置就更难到位。统计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3 对策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正在继续深化,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都在逐步出台,对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视度和扶持力度都在逐步加快。医院要加强统计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手: 3.1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保证统计信息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统计工作应该逐步实现计算机化,软件化以及网络化,慢慢进入办公自动化领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保证统计信息准确、及时、真实、适用的基本条件之一。 3.2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重视统计工作,改善统计工作的工作环境,提升统计人员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的改善和薪酬待遇的提升,有利于调动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吸引外界专业统计人才走入医院谋求发展。二、对外公开招聘,吸纳一批专业人才进入医院,走上医院统计岗位。通过统计人员的专业性,保障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避免统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三、强化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再教育。培养一批既懂医疗卫生知识,又懂统计学的复合型人才。 3.3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传统的统计信息独立编制申报、单独分析立项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医院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然抛弃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统计,对医疗效率的统计以及对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整合起来,综合分析,使得信息资源共享化,通用化。只有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的方式,才能强化医院在市场中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无论是对于医院本身,还是对于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医院信息统计工作都有着巨大作用。做好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医院自身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医院的信息统计应该得到重视。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论医院信息统计的发展与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发展医院信息统计的有效途径。方法:结合当前医院信息统计现状,对信息统计在医院中的作用、未来发展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信息统计在医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信息统计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信息统计;发展; 思考 医院的信息统计在医疗卫生信息中占据着主体位置,同时也是社会经济信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医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构建一套适合医院发展的信息统计体系、建立一支精英队伍、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统计的作用,成了值得每一个医院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 目的 1.1 医院的统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卫生统计工作及卫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工作。一旦上级卫生部门下达了医院信息统计任务,统计人员必须要严格、及时、标准、全面的执行。这样才能让上级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到目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及相关资源的配置使用情况。 1.2 医院进行信息统计,有利于医院领导检查、总结自身工作。使得领导能够及时掌握医院各个科室的工作进度和情况,为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事实依据。有助于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益,便于医院对自身的管理。 1.3 通过对医疗信息的统计,能够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布情况,发病人群群体特征以及疾病发生规模等信息。再经过观察、分析、研究等工作,医院可以总结出疾病的某些规律,为之后的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 2 现状 2.1统计部门的设置不合理。目前,有很多医院的信息中心只不过是病案、统计和计算机几个科室的简单合并。也就是说,所谓的“信息中心”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其统计工作的内容仅仅只是对医疗服务和经济效益的统计,而建立在信息之上的分析工作却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开展。这就等于抛弃了统计机构的评价监督功能。 2.2缺乏统计人才。很多医院的统计工作都由其他工作的人员来代职兼任的,真正专业的人士少之又少。代职人员一般专业基础和业务水平都有所欠缺,而统计工作又十分复杂繁琐。因此,医院的统计工作很容易出现统计信息失真、统计信息时效性差等问题,很难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情况。 2.3统计工具落后。部分医院的统计人员缺少专业的统计设备和工作。很多统计工作甚至还停留在手工填表的工作方式上。尤其是一部分小医院,对统计工作重视度不高,统计工具的配置就更难到位。统计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3 对策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正在继续深化,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都在逐步出台,对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视度和扶持力度都在逐步加快。医院要加强统计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手: 3.1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保证统计信息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统计工作应该逐步实现计算机化,软件化以及网络化,慢慢进入办公自动化领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保证统计信息准确、及时、真实、适用的基本条件之一。 3.2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重视统计工作,改善统计工作的工作环境,提升统计人员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的改善和薪酬待遇的提升,有利于调动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吸引外界专业统计人才走入医院谋求发展。二、对外公开招聘,吸纳一批专业人才进入医院,走上医院统计岗位。通过统计人员的专业性,保障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避免统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三、强化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再教育。培养一批既懂医疗卫生知识,又懂统计学的复合型人才。 3.3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传统的统计信息独立编制申报、单独分析立项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医院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然抛弃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统计,对医疗效率的统计以及对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整合起来,综合分析,使得信息资源共享化,通用化。只有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的方式,才能强化医院在市场中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无论是对于医院本身,还是对于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医院信息统计工作都有着巨大作用。做好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医院自身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医院的信息统计应该得到重视。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浅议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价值及统计指标的构建 [摘 要] 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搜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统计信息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发挥出统计信息应有的价值。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我院已基本普及。这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本文并探讨了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信息化 统计指标 一、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二、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三、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综合统计分析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综合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以达到分析的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通过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因数,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因数分析,测定各因数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评价大型设备的经济效益;通过趋势动态分析,掌握医院的发展趋势。让领导者通过综合的统计工作,洞悉社会对医院医疗工作的需求,把握医疗需求变化的趋势,合理调整医疗布局,合理配置医院内部的人、财、物,强化工作重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获取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统计信息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价值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监督控制预算的使用,对财务部门和决策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院对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不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因此,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 卫生统计指标体系作为一组相关指标的有机集合,比单一指标、综合指标等能提供给人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强的功能。然而,一个劣质的指标体系其利用价值及信息功能的发挥则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法利用。 我们拟对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作探讨。 指标体系构建不管是基于某一领域综合性指标体系(或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还是仅就领域内某一方面作评估用的指标体系,他们的构建步骤不尽统一,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方式:这种情况一般可通过专家(会议)法首先提出指标,接着利用现场调查对专家法提出的指标特性进行全面评价和初步筛选,第三步制定指标筛选标准并完成筛选。这里主要指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如离散趋势法(从指标灵敏度角度)、相关系数法(着眼指标代表性和独立性)等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科学筛选。当然,指标的筛选标准还包括指标易得性、特异性、有效性、可靠性等要求的考察。最后确定最终进入体系的指标,设计体系结构、内容,并完成体系构建。我们需要广泛收集散在指标(为方便后续工作,可按一定形式对指标归类),之后采用专家会议法(主观法)和有关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待体系形成后,需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等进行评价。 卫生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易与前面提到的指标筛选原则及标准相混淆。这种混淆不致产生太多麻烦。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谈体系的设计原则更多地侧重于体系科学性是否强,系统性是否高及体系的“质量”如何。 归纳一下体系设计原则(指共性原则,因为领域、专业的不同,个性原则须结合本领域特点)主要在:① 数量: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层次不宜过多。在体系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指标数目应尽可能地压缩,使得层次结构清晰合理且以易于操作为限。指标数目过大(或层次太多)将会使人们难以把握和采用,因而影响其利用率。②质量:主要是对体系科学性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体系的系统性如何、体系中主要指标是否得到体现及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方面。只有一定质量的指标体系才可能被更多地使用。 就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而言,各有不同,但大都要涉及指标获取方式、指标筛选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应用后的反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构建过程及最终形成的体系无所谓对与错,只有优劣及是否便于应用等方面的差别。对指标体系“质”的总要求可概括为:结构简洁科学;内容易于理解;所含指标数目尽可能少(但要尽可能的全),且所需数据易于获得等。 我们所提到的构建指标体系的两种常见方式,在大量有关指标体系构建的文献、著作中均有所体现,也普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作为方法学层面的探讨,这方面的文献还比较少,我们旨在从方法学及理论体系的角度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一阐述,希望对意欲构建指标体系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中国医院统计论文:构建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探讨 [摘要] 医院科研统计指标的构建是科研统计管理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了科研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科研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研究进展、项目结题验收、项目成果4方面探讨了科研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构建 科研统计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环节[1]。医院科研活动范围广,内容多,主要包括各种提升医护人员科研水平,促进医院科研发展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各类科研项目为依托,涉及人员、经费、知识产权、成果等方方面面。在医院科研发展过程中,做好科研统计,构建一个相互独立,各部分又紧密相连的科研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及时总结科研发展现状,发现科研发展的优点和不足,查缺补漏,促进科研活动更加健康稳步地推进,从而促进医院科研水平提高。 在纷繁复杂的科研管理活动中,明确统计指标,将复杂的科研管理活动分门别类地给予统计,明确各个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否则,容易造成统计数据前后不一,统计花费时间长,浪费过多人力,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科研活动,自然也就起不到参考指导作用。因此,探讨医院科研统计指标的构建是科研统计管理的第一步。 1 目前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内容不完善 科研统计指标主要包含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研究进展、项目结题验收、项目成果。其中,每个部分信息又涵盖了很多方面的数据。如“项目基本信息”包括了人员信息、经费信息、知识产权等几个方面。由于科研统计是建立在日常的信息收集工作之上的,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依赖于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因为缺少统一的指标体系,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科研统计的内容及形式。目前,各个医院的科研统计工作不尽相同,统计内容也有较大差异,部分内容没有统计,例如,经费结余、专著、专利等。有的内容虽然统计在册,但是不够细化。例如,项目经费没有按资助、自筹、匹配来分别建账,导致每部分经费管理无法实现,不能准确地反映各部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无法对之后的经费筹措提供指导。 1.2 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 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研究进展、项目结题验收、项目成果等科研统计包含的各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科研活动的全貌。如果没有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性,科研统计的作用就无法凸显。例如,在项目的研究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项目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如果将项目信息与论文信息割裂开来,就不能证实全面地了解该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 2 构建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探讨 2.1 科研项目基本信息 科研项目是科研活动的主体,很多科研活动都是围绕科研项目开展的。科研项目确定立项,信息的统计工作就开始了。从任务下达形式上来看,科研项目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从立项时间来看,每年度科研项目可以分开统计。需收集的项目信息包括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结题,成果评价、最终获奖等一系列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及编号、研究起止时间、经费、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结题时间、成果登记号、获奖名称及等级等。 2.2 科研项目扩展信息 2.2.1 人员信息 项目人员信息统计参加项目的研究人员信息,包括本单位人员、外单位合作人员、研究生。主要信息包括:姓名、单位、出生年月、最后学历、职称、职务、从事专业、项目分工、工作量。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项目成员可能出现变动,如退休、工作调动、毕业、出国进修等。在取得项目下达单位批准之后,项目人员信息要及时更新。 2.2.2 经费信息 2.2.2.1 经费建账科研项目经费来源的基本途径包括:资助、自筹、匹配[2]。“资助”经费,是任务下达部门或合作单位拨入本单位的经费;“自筹”经费,是《任务书》中明确要求本单位为完成该项目必须拨付的经费;“匹配”经费指的是《任务书》中没有明确规定,本单位为保证项目顺利完成,或为奖励项目组成员所给予的经费。项目经费可能由以上三部分构成,也可能由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构成。 2.2.2.2 经费支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统计也要将项目经费分为资助、自筹、匹配三个部分。科研经费要按照立项时签订的《经费预算表》支出。不仅仅是项目总经费不能超支,项目经费预算中每个细项都不能超支。如果涉及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必须向项目下达单位提交申请,批准之后才能调整经费。 2.2.2.3 经费决算项目结题验收时,按照经费预算书,对照实际经费支出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是否超预算。此外,由于资助经费和自筹、匹配经费是分开建账的,使用时也遵循了分开列支的原则,因此每部分经费的使用都一目了然,根据每部分经费使用的充分程度,可以确定之后各类科研经费筹措力度。例如,自筹经费完全用完,说明该部分经费使用较充分,以后要加大自筹经费筹措力度;如果略有结余,说明自筹经费额度较合理;如果仍有大量结余,说明自筹经费没有充分使用,以后需压缩自筹经费的筹措力度。 2.2.3 知识产权情况 2.2.3.1 论文信息主要包含:文章题目、发表刊物、刊物卷期、所属项目编号。论文等级通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来区别于一般的正式期刊,统计论文的不同级别。通过“所属项目编号”将论文与其支持项目链接在一起,实时跟踪项目研究进展[3]。 2.2.3.2 著作著作是指以项目研究为基础出版的著作,分专著、编著、译著;著作主要包含下列信息:著作名称、作者、作者排序、著作类别、出版单位、出版地、书号、出版日期。 2.2.3.3 专利医疗领域多为发明专利。专利主要包含以下信息:发明名称、发明人、专利号、专利申请日、专利权人、授权公告日。 2.3 科研项目结题验收信息 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科研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申请结题验收。如果不能按期结题验收的,需要在规定的验收时间之前提出延期申请。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就宣告该项目已经完成,以《验收证书》上的项目验收时间为准。 2.4 科研项目成果信息 2.4.1 评价、成果登记 成果评价是项目申报各级各类成果奖励的第一步,评价根据项目性质不同分为鉴定、评定和评审3种形式。成果评价通过后进行成果登记,领取成果登记号,便可进行奖励申报。 2.4.2 获奖 成果奖励分为政府奖和行业奖。项目获奖后,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奖励主要包含以下信息:获奖年度、获奖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获奖类别及等级、获奖金额、获奖人员。 以上项目信息以项目研究时间为导向,包含了项目从开始立项到最终获得成果奖励之间的绝大部分重要信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为科研项目管理理清了思路[4]。以这套指标体系为基础,无论是利用脑软件管理还是利用普通的word、Excel进行管理,都能实现科研信息科学、准确、及时、完整地收集与利用,为科技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打下基础[5],充分发挥科研统计在医院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冶金技术论文:冶金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目前我国冶金行业发展较快,但在去产能的大环境下,要求冶金企业进行结构合理化调整,大力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进而确保冶金企业的生产效率及质量。阐述了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冶金自动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我国冶金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 近年来,我国经济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大范围应用,促进了我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但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改进。 一、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较快,大多数冶金企业已推广应用,相关工艺流程不仅配备了先进的单机自动化系统,还安装了多功能管控一体化系统,尤其是宝钢股份等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自动化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促进了冶金行业生产效率、产品性能、环保水平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目前,在基础控制和过程控制等方面,很多冶金企业的高炉、转炉和工业炉已经采用了DCS和PLC处理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企业信息网,且已成为当前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性设施之一。 二、目前我国冶金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是部分冶金企业在自动化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制约冶金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主要体现为以下3方面:——炼铁系统(铁、焦、烧)生产流程成本高,且存在大量生产残渣,影响周边环境质量;同时,其生产过程可视性差,物料投加及温度难以精确控制,可能影响生产质量。因此,为了确保炼铁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高效化,就要求相关计划控制及管理系统针对整体生产流程相关工序之间物流、能源消耗及生产时序进行精确预报,以保证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反馈,进而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对生产工艺及产品方案实施有效调整。——目前,仍有很多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经验控制炼钢终点的做法,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生产成本高,而且难以达到高质量冶金生产的需求。而目前,坚持产品万能化的传统冶金厂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日渐缩减,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冶金企业产品专业化、生产集成化——产品生产工序少,生产设备可单机匹配,产品生产流程及时间明显降低——这就需要计算机系统对高复杂性的冶金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生产信息和决策的及时传递。——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当前部分冶金企业虽然实现管控一体化,但信息集成度低,且没有标准化的企业信息系统编码体系,难以实现对企业运营的实时管理。同时,部分企业供产销流程协调性较差,导致在整体流程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运营效率。此外,一些冶金企业缺少市场、成本及质量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信息和战略预测方法,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三、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应集中于过程控制、生产管理控制和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3个方向。1.过程控制目前,我国冶金行业自动化已普遍实现了对冶金流程的在线连续检测及监控,未来应集成各种传感器、软测量、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等诸多技术,提升冶金流程在线检测及质量监控水平,对金属成分、温度尺寸、组织及缺陷等不同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判断;基于我国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未来要重点着手于实现对冶金过程全线废气及烟尘的实时监测;此外,集成机理模型、统计分析、预测控制、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元网络、支撑矢量机等各类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相关变量高性能闭环控制的目的,例如开发高炉顺行闭环专家系统。2.生产管理控制(1)生产流程信息集成冶金企业应重点开发铁—钢—轧横向数据集成及传递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管理、计划及控制等诸多方面信息的集成,构建并丰富企业相关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生产管控过程决策提供信息保障。(2)计算机全流程模拟使用计算机仿真、多媒体、计算力学等技术,参考不同类型的冶金模型,实施流程离线仿真及在线集成模拟,进而提升生产组织、流程的高效性及新产品开发的质量。(3)增强冶金生产智能性冶金企业应从以下3方面着手,提升冶金生产智能性:——生产组织管理。依据事例推理及网络规则等相关技术,对于生产作业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进而增强生产组织柔性及敏捷性。同时,实现对不同生产工序参数的自动计算,重点针对相关生产计划实施全线跟踪及控制。——质量管理。重点集成数据挖掘、统计计算及神经网络分析等诸多技术,针对产品生产质量实施有效分析及预测,判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基于各种故障诊断技术及相关计算模型,构建高效率设备使用情况预报系统,提升设备维修管理效率。——成本控制。引入数据挖掘及预报技术,构建成本管理、监控、预测模型,全面改进材料配比、能源使用效率,并实现成本动态核算,进而有效降低冶金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3.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企业应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编码体系标准化、企业异构数据/信息集成、协作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和管控一体化,实现企业实时性能管控;对供产销流程进行有效协调,实现订货合同、生产计划、制造作业指令、产品入库及出厂发运等诸多信息的统一,使企业从产品生产至销售形成有机整体,确保有效的计划调度及生产控制;确保对企业业务活动的成本及资金实现事前、事中控制;实现知识管理及商业智能等功能——基于企业或行业相关数据信息,依据一定规则构建数据库,采用在线分析及数据挖掘等方法,获得市场、成本及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战略预测,实现企业管理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形式化,以及对企业运营过程的合理化创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大幅扩大,技术研发更新速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冶金企业必须推进自动化技术纵深发展,强化冶金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戴峰 冶金技术论文: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钢铁冶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自身的发展质量与生产效率,控制能耗,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钢铁冶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为主要调整方向,持续深入对生产模式与经营模式进行调整和升级。从技术领域出发,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研究重点,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分析钢铁冶金行业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良性应用的途径,为后续生产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式 引言 我国钢铁冶金行业在过往制度红利以及劳动力红利的促进下,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钢铁冶金企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钢铁冶金企业在的运营成本与人员费用所有提升,为了保证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实现钢铁冶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的持续进行,要求钢铁冶金企业立足于宏观经济发展需求,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持续深入的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有效供给,发挥自身的经济作用与社会价值[1]。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轧材、采矿、浇铸、选矿以及冶炼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中,希望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优势,保证钢铁冶炼工程中电力资源、氧气以及水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损耗,控制企业运行成本,同时增强冶炼产品的质量水平,实现钢铁冶炼产业的有效供给,促进钢铁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立足于现阶段钢铁联合式生产模式的发展实际,全面分析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将星型拓扑结构代替原有的总线结构,实现钢铁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的规划设置,增强钢铁冶金行业的发展质量。 1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复杂 钢铁冶金生产流程繁琐、技术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保证生产加工的有序进行,需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覆盖于整个冶金流程作业之中,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以及技术升级等方面的优势,实现钢铁冶金生产硬件与控制运行软件之间的良性互动[2]。但是由于钢铁冶金生产工艺较为繁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覆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与人力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的困难性,使得冶金企业在短时间难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有效落实。 1.2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气的依赖程度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大中型冶炼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技术优化与升级,吸收国外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有益经验,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线,而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需要以电气技术为平台,对生产线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传输与信号转换,增强了钢铁冶金企业生产线运行的流畅性与稳定性,提升了生产效率。 1.3冶金生产技术较为广泛 钢铁冶炼作为冶炼行业的重要分支,生产环节较多、生产内容多样,冶炼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化学变化,还包含了物理变化等多样化的物质性态转变,这就要求钢铁冶炼企业在进行冶炼作业的过程中,对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原料特性进行梳理,严格控制冶炼过程中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各类参数[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应用的质量与水平,需要从冶金流程出发,针对于不同的生产环节,推动冶金生产技术在冶金流程中的高效应用。 2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实意义 2.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冶金行业自身的自动化水平,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框架,实现了对钢铁冶炼流程的远程监测与科学调控,对原有钢铁冶金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与组件进行优化与升级,推动了我国冶金行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现代化。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冶金行业对于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要求,增强了钢铁冶金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冶金企业运行模式的改变,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推动了冶金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应用,降低了冶金行业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成本,保证了电力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下,计算机与冶金行业中各个终端相互联系,因此借助于相关软件应用程序就可以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与问题进行及时诊断与排除,借助于这种方式,在满足冶金行业中设备维护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压力,提升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4]。 3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遵循的原则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中应用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以及技术操作流程,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满足钢铁冶金生产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确保钢铁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工作的科学实现。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大多位于室外,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环境较为简陋,难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与相关施工技术的细致处理与操作。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增加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活动的不利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流程必须进行简化处理,降低操作的难度,提升应用方案的实用性能,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批量操作,保证钢铁冶金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节约生产成本。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应用的途径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的现实意义,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以现有的技术为框架,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4.1继电保护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冶金企业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电力故障有效隔离,减少电力故障对于冶金生产活动的不利影响,增强电力资源供应的可靠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机制的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将继电保护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切入点,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系下继电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5]。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技术人员要在科学性原则的引导下,需要根据冶炼行业的电力需求,进行输电线路纵连保护体系的建设,实现故障的有效排除,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电气化技术体系下,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于纵连保护的结构优势,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输电线路两侧的开关根据电流与电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跳闸操作,实现故障部位的有效隔离,并在隔离的过程中,借助于相关设备对线路两侧的判量关系,对线路故障类型进行分析,为故障排除方案的设定准备了必要的数据参考。在进行纵连保护的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效果,技术人员需要针对于单侧电源网络的电力特性,对短路电压以及电流进行有效保护。冶金生产过程中,对于电力资源有着较为旺盛的使用需求,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压环境与电流情况与其他生产部门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内部电压与电流的有效调节,减少输电线路故障对于电压电流的影响程度,确保生产流程的有序开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特定值的设置,当线路故障发生时,电流电压低于或者高于特定数值时,输电线路中的断路器自动断开,实现电力故障的有效排除。另一方面对冶金生产设备进行接地与电网保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接地保护与电网距离保护的过程中,为了限制漏电电流,避免漏电电流对于设备的损耗,需要技术人员可实用性原则为指导,增加接地方案的实用性,实现电路保护装置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对于电网距离的设置则应根据线路故障的发生位置以及反应保护装置的距离,最终确定保护装置安装位置,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增强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效果。 4.2PLC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PLC作为编程逻辑控制器,借助于自身内部存储程序,实现了逻辑运算以及顺序的定时控制,有效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线对于设备运行的客观要求。PLC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生产环节间,信息数据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进行通信环状网络的构建,提升冶金生产流程信息交互的流畅度。其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冶金工作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工艺流程操控的科学化,例如在对炼钢吹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PLC对风机的高低速进行编程,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风速,满足生产需求。 5结语 为了推动冶炼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冶炼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文章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指导,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促进电子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科学高效应用。 作者:何英春 单位: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 冶金技术论文:计算机技术对冶金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又有大量的矿产资源,金属矿产种类多样。面对着当前工业化的进行,冶金技术开始出现了新的形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开始被应用于冶金技术当中。冶金自动化可以有效提高金属冶炼的效率,而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冶金自动化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究冶金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 我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一直重视冶金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行,冶金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非常重要的产业。面对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自动化潮流的来袭,冶金业也在逐渐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并且逐步走向自动化。我国的工业在我国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冶金业在工业中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冶金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计算机技术对我国冶金业自动化控制是有着较大影响的,因此要注重冶金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保证我国冶金业与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我国冶金自动化控制中对计算机的使用 冶金自动化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的人会使用一些简陋的机械在冶金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配合,等到计算机出现与使用,冶金行业在生产方面的管理系统以及全线控制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并且发挥作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冶金自动化控制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其内部系统之间的配合。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它可以被应用于各个方面,在每个方面都能发挥出重大的作用,冶金自动化控制也是它的受益者之一。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因此在应用于冶金自动化控制中也可以体现中更多的新内容。目前计算机技术能够应用于冶金自动化控制的各个方面,我国的冶金企业也正在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来开发新的软件,让国产冶金软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冶金自动化控制十分依靠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能够在我国冶金自动化控制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计算机在未来还会继续发展,或许会为我国冶金自动化控制带来新的内容。 2冶金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冶金企业信息管理 冶金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大量数据作为辅助,每一家冶金企业都拥有自身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工艺有所关联的工序,工艺与工序之间的配合促进了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企业自身的活动也会因此而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数据,只依靠人的力量没有办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在企业需要这些信息的同时也无法对相关信息进行调动,人力不能做到的只能够依靠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了,计算机技术自身拥有对信息的处理功能,企业还可以以计算机技术为依靠建立一个虚拟数据库,将企业在生产中出现的信息全部储存到该数据库中。对计算机平台应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其中信息的安全以及企业对信息的调度,对各种金属都应该有所记录,包括这些金属的来源、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以及制作流程等,让企业在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应用时能够找到相应依据,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 2.2冶金过程控制 我国的冶金企业已经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使用到计算机技术,我国各个冶金企业已经建成了与之相应的控制系统,其中包含了互联网、工业以太网等方面的内容,冶金企业对区域控制系统的管理因为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而得到了加强,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将生产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整理,以此来形成一个数据库,之后利用区域控制系统对该数据库进行分析,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整理出来,之后将各类信息发送到冶金过程中各个需要的流程之中。工业以太网是冶金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在其中承担了许多功能,例如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检测器等,增强了过程控制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以及控制系统中各方对信息的反馈能力与信息传输能力等,让冶金企业能够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实时掌握,了解每一时段的工作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反应,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整个冶金过程的顺利进行。 2.3局域网络 计算机与互联网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带动了局域网络的发展。在冶金企业整个自动化控制进程中,对相关的硬件的精度以及数量的需求都在逐渐提高,这无疑加大了计算机对设备进行控制的难度,当这些设备对计算机的指令进行接收时与自身进行实际操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差,各个设备之间的交流目前也存在着较大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局域网络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局域网络可以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部分,之后将各个部分以局域网络的形式进行连接与管理,加强了各个设备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冶金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2.4人工智能 计算机技术正伴随着它的大规模应用而进行发展,很多冶金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对自家企业使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良,让整个系统向着网络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冶金企业已经完成了这一部分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分冶金企业也开始在冶金自动化控制中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这一研究的内容为:运用当前网络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总结与冶金相关的各方面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处理方法,再利用计算机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内的相关设备进行控制。可以说就是利用网络、利用计算机来对整个冶金过程进行管理。人工智能系统的技术依据仍旧是计算机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系统所拥有的强大计算能力以及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总结能力,对整个金属冶炼过程进行模拟,在实际进行中进行监管并且对错误进行指出与调整,让整个冶金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3结语 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许多行业新的面貌。冶金行业在我国古时就拥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到了现代更是我国经济支柱之一,格外受到重视,因此冶金自动化控制自从引入我国以来就开始受到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使用让冶金自动化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让它具有了更多的功能,带动了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 作者:韩骏 冶金技术论文: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冶金行业的应用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技术形式之一,新技术在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性探索,是提升冶金行业技发展速率,并逐步进行行业技术创新应用的发展新趋势,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应用分析,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冶金行业;应用 网络信息传输结构的逐步完善,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开发的炫新渠道。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传统工业应用技术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实现技术应用效果的进一步创新,结合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设计,对冶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基于传电气技术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机系统中自动化技术,达到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综合性对接,提升冶金行业效率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分析主要包括:其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广泛性较强[1],技术兼容性大,电气自动化技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中包含计算机技术,生产系统技术等多方面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都可以得到融合应用;其二,自动化技术性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基于计算机设计系统的基础上,从系统的单一性操作向集中化转变,大大提升了现代冶金行业整体生产加工效率;其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高[2],冶金行业是工业生产的主要领域,冶金行业的金属冶炼整体技术的应用与分析具有相应的危险性,实施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冶金行业危险职业由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使冶金行业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结合以上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基本概念及特点的分析,结合现代冶金行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综合性探索,实现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冶金行业的应用,实现了现代冶金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系统一体化发展,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逐步应用中逐步进行技术额综合性探究,从而实现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完善的探究。 (一)冶金电力保护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实现了电力资源供应系统电力资源应用结构的自动化发展,电力供应是冶金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包含了电力供应,例如:冶金领域的电气自动化趋向能保障电力资源供应中及时为冶金机械的加工生产提供相应的电力供应保障,同时实现电力供应资源的科学循环发展;另一发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领域的应用也可以达到现代冶金体系职工继电器的保护作用。例如:电力供应系统中继电器的检测保护主要包括继电器的运转信号的采集,分析,判断以及诊断几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这一过程综合为一个整体,并及时将冶金领域的供电系统进行电力维护,实现冶金行业的继电装置供电稳定性提高,电压应用的稳定性提升。 (二)冶金生产传感器 冶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冶金行业的生产传感器的应用上具有体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中传感器技术可以把外部接收的信号转化为内部信号,自动化系统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作用下,能够快速的进行信号传输整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冶金中接收的外部信号转化为电信信号。这一过程是冶金生产得以全面性自动化实施的基础。例如:冶金行业的技术应用主要是通过外部冶金材料的信息判断,到达控制性内部冶金加工的温度,加工的时间等问题,由此可见,冶金生产中传感器的应用是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作用的技术基础。 (三)冶金温度检测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冶金行业的应用中,温度检测器也是主要技术之一,温度检测器与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往往是结合使用。一方面,冶金温度检测器在冶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从冶金生产的外部控制对冶金自动化具有控制作用,例如:钢铁冶炼的最佳温度,钢铁冶炼的外部温度和钢铁熔点之间的关系,冶金温度检测器的作用是通过系统对冶炼中温度的辐射温度收集进行信号传输,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操作系统提供冶金中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把握冶金中温度的均衡性发展;另一方面,压力传感器技术是对冶金中的受压情况转化为技术分析,并将收集到的压力直接转化为信号,实现信号PLC控制中心的冶金环节的综合性控制分析。 (四)PLC技术应用 PLC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部分,PLC技术也可以叫做可编程逻辑监控器,冶金领域的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冶金生产环节的的生产环节的一体化管理。例如:PLC技术在钢铁冶炼行业中应用,可以实现钢铁冶炼环节脱硫、熔炉、除氧、转化以及水循环等环节的一体化控制,同时及时进行冶金环节的生产电波综合性转换,PLC技术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国冶金行业技术转换与循环的结构循环;同时,PLC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与化学处理技术,冶金材料的运输部分结合在一起,扩展了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领域的综合应用。例如:PLC技术与冶金钢材运输结合应用,现代冶金技术的综合运输交流中采用PLC编程系统设定冶金产品的加工包装,将冶金行业的技术应用与技术应用综合性融合。 (五)冶金生产变频器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也逐步达到冶金生产变频器的综合应用,变频器可以实现冶金电力资源供应中实现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再转化为交流电的系统性电力应用应用过程,新的电力供应系统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冶金技术设备的变频速率,同时保障电力资源应用整体规划结构的电力信号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与系统接收传输信号进行同步融合,变频器的综合性拓展完善了传统冶金行业单一的电力资源应用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力资源的供应与传输进行多样化的融合。结合以上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技术应用分析,积极探索现代工业生产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推进我国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探索。 三、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形式,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冶金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探索空间。 作者:陈建宏 何寅钦 单位: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宁波东投置业有限公司 冶金技术论文:电气控制技术对冶金产业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冶金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并逐渐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冶金企业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在积极引进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等之后,企业的自动化系统运行也更加稳定,其中的电气控制技术在冶金产业中具有更大作用,一方面促进了钢铁及冶金行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钢铁、金属等的需求。本文将重点探讨下电气控制技术在冶金产业中的运用,为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冶金产业;运用 冶金企业受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影响,企业的技术及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冶金产品也提出了更高质量要求,需求量也逐渐增大,面对这种情况,冶金企业应积极优化改进使用技术,进一步提升冶金产品质量,从而促进冶金产业快速发展。 1冶金电气控制技术的特点 1.1涉及技术内容比较广 冶金企业生产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多项环节,而且环节间连续性较强,生产加工冶金产品包括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其中也存在着多项不确定因素,突变可能性也较大,因为涉及技术较多,发生波动现象的几率也较大。冶金生产要想更稳定地开展,首先要控制好原料成分,提升生产技术,制定出最佳生产流程方案,并及时进行生产过程中动态调整,确保冶金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1.2技术难度大,生产工艺较复杂 冶金产业的电气控制技术较复杂,难度也较高,需要软硬件积极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应用自动化系统,此外还应做好细节优化工作,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调整生产工艺流程。将提高冶金产品质量作为原则,积极提升生产效率,这种工作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及技巧,还应具备一定工作经验。 1.3较强地依赖电子技术 冶金企业积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程中,积极引进并使用自动化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是冶金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必备之物,企业只有合理使用电子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自动化生产,冶金电气控制技术对电子技术依赖性较强。 2电气控制技术在冶金产业的运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出现了巨大变革,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变革的代表,它广泛地应用于电力、能源及环境等行业中,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及生活质量,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SCADA系统(监测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和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是典型代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下面具体分析下SCADA系统在冶金产业中的运用情况。 2.1SCADA系统结构 SCADA系统能够对分布距离远、生产单位分散的生产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及控制,它的物质载体是计算机,系统以此物质载体为基础控制生产过程并进行自动化调度,有效地实现了现场设备的监视与控制,系统结构主要由远程控制单元RTU、通讯网络及中心站构成,不同应用领域对SCADA系统的发展也存在差异。 2.2SCADA系统在冶金产业中的运用 冶金产业属于能源行业,因此SCADA系统在冶金产业中的运用属于能源SCADA系统,这个具体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监视、控制能源相关设施设备,系统工作运行中会涉及风、水、电等多种能源介质。SCADA系统在冶金产业的运用主要表现为2种主要功能的实施:1)数据采集功能,在SCADA系统中输入企业所需的能源数据,这些能源数据从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获取,然后经过远控、监视及数据分析、计算等后,就能实现生产的调度指挥。进行过上述一系列实际操作后,也能连接计量中心、ERP管理系统等通过数据交换获取能源的产供、生产及设备检修计划等一些数据信息,确保企业所有人员能够对能源数据进行共享管理。2)监控功能,能源SCADA系统使用了无人值守管理技术,将涉及到的煤气柜、煤气加压站等燃气区域内进行无人值守,能源中心集中监控这些区域的情况,这有效提升了冶金能源企业劳动生产率,也能及时调整能源平衡,减少煤气排放,在快速处理异常运行情况及提升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还能对能源管理中心下的供配电站、压缩空气站等进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整。 3电气控制技术在冶金产业运用的发展方向 3.1电气控制技术核心科技更具有原创性 科学技术是产业改革创新的源泉,我国的冶金工业科技研究从建国以来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有些冶金企业已经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因为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及缺乏科技人才相对缺乏等等,还不能很好地与欧美、日本等国家在总体技术实力上进行抗衡。我国的相关科研人才应扬长避短、发挥自己优势,研制出一套先进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系。衔接配套好相应的软硬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进一步改善操作控制系统,提升冶金生产工艺水平,积极走自主研发发展道路。我国的首都钢铁集团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创造了数字化炼钢模式,改善生产流程在原有冶金流程上,并在控制系统运算比对上使用智能仿真技术,经过仿真模拟计算之后,从而将最佳控制效果调整展示出来。 3.2整套控制系统实时性及可靠性提高 电气控制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实时性及可靠性,电气控制系统会采集最新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及科学处理,具有实时、可靠及高效的特点。钢铁企业如果单纯生产生铁、粗钢等一些低端产品时,实时性要求会较低,但是若生产那些高端的钢铁产品如镀锌板、彩涂板及钒氮合金等时,就需要对提升整个系统运算速度、进行实时诊断、布控及处理,更好地及时发现问题,然后调整参数配比,进一步改善冶金生产工艺。 3.3数据挖掘及运用的实现 未来冶金产业使用电气控制技术时,会重视数据挖掘及运用的实现。钢铁及冶金产业应积极改善整套控制平台系统运行质量及水平,确保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是提升钢铁及冶金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实现自动控制及精细化管理,应重视收集、整理及分析实时数据参数,优化数字模型的全过程。冶金产业的工程技术研发更普遍地使用数据挖掘,数字模型及控制算法也被广泛地引入生产中,冶金及钢铁工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会有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冶金产业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这种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也为冶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电气控制技术优化与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冶金产业的生产效率。使用这种技术,也能保证冶金生产流程的规范化,促进我国冶金产业向着良好方向发展,是冶金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冶金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及设备,分析冶金企业对电气控制技术的运用情况,结合技术特点及冶金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明确电气控制技术在冶金产业运用的发展方向。 作者:周志红 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冶金技术论文: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污染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意识越来越强,并借助先进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工艺改革、优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大有向绿色技术转变的趋势,为推动冶金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绿色”为基点,在对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发展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冶金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发展;应用 1前言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冶金行业展现了勃勃生机,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冶金机械是冶金行业发展的基础,是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冶金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层次。而冶金机械设计又是冶金机械制造、生产与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其对先进关键技术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不断有新的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被开发出来,并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设计领域,为冶金行业及冶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技术环境和条件。有关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的发展 绿色理念指导下的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加上了更多的条框限制,也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技术色彩,它不仅强调了是满足冶金机械设计需求的关键技术,还实现了冶金机械的节能、环保。绿色关键技术支持下的冶金机械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冶金机械的使用周期,它通过封闭环形设计,帮助冶金企业实现了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绿色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还把环境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考虑行列,对各阶段的物流输入输出进行跟踪,建立了环境损坏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对冶金机械运行环境进行更好地监测,有效保证了冶金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相比传统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新型关键技术更加注重冶金机械的节能设计,大大提高了生产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材料处理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除,最大限度地保护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3冶金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应用 作者基于对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发展的认识,从材料甄选、噪声治理以及废弃处理三个方面谈论了冶金机械设计的关键技术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3.1应用于材料甄选 材料甄选对冶金机械设计质量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冶金机械一般都会有固定的使用寿命,但是也会随使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报废是其始终无法回避的结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冶金机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们在设计使用冶金机械材料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易分解、可再生的新型材料,把冶金机械设备报废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长期以来,铁、铜及其合金材料是冶金机械设计的主材料,它们的特性基本满足冶金机械设计的技术要求。但是,冶金机械单单依靠这些金属材料是不可能完成整体设计的,还会不可避免的使用到橡胶、玻璃以及塑料等,而这些材料又是很难分解和回收使用的。所以,冶金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时时关注材料市场的动态变化,在达到使用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用绿色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性材料的使用。 3.2应用于噪声治理 冶金机械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振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不仅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还给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去诸多不便。我们在利用关键技术进行冶金机械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伴随机械振动产生的噪音污染,深入分析冶金机械振动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减震措施,发挥绿色关键技术的功能和优势,例如,对部分零部件进行减震处理如发动机等,可选装一些减震性能优良的弹性支撑。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市场上选配一些减震效果好、噪音低的发动机以及装配精良的齿轮减速箱,并注重对各机械零部件的日常维护保养,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涂抹润滑油等,减少机械部件摩擦产生的噪音。除了合理选用冶金机械配件,冶金机械设计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认真合算各设计部件的尺寸,保证部件连接的紧密性,提升部件之间的匹配度。 3.3应用于废弃处理 冶金机械生产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一些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如若处理不好很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是,受现有技术水平和条件的限制,还很难实现冶金机械的废弃物零排放。现阶段,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并加强废弃物处理。在冶金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秉承绿色设计理念,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对冶金机械进行封闭循环设计,具体而言,可以在冶金机械排放废弃物的末端,加装对应的废弃物搜集和处理设备,在废弃物尚未消散在环境的阶段,把废气、废水以及固体颗粒等积聚在容器内,并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分类处理,在确定检测结果达到排放标准之后,方可排入环境当中。对于重复使用的资源,冶金机械还应该设计回流系统,通过先进技术处理后,把回收资源重新投入到新一轮的生产当中,如此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还提高了冶金机械的资源利用率,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4结语 总之,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的发展将偏向于绿色化,而且其应用也会更加广泛。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其他学者持续关注冶金机械设计关键技术的发展,并结合其技术特点,提出更多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冶金机械设计的质量,推动冶金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春旺 单位:天津天铁集团第一炼铁厂 冶金技术论文:冶金企业节能减排生产技术分析 在实际的钢铁生产过程中,除了会消耗掉一些能量外,还会排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在此种形势下,为全面降低对环境及大气层造成的污染,实现自然生态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保护,冶金企业采取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生产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冶金企业当前节能减排生产技术情况 随着我国钢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工艺技术,如干熄焦技术、高炉喷煤技术、以及炉外精炼技术等,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相比于国外,我国冶金企业在有效利用能源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具体展开分析,此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烧结、焦化、炼铁及转炉等钢铁生产工艺上。由此可知,为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及环保的目的,冶金企业就需要加大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力度[1]。 1.1焦化方面 ①干熄焦技术:通过应用此种技术,可将80%左右的红焦显热进行回收,并降低焦化工序约60kg标煤/t左右的能耗。除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外,干熄焦技术还能大大减少采用湿熄焦技术时排放粉尘、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量,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②炼焦配煤优化系统:配煤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均匀配合两种及以上的单种煤料,从而制造出焦炭;而炼焦配煤优化系统则是将经验配煤的方法有效转变为精确度高的数值化配煤方法,在节约煤炭资源、降低配合煤成本、确保焦炭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冶金行业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面发展。 1.2烧结方面 ①烟气烧结技术:在利用低温烟气余热进行发电时,需要应用到梯次科学利用废气温度以及高效、低耗余热回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在开展低温烟气余热发电建设项目时,通过应用上述核心技术,可大大提高烧结矿的发电量。②催化燃烧烧结助剂:除电能外,烧结还需应用到焦粉或煤等,而将催化燃烧烧结助剂加入其中,则可进一步促进烧结效率及烧结矿强度与厚度的提高,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炼铁方面 1.3.1高炉喷煤助燃剂:在采用高炉开展喷煤操作时,关键技术是将喷吹的煤粉燃烧完全。我们可通过检测除尘灰来得到煤的具体含量,但,除尘灰中会含有50%及以上的碳粉,这就表明在高炉中,将喷吹的煤粉并没有燃烧完全。此时,为实现喷吹煤粉的燃烧效率及利用率的提高,就需要将助燃剂添加在煤粉中[2]。1.3.2TRT与CCPP发电技术:①TRT(即回收透平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指的是将高炉炉顶煤气的余热及余压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驱动发电的一种发电装置。通过应用此种装置,可起到充分回收高炉内煤气余压能量的作用,同时还发挥出了改善炉顶压力控制品质、净化煤气的作用。②CCPP(即联合燃气与蒸汽的循环发电装置)指的是将低热值高炉煤气作为燃料的一种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此种发电装置可借助高炉中富余、放散的煤气进行发电,既可实现大量电能的获得,同时还能达到煤气零排放标准,极大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绿色环保的意义。 1.4炼钢方面 回收利用转炉煤气:转炉内部在冶炼过程中,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当温度为1600℃左右时,就会发生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也即转炉煤气。在转炉炼钢时释放的能量,其载体主要是高温媒体,此时,为达到负能炼钢的目的,继续将煤气回收的数量及质量尽可能提高。②干法除尘技术:当前,冶金企业主要采用煤气湿法与煤气干法来净化回收氧气转炉炼钢。其中,相比于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干法除尘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净化效率,无需进行污水处理;且具有较小的系统阻损与较高的煤气发热值,可直接利用回收的粉尘,充分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2冶金企业节能减排生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1焦炉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非回收型炼焦技术应用愈发广泛 现阶段,我国部分冶金企业主要采用最为先进的7.63m超大型焦炉作为焦化系统,热能回收则采用了干熄焦技术,装煤系统则采用了负压抑尘无烟技术,可进一步促进焦化系统朝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此外,美国的Sesa炼焦公司为降低生产焦炭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大了非回收型炼焦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力度,通过直接燃烧化工副产品而获得热能,在生产时不会排放明显的污染物,大大改善了焦炭产量及质量[3]。 2.2COREX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的应用 当前,在炼铁系统中,应普遍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有煤气回收、富氧喷煤以及双预热高风温热炉等。而作为一种成熟的炉外炼铁技术,COREX熔融还原炼铁的概念便是在熔融状态下,通过借助碳转变成二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从而完成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在理论上,通过应用此种技术,可实现碳的最低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3氢冶金技术的应用 在冶金企业中,其炼钢系统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煤气回收、全连铸以及气化冷却等,同时还加大了冶金固废的综合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应用这些新型的技术,可将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考虑到焦炭及炼焦煤等资源的匮乏,对传统冶金工业的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大氢冶金工艺的发展力度,是切实可行且具有显著优势的。在开展铁氧化物还原反应过程中,通过应用氢气,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获得廉价且丰富的氢气资源。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冶金行业利用资源的方式已逐渐朝着循环再利用的方向转变,并在炼铁、炼钢系统的能源消耗研究、废弃处理利用以及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需加强对生态冶金技术的认识以及对节能减排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及利用力度,促进冶金企业全面朝着生态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宏亮 单位: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冶金技术论文: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一.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不断引进大量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集成控制水平。企业经过初期的资本积累,从原料准备到生产出最终产品,注重将资金投入到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上。繁杂的生产工艺既促进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也给企业带来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采取引进部分先进技术,不断发展中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适合自身发展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功能提升和技术创新。 二.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适应冶金企业生产需要,主要从国外引进冶金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基本属于流程型。到后期,冶金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有较大提升,生产过程工艺环节逐渐变多、连续性增强,逐渐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包含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了较大的历史性转变。随之而来,生产流程存在着各种突变和不确定因素,更加注重向技术要效益理念的培育。其中,原燃料成分和生产技术条件经常发生波动。为确保新一代冶金工业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平台的应用冶金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人员需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物料、能量、质量等,制定最优的生产作业计划,推行自动化管理,使得冶金工业自动化管控效率和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三、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控制软件的研发,在生存中求发展的历史阶段下,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兴起了自主研发的冶金工业工程自动化控制平台技术类软件,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故障率。在应用水平、管控质量、运行效率等方面通过采用冶金生产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很多环节和细节,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变人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逐渐取代进口软件,使所用相关设备按照程序逻辑,优于国外进口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按部就班的进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采用和实践,大幅度减少人力,使得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军的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等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基于节能环保与钢铁产品制造流程优化的设计,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 四、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早期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在装备性能、产品质量、生产成本、运行效率等。虽然在创新的路上经历一些磨难挫折,但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冶金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生产能耗的最小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各地的冶金技术水平仍然存在未来亟待解决的不平衡问题,因此对钢铁工业生产的结构、功能以及效率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善,自主研发创新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1)提高并改善自主集成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水平加强对制造整体流程的研究和投入。在坚持原有钢铁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加大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对生产过程进行改善,引入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等理念。改进控制系统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数据采集方面利用最新的仿真计算,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对历史生产过程调整模拟,建立广义模型、优化和完善控制技术过程,在脱离冶炼过程下改变参数与模型,从毕建良而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2)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应用通过改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水平,对钢铁工业各环节产品实行实时监测、评估与控制生产出优质的钢铁产品,运转高效、误差率较低,工业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钢铁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基于在线分析检测监控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实施动态实时监控。并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研发出对生产设备实施全过程实时诊断的新型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生产的自动控制。(3)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优秀的服务提高冶金自动化控制技术核心科技的服务是技术产业之源,需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以科学理论的研发为基础,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与日俱增,可以在冶金工业科技研究领域取得历史性进步。目前,冶金企业追求一种零故障的目标,这就要求自主研发一套先进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系。除了设备软硬件配套衔接,本身的检修外,还需要产学研相结合,改善操控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4)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要不断开拓创新自动化控制系统产业创新主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要想长期生存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取人所长补己所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创新。未来一些新技术,在其原有冶金流程的基础上,融入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例如将智能仿真技术运用在控制系统运算比对上。机电一体化测量也必将取代现代的测量技术,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将测量精度大大的提高,调整出最佳控制效果。 五、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议 我国建国以来,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步入国际领先水平。但是由于科技人才相对缺乏,与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总体技术实力上还无法抗衡。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整套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当前,由于我国企业在某些方面技术的不成熟,对实时性要求偏低,硬件技术的差距仍然很大。想要产出优秀的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科学处理;相关专业人才应该开拓创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算速度,研发出属于自己的硬件技术与产品,及时调整参数配比,进而迅速缩小与世界领先技术的距离。(2)要实现数据挖掘和运用通过采集最新数据,改善整套控制平台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加大创新意识,走自主研发道路。加强宣传推广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优势,增加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的合作研究。注重对实时数据参数进行收集,促成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更新和发展。对数字模型经过全过程优化,实现冶金工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毕建良 冶金技术论文:计算机技术在冶金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虽然当前国内冶金行业已经广泛的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但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国内的自动化水平依旧还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关键技术依旧需要进口,国产化水平较低。所以,冶金行业技术人员应当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开发出符合国内冶金行业实际的软硬件系统,为冶金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1计算机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产品方面,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开始替代过去的DCS系统,尤其是最近几年开始应用的现场总线、工业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将工艺知识、数学模型、专家经验以及智能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数据信息资源库,利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借助于工业以太网和传感器、控制器等进行连接,能够实现冶金企业生产情况的实时监控,有效的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型。比如说轧制作业,如下图1所示,我们在轧线上安装好板型控制、位置控制、厚度宽度控制等仪器,将获取到的信息通过PLC控制器传输到过程控制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进行分析之后,再借助于工业以太网传送到管理机,管理机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发出操作指令。这样一套完整的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对轧制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冶金企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2人工智能的应用 所谓人工智能系统即是将神经元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系统联系组合而成的控制系统,借助于模糊逻辑方式对传感器获取的测量数据实施判断与评价,从而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在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对冶金企业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核心处理方案进行评价,通过计算机对相关设备实施智能控制。简要的说,即是将实际生产需要的工艺计算以及实际控制输入到计算机之内,而计算机通过模糊的逻辑方式对产生的情况作出深入的分析,从而再发出具有更高精确性的操作指令。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钢铁冶金企业都实现了从基础自动化到网络信息化的转变,也实现了冶金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在网络化的技术前提下,我们能够实现对专家系统的开发升级,从而让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得以共享,作业人员只需要在操控室便能够进行控制与作出技术决策。 3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在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若我们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容易出现误差,这就会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构建一个性能强大的管理平台来完成这一任务。现代钢铁冶金企业通常来说包含了铁矿采购、烧结、炼铁、炼钢、连轧等复杂的工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供水供电等辅助工作,各个作业流程之间必须要紧密配合,关系到一系列的质量、调度和通讯管理,因此我们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一个综合的信息控制管理平台,在企业内部构建管理信息网络,把所有的数据信息以及生产工艺流程虚拟平台包含在内,利用这一系统我们能够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更加优化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另外,信息控制管理平台还能够依靠其现代化的管理思路,将钢铁冶金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针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规划与调度,实现最佳的策略配置。 4计算机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首先是冶金生产流程的全息集成,能够有效实现铁——钢——轧横向数据集成与相互传递,实现管理——计划——生产——控制的信息集成,另外还能够整合生产实时数据与关系数据库为数据信息仓库,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来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其次是计算机模拟技术,让企业的设计制造更加科学。利用计算机仿真、多媒体技术以及全流程模拟,基于各类冶金模型,实现流程离线仿真以及在线集成模拟,进而让企业生产组织、生产流程和产品设计开发更加优化。最后能够让企业生产制造更加智能化。对于生产组织管理来说,基于事例推理、专家知识的生产计划和运筹学中网络规则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快速调整作业计划的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增强生产组织的灵敏度。对于生产质量管理来说,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统计计算以及神经网络分析技术,能够对冶金企业产品质量实施预报、跟踪和综合分析,按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品质异常问题进行判断。对成本控制管理来说,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我们建立了动态成本模拟系统来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依靠跟踪控制技术来实现原材料配比、能源供应以及生产调度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5结语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冶金行业自动化控制和工业计算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虽然当前国内冶金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整体上而言依旧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对于冶金行业技术人员来说,必须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就核心技术和重点环节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争取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冶金行业的稳健发展。 作者:钟鸣 梁鹏 肖斌 冶金技术论文: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论文 1、电气自动化元件在冶金行业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元件在冶金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一些自动化元件例如:继电器:一种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电子控制装置,其运作方式是通过控制电流,从而在电路中达到一个转换电路、控制电流等作用,是常见的电路安全装置。高压隔离开关:自动化系统中稳定性较高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保证电路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隔离高压电源对人身和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高压熔断器:当电路电流超过负载或者超出规定值的一段时间后,高压熔断器会自动融化从而分离电流,断开电源,有效保证电路及人身安全。传感器:感知外界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信号的一种检测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加工环节。传感器由敏感原件和转换组件两部分构成,常见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变化转变为电流或电压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感受温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可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可以感受流体流量并将其转换为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2、PLC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 PLC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现已在冶金行业中得以广泛运用。其本身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在工业生产环境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PLC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可编程储存器来执行各种逻辑顺序运算,正确的完成指令,在工业生产中,PLC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模拟输入输出的进给量与操作量,从而控制各类机械的生产过程。目前,PLC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与冶金行业,以此保障高温高电压的工作环境下,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其常见的实际应用,例如:物料管理系统中,PLC技术可以控制不同仓库的物料管理,并且实现有效控制。对物料进行编码储存管理,高效的运算能力可以保证大型仓库的物流管理实现可调节、高效运作的模式。同时可以连接各仓库系统中的通讯网络,保证良好的通讯网络构建。在冶金生产中,常见的生产原料和生产单位称重、同时将所得数据进行有效整理,这都是现如今PLC技术实际应用中可以轻松完成的,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冶金行业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冶金生产中最难以解决的废料、废水处理问题,现如今也已经采用PLC技术代替原有的处理系统。首先,原有处理系统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而将废水吸收。但这种做法对于使用时效不长的树脂原料耗损巨大,缺点明显。如今所采用的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高效的控制,让树脂还原处理系统与离子交换系统同时运行,即保证了废水的有效清除,又能保证工作的可循环性和稳定性,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未来的发展方向 3.1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 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于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效稳定的工业化生产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冶金行业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越来越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其综合性、有效性实现了冶金过程中的快速判断和快速处理,保障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产量、减少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因此,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程度已经成为在众多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3.2提高自主集成数字化的控制水平 通过对整套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实现对冶金过程的准确把握,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对于自主集成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要做到实时监控有效把握,不断提高数据探索技术的应用水平。 3.3提高自动化服务的水平 自动化系统在冶金生产中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优化与升级,在服务水平上做到精确稳定,减少故障与误差,提高服务标准,在今后的电气自动化发展中向着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微型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实现自动化系统的更高效利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冶金行业生产多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其制作工艺流程繁多并且要求精确,对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本身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只有更好的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冶金行业的生产相结合,才能提高行业竞争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作者:唐琦 陈汝强 冶金技术论文:仿真软件在冶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传统冶金技术实践教学的弊端 实践教学环节在职业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受相关条件的限制,我国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一直沿用比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差很大,实践教学少,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缺乏,没能真正学到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由于教学过程枯燥,很多学生上课不想学、不愿学,教师教学过程单一,学生就业不理想,企业难招聘到适用人才。另一方面,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操作教学还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过程采取先进行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再进行短暂的实践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隔离开来,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实习方式完全由教师包办,带领实习。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学生在企业岗位上真正实践操作得很少。这种实习过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受到严重制约,从进入冶金企业生产岗位进行实习到结束,整个实习过程都由教师和企业的相关人员组织安排,学生只能看岗位工人的操作过程,真正动手的机会很少,这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没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仍如课堂教学一样,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能在实习岗位上去实践操作,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制约,影响了学生实习的兴趣。冶金生产是一个高危行业,生产的连续性强,生产的环境恶劣,生产的条件苛刻,生产的技术含量高。在高职院校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冶金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下弊端:1.冶金实践教学课程开设少冶金生产过程规模大、投资大,设备种类多,生产工艺流程长,生产技术条件苛刻。在实验室内不可能进行相关生产操作实验,实践教学课程难以开设。只能进行某些简单的、单一的生产工序演示实验,同时,学校由于经费有限,实验室设备配置也无法满足学生单人单机的需要。实验课通常是由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由于设备有限,有些实验是几个学生甚至十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一套实验装置操作。另外,由于实验室设备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设备相差甚远,学生不能学到生产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学生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差。专业理论知识不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2.冶金实验的危险性大冶金生产过程的条件苛刻,一般都是在高温、高压或酸、碱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过程中也会加入一些有毒有害的介质进行反应。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会使用高温电炉、高压反应釜等危险设备。这些设备时开时停,长时间不使用也会增加设备的危险性。另外,这些设备操作要求高,错误的操作极易引发重大事故。同时,实验过程需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实验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废气和废渣,这些废气、废渣处理不好,必将直接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这些废气、废渣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才能排放。但实验室由于条件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生产要求进行处理。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安全起见,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都不敢进行教学操作,只能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本应学习的操作技能,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3.校外冶金实训基地实训效果有待提高冶炼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过程,学生要学到相应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必须进入企业生产岗位进行生产实训。但是,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1)冶金企业大型化、自动化的特点,决定了生产过程整体性强、各生产工序衔接度高,生产设备庞大,工艺流程长。学生在企业实习,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各个工序都能进行在岗实习,只能走马观花,简单了解整个企业生产情况,无法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及各生产工序的生产要求。(2)冶金生产过程必须连续稳定,不可能让学生在生产岗位上进行实践操作,更不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相关生产事故、故障的处理工作,学生到现场只能看和听,根本达不到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3)冶金生产过程不可避免会使用或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冶金生产过程是在高温、高压、高腐蚀等工作环境进行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学生年轻好动,很多企业为安全起见,都不愿意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常常以各种理由拒绝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 二、冶金仿真软件在实践教学上的作用 2011年至2013年我院冶金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冶金实训基地,通过参观区外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情况,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学院与东方仿真、北京金恒博远钢铁生产仿真合作,引进了湿法炼锌仿真软件、铝冶金仿真软件和钢铁生产仿真软件,并建设了一间拥有五十台电脑的多媒体仿真实训室。湿法炼锌工艺仿真软件包括:锌精矿氧化焙烧工序、中性浸出工序、热酸浸出工序、预中和工序、沉铁工序、净化工序、电积工序。铝冶金仿真软件包括:氧化铝生产工艺仿真软件以拜尔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型,以氧化铝生产的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为主体内容,由原矿浆制备、管道溶出、赤泥洗涤、晶种分解、多效蒸发、苏打苛化和氢氧化铝煅烧七个单元操作组成。铝电解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具有设备演示、工艺演示、工艺仿真操作以及铝电解生产知识及其考核等功能。钢铁生产仿真软件分为炼铁、炼钢、轧钢三大板块,及烧结生产仿真实训、炼铁生产仿真实训、转炉炼钢生产仿真实训、电炉炼钢生产仿真实训、LF精炼生产仿真实训、板坯连铸生产仿真实训、方坯连铸生产仿真实训、中厚板轧制生产仿真实训、热连轧轧制生产仿真实训、冷轧带钢轧制生产仿真实训、棒轧制生产仿真实训等工序。这些冶金仿真软件通过大量的现场高清视频、图片,采用3D和2D技术,形象展现生产现场、重要设备参数和结构,生动再现企业实际生产的全过程。主要工艺过程的三维虚拟场景,可对工艺过程和设备动作细节进行景进入和自由浏览。辅助大量生动详实的教学资源,把相关知识点串联并形象化讲解,彻底解决了“认知实习”中的教学难点问题。分工种仿真实训模块,直观的操作界面让学生更加便于对工序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齐全的设备操控窗口使学生对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得以强化。学生可以通过操作界面输入相关技术指标,对每一工序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操作,真实地再现冶金操作实况;同时,通过完善的报表系统,可随时查阅历史操作数据,总结操作过程的得失,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尤其是促进学生理解操作中各个技术参数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学到相关技能和进行生产实践操作,通过仿真实训,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生产过程,通过模拟操作掌握操作技能,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又提升了实践操作技能,为其今后上岗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这样的人才也正是企业所急需的。 三、结束语 应用冶金生产仿真实训软件系统进行教学,使学生不用到企业生产一线,在校内就能完成相关冶金实训任务。学生在电脑上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可以全面了解整个生产操作规程和各生产工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视频或3D影像技术可以对主体设备的内部结构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的事故故障,让学生进行处理、排除,从而安全、经济、有效地完成各种冶金技术实训任务,仿真实训也必将成为冶金技术专业校内实训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教学部门的专业教师,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冶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冶炼方法的多样性使得不同冶金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上不尽相同。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仿真软件也会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而滞后,这就要求学院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内容。加强与仿真软件公司及生产企业的联系,与时俱进,使仿真生产实训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先进冶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冶金技术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冶金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作者:林忠 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冶金技术论文:新工艺及新技术冶金工业论文 一、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进行纠正说明以及总结评价,从而保证学生所讲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完整性,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除了专业问题外,每位学生要发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其他学生要进行提问,使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此次任务完成中的表现,对目标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等。 二、立体式教学法的应用 立体式教学法旨在保障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经过对三届选修冶金工程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研究生进行的对比实验教学,选取72名无显著差异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立体式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对于拓展视野的帮助 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以开阔的眼界来观察与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研究生不能沉浸在周围的小环境下,需要放眼世界,从更大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立体式教学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但仍有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无助于拓展学生视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教师所设置的任务所包含知识面还不够广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查找资料的途径比较局限,文献查阅能力有待提高;(3)教师应当收集一些学生收集能力范围之外的有用信息教授学生,从而起到引领作用;(4)各个学生在讲述自己所准备的材料过程中,因为个人表达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2.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23%的学生认为,该课堂教学法对于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44%的学生认为该方法是有效的,完全认同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也有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1)受大纲对于课程内容规定的限制,课程内容涉及面仍显较窄。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授课内容的改进,强调交叉融合。(2)交流不足,学生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该教学法,课堂上稍显怯懦,同时,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这种新型教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消除“填鸭式”教学法的影响,教师往往在点评过程中,进行了某些灌输,对学生们的思考有些束缚。在立体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邀请某些冶金领域知名教授前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们开展对话与交流,锻炼学生的胆量,同时,也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启迪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3.对于提高科研能力的帮助 良好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包括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的能力等。研究发现,仅有2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就培养学生科研素养而言,该教学法仍需适当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同时仍有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没有帮助。究其原因,主要是:(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这需要教师融理论教学于实际之中,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以及运用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在教学过程中,科研方法方面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强,也就是增加方法论方面的内容,教授学生科学思考及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4.知识收获方面 对研究生而言,重在能力及方法的学习,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也必不可少,只是与本科生相比,所获得的知识应更加前沿,更加接近实际。通过调查发现,有20%的学生认为,通过该教学法,其所获取的知识量一般,更有5%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通过该教学法获取更为丰富的前沿知识。鉴于此,在应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时,应着重注意:(1)注重价值引导,强调知识的作用,诱发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2)注意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处理好之间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实现课程学习为科研服务,在科研活动中又获取新知的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基于冶金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立体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主动接受最新前沿知识、科研动态及思维方法的兴趣,新工艺及新技术对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立体式教学法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作者:李林波 武姣娜 方钊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冶金技术论文:技术史价值冶金工业论文 一、冶金工业遗产所承载的技术史价值:以铁桥峡为例 以焦炭炼铁开始的近代冶金业的技术创新在工业革命时期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因此在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受到普遍重视。如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启动了历史遗迹保护项目,钢铁工业历史遗迹作为其重要部分,形成了398个影像资料和70个文件的档案记录。[4]在英国所有与冶金工业有关的遗址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位于伯明翰西北50公里的泰尔福德(Telford)地区的铁桥峡。近代冶金工业遗产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影响,其根本上是钢铁冶炼新技术及其大规模普及所带来的,从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冶金工业遗产的技术史价值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一是核心技术的发明或引进;二是新旧技术体系的交替;三是冶金产品如钢铁及其重要景观的形成;四是新技术及其生产系统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而铁桥峡遗址具备了上述四种技术史价值的全部要素,围绕这些要素,相应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得以展开:第一,焦炭炼铁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是铁桥峡成为工业革命主要发源地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作为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铁桥峡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源地,是因为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Darby,1676-1717)在此成功地用焦炭炼出生铁,这一技术创新使炼铁业摆脱了对木材的依赖而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也拉动了煤矿业的进一步繁荣。以钢铁为原料的动力机械、工程建筑和铁路交通因此得以大规模发展,人类开始进入“钢铁时代”。[5]基于焦炭炼铁在技术史上的意义,铁桥峡成为了英国工业遗产保护的首要对象之一,1959年,达比的焦炭炼铁高炉也因此成为首个被挖掘和保护的对象,其最初的目的是纪念Coalbrookdale公司成立250周年。直到1968年铁桥峡博物馆基金(theIronbridgeGorgeMuseumTrust)创立,负责对方圆6平方英里的铁桥峡地区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铁桥峡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由此全面展开。第二,焦炭炼铁试验成功后,铁桥峡地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新旧技术系统交替的时期,这直接体现在高炉动力系统的变革上,这是焦炭炼铁系统得以最终确立并使这一地区成为工业革命摇篮的又一因素,也成为铁桥峡工业遗产保护和展示的主要内容之一。达比的高炉最初是靠上下水池的落差形成动力来鼓风的,为解决干旱的夏天上水池枯水的问题,最初是通过修建马车轨道来输送水,1742年,纽可门蒸汽机代替了马车,用于水的提升,高炉鼓风的动力仍然来自水轮机。直到1776年,直接将博尔登-瓦特蒸汽机用于鼓风的方法得以成功研制,蒸汽机才在高炉炼铁中取代了水力鼓风[5]。在铁桥峡,达比二世修建的上下水池间的运水轨道被保存下来,成为体现新旧动力系统交替过程的主要景观。科尔布鲁克代尔铁博物馆(CoalbrookdaleMuseumofIron)用文字、图片和模型,完整地展示了该地区新旧高炉技术系统的变迁过程,达到了更清晰地再现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效果。第三,1779年修建的铁桥,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用生铁建造的桥,是工业革命时期新炼铁技术所带来的钢铁新产品和新景观,构成了铁桥峡技术史价值的另一重要内容,这是炼铁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直接产物。而人们如何首次用生铁来建造这样一座大桥,本身就是另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创新。针对高炉和铁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铁桥峡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以下两点评价:1)科尔布鲁克代尔高炉使亚伯拉罕•达比一世在1709年发明焦炭炼铁的历史得以永存。铁桥作为第一座生铁构建的大桥,同样是体现人类创造天才的杰作。2)科尔布鲁克代尔高炉和铁桥在技术和建筑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正是因其在技术发展史上的意义,铁桥和达比的高炉成为铁桥峡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此外,铁桥本身的建造技术的复原也成为了工业遗产的重要研究内容。1997年,瑞典画家伊莱亚斯•马丁1779年的一幅水粉画在斯德哥尔摩曝光,这幅画描绘了铁桥建造的方法。随后,大卫(DavidDeHaan)等人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学、历史学和图片的研究,为了验证画中描绘的方法的可行性,2001年在铁桥峡地区的比利斯特山露天博物馆的运河上,一座按1:2的比例的铁桥使用18世纪的材料和技术建造起来,这一成果成为了展示铁桥建造技术的景观之一。第四,新技术引发的工业化导致运输、生活方式和城镇景观的改变,是铁桥峡地区在整体上作为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铁桥峡价值评价的第3条称:“铁桥峡提供了近代工业地区发展的一个极具魅力的缩影。采矿区、运输业、生产企业、工人住所以及交通网络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的整体,具有显著的潜在教育价值。”如果说炼铁炉和铁桥承载着技术本身的历史,那么因冶金业的兴盛而形成的工业社会,则属于“外史”范畴。对这一层面的历史价值进行挖掘,可以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广阔空间。铁桥峡现有的10个博物馆中,BlistsHill维多利亚城镇(BlistsHillVictorianTown)是游客参观人次最多的景观,19世纪后半叶的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峰端,通过BlistsHill维多利亚城镇的重建,铁桥峡地区还原了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人的生活状况,这个露天景观包括维多利亚时期普通工人的住房、银行、公立学校、药店、食品店、糖果店、铸铁厂、蜡烛厂、印刷厂,以及火车站和铁路等。这些展示也使铁桥峡地区作为工业遗产景区,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二、中国近代冶金工业遗产的技术史价值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生铁最早的国家,然而土法炼铁技术是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并未导致工业社会的诞生。近代西式钢铁技术在中国的兴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相对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而言,中国近代冶金技术与工业化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使中国近代冶金工业遗产的技术史价值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殊性:第一,中国近代冶金技术史是一段单向的技术转移过程,且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并未带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达,这是中国近代冶金工业遗产技术史价值首要的特殊性。1885年至1936年,先后有贵州青溪铁厂、汉冶萍公司等钢铁企业在中国创办(见表1),主要设备和技术全部来自英、德、美、比利时等国,其中汉冶萍公司是唯一的煤铁一体化企业,其炼铁和炼钢设备的产能超过中国钢铁企业总产能的2/3,1926年随着汉冶萍公司冶炼设备全部停产,中国近代冶金工业化走向了谷底,中国所需的钢材回到了完全依赖进口的状况。[6]虽然中国近代冶金工业最终走向衰败,但这一时期的冶金工业遗产有着不容忽视的技术史价值。首先,汉冶萍公司等企业的遗存作为中国冶金工业近代化的起点,见证了中国最初的技术近代化的努力,无论其成败以否,意义均非常巨大。其次,客观还原这段艰难而曲折的技术引进史应成为中国早期冶金工业遗产挖掘和保护的主旨所在,对中国来说,这段充满挫折的记忆或许更值得珍视,这是中国近代冶金工业遗产与英美等国的不同所在。第二,在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的同时,近代中国广大的乡村仍然长期存在一个土法冶炼系统,为人们日常耕作和生活提供材料。中国早在春秋以前就发明了生铁冶炼,几千年来,铁是支撑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系统的主要技术要素之一。明清时期,山西因坩埚炼铁的发展和丰富的铁矿资源,逐渐成为铁的最大产地,(图3)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对于欧洲,中国近代新旧冶炼技术的交替显得更为艰难和特殊。在对中国近代冶金工业遗存进行挖掘和保护时,我们不能将目光仅仅锁定在新式冶金工业遗存,还应该重视逐渐消亡的近代土法冶炼遗存的价值。正如下塔吉尔宪章所说:“许多旧的或废弃的生产工艺中人类的技艺,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失传无可替代。应当被详细记录并传给后代。”而目前中国对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消失的传统冶炼遗存的关注远远不够。第三,近代新冶炼技术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是这段并不成功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中国近代冶金工业遗产技术史价值另一重要内涵,值得工业遗产价值保护中深入的挖掘和展示。近代随着汉阳铁厂等现代工业的兴起,以农民和乡绅两大社会阶层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关系逐渐改变。首先,部分农民从乡村手工业者转变成了新式产业的工人。其次,乡绅阶层也发生明显转变。以汉冶萍公司为例,地方乡绅参与到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的开发中。此外,为培养技术人员,士绅的后代被公司选派出国攻读采矿冶金等专业,成为中国第一批本土钢铁工程师。[6]从工业遗产的角度来说,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近代冶金设备、厂矿建筑等实物留存已经非常罕见,但我们在现存的企业档案文献中可以挖掘出一批反映技术与社会变迁极具价值的遗产。例如我们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找到的汉冶萍公司送培英国的留学生的档案。借助对相关文献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使中国冶金工业遗产的内涵更丰富,也更具讲述历史和教育后人的功能。 作者:方一兵 姚大志 单位:中国科学院 冶金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冶金工业论文 1我国有色冶金工业自动化发展现状 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后,我们将其进行消化和创新,改造出了与我国实际冶金生产相适应的设备,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不过从国际角度出发,我国自动化技术产品的生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自动化技术不具备自主的知识产权,主要还是以进口为主,而这些系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甚至有一部分是国外已经淘汰的系统,阻碍了平台集合。此外,自然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结构的破坏,要求生产必须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一些老旧的设备应该淘汰。 2自动化技术在有色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2.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简称FCS,至今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国际上拥有60多个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总线产品。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具有自身的特征,其拥有多种不同系统的无缝集成、控制设备和企业高层联系等,能够使系统开发和不同系统之间可以功能自治,也可以相互操作,并且能够进行系统结构分数,因此,其在有色冶金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管理信息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 企业的管理是企业的整体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如果配备了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自动控制是在冶金工业中,将冶金一系列程序的所有信息进行集成,从而通过实施管理、技术、生产的控制的信息集成,进行及时采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对有色冶金质量管理、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进行智能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够达到能源管理和动态管理智能管理的目的,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基础。 3以太网在有色冶金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3.1以太网的特点 随着有色冶金企业的持续扩大和发展,加大了有色冶金领域的竞争力。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就必须要改造落后的设备,引进新设备。不断更新的新技术,造成新技术与旧技术不能实现在控制系统上的高度集成。以太网是自动化的控制网络,其能够有效的解决此问题。以太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并且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需求,存在时间相对较长,在设置、诊断等方面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太网有相同的通信协议,其能够允许不同的通信协议在同一个总线上运行,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共网络平台基础。 3.2以太网在有色冶金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在有色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以太网能够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化的仪器仪表与工业计算机相连,并且在相同的总线上运行,从而对所有的系统进行控制。以太网在有色冶金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铜矿石进行成分分析的步骤,这些分析大部分都能够利用网络化实现,检测结果直接传达到相关部门,同时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结果进行共享,企业的成员及客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所需数据。如图1,在现场利用以太网网络进行通讯,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主站,其余设备为副站,对所有独立系统的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有色冶金工业中,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一方面还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危险,是有色冶金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我国引进自动化技术相对较晚,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我国有色冶金企业应该大力培养科研人员,投入资金,不断研发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我国有色冶金工业自动化水平,推动有色冶金企业的发展。 作者:李其凡 单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农村小学语感培养基础教育 【摘要】语感是语言的色彩化,是语言的一种感知力。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要求,本文提出改革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方式,应以实践性为前提,以语感需回归生活,植与生活为突破口,立足小学生语感在生活化培养,打造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快捷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感语言回归生活 一、语感的定义和特征: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语言的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是学生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意会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如何使小学生能具备这种能力,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以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关注的话题。 语感具有如下特征: 1、内隐性: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如果不说破它,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一定的甚至较强的语感能力,更不知道它的作用在哪里。在一些情况下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 2、直接性:语感是快速的反应、没有思维的直接参与,而直接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去理解的过程。 3、人文性:语感例外一个特征,是由人的精神情感做主自然而然地配合情境在脑中寻找相应的词语和组织句法的过程。 4、生活性。语感本身并不是一种能单独存在的东西,它往往通过同生活中感受、知觉而粘附在一定的表象之中。这是是语感培养的趋势所在。语感联系实际生活有助于小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语感的生活化表现,懂的利用自己语言库去应对生活复杂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懂得用生活中的语感去验证理性的语感。 二、回归生活,让语感还于自然 1、利用生活情景培养语感 “要想会游泳,必须先下水。”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每一篇优秀的言语作品都寄寓了作者丰富深刻的情感、愿望、理想等,言语其实是精神客观化的表现。在激发学生对言语的理解时,不能就字论字。不能只讲言语如何如何好,词句如何如何恰当,而要把教学的目标放在作者的创作的心思意图上,否则学生找到语感的感觉,不管教师怎样启发也感觉不到言语作品的神韵。要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意蕴,感受作者的审美体验,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立语感培养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景,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条件。如:《草原》一课描绘“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色欲流”的情景时,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小学生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当小学生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后。再放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课堂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不同的语言能够引起不同的语感,有什么样的言语就有其特有的语感,因此语感培养有时必须借助于优秀的言语作品,调动理解语言情景。教师应在紧要处注重点拨,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如《古井》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能给乡亲们提供泉水倒是可以理解,怎么陶冶乡亲们的情操呢?学生感觉不到,即使再读上好几遍,语感的培养还是收效甚微。语文教师不妨在讲此课前准备几个木桶,木桶先不要放水,组织学生拿着木桶去洗手池中去接水,这样整个的《古井》的“仿真版”就出现了,试想: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法,能不增加学生的语感吗? 2、口语交际,增强语感。 语感的形成来源于人们听说的生活实践。孩子学会说话的过程就包括了他语感的成长。我们就是要把这种“轻松式学习”搬到课堂上来,让小学生敢说话,让他们每个人都能走上讲台。上台演讲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现场组织能力。对于台下的“听众”来说也是培养语感的极佳的方式,因为在课本上学的都是过去的事情,需要他们去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现在是面对面的交流,台上演讲者的言语,以及一举一动带给台下的小学生的是现实生活中真是的写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另一方面要鼓起他们说话的勇气,把他们想说的话大胆说出来,表扬他们说话的点滴进步,为学生营造一个以敢说为荣的语言环境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语感。 3、练笔感悟,丰富语感。 经常借助生活的现象练笔,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极好的途径。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真实的文字表达出来。写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但有一种快捷方式: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事物、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感受写起,这个不断现实化写作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把握能力能力,使语言的运用得生活化的训练,从而培养出敏锐的语感。如:在学校有作文课是,语文教师不妨安排校外创作的内容,可以将学生置于树林、海边、山丘等,这样的环境具有创作的情调,有培养语感的浓厚氛围。看到树林,很多学生会课本上所学的《松鼠》,想象一下,松鼠做树林中雀跃的镜头,真的身在其中。这样让学生走进角色,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一下作者创作的氛围,为学生语感的培养提供了快捷方式。另外学生现实生活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续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深化语感。 总结: 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生语感培养过程中应围绕着生活实践为基础,善于引用小学生熟知的事物现象去分析语感,这样短期内可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长期后可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十分有益。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快捷方式”就是语感回归生活,强调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突出语感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知道,只有回归生活,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语感,才是具有价值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语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意义的自主建构和切身体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之为生活所用。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小学生主体人格基础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人格,即个人的心理面貌,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上也常常把人格同于“个性”。社会学、伦理学则把人格看作个人的道德行为倾向的总和。我们用人格来表示人的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 儿童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认为,儿童期是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敏感期、关键期,0至6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启蒙,6至12岁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10岁左右儿童性格开始形成,而至16岁左右独立人格基本形成。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因此必须重视人格的形成、完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发展中的消极影响,例如独生子女得到过多的保护和溺爱,家庭社会乃至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不恰当的伤害和压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期人格的某些缺陷,如何避免乃至克服这种人格缺陷,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同时,儿童处于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文化、知识,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如何帮助儿童学习和适应社会是儿童发展的又一敏感问题。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与克服,有助于以积极的心情去面向生活,面向未来。 二、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模型构建 1.影响小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l)环境因素。环境作为个体与社会的中间媒体对儿童人格具有重要影响,儿童的早期经验、经历(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与家庭生活经验)对于早期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主导性的有目标的可控制的教育活动,那么我们力图通过这种可影响可控制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主体人格产生积极影响。 (2)活动因素。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活动是:游戏与交往、生活与劳动、思维与学习,本课题试图通过上述三大活动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 (3)文化因素。文化对人格的发展存在着现实的和可能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及时的和长久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发展儿童健全人格和兴趣特长的特殊和有效的途径。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计算机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对儿童人格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2.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模型的构建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主要是通过三大系统实现的:环境、活动、文化。考察现代社会条件下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就应该具体研究这些基本条件(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文化),乃至具体的学校教育环境、活动、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认为:第一,这些因素就其现实性、可能性上都可以加以诱导、影响和控制的;第二,上述因素也是交互影响的。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底三面四层次”的儿童人格发展的模型(见下图):一底指主体,即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或主体意识,这是人格的核心;三面指环境、活动、文化;四层次指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 3.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自然实验法与个案研究。 4.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容,也是教育评价的依据。根据我们构建的“一底三面四层次”的假设模型,把现代人格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四个层面上(见下图)。 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大致表现于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这四大特征的排列大体也表现了儿童人格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里到外的系列。自主性: ①形成初步的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而不经常放弃自己正确的想法;②有恰当的自我判断能力;③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有稳定、合理的习惯;④对自己有信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性: ①有广泛的兴趣,对自我感兴趣的事物能主动选择;②有较强的求知欲;③有一定的成就动机,在乎学习成绩或在集体中的地位;④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或希望超过别人。 合作性: ①有参与学习、交往或其他活动的意识;②有适当的伙伴交往方式和参加集体活动的心理;③会适当地评价他人或引起他人的好感、注意;④适应环境,有初步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造性: ①有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②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或具有较好的学习思维品质;③有创造的欲望;④有创新的意识或表现出与其他儿童不一般的能力。上述指标每一组别都可以有等级水平的差异(A一C)。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又可以分解出分年级指标及其行为表现;再根据儿童交往、学习、生活这三项主要行为习惯,我们还可以分解出具体的学习和行为水平。 三、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实施 环境、课程与活动构成了现代人格教育的三个面,也可以看作是发展空间。我们也把这三个面看作实施现代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广义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课程活动),为避免交叉,我们把活动限定为非课程活动即学生的自主活动。 1.环境对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影响及其研究 环境是儿童人格形成、发展的现实性和潜在性因素,我们主要进行了下面几项研究: (l)社区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水上新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区。它建于60年代初,是政府为解决船民上岸居住而兴建的一个船民新村。尽管宝山城镇随着宝钢的建设而城市化,水上新村的居民成份也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上由于船民的职业、家族及文化传统,特别是家长的职业流动性多、外来妹多、下岗多这些特征,将会给他们子女的教育及人格的发展培养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学校、教师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和完善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等都是我们探究的内容。(见专题研究报告:《水上新村社区环境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我们一方面通过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学校等)对不同层面的家长进行调查、指导,从而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全面的教育观,这里突出的就是“人格本位”。具体专题有: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其方法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近100个儿童人格发展的个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其影响作了调查分析。(见《现代人格教育》第二集《宝山区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个案集》) (3)学校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学校环境是一个含义较多的概念。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校园文化环境(追求一种文化的积淀,由洁净型向文化型的转变)、校园信息环境(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媒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开展了小队网络活动)与校园心理环境(提倡通过对学生交往、学习等方面的心理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并对个别学生的人格偏异进行针对性的矫治)对儿童主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2.课程与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研究 课程是儿童期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它体现了有计划有目标可控制的主要的教育过程。这里主要进行了素质教育课程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前者我们提出现代科技教育并形成办学特色;后者数学组进行了“主动构建,创新发展”数学教学模式、语文组进行了促进主体参与“自学指导”探索、英语组进行了“合作与体验”教学模式等的研究。这些研究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对儿童人格(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的发展有显著意义。 3.活动对于儿童主体人格发展的研究 个性教育活动化。从广义的角度,活动理论如同环境理论、课程理论一样构成了我们现代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石,也形成了人格教育的三个“面”。个性教育活动化主要指的是课外活动,包括学生的兴趣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开展了适合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许多课外活动:如数学奥林匹克、头脑奥林匹克、工艺美术、舞蹈等有二十多个课外兴趣小组。我们还建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英语俱乐部、计算机之友俱乐部、青青草小诗社等。这些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于发展学生主体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见《素质教育与儿童主体人格》)我们正是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帮助儿童主动地学习,主动地选择,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 四、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评价 我们根据“一底三面四层次”的模型和目标要求,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人格发展的量表,并借助于个案研究,归纳了人格特征的若干显著指标,分成A、B、C三级供学生自我测定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评价。 试举例如下: (l)主体性 A.自我控制 问卷测试题:你正在完成作业,正好有你非常想看的卡通电视,你是怎样做的?选择:1.做作业2.看电视3.可以看电视但一定要完成作业 (2)主动性 A.成就动机 (3)合作性 A.合群心理 (4)创造性 A.创新意识 五、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教育研究结果 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千名学生在区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还有约占全校60%的学生获学校的特长证书。 作为现代人格教育,我们的收获不仅是学生的发展,还有教师的自我发展。现在实验小学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生气勃勃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我校100%的教师已完成大专以上学历,正在培养自己的本科生、研究生。几年来,我校教师中荣获全国优秀教师2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市园丁奖l人,有近40人在市、区级获奖。实验小学形成了现代教育的氛围,形成了有利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一批青年教师在区内外崭露头角。(见《宝山实验·师德风范专集》) 我校在实施现代人格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氛围,近六年来,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编选《现代人格教育》专集7本,有的已经出版,获区教科研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特别高兴的是,绝大多数老师参加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我校接受了区政府督导室的督导,被评为宝山区双高普九先进单位,优秀单位;区以法治校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还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获全国雏鹰大队称号。 我们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①现代人格教育的总的理论框架较大,受课题目标的制约,有些已超过基层科研人员的能力和学识水平。②对大量的经验状态的研究,如何提炼为科学的总结,还需要努力。 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这一课题,以期取得更大收获。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小学基础教育发展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终身学习作为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根本解决基础教育的困扰提供了有效的思路。本文在梳理终身学习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介绍了英、美、日、法、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背景下中小学改革的不同方案,提出了发达国家中小学改革的三大趋势。 关键词:终身学习;发达国家;中小学发展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 终身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在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的。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196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教育要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当时是联合国为消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差距提出的,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赞同并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贯彻和实施。 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第19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与终身教育并列的概念——终身学习。如果说终身教育的概念强调的是社会为处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之中的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的话,那么终身学习的概念则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从学习者的主体性出发,强调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高度增长,产业界急需大量适应性强的有知识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可当时的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却无法满足产业界的需求,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被提出。为此,少数发达国家为实现终身学习的努力大都侧重于在企业界的参与和支持下,在工作环境内外为劳动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同时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也必须发生整合和切题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对于高等和职业教育而言,基础教育总体上参与较少,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在中小学中开办夜校就已经是基础教育对终身学习的较大回应了。随后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原因,如企业的投资不能得到合适的回报,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也多偏于那些学历较高或取得较高工作业绩的人等等,对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视程度也渐渐回落。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等趋势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成人学习者群体(包括妇女和老人)的丰富和增加也给教育和培训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再加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压力的增加,对发达国家来讲主要是基本实现入学机会均等以后仍然大量存在的基础教育阶段内部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尤其是20世纪最后1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及各发达国家了一系列的文件、报告和宣言,进一步阐述了终身学习思想对人类发展的战略作用,同时明确指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纷纷探索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但是,中小学作为正规学校体系的起始阶段,在渴望实现个体终身学习的今天,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在中小学内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道德水准日渐下降的威胁,学校教育未能激发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处于劣势的学生——获得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学习动机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基本实现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之后,学校教育没能有效地促进不同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甚至宗教信仰家庭孩子的平等发展,同时带来的两极分化也是困扰许多国家的难题;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在整齐划一和多样选择之间摇摆不定,与质量和公平无法兼顾同等重要的是尚未找到激发以终身学习为目的的或者以个体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发生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外部,社会对于提高中小学公共投资与扩展其服务范围的结果并不十分满意,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甚至浪费的情况在有些地区和国家还很严重。 终身学习作为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根本解决基础教育的困扰提供了有效的思路,使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或基本学习就是指“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做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学习手段(如识字、口头表达、演算和解题)和基本学习内容”;因此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只要是具有挑战性,又能鼓励和支持每一个人终身都能进行学习并取得成功的教学形式就是可取的;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学校基本课程的实施,而是注重自我调节性学习动机和能力的养成;无论是何种教育形式都应强调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有效和适当等等。同时,终身学习的思想从促进个体个性和智力终身持续发展的角度,打破了正规基础教育的封闭和独立,将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非正规教育相结合,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相贯通,为那些学业失败的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并对这些学习经历和获得的经验给予有效性的认可;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强调要将个体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在非常广泛的各种不同机构及团体中的学习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连接,而不仅仅是孤立地看待人们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培训形式,或者忽视人们参与各种非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收获。 因此,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和地区,中小学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在社区、或区域发展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角色,在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进程中应当如何改变自身的目的、结构和职能,必然成为研究、探索和改革的重点。 二、发达国家中小学的发展和改革 尽管学校教育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和不足,但它对于提高个体技能和能力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知识和社会发展与包容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学校教育在个体进行社会化以成为健康的个体和活跃的公民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从上述意义出发,中小学作为终身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承担了更为重要的基础作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被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显然,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无论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基本功能是应当肯定的。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基础教育视为终身学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框架之下开展中小学的改革。 (一)日本作为世界上终身学习水平最高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部省、中央教育审议会、临时教育审议会、内阁和产业经济部门、企业界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一起致力于在全国建立完备的终身学习推进机制,从改革社会教育入手,进而从建立根植社区的中小学、从强化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与学的角度来把握终身学习,因此日本中小学的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和评价方式都随之进行了重大改革。 (二)美国则将终身学习的重点从“保障被剥夺教育机会或为偏远地区学习不利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等补偿教育的理念”转为“追求促使美国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更加充实、并能不断促进建立健全的学习社会的远大目标”,从培养全体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角度强调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同时注重通过联邦政府设立大量项目资金支持地方教育机构、社会私立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确保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英国同样给予了终身学习前所未有的重视,认为终身学习是确保英国未来繁荣,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全纳社会的中心策略,加强了中等后及成人培训的机会,并与中小学建立国家课程、改革考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一起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四)对于法国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经济萧条以及以青年为中心的大规模实业等社会问题使得法国政府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确立教育为国家最优先发展领域,从在中小学采用弹性课程、精选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对落后学生的个别指导等方面提高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 (五)挪威也把终身学习视作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终身学习作为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指导性、统领性理念,重点依靠现有的公共教育力量,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的再改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并为成人的继续教育提供多种机会。 (六)瑞典的成人教育传统悠久,经由回流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到终身学习,其中中小学引入“生命计划”的思想,采取各学校更加自由的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综合中学增添职业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发达国家中小学改革的趋势 综观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终身学习背景下的中小学发展与变化,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终身学习已从思想层面进入法律和制度层面,为中小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其中日本、美国都颁布了专门的《终身学习法》,英国、法国虽然没有颁布专门的终身学习法规,但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和文件对社会和个人在终身学习方面进行了规范和约束。 (二)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广泛开展中小学内部改革 1、改革中小学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例如日本政府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展望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形态》,提出今后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应“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教育,谋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丰富的人性和健康的体魄”……“着眼于终身学习,而不是把学校教育当成终结,重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等生存能力的培养,打下终身学习的素质基础。” 2、扩大学校自主权,在加强教育内容基准化的同时设置弹性课程,加强个别化教学,改革中小学内部教学、管理思想和制度,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需要。如美国主要是通过缩小学区的作用而逐步增强学校的责任和权限。英国也通过缩小地方教育当局的权限、强化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等办法下放学校自主权,同时通过“国家课程”的设立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日本则通过推行地方分权的改革,把管理和教学自主权还给学校,因此日本的中小学在教学和管理制度上也采取了不少改革调整的政策和措施,使之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法国则强调在精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弹性课程,同时强化对落后学生的个别指导。挪威甚至允许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离开高中在需要时重返学校。 3、以中小学为核心,吸引社会人士到学校任教,联合家庭、社会共同管理学校。日本在发挥社区教育力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学校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利用具有较高资质和能力的社区人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师许可法》的规定,聘用一部分没有教师资格许可证的社会人士担任部分教学科目及课外活动的非常勤讲师或辅导员;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设施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少年自然之家进行集体宿营活动,利用公民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开展相应的参观及实践活动。英国1998年的《教育改革法》提出学校理事会成员由家长代表、校长及教师代表、地方教育当局和其他方面代表四方人员均等组成。2001年新工党了绿皮书《学校:构建成功》,年底新工党了白皮书《获得成功的学校》。这个白皮书提出,允许私有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家学校中,私人的、宗教的和志愿组织均可参与支持失败学校和成功学校的管理,以这种方式开始的中小学和社会的结合也使得学校变得更开放。 4、加强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用现代技术武装中小学,推广多媒体教育和学校网络化,为学生和成人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如法国1997年1月到2000年为止,投入150亿法郎,在各地区中小学配备计算机。 (三)发挥中小学的积极作用,营建学习化社区 日本中小学在完成针对少年儿童的正规教育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多地向社会开放,包括设施上的开放以及教育活动的开放,如举办面向一般市民的各种讲座等等。在为社区做出贡献方面,开放学校的教育机能和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机会。事实上,除了高中和专修学校接受国库补助举办对外开放的公开讲座以外,一部分中小学校也在举办这样的讲座,而在开放学校设施方面,则有90%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实行对外开放。以后,中小学的任务是进一步明确学校设施开放的实施体制和管理责任,并力求实现开放设施的机能高度化,在不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前提下,使学校设施和社区设施相互补充、发挥一体化的作用。 英国主张建立扩展学校项目,在课外时间向社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家长和社区的需要。很多学校已经向社区提供了包括成人教育、学习支持、信息交流技术和社区运动项目等扩展服务。教育技术部有《扩展学校指南——活动和服务》(ExtendedSchoolsGuidance-ActivitiesandServices)的文件,并积极实施社区领导培训项目(CommunityLeadershipTrainingPilots),其主要目的是使当地居民在其地方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尽管各国对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达成了统一的认识,但是,目前看来各国还没有清晰地制定终身学习的整体目标。美、英、日的做法表明这些国家正在从终身学习所需条件的角度来改革各个部门,由于各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不同,因此各国优先发展哪些部门、促进哪一类的终身学习也就有所不同。 如有的国家强调工作能力和竞争力,而有些国家特别关注个人发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侧重点不同,有的国家强调基础学校的教和学,有的国家着重改善中等后及成人培训。因此,可能会出现大不相同的中小学发展模式,学校和社区之间也就会相应呈现不同的关系模式。如中小学可能成为重要的“社会中心”,在得到高层次的社会信任和经费支持的前提下,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建构一个终身学习的基础:中小学也有可能成为“学习组织中心”,这个强大的学习机构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当然更为极端的例子就是以学习者网络和网络社会来代替学校本身。因此,在以知识型社会为导向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小学在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中,可能出现多种发展趋向。这些相互不同、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发展可能在目前状况下都潜在于一个国家中。因此,从制定终身学习整体目标的角度来确定中小学的发展方案,应是各国的首要任务。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基础教育创新下儿童文学及小学语文教育 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求的快乐文学,在儿童审美、教育、娱乐、认识、语言等方面有特别的作用和功能。儿童文学一直与小学语文教育紧密相连,是优质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重新得以确认并进一步提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资源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依托和负载。在我国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之时,人们就亲切地称它为“小学校里的文学”。[1]1920年,教育行政部门通令全国,将中小学的“国文”改为“国语”,选用白话文作为教材,并大多以儿童文学为内容。30年代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者、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叶圣陶先生亲自为儿童编写了国文课本《开明国语课本》(丰子恺插图),在社会上连续使用过17年。他在《我和儿童文学》一文中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做的。”[2]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后半叶发生了儿童文学和语文教学“分家”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而且,更糟糕的是,还使他们害怕语文,害怕作文,对语文产生厌烦情绪。”[3]所幸的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4]1被肯定与传播开来,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又重新被语文教育界“发现”和“接受”。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此基础上,2001年7月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4]4《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文体作了规定,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4]5。童话、寓言、故事、儿童诗等都是儿童文学的文体,这意味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突出价值重新得以确认,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优势资源的地位得到了恢复。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课文属于儿童文学(从文学角度划分统计)。现将内容改动较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一、二年级的1995年版和2001年版儿童文学作品选文进行统计。上述统计资料表明,已有相当数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了小学语文的新版实验教材,其中半数以上出自名家之手。这充分说明:小学语文课文的“儿童文学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5]3。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外读物和课外活动的重要资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新课标中提出的阅读目标,仅靠语文课堂阅读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依靠课外阅读共同完成。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它之所以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引领小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接受真理;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能力;能扩大小学生视野、增长知识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篇幅较长,一般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适合课外阅读。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儿童可以阅读儿歌、儿童诗及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第二学段儿童至少能阅读下列的儿童文学体裁:儿童诗、儿童散文、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寓言、富有象征意义的童话、英雄伟人故事和历史故事。第三学段儿童感兴趣的儿童文学样式主要有:儿童小说、儿童报告文学、科幻作品、探险与侦探故事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依托儿童文学编写的小学语文读本和课外读物大量问世,儿童文学开始从更广、更深的层面进入小学语文的教育。尤其是2001年王尚文、曹文轩等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起大批读物跟风出版。它的选文倾向于文学的一面,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章是具有较高审美品位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成为了儿童文学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成功标本,并成功引领儿童课外读物向相同方向发展,其后产生的集约效应,促使儿童文学在小学生新语文阅读、新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运动、儿童的课外阅读运动、儿童文学的阅读运动得到了整合。”[5]253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将把小学生的阅读趣味引导到高雅的文学审美上来。此外,儿童文学也是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丰富材料。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使小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爱好和能力。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各个学段的儿童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组织第一学段儿童开展儿歌儿童诗朗诵会;组织第二学段儿童成立班级图书角,举行童话故事比赛会;组织第三学段儿童成立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合编诗集、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多样的儿童文学课外活动,将会满足小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正鉴于此,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儿童文学不仅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儿童文学自身也因与基础教育的结合得到发展的机遇,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 既然儿童文学作品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母语的范本,那它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了,而是也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任务,因此在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上与一般的文本有着不少共同的地方。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文体意识不强,把任何一篇文章都当作“记叙文”来教,每篇课文的结构、教学设计基本相同。“‘学习字词、认读课文、理解课文’三步走教学法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教学课文的法宝。”[5]330其实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故事、科学文艺、儿童戏剧等等,各种文体审美特征不同,具体到各篇作品,因为题材、表现形式的不同,更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文学和语言形态。笔者以为,儿童文学文本最主要的是要教出儿童情趣来,教出童真、童趣来。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应重点从情趣入手,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作用。同时,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少些功利性,不要把成人的想法甚至误读去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应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6],带领孩子们去领会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文学文本的美感。下文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为例。儿童诗,以真率明朗的情感、富于音乐性的语言、纯真隽永的意境,体现了儿童特有的情趣,表达了儿童对生活的诗意理解,把儿童带入诗歌的殿堂。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第十一册专门安排了诗歌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儿童诗阅读的阶段目标也作了详细的说明。为了发挥儿童诗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经验、审美趣味,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法去讲解、分析、引导、游戏,让儿童真正得到求知和娱乐的心理满足。而且,教师还要很好地把握每首诗的特点,把儿童引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才能避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1.反复吟诵,初步感受情和趣 “诗言志”。儿童诗作者站在儿童的角度,通过写景、叙事、托物来抒发儿童内心深处纯真率朴的情感、天真善良的愿望、生机盎然的童趣。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5;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4]7。小学每个学段教学儿童诗,朗读都是不可忽略的环节,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浓郁的情趣感知优美的韵律。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朗读技能,就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带领学生共同感受纯真的情感和美妙的童趣。教材第三册儿童诗《一株紫丁香》,当学生反复吟诵后,教师可以引导、拓展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想象中领会诗歌的情感。比如“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让学生想象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词的意思;比如“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牵挂”,理解“牵挂”一词的意思,回顾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从诗歌中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感受和品味师生间绿叶和花香的情意。第二册课文《看电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抒发的是一家人看电视时互相谦让的关爱之情。诗歌中“亲情”的主旨一般老师都能抓住,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亲情以及音乐感、节奏感,并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读完诗歌后,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如快乐、温暖、感动、温馨等。但是,这首抒情诗如果只抓住“情”而不顾及“趣”,则未免有些偏颇。教师应该把握住“儿童情趣”引导学生:“你觉得这首诗最有趣的是什么?”而不是直接提问:“你从诗歌中懂得什么道理”。诗歌的“趣”首先表现在一家人对不同电视节目的态度上,爸爸明明听不懂京剧,只好“打盹睡觉”,奶奶虽然看不懂足球,却“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让一年级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初步体验这首诗是“趣”撑起了“情”的流动。此外,《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等都是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2.想象联想,再现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它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儿童诗的意境是纯真隽永的,而且充满了童稚。由于诗歌的语言是跳跃的,在阅读时,需要读者通过想象联想去“填补”诗中的“空白”。在反复吟诵,初步感受诗情的基础上,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透过文字展开联想,获得“内心视像”,勾勒出完整的诗意画面,这样的儿童诗才能感动学生,尤其是感动中高年级的学生。金波的《春的消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意境绝佳的儿童诗,它运用取景、调色、拟声、准确的动词为儿童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光图。“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在反复吟咏中,教师应帮助儿童读者在大脑屏幕中幻现具体的画面。在《春的消息》中,可以从诗歌色彩的搭配和声音效果两方面帮助儿童读者再现画面。你看,仰视而望,翠色欲滴的柳树枝条柔软地垂在河岸边。鸟瞰河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雪白的鸭子在春水的洗涤下,与翠绿波光交相辉映,这样一白一绿的构图,使图中的景物被层层点染,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然而,这样一幅画,虽则美丽,略显活力不足,诗人没有忘记添上点晴之笔:“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诗句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拟声词,但这并不妨碍读者透过物象去感知声响。“唤醒”产生破“寂”的联动效应,仿佛溪水叮叮咚咚的声音即刻弥漫出来,与画中孩子们欢畅的笑声融汇一体,既展露了童趣盎然的世界,又让学生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又如教学第五册毕国瑛《听听,秋的声音》,通过秋天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的声音,教师帮助儿童读者再现画面:想象树叶像蝴蝶美丽飞舞的吟唱;想象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想象大雁掠过田野时的叮咛……反复吟诵,使学生如临其境,深受感染;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想象联想,三年级的学生才能体验到浓浓的秋的意境。 3.细细品味,探究技巧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选了不少儿童诗,但难度逐步增加,小学高年级的儿童诗已经不像低中年级那样直白,因为它运用了不少现代诗歌的技巧。《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4]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4]9如何教出高年级的特点来,教师应该思索。笔者以为,高年级诗歌教学除了朗读、再现意境教学,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诗歌阅读的技巧。因此,教师不妨自学一些诗歌理论,慢慢向学生灌输一点诗歌技巧,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第九册王宜振《斗笠》于200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首五节二十行的小诗何以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呢?诗人回忆:“应该归结为小诗的亮点点燃了读者的眼睛……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亮点,往往由奇特瑰丽的意象组成,一连串的闪光点,有时显得妙语连珠。”[7] 诗歌第一节:“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故乡戴在头顶”,意象是新的,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觉,这是诗歌的第一个闪光点。接着“一朵蘑菇”,又是一个新鲜的意象,又一个闪光点。短短四行诗句就有两个新鲜的意象。诗歌每一节都有一至两个闪光点,一个又一个亮点组合起来就使整首诗闪烁发亮,产生的冲击力和穿透力抓住了读者的心,给读者一种新奇而别致的感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了解“新鲜的意象”这种创作方法。除此之外,王宜振的儿童诗还运用了“思想知觉化”和“自由联想”等现代诗歌的技巧,教师也可向学生略作说明。教师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揣摩诗歌的声调、节奏和语言,细细品味诗情。除了欣赏诗歌声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优美动听、语言的准确凝练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语言的不同,认识诗歌语言本来就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这些语言的创作手法并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就可以概括的。例如第十册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中“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有特色的诗句,让学生细细感受飞扬的童心童趣、品味诗歌蕴含的诗情。 再如王宜振《斗笠》第二节:“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这种语言方式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如果用语法分析,甚至是“错误”的,但却给小读者一种新奇有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时,不应一概地按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等固定格式和程序,把一篇篇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肢解得面目全非,上成令学生讨厌的课。这样既违背了儿童文学作品的本意,更违反了儿童阅读与审美的自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扎实地掌握儿童文学主要文体的特征,才能上出儿童文学文本的特色。在新课改背景下,在程标准的理念下,随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要让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地沟通、整合,加强课堂内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开发儿童文学的优势资源,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中小学管乐团建设中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管乐作为素质教育之手段已悄然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在管乐团建设和乐器技巧训练中往往会有忽视音乐基础理论与视听技能现象存在,从而致使音乐基础不达标成为乐器训练与作品演奏的障碍,极大的影响了管乐团建设的速度。因此认为管乐团建设应把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视听技能教学放在首位,并强调其在管乐团建设中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同时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管乐团建设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教育;重要性 管乐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悄然步入中小学教育课堂。“从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几点出发,把握并处理好学校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定性、定向问题。艺术社团和艺术实践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学校艺术的主人。”①中小学管乐团建设已成为较普遍现象,而在乐团建设与教学中存在一些微博教育规律的问题。如注重乐器技能训练,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或者是先乐器技能教学,再回头补习音乐理论等现象,这无疑成为管乐团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直接障碍。任何一种音乐技能训练都应先充实其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听能力,为后续的其它音乐技能培训铺好前行之路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思路。 一、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是关键 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习管乐也是如此。人才培养取决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决定着管乐团建设与发展方向与速度,打好音乐基础是中小学管乐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乐手必须有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标准,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发出正确的音高。而音准感是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训练解决的。只有乐手们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乐队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先开设音乐基本乐科类课程,或与最初级的管乐吹奏技巧课程同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开设相应程度的乐理、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管乐曲赏析等课程。通过乐理课程教学,掌握相应程度的音乐基础理论,从理性上认知乐谱、节奏、音程、和弦等知识,通过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从感性上、听觉上把握音程关系、音高概念、音乐流动的方式等,通过管乐曲赏析了解管乐器的性质、音色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理论—实践、从感性—理性—感性、从乐器—音乐—乐器本身有较为立体的认知过程,为学习乐器技巧与乐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乐科知识技能是管乐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的基础 中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所处初识阶段,远达不到管乐演奏要求的高度,在正式开始进行乐器教学训练之前,有针对性、选择性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及音乐视、听技能训练是必要的。 (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乐理知识有一定难度,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应选择必用内容,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教授音乐理论知识。1.音的长短、节奏节拍、音的高低等章节可以放在视唱、听音、节奏节拍训练课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内容应作为课程设置首选内容。2.音程、和弦、大小调式章节属必选教学内容。管乐器最基本的单一技巧训练与音高、音的长短和节奏节拍等理论知识及技能紧密相关,紧接着的简短乐句、乐曲的练习更需要以音程与大小调式理论知识为指导,这些内容可以稍稍滞后。3.和弦相对中小学生比较生僻,有一定难度,但管乐团是合奏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织体概念。在进行和弦教学时加一点和声织体的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理解和弦与和声的关系及含义,便于学生进入合奏思维模式。 (二)音乐视、听教学与技能训练 修学乐器必须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视听能力。以恩施州硒都小学管乐团教学为例,学生看到一个符杆朝向变得与之前所见的不一样,就不认识音符了,这明显说明学员音乐基础知识的不完整性。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1.在学习音的高低时掌握五线谱的组成。其中包括对线与间的关系、调号的认识、各种谱号的区别等;2.在讲授音的长短时认识音符。包括音符结构、符槓与时值的关系、符杆的朝向及节奏节拍的训练等;3.结合音程理论知识讲解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唱音阶、进行识谱视唱训练;4.强化识谱视唱练习、听音能力、节拍节奏的把控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视谱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管乐基本技能训练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关系 管乐团是由不同的管乐器组成,不同的管乐器因为音域各异,所以在五线谱的记谱上有各自的轨迹,在进行识谱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找准其所学管乐器主音的位置。例如:长笛的中音do在五线谱的第三间,单簧管的中音do则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针对这种知识性问题,如果没有先前的音乐理论知识作支撑是无法一下说得清楚的。再如管乐团在前期教学中忽视了基本乐科的教学,或者说基础知识和视听技能不过关,学员在管乐技巧训练中会出现识谱能力太差,视谱速度跟不上,吹奏乐曲结结巴巴、错误不断,缺乏音乐连贯性,更别说有表现力。如此状态,就必须回到起点进行识谱,视唱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所以管乐团教学应把基本乐科教学放在首位,奠定牢固的音乐理论技能基础,严格要求学员多听多唱、熟练掌握识谱、唱谱、视奏方法以适应乐器技能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在训练中应多采用儿歌五线谱版本视唱,更有利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乐感。 三、由直观的管乐演奏赏析教学引入管乐合奏排练 学员在乐器基训时只熟悉自己所学管乐器,对其他乐器并不了解。而管乐合奏是集西方或中西方管乐器于一体,开设管乐演奏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管乐合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大开眼界,广泛了解各种管乐器。在赏析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要点:首先进行宏观分析,乐曲中运用了多少种乐曲,布局如何,音乐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其次进行微观分析,应根据乐器音色和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逐个进行引导性分析、辨识所用乐器,指出不同乐器在所赏析乐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强调团结协奏精神,要告诫学员所有乐器都很重要,哪怕是只演奏几个音或几小节都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一首合奏作品。通过管乐曲赏析,让学员认知不同乐器在合奏中所承担的任务和重要性,将管乐合奏赏析教学与合奏排练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做到活学活用。 (一)结合直观赏析合理安排管乐合奏教学内容与进程 管乐团呈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奏,良好的合奏效果建立在管乐团高超音乐素质基础之上。在管乐团前期训练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对各种节奏型与乐感的训练,在合奏训练时应强调速度和力度的统一性练习,在排练过程中曾遇到演奏的伴奏声部应为弱拍进,而时常因为受主旋律声部强拍起的影响而将弱拍奏成了强拍,加之速度的不稳定、不一致导致演奏音响混乱,这充分表明学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管乐团合奏排练效果与进程。所以在合奏教学排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根据作品的节奏节拍规律加强对学员基本音乐技能———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训练;2.对合奏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是由简到难、先短篇再长篇,循序渐进的安排合奏教学排练内容;3.所选合奏排练作品应先赏析再排练,先有直观感知,再进行理性认识与排练实践,使合奏排练教学进程合理化、科学化。 (二)结合直观赏析了解管乐演奏的多种形式与方法 管乐演奏形式多样,有单声部旋律进行的独奏、有几个单声部旋律同时进行的重奏、有单声部旋律与伴奏声部同时进行的协奏、有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相互交织的交响。在赏析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安排多种演奏形式的管乐作品,让学员能广泛接触高水平的管乐艺术作品,做到见多识广,培养其辨别能力。在进行合奏作品演奏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节拍节奏与速度,尤其要注意弱拍起的伴奏声部,以保证整首乐曲织体结构平稳度。在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切换时,要注意节奏节拍的一致性、音量的平衡性,对乐曲的速度、力度要有相应的处理,做好这些需要演奏成员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由小号独奏旋律引出,接着是气势磅礴的打击乐和低音声部,其它多声部合奏旋律紧随其后,其中各声部之间的衔接需严格按照作品要求的节奏与速度,以及对力度的把握进行演奏方能获得庄严肃穆的音响效果。布鲁诺•瓦特指出:“正确速度是能否有成效地完整表达一首作品的关键”。从排练方法上讲,在管乐合奏排练中强调音准以提高合奏的多声部协和性,强调对乐曲节奏节拍的预备性训练与准确性要求以稳定作品织体构架,强调速度力度的统一以确定作品演奏的情绪取向,强调演奏者从理解的角度调整情感变化以突出作品思想内涵。 中小学管乐团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在建团初期科学、合理的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程,长期开设管乐赏析课程,其意义在于奠定音乐基础知识、拓展视听范围、培养独立学习管乐技能的能力,提高学员音乐素养与人文素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杨华;吴勇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近年来中小学基础教育经费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经费增幅不小,危机却日益加剧;高入学率和低投入的强烈反差;衡量教育经费水平的有效判据—一生均经费指数;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宏观分配上做文章;理顺机制,使基础教育必备的办学条件规范化、法律化,使保障制度化;人民教育政府办,基础教育经费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予以保证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拖欠教师工资愈演愈烈、各级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比重、我国的基础教育以世界上任何大国所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普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和代价之一、我国各地经济状况十分不平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经费增幅不小,危机却日益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全国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1980年113亿元、1985年225亿元、1989年343亿元、1991年460亿元,直到1992年达539亿元,大约每五年翻一番。中小学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也显著增长:小学,1980年24元,1985年47元,1991、1992年分别为115元和139元;中学,1980年60元,1985年127元,1991、1992上分别达255和301元。尽管如此,近年来教育经费状况却空前恶化。 —一拖欠教师工资愈演愈烈。据报道,到1993年,除北京、西藏外,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拖欠。对占553万小学专任教师超过1/3的204万“民办教师”,政府只给为数甚少的生活补贴。 —一各级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比重(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办学经费)降至1978年来的最低点,中、小学分别由1978年的37.4%和25.3%下降到1992年的18.6%和12.0%。1978年前公用经费已不敷应用,必备的教学设备、图书欠帐累累。现在下降到甚至不足1978年的一半,大多数中小学无钱购买图书,科学实验和音体美设备等教学必要设施严重缺乏,办学条件日益恶化。 二、高入学率和低投入的强烈反差 解放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以世界上任何大国所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普及。全国小学毛入学率1949年为38.1%,1953年达72.9%,到70年代就在全国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由于小学的普及,1990年15~19岁青少年的文盲率只有7.0%,不但远低于印度(34.4%)、巴基斯坦(50.5%),甚至比中上收入的巴西(7.9%)还低些;成人文盲率之低,也为其他低收入国家难望其项背。现有2.2亿文盲中的约2亿是小学未普及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消灭青壮年文盲的前景为期不远。 表1公用经费在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的比重% (附图{图}) 表2教育投入和规模比较(1990年) (附图{图}) UNESCO在计算时仍沿用小学5年制为基础,如考虑5.6年制并存的情况,实际数要低些,约为115% 早在6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度普遍显著增长。工业化国家从约4%增到5~6%;发展中国家从约2.6%增至3~4%。我国到1980年,尽管教育规模已显著增大,教育经费只占GNP的2.5%,1983、1985年稍升到2.7%,此后又逐渐回落,1991年1992年只有2.3%,甚至更低。 我国要维持比其他低收入国家高得多的入学率(比印、巴分别高约30%和两倍半,比中、印以外的低收入国家平均高70%),政府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却比这些国家低得多,这就是我国教育经费出现危机的症结所在。还应指出,在我国教育投入比重进一步降低的同时,十年来巴基斯坦却从原来占GNP2.0%提高到3.2%。 有人认为,低投入、大规模,正说明我国教育投资效益不低。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如达到同样的效果,规模大、投入少是效益高的表现。但是,我国由于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低下,民族素质堪忧,已危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正是投入短缺,严重危害了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 三、衡量教育经费水平的有效判据—一生均经费指数 如何对教育经费状况进行历史的、国际的比较,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 库姆斯(philipH.Coombs)根据对美国、加拿大、瑞典三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惊异地发现:“即使教育质量依旧或下降,所有教育系统的实际生均成本呈逐年上升的反常(!)趋势。”(《TheWorldCrisisInEducation—一TheViewfromtheEighties》,OxfordUniv.Press,1985)在我国,教育经费虽然基本做到“两个增长”,中小学生均经费也增幅不小,但办学经费却更加拮据。 “我国基础教育是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19.81%中小学生。”(王浒:《办大教育的出路何在—一关于教育投资的思考》,《北京日报》1994年1月4日)据此,我国基础教育生均投入只有世界水平的1/25,难道这就说明教育经费短缺的程度,而需将生均经费增加24倍吗?显然不能。 千家驹等曾主张,发展中国家不能与发达国家比教育投入的绝对数,但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应当做到基本一样。对这个问题,一方面理论界有争议,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各国实践中找到例证。 如何正确认识教育经费增长的规律,寻求定量的、科学评价教育经费状况的基本指标,已成为80上代以来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十年前,我们提出了教育经费“两个增长”的原理,并已成为我国政府的正式方针,是一大进步。质言之,教育是成本递增的事业,生均成本将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递增,这与物质产品生产迥然不同;教育投入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其在GNP中的比重应当,也只能随经济(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将后者表述为“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由于财政收入易受政策、体制调整的影响,这种表述虽较易监控,却不够科学、严密。后来的《纲要》就改为与GNP挂钩),因此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的比重很难达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拟的水平。同时,与此相联系地,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不能不受收入水平的限制。一般来说(如没有还欠帐等问题)教育经费随经济同步增长的部分,只能用以补偿生均成本的增加,教育投入在GNP中比重的增长才能用以发展规模。可以说,做不到“两个增长”,必然会出问题,但做到了“两个增长”亦未必没有问题,几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我国教育规划和宏观控制机制的研究”(“七五”国家重点课题)的重要成果,我们提出了生均经费指数Ce(生均经费与人均GNP之比)的概念,并正式纳入我国教育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令人高兴的是,NUESCO从1991年开始出版的《WorldEducationReport》正式列表公布世界各国三级教育的这项指标数据,大大方便了比较研究。表3中的Ce数据即自该报告。 生均经费指数所依据的原理是,教育的投入主要是教职工的工资,人员经费在学校教育的各项支出中是大头,而教师的工资水平一般又与所在国的国民收入水平(通常以人均GNP表示)相关联(少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些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以聘请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为主办学,当属例外)。因此,不管国家贫富如何悬殊,生均经费与人均GNP之比应大体相若。Ce的大小反映教育投入状况和资金利用效益。 统计表明,各国之间Ce有相当的趋向性和可比性。综观全世界的一般情况,小学生均经费(指财政预算内)指数Ce[,1](下标1、2、3分别代表小学、中学、高校三级教育)一般在0.10~0.20之间,中学Ce[,2]在0.15~0.22之间,大学Ce[,3]在0.30~0.70之间。根据1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加权平均,Ce[,1]高收入国家为0.17,中等收入国家为0.13(其中中上收入国家为0.17),中国以外的低收入国家为0.12。中下收入、低收入国家的Ce比工业化国家和中上收入国家低些,主要是这些国家办学条件一般较差,并不说明所需成本理应较低。以印度为例,尽管其Ce[,1]为0.12,超过我国一倍,但中小学缺乏必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根据“全印第五次教育调查”(1988年)的材料,80%的小学、73%的中学没有的足够的教室,现有校舍近一半不合要求,还有一些学校在帐篷里甚至露天上课。学校其他设施更差,如有厕所的初小、高小、中学分别只占6.3%、20.2%和48.7%,有27.9%的学校根本没有黑板,多数学校缺乏图书室和藏书,科学实验、体育设施等也很不齐全。可见,小学生均经费指数0.12仍然未能保障其必备的办学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要保证必备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教育质量,小学的生均经费指数须大体相当于中上收入国家或高收入国家(平均都是0.17)水平。 在UNESCO公布的世界115个有数据的国家中,只有多米尼加和巴拉圭两个小国的Ce[,1]低于我国。中学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我国的Ce[,2]为0.14,排在倒数第18名。如果提高到现有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或更进一步满足必要的需求,Ce[,1]须提高1.5~2.0倍。 表3各国三级教育1988年生均经费(财政预算内)指数比较 (附图{图})注:[1]表中将所有人口在4000万以上的国家单独列出,其中尼日利亚、印尼、乌克兰、墨西哥等四国缺Ce数据,表中未列入,国家分组及排序系按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即1991年情况。 [2]不包括中国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国家的加权平均,以下各类国家同。 [3]根据国家教委财务司的计算,1992年为0.06。 [4]包括中学。 四、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宏观分配上做文章 根据上面的分析,要根本解决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使经费来源有稳定的保障,政府教育预算需翻番,当前需至少增加到GNP的4~4.5%,高于印巴30~40%,这是难以想象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这样高入学率、高发展目标教育体系的经费短缺问题,出路在于跳出当前财政预算的圈子,从GNP的宏观分配做文章。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和代价之一,是维持很高的积累率。据世界银行报告,1990年我国的国内投资率高达39%,在125个国家中名列前茅。同期,印度只有23%,58个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也是23%,工业化国家平均为2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报,1992、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又增长37.6%和22.0%(扣除物价因素),其数额已超过GNP的1/3。加上配套的流动资金等,积累率当已突破40%!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必须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这里用GNP标志)这个大蛋糕,切成了积累和消费两大块。问题是,增加的教育投入(如GNP的2%),是去挤积累还是挤消费?既然我国消费的比重大大低于其他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的比重)相当高,还有相当多的人有待解决温饱问题,再从已经大为压缩的消费上做文章,很难根本解决问题,也有悖于人民政权的宗旨。出路在于,从积累中挤! 进行基本建设投资是为了“明于”的扩大再生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关系到今后几十年国民的素质和中华民族竞争能力的提高,这种为了“后天”的发展的投资不仅更为重要,而且如贻误了时机,临时将无法补救。与其他国家相比,既然积累率能高出70%或更多,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也可相应高出70%。印、巴能达到3.1%、3.2%,我们就应有可能达到5.0~5.5%。这样,教育经费就有了充分的保障。作为第一步,先将教育投入增加GNP的2%,在总积累率不变的情况下,用于经济建设投资的比重只压缩约5%,由此可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的目标才真正有保障。当然,这们做绝非易事。但是,一旦目标明确,寻求妥善的对策,理顺机制,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正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责任所在。 五、理顺机制,使基础教育必备的办学条件规范化、法律化,使保障制度化 基础教育是很规范化的事业,教学要求、必备的教学环节、设备设施历来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新中国成立45年来,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几乎从来没有达到过必备办学条件的要求。 —一尽管在校舍、设备设施、必备教学环节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长期以来一直将解决“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木制课桌凳)问题作为最主要的奋斗目标,但迄今仍未在全国根本解决。中小学为完成教学必需的科学实验及各科教具设备、图书资料所需费用仅要求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十几或百分之几,但在绝大多数学校仍达不到要求,甚至完全没有。 —一有一个现象,一些地方40年代的校舍还坚固耐用,而“”时期,乃至七八十年代的校舍却需重建或改建。四川一个百余万人口的大县,现有校舍70余万平方米。从表面数字看,为普及初中只需净增20余万平方米,达100万平方米左右即可。令人为难的是,现有校舍只有20余万平方米能用到2000年,因此实际需新、改建的校舍相当于现有校舍的全部。这种由于长期经费短缺造成的恶果在全国决不是个别现象。 —一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历来有明文规定。我国现行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起点学历要求分别仅为中师、师专、大学本科毕业,本已过低。但仅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也从未认真执行过。近年来经多方努力,1993年秋小学教师中师毕业及以上的也只有65%(加上高中程度的才85%),初中教师合格率只有60%。 —一实施义务教育,是双方的义务。政府提供合格的学校,家长送子女上学。问题恰恰是,政府的义务是软的,合格的学校不多。“法”不约束政府,结果一方义务软,另一方的义务也硬不起来。家长,“必须”送适龄儿童入学”的规定也只能是动员家长时的“威慑性”口号。 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教育是典型的长期行为,其后果要在以后若干年间才会陆续显现出来。当前,某些决策者可能感觉良好,而几十年后出现的后果却可能成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灾难。教育的这种尴尬状况说明短期行为、表面文章对教育危害之深。 正是基于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和长期行为的特点,在宏观管理机制上必须来一个转变,不能停留在宣传、号召上,也不能仅依靠权威领袖的“教导”。否则,重视教育的程度、教育条件的保障将不可避免地依赖于当时当地领导者个人的态度,沦落为所谓“跟着感觉走”,“凭感情办教育”(某省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语)。出路在于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 规范化,就要明确规定中小学必备的办学条件和运行标准。这种规范要基于教育规律和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不同省区可以因地制宜、有所区别,同时期也应有调整变化,但都离不开保障教学要求和师生身心健康这个前提。国家教委1987年曾制定过法规性文件(教规字002号),少数省区(如近几年江苏的情况)坚决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收到很好的效果。可惜的是,由于认识分歧和习惯势力等原因,多数地区半途而废。 规范历来就有(尽管不完善),不付诸实行,等于没有。保证中小学按规范运行,应视为政府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使中小学符合规范的要求,是按规律办事。严格地讲,在学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标准的地方,强制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也就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有了规范的准绳,教育经费是否短缺就有了判别的标准,办学经费来源也就有了保障的机制。实行了这种机制转变,从效果而不是从动机去衡量教育投入,也就不必要规定各地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可能找出一个全国各地都适用的标准),教育投入的节约才有可能成为效益的标志之一。 六、人民教育政府办,基础教育经费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予以保证 以效益为中心的质量竞争是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政府应当是全国人民长远、总体利益的集中代表。人民教育政府办,基础教育经费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加以保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基础教育应以地方办学为主”。基础教育的投入应由政府负责予以保证,不但是各国的通例,在我国似乎也没有争议。把基础教育的主要责任交给地方,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分级决策,这是一大进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规模及速度。中央自上而下提出指标要求,尽管留有一些因地制宜的余地,地方决策的自主性仍往往有限。在对上负责(迎合中央要求)和对实际负责(特别是因地制宜,放慢一些方的速度)有矛盾时,往往不得不选择前者。另一方面,将经费支持的责任层层下放(当然,中央和省拨经费仍有一定基数),在“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口号下,一些经济较困难的地区,教育经费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我国各地经济状况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县、乡两级。人均GNP的差距,省与省只有一两倍,乡与乡可以上百倍,县与县也有差数十倍的。各地教育发展的要求固然不应一刀切,但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不能再容忍在一些县仍然存在大面积的青壮年文盲。因此中央政府确定在全国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完全应该的。义务教育在全国统一的要求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相关联的是对教育投入的能力)的巨大差异,要求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不能层层下放,应当以省为主,由中央和省两级共同负担起来,中央要承担起支持少数困难地方和在全国宏观调控的责任。基于此,如把保证教育投入、教师工资的责任主要放在县一级不恰当的。 还要指出,前述生均经费指数概念不能简单地推广到省、地、县,因为在国家内部,工资水平主要决定于全国的国民收入水平,而不取决于各地的经济水平。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工资可能稍高一些,而一些边远地区尽管人均GNP低于全国平均甚多,但教师工资水平却往往趋高。这也进一步表明,基础教育经费至少应由省一级财政统筹。 保障基础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在省和中央财政,并不排斥多方集资乃至收费学校的存在。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一律不应收费,于情于理都是一种误解。义务教育、普及教育、免费教育是不同的概念。依法普及一定年限的教育,固然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实施义务教育直到普遍实现(普及)是一个需数十年努力的渐进过程。新加坡没实施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普及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澳大利亚、美国等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相当高的国家都有不少收费比较高昂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收取部分费用(如学生实验课程所需费用)也屡见不鲜。实施义务教育,政府的责任在于,为那些不愿上私立学校或上公立学校无力交费的家庭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基于此,提倡办一些私立学校,甚至将部分热门的公立学校改为收费学校,或者一些学校收收取一定学费,并不悖于义务教育的宗旨。这样,政府财政可以集中精力办好所有的公立学校。 校办产业对短缺的教育经费来说确实不无小补。但有的同志提出,校办产业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勤工俭学的基地。对此,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创收(主要机制为减免税收)为目的的中小学校办厂,能在多大程度上兼顾学生的勤工俭学,理论上有待商酌,实践上也有待考察。按照现代社会分工原则,中小学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搞好教学,保证教育质量,其经费应由政府和社会予以保障。为了育人,现代中小学需要加强劳动和技术教育,更多创造学生动手操作,联系实际,了解社会的条件。要达到这些要求,非现在意义上的校办企业所能得兼的。何况,由于所处的地区环境,并不是多数中学都具有举办以赢利为目的的校办产业的条件,因此对此不能对全国中小学寄以不切实际的期望。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小学开设的一门德育课。它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思品》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也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专家们的报告,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与同仁们主动地进行交流,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下面就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谈谈个人体会,希望领导和专家能给予指教。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考试时列出条目式的问答题,学生生搬硬套。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3、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思品》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教师的“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二、注重情感熏陶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 新的基本理念要求《思品》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既要重视认知发展,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得到理性知识,然后结合自己谈看法,谈感想,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应先和学生交流:你平时最喜欢什么游戏?这种游戏有什么规则吗?由于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相信他们会畅所欲言说出各种各样的游戏。然后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彩图,三轮车司机正在干什么?设想如果没有规则会怎么样?你知道的交通规则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守规则的。最后教师列举由于人们不守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就能使学生强烈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从情感上的认识会逐步成为现实中的自觉行为。 三、把握教材知识联系,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阅读、探究、讨论,鼓励学生多动笔,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等适当形式描绘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归类、合并、展览,因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学第八册《相信科学不迷信》这一课,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一些反对迷信的故事,讲清一些科学道理,指导学生课下去请教科学教师,比如;了解“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面部肌肉疲劳的一种反应。根本不能预示灾难祸福。鬼魂神仙都是不存在的,科学算命、电脑算命也纯粹是骗人的把戏。还可让学生搜集反对迷信活动或邪教组织等图片资料,用科学知识去揭露他们的本质,用事实来说明迷信对人类的危害,从而提高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四、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学好《思品》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2、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自主选题,自主展开学习过程,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例如:过“六・一”儿童节时,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其他地区儿童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让学生了解同一片蓝天,同一片土地却有不一样的家园。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中教学行为来体现的,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他们进一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从北京小学看先进的基础教育 按照北京师范大学海威培训中心的安排,这期“吉林市第二届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于2014年11月29日分组深入到北京著名的中小学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挂职锻炼和实践学习。本人有幸被分配到北京市宣武区的著名小学――北京小学,学校人文氛围浓厚,突显了“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教育本质。短短的两周时间,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我国基础教育最前沿气息,感受到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为孩子带来了乐趣,为教师带来了发展空间。 一、清晰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 在同吴国通校长的交流中,我们认识到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发展中的主体人、多元智能的个性人,推进“教育人”向“人的教育”的转变,把教育的本质定位在延续人生命的活力,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让教育回归――享受受教育的幸福。 北京小学年级组每个人都是管理者,责任共担。各年组或学科组可以自主进行活动,学校研究氛围浓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的研究课题没有命令性和强制性的,都是教师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领域,学校只是创造学习研究的氛围,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鼓励教师总结案例,提升自己的思想,把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和提炼的理论作为学校的精神财富在校园分享。学校每周都有研究的问题、交流的话题。 在与领导、教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北京小学在学校管理上有过深度的思考,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取消,三个重点下移,三个增加,三个走进”。 1. 两个取消:一是取消门口及校园中的红袖标执勤。原因是在严格的约束下学生是很不自愿、不情愿的,有被人管制的感觉,还不如把检查放在自然状态,让学生自主去做,由外在约束转向启动学生自觉,实施以人为本的主体德育;二是取消一日生活、学习制度的评比。传统的周评比越来越暴露了它的弊端,值周师生疲于应付,评比结果出来后班主任开始批评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 三个重心下移:一是教育重心下移。各项活动由教导处下移到班级,每个班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制定一学年的班训,明确目标,围绕班训制定班规操作的办法。二是校园文化活动下移。已往的由教导处大包大揽,下放到各科各组,要求各科各组拿出自己的活动安排,教导处的职责是服务、指导和参与。三是德育重心下移。学校倡导精神家园,让教师明确自己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明确学生是教师品行最严格的评论家。 3. 三个增加:一是增加校园公益劳动日,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感和劳动意识;二是增加校园“流动信息板”,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三是评价内容的增加,增大做人做事的评价力度。 4. 三个走进:一是走进学生。与学生聊天访谈,了解学生心理想法、班级优点、问题等。二是走进课堂。看教师教育的细节、课堂活动、课堂设计。三是走进班级。参与班级活动进行指导交流,跟班了解班主任的困惑,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指导管理方法。 二、学校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氛围 走进校门让你首先看到的是旗杆后面百余米的“血色长城”,主体的左右两边,一侧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规;另一侧是图文并茂的中华三字经。东侧的“音乐喷泉”与西侧“滴水亭”遥相互映,启发着师生“点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几十米的围墙上雕刻了我国古代的文明、科技的发展、学生活动的内容。进入科技楼,在宽阔的走廊衔接处,学校巧妙地设计了“宇宙星座廊”,把课本中的自然知识以实物形式展现在眼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亲近自然、亲近科学。北京小学管理完善,学生在午间、晚放后可随时到图书阅览室看书、借书、买书或到其它场馆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发展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两周学习生活转瞬即过,我们学到了丰富而充实的内容,但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还要从一定的高度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管理,不断丰富和提升教育的理念,从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的视野中反思我们的行为,开阔思路,挖掘内在潜能,创造理想的基础教育。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小学篮球基础教育过程因素与策略分析 摘 要 加强小学篮球训练,可以保证篮球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得到振兴。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篮球基础教育当中的因素和策略进行全面的分析,全面地分析教学当中的小学篮球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将小学篮球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且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小学篮球 基础教育 过程因素 策略 当前小学篮球的氛围不断得到增长,在很多小学当中都会设置篮球课程,全社会都在推广篮球运动,人数也不断增加,但是仍旧没有取得很高的篮球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因素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的就是推进小学篮球教育教学,这也是我国篮球运动得到振兴的前提。本文针对小学篮球基础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建议,使小学篮球基础教育得到提高,将教育系统进行完善,对于我国的体育篮球教育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小学篮球教学过程现状要素现状 篮球教学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学生在篮球教学活动当中发挥着决定作用。相互之间具有差异性,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链结构和个性特点等准备情况当中都有所体现。在当前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整体身体形态和素质都已经得到提高,尤其是身体素质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很多小学当中,体育课都是传授篮球基础知识和正确姿势以及规则。但是课后练习和进行娱乐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很少参与这项活动。由于学生的生长特点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学生只是练习基础运球和篮下的投篮,其篮球水平仍旧是启蒙阶段,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才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 篮球教学结合体育教学的规律,并且以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为基础,这样才可以将篮球教学的目的完成。篮球运动具备集体性和对抗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篮球基础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当中是比较重要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很多学生在生活当中都比较喜欢体育活动,但是由于在初级阶段比较枯燥,逐步减弱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学生的兴趣。 学校可以组建出篮球队,使学生对于篮球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可以通过篮球比赛这个途径,帮助学生积累比赛经验,可以让队员将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二)重视篮球基础知识 当前小学篮球的基础知识教学仍旧比较薄弱,学校不会让学生在室内学习篮球知识,学习相关的篮球基础知识,可以促进篮球技术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对于篮球运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针对篮球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篮球的起源和发展、篮球的比赛规则以及动作解析等等。学生在学习篮球运动之前,了解一些篮球基础知识,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就会避免出现盲目学习的情况,少走弯路。小学针对小学篮球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可以对于篮球知识更加了解,使学生可以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这样学生才会具备学习的目标。 (三)加强团队意识 在篮球教学当中,利用良好的团队意识,使队员可以具备有效的提高的凭条,使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的增加,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龄通常比较小,接受能力也比较弱,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特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重视团队意识,在篮球教学当中,利用团队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团队效能感,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团队意识产生的影响。 有些小学生具有比较高的身体素质,他们很少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师的相关配置仍旧不够完善,教师在数量上出现不足的情况,针对教师的整体执教水平,通常情况下都是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重视技术教育,认知教育却得到忽视,教学方法比较系统,一些学校对于男生和女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性别分开方式的教学,可以提高不同生理特点的人群教学,但是有些学校对于学生的情感和知识认知却给予了忽视。 需要结合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采取兴趣培养,使学生可以主动的投入到篮球运动当中,在教学当中利用学生技术,采取全面系统的技术动作,可以统一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 教师对于情感方面投入的比较少,并且适当的将室内课堂基础教学进行增加,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好奇心进行满足,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增加,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相关的练习进行教授,可以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损伤和技术错误进行减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大局观念,使学生具备团队战斗力,对于篮球教学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帮助。 三、结语 通过以上综合论述,对于小学篮球基础教育过程因素与策略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针对当前小学篮球基础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对于当前的篮球教学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长春市中小学开设中国式摔跤基础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长春市中小学开设中国式摔跤基础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春市中小学校的师资、场地、领导支持度、学生喜欢程度及兴趣等几方面均具备了中国式摔跤基础课程开设的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长春市中小学校中国式摔跤基础教育开展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 中国式摔跤 可行性 近几年来,中国式摔跤在国内外的推广形势良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群。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由于国内研究中国式摔跤的学者大多关注的是中国式摔跤自身的发展问题,对于中小学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的科研论文较少,理论研究尚缺乏深度和科学性,严重影响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在长春市各中小学的开展。因此,本文对长春市7所中小学学生、教师对开展中国式摔跤课程的态度,以及各校领导、师资、学生、场地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对开展中国式摔跤基础课程的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中国式摔跤在长春市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及对长春市中小学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春市师大附中、吉大附中、省二实验中学、108中学、师大附小、树勋小学、解放大路小学等7所中小学,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收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学术论文、书刊文献等资料,作为本文需要的基础资料。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2008―2012年全国教学期刊有关学校开展中国式摔跤方面的研究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7所中小学随机抽取280名学生及28名体育教师l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发放学生问卷28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发放教师问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运用Excel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长春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7所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开设情况显示,树勋小学没有开设篮球;省二实验中学、师大附小、解放大路小学没有开设排球课;吉大附中、师大附小、树勋小学三所学校没有开设羽毛球课;108中学没有开设体操课。调查得知,没有开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课程要求有充足的场地及设备,然而这几所学校地处市中心,又是长春市知名度较高的学校,近些年生源不断扩招,使原有校舍对于开设这些项目就更显得有些窘迫。因此,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比较有利,因为此课程对于场地的要求不高,同时说明,中国式摔跤在长春市中小学开设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二)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情况 1.教师年龄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年龄在25―30岁占21%,31―35岁的占25%,36―40岁的占17%,41―45岁占21%,46岁以上占14%。以上情况说明,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大部分比较年轻。这部分教师精力充沛,敢闯敢拼;年龄及教龄稍长的教师具有很强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中流砥柱;队伍呈现出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特征,这一年龄段教师能力充沛,对中国式摔跤运动的新动向和前沿的东西比较敏感,是新生代代表,也是长春市中小学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可行性及持续性的希望所在。 2.专业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原始专业田径占28%,体操占7%,足球占7%,篮球占17%,排球占7%,武术占10%,跆拳道占7%,健美操占10%,摔跤占3%。以上情况说明,虽然中国式摔跤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从师资力量上来看,虽然相对田径、球类等项目来说,师资力量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擅长摔跤运动的人,只是由于在中小学长期未开展摔跤运动,故而影响了其发展。由于体育运动的迁移作用,这些人只要稍加学习和提高,将使体育教师可以很快掌握中国式摔跤的技能和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专门培训,能胜任该课程的教学,能够较为有利地推动该项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 3.教师学历结构 从表4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占67%,研究生占33%,本科以下和博士生均为0。以上情况说明,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比较好,可以更好地针对中国式摔跤进行科学的研究,为其今后在各中小学规范、快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满足了中国式摔跤在中小学开设可行性的条件。 4.教师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的态度 从表5可以看出,认为非常需要开设新课程的从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体育教师占78%,认为需要的占15%,认为无所谓的占7%,认为不需要的占0%。以上情况说明,长春市各中小学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希望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5.教师对中国式摔跤开设作用的态度 从表6可以看出,在对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是否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有促进作用一项时,体育教师认为有促进作用的占93%,认为不确定的占7%,认为没有促进作用的占3%。以上情况说明,长春市中小学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开设中国式摔跤对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能够对贯彻新课标起到促进作用。这也为中小学体育课程增加中国式摔跤内容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三)学校领导对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的态度 从表7可以看出,通过对教师了解对于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的态度了解到,学校领导支持的占93%,不支持的占7%。通过调查,学校领导不支持的原因是认为中国式摔跤具有身体攻击性的竞技体育运动,稍有不慎便会出现身体伤害事故,是一种野蛮的运动。这种扭曲的见解也是中国式摔跤没有在学校开展因素之一,只有拓宽各阶层人士的视野,让其了解中国式摔跤的内在文化以及外在形式的含义,就会对此运动项目有正确的认识。以上情况说明,长春市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开设中国式摔跤是支持的。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摘 要: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与老师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育关乎着孩子的交流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文化素质,在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更加能够提升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教学教育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重中之重;基础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 1.语文教育不应该是“填鸭式”教育 语文成绩好并不代表语文水平高。语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在目前的教育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而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脱离试卷以后,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语文,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一位真正的语文好手,即能应付语文考试,也能活学活用。语文并不是无聊的文字,而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不让语文成为无趣的应试教育,而是让语文成为学生学习如何在书籍中理解作者的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田野旁边了解蝌蚪是什么,并在父母的带领下了解蝌蚪最终能够变成什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在田野中看到的样子,并说出当知道蝌蚪最后变成青蛙时的惊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积累生活的知识,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语文教学不应该给学生太大压力 在很多家长眼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希望孩子能够在考试中考到第一名。很多教师也依据成绩偏爱学生。这样只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考试的机器,而忽略了对孩子自身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教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莫大的压力,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心里却更加畏惧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成绩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例如,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机制造一些危险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如何才能逃脱危险。学生对于情景表演一定会主动参与,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出各种办法让自己逃离危险。教师可以把这个作为课前引入,让学生看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自己的妈妈的。 二、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很多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但大多幼儿园教师教的拼音并不标准,容易让学生读音出现错误,养成不良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掌握拼音能力、在朗读时不会出现语音的不标准,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让学生在遇到每一篇陌生文章时都能准确朗读出文章的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说出的普通话也能越来越标准。 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基础教育,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不会出现看到拼音不会读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读好文章内容,在口语表达时也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也会更加自信。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源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得知识越多,在写作时就越能仔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心中有墨水,写作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结合教材,选出适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意思,也能让学生不断积累课外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合理运用。 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教学多会以儿童文学的角度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比如,在教学《闻鸡起舞》时,教师可以找出一些相关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选取“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刻苦读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我们对学习应该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明白现在教育环境的美好来之不易。让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教材,多给学生选取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能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 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这样才能在其他学科上有更好的发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中国的教育只有在教师的共同进步下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小学班干部制度:基础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点 摘 要:本文从基础教育改革层面对我国的小学班干部制度进行研究。从宏观上看,现行的班干部制度并不只归属管理教育活动;从微观上看,家长误以为班干部与个人发展存在必然关系,教师则认为制定班干部制度是缓解教师压力的方式。综上所述,当前班干部制度可发挥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故笔者提出改变当前班干部制度的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班干部制度;新模式 小学班干部制度在基础教育中一直在改却效果颇微。在我国逐步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班级制度基础上,班干部制度开始尝试改革,主要是推行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期间不少学校和班级曾经尝试班干部轮换制和选举制,但传统的任命班干部制度仍是主流,管理学生仍是班委会的核心工作。笔者认为,要分清楚班干部制度从何处改,就应该让从事基础教育行业中的人员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班干部制度的建立是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二是现行班干部制度究竟有没有让学生在教育所期待的目标方面得到发展。只有理清这两个问题,才能由此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我国小学班干部制度的深入反思。 一、我国小学班干部制度与学生发展的理解误区 1.家长的理解:班干部与个人发展紧密相连 有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在班上担任一个班干部的职务,是认为班干部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促进孩子的发展。其实不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实施班干部制度,在中国基础教育默认的评价体系中,班干部就是权利与能力的象征,班干部的职位越高,说明这位学生的能力也就越强。那么可以理解为,这名学生拥有某方面的能力,他才有被选为班干部的机会。换句话说,并不是班干部制度中的某个职务促进了这个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发展,而是这个学生本身具备某方面的能力才获得这个职务。因此,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当了班干部之后,其各方面的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其发展。其实这种观念有偏差。 2.教师的理解:教师挑选班干部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 绝大多数教师赞成班干部制度,这样有利于分担教师的工作。除了教学任务,班级人数过多也会增大教师的管理难度,因此,一些教师会挑选班干部作为自己的助手,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协助管理班级。班干部的产生的确缓解了教师在超负荷的班级管理中的压力。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学校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你们班那么好管,得益于选了一个好班长。”那么这种说法是说明班干部制度锻炼出了一个好班长,还是一个好班长的管理能力造就了一个好班级?这都说明班干部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有能力的学生,并非我们所说的挑选出来锻炼他们的能力的。 二、从来源理解班干部制度 我国小学中的班委会制度来自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它宣扬集体主义思想,我国深受影响,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班级管理模式。这种金字塔模式类似于管理学中科层制的运行模式,学生在班级中拥有的权力按照所处的等级被隐形划分开来。这种类似于科层制划分等级的模式,导致我国一些小学在实施班干部制度过程中出现官本位意识强、价值观被扭曲等问题。 基础教育是培育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的教育,要理解基础教育中要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底是什么。现行的班干部制度没有让学生体会“班干部”这个词所蕴含的意义以及由此获得的生命体验。这里我们要梳理一下班干部制度应该从什么方面培养学生:①培养班级责任感,为其他同学服务。“服务”这个词在国内似乎不太受某些人欢迎。其实,“服务”这个词的主要含义是“提供帮助”,即我所做的是为班级服务,让同学们觉得便利。②形成理性的世界观。小学是形成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努力,会让学生的世界观逐渐完善,因此一个良好的班干部制度应该构建一个人人平等的规则,让学生认识到“我”所存在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也逐步认识到所处这个世界的规则。③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每个学生的“质”不同,所中意的、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而学生便可通过班干部制度来发现自己是否有领导潜力或是自己对此是否感兴趣,从而以合适的角色主动参与到班级事务中。④维护民主权利。我国一些人的民主意识淡薄,不会正确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其实民主意识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小学生虽不能真正意义上行使公民的选举权,但作为班级主人,他们绝对拥有自己的权利。因此,应从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自己这个年龄阶段、在这所班级所拥有的权利有哪些,并且如何合理使用这些合法权益。 三、利用班干部制度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对策 如今的班干部制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如过分关注对个别学生的培养,班级管理效率低下;采取模式化班级方式,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对精神体验关注不足,从而使学生处于被权力挟持的窘境。要改变这种境况,第一是要将班干部制度中的权力意识转变成服务意识;第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职务。下图为笔者所制定的班干部制度模型。 笔者认为,低年级(一、二年级)可采用轮值制,考虑到学生刚进入小学,教师应该为每学生提供一个当班干部的机会,其目的有三方面:第一,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第二,可以提醒其他学生,班干部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职务;第三,对于小学生来说,班干部工作当中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存在,他们需要切实体验,这种体验能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让学生更了解自己,让教师与家长更加了解学生。 教师通过两年的观察,可以基本上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学生适应了轮值制后,对班级里的日常事务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三年级时,教师可以简化或合并轮值制时设置的职务,针对自身班级现实情况进行职务编排。当然,这个环节必须要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四年级,作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分水岭,学生的特质开始显现,兴趣、爱好、关注点也开始出现分化,个性也逐渐突出。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偏好管理他人,有的更注重课外活动等。根据此情况,到四年级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职务再进行调整,让愿意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同学以“轮值制”的方式轮流管理班级事务,熟悉班级事务并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喜好。最后到了小学高年级,则采用选举制,这是考虑到五六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已经出现,他们可以开始思考自己的需要,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理性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中,更新知识层面的内容、改革评价体制等至关重要,班干部制度作为隐含在教育效果之中的一项内容也是不容忽略的。如果将学生作为管理工具,得到的必然是物质化的教育效果,如何将学生作为“人”来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与深究。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研究 摘要:小学教育管理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渐渐凸显出来,只有充分发挥新课改的推动作用,才能使目前小学教育阶段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彻底的改善,从而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长期以来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根据新课改的实际要求,积极有效地推动小学教育理念的全面发展,并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道路,从而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因为教育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现有的师资力量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求。在全面发展小学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大多数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并不符合目前小学教育的要求,而且还存在很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不良的思想状况,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2)现有的教学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人们已经将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作为时展的趋势和潮流,但是很多小学现有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没有跟上时展的趋势,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个性化思维的发挥,从而无法进行教学的创新,不但降低了新课改推广的效果,也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3)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也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关注度较低,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枯燥乏味,经常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同时教师在没有清楚具体原因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惩罚,从而导致抵触情绪被进一步放大。大量的课后作业,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但制约了学生其他情趣的培养和发展,还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策略 1.提升小学基础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都是由教师实施的,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以及个人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果有效提升的主要工作。具体的说,首先,必须将小学教师的招聘门槛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要求招聘,将责任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其次,实行奖励性的薪酬制度,使教师的待遇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同时根据教师整体的考核结果确定最终奖励薪酬的高低,将教师教学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最后,定期进行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从而确保师资队伍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切实满足小学教育的需求。 2.营造小学基础教学创新氛围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学校管理者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必须给予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新,同时对其创新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校管理质量、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也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3.对小学基础教学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评价的进一步优化,将新课改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建立全面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这一新的要求。学校进行的评价机制的改革,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但是,目前教学评价工作在小学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往往都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严重忽视了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客观评价。因此,必须以新课改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进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深入优化,将学生从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彻底解放出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自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我,激发出其各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不但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新课改的推动作用,从实际出发,总结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不但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小学教学的效果。 小学基础教育论文:新课改形势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创新 【摘 要】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塑造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有效的方式,在新课改形势的要求下,教学工作者需要改善令学生感到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需要学生有一个轻松地学习心态,能够有效的促进新课改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基础教育;创新 伴随着现在国家新课改政策的不断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在淘汰和改善,传统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也在不断改善和转换。新课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比较,新课改形势下的音乐教学理念,不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结果评价方式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对于习惯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正确理解新课改下教育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教师和学生心中,严重影响着音乐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必须积极正确的引导教师向正确的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观念上转变。音乐是民族的灵魂寄托和舒缓方式,现在人类愈来愈离不开音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音乐有着美好的向往,喜欢并且乐于接受音乐的,但是,纵观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却是遭到学生的大力排斥或者是厌恶。学生厌恶或者是排斥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他们的音乐课,甚至有极端的现象让学生们感觉“上音乐课犹如上断头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在音乐教育过于应试教育,不能按照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王同学说“我本身是喜欢音乐的,一想到要上音乐课,一想到迎面而来的音符,我就头疼的厉害,更让我受不了的是老师需要我们背下那些可怕的音符,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小学生的性格就是需要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现在背记式上课模式让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觉得上课就得完成一项任务,――此类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的话语值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深思。回顾以往,不难发现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的音乐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学内容单一、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学模式死板、形式陈旧、违背艺术的本质等。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个人情感体验而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对象。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带来的美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逐渐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自身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音乐的创造力。教学工作者不应该只是把音乐教学当做一门基础的学科,它更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的学科。通过音乐艺术这门课程,使得学生对音乐产生身后的兴趣,无限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能力,早生活中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向健康客观的方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以上种种分析,教育工作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正确引导小学生去认识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从而使得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实施新课改后,在音乐教学方面,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关注对学生的培养,突显音乐本身的特性,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自由、和谐、健康、富有美感和以人为本的音乐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音乐的殿堂,在音乐的殿堂里遨游。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引导学生 音乐艺术有着很大的延展性和跳跃性,存在于每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学科。但是由于年龄、个体差异、性别、知识层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学生本身对音乐有千万种态度。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老师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范畴的教学,应该拓宽教学范畴,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之根本,使得“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素质教育得到充分的体现。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堂上摒弃老师的权威和降低姿态,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学生喜欢或者讨厌什么,然后在教学工作中制定出专门的教学方案,循序善诱,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教师即使老师也是朋友,不再是说教者,教学课堂也不再是呆板、枯燥的学习氛围,相反,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研究解决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样来看看,教学和学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生之间实现平等相交 音乐教学与其他基础学科的教育不同,其有着特有的性质,音乐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它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爱好,走进人的内心世界,营造出一种欢快、自由、和谐的氛围,让人在享受中接受教育。而且,我们在教学中严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把教授者自身的情感体验附加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在已制定好的思维模式和学生方式下接受教育,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个体本能对于音乐艺术的感受、感知和感悟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的那种教师”。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情感是没有的。学生和教师有着同样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在艺术的角度上,人与人是平等的。基于这种平等和艺术情感表达所具有的模糊性,那么对于音乐艺术的感触和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就是不同的,所有教授者不应该强加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学生身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流露,学会聆听,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探索,积极鼓励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动变主动,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变成一个欢快、愉悦、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 四、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将“技巧性传授”变为“艺术性指导” 美是人的灵魂寄托,审美是一个人爱自然、爱万物、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寄托着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也包括爱,但是审美意义上的“爱”与其他伦理道德上的爱是截然不同的,它丰富人的情感和充实人的灵魂,具有深远而持久的意义。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其审美感受是最丰富的,相反,一个有着丰富审美感受的人,其是极富有爱心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远不如培养学生的爱心。技能培养是短暂的,也是最容易遗忘的,而艺术情感的培养则对学生是永恒的,也是对学生最受益的,音乐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审美,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转变传统的技术性教学,变为艺术性指导,增强学生对音乐美感的鉴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始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等方面进行改革,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新课改的实行。只有这样,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工程机械论文:谈在工程机械中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在我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使用的重型机械比较多,但是由于管理上或使用中存在不足,经常会出现丢失或者被损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停工,对工程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当中,会出现一些提供故障,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将故障及时的传送给售后,尽早解决问题,也方便了用户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 一、系统基本功能 ①机械紧急保护。在机械长期的运行中会出现老化、磨损等,引起的机器的故障,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在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之前,就会停止系统的运行,进入保护模式,避免机器出现其他的故障。这样就降低了机械损坏的程度,不仅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而且降低了维修的费用。②统一管理。在GPS定位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重型移动机械动态位置的确定,然后传输给用户中心,就实现了对机械的运行状况的实时了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管理能力。③提高售后的质量。在机械出现故障时,通过GSM网络将故障的原因传送给生产厂家的数据中心,然后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的措施反馈给用户,减短了维修的时间。④性能参数的反馈。在系统的设定中在定期内就会将机械的运行参数通过网络传送到生产厂家,然后对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如果出现潜在的隐患,就能够及时的解决,为改进机器和创新产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程机械监控系统的主要的结构是集散型分布式处理结构,其组成部分包括主要由地面中心站、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控制执行器、图形工作站、集线器及远程终端等组成。其中监控中心站是整个工程机械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该部分的监控软件能够实现系统任务调度、设备组态、定义配置、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以及网络数据共享任务。而监控分站主要是具备各类数据实时采集、预处理、报警、控制以及与监控中心站间的数据通信等功能。其中监控系统中心站的设计主要有通信协议与交互连接设计。 配置接口提供了请求数据和更新数据两个方法实现外界与动态数据库间得交互连接。配置接口能够设计各种配置程序,来满足用户对系统的各种需要。该配置接口的程序配置的过程主要,首先通过传递一个参数向动态数据库进行请求数据,然后动态数据库对传递的参数进行相关的处理,并将核实的数据传回给请求者。当配置程序对配置修改以后, 可以通过数据更新方法把新的配置更新到动态数据库。所以在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中,配置接口能够实现设计了数据库配置、分站类型配置、模拟量类型(传感器类型) 配置等配置程序的功能。 二、可满足的技术指标参数 在设计的指标上要满足以下几种参数的范围:工作温度:—20℃——50℃之间;存储温度:—25℃——70℃之间;系统电源功率不能超过60W;交变湿热保持在95%以上,(30℃——60℃);部件的重量不能超过12KG;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要大于2000小时。通过子系统的作用下,对智能仪表的所有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分析,实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GPRS无线网络的运输上要满足:使用三级网络控制系统。传输的过程为:首先是操作人员,然后传送到用户控制中心,最后传达到生产制造厂的网络控制中心。 三、具体的技术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采用了三层网络结构,在底层网络上使用了CAN总线技术;上层网络采用GPRS传输技术,在底层系统中能够将各种参数通过传感器的作用传递给CAN总线,然后再传送给监测分析嵌入系统,经过系统的处理,将数据通过上层的GPRS网络传输给生产厂商。 1、移动机械性能检测分析综合系统的应用 主要是将智能仪表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然后对机械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评测,使操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机械的使用性能,如果在检测中性能参数出现问题,在应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机械的快速保护。监测分析主要的性能参数包括:机械发动机的转速、工作时间、总计时间、冷却液的流出、机油的温度、液压油的温度以及输出电流电压等。只有对这些参数及时的评测,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GPRS的网络传输,能够将所检测到的机械运行的性能参数传送到用户中心的上位机处理系统中,这样用户就能够掌握机械的运行状态,同时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系统来监测机器的运行情况,提供更加优质的售后服务。在GPS定位模块上能够准确的定位到机械的位置,主要是通过在通信模块的基础上,将地理位置信息传送到用户中心,然后在嵌入式系统的作用下,将机械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当中,为用户查询机械位置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上出现失误,会导致机械的性能的改变,如果程度不严重,在报警后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的修复;如果对机械的损害非常的大,就会强行的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自动切断电源、停止机械运行。 2、人机页面的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使用了移动机械车载操作监控界面,操作人员能够直观的在液晶显示器上看到机械运行的状态,该界面操作简单、信息量大,能够满足重型机械生产环境的使用要求。在用户中心监控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机械型号的形式来查询机械的性能参数,同时接收远程系统传送来的报警信息,在这个界面上,能够对报警信息、机械的损坏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都能及时的掌握。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的重型机械越来越多,通过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使用户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当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快速的给用户提供解决措施,保证了机械的正常运行,实现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的发展,提升了系统自身的性能,所以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讨 1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规划 系统由手持式智能工业终端(PDA)模块、专家故障诊断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工作原理结构检测装配与调整模块、维修方案生成模块、训教模块、帮助模块和打印输出模块等组成,图1为程序流程。 1.2专家故障诊断软件 故障专家诊断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使用维修人员提供的现场故障信息,综合系统所融合的维修保障领域专家有关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识别、总成或系统工作原理、结构、分解、检修、装配与调整等方面的经验、技能信息,对工程装备的故障进行系统的诊断与分析解剖,并能根据故障原因的不同给出故障维修方案,包括维修方法、维修时间、维修编组、维修器材与工具等技术方案。另外,专家诊断模块也可用来进行维修操作人员的维修保障训练、实习等工作。该模块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1.3数据录入软件 为防止初学者输入无效数据,破坏故障数据库内容,所以数据录入模块面向高级用户,在进入数据录入功能时要求输入高级用户密码,只有正确输入密码才能进入数据录入界面。数据录入界面除下拉式操作菜单外,也提供了方便的操作命令按钮,如“插入节点”、“插入子节点”、“更改节点名称”等,用户可以利用菜单或命令按钮,方便地进行新型工程机械故障的数据录入工作。各个故障数据节点均由自身编号(ID)和父编号(parent)组成,如图3所示。上级节点和下级节点由par-ent链接,下级节点的父编号(parent)与上级节点的ID号相同,形成从上级节点到下级节点的单向链接关系。故障树的层次结构成为动态扩展的树形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大数据量存储与数据库结构的固定分配空间约束这一难题。 1.4维修方案生成软件 维修方案主要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分析、故障的排除和调整方法、故障零部件的更换与修理时间、零部件维修的编组、机具设备、工具材料及辅料等内容。维修方案和排除步骤是在专家诊断并确定故障原因后,提供的给维修人员的维修方案和维修操作步骤。维修方案数据的存储方式与故障数据存储方式相似,也是采用单向链表的形式,不再赘述。 2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2.1故障层次结构数据库与检索方案的设计 由于新型工程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复杂性,在设计故障信息数据库时面临极大的困难。实际工程应用中,同一故障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而每种故障原因又可能由不同的零部件引起。同一零部件又会产生多种故障原因。因此,故障零部件、系统、故障原因、故障现象等元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领域专家的相关的经验知识,这些元素在数据库的存储时很难处理。在设计数据库时,合理的融合了链表式结构与层次化结构,构建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故障分析过程数据表,满足了专家推理的需求和程序的高效运行的要求。 2.2工作原理、结构、检修、分解、装配与调整数据信息高效存储与显示 每一个新型工程机械,其组成零部件至少上万,考虑到其检修、分解、装配与调整等信息数据,其数据量几乎是海量的。如何存储这些数据,并恰当地显示出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对当前所能见到的帮助系统和工程装备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应用了Word文档格式转换为Html格式,将相应的主题信息存储到SQLServer数据库中,开发了编译软件,对转换后的html文件和数据库进行编译链接,较好地处理了数据库信息检索、html文档数据存储和可执行文件数据查询三者联合作用的工作原理等数据存储与显示模式。程序执行效果与人机界面都是比较优秀的。 3结论 新型工程机械故障专家诊断系统在研制开发过程中,认真贯彻了有关设计标准、规范,主要性能指标满足了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所采用的嵌入式工业级移动数据终端、嵌入式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具有先进、成熟、可靠等优点。系统的开发设计充分贯彻了模块化、一体化、结构化、面向对象和面向应用的设计思想,使系统的软件稳定、可靠,达到了使用要求。 工程机械论文:谈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在机械工程中,有效利用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工程中的生产效率、减小能量的损失、节约能源,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自动化水平,使其具有较高的精度。广泛使用机电一体化不仅可以使机械工程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技术价格比,而且可以使操作更加简单、轻便,在当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具有以下功能: 1.1自动报警、电子监控以及故障自检功能 在工程机械中,电子监控就是对其传动系统、工作配件、制动系统、发动机以及液压系统等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了异常现象,自动报警系统就会对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准确地定位,然后便能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迅速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还可以使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使停机维修的时间减少,降低维修使用的费用,尽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有效控制柴油机的功能 在工程机械中,有效利用电子油门的控制装置、自动停机装置、自动升温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调速器等机械设备可以真正实现控制柴油机的功能。 1.3使作业精度提高的功能 在沥青以及水泥混凝土搅拌的现代设备中,为了能够提高成品料的作业精度,都广泛采用了微机控制的电子称量系统,而且实现了称量过程的自动化。因为应用了自动化的找平系统,所以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施工质量。另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因为使用了有超声波技术的自动供料系统而完全实现了调节的自动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摊铺的质量。对铲运机铲斗刀刃、平地机刮刀以及土机铲刀进行机电一体化的控制,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机械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真正提高了工程机械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1.4使生产率提高、降耗节能的功能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中,一般能量利用率比较低,比如液压挖掘机的燃料能量的利用率在30%左右,这样低的能量利用率使得工程机械必须注重节能发展。在发达国家,他们的挖掘机都已经采用新型的节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不但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采用卡特电子效率的控制系统,通过综合控制泵和发动机,大大提高了工程机械的生产效率。 1.5工程机械作业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功能 为了真正减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大量的企业在工程机械中开始实行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控制。这种功能还减少了由于工作者的经验不足而对作业精度的影响。在我国一些先进的企业中,其挖掘机都设有特殊的轨迹控制系统,即挖掘轨迹控制系统。在控制板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只要把挖掘机运动轨迹的路线设计好,就可以依照各种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利用微机控制系统对动臂、铲刀和斗杆进行自动控制,这样不仅实现了对工程机械作业进行自动化控制,而且还能够精确挖掘各种特定开口与断面的斜面、沟槽。 2我国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控制、电子、计算机、光学等多种学科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今在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前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模块化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分工不断精细,我国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数量和产品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应该加快实现机械产品的动力接口、机械接口和电器接口的标准化,虽然这项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困难,但是却尤为重要,因此说,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变成模块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是,只要实现了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模块化,就可以有效匹配各单元和部件,比如:具备视觉、识别以及图像处理等功能的控制单元、减速于一体的动力单元等等。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进一步分工,新产品才能更快被研发,工程机械才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2.2智能化 在21世纪的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将会把智能化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应用上。一般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指在有关的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模糊数学、心理学、运筹学等新思想、新手段在工程机械上中进行应用和分析,让工程机械通过自己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以及自主决策等能力进行运作,这样就使得机电一体化满足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将成为必然。 2.3网络化 机电一体化之所以在工程机械中获得广泛应用,这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目前,大多数新型的机电一体化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强大的功能,而且有相当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只要借助网络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畅销。与此同时,在工程机械中监视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也已经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看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趋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2.4可持续化 不可否认,工业化的进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然而,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严重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公民也一直在不断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绿色产品的概念和设计制造越来越受到欢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造、使用、设计以及销毁工程机械产品时都注重环保的要求,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所以,在工程机械中,可持续化的绿色机电一体化产品将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3结语 在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而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大量企业对机电一体化都很重视,也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工程机械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就应该及时顺应时展的潮流,赶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快速地了解、掌握和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化的工程建设中去,为我国的工程机械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概况 由于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智能化在工业技术领域有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不再是数量多,也提高了对工程机械技术水平的要求。对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要求主要是表现在对工作部件的进一步控制,目前在现代化的机械工厂,从最开始的材料输入到机床启停,以及调整参数,再到工件拆卸直至运输都可以实现全数字化、全自动化,不需要人来看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给各个传统的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工程机械行业也随之发生变化。 1. 国内外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在国内外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但是由于我国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的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国外相比比较低。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工程机械技术产品被欧美、日本等企业集团垄断,我们可以用国外的797F型矿用卡车来对国外的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大部分的矿山企业里大型的机械每天工作长达十二小时,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操作人员坐在大约有四层楼高的驾驶室里,忍受着噪音、酷暑和严寒等恶劣环境的影响进行工作,但是797F型矿用卡车具有远程遥控操作功能,那么操作者就可以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驾驭这一机器完成各种工作任务[1]。797F型矿用卡车拥有VIMS 3G监控系统,机器上的传感器使VIMS系统能够快速的交换和监控所有的系统传来的信息,操作人员可以轻松的在办公室里或者是车间里迅速的下载数据并将数据生成报告,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提高定期维护计划的效率,尽量的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797F型矿用卡车还拥有生成和有效负载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用来提高卡车或者是装载工具的效率,从而提升车队的生产能力,有助于延长卡车机架、轮胎等部件的寿命,这款卡车还有外部有效负载指示器,能够正确的致使操作人员什么时候停止装载,以达到最佳有效的负载,此外还可以对道路进行分析控制[2],能够有效的改善维护养护的周期时间,延长机架和轮胎的寿命。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智能化工程机械已经具备了远程监控和智能维护、工程机械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在我国智能化工程机械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内首先开展了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很多的高等学院和科研机构等多家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联合进行了开发研究。我国的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在最初开始发展时期,所有控制系统软件都是依赖进口,而在国内的主机厂家设计人员也主要是以电气系统设计和元件选型为主,这种情况制约了我国工程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随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生产的控制器,设计人员根据工程机械主机控制策略进行再次开发[3],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开始关注控制模型的搭建,但是由于控制器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我国的工程机械在智能化、信息化领域还是处于初期阶段。随着后期的不断研发以及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我国的机械工程也在逐渐的推出一些产品,直到现在我国开始了现代化手段开发,并且验证了工程机械控制策略,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已经进入到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变速器和高液压件等关键零件还是依赖于进口,那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整体工程机械厂商的战略扩张。 2. 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指的是在工程机械中应用信息采集和智能控制技术,使工程机械有一定的自我感知和自动控制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化施工项目大型化的需求,新一代的工程机械不仅需要实现集成化操作智能控制,还需要将他们组成基于网络智能化机群协同控制系统,以便能够获得项目施工的高效率和降低耗能。目前工程机械化产品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是指工程机械利用工程机械集成信息,应用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系统的程序最终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工程机械的信息化包括了售前信息和售后信息,如果售前信息和售后信息得到了有效的集成并且方便读取,那么对于机器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后期的维修养护等程序将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3. 结语 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以及网络技术等多层领域的集成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必将不断的发展,给我国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等传统行业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多的改进方向,工程机械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管理 1各等级技术保养时机的计算 无论是制订季度保养计划还是月保养计划,都必须计算出各台工程机械的各级保养时机,这样才能进行各种工程机械的保养次数统计,才能确定具体的保养日期。为便于计算,现以工程机械运行时间(h)为矢量坐标,得出如图1所示的某型号工程机械运行时间与各等级保养的关系,其中TD表示大修间隔期(h),TZ表示中修间隔期(h),TⅢ表示三级保养间隔期(h),TⅡ表示二级保养间隔期(h),TⅠ表示一级保养间隔期(h);同时,设某台该型机械至本月底已运行了T0小时,按使用计划,该机下月需运行T1小时,即该机至下月底总的运行小时数为T=T0+T1;并假设:本月的保养项目已按计划实施完毕,没有推迟到下月进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按照保养规程的规定,在做高等级保养时,应完成低级保养的内容;2)由于中修的停修时间比较长(1个月左右),所以某型工程机械若在某月需进行中修,则在之后至本月底基本上不能承担施工作业任务。 2当0 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如果T0n×TⅢ,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三级保养;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其中:n为保养间隔期的倍数,正整数。如果T0n×TⅡ,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二级保养;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如果T0n×TⅠ,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否则,该机在下月可以不进行任何等级的保养。 3当TⅠ (1)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1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2)如果TZ-T1 4当2TⅠ (1)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2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2)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1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3)如果TZ-T1 5实例说明 下面以某型机械为例作简要说明。该机的相关定额参数分别为:TD=4800h,TZ=2400h,TⅢ=1200h,TⅡ=400h,TⅠ=100h;同时,该机械至本月底已运行小时数为T0=1090h,按使用计划,该机下月需运行小时数为T1=230h。那么根据以上方法,可推算出该机下月的保养时机为:该机在本月运行到1000h已完成了一级保养之后,又运行了90h,那么在下月运行10h(即总运行时间达1100h)时,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之后再运行100h(即总运行时间达到1200h)时,需进行1次三级保养,之后继续运行100h(即总运行时间达1300h)时,还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因此该机在下月总共应进行2次一级保养1次三级保养,分别在其总运行时间达到1100h、1200h和1300h之时进行。 6执行技术保养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如果工程机械使用计划因受自然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而调整,则保养计划的保养日期也将随之变化。保养计划在执行中,可依据工程机械实际运转小时数,视完成任务的需要和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等情况,允许适当提前或推迟,但提前或推迟时间一般不应超过各级保养间隔期定额的10%。(2)下达保养计划时,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应与工程机械使用计划同时下达,技术保养计划应同时下达给工程机械使用单位和保修单位,月保养计划还应抄送通知工程机械使用操作人员,以确保技术保养计划的落实。(3)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与施工或培训任务发生矛盾时,不可因施工或培训任务重而挤掉保养工作,应本着既要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又要满足施工或培训需要的原则处理。(4)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确实较差,不能延期保养,而施工作业任务重,可利用施工作业的空闲时间,分时分段进行保养,即将规定的保养项目分几次进行,这样既完成了规定的保养内容,又不影响施工或培训任务的完成。 7结论 根据文中给出的关系图和计算方法,可准确地推算出各种类工程机械的等级保养时机,为科学制订技术保养计划提供了依据。把握好文中所提出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可有效解决保养计划与施工任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确保技术保养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工程机械论文:营销模式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广大朋友们,关于“几种营销模式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是由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是突飞猛进, 市场上的需求已发展到目前高质量全方位的竞争, 迫使厂商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 改变经营方式,各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方式不尽相同。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立足于市场,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外,还要重视营销。 一、不同营销模式特点 工程机械企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营销模式:直销、一般销售、授权销售、区域独家( 专营)销售、融资销售和租赁销售。 1.直销。直销方式就是企业自身建立营销机构、设置办事处,在所属区域内开展营销工作,与终端客户面对面交流沟通,由企业与终端客户直接签订最终的合同。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及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国内,对于经营规模较小且产品专业性较强的一些工程机械产品适合采用直销方式营销。 2.授权销售。授权销售被定义为“ 执行联系生产者和用户,以完成营销任务的活动的组织机构网络”。工程机械产品的终端客户较为分散,产品价值较高,销售过程需要特别的服务,销售周期较长。一般来讲,授权商无权独立制定销售政策,如价格、折扣等。 3.区域独家(专营)销售。区域独家(专营)(以下简称区域总)销售是企业在一个界定的营销区域内仅仅授权一个商,这种制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区域总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在制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有力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4.融资销售。融资销售是利用社会资本进行销售的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有力措施之一。融资销售的主要优点是:较好解决了终端客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终端客户在购买工程机械产品时,仅仅需要支付部分货款,就可以取得设备的使用权,降低了终端客户资金运营成本,解决了客户资金短缺而又急需设备的难题;制造企业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扩大再生产,避免了其他营销方式中的经营风险;商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利润,完成资本积累;有利于企业、商拓展市场。 5.租赁销售。租赁营销是生产企业或商为了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将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为用户提供的具有金融服务性质的销售。租赁销售建立在高度诚信基础之上的分期付款销售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工程机械论文:正确认识和开展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施工企业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 工程机械 管理工程机械是当前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极其重要的工具。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机械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工程机械装备落后与施工要求逐步提高之间不配套,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机械装备技术先进之间不满足,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低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之间不适应等。而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可见,如何设法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 (2)其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1)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已演化为人才与设备的竞争。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为了适应当前形势,施工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成“废物”。 (3)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入使用后的运转费用难以维持,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停机处理,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未能规范地开展机管工作。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需要。 1.4、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1.5、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要解决上述问题,搞好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 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2.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坚持设备评优工作 (1)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连,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公里或小时)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2)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2.3、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1)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2)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当前施工企业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因此,施工企业仍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3、结 语 总结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其次,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目标;都要紧紧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都要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应用问题的浅议 摘要:由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95%以上的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销售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销售模式的路越走越窄,并一直困惑着中国的设备制造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边缘产业,将融资与贸易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它不专属某一特定行业的边缘性,可以组合成若干种灵活的结构,降低对信用的过渡依赖,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解决工程机械企业销售困境的难题。 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厂商 1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应用现状分析 1.1业务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采用了“分期付款”、“以租代购”或“先租后购”等灵活销售手段,有点类似融资租赁,但还不是具体的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进入我(文秘站:)国虽然时间不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发展一直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就更少。对目前具体业务的开展更是很少,基本上处于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阶段。除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依托其全球融资租赁经验在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外,国内现有的融资租赁公司涉足工程机械融资领域的并不多,而国内制造厂商开展融资租赁的更是很少。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融资租赁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国家,租赁公司中的大部分是有银行或厂商背景的。 1.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前景广阔 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需要的大量的设备投资,单靠银行贷 款、直接购买,既行不通也不现实。通过融资租赁,即可满足上述地区、工程的投资需要,又能盘活东部发达地区的闲置设备、存量资产,促进中国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贷 款的相对困难,对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对库存商品和闲置资产的租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当下,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贷 款、上市这两条融资渠道尚难走通,融资租赁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租赁需求量仅占全国工程机械设备需求量的10%左右,与高达80%的相应的国际水平相距甚远。2004年,美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已接近2%,而我国仅为0.17%。比例低正说明市场空间大。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共性,对比发达国家,面对全国供、求市场都非常巨大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2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租赁模式比较分析 2.1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 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指融资租赁公司和厂商达成合作销售产品总意向,当用户需要租赁设备时,融资租赁公司则向厂商直接购买设备,然后租给用户,用户再分期向租赁公司缴付租金的租赁形式。 一般情况,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中的承租人大都对其自身承担的责权利有清楚了解,采用租赁形式也是以解决分期付款的融资需求为主,而金融租赁公司则以收取租赁手续费或租金价差为主要目的。这种模式虽然具有参与各方角色明确、操作程序简单的优点,但是已经不适应租赁业“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若不予以操作模式创新,不适合融资租赁公司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的经营需要。 2.2转租赁 转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从另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或厂商租进设备,然后租给下一个承租人使用。转融资租赁与其他融资租赁的主要区别在于转融资租赁是从租赁公司或开发商取得融资便利,其他是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融资便利。转融资租赁的关键在于多了一个第三人充当转租人,其功能可以通过最终承租人和转租人两方面以体现。对转租人而言,当租赁公司在其借贷能力较弱,融资技术也不发达,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别家租赁公司条件优厚的融资便利,往往会采用转租赁的方式。 转融资租赁在租赁中引进了转租人这样一个中间人,解决了承租人信用额度不足的缺陷和贸易壁垒的障碍,使承租人通过转租人完成融资,使承租人在直接融资租赁成本的基础上,还要增加转租人的成本利息、转租人承办租赁业务的费用、转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所赚取的利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租金,使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融资租赁方式。 2.3委托租赁 委托型租赁指厂商作为委托人,将产品委托租赁公司分别给其指定用户达到销售目的的租赁形式,而租金额等租赁款项则由厂商与用户事先约定。 在委托型厂商租赁中,融资租赁公司一般不承担风险,只是担当租赁中介角色,以收取委托租赁手续费为目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厂商。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工程机械厂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设备制造厂商、能控制用户租金归还风险的厂商等。在当前租赁市场,该模式的创新现实意义也很大,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打破常规,在承担部分租赁风险、代为寻求承租客户、增加中介经纪或二手设备供应商参与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构想。 2.4杠杆租赁 对于建设和运营中所需的一些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的融资,利用直接融资租赁的方式难以实现,杠杆租赁则为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杠杆租赁指租赁公司以现金投资设备成本费的20%~40%,其余购置费用通过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借款获得,然后把购得的设备出租给承租人。租赁公司要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合同的担保受益权、租赁物的保险受益权及融资租赁合同的收益权转让或抵押给贷 款人。对于隧道挖掘的专用机械设备等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采取杠杆租赁方式可以分担资金风险、解决融资困难。 在杠杆租赁中,对于出租方而言主要体现在债务杠杆作用。出租方自有资金投资利润率的提高,出租方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权益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负债资金所获得的收益负债对权益资金收益能力的放大效应,称为 财务杠杆正效应,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的利息率;税收的屏障效益,负债筹资可以给出租方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因为按照规定,生产经营期间的负债利息作为出租方的财务费用可以在当期或以后若干期内的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表现为国家财政少收了税款而给出租方带来价值的增加。企业的负债越多。利息抵税效用就越大。 3工程机 械企业融资租赁的可行性分析 3.1融资租赁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功能优势 工程机械制造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有着企业长远的战略考虑。因为现阶段相当多的制造商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力量牵制,随时会有来自银行的不确定因素。尽管有了银行的介入,其风险控制的专业手段和给客户的心理压力确实有助于项目的风险控制;但当银行亦要求厂商、商提供回购担保时,信用风险的最终落脚点仍然落在了厂商和商身上。因此,当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用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改善销售产品的风险控制、降低销售门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更为有效直接。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在法律上明确地界定了所有权问题。银行按揭是一个抵押担保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承租人破产及三角债问题,从法律上来讲没有清晰地界定物权。而融资租赁过程中,法律已经十分清晰地界定了物权,只有当承租人缴纳完全部租金,并付清最后的设备残值费之后,设备的所有权才转移到承租人手中。融资租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一旦承租人不还租金,一可以收回物件;二可以保留债权,避免三角债;三可以处置担保资产。法律上,租赁物件不参与承租企业的破产清算,一旦承租人经营不善、企业破产,租赁物件不会灭失,债权不会全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促销租赁创新模式的探寻过程,实际上就是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商之间不断寻求共同创利方法的过程,厂商租赁创新必须服从于获取利润的需要,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2应对国外厂商的冲击 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004年世界租赁年报——中国分报告》)。从2000年以来,外国工程机械厂商、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抢滩进入中国工程机械金融租赁市场。近年来,一些欧美大的跨国公司及其工程机械厂商开始进入中国租赁业。这些大公司介入中国融资租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推销他们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必须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制造商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经验,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抢占先机。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拥有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整个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一直采用厂商销售模式来销售产品,但是目前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工程机械厂商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修理方式的研究 摘 要:工程机械现场修理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开发一系列功能较全、使用可靠和实用性强的工程机械修理车,将对保障工程机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率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高度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了大量的工程机械、车辆和设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和维修保养任务绝大部分应在现场予以解决。现场修理能力强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 现场修理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它的能力强弱首先取决于它使用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作业现场高度分散,机械的使用强度大,发生故障的突发性高,施工时间紧迫,因此,现场修理现代化首先是要求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工艺材料的现代化,并要求能将这些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各种材料等成套装车,形成不同功能机动灵活的修理车系列,便于及时、迅速靠近作业机械,组织实施紧急抢修和预防性检修。有些施工单位也曾因陋就简地设计改装过若干修理车,但皆因配套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车载要求、功能不全、故障率高加之机动能力差等原因,逐渐被淘汰。 我们长期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要求经常不断地到工地上去对大量的工程机械组织维护保养和修理。其中有不少修理项目,如各种机械的修复;电气电子设备的修复;柴油机的修复;液压部件的修复等等,在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和工具方面,都已获得了不少新的科研成果,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尤其是在工程机械的维修中,可汲取的内容很多。如能将这些成果加以修改、组合,就不难推广到工程机械修理的广阔领域里来。因此,开发一系列功能较全、使用可靠和实用性强的工程机械修理车,将对保障工程机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率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开发新颖的工程机械修理车系列,目前条件比较成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军用修理车制造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和广泛应用,各种专为修理车车载配套设计的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相继研制成功,都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将能缩短其开发周期,节省开发的费用。 1、现场修理手段现代化的内容 对修理现代化手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是在故障诊断、零部件拆装、净化处理、修复工艺和组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要求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仪器、工具和工艺材料的性能能满足维修质量的要求;其次,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第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健康。 1.1大力推进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在维修设备、仪器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维修手段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检测设备中,大量地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传感器,可使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在故障诊断、参数测量和调试时达到不解体、快速和准确的目的,使维修工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测试技术和提高故障诊断能力。 采用电力电子逆变技术检测喷油泵试验台的主轴转速,其瞬时稳定度极高,转速可以预先设定;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高性能传感器,可使试验台的集油、量油数字化,且快速、直观,测量精度大为提高,量油的准确率可达10-5L以至更高,操作实现了半自动化并十分可靠。 采用电力电子逆变技术,还可将直流弧焊机的质量从200多千克降到20几千克,它的焊弧稳定,焊接质量极好,工作可靠,尤其适合在野外机动使用。将焊机的外特性稍加改变,再配上自动送丝机和电弧喷涂枪等,即可变成一套轻便的高速电弧喷涂设备,就可在现场对各种零件的磨损、腐蚀部位进行修复和保护。 采用超声电子技术,可在液压系统油管外测其流量,判断故障部位;超声波清洗机配上高效、无毒、无磷的常温水基金属洗涤剂,就可以快速、安全、低成本地清洗许多手工难以清洗的零部件;超声电子技术还可进行无损探伤、测厚等。 1.2大力发展各种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技术是维修工程中的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和实用技术,是现代化维修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它可以提高在现场修复各种零部件的能力,还可根据需要改变零件的表面性能状态和消除其缺陷。 电刷镀和高速电弧喷涂是在野外容易进行的表面维修工艺。广泛引入先进的化学材料和处理工艺,可以弥补在表面工程技术中一般物理、机械方法的不足。 采用各种性能优异的有机和无机粘接剂,能较好地解决各种强度要求的零部件的粘接修复。克服螺栓连接和铆接的一些致命弱点;采用一种新型的常温下固化的粘接剂,能快速修补轮胎和橡胶零件;采用多种性能的化学密封剂,可解决在复杂条件下使用的油、水、气的密封和堵漏;采用一些高抗腐涂料,可解决南方湿热和沿海盐雾地区工程机械使用过程中的防腐问题。 采用一种特殊的清洗剂,通过自动循环装置,对发动机的燃油系、冷却系、润滑系进行不解体清洗,净化程度高,不腐蚀机体,不污染环境。和分解机体后清洗的办法相比,工时仅为其几十分之一,发动机的功率、油耗、排放也随之大幅度改善。按期清洗,对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好处。 发动机和用油液润滑的各种机械部件,如果所用润滑油管理不善或者盲目换油,都将造成浪费;如果更换不及时,将使机器严重磨损。一种新型的鉴别润滑油质量好坏的成套化学试剂,能在野外快速、准确地辨别润滑油的质量状况。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检测,十分方便。 引进一系列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化学养护材料,能自动提高其机件表面润滑能力,使机件减少磨损;或能使发动机气缸内燃烧充分,提高功率输出,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值得在现代维修工程中加以推广。 1.3采用多功能、轻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多功能小型设备可以在野外独立无援的情况下,临时加工仿制部分急需的零部件。这是在现场修理时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十分必要。如一种重量较轻、功能很强、专为修理车设计制造的多功能小型机床,利用变换多种功能附件,便能实现车、铣、磨、钻等多种功能,尤其适合在现场修理时使用。 要大力发展各种高效、多功能、适用的电动、液压和手动的工具,以便快速、安全地拆装零部件。 2、现场修理手段的现代化 应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一系列不同用途的多功能工程机械修理车,按照不同的性能价格比供用户选用。如有的以检测为主;有的以通用机械修理为主;有的以发动机、液压系统修理为主;也可以是单项功能的,如专门调修喷油泵或专门用于不解体清洗发动机等等。当然如有用户需要,也可生产功能较全的综合型的修理车或车组(即由几辆车组成的一套修理车)。 3、人才队伍建设和观念的转变 现场修理手段的现代化只为维修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能否使这些新型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掌握现代化修理能力的队伍,两者缺一不可。 3.1业精于勤。这支队伍应能刻苦学习,有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先进的设备充分发挥潜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维修设备现代化后,操作使用往往更加简单可靠、容易掌握,训练的周期将相应缩短,但仍需要努力钻研,要想得到预期的好效果,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行的。 3.2要转变观念。维修工作尤其是现场修理,长期不被真正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修修补补、辅助性的工作,它的建设和投入被放 在次要的地位。现在提出手段现代化问题,和现实情况相比反差很大。不少人抱观望态度,或者“敬而远之”,觉得这些要求太“超前”了。仔细分析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长期受经济条件和知识结构的限制,看不到问题的实质。 实际情况怎样呢?当我们大胆地采用一系列新的维修技术和工艺后,不但能使那些陈旧、落后的修理手段得到更新,变为高效、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的技术和工艺,而且能给工程机械现场技术保障带来一片新的气象。 3.3现代化的设备坏了怎么办?设备现代化的概念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仅要求设备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且还要有很高的可维修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会出故障的,万一出了故障就要尽可能地缩短故障的现场修复时间。这是设计开始时就必须考虑的事,也是设备研制最着力的地方。许多新型设备十分复杂,其设计制造的难度很大,没有一定的工艺技术水平是做不出来的,但它的操作使用却十分简单、可靠,修理也不困难;对操作者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培训,但对维修设备的制造厂,则应要求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液比例阀 负载感应 压力补偿 先导控制 遥控 1 引言 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如图1所示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也不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影响,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在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的影响。近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内装的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的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的固定压差),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而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 4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对于一般需要位移输出的机构可采用类似于图1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驱动器完成。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计算机接口容易等优点,所以现代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2是TECNORD公司JMF型控制摇杆(joystick),利用一个摇杆就可以对如图2中的多片电液比例阀和开关阀进行有效控制。该摇杆在X轴和Y轴方向都可以实现比例控制或开关控制,应用十分方便。 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 无线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的遥控改造。从安全角度考虑,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装载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车和桥梁检修车等多种移动式机械的遥控改造中获得成功。工业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图3所示为某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简图,图中仅画出了与电液比例阀有关的部分。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 图4 是某推土机推土铲手动与电液比例先导控制实例。当二位三通电磁阀不通电时,先导压力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相通,梭阀选择来自手动先导阀的压力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当二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时,先导控制压力油通向三通比例减压式先导阀,通过梭阀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 6 小结 以上简要介绍了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工作特点,对比例阀的负载感应和压力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电液比例阀的不同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机械的先导控制和遥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电液比例阀对简化工程机械操作、提高效率和作业精度以及实现智能化作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宽必将使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现场的应急维修 摘要:在工程机械工作中,机械设备一旦损坏,往往会由于缺少个别零部件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和施工工期,因此应该能够在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工作中,灵活处理一些看来比较棘手的问题。文章从寻找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掌握几种应急维修技巧、使用日用品应急代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工程机械应急维修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机械;应急维修 在工程机械工作中,现场环境往往是不佳的,例如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多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加之工程施工经费偏紧、机械设备的品种多且型号杂,因此机械设备一旦损坏,往往会由于缺少个别零部件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和施工工期;在机动车维修中,机动车行驶突然出现故障,一时买不到标准配件时。因此我们应该能够在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工作中,灵活处理一些看来比较棘手的问题,这样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采用某些容易得到的日常用品应急代用,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这里,本文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应急维修方法。 一、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及现场如何解决 1.零部件的安装失误 例如有些工程机械中液压缸密封件中的支撑环(主要由充填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弹性较差,因此在安装前应先将其在100oC的油中浸泡10~20分钟,使其变软,然后乘其弹性较大时安装上。 2.零部件操作上的问题 这方面引起的问题较多,尤其时在工程车运行中,新驾驶员不熟悉机器性能的情况下。例如,有台工程车的半轴的花键经常磨损,后来发现是驾驶员使差速锁一直未脱开,导致使用时加重了传动部位的负荷,使其磨损严重,因此要改善操作。 3.相关部位的故障引起零件的损坏 例如,一台挖掘机上的两个行走液压马达同时坏了,经检查,是多路回转接头上的油封损坏而堵塞了回路所致,因此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日后液压马达还会损坏。 4.零件的质量问题 例如有台挖掘机,其液压马达、液压泵、减速器的轴承都损坏过,更换了原厂的轴承后还是坏,最后安装了进口轴承就解决了问题。同样,这台挖掘机动臂缸的油封在夏天也经常损坏,后来发现是原厂的活塞与缸筒的配合的间隙太大之故。现场重新加工活塞后,油封就没再坏过。 二、几种应急维修技巧 1、巧用扳手拧螺栓 有时由于缺少合适的扳手导致拆装零部件困难,特别是进口工程机械的有些螺栓,拆装时用国产扳手非大即小。另外,有时由于随机携带的扳手不全,拆装也会出现问题。此时采用下面的办法可解燃眉之急(主要针对梅花扳手、开口扳手(呆扳手)和内六角扳手而言,尽可能少使用活动扳手和管钳等工具,否则易损坏部件),如果所使用的梅花或开口扳手比所要拧的螺栓头(或螺母)大,内六角扳手比所要拧的螺栓头小,可在扳手内(梅花、开口扳手)或扳手外(内六角扳手)垫一些铜皮、铁丝或螺丝刀等物,而后慢慢加力拆、装;而当开口扳手比螺栓头(或螺母)小、内六角扳手比螺栓头大时,可分别用锉刀将开口扳手开口锉大、将内六角扳手的六方尺寸锉小。通过以上处理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应急拆、装工作,而且经改制的扳手可以留作以后使用。 2.巧拆轴承座圈 W4一60挖掘机打气泵(SKI一82型)的连杆轴承常易损坏,损坏后轴承外圈仍镶在连杆孔内很难取下,因外圈坚硬用钢锯锯时易打滑,而硬打硬敲又易使连杆损坏。这时,可将连杆夹于台钳上,选用重型套筒扳手中的套头,一侧使用比轴承外圈稍小的套头顶住轴承外圈,另一侧用比连杆轴承孔尺寸稍大的套头顶住连杆孔侧面,然后逐渐加力夹紧台钳,这样轴承外圈就会慢慢被压出来。如有气割工具,则可直接用气割割断轴承外圈。 3.巧拆轮胎 在拆卸大型轮式装载机、推土机的轮胎时,分离轮胎和轮辋是一件较困难的事,由于长时间使用而未拆卸过,轮辋可能发生锈蚀,使轮胎和轮辋粘得很紧。采用放气、来回行走碾压的方法拆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用下述方法则能取得较好效果:即在取下锁圈后(有些进口工程机械如WD140推土机其轮胎装有外边环),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加水以利润滑,用两台推土机铲刀分别压轮胎两边,中间用长短合适的一根铁棒横在轮惘上,而后穿上钢丝绳用起重机或装载机等起吊,这样轮胎和轮辋就很容易分开。 4.巧换销套 W4一60C挖掘机各销轴处销套因长时间使用,缺乏润滑而损坏,更换时如不注意方法,常使销套安装不到位,造成端部损坏。对此,可将销套套在对应的销轴上,再将销轴穿人销套座孔对中定位,而后用手锤锤打销轴端头,使销轴头部将销套压入销套座孔内。此法不损坏销套、不产生歪斜,简单可靠。 三、使用日常用品进行应急代用 使用日常用品应急代用是不得己时的应急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是要简便易行,制作时间短;二是要保证行车安全;三是要不损坏原有装置,不造成其它零件的损坏;四是应急之后,要及时调换正规的配件。 1.使用自行车零件应急 1.1如果柴油机喷油器顶杆内孔的小钢球丢失,可以用自行车飞轮滚珠代替,也可以用报废的黄油嘴内的小钢珠代替。 1.2当农用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回位弹簧断裂,可以用自行车车座下的拉伸弹簧代用。 1.3东风一12型手扶拖拉机上固定转向拨叉与转向臂的销子若磨损,可以用自行车曲拐销代替。 1.4在给轮胎充、放气时,经常需要把气门芯拧出来,有时因用力不当,或经长期使用后气门芯的螺纹下部折断在气门嘴内,而断头部分较难取出。这时,可取一根自行车辐条,将其带螺纹一端强行向断芯的气门嘴内拧入,使辐条螺纹攻人断芯内,而后用力猛地将辐条向外拔出,即可将残留在气门嘴内的断芯取出。此法简便易行,屡试不爽。 2.使用生活用品应急 2.1清洗发动机油底壳或者机体内表面时,如果铁屑和杂质太多难以洗净,可以用适量的面团粘吸。 2.2当汽油机化油器的浮子破损时,可以用热水瓶的软木塞改制代替。 2.3如果机动车的制动液泄漏流失,可以用白酒或一定浓度的肥皂水代替。 2.4牙膏中含有研磨材料,可以用牙膏研磨气门与气门座、柴油机三副精密偶件以及机动车车灯玻璃上的经微划痕。 2.5家庭用的洗洁精等,可以用来清洗机械零部件,尤其适合清洗橡胶零件,洗后不会发生溶胀和变形现象。 2.6用洗衣粉加锯末清洗沾有润滑油的零件。 2.7如果发现蓄电池电解液液面过低,为防止极板硫化,可以购买市场的纯水、太空水倒入蓄电池内。 2.8剪开易拉罐壳,可以很方便地制作机动车上的铝垫圈或者加油、加水的漏斗。 2.9当发现水箱、机油冷却器和液压油散热器等多管(芯)部件损坏导致漏油、漏水和漏气时,为迅速判断损坏部位,可利用香烟吹气法找到泄漏处。即点燃一支香烟,深吸几口,含烟于口中,将怀疑有故障管(芯子)的一端堵死,对准另一端吹烟,则管(芯)上冒烟处即为故障部位,然后再查找下一个部位。此法简便易行,有效可靠,但要注意安全。 3.使用电器用品应急 3.1如果柴油机高压油管接头台肩处漏油,剪一段16号电工保险丝绕在紧固螺母下面。 3.2如果拆卸磁电机时不慎丢失高压触点炭棒,造成磁电机不能产生高压电,可以用干电池的炭芯磨短一段代用。如果汽车分电器盖中心电极碳棒损坏或丢失,可以用5号干电池中的碳棒稍磨后代用。 4.其它应急方法 4.1如果高压油管乳头处漏油,可以用塑料片或软金属片剪成一个小环形,垫在接头凹穴内。 4.2当发电机碳刷磨损过度或弹簧力不足影响发电时,可以用木块或树皮削成炭刷长宽一致的小块,垫在弹簧与炭刷之间,以增加炭刷与整流子的接触压力。 4.3可以用洗净的丝瓜络代替空气滤清器的铁丝滤芯。 4.4如果橡胶油封的自紧弹簧过松,可以用加添橡皮筋的方法予以弥补。 4.5零件的接合表面常用密封垫片密封,并在垫片上涂一层耐油密封胶以增加密封效果,但如一时没有密封胶,也可使用油漆代替;油漆的粘性较大并干后变硬,使密封可靠,效果较好。如一台日产WD140-4型推土机打气泵出现故障,修理后安装时由于没有密封胶而在泵盖密封垫上涂上一层油漆,经使用证明效果很好。 工程机械论文:论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 论文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不当而对其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如何适当维护液压系统。 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2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液压元件、液压胶管要认真清洗,用高压风吹干后组装。选用包装完好的正品滤芯(内包装损坏,虽然滤芯完好,也可能不洁)。换油时同时清洗滤清器,安装滤芯前应用擦拭材料认真清洁滤清器壳内底部污物。 2.3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 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3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3.1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 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当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工作"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油的变质。防止空气入侵应注意以下几点: 维修和换油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才能正常作业。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口不得露出油面,吸油管路必须密封良好。油泵驱动轴的密封应良好,要注意更换该处油封时应使用"双唇"正品油封,不能用"单唇"油封代替,因为"单唇"油封只能单向封油,不具备封气的功能。 3.2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 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4作业中注意事项 4.1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操作手要保持稳定。因为每台设备操纵系统的自由间隙都有一定差异,连接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因而其间隙也不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出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赋予了设备的个性。只有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手认真摸索,修正自己的操纵动作以适应设备的个性,经过长期作业后,才能养成符合设备个性的良好操作习惯。一般机械行业坚持定人定机制度,这也是因素之一。 4.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经排气后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4.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到准确的油位。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是接班司机对液压系统检查的重点。常压式油箱还要检查并清洁油箱通气孔,保持其畅通,以防气孔堵塞造成油箱真空,致使液压油泵吸油困难而损坏。 4.4保持适宜的油温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危险温度≥100℃)。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油温过低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起动发动机,空载怠速运转3~5min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4.5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设备,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机器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4.6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中要防止飞落石块打击液压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活塞杆上如果有小点击伤,要及时用油石将小点周围棱边磨去,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连续停机在24h以上的设备,在启动前,要向液压泵中注油,以防液压泵干磨而损坏。 5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5.1250h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换油。 5.2500h检查保养 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5.31000h检查保养 清洗滤清器,更换滤芯,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当然,如能通过油质检测分析来指导换油是最经济的,但要注意延长使用的油,每隔100h应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更换变质油。 5.47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 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至命性的破坏。 工程机械论文: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与趋势 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及工作舒适性,努力达到人、机和环境的亲和,很有必要按照汽车行业的环保标准来设计工程机械产品。尽管目前工程机械尚未归并入限制排放的机动车行列,但随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用烟度、噪声等指标的限制愈来愈严格;特别是随着装载机等数量大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市政建设中的使用量不断加大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可以预见开发研制环保节能型产品是今后工程机械发展的趋势。鉴于此,徐工科技在装载机行业中率先推出了ZL40G环保型轮式装载机。 本文以ZL40G环保型轮式装载机为例,就机械材料的选用与设计、所要遵循的要点和所需考虑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 1、环保型材料的利用 1)尽量采用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资源 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尽量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特别是结构件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容易装配和分解的大模块化结构和无毒材料,提高工程机械材料的再生率。 2)长寿命、低能耗及减轻重量的设计原则 通常来说,延长产品寿命就等于减少了机械的生产量和降低其报废量,降低产品能耗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减轻产品重量即可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要从减少环境负荷的角度尽可以考虑各系列产品同类零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为此应在保持主机各项性能参数前提下,尽量减少主机和附属作业装置或机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实现液压系统的轻量化和高效率。 3)尽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 工程机械零部件设计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氟利昂(空调)、含氯橡胶、树脂及石棉等有害材料。如装载机驾驶室和内饰上使用难以自然分解且对环境有害的工程塑料及其它一些非金属材料都加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仪表、散热器及蓄能电池等采购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替代铅的使用量。因此在主机设计中一些附属零部件选用新型环保型材料很重要。 4)废弃零部件处理的污染最小化及综合成本最优化 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考虑报废件处理简单、费用低和污染小,零部件要解体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烧处理或可作为燃料回收。 2、环保型工程机械产品设计 1)选用低公害发动机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采用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高效率的环保型水冷增压柴油机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荷。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通过采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措施或应用新型的环保燃料来进一步降低排放、噪声等,努力适应第三次排放法规要求。 2)降低整机振动与噪声 减振与降噪应该是产品设计中最需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在装载机设计中,动力装置采用双向减振悬挂系统就能克服整机动力传动系统与车架之间的共振、噪声及对动力系统的疲劳破坏;后桥设计成中心摆动结构能使后桥摆动中心与动力输入中心重合,很好地减少附加力矩对传动系统不停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与噪音,避免在崎岖不平道路上整机各部件相互冲击所产生的噪声。除选择低噪声的发动机外,主机的结构布置或系统的结构设计也可以进行某些针对性的改进。如冷却风扇可不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而可单独由液压马达带动,这便于将风扇与发动机隔开并将整个发动机密封起来,从而使噪声不能通过风扇出风口传到外部,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液压管路排列来降低液压油泵振动、阀节流和油管振动产生的噪声;可在机罩等覆盖件处设计粘贴吸音隔音材料;可设计全密封整体式驾驶室,密封减震,隔音降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3)液压系统的清洁和防渗漏 保持传动液压油的清洁度对工程机械的液压传动非常重要,因此精心设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如采用高效高精度过滤装置)十分必要,这样就可去除油液中微尘垃圾、机械磨损物等杂质,减少液压元件故障与磨损、延长常用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液压油的更换频率;同时可有效避免液压油在工作中温度升得过高过快,延长换油间隔时间,减少对周边作业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采用增压液压油箱,可改善泵的吸油效果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能很好地防止外界灰尘和水分进入油箱,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液压系统的渗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目前部分工程机械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液压管路采用耐腐蚀、防老化、具备优良密封性能的进口优质胶管很有必要;为了减少损坏软管的废弃量,设计时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使用硬管;对设计过程中只能采用软管并且容易破裂时油液流出而污染环境。 4)系统高效节能的设计 工程机械的高效节能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用电控高性能长寿命节能型发动机是研制环保型机械最基本的一环;另外在设计时采用双泵分合流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静液驱动技术等都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工程机械产品人性化的设计 1)环保安全关怀型驾驶室的设计 如采用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的全密封整体式、经减震降噪处理的“安全环保型”驾驶室,室内配置无氟环保型冷暖空调,并设计FOPS及POPS驾驶室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如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功能集成的单操纵手柄、可调式转向驱动器、全自动换挡装置、电子监控与故障自诊断系统,再辅以合理美观的颜色搭配,可大大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缓解疲劳,提高作业效率。 2)自动加脂装置或集中润滑系统的配置 传统的手动加注润滑脂费时费力,而且通常有多余的油液溢出来污染周边环境。因此研制环保型工程机械就能自动定时加注润滑脂的设备,如集中润滑系统就能自动定时给各铰销加注黄油,其加油量经过仔细计算后设定,可很好地保证各销轴得到足够的润滑而又没有多余的油溢出,既环保又方便。另外对于小型机械,鉴于降低设计成本,可采用密封的销轴或使用新型材料的特殊轴套、或设计二级防尘结构等防止外部异物的进入和内部油脂的排出,从而延长加注润滑油的间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外观美学设计 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一直是外形粗放、笨重的形象,环保型产品更应注重外观美学和车身的流线型设计,达到机器的环境的谐和,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如发动机机罩就可进行造型别致美观的流线型设计,整机的标识标牌应精心布置、设计,良好地体现环保特色。 4)人性化设计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电子化代表了当今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实现了各种工况下自动判断、挖掘机器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达到发动机的最佳功率匹配,减少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并自动诊断机器状态,使机器使始终能保持良好状态,因此控制和操纵的人性化能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系统可靠性设计 尽量运用高可靠性的成熟技术和借用经市场考验后的成熟系列零部件可延长各关键系统或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例如降低制动元件的更换频率就相当于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工程机械论文: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液比例阀 负载感应 压力补偿 先导控制 遥控 1 引言 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如图1所示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也不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影响,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在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的影响。近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内装的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的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的固定压差),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而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 4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对于一般需要位移输出的机构可采用类似于图1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驱动器完成。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计算机接口容易等优点,所以现代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2是TECNORD公司JMF型控制摇杆(joystick),利用一个摇杆就可以对如图2中的多片电液比例阀和开关阀进行有效控制。该摇杆在X轴和Y轴方向都可以实现比例控制或开关控制,应用十分方便。 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 无线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的遥控改造。从安全角度考虑,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装载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车和桥梁检修车等多种移动式机械的遥控改造中获得成功。工业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图3所示为某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简图,图中仅画出了与电液比例阀有关的部分。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 图4 是某推土机推土铲手动与电液比例先导控制实例。当二位三通电磁阀不通电时,先导压力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相通,梭阀选择来自手动先导阀的压力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当二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时,先导控制压力油通向三通比例减压式先导阀,通过梭阀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 6 小结 以上简要介绍了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工作特点,对比例阀的负载感应和压力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电液比例阀的不同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机械的先导控制和遥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电液比例阀对简化工程机械操作、提高效率和作业精度以及实现智能化作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宽必将使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医院管理会计实践探讨: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的不足与完善的思考 摘要:自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后,不仅仅提高了医院的财务规范管理,同时还给会计核算方面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我国的经济发生了不断的发展,同时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经过在执行后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则应尽快加以完善与解决。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问题;完善 一、实践中发现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问题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里规定,要按照账面上固定资产比率支取修购基金,和企业支取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基本相同,但是资产负债表与企业会计核算累计则为固定资产减项是反映固定资产净值的,然而医院因为固定资产自购进到报废是需漫长的时间,而这时,固定资产往往存在使用的耗损和价值的递减,如果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还用原值反映到资产负债里,那么则是把资产与净资产的总数虚增了,这时,因为对修购基金的提取,使得专用基金直接增加,使得净资产会计信息失去其真实意义。目前由于不断加剧的竞争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存放在医院的各项资产减值风险逐渐加深。例如:在当今不断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也随之快速飞跃,极其贵重的大型医疗设备出现了现值下降,其账面价值往往高出市场价值,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里规定不能调整账面价值,然而医院存在其特殊性,想要实行药品及材料零库存则是很难达到的。 目前医院财务规定,年底按应收医疗款及应收患者药费科目余额款的3%~5%计算后准备提取坏账。然而医院实行患者住院预交押金制度,而应收患者在院医药费其实不是真实的欠费余额,住院患者的真实欠费是应收在院患者医药费减掉预收医疗款差额才对。坏账计提准备应是,应收在院患者医药费减掉预收医疗款之后加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总和的3%~5%。另外,计提的比例也不应按标准,患者欠费所导致的坏账则应按患者性质划分“医保欠费”与“患者欠费”。“医保欠费”其坏账率是很低的,“患者欠费”有的则是患者故意逃费,其坏账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现行会计制度允许坏账准备给出的提取比率基本低于实际率,导致坏账、呆账不能及时冲销,这样很大程度影响了医院流动指标和偿债能力,结果影响了医院发展。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医院投资的主体也发生了多元化,经营管理企业化,医院现金流量表能够全面准确的掌握财务资金使用状况以及是否正常,还能掌握未来的现金流量的风险如何,并且能够真实审评医院业绩,更利于产权主体的监督检查。 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思考与完善 医院应该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科目中增加一个累计折旧科目,以及取消一般的修购基金核算内容,并需要把专用基金修购一般基金,以及期初余额转入至基金。在折旧时,并且还要借记相关支出科目和贷记累计折旧,还要登记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及总账,分别列出会计报表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及净值累计折旧,让其资产负债表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出医院的实际总资产和净资产。因此可以从这两方面得到固定资产情况以及增减变化状况。据此,为了更真实快速反映医院当前资产现况,医院会计现行制度需要借鉴企业方面的会计准则中的核算要求,会计期末可对各项固定资产全面进行清理检查,准确合理地预计出各项资产有可能出现的损失,由此计提减值准备。只有这样,我们的财务报表才能把信息提供的更准确和更加完善。当坏账准备基数确定时,可把预收医疗款科目上的余额作为住院应收患者医药费科目的余额减项,患者所欠费用则是应收医疗款里的科目余额及应收在院患者医药费科目余额的总和再减掉预收医疗款科目里的余额。患者欠费之外产生的应收款项就要经过其他应收款科目里的核算。为了严格防止产生坏账,其他应收款则应该计提坏账准备,并把余额计入到坏账准备里的计提基数上。关于医院坏账准备金里的计提比例,医院则需要以实际状况来确定。医院的现行会计制度里面并没把现金流量表归纳到医院会计报表里,这就令管理人员无法准确安排医院需要的建设资金以及经营资金。现在医院会计报表里所增设现金流量表,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卫生行政主管和医院能及时了解到了现金实际收支状况,进而加强了资金方面的管理,并且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当前有些医院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不含有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这就极大程度的减弱了报表使用者对其报表的理解。如若能把资产的负债率、成本费用率、速动比率以及固有资产收益率作为会计报表中的附注便能让管理者更加快速、直接明确地了解到医院的当前的经营状况。利于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医院管理会计实践探讨:加强实践经验积累提升医院会计人员素质研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的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很多医院的财务部门面临着新的挑战,财务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都对我国很多医院的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医院财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医院会计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实践经验积累 医院 会计人员 综合素质 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市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关于如何完善医院的经济管理,通过医院会计人员来实现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是当前很多医院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新挑战。所以,对于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实践经验积累,进而提升医院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现代医院信息化发展,医院实现更好经济管理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做出就如何提升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医院财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医院财会信息化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传统的医院会计模型,进行改革和重整。在改革和重整的基础上,将医院财会和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将信息技术的理念深入到医院的财会工作中去,并建立相应的现代医院会计信息系统。这种现代医院会计信息系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主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医院的会计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并能使得医院所有的财会信息在医院内部共享。它不仅仅可以加强医院会计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医院经济管理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医院财会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现代医院的财会信息化发展。 (一)缺乏精通财务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我国目前的很多医院来说,他们的很多会计人员都是原先从事手工操作的会计人员发展而来的,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的电脑运用能力非常低,即使有的医院对他们的会计人员进行了电算会计相关方面的培训,但是,取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些医院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并不能将电算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很好的发挥出来。这反映了当前很多医院缺乏精通财务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当前很多医院的会计人员,他们在开始使用会计软件的时候,一般只能掌握容易简单的凭证录入工作,对于其他的电子会计方面,他们并不能很好的运用计算机软件解决,而且在他们的财会工作中,工作方式并没有改变很多,缺乏创新意识。如果会计人员所使用的计算机出现硬件或软件方面的问题,那么通常这些会计人员基本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而要等计算机软件公司的专业维修人员来对计算机进行维修,在维修完成以后,才能继续他们的财会工作,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了医院的工作成本。一个好医院,要想实现财会的信息化,就必须要解决“缺乏精通财务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这个当前很多医院面临的问题。 (二)缺乏专门针对医院财务开发的财务软件 由于很多医院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够重视,使得很多医院的财会部门缺少相应的财会软件。虽然,在当前很多医院都有着很多的计算机软件,例如窗口收费软件、病房入住记录软件、划药收费软件、医疗保险软件。但是,关于医院财务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当前是非常缺乏的。医院财务软件的缺乏,造成医院的财务工作并不能很好的与窗口收费软件、病房入住记录软件、划药收费软件、医疗保险软件相结合,数据也不能做到共享,使得医院财会信息系统孤立,不能和医院的其他系统相结合。由于医院的财会软件的缺乏,造成医院基层数据不能上传,不能做到共享和交换,导致医院财会部门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加大了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很多医院的会计工作基础非常薄弱,很多的财会方面的工作基本是以传统手工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目前的很多医院财会信息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当前很多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够完善,这种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制度,使得医院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不能正常、有效、合理的工作运行。而且,对于一些规模偏小的医院,他们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使得他们的财会工作中经常出现有经济总额而没有经济明细,对医院的资产不能有效的做好财务处理工作。有些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制度的管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目前有的医院由于信息技术原因,不能很好的做到对医院财会信息系统的保护,出现了医院财会信息的泄露以及网络黑客的窃取医院财会信息等严重问题,这些都使得医院的财会工作和管理有着很大的威胁和危险。 二、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素质的策略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展开。而医疗卫生的发展态势也标志着社会是否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所以,要做到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就必须要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的提升,则必须要通过对医院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实现医院财会工作的信息化。 (一)加强在职培训,积累实践经验 会计工作是医院管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而随着我国医院的不断技术改革、人员改革,对于医院的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如何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加强对医院会计人员的在职培训,通过知识的更新,积累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对医院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电子财会的知识以外,还要对这些医院会计人员进行税务、法律、财会信息化管理理论等发面的培训,不断通过实践,来积累他们的信息化财会经验,开拓他们的视野,鼓励医院会计人员创新。 (二)加强医院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完善财务操作规程 在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医院应该加快建立完善的医院信息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只有完善的医院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才能使每个岗位各行其责。对于加强医院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医院必须完善会计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有明确要求和操作规程,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确保每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完善会计操作规程,按照规程进行医院的财会管理,加快医院的会计信息化进程。 (三)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面对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缺乏的现状,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不仅要对当前在职的医院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完善会计人员的电算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知识,来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从会计方面涉及的税务问题、法律问题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要求医院会计人员具备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严格自律,不做出有损医院经济效益的漏账、错账等违法行为。 三、结束语 在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背景下,健康稳定的医院财务制度是医院正常运作的保证,而医院会计人员的素质的提升,是医院财务制度的完善和提高的保障。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许多医院的财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只有实践经验丰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结合的综合型会计人才,才能够保障医院财务运作的安全、稳定,保障医院的资金积累,才能做到对医院的发展以提供财务支持。 医院管理会计实践探讨:新医院会计制度实行三年来的实践经验及其评价 摘要:新医院会计制度自2012年1月份开始全面实施至今已经三年了,新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基于建议立场为改善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实践做出评价。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新会计制度 国家财政部、卫生部颁布实施的新版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已经三年了,新制度的实施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相关变化 基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医院内部控制三大需求,我国颁布了新版《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并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执行,制度中发生的重要变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用范围 新制度将会计主体更加明确化,其主体为国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 (二)会计科目及报表体系更加完善 科目体系上,新增了 “累计折旧”、“科教项目收支”、“待冲基金”、“结算差额”等会计科目,取消了 “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等会计科目。 (三)会计核算基础变化 改变传统收付实现制模式,采用责权发生制,部分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更为明确。改变资产的补偿方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直接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收支分类模式改变 调整收支分类。核算中取消上级补助收入,新增科教项目收支类科目,药品收支的以及科目全部调整为二级以下科目,重点考核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突出体现医院公益性。 (五)基建会计纳入医院大帐处理 基本建设并入大账核算是新制度重要的一点,提高了医院财务报表信息反映的全面性。 二、新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旧制度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制度从颁布到落实经过两年时间,在这两年之内,医院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重视性不足等原因准备工作存在不足。制度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固定资产盘点较困难、往来账目核对未完成、呆账坏账处理工作不全面、固定资产损益处理不好掌握等,直接导致新制度实施初期因各种初始数据不完整而过账不准确。 (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问题 旧会计制度实施时间长,医院会计工作人员对旧会计制度的掌握远超新制度。由于新制度变革大、财会人员学习培训时间不足等原因,医院会计工作人员对于新制度的了解还存在一些不误区,从而在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等实务操作上,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科研经费核算难以把握 旧制度科研经费一般都是通过专用基金或通过往来核算,新制度要求从科教项目支出科目列支,会导致因单位配套部分不能做收入而无法配比,从而科教项目收支结转(余)出现赤字。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问题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主要源于财政、科教、自筹三大途径。新制度要求将财政、科教以外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医疗成本,财政及科教形成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待冲基金”,虽然能反映某一时间段财政、科教资金的结转(余)情况,但其冲销需待物资出库、摊销、折旧之后,对医院来说,有些不符合配比原则,影响财务数据的时效性。 (五)医疗风险基金计提处理问题 医疗风险金是医院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新会计制度要求风险基金计提处理,增加了医疗成本。但是,计提依据是医疗收入而并没有详细明确到科室,直接计入公用成本,对成本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基于新会计制度实践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做好新旧制度的平稳衔接 一方面,医院各层面要尽快转变观念和认识,尽快适应新制度要求,做好资产清查,核实往来账项,贯彻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医院要针对制度要求对原来各会计业务处理进行变更调整,执行新制度各项流程。 (二)强化学习,高度重视,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新制度是配合国家医改政策及医院经济活动多样化和财务管理工作呈现新变化而出台的。作为主管部门及医院领导层面,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或邀请专家讲座,积极宣传国家医改政策和新会计制度。 (三)强化成本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新制度要求医院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提高医院竞争实力。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支出控制措施,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医疗业务成本。 (四)改变科研经费核算模式,保证科教项目结转余全面完整 通过设置不同的资金来源模式核算科研经费的收支,有不含财政部门的上级补助收入以及相关的支出列科教项目收支;财政部门下拨的科研专项资金通过“待冲基金”和“专用基金”核算;单位自筹的科研项目资金则通过“专用基金”核算。 四、总结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和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变化,一方面,新制度反映了医院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助于医院资产和资金的管理,另一方面,在部分细节的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新医改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制定的管理制度,医院应当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制度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管理行为进行优化。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健康教育论文:在护理中如何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几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将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活动之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患者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作好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 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1.1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教育人们树立新的健康观,鼓励人们具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并帮助其实现这一愿望。1年来,我院对82∞名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1.2健康教育能疏导患者心理方向的问题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去战胜疾病,密切了护患关系。我院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增加了很多工作内容,但与患者交流、沟通多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很大提高。满意度由过去的86.5%(年平均),上升到现在98.8%(年平均)。患者有疑问有心里话愿意对护士讲,而护士也能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予以全面、周到地护理。 1.3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许多疾病产生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吸烟、酣酒、高糖、高脂食、性混乱等,通过健康教育对某此偏离行为方式进行矫正,以提高患者和人群的自控能力,就会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1.4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焦虑状态患者住都有陌生紧张心理,特别是需要手术的患者,护士应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是消除不良心理反应,解除患者及家属种种疑虑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最理想的保健措施。 1.5健康教育是一项技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美国医药协会调查显示,每花1美元于患者健康教育服务上,就会节省6美元的医疗费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要点 2.1内容必须具体患者健康教育是适合患者状况和生活需要的具体活动。为此应该把握患者的生活内容和习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健康教育成为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以引导患者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2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文化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可能碰到或必须了解或掌握的知识,护士应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宣教,在为患者解决问题上起指导作用。 2.3抓住关键、把握阶段性在宣教过程中把握好宣教的时机。如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明显的阶段性,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指导、出院康复指导等,每一阶段都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2.4合理掌握宣教的时间。 2.4.1入院宣教中患者最关心的是床位、病窒环境、设施介绍,而危重患者入院最关心的是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危险、需要马上见到医生和护士,这些内容应及时介绍,至于规章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可能不是患者最急需知道的,即使介绍,效果也不好,可在患者安定后再进行,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即可。 2.4.2宣教时间在非治疗和护理时间内,下午治疗后相对固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谈,联络感情并收集资料,以便系统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指导。 2.4.3贯穿在治疗操作和护理中在为患者进行特殊检查和护理操作时给患者解释和介绍有关知识。如:给患者静滴膜岛素时,告诉患者此药不宜太快,自己不可随意调换,完毕后不可突然站起,以免因低血糖引起晕倒。 2.4.4需要患者家属参与、了解的内容,可安排在探视时间。 2.4.5做出院指导不要等到办理出院手续时才匆忙地向患者进行宣教,应在出院前1~2d内完成,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健康教育论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的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 但在中小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 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各校都应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 健康教育论文: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 【摘要】 随着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有1.3亿,老年人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以本地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检健康状况做出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老年人;健康体检;调查;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对__年4月-12月在我社区服务站参加健康体检的609名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其中男297人,女312人,年龄60-86岁。其中60—70岁413人,70岁以上196人。退休前职业:工人234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师、公务员145名,农民211名,其他19名。 1.2 方法。主要进行的体检项目有: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电图,脂类分析,空腹血糖等。诊断标准:正常血压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__年修订版)确定的高血压水平分级.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110mg/dl),但 7.0mmol/l(126mg/d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血脂采用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血脂测定结果的新参考值,血清中胆固醇 5.17 mmol/l,或三酰甘油 1.7 mmol/l为血脂异常;身高体重评价,采用体重质量指数(BMI)法.评价采用WHO标准: 18.5为体重过低,18.5~24,9为正常范围,≥25为超重。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血压检查情况:609名健康体检中,高血压158人,占受检人数的25.9%。其中1级高血压101人,占总受检人数的16.5%,2级高血压45人,占7.3 %,3级高血压12人,占1.9%。 2.2 心电图检查情况:609名健康体检中,心电图异常人占受检人数的54.1%。 2.3 生化检查情况:609名健康体检中,异常者共有476人,占总受检人数的81.8%。检查结果见表1。 2.4 BMI检查情况:以BMI为判断标准,其中BMI 18.5者43人占总人数的7%,其中男20人,女23人。BMI≥25.0者96人,占15.76%。其余为BMI值18.5-24.9。 表1 生化检验结果统计情况表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 3.1.1 高血压患者中70%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研究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与工业化程度相关,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师,公务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工人,农民。 3.1.2 本资料统计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占首位,共计110人,占18%。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项中,企业管理人员,教师等发生ST-T改变的比率高于企业工人,农民,这可能与精神和工作压力相关。另外,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在形态学和功能方面发生一系列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尽管有些症状没有明显的临床反应,但是考虑到受检者年龄较大的因素,因此应提高对其重视的程度。 3.1.3 生化检查结果分析,高达87.1%的老年人都有异常,这表明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特别是血脂异常比率较高,高血脂症的主要症状是并发症,如并发动脉硬化、心脏病、大脑供血不足、肾脏病等或出现肝功能异常。 3.1.4 体质指数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有7%的离退休人员体质量偏轻(43人),而有15.76%的人员体质量偏高,达到了96人。体质量异常对人的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体质量偏高的原因一般在于营养摄入过多,同时体育锻炼不够。 3.2 健康教育对策 3.2.1 改变老年人的体检观念。老年人一般有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生病了才会体验”。其实很多潜在的疾病是没有明显的相关症状的,通过体验就可以将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找出来,并对症下药,提高生活质量。 3.2.2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减重、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要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嗜好。进行适宜的运动,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3.2.3 提高生活情趣,保持乐观态度。老年人要消除“树老根枯”的消极情绪,要坚定美好的信念,以乐观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尤其小学音乐教学的生动性、趣味味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接纳的、无威胁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则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小学音乐教师亦应从培养学生亲自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出发,为创造学生美好心境,具备健康心理夯实基础。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是一个大群体,每个学生都在这个群体中与同学、老师相互交往,然而,如今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根据调查显示,30%的小学生不愿和别人在一起,即使是和同龄人在一起也不感到快乐;10%的小学生对同伴不关心,与人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冷漠,得不到同伴的友谊;5%的小学生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由于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交往能力又差,因此常感到苦恼。针对学生交往上的心理问题,可归结为几种原因:首先,有些学生学习跟不上、考试害怕、有厌学情绪,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什么都不行,没人喜欢,于是诱发心理上的自卑、焦虑、离群,从而产生孤独感,或者因学习任务过重,交流变少了;其次,现在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在家养尊处优,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遵守集体规则;再次,有些学生在父母长辈的呵护和宠爱下成长,经不起批评和挫折。针对上述小学教育的现状,在素质教育占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流的今天,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二、音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内涵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极佳途径。心理素质可分为审美心理、协作心理、表现心理和柔韧心理。 (一)审美心理素质 教师通过对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剖析和欣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综合了一切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作用于人的心理,提升了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欣赏造就知音,知律的人,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事物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净化美的心灵。通过对不健康的劣质音乐的批判,让学生认清它,抵制它。在优劣对比中使学生获得审美心理素质的教育。 (二)协作心理素质 合唱,器乐合奏的训练,它严格要求学生按“严谨的节奏,谐和的和声,复杂的旋律,变化的音量,统一的音色”等方面表达出优美的音乐。因此任何不顾群体的个人表现,只能成为破坏音乐完美性的大敌。所以合唱、合奏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节奏、旋律的掌握程度,又能教育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着眼全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表现心理素质 当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如何更生动、更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呢?培养学生表现的心理素质便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要求学生从“音乐记忆力的准确性,表演技巧的娴熟性,音乐形象的创造性”诸方面去进行音乐发散思维的启示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二度创造”的表现心理素质。 (四)柔韧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柔韧心理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一些胆小、怯懦的学生,在老师热情、积极地鼓励下,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放声歌唱时,他那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素质便能逐渐得到纠正,自强、自信的心理素质便逐渐形成。当学生在音乐比赛获奖后滋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心理时,教师应及时地施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自满的心理弊病。当学生在音乐比赛失败后,灰心丧气,痛哭流涕的时候,教师应施以“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格。 三、在音乐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思考 如今,独生子女任性、逆反心理较重,时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拒绝服从教师和家长的正当要求。音乐教学就是要着重帮助学生纠正诸如此类不良的心理问题,运用音乐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帮助其揭去心中的那一层障碍,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心理、协作心理、表现心理和柔韧心理素质。 (一)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中融洽心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尤其小学音乐教学的生动性、趣味味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接纳的、无威胁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修养、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以真诚的心态接受不同类型的学生,冷静地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情绪,而情绪稳定的教师能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同时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导者,是思想的领路人,是活动中的好朋友。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形式活、兴趣浓、创新多,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求知。 (二)在创设审美情境中净化心理 美育原理指出审美教育能使人获得真知,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按照音乐教学和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例如唱歌教学能促进学生表现情绪和情感能力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在演唱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作品过程中,学生的 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和充实。《雪莲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等作品以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激越的情绪,抒发了学生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之情;雄壮激昂的《歌唱祖国》、《抗敌歌》等作品则以凝练的歌词、鲜明的形象、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飞来的花瓣》、《让我们荡起双浆》则以流畅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柔美的音色、多变的力度,表现了学生对生活、对老师、对大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赞美之情;更有《采茶舞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歌曲给学生欢快活泼、朝气蓬勃、永远向上的精神面貌与民族风格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作品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洋溢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带来教益和鼓舞,更引发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各种歌曲的情绪体验,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扩展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营造了健康的心理世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唱游教学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之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它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龟兔赛跑、捉豺狼、邀请舞”等游戏或集体舞,歌表演等,启发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与同学合作,怎样对待困难、挫折等道理。再如用优美舞姿表演舞蹈《小白船的梦》,让学生感受美感。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教学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欣赏大量国内外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指导学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并随乐曲进入意境,对调节身心有益,把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渗透进学生的整体素质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 (三)在课外音乐活动中锻炼心理 课外的各种演出,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信心,增强胆量,使学生在演出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给其在心理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例如,课外的合唱、合奏比赛有利于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每个参加合唱、合奏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训练并养成统一的节奏,和谐的声音,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并保持合唱、合奏在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并使其懂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遵守纪律,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平时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此类音乐活动中,会逐渐学会与别人交往,也会时刻考虑到应以集体的面貌去想或做每一件事。在音乐教师注重围绕他们的协作精神时,学生无形中会形成先大家、后自我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教师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及时地引导,并帮助学生纠正其不良的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具有惰性,小学生自然也不能摆脱依赖性。那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饭来张口、依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在小学生中已越来越普遍。在课外音乐活动中的独唱训练和独唱比赛,正可以帮助小学生消灭此类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人去扶持。音乐教学,就好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处处利用音乐教学的优势与长处,开启孩子心灵的美好窗户,锻炼其健康心理。 (四)在引进课堂竞争机制中活跃心理 在长时间的教师讲述活动中,学生会出现交头接耳、开小差等心理疲劳现象,这是学习心理上的一个现象。学习疲劳属于学生心理障碍的一种,引进竞争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的心理障碍,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心理、柔韧心理和协作心理等心理品质,主要有以下几项功效: 一是培养自信,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动力,它可以促进儿童更好地学习的愿望。没有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感兴趣。”成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希望获得成功的机会;二是希望胜过周围的人。课堂竞争机制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可以满足自尊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我常用谚语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坚韧不拔、终会成功”。当然,设计和竞赛项目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使他们逐步战胜自卑和胆怯。 二是提升心理承受力,提高心理适应力。当今社会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发展讯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挫折同在,竞争机制无时不有、忧患意识无刻不在,学生求知亦然。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适应力。音乐教学引进竞争机制正是训练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的手段。只有乐观的态度,才能不断战胜困难、完善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因素找起,由小组自身音乐知识结构缺陷上找起,分析与其他组的差距,让其充分意识自身不足,逐步消除嫉妒心理,使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最佳心境。同时在课堂竞争中,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时老师要设法走到学生中,引导他们自我反醒、剖析明确自身素质的优劣点,改进措施,弥补知识缺陷,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三是敢于合作,善于合作。各组中学生优劣不等,常影响小组竞赛的成绩,这时候,指导鼓励学生要大胆参加,无需相互“顾面子”,开展积极合作。同时认真做好以优带劣工作,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树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认识到小组成绩的提高需要每一位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当一个同学失分,不要忙着责怪,而是帮助其补上缺漏,课外督促学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通过引入课堂竞争机制,在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同时,排除了心理障碍,一定程度上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健康教育论文:当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措施 历史的巨轮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当今世界面临的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挑战的格局。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时代要求我们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青年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未来人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各种不良的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20__年11月份,我县未成年办协同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教育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对我县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其中,在对__一中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中的结果表明:“感到有学习压力”的占64.8%,“有轻度强迫症状”的占65.8%,“存在情绪不平衡”的占56.4%,“有轻度焦虑症状”的占51%,“适应不良”的占54.4%。由此可见,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国家教育部在1999年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__年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足以见得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如今,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在青年学生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实现以下“五全”: 一、统一思想,确保认识“全面”到位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步较晚,许多学校领导、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淡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也十分缺乏,从而导致许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陷入了误区。因此,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比如,进行智商测试、学习焦虑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适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耐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 二、深入了解,面向学生“全体”教育 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当然,我们不否认,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事实上,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 三、把握关键,启动教师“全员”尽职 有人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也有人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教师的专门职责,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尤其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因此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 要实现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管理方法不当,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一现状,学校要分期、分批地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时,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发放学习材料、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工作 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每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能力,熟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够掌握自身调节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积极引导,渗透教育“全程”运作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首先,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活动的相互渗透。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来备、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付诸于行动中。此外,还应结合各学科的自身优势渗透心理教育,如:在语文课中着重渗透情感教育,在数学课中着重培养智力技能,在政治课中塑造良好品格等等。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渗透。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再次,我们要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管理活动的相互渗透。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并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五、强化宣传,调动社会“全民”参与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有意组织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家长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健康教育论文: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 [摘要] 目的 介入治疗已成为许多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手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技术,给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选择治疗方法或补充治疗方法。由于一些患者对此项治疗方法了解不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解除了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及家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利用病房每月举行的公休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小型的健康教育讲座,就其提出的疑问和忧虑进行解答和指导,并发宣传资料。 1.2 由主管护士在恰当时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个体化指导。 1.3 利用病房的宣传栏定期张贴有关介入治疗知识的板报。 2健康教育内容 2.1患者对介入治疗抱有很大的希望,一旦术后出现身体不适、疼痛难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即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甚至表现为懊恼、自暴自弃等,患者家属也感到焦虑和痛苦[1]。因此,护士须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一切可能减轻患者痛苦,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保持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顺利渡过术后反应期,达到治疗目的,早日康复[2]。 2.2饮食上尽量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少量多餐,平衡膳食、适当增加营养,进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长期卧床可以导致腹胀、便秘,家属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以利肠道蠕动增快,缓解症状) ;不吃霉变食物,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过分甜腻或脂肪过多的食物以及热食易引起呕吐,呕吐时饮食要清淡,温热适中,偏酸性的水果、硬糖可缓解恶心,出现恶心呕吐时,应作短暂休息,分散注意力,呕吐严重时暂禁食,呕吐停止后从汤水开始逐步恢复饮食。 2.3术后疼痛的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保护疼痛部位,药物镇痛是目前治疗疼痛的主要手段 ,心理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疼痛的心理护理:心理暗示疗法 :暗示如何进行自身调节,此法主要是增强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放松止痛法:全身松驰可有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物理止痛法:通过刺激疼痛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作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转移止痛法: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闭上双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乐事,或者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钟,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事后要闭目静坐2分钟;也可根据爱好,选放一些快声调的音乐,边欣赏边随节奏作拍打、拍手等动作;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说一段相声乐曲。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方法(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气后稍屏息一段时间,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达到松弛目的,减轻疼痛。限制探视人数,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4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比如卧床不起的病人,可选择按摩,病情好转能起床后,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习剑、气功、游泳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2.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形成良好的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生物钟。 2.6定期复查 ,术后一个月复诊,有不适随时就诊。遵医嘱按时服药,以改善肝脏功能。 3 持续进行评估 在开展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之后,仍要持续评估肝癌患者所出现的忧虑状况,观察其忧虑是否减轻或消除,评价其介入治疗的依从性有无改善,是否出现新的忧虑,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反馈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建议,根据实际况作出改进,从而使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4 讨论 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能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常识,从而减少了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论文:浅析心理素质在考试中的异常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高考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单有坚实的知识水平还不够,还须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考场上能否轻松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本身就是高考能力的一个隐性要求,它为学校选拔高素质的人才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不同的考生所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的能够较好地把握自己,心理处于松驰与紧张之间,大脑皮层兴奋恰到好处,这是最适宜高考的心理状态;而有的情绪激动,忐忑不安,心理上患得患失,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因而就影响了正常的发挥。此外,还有那些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考试根本没有进入角色。所以,能否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其进入最佳状态成为每个考生得失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当前考试中几种不正常的心理表现 1、厌倦心理。由于自身目标不明确,平时学习不认真,一般测试考不好,再加上自尊心特强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疲倦情绪,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整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讨厌学习,讨厌考试。高考将至,由于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压力,对高考勉强应付,就象不情愿地为别人完成任务一样,抱着和一个敌对情绪进入考场,对试卷稀里糊涂的乱答,时间一到,匆匆交卷,出了考场"万事大吉" 2、紧张心理。由于高考的特殊性,心理紧张是一般人的常规,但过度紧张则会对考试不利。其来源主要有:一方面对高考的有关纪律、规章制度、考场布置等,都使考场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初上考场,易受其感染,心理紧张,拘紧异常;二为考生受着父母、家人、亲友和教师的重托,心理负担沉重,各种疑虑杂念自然产生,从而导致精力不集中,分不清主次,进入考场后依然不能恢复。这对考试需要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尽力投入,达到忘我之状态则是灾难性的。 3、燥动心理。它是指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能较好地处理而使自己烦燥不安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面对"出人意料"的试题而出现反差心理,怅然若失。不少考生在最后总复习阶段根据一些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某些所谓的"信息"、"动态"之类的题目,结合自己的主观想象,而有目的地准备一些题目进行猜题、押题。一进考场发现题目与自己特别准备过的相差较大,又不能适应新情境试题,顿时产生强烈的反差心理,心慌意乱,茫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笔;二是不能科学合理地分配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前面的小题目用时太多,到最后做分值较高的大题时则发现时间不够用,此时不能够泰然处之、冷静思考,而是情绪激动、心理急燥,对试题乱答一气;三是对突发事件不能正确对待的反常心理。如九六年我的一位考生,由于监考教师和场外主考怀疑其本人与准考证、照片不符而多次使其抬头对照和询问,致使本来紧张的情绪犹如火上浇油,心发慌、头发胀,汗腺急剧分泌,头脑一片空白,而且还不能迅速恢复,好好的答题思路一时无影无踪,以致影响整场的考试。 4、惰性心理。它是指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的一种不认真思考的侥幸、轻率心理。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似曾相识"的试题而产生的轻率心理。大部分考生在考前都做过不少习题,高考时看到试题与自己平时练的题目"差不多",心里一时怦怦直跳,窃喜异常,迫不及待地将事先掌握的答案匆匆全盘照搬,唯恐等一下就会忘掉。这种轻率心理使其不能够认真审题、缜密思维,结果是要点不全、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浅尝辄止,甚至答非所问,不切题意;二是"多多益善"的惰性求全心理,特别是对文科学生尤其如此。高考试题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其发问并非浅显直露,而是多角度、多侧面、一题多问,层层限制,具有较强地考查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功能,它所要求的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但不少考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和缺乏分析综合能力,!不能认真审题,把握其要求和内涵,而是把与该题有关的知识全盘照搬,认为多写必能言中。结果是废话连篇,难于切中题意。此外,有些学生本来答的不错,但为使答案完美无缺,不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滥加发挥,大量增补内容,结果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5、胆怯和否认心理。这种状态主要是指在完成试卷后不能正视自己的答案。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为不敢检查修改的胆怯心理。认为改来改去会使卷面成为涂鸦,给阅卷者造成思维混乱的印象,会影响成绩,同时怀疑自己的构思,本来就没有多大把握,如果检查修改,可能把正确的答案改错,干脆抱着侥幸心理不去检查修改;二为与此相反的否认心理,能够检查修改。应知道,开始答题时根据自己的语感和印象,一般答案是正确的,若修改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则,一般意义上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答案。但有些考生在最后临考结束前几分钟内检查试卷时,不能够认真思考,对那些拿不准的答案持否认心理:若不改,万一错了怎么办!但要注意:若修改错了又要怎么办?结果是匆匆地盲目修改。等考后见到正确答案时,方知自己把本来对的修改错了,悔之晚矣。上述几个方面是考生非正常心理的表现,它充分表明能否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做到临场不惊,泰然处之,防止过分紧张,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心理的明确性。它主要是指在考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对高考的认识。高考既是对部分考生知识和能力全面运用的一种测试,又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能考取大学对考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没有考取并不等于理想的破灭。因此,考试时不能背包袱、有顾虑,不要朝最坏、最糟的方面去想。应该十分明确:不用紧张,考不上明年再考,或许明年在各方面更有利于自己,考取更为理想的学校。即使考不上,还可通过其它途径深造。"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上大学并非唯一出路,它只仅仅提供了一个成才的外部条件而已。所以,考前要端正目的,明确目标,正确认识高考,如此才能在考试中稳定情绪,避免失误。 2、心理的稳定性。它主要指考生面对庄严肃穆的高考做到不慌不忙,临危不惊的情绪稳定状态。这种心理素质首先与教师的培养、指导分不开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考前休息,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中有一个较宽松的休整和自我调节的时间以养精蓄锐,在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和心理、生理承受能力。考前要有遇到试题难易如何应付的思想准备和处置方案,考试中才能充满信心,不盲目乐观、轻率和粗心。其次,考生要做到心静如水,情绪稳定。临考前不要过度考虑考试的成败,不能把高考当作通向仕途的敲门砖和索取福禄的必经之路。更不能将其看作生死攸关、关系到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否则将会产生紧张、焦虑、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使许多自己熟悉的知识,由于"忙中出乱",都会无法再认或再现。应对自己作正确的估价,不要存在过高的奢想,期盼"奇迹"出现。要把高考当作平常的一次模拟性测试,即使考不上,人生的希望和机会还多着呢。以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高考,善于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情绪,使交感神经从过 度兴奋状态中,迅速恢复到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较快地与考试所需的纯洁心境相适应,营造出良好的应试状态。第三,人为地进行思想转移。由于多种原因和反复的考试,考生逐渐对考试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进入考场就会出现大脑皮层极度兴奋。只有抑制刺激信号,使其介于兴奋与抑制之间,才能保持最佳的应试心态。对此可采取转移注意力,扭转思想焦点。如做一做眼保健操,环视四周,放眼远处绿色景物,或闭目养神,回忆曾使自己感到最开心、最幸福的事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放松情绪,避免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认识盲点。 3、心理的自信性。自信心能给人们以勇气和动力,它是成功与否的一个先决条件。考生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出应有的水平,考出好成绩时,临场才会冷静沉着、挥洒自如,甚至有超水平的发挥。增强自信心的方法较多,但以下方法可供参考:发卷前,脑子里回忆过去在考试或其它方面的成功事例,遐想美好的未来;接到试卷后,通览全卷,粗略掌握题目的布局,数量、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做题时相信自己能用现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试题中可能出现的平时未见到的新问题,相信自己的表述与标准答案的基本观点和内容一致。一时不会做,可暂时放下,待其它题做完或在做某些题时受到启示后再做,如此可避免遇到难题后紧张发怵。同时心理可这样想:我做不出的别人也做不出;别人做得出的,我也做得出;但我做得出的别人却不一定能做得出。如此自我安慰和"精神胜利法",对于稳定情绪,鼓舞士气有着重要作用。 4、心理的投入性。它主要是指考生在考场上能够积极应答,达到忘我境界的最佳发挥心理状态。由于考试的特殊性,监考老师多,又陌生,场面严肃,这容易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监考老师是面向全场监考的,其职责是维护考场纪律,为考生提供一个好的、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又是为每一个考生发卷、改卷而进行服务的。即使监考老师站在身旁看你答题,也不用心慌意乱,抱一个"你看你的,我答我的"旁若无人的态度。只要高度集中精力答题,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根本不会意识到有监考老师存在。 5、心理的预见性。它主要是指在答题前对试卷中的各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有行之有效的对策。首先通览全卷,了解题量、各题的布局和难易度,其次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握节奏,对各题用时多少,必须有准备,防止太快而慌张,太慢又完不成的结局。其三把握解题方法和步骤,明确各题所考查的方向,属于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以便迅速构思,而且能果断地取舍难易题的回答先后顺序,以免在个别题上耗时太多,出现"做不完"、"来不及"的结局。一般是先易后难,对一些难题可尝试把它分成几个层次去理解,或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考虑。此外,对考试所需用的各类证件,如准考证、座号通知单等,预先就整齐地放在易使监考老师拿到的地方,避免检查时给你要或乱翻试卷找证件,以致影响答题。 总之,造成考生心理异常的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差,考生心中无把握,自信心不足,由此导致各种不正常心理出现。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最根本的为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再配以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和自己的平时训练,就有可能形成考试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至于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和培养,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也会有不同的作法。但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必然会促进考试心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加完善,从而避免考试中不正常的非智力因素影响。(作者: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健康教育论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根据学校所提出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我们心理教研组计划在巩固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将加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校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内涵,丰富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与途径,使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增进其积极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 __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教师及学校有志于心理学教育研究的在职教师。 心理校本研修将以积极、规范、实效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教科研能力。以“关注学生,回归本真”为主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心理辅导实效,使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一)走出去 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开创从无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引进来 请心理学科专家,来校做讲座、报告等形式,扩充教师的理论基础。 心理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师百家讲坛”活动。演讲对象为学校积极教育研修主干教师,演讲内容将突出以积极教育为核心、为主题,通过研修主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使全体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一定的提高。4.名师培养对象教学开放周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及培养对象等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本学期将继续举行骨干教师的展示活动,具体针对名师及培养对象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规定一位名师至少开放一节,一位名师培养对象至少开放两节课,每个教研组成员分批去听。通过名师及培养对象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让广大教师在自己学校充分感受新课程、新理念,更为大家提供优秀的课例进行研讨。 (三)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1)本学期开放个别心理咨询室,(每周三下午15:20-16:20),由专兼职教师定时定期接待有求助要求的学生(主要针对上学期调查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与矫治。 (2)开放团体咨询室,针1对年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咨询,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心灵氧吧)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绿色热线】,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健康教育论文: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学校的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在高中课改推进中,加强对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之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拓宽保健知识,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理想效果。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尽管我们现在沿用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但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法规。它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得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法规的依据。1992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规定了每2周1课时和利用其他时间开展专题教育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1995年参与实验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要》。因此,学校健康教育除了有规定的内容外,还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类课程,其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就有健身原理、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养生保健、心理与体质健康、交通安全知识等方面,但涉及情感、家庭、社会实践问题处理、适应能力训练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教师安排和组织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中安排,也可有计划地分散安排,或者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除了专门授课外,还可以健康咨询、健康经验讲座、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等,最好在高一、高二阶段完成。这样就出现了体育教师和保健教师授课安排问题、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达不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的600名学生一名卫生人员的要求,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存在不足。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首先要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把学校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内容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按照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的原则进行分类,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根据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最后,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授课安排上,一般情况下保健教师安排上集中式(多个行政班集中)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同时负责日常健康、心理咨询等;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科特点以分散式(必修自选系列模块形成的班级)展开健康教育。 四、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 需要。 体育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学练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新的、和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酒精、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性行为、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主动关注学生安全,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健康教育论文: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对策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后,政府和高校逐渐认识到加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都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更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指导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会产生。 (一)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差别。以前在学校出类拔萃,上大学以后,面临激烈的竞争,学习成绩不理想,部分大学生不免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同时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越来越感觉到四年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缺乏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盲目填报志愿,直到被高校录取时,才发现现实情况与自己理想相差很远,于是便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情绪消极;或者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又不得不读下去,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受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三)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由于很多家长平时教育方法的不正确,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考大学,导致部分学生把考大学看作是完成父母布置的一项任务。考上大学以后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从而导致整天沉溺在游戏当中,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四)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与中学有着显着不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交际能力差,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造成社会交往比较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会使气氛变得紧张,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五)对个人前途不确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目前全国的就业形势总体不景气,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因此,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困惑和迷茫,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六)由于个人情感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约都在16~25岁之间,从生理上来说,对异性的渴求比较强烈,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大学生往往对感情比较执着,经常陷入感情纠葛而不能自拔。有的大学生常常因为失恋而陷入感情漩涡,思想也逐渐变得偏激,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理念滞后,存在认识误区 综合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状况可以发现,普遍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的情况。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大多数人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就医,这种世俗的眼光使得部分想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也敬而远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面子观念强,担心去心理咨询中心会被人发现,从而被扣上“有问题、不正常”的帽子,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求助的对象并不是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的咨询服务人员,而是朋友和同学。 (二)心理教育应试化倾向严重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数高校为了显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也纳入正规的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被带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学生的成绩还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整天记忆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名词,而真正能运用到自己身上的却寥寥无几,从而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情况,教学效果很差。 (三)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本土特色和系统全面的规划。大多数高校都是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甚至直到出了问题才感觉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维护高校稳定的临时性工作。这充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出现了忽轻忽重的现象。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 档案 要全面认真地建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治疗。与此同时,要对前来咨询的同学进行跟踪观察,并保护好他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从而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二)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构建网上心理教育平台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媒介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面向全社会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理念。 另外,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渗透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利用互联网,构建“微信”、“飞信”等网络沟通平台,创办多种体验式的心理游戏等,还可以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师资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心理教育方式相比,互联网教育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顾虑,更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内心思想动态。 (三)积极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与同辈辅导相结合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辅导起步的,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体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同辈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模式应运而生。特别是同辈辅导,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这种辅导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在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他们需求帮助的往往是同辈而不是成人。因此,同辈辅导员和当事人都可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 (四)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院系、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中分层次进行,并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建立心理健康/:请记住我站域名/“五位一体”的防护网,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和经费,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心理保健的意识,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健康教育论文:做好企业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创建卫生城市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企业职工是人类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部分,他们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健康素质,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健全组织网络,制定计划,保证企业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健全的组织网络,并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作为企业,从组织网络看,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应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爱卫办、工会、共青团、安全和后勤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健康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明确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和专兼职人员,形成了建设公司──二级公司──作业处(车间)──班组、建设公司——直属项目经理部——作业处——班组的健康教育网络。同时,为加强教育业务指导,应考虑在百人以上的单位中聘请一名兼职的健康教育指导员,主要职责就是制定教育计划、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好教育的组织工作。 公司爱卫会每年要制定明确的教育计划,召开专门的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布置当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教育任务。通过组织网络迅速行动,使企业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二、建立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加强企业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 在有了组织保证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提出企业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规定企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制订出单位健康教育达标要求,由公司爱卫办定期组织检查。通过边检查边指导,使各单位基本能做到领导重视,责任到位。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知识及职业卫生、女职工和上岗前的健康教育培训;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健康教育专栏(橱窗或局域网上设置专栏)或黑板报,并坚持及时更换内容。保证教育工作的经常化。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广大员工的健康意识,维护身心健康。为了解企业职工健康需求,帮助职工获得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我们必须注意经常地对职工健康知识需求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职工的卫生科普知识的需求率,了解他们最想了解的是自我保健、防病治病和中老年保健、妇女保健以及急救知识。针对这些需求,一是积极开展针对性培训、讲座和妇女保健图片展等活动,大力普及防病保健知识。二是经常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防病治病的《员工健康教育》专题电化教学。组织员工观看。三是开展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考核活动。及时印发《员工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答》手册,根据创建卫生城市的要求,组织广大员工学习。通过强化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四是各单位根据各自的行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利用厂报搞知识竞赛,举办讲座、讨论会等,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湖南省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与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湖南省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招生与就业的现状,探讨了就业形势严峻的形成原因,并结合成因,具体从修正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的角度阐述了对策与建议,旨在对我省内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建议与参考,促进音乐专业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良好的就业。 关键词: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形势 一、湖南省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就业现状 从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至今天,二十余年的时间,全国各地原有的师范院校以及部分综合大学甚至理工类大学,都像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了音乐学院并设置了音乐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400所各类院校不同规模地开办音乐类专业。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专业所望尘莫及的。湖南省现有16所高校面向全国招收音乐专业学生,招生规模也是与年俱增。这种大规模的发展,一方面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而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高考遴选中,艺术专业的大幅扩招也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教育要求。由于音乐专业入学文化分数要大大低于非艺术类,因此,对于为数不少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的高中毕业生,它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吸引力。诱人的文化录取分以及超量的招生名额既是许多考生无奈的选择,又是他们进入大学的唯一捷径。 当莘莘学子满怀欣喜的收到高校音乐专业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了他们的面前,就业岗位并没有像招生名额般扩招。尽管官方数据经常显示就业形势喜人,九成以上音乐毕业生能如期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事实上,仅有约三成的学生找到满足的表演类工作或音乐教育类工作,大量毕业生由于长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改行者居多。或者在家待业,此外,从事培训行业或以家教为生的毕业生人数也是与年俱增。 二、就业形势成因分析 招生规模与就业形势的巨大反差,其形成根源在哪里呢,结合湖南省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招生学校急于扩招,配套欠佳 借着全国普及高等教育的东风,众多师范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开始盲目扩招。由于音乐专业“入学”文化分数低而收费高立刻成为许多高校的“抢点”,许多高校争先恐后、多快好省地纷纷办起了音乐专业。并且,高收费、相互攀比的心理还促成了许多高校逐年加大扩招力度,大有力争上游、快马加鞭之势。而在另一方面,相应的办学条件、师资状况以及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却未能及时落实。部分院校出现过确认学生入学人数后才开始兴建琴行,配备相应多媒体教室的情况。甚至于还有学生,由于学习的是较为冷门的乐器,入校后因为缺乏相应专业的教师而被迫改换专业。 (二)培训机构快餐式应试培训,生源良莠不齐 为了应对音乐类专业高考的专业联考及各个学校的单独招生考试,各艺术考生入学前,在学好高中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拜师学艺,仍然要花费不少的金钱和时间。众多家长为了让考生能在短时间内能有具备应试能力,不惜血本。于是一系列具有高利润的培训链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的艺术培训学校,也即扎点在省联考考点附近的大大小小的民办培训机构,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很多外地的培训机构从成立到运营各阶段都会来长沙取经,足见长沙音乐培训学校的影响。艺术培训学校的存在,一方面能将备考考生组织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给考生传授了良好的备考经验,节约了考生的时间成本,提高了通过率。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规模教学等利益驱使,艺术培训学校以及相关老师都会尽最大可能动员各个高中的高三考生加入艺术考试培训队伍。很多招生口号都直言“无需基础,三个月包过”、“只要能开口说话,就能通过艺术联考”……,这样直接导致了大量即无音乐天赋也无艺术爱好的考生,为了能顺利通过高考而挤进艺考大军。很多所谓音乐专业新生都是凭一首歌一支舞就拿到了高校敲门砖。缺乏基本技能的训练,进入大学后,即不能唱也不会弹,甚至于连学习兴趣都没有,这样,专业老师纵有百般教学技能也难以调教。音乐专业生中具有传说的童子功,即幼儿时就开始学校练习某项音乐技能的,大部分去了国内九大音乐学院,省内各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大都出炉于快餐式艺术培训学校。生源本身良莠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从事音乐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性。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不协调,学生难定位 部分院校由于盲目扩招,缺乏办学经验与专业教师,其设置的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由于专业课程上设置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很多音乐专业学生常常抱怨没有适合自己的课程,必上的课太难,需要学的课没有开,这样的教学过程直接导致了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水平欠佳,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基本教育素养,形成了毕业生既不会表演,又当不了老师的尴尬现象,自然也导致了即使有合适的岗位也缺乏基本技能而无法适应的情况。 结合这三大原因,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主要可以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角度出发,来探讨可能改善的方法。 三、关于培养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前文提到,由于我省各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较为薄弱,这就更需要在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上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1)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有别于几大专门的音乐学院,笔者认为我省各高校的音乐学院应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娴熟的演唱、演奏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良好的音乐修养的高级专门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依据于社会和人才市场,应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关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调研。培养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掌握较扎实的音乐表演(包括音乐制作等)专业技巧、音乐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艺术表演才能。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应增加“艺术文化学”“文化管理学”和“组织策划”等课程,在实践环节的形式与内容上,除了原有的舞台艺术实践外,应增加社会调查、组织策划、文化管理等方面内容,并要求学生到国企、合资、外资及社区文化部门做一定时期的助理或见习。 (2)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计划的设置上,即要贯彻音教专业的教学理论,又要强调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功底。音乐既是一门艺术,又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狠抓学生的音乐基础课同时强化音乐技能课的学习。抓住基础音乐理论(含视练、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进行系统扎实地学习,加强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含声乐、钢琴、舞蹈、中西乐器),提高技术手段和个人技能,至少掌握一门“看家的本领”。而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树立起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掌握最直接、最鲜活的音乐教育信息,介绍最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丰富完善学生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要严把教育实习的质量。教育实习是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人才教学程序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从根本上体现出音乐教育这一特点的具体实战演练。 大学毕业生就业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不能使大学毕业生实现迅速就业,势必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尤其是音乐专业学生,入学之前就需要花费价格不菲的艺术培训费用,入学之后还要承受比普通专业高出许多的学费,他们花费了高昂的教育成本,也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如何组织入学教学,以促进他们更好的适应就业环境,找到满足工作,是每个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职责。只有学生、教师、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改善音乐专业学生尴尬的就业处境,实现教育目的。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影响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及对策 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毕业生待就业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音乐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学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只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与就业市场不相适应的课程;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人才;转变就业观念,寻找新的就业领域;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与就业信息网络才能拓宽普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一、目前地方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1999年开始,全国各高校开始连年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校教育方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截止到2003年年底,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音乐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专业,由于招生政策因素,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增加更是迅速。导致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候面临着比其他专业更大的就业难度,就业渠道较其它专业更加狭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近年来,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很低,就业质量也不高。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中,除少数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能够考取教师、研究生外,其余的毕业生就业都不稳定,甚至有一半的毕业生在干着与音乐毫无关系的其他工作。 二、影响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地方音乐类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从高校扩招后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普通高校开办音乐类专业如潮水般兴起。从1999年高等普通院校开始扩大招生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普通高校开办音乐类专业如潮水般兴起。2002年全国艺术类院校只有597所,2012年增至1679所。除传统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民办高校设立艺术类高职专业则更多。 2.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强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方面基础比较差、底子薄,特别是新成立的系院和新组建的音乐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和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沟通以及专业上的探讨。另外地方高校在引进新的高水平人才时,和其他部署院校、省会城市的高校相比,自身的吸引力较低,也很难吸引特别优秀的人才。 3.学校专业结构不合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观念落后,缺乏创新,通常这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延续的全国知名音乐院校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结构模式。按照这种专业设置模式培养出来的全国知名音乐院校毕业生,由于专业突出,在找工作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按照这种专业设置模式培养出来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优势不是很明显,导致往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太适应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专业需要,找工作的局限很大,就业质量不高。 (二)学生个人因素 1.学生进校前基础差、起点低。音乐教育专业强调考生专业技能、技巧,是一种特别要求考生的音乐素质的专业。 2.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大学学习规划。 进校后部分学生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因为专业基础差,导致在就业时竞争力低。 3.就业期望值过高。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存在部分毕业生存在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的就业心态。个人的愿望和社会需求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出入,导致人才分配不均就业难。 4.就业时注重专业对口。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希望能够找到专业对口或与专业有关的工作。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选择转行。 三、提高就业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学校应该在培养人才层次上有所区别。因为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对音乐教学专业毕业生要求也不在是一个标准。最后,也鼓励学生在能够完成本专业血液基础上,积极修读第二学位。比如修读法律、文学、管理等等第二学位,为以后就业或者转化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只要学校能够多元化培养学生,使学生多一些就业选择,才能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 (三)加强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 对于一名毕业生来说,积极了解就业政策,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些现象,学校有关部门应以正确引导,拓展学生的思路。 (四)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 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2.社会关系网;3.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4.供需见面会及人才市场;5.互联网;6.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7.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8.主动登门拜访等相关途径。 (五)毕业后创业 这是目前国家政策积极提倡的创业形式。它相当于一种特殊的就业方式,即自己创立企业为自己打工。由于现在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社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又相对减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通过创业这种特殊的就业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加快我国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等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音乐类学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音乐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些都为音乐类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而且,国家已经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西藏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历届毕业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本院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及适应时展人才,以便学生利用并学到全面、扎实、实用的专业基础知识。我院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将其调查结果进行编辑、整理、汇总后上报学校和学院,供学校和学院的决策参考,也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及手段。 关键词:音乐教育;调查;分析;对策 现代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教师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高等院校的师范专业是优秀教师诞生的摇篮,而其中教育的发展,也相对的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如何更好地教学、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优秀人才?除了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不断地深入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并将其内容不断地进行充实和修订,使其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内容与中小学的实际教学不脱节。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是西藏唯一一所培养音乐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院校。而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自197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几百名学生,毕业生遍布在西藏的各个地区、各个岗位。包括西藏的各大专院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全区各大艺术团体、各级宣传部门等等。并成为西藏艺术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为西藏的艺术教育事业和文艺宣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西藏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机会对本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做一个全面的调研,通过此次的调研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以便今后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胜任自身的本职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历届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分别以地区、毕业届等方式进行排查。通过个人访谈、发放调查表、电话咨询等手段,收集调查结果,将其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供学校、学院的决策服务。 (一)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 首先,西藏大学自1975年建校以来共毕业21个音乐教育专业班级,人数达300人左右。但由于建校时间长,之前又一直没有建立毕业生档案,一些过世人士、工作偏远的资料我们无从得知,这样以来无形中加大了调查难度。其次,由于此项目时间在大二至大三之间申报并需完成,而这一期间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课业最多的时间,很多调查都只能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时间完成。因此,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电话咨询等调查资料我们一共调查到16届267人次,通过排查、整理,其有效资料199人。 (二)毕业生目前分布的情况 根据有效资料的调查、分析、整理得出毕业生就业情况:自建校以来就业率为100%。毕业生遍布在西藏的各地区、各县。毕业后仍在学校从事教学工总的占调查人数的81.4%、在文艺团体从事表演专业的占0.4%、在各地宣传岗位的占3.7%、改行到其他部门占14.5%。 毕业生在西藏各地区比例分别为:拉萨32%;日喀则15%;山南13%;林芝13%;那曲12%;昌都9%;阿里6% (三)改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现在各中小学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音乐课变得可有可无,即使学校有安排音乐课,音乐课时间也时常会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国家虽然三令五申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表上也可以看到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踪影。但凡到升学的时间,如六年级、初三、高三,学生基本上就没有音乐课了。因其不是被哪个主科老师占用,就是被班主任占用等等。长此以往,音乐课程不管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在学校的安排里慢慢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2.任课教师缺乏 例如偏远的学校缺乏主科或副科老师,学校往往会根据情况,让音乐老师同时担任其他课程的老师。据了解,许多小学音乐老师除了带音乐课程之外,有时还会兼带语文、数学、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初中音乐老师除了带音乐课之外还有带政治、历史等课程的。久而久之,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有的现已成为了专职的藏文老师、历史老师,而音乐课哪个老师有空随便带一带、唱唱歌就可以了。这样一来音乐课永远无法达到课程内容的要求。 3.专业知识不扎实 要组织艺术特长班、学校的校庆、艺术节等各种大型节目。从一台晚会到每个节目的编排,从演唱、演奏、舞蹈等节目的亲身参与到最后的决策,你必须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把这些活动举办的有声有色。有些学生由于在校学习时既没有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又不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导致到单位以后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从而改行。 4.有条件到更适合自己的单位或更好的单位 一些毕业生除了有教学能力之外,还有非常强的表演能力,通过长期的实践有机会调到文艺团体从事表演工作,因此,改行选择从事表演工作;一些同学由于个人关系能调到条件更好、待遇更好的单位,因此选择改行。 通过调查改行的原因无非以上几种,那么如何预防其出现上述问题,这还需要依靠学校、学生、单位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方面: 1.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除了努力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外,还需加强钢琴和即兴伴奏课的力度,提高合唱排练、舞蹈编排的能力。 2.必须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只要将自己的专业学好,还要有过硬的文化素养。 3.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声乐知识的内容:目前本院的教学大纲上虽然增设了合唱课,但由于声乐这一专业在毕业后的教学、比赛、艺术活动的比重很大,单靠合唱课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声乐技法和歌曲处理的内容,因此,要求加强声乐课程的知识内容。 4.加大实践课的力度:(1)除了学校组织的学期实践课程、实践活动之外,学生们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参与社会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2)适当地延长实习时间,本院的实习时间只有45天,这样导致学生听课(老教师讲课)花去一半时间,待实习结束了。经调查内地一些专业院校的实习时间安排为一个学期,这样以来可以充分运用实习机会,更早、更好地适应这一角色,以便今后更快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 (二)教师方面: 1.应该聘请有新思想以及专业知识扎实的老师,充分利用好对口支援这一政策,也可选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多与内地专业院校交流,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2.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和老师的专业素养。可聘请区内外专家教授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会、讲座。 (三)教学内容方面: 西藏大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自2010年开始在培养方案上进行了调整,以主修和必修的方式,让学生能学到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增加了扎年琴、即兴伴奏、合唱、舞蹈编导等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不受制约。 (四)校生认知方面: 在校期间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提高课堂气氛的能力。此外,应根据地域特殊性积极了解并掌握适合藏族地区儿童的藏族音乐教育法。 三、 针对意见建议的对策与思考 (一)手风琴课程的取消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必要开设手风琴课。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学校的教学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购买了钢琴、电钢、电子琴等电声乐器。因此,手风琴这一乐器在很多学校几乎都看不见了,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去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 (二)和声课程内容的缩减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和声内容不宜讲授的太深。由于我们毕业后所面对的是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专业性并不强,和声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不多,久而久之就忘掉了。如果能与钢琴伴奏相结合讲解键盘和声,这样可能用的更多。 (三)特色课程的增加 西藏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非常繁荣的地区,而藏大与内地高校相比更具有民族特色,因此,要凸显自己的优势就要增加民族特色课程。那么如何突出其特色性? 首先努力学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知识,并将本民族的音乐、器乐、舞蹈等等优秀文化进行收集、整理,编辑成各种优秀的民族特色教材,如民族声乐教材、民族器乐教材、民族舞蹈教材等等。其次可将此类课程设置到本院的培养方案中,供学生们学习,这样才能突出我校音乐专业自身的特点,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四)提高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而文化素质又包括知识、能力与修养三个方面,所以应该注意加强舞蹈动作的实践、基础理论和合唱排练的学习,培养提高课堂气氛的能力,精炼上课的语言艺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艺术修养。 四、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反思,经过探讨及时地调整了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从而不断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适应时展和要求的人才,以便学生在短暂的大学四年期间学到扎实、全面、实用的专业知识是此次调查的核心。 希望通过此次的调研及反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共同努力对现存的问题逐一解决并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教师。 2011年西藏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2011CX008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试论音乐毕业生过剩问题及学有所用 摘要: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然而人员增多自然会出现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把文化中国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要充分利用音乐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来建设社区居民音乐圈,共同陶冶艺术情操的文化氛围。在此就音乐毕业生过剩问题及解决对策附以薄论,以期对我国音乐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音乐生;过剩;社区;空巢老人 一、 音乐毕业生――音乐文化的传播 音乐是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语言,它没有国界没有地域之分。只要用心去感受就可以体会和理解。音乐学科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它对有感知度的生物有着培养性情和激化细胞的感召能力。同时还具有净化心灵、促进身心健康、愉悦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 所以,学习音乐的学生由于长期接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积极健康的思想习惯和良好乐观的性格。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自然可以带给别人欢乐,从而促进生活氛围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文化的传播需要积极倡导和宣传,是及时渗透和耳濡目染的过程。在现如今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民的教育体制有着灵活性的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民群众为根本是我们党的宗旨。 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重中之重。在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从娃娃抓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现如今很多的高校不仅有青年学生在不断学习和深造,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老年大学的课程。这是国家在全面建设贯彻落实全民学习、共同进步的政策。在此同时,政府逐步扩大影响层面,实现群众教育更细节化还需要考虑一批人,就是社区里的居民。还有一大批的小区居民没有条件去老年大学或成人夜大学习的能力。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融入他们,走进社区交流文化、渗 透文化,让足不出户的老居民们也走进课堂,走进集体学习、集体思考、集体锻炼的队伍中来。 二、 加强社区文化生活建设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相对匮乏。政府提出实施发展大学生村官政策。各省市各个社区的居民委员会都在招录大学生任职上岗。在此条件下,合理化分配毕业人员就应受到关注。为促进和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政府可以多招录音乐毕业生安排到各个居民委员会。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音乐学科的专业能力来参与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例如:开办社区音乐班,不但可以缓解音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全民音乐文化素养,更能融合社区居民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这也是建设文化中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的另一种渠道。 三、过剩问题解决与和谐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群越来越多。文科、理科、艺体学科的学生迅猛增加,尤其是艺术类考生呈现逐年突破新高的状态。扩招这种教育模式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途径。 然而,随着教育政策体制改革的实施,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逐年升温,音乐毕业生过剩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音乐学科它是一门多功能教材。它的应用面相对于其它学科都应该是更为广泛的。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人们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迫使忙于工作的人们要面对很多压力与竞争。那么工作之余就需要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的基础就是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和邻里间的友好相处。而快速和谐发展社区文化就是音乐毕业生的能力所在。 1、应用人才与发展 政府在提倡发展大学生村官的形势下,可以下达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招录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政策。上岗后,由社区委员会领导主持或者在小区宣传板内张贴有关社区居民音乐班的通知,同时做积极的相关宣传。并且充分运用社区办公地点或按时征用社区活动室等场所,人性化的安排课程活动时间以方便更多居民加入到队伍中来。在此活动中,音乐毕业生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和辅导居民们进行正规的音乐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各个社区之间也可以每年联合举办一次社区间的文艺比赛或者汇演,从中评比出优秀社区,以此来提高居民们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2、 缓解压力及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加强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可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可以促进邻里关系的团结和更好的相处。可以扩大社区居民的交友圈范围,更可以缓解老人们的孤独感。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市区内的居民住宅都改建成了楼房,造成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渐渐的人际关系也就疏远了。所以在社区音乐班大家一起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缓解空巢老人们的孤独感。老人们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心情就会开朗也会减少很多疾病的生成。这样也可以减少在事业竞争压力中多忙于工作,而少有时间陪伴父母的年轻人,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让年轻一代更好地把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促进中国稳步快速的发展。 四、结束语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问题始终是政府和人民的困扰。作为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不断去发现社会所需要用人的领域。把本专业的独特功能充分运用在社会发展上。在中国这个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民的和谐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它是这个国家繁荣和前进的的动力,是坚强的后盾。 所以,作为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应该在自身接收到音乐带给我们的领悟后,去运用我们的所得来帮助需要它的人。建设社区音乐文化班,是从无形中去融合群众的邻里关系,降低青年人为奔波事业而忽视家中年迈父母的愧疚感。在为他们减轻负担的同时,他们也会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使社会更加全面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论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 【摘要】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其能否顺利就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和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工作质量的保证两个方面对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学前毕业生 就业 帮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素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而音乐素质无疑是其诸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工作当中给予孩子优秀的教学,才能够让孩子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 一、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这一专业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知识,如写作、绘画、制作等,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从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学前儿童,该阶段儿童各方面都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需要学前教师具有良好的相关素质。而具备这些相关素质,就是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的重要素质之一。首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不管学习哪种专业的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可以缓解疲劳,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等。其次,对于学前毕业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质更加重要,因为音乐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并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条件也是最为关键的条件就是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因为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 当前,学前教育这一行业蒸蒸日上,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开设,但就当前形势来看,私人幼儿教育机构逐渐专业化,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发展前途与相应待遇也在不断上升。而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更是由于其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优越,造成了其编制难求的紧张局势。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学前教育毕业生要想顺利进入幼儿教育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其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升,其中良好的音乐素质大大有助于其就业。 音乐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其素材、形式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音乐这一形式,可以大大激发人类个体的创造力,就学前毕业生而言,对其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因为,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拥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帮助 (一)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 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其情感的陶冶,而且有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毫无疑问,音乐是有效培养美感的众多艺术手段之一,通过音乐审美这一教育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可感知的审美教育。关于审美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其最佳的途径之一。音乐有动听的旋律,有鲜明的节奏,有优雅的曲调,甚至还有美妙的故事在音符里面,诸如这些特点都可以十分自然地激发起其对音乐的喜爱,在其喜爱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教育,既直接明显,又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功效。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积极理解,而情感的陶冶则更加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正确理解。音乐的美是看得见的,音乐的美是听得到的,但情感则是看不见、听不到的,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情感方面的陶冶,从根本上需要其耐心地、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当中。在此基础之上,学前教育毕业生不仅在思想认识上对音乐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会在外在气质上表现地更加优秀,因此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拥有良好的气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的重要砝码。 (二)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缓解生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可以使人的神经兴奋起来,音乐可以使人的思想压力有所减轻,音乐甚至可以对人的心理疾病有所医治。现在对于心理疾病的医治方法当中,音乐治疗法是运用十分普遍的一个方法,如对睡眠不佳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较慢,曲调柔和的音乐,如对有些抑郁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欢快,情感丰富的音乐等。 (三)良好音乐素质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团体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毕业生是80后与90后,经历了计划生育,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此,在缺少伙伴的成长经历下,团体意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而音乐是对其进行团体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而这整个意识培养过程当中,学前教育毕业生思想意识上的改变对其今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借助音乐教育这一内容可有效培养其团体意识。 如对其组织合唱比赛,在比赛准备过程当中,要有效使得学前毕业生通过歌曲的排练需要收到节奏、音量、旋律等的限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演唱,同时,还要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不论是准备过程还是比赛过程当中,学前毕业生都从中受到了限制与启发,这无疑对其纪律性、团体意识有良好的培养作用,学前毕业生可以从中切身体会到了团体这一概念的存在与团体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之所以如此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是由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该意识是重要参考素质之一,对于学前毕业生而言,其参加工作后能否与其他幼儿教师及相关领导顺利合作,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 四、总结 由以上论述可见良好音乐素质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可见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总而言之,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重视学前毕业生的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毕业生创业分析 摘 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就业难的问题依旧存在海南省。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机关单位的提供更多的岗位,而在于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就业为创业,开辟新的道路彻底解决就业难。音乐学专业以其特有的专业特点和性质在海南省内未来创业之路上占据很多优越的地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得到很多发展机会。音乐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音乐教育方面,也可从事与音乐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创业。 关键词: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创业;音乐培训;高考;基础建设;演艺文化公司 1 海南地区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情况分析 国务院2010年初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地区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很多岗位,对于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情况并不容乐观,笔者总结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就业难根本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海师大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中大部分生源是非海南籍毕业离校后首要选择是返乡,而内地省份相比海南地区就业压力明显较大岗位竞争激烈。第二点在海南地区机关单位招聘中对音乐专业招聘名额有限所提供的岗位数量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需求。第三点在海南地区专业对口的教师岗位招聘类型主要是竞岗招聘和特岗教师两类,这些岗位多分布在海南基层的县、乡镇中学,毕业生不愿意深入基层工作而放弃就业机会。海南地区这几年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脚步的加快直接带动了城市的大发展,这是海南地区大发展的转折期,日益增长的人流量带动的是整体的发展。所以鉴于当下就业难的情况主动转变就业思想,变就业为创业以得到个人更好的发展和带动产业的兴旺发展。 2 创业方向分析 音乐学的创业方向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音乐专业相关产业也可以从事当下社会流行的创业方向,可以是新兴的电子商务产业也可以的其他行业。但在音乐领域创业项目很多是与音乐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其他无音乐专业背景的人从事此行业并不乐观,比如钢琴维护、声乐教学、器乐教学等等都是需要专业人才。所以在创业方向笔者建议应该选择与音乐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既符合个人的专业特点也了解行业情况。海南地区发达城市主要是环东线城市带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中部城市与西部城市,海南省中西部城市的发展建设赶不上东线城市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交通不便。 2.1 乐器的销售与维护 从事乐器销售与维护行业是音乐专业毕业生传统的创业模式,这个行业中钢琴销售维护是核心内容,众所周知海南地区不产钢琴等乐器岛内所有的钢琴均是外运而交通发达的海口和三亚已经不是当下乐器销售和维护创业的首选之地,中西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是渴求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在未来乐器的发展中会是有所偏向。中西线城市的交通问题是此行业创业的难题,不降低乐器运输成本那么利润将大大降低。国家政策在调整一些基础建设更多惠及到海南中西部地区比如西线高铁的开工建设,中线海屯高速公路的开通等等这对与未来的中西部城市发展是一个大的契机。 2.2 音乐培训机构 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传统的创业不仅是乐器的销售与维护还有音乐专业教学方面。音乐专业培训组成分分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对音乐艺术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艺考,当然除去这两个主要的方面还有业余喜爱等等共同组成音乐教育市场。艺考热近几年一直是社会中热议的话题而艺考热的实质是高等院校在艺术院系方面招生人数的增加,海南地区高校在近几年中也对艺术专业招生进行了调整。面对海南各地学生音乐培训机构笔者个人认为倾向于围绕艺考进行办学或者开设音乐培训机构,音乐的兴趣爱好者是不能支撑和建立培训机构它的市场定位应该是辅助艺考而进行的,艺考无论是考级、高级中学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还是艺术高考都是需要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的所以稳定下一定的艺考生源后再开展兴趣培训,这样培训机构的运行模式才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音乐培训机构要解决核心的问题是稳定生源,稳定生源首要的明确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目的,如果培训机构定位是围绕音乐高考为办学目的那么为了稳定生源办学地点应该选择在海口或者三亚等发成城市,招生的范围是面向海南本省各地进行招生以确保生源的稳定,在招生过程中确保宣传到位是关键。 2.3 学前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艺考热一样入园难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家庭。而国家在近些年对民办幼儿园方面是持态度也有所改变,政策调整偏向也十分有利于民办幼儿园。海南城市中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将会源源不断涌入的新群体将成为民办幼儿园新兴的生源群体。同时除了城市广大的农村更需要建设现代化优质幼儿园弥补学前教育的不足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有待开发,不仅海南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有待开发全国各地的农村学前教育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开饭。笔者个人分析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蒙氏教学法外,在出传统的教学也在倾向于向艺术教育方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以其特有的专业优势会成为学前教育受青睐的人才和新生力量。 2.4 演艺文化公司 演艺事业在海南省乃至全国都是属于新兴的行业,演艺事业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演艺人员、舞台管理、服装管理、营销等等方面,组织演艺文化公司专业从事演艺工作也是对于音乐学专业毕业人才是非常不错的创业方向选择。演艺文化公司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起步阶段很难由于人员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以及设备不齐全、演艺影响范围小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此行业的创业起步艰难所以不建议大规模从事演艺文化公司的创业,创业早期演艺文化公司并不是以纯粹的演艺活动支撑运行公司以多形式和多方面给开展创业,认清市场的行情并巩固一定市场后选择是否继续从事演艺文化公司的创办。 3 创业前景展望 近些年国家对海南省基础建设提供大量援助,海屯高速公路的开通、西线高铁的开工以及航天城、洋浦经济开发区等等方面的影响下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未来的发展是光明。对于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创业也是前途光明的,面对大陆省份就业难的不争事实,不如切合实际长期奋斗立足海南本省抱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决心投入到创业中是对国际旅游岛最好的支持。针对音乐学专业岛内需要专业人才从事教育培训、演艺文化传播的等事业。海口、三亚等城市中对音乐培训演艺文化传播等需求是大量的,而中西城市中组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于音乐相关的教育培训、演艺等工作。随着海南岛内基础设施的完善海南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工作重心会从海口、三亚等相对发达地区偏向中西部城市,中西部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将是建设海南旅游岛的下一个重点方向,对于音乐专业创业方向而言稳定海口三亚众多音乐行业外要开辟新的市场范围。所以未来音乐专业创业的前景在海南省中西部城市,除去城市的创业外也应该着重考虑广大的农村市场,海南国际旅游岛惠及的不仅仅是城市广大的农村地区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涌毅(1989―),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提高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 摘 要: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多年来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由于受其文化水平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我们应在思想上重视、开题时认真、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逐步提高音乐专业的毕业论文水平。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扩招后,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都呈下降趋势,很多学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虽然学习到了专业技能,但在文化理论课的学习方面还是很欠缺的。尤其音乐专业的学生,先天文化课基础差,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只想着练好钢琴、练好声乐、练好器乐,好出去有一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此对于毕业论文更是应付了事。由于专业基础薄弱,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所以音乐专业学生大都缺乏科研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研、考公务员的压力,学生更是忽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毕业论文的写作流于形式,学生觉得应付一下就行,那么最快、最便捷的应付方式就是抄袭。 想要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求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音乐系(学院)领导要进一步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强调抄袭将会对学生的正常毕业造成影响,其次,论文指导教师更要强调论文质量底下,就不能参加答辩,不能按时拿到毕业证等。曾经有一个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由于考研耽误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她本人又觉得毕业论文写作根本不重要,因此直接拿来上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稍微改了一点题目,就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结果在答辩时,被答辩教师发现与上届论文雷同,老师找出上届论文,发现居然99%都是一样的,因此严肃处理了学生。在讲求诚信的今天,学生更应该明白抄袭对学生的危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指导能力 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系的教师由于重视实践而忽视对文化素质的学习,因此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不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请中文系的教师来音乐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请他们讲解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原则是什么;文献综述的写作应该包含那些方面;什么样的论文才是符合编写规范的。另外,音乐系的论文指导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申报课题,写作论文,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识水平,也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工作 想要杜绝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抄袭情况,指导教师在确定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时候就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论文题目对于学生来讲是否具有切实可行性。不要盲目为了毕业而写毕业论文。这样就无法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了。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从一定意义上说,直接决定论文质量的高低。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因此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时候也非常盲目,很多同学去网上找资料,结果思路就被限制在那些资料里,很多学生写:浅谈歌唱中的呼吸;试论歌曲演唱中的二度创作等这样老生常谈的题目。很多学生并没有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去思考过这些问题,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这些题目已经有很多人写过了,没有创新性不说,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找到很多现成的资料抄袭。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学生不容易抄袭的题目,如:浅谈歌曲《×××》的演唱特点(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写作欲望的歌曲),或者是对自己家乡的地方音乐、地方戏曲的基础考察研究。类似的论文题目,学生容易结合自己的实际,另外最重要的是不容易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的可以抄袭的资料,这样就可以为减少毕业论文抄袭情况的发生。 四、重视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写作 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前期工作,开题报告写作的质量, 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题报告写作前期,学生应该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开题报告中“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作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本人指导过多年毕业论文,每年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时候,因为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我们音乐专业的学生文化功底不是很强,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作无从下手。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相关的参考文献都先通读一遍,再去中国知网上查找相关的文章,然后来找我谈谈感想,我们一起理顺前人的研究成果,发掘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个过程是一步步进行的,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在了解了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会要求学生写一篇简单的文献综述性质的文章,使学生对于他所要写的论文有一个稍微深刻一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写论文,学生就相对会有一些思路,也不会到处去拼凑了。 五、重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一)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指导教师指导的认真指导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条件。音乐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另外一方面要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改革,还要进行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下,想要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之外,我们还应该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如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记录本,定期抽查学生的毕业论文等。 (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毕业论文正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集中在学校里的,因此想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首先要求学生务必每周与指导老师联系,汇报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新进展情况;另外要求学生按时上交毕业论文的初稿、二稿、三稿等,以期能尽早发现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不足,并尽快改正;最后就是指导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随随便便应付了事。 (三)加强惩戒力度 指导教师要杜绝论文抄袭情况,首先要在制度上对于抄袭情况作出严厉的处罚。凡是在交毕业论文初稿时出现论文抄袭的,指导教师不应该只是做出口头批评,而是应该告知学生,他的毕业论文将会被扣除一定的分数。对于第二次出现抄袭的更要严厉的惩罚,该门课程不及格甚至延期毕业。 总之,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端正思想,想方设法要让学生在学校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具有真正的价值。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初三毕业年级更要上好音乐课 音乐能启迪人的智慧,悠扬的音乐能舒缓人的紧张情绪,高亢的音乐能激发人的斗志。所以,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求知旺盛期,他们情感充溢、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审美心理日趋浪漫。这正是进行美育的关键时期。现代科学表明:人类的艺术能力应从小培养,如果错过了音乐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再补救也将事倍功半。目前,在社会上有不少“艺术审美能力低下、鉴赏能力差”的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美育缺失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五音不全”,所以“美育教育要从小抓起”。 音乐是人类高度文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民族、国家精神生活进步的象征。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开启人类的聪明才智。音乐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发育。音乐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通过音乐课,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审美素质。 初三学生进入中考最后的冲刺阶段,课程繁重、学习紧张、思想包袱重,特别是实行五天工作制以后。学生的生活节奏加快,为了迎接升学的竞争。他们不得不一头钻进题海、钻进书堆。不少人整天被搞得头昏脑涨。在紧张的气氛中,更应开好音乐课。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可以调剂学生大脑,因为轻松、愉快、优美的音乐,能使紧张、枯燥的复习得到调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提高升学率也是有用的。但是目前有许多学校,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审美教育,甚至取消初三的音乐课。这样做学生所受的义务教育会产生空缺,在丢失艺术修养的条件下毕业,也同样误人子弟。 初三音乐课为什么会被忽视被取消,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师资力量薄弱。一般的中学,还没有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音乐课由其它教师上,因此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初三的音乐课.基本上形同虚设。 2. 经费不足。目前中小学的教学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开销。对音乐课一些所需的硬件用品,更是“天方夜谭”。 3. 领导不重视。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古往今来,沿袭下来的单纯靠那种所谓“主科”考试分数挑选人才的应试教育体制,顽固地在教育界占统治地位。升学率的高低决定了社会对学校的认可与否,上级教育部门,区分学校档次的标准,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次考试使你校排在第几名,这是铁的事实,而音乐课并不在统考科目的范畴,因而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与升学率相关的文化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学校明里暗里把音、体、美不考试科目列为“副科”或“部分学科”。可见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如何。有些学校给初三排假课表,其实音乐课根本就不上,有的学校干脆连课表上都没有“音乐”的字样。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教育法的,同样也反映出学校领导的素质低与教育意识的薄弱。要改变领导的思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非常困难的。 4. 流行歌曲的困扰。上学期我尝试着在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民意调查:让学生自己提议喜欢的音乐课应该是怎么样的?可是得出的结论却令我感到有些意外――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歌星。面对着那么多同学的强烈要求,我真有些措手不及,因为现在走红的流行歌曲我还真不大会唱,而我的学生却想学,这到底算是我们师生的矛盾,还是我们音乐教材与学生的矛盾呢?为什么学生100%喜欢音乐,却只有80%喜欢音乐课,并且只对课本上70%的歌曲感兴趣?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对音乐课产生排斥和厌倦情绪? 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音乐课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显然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说:“歌声是生活中的阳光,没有阳光的生活是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气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灵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灵的开放对知识的吸收,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而歌声正是心灵的阳光.剥夺歌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残忍的。我从音乐教学实践中也深深感受到,初三学生是很乐意开设音乐课的,因为同学们热爱音乐艺术。 我们期盼着所有的中学都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足、上好音乐课。人类是离不开音乐的,因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由于高校扩招造成音乐专业学生数量迅速扩张,毕业生数量也急剧增长,这也造成了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主要对黄淮学院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艺术类考生人数的增加,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为研究这一课题,笔者特意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对象以黄淮学院音乐专业2009级在校毕业生为基本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跟踪调查和座谈会为辅的形式。其中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又专门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同时对近5年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以期得到进一步了解。调查问卷中,男生占20.68%、女生占79.32%。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现将他们的就业现状总结如下。 1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1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窄 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基本上分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两个专业,这决定了学生对声乐或钢琴比较专注,虽然开设器乐、舞蹈、音乐制作等课程,但是学生不是专业学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定位一般都是文艺骨干,比如在学校当音乐教师、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充当文艺骨干或就职于文艺团体。经调查我们发现,关于教师岗位,一个学校最多需要一至两名音乐教师。黄淮学院2007级108位毕业生中,其中2人考取研究生,进入私立高中1人、初中5人、小学1人、幼儿园1人,特岗教师15名,部分学生通过灵活就业进入私人琴行担任教师或到大型酒店从事演奏和演唱工作,其余学生则改行,进入到银行、保险业、电台、业务公司等行业。 1.2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随着电视台选秀节目的增多,涌现出大批的明星,这些明星因选秀比赛一夜成名,现在收入不菲。这种现象增强了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斗志,他们产生了毕业工作后就能“一夜成名”和“赚大钱”的想法。可是当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 2影响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2.1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扩招人数与市场需求不相称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高校为了扩大生源、增加经费,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大量扩招。然而扩招的人数多,就只能大班授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在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形势下,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市场的需求率较低,虽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普遍是面向文艺团体或者当艺术教师等。有的企事业单位里只需要一名文艺骨干,比如一些小型私企,老板为了节省雇佣人的开支,有时并不去招聘文艺骨干,一般由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兼职做一些文艺工作。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扩招人数与市场需求不相称。 2.2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 在调查问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好高骛远,虽然刚踏入社会,但不愿意就业于工资较低的单位,从而错失机会。还有一些学生只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他们殊不知80%的人在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专业不相符合。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处于计划经济的时代,还被稳定的工作性质、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吃财政的观念牢牢束缚着,不愿意脚踏实地、俯下身子去学习和工作的话,注定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3促进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对策 3.1培养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 3.1.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调查问卷“你是否有比较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的问题中,很多学生选择的是“不太明确”和“不明确”。可见,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没有足够重视。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职业规划的黄金时代。高校不仅要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应该注重实效性,引进生动的教学手段,不局限于课堂,可以邀请成功人士介绍经验,陆续开展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关的演讲比赛、报告会、座谈会、模拟招聘会、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使课堂具有吸引力。 3.1.2加大创业教育力度。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自己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就音乐专业毕业生而言,创业组织文艺演出团体和辅导培训班,也能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应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提早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并且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必修学分管理体系,向学生讲授创业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程教学中,还要根据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剖析、创业论坛、专家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触动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激情。 3.2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3.2.1改变高校办学模式,保证毕业生供需结构平衡。高校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必须改变重招生、轻就业的思想观念,实地考查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对于就业市场急需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数量,对于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果断减少招生数量,扩大选修课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通高校不可以盲目招生,只追求眼前利益,应当保证毕业生供需结构平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保证本校品牌的质量。同时系、院要认真思考本系的已有条件和设备的试用情况,决不可盲目招生,失去特点,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下。 3.2.2转变教学方式。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依然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学生并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音乐专业具有个体特殊性的特点,同一年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得音乐教学成为一种沉闷的传授,有的甚至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和感情体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观念的价值理解及音乐风格的认识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3加强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 3.3.1有组织地开展对外演出实践活动。高校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舞台技能,接受社会和群众的检验,应当有组织地开展对外演出实践活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计划地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演出。在演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锻炼勇气与胆量,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互相学习,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并在演出中不断成熟。校外演出实践可以承接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职工比赛等演出。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而提高就业率。 3.3.2增加音乐教育实习机会。近些年来,社会上开设了很多音乐培训班,这无疑给音乐系的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这就要求高校应当增加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教育实习机会,与当地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联系,组织学生实习。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老年大学、部队和农村学校,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使学生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应用和自我价值的体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探究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 【摘 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新乡市高校为例,展开论述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特点及就业建议等。 【关键词】新乡市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式,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新乡市高校为例,展开论述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特点及就业建议等。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更多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认识到本专业就业的方向,端正他们的就业态度,使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应工作的需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概述 自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国家就业政策也随之改变,由国家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实力竞争的主要力量。高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是检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检验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已经逐步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的脚步却没有跟上市场化,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离,以及部分学科市场需求量较小,使得大量毕业生滞留在就业市场中,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带来了诸多不稳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不能使大学毕业生实现迅速就业,一定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显得越来越为重要,而知识经济要求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人才成为了经济发展好坏的最大竞争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在于教育的发展。目前,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使得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并出现了就业瓶颈的问题。加上国家提倡对德、智、体、美等的普及,使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各类院校纷纷建立了音乐系。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就业岗位紧缺。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尤其是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本身做好积极的准备应对就业。加之就业日益市场化的局面,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将变得多元化。本文以新乡市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新乡市高校音乐学专业就业现状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第三大城市,豫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一。新乡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有高等院校九所,其中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这四所高校有音乐学专业。其中音乐学的基础设备和师资队伍相对齐全和充实的是河南师范大学,但是也只是能满足群众文艺工作者和中学音乐教师的教育,满足不了音乐专业和职业化的教育。 随着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国家高校前些年的连续扩招,新乡市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选择。现以新乡市四所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去向为例做的数据统计。(见下表) 由此表来看,有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前已经开始实习,到毕业顺利找到工作,还有一部分就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少数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但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短期就业,有的毕业生甚至在家待业。具体来说,具有较强就业意识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大量的教育实践,并在毕业之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一些在平时学习上按部就班的学生选择了公务员、招教考试、其他培训考试,也陆续找到了工作。但有的学生追求时间上的自由,则选择了琴行兼职、商业表演。富有上进心和冒险精神的这类学生他们自己投入资产和精力,创办培训学校,建立小型卖场等。总之,上述的毕业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想法获得了工作。可是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消极对待就业,直接在家坐吃山空或者等待就业机会。 中国社会的经济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经济的转型影响到了各行各业,也导致了就业压力的问题。谈到音乐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难。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瓶颈的原因如下: (1)新乡市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数量逐渐地增加,而当今的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已经出现了饱和的现象。 (2)一些学生单纯为了取得本科文凭而走上艺术道路,在大学期间就造成对专业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导致了高校教育资源浪费,从而也造成了就业人才的质量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匹配。 (3)音乐学专业的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面对就业压力以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幻想依靠父母或他人力量寻找就业机会。或是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等借口在家待业。 (4)新乡市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建立较晚,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不太完善,这样造成整体音乐学质量下滑,进而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低,使其不得不转为其他就业岗位。 (5)新乡市高校的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工作实践,而且部分高校也没有及时向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他们缺乏高校教师有效的和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 (6)新乡市的高校大多为综合类院校,培养出来的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 三、对音乐学毕业生的就业建议 1、音乐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其就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1)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创造能力强,为用人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 (2)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选择的工作类型大部分为学校、群艺馆、少年宫等,大多都成为了教育工作者。 (3)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语言大多表达能力较强,性格多活泼、热情,对于工作的适应时间较短,适应工作环境能力较强。 (4)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工作能力提高快,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5)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演出实践多,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能够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音乐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虽然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有自己特点和优势,所以,毕业生本身就要取长补短,在就业市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音乐学这个专业不是单一性质的学科,他要求专业技能、心理学、教育学等各方面的学科知识。他还要求口语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等。因此,毕业生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来适应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 (2)毕业生要有端正的就业态度,准确定位,能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多为中小学教育和群众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做到爱岗敬业。 (3)作为高校应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实践机会,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理论学习上,而是在实践中把所学的技能加以应用和巩固。 (4)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就应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对自我有清楚的认知,不要好高骛远。高校专业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有效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心态的调整。 (5)当今的社会是个信息时代,作为大学生要有收集信息的能力,比如像招聘的形式、地点、时间这类信息需要提前去关注和收集,利用“报刊”、“网络”、“招聘会”、“熟人介绍”等方式去寻找工作的机会,只有机会多了,获得工作的几率才会大。 总之,市场化的今天对就业者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音乐学毕业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要把眼光只停留在专业或单一的学科上面,要随着社会的需要去随时接受新的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在就业方面的能力。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高师音乐类毕业论文写作何以陷入尴尬之境 摘 要:学生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技能的缺乏,加上没有严格有效的论文监管制度,使得高师音乐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不高甚至抄袭现象严重。高师音乐院系应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办学思路、教学理念等方面做出综合调整,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能够远离抄袭、提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音乐学院”化;科研能力 近年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抄袭成风、质量低劣的报道屡屡见诸于媒体。鉴于这种不良之风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些专业人士甚至提出“既然名存实亡,索性一废了之”的建议,毕业论文的存与废一度成为媒体上激辩的话题。 显然,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获取学士学位的重要凭证,以及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培养服务社会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短期内是不会被轻易取消的。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则十分明朗,多次出台文件就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质量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不良之风犹如一场瘟疫在整个本科教育中蔓延,作为培养人民音乐教师摇篮的高师音乐院系同样未能幸免。在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大学时对于文化课的要求就要明显低出很多,这先天的“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了他们抵御不良之风的免疫力。 每每想到这些即将以美育树人为己任、以为人师表为准则的准音乐教师,竟与抄袭、造假等挂起钩来,就觉得汗颜、痛心。痛定思痛,是什么造成了论文写作的不良之风盛行?为什么经过了多年的努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除了浮躁的学界风气的侵袭以外,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 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技能 毕业论文是一种特定的文体,是学生在近四年的专业学习中对于某个学术问题有所研究,然后通过特定的形式与规范把研究成果记录下来的一种书面表达样式。由此,毕业论文也就具有了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属性,前者是研究成果,后者是记录成果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必需的科研能力,在学习与研究中的确有所发现、用心研究,取得了货真价实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把成果通过论文这种特定文体准确表述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需的论文写作知识与技能。如此来说,要想让学生胜任论文写作的任务,其前提只可能是:其一,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技巧,让他们逐步获得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论文写作知识与技巧,掌握如何搜集资料、布局、论证、行文、注释、修改、润色等技巧。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高师音乐院系开设论文写作课的依然是凤毛麟角,有的至今都没有开设。究其原因,有院系的不重视等主观原因,也的确存在缺少师资、缺少符合专业特点的教材、缺少课程评价标准等客观原因。以教材为例,在2004年以前,全国甚至找不到一本系统的、专门讲解音乐毕业论文写作的教材。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论文写作课在高师的长期缺位。在缺少课程平台的情况下,很多院系只能临时抱佛脚,仅在论文写作前由学院临时指派一名写作能力较强的教师或由学生本人的指导教师零散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继而,抄袭、拼凑、造假对于学生们来讲也只能是无奈之举了!所以,就此来看,论文抄袭之风确有高师院系理应分摊的责任! 论文写作课的长期缺失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恐怕还不限于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一个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具备基本研究能力的学生是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不是高师音乐教师“工厂”的合格“产品”。教育部2004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对音乐教师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定位——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以,在本科教育阶段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科研能力,理应是高师音乐院系的责任与义务,是音乐教师教育培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在当下中小学正大力施行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的科研、教研能力被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本科阶段连科研、论文写作的一般技能都不能掌握,恐怕不能称之为合格的音乐教师吧?这不能不说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办学的一大失误,值得深思! 当然,有些学院在课程开设上做得比较到位,由专门老师向学生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知识与技巧,开课时长常为八周或一学期。论文写作课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让学生“有法可依”。但同时还须意识到,课程讲授还无力承担起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部内容,不能保证学过此课就能让学生远离抄袭,写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毕业论文。毕竟,学生科研能力的获得远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它依赖于整个教学系统的集体发力。一方面,要有相当资质的老师挑起论文写作课的重任,开足时数,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或者说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功夫在诗外”,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平时的积累,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在高师的教学体系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少灌输、多讨论、多启发,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培养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们的能力范围内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锻炼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在两方面的合力之下,学生完全可以在撰写毕业论文前具备必需的科研能力。 2 缺乏严格有效的论文监管制度 上述两点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导致毕业论文乱象丛生的内因,那么,作为外因的管理制度又是如何呢?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保障着论文的原创性与高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也叫学士论文,在整个学位教育中,学士属于最底端,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学士论文(毕业论文)的监管制度丝毫不能与硕、博士论文同日而语。后者的写作与答辩通常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与监督机制。论文从选题、开题,到审查、预答辩、答辩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提高对论文质量的监管所实行的论文“盲审”制度、抽检制度等早已成为众多培养单位的通行做法。学生论文如果不能通过审查则会被推迟答辩、重新开题、甚至取消学位授予资格,导师则担负相应的指导责任,也会受到一些相应的处罚。有的省(市)在学生毕业后,还要再次对论文进行匿名评议,如发现有抄袭造假、质量低下的还要追回已经颁发给个人的毕业证与学位证。所以,在这样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学生自然会有一个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论文写作,毕竟,抄袭的风险系数太大,不会轻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而指导教师也会因承担连带责任等原因自然不敢放松,会认真地去对待自己学生论文写作与答辩中的每一个环节。事实早已证明,严格的制度监控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硕、博士论文的写作质量。虽然也不时有媒体曝光抄袭事件,但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成风相比,肯定是小巫见大巫了。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克拉玛依初中音乐学科毕业考试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11版音乐新课标的重新修订,对音乐教育的要求逐步由保证音乐课时和课外艺术活动的“数量”转向对音乐课程“精细化、高质量”要求的变革。如何开展初中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初中学业音乐成绩是一个紧迫的课题。2013年1月至6月,经过克拉玛依市教研所及全市骨干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依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尝试制订出符合克拉玛依本地特色的音乐中考评价方案。2013年上半年,该方案在市直属中学初三毕业音乐考试中经过实践检验,初步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初中音乐毕业考试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多年来是一个难题。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教学成绩除了体现在艺术活动竞赛,以及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和基本功等比赛取得名次外,课程教学成绩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是导致音乐课在学校处于相对薄弱地位的众多原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自然成为当务之急。但目前,全国各地尚无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在新课标里,更多的要求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如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中提到“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其中“定量测评是对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中的水平要求进行置化评价。”这就为中学音乐毕业考试指出了方向。我们依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二章第八条“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课程列入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科目”的规定,针对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笔者在2013年1月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中考音乐考试评价思路和方法,经过全体音乐专业委员会理事和骨干教师们的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制订出《克拉玛依市初中音乐毕业考试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依据三大原则实施初中毕业音乐考试,这三大原则分别是科学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科学性即合理、准确和客观;操作性即不繁琐、冗长,便于组织各校实施考核;公正性是考核基石,即公正对待不同个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学生如何评价的问题。 二、评价方案内容和步骤 1.音乐考核分笔试、技能和音乐艺术活动三项 笔试30分、技能18分、艺术活动2分,满分50分。笔试为音乐美术合卷必考,音乐和美术内容各占50%。它着重考查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形成的基础综合艺术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音乐考试内容:对音乐表现要素认知和掌握的程度,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的分辨,聆听音乐主题和曲名,名曲要了解国家和作者,背唱歌曲及演奏乐曲的数量,识读乐谱的程度等。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在笔试时要尽力体现出这个特性。技能分一定要与音乐综合素养考查比例适当,分值比列略高(笔试中音乐部分占15分,技能是18分)是强调音乐的实践性。 技能测试的选择则是既要体现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教育指导思想,也要立足于学校音乐学习是基础性的公民艺术素养教育的思路。技能考核要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化,所以我市技能考核中由考生在音乐和美术中选一项,即选择音乐的要求演唱或演奏,选择美术的要求在绘画、书法或手工制作中任选其一。其中,为保证全市音乐技能考试高效顺利进行,每个学校初三毕业生以5人一组进行测试,5个人集体合奏(陶笛、竖笛和口风琴)最高分为18分,5人集体演唱最高分为15分。演唱分值低于合奏是因为器乐教学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乐感及技能习得的作用更优一些,集体演唱相对器乐合奏也容易一些,降低演唱分值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器乐教学的发展。 音乐艺术活动成绩的认定主要是过程评价,体现新课标“定性述评”的要求,其分值为2分。“音乐艺术活动”是指市教育局举办的合唱、歌咏、合奏、舞蹈等集体性质的艺术活动。集体性艺术活动是学校一项重要的音乐教育内容和形式,它凸显出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一举措在形成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促进学校对艺术工作的重视、彰显音乐教师的工作价值、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演出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市的艺术中考实践也证明了这些价值和作用。 综上所述,将三种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共同列为考评内容,符合国家艺术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符合我市学校音乐教育实际,也符合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科学性原则。 2.具体操作步骤 (1)音乐技能考试先于笔试进行,以半个工作日为一个单元,每个学校的全部考生测试力争在同一单元完成。学校分音乐技能和美术技能两个场地同时进行。技能测试时,音乐按从小到大的考号顺序以5人为一组背谱测试,5位评委现场评分。演唱曲目和合奏曲目基本一致(演奏适当降低难度也可),均从事先准备好的签条中随机抽取。集体演唱、合奏时所有考生须跟音乐伴奏考试,音乐伴奏由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统一选定,学校各自安排本校考生集中练习。 (2)笔试是同其他中考科目一起进行。笔试内容为音乐和美术知识合卷,音乐美术各占50%,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80道三选一单项题(音美各半,每题2分)、20道判断题(音美各半,每题1分),卷面100分。其中,音乐听力测试占音乐比例的60%—70%。为了保证笔试过程的公正公平,市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本学期初召集理事、骨干教师对全部初中音乐教材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划出了考试范围,并在考前编订了样卷,供各校进行模拟考试。 (3)参加市教育局艺术展演活动的考生得1—2分。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集体性艺术展演活动的考生,成绩均由学校艺术组认定。学校在技能测试前一周进行公示,并注明成绩和所参加活动的名称、奖项。在技能测试时,将得分学生名单统一登记(盖章)后递交市教育局中考艺术考评组,艺术考评组在技能考试时审核并输入学生总成绩。 三、音乐中考实施过程 1.技能测试 从2013年5月10日至21日,11天时间内由笔者和其他四位音乐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市艺术中考音乐技能评比专家组,奔赴全市13所中学进行现场技能测试。测试中,为保证考试过程公平公正公开,5位评委均现场亮分,记分员当场报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用Excel表格计算其他3个评委分的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输入电脑。考试中有个现象引起了评委们的关注,在给第一个学校考生测试时,因5位考生同时演唱得分一致,个别无声音、音不准的学生没有扣分,后经评委们反复商讨,鉴于今年是考查分不列入正式成绩,其他12个学校类似考生也不扣分。但在全部考试结束后,评委们达成了一致意见:今后中考每组考试后,当场应由主考提议、评委评议,在极短时间内对个别音不准和无声音的学生进行甄别和筛选,扣除其3—5分。这样既体现整体合唱分,也评出了个体差异。评委们一对一监听和整体听相结合,是可以做到公平准确的。 通过市艺术考评小组和各直属学校的共同努力,整个技能考试过程无一差错,操作流程方便准确,除有500人以上毕业生的一、二个学校需要两个单元(一天)时间外,其他学校均在一个单元(半天)内结束测试,从整体测试过程和时间看,整个流程易于实践和推广,体现了操作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 2.笔试 笔试是在6月下旬与其他中考学科同时进行。从考试结束反馈的信息看,笔试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和差错,试题难易适中,得到学校、音乐教师和考生的普遍认可。 克拉玛依市音乐中考实践了国家艺术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体现了音乐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通过本次音乐中考,极大提升了我市音乐学科的价值和影响力,提高了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促使更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关注音乐学科的发展。若今后能将艺术和体育(体育是正式成绩100分)一样列为正式考试科目,那么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克拉玛依市音乐学科毕竟是第一次进行初中毕业考试,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思考,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不断完善,如这种音乐中考方向和思路究竟好不好;技能考试范围除了演唱、合奏是否还可增加舞蹈;笔试中听力的设问和选项还需要进一步严谨推敲等。总之,音乐中考进行的点滴尝试,笔者和音乐教师们还需要理性面对,客观考量,正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现在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就是身体力行、一点一滴地推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在此,恳请全国音乐教育同仁们能对我们所做的工作进行批评和指正,以使这项工作更加科学、严谨,取得更好的实效。 周 浩 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保山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杨晓丽(1982.10-),女,汉族,云南保守人。学历:学士学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文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由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变为“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从而为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广大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然而,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音乐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大学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2012;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音乐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音乐系是以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在各类中小学校,各级文化站,艺术团体从事音乐教育、科研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的教体系。截至2012年底,音乐系为立足我市实际,面向云南省广大乡镇、农村,培养了1000多名合格人才。去年和今年都达到了就业率100%。这批学生,在各类中小学校、各级文化站、艺术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主动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要求,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保持着较平稳的局面。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有国家统一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化,保山学院一方面重视就业工作,增加就业部门职能,成立了相应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部门党委书记、副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给予2012年高校班主任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成为了做好毕业生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抓好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每年除了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供需见面洽谈会,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外,还举办了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拓展渠道和空间。 (二)确保音乐系毕业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力军地位 今年来,我系学生就业走向略有变化:特岗考试及专升本的录取率比以往有所提高。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有部分学生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到基层第一线就业。为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情况看,近几年保山学院毕业生就业基本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局面,多数毕业生均已毕业,流向则发生可喜的变化,特岗考取率增加,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一次性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比例偏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的制约 1、2012年仍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大环境很严峻,很多工作多年的资深老员工都面临失业的危险,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对于社会现状的认识不足,社会经验太少,在择业方面存在“眼高手低、挑三拣四”的心理和行为误区。以至于普遍的岗位不愿去,自己想去的单位又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彷徨、观望之后,就业的相对黄金时期就错过了,最后当自己想通的时候,已经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了。 2、用人单位受大环境的影响,企业不景气,不得不采取裁员或减薪,有些单位甚至利用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以节约成本,往往到了实习期满后又不愿意与大学生签约或以各种理由将大学生辞退,这也是造成了签约难。 3、各高校出于对学生负责而不断动员学生外出实习、就业,毕业班学生因为交差而随便找单位实习,以求能开具实习证明,或是随便敲章应付。当然,这个原因占得比率不多,但不能说绝对没有的。 4、用人单位一般都侧重于招募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对于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其需求量是很少的,有些即使是因为大学生实习生可以帮助公司减少开支,但毕竟少量。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 1、主要是学生在就业时,因急于就业而并未全面分析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自己对于岗位的要求和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实际,就到单位实习,开具相应的证明。而后,在工作中发现了各种未曾预料到的状况,对工作的满意度的不断丧失,最终离开用人单位。且这过程中的时间跨度太短,以至于未赶上签约就离开了,这就造成了“签约难”,签约率难以与“就业率”持平。 2、表现在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有自我设计、自我奋斗的愿望,但自身素质、能力条件不足;渴望成才,又缺乏学习毅力;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又缺乏辩证的思维能力等。加之窘迫的经济条件所带米的生计压力,造成了毕业生程度不一的心理负担,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承受压力较差、情感脆弱等。 3、学生还存在着就业地点的自我制约,“交通要方便,离家要越近越好,市区不愿往郊区跑,郊区的也不愿往市区找,本省的不愿到外省市寻求机会”,大学生的这种“圈地自限”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冈素。 当然,影响的学生就业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毕业班就业工作中碰到的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 三、进一步做好保山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提高音乐系毕业生的就业率 现在,国家定期对高等院校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将就业情况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推进高校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因此,保山学院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加快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统筹考虑招生、就业工作的能动性、积极性,逐步明确以就业率来考核、评价、推动和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监督机制。 (二)建立集体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多做教育工作。只要有机会,就给学生灌输“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给学生泼些冷水,强调社会就业压力之大。同时,也不能把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全部破坏,所以,应该把握分寸和尺度,择机鼓励学生,要求学生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2、充分利用学生家庭所具有的有利社会关系,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多走出去,到其他高校招聘会走走看看,在那里寻求就业机会。 3、将往年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时间提前告诉给毕业班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做些准备,特别是心理上的必要准备。强化学生紧迫感,有利于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将学校提供的大量的招聘信息及时告知每位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多去参加面试,不被录取也没关系,至少可以积累面试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 4、对于在外实习的学生,充分利用QQ群、飞信、电信等手段,实行跟踪到每位学生的策略。特别是飞信,是极为有效的方法,能确保与每位学生都可以实时联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盯人战术。 5、灵活变换自己的身份,以最有利于工作的角色与学生沟通,可以是老师、姐姐、甚至是朋友,只要把握好一个度,都能有利于工作的进展。当然,其前提是几年来与学生建立的良好互动,有过深层的交流、沟通,具有很浓厚的师生情谊。其实,学生是有人情味的、讲道理的。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毕业班的学生,本人并不急于找工作,但是因为毕业班班主任的催促,甚至为了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而紧盯着用人单位,要求单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书。 (三)针对保山学院自身的特点,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保山学院要抓住开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把向边疆民族地区各条战线输送合格人才作为毕业生就业一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毕业生转变观念,顾全大局、讲奉献,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米,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作者单位:保山学院艺术学院)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数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但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本文主要对河北省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对策进行研究。 音乐专业 就业现状 就业前景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提高,音乐专业的学生群体不断增加,在毕业时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音乐专业就业不同于普通的专业,具有其艺术行业的特殊性。 一、河北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河北省地方高校的音乐毕业生当前的就业面临较大的瓶颈,一方面,高校的不断扩招,音乐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需要的工作岗位较多;另一方面,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因而就业率相对来说不高。具体来说,当前河北省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现状主要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就业竞争压力较强。 第一,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通过在河北省地方高校的横向调研和了解,发现近年来,河北省的地方高校音乐学院不断扩招,其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普遍音乐专业教师比较缺乏。一方面,由于学院对音乐教师的要求较高,除非具备较高的学历和国家级大赛奖项的教师,一般都是合同制的代课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音乐专业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是拔尖的人数相对来说不高,因而难以招聘具有高水平的音乐教师,因而导致学校的学生整体专业素养难以提高。另外,音乐专业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性的艺术性专业,在授课形式上有其特殊性,声乐、钢琴等课程要取得较好的效率需要进行一对一的特殊训练,而在扩招计划的影响下,不仅师资力量成为教学瓶颈,教学设备同样受到限制,在河北省地方高校中,音乐教学演变成为一对小组式的授课模式,学生的实践和学习时间相对减少,音乐教学由于受到设备的限制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团队趋向大众化水平,因而导致高校的毕业生综合能力不高,整体质量下降,用人单位对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成绩有一定的不满,因而就业率不高。 第二,就业渠道相对比较狭窄。这是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造成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狭窄,虽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普遍是面向文艺团体或者艺术教师等。但是原来的大型的文艺团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转变为民营参与、市场运作的新型文艺团体,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数量却越来越少,文艺团体由以往的三四十名每年降低到十名左右,而且大部分的文艺团体采用的是合同制,稳定性不高,因而更加降低了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而音乐教师需要的专业要求更高,需要具有相当的学历或者奖项,因而就业的压力比较大。 二、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了解,当前高校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率明显低于普通教育的就业,特别是比经济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很多。而造成当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二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就业压力造成的。因而要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强化就业指导工作。 第一,提高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就业率的根本途径,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音乐专业的生源不断提高,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提高,才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取向的针对性,在提高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根据对河北省地方高校的调研,发现当前河北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强,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是直接挂钩的,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存在着脱节的现象,音乐教师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实际的技能训练相对较少。当然主要是由于受到教学设备的限制,但是教师的理论也应当发生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下,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面向市场,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提高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 2.转变教学方式。随着音乐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对高校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实施动态教学,根据当前的时代需求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增加学校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实训机会。第二,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提高了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相应的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力,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从根本上转变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的现状。 1.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和网络结构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社会,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需要积极的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当前高校的音乐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有一定的指导。因而高校需要有计划的进行学生扩招,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构,教育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在分析当前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就业观念。并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与用人单位直接对接,了解当前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机会。 2.拓宽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 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建立比较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能够有比较稳定的心态,通过强化自身实力,争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资格和机会。根据对当前河北省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就业地区普遍分布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和发达地区,但是这些地方相应的阻碍较多,因而在就业中学生可以适当的分布到其他的地区,工作岗位可以扩展到文化系统、青少年宫、企事业单位和艺术馆等地区,从而拓展就业范围和渠道。 三、结语 综上,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是很乐观,就业面不广,毕业生的质量达不到要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而需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音乐人才培养计划,在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范围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培养,从而提高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 摘 要: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逐年增大,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分析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寻找积极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其走出困境,对促进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已经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据调查,70%以上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意向是参加教师招考,进入教师队伍(不包括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而每年考入正式教师编制的毕业生人数不到30%。目前,一方面随着每年参加艺术高考的考生数不断增加,各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数大幅增加,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全面推行,教育行业的工资待遇得到了制度保障,愿意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这都造成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这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强。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高,许多学生虽然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但仍缺乏自我认识和自主决断的能力,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竞争,总把希望其托在父母、学校的身上,“等、靠、要”思想严重。 2、就业恐慌和矛盾心理。目前,许多音乐学专业学生都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担忧、害怕,甚至无法确立就业目标,失去学习方向,出现就业恐慌和矛盾心理。包括笔者自己本人有时候也会有这种心理。还有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与社会接触少,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屡屡就业受挫后,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面对竞争畏手畏脚。 3、自大和自卑心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多数是非常有个性的,追求个性张扬。同时,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重视招揽一些音乐人才来丰富企业文化,音乐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有所增加。这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产生了自大心理,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好工作。而多数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相对重点院校、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比较自卑,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基础知识等方面无法与重点院校、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竞争,缺乏自信。特别是出现一些就业歧视时,从无形中增强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自卑心理,例如,有些地方招考教师时只面向211、985的高校毕业生招考。 4、从众心理。学有所成,在社会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是每一位大学生的愿望。但是有部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深入了解,对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分析不够透彻,并缺乏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判断能力,总是追随别人的脚步。如某学院音乐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有十多人相约报考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考。 二、解决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 1、自我调适。要让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内因是关键,每一位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都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适自己的就业心理。一是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观,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身定位;二是调整就业期望值,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其他条件及所面临的就业环境,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学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三是树立自信心,让自信心成为对自身的一种积极评价,成为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四是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随波逐流,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别是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就业。五是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在挫折中成长。 2、减轻来自家庭的就业心理负担。对于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而言,家庭在教育投入方面是非常大的,因此许多家长及学生本人都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和要求,造成了就业压力。要解决这一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家长自身及帮助学生本人降低就业期望,让学生在较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成长。同时,家长也不要过多干涉毕业生就业,不要对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就业地域的选择进行限制,甚至施加影响。 3、加强就业心理辅导。首先,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认清就业形势,明确就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可结合音乐学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与辅导。其次,面对人格等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单靠其自身心理调适是不够的,需要就业指导教师与心理辅导教师联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这类学生对人格问题的矫正。第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队伍,根据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合理整合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人力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辅导。
职业教育论文:以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摘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质量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缺乏活力;办学目的不明确,技术教育不实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政府投入太少;专业设置不合理等。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政府加大经费投入;面向需求,注重实效,灵活办学;改革教育体制,加强职业教育;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快速发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农民素质 一、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 1.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洛克希德等人(1980)认为,完成四年基础教育的农民劳动生产率比没受过教育的高7.4%,现代农业中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比在传统农业中要大得多。贾米森和莫克(1984)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非常显着,完成七年以上正规教育能使粮食产量增长30%以上,非正规和成人教育对增加农业产出也有积极影响。上过学的农民会更多地使用化肥,主动与农业技术机构联系,并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因而受过教育的人比没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美国的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劳工部对1948—1989年间美国经济增长源泉的估算表明,教育和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2%,超过物质资本37%的贡献率,若把投入生产力的贡献也加进去的话,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当前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构成的。舒尔茨认为,“经济迅速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劳动力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根据国家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05年底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4 313万,其中城镇与农村分别为24 301万与60 012万,农村占72%。由于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居高不下,再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结果农村劳动力总量和剩余量(约1.5亿人)持续上升。 2.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 首先,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2000年,城乡1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0.2年和7.3年,相差2.9年,约50年教育历程。在8 699万文盲人口中,农村占75%。2004年,1.2亿农民工中,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的比重分别为5%、12%、65%、16%、2%。城市的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4倍、17倍、56倍、282倍、323倍。其次,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观念陈旧。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低,2004年,1.2亿农民工未接受任何培训者占72%,受过培训者仅28%。农民相信鬼神的世界观,听天由命的人生观,知足常乐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轻商的生产观,温饱则止的消费观,有饭同吃的分配观,坚守故土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等。再次,农民心理素质差,创新能力低。风险意识差使农民对人力投资的欲望降低,进而陷入“科技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效益低—人均纯收入低—贫穷—人力资本投资少—科技文化素质低”的恶性循环。又次,农民的身体素质低。农村婴儿死亡率比全国平均高2.24%,1993—2003年农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重分别由6.7%与24.6%变化为17.7%与22.8%。1985—1993年,农民两周患病率与慢性病患病率分别由69‰与86‰上升到128‰与131‰。最后,农民没有或极少享有社会保障。如农民工养老医保参保率仅15%和10%。据李强调查,有32.9%~36.3%的农民工出现过身无分文的现象。农民享有的社会资源质次量少。城镇居民能享受的交通、电力、电信、自来水、教育科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农民都要靠自己买单。农民进城务工只能在体制外的传统产业、非垄断行业寻找那些没有保护的非正规职业、边缘职业、底层职业,干最累最苦最危险的活。 3.农村基层干部执政水平低 部分基层干部思想僵化,满足现状,不求发展,不愿追求和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创业动机不足,不愿承担风险,无所作为。部分农村干部很少组织群众学习,致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1.农村职业教育缺乏活力,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大。首先,农村职业教育大都是“关门办学”, 学校只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缺乏成年农民的培训体系。一些学校的职业教育按普通高中的模式办学,没有职教特色,大多数职业学校仍在走重知识轻技术的老路,压缩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训练时间,突出文化课程,进行应试教育,导致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现阶段以理论为主的农业高等院校发展较强,而以提高技能为主的独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很弱,且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很少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其次,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涉农类专业落后,没有跟上新农村发展的步伐,教材编写年代久远,为农民工设置的城市需求的专业不健全,没能反映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大多数青年无学习兴趣。 2.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偏低,难以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渠道不畅,教师待遇过低,一些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严重流失,从而导致师资队伍年龄老化;而且缺乏学习培训的条件,教师知识陈旧,致使教学质量严重滑坡。 3.农村职业教育不受社会重视,发展阻力大。首先,政府资金投入少,且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的力量十分薄弱,教育部门对职业学校的管理也很松散,缺乏监督考核机制,导致这类学校自暴自弃,学生学习质量差。其次,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就业率低。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面临撤并,仅河南省2003年就比2000年减少了10 193所,毕业生和在校生人数大大下降。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1.教育部门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与监督。首先,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其次,建立职业教育评估机制,重视职业教育实效。 2.政府须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政府出资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留住人才。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并明确投入用途;同时政府应加大监管与协调力度,统筹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各级财政可设立培训专项经费,以完善培训条件。 3.面向需求,注重实效,灵活办学。一是政府继续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由政府出面搞“职业学校·农户·公司”的经营方式,使职业学校与农户、市场相结合,发挥职业教育实效,同时引导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搞规模化经营,培养其市场经济意识。二是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授课讲解,现场回答问题,培养科技示范户。 4.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第一,明确农村教育目的,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实用人才,因此,要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无论是高中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当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在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乡土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人才。第二,要针对不同农村人力资源群体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第三,专业设置上,适当扩大职业学校的自主权,使其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区域特色设置专业和课程。 5.健全法律制度,保障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基础上,建议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职业教育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立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组织动员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在社会上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生观,提高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6.提高办学层次,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实行合并重组,改办五年制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各类短期培训工作,集中适应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双师型”和高级教师队伍进行高职文化课、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集中增设专业教学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的场地,建立起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7.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继续扩大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计划,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组织在职教师到城市对口职业技术学校任教锻炼,或到大学集中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或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操作技能;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8.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农村职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方面,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安置等中介服务,不断提高农村职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加强农村职校与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职校的合作,拓宽其就业出路。另一方面,扩大对口升学招生计划,特别是本科计划,增加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学校数量,以满足这类学生升大学的需求。 职业教育论文: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 郝新生, 任昌荣,分析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加大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措施,如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 ;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职业学校和专业的布局结构;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 材建设规划”;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等,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在中国教育史上, 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的基本统计数据, 从1958年开始到1965年停止,15年后,即 1980年才恢复统计。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这一年的10月7日,国 务院批转了教育部、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基础十 分薄弱”,“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据1979年统计,在中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毕业生中,普通高中毕业 生为726.5万人,而职业教育仅有中专和技校两种, 毕业生分别为18.1万人和12万人。当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 率仅有3.8%,96.2%的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又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就业。1980年,中国一举出现了3314所农 业中学及职业中学,加上3069所中等专业学校、3305所技工学校,使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224.2万 人。比前一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则降为969.8万人,比前一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80年 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18.7%,比前一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此后, 中国的职 业教育迅速发展,到1985年,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业职业高中的在校生分别比1980年增长 了26.4%、9.1%和4.8倍,总人数达到415.6万人,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则比1980年减少了24.6 %,总人数为 741.1万人。 高中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占高中段总学生人数的35.9%,比1980年提高了17.2个百分点。 经过“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到“九五”计划的第三年,即1998年,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 了辉煌成就,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初步形 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有 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有力地改善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为推 动劳动就业和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 据中国教育部1999年5月22日的《199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中国职前高中阶段的各 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17106所,在校生达1126万人。其中,职业高中8602所,在校生454.9万人;普通中等 专业学校4109所,在校生498.1万人;技工学校4395所, 在校生173万人。普通高中1.39万所,在校生938万人 。职前高中段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占职前高中段学生总人数的54.55%。 如果加上成人高中教育的人数 ,则高中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为1467.87 万人,占全国高中段教育的在校生总人数2445.5万人的60.0 2%。 80年代开始起步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正在进行高职 实验,一批中专也开办了高职班。1998年,全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达432所。 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校 毕业生,不仅有助于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为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提供了宝贵的探索。 职业教育也冲开了各级职业学校的围墙,尝试着与普通教育相融合。如初中的“3+1”、初二分流的“2+ 2”,一些普通初中和高中开设的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职业知识技能课等,推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扩大和发展 ,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已经打破了由政府单一办学的格局,民办职业学校有了很大发展。1999 年上半年,中国已有1400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各种形式的民办短期职业培训机构也在迅速发展。 1996 年4 月10 日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简称《发展规划》 )提出:“九五”期间,“职业教育以初中后为重点,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高中阶段各类 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275万人左右,比1995年增加335.7万人,年递增率6.3%。 全国各类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在 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提高到60%左右。”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100万人”,占 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继续维持在60%左右。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上,重点发展高等专科层次教育, 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镇第三产业的高等专科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九五”期间,各类专科教育在校生的总量要达到450万人左右。“进一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以 现有高校学校为基础,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岗位适应性,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用这个文件考量 1995年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应当说基本上得到实现。文件提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高中阶段 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九五”期间这级学校在校生发展的年递增率要达到6.3%;1995年,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 校在校生为939.3万人,按年递增率6.3%, 1996年在校生应为998.47万人,实际上1996年在校生为1010.35万 人。按《发展规划》,1997年在校生应在1996 年计划达到的人数上再增加6.3%,为1061.37万人,实际上199 7年在校生为1089.51 万人,不但超过了《发展规划》提出的年递增率6.3%的指标, 也超过了实际发展人数的 6.3%的指标。1998年实际在校生人数虽然没有达到6.3%的年递增率,但仍然比1997年实际在校生人数增加了 36.49万人, 增长率为3.35%。 职业初中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也在稳步增长。 但是,按照《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00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 比例达到60%左右,“九五”头三年的形势并不乐观。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中等职业教 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是56.8 %、56.31%、53.12%和56.27%、56.17%、54.55 %。 比例数呈下降趋势,而且比1995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比例的57.4%和56.8%下滑了0.6、1.09、4.28和0. 53、0.63、2.25个百分点。据中国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1998年普通高中 招生359.55万人,比上年增加36.94万人;在校生938万人,比上年增加87.93万人, 已经超过《发展规划》提 出的 2000年的指标。而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407.37万人,比上年减少8.48万人; 在校生人数仅为《发展规划 》提出的2000年指标的88.7%,尚缺少149万人左右。 表面上看,1995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普高热”。由于学生及其家长对求学于普通高中的热情提高,致使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在中等教育结构的比例上徘徊不前,一些职教界人士产生了危机感。有些学者甚至撰 文认为在本世纪末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60%指标很难实现。有的同志提出加强政府的行政干预,硬 性规定职普招生的比例指标,以扭转职普比例结构职教下滑的趋势。 其实,“普高热”并没有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前文已经提到,近几年,中国 中等职教在校生人数均有所增长。只不过,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中等职教,使职普比 例结构有所回落。原本一些不景气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一些职高和技校更加举步维艰。 社会对普高的热情不可能是无时限、无止境的上升。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时期。普高的发展 要受高校发展的影响,更要接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制约。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社会就业机会有30%是交给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余70%是由受中等教育的人来承担。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 社会就业机会绝大部分要由受过中等教育以下的人来承担。既使中国到了201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占社会入 学年龄人口的15%,仍然要有85%的青年人不能升入高等学校,需要通过职业培训进入社会劳动岗位。这种就 业形势将维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对此,早在1996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8 条中 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关于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意见》明确规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从事一般职业(工种)的, 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 )的,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个体工商 经营的,也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有些职业必须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可办理开业手续。对于在城镇中准 备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下岗职工,视文化基础和所选就业岗位的要求,培训1至3年。在这种社会就业制 度与形势的制约下,“普高热”不可能升温过高。1999年8 月,教育部为改变高中阶段教育事业不能满足社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状况,为缓解初中升学压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 经济增长,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处理好5个关系,其中第 5点就是“要处理好普通高中的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要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促进普通 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可以预料,今后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积极发展,普高招生人数和在 校生人数会超过《发展规划》规定的年递增率,但决不会成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干扰因素。影响中国职 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在普高发展之外。普高和职高的发展,不是对立的,不是此长彼消的。在中国非义务教育的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教育资源是大量的,教育任务是繁重的,可招收的学生人数永远多于实际超收的名额。 那么,近几年制约中国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职教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高中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生均预算内经费增幅不高,许多学校 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和设备,缺少资金去进行必要的职业实习,教师缺少进修提高的资金,办学 条件仍然达不到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布局不合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大。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的部门分割 、行业分割,以及部门、行业与地方间的分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技校、中专之间专业重复,资源不能融 通、共享;农村职业中学办学方向出现偏差,农村职业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有所脱轨;少数民族聚 集的省区中等职教发展的模式不够清晰,缺乏特色,发展的力度不够。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化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困难。1980年到1996年,中国 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比例已从81.9%下降为52.2%,而非公有制单位的投资比例已从13.1%上 升为33%。经济体制变化中,公有企业与非公有企业怎样参与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段动荡和需要调整、规范的时 期。近几年,国有企业经济亏损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就业 压力逐年增大。一方面是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增加,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事业用人追求高学历化, 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困难和压力。 四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不仅轻 视中等和初等 职业教育,而且对近几年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持轻视的态度,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 五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亟需提高。据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 布的数据,职业高中的多项办学基本指标(如专任教师人数及学历合格率、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理科实验 设备达标率、图书达标率、体育馆面积达标率等)仍然没有达到《教师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 要求;而且,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中办学的基本指标,增长速度也多数低于普通高中。 由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教学质量不高,办学基本条件与国家规定的要求差距较大,因而难以扭转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一些职业高中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很难打破。 二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切实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的 积极发展,解决障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家教育部、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3 月16日共 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十个方面对全面发展职业教 育提出明确要求。1999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继续强 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 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决定》中再次重申: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 职业教育。统观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以及政府一贯的政策,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归纳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 力度与发展趋向: 第一,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推进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 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 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在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实行职业技术培训。在部分农村地 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初中,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全国大部分地区坚持大力发展初中后分流的中等职业教育,配合普通高中的发展,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 形式的学习机会。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达到“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按1998年教育部的统计,全国初中毕业 生1603.1万人,当年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合计招生人数只占初中毕业生的47.8%,尚有52.2%的初中 毕业生处于“无学可上、无业可就”的状态。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大有发展潜力。只要办出职教特色,提高教 育质量和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重点大力发展。这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 素质,推迟就业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 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 普通高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大力发展,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逐步 建立“立交桥”式教育制度,允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国家决 定,今后每年新增高校招生计划指标,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招收 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还将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 阶段完成学业。通过实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多种灵活有效的学校管理办法,强化发展中国职业教育 的力度。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国家要求普通中学普遍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转业、转岗培训,使大多数新增劳动力上岗前和失业、转业、转岗人 员再就业前都得到必要的职业培训。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根据需要,参与劳动就业训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 职业培训。 第二,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国 家强调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都要依法举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职业 教育经费通过各级政府财政拨款,行业组织、企事业组织及其他用人单位合理承担,举办者自筹,受教育者缴 费等多渠道筹集,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国家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并促进其向深层次发展,使合作的各方都成为办学主体。国家还大力倡导 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并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划拨土地、补助基建、调配教师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在 教师职务评聘、证书考核发放、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发展校办产业等方面执行国家统一政策,在各项实际工作 上对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一视同仁。 国家强调加快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推行两种证书制度。要求统一协调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的 就业政策,让所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的就业逐步转到面向社会、进入市场、公平竞争、 自主择业的轨道。坚持在政府领导下,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使各类职业教育在统一、协 调的政策下健康发展。国家还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将其作为从事相 应职业的凭证。 第三,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建立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校和专业布局结构,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通过调整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中专的布局结构,改变由于 条块分割造成的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预计在今后三年时间里,在地方政府的统 筹规划下,通过“共建”、“联合”、“合并”“划转”等形式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与此同时, 进一步加强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开展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复查和调整。到2000年,中心城市的各 大行业和每个县都要建设1至2所骨干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较高的重点职业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 生规模,并可以跨地区或跨省进行招生。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两个环节,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焕发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中央 财政将拨出专款在全国重点建设50个职教师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并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 ,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职业学校要吸收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并加快学校内教 师的流动与知识更新,努力完成职教师资学历达标的要求。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 师型”教师。为抓住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愈来愈重视校长的选拔和进修。提出要选 拔具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掌握教育规律的有识之士担任职业学校的校长。而且,要建立校长培训制度,促 进校长的知识更新,提高校长在新形势下管理职业学校的水平。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职业教 育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都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1999年以 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 育司围绕实施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提出了面向21世纪职业 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措施。突出强调,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 位的指导思想,通过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逐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 学,构建适应劳动就业、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立交桥”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国家将制订80个量大面广 的骨干专业教学基本文件,编写1000种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示范性教材及100种多媒体教学 软件。 为保证职教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圆满进行,教育部组建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职业教 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并设立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基金,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 第五,积极推动农业、艰苦行业和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强调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 业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农业职业学校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为主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为发 展高产、高效的农业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农业职业学校要围绕当地农业资 源开发设置专业,教学内容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形 式、学制、入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毕业生务农优惠等方面,都要以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 村职业学校可以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入学。 国家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采取保护性政策和措施,扶持办好面向苦、脏、累、险等艰苦行业的职业教育。 对这些专业,可以适当放宽招生条件,还可以经过批准跨省市招生,或易地培养。政府要通过奖学金、贷学金 、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就学。对这类学校,国家要在资金、设备等方面重点扶持。 针对近几年的实际,国家特别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鼓 励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也要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通过扩大 投入、培训师资、组织对口帮助等形式扶持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些地区也要从当地 实际出发,确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发展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度一直没有减弱,基本上保持了健 康的发展态势。当前,全国范围的职业教育支撑服务体系也正在建立健全。国家建立了中央职业教育中心研究 机构,许多省市也陆续建立一批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全国还办起了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期刊。许多有识之士发表 了很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与调查报告,对中国职教现状与发展作了中肯的分析与科学的展望。为深入贯彻《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中国的职业 教育战线正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以改革促发展,全面增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实施素质教育贯穿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教学环节中。现在的 中国职业教育正在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实现着四个转变:由过去相对注意数量发展逐步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 益为中心、突出职教特色的转变;由过去相对注重学历教育逐步向根据市场需要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 训并举、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转变;由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教学、生 产、经营、服务相结合、走产教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的转变;由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观念逐步向在政府统筹下, 树立“教育产业”观念、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转变。 近年来,职业学校国有民办、民营公助、股份制办学的改革蓬勃展开。一些学校实行了校董会等新的管理 模式。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日益扩大。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诸多困难的最后隘口,将在完全确立职业学校 的法人地位后宣告彻底突破。职业学校将真正实现独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我经营,接受市场 经济的考验,接受竞争的裁判。学校的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将用自己切实的劳动来求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 家利益的共同提高。许多至今还想象不到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因素,都将在学校真正成为独立法人之后得到 发现。 纵观中国职业教育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改革发展的趋向,可以相信,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事业,一定会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跨进21世纪。 职业教育论文:谈谈陶行知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当前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综合素质较弱的职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才,成为教师们迫切的任务。陶行知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对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以下我对此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1929年《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饪职高班在校期间就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高一着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二注重各项烹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三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增强了自信,顺利踏上了社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素质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职业班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批孩子真难教育,你对他们一般说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对他们严厉训斥吧结果却换来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强烈对抗。要知道这些学生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受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对此类问题陶行知在1932年《斋夫自由谈》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班学生张某在原来的学校号称“小霸王”,刚进我校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时有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我对他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于是有空经常和他聊一聊球赛、球队和球星,慢慢地他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觉中我把话题转向他的行为习惯上,出奇顺利地让他认识了错误。临近毕业时很多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淘气的学生比刚入校时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教师朋友般的关心和平等的对待,这在以前的学校里是无法想象的啊!”是的,这种友情方式的教育对心灵脆弱的职业学生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职业班学生不仅需要心灵的关怀,而且需要行为的感召。这些学生是未来的厨师,掌握扎实的烹饪技术是当务之急,但是他们平时是家中的宝贝,别说烧菜做饭了,就连碗也很少洗,那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好谈到了这点,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烹饪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更为有效。职业班学生不但学习能力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强,怕苦畏难的现象明显。如学生首先要练习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开始有一部分同学坚持不了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见的位置,足足半天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听师傅讲课,放学后才找这些同学谈,未来做厨师可能站的时间要更长,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老师虽然不当厨师,但是愿意和你们比谁能坚持到底。没过多久情况有了改进,当个别同学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看我,想想我说过的话,然后自己给自己鼓劲并坚持下去。刀功对亲手来说又是一道难过的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手,鲜血直流,所以其中几个学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我于是加入到他们一小组中去,照着师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让他们在边上看,然后再强调一下要点,轮到他们去切,偶而我也会切到手,简单处理过后继续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学要注意刚才老师为什么会切到手,从中吸取教训结果每人都克服了原来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时切到手了,也不会象以前那样惊惶失措了。于是这批孩子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教师同样在实践中达到了目的。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体学生均通过烹饪三级考试,其中60的学生还获得了烹饪二级证书,具备了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和发挥自身的价值了。 职业班学生有其特殊性,文化课基础很差,动手能力却不一定比普通学生差,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不能照搬老一套,要富于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特别强调的那样──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比如烹饪班的学生在高二过元旦时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 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来安排,我的要求就是要有创意能体现我们班的特色,结果当教师们应邀参加活动时,几乎每人都大吃一惊,眼前是用五张操作台拼成的餐桌,上面摆放着由同学们亲自掌勺的各种菜肴,颇有点满汉全席的味道。然后老师们就散坐在同学们中间,大家一起在轻松的气氛里自由地交谈,好象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这时老师们的教育也象友情的提示了,深入学生的心田。当/:请记住我站域名/全体学生起立举杯向老师们祝贺新年快乐时,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我对学生们烹饪技术的提高感到欣慰。试想倘若按照以往的办法去度元旦,同学们可能早已习惯了,也就不可能调动出如此大的积极性,获得如此强的成功体验,我深深体会到职业教育中创新教育势在必行。陶行知教育理论犹如奔流的长江,推动着职业教育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远航,相信一定会见到浩瀚的大海和鲜红的太阳。 职业教育论文:谈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论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班主任 创新思路 论文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也是学校与教师之家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从班主任要坚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掌握学生违纪时的处理技巧三个方面讨论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 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师生之间只有做到了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把我们提出来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成人。一个班级有一个好班主任,学生就能一个个成人、成才。要当好班主任,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工作方法。 一、班主任要坚持言传身教 大家都知道,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差,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更差,班级管理工作也难做,如何转变这一不良现象,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中职生,他们正是十六七岁由未成年向成年转化的阶段,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生。教育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总是提前到教室,要求学生不吸烟、不喝酒,班主任首先做到;在教室看见纸屑,班主任弯腰捡起来,同学们纷纷捡自己周围的垃圾;看见黑板没擦,班主任自己动手,再一次就有学生跑上去跟你抢;做课间操时班主任站在队伍前面认真做,学生也会认真做;教育学生要诚实,知错就改还是好学生,人无完人,班主任有错了,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还有哪个学生不敢承认错误呢?校园内外,看见自己的学生主动打招呼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多一点对自己的规范,少一点对别人的指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与言行去感染鼓舞着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往往是以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评判学生的优秀与否,这种片面追求成绩的评判方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忽略,以至于一些高分低能的例子屡屡出现,而考试成绩往往不能成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模式下,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十分优异的学生往往会有自卑感,忽略了自身的优点,对自己越来越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种价值观将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评判学生的标准已出现多样化,学习成绩已不能成为唯一标准。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缺点所在,兴趣所在,特长所在,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几年的时间努力学好专业,培养专业技能,切合实际地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鼓励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其次,班主任还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行和严谨的作风,这也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要求。 三、掌握学生违纪时的处理技巧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可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班级评定规则、宿舍管理条例,学生守则、评优评先规则,奖惩规则、学校下发的各种文件等等。在班主任开展常规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例如进行墙报宣传和教师讲解方式普及知识;用联欢会和辩论赛的形式增加常规教育的趣味性;用知识竞赛,小组竞赛的模式进一步巩固常规教育内容;还可在班级设置光荣榜,用以表彰在常规教育学习中有突出成绩的学生。总之可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常规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不可做,让学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一个合格学生应有的素质。 班主任工作最烦琐的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学生违纪时马上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显然不是,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笔者认为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思、探索、研究并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班主任平时要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性格、态度、生活、学习、思想、家庭等情况,捕捉每个学生的心理。有的易哄,有的易吵,有的爱面子,有的是“顺毛驴”,有的好表现自己,有的怕张扬 掌握了学生的这些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其迎刃而解。有个学生一贯表现良好,偶尔一次迟到了,班主任的一个眼神就使他低下了头;有个学生刚刚与班主任私下写下保证不再旷课,然而又迟到了,班主任在班级学生面前当众揭穿其保证书,他哑口无言,脸红到了脖子根;有个学生我行我素,根本不把 老师的话放在心里,不把班规放在眼里,不妨先放任他一段时间,迟到了就当没看见,旷课不惩罚,卫生别人打扫了,作业交不交无所谓,老师不过问,同学不与之交往,他自觉没趣,只有老老实实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五化的原则 一、引言 课程是教育机构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案,是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规定。课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由教育教学诸多要素整合而成,包括目标、计划、经验与体验等,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课程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指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依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学习活动的过程。课程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任务设计、学习方法与策略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评价方法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其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对于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及升华。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是工作过程导向的,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为主线,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培养企业及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以“学习目标能力化、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情境职场化、学习资源立体化、学习评价过程化”为内容的“五化”原则,在课程建设中凸显“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等特点,以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五化”原则 (一)学习目标能力化 学习目标明确了课程的出发点及归宿;学习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实际情况,学习者课程学习中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课程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特征;另一方面,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密切相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职业教育论文:美术职业教育应如何改革与优化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美术人才及数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术的要求,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的美术职业教育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这些都成为美术职业教育改革优化的核心原因。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中,所培养的美术职业人才除了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外,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具备相应的创 造性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在此,本文从美术职业教育内涵、我国美术职业教育现状、美术职业教育改革优化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当前我国美术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优化途径,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美术职业教育内涵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美术职业教育作为艺术职业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美术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在开展美术职业教育时,通过培养专门的美术家及设计人才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可以通过培养具备丰富美术素质及创造精神的社会群体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影响与改善社会环境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面对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美术职业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本着全面发展的培养原则,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发,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中,其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中,通过相应的教育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整个美术教学中,人类的情感载体多集中在“形”、“色”、“质”等几个方面,美术能够通过人的感官,进一步加强直观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并以此来激发人的情感体验。其次,通过美术职业教育,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我国美术职业教育现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教师在美术职业教育中,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一些教师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在影响学生美术学习的同时,还对其今后的就业起到了制约。在我国美术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职业教育定位 与其他教育模式不同的是,美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社会工业、商业以及其他重要领域的人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在当前我国的美术领域中,培养美术人才不是传统的写画,而是要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及美术素养,即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将美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此来培养出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美术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在当前我国美术职业教育中,教育资源匮乏是阻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最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一些职业院校中,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无法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且美术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薄弱,缺乏必要的多媒体设施。其次,在开展美术职业教育时,由于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导致教育活动无法顺利的开展,教育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一些职业院校在开展美术职业教学时,所聘请的教师不是缺乏经验就是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直接影响。最后,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中,多数学生为高考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存在着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等问题,因而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无法全心身的投入进去,再加上自控能力薄弱,都对美术学习效果造成了影响。 (三)美术职业教育的观念缺乏与时俱进 顾名思义,美术职业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然而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中,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是按照专业美术教育的形式而进行的,缺乏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甚至一些职业院校在开展美术职业教育时,过度追求实践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识得不到有效的塑造,使学生步入社会后个人发展无法适应自身的工作需求。 (四)就业压力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扩招及用人单位的发展,都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影响。从相关数据不难看出,高校毕业生的总数量逐年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会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影响。 三.美术职业教育改革优化的途径 改革优化美术职业教育,在提高美术职业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美术人才,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美术职业教育改革优化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职业教育发展社会环境的营造 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美术职业教育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保障美术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美术专业相关的企业和工厂,要依据 不同类别的美术职业院校实际情况 ,积极为美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工作岗位。 (二)创新美术职业教育观念 创新美术职业教育观念,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及学习力的核心前提,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中,“以人为本”是整个教育活动开展的原则所在,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相应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整合美术职业教育资源 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发展中,科 学、完善的利用美术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依据,同时还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其合理利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整个美术职业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本着“一专多能”的教学原则,摒弃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为目的,结合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创新教学理念,合理的景象学科整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扩充美术职业教学内容。在当前的美术职业教学中,其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办学模式及办学理念而编制的,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外,还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对美术职业教育进行相应的专业调整与改革,最大限度的打造具备职业特殊的美术职业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在整个教学内容扩充中,除了添加相应的美术知识外,还应结合着社会经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及行为规范及综合素质。 最后,教师作为整个美术职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教学方法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选择与之相符的教学模式;同时可以结合着多媒体计算机中的相关优势,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论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四)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美术职业教育应与人类社会进步同步发展,首先课程设置既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知识的不断更新,既要考虑局部课程结构需要,也要考虑整体课程体系的要求,既要注意微观调整,又要重视宏观建构。在保存专业独特性的同时,将艺术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应成为当前美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美术职业教育课程也应该定性为“具有人文性质”即旨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程。 总 结: 综上所述,美术职业教育的改革优化,在推动美术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负责人能够结合着院校的实际发展状况,在现有的基础上改革优化美术职业教育,在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做铺垫。 职业教育论文: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也是学校与教师之家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从班主任要坚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掌握学生违纪时的处理技巧三个方面讨论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 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师生之间只有做到了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把我们提出来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成人。一个班级有一个好班主任,学生就能一个个成人、成才。要当好班主任,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工作方法。 一、班主任要坚持言传身教 大家都知道,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差,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更差,班级管理工作也难做,如何转变这一不良现象,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中职生,他们正是十六七岁由未成年向成年转化的阶段,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生。教育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总是提前到教室,要求学生不吸烟、不喝酒,班主任首先做到;在教室看见纸屑,班主任弯腰捡起来,同学们纷纷捡自己周围的垃圾;看见黑板没擦,班主任自己动手,再一次就有学生跑上去跟你抢;做课间操时班主任站在队伍前面认真做,学生也会认真做;教育学生要诚实,知错就改还是好学生,人无完人,班主任有错了,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还有哪个学生不敢承认错误呢?校园内外,看见自己的学生主动打招呼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多一点对自己的规范,少一点对别人的指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与言行去感染鼓舞着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往往是以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评判学生的优秀与否,这种片面追求成绩的评判方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忽略,以至于一些高分低能的例子屡屡出现,而考试成绩往往不能成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模式下,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十分优异的学生往往会有自卑感,忽略了自身的优点,对自己越来越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种价值观将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评判学生的标准已出现多样化,学习成绩已不能成为唯一标准。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缺点所在,兴趣所在,特长所在,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几年的时间努力学好专业,培养专业技能,切合实际地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鼓励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其次,班主任还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行和严谨的作风,这也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要求。 三、掌握学生违纪时的处理技巧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可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班级评定规则、宿舍管理条例,学生守则、评优评先规则,奖惩规则、学校下发的各种文件等等。在班主任开展常规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例如进行墙报宣传和教师讲解方式普及知识;用联欢会和辩论赛的形式增加常规教育的趣味性;用知识竞赛,小组竞赛的模式进一步巩固常规教育内容;还可在班级设置光荣榜,用以表彰在常规教育学习中有突出成绩的学生。总之可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常规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不可做,让学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一个合格学生应有的素质。 班主任工作最烦琐的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学生违纪时马上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显然不是,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笔者认为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思、探索、研究并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班主任平时要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性格、态度、生活、学习、思想、家庭等情况,捕捉每个学生的心理。有的易哄,有的易吵,有的爱面子,有的是“顺毛驴”,有的好表现自己,有的怕张扬 掌握了学生的这些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其迎刃而解。有个学生一贯表现良好,偶尔一次迟到了,班主任的一个眼神就使他低下了头;有个学生刚刚与班主任私下写下保证不再旷课,然而又迟到了,班主任在班级学生面前当众揭穿其保证书,他哑口无言,脸红到了脖子根;有个学生我行我素,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里,不把班规放在眼里,不妨先放任他一段时间,迟到了就当没看见,旷课不惩罚,卫生别人打扫了,作业交不交无所谓,老师不过问,同学不与之交往,他自觉没趣,只有老老实实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职业教育论文:面向市场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创新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21世纪初,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的是多领域、宽层次的广泛的企业合作和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众多企业间交流和合作使得相应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当今阶段的职业需求。而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能够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建设,也需要大批能够提供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所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的调整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生力军。从这一点看,我国高职教育的优势和特长就更加凸显,因此,如何为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成为当下高职教育热烈探讨的问题。怎样进行高职教育的体制创新,将我国高职教育的成长瓶颈问题予以解决,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增长培养专业的职业从业人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职责和使命。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以向社会行业输出特定的职业技能从业人员为目的,这也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以专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其主要的受众为接受过基本的高中教育和一些不同种类的中等教育的青少年,这些人员都受到过2~3年的基础课程的教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但不太成熟的知识,没有专业化的职业特长,通过高职教育的课程教育和专业培训后,这些受教育的对象就拥有了可以谋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这些职业技能是社会上所急需的职业技能,相比较于我国传统的精英式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受众则拥有了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这些技能可广泛应用于职业的实际实践,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量。 由于高职教育依靠社会实际需求,以专业化职业人员为培养对象,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同社会产业紧密联系,以社会产业为依据制订课程学习计划,走具有专业化的新型培养模式,注重学习教育同社会产业之间的协同性,以社会产业的实际从业人员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同社会产业的实际岗位协同,同步进行教育培训。因此,高职教育与社会产业的密切结合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迅速参与企业的发展,为社会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而毕业学生也由于具有专业的技术优势,在工作中能够提高收入,谋求进一步的职业发展。 二、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高职教育能够满足经济需求。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社会的发展是以实际的生产力转化为有效的生产成果来考量的,而市场经济也是将最终的生产成果纳入其发展指标,这就使得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高职教育以专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为教育目标,由于教育出的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生产技能,能够为企业缩短其生产周期,提高企业效率,也提高了个人的实际生产力,因此,从最终的生产力考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的生产需求。所以说,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专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能够迅速参与到社会各企业的生产中,扮演市场经济的生产主体,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满足市场经济的经济需求。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各产业领域的行业分工和规模调整,增进了各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新型职业,这就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牵涉到数以百计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这些细化出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各个企业生产由原来的体力输出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向以智力输出为主的生产模式,社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从业技能的高质量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教育服务的专业化要求。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在规模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以专业化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以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定位,以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企业专业人员为目标,使得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既有专业技术方面的高素质,又有和专业技术相联系的岗位需求。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进行高职培训,从某种方面来说,是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了高职教育培养的可能性,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领域、各行业的专业细化,这些专业细化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制度设施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在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上的逐渐完善,也必然推动着我国高职教育制度设施的完善。因为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教育目的下,教育的特点就是紧跟行业经济岗位需求,以专业化的人才需求为培养对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的新型行业,必然也会引起高职教育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在教育中设置新型行业需求所要求的专业素质,这些特征要求高职教育的制度设施、培养规划要逐步灵活完善。高职教育在制度设施的设置中,要以市场为需求,以市场经济的行业定位具体设置教学培训教育项目,紧紧围绕实际的行业,开设相应的课程。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许多高职教育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使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没能够快速适应一些行业部门的行业技能要求,同时,技能操作和熟练娴熟的行业要求没能够与市场经济的行业发展同步。所以,针对以上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高职教育制度设施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保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需求相适应。 三、面向市场经济的高职教育的教育体制创新对策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化技能培养和面向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的特征,使得高职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下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所以如何进行高职教育的体制创新,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以下是笔者经过广泛的研究和参考大量的资料后所提出的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几点意见,以期为解决高职教育中的体制难题,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注重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以专业化职业人员为培养对象,意味着它不是学术型的精英式学校,而是以实际的社会市场需求为对象,将其培养成各行各业基层的能工巧匠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人员。在高职教育的课程学习中,其课程体系就是针对社会市场需求的,以职业能力为课程体系的 设计考虑因素,定向培养生产、管理、运输、服务、建设等各个系统的对口人员,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紧紧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对象定位,不以精英化的大众式课程学习为主,专注实际需要,彻底甩掉无用、花哨的课程学习,集中对学生普及实际的社会生产技能,且定位准确,需求刚性,使得毕业的学员能够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增加工作的熟练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显示出其专业化的优势。 2.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人为上的误区,可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上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笔者注意到,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都不同程度地朝着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国高职教育也可适当借鉴,为我国高职教育体制创新服务。由于高职教育面向实际的市场需求,以培养为各个行业企业服务的专业化从业人员为目标,所以实际的操作训练就显得很重要,而实际的技能操作需要学生主体进行学习生产实践,这就为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体制模式培养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因此,我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高职学校、生产企业和政府主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高职教育运行体制,紧紧围绕校企合作这一要素,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的岗位上获取必备的操作技能,端正从业态度,掌握从业岗位的专业化技能。最重要的是,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可以为当今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性从业人员,达到高职教育和社会生产企业的双赢。 3.有效调节行业需求与教育的供求关系,加强与市场需求的接轨。由于高职教育是以行业需求为定位,所以在进行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中,要注重调节行业需求与教育的供求关系,竭力与市场需求接轨,突出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所以,我国高职教育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将视野聚焦在市场上高需求的专业化技术行业,突出高职教育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这一特点,并且对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行业分析,调整专业设置的范围,紧跟市场经济的供求,注重供求平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训练,提高我国高职教育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如果高职进行体制创新,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密切同市场联系,则其毕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将绝不逊色于传统的普通高校。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应合理地调节行业需求与教育的供求关系,以市场为定位,加强与市场需求的接轨,以专业化的从业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学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专业化的技术要求,提升高职教育的竞争力。 四、结论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特培养模式,向市场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方面的优势,使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前景一片光明。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教育体制的创新,可拓宽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为企业输送专业化技术人员,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本文中笔者从注重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产学结合,校企结合,有效调节行业需求与教育的供求关系,加强与市场需求的接轨这三个方面提出面向市场经济的高职教育体制创新对策。笔者认为,只有不断进行高职教育体制创新,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我国高职教育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职业教育论文:谈谈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这一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发展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几点措施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强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要注重一专多能、专兼结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培训 建设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的改革,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的重点工作,随之而来的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巨增,招生规模扩大,老职业技术学校的扩建,新职业技术学校的上马已成蜂拥之势,以我校为例,招生人数由过去的几百人,巨增至今年招生两千多人,但随之而来的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具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教师队伍已是职业技术学校实力强弱的标志。怎样发展壮大师资队伍,怎样合理使用师资力量,这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问题,下面就我校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力量使用方面来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现有教师在职培训 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的利用寒假、暑假,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可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例如:近两年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和机械加工、数控机床专业招生人数增长较多,我们就安排一些年轻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学习,引导他们向计算机专业转行;安排一些机械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数控机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安排一些专业理论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这样提高了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能力,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有效地缓解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另外,对现有教师在职培训还要注意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每年利用寒假、暑假选派或轮派各学科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才能培养出应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级适用型技术工人。 二、广开校门向外界吸引人才 内部师资培训挖潜毕竟有限,学生人数的巨增,使我们必须向外界招聘人才。我校近几年向外界吸引人才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工作:(1)优先招聘年有余力的原技校退休的专业教师。我市原有各类企事业技工学校三十余所,每年都有部分教师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下来,这部分教师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熟悉技工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他们招聘过来发挥他们的余热,对学校的师资紧缺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2)择优招用原企业退休或下岗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工程师或技师。他们既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只是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在他们中间选择部分理论知识系统、操作技术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志,将他们请进校门,并集中对这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教学过程的突击培训,同时鼓励他们多听其他教师的讲课,以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普遍反映这部分教师讲课能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条路子走得很对很巧,几年来通过这条路增加了一批“双师型”教师,极大地缓解了师资力量的不足。(3)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或工科院校吸收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督促鼓励他们多听老教师的讲课,积极组织他们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企业参观学习,以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尽快提高这批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条路子为我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充实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 学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一定要立足实际,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的设置情况。对于有发展后劲和潜力的优势专业,这方面的教师可以大胆引进,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这方面的教师一定要慎重引进,否则,一旦该专业生源紧缩,必然会导致该专业师资闲置。同样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是这样,学校在扩大招生时一定要立足实际,考虑自身办学能力和固有的师资优势,加强专业建设,引进教师也要向这方面倾斜,而不是大量地新开设专业,这与已经有丰厚积累的学校进行竞争,不仅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取胜,反而会因为有限的师资和物资被转移和分散,原有优势难以发挥甚至被削弱,进一步丧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一种虚拟财产,难以发挥作用。 四、师资队伍应建设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强化职业技能师资力量的同时,学生德、音、体、美育方面的师资也得随之加强,这对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否则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会使学生生活变得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健康成才,反而会使单向发展的技能教育失去丰富的内涵,单一的技能教育难以进一步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意师德培训 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平,要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三热爱”。为此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必须加强师德培训,学校要把师德培训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结合实际提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师德培训提到一个新水平,防止在教师队伍中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总之,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我校建立起了一支内部一专多能,外部人员充实的新老结合、专兼结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和下一步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论文: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摘要题】理论经纬 【关键词】职业教育/泛化/职业教育延伸/培训/学徒制随着素质教育这一时髦的词汇被引入教育以来,在各种教育研究的论述中如果没有素质一词的使用似乎成了一种落后的观念。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的研究中,素质一词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地攀高,刚引入且得到推广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和CBE等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不对学生开出了庞大的、系列化的教育内容清单,一种我们自己都无法描述、解释不清的理想化的教育目标追求在教育界快速地膨胀起来。职业教育似乎对这一问题更为显著,无论中职还是高职,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要求,可能是一个人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标与境界。然而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教育,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只有短短的三年,这既有时间的约束,还有正规学校教育成本的约束,在三年之中我们要培养一个理论知识上似乎可以赶上专科或普高,在实践能力上可以达到高级工或中级工所需要的能力在现实中却是天方夜谭,通识教育已走到了职业教育的前列。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实际上把职业教育进到了泛化,之所以称为泛化,是因为任何专业教育实质上都是职业教育,好像这样的教学目标追求可以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强的能力,能够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现实的实际却是学生就业难,企业更不满意。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内容远离具体的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这种泛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呢?这不仅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涉及到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们之所以提出职业教育的类型,或者说职业教育的概念,是因为职业教育应与职业紧密相关,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目标,而且职业能力中的职业是具有某特定范围的,它应直接对应于社会生产(广义的生产)相关的岗位或某类岗位。因为不存在没有岗位的职业,培养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职业能力不仅存在于我们目前所认为的职业教育之中,也存在于任何的专业教育之中,包括我们所说的普通高等教育。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笔者已在相关文章中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标志:完成初始职业化,在这里不再过多地赘述。 既然是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就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至少是在模拟的职业情境中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整合并内化为某职业的具体岗位能力。但是职业教育的泛化,使职业教育本应追求的教育过程受到了更多的批判,以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未来学习能力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观念似乎已占了主流,通识教育的泛职业化理念已得到不少人的认可。通识教育最早是由纽曼提出的,通识教育就其是各种学科都要具备的、公民的、广泛的知识讲,它是通识教育;就其是所有公民都应具备的理智能力和一般知识讲,它是普通教育;就其基于人性,以人性为目的教育而言,它是人文教育。是不是在这种广泛知识的教育中,可以使人得到一种基本的技术实践能力呢,徐国庆在其《试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展开顺序》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否定。反过来讲,即使我们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针对某岗位群,而不是某具体的岗位,职业教育应追求的是什么,知识在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个体的职业能力,因为在职业教育不断泛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走向了知识化,而非职业能力的养成上。我们说转岗能力也好,进一步学习能力也好,适应能力也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否在狭窄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即以某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具体培养目标,或者说是教育方式下,学生就难以具备这些发展能力呢?其实,即使从一种狭义的职业教育作为出发点,或课程的组织方式,其转岗适应能力也未必就差。如机械维修工,如果某个体精通于维修机床,当他转岗到汽车、纺织、食品等行业来做维修工是极其容易的,因为机械维修的故障判断、修理过程所涉及的思维方式与操作过程是极其相似的。再比如一个精通车床操作的车工,他若转为一个铣床操作工,或一个磨床操作工等其它机床操作工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是在对设备的具体熟悉过程中,就基本可以胜任。如果说当个体不能进行转换,可能是所涉及到的其它基础能力太弱,如计算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等,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说明我们所设计的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太低,它不能达到这类岗位的基本要求,这时就应当提升这类职业教育的基础层次。由于不同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同,职业教育的基础层次也应当有所区别,在职业教育期间不断地强化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职业教育基础层次设置得很高,我们也不可能在短短的3年之间就能完成个体一生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它更需要个体在今后的一生中不断学习。我们不能一方面高喊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而另一方面总是在试图努力在短短的3年之间就把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培养出来,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需要更高的成本。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过程中,把这种学习过程内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过程,在今后的转岗等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学习能力,这是职业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职业教育泛化的原因分析 职业教育既然是针对某岗位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为什么职业教育的泛化在各种教育理念的支持下似乎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声音呢?其实,这是目前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一种无奈的选择。首先,我们可以从职业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主要是由高职学院、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所组成。高职学院大多是过去的普通中专所改建,与普通中专的教学模式有着无法分割的历史渊源;而过去的普通中专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它的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又具有极其相似之处,而且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设施,尤其是涉及工业企业生产的教学设施,离能真正地开展职业教育相距甚远。职业高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由方式形成的,其教学设施的落后程度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学校就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最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是技工学校,但技工学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技工学校)由于企业转制等各种原因造成严重的经费短缺,设备更新缓慢。同时,近十年之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一直不强,就业弹性就全国而言在某些年还是负数,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使技工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技工学校不得不放弃这种传统的领域,向第三产业拓展。在这种情况下,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特征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削弱了。其次,从职业学校的师资看,进行以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培养也难以达到要求,对“双师型” 教师的大力呼唤就是师资状况的一个确切的反映。第三是职业学校的运行机制的影响。收费上学,学生分摊教育成本后,学生规模的扩大无疑成为职业学校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有了规模,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但问题是,对学生的收费标准是由政府规定的,学生规模的扩张所得到的收费难以弥补真正开展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经费缺额。在这种背景下,以基础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思潮无疑为职业学校摆脱困境找到了一种合理的出路,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成了必然。 职业学校的泛化虽然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不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等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教育适龄人口是一个基本的国情。在学适龄人口庞大而教育经费不可能无限增长,要使更多的适龄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或者说哪怕是一种基础的专业教育,或是一种职业引导教育,也是对我国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重要渠道。我们面临着两难选择,但也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大力发展真正的职业教育,教育成本高,在现有的经济支撑能力下,只有少数人得到专业教育。或者大力开展基础专业教育,在经济支撑能力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使更多的适龄人口接受到基础的专业教育。这种选择是不依我们的规划,我们的设想为转移的。这是社会经济对教育制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市场规律无时不在影响着企业、个人和学校的决策。 目前,虽然职业教育泛化的问题是广泛的,但在不同地区,它所表现出来的趋势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学校自主办学面临社会经济状况而做出的一种选择,而正是这种多样化的选择,才满足了社会和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支撑能力强,就业岗位相对充足,职业教育的泛化问题就不是那么严重;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支撑能力脆弱,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职业教育的泛化就相对具有市场。我们无法判断这两种教育理念孰是孰非,哪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即使是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和韦尔奈的实证检验也只是局限于教育在培养个体农场主的适应不平衡能力中的作用,也并未涉及教育如何提高流水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这一问题。关于学校教育是否可提高产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至今尚未有严格的证明,目前只有证据显示,更多的学校教育与较高的收入相关联。这说明,提高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因此,对职业教育的这种泛化,我们无须更多的担心。 三、学校职业教育的延伸 虽然我们无须担心职业教育的泛化问题,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具体岗位职业能力协调起来,或者说衔接起来。因为,只有在对口就业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得以应用,才能显著提高生产率,在对口就业不畅的情况下,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非对口岗位如何才能快速地成长为岗位合格人员,这一问题仅靠教育系统是不能解决的,最好的一种途径是广泛地开展企业的岗前或在岗培训。然而对企业来说它们更注重追求利润,只有当他们觉得培训投资有利可图时,或者当他们的培训投资不需太多的投资成本时他们才愿意投资于员工培训。因为,企业投资培训也面临着风险,对员工过多地提供培训,当受培训人员培训后未对其很好工作就离开企业时,企业就会损失投资。关于受培训员工跳槽所引起的劳动关系纠纷问题在各种媒体屡见不鲜。即使法律健全的西方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从目前看,实力较强的企业,由于其实力对员工吸引力强,对员工的职前和在岗培训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弱,对员工的培训还微不足道。但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增加就业人员的快速流动性,人员流动得过快,延长了就业人员成为岗位熟练者的时间,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而且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出口问题也影响极大。我们应当通过职业教育的延伸来解决这一问题,而不应强制所有的学校都面向更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教育,也不应对企业采取严厉的培训程序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至少可以有两种途径。 第一,大力发展独立的培训机构。从目前看,需要技能培训的不仅是刚从校门出来的学生,我国存在的大量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急需转岗和再就业培训,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一问题可能更为严峻。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定区域的技能培训中心,这一技能培训中心以区域的产业结构为依据来确定具体的培训项目,通过短期培训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过程。引入培训机构这一中间环节,有以下几点好处:(1)独立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和针对性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为企业提供适需的劳动者。(2)学校主要从事专业基础教育更易发挥其规模效益。(3)可以减少学校设备投资的浪费,因为,学校设备往往只能用于在校的少数学生,中间培训机构可以更广泛地用于社会失业、转岗的人员再培训。(4)有利于缓解企业与就业人员在培训问题上的纠纷,尽管在培训中,个体负担了更多的成本,但这种成本能够在进入企业后,由于其熟练程度高而增加收益来得到弥补,这实际上也是企业最易接受的雇佣形式。(5)由于独立培训机构的培训可以给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一个明显标识,比企业培训更有利于劳动者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对企业没有损失,但是企业所能支付的较高工资实际上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这种中间独立培训发展的经验,在我国的香港以及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二,发展规范的学徒制。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是在我们高喊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之时,却把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学徒制扔在了一边,基本上废除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的学徒制。当然,我国那时的学徒制是存在缺陷的,它的主要缺陷,一是没有明确的进入标准,学徒制主要是工人子弟接班和计划安排的新增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由于没有明确的进入标准,过低的文化基础,如有的小学不毕业就当上了学徒,使学徒制培养的工人适应能力差。实际上,在那时学徒制只是社会用人制度的一部分,而非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二是没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标准,尤其是专业基础理论。三是对于指导学徒的师傅没有筛选机制,师傅本身的操作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学徒工的学习成效影响甚大。但这并不是学徒制本身的问题,主要是一个不规范问题。学徒制的取消对我国产业工人的培养,损失是巨大的。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显现,上海已实施了庞大的职业见习计划,在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也正在发展,这说明学徒制有其自身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发展学徒制更易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在学徒期间无论是否得到工资,它都远比学校教育成本低。在社会的现实中,多数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徒制来完成的。由于我们没有学徒制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即使有学徒的需要,但学徒在企业的存在可能将会被认为是一种非法用工,尤其是在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情况下,更为无职业技能的人员进入企业带来了困难,企业接受愿意学徒的人员对企业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是大多数企业不愿做的。如果把它进行规范,使之合法化,也是对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投资。我们不能只强调企业把大量的资金给学校,学徒制可能是企业更容易接受的投资职业教育方式。这对解决我国庞大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和满足企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工都是有益的。 职业教育论文: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论文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必须成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成为诠释职业教育获得市场认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工业工业革命至今,欧美国家的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并在科技创新数次革命中逐渐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之所在在短期内成功医治战伤,并一跃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论贡献职业教育功不可没。20世纪中后期,韩国、新加坡、巴西等新兴工业体积极吸取欧美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经验,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也实现了本国工业经济的腾飞。 (二)职业教育的成功发展是不断改革创新的自身完善过程 职业教育自产生之初便确立了紧密贴近生产劳动实践的基本特征,积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生命线。二战后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对现代学徒制(或“新学徒制”)的推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56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技术教育》白皮书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数学和科学为基础,学生掌握了基础学科就掌握的判断事物的基本思维,就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技能。二战后,美国积极普及基础学科,并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目前,具有较差性质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成为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所开设的职业课程约占全美中学职业课程总量的89.2%。西方各国的经验均充分说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非截然对立的,两者同为构成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20世纪以来,以立法等形式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一系列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职业教育法案不断涌现。1913年,英国颁布《技术学校条例》,首次以官方名义明确了技术学校的宗旨,对技术学校的办学起到了规范作用。美国联邦政府于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案》通过由联邦政府提供经费资助的形式极大刺激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919年,法国颁布《阿斯蒂埃法》,这部被誉为法国“技术教育宪章”的法案对法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办学目的、教育内容等做出了全面规定,确立了法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免费和义务性原则,使职业教育成为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奠定了法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基础。二战以后,各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活动进入新的高潮期。英国的《产业训练法》(1964年)、《就业与训练法》(1973年),法国的《继续职业教育法》(1971年),联邦德国的《手工业条例》(1953年)、《联邦职业教育法》(1969年),美国的《职业教育法》(1963年)、《生计教育法》(1974年)、《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1984年),日本的《产业教育振兴法》(1951年)、《职业训练法》(1958年)、《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1985年),等等,这些法案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战后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四)职业教育理论的成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伴随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也日益加深并渐成体系。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思想、杜威的“做中学”思想等使学校职业教育具备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并且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职业教育的自身特征。在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方面,美国手工教育的先行者伍德沃德充分肯定手工教育本身所具备的普通文化教育价值,强调手工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逻辑、勤奋和经济观念。受伍德沃德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美国普通高中的手工教育活动得到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计教育理念在美国一度盛行,有效推动了普通学校中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终身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职业教育的理论内涵也由此进一步拓展。可以说,伟大的教育实践必然催生出丰富的教育理论,而教育理论的充实反过来也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在此方面,职业教育与教育其他领域有着共同的特征。 (五)大众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另一个成功经验在于职业教育对教育民主化理念的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20世纪以来,各国先后启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得以凸显。借助宽松入学、面向实用、收费低廉、学制灵活等办学优势,高等职业类院校快速崛起,成为各国吸纳高等教育新增入学人口的生力军,在满足急剧增长的高等教育入学需求、顺利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为其自身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专修学校、技术科学大学,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或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文凭训练班,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和俄罗斯的高等专科学校,诸如此类主要以职业教育为基础性职能的高等院校,均在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正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方得以顺利实现了自身的飞跃,并且有效促成了大众化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多元格局的形成。可以说,充分借助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方向,是现代各国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认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职业教育高等化趋势日趋明显 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和推广,使得人才需求开始高端化。受此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最为紧密,必然要求学校改革培养模式,凸显高端化特征。 (二)职业教育终身化趋势日趋明显 20世纪60年代后,终身教育理念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和接受,并将其灌入各个教育体系改革实践中。这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理论和思路。职业教育终身化趋势由此成为改革新趋势。 (三)能力目标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入 注重人的综合能力提升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这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市场社会变动紧密衔接起来。基于这一点,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深入推进包括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育模式、教学任务安排、实践教学以及教师培养在的全方面系统化改革。 (四)职业教育国际交化深入拓展 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和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企业管理模式将与国际接轨,人才招聘和需求将国际化。这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市场竞争程度,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人才扩大了需求空间。 三、启示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和相关问题,从上述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如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摒弃偏见,增加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我国一直以来,社会就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偏见。这要求我国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学位制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就业福利制度以及就业渠道制度等。如澳大利亚为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专门成了“教育培训就业和青年事务部”和“国家培训总局”,并建立全国统一资格证书。 (二)重组办学力量,拓宽集资渠道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职业教育出了狭义的教育意义外,还有广义的教育意义,即为社会提供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因此,政府办学力量毕竟有限。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引导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公共办学。通过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建立职业教育许可和资质认证制度,实现教学场地、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等重组,发挥产学研优势。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和建设 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为历史原因和社会偏见,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应从如下几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一是通过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一线技术经验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教授专业知识;二是注重学校师资在培养,强化师资外出在学习和锻炼;三是建立人才引进基金,招聘高学历、高技术等双师型人才。 (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是加强师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建设,强化师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建立学生考评制度,由期终一卷式考评转向学习过程和能力考评;三是建立职业教育升学制度,允许职业教育学生到大专、本科等学校继续深造。 (五)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了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成立职业教育机构部门。在我国,职业教育虽没有国外发展充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外这些经验,使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联系,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受教水平,形成一条完整的职教体系。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以教育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只有掌握一门技能、提高技能才能在当今社会站住脚跟。职业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的素质,因此,发展好职业教育对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作者:刘春林 单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职业教育论文:城镇化职业教育论文 1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机理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城乡之间预期的收入差异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有过职业教育经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疑增加了这种预期,他们将会成为一股转移到城镇的积极力量。对于没有职业教育经历的普通农村劳动者(如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报酬涌入城市工作,一旦出现经济衰退等导致就业岗位锐减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农村入城劳动力向农村回流的现象,这将不利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定和持续推进。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理念,革除以往陈旧观念和不适应城市生活的陋习,提升他们择业、就业、创业的能力,使之能够尽快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城镇化的稳定长足发展。 2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是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3年年底,在中国大陆13亿6千万总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亿3千万人,城镇人口除以总人口得到城镇化率为53.7%,环比上涨1.1%。国家统计年鉴查阅的每年我国城镇化率和所有职业学校每年毕业生人数,根据2005年至2013年的数据做我国城镇化率对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全国所有职业学校每年毕业生人数增加10万人,我国城镇化率就会增加0.3个百分点。在优生优育政策的带动之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改善。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我国现阶段教育服务于城镇化也暴露出人才、产业以及城镇化水平不均等现象。 2.1我国职业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域分布不均,不利于城镇化整体推进 我国城镇化区域发展有很大的差距,中西部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为2013统计年鉴关于部分省市中职院校数量、人口数量、人均GDP和城镇化率部分指标数据。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3年的部分相关统计数据,首先从人口分布来看,一般而言,人口越多的地区其中职院校的数量应该较多,然而从图表看出并非如此,人口最多的浙江省所拥有的中职院校数量并不是最多的,其单位人口的中职院校率却是最低的。其次,从各省人均GDP和其相应的城镇化率来看,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以上数据显示,中职院校的数量分布与当地人口数量不匹配,中职院校的数量分布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的城镇化率,总体而言,中职院校分布较多经济水平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城镇化率较高,中职院校分布较少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则较低。 2.2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城镇化所需产业发展不适应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当前城镇化的需要。首先表现为专业设置趋同,国内大多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过度模仿同类学校或是大学专业,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盲目争办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导致不同类型学校开设的专业大体一致,很难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学生。其次,表现为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与经管类、文化类等专业相比,以理工类为主的职业专业更强调操作技能,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偏多,而第二产业专业设置相对偏少,造成了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要。 2.3我国职业教育对农民工的培训机会少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数亿计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据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新生代农民工冀希望获得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实现多元化就业。然而,针对这一领域现存的培训机构屈指可数,政府主导下的针对农民工的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民工获得职业培训的机会少之甚少。 2.4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从职业院校教师背景经历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师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几乎也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几乎无法胜任技能操作的教学活动。还有一小部分是聘请在相关行业具有一定资历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此类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他们不仅要处理琐事的工作事务,还要应付更为繁杂的社交活动,因而发挥在教学中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并且流动性很大。我国的职业教育院校缺乏一批兼具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2.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难度大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互助阶段,在这种合作关系中职业院校占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均停留在学校主导下的培养计划里,并没有很好的贴近企业对学生所需技能的迫切需要。合作企业的责任与利益不明确,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要教会学生具体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设备和实习场所,然而优秀学生一旦学会了所需技能便会选择离开企业,企业承担了培养成本却得不到优秀人才,企业利益受损,再加上学校担心权利会被弱化因而不愿意放弃主动权,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 3提出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发展对策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城镇化发展现状中的不足,试图从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中探索一些对策。 3.1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在职业教育中的经费预算,尤其合理规划区域投入,将重点偏向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高中西部每年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权重,兴办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职业教育薄弱区域培养更多的合格技能型人才。 3.2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整合院校资源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结合所在地支柱产业,选择自身定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剔除那些华而不实的专业,为驻地城镇化发展输送优质技能型人才。在职教师资建设上,多聘请在相应领域专家型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通过提高待遇尽量延长其服务于教学的时间,此外,将学校的专职教师定期送到企业一线进行职业化实践培训,打造一支理论教学水平过硬、技能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在院校合作上,加强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整合相互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3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的现状,政府应当倡导校企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利益共享的稳定合作机制。建议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向职业院校订购一批产品(即学生),并规定产品质量(即学生毕业时所达到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划定一个合格水平,对合格的毕业生按照适当高于其他企业同类岗位的薪资福利照单全收,同时跟学生约定必须在企业的服务年限,在这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承担着保证毕业生质量的责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员工与职校教师的交流,企业需委派一批骨干精英去帮助学校培养学生,教师也需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 3.4扩大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调整国民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比例,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扩张的现状,每年有超过60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有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技能面临就业难或是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如此以来既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3.5加大对农业技术知识的授课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改变身份成为市民,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将会锐减,传统的农业活动方式也随之改变,农场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出现,城市近郊的规模化养殖如雨后春笋,现代科学技术将会更频繁的运用于耕种、养殖等农业活动。职业教育院校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来适应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活动。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于低端水平,办学条件较差,生源知识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基于每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技能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国家应从战略上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资,吸引高水平的优质生源,实现职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让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城镇化的发展。 作者:古广东 谭庆国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职业教育论文:工商管理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一、当前职业教育角度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多个院校还没有建立起与教学质量监督的考核方式,对于实践教学的监控也显得非常落后。因为缺少标准的原因,令学校方面不能公允的评价教师们的实践教学水平。在这样影响下,其教学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另外,高校教师们一般比较轻视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工作,因此出现了与实践教学地位不相称的现象。 二、对于当前我国工商管理教学弊端的改进措施 1.颠覆以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地位 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根本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全面突出,并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令学生在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以及沟通能力。在此模式下,教师们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在根本上将自身特点发挥出来,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在进行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进行组织和分工并采取行动,最终得出解决的办法,在最后依照科学的目标来将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 2.建立起“双师”教师团队 要想在根本上将教学质量提升一个档次,就要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们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础,还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工商管理教师队伍中,应该讲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教师的比例进行扩大。并定期安排教师们到企业中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身工作经历。同时将实践教学的能力在根本上加以提升。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要聘请一些具有行业则个的管理人员来到学校担任教师,扩充兼职教师队伍,在根本上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资质兼职教师讲授的相关机制。 3.创建实践教育基地 要想在根本上将工商管理追暗夜的教学目标加以实现,就必须做好相关事件基地建设工作。实践基地的件事儿主要分为校内与校外两个实习部分。在学校内的实践工作一般是为学生们进行模拟教学与训练来使用。是一种培养新型人才的场所。校内的实训基地应该将对学生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令学生在相对真实得分情况下得到相关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理论的同时拥有专业的技能。在根本上减少从业之后的工作压力。 4.向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充裕的文献资料 学校方面应该尽快的建立起图书馆,并在其中配备大量的资料,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阅,在进行资料准备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向学生们提供理论方面的资料,在管理案例上也应该多加思考。 5.对以往的考核方式进行全面创新 学校方面可以将以往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转变,可以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关工作,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应该与之相结合,在答辩现场应该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性课程的考核,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能力上,在根本上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根本上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认识,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特点,将教学方面的新思路进行全面总总结,令相关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贴近实际,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作者:宋丽 单位: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论文:培训工作下职业教育论文 一、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人才的质量并不高,需要在学历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职业教育培训既要有一定数量和速度的发展,又要注重质量的提高,真正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重知识轻技能 职业学校教师所界定的职业教育培训是“技术应用”,在理论上所遵循的原则是“必须、够用”,不仅偏简单,还比较片面,教学上的学术性不强,研究方面也是如此,理论与实际脱节,任课教师对社会实际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具备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交通行业教育培训的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小,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 (三)照抄照搬普教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职业培训工作也是直接产自于普通学校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全日制教育模式和各种形式主义的束缚较为严重,因而职业教育培训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同时,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这种状况难以培养出“入世”及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四)与社会需求脱节 由于社会的现实情况是多方办学、多头管理,这就导致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现状,使得职业学校的布局不科学、不合理。各学校、各企业、各部门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办学,入学门槛在不断降低,盲目争抢生源,专业的设置也不合理,教学管理落后,造成毕业生过剩;而一些急需人才却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导致学校的规模效益不能得到提高,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二、解决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丰富学历教育,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要想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就是要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口,实现办学的多样化,丰富学历教育。办学质量保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不断运动而非静止的。但它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短期培训的实用性特点,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特点,决定了短期培训教师不仅要懂得教学规律,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资格证书,具有解决生产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师资的“一体化”和“双师型”是学院短期培训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改革培训形式,注重技术技能的实践 职业教育培训是面向经济活动的,它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培训,应当以学生的技术技能的提高为目的。鉴于此,职业学院必须在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做出改变,实现校园空间的突破,把学生交通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实践搬到课堂上,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调查研究、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活动,使培训形式与学生的成长需要、职业特征、心理特点等相适应,与学生技术技能实践的内容相统一,把课堂设在最贴近实践的地方。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变换课堂形式,将“案例”模拟教学搬到现场去,使学生身临其境,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三)变换培训模式,合理配置管理人员结构 组建一支有一定素质的培训队伍,培训市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这样的个性:心态要年轻,思想要张扬(面对培训市场,培训对手,培训对象,一味地“讷讷底调”,老是一副老太龙钟的姿态,带着“三分稳重,七分颓废”的心态,肯定无意于工作);做事要激情,研究要固执(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精神要靠激情去支撑。人没有了激情,也不可能有憧憬,自然也不会有干劲。但又必须是“有度”的。做事情一定要认真,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能为自己的想法去研究,思考);为人要规矩,才能要实用(市场化缺乏约束力,容易出问题,在用人上应特别注意品质,自律能力;人才的才能必须与我们的工作实际有关联,有帮助,起促进作用)。要有对工作不断取得成就的理想,不断地焕发出工作的激情,去催生梦想,激发成长的欲望、激发创造力,达到“德技双优”。 (四)强化教师队伍,注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要解决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就要加强教育培训实体与劳动力管理使用部门以及劳动力人才市场的联系,使经济生产活动对劳动力需求的信息能够有效影响教育目标与培训方向的确立。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职教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也不够高,还不能适应未来的职教事业。 因此,为使交通行业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从企业中选择技术性人员到校任职、让专业教师进入有关单位深造,实践、在职业学校内建立,完善实验研究与开发中心。邀请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研发项目,职业学校应调整好专业设置,及时变更相应培训机制,提高对专业技术的适应能力;认真的分析相关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对学校的课程以及教材进行针对性的改变,,通过不断的创新工艺、技术与知识点,建立出具有强烈的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传授综合性较强的案例,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交际、合作能力,以促进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结语 在新时期,我们应当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是交通行业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需要我们广大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者不断进取、共同努力,追求我国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春天。 职业教育论文: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教育论文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将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做好衔接,将理论与实习在单元的教学时间内融合在一起。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想应当以培养出具有高技术、高技能的第一线专人人才为目标,将重点放在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能力的运用上;将核心放在教学内容的有序化、精简化上;将教学知识、专业技能与态度联系在一起,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方法,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于将原本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也就是将原本的“静态教学”转变成“动态教学”。然后,在根据职业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来调整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目标的实施一气呵成,逐渐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从教师为中心的“教给”学生,转变成学生为中心的“教会”学生。 (二)从教材为中心,转变成培养目标为中心。 (三)从课堂为中心,转变成车间实习、实验室为中心。 通过三次的转变,能够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都实践教学,并从实践教学中体会到职业素质教育。 二、中职学校“教、学、做”一体化 (一)建设相适应的教学场地和设施 “教学做一体化”其实质是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掌握了必须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拥有一定相应的硬件设备与学习环境的配合。考虑到“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是时间与空间的有效统一,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在同一块场地完成多种教学任务。因此,想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就需要既能够满足理论的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所需的场所。对此,需要合理的规划场所,逐步的建立出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实训室,使实装、模拟器材、实践设备、工具、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真正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来知道实际的操作,做到边教学、边学习、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交替,从而能够确保“教学做一体化”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二)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老师队伍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当中,也需要“双师型”的教师,要做到即能够拥有完美的教材,还能够拥有完善的实践中心,没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教学做一体化”也就无从谈起。“教学做一体化”不仅仅是要求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过硬的职业专业知识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指导能力,其中,还需要注重教师的组织能力的培养,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与训练的结合,懂得用理论知识去指导操作实践,并能够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知识,还需要充分的了解社会、企业岗位的需求,了解有关专业的新的知识点、新型的工艺以及新的技术等等。其中,不仅仅是包括了知识、技能、态度、经验等为了完成任务所需的内容之外,更多的是能够将各个点相互的渗透、融合。所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中,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是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所采用的是贴近岗位,集中训练,进行专业的实践操作等有效方式来强化学生实践的技能与经验的培养,使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环节、手段和特点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根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训模式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集中培训、示范课程观摩、结对帮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主能力。 (三)制定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传统的职业学校的教材只能够适用于分段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拥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忽视了实际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现行教材已经不能够适用于现行的社会需要。教材的编写,必须打破传统的教材重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着力以技能为重点,以实践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教材应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硬件设施,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教材还要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一种先进的、到现在也仍然适用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职业学生的教学中去,将会让教学的效果更加的有效,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或其他学者对如何有效的利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来进行教学做更为深层次的分析,将对如何通过该理论来促进职业学生的教学作出更趋完善的诠释。 职业教育论文:内涵发展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论文 1湖南职业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对接不够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系列,通常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系列,一般由高等教育职能部门管理。这样往往容易造成政出多门以及各种竞争带来的内耗现象;同时也会导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统筹规划,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及业务管理的分歧,不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也不利于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 我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然而当前我省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高,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难以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到岗还需企业重新培养;另外,职业教育的教师定位模糊,创新意识不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欠缺,缺乏服务社会和企业能力较弱。 (三)自我调节机制不完善 湖南省职业教育体系开放性不够,与外部交流机制不畅,面向市场和社会的调节机制不健全。目前湖南省职业教育还没有把握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脉搏,主要表现在很多职业学校只管办学,专业开设没有面向新兴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的需要,对一些过时、滞后的专业没有及时调整,造成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缺乏良性的互动机制。 (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不畅 从目前湖南省的招生制度来看,普通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录取率相当高,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大学深造的机会很少,这也是导致我省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只包含专科层次,没有涉及到本科、硕士等层次,各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贯通,加上人们追求高学历的观念,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的而且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教和普通教育的桥梁是迫在眉睫的。 (五)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湖南省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性拨款,由于办学机制不灵活,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对政府的依赖度太高。一旦财政投入不足,部分职业学校消减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导致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实习实训设备陈旧,难以够满足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严重影响我省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湖南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统筹规划力度 要构建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这需要湖南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我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规划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撤并,改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多头管理的现象,同时政府应转变职能,将工作重心从审批、检查转移到服务上来,不断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尤其是在专业设置上,要强化宏观指导,一定要突出实用性和地方特色,避免热门专业扎堆的现象,合理规划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发展,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为出发点。 (二)完善行业指导,全面推进校企合作 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行业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鼓励湖南省各行业从实际出发实行产教结合,加大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力度,使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保障机制。强化以先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等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一批对接我省优势产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科学貝貢貋教育产学研结合,进一步促进校深度合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 职业教育需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完全依赖政府投入是行不通的,这需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确保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和财政性经费到位并逐年增加;二是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给予财政上的补贴;三是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以及民间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实习条件,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四)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综合评价体系,职业院校学生能否毕业不应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应加大行业企业的话语权,应由企业和行业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终极考核,考核结果与毕业证挂钩。同时,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制度和专业技能抽查制度,健全技能抽查补考和退出机制,促使学生在校期间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这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满意度。 (五)整合教育资源,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宏观调控,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确保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相协调,确保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其次,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打破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差的怪圈,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学生真正能学有所长,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最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实施职教集团办学模式,建立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和管理机制,避免同区域内学校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六)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打造一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首先,省级政府要不断完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把一些指明度高,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场所。其次,职业学校招聘人才时不应把学历与能力等同,应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授课。另外,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的高低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湖南省政府要制定政策,想方设法围绕我省特色行业和支柱产业建设专业配套、设施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特别是要通过产教结合等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创建校办企业,不断创新企业现场教学模式。 作者:李岳 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本文主要以机械制造业中的企业财务内控为基础,探讨在财务内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恰当的解决对策,以期能给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企业财务内控及其作用 一个公司的企业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公司内部各种资源的调度调配,主要包括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等,这种内部控制是保证公司合理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和平、稳定发展的一种措施。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财务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与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也不单单是指对财产的控制,还有对人员、物品等的统筹,在控制的过程中,不仅会对单个部门的业务来进行控制,还会全方面考量综合业务对整体进行系统的控制,所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机械制造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对财务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收支都能够按照规定严格执行,避免财务权力的滥用和灰色收入,保证经济收入的合理性,对个人的一些财务行为能够有很好的督促作用,有效地推动企业严格执行财务上的规章制度;财务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财务上的漏洞和缺陷,并根据这些漏洞和缺陷采取补救措施,整改制度方面的不足,建立一套更加完善、安全的财务体系,防患于未然,以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假的风险,使财务信息更加安全可靠,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一套完整的财务内控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经济目标的执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开展和实施,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向前发展。 二、企业财务内控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 现在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企业都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他们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本身企业的各项制度也都不够完善,在管理上忽视了对人员、物资以及信息等方面的控制,无形中给内部控制增加了阻碍,再加上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了内部管理的制度零碎发展;即便是有的企业已经在内部控制上采取行动,也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上,许多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而且员工在思想上也没有内部管理的意识,以至于对企业内部管理这项工作落不到实处,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还是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上,忽略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企业内部结构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内部机构的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大部分的企业或多或少还是会受到原有体制的影响,缺乏一个合理的决策机构比如董事会,以至于决策权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决策也不够客观准确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另一方面管理层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他们仅仅认为公司的财务不出现问题就万事大吉了,很少真正考量财务在管理、监督上的作用,许多重大事件的决议也将财务部门放在一边,而且财务部门的相对独立也有一定的弊端,一些人借此侵吞财产、挪用公款的事件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三)财务信息不畅通 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还是将产品的制造与销售放在首位,他们往往只关心企业的盈利等信息,对于财务部门的各种复杂的数据不甚关心,往往只粗略地了解一下最终的数据就罢,再加上各种重大决策上也将财务部门的参与度刨除在外,导致了财务部门“一心算好门内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长此以往,财务部门就容易和公司的各项管理脱节,不利于企业全局的稳定发展。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扩大,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信息的碎片化和体系的分散性现象也日益凸显了出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监督和风评部门欠缺 一个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想得到完整、充分的发挥,仅仅靠事后的调查监督是完全不够的,在整个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要将监督工作贯穿其中,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由于对财务部门的管控制度有待提高,即使有监督工作也仅仅是简单的走个过场,往往做不到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而且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评估意识还不够,所以大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评估部门,对财务上的风险评估做不到及时有效,在风险评估方面的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以至于在开展项目的时候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内控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意识 当前社会经济金融危机频发,具备一定的内控意识对预防金融危机有一定的作用,公司应该结合目前的形式对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思想意识上的教育,使员工的思想水平整体性的提高,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财务内控氛围,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的各项制度,比如建立董事会决策制、投票表决制度等,确保公司的每一项财务决定都是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制定的,让每一个员工都能积极参与财务内控,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内信息的交流,也可以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体系 企业内财务体系的完善是企业进行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的现状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财务内控体系,对收入与支出、现金流量、固定资产、债务问题、业绩评比和风险把控等严格把关和控制,并且对财务部门中的财权分离、账户分离以及部门牵扯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所有的财务工作都有法可依、权责分明,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防止管理层滥用权力、徇私舞弊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挪用公款、财务不清的现象,更加有利于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三)加强财务信息的沟通交流 许多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将财务部门从中剥离,殊不知这大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有效的财务问题沟通不仅可以使财务部门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发展状况,还能使其他部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信息互连的过程中避免因信息不畅而带来的一系列损失,从而保证企业的高速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不单单是上级和下级的信息沟通,还要确保平级之间的信息畅通,有时候还需要注意和底层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与生产商、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各部门的携手合作和生产问题的及时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财务审计和风评机制 一套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有利于防止财务造假和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所以在财务内控的过程中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这个过程包括内审和外审两种制度,内审包括定期轮换岗、预算评估、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方面的合理性、规范性的审查,外部审计就是通过外部的审计公司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审查,有时候内部和外部审计可以配合使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制度,创建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对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贯穿风险评估的工作,定期撰写报告报与管理部门知晓,加强财务和其他相关部门信息上的沟通,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结束语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财务内控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面对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激烈化,它不仅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制造业企业只有在时展的趋势和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内控体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有效保证企业高效、稳定的发展。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 【摘要】土工实验是进行土木工程的重要前提条件,其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有效防止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事故。本文对其数据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了实验准确性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方法应用,希望可以为土工实验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工实验;实验数据;数据分析;分析方法 一、引言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由于土体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土质质检所存在的物理学特性以及采样、运输、存储等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都容易对数据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致使实验的结果出现误差。另外,因为实验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也同样容易发生数据偏差的问题。因此,本文着重从实验数据所涉及的内容,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以及提升实验准确率的角度出发,对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二、土工试验数据所涉及内容 (一)土的比重实验。土工试验过程中,土的比重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地域相同或者相近,那么土的比重也将会比较相近。但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其整个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所以不同的单位会采用本地所出具的或者考察的相关数据直接进行比重实验,这样容易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存在。 (二)土的密度实验。通过土的密度实验可以详细的了解土的组成,可以了解其组成成分的性质,能够为之后的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土的密度与土粒的重量、孔隙体积、孔隙大小、孔隙水重等等内容息息相关,能够反映土的组成和基本结构特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对取样即时进行实验,最好能够等待土样达到日常状态之后再进行试验,这样可以让土密度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 (三)土的含水量实验。土的含水量实验可以说是土工实验中的核心内容,其实验的情况将会影响到工程地基建设,还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的稳定性。不同地区的土样其含水量不同,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性。实验人员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要保证其样品的均匀性,或者具有代表性,否则进行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就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其数据在实践应用中的效率和质量也将会呈现大幅度的下降。 三、土性参数实验结果误差性的原因 (一)土体本身性质导致。依照相关的物理力学和力学性质,我们可以了解到土体的分层具有不均匀性,加上其所处环境的变化,可能发生的雨水冲击、水文变化、其后影响等等语速怒,都会让土体的性质发生改变。这样在进行土工试验的时候就非常容易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性,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的某些不完善、测量技术上受到限制或实验方法不够完善没有保证正确的实验条件等原因产生。不同的单位所使用的仪器往往不尽相同,所使用的试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出入,加上不同的试验方法让土工参数出现离散性,其所实验的数据也就会有所不同。系统误差的存在可以予以避免,其与偶然误差不同,这就需要实验室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改进。 (三)偶然误差。偶然误差的特点是它的随机性。如果实验人员对某物理量只进行一次测量,其值可能比真值大也可能比真值小,这完全是偶然的,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无法控制,所以偶然误差总是存在,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但无法消除。偶然误差的存在属于客观存在的现象,其与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两者应当予以区分。 四、土工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进行数据检查,果断进行取舍。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有明显不符合物理力学性质的值的范围点,则可以通过观察予以了解,实验人员要对其进行细致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予以放弃。一般判断的标准是大部分数值为范围内波动,但是有一点超出正常值或者距离正常值较远,则可以被认定为不合理。在实验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运用3σ法则进行数据之间取舍的考量。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存在于之外数值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大于和小于之间数值作为异常处理。 (二)土工实验数据中最小样本数问题。在土工试验过程中,最小样本数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验中的样本数要选取适当,如果样本数过小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样本数的数量并不是随意定制的,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工程规模、工程精度要求、现场勘查情况等等。 (三)土体性质指标的自相关性的问题。根据以往数据实验的关联性,求的往往是其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但是对于其自相关函数通常并没有表现出线性相关,而是指数相关。因此,不能简单依照求相关系数的方法判断其相关性。在进行土工实践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δ对其独立性进行判断。在相关距离 范围内,图形指标基本相关;在此范围外,图形指标基本不相关。但是对于δ事先未知,因此其需要根据样本测值进行求算,一般使用递推平均法对相关距离δ进行计算,并使用间距Z对δ的影响进行综合考量。一般来说,Z /δ的数值越大,其各抽样点的土性越接近相互独立,抽样误差也就越小。 五、结束语 土工试验对于土工建设来说影响较大,其影响因素包括土体本身性质、取样仪器情况、人为因素等,需要对此方面予以重视。对其不合理点来说,可以通过3 原则进行剔除。对于其数据相关性来说,其可以通过迭代求解土性指标相关距离予以解决,通过样本的加权平均来对该区域的平均性指标进行估算。为了让样本能够满足实验需要,可以利用Bayes方法对其土性指标与因确认,从而弥补数目不准确的情况。通过此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方法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可以让实验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社会调查数据建模及基于超图的数据分析方法 摘 要:针对现今的社会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通过三维矩阵建立了社会调查数据的数学模型。将每一题表示为空间中的一个维度,每一张问卷表示成一个矩阵,将多个矩阵叠加即可得到社会调查数据的三维矩阵模型。在建立三维矩阵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三维矩阵的性质对其进行多种数学处理,也可以采用超图理论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大大丰富了调查数据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社会调查数据 三维矩阵 超图 社会调查是了解各方面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调查数据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得到的。由于社会调查数据的维数较高,加上人为主观因素,数据类型主要为二元变量、离散变量、序数变量等为主,所以对于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大都基于统计学,只对单一题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题型进行处理的,对于题目和题目之间的关系很少关心[1]。许多数据挖掘算法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在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得到应用。因为方法的限制,所以现在很多社会调查只能验证事先想好的内容和假设,很少可以对高维数据进行相对复杂的回归分析处理。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该文建立了基于三维矩阵的数学模型,将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用向量形式进行表示,每一题定义为空间中的一个维度,从而所有的题目就可以构成一个N维空间。每份问卷的信息用一个M×N矩阵表示。这样表示可以将所有问卷内容当作一个整体,作为后续算法的基础。 1 社会调查数据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社会调查数据特点如下。 (1)相关性。对于一个样本个体而言,它具有本身的多个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就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多个样本而言,个体与个体的特征之间具有相关性。如果样本随时间而变化,那么该样本在不同时刻的特征之间又具有相关性。因此,由于上述多个原因使得社会调查数据具有了复杂的相关性,传统的统计学调查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2)离散性。因为社会调查数据是通过自填式问卷、网络调查数据库等方法得到,所以社会调查数据一般以离散变量为主,且这些数据之间只有标示作用,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 (3)模糊性。社会调查数据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各种表达方式和概念,因此,它具有模糊性。 因为由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得到的社会调查数据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统计学的处理方法只能笼统的显示数据的部分特性,如频数、离散程度等[2]。对于数据之间的关系只能分析出维数极少的大致的关系。 而且利用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时,因为现有的软件中的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数据类型和格式要求较高,所以能应用到的数据挖掘算法很少。就算是数据要求较低的关联分析,其结果也存在大量的冗余。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社会调查数据的数学模型来完善原先的方法并使跟多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中,使得结果更准确。 2 社会调查数据的建模 研究中我们发现,三维矩阵可适用于社会调查数据的建模。 2.1 三维矩阵的定义 三维矩阵的定义:由n个p×q阶的矩阵组成的n×p×q阶的矩阵A称为三维矩阵,又称立体阵。Ak,i,j表示三维矩阵A的第k层,第i行,第j列上的元素。其中n,p,q分别表示三维矩阵的高度,厚度和宽度。 2.2 三维矩阵模型的建立 调查问卷的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这三类题目都可以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其中每一道单选题、多选题可以表示成一个向量,排序题可以表示成多个向量组成的矩阵。对于单选题和多选题,可以按选项的顺序可以表示成一个向量,其中选中的项用“1”表示,未选中的项用“0”表示。对于排序题,可以表示成一个n×n的方阵,其中n表示该排序题的选项个数,。这样,每一题就可以定义为空间中的一个维度,从而所有的题目就可以构成一个N维空间。每份调查问卷的信息用一个M×N矩阵表示(M为题目的最大选项数),其在每一维上的选择称之为一个元素,这样每份问卷的信息就包括了N个元素。以第1,2,3题数据为例,其中第1题为单选题选择“B”,用向量表示为一个元素,第2题为多选题选择“ACE”,用向量表示为一个元素,第3题为排序题顺序为CBADEFIHG,用矩阵表示,每一个列向量是一个元素,如图1所示。 那么,假设有一问卷信息用一个大小为M×N的矩阵表示。K份的问卷信息就可以用K个大小为M×N的矩阵表示。将这K个矩阵叠加,形成一个三维矩阵。这个三维矩阵就是我们建立的三维矩阵数学模型,如图2所示。 在图2中我们看到,该三维矩阵数学模型有三个坐标轴,它们分别是题目,人数,选项。题目轴以每一道题为一个单位;人数轴以每一份问卷为一个单位;选项轴的刻度为A,B,C,D,E,F等题目选项,其个数为该调查问卷中选项最多的题目的选项个数。 在此基础之上,这样的三维矩阵具有以下性质。 (1)在题目轴中选取对应的题目,将三维矩阵面向竖切得到截面1(如图2中01所示),截面2表示每一道题所有人选择的信息。 (2)在人数轴中选取对应的人,将三维矩阵横切得到横截面1(如图2中02所示),横截面1表示对应的人选择所有题目的信息。 在得到三维矩阵后,可对它进行像素化处理,置1的元素用黑点代替,置0元素的则空白,在得到像素化三维矩阵后我们可以将三维矩阵沿着人数维度上向下投影,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具有浓黑不一的点的平面。通过这些点的浓度,可以知道每一选项选择的人数。接下来我们可用灰度级表示点的浓度,筛选出浓度大于一定程度的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算法处理。 上述三维矩阵数学模型具有数学三维矩阵的所有性质,可依据调查问卷的需求进行转置,加权、相乘、筛选等数学处理,另外在数学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超图理论可以大大丰富了调查问卷的处理方法。 3 基于超图算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技术 超图是离散数学中重要的内容,是对图论的推广[3]。超图是有限集合的子系统,它是一个由顶点的集合V和超边集合E组成的二元对,超图的一条边可以有多个顶点的特性,这与一般的图有很大不同。超图分为有向超图与无向超图两类,在无向超图的每条超边上添加方向后得到的有向二元对就是有向超图。超图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大家可以利用无向超图表示每一道题的选择情况,先将这每一题的每一个选项设成一个节点,然后将三维矩阵从上向下投影,如果某一题的若干个选项同时被一个人选择,就用一条超边包围这些节点,那么选这些选项的人越多,投影得到的超边就越浓。这样就用超图表示了问卷中每道题的信息,可以进行聚类处理。 利用有向超图,可以将关联规则表示成有向超图的形式,在得到了关联规则后,设实际中得到的关联规则的形式为:,前项和后项都是由多个项组成的集合。该文定义一条关联规则由一条有向超边表示,有向超边的头节点表示关联规则的前项,有向超边的尾节点表示关联规则的后项。每条有向超边的头节点和尾节点均可以为多个,如此便成功表示了复合规则,从而可以使用相关算法进行冗余规则检测。 通过基于有向超图的冗余规则检测就可以将关联规则之间存在着的大量冗余检测出,减少挖掘资源的浪费,从而增加了挖掘结果的有效性。 传统的聚类方法都对原始数据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来得到相似度,然后通过相似度进行聚类,这样的方法对于低维数据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高维数据却不能产生很好的聚类效果,因为高维数据的分布有其特殊性。通过超图模型的分割实现对高维数据的聚类却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它先将原始数据之间关系转化成超图,数据点表示成超图的节点,数据点间的关系用超边的权重来表示。然后对超图进行分割,除去相应的超边使得权重大的超边中的点聚于一个类中,同时使被除去的超边权重之和最小。这样就通过对超图的分割实现了对数据的聚类。具体的算法流程如下。 首先,将数据点之间的关系转化为超图,数据点表示为超图节点。如果某几个数据点的支持度大于一定阈值,则它们能构成一个频繁集,就将它们用一条超边连接,超边的权重就是这一频繁集的置信度,重复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得超边和权重。 然后,在基础此上,通过超图分割实现数据的聚类。若设将数据分成k类,则就是对超图的k类分割,不断除去相应的超边,直到将数据分为k类,且每个分割中数据都密切相关为止,同时保持每次被除去的超边权重和最小,最终得到的分割就是聚类的结果。 如图3所示是基于超图算法的选题型调查问卷的分析技术的流程图,主要包括4个主要部分,一是用向量表示调查问卷结果,二是将向量表示的调查问卷转化为三维矩阵数学模型表示调查问卷结果,三是使用超图算法进行优化,四是根据要求显示调查问卷结果。 4 结语 该文针对社会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三维矩阵的数学模型,将单选题和多选题表示成向量,将排序题表示成多个列向量,从而每一题可以表示成空间的一个维度,每一个向量就是一个元素,这样每一张问卷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矩阵,通过将多个矩阵叠加就可以得到三维矩阵。该数学模型可以利用三维矩阵的性质对其进行多种数学处理,如竖切、横切、像素化后投影等。在数学处理的基础上,该文又提出超图理论对数据进行聚类和检测冗余规则的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对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方法进行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数据仓库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介绍分析,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况进行了探讨,并对数据决策支持的实现和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际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型装备制造 项目型制造企业 数据分析 决策支持 在我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提升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发展。通过创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协调。对分散、零碎的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利用决策模型,对企业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一、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对集成的应用 (一)面向主题性 完成事务型处理的任务是传统操作型数据库进行的数据组织工作,各业务系统间存在相对独立性,按照一定的主题组织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对主题而言,其概念比较抽象,通常情况下,一个主题同时与多个操作型数据库有关系。例如,在确定企业的采购订单时,需要分析供需情况、库存信息、供应商信息等多方面的数据的综合关系,然后做出最终的决策。 (二)集成性 一般情况下,操作型数据库进行事务处理工作与某些特定的应用关系密切,数据库间具有相对独立性,通常具有异构性。抽取、清理原有分散的数据库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最终获得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保证存储在数据仓库内的信息与规范的信息相一致。例如,在查询销售数据时,系统会根据输入的条件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后提供出最终的决策参考数据。 (三)历史变化的反映 当前的数据是操作型数据库主要关注的,但是数据仓库中还包括很多丰富的历史性信息,系统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点(如开始应用数据仓库的时点)到现在各阶段的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企业可以以这些信息为依据,定量分析企业产品未来的发展情况。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产品上季度的综合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反映来决策下一季度的生产量。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况 (一)决策系统的含义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即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SS,是指对大量数据和数学模型与数据处理模型等有机组合众多模型进行综合利用,通过人机交互功能,帮助企业各级决策者完成科学的决策的新型系统。机器学习(ML)兴起于80年代后期,自动获取知识有了新方法。数据仓库(DW)和数据挖掘(DM)两项新的决策支持技术兴起于90年代中期。数据仓库的发展是以数据库为基础发展的,支持决策是其发展目标。知识发现(KDD)是面向数据库的机器学习方法发展的结果;“数据挖掘”是发现知识的关键步骤。决策的支持也是数据库知识的功能。随着决策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决策系统逐渐完善。 (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部分 R.H.Sprague 提出DSS的构成部分为人机对话系统、数据库与模型库的两库结构。随着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增强与扩大,对模型与方法进行分离存储,因此,数据库、模型库与方法库构成了 DSS。近年来,DSS 将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的相关思想方法引进后,以原来的结构为基础,新增知识库,将推理机制引入,最终DSS的四库结构框架形成。 随着决策支持技术的发展提高,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不断发展健全,传统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数据库、模型库与方法库、知识库与推理机、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技术等都是其组成部分,将引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时引进到决策支持过程中是这种体系结构最关键的特点,保证推理的结果更科学合理,为决策层做出决策提供更高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实现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方法 (一)建立制造业决策模型库 当前比较常用的决策模型系统如GIS、PDM、ERP、CRM、SCM 等。在选择决策系统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进行选择。通过决策模型,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使企业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顺应市场。企业用户决策分析的存放模型是决策模型库。进行决策的模型的建立是以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采购、库存管理、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数据为依据。决策模型被授予一定程度的权限,对数据进行访问。然后以数据仓库中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用户指定的目标进行决策支持。系统描述现有模型的组成元素与其组成结构的知识,模型构造过程中的各类推理算法被获取。以模型构建推理算法为基础,使匹配模型的框架由新问题的属性值填充,最终决策问题模型得以建立。 (二)实施制造业决策分析 对决策模型进行求解的过程就是决策分析的实施。通过理解决策问题获得用户需要决策的目标、意图等方面信息,然后利用合适的决策模型分析获得的数据,再根据规则与模型的求解算法获得有价值的决策意见,将其提供给用户。本系统规范描述每个模型包含的求解算法利用含有通用求解算法的模型很容易求解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求解算法或者不确定利用哪种算法进行求解,平台依据以前比较成功的相似的案例,将范例的求解方法求解问题。平台会详细记录取得较好决策效果的案例,并用数据层的公用数据库进行存放,这样能够及时调用成功的相似案例进行决策分析问题的求解。 (三)协作决策支持的多环节性 通常企业决策不会通过利用单一的决策模型得到。企业管理的决策方案案是利用了多模型的协作来实现决策的。协作决策的实施系统从两个方面着手。 (1)为实现有效的智能理解需要利用人机智能交互接口实现,分解复杂的问题,最终可以得到结构有序的子问题、与决策问题有联系的事实与数据、求解方案等; (2)参与决策的模型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调用,与决策相关的模型的选择可以通过分解的子问题实现,为了保证多个模型为特定的决策目标服务需要采用协调的合作机制。 四、结语 当前,国内制造普遍存在数据分析能力差,决策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这也是制约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对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概念及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方案,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指导。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浅析电线线缆直流电阻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研究 摘要 :电线线缆的导体直流电阻在相关的指标中比较重要,对其进行具体的测试时保证电线电缆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当下电线电缆发展的中心环节。当前在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测试中主要是采用双臂直流电桥的方法,这一方法在具体的测试中具有优点,但是也因为设别和测试过程本身的问题导致的很多漏洞的出现,本文就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测试方法进行了解,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种方法当下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从理论上完善双臂直流电桥测试直流电阻的方法。 关键词 :电线电缆 直流电阻 测试方法 存在问题 1、 电线线缆直流电阻测试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1.1 电线线缆直流电阻测试问题分析 电线线缆的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在当下的输电系统的发展中意义重大,双臂电桥在测量1欧姆以下的电阻值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3.4条对具体的这方面测量内容进行了标准化确定:在四段测量夹具的处理中,应该在注意电位接点跟电流接点之间的测量,要保证相应的电流、电位接点之间的距离要比断面周长的1.5倍大。但是在当前的测试设备的生产中,大部分厂家并没有考虑到这方面问题,在相关的产品使用中并不能实现距离的自由调试,而是跟绝缘材料之间连接在一起,这种情况就不能够满足当下电线线缆直流电阻的测试要求,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如果使用这种产品仅仅能够实现对断面周长在1.5倍情况下的测量工作,在准确性的控制方面还比较成熟,但是如果电线线缆的截面不在相关的标准范围之内,相关的测量结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准确性也就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这样的实例在现实的测量中有很多,比如:假设夹具电位接点与电流接点间距为60mm,那么它所对应的所能准确测量的导体断面周长最大为40mm,从中能够O到电线线缆的截面面积,具体数值约为127mm2。也就是说用此夹具来测量截面积为127mm2以上的导体电阻时不能够实现准确性的完全控制。?除此之外,在夹具夹持一些截面不规整的电线线缆的时候,特别是像大截面绞合成型电线线缆,这种电线线缆截面通常为扇形、弧形或三角形。如果出现夹持时电流接点夹头接触情况正常,而电位接点夹头接触不正常的状况下,甚至当电流接点夹头已经加紧,而电位接点夹头却还难以与导体接触,都无法完成正常的测量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坚持使用,就会造成夹具的磨损、变形,上述的状况也就会出现。 1.2 电线线缆直流电阻测试问题解决措施 在以上具体的测试分析中,本人针对实际的测试过程,提出了以下的改进方法:第一是针对电流夹具的调试问题,将导体夹具上电流接点夹头与电位接点夹头间距设置为自由变化的形式,测量人员在一般的情况系测量长度为1m的电线线缆的电阻,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电线线缆夹具上电位接点夹头可固定为1m,而将电流接点夹头设计为可在底座上自由移动的结构,进行底座的合理调整。如果做到“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试样断面周长的1.5倍”的情况,就能够对上述的状况进行解决。第二是进行解决电位接点夹头与导体不能良好接触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在设计中可以将夹具上电流接点夹头与电位接点夹头设计为独立夹紧与松开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证电流接点夹头与电位接点夹头同时与导体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对因长期使用夹头磨损、变形而不能夹紧的问题进行预防。 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在相关的电线线缆测试中,需要对具体的测量标准进行数据的精确控制,也是保证测量精确度的关键,相关的数据分析中要以标准作为中心。注重在夹具方面的分析,并加强对具体夹具位置的设计,另外还要考虑到设备的使用周期,在维护设备方面制定合理的标准,保证测试的整个过程。 2、 电线线缆直流电阻测试中温度对测量的影响 大部分人都知道,温度在导体的电阻影响因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gb/t?3048-2007中对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温度范围进行了规定,如果温度达到不到相关的要求,测试人员一般情况下会人为改变环境温度,空调调节的方式在调试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空调的时候会出现检流计滑动的现象,这就就不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完成测量。这种情况下温度在变,也就导致导体电阻也会慢慢发生变化,而检流计的灵敏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测量一般不允许出现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要等到环境温度稳定的时候才能够完成测量。而且试样一定要在测量环境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其自身温度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因为当测量人员在调节环境温度时,这个过程中的试样温度并不会与环境温度出现一样的变化值,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且空调不应对着测量装置,以免检流计难以稳定。不管怎样说,测量中一定要对温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只有摆脱温度的限制,才能够实现测量的准确性。 3、 接触电阻及测量电流对测量的影响 由于测量电路连接电线的接触电阻侧面按键之间的问题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一定要确保电缆侧键和可靠的接触才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测量者经常使用的导体电阻不同的截面积,但是电流测量的大小确实相同的,这方面的取值不太合理。测量电流的保证实在最低灵敏度的前提下,应使用比较小的电流,电流过大容易产生过多热量,从而使阻力变大,测量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时间太长的情况下,也会让电线线缆产生热量。 4、结论 在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过程中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不断地优化,又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分析,对相关测试数据范围进行控制,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测量效果。另外要保持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具体的流程进行精确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验证型实验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探讨 【摘 要】 本文以大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验证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为例,讨论了验证型物理实验中的数学处理方法,得出该类实验中,数学处理方法不但要得出所验证的物理规律的数学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计算物理量的相关系数确证该数学式所确立的物理规律成立。 【关键词】 验证型实验 数学处理 物理实验中,验证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都是非常重要的两类实验。验证型实验是对已建立的物理规律的验证,研究型实验是通过实验得到物理规律,这两类实验虽然实验目的不同,但从数学处理方法上来看,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确证物理规律或得到物理规律,所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以一个典型的验证型实验的数据处理为例进行相应探讨,以期望得出相对合理和妥当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以大学物理实验来说,验证型实验较多,诸如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弹性碰撞实验等等都属于此类实验,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为该类实验的典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力与加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表达成,要验证这个规律,就是给物体加一个大小为F的力,对应产生一个大小为的加速度,得到一个测量点,通过改变力,得到n个测量点后,即可通过适当的数学方法验证这个关系的成立。 类似这种线性物理规律,其数学模型都可以归结为的形式。要得到这个线性关系,就是要得出和。通过测量n组和的值,即、、……、、……、,在X―Y平面中得到n个测量点。若不考虑实验测量的系统误差,则测量误差应当服从高斯分布,反应在X―Y平面中,既是这n个测量点应当均匀地分布在所求表达式两侧,对第i个测量点,误差为,n个测量点导致的总体误差是最小的。若任意给一个直线,则一是测得到的这n个点不再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二是这n个测量点产生的总体误差水平将增大,甚至可以达到无穷大。由此可知,所求直线即是使得n个测量点的总体误差最小的那条直线。总体误差可以写成,但由于误差服从高斯分布,导致理论上而无法通过此求和值衡量总体误差水平。为使其不因为正负抵消而无法衡量总体误差水平,只要使得所有误差均为正再求和即可,故可用残差来衡量总体误差水平,虽然残差不再是总体误差。使得残差取最小值的和,即为所求直线的和。此即最小二乘法的数学思想。据最小二乘法处理,所求和即是使得取最小值的和,即有,解此式,得 将测量值供稿,即可得到所求和。通常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处理方法,得到和,即是验证了[1]。但其实这是不太恰当的。 验证型或者研究型实验,特别是验证型实验,最关键的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出所要验证的关系,第二是要验证得出的关系的确成立,而第二点才是最重要的关键点。即使得出关系,但如果确证关系不成立,则第一步的工作就变得毫无意义。实际上,任意给出一组、、……、、……、,都可以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到和,即得出,但并不意味着此式的确成立,不能确证物理量和的确存在这样的数量关系,并没有检验此物理规律存在。因此,验证型实验做到这一步并不算已经验证被验证的物理规律成立,还需要研究和的相关性,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据的大小来检验和是否的确相关。 总之,验证型实验,是对物理规律的验证,最重要的是确证被验证物理规律成立,得出相应物理量间的数学表达式并不能说已经验证了相应物理规律的成立,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计算物理量间的相关系数来确证所得物理规律是否成立。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水轮发电机组高精度水平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 摘 要:水平度是机组安装的重要检测项目,有很多种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为了便于分析水平测量的数据结果,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测量结果的可视化。本文分析了一些高精度水平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提高机组安装精度和水平可以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平测量;精密水准仪;水平仪;CAYERE法 随着近些年来巨型机组越来越多,尺寸越做越大,机组安装的精度要求也随着加工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水平度作为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也在不断的创新,以适应高精度的测量要求。 水平度反映了被测工件面上各点相对于水平面的高低关系,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两点高程差的绝对高差值,单位有mm等,另一种是两点之间高程差除以两点之间距离的相对高差值,单位有mm/m、角秒(″)等。测量绝对高差时主要采用测量学方法,常用的仪器有水准仪、带测微器的精密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流体静力水准等。测量相对高差主要采用机械工程测量方法,常用的仪器有框式水平仪、合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等。 一、基于绝对高差值的测量方法 机组安装中测量绝对高差最为常用的是光学水准仪,适用于测量视距大于水准仪最小焦距(一般为1.5m左右)的情况,使用任何水准仪进行精密水平测量时,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水准仪使用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目前常用的水准仪都是自动安平水准仪,通过自动安平补偿器使视线水平时标尺上的正确读数通过补偿器后仍旧落在水平十字丝上。自动安平补偿器的灵敏度非常高,有轻微振动时十字丝都会出现晃动。所以在使用时一方面要保证仪器的支架要十分稳固,不允许有丝毫晃动,另一方面应避免周围环境中风力、交叉作业的影响;(2)水准仪距离测点的距离尽可能接近。根据相关工程测量规范,一、二等水准测量时i角(仪器水准轴与视准轴在铅垂面上投影的交角)误差必须调校至15"以内。即便按此i角允许误差要求,两测点视距之间每相差1m产生的测量误差为:1000×tan(15″)=0.073mm,在机组安装中已经属于较大的测量偏差了。只有测点之间视距相等,由i角产生的误差在高差计算中相互抵消,例如测量两点间高差时,可以选择放置在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上,在测量座环、底环等大型环形工件的水平时最好将仪器放置在中心位置;(3)立尺时必须确保水准尺垂直度。以1m的视线高为例,水准尺每前后倾倒10mm产生的高程差影响为1000×(1-C0S(10/1000))=0.05mm。为消除水准尺垂直度的影响,应在测量过程中减小视线高度,使用深度尺、钢板尺等小尺寸量具作为标尺,或者使用带有水准气泡的变形监测专用铟钢尺。 (一)普通水准仪配合游标卡尺测量法 将水准仪安平于可观测到所立游标卡尺的适宜高度,为保证垂直度和稳定,可将游标卡尺靠在磁性表座上,底部与待测面贴紧。读数时观测者通过水准仪指挥把尺者缓慢微调游标,使游标的某一刻度线重合于水准仪十字丝的水平中丝,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即为该点的水准仪读数。每个测点读数时游标应对准同一刻度,对比相互之间的读数差值即绝对高差。此方法测量的读数精度一般为0.02mm。 (二)带测微器的精密水准仪测量法 精密水准仪一般配备了光学测微装置,将配套水准尺上的最小分化进行细分,测定小于水准尺最小分划值的尾数,进而提高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精度。一般精密水准仪将水准尺10mm分划成100格,可以读到0.1mm,估读至0.01mm。德国蔡司厂生产的Ni004、Ni007等精密水准仪则是将5mm的最小刻度分划成100格,可以读到0.05mm,估读至0.005mm。精密水准仪读数时需要通过测微螺旋上下微调望远镜的十字丝来对准同一刻度,此时测微器的读数差即为绝对高差。 (三)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是以自动安平水准仪为基础,在望远镜光路中增加了分光镜和探测器(CCD),并采用条码水准标尺和图象处理电子系统构成的光机电测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与传统水准仪相比读数客观、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采用普通标尺时,又可以像一般水准仪一样使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天宝DiNi03、徕卡BT28-DNA03等电子水准仪读数分辨率均达到了0.01mm。 (四)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法 液体静力水准多用于高程变形监测等精密工程测量作业,由于它具有高精度、自动化、长期多点同时测量、安装简单的特点,可以引入到水平测量中,特别是座环、蜗壳浇筑过程中的监测。 二、基于相对高差值的测量方法 测量相对高差值一般使用各种水平仪,其中合像水平仪在精密水平测量中最为常用,使用水平仪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测量前应认真清洗测量面并擦干,检查测量表面是否有划伤、锈蚀、毛刺等缺陷;(2)水准器内液体对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因此,应注意手热、阳光直射、哈气等因素对水平仪的影响;(3)读数时,应在垂直水准器的位置上进行读数,以减少视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4)测量时应检查零位是否正确。操作时可以通过翻转测量法获得准确读数,消除零位误差,如果零位偏差较大则需要使用调整针对零位进行校正调整。 (一)水平梁测量法 水平梁测量法是经典的水平测量法,制作适当长度的平梁,加大水平仪测量的距离。在中间的顶部焊接一块经过精细加工的座板,用以放置水平仪。在两端的底面上安装三个球形头螺栓支撑,三个支点所在的平面应调整至与座板顶面平行。操作时为了消除水平仪及梁的误差,水平仪在梁上的位置必须固定,水平仪与梁要一起调头,取平均值计算的方法计算水平度误差。只要平梁刚度足够,跨距适合,把水平仪放在梁上就可以直接测量大尺寸平面上两点的水平度误差。 (二)“CAYERE”法 针对水平梁法长度固定,无法准确反映水平波浪度的情况,可以采用首尾衔接多点连续的测量方法。对于需要测量座环、底环、大轴法兰等大的环形面,可以沿圆周方向连续测量,可以得到一条反映圆周水平波浪变化的曲线,此方法称为“CAYERE”法,由ALSTOM在三峡使用后,国内很多电站都进行了推广和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网格法 对于设备基础等比较大的平面,可以采用“网格法”,将测量面划分成矩形方格网,用水平仪测量每条矩形边的水平值,从而得到一个反应水平趋势变化的曲面。 三、水平测量数据分析方法 水平测量的数据分析主要用来反映高低变化的趋势,以便分析不平度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反映高低变化的趋势,需要先将测量数值转化成相对于某一点的绝对差值,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方便地呈现出来。 用EXCEL“图表法”绘制趋势线。EXCEL是比较常用的办公软件,在线状或环形的连续测量情况可以直观的反映水平变化情况。下表1是某大型电站的分瓣座环组装过程中的某次测量结果,采用的设备为蔡司NI007自动安平水准仪,测微器将5mm分成100份,测微器读数的单位为0.005mm,各点与1#测点的高差均可用EXCEL的公式计算功能方便的计算出来。 四、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水平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在很多电站机组安装调整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计算机的运算反映的是数据可视化后的趋势,真正数据的准确度取决于测量的精度,因此,无论使用什么仪器或软件,都需要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实践,消除仪器自身带来的各种误差和人为读数误差,这才是提高安装质量的关键。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初探 摘 要:对基于数据或信息分析的情报研究来说,大数据分析方法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先梳理了基于数据、流程及信息技术三种视角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并从中归纳出了面向统计、挖掘、发现、预测与集成等5种分析层次的17种相关研究方法。接着探讨了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情报研究的适用性,分别找出10种可直接移植的方法、2种调整后可移植的方法、2种不适用的方法、3种需要继续研究或关注的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方法 情报研究 适用性 大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tics,BDA)是以“深度的发现分析、引领行动”作为目标的工作[1-2],它包括由多个任务组成的高度重复执行的步骤[3-4]。BDA通常要集成多种分析技术与软件工具,以便让海量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变得更加容易,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论,用来验证、指导及规范组织或个人的决策行动;BDA的执行过程一般包括问题需求及假设提出、数据获取及记录、信息抽取及清洗、数据整合及表示、选择建模及分析方法、结果诠释、评测结果有效性及监控等几个阶段。从以上BDA的定义及过程来看,BDA与情报学领域中的情报研究(也称情报分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至少在方法与技术(以下简称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或补充。本文基于情报学的视角,关注哪些BDA方法可以为情报研究提供借鉴,并解决情报研究的相关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概略总结BDA的方法体系,然后探讨BDA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 1 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分类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公认的BDA方法的分类体系,甚至对BDA包括哪些方法,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首先综述现有的相关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们的分类体系。 1.1 相关研究 不同学者对BDA方法的看法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分类体系,分别是面向数据视角的分类、面向流程视角的分类以及面向信息技术视角的分类。 (1)面向数据视角的BDA方法分类。这类研究主要是以BDA处理的对象“数据”作为分类依据,从数据的类型、数据量、数据能够解决的问题、处理数据的方式等角度对BDA方法进行分类。 Power[5]依据分析需求将数值型数据的分析方法划分为三类:①若是模式理解及对未来做出推论,可采取历史数据及定量工具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②若要进行前瞻及预测分析,可采取历史数据及仿真模型进行“预测性数据分析”;③若要触发事件,可采取实时数据及定量工具进行“规范性数据分析”。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2013年公布的《海量数据分析前沿》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七种基本统计数据分析方法[6],包括:①基本统计(如一般统计及多维数分析等);②N体问题(N-body Problems)(如最邻近算法、Kernel算法、PCA算法等);③图论算法(Graph-Theoretic Algorithm);④线性代数计算(Linear Algebraic Computations);⑤优化算法(Optimizations);⑥功能整合(如贝叶斯推理模型、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等);⑦数据匹配(如隐马尔可夫模型等)。 针对非纯粹的数值型数据,Li、Han[7]梳理了面向“时空数据”(Spatiotemporal Data)的BDA方法,通过对动态数据挖掘出主体的预测性,如运用物理工程领域的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及自相关匹配(Autocorrelation)侦查某一时间区段的信号、发生的事件或生物基因中的周期性节律,也可运用时间序列方法预测地点位置的变化;魏顺平[8]以教育领域为例,梳理了面向学生与学习环境的“学习分析方法”(Learning Analytics),此方法集成了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从中挖掘学习的各种语义关系,并回答“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结果如何”等问题,为教学与优化学习提供参考。 Mohanty等人[3]从数据获取(Data Ingestion)角度,依照处理的数据量从小至大的顺序,区分出八种分析方法:①流分析(Streaming Analytics),以预定模式及时处理数据流;②高速的数据采集(High Velocity Data Ingestion),不转换任何格式,可稍晚处理; ③链结分析(Linkage Analysis),构建不同数据源的关系与链接;④罕见事件侦查(Rare-Event Detection),从庞大数据集中寻找特定模式;⑤数据聚合(Data Mash-Ups),需要对数据属性发展故事线或链接关系进行分析;⑥文本分析(Text Analytics),如观点挖掘或社会网络分析等;⑦时间序列分析(Time-Series Analysis),通过模式侦测及事件发生概率来处理时空数据;⑧数据辩论(Data Forensic),用于数据科学家探索大规模数据集。 Chen等人[9]认为,在商业智能分析发展的过程中,商业智能分析经历了从处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数据、到处理网络上半结构化数据、再到处理移动数据的发展,涵盖了五类核心的分析方法:①数据分析,涉及数据仓储、ETL、联机分析及数据挖掘等分析技术,可应用在时间序列挖掘、网站挖掘、空间数据挖掘等;②文本分析,涉及信息检索、查询处理、相关反馈等分析技术,可应用在QA系统、观点挖掘、多语义分析、可视化分析等;③网站分析,涉及信息检索、网络爬虫、日志分析等分析技术,可应用在云计算、社会网络分析、网站可视化等;④网络分析,涉及信息计量、引用网络、数学网络模式等分析技术,可应用在链结分析、社区发现、社会影响力及扩散模式等;⑤移动分析,可应用在移动通讯服务、个性化分析、游戏营销分析等。 (2)面向流程视角的BDA方法分类。这类研究主要是依据BDA的步骤和阶段对BDA方法进行分类。 美国计算社区协会出版的《大数据的机会与挑战》白皮书指出BDA是一个多阶段任务循环执行过程[4],从整体看,其分析的过程包括了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包含该阶段需要使用的方法:①数据获取及记录,从各种感知工具中获取的数据通常与空间时空相关,需要及时分析技术处理数据并过滤无用数据;②信息抽取及清洗,从异构数据源抽取有用信息,并转换为结构化的格式;③数据整合及表示,将数据结构与语义关系转换为机器可读取、自动解析的格式;④数据建模及分析,从数据中挖掘出潜在规律及知识,涉及可扩展的挖掘算法或知识发现等方法;⑤诠释,为了让用户容易解读分析结果,可视化分析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此外,严霄凤、张德馨[10]依照搜集、分析到可视化的流程,梳理了适用于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包括: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回归分析、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数据融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网络分析、空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多种方法。 (3)面向信息技术视角的BDA方法分类。这类研究强调大数据技术本身涉及到的新型信息技术,将大数据处理架构、大数据计算模式、大数据系统等作为BDA方法分类的依据。 孟小峰、慈祥[11]着眼于大数据处理框架,梳理了数据抽取与集成、数据分析及数据解释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在数据抽取与集成方面,可区分为基于物化(Materialization)或ETL的方法、基于联邦数据库或中间件的方法、基于数据流的方法以及基于搜索引擎的方法等四类;在数据分析方面,传统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或统计分析面临数据规模、算法调整等困难,需进一步发展;在数据解释方面,引入可视化技术或交互式的数据分析过程,有助于用户理解分析结果。覃雄派等人[12]认为,非关系数据管理(如MapReduce)扩展了数据分析的多维视角,使数据分析的生态系统从“大量数据的移动”转向“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 2012~2013年在印度召开了两次BDA国际研讨会[13-14],会上分别就BDA中的机器学习面临数据规模与多维度问题、可扩展的机器学习算法(如随机映射、随机梯度下降等)、机器学习在MapReduce的应用、社交媒体数据挖掘(如话题检测与跟踪、地点推理、语义连接等)、高维数据降维分析(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经典相关分析等)、图像挖掘(如Main Memory Approach、Disk-Based Approaches、Database-Oriented Approach)及图像比对分析(如特征提取、Iterative Methods)等进行了探讨。2013年IEEE计算机协会在美国召开大数据国际研讨会,BDA结合MapReduce、Hadoop等模型的分析方法仍是主流,研究的内容包括了Map-Based Graph Analysis、Sketch-Based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Large Scale Neural Networks等方法。 1.2 BDA方法的分类――面向层次的BDA方法框架 上述三种视角的BDA分类各有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面向数据的视角来看,BDA方法正从统计(Statistics)转向挖掘(Mining),并提升到发现(Discovery)和预测(Prediction)。基于流程的BDA分类则更能反映BDA过程的集成性(Integration),也就是说,在完成一项分析任务时,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从面向信息技术的BDA分类中可以看出,这种分类方式强调使用新技术对传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更重视新型系统架构与分析方法的集成,例如,各种数据挖掘算法的MapReduce化,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实例。 本文认为,如果综合上述三种分类体系中体现的层次性,将可以更准确描述BDA方法。在此,本文提出一个面向层次的BDA分类框架,将BDA方法分为统计、挖掘、发现、预测及集成五个层次,并初步归纳出17种BDA相关方法(见表1)。 2 BDA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探讨 如前所述,BDA与情报研究在本质上有共同之处,BDA方法可为情报研究提供借鉴,因此,探讨BDA方法对情报研究的适用性就很有必要性。以下综合考虑方法本身的完善性及可操作性、情报研究的分析对象特征、方法的可移植性[15]等因素,对本文所列举的17种面向层次的BDA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2.1 可直接移植的方法 可直接移植方法是指这些方法的原理、流程、算法等可以直接应用于情报研究,用来对情报研究的数据源(如科技文献、网络资源等)进行处理,解决情报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步骤中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所列举的17种面向层次的BDA方法中,数据挖掘、文本挖掘、知识发现、观点挖掘、话题演化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海量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高维数据降维分析方法、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等10种方法均属于可直接移植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在情报研究中已经有多年的应用历史。 (1)数据挖掘与文本挖掘。数据挖掘与文本挖掘是不同概念,两种方法分别使用不同的发现技术,文本挖掘属于基于计算机语言学及统计方法的发现技术,用来揭示文本中的词与句法特征;数据挖掘以数据库中的大量结构化的数据挖掘为基础,用来揭示数据中潜在的、可能的数据模式及关联规律[16]。在情报学领域的实践应用中,数据挖掘多应用在图书馆自动化技术与服务方面,例如,馆藏采购决策、个性化服务、信息检索、读者管理、馆藏布局等。文本挖掘在情报研究的价值在于弥补了情报学专门分析方法对科技文献内在知识挖掘不足的缺欠,例如,祝清松、冷伏海[17]为了解决引文分析方法无法揭示论文的研究内容这个问题,提出引文内容分析,先建立基于规则的引文内容抽取来识别引用句,再通过基于C-value多词术语识别算法找出高被引论文主题,相比于引文分析,这种方法较能提供客观的语义信息与文献之间的语义关系。 (2)知识发现。情报研究中所说的知识发现,主要是指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例如,张树良、冷伏海[18]在共词、共引、文本挖掘等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包括:基于相关文献、基于非相关文献及基于全文献三种条件下的知识发现,完整揭示文献的知识结构与演化情况。在网络环境下,李楠、张学福[19]认为关联数据的RDF数据模型、数据访问机制、URIs及自描述数据等规范所形成的数据共享环境,为知识发现提供了新的研究潜力,包括知识发现的范围被扩展成全球数据空间、高效率理解及处理数据间的语义关系等。简言之,知识发现从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复杂关系中获得隐含的知识或规律,甚至可对未来进行预测。 (3)观点挖掘与话题演化分析。观点挖掘与话题演化分析两种方法实际上是数据挖掘及文本挖掘的具体及深化应用。观点挖掘主要有三种挖掘任务:情感分类、基于特征的观点挖掘、比较语句和关系挖掘[20],例如,黄晓斌、赵超[21]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文本挖掘,找出不同民众对某一社会事件的情绪、态度及观点,再通过关联分析找出网络舆情信息的各种关联性。赵洁、温润[22]认为微博情感分析的关键是观点句识别,并根据文本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新词扩充和特征选择的观点句识别方法,即先扩充情感词典来提高分词准确率,再结合微博特征进行句子选取。话题演化分析方法是近年文本挖掘的研究热点,借助不同的话题模型,包括基于LSI模型、基于pLSI模型、基于LDA模型等,获取文本中的一组词语,表示为某一话题的集合,再引入时间信息模拟该话题随着时间推移所表现的受关注程度及关注点的变化[23]。又例如,贺亮、李芳[24]利用LDA模型抽取科技文献中的话题(即主题词),再计算话题的强度与内容演化,从而区分热门与冷门话题及其历年特征词的演化趋势。 (4)多元统计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两种方法也是情报研究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25],前者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变量(或多个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后者则是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和数理统计学方法,研究动态数据序列的规律性。这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能基于历史数据的变化,评价事物现状或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 (5)海量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海量数据的七种基本统计分析方法适用于情报研究的原因是,专家们普遍认为,在现有硬件技术条件下要开发一个海量数据分析系统的难度过高,且高性能计算领域也面临许多困难,因而转向寻找共通的基础性计算方法来帮助运算[6],同时这些统计方法也经常应用于数据挖掘或文本挖掘。对情报研究来说,处理的数据量不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海量数据,因此可以容易地应用这些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尽管如此,随着情报研究处理的文本量增加,包括文献计量或信息计量方法在内的定量分析方法,仍然要经常借鉴基础性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公式改进。 (6)高维数据降维分析方法。高维数据降维分析方法反映了海量的数值型数据在数据缩减的重要性,常见的降维(Dimensionality Reduction)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独立成分分析、投影寻踪等[26]。高维数据经常存在大量的弱相关内容或噪音,通过线性(如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或非线性(如投影寻踪、核方法等)映射可以将数据样本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从而提高机器学习的效率[27-28]。情报研究在处理文本语料时,广泛使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来表示文本,形成的高维特征集会对文本分类或机器学习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通过特征选择(如特征频率、互信息等)进行特征抽取(如PCA、LSI、NMF等),转换成一个低维的特征集来提高训练效果,是非常必要的[29]。 (7)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是解决大数据环境下异构数据整合而提出的方法,例如,为了解决不同研究阶段产生的各类科学数据集成问题,白如江、冷伏海[30]认为解决关键在于中间件构建,例如,通过基于XML模型将异构数据源的元数据映射到全局视图,解决了不同数据源的关系描述问题,并提供用户可灵活订制查询规则;但基于XML模型只能提供语法层次的整合,为了提供数据在语义层次的整合,可通过基于语义模型对XML的对象进行分类,在对象模型的基础上生成逻辑规则,揭示隐含在科学数据中的语义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基于物化或ETL方法、基于数据流方法或其他方法对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出实体与关系,再进行数据集成或数据清洗[11]。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是进入数据分析之前的重要任务,对情报研究来说,需要多种来源支持情报分析工作,包括同型异源信息、异质异构信息、多语种信息等,都需要通过异源信息字段的映射、拆分、滤重、加权等进行融合分析[31]。 2.2 调整后移植的方法 调整后移植的方法是指其在原本的领域已经成功应用,但由于该方法最早或成功应用的领域在任务需求、数据处理、分析过程有自身的特点,若移植到情报研究时,需要根据情报研究自身的特征进行调整。数据可用处理及分析方法、时空数据分析等两种分析方法就属于这类情况。 (1)数据可用处理及分析方法。大数据环境中容易产生许多劣质数据来降低数据可用性,为了提高数据可用性及数据质量,李建中及刘显敏[32]梳理了数种数据可用性的相关方法,包括高质量数据获取与整合、数据错误自动检测与修复、弱可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分别解决了大规模数据集预处理阶段常见的一致性、精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及实体同一性等问题。对情报研究来说,情报素材、产品形式及工作任务分解的质量控制是情报工作的核心[33],其中,情报素材的质量对后续的情报分析成败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数据或信息是错误或不完整时,提炼出来的情报势必会存在缺陷或错误。过去对情报研究的质量控制取决于人,如果能引入数据可用处理及分析方法解决数据或信息源可能存在的不一致、不精确、遗漏、滞后或重复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情报分析素材的可用性与正确性。 (2)时空数据分析。时空数据分析是地球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最常使用“周期性行为”(Periodic Behavior)分析,例如天气预报、环境监控、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网络管理等都是常见的应用实例[7]。现有研究的多数做法是采取基于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周期性行为建模,但建模过程容易出现对象可能没有周期性行为、时间点分布不一定呈现周期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阅等人[34]提出基于ERP的周期检测方法解决周期长度定义问题,孟志青等人[35]提出多粒度时间文本下的周期模式挖掘算法解决时态文本数据挖掘问题。对情报研究来说,时间是文本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如文献发表规律、舆情监控、科研人员的研究主题周期等。在原有数据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进行长时段分析是多数研究的常见做法,但并没有呈现出其中的周期性规律,特别是文本中的规律特征较难发现,如果能引入此类方法,将有助于找出情报演化的周期模式。 2.3 不适用的方法 考虑学科领域差异,本文认为 “翻译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学习分析方法”两种专门研究方法不适合情报研究。 (1)翻译生物信息学分析。翻译生物信息学分析是生物信息学的专门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依据特定目的整合多数据源及促进领域知识的有效利用,其结果可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产生支持医疗人员在治疗点中的“可操作的决策”(Actionable Decision),同时能对人类与疾病的关联关系提供更好的理解。生物信息学为了找出更多基因与疾病的关系,通过翻译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将分析方法与工具开发从系统层面横跨到分子、个人或全人类层面,分析视角从单一基因或多肽(Polymorphic)挖掘的研究转向新基因或遗传性状组合与预测研究[36]。从分析方法的操作过程来说,考虑到数据源的特殊性(如DNA编码数据、蛋白质结构等)、分析视角、工具构建及使用等因素,并不符合情报学的学科研究特色。 (2)学习分析方法。学习分析方法是搜集、分析及评测学习者及其学习语境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理解与优化学习及其学习环境[8]。从UNESCO IITE机构在2012年11月出版的学习分析方法政策简报可知,学习分析方法的数据分析功能是基于数据挖掘从而开展相关分析内容,包括行为分析、学习资源浏览分析、各种关联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等。虽然数据挖掘是情报研究的常见方法,但学习分析方法的结果意义在于解释学习者的学习语境,为教师或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及促进学习效果。由于这种方法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应用环境,离开了学习语境,方法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就会产生变化,因此,难以移植到情报研究。 2.4 需要继续关注的方法 基于MapReduce或Hadoop的衍生分析方法、图模型分析与挖掘以及商务智能分析,是近年研究探讨较多的方法,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且完善的方法体系,例如,MapReduce或Hadoop等之类的工具还在持续发展中,本身也存在不断的改进空间,它们与各种分析方法的集成缺乏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同样地,对于关注图像与事物之间关联的图模型分析与挖掘也尚没有发展出固定的技术,又例如,商务智能分析被定义为由数据仓库、ETL、联机分析、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多种技术融合的一组系统,通过BI系统管理组织内部及个人相关的商业数据、专家信息及知识,涉及数据的融合、取用及分析等方法与工具[37-38],目前也没有标准化的体系架构。 因此,本文还无法明确回答上述三种方法将如何应用于情报研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哪些调整、这些方法与现有的情报研究方法的关系如何等相关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方法对未来的情报研究具有借鉴价值,例如,一旦情报研究的处理对象(即数据)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成为传统关系数据库处理不了的大数据,那么,使用基于MapReduce或Hadoop的衍生分析方法就成为了必然。又如,图模型分析与挖掘可补充情报研究在图像分析的不足,而商务智能分析可理解为一套集成系统,可应用在情报机构的知识库或机构典藏,找出组织的知识缺口等方面。 3 结语 大数据时代就是一个数据分析的时代,学界和业界提出了很多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这些方法与技术对情报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总结了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提出面向层次的BDA方法框架,归纳总结了其中的17种BDA方法,并从可直接移植、将调整后移植、不适用于情报研究以及需要继续关注等四个方面对这些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情报研究借鉴或移植BDA相关方法提供参考,促进情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考虑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表明飞机撤离能力经验介绍 【摘 要】民用飞机的应急撤离能力是民用飞机安全性能的要求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民机应急撤离能力的分析对采用实景撤离试验的方法。针对实景撤离试验危险系数高、花费昂贵、周期长等诸多问题,本文阐述应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在积累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应急撤离元素数据库实现对飞机撤离能力评判的经验介绍。 【关键词】撤离能力;数据分析;撤离元素 0 引言 如何在飞机发生故障时使机上乘员快速的撤离(即应急撤离)是民用飞机安全性要求之一。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要求[1]:“对客座量大于44座的飞机,必须表明其最大乘坐量在90秒钟内在模拟的应急情况下从飞机撤离至地面。对于这一点的符合性,必须通过按CCAR25部附录J规定的试验准则所进行的实际演示来表明,除非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适航部门认为分析与试验的结合足以提供与实际演示所能获得的数据等同的数据资料(§25.803(c))”。 进行全尺寸应急撤离试验,有以下不可避免的缺点:真人验证非常危险、试验花销昂贵、准备周期较长以及参与试验者在撤离中随机行为等问题。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研究发现,在进行全尺寸应急撤离试验中平均6%的参试者受伤。在1972年至1980年,美国进行了7次全尺寸应急撤离试验,2571名乘客和机组参加了试验,其中有168人次受伤[2]。 在1985年FAA开始讨论用分析与试验结合的方法替代全尺寸应急撤离试验来表明对于§25.803(c)的符合性。允许申请人使用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证实飞机能在90秒以内能将机上人员全体撤出[2]。 1 积累试验数据 对于采用分析方法进行证明新型号飞机或已有飞机进行了型号设计更改后符合§25.803(c)的要求,这需要之前的全尺寸撤离演示及其他的试验积累的充足的数据和知识。 分析必须有适当的试验支持,这些试验可能包含,但不限于: (1)应急出口和辅助撤离设施组合的撤离率; (2)确定开门和撤离人员准备时间; (3)确定乘务员训练和程序是充足的以帮助乘客迅速撤离飞机; (4)确定通道的影响,包含通向应急出口或交叉过道及合并乘客流量的过道交点位置等; (5)确定飞机内外部应急照明照度更改造成的影响的试验; (6)确定乘务员座椅位置更改对组织撤离的影响的试验。 成功的应急撤离试验是分析的数据源,分析应基于对确定应急撤离系统元素的信任,(客舱内部特征,门的尺寸,撤离辅助设备和与门的结合和相对位置),引用合适的涉及更小的或者相同的元素的试验记录,然后这些性能数据对需要验证的构型,进行有效的分析。 如果使用未能成功的全尺寸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型号飞机的撤离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失败的原因应被确定(设备、构型、或程序),然而说明现需要验证的飞机构型中不包含这些失败的元素。 2 建立应急撤离元素数据库 基于上述,对于新型号的飞机及涉及影响飞机撤离能力的设计更改,应进行评估其对于符合§25.803的影响。如果考虑用试验和分析方法结合方法代替全尺寸应急撤离试验,应急撤离元素的数据库的建立,是进行应急撤离分析的基础,同时,相应的试验是应急撤离元素数据库建立的前提。 首先数据库中需要建立对飞机内部构型进行了详细描述的具体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乘客容量与撤离能力的应清晰表述,审定基础应清晰。 客舱内部安排特征和撤离系统元素(例如过道和交口,出口通路、乘务员辅助空间,门和应急出口等)对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应详细的描述客舱安排和撤离系统元素,这些表述应该包含位置、操作和客舱的尺寸和特征等,这些对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撤离系统元素任何专用条件、豁免、和等效安全的均应被讨论,和评估,视情况进行相应的试验。在进行应急撤离分析时,这些评估均需包含其中。 如果采用与先前验证飞机相似的特征。经全尺寸演示的构型被考虑作为原验证构型,两个构型的共同特征需要描述清晰。代表性的描述:门和辅助系统是没有更改或与原基本构型相似。内部特征完全没有更改或客舱主要部分没有更改。两个构型的不同之处及构型的独特特征应重点关注。例如,安装了一个新的门,这个门的影响需要进行评估,在其他飞机上相似的门系统的验证数据可以是的源泉。“相似”是使用这些数据基础,“相似”也是分析中的重点表述内容之一。例如:独特特征的空间参数应与已验证的相匹配。这些系统的性能数据应在分析中包含以确定新的构型满足条款要求。当一个新的安装更改了早期的安装详细特征,改变了系统性能,这个更改应该被验证,分析中应包含新安装和早期的安装的性能数据。 数据源应被包含除全尺寸应急撤离演示的以外的试验数据,例如:一个新滑梯的抛放/充气时间数据应被考虑进入撤离时间序,因为滑梯和救生筏抛放和充气,因此一旦开始,不受人为的进一步干涉和CCAR25(和FAR25部)附录J中试验条件的影响。相似的,拉丁文正方形试验(AC25-17A附录4运输类飞机客舱内部失坠性手册)可能被使用确定一个新撤出系统或系统元素的性能能力(需要在附录J的试验条件下执行),以确定乘员和新系统之间的界面是合适的,例如:滑梯的灯光是否是充足的鼓励参与者最小犹豫的跳下去[5]。 3 应急撤离元素 应急撤离元素越涉及小单元的元素,并引入其相应的是试验记录,其分析的可信度越高。 3.1 应急出口 3.1.1 应急出口大小和分布 应急出口的选择和布置需满足§25.807(应急出口)和§25.809(应急出口的布置)的要求。对于申请人已要求豁免的适用的联邦航空条例中的非标准出口布局,必须确定它的可接受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全尺寸试验,以便与标准出口进行精确的比较。 试验目的是使用所提供的出口构型来确定的平均撤离时间等于或少于运输类飞机适用的联邦航空条例中规定的出口构型所规定的时间。这个结果可用作证实豁免的等效性或证实等效的安全水平。这个试验程序不用作确定出口率或出口构型。 3.1.2 撤离辅助设施 撤离辅助设施展开的时间需满足§25.810的要求。 3.1.3 撤离路线 §25.810 (c)中对撤离路线的选择和制定进行了详细要求。 3.1.4 应急出口标记 应急出口标记要求乘员能认清应急出口及其位置,易于接近通路并易于开启。应急出口标记的的设置满足§25.812的要求。 3.1.5 应急出口和辅助撤离设施组合 如果应急门开启时,由应急门带动并触发辅助撤离设施的启动装置,应急门的运动过程与辅助撤离设施的完美组合是对于应急撤离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辅助设施系统的安装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工作。应急门辅助设施除完成TSO-C69验证试验外,还需要完成§25.810(a)(1)(v)的要求的5次连续抛放试验。对于应急出口和辅助撤离设施组合有影响的更改,例如:滑梯装饰罩、地板铆钉突出等,存在影响应急门运动和辅助撤离设施开启的组合过程的因素,均需要进行评估分析,视情况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3.2 过道和通道 3.2.1 应急出口通道 §25.813中明确规定了主过道通往各类型出口和连通各个区域的通道的详细尺寸要求。 3.2.2 应急出口可达性 3.2.3 乘员辅助空间 必须按下列要求规定提供足够的空间,便于机组人员协助旅客撤离:该辅助空间不得使用通道的无障碍宽度减少到低于出口所要求的无障碍宽度。 当邻近出口的区域被要求用于许可机组人员辅助乘客在使用逃生装置,一个12×20英寸的辅助空间在长矩形和清晰的20英寸靠近通道或相当设备是被提供,这个地方是充足的允许乘务员直立站着去执行需要的辅助服务在乘客撤离。较小的偏离从12×20英寸辅助空间是被允许如果已经进行了出口影响减少的评估。一个演示可能是需要的以显示乘员能有效的撤离。 座椅椅背前折不应该被使用侵占辅助空间。依赖辅助空间和坐垫压缩是允许的。如果座椅是容易向前推动和坐垫是容易压缩的。 如果辅助空间是在头顶上的架子下面,例如乘务员不能直立站直,增加空间是被要求的,例如免除外部座椅。辅助空间的效果必须要验证。 辅助空间不需要直接靠近出口。在一些情况下辅助空间可以是在出口稍稍靠里但在主要通道的外部。 辅助扶手是常常被提供在与地板水平的应急出口为乘务员提供稳定性在应急撤离期间。对于辅助扶手没有具体要求。在撤离演示中已经使用了辅助扶手以符合规章要求,那么辅助扶手应该安装,并且在辅助空间上的位置不能更改。 3.2.4 过道宽度 §25.815对飞机应具有符合性合格审定要求的最小无障碍过道和通道进行了规定。这可以组合多模式特征。各种组合模式特征下的撤离速率的影响,需要进行试验。最小的座椅宽度考虑了动态试验座椅的变形影响。 通过§25.815(过道宽度)表明符合§25.807(应急出口)是符合25.803的序幕。构型满足§25.807和§25.813(应急出口通道)的要求的讨论是应急撤离能力分析的重要部分和可接受的重点。这一节定义了各种应急出口的类型,各种类型数目的要求和易于接近和T■=T■+T■位置的要求。这些分析应直接阐明客舱乘客分布的和出口能力分布的问题。当物理约束,例如机体结构、机翼和发动机位置、防止舱门位置合适的几何独特性、提高应急撤离能力的补偿因素应该被讨论。出口的几何分布,出口类型的规定能力,乘客舱区域客座椅密度应该被记录。布置图上出口的几何分布是明显的。涉及到乘员分布的出口均匀分布可能不是立即可视的。 3.3 应急照明 飞机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25.812的要求。 3.4 乘员座椅位置 乘务员和提供的座位应在合适的构型中定义。 3.5 乘员培训 3.6 撤离者行为(犹豫不决等)对试验的影响 3.7 应急撤离的其他客舱特征 例如:飞机外部影响应急撤离的特征(例如发动机和机翼副翼)应详细描述。 4 撤离时间的分析计算 4.1 撤离时间计算公式 FAA确定了撤离能力分析工作和一个可接受的标准的公式,基于撤离系统的时间链或全尺寸撤离演示录像带中观察的事件的次序[4]。 T■=T■+T■ (1) 式中,T■表示总的撤离时间,即从演示开始到最后一个参与者到达地面的间隔事件;T■表示撤离出口前的时间,即从演示开始到第一个参与者到达地面的时间或站在出口前的时间;T■表示出口的撤离时间,即从第一个参与者到达地面到最后一个撤离者到达地面的时间。 其中,T■主要包括: (1)开门时间; (2)辅助设施抛放,和充气(如适用); (3)第一个参试者犹豫的时间(定义作为设备可以开始使用和第一个参与者已经朝地面的动作)和参试者到达地面的时间。 4.2 支持分析数据 (1)上文讨论数据库中包含了从试验和演示中得到的数据,并定义了定义每一个数据的对于验证的需要程度。 (2)当分析中使用的数据是一个时间间隔,数据库中包含了在两个事件时间中增加了时间间隔。事件是可视的和可直接验证的,因此间隔是源于事件时间。用于支持分析的所有的单一事件时间表格在数据库中是易见的。 (3)一个不平常的数据影响时间间隔,例如一个参试者在辅助设施完全开启前跳出,或辅助设施抛放在演示中,这些数据应合适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应在分析中验证。 4.3 整体撤离时间计算 计算撤离时间和参与者计算在出口附近的可以被使用提供一个简单的图标结果。一个简单的构型图表可以满意出口描述的多种目的。乘客和机组允许出口(客舱定义线)和每个出口的撤离时间。 4.4 成功判据 飞机在CCAR25部附录J或CCAR121部附录D确定的演示条件下具有总撤离时间小于90秒的撤离能力,出口撤离能力的时间裕度是需要的。 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定义时间裕度TM: T■=∑■■90-T■ (2) T■表示第i个出口的总体撤离时间(秒);n表示总体使用出口的数目。 在以上公式计算使用的可用裕度应该等于或大于9秒。9秒的时间间隔(目前标准90秒的10%)是基于目前运输类飞机验证的能力[4]。 5 总结 使用分析与试验组合的方法替代全尺寸应急撤离试验,表明符合§25.803,是飞机设计验证发展的方向,其依靠大量的试验数据作为分析的支持数据,试验是飞机应急撤离能力分析的基础。同时,申请人如果考虑采用此方法,需要尽可能早的与适航部门沟通讨论,以确定所有的重要因素均得到考虑和评估,这些因素的考虑对于应急撤离能力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方法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方法,对某船送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审图中心审查的所有图样文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采用此方法,能清晰地反映出各专业的技术力量情况,从而可根据需要对各专业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提高产品项目设计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质量管理,统计分析,船舶设计 1概述 在船舶设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对设计图纸的差错率进行统计分析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总结经验,还可以找出设计环节中的薄弱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降低图纸差错率和图纸修改率,最终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本文将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到船舶设计项目中,对某船送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审图中心的各专业图样文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首先对CCS审图意见类别及其导致修改的原因进行统计,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专业审图意见类别和原因分析 对各专业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了解各专业本身技术力量的实际情况,以便专业负责人做出适时的调整,对薄弱之处加以改进和提高。根据CCS的审图意见类别,对某船各专业的图样文件进行统计,然后根据CCS提出的意见进行原因分析。 为了方便分析,设置下列不同的代码,表示不同的审图意见类别和原因分析含义。 (1)审图意见类别代码含义: A-认可无意见; AC-认可有意见; N-备查无意见; NC-备查有意见; TS-转送现场验船师审核; RS-不予批准,需修改后重新送审。 (2)原因分析代码含义: B1-设计方案欠妥; B2-设计接口不协调; B3-不符合现行有效的规范、法规要求; B4-标识不明或有误; B5-其它。 下面对轮机专业进行举例说明: 该专业的意见类别统计见表1,原因分析统计见表2。 表1轮机专业CCS审图意见类别统计表 表2轮机专业原因分析统计表 由表1可清楚地看出某船轮机专业图样文件的退审意见分布情况。其它专业也分别如此进行归类和统计,便能了解本专业图样文件的退审意见分布情况,并且还可将各专业的退审情况进行比较。 由表2可清楚地看出某船轮机专业图样文件的差错分布较为集中在B3 (不符合现行有效的规范、法规要求),其次是B1(设计方案欠妥),说明轮机专业在这两方面需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其它专业也分别如此归类和统计,这样就能清楚地了解各专业自身的薄弱环节在何处,从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和提高。 3全船审图意见类别和原因分析 为了使分析具有全局性,对各专业之间进行比较之后,需对全船进行统计和分析,这样有利于找出整体中的薄弱环节在何处。某船全船图样文件的CCS审图意见类别统计见表3;原因分析统计见表4。 表3全船CCS审图意见类别数据统计表 表4全船原因分析统计表 由表3可清楚地看出各个专业退审图样文件的总体情况。由表4可看出各个专业图样文件的退审意见主要集中在B3(不符合现行有效的规范、法规要求),说明在这一环节所有专业均比较薄弱,特别是电气专业,因此需专门针对这一环节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对全船的退审图样文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后,使项目负责人能清楚地掌握各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整个项目组中的薄弱环节所在,以便采取改进措施,从全局出发对各专业的技术力量进行调整,进而提高产品项目设计质量。 4结论 在船舶设计项目中采用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方法,不仅能清晰地反映出各专业本身的优劣势,还能反映出各个专业之间技术力量的强弱差别。这样不但让专业负责人能了解本专业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也能让项目负责人掌控全局,根据需要对各专业进行协调,从而提高产品项目的质量,降低图样文件的差错率。 数据分析方法论文:正交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在工业中的应用 【摘 要】试验设计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试验方案,系统地对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涉及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探讨了方差分析的几种情况:有交互作用、无交互作用、有重复试验和无重复试验类型,并讨论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总结出其编程实现。 【关键词】正交设计;方差分析;极差分析;试验设计;工业应用 一、正交设计的应用类型 基本上有四种情况:有交互作用和无交互作用,重复试验和无重复试验。相应的对这四种情况所构造的正交表也有所区别具体情况如下:(1)无交互作用是指实验各因素之间是相互 独立的,只是单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对指标有影响,因素间各水平的联合搭配对指标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情况对正交表的构造没有影响。(2)有交互作用是指在进行实验时,有时不仅因素的水平变化对指标有影响,而且有些因素间各水平的联合搭配对指标也产生影响,这种联合搭配作用称为交互作用。当出现了交互作用时,正交表的构造也要发生相应的变 二、方差分析在工业上的应用举例 下面以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无重复实验,无交互作用的工业生产例子进行分析一下:例,某水泥厂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需要通过试验选择最好的生产方案,经研究有三个因素影响水泥的强度,这三个因素生料中矿化剂的用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每个因素都考虑3个水平,具体情况如表,试验的考察指标为28天的抗压强度(Mpa),分别为44.1,45.3,46.7,48.2,46.2,47.0,45.3,43.2,46.3。问:对这3个因素的3个水平如何安排,才能获得最高的水泥抗压强度? 上述例子中指标为抗压强度,影响指标的因素为A(矿化剂的用量),B(烧成温度),C(保温时间),例中只有三个因素,三个水平,L9(34)、L27(318)这两张表都至少有四个列。因此,都可以用来安排这个试验。我们要求尽量少做试验。 对上述例子应用SAS编程,只用输入主效应项,运行后的结果如下: 从输出结果中可以看出,在A(矿化剂的用量)的第二个水平下的均值最大,在B(烧成温度)的第三个水平下的均值最大,在C(保温时间)的第三个水平下的均值最大。根据实际因素,(抗压强度)越大越好,因此在A2B3C3的条件下,即在矿化剂的用量4%,烧成温度1450℃,保温时间40的条件下生产,抗压强度最大。 三、正交设计法的应用步骤 (1)定指标,挑因素,选水平;(2)选择正交表、排表头;(3)排试验方案表,做试验,填数据;(4)分析数据,选取合适的生产条件。通过验证试验,找出较稳定的较优生产条件,进行小批量考验,最后纳入技术文件,才算完成一项正交试验的全过程。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摘要:高校设计教学需要关注和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实战经验以及正确对待设计比赛的态度,加强教师自身的商业设计能力和协会交流,将设计经验转化为教学中去,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该积极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积极地与当地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相挂钩,使得设计能真实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教师;学生;实战经验;创新;地域文化;服务 作为品牌设计工作室的教师。在工作室中的教学课程中涉及面非常宽泛,包括了品牌标志设计与趋势、品牌宣传物与印刷研究、品牌设计与再设计等课程。然而高速的发展,需要我们能再慢一点甚至能停下来思考一些关于设计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从学生层面来说 1.1优秀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需要保持一直在学习的心态,给予自身一定的压力,要勤奋不可太懒惰。评价一名学生的优先除了设计水平、团队协调性、客户沟通的能力之外,自身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学好设计需要涉猎较广,不单单要会相应的专业设计知识,还需要去提高自身素质,比如音乐、电影、书籍、旅游等等。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设计师自身的知识越丰富也好。粗粗看了一下书架,诸如《傅山的世界》《大紫禁城》《汉字书法之美》《锦灰堆》《退步集》《设计中的设计》《梦游手记》《知日》《大量流出》《走向新建筑》《黄河十四走》《作文本》《知日》《知中》等书籍都是我喜欢翻阅的。但凡昆汀塔伦蒂诺、科恩兄弟、斯皮尔伯格、卡梅隆、帕索里尼、吕克贝松导演的片子我都看。但凡柯布西耶、原研哉、杉浦康平、王世襄、张永和、陈丹青、赵广超的书我也都看,这或许有些偏激,呵呵!音乐我偏向于美国的乡村和灵魂以及蓝调,尤喜KennyRogers慢条斯理的低吟、自由沙哑的嗓音,每次听完都久久不能平息。因此作为学生,他们需要涉猎更多的知识面作为设计的储备,有时候设计最后考量的往往是设计师对一些事物的独特看法,这无疑涉及设计师自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1.2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加强自身的设计能力 应届毕业生是实战经验不够,所以会出现广告公司大量招人,却发现无人可招。而另一方面学生却找不对工作。原因在于学生参与的真实项目数量太少,自身的设计业务能力很难满足广告公司的需要。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堂中大量地进行真实的设计项目,以数量来促进质量的提升。此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足够的奋斗意志,缺少促进自身更快提高的压力。真正进入公司之后,往往一个项目需要在一个晚上就要做出几个不同风格的提案,熬夜的正常的事情。但是你能看到有几个学生在课堂训练中会通宵达旦地做项目。 1.3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各种设计比赛 设计比赛的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般而言比赛的作品是阳春白雪,理念远远高于市场的需求,实验性远远大于实用性。然而这样的设计比赛却不能否定其重要性,它的存在能更好地探索未来设计的方向所在。学生需要积极参加比赛,这样才能发现自身水平的不足。以同龄人为镜,促进自己更好地前进。 2从教师层面来说 2.1专业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加强 就笔者个人而言,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老师。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去参加设计师分享商业项目的交流会;考察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和工作室;积极参与商业设计项目,此外参赛、看书都能提高我自身的修行。 2.2专业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商业项目之中,这种行为能积累实战经验,促进教学能力 学校老师必须要直接参与商业项目,这也是我们学校一直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我一直是二种身份——学校教师以及设计公司创意总监,可以说我一直战斗中设计一线。老师参与商业项目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老师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设计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方向,掌握社会以及设计公司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一个方面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导入商业项目,让学生真实的了解商业设计的需求和经验。如果,老师都不能做好商业项目怎么能教出合格的学生?绝大多数的老师应该都与设计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合作或本身就是设计公司的创始人。互动交流的意义能不断提高老师的自身能力,不断接触新鲜的信息,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以设计师的身份进入到设计一线就是最好的方式。 2.3教师要与各种设计协会相互进行交流学习 协会作为一种设计的桥梁,不但需要组织设计师之间的交流,还应该组织企业积极与院校老师进行沟通。企业向院校老师明确地提出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同时邀请老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参与项目的设计,让老师更深刻地意识到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求的学生。如果有能的话,协会交流不应该是小范围的地区交流,应该跨区域、跨国际的组织院校老师进行各种层面的交流。 3从学校自身的管理层面来说 设计学院应该积极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积极的与当地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相挂钩。笔者所在的学院和系部一直在进行类似的教学创新,而且在不间断的进行探索。所谓的创新教学就是以势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进行微调,确保学生的设计能力符合当下的需要。高校是象牙塔,一直在从事研究工作,这固然非常好。毕竟,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不能正确的引导实践,从这点来说是有必要的。但是,培养方向与区域文化和产业经济挂钩应该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方向,而不是全部。毕竟一旦涉及经济,有时候高校的培养就会变得不那么纯粹和宽泛,研究的水平也会有所下降。个人觉得应该高校培养应该分成二种方向,一部分人从事其他方向的理论研究,一部分人可以直接与区域文化以及经济挂钩。这样能保证高校的培养能紧密的服务于所在地域的经济和文件,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总之,高校的设计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如何加强学生自身的实战经验和相关知识的汲取;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实践项目,将经验转化为知识进行传授;学院的自身管理和指导方向等等,真正的让设计服务于社会,让学生成为有用之人。 作者:陈瑜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咖啡馆品牌设计图形文化特征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因此,许多人喜欢在闲暇的时光,前往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享受安静的休闲时光。这也就促使我国乃至全世界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喝咖啡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一个部分。而咖啡馆独特的品牌设计则可以有效提升咖啡馆的品味,还可以使得咖啡馆本身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本文就将针对咖啡馆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进行简单分析,并且从当前我国社会比较常见的咖啡馆类型入手,探究不同类型的咖啡馆在品牌设计方面的差异。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与介绍的方式,探究出咖啡馆应该如何进行品牌设计才能凸显其文化特征。以期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切实提升咖啡馆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咖啡馆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提升咖啡馆品牌设计背后所蕴藏的独特文化价值。 关键词:咖啡馆;品牌设计;文化特征 咖啡馆在品牌设计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自身不同类型的发展特色,建立起不同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也可以说,许多咖啡馆为了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往往会在品牌的形象图形设计上大下功夫,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自身的独特性,从而给人记忆犹新之感。可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品牌多样化造成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一些咖啡馆会抄袭或者剽窃其他品牌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产品,这样一方面会对品牌自身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抄袭品牌本身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没有体现自身产品特色,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品牌混淆的现象,降低了视觉识别传播的效率,这将直接影响品牌自身的形象树立和打造。因此,本文针对咖啡馆的品牌设计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和探讨,并且尝试探究品牌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性,以期通过全面的分析,为咖啡馆在品牌设计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咖啡馆品牌设计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一、咖啡馆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一)咖啡的文化特性 咖啡馆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是因为咖啡馆的发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影响着人们情感以及心理状态的观念与习惯,就逐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文化。所以,文化是极具价值观念与独特人文情怀的,同时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咖啡拥有比较古老的种植历史,其隶属于咖啡属,是被子植物的一种。从目前全世界研究范围内来看,咖啡的品种大约可以达到70种以上,并且品种的数量在不断翻新增加。由于咖啡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针对咖啡的传说也是层出不穷。许多国家都想要成为咖啡的原产地,所以,关于咖啡的传说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发展。在冲饮咖啡的过程当中,由于世界各国人针对咖啡的认识存在差异,加之其国度差别导致日常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别。故而,比较常见的咖啡饮用方式就是将牛奶、糖与咖啡进行混合,从而形成饮品。但是在历史的即在过程中并非这样饮用,而是通过将咖啡中的果实进行分离,从而将果肉进行煮水处理,最终形成人们常见的咖啡饮品。因此,针对咖啡的历史和文化相对悠久,所以在之后的咖啡馆品牌设计过程中,也不容忽视咖啡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二)咖啡馆的文化特性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已经把去咖啡馆休闲当成了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是因为咖啡馆可以带给消费者一种轻松、休闲、愉悦之感。并且,在历史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咖啡馆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步形成独属于自身的文化表现形式,这种文化形式被称之为咖啡馆文化形式。最初,国外的著名学者乔治•桑蒂斯发现了土耳其人在饮用咖啡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礼仪文化体现。人们通过排队的形式,依次领取自己的咖啡,所以在此之后,人们开始注重在咖啡馆饮用咖啡过程中的礼仪文化体现。早起的咖啡馆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进行聚会所形成的场所,后来咖啡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咖啡馆就已经逐步形成了人们消费以及社交的场所。现代咖啡馆在进行咖啡制作的时候,不再单纯沿用蒸汽制作咖啡,而是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加入牛奶、糖这类辅助物,与咖啡进行混合,从而形成花式咖啡饮品。针对当前咖啡的呈现形式,一些真正热爱咖啡,了解咖啡历史的人群可能并不太接受,可是这样的饮品在现代更加受欢迎,其味道、口感都更加符合人们追捧的要求。所以,许多咖啡馆也不得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求,尝试进行相应的变化,由最初的政治、集聚场所,逐步转变为轻松、休闲的场所。 二、咖啡馆的常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一)注重商业价值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有一类咖啡馆比较注重自身商业价值的体现,所以这类咖啡馆也可以称之为商业类咖啡馆,其在品牌设计的过程当中,势必与其他类型的咖啡馆相比,有所差异。由于早期的咖啡馆就是为人们进行商业往来集聚所提供的场所,所以现代许多咖啡馆的品牌设计及其定位,都选择商业类型的设计风格,在咖啡馆的整体设计和经营理念中融入商业化目的。首先,在品牌形象的设计方面,许多咖啡馆会选择相对比较稳重的色彩基调,常见的颜色包括原木色、深咖啡色、黑色等。这样的颜色会使得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更加贴合自己的内心需求,同时在双方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近些年随着咖啡行业快速发展,明亮的粉色、黄色也逐渐应用在咖啡馆品牌形象基础色当中,店铺的个性也得到突出。其次,这类咖啡馆的员工着装相对比较简单,大多都是黑色或者白色的衬衣、西裤。空间感相对较大,这是因为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费者在这样的场所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有一种依然在办公室办公的感觉,但同时也会比在办公室办公更为放松和愉悦。 (二)以娱乐为主要方向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偏娱乐化的咖啡馆在近些年来的咖啡馆兴起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这类型的咖啡馆针对之前咖啡馆的特点进行了保留,同时也融入了一些娱乐化因素。首先,这类咖啡馆的品牌标志设计相对比较可爱,甚至融入一些“二次元”元素,这是因为相对可爱、浪漫的元素容易给人一种亲和感。其次,咖啡馆的整体格调以及色调选择比较柔和,大多会选择比较明亮的颜色,甚至还会有一些咖啡馆选择相对比较夸张的彩色进行装饰,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活泼、轻松之感。最后,店铺内部装饰会选择挂画、海报等形式,店员的服装大多会选择T恤、休闲裤(休闲短裙)等,这样的着装和装饰可以给客人一种相对轻松的感受,对于客人进行自我放松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丰富且综合性较强的咖啡馆品牌设计 综合性的咖啡馆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咖啡馆形式,其也可以称之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咖啡馆类型。现代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同时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信息和文化实现了融合,只有多重元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文化理念更为充实,更为完善,咖啡馆的设计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许多综合性咖啡馆会选择将咖啡馆与书店相结合,这样的咖啡馆品牌形式是非常常见的。还有一些咖啡馆会选择融入动物元素,直接将咖啡馆打造为某一动物主题咖啡馆。如长春地区比较著名的“QueenCafe”“喵星球”咖啡馆,其就是将猫咪作为品牌图形元素的主题,从而将这种被人们所喜爱的事物带到咖啡馆当中,既丰富了咖啡馆的品牌形象,也使得品牌设计者在不断丰富的主题元素当中寻找到众多的设计灵感。所以,丰富综合的咖啡馆往往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设计,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与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设计品味。 三、咖啡馆品牌设计凸显文化内涵与特征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咖啡馆在未来进行品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凸显其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切实提升咖啡馆品牌设计的文化性与内涵性。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到咖啡馆的设计过程当中,可以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同时也是品牌设计的生命力体现。以当前全球最为知名的咖啡馆品牌星巴克为例,该品牌创建于美国,始于1971年,最初是由三位重视的咖啡热爱者共同创立的。 (二)加入地方特色文化 不同地区的咖啡馆在进行品牌打造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特点与内涵。所以,不同地区的咖啡馆设计可以融入地方、区域文化特色,从不同区域提炼出的文化内容,具有不同地区的特色。以著名咖啡馆“Cafédumonde”为例,该咖啡馆在2011年时,针对原有的品牌设计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善。该咖啡馆自从创立之时直到现在,都是有着较高认可度的咖啡馆,且深受人们欢迎。最初的品牌形象设计灵感来源于圣劳伦斯和的区域地理情况。由于圣劳伦斯水系属于全世界范围内比较繁忙的贸易通道之一,因此,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颜色也选用了海水的蓝色。这样可以有效凸显咖啡馆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凸显区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三)与时代特征紧密贴合 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人们的认知理念当中,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产生改变。所以,咖啡馆的品牌形象设计不应该停留在某一时间段,墨守成规,不再创新。而是需要严格按照时展的脉络,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品牌形象内容,这也就形成了咖啡馆品牌设计的时代性特点。以墨西哥著名咖啡品牌“唤醒梦想的咖啡”为例,该咖啡由于属于现代咖啡品牌,所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性内涵相对较差,品牌的图形设计语言也选择了相对朴实的手法,在标识方面直接选用品牌的名字作为标志。虽然简单,却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后来,伴随着人们审美眼光的不断变化,以及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品牌设计者意识到追求实用、简洁、美观、大方才是发展的真谛。因此开始选择黑色和白色作为主打基调与配色,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消费者,提升咖啡馆的整体格调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咖啡馆的品牌设计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因此,咖啡馆在未来进行品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本咖啡馆自身的特色,同时还需要敢于创新,将更多全新的元素融入其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时代文化都是不容忽视的部分,笔者相信未来咖啡馆在品牌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势必会提升咖啡馆的品牌认可度,对于促进咖啡馆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洋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障碍基本要求及对策 摘要:品牌的设计如今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科技发展情况下受到了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和约束,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完成一个良好的品牌设计离不开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这些品牌设计过程中的障碍,可能来自于品牌策划系统的不完善,也可能来自于品牌、设计定位的不合理,还可能来源于企业对资源掌握的不完善或是整合不当,甚至是企业自身缺乏科学的管理。本文将就如何克服设计障碍,成功建设品牌进行研究说明。 关键词:品牌设计;设计障碍;基本要求;设计对策 1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 重点关注目标市场与消费者。克服品牌设计的障碍,基本要求的首位是明确品牌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有着怎样的角度,品牌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满足来自市场的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要注重关注市场与目标消费者,才更容易促使设计符合品牌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更好地争取品牌的市场主动权和行业话语权,谋取品牌的持续发展。科学完善设计策划。品牌设计过程充满逻辑性和连贯性,策划过程有无数围绕品牌设计核心而散发的设定点,运用科学、连贯的方式进行设计策划的调研和挖掘,能为品牌设计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充满竞争优势的后续力量,所以科学的完善设计策划也是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之一。全面进行品牌定位。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要求不能少了正确的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围绕着品牌的定位进行,客观来说,品牌定位直接决定品牌设计,如若不能正确、全面地进行品牌定位,对品牌设计的影响将会很大。差异性的设计定位。随着品牌定位的确定,设计定位成为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又一大因素,平庸的设计定位会对品牌形象的形成和未来在市场中的发展产生有所局限,有的设计甚至会对品牌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想要克服品牌设计障碍,必须从开始就对设计进行合理化定位,并且一定要有品牌独特性,具有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资源的合理组织管理与应用。如何才能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品牌资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给品牌设计提供良好的契机合设计方向,结合企业资源做出的品牌设计在初步成型后能够多方位的运作,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优秀的设计资源管理是设计呈现强有力的后盾,合理应用企业资源进行品牌设计,是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一项基本要求。企业的科学管理。企业的科学管理也是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之一,企业对品牌设计的重视程度,对设计部分的权力分配,管理时各部门与设计部门的协调关系,都决定着品牌设计的设计局限和发展情况,所以科学的企业管理能为品牌设计去除没有必要的阻碍。 2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具体对策 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品牌设计导向。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影响下的品牌设计,应该以目标市场和消费者为设计导向,不局限于以设计师的艺术造诣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产品,而是将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作为首要因素融入品牌设计和产品开发,将更加顾及消费者的功能需要和情感诉求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指标进行品牌设计,全面迎合市场,提高品牌接受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消除品牌设计中设计方向不明确、主次部分的重要障碍。完善品牌设计策划系统与实施。用多种调查方法对品牌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认真履行,从市场调查的消费者、竞争者、产品调研到设计心理分析,再到具体实施设计时的品牌和设计定位,设计的思路和具体呈现方案,以及品牌后期的营销宣传的设计,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一个不漏的细致实施,保证设计策划的完整性,设计的科学性,排除由于设计策划系统程序疏漏带来的设计缺陷。明确的品牌定位和设计定位。品牌定位决定设计定位,这种前后关系导致品牌定位必须全面又精准,融入周边环境带来的品牌影响和企业文化的渗透进行品牌思考,制定与竞争者有所区别、独具自身识别性和品牌特点的设计定位,打造属于品牌自身的比较优势,占领品牌所在行业某个新领域的优先地位,掌握市场先机和话语权,带给目标消费者专业性的品牌印象,如此一来,则能够避免来自于品牌定位不准确或设计定位过于平庸带来的品牌发展局限。企业管理与设计决策。企业管理十分重要,它协调着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引领者品牌发展的重点,是维护品牌健康发展的内部需求,而保证科学的人性化企业管理的同时,企业在品牌设计上的决策也同样重要,可谓是品牌的风向标。为企业的领导人,应该对实时变换的品牌生存环境保持极高的敏感度,并能够及时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分析,做到能够第一时间与时俱进做出品牌设计决策,这种设计决策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与决策层的市场反应度息息相关,影响着品牌发展的命运,设计站在战略高度,决策充满力量,就能够避免决策和战略失误对品牌发展道路带来的阻碍。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在决策层融入部分设计人才也是较为可取的处理方式。以设计为中心的设计管理与人才教育。首先,企业将设计提高到战略价值的高度,全面建立以设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体会到设计对品牌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性,品牌设计是品牌发展的生命源泉,品牌重视品牌设计,就要器重设计人才,优秀的人才是最强动力。其次,有言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要进行科学的设计管理与教育,才能协调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关系,保证品牌设计的顺利进行。设计师重视艺术价值的创作范畴却缺少管理经验,容易导致产品的局限性;管理人员注重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通常倾向采用保守的、陈旧的技术、材料、工艺等降低成本,可能阻碍设计的创新。所以完善的设计管理要求对设计师进行现代管理理念的教育,要对管理层人员进行现代设计实现的灌输,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理解、互助,才能排除由不同知识领域摩擦带来的种种品牌设计障碍。品牌资源的挖掘、组织管理与利用。品牌本身及品牌周边一切有价值、可利用的资源都是珍贵的品牌资源,对品牌设计的不断更新、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协助作用,在品牌设计首次进行或再次升级之前,充分挖掘和分析企业围绕品牌建设所拥有的资源项目,作为辅助掺入品牌设计计划,设计完成后,利用聚焦、分散、转换、嫁接、整合等多重方式对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与利用,能够为品牌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品牌的营销推广和再设计。品牌设计为品牌树立形象,最终目的是通过品牌营销推广将品牌投放进市场,赢取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品牌的营销推广将品牌形象输入给对目标受众,获得品牌认可和品牌评价,营销推广过程企业可以获得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反馈意见,企业通过对这些反馈意见的研究对品牌的再次设计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所以要积极、全面地进行企业的营销推广,更融入市场就有更好的设计,清除由于一成不变带来的品牌滞后,不断将品牌设计推向新高度。 作者:谌舒 侯小锋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自媒体环境下品牌设计与传播特征 摘要:近些年,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用户数量激增,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应用。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品牌设计与传播,本文简要探讨了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设计与传播特征。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品牌设计;传播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品牌营销的传统渠道正在承受着严重的冲击,广播、电视、书籍、广告牌等传统营销手段逐步被淡化,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新的媒体正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影响着品牌的设计与传播。传统的品牌传播策略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理念,适应新的传播环境,以适应新时期自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营销发展。 1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设计特征 1.1通过细致入微的互动沟通,实现品牌功能与美的融合 品牌一直是商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品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自媒体环境下,怎样做好品牌设计,业界不同的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要想正确把握品牌的发展方向,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各种媒介,加深人们对于品牌的记忆。在品牌营销过程中,设计虽然只占据冰山一角,但是,对于品牌的推广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品牌设计是一种符号沟通,成功的品牌设计,是通过各种手段为人们打上品牌的烙印,通过细致入微的互动沟通,实现品牌功能与美的融合。招商银行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成功。作为一家商业性银行,招商银行的微博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利用微博这一平台,理财、金融等银行产品的动态信息内容,还社会公益、社会热点等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方面的内容。另外,它还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吸引网友的关注,在活动中还有丰厚的礼品赠送。为了增进与网友的距离,提升网友对于品牌的认识,招商银行还利用互联网自媒体,与网友展开亲切互动,称呼网友为“葵花籽”,拉近与众多粉网友之间的距离,树立良好的形象。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不局限于被动的听取品牌的介绍,而是主动地对话交流,自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信息,进行互动交流,所以,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搭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也为品牌传播与推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1.2设计思维、创意要适应自媒体,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 如果没有载体,我们很难完成信息的传递。因此,自媒体时代,各种媒介,对于品牌的推广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五官来完成。获得信息最多的,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来完成。因此,信息传播如果利用视觉、听觉进行传播,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氛围也会最广。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视觉、听觉的传播效应更是令人难以想象。利用视觉、听觉进行传播,离不开多媒体,尤其是当今社会,视觉信息与媒体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视觉设计活动都需要利用媒体来展示效果。因此,在品牌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创意、表现方式更应该与所依托的媒体相适应。因为不同的媒体,其设计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影像媒体强调视听一体化,比较注重动态元素,如声音、音乐、动画等,给人营造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而传统的印刷媒体,视觉设计比较注重一些静止的元素;如图形、文字和排版等;因此,品牌设计与媒介的特性关系十分密切。在自媒体环境下,设计者在进行品牌设计时,也需要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自媒体的传播特性是主动的、活跃的,具有很强的社交性,能够使品牌信息传播范围更广。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使品牌与受众之间距离更近,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公共的交流互动平台,品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受众,也增添了多聆听受众的机会。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品牌的设计形式,也要适应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思维、创意要适应自媒体,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以有效的丰富了人们的感官,加深人们对于品牌的记忆,拉近品牌与受众之间距离。同时,在自媒体环境下,营造更多便于受众群体接受的、多元化、立体化的展示效果。 2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特征 2.1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树立良好的口碑 在自媒体环境下,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企业只需要在相关自媒体网络上注册自己的账户,就可以企业的信息,使用户了解自己品牌。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已经不局限于被动的听取品牌的介绍,而是主动地对话交流,现代品牌营销,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渠道,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营销平台,为企业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企业可以凭借博客进行品牌传播,自媒体环境下,博客是网络舆论潮流的引导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凭借这种网络交互性平台,企业可以培育忠诚的用户,树立良好的口碑,以达到极好的宣传目的。近些年,利用微博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传播给网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微博这种营销模式,越来越受到众多品牌的青睐,在品牌的推广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都喜欢在微博中听众喜欢的话题,并在微博中与听众互动交流,以吸引更多听众,以此来达到营销目的。由于微博发展迅速极快,营销模式非常看重价值传递,如粉丝、认证、好友、名博等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因此营销效率极高。 2.2充分利用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 微信不仅是互联网时代适应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还是自媒体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在微信上,无距离限制,用户通过安装移动客户端,就可以随时进行新用户注册,然后,随意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商家凭借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随时提供信息,推广自家产品,展现各种微动态。只要有手机、平板、电脑在身边,就可以随时进行互动交流,这种微信营销互动,已经成为自媒体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新天地。现在的很多品牌都充分利用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如中国石油不仅专门开发了自己的视频网站,还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微博。在自媒体环境下,让群众及时了解企业相关动态,近距离了解企业品牌。目前,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利用微信来传播品牌,利用人们朋友圈的人际关系,进行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果企业能利用好这一资源,不仅有对企业的品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利于营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自媒体环境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自媒体,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根据自媒体的传播特性,做好品来设计,实现与受众之间的良好沟通。以适应新时期自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营销发展。 作者:高鹏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乐视”品牌设计研究 摘要:中国电视品牌绝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对企业品牌设计高度重视,而是以相互降低价格来增加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现在的消费观念来说,对价格低的产品消费者反而质疑它的质量,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形成不利的影响。针对乐视电视这一品牌设计的应用的具体分析,得出关键点引起人们的再思考,使之更好的达到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中国液晶电视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乐视品牌VI设计;推广;企业形象 在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竞争,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到功能配置,逐步趋于人性化设计,即造型美观、操作方便、快捷多种功能于一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时人们追求的不单是产品本身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和精神崇拜。品牌设计的进入给各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VI设计的开端一般认为起始于两件事情。一件是1914年著名建筑家培德•奥伦斯为德国AEG电气公司设计商标,并将其应用于公司的所有便条纸和信封上。另一件是20世纪初的意大利数学家奥利培帝为以其名字命名的打字机设计商标,并着重关注商标的美感和独特性。紧随其后的可口可乐公司将其推向高潮,直到1988年,国内策划实施了“太阳神”的VI设计,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立即引起了企业界、新闻界、设计界的重视,翻开了VI设计在中国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第一页[1]。品牌VI设计必须通过整体的视觉系统,尤其是将具体可见的、富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与内涵抽象的概念融为一体,来传达企业信息。它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持久稳定发展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和理念的象征和体现,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品牌不会长久。企业通过VI设计,对内可以征得员工的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并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感。 一、乐视新标志解析 2014年7月,乐视超级电视市场发展速度急速扩张,线上、线下销售量比达到7.36%,为中国百姓带来了深远的利益。2016年1月12日乐视新Logo,对于换了标志的乐视来说,为了换取更多人对新乐视的信任,为此,它还花上了7000万带着新Logo在春晚上亮相。曾经由几个红色字母组成的LeTV乐视,如今成了蓝、红、绿、灰四个颜色,改为‘LeEco’的主标志在轮廓上抽象了不少,甚至有点令人迷惑。不过只要你看到它,就会感受到乐视想和过去有所不同。乐视新的品牌形象这正是乐视更换Logo的理由,乐视不再单纯的是TV,不再是以一个播放器的身份出现在市场,而是以一个更大的电视机品牌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中,树立市场中的新身份,一个服务多元化的国际品牌。公司也多次在各类活动中强调自己已经为此构建好了生态系统,其中融合了三个重要的业务部分——科技、文化、互联网。而这三部分恰好也是新Logo中的蓝色、红色和绿色所代表的核心内涵,灰色则代表大平台,成熟稳重。是一个国际化的文字标志,大气、没有过分夸张的标志不仅体现了乐视集团多元化的包容力,同时展示了其宽阔视野和远大抱负。体现乐视品牌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及其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企业精神,Logo是一个起点,代表着品牌要讲一个新的故事。 二、乐视在品牌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乐视品牌在品牌推广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仅仅是更换了乐视品牌的新标志,但是对于销售店的整体形象设计上是有所欠缺的,对于云南本地的销售卖场而言,当你走进卖场没有一个乐视品牌的整体形象,从橱窗、卖场装修、软装、甚至销售员的服装都没有一个统一体现,往往这些细节方面都是可以很好的展现乐视这个品牌优势之处,所以当顾客进到卖场的时候没有一个整体是视觉享受,这样一些细节上的疏漏,给消费者留下只有电视机尺寸的大小,与别的电视画面清晰度的一个单纯的对比,并没有感受到这个品牌文化带来的跟多内在吸引力。这样的一些问题,无法强化消费者记忆上对品牌的认知度,也无法预设乐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因此再众多品牌中再次购买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乐视品牌推广并不能仅仅依赖于网络平台上的宣传推广,单纯的依靠一线明星代言,转发,就能提高民众对乐视品牌电视的认知度,这种单一的、固定的形式进行传播虽然能让乐视电视颇具有高端、大气、国际范,但是远远不够的。品牌形象没有得到较好的塑造与推广。我们并没有看到在大型的户外广告上,市区里公共设施广告牌上有乐视的形象宣传海报及影视广告。乐视的品牌形象宣传也只是在每次促销活动的时候,做一些粗制滥造的宣传单页,这些宣传单页基本上脱离了企业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很难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企业的品牌设计几乎是企业的全部信息载体,那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它的优势,来表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企业决策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品牌对树立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是一个企业对外宣传的名片,是一个公司的知名度的体现,一个品牌传播速度的快慢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一个品牌的标示并不能代替此品牌的整体VI,在物质化的社会中,不仅仅是户外广告,网络媒体,各做生活体验店中都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VI系统体系,这样才能最准确有效地转化成易于被人们识别、记忆并接受的一种视觉上的符号系统,企业有了好的品牌设计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传播,使其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为企业品牌树立高知名度.增强企业创造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 作者:黎颖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山寨品牌设计论文 摘要:山寨现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的热点,并以其独有的方式渗透到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以山寨品牌设计为例,概括了山寨品牌设计的成因与特点,分析了山寨品牌设计的两面性,希望能探索出山寨品牌设计未来的方向,为现代设计的多元性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关键词:山寨;品牌设计;模仿;后现代性 一“山寨”与山寨品牌设计 “山寨”在词典中的释义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有寨子的山区村庄。”[1]与现如今“山寨”一词意思最贴近的引申义来源于粤语中“山寨厂”一词,指设备简陋的家庭式小工厂。在香港的木屋区,人们称小的作坊工厂为“山寨厂”,出厂的产品叫作“山寨货”。所以“山寨”一词渐渐流变成不正规的代言词,进而还有模仿、冒牌的之意。如今“山寨”已发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中将要探讨的山寨品牌设计是山寨文化的一个部分。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群体的商品和服务,并且使他们与其他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从理论上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名称、标识、或者新的产品符号,也就创造了一个品牌[2]。视觉要素构成了品牌设计的主体,是品牌形象的主要来源和依据,而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山寨品牌设计大多采用对知名、经典品牌的视觉要素进行模仿、修改,以达到吸引或混淆消费者的目的。 二视觉的误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先看到形体的人与先看到色彩的人似乎各占一半。人在识别物体时,不像机械复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只要有较少量的暗示线索,人们就能够辨识出来。或者仅是少数几个突出的特征,就能够确定对一个知觉对象的认识,并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样式。[3]对新图案造型的感知也总会与视觉记忆相联系。品牌设计中“山寨”的常见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称的模仿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号,它能够强化定位,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与认同感,激发情感的联想,增进对品牌的信赖,在品牌推广上也极具优势,有的品牌名称暗示了产品属性,从品牌名称中就能了解产品的类别,如农夫山泉,云南白药。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乏处心积虑的模仿者,有的品牌名称仅仅假以谐音,有的只是在原有品牌上增减字符。如图1,山寨品牌纽巴伦(NEW•BARLUN)与知名品牌新百伦(NEWBALANCE)的名称、标志,甚至产品都十分相似,而“纽巴伦”是新百伦(NEWBALANCE)品牌的曾用名。有的山寨品牌更是利用了汉字相似的结构,如“洽洽”瓜子和“洽治”瓜子,“雪碧”和“雲碧”,这些都增加了消费者辨识的难度。 2字体的挪用 品牌设计中的标准字体是指经过精心设计的,表现品牌名称的字体。它有较高的识别性、独特性和审美性。标准字体可以与标志组合形成统一的视觉元素,每一个字的间距、笔画的粗细、长宽的比例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从而形成的特殊字体,也有不少品牌将标准字体与标志融为一体。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字体的设计和创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体现创意和美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品牌的精神和内涵。如可口可乐的标志采用了斯宾瑟字体加上飘带图案,中国银行的标志采用了郭沫若的手迹。山寨品牌设计就常常挪用原版的字体,如图2,山寨的OWEGA与原版OMEGA门店,只是将原版的“M”换成了“W”,由于字体、间距相似度极高,两者很难区分。 3色彩的复制 色彩是设计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作为视觉诉求,它具有先声夺人的功效。品牌标准色是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一部分,是品牌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色彩组合,它可以让消费者通过观看就能获得对品牌的识别、理解和记忆。色彩带来的知觉刺激和情感联想,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及产品的特质。经典的标准色彩容易让人产生对品牌的联想,如星巴克(Starbucks)的绿色,麦当劳(McDonald's)的红黄配色,蒂芙尼(Tiffany Co.)的知更鸟蛋蓝更被人们称为“蒂芙尼蓝”,成为品牌的专用色。山寨品牌设计就是利用了标准色的特点,复制了经典品牌的色彩,极易让人产生视觉上的误读,增加了消费者辨识的难度。有的品牌不仅标识的色彩相同,连门店装潢色彩与风格都与正版品牌如出一辙。 三山寨品牌设计的两面性 1山寨品牌设计的伪创造性 山寨品牌设计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山寨,“山寨技术”多来源于对先进垄断技术的学习和模仿,试图打破大品牌在价格上和技术上的垄断,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是技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山寨广告”的语言大多都是网络语言,诙谐幽默,生动风趣,利于消费者记忆;“山寨娱乐”具有草根性,它反抗主流文化,同时又具有自娱自乐的精神,是与权威经典争夺话语权的表现。而商业领域山寨品牌设计,多是一种依靠仿制等有争议的手段实现短期生存,在低端消费和非正规经济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经济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对原有设计的认真再创作,而是一种投机取巧式的低端刻意模仿。众多消费者认为,山寨品牌设计是单纯模仿与剽窃,是侵权与盗版的代名词,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体现。大部分山寨为了避免直接侵犯知名品牌的商标权,便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作细微的改动,混淆消费者的视觉,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山寨品牌的经营者或因其品牌意识淡薄,或期许与名牌产品共享声誉,或是想打法律的擦边球,仅仅想与假冒伪劣区别开来。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假冒伪劣包括四种情形:一是掺杂、掺假;二是以假充真;三是以次充好;四是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山寨品牌恰巧规避了以上几点,这为山寨品牌提供了生存空间。 2山寨品牌设计的后现代性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曾指出“山寨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我们不妨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山寨。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由美国评论家、建筑家和作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从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运动中发展而来,试图改变现代主义沉闷、单一和垄断化。[4]山寨品牌在设计上的增强情感诉求,营造欢娱、轻松的气氛,增加品牌的亲和力,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主流品牌设计追求的统一性、整体性、普遍性、固定性,而山寨品牌设计偏爱差异性、多元性、碎片化、复杂性、游戏性,尝试改变满街皆大牌的格局,传达出诙谐、轻松的意念。虽然大部分的山寨品牌设计处于低端模仿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着对经典设计的消解和叛逆,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挑战,对权威、主流的怀疑。山寨品牌设计试图填平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鸿沟,促成一个品牌多元,相互共生、杂糅多样的后现代品牌设计语境。图3是未出售商铺的店招,无一例外全都是山寨版,作为地产商对商铺的宣传,“浦发银行”变成了“普发银行”,“可莎蜜兒”变成了“可沙兒蜜”,这样的设计在吸引我们眼球的同时,也让人会心一笑。 四结语 山寨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的两面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客观地去看待它的发展。品牌设计作为协助企业发展的实体形象,归根结底是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核心价值紧密联系,与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相一致。品牌设计的背后是基于产品的服务和体验。如果仅仅将山寨品牌设计当作赚取高额利润的捷径,必将是昙花一现。事实上,当今的不少知名品牌在发展之初是通过山寨起家的,如国内的一些运动品牌。在发展之初具有明显的模仿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锐步(Reebok)等知名国际品牌的痕迹,但这些山寨起家的品牌通过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升级,同时转型并升级品牌形象,逐步摆脱了原来的山寨模式,形成了良性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型,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5]创新,是设计的本源,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山寨品牌设计未来之路的最好诠释。 作者:孟浣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情感营销在品牌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已经不在用单纯方式进行营销,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受和拉近消费者的距离,强调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培养终身用户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商业产品的相似化,产品的质量因素已经不存在很大差异,现在把情感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已经走进消费者的生活中,它吸引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销售量。 关键词:情感;营销;品牌;设计 如何要企业品牌在同行的企业中独树一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在理性营销的基础上,展开情感营销,并投入于品牌设计当中来,会使消费者心中更好的接纳企业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喜爱。如何使情感营销的方式运用在品牌设计中来呢? 一、情感营销的源由 美国的巴里•费格教授首次把情感全面引入营销理论中,并命名为“情感营销”。他认为“形象与情感是营销世界的力量源泉。了解顾客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此来建立一个战略性的产品模型,这是你的情感原形。”情感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恰当的抓住了当今人们快餐生活下的情感流失的心理现状,为了丰富和充实人们正在忽略的情感,而找到的一种方法。当然,情感营销要想取得成功,其策略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证质量和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建立情感品牌,选择独特的情感渠道,利用情感口碑促销等手段,来获取顾客的“青睐”。情感营销方式真正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细心观察与保护消费者的情感,并以良好的沟通作为双方合作的基础,大家在感情上融洽了,彼此就能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二、品牌组成元素与功能 1.品牌组成元素 企业品牌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它构成的元素也有很多。包括品牌形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品牌文化理念、品牌目标。 2.品牌元素功能 品牌形象是品牌设计的基础。消费者对品牌设计的第一印象是对品牌形象有一定的记忆,其次再对其产品性能的认识。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能在消费者心里留有一个好的印象,并会对产品产生较强的信赖。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上,对品牌产生较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那企业如何能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视觉识别系统就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作为企业宣传中最有传播力的重要环节。企业品牌运用一系列统一设计,将企业信息和文化以设计的方式更加个性化、明晰化、有序化传播给消费者,由此留下强烈的印象与影响力。品牌文化理念是品牌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品牌屹立不倒的常青树。品牌目标是企业的希望和动力。这四点元素是品牌长久的必要因素。 三、情感营销植入的应用 1.情感营销植入品牌形象——亲切化 一个企业留给购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品牌视觉形象,一个好的品牌视觉形象不仅仅要展现出其产品应有的特色,在色彩,构图等方面也要充分吸引购买者的购物欲,也就是其共同的情感因素。当企业了解到其受众人群的喜好,根据喜好设计出来的品牌形象,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产生丰富的感触和联想,对产品销售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安徽的“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只松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企业是一家以坚果、干果、茶叶等森林食品现代化新型企业。该品牌巧妙的利用爱吃坚果的松鼠形象,拉近了它与消费者的距离。看过三只松鼠的人,都对三只卡通松鼠印象深刻。这三只小松鼠不只是造型可爱,颜色鲜艳,并且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该品牌还非常有心的把三只松鼠形象设计做的有所不同,并起了一个与形象匹配、业务相连的名字,比如:松鼠小贱,又贱又萌形象非常适合做其零食产品的代言人;松鼠小酷,形象积极向上,充满阳光与朝气,与其代言的果肉系列的产品十分相配,人们看着它的形象也会联想到一种阳光暖暖,果实甜蜜的场景;松鼠小美,温柔可人,是现代年轻女性的典型代表,它所代言的是茶叶类,这个形象代言正好符合时下年轻女性对养生的重视。三只松鼠分别销售不同的东西,各司其职。通过这种情感的迸发,打开人们心里的童真的一面,刺激消费者购买欲,达到企业营销成功的目的。 2.情感营销植入衍生产品——暖心化 企业要是做大做强,其衍生产品的制作是并不可少的。企业除了要力保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的前提下,还要多加观察和思考。企业如果站在客户的立场下多思考,多揣摩,多调研,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尽快的完善它,会让客户看到你们的诚意,也增加了好感度,并且提高稳定的客源。比如:三只松鼠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会思考其产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给予方便和优化。在产品质量上把坚果产品加工得更易剥,在包装设计上使用时尚质感双层包装,在后期服务上提供各种工具,如为用户提供开箱器、吃坚果的工具、扔果壳的纸袋、甚至还有吃完擦手的纸巾。这种把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也落实在实处的企业,怎么能不让消费者喜爱呢。在品牌设计中除了设计主要商品以外,更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思考每一个环节,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3.情感营销植入广告——记忆化 在企业推广产品的时候,另一种推广方式就是广告媒体。广告也是属于品牌设计的一部分,如何将广告更好的效果呈献给客户,广告的脚本设计尤为重要,以打动人物的心灵才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南方芝麻糊”,它的广告以浓郁的怀旧情调展开,这种有着浓烈家庭氛围的广告确实吸引着各个年代的客户群。这个广告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家”“记忆”“温暖”等这些元素,勾起客户群脑海里最深处的记忆,无论人身处在父母身边还是在外地,都有浓浓的思乡情。把这种情感营销的宣传方式加入到品牌推广中,加大了产品营销的力度。 4.情感营销植入网页设计——方便化 现在科技发展,很多实体店的品牌也跻身进入了电商时代,至此网页设计也变的尤为关键。在电商与实体店不同,没有售货员推荐和样品试用等途径更加深入了解产品,但是这些也不会影响到电商的发展。现在网络发展的迅速,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网上的商店,进行购物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网上需求量的增大,那网页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当顾客进入页面之后,观看的网页设计进行购买物品时,网页设计根据客户的购物心理,喜好,观看习惯,搭配颜色等因素吸引客户注意力,再加上文字的编辑,客服的沟通方式,都是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有了这些情感因素的增加,最终促使消费的产生。四、意义情感营销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它所涉及的内容广,影响大,效果好,在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品牌已经不单纯地为营销而营销,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受和拉近消费者的距离,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培养终身用户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四、结语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要比较产品实用功能外,往往很多时候也是被外在因素所影响。通过赋有情感品牌形象,衍生产品,广告,网页设计一系列方式,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引起消费者心灵上的共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情感营销是一种很好的商业策略,作为品牌的设计者应该要全局思维来进行设计,不应该只重视某一个环节。为了能营造更好的营销环境,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需要我们恰当运用情感营销策略在品牌设计中来。 作者:陈琛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品牌设计的教学过程涉及到多领域知识的渗透、而并非简单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传授。学生应对市场发展、企业文化、产品定位、艺术审美等方面形成独到眼光、才会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如何改革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1.目前品牌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手段较单一、与实践相脱节现在的品牌设计教学多以教师讲课及PPT汇报的形式进行,方法较为简单。教师的授课案例多是某些大品牌、高端品牌,与实际设计市场相脱节,不足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充分联系实践、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明晰教学的关键点、难点,采用各类手段、致力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实战能力得到迅速提升。(2)教学方式应更契合市场需要现在的品牌设计教学过程多以教师讲课及PPT汇报的形式进行,且授课案例多是某些大品牌、高端品牌,与实际市场联系紧密性有待加强。为使得教学符合市场需求,高效训练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关键点、难点要清晰,教学手段要多样。这样才可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实战素质。(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因品牌设计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属于新兴学科,与其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目前,高校的品牌设计教育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中有一部分设计经验不足。(4)教师需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因品牌设计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属于新兴学科,高校教师应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在目前品牌设计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数量最多,他们欠缺实践,所以学校需要为这这一部分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5)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有待提高通过系统学习品牌设计,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等要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应在课上积极听课、完成作业,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学习,吸取灵感,以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毕业生。为此,高校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对“如何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发掘自身优势,尽早成为被社会所青睐的优秀人才”等方面有充分认识。教师可在课上及课外展开训练,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竞争意识及人际沟通能力。 2.品牌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1)品牌设计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①培养立足于市场的设计理念。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艺术美感,并有效激发其创作欲望、以在实践中形成独到的行业见解及契合市场的设计理念。这就意味着:首先,教学过程应符合市场需求及学生实际特点;其次,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实际、强调如何使得企业获得实际收益。②加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应致力让专业理论及实践过程得到有效、系统的结合,并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并在课上进行适当的比赛指导。这样,学生可得到更多的设计机会,也可更多了解企业、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③进行校企间合作。学校应寻找合适的与企业间的机会,让教师、学生能更方便的去企业参观、实习及就业。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会更好的满足其用人需求;学生也可尽早进行设计实战、使自身设计顺应市场发展需要。(2)品牌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对策①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各类途径对学生开展能力训练。比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引导他们对一些品牌进行模拟的定位、推广及促销,并及时搜集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开发。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透彻了解市场、把握品牌定位,还可迅速提高其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再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亲身去企业等处的观察、实习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可使得企业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还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了市场实际情况。学生在设计品牌时会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及预期效益,使其设计更合理、富于实效。②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水平。第一,高校可与企业合办实践基地,让教师抽出时间去企业参观、实习,持续提高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第二,高校可安排专业不同的教师合力讲授专业知识,以满足品牌设计这一新兴专业的教学需求。这样,不同讲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形成互补、提高教学收效。同时,学生也因此及时获取了相关前沿信息、开拓了视野;第三,学校可经常举办论坛、沙龙、讲座,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第四,鼓励实践经验少的教师主动向经验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学习,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品牌设计教师。③开展竞赛等提高学生积极性。学校可根据外国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队友、合作开展项目来完成作业。教师可让学生事先汇总品牌信息,并在课上展开竞赛。然后,学生们可依据本队所需主动相互搭伴、协力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这样,学习氛围变得活跃、有趣,学生会在丰富的体验中迅速掌握知识、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3.结论 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与实际联系不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仔细调查本校教学现状,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在设计作品时才会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使其作品更为合理、富于实效。 作者:宋夏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创意与方法研究 摘要:品牌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够培养出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为品牌知名度而去购买产品。品牌创意的实质就是品牌运营者对品牌进行想象和创作,使品牌要素能够体现品牌个性的过程。品牌创意的生成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品牌创意表现形式包括标志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产品海报、橱窗展示、公关礼品、网站建设等等。好的品牌仰赖创意开拓市场空间。 关键词:品牌;设计;创意 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够培养出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为品牌知名度而去购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品牌能够脱颖而出是创意的精髓,好的品牌仰赖创意开拓市场空间。 一、品牌创意及其价值 创意(creative)就是用一种新颖而与众不同的方式来传达单个意念的技能与才能。品牌创意的实质就是品牌运营者对品牌进行想象和创作,使品牌要素能够体现品牌个性的过程[1]。什么是一个好的创意?就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或是比别人做的更加优秀的设计。品牌的创意是企业品牌发展的原动力,品牌的创意设计是设计师情感的表达,设计师是企业品牌化发展的灵魂,市场营销是品牌设计创意的来源和检验。 二、品牌创意的生成路径 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吸引消费者也可以刺激市场上的其他竞争者。一个好的创意是产品成功的一半。品牌创意的生成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首先,在品牌创意的设计上,设计者要先进行市场调查,对市场上已经有的品牌设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优势与劣势。其次,做好设计定位评估。品牌创意设计之前,设计者需要通过对品牌受众、品牌扩展区域等市场因素、消费心理因素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意设计做好定位。创意设计定位正确与否,决定着视觉形象的好坏,是品牌成功的基础。再次,创意设计要追求外在的设计感。市场上的很多品牌都有着很好的设计感,日本的品牌设计水平极高,带来的美感冲击吸引着固定的消费者群体。“无印良品”作为经典的品牌,无论是品牌设计还是门店里的陈列都有着很强的设计感。从logo到每件商品的设计都是市场上同样商品的佼佼者,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冲着品牌去的。这样的品牌不用进行极力推销就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原因就是品牌定位和创意特别好,提升了整个产品的格调。最后,把握创意的表达艺术。创意的表现形式就是创意独特的表现风格。品牌创意有很多表达因素,包括视觉、结构、色彩、材质、图形、造型等。设计师通过这些方法将品牌做出立体化效果,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努力获得消费者认可[2]。在创作的时候,设计师要根据一些时尚潮流和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和产品研发。创意其实有很多种形式,它是为了让产品变得更加独特,也是为了向消费者展示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地方。 三、品牌设计的创意方法 在品牌设计中,从品牌的推广到形象的设计宣传,都需要设计师的参与,设计师在赋予品牌的活力和打造品牌的视觉差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品牌的创意方案,要先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还要分析市场竞争者。其次要对市场上同样类型的品牌进行分析,找到属于品牌的个性,从而创造出不一样的品牌风格。品牌创意表现形式包括标志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产品海报、橱窗展示、公关礼品、网站建设等等。 (一)产品设计 品牌的背后是产品,在设计产品时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学研发,创造出独特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竞争者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产品,才是产品和品牌的生命力所在。品牌需要借助产品才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可口可乐是饮料类产品中最为成功的产品,很多人正是记住了它的味道,从而产生了对品牌的信赖。在世界上各种碳酸饮料激烈竞争的时候,可口可乐从开始到现在始终是主导品牌。从1988年到现在,可口可乐换了很多产品包装,但是它独特的品牌形象却一直没有改变,独特的红、白标识让人过目难忘。品牌设计与产品相得益彰。 (二)标志设计 标志并不是品牌,它只是品牌的简化表达方法。品牌识别往往依赖标志指引,标志实质上成为一个符号,使消费者能够认识并且留下印象[3]。设计师保罗•兰德说过:“理想的商标应该是简单、优雅、经济、灵活、实用、难忘的。”一个品牌被人们认识,通常首先就是从它的标志开始,一个经典的标志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影响消费者心理。有很多品牌的经典标志都很成功,让消费者印象深刻,比如: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苹果、可口可乐、IBM、耐克等等。这些标志从最开始到现在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最基础的形状却一直没有改变,它们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颜色、字体等方面有所改变。星巴克的标志颜色一直是绿色,标志图案是一条美人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标志慢慢从复杂变化到简单,不管怎么变化消费者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是星巴克的标志。 (三)产品包装 包装实际上是品牌体验,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品牌在销售中解决“卖点”问题的关键之一。成功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可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包装设计体现着品牌的性格,好的包装可以在销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消费者不仅可以看到品牌的特色,还能把握品牌的功能。品牌的包装设计有很多种类,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图案来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产品的颜色来设计,或是根据产品的功能和消费者的购买年龄设计。包装的设计必须是反映和品牌有关的特点,设计师要通过对产品的了解去发现它的特点和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和创新[4]。例如,有些产品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的人群来设计———小孩子用的产品包装一定要色彩丰富,成年人用的产品包装要简约实用。此外,产品包装有时需要别出心裁,顺应消费群体的需要进行特别的包装设计。例如,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很强烈的社会群体,想要打造最强的品牌,就要避免过度包装,很多品牌的产品包装可回收利用,或使用可降解材料,就容易受到这样的消费群体的青睐。有些商家将产品的包装盒子或是瓶子设计成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收藏品,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品牌的形象设计 形象设计是品牌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品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市场上,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于品牌的差异性,更在于品牌形象、风格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视觉设计创意。企业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基础设计和应用设计,基础设计包括标志、字体、颜色以及辅助图形等;应用设计包括产品的海报、宣传、标识、指示牌、户外箱等等。品牌形象的设计代表着企业和品牌的性格,是人们认识品牌的核心要素之一。成功的品牌形象设计对品牌的发展和销售有很大的作用。联通公司作为中国三大通讯公司之一,它的形象设计十分经典,中国结形状的标识以红色为主色调,不仅让消费者能记住它醒目的颜色,也让消费者感受到深厚的中国情结。此外,招贴海报主要用于品牌店面的宣传,海报可以根据每一季度的产品进行更换,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的动态。 (五)广告宣传 广告宣传不同于品牌设计,但它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关键手段。广告宣传做的好不好对产品的销售有一定的影响,品牌的成功往往归功于广告宣传和包装设计的成功。广告宣传分为:印刷品、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电视等等。在网络发达的现代,印刷品的宣传已经落伍,强大的网络可以让人们不出门便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所以对产品的宣传主要方式应该向网络和电视转化。如通过网络销售让消费者进到网站上的商店购买商品已经成为很多产品销售的主要路径;此外,商家在一些电视、电影中也会植入广告,利用明星效应使明星用过的产品或是代言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作者:马牧青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陶瓷连锁品牌设计研究 一、连锁经营的优势 连锁经营发端于近代的工业化管理策略,采取管理大工业的高效策略,更好的为商业公司的销售、采购及运作开展流程化设计,采用标准化的规范,把工业化管理的一些技术、手段放在商业里运作。 (一)品牌优势 1、连锁品牌。在现社会主义社会商业一角中,连锁经营模式的公司已得到广泛市场的认可,也是最容易传播品牌的企业类型。像我们随处可见的英雄煮、家乐福、谭木匠等有名气的大品牌,涉及超市、餐饮和艺术品等,无处不在。在一定程度上讲,连锁店的存在已经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2、品牌推广。连锁经营公司品牌能如此快速传播是因为公司在全国各地分布统一的视觉识别(VI)和店铺识别(SI),然后依赖消费群体的好口碑,因此无需花费大额经费做广告。在人群比较聚集的商业区开社一个代表性的店,就可以为品牌做推广,等同于甚至大于做广告的效果。 (二)商品优势 1、商品的作用。作为连锁经营的实体店,同时是依靠商品买卖为核心工作的实体店,生产出特色商品的很重要。反思下,如您作为一个消费者见到某商品摆放凌乱、样式陈旧、高昂的价外加店铺服务生服务差,你肯定是用脚投票的。 2、品类与供应链。连锁管理中比较核心的便是热销、促销、季节、主题及商品组合等产品。外加产品的品类及价格的管理等等。试想,如一个公司的核心部分出问题,那么公司经营便会出问题,最终导致产品销量下滑,毛利下降。 (三)管理优势 1、标准统一。思想统一为首,然后再是采购、财务、标识、价格的统一。采用标准化管理,就可以避免人为的不良干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运行流程与公司机制来约束连锁各个公司,因此连锁企业的管理一致向国际连锁协会提议的三化,即“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统一发展。 2、职能完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等职能是连锁公司管理职能必不可少的,和非连锁企业管理相比较,连锁企业具有一定管理优势,主要表现在他们严格遵守管理条例,严格实施制度。避免不了许多问题,如有人问统一一切事物,什么都要统一,什么都要有标准,这样能做到吗?说的深奥一点是质量与度量的统一,。它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靠拢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和品类管理 (一)区域品牌 “景德镇”、“景德镇制”以及“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新彩”等都被景德镇陶瓷协会注册为集体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本身就是一个连锁品牌,他们所涵盖的陶瓷产品都非常适合作为连锁门店的商品。在当前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的接受度和美誉度在下滑的环境下,要发挥区域品牌的整体力量,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品类管理 1、商品种类和数量。陶瓷产品有二十个大类,二百个多个种类,上万个品种,由于规模是资本的限制,因此,需决定出销售哪一类产品?它们在店面里该扮演什么角色?每类品种需采购多少数量? 2、商品种类与空间。陶瓷产品的形态各异,有圆器、镶器和琢器,每个器型的大小又各不相同,且之间还有组合。所以,每个商品(供应商)都希望取得更多的排面,更好的展示位置。但零售企业的空间资源有限,只有做成一个可以自由组合的货架系统,才能尽可能满足更多的期望。 3、价格与销售。商品价格包含商品本身的生产价值和商品附加的文化服务价值两个部分,由于陶瓷的文化特征,产品的价格从几元到成千上万不等。相同商品在不同零售商店里价格都可能不同,这是由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决定,陶瓷作为艺术品更是如此。 4、促销与销售。由于竞争的白热化,促销是目前最普遍的销售手段。当我们评估促销效果时,首先考虑到它们的长期效益,于此同时一定要关注它对品类销售的影响。短时间内低价促销手段可以提高销售数量,但是不能长时间的采用,因为会影响产品的发展。如日常使用的餐具、茶具,它们的价格关注度比较高,采用促销手段肯定会有显著有效。 5、服务与零售品牌。陶瓷零售企业主要依靠产品的附加服务,因此从中受益,唯有强化和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才可以让利润长久化。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具体可变化性,表现在消费者对实体店以往的印象和评价,其再者实体店在通过自身服务和品牌形象的不断改善。由此可见,服务是品牌的核心。 三、品牌设计 (一)名称设计 名称和LOGO表面上看是品牌的外部特征,其实它是有内涵的,所以名称必须是专门设计的。针对景德镇是一个单一产业立命的城市,全城皆是瓷。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瓷库中寻找。珠山八友,民国时期的本地有强大影响力的陶瓷集体,其产品特点鲜明,这类连锁品牌的名称可以采用珠山庄。龙珠阁,是御窑瓷厂的标志建筑,把皇权的龙和景德镇的珠山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标志,在高端产品的品牌设计可以采用龙珠阁。CHINA一词来源于宋代的昌南镇,即景德镇,其在外国的影响力很高,所以出口瓷可以采用昌南屋。它们既各自具有一定的历史含义,又和“景德镇”有着必然的一对一的紧密的固有的联系,容易被全国乃至世界熟悉景德镇陶瓷的人知晓、接受和推广。 (二)通路设计 1、和连锁超市联合。陶瓷的主要一个品类是日用瓷和陈设瓷,日用瓷和普通的陈设瓷是超市的必备商品。所以,景德镇陶瓷连锁经营方式的确定需要与超市相结合,一方面是企业需要,二方面是消费者需求。“家世界”超市作为首要选择,每个家的世界都需有茶具和餐具,陈列景德镇陶瓷。景德镇瓷器是一个金字招牌,对当地人或是外地人,或是实力雄厚的中间商都会选择的。 2、和连锁酒店联合。现在在部分景德镇本地酒店的大厅内陈列了景德镇陶瓷展示区,但仅是带有被动型销售为主的活动。外地的连锁酒店,一般是只陈设一个景德镇的大型瓷板作为装饰。他们这种组合表面是共同体,其实仅仅是租赁关系,关系比较松散,责、权、利并不统一,合作战略不同,由此可见两者是不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3、和文化街联合。大中型城市都有文化街,文化街的特点是生活慢化和生活文化。陶瓷,艺术陶瓷的鉴赏,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特别需要消费者能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各地的文化街的店铺尽量经营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产品,陶瓷作为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品,特别适合在文化街扎根发芽。我国陆续评出了中国历史文化古街,北京的南锣鼓巷、潘家园等等。还有,国学文化街也在如火如荼中。 四、结束语 景德镇,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市,在古代成为一个发展陶瓷的得天独厚的地方。但随着陶瓷对土等材料资源的依赖程度的降低,其优势不再,同时显现出其交通的闭塞。通过连锁经营方式,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做出去,和外界的各种文化交融,为陶瓷的创作提供源泉;同时,和其他产业的联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业态和经营方式。不管是经营产品的变化,还是经营方式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好“景德镇陶瓷”这个区域品牌,甚至说景德镇陶瓷是国家品牌,是“中华品牌”。 作者:周育华 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 一、品牌设计传播 品牌就是符号元素的提取和演绎,品牌设计是由品牌内在文化和外在图形构成的视觉符号。它犹如一颗播下的种子,通过文化创意的熏染,在特定时机开花结果,形成特有的品牌设计,在受众灵魂深处引起共鸣。品牌设计是经过长时间的头脑意象生成,与文化意蕴融合而演变形成的。因此,作为一个国家需要品牌化的管理,我们不但要发现其品牌价值,更需要打造和发展某一有影响力的品牌。品牌的出现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到被称为“都市牛皮癣”的小广告、贴在车窗上的海报,大到现代时尚的标志、公共场合的标识。在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品牌的存在,认为品牌是有形的媒介传递着文化创意信息。现今品牌无疑是一种具有巨大魅力和感染力的设计符号,特别是把这些视觉元素提炼与归纳后运用于现代中,我们来看看最佳品牌设计传播的例子吧,包括苹果电脑,多芬等,每家公司在传达给消费者,“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这一理念,从而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辨识度与期待。他们需要自己可靠的品牌,再通过这种文化视觉语言展示公司理念来创造价值。品牌一方面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品牌的塑造也需要从文化中汲取元素和灵感。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而如何借助创意产业来提升品牌形象已是当下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设计传播研究 文化创意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创造性活动,不仅能作为载体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与途径,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特征。设计的本质既是创新又包含传承,其设计文化的创意内涵显现出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精髓。设计不只是维系顾客的方式,也是传播品牌形象的媒介。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开启品牌设计与文化创意的对话,使品牌传播更能独具特色、引起共鸣。这个愿景能将品牌与创意建立桥梁,同时也告诉大众品牌设计的精神,如何把更好的文化创意落实与具体之上。品牌设计如同音乐,好的音乐能使受众心灵和意识充满欢欣,对一些国家而言,品牌设计甚至代表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关于人文的创新和传播。通过对品牌的文化、精神、形象等多方面全方位研究,对品牌的建立及其发展进行分析,提炼出品牌在文化创意的背景下特有的特征。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体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甚至在某些依托创意产业而生的国家中,创意产业成为其灵魂。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竞争越加激烈,国家将更加重视品牌文化的发展。如何运用文化创意来增加品牌设计的价值,使其意蕴深厚呢?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定的顾客诉求、广泛的品牌认知等这些要素,塑造了品牌设计,促进品牌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意产业为品牌设计传播提供了养料,提到那些运用文化创意传递信息,强调内涵的成功案例当属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中国银行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文化创意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符号基本形来强调传统文化,给消费者增加信任感。古钱图形是圆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演绎成“中”字符号,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由此可见,中国银行赢得了大众的欢迎与认可,不仅是其品牌设计具有艺术形式美感,还因为它文化内涵意义深刻,可以有效精确的传达信息,达成一个民族与时代的共识。品牌设计的创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饱含文化含义、传递信息的艺术过程,这充分考验了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和审美情趣。优秀的品牌设计不仅是创意符号形式的提炼,更是企业风格的确立与文化信息的传播。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应以品牌建设为中心,把基础建设、文化建设及形象设计都纳入品牌文化传播的轨道。对品牌设计传播进行科学的规划,运用文化创意方式,以创意驱动经济发展。 三、结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站在科学化、经济化的视角审视,品牌无疑是一种具有巨大魅力和感染力的设计符号,特别是把这些视觉元素提炼与归纳后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深化体现我国重视的文化与内涵,加强品牌设计传播的有效途径,从而渲染文化的创意传达涵义。作为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市场,掌握现代文化创意信息时代设计思潮与动态,开动自身的创意思维,才能从生活中挖掘潜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创造出有价值的精神物质世界。 作者:陈静文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视觉基因系统下品牌设计论文 一、本土品牌面临的危机 (一)国际品牌围剿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便是指产品涉及了全球,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高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享有五度,即知名度、认知度、满意度、美誉度、偏好度和忠诚度;2、经济价值巨大;3、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市场全球化程度高。4、超越地理文化边界的能力强。5、全球化品牌规划完整度高。6、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强。当下我们的生活已被国际外资品牌占满了,我们已经无法寻找到更多民族品牌的影子,并且伴随着国际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占有度越来越多,它们已经开始走向多元化,加大中低消费市场的渗透,大量的收购大宝、小护士等本土品牌,原本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各自分占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大格局已在悄然改变。 (二)本土品牌自身问题仔细分析国际品牌的特征,很容易便能找出我们本土品牌的一些自身问题。本土品牌缺少国际知名度、品牌竞争力弱,品牌价值低,并且几乎不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由于多数国内企业还处于品牌战略初始阶段,不可避免的在运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信任危机,同时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国那么多工厂,大多只停留在代工的地步,比如那么多人用苹果手机,大多是中国工厂生产组装,没有任何属于中国人的技术。最近又出现“品牌热”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对“品牌”本质认识有偏差,多数企业太急功近利,寻求外表华丽包装来赢得短期效应。 二、本土品牌的塑造 近年来,使用“品牌”的概念在国内已逐渐成时尚,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的迅猛发展,但大部分人却对于“品牌”没有一个正确的,且全方位的一个理解。“品牌”(Brand)该词据说是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性的标志,从这不难看出,品牌最初的内涵便仅仅是代表或者象征某种产品的视觉符号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的概念渐渐有了更多的内涵,而更为准确的定义,我认为应是奥美公司在其创始人的基础上做出的定义:“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梁文道曾说过:“品牌绝非包装,而是一家企业灵魂的外在显象。所以,建立品牌也不能简单放在所有工序的最末端,它应是从一开始就必须要介入到企业与产品最核心部分的规划与改造。” (一)塑造本土品牌个性品牌个性应是无可取缔的独特市场优势。许多企业在本就缺乏对品牌本质内涵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投身到人云亦云的品牌建立与传播活动当中去,致使创造出来的品牌缺乏个性,真正的“品牌精神”没能体现。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区分与辨别的关键,现如今市场一片繁荣,每样产品,大到房子、家具、汽车,小到铅笔、毛巾、拖鞋,同类产品,不同品牌是百家争鸣,如何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关键便是品牌个性的塑造,有个性的产品才能成功抢占到市场的一席之地。而本土品牌的个性不仅具有所有品牌个性的普通性,又有其特殊性。本土品牌是具有独特的本土市场优势的,在本土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本土品牌包含了广泛的涵义,有国家的也有民族的,同时体现着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著名的本土品牌会让国家和民族增强自信心和骄傲感。几年前,大家都为饮料市场被洋品牌一统天下而悲痛不已,后来,因为乐凯胶卷在柯达、富士的强大攻势下最终取得三分天下而高兴万分,现在,我们更为海尔品牌可以走向世界而自豪骄傲。所以本土品牌在有经济意义的同时又有着超经济的意义,自主品牌是中国人的话语权、主动权、定价权。实际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品牌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抢占市场,就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所提炼的与塑造的品牌精神可以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群体的普遍认同,因此国际品牌所追求的应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比如真、善、美、自由、平等等,而不强调差异性,因此国际品牌缺少了本土品牌的亲和力,也缺乏了对于各民族、各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一个情感关照,无法产生情感的归属感。然而国际品牌所抛弃的恰恰是我们所珍视的,从而才能创造出与国际品牌完全不同的个性品牌与之抗衡,从而赢得不同消费者的认同。这里的不同消费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土市场的消费者,与本土品牌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另一类是本土市场之外的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带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具有国际品牌没有的民族个性之美,这是一种对于文化差异下互相碰撞所激发出的独特情感的追求。本土品牌强调的是“本土文化”,是一张带有文化特征、民族特征的“名片”,“本土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品牌增值加分、助力的手段。 (二)本土品牌视觉基因系统的建立视觉是一种手段,是人们通过多种感官直接了解产品形象的手段,比如色彩、外观等。视觉基因系统是指利用视觉元素应用于各种系统之中,建立起能让人“一目了然”一套完整的品牌视觉系统。从最初商标的重要性,到后来是整个视觉系统越来越重要,这就是市场对于产品独特性不断提高要求的结果,从而使商家去追求更强调细分品牌个性方法。一套成功完整的品牌视觉系统,是容易让消费者辨认及记得,给人一种优质感觉。品牌视觉系统,是关照到品牌下的每个产品,甚至顾客使用时的每个细节,对于每个细微之处的关照,正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体现,也是一种有素质的代表,优质的感受便能从这体现出来的。对于本土品牌的视觉基因系统的建立,是为了让本土品牌的民族、文化基因融入到整个视觉基因系统里面,用以辨认和区分,从而打上独特烙印,也能加强本土品牌的个性塑造。而拥有一套完整、完善的视觉基因系统的本土品牌,也会让消费者感到正规、值得信赖,并且具有专业的品牌素养,从而慢慢渡过企业信任危机,赢回消费者的心,重拾民族企业信心与尊严。 作者:冯俊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民间工艺品牌设计论文 一、黑龙江省艺术品牌设计的产业化发展 (一)民间工艺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的民间工艺有蒙古族的鱼皮鱼骨制品、毛纺毡毯、玉器;鄂温克族的绣花地毯、鱼皮鱼骨制品、桦树皮制品;满族的青瓷;达斡尔族的刺绣等以及绥棱的黑陶、呼兰的通草蝴蝶等。这些民间工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特的,但是艺术手法单一、创新度不够、缺乏文化内涵、文化宣传和包装不足。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牌设计产业化的方法,即增加民间工艺品牌的多样性、创新性、文化性,加大宣传力度和包装力度。当然这样就要求艺术创作者要有很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我们要先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能够将传统的民间工艺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受消费者喜好的新的民间工艺产品。这就要求设立相关的专门培训机构。优秀的人才、有内涵的创新产品、优秀的品牌设计和包装以及广泛地宣传,就形成了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牌设计的产业化。 (二)冰雕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的冰雕艺术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所以冰雕艺术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雕艺术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它提高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并且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从而推动黑龙江省民间工艺的发展。冰雕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就是针对黑龙江省冰雕艺术的人才和地方特色的缺失进行改革,整合黑龙江的冰雪资源、塑造本土特色和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理念的建设。通过整合冰雪资源可以将冰雕艺术提高一个档次,形成大场面、大规模的艺术展示平台,使黑龙江省的冰雕艺术走向国际化。塑造本土特色可以使冰雕艺术在同类艺术中脱颖而出,同时又能促进其他本土艺术的发展。人才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为黑龙江省冰雕艺术的长久发展作保障。通过整合冰雪资源、塑造冰雕艺术的本土特色,培养冰雕艺术人才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黑龙江省冰雕艺术的独特品牌,进而形成黑龙江省冰雕艺术品牌设计的产业化。 (三)陶瓷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高岭土的产量大、质量好,是陶瓷生产的优良原料。黑龙江省的陶瓷艺术拥有一定的制瓷技术基础、便利的交通和市场优势,以及技术研发基础,但是陶瓷艺术的发展并不理想。陶瓷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就是针对陶瓷艺术的资源低利用率、艺术品创作的稀少和设计水平有限的缺点来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陶瓷艺术品的创作和培养拥有高水平、高技术的人才,从而形成陶瓷艺术的品牌设计,形成了黑龙江省陶瓷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 (四)漆业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黑龙江省的漆艺有7000年的历史,中国近代的漆艺发展和传承主要靠高校的教育来完成。实现漆业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要渗透漆文化理念,加大漆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提高黑龙江省漆艺产业化生产效率的途径。 二、结语 实现黑龙江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不仅能够有利于黑龙江省艺术产业发展,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黑龙江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黑龙江省艺术品牌设计产业化是必要的。 作者:吴晓慧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品牌设计论文:老宋体品牌设计论文 一、品牌维度下开展老宋体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却是一个品牌弱国。品牌国际化是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字体设计承担着体现品牌价值内涵的重任,若过分洋化的模仿国际品牌而忽略本土文化特征,必然会导致品牌文化价值的缺失。老宋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起源于北宋,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老宋体继承了中国书法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正装。老宋体以其典雅的字形结构和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品牌设计师的推崇。而在“世界与中国接轨”成为趋势的当下,在品牌维度下开展老宋体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二、老宋体在品牌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一)提升企业形象定位。企业品牌形象的构成是多维度的,而视觉系统是最直接的’。字体设计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恰当地体现品牌特质的字体设计对于品牌形象的定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宋体可识性强,具有表现形式自然、易记易读的优越性,利于信息准确辨别和快速传播。老宋体名称所蕴涵的直接意义和其引申含义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老宋体笔画刚中带柔、结构丰富多变、形简意美,对于树立企业形象和提升品牌品位起到推动效果。(二)增强品牌价值内涵。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设计师越来越将目光投向本土特色文化,设计了一些成功的老宋体品牌设计。这些设计作品不仅弘扬了中国的文化精髓,也展现了东方人的聪明智慧。老宋体跨越数千年时空历史,至今仍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老宋体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的多变赋予了老宋体无限的创造可能性。在品牌设计中老宋体有图案性和意形双关的优势,增强了品牌价值内涵。(三)唤起受众购买欲望。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和审美需求。如果企业品牌形象平淡无奇,则无法吸引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而品牌形象富有特色,则能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 三、老宋体在品牌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当下,老宋体在品牌设计中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具体表现如下:(一)局部大胆装饰凸显个性。以老宋体的基本字型为相食品牌形象设计中,设计师在老宋体笔划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装饰与变形,将标志中的图形与“食”字的笔画巧妙的结合,增强的品牌的视觉冲击力,使得整个标志和谐统一。(二)回归古老风格颇具韵味。一些品牌设计师偏爱于对手工艺时代字体设计和远古制作风格的回归,使老宋体表现出独特的韵味。设计师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可将老宋体的边缘处理粗糙,或将字与字之间排列成高低不一,力氨求在符合实用的基础上,使所设计的字体展现出独特的形式美。如在“印象灵州”标识中采用画像石般做旧风格,回归古老韵味,与古老灵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遥相呼应。(三)注重效果材质风格多样。在老宋字体的品牌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光泽和材质的表现,使字体具有光效应艺术、水滴效果或者其它特殊视觉效果。如在“惹香”品牌标识中,惹香二字在保持原有老宋体基础上运用º了喷溅和斑驳的效果,使整个标识在保持老宋体的基础上更加充满灵动感。(四)结合新媒体扩大传播领域。在未来的新媒体世界中,老宋字体的设计将更加强调其动态的效果、运动和声音的设计,那将是一个更有趣、丰富的设计与传播过程。“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多媒体逐步成为设计领域主要的制作表现工具,在此背景下老宋字体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处理方法,使老宋体向图形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使之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从而扩大品牌的传播领域。 老宋字体作为一种代表中华民族气质的“隐性视觉形象元素”,具有较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在品牌设计领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利用老宋字体来创意品牌形象,将成为一种新的设计导向。如何更大程度的发掘老宋体的设计价值以使其更好的为当代品牌设计发展服务,这将是当代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宋玉玉单位:山东大学 品牌设计论文:现代服装品牌设计论文 一、选题来源 其一,根据国内服饰品牌发展的水平可以发现,品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服装设计师的思考,意识到仅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而无品牌概念的设计,很难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也刺激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其二,现阶段的服装行业,由于各种设计风格与设计观念发生了冲突,并冲击着品牌设计师的创造力。于是,本土设计师大胆挖掘民族元素和色彩艺术,使两者之间相结合,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转变服装审美趋向和设计风尚,使得中国本土的民族元素成为服装品牌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研究现状 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服装对于生产、生活的诉求朝着追求美的心理而转化。特别是在现代,设计师们己经打破传统观念,设计思潮向多元化发展:如文化混搭、戏谑、符号化,使设计成为一种玩耍和游戏,使服装的趣味性带给着装者全新的心理体验,使服装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手法上都得到极大的拓展。在这种状态下,如何将炫丽的民族元素融入其间,形成独特的服饰品牌,这就需要我们深层次地研究民族元素的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运用。有“丝绸之府”之称的杭州,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女装之都,是新时代崛起整体设计的产业区,民族底蕴深厚。但在建设初期却缺乏强势品牌精神,使规模经济盲目趋奉,服装整体设计中出现薄弱环节:产品种类繁多,但缺乏创意与特色,没有强化服装设计内涵,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品牌精神。21世纪初,有一篇为杭派女装代表品牌“江南布衣”写的《江南的布衣》,文中提到的“运用本土服装设计理念灌溉成功的江南布衣设计”,让我们感悟到了民族文化精神赋予的内涵,民族服饰的精华得到了传承,这是服饰品牌“江南布衣”得以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一枝独秀的秘诀。由此可见,它既适应现代服装设计的趋势,又融合了民族元素的设计,是值得我们进行分享、研究的成功案例。 三、研究价值 追溯服装市场发展的历程,价格的竞争已成为历史,企业抹平伤痕,清醒认识到质量才是企业生存的保障;而未来的市场将上升到设计理念的提升高度。通过服装设计来表现服饰产品的精神与功能的内在价值体现,由此可见,服饰品牌的作用不可估量。市场巨变,影响着服饰品牌设计风格的定位。服饰品牌的内在价值是品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延续功能。如在制定女装品牌战略时,江南布衣的管理者,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到将来服装市场的发展的需要。为品牌的持续发展与延伸预留了充分空间:对于目前市场的细分化特点,创造了民族特色延伸性品牌。主要以原品牌和新概念元素来体现,既实现了对原产品的补充,又避免了同一品牌不同产品间的竞争,更好为彼此所接受,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四、现代服装品牌设计与民族元素概述 (一)现代服装品牌设计概述 1.适应市场竞争力 服装市场的竞争要求:服装风格定位、细节特征、流行讯号、品类设计、饰品要素或设计的组合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目的是很好的区别同行之间品牌的特征。实现服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和沟通;为适应市场的竞争,服装企业家,经理人必须解决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否则抢占未来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艰难。 2.品牌的诞生与成长 品牌战略,对于中国服装的市场来说已经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整体体现,成为消费者信任的主要标识。一些服装企业充分运用本土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的品牌定位,利用民族元素的植入而使消费者产生征服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所以,要求服装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市场,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为品牌创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民族元素概述 民族元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它的内容及及形式表现所涵盖的主题,是其它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不同的民族元素体现在服装产品中,如服装款式、颜色、图案的选择,也就不同程度地强化了服装品牌设计深度和服装品牌定位以及独特性。现代社会中,国际化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时尚设计工具,它表现出的神秘浪漫与独特性,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国际时尚全球化的程度越高,独特的服饰文明所散发的魅力就越能波动人们的心弦;如东方元素中的文字、水墨画、龙图腾,以及经典细节如旗袍、盘扣、立领等设计,常常是服装大师的灵感源泉,民族元素国际化的设计,意味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深层的内涵。服装民族元素的融入,不是拼凑和卖弄民族文化、不是脱离时代的死记硬背,不是细节的堆砌,而是发现美丽的构成因素。中国特色并不光是立领、盘扣、对襟、刺绣等元素的罗列,而是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在深层次的组合设计中中,需要抓住的是“形”与“神”的组合,是其形神间传递的一种独特语言。 五、服装品牌设计中民族元素的个性体现 (一)民族的服装品牌概念需要突破 1.体现民族与流行沟通的品牌个性特点 品牌的竞争是长远而持续的,如今,本土服装品牌需要将民族与流行之间进行沟通,二者要有统一的概念,要塑造品牌个性。因为,个性化的品牌,能够缩小与消费者的距离,使之产生良好的意愿并开始关注服饰品牌。个性化的沟通促使他们从品牌偏好转到消费习惯上来,并且逐渐据他们心灵。只有将民族元素和流行时尚结合,完美的阐释在服装品牌中,消费者就会明白品牌的文化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品牌个性,不应该轻易改变,只能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充实。同样,民族服装品牌反映了设计师与消费者沟通的艺术。设计师必须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市场与流行间找到突破口,塑造出品牌个性的印象,使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品牌具有普遍性,从而成为大众化服饰品牌。 2.独特的个性使品牌特点更清晰 民族风格特点的服装款式、色彩、图案、服饰配件等,传达给人们有形有色的形象。这些元素如符号般承载着内涵的品牌,影响着消费者的判断,消费者在不只不觉中了建立品牌个性形象,形成了品牌信任,进而产生品牌的广告效应。民族元素可视化的概念中,象征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权衡设计是否恰当,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民族元素的融入,创意与内涵的延伸,使品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一旦品牌内涵与消费者的愿望结合起来,就会为品牌注入活力,使品牌形象清晰、个性独特。 (二)同类元素采取差异化设计 由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不同民族的服饰品、色彩、图案、象征等会产生联想,将潜意识的感觉牵引出来,形成默契,产生共鸣,自觉抛弃成见,建立新知,从而获得独特的品牌效应。 1.关注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变化 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意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美需求向多元化发展。高科技时代的消费者淹没在计算机技术使用的扩散之中,并开始厌烦图像强大的技术痕迹,注意力转向了传统的设计手法,返璞归真以及人性化的表达。这样,一些服装品牌设计师开始注重传统民族元素,不但将新的品牌创新设计手法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起来,而且更注重两者的结合。从现展的趋势来看,年轻人更注重追求自己的个性及独特的气质,在审美观上也倾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当代品牌设计师应注重灵感的培养,把握灵感方向,让更多的品牌服装设计融入民族元素,用我国强大的民族文化精神感动消费者,用新颖创新的理念满足消费者需求。 2.采取设计差异化的手段 一些设计师由于过分忠实于传统民族元素的情感表达,生硬照搬,不能使消费者产生共鸣,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在传承中创新,没有赋予服饰元素的艺术内涵,缺乏艺术品位,品牌也就不完善。所以,同类元素差异化设计是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关键,其个性特点及对消费者的影响都会与众不同。当今很多服国内服装企业为寻找新的设计素材、流行元素,已经转向长远的品牌战略。民族元素的融入,将民族与流行,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民族品牌个性组合,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树立良好的印象,得到消费者认可。优秀的服装特色品牌(如裂帛、阿卡),在设计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元素,独具特色;在款式与图案的设计以及面料的选择上,注意采用能引领时尚潮流的设计元素来吸引消费者,创造性的表达了明确的兴趣追求,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民族元素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具有直观、理性的宣传功能,它融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并在传承中创新。差异化的设计手段,使服装设计在现代与传统、传统与流行、流行与民族性、民族性与个性之间行走,在差异化中寻求平衡,这种新颖的服饰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通常令人驻足。 民族元素完美地融入到现代服装品牌设计中来,为我们带来了灵魂的震撼;服装设计表现的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伟大民族元素的精神所在。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灵活、合理的运用,可以创造独特的服装品牌形象特点,让我们深刻的体会民族元素的重要性,让服装品牌设计之路更专注于民族元素的创新,让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服装设计立足于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服装品牌设计师为研究创新的品牌设计获得丰厚的艺术灵感;民族元素与现代服装品牌设计的合理应用,让品牌服装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化,是服装品牌设计行业的发展新领域。 作者:李巧云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篇1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松散,学生态度不端正 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并且在中考过程中普遍未取得良好的成绩。此外,由于中职考核不严格,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升学压力,从而使其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丧失了相应的教学自信心,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导致中职课堂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次,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注重语文课程的连贯性、逻辑性,未将学生放置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学生在课堂上存在违规违纪的现象,教师管理不当,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考核不严格 当前,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相应的重心放置在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讲解层面,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管理时也只是对学生的基础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未对学生的文化类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严格考核。教师在教学备课期间也缺乏明确的备课目标,未充分考量当前中职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需求来合理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课业考核还存在不严谨、不明确的现象,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完成课后作业时自主性不高,存在漏交、少交或抄写作业的状况。 (三)课堂纪律以及班级规章制度存在漏洞 虽然大部分中职院校也设置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但是相关制度却流于表面形式,还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部分中职院校所制定的班规、校规过于陈旧、落后,无法提高现有课堂教学效率。 (四)师生关系不和谐,缺乏交流互动 长期以来,中职院校往往将相应的工作重心放置在落实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技术的教学层面,在当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下,虽然大部分中职院校融入了师生互动元素,但是对于语文课堂等文化类学科学校并没有引起对相关师生互动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很难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使得两者缺乏稳定有效地交流沟通。此外,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类学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从精神思想上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两者沟通交流不到位,关系处理不妥当,以至于语文教学工作还很难达到相应的教学管理效果。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首先应当完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地学习;其次,语文教师还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能够参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来进行持续不断地学习。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当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同时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 (一)完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学习 当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过往陈旧、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借入新思想、新理念,引导中职学生进行自主高效地学习,在此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对相应的课堂结构进行重新组织优化,完成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落实贯彻全过程、动态化的思想教育,在教学期间认真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对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存在的认知缺陷进行有效改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此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应的课程讲解不应当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考核任务,而是需要把控整个语文课堂的节奏,应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秉承人本管理思想,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具备相应的心得体会。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雪》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进行前期精细化的备课管理,将作者的写作年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向学生进行一一介绍,通过构建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文章、诗歌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其次,在拆解文章进行精细化教学讲解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到毛泽东书写相关文章时所具备的广阔胸襟以及积极昂扬的精神,语文教师也需要适当地管控课堂教学节奏,考虑到每一位中职学生在入学前具备不同的学习状况,语文教师应当分析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点时所存在的个体认知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管理举措,重视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提出的意见和见解,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学力状况,合理把控教学进度,使得每一位学生均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中职院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工作所具备的节奏性和连贯性,尽可能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景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最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观念,具体来说,即便是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并不具备较大的升学压力和教学考核压力,但是学生也需要保持一颗积极正确的学习心态,教师在该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言语表扬鼓励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充分重视对语文课堂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信心。教师通过言语鼓励表扬的方式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长处,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认清自己,进而有助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持续稳定地进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教学讲解,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学习相应的知识点,获取全新的学习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心中有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形象,完善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朝着既定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进行不断发展、提升。 (二)明确教学管理目标,严格检查学生 语文教师应当树立起积极正确的教学考核目标,制定考核计划,参照当前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明确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和要点,借助过程分析法以及成果导向法,实施对学生有效的教学引导,侧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考量当前中职学生所存在的具体学习问题,结合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方式,比如结合小组探讨教学、合作教学以及探究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互助体验以及自主学习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改进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当注重相应的情感渗透,引领积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基本的人文思想意识,同时渗透相应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三观认知。比如在讲解《报任安书》的课程知识时,语文教师应当提前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需要读写并且实现对整篇文章的背诵学习;此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对文章中所涉及的通假字进行学习领悟,尝试翻译、背诵整篇文章,感受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认知,借此向学生渗透相应的生命教育,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内在文化概念以及人生哲学观向学生进行讲解渗透,为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教师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助形象活泼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此期间,语文教师可以融入沉浸式教学管理,通过模块化教学,将相关教学工作进行拓展延伸,引入更多课外书籍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设施,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优化课堂教学思路,革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解《报任安书》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查阅网络资料了解司马迁生平遭遇,学习司马迁的主要思想,并且引导学生对司马迁的优秀作品进行课外学习以及鉴赏分析,了解作者在书写《报任安书》时所具备的思想情感。 (三)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中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度,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存在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的学习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将尊师重道的思想认知观念向学生进行讲解渗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法制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区域、不同场所都需要有效地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语文教师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也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意见,教师在维护课堂纪律期间不能够过于死板,而应当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能长远稳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及时遏制住在课堂上所存在的歪风邪气。因此,教师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平衡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若学生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则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若学生思想过于开放则可能存在越过红线的状况。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语文教师需要考量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落实对学生精细化的引导,在完成对规章制度的制定之后,语文教师还需要将其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充分落实,确保相应的规章制度具备威慑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地学习,比如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教师一方面需要给予警告,若其再次违反相关制度,则需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确保在班级范围内构建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为了促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语文教师也应给予规章制度相应的弹性空间。 (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双方交流互动 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尊重,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需要理解学生,尽可能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对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完善,使得中职院校学生能够服从语文教师的管理。此外,学生也需要尝试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问题,促进双方稳定高效地交流互动,比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踊跃回答,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也需要及时引导小组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进行学习思考。在教学工作中,要想实现师生之间的稳定交流互动,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转变认知,与学生打成一片,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表现的机会,明确学生在中职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完成对文章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品味身对文章可能存在的后续情节进行思考学习,例如在学习《项链》时,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具备轻松愉悦地学习心情,让学生对本篇讽刺意味深长的短篇小说进行思考学习,并且实现相应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五)及时设置课前预习作业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前普遍缺乏对语文课文的自主预习,从而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还无法落实对学生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引导。在过去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虽然语文教师也设置了课前预习内容,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还未实现对学生自主预习的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比如部分语文教师只是在课前对学生在语文课本上的标记、标识进行了查看,而未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进行评估,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媒介,将下一堂课所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和要点,通过电子课件的形式传递给中职学生,使学生能够参考相应的电子课件进行自主高效地学习。此外,当学生完成对相关电子课件的学习之后中职语文教师还需要在其中设置考核内容、考核项目,以此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后续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前期对学生自主预习考核的情况,对教学工作、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完善,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管理工作中,语文教师应当适当地设置课前预习作业,减少传统书面作业量,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设施,给予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自主学习体验,同时通过自主预习作业,语文教师还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后续对相关职业技能、职业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具备良好的学习思想、学习意识以及学习技巧,促进学生长远稳定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六)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当前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想确切地提高教学效率,学校需要打造一批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人才,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以此才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实施对学生有效的教学引导以及辐射带动作用,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多样化的技能,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语文课本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渗透,还应当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语文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相关行业知识理论,以此才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与文化教学相互融合,简而言之,学校在培养教师团队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确保专业教师具备双师型属性,语文教师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打造新时期全新的双师型语文教师团队。此外,中职院校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对中职学生辐射带动的作用,语文教师需要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确保学生能够尊重教师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决策,中职语文教师也需要充分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教学引导,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接受持续不断地学习培训,比如学校需要定期组织专题教学讲解,将中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进一步提升,开展学术讲座,探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优化现有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中,语文教师应当借用新思路、新思想,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优化革新,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为学生构建积极正确的学习认知观。 作者:田永虎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篇2 引言 在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的语文课堂主要目标就是对于课本上所有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视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养成。随着我国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培训已成为学校开展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对学生语文基础内容的教学,更加需要注重通过老师的教授方式来培育和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及对于语文思维的养成,从而有利于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制造基础。 一、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阶段学生已经面临着较大的专业压力,教师在教授环节中往往不是很关注学生的语文发展。在讲课的时候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述,给学生不断强调测验的重点,对知识的扩展很少。而且在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有限,仅仅是通过课上问学生一些所学内容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教学必然会变得没有趣味,不但无法让学生进行学习,而且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这个科目产生厌倦的想法。 1.2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太过形式化 在目前中职教育阶段,语文课上一些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往往缺乏教学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课的很多时候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一种教书育人方式,并不能真正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加入到语文学习中。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慢慢进步,上课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却没有发生转变,老师仍旧一直是语文课上知识教授的主体,学生往往被迫地进行接受所学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课的很多时候虽然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没有与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完全脱离。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非常有利于交流,但是却没有真正好地发挥出语文老师和其他学生相互沟通的重要作用,使得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往往缺少了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 二、提升中职语文教授环节质量的措施 2.1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职这个时候的在校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些综合能力,但是在自身的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大脑中的思考能力方面等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学生的性格塑造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在课堂讲课的各个环节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年龄并及时结合一堂课上的内容等来进行课堂教授以及手段的不断创新,通过教师进行一些互动游戏或者学生分小组共同进行课堂学习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授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更多学生渐渐地喜欢语文学习,让更多学生积极的加入参与到课堂听课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老师教授教学效率的方法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和得到更多的所学知识,并且在对所学知识的不断探索中也能找到更多乐趣,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沁园春-雪》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在整个教授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每个学生进行放映这首诗中所要形容的冰山雪景,在每个学生在观看图片描述景色的时候,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通过发自内心地朗读进行语文默读,让每个学生充分尽情陶醉在这首散文诗所需要描述的图片情景中。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也希望能充分感受到该文作者对书写这首古体诗的真实性感受,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另外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能够有进一步自主学习的良好想法。另外在对该文的具体作者生平进行具体介绍时,教师也希望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内容扩展,把该文作者的真实生平通过一个电子白板的展示方式向全体学生一一呈现。这种方式一方面不仅可以能够让广大学生更深刻的具体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同时还可以能有效激发广大学生在自己空闲的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去了解搜索这些作者以及他的更多相关文学作品,激发广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不断探索。 2.2通过开展情景教学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制造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很快的加入进来并达到自主的学习,提高其对整体知识的理解深度。在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如果各位教学老师总是能够特意的来设置一些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乐趣,而且它还总是能够直接达到让这些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文章整体知识与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来,让学生在各位教学老师的共同指导带领下在情境的相互影响烘托中可以进行自主性的学习。首先,创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加深对这些学生学习文章的整体知识特点了解。所谓这个情境,就是能够要求各位教师根据这些学生学习文章的一个整体知识特点和学生文章中的知识理解体系等来设置一定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总是能够很快进入理解文章的语境,进入理解文章的写作者的整体思想情感中。例如,学习《大林寺桃花》的时候,这首诗的描写手法非常独特,在本首诗的描写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识,从而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随后,给学生分配好相关写作的主要任务,利用语文阅读以及让学生进行写作的融合方式来充分体会这首古诗的人文情境,让每个学生通过该种阅读方式逐渐形成了古诗阅读学习的一种乐趣,在语文阅读与学生自主写作的相互互动结合中逐步升华了学生本身的人文情感,最终增强了每个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语文能力和水平。在传统的教授环节中,老师要更加关注对于真实情境的创建,才能够更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直接转化成生活实践。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教师们也可以自主设计一下教学任务:"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林黛玉的人物性格以及当时的背景,为林黛玉写出一篇抒发悲伤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和探究课文,进而详细的了解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发展。教学任务则侧重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发展学生的读书兴趣与作文技巧,同时激发学生的活力。 2.3重视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 重视语文科目的重要价值,需要中职学校的老师大力开展语文科目的教学工作。首先,中职学校要为语文的实际教授环节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外部的环境创建和内部的气氛制造,让老师以及所有的学生认识到语文这个科目的重要性。例如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当中开展一些关于学生自身学习的成果展示,让学生将自己写出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作文、书法等各种各样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大家都想加入到学习当中的气氛,在这种气氛的带动以及影响下,自然能够提高所有的学生以及老师对语文这个科目的认可,老师在教授环节中也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进行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中职学校要适当地对语文科目的课上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学校要在不影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前提下,科学的调整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且可以增加一些与语文相关的其他课程,如书法、阅读课等等。另外,学校可以将语文这个科目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样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也能促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到语文这个科目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进行语文科目的学习。结语:在近年语文教育自主教学改革实践中,对近年学校语文老师的多种教学方式以及方法理念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推动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参与和探究三种综合实践能力的不断加强培养,以及学生读书良好习惯的不断训练养成。在学校语文老师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法引导下,学生逐渐逐步发展加强了合作和具有探索性质的自主课堂学习。所以,教师们一定要进一步的丰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品质。 作者:高晓燕 单位:白银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篇3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尊重学生人格与尊严的具体表现,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不同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时不一样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直面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形成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主的掌握知识,极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一、目前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中职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较于普通的高中生,中职院校的学生具备其独有的特点,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群体,与普通的高中生存在巨大的差异。职业性、实用性与专业性是中职语文教育的特点,同时,中职语文教育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性与工具性[1]。结合新课改对中职语文的要求,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学习一门语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意识,以此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的提升。相较于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技术的培养。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结合中职院校自身的特征,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2]。但是在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其具体的教学方式、理念与教学内容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步。 1.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定位与培养目标与普通高中生有巨大的区别。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定位极具职业倾向性,是以具体的岗位职责需求为原则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以实际操作型的技能性工作为主,培养技术性的人才是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在[3]。 2.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 普遍欠缺足够的认可度,甚至几乎难以接受。加之我国目前在职业教育方面还不够成熟,大部分人对于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进入中职院校,错误的认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不管是在智力上还是能力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甚至存在轻视的态度。这种社会性的不认可,在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了严重的自卑感与心理压力。 3.生源也是中职院校比较薄 弱的一个环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职院校学生的录取通常是在普通高中的录取之后,其要求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较低,其生源的整体成绩水平不高,因此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其整体的素质相较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 4.中职院校的学生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直接决定了他们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的人格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尤其是基于中职语文教学独特性,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人格价值观教育方面极度欠缺,与普通的高中学生相比,性格与品质方面存在更多的问题[4]。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措施 1.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职语文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首先从自身的教育观念入手,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5]。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中职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课堂上使用设问导学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投身于语文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以此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重点在于学生智力的培养[6]。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缺陷日益明显,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不足。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并非仅仅取决于其智力因素,而更多是这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也就是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学领域需要将更多的工作精力放在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工作上,注重受教育者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基于这一需求,以人为本,逐渐成为了现阶段所提倡的全新教育原则。 2.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相较于普通高中更低。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需要满足新课标的相关培养要求,还应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与理解能力水平出发,适时改变教学目标,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为基础,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与此同时,中职院校注重的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时候,因切实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并且大力弘扬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学生高尚的精神世界,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以为为本的思想基础,中职教师借助一系列科学实用方法的运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并教会受教育者善于使用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就是价值观教育。将价值观念教育渗透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文本的积极作用,以语文教材中深厚的文学内涵以及高尚的品德,使学生的情感充分的受到升华与熏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多元化的优良价值观念。同时,这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7]。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果使用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将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强化教学效果。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此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中职语文教师还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组织合理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微课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简洁生动丰富有趣的优势来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可以将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创新改革的要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或音频向学生传达一个形象的语境来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当学生对此形成深刻的认识后,再利用微课手段进行详细的讲解,对重难点着重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理解,以便更好地记忆和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而并非传授知识的唯一途径。这需要教师抓好主次重点,不要过分依赖微课方式。课堂才是教育的基础,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才是教学的根本。微课只是一种基于高科技的方法,用来促进教学的积极发展。教师仍要发挥出教学的引导作用,正确带领学生有效的学习,锻炼学生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纵观全文,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示,是通过其形式人格水平的高低程度来决定的,同时这也将对社会未来建设人才是否具备足够健康的人格品质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背景,中职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借助一切新时代武器,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云.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分析与实践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9,(11):108. [2]李彩虹.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文存阅刊,2019,(9):132. [3]赵振华.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10):277. [4]刘从兵.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50-51. [5]宋金利.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文信息,2019,(12):191. [6]徐艳.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7):255. [7]万玉涛.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9):17. 作者:朱喆 单位: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各项因素的管理水平,减少施工中不良现象的发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特点,其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仅关系着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着施工人员的安全。本文对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量大,往往应用各种机械设备,如何做好这些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应将机械设备管理当做管理工作的重点加以认真落实。 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尽管建筑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对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然而,分析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差 建筑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不注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较大侥幸心理,导致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给施工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影响施工工作的稳步推进:一方面,不注重机械设备性能检查。部分施工设备经过长久使用、性能有所降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施工人员在机械设备工作区域逗留,一旦机械设备发生坍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缺乏重视。部分施工单位只关注施工进度,根本不考虑机械设备运行状况,存在较大侥幸心理,缺乏在安全管理方面精力投入,大大增加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1.2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加上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因此,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支撑,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然而,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制定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太过宽泛,无法给具体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虽制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但因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一些管理人员随意性较大,得过且过,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1.3机械设备管理细节不到位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任何一个细节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机械设备固定不牢固、机械设备操作顺序不正确、忽略某个部件的检查等,尽管如此仍有些施工单位不注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细节,一方面,管理人员粗心大意,忽略对所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或检查过程中仅仅为了走个形式。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中一些元件磨损严重,不及时更换或使用其他型号的元件替代,不仅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增加故障发生几率,而且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优化对策 针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施工单位应立足自身实际及具体的工作实践,积极采取优化对策,不断提高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为建筑施工工作的安全进行提供保障。 2.1提高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建筑机械设备使用中,施工单位应提高认识,从领导层至施工人员均应充分认识到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其领导层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各参与人员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首先,明确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内容。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召开座谈会,讲解施工中所用机械设备类型,详细阐明安全管理内容,提高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针对性。其次,做好机械安全管理统一部署。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类型较多,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施工单位应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明确不同机械设备类型安全管理相关负责人及管理流程,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鼓励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需要由专业的知识做支撑,因此,施工单位应鼓励管理人员注重相关机械设备的知识的学习,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经常发生安全问题,总结安全管理工作技巧等。 2.2完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应提高认识,注重从制度入手,认真分析当前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制定完善的上岗制度。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上岗制度,要求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需经过岗前培训,使其明确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中应遵守的规范。同时,还应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讲解一些具体的案例,使其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自觉规范自身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制定对应的奖罚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机械设备发生安全事故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为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单位应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明确奖罚的标准与细节,鞭策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落实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各项措施。 2.3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监督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为保证安全设备管理质量及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施工单位还应做好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及时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小组。施工单位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小组,做好对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明确具体监督方式。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安全监督小组应明确相关的监督方式,如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监督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或在现场进行指导,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每个管理细节,为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结语 受多种因素影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各项因素的管理水平,减少施工中不良现象的发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特点,其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不仅关系着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着施工人员的安全。本文对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程会凯 单位: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机械施工越来越普遍,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安装机械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和减少花费,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与设备安装的质量。本文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多种专业和学科相互交叉施工过程。机械设备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安装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要注意调节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组织关系,使各环节相互协调,达到最优化。施工单位要重视设备安装的管理,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管理水平。 1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材料、器械的质量不达标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从整体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质量,但有很多问题出现在安装过程中。例如,建筑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材料的质量不达标。这样会造成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施工事故的出现。 1.2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由于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的流程计划,且带有盲目性,也不注重处理中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影响着机械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安装的费用的耗费。正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机械安装的质量的效果。 1.3安装人员素质低 建筑安装人员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设备的安装实施情况。在建筑工地有很多地租素质的安装员,他们专业能力差,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主要表现为建筑安装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而且缺乏专业的安装知识,这样造成了很多不规范的安装行为出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影响了安装的质量,而且威胁到了安装人员的安全,这样会给工程造成难以估量的伤亡损失和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2.1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机械安装工程的准备前工作不容忽视,所应注意的要点如下:首先,开箱验收所有的设备,查看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是否完好无损,这个应该统一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把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和相应的合同进行一一仔细的对照,要妥善保管对照后的设备,防止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丢弃设备,同时要做到十分了解设备,做到手中所有相关的设备资料。 2.2对机械设备装配环节加强管理 所谓机械设备的装配施工指的是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与装配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出厂后的机械设备都已经是零部件和组装件,所以,当在机械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对其拆卸再从新组装。同时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进行装配作业时,必须要一一核对各种零部件的精度和尺寸方面的参数。在机械设备安装前,安装人员必须清洗机械设备,主要清除其表面上被厂家涂抹的防锈油脂,可以采用陪洗、洗衣液浸泡的方式。 2.3对机械设备加强安装调试工作 在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调试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与此同时,施工单位的管理者也要不断地完善和建立相关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针对压力设备和起重等设备,更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为保证车辆的安全使用,施工单位要求对车辆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检等。 2.4验收阶段的施工要点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时竣工验收,其条件为:完备的技术档案及施工的管理资料;完备的监理资料;机械设备使用的实验报告及合格证书;安装工程的验收合格文件等。当进行竣工验收时,要有符合标准的检验报告,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在实际情况中还应该注意按照文件对机械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进行全面的验收;认真核对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设备说明书等;认真的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和工序质量的检查记录;通过相应的方法,把机械设备安装中的误差严格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设备磨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和工作。 3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3.1加强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管理是确保安装过程中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进行设备安装时,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保障设备质量和设备性能,工程的造价不仅被其影响,而且设备的生产效率也被影响,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机械设备安装的必要手段。 3.2要记录文档 在进行设备安装前,必须要仔细检查设备中所有的配件,避免安装中出现质量问题。当施工的时候,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将其记录的信息记录存档,假如在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参考这些存档的资料。但在记录存档前将其一定要交给相关部分对其审阅。将这些资料与设备施工进行比对,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 3.3规范安装人员 施工单位在选择安装人员时要考虑其技术水平、资质、工作经验并对其考察,达到标准为止。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装人员违反规定或技术不达标的现象,要采取措施保证设备安装质量。 3.4控制安装材料和设备质量 为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装材料的质量,并且到达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要做到采购、检测、运输和使用等达到相关标准。选择有国家认证许可的安装材料。 3.5安装要按照流程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根据其规定流程进行安装,这样才可能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为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在安装前应该先制定相应计划,按着计划安装后,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投入到使用中去。 4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施工中的要点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建筑单位要及时的更新先进技术和安装人员的质量,并且形成比较系统管理系统,加强建筑单位对其重视,进而使安装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井涛 单位: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探讨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各项技术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各个大、中、小城市的高楼大厦都在展示着它发展的业绩,因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建筑企业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建筑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建设工程施工机械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度及质量,所以加强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管理对工程的正常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 1前言 当今的时代正是我国建筑业转型的时代,而为了在这激烈的转型竞争中能保持住自己的绝对优势,大多数企业都会采取压缩资金的方式,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选购上,更是省了再省,这就造成所采购的机械设备空有其表,不耐使用,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因此要加强管理施工现场的设备,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措施,而且,一般人都会认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会是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其实不然,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才是这所有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施工现场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资金压缩使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愈来愈激烈,一些建筑商为了在工程竞标中中标,顺利拿到工程,只能压低价格,这就会导致利润空间减小,再加上他们的安全意识差,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空间被更重要的施工材料等等项目挤压。建筑商们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购置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于是在这种一省再省一拖再拖下,致使施工现场十分混乱,无形中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爆发的可能性。 2.2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为了节约资金的使用情况,安全管理工作常常会被忽视,在施工单位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在施工现场经常能看到项目经理、工长、技术员等为了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各种检测和维修,以确保施工项目安全快速的进行,但很少能有人注意到建设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即使存在安全管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缺少对机械设备相关安全问题的认识,意识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法高质量的完成自身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根本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很容易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2.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虽然在施工现场也会树立着一些制度牌、安全标识等等,但这些东西只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性的意义,并没有真正起到其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作用。在人们的心中它们只是标牌,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而设立的,更甚者有些施工人员根本就不明白这些安全标识的意义,致使安全施工流于形式,因此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理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3加强建筑机械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就应该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减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次数,以及出现相关的机械设备问题时,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及时维修解决,避免耽误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负责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选择的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对建筑机械设备有着充分的了解,最好可以派遣一些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充足的人来担任这些职位,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的紧急事故时,负责人才能保持冷静,客观的找出问题的所在,很好的解决这些事情。负责人还需要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不定时的全面的检测,确保其设备的检测指标的正常性,并做好记录工作,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向维修人员反映,确保机械施工的安全性。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还可以保障施工建设安全有序的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现场时,也不能放松对设备管理的力度,一定要做到专人管理专机,这样出现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察觉问题的所在,方便处理。 3.2建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使用次数的增多,机械设备的表面很容易出现磨损,严重的还会造成内部结构或者一些细小零件的损坏,这样设备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小的故障往往不会引起设备的使用障碍,但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机械设备的维修非常重要,维修人员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对相关损坏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明确损坏原因,提出相关的使用建议,尽量减少二次维修的概率。结合实际来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很容易发生相同的故障,因为破损点即使维修后也仍然面临相同的压力磨损,无法避免,与其不断地维修,不如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设备,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减轻设备的坏损,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相关的维修保养制度必不可少,必须要求专人负责专机,这台设备归你使用操作,那么就由你负责它的保养工作,你要根据设备反映出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设备使用能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磨损出现,大大的保障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稳定进行,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比如设备的磨损小,保养工作完成度较高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奖励,对于无法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施工人员才会更加充满动力,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3.3加强设备在施工现场的使用管理 在建筑施工现场,首先要做好相关机械设备的统计情况,负责人要明确的了解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一定要制定出一份合理的任务分配计划,避免设备使用得不合理以及浪费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做好设备的数据记录工作,以便于日后的综合分析,更好地完善设备的管理情况。机械设备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完成,这对于建筑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助力,一定要掌握好相关的技术,高效率的使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作者:董文海 单位:河北金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拆除施工方法 摘要: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建筑常见的拆除机械以及一些先进的机械拆除施工方法,并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机械拆除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拆除施工方法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拆除施工技术。 关键词:拆除机械,共振法,气切法,达摩落施工法 随着我国近三十年来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物总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废旧建筑物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每年都有大量的废旧建筑物需要被拆除。传统建筑拆除过程中很少考虑环保等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传统拆除行业中的过度资源消耗已经落后,着眼未来,逐渐会被淘汰。机械拆除法应用于拆除行业在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拆除公司证实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并且在噪声,扬尘控制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的方法。 1国内外建筑机械拆除现状 1.1国内外拆除机械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拆除机械有起重机,重锤击,挖掘机,铲运机等。专业拆除装置包括液压破碎钳,混凝土破碎钳,液压剪,液压钻等[1]。全球知名工程机械商例如CAT,沃尔沃,日立,现代均有生产。在我国,规模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机械厂商例如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也能生产,但生产出来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利润都落后于国外。 1.2智能机器人用于机械拆除施工 机械拆除隶属于建筑工程,也是高危作业。国外经过多年发展,最早研究出拆除智能机器人,能够用于拆除工程,冶金工业等行业。瑞典布鲁克公司开发研制的多功能机器人各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拆除机器人供应商[2]。智能拆除机器人的优势在于能够节能,安全的完成拆除作业中的危险工作,能够适应沙土地面,泥泞地面以及坎坷不平的废墟地面等各种地形。智能拆除机器人最关键技术是拆除作业能力,能够根据拆除对象自我调整拆除方案,提高拆除效率,并且保证机器人稳定,高效率的进行工作。随着国内拆除行业设备逐渐朝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智能机器人能够胜任的工作更多,能够适应的作业环境会越来越广。部分构筑物如桥梁,海底隧道等涉及到水下施工作业,水下拆除施工也是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1.3两种国内新兴的机械拆除技术 1)共振法用于机械拆除。国内有一种新技术进行建筑物的机械拆除,采用共振[3]的方法,在待拆除墙体上安装共振器,测出墙体的自振频率,然后利用共振器使墙体振动,当施加的外荷载频率与墙体达到一致时,引起墙体的共振,破坏墙体,导致墙体脱落。共振法的使用过程中,钢筋和墙体能够比较轻易分开,这给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带来极大的便利。共振激振器在工作中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成本能够多次少量分摊到拆除过程中。不过目前共振法拆除建筑物处于实验室理论当中,还处于理论阶段,大规模商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共振法与传统的机械拆除,爆破拆除相比较,不会产生粉尘,也不会产生噪声。系统达到共振时,激励输入机械系统的能量最大,墙体达到最大的位移变化,能够充分利用共振器释放的能量,能量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2)气切法用于机械拆除。气切法原理是采用氧—乙炔或者氧气通过割矩燃烧产生的高温融化混凝土,然后切割混凝土。气切法目前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割,通过改进,可以用于切割砖石,混凝土等。乙炔燃烧中心温度可以高达3600℃,超过了混凝土的熔点。气切法是采用高温融化进行切割,不会产生噪声,也不会有爆破法产生的烟尘,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拆除工艺。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只是在小范围内应用,如果未来有大量采用这种技术的拆除实例,有可能改变国内拆除作业方法的现状。 1.4国外机械拆除的运用 1)“TECOREP”拆除系统。大成建设的“TECOREP”系统[4],首先在酒店的顶楼通过搭设围护结构,类似于给酒店大楼搭设一顶帽子。在帽子中通过操作液压千斤顶来控制帽子的升降。根据数据的统计,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在无损大楼外观的前提下,缓慢的拆除了这栋大楼。跟传统拆除施工方法相对比,几乎没有扬尘,并且降低了噪声,对周围居住区的影响大大降低。千斤顶控制的垂直下落装置还装配有电力回收装置,将帽子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转换为电能。重力势能跟帽子的质量成正比,也跟产生的电力成正比关系。如果用直观的数据,噪声比传统施工方法降低20dB,节约的电力可利用于垂直运输。2)达摩落施工法。鹿岛建设公司开发的达摩落施工法是从建筑物的底层开始对建筑物进行拆除,建筑会缓慢地越变越矮。达摩落施工法的主要思路是在建筑底层的所有框架柱上面安装液压千斤顶,并在拆除之前对建筑物安装围护墙,围护墙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横向抗倾覆能力。众所周知,日本是岛国,整个国家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每年会发生大量的中等及以上有感地震,施工期间楼层的安全性系数需要验证。提高横向抗倾覆能力能有效抵抗拆除过程中地震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核心墙体安装之后,将建筑物的每个框架柱由液压千斤顶立起来,降低其中一个,然后将框架柱切掉,又将液压千斤顶升上去,如此重复,直到楼层降低,这种方式拆除建筑对周围建筑影响较小。根据数据统计,采取达摩落施工法最多降低的扬尘量在10%~50%之间。因为是在地面施工,不会有建筑废料从拆除层抛下,几乎不会有噪声和震动。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能够极大提高废旧建筑材料的利用率。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主体结构6层,局部六跃七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2.54m。总建筑面积5613.29m2(商场面积1729.28m2),此建筑属于商住两用楼,1层及2层为商铺,3层以上为住宅楼,中间部分单体跨7层。按照7度抗震设防,建筑类别为三类,工程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2.2基本拆除方案的选择 该单元楼总高23m左右,呈左右对称结构。总高约24m的楼房,其拆除方案可以使用大型机械进行逐层拆除,人工清除废渣的施工方法。因为目前的大型机械最高可以达到30m左右,本套楼房符合大型机械的拆除要求,因此施工方案采用大型机械破拆。 2.3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小区处在市中心位置,处于交通要道,拆除施工前应该做好建筑周边的构筑物处理工作。建筑物周边的构筑物除了必须保留的以外,应该尽可能在进场时将其拆除。 2.4施工作业 1)标准层的拆除。拆除时根据JGJ147—2004自上而下,分段拆除,先承重结构,后非承重结构[5]。该楼属于框架结构,拆除的顺序应选择为屋顶板墙梁柱基础。房屋的高度约为23m,拆除高度小于ZAXIS450最大工作高度,因此不需要采用垫高法增加工作高度,挖掘机采用ZAXIS450。大型拆除工具进场前,先对该楼采取室内拆除。室内拆除包括不能带走的如装修,水,电,燃气管道,网线等。管道网络拆除时应当请专业公司的人来审核改造设计的线路并且截断管线,保证拆除时安全。拆除施工队进场,挖掘机前安装加长臂液压剪,机械拆除跃层部分屋顶。拆除屋架之后,拆下的屋架混凝土块要用普通液压剪进行二次粉碎,并剥离出里面的钢筋,回收。顶层屋架拆除后,先将跃层部分钢筋混凝土柱,梁先拆除掉。拆除跃层部分外墙,首先用机械液压锤拆除外墙,车身在外,锤头深到建筑物内部,拆除外墙体时严格注意墙体的倒向,渣土和墙体破碎物都严禁向外掉渣。当跃层部分外墙拆除完后,再拆除内墙。墙体拆除后开始拆除跃层部分的梁。拆除跃层屋架时,加长臂液压剪破坏掉了部分梁,剩余的小型梁体可以采用液压锤破坏梁体的一段,将梁四周外皮打掉以后,再使用氧—乙炔切割钢筋,切断掉一根梁,如此反复,直到所有梁体全部掉下。接下来拆除跃层部分的柱子。采用液压剪首先在柱的柱根部分打一个锲口,再用液压锤剪把上段压倒,最后用钢丝绳将上段拉倒。依次将所有的柱子都拆倒完毕后将柱子破碎,分离成小的混凝土运送至底层。拆除跃层部分混凝土底板选择人工风镐敲打拆除,但拆除时必须非常注意,楼板一旦打通,容易出危险,因此严禁人员或材料汇集在楼板上,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跃层部分完全拆除后,拆除跃层部分脚手架,然后开始准备拆除6层,此时整个6层由左部及中部以及右侧组成。左部及右侧的屋架梁尚未拆除,大型机械不方便开入。6层楼部分屋架梁尺寸与跃层部分大同小异,为加快拆除进度,采用加长臂液压剪,剪下框架梁,但注意操作的时候要特别小心,防止梁臂坍塌。拆下梁体后,采用人工风镐破坏掉梁体,再通过外挂施工电梯运送至底层。6层屋架梁拆除以后,先用小型液压锤拆除掉所有墙体。拆除过程中密切注意墙体的倒向,先拆除内墙,最后再拆除外墙体。然后将破碎机吊运至6楼,采用GB501小型破碎机用于捣碎建筑物的墙,柱,梁等主要承重结构,使其坍塌以及建筑物塌后解体破碎。破碎机只拆除位于建筑物内部的柱子,边柱仍应采取破碎机打击柱下部造成锲口,再采用钢丝绳把上段拉倒,注意倾倒方向一定要向建筑物内部,再剥离掉混凝土,通过垂直运送设备转运至底层。整个6层是现浇混凝土板结构,板比较薄,通常厚度在10mm左右,且人机都要在板上作业。一旦楼板被压垮,人机都有可能掉到下面一层。我们采用200型的液压锤进行板的拆除作业。拆除作业时,液压锤的拆除方向从左侧副楼沿着主楼方向行进,最后行进至拆除右侧副楼,可以利用拆除板作业时产生的渣土堆积成堆,最后拆除机器沿着渣土开进至5楼。板拆除作业时,先拆除6层与5层之间的楼梯,左右侧副楼均有一部单跑楼梯,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风镐破坏掉楼梯部分混凝土,拆除时从上到下使用风镐,空压机逐段拆除,待楼梯混凝土全部都拆除掉后,再割断钢筋,整块下落至5层。5层与4层均为标准层,拆除方法和6层一样。3层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的露台。拆除露台时,因为露台部分开间相对较大,拆除方法与标准层无异,但露台部分没有屋顶,拆除顺序按照先拆除边柱,再拆除隔墙,最后液压锤拆除混凝土板。边拆除边清渣。2)商业铺面的拆除。2层与1层均为商铺,商铺开间比较大,可以直接用装载机吊装小型改装破碎锤的挖掘机至2层楼板。挖掘机的型号采用CAT306E2,破碎锤型号选择GB120E。整个商铺内没有隔墙,所以机械能够直接在商场内部开动。此时2层商铺内,建筑结构仅剩了混凝土柱,起维护作用的外墙,住宅出入口附近的卫生间,以及露台东侧客厅,卧室的隔墙。将改装后的挖掘机先开进露台西侧的卫生间,拆除卫生间周围的墙体。然后开至露台东侧的住宅部分,用破碎锤拆除掉内墙部分。拆除外墙时,为了保证外墙绝对向内倒,此时东侧外墙有多根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的间隔在6m左右,可以先在墙下侧打锲口,然后用钢丝绑在液压锤上,机械向后退,将外墙向内拉倒。外墙拆除完毕,开始沿着露台东侧按顺序拆除混凝土柱,拆除的方法仍然是先用破碎锤破碎掉柱子底部的混凝土,再通过改装的液压钳剪断部分钢筋,最后再打掉柱子上侧部分混凝土,再通过拉倒的方法拆除柱子。柱子拆除后,割掉柱子头裸露在外的钢筋,再用破碎锤对板进行破拆,破拆时,将板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由距离机车最近的地方逐步向前拆,一方块一方块的打或者剪。破除后若混凝土块掉至1楼,钢筋仍然未断时,采用人工割断钢筋。拆除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角度,破碎块度不要大,否则会被砸车,不要过早的破碎板下的梁柱。当最后一个方格块被拆除掉,挖掘机不能开动时,人驾驶挖掘机从渣土处开至1层。再从1层对2层梁进行破拆,拆除时,可以进度略快一些,1层楼面能够承受梁掉下的撞击。2层梁破拆后,拆除所有的围挡,并且取掉外挂施工电梯。选用三辆CAT306E2对1层墙,柱进行破拆,柱子拆除时,剪断与基础连接的钢筋。3)基础拆除。地面建筑拆除以后,对该楼基础部分进行拆除,查询设计图纸可以得知,整个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根据截面尺寸不同,总共分为14种不同大小的柱基础。基础总共个数有50个左右,基础与基础之间由现浇地梁相互连接,现浇地梁的截面大小为250×650,梁与基础之间错落连接在一起。基础最大埋深3.5m,最小埋深2.5m。由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知,基础只有建筑物基础,不包含有设备基础。开挖时,在基础周围,每边至少留出1m~2m的空间进行开挖基础,所以开挖宽度经过计算为32m左右,开挖长度为50m左右,把基础全部暴露出来。开挖深度大于基础的最大埋深,即最小开挖深度大于3.5m。开挖的土倒在周边,不至于导致基础塌方即可。因为拆完基础之后还要回填基坑,并且还要额外转运土填实挖掉基础的部分。开挖机械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具体的机械选择根据周围环境,采用正铲挖掘机开挖。整个基础暴露出来后,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破碎方法,因为基础采用的C25等级的混凝土强度不高,采用GHB900型液压锤对基础进行破拆。液压锤破碎基础的原则采取:由上到下,由边及内,边破碎边断筋。液压锤尽量打击自由面多的地方,每次破碎时不能块度过大,钢筋暴露出来后,应立即由焊工割断钢筋并取出来,防止钢筋妨碍施工。现浇地梁因为细长,破碎方法基本和独立基础方法一致,都是先破碎掉周边混凝土,边切断钢筋边清理,直到全部破碎完。等到基础破碎完,建渣全部运走后,进行基础回填。回填基坑后,要使填平后的基坑高于周围地面,因为土会固结排水,适当压一下,再交付给业主,该楼拆除整体完工。 3结语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空间狭小,建筑物非常密集,采用人工拆除作业进度太慢,爆破作业污染太大,并且密集的城市也带来了各种不可实施性,研究废旧高层建筑机械拆除施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国内机械拆除作业的施工方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有较大差距。希望国内能加大机械拆除的研究力度,努力提高我国的拆除水准。 作者:周洲 单位: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排烟口面积计算及设置要求 摘要:阐述了应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建筑排烟口的面积计算及设置要求。提出了排烟口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注意事项。确保建筑防排烟系统从设计计算到施工应用,能达到规范的具体要求,以便在建筑投入使用中,一旦发生火灾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火灾的风险,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减少人员伤亡。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排烟口;面积计算;设置要求 建筑火灾中,大部分人死于火灾时产生的浓烟。这是因为:①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使人在极短时间内昏迷甚至死亡;②烟气温度过高造成呼吸道灼伤或窒息导致死亡;③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燃烧时空气中氧含量迅速降低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通常在建筑内,对机械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时,排烟口的面积及设置经常被忽视,特别是施工当中更不被注意,导致在实际检测和使用中发现防排烟系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笔者在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抽查到防排烟系统的最不利点时,风量大多很小,基本无法测试。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机械防排烟设计当中,未能考虑到建筑内的空间布局、结构、装修以及防烟分区内储烟仓的形成对防排烟系统的影响,造成机械防排烟系统的设置,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排烟。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时,排烟口设置及尺寸经常与规范大相径庭,有的尺寸过大,有的又尺寸过小;或是设置位置根本不考虑烟气流动的特质和特性,以至于无法达到防排烟设计时的初衷,无法在火灾时发挥良好的排烟效果,导致建筑本身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的需求,在发生火灾时极易造成火灾失控和重大人员伤亡。 1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1] 1.1民用建筑 依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一般民用建筑的下列主要场所应设机械排烟系统,具体如下:(1)在可燃物集中、人员相对较多的地上公共建筑,当建筑面积超过300m2,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规范要求时。(2)建筑中庭内当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3)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内,总建筑面积超过200m2,面积超过50m2的房间,且存在较多可燃物质或者长时间有人员停留的场所内,当无自然排烟时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4)歌舞娱乐场所设置在建筑地下、半地下或4层及4层以上,以及设在1~3层且建筑面积大超过200m2的房间内,当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 1.2建筑走道内 建筑走道内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①走道内设置自然排烟,但距离最远点大于30m;②走道长度大于20m无自然排烟;③走道长度大于60m。 2机械排烟量以及排烟口面积的计算 2.1排烟量及风速 (1)通常机械系统排烟量要求见表1。排烟系统一般为竖向设置,火灾时应当考虑每个风道一般承担两个以上分区的排烟量。所以,应按建筑中最大的防烟分区面积设计排烟量,本文以≥120m3/hm2排烟量为例进行计算。假设建筑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为360m2,排烟管道内排烟总量计算为:360×120=43200m3/h。在同一个防烟分区内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排烟管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排烟更为安全可靠。(2)通常排烟系统的风速要求见表2。由表2可见,①管道材质使用金属材料时,风速不应超过20m/s;②管道材质使用内部光滑平整的非金属材料时,风速不应超过15m/s;③送风口附近的最大风速不宜超过7m/s,排烟口附近的最大风速不宜超过10m/s。 2.2排烟口面积 (1)排烟口的数量。按照每个防烟分区内的任意点,到最近排烟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任意两个排烟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0m,每个分区应设置至少两个排烟口。(2)排烟口的风量。以一个防烟分区两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为:43200(m3/h)/2=21600m3/h计算,则每个排烟口风量=21600(m3/h)/2=10800m3/h。(3)排烟口面积。因排烟口的风速应不宜大于10m/s,排烟口面积为:10800/(3600×10)=0.3m2,计算还应考虑到有效面积系数,由此应选用面积(长×宽)为0.3m×0.8m=0.24m2,也可选尺寸(长×宽)为0.4×0.6m的排烟口。 3排烟口的设置要求 3.1常规要求 (1)每个防烟分区的排烟口设置,应符合最远点的间距不超过规定值。(2)排烟口应设置在每个防烟分区所形成的储烟仓结构内并尽量布置在顶部,以利于更有效的排烟。(3)设置在走道的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顶部,有利于良好的排烟。当确有困难设置在墙面时,根据烟气流动的特性其最近距离吊顶或顶面最好应不超过0.2m。(4)每个排烟口必须同时设有自动和手动机械操作,在火灾时能自动开启排烟口并联动启动排烟风机,及时有效进行排烟。排烟口或排烟阀必须能手动开启或关闭[2]。(5)排烟口设置时,还应当考虑尽量使排烟气流方向避开安全疏散的人流方向。设置位置与最近出口间距,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建议>2m。(6)排烟口的设置在吊顶位置或其它位置时,周围1.0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7)排烟口的周围及储烟仓内不应设置阻碍烟气流动或影响排烟效果的结构。(8)排烟口及排烟阀的耐火极限应符合规范要求。(9)当排烟管道采用金属材料时,考虑到火灾时高温的影响及最不利点排烟的风量,一方面,一个防烟分区内管道不宜布置过长;另一方面,建议对金属风道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可涂刷防火涂料或采取其它可行的防火措施,防止在火灾时管道因高温变形断裂造成无法有效排烟。 3.2在建筑内装修设置吊顶时,排烟口的设置要求 [3](1)吊顶装修应当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且在封闭吊顶内的水平吊顶上的烟气流速不应大于1.5m/s。(2)局部吊顶时,吊顶部分应尽量不跨跃防烟分区。当必须跨跃时,应当重新划分防烟分区或在分区处增设挡烟垂壁;吊顶与非吊顶边界应进行分隔,防止烟气流入吊顶内,且应尽量根据边界划分防烟分区。排烟口的设置应根据烟气流动特性及储烟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布。(3)当吊顶距离顶棚高度大于0.9m时或吊顶内设置技术夹层存在可燃物时,应考虑吊顶内的排烟,排烟口应设置在顶部,同时防烟分区划分应与吊顶以下部分相对一致。(4)当排烟口(排烟阀)为设置在吊顶内的形式,通过吊顶以上空间排烟。(5)吊顶内设置排烟系统时,建议应当与吊顶外分开划分防烟分区,同时排烟管道应分开设置。 作者:任立军 单位: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建筑机械施工而言,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有质量。目前的建筑机械施工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但是其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就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给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安全生产。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现代工程而言,缺乏机械设备就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施工速度,甚至导致很多工程无法完成,机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对于工程而言很重要,安全管理出现问题,既会导致工程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会出现一定的人员伤亡,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加强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施工安全管理而言,已经在逐渐完善,但是其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安全,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安全意识以及设备使用方面,下面就这些问题做具体研究。 1.1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对于机械施工而言,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进行安全管理的保障,但是对于大部分工程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工程在机械施工环节出现各种高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存在使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难以规范进行。例如,在某个环节的机械工作中,缺乏制度规章对于机械设备的制约,机械设备的工作路径以及工作时间等不统一,直接影响工程效率,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隐患。工程进行的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导致相关责任人员不能及时做好本职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 1.2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过程属于机械设备进行工作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机械设备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同样也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机械设备的现场工作而言,一个好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施工的保障,这其中包括了施工前期对机械设备的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维修以及施工完成后及机械设备的搁置检查等,这三个环节应密切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对于目前的管理而言,前期设备检查流于形式化,导致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后,缺乏维修人员的及时修理从而使规定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等。 1.3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中很重要,这既包括管理人员也包括施工的工作人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人员没有将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在进行工程规划以及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没有一个严格安全意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导致整个工程安全意识薄弱,从而出现各种问题。在施工以前企业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管理的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导致整个工程的安全隐患众多。 1.4设备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些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对机械设备不熟悉,缺乏专业的知识,同时在施工前期缺乏专业的培训,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以及超负荷运转的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危害机械设备的健康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 2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步进行完善,使安全管理制度逐渐变得更加规范化,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机械施工的各个环节,逐步规范化。首先要落实责任制,将责任分发到人,让不同员工负责不同的事务,这样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就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出现安全事故后也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从而降低企业的损失;其次要建立完善监督制度,使员工之间相互监督,保证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要配合专业的奖惩举报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质量高的要有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工作状态差或被举报查实的员工要采取一定惩罚措施,做到奖惩分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加强福利制度,为员工谋福利,同时企业领导要定期进行亲临慰问,让员工感受家的温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2.2加强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作的核心环节,针对其中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强工作人员意识,让工作人员在设备检查阶段能够落实到具体,坚决杜绝形式化的现象,同时对于维修人员要求其按时上岗,防止出现设备出问题时无人维修的现象,对于设备的搁置即检查要派有责任的专人负责,这既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也能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上级领导要不定期对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对于其中出现的各种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及时制止,根据奖惩制度进行惩罚和奖赏,这样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态度,改善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3加强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企业领导重视安全意识就能提高工程的安全意识,领导将安全问题抓在首位,就会在各个环节重视和提高安全意识。例如在资金上设置专项资金为整个工程的安全提供保障,采购专业的安全设备,解决机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在施工前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其次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安全落实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更正,树立安全防范的意识,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醒目的条幅等提醒措施,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性。 2.4加强机械设备的技术指导 对于机械设备使用人员要从两方面进行约束,一是其专业知识;二是其熟练程度。要提高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应聘门槛,尽量招收高学历的技术工人,采取老人带动新人的模式,切实保证新员工能够熟练操控,工作人员要明确机械设备的性能,采取及时的措施完善各个环节的设备使用情况,大力开展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形成协同的技术战线,优势互补。 3结语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明确其中的问题,不断完善才是解决根本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落实各个要求,对于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从而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 作者:凌其峰 单位:广西高远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环保节能方法简述 【摘要】今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第三产业也在不断的增加自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国家的先进程度和科技实力不再是像过去一样注重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的制造生产的能力。反而是更加注重第三产业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换言之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占到的比重。为什么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此受重视,究其原因,最简单的回答是科技和环保。科技,不再是简单的依靠大规模的能源和人口密集型的产业,人工智能化。环保,不再是高耗能,高污染。能耗大大降低,污染基本没有。第二产业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瓶颈,本文将主要阐述建筑机械环保与节能方法分析,以点带面,通过机械的环保为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机械;环保节能;方法分析 1前言 在十九世纪末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力,内燃机,电讯和化工四大成就的产生,它们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实际的技术支撑。建筑业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身也不断的进步和演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原料由原来的蒸汽机变成了电动机,虽然电动机同样可以传输动能。但是现代的大型建筑机械还是在采用过去的内燃机,主要的原因就是动力较大。因此现在的大型建筑机械使用的燃料还是石油为原料的柴油和汽油,其中柴油居多。但是随着人们的日常环保理念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机械的环保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 2建筑机械的含义和类别 2.1建筑机械的含义 过去很多时候将建筑机械的定义扩大或者缩小了,建筑机械不是简单的几台挖掘机或者装载机就结束了,或者不是说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机械都是建筑机械了。建筑机械就是所有的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和城市以及乡村建设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总称。既然是建设中使用的机械设备,那么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肯定是其中,因为这些设备参与建设施工。建筑施工设备中很多施工人都是持证上岗,但是对于机械使用正确的操作人员却又是非常的稀少。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理论知识水平又不是特别的高。最终导致的结构就是只能保证建筑工程机械使用正确,工程质量达标。对于其他的环保等基本上就是为零。因此对于这部分实际操作型的技术人员的环保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必须让他们明白建筑机械的主要类别情况。 2.2建筑机械的类别 根据各种建筑机械原理类别的差异以及用途的差异,可以将建筑机械分为以下的类别。根据机械用途的差异可以分为挖掘机,装载机,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高空作业的机械,钢筋和预应力机械,路面平整处理的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机械等大型的机械设备。(1)大型的混凝土机械设备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运输机,混凝土泵等(2)大型路面平整处理的机械主要有翻斗机和压路机等(3)大型的路面处理的机械,主要是路面原料的投放类机械,主要的机械类型有沥青或者混凝土的推铺机,以及沥青的喷洒机。(4)打桩的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械,液压机械以及振动机械等等。(5)挖掘的主要机械有单斗或者是多斗的挖掘机。同时也包括挖掘的装载机。(6)装修的机械主要有地面平整的各项机械,涂料或者其他原料的喷洒机械,装修所用的各种吊篮,手持的各种机械工具(主要是各种较小的工具),各种灰浆的制作工程器械。(7)高空的作业的机械等,主要包括的工程器械有高空的作业平台以及高空作业的车辆等等。(8)路面进行压实的机械主要是压路机和路面夯实的机械。(9)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机械,主要包括混凝土砖石的切成的机械,空心板砖的切成器械等。(10)钢筋混凝土及应力机械,主要包括钢筋的强化机械类,钢筋的成型机械,以及各式的钢筋的链接的器械,最后就是钢筋应力机械的测试等。 3建筑机械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 前文中已经对建筑机械进行了分类,断定主要的机械的门类。简单的说就是找到各种建筑机械之间的同与异,既然找到原因,就应该根据这些具体的差异找到产生污染的原因。 3.1建筑机械加工原料的原因 建筑机械在前文的分类中主要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泥,另外一类就是钢材。既然使用的原材料中包括有水泥,那么首先可以断定的一点就是粉尘的污染。水泥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粉尘颗粒,主要是运用在建筑的粘连方面。干的水泥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在水泥进行搅拌的时候,大量的粉尘会立马扬起,这就是典型的空气污染。另外在水泥搬运的过程中,同样会一定的粉尘溢出,这样也就会形成一定的污染。其次就是钢材的加工,对钢材进行加工势必会进行切割,切割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有“火星”冒出,还伴随着部分的刺激性的气体,这些“火星”在冷却之后形成固体,但是却是无任何的用处,形成固体污染。另外就是刺激性的气体污染到了空气的质量,同样也是污染的来源。 3.2建筑机械自身运作的原因 建筑机械在运用的过程中部分使用的动力是电力动力,但是大部分的机械使用的动力依然是柴油等油料为动力的内燃机。既然使用的油料为燃料,那么势必造成一种问题就是空气的污染。假如在空旷的地方,当然空气污染不会是特别的严重。但是建筑机械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使用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 3.3建筑机械附带引起的原因 在建筑机械运输的过程中,建筑机械确实需要进行保护运输。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势必要有一些损耗。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水泥泵车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对水泥进行搅拌和滚动,为了防止水泥凝固。在搅拌的过程中,势必造成部分的水泥外泄,破坏环境美化,破坏卫生等。 4建筑机械环保与节能方法 (1)对原料的处理要在可控的范围内。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水泥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防止水泥灰的溢出。钢材加工后的残留物也要集中进行处理。(2)建筑机械自身运行用的油料应该选用无铅原料,或者选用其他污染较小的原料。在建筑机械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使用油料作为燃料,同时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比如说水,在经过建筑机械使用之后的水基本上是不能够再投入到日常的使用中的,因此这些也是建筑机械自身运行之后引起的污染问题。使用无铅的油料,目的就是为了让其自身尽量不要排放污染空气和水的废气和废水。(3)对在运输过程中注意控制不要使工程需要的物料在运输的过程中溢出,同时还要设计可以对溢出部分进行回收的装置。综上所述,建筑机械环保与节能方法分析就是找准原因,才能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 作者:辛骁勇 单位:葫芦岛绥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工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建筑工业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助力,必须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在建筑工业的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方面,要制定一系列安全保护和管理措施。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建筑工业进行各项施工的重要基础,是施工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建筑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筑工业的发展、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一份保障。本文将对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做出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机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建筑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筑机械设备使用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更新和增加,各种重型、大型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建筑工业当中,其优点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越来越先进的机械设备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操作机械设备越来越便捷。但是由于各种重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也给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带来了一些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出现安全事故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尽量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按时完工。本文将针对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作出讨论,先阐述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其次分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特点 在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常常伴随有一系列的特点,这些特点常常会给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建筑施工的过程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要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在设备使用转移的时候要做好安全转移的措施;当施工的工程比较大时,施工现场的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人员在施工现场不断来回走动时,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的大部分人员都是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工,因此,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施工现场的秩序如果不有效的管理好,将出现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施工建筑的承包关系也是影响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但是,只要承包商们能协商的公平合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也能够做好。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企业为节省成本购买不合格的机械设备 有些不负责的施工企业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千方百计地寻找管理制度的漏洞,为了节省成本而购买质量不过关的机械设备,这给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合格的机械设备过早的出现老化、陈旧等的现象却不对设备进行更新等安全处理措施,给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 施工现场的人员大部分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水平低的农民工,只有在遇到完全不会操作的难题时才会去请教专业的技术人员,而大部分时候是这些技术水平不过关的施工人员操作机械设备,而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完全地相信机械设备、相信自己的操作。殊不知往往是他们的这种意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 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都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缺少了一个保养的意识,只知道使用却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为了将工作最快速度地完成,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不维护、不保养,机械就会出现很多的小毛病,一直积累着,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增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而且还会增加维修的经费。 2.4超额工作导致设备损坏加快 施工企业很多时候注重工作效率多于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购买投入的机械设备数量并不多,只能靠购买的少数的设备进行工作,加大了机械设备的工作负担,严重的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常常会出现因为设备的超额工作而导致设备提前损坏的现象。 3建筑机械设备的有效安全管理措施 3.1根据需要购买设备并合理调配使用 建筑机械设备的购买应该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购买,购买设备时,对设备的要求要严格,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设备之间的合理调配使用也是发挥设备作用的关键,设备的合理调配使用,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磨损问题,能更充分地将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来。 3.2加强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抓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培养员工在工作中有一种忧患意识,提高员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危险的警惕性,从而提高员工在施工中的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一些培训将施工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提高,首先是在理论方面对员工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员工更加深刻地体会设备的操作程序,确保每一个培训的程序都落到了实处。同时,也可以培养员工在遇到紧急事故时的处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3.3及时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测和保养工作 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少不了对其的安全检测和保养工作,每隔一定的时期,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方面的检测,将设备潜在的危险检测出来,避免因设备存在的危险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这样不仅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安全的一种保障措施。 4结语 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必须要做好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我国,要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工业的发展,建筑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因为建筑机械设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是施工企业很重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注重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问题,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监测力度,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解决处理的方案。只要做好了这几点,并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让高安全的机械设备为我们高效的生产工作。本文仅是作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因为经历和阅历尚还不够,可能有许多并未顾及到的观点,仅以此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者:辛骁勇 单位:葫芦岛绥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提高建筑机械维修效果的措施 【摘要】建筑机械维修是建筑业能够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建筑机械在建筑产业中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建筑机械的维修利用就成为了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探讨课题之一,如何在保障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建筑机械的维修效果也是目前建筑机械技术人员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筑机械维修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出发,探讨建筑机械维修效果的优化与提高。 【关键词】建筑机械维修;建筑产业;建筑机械;建筑机械化 建筑机械的维修主要包括针对机械日常工作的管理检查和对机械故障的维修处理。其中以对建筑机械工作完成后的日常检查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保障日程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可以尽量降低维修所需要的成本,此外建筑机械维修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以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态度认真对待建筑机械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目前在建筑机械维修当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建筑机械的保养观念落后 大部分的建筑机械技术人员并不是不清楚保养的重要性,而是出于工期在内的利益相关各种原因的考虑,尽快地使用建筑机械完成所需的施工工作结款之后对建筑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或者不检查直接找到下一份工程开始施工,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通病。其实从长远利益来说,这种不顾及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十分不利于建筑机械的寿命,进行良好的保养有利于提高建筑机械的施工使用年限,从而从更长的时间跨度上给予施工方更大的利益,这样虽然在短时间内节省了保养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但是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会以更换零件或者机器报废的情况使得建筑方耗费更大成本。 (二)建筑机械的维修设备材料和技术不完善 建筑机械的维修需要较好的维修材料,如液压零件以及高效润滑油等,可是很多技术人员并不能左右采购人员的行为,导致机械维修的效果并不好,甚至不合适的材料还会对建筑机械有所损害,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另外,建筑机械维修技术人员也要保障技术过硬,对建筑机械的故障有着足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和完善的理论知识,保障在珍贵的时间里利用较少的检修时间对建筑机械进行检查和施工。建筑机械维修的设备属于维修当中比较重要的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一方面需要有过硬的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筑机械维修技术人员对这些维修用机械进行及时的检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的维修也正在逐步实现自动化,使用建筑机械维修设备进行维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建筑机械技术人员的生产力。 二、提高建筑机械维修效果在管理层面的重要途径 建筑机械维修效果的提升不仅需要对上述问题的重视,还需要对于相关技术理论方面的人员培训以及基础建设等,合理的维修方式和途径在这种时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供一些优化整体建筑机械维修效果的有效途径为建筑机械维修人员和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做一定参考。 (一)建立日常检修制度和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很多建筑机械故障甚至是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建筑机械的日常检修没有做到位,这个行为产生的危害在这里不再赘述,要做到加强日常检修,就要在制度的执行中对理念进行一定的强化。首先,良好的日常检修制度是不可缺少的,建立一个合理的日常检修体系和制度有利于建筑机械检修的正常进行,在日常检修的制度建立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检修成本确定检修周期和精确到周的检修日期规定,还要针对机械的种类、使用时间、维修记录等对机械的重点部位进行详细的排查,从而使得机械检修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起到最大的效果。日常检修制度可以从强化日常保养开始,确立保养签到制度,确保技术工人对建筑机械进行检查,在上工之前和下工之后都要进行简略的检查,将可能出现的故障防患于未然。其次,制度的成立有利于养成技术人员良好的防患意识,意识和制度可以为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提供双重保障,建筑技术人员更加负责,对于建筑机械的维修效果也有一定提升。 (二)注重建筑机械维修新技术和人员培训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可以取代技术人员依靠经验的维修方法,这时候就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明白新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在新技术的执行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机械维修能力。在建筑机械维修方面也要选择合适的零件,这都要建立在技术人员的技术提高和选择能力提高的前提上,所以提高建筑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是能够选择更先进的建筑机械维修技术的重要前提,如果不对自身员工进行培训盲目进行技术的引进,那么很可能会有较高的技术成本,造成技术不适应,反而会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建筑机械的维修产生不好的影响。 (三)利用监测系统与诊断设施,快速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 目前,维修业对故障的判断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具有了一定监测诊断手段,如能将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监测手段形成一个系统,利用各种高可靠性传感器直接获取各运行部分的工况参数,及时预报检测出的故障及故障隐患,可有效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例如可设想建立一种二级监测法。 (1)第一级预警:监测出的故障如果在机械性能极限允许范围内,可通过系统仪表盘上的相应发光二级管发亮予以誓示。它不要求操作者立即停机处理,但表明故障隐患已出现,应在适当的时间安排检修。 (2)第二级报警:监测出的故障如果威胁到机械正常运行,可通过闪光报警灯或喇叭发出誓示,向操作者清楚地显示哪种功能有了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排除故障。 三、结语 建筑机械维修是机械化形势下的建筑业正常发展,建筑企业能够获得利益的重要保障之一。建筑方要对建筑机械的维修效果提升引起重视,以此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高建筑机械维修效果的途径有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和进行人员培训引进新技术等,利用好这几个途径会使得建筑机械维修效果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侯磊 单位:邵阳学院 建筑机械论文: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探讨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问题,介绍了分设风机法、旁通法、变风量运行法三种解决方案,在旁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地上风口泄风的新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算,指出新方法具有系统简单、便于控制的优点。 关键词: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风量,风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形式多样的高层建筑在各地大量新建。而由于高层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功能复杂,人员密集,起火因素多,起火后火灾蔓延途径多,在起火后人员疏散时情况多变造成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因此,作为保障人员疏散安全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实际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对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方法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了出来。 1问题的提出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和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规》)都有提出: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高规》6.2.8条、《建规》7.4.4条)。对于大多数高层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空间的价值极其宝贵,地下部分单独设置楼梯间显然造成大量空间的浪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建筑专业都会使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并在首层设置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的方法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的做法。对楼梯而言,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就形成了两个单独的楼梯间。而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经常会出现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楼梯间及其前室都没有设置可开启外窗的条件。根据《建规》7.4.2条规定封闭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这就使得无论防烟楼梯间还是封闭楼梯间都需要设置加压送风系统。由于建筑空间的宝贵性,通常的做法是地上楼梯间与地下楼梯间共用一个正压送风道。而根据《高规》正压送风量的要求,对于20层以上高层建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需加压送风量明显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屋顶正压风机设计时的难度,即按地上要求风量选取风机,则当地下部分着火时,风机所送风量远大于地下要求风量,势必会造成地下楼梯间严重超压,疏散门难以开启阻碍人员疏散。而如果按照地下要求风量选取风机,则正压风机无法满足地上楼梯间对正压风量的要求,使得地上部分着火时楼梯间正压过低不满足要求。所以如何在高层建筑地上、地下合用加压风道时合理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成为一个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现有的解决方案 对于上述问题,现有的设计中的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种:1)分设风机法。即在屋顶正压风机设置处同时设置满足地上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的风机和满足地下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的两部风机,所有楼梯间正压送风口均采用电动多叶风口。这样当地上部分发生火灾时,控制担负地上加压送风量的风机启动,同时打开地上楼梯间正压风口,实现对地上部分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当地下部分着火时打开担负地下正压风量的对应风机和地下部分楼梯间风口进行加压送风。这种是目前的普遍做法,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同加压送风量,但是对一个风道设置两部风机,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风道附近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无形中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2)旁通法。即屋顶风机按照地上部分楼梯间加压送风量选取,在风机与风道连接前设置Y形旁通口,Y形风管的分支端一个接正压风道,另一个通向室外大气,并安装电动阀门。这样对地上部分进行正压送风时关闭电动阀门,使风机风分量全部用于对地上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对地下部分送风时打开电动风阀泄掉一部分风量,使送向地下的风量满足要求又不致过大。这种做法避免了风机的浪费,但是对于Y形管的设计要求比较高,要保证泄掉风量后进入风道的气流保证所需风量的同时还有足够的静压,计算复杂且不易调节保证风量满足需求。3)变风量运行法。即改变送风机的电动机转速,如采用双速风机,低速挡用于对地下室楼梯间加压送风。但此种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文章讨论的情况是高层建筑,这样屋顶风机的位置在高层屋顶,当满足地上部分送风量及克服风道阻力所需风机全压时,双速风机的低速挡全压明显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此种做法并不可行。 3新方法的提出 既然旁通法是利用Y形支管泄掉一定比例的风量实现地下楼梯间送风风量满足要求,那么因为正压风道在楼梯间每隔2层~3层都设有电动百叶正压送风口,我们可不可以利用上部楼梯间的正压风口泄掉多余风量而不在风机出口处设置Y形风管呢。下面以一个实际工程的楼梯间为例进行验证计算,此工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上20层,地下1层。其中1层~8层为高层裙房部分。风道截面积为3m2,地下部分设1000mm×800mm电动百叶送风口,地上部分1层,4层,7层,10层,13层,16层,19层设置800mm×500mm电动百叶送风口,屋顶设一部正压送风机,风量35380m3/h,风机出口全压992Pa。其中,Ly为加压送风量,m3/h;0.827为漏风系数;A为门、窗缝隙的总有效漏风面积,m2,门缝宽度:疏散门0.002m~0.004m;ΔP为压力差,疏散楼梯间取40Pa~50Pa;n为指数,一般取2;1.25为不严密处附加系数。(2)其中,Lv为加压送风量,m3/h;F为一樘门开启的断面积,m2;v为开启门洞处平均风速,取0.7m/s~1.2m/s;a为背压系数,根据加压间密封程度取0.6~1.0;b为漏风附加率,取0.1~0.2;n为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对于多层建筑和2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取2,20层及20层以上取3。注:1)当前室有2个或2个以上门时,其风量按计算数值乘1.5~1.75确定,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应小于0.7m/s;2)多层建筑中,若地下仅有一层楼梯间,按上述公式计算时,n取1,通过门洞处风速应适当加大,宜取0.3m/s~1.2m/s计算数值直接取用。根据公式计算,为保持门洞处风速所需送风量:Lv地上=3×3.15×0.7×1.1÷0.6×3600=43659m3/h。Lv地下=5.67×0.9×1.1÷1×3600=20207.9m3/h。由于地下楼梯间相对密封较好,故背压系数取1,由计算知,为保证门洞处风速所需的送风量远大于当疏散门关闭时,加压部位保持一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本例中地上部分楼梯间加压送风量应满足43659m3,而地下部分楼梯间加压送风量应满足20208m3,而为保证在加压风机启动后,疏散门还未开启时楼梯间防火门不会由于楼梯间超压而无法开启,阻碍人员疏散,故在楼梯间还应设置泄压阀。如果只选一台屋顶正压风机,按地上楼梯间所需最大正压风量选取风机V的话,假设风机风量取44000m2/h,则当只有地下部分楼梯间需正压送风时风量多余出44000-20207.9=23792.1m3/h。此时,由于地上楼梯间与地下楼梯间共用风道,如果可以使用地上楼梯间的正压风口泄掉这多余的23792.1m3/h的风量,就可以满足地下楼梯间的正压风量要求了。由上述计算论证可知,当地上楼梯间与地下部分楼梯间共用加压风道时,可以根据地上部分楼梯间加压送风量选取一部加压风机组成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经计算确定当对地下部分楼梯间加压送风时,需要泄除的风量确定地上部分需要打开的风口数量,在设置系统时,这部分风口采用常开百叶风口,而其余风口采用电动机械百叶风口。当对地下部分加压送风时,地上部分的电动风口关闭,对地上加压时地下部分电动风口关闭。这样做既可以满足消防要求,又节约了建设成本。由于在建筑上不考虑相邻防火分区同时着火的概率,所以本文提出的方法,是针对于只对地上或地下一部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的方法,实际工程中,如需保证地上地下两个楼梯间能够同时加压送风,只需屋顶风机风量满足同时加压风量,相应计算打开泄压风口即可。 4结语 目前设计中对于地上地下共用风道的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普遍采用的分设风机法虽然可以很好地满足规范中对于楼梯间正压送风的要求,但需要安装风量不同的两台风机,并且全部使用电动百叶风口。消防正压系统是平时并不使用的系统,当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存在数个这样形式楼梯间的情况时,在消防这一项就会产生很大的投资。而旁通法和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可以有效节省这一投资,又可以达到规范要求。相比之下,使用地上风口泄风的方法比起旁通法又有系统简单、便于控制的优点。希望大家可以根据实践经验,改善这种方法并推广利用。 作者:刘子熠 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维修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建筑机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成功与质量,做好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建筑施工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建筑机械维修在管理上存在若干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维修管理;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机械也获得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机械主要可以分为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作业机械、起重机械等几大类,这些建筑机械大多属于贵重物品,保管良好的可以反复使用,为建设施工企业节约大量的施工成本。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方面的重视仍然不足,使得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我国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现状 1.1历史发展问题 虽然建筑机械维修行业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实际上,建筑机械维修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机械维修行业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建筑机械维修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建筑机械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建筑机械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设备等经常与建筑机械技术的发展不相匹配,对于部分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无法进行完全的维修。同时,我国目前建筑机械维修行业并未受到社会广泛重视,大部分地区的建筑机械维修行业并入为汽修行业,甚至在少部分地区并不存在专业的建筑机械维修人员,使得众多建筑机械设备无法得到良好的维修管理,影响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1.2维修管理制度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制度主要以定时修理和预防修理为主,这样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制度乍看之下似乎能够有效对建筑机械进行保养,实际上还存在若干隐患。主要表现在:第一,容易造成浪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部分建筑机械之所以会出现故障其实是由运转过度造成或部分零件被侵蚀所引起的,根本不需要大规模的实行全面维修加保养,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制度却为考虑到这方面,经常只要机械出现故障即进行全面维修,是对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二,建筑施工人员对建筑机械是否产生故障的凭据主要来源于机械的运转记录。但是,机械的运转是否正常与工作人员的操作有莫大的关系,很可能并非是机械本身的问题[1]。这种判断方法有失科学,也使得建筑机械的预期维修显得没有必要;第三,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制度的定时定期维修在无形中加重了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负担,对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第四,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制度中对所有的建筑机械实行统一维修,没有根据机械类型不同做出不同的制度规定,于特殊的建筑机械的维修与管理不利,维修效果不佳。 1.3建筑管理人员意识存在偏差 建筑管理人员对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意识仍然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未制定严格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却未严格执行,导致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浮于表面[2]。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机械维修的资金投入还存在严重不足,企业的维修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为了加速施工常常使用出现故障的机械,为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带来不良的影响。 1.4维修技术无法得到保障 建筑机械维修技术是提高建筑机械维修质量的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建筑机械维修发展历史较短,在维修理论和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对于许多现代化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掌握不足,难以提高建筑机械的维修质量。此外,建筑机械维修专业性较强也是限制建筑机械维修与管理的一大难题[3]。部分企业为了保障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转,对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方便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机械故障进行检测,然后,该专业性太强导致人员学习进度缓慢,无法有效解除机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加强建筑机械维修管理的措施 2.1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实际需要你相结合,有目的性的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机械维修的针对性,且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信心,促进技术人员的进一步发展。 2.2采用更加灵活的维修管理制度 传统的维修管理制度过于单一化,并不适合与所有的建筑机械维修。正确的建筑机械维修制度应该是更加灵活、多样化的:首先,对于特殊类型的建筑机械要采取特殊的维修模式,机械架构较为复杂的应该加强对其预防和保养,反之,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械可以以故障后的维修为主[4]。因为机构复杂的机械器具维修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结构简单的机械的维修费用较为低廉,操作也更为容易;其次,对危险系数较高的建筑机械必须坚持将预防与维修结合,如混凝土机械等;最后,根据对机械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再予以故障维修。这种维修方式能够提高维修的有效性,且能降低企业的维修成本。 2.3建立全国性建筑机械维修网点 全国性建筑机械维修网点的建立可以为企业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减少企业因施工场地的限制而无法及时对机械进行维修,提高企业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是为国家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的重大举措[5]。因而,建立全国性建筑机械维修网点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行政举措,通过优惠的政策引导技术人员加入全国性建筑机械维修网点的建立,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机械维修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管理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维修管理制度不合理、建筑管理人员意识存在偏差以及维修技术无法得到保障,必须要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采用更加灵活的维修管理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建筑机械维修网点,以此提高我国建筑机械维修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董永双 唐鹏 单位:南京宁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现代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建筑。对于现代化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更是值得重视的。目前,我国现代化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其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前言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各项工程都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更好的施工,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也不例外。机械设备施工在现代化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对于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加强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可有效避免建筑施工中因设备出现故障而造成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延误,带来巨大的损失。文中主要分析了现代化建筑中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2现阶段我国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缺陷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机械施工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使得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难以规范有序的进行。在具体实施工程中,没有明确责任制,对于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不细致、具体,这就使得工作中人员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没有成效。对于机械设备,没有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只是一味的使用,使得其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对于安全管理制度也不能够有效地遵循,很难落实相关规定,综合管理能力水平不高。 2.2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没有有效地进行现场管理。实际施工中,缺乏施工监督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的配备,对于机械设备的现场维护和检查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设备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造成工程进度的延缓。进行监督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尤其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记录并进行上报,使得机械设备不能够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也不尽理想[1]。 2.3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工程团队没有很好地对施工人员在安全管理管理方面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培训教育,不注重他们的综合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良好地安全管理意识,对于设备操作不得当,时常有违规操作的情况出现;还有一些施工人员没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于机械设备操作方法不熟练,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也不加以重视,使得机械设备时常超负荷运转,造成设备运行故障。此外还有一些施工人员进行疲劳作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2.4机械设备技术管理的问题 机械设备在施工作业中,由于没有具备完善的技术性相关文档,使得在设备在进行特殊作业时没有相关的依据标准可以遵循,造成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不恰当。还有相关施工单位对于行业技术标准的忽视,造成设备技术性文档重视程度不够,对其设备技术性操作没有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严重影响了实际施工的工程进度[2]。 3现代化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应对策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机械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要尽可能的制定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过程中,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将相关部门和施工人员的责任细分做到责任到人,在工作过程中也要遵循管理制度进行各项工作,防止设备违章操作的情况出现。对于安全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并加大执行力度,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作中也可以采取奖惩办法的实施,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成效好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使他们劳有所得,而对于工作差的员工要有一定的惩罚力度,这样可有效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效避免工作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2施工过程管理的加强 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加派现场施工监督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对于施工中,施工监督人员要合理的分配,各个环节都要有监督人员进行随时的监督检查,发现设备操作和工程中的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处理。设备维修人员还要定期对机械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对于设备中的小的故障也不能够忽略,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良好地运转,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 施工人员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意识差的问题,这就需要对症下药,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安全教育知识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认知。对于施工团队,也可以引进一些安全管理意识强、专业技能水平高等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并通过他们来帮助整体团队的安全意识提高。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重点是安全管理意识方面,还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只有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现场施工。要给施工人员分发安全宣传小手册,随时让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施工现场也可以张贴安全警示条幅,起到时刻提醒施工人员的作用,确保他们的自身安全。 3.4加强机械设备技术管理 机械设备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性文档,对于设备的技术操作,还可以请专门的设备操作专家来培训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遇到特殊作业的设备操作时,要依据技术文档的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对于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要请教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工作,大力开展人员的技术交流,促进设备技术文档的进一步完善,也可以建立技术数据知识库,以便更好的对设备性能良好地把握。 3.5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以及资金投入 建筑过程中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人员方面要加强安全的教育制度。对于他们安全教育学习积极开办多种活动,并定期对他们教育的学习进行检查,以促进他们更好的掌握安全知识。4结语建筑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机械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就要加大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只有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够在工程施工中有效保护自身的同时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作者:齐翀 王鲲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 建筑机械论文: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 摘要:首先对影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引言 机械设备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因此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由于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施工人员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与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 1影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的因素 建筑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建设中必备设备,机械设备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所以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些因素影响着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1)施工单位因素。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主要是由施工单位负责,但是从大量的调查走访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在这方面并未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只安排很少的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由于人员缺乏,致使机械设备管理与操作不统一;其次,很少有施工单位针对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制定专门的制度,致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始终处于无序状态,对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产生了不利影响。2)施工人员因素。首先,施工人员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某些施工人员有这样的意识,却未能掌握维修与管理的基本方法,致使建筑机械设备依然存在各种隐患,更为关键的是,维修与管理不当,不仅不会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还会加速老化;其次,施工人员为了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任务,使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又未及时维修与管理,导致机械设备老化严重;最后,完成施工任务之后,施工人员并未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就将机械设备送往另一个施工地点,使得机械设备在新工程中时常产生故障,延误工期。3)制度因素。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应用十分重视,却忽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因此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未制定健全的机械设备保养维修制度,这是施工人员缺乏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建筑行业也缺乏行业规范,这使得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管理比较随意,而且很多时候管理都是流于形式,并未进行深入的维修检查。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尽管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工程安全,进行监管,发现带故障作业的机械设备后,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更换,但是由于缺乏强制有效的措施,施工单位时常是屡教屡犯。4)机械设备更新因素。现阶段,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缓解资金紧张的状态,通常都不会主动更新机械设备,一直使用磨损严重、性能低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存在着非常多的安全隐患。某些施工单位只是部分更换了机械设备,这使得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大为降低,工作效率低下,事故频繁发生,长此以往,施工单位将会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5)培训因素。施工单位由于不够重视建筑机械设备施工,所以也就没有花费过多的资金对机械设备维修与人员进行培训。有很多维修管理人员经验并不丰富,未经过培训,时常会出现维修与管理不当的情况。再加之,现代机械设备管理异常迅速,有很多新型的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可能并未接触过,或者接触过,但是了解不多,如不进行培训,维修与管理人员很有可能会出现误操作,破坏机械性能[1-3]。 2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对策 1)施工单位应该对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足够的重视,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机械管理维修,部门中各个成员的职责必须明确规定,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追责,当然如有维修与管理人员表现良好,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施工单位应该完善建筑机械管理与维修档案制度,同时做好统计工作,以便能够对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最后,工程实践中,施工人员必须安排足够的人员来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做到定人、定岗、定机,以保证每个机械设备都能够检查到位,作业时不会出现任何故障。2)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也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尤其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施工人员。平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避免维修管理不当的行为出现。另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要爱惜机械设备,进行合理操作,作业技术之后,也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这既能够保证机械设备性能始终处于优良状态,也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此外,待到工程竣工之后,施工人员一定要全面进行检查,再将机械设备调到其他工程场地中,以免影响其他工程进度。3)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是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养制度十分关键。建筑机械设备既需要定期保养,也需要做好日常保养,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首先,有关部门要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养制度,编写保养说明书,并且依据机械设备种类来制定不同的保养措施,以便机械设备保养更具合理性、针对性;其次,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进行时常沟通,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依据保养制度中要求进行操作,如果是新型的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员还需要将操作要点告知操作人员,并且操作人员误操作,损坏机械设备;最后,建立激励制度,将建筑机械设备的技术情况、安全运行、消耗费用和维护保养等纳入奖惩制度中,以调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开展一些建筑机械设备检查评比的活动,来推动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的工作。4)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中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而其技术含量也随之增高。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开展一些操作建筑机械设备的竞赛,以培养出一批专业和技术化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化管理的要求[4]。5)建筑机械设备的更新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施工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淘汰一些废旧或即将报废的机械设备,来提高其技术装备的水平,以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保证其施工质量[5]。 3结语 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施工单位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建筑行业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范,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只有如此,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才会走向规范化,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也才能够取得长效发展。 作者:李永宏 单位:山西西山煤电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机械论文:信息化在建筑机械租赁管理的应用 1管理信息化 推行信息化的过程,实质是对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标准化的过程,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打造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建筑机械租赁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选择专业机构在深入调研、分析、讨论、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业务和未来方向进行总体设计。 1.1数据标准化 系统建设时,首先必须对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主要由以下6类组成:①人员基础数据,包括管理人员基本信息、操作人员基本信息、操作证件等;②企业基础数据,包括公司类型,资质类型等;③资产基础数据,包括资产类别、名称、规格型号、资产编号、备案编号、制造厂家、使用年限、资产折旧率等;④监控设备的基础数据,包括监控设备型号、传感器类型、报警类型、隐患类型、控制开关表等;⑤管理类基础数据,包括资产调拨、物流管理、设备保养、设备维修、设备安/拆;⑥仓储类基础数据,包括仓库所有存放的设备及零配件基础数据,设备及零配件的出入库基础数据。 1.2业务流程信息化 租赁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租赁过程“人、财、事、物”的全过程把控和协同作业。首先是进行管理流程梳理,对流程进行适当的重组与优化。各个单位性质不同决定了流程围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这其中又包括了显性和隐形的流程要素。在总流程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够与信息化系统相融合的权限设置,并清楚描述各流程所设计的部门、人员、表单等,定义各工作步骤的工作规范,明确各流程的控制点等。租赁管理一般有以下9个业务板块构成:商务合同、基础定位、设备进场、安装过程、设备运转、设备顶升加节、设备拆除、设备出场、设备入库。 1.3资产管理信息化 租赁企业资产管理量大、面广、流转使用频繁等特性,如果没有严格的流程和系统管控,资产的“购买、使用、损耗”就很容易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首先建立资产库,根据资产的来源可分为按揭、购买、代租等属性,根据来源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管理流程,例如:按揭资产需要设计还款周期提醒、还款期数自动计算等功能。其次,建立资产采购、领用、借用、调出、入库的详细流程。最后,建立使用过程周转、损耗、异常报警的管控流程。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核心部件(例如:塔机标准节)的溯源管理和身份识别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建筑起重机械核心部件(例如:塔机标准节)具有不同制造厂家外形结构不一、需拆装组合及运输、不定期油漆等日常维保、室外高低温影响、不能焊和改变原有结构等特殊性,存在安装固定难、容易丢失损坏,运用手机二维码技术能够便捷、经济、高效解决这个难题。 2远程手持终端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租赁管理中的应用,租赁管理APP可以实现现场安装、现场拆卸、故障维修、资产周转、资产识别、员工考勤、安全检查的实时监控管理,每一个管理者可随时随地查看设备即时信息、查看设备的运转状态、操作人员信息、预警提醒、维保到期提醒、远程报修、日常事务审批指令管理,掌控现场项目、设备、人员的进度、质量、安全,从而有效、便捷管理。 1)人员管理通过移动APP即可以完成司机、外出人员的考勤管理,用手机即可完成人员位置和到达时间管理。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后,只需通过移动APP进行签到或签退即可。 2)安全检查采用移动APP后,安全检查由系统后台自动生成巡检计划,巡检人员按要求到场后,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进行拍照上传即,维修人员等根据照片信息实施隐患整改。 3)维修保养管理维保系统设置维保周期和计划维保时间,到期自动预警;现场人员可对故障进行远程报修,对故障部位拍照上传,维修人员可判断需要带的工具及需要更换的配件;维保人员到现场进行刷卡进行维保,准确记录维保信息,保养完成可拍照上传,形成系统闭环的客服体系。 3远程监控信息化 一套完整的塔机安全监控系统应当包含塔上监控设备、现场监控渠道和长途监控渠道。其间,在呈现安全危险或许运转危险时塔上监控设备实时为塔机操作人员供给警示或干涉;现场监控渠道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供给塔机监控手法,并记录塔机运转状况以及对安全危险、违章操作、运转危险等进行查询计算,协助管理人员保证塔机安全运转;长途监控渠道为政府职能部门或许公司管理部门对其所辖工程一切设备运转和安全状况供给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剖析、查询计算等功能,便于及时发现和阻止非安全行动,避免危险事故的恶化,及时报告给管理人员。经过内建危险评价模型的计算,即时评价当时运转状况,临近危险值时,提醒操作人员慎重操作,直至运行状况改善至良好。此外故障自行确诊功用,假如塔机各限位存在故障,可及时确诊并提示有关人员。现场监控渠道选用专用数字通讯信道与各个塔机保持数据衔接,全天候运转,实时监控塔机运转状况,此方法不只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塔式起重机受到实时监控又具有较高的抗搅扰和保密性,避免外界的搅扰和损坏。管理员只需在单位就可以全面调查经过详细的数据来监管塔机,避免了以往因靠视觉直观存在片面和主观判别失误而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危险工作的状况发作。远程监控渠道经过互联网与所属的所有现场监控渠道进行衔接,并将现场的记录和统计结果不断同步到远程数据库,从而可以将任何可能的危险情况记录并提示给管理员。 4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互联网+”已经渗透各行各业,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将会是“数据”。建筑机械租赁企业管理者要站在未来看当下,建立适应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运营保障机制,最终形成企业科学的内部运营保障体系和企业大数据分析,全面提高租赁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作者:杨高伟 张华 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厦门日升建筑机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纺织品出口论文:国内纺织品出口贸易处境以及发展走势 宰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近30年的配额体制结束.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步入”后配额时代”。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大国.注定要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主角。从2005年年初开征纺织品从量出口关税.到后来宣布调高部分纺织品出口关税,再到后来的取消纺织品出口关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新闻不断从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到多轮纺织品贸易磋商.纺织品贸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而敏感的话题。从政府官员到学者到外贸从业人员甚至到普通老百姓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日益关注。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及发展趋势 1、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区域性优惠安排增加的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和贸易的联系与依赖日益增强.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要求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1986年,关贸总协定将纺织品回归自由贸易的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并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其宗旨就是主导世界贸易总体趋势朝自由化方向迈进。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本身就是贸易自由化的有力例证。因此.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包括纺织品贸易的大环境是自由化。 但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并不是全球性自由贸易。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全球贸易体系中出现区域贸易协定急剧增长的趋势。截至2003年1月1日.在WTO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259个在这些区域贸易协定中有许多专门针对纺织品的贸易优惠安排。如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就取消了北美三国之间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和关税.逐步实现其区域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再如美国(2000年贸易与发展法》,赋予加勒比海邻近24个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48个非洲国家生产的服装输往美国.在关税和配额方面享有优惠。在欧盟.其内部各国之间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关税已全部取消。欧盟还通过与地中海国家签订《联系国协定》.与巴尔干半岛地区国家签订《联系与稳定协定》.推动双边的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和自由化。欧盟还与南非、墨西哥、智利等国分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分阶段地逐步取消纺织品配额和关税。事实上,包括正在谈判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和构想中的泛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都把纺织品服装问题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来对待.并考虑特殊的安排。促进区域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以对抗区外竞争者越来越成为这些区域贸易协议的重要内容。 大大加强的区域贸易优惠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所达成的惠及所有WTO成员的自由贸易制度。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区域贸易优惠安排为贸易转移提供了机会,在对区域市场形成保护.促进与既定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发展的同时,事实上减少了各成员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增加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可能性,增添了我国产品在其区域内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 2.贸易争端背景下,关税壁垒被重新利用的趋势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纺织品全球配额取消。作为WTO的成员国中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理所当然地享受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利益。但是,配额取消带来的自由贸易仅100多天就被美欧的频繁设限打破。4月4日,美国启动针对3类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保障程序;4月6日.欧盟公布对中国纺织品特限行动指南;4月28日,美国对l4大类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同日欧盟对我9类纺织品启动特保调查5月13日,美国决定对3个类别的中国服装产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5月18日,美国对我4种产品采取特保”;5月22日.中国宣布自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5月23日,欧盟对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5月25曰.欧盟宣布推迟对我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5月27日,美国正式对我4类纺织品实行进:13限制措施,设限期到2005年12月31日止月27日.欧盟对我T恤和麻纱提出正式磋商请求;5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6月,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磋商开始……中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面临纺织品进口增长为推卸责任将矛头指向中国.希望通过打击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以转移国内压力。但是,随着中国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单方面地实施限制或是特保的效果越来越难以掌控.而且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种种责难。因此.关税壁垒作为WTO认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出现被重新利用的趋势。2004年欧盟、美国、日本纺织品服装行业总体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分别为9%、lO.2%、8%.并承诺在2005年将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分别约束至7.9%、8.9%、6.6%。虽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约束水平较低但是下降幅度有限并呈现以下特点:(1)关税升级现象。以欧盟为例,享受最惠国待遇的供应方向欧盟出口纺织品时遭遇的关税结构为:原料平均关税为0。7%,纤维平均税率为5-3%,纱线平均税率为6.3%,织物平均税率为9.1%,服装平均税率为11.9%.从原料到服装的关税升级现象十分明显.使服装制成品的有效关税大大高于其名义关税:(2)关税高峰现象。以美国为例,美国至少对200种纺织品制定了高于18%的从价关税税率,对部分羊毛及人造纤维的征税超过30%,一些特定服装的从价税达到33%,甚至更高。就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关税安排特点来看.关税仍然是直接影响竞争力并形成不公平竞争的最直接的因素。 3。自由保护主义背景下,贸易限制手段多样化趋势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并未从此真正步入自由贸易。在许多纺织品进口国不安地要求延长配额取消时限时,我们就已经体会到这一点。配额取消后,国际纺织品贸易保护不会随之消失,相反将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配额的影响。如果说配额制度是一种有限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话(毕竟受多边协议和增长率的限制),这种新形态就是一种自由保护主义了。一方面,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贸易限制实施更为自由.因为这些措施不是多边的,而是双边甚至是单边的。 利用“二保一反”措施实施贸易限制。”二保一反指我国《入世协定书》中所规定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反倾销措施”。按照我国《入世协定书》中规定,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在截至2008年12日前,如遇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在短期内数量激增、价格下跌,对其造成市场扰乱”,可运用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1:3限制:也可在截至2013年1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后12年内).运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口限制也可在截至2016年l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l5年内)根据反倾销措施条款在确定倾销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预见各国以二保一反实施的贸易救济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段时间内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 利用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形成出口屏障。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标准同时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安全为由.对产品制定了苛刻的绿色环保要求。目前.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盛行的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已造成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货和出口限制并成为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准入的“绿色屏障”利用劳工标准制造贸易障碍。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一些新的企业认证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主要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目的是希望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客观地说.社会责任标准是人类物质文明上升到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31的大量增加.发达国家抨击发展中国家忽视劳工权益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地区企业的生产很难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责任标准。因此,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存在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又一大障碍。 4.新市场出现的背景下,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回归WTO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削弱了一些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给与特定国家的优惠和特权.那些由此而产生的贸易也将部分被取消,生产和贸易扭曲将会被消除。当纺织品服装贸易不再受到数量限制.世界将出现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市场。配额取消使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变得更为开放,增加更多的贸易机会。此外,发展中国家迫于发达国家的压力将进一步开放其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新的市场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日益扩大。 在出现新的市场的同时,世界纺织品市场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以美国为例自1996年以来其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价格持续下降.欧洲、日本和许多其它市场也是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进口服装的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进口服装在整个纺织品进口中占很大比重。配额取消后,来自低成本生产国的产品比重上升,进口纺织品服装价格还将不断下降,将使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继续延续。一方面,进口价格持续下跌,给进口国带来明显的福利净增加效应;另一方面.价格下降的趋势继续下去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 5.市场集中程度加深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 如果说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在配额取消前呈现的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话,那么,进入后配额时代后,它将成为一个几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在分析日本和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在1995年到2001年期间各自前5位的供应国和地区所占的贸易比重(表1)时,可以发现分别作为非配额国家和配额国家的日本和美国.其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集中程度。2001年日本前五大进31服装供应国已基本垄断了日本进口服装市场.而相比之下,美国前五大服装供应国占美国进口服装市场的一半还不到。因此.可以预计,随着配额的取消.美国及其它原设限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集中程度将进一步加大。 因此.取消配额后,市场开始进行激烈的重组,过去靠配额的庇护生存的企业面临抉择。在这个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商品的价格逐渐下降,行业利润趋薄。在高端产品市场,我国产品仍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竞争;在低端产品市场,我国则将与为数更多的具有基本相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竞争,这其中既包括东南亚国家,又包括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等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不可避免。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拓展的对策建议 在日趋严峻的出口环境下.我国纺织品贸易要持续增长.必须有的放矢地拓展纺织品出口贸易。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对外拓展贸易市场 一方面,巩固和拓展传统出口市场。众所周知.欧、美、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中一直占较大比重.一直以来我国每年有超过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是输往这些国家和地区。而欧、美、日同时又是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口的大国.2003年仅美欧纺织品服装进口就达2300亿美元。如果我们对美欧市场占有率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增加2O多亿美元的贸易额。因此,欧、美、日仍应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市场拓展的重点。 但是如果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市场.会造成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增加贸易的不稳定性。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些传统市场出现的市场竞争加剧、各种关税及有针对性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的利用以及区域优惠安排的趋势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带来发展障碍。要想在后配额时代的纺织品贸易中寻求进一步发展,优化全球出口市场的战略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拓展贸易市场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拓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拓展周边和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韩国和中东等市场。以俄罗斯为例有统计数据显~,2003年俄罗斯纺织品服装进口额比2002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从其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预计未来对于占尽地利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俄罗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对内拓展出口动力 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是价格驱动.2004年我国出151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的价格仅有3.51美元出1360亿双鞋,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不到2.5美元。在这种价格驱动下,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形成了一种”数量大价格低“的现象。这其中有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客观原因也有国内企业由于“对外出口偏好”而过度竞争的原因,还有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主要出口常规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原因。 众所周知出口数量大价格低极易招致进口国的贸易争端和报复(比如“二反一保”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实现贸易动力的转型尽快地调整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以质量带动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这同时也是回避某些非关税壁垒的有效手段。 但是企业是为了追求利益而生存的。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因为短期利益的驱动同时又缺乏长远的眼光而惰于收集信息并适时调整生产结构。所以不能奢望仅仅通过企业的觉悟实现动力转型这个目的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利率等经济手段刺激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生产高档面料和精品成衣等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快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也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积极引导和规范纺织服装出口产品之问的竞争秩序的同时,加强信息咨询和行业预警积极出台各种贸易救济措施让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损失降到最低为拓展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提供保证。 纺织品出口论文:小议知识产权保护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摘要:我国纺织品出口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环境,为了解决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我国纺织品行业的整体发展,本文以我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纺织品所面临的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分析,寻求我国政府和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 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人国际市场的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已踏入国际市场,成为我国最大的净创汇产业之一,并且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问题。其中,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纺织品行业发展速度与纺织品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相脱节,知识产权意识不全面,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成因 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只有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较快。1980年3月3日,我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人书。同年6月3日起,我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20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尤其在纺织品行业取得显著成绩,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为我国纺织品出口迅速增长创造了良好客观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并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也日益与TRIPS协议相协调,这些都对我国纺织品企业进驻国际市场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我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诸多问题: (1)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和意识比较薄弱。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我国很多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既不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甚至践踏他人的知识产权。还有一些人只注重申请国内专利而不去申请国外专利,使得专利流失。 (2)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虽然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等一系列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发表了《中国知识产权的新进展》白皮书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制度比较分散,各个法律法规之间缺乏有机整合,甚至出现条例内容、责任限定、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冲突。 (3)我国纺织品总体科技水平不高,产业化水平低下。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纺织品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10%左右,纺织品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仅占科技成果总数的IS%-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率。 2、我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成因 (1)内部原因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尚不完善。我国有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TRIPS相关法律还有很多不同甚至有许多空白,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 第二,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科技创新不足,企业自主生产性不强。我国在纺织品出口的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仅占全部商品的万分之三,先进的纺织设备70%依赖进口,作为原始积累的模仿就不再有生存空间。我国纺织品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 (2)外部原因 随着我国加人WTO以后,国外的跨国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排挤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进人市场,有时会通过滥用其权利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同时,受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美元急贬、原油价格跌宕起伏、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促使我国建立健全了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在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我国不断完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目前,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机制相互补充并通畅、有效运作,积极、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赞誉。 (2)改善纺织品商品出口结构,冲破纺织品出口限制。服装和深加工产品仍是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主体。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纺织品产品,增加高档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比重,提高单位产品的平均价值,从而提高售价;就纺织品材料来说,我国纺织品企业应多采用绿色环保、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材料,从而避免纺织品出口时受到国际准则的阻碍。 (3)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我国纺织品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先进的纺织品技术的引进。我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将极大促进中国纺织品企业通过合资或其他合作方式获得技术。严格的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将使国外的纺织品技术提供方减少对侵权行为的担忧,愿意向中国的纺织品技术受让方提供较先进的技术。 (5)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将保护纺织品知识产权确立为国家战略。我国已经着手开展国家纺织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工作,建立一个符合国情、实际可行、科学合理、充满创新的国家纺织品知识产权战略,在2008年,我国推出了“1+20"模式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它将基于纺织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交易三大平台的建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人推进我国纺织品知识产权事业做大做强。 2、消极影响 (1)国外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纺织品行业发展。国外纺织品企业在纺织品贸易政策中会极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通过强制性措施来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样的纺织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扩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纺织品行业之间的差距,技术差距愈加严重。 (2)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动辄提起纺织品知识产权争端和诉讼,国内纺织品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据统计,自我国人世以来,我国企业遭遇较大的国际专利纠纷有20多起,诉案赔偿额逾10多亿美元。知识产权诉讼已不仅仅是法律手段,而更是纺织品市场策略和竞争手段。 (3)助长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壁垒,国内纺织品出口企业生存困难。发达国家和跨国滥用纺织品知识产权独占优势,扭曲正常的纺织品国际贸易,比较典型的:通过特别立法措施的方式设置纺织品知识产权壁垒,如美国知识产权的“337条款,’:滥用纺织品技术垄断和控制。 三、我国加强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1、政府主体保护知识产权的对策 (1)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完善的纺织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积极培育我国纺织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我国纺织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纺织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纺织品知识产权规则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增进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2)完善法律体系保护纺织品知识产权。 2、纺织品企业自身加强知识产权知识保护的策略 (1)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纺织品企业应当积极制定相关企业发展计划,加大对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纺织品出口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全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提高纺织品出口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善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自己。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要尽快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时将企业自主研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和新创意到国内外有关部门申请知识产权注册,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树立品牌,增强意识。由于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早些年没有商标保护意识,大量的国内驰名商标被在国外抢注,如“同仁堂”,“青岛啤酒”等。因此,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要充分吸取这些教训,时刻注意自己的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 (4)加强申请,促进保护。我国加人世贸以来,纺织品出口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案件不断发生。因此我们应从多个角度,立体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如: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高专利申请率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环境中,我国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并完善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纺织品企业也应在此基础上树立信心,加快纺织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鼓励纺织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克服国外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维护其出口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纺织品出口论文: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探索 [摘要]全球纺织品贸易进入无配额时代之后,失去了保护伞的各纺织品进口国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措施抵制我国纺织品的涌入。美国对华纺织品频繁的反倾销严重损害了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环境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在剖析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原因后,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我国纺织品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美国反倾销 一、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现状 1.出口规模快速增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高达2.21万亿美元,出口12016.7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约167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14%,八年中出口增长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882.56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53%,其中出口总值1713.3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26%,进口169.24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68%,贸易顺差为78.76亿美元。 2.出口贸易地区分布。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日本、我国香港排名前三位。据统计,我国出口纺织品到达美国市场的比率达2O.14%。2009年我国对美国、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分别为为278.37亿美元、220.80亿美元和139.98亿美元,与上年分别同比增长3.44%、0.27%和下降12.88%。另外,2009年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370.79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7.13%。2009年1月~12月中国出口编织电热毯中,美国、日本和欧盟27国是最大的出口地,分别占国内出口总量的39%、31%和15%。 3.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现状。从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总量上看,截至2009年,我国遭遇反倾销案件已高达178件。从美国对华反倾销案占国总案的比例看,1980年以来稳步上升,1980年~1985年为6.3%,乌拉圭回合上升到9.1%,WTO成立后的10年里,其对华案比例一直在不断上升,2009年已升至55.6%。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裁定,以所谓中国产机织电热毯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为由,同意对中国输美机织电热毯实施最高达174.85%的反倾销制裁。8月上旬,美国商务部公告,由于计算错误,决定修改对原产于中国的编织电热毯的反倾销终裁结果。电热毯产品的出口利润大约在4%~5%之间,如果被征收77.5%,甚至174.85%的反倾销税,美国客户肯定承受不了这个涨幅,中国不少相关企业只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这也意味着,从去年7月开始的美对华电热毯反倾销调查一案将有最终结果,国内企业应诉并未取得良好结果。美方此举也令纺织业界担忧,其是在“投石问路”,以电热毯这个相对冷门品类的商品,试探国内企业应诉能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蔓延至其他大门类纺织品。 二、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原因 1.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账户赤字日益恶化,与之相对应,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WTO的第一年,美国是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提起调查的案件高达12起。2006年美国对华逆差高达1442.6亿美元,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19%,1996年~2006年贸易账户赤字年均高达4291.8亿美元,2008年逆差高达6959亿美元。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减少贸易逆差方面竭尽所能,并把扭转逆差作为一项核心经济政策,提出转变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4个方向,其中首要一项就是要更多依靠出口。一年来,美国积极推动与韩国、哥伦比亚、巴拿马等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不时挥舞“保护主义大棒”以限制进口。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国无疑是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重点对象,成为遭受美国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次贷危机下保护本国相关行业和降低失业率的需要。近几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2006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衰退,由此引起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元气大伤。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直接冲击着美国的同类产业。在美国国内经济尚未完全回暖的情况下,其一定程度需要通过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相关行业的利益,导致其对中国发起调查范围更大,立案标准更宽,反倾销税的税率更高的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反倾销还可作为美国政府转移视线的有效途径。政府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将问题归咎于国外的不公平竞争以缓解国内矛盾。有资料统计,美国失业率与对华反倾销趋势基本符合正方向变化关系(见图3)。尤其在大选时,运用反倾销打击外来商品,保护国内企业和就业者利益,降低失业率,以迎合工会和国内产业的要求,成为美国国内两党拉选票的重要筹码,所以大选年间对华反倾销案会呈上升趋势。 3.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宣言不过是“表面文章”。近年来,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化,美国的出口商品日益受到日本和西欧的挑战,其世界经济贸易中的霸主地位逐渐下降。在此种情况下,美国力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仅仅在美国对华纺织品采取反倾销制裁一天前,G20峰会刚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就反对贸易保护、推进商业和投资等达成共识。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和我国国家主席会谈时也表示,“美国希望看到一个非常成功、繁荣的中国,美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事实上,今年以来中美两国间的贸易纷争一直在持续,中方的钢材等相关出口产品则成了贸易战的重灾区。相关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宣言不过是相关国家的“表面文章”,并不能真正对缓解贸易纷争起促进作用。 4.对美出口市场结构单一,企业贸易管理模式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下放,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又多为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贸易管理模式落后,销售策略单一,再加上国家宏观管理措施不配套,因而出现了哪种出口商品的成本低、在国外市场有利可图,各出口企业就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一味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急功近利,过度投入的局面。同时,在产品结构上,我国出口较多的是纺织机电及化工等附加值相对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自主品牌,本身容易被误认为倾销。另外,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市场。 5.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及产品标准。随着行业危机加深和更多行业陷入困境,作为控制进口有效便利的手段,反倾销、反补贴被美国政府视为常规的贸易救济措施而继续利用。美国还动用国内贸易法中201保障措施、421特别保障措施。钢铁、汽车、信息产品、家具、纺织等行业均可能成为美国设限的重点领域。实际上,近几年美国仍在继续实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伯德修正案,其产业部门针对其他贸易伙伴已经提出了大量的两反指控。美国凭借其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大做文章。美国实施不久的消费品安全促进法案,规定所有消费品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提交证书,保证进口产品符合美国的规定和标准。 三、应对美国反倾销提升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1.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升中国政府解决中美贸易纷争的能力。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依靠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平台争取更多权益。在应对美国反倾销时,应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美方不合理的滥用反倾销进行贸易保护的做法,中国政府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申诉。同时,要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以便在今后WTO规则的评价及修改中充分利用中国在WTO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发言权,争取早日修改国际反倾销规则,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尽快得到公正待遇。2001年11月开始的多哈回合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我国应在本轮谈判中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我国政府也可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对其一些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做法进行必要的抗争,说服其改变或放弃原来的观点和做法,努力提高解决中美贸易纷争的能力,加快中美贸易健康发展。 2.转变出口经营战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持续竞争力。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同时又要对美国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充分了解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成本供求及收益状况等,正确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和科学进行经营决策,选择市场空间较大的项目,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出口产品价格,树立以质量取胜、以服务取胜的经营理念,提高质量档次、增加科技含量、增强品牌意识,力争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进入美国市场,改变中国产品长期以来低质低价的形象,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变到综合的非价格竞争,增强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 3.完善出口区域市场结构,寻找新的国际市场通道。加入WTO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但由于出口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导致过多企业激烈竞争,争夺有限的市场。由于企业的目标市场单一,如若遭到欧美等国的反倾销,则企业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严重则会导致企业的生存问题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从单一市场化向多元市场化战略转变,将出口战略目标定位为全球范围。这样,不仅可帮助企业因避免为进入单一市场而进行的激烈竞争,同时帮助企业摆脱因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生存而实施的低价策略。就算企业因某一贸易摩擦问题而退出某一目标市场,仍有其他的市场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不至于使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 4.中美双方协商有关产品的反倾销贸易标准。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以后,国家采取行政手段限制和规范企业贸易行为越来越少,纺织商会要根据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情况和外贸敏感度对纺织服装行业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保、劳动保障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纺织品反倾销认定标准上,美方和中方也有不同的理解。当然,美方肯定是不会完全考虑中方利益的。中国政府应积极与美方沟通,协商有关产品的反倾销贸易标准,制定纺织品进出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充分了解美国反倾销法规,制定一个可操作的、量化的、让双方都能理解的准则。在商务部支持下,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国际上认可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纺织品出口论文:纺织品出口策略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保障措施的法源分析及比较;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的特保措施;后配额时代我国应对特保措施的主要策略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四种保障措施的法源分析、四种保障措施的比较、关欧等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特保措施、欧美对我国实施特保措施援引法律的不合理之处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纺织品服装保障措施特保措施242条款 论文摘要:2005年1月1日,延续了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被全面废除。本文在对四种保障措施进行法源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后配额时代第一年所遭遇的特保措施,并从政府、企业、行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5年1月1日,延续了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被全面废除。我国纺织品服装出I:2I大幅增加,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不受损害,欧美等国在后配额时代频繁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特保措施。对此,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会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本文在对四种保障措施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对该问题作了重点讨论。 一、保障措施的法源分析及比较 (一)四种保障措施的法源分析 为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允许成员方在进口产品过激增长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使用保障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保障措施和反倾销、反补贴都属于贸易救济措施,不同的是,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针对的是不公平贸易行为——价格歧视,而保障措施则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由于美欧等国担心中国人世后,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急剧增长会扰乱其市场秩序,损害其国内相关产业。所以在中国人世时特别要求中国政府做出一些特殊承诺,这些承诺反映在《中国加入议定书》(下文简称《议定书》)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书》)的具体条款中。简言之,WTO其他成员方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实施保障措施。其中,第一种也被称为“一般保障措施”,而后三种则通常被称为“特殊保障措施”。 1.依据《关贸总协定》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议》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实施保障措施 《关贸总协定》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议》规定了一般保障措施制度。基本内容是:如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和因一缔约方承担总协定义务(包括关税减让在内)而产生的影响,使某一产品输入到这一缔约国领土的数量与国内生产相比绝对或相对增加,以致对该领土内生产同类产品和/或直接竞争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则该缔约方在防止或纠正这种损害所必需的程度和时间内,可以对上述产品全部或部分地暂停实施其所承担的义务,或者撤销或修改减让;实施保障措施应针对正在进口的该类产品,而不考虑其来源。 2.依据《纺织品和服装协议》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实施过渡性特别保障措施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6条规定,在纺织品、服装贸易回归关贸总协定的1O年过渡期中(自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开始起算),除已纳入GATI’I994的纺织品或服装产品外,各成员在过渡期内可实施特定的“过渡性保障措施(TransitionalSafeguardMeasures,简称TSM)”,即如果某一未受配额限制的特定纺织品或服装产品进口数量增加,对生产同类和/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实质威胁,则可对该产品的进口实行配额限制等措施,如果是单个成员的进口出现急剧和实质性的增加,可对该特定出口成员的特定产品实施配额限制。该过渡性保障措施既可以通过磋商后达成的协议实施,也可以单方面实施,但需要由纺织品监督机构(TMB)审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是WTO协议中唯一规定了自行废止内容的协议,在10年过渡期后(即2005年1月1日以后),随着配额限制的全部取消。该协议本身也就不存在了,理论上第6条关于在过渡期采取保障措施的规定也随之失效。 3.依据《议定书》第16条的规定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实施过渡性特别保障措施 根据《议定书》第16条的规定: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影响的WTO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要求中国采取行动以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如在中国收到磋商请求后60天内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WTO成员有权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且在迟延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害的紧急情况下,受影响的WTO成员可根据一项有关进口产品已经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的初步认定,对中国的产品采取不超过200天的临时保障措施,并提出进行双边磋商的请求。如果WTO某一成员认为在上述第一种情形下基于“市场扰乱”所采取的限制中国产品的行动(包括中国自己同意进行的主动自我限制行动)造成或威胁造成中国产品进入其市场的“重大贸易转移”,则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和/或有关WTO成员进行磋商。如此类磋商未能达成协议,则请求进行磋商的WTO成员在防止或补救此类贸易转移所必需的限度内,有权针对该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自中国的进口。该条款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4.依据《报告书》的规定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实施过渡性特别保障措施 根据《报告书》第241至242段(也作242条款)的规定,2008年12月31日以前,其他成员方仍可以对原产于我的纺织品服装采取限制措施,如果WTO其它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自《WTO协定》对我国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或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可请求与我国进行协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如双方在90天的磋商期内,未能达成满意的解决办法,则磋商将继续进行,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可继续实行限制。 (二)四种保障措施的比较 为了对上述四种保障措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其异同点。 通过表1分析可知,一般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最苛刻,实施标准最高,且依据无歧视原则适用于所有成员方,故实施时会遭遇较大的阻力。而后三种特殊保障措施中,《纺织品服装协议》的实施条件较严,且该协议于2005年1月1日以后,随着配额限制的取消已自动废止。所以在后配额时代,针对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欧美等国实施特保措施时更愿意援引《议定书》和《报告书》的相关法规,这两项特保措施的实施门槛较低,且实施形式和实施期限更为灵活,即使最终磋商失败,也为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便于其调整本国的外贸政策。 二、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的特保措施 (一)关欧等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特保措施 2005年1月1日,延续了3O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被全面废除后,原属于配额产品的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据统计,2005年1至4月,我国纺织品出口额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对欧出口39亿美元,增长幅度为82%,对美国的增长幅度为250%。为此,欧美等国援引《议定书》的第16条和《报告书》的242条款频繁对我国实施特保措施。 1.美国 2005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于4月对纺织品实施特别检测设施,该措施使美国海关对进1:3纺织品的监控预警期从6周缩短到2周,以便其迅速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2005年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对部分原产于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以及棉制和化纤制内衣等三类纺织品发起纺织品特保调查;两天后,美国制造商贸易行动联盟、美国纺织团体协会、美国纺织协会、美国棉花协会和名为“团结起来”的工会组织5家纺织行业组织,向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提交特别保障措施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7种、14大类纺织品服装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这些产品占2004年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服装总额的8.1%。5月13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正式宣布对我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制及化纤制内衣3类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理由是这些纺织品“正在威胁和扰乱美国的市场,并要求其今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数量最多只能增长7.5%;仅5天后,该委员会再次对我国的棉布和人造纤维男衬衫(包括男童衬衣)、人造纤维布裤、人造纤维针织男女衬衣以及精纺棉纱4类纺织品实行进1:3配额限制。截止到11月8日,中美双方就纺织品服装出1:3共进行七轮谈判,其间,美不断扩大受限产品的范围和条件,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遭受的损失也与日俱增。 2.欧洲 2005年3月10日欧洲服装及纺织业组织EURATEX提出申诉,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针织紧身衫及套头衫、棉质或人造纤维装等12类纺织品服装实施市场保护限制。4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行动指南》,明确指出欧盟设限的标准,以2004年中国纺织品占欧盟进1:3总量的百分比为准,将进口产品分为四类,各类产品在2005年到2008年间每年都有一个增长,若超过规定的增长率,欧盟则进行特保调查。4月底,欧盟正式宣布将对中国9类纺织品服装展开为期6O天的特别限制调查,且正严密监测从中国进口的另外11类产品的交易情况。如果调查发现中国纺织品确实破坏了欧盟市场的市场秩序,欧盟可自动启用临时特保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加以限制。5月17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以2005年第一季度欧盟从中国进1:3的T恤和麻纱增长过快,且扰乱欧盟市场为由,提议与中国方面进行正式磋商。并声称,如果正式磋商未果,欧盟将会对这两类纺织品实施“紧急特保”措施,将其2005年进1:3数量的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一周后,欧盟纺织品委员会通过了曼德尔森的提议,并于5月27日正式启动对T恤和麻纱的“紧急特保”程序。 3.其它国家 除美欧外,土尔其、巴西、厄瓜多尔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以不同的形式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采取限制或发出信号。如2005年1月中旬,厄瓜多尔纺织业工业协会援引《中国人世议定书》的第16条,由其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对我国271种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征收5%一3CHD%的关税。这些措施无疑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雪上加霜。 (二)欧美对我国实施特保措施援引法律的不合理之处 欧美对我国设限的主要依据是《报告书》的242条款,但援引该条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确凿的数据证明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欧确实存在扰乱市场、威胁阻碍贸易发展的情况,且两者构成因果关系。正如商务部部长所言,“美欧等国仅凭三四个月的数据就草率对中国设限,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时应客观理性的看待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激增现象”:首先,尽管2005年1—4月我国对欧美市场有一个总体增长,但也存在两个下降,一是增幅逐月下降,二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中欧、中美贸易的比重逐月下降。其次,美欧把发展中国家最具出1:3潜力的产品配额保留到最后一刻,美国保留了90%,欧盟保留了70%,所以在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被全面废除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激增现象”。再次,这种“激增”是一种正常增长,因为它是由过去长期扭曲自由贸易的配额体制转向现在纺织品一体化、自由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这和正常贸易过程中某一年、某一个时期、某种产品的突然激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该情况是可以预见的。 欧美在实施特保措施的法律程序上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他们总是单方面宣布将对中国的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采取特保措施,并未及时与中方进行磋商。他们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实际遵循着“双重标准”,一方面对其本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极力要求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够挑战他们产业的一些产品(如纺织品服装)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三、后配额时代我国应对特保措施的主要策略 面对欧美等国频繁的特保措施,我国应变被动为主动,以变应变,积极寻求建立和谐的贸易体制。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行会三个层面来分析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从政府层面看 1.在保持自身立场的同时应变对抗为对话,争取以和谐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 自美欧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特保措施以来,我国政府已与美欧代表进行了多次磋商。6月11日,中欧终于就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签署了《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1O类纺织品终止调查,对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条款;双方同意,自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对上述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而中美双方经过七轮磋商,历时半年,最终于11月8日达成协议,并签署《备忘录》。两个《备忘录》的签署,不仅符合中、美、欧三方的利益,而且充分体现我国政府在解决贸易争端中的积极主动性,为解决其他贸易争端提供成功范例。 2.以变应变,适时调整本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为了稳定出口,减少贸易摩擦,实现贸易一体化的平稳过渡,我国政府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止,对全球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7大类33个敏感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从6月1日起,对上述产品中的74种纺织品提高出口关税税率,多数产品的税率比原来提高了4倍,并对亚麻单纱开征出口关税。但美欧对我国主动采取的限制出口措施反映平淡,反而不断加大采取特保措施的力度,在2005年5月达到高峰。对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不得不在5月30日宣布,2005年6月1日起对81项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其中包括先前要提高关税的74种纺织品。此外,商务部在7月7日公布了《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商品目录》,明确列出输欧10类纺织品2005年的第一次分配全国总量。这些对外贸易政策的及时调整,不仅降低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厂商的出口风险,而且表明我国政府在制定时外贸易战略时更加成熟、灵活。 (二)从企业层面看 1.提高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改变价格策略 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而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再加上国内企业间的激烈的竞争,往往造成纺织品服装出口商竞相压价来扩大市场份额,创造更多的外汇,从而促使进L=I国采取反倾销和特保措施等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因此,我国企业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就应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加大纺织品服装研发和创新的力度,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和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抛弃低价竞争策略,以质优价廉开拓国际市场。 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 市场多元化可以降低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带来的贸易风险。目前,我国出口到香港地区、日本、美国和欧盟四大市场的纺织品及服装,约占出口总量的70%。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极大地增加了出口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因此,我国企业在后配额时代应主动开拓其他国家市场,尤其是东欧、中东、南美地区和独联体等轻纺工业相对不发达或竞争优势相对较弱的国家市场。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在后配额时代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那些拥有先进技术、雄厚资本、知名品牌、一流管理的国内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设厂,不仅可以将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而且可利用东道国的某些税收优惠,不断扩大当地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从行会层面看,应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秩序方面的监督、指导作用,形成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有序发展的有效外部监督及服务机制。在后配额时代,新的贸易机会必将带来新的投资热潮,更多的纺织企业将参与出口贸易,我国出口企业间的竞争很可能加剧。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指导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工作,引导投资方向,控制低水平的扩张,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及过度的内耗,加强行业问和企业问的自律和互律,共同面对挑战,避免恶性竞争和出口的无序扩张。 此外,要加强纺织行业协会与国外相关行业组织的联系,重点关注进口的市场动态及企业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反应,在国内外建立双重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以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有充分的信息和时间调整出口战略,避免特保措施带来的巨大损失。例如.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特保措施,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仅在7月就两次发出红色预警信息,要求国内纺织企业暂停对美出口的部分纺织品服装,同时在网站上及时公布《美国对中国设限纺织品出口检测日报》,这种透明化的预警监测制度使企业及时了解到对美出口的动态信息,有利于将企业的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 纺织品出口论文:贸易动力转型拓展纺织品出口贸易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及发展趋势;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拓展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区域性优惠安排增加的趋势、贸易争端背景下,关税壁垒被重新利用的趋势、自由保护主义背景下,贸易限制手段多样化趋势、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并未从此真正步入自由贸易、利用“二保一反”措施实施贸易限制、用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形成出口屏障、利用劳工标准制造贸易障碍、新市场出现的背景下,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对外拓展贸易市场、巩固和拓展传统出口市场、对内拓展出口动力、出口数量大价格低极易招致进口国的贸易争端和报复等,具体请详见。 2004年12月31日.世界《纺织品及服装协议》(ATC)到期.主宰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近30年的配额体制结束.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步入”后配额时代”。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大国.注定要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主角。从2005年年初开征纺织品从量出口关税.到后来宣布调高部分纺织品出口关税,再到后来的取消纺织品出口关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新闻不断从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到多轮纺织品贸易磋商.纺织品贸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而敏感的话题。从政府官员到学者到外贸从业人员甚至到普通老百姓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日益关注。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及发展趋势 1、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区域性优惠安排增加的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和贸易的联系与依赖日益增强.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要求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1986年,关贸总协定将纺织品回归自由贸易的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并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其宗旨就是主导世界贸易总体趋势朝自由化方向迈进。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本身就是贸易自由化的有力例证。因此.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包括纺织品贸易的大环境是自由化。 但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并不是全球性自由贸易。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全球贸易体系中出现区域贸易协定急剧增长的趋势。截至2003年1月1日.在WTO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259个在这些区域贸易协定中有许多专门针对纺织品的贸易优惠安排。如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就取消了北美三国之间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和关税.逐步实现其区域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再如美国(2000年贸易与发展法》,赋予加勒比海邻近24个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48个非洲国家生产的服装输往美国.在关税和配额方面享有优惠。在欧盟.其内部各国之间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关税已全部取消。欧盟还通过与地中海国家签订《联系国协定》.与巴尔干半岛地区国家签订《联系与稳定协定》.推动双边的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和自由化。欧盟还与南非、墨西哥、智利等国分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分阶段地逐步取消纺织品配额和关税。事实上,包括正在谈判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和构想中的泛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都把纺织品服装问题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来对待.并考虑特殊的安排。促进区域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以对抗区外竞争者越来越成为这些区域贸易协议的重要内容。 大大加强的区域贸易优惠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所达成的惠及所有WTO成员的自由贸易制度。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区域贸易优惠安排为贸易转移提供了机会,在对区域市场形成保护.促进与既定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发展的同时,事实上减少了各成员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增加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可能性,增添了我国产品在其区域内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 2.贸易争端背景下,关税壁垒被重新利用的趋势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纺织品全球配额取消。作为WTO的成员国中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理所当然地享受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利益。但是,配额取消带来的自由贸易仅100多天就被美欧的频繁设限打破。4月4日,美国启动针对3类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保障程序;4月6日.欧盟公布对中国纺织品特限行动指南;4月28日,美国对l4大类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同日欧盟对我9类纺织品启动特保调查5月13日,美国决定对3个类别的中国服装产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5月18日,美国对我4种产品采取特保”;5月22日.中国宣布自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5月23日,欧盟对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5月25曰.欧盟宣布推迟对我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5月27日,美国正式对我4类纺织品实行进:13限制措施,设限期到2005年12月31日止月27日.欧盟对我T恤和麻纱提出正式磋商请求;5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6月,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磋商开始……中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面临纺织品进口增长为推卸责任将矛头指向中国.希望通过打击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以转移国内压力。但是,随着中国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单方面地实施限制或是特保的效果越来越难以掌控.而且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种种责难。因此.关税壁垒作为WTO认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出现被重新利用的趋势。2004年欧盟、美国、日本纺织品服装行业总体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分别为9%、lO.2%、8%.并承诺在2005年将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分别约束至7.9%、8.9%、6.6%。虽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约束水平较低但是下降幅度有限并呈现以下特点:(1)关税升级现象。以欧盟为例,享受最惠国待遇的供应方向欧盟出口纺织品时遭遇的关税结构为:原料平均关税为0。7%,纤维平均税率为5-3%,纱线平均税率为6.3%,织物平均税率为9.1%,服装平均税率为11.9%.从原料到服装的关税升级现象十分明显.使服装制成品的有效关税大大高于其名义关税:(2)关税高峰现象。以美国为例,美国至少对200种纺织品制定了高于18%的从价关税税率,对部分羊毛及人造纤维的征税超过30%,一些特定服装的从价税达到33%,甚至更高。就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关税安排特点来看.关税仍然是直接影响竞争力并形成不公平竞争的最直接的因素。 3。自由保护主义背景下,贸易限制手段多样化趋势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并未从此真正步入自由贸易。在许多纺织品进口国不安地要求延长配额取消时限时,我们就已经体会到这一点。配额取消后,国际纺织品贸易保护不会随之消失,相反将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配额的影响。如果说配额制度是一种有限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话(毕竟受多边协议和增长率的限制),这种新形态就是一种自由保护主义了。一方面,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贸易限制实施更为自由.因为这些措施不是多边的,而是双边甚至是单边的。 利用“二保一反”措施实施贸易限制。”二保一反指我国《入世协定书》中所规定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反倾销措施”。按照我国《入世协定书》中规定,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在截至2008年12日前,如遇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在短期内数量激增、价格下跌,对其造成市场扰乱”,可运用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1:3限制:也可在截至2013年1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后12年内).运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口限制也可在截至2016年l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l5年内)根据反倾销措施条款在确定倾销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预见各国以二保一反实施的贸易救济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段时间内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 利用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形成出口屏障。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标准同时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安全为由.对产品制定了苛刻的绿色环保要求。目前.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盛行的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已造成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货和出口限制并成为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准入的“绿色屏障” 利用劳工标准制造贸易障碍。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一些新的企业认证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主要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目的是希望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客观地说.社会责任标准是人类物质文明上升到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31的大量增加.发达国家抨击发展中国家忽视劳工权益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地区企业的生产很难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责任标准。因此,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存在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又一大障碍。 4.新市场出现的背景下,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回归WTO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削弱了一些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给与特定国家的优惠和特权.那些由此而产生的贸易也将部分被取消,生产和贸易扭曲将会被消除。当纺织品服装贸易不再受到数量限制.世界将出现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市场。配额取消使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变得更为开放,增加更多的贸易机会。此外,发展中国家迫于发达国家的压力将进一步开放其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新的市场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日益扩大。 在出现新的市场的同时,世界纺织品市场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以美国为例自1996年以来其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价格持续下降.欧洲、日本和许多其它市场也是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进口服装的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进口服装在整个纺织品进口中占很大比重。配额取消后,来自低成本生产国的产品比重上升,进口纺织品服装价格还将不断下降,将使纺织品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继续延续。一方面,进口价格持续下跌,给进口国带来明显的福利净增加效应;另一方面.价格下降的趋势继续下去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5.市场集中程度加深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 如果说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在配额取消前呈现的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话,那么,进入后配额时代后,它将成为一个几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在分析日本和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在1995年到2001年期间各自前5位的供应国和地区所占的贸易比重(表1)时,可以发现分别作为非配额国家和配额国家的日本和美国.其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集中程度。2001年日本前五大进31服装供应国已基本垄断了日本进口服装市场.而相比之下,美国前五大服装供应国占美国进口服装市场的一半还不到。因此.可以预计,随着配额的取消.美国及其它原设限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集中程度将进一步加大。 。 因此.取消配额后,市场开始进行激烈的重组,过去靠配额的庇护生存的企业面临抉择。在这个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商品的价格逐渐下降,行业利润趋薄。在高端产品市场,我国产品仍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竞争;在低端产品市场,我国则将与为数更多的具有基本相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竞争,这其中既包括东南亚国家,又包括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等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不可避免。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拓展的对策建议 在日趋严峻的出口环境下.我国纺织品贸易要持续增长.必须有的放矢地拓展纺织品出口贸易。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对外拓展贸易市场 一方面,巩固和拓展传统出口市场。众所周知.欧、美、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传统市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中一直占较大比重.一直以来我国每年有超过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是输往这些国家和地区。而欧、美、日同时又是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口的大国.2003年仅美欧纺织品服装进口就达2300亿美元。如果我们对美欧市场占有率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增加2O多亿美元的贸易额。因此,欧、美、日仍应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市场拓展的重点。 但是如果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市场.会造成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增加贸易的不稳定性。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些传统市场出现的市场竞争加剧、各种关税及有针对性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的利用以及区域优惠安排的趋势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带来发展障碍。要想在后配额时代的纺织品贸易中寻求进一步发展,优化全球出口市场的战略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拓展贸易市场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拓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拓展周边和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韩国和中东等市场。以俄罗斯为例有统计数据显~,2003年俄罗斯纺织品服装进口额比2002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从其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预计未来对于占尽地利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俄罗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对内拓展出口动力 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是价格驱动.2004年我国出151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的价格仅有3.51美元出1360亿双鞋,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不到2.5美元。在这种价格驱动下,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形成了一种”数量大价格低“的现象。这其中有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客观原因也有国内企业由于“对外出口偏好”而过度竞争的原因,还有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主要出口常规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原因。 众所周知出口数量大价格低极易招致进口国的贸易争端和报复(比如“二反一保”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实现贸易动力的转型尽快地调整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以质量带动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这同时也是回避某些非关税壁垒的有效手段。 但是企业是为了追求利益而生存的。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因为短期利益的驱动同时又缺乏长远的眼光而惰于收集信息并适时调整生产结构。所以不能奢望仅仅通过企业的觉悟实现动力转型这个目的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利率等经济手段刺激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生产高档面料和精品成衣等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快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也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积极引导和规范纺织服装出口产品之问的竞争秩序的同时,加强信息咨询和行业预警积极出台各种贸易救济措施让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损失降到最低为拓展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提供保证。 纺织品出口论文:出口退税率与纺织品出口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我国纺织行业,屡遭国外反倾销、特保,国内人民币汇率调整及出口退税率下调。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带来的影响——压力与契机,进而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纺织品出口对策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至11%,并于当年9月15日起执行。 目前,我国大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主要靠低价竞争出口。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已逐渐趋弱。出口退税率下调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同时也成为我国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契机。 一、出口退税率下调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压力 1.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进一步压缩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利润空间。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主要纺织子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在2%~5%左右,纺织全行业平均净利率仅为3.48%。2006年1至7月份,除棉纺行业、丝绸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略有上升之外,其他行业净利润率均比2005年有所下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将使纺织全行业净利润率下调0.06%。从退税率下调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来看,化纤行业影响最大,净利润率将因此下调0.21%,其次为麻纺行业,净利润率将因此下调0.13%,其他行业净利率可能下调幅度在0.04%至0.07%左右。这意味着某些纺织品出口将面临“零利润”的生存困境。 2.出口增量下降 纺织品出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出口退税率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996至1998年国家退税率下调,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递增3.2%;1999至2002年,退税率上调,期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递增12.75%;2004年出口退税率下降为11%,纺织品服装出口比2003年同期降低6.2个百分点。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全面取消,2005到2006年7月,纺织品出口贸易递增21个百分点;2006年9月退税率下调,加之目前我国纺织品国内生产成本增加,国外不断遭遇反倾销、特保政策,出口增量难以持续高增长。 3.国内生产能力过剩 我国纺织品的生产能力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随着纺织品出口的增加,纺织业投资的快速增长,近几年纺织品生产能力的过剩已经十分明显。出口退税率下调之后,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将会大量退出国际市场,国内纺织品产能过剩将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是摆在纺织品出口企业眼前的严峻课题。 二、出口退税下调给我国纺织业带来新的契机 1.促进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效率低下,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促使整个行业进行新的结构调整,抑制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企业让出更大的市场空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主要靠低价竞争出口。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已逐渐趋弱,出口退税率下调,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成产品的竞争力。 3.有利于缓解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 尽管中欧、中美达成纺织品协议,但中国纺织品的产能、产量、出口量等均居世界首位,因此200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从大环境来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有利于减少中欧、中美贸易在这一领域内的摩擦,同时也会促进出口企业对新市场的开拓,可在非洲、拉美、澳大利亚等非设限国家或地区寻求新市场。 三、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纺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全行业自主创新的比例不足10%,品牌建设能力较弱。据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1175.3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纤维加工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自主品牌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足10%,其余90%均为无牌、贴牌和定牌出口,基本上没有形成国际影响的品牌。我国企业应改变以产能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提升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品牌文化创新,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比如通过税收政策和纺织品配额分配等,鼓励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对纺织品技术创新的投入,培育自主品牌,使我国纺织业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2.拓展国内外市场营销渠道 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应当在注重国际市场的同时,亦应高度重视国内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新兴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中国已经得到全球商家的重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为中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群体。我国纺织品企业应该在外销受退税率调整影响而下降时,应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从而弥补企业在海外市场所失去的利润。近年来,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量增加,特别是城市对中高档服装的需求量很大,农村对纺织品的购买力也得到提升。纺织品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市场需求量的新变化,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要舍近求远,把国内市场拱手相让。 同时,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应积极开拓国外营销网络。单一的营销模式已无法适应纺织业快速发展,我国的防治出口企业应高度关注国外市场变化,掌握第一手信息,开拓国外营销网络,掌握出口价格的话语权。在国外市场的区域选择上,不能过渡依赖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应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特别是非设限地区的市场应是纺织品出口企业市场战略的核心。通过质量和价格提升,确保现有欧美高端市场,同时利用低价优势大力开发拉美、非洲、中东等非设限市场。 3.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走服装等成品、名品出口路线 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几乎完全来自于低价优势。过渡依赖低价策略,在市场上必然会招致负面影响反应。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争端,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认清形势,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目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仍主要以传统的衣着纺织品为主,家用、工业纺织品仍是“短腿”,出口企业应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更多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初级纺织品向服装等成品过渡,同时推广并提升自有品牌,实现由成品到名品的过渡。 纺织品出口论文:论税率对纺织品出口影响 摘要:近年来,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我国纺织行业,屡遭国外反倾销、特保,国内人民币汇率调整及出口退税率下调。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带来的影响——压力与契机,进而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纺织品出口对策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至11%,并于当年9月15日起执行。 目前,我国大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主要靠低价竞争出口。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已逐渐趋弱。出口退税率下调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同时也成为我国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契机。 一、出口退税率下调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压力 1.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进一步压缩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利润空间。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主要纺织子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在2%~5%左右,纺织全行业平均净利率仅为3.48%。2006年1至7月份,除棉纺行业、丝绸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略有上升之外,其他行业净利润率均比2005年有所下降。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将使纺织全行业净利润率下调0.06%。从退税率下调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来看,化纤行业影响最大,净利润率将因此下调0.21%,其次为麻纺行业,净利润率将因此下调0.13%,其他行业净利率可能下调幅度在0.04%至0.07%左右。这意味着某些纺织品出口将面临“零利润”的生存困境。 2.出口增量下降 纺织品出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出口退税率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996至1998年国家退税率下调,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递增3.2%;1999至2002年,退税率上调,期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递增12.75%;2004年出口退税率下降为11%,纺织品服装出口比2003年同期降低6.2个百分点。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全面取消,2005到2006年7月,纺织品出口贸易递增21个百分点;2006年9月退税率下调,加之目前我国纺织品国内生产成本增加,国外不断遭遇反倾销、特保政策,出口增量难以持续高增长。 3.国内生产能力过剩 我国纺织品的生产能力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随着纺织品出口的增加,纺织业投资的快速增长,近几年纺织品生产能力的过剩已经十分明显。出口退税率下调之后,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将会大量退出国际市场,国内纺织品产能过剩将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是摆在纺织品出口企业眼前的严峻课题。 二、出口退税下调给我国纺织业带来新的契机 1.促进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效率低下,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促使整个行业进行新的结构调整,抑制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企业让出更大的市场空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主要靠低价竞争出口。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已逐渐趋弱,出口退税率下调,促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成产品的竞争力。 3.有利于缓解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 尽管中欧、中美达成纺织品协议,但中国纺织品的产能、产量、出口量等均居世界首位,因此200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从大环境来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有利于减少中欧、中美贸易在这一领域内的摩擦,同时也会促进出口企业对新市场的开拓,可在非洲、拉美、澳大利亚等非设限国家或地区寻求新市场。 三、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纺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全行业自主创新的比例不足10%,品牌建设能力较弱。据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1175.3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纤维加工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自主品牌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足10%,其余90%均为无牌、贴牌和定牌出口,基本上没有形成国际影响的品牌。我国企业应改变以产能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提升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品牌文化创新,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比如通过税收政策和纺织品配额分配等,鼓励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对纺织品技术创新的投入,培育自主品牌,使我国纺织业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2.拓展国内外市场营销渠道 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应当在注重国际市场的同时,亦应高度重视国内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新兴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中国已经得到全球商家的重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为中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群体。我国纺织品企业应该在外销受退税率调整影响而下降时,应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从而弥补企业在海外市场所失去的利润。近年来,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量增加,特别是城市对中高档服装的需求量很大,农村对纺织品的购买力也得到提升。纺织品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市场需求量的新变化,尽快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要舍近求远,把国内市场拱手相让。 同时,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应积极开拓国外营销网络。单一的营销模式已无法适应纺织业快速发展,我国的防治出口企业应高度关注国外市场变化,掌握第一手信息,开拓国外营销网络,掌握出口价格的话语权。在国外市场的区域选择上,不能过渡依赖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应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特别是非设限地区的市场应是纺织品出口企业市场战略的核心。通过质量和价格提升,确保现有欧美高端市场,同时利用低价优势大力开发拉美、非洲、中东等非设限市场。 3.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走服装等成品、名品出口路线 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几乎完全来自于低价优势。过渡依赖低价策略,在市场上必然会招致负面影响反应。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争端,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认清形势,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目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仍主要以传统的衣着纺织品为主,家用、工业纺织品仍是“短腿”,出口企业应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更多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初级纺织品向服装等成品过渡,同时推广并提升自有品牌,实现由成品到名品的过渡。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最先是国外会计文献中出现的一个概念,根据1980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的定义,所谓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的是“通过审察会计信息使之成为有用资料的各项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反映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会计信息有用程度的标准。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工作包括会计计量和会计编报工作的规范,同时反映了人们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要求。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该是会计准则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葛家澎教授的划分,全国统一会计准则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业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对会计工作的一般规范,反映的是对会计信息的一般要求。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是反映具体经济业务对会计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时所应遵循的业务处理准则,它是对工作的具体规范,反应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包含在会计准则的第一个层次“基本会计准则”里面。但尽管如此,基本会计准则也并非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等同。从内容上看,基本会计准则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方面。而在会计报告准则中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因为会计信息对于外部使用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会计报告信息,因此,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会计报告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从属于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会计准则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对会计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范,会计准则健全完善与否,无疑会对会计工作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完成会计目标的要求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系统,它是对企业的资财和外界对这些资财所持有的权利,以及对企业经营所得和所用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计量和传输以使人们了解管理经济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会计工作是一项自觉的有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作为会计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但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会计是通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对有关企业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要求,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和比较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如资产及产权结构。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决定了提供会计信息的类型和质量,因此深入分析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共同的以及特殊的需求,对于改进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大有帮助的。 由于我国当前制定的统一会计准则是一个有限定性概念,特指企业财务会计而言,不包括管理会计。因此,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指外部使用者,相应的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也是指企业对外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一般认为主要有投资人和债权人。因而对投资人和债权人需求的满足,便构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通过企业财务报表来取得有关企业业绩、财务状况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其目的在于了解能否从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现金流入量。当然,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者还有政府机构和其它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它们要求通过会计信息获得评估该企业资源管理效率以及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由于这些使用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均有限,因而对其主要依赖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就要求具备一系列的质量特征,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地预计,比较和评估企业的获得能力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 在我国,对会计信息还有一类特殊使用者,即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营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而国家作为全民的代表对这些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它是作为一个特殊的投资人而存在的。国家作为投资者要求会计信息能够客观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企业的获得能力和偿债清算能力,而且还要求了解企业执行国家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政策的情况,以及企业在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借以考核企业的业绩。对这些信息的需要是基于国家履行其宏观调控,计划管理和综合平衡等职能的需要,对这些需要的满足应该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三、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从整体上加以研究 综上所述,对于会计信息有着来自多方面的需要,因此确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该是各方面利害关系的协调,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该有“中国特色”,下面就我国会计信息应具有质量特征谈一些看法。 (一)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核心最根本的质量要求。 企业会计之所要提供财务报告,是因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对财务报告使用价值的需要。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归纳起来,应包括合法性、可比性(包括一贯性和统一性两方面)、相关性、可靠性、明晰性、成本效益原则等内容。这些质量要求的最终目的在于是否对决策有用,因而可以看成是决策有用性派生出来的具体特征。 决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选择,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进行决断。这种选择的基础就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如: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在两权分离的经营方式下,能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其手中的资金是否停止投入或继续投入该企业,同样需要进行决断,决断的依据只能是企业会计的财务报告信息。因此,是否有利于决策人进行决策,就成为评价会计信息的最根本的质量标准。 (二)作为决策有用性的派生特征,合法性与可比性应是会计信息首先应具备的质量特征。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均以“合法”作为其先决条件。这一点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分不开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较之以往有较大的独立性,但会计核算的很多内容仍然要受到国家财政、财务、税收等制度和法规的制约。至于企业会计核算,还要受到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如投资法、企业法等等的约束,是很显然的。 可比性是国家为实施宏观经济管理而对会计信息的又一需要。可比性包含统一性和一贯性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横的方面看,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均应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以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能够相互可比,这是统一性方面。统一性的存在,有利于企业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会计信息的合并编报,有利于国家对各行业各部门企业会计信息的合并编报,同时也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各类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估,客观上使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位置上,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统一性是发挥会计信息宏观经济管理中价值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统一和集中又会带来各个方面的弊端。为适应深化会计改革的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该具有统一性,但非常重要的是要掌握统一的度。 从纵的方面来看,会计信息应该具有时间上的一贯性。企业按照制度的规定可以选择确定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损益计算方法等等。这些方法一旦确定,便不得随便变动。如确因企业规模扩大或其他必要原因需要变动,必须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经批准后方可变动,并且还须将变动的原因和因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在会计报告中加以详细说明。一贯性是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另一个方面,也是基于满足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必须连贯一致,互相可以比较。只有这样,财务报告使用者才能通过前后各期财务报告的对比,计算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与决策相关。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够对决策有用,那么自然要求这种信息与该决策相关。不相关的信息是谈不上对决策有用。企业会计信息有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同一种会计信息对不同的使用者,其相关程度也会不一样。一种会计信息对这个决策者相关。但对另一个决策者可能不是很相关。因此,决策相关性取决于不同的决策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的要求。同时,这种相关性还依赖于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和具体的决策模式。具有相关程度的会计信息如果对于不同的决策人,采取不同的决策程序,其结果也会是不一样的。 (四)可靠性是一个概括性的质量特征,它以真实的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基础,并通过计量和检验等手段向信息使用者做出保证,所以它的内容不仅包含真实性、公正性,还应包括可计量性和可检验性。 真实性和公正性是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本来面貌。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从凭证到账薄再到报表,它们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是真实的,反对弄虚作假,账实不符。公正性又称无偏性,它要求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不带偏见,不偏重于任何特定利益者的影响,不追求预定的结果,对会计信息不施以任何主观的影响。真实性和公正性其实是一致的,缺乏真实性,难以保证信息的公正性,反之亦然。 可计量性和可检验性是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所采取的手段这个角度来说的。可计量性和可检验性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最终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另外,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在时间上,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会计业务处理上不得提前或滞后,在范围上,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充分反映性,同时遵循重要性原则。 (五)其他特征。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除了必须具备以上特征以外,还应该具备两个特征:明晰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明晰性也叫可理解性,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便于理解。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可望得到的效益大于可能发生的成本。 目前,我国正处在会计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因此,正确认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能促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更高、更好的保证,从而有利于及时正确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正确认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这一问题能促进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有助于决策者正确地进行规划、决策,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几点固有性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会计信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而有着多种质量特征,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深入分析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特征并充分认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至关重要。在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因素中,诸如货币价值变动、会计模糊性等固有性因素是无法消除的,只有充分认识并尽力降低其影响才是正确和客观的选择。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因素 会计信息是用于体现特定会计主体价值状态及其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状况的经济信息,具体而言,它反映其服务的会计主体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内容。正是由于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所以会计信息在加强其主体内部经营管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服务于相关利害主体进行规划决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由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研究。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分析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制度认识 比较并分别认识中外会计权威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是全面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种常规方式,下面我们将在初识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制度上的认识及分析。 1.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约束,它是确立会计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之间的桥梁。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特征。投资者把资金投资于企业的理论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因此, 投资者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会计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所以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们都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决策的信息都比没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在感性认识到会计信息重要质量特征的前提下我们比较一下国内外对其所进行的制度性规定。 2.国外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从规章制度上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对规范和确切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总结了各会计职业团体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拓性地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报告目标区分开,在其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包括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可比性(包括一贯性)等,另外把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两个主要限定因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于会计信息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包括重要性)、可靠性(包括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与完整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作为四项主要质量特征,另外把及时性、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作为两个限制因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国外会计组织所共识的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我国于1993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一般原则的形式规定了以下质量特征:客观(可靠)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完整性等。2001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了以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真实(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完整性、谨慎性、及时性和权责发生制等。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借鉴了国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应该坚持的会计质量要求,这一要求基本上也体现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内容,并且也将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作为要求之首,表明了其重要性。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的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制度规定可以看出,其内容有相同的部分,但也各有侧重点,这也与不同的会计环境有关。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性上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应该包括主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两部分,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以及国内外会计权威机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不难看出,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要求是相关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等其他信息特征也是良好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我们将其称为次要质量。 1.关于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关于相关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是指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相关性的要求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分析相关性,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不仅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定位,还关系到会计信息能否达到特定的质量特征,满足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都作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显然,目前的会计财务报告都达到一般相关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基本信息需求。但是,具体使用者除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面临一些特定决策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信息。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财务会计信息只有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才能真正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在提供通用信息和特定信息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2.关于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对于可靠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其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三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即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对于可靠性,我国会计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所以,可靠性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的前提。会计信息只有可靠才相关,相反,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3.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 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要可靠并且相关,这早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共识。然而,如果说信息的有用性是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函数,那么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就不一定是互为函数关系。在某种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较差。相关性和可靠性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但又必须尽可能统一于信息有用性的原则之上。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论可靠性,它们总是在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我们必须对两者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当两者不能同时兼顾时,是牺牲相关性还是牺牲可靠性?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在某一时期突出对相关性的要求,而在另一时期则突出对可靠性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在决策主体主要不是依据会计信息的情况下,或者说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并不是很高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更为突出。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直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重要标准,而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总是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我国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改进应以提高可靠性为主。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固有性因素分析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会计信息本身普遍的主要质量特征却是相同的,主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会计信息只有满足可靠性的要求,才有助于使用者正确决策。可靠性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我国会计界,影响国家宏观管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重要问题。为此,会计界提出很多种对策,但仍不能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的,但是部分存在于事物本身必然性的影响因素却是不可更改的,对此,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这部分原因,我们只能努力降低其影响范围和作用,充分理解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辩证原因,使会计信息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所服务。以下就几类特殊会计环境因素和非环境影响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社会道德观念、伦理修养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的目标之一是对社会经济单位———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所以会计工作不可能独立于社会活动,同样道理,会计人员也是社会的一员,必然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普遍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不断地影响和作用于会计人员。现阶段,社会上种种不良的思想倾向,社会整体修养素质由于受文化水平、传统思想因素的影响还不能普遍达到一个较高的水谁,思想觉悟千差万别,在这种状况下,部分会计人员不能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必然的。既使会计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但会计工作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受到种种不良思想道德因素影响,如业务经办人提供无法核实的虚假原始凭证,领导在会计审批中带有倾向性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进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鉴于此,我们不可能仅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达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只有通过提高整个社会思想道德觉悟,重视整个社会道德修养,净化整个会计道德环境,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才可能降低会计信息受到此种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也决定了这种环境因素影响的长期性。 (二)会计工作的惯性和会计改新的滞后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并非凝固不变,而是不断运动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尖锐化和复杂化,企业间的合并、收购、兼并等形式将会形成一种潮流,公司向集团化、巨大型化方向发展又使市场竞争显得更加激烈,在占领市场、分割资源和搜集人才的竞争中会因为许多无法预见的因素导致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受经济环境影响巨大的会计不能很快地适应经济环境变动而变更,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手段、核算方法、报告方式都可能因为出现了新的经济情况而不适应,一些传统的会计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会计改革也总是由经济新情况———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践应用这一规律进行的,会计改革的滞后规律决定了这一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三)货币价值变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货币是衡量一切价值资源的尺度,货币对会计的影响是彻头彻尾的,因为货币的计量属性构成会计计量的核心,会计离不开货币计量,货币为会计提供了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尺度,在许多经济业务中,货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计量经济事项的特征,因此,货币是会计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既然会计计量实质上是货币计量,把货币单位视为会计计量的尺度,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单位货币的价值是否稳定。从理论上讲,要得到正确的计量结果,用作计量的尺度,其本身应当是不变的。不幸的是,虽然货币单位被人们普遍地用于会计计量,它的价值实际上是不稳定的,长期不变或较小变动是极为罕见的,多数是变动的,有时甚至剧烈变动,在这种条件下,通过传统的会计方法,用价值变动的货币计量的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是不准确的。针对普遍存在的物价上涨,币值下降状况(即通货膨胀),会计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加以补救,这是还未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样由于货币变动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就仍具有长期性。 (四)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商品,也应该适用于商品的供需规律。作为一种商品化的社会资源———会计信息同样也有供给方和需求方,会计信息商品的载体为现行的会计财务报告;供给方为提供会计财务报告的会计主体,是单一的;需求方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广泛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也可以从数量上划分出成千上万个团体和个人。所有需求者都试图从财务会计报告中获取所需的信息,用于决策,因此需求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广泛的会计信息真实的企业资料。供给者却不能提供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所有信息和真实情况。因为供给方的情况如下:(1)会计主体只能对外报送按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通用会计信息。(2)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都不愿披露诸如产品成本资料、企业未来财务计划等有关商业秘密的信息。(3)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下降、暂时财务困难时往往希望回避披露真实情况,维护企业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从供给者角度难保其真实性和全面性,是质的低下;从需求者角度会计信息还难以达到满足需求的量,是量的不足,所以会计信息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相对性的不足。 (五)会计信息固有的模糊性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一般指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对象作量和词语表达上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不统一性和不准确性。由于会计对象在形式上千差万别,在类型上种类繁多,所以在质和量上都难以用完全客观和精确的词语或数字来表示。鉴于此,会计上往往通过假设、估计、预测来解决,加之会计核算方法上的多样性和程序上的可选择度等等,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模糊性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普遍存在。具体说来,其产生的原因:(1)会计对象是会计主体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借助于种种物质形式,会计对于资金运动采用货币计量方法,计量往往以物质价值为轴心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以价格为基础以货币为尺度记录的物质形式下的资金运动不是价值量的准确运动,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会计信息具有必然的模糊性。(2)会计主体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是会计主体产生后持续的绝对性连贯,而反映资金运动的会计形式———会计信息却是期末的汇总在时点上的连贯,会计信息的连贯性是相对的,间断性是绝对的,由此而产生会计信息的模糊性。(3)对于某种经济业务或会计要素项目理论上存在着多种处理方法,实践上应用着多种核算选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4)经济业务发生与会计核算处理时间上的差异,导致核算滞后于实务,产生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决定了会计信息不可能存在绝对精确,当然我们应该辨证看待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既然会计信息的绝对性精确不可能存在,那么采用相对正确和比较可靠的方法、手段、形式来核算、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并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在更大程度上有助于其正确决策,而不在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绝对精确性。由此看来,只要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不影响使用者的正确决策,相对精确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实际意义。 总之,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会计信息要求上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精确。由此看来会计信息失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要科学界定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因素,最大限度地追求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但不能绝对化,否则,就会出现形而上学观点,搞烦琐哲学,反而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会计信息质量 [论文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 设计 会计法规体系 合规性 会计信息质量 [论文摘要]会计资料虚假、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已有一定的认识,这个问题已引起中央领导的广泛关注,许多省级领导也谈起了“深化改革,加强领导,提高会计质量”的话题。作为会计信息来源地的企业应做些什么工作?本文就企业如何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谈一些看法。 一、形势迫使企业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工作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会计工作的发展,是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和广大会计工作者努力进取的结果。但是会计工作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就是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多方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有效保障会计秩序,加强社会监督,抵制会计领域的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修订后的《会计法》已于1999年10月30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以第二十四号主席令公布,自2000年7月1日施行。虽然《会计法》的颁布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很难有一种会计制度或模型能始终如一地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如何才能真正使企业的会计工作走向法制轨道,并能正确地计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承担的负债,合理衡量企业收益与成本,为企业外界利益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信息质量在当前所引起的关注,并不能说明过去的会计信息质量就好。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投资渠道单一,外界对会计信息要求不高。而作为各个会计主体虽也是严格遵守非常详细的行业会计制度,但只注重平时的核算过程。例如对现金的核算,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使用“现金”科目,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对最终提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则重视不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企业没有多大的灵活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也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多元化,必然强调会计报表信息的高质量,在国外报表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而对一项业务是增加固定资产还是增加设备不作深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具有很强的动感,因为作为信息系统企业会计制度应适应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由于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优秀的会计制度也应该是动态的。通货膨胀时高时低、技术革新迅速,浮动外汇汇率的影响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干扰,都会引起企业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满。这些外在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重新修订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这就说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不仅存在于一个新单位,对于老单位有时更为重要。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要具有合规性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准则,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应采用的程序和方法,应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会计管理应达到的要求所作的明确规定。一般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成本制度的设计以及会计报告的设计等内容。从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不难看出,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合规。1985年1月21日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诞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为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所谓合规性首先要符合会计法律即《会计法》,因为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其次要符合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尤其要符合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再次要符合会计规章,它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合规性要求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该体系并把它们贯彻到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中。例如根据国家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结算制度》,企业就应制定有关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和核算的规定,以充分体现有效利用资金,堵塞贪污盗窃和违纪使用现金的漏洞。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条主要途径,它的颁布实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自觉行为,它虽不属于法律范畴,但它具有法规效力。例如随着我国个体工商业的发展,财政部印发《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试行)》,要求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必须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办理个体户的财务工作,有条件的应当聘请有关社会中介机构记帐。根据这一规定个体企业就应进行会计人员和机构的设计。另外该制度还增设了“税后列支费用”科目,迫使企业将业主个人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支出剔除在帐外,用个体户帐内款项为业主个人或其家庭代为支付的款项,视作业主提款,通过“业主投资”科目核算,这正是依据的会计主体假设。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过程应当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 企业应根据外界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体系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根据一致性原则,企业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一年内要保持不变,但期间若遇到特殊原因,根据重要性原则就可以中途变更,但要对外界披露。再如,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套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并建立合理有效的传递程序,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又如各项经济业务的进行均需有管理部门授权,任何人未经管理部门授权不得动用企业的资产,这些控制要求均需有关领导人签字,这与《会计法》突出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相辅相成,从控制程序和法律上解决一些领导人为人不正、授意、指使编造假的会计资料,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国外也不泛这样成功的例子,众所周知的飞利浦公司,自1951年开始采用现值会计, 50年代至80年代对现值会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但1992年又重新回到成本会计,作出这种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控制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四、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然要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为外界利益相关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管理信息,可以说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一脉相承。一套健全的、完善的、适应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来讲举足轻重,但这一切又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为了使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各类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这个措施的实施,将会使会计人员及时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并有能力实行改革,从而使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在新形势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多年来,尽管“会计打假,财务治虚”的口号喊得很响,但最终在企业会计与理财上见效有限。虚企业、虚资产、虚盈实亏现象并不少见。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良的负面影响,主要影响有:制造泡沫经济、扰乱经济秩序,失信于广大投资者,沉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影响我国经过多年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三公”原则(公平、公开、公正)不能真正的体现,同时还影响我国会计向国际结轨的进程。 要逐步解决前述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需要全社会,包括管理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内部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采取各种综合治理措施: 建立科学、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的目标应该是:保证公司财产安全与完整;控制有关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要实现以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光靠公司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由单位负责人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参与内控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内控目标的实现涉及单位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有空间、时效和职工管理意识浓淡等问题,因此在建立公司内控制度时,要具有前瞻性,要统观时间与空间全局,通过在公司内部营造有利的控制环境,有效的会计系统和各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控制程序,辅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如组织架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并将这些控制手段揉入到建立的各种经营管理的具体制度中,如固定资产的投资、采购、报废处理制度:物质进出保管使用管理制度:产品的保管与出库管理制度:现金收支与核算制度、费用报销审批制度等,因为这些控制制度,都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密切相关。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资料报露的真实和完整性,而且它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无论做何种事情,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包括所有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体现的方式都与广大财务会计人员的思想行为和业务水准密切相关。要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在对广大财会人员的要求方面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要在广大财会人员中建立起一种普遍的职业道德观念,一种为广大投资者负责任的观念,客观真实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在记录反映经济业务时,不受长官意志的约束任意改变应有的规则,按照朱?基总理对广大财会人员提出的“不做假帐"的要求行事,并以此作为自已的职业道德要求约束;第二,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对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的实务操作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广大财会人员面临着“企业改制与会计改革"的双重任务,多年来,我国依照“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宏观体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二00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 企业会计制度 的通知》,二00一年的一月二十八日,财政部又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三项新准则和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五项准则。从专业角度观察,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与企业改制相辅相成,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尤其是关系到公司财务、会计、审计、评估的重大理论与实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诸如:兼并与收购、公司重整、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剥离(分离社会职能)、会计主体变更、权益归属(或转移)界定(如住房公积金、公益金等)、资本缺位、虚资产、负资产、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处理、会计报表调整事项等等,一言以蔽之,在新旧转换和会计改革中,广大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广大财会人员自我要加强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会计理论水平,以确保在从事会计实务操作时能准确应用规则,使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科学、可比、客观和真实。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于二00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正式《企业会计制度》并于二00一年一月一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是我国会计界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加之各个单项《 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了会计核算标准,为更好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衔接迈出了实质性的大步,同时这也是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与以往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不同,它实现了会计标准实质上的转换,所反映的会计要素具有可靠性,它强调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和资产的夯实,如规定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资产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虚拟财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更加真实。它也在强调规范、便于操作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如《企业会计制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加了交易或事项的描述以及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内容,对于实务工作中新出现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尚未规范的经济业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与金额、融资租赁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等进行了详尽的规定,解决了以往有些经济事项无章可循的问题。另外更重要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具体事项或交易必须运用的原则,尤其在确认收入时,改变了以往的仅凭所有权或现金形式上的交付就确认为收入,而是按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等实质性条件是否转移来确认,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可以有效地保证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意欲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运作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现状进行整治。尽管在目前环境下笔者对独立董事特权行使的有效程度存在少许疑虑,但在上市公司逐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标、出发点和方向是无容置疑的。逐步在上市公司中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让独立董事有效履行法定的特权诸如上市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可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可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对有关事项可发表独立审计意见等。能在某种程度上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监督和规范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行为,让广大投资者更能多一些的享有对公司各项行为的知情权,与此同时,明确独立董事所担当的职能责任。从而更进一步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在质量上多一份保证。 全面树立“求实治虚——全面稳健"的企业经营理财理念 在会计核算上注重讲求稳健性原则和脚踏实地地在经常性收益上下功夫的企业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后劲,这类企业也往往是能够让投资者放心的长期投资选择。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应该从公司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企业“内部"挖掘价值源泉;通过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培养有竞争力的员工和技术产品,开辟广阔的业务领域和营销渠道,树立个性化的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的价值,保持公司的长期盈利性。从主观上彻底摒弃那种一心想通过华而不实的类似“泡沫重组"方式以取得非经常性收益的短期粉饰利润行为,彻底走出近年来有些上市公司出现的“第一年绩优,第二年绩平,第三年绩差,第四五年亏损,第六年ST,第七年PT"的宿命怪圈。上市公司必须要树立由注重股票市场价格转向最大限度追求企业经营性业绩的理念上来,上市公司必须不断积累经营性利润,集中精力在转变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去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重品质、重实力、重服务,树品牌形象,逐步提高经营水平和吸收新的经营理念,以长期战略投资替代以粉饰利润为目的的短期“帐面投资"。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导和欺骗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哪些因会计专业性强而对会计知识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的中小投资者,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趋于客观真实,使之真正能成为广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选择时的客观评判标准。 切实加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审计和审计约束责任 要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不仅要搞好公司内部的整治和规范,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公司外部的治理结构,目前,公司外部的审计监督主要是靠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看,类似“琼民源"“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的造假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部就目前而言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治理是否全部有效确实令广大公众投资者难以信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中介机构业务的限制和利益的趋使,中介机构自身的责任感不强和对项目责任人的要求不力,一言以蔽之,即在中介机构的规范操作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危机,与此同时,外部对中介机构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出现问题后处罚的力度不足以在普遍程度上对中介机构形成足够的制约等等因素。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质量,首先中介机构自身要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已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执业水平;其次作为中介机构的行为主管约束部门 (如财政部门、证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努力创造条件去能够真正起到其应有的约束中介机构行为的职能作用;第三,如果一旦中介机构在履行自身职能时出现有违职业道德或失职行为的,作为管理约束部门,决不能姑息迁就,应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外部监督机构的审计监督和加强外部中介监督机构的法律责任约束,以保证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关键字: 公司治理生态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舞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南方保健公司的财务舞弊案来说明公司治理生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从完善公司治理生态的视角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 引言 美国安然、世界通信、施乐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的爆发不但使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而且使社会公众对美国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丧失信心。这从以下一些专有名词英文缩写的“演绎”可窥见一斑: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被戏称为Corporate Embezzlement Officer(公司贪污官);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被戏称为Chief Fraud Officer(首席舞弊官);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s,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扣除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的盈利)更被戏称为Earnings Before I Tricked the Dumb Auditor(我蒙骗那个愚蠢审计师之前的盈利)。这些财务舞弊都是财务人员的错吗?是财务人员做假账。不然,要知道,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处于公司治理这一生态环境下的,必然受其影响,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能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而失衡的公司治理生态则成为滋生财务欺诈的温床。下面以美国南方保健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为例进行分析。 二、 关于美国南方保健公司 上世纪80年代初,斯克鲁西出于将理疗和恢复性治疗等手术辅助环节从医院中独立出来的独特想法创建了南方保健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保健)。1986年南方保健完成新股发行并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以后的十年,南方保健疯狂购并,2002年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私立保健医疗公司,在美国的50个州和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拥有众多的诊所、外科手术中心和疗养院。正是这几近疯狂的扩张速度使南方保健消化不良,加上首席执行官斯克鲁西在董事会中的独断专行和过分追求个人成就感,最终使南方保健走上了财务舞弊不归路。2003年3月南方保健的财务舞弊丑闻浮出水面,创下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涉案人员最多的纪录(11名高管人员涉案)。已经抖露出的2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更使其成为仅次于世界通信的第二大“会计造假大王”。 三、 解析南方保健的公司治理生态 公司治理生态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奠定在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投资银行家、律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知识共同体”基础之上(李曙光,2002)。公司治理生态的健康与否不仅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事前设置或配置的合理性,而且状态依存于一系列具有独立性的中介环节能否独立地履行相关签证职能及承担有关责任——包括“会计责任”(duty to accountant)、“勤勉责任”(due diligence)、“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法律责任”(duty to lawyer)、“监管责任”(duty to supervisor)等(杜兴强,2004)。公司治理生态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其中的某一环节未能司其职尽其能,都会导致公司治理生态失衡,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沦为财务欺诈。 在南方保健的案例中,公司治理生态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管理当局、董事会、注册会计师等环节失效了!这才是导致南方保健借助于财务报表粉饰以达到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而使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的根本原因。 1、独裁的管理当局 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是公允披露、防止故意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的保证。实际上,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来看,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自身的利益驱动而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财务欺诈,而会计人员往往在管理当局威逼下,不得不屈从于管理当局,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南方保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方保健实行的是以斯克鲁西为中心的集权式管理风格。斯克鲁西是南方保健的创始人,又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十分强调自己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实行 “独裁统治”。南方保健因追求规模盲目扩张而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斯克鲁西为维持其强者形象,也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拥有大量的股票期权),而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指使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舞弊以粉饰太平。据调查,至少从1997年起斯克鲁西就领导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员每个季度末开会,商讨会计造假事宜。正如SEC执法部负责人所指出的,“南方保健日常经营的标准程序就是操纵公司的利润以使其满足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南方保健从1997年——2001年对外报告的虚假利润占实际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33%、173%、220%、188%和4722%。可见,正如Treadway委员会(1987)所指出,高级管理人员的状态——公司环境或财务报告编制的文化是影响财务报告诚实性的最重要因素。 2、失职的董事会 面对斯克鲁西这样的强权人物,南方保健的董事会对其监督形同虚设,而且斯克鲁西不喜欢聘用独立董事。按Dechow等(1996)理论,如果内部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或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时,该公司越可能因违反GAAP而受到SEC的处罚。南方保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下面再来看看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表现。 (1)麻木不仁的审计委员会 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司法部分别因南方保健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和诈骗Medicare 保险金而起诉南方保健,但是审计委员会对于上述重大事件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据南方保健董事会会议记录,就2001年发生重大事件的当年,审计委员会也仅开过一次例会。更有甚者,南方保健审计委员会中的两名成员所拥有的私人公司与南方保健之间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交易。试想,经理与他们的董事关系暧昧,董事会还能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吗?南方保健的审计委员会未尽勤勉责任也未信守诚信义务,从而为会计造假滋生温床。 (2)难得糊涂的薪酬委员会 设置薪酬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适当地对员工进行激励,但南方保健的薪酬委员会对斯克鲁西却疼爱有加。南方保健薪酬委员会为高管人员设计的报酬为:工资 + 年度业绩激励+ 股票期权激励。斯克鲁西在任职期间得到的工资和年度业绩激励数不胜数。根据SEC的调查,仅在1999和2000年的两年内,斯克鲁西总共领了至少920万美元的报酬,其中530万是与虚假利润有关的业绩奖励。2001年,斯克鲁西的工资为400万美元,而业绩奖励却超过了650万美元。除了不菲的工资与奖金外,薪酬委员会还给予斯克鲁西丰厚的股票期权,甚至批准为其提供贷款。从1991年到2002年第三季度,斯克鲁西行使的股票期权达到了1.75亿美元。南方保健的薪酬委员会在斯克鲁西疯狂造假的同时,却不断为其加“油”,可谓“难得糊涂”地助纣为虐啊! 3、无奈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标在于“评价经济活动及其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萧英达等,2000)。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等进行审核(李明辉,2002)。但是,南方保健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审计委员会的玩忽职守而势单力薄,开展工作时处处受阻,无法履行财务审计和经营绩效审计的职责。南方保健内部审计人员抱怨说:“我们无法接触重要的账簿资料,对公司会计软件中的一些模块,我们也没有进入的权限。”失去了财务监督的南方保健的会计信息质量能有保证吗? 4、失败的注册会计师 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潜在的利益冲突,管理当局有提供低质量甚至是不实会计信息的动机,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又缺乏专业知识来辨别会计信息的真伪,因而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成为必然。作为公司治理生态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一道防线。然而,作为“四大”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却没能站好这个岗。 南方保健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客户,在已确定的南方保健涉案期间(1997年——2002年第二季度),安永一直为其审计,且一直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在南方保健财务舞弊案曝光后,安永大呼“被骗、愤怒和无辜”。然而,正如华尔街媒体所指出的,南方保健至少虚构了25亿美元的利润,“如果你的委托人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犯下的数目惊人的会计差错,作为审计师,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审计失败,安永难逃其责:(1)安永没有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审慎和怀疑态度,以至于面对若干明显的财务预警信号,安永每一次的处理都有失审慎。最明显的是,安永居然对3亿美元的现金虚增浑然不觉,让人不禁对其最起码的职业审慎深表怀疑;(2)安永仅依靠特定的比率计算重要性水平和因循多年的审计使用的重要性水平,而让谙熟审计流程的舞弊分子规避了重要性水平以“少吃多餐”的方法蒙骗过关。(3)安永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直到南方保健解雇安永时,南方保健一直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伯明翰办事处的最大客户。2001年,安永向南方保健收取了370万美元的服务费,其中250万美元的咨询服务等非审计服务费远远超过了120万美元的财务报表审计费。可想而知,安永对于南方保健这一大客户是处处“迁就”的。比如,安永在南方保健执行审计时,对于南方保健作出的注册会计师需要的资料只能向客户指定的两名人员(现已认罪)索要这种不合理限制竟然屈从。而且安永的非审计服务费远远超过了审计服务费。按杜兴强(2004)观点:残酷的现实揭示, 一旦注册会计师热衷于提供非审计服务, 则其利益将很可能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由此极有可能导致独立性丧失。一旦丧失独立性,作为公司治理生态中的注册会计师环节就如同虚设, 失去了辨别会计信息可靠与否以及是否存在财务欺诈的基本功效。 四、南方保健财务舞弊案的启示 从以上对南方保健财务舞弊案的分析可见:南方保健之所以发生财务舞弊是由于其管理当局、董事会、注册会计师等公司治理生态的环节失效,才使会计信息失真最终沦为财务舞弊。治标要治本。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生态。换言之,只有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下就南方保健公司治理生态方面的缺陷,从完善公司治理生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提几点建议。 1、严惩管理当局会计造假 管理当局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造假成本。由于管理当局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挂钩,虚增的经营业绩可以为其带来丰厚的报酬,而造假成本却很低。造假成本=P1*P2, P1是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robability),P2是造假被发现以后的罚金(Penalty)。就我国而言,截止到2002年,10年时间里会计造假被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上市公司不足100例,而上市公司过去10年正式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表、半年财务报表、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以及募股情况说明等财务资料1万份左右。1万份左右财务资料中被发现的只有100例 [1],可见,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之低。在我国,即使会计信息的造假被发现,监管部门对造假者主要使用行政处罚,很少使用刑罚,民事赔偿就更少了。一边是高收益,一边是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诚信缺失、利欲熏心的家伙为什么不冒冒低风险呢?因此,保护投资者利益,就应当对管理当局的会计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增加其造假的经济成本,从会计信息的源头上形成威慑,强化公司治理生态中管理当局环节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概率。 2、完善董事会结构 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发现,舞弊公司的独立董事所占比例比不存在舞弊的公司要少,舞弊公司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仅28%,而不存在舞弊的公司的相应比例为43%。作为独立的“仲裁者”,独立董事可以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代表股东监督和制约管理当局及大股东,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降低成本。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定比例时,在审批财务报告过程中就能站在独立的第三方立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把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与防范管理当局操纵财务报告的行为。由此可见,提高独立董事的比重,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才能在改善公司治理生态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董事会才不易被内部人或大股东所控制,从而有利于减少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和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靠性。但应避免独立董事成为 “花瓶”, 要使独立董事既独立又“懂事”,应当解决好关于独立董事的几个问题:①独立董事的聘任问题。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应当剥夺大股东在独立董事聘任方面的投票权;②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报酬太低,难以调动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报酬太高,易使其丧失独立性。因此,要设计出合理恰当的报酬机制。③独立董事的赔偿问题。赔偿机制与报酬问题相关,也存在合理恰当的问题。建议建立独立董事职业保险;④独立董事的工作负荷问题。独立董事的工作既要保量也要保质。此外,为确保董事会的运作效率,还应在董事会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考核委员会、诉讼委员会等。为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优势,具有监督职能的专门委员会应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 3、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生态的特殊环节,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是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有效性的“监视器”。内部审计部门具有审核企业的财务资料和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的职责,并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因此,企业应设内部审计部门,直接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人员应由审计委员会任命,并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首席执行官或高层财务官员不能直接介入财务报表的编报 [2]。审计委员会应不时与内部审计部门沟通,并进行有效的督导。内部审计部门应制定全面的年度内审计划,并采用系统的方法评估和确定需要内审的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范财务舞弊产生。 4、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1)审慎原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立身之本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和怀疑态度,有助于迅速发现可疑之处,提高审计效率。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风险意识,只是一味依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来执行审计,则既无效率又无质量甚至可能导致财务舞弊的蛛丝马迹从眼皮底下溜走。安永的审计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2)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是“独立性”,这是执业公平客观的保证。失去独立性,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审计鉴证信用服务就会误导投资者,造成决策失误,同时也削弱了公司治理的功效。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保持公司治理生态中注册会计师这一环节的超然独立。除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已明确规定的实行公司审计轮换制度和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向其客户提供特定的非鉴证业务等外,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一个坚守职业操守、信守诚信的注册会计师绝不会成为造假者的帮凶。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注册会计师造假,就必须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其自身的诚信水平。②加大处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违规会计师事务所的力度。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公式与管理当局造假成本公式一样,但是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比管理当局造假成本更低,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小于管理当局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就我国而言,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造假有可能被注册会计师和证监会发现,而注册会计师造假只有被证监会发现。即便被发现其处罚也不过是一些警告、罚款等处罚,多半则是吊销资格证书,责令改正或停业。这些处罚对于巨大的造假收益来说根本不足挂齿。因此,加大造假的惩罚力度,对造假者造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其望而却步。③改变审计委托制度。为防止注册会计师屈从眼前经济利益,与管理当局“精诚合作”造假,助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应将目前由管理当局委任改为由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④强化注册会计师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强调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调与沟通,这可以降低审计费用, 避免出现由于审计成本制约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确保他们在既定的审计收费下提高对会计信息可靠性验证的效率。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与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差异是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可以增强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能力;提高领导者素质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会计人员;主体素质;会计信息质量;领导者 本文拟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与会计信息关系的角度,探讨一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这样一个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差异是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 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产生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其中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应当承认,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差异是直接相关的。这是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这就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诚然,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有其先天的生理特点。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而且应该在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往往决定着主体素质的高低。从会计人员主体素质差异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我们可以作如下概述。 (一)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程度大体上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种层次性差异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在会计人员中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原则、讲正气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二)道德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既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及西方社会渗透进来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会计人员对于某些领导要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投其所好,有的拒绝,有的表面上服从,但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等领导出了事再作交代,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主体道德素质状况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这几年有大滑坡的趋势。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会计信息虚假与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道德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都具有道德自律能力,总是传播和实践着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并向那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先进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他会计人员,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文化素质 我国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中等层次的,还有一些低层次的,差异比较大,还不能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会计人员本来也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制造出来的大量会计信息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有的甚至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和基本原理差错,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反科学的行为还不自知,这就难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诚然,文化不等于文明,有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不等于有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如果上不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很难产生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会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专业素质 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有一些共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有些会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给经济管理带来了损失。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佳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这需要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地提高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专业保障。 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可以增强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能力 应当承认,即使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提高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有助于增强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能力。具体地讲可以提高如下能力: (一)自律能力 诚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他律。但是,至关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以增强自律能力。因为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提高了,他们就能发挥内因的作用,按照会计法规、制度、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避免那些因主观素质低下而造成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也会通过自律而缓解或妥善地解决各种矛盾。会计人员有了良好的素质,形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这也有助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理智能力 会计人员的理智能力既来自于实践和学习,也来自于自身主体素质的提高。有些会计信息质量之所以存在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某些会计人员不理智。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提高了,理智能力增强了,就能理解人,并用智慧的力量开导对方,也能避免不理智而导致自食恶果,避免因感情用事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三)协调能力 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往往与会计工作中人际关系不协调有关。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关系,既有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有同级之间、相关部门之间以及与外界有关部门、个人之间的关系。理顺和协调上述各种关系,就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素质修养。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够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良性循环。 (四)互助能力 会计人员也罢,其他人也罢,各有长短,也各有各的难题需要解决。这需要会计人员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关心、帮助他人。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帮助别人,别人也不会更多地去关心他。会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素质,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才有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才有助于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五)内聚能力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在会计人员内部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遵循共同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规范,有良好的文化和专业素质,从而增强单位的内聚力和吸引力。因为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提高了,就可以避免互相扯皮、拆台、没有原则性等现象的发生,内聚力也必然有所增强。 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既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和教育来改善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又可以因为懒惰或蜕化变质而丧失原来较好的素质。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修养,增强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能力。 三、提高领导者素质是提高会计人员主体素质的关键 每个单位的会计人员都是在领导者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的。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对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将产生很大影响。许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与领导者的素质不高有密切关系。 所谓领导者的素质,是指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文化专业知识、组织管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领导者素质提高了,就会增强影响力,就会高标准要求会计人员搞好会计工作,就不会干扰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就会对各种不正之风加以坚决抵制,会计信息质量就能得到保障。所以,要想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不可忽视领导者素质的提高。如果领导者素质不提高,要想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很高,那是不现实的。 领导者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影响力上,即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素质越高,其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的提高就越有利。领导者思想品德高尚,就能够发挥思想道德的榜样作用,使会计人员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从而有助于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准。领导者具有广博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就可以与会计人员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增进心理沟通,从而有利于激励会计人员提高文化专业水平。领导者具有综合分析的决策能力、组织管理的指挥能力、与人团结共事的协调能力、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就会促进会计人员忘我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高素质的领导,既关心下属,与下属成为知心朋友,又能严格要求下属,这样才会更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 总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领导者的高素质。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就一大批合格的领导者是当务之急,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我们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领导者素质;我们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有效利用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取欺诈的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致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给广大信息使用者地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驰,控制弱化,会计信息失真问题,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的第二十七条中规定,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41号文件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将内部控制与会计法律有机结合,是管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对于加强内部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消除隐患,保证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面,本文就从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会计控制)失效现象入手,研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二)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造成企业报表失真,无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决策依据。 (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造成不法分子侵吞企业财物,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职务分离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离,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分离,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分离等。 一个人不能同时兼干可以隐慝自已所范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记帐职务与经营保管的职务相分隔,可以有效防止那些接近资产的人挪用资产,并采取涂改会计记录的办法隐慝这些行为。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加,只要这些人员和部门不互相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容易被发现,通过职务分离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二)授权批准 授权批准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三)有效的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企业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 1、确认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交易。 2、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 3、正确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 4、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 5、在会计报表上公允披露交易及相关事项。 (四)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纳入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 要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独立于被审计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行同虚设,同时要把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作出分析和提出建议上来。 (五)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具体化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好激励和约束的度,使激励和约束相适应。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从根源上消除虚假信息的动机,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六)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岗位轮换 企业的成就主要还是要依靠职工的素质。任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败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人员的贯彻执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的技术错误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违法违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 对职工实行休假和轮岗制度,当其他人员接替原工作人员工作时,以往日常工作中的差错和不轨行为容易暴露,轮岗可以消除有些人蓄谋侵占盗用的念头。 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履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七)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实现控制计算机化 一个良好的信息和勾通系统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企业的运营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目前,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上脱离了手工操作的帐务处理过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也实现了计算机化,这既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系统。 总之,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各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控制的所有人员,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机构的岗位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和制度上治理腐败,防范风险,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改进CPA合伙制度 自国内外一系列会计审计丑闻爆发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多数人对会计师事务所无限责任安排寄予厚望,认为在独立审计行业实施合伙制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在笔者看来,合伙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证只具有相对优势;现有的合伙制度具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制度性缺陷,特别是在合伙人资格安排上存在严重缺陷;只有将合伙人资格安排给“德高、足资、多才的注册会计师”,才可能发挥合伙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应有作用。 一、应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与相关性应该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成分。虽然从原理上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关于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及结果的,与考核受托人的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有关,而相关性主要是面向未来的,主要应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关联。但是,若从决策所涉及的内容看,真实性是基础性的。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个科学有效的决策可以无视过去和现在而纯粹地考察未来的。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的决策,从“用手投票”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对现已投入企业的资本“去”与“留”的决策、是否新增资本投入的决策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决策。显然,所有这些决策都必须不同程度地依赖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获取净现金流入的能力的信息,即有关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即使是有关未来的财务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信息,也很难脱离企业现时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对一个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的人而言,无论如何也不会信任一个连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不能加以保证的企业。 从计量属性的角度看,真实性主要依赖历史成本计量,相关性主要依赖公允价值计量。依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5)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96)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显然,只要交易是公平的,交易发生当时的实际成本——历史成本也是一种公允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实际成本也许不再公允地体现其价值,需要重新对其进行估价,但在重新估价时,只要被估价的对象有历史成本记录,其历史成本总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不是完全无关的。 此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独立的CPA(注册会计师)的公证。从广义上说,CPA客观、公正的鉴证是会计信息真实性不可或缺的认定机制。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审计报告信息与财务报告信息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信息,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审计收取审计公费但未查出公司的重大经营舞弊或财务造假时,有关CPA和事务所(以下简称为“审计师”)便将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的分摊者。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审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合伙制具有理论上的相对优势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当然不只是审计师的职责,但审计师作为监督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外部机制,是企业会计信息成为外部决策者决策依据之一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还应该看到,审计师也是经济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将机会主义倾向转化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为防止审计师的机会主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法律责任,使其自我控制对信息优势的滥用。 总体上,审计师法律责任制度安排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制和无限责任制两类;无限责任制又有独资(SP)、普通合伙(GP)、有限合伙(LP)和有限责任合伙(LLP)四种具体形式。我国目前只存在有限责任公司制和普通合伙制两种。无论是有限责任制还是无限责任制,目的都在于要赋予审计师承担保护社会公众产权的法律责任。这些法律责任安排,在审计失败未发生之前是审计师的自我监督机制,在发生审计失败时就是一种有一定意义的经济赔偿机制。 在经济赔偿问题上,有限责任制与无限责任制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果在无限责任制下的合伙人很少(比如独资)或者合伙人是贫穷的CPA,即使在法律形式上他们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但在需要当事审计师赔偿时,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赔偿的,此时,无限责任制对审计造假并没有什么威慑力,独资或合伙事务所就很容易成为他们获取一己私利而进行冒险的“赌场”。相反地,如果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的净资产余额非常大,那么,其股东虽然在法律形式上只承担有限责任,但受害者还是可能获得较多的经济赔偿。 不过,对特定的人而言,若可以在有限责任制与无限责任制之间做一选择的话,那么,他(她)肯定会选择有限责任制而不是无限责任制。我国事务所“脱钩改制”时绝大多数选择有限责任公司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限责任制下的赔偿压力小。在这一意义上,无限责任安排更能促使审计师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更有可能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制度基础。 在无限责任安排的四种具体形式中,独资、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和有限责任合伙各具优劣,理论上都是可以接受的,但由于合伙制常常与合伙人的私人财产、风险态度、创新能力、社会影响、经营决策权和剩余分配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独资与普通合伙制不利于事务所的规模化发展,有限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合伙制则有利于事务所规模的扩大。所以,在无限责任安排方面,合伙比独资更有意义;在合伙制中,有限责任合伙制又更完善。这是因为,虽然在有限责任合伙制下只有当事的合伙人才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没有普通合伙制那样的“株连九族”的封建残余,也不像有限合伙制那样因存在承担有限责任的出资人与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而难以监管,但合伙人不可能只承接一项审计业务,只和一个合伙人合作,那么,用持续经营的观点看,有限责任合伙制的所有合伙人都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从提高审计质量,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角度看,有限责任合伙制应该是我国事务所合伙制改革的理性选择。 三、我国现有法律制度难以发挥CPA合伙制的相对优势 合伙制作为一种制度,要在提高审计师的审计风险意识、遏制审计师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是有前提的,这主要包括合伙人彼此非常了解、财产彼此相当、风险态度彼此接近。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磨合”、“观察”和“考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是合伙制还是公司制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制度层面看,合伙制未在我国发挥应有的相对优势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第一,在现有法律制度安排上,人们从事独立审计职业,可以选择公司制,也可以选择合伙制。经过理性博弈后,达到公司制设立要求的CPA一般都选择创立公司制事务所,迫不得已才成立合伙事务所,这样,合伙人本身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合伙事务所很容易成为合伙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在这样的合伙事务所中,重要的是如何获取客户资源,收取审计公费,而不是怎样规避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质量。 第二,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体系中,与合伙制有关的,主要有《注册会计师法》、《合伙法》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及审批试行办法》。《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事务所可以由CPA合伙设立”,这意味着非CPA,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并不违法。《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及审批试行办法》也没有明确规定非CPA的自然人和法人不能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但从其中的字里行间又可以悟出非CPA的自然人和法人无法成为合伙人,如在第十条规定中,要求设立合伙事务所必须附送的文件就包括“各合伙人姓名、简历、住址、CPA证书复印件及从事CPA独立审计业务时间、有关业绩及职业道德证明”,显然,法人和非CPA的自然人是无法满足这一条件的。《合伙法》主要适应工商企业合伙,对独立审计行业这种“人合”重于“资合”、“公信力”重于“谋利”的知识密集型社会监督机构而言,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尤其在有关合伙人资格安排方面的规定,特别不适合,没有明确规定“合伙人必须是德高、足资与多才的CPA”。这样,当人们急于成立事务所时,不合格的CPA很容易成为合伙人,而审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伙人的风险意识、识别审计风险的能力与赔偿能力。 第三,现有的诉讼制度安排是违规成本较低,对审计违法违规的威慑力不足。众所周知,违规成本是违规被发现的概率与发现后惩罚力度的积,而违规被发现的概率又是起诉难度的函数,其中,被告的范围、举证责任、处罚力度和赔偿方式等,都是影响原告起诉审计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为“1.15通知”)给出了四项前置条件。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为“1.9规定”)在诉讼的前置条件上虽然较《1.15通知》有较大的改进,但是依然存在前置条件:(1)把起诉的对象限定为已被有关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或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并生效的案件;(2)在信息披露中进行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案件;(3)受理的法院只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法院。这些规定使起诉者和被诉者的范围都比较窄,同时,还增加了起诉的成本,推迟了起诉的时效,降低了受害的证券投资者起诉审计师的动力,减轻了失信的审计师的被诉压力。 在“举证”难度方面,美国《证券法》将举证的责任转移给CPA.起诉者只要证明财务报表存在不实就可以起诉,CPA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这就使普通投资者的诉讼成本很低,也较容易胜诉。相比之下,虽然我国《1.9规定》要求事务所及其“直接责任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必须自己证明在审计过程中没有过错,或者提供证据以证明原告的损失与虚假陈述没有因果联系,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有利于诉讼者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的积极性,加强对审计失信的惩罚力度。但是,《1.9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原告的举证材料中必须有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或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文书,这就是说,即使其他要件成立,如果审计师未被行政处罚或未经法院判决,人们依然不能起诉失信的审计师。这在某种意义上又为降低举证难度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关于处罚的力度,现有的论述几乎都从经济赔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有研究表明,美国投资者对事务所的道德风险的诉讼,较容易胜诉。一旦胜诉,事务所将面临天文数字般的赔偿责任,如1998年安达信为Waste Management Inc.案赔偿了7500万美元;1999年,安永(Ernst Young)为the Cendant Co.的会计丑闻支付了3.35亿美元;……。而我国的CPA的审计失信赔偿虽然在逐年上升,但还是相对较少。迄今为止,还未发现一项真正的无限且连带的经济赔偿案件。 其实,上述三方面的任何缺失都会导致合伙制对审计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对审计违规行为的威慑难以有效发挥,特别是当合伙人选择不当时,合伙制赋予的无限连带责任的巨大威慑力甚至在有限责任安排面前都会有点逊色。 四、合伙人:必须安排给德高、足资和多才的CPA 合伙人是合伙事务所的所有者,对合伙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依照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事务所和CPA可以承办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等智力服务,事务所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智力服务失败,特别是审计失败引起的民事赔偿风险。在事务所经营决策中,合伙人始终处在核心地位,对控制事务所管委会委员和高级经理的行为起关键性控制作用。事务所的特殊使命,合伙人的特殊地位与权利、责任,使社会对合伙人资格的要求高于对一般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的要求。 首先,事务所的合伙人应该是自然人。在合伙事务所中,合伙人是最终的控制者和风险承担者,其对社会的贡献不在于它审计过多少企业,而在于是否在审计报告中“说实话”,而要在审计报告中“说实话”,必须依赖于高超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亲临现场的职业判断行为等。要做到这些,非专业人员与法人一样,没有职业判断能力,只能依赖于必要的授权。在有授权的情况下,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取决于人的忠诚,相对于合伙人能亲临现场、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言,其效率要差得多。所以,无论从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角度看,还是从合伙人自身利益保护的角度说,法人与非专业人员都没有必备的职业判断能力,容易遭受有职业判断能力的人的欺骗,进而难免会欺骗企业投资人。因此,即使是资本势力雄厚的法人与非专业人员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也不是一个最优的责任制度安排。 其次,事务所合伙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人,是CPA.虽然注册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有一定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也能亲临现场,但在执业能力上,注册评估师资格主要是关于人们对资产现时价值的判断能力的认证,注册税务师资格主要是关于人们在税务稽查和申报能力的认证,审计与资产评估、税务稽查、税收申报有很大差异,仅仅依靠考试获得注册评估师资格和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人,在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上不如CPA.注册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可以分别成为评估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的合伙人,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优势。 再次,事务所合伙人不应该只是普通的CPA,应当是“德高”、“足资”、“多才”的CPA.众所周知,审计报告必须由合伙人签发,独立审计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打击人的腐败、提高资本市场中企业的质量、维护资本市场正常秩序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再加上独立审计的团队生产、信息不对称等特点,进一步凸现出要求合伙人道德水准高的特别重要性。但道德品质高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审计活动中就不会发生审计失败,在制度设计上还需要考虑审计失败对企业投资人的民事赔偿能力,即必须要求事务所的合伙人有足够多的私人财产(包括投入到事务所的资财和未投入事务所的私人财产),这是因为:(1)事务所是以提供具有社会公信力为主的信息服务、不以谋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迫使事务所说“实话”,说到底,就是迫使合伙人说“实话”。以合伙人一定的—— 最好是全部的—— 私人财产作抵押也是让社会相信CPA审计报告的经济基础;(2)事务所的经营管理需要各种经营决策能力(包括各种职业判断和管理决策技术)做支撑,可惜的是人们的经营决策能力是不能直接测度的。在正常情况下,某人的私人财产是其经营能力的重要信号。在实际经营中,富人之所以比穷人更有号召力,在经济学家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3)让私人财产殷实的CPA做合伙人,是防止CPA滥用人们对独立审计的信任的重要约束机制之一。这种约束机制的作用原理是,如果CPA在审计报告中“说谎”,就让合伙人承担“说谎”引起的民事赔偿的无限连带责任。在这种自利动机的推动下,合伙人自己不敢“说谎”,同时也有了监督其他人员“说谎”的积极性。不过,为了提高经济赔偿的合理性,合伙人一般会要求彼此间的私人财产相差很小,这样有利于合伙事务所的发起人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有利于降低合伙人之间的谈判成本,有利于公平处理合伙人之间因审计失败而引发的民事赔偿责任。 人们设计合伙制的宗旨在于通过赋予合伙人以无限连带责任,来约束合伙人并通过合伙人约束非合伙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行为。在审计活动中,非合伙人对合伙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为控制非合伙人的机会主义,合伙人应该比非合伙人更有创新能力,有更高的经营决策能力,如出色的统领全局能力、杰出的风险辨别和防范能力、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及不同一般的开拓新业务、占领新市场的能力等。显然,这些能力一方面是不能直接测度的,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不断创新。总体上,教育是获取这些能力的基础,此外,天生聪颖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来源。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学历文凭、各种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是其拥有者能力的重要“信号”,但不能迷信这些五花八门的证书,应该在长期的重复博弈中纠正“信号”传递的偏差。这就是说,对CPA经营决策能力的识别是一个时间累积过程,也是团队人员彼此认同的过程,所以在发达国家,要成为合伙人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按照我国现行规定,要成为合伙人必须在事务所有“五年”以上的独立承担审计业务的执业经验。 在合伙人的才能中,职业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部分地来源于人的悟性,从而形成先天性个体差别,但更多地来源于后天习得,特别是执业经验。执业经验有利于合伙人更快捷地找到审查被审计单位重要错弊的路径与证据,有利于合伙人形成恰当的职业谨慎。合伙人不仅仅自己要职业技术高,而且要有领导那些技术水平高、经营能力强、经验丰富或者缺乏的人把工作做好的能力。一句话,合伙人在经营决策能力、协调平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上也必须是佼佼者。 总而言之,有德无财与有才无财者,都不能承担事务所的最终风险;有财无德者,不能实现团队合作,弄不好还会把事务所搞得秩序混乱或臭名昭著甚至“关门大吉”;至于无才、无财、无德者,那只能是害群之马。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关于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探索 [摘要]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监督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应从提高准则制定的完善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着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可信度。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假设;内控机制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5月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号指出,“对决策的有用性应为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要于决策有用,要具备两种主要的质量,即相关性和可靠性。信息的相关性越大,可靠程度越高,越是合乎需要,那就是越于决策有用。”并在可靠性中特别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性,即指一项计量或叙述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应一致或吻合。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优劣必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例如,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在1997年、1998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披露财务报告和募股资金使用情况的严重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对其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处以警告并罚款;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年报中存在损益不实21061万元等严重问题;沈阳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大量虚拟购销业务、假签购销合同等手段谎报经营结果,会计信息严重失实。 当前会计工作领域存在的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控制弱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破坏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运行机制,损害了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大大降低,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会计工作领域的净化。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公害,会计打假刻不容缓。 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针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会计假设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为了便于核算,人们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假设和假定。然而会计实际上处于一个极不确定的环境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利用电子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和紧密,导致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因此会计主体的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如合并会计报表的出现实质就是对不同会计主体信息的调整,其实质也就是克服原有会计主体假设理论的缺陷,拓展原有会计主体理论。持续经营假设旨在解决企业资产的计价和费用的分配,因此许多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有关。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破产、清算,因此基于这种情形下的会计原则揭示的会计信息已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使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沦为例行的形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而且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普遍存在。会计分期假设所进行的本期和非本期业务的划分,往往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造成会计信息反映失真。货币计量假设隐含着币值稳定的含义,而实际上币值稳定是不可能的,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根据这一假设理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则会导致资产价值核实失实,会计信息反映失真。所以,基于工业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假设,在今天已经面临着挑战和革新的压力,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会计信息也就无法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的偏差。 (二)会计核算原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要求计量信息资产和信息负债,而这种资产与负债是很难用历史成本原则来计量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传统的计价模式。因此,会计人员按照历史成本原则处理的会计报表同样也背离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公允性原则,低估了公司的资产和收益,与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差异。再加上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稳健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在执行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大的灵活性,企业本身就有对外夸大自身优势的动机,所以企业会计在执行核算原则时,总是以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用足灵活性,这样往往造成损益不实,虚增利润,使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与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不一致,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而且企业实际经济业务十分复杂,以确定当期损益,其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引起人为的推断,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偏差。 (三)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方法是在会计原则的指导下对某一经济事项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方法,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的,是在一定的会计原则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某一企业来说,其会计方法是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对会计方法选择的结果。由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同类经济业务在不同企业之间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造成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偏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同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使公司间的会计报表丧失了可比性。现行会计准则及相关年度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在同一经济业务往往规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供企业选择。如对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投资损益的确认方法等。而会计核算人员往往因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造成对会计政策的误用,也可能依据管理者意图选用会计政策或年度,虽然很难区分这种“有意”或“无意”,但却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不对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而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总希望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结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利于未来投资决策。另外,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反映经营者的业绩,而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很难预测,这就使经营者有可能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左右会计信息的生成,他们更看重的是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不会关心企业长远发展,采取与所有者期望相反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是导致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引起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会计反映的结果往往是利润分配方案的依据,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指标有时是其使用者利害得失的关键,利益关系人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干预这一反映结果,当其中一方隐蔽地实施干预后,就会使其偏离原来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提供者(如经理阶层)因占有信息优势和直接参与会计活动而最有条件实施干预,在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驱动下,总能做出使自己得意的选择。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向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信息和向所有者报告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质量。从决策有用的角度看,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是首要的特征,在当今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投资者和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决策中所需要的现实价值信息,而不是历史成本数据,要求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这样方可能避免或减少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投资和信贷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选用现行价值或资本化价值来计量。相反从受托经济责任的角度来看,采用历史成本为最佳选择。因为由此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为客观,能较好地向所有者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和解脱管理者的经营责任。因此,会计信息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应该存在供给与需求相平衡的关系,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会计信息供需双方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以及不同的利益和要求。需求方要求供给方提供客观公正、详细及时的会计信息,而供给方由于种种原因,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方的要求,使得供需不对称,甚至错位。 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 首先,就国有企业来说,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已进行了改制,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企业经营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独揽,缺乏必要的制衡约束。 其次,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掌握着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能够要求会计、审计承担监控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和经营者的双重职能。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权利,企业会计、审计完全归于经营者领导下,要求被领导者再去监督领导者就难以为继了。经营者制约着会计和审计,经营者行为的合理化是企业会计、审计行为合理化的前提和保证。当所有者控制乏力时,经营者缺乏完善企业会计审计程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压力和动力。同时,由于会计资料是所有者考评经营者业绩的依据,经营者更可能要求会计、审计部门通谋造假,粉饰业绩,掩盖经营亏损或决策失误,侵占或损害所有者利益。这就是当前国企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无章可循、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所在。 四、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监督力度不够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低,或者为了企业利益而做假账,或者为了个人私利而编假证、假据,化公为私、侵占企业财产等,这从本质上说是会计人员主观意愿所致。同时,对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障不力,挫伤了会计人员严格执法的积极性,造成会计监督弱化,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根源之一。目前我国缺少一支与其规模、地位相称的高级人才队伍,而这支队伍能使企业真正领悟企业会计实际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管理体系,为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打下基础。因此,由于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严重短缺,缺乏调动会计人才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导致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有意或无意地制造会计虚假信息。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个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制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译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或解释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以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适用的情况,这样就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误解。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信息对决策者们越来越重要,准则中必须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可以先借鉴国外已有的对于这方面信息处理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应用的反馈信息作出进一步的修订。 2.明晰产权、发挥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制定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只要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不但所有者,而且经营者也会得到较高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无需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在利益关系上,激励与约束相对称,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财务机制。重新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产权,其主体是股东,以其股份额承担有限责任;法人产权,以公司董事会为主体,董事会以公司法人财产承担经营和亏损责任;经营权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与执行机构。 3.推广网络财务技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时效,加强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处理统一由计算机来完成,能够长期大量地存储数据,并能以极高的速度准确地对账目进行查询和统计,能随时提供管理、控制、预测、计划和决策所需信息,能及时反馈资金运转和资金占用情况,参与决策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应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失误。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允。建立各环节相互制约的内部机制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实施对会计的控制并通过会计控制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向企业所有者提供能为企业所有者接受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信息。 4.加快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业务知识和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管理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还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监管,促使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树立执业风险意识,真正起到“经济警察”的作用。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一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增强其职业荣辱感;二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三是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在后续教育中,一是要拓宽后续教育的内容;二是要从高从严要求,切实注重后续教育的质量和后果;三是将后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强制性的后续教育制度;四是重点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判断能力的教育。 5.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净化社会环境。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重新调整、法制尚不健全形势下出现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现象,通过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爱国、爱企业的主人翁精神,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综上所述,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基于多种主客观因素,所以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我们要从提高准则制定的完美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着手,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可信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会计界人士共同努力并不懈地追求。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董事会特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摘 要:文章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审计委员会、独立的提名委员会、董事会成员持股量五个方面分析了董事会特性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的独立性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董事会制度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董事会 会计信息 公司治理 近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假财务报告大量盛行。仅在1994年到2000年的7年间,中国证监会就了226个处罚公告,财务报告不真实,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因素,无疑对会计信息质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健全、有效的董事会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虚假财务报告和降低盈余管理程度。 一、董事会特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 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规模被认为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董事会规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方面,组织理论认为大型团组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制定决策,效率降低,因此董事会规模过大时董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会受到阻碍,效率会降低。詹森也认为规模大的董事会效率更低且更容易被管理层所控制。这表明董事会过大时董事会的有效性和监督能力都下降,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可能很高。另一方面,规模过小的董事会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服务,董事的工作事务过多,负荷过大,工作质量下降,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也下降。因此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国外的很多研究也表明董事会规模在7~12人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2.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要有效履行监督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一般认为,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独立性越强。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它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它是保护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在财务信息披露等容易发生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因为独立董事与管理层无直接利益关系,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层,并且独立董事往往都是其他组织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是具有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决策控制专家,为了维护自己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决策专家的声誉,他们有动力去监督管理者的行为,因而能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法玛和詹森指出董事会中有较多的外部董事能使董事会更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和限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国内外的很多实证研究都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虚假财务报表、盈余管理程度成显著负相关,说明独立董事的增加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按照股东大会决议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它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审计委员会被认为可以增强监管能力和减少财务报告的虚假性,因为审计委员会能对报表、财务信息等进行更专业、详尽的审核监督。相对于外部审计来说,它作为企业内部机构,更能正确、详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处理方式。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虚假财务报告和降低盈余管理是非常有效的。 4.独立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是董事会按照股东大会决议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对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选、选择标准和程序进行选择并提出建议。一个独立的提名委员会对董事会的监督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如果董事是由总经理提名的,则由于董事的受雇与解聘受到总经理的控制,必然会影响到董事的独立性和监管力,会计信息更易被管理层控制和操纵。 5.董事会成员持股量。国外很多实证研究都得出董事会成员持股量越多,发生财务欺诈的可能性越小。独立董事持有少量股份更能使他们有效地成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使他们有动机对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积极抵制。虽然持有股票可能会导致董事参与操纵盈余,通过影响股价而在证券市场上获利,但让董事会成员持有适当数量股份仍不失为提高董事会监管积极性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我国董事会存在的问题 1.董事会的独立性较低。在我国董事会结构中,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由内部人组成,独立董事比例较低,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也是近一两年才逐步分开。同时,由于我国股权结构比较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使得董事会基本上控制在控股股东手中,董事沦为大股东的附庸,严重影响了其独立性,妨碍了董事会客观评价和有效监督管理层,忽视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2.董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当前大多数公司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只注重对经理人员进行约束和监督,对公司董事尚未形成独立、有效、强大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国外,董事一般是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并由薪酬委员会评价其绩效,核定对他们的报酬,其报酬往往采用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董事违反公司章程越权决策或未能尽责造成股东利益损失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很多董事缺乏责任心,没有很好地做到诚信和勤勉尽责,不能起到有效监督的职责,助长了利润操纵和会计造假行为。 3.董事会内部分工不清,缺乏专门委员会。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都未设立专门委员会,所有董事都只是笼统地、等同地在董事会会议上享有一次投票权,这必然造成董事的职责不清,职权分工不明确,使董事缺乏监督和主动行使职权的动力,严重影响了其监督能力。 三、完善董事会职能的主要措施 1.增强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的独立性是董事会进行客观评价监督的基础,丧失了独立性,就不能保证其还能客观、公正地对管理层进行评价和监督。如果一个董事会完全由内部人控制或受控于大股东,我们还期望它能代表所有投资者的利益就有点不切实际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盈余管理及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也就不足为怪了。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具体可采取:(1)增加独立董事比例。(2)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3)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相分离。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就必须使董事会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总经理兼董事长,会产生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难免影响其独立性和客观性。詹森指出,为了使董事会更有效,总经理和董事长职位相分离是十分重要的。 2.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报酬一般是由津贴和车马费构成,与业绩无关,这就很难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设计薪酬方案要既能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又不至于使其丧失独立性。我们可以借鉴英美等国的做法,引入股票期权制,并建立独立董事职业保险制度。要期望独立董事勤勉、诚信地执行监督责任,胡萝卜和大棒缺一不可,即除了适当的激励机制外,还必须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赔偿机制。可采取:第一是制定严格的独立董事资格认证制度。一方面可保证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才能担任独立董事,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被吊销资格证书, 独立董事肯定会更加积极,监督也更有效。第二是建立独立董事赔偿制度。建立董事违规或失责时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有利于强化董事责任,增强其积极性。 3.健全董事会机构设置。缺乏健全机构,必然会导致责任不明确。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盈余管理,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上市公司中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可以减少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和公司中的成本,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对审计委员会的构成、职责、会议制度等内容应予以明确规定。要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财务背景、会议次数以及明确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应考虑把审计委员会的权责写入董事会或公司章程。同时,设立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也有利于避免独立董事被内部人控制,从而提高独立董事的监督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制定董事会的治理标准。发达国家通常都制定有完备的董事会治理标准。健全的董事会治理标准可以使董事会的一些权力和责任具有法定依据,能使董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更能发挥董事会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从西方历史经验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障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回顾会计发展史,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存在过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本文通过考察西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和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 公司制度 民间审计制度 会计准则 今年是会计打假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但一直是会计界所关心的话题,而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回顾西方会计发展史,我们发现: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存在过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笔者认为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经验 ,对我国当前的会计打假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西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索过程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这么说,自从会计诞生以后,会计信息失真便已存在。但早期的会计人员只是向业主负责,属“帐目保密”的时代,会计信息失真并未引起人们重视。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关注是和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分不开的。在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并不直接管理企业,而由经营者定期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此会计信息便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由于公司管理当局的虚报会计信息而使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遭受巨大损失的事件,如十八世纪发生在英国的著名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到本世纪最著名也是最极端的例子便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市场的崩溃。那时候,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都陷入经济危机,公司纷纷破产倒闭,股票和债券在证券市场上被大量抛售,工人失业,成千上万的股东和债权人蒙受巨额损失。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松散的会计实务是1929年市场崩溃和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特菲尔德,1977)。 在经历会计信息失真带来惨痛教训的同时,西方也一直在探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之路。综观起来,西方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实际上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和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公司制度、民间审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四项最重要的制度。 (一)法律制度的约束 在西方国家,法律的规定构成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的监督和约束。英国在南海公司事件后,便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在美国,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在会计方面没有建立制度,也没有法律规范。会计只是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取得银行贷款,很少考虑股东的需要,也不强制要求向股东提供报告。西方学者称之为“银行家的时代”。大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公布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两部重要法规,要求股份公司在向社会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公布其会计报表。由于送交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会计报表,必须按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并经独立会计师的审计,这就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二)公司制度的完善 股份公司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创新。但最初的股份公司是不完善的,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关系也是模糊而不明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也发展起一套包括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在内的完整的制度。这套制度全面界定了股份公司内部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西方,上述制度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英国为例,其股份公司制度是在经济危机和公司法的反复循环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如英国1896年的经济危机导致1844年和1845年公司法的出台,1847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1855年和1856年公司法的颁布,1857年的经济危机又迫使英国议会推出1862年的公司法。每一次公司法的颁布,都是对公司制度演进的推动。公司制度,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约束。所以,由于股份公司的出现,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公司制度的完善同时又形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约束。 (三)民间审计制度的出现 民间审计制度发端于1720年的“南海公司”破产事件,受聘对南海公司进行会计记录审查的斯内尔成为最早对公司舞弊进行审计的会计师。由于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只能求助于数字和报告书,这就要求有独立的“外部控制”-公司审计。西方民间审计制度正是适应这样的历史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民间审计制度作为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四)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西方各国政府社会公众迫切要求公司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率先建立起一套公认会计原则(GAAP)会计准则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会计实务,确保企业向股东、债权人、政府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基本统一的、可比的会计报表,以利于他们作出决策。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指针,也是公共会计师实施审计的判断标准。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从上述西方会计信息失真史及西方对其治理过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而不能单纯就会计治会计。 2.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产权制度、公司制度、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所过程。 4.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过程中,政府干预起了重要作用。 二、西方历史经验对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启示 笔者认为,借鉴西方国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从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公司制度、民间审计制度、会计准则、政府干预等方面着手: (一)加强法制建设 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我国已发生了不少重大的会计案例,如深圳原野、红光实业、琼民源、东方锅炉等上市公司,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当看到,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在法律上都是非常模糊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会计法》已再次修订,我们希望在新的《会计法》中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二)改革产权制度 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规范运行和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借鉴西方经验时,我们应看到,中国与西方各国在产权制度上是很不相同的。西方各国在其长期发展中已形成比较有效的产权制度,而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所各项制度正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制度基础上的。但我国实行的是公有产权制度,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现有产权制度的最大弊病是只有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没有事实上所有者。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债权人治理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负债融资不仅仅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它还具有重要的公司治理内涵。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债权人治理机制。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分别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债权作用的全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质量发挥有利的保障作用。改善制约当前我国债权人治理机制有效发挥的因素,将促进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债权人 治理机制 会计信息质量 一.债权人治理机制 企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要进入资本经营阶段,企业必须借助融资渠道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在融资方式上,主要有负债融资和所有者权益融资。在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负债融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在目前我国所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的出资额远大于投资人出资额(表现为产权比率的平均值均大于1 ,总平均值为1. 7388,在中小型企业中更是高达2. 2739 和1. 9885 之多),债权人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甚至远远超过了所有者。 负债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地位,决定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这一作用形成了特殊的债权人治理机制。债权人治理机制主要通过两方面作用于公司治理:一方面,通过影响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他行为选择,即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规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配,即控制权机制,两者形成债权人治理机制,推动公司治理的完善。而公司治理又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债权人治理机制的强化对于保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 根据金融契约理论,债权人对公司息税前收益享有固定要求权,即按照债务契约要求债务人偿付固定金额的利息;而当企业的盈利不能支付债权人的利息费用时,债权人主要通过破产程序或重组手段取得公司控制权。按照负债融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可将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前监督 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上,首先债权人可以起到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一旦负债融资形成,当公司需要再融资或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活动出现债务契约中所规定的限制情况时,债权人便有权力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强制其披露相关财务信息。2005年颁布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或分立时,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自作出合并决议或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当发生实收资本减少等特殊事项时,也有义务做出信息披露。债权人的这一权力促使企业不定期的披露其财务信息,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加大了会计信息舞弊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中激励 根据债权人治理机制的激励作用,负债融资通过增加经理人员相对持股份额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进而降低成本,对公司平时的管理决策产生制约作用。这将促使经理人员向所有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当然,这一作用产生的前提在于经理人持有一定额度的企业股票。 其次,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由于考虑到存在借入资本,一部分现金盈余必须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减少了企业可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因而减少其投资选择的空间,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企业对投资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将更加谨慎,同时在经营中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更加稳健。实证研究证明,债务比重高的公司相对债务比重低的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更趋稳健。由此,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三)对公司信息质量的事后约束 当企业违反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和迫使企业破产等制约性方式行使权力,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债权人拥有控制权转移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经理人的会计信息舞弊行为。 首先,会计信息舞弊行为多发生于企业经营出现严重亏损时,经理人往往为了避免破产发生或自身利益损失,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来达到上述目的。即使在企业经营困难,停业清算对股东更有力的情况下,经理人往往仍希望继续当前的企业运营,保持自身的地位和权利,通常运用会计信息造假的手段来实现。而此时股东却无法通过建立在现金流量和投资费用基础上的契约来消除这种现象。但负债融资则使得债权人在现金流量不佳时有权强迫经理人进行停业清算,终止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继续。 其次,当企业破产、进行资产处理和接受转移控制权时,债权人必然要求对企业的实际资产和经营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和清查。此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动机较少,在多方监控的约束下,会计信息将趋于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制约债权人治理机制作用发挥的因素 (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在债权人对会计信息发挥监控职能时,公司法仅仅规定在发生重大事件如分立、合并、实收资本减少及破产时,企业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这一规定过于笼统,债权人仍处于被动的被告知者地位。因此,应适当扩大债权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控权利和范围,一方面可增强债权人治理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内部监控的力度。 (二)破产机制不完善。当前公司的破产清算通常由作为公司大股东的政府机构主导,而不是由债权人主导,债权人的约束被软化,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通常,当企业业绩优良时,股东应当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而当企业处境艰难时,则债权人应当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因为此时在干预企业方面债权人比股东更为积极主动。这将有效的避免企业在经营严重亏损时进行会计信息舞弊的行为倾向。当企业出现不利的公开可观测到的收益信息时,将控制权转移给债权人就显得更加必要。然而,当前我国的破产机制不够完善,致使控制权的有利转移受到限制,无法及时有效的发挥债权人的积极作用 (三)银行作用发挥不够。银行作为特殊的债权人,在介入和推动会计信息质量上具有天然的动力和优势。银行既是企业负债融资的主要来源,又可以成为债券发行人,与企业具有重要而紧密的关系。此外,银行也有别于一般债权人,对于企业的实际资产和经营状况等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可以借鉴日法德等国家的主银行制, 也可以借鉴美国通过“银团”方式,使银行取得对企业直接的、局部的和短期的控制权,促进银行债权人治理机制的发挥。 通过明确债务契约中债权人的权利、控制权相机转移制度,以及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中吸纳债权人参与公司管理等方式,可以使得债权人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当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得到确认,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时,债权人治理机制在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此外,发挥银行的债权人治理机制效应有利于建立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环境,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从监管到制衡,促进共同治理 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战略由监管走向制衡。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单边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由监管走向制衡,形成了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治理的趋势。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把董事会看作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受托人,而不仅仅是单边治理意义上的股东人,其责任是使企业资本的价值得到保护并实现不断增长,并使得企业经营成果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均衡分配,从而使得董事会在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方面更具效率。在共同治理模式的框架下,运用相机治理机制发挥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提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正确认识财政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 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社会通用的商业语言,承担着向外界传递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职责,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也是投资者和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活动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料,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但是不容讳言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时有发生,报表弄虚作假、资产负债不实、乱列成本费用、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偷税漏税等情况,可谓屡见不鲜。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就成为财政监督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性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严重削弱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也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助长虚假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具体来说,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了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等微观决策的失误。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传递给国家、社会的信息失去真实性,影响所及诸如关于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误传给国家发展和改革、统计部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得不到真实的会计信息,凭以制定的国家长、短期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会起误导作用,就可能会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监督等方面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基层会计信息失真给微观主体的决策也会造成决策失误的结果。比如,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对债权人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还本付息的结果,引发呆帐、死账和债务纠纷;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有可能进入瞎指挥、盲目管理的状态,使企业管理混乱,信誉下降,决策失误,造成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 (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改革开放的深化。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逐步健全完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合法、有序、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企业在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有健全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制度。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会破坏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干扰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甚至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失真损害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国内国外证券市场对企业披露虚假的会计报表所做出的强烈反映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会计信息失真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会计信息失真,不论其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漏洞百出,给腐败、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账实不清,可以混水摸鱼,收入不报,成本不实,截留利润,为贪污腐败开了方面之门;伪造或变造凭证,虚报冒领,虚盈实亏、偷税漏税等现象。这些都为腐败、犯罪行为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温床。 (四)会计信息失真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虚假的会计信息往往是人为操纵会计利润、夸大经营成果,掩盖企业矛盾,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企业一旦破产,与此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职工失去经济来源,增加失业人口,不仅给政府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也给社会增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五)会计信息失真会带来行业不正之风。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完成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扭亏任务,或为了显示政绩,为今后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不是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而是挖空心思采取各种手段造假,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往自己脸上贴金。其结果往往是踏实工作者原地不动,造假者提拔重用,严重挫伤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造成行业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财政部门加强会计监督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存在的诸多危害性,所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当务之急。在当前的政府部门会计监督体系中,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都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应当以财政部门监督为主,这是因为,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检查的主要目标,不是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性本身,如审计部门监督的主要目标是国有单位财务收支和国有资产、国家资金的使用情况,税务部门监督的目标主要是纳税人税款解缴情况,人民银行监督的主要目标是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实施监督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情况进行稽核,证券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所有的单位实施以保证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为重点的全面监督检查。可以说,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范围是全方位的,财政部门在政府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中处于牵头的、主导的地位。或者说,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应以财政部门监督为主。 三、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是财政监督机构在深 化 改革的大背景下转变工作方式的客观需要 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监督工作被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专司监督检查职能的财政监督机构,如何在新的形式下拓展工作领域在财政监督管理乃至经济执法监督体系中进一步站稳脚跟,特别是如何处理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实现对企业的直接监管向间接监管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财政部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的规定精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这项工作的提出,找准了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职责定位,体现了财政监督检查方式的重大转变: (一)突破了原来以税收收入为主体对企业微观财务活动进行“创收”型检查的传统模式,转换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上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不再以查补税收为主要目的,克服了与审计、税务等部门重复检查的矛盾,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不能仅仅看查出了多少违纪金额和应入库金额,而更注重通过检查对规范企业行为产生的间接效益。 (二)突破了以往就表审表简而化之的财务监督方式,转换到通过实地核查账证,强化对企业损益、净资产真实性的审计,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所有者权益,揭示了经济管理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纳税行为、资本运营行为等。 (三)突破了以往只对企业检查的单一执法方式,转换到既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又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一步扩大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成效。 四、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是严肃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严肃财经纪律,实现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是国家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经济领域出现的纪律松弛、秩序混乱等问题,党和国家予以高度重视,提出要“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做假账、违反财经纪律、营私舞弊、挥霍浪费等行为”;原国务院总理朱?基同志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亲笔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又再次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校训。可以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到会计工作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第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转。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承担着维护财经纪律、处理利益分配关系的重要职责。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防范投资风险的主要依据。因此,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转。 第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改善和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是国家制定财税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会计监督是监控经济运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有效利用会计监控手段,发挥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 第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实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高级管理人才职务行为的有效监管,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会计工作是经济活动的“关口”,一切财务收支都要在会计资料上予以反映。依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和制止腐败行为,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下,要实现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大力加强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努力营造有利环境,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主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以四川红光实业公司的案例为分析对象,从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本文分析的政策性意义在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不仅仅是一部《会计法》或相应的会计技术规范所能解决的,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等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举。 一、引言为寻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先后制订并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与制度,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务院)、《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上为财政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中国证监会)等。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正式,并要求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法》的修订、颁布与实行,被认为是旨在改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杜绝虚假会计信息。与之相适应,财政部又于2000年12月了《企业会计制度》。所有这些努力,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 但是,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已为理论界从多个角度进行验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必将改变原有市场上各利益团体的利益安排。显然,那些利益受损的团体将不会为追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自愿放弃既得利益。换言之,仅仅依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应当不会显著地改变会计信息质量。 如果将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助人和主体一般性地界定为“逐利的理性经济人”,那么,他(们)的行为模式主要取决于该项行为所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而某项行为的经济后果又在相当程度上受当时的制度安排所决定。“制度可以定义为社会中个人所遵循的行为规则”。换言之,是某一时期社会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将这一基本推论用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行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中,可以认为,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与当时社会的制度不可分离。如果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鼓励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对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给予奖励,则市场上普遍提供的会计信息,其质量应当能令人满意;反之,如果市场不奖励、甚至惩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主体,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主体又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则市场上普遍流行的会计信息,虚假成份必定居多。 本文将依照这一逻辑展开。其中,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制度安排对会计信息提供的影响及相关的市场激励或惩罚,以期构建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简要描述红光实业案例,为下文的分析与讨论,提供基础;第四部分是本文讨论的重心,将以第二部分所形成的基本分析框架为工具,讨论红光实业案例中各行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分布;最后是必要的讨论与本文结论。 二、制度安排与个体行为:一个分析框架 什么是制度?经济学界存在多种解释。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将制度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集体行动包括从元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机构以至国家,它们对个体行动的控制是通过利益诱导(用康芒斯的话:对个人有益)和禁例的方式进行的(康芒斯,中译本,第二章)。换言之,制度可以决定(通过诱导或禁止)个人行为。舒尔茨(T.Schultz)认为,制度是行为规则,它们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科斯等著,中译本,1994,第253页)。作为制度决定论者,诺斯对制度先后有过多次描述与界定,他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将制度抽象为:“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是人为设计的约束(vpmdytsomyd),用于界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当康芒斯说制度通过利益诱导或禁例的方式影响个体行为时,他已经说明制度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方式:利益。如果将每个个体都视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那么,他们的行为准则——或者说他们决定采取或不采取某项行为的主要考虑——就是经济上是否有效。人是社会人,他(们)的各种行为离不开相应的社会制度安排:他们能否获取报酬,取决于社会制度对其行为是否认可;获取报酬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制度对其行为认可度的高低;社会制度还通过惩罚手段限制或禁止某项行为;等等。换言之,社会制度通过鼓励或惩罚某一行为,以诱导或禁止该项行为。比如,英国早期保护私有产权制度,使得那些从事各种发明创造以及工商企业的人,获取了高额报酬,从而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终,促使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我国1999年后的国有国营企业组织制度安排下,企业经营好坏与个人的报酬没有直接关系,这使得企业经营业绩普遍走低;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逐步推行的。 严格地说,制度与制度的执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其中,制度就是指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安排,比如我国的《公司法》、各种成文的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的信息披露细则;制度的执行更多地体现在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以及各种实际的判例上。书面的成文制度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该制度能否真正得到执行。一个无法得到执行的制度,就不具有基本的约束力。 如果将会计信息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品”,那么,它也具有相应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从理性经济人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制造”或“消费”会计信息的主体,都能(至少是期望能)从“制造”或“消费”的行为中获取收益。这样,与会计信息的提供、消费等有关的制度安排,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提供与消费的方式。质量等行为。 以本文所讨论的红光公司案例发生的时间为基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制度安排至少包括如下一些法律与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国务院《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这些法律与法规为上市公司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问题在于:上述法律法规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规定,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从事后披露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些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执行。因而,下文的分析与讨论,更多地将侧重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即:执行与违反制度的成本效益对比问题。 三、红光实业:案例介绍 1.“红光实业”的上市过程 红光实业是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1997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600083.其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束器件基地,也是我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 经成都市体改委(1992 162号文批准,1993年5月,由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以其全部生产经营性净资产投入,联合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交通银行成都分行作为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本公司。成都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红光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成科工字[1999]019号文),技术中心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认定为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国经贸技(1995)374号文),1995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川府函[1995]517号文)列为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7]246号文和[1997] 247号文批准,红光公司于1997年5月23日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7,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0.43%,实际筹得4.1亿元资金。 2.上市前的相关信息披露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与渠道中,“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是主要部分。此外,相关渠道(从当时来看,主要是证券类报纸和电视、广播评论)的介绍与评论,也构成信息来源的一部分。但公司能否取得上市资格、公司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等,主要取决于由上市公司提供、经相关中介机构认定的财务资料等信息。而这部分信息也构成了“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的主体。因此,下面对相关信息披露的介绍,主要基于红光实业上市前所公开披露的这两份文件。 在当时公司上市采取“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政策下,公司如果取得“稀缺”的“额度”,则财务资料成为后期上市运作最为关键的因素: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并取得较好的发行价格。红光实业披露的经成都市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前三年销售收人和利润总额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年份1996年1995年1994年主营业务收入42,492 95,676 83,771利润总额6,331 11,685 9,042净利润5,428 7,860 6,076 红光公司在1997年4月(股票公开发行前一个月),进行了一次1:0.4的缩股,将原来4亿股的总股数缩为1.6亿股。再按缩股后的股数对前三年净利润计算每股收益,倒算出1994一1996年的每股税后利润分别为0.380元、0.491元、0.339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每股6.05元的发行价格。 除财务信息外,关于拟上市公司的一些描述性信息也颇受关注,特别是关于该公司发展前景的信息。理论上,中国证监会不能也不应当批准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上市,因此,如何将拟上市公司的前景描述的“动听”且“诱人”,是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红光实业所提供的“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是一家“前途光明灿烂”的电子企业。同时,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格式要求,红光公司还提供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盈利预测数字: “预计公司1997年度全年净利润7,055万元,每股税后利润(全面摊薄)0.3063元/股,每股税后利润(加权平均)0.3513元/股。”部分由于上述信息包装,再配合当时整个股票市场的大势,红光实业(1983)的上市认购中签率不足2.8%,锁定认购资金133亿元。 3.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 红光实业(1983)1997年6月初股票上市发行,募集了4.1亿元资金;当年年报披露亏损1.98亿元、每股收益为-0.86元。当年上市、当年亏损,开中国股票市场之先河。为此,中国证监会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 1.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 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000万元。经查实,红光公司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帐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 2.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 红光公司上市后,在1997年8月公布的中期报告中,将亏损6,500万元虚报为净盈利1,674万元,虚构利润8,174万元;在1998年4月公布的1997年年度报告中,将实际亏损22,952万元(相当于募集资金的55.9%)披露为亏损19,8仍万元,少报亏损3,152万元。 3.隐瞒重大事项 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对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废品率上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实未诈任何披露。显然,如果红光公司在事先如实披露其亏损和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事实,它将无法取得上市资格;即便取得了上市资格,上市募股,也很难取得成功。 4.相关的法律诉讼与结果 红光因报告巨额亏损,导致股价大跌,资本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此后,198年12月,上海股民姜女士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诉讼红光公司管理层;2000年初,上海市民吴先生在成都再次起诉红光公司管理当局,但这两起诉讼都被以“起诉人的损失与被起诉人的违规行为无必然因果关系,该纠纷不属人民法院受理范围”为由,裁决不予受理。 在股民自发起诉不予受理的同时,2000年1月,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以犯欺诈发行股票罪,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0年12月1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红光公司罚金人民币100万元;有关责任人员何行毅、焉占翠、刘正齐、陈哨兵被分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现行的制度安排需要真实会计信息吗? 从红光公司上市过程来看,围绕会计信息,有这样几个相关的利益方:企业管理当局和控股股东、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申国证监会。它们在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作用及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制度,并未确立。 1.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和控股股东理当局提供虚假信息,没有任何法律风险。2000年1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对红光公司管理层的起诉。2000年12月1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红光公司罚金人民币100万元;有关责任人员何行毅、焉占翠、刘正齐、陈哨兵被分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向市场传递的信号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即便不存在个人犯罪行为,也要承担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风险当然,由政府监督所形成的法律风险,与由股东出面、要求公司管理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风险。其中,前者的刑事风险基于市场危机暴发、具有严重的社会后果,政府才出面干涉,它充其量只是一种威慑力量,构不成日常监督;后者则是一种日常监督力量,能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的舞弊现象。 2.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 理论上,政府只是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督者,本身不参与市场运行。但我国数十年国有国营的经济模式,导致政府对具体的经济活动不能“置身事外”,总是存在“亲历亲为”的冲动。 张维迎等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争利博弈。这种分析也适用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上市过程。我们知道,本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是每一级政府所高度关注的,在由中央政府统一确定上市额度的前提条件下,努力争取让本地或本部门更多的公司上市,是当地政府(横向)或中央部委(纵向)“份内”、“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级政府致力发展经济,与虚假会计信息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事实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将一个亏损企业推向资本市场,不仅为困难企业筹集巨额资金,暂时缓解危机,而且也增加了当地经济的“活力指数”,上市公司的数量曾一度成为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特征值。显然,没有虚假会计信息的“帮助”,任何一个亏损或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是无法直接通过事先设定的公司上市标准要求的。 红光实业上市过程中,当地政府的参与度非常高。这从红光实业的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的公开披露中也可得到证实。如成都市体制改革委员会(1992 162号成都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科工字[1994]019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5]517号文)等。如果说1992年改组为股份公司的函是一种必须的职务行为,那么,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则是“锦上添花”,而四川省人民政府推荐将红光列入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更体现当地政府对骇企业的“厚爱”。恭居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在取得上市额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陷入程度之深,从红光事后寻求重组的过程,也可得到证实。比如,第一个方案是由长虹重组红光,尽管没有明确报道,但其中政府意向是很明确的;第二个方案是广东福地出面重组,从公开报道来看,成都市政府、市经委在其中的作用,非常直接。而与红光情况类似的郑百文(600898),重组过程也与政府关系密切。 政府鼓励或默认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实际上,政府直接造假数字(如夸大统计数字)都不承担法律责任更何况只是支持或默认下属企业造假会计信息。这在大庆联谊(600065)一案中也有所体现:尽管受大庆联谊一案影响而获罪的人数,在虚假上市处理上是空前的,但从中纪委监察部的通报来看,受处罚的只是拿钱的。至于黑龙江省体改委将1997年的批复倒签为1993年,其直接经办人是否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得而知。 3.中介机构 目前,国有企业改组上市过程中必须涉及到的中介机构主要有: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券商、律师。其中,资产评估事务所负责对拟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等进行价值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验证;券商将负责上市申请的全过程,包括上市前的辅导、上市相关材料的准备以及最后上市发行;律师主要负责对相关文件发表法律意见。 按照事后经中国证监会披露的资料看,红光实业上市过程支付的各项费用为14%万元,其中,支付给中兴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8山万元、中兴企业托管有限公司(后者为红光公司的财务顾问)100万元、成都资产评估事务所10万元、蜀都会计师事务所30万元、四川经济律师事务所23万元、北京市国方律师事务所扔万元。中国证监会事后的处罚包括:没收上述中介机构在红光实业上市过程中的全部收入;对中兴信托罚款200万(为业务收入的25%)、中兴企业托管50万(业务收入的50%)、成都资产评估事务所20万(业务收入的200%)、蜀都会计师事务所60万(业务收人的200%)、四川省经济律师事务所20万(业务收入的200%)、国方律师事务所60(业务收入的200%);吊销中兴信托股票承销和证券自营业务许可,暂停蜀都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3年,此外,所有直接参与红光实业上市的各经办人员都被吊销相应的资格,禁入证券市场。 上述处罚是中国证监会自19光年开始对石油大明(0406)缩股事件查处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其中,取消中兴信托的股票承销和证券自营业务及暂停蜀都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3年,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这两个机构高利润的证券中介业务资格。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就此退出了上市公司发行与年度审计市场。而在此之前,对会计师事务所最严重的处罚也就是涉及琼民源事件的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暂停证券业务6个月可以说,在红光事件处理之前,中介机构对协助或认可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各种虚假信息的行为,风险意识薄弱。 进言之,即便中介机构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但是,由于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在内的中介机构,198年之前都是国有或挂靠某个政府部门,其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当地政府意志的左右。以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信息质量风险感受最为直接的中介机构——为例,由于我国到目前为止对会计信息的审计需求,主要是由政府创造的,而非市场的内在要求[7],市场不会用价格差异来区别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的高低;Defond、Wong、Li还验证,随着独立审计准则的,审计质量不断提高,一些执业标准较严的大会计师事务所,其市场份额下降,而执业标准相对较宽松的小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上升,这也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 目前我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中介机构的冒险意识。在美国,巨额潜在诉讼风险,迫使会计师事务所行为稳健的假设已得到验证。巨额赔偿责任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成本,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签发虚假会计信息的门槛要求。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末建立这种法律制度,红光事件之后,上海、成都两地的股民曾向当地法院起诉红光公司管理当局和中介机构,要求赔偿损失,但被法院拒绝受理,这实际上保护了中介机构的造假收益。 4.关于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监会在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事故的处理。 中国证监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它希望资本市场不出现任何危机和事故、特别是源于自身工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而上市前的虚假会计信息所引发的资本市场危机,当然是其自身工作的失误乳就这一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不希望企业借助虚假会计信息上市。 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它理应贯彻中央政府的主要方针、政策。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1999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证监[1997]13号)要求,“为利用股票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1997年股票发行将重点支持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各地、各部门在选择企业时,要优先推选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国家确定的1000家重点国有企业、100家企业集团以及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特别要优先鼓励和支持优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收购兼并有发展前景但目前还亏损的企业,实现资产优化组合,增强企业实力。” 1997年6月上市的红光实业,就是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之一。 由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编写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报告”1999,第二章的标题是“发挥证券市场功能,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节的标题依次是: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融资渠道,增强国有企业的实力;推动国有企业重组,帮助国有企业解困;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开拓国际资本市场,强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999年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措施。其中还特别提供了一个统计数字:截至1998年底,国家确定的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已有251家改制上市,占总数的49%;10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已有47家改制上市,占总数的47%. 鉴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1998年以前总体效益低下的事实,中国证监会在履行政府职能、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角色中,如果没有必要的约束和限制机制(比如,在红光实业事件中被诉讼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为,包括红光实业在内的所有公司上市,都经过了中国证监会的审查),那么,它完全可以不关注会计信息是否造假,主要精力将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更出色地履行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需要。而中国资本市场上所流行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等术语,也表明中国证监会的审查并没有起到过滤虚假信息的作用;Aharony、林舒和魏明海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公司上市前的过度包装,影响到上市后的效益。 五、讨论与结论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利益诱导个体的行为。当某个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现有制度的规范时,法律应当能提供足够有效的强制力,如通过惩罚使得个体行为不经济。在我国,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现行制度的规范性要求。这一要求通过《公司法》、《会计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国证监会的信息披露指南、财政部的各项会计准则与制度等加以体现。但相应的制度执行、监管与惩罚力度却不明确,惩罚对象也不具体。往往出现受益者、授意者不受罚,执行人员却“代人受过”的现象。在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下,期望上市公司全面改进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真实且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不现实的。 1999年底颁布、2000年7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次修订),将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界定为企业管理当局,这对改进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我国目前现有的经济运行方式下,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当局,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干预程度较大,但政府部门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责任主体不明现象,仍然存在。 即便明确了责任主体,但现有法律制度对民事赔偿责任的限制,客观上起到“保护”责任主体“造假收益”的作用。这从中国证监会事后对中介机构的处罚以及资本市场上红光实业的股东起诉红光公司而不被受理也可得到支持。其中,中国证监会本身是一个责任主体乳但它不仅不需要承担责任,反而以一个超然的权威机构身份,处罚红光实业及相应的中介机构。对红光实业的经济处罚(罚款100万元),实际上是对红光实业股东的处罚,而股东、特别是流通股股东,是最终的受害者,他们不但投诉无门,还要代人受过——承担红光实业管理者的错误而导致的罚款。这样的一个制度安排,必然诱导更多的公司想方设法通过“包装”等手段上市。 当然,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责任最直接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1999年起逐步被强制要求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并改制为合伙制的机构,这将大大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风险意识。同时,相关会计、审计准则的不断颁布,也为注册会计师完善职业行为、明确法律责任,提供依据。可以推测,2000年起,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的“不良”作用的程度,会越来越低。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债权人治理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负债融资不仅仅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它还具有重要的公司治理内涵。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债权人治理机制。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分别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债权作用的全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质量发挥有利的保障作用。改善制约当前我国债权人治理机制有效发挥的因素,将促进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债权人 治理机制 会计信息质量 一.债权人治理机制 企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要进入资本经营阶段,企业必须借助融资渠道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在融资方式上,主要有负债融资和所有者权益融资。在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负债融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在目前我国所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的出资额远大于投资人出资额(表现为产权比率的平均值均大于1 ,总平均值为1. 7388,在中小型企业中更是高达2. 2739 和1. 9885 之多),债权人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甚至远远超过了所有者。 负债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地位,决定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这一作用形成了特殊的债权人治理机制。债权人治理机制主要通过两方面作用于公司治理:一方面,通过影响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他行为选择,即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规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配,即控制权机制,两者形成债权人治理机制,推动公司治理的完善。而公司治理又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债权人治理机制的强化对于保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 根据金融契约理论,债权人对公司息税前收益享有固定要求权,即按照债务契约要求债务人偿付固定金额的利息;而当企业的盈利不能支付债权人的利息费用时,债权人主要通过破产程序或重组手段取得公司控制权。按照负债融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可将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前监督 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上,首先债权人可以起到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一旦负债融资形成,当公司需要再融资或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活动出现债务契约中所规定的限制情况时,债权人便有权力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强制其披露相关财务信息。2005年颁布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或分立时,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自作出合并决议或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当发生实收资本减少等特殊事项时,也有义务做出信息披露。债权人的这一权力促使企业不定期的披露其财务信息,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加大了会计信息舞弊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中激励 根据债权人治理机制的激励作用,负债融资通过增加经理人员相对持股份额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进而降低成本,对公司平时的管理决策产生制约作用。这将促使经理人员向所有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当然,这一作用产生的前提在于经理人持有一定额度的企业股票。 其次,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由于考虑到存在借入资本,一部分现金盈余必须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减少了企业可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因而减少其投资选择的空间,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企业对投资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将更加谨慎,同时在经营中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更加稳健。实证研究证明,债务比重高的公司相对债务比重低的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更趋稳健。由此,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三)对公司信息质量的事后约束 当企业违反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和迫使企业破产等制约性方式行使权力,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债权人拥有控制权转移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经理人的会计信息舞弊行为。 首先,会计信息舞弊行为多发生于企业经营出现严重亏损时,经理人往往为了避免破产发生或自身利益损失,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来达到上述目的。即使在企业经营困难,停业清算对股东更有力的情况下,经理人往往仍希望继续当前的企业运营,保持自身的地位和权利,通常运用会计信息造假的手段来实现。而此时股东却无法通过建立在现金流量和投资费用基础上的契约来消除这种现象。但负债融资则使得债权人在现金流量不佳时有权强迫经理人进行停业清算,终止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继续。 其次,当企业破产、进行资产处理和接受转移控制权时,债权人必然要求对企业的实际资产和经营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和清查。此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动机较少,在多方监控的约束下,会计信息将趋于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制约债权人治理机制作用发挥的因素 (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在债权人对会计信息发挥监控职能时,公司法仅仅规定在发生重大事件如分立、合并、实收资本减少及破产时,企业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这一规定过于笼统,债权人仍处于被动的被告知者地位。因此,应适当扩大债权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控权利和范围,一方面可增强债权人治理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内部监控的力度。 (二)破产机制不完善。当前公司的破产清算通常由作为公司大股东的政府机构主导,而不是由债权人主导,债权人的约束被软化,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通常,当企业业绩优良时,股东应当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而当企业处境艰难时,则债权人应当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因为此时在干预企业方面债权人比股东更为积极主动。这将有效的避免企业在经营严重亏损时进行会计信息舞弊的行为倾向。当企业出现不利的公开可观测到的收益信息时,将控制权转移给债权人就显得更加必要。然而,当前我国的破产机制不够完善,致使控制权的有利转移受到限制,无法及时有效的发挥债权人的积极作用 (三)银行作用发挥不够。银行作为特殊的债权人,在介入和推动会计信息质量上具有天然的动力和优势。银行既是企业负债融资的主要来源,又可以成为债券发行人,与企业具有重要而紧密的关系。此外,银行也有别于一般债权人,对于企业的实际资产和经营状况等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可以借鉴日法德等国家的主银行制, 也可以借鉴美国通过“银团”方式,使银行取得对企业直接的、局部的和短期的控制权,促进银行债权人治理机制的发挥。 通过明确债务契约中债权人的权利、控制权相机转移制度,以及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中吸纳债权人参与公司管理等方式,可以使得债权人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当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得到确认,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时,债权人治理机制在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此外,发挥银行的债权人治理机制效应有利于建立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环境,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从监管到制衡,促进共同治理 债权人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战略由监管走向制衡。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单边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由监管走向制衡,形成了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治理的趋势。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把董事会看作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受托人,而不仅仅是单边治理意义上的股东人,其责任是使企业资本的价值得到保护并实现不断增长,并使得企业经营成果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均衡分配,从而使得董事会在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方面更具效率。在共同治理模式的框架下,运用相机治理机制发挥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提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进展 [摘 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践教学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词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过去13年来实践教学研究的热点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研究发展演化的历程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GIS;实践教学;词频分析 1 引 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IS)实践教学研究相关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发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同时发现了该专业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文献数据全部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该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截至2014年,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054种,文献总量4300万篇,且数据可实现每日更新。[1]检索出版年度2002―2014年;检索条件:主题=“GIS”and “创新能力”and“实践教学”;匹配模式“精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6篇,剔除书评、征稿启事、会议通知、无关键词、无作者等文献,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08篇。 除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常规研究方法之外,本文重点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p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目前在教育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地理信息科学教学研究的时间分布特征 研究成果的发文量和学术共同体规模的时间序列分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从2002年至2014年,该领域教学研究共发文192篇,作者301人次。 图1显示,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和学术共同体规模从总体上呈现波动起伏中的增长态势。从其走势来看,2002―2014年这13年间的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2002―2005年为起步阶段;2006―2009年为缓慢增长阶段;2010―2014年为快速增长阶段。3个阶段的发文量分别为14篇、47篇和131篇,各占本数据集文献总量的7.29%、24.48%和68.23%;作者人数分别为26人、117人和334人,占本研究领域作者总人次的5.45%、24.53%和70.02%。由此可以看出,2010―2014年是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最为活跃的时期,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各级部门对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视和社会对地理信息学科人才的需求。2007―2015年教育部连续出台了教高〔2007〕1号、教高〔2007〕2号[2]、教高〔2011〕6号[3]、教高〔2011〕1号[4]、教基二〔2014〕4号文件,强调了大力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为实践教学研究注入了活力,进而催生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的繁荣。 3.2 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的机构和作者分布特征 13年来,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领域共有非重复作者301人,分布于多个不同层次的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有郑贵洲(7篇)、田雨(5篇)、卢秀山(5篇)、晁怡(5篇)、袁艳斌(5篇)。高产作者人数较少,发文量也偏低,创新点较少,缺乏突破性和前瞻性,这表明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领域学术共同体的规模偏小,缺乏创新和实践。95个研究机构中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有9个,分别是测绘科学(14篇)、地理空间信息(10篇)、测绘通报(9篇)、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8篇)、中国电力教育(7篇)、教育教学论坛(7篇)、科技信息(6篇)、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5篇)、测绘工程(5篇)。它们可称为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相对高产的机构。总而言之,国内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兴起20年之久,在近些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总体来看,仍属于一个比较偏僻的研究领域,研究力量分布较为分散,领军人物缺失,创新能力不足,学术集散中心尚未形成。 3.3 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的热点分析 词频分析法能够用于揭示某一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内GIS的相关学术期刊论文(193篇)进行梳理和挖掘,得到非重复关键词139个,通过ROSTCM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分析,得到28个高频关键词(见下表)和共现网络图(见图2)。 从上表中高频关键词的词频信息可知,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式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该领域相关研究除教学改革(117次)整体层次上的创新培养问题之外,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70次)、培养模式(68次)、课程体系(52次)等子科目,而同属教学改革范畴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等科目的实践教学研究则较为薄弱。 通过仔细观察图2高频词共现关系,结合上表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主要围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问题展开,这几个方面是实践教学研究的热点。 为揭示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热点的形成与演化态势,我们绘制了总词频15次以上热点关键词的历时性演变趋势图(见图3),以窥探国内教学改革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3显示,国内GIS实践教学研究未来几年仍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各方面相关问题将继续保持研究重点的地位。此外,从部分相对低频(6~15次)关键词近三年的年度变化趋势来看,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新的研究热点。 4 结 论 (1)从国内GIS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和学术共同体规模上来看,呈现出波动起伏中的增长态势;从总体规模上来看,研究成果不明显,学术共同体的规模不太可观。 (2)国内GIS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3个方面,是从宏观角度把握研究方向,细致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较少。 (3)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大规模需求的推动下,国内GIS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未来几年仍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相关问题研究将继续保持重点地位,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具体环节将会成为研究热点,由此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MOOC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相关课程评述 【摘要】MOOC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给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如何利用MOOC提升自身素质和对传统课堂教育进行改革,已成为每位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全球MOOC的发展历程及平台现状;然后以Coursera平台为主,详细介绍了MOOC平台现有的GIS相关课程,包括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GIS专项课程、斯坦福大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地图、地理空间革命和地理空间智能等课程;最后,简单探讨了MOOC课程和传统GIS课堂教学想结合的混合式GIS教学模式。 【关键词】 MOOC 地理信息科学 Coursera平台 一、全球MOOC的发展 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主要致力于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无限制和公开的在线学习[1]。MOOC起源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2011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免费的网络课程,吸引了全球十万多人的注册学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4]。 2012年是MOOC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纽约时报称之为“MOOC之年”[5]。若干有着雄厚资金并且和全球顶尖大学合作的MOOC平台开始出现。其中,Couresa、Udacity及Edx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三大MOOC平台[6]。Coursera平台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是目前全球知名度也最高、用户最多的课程平台。汇集了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内100多所名校的MOOC课程,国内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在Coursera平台上课程。Coursera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平台,涵盖各种学科,主要以英文课程为主。2012年5月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办Edx平台,超过70多家大学、非盈利机构及公司在Edx平台上课程。截至2016年5月份,超过7百万学生在线注册学习了700多门课程。Udacity是一个私立教育组织,主要从事线上学习,Udacity网站于2012年2月推出,课堂涵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且以计算机课程为主。不过,Udacity也开始尝试向职业教育培训方向转型发展,对课程的学习进行收费。 随着美国高校主导参与的MOOC的蓬勃发展,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自己的MOOC平台建设。英国主导的首个MOOC平台FutureLearn于2012年12月成立[7]。截止目前,共有83家英国和全球合作伙伴。不同于其它MOOC平台,FutureLearn除了合作高校外,还包括了一些非大学合作伙伴,包括:大英博物馆、英国文化协会、英国图书馆等众多机构。Open Universities Australia (OUA)是位于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其Open2Study在线平台于2013年3月份正式上线,已有超过60万的学生注册学习。此外,还有法国的FUN平台、西班牙的MIriadaX平台、日本的Gacco平台等,都各具特色。 在全球MOOC发展的浪潮中,我国高校和相关机构也积极展开在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2013年的早些时候,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MOOC,成为国内率先试水的高校[8],目前,我国MOOC平台主要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和好大学在线等。2013年10月10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堂在线MOOC平台正式向全球。学堂在线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致力于通过来自国内外一流名校开设的免费网络学习课程,为公众提供系统的高等教育,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紧密合作,学堂在线将不断增加课程的种类和丰富程度。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与高教社携手于2014年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其宗旨是让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好大学在线(CNMOOC)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导,是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的官方网站。旨在通过交流、 研讨、协商与协作等活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向成员单位内部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MOOC课程。其愿景是让所有人,都能上最好的大学。 纵观全球各国的 MOOC平台,它们均提供学习课程的网络平台,全部教学资源,定期开课,按时布置作业和测验,强化师生互动等。这些海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我国开放课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也可以成为高校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9]。 二、MOOC 平台GIS相关课程 GIS 作为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的技术和工具,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有 200 余所大专院校设立了 GIS 本科专业,在校学生上万余人[10]。虽然,我国GIS本科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MOOC平台GIS相关课程的出现及发展,为我国GIS本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由于MOOC平台上现在主要以公共课为主,GIS专业相关的课程并不多。通过检索发现, Couresra上有GIS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因此,本文以Coursera平台为主,介绍该平台上的GIS相关课程。 在Couresa平台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于2016年推出GIS专项课程,该专项课程是全球MOOC上的首个GIS专项课程,包含“GIS基础”,“GIS 数据格式、设计与评估”,“地理空间和环境分析”,“影像、建模及应用”4门课程和一个“地理空间分析毕业项目”。 通过该专项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怎样分析空间数据、利用制图技术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培养与GIS相关专业人员协作能力。在毕业项目中,将会利用空间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创建一个专家级的GIS毕业作品。该专项课程提供付费和免费两种注册学习机制,两者区别在于是否最终可以获得课程证书,如果不需获得证书则免费注册学习即可。 下面将简单介绍该专项课程中每门课的基本情况。“GIS基础”(Fundamentals of GIS)是专项课程的第一门课程。本门课程共四周的学习时间,每周需要3-5个小时。课程内容主要基于ESRI公司的ArcGIS平台学习ArcMap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怎么安装ArcMap软件、空间数据的导入及基本操作、数字制图和结果的共享。“GIS 数据格式、设计与评估”(GIS Data Formats,Design and Quality)是专项课程的第二门课程。本门课程共四周的学习时间,每周需要2-3个小时。课程内容主要进一步学习栅格和矢量两种空间数据类型、结构、质量和存储等,包括:空间数据模型和结构、创建矢量数据及基本操作、ArcGIS数据存储机制、探索空间数据库,并评价数据质量及不确定性。“地理空间和环境分析”(Geospatial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是专项课程第三门课程。本门课程共四周的学习时间,每周需要3-4个小时。课程内容主要是将已经学习的GIS知识应用到地理空间分析中,重点关注于分析工具、3D数据、栅格数据处理、投影以及环境相关变量的分析等。本课程的学习将基于一个完整的项目,从投影开始、通过数据检索、元数据管理、数据处理以及最终的分析产品,完成空间分析的完整流程的训练。具体内容包括:ARCGIS工具箱的运用、栅格数据的操作、3D分析、投影及坐标系统的深入学习、数据的符号化等。“影像、建模及应用”(Imagery, Automation,and Applications)是专项课程的第四门课程。本门课程共四周的学习时间。课程内容主要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完成技术性任务,比如栅格计算和适宜性分析等。具体内容包括:高级栅格分析、DEM分析、适宜性分析、水文分析、空间建模工具等。“毕业项目”(Capstone: Geospatial Analysis)中,学习者将独立设计和完成一个基于GIS的完整分析项目。该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项目计划阶段、分析阶段、生产产品阶段和最终展示阶段。项目计划阶段,主要写一个简单的计划,内容包括:项目描述、所需数据、时间安排、怎么完成项目等。分析阶段,利用所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实用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生产产品阶段,获取并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而运行构建的模型得到初步结果。最终展示阶段,生成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图、数据及方法提交给指导者进行评价。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GIS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Coursera平台上,全球顶尖的斯坦福大学GPS研究实验室开设了一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入门,使用智能手机与全球实验室互动”(GPS: An Introduction to Satellite Navigation,with an interactive Worldwide Laboratory using Smartphones)的课程。课程主讲教授是斯坦福大学Per Enge教授和Frank van Diggelen教授,Per Enge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斯坦福大学GPS研究实验室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本课程主要介绍了GPS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介绍卫星导航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不同用途。通过生动的在线讲课,以及利用支持GPS的智能手机或平板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学生将能够把在线学习和现实中的实践联系起来。该课程内容分为6个模块,包括:GPS如何工作、伪距、卫星轨道和信号、接收机设计基础、辅助GPS、GPS现代化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地图学和地理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GIS学科的发展。2015年春季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Coursera上开设了“地图和地理空间的革命”(Maps and the Geospatial Revolution)课程。该课程结合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思维的核心概念并用现实世界的例子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高级别的地理知识。同时探索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独特性,如何创建空间数据,如何进行空间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地图等。同时在课程中,使用了最新的地图和分析软件来探索地理问题。该课程总的学习时间为五周,每周需要学习6-9个小时。由于目前该课程并没有开设新学期教学的计划,Coursera平台上的学习资源现已不能访问,不过幸运的是国内网易公开课有该课程视频的镜像备份。 GIS技术在国防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理情报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将GIS功能与地理空间情报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技术地理空间智能(Geospatial Intelligence,GEOINT)。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Coursera上也推出了“地理空间智能分析和及其影响”(Geospat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Geospatial Revolution)课程。课程主要介绍了GEOINT在商业、执法和国防中的应用。在这门课程中,学习者将体会到GEOINT的价值,将学习如何通过使用GEOINT工具和谍报来设计和执行地理空间分析项目。这门课程专为想要学习GEOINT基础知识的人士而设计,但并不适合地理空间智能分析专业的学生。 此外,Coursera平台上还有明尼苏达大学于2014年开设的“从GPS和谷歌地图到空间计算”(From GPS and Google Maps to Spatial Computing)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空间计算的概念、算法、编程、理论和设计,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Google地图、基于位置服务(LB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学习如何收集、分析和可视化自己的空间数据集,开发更好的位置感知技术等。同样由于目前该课程并没有开设新学期教学的计划,Coursera平台上的该课程学习资源现在不能访问。 除了Coursera平台上提供了GIS相关的课程,Udemy平台也了一些GIS课程。如“利用开源工具创建企业级GIS” (Using Open Source Tools to Create an Enterprise GIS)、“GIS入门”Introduction to GIS、“提高你的GIS技巧”(Sharpen Your GIS Skills)等,这些课程主要由个人制作,多面向专业职业教育,并且多数都是收费课程。 国内MOOC平台现有的GIS相关课程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仅在中国大学MOOC上搜索到中山大学将于今年9月份开设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计量地理学”和南京大学开设的“走进地理学课程”。但这些课程有的脱胎于原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甚至是仅仅对原有精品课程视频和素材的重新剪辑和整理,与国外MOOC课程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总结 MOOC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给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我国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而MOOC平台上的国际名校开设的GIS相关课程为国内高校GIS专业教师的素质提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同时,在GIS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引入相关MOOC课程,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但由于我国GIS相关MOOC课程缺乏,国际MOOC平台的GIS课程又主要以英语授课为主,如何解决本科生学习MOOC课程的语言障碍也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考虑的问题。可行的措施有,对国外课程进行翻译,加大国内GIS相关MOOC课程建设等。总之,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预见这种传统GIS课堂教学和MOOC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是未来GIS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方向之一。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性较强,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是该课程课堂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本研究在分析本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团队研究型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的课堂实践环节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培养团队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团队合作 问题导向 地理信息科学 一、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 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信息系统(GIS)本科专业后,我国GIS教育发展形势空前活跃。目前,国内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GIS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案(石永明,2011)。其中,遥感系列课程(遥感物理与技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成为GIS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模块。充分利用各种图像处理算法从遥感数据中获取各种生物物理参数和土地覆被/利用信息,可以为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式模型提供输入参数,在遥感技术应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系统研究遥感图像理论、技术和应用的课程(路元刚,2012), 它是遥感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朱洪锦,2012;宋怀波,201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分支几乎扩展到农业信息科学的全部领域,该课程强调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提升科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只有通过适时安排实验课,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高校中该课程一般都安排有12个学时以上的实验。新疆农业大学GIS专业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于2009年开设,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有20-24学时的上机实验,按照教育部对实验课的要求,实验类型主要为验证性和综合性。虽然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完全调动,主动思考的意识尚有待提高。而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遥感图像处理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是在本课程课堂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笔者所在的新疆农业大学GIS教研室的教师通过多年的课程实践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朱磊,2014),需及时地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农业类院校遥感图像处理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以规范和完善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并推动授课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GIS专业学生的遥感图像处理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拟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的课堂实践环节中,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体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和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 1.调整课时安排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而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新疆农业大学自2009年开设“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以来,课程总学时为50-5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课程始终保持在20学时至24学时之间,占课程总课时量的近50%,高于其它同类高校约33%的平均比例(黄秋燕,2008)。较高的实践教学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综合性实验,并有足够的时间能在教师指导的状态下熟悉和掌握实践技能,这对他们提高动手能力、积累实战经验大有益处。全部课程共十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其余各章均安排有2-4学时的课堂实习。 2.补充教学材料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相关教材较多,我们选用的是韦玉春等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韦玉春,2007)。该教材结构设置合理,对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但限于篇幅,教材中对涉及到的其它遥感领域的一些定义、算法和思路仅做了概述,因此向学生推荐了多本辅助教材,如:赵英时主编的《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2003)和戴昌达等主编的《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戴昌达,2004)等。另外,鉴于教材中部分内容的时效性,不能够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教材中最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自行检索并下载阅读近1-3年相关领域的文献,并推荐有能力的同学阅读英文文献。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查阅资料,不断更新知识库、扩展知识面。 3.推进学科交织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构成了“3S”综合应用体系,遥感作为该系统最重要的数据源,与其他学科结合紧密。学生已初步具备了GIS和GPS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教师适时地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将“3S”实际应用的案例穿插在理论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遥感图像处理在整个“3S”应用体系中的作用和技术要求,以及RS如何与GIS和GPS衔接与集成。此外,积极引导学会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做,同样的方法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自己是否能够独立解决等等,这对学生日后面对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1.构建任务导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实践教学方案,各主要章节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均安排相关内容进行上机实验。课堂实验选题设计为学生在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遇的“真实世界”的现实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整个过程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写作为主,减少教师的“灌输式”讲述。在每一个任务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定期进行总结。如:第八章图像分割上机实验题目为“运用空间建模手段,提取给定影像上的植被信息,非植被区域保留原始影像”。通过完成该任务,学生可以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和技能点:(1)归一化植被的概念、作用和计算步骤,不同取值的指示意义;(2)如何为植被区域赋常量值,非植被区域保留原始影像;(3)借助专业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的空间建模平台,构建针对本任务的模型。上机实验中任务的设计对教学效果极其重要,应全面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要求教师对重要知识点的提炼和融合,力求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课堂任务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在我校综合实验楼GIS机房中进行,作者本学期所带的GIS132班共计29人,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分为10个小组(除第十组为2人外,各小组均为3人)。同一小组的同学座位相邻,便于交流。每人一台计算机,保证操作的独立性。 首先用很短的时间对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的复习,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氛围中来,并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实践内容与复习内容的相关性,为之后学生自主探究及实践做铺垫。 之后教师课堂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由于最终的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所以组内的每位成员都需按时完成任务,且保证质量,小组内部就会产生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状态,每个学生都不想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影响整个小组。从而在小组内自发形成“快带慢、快帮慢”的学习模式。此外,在任务完成质量同等的前提下,教师将对先完成任务的小组给出较高的分数,各小组间也形成了竞争模式。先完成的小组可以帮助进度较慢的小组,这种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的过程也会让先完成的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任务一出,大家争相完成”的学习氛围。 3.改革学习考核评价方法 本研究运用上述授课形式,对GIS132班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学期末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获取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对该授课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综合学期考勤记录、学生课堂表现记录和期末调查问卷,得到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整体效果评价,结果显示:(1)学生出勤率较高,完成作业情况较好,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全班共计29人,本课程包含13个教学周,总计旷到1人次、请假2人次、迟到5人次;课后书面作业5次,总计4人次未按时提交,作业正确率较高。(2)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调查问卷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了解了实际应用的领域。(3)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班认为“问题导向型模式”和“小组协作型模式”有助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的比例达到100%。 四、结语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在理论和方法的课堂教学之外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索性地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的课堂实践环节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体系,同时编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手册》。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培养团队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如能将该模式与翻转课堂等其它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地组合,将开创《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课堂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并有助于探索出一套适合GIS本科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式的综合教学体系。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基于国家需求,高校信息科学专业取得快速发展,我国GIS专业人才也呈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趋势,结合各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GIS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研究地球表层,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编辑、综合分析、可视化表达,为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决策的技术系统。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提出,面向社会需求发展需要,对GIS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扩大,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及人才培养规划。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已呈现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大批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点正在建设与发展之中,GIS教育发展空前壮大,而GIS专业人才培养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招生规模扩大和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探讨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内容有望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的基本理论与综合技能,使毕业生能在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在城市、环境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有关的应用研究。目前GIS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表面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真正进行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和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就业需求上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高校的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知识表面上,用“泛”字可以概括,对GIS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更谈不上二次开发;程序的编写,也只是停留在基本程序的设计上,根本谈不上对于GIS的研发。 (2)从培养模式上和培养目标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迅速在中国高校中兴起,依托着以地理学为基础,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素质不强,使得大学本科生在软件应用方面,动手能力没有大专、高职的学生强,而软件开发的能力却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这就导致了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跳槽多”等现象。所以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置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迫在眉睫。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GIS专业是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这里不仅要求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改革,同时也应该从教师队伍的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可以对部分专业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邀请专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活动。聘请GIS软件开发人员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国内外最新GIS软件发展趋势及公司的需求,比如超图公司举办的超图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交流开发经验与心得,鼓励学生参加大赛,即提高了学生的开发能力,又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机会。鼓励专任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课题,整合GIS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改革,都是一些不错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社会在发展,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为此,我系制定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由于GIS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更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1998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到目前为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仍处于调研与讨论过程中。因此如何制订出适合社会需要的GIS专业培养方案是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重点。 几年来,在制定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时,根据系情、校情、国情对上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提出初步修改意见,充分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以使每一届GIS专业培养方案既合情合理,又与时俱进,既保证了GIS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特征,又力求有自己的培养特色。GIS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均有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增加GIS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课时量;对其他相关辅助课程来说,如城市规划、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资源管理、环境、生态等课程,可以安排一些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进行学习,大三学生应适当增加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一些编程课程,如网络技术等;结合GIS专业特色,也需适当增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其他相关课程等等;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强,地信专业的课程将适时增加学生测绘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竞争力。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研究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历了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的过渡时期。近几年来,我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纵向课题项目“从无到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GIS产业化,增强了专业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缺少与社会紧密联系,还没能形成“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横向课题项目。因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联系,促进我院GIS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校级教研项目,通过校级项目的申报,可以整合GIS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GIS专业教学改革,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极为有利。 五、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契机下,GIS专业得到极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这对于GIS专业人员就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面临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很有必要调整专业能力培养思路及理念;培养GIS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相能力,是当前GIS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学科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教改 摘 要: 地理信息科学学科的课程体系中,数据库技术相关的课程是很重要的课程。针对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数据库课程教改展开讨论。首先明确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选择、教授方式与手段的改进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针对数据库技术课程教改效果进行分析,提出突出特色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教改思路。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课程体系; 数据库技术; 教学改革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至今,地理信息系统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由单纯的技术发展为一门学科[1-3]。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空间位置为主线,以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1992年,Goodchild提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概念,地理信息科学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地理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多手段联合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注重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2]。 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于2000年开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始本科招生,学科代码为070503。历经十数年的发展,2012年长江大学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更改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招生,学科代码070504,顺应了学科的发展趋势与需要。地理信息学科专业下属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地球科学学院具有深厚的石油地质勘探专业背景,如何在普通高校中,办出地理信息科学在石油地质勘探行业应用的特色,如何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成为了我校专业教师关注的重点。 数据库技术是大容量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手段,能实现石油企业海量数据的安全共享与存储管理。无论是早期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还是目前的地理信息科学,空间数据库作为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手段,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一直是教学教改的重点。本文结合石油地质勘探的专业背景,针对数据库技术课程教改展开探讨[4-5]。 1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招生以来,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课程的设置积极参考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点,目前开设有“数据库原理”与“数据库运用技术”两门数据库技术相关的课程。随着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队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应用的需要,现有的课程设置、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6-9]。 ⑴ 总学时占比过高 现有的课程“数据库原理”的课时为56,学分3.5,“数据库运用技术”的课时为64,学分4,两门课程总学分高达7.5,占专业核心课程总学分的23%,极大地挤压了程序设计、GIS技术等方向课程的学时数,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⑵ 教学重点不突出 现有的两门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且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过高。例如,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对关系代数的教学要求过高,是参照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要求来制定的,该内容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的发展作用不大,学生学习起来还比较吃力。教学重点也不够突出,例如,“数据库运用技术”中的T-SQL语言基础、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等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但在课时上没有体现。甚至有部分内容在两门课程中重复明显。 ⑶ 教学内容特色不明显 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地球科学学院开设,具有较强的石油地质勘探专业背景,但数据库技术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没有体现专业特色,没有紧密结合石油企业对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共享、数据安全的需要,导致教学内容特色不够明显,影响了毕业生的行业竞争力。 2 数据库技术教改 2.1 课程调整 结合我校的行业背景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需要,数据库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调整,以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主,针对石油行业海量数据存储共享、安全管理的需求,对数据库技术相关课程进行教改。将“数据库原理”与“数据库运用技术”两门课程共计120学时,7.5学分,调整为一门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64学时,4学分。由于学时的压缩,更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2.2 教学目标 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与学时的调整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主流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的应用技术,掌握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及逻辑对象的创建,重点掌握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的数据库编程,能利用其解决石油行业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的需求,明确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实现机制,能基于SQL SERVER实现石油行业数据的安全控制。 2.3 教学内容 重新整合了原有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运用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了新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压缩了数据库原理的教学内容,剔除了关系代数等难度大、实用性不强的教学内容,突出了T-SQL语言基础、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等数据库编程等内容的地位,增加其课时,进行重点教学。并且,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特点,补充了空间数据库内容,针对石油勘探开发专业背景,增加了数据安全管理教学内容。 2.4 教学方式与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训+上机实践+课程设计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一种商业数据库SQLSERVER的应用。同时,为了顺应社会知识传播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模式,多媒体信息量大,并且方便现场演示教学,板书能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 3 教改效果分析 数据库技术教改在2011级学生中开始实施,基于学生的理论课程成绩,分析难度系统与往年相当的考题,平均成绩由原来2010级学生的72,提升至79分,教学效果提升明显;基于学生的课程设计大作业情况,学生能更加顺利地完成数据库课程设计,质量有显著提高;针对2010级、2011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学生对数据库的实践应用更感兴趣,对过于基础的关系原理等内容,感觉枯燥,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验证了此次数据库教改的效果。 4 结论 通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数据库技术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以下的认识与结论。 ⑴ 教学目标要适应专业背景和发展需求,针对我校石油地质勘探专业背景,修正了数据库技术的教学目标,以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重点。 ⑵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针对我校普通高校的地位,生源质量,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提出关系代数等,对数据功底要求过高,行业应用价值不大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提升教学效果。 ⑶ 教学方式要多样,采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训+上机实践+课程设计的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⑷ 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媒体+板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载荷大,能现场演示教学的优势,同时配以传统的板书,能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的优势,传统板书和快捷多媒体相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在宝安区地下管网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城建档案由传统模式向数字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契机,并创造了档案管理手段革命性变更的条件,也促成了我区建设档案室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为我区地下管网数据入库和查询,提供一种高效、快捷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 数字档案 1.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软件需求分析,软件系统中的表示逻辑、业务逻辑、后台数据库被分离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各司其职。表示逻辑负责用户界面及信息的输入、输出,业务逻辑负责事务处理,后台数据库负责业务逻辑中的数据持久保存。三个层次通过网络分布环境下的标准协议TCP/IP连接。 数据层是是业务的数据视图,是业务处理的基础;业务逻辑层是业务本身的逻辑表达,业务逻辑通常是不断变化的;表现层是业务逻辑图形化的表达,是用户参与系统的界面。 系统体系架构要考虑的核心是将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分离,保持它们的独立性,以便使系统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和扩展。利用接口的方式将三层之间松散耦合起来,这样当每一层单独改变时不会影响其它层的运作。 总体上系统包括三个层面,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系统的功能结构 2.1数据的管理功能 管线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输入、建库以及维护。 系统具有对普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能力,能够方便、有效、快速地把普查获得的数据转换为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格式,从而进入系统。 管线图与地形图绘制,图形库与属性数据库双向更新。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为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不被随意修改或破坏,应建立安全机制,只有被授权的操作人员才能使用系统和修改数据。 系统具有海量图库管理能力。可对辖区内的任意图幅统一管理,进行各种操作(增加、删除、检索等)。 系统建立点、线属性库,可任意增加、删除、修改属性库结构字段,可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操作。 2.2综合查询、统计功能 系统具备图元的双向检索功能,用户可方便地了解图形与属性库的相关信息。系统具有管线点、线专业属性库的条件检索功能,检索条件可由用户系统交互式设定。 按道路名、对象类型、专业、图号、对象的属性字段、空间位置等查询任意范围的管线及附属物。 对任意指定范围,任意的一个或几个专业,对一个或几个属性字段进行单一和组合查询。所查实体按适当的比例放大,同时列出其相关属性及文档、图纸等。 2.3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功能 管线竣工后将有关符合《宝安区城建档案室地下管线数据导入规范》的测量成果数据,经计算机差错、录入,转换入库。 对现状管线数据库进行修改与更新操作。 系统基本功能由十大模块组成,包括管网管理、辅助设计、三维图形处理、数据导入导出、图形打印、资产统计、系统管理、系统帮助。其功能结构如下图: 图2.1系统功能结构图 3.系统的主要应用 3.1数据快速入库 宝安区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城市的、现代化的、数字化的包含各种市政专业管线的综合管线信息系统。系统不仅能够记录历史数据,并在日常管理中及时对各专业管线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动态更新。 系统在数据导入方面采取了多种手段,面向档案系统目前以数据表转换导入的方式为主。在充分考虑已有竣工测量资料的基础上,专门为本区定制了以工程技术要素表为原型的数据导入工具。通过对包含有各种专业管线节点坐标、埋深和材质等全方位信息的工程技术要素表的读取,生成管线及管线设施的图形和属性表,并在检查无误后直接入库。这将大大简化工程数据的导入程序,同时提高了录入效率。另一方面,为保证工程技术要素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系统将对档案审查单元提出更高的要求。 3.2综合查询输出 建设档案归档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利用。怎么能提高档案利用率,也是我们档案人十分关注的另一个焦点。系统是否拥有一个能实现数据全方位查询和输出的功能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档案系统好坏的重要指标。 宝安区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按重要地物、道路名称、道路中心线、管线设施及工程属性信息等多种查询方式,并可实现地下管网数据的分幅、批量及各种比例尺的打印出图工作;实现管线数据分层、分区显示、输出、查询、编辑等功能;能够按年代、按类型、按增量等多种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报表和专题地图;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在业务管理系统间实现数据共享;为应用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有关管线信息,实现对城市综合管线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及辅助手段。 4.系统应用的优势 有别于专业管线GIS系统,该系统着重于档案管理方面,对分析和三维方面要求较低,相反对于和传统档案的挂接方面则要求更高。通过本系统不但能够向专业管线那样,按照图形要素查询,还可以通过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等工程属性查询和统计,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通过这类查询调看该工程的文字扫描资料。这也是数字城建档案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与传统数据管理方式的比对来看,海量数据库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仅有数量庞大的图纸和光盘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量占用库房面积的情况。地下管网系统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决定了该系统可以通过定期的数据库异地备份的手段提高地下管网数据的安全系数。地下管线信息的快速检索能有效的提高调取、查阅数据的速度,节省查阅时间。数据的定位与输出功能也更为强大,能更加有效的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开挖前图纸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专业部门、应急指挥部门提供有效准确的定位和打印输出服务。系统的应用也使我们从令人昏迷的纸质文件库房中解脱出来。竣工数据的快速实时更新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数据更新入库的方式。通过数据表的方式更为安全精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野外重复采集调绘等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5.系统应用的社会效益 5.1服务的快捷性和多样性 由于传统数据入库的周期比较长,在查询服务方面多以纸质档案查询为主,不但查询速度慢而且服务较为单一。地下管网系统的应用真正从源头上(工程报建开始到竣工验收)进行把关,有效提升了竣工测量数据的质量。在竣工测量数据(工程技术要素表)移交后经过校正可直接入库,如此一来将大大缩短相对于重复探测成图的周期。传统后期探测成图到入库的周期至少要六个月,而直接从竣工测量数据入库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一个月以内,从而使查询服务更为快捷。服务方面也将不再只拘泥于传统纸质图纸的调阅,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图形查询、属性查询、叠加或分层查询、范围查询以及精确定位查询输出服务。 5.2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大多数城市地下管网都是多头管理的状况,国土部门每年要花大量经费在管线的后期探测上,造成了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建设部如果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竣工的同时把数据收集上来,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传输给国土部门作为补充,那么每年将节省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 建设部第136号令第四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取得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地下管网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更能强化体现这一政策意图。将有效的提高查询输出质量,更好的为新项目开工准备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因盲目施工而造成地下管线被挖断的事故出现,降低因事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利影响。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与时俱进 培养地理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与时俱进 培养地理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秉承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走过了“专题地图编制与地图集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地理信息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形成了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端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理信息科学是集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嵌入式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已促使地理信息科学向着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而且与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大数据时代的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已经渗透到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环保、交通等多个国民经济部门,并成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1]。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技术与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地理信息科学教育事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人才培养是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院校则是培养高水平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摇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快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理论创新和高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面临着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重要命题[2]。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学科由原地图学专业发展而来。地图学专业是在陈述彭院士的支持下,李海晨教授于1957年创办的,是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唯一的地图学专业。最早招收的地图学专业学生是从1956年入学的地理系学生中选出的,1961年向国家输送了第一批五年制本科毕业生。1972年地图学教研室开始主攻地图制图自动化,1974年招收2届制图自动化方向的学生,开创了国内高等院校计算机地图制图教学与科研的先河。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后来在学生培养方向上兼顾了传统地图编制与计算机辅助制图两个方面。1974年,我国首幅全要素计算机地图诞生于南京大学。在教材建设方面,李海晨教授编著的《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于1984年获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二等奖,被全国大多数高校采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图学随着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日益表现出数字信息处理的时代特征。1989年黄杏元教授撰写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地理信息系统教科书,在全国有较大的反响,被广泛采用,推动了地理信息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发展,在我国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3],该书1995年获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自学科创办到20世纪末,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学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科研反哺教学,有力促进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教育部先后将“地图学”专业更名为“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南京大学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也随着专业的更名而与时俱进,不断摸索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一、师资队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编制各类地图的专门人才[4]。所以,在确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并满足现代社会对这类复合型专门人才的特定需求。地理信息科学是高新技术、边缘科学,而且理论方法发展速度快,软件更新换代频繁,要想办好这个专业,需要有十分雄厚的师资队伍。南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施的是拔尖人才培养战略,长期以来每年本科招生人数控制在20~30人之间,具有少而精的特点。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强调“国际化”,直接从海外名校引进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或者促进本土教师的国际名校学术交流,要求至少有1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使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强调“符号化”,注重“千人计划学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的成长。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因此许多优秀的海外学者陆续加入南大地理信息科学教学科研团队,壮大了学科力量。目前教师队伍中80%以上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者直接从海外引进。拥有千人计划学者1人,创业千人计划人才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3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创新人物奖。尤其是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教授的带领下,建设了“碳循环陆气协同遥感”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全球变化遥感”江苏省创新团队,进一步壮大了师资队伍的实力。这些教师专业背景各不相同,优势互补,与“地理信息科学”这个新兴边缘学科的特点比较吻合,形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阵容,有利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名校的课程设置[5-7],达到洋为中用、兼收并蓄的目的,每四年进行一次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完善优化。 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遵循四个原则:一是为学生积淀雄厚的外语、计算机和数理基础;二是要使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学基础;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兴趣、爱好,并激发求知与探索欲望;四是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发散思维,开阔知识视野,同时对就业和进一步深造要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目前形成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地理学实习等。开设的专业课有数据库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遥感图像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原理、数字摄影测量、数字高程模型、地图设计与编制、地理建模、地理信息技术、虚拟地理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专题讲座、地理信息系统实习、遥感实习、测量实习等。专业选修课有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空间数据库、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城市规划CAD、地理科学知识讲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与评价等。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始终注重教材建设。近十年来先后主编教材十余部,如《GIS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地图投影》、《3S技术集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等。而且比较注重教材的质量,《GIS设计与实现》2005年荣获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三等奖,并列入“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在专业课的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突破,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地图学课程建设与实践、GIS设计课程建设与创新分别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GIS设计”课程于2007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三、实验与实践教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年以来,南京大学形成了基础学科与技术科学结合、理论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的特色,确立了课程实验、野外实践和综合实习“三位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8]。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程之中。 我们建设有江苏省高等院校地理与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3S技术综合应用等与地理信息科学实验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实验室,有先进的地图制图(绘图系统)、测量(徕卡GPS、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等)、遥感(ASD光谱仪等)等硬件设备,同时拥有ArcGIS、SuperMap、ERDAS、ENVI、GAMMA、VirtuoZo等通用软件。良好的实验教学设施保障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南京大学建设有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地理、气象气候、土壤地理、植物地理等)、地图、遥感、测量等课程的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综合实习安排在大三的暑假至大四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参与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目前南京大学已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共同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 四、科研训练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本科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9]。南京大学建设有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和地理信息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软硬件设备齐全,研究开发技术手段先进。近几年先后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等多项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数十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多次。良好的科研条件促进了各项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教学与科研形成了良性互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人才培养项目的资助下,专门开展了本科生科研训练。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国家、江苏省或南京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从大二起,学生就可以选择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申请使用重点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进行科研训练。从大四的第二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都要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要经过开题、中期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历时四个月。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次完整的科研训练,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同时积极支持并资助本科生跨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较早地与国际同行交流,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最新国际动态。这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眼界,也有利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目前,南京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2006至2012年,本科生在校就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1名本科生获得Geoinformatics2007最佳学生论文奖,获得中国GIS协会2007ESRI杯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等奖1次。有二十几名本科毕业生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特别是2008届的毕业生,有6位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荷兰的国际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在地图设计与编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与软件开发、遥感图像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测量工程等方面实践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次就业率都在100%。 随着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时代的到来,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对地观测与导航定位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新的形势赋予新的使命,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将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地理信息科学高端人才。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三维地理信息科学进展 三维世界的逼真显示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许多(哲学)讨论的主题。对地球球形形状的承认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的论点。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化,科学家们不断地改进地球的三维显示,同时开发了用来分析许多发生在地球表面的自然过程及现象的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过去的30年内同步发展。 三维分析与模拟工具能在城市规则考古学景观建筑、制图学及风险管理学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为了满足各界对三维分析与模拟工具的经久不断的需求,第4届国际三维地理信息专题讨论会于2009年11月4-5日在比利时西北部城市根特举行。 本书共汇集了11篇论文。1.欧拉算子与外壳建筑模型导航;2.奥地利达赫斯坦山峦冰川后退的逼真三维可视化:跨媒体的硬复制与软复制显示;3.有关先进的交互式万维网透视图服务;4.谷歌地球中建筑物的交互式建模:用于城市规划的三维工具;5.应用于三维地质学模型构建的专家系统实验法;6.三维地图籍中的数据可视化;7.从三维拓扑学关系到接触关系;8.对用于都市环境中车辆定位的三维城市信息及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需求与潜力;9.使用地球-DBMS在三维导航中经由可视地标的建模能见度;10.大数据集合三维包含测试;11.动态城市径流模拟的三维体数据软地理目标。 本书是《地理信息与制图学讲座笔记》丛书中的一本,它专门面向对地理信息科学三维组件感兴趣的广大学者与专业人员,包括地理科学家、土地丈量员、计算机工程师、摄影测量师、城市规划者、考古学家及制图员。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 1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能力期望分析 在对学生成绩总体评价方面,单位或企业都很看重学生的在校成绩,希望学生成绩在良好以上的单位占92.0%。在学生获得各类证书方面,希望学生外语成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比例为72.0%,但有些单位不要求学生通过等级考试,这样的单位有软件公司和从事纯测绘的单位。希望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能力的单位占96.0%,但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方面,希望学生过二、三级考试的单位占64.0%,也有28.0%的单位不需要学生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的单位往往是行业管理单位或规模较小的单位。考虑学生是否具有“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证书”的单位不多,选择可有可无的单位占80.0%,选择需要的只占12.0%,“全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考试证书”考试是由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的。目前除高校外,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不是很了解,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当其纳入到政府行为的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范畴时才会引起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在行业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使用方面,有84.0%的单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使用,说明单位看重学生的对行业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地理信息工程应用方面,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工程应用项目经历的比例达84.0%,且92.0%的单位希望学生掌握了数据整理与建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方面,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或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技术的比例达96.0%,要求熟练掌握的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公司和信息中心等单位达48.0%。由于调查的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有68.0%的单位希望学生具有从事外业测绘工作的经历和能力,不要求学生具备外业测绘能力的单位多数是软件公司和信息中心。除外业测绘能力外,有96.0%的单位强调学生具有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知识,因为企业都知道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未来空间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此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单位未来业务拓展。自学能力是一个人从事终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几乎所有的单位都希望学生具有自学能力,有72.0%特别强调很需要,说明一个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知识更新。希望学生具有科学研究潜力的单位占80.0%,只有20%的单位不强调这一要求,其中私有企业几乎都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潜力,表明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求员工具有科学研究潜力来保证。多数企业注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获奖,有60.0%单位表示会优先考虑录用获得过各类竞赛奖的学生,只有16.0%单位不会考虑。至于学生在校期间是否获得奖学金,有60.0%的单位明确表示不考虑,表明单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因素大于课堂考试成绩因素。在团队协作精神方面,有96.0%的单位强调学生这一素质,因此大学期间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今后学校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学生的交际能力方面,84.0%的单位表示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在学生业余爱好方面,强调学生具有体育、艺术爱好的单位比例分别是48.0%和36.0%,也有20.0%的单位不对学生业余爱好提出要求。在学生生源的地域方面,有76.0%的单位不考虑学生的地域要求,希望学生来自农村或周边省份的单位所占比例均为16.0%单位,这样的单位是基础测绘单位,希望学生能吃苦、稳定。在性别方面,有72.0%的单位不考虑学生的性别,有28.0%的单位希望是男生。这是由于GIS专业性质所决定,GIS专业人员大多在室内工作,男女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希望招收男生的主要是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生产任务的单位。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结构体系 2.1学生能力结构体系 人的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过程中吸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知识+科学方式+技能[6,7]。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GIS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学科发展和拓展应用领域的基础[8]。具体来讲,对一个GIS本科生的基本要求是:起码要熟练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开发简单的GIS应用模块,能够掌握二种以上的常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至少具有一种二次开发的能力,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实用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开发[9]。由此可见,GIS专业学生能力除一般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之外,更要突显以下七个方面的能力:专业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使用与数据采集处理能力、空间数据建模与分析能力、地理信息工程建设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设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GIS科研与创新能力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后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结构项的权重[10-12],如表2所示。在该能力结构体系中,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兼顾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也突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的特点和创新能力。权重的高低并不代表知识重要程度,因为表中的7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它是指各知识结构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比例,可以成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 2.2能力结构体系应用 东华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从1999年开设,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索该专业学生能力体系结构,并根据能力结构体系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东华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依托测绘学科开设的,所以东华理工大学的特色在于突出空间信息的获取与表达、地理信息工程开发与建设两个方面。对此,东华理工大学加强了测绘类和计算机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体现理论与实践性课程“四年不断线”的教学计划设计思路。例如,测绘类课程开设了地图学、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学、GPS测量原理、遥感原理等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开设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地图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GIS二次开发等课程;实践性课程有数字化测图软件(测量学)、GIS软件及应用、遥感软件及应用,GIS设计与开发、专业综合实习、生产(毕业)实习。这样保证了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年都能在测绘类、计算机类、实践类三方面都有相应的理论课程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此外,东华理工大学还注重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与动手能力的机会,例如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生产型或研究型课题、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等。实践表明,通过教学计划的调准,学生能力有稳步提高的趋势。例如,东华理工大学2013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一个本科生就成功地在网络环境下研发了一个“基于GIS的高校餐饮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并应聘到上海诚信所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这与平时东华理工大学加强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 3结束语 就业率的高低是高等学校培养大学毕业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社会对GIS专业学生需求量较大,而且寄希望他们从事GIS工程开发与维护工作,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GIS软件操作与二次开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就业单位的需求,本文构建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体系,它可以作为GIS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为GIS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程朋根 夏元平 聂运菊 刘波 郭先春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的绘图方法研讨 作者:董晴晴 董敏 冯欣欣 1(略) 2基于ArcGIS的实现本文基于上述制图思路,以ArcGIS9.3为技术平台,以绘制西准噶尔地区地质图(1∶1000000)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实现。 2.1空间数据获取西准噶尔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的碰撞带,属于古生代残余洋盆的后碰撞花岗岩类[6]。确定该区的范围,扫描其纸质地质底图和地理底图,在ArcCatalog中建立空间数据库,将底图配准后通过ArcScan自动矢量化或者手工矢量化,得到该区的地质、地理底图的矢量数据。经过拓扑检查后以点、线、面的形式存储(图略)。 2.2属性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库中的每个要素类都有各自的描述,主要通过要素类名称、空间数据类型(点、线、面)、数据类型、数据存储长度、约束条件、数据项描述等进行描述与定义(表略),为数据加载做准备[7]。属性数据以传统数据库方式存贮和管理,并通过公共字段与各要素进行关联,使点、线、面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图元单位,而具有地质特征描述内容[8] 2.3图例制作图例是地图的语言体系[9],集中体现了制图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以及对这种本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体系。在以往的图例绘制中,人们只关注规范化表达。传统纸质图时代的图例采用人工手绘来实现,由于人的主观判断和绘图工具的误差,会导致线条粗细不匀、符号大小不一,无法完全实现图例的规范化表达[10]。同时,作为传统地质图整饰内容的一部分,图例是一种机械的“排列”,与图件主体部分并没有有机的联系,仅是单纯的视觉表达,实现了认知表达中的符号层,而概念层仍然隐式地停留在人的大脑中。Fishnet是ArcGIS平台下的一种空间分析工具,相当于图形化的Excel。它可以自由定义的基本单元格的大小,并对其赋予属性。利用Fishnet制作图例,不仅可以实现符号的标准化表达,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数据库中管理符号和数据,可以随时修改或查询[11]。 2.4STYLE匹配将Fishnet中的图例存储为Style,或者将整个要素调用Savetolayers命令存成Layer。调用Proper-ties中的MatchtoSymbolsinastyle,用Layer与图件主体中要素的相同字段进行匹配,或者用Style直接进行匹配,实现图件的自动符号化。在匹配时,如果按照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会产生很大的工作量。比如,不同时代的侵入岩很多,若采用一对一匹配,那每个时代(设有M个)的每一种侵入岩(设有N个)都要有相应的符号(CMN)。但是如果采用多字段来描述同一个地质体,采用多对一的方式,只需要制作时代的符号和侵入岩的符号(M+N)。在制作图面内容较多的地质图时,这一方法将会大大提高效率,而且对于数据的分类尤为便捷(图略) 2.5整饰成图在layout视图下,调整图面大小、位置,添加图名、比例尺、指北针、经纬网、责任栏等整饰要素。图例可以以图片形式添加,或者以数据窗口的形式添加。 3基于地理信息科学制图的优势 从地理信息科学的视角出发,地理信息系统就成为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的一个环节[2],这就使制图不仅具有所有数字制图的优势,如方便携带、易修改、易复制、易整饰,存在严格的拓扑关系,不受比例尺的限制,具有良好的现势性及动态性[12],更能体现以信息科学为基础的优势,使图元单位与地质实体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使隐式存在于人脑中的语义显式地表达出来,实现信息的查询、新图件的生成、空间数据分析等优势。 3.1信息查询传统纸质图和数字制图只是对纸质地质图的数字复制,不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比如,若想了解西准噶尔地区泥盆纪地层分布情况,在传统图件中,你只能通过读图例在图上圈出泥盆纪的地层。不仅费时,而且导致图面内容更加复杂,极易出错。基于信息科学制图是运用数据库储存数据,图面与数据关联,因此信息查询很容易实现:打开属性数据表,在查找中输入“D*”(其中*代表D的任一组),在属性数据表中属于D的所有地层就会被选择出来。相应地,在图上所有泥盆系的地层也会特别标识,这样西准噶尔地区泥盆系的地层分布就一目了然。如果需要查询泥盆纪侵入岩分布,则将相关字段相加再进行查询。 3.2图件派生在传统纸质图和数字制图中,图面一旦固定,再做任何修改或派生图件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相当于重新制作。但基于信息科学思想成图不是一幅图件的终结,而是生成新的图件的渠道[13]。比如要制作西准噶尔地区侵入岩分布图。在西准噶尔地区地质图的基础上,通过查询“岩性大类”挑选出该区侵入岩数据,导出选择的侵入岩图层,或者在原图上删掉其他不相关数据或让其他数据不显示,调整图面大小、图名、图例、比例尺等整饰要素,一幅新的派生图件就完成了。 3.3空间数据分析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是基于数据而不是基于图形。在这方面,基于信息科学成图具有别的制图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这种成图方式中,每一个点、线、面都是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单元。在进行点的密度(如矿床的密度分析[14])、线的缓冲(断层对特定矿种的影响范围[15])、面的选择(矿床模型对成矿有利地层的选择)时,依托ArcGIS平台都能够迅速实现。这些依托数据的空间分析目前正在探索应用之中。 4结束语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科学,以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以ArcGIS为平台,阐述了制图的新思想及实现。运用数据库来存储、修改地理地质数据,利用Fishnet规范化表达图例,并以公共字段与图件主体关联,使用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匹配,在实际输出中,达到了图件的规范化表达;在图件管理中,能够快速实现信息查询、数据修改;在应用中,可以依据需要派生多幅图件,最重要的是能实现空间数据分析。大量实践证明了该思路的可行性。目前,这种成图方式的推广将会成为制图的一种趋势。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GIS教育的基本现状,认为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量身设计面向研发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和有利于检验研发能力的考核方式等,实现为社会培养和储备GIS研发人才的目标,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教育;研发型人才;培养 一、GIS本科教育中开展研发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目前,以GIS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方式正面临挑战,而以研发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方式将在以后一个阶段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原因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本科阶段是学生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决定他们未来的求职定位和发展目标。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高校GIS教育应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研发型人才储备;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不少从事GIS研究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缺乏基本的软件研发训练,读研阶段难以配合导师做好科研课题,或者无法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虽然要使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具有很强的软硬件研发能力并不容易实现,但高校积极地在这方面加强引导和培养,将是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培养核心技术研发人才、提高我国GIS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GIS本科教育基本现状 国内GIS本科教育的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而转移。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之初,国内GIS应用的重点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方面,如国家基本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1],此时国内GIS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应用型为主,能力水平主要达到Marble的第三层次。2003年刘耀林[2]、秦其明[3]等所提出的课程设置优化建议,主要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培养较强的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主,并开始强调GIS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内测绘类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研发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大量软件公司需要大批研发人才,从事空间数据图形输入、海量数据管理查询、空间数据网络传输与共享、空间分析、二三维可视化、高精度数字制图等GIS核心功能的研发工作以及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高校也进一步重视GIS毕业生的二次开发能力、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培养[4~7]。通过分析各高校培养方案可发现,重点高校往往开设课程较多、涉及面更广,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而地方高校更注重专业技术类课程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原因可能是重点高校在师资、生源上的优势。总之,大多数高校还是非常人性化地考虑了学生个人素质和兴趣的差异,国内高校并未要求所有GIS本科生都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4~5,7],有志于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学生还是少数。 三、GIS本科教育中研发型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建议 1.设计面向研发型人才培养的GIS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的优化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国外UCGIS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是一个完备的参考体系,但是每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师资水平设计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设计面向培养研发能力的GIS专业知识体系,其核心实质是在完备的参考体系中,围绕基础理论、程序设计、模仿创造能力为主线,选择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授课内容和技能训练体系,并以此作为评价准则。对于重点大学来说,由于师资水平相对较高、生源素质相对较好,可适当扩展这一体系前两种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如武汉大学不仅要求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强调对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一般原理和知识的了解;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则不宜在相邻专业上开设课程,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方面课程也不宜开设太多,而应重点建设本专业核心课程,有选择地讲授一些核心算法设计和实现,在这一个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由于在办学初期缺乏经验,开设了较多基础课程,涉及到测绘、城规、地理学、土地管理等方面,而在计算机、数据库、GIS软件应用和开发方面的课程投入不足,导致某一阶段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欠缺等问题。通过调整,一些相邻专业课程仅作为选修课或被删除,将整个知识体系定位为以桌面版和WebGIS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5],主要涵盖如下知识模块:①编程语言模块,主要讲授C++、C#等两种编程语言,C++便于学生在以后进行较为复杂的算法设计时使用,C#语言则用来向学生讲解GIS二次开发技术;②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以及测绘学科相关课程;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相关课程。特别是在第②模块,重点设计若干算法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编程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先示范一些简单算法的代码编写过程,然后逐渐加深难度,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完成相应算法代码编写,加强对GIS软件研发的自信心。第③模块,学生掌握了软件工程设计、组件式GIS开发技术,并在教师指导下分成4~5人小组,每个小组在实践环节都必须完成相应的设计和代码编写任务。学生不仅软件操作能力逐渐增强,程序开发能力也相应提高,逐步扭转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局面。 2.建立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仅仅是教学目标实施的第一步。在已有的教学实践中,本科生对程序设计研发的兴趣并不高[4,7],一方面是部分刚入学的学生对就业的压力感知不足,认为即使没有学好难度相对较高的GIS设计和开发相关课程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不够,设计和开发类课程上完了,课后就没有再去关心学生怎么应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实践课的要求不高,应付了事。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始尝试采用本科生导师机制,促使学生得到导师在学业和未来规划上的指导,具体作法有:①导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术研究方向,在二年级时开始选择一些学生进入自己的兴趣小组,为以后参加国内各类竞赛做准备,也可以在课题研究和生产项目上对教师起到帮助作用,并直接在该导师指导下做毕业设计工作;②结合桂林理工大学推行的应用研究型课程教学项目,解决学生选修课学分问题以及教师教学工作量补偿问题;③对于导师和学生,无论是参与校内比赛还是国内比赛获奖,都给予相应奖励,形成激励机制。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通过导师在课外的指导,激发本科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比仅仅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培养有更好的效果;②导师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和接口以及软件设计语言和组件式软件开发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辅导,避免以往一个教师教授一门课程,知识内容断层严重的局面,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和鼓励。 3.实施有利于检验研发能力水平的考核方式 由于研发能力通常体现为对基础知识、专业软件、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表现,过去主要采用笔试和平时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但平时成绩考核往往仅为对学生是否到课的检查,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设计研发能力的体现。涉及到实践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的课程,可以分成笔试、上机考试和PPT介绍设计内容等过程进行,每门包含上机课、实践环节的课程均可划出一定课时用于上机考试或PPT演讲。上机考试和PPT演讲可占总分值的30~40%,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随着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高校GIS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更多高校参与到GIS教育中来,办学单位和毕业生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GIS研发能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GIS毕业生的指标要求,虽然在当前情况下要完全按照研发型人才标准对GIS专业学生进行“一刀切”式衡量并不现实,但高校只有在办学中坚持高标准培养要求,突出自身特色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至于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作者:蓝贵文 杨霞 殷敏 靖娟利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论文 1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1.1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劣势 1)缺少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占多数,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来校任教,缺少教学、科研的经验与积累,在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负担较重。因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没有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在教学上未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与专业的办学历史不符,在科研上也没有确定某一明确的方向,各位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具有战斗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无法实现1+1 2的整体涌现性。 2)生源质量不高,师生双向不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相比,录取分数线较低,由于社会大众对该专业不熟悉,往往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其他专业录满后调剂过来的低分生,生源的质量较差。因此,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专业不认同,缺少学习动力,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上课热情。学生抱怨教师工作不敬业,教学不投入、能力差,教学手段单一,讲课不生动。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认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3)课程设置不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是依托测绘工程而创办的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的专业课程各占50%,虽然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由于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学生所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不完整,尤其是开发类课程较少,使得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在测绘能力方面处于劣势,与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地信专业学生相比,开发能力较弱,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只能胜任数据处理工作,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事GIS开发方面的工作,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机会 1)社会对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迫切。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就已突破2000亿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即懂技术又懂应用的中、高端人才。 2)院校领导重视。近两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得到了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成立了湖南省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师都是实验室成员,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提供了平台。 1.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威胁 1)社会环境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等思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虚度时光,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虚幻世界,没有学习目标。 2)校园氛围影响。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处于转型期的地方二本院校,学校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校园的学习氛围不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校园中广泛存在,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价值观,阻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2学风建设改革措施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而专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专业学风对学校、学院和班级学风,以及学生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改革。 2.1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的思想问题,通过主题班会、一对一交谈等思想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做好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新生对专业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因此,在入学教育时将专业介绍和学风建设的教育作为重点,使学生从了解专业到热爱专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具体的方式,尽快确定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2.3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学风建设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保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通过这些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更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学风。 2.4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更新快,应按其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厘清各门课程的关系,保证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等不同环节的知识。把握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市场急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大学生导师制,以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和开放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引进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确定方向,指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和协同竞争的良好氛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2.6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学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GIS文化节、GIS技能大赛、学术讲座等,让学生尽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结论 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学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整体的思维,从学生、教师、管理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良好学风。 作者:吴德华杨冰龙岳红张习科汤淼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摘 要】在当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相似,如果不能很好地结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特色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特点进行数据结构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对数据结构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 【关键词】数据结构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教学内容改革 一、前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算法和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两大支柱。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作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数据结构是GIS专业的核心课程。然而,计算机专业和GIS专业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学习重点也不同。因此,在GIS专业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根据本专业的需求,并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GIS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基于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运算,如插入、删除、检索等;基于各种数据结构的算法,例如基于图的最短路径分析、查找算法等;分析算法的效率,主要指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1]。 GIS专业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新型专业。GIS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计算机功底,而且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处理和分析二维/三维的地理空间数据。然而教师在当前的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非空间数据的处理,较少涉及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同时,学生对于数据结构与GIS专业的关系非常疑惑,特别是常规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能与专业相结合,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引入空间数据存储、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关系、空间分析等与GIS专业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数据结构有了更好的理解,对GIS的学习也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GIS专业的数据结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一)数据结构用于空间数据存储和运算 数据结构研究内容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结构。它们不仅能够对非空间数据进行表达,也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表达。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对数据结构存储的内容进行扩展,数据结构中存储的不再是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简单类型,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空间数据。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点、线和面等不同维度的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影像空间数据的结构体(或类),并实现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结构的定义和运算,使数据结构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空间数据。 (二)树结构用于空间数据管理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树结构,设计典型的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是其海量特征。海量的空间数据管理,需要设计相应的空间索引。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它通过筛选作用,排除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比较有代表性的空间索引有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和R+树索引、CELL树索引。 空间索引的设计需要树结构的支持。例如,四叉树空间索引的构建可以用树结构进行描述。通过建立树结构表示,表达地理空间对象,能够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快速检索。 (三)图结构用于空间关系表示 GIS不仅关心空间目标自身的几何特征及属性,还必须能够处理其与所处环境间的关系。因此,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基本理论并设计相应的图结构,使图数据结构能够对各种空间关系进行计算机表达。 空间关系是GIS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主要包含拓扑、方位和度量空间关系。拓扑关系描述了空间对象在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方位关系描述了空间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度量空间关系是用某种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来描述对象间的关系。因此,数据结构支持空间关系的计算机表达,也是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空间关系可以通过图数据结构来表达。图G是由集合V(G)和E(G)组成,记为G=(V,E),其中V(G)是顶点的非空有限集合,E(G)是边的有限集合,边是点的无序对或有序对。在空间关系的表达过程中,采用顶点表示地理空间对象,边表示地理空间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V(G)表示地理空间对象集合,E(G)表示地理空间对象关系的集合。然而,地理空间对象之间存在多种空间关系,例如,地理空间对象A和B之间的拓扑关系为相离、方位关系为东、度量关系为10米。这就需要定义多种子图,分别表达不同的空间关系,然后将各种子图进行合并,形成一更高级别的图集合。可以定义图的集合:,其中,表示图的集合,分别表示各种子图。 (四)数据结构应用于空间分析 GIS包含很多空间分析方法,如叠置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其中,网络分析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并设计相应的图结构和改进的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选择、资源分配和网流量分析。 网络分析可以通过图数据结构实现。例如,基于图数据结构和改进的Dijkstra算法能够进行网络分析。进行网络分析,能够选取一条最优的路径,也可以选择合理的资源配置中心,同样可以选择最佳的布局中心。 四、结论和展望 空间数据存储、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关系、空间分析是GIS专业的核心研究内容。教师结合GIS专业特色,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强调数据结构在GIS方面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既有利于增强GIS专业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兴趣,又有利于GIS专业人才培养。 地理信息科学论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图学”课程教学优化与实践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图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特点、社会需求、学生素质提升等方面出发,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探索,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地图学;教学优化;实践 我国高校的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以地理学、测绘学或计算机科学为背景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地图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培养阅读、使用和编制地图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2]。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地图制图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学校该专业未来的毕业生就业率。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较之传统地图学有了很大的不同与发展[3-4]。当前很多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图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更新速度慢,导致教学内容不能实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课堂所学内容与当前行业研究热点不一致,很多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导致课堂出勤率不高。因此,如何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探索适用于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地图学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地图学课程的特点 地图学是建立在正确的地理认知的基础上的图形表达、制作与应用分析的技术科学,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的基础[5]。与其他课程相比,地图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多学科交叉 地图学与众多学科之间存在交集,如数学、测绘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色彩学、心理学等。因此,在探索地图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时应充分考虑地图学与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2 实践性强 地图学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基本的读图、制图和用图能力。因此,地图学课程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地图制图常用工具,如ArcGIS、SuperMap、ArcInfo等。 1.3 技术更新快 不同于其他学科,地图学相关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从而对地图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地图、数字地图以及三维地图等。因此,在地图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引入前沿技术到教学案例中。 2 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探索 2.1 引入实际案例教学 地图学课程涉及较多的理论教学内容,若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容易混淆概念,即使在课堂上勉强吸收也难以在其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且容易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的情绪。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式,将书本内容以实际项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不仅可以变枯燥内容为生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应选择自己熟悉的类型,最好是结合自己的项目经验选取教学内容。这种案例选取方法的优点在于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收放自如,避免出现教学生疏现象;另外,选取教师熟悉的教学案例还能使所选取的教学案例贯穿课程教学的各个章节,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与一致性。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亲身参与的某地电子地图编制项目为例,在地图投影、地图数学基础、地图符号化、地图概括、地图等章节均已该项目为例进行讲解,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还熟悉了类型项目的实施过程,对其之后的就业具有很大帮助。在案例选择时,还应考虑所选内容的时效性,即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应该是当前行业生产中广泛涉及的内容,保证学生掌握该案例对其就业是有帮助的,避免选取时效性差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难以学以致用,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2 实践内容与时俱进 地图学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掌握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用图、制图技能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在地图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6]。当前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是其感觉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工作单位中碰到的实际应用问题差别很大,所学知识难以派上用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的。笔者通过与部分地图制图行业从业人员交流得知,该现象在地图制图人员中也普遍存在,大部分地图制图人员都是在毕业后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相关的培训后,才可以胜任目前的工作。因此,地图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例如,目前高校的地图学课程教学普遍基于传统的二维平面地图展开,给学生讲授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当前行业的研究重点是三维地图、虚拟现实地图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等,与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在地图学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少量课时给学生讲授传统的地图制图方法外,更多的课时被用于讲解新形势下的地图制图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ArcGIS、SuperMap这类传统的地图制图工具的使用,还要求他们能够熟练使用3d Max、SketchUp等三维地图制作软件。从学生课后的教学反馈意见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材料得知,该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3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 目前,随着GIS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类面向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乏地图制图竞赛。这类型的专业技能竞赛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笔者所在的安徽省每年举行一届“GIS技能大赛”,其中必备一项现场操作组竞赛,该组考察的就是学生操作地图制图软件的熟练程度。从近几年的指导学生参赛情况来看,这类比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大作用。此外,在毕业生就业时,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录用那些具有参赛经验的人员。 3 结语 本文基于高校地图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提升等教学改革方法,对地图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优化探索。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讲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环节,与时俱进地给学生讲授行业最新出现的技术及工具,使所讲知识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此外,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其以后的就业、择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验证了优化的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 1公共建筑(1)总平面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构图优美,比例匀称,并注意韵律。(2)功能相近者尽量合并,减少地面分散的构筑群,要做到大中见小、见透。(3)要处理好内外部空间,做到宽松、明亮、空透、轻灵。(4)立面和平面都力求避免过于平直、呆板,可适当组织上下、左右、高低参差,和配以局部的弧形以示流畅、舒适。(5)色彩上可区别于厂区建筑,但又不能太过于突出,必须符合统一中求变化的大原则,即在和谐中求局部的突变和醒目。(6)屋顶的处理可以在平屋顶的基础上适当配以小斜顶,或局部注以建筑符号起到全区的点缀、装饰之用。 2生产性建筑(1)合并同类型相近功能的设施,多占天,少占地。(2)平面要简朴,要注意构图均衡,立面处理不宜运用过细的线条,要突出块形,要有厚实感。要注意虚实对比,高低有序,前后层次,交错合理。窗子形式可作为一种图案,多求变化。(3)要注意细部设计,任何一种粗心大意、不拘小节都会给整个建筑带来败笔。特别要注意室内的线路,管道、孔洞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一般不暴露在外。(4)色彩处理宜平淡整洁为主,另配局部点缀,其鲜明程度要次于厂前区建筑的色彩处理。(5)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连接体处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过渡,进行超常规的处理,并顾及相互的空间和环境。(6)屋顶的处理可略同厂前区建筑。 结束语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是一门多学科又“色、香、味”俱全的特殊工程,牵涉到的因素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本文因涉及到的面较广,工艺流程也较复杂,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由于这方面的理论较缺乏,实践不够,因此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但不管怎样只是想通过本文能对水厂(污水厂)的建筑设计全过程引起重视,作为提高水厂(污水厂)整体设计质量的一种尝试、探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研究论文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 1公共建筑(1)总平面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构图优美,比例匀称,并注意韵律。(2)功能相近者尽量合并,减少地面分散的构筑群,要做到大中见小、见透。(3)要处理好内外部空间,做到宽松、明亮、空透、轻灵。(4)立面和平面都力求避免过于平直、呆板,可适当组织上下、左右、高低参差,和配以局部的弧形以示流畅、舒适。(5)色彩上可区别于厂区建筑,但又不能太过于突出,必须符合统一中求变化的大原则,即在和谐中求局部的突变和醒目。(6)屋顶的处理可以在平屋顶的基础上适当配以小斜顶,或局部注以建筑符号起到全区的点缀、装饰之用。 2生产性建筑(1)合并同类型相近功能的设施,多占天,少占地。(2)平面要简朴,要注意构图均衡,立面处理不宜运用过细的线条,要突出块形,要有厚实感。要注意虚实对比,高低有序,前后层次,交错合理。窗子形式可作为一种图案,多求变化。(3)要注意细部设计,任何一种粗心大意、不拘小节都会给整个建筑带来败笔。特别要注意室内的线路,管道、孔洞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一般不暴露在外。(4)色彩处理宜平淡整洁为主,另配局部点缀,其鲜明程度要次于厂前区建筑的色彩处理。(5)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连接体处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过渡,进行超常规的处理,并顾及相互的空间和环境。(6)屋顶的处理可略同厂前区建筑。 结束语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是一门多学科又“色、香、味”俱全的特殊工程,牵涉到的因素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本文因涉及到的面较广,工艺流程也较复杂,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由于这方面的理论较缺乏,实践不够,因此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但不管怎样只是想通过本文能对水厂(污水厂)的建筑设计全过程引起重视,作为提高水厂(污水厂)整体设计质量的一种尝试、探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浅议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摘要 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工程质量对用户的生活便利及舒适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入手,通过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使用性能。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给水排水安装质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的主要原因。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多为框剪或筒体结构,主体结构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到位准确情况,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给水排水施工需要精确的施工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严格的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1 给排水工程设计 1.1 建筑给水 1.1.1 给水管道设备的选用 我国传统的给水管道材料为热镀锌钢管,近几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给排水管道,如PP-R管、PVC管、PE管、ABS管等,他们都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当采用PP-R管等可热熔连接管材时,可将接头设置于地面下,当选择铝塑复合管等非热熔连接管材时,应将连接接头设置于地面上,防止漏水时检修困难。 1.1.2 给水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与一般多层建筑相比,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结构复杂,在给水排水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的选取加压供水设备,对给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区,并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1.1.3 管道设备的布置 对管道布置进行优化可以在满足用户用水的情况下减少工程造价。但是相对于城市管网优化设计,建筑管网具有特殊性,且管网覆盖面小、管径小,造价自然低,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针对高层建筑管网的特殊性,不断提高管道的质量和性能,通过进行管道的优化改善管道设备的布置。 1.2 建筑排水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排水立管比较长、泄水量大、落差高、产生的能量比较大,往往会在管道内产生气压波动,最终造成卫生器具的破坏,从而下水道中的臭气侵入室内,污染环境。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排水的效果和质量,要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的安全。 1)卫生间出现渗漏情况,主要原因是卫生间地面防水未处理好,地面水渗透到下层,因此要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保证卫生间所有的管道进行严格注水试压后方可进行隐蔽工作; 2)如果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侧排地漏,应该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各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沿卫生间地面墙角处引至外墙。器具存水弯、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建筑外墙处; 3)在施工中要注意和各个专业的协同配合,由于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置于外墙,为了减小对外观的影响,要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建议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凹槽处,尽量降低对建筑立面的负面影响; 4)高层建筑为减少空调凝结水的自由散落,因此在空调机旁要设置凝结水排水立管,卧室大多采用分体式空调机排水,在离地面2 100m处的冷凝水排水立管上接入三通口,将空调凝结水排水软管接入。 2 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以下方法予以解决。 2.1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工序,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最终影响到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安装;当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凿开,重新进行埋设,即费工又费时,因此在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预埋,保证对设备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非常熟悉,并绘制出预埋图,才能顺利的完成预埋工作;当预埋完成后,应该做好固定工作,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情况。 2.2样板层 为了保证标准层的管道安装、尺寸、位置都满足要求,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正确,就需要在施工前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一个样板层,可以在制作样板房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处理,最后要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验收。 2.3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具有外墙面积大、高度高、功能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该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按建筑的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别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等优点,有效的执行施工组织、监督工作。 3 施工质量控制 3.1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要熟悉工程相关文件,并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通过设计交底就可以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纸会审解决设计中的缺陷、错误,作出相关专业的位置、尺寸、标高协调,解决各专业问题的矛盾冲突,统一各方面的意见,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3.2事中控制 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应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的进行控制:1)严格执行给水排水材料检验制度;2)做好隐蔽工程检验工作;3)合理组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在给水排水工程完成后,要做好竣工验收,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情况可以按照工序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进而确保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 4 结论 现代高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做好施工各环节的统筹规划,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满意的质量效果。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渗漏问题及其防治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使用的方便程度,因此如何对建筑给排水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渗透防治;排水渗漏;工程质量控制;水压试验;闭水试验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的方便和其他分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我们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出现给排水工程的渗漏问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病之一。因此,本文这里从这个角度探寻常见给排水工程出现的渗漏问题、渗漏问题出现的机理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办法。 一、常见给排水工程渗漏问题的分类 由于施工是建筑材料的整合阶段,因此,任何施工质量的产生必然可以从材料及自身施工等方面寻求其产生的机制,当然给排水工程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按照造成给排水工程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从材料及施工等方面对给排水渗漏问题加以分类: (一)材料原因产生的给排水渗漏问题 1.由于主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附件阀门、水嘴等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在运输、装卸、组装等环节发生破损,未经严格检查就用在工程上引起的渗漏。如管材上出现裂痕、针眼,配件二端部出现的变形,丝口有偏丝、断丝、毛丝及缺口,各类阀体内的部件损蚀、密封圈破损、松懈、闸板和阀体毛糙而闸不到底,阀杆变形折断,另外洁具冲洗水箱出水口与浮球接触不密实,阀件老化、腐蚀而失灵、接管渗漏,等均会产生渗漏。 2.所选用的排水铸铁管质量合格,但其内壁毛刺很多,因此,与用水器具下水口连接的排水横管,特别是与横管连接的直三通支管以及管径小于50 mm的排水管,都极易形成堵塞。管道堵塞后,管道内污水长时间腐蚀管道接口处的皮圈或垫子,造成管道渗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堵塞的管道内污水膨胀导致管道破裂的情况更为常见。 (二)施工问题产生的给排水渗漏 给排水渗漏实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其在施工阶段是产生给排水渗漏问题的主要阶段,具体来说,施工阶段产生的给排水可作如下分类: 1.由于安装人员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渗漏现象常见的有:镀锌管在套丝接口时断丝或缺口大于丝口总长度10%,丝口过松或过紧;丝接口长度不足或缠绕物生料带、油麻丝不足、不均匀,或在边接旋转过头又返回产生松动而造成渗漏水。另外,法兰之间偏心受压而渗漏,焊接管道之间或管道法兰之间焊缝不到位,造成开裂,卫生洁具边接填料不当。蹲坑冲洗皮碗与接口未绑紧或任意采用细铁丝而锈蚀造成的种种渗漏。 2.由管道穿越混凝土板面的预留洞所产生的渗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楼面预留洞不设套管,因预留口侧面光滑,管道安装时未作凿毛处理而直接二次浇注洞口砼,使洞口砼与板面砼之间或砼与立管之间出现渗漏。另外预留洞口位置埋设不准,安装人员随意敲凿板面砼使得预留洞口扩大,造成板面砼体破裂,填补洞口时又没采取有效浇注封口的补救措施。另一种情况是虽埋设了套管,但因在楼板混凝土浇捣时,未能在套管四周充分密实震捣,而造成套筒四周砼较松散而渗水或是套筒固定不牢,震捣时产生偏心移位,使套筒与给水管之间一侧的空隙无法嵌入填充物造成渗水。 3.操作者责任心差,技术素质低,未按施工程序和规范办事,施工监理人员工作疏忽,未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或发现后未及时提出修正;再加上住户装修时任意改管布线这些也是导致管道堵渗漏的普遍原因。 4.竣工后未做水压试验或闭水试验,同时进行了试验但是试验不合格也会产生渗漏问题。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达到设计标明的试验压力。压力检验方法分为两档,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l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同时,管道试压应分阶段多次进行,如暗埋给水管道应在隐蔽之前试压并合格,可隐蔽后因各工种交叉施工,很难避免别的工种施工过程中对已隐蔽的管道造成破坏,故在交工前还应进行一次试压,确保管道无破坏。 二、常见给排水渗漏质量问题的预控及整治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是依靠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给排水工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原因产生的给排水问题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的办法进行相应的布控,以杜绝渗漏水问题的产生。 (一)事前预控措施 1.做好施工图的设计与会审工作。对管道施工图,不仅要弄清设计意图及工艺流程,而且还要对照与之相关的其它工程施工图,对安装位置及必要的操作空间与其它工程有矛盾的部位,逐一作认真分析研究。对卫生间等纵横排水管大量集中的区域,要留心排水管的管径选择,标高、坡度以及检查口、清扫口、地漏的设置是否恰当。对排水管的埋深也应注意,在保证立管具有正常最高水位时,不致造成底层下水口冒水,以上问题要在设计中和图纸会审时彻底解决。 2.原材料质量控制。排水管材料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选用管材时应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品应用于工程;安装前应逐根仔细地进行外观检测,注意是否有砂眼、裂痕、包括管件的承插口及存水管、检查口、清扫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发现有缺陷,或有疑虑,则可通水试验,要严防施工方使用低价购入的劣质产品,如管壁过薄、内壁粗糙有裂痕、砂眼较多的产品,一旦发现坚决予以清退,否则隐患无穷。 总之,应根据施工和设计的要求,提前做好可能引起渗漏的材料质量控制工作。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对于管道接口处不密实引起渗漏的质量控制。对于关口不密实的预防措施是施工安装人员除具有严谨的工作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能外,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如在承插铸铁管连接口与管口,四周间隙应匀称垂直,可先采用油麻丝均匀嵌入,随时调整垂直度,固定后采用水泥灰或石棉水泥堵头,严禁用水泥砂浆堵头,且周边匀称嵌实,根据管径尺寸,设置固定垂直、水平支架,以免管道偏心、变形而渗水。 2.配水点的接驳件与墙体的固定措施。这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接驳件固定不牢极易引起管道的松动,而经过试验观察发现,长期的接驳件松动是管道接口渗漏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对于嵌装在砖墙内的给水配件,除将其固定在砖墙上外,还应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将其牢牢嵌在墙体内;二是对于明装于墙体的塑料给水管,除采用在管件处打固定支架外,还可采用将终端弯头改成三通件,但三通件中有一个口不通,在不通的一端接上镀锌钢管短管,尾部砸扁,扎入墙体内,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实固定;三是在支管中间用三通接出的配水件,应把三通改成四通,四通件有一个口不通,并接上镀锌钢管短管,尾部砸扁,扎入墙体内,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实固定。 3.给排水安装施工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教育以确保施工质量。如在管道套丝时做到管子锯口平整,切口与管子中心垂直,丝口清晰。管子丝口应略呈园锥状,衔接时严密并外露两牙,丝口缠绕适量、均匀,法兰与管道之间在边接时应进行水平或垂直交叉校正,选择不同对应介质的垫片大小相称,为防偏心应力。螺拴紧固时应顺序对称平衡控紧,外露丝口或埋入地下的管道应及时进行水压试验,蹲坑皮碗与接口必须采用≥2mm的铜丝绑扎2~3道,且绑扎严密,亦可临时通水试验。这些施工的经验积累都必须能够及时地传达给一线操作工人,真正在源头加快控制住渗漏产生的可能性。 做好管网的防腐处理,也是防止管道由于长期使用发生腐蚀而导致管道渗漏的有效措施。如埋地或暗装的钢管、排水铸铁管,管外壁一般刷石油沥青两道;有特殊要求的管道,须用沥青浸煮一遍。明装时,管外壁均刷丹油一道、银粉两道。 (三)事后控制:试验与检查修补 1.给排水管道试验。给水及循环水管道要及时进行分区段的水压试验,即每完成一个自然段,就应进行一次试压,形成系统后再进行系统试压,所有管网都必须在土建或装饰封闭前试压完毕,对查出的有漏点的管段要在处理后重新试压,直至全部合格。排水立管每安装一个自然段、横管及分支管每安装一层后,应进行分段或分层的灌水试验,以检验管道有无渗漏。 2.对发现的渗漏及时进行处理。给排水工程试验完成后,可以发现渗漏点所处的位置,此时应加快整修。对于发现是管道质量问题引起的渗漏应及时更换管道,对于施工引起的渗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同时修补完成后还应再进行一次相关的试验,确保渗漏问题得到解决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或工程交接工作。 三、结论 本文根据给排水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给排水渗漏进行了分类,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了应有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进行排水工程渗漏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高层建筑中排水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在给排水工程中实现能源节约,提出了六项节能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排水工程;节约能源;热水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 我国是能源缺乏的国家,全球人均能源保留量只是世界水平的1/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绿色建筑成为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其核心包括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及建筑智能化等。对于高层建筑,为满足用水通常需要增压供水,因此节能与节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除了保证用水点水量的水压要求外,还应特别考虑节水与节能。文中主要对给水系统与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中可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 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通气管系统、清通气设备、抽升设备、局部处理构筑物组成。管道布置与敷设,按如下方式进行: 1.设置:不同性质的污废水用不同管道排出称为排水系统的分流制。依据技术、经济分析决定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民用建筑生活污水与雨水应分流排放;工业建筑生产废水和污水污染较轻,可与雨水合流排放,生产污水污染严重,应单独收集处理。 2.排水管道布置: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不越变形缝。有利于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及维修、清通。 3.排水管道的敷设:管道之间、管道与墙要有一定的间距;管道穿墙、穿楼板、基础要预留洞;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4.通气管道系统:建筑物内排水管道统要设置通气管与大气联通,排水管道通气方式: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环形通气管,主通气管,副通气立管,结合通气管,器具通气管。 二、节能措施 (一)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 由于市政给水管网承受的压力有限,供水水压通常难以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通常为200Pa左右,夜间可以达到250~270Pa左右,但由于以往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安全性不是很稳定,为确保建筑供水的安全性,宁愿舍弃该部分水压,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通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供水管网安全性较好,特别是新建城区,供水水压也较大。因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高层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当下部用水安全要求较高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上下部分管网用常闭阀门进行连接,平时分区供水,市政管网发生事故时,将常闭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水泵加压供水,在节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供水的安全性。 (二)设置热水干管或支管回水系统 对于设置了热水系统的宾馆、病房、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由于供水管网较长,为保证用水点的水温,一些建筑的热水系统设置干管循环水系统,使用时仅需放掉支管部分冷水,即可得到所需水温,相对节约了用水,但干管循环的方式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支管较多,浪费的水量及电能积累起来也是很大的。因此,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支管循环的回水系统。 对于住宅,一般采用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分散供应热水,当卫生间与厨房之间距离较远时,使用中同样会浪费大量的水。因此,在装修设计中应设置热水回水支管,在热水器附近设置循环水泵,使用前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预先开启热水循环泵。 (三)控制热水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 同一个用水点冷热水供水压力如果不平衡,用户很难将水温调节到所需的合适温度,那么将会浪费大量的冷水和热水。因此,设计中对冷热水管应采用等程布置,保证同一个用水点冷热水间压力差不大于0.07MPa。 (四)采用变频调速水泵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由水泵将水提升到高位水箱,再向下供水,为防止一些用水点超压,需设置减压装置,造成不必要的能耗,而由于电机的启动非常频繁,也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设计中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直接向给水系统供水,采用调节速度的方式来调节流量,根据水量需要自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水量需要大时电机转速增大,需要小时电机转速减小,避免电机频繁启动,从根本上防止电能浪费。同时省去了水箱、水罐,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有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节电率可达到30%~50%。如今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和成熟,具有显著的节电效果、方便的调速方式、较高的调速范围、完善的保护功能以及运行可靠等优点,因此推广变频调速水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减少电能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五)防止超压引起的供水能量损失 1.合理分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3.4条规定,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设施。 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如果分区压力选择过大,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可能会由于长时间超压而容易产生水流泄漏和能源的浪费。 《规范》第3.3.6条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如果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设计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分区并联的供水方式,合理的供水方式可节能25% ~ 40%。 2.设置减压节流装置。《规范》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的要求是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0.45~0.55 MPa;且规定了水压大于0.35 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减压设施;但要求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规范》第3.1.14条规定了各种卫生器具最低的工作压力,除淋浴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等为0.10 MPa外,其他卫生器具多为0.05 MPa,设计中如果满足了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用水水压,那么其他配水点卫生器具必定会产生超压出流,实践证明,当配水点静水压力大于0.15时,水龙头流出水量将超过额定流量的3倍以上。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大于0.35 MPa的要求,而且应从节水节能的角度将卫生器具支管的压力控制在0.15 ~0.20 MPa满足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压力要求,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为此,设计中在入户管水表前设置调压孔板或者节流塞。 (六)采用节能型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热转换原理,把太阳光作为能量供其系统转化为热能,能够提供洗浴和采暖热水,辐射能量大、时间长、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噪音、无危险,应用于热水供应系统中,不仅节能而且环保无污染。热泵热水器是新型节能环保热水装置。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利用制冷剂温差吸热和压缩机做功,来制取50℃以上的生活用热水,提高了热效率,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设计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或热泵热水器取代传统高能耗的燃煤、燃油、燃气热水器及电锅炉。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在经济的推动下,建筑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建筑物的质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在建筑物施工建设中要不遗余力地提升项目质量。本文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对其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质量问题;解决对策 给排水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提升项目质量,必须要找到其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会经常出现渗漏、爆裂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因此,必须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经常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道渗漏问题。这是给排水施工当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规范,技术措施不到位,环境因素等,都是造成管道渗漏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根源上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本人长期的施工操作发现,管件和管材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管道以及管件存在着砂眼和裂纹现象、管道连接接口不严密以及给水管材热胀冷缩等现象都是造成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就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给水管道用水量以及水压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到居民的用水情况,引起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涉及不合理,在设计的时候对于水力损失或者是用水量计算错误,进而选择了不合理的水泵扬程和给水管径,就会出现用水量不足的现象。 管道内部存在杂物,也会影响到用水量和水压。当水通过存在有杂物的管道时,因为管道横截面积变小,这时水量就会变小,影响到使用效果。除此之外,水箱安装时高度不当,位置不合理,也会影响到水量和水压。 第三,管道堵塞问题。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管道堵塞情况,如管道施工当中因为防护措施开展不到位,将会有水泥砂浆等杂物进入到管道当中,一旦遇到谁,就会积聚在管道的弯头或者是三通的位置,堵塞管道。施工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管道的堵塞现象,尤其是在连接镀锌管道的时候,需要将麻丝等填料缠绕在接口的位置,如果缠绕的过多,或者是缠绕不紧,都将会使得麻丝进入到管道接口的位置,造成堵塞。 第四,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其他质量问题分析。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还会出现其他的质量问题,例如给水系统的消毒措施不到位,不符合规范的相关要求。相关规定要求,对于给水系统的消毒,需要采用含有20mg/L~ 3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进行消毒,并且溶液需要在给水管道内部停留24小时之后,才能够用饮用水进行冲洗,但是当前管道施工当中对于这一措施并没有开展到位,消毒方面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将会埋下质量隐患。 排水管道的排水不畅通,也是存在的质量问题。在排水系统安装的时候,室内和室外的水管管道坡度设置并没有按照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使得排水出现不畅通的情况,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管道还会出现噪音污染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使用的塑料管道,其噪音比铸铁管道高,在加之现浇楼板隔音的效果较差,进一步加剧了噪音的污染。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当中,针对当前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要采取以下对策加以解决。 第一,下大力度控制好管道渗漏问题。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管道渗漏出现的原因,在今后施工当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管道安b之前,一定要严格选择材料,确保管材和配件相匹配,保证质优合格的产品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需要采用和材料相适应的管道连接方式,防止出现连接接口渗漏的现象。施工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采取合理的安装程序开展施工作业。需要注意的时候,在安装施工的时候,对于暗埋的管道,需要使用分段试压的方式,要安装一段试压一段,并要达到相关的验收标准要求,确保管道接口的严密性。 在管道和配件进行连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密封填料的密实性和饱满性,一些使用的小器具如密封橡胶圈等衬垫一定不能够出现变形的情况。要保证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转换接头的质量,进而提升接口的严密性和牢固性。 针对管材尤其是PPR管材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安装非直埋管道的时候,需要采取技术措施解决管道热胀冷缩变形现象,管道的伸缩补偿需要尽量利用管道折角自由臂,如果这种方式不能够完成的时候就需要采用其他的补偿技术措施。待管道全部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承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则需要进行灌水试验,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 第二,解决好给水量和水压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需要认真的审核施工图纸,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计算水力损失以及用水量,满足日常生活用水需求。设计时可以以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参照,确定好相应的数据关系。 对于管道堵塞的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地清理管道,注重管道的防护,避免其影响到管道的水量和水压。选择最佳的位置安装水箱,确保其高度和位置满足用水需求。 第三,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针对上文当中存在的管道堵塞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在进行管道安装的时候,尤其是立管安装中断的时候,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到管道当中,则需要用麻袋将管道敞开断口位置裹紧缠绕好,当管道井内立管安装中断的时候,为了避免大块的杂物进入到管道当中,则需要用厚木板改在管道井的上方,并且需要树立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同时需要注意,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实际使用要求。 第四,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给水管道的消毒作业,一定要保证消毒工作按照规范的规定严格进行,不能够出现疏漏之处,影响到水的安全性,在处理完成之后还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质检。 对于排水管道,需要确保管道的排水通畅,室内和室外水管管道的坡度设置一定要符合施工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优势作用。 对于管道具有较大噪音的问题,则需要从设计着手,可以设计曲挠橡胶接头,并且在底层部分安装减压装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管道的噪音污染。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给排水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使用建筑物的情况,因此必须要找到施工中经常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解决。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于后续的施工操作起到帮助作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备受关注。为了保证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与探索,促使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向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方向转变。文章通过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指出了具体施工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材料检验;管道敷设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 材料检验 1.1.1 管材检验。在进行各类给排水管道安装时,首先应确保管材质量,特别是承压管道的规格必须满足材料生产验收规范要求,才能保证目前各类建筑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给水管材质量参差不齐,各种规格的管材充斥于建材市场。以常用的给水涂塑、衬塑钢管的基管为例,其基管所使用的焊接钢管的壁厚就存在很多问题。按照国家规范《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的要求,焊接钢管壁厚允许偏差为±10% t(t为管道标准壁厚),但是以DN100mm的焊接钢管为例,管道标准壁厚为4mm。但在实际使用中笔者通过各种建材市场调研发现,多数DN100mm规格的焊接钢管壁厚为3.5mm和3.25mm,根本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壁厚。这样的管道使用到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甚至承压1~1.5MPa的消火栓系统中,很容易造成日后使用过程中产生漏水及爆管等严重事故。 1.1.2 阀门检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阀门检验一直以来都是容易忽视的地方,现场的施工人员对于阀门的质量检验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验收仅凭阀门的合格证和厂家出具的检测报告来判定阀门质量,无法判断阀杆填料、阀门密封面等关键部位的加工质量,有时甚至使用翻新的旧阀门。同时施工单位对阀门检验不予重,没有专门的试压胎具来对阀门进行压力试验,仅仅是安装到管道系统后,利用系统压力试验一并对阀门进行试验检测。这样使得给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将阀门的漏水、关闭不严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增加了建筑后期运营维护管理的工作,更换阀门也容易造成用户的停水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阀门的检验,按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阀门试验方案,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阀门进入安装阶段。 1.2 管道敷设 1.2.1 管道井内管道敷设。目前各类高层建筑中都设有专用的水暖管道井,有的高端住宅将给水管道和采暖管道分开管井设置。一般来说高层建筑考虑公共部分的面积所占公摊面积比例,将管道井设计得都很小且布局很局促。而且管道井内一般都设计有消火栓立管、各分区给水立管、采暖供回水管等各类管道,图纸设计的各类管道位置仅仅是平面布置的考虑,没有考虑实际施工时管道安装所需的空间尺寸、管道保温所占的空间尺寸等。如不充分考虑管道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容易造成管道安装困难,甚至维修人员都无法进入管道井的情况。所以在管道井施工时,不应盲目简单地按照图纸示意来排布管道,而是首先应该对图纸设计的管道位置进行优化调整,图纸优化时应考虑管道的施工顺序,将雨水管、排水管等不需要频繁维护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井角落处,而将给水管道、采暖管道等布置在距门口较近,便于维修的地方,合理充分地利用管道井内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立管的安装需求。要对管道井内最复杂的管道安装部位进行样板施工。按照图纸设计将各类管件、阀门等先安装样板,如果管道井的尺寸无法满足安装实际尺寸,则应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考虑更换阀门、改变管道阀门安装方向、改变管道连接方式等方法,确保各类减压阀组、热计量表、控制阀门、水表等满足管井内安装要求。 1.2.2 给水支管敷设。目前各类建筑中从美观角度考虑,户内给水支管绝大多数以暗敷为主,暗敷管道又以户内结构板面上暗敷居多,这样就对给水支管的暗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 50015-2003)第3.5.18条中第5条内容: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这样促使现场选择管材时就得考虑管道如何避免连接配件的问题。第一,应考虑整根管道在结构板上敷设,比如从管道井到住户家中厨房的给水支管,从住户厨房到卫生间的冷热水支管敷设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目前最普遍适用的材料有PE-RT盘圆管、铝塑复合管等,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暗敷管道有接头的问题;第二,利用地暖工程或者装饰面层对已经敷设的给水支管进行保护,在给水支管隐蔽前进行压力试验,这样就最大限度地确保了给水支管的安全供水,提高了住宅给水支管的使用年限。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道的堵塞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管道产生的堵塞问题。之所以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可能会出现安装中断的情况,在中断的这一段时间内,相关的施工人员未对管道接口进行封堵保护,容易使杂物进入管道当中,以致在流水的作用下使得管道的转角处堆积很多杂物,从而导致管道的堵塞;第二,由于施工错误所导致的管道堵塞。例如,套丝连接的给水管道,油麻的缠绕不符合施工规范,导致油麻堵在接口处;橡胶圈接口的管道由于胶圈错位造成管道堵塞等;第三,排水管道存在倒坡现象。这是最常见的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所在,由于排水管道倒坡,污物堆积在管道低端的弯头、三通处无法排出,造成排水管道堵塞。 2.2 管道的严密性问题 除了管道的堵塞外,给排水过程施工中的管道严密性问题也是常见问题。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引起管道渗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管件材质不达标。施工单位不重视管件的质量,仅考虑主要管材的质量标准,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使用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管件,管件本身就存在质量隐患,导致给排水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渗漏的情况;第二,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严谨。施工过程中没有能够严格的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容易出现管道套丝不合格,法兰、卡箍等连接件不紧密等问题;第三,图纸设计上的缺陷。图纸设计缺陷容易导致各类管道交叉的情况出现,管道安装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施工人员采用拉、拽、撬等方式强行将管道连接,容易导致管道出现轴向偏转产生应力,这些应力长期作用在管道本体及接口处,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道渗漏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2.3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对其施工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高层以及超高层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要求更高。建筑给排水工程不仅要求施工人员的操作符合规范,还对其工作精细度提出更高的标准。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存在着偏低的情况,部分施工人员甚至不能完全看懂施工图纸,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这样除了会对施工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 3.1 加强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和损失,要保证给排水工程与建筑物寿命同周期,确保使用过程不发生跑、冒、滴、漏等情况发生,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中,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应当健全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树立质量职责到人的管理机制,明晰各工种人员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作用。从材料进场阶段就严把质量关,落实各项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各类管材、管件、阀门等主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管道隐蔽验收、压力试验、严密性试验、灌水试验等环节工作,及时发现给排水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避免将施工质量隐患遗留到使用阶段。 3.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给排水工程最终需要施工人员来实地操作,才能将图纸设计落到实处。因此应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技术素养,确保安装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图纸设计意图,也是解决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让施工人员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掌握各类管道安装的技术要点,可以更好地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提前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熟悉掌握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工艺,了解质量通病预防办法及其注意事项,对于所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在初期就能够预防,这样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所在。 4 结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普遍的质量问题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根据每个问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机制,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于施工当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李东(1976-),男,甘肃兰州人,徐州博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安装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将各种质量问题在源头上予以杜绝。文章对笔者参建的超高层建筑某广场项目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广场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水涨船高,城市建筑高度也不断刷新。近几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使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不断提高施工工艺,这样才能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1 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1.1 原材料选型不对或未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和选型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际开展建筑给排水施工工作时,管材常常存在各种质量隐患,引起渗漏、爆裂、堵塞等问题。因此,作为业主方工作人员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介入参与方案的讨论,对市场上常用的给排水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调查,结合自身建筑特点合理选材,超高层建筑中雨水管材的选择比较容易出问题,例如对于一栋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层面雨水系统按满流进行设计,在最不利暴雨的情况下,建筑底部水压达到2.0MPa以上,如果选材不当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2016年6月13日的一场特大暴雨,本人参建的广场项目就因排水管接口断裂造成地下室被水淹的情况,事后调查原因正是因为管道接口热熔连接时没有控制好时间和力度,造成接口不够牢固,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发生断裂,由此可见原材料的选型有多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工作要点:仔细检查管材上是否存在细小裂缝,若有则不能进场;检查管道连接处的严密性,防止该位置产生漏水问题;检查材料的资格证书;材料入场后有序存放,非材料管理人员不能接触,并在获得许可后才能取用材料。 1.2 管道渗漏问题 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时,管道渗漏是较为频发的一个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下述三类:第一,管道本身的质量低劣,本来就有裂纹、砂眼、锈蚀等细小问题;第二,所设计的管材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宜,例如:对PPR管使用承插热熔法连接时,因其稳定性不够好,所以经常会产生伸缩变化;第三,未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常常导致管道安装次序不合理的问题,最终使管道渗漏问题频发。 1.3 管道堵塞问题 实际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时,常常会产生管道堵塞问题,其原因有下述三点:第一,正式开展管道安装工作前,未将其中的异物彻底清理掉,常常使其顺水流进管道内,最后便会停留在三通处、弯头处,最终会使管道堵塞;第二,进行管道设计工作时,管径常常不符合要求,很多杂物都无法通过,这些小颗粒杂物的聚集最终就会导致管道堵塞问题;第三,采用普通地漏代替屋面雨水斗,造成排水不畅通,屋面积水严重。 1.4 噪音问题 排水横支管中的水流进立管时常常会因水体冲击而产生噪音。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排水横管内的水在流进立管时,常常会因接连配件的阻碍产生旋转水膜和气塞流,且两者的相互作用会使负载立即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立管气体压缩或膨胀的问题。此外,水流冲击管壁时,也常常会和气体相撞,导致噪音的产生,且噪音强度会因管材差异而发生变化。 2 严格控制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 2.1 使用高质量的管道材料以及根据建筑高度正确选择管材 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就要根据建筑高度及是否承压等选择在源头上给排水管道的品种。现在建筑给排水管最常用的管材有UPVC管、PVC管粘接、PE管热熔连接、铸铁管、镀锌钢管等;UPVC管、PVC管一般用于100米以下排水建筑,PE管可用于大于100米超高层建筑的给水管,也可用作排水管,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多,但要注意PE管是热熔连接管,对施工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热熔连接质量的好坏主要靠工人工作验,没有统一标准,因此连接质量不可控,在最不利情况下容易出现热熔连接口断开的情况,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排水选材时建议选用铸铁管或镀锌钢管。 在管道入场时,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要确保材料在满足采购标准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最好能一直使用某一信誉高的合作厂商的材料。管材的质量对于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安装排水管道时,其他部分的施工可能会损害管道,因此一定要标注好管道的确切位置。若需安装PPR给排水管道,则还应防止管道伸缩问题。 2.2 如何预防、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管道堵塞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施工方依然要严格开展施工成品保护工作,并保证管道的密闭性良好以及内外部的清洁性。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当将设计方案作为有效依据,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很好地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除此之外,设计工作者所设计的图纸是可以进行微调的,因此施工期间一定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若管道已经出现了堵塞的问题,但问题不是十分严重,则应指派工作者立即进行疏通清理;若问题严重,则应要求施工单位将堵塞段拆除重新进行施工。 2.3 管道渗漏预防工作和处理措施 2.3.1 做好管道防护工作,施工前需要加强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审核、检查工作,确保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同时需要对施工中的成品、半成品材料进行合理保护。尤其是结束管道施工后,施工者必须将实际施工情况告诉后续工作人员,以使员工在知情的情况下开展后续施工。 2.3.2 对于给排水工程中的各个管道,要定期开展检查、抽查工作,若检查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对问题部位予以解决,以保证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功能。 2.3.3 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施工人员。特别是进行三型聚丙烯管的安装工作时,必须事先制定好健全、完善的施工方案,并针对其中的多发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管道收缩问题的产生。 2.3.4 若实际施工期间产生了渗漏问题,则必须组织工作人员立即寻找渗漏点,只有在确定好渗漏点的情况下,才能科学、精确地分析渗漏原因。若施工期间要更换管材,则必须保证更换工作的时效性,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这样不利于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若因三型聚丙烯管的温差变形而导致了渗漏,则最好立即返工,并将变形部分截掉再进行施工。 2.4 噪音解决措施 进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时,一定要先对建筑结构的基础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协调性和科学性。所铺设的给排水管道不应该穿越对于环境要求高的空间,其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此外,设计给排水管道的铺设方案时,必须合理地确定水流流速,要保证整个给排水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流速不会很高,不然水锤所带来的持续性噪音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进行管道设计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科学性、合理性等各个方面,应结合各个管道功能的不同来设计其最佳的流速,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更好的控制成本。为高效处理给排水管道的噪音题,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密度较高的管材,并结合有关设计标准安装管道支架和吊架,在构建两者时一定要全面、深入地考虑温差变化所产生的胀缩力的影响,还应进行绝缘施工。另外,在确定管材时,立管管材最好安装PVC-U螺旋消音管,并选用顺水三通及45度弯头,提高横管与立管连接弯头的曲率半径,以达到优化排水工况、降低噪音的目的。要对排水管道的各项性能不断进行优化,并探究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制定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大大减少管道噪音问题的出现率。 3 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这项工程的高质量。但在实际施工期间,管道常常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不仅会缩减管道的使用年限,甚至还会污染室内环境。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的性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简介:钟立超(1976-),男(壮族),广西南宁人,供职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这位建筑有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居住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给排水工程的合理建设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文章论述的重点包括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发展意见 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最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后期费用的支出,节约了成本。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单位缺乏重视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受到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致使施工单位忽视了给排水工程中的预留管和预留孔。给施工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1.2 相关的管理部门缺乏监管 政府不能应该加强对建筑的监管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的部门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只关注建筑的外观和主体的建设,而不关注内部施工的细节。另外,政府缺乏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给实施有效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施工单位更加不重视对建筑施工内部的建设。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建筑的施工安全。 1.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素质较低 给排水工程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发展比较晚,而且由于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在此行业中的施工人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图纸的解读能力不够,不能完全按照图纸中提供的信息施工。另外,有的施工单位比较重视外观的效果,忽视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的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比较差,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4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计划性不强 政府部门和部分的单位不够重视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施工计划,对给排水工程中孔洞的预留不准确或者没有预留,带来了质量的问题和安全问题,即使发现问题时已经很难挽回,不仅影响了后期的施工,而且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5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出现渗漏 在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总,出现管道渗漏的情况比较多,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外界环境对它的影响,外界的温度的变化使施工的材料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外界的温度升高的话,材料中的管材会受到影响之后热胀冷缩,进而受到破坏。 第二,施工方面的原因,在进行施工时,管道接口的地方应该进行严格的密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出现接口密封不实的现象,如果出现了渗漏,很可能是由于密封胶涂抹的太少或者没有涂抹,还有可能是管道的插入比较浅造成。 第三,材料的原因。合金材料是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材料,比如镀锌的钢管材料,这种管材的质量早施工中容易被忽视,导致渗漏的情况发生。另外,施工人员操作的不规范也会造成管道的渗漏。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要点和改进措施 2.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做好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给排水工程在建筑中比较重要,因此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施工单位应该在重视起来,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为给排水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积累自身的工作经验。 第二,制定给排水工程的详细计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能蚨允┕び泻芎玫闹傅甲饔茫详细周密的计划可以使施工的程序不能混乱,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有相应的准备,并且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施工的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的准备,施工前的材料准备,施工计划中的检测和测试,施工中的具体细节和补充的环节。 第三,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对材料的准备和检查。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应该对施工的材料进行检查,其中主要包括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对施工设备的检查,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审查图纸的过程中,应该认真仔细,不能出现任何的疏忽,特别是尺寸和管道标高的数据的检查,必须符合规定,不能出现一点差异。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施工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符合给排水施工的规定,检查之后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2.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监管和质量把关工作 第一,对施工中的进度和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使施工能够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进行。 第二,预留埋设和归类分区施工。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应该做好预留埋设的工作,预留埋设时应该按照图纸的规定进行。确定埋设的空洞与设计是否一致,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 2.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的扫尾和质量控制工作 在进行工程的收尾阶段,对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把控的注意力会下降,放松安全警惕,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工程的收尾阶段,施工单位应该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的质量。 第一,检查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对管道的位置、管道的渗漏、阀门漏水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及时清理排水设备,进而保证设备足够清洁。 第三,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相应的调试,先进行运行,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2.4 检验之后验收好合格证书 在进行检验时,应该对施工中的各项材料进行归类和验收,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绘制出工程竣工图,并且做到原始数据的真实,以备查看。 3 结语 作为建筑还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给排水的施工技术,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如何改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有序运行,应不断提升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行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通过进行施工技术的改进来提升施工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给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许多建筑的建设年代相对久远,供水系统的使用年限较长,因此会出现压力不足、供水不良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现状,技术人员应通过自来水供应系统进行无负压给水方式的改进。该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但依然存在问题:第一,需要进行视频设备的集中优化;第二,水管噪声留宿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第三,排水工程的经济性以及技术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第四,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竖向管道的优化等问题。 1.2 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是其存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建筑层高的不断增加,污水冒溢现象成为当前高层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排水最大限制的控制以及地漏的设置需科学规范化。如何避免水封干涸等问题,同样是给排水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水封遭到破坏,比如可以采用真空排水技术、压力排水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还可以使用同层排水技术。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给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活给水管道安装结束之后并没有进行水压实验就已经隐藏,这样导致给水系统存在一定的渗漏隐患。因此,在隐蔽前应进行给水试压,并且要求给水工程段内的各支路阀门全部打开,如果有某些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将不能保证所有的支路均无渗漏隐患。 第二,如果使用的是塑料管作为热水管以及冷水管,敷设在楼层混凝土楼板内,当出现接头或者是分支管道时没有使用分水器。但是在用水量较多的卫生间以及厨房应该设置分水器,可以采用多支路布管的方式,来避免管道中采用管接头或者是分支管等现象。如果水池溢管的直径相对进水管的直径要小,但是却没有设置网罩时将会出现,水位控制器失灵等现象,进而无法保证多余的水能够从溢流管中排出,如果没有设置网罩将会导致所积存的污水回流至水池,进而造成水质的污染。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通过排泄储水池的最大流量来确定溢流管的管径,并且要求其管径比进水管的管径稍大。 2.2 排水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地漏的安装,在进行地漏的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地漏的高度合理,进而避免出现积水现象或者是在地面上形成水坑等问题。如果是公共卫生间则不应该采用钟罩式存水弯地漏,因为钟罩式存水弯地漏的过水横断面较小,杂物难以通过,进而容易造成堵塞问题。其次,由于钟罩式存水弯地漏水流转弯过急,水头损失过大,很容易造成悬浮物质下沉导致的堵塞。因此,在公共卫生间应该选用格栅形的地漏,进而防止出现堵塞现象。 在施工后期,有关人员应做好质量安全控制工作,应根据管道的位置以及漏水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全面清理排水设备,并对整个给排水工程进行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应将相关的验收资料、报告、证书等整理完善,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绘制建筑给排水工程竣工图,并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以便今后查询使用。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3.1 推广并使用新型节水设备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采用新型的给排水管材。当前市场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给水管材、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管材。具有防止钢材生锈、节约水资源以及防止水污染等优势,在进行阀门的选择时应尽量使用节水阀门;第二,o排水节能设计中所使用的的器具包括配水管材以及节水卫生器具两大类。在进行节水设备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卫生器具是否会受到影响。在进行卫生器具以及节水性配水器具的选择时,应选择质量较好、节水性较强的,在考虑经济性能之外还应主要考虑节水性能。 3.2 加强对中水的开发与利用 在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开发与优化过程中,应加强对中水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中水的再利用,通过开发中水技术能够进行污水的再次利用,进而缓解水资源浪费问题。 3.3 合理收集并利用雨水 为有效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应充分利用雨水。施工单位可以在居民楼的屋顶设置雨水的收集及净化装置,通过净水器进行雨水的简单处理,之后用来卫生间的冲洗等,进而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4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在给排水技术的改进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环节,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对建筑给排水技术加以管理;其次,通过各类监督途径加强约束,建筑给排水行业的行业给予一定的压力,并不断规范其行为;最后,还应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的管理。 3.5 对现有的排水设施进行创新和改革 对现有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助于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奠定坚实的基础。给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水渗漏问题,对于后期工程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而进行现有排水设施的创新与改革,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竣工阶段应加强管理和监督,进而保障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想要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技术的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力量,要求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制定各类规范来约束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行为。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对于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的关注越来越多。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许多大城市都属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因此对于建筑中水资源的节能减排就应该格外的重视。本文就将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的意义以及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措施 一、 前言 水资源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因为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对于水资源的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建筑中的水资源假如能够通过一些措施节能减排,那么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浪费。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给排水工程得到不断的发展。 二、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的意义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存在,因此对建筑中的水资源进行节能p排能够减少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通过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实也是对其他能源回收利用的促进,这样才能够通过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来让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回收利用不断的重视。 (二) 保护环境的要求 人类是生存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下的,因此环境的保护对于人类来说也是能够影响人类生存的一件大事,但是人类之前的行为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只有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够逐渐的修复之前的生态系统破坏。在这其中水资源的节能减排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生态环境也能够通过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来逐渐的修复。 (三)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能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有更多的经历来追求其他层次的需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因此人们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真正的重视起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不断发展的技术来让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污染率得到下降。 三、 现阶段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一) 给水与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问题主要是给水系统的出流超压以及后期的水资源浪费。现阶段我国的发部分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工程系统都存在着出流超压的问题,一旦问题出现就会给承包商带来很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就是这种系统的设备一般都设置到地下等隐蔽的地方,但是这就给发现故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一些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就不能直接的解决。在冬季热水资源也无法充足的发挥其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是因为建筑供水系统中长期没有应用循环的热水系统,或者是出水的地方与热水器所在的地方比较的远,这样就会是水的热量在运势的过程中消耗掉,这样等到出水的时候,水的温度就会过低。 (二) 给排水系统的资源浪费 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排水系统的配件质量不合格以及管路渗透等问题是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给排水系统中,假如系统的设计不合理、材料使用的不合规范都会让管道产生故障,而出现的渗水问题更是可能全面发生的,这时候在进行渗水维修的工作,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维修,这时候的水资源仍然一直处在浪费的状态之中,这样的水资源浪费不但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用水,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四、 对新形势下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的解析 (一) 建筑工程给水控制技术 1. 节水型设备的使用 想要对建筑工程给水控制技术不断的完善,采用节水型的设备是一项必须的措施。现今的许多建筑中采用的多是镀锌钢的管道,这种管道使用时间达到一定的长度就会生锈,这样不仅仅会影响使用管道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这种资源浪费是因为人们为了避免使用生锈的水,多会采用不断的流水来让生锈的水流出,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除了管道之外需要注意的解释阀门的问题,因为阀门在工程中的使用频率也是相当高的,一旦阀门出现问题就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了恶略的影响。假如使用的阀门并不能正常的关闭,也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使用节水型的设备,这包括一些创新型的管道以及阀门。 2. 卫生器具的节水效果 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节水效果对于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选择。比如现在的水龙头一般有充气、瓷芯以传统的水龙头这三种,在相同水压的情况下,充气以及瓷芯这两种水龙头比传统的水龙头的节水效果会高出25%左右,当静压变高后,充气以及瓷芯这两种的节水效果会更好。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用充气或者瓷芯的水龙头。因此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节水效果对于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二) 给排水水压的有效控制 给排水水压的有效控制对于给排水工程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当水压太高的时候,进场会给给水配件以及入户直管等地方产生限制,因此应该重视水压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还能够利用水压来检测给水配件的情况甚至还能够遏制出流超压。 1. 控制建筑预设的水压范围 排水系统的排水超压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忽视,因此先要从根源上处理水流超压的问题就应该掌握每户人家的工作压力限值,这样就能够将建筑的水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内部进行减压装置的安装,这样就能够对水压进行另一种保护。 2. 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也是一个浪费严重的地方,因此应该进行热水循环系统的推广,只有使用热水循环系统才能够将最新的技术运用到给排水系统中去,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运用符合标准的控温设备,这样就能够减少在热水供应系统上的浪费。 3. 渗透问题 我国现今的给排水工程系统的最大问题就是管路的渗透,管路的渗透牵扯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设计师的能力、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等。当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很多时候不能将现场的情况考虑进去,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对质量进行严格标准的制定,包括施工采用的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技术的质量都应该进行审核,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管路渗透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够将水资源更合理的利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水资源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减排的应用也应该得到大力的提倡,通过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方面的严格把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水资源的节约成为可能。我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仍然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为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及质量的探讨 【摘要】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筑的使用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及质量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质量 一、 前言 文章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管理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对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质保量。在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施工的内容得到落实,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把握好施工的进度与效率。同时,还要对水电做好调度工作,将每项任务及时合理分配下去。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实用,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对日常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记录。 1.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做好相关检查工作,杜绝存在违规操作的状况出现。此外,当在施工开挖管沟需要占用道路时,需要及时向总承包单位进行汇报,总承包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好做部署,确保开挖管沟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完成施工后及时保证道路通畅。在凉水塔施工方面,要严抓防火工作,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时,一定要提前对工具做好检查工作,避免电火花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施工质量管理 总承包单位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计划进行,并把这种理念在各个施工单位进行强调,确保施工单位在每一个质量控制点都可以提前做好检查工作,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其他的工作。同时,要做好监督工作。经常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是按照科学合理的操作进行各项施工,还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展开质量检验评比等活动。 三、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没有到或很少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造成很多违章作业。 (2)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施工前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各项安全措施并没有具体落实。 (3)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断路时,没有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所以承包单位不能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时间和在同条道路上,同时施工挖管沟,导致不能限期完成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 (4)凉水塔安装施工不以防火工作为重点,施工顺序混乱,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没有进行检查,有时导致电火花引起火灾。 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施工过程中工艺粗糙造成的现象,如水管连接处渗水,设备安装尺寸不精确造成的噪音过大等;建材质量不过关造成的现象,如材料进场不按规定验收,造成使用时水管开裂,水嘴、阀门关闭不严;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现象,如阀门数量不足、泵房内未考虑排水等;在建筑设计时,对管道及设备的设计安装缺乏精确的计算,致使在实际安装操作时接口不准,设备位置不准,坡度、标高、位置发生偏差,有些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忽视工程质量,片面压低造价,导致施工单位购买劣质产品。 (2)施工程序不规范,管道安装施工与其它建筑施工一样,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施工时严格按科学的程序进行,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如管道的安装,如果前后顺序颠倒,就会使管道无法进入预定的位置。 (3)技术水平未达标准,在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中,因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而造成质量问题的占很大比例。很多技术工人,连起码的施工工艺都不懂,就滥竽充数,在一线施工;有些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施工经验,甚至连图纸都吃不透,就独挡一面;一些监理人员未经培训,连上岗资格都没有,直接影响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四、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 1.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1)给排水项目施工的质量是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工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和评定出来的。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特别对于进场的要投入使用的原材料要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和频率进行抽检,确定符合质量要求后才允许使用。合格材料在场内应分类堆放,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场。(2)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2.严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关 分项工程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为确保质量监理工程师要督促和帮助项目经理积极在工人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中规定: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分先评定后核定两个程序,其质量检验评定的程序及组织参核查检验过程,监理工程师要求参加,且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及核定程序由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可以对质量评定和核定有效地起到监控作用。此外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评定要持慎重态度,对增加造价、不成熟或没把握的技术绝不批准使用;对于变更要求和技术要核定,要认真地进行审核。 3.提高管道设计、施工质量策略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之前,监理部门需要先协助施工单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审核,核查土建和电器有无故障。其次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看设备、配件和产品有无出产日期和质量合格证。当参与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组织施工单位将相应材料移交给建设单位;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用材质量标准应统一,管道试验必须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为依据进行,而不能随意改变施工顺序。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给排水系统竣工或交付使用前,需进行吹洗,以确保管道清洁,用水安全。此外,还应该注意土建吊顶和装饰施工之间的协调,以确保给排水工程质量。 五、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建立合理的监督体系,每一道工序都要按照规定的流程来操作,这样不仅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能极大的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希望可以得到落实。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摘要】在建筑中给排水工程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建设质量,因此应该加强对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掌握。文章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 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研究如何避免给排水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结构工程不同,在产生质量问题后经过原因排查后,可以截取存在问题的管道部分,及时地进行局部整改,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工时损失相对较小。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操作,控制好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见问题 1.1管道渗漏是最为常见的问题 管道渗漏是给排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这种渗漏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管材因素。如镀锌钢管弯头和管材有砂眼等管材及其附件的质量不合格,而在施工过程中是很难发现这些问题的。塑料管材是通常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其质量比较好,若出现渗漏基本上是因为施工人员不合理操作引起的。②环境方面的原因。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差较大,致使管道材料及其配件极易受损。比如PPR管的两端均是插头,并且管道配件均是承口,一般选用承插热熔的连接方式,这属于固定不变的永久性连接。然而塑料管道的线膨胀指数较高,容易受温差影响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管道长度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外力作用,管道配件接口处破损导致渗漏。③施工方面的原因。给排水在施工作者中会经常出现接口位置密封不严、加工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排水管发生渗漏的几率较小,即使发生,也是由于插入深度不够或者施工人员忘记涂密封胶水导致的。 1.2管道堵塞 排水管道在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就是管道堵塞,发生原因有:①在安装过程中管道发生断裂,却没有及时进行修理。其他施工环境下,比如清扫建筑地面垃圾时,将大量水泥砂浆等混合物体排进管道,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杂物聚积成块纷纷堵塞在管道的弯处和通口处,造成管道堵塞。处理这种问题十分麻烦,必须将管道堵塞处截断,再换上新的管材和配件,由此可见,平时要多加注意管道的防护工作。②水管道特别是用来排放粪便的污水管道管径不够大,以至于管道排水不畅,出现堵塞现象。实际生活中的菜叶、饭粒以及布条等杂物也有可能会使管道堵塞。③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特别是需要在镀锌管道接口处缠绕麻丝时,其缠绕不紧或者缠绕过多都会进行管道接口,造成管道堵塞。 1.3水压或供水量不足问题 1.3.1设计存在误差。在设计过程中,关于用水量或水力损失的计算存在偏差,或者是选择水泵扬程和水管直径不合理。用户的直接供水来源是市政管网,在水高峰期,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太低,导致水压无法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 1.3.2水箱的高度安装位置不够恰当或泵的扬程不符合设计标准,以及出水电的高差产生的势压不能达到其水压和水量的要求。 2、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建筑给水施工环节的措施 2.1.1用于给水的管道要选择相适应的管道材料、管道配件,同时,生活给水系统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查,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才能使用。 2.1.2管道直径不超过100mm 的镀锌材质的钢管必须选择螺纹连接,在进行套丝扣时,在外露螺纹部分和已被破坏的镀锌层表面要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管道直径大于、等于100mm 的镀锌材质的钢管必须选择卡套式或法兰专用管件连接方式,法兰焊接处以及镀锌钢管一定要注意二次镀锌。 2.1.3给水塑料材质的管道以及复合管道均可以选用粘接接口、热熔接口、橡胶圈接口,法兰连接以及专用管件连接等连接方式 ;塑料材质的管道以及复合管道还有金属质地的阀门、管道配件等连接处都必须选择专用管件连接方式,另外要注意不能在塑料管上套丝。 2.1.4钢管连接可以选择专用管件连接方式或者焊接,如果管道直径不超过22mm,就应该选择承插或者是套管焊接方式;当管道直径不小于22mm 时,应该选择对口焊接方式。 2.1.5水管上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同时支管始端配置有3 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也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 2.1.6如果同时安装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如果选择上下平行安装的方式,冷水管应置于热水管下方;第二,如果选择垂直平行安装的方式,冷水管应置于热水管的右侧。 2.2加强建筑排水施工环节的措施 2.2.1如果排水管道的位置较为隐蔽或者需要埋在地下,在施工前一定要先进行灌水试验,其灌水H必须高于地面卫生用品的最上层边缘或是地面高度。 2.2.2给排水塑料管安装装饰伸缩带时一定要根据设计规定和位置。加入设计中没有提到要求,一般情况下伸缩带之间的距离必须小于4m。 2.2.3水平干管和排水立管的管道必须进行通球试验,并且通球的球径必须大于排水管管道直径的 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的标准。 2.3检查消防给水系统安装是否合理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某些工地往往只对管网做试漏试验,甚至试验压力完全没有达到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这无疑给系统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按照严格的安装要求来说,在完成安装管网的工作后,必须及时进行严密性试验以及强度试验。针对消防给水以及生活给水管道来说,试验压力为必须设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 倍,而且必须大于、等于0.6MPa。检测是否通过强度试验,就看管网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之内,压力降是否小于0.05MPa,如果是小,即为合格。针对自动式喷水灭火系统,如果设计工作压力小于1.0MPa,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即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而且必须大于 1.4MPa ;如果设计压力大于1.0MPa,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要检测是否通过水压强度试验,就看管网是否在试验压力下稳压30分钟,压力降小于、等于0.05MPa,若是,即为合格。 2.4 检查排水系统安装是否实用 排水系统经常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安装地漏不合规定,如果室内地漏高度高于地面,就会导致积水,如果地面高度高于地漏,那么就会在地面上形成地坑,导致屋面地漏的周边无法形成适当的坡度,同样造成积水现象。因此选用地漏十分重要,例如公用卫生间最好不要选择钟罩式存水弯地漏。因为钟罩式地漏的横截面窄,不利于过水,导致杂物不便通过。另外,选用钟罩地漏,水流转弯过于湍急,致使上升过程中的水流冲击力过小,悬浮物就容易下沉,最终导致下部堵塞。所以最好是选用格栅加P型或 S型存水弯式地漏。饭堂盥洗槽的排水口也是经常出现堵塞的地方,为缓解此类问题,应在排水口放置活动网箱进行隔离碎渣,其设计尺寸必须大于200mm×200mm×300mm(长×宽×高),这样更有利于取箱倒渣,不导致堵塞。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旦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将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或损失,并影响给排水工程后续使用功能。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将其提高,才能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质量,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探析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建筑物占了很大的比例。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点与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阐述了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设计要点;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高层住宅建筑具有建筑面积大、层数多、有地下层和设备层的特点。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土建施工阶段如果不重视给排水预埋工作,极易造成预埋、预留不准确或漏留、漏埋。要注意的重点部位的特点如下:地下室方面:高层住宅建筑多数重要设备一般设计安装在地下层和设备层,设备管线多,往往出现管线冲突,并造成可用空间标高低,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应仔细核对图纸并及时与设计沟通,有问题提前解决。标准层方面:转换层及标准首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设较难解决,标准层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留设要一致,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使用及美观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并使工程按时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是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去制定施工方案,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去调整施工方案,尤其注意要配合其他专业管线,避免冲突。 2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要点 2.1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点。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是选择给水方式,它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即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由于高层住宅建筑内所需水压较大,所以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应采用竖向分区。高层住宅建筑给水方式可分为串联给水方式、并联给水方式和减压给水方式。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供水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给水方式。高层住宅建筑给水还应注意水量计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共部位的水量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综合楼,建筑功能越多,水量计算就越多,而一些公共娱乐场所、饭店、餐厅等的用水量注意要分别计算,这对于国家提倡的节水节能的政策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2高层住宅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高层住宅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合流方式,应根据所在城市室外排水制度、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来确定。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排水立管长、水量大、流速高,通常容易造成排水立管底部连接的卫生器具有溢水的可能。因此,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不接到排水立管上,应单独排出。排水立管需要进行转换时,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支管可以接到排水横干管上,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 m,不得小于1.5 m。对满足不了上述要求的排水支管,应以单独的排出管排至室外检查井。 2.3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要点。 2.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系统中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最为常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该系统设计要注意的要点如下:一是喷水水量的计算;二是喷头布置的合理与否和环状管网的形成;三是底层配水管入口减压问题。设计水量应按照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内的喷头同时喷水的总流量确定。至于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压力均衡,配水管入口压力不宜大于0.40MPa。入口压力过大,必然使得喷水管上的喷水压力过大,各个喷头的喷水流量增加,会造成作用面积内的设计流量增加。此外,为保证供水安全,自动喷水泵 的出水管应接环状管网,一般在湿式报警阀组前成为环状管网。并应在环状管网上设置室外的满足室内设计水量的水泵接合器。 2.3.2消防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是目前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设施,其设计涉及对消防水箱和消防栓设计的具体要求。该系统设计要注意的要点如下:一是水量的选定;二是环状管网的形成;三是底层消火栓的减压问题。 3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主要有: 3.1 管道的安装要点。施工前认真审查图纸,结合编制施工方案,全面安排管道的安装位置。关键部位的管道甩口尺寸应详细计算确定。管道安装前注意土建施工中有关尺寸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管道安装时,要认真清除管道内杂物,安装的坡度要均匀,防止局部倒坡。 3.2地漏的安装高度和走管要点。地漏在结构板面上安装,竖向高度空间上可以考虑借用二次装修时必须有的装修基层的高度。为稳妥起见,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在地漏安装板面位置局部下凹以尽量降低地漏面的标高。此外,地漏紧贴结构板面安装,地漏的排水支管无法与大便器的支管进行顺接,应单独设支管接入立管。 3.3卫生洁具的安装要点。不得破坏防水层。已经破坏或没有防水层的,要先作好防水,并经12小时积水渗漏试验。此外,卫生洁具固定牢固,管道接口严密,而且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磕碰卫生洁具。在通水之前,将器具内污物清理干净,不得借通水之便将污物冲入下水管内,以免管道堵塞。还有,严禁使用未经过滤的白灰粉代替白灰膏稳装卫生设备,避免造成卫生设备涨裂。 4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4.1在预留预埋方面要注意的情况: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的准确与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可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做专项施工方案。 4.2在样板层方面要注意的情况:样板层的作用是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以后对其它楼层施工时参照样板层的数据或完全跟样施工。确认标准层每层的管道安装形式、尺寸、位置和各类管道配件、支托架等得布置形式,卫生间洁具的定位尺寸等。 4.3在成品保护方面要注意的情况:为防止卫生洁具、管道、配件不受损害和保护表面的光洁度,应对成品进行保护,派专人看护并对全体工人进行成品保护的重要性的教育。 4.4在管道的试压方面要注意的情况:给水管道试压方面,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阀门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须考虑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中止,并应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吹洗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住宅建筑朝着层数更多、标准更高的方向发展。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不断完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 现今世界正阅历着1场以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网络银行的呈现,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将来的银即将再也不局限于以单1的分支机构作为服务渠道,银行可以通过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银行采取信息技术扩展服务渠道的本钱将变患上10分低廉,客户可以在任何可以上因特网之处很利便地处理银行金融业务以及展开服务。 1、 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一.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1种通讯频次大、数据量较小、实时性请求较高、散布面很广的电子通讯行动,因而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一般为交流型的、通讯时间较短的、安全保密好的、可靠的通讯平台,必需面向全社会,对于所有公家开放。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有PSTN、公用数据网、专用数据网、Internet以及EDI等。最先的电子支付网络平台主要有PSTN、X.二五以及X.四00网络等,后来呈现了X.四三五、X.五00等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的普及面显明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Internet电子支付网络平台。Internet网络银行的购物与电子支付基本进程如下: (一)顾客接入因特网(Internet),通过旅游器在网上阅读销售中心的商品,选择货物,填写定单,交给销售中心; (二)销售中心接到定单后,经由审批,向配送中心发动身货要求。由配送中心向顾客进行送货; (三)顾客收到商品后,进行商品的盘点核查,并对于验收单进行签字验收。再将收货单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销售中心进行挂帐处理; (四)当需要付款时,由顾客依据定货和接货验收情况,将结款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付方密码,传送给销售中心; (五)销售中心接管到顾客的结款要求时,将本身的银行帐号和收款金额等信息生成收方密码,发送给商家的开户银行; (六)商家的开户银即将该笔交易信息通过人民银行金融区域网及其网上的电籽实时支付与清理系统与顾客的开户银行进行清理,将款从顾客的帐号上划拨到商家的银行中; (七)双方的开户银即将交易胜利信息发送给各自的用户,电子支付全体完成; (八)商家向顾客发送电子发票,网上交易全体完成。 二.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 Internet是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在传统通讯网以及专用网络上展开电子支付业务,因为终端以及网络自身的技术难以适应业务量的急剧增添等1些因素,使用户面很难扩展,并使用户、商家、企业以及银行必需经受很昂贵的通讯费用,追求1种物美价廉的群众化电子支付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而,具有一亿多用户并飞速发展的Internet就成为了全球各国各个银行首选的电子支付群众化网络平台。与此同时,与电子支付相干的技术、标准以及实际利用系统也在不断涌现,在Internet长进行电子支付已经成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因为Internet以及相干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的数量惊人增长,终端以及利用系统的丰厚多样以及简易实现,才给网上电子支付提供了1个斩新的,也是目前独一可行的真正群众化的通讯平台。 三. 安全电子支付以及SET协定 电子商务最首要的部份就是如何完成电子支付的全体流程,在Internet上如何进行安全的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的症结问题。安全电子交易协定(SET)是在Internet长进行信誉卡交易而提出的国际协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支付信息的秘要、支付进程的完全、商户及持卡人的合法身份和互操作性等。SET中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公然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证书等。SET协定体系的不断完美为Internet电子商务提供了安全保障。SET与其他电子交易标准比较,已经取得IETF的认可,是电子商务以及整个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方向。 2、典型的网络银行 一.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这里介绍现今世界1个典型的网络银行即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First Union National Bank )。一九九四年四月美国的3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创立了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这是新型的网络银行,也称为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美国证券第1网络银行),是患上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1家银行,也是在因特网上提供大规模以及多种银行服务的第1家银行,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长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1个地点进行。该银行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规模极广。一九九五 年一0 月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在网络上开业。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 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阅读,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动。于是更有若干银行当即紧 跟其后在网络上开设银行,随即此风潮逐步蔓延全球, 网络银行走进了人们 的糊口。一九九六年初,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全面在因特网上正式营业以及展开银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采取电子方式开出支票以及支付帐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泉汇率以及升值信息,而且因为该银行提供的是1种联机服务,因而用户的帐户始终是平衡的。该行最近已经经完成为了对于Newark银行以及费城First Fidelity银行的吞并,从而成为美国第6大银行,具有一二六0亿美元资产,有近二000家分行,已经经有一一00万用户,散布在美国沿佛罗里达州、康涅狄格州及华盛顿地区等一二个州内。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面向美国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多种服务,其中包含:低现付典质以及无低现额支票帐户服务等。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份起,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1种称之为环球网(Web)Invison的服务。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是树立在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PC Invison之上的1种金融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因特网走访自己最新的帐目信息,获取最近的商业讲演或者通过直接拨号实时走访资金状态以及投资进展情况,不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主要是面向小企业主以及财会人员设计的。这些人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了解公司资金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使用他们的电子邮件与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联络,走访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各种经济状态以及各种相干数据。 二.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WEB)Invison系统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是在Data Force International软件公司的协助下,开发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的。该系统使用SUN 公司的计算机作硬件平台,系统的用户使用个人 计算机上的网络阅读器(Netscape),通过因特网就能够直接进入银行主页。在银行1端,由1台SUN公司的SPARC server 服务器提供用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主机之间的接口。即SPARC server服务器负责将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的数据转换成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后送往用户端或者将用户端超文本置标语言格式文件转换后送往主机进行管理。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中,1台网络阅读器(Netscape)服务器专门用于加密。SUN公司的装备能够与该服务器兼容。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由1个地区性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银行,因而,应用因特网将银行的服务扩大到全国各地是银行发展战略的1个首要组成部份。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作本身调剂,不但作为1个银行,而且还要作为1个金融服务公司,把着眼点放在许多非传统的金融银行服务方面,如:提供电子商务用户的资金市场服务和为零售用户拆借资金服务以及中介服务等。为此,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即将广泛开发在因特网上的各种业务利用。 三.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柜台”服务 在因特网长进入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的“大门”后,展示在客户眼前的是各种网络银行“柜台”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一)信息查询(Information):可查询各种金融产品种类、银行介绍、最新动静、1般性问题、人员情况、个人理财、当前利率等; (二)利率牌价(Rates):可以直接查看利率牌价; (三)服务唆使(Demo):可以告知客户如何患上到银行的服务,包含电子转帐、信誉卡、网上查询及检查等; (四)安全(Security)服务:告知客户如何保证安全和银行采用的1些安全措施; (五)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由银行客户服务部的人员解答各种问题; (六)客户自助(Customers):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方可进入系统等。 四.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产品服务 SFNB提供的具体产品服务如下: (一)SFNB产品——银行业务的更高情势; (二)现行利率:产品的现行利率以及月费用; (三)基本电子支票业务:提供二0种免费电子月支付方式,联机明细表以及注册登记,已经结算的支票联机记录以及金融讲演等; (四)利息支票业务:利便所有基本支票业务计算利息以及附属电子票据支付; (五)货泉市场:提供1些最高的货泉市场利率,将货泉投资在SFNB的货泉市场,赚取利息,然后当需支付时,划转资金到支票帐户; (六)信誉卡:SFNB向预先经由核对相符前提的顾客发行Visa Classic以及Visa Gold卡等。 (七)基本储蓄业务:以有竞争性的利率,通过储蓄获利——目的是为了1个新的汽车、孩子的学业或者干脆把它放1边; (八)CDs:大额可转让证券是应用资金赚取利息的最容易法子,提供了最高利率中的1部份。 五.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如下: (一)SFNB的存款信息:迅速轻松地患上到客户所需要的在SFNB帐户上存款信息; (二)SFNB总裁的信:向客户描写了如何使用SFNB的网上服务来省钱; (三)SFNB网上服务欢迎您:当客户第1次进入银行时开设帐户时,它告知您如何开设帐户存取帐户、付款、核对帐户; (四)SFNB在线表单:订购存款单以及信封,树立ACH存款,再订购支票以及扭转地址信息; (五)SFNB无风险保证:SFNB许诺可以保证用户的交易一00%无风险; (六)SFNB的私人政策:了解SFNB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情况等。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产品、业务以及服务还在发展以及扩展,它为全球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了表率,也为全球的银行金融业网络银行的创立与发展累积了丰厚的经验。 3、网络银行的发展 一.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 跟着国际经济1体化以及银行金融业国际化而带来的剧烈的国际竞争,是各国银行业纷纭发展以及推广履行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外在动力,而银行金融业立异发展的内在需求,则是其发展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内在动力。银行要想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加快网络银行以及电子商务的过程则是各国银行的战略性选择。全世界已经经有多家银行已经推出或者着手筹备提供网络银行的服务内容。银行在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帐户信息以及在线交易4个阶段。现在,绝大部份银行的服务还只停留在第1阶段。据介绍目前全世界一000多家银行几近全体连入了因特网,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网页,其中约有一00多家可提供在线银行金融业务以及服务,提供动态网页以及动态信息的网络银行正在迅速增多。美国以及欧洲是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其网络银行数量之以及约占世界市场的九0%以上。在北美,IBM联合105家银行,投资了一亿美元开发网络银行系统。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树立了全世界第1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并于一九九五年一0月开始运作。美国美洲银行等也推出了网上家庭银行。在欧洲地区,银行站点设立较多的国家分别为法国、奥地利、德国、英国、意大利以及瑞典。香港汇丰银行现正以及微软合作开发网上企业银行项目。一九九八年一月CFB银行与HP公司合作建成台湾首家网络银行系统。 二.国内的网络银行 国内现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网络银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也在网长进行宣扬展开多种网上服务。 招商银行于一九九七年正式开通了招商银行网站,分别与一九九八年四月以及一九九九年四月在深圳地区以及北京地区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招商银行在网上树立网址的同时就设置了招商银行天地、招银动态、公告版等栏目。目前招商银行开办网络银行的城市已经经有一九个,服务内容包含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上商城、网上查询以及网上证券等。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 网络银行是因特网上的首要利用。尽管网络银行在全球推出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成为1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国内所有银行都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自己的主页,已经经推出了或者正在推出自己的网络银行或者网络银行业务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网络银行也是新世纪银行的发展方向,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登攀的金融电子化高峰。虽然目前中国银行的“综合网络业务系统”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银行业务服务,但其发展很快,其前景美妙。在世界上,各国有实力的大银行都在争先恐后地创立网络银行。除了了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外,其他美国银行以及许多国家的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银行,例如新加坡以及其它1些国外银行前后也推出1些网络银行业务,总的说来,这些网络银行也都不是尽全尽美、尽如人意的,它距离客户请求的服务还有很大实质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改良以及发展。网络银行已经经来到咱们的眼前,咱们不但要欢迎它,更要为它 的全面施行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及贡献。最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已经获得可喜成就。中国金融数据通讯网络的基本框架已经经建成,卫星通讯网已经建有两个主站以及六四六个地面卫星小站。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已经有1千多个收发报行,联接商业银行1万多个通汇网点,大大加快了全国异地资金的处理能力。支付清理系统已经成立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流总中心以及金融清理总中心,新的支付管理机制正在踊跃推动当中,新创立的认证中心正在试行等,可以相信,我国的网络银行势必患上到高速发展、广泛普及以及利用。 四.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对于于我国银行系统,网络银行从技术层面来讲是1套全新的集成技术,对于银行科技工作者是1个机遇;其对于银行业务以及管理层面的影响要比其他新技术服务产品更为广泛以及深刻。网络银行所引出的许多新问题需要咱们在认识以及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完美。网络银行正在逐渐深刻到咱们的工作以及糊口中,它将带来1场金融服务的革命。这场革命触及的层面比较广泛,它需要银行科技部的努力,也需要银行业务总产针对于这1全新的服务方式提出新的服务思路,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为这1新生事物的发展铺平政策以及法规的通路。我国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需要从具体的国情动身,针对于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拿出具体的方案。 (一)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 对于于Internet,咱们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美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是Internet的起源地,近四0%的家庭具有个人电脑,而我国的这1比例还远不及它的10分之1,良多家用电脑陈腐,速度慢,影响了Java等新技术的利用,大多有来进行文字处理,不能上网,而且具有个人电脑中的绝大部份是知识份子、青年学生,是中低收入,乃至是无收入阶层,这其中的大部份又由于Internet昂贵的接人以及通信费用,没有加入Internet网,更不可能通过Internet去购物,去银行存钱,而在美国Internet已经免费用使用了210多年,这也是我国许多ISP被迫关闭的产要缘由。 (二)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自己的产品尤其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少,技术以及产品中的绝大部份来自国外,如Chinanet的四0%的网络装备是美国Ciso公司的产品,设计及安装都是国外工程师完成的,主动权完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这对于我国网络银行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拥有至关的水平,症结的技术及装备都为自己掌握以及制造时,我国的网络银行才会有较大的发展。 (三)以基本功能为主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目前主要是以实现网络银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为主,即主要是银行的广告、宣扬资料的。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 现今世界正阅历着1场以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网络银行的呈现,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将来的银即将再也不局限于以单1的分支机构作为服务渠道,银行可以通过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银行采取信息技术扩展服务渠道的本钱将变患上10分低廉,客户可以在任何可以上因特网之处很利便地处理银行金融业务以及展开服务。 1、 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一.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1种通讯频次大、数据量较小、实时性请求较高、散布面很广的电子通讯行动,因而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一般为交流型的、通讯时间较短的、安全保密好的、可靠的通讯平台,必需面向全社会,对于所有公家开放。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有PSTN、公用数据网、专用数据网、Internet以及EDI等。最先的电子支付网络平台主要有PSTN、X.二五以及X.四00网络等,后来呈现了X.四三五、X.五00等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的普及面显明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Internet电子支付网络平台。Internet网络银行的购物与电子支付基本进程如下: (一)顾客接入因特网(Internet),通过旅游器在网上阅读销售中心的商品,选择货物,填写定单,交给销售中心; (二)销售中心接到定单后,经由审批,向配送中心发动身货要求。由配送中心向顾客进行送货; (三)顾客收到商品后,进行商品的盘点核查,并对于验收单进行签字验收。再将收货单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销售中心进行挂帐处理; (四)当需要付款时,由顾客依据定货和接货验收情况,将结款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付方密码,传送给销售中心; (五)销售中心接管到顾客的结款要求时,将本身的银行帐号和收款金额等信息生成收方密码,发送给商家的开户银行; (六)商家的开户银即将该笔交易信息通过人民银行金融区域网及其网上的电籽实时支付与清理系统与顾客的开户银行进行清理,将款从顾客的帐号上划拨到商家的银行中; (七)双方的开户银即将交易胜利信息发送给各自的用户,电子支付全体完成; (八)商家向顾客发送电子发票,网上交易全体完成。 二.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 Internet是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在传统通讯网以及专用网络上展开电子支付业务,因为终端以及网络自身的技术难以适应业务量的急剧增添等1些因素,使用户面很难扩展,并使用户、商家、企业以及银行必需经受很昂贵的通讯费用,追求1种物美价廉的群众化电子支付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而,具有一亿多用户并飞速发展的Internet就成为了全球各国各个银行首选的电子支付群众化网络平台。与此同时,与电子支付相干的技术、标准以及实际利用系统也在不断涌现,在Internet长进行电子支付已经成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因为Internet以及相干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的数量惊人增长,终端以及利用系统的丰厚多样以及简易实现,才给网上电子支付提供了1个斩新的,也是目前独一可行的真正群众化的通讯平台。 三. 安全电子支付以及SET协定 电子商务最首要的部份就是如何完成电子支付的全体流程,在Internet上如何进行安全的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的症结问题。安全电子交易协定(SET)是在Internet长进行信誉卡交易而提出的国际协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支付信息的秘要、支付进程的完全、商户及持卡人的合法身份和互操作性等。SET中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公然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证书等。SET协定体系的不断完美为Internet电子商务提供了安全保障。SET与其他电子交易标准比较,已经取得IETF的认可,是电子商务以及整个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方向。 2、典型的网络银行 一.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这里介绍现今世界1个典型的网络银行即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First Union National Bank )。一九九四年四月美国的3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创立了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这是新型的网络银行,也称为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美国证券第1网络银行),是患上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1家银行,也是在因特网上提供大规模以及多种银行服务的第1家银行, 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长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1个地点进行。该银行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规模极广。一九九五 年一0 月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在网络上开业。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 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阅读,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动。于是更有若干银行当即紧 跟其后在网络上开设银行,随即此风潮逐步蔓延全球, 网络银行走进了人们 的糊口。一九九六年初,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全面在因特网上正式营业以及展开银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采取电子方式开出支票以及支付帐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泉汇率以及升值信息,而且因为该银行提供的是1种联机服务,因而用户的帐户始终是平衡的。该行最近已经经完成为了对于Newark银行以及费城First Fidelity银行的吞并,从而成为美国第6大银行,具有一二六0亿美元资产,有近二000家分行,已经经有一一00万用户,散布在美国沿佛罗里达州、康涅狄格州及华盛顿地区等一二个州内。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面向美国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多种服务,其中包含:低现付典质以及无低现额支票帐户服务等。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份起,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1种称之为环球网(Web)Invison的服务。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是树立在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PC Invison之上的1种金融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因特网走访自己最新的帐目信息,获取最近的商业讲演或者通过直接拨号实时走访资金状态以及投资进展情况,不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主要是面向小企业主以及财会人员设计的。这些人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了解公司资金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使用他们的电子邮件与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联络,走访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各种经济状态以及各种相干数据。 二.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WEB)Invison系统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是在Data Force International软件公司的协助下,开发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的。该系统使用SUN 公司的计算机作硬件平台,系统的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上的网络阅读器(Netscape),通过因特网就能够直接进入银行主页。在银行1端,由1台SUN公司的SPARC server 服务器提供用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主机之间的接口。即SPARC server服务器负责将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的数据转换成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后送往用户端或者将用户端超文本置标语言格式文件转换后送往主机进行管理。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中,1台网络阅读器(Netscape)服务器专门用于加密。SUN公司的装备能够与该服务器兼容。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由1个地区性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银行,因而,应用因特网将银行的服务扩大到全国各地是银行发展战略的1个首要组成部份。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作本身调剂,不但作为1个银行,而且还要作为1个金融服务公司,把着眼点放在许多非传统的金融银行服务方面,如:提供电子商务用户的资金市场服务和为零售用户拆借资金服务以及中介服务等。为此,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即将广泛开发在因特网上的各种业务利用。 三.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柜台”服务 在因特网长进入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的“大门”后,展示在客户眼前的是各种网络银行“柜台”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一)信息查询(Information):可查询各种金融产品种类、银行介绍、最新动静、1般性问题、人员情况、个人理财、当前利率等; (二)利率牌价(Rates):可以直接查看利率牌价; (三)服务唆使(Demo):可以告知客户如何患上到银行的服务,包含电子转帐、信誉卡、网上查询及检查等; (四)安全(Security)服务:告知客户如何保证安全和银行采用的1些安全措施; (五)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由银行客户服务部的人员解答各种问题; (六)客户自助(Customers):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方可进入系统等。 四.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产品服务 SFNB提供的具体产品服务如下: (一)SFNB产品——银行业务的更高情势; (二)现行利率:产品的现行利率以及月费用; (三)基本电子支票业务:提供二0种免费电子月支付方式,联机明细表以及注册登记,已经结算的支票联机记录以及金融讲演等; (四)利息支票业务:利便所有基本支票业务计算利息以及附属电子票据支付; (五)货泉市场:提供1些最高的货泉市场利率,将货泉投资在SFNB的货泉市场,赚取利息,然后当需支付时,划转资金到支票帐户; (六)信誉卡:SFNB向预先经由核对相符前提的顾客发行Visa Classic以及Visa Gold卡等。 (七)基本储蓄业务:以有竞争性的利率,通过储蓄获利——目的是为了1个新的汽车、孩子的学业或者干脆把它放1边; (八)CDs:大额可转让证券是应用资金赚取利息的最容易法子,提供了最高利率中的1部份。 五.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如下: (一)SFNB的存款信息:迅速轻松地患上到客户所需要的在SFNB帐户上存款信息; (二)SFNB总裁的信:向客户描写了如何使用SFNB的网上服务来省钱; (三)SFNB网上服务欢迎您:当客户第1次进入银行时开设帐户时,它告知您如何开设帐户存取帐户、付款、核对帐户; (四)SFNB在线表单:订购存款单以及信封,树立ACH存款,再订购支票以及扭转地址信息; (五)SFNB无风险保证:SFNB许诺可以保证用户的交易一00%无风险; (六)SFNB的私人政策:了解SFNB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情况等。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产品、业务以及服务还在发展以及扩展,它为全球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了表率,也为全球的银行金融业网络银行的创立与发展累积了丰厚的经验。 3、网络银行的发展 一.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 跟着国际经济1体化以及银行金融业国际化而带来的剧烈的国际竞争,是各国银行业纷纭发展以及推广履行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外在动力,而银行金融业立异发展的内在需求,则是其发展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内在动力。银行要想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加快网络银行以及电子商务的过程则是各国银行的战略性选择。全世界已经经有多家银行已经推出或者着手筹备提供网络银行的服务内容。银行在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帐户信息以及在线交易4个阶段。现在,绝大部份银行的服务还只停留在第1阶段。据介绍目前全世界一000多家银行几近全体连入了因特网,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网页,其中约有一00多家可提供在线银行金融业务以及服务,提供动态网页以及动态信息的网络银行正在迅速增多。美国以及欧洲是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其网络银行数量之以及约占世界市场的九0%以上。在北美,IBM联合105家银行,投资了一亿美元开发网络银行系统。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树立了全世界第1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并于一九九五年一0月开始运作。美国美洲银行等也推出了网上家庭银行。在欧洲地区,银行站点设立较多的国家分别为法国、奥地利、德国、英国、意大利以及瑞典。香港汇丰银行现正以及微软合作开发网上企业银行项目。一九九八年一月CFB银行与HP公司合作建成台湾首家网络银行系统。 二.国内的网络银行 国内现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网络银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也在网长进行宣扬展开多种网上服务。 招商银行于一九九七年正式开通了招商银行网站,分别与一九九八年四月以及一九九九年四月在深圳地区以及北京地区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招商银行在网上树立网址的同时就设置了招商银行天地、招银动态、公告版等栏目。目前招商银行开办网络银行的城市已经经有一九个,服务内容包含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上商城、网上查询以及网上证券等。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 网络银行是因特网上的首要利用。尽管网络银行在全球推出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成为1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国内所有银行都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自己的主页,已经经推出了或者正在推出自己的网络银行或者网络银行业务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网络银行也是新世纪银行的发展方向,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登攀的金融电子化高峰。虽然目前中国银行的“综合网络业务系统”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银行业务服务,但其发展很快,其前景美妙。在世界上,各国有实力的大银行都在争先恐后地创立网络银行。除了了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外,其他美国银行以及许多国家的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银行,例如新加坡以及其它1些国外银行前后也推出1些网络银行业务,总的说来,这些网络银行也都不是尽全尽美、尽如人意的,它距离客户请求的服务还有很大实质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改良以及发展。网络银行已经经来到咱们的眼前,咱们不但要欢迎它,更要为它的全面施行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及贡献。最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已经获得可喜成就。中国金融数据通讯网络的基本框架已经经建成,卫星通讯网已经建有两个主站以及六四六个地面卫星小站。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已经有1千多个收发报行,联接商业银行1万多个通汇网点,大大加快了全国异地资金的处理能力。支付清理系统已经成立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流总中心以及金融清理总中心,新的支付管理机制正在踊跃推动当中,新创立的认证中心正在试行等,可以相信,我国的网络银行势必患上到高速发展、广泛普及以及利用。 四.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对于于我国银行系统,网络银行从技术层面来讲是1套全新的集成技术,对于银行科技工作者是1个机遇;其对于银行业务以及管理层面的影响要比其他新技术服务产品更为广泛以及深刻。网络银行所引出的许多新问题需要咱们在认识以及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完美。网络银行正在逐渐深刻到咱们的工作以及糊口中,它将带来1场金融服务的革命。这场革命触及的层面比较广泛,它需要银行科技部的努力,也需要银行业务总产针对于这1全新的服务方式提出新的服务思路,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为这1新生事物的发展铺平政策以及法规的通路。我国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需要从具体的国情动身,针对于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拿出具体的方案。 (一)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 对于于Internet,咱们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美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是Internet的起源地,近四0%的家庭具有个人电脑,而我国的这1比例还远不及它的10分之1,良多家用电脑陈腐,速度慢,影响了Java等新技术的利用,大多有来进行文字处理,不能上网,而且具有个人电脑中的绝大部份是知识份子、青年学生,是中低收入,乃至是无收入阶层,这其中的大部份又由于Internet昂贵的接人以及通信费用,没有加入Internet网,更不可能通过Internet去购物,去银行存钱,而在美国Internet已经免费用使用了210多年,这也是我国许多ISP被迫关闭的产要缘由。 (二)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自己的产品尤其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少,技术以及产品中的绝大部份来自国外,如Chinanet的四0%的网络装备是美国Ciso公司的产品,设计及安装都是国外工程师完成的,主动权完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这对于我国网络银行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拥有至关的水平,症结的技术及装备都为自己掌握以及制造时,我国的网络银行才会有较大的发展。 (三)以基本功能为主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目前主要是以实现网络银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为主,即主要是银行的广告、宣扬资料的。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 网络银行论文:国际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二0世纪九0年代以来,银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凸起表现是网络银行的发生。网络银行就是基于因特网或者其他电子通信网络手腕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者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力,同时也存在着新的风险以及使银行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1、网络银行的发展状态 国际网络银行1般有两种发展模式,1种是完整依赖于因特网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种银行几近所有的银行业务交易都依托互联网进行。一九九六年,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成立了全世界第1家网上银行,即安全第1网络银行。网络银行的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是传统银行运用因特网服务,展开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处理服务,发展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服务。目前,在美国资产占前五0位银行中,已经经允许客户通过客户走访其网址,查看自己的账户信息,部份银行还提供网上存款转帐业务等(参见表一)。中国网络银行的首创是从一九九五年由中国银行率先展开网上银行业务。一九九六年,中国银行在Internet网上树立网站,开设了主页,宣扬介绍其海内外机构与业务。一九九七年推出了网上服务,如国际收支申报、信誉卡查询、团体内部服务等。一九九八年三月,中国银行办理了国内第1笔网上支付业务。一九九九年六月底,中国银行正式宣告推出包含“企业在线服务”等网上银行服务系列产品,用户可在网上查询。转帐、支付、结算以及“银证快车”服务。续中国银行以后,各商业银行也都前后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站点,除了普通的查询、转帐外,其网上银行还可以办理银行1般交易。 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银行的呈现及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前提。目前,因特网已经构成遍及世界二00多个国家的八000多万台PC通过共同的协定连结而成的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社会形成网络银行发展的牢固的商业基础。任何商务流动都离不开银行,银行是完成交易不可缺乏的服务机构,买卖双方必需通过它来完成电子货泉的支付以及清理。电子商务是伴同着因特网的普及而发生的新型贸易方式,它终究目的是实现网上物流、信息流以及货泉流的3位1体,从而构成低本钱、高效力的商品及服务交易流动。一九九六年全世界电子商务市场范围到达一五00亿美元,一九九八年到达三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既请求银行动之提供互相配套的网上支付系统,也请求网络银行提供与之互相适应的虚拟金融服务。网络银行发展的最根本的缘由,是为了大幅度地降低经营本钱以及提高其在金融业的竞争地位。因特网为银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分销渠道,它不但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本钱构成延续替换效应,而且通过对于银行管理经营本钱的转移,提高了银行在金融业中的竞争地位。据美国1家金融机构统计,办理1笔银行业务,通过分行方式的费用是一.二五美元,而使用因特网仅需要一美分(参见表二)。银行高科技、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使金融领域发生了拥有划时期意义的影响。银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扭转了现行的银行运行机制,使银行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银行业的运行速度以及效力,加快了银行的金融业务立异,增强了银行业全世界化以及1体化的功能,而且银行高科技的发展使货泉的情势产生了本色的变化,网络银行流通的货泉以电子货泉为主,这不但能够给银行节俭使用现金的业务本钱,同时也能够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益,基于网络运行的电子货泉还可以给政府税收部门、统计部门等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 2、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措施 国际网络银行的特色是全世界化的信息网络、全天候运作、产销直接联络以及网上的虚拟金融流动。网络银行的特色抉择了其引起风险的因素和这些风险的影响与传统银行很不相同。网络银行拥有传统银行经营进程中存在的信誉风险、活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等,还因为其特殊性而存在着基于信息技术投资致使的系统风险以及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构成的业务风险。网络银行是基于全世界电子信息基础上运行的金融服务情势,因而,全世界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以及管理安全性成为网络银行的最为敏感的问题。网络银行应用高科技进行快速以及范围巨大的跨国电子货泉交易,但高科技呈现的过失以及故障的几率有上升的趋势,1旦1国国内金融网络产生了故障,将会对于本国经济、金融以及社会安全带来巨大损坏性的影响,同时也将会影响到全世界金融网络的正常运行(参见表三)。 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主要有操风格险、市场信号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当前,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国家的有关法规不健全,因而应用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签定的经济合同中存在着至关大的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操风格险主要是指因为系统中存在无益于可靠性、不乱性以及安全性请求的重大缺点而致使的损失的可能性。它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忽略大意,也可能来自网络银行安全系统以及其产品设计缺点与操作失误。网络银行的市场信号风险主要指因为信息不对于称而致使的其面临的不利选择以及道德风险引起的业务风险。例如,因为网络银行没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而处于不利地位;在虚拟金融服务市场上,网上客户因为不了解每一家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情况,而致使客户将会依照他们对于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平均质量来肯定预期的购买价格,这个价格将低于提供高质量服务网络银行能够接受的价格,其结果有可能致使维护低质量银行而将高质量的银行挤出网上市场。 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发生的特殊风险使监管繁杂化。网络银行主要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进行交易,不但无凭证可查,而且1般都没有密码,使监管当局没法搜集到相干资料做进1步的稽核审查。同时,许多金融交易在网长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交易的进程繁杂化。监管当局对于银行业务难以核对,造成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应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即1致性受到损坏。在网络金融前提下,监管当局原本的对于传统银行注册管理的标准或许难以施行,网络银行的申请者可以注册1家银行,然而它可以通过量个终端,一样可以取得多家银行业务或者多家银行分理网络的服务效果。因而,监管当局不但需要参照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进行1般的风险监管,而且还要依据虚拟银行的特殊性进行技术性安全与管理安全的监管,即保证网络交易双方的身份、交易资料以及交易进程是安全的;支付系统提供服务的网络主机系统以及数据库是安全的,并且要对于跨界金融数据流以及网络银行网站上提供的各种网络金融服务广告进行监管等。 银行高科技以及网络金融的发展,使监管当局面临侧重要决定,即迅速适应这1变化的市场,树立新的监管标准,调剂监管的结构以及更新技术,扭转传统的银行监管方式,树立全方位以及系统性的更强调运用高科技手腕进行监管的框架。因为网络银行正在发展当 中,对于于网络银行的监管及其钻研也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巴塞尔委员会也只是就网络银行的监管轨制进行钻研,尚无构成较为系统以及完全的网络银行监管轨制。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对于网络银行监管都采用了至关小心的态度,主要是斟酌到本国银行业的立异、竞争力与监管之间的调和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网络银行监管主要触及到法律施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国内国际监管的调和、监管机构以及监管规模和监管方式的调剂等几个方面。1些国家的监管当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或者小组,负责及时跟踪、监测包含网络银行在内的电子金融业的发展情况,适时提出1些指点性建议,并同时制订1些新的监管规则以及标准。首先是对于网络银行进行法律上的定义。依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以及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以及服务包含:存贷、帐户管理、金融参谋、电子帐务支付,和其他1些诸如电子货泉等电子支付产品与服务(BCBS,一九九八)。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将网络银行定义为:那些应用网络为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机顶盒及其他1些个人数字装备连接上网的消费者以及中小企业提供银行产品服务的银行(ECBS,一九九九)。美国货泉监理署(OCC)认为,网络银行是指1些系统,应用这些系统,银行客户通过个人电脑或者其他的智能化妆置,进入银行帐户,取得1般银行产品以及服务信息(OCC,一九九九)。因为网络银行严格法律定义还未呈现,同时网络银行发展较快,需要严格管理,因而1般的作法是依据网络银行机构设置的特色,将其划分为分支型网络银行以及纯网络银行,分别加以界定以及管理。其次,法律施行主要触及原本的1些请求银行对于诸如洗钱、欺诈等非法交易,进行跟踪、讲演的法令的有效性以及规模,和因为网络银行没法施行而享有的豁免;政府机构及监管当局出于执法或者监管的需要,对于已经加密金融信息的解密权限、规模等。美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已经经明文规定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拥有平等的法律束缚力,从而有益于使当地的虚拟金融服务市场患上到1个被法律有效维护的发展空间。网络银行的破产、合同执行的情况、市场信用、银行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反欺诈行动等方面,政府制订的网络银行法或者管制条例可以起到必定的作用,然而,有效的网络信息市场上的信息表露轨制能够将各种可能诉诸法律的事件降到至关低的水平。消费者权益主要触及网络银行推出的虚拟金融服务的价格、通过电子手腕向客户表露、提醒、传递相干业务信息的标准与合法性,信息保留的标准以及合法性;客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以及帐务信息的安全;隐私权;纠纷处理程序等规则。总的来看,各国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方式主要仍以原本的监管机构以及监管规模的划分为主,但加大了监管机构之间、监管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调和。国内国际调和主要是对于网络银行自然的跨洲、跨国界的业务以及客户延伸所引起的监管规则冲突的协商与调剂。 各国政府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主要分为两个层次,1个是企业级的监管,即针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网络银行服务进行监管;1个是行业级的监管,即针对于网络银行对于国家金融安全以及其他管理领域构成的影响进行监管。目前政府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方式主要有市场准入、业务扩大的管制以及日常检查与信息讲演。大多数国家都对于设立网络银行有明确的请求,需要申报批准。主要包含:注册资本或者银行范围;技术协定安全审查讲演;办公场所与网络装备标准;风险揭露与处置计划;业务规模与规划;交易纪录保留方式与期限;责任界定与处置措施等。业务扩大的监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是业务规模,除了了基本的支付业务外,是不是和在多大程度上允许网络银行经营存贷款、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和非金融业务、联合经营等业务;所采取的竞争方式等,2是对于纯网络银行是不是允许其树立分支或者机构等。监管当局1般都请求网络银行接受日常检查,除了资本足量率、活动性等之外,还包含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客户资料的保密与隐私权的维护、电子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完全性等检查,并请求网络银行树立相干信息资料,独立评估讲演的讲演备案轨制。 总的来看,对于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监管内容主要体现在七个带有全局性的具体问题上(参见图一),包含加密技术及轨制、电子签名技术及轨制、公共钥匙基础设施(PKI)、税收中立轨制、标准化、维护消费者权益、和隐私以及知识产权维护。 1是对于网络银行安全机能的监管,主要包含前3项。如政策允许在国内使用任何高密度的加密技术,无密钥匙恢复的强制请求,和为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关于电子记录的数码签名法律框架等。2是网络银行的国内及国际标准化框架以及税收中立轨制。如对于网络银行标准化水平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上交易采用税收中立政策,免征网上交易税等。3是对于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监管,主要包含维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及保护知识产权在网络中不受侵略等。行业级监管主要包含:网络银行对于国家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安全,甚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的评估与监管;对于网络银行系统风险的监管,包含对于发生系统风险的各种环境及技术前提的监管,尤其是系统安全性的监管,如对于“千年虫”的监管等;对于借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犯法流动的监管。 国外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构成了美国以及欧洲两种模式。美国监管当局对于网络银行采用了审慎宽松的政策,基本上通过补充新的法律、法规使原本的监管规则适应网络电子环境。因此,在监管政策、执照申请、消费维护等方面,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请求比较类似。欧洲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采用的办法较新,其监管目标主要有两点:1是提供1个清晰、透明的法律环境;2是坚持适度审慎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原则。欧洲中央银行请求其成员国采用1致性的监管原则,欧盟各国国内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统1标准的施行。它请求成员国对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维持1致,承当认可电子交易合同的义务,并将树立在“注册国以及业务产生国”基础上的监管规则,替代为“起始国”规则,以到达增强监管合作、提高监管效力以及适时监控网络银行风险的目的。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风险细分及法律对策 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是通过国际互联网提供各式各样金融服务的银行。自从 1995 年 10 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以来,网络银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效益、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等特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在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热潮。网络银行的产生对传统银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环境 我国网络银行的建设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还没有相应完善。从总体上看,网络银行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法律问题。 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是潜在的、先天性的。因为没有法律、法规以及订明的做法或行业标准可以遵循,或者适用现有的法律不明确,致使网络银行的任何行为都存在可能违规的风险。如何完善网络银行立法不仅仅是避免合规性风险的前提条件,也是避免其他一切风险的基础。2001 年 6 月29 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一部 《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规则,揭开了我国网络银行立法的序幕。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纯粹意义上的网络银行,该法将立法主旨定义在网络银行业务方面,主要侧重于界定传统银行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所应具备的资格。对开办网络银行和拓展网上银行业务中必然涉及的有关电子资金划拨、电子合同效力、电子签名、客户身份认证、网络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未有提及。因此,《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尚不能算作规范网络银行业务的完善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其法律效力也较低。 二、网络银行的风险 网络银行的风险包括信誉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一)信誉风险。是指强大的负面公众舆论而导致银行资金或客户严重流失的风险。如果银行不能提供对外界所宣传的产品,或在广告中夸大宣传,把实际功能并不符合宣传的网上银行业务推向市场,不能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不可靠的服务系统、不能及时回复客户的查询、侵害客户隐私权等,在这些情况下银行声誉就会受损,影响银行与客户关系或服务渠道,以及继续为现有客户服务的能力,甚至使银行面临客户诉讼的局面。 (二)法律风险。是指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法规或约定惯例,或没有明确交易各方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风险。有的学者认为,法律风险是指网络银行在开展业务时,面临的许多法律法规上的不确定。也有学者认为,法律风险主要是指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法规、规则、行业做法和伦理标准等带来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由于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利义务未能明确界定所产生的风险也属于法律风险。具体而言,法律风险起因于违反或不符合法律、规则、惯例或者交易各参与方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没有被合理地确立。因此,这里所说的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私法方面的风险,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2.监管方面的风险,即违反监管机构的规定,或有关的监管规定适用不确定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会使银行面临被判罚款、民事罚金、赔偿损失以及合约无效的后果,使银行名誉受损、特许价值降低、业务扩展机会减少。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则及试行条例。因此,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就会面临在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纠纷之中,结果是使交易者面对着关于交易行为及其结果的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网络金融的交易费用,甚至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信用风险。是指交易方在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的风险。在网络银行的虚拟世界中,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身份判别确认、违约责任追究等方面都存有很大困难。因此,信用风险较传统银行业务中发生的概率大。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债务到期时,无力偿还的风险。对于专门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来说,由于其无法保证任何时间都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客户兑现或结算要求,因此,面临流动性风险。更为严重的是,网络银行常常会因为流动性风险而陷入信誉风险之中,信誉风险的存在又会加剧流动性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对策 (一)建立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1.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重在鼓励中国的网络银行抓准机遇,尽快抢占市场,使监管既可以控制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又可提高本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网络银行的准入要在注册制度、安全工作、地域界定方面从严,而在准入标准、业务范围等方面从宽,建立一套区别于欧美已有网络发展优势的国家的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的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是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基础性措施。这一制度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①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的实质要件,主要涉及开办主体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基础设施条件、网上银行业务经营的技术力量、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组织、管理及控制网络银行业务的能力与水平、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业绩指标等。 ②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的程序要件,主要涉及网络银行开办的申请、审批、登记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2001 年出台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了我国传统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六个条件。这虽然只是体现在行政规章之中,从立法层次上看规格较低,内容也不完善,但它毕竟开了一个好头,为建立我国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奠定了基础。 2.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制度。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网络银行更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并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而退出市场。网络经济的低变动成本、积累效应、先发优势等特点,使得将来的网络银行市场必然是几家高流量的网站主导的市场,另一些网络银行将不得不放弃或退出这一领域。与传统银行不同,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不仅涉及存贷款等金融资产的损失或转移,而且多年积累的客户交易资料、消费信息、个人理财方式、定制资讯等,也面临着重新整理、分类和转移的命运,如处理不当、出现意外,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损失。因此,对于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应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二)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力度 1.人民银行应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网上银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可借此机会开发与商业银行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有“重点”地监管,即对商业银行的网络批发业务予以跟踪监督,对于零售业务则注重其发展方向的变化。 2.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服务于全球的统一监管模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混业经营”是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银行发展将大大加快我国“混业经营”的进程。网络银行货币流通形式是以电子货币为主,它替代了传统的现金和支票支付工具,加快了银行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但金融风险也因电子货币流转环节的复杂性和交易对象广泛性等因素而上升,特别是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以全球客户为服务对象、服务品种的多元化和同质性,使得监管当局面临着逃避管制的风险。 (三)完善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了使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银监会及立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动态及其对金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除了《电子签名法》,我国目前已初步制定了关于网上证券交易、计算机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规,但还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应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明确界定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安全措施的操作与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它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对此,中央银行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管之时,不能要求网络银行在开展新业务的时候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而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监控的规则,用制度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四)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就监管而言信息披露应当成为重中之重,网络银行诸多特性加大了监管当局稽核审查的难度,导致外部公众难以全面真实了解网络银行的经营情况[9]。为了保护银行客户利益,约束和规范网络银行的行为,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尤其重要。国内网络银行应该制订比传统银行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定期在其网站上向社会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的法律问题初探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或者在线银行,是在世纪之交出现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服务方式。它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利用店堂前台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利用国际互联网,设立面向客户的虚拟银行柜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的银行业务,包括:转帐、查询、外汇交易、咨询、金融分析等。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SFNB)在美国诞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该网络银行规模就发展至具有1万个客户户头,存款余额超过4亿美元。2000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费城签署法案,宣布从即日起在线电子签名将具有同纸笔签名同样的法律效力。在线电子签名同纸笔签名具有同样的效力使金融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银行可以在不增加新投入的情况下使消费者获得24小时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我国的银行从业人士和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了网络银行的优越性,已经紧跟提供网络金融服务的世界潮流,进行广泛和有建设意义的实践。1996年2月,也就是“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成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中国银行率先在因特网上建立站点金融服务信息,并成功办理我国第一笔电子交易。此后,工行、农行、建行等纷纷“触网”。另据官方的报道,工商银行已于全国31个城市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正式推出适用于法人机构的对公业务系统,并将推出适用于个人的支付系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加速发展面向企业与个人的网上银行业务。银行业官员于近期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外资银行兵临城下。国内银行可充分利用其传统银行义务资源丰富的优势,抢占有利的网上市场地位。 以下是我们在回答银行方面有关网络银行的咨询,以及在我国具体办理设立网络银行法律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们还对网络银行将来可能开展的业务会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商榷。 一、建立网络银行的批准手续: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其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都必须经过人民银行的审批。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的举动都受到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对已经合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更注意其平时的经营状况和营业范围是否出轨。如果金融机构从事了中国人民银行未批准其经营的业务,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具体的有由人民银行执行的责令改正,甚或是责令停止经营,进而给予行政处罚。 我们在帮助银行建立网络银行时,首先遇到的就是是否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得到其正式批准的问题。因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一部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的法律,对网络银行业务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更是一大空白。所以,在是否报批这一点上存在着分歧和困惑。有些银行提出,没有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申请,通过其审批的必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后,发现可能能够适用于设立网络银行一事的规定,只有该法的第24条:“商业银行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四)调整业务范围;……”然而,网络银行从事的都是原来已经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的金融业务,依靠电子媒介提供金融服务只是换一种方式经营传统业务,并不是进行业务范围的调整。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们认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新的观念、方法和模式涌入国门,国内也应运而生了许多新生事物。法律的情形往往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立法态度和操作模式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不侵犯我国国家制度、不违反社会公德、不损害公众利益,在主管部门引导的前提下,可以让其先发展起来,然后根据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就设立网络银行一事而言,金融业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已有的法律,诸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之所以规定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等行为以及经营活动由人民银行进行监督管理,就是为了保障金融业的稳健经营,控制风险。同时,有些网上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不仅仅是业务手段、方式上的变革,也是业务内容上的扩张,如果缺少有效的金融监管,网上金融业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以政府部门对金融业的市场准入一贯采取严格控制的态度为基础进行推论,银行主管部门必定在短时期内意识到在市场准入上对网上金融业务进行把关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认为即使现在没有明确的规范,并不表明不久的将来不会出台规范网上银行经营的法律法规。 为了避免银行的风险,我们决定在没有明确规定进行规范的特殊时期,比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比照了1999年1月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并于同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颁布目的是加强银行卡业务的管理,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维护商业银行、持卡人、特约单位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商业银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发行银行卡。这里提到的所谓银行卡,就是信用卡和借记卡,是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就银行卡可提供的金融功能而言,都包括在一般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里,都是依靠电子媒介进行的金融业务。但是在发行银行卡时,仍然需要经过人民银行的业务审批。因此,我们向客户建议,在正式开展网络银行相关业务之前,应尽到积极告知的义务,向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进行备案。事实证明,我们的考虑完全是正确的。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北京召开的“电子银行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今后中国人民银行要立足中央银行职责,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尽快制定网上银行的审批和监管程序。这一讲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设立网络银行的准入方面的态度。 二、网络银行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 现在的网络银行一般都会在与客户签订一份“网络银行服务协议”,方式往往是将“网络银行服务协议”放在网上,在客户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之前向客户显示,或者由客户直接到银行所在地领取“网络银行服务协议”。内容一般包括定义条款、服务内容、网络银行使用方法、免责条款、法律适用,等等。在网上显示的服务协议的确认方式是在服务协议之后或者其他显著地方,标注一段文字,大 致意思是客户必须在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前,阅读并接受该服务协议的内容,一旦客户开始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就被视作接受了服务协议的所有内容。由客户领取的服务协议经客户和银行签字确认生效。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向客户提供“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协议”及“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章程”,客户与银行签字后生效。 “服务协议”从内容上看,包含了一般合同所具有的内容,它的性质是明确了客户及银行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合同。此服务协议或者网上银行章程是银行为了方便重复使用而制作的,客户如果希望获得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只能简单地表示接受,而不能提出修改条款的具体内容。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很明显,现在所有由银行提供的“服务协议”的内容都是格式条款,对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除了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该条款进行说明的义务外,还要承担《合同法》第41条规定的:“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的风险。另外,根据《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实际情况是,许多已经建立的网络银行以及正在筹建的网络银行的服务协议中有的条款确实加重了客户的责任,减轻了自己的责任。以某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为例:在这一份协议中,对于银行执行客户电子指令出现错误时,客户应当在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错误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通知银行。而对于银行接到的客户的信息不明、不完整、存在乱码的指令,却未规定银行应负有通知客户的责任。只是简单的不予执行上述指令即可。这样的约定明显地减轻了银行方面的责任,一旦出现纠纷,银行可能需要承担应不及时通知客户,延误客户交易而蒙受的损失。当然,现在银行在协议中定入这样的条款,并不会导致整个协议的无效,而且这些条款的出现还能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我们所指的是一旦发生与客户的纠纷,这些由银行精心制定的条款,有不能够达到保护己方利益的可能。因此,我们提请银行注意这些条款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究竟能够起多少作用。归根到底,保护自己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一方面本着公平信用的原则,制定协议条款;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技术力量,保障网络银行的操作的安全顺畅。 三、不可抗力: 在所有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都约定了遇到不可抗力时,银行如没有执行客户的指令,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约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例如:某银行约定银行在出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归因于银行方面的情况,银行没有正确执行客户指令的,银行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另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约定,银行应就错误的发生赔偿客户相应的损失,但是在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归因于银行的情况时除外。从法律角度出发,这样的条款是存在着瑕疵的。因为根据《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由此可见,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不能履约的一方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地免除履约责任,需要根据不可抗力的实际影响,在受影响的实际范围内方可免除责任。另外,服务协议里约定的不可抗力均未具体指明什么情况发生时可以视作发生了不可抗力。另外《合同法》只是笼统地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的内容仍须当事人进行具体约定,以免在发生某些情况时,为是否可以将这些情况视作不可抗力产生纠纷。在传统的交易合同中,不可抗力一般指自然灾害、战争、政府禁止行为的发生。但是,在网络银行业务这样的新型服务模式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例如:银行计算机系统遭到网络黑客的袭击,致使银行无法完成客户的指令时,是否可以视作不可抗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方面能够证明在自身系统方面采取了应尽的防范义务,仍然被网络黑客袭击,是可以视为发生了不可抗力。另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证明。”所以上述情况发生后,应及时通知客户已经遇到的困难,请客户利用传统的方法获得银行服务。我们认为银行应该对经营网络银行业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无法正确执行客户指令的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和分析,将可以视为不可抗力的情形归入免责条款,约定提供证明的内容和期限以及及时通知对方的义务。例如:在某些病毒的发作日之前进行必要的预防工作,并通知客户在该发作日使用网上银行服务应注意的事项,等等。至于其他诸如银行在计算机系统维护、保密方面未尽到认真和谨慎的义务,致使银行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操作的情形,银行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系统升级维护和设置防火墙的工作,避免造成客户损失。否则只能承担对客户的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定并颁布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安全体系和技术维护体系,推出相应的法律制度,使银行在计算机的维护和业务的风险防范方面有标准可依,减少与客户的纠纷。否则,网上金融业务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度制约。 四、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 目前,人们通过网络接受服务最为担心的就是网络的安全问题,网络银行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完全的解决,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例日益增多。网络窃贼的作案方法、作案工具有数十种至多,其中包括:释放计算机病毒使计算机系统瘫痪;通过可以发现网站软件程序薄弱之处的“扫描器”、窃取密码的“嗅探器”破译关键密码、窃取核心技术或信息;通过破译密码修改计算机系统内帐户数据,制造混乱或达到窃取资金的目的。我国就发生过多起证券交易系统(还称不上是开放的互联网,只不过是局域网而已)被侵入,犯罪分子盗卖盗买他人股票、挪用盗取他人股票帐户资金的恶性计算机犯罪。 经营网络银行的银行由于其营业内容的特殊性,更有可能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为了防范和制止网络犯罪,除了银行应做好事先的预防措施,更重要的是将制止网络犯罪放到国家行为的层面上,即由国家加强网络犯罪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遵守网络安全协议的法律意识。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网络犯罪,法律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加强惩罚力度。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已经有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条款。该法第285条对“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进行了规定,第286条界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黑客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已构成犯罪,必须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87条专门规定了“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处罚,其中规定:对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法律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界定是比较粗略的,专门针对网络犯罪的 条文还没。这些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条文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细化,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应该更加有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打击网络犯罪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最明显的是,如何追查犯罪分子的踪迹,将之绳之以法。现在上海宽带改造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据称宽带网建成后,上网速度将最低可以提高80倍。以后更多的人将通过宽带网上网,而不是通过拨号网上网,这就意味着上网者不必象现在这样拨号上网,而是始终留在网上。这将使网络犯罪分子可以随时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给网络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给追查犯罪带来困难。这样的变化要求银行在加强网络犯罪防范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已经发生的网络犯罪的应变能力,及时向警方报告,尽量保留犯罪的证据,为追查犯罪分子提供便利。因为,一切的指控都应建立在具有充足、真实的证据的基础上。惩罚犯罪分子的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己方遭受的损失,这种的索赔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可以向法院提供充分的、真实的证据的基础上的。 五、电子签名的效力: 在网上银行的运营过程中,从一开始客户和银行之间就要通过合同的方式将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加以固定。已经成为网上银行客户之后,客户委托网上银行从事的业务也都要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目前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的合同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此处所提及的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因此,在我国网上银行使用电子邮件或者电子数据交换方法签订的合同,从形式上是符合法律的规定的。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认这种合同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正如前文中提及的,今年6月30日美国已经通过了法案,使电子签名具有了同纸笔签名同等的效力。但是在我国,至今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尚不能使电子签名具有等同于纸笔签名的真实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网上银行也必然在向社会推介其服务、推广新服务产品、完成由传统模式向网上经营模式转变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我国能够适应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尽快由有关部门会同立法机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确认网上电子签名的有效性,承认其真实性,为网上经营活动中涉及的会同确认问题提供依据。 以上是我们在为银行设立网络银行提供法律服务时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文章中提及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大家探讨。上个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了《虚拟银行指引》。根据该指引的要求,在香港设立网上银行必须符合香港《银行条例》的规定,网上银行不能单纯是一个概念,必须具有详尽的业务计划,列明其打算如何经营业务,以及如何持续遵守认可准则。而且,在香港注册的虚拟银行不得是新成立的机构,只可通过将现有香港注册成立的认可机构转型而成立。换而言之,网上银行必须有银行牌照,总资产及存款额分别不少于40亿港元及30亿港元。应该说这一指引是一个较为完备的文件,能够起到规范网络银行准入及经营的作用。我们衷心地希望我国规范、指导网上银行设立和业务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尽早出台,同时希望与之配套的网络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网络犯罪防范办法也能陆续制定、出台,使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在一个由良好游戏规则约束的环境中发展。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李培良 网络银行论文:简析网络银行将成为未来市场必然趋势 网络银行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使用网络银行进行交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需求。所以网络银行在未来将成为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趋势,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目前使用网络银行进行转账的人群数量大增,而金额也是急剧上升,这说明网络银行在生活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网络银行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银行卡进行网络消费的人群和金额双双上升,因为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消费,所以网络银行的发展速度也出现了明显加快的情况。像招商银行以及建行等还开通了快捷支付服务,使得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网站上直接通过银行卡付费,而不用登录网银才能支付,这使得消费者购物更为方便,由此帮助网络银行也获得了不小的收益。这也是网络银行和购物网站之间形成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促使购物网站和网络银行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第二,国际性竞争迫使我国银行积极展开网络服务,随着银行等权重行业的开放,使得目前我国银行不得不展开多方面的网络服务,这种服务也是迫于形势的需要。否则一旦外国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站稳脚步,通过其提供的多项优惠和便利政策,将很快获得人们的青睐从而对我国银行也造成一个不小的打击。同时有关部门也允许银行破产,届时大量资金将涌入外国银行,所以当下我国银行在生活服务各个方面都在加大网络银行的力度,从而让人们和网络银行随时随地在一起,采用各种工具都能够办理网络事务。 第三,银行网上销售理财产品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目前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越来越多,而人们也更乐于进行网络投资,所以开展网络银行可以方便人们在网络上购买理财产品,而且网络的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透明度、广度等,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的状况,如此也避免了信息不全造成的影响,在网络上还可以方便地对投资品种进行对比分析,为此网银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特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和广度发展,现有的金融行业必将受到相关的冲击和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络银行论文:谈谈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现实意义 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主要动力。发展网络银行能迅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主要因为网络银行相对传统银行而言有独特的三大优势:(1)经营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2)业务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除提供传统业务外,一般还提供三种新的业务: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和经济、金融新闻等)、投资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业务领域的扩大使网络银行在账务查询、转账、挂失、代收代缴、金融卡消费、咨询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便利。(3)管理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采用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外竞争力。 迫切的市场需求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客户消费渠道的转变,使人们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上购物和网上贸易必将盛行。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金融服务手段就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这种与日俱增的客户对网络银行的迫切需求成为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秘站网文章-//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加入WTO的现实加剧了发展网络银行的紧迫性。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势必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网络银行正在全球迅猛发展,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网络银行。 一、网络银行的兴起 1.网络银行的兴起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是网络银行产生的商业基础,可以说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不会有网络银行的兴起,电子商务是一种伴随因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新型贸易方式,它是当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商务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 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通常说,电子商务对银行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要求银行为之提供相互配套网上的支付系统;另一面是要求银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虚拟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是一种网上交易方式,所有的网上交易都由两个环节组成的,一是交易环节,二是支付环节,前者是在客户与销售之间完成,后者需要通过银行网络完成。 2.网络银行是一种虚拟银行,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网上服务,二是增殖网上服务。基础网上服务是指网络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基础性电子商务服务,它又由两部分组成。银行电子化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1)银行零售业务电子化形成的金融服务品种,使银行零售业务摆脱了时空的限制;(2)银行批发业务电子化提高了其服务的规模经济效益;(3)银行同业清算转账电子化,如电子资金转账系统、自动付费系统和全球电子表资金转账系统。转账系统的建立,也为网络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了重要条件。基础网上服务的第二个方面是网上支付系统,它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系统服务,这一服务是构成电子商务的核心服务项目。在网上进行的全部交易都需要通过网络提供系统来完成,它既是吸引网上客户的基本手段,是网上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 网络银行提供的第二项金融服务是网上增殖服务。网上增殖服务又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品种的在线多元化和品牌化两个方面。银行业务品种多元化,是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优势。目前,网络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1)各类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和账户信息;(2)在线交易,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转账、贷款、保险及通过经纪人购买各种金融商品;(3)新型服务包括向客户提供投资咨询,股票分析等。 网络银行提供的增殖服务还体现在金融服务品种的在线品牌化上。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的选择,因为它有信誉,值得信赖。同样,在选择网络银行时人们也对传统的老牌银行情有独钟,因为它们比新创立的银行更具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和更高超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也有实力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3.网络银行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有许多竞争方面的优势,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成本的替代效应和对服务品种的互补效应上。网络银行不需要具体的营业场所,因而其成本替代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成本替代上。另外,由于网络银行运作的基本策略是将传统的前台服务与虚拟的网上前台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将传统形成的后台数据处理与网上虚拟的后台数据处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台前台后的业务和数据处理一体化的服务,弥补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从而大大的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竞争能力。 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成本竞争优势,即网络银行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和服务成本,从而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明显的成本型竞争优势。第二,差异型竞争优势,即网络银行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目标只能细分到某一类客户群,很难提供一对一客户服务,即使能提供,成本也比较高,而网络银行能在低成本下实现一对一服务,从而形成差异性服务。第三,知识优势或无边界竞争优势。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银行竞争的优先选择因素将是知识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银行之间的竞争从有形资本转为无形资本;从土地、资金和人才竞争,转为人力资本、资金、思想观念和知识的竞争。而网络银行利用它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竞争所需要的知识要素和竞争手段。 网络银行利用成本竞争优势、差异型竞争优势及知识优势,向客户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改善了商业银行的形象,也扩大了主要客户的来源,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网络银行的特点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银行具有以下特征: 1.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创建独特品牌。网络银行不面对面与客户接触,一切交易和沟通是通过因特网、电话进行的。而这就要求网络银行的营销理念从过去的注重金融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即产品注重型,转移到以客户为核心上来,即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金融和财务需求“量身定做”个人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银行业务服务。此外,由于网络银行是以技术为基础的银行,因此技术力量要雄厚,对电脑 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能力要强。再者,网络银行要将客户作为一个个人来对待,在为客户解决金融疑问和困难的时候,使客户感到解决的方案是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而形成的,并且最适合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要使客户感到自己拥有自由和灵活控制的资金。这就是“创建独特品牌”的内在含义之一,同时也是成熟市场消费者的要求。2.以电脑软件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网络银行的全部业务,如贷款申请、发行信用卡、开设存款帐户等均通过因特网进行并由系统软件处理。因为电脑软件系统是网络银行顺利运作的核心,所以它的维护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3.需要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支持。首先,网络银行的平稳运作要有高度发达的通信设施支持;其次,需要技术、开发能力强、了解银行业务的电脑软件公司、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及数据处理和储存公司的通力合作;最后,社会资信咨询公司则是网络银行的业务运作,特别是贷款业务运作的重要保证。它不仅是网络银行,也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进行个人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4.无分支机构,人员少,通信费用低,无纸化操作,有效成本控制,产品价格竞争力强。网络银行容易进行成本控制,比一般的商业银行要低I/4。 5.信息共享,团队精神。网络银行的业务操作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条生产流水线。因此,员工之间,员工与上司之间及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沟通和协调的渠道和机制;同时,各部门要大量收集客户及有关的信息,通过内部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共享(这也包括社会信息的共享),以达到提高效率目的。 6.24小时服务。由于网络银行所拥有的技术和电脑软件系统优势,使其能承诺并保证为客户提供一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全天候服务。 7.网络银行目前一般只提供个人银行业务,而不办理公司业务。其原因是,在优惠利率条件下,防止机构的“热钱”炒作。这也是“创建独特品牌”的另一层含义。 三、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 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与其它普通商业银行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信用卡。 2.存款帐户。网络银行的客户可通过因特网或电话在不同银行的帐户之间进行资金划拨。 3.消费信贷。网络银行的消费贷款一般都设定最高限额,其目的是控制信用风险。 4.其它银行业务服务,包括查看帐户余额及咨询、房屋抵押贷款、购买保险和网上购物、网上进行投资如股票交易、购买单位信托基金等。 四、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 如前所述,网络银行主要是依靠电脑软件系统进行运作的,因此其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开发了许多风险控制软件和模型,如风险价值模型、信用计量法等。 在英国,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下列程序和部门进行的: 1.风险部。该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银行的整体风险政策、风险控制方案和手段,监控全行及各部门的风险状况,协调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问题。这可以说是网络银行风险控制的总阀门。 2.合规部。主要负责保证全行的业务操作符合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及内部规定,并监督上述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实时监听业务电话,检查发送的业务电子邮件;监察职员的培训情况并协调制定培训课程;处理和协调客户的投诉;与行业组织和监管机构交往。这是网络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部门之一,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 3.内审部。该部门的某些职能,如合规审计,与合规部有交叉、重复之处。其重要区别是,内审部负责银行的全面审计并侧重在财务方面。其它职能与国内银行的稽核部门相似。 4.软件程序风险控制。在英国,网络的风险除了内部风险部门实行实时监控外,电脑操作程序的设计也具有风险控制功能。这种电脑软件程序风险控制系统,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很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 5.通过外部信用机构控制风险。如果说在整个网络银行风险控制过程中,电脑软件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外部作用机构——社会资信咨询公司则在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功不可没。它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个人和公司的信息资料,对信用历史、消费习惯、地址、评级等进行加工处理,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使之成为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 6.监管机构对风险的控制。网络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一样,要定期向监管机构和其它金融自律机构提交金融监管报表,这也就形成了另一道金融风险防范和控制防线。 网络银行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1)网址不稳定。这主要表现为客户不容易进入网址,或进入后网址出现故障,甚至网址关闭。(2)客户业务处理出现错误。通常的情况有转帐错误、多扣或少扣款项、没有按时或按客户要求处理等。(3)业务操作系统不稳定。这主要是在业务高峰期,业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应付业务量,时常出错,有时需要停止操作。(4)客户的资料不保密。这主要是有些客户认为,自己在网络银行的帐户被他人进入或帐户资料容易被窃取。然而,这些大部分是技术问题,也是网络银行发展中暂时存在的问题,现已基本得到控制并在逐步解决,不会影响网络银行的正常发展。 五、网络银行的监管 网络银行的出现将如何影响金融服务业的未来发展,会给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带来怎样的变化?它是一场金融服务业的革命吗?(1)网络银行的出现,目前虽然已改变了传统银行业务的服务方式,即从过去通过分行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改变成为通过电子方式提供服务。但是,金融监管的基本准则不会因金融服务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及适当的管理层要求同样适用于网络银行。(2)监管者不能因风险的因素及担心网络银行的安全而限制或阻碍它的发展,而应在促进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发展的同时,不但不阻碍金融的创新,反而要保证消费者能获得质量最好、价格最佳的金融服务;网络银行的出现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3)在网络经济时代、监管者也应保持监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同时要保证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公正及准确的。(4)监管者之间应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做到信息共享。欧盟在加强监管合作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如制定了区内共同的存款保护计划和欧盟证券监管标准。(5)随着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同时也应对现行的法律进行相应的修改。 六、结论及建议 网络银行的出现使现代金融业真正进入了电子服务时代,虽然网络银行的发展势头很猛,但 是它还不能取代传统的商业银行。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网络银行正指导着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欧洲的一位银行家所说,全球银行业正从“砖瓦”走向“按鼠标”。面对如此迅速发展的金融服务业,中国的金融业应如何追赶潮流并迎接挑战。 1.尽快缩短中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步伐。中国在80年代进行金融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和采取了分业经营的道路和政策。这对规范金融业的经营和运作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此外,国际上金融巨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在向客户提供全能或“一站”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客户全能服务能力较差。因此,为培育我国的超级金融服务公司,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我们要尽快采取措施,解除政策的限制;同时加快修改金融法规,创造金融运作的宽松环境,使我国的金融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2.对金融业实行功能监管。在实行分业经营年代,监管者对金融业进行的是机构监管,即银行、证券、投资及保险机构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分管。然而,金融分业经营的时代行将结束,在西方,甚至许多大型企业如超级市场、航空公司都能经营金融业务。在这种背景下,监管者也开始检讨和改变监管方式。因此,对金融业实行功能监管是时展的需要。 我国在鼓励金融机构改组为全能金融服务公司的同时,也应允许更多实力强、财务状况良好的大型企业经营金融业务。中国化工经营信托投资和保险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中国金融业实行功能监管也势在必行。 3.简化金融新业务和金融创新的审批程序。监管机构审批金融产品的程序和速度对金融机构的创新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发达国家已基本取消了对一般银行产品的审批制度,而只对投资产品进行审批,审批程序也比较简单。这也是绝大部分金融创新都产生在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金融业层层审批的程序既不科学,又缺乏灵活性,也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的政策相悖。何况,监管机构的审批人员不一定就了解新产品的性质和风险。因此,我们首先要彻底改变审批的理念,即从审批能做什么转变为审批不能做什么;没有说不能做的,就是能做的。其次是将现行自下而上的报批程序倒转过来,并使之简化。 目前、人民银行鼓励国内的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和房屋抵押贷款等个人金融业务。然而,商业银行在开展这些业务时,由于缺乏一套有效的个人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使得整个业务的申请、审查、批准手续都十分烦琐和复杂,也使申请者望而却步。为使个人金融业务开展顺利,在商业银行改进风险控制手段的同时,人民银行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即着手组建中国的社会资信咨询机构,以增强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 5.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控建设和管理。从历史资料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源于其分支机构。目前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筑的不良资产,溯其根源,大部分产生于其分支机构。鉴于这种情况,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和充实现有的内部稽核队伍,改进和提高内部检查手段。首先要增加稽核的频率,如对问题较多的分行上收授权并实行高频监控;其次要对分支机构进行实时监控。要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和效果,就要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脑软件程序等。再者是内部稽核应多是事前的日常检查,发挥稽核的风险预警作用。 (2)提高电脑使用水平,开发电脑业务软件。内控要发挥预警作用,进行实时监控必须有先进的辅助手段,其手段之一,就是要开发高级的电脑业务处理和管理软件程序,这不但可以使银行职员能按照设定的标准化格式进行业务操作,还能使管理部门及时获取所有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和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并将潜在的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经济下传统银行如何生存 网络经济的兴起大大提高了金融资金的运行效力,同时也将使传统银行丧失低交易本钱以及信息优势,从而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但传统银行仍拥有信誉评估以及长时间累积的信用优势,同时,网络经济也拓展了传统银行的发展空间。因而,传统银行要想发展,首先要将老客户转移到网络业务中去,并进1步应用信誉评估以及信用优势开辟市场空间。 -.网络经济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对于金融资金运行的影响 金融资金运行的动因以及目标是实现货泉资产的增值,体现为资金运行效力的提高。网络经济的兴起,1是作为1种新兴产业,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货泉资产增值提供了新的物资基础,进而使金融资金运行效力提高。2是网络经济为信息广泛传布的数量、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使金融市场价格反应的信息更完整、更灵敏,提高资源配置效力。这是由于在市场经济前提下,金融资金运行效力终究体现为金融市场能否构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流向最有效力的经济部门,实现资源的最好配置,而价格 文秘站: 二.网络经济使传统银行丧失交易本钱低的优势 在传统金融市场上,因为中小投资者资金较少,缺少信息,致使了相对于昂扬的交易本钱,严重阻碍了中小投资者应用金融市场直接向企业提供资金。而传统商业银行通过吸收零星资金构成巨额资本,构成范围经济;选择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构成投资组合,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并雇佣专家理财,搜集大量信息,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单位交易本钱。因而,传统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中介机构。 在网络经济下,金融市场的所有介入者获守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及本钱相差无几,传统银行丧失低信息本钱优势,又需要支付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庞大的建筑物及大量的从业人员等营业费用,在应答其他金融市场的所有介入者竞争时,再也不拥有低本钱优势,进而愈来愈难以吸收大量资金构成范围经济,丧失范围经济优势。 三.网络经济使传统银行丧失信息的优势 在金融市场上,社会资金的需方所具有的市场信息老是大于资金供方所取得的有关信息。资金供需双方对于信息占有的非对于称性质致使了交易产生前的逆向选择以及交易产生后的道德风险。而银行行动支付中介,使全社会的信息集散中心,能够较充沛地了解资金需方的资金来往情况,对于其实际经营以及财务状态具有的信息也较为全面,并具备监督执行限制借贷公司风险投资流动的各种契约条规的能力。因而,传统银行能够较好地解决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问题。 在网络经济前提下,因为投资者可以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取得所需要的各种市场信息,并且费用大为降低,大大改善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于称问题。银行相对于于其他企业以及个人所拥有的信息完备性以及经济性的优势逐渐丧失。 四.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 因为金融商品尤其是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在空间挪动上的局限性,即在不同空间存在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可能排列在同1空间由客户自由选择,抉择了商业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天生拥有在必定空间内的垄断能力。另外,传统银行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本钱,解除信息障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效益,使其成为传统金融市场的最首要的金融中介。因而,商业银行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以及受整个经济的影响要远弘远干任何1个企业,所以,银行业有较高的行业壁垒,构成了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但网络经济使企业突破了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使传统银行丧失了金融产品在空间挪动上的局限性,而网络银行被称为“不下班银行”,它不需要固定的场所以及指定的终端,业务经营不受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客户可依托任何1个网络入口点接入网络银行,可以依据屏幕上的柜台提醒信息办理开户、存款、付账、转账、贷款及购买保险、股票、债券、外汇、基金等,随时随地享受“AAA式金融服务”。加上,传统银行再也不拥有交易本钱低以及信息优势,致使它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首要性日趋降落,使其垄断地位大为削弱,导致许多机构应用技术以及资金从事网络金融业务。如日本索尼公司规划在二00一年设立针对于1般个人的网络专业银行,刺网、伊藤洋货堂正在筹组网络清理银行。 因而可知,网络经济的兴起使传统银行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作用愈来愈小,但传统银行仍拥有优势。 2、传统银行在网络经济中的优势 一.传统银行的信誉评估以及管理功能不可替换 网络经济只使金融市场的介入者获守信息的数量以及及时性大为提高,但辨认信息真伪的能力不必定能相应提高,即不能晋升资金供需双方的信誉评估能力。由于信誉风险的评估除了取决于具有的信息量以及速度,信贷人员对于客户的面对于面了解、长时间累积的经验以及技术和相互交往所树立的信任感更加首要,特别是评价大客户和非上市公司的信誉风险,这类直觉以及信任更首要,这些无生命的计算机做不到,因而网络银行只吸收存款发放小额贷款不发放大额贷款。并且互联网对于信息自由传布也“使谎言贩子如虎添翼”,虚假信息的广泛传布造成市场价格以及资产实际价值的偏离。这说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其实不能必定保证市场到达完善的状况,效果如何还要受人的因素的制约,除了了人的主观能力的差异外,还包含人的主观动因。而传统银行经由几百年的发展,在信誉评估能力上有绝对于优势,而且因为银行与客户间长时间构成的不乱瓜葛,使其拥有监督执行限制借贷公司风险投资流动的各种契约条规的能力,和银行雇佣专家做组合投资以扩散风险,都是其他主体所不可能具备的功能。因而,网络经济请求传统银行在信息配置方面起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上施展更大的作用。 网络银行最近有逐步依附传统大金融机构的趋向,二者互相补充、发展迅速说明了这1问题。如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依靠于传统商业银行众多客户发展业务。另外,网络中已经呈现专门处理网上按揭的E-loan,处理网上支票的Check Free和从事网上股票买卖的E.Trade等专门机构恰是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这些都说明传统银行在信息配置方面仍将施展作用。 二.传统银行在信用上仍拥有优势 因为文化的转移相对于迟缓,客户公关还是争夺 客户的主要手腕,而不是纯依托计算机。现有银行与客户长时间树立的互相信任和合作瓜葛,特别是大银行给公家展示的范围、历史以及稳健性是1般企业不可比拟的,因而,银行依然有竞争优势。如银行与非银行竞争者,特别是来自科技企业的竞争者之间有侧重要的区分,科技专家提供的金融服务,常常在理论上可行但执行起来却难题重重,由于这样的服务没有解决客户真实的业务需要或者财务的现实状态,由于只有银行对于业务以及财务的认识才是最优的,这不是新的竞争者能等闲掌握的,并且跟着金融业务的繁杂性不断增强,新的金融工具、技术大量涌现,使银行的理财优势更为凸起。再者,在企业资金收付以及信息传递方面,银行长时间累积的安全保障以及监管规则、轨制是1般企业不具备的,因而企业乐意在互联网长进行“公然的商贸”,如广告、采购、开发票,或者申请支付等,但资金划拨仍依赖银行支付系统。这些构成了传统银行的信用优势。 三.网络经济也为传统银行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传统银行在网络经济下,可借助网络的强大辐射功能,将业务规模拓展到企业管理内部,作为企业的财务总监的副手,充沛施展其理财特长。可以对于分支机构比较多的企业的资金做网络管理,将资金集中到总公司统1调配,提高资金应用效力。一样,企业内部的销售及进货也可依靠银行网络运行,对于于供货商不仅比较安全,可以在资金有保障的条件下供货,还不会产生拖欠;对于于购买方也能够保证及时收到货物,让供求双方都节省了时间,躲避了风险。如招商银行动1汽团体量身订做的“虹网”,它是在企业团体设立1个内部的财务结算中心,触及总公司对于子公司的账务查询、内部的资金运作,及整个销售网络的结算业务。这样不但银行扩展了业务空间,企业也降低了财务本钱,精简了出产链,提高了出产力以及利润。 3、传统银行如何应答网络经济的挑战 一.借助网络不乱老客户 网络经济使传统银行失去大批客户,所以传统银行要做的第1件事就是不失去老客户,固然1方面要靠其多年苦已经经营构成的信用,另外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展开网络业务,适应客户变化了的交易偏好,起到战略防御作用,并将其视为避免老客户流失的1种手腕。使老客户既具有银行的信用,又能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固然银行本身也可降低经营本钱。如威尔士·法戈银行树立网络银行,将银行传统的柜面服务转向网络服务,1方面适应客户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转账、支付票据、申请新账户以及签发支票等基本网络银行业务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跟着客户从分行向低本钱的网络转移,节俭了大量的费用。另外,还可通过传统的保险箱等必需借助于实体的业务来留住以及发展客户。 二.借助网络施展传统业务优势 网络经济前提下,传统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信誉评估能力,加上传统银行的信用优势以及业务空间的进1步拓展,从而使传统银行有可能扩展其信誉评估优势,作为1个分析、评估信息的专业节点进入网络,在信息配置方面起主导作用。这样传统银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也降低了单位信誉评估本钱,并有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理财中心。 网络银行论文: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三重矛盾与化解 首先,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主要动力。发展网络银行能迅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主要因为网络银行相对传统银行而言有独特的三大优势:(1)经营成本优势。据专家计算,传统银行柜台的每笔交易费用为1.07美元,而网上仅需1美分,成本仅为传统银行的1%”[1]。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2)业务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除提供传统业务外,一般还提供三种新的业务: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和经济、金融新闻等)、投资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业务领域的扩大使网络银行在账务查询、转账、挂失、代收代缴、金融卡消费、咨询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便利。(3)管理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采用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外竞争力。 其次,迫切的市场需求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客户消费渠道的转变,使人们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上购物和网上贸易必将盛行。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金融服务手段就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这种与日俱增的客户对网络银行的迫切需求成为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强大动力。 再次,加入WTO的现实加剧了发展网络银行的紧迫性。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势必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网络银行正在全球迅猛发展,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网络银行。 二 三重矛盾:发展网络银行的困难与障碍分析 (一)基础薄弱与快速拓展业务的矛盾 自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国内首家网络银行以来,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至少有十几家银行或银行分支机构开展网络银行业务。随着我国各大主要商业银行的上网,各类金融在线服务的开辟,以及金融智能卡的逐步开发,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曙光已经出现。但是,当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薄弱与银行快速拓展网络业务的迫切需要的矛盾已经较为尖锐。首先,银行拓展网络业务需要大量的客户,而目前我国电脑普及率不及6%。其次,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互联网设施,而我国互联网速度慢,质量差,极大阻碍了银行网上支付效率的提高。在硬件方面,银行缺乏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缺乏网络安全系统、语音识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 (二)安全难保与提高客户信心的矛盾 不少客户对网络银行存在疑惑,其重要原因是客户安全的担心。由于大量的金融交易数据在开放的网络中流动,不仅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包含大量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必然吸引不法分子的网络入侵、网上侦听、电子欺诈和攻击行为,而相应法制和监管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又在安全之外增添了治理网上犯罪的难度,导致网络安全难保与银行提高客户信心的矛盾。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性安全问题。由于网络银行所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绝大部分均由国外引进,使我国银行界在这些设备与系统的性能方面掌握不全面,在防止来自发达国家的黑客袭击时存在先天的不足。由于具体的监管规则滞后,商业银行在创办网络银行时,有相当一部分未经过独立的权威机构或专家对其交易的软硬件系统、管理监测制度进行的独立检验评估,也没有专业的评估和建议报告。一些银行为了加快发展,甚至对一些涉及核心技术与信息的软件,也是从第三方购买,或由其他公司开发、维护和保管。此外,在数据加密和身份判别上,我国也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整套加密和解密算法系统。 二是管理性安全问题。表现在:第一,没有与安全交易对应的权威认证中心。有的银行采用自己认证,有的采用国外系统认证,使得不同银行之间的安全认证缺乏权威性。第二,同一银行的网址和网站不统一、不明确。多个网址网站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银行品牌的积累效应,而且会使消费者选择网址时放松警惕,加上只有少数银行明确公布了其网络银行的确切地址,许多消费者仍使用搜索的办法寻找自己需要使用的网络银行,这就给那些使用相似网址,企图非法截获客户机密信息者提供了方便。第三,风险揭示不足。只有少数银行在网站上进行了风险揭示(见表1),揭示的内容仍比较简单。”[2]第四,部分银行至今尚未采取适当的加密手段,要么加密位数较低,要么在依赖客户端本身密级时,未给出警示。 表1 我国网络银行的技术应用情况 附图 (三)监管不易与确保金融稳定的矛盾 网络银行以其方便、快捷、超时空等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大量资金突发性的转移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网络快速传递的特性,会使波动快速蔓延。而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过程更加不透明。这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总体上,我国的网络银行受到两个部门的管理:业务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信息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对于提供新闻资讯的网络银行,还要接受公安部门和新闻出版署的管理。在这些部门中,后三个部门主要负责的是信息技术和新闻的管理,与现有银行业务的关系不大;人民银行作为主要的管理部门,从监管角度来看,目前刚刚出台了针对网络银行的专门监管规则。 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对网络银行进行的监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银行立法相对滞后。我国整个法制建设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健全的过程中,大量的法律亟待出台,在网络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更是屈指可数。网络银行在我国尚缺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权威的法律来规范其行为,一系列与网络银行发展息息相关的技术,如数字签名等在法律上还没有获得明确承认。这给我国网络银行的经营者增加了额外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另外,因特网的国际性或跨国界性,需要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但我国在法律制度方面距此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传统的监管模式不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提供AA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way)。[3]依托无边界的因特网,网络银行无须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就可将其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其获准注册的地区以外经营业务,世界各地的居民都是其潜在客户。由于网络的普遍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还将波及世界其他角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传统的监管方式不能满足网络银行发展需要。 3.网络银行缺乏适当的审批制度。从纯网络银行来看,必须按照新银行机构的程序,需要审批注册,并需要满足其他特定的要求。但由于我国受设备、技术和市场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发展纯网络银行的可能性不大。就分支型网络银行而言,虽然大部分国家对分支 型网络银行的设立,按新设分支行或营业部的管理规则进行管理,一般不要求重新注册或审批。这无疑增加了我国网络银行无序、盲目性发展的隐患。对于使用同一交易平台的银行而言,某一分支机构技术和管理上的薄弱,会立即转化为系统性隐患,进而增大整个系统的信誉风险。 三 对症下药:网络银行发展三重矛盾的化解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大力发展计算机互联网,以增加网络用户。这一方面包括继续发展Chinanet,继续发展“三金工程”,特别是重点建设中国高速信息网。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使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转变观念,为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上网费用,增加网络用户;而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将反过来促进入网费用的降低。政府应当鼓励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丰富网上信息资源,鼓励国内企业开发研制下一代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网络接人设备,以使更多的人愿意上网、希望上网也有能力上网。 2.提高互联网质量,以促进银行网上业务效率的提高。通过适当的金融支持,金融电信等部门联手抓紧改变目前宽带等电信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网络的吞吐能力。同时,加强建设中国国家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CNAPS是未来我国支付系统的主要基础,它以中国国家金融网(CNFN)为通信网络。该网络可以使以前主要依赖于卫星通信解决异地信息传递的银行网络通信,现在可以利用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宽带高速数字化通信技术来解决中心城市之间的金融信息传输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使银行间资金支付效率大大提高。 3.加快网络人才的培养。在抓紧扩大银行电子化规模,改善硬件设施,积极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满足客户对网上金融及网上交易的硬件、软件要求基础上,当前要加强对高级复合型网络金融人才的培养。网络银行建设需要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掌握金融业务实务和金融业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大商业银行应该着眼未来,认真考虑这些人才的培养渠道、培养方式,为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打下基础。 (二)提高安全可靠系数 1.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银行安全技术。金融系统与信息技术企业应密切合作,加强因特网技术的研究,加紧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系统安全需要的有关技术。应尽力发展我国先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包括各种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系统软件、加密算法等等,以防范网络银行的安全风险。另外,银行自身可以借鉴国外对网络安全性能的掌握方法,即公共钥匙基础设施(PKI)、加密技术制度、电子签名技术及制度的研究开发,这将极大地提高网络银行的可靠性。 2.建立一套完整的网上交易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安全认证机制,统一技术标准。安全认证机制包括有关安全技术(保密性、真空性、数据完整性、进网控制等)、安全服务设施(公共码认证机构)等的规定。在安全系统中认证中心的作用非常重要,数字认证最大的服务对象是电子商务用户。200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同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A)已正式挂牌运行,应该尽早树立其权威性,以便协调国内现有认证中心,统一电子支付、高速网络技术和数码资料交换等技术标准,并与国际认证机构建立相互认证的渠道。第二,统一同一银行的网址、网站并加强风险揭示。第三,采用先进的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技术和设备。对网络交易业务系统必须采取的安全保密措施有:交易加密、交易业务的完整性鉴别、交易过程中的鉴别与访问控制、交易审计、安全过滤。网络交易业务系统的安全设计应考虑以下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密文存储,防止非法使用;对密级信息传输,采用加密;采用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确保信息合法性和有效性;采用数据完整性检验,防止数据被篡改。 3.开发新的安全技术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袭。首先,配备反病毒的安全措施。在总行、分行、支行建立三级反病毒扫描、杀灭的监管系统。对通讯中的信息病毒、电子邮件中的病毒、Internet中的病毒进行过滤,对网络及网络上的设备系统进行反病毒扫描。其次,在网络银行内部配置层层设防的防火墙、安全服务器等设备。防火墙通过过滤、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在网络中隔离网段,隔离网段内服务器上的服务开放受到严格的控制,并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保证网络银行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络银行所存储的信息的非法访问和干扰。 (三)强化网络金融监管 面对网络银行发展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应对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既要积极鼓励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又要抓紧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对网络银行的主体、业务范围、支付方式和安全认证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指定监管主体。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网络银行的立法工作。首先,要根据技术发展不断完譬网络银行管理办法和其他规则;其次,要尽快制定有关规范电子货币和网上金融服务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网络金融交易税务立法、网络安全立法、消费者权益、保密法等各方面的体系性立法还是法律的真空地带。再次,网络立法还应对网络银行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与选择、网络银行系统管理机构和安全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作出规定,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对违反安全法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创造网络银行正常运行的良好环境。 2.转变网络金融监管方式。网络银行的特殊性使传统的监管模式无法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应加快金融监管电子化的步伐,采取电子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动态监管。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改革监管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银行业务审批和监管机制。中央银行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最新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对国际银行业及其监管所造成的影响,在“保护竞争、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就市场准入、通讯安全、控制权的法律责任、存款 保险等保护措施和争端解决的适用程序等问题加以研究,确保监管制度能够配合银行业结构因科技发展而出现的转变。此外,还应结合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成立专门机构对网络银行的设立、管理、具体业务功能的实现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应用等进行统筹规划,为网络银行监管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和指导,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 其次,从常规性日常监管向风险性日常监管转变。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相对来说,要比传统银行容易,央行不仅容易获得相关的信息,而且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都大大提高。因而,在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中,一般强调交易数据的安全性检查和统计分析、消费者保护措施和风险管理制度。技术的演进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风险,因无法事先预计,就成为网络银行日常监管的主要任务。由于我国网络银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对与技术相关风险的监管,将成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再次,从传统的资产负债领域扩展到全方位的全程的监管。不同于传统银行,中间业务在网络银行的总体业务和赢利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大,并对网络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这类业务也最易因系统故障、电讯中断等引起争论。加强对这类业务监管的研究,是网络银行日常监管的重要课题。 3.严格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4]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即对设立网络银行进行审批。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适当的审批管理更有利于网络银行市场环境的形成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但在审批标准上应注意把握: 第一,严制度设计,宽技术标准。对于网络银行公示、网络银行信息、交易风险揭示、系统安全机制设计等制度性安排,必须从严把握。对于设备装备、技术投入、系统应用等技术性标准,宜采用较为灵活、宽松的策略,这样既可以使一些中小银行开设的网络银行避免二次投入和设备资源冗余,又与我国目前网络银行的发展格局相适应。 第二,严风险防范,宽业务审批。网络银行应该具有较为完备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处置方案和计划、应急处理措施及辅助替代手段。在业务上,不进行过多的限制,鼓励网络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战略,突出发展某一类甚至某一种业务,形成局部优势。 第三,严跨境业务,宽国内业务。国外网络银行无论在业务种类,还是便利程度、服务范围上,都远超过国内银行。如果对这些银行开展这类业务没有特殊限制,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很可能会迅速吸引国内网络银行的优秀客户。除此之外,跨境业务涉及国际“洗钱”问题,在我国可能还涉及逃汇、走私、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严格跨境业务管理,既与我国目前的监管水平、外汇制度相适应,也为国内网络银行将来发展这类业务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良性互动:银行业与新经济瓜葛亲密 二一世纪的今天,信息革命正悄然融入世界的每一1个角落,树立在数字化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计算机互联网把超国界的亿万个厂商以及家庭联络在1起。在阅历了农业经济时期以及工业经济时期以后,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首要特征的新经济时期的到来又为社会经济带来了1场更为深入的变革。 顺应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电子化潮流在短短10几年间席卷全世界,网络银行正日趋成为全世界金融市场1种斩新的银行经营交易方式,引导着银行业迈上斩新的轨制变迁之路。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方式、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都在产生重大变革,银行电子化、综合化、全能化、虚拟化的趋势逐渐加强。银行业这1古老的传统产业不但以本身的变革以及调剂适应着新经济的需要,而且还活跃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交易情势当中,有力地推进新经济的成长,与新经济出现良性互动瓜葛。 1方面,新经济为银行业首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业成为新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拥有极为类似的内涵,网络经济是最合适金融业发展的膏壤。新经济的交易情势——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畅通的信息流、货泉流以及物流,而信息时期的金融业的血脉内不断活动的除了了传统的货泉流之外,也有大量的信息流,所以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业在运作方式上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而且值患上注意的是,电子金融业务(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无须物流这1环节,完整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整个交易进程。因此电子金融不但充当商品交易前提下的电子支付中介,而且其本身的交易流动是电子商务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如果说互联网最初的目的是解决系统化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今人们却发现互联网最有价值的利用领域是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里最首要的领域是金融业。可以说,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恍如是为金融业度身定造的。 其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所发生的支付结算需求将给银行业带来无穷商机。不管是对于于传统的交易,仍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必要环节,所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强调支付进程以及支付手腕的电子化。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以及结算的终究执行者,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商情沟通、资金支付以及商品配送3大环节中的症结要素。跟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网上支付、在线投资等业务L将大有可为。同时,跟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快速推动,金融服务正向着任什么时候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anywhere、anytime、anyhow)的三A目标发展,未来的金融业完整有能力捉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绝不夸大地讲,新经济时期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1就是金融业。 另外一方面,作为网络经济最活跃的介入者、最大的受益者,银行业必并将成为电子商务甚至新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推进气力。由于: 其1,网络金融自身就是信息经济的首要组成部份,离开了包含金融业在内的具体产业的增长,新经济的发展将是空泛的。经济抉择金融,金融反过来推进经济增长,这1货泉金融学的古老原则对于新经济依然施展作用。 其2;网络金融尤其是银行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必要前提,高效、便捷、安全的网上金融服务是新经济车轮快速前进的润滑剂。 其3,网络金融的发展对于信息产业不断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从而进1步推进信息产业以及整个新经济的前进步伐。正如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是数学对于经济钻研起到支持以及推进作用,而后经济学的进步又对于数学发生了新的需求、从而推进数学发展1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令金融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跟着金融业变革以及发展的深刻,对于信息科技又发生了斩新的需求,为其打开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2、网络银行:银行业必然的战略选择 新经济赋与了银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扭转着传统银行业的“游戏规则”,给传统银行业存在的公道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本资源的组合与分配进程中,因为存在昂扬的交易费用和社会资金供求双方对于市场信息具有的不对于称性,金融市场远未到达完整有效。而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本钱、解除信息障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效益,金融市场的不完美性形成了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公道条件。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存在的两大经济基础却遭到了质疑: 首先,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遭到挑战。 银行业面临着因为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而带来的、不断加重的资本、技术性两重“脱媒”危机,降低交易本钱的金融中介价值遭到来自网络银行和IT产业、传统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的挑战。1方面,因为网络银行的运营本钱大为降低,从而有前提提供高利息来吸引客户,传统银行愈来愈难以吸收大量资金来构成范围经济,在降低交易本钱上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例如,美国的安全第1网络银行的货泉市场及按期存单的利率高居美国银行前列,一九九七年其存款余额就超过了四亿美元。据测算,美国网络银行的存款额正以每一年一九%速度递增。而最为煊赫确当数英国保诚保险团体成立的网上银行“Egg”,成立仅三个月即胜利吸纳了六0万客户,存款额逾一三0亿美元,占英国市场的一%。另外一方面,众多的IT企业、工商企业已经经参与金融服务业,借助其知名的品牌、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深挚的客户基础以及丰厚的市场竞争经验,以斩新的运作模式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令金融服务市场竞争更为剧烈。 例如,美国通用、日本索尼等老牌制造南早已经将触角伸向了银行服务领域。微软也曾经试图通过收购美国某财务软件公司而实现其进军银行业的野心。如果没有法规以及经营许可这道“马其顿防线”的维护,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实在是没发可危。可以说,“银行业是健康网络经济体系的命根子,但银行不是”。 其次,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遭到挑战。 传统经济中,信息不对于称以及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令掌握了大量经济信息的商业银行稳踞信誉中介地位。而跟着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商情沟通日益简便,信息已经经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信息不对于称的程度降落,企业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信息服务、信誉服务的倚赖程度也大大降低。经济主体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将以信息透明度为首要衡量标准。所谓透明度,就是主动向市场提供信息的多少、收取费用的高下。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透明度较低,共同基金等属于半透明机构,而证券公司则基本属于透明机构。跟着金融市场交易本钱的大幅降低以及交易品种的不断丰厚,将吸引更多的金融加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转向金融市场。 面对于新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传统银行业经受着生死存亡的压力。有1句话说患上好,“新经济就象1台压路机,如果不想被它碾碎,就必需成为压路机的1部份”。传统银行业必需进行战略调剂,转变经营理念、变革经营模式、再造组织体系、重组业务流程,将网络银行肯定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否则势必成为网络时期的“恐龙”。 3、踊跃应变: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0世纪九0年代中期的世界上第1家网络银行——安全第1网络银行的出生发生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开始与网络技术接轨,银行业四00多年清淡无奇的发展历史在最近数年间异彩纷呈。 全世界网络银行的发展生机盎然,不管在数量、资产仍是客户范围方面都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依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一九九三-一九九九年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为八%,而同期网络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高达五三%。美国目前资产最大的网上银行Telebanc的资产从一九九三年的二.二亿美元发展到一九九九年的三二亿美元,整整增长了I四倍。 目前国际网络银行已经经从快速增长时代转入不乱发展时代,其六年的发展历程为咱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教训,从而总结动身展网络银行的正确方略: 在业务体系上,必需踊跃立异,完美服务方式,丰厚服务品种,晋升服务质量。立异是银行业的活气源泉,尤其在金融服务竞争日益剧烈、业内外竞争对于手虎视眈眈、市场份额屡遭腐蚀的网络经济时期,立异成为银行除了了安全、信用以外的另外一生命线。面对于资本性以及技术性“脱媒”的压力,传统银行必需从新构造业务体系。仅把网络作为新的产品营销渠道不是网络银行的全体内涵,必需充沛应用技术发展、金融自由化、全世界化为银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不断地开发服务品种。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1客户”提供“1站式”的全方位服务。要以互联网以及数据仓库为基础,亲密跟踪客户需求,实现联机分析处理以及决策,晋升服务质量。 在经营方式上,银行应当应当把传统营销渠道以及网络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 路。1方面,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繁杂的高层次服务产品必需依托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于面式的互动交换,而网络银行则檀皮子高效力、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2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充沛应用银行资源,全面知足客户需要。另外一方面,传统营销渠道累积了大量线下客户资源,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同享,不但可以应用网络化新服务手腕保护客户,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出发点。实践已经经证明,单纯的网络银行并不是最好选择。一九九八年,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了安全第1网络银行,但愿它能成为其打开美国市场的跳板。但适得其反,因为纯网上银行提供产品的单1性及局限性,难以到达初衷,只好另觅途径。安全第1网络银行自身也遗弃了虚拟的空想,不能不由虚入实。为了适应客户对于物理网点的需要,该行在亚特兰大开设了1个营业网点,并规划开设更多网点。另据调查,美国有七0%的网络银行处于亏损状况,纯网络银行目前的窘境正明示着未来1段时间内银行业仍将以“多渠道”为主导方向。 在经管理念上,银行业必需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以及“产品驱动”,其标志是通过机构以及网点扩张实现范围经济,通过批量出产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降低本钱。但是,在网络经济前提下,跟着客户、特别是网上银行客户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他们对于银行产品以及服务的个性化需乞降指望愈来愈高,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需打破传统的批量化以及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动身,充沛体现“以质胜出”以及“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为实现这1转变,银行必需将客户瓜葛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完美客户数据处理系统,了解、分析、预测、引导乃至创造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从而获取金融服务附加价值。 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需整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瓜葛,争夺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网络经济对于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以及协同的请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树立金融门户的情势同享资源、晋升效力。网上金融门户在互联网上表现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网站,在物理世界里则表现为管理公司。它是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的结合,与各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存在直接连接。它1方面对于众多金融服务进行打包加工,另外一方面搜集客户信息供成员机构同享。其树立以及经营是各金融服务机构从冲突到协同的进程,对于于中国金融业向综合化、全能化转型拥有尤其的意义。发达国家1些先知先觉着已经经迈出了组建网上金融门户的第1步,例如去年四月,汇丰银行以及美林证券就共同组建了1家提供网上银行以及财务管理服务的公司——“美林汇丰”,其客户可以通过1个核心储蓄账户进行股票、债券、单位信托基金等投资,享受支票、借记卡、汇款、自动提款机等银行服务,并可以取得大量 的市场信息。这1网站结合了两家机构在金融专业、立异服务、钻研开发、地舆散布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已经经获得了初步了胜利。银行业应充沛掌控网上支付工具这1优势,整合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以金融门户为发展方向,争夺盘踞网络经济的核心肠位。 瞻望未来,银行业将朝着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络为依靠、以物理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化、全世界化、电子化、团体化、1体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银行业将在与新经济的紧密契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有人曾经经预言“谁均可以做银行”,但我坚信,“甚么均可以做”的银行毫不是可以等闲被歼灭的“恐龙”。 4、奋起直追:中国新兴商业银行要做新经济的搞潮儿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格罗夭(Grove)曾经经指出,“国际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迅速拉近不同社会之间的距离。在全世界网络中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势将缩小,而决不会拉大”。互联网赋与了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性机遇,网络银行也给予了新兴中小商业银行超出盘踞绝对于范围优势的大型竞争对于手的机遇。网络银行的呈现扭转了以资产范围、机构网点数量、地域优势论“英雄”的传统经营思想,转为以获守信息能力、具有信息量及分析处理信息,为客户提高优质金融服务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其投资少、保持费用低、辐射规模广、随时随地的接入、业务功能强大、信息传递快捷等种种优势,进1步为新兴商业银行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性。 新兴商业银行应充沛认识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是在剧烈竞争中取胜的契机。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加入WTO之后,很快就会见临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银行业的竞争将日益剧烈。国外银行在初始阶段可能采用避实就虚的市场竞争策略,即借重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及优质服务,填补其营业网点以及人力的不足,到达依托本身的比较优势抢占市场的目的。从国内形势来看,新兴商业银行只有一0多年的发展历史,机构网点数量现在以及将来都没法与国有大商业银行相比,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走大摊子、高本钱、低效力的发展道路,而必需运用高新科技手腕争夺客户、博得市场。鼎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可以在少增添乃至不增添网点以及人员的条件下迅速扩展经营范围、增强资金实力。同时,鼎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意义其实不仅仅是巩固以及扩展本身的客户群体,更加首要的是,要从全局角度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强化“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并及时调剂发展战略,逐渐构成传统银行业务以及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即以传统银行业务支持网络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网络银行业务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延续发展。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鉴戒国外发展网上银行的经验,我国新兴商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其1,要明确市场定位,强调自己的服务特点。专注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发展,注重市场营销的作用,树立服务品牌,以特点化的服务博得市场制胜的宝贝——客户。 其2,要顺应形势,抢占先机。资料显示,全球互联网的范围与信息流量大约九个月翻1番,而其本钱同时降落五0%,网上交易的金额至今年底将到达三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潜伏电子商务市场,亦将为网络银行业务提供巨大的商机。作为中小银行,应该认清形势,快速反映,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3,要更新观念,迎接挑战。要有超前的目光,有备无患,踊跃介入,迎接网络银行金融时期的到来。 ——要有战略上的超前认识,扭转传统上以分支机构网点多少、地舆位置便利为主导的银行服务方式,把经营策略提高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战略高度,认识到网络时期客户资源的超国界性以及无极限性; ——踊跃主动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可进行潜伏网上客户的调查及跟踪,以此肯定市场定位并进行网上银行业务设计,斟酌哪些业务合适在网上、哪些业务应当先发展和如何发展; ——展开银行金融业务品种立异。通过树立金融立异工程小组,制订金融立异工程方案体系,保证银行业务品种立异的时常化、规范化; ——推动以客户为导向的银行战略,推广对于客户的高附加值优质个性化理财服务; ——树立单个客户的资料信息库,详细分析、全面掌控客户金融交易及投资个性; ——全面分析各类电子银行服务种类的本钱效益及相对于优势,制订出关于资源重点投放的斟酌原则及相干服务推出的优先秩序序;检查网络银行对于银行内部管理文化及运作的冲击,并作出相应的扭转。 其4,要总体计划,分步施行。 ——要肯定树立以客户为中心,适应业务发展需要,适应市场快速反映以及产品立异需要,适应组织机构调剂以及管理需要的金融服务系统的网络银行建设目标。所采取的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必需基于先进的银行业务综合系统,拥有优良的实用性、可移植性以及进级能力,以维持科技开发的1贯性、兼容性以及高出发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网络银行业务最后的赢家将是能够提供统1的电子支付平台,做到全面兼容且多渠道,因而要超前进行电子化平台建设计划以及客户信息资源的整合,为业务利用以及新产品开发打好基础;加强有关世界及亚洲区内互联网业、网上商贸及电子银行发展的钻研及资料调查,加快发展有关网上贸易融资的发展步伐,探讨国际贸易组织如SWIFT等应用网上操作的发展及影响。 其5,要重点开发,讲究效益。受资金实力限制,中小银行在信息网络建设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国外银行或者国有商业银行那样过于集中的投入,可采取技术外包等情势,或者者通过主动与信息技术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展开战略同盟,以优良的技术解决方案维持银行的传统品牌以及支付业务的优势地位。 其6,要加强培训,贮备人材。应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及网络银行发展概念的介绍,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大批拥有1流专业水准的,即掌握网络业务发展的首要保障。 最后,要防范风险,完美服务。庆期以来,安全问题1直是制约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要及时维持跟踪互联网利用和保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吸收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本国同业有关业务动向。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只要管理轨制严格,技术手腕先进,维护措施患上力,能够切实把住对于安全运行监测、安全防护、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评估等重点环节的节制,网络银行业务的风险仍是能够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患上到有效防范的。 收场语 新时期为银行业揭露了美妙的前景,知识“爆炸”使银行业面临着跳跃性质变的巨大机遇,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将成为贯穿未来银行业发展过程的主旋律,发展网络银行已经经成为全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类趋势正在演化为金融领域里1场迄今最为深入的革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场革命会更为迅速地到来。当代银行家必需高瞻远瞩、超前思惟、灵便应变、盘踞先机,同时认清与机遇同在的挑战以及本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的发展长河西钢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二一世纪的商业银行应紧紧掌控信息时期的脉搏,在踊跃推动本身经营管理变革的同时,以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进人类经济模式的跃迁。 网络银行论文:基于网络金融理论的网上银行发展和对策研究 加入WTO给中国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以新技术加快银行业的改造是应答这1冲击的首要举措。如何调剂自我、超出竞争者、面对于新世纪,考验着所有的银行。网上银行是现今互联网技术在银行经营中引发的新1轮变革,其增长迅猛,服务方式独特,对于现今国际所有传统银行机构都发生了巨大的震荡。我国银行业因而可能会迎来1次新的机遇。但不论未来怎样发展,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将是网上银行带给顾客的最大利益。 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使我国的网上银行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然而因为外部环境、内部监控和相应的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良多压力以及问题。虽然我国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等的网上银行业务已经经开始起步,但依然面临着网络经济市场需求不足,交易范围小,效益差;市场文化尚不适应,网上交易的观念以及习气还有至关差距;信誉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少总体计划;网上公用认证中心树立及网上银行相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树立和安全防范等几大问题,亟待咱们在发展网上银行的进程中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的主要钻研目标就是在网络金融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于我国网上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行之有效地提出若干增进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建议。 本文在第1章绪论说明了选题的目的以及意义,并对于国内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第2章论述了网上银行的基本概念,并从网络金融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发生与发展的意义。第3章以二00五年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具体统计数据为根据,对于网上支付市场、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做出了分析,并对于国内互联网用户范围、网上银行企业用户以及个人用户范围和未来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项目进行了预测;同时详细分析了国内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第4章,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模式选择、技术战略以及业务战略几个层面入手,提出了推动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在外部环境,经营管理以及金融风险监管3个主要方面的对于策。 网络银行论文:浅析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银行服务模式的改变, 网络银行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模式,我国网络银行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扫除了这些障碍,才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问题 对策 一、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安全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是网络银行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据《中国计算机用户》所做的调查中,47%的受调查者没有用过网上银行,其中68%是因为感觉网络银行不安全。 2.法律问题 由于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新的针对网络银行交易规则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尚须制定。比如,进行交易需要签名,而在网上数字签名在我国还不具有法律效力,使网上支付受到很大阻碍,对这种签名的效力应该做出法律上的规范。 3.监管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要发展,相关的监管问题无法回避。网络银行的监管不是网络监管和银行监管的简单叠加,而有其自身新的内容,如对网络银行推出的虚拟金融服务品种、价格的监管等问题。这类监管有行业级与企业级两个层次。行业级监管主要解决网络银行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问题,企业级监管主要解决商业银行网络服务的行为规范问题。更复杂和又艰巨的任务还在于对跨国、跨境的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 4.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比较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5.规划问题 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和高性能的平台,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一道坎。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依靠银行业、软件开发商、硬件供应商、系统集成企业的相互配合,因此需有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各方兼容。我国网络银行刚建立时虽有查询、转账等基木功能,但未考虑未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整合后可能出现的业务量增加、品种增多的新形势。 6.业务品种单一,客户对网络银行缺少依赖性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网络银行基本都是定位于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个营销渠道,因而提供的服务也都是传统的银行业务,只不过是在网上实现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能在网络银行完成的业务,一定可以通过柜台、电话、atm来完成,对网络银行没有依赖性。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对策 1.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组建切实有效的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此外,商业银行通过与在线支付公司以及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为各种行业的网络商户提供安全而快捷的网上支付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数字签名(ds)、全球互通付款的安全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国际通用数据安全传输认证ssl128位加密保护等国际先进安全措施确保网上支付安全,从而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安全验证服务。 2.强化网络银行的立法和监管 一是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认证中心作为安全认证机关, 并确定网上支付、数字签名的法律依据,二是借鉴美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有关法律,建立我国的电子资金划拨法或电子支付法, 以明确电子资金划拨或使用电子货币实现在线支付的风险责任负担;三是加强金融、司法、业务等部门的联系合作, 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四是要加强网上银行监管和风险防范。 3.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银行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保险等部门关系,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采用同一种规划平台、同一种标准手段、同一种技术流程,建立统一、高效、客观、公正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提高人们对网络银行支付方式的信任程度。 4.规划发展策略,提高软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加快培养技术人才 我国银行应加速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核心技术。在硬件方面, 要大力研发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 要大力研发网络安全系统、电子转账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同时需要严格的规范操作和管理, 积极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5.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和创新力度 由于网络银行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比较强烈,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确立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争取达到同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6.加强与外资金融服务公司的合作 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技术实力的支持。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网站设计理念和技术上,还是在网上产品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上,或者在后台整体管理技术及流程再造计划等领域中都与外资网络银行存在明显差距。如果只依靠自身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来缩小差距,在客观上存在不少困难,并且从行业竞争角度分析这是非专业化、非理性化的策略。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在构建网络银行系统的技术上已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引进国际化的金融管理服务来提高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实现网络银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7.进行网络创新, 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建立联网通用的网上支付系统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最有效的竞争策略之一。网上支付系统的建立, 将提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在预见到另建系统将会付出高昂成本的情况下, 外资银行将会倾向于依赖这个系统支付、结算和与国内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向所有利用该系统支付和结算的外资银行收费而获得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核心环节的控制, 中国银行业就能够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网络银行论文:电子商务时代网络银行的发展 [摘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众多企业相继摆脱传统企业运作和价值链的束缚,利用新近涌现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多种不同性质的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的商务模式越来越受到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地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安全 互联网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指两方或多方通过计算机和某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是各种通过电子方式而不是面对面方式完成的交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方式完成的交易。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一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成为一个协调的合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成为一个协调的合作整体,企业的雇员也可以参与到供应商的业务流程中。零售商的销售终端可以自动与供应商连接,不再需要采购部门的人工环节,采购定单会自动被确认并安排发货。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任何企业都可能与世界范围内的供应商或顾客建立业务关系。 二、电子商务中主要的安全要素包括哪些 1.有效性 ec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则是开展e的前提。ec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因此,要对网络故障、操作错误、应用程序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及计算机病毒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保证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确定的地点是有效的。 2.机密性 ec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ec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尤其internet是更为开放的网络),维护商业机密是ec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 3.完整性 ec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贸易各方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ec应用的基础。因此,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四、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防护 针对网络系统实际情况,解决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重要网络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保证信息系统尽量在最优的状况下运行。(2)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①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②nat技术:隐藏内部网络信息。③vpn:虚拟专用网(vpn)是企业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与公司的企业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公共网络似乎只由本网络在独占使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④网络加密技术(ipsec):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⑤认证: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并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⑥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采用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对病毒实现全面的防护。⑦网络的实时监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外来攻击的能力。 五、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应该采取的策略 1.坚持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战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环境给中小企业提供的机会和威胁分析,可以看到,现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电子商务配套法律制度缺乏,在线支付手段落后,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建成,使得中小企业全面应用电子商务的时机并不成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考虑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盲目抛弃传统的商务模式而全面应用电子商务,可能会使电子商务过于超前而导致失败。 2.消除观念误区,循序渐进构筑网络平台。一方面,中小企业不应把电子商务看成神秘的高技术,不能把它当作纯粹的技术解决方案,更不要等到单证传递与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所有的标准已经统一以后,才考虑本企业的发展战略,那样将远远落后于先行者,可能失去大好机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也并非越早越好,它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人员素质、投资能既不能观望等待、坐失良机,又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投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首先应构建企业内联网,在内联网上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管理。采用相应的管理软件组成集成化信息处理系统,对企业财务、制造、物流、人力资源等企业经营关键信息进行管理,以达到共享信息,改善企业内部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也是企业管理转变的过程。转变成功的企业将成为在日趋个性化的市场中具有小批量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企业电子商务中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网络的安全性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网络银行论文:探析网络银行及其相关法律问题 摘要:网络银行业务在突破传统银行业务理念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如网络银行的市场问题、网络银行的赔偿责任问题、网络银行中客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应用及普及。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以规范其发展。 关键词:网络银行 法律问题 探讨 一、引言 网络银行又称为网上银行,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向其公司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和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电子货币等支付的产品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对建立在传统社会制度上的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都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技术;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由于网络银行具有成本低廉、效率提高、服务范围广、信息来源大等特点,自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简称sfnb)于1995年在美国诞生以来,网络银行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席卷了全球的每个角落,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致比尔盖茨断言,传统银行犹如庞大的恐龙将会在下一世纪灭绝。根据美国研究机构调查,2000年元月有16%的家庭使用因特网上的银行业务。在欧洲,网络银行的份额也在急剧扩大据统计,到2000年2月欧洲已有网络银行122家,网络银行的渗透力不断增强,已有1/3金额约为1580亿欧元的储蓄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目前,中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多家。随着网络银行这一新生事物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妨碍网络银行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我国社会整体化的信息水平。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普遍对电子商务业务缺乏必要的规定,在网络经济面前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网络银行的法律性质 网络银行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类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交易都依靠internet进行;另一种发展模式是目前的传统银行运用internet,实现传统的银行业务的网上延伸,既为其他非网上分支机构提供辅助服务,也单独开展业务。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大多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是通过互联网开展存贷等银行业务,但其基础是传统银行,其法人资格、组织机构等都属于传统银行,可以说,这种模式的网络银行在本质上是传统银行利用internet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其法律性质和传统银行完全一致。 另一种模式以“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成立为标志,常常被称为“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下的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如其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经营虚拟化、无国界性等,但其以下的几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1)有独立的组织结构、资本金和业务经营的物质条件,并以其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有限责任。(2)以营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其主要业务。由此可以明确,“纯网络银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是法人企业;第二,是商业银行。也就是说,网络银行是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法人企业。 三、网络银行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一)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法律问题 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性极高的行业,世界各国对银行业的进出问题都规定了严格的许可制度,我国也不例外。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商业银行的,应当经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商业银行法》同时规定了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的5个条件。这种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这种银行业发展不很完善的国家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网络银行市场进入成本大大降低,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所享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非银行机构进入这个领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显然与网络银行灵活、便捷的设立方式相矛盾。而任何一家银行的倒闭或者破产,都可能引发“多米诺”连锁反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金融动荡。为此,《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都对银行业的市场退出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更容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并发生经营风险。因此,如何解决网络银行的退出问题对银行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二)网络银行的赔偿责任问题 无论合同责任还是侵权责任,网上银行只要承担责任,最终都会面临赔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客户能够获得的救济问题。(1)可以考虑采用两套并行的赔偿机制:以有限责任为主,兼采完全责任原则。网上银行因疏忽迟送、误发支付信息的,其赔偿责任限于传递费或支付命令金额加利息,除非它事先预见到会发生这种损失。如果银行故意或欺诈性地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或更改、毁损客户交易数据的,其赔偿额应为客户的全部损失。(2)有必要制定一项有关赔偿责任的强制性法规以解决网上银行与客户责任问题。(3)在目前尚无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客户与网上银行需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明确双方法律责任,这属于约定的赔偿责任。(4)客户可对一些重大交易指示投保,以便在遭到损害时从保险公司处获得补偿。 (三)网络银行中客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在网上交易中,数字化货币、电子支票代替了纸制的现金,客户必须向数字化货币发行人、网络银行的系统操作人提供一定量的个人资料才得以使用。由于这些个人提示资料是在internet等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操作的,那么就带来了如何保护网络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和隐私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国还没有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并且在其他的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也很单薄。隐私权保护,尤其是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在我国法律界还是一个新的命题。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完善《民法通则》,增加对隐私权的保护的规定,在法律规范中应明确规定,网络银行应保证该个人信息的积累和使用,仅限于保证交易安全之目的。此外,有关隐私条款应综合平衡隐私权保护和商业信息的秘密性,同时考虑到法律的实施和国家安全的要求。 网络银行论文: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启示 摘要:本文在对网络银行定义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数字经济大潮中的西方网络银行发展的三种战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发展起到前瞻性的作用。 1995年10月18日,全球首家以网络银行冠名的金融组织--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打开了他的"虚似之门",它标志着一种新的银行模式诞生,同时对具有300年历史的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究竟什么是网络银行?是否一家拥有互联网网址和网页,但是其中只有24家被《在线银行报告》(online banking report)列为"真正的网络银行",因为只有在这24家银行的网站上客户才可以查询帐户余额、划拨款项和支付帐单;而更多的网站只是提供银行的历史资料、业务情况等信息,而没有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美国最著名的网络银行咨询公司高莫斯(gomez)要求在线银行至少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具有进入网络银行评价体系的资格: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信货。笔者认为网络银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网络银行(netbank of internet bank)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internet-only bank)是指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己的自动柜员机(atms),仅以网络作为交易媒介,提供以五种服务中至少一种的金融机构。广义网络银行则包括纯网络银行、电子分行(e-branch)和远程银行(remote-bank)。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s、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本文所指的"网络银行"适用广义的网络银行定义,而对狭义的网络银行则用"纯网络银行"表示。 自首家纯网络银行开业以来,其数目就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长。在1997年末可进行交易的金融网站有103个,到1998年10月这个数字达到350个;到1998年末已经跃升至1300个。根据美国gartner groups dataquest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49%的美国家庭拥有家用计算机,37%的家庭能够并且已经接入互联网;到2003年,这两个数字有望分别达到65%和58%。它们的研究还进一步指冉,截止1998年末,约有 700万个家庭是通过家用计算机获得银行金融服务的,这些家庭占到美国家庭总数的7%左右;在2001年底,约有1830万个家庭会这样做,而且几乎全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这意味着每年的增幅将达到41%。同时,美国银行家协会主席吉姆;库伯逊指出,1998年通过非网络银行分行进行交易的业务量下降 了三分之一。""无论如何,趋势是明显的,网络银行将凭借存款利息高和实时方便、捷成本低、功能多的24小时服务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其自身数目也在迅速增长,成为未来银行业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许网络银行的产生将彻底改变只有金融"恐龙"才能垄断银行业务的历史。据《在线银行报告》提到的133家真正的网络银行"中,就资产而言,有109家未能齐身于美国最大的100家银行之列。下面将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分为大银行发展战略、社区银行发展战略和纯网络银行发展战略三部分进行分析。 一、大银行的网络银行发展战略 对于大银行而言,网络银行通常是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或者是银团控股的子公司,成为其发展新客户和稳定老客户的手段。实践申,这些虚拟机构几乎总是比大银行中其它部门发展得快、以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为例:1997年,该行拥有3·4万名员工,1250个分支机构和700万名顾客。1996年10月,该行设立了名为mbanx的网络银行,并预测在5年内其网络银行的客户会达到1亿以上。 大银行在开发网络银行业务时有两种发展战略:一是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二是组建自己的网络银行分支机构。 1、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gnada)是加拿大规模最大、 盈利能力最好的银行之一。在近一个多世纪里,它在美国仅从事批发金融业务。1998年,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安全第一网络银行除技术部门以外的所有机构,此时该网络银行拥有1万名客户,存款余额早在199年就超过了4亿美元。 事实上,在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安全第二网络银行的时候,后者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停滞的迹象。那么前者为什么还要收购后者呢?加拿大皇家银行战略目的在于,首先是扩大其在美国金融市场的业务和份额,不仅包括已有的批发金融业务,而且涉及零售金融业务。加拿大皇家银行以收购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方式步人了美国零售金融业务市场,并将其作为在美国脐身该领域的唯一窗口,利用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吸收的存款投资于加拿大的中小企业,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皇家银行利用这次收购,将业务拓展至一个新兴的、飞速发展的领域。该领域不仅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完全符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向。由于安全网络银行是全球第一家纯网络银行,在高莫斯咨询公司有关网络银行的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所以这次收购使加拿大皇家银行立即站在了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前沿。不仅如此,在美国设立一家传统型分行需要200万美元,而维持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这样一个10人机构的费用要远远低于任何一家传统型分行。所以,这完全是一次低成本、高效益兼并的典范。 收购之后,为了吸引更多客户,加拿大皇家银行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市场营销方面采取了两种策略。首先,提高支票帐户的存款利息。它们许诺最先申请网络银行帐户的1000名客户可以在年底之前享受600的优惠利率。据此,它们希望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并接受安全箩一阀络银行的服务方式。在信息公布后的六个星期里,帐户用请者私已经达到6500人;二,购头超缚服务器(fat server)。它们认为,如果想获得更多客户,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客户最关心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虽然超级服务器的应用成本高于其它网络银行使用一般服务器的成本,加拿大皇家银行仍然为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投资购买了这种设备,使客户可以在瞬时传输电子数据和了解帐户目前以及历史情况。尽管一般网络银行都以在开业后第一年的盈利为战略目标,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却在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后连续两年亏损,但在该行看来;盈利是几年后肯定会实现的事,而客户从一开始就是最重要的。 2、发展自己的网络银行卫法银行(wellsfafgo)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这家位于加尼福利亚州的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十,在10个州拥有营业机构,管理着1009亿美元的资产。早在1992年;卫法银行就开始建设自己的作为网络和以网络银行服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至1997年·12月通过网络与卫洪银行交易的客户已有43万。 卫法银行建立网络银行战略的目的在于适应客户变化的交易偏好和降低经营成木。卫法银行的指导思想是,如果客户希望在蒙中接受银行服务;那么我们就提供这种服务。在开发网络银行业务时,卫法银行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客产不仅需要查询帐户余额、交易记录、转账、支付票据、申请新帐户和签发支票等基本网络银行业务,还需要有关帐 簿管理、税收和财务预算的服务。于是在1995年,该行就与微软货币microsoft money)和直觉集团(intuit)下属的快讯公司(quicken)等提供个人理财软件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利用它们的软件包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据卫法银行自己估计,每天有40多万客户通过网络与银行进行交易,每200万笔交易从银行柜面服务转向网络服务将节省1500万美元,即每笔交易节省几5美元。至2000年末,卫法银行预计自己将拥有100万网络用户,而随着客户从实体分行向低成本网络银行的转移,它们将节约大量费用。在高莫斯咨询公司的排名中,卫法银行在综合排名栏申位列第2,并在客户关系栏和客户信任栏申分别名列第1和第4位。 二、社区银行的网络银行发展战略 在美国,绝大多数银行属于社区银行,这类银行的规模通常都很小。1997年,美国97%以上的银行组织(约有11500多家)所拥有的资产不超过20亿美元,这些银行主要吸引一些小额消费性存款,并向消费者发放小额商业性贷款,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内的零售金融业务。相对大银行而言,这些小银行的优势在于与本地区相关行业的联系密切,同客户更加贴近。对于客户来说便利是最重要的,他们喜欢到同一社区或地区的银行去办理业务,而不是找座落在小镇之外其它州或其它国家的银行。网络银行出现后,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社区银行通常采用防御性跟进战略,将网络银行服务看作是吸引客户的工具。例如,位于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安萨斯银行(amsouth)是一家典型的社区银行,其资产总值为20亿美元。为了确保客户不会因为便利的原因而选择其他银行,它就及时利用克瑞林集团gorillion)的航海者软件(voyager),拓展网络银行服务领域。 由于规模和资源的限制,社区银行在进入网络银行领域采取跟进战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跟进战略,社区银行将很难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维持生存空间,因此如何在网络银行的业务中保持竞争优势,对于它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网络银行进入壁垒低,业务差异化小,所以金融服务的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色化战略将是它们发展战略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实践申,已经有一些社区银行对此进行慎重的思考。 例如,委托银行(intrust bank)是一家位于肯萨斯州的社区银行,在1876年由钱德勒创立,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该州威迟塔(wichita)地区的农场主和零售商。经过钱德勒家族四代的努力,现在该行的资产为17亿美元。委托银行建立网络银行的战略目标最初是为了与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等大银行在竞争中保持均衡态势。正如远程银行分部的高级副总裁莎利.布恩(shari bevan)认为,他们建立网络银行最基本的目的是起到战略防御作用,并将网络银行视为防止当地客户流失的一种战略手段。委托银行作为一家社区银行,一直将目标客户市场定位于当地的客户。当新兴的网络银行出现时;发展自己的网络银行以保证在目标客户市场中的份额,是干种最好的选择。但是,委托银行的战略目标并不局限于此,在网络银行的竞争中、它仍然将业务创新视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将业务创新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此作为该银行的特色和最高战略目标。目前该银行的网络客户可以进行远程交易,并实时检查交易情况。不久,客户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自己信用卡的使用情况,而且可以看到该行经纪人服务所提供的投资计划。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委托银行还计划首先将语言识别系统投入网络服务,以便对使用远程交易的零售商身份进行鉴别委托银行认为,最先运用新科技的人将获得市场的馈赠,这种馈赠并不是新技术本身,而是客户的信赖这是最有价值的回报。在高莫斯咨询公司的排名中,这家社区银行的网络银行在综合排名栏和客户信任中分别名列第19和第7。对于一家身价不足20亿美元的小型银行而言,能在激励的竞争中跻身于客户信任栏的前10位,足以说明它们战略的成功。 三、纯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 对于纯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而言,也有两种不同的理念。二种是以印第安纳州第一网络银行(first internet bank of indiana)为代表的全方位发展战略;另一种是以位于林斯敦的康普银行(compu band)为代表的特色化发展战略。 1、全方位发展战略 对于应用这种发展战略的网络银行而言,它们并不承认纯网络银行的业务具有局限性。它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纯网络银行完全可以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所有服务,从而取代传统型银行。因为银行客户希望可以一次办理好所有的存款帐户、帐目核对和贷款事宜,同时,他们也希望银行可以快捷地满足他们在金融服务上的新需求,所以这些纯网络银行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电子金融业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要。正如印第安纳州第一网络银行的董事局主席所指出的那样,纯网络银行需要提供全面的服务来吸引新客户和巩固老客户。客户想要在一家银行获得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正是网络银行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的目标。为了吸引客户和中小企业,纯网络银行必须提供传统型银行所提供的一切金融服务。在他的带领下,印第安纳州第一网络银行正积极准备推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改变纯网络银行没有企业在线贷款的历史。这家网络银行在高莫斯咨询公司的排名中,在综合排名、网页资源、客户关系和客户信任等四项中分别名列第4、1、11和19位。 2、特色化发展战略 持有这种观点的纯网络银行也许更多一些。它们承认纯网络银行的业务具有局限性;与传统型银行相比,纯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要少得多。例如,因为缺乏分支机构,它们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现金管理服务;也不能为客户提供安全保管箱。纯网络银行若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提供特色化的服务。这类银行的典型代表就是康普银行,这家位于休斯敦的纯网络银行只提供在线存款业务,在康普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看来,纯网络银行应该专注于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业务的发展,至于其它业务可以让客户在别的银行获得,它们认为,客户可以硅互联网上发现所需要的人切,如果家银行想将客户局限在自己所提供的业务范围内是绝对错误的。目前,这家银行业务发展的情况也很好,在高莫斯咨询公司时排名中,在综合排名、综合成本和客户信任三项中分别名列第6、6、19位。 除这种典型的情况以外,其他纯网络银行的特色化发展战略也具有借鉴价值。耐特银行(net. b @ nk)是仅次于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纯网络银行,在1999年第一季度末,该行的存款已经达到3.327亿美元。在后者被收购以后,它成为纯网络银行业的领头羊。该行服务特色在于以较高的利息吸引更多的客户。耐特银行的最高执行官葛利姆斯(g.r.grimes)认为,每一个纯网络银行的客户都是从其他银行吸引过来的,所以吸引客户在纯网络银行战略中应是第一位,而利息则是吸引客户的最佳手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1999年第一季度末,他们的客户接近25000人,是前一年的3倍。而且这个增长速度还在加,决,1999年2月,客户增加了2000人:3月增加了3000人,截止4月中旬,已经突破4000人。耐特银行在高莫斯咨询公司排名栏中仅次于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和卫法银 行,位居第3;在其他项目中也表现不俗,综合排名、客户关系和网页资源3项分别列在第4、2、4位。 四、启示 由上不难看出网络银行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银行将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而网络银行的这些成功发展战略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信息时代大银行的发展方向--网络银行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 及,传统银行300年来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任何银行无论资金多么雄厚、实力多么强大,如果忽视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那么它们都将在数字经济时代受到惩罚。与之相反,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将自身优势与网络银行相结合,那么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对于大银行而言,总是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管是收购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还是自建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都是不错的选择。我国有实力的银行也可以借鉴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战略,收购西方的网络银行,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用它们的技术与人才,还能够拓展业务范围,以点代面,无论如何,在网络中客户是无国界的。 2、中小银行要强调金融服务特色 鉴于网络银行投资少、维持费用低、辐射范围广、随时随地可接入、业务功能强大、信息传递快捷等优势,它的产生为中小银行战胜大型金融集团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银行业进入壁垒很低,业务差异性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强调银行自身服务的特色。只有提供特色服务才可以赢得客户。中小银行市场定位一定要清晰,对于目标客户的定义必须明确,要具有良好的可鉴别性,唯此才能吸引和巩固客户,才能在与其他银行的竞争中保持发展的势头。 3、我国银行业要在战略上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注意培养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银行业务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在网络银行网站建没和维护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知识的人才;在网络银行网页和网络金融新产品开发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和具备银行业务知识的人才。卫法银行在自己的网络银行开业前2一3年就开始着手进行准备工作。我国的银行如果想及时加入这一领域,必须现在就开始人才的储备工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单独进行人才储备和开发网络银行业务的成本也许太高,可以通过人才外协、外部采购或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获取银行外部人才或金融服务软件包,以降低成本。 4、我国的银行业还要在战略上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服务品牌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银行进入壁垒低,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差异小,因此银行业一定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形成品牌壁垒,以获得和保持更多的客户。美国所有网络银行都很重视高莫斯咨询公司的季评榜,无论是在综合排名中出现的银行,还是在各个单项排名中出现的银行,均将其用于自己的宣传。不仅如此,事实上,在互联网上争取客户是很困难的,以耐特银行为例,它每争取一个客户需要50美元的宣传费用,1999年该银行广告预算是1998年的6倍。作为第一家盈利的纯网络银行,其优异的经营业绩证明它的市场营销战略是成功的。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 摘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充分认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能更切实的进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状态较为复杂,变化也较大,其心态既不同于入学前的高中时代,也不同于一般高校的在校生,这是因为他们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在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这一时期心理方面产生的问题也比较多,如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则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我国过去只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教育模式和简单的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创造新的教育理念,探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既是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大学教育重中之重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先进的和科学的教育观念。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己开始受到我国大学的重视,但目前它在一部分大学中仍只是形式而已,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是单独作战,与大学其他课程内容并无联系。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对心理健康实质内涵的认识有所偏离;另一方面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即心理健康问题应由心理工作人员来解决而不需要与其它部门进行合作。随着我们对心理健康实质的深入研究与理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大学教育应有的必要之一。随着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将最终成为高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看,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逐步融入普通教育,双轨合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构建大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还应注重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完善。首先,树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通过教育纠正学生的缺点、培养优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使大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并把生活幸福作为高校教育奋斗的目标。其次,优化校园环境,通过绿化、建筑等美化校园。注重学生在校生活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要关注贫困生,通过提供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予以帮助,使他们自强自立,顺利完成学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愉悦其身心,提高其校园生活的满意感,同时还可以通过板报、广播、社团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来宣传积极的心理健康内容,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和潜能,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三)完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本校大学生特点,以围绕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第一目标制定切实可行且科学的规划。 1、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不但影响一个人的为人之道,更能影响一个人以后的综合素质,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有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出一些不良现象,如不良网络行为、抄袭、不诚实、浪费、感情用事等等都是行为教育和道德教育问题。随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增多和复杂化,进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刻不容缓。 2、提高适应与创新能力 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大力开展学生创新教育,是各个大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成功就业等都是极其重要的。 3.个性培养 健全个性的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健全个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其主要标志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修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等等。 4.社会关系的培养 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阶段正处于性生理机能成熟而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婚恋观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重点之一,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生活与成长,如何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各大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研究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 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队伍体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 心理普查、建档及咨询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心理健康科研工作等,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 体系 构建 1 工作目标与思路 着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设施,以“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为主要载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大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强化心理健康意识;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化解心理疑惑,预防心理疾患,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助推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2 党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设施健全 2.1组织体系健全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学工部长、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分院党总支书记为组员。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中心),负责组织、策划和实施全校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档、研究及教育,并指导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协会和朋辈心理热线;二级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具体负责本院系的心理工作,与学校的心理中心呼应,形成工作协同机制;三级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负责落实校、院的各项心理工作。四级建立心理危机转介机制。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医院建立联系,防止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2硬件设施完备 心理中心占地面积720平方米,设有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心理测验室、团体咨询室、宣泄治疗室、行为训练室,放松治疗室、基础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和宣传栏。配有心理测试电脑21台,装有70多个心理测试单机版和网络版软件及各种心理训练软件,购置普通心理实验仪器17台,生物反馈仪2件,音乐治疗仪、脑电波治疗仪各1套,总投资100万元。 2.3师资队伍专业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给心理中心配备2名专职教师,负责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心理教师有心理学及其相关教育背景,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同时邀请心理教研室有资格证的老师兼职做心理咨询,为学生排忧解难。二级学院的心理辅导员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定期组织培训,鼓励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证书,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 课程体系 一是开设了公共必修课。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完整的课程计划、大纲和教材,课程设置1学分,全校学生必修,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教研室的老师共同授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一种以“体验性”教学为主的教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或设计专门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中体验,在感悟中获得成长的经验[2]。确保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获得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二是开设选修课。开设了“面对抑郁”、“变态心理学案例”、“青年心理极其调节”和“现代社会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成功心理学”、“心理学英语”等选修课,每年有近一半在校生选修,丰富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4 活动体系 每年组织“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影片赏析、学校十佳心理使者和优秀心理使者评选、大型心理趣味运动会,制作心理宣传栏、心理漫画展、心理微电影,世界睡眠日条幅签名仪式,“给你一只手”公益活动、“爱的抱抱”爱心活动“画心情”书画比赛,征集心理格言软笔、硬笔书法作品、“心理历程”文章、最美笑脸征集等系列活动。 二是发行心理期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心晴》已发行4年。该刊物着眼于普及心理常识,刊登“美丽心灵”主题征文优秀作品,解答热点心理问题等内容。 三是校报开辟“心理平台”专栏。每期校报安排心理指导老师撰稿,分析学生心理案例,介绍心理健康知识。 四是开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站设有“心闻快报”、“心灵鸡汤”等专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自我心理调解的方法。 五是拓宽心理信息传播渠道。开通了心理骨干QQ群、飞信群、微信圈,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5 开展心理普查、建档和咨询工作 每年新生入校后,逐一接受 SCL-90和UPI问卷普查。发现异常者,由心理指导老师单独约谈,结合心理委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平时观察,最后确定是心理问题重点人的建立重点学生追踪档案,同时指定本班或本寝的同学作对该同学进行心理帮扶,实行动态监测。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及时进行转介,防止重要的危机事件发生。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咨询,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和团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6 心理科研工作 心理中心的老师在工作过程针对发现的问题进项课题立项、发表文章,有力的支持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需要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服务、全面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对象的全体化、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3]。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网格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摘 要 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情况,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提出构建网格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横向建立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纵向完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力度,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等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体系 网格 大学生是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特殊群体,他们生理发展渐趋成熟但心理却未达到真正成熟。①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谐校园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样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健康的人格。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和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以期改善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更加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伤现象屡有发生,据各大高校新生心理测评数据显示:大一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8%左右,且该数据有上升趋势。笔者以国内某大学学生为对象做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人数98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60人;研究生48人,本科生50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心理很健康的学生比例占31.6%,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的占62.2%,83.7%的受访学生承认曾受到心理问题困扰,而在调查人群中,对于“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哪里”的问题,67.3%的学生选择了人际交往压力,59.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压力,72.5%的学生选择了情感问题,80.6%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35.7%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原因,43.9%的学生选择了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20.4%的学生认为如果身边的朋友存在心理问题自己会受到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的求助主动性较差。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自2001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国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教育工作体系和平台的整体构建,以及专业化心理咨询师队伍、心理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等多维工作力量的发展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通过开设各种讲座、建设心理健康网站等形式系统预防,综合服务,精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但目前国内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研究依旧存在“短板”,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客体缺少参与热情等。调查显示,只有24.5%的学生明确表示遇到心理问题时会主动求助,60.2%的学生仅表示可能会求助,其他学生均表示不会求助。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从根源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向专业化、普及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3 构建网格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这种情况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缺失与不足需要我们正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付出努力,改善现状。笔者认为:构建网格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网格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横向建立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纵向完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氛围。 3.1 横向建立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学范畴公共限选课。以某大学为例,开设的社会心理学、恋爱与婚姻等心理学相关课程均受到在校生的普遍欢迎,每学期选课均为爆满。笔者调查显示:约86.7%的学生上过或想上心理健康类的课程,76.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知识类的课程列为大学必修课,69.39%的学生获取心理学知识的途径是看书或上网获得信息,只有3.06%的学生表示自己曾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涵盖“在我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解答一些思想问题”、“介绍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在我难以自我控制时给予警醒”等内容。这充分说明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极大地信赖感和期望值。 而现状是,高校当前开设的心理学限选课、不定期的心理学讲座等课堂容量无法完全满足全体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且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具有随机性、长期性等特点。只有通过设置横向到边的心理学课程,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让心理学知识长期、稳定的伴随大学生的成长。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应注意根据学生年级从低到高依次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教育、专题教育及提升教育,以增强知识层面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同时,还要加大对心理学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满足课程讲授的需求。 通过专业化的授课,学生可以系统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能正确看待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消除对心理学的陌生感,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信任度。而系统的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可使大学生在需要心理自助或心理帮扶时能及时有效的做出正确判断并付诸正确的行为,达到既能自助也能助人的效果,更能较大的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3.2 纵向完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不同层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区别。有明显抑郁、自杀等倾向的个案需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从专业角度介入,由具体事件引发的偶然性心理障碍也许只需要同龄人的开导帮助。调查显示,当面临压力或烦心事时,67.34%的学生愿意向朋友诉说,41.83%的学生愿意选择自己认识或了解的老师进行心理咨询,58.17%的学生愿意选择完全不认识的老师或专家进行求助。而有65.3%的学生明确表示当自己遇到心理问题时不会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具有不同层次的制度、团队和载体,纵向设置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纵向的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具有专职教师,并具备临床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以及从事心理专业教学研究的能力,总体掌握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整体规划和安排心理工作;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状况等了解较多,应当具备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作为兼职心理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交往、适应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并具有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班级和宿舍层面应设有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并做好对他们的培训教育,重视他们的作用,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机制,通过开展朋辈互助、同伴教育,建立心理工作一线的监督和预警机制,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危机的发展。② 纵向分层的工作体系,为学校动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创造了多渠道的空间和途径,也为大学生寻求心理帮扶提供了最顺畅最人性化的渠道,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3.3 加大投入力度,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氛围 尽管大多数高校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我国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整体起步较晚,目前其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在不愿意求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中,25.76%是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隐私,34.84%是因为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联系方式和预约方式,还有39.4是因为不相信心理咨询可以解决问题。此外,35.71%的学生不知道“525”的含义,只有29.59%的学生参加过心理活动,50%的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宣传了解中心的办公地点和联系方式,但仍有38.7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健康求助要求,因此不关注也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联系方式。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缺乏信任,有些甚至完全不知心理学是什么,更不能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氛围营造。加强对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素养,尤其不可忽视对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学教育。学校同时应重视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并依托他们,以充分开展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心理活动为载体,提升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除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家长、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应当在做好校园内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争取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个别沟通等方式多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系,让更多的人和机构关心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形成良性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机制,共同为大学生打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成长空间,让健康的心理伴随大学生成长成才。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分析与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均发生深刻变化。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强烈冲击。对于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影响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度被人们所忽视。扩招带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的冲击等,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状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不仅是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竞争,更是个体心理素质水平的竞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以及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中的核心成分。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强化组织建设,构建“校―院―班”三维一体的心理健康体系 坚强的组织领导、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体系之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运行。 一是在学校层面应成立一级“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组织、策划和实施全校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档、研究及教育,并指导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为“中心”划拨专项经费,配齐配强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设立专门工作场所,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校的顺利开展。 二是在学院层面成立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本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工作。由于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单一校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应成立学院层面的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与校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形成工作协同联动机制。 三是在学生班级班委中设置“心理健康委员”,负责落实学校、学院的各项心理健康工作,建立“校―院―班”三维一体的工作机制,实行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层层落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 三以学生为本,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 1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内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主体是辅导员,而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复杂多样,具有心理学方面专业的辅导员则尚显不足。专业的不对称性和绝对数量的不足性,要求高校必须立足现有的辅导员实情,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培养一批具有国家专门机构认证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建立一支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专家化队伍。 为此,学校应依托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对各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辅导站”负责老师开展集中性、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通过训,确保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指导老师均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专业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学校资助其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通过内部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2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根据师资力量开设全校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对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稳定化和持续化。 二是开设心理知识专题讲座。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其呈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心理知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大学新生主要存在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主要面临发展方向模糊、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恋爱困惑等心理问题;大四学生主要存在就业压力、择业困惑、社会角色转变等心理问题;贫困生内心自卑,缺乏自信问题,等等。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出现不同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朋辈辅导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与支持,提供一种类似心理咨询的帮助。研究发现,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找帮助,极少数人寻求专业的帮助。因此,学校各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从中招募一批热心助人、热爱心理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强化培训,让朋辈心理辅导员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四是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个体咨询能够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由于高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单一的个体咨询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共性问题,团体辅导则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五是积极开拓学生“第二课堂”。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的效果。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心理话剧比赛、心理电影观赏、心理沙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3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 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里学生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思想状况等更加趋于具体真实。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机构多与学校行政机构设在一起,物理距离上远离学生社区,在学生社区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对薄弱。 随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高校应在学生社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并在学生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教育及咨询活动。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缩短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拓展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四以预防为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 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是杜绝大学生心理健康恶性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首先,掌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规律,做到科学防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并非是偶发事件。学业困难、家庭贫困、家庭重大变故、季节环境因素、男女情感破裂等,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生发展规律,主动介入、提早防范,把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 其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监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认知水平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在新生入学时,对全体新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了解每位学生的气质类型、人格状况、性格特征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同时,对筛查出具有潜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专门辅导,解除心理危机因素。此外,将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条件以及不同学期的学业状况一并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实行动态监控。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较好地实现了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早监测、早评价、早预防、早介入。 再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转介机制。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辅导与教育,旨在化解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而对学生出现的严重心理障碍或重性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学校不具备治疗的资质和条件,必须与当地医疗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早鉴定、早转介、早治疗,避免更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鉴定与转介机制,防范危机的蔓延和造成更大的损害。 五优化人文环境,发挥文化育人“软实力”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学生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与感染的作用。高校应加强校园规划和环境治理,注重人文景观设计,凝练学校人文精神,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软实力”。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着眼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强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被动地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在合作与和谐的氛围中,开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局面。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也从一开始的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发展到现在的不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更是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方式、新体系,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心理健康人才。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概述 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股重要学术思潮。它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科学发现,而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是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映。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 第一,人的认识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个人描述、解释、说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从社会建构的观点来看,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对话、协商、冲突、修辞等社会性过程,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第三,心理状态、心理过程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是现在的,一切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建构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氛围。 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氛围需要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大型心理情景剧表演活动、心理健康测试活动、心理图片展示活动、心理电影赏析活动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建构积极、活跃、健康的校园氛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件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建构沟通、对话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 有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不断互动,在沟通、交流、互动中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的。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和大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互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正是要在积极、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氛围中,体现沟通、对话、交流、互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 第一、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促进学生自身不断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下交流互动能够学到许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学习和互动中,不但获得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还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自己或求助于他人进行很好地处理。 第二、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促进家长与学生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大学生虽然已经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但还未真正接触过社会。他们虽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但却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学学的课程知识,更需要在父母、家庭的帮助下,在和家长的沟通互动中,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学会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 第三、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接受各个科目门类的教师传到授业解惑。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与教师会自己的沟通对话。在沟通对话中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学生更多 的学习成长。 第四、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媒体尽量摒除负面新闻的传播,多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大多数人倾向于关注负面的东西,新闻报道更是如此。很多负面的新闻报道最能博人眼球,而正面的、积极的新闻报道看得人相对较少。鉴于此,需要媒体在沟通对话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媒体环境。 第五、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 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学生更多地掌握心理知识,提升心理水平。 在建构的沟通对话思想中教育行政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凸显的位置上,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如此,在学生、家长、教师、媒体、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沟通协作的基础之上,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通讯工程论文:载波通讯在配电网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简要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和载波通讯,并通过一个实际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介绍了载波通讯在配电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的情况,同时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配电网 馈线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 载波通讯 西门子BU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气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供电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一个配网自动化工程,配网试点工程中包括了主站、子站和配电终端部分。为了实现上述配电站的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工程在4个开关站安装了配电终端设备,在110kV变电站设置了配电子站,在配调处建立主站,并据实际情况建设通信通道,通过载波技术实现终端与子站的通信,利用电力系统已有通讯设备,实现子站与主站的通讯。本文介绍配电自动化及载波技术(主要设备是西门子BU)在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中的应用。 2 配电自动化 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以大幅度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为目标的对配电系统在线的、准实时的闭环控制。 配电自动化一般由3层组成:主站、子站和终端。主站为配网的监控和管理中心层:子站为配网监控中间层;终端为配网监控终端层(包括FFU,TTU)。主站完成全局性的功能;局部性的自动化功能由子站完成:终端的功能主要是数据采集和执行操作命令,主要为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一般来说馈线故障隔离有两种方式:一种利用馈线上安装的分段器多次重合实现故障隔离:一种是线路保护动作后用通信方式故障隔离。通过通信方式故障隔离可以发挥配电自动化整体优势,从全局实现故障的判断、隔离和恢复供电,以减少故障引起的损失,减少停电时间。例如:珠海许继的FA-1000馈线自动化系统由架空线路用馈线自动化设备由真空负荷开关(PVS)、故障搜查控制器(FDR)或一体化远方终端(RTU)及电源变压器(SPS)组成。其中PVS在不安装通信设备时候就具有利用断路冲击电流按照整定延时分段多次重合功能隔离故障。加装通信设备后既可升级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 3 载波通讯 配电自动化有众多的远方终端设备,因此配电通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低压电力线信息传输主要有:有线、无线和电力载波几种传输方式。有线信道使用专用电缆,优点是数据传输的误码率低,缺点是需要专用通信线路,费用高。无线信道发射功率和使用频率均受到限制。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优点是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对线路的维护成本,缺点是须提高载波通信的信息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等。 本文所介绍的配网自动化工程使用了西门子数据通信系统DCS3000。DCS3000系统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接1传输处理原理,将通讯信号通过耦合电感耦合在10kV电缆出现口,另外一段电缆进口也装耦合电感,利用电缆屏蔽层载波通讯,由西门子基本单元设备发出和接收信号。系统的心脏为基本单元(BU)。拥有独立的电源,4个传输接口,用于传输处理的高集成模块,一个微处理器和几个本地接口,并由软件可分别设置成主、从或中继功能。DCS3000系统采用4kHz-24kHz带宽,如果某频带无法使用,可更换为其他频带。该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大传输容量的频隙,该特点不仅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满足快速数据传输并启动无故障系统。 4 配网自动化工程的实际应用 本文介绍的配网自动化工程是杭州配网试点工程。DA试点主站设在配调。运管中心设立一个子站,可以根据权限对管辖的开关进行远动操作。具体实施功能上考虑了和SCADA的主站功能实现合二为一,实现变电所信息的调用,实现DA和变电站自动化信息的共享。 DA系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方式。其中主干网(变电所―DA主站)利用已有局域网通信;FFU―变电所的通信模式采用光纤通信;变电所(子站)和终端设备之间利用载波(西门子DCS3000)通信。 试点范围选择高技变电所2条线路:益市779线、乐超780线:三墩变新出2条线路,以及4座环网开关站:益超站、莲港站、湖畔站、政新站,4个开关站设备均为SM6环网开关柜。DA试点系统需对SM6开关站操作机构和通信进行改造,加装电动机构、通信设备以及电源设备。四个开关站I、II段母线均没有母联装置,现有高技变2路电源,在政新开关站加装母联,系统为单环运行。系统改造后,从三墩变新出2条线路到政新开关站,拆除母联,整个系统便是标准的双兀结线,可以看作A、B两个相对独立的环网。A环网:高技变―乐超780线―益超站―超港线―莲港站―港畔线―湖畔站―新畔线―政新站―线路3―三墩变:B环网:高技变―益市779线―益超站―益莲线―莲港站―莲湖线―湖畔站―政湖线―政新站―线路4―三墩变。 对于该网络,配置10个西门子BU设备,一个主BU设置在高技变,连接子站,每个开关站放置两个BU,分别连接母线出线和进线。三墩变放置一个BU,用于闭环。如网络中有一个节点出现故障,载波信号可以通过另外一条线路送至子站。 试点的配电自动化(DA)是SCADA/DMS系统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FTU以及通信网络对配网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以及恢复供电(网络重构)。 试点系统要求对开关站进、出线开关柜以及用户开关柜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和控制,在FTU采集信息的基础上,能从变电站自动化(SCS)系统获取相关信息,实现全网络的数据集成,通过DA主站能够检测并识别相间短路、单相接地、断线等故障,实现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以及恢复供电,实现局部方位的网络重构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压合格率、线损统计,无功补偿方案以及配变监测和集中抄表功能。 DA试点中开关站设备为SM6开关柜,FTU选择采用施耐德TELUS200I,采用多路共用型式进行配套。FTU的通讯电源及开关操作电源均有蓄电池供给,开关操作电源采用DC48V,通讯电源采用DC24V,在FTU装置包含充电器,平时通过取自线路的电能浮充,直流电源能在外部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开关操作10次,同时通讯设备工作24小时。 通讯工程论文:试论通讯工程中有线传播技术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我国通信工程的相关设施设备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其他技术相比较,有线传输网络对于人类来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不断的为人们提供信息传输,并有效的实现业务的连接以及传输。本文对通信技术发展进行了简述,同时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内容,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有线传输;通信工程;研究;改进 现在的通信技术分别有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组成。无线传输在进行信息传递时是使用电波进行的,而有线传输是以光电信号或电缆等方式传递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有线传输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他能实现通信业务的传送和连接,并能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传递的服务,使人们的通讯和沟通日益平凡和便捷。 一、有线传输技术概述 1.架空明线传输技术。架空明线传输技术即是指,通过电线杆将导线架设在恰当的位置,把每对导线连接形成一个通信渠道。一般来讲,明线信道频带300Hz是最低端范畴,而高端范畴则按照间距大小、线径尺寸来进行确定,一般会控制在1MHz左右。架设明线传输技术,适用于单路电话、多路载波、数据信息传输、传真传输等方面,此技术最大的缺点是传输距离不长,而且传输速度较慢,应用范畴比较窄。 2.同轴电缆传输技术。此种技术即是指芯线以单根铜线为主,此外,以外包同轴铜管来代替电缆铜线,从而形成一个信息传输渠道。经过同轴电缆的电磁波,可以进行有效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磁波的干扰。此种传输技术的频带有较大的宽度,高端最高范畴能够达到10GHz左右。因此,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在信号馈线、电视信号传输范围当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3.对称电缆传输技术。对称电缆也被称之为绞合电缆,主要有低频、高频两种。低频对称电缆具有较窄的频带,单个信号也只能进行一路电话通信。高频对称电缆主要有非屏蔽双绞线以及屏蔽双绞线两种,屏蔽双绞线比较重,而且价格比较贵,应用范围有限,但是对称电缆传输技术却有着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4.光纤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是当下比较常用的一种传输技术,同时也是骨干网当中最重要的传输渠道,光纤传输速率较快而且容量较大,具有十分优良的保密性以及抗干扰能力,通信质量也非常的不错。此外,光纤重量较轻,此种技术所需要的原料充足,大部分都是数字信道。在未来的通信工程发展过程当中,光纤传输技术的位置至关重要。 二、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 1.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同轴电缆的传输信息道是将一个单根的铜线作为芯线,并同时将电缆上的铜线被外包的同轴铜管代替所形成的一个基本通道。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信息通道可以使电磁波进行有效传输,避免外界的干扰。因为同轴电缆传输技术频带很宽,所以其高端能够超过10GHz,所以在电视信号或者信号馈线过程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2.架空明线传输技术。在架空明线的传输技术指的是将导线架设于电线杆上的适当位置,让各对导线都能形成一个通道。这类信息传输通道的频带低端最多为300Hz,但它的高端具体确定因素为线径尺寸以及间距的大小等,并且一般为1MHz左右。架空明线传输信息道可以用于多路载波、单路通话、电报、传真以及数据信息等信息 。 3.光纤传输技术。在骨干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传输途径就是光纤传输技术,它不但具有通信容量大、带宽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保密性强的特点,还具有通信质量好的优点。除此之外,光纤传输通道大部分为数字通道,所需要的原材料充足,重量也轻,所以,光纤传输技术在以后的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四)绞合电缆传输技术。绞合电缆可以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也被称为对称电缆以及平衡电缆。市话电缆等低频对称电缆的频带都较窄,他单个的通信道只能容一路电话。反之,高频对称电缆中的双绞线具有两种类型,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的价格高、分量重,使得应用并不广泛,但是绞合电缆传输技术的前景非常好。 三、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1.光纤通信传输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光纤传输技术有自己的优越性,很多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比如:网络信号传输协议、传到材料、计算机网络路由等等,在其中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网络通信的传输的发展与改进趋势之一。在信息工程上跟着传输协议、材料以及工艺方面的越来越完善,有线传输技术已经朝着传输质量最佳和传输速率更高的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方向改进 。 2.网络化的发展改进。数据信号的传输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l展不再是传统的单目标的指向性连接,其更多朝着现代网络化方向飞速进展。实践证明,其不仅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信息传输需要,同时还可以确保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可靠性,所以成为有线传输的改进与发展。 3.传输距离的改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不断加快的同时,对通信工作里的信息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有线传输距离、有线传输技术方面,全球化的今天将面临更多挑战。从实践里可以看到,跨海电缆以及跨地域光缆的铺设历程越来越长,这就是以后通信工程里的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实现兼容、相通和匹配,不仅意味着有线传输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与各种技术相结合,还意味着有线传输技术可以发展成网络中包含领域最全面的一项技术。而技术的全面研究的过程非常漫长,所以其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通讯工程论文:无线通讯技术在偏远地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介绍如何解决偏远地区水利工程的通信问题。通过技术理论对比选择,实际采购,现场施工,最后完成实施。为解决类似偏远地区工程的通信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偏远地区 通信 无线 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的位置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一些水库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间,而一些水闸则都是在大江大河旁边,这些水利工程都是远离人们生活的地方,网络运营商大都没布线到这些地方,所以这里的安防设施及办公自动化等一些现代管理方法都没办法应用。但是随着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它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现在我就无线通讯技术在偏远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谈谈个人的看法。 现将前一阵子我单位的一个堤防安防监控工程介绍一下,我单位管理范围11.5公里堤岸,沿路下辖4个旱闸、4个水闸和一个排涝站,单位准备在各个水闸、旱闸、排涝站及部分堤岸都装上安防监控,且都要通上互联网,做到无纸化办公。在这次工程招标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碰到一个问题,我们的两个水闸建在堤岸迎水坡,距离通信商的线路端口大约600米,且中间隔着路堤结合的江滨路。明线布设非常困难。如图1所示。 所以在这两个水闸与通信商的连接方面,考虑用无线连接方式。因为如果按照有线方式,那就要破路、破堤挖管铺设线缆,不管从经济方面还是地理环境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1 工程需求分析 (1)每个水闸需要3路(1路高清红外球机、2路红外枪机)高清视频监控; (2)每个水闸都要连接上互联网满足办公上网需求; (3)由于包括3路实时高清视频监控,要保证录像画面流畅性和清晰度,所以前端往后端硬盘录像机的流量需求比较大。 2 无线信道及技术方案的选择 通常的无线信道包括红外、短波和微波信道。 (1)红外线是利用红外光源发光照射到墙壁或屋顶等阻碍物反射红外线从而形成整个房间的广播通信系统。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设备便宜,带宽高,但其传输距离很有限,一般在无阻碍物的情况下,可传输几米。常用于家用电器的遥控上。 (2)无线电短波通信是使用甚高频30-300MHz和超高频300-3000MHz的电视广播频段,其波长在100米-10米之间,其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且带宽比微波通信要小。 (3)微波通信的频率段为吉兆段的低端,一般是1-11 GHz,由于频谱越高,其潜在的带宽越大,所以它具有高带宽、容量大的特点。由于使用了高频率,其工作波长短,因为在天线面积给定时,天线增益与工作波长成反比,所以天线增益高,且可使用小型天线,便于安装和移动,灵活性更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无线技术也日新月异,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有以下几种无线技术,即蓝牙、 Zigbee、Wi-Fi。 (1)蓝牙技术其传输范围有限,一般只有在4米范围内,才能收到其信号,大多应用于计算机或手机等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2)Zigbee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其传输也只有10-100米,标称传输速率为250Kbps。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流量需求比较少的领域。 (3)Wi-Fi俗称无线宽带,它在当今社会上被广泛应用。提到Wi-Fi,我们就要从IEEE802.11这协议说起,它包括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IEEE802.11ac等协议。其中802.11n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协议,它工作于2.4-2.4835 GHz和5.15-5.85 GHz频段,在物理层用了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DSSS系统中,由于发射的码片只占数据比特的N份之一,所以DSSS信号的带宽是原来数据带宽的N倍。它还在MAC子层采用了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增强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理论上,它能提供最少1Gbps带宽进行多站或无线局域网通信,或是最少500Mbps的单一连接传输带宽。 综上所述,显然微波通信信道的Wi-Fi比较适合我们实际要求。 按照IEEE802.11协议标准本身来说,其覆盖范围是:室内100、室外300。这个数只是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会碰到各种障碍物,比如混凝土墙壁、木板、玻璃和石膏墙等都会影响其传输距离。为了实现我们目标,我考虑增加网络互连设备。互连设备按它们工作的协议层划分为:中继器工作于物理层,它只是简单对接收信号进行再生和发送;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其处理数据的速度比网桥慢;而网关则工作于网络层以上协议层,它的产品比较少;网桥和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转发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较快,所以选择无线室外网桥桥接来解决我们的难题。接下来就是天增益的问题。在无线网络的架设过程中,为有效提高通信效果,减少天线输入功率,天线会做成各种带有辐射方向性的结构以集中辐射功率,由此就引申出“天线增益”的概念。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天线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是全方向的即在水平方向图360度都有辐射,没有死角或者死角非常小。一般情况下宽度越大,增益越小,所以其增益小,传输距离近,多用于点对多点通信。而定向天线正前方有水平角度,水平角度的大小与其增益数值成反比。其能量集中,增益相对全向天线要高,适合于远距离点对点通信,同时由于具有方向性,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3 设备采购 经过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对比、选择,我们选择以下主要设备:大华的PFM880和PFM881,其大概参数为无线技术:IEEE802.11a/n;调制方式:IEEE802.11 OFDM;天线:DH-PFM880是外置天线增益16dbi,DH-PFM881是内置天线增益15dbi;传输距离可达5千米,传输速率最高可到300Mbps。 4 施工阶段 摄像机位置固定好后,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再从交换机连到PFM881的LAN口,其有两个RJ45接口,一个LAN口,一个POE口。PFM881作为发射端装在水闸操作房的顶楼,其供电是从POE口通过双绞线与POE电源上的“POE”口连接,再接到电源插座上。PFM880作为接收端有1个RJ45接口通过双绞线与POE电源上的“POE”接口连接,给PFM880设备提供24V电源和数据传输,POE电源上的“LAN”接口连接光纤收发器,通过布设光纤连接到机房硬盘录像机再接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最后效果图如图2所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总结一下几个注意点: (1)在配置发射端或接收端的IP时,应及时修改其默认IP,避免造成冲突。 (2)天线角度的调整整个施工的难度之一,大增益要细细调整,因为水平角度非常小,稍微调整一下,就会失之千里。 (3)发射端和接收端在无线设置时,网络名称、无线加密选项和密码要设置成一样。 5 结语 实现现代偏远地区水利工程业务信息的高度共享、传递、日常办公及管理信息化,就必须要把它与外界的通信连接起来。通信包括有线和无线,由于偏远地区的局限性及现代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方式越来越成了我们的选择,本文通过技术理论对比选择,实际采购,现场施工,最后实施完成。可为解决类似偏远地区工程的通信问题提供参考。 通讯工程论文: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通讯事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而在光纤网络诞生之后,通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光纤网络的不断发展完善,其自身所具备的大容量、抗干扰以及快速率,使得其在电信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通讯工程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光纤网络不断应用的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完备起来,有线通讯行业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为通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必须要强化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研究,从而更好的弄清光纤网络技术的特点与作用,充分的发挥出其在推动通讯工程技术发展当中的作用,为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光纤网络 通讯工程 应用 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中,光纤网络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利用光纤网络高速率、强抗干扰以及大容量的特征,能够从全方位促进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这就使得通讯介质产生了根本的变革。特别是在传统的通讯技术发展遭遇瓶颈,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社会通讯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光纤网络的应用,能够彻底的变革传统的通讯技术,更好的推动现代有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说,通过强化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探究,能够为满足现代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推动通讯事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提升,更好的为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 1 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现代通讯工程技术的发展当中,光纤网络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单模光纤、接入网光缆、室内光缆、通信光缆以及塑料光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光纤网络的发展,其在通讯工程当中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特别是在现代通讯行业当中,供应商对于光纤通讯有着更高的重视程度,在技术研发当中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就使得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多波长光网络以及光网技术合作计划将会得到更好的落实,光纤网络在促进通讯工程技术发展当中的作用也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为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光纤网络的关键技术 2.1 网络基站 作为光纤网络正常通讯的基础,网络基站在整个的光纤网络当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就目前的网络基站来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解码基站以及通信基站,这两种基站都是进行网络通讯转换的节点,为保证网络通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我国通讯工程的不断发展,网络基站的建设工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只有依靠大规模的网络基站覆盖,才能为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网络基站在运作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保密性与传输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而为用户的通讯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通信中的复用技术 在通讯工程的发展当中,光纤网络不仅需要对光信号进行处理,还要对现有的资源以及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保证资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资源的调度依赖于复用技术的保障,只有科学合理的对光纤网络进行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光纤资源的作用与价值,为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进行复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的传输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保证整个效能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光纤网络效率的提升,为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 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3.1 光纤入户 在通讯工程当中应用光纤网络,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实现光纤入户,从而更好的促进用户网络宽带的提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在传统的网络宽带当中,尽管理论宽带很高,但是用户终端的宽带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缩水,造成实际网络宽带较低的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因此,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光纤网络在通讯事业的应用当中,必然会朝着光纤用户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光纤入户也会逐步的落实,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通过光纤入户的实现,能够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更好的推动我国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保证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实现。 3.2 全光网络的发展 在通讯工程技术的发展当中,全光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为节点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传统的光纤网络节点当中,采用的大多是电节点的形式,但是在全光网络当中,节点将视线全光华,从而极大的促进信息传递效率与安全性能的提升。在全光网络的传输下,能够在较强的兼容下,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传输,从而更好的进行各个终端之间的连接,促进网络宽带的提升。在光节点的作用下,信息传输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减少以往由于延迟传输而产生的信息乱码等问题,从而极大的提升了W络结构的便捷。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的全光网网络技术应用当中,研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强化对于全光网络的研究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当中的作用,推动我国现代通讯行业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光纤网络的不断发展完善,其自身所具备的大容量、抗干扰以及快速率,使得其在电信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通讯工程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光纤网络不断应用的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完备起来,有线通讯行业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为通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传统的通讯技术发展遭遇瓶颈,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社会通讯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光纤网络的应用,能够彻底的变革传统的通讯技术,更好的推动现代有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说,通过强化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探究,能够为满足现代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推动通讯事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提升,更好的为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 通讯工程论文: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探析 摘 要:在通讯工程中,安全管理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围绕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希望为今后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关键词: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一、现阶段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状况 1.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一些通讯工程的建设项目中,多存在风险,特别是通讯工程建设,风险性较大。在进行通讯工程项目建设时,造成安全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相关人员没有将安全施工的理念全面落实到个人。这种现象在通讯工程建设时普遍存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是凭借之前的经验对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预测,而是要根据施工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对安全管理进行具体考量。 2.通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现阶段的通讯工程建设施工时,项目的管理人员一般会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忽略安全施工的观念。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的误区,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只是重视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3.通讯工程施工时缺乏管理力度 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时,由于缺乏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管理力度,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模式陈旧、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现象。 4.相关人员缺乏对项目风险的预测 在进行通讯工程建设施工时,相关人员缺乏对风险的预测,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有效的分析以及防控,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此问题也是严重制约我国通讯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进行通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 1.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 要提高通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效率,其重点是要凸显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第一,组建高效可行的管理流程,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系统培训施工设备的操作,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第三,重点贯彻落实安全施工的观念,在施工过程中搭理宣传安全生产的理念,并且重点讲述安全施工的意义,提高施工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2.强化施工设备及材料的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中所需设备以及相关材料的使用时限、次数等基本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及时停止已超使用期限的设备,并对其进行替换,避免因为使用期限的问题造成通讯工程安全质量出现问题。另外,相关人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养护与维修,并且记录维护的次数,保证设备在使用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3.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进行通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在实施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提升环境、工程质量。为此,我们可以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着手,全面提高施工水平,以此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实现安全管理的施工目标。 三、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进行通讯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其重点要对项目工程的众多安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展开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此,为了提高通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进行通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的观念,需要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为此,要在相关部门的规定下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监理并完善。在通讯行业的相关企业中,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督系统,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监督系统对施工过程实施安全监控,从而进一步完成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根据施工前防控、施工过程中控制、竣工后改进的流程实施安全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要及时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深挖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以及处理。 项目管理人员要在现有人员设置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加强对通讯工程中安全管理项目的资金投入,严格审核通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设置合理的惩罚制度,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缺乏安全管理力度的情况,要予以合理的惩罚;相反,面对安全管理落实比较好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奖励,这样也可以激发相关人员实施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升进行安全管理的意识。第二,通讯相关企业要将安全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提高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以此保证通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提高对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通讯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为此,榱私一步保证通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第一,要在企业中开展以“安全管理”为主题的培训,相关管理人员通过知识培训,提高自身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重视通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且能够采取措施进行积极防控,面临安全问题时可以进行有效解决,全面解决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问题。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因为一些项目管理人员过于重视通讯工程的施工进度,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忽略安全、质量的重要性,为此会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保障项目施工的安全性,提高通讯工程的质量。 3.提升安全管理力度,建立专项安全管理部门 为了全面贯彻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并且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另外,相关人员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设计专项的安全管理资金,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状况进行全面监督与审核,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违反安全管理条例的人员予以惩处。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全面降低施工人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保证人员自身安全,为通讯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4.提升项目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项目风险预测能力 由于在通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缺乏对项目风险的预测能力,为安全管理以及项目施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为了保证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与质量,要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对项目风险的预测能力,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防控,避免因为风险防范不及时,对通讯工程建设施工造成影响。另外,相关人员也要提高自身面临风险及时应对的能力,在风险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以免对通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四、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通讯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发展,提升通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是实现的有效手段。而这意味着在通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以此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通讯工程论文:浅析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十二五”规划;应用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 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通讯工程论文:关于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工程有线通讯楼光环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中新塔台与周边建筑群楼之间光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重点介绍光纤环网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SDH技术 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有线通讯楼主楼位于新塔台建筑楼群,由于二期工程量大建筑物分布广,业务多,所以各建筑楼之间数据、语音业务采用光纤环网技术进行传输,可靠,安全,稳定,场区共有30个站点,分别位于场区周边各建筑楼。 光传输设备分两个区:航站区、飞行区。 下面从技术角度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一、光纤的概述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技术从原理上看,其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二、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 2.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直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 3.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投入使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鉴于光联网具有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 4.新一代的光纤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5.光接入网 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由此可见:21世纪以来,光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各大建筑群间使用,咸阳机场有线通信网络光环网的使用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更有利于向国际化机场迈进。 通讯工程论文:浅谈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中集控系统的通讯设置 【摘要】以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为例阐述在PCS7系统S7-400系列PLC与溴冷机控制系统、离心机控制系统、软化水控制系统及联合泵房控制系统等这些不同控制系统、不同通讯协议下通讯参数的设置、通讯数据的读取等。 【关键词】热电冷联供;PCS7;通讯设置 1、前言 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是将瓦斯气发电、制冷和供暖技术整合在一起,对能源经行梯级利用,高品位能源(瓦斯气)用于发电,然后利用发电机组排放的低品位能源(烟气余热、热水余热)来制冷(供热),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0%以上,最高可达90%)、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煤矿热电冷联供系统不但解决了瓦斯直接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而且通过瓦斯发电产生的余热来实现井下降温,改善井下工人工作条件,提高井下工人的工作效率,对煤矿安全生产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煤矿也可大幅节约能源费用。 2、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的构成及工艺流程 2.1构成 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主要分为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包括瓦斯输配系统、瓦斯发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地面制冷系统;井下部分主要由井下供冷系统组成。 2.2工艺流程 瓦斯气采用站外输送方式送入储气罐,储气罐依靠自身的压力将瓦斯气输送至发电站气体预处理系统,瓦斯经脱水、除尘、增压达到发电机组需求后输送给高浓瓦斯发电机组发电。发电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产生0.8MPa的饱和蒸汽供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溴化锂制冷机将18℃的井下降温回水温度降至5℃后进入离心式制冷机组进一步降温至2.5℃,再送至井下三腔硐室,经三腔冷媒分配器及二次循环泵输送到工作面空冷器, 实现井下降温。 3、集控系统结构及通讯设置 3.1集控系统结构 以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为例,集控系统根据矿井热电冷联供工程的特点,按照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原则,选用西门子SMATIC PCS7系统构建整个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现场控制层、集中控制层、调度管理层和与之对应的控制网络构成。控制管理层由地面制冷控制站(包含溴冷机控制分站、离心机控制分站、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瓦斯发电控制站(包含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余热利用控制分站),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包含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冷媒管路控制分站)组成,详见图1。 3.2通讯接口设置 要想全面了解整个热电冷联供工程的运行工况,热电冷联供工程的集控系统必须采集各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及报警信息,这些参数和报警信息可以通过硬接线和通讯两种方式接入集控系统。随机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集控系统通过通讯的方式来采集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及报警信息。要实现通过通讯方式采集数据,首先必须选择能够与子系统控制分站兼容的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再对通讯参数进行设置,最终才能实现数据的采集。 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地面制冷控制站、瓦斯发电控制站、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中的控制分站均由设备厂家成套提供,有些控制分站可以提供多种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有些控制分站只能提供一种通讯接口及协议。溴冷机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离心机控制分站采用嵌入式系统,由高速单片机控制,能提供Modbus-RTU接口,通过转换模块将Modbus-RTU接口转换成Profibus-DP接口;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采用高速单片机控制,能够提供OPC通讯方式;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采用贝加莱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和OPC通讯方式;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余热利用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采用IPC控制,能够提供OPC通讯方式;冷媒管路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 PCS7系统作为新一代的控制系统,不但继承了原有PLC控制系统的优点,同时融合DCS系统的优点,能够提供多种通讯协议及通讯接口,且通讯协议更加开放和透明。因此,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集控系统在网络配置上,使用标准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网络。溴冷机控制分站、离心机控制分站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地面制冷控制站,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余热利用控制分站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瓦斯发电控制站,冷媒管路控制分站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地面制冷控制站、瓦斯发电控制站、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通过工业以太网接入地面集中控制室的两台冗余服务器,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和井下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由于只能提供OPC通讯方式,因此也通过工业以太网接入冗余服务器,这样就实现了热电冷联供工程中各子系统控制分站的接入,完成了以通讯方式采集数据的第一步。 3.3通讯参数设置 溴冷机控制分站、离心机控制分站、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余热利用控制分站、冷媒管路控制分站均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上级控制站,现以溴冷机为例来说明Profibus-DP方式接入集控系统的通讯参数设置。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井下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通过工业以太网以OPC通讯方式接入冗余服务器,现以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为例来说明OPC通讯方式接入集控系统的参数设置。 (1)Profibus-DP方式 地面制冷控制站采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溴冷机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在STEP7软件的硬件配置界面中将地面制冷控制站配置DP主站(Master),溴冷机控制分站配置成DP从站(Slave),从而实现主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STEP7软件的HW-config(硬件组态)界面,按照设计先配置好地面制冷控制站的硬件,再把CP 443-5(Profibus-DP通讯模块)配置成主、从模式。 通讯工程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十二五”规划;应用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通讯工程论文: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可视化应用 摘要:在分析我国电信行业尤其是移动通讯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与现场管理的模式,然后分析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原则。 关键词:移动通讯;项目管理;可视化应用 引 言 目前, 我国的电信行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 国家对整个行业的调整、3G 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都将对移动通信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公司为扩大市场占有率, 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 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改造和通信网络项目的工程建设, 用以支持公司日益扩大的业务服务范围。 面对日益增多的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 不但是项目成功的保证,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保证。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计算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提供了方法与技术的支撑。本文根据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利用可视化方法对通讯工程的现场进行管理,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 从而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 1、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与现场管理模式分析 1.1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 (1)市场为买方市场。 设备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但为了保证网络调整稳定,运营商多和两三家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形成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项目标的大、涉及面广。 工程标的高,尤其是重大工程的主设备项目,有的一期高达几亿美元。 工程往往涉及多家设备供应商以及客户内部多个部门协同 (如传输专业、无线专业、电源专业、空调专业),而各方又互不相属。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项目极易陷入多方扯皮,进度将严重滞后。 (3)项目风险大。 一是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迫于市场的严酷竞争,各厂家往往不断推出新版本、 新技术, 造成系统不稳定,原承诺的功能无法实现等问题。项目进度受多方未知条件影响,很难控制。例如一个新交换局的割接入网是否与全网的重大调整相冲突,是否得到相关分公司的配合,各分项工程是否都进展顺利, 甚至其他运营商的配合,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展。而这些限制条件往往是不可控的甚至是不可预见的。比如某个外国元首来访,突然宣布封网(所有工程停工)一周;又比如不同运营商之间展开非正常竞争等。 二是其风险承受度低:因为通讯行业的特点,一旦发生网络瘫痪、计费错误等重大通信故障,对运营商而言,将引发大批用户投诉甚至转网;对设备供应商而言, 将面临运营商的高额索赔,并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2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 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研究更是不多见。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和一般工程项目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移动通讯工程项目和一般工程项目中攫取共同点,并根据移动通讯工程的自身特点,结合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理论, 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度管理。对工程现场各种不可控因素应有专人负责分析跟踪,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对设备供应商通过在合同中加入激励条款, 来减少项目延期;二是质量管理。首先应该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工程现场网络指标监测体系和严格的系统定期自查制度, 力争在故障发生前就排除隐患;三是成本管理。对工程现场中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控制;四是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项目团队虽然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但应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专长,尤其要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 使其业务水平能力不断提高。 根据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构建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见图 1。 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的设计原则 为了能让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漂亮地完成移动通讯工程的现场管理的任务,保证工程管理的实用和高效,在设计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 实用性是系统开发的根本目的, 本着软件客户在实际工作中简洁易学、方便操作的指导思想,系统设计追求简单实用和人性化,界面清晰明了,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灵活。 (2)先进性。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应该重视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量做到以最通俗、最简便的方法,实现完善管理的最终目标。 (3)通用性。 系统在完成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基础上, 应该有比较好的通用性, 应该能在同类型的工程的现场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4)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 为防止发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非法添加、修改等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可靠性和抵抗病毒侵害的能力, 必须为系统建立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等措施。其次是系统自身的坚固性及系统应具备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机制。 2.2 系统功能的设计 通过对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工程实际管理的需求等的分析, 最终确定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由以下内容组成。 (1)数据库子系统 空间数据库子系统包括数据编辑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编辑模块主要完成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和影像数据等的录入保存功能。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数据的处理、分类、连接、查询等功能。 (2)GIS子系统 1)图形编辑模块。 完成三维图形和各类专题图的制作、修改、存储等功能。 可以实现移动通讯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的各个组成部分、三维图形的制作,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散点图、直方图的制作等工作。 2)图形浏览模块。 图形显示模块由 3个子模块组成,其功能有:①平面布置图显示子模块显示工程实体总体平面布置图;②进度三维动态显示子模块显示工程进度三维动态图; ③专项图显示子模块显示散点图、直方图。 3)双向查询模块。 实现图形和相对应的工程信息之间的相互查询, 实现工程三维图形和工程基本信息之间以单元工程为基础的一一对应关系, 实现三维平面布置图和相关属性、 三维动态进度图以及相关属性间双向的查询功能。 (3)管理子系统 1)进度管理模块。 进度管理模块由 3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功能如下:①重点工期警示子模块。 登录、修改、保存和查询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重要工程节点日期,并为项目法人提供警示;②进度计划子模块。输入合同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的开工、完工日期,以及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制 作网络图及时间参数表; ③实际进度子模块。已经监理审核、业主审批的月进度支付申请单中的单元工程完工日期、 报量和支付款额为依据,生成实际的参数表。用实际参数表与计划参数表对照, 计算出工程的延期情况, 依据实际参数表和计划参数表的对照情况作出相应的进度调整报告。 2)质量管理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由 4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功能如下:①人员控制子模块。考察总监和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主要工作人员在场情况, 以天为单位对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主要工作人员考勤并登录、删除、修改及查询统计相应信息;②施工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械质量控制子模块。依据监理工程师抽样情况,对施工材料、半成品和机械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3、结论 在分析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根据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构建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可视化系统, 对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界面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应用提供了方法与思路,同时也为提高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提供了方法与技术支持。 通讯工程论文:中兴通讯对外承包工程特点及问题 中兴通讯是最早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之一。自1995年至今,公司的国际化成果已让世人瞩目,公司产品销往全世界包括亚洲,南亚,北美,欧洲,拉美,非洲等,在全球160多个国家进行工程承包,为500多家运营商及政府、行业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009年,中兴通讯总营业收入88亿美元,海外约占到一半,其中亚洲、非洲所占比例较高,随着高端市场的突破,公司在欧美的项目正在快速增加。 中兴通讯主要承包运营商项目,同时也承建一些政府及其他行业项目。作为通讯企业走出去的典范,中兴通讯的对外工程承包特点及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做一简单介绍,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工程覆盖面广 中兴通讯在160多个国家进行工程承包活动,这使中兴通讯的工程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别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建议相关部门能提供一些系统培训指导,组织经验共享,避免公司在文化、用工、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少走弯路。 TURNKEY项目所占比例高 虽然公司的主业为通讯设备及方案与服务的提供,但纯通讯设备及服务提供类工程比较少。通讯类项目客户倾向于全包模式,就是要求提供网络规划、站点获取、站点施工、网络优化等一揽子TURNKEY服务界面,这对公司的项目管理、资源调配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需要与大量土建等外包商合作,在国际项目上我们认证通过的外包商有上千家,工程管理难度大,质量保证难度大。2009年公司国际工程过半的项目都是TURNKEY项目。工程建设在网络成熟的国家少一些。比如在欧美市场,新建站点相对较少,更多是共站建设、设备替换升级。 建议大型承包企业重视联手“走出去”的协同效应。也建议政府多组织一起企业合作交流会,使企业相互了解,增加合作机会,互相取长补短,汲取经验教训。建立战略联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承包工程的能力,而且可以使企业提早介入,共同策划,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非常规项目比例较高 为了迅速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对外承包工程中,承接了一些非常规项目。例如埃塞“千禧年”项目,就是一个令西方公司望而却步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7年9月11日,是埃塞历的“千禧年”节,几十万侨民回国庆祝,全球诸多政要聚集,现有的移动网络无法承载即将出现的巨大话务量,埃塞电信经过慎重抉择,4月底把网络扩容的合同交到中兴通讯手中。200万线扩容,从签约到组织生产、越洋运输、安装施工到网络优化,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工作被压缩到短短五个月里。公司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了任务。 本地化程度高 员工的本地化是国际化运营的必然要求。公司员工的本地化率在65%以上。员工的本地化使我们更便于与客户沟通,了解当地客户的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占领先机。本地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公司融入当地,对驻在国利益的关注。2009年,中兴通讯埃塞俄比亚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延猛代表公司向儿童福利院捐款,帮助福利院解决儿童饥饿问题。此举得到了埃塞总统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的高度赞扬。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公司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注重对客户的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中兴通讯长期秉持的理念。在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同时,积极致力于为驻在国培训人才。既兼顾客户后续发展需要,密切了公司与客户的关系,也减轻了工程服务负担。 2007年10月,公司与埃塞电信签订了400多万美元的赠送合同,建立了7个实验室,公司还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全业务电信实验室,其作用和影响覆盖至整个非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可以提供培训、业务模拟、业务测试等多种功能,为埃塞当地电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技术保障。公司与哥伦比亚最著名和悠久的大学之一JAVERI―ANA大学自2009年开展合作,投资建设了实验室。今年4月,中兴通讯宣布在巴西著名的INA―TEL大学建设两个通信人才技能中心。 中兴通讯学院是中兴通讯的培训平台,在海外14个片区均设有专职区域培训经理,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的近13万名客户提供了培训服务。 力图在积极拓展与风险控制方面寻找最佳平衡 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存在种种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如果片面追求规模上的扩张,容易将企业引出良性发展的轨道。过分的价格战会破坏市场规则,进而造成签约项目难以实施、影响企业信誉等问题,短期行为为后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阻力。作为“稳健派”的中兴通讯,在海外项目承包选择上,力图在规模和效益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坚持可持续发展。通常,公司会在国际通行的对各国金融风险系数评级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特点,确定一个国家的财务风险系数,并以此作为评判是否承接一个项目的参数之一。在签约前,对客户的财务能力进行审查,力求把每一笔订单的风险降到最小。 技术、成本、融资能力作为竞争优势 在高科技行业,技术能力是能否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关键,中兴通讯已经在多个领域从技术跟随成长为技术领先者。成本领先战略始终是公司的坚持的生存之本。而融资能力已经成为关键竞争能力,因为通讯项目往往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2009年公司承包国际工程中60%多的项目需要融资。公司积极与各大银行探讨合作,充分利用“中国资金”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优势。 在目前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公司已多次呼吁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加大对国际工程承包的支持,放宽尺度,确保信贷资源,为企业重要国际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协助企业针对具体项目共同决策、努力推进。 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使之越来越成为海外企业攻击的目标。 不久前,欧盟委员会接到比利时无线网络设备生产商Option公司投诉,称以中兴华为为首的中国无线网卡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导致该公司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72%降到2009年的5%。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线网卡同时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达41亿美元。这是欧盟第一次对中国出口欧洲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影响巨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对后续中国通讯制造企业在欧洲的市场拓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针对全球贸易保护及贸易摩擦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政府间协调力度。建立相关产业、宏观政治信息监测通报、预警机制,指导、约束企业的行为。 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还遇到其他问题,如签证问题、承包资质问题、汇率风险、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国际工程承包中,中兴通讯采取了项目化管理运作机制,完善工程交付能力,稳健经营,控制风险等措施,在国际电信市场上不断提升工程承包能力。在过去的三年中,公司的复合增长率排名行业第一,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实现了弯道超越,向成为世界卓越企业不断迈进。 通讯工程论文:浅谈智能建筑中通讯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监理 摘要:目前,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某智能型办公大楼工程的监理实践,讨论了智能建筑的通讯及电气设备在选用和安装过程中的监理要点。 关键词:智能建筑 自动化 监理 一、开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1.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 智能施工图虽然经过大量调研才绘制,但因智能建筑具有其独特性,如综合布线的线缆不可驳接,最大长度受到限制等,因此要充分考虑业主装修的要求和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2.认真负责地对待图纸会审。 智能建筑设计复杂,相关专业多,互相 影响 密切,如在空调未制冷的情况下,智能监控系统就需主动判断可能出现的 问题 如主机启动与否、电力供应和给排水情况是否正常等,并将所有判断结果输出,供管理人员参考。又如在设计所选用的变频泵控制柜中无预留运行状态的参数输出,我们在图纸会审中发现后及时进行了更改,避免了可能造成的经济或工期损失。因此,图纸会审应认真细致,不仅要检查各专业图纸有否存在错漏或重复,还要对各专业所设计的设备型号、参数等进行对比复核,确认其准确无误和安全,才能确保工程的按时按质完成。 3.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正常。 智能建筑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其设备、部件大多为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故其产品选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装前测试。安装施工时由两人负责,一装一检,确保接线无误,通信正常。本工程施工工艺要求高,如综合布线施工中选用的光纤电缆产品有长达15年的质量保证,为确保业主利益,还必须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做到责任到岗到人,每工序均有技术交底,并督促总包单位指派专人对分包单位完成工段进行专检。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 1.综合布线系统(GCS) (1)材料的验收 监理人员首先应了解物料的存取情况,督促施工方及时对主材进行报验。我们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对所进五类双绞线进行抽查,每批次随机抽验3箱,并在任意段按100m的倍数进行抽验,降低了因抽验可能造成的线缆损耗。对于端接元件,采用本工程的设备如RJ45 PS100E-262模块链路测试,测试仪器为FLUKE DSP100。主干光纤的验收主要核对厂家证明材料,以及光缆型式、规格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其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并对端头用放大镜观察是否有损伤或破裂。 (2)施工中的监理 综合布线施工严格按厂家技术要求进行监理,采用的监理手段主要有对线缆敷设情况进行巡查,如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和无毛刺,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缆线的布放应 自然 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有外力造成的挤压和损伤等;缆线两端标明编号的标签应书写正确和清晰端正,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对主要施工工艺如模块打接、光纤打磨等实行旁站;工段完成后隐蔽前应进行隐蔽验收,使用FLUKE DSP100自动测试链路情况和编号记录,铜缆链路测试见图1。光纤传输系统的敷设质量关系到光衰减,要求敷设光缆的弯曲半径大于38.1mm,此外STII连接器(陶瓷)的连接也非常重要,打磨后的连接测试需用光学仪器进行检查,使用仪器为FLUKE DSP4100。 2.建筑设备系统(BAS) 本工程建筑设备的控制器具有广泛的通信能力,其支持的标准通信包括点对点通信,PROFIBUS DP,PROFIBUS FMS,LONWORKS,以太网TCP/IP,远程通信等,甚至支持MP-BUS,M-BUS,EZR-BUS,GENI-BUS等非标准通信。 本工程中选用的SAIA DDC PLUS系列产品中的每个类型都是由处理器模块和其他功能模块组成,各类PCD处理器在模块结构上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和指令集,唯一的差别是用户存储器的大小、输入输出点数和CPU的处理速度有所不同。通过中央通信总线S-BUS将各分站的信息传至中央工作站,通信速度为9600~38400bps。SAIA DDC PLUS提供的现场控制器是全智能型设计,能完成顺序控制、DDC控制、PID调节、能量管理程序等功能,无需借助中央工作站的帮助。 本工程BAS的监理,采用先硬件后软件的方法 进行质量控制,对SAIA DDC PLUS系列产品PCD处理器模块先用万用数字表对开关量测试,然后用手提电脑通过接口转换模拟信号的输入或接收信号,检测处理机构、执行机构能否正常工作。对程序部分的监理,本工程采用现场控制软件实现实时控制,反馈数据信息,以大庆华科(FOCECONTROL)为主控软件,其编译速度快,输出界面好,人机对话易懂易用。 3.智能建筑通信系统 主要在语音设备区对110DW2-300无脚配线架的语音管理进行监理,根据电信部门提供的电话编码核对打线情况,确保电话的开通。在无线通信方面,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电信部门进场施工,对其施工线路架设进行指导,避免以其他管道作支架或挂在其上或破坏天花等。 三、工程验收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其内容包括:①对已验收的工段抽查其产品、布线有否存在异常情况,并注意提醒施工方做好成品保护;②在整体验收时,应确保单机已能正常稳定地运行,施工竣工资料是否齐备;③要求施工方编写验收程序步骤,做好试机时的安全、技术交底;④与设备供应商如空调主机、水泵厂家等人员联系,要求联合调试时在调试现场协助弱电工种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安全。 四、结语 智能化建筑之所以“智能”, 由于其安装了先进的通讯、控制和电气系统,因此,智能化建筑的电子、电力系统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严格监理和真诚的服务,使工程质量和效益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通讯工程论文:面向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在逐渐的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也在不断地接近国际化的水平,建立一个告诉网络服务平台迫在眉睫,这个网络平台主要是提供服务质量和管理服务,本文针对如何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方案。 关键词:通讯工程网络服务监测控制 前言:网络服务质量的监测主要分为服务质量监测与公开,基于MPLS的通讯服务质量控制,基于政策的计费系统。现在我们就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例进行一个分析,探讨解决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教学目标,网络将是必须的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实现远程教学系统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资源的迅速增加,开发能够实现控制、测量、计费实际服务质量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必然的。目前我国的网络共存已经出现,但是没有一家企业公开的为用户提供质量报告。要想体现网络的良好信誉,透明公开是一个必然的程序,也是CERNET的当务之急。实现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的关键。这是CERNET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流量工程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IETFInternetnran定义Internet流量工程(trarneengineering)为:从Internet网络工程角度处理运行IP网络中的性能评估和性能优化问题,它包括测量、描述、建模和控制Internet流量。 RFC2330Frmework for IP Perrormance Metric定义了一个IP性能测量尝试应该考虑的框架。为了最大限度地使Internet用户和Internet供应商共同理解端到端的性能和可信度,框架定义了一些测量的准则。定义了一些涉及测量的术语和概念,讨论了测量的不确定性和错误。 这个定义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的结果,集成业务以资源保留为主要特征,主要提供的是保障服务和控制负载服务。它将网络业务区分为不同的服务区间,每种服务定义了一种单向的包传输特征,区分业务在DS节点中的转发行为特性由PHB来描述。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通过为每个路由建立一条标签交换路径(LableswichPath),在路由核心设备的内部引入面向连接的机制。它有过去路由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它可以根据业务类别给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路由选择,提高了路由选择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对通讯业务的路由直接控制的需要,可以与客户的Intranet无缝集成,这是网络发展的一个大进步,一个飞跃性的进展。 2.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系统 2.1 系统设计原则 网络服务系统在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设计目标,现在的大多数用户都在网上查询和使用部分信息,因此在设计的时候,系统应在网上提供简单明了服务,便于用户查询与比较;系统的测量功能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主干网上的测量要尽可能小的扰动和变化,充分考虑到RFC规范;尽量避免周期性的主动测量的扰动,因为一方面如果与被测对象是同周期的,就只能测到一个相位;另一方面,周期性主动测量带来的扰动,可能导致网络进入“同步状态”,这对整个系统的运转有很大的影响,这是系统设计时要遵守的根本性原则。 2.2 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组成相对的较为复杂,但Cernet主干网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管理系统在主要节点上运行。主要有三大功能区组成: 2.2.1 服务质量监测系统 服务质量监测系统主要是在Monitorserver上为用户提供主节点的WeatherRePort服务,可视的网络拓扑信息服务,主要站点的响应时间服务,其它服务,主要是作用是帮助进行网络测试与诊断。 2.2.2 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服务质量控制系统是由基于MPLS的预约带宽和政策性路由服务器组成。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来自于用户的预约和监测系统的反馈。在Policyserver上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路由器信息,支持Policy一BasedRouting,利用MPLs实现质量控制,保证主干网与国际出口的服务质量。 2.2.3 基于政策的计费系统 此系统主要是用来计费的。是基于部分服务质量来收取一定的费用,并在计费系统上给予显示。 2.3 系统实现过程 系统的设计,建立,功能的监测后,要实现其意义,主要包括包括响应用户的呼叫,服务的质量是业务质量的一部分,是关键的一部分,而对网络来说,服务质量最终是从网络性能撒上反映出来的。网络的服务质量是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的,切不可做面子工程,一定要控制好网络质量,保证功能正常运转,在管理过程中缺少不了监测系统的帮助,监测系统随时监测网络的质量,发现不对,及时更正,对网络服务收取费用,不应该一刀切,应该采取分级收取的原则。 3.监测分系统 系统从设计到完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真正的运转需要一定的管理,管理过程中监测分系统的设计就是必须的,监测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在用户的实际需要,问题的改善等方面,监测系统必须紧紧围绕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整个系统发挥应有的功能,保证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完善。 结束语: 通过对网络的纯熟运用,对服务质量、流量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网络的测量、控制、管理,提升了网络的实际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本文从MPLS/VPN技术角度进行研究,CERNET的Q-Bone实现的话,将可以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传输服务质量保证,支持CRENET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并对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通讯工程论文:西安市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工程规划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安市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现状,从区域内水量计算、水源选择及管网水力计算分析等方面设计分析,展望了工程建成后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 通讯产业园;供水;水量;水源;管网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基本情况 长安通讯产业园位于长安区西沣公路西侧河两岸,总规划用地约6.96 km2,规划期末用地范围内的人口约为10.5万人。根据规划区的功能定位,规划区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目前“产业园”区内无公共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村民用水均为就近打井用水。 2、分析内容 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用水量进行计算分析;结合周边已有水源,对水源进行论证分析;根据水源布置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管网配置进行计算分析。 二、水量分析 1、 用水量计算 长安通讯产业园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三种计算方法,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2008~2020)》中规划用水指标及最近几年西安各开发区建成区供水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较为准确预测该开发区的需水量。 1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西安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6~1.0万m3/万人.d; 2020年西安市城市规划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46万m3/万人.d;结合“产业园”规划期限,设计“产业园”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采用0.46万m3/万人.d; 最高日用水量为: Qdmax=10.5×0.46 =4.83万m3 /d 2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西市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0.8~1.2万m3/平方公里.d;目前西安市主要区域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见下表: “产业园”用水量预测指标基本与西安市西高新地区用水情况相似,设计“产业园”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60万m3/km2.d; 最高日用水量为: Qdmax=6.96×0.60 =4.18万m3 /d。 (3)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结合“产业园”的规划方向和西安市的实际用水情况,设计各性质用地用水指标均取规范下限值。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2、用水量的确定 采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计算出的需水量分别为4.83万m3 /d;4.18万m3 /d和4.55万m3 /d。随着阶梯式水价逐步推行,用户节约用水意识的提高,工程建设中节水器具、节水措施、再生水回用系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将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相对减少。 通过上述分析并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确定 “长安通讯产业园”最高日用水量为Qdmax=5.0万m3 /d。 三、水源分析 1、供水水源分析 目前“产业园”区内无公共供水设施和管网,周边供水水源情况如下: 1现状供水水源 “长安通讯产业园”周边的现状供水水源主要有三处: (1)西安市城区供水水源 城区供水水源主要以黑河源水为主(曲江水厂60万m3 /d,南郊水厂50万m3 /d),向城区重力供水。 (2) 长安区三水厂水源: 长安区三水厂位于“产业园”东南,现状供水规模为5.0万m3 /d,远期供水规模可达到10万m3 /d。目前主要向长安韦曲城区、航天基地、长安科技产业园重力供水。 (3) 长安秦沣水厂水源: 长安秦沣水厂位于沣峪口内,现状供水规模为1.0万m3 /d ,远期供水规模为3.0万m3 /d ,距“产业园”约8km。 2供水水源选择 按照西安市政府关于“优先利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决策,“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水源优先利用地表水源。将长安区第三水厂作为供水水源,长安秦沣水厂作为补充水源和事故备用水源。 四、1、管网规划 1管网布置原则 管网布置主要依据长安通讯产业园总体规划平面图,同时结合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整个区域内给水管网以环状网为主,并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区域内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2比流量计算 管网平差计算给水管道均按照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管线上,由此计算出比流量。 3管网平差工况 管网平差工况:近期临时供水按最高日最大时计算;按照消防时、事故时工况进行校核。 4管网平差的计算方法 管网平差采用哈代-克罗斯方法进行计算,时变化系数取Kh=1.7,设计环闭合差h=0.001。 五、结语 该给水工程是“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命线,本文通过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用水量计算分析,对水源进行论证分析,结合水源布置对供水区域管网配置进行计算分析,为该区域的给水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加快了产业园的建设速度。
施工类论文:Ⅴ类围岩富水隧洞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方案 摘要:本文就引红济石Ⅰ标Ⅴ类围岩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讲述了该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该方案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希望本方案能对与此类似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Ⅴ类围岩;富水隧洞;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是把汉江北岸褒河支流红岩河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隧洞自流调入渭河南岸支流石头河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由低坝引水枢纽和输水隧洞(洞长19.76km)两部分组成。本标段从进口桩号K0+009~K0+3000,全长2.99km。洞室一般埋深150~300m,最大450m,洞室中泥岩段长0.51km,砂岩段长2.48km,以Ⅴ类围岩为主,地下水较丰富。断面为圆拱直墙型,成洞尺寸3.8m×4.2m(高×宽)。 在桩号K1+210处设计有长130m斜井一个,尺寸3.6m(高)×4.0m(宽),斜井所处地质为砂岩、层位不连续,以夹层和透镜体为主,局部地段厚度较大,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地下水丰富,有不同程度的流砂出现,易产生变形破坏,属极不稳定的砂岩。 在原斜洞与交叉段施工中,设计支护采用门架形式,高1.5m、宽2.1m、I16工字钢支护,支护拱顶低于设计拱顶0.80m,在施工中采用上抬法进行顺坡;在向上游方向主洞上导坑施工中,根据施工经验该处存在流砂等不良地质状况,为防止拱顶发生流砂、坍塌等现象发生,为确保施工安全,尽快形成工作面,经我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设计院及陕西省水利厅有关专家多次勘察、研究分析,该处地面较平整,洞顶距离地面25~30m,且地下水位较高,决定对交叉段K1+190~K1+220段采用旋喷桩进行固结处理,交叉段在按设计施工的基础上采用加强门架支护。 2施工原则与方案 具体施工步骤为:①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小型机械进洞,拟对斜井洞壁、洞底因流砂或地下水渗带所形成的空腔进行回填注浆加固后,再进行洞底局部修整施工。②对支洞掌子面采用长6m、间距20cm、Φ100大管棚和Φ60小导管注浆加固固结岩层;并对已施工完的支洞洞壁围岩进行模筑混凝土加固或固结注浆加固(小导管施工工艺见图1)。③支洞斜穿主洞施工采用短台阶、短进尺(每循环60cm)、弱爆破或不爆破、预留核心土和门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向前掘进。④正洞施工,先由交叉段向下游开挖支护5~10m,再进行上游开挖支护施工;洞内开挖采用风镐开挖,小型装载机装碴,小型翻斗车出碴。并在交叉段向上下游各不小于10m的范围内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工字钢,间距50cm,工字钢间用Φ25连接筋,间距60cm,拱脚和边墙底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强,喷射砼厚度≮30cm,包裹钢拱架厚10cm,分层喷至设计厚度。 3施工工艺 支洞施工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先拱后墙方案。 3.1 上部(拱部)施工①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②操作要点。a.管棚和注浆管的制作:管棚长6m,直径为100mm,管头加工成尖头;注浆管的规格尺寸与管棚相同,在距管口2m以后钻?准6~8的注浆孔,孔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b.注浆管、棚管的布置:由于地压力大,在拱顶曲率中心两侧45°范围内按间距10cm布管,其中注浆管间按小于1.5倍注浆扩散半径设置,定为30cm,在此范围之外则按30cm间距布管,且全是注浆管;掌子面核心土部位按50cm间距布管。以防止核心土失稳外漏。c.打入钢管:利用改装的风枪或气腿式风钻直接打管,如水平管可采用电煤钻打孔,再用人工锤击打管,管内砂用高压风吹出。d.孔口止浆:由于孔口地层不能自稳,需用柔性止浆袋止浆。柔性止浆袋系用橡皮绸制成的套状袋,打管前将其套在注浆管上用铁线绑牢然后随同钢管一起打入地层,注浆时,浆液或气体通过注浆孔进入袋内,使之鼓起压实管周围砂体,达到止浆的目的。e.注浆:将水玻璃稀释到10~20Be,和浓度为15%~20%的硫酸按2:1或3:1比例混合,配成pH值为3~5的浆液,然后按定压法(0.3~0.5MPa)进行单孔或群孔注浆。f.开挖:注浆完成后即可组织开挖。g.支护形式和方法:砂岩段采用I20型钢拱架,@60cm,φ25连接筋加密,@50cm;拱架尺寸加大为2.5m(半径),预留5cm。h.拱部衬砌:每挖完1个进尺,就衬砌1次(加格栅支撑),二衬紧跟。i.量测:量测项目有围岩压力、拱顶沉降和拱脚收敛。当发现围岩压力过大或沉降过大时,应对下一循环的管棚和注浆参数进行调整,同时须注浆加固拱脚。 3.2 下部施工工艺①施工工艺流程。下部放样布孔钻孔装药爆破排烟机械开挖及人工修凿喷砼安设下部格栅钢拱架布设锚杆孔钻孔安设锚杆挂钢筋网喷砼至设计厚度。②施工要点。a.在下部断面施工前,先打入1#和2#管。其中,1#管与水平方向成16°角,2#管成25°角。这两种管的长度均为4m,直径均为60mm,布设间距均为45cm。1#和2#管打入后,即可注浆加固拱脚。b.中台阶布管:3#管为核心土注浆加固管,长2m,横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45m,钢管外径为60mm;4#管为水平管,垂直边墙打孔,间距40cm,所用钢管的外径为60mm。中间台阶高2m,注完浆后即可开挖。c.中间台阶开挖:衬砌:采用短开挖、衬砌紧跟,每个循环挖、衬4次,进尺3.2m。d.下台阶打管注浆:下台阶打入5#管(管长4m,外径60mm,布置与3#管同)后注浆。要注意,4#管的施工需与各台阶错开,错开距离一般为两个循环进尺。e.墙脚加固:边墙衬砌后,为防止结构过量沉降,需对墙脚加固,做法是打6#管(管长4m,倾角450)注浆。 4正交支洞与正洞交叉段施工 4.1 交叉段采用加强门架支护加强型钢采用I20工字钢,并在门架上部设斜撑、门架底部加支撑纵横梁加强。门架间距50cm,及时喷射砼加强,包裹门架后10cm,连续施作到正洞内侧,门架间用Φ25连接筋连接,间距50cm。然后紧挨已完工门架下部在其两侧安装两组垂直于洞轴线的较小门架,在此基础上截掉门架内影响正洞施工的立柱,保留正洞内左右两侧4根立柱,然后对其进行正常的隧洞初期支护加固。 4.2 交叉段正洞开挖支护在对交叉段门架处理完的基础上,先按正洞标准断面向下游开挖支护5~10m,待形成工作面后,再向正洞上游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开挖支护作业严格按注浆管棚超前支护和三台阶法开挖进行。 5结论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和斜井交叉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处在透水岩层中,且交叉段洞室断面较大,两洞室交角小,是隧道开挖施工中的难点。交叉段开挖施工措施采用了采用短台阶、短进尺(每循环60cm)、弱爆破或不爆破、预留核心土和门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向前掘进;洞内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小型装载机装碴,小型翻斗车出碴。并在交叉段向上下游各不小于10米的范围内进行加强型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工字钢,间距50cm,工字钢间用Φ25连接筋,间距60cm,拱脚和边墙底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强,喷射砼厚度≮30cm,包裹钢拱架厚10cm,分层喷至要求厚度,钢支撑、拱架与锚杆之间均采用型钢或连接筋进行焊联,通过以上处理,支护结构与围岩形成整体拱效应,未发生塌方等事故。引水隧洞交叉段开挖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为隧洞提前进洞与早日贯通提供了条件,确保了工程进度,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希望本方案能对与此类似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施工类论文: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主要分类和特点以及技术措施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长,高压架空线的截面随之逐步增大,这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目前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对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杆塔基础;分类;特点;技术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长,高压架空线的截面随之逐步增大,这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工期占整个线路工程的50以上,材料运输量占50~60%,造价费用占20~40%,因此,基础工程无论在工期,还是在运输量和造价方面均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对目前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对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1杆塔基础的主要分类和特点 1.1 岩石基础①岩石嵌固基础: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岩石地基中直接钻(挖)所需要的基坑,将钢筋骨架和砼直接浇注于岩石基坑。该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其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砼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浇制砼不需要模板,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因此,该基础抗拔承载能力较强,施工费用较低。②岩石锚杆基础:通过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在岩孔内的胶结,使锚筋与岩体结成整体。该基型适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的强度,因此砼和钢材量较少,施工费用较低。但该基型对地质要求较高,需逐基鉴定岩石的完整性和坚固性,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1.2 掏挖基础常用有三种:全掏挖式基础、半掏式基础及斜插式掏挖基础,该基础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低于砼基础底面高程,硬塑粘性土地基黏土、硬塑、碎石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等。该基础能发挥原状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比用阶梯型基础节约钢材和砼分别为3~7%和8~20%。但存在砼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以及如有缺陷无法进行修补两个缺点。 1.3 台阶基础属传统的基础型式,基础底板的台阶高宽比不小于1.0,基础底板内不配置受力钢筋。适用广泛地质、各类塔型,其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由于台阶基础砼量较大,埋置较深,难以达到设计深度的流砂地区尽量避免采用该基础。 1.4 板式基础基础立柱和底板内配置受力钢筋,其底板的台阶宽高比不小于1.0(不宜大于2.5)。该基础与台阶基础相比,埋深浅,易开挖成形,砼量能适当降低,但钢筋量增加较多。该基础适用于软弱地质条件,有效防止基础下沉或者倾斜。板式基础设计时应控制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对转角塔及负荷较大的直线塔进行地基沉降变形验算,施工时应尽量少扰动地基土,清除开挖的全部浮土并做好垫层,必要时使用块石灌浆。 1.5 斜插式基础基础的主柱与基础底板不垂直的一种基础形式,是台阶或板式基础的特殊形式。该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主材角钢直接插入基础砼中,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至最低。斜插式基础在平原、河网地区使用较多,其最大优点就是节省基础材料,施工较为方便。其缺点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基础成型后如发生沉降或者偏移,则很难对其进行处理。 1.6 桩基础由基桩或连接于桩顶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桩基础分为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承台底面位于设计底面以下与土体接触称为低承台桩基,反之为高承台桩基。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是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桩基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断桩,而灌注桩基础除出现断桩外,常见的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 1.7 复合式沉井基础上部为砼承台,下部是薄壁下部是薄壁钢筋砼沉井联合组成的基础。该基础是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尤其是容易产生“流砂”现象的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的基础型式。该基础埋深较大,整体性好,稳定性好,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但施工工期较长,对粉砂、细砂类土在井内抽水时易发生流砂现象,造成沉井倾斜;沉井下沉过程中遇到的大孤石、树干或井底岩层表面倾斜过大,也将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1.8 联合基础铁塔四个基础墩用一个底板连成整体且基础墩间用横梁连接而成的基础。该基础适用于基础根开较小且基坑难以开挖、板式基础上拔土体重叠的软弱土塔位,其设计特点是埋深较浅,四个基础整体浇制,基础底板上面的纵、横向加劲砼梁承担由基础上拔力、下压力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底板与纵、横向加劲肋配筋,整体性好。缺点是基础材料用量较大,施工较为烦琐。 2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 2.1 掏挖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由于掏挖基础施工的隐蔽性,导致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及发现缺陷无法进行修补,因此该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连续级配制配料,或将2~4cm与0.5~1.0cm的石子按8.5:1.5的比例混合。②采用衬垫塑料布的方法,以避免地面处基础壁被碰撞脱落,浇制立柱后拆除。③采用砼坍落度选大一级的方法,保障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砼容易捣实。④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以满足砼和易性要求,当扩大头浇灌砼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如周边残存气体,可补充砂浆填充空隙,此时立柱部位的砼坍落度可小一些。⑤为了提高砼强度及密实性,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插入有效长度的1.5倍,使用时应当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有序进行,间距以300~400mm为宜,每次插入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以砼表面呈现水泥砂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止,不允许捣固过度。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应大于100mm,应注意避免与钢筋的长时间接触。砼振捣是项重要的工作,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并设专人监督。 2.2 台阶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式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台阶是此类基础的主要特征,而最不容易控制就是台阶之间结合处的质量,控制不好就会跑浆从而出现蜂窝、狗洞甚至露筋等现象,因此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①在砼浇制到阶梯结合处时,在上层模板外侧底部四周与下层阶梯砼之间的空隙用砼堆垒起来,然后再往上层阶梯模内浇灌砼,待浇灌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捣固,待见到砼堆垒起来的模板四周开始冒出水泥浆后停止振动,继续浇注砼。②斜插基础因立柱倾斜容易造成内角浆多,外角浆少,而出现空隙形成蜂窝,因此在浇灌立柱砼时不应直接往内角推料,而应用方锹往外角下料,以达到立柱内外角的砼浆石均匀。同时,对于斜插基础主柱的浇制捣固,因振动棒很难放到基础主柱斜面附近,使其斜面处的砼捣固不够。所以,立柱砼除用机械捣固外,还应用捣固钎捣固主柱的四个面处的砼,以免产生蜂窝及狗洞现象。③在基础回填时,为防止基础移位或倾斜,应该在基础周围均匀回填。特别是斜插基础回填应该先回填斜柱内侧,然后回填外角侧及侧面,回填时土方倾倒高度应该尽量放低,避免土方冲击基础。④斜插基础主角钢位置控制是关键,因此在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计算主角的下端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以及主角钢露出立柱顶面的高度;同时固定主角钢的底部,应制作厚度390mm×390mm×80mm的砼垫块,垫块中部有一个角钢凹槽。将垫块放入垫层上预留出地凹坑内,测量人员用经纬仪对垫块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并操平找正,然后在垫块的四周用砂浆及碎石填塞,使其稳定,避免在浇灌砼时主角钢底部发生偏移;⑤在进行斜插基础浇制施工的过程中,测量人员经常检查基础顶面根开、插入角钢顶面的棱到棱半根开、高差、倾角等,如有误差及时调整。 2.3 桩基础施工中断桩的技术处理断桩是水下浇注砼的重大质量问题,任何处理方法都应与监理方、设计方研究确定后再实施。针对断桩的原因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①砼的坍落度应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粗骨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②一边浇注砼一边拔导管,并随时掌握导管埋入砼内的深度,确保导管始终被砼埋住。③当导管堵塞,砼尚未初凝时,可以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往导管内冲击,将堵塞的砼冲开,然后再继续浇注砼。④如果砼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可用比原桩径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孔钻孔,至断桩以下适当深度,重新清孔;在断桩的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埋入新钻孔中,然后再继续浇注砼。 2.4 软地基基础加固当杆塔基础处于软地基时,关键除了做好基坑开挖和砼浇制过程的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以外,还可采用以下两种基础加固方法: ①振动密实法:增加的碎石可以改善土壤的组成,使其密实度增加。将长约2000mm、重约1.8t的长筒形振动头深振入土中,使附近的土被振实。当需要振实的深度较大时,还可以将振动头加长。作业时振动头挂在一台可移动的吊车的吊臂上,使其可边振动边垂直地下降逐步振入地中。必要时,还可以在振动的同时向深孔中喷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振动结束后,在振动头形成的孔中填入碎石,使其形成一个个碎石柱。这些石柱的布置模式视杆塔增加的荷载以及原土壤的比重和密实后的土壤比重经计算而确定。 ②压力注浆法:首先将若干个直径150mm,长度与基础埋深相同的套管打入土中,向其中压入水泥和粉煤灰配制的水泥浆,挤入管底四周的土中并穿透渗入回填土的空隙。操作过程:先依次向各管中泵入水泥浆,然后逐渐增大压力,直到水泥浆从相邻管口溢出为止。加压时,套管的上端要用进行密封,这样才能使水泥浆挤压渗入土中。注浆后3~4小时就可拔出套管,水泥浆留在土中。注浆效果取决于套管外壁和土壤的间隙紧密程度并与回填土的状况有关。 3结语 输电杆塔基础是保证杆塔在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事故断线张力以及外力作用下具有设计的稳定性,不发生上拔、倾覆,下沉或倾倒,因此施工质量是保证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根本。施工单位要根据PDCA循环,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实现工程质量精品化。 施工类论文:面向工程实际的土建类专业建筑施工方向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向工程实际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建筑施工方向的人才,将工程实际贯穿于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工程实际;岗位任务;课程体系 通过自己的现场施工工作经历和对建筑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所培养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定位。在对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应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对施工员岗位的工作进行分析、取舍,凝练出行动领域和相应的学习领域。构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面向工程实际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施工员岗位任务 作为土建施工人员应该具备以下要求,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具有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具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预算知识;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或构造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软件、AutoCAD软件及有关专业软件。 二、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施工员岗位任务分析,建立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结构 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平台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法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方向课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实务、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实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平法识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电工基础、市政工程概论。 实践课程包括:集中实训,建筑制图实训(平、立、剖面图)、建筑测量实训、建筑CAD实训、地基基础实训(土工试验)、工程计量与计价综合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综合实训、工种操作实训;专业实践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课程设置 通过上述的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根据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相关的岗位技能证书。我院学生近几年参加施工员、资料员考试,一次通过率达较高。另外由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大加强了实训的教学力度,使得学生能充分掌握建筑施工过程的要点。学生掌握了具体的工程实际,知道自己以后干什么,这么干。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有些逐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施工类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综合性很强,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以实证研究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同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进而对模式中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 一、本项目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课程改革,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优势,突出企业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重新构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实践项目、授课方法、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全新调整和组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教师与企业人才的协作,使课程总体上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践内容的独立与延续四个维度进行拓展,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广厦学院的品牌专业,是2009年教育厅批准的特色专业,其实训基地是2007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形成鲜明的特色,按照建设品牌专业对各主要专业课程的要求,使本课程教学水准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三、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1.通过企业专家座谈、毕业生访谈等对施工类课程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调查,并分析整理。 2.与企业专家等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技能项目,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时间安排,并协商实践教学指导的具体安排。 3.结合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实训教师安排等进行分段式教学实施。 4.对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实践项目、时间安排、授课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5.根据总结完善分段式教学的相关内容。 6.把分段式教学模式向校内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通过聘请建筑企业领导和技术人才,结合校内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条件,充分分析解剖施工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施工类分段式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授课程序,结合企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过程,与企业人才对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授课时间分配、课程评价体系等内容。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安排如下: 五、深化驾证式考核,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考核方案设计的思路是依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需要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依此制定技能考核方案,再根据这些技能确定必须具备的知识,依此制定理论考核方案,体现理论为技能服务的思想,将本课程培养的必备素质贯穿到理论及技能考核的全过程。 2.对于学生的考核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以学习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强调为技能服务;技能考核强调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施工类论文:水池类构筑物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处理措施 【摘 要】在如今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越来越大以及生存用水越来越少的总体环境影响下,社会对水池类构筑物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污水处理及生活用水的质量,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做好水池的抗裂、抗渗等工作,满足构筑物的应用需求,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规避水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现象的凸显。本文从水池类构筑物地位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水池类构筑物具体施工路径,旨在推动当前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池类 构筑物 质量问题 处理措施 前言 在现在建筑项目施工周期越来越短,施工成本越来越紧张的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施工周期内明确水池的施工要点,把控各施工环节,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是水池类构筑物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以下就是本人对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行为的有序展开提供参考。 1 水池类构筑物在现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的地位 水池类构筑物在如今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例如,某工业企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特意设计建造循环水池、冷却水池的多个多种水池类构筑物来实现其对水资源的二次或多次使用的目的。所有的城市和工业企业为保证其城市生活污水或生产污水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而设计专门的污水处理项目对排放的污水经行必要的处理以后才能排放,这些污水处理项目中水池类构筑物是其比不可少的部分。如何高效、保证、低成本的建造出水池类构筑物已经成为现在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2 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水池类建筑的施工工艺的难度不大,但真正要把水池干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在水池施工中,容易最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水池渗水甚至是漏水以及池壁混凝土浇注时出现胀模等现象。而引起水池出现渗水或者漏水都是些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下列一些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的配制不当及施工时施工方法选择不合。只要解决了上述这些质量问题,水池的施工就能取得圆满成功。 3 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3.1 混凝土的配制 首先,要选好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提高砼的抗渗性。一般水池类混凝土设计均要求是抗渗混凝土,施工时,要求混凝土不但要达到设计的强度外,还要有相当的抗渗性。抗渗混凝土是一种富砂混凝土,强调水泥砂浆的密实度,使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泥砂浆,除起到填充润滑和粘结的作用外,而且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良好砂浆包裹层,将骨料充分隔开,使之保持一定间距,混凝土硬化后,粗骨料之间由具有一定密度的水泥砂浆所填充,并切断混凝土内部沿石子表面形成的连通的毛细渗水通路,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需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及采取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而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方面:(1)水泥:水池施工时所选用的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R,水泥品种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掺加适当品种外加剂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以及混有有害杂质的水泥;(2)砂石:砂石除满足符合其检验标准外,石子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砂含泥量不大于3.0%,泥块含量不大于1.0%;(3)水的选择: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要求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硬化的在杂质,PH值小于4的酸水或大于9的碱水及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量1.0%的水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使用。 其次要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搅拌混凝土的用水量一部分为水泥水化所需,另一部分为改善施工和易性所需,在水泥量一定的前提下,应予调整用水量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混凝土的抗渗性,水量过多,水灰比过大,则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出来,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孔隙和毛细管通路,降低混凝土的抗参性,若用水量少,水灰比过小,则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差,这样会因拌合及浇捣不良而影响混凝土质量,使混凝土内部出现孔隙,同样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只有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才能使防水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抗渗性及耐久性。 3.2 施工方法的选择 首先就是施工缝的留设。水池尽可能的一次施工,水池在不能一次施工成型时,一般底板和壁板要分开施工。在构筑物长度超过40m时,中间一般要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底板及壁板分开处施工缝一般都留设在壁板上距底板上表面300-500mm处,施工缝最好设置止水钢板。在施工缝上部壁板施工时,要先将施工缝处的砼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保持施工缝处湿润,并铺上一层厚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的灰砂比应与混凝土材料的灰砂比相同。后浇带和加强带的施工,在水池超过40m时,以防建筑物发生因沉降不均而导致断裂,一般需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后浇带的宽度为1-2m,后浇带与已浇注的砼间要按施工缝施工处理,以防漏水,后浇带砼一般要在连结处砼浇注28天后施工,混凝土中可加入适量的膨胀剂,后浇带处钢筋不需截断。因后浇带施工质量保证难度较大,工期也较长,施工时可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部位也不变,即在施工时,将中间段留设2m长一区,将此处钢筋适当的加密,混凝土施工时,此处与旁边同时浇注,但其混凝土强度相对高一等级。而壁板施工,在浇注壁板时,尽可能一次施工,不留设施工缝。 3.3 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对混凝土振捣控制,其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尤其是在分层施工时,每层厚度均需按规范规定施工,施工时要注意每层混凝土的结合性。不能漏振或过振,这对混凝土的成型表面及混凝土的密实度均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混凝土浇灌后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非常的重要,它是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发展的有力保证。 4 结语 综上可知,部分工业及民用建筑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到了构筑物的正常施工。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水池类构筑物施工需求,提高建筑质量,需要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期间,做好混凝土原料的配置、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混凝土浇筑控制的等工作。 施工类论文:居住区常见水景设计类型及施工技术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和梳理了在设计及施工建造的过程中的美学、工程技术等问题,研究了成熟规范的技术,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使用功能等。并对其建造、维护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在今后的居住环境中建设人工水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以某住宅小区中的4座小型水景为例,总结和归纳了现代居住社区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空间中的水景设计类型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类型;施工技术 1引言 水,因其浓郁的自然气息、文化内涵以及人类与生俱来亲水的天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将水这一自然要素人工地引入城市居住环境中,成为景观设计师们美化环境、活跃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往往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的参与。水景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居住环境中的重要景观。而各种各样的水景也成为景观设计师的主要没计手段,居住环境中便随处可见或大或小的水景景观。如何使我们居住环境中的水景设计符合“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紧迫的课题。而大多数居住区水景在销售展示期间开放使用后,往往都因为维护、使用、清洗等的成本较大,而最终成为干涸的摆设,那么如何在设计之初就能结合将来的使用而分类设计,并有多种景观效果组合使用,亦或即便在不开启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便成为了设计时务必考虑的重点之一。 2水景案例一 2.1设计内容说明 此类水景是中心水钵为主体的特色喷泉(图1),包含①中心涌泉、②池边溢水及③跳泉之组合设计。所有水景设计的尺寸及材料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而有所差异。此类水景多用于小广场的中心,成为整个空间的焦点景观。根据不同的时间及氛围要求,可开启多种效果或单一效果,即使在开启水效时,此水景仍旧可作为小品类硬质景观。 2.2景观效果说明 (1)中心喷泉:中心喷泉可单独使用。涌泉高控制在300mm范围(可调适)。也可以结合跳泉,形成更为热烈的效果。 (2)跳泉:跳泉或玻光喷泉应根据需求由专业厂家调整,并结合音乐及灯光效果,进行小型水舞演示。跳泉出水断面要求达到20 mm。跳泉或玻光喷泉,如图2,案例可咨询专业厂商提供。 (3)镜面水景:当喷泉停止运转时,上部水钵仍继续补水,但要做到水面静止无波的效果。水钵满水后,经锯齿状收边,形成条状水濂,出水厚度要求5~8mm,并保证出水均匀,如图3。 2.3水景工程要求 (1)应根据设计所要求水景效果,由专业厂家系统深化设计,确保可同时启动多种水景效果,或单一水景效果。 (2)全面水景启动时,溢水仍应保证稳定状态。水位控制、稳压等相关设备应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2.4石作要求 (1)跌水钵特殊加工:要求溢水口均匀一致、打磨平整、抛光,保证水流效果。并可加入灯光照明。专业厂家深化时应咨询专业照明设计。 (2)下水池压顶加工要求:依施工图设计,专业厂家深化时应咨询专业水景设计单位,优先考虑跳泉喷头及相关水电设备之布置,避免设备尺寸过大,造成安装困难的情形。 2.5照明要求 (1)照明效果对本水景总体表现至为关键,水景深化单位应咨询专业照明设计,将水电安装优先纳入考虑。 (2)跳泉应考虑结合灯光设计,照亮吐水线,同时考虑变换灯光色彩。可采用灯光与喷头结合的设备。 [JP3](3)上水池底部应安装光纤,于镜面效果时,水底的星星点点的光纤,仿如星空中落入镜面水池的繁星,同时可变换色彩,如图4,亦可参观杭州四季酒店大堂水景。[JP] 3水景案例二 3.1设计内容说明 此类水景是以表现流水层层跌落为主的设计(图5),包含①水钵中心涌泉、②水钵跌水、③台阶跌水之组合。所有水景设计之尺寸及材料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而有所差异。此类水景多用于休闲空间的一侧,以烘托整个场地的氛围,使其活泼、灵动。 3.2景观效果说明 (1)水钵中心涌泉:涌泉可作定时控制,当涌泉停止运转时,水钵仍有补水措施。涌泉高控制在150~200mm范围(可调适)。 (2)水钵跌水:当水钵蓄满水后,水由跌水口稳定落下,形成布匹状的明亮水幕,不得有破碎情形发生,水头厚度约8~10mm,如图6。 (3)跌水台阶:由上层水池的水顺沿着跌水石阶潺潺落下,应形成一落水均匀的跌水面,并有明亮的水花,台阶水流厚度要求3~5mm,如图7。 3.2水景工程要求 (1)水钵跌水时,应要求水钵内的水量稳定、水位等控制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2)由于本水景的为曲线形状的设计,在上层水池的跌水区亦为上窄下宽的情形,为保证跌水时水量均匀,不产生只在跌水区中间段有水,两端无水的情形,考虑阶梯水平略向两端倾斜,同时要求上层水池内水量稳定、在跌水口应有稳定水压等控制,详细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3.3石作要求 (1)本水景所有与水接触面的石材均为光面中国黑,其余则为黄色系花岗岩(如黄锈)。所有的石材尺寸及材料,均根据场地尺度而具体设计。 (2)水钵设计:水钵外部可采用同云纹浅浮雕,依据整个小区的LOGO或设计纹样,形成设计母题。 3.4照明要求 (1)本水景要求照亮涌泉,水幕以及阶梯跌水,如图8。应根据需求咨询专业照明设计。 施工类论文:如何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 摘 要:近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市场下滑,如何应对市场策划双效益图书,需要图书出版人认真思考。该文针对图书市场新形式,针对读者的新需求,从3个方面来分析行业从业概况、施工领域图书出版状态以及开发策略。并找到如何策划出版高品质高收益的图书的高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领域图书 施工类图书 建筑市场下滑 施工行业读者需求 建筑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因此,建筑施工类图书在建筑类图书出版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经过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行业市场下滑对建筑施工类的图书影响也非常大。图书的需求直线下滑。针对这样的市场形式,我们作为专业图书编辑该如何策划双效益图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深入开发领域图书市场,才能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1 深入调研建筑行业施工领域从业概况 作为专业图书策划编辑,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图书市场需求有深入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读者对象对图书需求差别很大。 1.1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概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业规模日益增大。截至2013年数据统计,目前建筑业从业人数近4 000万人。其中施工行业从业人数占有绝大多数。尤其是技术工人,从业人数约2 500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建筑企业已没有自己固定的一线工人,操作工人主要来自农村,这些人员基本上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对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文化水平低,建筑技术及操作工艺了解更少。务工人员均缺乏一个“拜师傅”和专业培训的过程,直接上岗工作。建筑工人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市场越来越激烈竞争的需要。近几年虽然建筑行业下滑,但是主要的读者需求还在,无论是建筑工人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书籍的内容要求更高。 1.2 深入了解建筑施工概况 1.2.1 了解施工行业人员从业概况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众多。需求的岗位也很多。从业人员大概有3种层次:第一,是建筑工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主要从事工种类工作;第二,是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员等,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第三,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土建专业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质检人员等,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1.2.2 了解建筑施工程施工的流程 建筑工程经过设计单位设计完成后,交付施工单位图纸进行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操作过程主要由建筑工人实施,技术管理、技术问题处理由技术人员来完成。施工过程中又需要不同专业人员协调管理,如,建筑专业、水暖专业、电气专业等。建筑工程从基础到主体工程完工都需要不同专业共同配合,缺一不可。 下面按照从业人员不同层次专业人员的从业范围和内容。 (1)建筑工人又按照工种不同分工不同。比如: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很多工种。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能够实施完成的实操者。由工长管理,负责实施具体施工环节的工作。他们需要看懂施工图,了解基础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基础问题即可。 (2)建筑施工中级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技术员等,他们负责专业的技术工作。主要是基础工作。比如:资料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工作。需要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专业工作内容。 (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包括专业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关注如何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施工领域类图书市场动态 对建筑行业及施工领域从业概况深入了解后,需要结合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形式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图书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店面和网店。要了解不同渠道的图书出版情况,分析读者需求。 2.1 开卷数据调研 开卷报告可以提供书店、京东、亚马逊、天猫店的图书销售数据。包括图书的年销量、累计销量,还提供图书畅销排行榜、出版社占有率、图书作者查询等组合内容,数据的存在周期较长。可以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年份进行组合查询。 2.2 网店调研 开卷报告中未包括当当网站的销售数据。目前当当网在图书市场占据了主导位置,要重点进行关注和调研。网站有图书畅销榜数据可供调研分析,不仅按年份查询也可以按月份、24 h等时间点进行数据汇总查询。网站图书信息全面,既可以了解图书详细信息,也可以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很有参考价值。 2.3 书店(新华书店、专业书店)调研 技术类图书在新华书店和专业书店都有销售,销售的产品类型各有不同。比如:新华书店销售注册考试类图书、技术类图书,而专业店重点销售考试类图书、规范、标准等。因此,调研的图书重点要有差别。 2.4 专业读者调研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调研。包括有购买图书需求的建筑工人、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等读者,专业读者会提出个人的需求内容,也会建议图书出版的方向。但是一定要调研广泛,综合分析读者的普遍需求与重点需求。 2.5 竞争出版社调研 通过网站汇总数据、开卷数据、终端调研等方式对行业竞争出版社进行调研。对竞争出版社的调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图书数据调研;另一方面是图书的出版方向调研。了解出版社发展态势以及产品的出版方向及内容,更好地调整好自身的出版方向。 3 分析宏观数据,确定开发策略及经营策略 对数据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后,要进行宏观数据汇总。要汇总的数据有:竞争出版社占比情况、同类产品调拨数据排行、畅销产品数据占比、不同读者层次需求产品占比、作者参编情况等。分析后确定出版的主攻领域。确定系列产品类型、终端读者层次、确定作者范围。在确定写作图书框架时,参考畅销书写作框架与内容等。 3.1 开发策略 对调研汇总的已出版图书市场销售较突出产品进行筛选,策划跟踪出同类产品。 3.2 定价 确定策划的图书是采用低价还是高价的销售策略。如果是工人类图书需要采用低价策略有竞争优势。如果是高端类图书就采用高价策略。也可以控制印张和版面字数达到内容较同类书增多,但是印张数小,也具有内容竞争优势。 3.3 纸张 技术类图书常采用70g胶版纸,单色印刷。如果为了效果好一些可以采用双色印刷。 3.4 版式 目前的技术类图书也要重视版式设计,包括章名页、标题、小提示等内容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版式设计,否则图书就感觉很呆板。双色版式设计显得活泼一些,设计的样式也多一些。 3.5 开本 技术书常用开本是16开,工人类图书开本可以采用32开和64开,便于携带和使用。 3.6 封面 封面要有特色,简洁大方,重点宣传语突出。装帧不需要投入太多,节约成本就好。 3.7 增值产品 目前技术书出版,没有新技术的竞争优势的话,最好有增值产品。例如:可以在书中增加增值的实例电子文件,或者数据的汇总电子文件,或者适合培训考试的试题等增值内容,可以书中附光盘或者提供下载地址等。 3.8 印刷策略 确定图书的计划印量,首印量非常重要。如果不确定销售市场的话,可以采用少印勤印策略。 3.9 渠道 策划选题之初就要确定图书的出版是适合网络渠道还是店面渠道,各自销售的比例等,渠道确定后就决定内容的写作方向。 4 做好图书写作过程中流程监控 图书确定写作思路后就要确定适合的作者。最好选择有实践经验的作者,有写作经历就更理想了。在作者写作时可以提供同类书供作者参考。作者写作一部分样章后可以发给编辑进行审核,这一环节工作很重要,既可以掌握作者写作进度又可以提高图书写作质量。 总之,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必须要经过以上几个流程,深入调研,挖掘读者需求,精心设计,作者贯彻写作构思,出版后有策略营销,既要重视图书内容质量也要合理控制出版节奏。每个环节都需要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有方向实行,才能策划出理想的图书产品,才能出版真正符合读者需求的产品。 施工类论文: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种类和施工工艺浅析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都一直使用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作为主要的建筑防水材料,但是作为一种柔性防水材料,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种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防水和环保需求了。就目前来看,尽管我国的防水材料还不能完全达到完美的标准,但是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其中部分材料的性能已经能和国际上先进的防水技术相媲美。 [关键词]防水卷材;建筑行业;新功能 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总共有五种: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3.防水涂料;4.密封材料;5.刚性防水材料。在下面的内容里,笔者将从种类的特点和施工要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水工程新材料的选择及应用特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应用率最高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主要是以SBS、SBR、APP、AIA0等高聚物改性后的沥青为涂盖层[1]。不同的改性剂对沥青产生的改性效果是不一样的,改性剂对沥青的高低耐温性能的改善,不但能够使卷材应用范围有所扩展,而且还能提高沥青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可分为2、3、4mm不等。 (3)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玻纤胎、聚乙烯膜、聚酯胎、玻璃织物、铝箔和黄麻织物等做胎体的。 (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也有所改变,因为它的厚度一般都比较厚,只需要做成单层或者双层就可以达到防水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是2mm的卷材可以使用一般的冷粘法进行施工,如果是3mm或者4mm,一般可以使用热溶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 (5)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以降低涂卷材的工作温度,还具有节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 2、合成型高分子卷材 合成树脂类卷材和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都属于合成型高分子卷材,它们都具有同样的功能,即质量轻、具有高延伸率和高强度,而且还有很好的耐温性能,统一都适用于热熔法和单层冷粘法进行施工。 3、建筑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涂料分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两种,本身是液体,但是经过涂刷之后就变成了固态防水层。它和防水卷材的特点大不一样,比如说由于形成固化层之后不产生缝隙因此防水性比防水卷材要好;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防水基面;另外温度适应性强、粘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维修方便等也都是它的优点。防水涂料的应用比较广泛,除了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和屋面防水工程之外,还应用在一些屋面防水和墙面防水的保护层上,甚至对于维修材料和辅助材料也能产生功效。 4、密封材料 密封材料实际上就是一种将防水剂或合成高分子乳液等按照一定掺加比例,与水泥砂浆进行充分渗配,从而使其产生能够堵塞毛细孔的不容物的防水砂浆。通常情况下,要制成这种防水砂浆需要有金属类防水剂、金属皂类防水剂等防水剂的参与。而且防水砂浆的防水能力受到参与渗配的防水剂的种类、掺入量、还有施工工艺的影响。尤其在粘结性能方面极为关键,只有粘结性能得到保障,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 5、刚性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可以可分为防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浆两大类。它是一种利用外加剂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跟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合理配制,从而起到堵塞毛细孔、抑制孔隙率增长、增加防水层密度,形成一定抗渗防水能力的防水材料。 防水混凝土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地下的主要防水措施,它根据建筑物的防水等级分别被应用在不同的防道口的防水层。一般来说防水混凝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加剂,而只靠调整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和水的配合比就能达到防水要求的混凝土防水方式,这种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较差;第二种,依靠防水剂、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的添加来提高防水性的,这种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有所提高;第三种是通过加入UEA等微膨胀剂,使混凝土具有微膨胀性能,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的收缩起到平衡作用。值得提出来的是外加剂的加入量控制、产和的均匀度以及进行施工的工艺操作流程都能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认证观察,细心留意。 二、防水工程的影响因素 因为建筑防水工程的部分不同,因此具体的防水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也不相同,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 (1)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和防水耐用年限等等都是进行防水构造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应该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等级划分,已达到不同的防水设防要求。 (2)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的水文、地质、大气环境还有建筑结构等环境因素都能对建筑防水工程产生影响。在做防水工程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三、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 1、原则 在做防水设计的时候应注重以下原则: ①防水层必须是具有整体性; ②尤其要注意在工程节点构造处的防水性能; ③以防排结合作为指导,采用多道防水设计; ④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最适合的防水材料和实施方案。 2、施工工艺要点 目前在我国防水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三种,其他类型的防水材料都是在次三种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辅助作用以加强防水的效果,现将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点列举如下: (1)材料在进行入库验收之前,为了保证其质量一定要进行取样检测以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只有检查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2)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对基层的杂物进行清洁,保证基层没有尖锐突出; (3)正常情况下,要保证施工基层的干燥性,如果条件所限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那么须在基层涂抹隔离剂或进行烘干; (4)基层与突出的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转角出应做成圆弧形并满足规范要求。 (5)保证施工基层的平整,如果有气泡要在施工时进行平熨; (6)如果使用热熔法进行施工,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最好在现场配备灭火筒、氧气瓶和乙炔瓶; (7)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要进行24小时试水实验,一旦发现渗漏要及时查清渗漏原因,进行修复之后在加倍进行试水实验;如果未发现渗漏则立即在上面安排保护层,避免因为长时间外漏造成损坏; (8)进行保护层施9工时要对防水卷材进行保护; (9)下雨期间尽量不要施工,以避免在此湿润的环境下施工造成的质量隐患。 四、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各种防护材料的性能特点不一样,因此在选择防水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防水性能,还能够延长建筑外层的使用寿命。 施工类论文: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 摘要:指出了园林景观在提升房地产价值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例,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期为开发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引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增幅比上年提高30.7%;商品房销售额11442.80亿元,增长35.2%,增幅比三季度回落4.4%,比上年提高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6%和43.2%,分别比上年提高36.1%和50.1%。可见,广东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励,那么如何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了开发商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景观房产应运而生。景观房产是一种房与景混搭的房产开发模式,其具有分组团开发、景观占地超过30%及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特点。为了实现景观房产的价值最大化,笔者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浅析地产类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供参考。 2 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 目前,我国房地产景观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工程设计不当。据此,笔者主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角度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 2.1 优化整体布局 房地产公司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评审由设计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深化方案,注意突出评审的侧重点:①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比如功能分区、项目布局规划等;②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③景观路线的分级处理与布局;④软景植物与硬景的比例;⑤景点分布的主次之分;⑥景观的均好性,即:楼宇的方位、朝向及环境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布局上保证景观的均好性可优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2.2 从经济性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来提升房产的价值,其中房地产公司更看重的是景观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经济性角度权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选用本土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和突出地域特征;②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适度选用高档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③坚持控制使用的原则,控制天然石材与木材的使用,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及降低房产的性价比,对此,可选用塑木等材料来实现同等的功能与视觉效果,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目的。 2.3 提高设计与概念的结合度 针对房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概念不得相互脱节,同时房地产公司在评审工程设计方案时,应重视植物配置与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①生态概念是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一般称之为生态设计。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按美学原则配置的植物群落虽然满足大众对自然的普遍认知,但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更迭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按美学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一些植物难免会慢慢衰落,亦或为了维护这一造景效果,需投入更大的养护成本。总之,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主义的应用不得浮于概念或表面上,而应通过协调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②在设计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要素时,应注重美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以突出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人性化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师却过度追求表面的美观,而未将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地产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小区人群,则景观设计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小区居民对其空间的参观要求,具体做到人与景观的互动。另外,在地产景观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小区居民对景观的使用要求,而不应过度承担文化宣传的责任。 3 地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 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房地产公司的技术部门应按要求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注意在这一审查过程中,首先应从成本角度对施工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往经验表明,地产景观施工图一般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区人行道的基层设计用厚300的C30标号混凝土,这一设计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园林景观会用到给水、排污、雨水、消防、暖气及强弱电等管线,因此在对这一类工事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检查交叉部位的布置及建筑与管线的找坡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管线设置是否会对周边功能区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等。总之,审查施工图是房产景观施工之前的必要步骤,理应加以重视。 房产景观的品质是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对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据此,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然后再据此选择景观施工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3.2 健全材料验收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在材料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材料的种类较多,②苗木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应严控材料质量的验收,这是保证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房地产公司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景观材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以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3 执行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的保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受此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也在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继而推动了工程施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提高了房产的价值。 3.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房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事,其中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这一工事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①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②组织开展园林养护技术培训,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及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③密切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以便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为建设优质的园林景观提供保障条件。 3.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13年8月,笔者有幸担任了《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总工,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旅(三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其施工难点主要有景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景观区域分散、河道穿插、多家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等。为了顺利成功的做好本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将施工范围划分六个区域施工,采用分区、多点同时施工的办法展开流水性作业。 该工程在施工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施工材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用树根伤口处理和防腐促根技术,土球挖好以后,对切断的根系伤口施用杀菌防腐的药剂防止伤口感染腐烂,同时在栽植前施用促进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尽快使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应用土壤透气技术,用特制的透气渗灌管,在土球放入树穴之后盘在土球周围,管头露出地面,这样既可透气,还可接上供水管,直接地供给根系水分; (3)应用营养液滴注技术,在大树移植初期,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方式向树干的韧皮部缓慢地滴注营养液,利用非根系吸收的方式向大树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刺激生长的其他物质,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应用生物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料,该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保水保肥等特殊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其完成效果充分体现了设计意图,实现了高品位、高要求及精致的项目定位,达到了园林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及完美融合。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开发商也不断追求园林的品质,来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观房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许多楼盘通过打造优质园林景观来提升档次。换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价格上和市场需求度上明显占有优势。比如,深圳优质的园林景观楼盘比一个普通的园林景观楼盘售价普遍高出1000~2000元/m2,可见,园林景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景观房产行业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上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客观因素,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的品质和价值。 施工类论文:论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技术问题 摘 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跨越不同的温度带,受到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因此,有些地区降雨频繁。在雨季进行建筑施工难度较大,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方式等方面应该加强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雨季对工程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按照施工工程的特点,采用预防技术,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最优。 关键词:住宅建筑;雨季施工;技术问题;探究 为了不影响工期,雨季也需要不间断施工,这就是建筑工程最大的特点。对于住宅类建筑物来说,为了应对雨季的施工,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后期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建筑工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在雨季这种特殊时期,工作人员更应认真对待。 1 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雨季到来之前一段时间,施工人员就应该为建筑工程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施工计划、安排以及对近期天气状况的关注等等。如果降水量较大,还应该准备进行防汛,置办好防汛工具。具体来说主要的方面如下所示: 第一,施工项目的进度安排。在对施工进度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所需要的土方量以及相应的预制工作进行明确。包括内外墙所用的粉刷材料,砌体工程以及防水设施等等。通常情况下,防水工程都应该在晴天进行,否则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可见,为了应对雨季的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具有全局观念,合理地安排工作内容,尽量做到不影响施工。 第二,给排水的防冻防雨准备。对于住宅类建筑所涉及到的管线来说,如果需要埋设在地下,应该注意到防冻线。如果有一些外漏的管道,也应该利用草垫或者是其他的保温材料来对其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冻坏的问题。为了保证排水的便利性,施工人员需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开挖沟渠,保证流水的畅通无阻。 第三,施工道路的修整合加固。如果施工道路表面已经出现的凹凸不平或者是土质不实的问题,在进入雨季汛期之前就应该对道路进行修整。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准备相应数量的碎石和炉渣材料。在对路面进行清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直接将路面的积水排到水沟当中,保证路面的畅通,提升建筑工程的便利性。 第四,防雨保温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对住宅类建筑进行防水和保温时,可以采用防雨的油布以及稻草等材料,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防寒用品,因为雨季的气温要明显偏低,如果对建筑的保温工作没有到位,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2 雨季施工各工程部分的具体预防措施 第一,土方和基础工程部分。对于工程的土方部分和基础工程来说,由于其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防护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雨季进行挖槽时,需要将边坡的稳定性考虑到其中。这样才能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击出现塌陷的问题。适当的时候,可以在边坡上假设一定的钢铁网片结构,并且在其上面涂上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材料。另外,也可以用塑料的布遮盖边坡结构。工作面不应该设置过大,最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否则就会直接影响施工的工期。在基础部位达到标准高度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验收,并且加设一定厚度的垫层结构。如果雨水过大,达到了建筑的基础部位,就应该充分利用排水沟的优势作用,集中所有的力量进行排水。对于雨季之前回填的土方结构来说,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压实,在其表面产生一定的坡度。这样雨水就可以自行排出。如果降水量相对较大,大面积的施工是不可取的,应该做好防水工作,保证土方不被淋湿。如果基础部分施工完毕,正赶雨季,应该及时地做好回填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地下室结构的浮力因素进行考虑,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提升地下室结构的抗浮能力。一般情况下,如果降水量较大,水泵已经起不到基本的作用,工作人员就应该充分利用箱型基础,在第一时间内将积水灌倒其中,待雨水量减少时再进行具体的排水工程。对于建筑的土方结构和基础工程来说,在雨季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免受雨水的侵蚀。 第二,砌体工程和砼工程部分。此部分应掌握以下要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米。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层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架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梁;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遇台风时,应在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以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并检查砌体灰缝,受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砼,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砼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3 雨季施工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 严控各种规程制度,凡参与人员-律禁穿拖鞋、硬质等易滑鞋。所有机械操作棚要搭设牢固,防止倒塌漏雨。机电设备应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施工机械的排气孔要用塑料布或其他防雨材封堵:坑、沟内的机械最好移至地面、以防雨耐寒;现场施工电缆要集中摆设,防止杂乱无章、及时更换绝缘外套老化或破损的电缆线;不必要的电缆线要及时收回。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具体的技术要求如:对提升架、塔吊应在其上设避雷接地装置。在雨期来临之前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施工时遇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大雨过后,要及时对现场的排水系统、土方边坡、护栏、上下临时马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对基坑边坡认真检查,有异常和隐患,及时组织力量排除。要及时检查脚手架、围墙、宿舍、塔吊基础设施,有变形,下陷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电气装置及机械设备应有防雨设施,开关箱采用铁皮防雨盖,扭械设备尽可能搭棚防雨,无法搭棚时,应对电机采用覆盖措施防雨。雨停后,检查其状况、性能后方可进行试动转,杜绝重大事故发生。斜道要有防滑条,雨后要及时清扫并检查其牢固程度。高温天气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 总结 总之,对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关键。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工作,对建筑各个结构的特点进行明确,提升工程的建筑质量,免受雨水的侵蚀,提升雨季施工的安全性。 施工类论文:浅析原油管道施工对冷水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石油资源供应多元化这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更多的原油管道势在必行。然而原油管道的建设施工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渔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施工之前作出相应的规划评估,以及施工后的补救修复措施必不可少。 [关键词]原油管道;环境影响 一 原油管道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原油管道施工之前对于路线的规划尤为重要,但是在充分的考虑地理环境、安全因素、管道施工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之后,在一些地区的施工中难免穿跨越一些山林及水域。 原油管道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 1、 施工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对地表保护层的破坏、对植被的破坏、土壤结构的改变、土壤养分的流失。 (1)大量的弃土石如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水土流失的源泉。应及时进行回填等处理方法以确保水土流失的减少。 (2)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影响。对树木的难免砍伐也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另外采取强化管理和严格控制现场火源以免造成火灾隐患也是重中之重。 (3)在渔业保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噪声以及水土流失对鱼类产生的危害,减少对河床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土、石、废弃物等污染物的回收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河流。禁止采取水下瀑破的方式进行施工,以避免对鱼类造成巨大的损害。严禁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充分做好无害化处理,保证渔业水域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运营期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各站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如不及时进行,容易造成永久性的损失。对水域的污染所造成对鱼类栖息环境的破坏,鱼类资源的减少等问题的影响尤为严重。 二 对鱼类造成的影响分析和评价 以中俄边境的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原油管道的建设施工对于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不可避免。呼玛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冷水性鱼类保护区, 寒温带唯一的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稀名贵冷水鱼类重点分布区。也是寒温带唯一未被污染的的自然水域。保护区内呼玛河干流长、支流多、水域面积宽广与周围现有的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独特体系。区域内自然状态极好。由于人口极低不存在工业和生活污染。属于国家I类水质标准,为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冷水性鱼类种群繁衍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生境。是我国目前主要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分布最集中、种群数量最多的繁衍和栖息地。是包括珍稀濒危种类细鳞鱼、江鳕、黑龙江茴鱼、哲罗鱼、乌苏里白鲑、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等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和渔产区;是世界名贵鱼类大麻哈鱼最大的产卵场所和溯河洄游地区;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施氏鲟、达氏鳇重要的幼鱼育肥区;该流域具有极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自然性,是自前国内保持程度最完好的泠水性鱼类资源宝库,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一旦破坏,其生态环境将难以恢复,因此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⑴ 噪音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反应十分敏感,当噪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鱼类产生背离性行为,逃避开噪音源;如果被迫接受噪音污染,则对鱼类的生理机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对鱼类来说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噪音驱赶效果不同,对其最大摄食量,生长和生长转换效率均有不同。 在呼玛河保护区的施工中,经过合理规划输油管线基本是沿着呼玛河上游支流塔河河道施工修建,而呼玛洞的冷水性鱼类主要就是在这一河段中栖息,觅食,繁殖和生长,同时也是其他温水性鱼类重要的分布区、产卵场和育肥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均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音。对于鱼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必然产生影响。这将导致鱼类被迫迁移到饵料并不丰富的场所进行生存繁衍,因此可能出现鱼体生长缓慢、营养不良。没有及时避开噪音的鱼类易造成生理机能紊乱,严重影响繁殖,甚至造成鱼体死亡。 河流内鱼类的幼苗多生活在水流平稳、水温较高、水质清澈、浮游生物丰富的细小支流中,管道施工所穿越的大量支流正是鱼苗的育肥场。而幼鱼对于噪音的抵抗能力远远低于成鱼而生活环境狭小,可躲避干扰的区域有限,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成活率降低 (2)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也是对鱼类生存造成影响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将造成局部水体通光度有所下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鱼类资源的生产力。悬浮有机物还可能造成水中氧含量的降低,使鱼类产生回避反应。繁殖期间出现过量的浮游生物也会对鱼类的产卵行为造成干扰,有可能造成鱼类暂时停止产卵行为。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于水域的各种影响,如果在施工后得到解决使得水域恢复原样,鱼类会回到原水域,因此水域的施工后恢复工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鱼类产卵场所固定,繁殖时间短,因此对鱼类的影响还是必然存在的。 三 对鱼类影响的补救措施 首先,工程应当尽可能避让重要产卵场,避开产卵繁殖季节,及时修复受损产卵场。采取科学方法和环保措施,竭尽全力保护水体不受污染、尽力保留流域两侧植被,预防水主流失,并实现原油管道正常的运营安全。施工后的善后工作主要包括平整地表、恢复地貌、站场绿化、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施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坏境监测增殖及放流、渔业资源损失补偿及生态修复、生态补偿。 其次对于水域环境的生态补偿主要是先期进行必要的利于鱼类种群恢复的水生生态建设,开展合理数量的人工投放苗种,增加鱼类种群结构中,中仔、幼龄鱼的数量。以扩大群体规模保证足够数量的繁殖后备原种群体。后期对放流对象的监测和培育,产卵条件修复、底质复原。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如有必要还可以设置人工鱼巢,人工鱼巢是提高定居性、短距离洄游性、产粘性卵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的重要手段。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原油管道的施工和运营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之前应认真规划合理安全的路线,落实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对附近的生态水域环境应首先做好处理预案,以便施工结束后能够尽快恢复水域环境,将渔业损失降到最低。另外考虑到原油管道的影响是长期的,并且运营期存在着石油泄漏风险,所以必须在运营期对管道和周边环境进行跟踪监测,严格管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鱼类资源进行定期的放流增值,以确保鱼类的正常繁衍生息。尽力保留我国现有的原始自然生态。 施工类论文:桥梁伸缩缝施工的种类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摘 要]桥梁伸缩缝施工是桥梁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个技术都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而桥梁伸缩缝在实际的施工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是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关键的要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桥梁伸缩缝施工的种类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伸缩缝;种类;质量控制 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伸缩缝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都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这一施工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还要在施工中对每一个重要环节的质量都予以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桥梁整体的施工水平,保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1、桥梁伸缩缝的种类 1.1 钢板式伸缩缝 钢板式伸缩缝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镀锌铁皮U型伸缩缝,这种伸缩缝在人行道的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它不需要很高的经济投入,同时在施工的方法上也十分的简便。还有一种就是搭接板式伸缩缝,它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同时它也可以承受非常高的荷载,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1.2 填塞式伸缩缝 该伸缩缝伸缩量并不是很大,一般都在25毫米以内,而这种伸缩缝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油毛毡和沥青,这种类型的伸缩缝施工方便,对技术没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需要非常高昂的经济投入,在一些跨径不是很大,同时又相对比较陈旧的旧桥当中,但是这种伸缩缝在发生冷缩现象的时候会被填料挤压,而填料又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同时缝隙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也非常容易出现板体钢筋锈蚀的现象,影响到了桥梁正常的使用寿命。 1.3 土工布伸缩缝 土工布伸缩缝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非常好的改良性能,而且施工中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施工方法也不是十分的复杂,一般的桥梁施工当中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所以当今的桥梁建设中使用这种方法的案例较多。 1.4 板式橡胶伸缩缝 橡胶材料自身就有很好的防震和严密性,这样就使得整个结构的防水、防震和防噪音性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采用这种方法所产生的伸缩梁也可以很好的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其在实际的应用中范围也十分的广泛。 2、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方法 2.1 桥梁伸缩缝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桥梁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展。在桥两面施工准备的过程中,为了可以达到施工控制方法简单效果好的目的,要对梁端的缝隙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沥青摊铺和压实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塌落的问题。在伸缩缝合理的范围之内,梁顶面一定要做好修建隔离层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凿除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桥梁黑色铺装全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伸缩缝的施工。同时在施工之前也必须要对伸缩缝进行详细的检查,在装卸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如果伸缩缝已经出现了弯曲的情况,就一定不能使用在施工过程当中。桥梁伸缩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与通常混凝土的强度要比梁体的强度高出一个等级,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2.2 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及方法 2.2.1梁伸缩缝施工时,首先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开槽的宽度,准确放样,用切割机进切割,并且注意保护好锯缝线以外的路面,防止锯缝时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认真清理梁端的杂物,予埋钢筋采用加热复位,严禁反复冷扳、冷弯,清除钢筋上的附着物和铁锈,对缺筋和位置相差较大的予埋钢筋必须重新植筋。 2.2.2安装定位;在桥梁伸缩逢安装时应考虑到安装时的气温与出厂时的气温是否有较大出入,若有,在伸缩缝安装之前应调整组装定位的空隙值。在安装160mm的伸缩装置时,应依照伸缩装置位移保护箱的位置,切断发生干涉的预埋钢筋。在安装伸缩缝时,应采用龙门吊架和角钢进行定位,以两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标高为准,控制伸缩装置的标高。所以根据安装气温确定安装定位值。对于橡胶伸缩缝,定位值是两排固定螺栓的间距,其重要性更大,如果安装定位值不准,不是造成高温过分压缩而凸起,就是低温过分拉伸,使其寿命大大降低。 2.2.3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应 2.2.4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覆盖麻袋等,并洒水养护防止干缩裂纹,收浆后覆盖,覆盖物不得污染和损伤混凝土,养生期间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否则应及时补水。作好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生。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可以安装橡胶密封条,安装时橡胶板应予已压缩或拉伸,螺母拧紧固定后,向螺栓孔内灌注防蚀剂并盖好护帽。并且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允许通行。 3、伸缩缝的质量病害及其控制方法 3.1 桥梁伸缩缝质量好坏会引起桥梁的后遗症 由于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各种荷载所引起的桥梁挠度、桥面纵坡及行车制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桥梁伸缩缝会产生早期破坏、缝体脱落和现浇混凝土表面局部剥落,甚至破损等病害。这不仅会造成车辆行驶时颠簸不止,造成桥梁整体的服务水平降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桥梁的安全。伸缩缝产生损坏后,会导致渗水现象的出现,渗水不但侵蚀梁体,而且也会使支座锈蚀,影响梁体的正常收缩,从而使得梁体的有关结构承受的应力比设计应力大得多,影响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针对这样可能发生的情况,主要就是要控制好伸缩缝的施工质量,保证其密实度。 3.2 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2.1在材料选择上要合理选择伸缩缝装置。刚度和质量是伸缩缝装置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能够满足上部结构梁与梁之间和梁与台之间的位移;能够保证车辆行驶平稳、舒畅;能够防止雨水和垃圾渗入;能够抵抗机械磨损和碰撞,经久耐用。 3.2.2加强伸缩缝施工过程控制。在桥梁施工中,应注意与伸缩缝安装有关的预埋、预留,做到安装准确,焊接牢固;安装最好选择在气温偏低时进行;安装前要彻底清理桥端缝隙中的杂物,槽口清理尺寸要够,冲洗要干净。要注意焊接顺序,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应采用快凝高强膨胀混凝土,可以抵消锚固混凝土形成强度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抗振抗渗的密实度;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小功率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后覆盖洒水养护7d达到强度后再开放交通。 4、结语 伸缩缝施工往往在竣工通车前进行,工期很短,不得不以进度控制为主,忽视了混凝土的养生,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就提前开放交通,常常造成伸缩缝早期损坏。所以,伸缩缝的安装必须有合理的施工周期,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施工类论文:水利水电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分类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模板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益,因此研究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意义重大。 关键词:水利水电 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 效益 研究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虽然模板工程只是作为一个支撑结构,但由于其特殊的作用,对混凝土项目的整体影响,可以说,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和关键点,通过研究分析,改善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对助于提高工程质量,扩大工程效益。 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混凝土工程中,作为辅助性能存在的一种临时性结构,包括用作浇注混凝土的模板及其配备的一套支撑性构造设施。模板主要用于设定混凝土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浇注位置,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作业的一种重要辅助设施;模板配备的支撑性设施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杆件、金属附件、联结件、工作便桥等和起辅助作用的动力设施、升降机、平台等。模板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作业的施工速度、施工质量、费用消耗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从模板设计要求、使用材料的选择、安装及拆卸方法等方面对工艺加以完善,可有利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消耗。 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模板有钢模、承重模板、拱翻模、悬臂模板以及边坡拉升模板等,这些模板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模板分为不同种类:①按照模板的形状可将其分为平面模版和曲面模板两种,平面模板多用于水电站的厂房等建筑机构,而在蜗壳、尾水管等位置,多用曲面模板;②按照使用材料分类,可将模板分为木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混凝土模板等;③按照受力要求分类,可将模板分为承重模板和非承重模板。可根据不同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为工程提供便利和帮助。 二、模板工程施工工艺研究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作为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以下四大步骤:模板设计、材料选择、安装和拆卸,我们可以从这四大步骤入手,完善每一步的施工工艺,使施工水平整体提高,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2.1模板设计 在设计模板前,首先要进行施工现场环境考察,了解施工要求,然后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包括设计的形状、尺寸等形态,同样包括配备的支撑性构造设施和连接系统。在进行模板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①混凝土结构的衔接性,混凝土工程是由模板工程一步一步累积起来完成的,每一部分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模板,那么在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就要考虑同一种模板的内部衔接,以及不同类型模板的相互衔接;②模板应方便安装、拆卸或移动,模板是常用型辅助工具,设计使用方便的模板,不仅可以缩短工程期限,还可以节省耗材。一般采用三步式确定模板设计,第一步画出初步图纸,第二步根据施工要求验证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合理性,第三步制定模板的安装、拆卸工艺及使用说明等。 2.2 材料选择 根据施工要求,在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选择不同模板材料,采用合理的模板材料,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进度。在需要受力型模板时,考虑模板的受力情况,是承受重力还是承受侧压力,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承重模板或侧面模板。同样在能够使用可移动型模板时,不免使用固定型模板,移动型模板可以不同位置重复使用,而固定型模板只能在特定位置使用,除了形状特殊的位置,一般不建议采用固定型模板。 2.3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质量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安装模板前,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联系模板设计图纸、安装工艺和使用说明,确定模板安装程序,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工种作业混乱,互相干扰影响等情况的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竖立好模板后,要对模板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进行复核校正;②模板的支撑性结构必须连接紧密牢固,衔接处应平滑无隙,在巩固模板结构时,尽量使用方便拆卸的固定配件,如螺栓、拉条等,尽量避免使用圆钉等难以拆卸的零件;③当出现大跨度的承重模板时,需要考虑变形等因素,采用预留措施,添补因承重而造成的形变;④模板尽量避免直接建在支撑面上,以防在拆卸时对整体建筑造成震动影响,可采取在模板与支撑面之间铺垫桩基等措施。 2.4 模板拆卸 在拆卸模板时,需要了解模板拆卸工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拆卸工作,避免造成模板损坏,或发生安全事故。在进行模板拆卸工作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拆卸时按照一定的先后原则,先拆除连接件,后分离模板,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②在拆卸模板时,禁止直接重力敲击撞动模板,应使用木楔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分离模板和混凝土面,避免对模板和建筑造成不良影响;③高空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周围设有防护措施,禁止将模板从高空直接扔下,以防造成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④在拆卸拱摸时,应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从拱摸中间开始,向两边进行对称拆卸,避免模板变形损坏;⑤在进行拆模工作时,要考虑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应尽量避免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拆卸工作,以防混凝土崩裂;⑥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要及时清理,将可回收使用的归仓保存,不能回收使用的,清理干净,尤其是不能使用的圆钉和铁丝等易伤人零件。 三、结论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模板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板工程的选择对整体工程影响重大,通过探讨研究,完善施工工艺,选择更好的模板,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提高工程质量,增加工程的使用效益,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施工类论文:过河类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陆续展开,地铁车站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极易受到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及地下障碍物的影响。本文以郑州市紫荆山地铁车站为依托,研究过河类地铁车站的最优施工方案。 关键词:过河类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比选;降坡盖挖;填坡分段 1 前 言 紫荆山站为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其中2号线的Z4区(换乘段以南区域)下穿郑州市金水河,该河为郑州市主要景观河、防汛河,故地铁车站施工期间,金水河不得断流,且仍需满足相应的防洪要求。 紫荆山站Z4区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顶板覆土厚度0.4~6m,底板埋深28.95~30.65m,为目前郑州地铁中最深的一个换乘站点。 金水河属季节性河流,水深0.2~3.0m,由于上流坝截流等,金水河在紫荆山站段的常水位在1.0m左右。据调查,金水河近100年洪水位高程为95.5m,最大洪峰流量约30m3/s。若突发洪水,河水位暴涨,可能会产生河水溢流。本工程施工期间的设计按洪峰水位高程95.5m考虑。[1] 在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工期要求及环境情况,拟定了两个可行方案: 方案一:河堤降坡围堰、盖挖施工;方案二:河道填坡围堰、分段施工。 2 方案一:降坡盖挖 2.1 施工筹划 为保证整个Z4区结构不受汛期影响,能够同步施做以节省工期,本方案采用盖挖逆作法,具体表现为:枯水期将河水导流,施做河道底范围内的围护结构及结构顶板、围堰,待结构稳定后将河道改至已完成顶板上方,之后由盖挖部分两侧进行开挖顺作,施工施做车站结构。 2.2 施工工序 2.3 施工要点 1、分期导流:先期施工的顶盖板将整个场地分为南、北两个独立施工场区,致使每个场区都相对狭小。考虑到金水河在非雨季水流量较小,故顶盖板北侧设计2道挡水围堰:内围堰高2.5m,外围堰同南侧围堰,高4.5m。施工阶段,南侧围堰、内围堰与顶盖板同期施做,外围堰在2014年汛期前完成即可。保证了内、外围堰之间约500m2的顶盖板在外围堰施工前可做设备停留、材料堆放等场区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挡水墙施工:盖板段围堰与盖板同期施工,为保证施工阶段顶盖板的防水效果,1m厚顶板上设置0.4m厚盖板,并与围堰连接;非盖板段围堰施做于河底处理之后进行。围堰墙趾与墙体分两次浇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及模板系统。 3、枯水期实施围护结构及顶盖板、围堰:为确保金水河在2014年汛期能顺利防洪度汛,本工程围护结构及顶盖板、两期围堰的实施时间选择在2014年上半年枯水期进行。 4、砼管导流: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由于胎膜场地、集土坑等场区均位于南岸。为满足在不断流的情况下,施工设备能南北顺利通行以完成金水河北岸围护结构,设计在河内埋设3根150m长DN1500砼管,其上回填水泥土,压实后浇筑钢砼路面并与两侧路面连接。 5、临时坝体导流:为预防用电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区范围尽可能处于不带水作业区,在围堰扩河道及围堰本体(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实施之前,采用扎口沙袋临时导流,沙袋垒放与作业区外围,垒放尺寸为2.5m(宽)*1.5m(高),并根据上游橡胶坝放水水量控制临时坝体的垒放尺寸。 6、河底处理:为保证非盖板段围堰的施工质量,需对其周边的河底进行处理,首先对原河底破除,清除河底长期淤积的淤泥及腐殖物,再将河底进行换填,并重新铺贴防水层及进行钢筋混凝土河底施工。[2,3] 3 方案二:填坡分段 3.1 施工筹划 本方案采用河道导流的方案,分Z4a区、Z4b区两阶段进行施工,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河道向南导流,北侧场地回填、施做围堰以满足Z4a区施工;Z4a区完成后,河道向北导流,南侧场地回填、施做围堰以满足Z4b区施工。 3.2 施工工序 3.3 施工要点 1、枯水期实施围堰工程:为确保金水河在汛期能顺利防洪度汛,两阶段的土体回填与加固、围堰工程实施期间均需选择在枯水期进行,即正常状况下的每年11月至次年6月期间。 2、临时坝体导流:为预防用电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区范围尽可能处于不带水作业区,在围堰扩河道及围堰本体(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实施之前,采用扎口沙袋临时导流,沙袋垒放与作业区外围,垒放尺寸为2.5m(宽)*1.5m(高),并根据上游橡胶坝放水水量控制临时坝体的垒放尺寸。 3、导流段河道先行拓宽:导流段河道自金水河桥底开始,桥底采用垒放沙袋对水流进行引导,拓宽段自金水河东侧开始,该段导流段先行拓宽,完成拓宽处河道边坡钢筋混凝土并达到结构龄期要求后进行对岸围堰主体工程实施。 4、河底处理:导流段及围堰范围内的河底需进行处理,破除原河底,并将河底长期淤积的淤泥及腐殖物清除,再将河底进行换填,并重新铺贴防水层及进行钢筋混凝土河底施工。 5、围堰施工:围堰体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堰体施工于河底处理之后进行,墙趾与墙体分两次浇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及模板系统。 6、围堰内土体回填加固:钢筋混凝土防渗墙为现浇混凝土,整体性稳定性较好。但为便于重、大型设备的吊装、运输,防止塌陷,围堰内需实施回填及加固。土体回填采用分层夯实,回填高度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土体加固采用土体掺灰处理,水泥用量0.2t/m3。[2,3] 4 两方案对比分析 4.1 周边环境、地下障碍物因素 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周边主要建构筑物均无较大影响。在实际施工中,除了通过采取控制基坑变形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措施来控制周边环境的变形外,拟借助地基加固、加强监测等措施,加强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地下障碍物在两方案中均可完成破除、清运工作。相比较,方案一在施工期间场地标高较低,地下障碍物距离地面较近,有利于上述工作实施。 4.2 防洪度汛因素 实际施工中,两方案均将跨越郑州市汛期,为保证施工连续性、质量稳定性,及1号线在运营阶段的安全,方案中钢砼围堰的尺寸、角度需满足《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紫荆山站2号线穿越金水河临时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要求,具体内容见下表3。 两方案在施工中均满足报告中的防洪要求。相比较,方案一最小过水断面较宽,出水角度较大,有利于施工阶段防洪度汛工作的开展。 4.3 场地因素 Z4区施工阶段,1号线北侧场地作为紫荆山~黄河路区间盾构始发施工场区,东侧场地作为联络线暗挖施工场区,均无法利用。 方案二为分阶段施工,各阶段场地利用率较低,特别在第一阶段,北侧场地过小,对各道工序的正常开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方案一为南、北两侧同步施工,绝大部分材料堆场、加工场位于金水河南岸,北岸只需设置一临时堆场以满足各材料周转即可,故北岸场地缩减后对施工的整体影响不大。 5 结 论 综合考虑,紫荆山站2号线Z4区(过河段)施工宜选用方案一。[4]该工程已于2015年3月完工,计划年底投入运营。方案一在保证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条件下,以较高的施工效率,较快的推进速度,较小的工程造价,顺利完成了车站、风亭及出入口的施工,效果明显。 施工类论文: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是在露天进行的,因此极容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然而外界天气因素对住宅类建筑的影响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住宅类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在对住宅类建筑施工过程中,雨水会对建筑的基础部分、结构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与质量文艺。再加上工程还有多方面的要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以下简要分析了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与问题探讨。 一、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与建筑师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实现做好雨季施工的准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工程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管理人员需要收集两个气象信息,然后根据气象信息来做好各项防雨工作。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面:首先,需要合理的安排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雨季施工是住宅来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将施工进度严格的控制,有些必须要在晴天完成的施工环节必须要在晴天完成,例如土方施工、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屋面防水等。有些可以在雨季完成,例如基础工程的打桩工程、吊装工程等的。只有将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了解与合理的安排,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不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其次,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一些防水、排水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雨水对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在雨季来临之前,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另外,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平稳,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可以将有些管道埋置于地下,还需要对各种管道中的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从而保证雨水能够尽快排出去,避免建筑工程受到雨水的影响。再次保证施工路面的坚固与耐用。雨水一般会对施工路面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诸多细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施工工期,也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未压实的路面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排水沟及周围的杂物进行全面的清理,保证排水正常,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后,建筑材料的储备。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都属于露天工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保存大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另外,在一些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避免施工场地外的雨水流入施工现场,还需要保证场内的雨水流出,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临时设置一个排水系统。在对其进行规划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时间与降雨量来进行分析,然后合理的规划排水系统。 二、雨季施工的技术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在雨季对工程进行施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基础工程的施工。基础工程的施工受到雨水的印象是非常大的,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被雨水冲垮,可以在边坡上设置一定的钢丝网片,然后抹上一定厚度的细石混凝土,也可以采用土工织物对边坡进行遮盖处理,以此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所工作的面积不能够太大,一般需要将场地进行分段或者分区域进行施工。等到基坑挖到设计的位置时,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对其验收,并在基坑内部浇筑一定的混凝土,避免基坑被雨水冲垮。如被雨水浸泡后的基础。应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复基坑承载力工作: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时要在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好必要的排水力量;对雨前回填的土方。应及时进行碾压并使其表面形成一定坡度,以便雨水能自动排出:降雨量大时,应停止大面积的上方施下;对于堆积在旌工现场的土方,应在四周做好防止雨水冲刷的措施。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四周的回填工作。停止人工降水(捧水)时应验收箱形基础抗浮稳定性、地下室对基础的浮力。当遇到大雨,水泵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积水高度时,应及时将积水灌加到箱形基础内,以增加基础的抗浮能力。 2、砌体工程和砼工程的雨季施工。此部分应掌握以下要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米: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层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架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粱;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并注意转角及丁字墙间的连接要同时跟上。遇台风时,应在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砌体砂浆的拌和量不宜过多,以能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并检查砌体灰缝.受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砼,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砼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3、吊装工程的雨季施工。第一,构件堆放地点要平整坚实,周围要做好排水工作,严禁构件堆放区积水、浸泡。第二,塔式起重机基础或路基必须高出自然地面15cm,严禁雨水浸泡路基。第三,雨天不宜进行起重吊装工作,这是因为雨天构件表面及吊装绳索被淋湿,绳索与构件之间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发生构件滑落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此时如果必须进行吊装工作,应加倍注意,并采取增加绳索与构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来保证安全。第四,停止施工时,应将塔吊的吊钩收回靠拢塔身。不得在吊钩上遗留吊索及建筑构件等任何物体,以防止这些重物被风吹动导致塔吊摇晃引发塔吊倒塌事故。 4、混凝土工程的雨季施工。第一,在涂刷模板隔离层之前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掉。第二,尽量避开大雨浇筑混凝土.如遇到大雨时应停止浇筑混凝土。第三,雨期施工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并及时调整用水量。第四,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应及时检查有无下沉情况。第五,下雨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及对接等工作,急需时应做好防雨棚工作。 三、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在露天进行,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尤其是雨季对工程施工,极容易导致工程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住宅类建筑的建设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与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雨水极容易对建筑的地基部分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雨水的冲刷,极容易导致建筑地基部分的承载力不足,最终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雨季施工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工程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另一方面保证工程的质量,使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通上所述,雨季施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注意天气预报,将各种恶心环境因素转变为良好的条件因素,在施工中认真的施工,从而提高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
生态论文: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 (1)对地表地质的破坏。 在建设中,必须对地表进行挖掘,让水利设备牢固地安置。因此地表植被破坏,蓄水能力降低,如果在风沙大的地区则会导致水土流失。另外,地表植被破坏,土壤碎石裸露于外,如果在雨量充沛的季节里还会引起泥石流。而水利水电的建设,对地表的破坏是最初的,而后紧接着的是对地质造成的影响。大坝的修建最体现着地质破坏,大坝需要在险峻狭小的山口修建,此过程中会对山体进行挖掘建基,如果遇到断层或者岩性松软的山体时,对其进行开凿则是致命性的。而顺利开凿成功的山体随着时间的推逝,加上风沙等外力因素的压力,岩体会逐渐磨损,到一定时期后出现崩塌、滑体等现象是很有可能的。在建设前期,对地质的勘探和对建材特征的把握一定得是专业严谨的。 (2)对湖泊河流水位的影响。 水利设施中的水坝建设,具有拦截泥沙的功能。在进行泥沙拦截时,河道内泥沙减少,流速增快,对大坝的发电具有一定利处。而另一方面,水库的修建,原本流动的水因为水库的围栏,水流变缓,水温上升,水质变差,引起水库内水污染现象,甚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并且水库修建后,由于流速减缓,区域内的水面起伏小,水面扩大,蒸发量增加,致使水蒸气聚集,空气内湿气增大,降雨量增大,河流水量增大,容易引起水库内的泛洪。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江河内的淡水洄游鱼类为例。每到秋末,它们要到江河中下游度过季冬,而次年的春天它们再原路返回,到中上游产卵。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洄游生物的正常运动,它们的生命活动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更对鱼类繁殖造成迫害,这就是生物物种越来越少的原因,以致生物的灭绝。 (4)对降雨量的影响。 降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库修建后,库区大面积的蓄水,蒸发量会增加迅速。降雨在地区分布上的变化,水库蓄水后会对库区和周边地区的降水量有着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库区和近库区的降雨量会有所减少,在库区外围的地区降水量增加。在地势高的地区,且是迎风,降水量会增加。相反的情况,降水量则减小。 (5)对气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让下垫面有所变化,使原本的陆地变为水面。而之前陆地比水的比热容小,再将陆地变为水面后,比热容上升,所以气温总体上来说是升高的。 (6)对湖泊的影响。 湖泊对生态的调节起着非常有利的作用:净化空气、防沙除尘、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氧气等,在生态系统中如一个净化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湖泊也有着两面性的影响。一方面,在湖泊区建水库,能够加大对湖泊内泥沙的拦截,为湖泊周围的农业生态发展提供着大量的肥料来源,间接促进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湖泊内本身流动性较差,水电设备在此建设,继续减少了湖泊水流动性,泥沙沉淀后也为湖内有机生物的繁衍提供饵料,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生物,久而久之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现象。 (7)对人群生活的影响。 人群的居住地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实施地点时,大量的人群移民状况也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人类长期的居住,用时间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较为和谐稳定的体系。而水电设施取而代之,人类不再成为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消费者,这些设备也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构成了新的威胁。而人类作为生物中的一类,对环境的依耐性也是靠时间来磨合的,人类迁移也对迁入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两者的融合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2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耗时长,任务重,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参与设备种类繁的庞大工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各个细节都会制造出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都是亟待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机械占地、土料占地、废物堆积、建设营地等活动再次对地表进行了破坏。这种形式的地表破坏也是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加上其施工时间之久,对地表的损害程度远远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程度,所以尽管在搬除机械设备、恢复好植被、清理掉垃圾后,环境的承载力也会大大降低,对整个生态系统仍然会造成巨大损失。施工中,废水渗漏、油污的产生、生活废水的排放,加上生产中烟尘、灰沙的侵蚀力度进一步扩大,也大大加重了整个施工区域的土地、空气、水质的污染。废料在堆砌时,随着时间的长远,有些金属、碱性物质和空气产生的化学反应制造出的一系列有害气体,不仅给大气造成染污,也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基于这些,施工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利工程工程量巨大,且施工时间长,施工人员也较多,对整个施工系统,不管是操作还是人员生活,都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考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不论是施工还是施工滞泄物,都得做到生态环保。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有所改善,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 3结束语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方面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而在水电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本着生态发展观来设置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包括选材和保护措施。而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小其对生态造成的损害,例如河道的清淤、植被种植、大坝所接触的岩体考察等,施工人员的参与也不仅仅限于工程修建中,要充分运用专业技术水平高操的人才,对工程进行预测和检查,避免不必要灾害的发生。 作者:王俐 单位:石家庄市水利通讯站 生态论文:毛腿鸡原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1不断加强良种选育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广德毛腿鸡是一个长期自然环境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的优良品种,在外型上它具有毛黄、皮黄、腿黄“三黄”特点,另毛腿是它的主要特征,它具有体型小,体格紧促,均匀、毛色光亮,善飞翔,喜上树梢,林中觅食等特性,成年公鸡体重在2kg成年母鸡体重在1.5kg,120日龄开产蛋,年产蛋150枚左右,蛋呈桃花红色,每枚蛋50g左右,仔鸡肉质鲜、脆、香中带甜,口感极佳,老母鸡汤油而不腻,香气四溢,长期以来是我县百姓招待客人之上品,在百姓中流传“到我家来玩玩,杀个毛腿鸡给你尝尝”。因此,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品种,长期坚持本品种选育工作,杜绝乱交乱配,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2选择良好的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的选择要求,以林地、山场养殖为先,要求森林覆盖率高,以济林、毛竹林较好,要求有一定的坡度,水源充足,最好有山中矿泉水,种蛋鸡要求每羽鸡活动面积在50m2以上,仔鸡在10m2以上,养殖场饲养群不宜过大,一般一个养殖场饲养不宜超过5000羽,每个养殖场均要有围栏,围栏可根据养殖场状况和经济情况自行设计,建议最好使用生物围栏。 3鸡舍建设 鸡舍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毛腿鸡喜登枝,善飞翔的特点,可采用高架繁殖,即在离地面50cm左右,架一根根树木,供鸡休息,也可采用发酵床养殖,但40日龄内小鸡还应采用地面平养,鸡舍建设一定要注意通风,因为毛腿鸡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宁可在室外淋雨水,也不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休息,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40日龄以上鸡按15~20羽鸡/m2计算鸡舍建筑面积。 4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1养好雏鸡 毛腿鸡初生很小,体质较弱,因此育雏非常关键,目前,我县合作社均采取雏鸡共育,然后发放给农户饲养,在21日龄内全部使用全价配合饲料,21~40日龄由全价料过渡到原料饲养,40日龄以后全部过渡到原料饲养,养好雏鸡的关键是温度、湿度的控制以解决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4.2制定免疫程序 一日龄鸡马立克氏病,7日龄新城疫传支,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20~25日龄禽流感,40日龄禽霍乱,70日龄禽流感,100~120日龄,鸡减蛋综合症,150日龄补免禽流感。 4.3补饲育肥 毛腿鸡的养殖在我县均以原生态养殖为主,但野外放养的食物还是及其有限的,补饲育肥户蛋仍然是主要的,补饲育肥的关键是定时定点定量饲喂优质原料粮,以玉米、稻谷、小麦为主,每天按每羽鸡补给50cm饲料,保证长期供应充足清洁饮水,饮水最好引用山中矿泉水,即省工省力,又清洁卫生,还能供应优质微量元素,通过这种固定条件反射,即防止粮食浪费,又能检查出鸡状况。 4.4疾病防治 通过免疫接种精心饲养管理,“毛腿鸡”的抗病能力是很强的,但疾病防控还是要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县合作社的社员们总结出一套利用中草药防治技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不定期的投喂青蒿,半边莲,鱼腥草,水花生,辣廖子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既防止了抗菌素的污染残留,又能保证鸡只得正常生长,使用高架和发酵床养殖也很大程度地降低疾病感染,另外,寄生虫病,农药中毒、鼠害、天敌等危害鸡群安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4.5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看似小问题,但可引进大事故,笔者见过这样一个鸡场,因夏天围网中缠死了一条蛇,腐败生蛆,被鸡群采食后,造成鸡群大量死亡和眼瞎,损失极其惨重。因此,我们要求,所有放养的山场饲养员每天必须巡山,发现病死鸡只,立即回收焚烧,消毒,做无害化处理。 4.6轮养 林下养鸡,林牧结合,相得益彰,但如果长期在一处饲养,鸡不但易发病,还造成环节污染,影响林业生长,因此,轮养也是养好“毛腿鸡”的重要环节,一般我们要求种蛋鸡养2年休养一年,仔鸡养半年,休养半年,使鸡场自然净化,鸡粪被林植物自然吸收,即利林又利牧。 4.7信息化管理 产出=“遗传+环境+营养”×管理,这是养殖行业颠覆不破的定理,管理永远是“毛腿鸡”养殖效益的成败首要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在我县“皖南竹乡”、“老竹翁”、“凤鸣歌”、“凤达”等合作社“毛腿鸡”的原生态养殖场均实行全监控,场主随时可查看自己养殖场的鸡群饲养情况,网上销售也成为现实,加上县农委的“物联网”建设平台,我县“毛腿鸡”的养殖、销售将得到更大一步的发展。 作者:汪任农 敖明华 单位:安徽省广德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生态论文:旅游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论文 一、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纵观我国各个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进行发展,虽然这是一个发展的基本路径,然而通过“圈地”等方式强占农田进行不合理开发,加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就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大,二是项目自身的竞争力有限,生存期限有限。按照国际惯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9.5公里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多个生态农业旅游是小于这个规模的,项目鳞次栉比、林林总总,不仅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更是导致单位面积内环境的过载。除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对于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之外,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之后,纷至沓来的游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目前项目所难以承担的。国人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加上旅游期间疲劳等问题,导致每逢节假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都会留下诸多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了地域的环境压力。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多数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成,在兴办起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时,他们自身对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根本不甚了解,造成在建设时期就缺失环保措施。而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起来之后,又往往更加重视盈利而忽略环境保护,不注重保护环境,甚至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盲目引进外地物种,这种思想与行为造成了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外部物种入侵等环境问题。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因与对策分析 (一)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因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导致环境问题,直接原因在于政府对于生态农业项目的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都缺乏合理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通常是在政府的提议下,在市场的催生中,由当地的农民自发的发展起来的。这种规划、建设通常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也没有进行环境评估,地方政府和农民本着“先搞起来再慢慢发展”的理念,先从资源下手,进行野蛮的开发,全然不顾环境承载力。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关键还是在于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以及其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诚然,我国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使得部分农民转业从业人员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种经济利益并没有转变其思想,向环境要效益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而没有取得很好经济效益的项目管理者就更缺乏环保意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是能够主动牺牲环境的。归根结底,还是从业人员自身眼界与素质的问题,从业人员准入机制、环境评价体系的缺失也纵容了这些思想的蔓延。而我国游客本身的综合素质问题,也是导致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特定时间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导火索。节假日比较集中、游客行程紧张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都是使得这一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游客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仅仅是游客单方面的事情,同样需要多方面来综合考量与处置。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分析 要解决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针对问题的原因来对症下药的解决。生态农业旅游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其牵涉到社会公德问题、政府管理问题、行业准入制度问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等,需要各个击破。 1.我国政府需要切实的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负起责任来。 在前期规划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前期规划,保证其在建设初期能够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要将生态农业旅游划在环境保护区的红线之外,形成对于环境的有力保护。另一方面,要剪辑健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准入机制,出台对于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保护标准,隔绝一批不达到标准的企业,拒绝其进入本行业,同时要在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加强追则,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关项目不符合准入机制标准的,要一家家查并关停。如此,从事前和事后进行规范,则能够使得政府的调控功能发挥完全,形成有效的环保屏障。除此之外,为了给予从业人员提升环境保护硬件设施的空间,政府还应当在别的层面给予具有环保思想的项目以一定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撑。如日本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政府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大大解决了休闲农业建园的资金成本;意大利对给予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开辟通路,使其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我国政府可以政策和支撑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环保建设,帮助从业人员解决切实的困难。 2.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 政府需要负起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在意识上对于其进行指导。而最为关键的是,从业人员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扭转思想,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要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是靠消耗环境来进行的,而是要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才能够实现的。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占全台面积50%以上的森林资源,融合当地自然、文史资源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等,在亲和自然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盈利。这一案例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启事是,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开拓眼界,要将具体的发展策略作更为细致、科学的判断,要主动降低自身项目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要逐步实现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靠独特的旅游文化分为和旅游体验项目来实现效益,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向服务业转化,拜托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收”的思想理念。实现以上两点,最为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思考,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提升环保意识和发展意识,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很有效的提升。 3.从目前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游客旅游导致的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来看,解决需要的也是多方面的支撑。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规划时,就需要在硬件设施上考虑到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合适的地点放置足够的垃圾收纳器具,使得游客能够轻松的完成垃圾的分类、丢弃,不会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对于环境的勿扰。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以及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都要注重对于旅游文明、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例如,在环境周期间集中宣传旅游文明,或者在景区的导视系统、大屏幕上进行旅游文明、生态文明的宣传,要使得游客在出行的时候能够有一盏保护环境的明灯在于心中,在不断的提醒中加强对于自身的自律。在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数十年的当下,主动去污染环境的游客数量还是少的,只要景区服务到位,应当能够有效的环节游客旅游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结论 生态农业旅游本身就有“生态”二字,这种旅游项目本身来源于环境,同时也需进一步亲和环境,才能够实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出现一定的环境问题也是正常的,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为生态农业旅游本身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论文认为,生态农业旅游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管理问题,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政府、从业人员乃至大众媒体、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方能够使得生态农业旅游环境问题逐步减少,使得生态农业旅游真正回归“生态”本源。 作者:刘传营 马丽卿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生态论文:生态旅游创新模式下农业科技论文 1以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农业科技生态发展新价值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最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最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全面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 传统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路放在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方面,而忽视了时展的新思路,这与时展步调并不能统一,最终的结果则是逐步脱离市场经济发展主体模式。而生态化农业科技园打造的是将生态环境与农业科技之间紧密融合,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产生推动作用,这样才能与我国社会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统一。这样的发展思路无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同时能够有效应对时展所带来的全新挑战。从时代进步角度而言,农业科技园发展模式应逐步形成创新。而生态旅游与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紧密联系,因此要结合各区域农业特征,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结合农业科技园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所存在的“创新性”进行具体研究,使其农业科技园发展道路与生态旅游之间有机融合,探索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新模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常国辉 单位: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生态论文: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论文 1巫溪县人口与城镇化的发展特征 巫溪县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褶皱带之南,县内地形以山地为主,绝对高差2657.4m,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m,是重庆最好的风电开发地区;县内有红池坝森林公园、白果林场、关山林场、朝阳坪林场、猫儿背林场等多处经济开发区和国有农林场地。目前生态环境存在土地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胁严重,经济总量小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在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方面受生态环境限制,呈现以下特征。 1.1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弱,人口呈外流趋势 根据国家层面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巫溪县内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县内产业不发达,现状工业园创办于2007年,建成规模仅1km2。受地域及交通条件制约,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高,不少实力强的意向企业不愿来园投资,截止2012年仅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入驻企业生产项目以资源密集性产业为主导,如煤矿开采、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企业对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太弱,不能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更难以对农民增收起到支撑作用。在此发展条件下,每年逾10×104人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仅1×104人左右,人口呈外流趋势。 1.2人口梯度转移,县城首位度高 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破坏,改善人居质量,巫溪县近年来实施了“扶贫移民、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县域人口的迁变呈高山区人口向集镇转移,集镇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梯度发展态势。县域北部高山区内的小城镇在逐渐地萎缩甚至凋零。县城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其他各乡镇的人口增长速度,首位度远高于其他中心镇。 1.3城镇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2012年,巫溪县城镇化率为28.65%,根据诺瑟姆曲线,巫溪尚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均不高。县城城镇化率为69.64%,中心镇与一般镇城镇化率仅10%~30%,特别在设施建设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均集中在县城,城镇建设严重滞后,呈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主要原因是北部高山地区生存条件较差,场镇规模小,导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低,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难以发挥带动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作用。 2巫溪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基于以上人口与城镇化特征分析,现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2.1极核发展 县城是巫溪县的经济主要载体及重心,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人口总量少、经济总量低的巫溪县,很难形成比较完整的“金字塔”形的城镇体系结构的情况下,县城的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巫溪今后城镇化道路应选择以极化县城为主要方向,积极鼓励县域腹地人口向县城聚集,以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同时应积极培育重点城镇,调整、合并弱小集镇,充分发挥资源集约效应,大力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并根据重点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与中心城市形成链式联结,形成二次辐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整体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 2.2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路径,以城带乡、共同繁荣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应强调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的转型为路径,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2.3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做支撑,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有助于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作为生态敏感区,巫溪的产业发展的重点应是旅游业及生态工业的发展。 2.4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城市无限扩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变人口转移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要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城镇建设中应以“基础设施先行”为指导目标,区域统筹考虑,避免资金投入的浪费。 2.5制度创新 多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调控手段。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加快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其次,深化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再次,建立城乡建设投资多元化机制,采取多种模式,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城乡公共产品生产领域。 3结论 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一个区域中生态环境敏感且重要的地区,不仅制约着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形态,还对城镇体系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城镇应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及环境承载力,采用分类控制的原则进行建设,即现状发育程度低,且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受限,生态环境敏感的城镇,应限制其发展,并逐步迁出人口,以保护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好、环境承载力高,且现状发育程度较好的城镇,应鼓励适度发展,以承接周边农村地区人口转移;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应极核发展,保持中心城市在区域中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还应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开发,鼓励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的发展,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只有正确认识人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保证生态敏感区内城镇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张晓梅 单位: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生态论文: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论文 一、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型态,生态文明产生的重要现实背景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从而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而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行不通,没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受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并不存在所谓的冲突,这是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颇多,这些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之间存在冲突与相悖,对于未来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巨大威胁。 (一)发展理念落后 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理念方面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在政绩考核重心为GDP的情况下,各县级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忽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质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举例而言,一些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往往不顾本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一味引进三高一低的产业,给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生态经济滞缓 生态经济发展滞缓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本身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层面的生态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县域经济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重视不足、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缺少新的增长极。 (三)发展模式粗放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只重视经济总量,忽视经济质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相悖,容易导致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还表现在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科技水平整体偏低、生产设备落后等方面,这些经济问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更多的环境污染,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大的阻力。 (四)人力资本不足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本不足,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发展更是严重依赖于人力资本。当前我国县域在人力资本方面储备不足,不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流入,同时本地区一些优秀的人才资源也不断流失,给地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生态产业发展等带来危害,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从多个方面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更新发展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更新发展理念,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金山银行”,更要“绿水青山”。在政绩考核模式方面,政府要将绿色GDP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坚决不能突破的底线,在生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发力,力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二)发展生态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经济作为一个重点,将生态经济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等,壮大生态经济规模,发展生态经济的带动及辐射作用。在生态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从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生态经济更好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转变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集约经济模式。经济模式的转变要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着手,从产业布局方面来看,要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依托技术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益,减少污染;在设备更新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发展模式转变。 (四)加强人才引进 县域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意识到人才在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构筑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的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要在公共产品服务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仅要依靠薪酬待遇来吸引人才,还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等,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不断彰显的时代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必须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和谐并进,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旭霞 单位:山西省长治县委党校 生态论文: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法论文 一、经济法理念的现状 (一)经济法理念的含义 “理念”实际上代表一种形象,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专业用词。法律理念是指法律的含义和现实化。经济法理念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对经济法发展规律的掌握、对经济法本意上的认识,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理性建设。经济法理念表现的是经济法规划和实施的最高准则,它与经济法领域的其他含义不同,它的社会地位高于法律意识、法律表象、法律观念。 (二)经济法理念的作用 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来源于实际的参与,同时认识又会对实际的参与起到指导作用。经济法理念来自经济法律的实践,是经济法的理性认识,它对于经济法的计划和实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济理念能够给经济法法律的制定确定了一个大致方向,有利于实现经济法的价值,同时可以帮助工作者整理归纳各项经济规章制度的概念和内容,营造一个合理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经济法理念可以对经济法的效果有一定预测作用,它能在经济法制定时贴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具有超前性。经济法理念能从整体法律的角度分析经济法的计划和实行,指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法的发展方向。经济法理念还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由于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社会,我国传统封建的思想影响着很多人,使得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弱,法制观念低。经济法理念具备一定的合理性、真实性,它能够消灭传统落后的思想文化,增加人们群众的法律素质,营造一个科学的法制社会,最终将创造出一个进步与文明的社会。 (三)经济法理念遇到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经济法在我国逐渐兴起,直至90年代我国提倡经济行政法后把经济法纳入了行政法的范围内。当时大多数学者因计划经济思想的干扰,普遍的以为经济法是国家干扰经济的产物,所以将经济管理关系作为行政管理的一小部分。这样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经济法自身的独立性和实践性,妨碍了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分开管理,使得经济市场中常常发生行政垄断的状况。由于我国行政法的法律权利在经济法之上,部分地方政府和经济管理机构就利用自己的行政权利来影响经济,导致了市场经济的不公平竞争。经济法最初兴起时在学术界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甚至有部分学者以为法律机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现代经济法根本毫无作用。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对经济法理念意识的薄弱所引发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及重构 良好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整及重建经济法理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传统思想的解放。传统观念的创新、国民思想的解放是促进经济法建设的基础。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后,在社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热潮,邓小平同志先后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的讲话更是进一步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加快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热潮。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生态、社会、资源和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还应从思想根源入手。思想的解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措施,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和重建离不开观念和思想的创新。 (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 首先,要改变我国经济法理念的落后思想。经济法理念近几年来已经开始完善化,逐渐成为了具备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经济法理念。经济法理念包括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大类:经济安全理念、公正公平理念、经济效益理念、整体发展理念、注重效益理念。五种理念与我国的政策目标、经济规律相适应,有着一定的法律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多新的理念、要求,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这五种理念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要改变我国经济法从前的旧思想、旧观念,不断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法理念的发展。其次,要注重经济法中的效益理念。我国经济发展中,获取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目的。经济利益会使得部分经营者过分的注重眼前的局部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把环境成本计算于经济效益理念中,拟定经济法时应该将经济行为对自然环境的耗损也考虑其中。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 (二)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重建 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群众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重新构建经济法理念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强调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它是经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支撑点。在传统封建时期,以人为主体的意识不强,造成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低。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重建经济法理念,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人们在提高经济的同时也能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以法律的方式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作者:张颖 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生态论文:塌陷区生态景观设计论文 1矿区塌陷地带的情况 在对资源型城市边缘地带进行景观恢复与设计时,首先要对当地的生态情况、地理条件以及具体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设计出合理方案。如,邢台煤矿位于邢台市的南三环两侧,南北部分地势较高而东西部分较低,属于一般的平原地势。而邢台煤矿的两大塌陷区位于的李村乡年降水量丰富,约为533毫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土壤结构复杂,由种植层、粘土层、砂石层和卵石层组成。全市及周边地带总居住人口为2911人,耕地面积不到8平方千米,人均占有量较低。 2塌陷区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 2.1塌陷区生产适宜性分析 2.1.1发展绿地系统以及耕地系统 因矿区塌陷地带地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并且具备一定不稳定因素,故并不适合房屋和道路的建设,所以在进行生态景观的恢复与再造时,就要着眼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治理措施。首先就是根据市区的风格有规划的进行当地植物的种植与培养,这样既美化了矿区环境也呼应了城市主设计主题;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塌陷区进行土地人工改造,恢复其耕种的功能,发展当地特有的农作物,既为边缘带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来源,又提高了人均耕地面积;最后,适当的开展养殖业,拓宽发展平台。 2.1.2进行产业景观的规划 资源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生产目标、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求员工加班。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使工人身心受到影响,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会埋下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生命财产安全。而在塌陷区进行适当的景观设计,可以为紧张工作的工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助于他们缓解疲劳。 2.2塌陷区景观再造地质条件分析 研究资源城市边缘地带地质真实情况,以邢台煤矿为例:地矿邢台地质工程勘察院研究和评测了研究区的地质,并分析了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该地区拥有70~105m的标高和4%以下的平均坡度,基本上都属于比较平坦的地形;开采活动大部分都集中在该地区的西部,频繁的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东部地区只拥有少量开采工程,所以地质环境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是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状况较好,也就是说采空塌陷区的地质灾害在西部地区比较严重,在东部地区相对轻微一些。通过1996年和2004年这两年的该区域地形图分析,可以得出塌陷前后的地形数据,发现地面塌陷最为严重的地方已达到了7.4m的深度。我们根据开采年限将塌陷区划分为了三个区域进行系统、整体的研究分析,将开采年限在5年以下的区域定义为Ⅰ区,由于开采年限较短,具有继续塌陷可能性最大,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不适合建设项目的开展;我们将开采年限在5年以上的区域定义为Ⅱ区,但是如果该地区开采年限不足10年,则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塌陷可能,也不适合建设项目的开展,而开采年限在10年以上的区域,虽然也存在塌陷的可能,但是几率较小,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物流和市场等项目的建设要求;我们将下组煤不再进行开采的区域视为Ⅲ区,这部分区域几乎没有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通常情况下可以开发多种工程项目。 3邢台市边缘带塌陷区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3.1进行仓储物流和市场用地设计 根据设计规划,将此地区开发成为了龙岗钢材城、建材城和物流园。其中在邢煤电场路的北面以铁路为轴线,东西两侧分别为建材城和钢材城,钢材城以南是邢煤路,以北是南三环,用来储存钢材和运输钢材,该园区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满足钢材存储和交易的销售区,第二部分是商务中心,第三部分则是中心公园。建材城的南面是邢煤电场路,北面也与南三环相邻,用来各式各样的建材的存储和交易,该园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营区,第二部分是展示区,第三部分是物流仓储区,最后一部分是商务中心。除此之外,还设计构建了龙岗物流园,其西面与西北留村接壤,东面是邢台煤矿,北面临南三环,主要作用是促进当地物流产业和工业的发展,由四部分组成:物流园区、商品集散区、物流加工区以及服务于物流产业的配套区。 3.2规划绿地景观———“四园两带” 对于规划绿地景观,不仅要考虑景观和生态因素,还要做到以人为本,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提升。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建筑规划在塌陷情况趋于稳定的区域,而建筑周边不稳定的地方则用来建造公园绿地,也就是所谓的“四园”,然后根据现有道路规划,沿南三环和钢铁路两侧建造绿地景观,即常说的“两带”。以形成“斑块”和“廊道”相结合的生态景观。 3.3保护农业生态景观 在塌陷区,一般情况下都存在着拥有塌陷隐患的区域及划拨到开采范围的区域,在这些区域我们会构建农业生态景观。以邢台矿区的塌陷区为例,它被大片的园林和耕地环绕,这些资源均能够修复其农业生态系统,如果政府给与资金支持,则生态恢复的程度和速度将会大大提高。 3.4进行塌陷区边缘住房建设 滨江路以西基本上属于塌陷稳定区,通过南水北调管理机构的认可和批准,我们以南水北调干渠为轴线,于其东西两侧建设居民住宅,即东西两个金牛集团阳光苑小区,再加上李村居民区,这个区域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居住区,妥善安置了因为土地塌陷而需要搬迁的居民。 4结论 因为矿区长时间无节制的开采导致的地面塌陷问题解决起来十分复杂。其不但涉及地质结构的改变,而且对地表生态环境更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坏。所以在进行生态景观设计与改造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的问题,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解决:首先,改造第一步就是充分了解当前塌陷区的地质情况,对已经形成的灾害进行权威性的评估;其次,从距离城市最近的边缘地带进行规划设计;然后,选择环境、设施较为敏感的地段进行一一突破,尤其是电厂等重要部门;最后,尽量从耕地面积较少的区域开始,解决他们用地紧张的问题。 作者:祁焱华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生态论文:建造生态建筑设计论文 1生态建筑的内涵 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为基础,协调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建筑、自然、人类和社会四方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建造最适宜人类生活和发展的生态建筑。把建筑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生态建筑是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提出的科学的战略思想,生态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减小人们主观愿望与客观行为对环境所形成的影响之间的距离,努力促进生态环境朝良好的趋势可持续发展。采集和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建筑建设和运行的能源消耗,科学处理废弃物是研究生态建筑的主要内容。 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 2.1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维护建筑物体周围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在设计建筑物时应该结合考虑建筑周围的环境光、热、水,以及建筑视野、建筑风和建筑阴影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设计建筑绿化规划要与建筑附近的绿化体统一起来,成为系统网洛。建筑物通过窗户进行自然采光;通过在适当位置开口,用来通风,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绿化配置,减弱人工化的建筑环境:通过建设喷泉或是观赏水池等亲水设施来降低环境温度,调节气候。 2.2节约能源 建造建筑物必须以建筑物的功能性为出发点,努力减少使用能源物质,尽量不超量使用能源物质,不造成能源浪费,更加不要建造对于建筑整体结构或是使用功能没用的东西。不要过分地崇尚奢华、贵气、宏伟、奇特,等建筑风格理念。建造感性空间需要使用的材料与非结构的部分,则应该有效大力控制能源物质的损耗与消耗不能大于必要非消耗的能量物质的标准。并且大力推行通过使用自然材料或是人工制品来展示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情怀。尽可能建设生态建筑应该遵循的价值观是坚持使用用材料与能源的合理设计、建造的价值。 2.3广泛利用新技术 在生态建筑中,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使用环境保护型的材料以及无污染洁净的施工措施,提高对对能源的使用效率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建设中使用安全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采用施工措施应是能够最大化的减弱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建筑的设计法则是以日照的强弱程度为依据,自动调节室内的蓄热和照明系统;强化对二次能源的使用;使用节约水资源系统,根据恰当的水温,水压进行水资源回收,建筑材料要选取耐久性能强、易于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在建造中多使用经过安全加工处理的再生材料,以不损害自然再生系统为基础来最大化的使用自然材料,倡导工厂化作业生产,尽量减少现场作业量,以防造成环境污染,提高建筑工人的施工效率与材料的使用效率,尽量不造成浪费,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对于建筑的维修保养的便捷性。 2.4倡导健康舒适的理念 生态建筑要能体现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这就是建筑师对于使用者的人文关怀,通过建筑物加强使用者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交流沟通,让人们能够建筑物中生活和工作都能享受到健康,感觉到舒服在健康、舒适。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生态建筑一定要确保创造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证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系统的健全,创造良好的的视觉、声音环境以及心理感受。 3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即是最大化的存留建筑物中具有价值的生态元素,保持生态的完整性不受人为破坏,建筑物体和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人类的建造行为杨改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与破坏,并且通过生态建筑中的人为生态方式对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设计,二是单体设计。 3.1整体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就必须把需要建造的建筑物融入到整体的城市中,任何建筑物都是城市大建筑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物作为城市整体建筑的一部分,在其设计规划时,就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在需要建造的建筑物所在的周围区域为设计目标,考察建筑场地的地貌地形,地质河流,天气气候等一系列基本自然条件,的基本条件、通过对这些自然因素做综合分析之后再设计切实可行的经济高效的设计方案,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建筑的整体设计。首先,生态建筑必须继承城市与地域的传统的景观特色,建造出能代表城市新面貌的新景观。生态建筑设计在改变原有不合理的布局模式、重新划分的区域、完善资源配置的同时生态建筑设计还要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城市的自然地理。其次,正确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到生态建筑工程项目如何能创造出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建筑中怎样才能这些相互关联或是相互矛盾的元素综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高效的,全局的来考量,整体设计在生态建筑中的地位特别重要。 3.2单体设计 生态建筑物从构建成建筑的各具体要素来分类,可以把建筑物体划分为地面,屋顶,内墙,外墙,门窗,楼梯等等,基础、从建筑物的设计元素来看,可以把建筑分类为次要空间、主要空间、结构、秩序、交通等等:从建筑设计图纸所要表现的内容来看,则可以划分为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从建筑所要实现的实用功能和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则需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牢固程度、承重程度,采光、保温、隔热等等。这些因素都在设计生态建筑必须要涉及的单体问题,由单体构成整体,只用把每一个单体设计好,才能建造出一个优质的生态建筑。 作者:李伟 单位: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论文:民间工艺品生态包装设计论文 一、生态包装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传统包装设计属于一种开环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包装的最初功能,它的运作模式是包装材料→包装产品生产→包装产品使用→包装废料弃入环境。很明显,这种包装设计几乎不考虑包装的环境属性,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传统包装设计明显不同,生态包装设计主要强调以系统集成观点凸显包装的环境属性,其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核心,在考虑包装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设计,因此,生态包装设计属于一种闭环设计,其运作模式是包装材料开采→包装材料生产→包装产品生产→包装产品使用→包装废料回收→二次材料循环再利用。 二、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的意义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民间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民间工艺品,往往会使人回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在以前,民间工艺品基本没有特定包装,只是简单的一块布或者一张油墨纸而已。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民间工艺品市场日益繁荣,直接带动了民间工艺品包装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逐渐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毋庸置疑,成功的包装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商品的魅力,产品包装虽然没有声音,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方面,包装可以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成为地域文化的解说员,将当地文化大力弘扬出去;另一方面,包装还能提升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使商品更容易地被大家所接受。所以民间工艺品要重视包装设计,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当然,民间工艺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依靠自身特质是远远不够的。“地方特色”是民间工艺品的不二特色,除了在内容、题材等方面苦下功夫,民间工艺品在包装方面还要与时俱进,不能囿于传统的藩篱,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包装风格。生态包装设计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主流设计趋向,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新兴价值观已被逐渐接受。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智慧结晶,在响应生态包装设计理念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而积极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理念,与民间工艺品的内在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民间工艺品凸显产品价值,焕发生命力的要求。 三、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的策略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项科技发明,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包装的形态和性质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包装设计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毫无疑问,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文明中的一种文化印记。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于生态包装设计这一本原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民间工艺品中积极应用生态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呼声。具体而言,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民间工艺品在选择包装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包装材料必须实现其保护功能,还要强调包装材料的生态影响,只有使用生态包装材料,才能体现出生态包装设计理念。鉴于包装材料生产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消耗,在包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废料,所以民间工艺品在选择和使用包装材料时,要充分了解包装材料的性能,尽量选择可以回收再生、能够重复使用或者能够自行降解的包装材料。同时,要选用单一包装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种类,节约资源。实在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包装材料时,要使包装材料易于识别,不能喧宾夺主,减弱了民间工艺品的自身价值,甚至可能产生“买椟还珠”的尴尬现象。另外,尽量不使用原材料短缺的包装材料以及废弃后需要特殊处理的包装材料,否则会违背生态理念。其实,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包装材料随处可见,比如棉、麻、丝绸等,这些材料具有浓浓的民族气息,将其应用于民间工艺品包装,可以产生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2、设计合理的包装结构 民间工艺品在设计包装结构时,要在确保产品在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不会因为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损坏的基础上,以减少包装材料消耗为目标,坚持“简而美”的设计原则。一方面,民间工艺品要实现包装结构组合和拆卸化设计,即包装的不同材料以及各个零部件之间要容易拆卸、组合和维修,这样才能尽量延长民间工艺品的生命周期,也有利于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新包装材料的消耗,体现生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民间工艺品要实现包装模式化结构设计,即提高包装结构零部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促使各个零部件容易快捷更换,或者在同类产品中可以重复使用,以此延长生命周期。另外,民间工艺品还要重视包装结构零部件的环保设计,尽量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与类型,即实现整体化设计。在我国,诸多材料可以实现合理的包装结构,比如饱满的葫芦有着流动的线条,坚挺的竹节有着笔直的线条,这是任何人工雕琢所无法实现的。民间工艺品可以从自然形态的材料中寻找设计灵感,运用天然的包装结构提升民间工艺品的独特魅力。比如葫芦外壳坚硬、保护性佳,不仅外形美观,而且便于携带,可以积极应用于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设计中。 3、采取适宜的包装装潢 产品的包装装潢设计即指用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元素美化产品表面,以此吸引人们的眼光。在生态包装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装潢设计不仅要考虑画面装饰以及产品信息的审美传递,还要注重包装装潢需要的原料、废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鉴于民间工艺品的本质特征是“本真”,所以在包装民间工艺品时要避免过度装潢,在色彩、薄膜、电镀材料等方面要加以一定的限制。一方面要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油漆、染料等有毒物质包装民间工艺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不含有毒成分的、分离时易于分解的粘合剂,提高工艺品的使用寿命。在色彩方面,可以运用与工艺品本身相近的色彩,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在文字方面,要选择能够凸显工艺品本土地域特色的字体,比如楷体、篆体、隶书等;在图形方面,要将民间艺术的元素提炼出来,并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既体现地域特色又凸显时代色彩。 四、结束语 在世界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间工艺品如何创造出既有本土特色又符合生态设计理念的包装,是业内人士必须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回归传统、保护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民间工艺品生态包装设计将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作者:洪婵 冯正未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生态论文:环境伦理视角下生态旅游文化论文 一、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构建之意义 (一)生态旅游文化是对图瓦民族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被纳入国家“人与生物圈”网络,同时还是我国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区。图瓦人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被外界关注的族群,是蒙古族的一部分,被称为蒙古图瓦人。图瓦人历来有着保护牧场的强烈意识,形成了环境伦理观中的选择牧场的观点——即把畜牧业的发展限制在自然界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种传统观念控制了牲畜不断扩张给有限的草场带来压力的状况,也维护了整个喀纳斯生态圈的整体平衡,有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背景下,图瓦民族得以顺利开展自己的畜牧业并长久的发展下去。图瓦民族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是现代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础,对保护喀纳斯生态资源,构建喀纳斯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喀纳斯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具有急迫性 据课题组调查:诸多影响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现象反映出喀纳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现实反差;反映出生态旅游教育普及度和教育深度与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的不相适应,具体反映在旅游开发、管理和宣传等各个方面。据课题组调查: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的村居民普遍表达了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态度,分别有86.4%、85.7%和86.5%的居民表示支持旅游业发展,并对旅游培训和就业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愿。但不支持者在原因上毫无例外地集中在对旅游开发“会”或者“可能会”毁坏他们既有的生态环境的顾虑上。现实说明构建喀纳斯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的急迫性。 二、环境伦理的演进与现代环境伦理内容的重塑 (一)传统环境伦理概述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中“天人合一”思想与作为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理论基础的机械自然观相比,它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性而非机械组合性,它强调人与自然的血肉相依与和谐统一,而非为了人类的一己之私肆无忌惮地血腥屠戮其他生命物种甚至毁灭生命栖息的生存环境。“天人合一”思想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它与人文主义精神及后现代生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相互补充,给现今的我们在面对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这些问题上给出了很好的启示作用。西方环境伦理学开始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功,人们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酿成了灾难。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失衡,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在1915年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本质。保尔•泰勒在《尊重大自然》(1986)一书中表达了自然生物都有自己的权益,他提出的不伤害原则,不干涉原则,忠诚原则和补偿正义原则成为捍卫西方环境伦理规范的典范。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攫取型经济”的生活方式,对自然地依赖性大。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观念看,受信仰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地崇敬,敬畏之情尤为显著。例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生态伦理观念,其内容可概括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与我们当今贯彻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伦理的内容重塑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注重社会综合发展的新型发展观。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的“敬畏生命”伦理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崇拜自然并强调自然生态平衡的观念对于环境伦理内涵的重塑具有重要价值,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支撑。课题组认为: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伦理的内容至少包括两方面内涵——其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关注眼前的利益,更要关注长久的利益,要将生态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提到同样的高度;其二,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中遭到破坏,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生态资源的修复与再生利用,维护生物多样性,这时候生态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更高于经济利益。 三、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的构建 1.生态环境法制教育。 一方面,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保障是公平执法。对景区从业人员开展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目的是使其在执法过程中能正确制止不规范的行为或破坏景区自然资源的行为,维护景区的旅游资源,使他们的环境执法的效率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监测制度不断完善,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在喀纳斯旅游景区中,在限制游客数量的同时应该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加大自然资源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游客以及潜在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具有环保意识的游客们能自觉自愿的维护环境的整洁,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又使环保意识较差的游客能规范自身旅游行为举止。 2.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的标志是实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喀纳斯从一个无人问津的游牧山区到现在的景区人数过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是始料未及的。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现状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3.环境科学知识教育。 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景区动植物的精心呵护都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环境科学知识作支撑,教育先行是保障。 四、完善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的运行路径 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具有明显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普遍教育的特征。通过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可以建立起一个尊重自然、各方和谐发展的旅游新环境,进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就喀纳斯景区的旅游发展来讲,旅游伦理教育、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要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有序而超前地进行。 1.师资力量建设。 首先,打造一支固定的高素质的讲师队伍,学科背景应涵盖环境科学、生态伦理、环境法治等方面,应当足够了解和熟悉喀纳斯人文历史和喀纳斯自然风貌。其次,开展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宣传环保知识。而环保知识的宣传必须要有较庞大的讲解员,培训中应把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志愿者看成是培训的首要对象。 2.教育资金上政府应给予支持。 政府对环保事业的态度决定了环保事业发展的效果。政府应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环保事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把环保教育的发展认真落到实处。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招募专业的教师和组织宣传活动的工作人员,以及置办基础的环保设施和印发环保教育的材料。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以确保环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丰富教育内容与手段。 环境教育内容上分为环境科学知识教育,环境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环境道德原理知识教育,手段上可以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展开。通过具体的环保活动,在不破坏景区环境和谐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公益广告宣传,使讲旅游伦理、讲生态保护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习以为常的行动。开展环保教育的宣传活动,通过印发材料对居民进行专业系统的环境知识普及,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促进了环保教育活动的多元化。 4.构建定期进行教育效果评价的机制。 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的成效评价应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既对教育活动起到了监督作用,也可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今后的教育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教育内容也要及时更新,以确保教育实效性并能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生态旅游文化蕴含着生态文明理论和环境伦理思想。随着环境伦理的演进,以传统环境伦理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支撑。喀纳斯生态保护区构建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的关键在于,通过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伦理植入每一个生态旅游参与者的内心,以内心自觉指引旅游行为自觉,最终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性。 作者:杨晓萍 杨勇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法学系 生态论文:生态旅游茶文化论文 一、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 1.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 从目前学者们对生态旅游、茶文化旅游以及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各种论断中,可以初步归纳总结出关于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一是旅游目的地一定是名山,或正在形成的名山,而且必须产茶、经营茶,并有茶农社区和经营主体茶农;二是旅游内容一定要有将茶叶生产、加工、消费的全过程并化解为种茶、采茶、制茶、观光茶、品茶、购买茶以及欣赏茶艺、体验茶道等旅游者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活动,而且形成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茶叶生产社区与茶文化旅游者双赢的协调和谐局面;三是既强调对名山自然生态环境和茶文化景观的保护,又要保证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茶文化环境中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享受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的美;四是旅游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对中国政府关于建设“两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有深刻认识,是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2.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意义 中国的名山尤其是南方名山,一般都具山美、水美、林秀的特点。按照传统的审美观,一般都具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美的形象特征,而且具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故而“自古名山僧占多”;也是学者盘桓、文人墨客登山和游山抒发胸怀的重要对象,也就有孔子的“仁者乐山”之说,以及“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徐霞客一生与山结生死盟”之举,旅游业也就成为了现代名山开发建设的主导产业。茶文化生态旅游所提供的是农旅结合、“禅茶一味”而最富生机和活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从而丰富了名山旅游活动的内容。中国的名山旅游特别是中纬度地区的名山都具有淡季、旺季之分的弊端,而茶为多年生常绿作物,即使冬季,仍可形成“冬雪初雾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寒蝶冻余,迎距宛转如春日”(清王船山《莲峰志》)的活力,亦可充分利用其景区旅游淡季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名山景区多有发达的前山和相对落后的后山之分,茶产多集中于后山,一般保持着原始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扶持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缩小名山景区区域差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南岳衡山景区茶文化生态建设的特点 1.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一直受到珍重 五岳之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五岳独秀”是对南岳衡山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结和概括。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72峰间终年云雾缭绕,清泉涌流,瀑布跌水棋布,河水四季丰盈。并有烟云异彩、雾松冰雪、日出奇观、海市蜃楼等特色天景现象。南岳之秀关键在于其林,有林则山青水秀。南岳衡山的森林植被率高达94%,构成特有的“林海”、“竹海”、“花海”奇观,还保持着十多处寺庙周境的次生原始森林,并有金钱松、绒毛皂荚、银杏、红花油茶、云锦杜娟、白玉兰等稀有珍稀品种,而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在于其多方面的关注重视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地大山深的南岳衡山,历史时期多为无主公山,其山林容易受到人为破坏,但其保护和建设历来受到地方政府以及社会贤达,仙道名僧的呼吁保护和积极倡导。如在那“襄劝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旧唐书•地理志》的唐代中后期,南岳衡山就曾受到畲瑶先民的斩伐烧畲,其时居住于南岳衡山的玄泰禅师特作《畲山谣》呼吁保护山林;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担任潭州刺史时,为南岳衡山禁止毁林垦荒而了《约束榜文》。在名山建置上,最早五岳各设岳牧,宋代诏五岳各置庙令,明代设永寿司,清代设僧纲司、道会司,乃至民国初年到建国前夕,官方先后在南岳衡山设立了“小林区管理局”、“林垦局”、“管理局”等林管机构;建国后山林一律收为国家所有,并先后设计了南岳林场、南岳园艺场、南岳树木园等管理机构,对其山林进行了统一管理和开发,有力推动了南岳衡山的生态环境建设。 2.茶叶生产的种植历史悠久 南岳衡山七十二峰连绵,又正好处于世界“绿茶黄金纬度”(北纬25-31度)地带,其茶叶生产的历史始于汉代,但识茶、用茶的历史更为久远。据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载:“湘中产茶不一其地,佳者有衡山之钻林,盖极高岸磴所产,日色不到之处,往遣捷健樵者缘木采之”,实际上这是一种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的野生茶种,至今尚遗留有20多个品种。茶叶最早称为“萘”,湖南的茶陵(包括现今的炎陵县)古称“萘乡”(景阳山)、萘水(繲水),《汉书•地理志》的萘陵即“茶陵”。唐陆羽引《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可见茶陵一带西汉或更早就种植茶叶了。而茶陵古代曾一度属衡州府管辖。繲水中下游即流经衡州府,并于衡山县境注入湘江;在南岳衡山一带至今留有众多的炎帝及其弟子的遗存遗迹。“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有陆羽茶经也有关于“衡州茶,生衡山山谷”的记载等,由此可以认定南岳衡山识茶、用茶、种茶的历史不晚于汉代。但其大规模种植和加工始于唐代中期,而且是其时重要产茶区,也是著名贡茶之一,《茶经》还将衡州列为全国产茶四十三州之一;在宋代的南岳衡山仍然是全国重要产茶区,而且其茶叶大量销往北方,乃至明清仍然是“沿山皆茶……,满川谷”(王船山《莲峰志》),足见其古代茶叶生产长盛不衰的历史。 3.名山茶文化积淀深厚 南岳衡山茶文化根基深厚,茶诗、茶文、茶歌、茶楹联文化得天独厚。“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硝露,采摘春山芽”(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虽无山顶烟岚润,亦有灵源一派香”(朱熹《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芽》);“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径欲与君同晤赏,短檠清夜正相望”(宋张磘《上封新茶》;“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孤舟载高兴,千里问名山。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唐齐己僧《送人游衡岳》;“深山三月雪花飞,折笋禁桃乳雀饥。昨日刚传过谷雨,紫茸的的赛春肥”(清王夫之《摘茶词》);“破门破屋破沙锅,住在溪边煮月多。挑担柴米来一捆,拾象橡粟老烟波”(清破门僧《摘岳茶•志之以诗》)等咏茶名章佳句炙烩人口。唐代杜荀鹤、杜甫,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诗文大师也都有咏颂南岳衡山茶的诗篇不少。仅朱熹、张磘的《南岳唱酬》一书中就有咏茶诗7首,明未清初著明哲学家王夫之竟达10首。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南岳衡山日记中也有关于“中立(僧)以芽茶馈”的记载。现代,咏南岳衡山景的新作仍然不少,如“路陡山高险,心愉步缓松。茶叶层绿绿,树树傲冬隆“(陈兴琰《重登南岳》),“大寨精神辟地才,银锄挥地岳云开。新茶叶展春仍驻,华盖峰高客数来”;烟霞峰下夏禅鸣,雨过茶山满眼青。昔日诗僧留妙句,三杯淡绿醉心灵“(谢洪治《烟霞峰品茶》)”。还有湘潭大学杨春秋教授的南天门茶联:“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到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以及著名歌唱家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等,都极为传神,共同形成了南岳衡山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为其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三、南岳衡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想 1.强化南岳衡山有机茶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信誉的保证和对消费者的承诺。美国著名广告专家茉利莱特曾说:“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应该是优质的品牌有机茶。众所周知,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食品。有机食品是中国一般绿色农产品的最高层次,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位的环保安全食品。有机茶就属于有机食品之列,而且我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产品就是由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浙江省进出口公司于1990年联合开发的有机茶。。因此有机茶本身就是品牌。南岳衡山的“南岳云雾茶”即属于一个有机茶品牌产品,并以其“香高、色绿、味爽、形秀”等特征,而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和中国优质名茶,其茶多酚、氨基酸氮水浸出物、儿芽数总量等方面的指标值与“龙井”、“碧螺春”等国内名茶相比均不相上下。其龙池茶场就是获得湖南首家有机茶认证的生产基地,2005年至2007年获得欧盟和美国颁发的有机茶证书。就是这么一个产品,种植规模不上万亩,产量不上万斤,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都相对很低,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产品优势。为此,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加大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内部整合,外部联合,做大做强南岳云雾茶这一品牌,不仅要有质高量大的南岳云雾茶保证市场供应,而且要在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中,让旅游者看到的是茶园,闻到的是茶香,听到的是茶歌茶调,吃到的是放心茶饮料,欣赏的是茶文化,带走的是品牌南岳有机云雾茶。 2.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无论是发展生态旅游,还是进行生态有机茶的生产,都有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生态环境的本底极有利于优质的机茶的生产。经国家环保局有机茶发展中心对其茶园的大气、水体、土壤等10项环境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和检验,被认定为一切均符合发展有机茶生产条件。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其茶园1979年以来就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其天敌,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使茶园天敌与无害虫种类比例至1996年便接衡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认定,其有害物质理化检测明显低于国家现行水平,但其大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所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超常增长,且季节分配的极不平衡。如1980年所接待的国内外游客为25万,至1985年近100万,5年增长4倍;进入21世纪增数仍然不减,2010年为420万人次,至2012年达608万人次,而又一直集中分布于南岳衡山约80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的8月至10月,使得前山南岳古镇至祝融峰一线每当旅游旺季更是人满为患。目前南岳衡山的主要茶园又多分布此线的两侧,给茶园环境无疑带来一定影响。其次,在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原有京广铁路“107”国道公路基础上,已是高铁客运线、高速公路线纵横交错,不仅促进了其景区人流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景区周边古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会给景区及其茶园带来影响,其环境保护和建设就显得到十分必要和紧迫。唯有办法,一是精确测算出其环境承载量,限额接待年进山游客数量;二是调整优化茶园布局,在“南岳云雾茶”品牌建设前提条件下,将新建茶园尽量布局于后山及其周边适宜地带;三是进一步加速其生态环境建设。 3.重点发展养生长寿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 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增到2020年建立基本覆盖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立小康社会的具体落实,也反映了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为意识普遍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时代,对健康长寿渴望和追求的心声。特别是当代城市居居向往清新雅静自然生态环境,吸取绿色有机精华,以调节生理机能,这就催生了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而南岳衡山山峦叠嶂,云起峰流。林深竹茂,瀑布跌水遍布,清泉涌流,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空气负氧离子的浓度最高可达2.6万个/cm2,植物精气也极为丰富。深入其境,可春看百花争艳,夏观烟云异彩,秋望红日东升,冬赏雾松冰雪,一年四季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在林海里游戈,可听林海松涛清迈,观岩影溪声清越,五里不同景,十里不重天,景色清幽雅静,正是怡情养性的最佳旅游胜地,更令人向往的是南岳衡山还是皇帝钦定的“寿山”、“寿岳”,也是民间祈福祈寿心中的“圣山”。唐玄宗曾派朝廷要员及道士专程到南岳朱陵洞投放祈福求寿的《金龙玉简》;宋徽宗赵佶在南岳金简峰皇帝岩顶御笔大书目“寿岳”摩崖;清代康熙帝在《重修南岳大庙碑记》中说:“南岳上应北斗于衡,亦名寿岳”;雍正帝上渝“南岳皇上主寿之山”,每年数百万向南岳衡山祈福求寿所唱“十愿歌”的第一愿就是“一愿父母登寿城,寿比彭祖八百春”。当代辞源亦明释:“寿岳即为南岳,上承天象,下承地脉,聚精结气,护国佑民,延年益寿,吉祥无限。”遍观南岳衡山有“寿”字石刻数千处,寿文化建筑景观如延寿亭、寿佛殿、寿宁宫、寿间桥等数百处,还新建有万寿鼎、万寿广场以及寿文化主题公园。南岳衡山还是一个名至实归的长寿之乡,10万人口中的百岁长寿人比例符合“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地处后山的岳林乡杉湾村还被湖南科协命名为“百岁健康村”,这些都与“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日本高僧荣西《吃茶养生记》相契合,因此重点发展养生长寿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其最佳选择。概括起来,南岳衡山所产“南岳云雾”名茶、只有依托其“五岳独秀”、“中华泰岳”的品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发展其养生茶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应是其最佳选择,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这也是一般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共同课题。但各有其特色和优势,也很值得研究。 作者:刘秋菊 杨载田 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与衡阳师范学院 生态论文:生态化策略作文教学论文 一、生态化作文教学内涵 (一)基于生态视角的作文教学 生态系统(ecosystem)最早由英国泰勒于1935年提出,是指由生命有机体(或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典型的生态系统由生命有机体和非生物环境组成,而根据生物有机体在物质与能量运动中的作用,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将教学置于生态系统之中,即教学生态系统,其生命有机体是从事指导活动的教师和从事学习活动的学生,教师与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向系统输入能量,同时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为能量的输入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教室及其与教学有关的环境,在生态教学系统中,非生物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教学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的活动即为作文教学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教师的指导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同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活力,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而由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一同组成了恢复力。激发师生活力,优化系统组织结构,提高系统恢复力,是维持作文教学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三大要素。 (二)生态化作文教学解析 生态化作文教学,就是基于作文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作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会指导学生作文,学生按照教师的作文指导在作文实践中学会作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写作效能是激发系统活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指导作文的过程与学生学习作文过程的适合度,学生与学生学习作文过程的适合度,集中体现了师生、生生关系的融洽度,而提高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融洽度正是优化系统组织结构的有效策略。由系统活力和系统组织结构组成的系统恢复力承担着系统协调功能,教师与学生活力的激发度和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融洽度决定着作文教学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强弱或大小。生态化作文教学要求在舒适的物理环境和愉悦、和谐的心理环境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及作文教学规律,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现有教育价值观为指导,通过研究教师、学生、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文本以及生活世界等因素构成的作文教学生态系统诸要素及其关系与功能,探索序列化、跨学科的作文教学有效途径与方法,解决当前作文教学难题。生态化作文旨在激发和唤醒学生展示对生活、自然、社会和自我生命的感受与思考,指导学生用作文去表达自我、剖析自己、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审美力、领悟力、思考力和探究力,提升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与效益,构建共同写作体,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健康生态人格的形成。生态化、整体化、开放化与发展化是生态化作文教学的重要特征,而真实性、生命性、自主性、主动性、体验性、自然性、多样性与生活性是生态化作文的基本特点。 二、生态化作文教学策略 (一)系统活力激发策略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活力要素,发挥着动力功能,是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教师只能在自己的作文实践和指导学生作文的实践中学会指导,提高指导能力。因此,教师作为作文指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强文学底蕴和知识素养;同时,更要认识到自己的写作行为会持久地为学生作文起着示范作用,对学生作文发挥着有效的指导功能,并向学生传递着人人都能写好作文的讯息,从而向作文教学机体大系统不断输送正能量。可以说,学生作文立意平庸、内容空洞、文体单一、构思平淡等不良现象大都是与教师的指导不力有关。生态化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生态化特征,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并“适时改变学生的生态位”,使作文教学活动“符合每个不同生态位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从而调动“学生释放能量和创造力的热情”。同时,还要驱动学生的内部写作机制,了解学生的需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敢于彰显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这一活力要素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提供体验作文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为每个学生寻找最合适的资源去促进他们发展的最大化”,“最大化地拓展心理发展空间,丰富人生体验”。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自我能量的释放,也是对自己内在热情与感受的承诺,而表达对自然、社会、自我生命的体验与感悟的文章,作文主体一定不会缺失,语言一定不会乏味,情感也一定不会虚伪。 (二)组织结构优化策略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要素,发挥着协作功能。在作文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间的指导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其本质上是协商性共生合作关系。教师是指导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做好指导学习工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要竭尽全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学习权利。生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协作学习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个体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直接决定着学生个体在学校生活的软环境。应当指出的是,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群体共同营造的文化环境、精神环境与心理环境。基于对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组织结构要素的分析,优化组织结构才能保证系统诸要素和谐动态平衡发展。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打通师生写作能量输送渠道,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疏通能量信息的渠道,引导学生为作文打开吸取材料的仓库,这个仓库就是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以学生的角色身份去感受所见所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宽感受源。另外,师生本身就是珍贵的写作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自己和学生已有经验,并善于设置调动已有经验的触动点,引领学生自主作文,培植学生的自我话语,倡导个性化写作。团结友好的生生关系有利于发挥生态系统“群聚效应”,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群体的交往与互动,使学生在同龄人那里汲取能量,刺激创作欲望,在群体中建立自己的坐标系,并在与同伴的作品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和谐的作文环境有利于师生活力的激发,营造民主、和谐的作文情景和温馨、舒畅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教师要注重作文情景的创设,指导学生走进内心,走进生活,走进历史,加强语言组织与表达训练,掌握作文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促使学生能够以读者的身份去审视自己的作品,从而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围绕着主题去表达自我。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作文主体缺失、内容空洞和情感虚伪等问题。 (三)机制恢复增强策略 恢复力的作用是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常运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师生与环境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要素,起着协调作用。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主要体现在备课、课堂教学和教师帮助三个方面,而影响教师输入系统能量的主要因素是时间量、自主性、主动性、专注度和关注面;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求助教师和同伴互助,影响学生输入系统能量的主要因素是时间量、主动性和专注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分别体现为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学的关系,而适合度是有效发挥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促进系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适合度主要包括目的适合度、内容适合度、方式适合度、态度适合度。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铸就了课堂生态系统的文化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而师生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生态化作文教学要提高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恢复力,首先,教师要强化备课意识,优化教学流程,寻求其他教师的协作,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并肯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与设计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积极主动地去指导学生作文;其次,要明确告诉学生写作目的和写作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选材组材,并作为组织者和表达者的身份明确写作内容、确定最佳立意,构思文章架构;第三,师生与生生之间要适时交流讨论,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去展示作品、研究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借鉴;第四,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构建读写生态链,掌握作文基本知识,并能够按照写作主题及时有效地提取生活经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脑去思考,倡导个性化写作,力求作文具有时代气息和生命特征,有效解决学生主体缺失、立意平庸、情感虚伪等问题;第五,要给学生积极反馈,提倡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时间和机会;第六,为学生创设作文情景,激发学生现有资源,使作文既定场景触动学生的感受点,使物质环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明示教学,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思路,让学生知道专家们常用的成果的写作策略,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 三、生态化作文教学保障机制 (一)建构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 协作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是指建构并推行跨学科写作教学体系,加强各学科教师的联系与协作,将写作教学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造实效课堂。研究发现,写作并不仅仅在母语教学中运用,在数学、科学、社会、应用学习等学科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写作可以有效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兰格和爱朴里碧(Ap⁃plebee)也强调写作与学习的关系,研究支持写作促进学习的观点,写作形式、写作目的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并描述了对写作功能的理解:强化学习新内容;为新学习活动勾画出相关知识经验,强化和回顾想法和经验,形成和扩展知识;评价知识和技能。美国的“跨学科写作”推行了多年,各学科教师都可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情景进行写作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美国有一支庞大的作文教师队伍,致力于传播作文教学思想,推广作文教学事业,协助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写作教学。而我国的作文教学只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的一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写作对促进本学科学习的重要作用,没有应用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更没有专业的作文教师队伍去推动作文教学事业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的作文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有利于改变我国作文教学的窘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对学科教师的培训,让学科教师认识到写作对促进本学科教学效果的功能与作用,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协调学科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强学科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科教师运用写作来促进本学科知识内化的能力,掌握在本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写作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关键因素;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中心工作;使写作成为学科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学科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成为一种常态,是构建协 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重要任务。 (二)建构规范化作文教学机制 规范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是指构建合理有序的作文教学环节,为教师提供作文教学的一般步骤,为学生搭建作文的支架,以提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国外有人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如美国作文专家安东尼•海恩斯(AnthonyHaynes)研究发现,写作是一个重叠交替的过程,包括酝酿、计划和准备、起草、修改草稿、表达和修改、展示和发表等6个环节,“当然,并不是每个作品的完成都必须经历这样完整的过程”,关键是要考虑以下两点:“在课程的哪个阶段应该清晰地讲解每一个写作步骤”;“对于不同的题目,什么样的步骤最合适”。[9]另外,美国“RAFT”母语写作程式,以角色(role)、读者(audience)、方式(format)和主题(topic)为作文要素,为教师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框架,也为学生学习写作搭建了一个值得依托的支点,旨在帮助学生对写作者的角色、作品的阅读对象、不同的写作方式以及所期望的写作内容予以理解和把握。我国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8部分组成,为士人写作提供了一个框架,给予士人一个写作的“文本结构”,同时,八股文之训练的苛刻,使士人练就了一身写作硬功夫,在当今作文教学中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同时,要研制开发学生写作能力表现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依据。结合国内外作文教学研究,构建规范化作文教学机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以下10个环节:(1)明确写作目的,了解写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更是为了运用和巩固学科知识;(2)命题并提出相关要求,命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学科教学需要,写作要求要明确具体并提出相关活动示例;(3)提供例文并做相应说明,提供的例文应该具有代表性,切忌提供同一命题的相关例文;(4)小组讨论例文,重点讨论例文的组织结构和表达形式,把握例文的重要特点,掌握例文的行文思路;(5)个人撰写提纲,根据命题结合例文由个人撰写出写作框架,明确文中的自我角色、读者对象、文体选择和主题表达;(6)小组交流提纲并进行修整,揣摩写作提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重点讨论文章立意、结构安排、材料选择、语言组织等,个人再根据小组讨论修改个人写作提纲;(7)独立写作,根据提纲作文,按照选定的文体围绕主题构思、选材,尤其注意结尾的写法,突出个人主体地位,抒发个人真情;(8)展示并修改作品,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相互批阅作文,并且根据同伴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9)教师协调学生批阅作文,重点从知识运用、立意选材、结构安排、构思谋篇和语言组织等5个方面审阅,突出文章中的自我意识;(10)个人根据教师和同伴的审阅意见,对文章再次修改,将修改之后的文章交付教师进行评估,教师根据写作能力表现标准判定等级,并将文章发表在相应的网站或自办期刊,使学生作品接受更多人的评阅以期进一步完善。 (三)建构序列化作文教学机制 序列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首先是指按照作文教学规律以“听”“读”“说”“写”“修”循序学习作文。“听”“读”“说”“写”“修”是学习作文的一般步骤:(1)学会“听”话,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明确作文命题和要求;(2)学会“读”文,读出作者的写作主旨和写作方式,明确作者作为组织者和表达者的双重身份;(3)学会“说”话,“说”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感受,“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某件事的当事人、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4)学会“写”文,重点是运用想象和思想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并且做到行文规范;(5)“修”改文章,根据教师和同伴的建议,结合文章选定的文体、读者对象和主题“修”改文章,做到立意准确,结构合理,构思合情,选材合适,语言合口。“修”改完文章之后,就到了文章的发表阶段,将文章公之于众,既是对自我风采的展示,也是接受更多人批阅的方式。序列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还可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层加强作文训练要求,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阶段的作文训练衔接有序,与“听”“读”“说”“写”“修”的循序学习作文相结合,构建双线交叉性的序列化作文教学体制。除了学前阶段主要是“听”“说”训练之外,其他学习阶段都要首先贯彻“听”“读”“说”“写”“修”的作文循序策略。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别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写作训练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如小学5—6年级的写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美国K12教育,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各科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一个序列化的体系,我国各学段的要求尚欠具体,各学段的衔接有待加强。构建我国课程教学序列化机制体系,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四)建构现代信息化作文教学机制 构建现代信息化作文教学机制,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作文教学是今后作文教学革新的一大趋势,也是平衡教师、学生、文本以及生活世界诸因素及其关系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势必对生态化作文教学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技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多功能工具,信息处理工具和合作工具”等三方面,“将有效的教学策略、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写作过程结合起来”以实现“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写作策略”的有效结合。为此,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计算机辅助技术如Kidspiration儿童教育软件和KidPix启蒙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注意到比较对象的相似点和不同点;(2)学生如何学习和组织知识?灵感公司的Rapidfire程序、微软文字处理系统、Notestar等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过滤信息,方便学生对所需信息进行总结和记录;(3)学生如何练习、使用和复习所学知识?只有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如教育集团高原地区科技(HPR•TEC)公司研制的在线工具能为学生提供课后练习,便于扩展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或进行独立研究;(4)教师如何知道学生学习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想象学生已知知识和所需知识,并给提供有效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同时,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激发学生思考,触发学生灵感,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起草文章、指导修改,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脑软件编辑文章,充分利用QQ空间、博客、BBS、微博、微信等工具发表自己的文章及思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内驱力。 四、结语 生态化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生态系统,其复杂性决定了构建生态化作文教学机制的艰难性与长期性,需要聚集诸多因素形成合力,使作文教学成为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重要形式与手段,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有效机制;借鉴国内外有效作文教学思想和策略,研制开发作文教学的有效程序,为教师与学生提供适用性较强的写作环节,使师生在迷茫中有一个抓手,构建规范化作文教学机制;重新定位听说读写的功能,打造“听——读——说——写——修”写作链,实现各学段作文教学的系统化和有机衔接,构建序列化作文教学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技术与写作策略、写作过程的有效结合,构建现代化作文教学机制。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作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理论,树立“人在情景中”和“情景塑造人”的观念,关注作文教学情景的创设,重视以家庭为主的微系统、以学校为主的中系统、以社区为主的外系统、以社会为主的宏系统的生态化建设,激发系统活力,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恢复力,增强系统抗挫力,实现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展,从而促进生态化作文教学的革新,革除传统作文教学弊病,促进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作文指导能力,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尹达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生态论文: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生态系统论文 1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生态系统特征 1.1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生态系统内涵 自然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结合,环境是生态群落的物质基础,其条件优劣影响生态群落的物种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生物系统是有限时间和空间中散落于环境中某一生态位的各种生态种群的集合,既是环境的适应者,也是环境的改造者。知识生态系统中的员工、团队和组织等知识载体是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骨架,系统中的各种知识库、信息库、数据库构成了知识流动的物质基础。知识生态系统存在着由不同层次(员工、团队、组织)与不同性质(技术、经验、流程)的知识群落,这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存在相似的地方。知识在这些知识群落中的转移流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1.2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与此类似,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也可以划分为知识成分和非知识成分两种类型。包含知识的成分可以概括为知识本身及知识主体,非知识的成分可以概括为知识生态环境。 1)知识。 从知识资源的角度来看,转型企业的知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面临淘汰的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部分知识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已经过时或者不再涉及;另一方面是这部分知识与新进入的知识领域相冲突或者不符合转型发展目标。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及时摒弃这类知识,有助于避免企业知识冗余,提高转型效率。②可重用知识:这类知识是适应新进入领域,在新进入领域可以被重新挖掘再利用的知识。这类知识的再开发再利用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转型成本。③关联知识:这类知识是可以直接应用于转型新领域的知识,是企业为转型实施所做的知识储备。④已学习的新知识:这类知识是在转型新领域中出现的知识,与企业已有知识相近,企业较快掌握的知识。这类知识是关联知识在新知识领域的延伸。⑤待学习的新知识:这类知识是新进入领域的全新知识,是企业转型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一般来说,能否顺利掌握这类知识是企业转型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企业形成新核心能力的基础。 2)知识主体。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照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个体、种群、群落3个层级,个体组成种群,种群构成群落。知识生态系统按照知识载体的层级可以划分为知识个体、知识种群和知识群落。知识个体是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构成的基本单位,是指企业内拥有特定知识能力的员工。员工的智力水平、工作态度、学习能力等指标是影响知识能力的重要因素。知识个体要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往往需要依附于一定的群体,即知识种群。知识种群是企业中具有相似目标或关联知识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而知识生态群落是由多种知识种群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种群集合,是企业中完成某类功能的生态功能单位。知识群落嵌入于组织制度与组织运行机制中,具有路径依赖性和高转移障碍的特点。任何一个知识种群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知识种群一起形成知识群落。 3)知识环境。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环境是指为生物群落提供生存条件的外在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对于知识生态系统而言,知识环境是企业 为知识个体、知识种群、知识群落提供支撑的软硬件平台。知识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生态环境与外部生态环境。内部生态环境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硬件环境和技术环境。外部环境包括直接环境(客户、同业对手、供应商)和间接环境(社会经济水平、国家政策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在知识环境的支持下,企业中各层级的知识主体形成完整、复杂的知识生态链和生态网络。在生态网络中,不同层级的知识主体进行知识转移的内容和目标不尽相同。知识个体的知识转移侧重于知识交换,依据自身工作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交换;知识种群的知识转移则侧重于知识整合与知识分布,保证了完成特定目标时所需知识的完整性;知识群落的知识转移则体现为知识部署与知识巩固,协调不同知识种群完成企业战略层面任务。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知识、人员的交换。一方面知识环境向知识主体提供了成长、成熟与创新所需的各项资源;另一方面知识主体通过知识创造活动反向影响知识环境。企业知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企业转型是企业改变原有的知识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在此环境中的生物群落需要将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外部市场需求进行衡量,找出存在的知识差距,通过建立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等活动,寻找新的适合自身生存的生态位。 2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生态系统特征 在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稳定运行在于能量在系统不同层级间的循环更迭。生态系统不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旧物质转化为新物质。企业知识系统也存在着新陈代谢规律,企业转型的实质是新知识代替老化知识的动态演变过程。与企业其他时期的状态不同,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内部知识生态系统存在着以下一些特征。 2.1知识多元 物种多样性是环境选择和物种进化的前提。企业知识的多元性是企业转型的结果又是企业转型的前提。当企业进行转型时,企业知识的多元化是其应对转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必要条件。知识多元性对企业转型成功的保障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为企业提供与转型中不确定性因素相对匹配的缓冲区;二是增加了企业对转型不确定性因素的适应程度,提升了企业完成转型的能力。当转型过程中出现预期外的情况,企业的储备知识如果仅与不确定性因素相当,显然存在巨大风险。企业储备的知识需要涵盖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才能使企业转型顺利实施。因此企业知识的多元性对于企业成功实施转型是非常重要的。 2.2知识冲突 在自然界中,环境变化及资源的有限性迫使物种之间不断竞争与优胜劣汰。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得以保留,不适应变化的则被淘汰。通过这样的机制,生态系统实现更迭演化。对于转型企业来说,不同类别、不同特征知识间的竞争与优胜劣汰是企业知识创新的进化机制。就如能量需要某种物质作为载体一样,企业中的知识也是嵌入或依附在不同知识主体上的。因而,知识的竞争与优胜劣汰表现为个体知识的差异,即知识个体的异质性。在基于还原论方法构建理论体系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所有个体都是同质的,个体之间不存在互相影响、相互交流的基础。而经济演化研究认为,个体是具有异质性的。而异质性正是来源于个体的知识和能力积累的特征,表现在个体认知、惯例、互动模式、规则、文化差异。正是由于个体间异质性的存在,使得知识的演化、个体间的互动以及耦合至企业层面的演化具有了发生作用的基础。 2.3知识价值流转 在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获得能量,草食动物通过食用植物获得能量,肉食动物则需要通过捕获草食动物获取能量。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物种间进行流转交换。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个体、知识种群和知识群落之间通过知识联结为一个有效运作的整体,不同层级的知识载体通过知识链实现知识价值的流转交换以及知识的更迭演化。对知识优势方而言,这种流动是一种选择性“推”的过程,而针对知识需求者,则是“拉”的过程。当二者达到平衡状态时,知识转移以“流”的形式持续稳定地运行下去。从静态视角看,知识流包括了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取得、知识的存储及知识的应用4个主要的活动环节。在实践中,无论知识是在企业个体成员间的有效交流与转移,或是在不同部门、不同团队间的流动,都是知识流的一种展现与拓展,可以视为分布在企业各个层面的知识节点、知识源、知识库与知识平台之间的知识流动。通过不同的知识节点,知识源、知识库、知识平台被连接在一起,企业的知识就可以跨层级进行有效的流动和运转。从动态视角看,当知识载体间形成较高程度的互动、沟通与信任时,知识载体间的知识交流能形成有效的运转与流动,加速各个层级的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完成新旧知识的交替更迭,实现企业转型。 2.4知识重组 在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竞争是为了占领更多资源和占据更好的生态位。竞争的结果是物种间在新的稳定系统中获得各自新的生态位,完成了新的物种组合,形成了新的互利共生关系。企业转型是企业改变原有的知识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在此环境中的生物群落需要将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外部市场需求进行衡量,找出存在的知识差距,通过建立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等活动,寻找新的适合自身生存的生态位。在这个过程中,转型企业一方面完成了知识的重新组合,另一方面完成了知识的累积与创新。企业知识的重新组合并不是企业中个体知识或团队知识的简单、机械相加与组合,而是按照完成特定功能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知识的累积受到企业已有知识存量的影响,同时受到知识路径依赖特性的影响。企业原有知识的存量越大,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越弱。企业知识存量增加是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的结果,当企业通过对知识进行选择的同时,更多知识也在产生着变异,知识在转移过程中达到组织和个人共同进化。 3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生态系统演化 3.1企业转型中知识生态系统选择机制 物种进化理论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物种多样性有可能产生繁殖过剩的现象,所有的生物都必须为生存而战斗,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存活下来,这就是环境的选择机制。为适应环境变化,物种通过变异机制来追求适应环境的新的生存能力,并且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遗传机制在种群中得到复制。同样,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也通过物种进化的选择机制、变异机制和遗传机制对内部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种类进行优胜劣汰。 1)选择机制。 在企业转型初期,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如国家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等)的影响,企业在生态位受到挤压。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状体被打破。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此时会有大量的知识被引入,同时也会有大量的知识因没有正确选择而盲目进入,造成与环境的不适应而死亡。此时企业的知识选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知识的发展和演化在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下,以“新生”—“淘汰”—“新生”—“淘汰”的形式交替出现。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这个时期的长短由企业知识缺口的大小决定,如果“知识需求”大,知识缺口大,则企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等一般较大,此时“磨合期”也就较长,反之“磨合期”则较短),知识的发展和演化趋于稳定。 2)复制机制。 在企业转型中期,转型企业必须根据转型目标对企业知识进行合理选择,推动新一轮的知识进化,为最终产生新的知识成果如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专利发明等服务。这一时期是新知识生根发芽的核心阶段,新知识并不是立即就能被转型企业消化吸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企业知识生态环境的优劣。在健康的知识生态环境中,企业学习文化浓厚、制度完善、员工交流频繁、关系融洽,相关的配套设施能够满足新知识生根发芽的需要,新知识就能迅速地为企业所消化吸收,实现知识复制。反之,新知识不能尽快落地生根,并且还要消耗转型企业的有限资源,造成不吸收—再消耗—再吸收—再消耗的恶性循环。此时企业的知识选择处于一种由“被动”状态向“主动”状态转变的过程。 3)变异机制。 在企业转型后期,企业知识完成新一轮的进化,新的知识种群逐渐占据企业中的优势位置,主导性的知识渐趋形成,而那些已经过时或者不适应企业转型需要的知识将被逐渐摒弃。企业的知识生态系统由原有的状态“阶跃”到一个更高水平的理想状态,实现知识的变异。此时企业的知识选择处于一种“主动”探索待开发知识领域的状态。 3.2企业转型中知识生态系统演化过程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以及社交网络平台等新兴通信渠道的涌现,企业内部关系网络不断得到强化,知识环境、内容、载体及渠道逐渐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呈现出类生态学特征。这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知识生态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转型过程是企业协调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搜寻及组织学习,寻找到新的适合自身生存的生态位,达到动态适应环境的目的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成功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演化始于企业原有的知识生态位受到挤压,即新知识的入侵,最终结果是企业内部知识生态系统回到新的稳定。本文将这个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1)入侵阶段。 入侵阶段是转型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初始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知识缺口的发现、知识的比较和筛选以及确定知识源等活动。环境变化是企业转型的开端。突变和不连续的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在原有的生态位已不能获得足够的生产空间,环境的压力降低使得企业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此时,企业将启动组织学习过程去辨认需要做出何种类型的改变。通过与外部市场需求的比较,企业发现自身的知识缺口并开始搜寻目标知识源,完成相应的知识比较和筛选之后引入新知识。 2)竞争阶段。 在这个阶段,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在转型企业生态系统中共存,转型企业需要完成对原有知识的转移实施,即对原有知识的再利用,还需要完成对新知识的转移实施。在企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知识载体中,由于新知识的引入,与已有知识的生态位重叠不可避免。在竞争排斥法则的支配下,生态位重叠的结果只有两个,即生态位的分离或其中一方的灭亡。 3)稳定阶段。 知识进化阶段是转型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转移知识的整理与摒弃以及知识的整合与创新。首先,转型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引入新知识,激活并挖掘原有知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合,促进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知识存量是企业在某个时期内不同知识载体承载的知识资源总和。丰富的知识存量对企业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次,新旧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相互作用为企业知识基因变异、知识进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4)进化阶段。 企业外部的组织学习过程、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过程,以及在这两个过程的复杂作用下所导致的创新增加了企业知识存量,更新了企业知识。知识存量的调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当企业主导性知识发生改变时,对企业转型的推动就持续升温,并将被逐渐加强。随着知识调整过程的深入进行而到达一个临界点时,由企业的历史累积和路径依赖所形成的主导性知识将被更加适合环境变化的知识所取代,企业完成知识资源的转型。通过以上的分析,转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过程归纳为5个关键阶段:①知识识别。企业需要辨别出潜在的、具有不易交易、难以模仿的新知识,这类知识将构成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基础。②知识搜寻。企业转型所需要的知识不会自动送上门来,需要通过一段探索和搜索的过程。③知识转移。企业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利用和对新知识进行快速扩散。④知识整合。企业淘汰陈旧知识,整合可用知识。⑤知识创新。企业运用知识创造新规则、新技术、新产品,构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4结论 1)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系统构成、内部结构、演化机理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转型企业内部知识系统的演化规律。知识个体、知识种群和知识群落是构成知识生态系统的3个不同层次,知识个体是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构成的基本单位,知识种群是具有关联知识能力的知识个体的集合,而知识群落则是完成某类目标的生态功能单位。 2)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通过选择机制、变异机制和遗传机制实现对知识的筛选。 从知识生态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的有效性和知识承载能力的约束,当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无法达到环境的要求时,其所能够获得的生存空间将被逐渐压缩,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知识生态系统重新达到环境的要求或者企业被环境淘汰。如果某种知识能够为企业获得新的生态位,那么这种知识将被选择进行转移,如果相反,则这种知识将会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被摒弃。 3)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演化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知识演化的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状态演化类似于自然界新物种入侵时本地生物物种的改变适应过程,即由入侵阶段的系统不稳定,到竞争阶段的系统混乱,到稳定阶段的系统新平衡,最终达到物种进化。 作者:陈佑成 郭东强 单位: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现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信任危机的背景下,医患关系不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根据中国人社会心态生成机制,在社会心态建设方面对医患信任机制进行整体性干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现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医患社会心态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医患互信的社会心态的有效途径,为医患社会心态的和谐建立提供指导依据。 1医患社会心态的概念与内容维度 社会心态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态”作为核心概念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关注,其中医患社会心态则是现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医患社会心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多数成员对医患关系的普遍认知与价值观,是医患双方做出归因、行为决策与判断的主要影响变量。医患关系从狭义层面而言,是指医方与除医方以外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医患矛盾,非医方群体成员会因为群体认同感,对医方存在不良情绪,造成潜在的医患对抗,严重时也会酿成一场弥漫于社会整体的社会心态[1]。经临床调查研究发现,医院是现今城市居民对公共事业部门信任度最低的部门,仅达到基本信任水平。医患社会心态的建立是公众对制度与群体的信任,是从组织与制度层面出发,而非针对异物工作者本身。从社会心理学出发可将医患社会心态划分为三大层面,(1)人际心态,主要是医方与患方二者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基本心态,多发生在医院、诊所等医疗场所中,在空间、时间方面均具有暂时性,易出现变动;(2)群际心态,是指医方群体与患方群体间的认知、情绪急价值观,一旦形成即具有稳定性,对人际层面的医患关系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文化心态,是某一社会对医患关系、医学模式的整体认知,包括社会多数成员对医患关系的整体认知,涉及疾病观、求诊观、治疗观、死亡观等多种社会文化观念,是三者中最为稳定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三个层面均涉及认知、情感、意识不同心理过程,三者彼此影响。 2医患社会心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患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医患双方个体在医疗场所内通过语言、肢体行为方式开展的互动,产生医患双方对个体与群体的直观性判断,例如患者是否配合、医护人员是否负责、态度是否友善等。个人亲身经历最易形成刻板印象,一旦某位医师态度恶劣,即易得出医生群体不负责任的泛化信念,进而导致负性情绪体验的形成,与社会其他个体交流过程中可使负性情绪体验与刻板印象扩大。社会心态在人际层面中具有情景化、局部性,变动性较大[2]。若得到及时干预可使医患双方的心态发生明显改变。但是,由于医患双方的交流较为短暂,医患双方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不对等,例如,“预约3个月、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社会现象,就是由于患者挂号排队时间较长,医师就诊时间长,但双方客观相处时间较短所致,而非医方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在与他人沟通交流过程中极易放大,逐渐转变为群际心态。当患者群体因情绪共鸣自发形成一个群体或将自己看作群体一员时,就会将医务工作者看作为另一群体,并将自身作为弱者,对药品价格、是否需要花费高额费用进行检查等怀疑,也会增加患者对整个医方群体的怀疑。同时,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就会自动划分为医方群体,并构建对医方群体的认同,一旦媒体出报道医闹事件、暴力伤医等不利于医方群体观点时,医方也会迅速跨越地区与组织隔阂,形成全社会范围高度同一的内部认同。医患双方由于分属于两个相对的群体,具备自身的群体认同,也使得负面信息出现时极易造成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进而造成医方与患方二者间的强烈矛盾与冲突,成为涉及社会多数成员的重大社会问题[3]。 3医患社会关系建设途径 社会心态形成可通过社会关联与社会卷入过程而实现,主要包括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体化、个人化及关系化、镶嵌化四个环节[4]。社会心态的形成可通过集体表征所提供的基本心理模块,获取个体在心理层面的认同。通过集体表征、个体认同的双重过程方可形成社会心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建设良性医患社会心态,首先,从人际心态层面医疗机构应重视培养医务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协商技巧,实现良好、和谐的医患沟通;其次,从群体心态层面应制定落实社会类化策略与群体接触策略,共建和谐的“医患共同体”;从文化心态层面应加强医学理念培育,重建医学话语,重塑医方在媒介形态,完善改进医学教育,从而构建一个良性医患生态,为医患社会形态的和谐建立提供有利基础。立足于现今中国转型的大背景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医患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为医患社会形态建设的良好实现提供有利的社会心理学途径,医患社会形态建设应重新医患信任关系,达到医患互信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胥晓冬.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医患关系报道对公众心理影响机制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 [2]冯辰,纪伟伟,李海燕,etal.暴力伤医事件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2):66-67. [3]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47-48. [4]吕小康,朱振达.医患社会心态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0-116. 作者:秦天 曾繁瑛 单位:武汉市第一中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班主任工作总结:由毕业赠言引起的故事 一件事情往往会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结果,这两种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对某一事物的不同看法。特别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学生每天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有的使你焦头烂额,有的使你一筹莫展,有的使你犹豫不决,有的使你气愤万分,由此陷入十分苦恼的境地。面对这些杂乱琐碎的事,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以教育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利益作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循心善诱,去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自己在学生中享有一定的威信,得到学生的信赖和爱戴,这样工作起来才顺心,学生才和你交心,同时也使家长们放心。反之遇事简单、粗暴或一味地进行制止,扼杀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工作就会很被动,得不到学生的支持,于是对老师就敬而远之。 一、发现问题。 在临毕业前夕,我班出现了一股互留赠言之风,几乎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十分精致的同学录,一下课有的人就忙着找各自较好的同学留言,放学后也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相互写着,好象留言成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有的甚至于把作业放置一边不闻不问,却对写《同学录》十分专注,十分投入。更使人气愤的是一次数学课上,个别学生竟然把《同学录》拿出来公开写起来,被老师发现了,并缴了几本。我随意打开看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其中有些赠言极其不健康,内容相当低级、庸俗,有的字眼不堪入目,相当下流。最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平时看起来十分老实、本份,是我心目中思想品德很健康的学生,居然也写出了一些与他们年龄、经历很不相称的语言。正处于毕业阶段十分关键的时刻,出现了这一令人惊讶、使人气愤的现象,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制止这一不正之风,调整孩子们的心态,端正他们的思想,全力以赴投入最后的复习,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步工作。 二、教育、帮助。 我专门利用一个少先队活动时间,围绕"什么叫赠言?""赠言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写赠言?"这几个问题开展讨论,同学们讨论得十分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特别是那些在《同学录》上乱写的人,听了大家的发言,感到十分惭愧,下课后都自觉到办公室来向老师承认错误,大家都明白了赠言就是给别人留下美好祝愿和真诚的希望,来鼓励别人奋进,唤起信心,它是有着深远意义,值得留念,使人难忘的语言。于是我就趁热打铁,放学后我有意在布置作业时,让每个同学在家庭作业本上写上5-10句你认为较好的赠言,看谁会动脑筋,写得最好。 第二天,我又利用朝会时间,让同学们各自在上台念出他们写的赠言,大家踊跃举手,争先恐后,说出了许多美好的赠言,什么"祝友谊地久天长"、"祝学习上进,前途无量"、"让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祝你考上重点中学"等等,有的同学还根据同的不同爱好,写出了相应的赠言,如我班喜欢跳舞的王亚菲同学,她的《同学录》上就留下的赠言是:"祝你早日成为有名的舞蹈家"和"你的舞姿,终生难忘"、"希你的舞越跳越好"等等,对酷爱数学的唐英杰同学,给他留下了"祝你成为我国第二个陈景润"或"我国未来的数学家--唐英杰",对喜爱踢足球的邓非、李昆鹏、任竞等诸位同学,就祝愿他们不久的将来,成为国脚和"希球技提高,为我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作出贡献"、"希你成为未来的、亚洲足球先生"等等。 看了孩子们这些发自内心、真诚的祝愿,那一笔笔工整的赠言,我非常激动,同时也十分欣慰,孩子们是多么纯真、可爱啊,只要我们耐心诱导,倾注爱心,热情帮助他们,就会有成效,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三、圆满解决。 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愿望,让他们在相处了六年小学生活中,互相留下难忘的纪念,我和班干部们商量并一致决定,在毕业班会上增加互签毕业赠言这一内容,同学们知道后都非常高兴,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会专门安排写赠言,于是有的同学重新买来一本崭新的《同学录》作好准备,有的同学把原来乱写的内容封存起来,重新再写,有的同学干脆把不健康的赠言撕掉,认真思考,如何再写。在开毕业班会那天,大家热情很高,都积极参与写赠言,有的还主动把《同学录》拿给老师看,并让老师给他们留下美好的祝愿,有的同学还写下有趣的、诙谐的、使人发笑的赠言,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从这件事上,我感受到了耐心诱导的好处,尝到了它的甜头,启发了我在今后工作中,事事要循循善诱,耐心的指导,多为学生的兴趣作想,既当他们的老师,也作他们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工作总结:抓好学习习惯培养,促班风班貌整体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低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新生入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这两种习惯时,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一、 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 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住读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快步进操场,跑步完到食堂,快快吃饭进课堂。""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内容是:"书包左边放,圈笔刀放右上,今天用的各科书,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自然得到了发展。 二、 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 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该了解并配合养成。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又如,音乐老师要求他的学生进音乐室必穿舞蹈鞋,我就规定学生每人购买一双并绣上名字,提醒学生上音乐课带上,小干部分组检查。再如,体育老师要求他的学生上体育课必穿运动鞋,我也规定每人购买一双,提前通知学生,体育课上要求人人穿好,确保安全。再如,其它美术、自然、劳动等学科的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周末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也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每一年的新生入学,我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我深感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我就是通过抓一般学习习惯与特殊学习习惯的养成,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因此,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 了发展。在各种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班级年年评为先进班集体。由此可知,抓学习习惯培养,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 班主任工作总结“四忌”:班主任工作手册 班主任的工作总结是班主任工作实践的反思。写好班主任工作总结,对于教师积累育人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要写出有价值的工作总结,班主任要注意“四忌”。 1.言之无“据”,内容空泛这是班主任工作总结常犯的毛病。这种总结只是纯粹地罗列一些观点,对班主任工作只作笼统抽象的评价,通篇泛泛而谈,缺乏对基本事实和典型事例的综合,所言难以令人信服。因此,班主任除了平时注重积累外,还应在总结之前,向班干部、学生、任课教师、政教处了解详细情况,全面收集班主任工作情况的相关素材,使班主任工作总结建立在对班级管理和教育实践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 2.言之无“理”,罗列材料这种总结,通篇看似事例具体、内容充实,实际上只是材料的堆砌,并未从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概括出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体会,更谈不上悟出育人的道理,所言难以给人启示。要避免这种弊病,需要班主任切实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与综合,从而把握班主任工作的本质和规律。 3.言之无“数”,主旨模糊班主任对总结应写什么、怎样写胸中无数,所写的要么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深入的思考;要么是面面俱到,缺乏核心思想、重点和特色,所言令人茫然。这种情况主要是班主任业务素质不高所致。为此,班主任在努力提高教育理论素养的同时,还应加强班主任业务学习,包括学习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的业务知识,学习优秀班主任做好工作总结的经验等,并注意结合自身实践,提高总结的“含金量”。 4.言之无“诚”,回避问题这类总结只谈成绩,不谈问题,要谈也是避重就轻,一笔带过。这类班主任,或是认为写总结不过是例行公事,没有放在心上;或是担心如实写出问题有损自己声誉、担心留下把柄,总结所言缺乏求真务实的诚意。对此,班主任首先应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班主任应意识到工作总结是反思过去工作,谋求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和良机;反思、剖析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班主任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应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地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 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文章來源://)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及其途径。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以《评价手册》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 3、建立互助组: 以互助小组、"1 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4、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六、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我和小萝卜头》,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会《金钱是什么》以及宏扬红岩精神的队会《热血热泪洒热土》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七、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八、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九、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十、做好个案总结和班主任工作总结。 做好总结是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通过总结要认识不足,吸取经验,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 诚然,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班主任工作总结:在思品课中进行创造教育 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小学思品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品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一、"抓纲务本",按时代要求,扣学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内容。 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之一在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小学思品课是让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 本学科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着重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较之以传统的思品教育来说,"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能力"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课教学既重视知识积累,强调知识结构,还体现了其强调培养能力、强调教师要重视据大纲要求,扣教材本身,从思品教育的整体性、阶段性等多角度全面统一考虑教学目标,从而在思品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 例如:低段教材《今日事今日毕》要重视启发学生从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动物们在山羊老师处学习的不同态度及结果的故事中懂得今天的事今做的道理,从而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中段《什么是勇敢》要透过文字、结合图画的理解,教会学生分析懂得勇敢与逞强的区别,激励学生向真正的勇敢的人学习。高段《给小燕的回信》则应让学生在古今中外众多感人至深的尊师故事中去体验,激发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切体会到老师的崇高而伟大,他们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制订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五爱"的思想情感和小主人的责任感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学习这门课程,体现了学生变机械接受、机械模仿式的学习为接受与发现有机统一的创造性的学习。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一堂课总离不开开课、行课、结束三大环节。结合思品课明理、激情、导行的要求,我通常在思品课中安排新课引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谈话四大环节。在教学中又注意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导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具体地说,即是: A:以景入情,引入课堂。 教学中通过采用配乐、角色朗读、质疑、谜语、儿歌、启发谈话等生动的形式,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例如《讲信用》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未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 B: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思品课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如扣进行分析,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对于李芳错误这一部分,我紧紧抓住其心情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错误的思想基础,紧接着扣住李芳的内心活动要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李芳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活动,最后泻染李芳承认错误后受到大家的赞扬的情景。学生边分析、边体会,最终发出了"承认错误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结论,真可谓水到渠成,至今还今学生记忆犹新。 C:以情导行,深化情感。 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处,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容忽视。因此,我总是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文章來源://)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包括想和做练习)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隐瞒错误》教学中,学生对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一定认识后,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同学错误的练习,同样把它设置在文中李芳同的班上,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不隐瞒错误这一正确观点。 D:表达激励,结束全文。 对全文的总结既是一堂完整好课的需要,更是思品课学生道德观念确认的需要。"化龙点睛"的结束语不仅能深化学生的认识,而且能因势利导,表达教师的激励、期待和良好祝愿,它同时是指导行为的有效方式。在《讲信用》一文结束时,我回扣开题,让学生再资助分析故事大王的错误,概述巩固了观点,提出希望。我的结束是这样的: 师:老师希望你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做讲信用的好孩子,长大成为言而有信的好公民,好吗? 生:好! 师:你们答应老师就该怎样做? 生:讲信用!(指:课题板书)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 三言二语,言简意咳,既是希望,更是对学生的鼓励和信任。"激励是创造的灵魂",这样的课堂结束语才具有其深层次的力度。 2、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创造性思维的大家 庭中,发散思维可谓是天之骄子,因为人们大部创造性设想都是通过发散思维得到的。在思品教学中,注意"抓纲务本",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处理好文内、文外的联想分析,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点。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在处理教材"李芳回到家里,心情乱极了"一节时,教师提出了"请同学们帮李芳分析一下,此时她可能面临着哪几种选择,后果怎样?"一石激直千层浪,学生兴趣高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这为后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确的选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为学生提供"创造大舞台"。 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进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为有利。基于这样的考虑,结合我校中高段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导行这一环节作为学生喜欢的"辩析讨论会"的形式出现,一改过去教师把持课堂为学生积极参与组织课堂。 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本身的荣誉、锻炼的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特别是讨论会中的"创造天地栏目",学生自由地通过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证明,这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真可谓一举多得,在思品课创造教育的实施上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在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这一小小的实验课题是在学校"培养创造志趣和能力为特色的小学教育整改实验"成果大树上结出的一朵小花,实验还处于探索阶段。我愿为这朵小花越开越艳而辛勤耕耘…… 作者:重庆市巴蜀小学 马 宏 班主任工作总结:抓好学习习惯培养,促班风班貌整体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低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新生入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这两种习惯时,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一、 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 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住读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快步进操场,跑步完到食堂,快快吃饭进课堂。""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内容是:"书包左边放,圈笔刀放右上,今天用的各科书,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自然得到了发展。 二、 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 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文章來源://)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该了解并配合养成。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又如,音乐老师要求他的学生进音乐室必穿舞蹈鞋,我就规定学生每人购买一双并绣上名字,提醒学生上音乐课带上,小干部分组检查。再如,体育老师要求他的学生上体育课必穿运动鞋,我也规定每人购买一双,提前通知学生,体育课上要求人人穿好,确保安全。再如,其它美术、自然、劳动等学科的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周末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也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每一年的新生入学,我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我深感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我就是通过抓一般学习习惯与特殊学习习惯的养成,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因此,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各种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班级年年评为先进班集体。由此可知,抓学习习惯培养,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 班主任工作总结_厚爱中差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作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 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中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中差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班主任总结 各位老师: 今天我就自己担任四年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和研究,其实我的很多经验和做法是跟在座的一些老师学的,比如邝根生主任、黄齐娟老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赵健涛老师等,因为我觉得这些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或者曾经担任班主任其间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验,而且是比较成功的,那么我就借这几位老师的花献给在座的各位佛,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将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请大家注意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加不是检讨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将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可以令到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小谢同学,平时不爱出声,有一次违反了学校的宿舍管理条例。他自己选择了罚上讲台将故事,结果他的故事讲得很流畅,而且情节生动,获得了同学们一阵有一阵的掌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在大庭广众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而且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我这种处罚方式是借鉴了魏书生老师、赵健涛老师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火气是比较大的,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后来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数。第一招叫做:“退三进一”,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着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吧? 我们班有个男生小黄,性格比较反叛,具体表现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概括:班主任说什么他都不乐意,班干部做什么他都认为不对!但是这个学生有一个爱好爱踢足球,口才和反应能力都很不错,出黑板报也是个人才,有一次我们班与兄弟班踢足球,结果我们班以3:2胜了,其中有两个球是他进的,那么我当时立即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当晚就找他出来谈话,首先我就赞扬他今天在足球场上表现如何积极英勇,关键时刻连下两城,力挽狂澜,为班级的胜利奠下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同学们一浪接一浪的掌声,之后我又跟他聊荷兰足球的全攻全守,巴西的艺术足球,聊到足球他特别来劲,聊完足球我发现他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春天般的微笑,之后我又跟他回顾在主题班会上他如何舌战群雄,面不改色心不跳,然后我有大力表扬他出的黑板报如何的别具一格,赞扬完后我发现他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个时候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你在班上那么有才干却没有一个人选你当班干部,你有没有冷静的思考过为什么?”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点点头,到了后来他自己主动表态,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跟他出来长谈了一次,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学生在学习态度及与同学相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期中考试后他第一个跑到我家里来问自己的成绩,问自己的成绩有没有进步。高二一开学我起用该同学做班干部,做的很出色,而且曾经有一次考试进入过全级前十名。 第三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我所带的高二(2)班在学习上从高一到现在,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都处于全年级九个班的领头羊的位置,而且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竞争环境。在班级理念上,我积极主张这样一个理念: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而且自学生来斗门中学军训的第一天我就把这样一个理念教给了全班学生,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我治理班级的整个过程中。为了配合这个理念,我自己为班级设计了两套独特的掌声,一套是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套是用来鼓励他人的,通过这些理念和掌 声,激发学生的斗志。学习上我大张旗鼓的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甚至是发难,要问到所有的科任老师当场回答不出你的问题、满头大汗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动了脑筋。纪律上我积极主张邝根生老师提出来的“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旦有一次你没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则,那么你将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你处理违纪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少数学生对于处理不满意,那么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应该马上进行疏导工作,这就是“法”和“情”的关系,法律不外乎人情,我们先将法律在讲人情,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班上有名男生小扬,有一次被班干部记名之后作出了很强烈的反应,他认为自己不过是迟到了两秒钟就被班干部记入了黑名单,觉得高二(2)班的纪律实在是太严了,甚至强烈要求调到其他班去,我把他违纪的事情做了处理,处理的当晚我就找他出来长谈,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工作,经过一晚的长谈后,在我没有要求他赔礼道歉的情况下他自己主动向主管纪律的班干部承认错误,鉴于他的进步我后来试用该学生担任班干部,结果他很成功的组织了几次班级大型集体活动,由对纪律很不满变成了对班级纪律积极维护。 第四个问题:如何正确的引导班级舆论?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演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借力用力,借助集体的力量。举个例子:凡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监考过我们高二(2)班的老师都会知道在考试的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提前交卷、更加没有学生作弊等违纪现象。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在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上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的校服被别人偷过,针对这个现象我在班上召开过主题班会,班上对小偷偷我们班的校服事件都深恶痛绝,主题班会的内容是偷东西与作弊,利用辩论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考试作弊和小偷偷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偷别人的精神财富,后者是偷别人的物质财富。甚至前者更加可恶。同时我还宣布,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全班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投票检举揭发在考试中有不规范行为的同学名单,结果这一招还真管用,考试从来没有学生作弊。真正触动学生的往往是集体的舆论,学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级集体心目中的形象受损, 第五个问题: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记得有一次在班主任研讨会上,黄齐娟老师曾经介绍过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蛮有用的。我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但用起来没有黄老师那么的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得不够好,经常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听了黄老师的报告茅塞顿开,由公开场合逐渐变为地下工作者,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的做事情的积极性高涨。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举一个例子,有个班干部抱怨他举办的活动同学们反应冷淡,不够热情,比如他提出来星期六晚上在班上搞一台文艺晚会,结果表示要参加者寥寥无几,结果泡了汤。后来我问了其他班干部,为什么没有人参加,其他班干部说是他的工作方式令到很多人无法接受,他的工作方法多是命令式的,他说:星期六晚上搞文艺晚会,全班同学都必须参加” 很多刚上任的班干部或者新班主任都喜欢用这种语调,其实很多学生都不太接受这种方式,我教这个班干部用这样一种方法:首先讲出这次晚会的节目设想如何丰富多彩、整个晚会的安排等等将同学们的胃口先吊起来,提高大家的兴趣,然后最后来问大家:“同学们是觉得这周搞晚会好呢还是下周搞晚会好一点?”,这种方法叫做二选一,既暗示了晚会肯定要搞又给到全班同学商量时间的余地,而且以这种商量的语气讲出来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他一讲完班上就讨论的很激烈,有的说这周、有的说那周。少数几个表示不参加,但大部分人都说下周好点有充分的准备,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但还有几个犹豫不决,在一个星期的筹备中几个不太想参加的同学也被感染了,最终的结果是这次晚会搞得非常成功,不仅如此还吸引了大批别班学生参加,后来别班也纷纷效仿我班,使我班的学生脸上充满了豪迈之感。同样的事情但在工作方式上改动一下取得的效果是如此的不同。 好了,今天我仅仅是湖光略影、蜻蜓点水般轻轻的点了一下,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谢谢大家!(全完) 班主任工作总结:爱孩子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文章來源://)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作者:杨长平 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班在学校政教处的统一领导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从简单的小事做起,诸如扫地、拖地。现在的孩子是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中“的太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经常扫地不干净,教室墙脚扫完后仍然有垃圾清洁区上的纸屑不认真清除,拖地后不洗拖把,拖完地后仍然有一层水甚至有淤泥。我手把手的教,亲自做示范。学生被子叠得不整齐,我认真地教会他们,并且多次督促学生把被子、床单、枕巾在周末带回家中洗静,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针对初一学生年龄小容易想家的特点,我多次深入学生中间,特别是住校生中,与学生一起拉家常,帮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能安心在学校学习。同时在校内做好年级上开展的开始是每周六一次,后来是每月一次的体育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班集体凝聚力和身体素质,使学生能相对愉快地渡过一周。同时缩短了师生之间年龄上带来的差距,又发现了部分学生的特长,在以后做学生思想工作中可以有的放矢。 三、进行挫折教育。学生升入初中后来到的是一个新的环境,看到的是许多不熟悉的面孔,怎样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如何与同学相处,这些都是他们必须慢慢学会的。并且随着课程的增多,难度的增大,课后玩的时间明显减少,学生普遍感到初中比小学难学。曾记得年级上的第一次月考,不少在小学学得不错的同学考得不理想,当我把成绩在课堂上宣布后,整个教室哭声一片,这个时候继续上课肯定没有什么效果,我就安抚了他们几句,又请了年级上的老师从不同侧面进行疏导,稳定学生情绪,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上肯定是要有挫折的,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努力去弥补,才能战胜困难。 四、重视周末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访了解学生读书的经济来源情况,,以及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学生学习、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突破口。学校附近黄泥坝村的学生杨燕同学,在校品学兼优,生活上勤俭节约,全家人住着一间简陋的低瓦房,除靠卖菜挣点书费钱外没有什么气态经济来源。买不起学习上用得到的汉语词典和英语磁带,更不用说复读机,正如她向母亲说:其他同学有磁带听,不要紧,我可以靠多读,三、五遍不行,就读十遍,来弥补不足。当我通过家访得知后,向年级上作了汇报,发动了全年级老师为她捐款180元,缓解了该学生在学习上暂时的经济压力,使她能安心读书。通过家访使家长与教师达了成共识,在教育学生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力密切了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五、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是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他们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许海波同学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都很强,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而且爱好广泛,我便决定请她出任班长;其他班委会成员也是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优化组合而产生,这样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此外,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我每月组织一次班干部集体做好事活动。例如搞大扫除等,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和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我把班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每组学生每天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捡矿泉水瓶和废纸。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认识到父母挣钱的艰难,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同时又能积累一定的班费。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用户实践的提升策略 1在设计方面要考虑用户对软件的印象 根据调查显示,网络用户在快速阅读过程中通常会呈现出“F”型的习惯,也就是在特定时间内,用户迅速浏览网站的时候会先看到网站的顶端与左侧内容,而中间的内容只能够被阅读到一部分。所以我们在设计网站界面的时候可以遵循“F视线追踪原则”,将各个部门按照主次次序放置到框架之中。如果一个网络用户在浏览到一个新的网站的时候,如果在三分钟之内还没有发现能够吸引自己兴趣的内容,那么这个网站就会100%地失去这个客户。在近几年,许多软件开发公司喜欢用过去的项目模版来设计主界面,这无形中是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速度,并且减少耗费创新技术、思路的时间与风险,然而如果一个软件产品长期保持一成不变的风格,那么就不会为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失去市场竞争力。软件开发商必须要根据商业营销学的理论,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之后根据这个客户群体的偏好、特征来设计软件界面的整个风格,让使用者可以看到产品第一眼后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2在程序选择方面要注重优化与处理效率 我们在软件产品设计的算法方面要注重优化设计,当软件运行过程中耗时较多就需要我们注意处理、降低广大用户在等待过程中的不满情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性能与运算速度的不算提升,诸多程序开发工作中将程序运行缓慢的原因归咎于计算机的问题,不会从自身编程过程找原因,因此软件开发工作效率较低,许多软件产品恶评较多,所以我们需要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中优化程序代码,给予用户们科学、高效的产品体验过程。针对一些确实耗费时间的操作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进度条显示、后台运行等方式来调整,让用户心理上顺畅。笔者曾经有幸亲自参观了某通讯公司新任务的运行体验,工作人员每次点击用户的查询请求,在系统返回的时候需要几秒钟甚至几十秒钟,使得该公司用户抱怨数量众多,而这正是缺乏优化功能的原因。 3产品功能设计要结合人性化与灵活性的特征 传统设计受到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其正处在改造进程的关注对象。当前计算机发展所带动的现代技术发展并没有到达高潮,但是计算机作为理想化的设计工具,正在逐步改革自身的设计途径、方法、过程,并逐渐迈向到数字化设计的时期。如果我们说数字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那么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对这种存在具象的诠释。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尽管存在着模块化设计的理论,但是作为产品设计者的我们不能忘记软件产品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必须要将用户体验过程放在首要位置。另外,在软件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业务模块之间相互搭配的灵活性属性,不能盲目追求大众的操作形式。在广大用户使用计算机产品过程中,随着人们的个人喜欢与聚焦点不同,使用产品的方式也是具有差异性的。笔者曾经设计过一套工程方面的预算系统,部分用户关注最后的造价,而另一部分用户关注的是建筑材料的使用状况,侧重点不同导致自身操作步骤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产品过程中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计算机软件设计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工作者务必要对目标群体进行深入性研究分析,要真正地了解到用户群体喜欢什么样的软件,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关注什么样的团结,从每种软件的运行界面、使用功能、运用条件等诸多方面来实现软件的优化设计,站在用户的角度来面对软件的多个问题,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够满足诸多用户群体的需求,开发出优质的软件。 计算机软件论文:开发自动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血气酸碱分析已成为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能否准确快速进行酸碱失衡的判断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快速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自主开发程序,输入检测数据,软件能自动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 1资料与方法 1.1在WindosXP平台下,以改良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以及代偿预计值计算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用VisualBasic6.0编写全部程序.输入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检测数据即可输出酸碱平衡的类型。 1.2以本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5月66份血气检测数据分别用程序、手工计算和siggaard-Andersen酸碱平衡诊断图得出结果。 1.3采用kapp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Kappa值 0.80一致性强度为强,Kappa值 0.90一致性强度为极强。P 2结果 2.1与手工计算对比结果66例血气检测数据,对单纯性酸碱失衡达到100%符合率,双重性酸碱失衡能达到96.7%符合率。对三重性酸碱失衡达到93.3%符合率,经kappa检验,k=0.95,u=10.72 u0.01=2.276,故P0.90,其一致性强度为极强,见表1。 2.2与siggaard-Andersen酸碱平衡诊断图对比结果酸碱图不能判断三重混合型酸碱平衡。对阴离子间隙(AG)大于17的患者,判断也常出错。下表为66例患者中去除AG 17所剩40例血气检测数据的结果比较。对单纯性酸碱失衡和正常血气能达到88.9%符合率。对双重性酸碱失衡达到95.5%符合率,经kappa检验,k=0.8477,u=10.025 u0.01=2.276,故P0.80,其一致性强度为强,见表2。 3讨论 酸碱失衡的诊断,特别是混合型酸碱失衡的诊断是较复杂的问题,即使是有经验的医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我们发现siggaard-Andersen酸碱平衡诊断图无法判断三重酸碱失衡,且对AG 17时的酸碱失衡也判断不准确。酸碱图使用时也不方便,因酸碱图的不足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手工计算需要记忆大量公式,对低年资医生来说也很困难。 本研究显示我们自主开发的程序,准确性高,与手工计算相比较对单纯性酸碱失衡达到100%符合率,双重性酸碱失衡能达到96.7%符合率。对三重性酸碱失衡达到93.3%符合率,与siggaard-Andersen酸碱平衡诊断图相比较对单纯性酸碱失衡和正常血气能达到88.9%符合率。对双重性酸碱失衡达到95.5%符合率。经kappa检验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K值均大于0.80,一致性强度为极强和强。 我们自主开发的程序,使用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值得临床使用。但是因临床病例较少,程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在严重低蛋白血症时,AG值存在误差,需要校正后再判断酸碱平衡,盲目使用本程序可能有误,这需要特别注意。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在电缆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通过对传统的电缆安装施工方法与计算机软件管理方法进行比较,以intec软件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常规岛电缆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为例,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电缆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指出了intec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内的设计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在电缆安装工程中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电缆安装;电缆敷设;电缆接线 电缆安装是发电厂电气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电厂电气安装工程中所占的比重约在60%以上,电缆敷设与接线是电缆安装中的重要工序,电缆敷设与接线施工质量的优良是实现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优良的重要前提。虽然目前国内的电缆安装工艺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电缆安装在设计应用、施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1我国电缆安装技术的现状 在国内发电厂电气安装工程中,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电缆平面布置图、电缆排列剖面图和电缆清册进行电缆敷设,根据二次端子排图进行电缆接线。电缆清册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系统图、厂用电系统图和照明系统图列出的全厂电力电缆,根据直流系统图列出的全厂直流电缆,根据二次端子排图列出的全厂控制电缆编制而成,它是订购电缆及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在中、小型工程项目中,电缆根数较少,电缆总长度较短, 使用常规方法施工难度不大。但是,在大型的建设工程中,电缆根数多,电缆总长度长,涉及的工作面广,如果仍采用常规方法施工,不仅在设计和施工准备阶段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进度也难以控制,施工工艺要求难以得到保证。近几年,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出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计算机是一种可进行自动控制和具有记忆功能的现代化计算工具和信息处理工具,它特别适合处理信息量大、种类多且有信息组合和历史文件查询要求的事务。计算机技术及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近几年,在我国的几个大型涉外建设工程中,计算机软件已应用于电缆安装。例如,岭澳核电站采用了pericles软件指导电缆安装施工,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在电缆安装中使用了intec软件。 2intec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常规岛电缆安装中的应用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浙江省海盐县境内建造一座装机容量为2×700mw级的重水堆核电站,设计寿命为40年,工程总投资约28.8亿美元,项目建设采用交钥匙合同模式,由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总承包,常规岛设计和部分设备供货的分包商为美国的柏克德(bechtel)公司。常规岛1#机电力和控制电缆共计6261根,2#机电力和控制电缆共计5269根,电缆施工主要依据intec软件中的电缆(cabling)和接线(wiring)两个模块进行。intec软件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2.1查 询 为了保证电缆敷设的质量,电缆敷设后的整齐美观,不出现交叉,以及合理安排每盘电缆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缆的损失。在电缆敷设前,技术人员要将电缆进行合理的归类应用计算机软件为这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intec提供了多种查询方法,例如,按区域或设备查询,按系统查询,按路径查询,按电缆类型查询等等。我们在施工中常使用下列方法查询电缆。 2.1.1按区域或设备查询 当我们需要统计某个建筑物内所有的电缆时,就可以采用按区域进行查询。例如,需要统计水处理厂房内的所有电缆,我们在电缆模块主界面内的“room-side1”栏内输入水处理厂的区域代码“wt*”后按“ok”,水处理厂内的所有电缆就会显示出来。在列出的电缆清单中,我们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右键,利用快捷菜单中的“过滤”功能进一步按需要筛选。 2.1.2按系统查询 当我们需要统计某个系统内的所有电缆时,就可以采用按系统进行查询。例如,需要统计原水系统内的所有电缆,我们选用“wire”项,在其中的“wire-number”内输入“7131-*”后按“ok”就可以找出该系统的所有电缆。 2.1.3按路径查询 为了提高电缆敷设的效率,我们可以将具有相同路径的电缆同时敷设。我们选用“route”项,在“route-number”栏内输入路径号按“ok”,就可以得到同一路径的所有电缆。 2.2报表生成 intec提供了以“pdf”格式的报表清单,在查询出所需的电缆后,选主菜单的“action”中的“report”,出现“report online”界面,选择相应的报表类型,即可在线生成报表,打印出的报表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报表给出了敷设电缆的较详尽的信息,尤其是敷设路径,它采用了在电缆通道上编号的方法,在电缆桥架上每隔一定距离按其实际长度标上米数,电缆排管和导管均予以编号。这样,电缆进出通道的位置就相当明确了,这为以后查找和更换电缆提供了便利。 2.3信息反馈 当电缆的工程状态(engineering status)为“rfc”即已释放给施工时,我们就可以在现场敷设该电缆了。电缆敷设完成后,我们应及时的将敷设完成的信息反馈给intec系统。反馈的方法是先查找出该电缆,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 菜单中选择“site status changed”栏,在对话框内输入已敷设电缆的时间与实际长度,将现场状态改为“pulled”,最后按确认键。将电缆的现场状态准确及时的反馈给系统可以使设计者和工程管理者掌握电缆安装的最新动态,确保工程进度的实现。 2.4电缆接线 电缆敷设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准备接线工作了。intec的接线模块的使用与电缆敷设模块大致相同,也可以按照查询生成报表接线及信息反馈的步骤进行。值得说明的是,系统提供的用于接线的报表清单与我们传统接线时使用的二次端子排图不同,它是一种用文本描述电缆与端子连接的清单。 2.5升 版 由于设计变更和工程现场条件的改变,电缆安装的相关信息也在不断更新,intec基本上一个星期要进行一次升级,在进入intec后,选主菜单的“help”中的“revison”,可以看到版本信息。施工时我们使用最新版本。 3intec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intec是一个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于一体的大型软件,它不仅能够为施工提供所需的设计资料,而且可以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intec在实际中并没有发挥出其最大功效,应用中也发现其本身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由于输入系统的信息不全,导致该软件的一部分功能闲置。例如,系统的图纸资料管理功能,本应该根据施工图纸能够检索出相关电缆及接线等信息,但是实际工程中这项功能没有发挥作用。 (2)系统升级频繁,造成施工难度增大,现场施工与设计脱节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设计速度跟不上施工要求,设计者对系统的变动频繁,基本上是每周升级一次,以致现场施工的进度受到系统的限制。 (3)由于设计单位的现场机构没有权限修改系统,对于系统的变动须远在加拿大的总部进行,这样,现场施工的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系统,现场返工现象也时有发生,使得施工工艺也受到影响。 4结束语 笔者通过在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常规岛电缆安装使用intec软件的实践中体会到:在大、中型建设工程的电缆安装中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电缆安装施工方法过多依赖施工人员的经验。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技术人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统计电缆数量,安排电缆敷设路径,而且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自己不同的施工经验,施工的随意性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进度与现场的变更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传统的施工管理中,现场施工完成后的记录整理工作由人工进行,记录的统一性、真实性不高。此外,计算机软件还可以用来在工程竣工后的决算工作中快速准确地统计工程量,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应用计算机软件管理电缆安装施工能够解决传统施工管理中的不足,提高施工效率,满足工程进度要求,能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因此,建议国内的设计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在电缆安装工程中采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进行控制与管理。 计算机软件论文:浅谈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计算机软件产业是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重要产业,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已成为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的能够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型产业,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就计算机软件依据缺乏足够深入的认识,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条规中的规定,计算机软件应当涵盖计算机程序、辅助资料及程序的描述等,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均是依据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定义,在结合自身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 一.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依据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计算机软件作为不同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的客体,其特殊性呈现于较多的方面,这也强调着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计算机软件作为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同时具备着作品性及工具性双重属性;计算机软件在研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着思想内涵与表现形式的高度融合,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界定区分较为困难;计算机软件所具有的更新周期逐渐缩短、更新换代逐渐加快,增加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计算机软件的研发设计成本普遍较高,但复制推广的成本却相对较低;计算机软件具备着较强的国际通用性等。计算机软件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的客体的以上诸多性质,强调着计算机软件并非一般的作品及技术,强调着不可将计算机软件这一知识产权客体与传统知识产权客体一视同仁,要综合计算机软件的特殊性给予知识产权法律上的相应保护。 二.我国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纯粹专利保护制度之下的保护无法满足保护需求 纯粹专利保护制度之下的保护要求相对较高,且保护条件相对有限,该种立法保护的弊端与问题需要新立法模式予以解决,进行立法保护的相关条件及要求的合理适当降低;产品的专利申请时间长、申请成本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计算机软件作为较为特殊的知识产权的客体,申请保护中也同样存在着该种问题。就国际大环境而言,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经历着针对著作权的单维保护向著作权及专利权的双维保护模式的转变。针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实现着与计算机发展技术的紧密结合,该种发展变化趋势就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产业化以及计算机软件的独立,最终导致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法律保护类问题的出现。在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之初,某些国家尝试依据计算机软件程序的是实用性及技术性,采用专利法对其实施保护,但某些软件程序并不符合专利的特征要求,利用专利法对计算机软件实施保护的效果并不显著。 2.知识产权保护践行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虽然我国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已经完成从无到初具规模的发展脱变,在法律层面上著作权法律法规已将计算机软件收入到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中,同时的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采用以著作权法的保护作为主要切入点、计算机软件产权保护的单行法的制定与完善的保护制度,就保护制度的总体架构隶属于著作权法之中,这与国家制定的其他的行政法规存在较大区别,也与其他发达国家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就其专利保护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致使计算机软件的盗版较为猖獗。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打击存在着政府部门的大包大揽的传统管理观念,社会动员程度较低。计算机软件盗版现象猖獗的其他产生原因也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的发展现状、计算机软件的价格、计算机软件使用者的法律水平及计算机软件研发者的法律维权意识等,广泛的开展计算机软件的盗版综合治理也是实现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途径。 三.我国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改进对策 1.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问题的解决对策 计算机软件产业逐步实现与计算机硬件产业的分离,使得计算机软件逐步的成为市场价值更为广阔的高新技术,适合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的保护措施需求的紧迫性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到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的时候,针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体系确立的必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国家开始强化针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但就立法保护的效果而言,仍需要立法保护中适当的降低软件在进行交易方面的成本,确保软件开发者合理的社会收益,从而推动计算机软件的产业化发展;在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新的立法保护模式中,明确的指出保护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的要严格依据保护条例来执行,而没有做出规定、规定不够明确、条件发生变化的要依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同时实现软件的有效保护及软件交易成本的降低。 2.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践行问题的解决对策 转变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打击的理念,将最终的违法打击途径确立为良好的司法环境的组建,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要将软件的行政及司法保护确立为重点,充分利用行政执法这一国家执法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将行政调查及处理力度的强化确立为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核心,给予软件研发使用的相关权利人以足够的法律保护,并给予侵权者以应有的制裁及惩处;软件行业内的诸多协会是软件企业中形成的自治性的组织,虽然并不具备行政执法及司法等管理权限,但却在市场调查、信息的咨询评估、业界信息的交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具备法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充分的发挥软件行业内相关协会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 总结 综合分析目前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要想实现计算机软件产业更为健康有序的发展,各种途径、各种方式的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显得非常有必要。 计算机软件论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工控计算机软件 软件抗干扰就是cpu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对自己进行监视和检测,及时诊断机器运行故障并修复错误,确保程序正确运行的编程方法。 1 工控计算机软件的结构特点及干扰途径 在不同的工控系统中,软件虽然完成的功能不同,但就其结构来说,一般具有如下特点:①实时响应:及时处理控制系统中的随机发生事件。②周期运行:软件在初始化完成后,随之进入主程序循环运行。③中断响应优先级判断:优先响应高优先级中断请求。④中断嵌套:低优先级中断执行过程中,可以优先执行更高级的中断请求。⑤模块化关联:软件由多个任务模块组成,各模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⑥可操控性:允许操作人员干预系统的运行,调整工作参数。 在工业现场环境的干扰下,工控软件可能受到破坏,导致工业控制系统失控,其表现是:①干扰叠加在模拟量信号上,导致模拟量数据采集误差加大或超出量程。②由于干扰导致主频晶振频率的偏离和不稳定,从而致使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频率变化,引起记数错误、时钟异常。③通讯时序的异常或干扰信号的叠加,都会引起通讯不正常。④程序计数器pc值改变:被干扰后的pc值是随机的,因此引起程序执行混乱;输入/输出接口状态受到干扰,造成控制状态混乱,系统发生“死锁”;ram数据区受到干扰,导致ram区数据改变或丢失。 2 软件运行过程中的自监视法 计算机cpu内部都具有看门狗定时器,利用定时中断来监视程序运行状态。看门狗定时器的中断时间大于主程序正常运行一个循环的时间,在主程序循环中执行一次看门狗定时器常数刷新操作。因此,只要程序正常运行,看门狗定时器不会出现定时中断。而当程序运行失常,不能及时刷新看门狗定时器时间常数时,就会导致定时中断。在看门狗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将程序系统软复位,从而防止程序跑飞。 1)监测程序计数器pc值 计算机正常运行,其pc值一定在程序区内。在一个经常要产生外部中断的某个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转入该中断时压入堆栈的断点地址。如果该地址在程序区内,则认为pc值正常,否则一定是程序跑飞了。此时,程序跳转到机器的重启动入口或者复位入口,机器重新启动。 2)主循环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相互监视 主循环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以及中断服务程序之间多设计几个监视对,相互监视,增加程序的抗干扰性能。每个监视对要定义一个ram单元,通过对其计数/清零的方法表达相互监视信息。 3)程序代码校验 实时控制程序代码通常都采用eprom固化运行,有时可能因芯片质量问题或者因静电干扰也会出现极个别的单元错误。常用的校验方式,可以采用“累加和校验”或者“bch校验”。当采用bch校验时,其分组附加的冗余字节可以集中在程序区之外的某个eprom区域里。校验方法是在某个短小而且经常发生的中断服务程序内安排一个校验模块,可以设计成每次循环校验一部分程序代码,分若干次校验完成。如果校验发现错误,应当立即向工控网络主站报告或者以自身报警的办法告知操作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4)ram数据校验 在实时控制过程中,干扰经常导致冲毁ram中的数据,由于ram中保存的是各种原始数据、标志、变量等,如果被破坏,会造成系统出错或无法运行,ram的大部分内容是为了进行分析、比较而临时存放的,不允许丢失的数据只占极少部分。因此,在软件中,常采取对少数不允许丢失的数据进行“校验”和“设标志”,称为“校验法”和“设标法”。具体做法为:将ram工作区重要区域的始端和尾端各设置一个标志码“0”或“1”,对ram中固定不变的数据表格设置校验字。 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事先设计的查错程序来检查其各标志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程序可重新复位或利用数据冗余技术通过抗干扰处理程序来进行修正;冗余数据表的一般设计原则是:各数据表应相互远离分散设置,减少冗余数据同时被冲毁的概率;数据表应尽可能远离栈区,减少由于操作错误造成堆栈数据被冲的可能。 3 实时控制系统的互监视法 1)软件冗余 对于条件控制系统,将控制条件的一次采样、处理控制输出,改为循环采样、处理控制输出。 2)在中断子程序中重复设置输出状态寄存器单元 当干扰侵入输出通道造成输出状态破坏时,系统可以及时查询当前输出状态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状态信息,及时纠正错误的输出状态。 3)设置自检程序 在系统内的特定部位或某些内存单元设状态标志,在运行中不断循环测试,以保证系统中信息存储、传输、运算的高可靠性。 4 其它常采用的软件抗干扰方法 1)特殊功能寄存器重复设定 为防止干扰改变cpu内部寄存器或者接口芯片的功能寄存器,把可能中断的类型、中断的优先级别、串行口、并行口的设定修改,可以采取在主程序的循环中,重复设定不影响其当前连续工作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值,避免偶然不测发生。 2)重要数据备份法 对一些关键数据,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备份副本,当操作这些数据时,可以把主、副本进行比较,如其改变,就要分析原因,采取预先设计好的方法处理。还可以把重要数据采用校验和或者分组bch校验的方法进行校验。这两种方法一并使用则更可靠。 3)数字滤波法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为了消除传感器通道中的干扰信号,在硬件措施上常采取有源或无源rlc网络,构成模拟滤波器对信号实现频率滤波。软件常用的数值、逻辑运算处理方法有算术平均值法、比较取舍法、中值法、一阶递推数字滤波法等,实现频率滤波。 5 结语 基于硬件抗干扰设计的完善、软件抗干扰编制的尽可能细致,努力赋予软件高度的智能,把硬件和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业控制系统才能经得起长期现场考验。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的可维护性问题 计算机软件是用户和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软件和计算机实行沟通,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根据。为能方便用户,让计算机体系极具较高的整体效用,在计算机系统设计时,要对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全局进行考虑,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保护技术,即怎样防止破解合法软件,软件保护产品所涉及内容极为宽泛,属于综合技术范畴之内。软件可维护性是指导软件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是软件维护难易程度评价的标准,是软件产品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软件可维护性即维护人员对该软件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具体包括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该软件的难易程度。软件的可维护性差是软件维护工作量和费用激增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要保证软件具有较高可维护性,从而降低软件维护成本,这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1 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概述 概括地说,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称为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 运行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具体地说,当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应该加以改正;当环境改变时应该修改软件以适应新的环境;当用户有新要求时应该及时改进软件以满足用户的新需要。 软件维护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通常有4类维护活动: 1)纠错性维护:在开发过程中要生成100%可靠无误的软件通常是不太现实的,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就叫做改正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如新的硬、软件配置)、数据环境(如数据库、数据格式、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数据存储介质)可能发生变化。为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就叫做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或增强: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维护叫做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或再工程:即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除此四类维护活动外,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维护活动,如:支援性维护:通过提供最新用户文档或联机用户文档,进行适当的用户培训或设立专门的维护人员等方式来减少此类维护活动。 软件维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以上几个方面的维护工作中,第二和第三层面维护方面所占的份额最大,占80%左右的总维护工作。可见,软件维护的费用也大得惊人,有些维护费用可能高达软件总开发费用的55%~70%,软件的可维护性居于首位。但软件维护的难度越来越大,并已成为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2 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方法 软件的可维护性对于延长软件的寿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不仅维护人员应重视软件的可维护性,软件开发人员也要为减少今后的维护工作量而努力。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一个可维护的程序应是可理解的、可靠的、可测试的、可修改的、可移植的、效率高的和可使用的。如果要程序满足可维护性七个特性的全部要求,那么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不现实的,但有些可维护性是相互促进的,例如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但另一些质量特性却是相互抵触的,例如效率和可移植性、效率和可修改性等。因此要明确软件所追求的质量目标。 2)使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能大大提高软件质量和减少软件费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实用而强有力的软件开发方法,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稳定性好,比较容易修改,比较容易理解,易于测试和调试,因此,可维护性好。 3)建立明确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为提高软件质量所做的各种检查工作。质量保证检查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仅在软件开发的各阶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软件维护中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工具。为了保证可维护性,以下四类检查是非常有用的: ① 在检查点进行检查。保证软件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在软件开发的最初阶段就把质量要求考虑进去,并在开发过程每一阶段的终点,设置检查点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是要证实已开发的软件是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需求。在不同的检查点,检查的重点不完全相同。 ② 验收检查。验收检查是一个特殊的检查点的检查,是交付使用前的最后一次检查,是软件投入运行之前保证可维护性的最后机会。它实际上是验收测试的一部分,只不过它是从维护的角度提出验收的条件和标准。 ③ 周期性的维护检查。软件在运行期间,为了纠正新发现的错误或缺陷,为了适应计算环境的变化,为了响应用户新的需求,必须进行修改。因此会导致软件质量有变坏的危险,可能产生新的错误,破坏程序概念的完整性。因此,必须像硬件的定期检查一样,每月一次或二月一次,对软件做周期性的维护审查,以跟踪软件质量的变化。周期性维护审查实际上是开发阶段检查点复查的继续,并且采用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都是相同的。为了便于用户进行运行管理,适时提供维护工具以及有关信息是很重要的。维护审查的结果可以同以前的维护审查的结果、以前的验收检查的结果和检查点检查的结果相比较,任何一种改变都表明在软件质量上或其他类型的问题上可能起了变化。对于改变的原因应当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使用的是复杂性度量标准,则应当随机地选择少量模块,再次测量其复杂性。 ④ 对软件包的检查。软件包是一种标准化了的,可为不同单位、不同用户使用的软件。软件包卖主考虑到他的专利权,一般不会提供给用户他的源代码和程序文档。因此,对软件包的维护采取以下方法。使用单位的维护人员首先要仔细分析、研究卖主提供的用户手册、操作手册、培训教程、新版本说明、计算机环境要求书、未来特性表,以及卖方提供的验收测试报告等,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本单位的希望和要求,编制软件包的检验程序。该检验程序检查软件包程序所执行的功能是否与用户的要求和条件相一致。为了建立这个程序,维护人员可以利用卖方提供的验收测试实例,还可以自己重新设计新的测试实例。根据测试结果,检查和验证软件包的参数或控制结构,以完成软件包的维护。 4)选择可维护的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对维护影响很大。低级语言很难掌握,很难理解,因而很难维护。一般来说,高级语言比低级语言更容易理解,第四代语言更容易理解,容易编程,程序容易修改,改进了可维护性。 5)改进程序的文档。程序文档是对程序功能、程序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程序设计策略、程序实现过程的历史数据等的说明和补充。程序文档对提高程序的可阅读性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程序,人们必须阅读和理解程序文档。 总之,当前计算机技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广泛的领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是人们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以软件技术作为其内在灵魂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在对系统高度集成化、结构广泛分布化、信息多元化和功能智能化等一系列新型发展方向越来越重视,并逐步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软件维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日益提高,使软件维护成为软件生存周期中费用最高、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因此,良好的软件可维护性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软件生命周期。 计算机软件论文:探讨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技术 现在,各种计算机软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利用,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带来的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也随着它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影响着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概述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所存在的故障和安全漏洞,从而及时的对计算机软件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更改。当前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两种方法。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确定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是否达到软件预期设计的目标的一个过程,一般包括功能测试、渗透测试与验证过程三个阶段。包括安全功能与安全漏洞两个方面的检测,软件安全功能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包括机密性、授权、访问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等;而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检测则是对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的检测。 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要注意几下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预先制定出检测方案。首先要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检测技术,设计出检测方案;其次在检测人员的选择上,要进行多元化的人员配置,安全分析人员、软件设计人员和操作者都应参与检测的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在检测的过程中对软件的不同性能的检测都能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分析,提高安全检测的效率。 二是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时,对于系统级、代码级与需求级的检测是必须的。如果软件的规模比较大,还要对软件的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从实际工作的需要来选择合理的分析技术。仿真环境和分析工具相结合是较为有效的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技术。 三、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的方法 (一)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流程 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的软件是由一定数量的子系统来构成的,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的小模块来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一般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是进行模块的测试,测试的对象是软件设计中的最小单位,对模块进行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系统的各个模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是对由模块按照程序设计的要求组装的系统进行检测,并对于其相关的体系机构进行检测。其次是在前两个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有效性检测,有效性检测的目的是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与所设计的用户的需求相符合。最后进行的是系统的检测,测试软件在整体的环境下的运行安全情况。 (二)当前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主要方法 一是形式化的安全检测。形式化的安全检测是确立软件的数学模型,在通过形式规格的语言的支持提供形式化的规格说明。比较常见的形式规格语言有基于有限状态的语言、基于模型的语言以及基于行为的语言。形式化的安全检测有模型检测和定量证明两种形式的安全检测方法。 二是基于模型的静态安全检测。模型安全检测,既是通过软件行为与结构建模的方式,形成一个测试的模型,此模型同时可满足计算机对其的可读性。模型安全检测的方式与上述的形式安全检测的方式相比较而言,并不侧重于让检测的软件系统与规格说明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保持一致,而是从模型生出一组试用例,使用这组试用例来测试软件系统,来说明软件的安全性。比较常用的模型安全检测方法包括有线状态机检测和马尔科夫链的检测。 三是语法检测。语法检测技术是根据语法对被检测软件的功能接口的语法生成软件进行输入的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的输入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反应。一般语法检测适用于检测源程序中存在安全隐患的c语言函数和系统的调用,并通过软件接口语言的识别、定义语言的语法以及以语法为基础进行生产测试用例,同时进行安全检测。 四是基于故障注入的软件安全检测。故障注入的安全检测是应用故障分析树与故障数的最小割集来检测的。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将系统最不该发生的事件做为顶事件,再以此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中间事件与低事件,再通过逻辑门符号将顶事件、中间事件和低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连接,形成故障树。故障树检测拥有较高的检测自动化程度,是比较合理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方法。 五是模糊测试和基于属性的测试。模糊测试一般是基于白盒的模糊测试,较传统的模糊测试技术有所进步,白盒模糊检测方法有效的结合了传统的模糊测试技术和动态测试用例检测技术的优点。基于属性的测试方法首先要确定计算机软件的安全编程规则,以此来作为安全属性来验证软件系统程序的代码是否遵守了这些规则。基于属性的安全检测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分析软件安全漏洞的扩展性及安全性等。 六是混合检测技术。混合检测技术是指将计算机的静态安全检测技术和动态安全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它能有效的改善静态技术和动态技术检测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更好的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进行检测。当前主要的检测技术包括二进制代码改编技术、测试库技术、基于规范的检测技术、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等。混合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软件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是较合理的检测方式。 七是基于web服务的检测技术。近年来,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的分布式软件安全检测技术也随之产生和发展,它是一种基于识别内容的分布式web服务器技术。具有语言中立、互动操作性强等优点,能够将复杂的安全检测分解为子安全类型进行处理,以使其可以更有效的应对复杂的安全检测的需要。分布式安全检测还采用了故障注入机制来生成错误的soap消息,来用于异常测试。此种检测方法在实践中具有高效、先进和灵活的特点,能够对软件的可靠性、容错性和安全性的检测到达较高的标准。 四、总结 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技术是保证计算机和互联网安全的基础,必须不断的加强检测技术的创新,以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安全,促进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论文: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是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在网络环境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本文对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分别从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实例制作过程方法探究和最终实例的完成及讲评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常用软件的应用为主,如office软件应用、photoshop软件应用、flash动画制作、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怎样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一个应用软件的各种基本操作,并使用所学软件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是每位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必须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软件应用教育教学的核心。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上,实践能力则体现在学生对各种计算机软件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上。在计算机软件应用课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创设类似科研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所学计算机软件能紧跟软件换代步伐,密切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的内容和范围不应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网络恰好为学生进行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根据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和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的特点,以及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总结,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确定主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要通过网络,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来呈现,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确定主题。例如,在讲flash动画制作时,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制作相应动画。通过动画效果,调动学生制作flash动画的欲望,明确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或目标,再让学生根据目标效果确定任务。在讲flash动画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时,先让学生看一些简单移动动画或者是形变动画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出这节课学生所要研究和学习的主题——flash动画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和相应操作就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查找、学习和实践研究得到答案。 对发现的问题或达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几人一组查找相关信息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学习自己未掌握的知识。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源(如学校的资源库或自己所建的主题网站等)、网址或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天网搜索等),让学生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主思维能力与习惯。这时,每个学生都要独立自主地查找信息。他们所查找的信息都是为了完成明确的任务,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判断所查得信息的有效性。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学生研究和查找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的过程中,若发现有学生找到了许多有关3d动画制作的知识时,就要提醒学生,当前研究和学习的只是平面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在以后的学习中才有可能用到,不能在这些信息上花费过多的精力。总之,教师在巡堂过程中如发现有学生查找的信息偏离主题,要及时提醒,以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小结查找的信息和已经掌握的相应操作,在组内和组间交流,找出完成实例或达到效果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协商解决 当小组成员找到所需信息后,让他们在组内和组间交流这些信息,阐述选择这些信息的理由,讨论有分歧的意见,达成共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完成实例,达到要求的效果。对于一些学生容易忽视的因素,教师要及时指导。比如在photoshop软件应用中,利用图层进行多幅图像合并时,图层顺序对整幅图像合并效果的影响;在使用滤镜对图像产生特效时,有选区和无选区对最后效果的影响;在钢笔工具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钢笔工具栏属性的选择对路径的影响;利用flash制作形变动画或文字形变时,一定要先把相应的对象打散等一些细节问题。 最终实例成果汇报,效果分析,讨论评价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学生做口头汇报,并通过网络把主题学习完成的实例或相应的效果提交到服务器(教师机)上。教师利用多媒体电教平台,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并进行相应的点评。对于完成效果好的小组要进行集体表扬,并给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适当加分。同时,让优秀小组代表说明本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成员分工和完成作品的思路,展示作品的制作过程,给其他小组提供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中的图像颜色调整时,给图像上色有两组学生都较好地达到了相应的实例效果,其中一组用的是图像调整菜单中的色彩平衡,另一组用的是图像调整菜单中的色相饱和,对这两个小组都要给予表扬,并让他们演示并讲解达到效果的思路和方法。要告诉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办法不是唯一的,需要自己用心去研究、学习。 总体而言,计算机软件应用是一类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展特点的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进步;学习到更多知识,而后进的学生也可以循序渐进地不断进步;教师也可用较多的时间来辅导后进生,能较好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些过程中,网络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也有了较好的提升。但是也要注意,在设置情境任务时一定要从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考虑,学习任务量的设置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要控制好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工程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可以说涵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能够进一步拓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前景,实现科技效益转变为社会效益。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 计算机软件工程无论是行业发展前景还是行业发展速度都已经远超传统产业,并且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依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计算机应用情况不足以及应用不完善等情况。所以对于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加强重视程度,积极研发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尽可能的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情况。 1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现状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由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软件技术研发能够加快软件系统的开放、运行,所以能够为整个软件行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从实际的运营模式来看,软件工程从研发到应用能够有很多分层模型,包括了支撑软件、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等。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范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并且正在朝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尽管我国目前计算机软件研发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主要还是依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自主研发手段少,而且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相配套的少。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尽管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速度快,并且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产品后劲发展动力不足。而且,由于缺少自主创新技术,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前景,并且缺乏技术保障。只有通过提升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自主研发技术。 2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对策 通过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状研究我们知道,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缺少自主研发的能力。所以要想进一步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方向。 2.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想进一步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可以通过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相关项目进行政策支持,制定相对应的扶植政策,从而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由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扶持,并且进一步引导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投资的合理化,避免因为资本炒作等方式带来负面影响。更应该重视对重点工程的重点培养,比如超级计算机、“天眼”等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研究和投入,提高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自主发展,并且要将研究成果尽快的转为民用产品,保证对于投资和受益的平衡。 2.2重视产业自主创新 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困境在于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所以更加应该重视对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培养与提升。要想进一步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平稳发展,必须要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成果,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好的将科技产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行业竞争、国家竞争也在不断的增多,必须要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从而保证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从产品到技术再到服务形成体系,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提高竞争软实力。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多以通信技术、信息服务、网络媒体等领域,可以说发展领域还比较窄,无法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市场经济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够有效的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于各行各业之间相结合,保证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缺乏长效发展的动力,所以必须加快产品转型与升级,进一步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市场创新中的有利地位。 2.3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升级与产权保护 要想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必须要加快产业技术升级,进行补充与发展,从而增强软件的使用效果和实际的功能,增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在升级管理方面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供更多优质的软件工程,才能够促进我国整体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行业的发展与完善。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的设备与技术,保证维护质量和维护成本,加快产业发展与利用效率。由于现代化的管理需求,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市场发展和社会实际出发,所以在进行产品升级的过程中,应当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强化升级的质量。在过去,由于缺乏产权保护意识,造成盗版软件大量横行。经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多年发展,人们对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量提升。不仅因为产权问题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也能更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核心技术的保护,并且采取相关措施来保证核心技术不断创新,综合市场的反馈情况来不断改进。 3结论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与应用,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经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为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闫一潇 单位:运城中学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措施和方法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全面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我国的工业领域、教育领域和国防领域等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应用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维护,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想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价值和作用,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变革传统的计算机维护方式,对现有的计算机维护模式进行合理创新,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保障计算机技术的有效使用。目前我国计算机的软件工程开发比较开放,有关部门必须要注意软件自身的安全带给计算机的影响,保障计算机软件的安全可靠,才能使计算机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措施;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全面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逐步进入信息智能化时代。在信息智能化时代中,必须要主要计算机软件安全性的重要作用,保障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安全运转,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下面文章我们就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的类型进行概述,提出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的有效方式,提升我国计算机的使用价值,使计算机技术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的主要类型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但是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情况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体验,造成计算机的服务效率下降。因此,在平时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提升自己对计算机的使用技能。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的一般类型有预防性维护、改正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等几种维护方式。1.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预防性维护。要想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工作,就必须要认识到计算机软件工程预防性维护的重要作用,对计算机软件工程进行预防性维护就是一般的对计算机使用的软件进行安全可靠的修改,在进行软件工程修改的过程中,需要对软件的一部分采取新的编写方式,或者是对整个软件采取新的编写方式,另外还要注意对需要新编排的软件进行测试,保障后期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提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质量。2.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改正性维护。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改正性维护就是指对计算机软件在使用的时候出现的命令运行错误进行修正。很多计算机软件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命令错误的编程代码,如果不细心的检测会很难发现这些错误代码,所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软机的过程中就一定要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一般是逻辑命令的错误,文档格式的错误,设计模式的错误以信息数据的错误这些。3.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完善性维护。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完善性维护具体来说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式基础上对外进行延伸,快速的提升计算机软件的运行速度,提升计算机软件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完善性维护延伸的功能要在原系统软件运行一定时间之后才开展的,有很大的未知性,原本的计算机软件需求没有特别说明此类延伸到功能,这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完善性维护的重要作用。4.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适应性维护。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适应性维护,就是要让计算机软件运行过程中主动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动。一般就是涵盖外部信息数据资料的变化,计算机自身的操作系统的变化,还有计算机硬件的变化等,使计算机软件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更好的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学习和工作。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的有效措施 1.找到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要想做好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就必须要重视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我们要知道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有高级和低级的区别,低级别的语言很难理解和掌握,高级别的语言便于理解,方便后期的维护。在进行高级别程序设计语言的过程中,必须要凸出二者的差别,更好的开展后续维护工作。因为计算机软件程序语言的选择不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维护方式也有所不同,但目的就是要确保计算机软件良好的运转,发挥出计算机的使用价值。2.设置优质的软件品质战略目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有很大的可塑造性,比如使用性、理解性、高处理性等,要想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会有很大的成本和时间,因此必须要明确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使用目的,设置优质的软件品质战略目的,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软件编程冲突,根据自己的实际效用,改变计算机的运行环境,进一步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水平的提升。3.增强软件使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在编程研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后期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保障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因此必须要增强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技术,确保软件研发预算合理。另外,提升软件的使用技术,可以最快的发现计算机软件的错误进行修改,保障计算机软件的正常使用。而且增强软件使用技术只需要针对其中的单一部分进行改变,并不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提升了软件的维护水平。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的有效方法 1.加强对计算机硬盘进行维护。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硬盘的维护,定期的对计算机硬盘进行监测、和清理工作。计算机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内部会存在很多的垃圾数据,占据了硬盘很大的内存空间,还会降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速度,严重的对计算机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硬盘的检测维护,加强对硬盘的清理,做好系统数据备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价值。2.建立有效的软件防御系统。要想确保计算机安全有效的运行,就必须要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避免被病毒入侵,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软件防御系统,具体可以设置一些安全系数高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另外,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也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不随意点击非法软件和网站,定期清理垃圾文件,保障计算机的正常使用。3.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程序数量。由于计算机的程序都是安装在计算机系统内部里面,回影响软件的安装,对后期软件的使用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程序数量,减少程序占据系统的内存空间,还要注意计算机系统的升级与优化,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价值和作用,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变革传统的计算机维护方式,对现有的计算机维护模式进行合理创新,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保障计算机技术的有效使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智能化时代中,必须要主要计算机软件安全性的重要作用,保障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安全运转,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 作者:庞军钦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行业领域中,因此而产生了海量的信息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数据库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进行浅析,旨在促进数据库编程技术的科学应用,进而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计算机应用功能的关键,数据库建设和技编程技术应用能够使软件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保障,数据信息可以被集成管理、分析和使用,同时实现数据的共享应用,解决很多人工工作形式难以实现或者实现难度较大的数据处理工作,编程技术是构建数据库的主要技术支持。 1数据库的科学有效构建形式 1.1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为计算机数据库构建的初级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数据库的存储结构、位置以及存储路径进行综合的考量,对于信息的存储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尽可能的降低存储空间,实现数据空间的有效利用,对存储空间进行主次分明的层次划分,保证实现高效便捷的使用功能。在进行存储路径的设计时,需要根据信息类型设置相应的信息索引,以实现用户在输入关键字之后就能够找到相关的数据信息内容。 1.2数据库的网络构建工作 数据库网络的构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技术人员在进行数据库网络的构建时,需要加强对专业技术知识的应用,对结构模块进行合理优化,减少内存占用空间,以保证其运行的速率。同时加强数据库服务端与应用用户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技术人员加强对服务端的科学管理,设置相应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通过密码的设置来保证管理权限,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数据信息修改、添加以及等技术操作。 2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的应用方式 2.1类型比较 文件建立之后需要应用数据库软件对文件进行数据读取,在数据库的应用初期需要针对应用功能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对比,观察文件在读取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为确保文件读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用类型比较的方式直观反应文件读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文件应用类型,有效的文件类型选择,能够使数据库的空间应用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提升整体软件运行的流畅度,保证软件的模块应用功能都能得以实现。 2.2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的建立首先需要以编程技术作为技术应用基础,通过功能之间的相互协调,解决其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数据库的建立需要针对自身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程序语言,并对语言进行逻辑编辑,利语言组织编写完成数据库的功能型架构,并对不用的模块进行功能性区分,提升数据库的应用效率。数据库创建需要在确定文件类型之后进行,采用分区构建的方式,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应用功能,并应用技术协调语言使不同应用功能之间实现相互配合,避免出现应用混乱或者数据冲突现象的出现,对设计功能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进行技术完善,保证整改方案的应用功能提升。还可以应用外部安装软件进行数据库创建,用户可对自身的应用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实现数据库资源的最大程度应用。数据库编程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各个分支应用系统之间的配合程度更高,数据库中出现的数据丢失现象,能够应用数据库备份的方式使数据得到应用恢复,进而保证软件应用功能得有完善。 2.3软件开发过程中编程技术选择 编程技术的选择需要以软件的应用功能为基础,对软件运行的稳定性情况进行观察和探讨,并对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优化,观察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针对常见的系统应用问题,设计者可以在编程阶段应用编程技术选择优化的方式进行技术完善,出现数据传输异常的问题进行采用技术控制措施,避免大规模瘫痪现象的出现,致使其他应用功能受到影响。在数据库编程检测极端需要对技术应用以及系统稳定性进行检测,为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软件应用的稳定性与编程技术的选择具有直接关系,因而需要加强对编程技术选择的重视。 2.4数据库文件加密 数据库建立应当应用编程技术对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应用者通过登录口令或者密码进行数据库的登录和应用,工作人员需要应用技术手段解决常见的加措施,避免数据信息受到网络病毒侵害以及不良侵犯,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设置不同的加密等级,应用者具有自主选择的权限和空间,避免信息泄露对系统以及个人造成的严重影响。 3结语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在文件类型的比较、数据库的建立等环节的技术应用,并通过合理编程技术的选择、进行数据库文件加密来保证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应用编程技术对软件模块以及软件运行空间进行合理优化,保证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并有效提升其应用效率,促进编程技术应用价值的实现。 作者:于博文 单位:长沙市第六中学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的编程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编程技术早已经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编程技术较多且复杂,所以逐渐出现了计算机数据库的概念,并且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广泛的推崇。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中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数据库的概念以及编程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编程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工程;编程技术 编程技术其实是办公实现自动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因为编程技术不仅能够支持办公类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正常和运行,还能够保证办公电脑硬件设备的安全。也就是说将计算机软件应用在计算机数据库之中,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办公的工作效率和办公整体水平,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下,一直长远的发展下去。 1计算机软件工程中数据库文件的建立 1.1类型比较 数据库文件的建立一般情况下都要在能够读取相关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初期准备建立数据库时,一定要针对数据库的相关信息来进行有效的对比,而在观察文件时还要根据信息读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进行选择建立数据库文件方式。 1.2建立数据库 数据库的创建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文件类型确定之后才展开的一项工作,而在建立数据库之后对于数据库相关信息的访问权限也会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设计都是针对相关功能不够完善的项目来进行整改,通过更加合理的改善来解决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计算机数据库的概念 计算机数据库其实就是通过编程技术来进行一系列工作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实计算机数据库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所以计算机数据库应运而出,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为企业构建一个自动化属性的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系统,从而最大限度上为企业提供一个计算机数据库平台,使办公人员能够借助编程技术进行工作,其中包括信息的储备、更新、维护和传输等等。其实从本质上看来,计算机数据库就是一个对相关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这种技术十分适用于企业的办公。 3编程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作用 3.1可用性 可用性的提出是为了针对快速恢复故障和平衡负载。当计算机的主接口出现问题时,备份的接口将会自动的代替其进行工作,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而当网络的数据接受量过大时,备份接口还可以帮助主接口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从而起到均衡的作用。 3.2信息隐藏性 主体在进行通讯连接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的NAT技术系统,来隐藏内网的网址,并且在数据上是以公网的网址访问的网络,也就是说企业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外网的因特网,但是外网的所有网络都无法进行企业内部网络查看企业中的任何信息和资源。 3.3身份鉴别 身份鉴别是面向所有用户进行的验证程序,计算机的身份鉴别主要是指访问计算机的身份鉴别和端口计算机的身份鉴别。访问该计算机的用户必须通过SSH或者HTTP(HTTPS)的连接,通过输入用户和密码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和鉴别,并且要保证密码以私密文件的方式保存在TACACS认证的服务器上,也就是说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应用编程技术将能够最大限度上保证企业办公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 4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 编程技术和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人员相关网络信息的总结和整理,只是编程技术要相较于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更加的便捷和方便。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相关信息的安全性,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依赖于编程技术和网络,所以编程技术具有容易修改、容易删除、容易查阅的特点,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信息很容易就被人他人进行查阅和修改,缺乏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也正是因为这一问题,所以导致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信息上的安全隐患。 5数据库文件的访问技术改革 5.1给予计算机数据库硬件支持 企业的工作流程内,计算机占据着其中百分之八十工作量,也就是说要想实现计算机数据库就必须要将编程技术应用在办公中。由于计算机数据库涉及的业务内容较多且相关信息比较繁杂,所以不论是计算机办公的软件还是硬件设备都需要编程技术的支持才能够保证办公中所有工作的顺利进行。计算机数据库中的特定软件有很多,其中以设备管理的软件为主,而支持自动化办公软件的系统主要是计算机数据库、SQLserver2008和Access。 5.2实现办公软件自动化 在办公的文档管理中应用编程技术,不仅能够保证使用者在计算机办公过程中能够在计算机的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文件的审阅和查看批复,还能够在网络信息平台对文件信息进行审批和修改,这对于办公来说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接收到文件之后,可以先将文件录入在网络信息平台内,然后再信息平台内进行修改和存档,存档完毕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命名,以便他日查阅文件,并且存档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将文件进行加密,针对不同用户设置访问权限,从而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共享性。 5.3创建全新信息平台 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将编程技术应用在企业管理和信息中,其中信息使用的最为广泛和频繁,企业信息主要就是利用编程技术创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电子网络论坛或者电子公告,在这个网络信息平台内,企业可以随时随地的公布企业公告和企业交流等等。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了编程技术的全部应用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将编程技术应用在计算机数据库内,这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办公质量,还能够最大限度上的提升企业的办公效率,多方位的保障企业办公所有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最大限度上企业在整个市场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作者:王依楠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及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人们更多的将精力放到计算机的使用,以及面向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等角度,而忽视了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深入思考。所以本文主要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计算机工程的相关内容,带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 引言: 从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问题来讲,很多人的观念受到传统意识的限制,并且受到计算机引用意识的影响,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就目前而言,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设计还不太均衡,明显存在一定出入,所以要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不断带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发展。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1.1工作人员管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工程管理设计仍然不够成熟,很多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在当下主流意识的培养中难以形成针对性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意识。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构建中,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进行分析,全面带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进步。 1.2用户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大范围的群众,所以在进行软件工程管理时完成最大程度的开发就能够减少此类市场竞争关系的影响,达到用户的需求。在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的前提下,给用户最好的软件体验,而其中最多的是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增添更多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扩展。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不断进行再次设计和完善,最终始终能够在此项工程中取得突破性进步。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办法与对策分析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来进行具体的工程建设,从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当前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带动科学合理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架构,促进整体管理体系的发展。在充分的计算机软件管理角度上充分调动软件设计体系的作用,结合完善的管理措施,为达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相关措施来实现有关问题。 2.1构建健全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全面带动软件工程的发展,对我国计算机工程的进步来讲非常重要,更加适合当前社会生产的优化调动,利于科学化的管理措施。 2.2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与进度管理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由于我国的有关措施还不够完善,所以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中,需要结合一定的软件工程建设来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实际软件工程建设来完善管理体系的构建,带动系统化的应用措施。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实现中,需要结合管理体系的设计进行分析,在原有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调动风险管理和进度管理的有关工作,促进应用体系反馈的发展。 2.3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合作团队的管理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从团队合作的角度进行考虑,全面分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体系,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优化培养,增强计算机软件的管理方案,在实现计算机工程的基础上实现细化管理。并进行用户实际应用情况的反馈,为满足用户的实际体验,在原有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建设中,优化用户的软件体验,结合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及时解决。 3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 3.1软件工程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概述 计算机软件工程主要面向普通用户群的实际体验,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的构建中能够满足多项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基础,优化软件的使用效率。全面带动计算机软件体系的发展,积极促进人们的日常应用体验,带来更加科学合理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构建。简单来讲,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主要是在基本的工作流程中进行实际完善,全面优化软件工作流程的操作,实现对用户实际应用的模拟安排,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在合理的软件工程经营管理体系中,按照对应的原则进行分配,并且给予这些软件工程更多的实际体验,维持在不同的信息规划中,实现更大范围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构建。 3.2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企业的工程施工建设来讲,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非常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不同环节下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在产业信息结构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体系构建,全面带动工程建设的发展,更好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减少工程建设的成本来讲有着更多的帮助,有利于企业项目工程的管理。 3.3计算机软件工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动的前提下,由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特性受到更多社会生产建设的广泛应用,并得到更多领域的利用。比如在进行教学数据信息的交互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计算机软件应用给了教学方案的交互式设计,教师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良好的辅助教学,并且在原有信息结构的基础上,减少成本的利用,建立良好的基础信息交互。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将会应用到更多的教学设计中,得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优化改善,极大程度提高在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基础上教学的效率,进一步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就目前来讲,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得到更多创新与发展的机会,促进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的构建。 4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计算机工程同时得到快速进步。全面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对当前社会生产来讲非常重要,通过系统优化的科学合理建设来进行软件工程管理,构建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所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角度进行重点分析,能够全面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 作者:仲炜 单位:三江学院 计算机软件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些年中,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有着非常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其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此,必须给予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其管理策略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本文将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应用 就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来分析,无论是在其管理体制上,还是在管理模式上都还存在着许多急需完善的地方。由于计算机软件产品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上都与普通产品有着较大的区别,实际的管理过程必须在明确其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 1.1组织机构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对其管理人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上起步相对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组织机构管理是计算机软件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它不仅需要进行开发人员的汇合与管理,还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和调用,如何发挥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是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组织机构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研究问题。 1.2工作人员管理 相对组织机构管理来说,工作人员的管理更具有针对性,而且管理过程更具体化。工作人员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得以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软件从无到有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它的管理应该包括软件开发设计到实施应用的全过程。其管理工作应该在全面掌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将最优的人才安排到最为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1.3软件用户管理 软件用户管理同样也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它通过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市场的调查、用户反馈信息的分析去实现软件工程的优化与完善。为了保证软件的开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在进行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收集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的优化,降低降低软件工程的风险。 1.4档案资料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它所涉及的档案资料和数据信息也越来越多,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计算机软件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难度。软件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主要包括了项目期间所有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开发应用过程中相关资料的备份与存档。加强对计算机软件档案资料的管理不仅可以为其后续的开发和维护提供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利软件开发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策略 2.1强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体系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基础,所以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策略,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不断的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并通过相关的奖励机制和责任制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其次,注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明确管理目标,促进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第三,将管理机制落实到实际的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中。 2.2加强软件风险管理,确保工作进度 在计算机软件项目开发和推进过程中,其风险问题是必然存在的,所以,必须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风险管理,构建并不断完善相关的风险管控机制。第一,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基础的风险管理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风险并通报风险,从而快速、科学的对其进行防护。第二,建立定期的计算机软件风险控制管理机制,这样有利于进行潜在风险的防范。第三,全面树立风险意识、效率意识以及成本意识,平衡好项目开发进度与项目支出间的管理,从而更好的提升项目效益。 2.3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团队潜能 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是计算机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同时也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一个重点目标。首先,有目的性的进行工作人员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去进行团队合作的协调与融合;其次,为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团队与团队、团队内部的交流合作,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这不仅可以起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还有利于团队潜能的发挥;第三,通过科学有效的团队管理手段,去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一种归属感和使命感,这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3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其实际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就目前的应用情况来分析,可以说是,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工程。例如:最为常见的办公软件、界面操作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计算机软件工程在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管理上的应用,可以让其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便捷化,同时也大大的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计算机软件工程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校对学生档案、学费等信息进行快速的管理,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提升知识的传播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将推动着各大行业的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对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为能够让计算机软件工程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创造更好的优势,必须加强对其管理工作的分析研究,保证管理质量和软件开发效率,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王恩涛 单位:辽宁万益职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浅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下一代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在学校的安全、舒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展的需求,国家于2010年12月24日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针对新规范颁布后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新规范;建筑设计;安全;构造 前言: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质量,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的同时,应更注重学生的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设计学校用地。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塘朗山北侧,留仙大道与南坪快速路之间,地铁5号线朗车辆段列检库上盖以上以及其北侧白地。用地北侧为留仙大道辅道,西侧和东南侧为上盖保障性住房及相关配套项目用地。用地面积为20341.35㎡,其中小学规划用地(白地部分)为10836.08 ㎡其他用地(上盖部分)为9505.27㎡,总建筑面积为9858.72㎡。教学楼共五层,局部四层,建筑总高度为23.1m。 2、地址和总平面布局 2.1校区的周边环境 学校选址应恰当,动静合理分区。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动、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应避开有地质灾害、洪涝、污染超标的地段;远离殡仪馆、医院太平间、传染病院等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场所;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严禁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穿越火跨越校园。本项目北侧为留仙大道,西侧为塘朗D区住宅,南侧为公共绿地,东侧为待建用地,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2.2总平面设计 2.2.1规划布局 本项目由两个地块组成。考虑到建筑的整体性、统一性,我们把教学楼及裙楼设计在了白地地块上,把运动场设计到了车辆段上盖用地上。把学习区和活动区合理的区分开来,并且保证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小于25m,以避免噪声干扰,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楼一层沿街面做架空绿化,增加了绿地面积,也使得小学入口处的空间更加开阔,使得建筑与留仙大道更加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2.2.2交通分析 本项目地处留仙大道南侧、塘朗地铁车辆段东北侧,毗邻地铁塘朗站,车行交通与市政道路留仙大道进行连接。另有地铁、公交、的士、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学校内部流线合理组织,有序疏导。学校设置2个出入口,主出入口设在留仙大道的辅道上,设置了缓冲场地,为校门退后7.6m的开放空间,以绿化带隔开校门与辅道。 车行 车辆可经留仙大道南边的辅道进入学校,学校内部设置环形车行道。 人行 本校师生可经由留仙大道南边的人行道进入学校,人车分离,合理的避免了人车混流带来的影响。 停车位 在学校内车行主入口处分别设置12个机动停车位和2个校车停车位,以尽量缩少机动车在学校内行驶的范围。 无障碍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9条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本项目在学校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坡度均小于1:12,宽度≥1500mm,以满足残疾生源随班就读的需求。 2.2.3消防分析 本项目白地部分,消防车可由留仙大道的辅道进入学校,在学校内部形成4米宽的消防环路,在教学楼内庭院内部形成隐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转弯半径12米,消防车道坡度小于5%,建筑间距符合消防规范。 车辆段上盖用地为运动场,不考虑消防要求。 2.2.4竖向分析 本项目基地基本为平地,白地部分教学楼内院设计高差控制在1米以内。教学楼部分基地内中间高,雨水分别由东侧和西侧方向排出。 3、建筑设计 3.1由于场地受限,学校内仅设计一栋综合教学楼。朝向以东南向为主。教学楼单外廊设计,教室以年级为单元,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为4个班。共24班。每个班可容纳44个学生。为方面管理,教学楼每层均设有教师办公室。 一层平面布局主要有厨房、舞蹈室、科学实验室、医务室及部分辅助用房,北侧和东侧均架空,以增加学生室外的活动场地。二层布置一、二年级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音乐教室及风雨操场等。三层布置三、四年级教室、多媒体网络办公室、电子阅览室及其他教学辅助用房。四层布置五、六年级教室、美术室、语言教室,四层设置了3处连接上盖部分体育活动场地的交通平台,其中东侧两处上盖连接交通平台作为通向上盖部分体育活动场地的主要交通纽带,靠西侧的上盖连接交通平台作为后勤之用。五层主要布局图书藏书室及阅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同时集中设置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等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2教学楼共五层,局部四层,高22.8米。其中一层高6米,二至五层高4.2米。教学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面积控制在2500㎡以内。每个防火分区均按照消防规范要求设置3部疏散楼梯及3个疏散出口。教学楼内共设有5部开敞楼梯,其中一部为无障碍楼梯,能充分满足师生的消防及疏散要求。疏散楼梯按规定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疏散楼梯宽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计为0.60m的整数倍(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以避免在拥挤时会多挤入一股人流,导致部分人侧身行走,发生踩踏事故。 每间教室均设计2个疏散门,走道(外廊)宽度严格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8.2.3条设计,满足表8.2.3的要求。楼梯及外廊的栏杆均采用不易攀爬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大于0.11m,横向栏杆均内设防护网,高度均从可蹬踏部位顶面起计算,楼梯扶手上加装防止学生溜滑的设施,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嬉闹时发生意外。教学楼疏散楼梯在楼层平台与梯段接口处设置了缓冲空间,缓冲空间的宽度大于梯段宽度,防止下课时,特别是突发意外灾害紧急疏散时,从走道出来急于下楼的人流与自上一层继续下楼的人流容易发生冲撞挤踏事故的隐患。 3.3教学楼每层设有3个公共厕所,蹲位及洗手盆等按1200师生人数来设置,一至四层均设有无障碍卫生间,满足规范要求。 教学楼设计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半围合的建筑空间形态,形成开放的前庭院和独立的内庭院。 3.4平面设计上,规范中要求普通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史地、计算机、语言、美术、书法等专用教室及合班教室、图书馆均应以自学生座位左侧射入的光为主。教室为南向外廊式布局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本项目采用单外廊设计,各功能用房均可双侧采光,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均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2h。主要空调房间设置在南北向;所有房间考虑自然通风采光,控制窗地比及窗墙比,采用气密性高,隔声隔热效果好的材料制作的节能门窗,玻璃采用无色Low-E中空透明玻璃,既隔声降噪又节能环保。 4、体育活动设施 4.1教学楼二层设有风雨操场,为避免眩光,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不低于2.10m,窗台高度以下墙体为深色,窗玻璃采用无色Low-E中空透明玻璃,不得采用彩色玻璃。风雨操场附设有体育器材室,男女更衣室。 4.2车辆段上盖运动场设有200环形跑道,60米直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在中心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台。 5、结束语 5.1新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在原《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学校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新规范着重安全与保障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加必要的教学功能用房,更加强调细节处的安全设计。本文从本项目进行分析,从总平面布置到教学楼平面设计、疏散设计等自大局到细部均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极力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 5.2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学校则是实施与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建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建筑规划越完善,学生的正面环境知觉越好,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越积极。学校校区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在使建筑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与环境良好地融合,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教育建筑特征又富有时代感的现代化校区。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生态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很多企业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开始在发展中转型,重新设立自己的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日益恶劣,为了转变这种现状,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开始贯彻到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农村一些中小学校在建筑设计中开始融入生态设计方法。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字:农村中小学;建筑设计;生态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包含了很多方面,想要将建筑设计和自然生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需要从设计的理念、材料、手法和风格上做文章。只有保证了这些因素的合理性,才能达到自然与建筑的统一与协调。将生态化理念贯穿于建设设计的始终有利于成本的节省和资源的节约。农村中小学校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法意义重大。 生态化建筑的出现是人类有所进步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性的向自然进行索取,很少想到要回报大自然,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导向导致了现状环境被破坏的局面。现如今,人们都开始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一些建筑设计师也开始考虑将环保理念放置到建筑设计当中。于是,生态化建筑的设计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农村相比于城市而言,无论是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还是在国家政策的执行上都会稍微慢一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农村各方面的落后。在中小学学校的建筑设计中,如果能够运用到生态设计的方法,不仅是农村发展进步的象征,还将大大带动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开始充分地开掘自然资源。比如沼气、太阳能和风能等等。这些都属于可再生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利用不仅能够大大节省建筑的成本,还能有效保护人们生存的环境。建筑要求生态化与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分不开。与传统设计理念不同,生态化建筑重在体现其生态设计观。这就我们在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一个和谐环保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空间。目前,我国在一边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之下,怎么才能将生态设计观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是需要关注的一大问题。因为建筑中生态设计观的体现能够有效解决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校在设计建筑时应该考虑到周围的环境 想要将生态设计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中,首先应该意识到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一面,人依赖自然而生存,所以一切人类活动都应该考虑到生态这一因素,充分地尊重我们周围的环境。农村相比于城市来说,其环境具有某种特殊性,除了钢筋水泥外,还会有一些自然风光。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时应该将周围的环境考虑到。只有保证了环境和建筑的统一协调,才能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建筑该有的名族行和地域性的特征,在设计建筑时,应该尽量利用周围的一些自然条件来降低污染,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保证建筑的节能性。每一个单体的建筑项目和区域规划都应该以足够的评价和分析作为基础,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自然与建筑要素之间的关系。 将自然要素巧妙地融入到农村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中 现如今,自然界呈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种形式是人工世界很难实现的。在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中,主要是想要为人们提供和谐稳定的人工环境。在农村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中,通过自然规律的运用能够达到自然与人类的共生与和谐。比如在美国的某个州上有一座类似蝴蝶造型的展览馆,这就是自然和建筑有效结合的产物。 农村中小学校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太阳能光电材料 众所周知,太阳能属于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够将其应用到中小学校的 建筑设计中,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利用来发电,这为建筑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既无噪音,又无污染。太阳的照射可以直接将建筑内部变暖,与此同时,太阳能还可以用作集热器,用热量的方式进行收集,或者通过光电池的转化来储存热量。在生态化的建筑中,太阳能光电材料属于一种非常理想的建材。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太阳能电池能够和建筑材料融为一体,构成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玻璃材料 在生态化建筑的建设中,节能也是需要贯彻的一种理念。玻璃材料是一种极 好的保温材料。其保温技术是建筑得以节能的关键所在。现代的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玻璃材料领域逐渐出现了电敏感玻璃、低辐射玻璃、热反射玻璃和吸热玻璃等。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其组合为符合构造模式,达到建筑的采光和保温的要求。 (三)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尽量考虑使用无污染、无害、成本低廉的可再生建材 所谓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生活造成某种威胁。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对于生存的重要性,绿色的生态意识开始被人们接受。所以,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态建筑应该从整体上着眼,坚持节省能源,无污染、无害以及可持续这样的生态化原则,在使用建材产品时,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能够再生、节能降耗的建筑材料。 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计学校建筑 生态设计和建筑设计观之所以能够得以结合是历史发展下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设计建筑的宗旨就是要改善生存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人们能够过得更舒心。针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建筑,在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和教师创建一种健康舒适的教学环境。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贯穿建筑设计的始终。当然,应该极力反对一种一切从生态角度出发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很容易忽视人的感受,让建筑回归原始状态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也是和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违背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只是要求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的效应,还必须要保证不损害人的健康,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从长远利益考虑,保证人类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对过去建筑设计上的一些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进行反思与恢复,不难看出建筑工程师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不应该一味的崇尚“生态决定论”,这是一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在建筑设计中,一切都以生态理念为出发点,将很难顺利地完成某项工程。当然,“固步自封”的思想也是需要极力反对的。因为这样不利于建筑生态化的实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仅应该处理好人类和建筑的关系,还应该处理好自然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生态建筑的集成需要多种技术作为支撑,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理念。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众人关注的话题。建筑行业开始将其纳入到建筑的设计理念中。这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现如今,很多中小学校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扩建。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在其建筑的设计中应该相应的融入生态理念,保证建筑、自然及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探析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安全问题 摘要:2009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小学校及宿舍的质量与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有其特定的使用特点,所以,安全问题特别突出。广大建筑设计人员要肩负起保证中小学校舍设计质量的责任。本文通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和实践经验,根据中小学校建筑的使用特点,针对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提出合适的安全要求,以及为同类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校舍;建筑设计;安全问题 四川汶川大地震由于其高强度的破坏性、大面积的波及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为了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将全国防灾减灾日定在每年的5 月12日。 安全无小事!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保护好中小学学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中小学校舍安全问题涉及的情况复杂,范围较广,建筑设计人员首先对中小学校舍的安全性负有直接的责任,每个设计人员要认真思考怎样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人员高度密集的中小学校,对比于其他公共建筑,使用人群及活动特点都大不一样。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动,在课间需要进行活动;课时安排统一,只有10分钟的课间,要对交通组织提出更高要求。 (2)受限于经费,目前教学楼很少室内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课间进行户外活动,楼梯设计是否合理会对建筑功能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有些教学楼不合理的楼梯宽度及设置位置,出现交通拥挤的情况。如果气候变得恶劣,学生在室内进行课间活动就会让走道空间变得非常拥挤,障碍交通及疏散困难,成为安全使用的隐患。 (3)就目前中小学校建筑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学校进行超负荷运行。设计的标准是中学每班50人、小学每班45人,但是实际班级人数远超标准。更加突出中小学校建筑原本存在的安全问题。 提高对中小学校建筑的设计标准 对中小学校建筑的交通特点进行研究,合理确定楼梯宽度,将设计整体水平提高 疏散不利的中小学校建筑常常发生校园踩踏事故。对比一般公共建筑,中小学校教学楼的楼梯承担的交通人流量较高。目前《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楼梯宽度的设计,一般设计依据为《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7.2条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7-1 条,也就是将楼梯宽度的设计标准简单规定为要大于14米同时不小于1 米/100,并没有对中小学校建筑的使用特点进行考虑,确定楼梯的有效宽度,是设计学校建筑楼梯的关键。 合理设计每一部楼梯宽度可以保证竖向通行能力。设计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楼梯宽度尺寸在4.2米至5.4米之间。例如分析4.2米宽的楼梯间,其楼梯宽度大约为1.9米至1.95米之间,以3股人流计算通行能力,每股人流宽度在0.63米至0.65米之间,适合中小学建筑。很多人认为增大楼梯宽度对通行有利,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楼梯间宽度在4.8米:楼梯宽度大约为2.25米,以3股人流进行计算,每股人流宽度0.75米;以四股人流进行计算,每股人流宽度在0.56米。计算的结果可知:楼梯间的开间为4.8米其通行能力在3至4股人流之间。4股人流相对比较拥挤而3股人流又很宽松,因此实际使用的情况为3股人流通行在楼梯,常常有人在人流的空隙中游走穿插。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小学校是十分危险,容易发生交通拥堵。 设计基于经济适用的考虑前提,根据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动的特点,而楼梯间又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所用构件应坚固耐用,当梯井净宽大于0.20米时,要进行防攀爬措施设置,如果栏杆采用垂直杵件,其杆件净距不能大于0.11米。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衬作为栏杆,为了防止学生作滑梯用,扶手的设计应安装障碍物。这些设计可以为中小学校建筑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提高中小学校建筑设计防火要求 火灾是引起中小学校建筑灾难性事故的另一方面。一旦发生火灾,即使及时求助也是会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对中小学校建筑设计防火要求的提高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对袋形走道两侧或者尽端的房间的安全疏散问题要减小 从实际看,疏散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的人员比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者尽端的房间更加容易,根据规范,对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的安全疏散距离小于其他民用建筑5米,后者跟其他建筑一样,这样是非常不合理的。为了使中小学校防火安全得到保证,要对中小学生疏散能力进行研究,对袋形走道两侧或者尽端的房间的安全疏散距离进行调整。 对百人疏散指标加大,这样可以保障中小学校建筑疏散安全 中小学校建筑楼梯宽度要比百人疏散指标大得多。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设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楼梯宽度的依据,将百人疏散指标作为规定楼梯宽度的依据之一,因此,其规定的标准明显过低。校园踩踏事件表明必须调整其宽度标准。 结合中小学校建筑使用特点,对楼梯间形式合理选择 对使用、人群特点和防火方面等要求选择合理的中小学校建筑楼梯间形式。目前,为了使中小学样防火安全、地方消防、审查图纸等部门要求得到加强,采用封闭的楼梯间形式作为教学用房会给使用带来不便。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5条指示对于那些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及高于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都要采用室内封闭楼梯间及室外楼梯。而使用人员对商场等密集场所不熟悉内部环境,但是尽管中小学校人员也同样密集,使用者却对环境非常熟悉,不属于所指的范围,所以要对规范内容正确解决。另外,尽管有利于防火的封闭楼梯间但在紧急情况下是不利于疏散的。对于中小学校建筑使用特点,防火规范要对楼梯形式明确,防止不明确的内容使设计不合理。 对比其它民用建筑,不管是人员密集程度还是人群特点,中小学校都存在很大的偏差。从制定的法规到设计,都要对使用特点充分考虑,为中小学校建筑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抗震加固施工设计中小学校舍中应注意的事项 进行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施工,施工过程中根据加固设计施工图可以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在进行设计时,尽可能不调整原建筑结构,尤其是承重墙;使用环保的材料以避免装修污染;高标准控制水电隐蔽工程,杜绝后患。装修结束后要消除环境污染保证居住的环境。不同于新建结构,改造加固老建筑,就要对新老结构和构件等连接问题进行解决,在实际施工中总是会一定程度损坏既有结构和构件。所以,完成加固施工前,会降低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可靠性。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往往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结构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控制整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才能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提高。施工前,要对图纸进行会审,否则防止进行施工,尽量减少图纸上存在的错、漏、碰、缺,落实图纸质量连带责任制,使会审各方责任心提高,避免出现会审图纸流于表面,出现变更、返工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无小事。因为汶川地震,大量中小学建筑发生倒塌,废墟中丧失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惨重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安全的重要性。为了建成坚固、安全的中小学建筑,使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就要设计好结构及控制好施工质量。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浅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摘要:本文以滨城区第六中学为例,从中小学校的规模,总体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以及绿色设计方面对学校建筑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优化中小学校园设计。 关键字:中小学校规划设计单体设计绿色校园 我国对中小学基础教育一直很重视,政府和社会不断加大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单就硬件而言,建筑师接手的学校建筑比以往要多出许多。以滨城区第六中学为例,这里浅谈一下对中小学校园设计的认识。 学校自产生2000 多年以来,逐渐形成了以“班级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该模式的不足在于学生的立体交往太少,给学生潜意识的培养了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而现代教育应更加注重交往,出现了以“年级”为中心的新模式,更有美国佩里社区教育村的例子(除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共享外,高中低年级的学生还能共享教育课程)。 滨城区第六中学是一所包括小学部、初中部、行政办公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校。 在设计之初,就本着力求和谐的规划布局与功能关系,校区应尽可能多置绿地、学习园地,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活动空间;并且不同性质空间要形成沟通和过渡,营建尺度适宜的庭院空间与孩子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整合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判断和选择的过程,追求的是整体优化,具体到滨城区第六中学的总体和单体设计,主要一下几个要点考虑: 1 明确学校的类别与规模 按照我国的教育模式,学校一般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及大专院校等四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建筑的意义都有所不同。滨城区第六中学新校建设规模为72个班,中学24个,小学48个,中学每班50人,每间教室70;小学每班45人,每间教室65。中学部建筑面积为7617,小学部为10427,办公楼为10243,中小学公用的报告厅为1756,餐厅为1680。学校总规划面积100000,总建筑面积32292,容积率为0.32,绿地率达52.5%,符合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 2 总体规划设计 1.1建筑用地大小及所处的周边环境 适宜的人文环境或良好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是建校园的最佳选择;若处于闹市之中,则应采用相应的设计来阻隔噪音的影响;一个好的学校设计必须成功地解决与周边环境的各种矛盾。 滨城区第六中学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一路以西,黄河十路以北地段内,新开河水系在用地南侧穿过。用地西侧靠近新立河绿带,周边自然环境优越;由水系和绿化带围合出孩子们的一方净土,同时紧邻渤海十一路这一重要城市干道,交通既便捷又创造出了一个闹中取静的教学环境。渤海十一路东侧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城市居住区,本校园建成后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完善的中小学教育服务,也完善了整个城市的配套设施。 2.2 规划布局方式 每个学校园区都应该有其独特性和代表性,让人远看就知道这是学校,而且是某某学校,这就是他的标识性。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集中紧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和室内布局等要力求体现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校园绿化、美化要结合建筑景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统一规划设计,以形成优美、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因而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因地制宜,合理筹划,最大程度地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营造建筑与环境共生,人与自然相融的校园环境,成为设计关注的重点。建筑、道路、停车场,必须以尽可能小地挠动基地,并恰如其分地加以安排,借助原有基地的美感,创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建筑环境。 滨城区第六中学本着上述精神,进行了校园建设的思考。 2.2.1独具特色的水景校园 现状用地的南部有一处由于原砖窑厂挖土形成的开阔水面,总面积2.62公顷,并且水质良好,周边生态环境优良,同时沿渤海十一路西侧的水系现已形成;同时规划设计条件中要求结合现状水面在用地南侧预留70米宽的新开河绿化带。东、南两面连续水系环绕就为整个校园的规划奠定了与水体结合的基调, 校园与水景的结合就成为规划构思的首要目标。 2.2.2动静明确分区,建筑集中布局 新开河绿化带为校园带来了良好水景基质的同时,也使得原本有限的用地显得更为局促,而同时中小学72班的教室、300米的标准跑道等等各类设施需要配置完善,这就成为此次规划中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根据规划用地较为紧张的事实,同时参照校园规划的基本要求,我们确定了校园规划动静明确分区,建筑集中布局的另一基本构思。首先,校园内的教学、行政办公、会议等静态设施与操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有明确的分区,将相互间的干扰降至最低;同时对于校园内的建筑群落采取集中布局的模式,在节约用地同时形成较为完整紧凑的建筑组群。 2.2.3与城市空间的自然对话 此次规划用地位于滨州市区内重要的十号地块内,并且作为十号地块的启动项目,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同时渤海十一路、新开河绿化带等要素的存在更加提升了本地块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作为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之一,整个校园需要具备展示城市形象的作用。因此,为使整个校园与其所处的重要区位相符合,规划之初即需要考虑到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如何将校园内的景致展现到城市中去,如何通过校园来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的现代风貌。 2.2.4规划结构 整个校园的教学规模为48班小学和24班中学,依据功能分为教学办公区和运动区。教学办公区包括小学部、初中部、行政办公楼、图书实验楼和多功能厅等。行政办公楼与图书实验楼结合设置于教学区中心,与主入口相对,是整个校园的最高建筑,形成入口对景。以主入口,中心广场,行政办公楼为南北中轴线,东侧为小学部,西侧为初中部,共同围合中心广场空间。如此设计较好的保留了小学部中学部的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小学初中共用的600人阶梯教室放置于整个用地的西南侧,滨水而建,以圆弧的造型成为整个校园水景中一个亮点。 而运动区与教学区相对分离,设置于校区的东南部。 结合整个校区的布局特点,在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一心、一轴、三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心”是指位于校园中部的中心广场,是整个校园的空间组织中心,也是各类重要活动的进行场所; “一轴”指贯联起校园入口――景观拱桥――中心广场――行政办公楼――图书实验楼的校园主轴线; “三区”分别指环绕校园的水体景观区,集教学、办公、会议于一体的教学办公区,以及包括一个标准300米跑道、12个篮排球活动场地的体育运动区。 2.2.5道路系统 2.2.5.1出入口:本校区共规划有三个出入口,主要出入口结合新开河水系开向城市次干道黄河十路;同时沿校区北侧、西侧的城市支路设置两个次要出入口。 2.2.5.2道路系统:车行道路系统在校区内成环形设置,其中车行主路面宽7m,两侧个设有3m宽的人行道。主要步行路结合绿地及建筑庭园空间设计形成网状,联系起多处活动场地及绿化景点,成为校区内活动的主要联系轴线。 2.2.5.3停车:校区内的停车设施结合道路两侧集中设置与校园北侧,方便学校工作人员的就近停车,避免分散布局影响到校园景观,停车位利用植草砖及树木形成林荫停车带。 2.2.5.4入口接送区:结合小学生上下学接送的特点,结合学校南侧主出入口设置有开阔的入口接送区,在方便学生家长接送的同时,避免上下学时集中的人流对城市交通造成加大的干扰。 2.2.6绿化景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每个孩子学习长大的地方,整个校园内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每个孩子的成长。因此,整个校园内的绿化景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一般绿化景观设置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启示性、趣味性等内容,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2.2.6.1突出水景,“上善若水,水润万物而不争”,“以水明智,以水鉴心”。水体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巧妙地引入美丽的水景资源,可改变建筑举得的小环境和气候,并将建筑赋予新的生机和意境。而且形成丰富的绿化水体景观带,设置不同于驳岸的坡道,在安全防范的基础上营造亲水空间, 在丰富校园景观的同时,美化沿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效果。 2.2.6.2注重建筑庭院绿化,形成特色共享空间,为学生的日常课间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2.2.6.3设置独立的游憩园,布置竹林、灌木、茶座等,形成集中的开放式花园,为教师学生提供课余交流的理想场所。 2.2.6.4注重视觉廊道及标志性节点的设计,形成校园具有显明特色的建筑空间。 3 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设计应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两面性,设计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要创造出风格,意境和情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经济透明,功能多样,材料自然,以及细致入微的西部设计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对于学校建筑设计,设计师应根据校方的要求、地块大小、朝向等因素来决定建筑的形状,而且新建、扩建、大规模旧楼改建等不同性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建筑的造型。今天的学校建筑设计,和谐的功能分区以及流畅的交通流线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独特的交流场所,以及浓郁的人文色彩也应该成为校园组成的一部分,而且近些年来,绿色生态的观念正逐步靠近我们。 3.1建筑功能分析 3.1.1教学办公区 教学办公区主要包括小学部、初中部、行政办公楼、图书实验楼和多功能厅等。 小学部与中学部教学楼均采用围合内庭式设计模式,形成良好的半开敞活动空间。小学部由两栋四层单内廊教学楼及连廊附房组成。包含48个小学普通教室,以及16个教室办公室,连廊附房组织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中学部由两栋四层外廊教学楼及阶梯教室组成。包括24个初中普通教室,以及12个教室办公室,四层布置中学阅览室、图书室、教室阅览室,连廊附房组织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以及美术教室。小学部与初中部的布置符合我们设计“易达性”的原则,缩短了老师上课的行走距离。建筑平面规整,功能紧凑,路线流畅。 行政办公楼共四层,按垂直分区划分小学部初中部办公空间,既相对独立又便于相互联系,并合理组织了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广播社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用房等。图书实验楼共五层,与行政办公楼共同围合出一个365的内庭,主要布置了中小学部公共活动用房,包括综合活动实践室、科学教室、多功能电教室、微机室、保健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等。完善了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 3.1.2运动区 集中设置于校区的东南部,共设有300米标准跑道;标准化篮球场6个、排球场6个,为中小学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运动空间。 3.2立面造型 滨城区第六中学以新开河水系为依托,在这空灵的水环境中,对于建筑形式,似乎没有了太多的外在想象。在这里对建筑形式的表现欲望降低了,建筑以简约、质朴的方式,平静的表达自己的存在。灰色的墙面,白色的点缀,突出校园建筑大气、朴实、自然地风格特点,并以孩子们的心态和视角把握色彩,偶尔为之的橙红色,使整个校园不失活力与朝气。大面积墙面灰砖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体现细节变化,使建筑精致美观。墙面、玻璃以及外构架的单元式组合极富韵律,从材质上形成鲜明对比,不同功能建筑采用相似元素,不同排列的方式使其各具特点,而对比例和细节的精致处理,则赋予建筑整体以灵气。 报告厅是整个校园的一个亮点,它静静地卧在校园西南侧的水面上,环绕一周的连廊营造出充满意境的交流空间,竖向的构件犹如即将远航的帆船寓意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3.3校园内的交往空间 校园的交往空间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学生可以交换信息的所有地方,如校园道路、校园绿地、教学楼、宿舍、甚至厕所。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交往空间,让学生能够在里面轻松随意地交往交流?关键在于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当今新的形势,把握师生的心理特征和特殊需要,营造真正适合广大师生群体的空间。 3.3.1交往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以往的校园建筑功能分类十分单一,如教学楼只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宿舍只 是学生休息的地方。教学楼中除了用于交通的内廊和少数几间教员休息室外,剩下的就只有教室了。因此,为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应当将各类交往空间灵活地引入教学楼。 以第六中学为例,在教学楼东侧营造休息平台,将室外景色引入其中,在这个怡人的环境中布置了交通和休憩功能,使师生们能够在此轻松愉悦地交流。此外,还将连廊贯穿教学楼,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交往空间。 3.3.2休闲的交往空间 校园的交流行为在时间、地点、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自然的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校园内交往空间的设计注重利用一些分散的小型休闲空间。在道旁、水边,安排一些环境怡人的半围合小空间,用环境小品、座椅,甚至简单的铺装来界定。 第六中学的方案设计中,在教学楼,图书馆等人流集中地带,成功地创造中庭、小平台空间,适当布置座椅和饮水机等休息设施。便于师生随时随地流动的相互的交流、沟通。 另外,中小学生的活动空间是多样的,校园内任意一块绿地的经营,都是他们玩耍的天地。因此,中小学校园内丰富的空间、场所都会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创造出一个个随时随地都能吸引师生参与的高品味交往空间。 4 绿色建筑设计 建筑首先要是绿色的,健康的,非典已过去多时,甲流的阴影犹在,这是每一名建筑师不能忘却的教训。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学校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也是迫在眉睫。 滨城区第六中学采取半围合的空间布局方式,让每栋建筑的自然通风及采光都能最佳。体型朝向、自然通风、遮阳等,和建筑的空间及形式有机的结合。 场地硬化铺装尽量采用透水性铺装,停车场设置植草砖,是除了绿地外有尽可能多的人工铺地可以自然呼吸,让雨水渗入地表面,涵养土地,潜移默化中调节环境温度,减轻热岛效应。人工铺装与睡眠之间留出一定的间距,以保持岸边的野生水生植被,与场地设计高程之间以草坡自然过渡,营造生态的小环境。 5 结语 现代教育正朝着开放、互动,强调个性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我们将这些思想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当中。而且,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绿色生态的观念正逐步靠近我们,它不仅体现在复杂的建筑节能计算和高科技新技术的运用上,更存在于人类自身朴素的认识之中,人类无止境的欲望和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存空间一直是无法回避的矛盾,多一些谦让,多一份敬畏,才会获得一种平衡,一个与自然之间具有活力和健康的平衡。反映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上也是如此。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摘 要】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文章对学校设计的选址、平面布局、自然通风、交通组织、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校设计;建筑物;自然通风 随着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的投入。单就硬件而言,我们建筑师接手的学校建筑比以往要多出许多。笔者近几年先后参与了几个学校的设计,这期间既有好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具体工程系统地漫谈一下,为同行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还请同行及专家给予指正。 1.学校设计的选址和总平面布局 1.1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1.2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 线为界。 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1.3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2.学校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要实现自然通风,首先应清楚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对于学校建筑规范而言,有建筑物的朝向、空间布局、建筑群布局、门窗设计等,只有合理设计,方能达到自然通风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2.1建筑物的朝向 要确定建筑物的朝向,不但要了解当地日照量较多的方向,还要了解当地风的相关特性,包括冬季和夏季主导风的方向、速度以及风的温度。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因此,无论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调节房间热环境,还是从减少冬季、夏季的房间采暖空调负荷的角度来讲,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学校类建筑更应该如此。 2.2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教学楼通常多数是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布局上力求开敞,一般都以较大面积的窗口自然通风并实现教室采光。这样,才会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低限度的进行通风和温控设备投入,进而降低耗能。对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以紧凑为主要核心原则,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 2.3建筑物的群体布局 建筑群的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效果很大。现代学校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通畅、便捷。因此,学校内各类建筑物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建筑群体也多以成团的方式组合。如学校学生宿舍,则一般采用的是行列式建筑布局,虽然建筑群内部的流场因风向投射角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但总体说来受风面较小;错列和斜列可使风从斜向导入建筑群内部,下风向的建筑受风面大一些,风场分布较合理,所以通风好。 2.4建筑物的门窗设计 在学校建筑中,尽可能的优化门窗布局,减少门窗数量、窗墙比等,可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动以及通风效果。据测定显示,当开口宽度为开间宽度的1/3~2/3时,开口大小为地板总面积的15%~25%时,通风效果最佳。因此,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应避免采用一些直接或间接增加门窗面积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洞口面积。 2.5注重“穿堂风”的组织 “穿堂风”是自然通风中效果最好的方式。所谓“穿堂风”是指风从建筑迎风面的进风口吹人室内,穿过房间,从背风面的出风口流出。显然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压差越大,房屋内部空气流动阻力越小,通风越流畅。此时房屋在通风方向的进深不能太大,否则就会通风不畅。 3.学校设计中的交通组织 学校交通组织中,首要的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教师、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方式研究各种道路组织、形态和层次,创造一个满足校园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上要求的校园环境。 校园教学区内应以步行者为主。传统的规划方式不注意避免教学区内部的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的矛盾,过于注重实质的空间架构。条块状的建筑和整齐的道路网分割着校园空间,主要车行道穿越教学区或与教学楼平行布置;交通组织功能单纯;缺少人情味和有序的人行组织。 现代校园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通畅、便捷。为此,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多采用集中式的布局,建筑群体也多以成团的方式组合,尽量减少楼间的距离几交通路线。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之间,也尽量打通分割界限,室内外都设有方便的连廊和通道,使建筑群体在整体上能联络通畅,达到提高和保证交通、交流、传递、沟通之最佳的效率。 4.学校设计中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能耗占社会能源总消耗的30%,建筑的经济性90%取决于设计阶段,来自于国家权威部门的这两个数据,深刻揭示了建筑设计对于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 学校建筑是教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构成校园硬件环境的主要因素。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其形象性的标志以回归绿色设计和纯净形式为优,以功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应摒弃虚假造作形式,遵循“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原则,校园建筑设计以建设低耗能、超低耗能和绿色建筑为主要目标,以节能、节水、节材等为重点,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新观念、新精神融入建筑设计每一个细部。 4.1单体建筑的建筑外形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应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要目的,又要顾及它的教育功能。建筑立面宜庄重典雅、朴素大方、经济适用,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尽量少使用玻璃幕墙等耗能材料,采用有效的墙体保温材料,以降低能耗。单体设计中应以自然采光与通风为主,既可以形成舒适的学习环境,又可以节约建筑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投入资金。 4.2加强贯彻实施《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中应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保持合理的照度;加大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使用力度,建设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 4.3建筑设计中应加大新节能产品及新工艺的应用。实施结构保温节能、智能化设计、太阳能利用等方法,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 综上所述,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该从学校的选址、总平面布局、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整个校园的交通组织、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仔细考虑,有效地利用地形条件、新材料、新工艺,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
浅析财政学科学理论:新时期财政学理论探讨 摘要:建设好新时期的财政文化,我们新一辈的财政青年在探寻财政文化本质的同时充分继承并发扬优秀的财政文化,更应赋予新时期财政文化以新的意义,问新时期财政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突出监管重点,健全监管机制,在服务财政管理、保障财政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推动财监督事业发展。 关键词:财政;新时期;文化 一、财政文化的本质 说到为财政注入青春活力,我们必须先探寻文化的本质,而探寻文化的本质,就必须从文化说起。文化的定义也许谁也说不清楚,其实它本身的定义本就多种多样,它可以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亦或者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能是人类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社会产物,当然,它更是人类群体所共享物质观,价值观以及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 而财政则是国家为了完成其相应职能对其资源所进行的汲取、管理、分配、以及使用的职能。文化融汇于财政,寓财政之精髓于文化。对一个群体来说,文化是具有灵魂性的,而财政则是具有导向性的,而财政文化不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简单的财政,而是财政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从古时担任节用、赋役等职能的官吏,发展到现在新时期的财务人员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造就了这种精神财富,并传承着财政人美好的愿望以及财政文化独特的内涵。而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部分,新时期财政文化无疑是一个行业风向标,是体现出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状态,为了实现为广大纳税人提供高效而科学的服务以此来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当下的我们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力加强并推动财政文化的建设,以此来推动财政事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的思路 当前,改革和创新已成为财政工作的主旋律,财政监督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财政监督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立足监管,着力创新,服务改革,争做贡献。立足监管”,就是牢固把握中编办、财政部赋予专员办的工作职能,强化财政监督,加强财政管理,积极推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有机结合。“着力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探索监管新思路,丰富监管新内容,拓展监管新领域,尝试工作新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服务改革”,就是要把握大局,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财政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一体化的财政监管新机制,服务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服务专员办职能的调整和完善。“争做贡献”,就是要坚持讲政治、讲奉献,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强化中央财政监管和专员办发展做出新贡献。由于财政监督涉及财政管理和改革的各个领域,专员办的工作不可能全面出击,而应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1.把握全局 根据我国当下的国情已经今后的一个时期的主要表象,我国势必将继续推进财务相关的体制改革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大财政收入支出的征管力度,强化有关部门的预算控制管理并完善税费制度,这些相关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将是当下以及未来我国今后财政监督的重点工作。 2.抓住热点 专员办要根据财政支出在编制预算、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加大对部门预算的监管力度,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加强对财政支出的专项核查,真正建立起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一体化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并积极参与其中,认真的履行相关的审核调查并保证其的科学性,认真监管财政资金的管理情况。同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工作,按照“审查分离”原则强化初审调查以及监督检查,保证国库资金及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建立起对资金申报拨付、管理使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工作模式。 3.突出重点 专员办作为履行中央财政监督职能的专门机构,要根据国家赋予的工作职责,结合财政改革的总体需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强化中央预算收人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对中央预算执法部门的监督,重点是税务、海关和国库等部门。这一点可以说是重点中的重点,要实施全面的专项检查并全面规范日常监管工作,健全中央预算收入报表报送制度,二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重点是积极参与“收支两条线”改革认真执行《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规范对中央级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并纳人专员办日常监管范围,保证国家“收支两条线”政策顺利贯彻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中央财政非税性专项收征管工作。加大征管力度,健全台账管理、专人负责和定期对账制度,定期对各项收人进行清算对账,确保专项收人“颗粒归仓”。 4.加强研究 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和财政管理的加强,财政监督工作也应根据国民经济运行和财政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检查和调研,提高财政监督工作层次。这里面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加强信息反馈,增加之间的交流,通过监督与交流发现一些重点的倾向性问题,充分发挥其“耳目”的作用。再次便是要积极建议,针对调研情况提出修订完善财税法规制度的建议并提出相对的改进意见促进被监督单位改善管理。 5.主攻薄弱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治乱”和“打假”,也就是治理财会基础工作混乱局面,加强财税监督和财会管理,打击会计信息虚假行为,规范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会行为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更要明晰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工作原则,把处理人和处理事结合起来,坚持疏堵并重,既要严格处理违法违纪问题,也要促进相关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讲究方法,实行“上下联动”,而最后更要注意的是要重点关注一些国家独资银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部分中央军工企业的决算审查工作,依法检查处理群众举报案件。 6.加强建设 我国财政系统正在实施的“金财工程”是通过建立包括部门、单位、地域、序号等属性的数据字典,详细记录每个部门、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来龙去脉和每一个时点的资金运动情况,涵盖财政收支管理的全过程,动态监控任一时点的财政收支状况,从根本上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和被挤占挪用。 三、着力构建新时代财政文化 财政文化作为财政所特有的文化,是财政领域所有别于其他领域的的文化。把财政文化建设置于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公共财产精神的背景下,按照“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做到取众人钱财,为众人办事尽财政之责,这是财政所特有的品质,也是财政核心内容“公共”所在,体现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文化核心理念。 组织国家收入,为支出筹集资金;公共支出,为满足政府职能需求所作的支付;财政管理,为收入和支出制定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财政作为一项国家职能,包括了很多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它是国家之根也并不为过,而随着党的重点工作转移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财政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取消了沿袭2600多年的农业“皇粮国税”,改向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而且将民生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等也作为头等大事,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可以说这不仅是一种态度的转变,更是旧时期与新时期之间的重要的改变!财政知识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支撑力,财政文化建设如果离开知识,将是无迹可寻的空话。在财政文化建设上,财政知识建设才是支柱和根本。财政工作者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应重视提高个人素质,积极开展理论调研、文艺演出、体育竟赛,丰富财政干部的精神生活,扩大财政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于财政青年来说,更应该把握住美好的青年时光,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关注政治时事,将实戏与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 构建和谐财政文化应结合财政工作的特点和新的形势对财政工作的要求,着眼于长远。着力建设好为公的财政文化,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公共,时刻将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建设好均等的财政文化,保持均衡的理念,达到和谐协调的状态;着力建设好权利与责任并重的财政文化,处处体现责任,为民理好每一分钱;着力建设规范与规则的财政文化;着力建设好服务与发展的财政文化,为民、为公做好服务,促进财政发展;着力做好和谐与合作的财政文化;着力做好勤政与廉洁的财政文化;着力做好诚实与信用的财政文化,讲诚信,树新风,构建诚信文化,做到为民为公。 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财政青年新的任务和新的气象。作为财政文化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播者,新时代的财政青年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关系到财政文化建设的成致和功效。推进财政文化建设,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财政文化建设的讨论和实践之中,先进的文化必将把我们带入深刻而崇高的精神领地,使新时期的财政事业得到腾飞! 浅析财政学科学理论:中西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融合 【摘要】1776年,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关公共收支的理论和思想为财政学搭建了基本框架,随着研究领域的发展,财政学逐步由主要采用理论归纳的方法转变为运用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在对西方财政学理论的吸收和学习过程中,我国财政学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在经济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在财政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财政学理论出现了日益鲜明的融合性。 【关键词】财政理论 国家分配论 公共财政理论 融合 一、中国财政学理论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中国财政理论迎来了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其理论体系主要受前苏联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进而,初步形成了中国财政学理论的雏型,结合我国财政经济实践活动,对社会主义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不断进行探索,既而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理论,即“国家分配论”。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折,传统财政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西方财政学,两派产生了激烈的交锋。有学者认为,“国家分配论”必须突破过去的认识,打造一种新的财政理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财政改革实践,于是,公共财政理论在中国正式作为一种财政理论出现。 随着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建设的推进,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认识到,“国家分配论”从根本上讲主要探讨在财政本质上的基本理论,然而“公共财政论”研究的则是财政运行形态的相关问题,两者不是直接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西方财政理论发展情况 斯密在《国富论》中,分析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等财政活动,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当时的国家财政理论适应当时的特定经济结构,倡导以国家不干预经济自由发展为宗旨,以固定财政收支的自身平衡为目标,主张将政府限制在政治领域范围内。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宣告了在新的社会经济中自由经济理论的终结。于是新的财政经济理论——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功能财政理论便产生了。 20世纪50年代, 财政学进入黄金时期,公共经济学理论逐渐形成继而成熟。萨缪尔森采用数学方法对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进行了界定, 指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在于,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此外,蒂布特在一系列假设前提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用脚投票”理论, 即如果居民可以在社区间流动,他们就会选择居住在能够提供符合其偏好的公共产品的社区;罗森提出了鼓励政府间竞争说,他认为,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会使积极投资活动转向政府干预较少的地区,因此,地方之间的竞争会减少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提高经济效率;马斯格雷夫提出了三部分模型: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三个分支。 三、分化与综合-中西方财政理论日益鲜明的融合性 中西方财政理论在相同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这一基础之上,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融合与趋同。当前中西方财政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都是:市场有效率、市场失灵、政府介入、公共财政这四个阶段,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能够最大化利用稀缺的资源,将人们的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并实现最大化的制度。但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根本假定是完全竞争市场,而纯粹靠市场机制的调节结果并不理想,会出现竞争的不完全、外部性、信息不充分、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的缺陷,导致市场失灵。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大危机正是市场失灵的最集中体现。所以,当前中西方财政理论都认为光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自发调节经济至最有效率,所以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政府去干预经济运行,发挥财政职能,弥补市场缺陷。 中西方财政支出理论也基本相似。中西方各国财政支出范围大体上均包括:各级政府机构、科教文卫事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社会公平调节。 中西方财政除了在财政支出理论上近似以外,在财政收入理论方面也日益趋同。例如,都以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采用相同的税收分类方法、相同的税制设计基本原则,即公平与效率原则等等。 在处理国家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中西方财政也有着相同的财政体制理论,均认为各级政府要明确划分事权、财权是由国家政权结构的层次性、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和财政职能的层次性决定的。各级政权的事权应等于其财权,否则会引起某一级政权的功能越位或者缺位。在实践上,中西方各国也都采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来处理各级政权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既有一定的共性, 又有一定的区别, 即都以国家或政府为财政主体,而财政客体、财政形式、财政目的, 各有侧重,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财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财政职能决定于财政存在的依据, 同时又规定着财政活动的方向和范围。至此,中西方财政虽沿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发展而来,但当前二者在相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这一前提下,出现了基本理论的日益融合和整个理论体系的日益趋同。 浅析财政学科学理论:西方财政学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自1892年巴斯塔布尔(Bastable,C.F.)出版《公共财政学》以来,百余年间西方财政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其理论基础问题上则始终存在分歧。本文认为,财政学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包含有一定的政治学内容,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财政活动主要的和基本的是微观经济活动,但也包含着派生的宏观经济内容。 关键词:西方财政学;财政学理论;理论基础 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 最初的专著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科学是经济研究的产物。”(注:Bastable,C.F.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 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 Brothers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 BrothersPublishers,1921,P4,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 Sons,Ltd.,1922,P3.)不过,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影响,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张随着社会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分析视野的。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注:Buchanan,J.M.ThePublicFinances:AnIntroductoryTextbook.Homewood:RichardD.Irwin,Inc.,1960,pvii.)此后尽管许多财政学著作不再指出财政属于何种学科,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有关社会抉择论的内容,总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学的分析。所以,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财政学仅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兼有? 宏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西方财政学是谈不上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财政政策的成功运用,它逐步进入西方财政学中而成为其重要内容,就很自然了。这样,西方财政学除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之外,同时出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威廉斯(Williams,A.)1963年的《公共财政与预算政策》一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该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A编:微观经济学”和“B编:宏观经济学”,前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预算范围等问题,后者则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与增长、预算与经济政策等问题。(注:Williams,A.PublicFinanceandBudgetPolicy.NewYork:PrederickA.Praeger,Publisher,1963.)纽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财政学引论》指出,公共财政学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务,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前二者属于微观经济学,而后者即稳定任务则属于宏观经济学。(注:Newman,H.E.AnIntroductiontoPublicFinance.NewYork:JohnWiley Sons,Inc.,1968,P223.)温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财政学:公共抉择与公共经济》,也将财政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分开论述,即该书第三篇为“微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税收与公共支出;第四篇为“宏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的财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Finance:PublicChoicesandthePublicEconomy.NewYork:Harper Row,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还有许多西方财政学也包括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表明传统地只局限于微观经济分析的西方财政学,已开始接纳宏观经济内容了。 但与此同时,许多西方财政论著仍坚持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传统。这点,只要看一看许多西方财政学仍然不包括财政政策的内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逊(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明确指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注:Brown,C.V. 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Oxford:MartinRober-taon,1978,P7.)瓦格纳(Wagner,R.E.)1983年的《公共财政学:民主社会中的收支》一书,也将财政学研究对象归入微观经济学中。他指出:“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公共抉择和运用微观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检验的是公民个人对公共抉择的反映。”(注:Wagner,R.E.PublicFinance:RevenuesandExpendituresinaDemocraticSociety.LittleBrown Co.,1983,P4.)罗森(Rosen,H.S.)的《公共财政学》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将财政政策内容包括在内,并且也如同其他许多主张财政学仅属微观经济学的财政学论著一样,设有专门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篇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注:Rosen,H.S.PublicFinance.4thed,Homewood:Irwin,1995.)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主张。 进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内容的许多学者,也仍将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分析上。在西方财政学界有着很大影响的阿特金森(Atkinson,A.B.)和斯蒂格里兹(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经济学教程》引言中指出,“最认真地说,(本书)不打算包括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在穆斯格雷夫时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财政学理论》(1959)中包括210页的有关稳定政策的内容。然而,自那时以来,经济学出版状况变了,人们在文献中对该问题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们的重点仅放在(政府)目标而不是稳定政策上。”(注:Atkinson,A.B. J.E.Stig-litz.LecturesonPublicEconomics.NewYork:McGraw—Hill,1980,pxv P4.)尽管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含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将财政学重点和基点放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对此,米尔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总结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中,他以三个政策目标:配置、分配和稳定等术语,概括了他的主题,……。该书以超过200页的篇幅研究了稳定问题,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较后的教科书即阿金森与斯蒂格里兹的《公共经济学教程》(1980)中,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被排除了。……公共经济学,甚至公共财政学,被认为仅涉及配置和分配问题。而稳定问题则被留给宏观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注:Quigley,J.M. 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然而,西方经济学关于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而争论不休,这造成了西方财政学的争论和困惑。也是在奎格里与斯莫琳斯基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由戴门德(Diamond,P.)撰写的第八章名为“配置与稳定混一的预算”,资源的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问题,而经济的稳定属于宏观经济学问题,因而该标题清楚表明了作者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两大内容统一于财政的意图。(注:Quigley,J.M. 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附带应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张财政也应包括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西方财政学著作中,其体系内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础部分仍然是微观经济分析。因此,西方财政学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不在于有没有包括微观经济学基础,而在于有没有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总之,尽管现代西方财政学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从根本上看,它沿袭的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此外,西方财政学在其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还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变化而变化。早期西方财政学专著已包含了福利经济学思想,这在道尔顿《公共财政学原理》第二章“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中就有反映。作者在该章中批判了萨伊的“金律”,即“最好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最佳的税收是数额最低的税收”的观点,反对了传统的“税收邪恶论”,提出了财政和税收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 Sons,Ltd.,1922,PP7—15.)此后,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支的福利经济成为西方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问题的分析,最终落实到社会福利函数所确定的最大效用点上。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与私人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一样,都统一到福利经济学基础上来了。这是西方财政学完全建立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理论表现。 西方财政学的价值理论基础 不管是主张财政学具有何种学科性质,西方财政论著都必须对财政问题进行大量经济分析,因而必然要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影响,必然或迟或早地按照已变化了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来修正与重构自身的理论体系。 在英语财政学专著出现之前,西方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已经发生,边际效用价值论很自然地成为西方财政学的价值论基础。道尔顿的《公共财政学原理》鲜明地体现了这点。他在该书第三章第二节提出,私人分配支出所应遵循的边际效用相等原则也应运用到公共支出的使用分配上来,指出:“除了法律上的意义以外,公共当局并不是一个人,难以象一个人那样预计各种支出的边际效用。但政治家们据以开展行动的总原则仍是相同的。对于公共当局来说,各种公共支出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从理论上看,既定支出总量在不同项目之间分配就是这样决定的”(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 Sons,Ltd.,1922,PP17—18.)
畜禽论文:树立现代行政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畜禽产品 关键词]:绿色畜禽产品课题理念 [摘要]:大力提倡绿色畜禽产品,建立开发无疫病区域;绿色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已成为人们现代行政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绿色食品包括畜禽产品作为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日益受人追捧。食品危机如国难,中国人是食饭大过于天的民族,一向以民为生自许,然而,中国人的食饭权正受到来自各方假劣、毒害食品严重侵害。毒米、毒火腿、毒粉丝、劣菇劣菜,等。层出不穷,还有屡禁不绝的不合格的病害肉品危害着人民生命健康。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畜禽产品应引起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动物疫病的危害性已上升为影响社会稳定 今年年初,东南亚地区首先暴发、进而波及我国的禽流感疫情给我国人民 的生产、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过去,动物疫病主要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生产,妨碍动物产品出口,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随着人畜共患动物疫病的增加,动物疫病已经不仅仅限于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生产、出口和增收,而且已经上升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把畜禽产品和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对“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形成现代行政理念。 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 饲养环节由于饲料成本增加,加上缺乏安全使用农业投入的意义,目前很 多养殖户很少考虑原料的来源,谁便宜买谁的,对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不力,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没保障。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在畜禽饲养中添加违禁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造成药物残留超标,引发多起恶性中毒事故,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去年,我国和世界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和动物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它给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甚至演变成为政治问题,这不能不让我们意识到,有毒有害畜禽产品,造成的危害是多么可怕。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畜产品总量占世界总量25%左右,出口总量仅占世界总量1.5%左右,畜禽疫病、药物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我国畜产品跨出国门所担负的最大障碍。因此,畜产品质量安全应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任务也是任重道远。 三、发展绿色畜禽产品重要性 发展绿色畜产品是解决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途径。绿色食品是指遵循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而绿色畜产品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畜禽少用或不用药物,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并在生产饲养兽药使用方面,严禁使用任何激素类兽药、饲料添加剂所生产的一类畜禽产品。要切实加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从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限制和禁止化学合成物及有毒有害生产资料,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信誉和市场品牌形象。目前许多地方开始积极引导和开发绿色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专卖店和专柜等,畜禽产品从饲养—开宰—加工—流通—销售一条龙服务严格遵循标准,对于促进各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1、目前市场上相继出现了禽流感,人们不敢食用鸡、鸭、鹅肉,最近又出现“毒奶粉”等一系列畜禽产品,人们谈“肉”色变,甚至不敢吃肉,这给有关执法部门敲起警鸣。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改善内地的食品素质,维护我国畜禽产品出口创汇在国际上享有高的声望,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紧急课题,保护和鼓励开发利用绿色畜禽产品应该成为现代行政执法的理念。 2、影响“绿色畜禽产品”两个根本原因,一是道德堕落向钱看,二是徇私枉法。商机蒙蔽人心,利欲熏心。 五、采取的对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首先从源头抓起,加强动检工作。 对饲料严格查处有无“瘦肉精”,药物残留,对屠宰畜禽宰前宰后的检验,尤其对屠宰场的生猪和家禽的宰前、宰后检验,我区在这方面已做大量工作,从屠宰场生猪来源抓起,对无任何检疫证明的不准进场,家禽市场严格凭检疫证明进场。对活猪尿样另做检测,查看是否有瘦肉精成份,其内脏、肉品是否有病变。加大对各农贸市场、专卖店和营销批发市场的检查。今年上半年,监督检查共查处违章20起,不合格肉品350公斤,销毁50余头生猪。尽快对药物残留管理立法,依法行政,才能杜绝劣质污染的畜禽产品流入市场。 2、开发绿色产品,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污染的动物畜禽产品,除过去熟悉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外,现在常出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药物残留、有害物质和真菌等。食用后可使人们致癌、畸形甚至影响遗传变异,因此,要建立一些完善的检测体系,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加以协调和服务,对畜禽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3、转变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促使行政部门不能停留在眼观,耳闻、没有实际行动的局面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维护群众利益,改变现有的局面。扶持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应该成为政府有所为的必然趋势。 畜禽论文: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养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畜禽健康养殖是指以保护动物健康为基础,以保护人类健康,提供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最终实现畜牧业全程无公害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畜禽的健康养殖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得到高度统一。而从山西省农业厅的资料报告中了解到,本省在饲草、饲料方面资源丰富,但畜牧业在农业产值的百分比水平还略低于发达省份,说明本省的畜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山西省畜牧业的现存状况为切入点,简述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的要点。 关键字:畜牧业;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顺应时代的发展,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切入点,建立畜产品基地,并配合完善的服务体系与防疫体系,将现代机械技术应用到畜禽健康养殖事业中,将畜禽饲养逐渐规模化,提高畜禽饲养量,进而提升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据的比重。需要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充分掌握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以此实现畜牧业的高效规模化并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品种要优良,饲养规模要适度 首先需要明确品种质量是动物健康繁殖的先决条件,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使用优良的动物品种进行培育与繁殖可以在保证不增加劳动力的同时保证畜产品的产出,其品质与普通品种的动物相比也较高。因此,不仅仅要加强科学饲养力度,还应加强品种的引进工作,选取优良品种进行自繁自育,可以有效的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其优良基因抗病性以及抗逆性较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能有效防止大规模疾病的发生,为畜牧的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动物疾病防治需要让养殖环境满足动物生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其次是所养动物的品种需要符合高密度集约式饲养条件。由此可见,养殖品种经过培育与改良后可以具备较强的抗疾病以及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有效的降低养殖风险,避免用药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需要根据自身养殖条件来决定养殖规模,如果规模太小则成本较高;如果养殖规模过大则会大大增加养殖的风险。 2档案资料要齐全,生产记录要完整 在养殖过程中,应将畜禽的品种方面、来源方面、繁殖方面以及医疗方面等等所涉及到的细节详细的记录在档案资料中。对于畜禽的基本信息应完整、准确记录到档案信息中,对其疾病治疗等信息经过详细的记载有助于畜禽病害的防治以及突发情况的救治工作,对使用药品的来源、名称、用量记录等要明确的记录,对畜禽死亡也要将其发病经过与无害化处理的详情记录在案,以便总结饲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由此,档案信息应当及时登记,其记录的内容应保证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还应妥善保管,保管时间应不低于10年。 3兽药、饲料投入品使用要合理 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为满足畜禽生长和健康需求会加入一定的投入品,为保证饲养动物与畜产品的健康、安全,应当使用审批合格的兽药,同样要保证饲料与兽药之中的添加剂和环保型消毒剂同样是合格产品,对于过期、变质的投入品坚决不能应用到畜禽的添加剂投入品中去,同时,应当注意投入品之间的药物成分是否存在不能同服的问题,并严格对动物执行停药期。严谨使用违反国家规定的饲料、兽药、添加剂等,比如近年来广为所知的瘦肉精等,所以在使用兽药时应当在动物防疫部门或者具备兽医执照的兽医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改变其用量,以免对畜禽造成不利的影响。 4严格执行消毒等防疫措施 良好的防疫工作能大大降低畜禽染病的机率,所以,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应当重视消毒等防疫措施,应配备完善的防疫措施,在生产区周围应当具备围墙或消毒池;养殖人员在进入生产区时应当洗手或沐浴,换穿工作服装、胶靴、工作帽,圈舍出入口应当设置消毒设施,对进入或离开圈舍的来往人员进行充分消毒,避免不同圈舍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养殖人员是禽畜病害传播中最难以防范的媒介,因为当人员接触患病禽畜后便会携带病菌,进而在照料其他禽畜时可能再次将病原传染给其他禽畜,这种现象不仅仅威胁畜禽健康,更是在根本上加大了畜禽疾病在人类社会传播的可能。所以,严格消毒与防疫制度能有效的防止人畜相互感染,不仅能有效的保证畜禽健康,还能保证工作人员不受其病害感染,大大降低了人与禽畜之间相互感染的可能,避免人感染禽畜病毒事件的发生。比如禽流感疫情,其本身存在于禽类体内,而后逐渐发展成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高致病性与高致命性的病毒,不仅给畜牧业带来极大的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上的损失。所以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应当重视消毒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粪污应及时进行收集、运输以及无公害化处理,保持养殖圈舍的清洁,减少畜禽病害的发生。 5结论 除此之外,畜禽的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在养殖场、圈舍、饲料、畜禽运输、消毒设备、兽医技术水平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时还需要养殖人员选取优良的品种,充分结合自身养殖能力制定养殖规模;完善畜禽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畜禽用药;重视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畜禽在养殖过程中的安全,减少疫情发生,降低养殖风险,为养殖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进而推动地方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出一份力量。 作者:张长武 单位:山西省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 畜禽论文:循环农业田间应用畜禽粪便堆肥效果分析 摘要:畜禽粪便堆肥田间应用效果表明,施用畜禽粪便堆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其中pH值提高0.16,土壤容重降低16.3%,孔隙度与CEC分别提高16.1%和20.0%。土壤全N提高17.1%,碱解N提高6.6%;全P提高21.7%,有效P提高30.0%,速效K提高15.0%。改善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在促进了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同时控制了有害菌群(真菌)。并且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大豆鼓粒期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2.03mg/g•24h、0.23mg/g•24h、1.18mg/g•24h和4.32mL/g•24h。促进了大豆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产量比施用常规施肥提高18.32%,达5%显著水平;子粒蛋白、脂肪含量分别增加4.27%和0.34%。达到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循环农业;畜禽粪便堆肥;田间应用;大豆;产量 0引言 目前,我国农业正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转变。循环农业实质上是将农业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客观需要。废弃物利用重点涉及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农业废弃物在循环农业生态链中的增益化利用,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循环农业中,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这个循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以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最为关键。本文在循环农业田间试验中应用畜禽粪便和秸秆堆肥,探讨畜禽粪便堆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含量2.03%,全氮1.23g/kg,全磷0.92g/kg,碱解氮120.40mg/kg,速效磷23.16mg/kg,速效钾102.40mg/kg,pH值6.37。 1.1.2供试大豆品种垦丰16,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5cm左右,百粒重18g,生育日数120d,需活动积温2447.2℃,垄作种植公顷保苗25~32万株。 1.1.3畜禽粪便堆肥性质有机质含量47.74%,全氮2.17%,全磷0.84%,速效氮4.33g/kg,速效磷5.64g/kg,速效钾6.14mg/kg,pH值8.26。 1.2试验方法 1.2.1田间试验设计处理1采取常规施肥+自制堆肥(牛、鸡粪混合堆肥,撒施)20t/hm2;处理2为对照,采取常规施肥(公顷施磷酸二铵175kg、氯化钾50kg、尿素40kg)。田间排列,随机区组,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8垄×0.65m×6m=31.2m2。 1.2.2测定项目①土壤理化性质测定(pH值、土壤容重、孔隙度、阳离子代换量);②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③土壤微生物区系测定(稀释培养法测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④土壤酶活性测定(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⑤大豆干物质积累和植株养分含量测定(大豆主要生育期的植株干重,植株氮、磷、钾);⑥大豆产量和品质测定(收获时各小区选择中间4垄,两端各去掉1.0m测产。选有代表性10株考种,测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品质测定:蛋白质、脂肪含量)。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施用自制堆肥对土壤团粒结构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土壤容重降低16.3%,总孔隙度也相应地增加16.1%,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20.0%,土壤pH值提高了0.16。良好的土壤物理性质,有利于植株养分的充分吸收,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但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施用及研究。 2.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播种前(处理前)有机质20.29g/kg、全氮1.23g/kg、全磷0.92g/kg、速效磷23.16mg/kg、速效钾102.4mg/kg、碱解氮120.4mg/kg;收获后(自制堆肥)有机质22.64g/kg、全氮1.44g/kg、全磷1.12g/kg、速效磷30.11mg/kg、速效钾117.8mg/kg、碱解氮128.3mg/kg;收获后(常规化肥)有机质19.35g/kg、全氮1.19g/kg、全磷0.87g/kg、速效磷22.3mg/kg、速效钾95.6mg/kg、碱解氮118.2mg/kg。施用自制堆肥,土壤有机质增加11.58%,由于肥料中的有机质补充到土壤中,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别外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近1/3,所以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也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增加了17.1%,碱解氮增加了6.6%;全磷增加了21.7%,有效磷增加了30.0%;速效钾增加了15.0%。通过施用有机肥为改良土壤质地、肥力、耕性,促进植株养分的利用、吸收及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2.3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影响 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可以表征土壤肥力,是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之一。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肥力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较高的土壤微生物活性通常是肥沃的标志。施用自制堆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是大幅度增加大豆根际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其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则明显减少。因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同真菌数量的比值(B/F和A/F)显著增大,明显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说明施用自制堆肥后,改善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在促进了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同时控制了有害菌群(真菌)的繁殖。 2.4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各施肥处理鼓粒期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自制堆肥处理脲酶活性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2.03mg/g•24h,而脲酶活性与土壤供氮能力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施入土壤尿素利用率的高低,因此脲酶活性增强可提高活性肥料的氮素利用率。自制堆肥处理蔗糖酶活性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0.23mg/g•24h,而蔗糖酶参与土壤碳循环,被广泛用于表征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动向与强度,是土壤生物学指标之一。自制堆肥处理磷酸酶活性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18mg/g•24h,而磷酸酶活性可用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特别是磷素状况,其活性高低可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机磷的转化及释放,因此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对改善作物磷素营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自制堆肥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4.32mL/g•24h,而过氧化氢酶参与生物呼吸代谢的同时分解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对土壤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过氧化氢,因此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有效保护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2.5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自制堆肥和常规化肥相比,二者在苗期-盛花期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明显,在生殖生长期,前者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在盛荚期达39.48g/株,高于常规化肥处理27.81%,在鼓粒期达62.70g/株,高于常规化肥处理27.99%,达5%显著水平,有利于植株后期的养分和干物质的积累,最终有利于向子粒中的转运,增加子粒重量。 2.6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试验在大豆的主要生育时期测定了大豆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施用自制生物有机肥,延缓了前期肥效的释放,使整个生育期均保持较高的养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在盛荚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29.20%,达5%显著水平,磷、钾积累量增加19.79%、48.22%,达1%极显著水平;在鼓粒期,氮素、磷积累量增加14.08%、37.76%,达5%显著水平;钾积累增加53.54%,达1%极显著水平。经F检验,该差异来源于处理间差异,也就是说,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加快有机质分解释放出养分,而且促进了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在生育后期获得较高的养分积累,为增加子粒蛋白,增加子粒重量奠定基础。 2.7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处理1(自制堆肥)单株荚数53个,单株粒数113.3个,百粒重21.13g,产量3390kg/hm2;处理2(常规化肥)单株荚数43个,单株粒数95个,百粒重20.2g,产量2865kg/hm2。施用自制堆肥比施用常规化肥产量提高18.32%,达5%显著水平,其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以提高单株粒重。与常规化肥相比,自制堆肥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别增加了23.25%和19.26%,达1%极显著水平,百粒重提高4.6%。2.8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品质的影响施用自制堆肥促进了大豆植株后期氮素的积累,促进大豆子粒蛋白积累,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子粒蛋白、脂肪含量分别增加4.27%和0.34%,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3结论 施用畜禽粪便堆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变堆肥微生物的区系组成,提高土壤酶活力,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使肥效更加持久。同时,增加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与等养分量化肥相比,施用自制堆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养分积累量显著提高。施用自制堆肥,通过促进后期氮素积累,使子粒蛋白提高,由于子粒蛋白与子粒脂肪呈负相关,所以施用堆肥对提高脂肪含量效果不明显。 作者:赵晓锋 隋文志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 畜禽论文:畜禽检疫对城市食品安全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增高,人们在对食品的需求的同时更关注食品的安全性特别是针对动物源食品。当前,动物源食品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管理的内容,也是我国不能忽略的问题。目前来说,建立一个安全的健全的食品安全体系非常的重要,它能够有效地保障动物源食品的消费质量,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动物地检验以及监督工作在动物源食品的流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责任重大,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1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品不存在危害的一些食品。在日常生活中,会给人类身体造成危害的有哪些种类呢?主要是包括生物性的危害、化学性的危害以及物理性的危害。 1.1生物性的危害 这类危害主要是指寄生虫、致病微生物和昆虫类的危害。这些病菌都能极大的程度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此类生物性的危害一般都存在与水产品和禽肉中,所以对于此类产品必须要有效地进行检疫,并且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应该进行高温的消毒,有效地将病菌杀死才能食用。对于昆虫类病菌,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主要是遗留昆虫留下的毒素。 1.2化学性质的危害 有害的化学物质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这类毒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有毒的,还有一种是后期造成的。对于动物来说一般天然的毒素不常见,都是后天形成的,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注射一些相应的药物来抵抗病菌。有些药物残留比较多就会对后期的产品造成相应的影响。 1.3物理性的危害 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加工工具来说的,为了方便大众的需要,一些肉类食品经过加工以后才销售给人们。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采用一些不合格的加工器具,造成了后期肉制品存在了相应的危害。 2畜禽检疫工作对于食品的重要性 当前形势,养殖的逐渐向正规化和规模化生产。所以检疫工作也应该跟上其节奏。随着市面上的动物源性的食品越来越多,所以必须要提高检疫监督的水平。检疫的目的是兽医对肉类所含的危害进行处理,防止有害物质传染给人体,给人体带来健康的影响,当前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有效的对当前的动物源食品进行检疫。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检疫工作在食品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从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进行检测。从动物出栏,屠宰场斩杀,消费市场销售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还要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维持消费市场的产品的销售秩序,给人们的食品提供可靠的保证,所以检疫工作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上,更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检疫监督的职能,建立一个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消除动物的疫情和传播。 3加强动物检疫对于食品建设中的作用 3.1规范动物检疫机构,有利于保障食品的安全 主要是在进行动物检疫的时候,必须要建立专业的机构来进行检疫,并且食品检疫是执法机构,所以国家应该加大相关的投入,对于动物的建议监督机构的经费进行拨款,帮助机构建立实验室,对相应的动物源的产品中的病菌进行研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3.2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经费投入,提高食品的安全监测力度 将动物检疫监督的费用合理的加入到各级的财政支出中,可以对检疫站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其他的检疫费用进行保证。同时需要引进先进的检疫设备,对动物源进行有效的检查,提高检查力度,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到市场中。 3.3国家应该出台更有力的法律法规保证食品的安全 当前虽然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动物源食品检疫的约束力度还不够,一些带有病菌的产品还是流入到消费市场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发现的带有病菌的动物源产品提高罚款力度。并且使得工作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有效的加大检疫工作的执行力度,从而保证在消费市场的食品的安全是可靠的。 3.4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 需要各个部门加强互相之间的配合和协调,首先检疫部门应该充分起到检疫的作用,保证健康的动物产品在消费市场中;然后是食品安全的部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样调查,以防一些漏网之鱼在食品市场中销售不合格的产品。使得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综合的执法能力。保证食品安全,保证检疫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关乎人们的健康安全。有关部门必须要切实的负起责任来,特别是检疫部门,要严格把关,将安全的食品交到人们手中,保证食品的安全,保证人们的健康。 作者:徐荣茂 单位: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畜牧兽医站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中的物理农业技术论文 1畜禽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特点 等离子体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特殊物质形式(气态、液态、固态之外的第4种物质形态),具有较高的热动能(最高可达几千伏特),能在瞬间高速击穿、腐蚀和氧化微生物中蛋白质和核酸物质,使其灭活,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该系统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对分子气体放电,形成密度>1012个离子cm3的等离子体,再由强力风机通过铺设在粪道空间的管道,将等离子体送入粪道空间,实施快速的粪道空气、养殖设施和粪便表面的灭菌消毒。一是使得畜禽舍内的空气净化强度增强形成了一个立体空间控制,畜禽舍内环境可得到显著改善;二是可对畜禽舍的粪道及粪尿出口进行有害气体的分解与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灭杀,改善畜禽舍内生长环境。 2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 天津市农机推广部门从2006年开始关注该技术试验应用情况,于2008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在部分区县开展试验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积累了技术实施经验。从2010年开始,连续4年以科技项目形式开展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了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项目和畜禽健康养殖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分别在津南、西青、塘沽、北辰和宁河建立项目试验示范点,示范应用规模包括猪8940头、鸡16.11万只,其中仔猪3740头、育肥猪5200头、肉鸡6.11万只、蛋鸡10万只,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蛋鸡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应用效果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1个产蛋周期)期间,在两栋鸡舍,蛋鸡品种、存栏数量相同,生产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对两栋蛋鸡舍的存栏数量、死亡数量、产蛋数量和防疫情况进行了监测。2012年12月15日—2013年12月15日,试验舍和对比舍蛋鸡存栏3万只,经过1个生长期,试验舍死亡389只,产蛋320t;对比舍死亡605只,产蛋289.6t。产蛋数量增加10.5%。2013年3月—2014年3月,试验舍和对比舍蛋鸡各存栏4.5万只,经过1个生长期,试验舍死亡434只,产蛋675t;对比舍死亡572只,产蛋605.48t。产蛋数量增加10.4%。 2.2肉鸡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应用效果 2013年6月—2014年2月(3个生长周期)期间,在两栋鸡舍,肉鸡品种、存栏数量相同,生产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对两栋肉鸡舍的存栏数量、死亡数量、出栏数量、出栏总质量和平均质量进行了监测。第1阶段:试验舍和对比舍同日进雏鸡6000只,经过1个生长周期,试验舍出栏5890只,平均质量2.545kg,共14990kg;对比舍出栏5740只,平均质量2.471kg,共14184kg。第2阶段:试验舍和对比舍同日进雏鸡3500只,经过1个生长周期,试验舍出栏3395只,平均质量2.776kg,共9425kg;对比舍出栏3385只,平均质量2.605kg,共8818kg。第3阶段:试验舍和对比舍同日进雏鸡3000只,经过1个生长周期,试验舍出栏2927只,平均质量2.656kg,共7774kg;对比舍出栏2851只,平均质量2.61kg,共7439kg。通过对比试验,应用畜禽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后,试验舍肉鸡不易得病死亡,而对比舍肉鸡较易得病死亡。肉鸡死亡率分别减少2.5%、0.3%和2.5%,平均质量分别增加5.7%、6.9%和4.5%。试验证明,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及粪道等离子除臭灭菌技术可提高肉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疫病的发生,使肉鸡在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中生长,质量平均增加达到5.7%。 2.3仔猪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应用效果 2013年3月—2014年5月(3个生育阶段)期间,在两栋仔猪舍,母猪品种、数量相同,生产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对两栋猪舍的仔猪繁育数量和死亡数量进行了监测。第1生育阶段:试验舍和对比舍母猪存栏42头,经过1个生育期,试验舍仔猪出栏400头,死亡率1%;对比舍仔猪出栏358头,死亡率17%。第2生育阶段:试验舍和对比舍母猪存栏45头,经过1个生育期,试验舍仔猪出栏430头,死亡率0.6%;对比舍仔猪出栏418头,死亡率10%。第3生育阶段:试验舍和对比舍母猪存栏39头,经过1个生育期,试验舍仔猪出栏412头,死亡率0.7%;对比舍仔猪出栏350头,死亡率16%。通过3个生育阶段的对比试验,应用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及粪道等离子除味灭菌技术,仔猪死亡率分别减少16%、9.4%和16.7%,平均值是13.8%。 2.4育肥猪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应用效果 2012年12月—2014年6月(3个育肥阶段)期间,在两栋猪舍,生猪品种、存栏数量相同,生产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对两栋猪舍的存栏数量、死亡数量、出栏数量、出栏总质量和平均质量进行了监测。第1育肥阶段:2012年12月15日—2013年5月7日,试验舍和对比舍生猪存栏500头,经过1个生长期,试验舍出栏498头,平均质量110kg,共54780kg;对比舍出栏496头,平均质量105kg,共52080kg。平均增质量达5.2%。第2育肥阶段:2013年6月10日—12月27日,试验舍和对比舍生猪存栏300头,经过1个生长期,试验舍出栏298头,平均质量112kg,共33376kg;对比舍出栏296头,平均质量107kg,共31672kg。质量平均增加达5.4%。第3育肥阶段:2013年12月31日—2014年6月15日,试验舍和对比舍生猪存栏350头,经过1个生长期,试验舍出栏349头,平均质量102kg,共35598kg;对比舍出栏340头,平均质量100kg,共34000kg。质量平均增加达4.7%。通过3个育肥阶段的对比试验,应用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及粪道等离子除味灭菌技术后,生猪质量平均增加分别为5.2%、5.4%和4.7%。 3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在每栋鸡(猪)舍内按米字形布点原则选择5个测定点,在每个测定点测定各种空气质量指标,测量高度距室内地面1m,连续测7d,每天测3次(9时、14时和20时)。对比检测证明,PM2.5浓度平均下降47%、PM10浓度平均下降49.5%、NH3浓度平均下降46.1%、SO2浓度平均下降46.5%,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促生技术及粪道等离子除味灭菌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畜禽舍空气质量,预防气传病害的发生。 4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4.1建立项目区,确定示范点及科技示范户 建立项目区,确定示范点,建立科技示范户。经过调研走访,选定津南区、北辰区、塘沽区、西青区和宁河县5个区(县)实施,并选择基础条件好、运行规范、管理人员素质高的畜禽养殖小区及农户建立示范点,同时建立责任心强、认识程度高的养殖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4.2加强技术宣传,培训技术应用骨干 该技术实施对群体技术要求较高,采取逐级培训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对畜禽养殖户、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使大家掌握技术要点和设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为技术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4.3总结技术经验,扩大应用 及时对技术示范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汇总。通过实地调研,对各示范点出现的问题、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比对,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组织开展多次技术示范现场会、技术培训班,并在报纸、电视和网站等多种媒体上刊载了技术应用和效果宣传,扩大了技术应用规模。 5存在问题及建议 畜禽健康养殖物理农业技术对天津市乃至全国畜禽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集成配套技术应用对提高广大畜禽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和生态养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技术配套设备价格较高,加上部分养殖户对技术先进性认识不足,仍然囿于粗放的传统养殖观念上,对新技术引进与使用处于观望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成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另外,随着现代畜禽养殖信息化技术不断涌现,项目技术在同畜禽养殖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上,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阻碍。虽然天津市农机推广人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但距离全面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待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集成水平,加大推广力度予以解决,促进畜禽养殖业经济,高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 作者:薄克明 单位: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及管理 河南省是畜禽养殖大省,畜牧业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6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超过261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5%,位居全国前列。同时,伴随着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排泄物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畜禽养殖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大,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排放,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对养殖污染进行综合整治,为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生态人居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偃师市畜禽养殖业现状 偃师市环保局2008年以来多次联合乡镇政府对偃师的养殖业进行了初步排查摸底。2012年以环境统计中的340家规模养殖场(小区)为基础,重新对养殖企业的养殖规模进行了调查。目前,偃师市猪存栏共有74.2万头,禽类存栏共有219.9万羽。达到环境统计规模的养殖企业总数252家,国定规模养殖场88家。其中,生猪年存栏200头以上养殖场208家、出栏21.1万头,国定规模58家、年出栏11.0万头;奶牛年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24家、存栏6507头,国定规模22家、存栏6340头;肉鸡年存栏5000羽以上养殖场8家、出栏量125万羽,国定规模6家、出栏117万羽;蛋鸡年存栏5000羽以上养殖场12家,年存栏14.2万羽。偃师市的养殖企业大多分布在南坡北岭,乡镇主要集中于邙岭镇和大口镇。养殖业的分布情况有两大特点:一是区域养殖密度大。如邙岭镇丁门口村就有210个养猪场,母猪存栏2962头、生猪存栏18560头。二是养殖规模小的养殖场占大多数。以生猪为例,存栏50头以下养殖场7445户,出栏42.4万头;存栏50~200头养殖场306户,出栏10.7万头;存栏200~500头养殖场150户,出栏10.1万头;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58户,出栏11万头。结果表明:猪场存栏200头以下的户数占98%,养殖量占72%。 二、偃师市畜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淡薄 养殖场大都属于农村家庭型的养殖模式,业主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还没意识到养殖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二)选址不合理,欠账多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养殖场都建在村庄周边,离农户较近。养殖户平时只抓生产,没有落实治污措施,致使养殖粪污随处堆放,污染环境,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三)污染治理难度大,治理资金投入不到位 家庭式养殖场所占比例大,养殖规模小,养殖业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养殖企业在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制约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偃师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采取的对策 (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一方面,偃师市通过电视台环保视窗等栏目,举办了多期关于养殖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规范的讲座,普及了养殖业环境管理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市环保局和市畜牧局多次组织养殖企业集中学习培训,通过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规范进行学习,对养殖企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使养殖企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的一些难题。还有就是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减排工程。 (二)合理布局,严把新建养殖项目准入关 根据环境规划,按照畜禽养殖区域划分要求,优化养殖产业布局,严把新建养殖项目准入关,新建养殖场需符合和通过环评审查。偃师市制定了《偃师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偃政[2010]71号)。对新上养殖企业从项目选址、布局和办理环评等环节直接参与,使这些企业少走弯路,尽早完善手续,投入生产。偃师市环保局还对建厂早、规模较大、选址相对合理的养殖场要求其补办环评手续,并在企业办理环评的各个环节给予协调帮助,为企业的污染治理提供治理方案及建议,现有14家养殖场环评已批复,污染治理设施基本竣工,正在完善。并且对“未批先建”的项目下达了限期纠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 (三)改进传统养殖模式,加快生态养殖建设 坚持“总量控制、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推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污染防治措施,改变过去养殖场“脏、乱、差”的落后局面,通过堆肥、发酵,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实现粪污的“零排放”,形成“种-养-种”及“种-养-菌”等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偃师市旺民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承包153.34hm2土地种植果树,在养殖区和果园之间建有泵站及管网,养殖中所产生的干粪经干粪场堆积发酵后用于果园施肥,全部还田;尿污经沼气池发酵后,再经沉淀池停留一定时间后,用于果树灌溉,养殖企业既用上了清洁能源沼气,又节省了果园所需的有机肥。还有慧泉乳业,建有双孢菇大棚80个,养殖中所产生的牛粪收集到干粪堆场,晒干后粉碎,掺合锯末等其他原料,制成菌菇基料,来种植双孢菇,效益显著。这些措施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又有效地解决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好地化解了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四)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治理力度 2008年以来,偃师市对畜禽养殖企业共投入200多万元,采用“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形式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进行补助。通过这些企业的污染治理示范作用来带动偃师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效果明显。另外,偃师市还争取到养殖业“世行贷款项目”12家,为养殖企业提供300万美元的世行贷款,通过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和加强环境管理措施,示范带动项目区及周边的养殖场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作者:李会芹 单位:偃师市环境保护局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2015年平度市生猪全年出栏总量为260594头,肉鸡全年出栏量107189556羽,肉鸭全年出栏量26266012羽,长期以来,平度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随着平度市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场对于畜禽粪便、病死动物尸体等的无害化处理不到位问题日渐突出。 1平度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随着动物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平度市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平度市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随意处置已经造成了养殖场业主与周围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平度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平度市因养殖散户产生的粪便、废水、气味导致的信访直线上升,约占全市环境信访的1/3左右。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呈现出三大突出问题:一是畜禽粪便排放量大;二是畜禽污染物涉及面广且危害大,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远超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总排放量;三是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据《2011年中国环境公报》,农业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7.4%和31.7%。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流域性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畜禽养殖污染危害 (1)水体污染和农田土壤污染。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畜禽废弃物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造成作物减产,大面积腐烂,并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会加剧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极难治理、恢复。据调查估计,目前畜禽废弃物中氮、磷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的流失量,约为化肥流失量的122%和132%。(2)固废污染。目前畜禽养殖户粪便处理的方式主要是露天堆积,积攒后卖给当地农民,拉走用做农业用肥。粪便在养殖场附近堆放期间,很容易发酵,产生难闻的气味。在夏秋季节还容易滋生蚊虫、苍蝇,再加上养殖场大多建立在村庄的周边,对附近的居民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3)病毒传播。全世界约有人畜共患疾病250多种,中国有120种,其中有猪传染的25种,由禽类传染的24种,由牛传染的26种,这些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废弃物。 3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是养殖业主重养殖轻治理。养殖户环保意识差,对养殖污染缺乏科学的管理,污染防治大多采取传统方法,处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养殖业主对畜牧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只片面追求规模,不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未建设有与养殖相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没有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养殖污染物排放,污水就直接排放到外面的江河中,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没有做到环境污染治理与养殖持续发展相协调,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二是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过去国家支持“三农”生产,支持农民创收增富,不论规模大小,没用考虑污染问题的支持养殖业,泽河、缁阳河流域、城乡结合部等局部地方的养殖过于集中,排污量过大,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难以治理及利用。如店子镇的南城戈庄村,依泽河两侧而建的大大小小的肉鸡养殖场有十多个,肉鸡存栏规模达到20万。污水排放量大,影响泽河水质,治理难度高。三是对畜禽污染物处理监管缺少相应政策。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薄弱,乡镇基层环保机构缺位,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存在空白,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城市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普遍存在环保审批和验收手续不落实,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已建治污设施的养殖场多数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有的运行不正常,甚至当摆设不起作用,养殖粪便随意堆放和污水外排,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4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一是提高畜禽养殖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凡新、改、扩建的畜禽养殖项目,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依法报批,并在建设过程中按《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操作。对目前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均要有对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做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二是必须合理调整畜禽养殖业布局,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划分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把环保规划关,以集约养殖为方向,以再生资源利用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和以集约规模养殖为主体的现代畜牧业体系,形成畜牧业的产业新格局,完成从传统养殖到生态养殖的转变。三是实施生态循环示范工程。要把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作为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根本出路,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通道,实现变废为宝,因地制宜推进养殖场粪污处理实施改造推广雨污、干湿“两分离”和粪便堆积、污水贮存、处理设施“三配套”等技术工艺,提高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能力,开展粪污处理循环模式示范创建,推广以生态能源企业为核心的区域化粪污集中处理利用的大循环模式,以种养加一体化龙头企业自主综合利用的中循环模式和小型养殖场以消纳地定畜的小循环模式。畜禽废弃物污染防治问题是关系畜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废弃物污染问题,需要各部门转变观念、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同时还要通过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突破口,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有效转变,加强对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摸索,通过对污染全过程控制及废物综合利用,达到畜禽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作者:王培宏 高德强 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 畜禽论文:畜禽肉质量安全养殖环节风险因素研究 摘要: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畜禽肉在养殖环节可能受到病原菌污染情况及风险因素,项目组对本市的100个养殖场(户)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病死畜禽的处理、畜禽疫病的防疫、养殖场的地理位置及设计、粪便的处理是影响畜禽肉供应链中在养殖环节可能受到病原菌污染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暴露出畜禽病死率较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不足、被调查对象缺乏生物安全意识等问题。本调查为乌鲁木齐市畜禽肉质量安全控制及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了研究数据。 关键词:畜禽肉;质量安全;养殖环节;致病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在饮食上不但对畜禽肉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而且对畜禽肉的安全性有了普遍关注[1-3]。畜禽肉供应链包括养殖、屠宰、运输、储存、销售、餐桌等环节,养殖环节是畜禽肉供应链的起始环节,若在养殖环节质量控制不严,常易导致携带致病菌的畜禽肉进入流通环节,增加了消费者遭受人畜共患病原菌感染的风险,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产生潜在的危险[4-7]。因此,加强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是保障畜禽肉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鉴于此,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市养殖环节受病原菌污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本地的畜禽肉质量安全防控提供参考。 1调查情况介绍 1.1调查目的摸清乌鲁木齐市养殖环节畜禽病死率及病死畜禽的处理等情况,为从源头对畜禽肉进行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提出合理的防控策略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1.2调查内容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养殖环节质量安全调查问卷。问卷涉及12个内容,涵盖4个重要风险因素:发病和病死家畜家禽的处理;家畜家禽的防疫;养殖场的地理位置及设计;粪便无害化处理。1.3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从事养殖行业人员及养殖场。1.4调查方式采取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及与养殖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1.5问卷回收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收回10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1.6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病死畜禽的处理方式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市养殖场不存在销售病死畜禽的现象。对病死畜禽进行掩埋的占87%,扔到沟渠、垃圾堆等偏僻地方的占8%,采用焚烧等其它无害化处理的占3%。无害化处理包括掩埋,但是现场查看后发现调查对象所说的掩埋并不规范。第一,掩埋地点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选择在远离养殖场(养殖小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城乡居民集中区域的地势高燥处。第二,坑体深度不够,多数坑体在0.5~1m,没有达到动物尸体最上层应距离地表1.5m以上,有些养殖户没有用生石灰等消毒药进行消毒。2.2濒死期畜禽是否有过急宰此项调查全部为否,没有出现急宰后食用或者销售现象。2.3是否有或者听说小商贩到本养殖场或附近养殖场购买病死畜禽此项调查全部为否,没有出现小商贩或者饭店餐馆工作人员到养殖场购买病死畜禽现象。2.4当地是否有人员收购畜禽私自屠宰经调查发现,有10%的养殖场畜禽被商贩收购后没有流入正规屠宰场屠宰,这可能与本市市民的生活习惯有关。2.5有无处理病死家畜家禽的设施设备经调查,只有2%的养殖场表示有处理病死家畜家禽的设施设备,说明本市焚烧容器、高温高压容器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备率较低。2.6粪便处理方式经调查,有72%的养殖场选择堆积发酵,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粪便处理方法。直接排除或直接上地的占18%,这一做法对地下水、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有可能使农田遭受超负荷的有机污染,超出农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2.7免疫疫苗的种类及免疫时间的确定免疫程序的制定应根据当地流行疫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以及所用疫苗的性能,确定首免、加强免疫的日龄,兽医站推荐的免疫程序也只能提供参考,更不可照搬别的养殖场的免疫程序。2.8畜禽销售方向调查表明本市养殖场90%的畜禽销往本地,最终进入市民的“菜篮子”。2.9养殖场距离交通要道、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经调查,76%的养殖场距离交通要道、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公共场所在1km以内。2.10养殖场距离畜禽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厂、水源地的距离经调查,93%的养殖场距离畜禽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厂、水源地的距离在2km以外。2.11饲料来源饲料的质量安全是保障畜禽健康的前提,本市有76%养殖场(户)为了降低成本,对饲料的主要成分如玉米等进行加工,但如果原材料选择不当,如发霉的玉米、豆粕,可造成畜禽病死率增加。2.12畜禽发病率及死亡率经调查,畜禽平均发病率为6.2%,死亡率为1.9%,虽低于国家控制标准,但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3讨论 3.1畜禽肉供应链中养殖环节可能造成畜禽肉受到病原菌污染的主要风险因素 养殖环节是从畜禽肉“农场到餐桌”的初始环节,经调查,可能造成病原菌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发病和病死家畜家禽的处理,包括正在发病或者已经病死家畜家禽的处理方式、濒死期畜禽是否有过急宰、是否有小商贩到本养殖场购买病死畜禽、有无处理病死家畜家禽的设施设备;家畜家禽的防疫,包括免疫程序的制定、接种方式方法以及造成免疫失败的其他相关因素;消毒工作,包括程序性消毒、发病状态下消毒、消毒药的更换;防疫的设施设备,包括消毒池、紫外灯等;养殖场的地理位置及设计;粪便无害化处理。 3.2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备不足 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低价销售、加工、食用病死畜禽的情况,但养殖户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意识淡薄,有部分养殖户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甚至喂犬。有的养殖户即使处理也不够规范,认为只要掩埋掉就算处理完毕,在选址时,未考虑到距离周围居民区的远近、水源、水位、风向等综合因素,掩埋深度也不够,消毒不严,现场调查时发现有犬刨出病死畜禽后食用的现象。缺少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场地,无害化处理局限于掩埋,有些养殖场连化尸池也没有。 3.3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 无害化处理体系包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运转经费、设施设备、场所、运输车辆等内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深埋法、焚烧法、化制法、生物降解法等。建议应优先采用化制及生物降解处理方法,小规模养殖场或屠宰场可采用掩埋、化尸窖等方式。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一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按照《动物防疫法》,畜禽饲养管理人员有义务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报告死亡和无害化处理结果,防止病死畜禽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二是制定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机制。按照“处理者受益”的原则将中小型的养殖场(户)财纳入财政补助的范围。三是强化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畜牧部门、公安部门、水利部门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四是加强宣传,有关部门要向广大从事畜牧业生产管理人员不仅要普及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无害化处理技术,更要普及《动物防疫法》、《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从业者的法律和生物安全意识。 作者:贾立敏 蔡扩军 李爱巧 熊仲良 单位: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畜禽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粪污污染明显增强,如何建立与现代化的畜牧业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畜禽污染防治体系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现在看来仅仅依靠单一的末端治理手段解决畜禽粪污污染问题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有效防控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污环境污染。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粪污;清洁生产 1推行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 1.1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最先由美国提出,主要内容为采用污染预防技术取代长期采用的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技术,主要思路是西方国家在总结工业污染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传统技术的主要区别是要求把污染消除在生产之前,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末端治理方面[1]。从我国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并存是符合畜牧生产实际情况的,因为再先进的生产技术,只能是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不是不产生污染物,所以末端治理作为实现环境保护的最后有效手段仍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清洁生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但相近的提法,在我国主要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或消除养殖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1.2粪便处理技术 1.2.1作为肥料畜禽粪便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有机成分,所以它在成为污染物质的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畜禽粪便可以采用微生物堆肥发酵的方法生产有机肥,堆肥的过程主要分为升温、高温、降温、腐熟四个阶段,其实就是通过高温发酵使有机物质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的过程[2]。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物料温度开始升高,在达到25℃时,有机物质开始分解和代谢。当温度达到50℃时一些芽孢、霉菌等微生物繁殖增强,此时有机物分解迅速,当温度继续升高时进入高温阶段,纤维素、木质素等难分解的有机物开始被分解。当温度达到70℃以上时,一些微生物由于高温死亡,酶类物质继续使有机物分解,腐殖质开始形成。最后由于微生物代谢减弱,物料温度开始下降,当下降到40℃时,腐熟物质成熟。1.2.2作为饲料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没有消化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鸡粪的可利用程度更高,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后是一种良好的非常规饲料资源。首先是干燥处理,目前,鲜粪采用微波烘干技术比较普遍,通过高温灭菌处理后将鲜粪制成干粉状饲料添加剂可以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畜禽日粮中,大大节省常规饲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3]。处理之后的鸡粪还可以喂鱼,有研究表明,鸡粪喂鱼可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增加鱼饵料,改善鱼类生活环境,可以提高鱼的数量。其次鲜粪可以通过青贮利用乳酸菌的发酵制成适口性较好的发酵饲料,饲喂效果也非常好。最后,可采用氢氧化钠法、福尔马林法等化学处理方法对粪便中的微生物致死,还可以用粪便培养蝇蛆等高蛋白生物,再将其制成饲料饲喂畜禽。1.2.3作为能源粪便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是一种非常好的能源物质,同时沼液和沼渣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肥田和养鱼。首先,沼气池应保持无氧环境,池内原料要搭配合理,常采用人粪、猪粪、青草的搭配,其次,沼气池内尽量保持20~30℃的温度,有利于甲烷细菌的迅速繁殖,畜禽的粪便如果不进行沼气生产也可以直接焚烧利用其产生的热量[4]。 1.3污水处理技术 首先采用物理处理的方法通过沉淀、过滤等措施将畜禽养殖场污水中的一些固行物分离出来,这为下一步的污水化学处理做好准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化学处理方法常用的有中和法,主要利用的是酸碱中和反应,因为养殖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胶体物质,所以还可以采取混凝沉淀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化学处理。好氧处理曾广泛应用于猪场废水处理,虽然效果不错但其投资较大,能耗高,所以现在常采用厌氧处理的方法[5]。目前比较成熟的厌氧工艺为厌氧消化池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等,厌氧处理整体上比好氧处理能耗低10倍左右,现已成为养殖场污水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 2关于养殖场粪污处理的建议 2.1改进养殖场生产工艺 首先要使干粪与尿液污水分流,采用干清粪工艺。干粪没有和污水混合在一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其肥料价值,同时还可以保持畜舍清洁,减少甲烷、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相比水泡粪工艺,干清粪工艺产生的污水少,同时减少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降低了处理难度[6]。合理规划布局,畜舍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漏缝地板式排水系统相比传统式排水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畜舍内安装合理的通风设施可以大大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合理使用垫料可以降低畜舍内的湿度、吸收有害气体、用过之后的垫料还可以做肥料和饲料。 2.2进一步加强农牧结合 种植业没有很好的消纳、吸收养殖场的粪污,致使粪便被随意丢弃、堆放,这使畜牧业的废弃物污染加剧。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养殖业向城镇郊区靠拢,种养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粪便需要一定的处理才能够作为肥料使用,不如化肥方便快捷,这也导致了有机肥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最终粪污没有出路,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为了提高人们对于养殖场污染物的治理积极性,政府应该给予一些优惠和激励政策,适当进行奖励和补贴,进而提高污染物的治理效果。 2.3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并加强政府引导 目前,清洁生产各地区的推行进展不一,主要是因为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体系,为了使清洁生产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广大养殖企业有章可循,应该制定实践性较强的清洁生产行业手册。政府应出台各种政策和方案刺激养殖户开展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要重视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对于开展清洁生产优秀的单位和部门要树立典型并进行推广。 作者:孙明梅 张健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摘要:由于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地理因素,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千差万别,所以在制定各个地方畜禽养殖业发展时要考虑细致周到,避免制定出不符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还要根据各个县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制定相关的适合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新道路,在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把本区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发动养殖户饲养家禽、家畜,使农民的生产、饲养、销售与一体,从而整体上提高本县本地区的经济实力。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经济进步 1畜禽养殖业的重要性 畜禽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人民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山东省单县实际,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提升山东省单县的综合经济实力,做大做强畜禽养殖产业,立足山东省单县畜牧大县资源优势,推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资源优势 山东省单县是鲁西南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种植业结构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花生,收获季节秸秆多、草多等自然资源优势,这样就很容易得到养殖户所需要的低价饲养原材料,降低饲养户的成本,降低养殖风险。农业大县,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但是舍饲的程度很低,许多有用的秸秆都把老百姓作为燃料烧掉,平时采取散户饲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低,规模养殖水平低,饲养粗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常年存栏量在6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不到50家,多是半舍饲半放养的状态,营养不均衡,管理水平低下,饲料转化率很低,很不适应现代肉羊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山东省单县被确定为国家青山羊种羊繁育基地、鲁西黄牛基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不断壮大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规模,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主要位置,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3品种选择 畜禽养殖业中畜禽品种是畜牧业中发展的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之重,也是关系到畜牧技术高低的表现。所以说养殖户饲养的品种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山东省单县畜禽品种的繁育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山东省单县是优良的青山羊之乡,在青山羊的保种方面做了很多大量细致的工作。2008年,山东省单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才从澳大利亚引种波尔山羊原种羊进行饲养和繁殖,与本地的青山羊进行杂交,繁殖杂交一代、杂交二代波尔山羊。因为波尔山羊具有优良的增长性能,具有生长速度快,体格大,育肥周期短等特点。特别是在2010年,在畜牧主管部门的通力技术指导下,西下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地区学习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通过移植的波尔山羊长势良好,并获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在鲁西黄牛的保种和育种方面,畜牧人员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保持地方的品种特色外,还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和本地牛进行交配和杂交改良。如引进外来的品种有利木赞、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外来牛,利用引进的冻精细管、冻精颗粒等牛的精液与本地的鲁西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生产出长势更好,体格更大,更健壮的牛。 4畜禽产品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量在逐渐增大,并且在品种和花色上也是不断的追求和提高,人民的菜篮子工程日益丰富多彩的同时,膳食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所以畜禽产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也在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问题。前几年市场上出现的“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一些养殖场为了片面的追求利润,从促进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者违禁使用抗生素、防腐剂和一些国家禁止的激素类药物。给动物性食品安全带来了更多的隐患。但是,在山东省单县的畜禽养殖业当中,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这与畜牧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和细致周到的工作分不开的。山东省单县的生猪出境量在逐步逐年的增加,肉牛的饲养量也在全区保持第一的良好水平。肉鸭的养殖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给山东省单县的经济带来了活力,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5主要成就 山东省单县畜禽养殖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动物疾病防控能力方面明显加强,兽药和饲料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产量稳步增长。畜产品产量也在稳步增长,保证了居民日益增长的膳食结构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食物安全,为改善人们的营养结构、营养水平、保证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的春秋两季防疫,在县政府的统一协调,各个乡镇的统一配合下,落实了全县的防疫目标,防疫数量,确保山东省单县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动物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动物防疫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作者:刘军 周建民 单位:山东省单县畜牧兽医局 畜禽论文:怎么管理畜禽养殖药物残留 (河南省宁当前集约化畜牧业快速发展,药物的应用品种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药物残留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引起了普遍关注。药物残留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还可通过环境间接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药物残留。控制药物残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饲养管理 畜禽的饲养管理是无公害畜禽生产的重要环节。选择优良畜禽品种,推广先进的改良技术及人工受精技术: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地避免疫病传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使用无公害的饲料。无公害饲料的保存要做到防潮、防霉、防鼠、防污染;采用阶段饲喂法,掌握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以粪便无公害处理为中心的环境控制技术。 二、饲料使用 饲料的卫生质量与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密切相关。要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必须提高饲料的质量。一定要做好原料检测、脱毒、保鲜等工作,尤其是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异嗅,且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如氯苯砷酸、洛克沙砷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要饲喂“绿色饲料”。保证原料安全。要应用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制剂、防腐剂、中草药等绿色添加剂。不应将含药的前中期饲料错用于动物饲养后期,不得将成药或原药膏直接拌料使用。不得在饲料自行再添加药物或含有饲料添加物。结合不同畜禽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正确使用畜禽饲料。 三、药物使用 1.坚持治疗为辅。以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对症下药、适度用药为原则.只使用通过认证的兽药和饲料厂生产的产品,以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和中毒等不良反应。尽量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无残留的“绿色兽药”,要在兽医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得私自用药。用药必须有兽药的处方,处方上的每种药必须标明休药期。饲养过程的用药必须有详细的记录。 2.记录用药情况。对免疫情况、用药情况及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必须按照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严格规定使用兽药。遵守用药规定。及时停药。 3.遵守药物的休药期规定。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根据药物及其停药期的不同,在畜禽出栏或屠宰前,或其产品上市前及时停药.以避免残留药物污染畜禽及其产品,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4.不使用禁用药物。饲养畜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饲料、兽药管理的规定,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国际卫生组织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等.不得将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使用,宰前按规定停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畜禽免疫注射疫苗7天后无并发症才能屠宰食用,免疫注射活疫苗21天后无并发症后才能屠宰食用。应用抗生素、磺胺药治疗疾病的畜禽。其肉、奶在停药3天以上才能食用。如喂含砷的饲料,其肉、奶要停喂5天以上才可食用。四、药残检测在饲养畜禽的整个过程中,要定期对水样、饲料、畜禽粪便、血样及有关样品进行药物残留检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以便正确采取措施,控制药物残留。此外还必须在畜牧生产实践中规范用药,建立药物残留监控体系,规定违规的相应处罚手段,真正做到有效控制药物残留。 畜禽论文:畜禽养殖进步状况和决策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丰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丰县低碳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1丰县畜禽养殖业发展概况 畜禽养殖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在丰县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丰县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实行标准化规模建设,并发展养殖大户2000户,重点发展了肉鸭、肉羊和奶牛三大主导品种。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49.74万头、1.74万头、112.86万只、4458万只,肉类总产超过5万t,禽蛋总产达到1.75万t,养殖产值达到9.9亿元。养殖业人均纯收入达325元,同比增加28.9%,畜牧业已经成为丰县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2丰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丰县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大大满足了市场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提高了农民收入,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由畜禽的粪尿及其分解产生的气体所致。另外,冲洗场舍和用具的污水、动物尸体、残余饲料、养殖场排放出的有害气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可忽视。按每头(只)猪、牛、羊、家禽的日排粪便量分别为7.30、42.88、5.95、0.15kg计算,全县畜禽粪便年排放量达1295.42万t,再加上冲洗圈舍的污水、病死畜禽、孵化残余物等,污染物将逐渐增多。由于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造成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也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因此,充分认识畜禽污染产生的原因,实施治理养殖业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丰县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的措施 实施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是保证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提高畜禽粪污循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丰县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畜禽清洁生产。 3.1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加快推进养殖业排泄物治理 以乡镇为单位划定畜禽禁养区、控养区和可养区。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要求,制定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计划,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生物净化和循环利用等多种治污形式,落实治理措施,分期分批推进治理。对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要制定搬迁或关闭的计划,限期完成搬迁或关闭。 3.2对现有畜禽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 据统计,丰县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有40余个。已有7个养殖场完成或正在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畜禽养殖大型沼气项目,为畜禽粪污治理、清洁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余已经建成或投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有设施但排污不达标的,根据所处养殖区域、养殖规模大小、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重点对畜禽粪污的处理设施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对改造整顿达不到标准的,依法关闭。 3.3加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快病死畜禽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网络,对病死畜禽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坚决防止乱丢乱弃现象,切实保护周边环境。 4促进丰县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全民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为了让广大农户牢固树立“低碳养殖”的发展意识,丰县应通过举办技术讲座、下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巡回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让广大村民意识到生活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严重危害性,并向农民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种草养畜、畜禽粪便发酵综合利用等生态养殖技术,让“低碳养殖”观念深入人心。 4.2利用科学,变废为宝 畜禽粪便是严重的污染源,但只要科学处理、合理利用,可实现其资源化配置。其不仅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等基础性饲料,还含有8%~10%的17种氨基酸和铁、铜、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优质的农家肥。增施农家肥,既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 4.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排泄物综合利用率 目前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多,并出现大量养殖专业户和专业村,畜禽粪便量大且集中,而又无足够土地消纳,为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可从2方面着手:一是深化沼气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基本原料,建成“简便适用、造价低廉、运行费低”的小型沼气池;同时,结合沼气建设配套改造生产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二是大力提倡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将发酵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用于农田、大棚、果园和鱼塘,发展优质农业、优质果类、优质疏菜,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4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养殖 如生态养猪,就是恢复猪的拱食习性,以生产健康食品为目的,在维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顺应自然规律,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再进行高效的养猪生产。其基本模式是在猪棚内砌制80~100cm的垫料坑,填充稻壳、锯末或者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了粪便零污染;粪尿加速了垫料中微生物的发酵,又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使有益微生物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成为猪的补充料;垫料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垫料表面温度升高,冬季可达18℃,底层达到50℃左右,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保障猪正常越冬,垫料可根据需要2年左右清理1次,经清理可成为高档的有机肥。整个饲养过程对外达到零排放、无臭味、无污染,和传统方法相比较,真正实现了畜牧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以带给养殖户更多的利益。因此,发展生态养殖业可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4.5提高养殖业管理水平 应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禽类饲养管理水平,完善兽医防疫体系,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推进健康养殖,善待动物,保证禽类生产健康发展,并控制疫情发生,减少畜禽类养殖场的废弃物。另外,还应限制一些抗生素及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尽最大可能节省饲料,节约用水,做到粪便干湿分开清理,减少冲圈次数,节约用电,畜禽场内种植树木和藤蔓植物,减少夏季太阳对畜禽圈舍的直射,达到自然降温的目的。种植物在为养殖场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还可带来经济效益。 总之,人和动物都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要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禽废弃物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畜禽养殖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丰县的养殖业走向生态环保、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正轨。
信息技术论文:有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都来自农村,初中的时候从未曾接触过计算机,而我们这两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都是建立在学过《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基础之上的。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不得不针对绝大多数同学讲了两堂基础课,包括:开机、关机;窗品和桌面介绍等等。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它和数学、英语、美术的关系绝对是密不可分的。在计算机课中,老师同样应该渗透其他学科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 另外,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计算机学科中也不例外。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我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选出若干个基础比较好一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辅导小组,在每次上机的时候由他们负责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既提高了总体成绩,也使他们获益不少。 3、任务教学的设计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以上是我从不同的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考虑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如何讲授任务的设计,考虑的层面应是多角度的、相互之间是融合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应该有侧重,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效果,尚需要进一步与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深入探索。 信息技术论文: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以多样化的角色对学校教育改革和信息时代学生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浅析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提出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中学学校教育、角色、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是作用发挥的有效中介,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一、单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1、立足信息技术教材,分析学生情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操作。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他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科学知识、简单的程序设计知识等)以及帮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技能操作训练(包括word编辑文字、excel表格处理、e-mail发送、简单的网页设计等)。其中,在教学前测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学生个性和需求等。教学中注重学生反馈信息,预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并进行形成性评价。此外还应重视后期测评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储存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2、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悟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地计算机教育,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只是一味地按信息技术学科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过于单纯和专业化,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结合各科学习需要接触和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达到学科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样,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比如,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信息文章和设置信息讨论会,学生的信息常识可不断扩增;借助互联网完成学习任务和创设师生、生生的情景交流来评价信息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教育学生杜绝滥用信息资源和乱交网友以及教会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等途径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二、从学校教学系统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教师的多样化角色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信息社会需要教育领域能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和快出人才。面对教育信息量的激增,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媒体、策略的分析与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设计,大到整门课程的设计,小到一个单元目标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它可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依据。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理论的依托,又懂得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由他带头进行教学设计,定可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教学设计热”,这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2、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信息社会中,媒体教学已走进教育领域,各学校都在筹备资金大力建设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师应带头做好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如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幻灯投影教材、简单的音频和视频教材、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以保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的需要。 3、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时代,大量新型的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选择出合理的学习模式。比如:网络探究式学习模型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小组学习和游戏型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辩论和反思能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向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建议学习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4、创设和谐的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情景的创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施展给学生主动探究、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意义建构。信息技术教师可教育叙事,通过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启发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真正的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以其多样化的角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他的先进教学思想引导下,学校教育定会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教育自身也得到一定的改革。 信息技术论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思考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的必修课,是学生将来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广大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学校甚至只作为“课表”课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阻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本文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的经验,从农村实际出发,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直接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笔者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精心设计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片面看待信息技术教育 (1)校领导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少,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打字、上网、聊天、打游戏;有的校领导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它将是下一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认为信息技术离他们还很远,不够重视;有的校领导甚至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的根源,会使学生变坏,干脆一棒子打死,不开信息技术课。 (2)教师方面: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专业教师力量不足,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而只能让其他教师兼教或让教师们在排满工作量的情况下额外任教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信息技术专业的培训,仅有基本的电脑常识,还不具备教学信息技术的能力;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课不作为中、高考考试科目,也就没有人去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好上坏一个样,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产生“信息技术无用论”,平时不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上课则采用“放羊”式教学方法。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3)学生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生是既好奇又充满求知欲的。然而学校不能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广大学生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只是在街头巷尾的网吧产生了第一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就是上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娱乐的。”[1] 于是部分学生沉湎于网吧,美其名曰“学习信息技术”;部分学生则不愿学习信息技术,怕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它失去了兴趣。 2.学校教育设备少,硬件设施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投入高损耗课,它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的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也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农村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数量不多,大部分学校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电脑的机房,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2]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3.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使用 一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高标准机房,把互联网、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和多媒体教室都建设起来,但却没有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和新课程教学所需的学习软件,平时不开放,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练习;部分学校为了降低损耗,减少维护费,则把软、硬件资源尘封起来,只用作上级检查的展示品,充充自身的脸面。这就致使大量的投资资源白白浪费。 4.片面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缺乏整合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只是教授学生简单的计算机技能,忽视了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德育及情感教育,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严重偏离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5.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很多是课表课程,多采用“放羊”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也日趋正规化,很多学校能按新课程标准开设、开齐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应试教育、硬件设施等原因,虽然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上了课表,但却很少或者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而被辅导课或被语文、数学课所挤占,成了名符其实的“课表”课程;有些学校即使上了课,多采用“放羊”式教学,也成了学生的休闲课、玩耍课。 二、实施方法和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领悟新课标精神 (1)为信息技术创设优良的大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吸取外地先进的经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举行一些公开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校方领导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压力,能够为信息技术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要组织各学校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竞赛等相关赛事,让各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国家十分重视;同时还要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大讲赛、 校长信息技术知识比赛等活动。不但要学生比,还要教师比、校长比,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把信息技术教学和日常应用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当中,为信息技术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比如根据农村现有的实际采用校本培训方式、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推进,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对年轻教师和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比较专业的培训,请外地专家来讲座或派到外地学习等,培养一部分骨干教师,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其次,要用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所有的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趋势,意识到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对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2.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 资金是制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够用即可”,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效应,且不可好高骛远。 (1)高低搭配,新旧结合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因此,计算机房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然而建一间拥有50台电脑的新机房需近20万元,显然,如此巨大的投入对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最切合实际、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具体做法是:本着“够用即可”的原则,用廉价的二手电脑配置机房,目前二手市场CPU赛扬1.2G、内存256M、硬盘30G、15寸彩显的学生机仅为500元左右。电脑更新换代快,二手电脑的实际应用时间并不长,质量也有保证。这样的配置,用于上网、一般的计算机教学足够了,而费用仅为新配置学生机的六分之一,两三万元就可建一个50台电脑的计算机房。如果经费允许可再补充新配置计算机作为教师机和服务器,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备课和教学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际需要,还可以把因电脑贬值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抓住机遇,挖掘现有资源 为了普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各校应抓住大好时机,增加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挖掘其最大的潜能。早些年各校都配置了VCD、功放机和音箱设备,如果再买一块带AV输出端口的显卡,加上农远工程中“模式一”的大屏幕彩电和电脑,就可以建成一间多媒体室。 3.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有了硬件,还要有相关的教育教学软件。由于买配套的教学软件比较贵,并且有些公司开发的软件不能适应农村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就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搜集素材,自己开发资源,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在很多学校都通过宽带上网,我们可以把它与机房相连接实现共享上网,让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下载自己所需的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还要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特色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软件。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4.加强教育教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学校要构建教研网络,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5.纠正课程偏差,采取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 各农村中小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同时利用课外时间适当地开放微机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浏览网络、搜集素材,巩固课堂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由于农村中小学学生对计算机使用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初次接触,既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又十分迷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采取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和基础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农远工程”提供的资源和Internet网络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对他们将来生活、学习的深远影响,让他们逐步重视信息技术课,而不是当作休闲课、玩耍课。 (2)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既是学生个人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是学生团体共同参与的结果。由于农村学生智力及个性因素的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助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参与合作成为可能;再有对于那些水平偏低、缺少合作勇气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增强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合作。 (3)发展兴趣小组,培养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以竞赛促普及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竞赛等竞赛活动,并且省、市、县也举行了相关的竞赛活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科兴趣小组,培养有某项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添砖加瓦。 三、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解决软、硬件和基础设备问题外,加强校领导和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论文:会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重要子系统,同时会计信息系统本身也是多层次的软件系统,且不同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依赖关系:高层次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会计检查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会计核算系统。而目前国内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由于在数据库、数据库结构、开发工具以及数据文件的存储格式不尽相同,在数据交换的接口方面不公开、不统一,严重阻碍了高层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现代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构造了现代会计新体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常规的想象,将来的世纪就是一个信息经济的社会,会计作为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将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要使得这一系列的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广泛的应用,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技术准则——会计软件的标准数据接口文件。 一、规定会计软件标准数据接口的必要性 1.企业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日益提高。目前很多企业都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用要开发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要提高管理层次,就要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是密切而不是松散的,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应充分共享和交换。因而,拥有一个规范的数据接口标准,正是企业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2、软件公司发展的需要:财务软件应该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可以按照公认的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进行数据的转换,而目前市场上各种版本的财务软件却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不能相互交换数据。为了更好地使软件公司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拥有一套标准数据接口也是他们所急需的。有了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数据接口,使企业在选用或开发管理型财务软件时,不必更换已有的财务软件,就可以顺利地实现系统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使系统不断地更新,这些数据资料也能长期保存下来并有效利用。 3、政府组织、企业集团等审计与统计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入到集团公司、企业主管机关的审计工作之中;同时,国家财政、税务、审计、统计部门也要求加快发展审计电算化。要想成功地发展审计电算化,统一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系统的数据标准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审计业务大部分必须到客户那里去完成,并且是对在客户的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测试,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还会不断有数据更新和交换。设想一下,如果各行业运用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格式五花八门,对审计电算化工作来讲就要为每一个会计核算系统匹配一个相适应的审计软件,才能正常地进行工作,那将造成多大的麻烦和浪费。因此,无论是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还是政府审计,都需要一套数据接口标准,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成同一格式,从不同版本的会计软件中直接取得数据。 集团公司、企业的主管机关、税务和统计部门在进行数据、报表汇总时也由于下属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数据格式不统一而难以进行。由此可见,标准数据接口无论是对集团企业、政府组织的审计或统计工作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中外软件的交流: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同,公司通常同时采用两种财务软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管理。一方面,利用外方的会计软件产生报表,进行会计信息汇总,提供给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分析、决策;另一方面,公司利用本国的会计软件,对公司日常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处理等。然而,这两者之间由于缺乏标准数据接口而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 财务软件应有广泛的适应性,既要有处理国内事务的能力,还应考虑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国外的管理软件进入国内市场,带来了国外企业的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如果实现了标准数据接口对数据的转换,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会计软件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中外软件的交流。因此,为了提高我国会计软件的性能,使我国的会计软件能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必要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标准。 二、实施方案和过程 1、立项:上海市财政局为此确定了关于建立标准数据接口的项目。考虑到各种不同层次对此项目的需求以及紧迫性,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会计软件专业委员会就此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立项。1998年4月,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接受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委托,为上海市财政局会计处制定商品化会 计软件的数据输出接口标准,成立了该课题的项目组。 2、调查: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针对制定标准接口这一课题进行了许多次讨论;对上海市各财务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集团财务审计部门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考和查阅了国外有关数据接口的文献资料。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会计软件数据接口问卷;走访了用友、万能、博科、金蝶、大沪、科发、恒远、奇胜、安易、海天、达易、卓越、铂金、佛氏、明鸿、智光、SAP、SSA等软件公司,以及纺织、化工、石化、机电、外经、建材、冶金、商委等行业财务审计部门,并进行了问卷调查。 该问卷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对各公司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总体系统要求进行调查、对帐务处理系统进行调查、对报表生成系统进行调查、对工资核算系统进行调查、对固定资产处置系统进行调查。对销售系统进行调查、对材料核算系统进行调查以及对存货核算系统进行调查。 在调查各单位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总体情况中,主要针对各种软件所包括的功能模块、应用平台、开发该软件所用的工具,以及软件所输出数据的格式和接口标准等各方面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提问。 项目组在大量调查研究和问卷提问的基础上,再通过召开研讨会和进行个别咨询等,进行了极为广泛的意见征求后,制定了《上海市会计软件数据标准接口规范》。 3、调试:标准数据接口课题组用标准接口文件测试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建材集团总公司、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上海金山石化公司、上钢三厂、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数据,并与上海大学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进行探讨,进一步修定原方案,提出了2.0和2.1两个版本。大家一致认为此文件是现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有利于统一各软件间数据转换,有利于各软件公司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国家财税部门的数据统计,有利于统一的电算化审计,有利于和国际财务软件发展方向接轨。这反映了上海市会计电算化科研方面的水准,为在更大范围内全面开展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 4、完成情况:如今随着标准数据接口的出现,使得市场上各种版本的财务软件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之间不能相互交换数据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在中日合资企业摄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一些单位,利用上海市标准数据接口项目组制定的数据接口标准,已成功地使立成软件的数据得到转换,并为其所用,从而圆满解决了共享数据的问题。在此项实验中已充分证明了不同软件公司之间的数据可以通过应用标准数据接口来实现数据转换。法国索迪斯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万能财务软件公司应用由上海市标准数据接口项目组制定的标准数据接口,成功地将国外软件数据转换成功。由德国SAP软件公司与海天软件公司共同合作,也已经将上海麦得龙大型超市日常数据转换成功。这已充分证明了中外软件数据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标准数据接口来实现,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会计软件的性能。 在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关于标准数据接口实验中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通过运用标准数据接口文件,将计算机中心小型机上的RPT文件转换成DBF文件,再运用标准数据接口将其转换成TXT的格式,使数据能够运行在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Excel的XLS文件上,实现将小型机上的数据转出,使这些数据同样可以运行在微机上,从而实现了定点开发的软件数据与商品化通用软件数据之间的转换。这也证明了企业间的各种应用软件数据也可用标准接口来进行转换。 在会计人员电算化考核中,也已经用到标准数据接口,将各种应用软件的DBF文件、MBD文件、XLS文件等数据,顺利转成TXT文件,进行统一阅卷。 以上这些实验的完成,充分体现了标准数据接口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5、评审:1999年4月16日,由上海市财政局会计处组织,上海市计算机信息产业办、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上海市计算机软件技术中心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对于规范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开发电算化审计软件,评价与审查各类会计软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了良好的工具。项目通过了评审。 信息技术论文: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与效率。但是,也有很多阻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不利因素。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呼唤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有效”是教学的生命,学生的真正全面发展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部分)(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教育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快乐教学将是我们继续坚持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笔者以自己英语班级教学为实验对象,不断进行英语新课程改革,并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剖析初中英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快乐有效实施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迷茫困惑,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力求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努力使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如下: 1.对城乡薄弱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城乡薄弱学校的硬件设施亟待改进,尤其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投入,教育部门应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师资力量、水平、学生规模,进行物质上的投入,实现均衡加特色发展。 2.改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内涵。(1)对教师进行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及时获取信息,转变信息技术观念;(2)及时对信息技术进行判断、评价、批判、汲取、应用、交流、整合、创新;(3)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体现崭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组织形式方法;(4)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英语教学论文 )教师必须学会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策略;(5)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引导,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3.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灵活展现,新意不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有用资源来支持教学,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供鲜活的事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课内知识及课外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信息技术与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英语教学有很多种教学模式,不论你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只能使你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是为了使用而用,追求形式上的浮华。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内容、重难点、语法结构、句子结构、学生实际水平,来决定采用哪种信息技术。 5.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1)创造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先进的教学设施:英语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条件好的还应该为英语教学配备DVD、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多层次、多类型的使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3)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点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使之养成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书刊、电视、网络等信息工具、媒体等渠道开展学习,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学生使用网络。 信息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开设一门课程或简单地学一点计算机知识就可以的完成的。我们有相当多的教师善于上网收集教学信息,但带有明确教学目的,善于高效搜索信息、处理、加工信息、创造性运用信息发挥教育教学功能的却不多。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加快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个问题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多少、质量如何以及普及和开发程度是衡量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21世纪将是计算机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将是计算机水平的竞争。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是否兴旺发达。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加快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问题,谈点浅见。 一、思想认识要高起点 谁在计算机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谁就在21世纪高科技竞争中处于优先地位。我们要从教育战略高度,从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该把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它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联系起来,把它与发展社区经济联系起来。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美国个人电脑平均每5人就有1台。我国现在全国才只有12万多台计算机,接受其教育的中学生只有400万,况且不少地方抓得还不实。如果我们还不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奋起直追,我们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二、电脑配置要高档次 在电脑配置上,我们曾经走过弯路,在一些学校配置了中华学习机,结果因功能不全和落后,而被逐渐淘汰了。所以,我们在电脑配置上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国内外电脑发展态势;二是实际购买力。不能因经济实力不足购置低档品,造成人为的浪费。宁可让其发展速度放慢点也要把档次提高点。1993年全国电脑销量调查表明:486占32.2%,386占41.6%,286占23.5%。美国电脑市场以486为主流产品。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中小学配备386电脑最好。这样既与发达国家相距不远,又不会因档次低不实用而过早被淘汰,造成浪费。 三、经费投入要高标准 一台386电脑,3000-4000元。一般高中需40台左右,初中需20-30台,小学需12-20台。按这个数计算,一般高中需经费十余万元,小学和初中也要数万元。 这笔巨额款项单靠政府拨款是不行的,但又不能因为数额大束之高搁,解决的办法是多渠道筹措经费,采劝政府补一点,学校集一点,家长捐一点,社会助一点”的办法,坚持高标推投入。原郴州市用这个办法,较好地解决了经费缺口问题,现已有2所完中,3所职中和6所小学购买了电脑,共200余台,还有一些学校也在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上电脑。 四、师资队伍要高水平 目前虽然有不少学校开展了计算机教育,但真正能胜任教学的教师并不多。 有的教师根本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就“赶鸭子上架”,结果是教师教的吃力,学生不知所云,没有很好地发挥设备的效益。针对师资落后于设备这一严重状况,我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计算机师资培训列入总体规划中,严格考核。一是选派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直接到有关高校培训;二是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应把培养计算机教师当作自己的职责。在全国中小学普及计算机高潮到来时,我们应该有一批数量足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五、重点学校要高要求 不少的重点中小学根据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电化教育设备配备的规定,开展了计算机教育。但总的来说,质量不高。为了应付各级比赛,比较注重少数尖子的培养,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有悖于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初衷。 重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一定要高标准、高要求,出人才出经验,为其它学校作出表率。 六、软件开发要高质量 现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十分注重开发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1990-1991年间,美国用于购买软件的总经费达3.5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韩国高达1700万美元.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质量要求,应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坚持高要求。一要大力开发实用性、实效性强的软件;二要加快编写中小学的计算机教材,使教有所依,学有所本,提高计算机教育质量。 七、管理机制要高效能 计算机教育投入大,没有效益是不行的。但效益来自管理,来自严格要求。 首先要把计算机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基础学科,把它放在与语文、数学、外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国家的政策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其次要把计算机教育列入中小学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并计入毕业总分。再次是把计算机教学成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美国人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有了这条路,就可以迅速传递信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 为了使我们中华民族在未来的高科技竞争中占有应有的位置,我们必须立足高起点,面向新世纪,加快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论文:分析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棉花加工业中的创新应用 1 信息化保质量,提高产品的品质 自动化实现,体现在运用电脑和网络为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耗的降低上,进而将工程的进展立体化,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效,本文介绍某一工厂在两个手段形式上使一个落后工厂渐渐迈入信息化范围的过程,一个是利用智能装置,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果和速度,加入了高精度芯片的概念,将人的工作渐渐转移为机器的工作,并且提高了稳定性,和精确性,一方面有利于产品生产的集中化,并且产品的能用度也提升。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控制机器的主人。第二个是能效的多方面发展,智能方面机器的介入避免了人的生理因素造成的懒惰和精确度较低。将各种计算、检查、操作、存储等集于一身,且持续工作的能力较强,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约时间。 信息技术对于棉花加工机器的改造使得工作的准确率和工作程度越来越大,应用到大型轧花机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而为了适应机器的更新,从人员管理方面的投入也变得更大,管理方式也有所更新,全面投入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当中。相较于现在的数量和质量,从前机器相差较远,主要体现在对于数据的掌握情况不到位,不能获得准确而有效的全部数据。这一点在后来的PLC控制领域得到了弥补,从人员开机开始的一切工作都可进入系统观测到。对于棉产品的等级和含水程度都可及时掌握,在平时的操作中,能够保质保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工序形成一个顺畅的流水线作业,从开机电脑,输入信息开始工作,将籽棉的相关信息投入电脑,其它机器将自动开始根据已经编入程序的的流程开始操作,机器化的作业能够避免人为作业的诸多失误。此外这种参数可进行提前设定,保证了开工的时间和效率。实现了整体化流程化的操作,能够大大提升棉花作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出量。 2 安全生产信息化需求牵引,保安全生产,求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的形式仍然相当严峻,安全生产问题已经不仅是生产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信息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监测,人为危险因素的控制,故障自动化的诊断,危险状况自动化报警等都有许多值得应用和关注的价值。 该厂在信息化技术改造过程中,主要对可监测、可控制进行技术改造,针对168轧花机的辅助设备皮清机齿辊的高转速特性进行了机械自锁和信息技术的连锁控制,主要增加传感器、机械自锁装置。高速运转的齿辊在运行的过程中是无法打开安全检查门的,经过PLC的连接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中,再由计算机通过皮清机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发出可靠的指令给每台运行中的设备,在安全门打开和齿辊停止运行时PLC就会通过计算机发出指令停止主机的喂花电机,退出正在运行的工作箱,发出退箱警报。随着工业自动化越来越重视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这就使得工业生产的背后沉淀着深入人心的工业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现代管理的精髓,真正做到和体现了和谐工作的新局面。 3 工业信息化达到节能降耗,增加效益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不能依靠高能耗高成本的投入来获得收益,这是不科学的,已经会受到淘汰。为了实现节约化生产,必须要考虑对于设备的更新,能源的循环利用,更加要加大信息和流程化作业的利用程度。 今年该厂对所有的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购进了数台变频器,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厂购进的变频器主要应用在45Kw以上的风机电机上,通过一年的运行为该厂的节能降耗,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气力输送和通风除尘在棉花加工工艺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也是棉花加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工行业中风机占加工生产所需总动力的35%,为满足工艺的需求和生产过程的要求,该厂使用了变频器以后有明显的节能表现,三垦力达电器有限公司的变频器SHF-132千瓦和西门子S7-200PLC直接控制,扩展了模块和USS协议通信两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变频器的应用功能,该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信息技术改造。(1)多段速控制。变频器采用外部控制时需要有模拟量,电位器,开关量等多控制形式,当不需要连续调节电机速度的时候,可采用PLC开关量控制多段速度控制方式,SHF-132千瓦变频器是矢量控制变频器,我们把变频器代码Cd019020021022分别设定为3210可通过四位8421码的方式控制变频器输入端子X4-X1实现从0001-1111的十五种速度的控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采用不同时段、不同速度和风压传感器的配套使用,收到了明显的节能降耗的效果。(2)PLC与异步电动机变频器的连接。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有比较复杂的内部设置,在接好硬件接线后,要根据控制要求,逐项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显示器,电机的频率、恒定转矩、减速时的正常停车模式、发生故障时的停车模式、线性斜坡、低速、高速、电机电流、逻辑输入、模拟输入都非常的关键。(3)变频器节能的应用。变频器在棉花加工中采用与否主要根据工艺专业确定,对电气专业而言,分析的是变频器的节能效果。从式中:p2/p1=(n2/n1)3可以看出变频器减速可以维持工艺专业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减小电机轴功率,从而节省电能。我厂美国清花机风机的电机是110Kw,原来是一直处在工频频率下运行,不论负荷有无变化,它的速度和频率保持恒定,它的调风量是由人工调节板来实现的,没有考虑能源的节约,而实际工作中手摘棉和机采棉挡板的开度在40%-50%左右,造成相当大的部分能源浪费,在挡板节流上所需的风量在35%-55%富裕,节能空间很大,我厂通过改造使用变频器以后,手采棉在实际的运行时电机的频率控制在35%左右就能满足轧花的需要,机采棉在实际运行时也只需要41%左右就能满足轧花的需求,平均节约电能在35%左右。 企业“节能降耗”要与自动化、信息化相结合。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表仪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监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的综合性技术。它含盖了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信息自动化在工业的运用主要就是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的问题。自动化信息在表面是不直接创造任何效益的,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企业的“节能降耗”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自动化信息对企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设计和经营水平,带动 企业管理内涵的进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如果说:“自动化系统是企业主体骨干,那么信息自动化则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综上所述,自动化信息技术为棉花加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新途径,也为农民增产增收,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前所未有的效果,它必将为棉花加工业开创新的局面。 信息技术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泉州一中 林地灵[内容摘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连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将信息技术的教育向网络化大力推进。本文是本人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基于网络下的教学活动,介绍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 Internet 交流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必修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课有着两个突出的特点: 1、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更新非常快。信息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软硬件技术的更新非常快,如软件中最为重要的操作系统,当人们还未完全熟练Windows 95时,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Me 、Windows XP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使人们不禁要困惑自己是不是还跟得上知识的更新。可以这样讲,即使今天向学生教授的是今天最流行的东西,可能明天就已经烟消云散,而成了过眼云烟了;而硬件,几乎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要更新一次,曾几何时,80x86的机器一统天下,PⅡ, PⅢ,PⅣ的相继推出,不经意间就把它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促使该学科的内容也要随着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迅速更新换代的特点,要求整个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必须跟得上更新换代后的需求。 2、信息技术教育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其他学科注重地是打好基础,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必然要求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要与传统的其他课程不一样。传统的教学大都是在教室里采用"书本+粉笔"的模式,网络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现在的中学,特别是达标中学大都有了自己的校园网,有着自己的网络教室,这样为我们更好地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提供很大方便: 一.在网络教室上课 中小学地信息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多实践,多动手。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里,除了少量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章节无需通过演示说明外,其他的大部分是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在课堂上要强调的是学生操作技能培养,把上课地点设在网络教室,教师以"任务驱动"方式,以某个实例为先导,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授相关知识。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演示,就可以马上在自己的电脑较熟练地操作,消化吸收本课堂的知识,并及时反馈信息给教师。在网络教师上课,教师也可以把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注意事项以WEB页面的形式储存在Web服务器上,供学生自学使用。 二.通过联网的机器在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相互的探讨与交流 现在的网络教室一般都装上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如南京远志科技的LanStar,北京深蓝易思的EasyClass等,借助这类软件,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对老师提出的某个问题,学生可直接用文字或声音与老师交流,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形成一个讨论小组,相互探讨,学生还可以就个别问题单独向老师提问,老师也可以方便地在教师机监视控制学生机的操作情况,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促进,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开放性、针对性、合作性及情境创设的原则。 1、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在网上参与交流学习体会,可以使平时比较内向不敢发言、表现欲较低的同学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地看法,通过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网络教师里,把全班分几个小组,各小组成员的分配采用互补的形式,即层次高的、中等的、低的来搭配,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让每个小组出一版电子报刊,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就要相互协调分工,有的要负责统筹,有的要文本输入,有的要负责图片处理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3、有助于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创作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完成一定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老师还可以把学生完成的比较出色的作品在网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让学生在自己同学中比较,从同学中学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我们一直主张这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整个教学的重点已经由老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最有益、最有利、最有力的"教学工具",他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别是在学生放任自流的学习时,将起到最大的限制和控制作用。 三.通过Internet获取更多的知识 Internet是个大课堂,它的信息包罗万象。从Internet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网上的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正是学生很想了解的。在Internet上,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而且这些信息都是比较详实,比较全面的,这对扩大同学们的视野、丰富同学们的知识面是非常有好处的;网上的BBS论坛、留言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新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网络知识竞赛,组织个人网站的评比,可以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现在的Internet上,有很多的教育类网站,非常便于同学们补充课堂知识和自学,如K12教育资源网,我省的曙光网等等。针对现在的学生一旦上网,很喜欢上聊天室,玩游戏这一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必要的时候,就切断学生机器与Internet的连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要注意信息道德的培养。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和网络黒客随时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要组织学生有关这方面的多种形式的讨论,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信息道德观。 信息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目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和我们信息技术课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在我区小学中,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初步建成高标准的校园网络、标准化电脑教室,计算机课堂教学也已起步,大部分小学已经开设有信息技术课,并开设有计算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已成为计算机教师们一个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这样看来小学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我认为计算机教学要从学生兴趣入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入手。而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游戏;学生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老师们就要给电脑装一些练习字法的游戏,另外再装一些练习鼠标的游戏,如:WINDOWS98自带的纸牌、扫雷等,这些游戏既能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还有,我校所用的《金山打字通》效果都很好。 2、学生喜欢利用电脑绘画;绘画比较容易学习,让学生从比较容易的学起,而且是从兴趣方面击起他们的求智欲,这是一种把兴趣和学习结合的一种好方法。而且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他们美的情操! 3、学生喜欢上网;在网络发展的今天,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网吧随处可见,只要家里有电脑的,只要电脑具有上网功能的,家里一般都上网了,所以,学生在校外已经接触到了网络,从中已经了解除到了网络的昧力,他们在校内同样渴望上网,所以网络教学同样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还要求我们教师在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为己所用。 4、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补充计算机史、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界的大事,对学生来,比较的新鲜、有趣,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如:在介绍WPS的时候,我们可以拿WPS与WORD相比,分别介绍他们的发明人,求伯君和比尔。盖茨,从WPS艰难的成长历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优秀的国产软件的开发所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既增强了学生正版软件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微软时,介绍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和现在的钱财、学生听这样的故事一般都非常感兴趣,你在故事中就可以顺便介绍了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的全线产品(从DOS到WINDOWS,还有OFFICE系列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接受了。 5、字处理对学生来说则是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学校在绘画中,在画中插入艺术字,在上网时给网友、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这都要用到文字输入与文字处理,我想将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或许可以考虑用电子邮件形式来完成。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包含有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 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计算机教师则应结合计算机的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边讲边练的形式,在应用上采取了边学边用的策略,搞好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肤浅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理论联系实际,为祖国的信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信息技术论文: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探析 首山镇土台小学 边宏 当今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在这个时代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教育改革可以说是教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顾眼前,而要面向未来,把握未来社会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从未来出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改变着教育的传统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有较强实践性的基础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信息技术提出了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第一要务,精于教学内容,注重方法掌握,着力养成教育,强化人格塑造,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将来更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一、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课中尤为重要。 教材本身是死的,教师的教学是活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中,课程的授受知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传统课堂中教师强调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在新课程的授受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需要加大教师个人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例。这就决定了教师文化需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使教师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提出新的见解。以不断创新为特征的教师文化才能孕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让学生有一个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2、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计算机是一种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现代化工具。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使他们掌握创新的钥匙,开启每一扇问题之门。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例如,在“画图”中学生学会了曲线的画法,然后出示一幅较复杂一些的图形,让学生去探索怎样把它画出来。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讨论来达到最后的结果——画出图来。信息技术离不开实践,所以多加强实践环节。对实践,应注重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允许过程的多样性。教师只作适当提示,恰当点拨。最终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在设计制作连环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时,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围绕一个主题创作带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在操作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使用多种画图工具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操作课时不能少于总学时的70%。因此,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1、要从思想上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中使二者密切联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脱离任一方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 2、要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演示作用,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 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教师的演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如:在教学使用曲线工具,调整曲线形状时,如果只需要拖动一次鼠标,鼠标应原地单击一下,才能固定曲线,这一点教师必须重点讲解演示,要让学生看清。如果鼠标指针改变位置后,再单击鼠标,曲线就会变形。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不溢不流。教学上充分重视教师的演示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育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有时,在学生的心中还可能产生一种潜在的竞争意识:我要做得好,赶得上我们的教师。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2)要强调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在上机时,只有采用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授人以鱼,仅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只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学到了方法,才能终身受用无穷。比如,在指法训练中,必须保证学生采用了正确操作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盲打。 (3)明确上机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一个学习阶段规定一个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要规定新的任务,新的目标。这样,一环扣一环,一环紧似一环,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字母键指法练习中,先进行的是中排键的指法练习,然后是上排键指法、下排键指法的练习 。最终目的是学会了所有字母键的指法操作。 (4)在培养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 要使学生取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学生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比如:在教学“画图”这一软件的“椭圆工具”的用法之后,“矩形工具”的用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在学习和操作中感到自己探索的乐趣,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5)每次上机操作后,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小结,把上机操作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而且对于操作中,好的给予表扬,有错的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提高操作能力。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具有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学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不适合了,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学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同时,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文化经典和精神财富的时代。作为教师,尤其是计算机教师更应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及专业书籍,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指导,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既解决预定的教学问题,又引申开去,激励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并提出题解高、更新、更深的问题,在更高层次的思考、探究中给学生指导和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在对未知世界的解密中发掘学生的潜能。成为一名有人格魅力和个人真知灼见的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怎么提高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数学校都停留在应付信息会考层面上,有少数学校的学生象征性地参加了信息奥赛等活动。因此,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有潜力可以挖,关键是如何来调动学校、社会及信息技术老师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从而达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 教学效果 一、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与原因。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其实所有关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人士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就象摘要所说的大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都停留在应付会信息考层面上,有少数学校的学生象征性地参加了信息奥赛等活动。 具体表现在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投入有滞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象高考科目一样认真细致且有效的进行教学;学生也是懒洋洋地来学习这门课程,有些班的一些学生在开学不久就把信息技术课本丢了,过了一个学期之后,有的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本不见了,有的当然不是丢了而是没有将课本带来,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门课程的性质。上机课也是主要地玩QQ或其它游戏为主,即使老师管得较严,其效果也是不佳…… 产生上述这样的原因是多种的,但主要的就是这门课程目前不是高考科目,如果即使将门课程成绩算十分计入高考里面,本人确信情况和现状就会和目前大不一样。 二、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行政职能部门要制定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 教育行政职能部门要制定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指挥棒工作没有做好,则下面的学校教学一定没有效果,就象打仗一样没有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一定会吃亏一样的。现在这门课程在一些中学可能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正综杂科了。 关于如何来制定好该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向他人学习,学习别人有价值的较科学的评价方法与做法。如美国评价一所学校主要地看这所学校(无论评价一所大学或一所中学或其它学校)的毕生走向社会后的犯罪率是多少;主要地看这所学校的毕生走向社会后成功人士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主要地看这所学校的毕生走向社会后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或造福人类的人所占比例是多少等目标来评价这所学校办得好还是办得不成功;而不象我们目前中学主要地以考了几个二本或二本上线率是多少这个指标来评价这所中学教学工作做得怎样怎样,同样评价一门课程也要结合实际科学有效地规定哪些知识与能力是一定掌握的;哪些是一定拓展的知识与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目标应该是科学性、可操作性、能力与知识性、趣味与连续性相结合的目标。 二)、以十分计以高考总分里,达到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中信息课堂教学效果低的现象。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低主要地是管理部门不知如何管理好;教师教学不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学生惘然不知如何学好这门功课等等。 一个信息会考是不能很好地调动学校、教师、学生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堂的教学与学习的。必须要将这门课程以十分的权值来计入高考总分里面。如果真这样的话,就不至于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这块的投入出现滞后的现象这;就不至于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信息教学过程中不认真细致有效的进行教学;如果真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学生读到最后连一本课本都没有了;就不至于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有的学生做其它科目的作业;就不至于出现大多数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比上其它高考科目的课随意性大……。 三)、采取其它切实有效措施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开好每节课的头即引入好新课。 俗话说得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自己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日积月累,不断积累和虚心学习;不断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准与专业素养,不断地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与魅力。从而做好每一节课的新课引入工作,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目的。 比如课堂前五分钟中,应让学生明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节课我们将对什么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将上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问复习一下,同时还要巧妙地引入本节课新课内容,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维积极地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使不想学习的学生也跟着教师的思维参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则说明新课教学的引入工作做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有保证。 2、在课堂中,精讲巧练多练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了把自己所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一堂课滔滔不绝精彩绝伦,这样的老师固然也显得满腹经纶,但应该考虑课堂效果是否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无论那门课程都应遵循精讲巧练多练的原则,给学生尽量多的练习与自学的时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位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大量知识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得。 比如在讲《网络信息下载》教学中,首先提出以下问题:建立分类目录的目的与如何建立分类目录?网络信息下载基本方法有那些?直接下载的概念与如何进行?利用软件下载的概念与如何进行?目前较流行的下载软件主要有那些?然后提示学生在教材上找答案,每个问题叫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课本上相应的教学任务或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着。 3、另外,在课堂内充分利用校园网与多媒体教室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最好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将教案与课件做成网页形式,利用局域网,使 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课堂的行动性、与直观性与趣味性,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4、在课堂复习时,要求学生回忆本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概念图)或设计好网络(概念图)让学生回顾书本获取信息填写。 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应该发现,新教材相对于原教材一个很突出的变化是,几乎每个章节尤其是重点章节的“自我检测”中,都会出现“画概念图”这个新题型。概念图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进入自主的高效率知识管理状态,便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5、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与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其实,无论那门课程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善于去探究新的知识。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们就应该是让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相结合。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学到的相关知识从书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并让这些能力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在能力培养与提高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说,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自主地相互讨论积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措施,如果我们的教学做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就是成功教学,那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通过实践以上措施是可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 信息技术论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场地,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自主探索性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在中职学校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了必修的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造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软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都非常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每种软件技术逐一教学,而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1]。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需要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拥有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中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对于每一个细节的问题都讲解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其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好处和意义。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来说,轻松、顺畅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容易营造,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科技具有普遍的兴趣,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创造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时间安排过程中,需要着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进行集体的讨论。还可以充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就可以自主的登陆校园网络进行相关教学信息的查询或者欣赏与课程相关的动画展示教程,使课本中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加的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玩中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比较式死板的讲解更加有效,也逐渐培养起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灵活的运用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这一学科的教材也是样式丰富,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教学过程以及涉及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生活、专业内容,这样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灵活调整教材以及贴近生活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中职学生的培养主要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与实际紧密相连,对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教师需要进行舍弃,那些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不常用的知识则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或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那些新出现的信息技术知识或者课本中没有但很实用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说明,进行精确的讲解。比如在Excel中的公式等知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比较常用,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细致讲解,这样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可以更快的适应职业需求。 三、正确选择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巨大的推动力,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主动,由原来的强迫性的学习变为自主的学习[2]。在兴趣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占优势,学生普遍对新兴事物以及科技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维持这种兴趣状态,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软件、创造学习环境等手段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计算机的指法联系中,由于内容目标的单一,学生会很快的产生乏味的情绪,这是需要进行教学软件的配套学习,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给指法练习的难度进行分级,在其中增加游戏环节以及竞赛环节,先让学生熟悉键盘,然后通过游戏使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可以参考“俄罗斯方块”这一游戏,将方块中加入需要拼写的单词,在方块落下之前必须拼写完成,否则就游戏失败,游戏最后可以看到自己获得的成绩,在高一级的就是语句的拼写,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竞赛,看谁的得分高。这样逐步增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四、增加小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小组学习主要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团体,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不同特长学生的优差互补,促进其合作学习的组织能力发展[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特长领域以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中挑选一位性格比较外向,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临时的组长,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组长可以指导其他组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可以组织组员进行学习知识的讨论。这样可以使学习资源得到均衡的共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的意识,引起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也会使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是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中必然重视的课程内容,这样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能尽快的适应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根据合理的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水平,将信息技术教育进行落实,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逐渐改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 信息技术论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论文 一、有效教学概述 有效教学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意向,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以及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三,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一天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教材跟不上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能够照本宣科,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不断拓宽教材内容。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教学思路会逐渐地完整、清晰,这样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2.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每节课开始导入至关重要,因为精彩的开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愿意参与到教学之中。学生对电脑操作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配以教师导入的激发,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更加高涨。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节课,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其核心,因为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实现任务驱动,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的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开展 1.充分利用富于表现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是对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板书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传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效率不高。但是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其将图文、印象以及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从而使表达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通过这种演示便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效率大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这种方式,将那些枯燥的文字材料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比如把一些文字性的描述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演示,这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最为直观,学生理解也容易。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大大提高了。2.充分利用交互反馈功能,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研讨效果。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交流时,还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而这种互动反馈信息量明显较小,效率较低。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具有交互性强、反馈信息量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观点,在思想意识上达成一致。 3.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信息集成控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获取相应的信息,对于信息复杂度能够进行分解,从而使得信息从形象—抽象—形象的加工过程减少,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多媒体与电视相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其既好看又好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将课堂与课外形式进行相互的补充,精选课堂内容,补充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让学生时刻补充“新鲜血液”。多媒体的集成控制特点,使得教材的增删完善可以由教师来自行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而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录像、幻灯等因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制作,往往不能够与时代同步。使用多媒体就能够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克服过去教学中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 4.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这种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注重最后的结果。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而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的展望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件、课例以及教学软件,这些我们都可以进行下载使用。另外,在一些相关的论坛上我们也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会得到热心的帮助。当然,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切忌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源来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呼唤创新教育 [文章作者]陈志强 [文章来源]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计算机工具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课成为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那么,信息技术课该怎么做,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有人认为教一些基本操作,也有的认为有什么软件就教什么软件,反正软件学得越多越好……对此,我认为:首先,信息技术课不同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的基础上的,从这一点上讲,计算机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而现在各种软件涵盖了各个方面,同时新软件更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应当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 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的工具就是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教学软件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寓教于乐的学习软件将教材中有关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 例如,在教学完第4课《初识windows98》后,在学生初步掌握鼠标五种操作方法后,就可以利用windows98自带的扫雷、纸牌等游戏让学生迅速掌握鼠标的左右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使用,而且在不断的思考、总结游戏中的规则中,提高游戏成绩,这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入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其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去创造,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组织比赛活动,如教学完画图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进行“校园小报”比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b、与其他学科融合,如教学指法时,如果一味让学生练习打汉字,比较枯燥,可选一些游戏软件,如《开口就说》的英语学习软件作为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这样既能打破单一授课模式,也助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创新思维。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将成为可能。在传统的“授”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学”和主动参与,而在信息技术课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否则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无法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把学习所需要的资料预先装入教师主机上,上课时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地传送到学生的计算机上,学生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传输功能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的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反复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练习,来自网上、老师同学的大量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教学完第45课浏览中国儿童网后,教师可提供一些网址(金色少年、中小学教育网、中国百科知识网)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浏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从而受到启发,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东西。 另外还需补充一点说明的是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还需注意该课自身的特点。该课只能以学生“做”为主,注意“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明确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目标要求,创设情境。简明叙述,大量时间要交给学生。“精讲”指学生看得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对于一些理论概念(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言简意赅,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技能技巧。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实践,干与课堂无关的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让学生听得懂,乐意学,用得上,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素养;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从而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目的。 信息技术论文: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 谈科学课《做框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传万年真理。”这一时代已悄然离我们远去。紧随着充满了浓厚现代气息的当代教育已轰然而至。这就无形的向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纳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努力创个性化教学,做个性化教师,走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之路。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中去呢?教师要对当代的课堂教学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教师要调动各种感官来解读文本,超越文本,感悟生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多种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求知热情。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留心倾听,耐心查找,努力为当代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在整个过程充当着摄影师、导演、画家、设计师、厨师、主持人等不同角色,感受着当代教育教学的无限乐趣! 初步构思,寻找运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机。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前的构思,其实在课前多下功夫进行有效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人有了思想就会生活得很好。同样,想证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是鲜活的个体,必须将思想寓于教育教学中去,而且应贯穿于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建立、推翻、调整、直至满意的过程。比如:在讲《框架》一课,我事先反复翻阅教材,翻阅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前亲自动手制作了简单的三角形、长方形框架和正方体框架。然后开始构思如何创设本课的个性化课堂教学,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准备。初步拟订为:本课要体现孩子身边的科学,以生为本的科学,激发创作欲望的科学,充满现代气息的科学。由此,我开始留心身边一事一物(生活、网络),不断感受框架的存在以及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以便努力创设一节学生喜欢的科学课。 搜集信息,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尝试脱离书本的束缚,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材料,创设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含量,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在《框架》一课的准备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留心观察身边的框架建筑。小到学校的电视架,教学楼安装的空调框架,太阳能热水器的框架等,大到教学楼后面的衡器厂的框架,还有集安市所有高耸的建筑工地的塔吊,加油站顶棚,联通、移动的信号塔,电线塔,电视塔等,观察后进行有选择的拍照,以备用。在这个过程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框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作用,为本课添加新的构思埋下了伏笔。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截选光碟、录象、影视、配乐等手段促进教育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随机写教案,甚至写教案草稿,以备修改。 整理剪辑,努力挖掘教育教学精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你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课的理解、设计,进行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制作一件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件。体现课件的实效性、服务性和不可替代性。然后整理教案,将教案与课件融为一体。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努力给学生以启发、思考、震撼、鼓舞,给教师以信心和力量。体现具有灵魂的新课程课堂教学。 有效运用,体现信息技术的无限魅力。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当你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完毕,即将设宴,等待众来宾品味。如:《框架》一课,导入时,逼真的法国埃菲而铁塔来到了学生的眼前,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框架的魅力,为进一步研究框架打下了基础。接着向同学们展示了我们周围的框架建筑(如:电视架、太阳能架、衡器厂的框架等),拉近了学生对框架的距离,学生十分兴奋,纷纷发表自己对框架的认识及其作用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了框架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小组合作制作三角形、长方形框架时,感受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长方形不稳定,加固长方形框架时,先小组内讨论想办法,自行加固,汇报加固方法及斜杆的作用,教师并进行及时肯定与指导,由于斜杆的受力分析是难点,教师出示课件,漫画小人的图片,有效化解了学生对框架中斜杆作用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的拓展部分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在合作加固正方体框架之后,结合欣赏大屏幕展示的 “鸟巢”会馆的图片,学生进一步领略了当代人们的聪明、智慧,以及对框架的充分利用,从而真切感受到“鸟巢”会馆的诞生标志着框架艺术进入了新的时代,它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学生无形中体会到了框架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这不正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吗?最后,学生在图、文、声并用的音像效果中感悟到了框架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感受到了框架结构将离地面32/:请记住我站域名/0米处高耸铁塔,将无限的光和热带给人间,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将无数次欢乐与感动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将人与人的沟通再次拉近距离,将载人飞船一次又一次成功驶入太空……学生心灵已经深深得到了巨大的震撼,并从内心深处萌发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深深的感受到也许“我”就是未来的工程师!并为之付诸不懈努力!这个过程囊括了教师较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操作水平,超群的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学语言,敏捷的教学思维,有效的教学组织,加上信息技术的有效参与,这样的课堂教学如同一桌美味大餐。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无限快乐,听者感悟到教育的无限魅力。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品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呢? 将信息技术行之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针对个性化的学生,创建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学,让当代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春风,充满生命的活力! 信息技术论文:小学信息技术课应用“双主”教学模式的探索 人类跨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道德、情感等心理因素。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主阵地,便是信息技术课课堂。 一、以往两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阵地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也日益突现出来,尤其是对于处于认知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显然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更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的重担。 近年来出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应的教学理论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四要素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认知工具。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因而也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是,这种模式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持,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由于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人一机进行交互活动的,对学生身心的健全成长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效应。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就是它与目前占统治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是截然相背的,那么,要建立这种新的模式,就必然要将旧的模式推倒,另起炉灶。这势必会使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整体性的大变化,是不现实的。 二、双主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教室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媒体,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教学,既可进行集体协作式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能给学生明确的教学目的、鲜明的教学目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法,它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多维呈现和变化,能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发现探索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创造性地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在基本保留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发现、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是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将传统教学模式扬弃和彻底改造。 外因与内因的成熟发展,要建构这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可能。我们将其称之为“双主”教学模式。分类指导,发展个性,是该模式操作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可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不同,学习者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将有所不同,主体的能动作用也有所差异。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分层次,加强分类指导,促使各类学生在上机练习中动手动脑。对于能力强、主动型的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要求他们在操作中不骄不躁,认真细致,鼓励有所创见。有条件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上机操作机会,对于被动型学生则要具体指导他们上机练习,给予更多鼓励,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上机动手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人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对我们信息技术人员把握大局、做好本职工作、指导我们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它既能指导我们当前工作,又能指导我们长远工作;既能解决我们理论问题,又能解决我们实践问题。通过学习,具有以下心得。 一、科学发展要登高望远求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信息化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信息化发展在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同样需要通过信息化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各机构各部门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支持。如######、信息流通、城市管理网络化、企业生产自动化等等。 当前我们要做好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利用木桶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的观点不断找出短板,利用控制论结合科学发展观滚动对年、季、月、周计划不断进行调整。 二、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宏观上讲,科学发展观强调和坚持了发展是为了人民,是依靠人民,是由人民来分享成果的。微观上讲,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为了促进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是依靠广大群众和基层工作者,其成果为广大群众和基层工作者共享。更进一步的分析,我市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为了我们下一代能够更好的发展,依靠各级各层领导、干部和职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依法合规地工作,按贡献、按劳动成绩分享劳动成果。 三、科学发展的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理解统筹兼顾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统筹兼顾就是要求办及中心“又好又快的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加强我市政府机构的管理机制、强化我市的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我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各具体部门,要做好统筹兼顾,要具有四个提高和四个增强,即: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增强发展的全面性。不仅有市政府还要有信息办及中心,不仅要有成绩还要有技术。 提高战略思维的能力,增强发展的前瞻性。要围绕我市信息化发展战略,来考虑信息化发展的发展战略,要有依托有独立,有放有收,有眼前有长远。 提高宏观把控的能力,增强发展的针对性。要处理信息化发展的固定与灵活、全国与地区、整体与个别的关系。 提高构建和谐的能力,增强发展的目的性。要处理好当前人手少任务多、时间紧任务急、情绪燥服务升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特别是突出问题。当前我市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需要我们解决的突出问题。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也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同时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从工作全局出发,发挥信息化在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通过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健康向上和谐的网络环境;通过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信息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通过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推进“两化”融合,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长远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推进“两化”融合的切入点放在促进工业发展上。 以上是我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我相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的学习心得会不断加深和丰富。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高度融合研究 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信息技术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 一、适时运用信息教学,营建获取知识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一基本理念指明了教学设计的一个要点,即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意变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多数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多媒体就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优势,课上利用视频创设情景,播放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会令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低年级空间方位的辨识学习时,我就拍摄了相关视频,将生活中的空间方位实时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无需太多的语言,他们就能清楚地了解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且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当然,在进行相应练习时,也会得心应手。在教正负数时,把正负数融入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中,展现出蛟龙号潜水、神州飞船升天的即时画面,不但让学生掌握海平面、正负数的读法计法写法,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思维的思想情感。适时运用信息教学,采用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 二、运用探究方法,消除数学畏惧 探究即探索追究。在探究中有机的融入信息技术,多方寻求答案,对一种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反复研究,提高学生运用和判别信息的能力。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创造信息语言表达形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讲授、释疑、提问、回答、描述、阅读、书写、讨论等,都必须用到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始终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整个数学活动中,正如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所说的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表达能力的心理障碍。吴有昌老师在《数学语言障碍初探》一文中也指出,心理因素也是造成表达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长期以来学生形成了数学难学及对数学有所畏惧的心理定势,再加上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怕自己说错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讥讽、批评,或者是有自卑心理等,认为只有老师、优等生才有权利去说去写……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语言和进行数学表达。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与教师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对每个学生的每次发言都给予充分地肯定与正确地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让学生在课堂上毫无顾忌,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种训练需要从外部要求逐步过渡到内部需要。而学生的学习往往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说话、书写的兴趣,比如精心挑选让学生进行热点讨论的问题,强化吸引力,否则引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巧妙地设计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地小课题,学写科技小论文等,让学生写说结合。 2.亮嗮信息语言效果。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信息问题情境的多样性,必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地复述,捕捉关键词句,变换叙述方式。做到正确、流利、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句。读完后,还要求学生不看原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理解并完整地表述,达到教学目标。亮嗮信息语言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赞美,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闪光点。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的话,就能埋下一粒天才的种子,成就一个天才,成就一个领域的开拓者。因此教师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所思所想,沟通师生彼此的心灵。针对小学生新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做题时经常会设置种种游戏关卡,要求他们每闯一关都须做对一道题,每做对一题都会有相应的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励标志,这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动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开放教学,扩大思维数学容量 一是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组织和发动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大量资料,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由“授之于鱼”到“授之于渔”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快乐和成就,保证学生乐于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与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既创设教学情境,以境生情,又孕含新知识,分散生难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优势,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自学课堂密度,强 化学生思维的整合度,促使学生对通过所获取的知识信息,产生内在的迁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二是挖掘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潜力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强优势,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学习知识、能力拓展、锻炼意志品质方面,使学生能认识自身的不足,同时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快乐,获得成功,全面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培养,带动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每个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必将更加提高学生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浅谈无线通信监控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监控技术在油区运用探索论文 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偏远油区的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偏远油区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环境对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影响。并对应用无线网桥技术进行的平台视频监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无线通信;油田;监控系统 一、引言 在油田偏远油区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生产参数及油井视频进行远程监控对偏远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偏远油区装置远离油田总部,应用有线的通讯方式,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灵活性差。而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偏远油区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二、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其中GPRS和CDMA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的主营数据传输业务,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即信号覆盖范围广。对于陆上油田生产区域基本完全覆盖。但由于海上油田地理位置特殊,远离陆地的基站,因此很多海上生产平台还无法为GPRS/CDMA信号完全覆盖。此外经过测试,GPRS的平均速率为20kbit/s~40kbit/s,CDMA的平均速率为80kbit/s~100kbit/s,可以满足传输小数据量的生产数据要求,但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的信号(例如视频信号)远程无线传输。虽然有利用CDMA技术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案例,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一直以来广泛用于油田的数据遥测/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项目中。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结合数传电台误码率低、信道可靠的特点,数传电台必将成为海上油田通信技术应用的可靠选择。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例如,对于远离陆地且无法进行中继的海上平台,通讯链路只能通过卫星通信和短波通讯。其中卫星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等等优点。但其运行费用相对昂贵,且系统维护要求高。短波通讯以往只在军事通信、专业通信、业余通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传输速率低、噪声大,电离层反射天波为主,通常不能稳定的使用固定频率工作等缺点,因此在其他领域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短波通信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于海上油田而言,短波通讯作为可靠性高、覆盖区域广的通信方式,用于海上平台的紧急通信及小数据量传输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三、环境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偏远油区的环境因素以以海上油田最为特殊。海上油田除了考虑信道带宽,传输数率,传输距离,发射功率,天线要求等通信设备本身的技术参数外,在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全面地考虑海上平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理条件对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影响。 3.1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取性能好的设备或应用抗干扰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干扰。但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衰落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海上油田远离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广阔的海域、多变的气候使得在陆上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在海上应用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波在空间传播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受机接受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吸收衰落、雨雾衰落、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等等。在各种衰落因素中,吸收衰落、雨雾衰落及K型衰落对海上油田的无线通信应用影响较大。 3.2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各项通信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其独特的现场环境。海上平台一般空间狭小,还要考虑海上多风,平台最高点一般较低的特点。 首先是对天线安装的限制。海上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影响,相同的通信距离要求两端天线的高度更高。对于卫星通信、扩频微波、短波通信等天线体积较大的应用,由于海上风力较大,抗风性的要求也使得设备在小平台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可自动维护、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而对于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要求平台上配备专业管理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这一特点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四、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平台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我们选取了基于5.8G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地点为浅海油井,测试内容为4路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该系统具体解决方案是利用摩托罗拉Canopy5.8G无线网桥建立通信链路。在平台一侧首先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在网络传输的IP数据流,之后由无线网桥将信号传输到陆地端。陆地端一侧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接收后由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后,对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存储及Web。相关用户可依据相应权限在局域网内进行视频图像的浏览、录像等操作。 系统通讯链路建立后,可远端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设备维护方便。监控视频图像清晰、连贯,满足监控要求。从系统的链路冗余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应用距离已接近5.8G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最远距离。从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在更远一些的类似应用中应谨慎选择这项技术。公务员之家 结论 无线通信技术在偏远油区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在选取相关技术时除了要考虑包括传输距离、信号带宽、天线安装条件、发射功率、设备功耗、系统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环境对通信的影响。信号的衰弱会使很多通信技术达不到理论标定的距离,因此无法适应现场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传输管理的需求,在选择无线通信技术手段方面还应统筹计划。特别是要对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系统的可扩展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浅谈无线通信监控技术的应用:人防工程中无线通信监控技术浅析 摘 要:伴随人防工程的建设开发,监控系统在其安全管控中体现了综合优势价值。无线通信手段的快速发展应用则逐步变为各类监督管控体系的主体链路模式。本文就人防工程中无线通信监控技术展开探讨,对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创设显著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防工程;无线通信;监控技术 引言 人民防空通信系统是国防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通信系统是随着城市防空袭斗争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人民防空通信系统也是人民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通信系统保障人民防空指挥机构对人民防空袭斗争实施稳定 可靠畅通和不间断的指挥,是一项群众性的国防战略工作。军队有关部部门应向人民防空部通报空中情报,军队通信部门对人民防空通信负有保障和业务指导任务,战时防空,城市防卫,要地防空,野战防空都要运用各种通信手段建立协调通信、与其它通信相比较,人民防空通信具有军事价值,也是进一步突出了人民防空的特色。 一、人防通信工程基本特征分析 1、波段特征:无线通信为人防通信应急应用体系的核心构成内容,借助空间点播传输特征以及既定规律完成通信。包括长波、短波以及中波通信、高频还有特高频通信等。各类通信均可完成数据通信。其中短波通信也可叫做高频通信,其显著特征在于,通信传输距离较远,基于中继系统为电离层,因而其距离可由数公里至数万公里。 2、施工特征:施工架设相对简单便利,移动处理快速,可应用移动天线实现动中通信。倘若想发挥更佳的性能水平,则可应用固定天线。该线路架设施工通常位于野外环境中也仅需要数分钟便可完成。 3、对讲联络系统灵活:人防工程与他类专用通信系统之中,进行超短波的传输通信通常为常规对讲通信联络以及集群通信体系等。当前常规对讲联络系统为全球用户广泛应用的服务形式之一。基于应用便利灵活、维护管理简单,该类常规应用体系将始终为超短波通信应用最为常见流行的技术。系统中实现基础通话以及接听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更丰富的他类功能。集群通信便为系统体现的可用信道功能,可为整体用户的集成应用,发挥了自动优选信道的良好功能。可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以及费用承担,并可令信道设施整体共用,实现多功能的应用服务,高效快速的无线调度与优质的通信传输。 4、该系统特征在于实现了频率共用,可令原有配合单位专用频率实现全面集成,并供各方一同应用。其中共用设施基于频率实现的共用,因此有可能令各个分建管控中心以及基站工作设施进行汇集建设。同时,共享覆盖范畴可实现各个附近覆盖范畴网络的全面互联,进而获取更为广泛的覆盖地区。再者,共享应用的通信系统业务,可基于网络系统,进行有序的组织传输各类专业丰富的信息资讯,为各方服务应用。短波通信体系以及超短波间利用专用设施完成互联,构建了灵活丰富、高效、多功能的无线通信应用网络系统。 二、人防通信工程无线通信技术 当前,人防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的无线手段包括数传电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CDMA、卫星通信、短波技术以及无线网桥手段等。CDMA以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为移动与联通公司承载的主体数据传输服务项目,数据传输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也就是信号的覆盖范畴广泛。另外,通过测试该两类技术可 符合传输较小数据量的标准,却不能承载大容量数据的信号。例如大容量的视频信号等,无法实现远程无线的高效传输。数字电台通常为点对点以及点至多点的服务运行环境,可同计算机系统、PLC系统数据终端完成直接高效的互联,进而实现快速的透明无线传输。数传电台其应用传输距离通常为二十至五十公里,体现了优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灵敏的接收能效。该技术相对成熟,且规范统一,普遍应用在数据采集、遥测以及监控工程中。当然,伴随移动、联通公司无线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化发展,令各类设备成本费用下降,并令较多数传电台实现了更新发展,其将向着更加智能、高速率、敏捷、高带宽的方向不断迈进。加之自身误码率较小、通信信道安全可靠特征,令数传电台势必发展为人防工程以及他类行业通信服务的优质手段。 三、人防通信工程中短波通信的分析 短波通信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但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在山区、戈壁、海 洋等地区主要依靠短波,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不用付费,运行成本低。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飞跃发展。短波通信被广泛地用于政府、军事、人民防空、气象、导航、水利等部门,用于传递语言、文字、网像、数据等信息。短波通信始终是人民防空远距离指挥通信和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短波通信是战略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防空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波通信设备相对简单、体积小,机动灵活,成本低,可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所以一直是重要的通信手段,特别是实现远距通信的主要手段。 短波通信战时比卫星通信更可靠。设备相对简单,造价低,体积小、容易部署、机动灵活。传播损耗小,以较小的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可迅速组织近、中、远程距离通信。短波通信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短波信道的特性,短波信道是一种典型的随机参量信道,它靠天波和地波两种传播数据方式进行传播。地波传波较隐定。但传播距离在几十公里.天波靠电离层的反射传播而电离层的特性是随时间、空间及无线电波的频率随机变化的,因此短波信道的参数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也是随机变化的。在我国短波通信网是战略通信网之一。是战时作战指挥通信的“杀手锏”.也是人民防空防空袭斗争的“杀 手铜”,它必然在未来防突袭斗争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四、人防工程无线网桥技术应用 人防工程建设阶段中,可通过无线网桥设施实施科学测试与服务应用。可利用四路视频监督管控系统,借助无线网桥搭建链路,完成通信。可位于平台一方应用视频服务器令视频模拟形成可位于网络系统中应用传输数据流,而后令信号从无线网桥逐步传输至监控一端。接下来,可利用无线网桥完成接收,并通过监控服务器的高效汇集处理,令视频信号完成录像以及快速的储存,基于网络实现。监督管控工作人员则可就具体的权限标准位于局部网络系统中实现视频信息的浏览查阅、录像等处理。建成通讯链路,可位于远端进行设备参数布设,提升维护管理便利性。监控应用视频信息持续、清楚,可符合监督管理核心标准。由系统链路总体冗余性不难得出,其测试应用传输距离可达到无限网桥手段应用服务的最大化标准。由系统整体可靠稳定性标准审视,倘若应用距离继续扩充,进行类似监管服务,则应秉承审慎细致的态度应用该技术手段。总之,人防工程地下建设、环境相对复杂、具有一定干扰影响特征决定,布设无线通信系统、优质的运营服务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只有配置优质良好的通信服务设施,应用现代化无线通信技术手段,开创优质高效的人防工程无线通信系统,方能提升总体应用服务效能,发挥无线通信技术综合优势,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现如今,无线通信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这些为基于新一代通讯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可能。人防通信作为多种通信技术的融合涉及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人防警报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技术要求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也需要国家加大对其的投入支持力度。 浅谈无线通信监控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监控技术在油区运用探索论文 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偏远油区的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偏远油区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环境对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影响。并对应用无线网桥技术进行的平台视频监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无线通信;油田;监控系统 一、引言 在油田偏远油区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生产参数及油井视频进行远程监控对偏远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偏远油区装置远离油田总部,应用有线的通讯方式,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灵活性差。而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偏远油区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二、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其中GPRS和CDMA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的主营数据传输业务,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即信号覆盖范围广。对于陆上油田生产区域基本完全覆盖。但由于海上油田地理位置特殊,远离陆地的基站,因此很多海上生产平台还无法为GPRS/CDMA信号完全覆盖。此外经过测试,GPRS的平均速率为20kbit/s~40kbit/s,CDMA的平均速率为80kbit/s~100kbit/s,可以满足传输小数据量的生产数据要求,但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的信号(例如视频信号)远程无线传输。虽然有利用CDMA技术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案例,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一直以来广泛用于油田的数据遥测/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项目中。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结合数传电台误码率低、信道可靠的特点,数传电台必将成为海上油田通信技术应用的可靠选择。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例如,对于远离陆地且无法进行中继的海上平台,通讯链路只能通过卫星通信和短波通讯。其中卫星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等等优点。但其运行费用相对昂贵,且系统维护要求高。短波通讯以往只在军事通信、专业通信、业余通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传输速率低、噪声大,电离层反射天波为主,通常不能稳定的使用固定频率工作等缺点,因此在其他领域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短波通信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于海上油田而言,短波通讯作为可靠性高、覆盖区域广的通信方式,用于海上平台的紧急通信及小数据量传输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三、环境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偏远油区的环境因素以以海上油田最为特殊。海上油田除了考虑信道带宽,传输数率,传输距离,发射功率,天线要求等通信设备本身的技术参数外,在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全面地考虑海上平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理条件对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影响。 3.1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取性能好的设备或应用抗干扰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干扰。但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衰落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海上油田远离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广阔的海域、多变的气候使得在陆上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在海上应用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波在空间传播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受机接受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吸收衰落、雨雾衰落、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等等。在各种衰落因素中,吸收衰落、雨雾衰落及K型衰落对海上油田的无线通信应用影响较大。 3.2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各项通信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其独特的现场环境。海上平台一般空间狭小,还要考虑海上多风,平台最高点一般较低的特点。 首先是对天线安装的限制。海上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影响,相同的通信距离要求两端天线的高度更高。对于卫星通信、扩频微波、短波通信等天线体积较大的应用,由于海上风力较大,抗风性的要求也使得设备在小平台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可自动维护、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而对于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要求平台上配备专业管理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这一特点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四、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平台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我们选取了基于5.8G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地点为浅海油井,测试内容为4路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该系统具体解决方案是利用摩托罗拉Canopy5.8G无线网桥建立通信链路。在平台一侧首先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在网络传输的IP数据流,之后由无线网桥将信号传输到陆地端。陆地端一侧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接收后由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后,对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存储及Web。相关用户可依据相应权限在局域网内进行视频图像的浏览、录像等操作。 系统通讯链路建立后,可远端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设备维护方便。监控视频图像清晰、连贯,满足监控要求。从系统的链路冗余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应用距离已接近5.8G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最远距离。从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在更远一些的类似应用中应谨慎选择这项技术。公务员之家 结论 无线通信技术在偏远油区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在选取相关技术时除了要考虑包括传输距离、信号带宽、天线安装条件、发射功率、设备功耗、系统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环境对通信的影响。信号的衰弱会使很多通信技术达不到理论标定的距离,因此无法适应现场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传输管理的需求,在选择无线通信技术手段方面还应统筹计划。特别是要对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系统的可扩展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浅谈无线通信监控技术的应用:高速公路智能监控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中融合了智能监控无线通信技术更加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以及高速公路智能监控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 智能监控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 引言 目前,交通运输业使得我国个部分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更加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也逐渐增多,高速公路上由于管理制度及系统的不完善出现的不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了更好的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规范高速公路的交通准则,对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进行规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车辆数量的繁多,对其进行管理就有一定难度,因此,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再加上无线通信技术更加使得高速公路的管理具有高效性。 一、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的概述 1、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的概念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主要就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到监控管理中,提高监控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系统设计本着“全面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与整合,系统开发设计中充分考虑后期技术扩展、功能扩充的情况出现,随着信息数据的增多和新的开发技术的不断出现,系统的需求可能发生改变,为满足今后环境和系统需求的改变,系统设计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同时由于监控过程中周围环境变化,系统要具有强的抗干扰性,另外系统还具有实用性,这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最基本目标,通过对监控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开发设计该系统,满足系统的主要需求,系统界面美观,操作简单,信息清醒明确,是一个实用性极强的系统。而且数据源还要多样性,这主要是由于部门业务信息化发展要求,各项信息化系统逐步构建完备,需要针对现有系统进行数据的导出或者导入,对于新的数据源在数据提取方面需要预先考虑。 2、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的内容 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2.1数据收集系统 在高速公路的智能监控中,数据是整个交通管理中的基本元素,也是各个系统的纽带。这种系统主要是根据系统参数来确定信息采集的周期,通过并行监视的模式来读取分中心的车辆检测器、收费站、紧急电话、限速标志设备的实时数据,它为整个交通系统提供了便利,可以为道路电视监控、调度指挥、车流量检测提供通信服务。 2.2视频监视系统 这种系统会利用当今较为先进的视频技术,将收费亭、收费车道、广场的道路讯息进行收集,在将收集到的这些数字处理之后,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将其传送到管理中心,对高速公路上的各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高速公路的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收费监控和道路监控。其中收费系统主要是对收费亭和收费广场的收费情况,对收费车辆的车型和收费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监控。道路监控主要针对高速公路上的高架桥、互通立交等重要露点实行监控,掌握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及时发现交通阻塞路段、违章车辆,对其给予及时引导,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2.3交通监控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主要是收集路段上的外场设备数据、事件数据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等,把收集回来的信息通过TGIS在地图上显示,对信息、高速公路养护和管制等叠加在路线网络中,并且对此进行事故处理、协调和诱导等。为了使这种功能充分发挥,增强调度的自动化程度,还在系统中增添了事件处理功能,这种功能可以将交通事故、天气状况记录下来。其实,交通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交通进行一个诱导。交通诱导好比是一个讯息发送的端口,它通过设置固定的指示牌、可变情报板、信息等设备,发送出及时有效的信息,为车主提供最有效的交通讯息,让车辆在道路上可以舒适、畅通地行使。在高速公路交通诱导方案里,又分为自动和半自动诱导两种。假如是自动诱导,就会根据情况自动在交通拥堵的地方诱导信息。假如是半自动诱导,系统就要启动中心的联动系统,经过工作人员分析后,确定好诱导方案,通过外场提示给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对交通进行诱导。 二、高速公路智能监控无线通信技术 1、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中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移动网络定位技术是利用无线通信网络,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一些参数进行测量,根据特定的算法对某一移动终端或个人在某一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以便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相关的位置信息服务,或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跟踪。根据移动网络定位的基本原理,移动定位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和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还有把这两者混合定位作为第三种定位技术,也是本文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所基于的移动网络定位技术。无线网络定位技术为移动通信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商机,无线网络运营商可以提供的定位服务目前有移动安全支付、信息追踪、导航、数据集成产品等方方面面。3G目前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移动网络定位技术的完善为基于移动网络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系统在理论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中的蓝牙技术 在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中蓝牙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子收费系统中的应用。当前世界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都是利用先进的车辆自动识别(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简称AV I)技术、车辆牌照检测技术和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系统与车辆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对车型进行鉴别,确定收费的类别,然后由车辆牌照检测系统对车辆车牌号进行牌照记录,返回是否可以通行的结果,最后由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承载各个环节的数据通信功能,如果全部正常,则车辆自动放行。在使用该系统的高速公路上,机动车驾驶者只用为车身内安装的收费传感器充值,通过高速公路入口时系统进行目动缴费,无需停车人工缴费,因此相比于以往的人工停车缴费,电子收费可以很快的实现缴费过程,大大提高收费口的车辆通过能力,减少高速公路入口的车辆排队等候激费现象。电子收费子系统工作路径图如下: 3、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中的信息服务技术 信息、服务系统主要负责收集各种高速公路机动车驾驶者可能需要的各种服务信息包括天气信息、运营时间信自、、道路信自、、服务站信自、等等。信息服务是实现高速公路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套系统。为出行车辆提供高速公路上的所有服务信息,帮助司机做出合理的行车判断,避免行驶路线错误而导致的各种困扰,预防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每一辆车都能充分享受高速公路服务的同时,也能促进高速公路降低事故发生率,降低服务成本,从而让实现非常可观的外部效应,促进高速公路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信息服务系统工作路径图如下: 如上图所示,信息服务子系统从后台总系统获得电子收费子系统及实时监控子系统所收集的各项信息,并自主收集影响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各项因素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果,并将结果同时发送给后台总系统,并针对具体的车辆通过车载装置接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信息提供。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从而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在具体的高速公路管理中,智能监控无线通信技术对于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把握上述几种主要的技术手段,促进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无线通信监控技术的应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控系统 摘 要:无线通信技术(GPRS)具有传输速率高、接入速度快、支持IP协议、按流量计费等优点,适合工业监控的特点和需求。本文介绍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电力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系统构建简单,不受地理位置限制,性价比高,工作稳定可靠。 关键词:GPRS;监控;在线 1 系统总体设计 传统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已经在配电网监控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网络建设费用大,尤其是有线网络还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建网施工工程量大。而GPRS已相当成熟,网络资源非常强大,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加之以上所述优势,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能采用GPRS进行数据传输,则可轻易实现对系统的监控,而且系统扩展方便,工程实施快、简单易行,性价比高,工程费用低,扩容方便,可靠性好,日常维护工作量小。因此,用GPRS来实现电力信息的传输,为电力网的监控开辟了新发方法。 数据的采集采用专用的传感器,由于传感器分布在现场的不同采集点,因此需要集中器,完成数据的集中再转发。采集倒的数据经稳压、滤波、A/D转换之后,送至微处理器的I/O串口。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有突变的数据需紧急处理,现场的报警模块会提醒现场的操作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完的数据经串口送至编码器按照GPRS码规则进行编码送至GPRS MODEM。至此,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处理等传输前的准备工作。当数据送至GPRS MODEM后,GPRS MODEM通过承载GPRS网络的空中接口传输数据。此时GPRS网络有两种方法传输数据,方法的选择视网络状况而定。一种方法是GPRS让数据通过INTERNET将数据传送到远程控制中心;另一种方法是GPRS将分组数据通过空中接口,送至监控中心的GPRS MODEM,数据在解码器中将分组数据译码成服务器能识别的数据,利用RS232/RS485输入服务器。 数据送到服务器中后,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经路由送到人机交互界面。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服务器的分析报告,或者使用软件与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出被监控对象的运行状况,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对被监控物采取动作。 2 系统软件及硬件设计 采集到的数据采用RS232/RS485 总线,经MAX系列芯片进行电平后送至处理器串口。 处理器处理之后的数据采用同样的方式将数据送至GPRS MODEM等待传输。GPRS MODEM选用西门子公司的MC39i,MC39i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工业级GSM/GPRS模块,它包括有一个天线接口、SIM卡座接口和一个40脚的ZIF插座。ZIF接口包括电源部分、RS232接口部分、语音部分、在线升级接口部分和其他信号接口部分。 MCU部分采用的是ATMAL公司的16位单片机AT89C51,内含128KFLASH,SKRAM。16位MCU是装置的核心,开发中充分利用AT89C51集成度高、模块功能强的优点,装置的软件存放在片内大容量FLASHEEPROM,片内RAM存放实时数据、程序中变量等,E2ROM内存放定值。数据、地址总线不引出MCU,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而且Pl口、P2口可用来扩展并行接口的设备,如LCD和D/A转换等。 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参数包括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CS5460A是单相双向芯片,它具有测量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瞬时电压、瞬时电流、瞬时功率和计算能量的功能。 RESET是CS5460A的硬件复位引脚,给它一个低电平信号可以复位CS5460A,CS是CS5460A的片选引脚,用于是否选中CS5460A对其进行操作,CS5460A中的数据及命令字的输入和输出是通过SDI、SDO这2个管脚实现的,SCLK决定串行数据的速率,当SCLK为上升沿时在SDI上的数据可以写入,在SDO上的数据可以读出。另外,CPU也可以通过INT、EOUT、EDIR读出测得的参数值。INT是中断输出端口,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说明结果寄存器已被更新,应从中读出数据。EDIR、EOUT是能量方向和能量输出端口,能量方向指出能量的正负,能量输出是与能量成正比的速率输出。被测量的电压和电流信号通过变压和变流器接入IIN+、IIN-、UIN+、UIN-差分电流、电压输入管脚以供进行模数转换,模数转换的基准电源输入由VREFIN给出。 由于同一模块每次上线获得的IP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数据采集服务器无法主动对GPRS模块进行定位。解决方法是数据采集服务器端使用静态IP,并且事先将这一静态IP写入模块中。 传输数据时,数据链路层采用PPP协议,传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在GPRS网络中,数据传输就是IP数据报通信过程,模块向网关发送的PPP报文都会传送到INTERNET网中相应的地址,从而实现采集数据和INTERNET网络通过GPRS MODEM的透明传送。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GPRS的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初步完成了系统的整体设计。系统充分利用GPRS技术在远程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使得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通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电力自动化程度,弥补了当前电网监测系统的缺陷,为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保障。
艺术鉴赏论文:舞蹈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对舞蹈艺术的认识 舞蹈艺术的功能就是“以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使人悦目赏心,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并且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同时还是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表现。舞蹈艺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其通过鲜明的舞蹈形象,以审美和欣赏价值为中介来实现其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具体来说,舞蹈艺术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自娱自乐,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二是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交流,并且能促进友谊,增进情感;其三是作为体育锻炼的一种,具有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的功能;其四是能够为欣赏者提供美好的享受,陶冶情操,培养性情,有欣赏愉悦之功能。 二、提高舞蹈艺术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联系社会生活,体验舞蹈动作的美 舞蹈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升华,是一门反映了舞者思想和情感世界的人体动作艺术。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才能够拥有敏锐的舞蹈审美眼光,才能够从舞蹈艺术中感悟到真实的精神追求。因此,提高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必须联系社会生活,深入生活。另外,舞蹈还是用人体说话的艺术,身体动作是构成舞蹈的特殊语言,美的肢体动作能够形成流畅的、动态的视觉形象,因而我们也要深入品味舞蹈动作的美。首先,我们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品味舞蹈动作的功能,并从中把握舞蹈动作的内涵美。舞蹈动作的功能是丰富的,一方面它能够描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情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例如,经典舞蹈作品《天鹅湖》中,白天鹅以“阿拉贝斯克”作为基调动作,这个动作则将白天鹅高傲、美丽的想象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给观赏者留下了美好的视觉印象,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如,舞蹈作品《丰收歌》中,基调动作是“下摆手”接“双晃手”,作品通过这个基调动作元素的改变来表现舞蹈画面,从而向观赏者展现了丰收的场景,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一方面它能够展现人物行动的目的和具体内容。这种动作具有明显的再现性和模拟的痕迹,是由现实生活衍生而来的形象化的舞蹈动作。例如,舞蹈作品《蒙古人》中各种变化丰富的骑马动作,就是通过模拟的形式,非常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在宽阔的草原上蒙古人驰骋的英姿。其次,要充分了解舞蹈动作的不同风格,深刻了解舞蹈动作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的舞蹈具有不同的造型标准。欣赏者只有了解不同舞蹈动作的造型标准,才能更好地欣赏舞蹈,提升鉴赏舞蹈的能力。 (二)了解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舞蹈艺术审美要求舞蹈欣赏者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舞蹈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充分了解各种舞蹈,如现代舞、芭蕾舞、中国传统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等舞蹈种类产生的背景、文化和历史,同时掌握其审美特征。就拿芭蕾舞来说,其动作主体是线性美,西方主张开放与扩张的文化气质,体现在芭蕾舞的动作形式上就是以开、直、绷、立为基本动作。开,就是舞者以左右对称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向外来开肩部、胸部、胯部和膝盖及脚踝五大部位,将动作范围扩大,赋予舞蹈动作以灵活性,使舞蹈动作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从而使舞者最大限度地占据舞台空间。绷,是指舞者的每一个部位都处于紧绷的状态,特别是脚部必须绷直,从而提高脚形美和表现力。其一是增强脚步线性美的表现力,通过跳跃等动作展现出脚部线条的流畅和柔美;其二是表现出放射性艺术,通过绷的基本动作,将舞者的全身能量都集中在脚尖和手指尖,从而将舞者的肢体有效地放射到舞台空间中。而直是指芭蕾舞者的背部必须向上挺直,腿部的膝盖也要伸直,从而构造出线条舒展的优美舞姿。立则是指芭蕾舞者要将四肢、头颈和躯干作为一个整体,傲然挺立,将主体力量集中在脚尖上,保证整个芭蕾舞的动作体系都是高重心的。欣赏者只有了解了这些舞蹈知识才能以更专业的眼光欣赏舞蹈,并获得美的享受。 (三)重视对优秀舞蹈作品的鉴赏并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 为了提高舞蹈审美能力,欣赏者必须重视对优秀的、经典的舞蹈作品的鉴赏,通过对经典舞蹈作品的观赏,品味舞蹈艺术的深层境界。欣赏者只有欣赏优秀的、美好的、经典的舞蹈作品,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境界和审美能力。例如,经典的芭蕾舞《天鹅湖》中,有一段是快板四人舞,这段舞蹈给人以活泼、天真、欢快的感觉。四只演绎小天鹅的女性舞者手拉手排成排,在欢快的节奏下快速反应,做出各种有节奏、有韵律和整齐的动作,整个舞蹈编排巧妙,动作灵巧、整齐。舞蹈观赏者只有深入地分析每一个舞蹈动作,在丰富多彩的舞者动作中体会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舞蹈艺术美,才能够提高自身的舞蹈理解能力、想象力,才能够比较好地把握舞蹈作品的意境和氛围,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具体来说,欣赏者要以舞蹈动作和舞台画面为媒介正确认识舞蹈表现规则,进入到舞蹈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才能够品味到舞蹈艺术的深层境界。而要想达到这样的舞蹈审美境界,欣赏者首先必须对舞台的区位有正确的认识。所谓舞台区位也就是指舞蹈表现的空间,舞台区位有强弱之分,必须充分考虑。其二必须加强对舞蹈移动线的认识。所谓舞蹈移动线就是指演员在舞台空中路线的走向,丰富的舞蹈移动线能够展现出舞蹈和谐的整体美感。其三要加强对舞蹈图案的认识。舞蹈图案是编舞者的创造结晶,是为了展现主体、烘托氛围、渲染情感而精心安排的,加强对其的认识,能够让欣赏者在舞蹈图案中感受到舞蹈美的意境。 三、结论 舞蹈艺术是以具有生命的人体姿态和身体动作作为外在物质媒介,通过连续、有节奏、有韵律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进而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要想全面认识、欣赏舞蹈,欣赏者就要从其种类、艺术功能等方面对其加以了解,并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深入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加强对优秀经典舞蹈作品的观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艺术审美层次和意境。参 作者:赵晓宇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舞蹈专业 艺术鉴赏论文:音乐鉴赏教学艺术 一、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响来表现作曲家的艺术构思,塑造艺术形象,从而使欣赏者产生联想的。在鉴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强、弱、快、慢以及音乐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若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更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意境。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并充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充满好奇,之后欣赏了大型交响乐现场演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c小提琴优美的声音时而深情,时而欢快,时而激烈,时而如泣如诉,引人入胜。我在教学中又加入了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的影片片段,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感染,有的随着音乐小声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轻声吹着口哨随着音乐走,有的同学做拉提琴状……充分了解了作品表达的内容后,通过对直观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再引导到对乐曲的感受上,能带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由于每个人的着眼点与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区别,联想出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种再创造,对音乐的感受就会千变万化。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正确鼓励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来进行创造,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鉴赏中的灵感思维是丰富的,有时通过聆听音乐还会萌发和获得超越音乐范畴的灵感,给审美主体带来顿悟。 二、采取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了古诗《春江花月夜》的配乐诗朗诵。大屏幕上出现的是中国古典的山水画面,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先感受到了一种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之后再让学生仔细聆听乐曲,仔细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乐的内涵。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并能用最大的激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静态的音乐吸收活动为情感动态的音乐表现行为,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情境审美化。 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运用配器手法描绘地中海岸的自然风光的。在欣赏之前我做了个尝试,选择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乐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最后小组讨论汇报:小号——金黄色——嘹亮又有贵族气质或英雄形象:双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绅士形象:长笛——淡兰色轻柔透明的:单簧管——清澈轻盈。从而知道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乐形象。既从理性方面认识了乐器,又从感性方面丰富了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三、结合艺术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和开辟适合于教学内容的参与途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同时又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采用必要的手段启发和帮助学生顺利打开求知的通道,为学生的实践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实践参与的冲动,并能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声乐作品的鉴赏教学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演唱实践。声乐作品的表现是通过词曲作者谱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歌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练习中,要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学生往往为不受对方的干扰要大声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声音不统一,声部不和谐,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给他创设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声音的和谐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的鉴赏中,选取学生最熟悉的《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乐章实践演唱,并根据学生情况分声部练习,待两个声部基本唱会后,选个别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担任领唱或学唱第三个声部,使学生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美中滋养、散步、飞扬。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必然融入自己的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这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进入了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对作品的整体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进一步的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生的音乐鉴赏活动是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听懂了音乐后,他们会自觉地在音乐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画面,从而真正使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运动的过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也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靠学生主动的听、主动的想象来实现。让学生在鉴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的体验音乐情感。 四、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鉴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勾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采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即兴创作和表演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即兴创作和表演的好处在于:首先不必依照事先设计的乐谱和事先的排练,减少技术负担:其次即兴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再者即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的能力。由于即兴活动属于即时临场发挥,因此即兴创作的成果显得粗糙。但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音乐训练可赋予我们一种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所以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新举措。例如在《影视音乐》的鉴赏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几部影视中的场景:1、激烈的战斗场面,2、和谐温馨的生活场面。3、幽默滑稽的动画场面,4、热烈欢腾的节日场面。让学生从提供的十个音乐片段中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学生们努力用音乐来烘托情绪,塑造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个场景会因学生的想象、联想和个性化认知的不同,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产生多种结果,为学生今后的创造发展奠定基础。 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即兴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为熟悉的歌词新编节奏和旋律,音乐常识的选择、连线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降低了创作的难度,也提高了音乐鉴赏课的时效。在教学中以此发掘学生创造潜能,浸透创作音乐的意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创作特点,享受创作的过程,品尝成功的甜蜜。在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的练习中,有的学生为《茉莉花》填新词,有的为《明天会更好》填新词,有的为《吉祥三宝》填新词,还有的为《北风吹》、《菊花台》、《东方红》、《欢乐颂》、《心愿》、《隐形的翅膀》、《栀子花开》……太多了!学生在临时的“音乐会”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并简单讲述创作过程。演唱结束后教师简单点评。他们专注的表情,热烈的掌声,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唱情景相信一定会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的记忆土壤里并且会生根发芽。 五、运用学科整合的优势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虽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它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音乐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但它们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全都离不开想象。音乐的想象能使科学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学家得以发挥聪明才智,把幻想变成现实。着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酷爱音乐并受到了启发,发表了着名的相对论,创造出世界的奇迹。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课堂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整合这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欣赏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时,学生刚开始不知道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并表现出不喜欢听古曲的意向。通过我用媒体的渲染,用“垓下之战”的历史故事来导入,并结合古诗《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引导学生对琵琶音色的认识。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并在聆听音乐后,感受到一面琵琶竟能表现出这样一个雄壮的战斗故事,就自然地把音乐中的强、弱、快、慢联想成了战斗、埋伏、追击、战败等相关的音乐形象,战场在音乐中得到了再现,再细听后就更能想像出那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了。 音乐与美术也是相关学科。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同样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能听到“弦外之音”。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如歌曲《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船……”就刻画了一个美丽夜景的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促使学生将各科知识综合起来理解,运用学科多元化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综合能力。 [摘要]学生的音乐鉴赏活动是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鉴赏审美想象创造性思维 艺术鉴赏论文:学生音乐鉴赏教育艺术 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音乐鉴赏课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比较而言,器乐独奏曲所表现的主题,大多都较为单一,曲式相对也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师讲解和学生欣赏时,更容易把握一些。比如在讲解和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独奏曲《梦幻曲》时,可以将此曲首先进行播放。待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印象后,再讲解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即这首曲子是一首单主题音乐和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当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了什么单主题音乐以及什么是三部曲式。再讲解此曲的旋律及节奏的特征。并通过自身的感受去体会音乐旋律。之后再由独奏曲逐步过渡到管弦乐、多主题和曲式结构较为复杂的交响乐,那么学生会更容易学会和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和规律,学会欣赏音乐。 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美育工作者尤为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艺术鉴赏论文:行动的摹本论戏剧艺术的鉴赏 【摘要】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括戏剧精神、审美情趣等,同时它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出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戏剧艺术不断创新、完善,改变了传统的表演模式,并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大量养分,将其自身价值体现出来。要想了解戏剧艺术的真正价值,就应该加强对其创作与表演方面的认知,找到合适的鉴赏方法,从而了解戏剧艺术。基于此,本文对戏剧艺术的鉴赏进行了简单研究。 【关键词】戏剧艺术;表演;创作;鉴赏艺术 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人们在鉴赏过程中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忘记周边的环境,融入到艺术环境中,仿佛进入了一个虚拟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满足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而戏剧在表演过程中通过直观的形式将生活展现出来,由不同的演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为观众塑造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赋予观众感染力,并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作品内在的神韵。 一、戏剧艺术的创作与表演 (一)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传统的审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观看需求。[1]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审美落后,人们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浮躁心理,这种心理会直接影响戏剧的创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将现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做好人物形象与舞台之间的转换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激发人们的观看欲望。(二)艺术表现手段。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不同的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这对于戏剧来说也不例外。在进行戏剧表演时,戏剧演员必须要有绝对的服从意识,熟练掌握角色的动作要领,只有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对于不同的戏剧作品,表演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常见的表演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部行动。这属于形体表演。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可以通过演员的直观表现形式来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戏剧表演时,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属于外部行动。2.语言行动。语言行动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主要体现在台词上。在戏剧表演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对于情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物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方式在观众观看表演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2]3.静止行动。静止行动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又被称作“停顿”,可以有效地将演员的内心情感展现出来。然而,在其表现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铺垫工作,保证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可以了解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将戏剧冲突体现出来,从而挖掘其潜在台词。4.音响行动。音乐可以有效刺激表演者的心理,让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将内心情感完全释放出来,进而很好地传达给观众,保证观众在观看表演时了解作品的内涵。[3] 二、戏剧的鉴赏方法 (一)多次阅读剧本。在欣赏一部戏剧作品时,要想领悟它的思想主题,就应该反复阅读剧本,了解戏剧的整体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欣赏过程中真正了解每个环节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二)理清戏剧冲突。戏剧作品在表演过程中包括了大量的戏剧冲突,这些冲突可以有效地将作品的真正魅力体现出来,推动剧情发展,让人们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常见的戏剧冲突主要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构成,不同的人对于社会、事物、环境有着不同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中的矛盾体现出来。(三)把握人物形象。人们在观看戏剧作品时,会根据其中的人物、行动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人物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作品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另外,观众在欣赏戏剧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物心理来了解整个作品内容,了解该人物各个环节的“行动”,对演员塑造的人物性格进行准确把握。 三、结语 戏剧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汲取各方面的养分,只有这样才能将它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快速发展,让文化精神得到传承。然而,戏剧的鉴赏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特点,要想真正了解戏剧艺术,就应该先了解艺术作品自身特征,通过自己的眼光进行判断。 作者:倪婷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艺术鉴赏论文: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鉴赏分析 摘要: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是村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体现着一个村落文明发展的历程,体现着独有的文化意蕴。川东地区有着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周围环绕着众多的山谷与江河,因此,村落的环境较为封闭,当前川东村落中有很对的客家移民,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有着独特性的传统体育文化。对这一文化艺术符号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川东地区的了解,文中将对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发展进程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鉴赏 川东即四川的东部地区,石桥火龙文化、三汇彩亭文化、元九登高文化以及安仁板凳龙文化都是川东村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体育文化,这些体育文化艺术符号显示出了川东村落人民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川东村落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发展进程 一个地区体育文化艺术符号不能够脱离于时展,而文化又是对一定时代背景的反映与表达,因此,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发展进程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建国伊始,川东村落体育文化艺术符号体现出了如下的发展特征。 1.1不稳定性发展 在建国以前,川东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的,家族中辈分或名望相对较高的长者负责组织活动,族中祖业经营的收入就作为这些活动开展的经费。在建国初期,川东村落的各项制度建设并不能够实现与时俱进,在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传统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虽然国家提出了关于体育发展的口号,如“体育为人民服务等”,但是由于经济与制度上的落后与不完善,该地区的体育文化仍然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时期,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传统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了急功近利的状态,盲目自信等现象极其严重,到了3年自然灾害时期,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精神、行为、制度与器物等众多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2受到冲击与破坏 对川东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破坏力最强的当属时期,当地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石桥火龙文化等都被认定是旧思想,相关活动都被认定是对就有文化与思想的学习与追逐,因此,很少再有人从事传统体育活动,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艺人都遭到了迫害与批判。 1.3逐步恢复与发展 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时期造成的混乱局面得以恢复正常。在经济上,川东村落也逐渐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川东村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此时,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精神文化的发展,很多人开始追忆传统体育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跟对传统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器物等都被重新修整,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制度也逐步建立健全,川东村落体育文化艺术符号发展走上了恢复与发展之路。图1为石桥火龙表演,这种表演有着吉祥的寓意,是对传统文化的体现。 1.4分化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市场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川东村落以往的族群观念也逐渐淡化,村落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加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而很少有年轻人关注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保护,越来越多的川东村民向往城市的生活,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 2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问题现状 川东村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在今天,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能够为找到其发展的有效途径提供一定的帮助。 2.1经济结构的改变 建国以前,川东村落的经济结构都是以族群为单位的,形式较为单一,因此,传统文化体育活动的展开都是在族群内部统一组织与协调的,其经费支出也是从祖业的经营所得中抽取的,不受其它外部经济因素的干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川东村落多以血缘关系或族群关系为依据开展各项生产与生活活动,以安仁乡为例,当地主要以石氏、李氏、郑氏、谭氏、张氏、魏氏为几个大姓,因此,其社会组织结构也由此构成,传统体育活动都在祖祠这一竞技场展开,当节日或祭祖时都会按照传统举办传统的体育经济活动,因此,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得以保存与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川东村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较大的变化,人们不再依赖于宗族生活,而是逐步推行个体经济,原本属于整个宗族的田地被划分到个人的手中,因此,传统体育活动的展开得不到足够的经济支持。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川东村落中的宗族关系逐渐弱化,在传统经济结构下,祭祀祖先、体育文化等活动的举行都有族长统一组织进行,宗族内的关系极为稳固,但是经济结构改变后,家庭取代了宗族,重大活动的组织者变为了村委会或者是乡镇政府,而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并没有指定某一部门组织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因此,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呈现出衰落的现状。 2.2人口结构的改变 受到传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承多以父传子、师传徒的形式进行,而随着对外联系的加强,很多年轻人走出村落,在城市学习、工作或生活,人口大量的迁出将会导致传统的体育文化无人传承,而随着传统艺人的逝去,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将会面临失传的窘境。 2.3新兴文化的冲击 传统的经济结构下,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是当时川东地区人民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与主要内容,因此,其发展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兴文化涌现并传播到了川东村落。电视、电脑、网络盛行,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欣赏娱乐节目、玩网络游戏等方面,而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关注度则越来越低,可见新兴文化对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协调好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关系,那么传统文化则很有可能消亡。 3发展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途径 川东村落文化面临着不适应经济发展、无完善的组织管理以及备受新兴文化冲击这三方面的问题,而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因此,必须针对这三个问题找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3.1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川东村落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够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娱乐文化,它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当首先采取措施为其多元化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一,应当提高传统体育文化的调适性,以传统体育活动来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与关系,使其能够达到稳定与和谐的状态;第二,应当对体育文化的社交性予以拓展,使村民能够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第三,应当增加传统体育文化中村落文化的内涵,使其文化存储性得到拓展,最终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3.2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为了使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与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变化相适应,应当将其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在川东村落建设传统体育产业链。根据川东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特色可以组织老艺人形成演艺产业部,并鼓励年轻人参与到体育文化项目的学习中,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建设特色旅游业,将川东体育文化打造成川东村落的品牌与文化符号,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并了解传统体育文化;还可以设计相关的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从而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宣传与保护。 3.3政府应当加强组织与管理 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之所以无法展开,主要是因为没有人对相关活动进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政府应当认识到川东传统体育文化艺术符号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定期组织当地人们开展相关的活动,可鼓励组织村民组建民间团体,一方面让他们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表演授课,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中。从器物的层面来分析,川东村落的体育文化有一定的外延,以安仁板凳龙为例,在制作的过程中,村民们会将板凳、竹篾、树杆、苎麻、包谷壳等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常用的物品作为道具,这种生活化的制作,体现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使用竹篾制作火龙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器物文化,为了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政府应当对传统的体育文化予以关注,定期举办传统的体育活动,以促进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3.4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虽然新兴文化的发展对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应当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利用新兴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保护。以往的传统体育文化都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方式传播范围有限,当前可以利用电视或者网络媒体对其进行宣传,可将石桥火龙、三汇彩亭等表演过程录制下来,剪辑成视频,在网络与电视平台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受众广,且传播速度较快。另外也可利用微博与微信平台等对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宣传,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4结语 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符号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其进行保护即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自建国初期以来,川东落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发展呈现出了极不稳定的状态,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它面临着经济发展、组织管理以及新兴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宣传与保护,可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以及新兴文化的发展相结合,并加强对其组织和管理,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一文化。 作者:敬文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鉴赏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论文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 中华民族文化中,艺术的鉴赏离不开对玉的美的欣赏,中华文化离不开儒家体系,"君子比德于玉",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中,由200多个字与玉有关,这些字多为美好、崇高之意。如:玺、国、珏。又如:玉人:美丽的女孩子;玉树临风: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婷婷玉立:美丽漂亮的人;儒家之外,道家、佛教文化等领域,玉文化也都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包括在民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最淳朴的向往,也赋予了玉的一些精神层面的特质。比如玉雕中的传统图案无论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龙凤呈祥、八仙过海,还是太极、八卦、四神、万字、回字、如意、岁寒三友、莲年有鱼、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传递着亲切的愉快的寓意。传统图形的造型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的类型: (1)、生理安全型特点:以具象的形式出现,采取借喻、谐音、暗示的方法,获得心理的愉快。如:“福禄寿喜”蝙蝠、鹿、仙鹤、(灵芝、仙桃、松树),喜鹊为象征;“招财进宝”财神赵公明,招财童子;“麒麟送子”麒为雄,麟为雌,麒麟演化为送子的瑞兽,富贵人家的孩子有麒麟子之称; (2)、文化寓意型特点:在具象和抽象之间,直接用文字表现,还有抽象图形等。文字表现有万字、回字、寿字;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采用汉字,读作“万”。抽象图形如太极、八卦、云纹、雷纹等;具象的如龙凤、牡丹、如意、琴棋书画、渔樵耕读、喜相逢、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3)、精神向往型特点:以诗意化的物品作为表现内心的追求,获得精神的向往。“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以上三种往往交织在一起,获得视觉意识、社会心理、民族习惯的多重含义。 二、设计创意 艺术鉴赏在雕刻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玛瑙雕刻。玛瑙是宝石中,纹理色彩变化最为丰富的品种,就材料对象而言,玛瑙的优势和特点是纹理色彩的变化产生的画面感,人工做不到。一件好的雕刻艺术作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 1、材质:搭配和谐的多色玛瑙是制作俏色玉雕的极好玉料。所谓“俏色”。是指作品颜色利用的巧,“俏”的意境达到极至,则称为“绝”。一件精绝的“俏色”雕刻品的价值。远远不是其材料价值所能确定的。 2、雕刻工艺:依料取题,因材施艺,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势造型,依形布局”,“依色取巧,随形变化”,对材料进行巧妙的雕琢。 3、艺术创作:艺术家的责任是用一颗慧心、两只慧眼、积极地发现对象本身的美,全面的认识对象,了解其特质和秉性,用智慧和双手努力的表现对象的美,使其升华,从而把对象天然特制的合理性与人的艺术创作合理的完美的结合,实现艺术创作的天人合一。这同时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最高最求。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于美的认识、通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于艺术作品的设计创意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了艺术作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我们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高了,他的人生哲学必将越来越深刻,人生理想越来越高尚,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作者:管爱民 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艺术鉴赏论文:略论戏剧艺术鉴赏的方法 一、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探索 1.创新戏剧创作方法,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 当前,消费性社会时代逐步显现出来,快节奏的消费模式直接冲击着传统审美感受方式,动摇着人们自身所持有的观念,呈现出了整体性浮躁。这种浮躁也同样影响着戏剧创作。为了减少这种负面影响,针对戏剧创作,我们有必要借用国外电影作品的创作方法,把一些国外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和舞台人物形象加以转换,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方法必然会成为我国戏剧领域创作的一重要手段和方式,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 2.打破传统艺术舞台特点,创新艺术表现手段 要想彻底改变此种颓势,我们就必须对戏剧假定性特性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将戏剧向集歌、舞以及诗为一体的方向发展。比如:戏剧《野人》,这部作品集歌舞、面具、木偶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在语言、形体以及舞台造型中,显现出了多种声音交相呼应的叙事效果。而人们对舞台假定性特征认识的逐步深化,也使戏剧彻底改变了传统戏剧中偏向写实厚重舞美的效果,开始朝着景物简化的趋势发展,从而给演员留出了大量表演的空间。事实上,对舞台景物进行简化不单是让演员创造舞台环境,而是要求演员通过表演去填补在舞美简化之后留有的审美空间,重点突出创新表演的作用。在舞台表演中,戏剧演员要让自己的形体动作与音乐、道具相配合,进而更好地演绎戏剧作品,让人们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3.重视戏剧演员的二度创作,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在我国传统戏剧舞台表演中,其剧本占据统治地位,演员需要完全根据剧本来进行表演,可以说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但一些戏剧革新家对此却持有怀疑的目光。他们认为作品在未演出前都是未完成品,需要演员在舞台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舞台所呈现给观众应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白纸,演员应该在剧本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在内心产生一种即性创作欲望,为突出主题,适当增加一些表演语汇。 二、戏剧艺术鉴赏方法探索 1.多次阅读剧本内容 先通过剧本来了解戏剧内容非常重要,有利于观众更好地欣赏戏剧表演。在阅读剧本时,必须要认真理清戏剧的结构。一般来说,剧本结构主要为四大部分,即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尾。在认真理清戏剧的结构之后,便要重点对剧本内容加以把握。此外,还要对戏剧中各个人物关系加以详细的了解。在确定人和人间关系之后,还要了解他们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冲突,从而更好地把握戏剧主题。 2.理清戏剧内容中的冲突 从总体上来分析,戏剧艺术的魅力体现在剧情的冲突上,也就是说没有冲突也不会产生戏剧内容,有冲突和矛盾,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戏剧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戏剧冲突指的是在剧本内容中人和人、人和物、人和环境之间所具有的矛盾与冲突,最为明显的是人物性格的冲突。不同的人对社会的认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一来,便形成了矛盾与冲突。因此,观众把握了戏剧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便能够真正抓住剧情的总纲和思想。 3.对舞台说说明要细细品味 舞台说明有利于导演以及演员掌握剧情内容,特别是能对表演重点加以说明。例如,在表演中,有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等说明,也有动作、效果说明等。此外,舞台说明又能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辅助的作用。比如:在戏剧《雷雨》中,其第二幕开头便有一段舞台说明:“午饭之后,天气变得更阴沉和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更加的烦躁”正是此段舞台说明,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舞台氛围,为悲剧情调的营造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而烘托出人物郁闷、不安等的情绪,并且又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与冲突爆发埋下伏笔。 4.把握人物形象 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体现典型性,才可以使戏剧剧情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周朴园的形象既可以是体恤下情的经理,又可以认为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还可以是最终失去所有情感的“精神乞丐”。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逐渐形成专属他自己的人格与性格。此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人物的心理冲突来理解戏剧的人物形象。例如,哈姆雷特是介于现实和理想间的人文主义者形象具有孤军奋斗且又强烈追求理想的性格,然而,他性格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他处的时代环境和周遭人的尔虞我诈,进而表现出了他内心的挣扎、矛盾、痛苦,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人物性格进行准确的把握。 作者:李媛媛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艺术鉴赏论文:现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教育 本文作者:高红丽 单位:上海市亭林中学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一种事实。而如今,我认为世界已经加速步入“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即全方位的全球化的时代,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在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将成为新时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国内文化教育方面,出国留学、双语教学、外籍教师、校际合作等等多种教育全球化的方式陆续出现。大局势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并不断地做更多的实践和探索。高中学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以及接受和吸收大量知识信息的能力,选择在高中美术教育阶段引入国际化的文化元素是比较迫切和现实的选择。 一、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研究上海高中使用的两种教科书会发现,教材中美术鉴赏部分以中华民族艺术及国外古代经典艺术为主,比较缺乏现代艺术的鉴赏内容。就此,笔者在2011年10月份对执教的上海市金山区亭林中学高一、高二的班级做了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对现代艺术家的认知度在34%,对现代艺术概念的理解度在18%,对现代艺术名作的认知度在30%,对现代艺术展览的参与度在21%。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高中学生对现代艺术很陌生,学生对四项现代艺术的基本要素的了解或参与程度最高不超过35%。另一方面,我们看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兴趣的统计数据:在我们问卷对现代艺术作品向学生举例说明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71%的高一、高二学生对接触现代艺术感兴趣;10%的学生认为一般;19%的学生没兴趣。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认为现代艺术激发想象、独特新奇和时尚美观。可见,学生对现代艺术形式和内容是充满了兴趣的,但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而现行的教材对现代艺术的内容设置比较缺乏,学生对社会中接触机会很多的现代艺术的“鉴赏”兴趣和能力未得到满足。所以,笔者认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做导入现代艺术的探讨和实践。 二、现代艺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匹配性分析 1、现代艺术解读 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可以将现代艺术理解为在科学和理性的原理之上,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的一座大厦。本文想研究说明的主要是最新的现代艺术后期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大地艺术(Earth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过程艺术(Processart)。现代艺术表达的价值观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不求纯粹;二是善待传统;三是非个人化,四是多种标准。 2、与高中美术教育的匹配与结合 并不是所有的现代艺术内容都适合高中生群体,现代的高中生活泼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同时他们又具备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强迫性接受的知识有很强的抗性,而且他们的自我判断力和思考力也没有成熟。从原则上看,我认为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和艺术价值的本源出发相结合考虑,能开拓视野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感、故事感、共情能力等感知力的艺术形式,介绍一些最新的、时尚的、具备新奇独特性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内容,并且规避一些内容,两者结合作为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补充。 从实践上,先从现代艺术简史的介绍开始,选取4种形式的现代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的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教学,介绍代表艺术家,对作品表达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做评价,然后在做交互式的批判评价,并且可以结合初级的艺术实践,最终达到艺术评价和批判相结合。 三、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将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程的实践之后,认为这样的实践有以下重要的价值: 1、文化艺术兴趣的培养 现代艺术从表现内容上是取材于我们现实生活;从造型语言上可以是一张老照片、旧衣服等,具备了多样性。实践证明,新异的现代艺术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强吸引力,进而能培养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兴趣、知识及鉴赏能力。 2、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 现代艺术重视科技和思维两大内涵,因而与现代艺术媒体有极强的结合。通过现代艺术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多元的文化、科技、材料知识、信息、新观念等,可以明显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批判性思维方式 高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审美观正在形成,通过现代艺术的批判性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看待社会事物的思维方式,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遇到事物去思考分析、鉴别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他们有益。 艺术鉴赏论文:西方现代艺术鉴赏的教育方式 本文作者:张东 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艺术作为人类世界的感性呈现,承载着人类精神史的广度和深度。西方学者巴赞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文化离异,就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高中教育在升学压力下,往往不重视审美教育,在以考分为主要参照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精神世界较为空乏,审美能力较弱,对艺术缺少感知和辨识。艺术同自然一样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无艺术的人生是乏味低俗的。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片自由充盈的审美空间,综合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其涉及教材中的四部分:意象艺术、抽象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等,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改变以写真的、“像与不像”为标准的传统视觉审美程式,用现代的审美眼光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风格和思想情感。本文以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为切入点,探讨西方现代艺术鉴赏的教学策略。 一、知人论世,探知本质。古典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对象,艺术家按照看到的世界来描绘对象,画作是世界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外部世界。而西方现代绘画不再追求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其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思想情感与古典绘画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欣赏方法就可能看不懂画家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所以,要想欣赏现代艺术,就必须先了解现代艺术产生的土壤———现代社会、哲学思潮、艺术家经历,等等。知人论世是走进现代绘画的基本方法,就是要了解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思潮、艺术家的身世经历、理念追求等。现代社会摄像机的出现代替了绘画的写实功能,于是绘画不再执著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描摹,而是寻找新的出路和存在价值,从而转向内在情感和精神实质。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变动,如哲学和宗教新思潮,这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追求推动着艺术的变革,现代艺术如果没有艺术家的解说和评论家的阐释,则其确实难以理解。比如,要了解印象主义绘画就必须从1863年巴黎艺术界“落选者沙龙”谈起,马奈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不符合学院派的审美标准而被大肆批判,从此以马奈为代表的“落选者”和保守的学院派之间进行了新旧艺术的争锋。马奈在1867年展览会前言写道,这些反对者都是以传统观念来理解绘画的形式、手法和观点的,他们从不承认其他的理解形式,而是在这方面表现出一种幼稚的偏见:除了他们的公式,一切毫无价值。马奈先生一向承认别人的才能,从不妄想消灭前人的绘画或者是创造新的绘画,他只不过决心要做他自己,而不是要做某一个别人。印象主义者们走出画室,在户外转瞬即逝的生活瞬间和自然界的光色变化,进行现场绘画创作,由此开启一个个流派的艺术实验。只有了解凡•高狂热的宗教情怀才能体会其《星空》中用火焰般、漩涡般弯曲的运动线条表现出的强烈激情;只有了解高更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和对原始文明的向往,才能理解他住在塔西提岛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理问题……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可以使学生按艺术家原本意图对作品进行理解,这种从艺术家的立场来解读作品,是最基本的赏析方法。 二、点面结合,探知风格。“点面结合”是指以艺术家的代表作或一幅画为出发点和切入口,然后结合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感知艺术家的时代风格和整体风格。比如了解凡•高,可以把《星空》作为突破口,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构图、线条、色彩有何特点?他描绘的夜空和你看到的有何不同?画家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后,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作品,如《向日葵》、《吃土豆的人》、《自画像》、《夜咖啡馆》等,学生自然会归纳总结凡•高作品中物象的扭曲变形和色彩的强度明度,从而感知凡•高作品独特的风格。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流派的风格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最为显著的标志,特别是现代艺术中,层出不穷的众多流派需要抓住特征来分辨,每个流派的画家又有不同的风格,如印象主义绘画中莫奈和雷诺阿有区别,塞尚、凡•高、高更又有区别。所以,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画家的整体风格,而不是仅看到局部和表象。 三、纵向联系,彰显个性现代派绘画是在反叛甚至颠覆古典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生俱来的叛逆性带来了绘画艺术的不断革新。各个流派都是在否定他人他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主张。运用纵向联系的手法就可以以历史为主线,把各个流派贯穿起来,分辨各流派的艺术追求。比如塞尚放弃了印象主义画家所采用的快速作画的方法,而对物象进行深入、长时间的分析,专注于物质的实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用圆柱、圆球、圆锥体去处理自然”。其画法影响了毕加索,毕加索对塞尚式的形体和结构进行了概括性处理,用几何形体的组合拼接来构图,创建了立体主义流派,其肢解破除了传统艺术家对“自然形”的认识,从而产生了空间和结构的心概念。立体主义形体观念对其后的艺术实验产生了重要启示。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都从中吸收了不同的营养。抓住形体这一线索,就可以把这些有传承关系的流派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纵向联系和对比,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把握各流派的异同点,体察现代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对现代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创作实践,领悟精神。现代艺术的鉴赏要不断突破传统视觉程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现代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创作实践活动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入创作体验的小环节,加强学生对现代绘画理念或技法的认识。如在鉴赏立体主义绘画时,可以让学生用几何图案变形拼接成一定的物象,并说说这样构图的意图,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还可以加入拼贴和实物要素,让学生感知材料、物质要素对绘画的影响。教师要根据不同流派和画家的创新处设置简单可行的小练习、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悟现代艺术的理念风格和审美追求。这样的方式就把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面向生活,慧眼识别。现代艺术自19世纪末出现在西方文化舞台上之后,就以一种革命性的姿态,不断突破传统的艺术体系和美学规范,把各种新的观念形式和材料纳入到艺术表达的范畴内。不了解现代艺术的革新及形式和理念上的突破就不会理解当代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追求,不会鉴赏当代先锋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当代艺术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引入部分或延伸部分,让学生思考鉴别。渐渐地,学生就会把鉴赏方法运用到现实中,对当代艺术问题进行评析,建立现代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标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识辨当代复杂怪异的艺术现象。 总之,在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理解认识水平和艺术基础,让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生成的社会背景及艺术家经历、艺术理论探知艺术家个性化的风格追求;通过纵横的对比联系明晰流派风格的继承发展;通过绘画实践、当代艺术现象体悟艺术精神,最终达到对新奇多变的现代艺术的鉴赏。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多样地运用这些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启发引导,把内容庞杂的现代艺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鉴赏,让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论文:音乐艺术鉴赏多样性研究 一、音乐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音乐艺术鉴赏的多样性 我们知道,音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种类。其中,从其艺术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器乐和声乐。器乐是人们运用音乐要素有节奏地运用口吹、手打、指弹、甲拨、弓拉、物敲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响。比如东方乐器就有:缶、钟、筝、琵琶、二胡、京胡、唢呐、鼓、钹、笛、箫、笙、茄、编钟等等;西方乐器有钢琴、萨克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管风琴、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小号、短号、长号、大号、音鼓、小鼓、大鼓、钹、铃鼓、沙槌、三角铁、响板、木琴等等。古往今来,人们运用这些不同的乐器,创作和演奏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中国器乐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春江花月夜》、二胡曲《二泉映月》、唢呐《百鸟朝阳》、鼓锣《欢庆锣鼓》、笛《苗岭的早晨》、茄《胡笳十八拍》。西方器乐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大利•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协奏曲》(德国•贝多芬)、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萨拉萨蒂)、萨克斯《回家》(肯尼•G)。这些器乐以不同的声音,借助节奏、音高、旋律等音乐元素,描绘着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类的社会生活,传播着或不同的或相同的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熏陶、感染、打动了千百年来各个民族的人民的心灵,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化,获得享受。器乐的演奏形式,基本上可分为独奏、伴奏、重奏、齐奏、合奏、协奏。独奏是指由某一件乐器单独演奏。独奏者往往要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和一定的音乐修养,独奏用的乐曲不仅要有完整的音乐形象和细致的感情表达,还应当充分发挥乐器的性能。伴奏是指在演唱(独唱、齐唱、合唱等)或器乐独奏的过程中,用一件乐器或一个乐队(小乐队、民乐队、管弦乐队)来衬托歌(乐)曲的主旋律,奏出引子及过门。 伴奏可使演唱或演奏的表现力更为丰富。齐奏是指用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乐器同时演奏同一个旋律。合奏是指使用多种乐器进行多声部乐曲的演奏。合奏中由于各种乐器有着不同的音域、音色和音量,因此综合起来演奏,有着多种色彩的变异,音响效果丰富多彩而富有表现力。和独奏对应的是协奏,其特征是以某一种乐器为主,辅之于其他器乐进行组合演奏。比如钢琴协奏、管风琴协奏、小提琴协奏等。两件相同或不同乐器与乐队竞奏的叫复协奏,三件相同或不同乐器与乐队竞奏的叫三重协奏。西洋管弦乐队则常以大合奏的形式出现。应用交响乐队来演奏交响曲,是最大型、最完善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此外,铜管乐队演奏的吹奏乐,也是一种常见的器乐合奏形式。协奏既能充分发挥独奏乐器更深层次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又能发挥管弦乐队的作用,因而深受音乐家和人们的喜爱。声乐是由人声演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大多数声乐作品体裁短小,易于普通老百姓接受。所以有史以来为声乐创作的作品浩瀚如云,数不胜数。声乐作品从演唱的形式来看,有合唱(其中又有混声大合唱、无伴奏合唱、女声小合唱、男声小合唱、童声合唱)、齐唱(常见的有男声齐唱和女声齐唱等)、重唱(其中有男声四重唱、女声四重唱、男女声二重唱等)、独唱(有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声乐作品从演唱风格上看,可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是—种以意大利民歌唱法为基础的科学演唱方法,其音色洪亮、透彻,适于表现严肃的、戏剧的、重大的内容。长期以来,演唱艺术歌曲、歌剧、清唱剧等均采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则是以本民族传统的民间唱法为基础的演唱方法,如中国各种戏曲的唱法、各种说唱音乐的唱法、民歌唱法,印度民歌的唱法、日本民歌的唱法等,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声、行腔、咬字等方面的理论和规律。 流行唱法基本上是属于用本嗓演唱的风格。它的风格可以有多种:有抒情的、民歌风格、乡村行乐风格、校园风格、摇滚风格等等。近年来,三种演唱法有逐渐靠拢的趋势。各个民族的演唱方法都吸收了一些美声甚至通俗的演唱方法;通俗歌手们由于没有—种统—的演唱方法,并且它的风行时间短,歌曲风格多样化,使得它不得不向美声和民族唱法学习。声乐加上乐器伴奏,就又组合产生了另一种类的高雅的极具欣赏性的音乐艺术形式——伴奏音乐。不同伴奏的选择,与音乐的性质有关,比如声乐协奏尽量用管弦乐队,小乐队就无法承载如此大的分量;女声小合唱,因为它具有轻巧纤情的性质,所以采用管弦乐队就像大炮打蚊子,不相匹配,用手风琴或钢琴倒是很适合。当然用什么伴奏还要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安排。人们欣赏声乐作品的时候,一是欣赏歌曲的美感,仔细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线条的优美壮美,节奏的铿锵舒缓,伴奏的整齐与和谐等等;二是演唱者的表演方面,是不是很准确地把握了作品的精髓,音准、节奏、表情等因素是否掌握得恰当,尤其是嗓音的音色是否漂亮、是否具有嘹亮或抒情婉转的特色。洪亮的嗓音、甜美的歌喉、优美的旋律配上恰当的器乐,能给听众优美的音乐享受。比如,我们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这一协奏音乐时,不仅能听到男声和女声,而且可以听到钢琴那恢弘宽广响亮的音响。综观中外著名的歌唱家,他们的演唱无不借助相应的乐器加以伴奏。从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安娜•莫福(AnnaMoffo,1934-)到中国当代歌唱家宋祖英,从美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PaulRobeson,1898-1976),到瑞典女高音歌唱家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Nilsson,1918-),从德国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彼得•施赖尔(PeterSchreier,1935-),到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JoseCarreras,1946-),莫不如此。正是适当的配器,才使得这些歌唱家的演唱深深地感染着各国喜爱音乐艺术的男男女女,熏陶着各国喜爱音乐艺术的芸芸众生。 二、音乐艺术题材的多样性决定了音乐艺术鉴赏的多样性 音乐题材是指构成音乐艺术作品的(主题)材料,即音乐作品中所反映与描写的人类社会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就给音乐家的音乐创作的多样性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创作资源的多样性,就必然会产生多样性的音乐艺术作品;多样性的音乐艺术作品就给音乐艺术鉴赏带来了音乐艺术鉴赏内容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人类生活分为物质生产与消费的生活、非物质文化(即精神食粮)的生产与消费的生活和围绕人类自身繁衍的爱情婚姻一类的生活三种类型。这三个方面的生活,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百态千姿,色彩纷呈。于是,音乐家们(专业的或业余的,学院派的或者是民间派的)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价值观念、道德主张、艺术追求去创作、演唱、演奏音乐作品,这就产生了各式各样主题的音乐艺术作品。这些音乐艺术作品的题材广泛,既涉及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饥寒温饱、生老病死,也涉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我们知道,情爱是人类一种伟大、崇高、美好的思想情感。 这种情有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亲情中最博大、最温暖、最无私、最崇高、最深沉的情爱是母爱。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罗曼•罗兰(法)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泰戈尔(印度)说,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们以母爱为题材,源源不断地创作了无数歌颂母爱的音乐艺术作品。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摇篮曲》(越南),《妈妈的吻》、《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鲁冰花》、《烛光里的妈妈》等等。这些歌颂无私母爱的歌曲,旋律优美,情感深挚,打动过无数听众。 情爱中最令人陶醉、最令人向往、最使人心醉、最富有吸引力的是爱情。爱情是男女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与爱慕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情感。因此,爱情不仅是文学作品、戏剧作品、电影艺术永恒的创作主题,也是音乐艺术作品永恒的创作题材。可以说古今中外以爱情为题材的音乐艺术作品浩如烟海,胜于牛毛。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凤求凰》、王洛宾的歌曲《达坂城的姑娘》、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国电影《五朵金花》主题音乐《蝴蝶泉边》、外国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曲《myheartwillgoon》(我心永恒)、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现代流行音乐《老鼠爱大米》,等等,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这类音乐艺术作品,旋律舒缓,节奏明快,音色优美,缠缠绵绵,往往能给聆听者通过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引来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丰富想象与联想,激发积极的审美体验,获得审美享受。物质生产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并借以维持生存的最主要的活动之一。于是,生产劳动也无疑成了音乐艺术创作的一种很广泛的题材。土家族的打镏子《薅草锣鼓》,八路军的《南泥湾》,赫哲族的《乌苏里江船歌》,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江南的《采茶舞曲》,澳大利亚的《羊毛剪子咔嚓响》等等都是以生产劳动为题材的音乐歌曲。这类题材的歌曲大都嘹亮、欢快。 此外,以政治及战争为题材的中外歌曲也很多。我国抗日战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俄罗斯歌曲《喀秋莎》、藏族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部队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游击队之歌》等等。这类题材的歌曲大都严肃、雄壮、豪迈,表现出来的审美情感是一种壮美。宗教也是人类生活与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源远流长。目前世界人口60亿,其中有基督徒20亿,占世界人口的33%。伊斯兰教穆斯林目前有12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为19.6%。佛教信徒目前有3.6亿,占世界人口总数6%,犹太教徒有1400万。还有印度教徒8亿多,民族宗教徒2.3亿,新兴宗教徒1.3亿[1]。可以想象,宗教势力的范围之广大。从古到今,以宗教生活为题材的音乐也数不胜数。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众多的音乐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宗教音乐遗产。音乐之父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乐圣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的《路加受难曲》等,都是欧洲古典宗教音乐的代表。 除了以上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音乐外,还有一种以讴歌自然为题材的音乐艺术作品。这种音乐纵情讴歌山川的壮美、鲜花的美丽、草原的广袤、太阳的灿烂、月亮的妩媚、湖海的壮阔、鸟音之婉转、物产之丰富。比如歌颂海洋的《大海我的故乡》,歌颂家乡风光的《我们新疆好地方》、《青藏高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我们山西好风光》,描绘大自然的音乐《苗岭的早晨》、《云雀》(罗马尼亚)等等。这些类型题材的音乐作品大都会给人带来清新、自然、温馨、美好的艺术体验和心灵感受。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着两千多个不同的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中国就有56个民族。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要数尼日利亚,8000多万人口中大小民族却有250个,占世界民族总数的1/8。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为音乐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丰富的创作源泉也就带来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了。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音乐创作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广泛的创作题材带来了广泛的音乐艺术作品,而广泛的音乐艺术作品也就给音乐艺术鉴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的内容。 三、音乐艺术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音乐艺术鉴赏的多样性 除了音乐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音乐创作题材的多样性决定了音乐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之外,音乐艺术的多层次性也决定了音乐艺术鉴赏的多样性。音乐的层次,是指音乐艺术的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层次和风格既可以分为纵向的音乐艺术层面,也可以分为横向的音乐艺术层面。就欧美国家来说,以时间为纵轴的纵向层次划分就可以把音乐分为中世纪时期(MedievalPeriod)(1450年前)的古典音乐,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Period)(1450-1600年)的音乐,巴洛克时期(BaroquePeriod)(1600-1750年)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Period)(1820-1910年)的音乐,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流派的现代音乐(1900-现在)。古典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是单声部音乐,如格里高利素歌(GregorianChant)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及实践得到极大的发展,音乐艺术工作者以圣经故事为主,创作了大量的教堂音乐,弥撒曲、安魂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与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表现在一是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二是乐队结构的变化;三是乐器演奏技巧的变化;四是旋律风格的变化(曲式更为抒情与华丽)、节奏风格的变化(节奏更为夸张)、以及曲式上的变化(更多地追求织体的前后连贯,主题更加“有机”地发展和演化)。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无数的伟大的作曲家,涌现了许多不朽的音乐艺术作品。就中国音乐而言,可以提供鉴赏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时间轴上的纵向层次:远古时期的音乐,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秦汉时期的音乐,巍晋南北朝的音乐,唐宋五代的音乐,宋元金时期音乐、明清时期的音乐、近代音乐和现代音乐,而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作品。《骨哨》是今人依据出土的原始乐器,结合音乐史学界对远古的研究和推测,创作出来的描写先民狩猎生活的音乐作品[2]。曾侯乙编钟曲《楚商》则是春秋时期的器乐。琴曲《广陵散》、琴歌《胡笳十八拍》、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则分别是东汉、魏晋、明清、新中国四个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 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不同层面带给听众不同的音乐感受。音乐艺术有不同的风格,这种不同的风格也构成了音乐艺术的不同层面。有的音乐作品高亢激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的则低吟轻诉(《在松花江上》);有的哀怨忧伤(《锈红旗》),有的则热情奔放(《迎宾曲》);有的自由舒展(《天路》),有的则深邃婉转(《二泉映月》〉);有的庄重严肃(《义勇军进行曲》),有的则诙谐幽默(《达坂城的姑娘》),有的情意缠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有的怒火万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大刀进行曲》)。音乐艺术的多层次性还表现在音乐艺术作品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阳春白雪”代表着高雅,“下里巴人”代表着通俗。芭蕾舞无疑是一种融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为一体的高雅艺术,曾经作为宫廷舞蹈而为西方上流社会所独享。它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四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古典派芭蕾舞代表作的《天鹅湖》,柴可夫斯基为这部舞剧创作的音乐赋予了这部作品以活的灵魂。其动听的旋律,塑造了柔美温暖、失望伤感、轻盈质朴、炽烈舒展的诸多音乐形象,以高级、高雅的音乐艺术送给人们以美的听觉体验和心灵享受。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也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这位艺术家以悠长徐缓的牧歌风的旋律,使听众恍惚听到了狩猎的号角(圆号)、鸟儿的欢畅(长笛),看到了缤纷绚丽的大地和幽深秀美的森林(齐特尔琴),也恍惚能看到姑娘们灿烂妩媚的笑容、柔美轻盈的身材、潇洒飘逸的舞步。这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音乐艺术作品,给人的那种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不是《黄土高坡》之类的通俗歌曲所能媲美的。 以上我们是从音乐艺术鉴赏的客体来讨论音乐艺术鉴赏的多层次性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鉴赏的主体来看问题,也不难看出音乐鉴赏的多层次性。作为音乐艺术的鉴赏者,因其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生活阅历、个人爱好、文化水平、音乐知识、道德观念、艺术修养的不同,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体验能力、分析能力是不会处在同一个层面上的。一个东北的农民或许会愿意花五块钱去听(看)《二人转》,大多不会花数百元去国家大剧院观赏一场中外名人的钢琴演奏音乐会。在这个农民看来,《二人转》逗笑有趣,钢琴演奏和敲破鼎罐发出的声响或许就没有什么区别。林黛玉可以看得懂《西厢记》,而刘姥姥就未必能看懂。这些都是因为鉴赏主体分别处于社会的不同层面而造成的。综上所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存在,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的多样性表现在音乐艺术形式的多样性、音乐创作题材的多样性以及音乐艺术活动的层次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正是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导致了音乐艺术鉴赏活动的多样性。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可以引导人们在音乐艺术的鉴赏活动中,聆听、欣赏、感受其所爱。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品鉴赏的人文特征与价值 摘要:由于国家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精神文化领域也变得更加精彩,百姓对艺术的热情逐渐高涨。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加之艺术品鉴赏本身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含义与人文特性,把艺术鉴赏视作判断大众审美趋势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方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艺术鉴赏的内在涵养作为研究基础,详细分析了艺术品鉴赏的人文含义,旨在提高百姓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生活水平,加强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沟通,实现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共同进步,从而建造更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关键词:艺术品鉴赏;现实意义;精神领域 艺术品鉴赏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行业,艺术品是有鉴赏价值、研究价值、商业价值以及文化沟通价值的工具。艺术品同时具有收藏的意义,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时可以根据保存年代的长短提升自己的价值。本文旨在探讨艺术品鉴赏的含义与特征,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最大化地发挥艺术品的当代价值。 1艺术品鉴赏的文化底蕴 1.1艺术品鉴赏的内容 艺术品鉴赏的内容非常广阔,针对艺术品的内涵必须要有详细准确地了解。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家实现创造、具备欣赏价值与基本使用价值的特别物品,艺术鉴赏是在对艺术品本身进行客观评价,以此确定艺术品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人们的普遍审美观念。艺术品本身的特点是独特性、长久性以及真实性等,在价值上也可以提升人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群众的想象,增加群众之间的交流次数。 1.2艺术品鉴赏的实际原则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则与规律,并要求每一个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艺术品鉴赏中也有一定的行业规则,该规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能确切掌握艺术品的自身价值与延伸价值,从而进行严格的估计与计算。所有艺术品都可以依据时间的长短增加自己的现实价值和内在含义,体现不同社会时期的历史形态,反映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因此,进行艺术品鉴赏必须要充分了解历史的进展状况,能够对历史有一个确切了解,从客观性与整体性两方面评价艺术品,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艺术品的价值,充分发挥艺术品本身的功能。同时,艺术品鉴赏还要了解民族性特点,充分把握时代特征,从而在社会演变进程中把握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品鉴赏还要顾及艺术品本身的商业价值,要做到艺术品的自由流通和买卖,进而帮助艺术品创造最大的价值。 2艺术品鉴赏的人文特征 艺术品的人文特性必须建立在人类文化基础上,考虑人们对于文化的真实需求,并结合时代精神掌控艺术品鉴赏手段,了解艺术品出现的含义。 2.1艺术品鉴赏融合大众的审美趋势 伴随时代的演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见到的事物越来越丰富,视野也得到了开阔。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时,就开始在意审美方面的追求,与之而来人们的审美趋势也不断上升,艺术品鉴赏也发展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举动,时刻响应人们审美趋势的变动倾向。利用艺术品的外在价值可以深入探讨其内在价值,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增添无穷的乐趣,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品鉴赏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开阔视野时满足自己精神领域上的空虚,实现长久发展。纵观全局,只有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可以在艺术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才能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降低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给社会产生的危害。 2.2艺术品鉴赏可以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 艺术品鉴赏能力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水平显示了一个社会与一个时期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意识形态。在精神文明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人们更加看重内在修为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开阔。艺术品鉴赏不断让更多的参与者了解社会,艺术品甚至成为了连接社会与个人的重要桥梁。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多样化,生活活动范围更加开阔,由此引领人们从狭小的家庭环境走进了艺术世界、艺术品展览会、美术馆等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通过不断地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人们的沟通能力。利用艺术品鉴赏行为可以丰富个人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从而让整个世界的精神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2.3艺术品鉴赏反映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 艺术品鉴赏一方面会生动形象地展示艺术品内在的艺术性和民族特性,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传承多年来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就是反映现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发展动态和创新理念。艺术品鉴赏会让人们对整体社会有一个主观把握,此外,还会在传统文化的承袭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提高现代艺术的创作水平,突破当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局限。特别是针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衍生物,可以深度挖掘艺术作品的创作潜力与内在价值,不断实现艺术品鉴赏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增加。艺术品鉴赏是促进艺术品创新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在此前提下,应逐渐实现艺术创作的长久发展。 3艺术品鉴赏的当代意义 3.1满足大家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艺术品鉴赏含有多彩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涵养,艺术品鉴赏的进步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革新,给人们思想进步带来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品味,让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的文化氛围。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让人们的精神领域有了很大改变。因此,艺术品鉴赏的时代价值十分重要。不管是人类生活的前行,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值得深究的意义。 3.2扩大艺术品鉴赏的群体范围,提高艺术品的人文特质 艺术品鉴赏行为能够丰富人们的经验,针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情感沟通,会让艺术品的价值实现进一步推广,从而让人们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获得精神享受。艺术品鉴赏深刻地反映了艺术品的人文价值,艺术品的价值会时刻作用在个人的意识领域中,唯有获得群众的普遍认可,艺术品的价值才可以实现出来,这是艺术品存在的意义。不断增加艺术品鉴赏人数,扩大艺术品鉴赏受众范围,是整个社会的呼声。 3.3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艺术品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化范围的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交流过程中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艺术品鉴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在艺术品的价值探索方面,利用开展艺术品鉴赏活动,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形态,同时还能向其他国家显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品鉴赏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作者:白璐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鉴赏论文:物理学对绘画艺术作品的鉴赏研究 摘要:本文从物理的角度,主要包括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光和色彩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对西方绘画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使自然科学和艺术能够充分的融合,增加科技工作者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物理;时空;光;色彩;相对论 据调查研究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理工科学生如果观看艺术展,大部分不懂得欣赏世界名画或其他艺术作品。在理工科教学中如果可以贯穿艺术审美,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形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用光的传播、色彩与光的原理、时间与空间的构建等物理知识和观点去理解视觉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亚威农少女》《圣弗兰西斯接受圣痕》等很多名画将会更加深刻的被理解和欣赏。 1从牛顿绝对时空观角度鉴赏乔托等人的绘画作品 1267年,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主要作品风格是宗教画,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金门相遇》《基督下十字架》《犹大之吻》《最后审判》和《哀悼基督》,他摆脱了拜占庭式绘画的僵硬风格,去除故作姿态的造作,通过平静的观察并感知自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透视画法”,将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拉开,按照一定的结构比例,更加真实地反映自然特点。乔托从绘画作品中感悟出的透视原理、空间力量的暗示,还有恰如其分的色调安排,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特色。例如,在《往十字架上钉人者》中,哀悼的圣母和使徒、持矛的兵士、飞动的天使、十字架上的基督等要素都通过简洁的画面予以处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红黄蓝色块分布使得生动鲜活的情节跃然于墙壁,把鉴赏者的眼球定位在死亡基督和悲伤的圣母身上。再如,《犹大之吻》,耶稣和犹大的四目对视,平静对慌乱,体现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融入绝对静止时间的理念,通过人物的表情把视觉的瞬间体验凝滞于这幅壁画上,在鉴赏者心目中引起共鸣和振荡,通过艺术的方式对时空进行组织,这是绘画艺术作品中最早对于时间框架的定义。在乔托之后的300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才得以建立,它与乔托的绘画在时空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对现实的模仿,只不过二者是在不同的领域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已,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2从光和色彩的角度鉴赏印象派绘画作品 印象画派的出现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统色彩观念的创新,以粗放的素描笔法捕捉阳光下对象物瞬时的色彩活力,并充分利用光色原理创立色彩体系,体现了自然清新的生动感观。印象派可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众所周知,光使得整个世界变得优美多姿,物体吸收光或经过反射以后,便具有了色彩的魅力,否则,没有光就会漆黑一片。牛顿用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拉开了光色研究的序幕,托马斯•扬更是在实验室中证实了光的波长、频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在绘画艺术作品中对光色关系的探索具有标志性的则是印象画派的作品。莫奈在阳光下写生,发现了冷暖色调的奇特变化;毕沙罗用点彩法绘画,发现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雷诺阿则以散落在人身上的光影,组成明暗冷暖交互的节奏感,获取动人的效果。再来看看他们的作品,莫奈的作品《草垛》和《睡莲》,展示了对象物的画面受天气和阳光强弱的影响,体现出笔者细致的观察和对色光变化精准把控的能力,《日出•印象》主题是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水面无限的光辉,作品把光色融合在一起,给予鉴赏者以视觉感知。马奈的作品《阅读的女子》,多种色彩和灰色的运用使得女子的面部表情更加突出,整个画面呈现出十分和谐的效果,《草地上的午餐》通过鲜艳明亮和强弱对比的色块,造就出别样的意境。雷诺阿《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透过树叶间隙照射的阳光,使得对象物色彩斑斓,真正实现了“光是绘画的主人”。修拉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人景之间按比例进行几何分割,画面的色彩量达到了均衡与统一。塞尚则用色彩取代了线条、阴影和透视原理等关键的部分,从其作品《圣维克多山》足以看出冷暖色调并存的立体表现,《埃斯泰克的海湾》用变化多端的蓝色切断空间,达到了否定在深度中消退幻觉的效果。西斯莱的《洪水泛滥中的小舟》以灰、蓝和棕色调的变化让鉴赏者对平淡无奇的水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康莱大桥》彰显了色彩的喧闹和形体的照相式效果。 3从爱因斯坦相对论角度鉴赏立体画派作品 20世纪立体画派初诞生于法国,其主要特点是以多角度描写对象物,通过平行或垂直的线条和散乱的阴影,背景与对象物相互穿插,削弱了作品中的描述性和表现性因素,呈现几何化的四维空间特色。以1912年为临界点,立体画派又可分为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毕加索、乔治•布拉克、莱热和格里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1905年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来的,与立体画派的发展几乎同步,它颠覆了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理论,创立了平直时空理论,它认为时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与参考系和观测者的运动状态有一定的关系。爱因斯坦与立体画派代表人物毕加索同属各自领域划时代的天才,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07年,毕加索用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亚威农的少女》,这幅画打破了传统的叙事风格,灵活运用了几何构图和实验手法,从绝对时空跨越到相对时空,压缩扭曲的时空表现于画布之上,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特点。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相对独特的,鉴赏者不能简单地理解作品的核心内容,它被美国外科医生伦史莱因博士称呼为“通过图像表现相对论原理的革命性新艺术形式”。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房子》中,几何化的房子和树木压缩了画面的时空深度,画中的景物都能清晰展现;另一幅作品《静物》,体现出“以光速运动的观众可能看到的色调”。莱热的巨幅油画《三个女子》,人物似乎是用铁管、螺钉和铆钉拼装组合而成,表现得比较僵硬和机械。格里斯的油画《吉他与乐谱》,画中的吉他、乐谱、桌子、台布及窗户等,都按照完整而严密的伞间结构用几何形的大色块表示,给予鉴赏者一个三维空间幻觉和平面感共存的绝妙画面。1937年,毕加索创作了《女人肖像》和《格尔尼卡》,被评论为“打破了空间,又重构了空间”。1939年,比利时画家马格里特创作了《温室》,其解释是:“如果你的寿命足够长,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这幅作品也是“以光速运动的观察者可能看到的景象”。所以说,立体主义画派用艺术的形式颠覆了时空观。 作者:邹万芳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艺术鉴赏论文:传统文化艺术与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摘要:当代的高校美术鉴赏教学,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美术鉴赏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素质的复合人才、适宜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以课程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完善教学体系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重点专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加强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课程的评估考核,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的督导作用,加强教学的中期检查和学生的评教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抓好教学工作,提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深化教师群的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创建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体系。首期将建立网站以适应各门主干课程的网络在线教学的需要,为精品课程的申报做准备。 (4)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设施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教学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管理设备与时俱进。争取设立专门科研经费,制定鼓励教师参加科研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从事课程相关的学术科研活动。尽快组建教学研究团队,为争创精品课程、打造教学名师及创办特色专业打好基础。 (5)加强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项重点与大众普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竞赛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改与竞赛的双赢,加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创新指导与培养。争取取得更多的艺术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管理和指导大型艺术社团的活动。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及艺术展演活动,争取做到每月邀请一位国内外的学者、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开展艺术展演活动。邀请国家级、省市级的专业文艺团体来校举办“精品剧目展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努力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育人环境。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改进教育方法与工作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坚持艺术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基本点,坚持开放性的互动性艺术理论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始终坚持项目式的艺术实践,由虚拟性的课堂作业与社会赛事为目标,促进实战型实习。由此,学生主动参与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积极参与省内外高规格艺术赛事和实践活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材及教学课件的建设。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扩充教育内涵。注重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梳理与传播,努力把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提炼、整合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组织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深化其对于中华文化遗产的认知。坚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力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收获。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组织相关活动等渠道,有意识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能。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融合社会服务。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省市博物院、文化馆、官方或民间展演团体及设计公司等进行合作,一起承办或联办相关艺术文化活动。除在校的艺术类大学生及非艺术类的在校大学师生外,主要面向广大工农兵群众。其中,包括城市街道社区市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大型公司职员,以及驻地解放军、武警战士和广大农村各类劳动群众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相关的艺术文化活动报导。其中,包括墙报等书写媒体和报刊杂志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传统电子媒体以及各类官方网络传媒等进行宣传报道。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特色,完善管理机制: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继续突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等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各项活动;同时,加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设计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活动中的文化考察和学术讲座、艺术科研力度;此外,适当增设并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艺术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完备的常效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确立师生结合的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形式多样。除基本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方式外,还包括了定期开放日宣传与普及活动、文化考察、举办学术讲座、参与艺术科研项目;此外,在保证安全和满足校内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新增艺术文化下乡等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系列群众性的艺术文化竞赛或群众性的艺术文化表演及相关的艺术文化论坛活动。 总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管理者。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如何提高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指导当前的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实际意义。同时,逐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持续繁荣发展。 作者:刘瑛 黄意涵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警察学院 艺术鉴赏论文: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舞蹈审美鉴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艺术,通过动作姿态来展现舞者的内心世界的情绪,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美和愉悦。因此,要想更好地欣赏舞蹈,就必须更深入了解舞蹈艺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舞蹈;认识;发展;审美;时间性;空间性 一、对舞蹈艺术的认识 舞蹈虽然与其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舞蹈是采用直接的、有生命的人体动作,作为构成形式美的手段。此外,舞蹈还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同时存在的造型动作艺术。它是通过时间的沉淀积累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包含舞蹈语言、音乐、表情和构图等多种要素,主要表达人类内心的一种思想感情。舞蹈可分为“艺术舞蹈”和“生活舞蹈”。艺术舞蹈是由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选择题材,具有鲜明的主体、具体的内容、完整的形式,最后塑造艺术形象,由专业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让观众们欣赏。艺术舞蹈高度提炼了舞蹈的语言跟技巧,着重刻画人们内心的活动与变化,反映真实情感。而生活舞蹈多指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直接联系的,如民族舞蹈、健美舞蹈、社交舞蹈等,这些舞蹈表现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 总之,舞蹈就是运用表演手段,通过节奏、韵律展现优美的形体动作,即是通过不断提炼、改善和美化了的动作来抒发人们内心情感、反映生活的艺术。 二、舞蹈发展进程中的时间性 舞蹈的发展是依附在社会发展上的,所以舞蹈具有鲜明的时间性,留有时代的烙印。舞蹈成为人们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手段,其中我国的舞蹈是从夏商时期进入到表演领域中的,在夏商时期才开始有专业的舞者出现。据悉,夏桀时期的舞者已经有了独特的舞蹈审美标准。商代在当时是一个崇尚巫师、神权盛极的朝代,因为巫师可以通过占卜来向人们传达神的旨意。要想当巫师就必须先学会巫舞,在巫师的祭祀中有“巫舞”和“傩舞”两种舞蹈形式,其中傩舞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抗衡精神,且受到日本和朝鲜等地的影响,流传了几千年一直到今天。在宋朝的时候,傩舞与戏曲相结合,发展成“傩戏”。从此,傩戏在亚洲引起重视,也受到其他地区的关注。 周代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代表性舞蹈的朝代,汉代是第二个集舞蹈之大成的时代。大唐时期的舞蹈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朝舞蹈在周、汉时期的舞蹈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进。到了明清时代,由于戏曲的兴起,原来作为独立表演艺术的舞蹈被融入到戏曲中,在舞蹈的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并且还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舞蹈训练方式和演绎方式。 整体来看舞蹈艺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过去不同时期的舞蹈形式不仅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还对前朝所流传下来的舞蹈有所保留和创新,使舞蹈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积、不断摸索而来的。 三、舞蹈艺术的独特性 舞蹈艺术不单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和历史背景。舞蹈学家通过对过去几千年有文字记载舞蹈艺术发展的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得知舞蹈艺术经历了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内容和劳动生产方式,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民族舞蹈,它与本民族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生活习俗、民族信仰、生产劳动等诸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舞蹈形象。这些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是各民族的特色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各民族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了舞蹈的题材、风格、式样的多样化,比如汉族的《秧歌》《舞狮》《舞龙》等民间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千百年来就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被不断传承与发展,舞蹈动作也一直根深蒂固在本民族的社会环境中。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之间的个性差异,才使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空间性,我国的舞蹈艺术才一直被传承与发展,一直长盛不衰。 四、舞蹈发展的综合性 舞蹈艺术离不开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以及创新,因为仅靠一种舞蹈或者几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进行交流,是根本无法达到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境界的,只有注重舞蹈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舞蹈艺术才有可能达到顶峰。隋唐时期,对外经济贸易发达,国家繁荣昌盛,所以舞蹈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较好发展。唐朝的《柘枝舞》在当时已经有着较高的舞蹈艺术水准。后来,这支舞蹈被传入中原、西域等地,当地人用不同风格演绎了《柘枝舞》,导致其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舞蹈。这支舞蹈经历了唐代、宋代。据记载,到了明清时期,还有人在跳舞时穿着《柘枝舞》的表演服装。然而这支舞蹈在长期广泛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发生了改变,原本是一个人的独舞被慢慢演绎成两三个人跳的舞蹈,甚至还把这支舞蹈编排成儿童舞蹈,如今,西安市博物馆内还收藏有汉族儿童和西域人跳《柘枝舞》的画像。 《柘枝舞》在不断地流传,不断地被发展,已经形成了多样的表演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审美标准。其实,这些都证实了舞蹈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当本民族独特的舞蹈流传到另一个民族那里,无论是其舞蹈风格还是舞蹈的演绎方式,都将发生变化,都会随着另一个民族的生活内容和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加上自己民族独有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舞蹈的发展,从而达到舞蹈艺术的最高阶段。 我们发现有两条主线一直贯穿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一条是通过时间来创新、改善、发展舞蹈;另一条是不同民族的舞蹈相互交融,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通过改善过的舞蹈作品,可以看出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本民族独有的特点。中国民族舞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艺术底蕴,所以,不断地挖掘、传承,对发展传统舞蹈极其重要。换一个角度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等因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使舞蹈也具备了鲜明的地域特点,随着各个民族之间舞蹈文化的相互融合,舞蹈艺术也迎来了更高水平的发展空间,它会随着各个民族在舞蹈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提高、完善,将舞蹈艺术发挥到极致。 五、提高舞蹈艺术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联系社会生活,从而领悟舞蹈艺术的美 舞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反映和升华了生活。因此,要想提高自身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深入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只有对生活有了感悟,才能够提高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才能够从舞蹈艺术中感悟到它的精神以及追求。另外,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用肢体说话”的高雅艺术,其肢体动作构成了舞蹈语言,美的肢体动作能够形成流畅的、动态的、连贯的美,因此,从舞蹈的肢体动作中也能够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要想真正理解舞蹈艺术,首先,在欣赏舞蹈动作的时候,需要结合现实生活。舞蹈动作具有丰富的功能,一方面,舞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描绘出人物的形象、情感、性格以及心理活动;另一方面,舞蹈肢体动作还能够表现人物行动的目的。可以说,舞蹈艺术具有再现性的特点,其动作是由生活衍生而来的。其次,要充分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深刻了解舞蹈动作的形式美。舞蹈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的舞蹈具有不同的舞蹈造型标准,欣赏者只有充分了解各种风格舞蹈的造型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欣赏舞蹈,提高欣赏舞蹈的能力。 (二)要对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艺术审美的要求有一定了解 欣赏者一方面要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还要掌握舞蹈最基础的知识,要充分了解现代舞、芭蕾舞、中国传统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等舞蹈种类的区别,以及各种舞蹈的背景和所蕴含的文化。另外,还要明白不同风格的舞蹈,其审美要求也不一样。欣赏者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够以专业的眼光去欣赏舞蹈艺术,从舞蹈艺术中获得视觉享受。 (三)反复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 欣赏者还可以通过反复欣赏优秀的、经典的舞蹈作品,来提高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因为优秀的、经典的舞蹈作品蕴含了舞蹈艺术的深层境界,能够帮助欣赏者提高自身对舞蹈的审美鉴赏能力。另外,欣赏者要想通过舞蹈艺术的肢体动作以及舞台画面认识舞蹈艺术,进入到舞蹈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舞蹈的区位,因为舞蹈区位有强弱之分。其次,欣赏者要对舞蹈移动线有一定的认识。舞蹈移动线是指舞蹈演员的空中路线走向,丰富的舞蹈移动线能够展示舞蹈艺术的整体和谐美。第三,欣赏者要加强对舞蹈图案的认识。因为舞蹈图案是整部舞蹈的结晶,是编舞者为了表现舞蹈主体、烘托舞台的氛围以及渲染舞蹈演员和观众的情感而精心安排的,加强对舞蹈图案的认识,对提高鉴赏舞蹈艺术有一定的帮助。 六、结语 总之,当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舞蹈艺术也提高了审美标准,不仅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舞蹈也在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高层次的舞蹈艺术。我们相信,舞蹈艺术将通过形式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生活而发生变化,向高标准的层次发展、提高,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绚丽多姿的舞蹈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艺术光彩。 作者简介: 殷 姿(1989-),女,湖南省衡阳市人,汉族,本科,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类。 艺术鉴赏论文:清乾隆珐琅彩陶瓷艺术作品鉴赏 摘要:珐琅彩瓷器从诞生、发展到渐渐衰落,只有百余年的时间,为清代宫廷垄断,专供皇帝、妃嫔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其制作风格和画意也是完全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其中不乏皇帝本人的亲自指点,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 关键词:珐琅彩;古月轩;拍卖会;瓷器 珐琅彩瓷器是在康熙皇帝的亲自授意下而创造的新品种,因仿制于铜胎画珐琅器,所以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康雍乾三朝,是当时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过去俗称“古月轩”瓷器。早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香港著名古董商翟健民以1.1548亿港元拿下了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如图1),在刷新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卖价的同时,也打破了亚洲地区单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此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属于清代其它彩釉瓷器类,尺寸为16.5 cm,《乾隆年制》蓝料款《佳丽》印《新枝含浅绿 浅萼散轻红》字《翠铺》印。 和绝大多数的珐琅彩绘瓷器一样,此器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未见有成对的例子。器形和尺寸一致的珐琅彩花瓶、暂知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品内的清乾隆珐琅彩《福寿万代》图双耳瓶。 清代著名的盛世三朝,康熙的智、雍正的苛、乾隆的倜傥,在历史长卷中挥下绚丽的一笔。这里的传说最多,宝贝最美,世人的至宠――珐琅彩瓷器的故事自此开始。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H。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早先的珐琅器一般有金胎、铜胎、瓷胎、玻璃胎、紫砂胎等,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因此铜胎珐琅最为广泛。 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顾名思义,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它是瓷器与画珐琅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 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虽然它出身自景德镇,但是由于彩绘及烧成工艺均在宫内进行,故不属于景德镇窑的制品。 珐琅彩瓷器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宜兴紫砂陶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雍正时这些题诗的书法极佳,并于题诗的引首、句后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内容相配合,如画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画山水的用“山高”、“水长”章;画梅花的用“先春章等。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此碗珐琅彩绘杏林春燕图,弱柳扶风,杏花盛开,双燕飞翔其间,一侧行楷御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底为双方框“乾隆年制”蓝料款。工艺精湛,为乾隆珐琅彩杰作。题诗及印章是鉴别时的一个重要依据,当引起重视。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我们知道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 虽然珐琅彩瓷器的发展结束在乾隆年代,但它的故事延续着。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诱惑――罕见如斯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一件完美之作,携其不容置疑的皇室气派浮出尘埃。
职业能力论文:谈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教师 素质 能力 论文摘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不断地改革,已经成了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重新对角色进行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科都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逐渐产生变化,体育教学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体育教学得到了应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对体育教师在职业素质与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尽快地适应这种需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诉求为己任,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课程中得以落实,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身体素质 体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了体能与技能。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各方面也应有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练习,还要坚持在课外的辅助练习,这也是保持稳定运动技术、技能的需要。 (二)知识素质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荐的今天,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交叉融汇,不同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影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为密切的接触学生,各方面交流也更丰富,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顺应时展的新知识的储备、新教学理念的执行、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施以积极的影响,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心理素质 相对智育、德育,我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社会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学校对体育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训练条件差、工作十分辛苦。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不能撂担子、满腹牢骚、一蹶不振,而应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使命,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差、社会认同感不强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最核心的体现是意志力。教师的意志自觉性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上,工作态度的明确上;意志的果断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中突发情况的处理;意志自制性体现在体育教师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应对困难。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是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而且学生以群体的方式接受长时间的室外教学。也正是由于体育教学有这样的特点,突发情况、外界干扰较易发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教师不能单纯得按照教案机械得进行授课,导致遇到问题毫无对策,而应时刻保持警醒,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突然问题。这种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自身开阔视野多学习、多了解。 (二)教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能力;2、基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掌握教材教法、全面的运动技能、正确的示范、组织竞赛、裁判等;3、参与比赛、指导训练能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分析比赛情况、运用技战术、临场指导的能力。体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体育教师教研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通过课堂身心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师要通过每一次的体育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用这样的理论再去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受到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很多高校教师更注重的是评级、评职称。因而,教学研究反而成为教师投入较少精力的方面,以致教学研究室的基本职能缺失,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更注重自身积累,使高校体育教学保持活力,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监控等课题大有学问可做。加强教学研究,无论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是学术素养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预测能力、调查能力、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多在学士以上,但学历只能说明专业素质的水平,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完整,大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因此,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广泛的学习的知识,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提升专业素质更要更新教育理念。 四、 总语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新课标的执行者,需要不断的实验、完善和丰富新课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业务素养,始终走在体育教学知识的前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体育教师。 职业能力论文: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文),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根本就是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外语教育模式,面向国际市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在2006年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文)以来,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为面向使用的交际性教学原则的方法。“跨文化交际”一词在英文里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背景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包括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外,还包括对非母语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非母语语言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正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跨文化能力作为与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行不悖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的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事职业院校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不同的民族其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不同,故而在各民族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一样的语言使用习惯、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人们可以方便进行跨地区、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突破区域性的差别,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以及不同经济环节上密切联系,实行不同层次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跨越国家、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及民族之间日益普及的行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是,当前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经济制度的产物,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文化研究的基础,同时,跨文化研究也有利于对文化全球化的具体分析与深入理解,经历改革开放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家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为此而开展的职业英语学习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始。故而职业英语学习就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和语言能力,以模块化的职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中实施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自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D·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概念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其内涵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一从内涵方面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两个概念的等同、大于以及小于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Hymes研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划分为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对应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等四个关键要素组成。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and when)。跨文化交际能力学说逐步发展成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根据文化背景、话题、语境讲出得体、恰当的话。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目前研究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跨文化交际与翻译领域,逐步扩展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商务和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并日益深入。 三、高职大学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高等职业大学英语对职业院校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能力培养需要遵循跨母语语言教育的基本模式,跨母语语言教育的目的解释培养学习者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交流,在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教学中应该在教育学习者开展基本单词、句法、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应在主动创设利于非母语语言学习的模拟语言环境及创设语言氛围,积极为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学习的时间、环境和实践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来源,一是从本科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由于自身对社会、对企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少对大学的社会环境及语言文化差异的深入认识与认同,使得他们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学校为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主动从行业企业接收一批有具体应用能力的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但是这部分师资欠缺实践教学能力,使得对学生的培养欠缺知识积累,也就是大学英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能针对不同环 境交流不同信息。三是高职院校中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专业教师转岗位到职业英语教学的行列,这一部分教师,主要承担着专业英语一类的课程,注重对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的学习,关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较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国家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国家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相应对面向不同语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有深刻理解力、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方式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全日制大学英语教学,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最大优点就是他们普遍具有较好英语会话基础,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弱,而职业要求注重行业企业背景下交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教师,在施教的同时,还应根据成人学员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教学的突破口。 1.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应不断提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导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我国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先天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培养广泛兴趣、拓展知识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涉猎多学科领域,博览群书,积累跨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发专项项目,开展专项知识的介绍、讲解和阐释,提升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积累,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西方人对于吃东西时发出稍大一点声音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到亚洲地区则认为是对主任或厨师的肯定与赞赏,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好的积累知识,其后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东西方社会关系中的这样现象并将其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做一名适应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教学要求的教师。 2.构建学生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立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把握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加大对跨文化交际国家或地区、民族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比学习与母语单词的不同内涵或外延及其跨文化含义,掌握不同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国家、地区及民族的宗教、习俗、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历史、地理、文艺、礼仪、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民间谚语、成语典故乃至形体语言等,都包含着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互赠礼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表达方式存在许多不同,中国人接受别人礼物相对西方人则是表现得更为含蓄,接受礼品多表现为含蓄往往要推辞一番,避免显得接收者眼界小、贪心,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对他人赠送的物品决不推辞,多是当面打开并加以赞赏,以表示对对方的衷心感谢。又如同为西方国家,不同国家之间也需注意,英国人习惯将教名和中间名起步缩写,如M. H. Thatcher;而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Ronald W. rReagan.可见这些不同背景知识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开展文化交际十分重要,需要教师适时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国内外几十年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对周边社会的认识,也同样影响人们在这个社会进行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模式。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设置学习情境,凝练学习文化知识,了解语言特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新版涉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材中有较多章节与篇幅表现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内容,要充分挖掘不同背景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材为线索,通过课堂教学或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育课堂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适时转变思维方式。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不同历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不同区域人们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因时因势产生诸多不同解释,产生不同交际效果,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千百年来形成讲求谦虚的文化,在与人交际时,将“重人轻己”视为一种美德,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来表示谦虚有礼,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现象,英美国家人士乐于接受。这就是因为中国人多养成谦卑性格,西方国家多形成外向性格,故此使得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的。因此,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中,应该是让学习者学习并接受交际对象民族、国家的特别思维方式,这必将促进跨文化交际效果。如涉及到个人及家庭隐私或社会禁忌语的使用问题,中国人见面一般会问及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以示对朋友的关心而不会引以为怪,但是英美国家对此则是表示唐突和不礼貌,这涉及到别人的隐私和禁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创设文化教育情境,要求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提高认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同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外语学习的时效性,又能够使学员通过情境学习参悟不同国家民族思维方式与表述习惯,转变学员对外语学习的固有看法,在创设的文化氛围中学习。 四、结语 文化是语言生存扎根的土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高职院校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讲授外语语言的同时应该注意同步传授文化及背景知识。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跨文化的因素就已经存在,当前各种各类语言学习的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学习语言素材,教师需要将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原动力,并将文化知识及背景知识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职业能力论文:浅谈秘书人员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论文关键词:文秘 职业 能力 培养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应根据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与成因探析 [论文关键词] 职业院校 口语能力 缺陷原因 [论文摘要] 职业院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缺陷,从而制约了学生的从业质量。因此,笔者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探索提升学生从业质量的教改方法。 市场经济在培育物资市场的同时,也构建 了人才市场职业院校以突出的技能性和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办学特色,为人才市场培养直接需要的各类人才 ,成为市场经济时代最活跃、最具发展前途的教育类型之一。职业院校所设专业直接对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可观。然而近几年学生择业与就业情况并非十分乐观。一些学生多次择业碰壁,一些学生就业不对口,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找到了适合的职业,但发展缓慢……。原因很多,但其中一条原因却十分具有普遍性,那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陷,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从业质量。 一、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根据毕业学生反馈和在校学生口才训练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职业院校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三类。 一是心生胆怯不敢说 ,未及张 口脸先红。在择业时,虽然机遇就在身边,但却缺乏敢说敢为的“闯”字,不主动用口语向用人单位表达才能,从而丧失 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工作中,面对问题缄口弗辩 ,试图以“硬挺”来躲避矛盾,往往遭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 二是逻辑不清不会说,语无伦次欠流畅。这类学生 口语表述不完整,讲话要点不突出,常常不能把 自己的想法、做过的事情准确而清楚的表述出来,结果因言者不得要领,使听者不知其所云,若在职场 中如此这般向上级汇报工作的话很有可能会给领导留下“工作不得力”的印象。 三是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一些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因不能审时度势,掌握谈话时机或对方的需要而说出不该说的话,致使听者心生反感;因过分展示自己而套话连篇,表达模式化 ,导致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暗忖其品质而心生“不放心”的感觉。 二、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缺陷的原因 职业院校学生 口语能力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代环境的左右。 1.职业院校口才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陈旧职业院校的教学思维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过去的学历教育模式,缺乏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根本 ,向从业质量要就业数量的创新思维。因而,口才训练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始终认识不够 ,教学定位不准。 从口才训练课程本身来讲,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专业指向性;教学方法呆板而陈旧,灌输式教学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热爱口才、学习口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应试教育制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口语教学 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缺陷的历史原因,是应试教育制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口语教学。 教育行政部门颁发 的关于义务教育乃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文件中,历来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上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的规定或要求 ,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影响和指挥初高中教学实施方向的是应试教育制度。 事实上,升学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历届中考 、高考只考书面语言,不考口头表达能力,初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因而,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分析繁琐,答案唯一,满堂灌、形式主义充斥课堂,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肯定,甚至扼制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厌说”的心理。由于繁重的考试压力,学生时代应当有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几乎被取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 、演讲比赛、班会 、团队活动等几乎被挤出校门“口语交际”的权利大部分被剥夺已成应试教育制度下中小学生生活的不争事实。 3.现代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不利于口语交流 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相对宽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他们生活在众星捧月唯我独尊的生活环境中,受到几个长辈的共同呵护,却缺少兄弟姐妹之间平辈的交往。优越与负面影响并存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呈畸形态发展,前面谈到的三类情况在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生源的城乡差别也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来自城市的学生多受家人宠爱,任性骄横,口语表达上常出现的问题为“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而来 自农村的学生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多有 自卑心理,常表现为“心生胆怯不敢说”。城市和农村学生多自成小团体,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不善于寻找和营造心灵沟通的共同语言。 4.网络虚拟交流方式抑制了口语表达能力 受生理、心理变化的影响,学生进入 中学 以后产生害羞之心,不愿当众发言,“怕说”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怕说”仅是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与人交往的心理需要比任何年龄段都更加强烈。由于怕羞而不敢说的心理需要得不到学校环境的正确引导而备受压抑,学生们的交流需要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到倾诉和满足的场合。 网络虚拟世界为人们打开的是另一种“口语”交流方式。网络虚拟世界的交流是背靠背的交流,人们可以毫无忌讳畅所欲言,甚至可以无需考虑对方的感受;只要双方愿意,甚至可以冲破民族、宗教的禁忌。这种虚拟世界的交流环境很受现代青年人的喜欢,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在公众面前不敢说、不会说和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的青年学生。 他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得到了一种满足,久而久之形成习惯。然而,这种“满足”是一种虚妄的满足。虚拟世界的“畅所欲言”并不等同于真实世界的畅所欲言,并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口语交流。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和就业环境,面对真实的语言及情感交流,会感到严重的不适应,可能会变得自闭 ,变得更加不敢面对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流。因此,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畅游”得越远,越会抑制 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训练的思考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市场经济时代,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口语;学生离开校门走向社会,是昂首步人人才市场,笑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用雄辩而得体的口才从容展示推销 自己,还是言语迟钝,反应木讷 ,尴尬地面对社会各业的选择?答案不言 自明。口才是展示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具。口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从业质量,能够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因而,我们说口才是工作的需要 ,口才是社会的需要,口才理应成为学生的前位且通用的技能。 前面谈到的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四条原因中,客观因素明显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些问题甚至是职业院校自身无法扭转的,然而,职业院校并非无所作为,相反,这些问题恰为我们创新职业院校的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促使我们有责任深刻分析症结所在及其原因,探索提升学生从业质量的教改方法。我认为 ,首先应把 口才训练课程教学摆在提高学生从业质量的重要位置,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视为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前卫性能力 ;其次,改革口才训练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指向性对口训练 ;第三,创造适宜锻炼口才的校园文化环境,扩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职业能力论文: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 「摘要会计教育与实践的目标是培养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多年以来,一些国家政府或职业团体对于职业会计师的胜任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相关文献,并归纳了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这些研究对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 一、能力框架研究的意义 职业会计师承担着公众责任,职业会计师的资格标准是会计师团体与公众的一种社会契约,该契约在委托职业会计师履行特殊职能的同时,约定了他们必须具备某种最低资质。公众希望职业会计师能胜任其职能,职业会计师如果职能履行不当,公众将付诸诉讼甚至寻求其他外部力量支持,这将严重威胁到会计的职业地位,因此研究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有战略意义。 成为职业会计师要经过院校学习、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准入和后续教育等阶段,但一直以来我们更着重资格审核,这导致既使他们通过考试或资格审核,也无法确定他们能否独立、高效地履行一项职责。而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Competence-based approach)则着眼于职业会计师是否具备按既定标准履行职能的胜任能力,强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设计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并贯彻于职业会计师培养及评价的全过程。 1.在院校教育阶段,能力框架使高校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联系更密切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高校所传授的知识只有与工作环境相联系才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目前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考核方式教条,学生穷于应付条条框框。能力框架可以为高校教育提供指引,使其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为导向调整培养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更多案例,或模拟工作实验;在考核上,更多地以实务为背景;在课程设置上,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 2.在工作阶段,能力框架可成为职业手册 能力框架来自于对真实工作的考察,区分不同层次、不同专长,对每一项职能均有详细说明。对照能力框架,从业者可以找到差距及需强化的领域,平衡发展知识与技能,个人能力可以得到最快速的提高。对于担任高级职务的会计师而言,可借助于框架对所管辖领域进行职能界定,能力框架是他们最好的手册。 3.在准入阶段,胜任能力为制定准入标准提供了指南 严谨的准入标准是职业会计师承担社会责任的保障。制定标准的权利属于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为避免标准形同虚设,他们必须审慎制定标准。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判定从业者是否具有潜在的职业素质。例如,资格考试以能力为基础更能体现工作的需求,从而更能为公众所信赖。 4.在继续教育阶段,能力框架为课程设置打下基础 课程设置对后续教育甚为关键,课程设计者可以根据能力框架,推定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和其他技能,形成更为相关的知识大纲。通过跟踪环境的变化,课程设置还可兼容当前和未来会计师的需求。 此外,能力框架为职业界与外界沟通、协作提供了便利,外界可据以了解职业会计师的工作范围和能力要求;不同国别的职业团体之间,可以比较能力的差异而互相促进;会计职业的法规建立在诸如胜任能力等客观和透明的标准基础上,有助于推进国际会计服务的自由化进程[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9].由于能力框架的上述重要意义,各国的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对其甚为关注。 二、国外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综述 1.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就开始了会计人员能力的研究,并于1967年了《职业知识框架》。1968年,AICPA的Beamer委员会了《会计职业的院校教育准备》,此后两次更新,对美国的会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986年,针对会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的现状,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了《未来的会计教育:为日益扩展的职业做准备》,倡导大学教育应强调技能的培养。为响应AAA的报告,当时的“八大”于1989年联名了《教育的视野:会计职业成功之能力》,提出了注册会计师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框架,同时资助AAA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AECC对800名会计师进行了调查,于1990年了《会计教育的目标:第1号立场申明》,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并认为成功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基础知识(会计、审计和税务)、经营知识、职业道德及领导能力。AICPA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愿景项目(Vision Project),该项目从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人力资源和规范等因素人手,归纳出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核心服务及核心能力。在此项目基础上,AICPA于1998年了《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1999年,AICPA了在线的胜任能力框架一《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了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能力,并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财务经理协会(FEI)的支持下,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于1999年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管理会计领域过去发生、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其成果反映在《哪些更重要,哪些不重要: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在内部审计方面,美国内部审计协会(IIA)于1999年推出了《内部审计能力框架》,该书从全球内审职业、内审知识、职业未来、最佳实务、胜任能力及胜任能力评价等角度,分析了能力发展的要求。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注册会计师协会(ASCPA)与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联合发起了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研究,其最终成果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又称Birkett报告)。该报告的重要性为各职业团体所认可。此后,ICAA与ASCPA专门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进入了深入研究,并于1999年了《注册公司审计师能力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以)于1986年就开始运用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研究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框架,并于2000年了《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CGA的“能力表”列示了各领域职业会计师所需的147项能力。1996年,加拿大成立了跨协会的愿景研究工作组,基于工作组的研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于2001年了《特许会计师能力图》,此后又于2003年了《候选特许会计师能力图》。 英国的政府文件(如国家职业标准)早有要求建立与工作业绩相联系的胜任能力框架。1998年,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了《职能图:胜任能力框架与会员胜任能力》。 南非政府颁布了《南非资格法案》,并制定了“国家资格框架”。框架要求所有资格标准必须以业绩结果为基础,所有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标准必须由相关部门拟定。会计职业团体已组成“标准建立组”,研究会计师的能力框架。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96年了第9号国际教育指南(IEG9,修订版):《预备教育、专业胜任能力评价及职业会计师的实践要求》,提出会计教育应使会计人员具备持续学习的技能并能适应环境变化;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了集大成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基于1998年与2001年征求意见稿)。该报告系统介绍了各国能力框架研究的成果,分析了能力框架研究的方法,并倡导各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采用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针对管理会计师的能力需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FMAC)于2002年了第12号研究报告:《管理会计实务及管理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档案》。 “认识到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的质量要求取决于合格职业会计师的存在,以及对各国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进行协调的重要性”,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于1999年了《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以IFAC的IEG9为基本框架,向各国推荐关于职业知识教育的大纲。 2.研究方法 Hager,Gonczi和Oliver(1990)将职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方法分为三种:一是从工作角色的角度分析职业,然后按任务或子任务细分;二是分析职业人员个体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或职业态度;三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考虑表现结果,分析需投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功能分析法或业绩结果法。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均采用了这种方法。该委员会的第12号研究报告是功能分析法的典范,该报告对能力的研究始于对管理会计职能的剖析,将管理会计职能置于管理流程中考察,根据其在管理流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其分解为方向设定、变革和设计、业绩计量和控制、职能管理、环境管理等5个胜任单元,进而将五个胜任单元继续分解为13个胜任元素,再将13个胜任元素细化为69个流程,结合每个经营流程,针对13个胜任元素建立业绩标准,用以衡量胜任元素的执行结果。功能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冗长的能力列表给实施带来困难。同时,功能法对许多功能的细分比较主观,因为往往一项工作是多种功能组合的结果。 第二种方法基于能力投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称之为能力法。胜任能力是能力投入的结果,能力的培养对于工作的胜任起了决定作用。这种方法主要被美国采用,IEG9也沿用了该方法。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管理会计实务分析》采用了能力法,它将胜任能力定义为知识、技能和能力组合(KSA),并分12类列示了162种能力组合。能力法的缺陷是脱离实务,研究出的个人能力无法有效地与业绩评估相联系。同时,这种方法可能会漏掉重要的能力要素。 第三种方法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所倡导的方法。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上述两种方法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建议,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应该将会计课程设置与工作要求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工作中的角色,职业团体可以向后推导这些角色所基于的知识和能力(IFAC,2003)。大多数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意识到采用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并逐步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能力法相融合的方法。 3.研究结果 对于能力框架的研究者而言,职能定位与能力构成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比较。 (1)职能定位 ACCA的职能图定义了4大关键领域、13项关键角色及41个职能组。4大领域及各领域的角色分别为:会计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与筹划、资源管理。 AICPA在《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中区分了内部审计、法定财务报告与会计原则、财务分析、控制环境、预算预测与业务筹划、成本管理、税务、现金管理、人力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10项职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中划分了7项职能,包括审计、对外报告、管理会计、税务、理财、管理以及清算与重组。 IMA在《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中将会计职能划分为9个模块:一般会计、管理和成本会计、业务规划、业务分析和决策、控制、理财和现金管理、税收、组织变革和发展以及行政管理。 (2)能力构成 英国资格和课程委员会(QCA)定义了对所有职业通用的7项核心能力:算术、交流、IT技术、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技能、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学习和提高业绩的能力。 AICPA愿景项目认为,注册会计师应具备5种核心能力,包括交流与领导能力、战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消费者与客户和市场的关注、综合信息的演绎能力、技术能力。AICPA在《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中列示了3种能力,包括职能性胜任能力(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计量、报告、研究及运用科技强化职能的能力)、个人胜任能力(职业风度、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协作、领导、交流、项目管理及运用科技强化个人能力的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视野(战略及批判性思维、行业或分部的视野、全球或国际视野、资源管理、法律及规章视野、市场和客户关注度以及运用科技强化经营视野的能力)。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中列示了人际技能、组织技能、分析与构造技能以及理解技能。 CGA的能力表列示了4个方面的能力:技术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管理会计、理财与财务规划、一般商业知识、IT知识、税务)、一般管理(计划、分配与管理资源、计量与监督、交流)、领导能力(组织与战略领导、团队领导与建设、员工训练)和职业观(关注客户、伦理与诚信、整合方法、问题解决、职业发展、职业自评)。 CICA在《特许会计师能力图》及《候选特许会计师能力图》中,认为特许会计师通用的胜任能力包括道德行为和职业观(如保护公众利益、正直与公正、独立、保密等)、个性特征(如自我管理、创新、适应能力等)及职业技能(生成计划和信息、检验计划和信息、交流、问题解决等)三部分。然后,CICA划分了特许会计师的6个胜任领域:组织有效性与控制和风险管理、财务、税收、业绩计量、鉴证、信息及IT等。 IFAC在第12号研究报告中将技能分为两类,即感知技能(技术技能、分析与设计技能及理解技能)和行为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技能及组织技能)。在IEG9中,IFAC(1996)认为能力来源于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知识包括一般知识、组织行为与经营知识、会计和会计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包括智力、人际关系能力及交流技能;职业价值观指职业会计师所需具备的正直、客观、独立、遵守职业道德、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终身学习等品质。 在总结各职业团体研究经验的基础上,IFAC(2003)建议,与职业会计师相关的核心实务领域至少应包括财务会计与报告、审计与鉴证(内部和外部)、管理和成本会计、税务、财务管理、一般管理、IT技术、公司治理与伦理,职业团体也可视具体情况向现金管理、清算与公司重整、财务分析、组织与物流、公司理财、经管责任与控制、股东报告、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持等方向拓展。与核心实务相关的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要达到既定业绩目标,职业会计师至少还需具备一些素质,如正直公正、行为技能、广阔的经营视野、职业技能、技术水平及智力等。职业团体可扩展能力需求,如分析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和交流技能等。除了核心知识之外,职业会计师至少应具备法律、经济、数量方法、营销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知识。 三、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现状及改进 1.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现状 许多学者研究了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问题。王光远等(1999)、李心合(1998)分析了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石本仁(2000)分析了会计教育的现状以及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刘兴云等(1996)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国家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差异。周齐武等(1997)分析了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弊病。袁广达(2003)对入世后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综合这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会计的高等教育已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培训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并逐步建立了分层次的培训体系,但到目前为止,后续教育仍然缺乏能力框架的支持。对于在工商、事业及政府部门从业的会计师,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并未要求强制后续教育,后续教育也未成体系。国家会计学院的成立为会计职业培训做出了贡献,但到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培训战略和课程设置。多数民间培训机构则处于低水平的模仿阶段。 在资格准入方面,我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统一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的需要,但总体而言还是以知识(知识体系偏重会计)为导向,未必能考核真实的胜任能力。 加入WTO使我国的职业会计师行业壁垒消除,提高我国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国会计的高等教育、职业会计师的考核和后续教育均缺乏职业能力框架的支持。因此,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2.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的改进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分为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和学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两大分支。其中学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还可分为会计岗位资格(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会计部门负责人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和会计从业资格的能力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我国可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能力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形成的能力框架一般有机地结合了4个方面的职能:需要执行的任务(职能)、所执行任务的环境、特定的业绩标准、完成一定业绩标准所需的能力或个性特征。对职能的研究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实验室(如模拟工作环境)、直接观察(如公司调研)等方式。这些实地研究可以与规范演绎相结合,业绩标准的建立可以寻求专家支持,能力的界定则可结合实地调研、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来进行。 3.实施建议 能力框架的有效性取决于实施效果。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如果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能制定自己的资格标准,那么这些能力框架的研究更容易得到运用。我国的职业能力框架研究有负责资格评价的权威部门参与,这对能力框架的实施将起到促进作用。但框架的实施将带来会计教育和考核体系的变革,不免会遇到阻力,政府和职业团体必须有相当的决心促进框架的实施。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6)提出,会计教育和实践的目的是培养胜任的职业会计师。没有完整的能力框架,就不会有适当的会计教育、准入标准和后续培训体系,也就不利于职业会计师的培育。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经济实体,职业会计师在经济中的作用日渐重要。因此,在我国研究和实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意义重大。 职业能力论文: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探讨 [论文关键词]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能力框架 [论文摘要]注册资产评估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执业质量和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对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调查工作。本文对构建该框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以求为该框架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础。 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在影响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当中,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资产评估执业质量和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公信力,进而影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资产评估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评估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这种情况不利于注册资产评估师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对职业能力框架的研究,尽早建立起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 一、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目的 明确目的是构建框架的前提,可以为框架的建立指明方向。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 我国自1996年实行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制度,只有通过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但是,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完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资格考试并不完全说明已经具备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所需的各种能力。因此,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可以为评估师提供一种标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目的。另外,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为评估机构挑选人才提供了依据。评估机构会根据框架来评价评估师的综合能力,这也从客观上对评估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其根据职业能力框架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促进评估行业人才培养 目前,评估行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但是,阻碍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缺乏系统、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职业能力框架的建立可以使评估高等教育与实际工作需要联系得更密切。现阶段,评估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评估实践相脱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能力的问题。职业能力框架可以为高校提供指引,使其重视市场要求,以能力为向导调整评估人才培养方式。职业能力框架的建立为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提供了指南。资格考试是目前评估行业的惟一准入条件,对评估人才的培养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职业能力框架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可以有效地判断应试者是否具有潜在的职业素质。框架的建立可以优化评估后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后续教育的核心,职业能力框架指出了评估师在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可根据框架要求制定相应的知识大纲,安排合理的课程内容。 (三)增进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和评估师的认知程度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与其他中介行业如律师、会计行业相比发展历史较短。许多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并不了解,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责并不清楚,加之近年来频发的评估失败案件,使得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产生了一些质疑。这种情况不利于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职业能力框架的建立,可以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评估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高标准要求,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认知度,为评估行业发展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方法选择 最早对职业能力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专家提出了三种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方法。一种是从工作角色的角度来分析职业能力,然后按任务或子任务细分,称为功能法。功能法从被评价者从事的具体业务的过程入手,通过对其担任的不同角色及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把工作各环节分解为各个工作要素,并列出相应胜任的标准,用来评价其是否达到完成此工作所需要的标准,从而绘制出一张详细的胜任能力表。另一种方法分析职业人员个体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或职业态度,称为投入法。投入法是指被评价者为了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而应该进行的各种投入,如知识、技能、品质等方面的投入,如果被评价者提供的服务及各种信息能够让管理部门和信息使用者认为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可信赖的,那么就必须进行各种投入。此种方法更加关注未来,强调被评价者应具有的长期价值。第三种方法是将前两种方法结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考虑表现结果,分析需投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评估机构总体实力较为薄弱,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范围主要是以法定业务为主,评估业务还比较单一;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经验不够丰富,资产评估活动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单纯使用功能法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从资产评估信息使用者和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构建职业能力框架更为合适,但同时也存在着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单纯的使用投入法也不尽合理。因此,要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吸收两者的优点。笔者认为在构建职业能力的总体框架上可采用投入法整体分析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通过采用功能法具体分析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具体能力。 三、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初步设想 从投入法的角度来看,在执业时,注册资产评估师需要具备其所在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如会计、资产评估、机械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和经济法等。但评估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有来自人为的也有来自客观世界的。评估师除了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能把这些专业知识运用到评估实践活动中的职业技能和保持形式、实质的独立不受外界干扰的职业品质。因此,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就组成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主要内容。 从功能法的角度来看。资产评估业务不同于审计业务,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国际上通常把评估行业按技术门类划分为:企业价值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特殊资产评估(矿业权等)专门领域。注册资产评估师为了完成不同的评估任务,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例如典型的企业价值评估往往需要具有包括会计、管理、营销市场、投资分析、计算机信息及税收筹划等多种相关知识,另外还须具备一系列特殊技能,如:数据分析、执业经验、风险判断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承揽业务的能力等,才能胜任这一评估任务。 因此,本文根据资产评估行业的特点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分为基础能力群和专业能力群。基础能力群是指成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如职业品质、基础职业知识、基础职业技能。专业能力群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完成特定评估任务时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建立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该问题展开了研究。但毕竟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只是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些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职业指导 择业观念 职业能力 就业市场 竞争意识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技校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这一状况,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指导,我们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次调查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我校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对择业的期望和对就业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对技校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以及创业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提出:“构建面向2l世纪的新型职业教育培体系——是一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要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技校仅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还不够,还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传统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借憋“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针对目前技校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这一状况结合我校渊研的实际,围绕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在职业指导课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研究方法 (1)渊查对象:本校04级与05级共27个班.发出问卷12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1份 (2)调查方法:问卷渊查法 ①采用自制的《个人就业情况自我调查问卷》; ②个别访淡,跟踪渊查实爿生的就业情况。 2问卷调查结果 3结果分析 从问卷调查及个别访淡的情况看,学生对职业及就业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而问题: 3.1对就业前景和发展目标认识模糊 从表l、2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就业前景及职业的认识很模糊,只有约34%的学生认为交通行业的前景很好,喜欢本专业并愿意在将来从事所对应职业,认为所学专业是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学生占42%。但是,约66%及58%的学生表示一般、不是或不清楚。这说I学生的心态还没渊整好,对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 3,2对就业市场及择业认识不足 从表3 4、5、6、13可以看出,我校只有6%的学生对各类专业在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非常了解,l0%的学生对我校学生的就业状况非常了解,而94%、90%的学生均表示不是很了解或一点都不了解。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感到很有信心的仅占27%,表示迷惘的学生占7%,感到有压力的占66%。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择业时信心不足,竞争力和勇气不够。对于毕业后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时,39%的学生选择工作,34%选择深造,而有27%的学生表示没考虑成熟。 在择业时,65%的学生会依靠学校推荐分配,可见学生对学校能否帮助其实现就业期望值较高;20%的学生选择自谋职业,希望凭借实力,主动寻找合适单位,说明这部分学生很有发展潜力,很有冲劲;但刚时l5%的学生会依靠家人友帮忙安排。而对于找工作的首选出发点,58%if'j,学生以为必须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单位,13%认为工作环境最重要,8%认为工资水平是首选,2l%则把是否有培训机会作为首选,说明学生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 3,3对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深刻 从表8、9、lO、11可以看出.希望职业指导课程为必修课的学生占53%。最为关注的容是就业的竞争能力,占了55%,说明学生对就业政策、就业途径关注的不多,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全面,但非常重视就业的竞争能力,并且都希望多些亲身实践机会的学生占了71%,认为就业职业指导课能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及维持稳定性的占62%。 3.4对就业观念及职业能力认识不足 从表l2、l4、l5、l6、l7可以看出,学生小认为就业观念对求职和工作很有影响及有点影响的占89%,说明学生重视就业观念。除了目前的专业知谀,认为还应具备哪些能力是成功就业的条件时,认为需具备学习和发展、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学生占25%,而认为需具备自理和自律、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等能力的占5%16%。要求大学生实践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开设新专业,希望学校提高就业率,做好对学生就业及跟进指导工作、加强对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培训等建波占了大部分可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必须正视的一大问题。 4综合概述 调查情况显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模糊.对自我缺乏认知.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特别是职业能力不强。因此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必须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掌握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5寻求对策 5.1切实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学校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立足、后立本”的思想,以适应现阶段人事制度改革、用工自主、双向选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从结果以看出,学生对职业能力的了解不深,只掌樨某些简单的专业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相应职业群的要求发生变化,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能力和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职业一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5.2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职业技能训练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职业学饺课程教学的重心应从专业知识的讲授转向职业技能的训练;应以职业技能训练作为躁程教学安排的出发点和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我要求理沧知识只需“适量、有用”.而把职业素质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容。具体做法是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注入课程教学,必须与课程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操作,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作为能力洲练的有效形式,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体验人生价值,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品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这种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是“展现型”的,也就是在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表现学生的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5.3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我校每年有大批的毕业生奔赴交通建没第一线。我们对部分单位和部分实习生进行了跟踪查.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州学均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施工专业学生的就业相对比较稳定.做到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一方面是由于交通快速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我校始终把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案例讨论与交流;情景互动性教学,由学生扮演角色参与教学:开展课外实地调查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叫时,在专业课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很快地将理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怏对技能的培养;改进课堂教学.实现讲练结合.动脑和动手结合,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效果;建立模块武教学平台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做到一专多能。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比如.在2005年我校与广州第二汽车维修厂建立了实训基地,并采取“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做法,为交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使学校、企业、家长“三满意”。 5.4定期举办模拟面试 在就业面试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凡是未开设职业指导课班级的毕业生,应对面试的能力普遍较差。模拟面试的好处是通过模拟.可以发现学生不该出现的一些毛病.会使学生.人识到自已的表现哪些方面是有用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应当改正以及如何改正。我们采取两个措施:一是给老师安排适量的课时;二是定时交流模拟面试方法。从而试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州学认为很有必要进行模拟面试。 5.5外出参观法 外出参观是让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下接受职业指导.例如让学生到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去看看,让学生现场感受真实的面试,增加面试的感性认识,体会一下激烈的竞争场面;也可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让学生现场感受未来岗位真实的工作情况,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刷时.请学有所成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介绍创业的成功经验,传授择业的成功技巧.使学生懂得思想与现实的真正含义。 除外.在实际的教学.我们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就业氛围,大对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克服就业的畏惧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常用的方法如放松训练法、自我安慰法、言语暗示法、合理宣泄法、认知调整法等。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技校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学校就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根本,以持续比为目标”上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更好地通应社会.立足社会.在竞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农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志向及就业市场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 论文摘要:通过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届农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调查.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家庭对学生就业”与“学生毕业后实际就业”相差甚远,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农业技术类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细分定位,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以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职农业技术类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就业走向;职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农业技术类人才定位的特点,明确就业市场对农业技术类高职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更好地针对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合农业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以期对高职农业技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出准确定位。我们于2003~2006年对46个农业企事业单位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等四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了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走向及就业市场对其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就业的主要方向 为了解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向,我们先后对近四年来毕业的现代农艺、种子种苗专业共计104名毕业生就“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以及“毕业后实际就业方向”三个问题进行了历时2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分布比较平均,但选择非农行业的学生相对较少,说明毕业生仍然是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而“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营农业企业,分别占55.77%和38.46%。但实际上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仅有10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9.62%;到国营农业企业仅有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4.81%;而到私营农业企业就业的多达5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5.28%;自主创业有6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77%;到非农业行业的仅有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88%,另有25名毕业生在调查时由于刚毕业未能及时就业,占调查群体的24.04%。这说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是私营农业企业,其他就业方向因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和家庭就业期望相差甚远(图1)。 2.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状况 为更进一步了解高职农业技术类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对高职农业技术类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们先后在全区各地对46个不同性质的涉农企事业单位(表1) 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调查的46个用人单位中,对所招收的员工学历要求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已经很少用初、高中毕业生,尤其是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几乎不用初、高中毕业生,那种“读完初中高中,打工致富一路通”的看法已经过时,同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因受到编制等影响,很少录用新员工,而需要新员工较多的私营农业企业,又是刚起步不久。因此,需要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的学历也很少,而懂得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比较强的操作能力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用人单位需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中要求具有高职、大专学历的分别占调查单位的67.39%和56.52%,而在被调查的46个用人单位中,有34个靴最需要招收的新舡类型就是技术人员,占54·84%(表2), 说明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的门路是很宽广的。 二、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用人单位对新员工能力的要求 员工能力主要表现在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参与竞争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面对失败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等11个方面。在调查时,我们要求每个用人单位对员工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排序,每个被调查单位最多可选填4项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能力。结果表明:近一半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员工的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表3), 这说明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全面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注重对“做人”素质的培养。 2.用人单位最需要新员工具有的技能 用人单位认为新员工最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什么呢?结合农业技术类专业特点,我们对“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保技能、营销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外语运用能力”等8项技能的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每个填报单位最多限选3项。 调查结果表明(图3),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新员工具有的技能是营销技能和病虫害防治技能(植保技能),分别占被调查单位的69.57%和63.04%.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学生就业的单位大多是私营农业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是进行农业物资的营销工作,特别是农药的营销工作,所以更需要学生具有营销技能和病虫害识别防治技能。同时计算机操作、基本农事操作等技能,用人单位也比较看重。而对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一线生产所需要的作物生产技能(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和果树生产技术)的需求程度却并不太高。 3.用人单位所期待的实训课的安排 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从而使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我们就目前学生实训课的方式、地点和时间的安排等问题向用人单位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实训课程的安排(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实训方式上,有71.74%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田间实践,其次是外出参观学习,占所调查单位的30.43%。在实训地点选择上,认为应该到有关农业企业参加实训的,占所调查单位的78.26%。这一方面表明了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在个更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以利于聘用人员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表明用人单位是愿意提供实习场所并通过这种合作更好地选拔人才;其次是院内实习农场,占所调查单位的36.96%。而在实训时间安排上,各单位的倾向性并不明显,基本上可以认为实训课的安排应该要贯穿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 4.用人单位对农业技术类各门课程重要程度的认同 在调查中,我们还根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使用的农业技术类专业教学计划列举了主要专业理论课程,以期了解各门理论课程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调查结果看,各用人单位除了对市场营销学、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四门课程比较看重之外,不同单位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会随着企业的经营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三、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目前的素质与就业市场的矛盾 1.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 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特别是农业高职类入学分数更低,据我们对2004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入学的2010人进行调查,上线(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专科录取分数线)考生为510人,仅占入学学生总数的25.37%,未上线考生1500人,占入学学生总数的74.63%。说明高职学生入学的基础十分薄弱。 据学院招生办对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左右的学生认为“已经迈进了学校大门,终于可以松口气”;认为“还要继续努力,稍作一些调整后好好学习的占75%左右”;认为“通过大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的学生占70%左右,25%左右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太努力,及格就行”,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2.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高职农业学院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精神;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理论不感兴趣,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看小说,玩手机等。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不注意联系实际有关,结果导致学生提不起精神,认为听老师的课不如自己自习;因此,对基本理论掌握不够,出来参加工作后,遇到实际问题,不懂得分析和解决。一些曾经聘用过我院毕业生的单位负责人,如柳州市瑞杰种子销售中心经理、南宁百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等均认为学生的理论水平比较低、农艺技术理论还需要加强。 3.动手能力欠缺 高职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其优势在于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据我们对46个单位调查,有58.70%的单位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41.30%的单位认为要培养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47.83%的单位认为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这三个方面措施都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密切相关,这说明目前培养的高职农业技术类生尚无法较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图4)。 四、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目前我院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要求并不能很好吻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我们认为农业技术类高职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分定位应该是:①培养出既能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具有较高营销技术,能适应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业种植企业对农业技术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②培养出既能适应国内外农业企业需求,又能回到乡镇带领、组织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农村致富的带头人;③考虑到毕业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适度增强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使毕业生初步具备做私营农业企业老板的素质。 因此,在组织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定位,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实践性教学的设计上,应当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让高职教育真正成为连通学生与就业市场的桥梁。 职业能力论文: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核心的高职《外贫英语两电》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职业能力 新课程理念 外贸英语 函电课堂 学模式 论文摘要:在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所学未用”和“所学无用”的问题,进行符合“职业性”、“技能性”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教师应依托教材这一平台,构建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身的“会用”、“能用”,并协助学生形成以外贸综合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外贸英语函电》(以下简称《函电》)是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一门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它旨在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过程,并最终有助于形成整体外贸业务能力。2005年全国职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着《函电》课程改革的实践。但由于一些教学认识上误区的存在和措施的偏差,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所学无用“和“所学未用”的问题。 “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即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一些理论、专业技能与技巧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派上用场。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追求“全、难、繁”,把涉及的进出口业务知识过于具体化、细节化,把涉及到的英语应用技能的表达“考试化”,加大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降低了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为了训练而训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进校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对专业课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满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范围”的学习状态。至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孤立、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商务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架构和外贸思维能力。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函电》课上不能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他们对进出口业务知识虽然能“背”会“写”,但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与思考却难上加难;他们虽然会模仿教师的案例编写相应的函电,却不能独立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往来函电的操作,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进《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基本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技能,会用、能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于实践,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外贸英语思维能力和业务综合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应是当前《函电》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函电》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的、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这一原则,《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将教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构建以教材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帮助学生形成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函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与根本,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就《函电》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说,以“询盘”( enquiry)为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进出口业务中“询盘”需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比如确定贸易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产品业务单位、请求建立业务关系、发函询盘,等等。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讲授两个部分:一是实践业务中典型的询盘信(Enquiry Letter)的英语表达范例与书写要求,二是综合性地从寻找贸易项目到写询盘信件的思路与思维步骤。这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书写外贸英语函电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它的内容则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形式和生生互动形式,结合《进出口实务》和《国贸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与提炼。教师负责过程的指导、引导,英语固定句型与习惯用语的介绍与总结,解疑答问和必要的帮助。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必需”的理论和“够用”、“实用”的案例,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2.课堂教学策略。在《函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情景学习”和“学科知识融合渗透”策略的运用。“情景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它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习情境的创建要尽可能地与以后的应用情景相接近,使二者能高度一致。情景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真实生活运用转化。学科知识融合与渗透,就是把与《函电》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国贸基础知识》、《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和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专业技能理论复习+英语知识应用”的“二合一”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真正在一种模拟真实业务环境的状态下,投人专业技能理论的复习与英语表达运用的操练,能使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通过“模拟岗位”的角色扮演来模仿、纠错、反思与掌握。 3.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实践中,根据所用的教材内容与技能目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实施了以“学习领域模块化、任务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学习课题。通过一个具体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某个职业岗位的综合任务。而通过若干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则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具体到《函电》课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编排的单元,把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按照进出口业务的一般工作流程进行综合化、整体性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适时调整学生角色,以保证他们能全面地掌握函电的相关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技巧。以“报盘”( Offer )这个单元为例,包含有“实盘”( firm-offer)和“虚盘”(non firm- offer)两大部分,单元内容被分成“课文—重点掌握的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参考阅读—课后练习—技能训练”这几大部分。根据“工作过程本位”和“能力本位”的要求,教师可以把整个单元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课文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围绕Text A和Text B,教师创设模拟真实业务的学习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公司两大组,组成两个公司进行“角色扮演”,展开教学过程。大组内再分“市场调查”和“业务员”两个小组。教师作为联系人成为“中介”,帮助他们进行沟通,展开贸易业务流程。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合作机会—询盘—报盘”的业务过程。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分别从询盘和报盘的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把专业理论知识和英语表达融合在一起,需要分角色进行活动的学生互相之间反复操练。教师要不断地给各小组介绍不同的业务,变换内容,轮次操练,达到运用英语正确、自如表达业务环节的程度;第二是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英语语言材料的讲解与复习部分,包括:“重点掌握的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课后练习”。这部分的讲解要模拟外贸实践情境,在情境中讲解英语技巧,用英语表达业务过程,同时复习专业技能的运用。教师最好能把外贸公司一些真实的往来业务函电作为教学补充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对比、分析和总结规律的思考过程。第三部分是“参考阅读”和“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自完成业务技能与英语表达的操练,并思考、记录自己在整个单元学完后的体会,要反思本单元自己是否已经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相关业务环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是否已经掌握了有关英语表达技能、是否已经基本掌握了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的运用、是否能基本完成本单元相关的进出口业务环节的英语表达、是否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做到了与小组同学的合作共赢?这些问题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形成外贸综合学习能力与思维架构。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商务英语语言表达词汇与语句的自我总结,有助于他们最终形成商务英语能力。 要想实现从教学内容的“够用”与“实用”、到学生自如的“能用”与“会用”的《函电》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关键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环境的学习机会与氛围,引导他们自主进人“专业知识与英语表达融合”的学习过程。核心是“情景学习”和“课程整合”。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的岗位特征,注重实践过程和反思,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归宿,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从根本上扭转《函电》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英语知识与业务知识“两张皮”的现象,解决“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的问题。 职业能力论文:试论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之辨 论文摘要:关于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概念及二者究竟孰重孰轻、关系如何,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来看,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侧重有所不同,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跨越的,而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有着相互的交叉和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认识终将达到统一。 论文关键词:职业态度;职业能力;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普遍而稳定的根本看法、态度和标准,包括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价值创造、价值理想等内容[1]。它们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辨别好恶、是非、真假和积极与消极的标准,指导着感知与行为,他们通过行为和言语来表现。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等主要因素的影响[2],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观是有差别的。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跨越的,而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有着相互的交叉和渗透。以下分析从中国历史经度和世界民族维度来展开。 一、中国历史经度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导向下:职业态度先(高)于职业能力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整体上体现出重“仁”、“和”、“义”、“信”的特点。“仁”就是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中,具体到职业中,要求个体无私奉献、知恩报德、精诚合作、相互爱护、乐行善事、热心服务、真诚奉献等等,这便是“欲做事先做人”,职业态度先于职业能力得到鲜明的强调。“和为贵”的言下之意,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定,目的都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和谐,这种固化在典章制度中的条文,便是对职业态度的具体要求。对义利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从先秦儒家主张“以义节利”到宋明儒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3],这种利义观反映到个体从业以及职业发展上,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可以推断即使是个体希望凭借自己较强的职业能力而获得某些“利”,首先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当义和利发生相互冲突,不可兼得时,强调义重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儒家认为,人无信不立。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道德原则。具体到职业中,也就是说,个体的诚实守信是从业的良心之所在,是个体对集体、对职业岗位忠实守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职业态度高于职业能力的价值观展示得一览无遗。 (二)功利主义价值观高涨的时代:职业能力重于职业态度 随着社会的变迁,“重义轻利”的价值观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利益原则走向独立,功利主义随之崛起,原因在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来,以义统利或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但不利于社会进步。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追求利益、特别是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义统利或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缓慢发展,甚至是贫穷落后,以至于挨打、受欺辱。早在戊戌时期,功利主义的“义利观”迅速成为维新人士的主流意识,到五四时期进入高潮,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已成为社会共识,进化论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动力[4]。改革开放更是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在饱受了贫穷和磨难的煎熬之后如久旱遇甘霖,处处充满热情和活力,随着西方各种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各项制度的重大变革,“能者上庸者下”的衡量标准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凭借自己的才干为自己的人生掘取了第一桶金,这让更多的人坚信一个“能者主宰一切”的时代终于到来。因为不得不承认,能力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必须具有的能够实现并确证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与价值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更是推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发展本位”[5]在实践中却让“能力本位”高高在上。可以说,改革开放后20多年功利主义价值观几乎达到了膨胀的地步,“职业能力重于职业态度”的论断坚定而有力。 (三)新型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并重 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人的一切追求、活动和关系,都应围绕在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上,人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存和发展。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和展示的大舞台,能力只涉及了人的本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的自身发展包括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谐的、均衡的概念。能力的生成及发展依赖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而且能力因素本身也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现实发展和成就。造成人与人之间最终发展与成就差别的根源,是个体的品德、性格、意识、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等非能力因素[6]。可喜的是,世纪之交以来,我国在“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启迪下,全社会的人本意识、人权意识凸现并成为强势、主流话语,人们的价值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成为人们的普遍关怀,“人性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诉求,已成为一面颇具感召力的时代旗帜。以德为前提,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文化价值观[7]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并重”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世界民族维度 (一)从静态的角度考察:西方更重职业能力、东方更重职业态度 受地理环境、种族、文化、宗教、哲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各有其特殊性,概括起来,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的差异最为悬殊:一是权力分配的差距;二是个体化与集体化;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四是思维方式的分析和综合[8]。 从权利分配的差距来看,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freedom),崇尚平等(equality),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由此可见,对任何职业不必抱有歧视和偏见的态度,一部个人的成功史就是个人能力不断得到施展和提升的奋斗史。东方人相对更加维护等级制度,顺从权威,尊重长辈,强调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为了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们可以抑制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循规蹈矩。体现到职业生活中,也就是说,宁可不要因为个人能力的突出而出人头地,也要保持谦卑恭让的职业品德。 从人际关系来看,提倡个人主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个体总是要使自己独立于他人,自我独立、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自我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参照自己的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反应到职业上,由个人的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综合形成的职业态度并不是建立在社会对这种职业的普遍认识的前提之下的。相比之下,社团价值至上是整个东方文化的特点,群体取向使东方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人注目,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去实现。个人在群体的关系中是一依存的分子,几乎没有“自我”的空间和余地,其行为是由行动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由此不难推断,职业能力在西方人身上比在东方人身上发挥得更加充分,而东方人则更加推崇职业态度优先。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西方人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看成“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人们不断地应付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这一认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更加突出。能力在职业中占据了先导和中心地位。受中国古代自然崇拜、天地崇拜的影响,东方人不思改变自然,而是努力“顺其自然”,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认为人只有回归自然、将自我融于自然之中,生命才有意义。这样看来,职业能力的提升在东方人眼中并不能算作是首位的。 从思维方式来看,西方的思维方式是物质的、外向的、分析的、逻辑的和客观的,习惯于从局部到整体考虑,倾向于绝对性,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重准确性,信奉现实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职业中就会表现为,一切以能力和成就为评价标准,看不到成就就无从谈能力,那么再好的职业态度也体现不出多大的价值。东方的思维方式为精神的、内向的、整体的、直觉的和主观的,习惯从整体到局部,倾向于相对性,也就是说,标准不是绝对的,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重视主观看法,“面子观”通常是造成模糊性的根源。这种思维方式驾驭之下,对个人职业的评价虽然也看重由能力创造的价值,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情况是通常会发生的。 (二)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东西方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认识日渐趋同 诚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不会轻易改变。但随着人类能力在各种职业中不断施展和提升,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人们不得不深思,是否需要调整或转变以能力改造世界的态度?是否需要重塑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加快,使得东西方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碰撞磨合、交融互补、各取所长,最终必将达到整合。在职业领域,从“福特主义”到“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变化;在教育领域,“新职业主义”改革运动的不断推进;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再到“素质本位”,推及到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二者关系的认识上,是一种理性的趋同。 职业能力论文: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本文就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做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 新准则 职业判断能力 思考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进行合理且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国家的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愈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加大,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如:在会计的确认阶段,会计人员首先确认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判断其性质,确定会计要素,以便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在计量阶段,会计职业判断体现在要根据会计要素类别,确定其合适的计量属性,按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手段,准确的计量会计要素的价值;在会计的记录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对各项会计要素按其性质进行正确的分类,准确的登记在与其相应的账户体系中;在报告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要确定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选择说明或披露的信息,使会计报告相关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又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和弃置费用、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实质重于形式的判断和运用,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即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或一般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而是应该以其经济实质作为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依据;再如: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或非常交易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存在争议的领域对会计估计的计量及判断的依据等都存在会计职业判断的情形。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对财务成果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优化经济后果,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但是长期以来的客观条件及主观因素,会计人员侧重于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将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更多的作为操作技术,没有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会计环境,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通过分析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从而为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和对策提供借鉴。 从客观因素分析: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2)规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低;而原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则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同选择会调整经济利益格局,因此管理层基于经营者利益,会要求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边缘打擦边球,干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选择,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1)切实加强监管。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等,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的相对主观,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2)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继续教育和会计执业资格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品质。 (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效的内控制度及措施,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首先,内控体系的设计要使会计人员便于熟悉企业组织的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具体业务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有较深的了解,具有全局性观念,其作出的职业判断才是完整的、准确的。其次,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或岗位,对已做出的职业判断进行验证分析,评估并修正职业判断,同时会计岗位也能相互制约,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另外,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防止因个体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失误。由企业财务会计决策中心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多渠道采集信息,按程序规范操作,确定多个方案的比较及优选,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决策。最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职业判断的有关信息,包括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等,让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理解掌握会计信息,认识到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及选择的结果,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满足不同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从主观因素分析: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会计实务、税收法规、企业管理等知识,为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会计实践,结合客观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石。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自觉抵制利益的诱惑和外界的干扰,排除个人主观意念及偏好,客观、公正的进行职业判断,作出会计处理,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如参与经济合同的订立、判断经济业务实质、进行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等情形,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以严谨的书面语言表达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能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客观、公允的进行会计选择。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新准则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分析 论文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准则,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做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论文关键词:职业判断能力;思考;新准则 1 问题的提出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应采取的原则、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的能力。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因素 从客观因素分析: 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 (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 (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3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因素 从主观因素分析: 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 4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方式 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广泛采用谨慎性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以及经济业务处理的复杂化,在经济业务处理的过程中,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进行明智的选择、对不确定的事项作出合理的估计。 4.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业判断能力的养成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会计人员自身要有紧迫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人员光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因此,会计人员应该更新观念,树立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认识,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 4.2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的力度,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4.3 树立自主、终身学习的观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只有通过持续、终身的学习,培养起职业判断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4 积极参与会计实践,积累从业经验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通过长期的会计实践、在充分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而不断提升的。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活动,积累从业经验,才能提升会计执行能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逐步全面施行,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自主权增大了,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创新思维,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职业能力论文: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备素质—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职业判断能力引入的客观背景 1.会计改革的发展需要职业判断能力。“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逐渐取代《企业会计制度》是今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改革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等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体现。企业日常的经济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也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地作出判断选择,会计人员再也不能从会计准则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2.企业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经济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从所有制形式上表现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单一企业和集团企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个人独资和个体户等;从经济结构上表现为:工业、商业、交通、金融、保险、高科技等单一经营和多元化经营;从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启动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破产清算阶段;从资本结构上表现为:以借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和以股东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经济环境的差异要求会计人员从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目标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公允地揭示会计信息。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程序组成的,在这四个程序中确认和计量起导向作用”。确认、计量是财务报表的关键步骤,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只有正确地确认、可靠地计量,才能正确记录和报告,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正确地确认、可靠地计量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严峻问题。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会计造假丑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错误判断和错误选择造成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成了一些企业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表现 1.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列举了大量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会计人员必须运用职业判断能力恰当地进行选择。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可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按单项、分类或总额三种方法计提;企业可根据科技、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地选择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否予以资本化或是费用化,要视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否超过了原先;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可采用完成合同法、完工百分比法;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可采用现行汇率法、时态法或其他方法;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应根据资本化条件判断是否予以资本化;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可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法,在纳税影响法下可选择递延法或债务法;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与子公司会计年度不一致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2.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会计人员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事项或交易以最近掌握的信息和经验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合理的估计。会计实务中常见的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有: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限;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或有损失、收入的确定等。 三、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会计职业活动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工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会计政策的执行。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部分会计人员道德意志薄弱,他们为了个人或少数集团利益,故意违背职业道德,虚增资产和利润,粉饰会计报表,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危及会计职业的信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绳,它不仅约束和调整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而且约束和调整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目前,我国有关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会计人员要经常自觉地进行学习,不断地增强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自律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风尚,保证会计政策的选择、经济事项的判断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2.加强会计实务规范的学习。“守法经营是企业作为法人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守法经营的外延包括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向公众提供公允的会计信息”。会计职业判断必须以有关法规为限度。会计实务规范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应遵循的“游戏规则”。目前,我国会计实务规范主要包括:《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合同法》、《破产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等会计行政法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等会计规章。会计人员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实务规范,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时,才会有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 3.加强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优化的知识结构;必须加强财务、审计、统计、税收、金融、法律、管理科学、宏观经济、外语、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树立“超前学习”的思想;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国外先进会计技术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 4.注重会计实践。会计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项注重实践、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优化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系统的会计实务操作规范,这仅仅是一种潜在的行为能力。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也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新准则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分析 论文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准则,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做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论文关键词:职业判断能力;思考;新准则 1 问题的提出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应采取的原则、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的能力。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因素 从客观因素分析: 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 (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 (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3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因素 从主观因素分析: 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 4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方式 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广泛采用谨慎性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以及经济业务处理的复杂化,在经济业务处理的过程中,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进行明智的选择、对不确定的事项作出合理的估计。 4.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业判断能力的养成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会计人员自身要有紧迫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人员光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因此,会计人员应该更新观念,树立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认识,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 4.2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的力度,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4.3 树立自主、终身学习的观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只有通过持续、终身的学习,培养起职业判断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4 积极参与会计实践,积累从业经验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通过长期的会计实践、在充分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而不断提升的。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活动,积累从业经验,才能提升会计执行能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逐步全面施行,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自主权增大了,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创新思维,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职业能力论文: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恰当地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事项。通过会计职业判断,可以使得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时,能够选择一种合理的方法对复杂的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最接近客观事实的结果。同时,会计职业判断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软约束。 会计职业判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主观因素 ①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广度。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能更快更好的解决。 ②利益和职业道德。它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内部驱动力。会计人员作为一个普通的群体,也具有人类共有的一些欲望,包括经济利益的获得、社会地位的追求等。而有些欲望往往是上层领导和管理当局能够给予满足的,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时,面临着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诱惑,有可能屈从于上层领导和管理当局的意愿,难以保持独立和公正。 二、客观因素 会计事项自身具有的某些特点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程度。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可以将问题分为:非结构化问题,即特别的、未被定义的问题,它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半结构化问题,即重复的、已被合理定义的问题,它一般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结构化的问题,即经常出现和已被充分定义的问题,解决它只需要一般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环境因素 ①会计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技术规范。会计法律、法规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约束,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任意性。同时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有关规定越完善、可操作性越强,判断的任意性就越小。 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特点不同,企业的经济业务必然存在差别,对会计信息的报告范围和报告程度也会不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考虑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状况,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也必将影响到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 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在应用中碰到了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总体偏低 在我国的会计人员队伍中,大部分人都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但是也有少数的会计人员仍然扮演着账房先生的角色,只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职能,即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头到尾加以记录。他们实现的是一种事后报告,很难在事前给出准确的预测,无法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做出合理和准确的职业判断。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他们没能接受到正规的专业教育,仅仅凭多年从事会计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来处理经济事项。而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可能又是一些错误的经验,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接受了正规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而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技术规范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他们从学校里带出来的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要求。在现阶段,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大多眼高手低,动手能力较差。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的指导而做出的职业判断,往往也是不够准确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歪曲或掩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除了要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状况。而评价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验状况,又要依赖于一定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虚假会计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旦会计人员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来做出职业判断,它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将很难得到保障,它的重要作用当然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从外在环境方面限制了会计职业判断在中国的应用。 受到以上两大障碍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在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何消除它们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要想使得会计职业判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想办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需要创造一个健康的会计环境。 一、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而在新形势下,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无处不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去墨守陈规的旧习,积极主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实行终身教育制 要使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首先,要注重培养在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使得他们在校期间就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其次,会计主管部门要组织并且动员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供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形成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可选择性越大,会计职业判断的任意性也就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加以限制。会计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处理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的经济事项时,会计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四、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言,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以确保上市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二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从各自具体情况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五、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要充分利用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作用,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监管体系:一是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要加强政府的外部监督作用,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企业对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情况,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的任意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一旦发现企业借职业判断之名开虚作假和违反财经纪律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制裁、行政处罚(包括实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加强法律规范的作用,完善的法律规范可以防止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断,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在法制建设方面,不仅要完善立法,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还应明确规定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督促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职业判断。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一、浙工大之江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课程设计,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共7周;工程训练,包含金工实习、数控倍训、电子工艺实习、电气控制大型试珑等环节,共4周;专业认知实习,共1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等,共2月。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在办学投入、实窥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限制下,工业工程专业实五夫教学环节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实五夫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实验室利用率低,缺乏形式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式;实验多为验证性、演示性为主,缺乏系列化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实五夫教学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相互较为独立,缺乏层次性与有效衔接。根据上述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实践条件基础上,理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二、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学院“倍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既倍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IE理论和意识的训}练;又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倍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优化、评价和创新的能力。要理顺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系统化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考虑到之江学院的办学条件限制,即尽可能不添置实验设备的条件下,理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与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开设分层次、多模块、分段式相互衔接、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创新实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开放性综合创新实窥项目,川衔接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完成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各个知识点的融合贯通、系统化应用。该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四大模块:基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以及创新实践模块。其中,创新实践模式是基础实五夫模块、强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之间的联系纽带,将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下的各实践模块下,根据所学知识点,选择相应的创新实践模块,加强工业工程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 2、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模块的开设 在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实五夫条件,开设形式多样、个性化强的创新实践模块。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设备,开设开放性综合实验。结合已有的人因工程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对教学、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场所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人因工程知识,完成综合设计。已开设基于人因工程的教室设计、校园环境的噪声分析、基于人因工程的数控加工中心的分析与改善、基于人因工程的食堂布局的设计、基于人因工程的大学生宿舍盟洗室的设计、基于人因工程的超市收银台设计等开放性实验项目;根据现代生产与物流实验室的特点,开设了微型小汽车等生产线的综合设计,并用ED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结合现有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物流仿真软件ED开发了基于ED的食堂排队系统优化、基于ED的超市排队系统设计等,结合供应涟管理软件开发了工厂供应涟管理综合分析、连锁超市配送路线优化、啤酒游戏等综合性实验项目。 在保证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在实验中心网贞的实验预约系统上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成员,完成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另一方面,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向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课外科技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等“柔性化”创新实窥项目,学生通过实验预约系统提出预约实验室开放的申请,获审核后即可在约定的时间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个性化强的创新实践模块,实现了工业工程各实践模块的无缝衔接,丰富与充实了学生工业工程知识面,同时充分倍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强化了学生工业工程专业的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 3、实践教学考核的建立健全 为了有效实时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避免学生的走马观灯现象,摒弃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内容与方法。基础实践模块重点考核过程的操作能力和总结报告的准确性;强化实践模块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验报告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实践模块,尤其是各类实习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模块则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主设计实验方法、组织实验过程、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的实施,不仅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监督,同时提高了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为了倍养工业工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创新。通过理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了面向学生的多层次、个性化的自我创新实践模块,并针对不同的实践模块建立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使学生工业工程知识得到系统应用,强化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叶海虹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谈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1《产品结构设计》的课程设置规划 本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产品功能的设定、常用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加工工艺、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与产品造型有关的通用结构设计知识,使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完成简单产品设计中从功能定义到材料选择以及最终的结构设计。 1.1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包括: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②塑料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③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基本原则;④模具基础知识;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⑥产品典型结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养学生的新产品开发以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1.2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常用塑胶材料基本知识;②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知识;③常用表面处理知识;④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⑤产品结构关系分析与结构绘图的基本要求。 2《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 2.1选用教材。目前还没有适合工业工程专业使用的《产品结构设计》教材,所以国内普遍做法是选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教材,暂定的教材是黎恢来编写的《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该教材将作者十几年的产品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而成,系统、精细、全面地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知识及设计全过程,明确了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岗位职责,并通过讲解一款电子产品的全套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实用技巧。 2.2教学内容。依据工业工程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产品结构设计》分为六大模块,每个模块里面包括若干的章节,各章节之间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有衔接,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模块,主要介绍注塑工艺理论、常用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基本知识,以及注塑件、钣金件表面处理方法。塑胶的定义及分类方面,介绍ABS、PS、PP、PVC等的应用范围、注塑模工艺条件和化学和物理特性,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注塑件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比如缩水、飞边、熔接痕、顶白、塑胶变形等。金属材料方面,介绍一些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范围,比如不锈钢、铝、铜、镍和锌合金。常用表面处理知识方面,主要涉及塑料二次加工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丝印、移印、烫印、超声波焊接、喷涂、电镀和模内覆膜等表面处理工艺。 ②“塑料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重点介绍塑料件在设计和修改阶段需掌握的通用设计规范,比如塑料件的料厚、脱模斜度、圆角设计,能够分析塑料件的加强筋、孔、支撑面的使用范围。在细节部分,应了解塑料件文字、图案、螺纹和嵌件设计。 ③“钣金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介绍钣金类产品设计的工艺要求,包括冲裁、折弯、拉伸、成形工艺,并且让学生了解压铸类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在此模块的教学中,应引入企业实际产品案例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钣金件的设计规范。 ④“塑料模和钣金模基础知识”模块,介绍塑料模和钣金模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结构,包括模具概述,模具的分类、注塑机介绍等,重点讲解的是注塑模结构里面的浇注系统、顶出系统、排气系统和行位与斜顶,以及二板模和三板模之间的区别和应用,以“实用、够用”为度,学生只需了解典型的模具结构,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模具设计。 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模块,主要介绍壳体形状结构、密封结构、卡扣结构、螺钉柱结构、螺纹连接结构和嵌件连接结构等知识,以及各个特征的定义、作用和设计原则,特别是特征在使用时的相互配合关系。拓展知识方面,要了解塑料零件自攻螺柱及通过孔设计规则,以及模具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之间的联系。 ⑥“典型产品结构”模块,重点介绍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三大产品(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和电动产品)的典型结构设计知识。每类产品选取一款经典的已批量的产品作为蓝本,深入解剖结构知识在产品设计的运用。比如电子产品选手机为代表产品,讲解手机产品各零部件的结构、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LCD屏限位结构设计和电池固定结构设计,以及内藏摄像头结构设计。家电产品则以电吹风为例,学生要掌握电吹风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性等,了解CAD软件在电吹风设计中的应用,能对产品塑料件进行结构分析。在此过程中,还要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 2.3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培养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实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自觉体验和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淡化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在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工作,使学生体会具体产品的外观造型和结构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产品结构设计》在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的具体应用 在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里,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以典型产品的流水线装配设计为主体,总体实训内容分为五个阶段:前期的准备环节、产品设计与组装环节、生产线装配改善环节、三维系统模拟环节、总结交流环节。在这些实训中,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教学,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达到双重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参与企业模拟项目,融入企业生产实践。在产品设计与组装环节,教师把学生分成六人左右的项目组,根据企业的某一个典型产品布置项目任务书。学生综合考量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际条件和设备,运用产品结构设计的知识,共同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新产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产品的结构尺寸不能过大,必须与生产线相匹配;结合人因工程学,运用动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在工艺上要符合车间的零部件装配顺序,有利于工序和工位的确定;新产品各零部件的装配要牢固可靠,可以满足多次拆卸而不容易损坏;产品的价格应合理,要用最少的成本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考虑试验的可行性和零部件的可修改性。 作者:李敏 刘璇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1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 大学设置在企业周围,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或者实际的生产岗位,为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举办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该大学所聘请的所有教授都必须满足他们严格的要求,其规定所有的教授都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有超过五年的职业实践,其中在高等学校范围外进行的至少三年,还需要在有关的一些应用或科技开发方面取得特殊成就。如此一来,这些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有效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师资队伍还承担着应用型科研与技术转让的重要任务和教学需要。因此,现在应用科技大学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师资水平反映了它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2工业工程专业 2.1工业工程定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它是一门交叉型综合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如果是参照国际工业工程学会的标准来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了很多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比如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对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说明、预测和评价。 2.2工业工程专业所属学科门类 在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等的建议下,工业工程由原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升级为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地位的提升为工业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已加入中国应用科技大学联盟的广东白云学院全力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背景下,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视为必然。 2.3我国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2.3.1定位不清。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放在机电学院,简单地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放在管理学院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这两种培养模式,均使工业工程的定位变得模糊,使学生感觉工业工程专业像是“大杂烩”。这两种模式只是简单的机械加管理或者是管理加机械,不能够和其他的一些学科的专门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计算机、电子、材料、能源等,如果是这样,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这样的人才也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差距大。工业工程类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所有的作业方法和标准时间的制定都是通过不断的进行试验,然后收集出各项实验数据,最后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来的。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明显脱离,教师们照本宣科,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综合应用性教学。 2.3.2对社会的宣传不够。在工业工程专业得到发展的近20年里,我国都只是注重在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上,对加强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一方面缺乏重视,导致社会上的很多用人单位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专业,偶有耳闻的也不知道该专业是做什么的。这让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变得十分艰难,从而对IE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3应用科技大学背景下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建设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各州政府,而各州政府办学校的目的就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所以办学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是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实践能力。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教授认为,要想使工业工程专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自身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解决工业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学科,它是在原有基础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中产生的新学科,所以,工业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并且这些学科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为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提出更多的挑战。应用科技大学和普通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的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在进程上,会把更多的时间安排给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在系统上,基础课程不要求系统,但要求体现出专业优先的原则;在实践中,必须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以实践促进理论的掌握,以理论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在广东白云学院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大背景的前提下,建设有特色的应用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学制。优化课程体系,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量的整合后的专业知识,包括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人机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质量管理、计算机仿真等。采用“3+1”教学模式不会单纯的压缩课时,反而会增加课时。学生要在3年之内学完原来4年要学的内容,普遍感到学习任务紧张,适度的紧张会促进学生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一年深入企业实践,从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使最后阶段的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 4基于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珠三角制造业的地方特色,围绕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如下应用型“3+1”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又坚实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及扎实的专业基础;重综合,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知识,又系统掌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又掌握相邻学科知识,既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又掌握一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等;重能力,所培养的学生既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又具备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多种复杂问题的能力。重意识,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工业工程意识,即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以人为本的意识、创新意识。 4.1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确定该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工程为背景。重点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工业工程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工程技术教育,具备基本的工程与制造技术知识,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有的放矢。为实现应用型“3+1”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①工业工程核心模块,包括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设施与规划;②生产制造类模块,包括生产服务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工程制图等;③经管类课程模块,包括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学等;④数理类课程模块,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精选教学内容,为避免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协同审核教学大纲,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使得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 4.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多渠道提升教师的素质,构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思路,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引进具有实际工业工程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担任教师。 4.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据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多形式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实体企业,参观学习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4强化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 因为工业工程具有很明显的工程属性,所以,一个优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操作技能、技巧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习的能力,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实际上,这些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困难,更复杂,一些能力只能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和锻炼,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以融合。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努力将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室操作、金工实习与电工实习等多种方式。校外实践需要深入到实际生产一线从基层做起,从操作工做起,通过轮岗了解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4.5大量开发校外实践基地 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的协同培养,学生们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进入企业实践不是做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企业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进入不同类型的企业,同一专业的学生不能超过五位学生到同一个企业实践。这就要求校企合作部门开发大量的校外实践基地。 5结语 在分析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下,浅析现阶段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实践进行了探讨。“3+1”教学模式下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刚刚开始,至于培养的效果如何,需要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检验。 作者:伏开放 洪建波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大学生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摘要:课程的成绩是衡量一个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储速梅在《基于SPSS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相关性分析》中提到了分析课程的相关性,得到课程相关性的定量数据[1]。但在得到数据后课程应该如何改善,与教学计划设计预期的差距等方面没有提出解决方案。试图通过课程预期的相关性效果和实际相关性效果的对比,找出具体的差距以及提出改善意见,对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相关性;期末成绩 0引言 课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主要行为,是大学质量与水平、能力与活力的标志[2];所以高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校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对各类专业各种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设立和安排。因此对课程设置的相关性、合理性进行分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有严格的要求,设立了培养的预期。对预期效果的评价,需要一个比较合适的体系指标。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专业和具体的课程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完善,学校对课程体系的完善。文章尝试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方式,通过期末成绩来分析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教学预期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未来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一些建议。 1相关性分析 1.1相关性分析前提条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理工科,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工业工程的学生为研究总体,他们已经完成大学的所有专业课程,并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得到了体现。对相关性研究课程的选择,笔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成绩是体现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最典型的评价方式。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而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一般应呈正相关趋势,它表明了平时考核成绩好,期末考试成绩应该也较好的规律[3]。李爱凤、陈启买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课程相关性模式研究与实现》中提到针对产生的大量规则提出了适当的约束条件来剔除用户不感兴趣的关联规则,从而为学分制体系下的学生选课提供指导以及为今后的教学课程设置提供参考[4]。因此我们剔除了与期末成绩有相同数据性质的平时成绩;剔除专业实践类课程,因为这类课程大部分以五级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打分,不利于统计分析;剔除公共基础课程因为体现不出专业性的差异。只保留能够体现专业差异性和有较强课程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1.2线性回归方程和拟合优度判定系数成绩数据线性验证。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和判断的首要条件要求是所分析的变量需要是线性的。而判定变量的分布状况是否线性,需要进行拟合度分析,通过判定系数来呈现。以工程经济学为例:对学生成绩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1.15X+55.1,拟合优度值R2=0.93。符合相关性分析的要求。通过SPSS计算出部分课程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分析1.3预期结果假设高校在设置专业的相关课程时会预先设计好课程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每一门专业课程都会有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后续的进阶课程。因此从学校设计的工业工程的课程中,我们应该判断出,如果要学好生产计划与控制,需要学好管理运筹学和线性代数。那么反过来我们认为,线性代数、管理运筹学和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三门课程的成绩应该呈现出正相关的形式。我们通过与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得到以下预期有较强(R>0.5)正相关关系的课程链:概率与统计->统计学->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精益管理及成本控制。线性代数->管理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1.4结果分析,除了《现代工程制图》和《先进制造系统》的拟合优度系数不高,其余的课程成绩的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都符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条件 2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到的一些结论 一方面由结果可以看出,有一些较强的相关性的课程(R>0.8),在实际情况中,课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没有承上启下的关联,对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没有体现出支持作用。另一方面由表4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课程预期有较强相关性,但通过spss分析后发现实际相关性较弱,符合钱吴永在《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分析中提到的部分专业课程群、专业课程之间的开设顺序和衔接存在不足[5]。除以上问题外,其余的课程设计基本都较符合要求。从期末成绩的数据来看,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内容大都能够达到难度逐渐深入、内容较好衔接的效果。 3结语 通过对原始成绩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我们能看出工业工程专业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问题:一是部分课程对整体课程体系脱节,没有相关后续衔接课程。二是部分相关系数较大的课程,其实际课程本无任何相关性,而预期有较大相关性的课程其相关系数偏低。三是对预期有相关性的课程链,部分课程的衔接性体现不突出。由于存在以上三点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对于课程体系严重脱节的课程,要么将课程删除,要么增加与后续课程有衔接内容,或者在后续课程中增加能运用到本课程的知识点或技能。2)对相关系数较高却课程相关性不大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找出原因。3)对于有预期相关性的课程链进行深入分析,对相关性较差的课程进行完善,增加衔接内容。本次研究给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较好思路的新的尝试方向,仅仅通过学生的原始成绩就能分析出部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分析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就能鉴别出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了学习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必要基础,更主要的是它还具有教学反馈作用[6];同时对于符合预期相关系数强度的课程链,可试图进一步探索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但是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考虑的不完善,比如课程内容的影响、老师考评学生成绩的影响、分析过程还太过表面等。在后续的研究中会逐步的深入。 作者:李真 廖兴 单位:四川大学 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创建有特点的工业工程专业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专业特色南京大学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Itisalwaysa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超级秘书网 4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应注重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本文从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等方面入手,提出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攀西地区企业发展需求的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工程;教学改革;西昌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科研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例如清华、北大等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及重点本科教育;二是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兼具科研理论的本科教育,大多数的省属高校为这一层次。三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科研理论为辅的专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既要求有专业技术及动手能力,又要具备向更高层次教育方向发展的理论基础。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要求,一方面在于高校教育和地方企业要相结合,让毕业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另一方面则是保证向第一层次院校持续的人才输送。 (一)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从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最初的定位一般是单一型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而在日后将是集技术、研究、管理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必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工业工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并着重于对系统的优化改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系统的优化改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国内各大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国内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划分为两大发展方向,一是以机械工程为主干学科;二是以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对课程设置的侧重点有所差别。第一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是系统工程、工程经济学等;第二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是管理学、人因工程等;前者以技术类学科为主,培养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后者则侧重培养管理方面的人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国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银行、咨询服务或政府部门任职。就业可选择岗位包括工业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从事系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调查显示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呈高比例的快速发展趋势,相反其专业人才还较少。毕业生数量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有关调查显示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超过70%从事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由于专业限制等诸多因素从事冶金业仅占20%左右,5%从事服务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数远少于制造业、冶金业、服务业。由此可见,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受到制造企业的欢迎,市场需求很大。 二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西昌学院地处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教学条件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西昌学院专业教师引进困难,这是西昌学院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在师资方面主要依托管理学专业教师团队,同时也有经济学、工程学教师授课。缺乏工业工程的专业教师,这无疑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建设发展。 (二)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文科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属文理生兼收,标准学制4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占比大,忽略了技术课程的开设。 (三)实践教学建设落后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又三方面组成。一是实训课程方面:开设有基础工业工程实训、物流工程实训、生产系统管理实训、项目规划设计实训、企业综合管理实训五大实训模块。二是实验室建设:在校内建设了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训室、人因工程实训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实验室。三是企业实践方面:在校外与省内外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其不足之处在于,实训项目缺乏创新,由于教学条件所限未完全落到实处。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校外企业中适合工业工程专业进行教学的企业数量少。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以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通过这些训练还远达不到企业对人才要求。 三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改进思路与方案 (一)改进目标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政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改革自身,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本校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攀西地区的企业需求相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做到与地方行业相融、相长、相促、相亲,形成共生共存的互利双赢的办学态势。并着重提高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按照“社会需要、市场(就业)导向、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全面发展”来引导人才定位,以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指向上更加具体。在“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在“应用型”“地方性”“民族性”的政策方针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除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外,注重培养学生毕业再深造的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高的目标。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多项选择。 (二)改进的依据 “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西昌学院作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试点高校积极贯彻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政策,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改进内容 1.加强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是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改革的首要目标。具体方式有:(1)完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员来我院任教。(2)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优惠政策,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给予不占编制、不占岗位的引进政策,优先引进。对于企业行业一线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采用人事制的模式,实行合同聘用制。(3)重点面向社会,招考专业技术人才。继续面向企业、行业一线招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才,壮大“双师”骨干教师队伍。深入重点高校,选拔招考优秀本科毕业生。(4)利用社会资源,聘用技能型兼职教师。不断加大投入,从与专业设置相关行业或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课。(5)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对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对于高学历教师,要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 2.课程调整及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初衷,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培养的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改革课程结构,采取多种课程模式。在校内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讨论参与式、探讨式、科学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并更多地给学生以方法论、发散思维、多维思想等启迪。最新科研成果及前沿知识采用活页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开放设计性、创意型、虚拟现实型等实验。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网络教学,寻找网络上的相关课程融入到本校工业工程的教学中去,利用其他高校的课程资源,弥补本校工业工程教学刚刚起步的不足。开展案例教学,将生活中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案例记录下来,带到课堂当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讨论研究,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资源共享,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多邀请社会上相关企事业人才、工业工程领域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使学生能够多方面接受知识。 3.实践教学 与校外专业相关的企业加强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能够到企业中去参与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空余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工业工程的许多学科都是基于实验的研究。西昌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自从2013年首次进行招生,录取人数逐年上升,然而实验室建设却迟迟跟不上。2016年9月才建设了工业工程、质量工程、人因工程三个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硬件条件。但相比之下,西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在同类院校中仍处于落后水平,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工业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 4.科研建设 科研成果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科研实力强大,能第一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理念,了解到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而学生参与到科研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学习发明创造学等相关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素质的养成教育。成立工业工程专业科研兴趣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组长,让学生可以自由探讨、交流想法,教师及时给予参考意见收集学生的想法,好的创意鼓励进行实践探索。组织、参与相关科技创新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项目,给学生机会参与到国家级、州级、校级科研项目中去,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科研项目。 作者:刘宇翔 岳良 单位:西昌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CDIO理念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本论文通过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将CDIO理念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从CDIO理念的学习、培养方案的修订、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CDIO;工业工程;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驱动式教学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以完整的项目研发为载体,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过程,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完成专业知识、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1]。工业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但工业工程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它不仅要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且要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特征是综合性[2]。工业工程师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3]。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直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现代工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性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引入CDIO理念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式改革,达到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1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改革内容 1.1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从近年来需求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要求和就业质量跟踪反馈的信息来看,企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否融入团队两个方面。我校以培养特色鲜明的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机统一,同时学生的素质教育也逐渐被重视,在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多为具体的课程服务,实践教学环节系统性较差,没有形成体系,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比例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人格魅力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未达到足够重视。 (3)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在知识结构上,还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课程内容知识更新慢,教学内容偏重经典理论传授缺乏学科前沿动态介绍,部分课程与实践脱离。 (4)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应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主动参与学习。现有的教学环节很难使学生受到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只是完成实纲或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去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科研和各类科技竞赛相结合不够深入,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专业中的拔尖人才培养受局限。 1.2基于CDIO理念的改革内容 基于CDIO模式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关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强调通过项目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改革,形成以项目驱动为主导的课群。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结合实验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以课程群组的方式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整合。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重复,并综合相关课程知识点形成以项目驱动式的课群。 (2)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基于CDIO理念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紧密结合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工程实际应用需求现状及时更新和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系统工程培养方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加强课外指导和辅导,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参与实践创新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系统的项目设计实施能力及团队合作创新意识。 (3)创新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带着项目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实践学习。重点开展创新实践教学,以CDIO创新项目为载体,教学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参与完成项目从构思、设计、运行到实施方案及措施。 2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1CDIO理念的学习和培养方案的修订 我校专业教师通过学习CDIO工程教育模式,明确其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高校CDIO教育模式经验,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特征及我校工业工程特色,修订了2013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突出了创新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内容包括:(1)增加相关课程提升专业知识的集成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增开《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精益生产》等课程。(2)在集中实践环节增加《工程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由专业老师吸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工程培养创新学习团队》课外课内CDIO理念下的实践学习。 2.2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CDIO理念强调项目驱动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属性及CDIO模式培养能力要求,确定了三个项目类别。 2.2.11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1级项目要求能完整的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使学生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2]。本专业1级项目除了通过工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大四的课内实践环节外,还通过工程培养创新学习科研教学团队课内外开展CDIO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模型,专业老师吸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形成1级项目小组。1级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本专业1级项目的工程训练/内容包括:(1)创新产品方案及设计;(2)节能或环境友好的产品构思与设计;(3)面向人因工程学的产品设计与制作;(4)机电产品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5)电动、液压、气动部件成本分析与设计;(6)电气、PLC、微机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内容 2.2.22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2级项目以相关核心课程群和相关能力要求为基础,作为1级项目的支撑,2级项目即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也是对整个教学体系的补充,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内容的能力[6]。本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梳理课程,建立CDIO理念的二级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构思2级项目,建立分层次,重综合,切实际的2级项目驱动式课程群,二级项目主要包括(1)工程设计及工艺优化类;(2)成本与质量控制类;(3)计算机应用类;(4)生产与物流系统优化类。二级项目驱动下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开展课群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同时课程群的专业老师通过课内、外教学环节,进一步扩展、优化、整合3级项目内容,进行课群的综合性2级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并培育1级项目团队。 2.2.33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3级项目是根据核心课程内容需要而设,加强课程知识的理解,加强能力的培养,3级项目主要通过课程设计、实习过程,采用不同方面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本专业带有3级项目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1)提高机械工程基础能力方面的实践环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课程设计。(2)巩固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课内实践采用一人一题(项)的方式开展项目式教学模式,3级项目的类别包括:某产品的质量管理、某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人机工程学设计、人机工程学应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某产品工艺优化、采用MRPⅡ/ERP软件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某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生产流水线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等3级项目,3级项目的开展为1、2级项目的实施打下基础。 2.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 CDIO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于项目、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本专业主要以2级项目驱动下的课程群教师为教学团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将启发式、讨论式、生产实际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创新能力,请企业相关专家进行讲座等方式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及CDIO项目实施。在实践环节上,依托我校渔业生产工艺与装备工程实验实训平台,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以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工程培养创新学习团队等方式开展项目驱动式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培养拔尖人才。 3结束语 本专业依据我国工程教育指导方针及CDIO理念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CDIO理念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育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专业提升等方面。根据我专业实际情况从CDIO理念的学习、培养方案的修订、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实现了CDIO理念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促进了学生深入掌握各门核心课程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工程实践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潘澜澜 慕光宇 潘颖 薛冬娟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本文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民办本科高校应用转型过程中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注重工业工程专业社团建设;考取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通过这些途径拉近了校企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双向就业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效果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高校的扩张规模基本稳定。民办高校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也由规模扩张期进入到内涵建设发展期。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了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民办本科高校积极响应纷纷申请加入了向应用技术转型试点高校。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突显出应用技术型的特色,加强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从1993年开始在我国高校开始设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民办本科高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中。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1] 一、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实验、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2]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增强动手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民办高校可以聘请既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对工业工程专业理论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担任大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在“双师型”老师的指导下,能将课本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实习中,活学活用,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突显了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建设。 2、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下,校企合作模式有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实训室进入企业模式、院校国有民营模式和产学研用一体模式等,[3]这些模式有效的整合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实现了合作共赢。大学生顶岗实习深入一线,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既能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又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工业工程专业社团建设 科技类专业社团建设在高校的团委社团中占据重要位置,工业工程专业社团组织成员洞察专业学科的前沿动态,关注专业领域发展的热点,通过团队研究讨论,可以发表工业工程专业相关领域论文,定期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知识讲座,承担着参加校内外科技竞赛活动角色。陕西省高校每年都举办工业工程创意改善竞赛,这给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优秀作品也可以参加“挑战杯”等国家级大赛。通过专业社团的建设,使爱好科技科研的同学进一步加深对工业工程专业的理解,增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4、考取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 工业工程专业的资格认证有见习工业工程师、工业工程师和高级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业工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见习工业工程师的认证。该证书是企业选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申请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的有效文件之一。考试内容包含了基础工业工程、工效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五个模块,包含了工业工程专业绝大部分专业课内容,这些课程都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认证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也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效果 1、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双师型”老师的讲解,能使学生缩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从而对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 2、拉近了校企间的距离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的现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改善和解决,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大学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并投入到现实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3、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专业社团的建设过程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大家可以共同探讨工业工程专业的相关问题,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通过创新发明、申请专利或等形式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在组队参加竞赛活动中,需要队员之间的分工明确、协作配合,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4、提升了双向就业能力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考取专业相应的资格证书,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肯定,更是反应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也增加了学生就业能力的自身资本,在当今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结语 民办高校已经发展到提高内涵建设的新阶段,向应用技术转型也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方向。工业工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改善进取的精神。通过对以往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察和了解,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到的新阶段和民办学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原有实习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拓宽学生专业实践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成为有机整体,以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作者:王维荣 胡贵生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以及建设教师团队的方法,并提出了实施3+X教学新模式。这对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以及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业工程;社会需求导向;教学改革;实践基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因此,面对需求日益增加的人才缺口和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两难困境,中国各个高校在培训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工业工程教学改革,培养出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以及高水平的人才走出这一困境,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专业教学模式兼容性不好,有效实施的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虽然相应的办学条件、教学模式、科研水平等也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是依然滞后于规模的扩张,实验实践教学水平滞后于相应技术的发展[3]。随着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以及我国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在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4]。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失业率迅速增长,再加上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学生也无法在毕业后立即应聘到合适工作。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解决这个矛盾,取而代之的要克服自身教学的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化“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发展以“重能力、重应用”为核心的新培养模式。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为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基地应用相结合的改革方法,并且提出了实施3+X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大多数教师承担很重的理论教学,忽视了课程间的联系。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往往较综合、交叉性强,不同的专业课程联系很紧密,像人因、设施规划、生产计划等课程彼此交叉[5,6]。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了课程间的交叉性,忽视了课程综合理解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并且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就会较差,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全面提高。 2.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强。很多专业知识点在一些课程实验中重复出现,对于重复出现的专业知识点,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浅尝辄止,这种分流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具有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对单课程专业知识点的应用,虽然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单课程知识点的应用,缺乏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协调应用,无法利用实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条件落后,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强的团队。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落后,无法满足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需求,对学生的专业和综合实践缺乏有效平台,难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基本都在校内完成的,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融入到企业中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的专门训练,难以建设实践教学较强的教师团队。 二、以社会需求导向的课程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关于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学过程由独立、分散、封闭的架构体系转向交叉、集中、开放的综合化体系。由注重课堂教学转向更多地关注实验实践教学[7]。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横纵向联系。以专业课程为主线,改革课程设置,分析现有专业课程中相同的实验内容,是不是存在重复,但是又不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重新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的安排,建立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横向联系。同时,实验教学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比如人因、立体仓库、设施规划、物流、生产线等,在时间上都有前后承接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实验体系,这种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纵向安排,使学生更易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践服务。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搭建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通过与校友企业进行融合,建立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比如联合实验室、模拟车间、创新研发中心等,从根本上改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与企业资源共建、互利共赢的目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庞源机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基地,采取学生轮岗实践的方式,目前已经输送完第一批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获颇大。 3.建立实验实践教学团队。要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需要建设实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联合校企建立教师实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进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双向发展,派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同时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优秀人才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双向培养,建立一支教学和实验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教师队伍,确保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实现。 三、实施3+X教学模式 对于新的教学模式,采用3+X模式,即教学模式、实验模式、实践模式、教学反思模式,消除传统的单个模式孤军作战状态,进行3+X融合教学。首先,通过与国际进行交流合作,吸收和借鉴各国在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进优秀的教学模式,另外,加强与国内各高校同专业教师们的交流,提高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工业工程专业是课程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实验是在实践中有效地创新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前提,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建设层次实验:基础知识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类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实验教学,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培育企业实践基地,搭建学生能力培养的校外平台,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与企业的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和完善基地的管理和评估。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学生的兼职教师,配合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与课程和实验结合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对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事后反思,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教师的过程。实施3+X模式,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和实验实践水平。 四、结束语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及其策略进行改革。本文结合目前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教学的现状,在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专业能力培养进行了再设计,对建设实践基地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并且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形式,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加强重视教师团队建设,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增强实践经验。另外,还提出了3+X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是积累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能力,真正起到了课程促进实验,实验促进实践的作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作者:刘勤明 吕文元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 一、工业工程专业背景及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yEngineering,IE)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是一门以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集多种工程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及韩国、新加坡等的经济腾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始应用工业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已由最初的传统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金融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工业工程的应用内容也由传统的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延伸到与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再造等紧密结合的现代制造系统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十分迅猛,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直线上升,同时教育部也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对工业工程的学科建设、办学思想、办学水平等进行规范和评估。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验、深入现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须对高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进行改革。 二、工业工程专业相关课程介绍 高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包含工业工程专业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各知识点的综合。其相关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通过对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包括人因研究、生产线布置及产品制造、生产计划与控制等环节的实验研究和分析,围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三、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原则与方向 工业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有: (1)循序渐进的原则。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实验过程的系统性,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验教学应以学生所学知识为指导,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3)可操作性原则。实验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状况,又要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实验内容实现的可能性,确保实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引入“启发引导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 (2)增加综合实验内容。以往都是对理论内容的验证进行实验,内容虽然有序,但每次内容比较单一,有些同学老是靠本组同学帮助完成,缺乏学习主动性。增加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内容,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其学习主动性。 四、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任务、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 实验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主要方法是在IE两个专业实验室及计算机房等实验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教师在现场加以指导。时间为两周,分人因研究综合实验、流程分析研究综合实验和生产计划编制综合实验三个训练模块。 五、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1)人因研究综合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JGW-B心理实验台4台,跑步机两台,功能自行车,噪声频谱分析仪两台,计时器若干只,照度计、亮度计各两台。通过声简单反应时实验等实验项目,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了解人的听觉、视觉、触觉、识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异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上述实验,分别在被测试者处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状态(在跑步机上以中等速度跑10分钟后)两种情况下进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疲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逐个检测被测试者对光、声的反应及注意力、动作稳定性等能力,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人的听觉、视觉、触觉、识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异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流程分析研究综合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小型流水线设备一台、监控系统一套、电视机两台、计时器若干只。通过小台钻的装配工艺流程分析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人机操作、双手操作、工时评价、测时研究、动作研究等实验手段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主要完成确定流水线节拍、进行流水线的平衡、确定工作地数、配备工人及设计流水线的平面布置等工作任务。实验的基本操作是:逐个进行人机操作、双手操作、小台钻装配等实验,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流水线节拍、进行流水线的平衡、确定工作地数、配备工人及设计流水线的平面布置等。 (3)生产计划编制综合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ERP软件一套(网络版)。通过生产计划及物流分析实验,对小台钻的生产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小台钻装配流水生产标准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设计、核算单件生产方式下的成本和大量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等设计任务。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正确使用ERP教学软件,进行相应实验数据的录入和归档;制作各种表单;小台钻装配流水生产标准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设计、核算单件生产方式下的成本和大量生产方式下的成本。 六、结束语 通过对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详细的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为工业工程教学和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 作者:周峰 单位:盐城工学院机械优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范围的持续扩大,国家对大量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双语课程教学适应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合作意识、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人才[1]。工业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它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仍处于建设时期,仍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交流。好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该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竞争意识,为进一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专业型人才夯实基础。同时,在学生未来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2]。当前国内许多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开展的双语教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质量和数量都不能匹配社会发展对该专业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模式、方法、组织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理论上的完善。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入门课程,《工业工程导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对其采用双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教材选择、双语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方面还缺乏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怎样有效地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检验。本人曾在国外学习,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于2010—2011学年在我校率先开展了《工业工程导论》的双语教学工作。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现将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方向呈现为论文,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相关双语教学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工业工程导论》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工业工程导论》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工业工程是一种将人、设备、物料、环境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评价创新,进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专门化综合技术,内容日益广泛。它既带有鲜明的工程属性,又有着显著的管理特征,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通过学习《工业工程导论》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与认识工业工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方法,从而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工业工程导论》涉及的内容宽泛,以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为例,包括如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工业工程历史、定义和地位,具体有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历史概述、工业与系统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职能的组织和管理;第二部分是工业工程的职责范围,具体有生产工程、厂址选择、工厂布置、工作测定和设计、财务补偿、作业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工程经济、人事管理、管理系统设计、物料搬运、分配和路程安排;第三部分是运筹学和大规模系统分析的影响,具体有运筹学、确定性的数学规划、工程项目管理、概率模型、系统概念。所以内容宽泛,跨度大,就我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32学时来看,只能是选择性的重点讲授上述内容的1/3左右。《工业工程导论》部门内容相对有难度,特别是与工程紧密相关的部分,如:制造工程里面的各种加工方式、流程等相对专业的内容,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有难度。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只是在认识实习时对制造企业有个初步了解,而认识实习只是走马观花,难以取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的课程显得偏难。再者,运筹学、概率模型等又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功底。 2《工业工程导论》双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我校在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时,选择《工业工程导论》进行双语教学的原因如下:首先,工业工程导论部分内容虽然涉及面广,但难度相对较低。其次,工业工程导论是整个工业工程专业的知识基础,进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两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工业工程与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专业方向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于专业外语更为娴熟,在期望使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可通过对外语的大量运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英文教材的筛选 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首选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作为双语教学知识的吸取方,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有着关键的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近年来成为工科院校的热门专业,该专业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总体较好。但中学阶段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口语和听力偏差。同时,专业词汇贫乏是导致原版教材无法直接使用。另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经过语言和语思维的双重转化。考虑到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教材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兼顾对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3,4]。因此,生源好、学生基础扎实的院校,应尽量采用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语言地道、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内容详实,能够提供该领域前沿专业知识。在选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英文的难度,语言过难会导致学生的厌烦,进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原版教材并非完美无缺,有些内容本该简单精炼,却过于详细,书本过厚,价格过高。因此本人在国外将原版教材《工业与系统工程概论(第3版)》,进行了部分影印编册后发给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2.2教学方法的改进 鉴于《工业工程导论》课程涉及的概念、定义、公式、术语、专有名词的数量较多,并且这些术语不仅仅来自管理科学领域,也来自工程技术领域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使用英语讲授对教师和学生都要求很高。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学生在掌握课程的众多知识点之外,还需要记忆大量的专业词汇,并采用英语来进行理解和思维。为保证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课前预习成为必须的过程。在每节课结束前的5~10分钟,在布置该节内容的课后作业的同时,还须安排学生对下一节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双语课程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不能像大学英语授课那样,把对单词、句子和段落的阅读和理解作为重点。只用英语解释会让学生费解,教师还需要用中文讲解,即采用穿插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外,学生更需要主动学习,到图书馆或网络,包括一些专业论坛来查阅相关资料,及时温习并整理已学知识。对于生源一般的普通院校各专业,由于课程的专业性和理论性,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的模式更与实际情况相符。经过4年的摸索,研究者已从最初采用的全英文教授转变为目前的混合型,并且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替代课堂板书,丰富了教学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在听教师英文授课的同时,可与授课老师用英语进行课堂专业知识的互动讨论。授课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主要用汉语讲授,再让学生精读教材后与老师交流讨论,以真正受益。通过这种模式,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借鉴MBA教学中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多种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优势,真正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2.3多元的考核制度 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对整个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机制[5]。或者说,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反映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可以督促学习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是双语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同时满足大纲和与实际相接的要求,教师要收集和整理很多针对当下中国国情的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因此其隐性和显性的工作量和难度要比普通教师高很多。此外,由于学生外语能力和专业素质存在差异,采用双语教学往往会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产生影响。一些外语基础弱的学生会产生厌恶情绪,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面临更多的难题。为此,需要学校管理者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深化研究、大胆实践,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对其超额付出给予认可。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双语课程的考核应同时关注教学过程和最终考试结果,使二者实现统一。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灵活运用笔试、开卷、闭卷、半开卷等方法。并可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及讨论的次数和质量作为评价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文献、撰写外文报告,学期末考核可将口头考试与书面考试结合。书面考试可中英文结合,建议多考主观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有更大的答题自由度,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双语教学的监督机制也需要建立完善,并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议程,从制度层面对双语教学实行管控,制订详细可行的评估细则,对教学大纲、教材的选用、教案、教学进度表、教师准入条件、课堂教学检查、试卷、学生意见反馈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有案可查,有章可循。 3《工业工程导论》双语教学效果 经过连续4届的讲授,从10级学生的反感厌恶,到11级学生的新鲜有趣,到13、14级级学生的适应融合。连续4届的统计数据来看,《工业工程导论》双语课程较好地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外语兴趣和专业外语水平。从学校近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统计结果来看,工业工程专业的国家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大幅度提高。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评教”模块的统计来看:68%的学生反映经过一学期的双语学习,自身的思维和英语水平有显著的进步,学习兴趣大大提高;12%的学生反映课程讲授的速度太快,信息量过多,导致学生的印象模糊,为此,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以12级学生为例,58名同学中,8人通过六级考试,24人通过四级,还有26人未通过四级考试),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学生在学量专业知识的同时,大量阅读、理解英语必然难度增大,因此,需要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教学。 4双语课程教学的建议 双语教学中课程选择与学期设置方面。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性要求,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相对浅显,且有后续更为深入的专业课程来精讲,是开设双语教学的最佳选择。从授课学期的角度来说,在二年级或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专业基础双语教学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此时,学生对专业有一定初步了解,并且在英语阅读和理解方面有所积累。关于汉语和外语之间比重的把握方面的建议。目前双语教学方模式包括如下三类:全外(授课英文,教材英文),混合(授课英汉结合,教材英文)和半外型(授课中文,教材英文)。研究者以为,对普通工科院校各专业而言,因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采用混合和半外式更为合适。对于文科类专业、且生源质量高的学校,可以尝试全外型。在本人的教学中,学期初期更多的采取半外型,学期中后期则采取混合型,因为本校学生的质量层次偏弱,需要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双语课程教学在该校以及国内同级别工科高校仅是起步阶段,许多工作尚在探索中,为使课程质量得到保证,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认真研究,全面设计与规划双语教学的难度、深度和方法,认真备写教案,准备模型及原版参考资料,使双语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相信在师生共同能力下,双语教学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目的和要求。 作者:徐宣国 李悦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浅析 一、引言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课程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和体制的变化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工程生产实习工作已出现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搞好生产实习提高人才质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生产实习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接受高校学生实习的意愿降低,导致难以建立充足、稳定的实习基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主要原因是:(1)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实践经验缺乏,很难直接给企业创造利润,相反会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不便。(2)一些技术和管理方法先进的企业由于担心企业核心技术泄密而不愿意接待。(3)高校实习经费紧张,付给企业的实习费过低,导致企业不愿接待。 (二)传统实习方式效果较差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工艺生产实习2周,该实习目的和要求是:学生到汽车制造企业去了解一些典型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曲轴、缸体、连杆等零件的制造方法、加工工艺以及企业现场的各种装备、刀具、辅具。另一种是工业工程专业实习2周,该实习目的和要求是:学生到企业现场利用所学IE方法和技术对生产线、生产工艺及生产现场进行改善。上述两种实习分别在大三和大四进行。 1.传统制造工艺实习方式与不足。 目前传统的制造工艺实习方式基本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某一实习企业下属某个车间,由实习企业的工程师简单讲授一下这个车间生产的概况、生产零件的工艺后,就开始带领学生参观生产线和设备。这样的实习效果一般相对较差。原因:(1)一般车间噪音较大,厂方工程师在车间生产线边讲授工艺时,只有在他周边少数人能听到,大部分人听不清。(2)参观时间较短,由于到实习企业参观实习的车间很多,一般半天就要参观实习完一个车间(很多车间实际参观时间在2个小时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要熟悉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方式相当困难。 2.传统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和不足。 我校传统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和制造工艺实习方式类似,也是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然后在企业工程师讲解完企业概况、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后,由学生在企业现场利用所学IE方法和技术对生产线、生产工艺及生产现场进行改善。一般也是半天实习完一个车间,由于时间短,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实习目的和要求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造成实习效果较差。 三、传统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首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选择好合适的实习企业是搞好实习的前提。近几年我校通过和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利用十堰是中国汽车城,十堰市及周边地区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区域特点,以及这些企业有我校众多毕业生,且很多都走向中层以上领导岗位,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系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建立了几十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如东风公司发动机厂、东风公司变速箱厂、湖北三环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另外为了扩大实习基地,引入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先进的企业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我们还实施走出去发展方式,如:经过两年学院、系和实习教师的联系、沟通,通过产学研双赢模式,我系每年派出高职称、高学历青年教师下厂锻炼,同时到企业为其做课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企业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利用这种模式我系工业工程专业在襄樊也建立了5~6个稳固的实习基地,如日产乘用车公司、襄樊变速箱公司。这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学生在这些合资企业实习时积极性很高。 (二)实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1.制造工艺实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1)合理安排实习过程和内容。 传统的实习方式,把实习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完全寄托于在企业现场由企业工程师、指导教师和学生来解决,由于学生人数多,环境差,时间少,这种指导思想是不可行的。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我们改变了传统做法,把一部分实习内容放在校内解决,如在下厂之前,在校内安排一天到二天的实习讲课,在教室里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实习的内容。详细介绍与实习现场有关的理论知识,着重介绍实习企业现场可以看到的各种生产线,各种机床、装备和各种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和关键工序,并配以图片和相关视频,使学生在实习前就对所要实习的内容和现场有一个大概了解,配以多媒体教学详细介绍该车间凸轮轴加工工艺流程和特点、每道关键工序和加工方法,如该工序中最后工序用到砂带抛光加工工艺技术,该工序是学生实习时的兴趣点也是难点,教师可结合图片和视频介绍。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下厂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使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合理的生产实习考核内容评价体系。 采用多种方式来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我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考核内容有四部分:考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和实习答辩,其中实习报告占总成绩50%,答辩成绩占30%,实习日志占20%,考勤为扣分制,缺勤一次扣5分。缺勤时间占总实习时间30%以上时,实习成绩不及格。实习答辩以5人一组进行,答辩时,实习教师提出一些实习现场的工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根据回答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另外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也很重要,如,在实习期间经常抽查学生的实习日子,实习日子记录了学生每天实习学习内容。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实习时认真观察记录,防止日后实习报告相互抄袭。 2.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我院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共两周,该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到汽车企业生产现场,把所学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但该实习环节在进行时存在以下问题:①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较少,一般只是参观性质的。②受企业产量制约,没产量不生产时,该实习难以进行。针对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现行的专业实习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即,采用上机虚拟实践+企业现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具体如下:上机虚拟实践,事先对学生要参观实习企业的相关生产线每个工位进行摄像,然后利用购买的工业工程体验式应用平台(ISE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利用所学工业工程知识对该生产线完整视频资料进行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即进行虚拟实践,并且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和报表。如:在利用ISE平台分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视频资料基础上,学生可制作该生产线上各工序的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产线各工序的标准工时和产线工时、制定各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并得到《工序标准作业组合表》,制定生产线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产线标准作业组合表》,得到产线现状的《平衡率山积表》,对产线进行虚拟改善得到改善后的产线《平衡率山积表》和《作业改善报告》等。由于这些分析手法和得到的相关分析报表与企业实际所用完全一样,经过“实际案例,虚拟实践”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到企业现场实习,在企业现场对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再实践,再应用。这当中上机虚拟实践和下厂实习可以相互穿插。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利用率提高,效果提高,学生不再走马观花,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也提高。 (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经验,才能较好地传授专业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选派实习指导教师时有严格要求,对没有带过生产实习的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尽量选派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进行带队指导,另外每年选派没有工业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我校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通过多年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长期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加强生产实习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和校内两种资源,改革实习方法,加强实习制度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几届学生实习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和措施提高了生产实习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对传统生产实习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峰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一、课程教学体系结构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环节。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的基础。我校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为40学时,理论教学部分的内容包括以下九大部分: 1.概述。主要介绍有关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系统仿真的分类、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如仿真钟、时间、活动、进程等。 2.仿真输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主要介绍系统仿真输入数据的收集方法、分布的识别、参数估计方法、拟合度的检验等。 3.伪随机数的产生及其统计检验。主要介绍伪随机数及其产生方法、伪随机数的统计检验(包括均匀性检验、独立性检验、数字特征检验等)。 4.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的仿真。包括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仿真方法、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仿真方法并介绍随机过程中关于泊松过程的仿真。 5.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方法。包括实体流图法及其应用举例、活动周期法及其应用举例以及Petri网建模方法。 6.离散事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策略。主要介绍事件调度法、活动扫描法、进程交互法以及三种仿真策略的比较。7.排队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介绍排队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排队系统仿真举例。 8.库存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介绍库存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库存系统仿真举例。 9.仿真结果分析。主要介绍终态仿真、稳态仿真的基本概念,终态仿真的结果分析,稳态仿真的结果分析,多个系统性能的比较分析以及方差缩减技术等。但理论部分涉及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较多,如何将枯燥的仿真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每次有新的理论介绍之前先以一个背景问题引入,从而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理论知识。例如生产系统常常会受到市场需求、原料供应、生产环境、生产状态等多方面随机因素的影响,那么在具体仿真时,这些随机因素如何体现出来?从而引入随机数的产生、随机变量的产生、随机过程的仿真等内容。又如在对一个系统具体仿真时,提问:当采用不同的随机数流,仿真结果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实际中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科学的结论?从而引入数理统计的内容,将其应用于仿真结果的分析。其次,鉴于工业工程专业的性质,有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力求学生理解原理,达到能够灵活应用相应理论的目的即可。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第一次课尤为重要,其实这不仅仅是对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对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是如此。在第一次课中虽然不能涉及太多的课程内容,但在第一次课首先要告诉学生这门课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这门课的理论来解决问题,最好举与实际问题相关联的例子。例如,我在第一次上课时会介绍什么是系统仿真、系统仿真的应用领域、应用系统仿真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同时课堂上演示几个可视化的仿真模型,如流水生产线加工系统仿真、服务系统仿真等,通过一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的有效方式,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关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流行软件也有很多,比如:Extend、Flexsim、Gpss、Arena、Witness、eM-plant、Auto-Mod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Witness和GPSSWorld软件。这两款软件在使用上有较大区别。GPSSWorld属于第二代仿真语言,是基于进程交互的仿真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排队系统的仿真。当然这里的排队系统范围也很广泛,比如,订单的到达可以抽象为排队系统的顾客,订单的处理过程可以抽象为排队等待过程,订单处理完成可以抽象为顾客服务完后离开系统等等。通过此软件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因为目前即使是可视化的仿真软件要仿真一些复杂的系统,有时也需要编制相应的程序才可以完成,所以通过GPSSWorld仿真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应用其他的仿真软件也有帮助。Witness是由英国lanner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系统。它既可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又可用于连续流体(如液压、化工、水力)系统的仿真,可视化效果好,通过Witness开发的系统仿真模型易于理解和控制,为加强学生在学习期间深入理解实际运作系统提供了直观的、可行的实验场景。目前在国内有近60所设有IE专业的高校引进了Witness仿真平台。我校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实验部分为16机时,如果把Witness和GPSSWorld软件的使用连同学生上机实验都放在这16机时完成,很显然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目前的做法是:在理论课的40学时课堂讲授时,安排部分时间讲授软件,边讲解边演示(约8学时),同时将Witness和GPSSWorld软件的学习版先拷贝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安装使用,课下学生自己先练习,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上机大作业,具体上机时,教师主要是解决学生在练习或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学习版的部分软件功能受限(其实对大多数的仿真已够用),所以我校建立了软件网络互联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宿舍就可以使用正式版练习,满足了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三)实践环节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将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因此,实践环节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在1周的课程设计中,提供有关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素材,启发学生利用仿真技术完成系统的分析和改善; 2.在大四的毕业设计题目中,设计一些应用仿真技术的相关题目,如关于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改善;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工程改善大赛等竞赛活动,利用仿真技术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我校在这一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但纯粹采用课堂讲授对于理论教学有时会显得有些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如在介绍系统仿真软件时,一边讲解软件一边进行演示,同时将相关的仿真理论穿插于仿真软件的介绍之中,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仿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也便于学生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课程的教学手段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个别时用到的数学理论)的方式。另外,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将联系方式包括E-mail、QQ号、电话等告诉学生,学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随时咨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大作业”模式,其中大作业包括上机报告和英文文献翻译两部分。上机报告是关于Witness和GPSSWorld仿真软件布置的上机大作业,要求对具体问题建立适当的仿真模型,运行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英文文献翻译要求查找一篇关于仿真技术发展或应用的英文资料,将其翻译成中文,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仿真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加深、熟悉一些关于仿真的专业英语词汇,便于以后工作和科研的需要。目前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大作业占20%,可考虑加大平时作业成绩的比例到30%,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及仿真技术动态的关注程度。 四、课程教材的选取 关于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目前还没有非常适合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的教材,原因是有的教材中所介绍的软件不是Witness和GPSSWorld,而介绍Witness和GPSSWorld的教材关于仿真理论部分又介绍得较少,所以笔者给学生推荐的两本关于理论部分的教材为:肖田元等主编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以及周泓等主编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关于仿真软件部分的教材为:王亚超等主编的《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witness系统及应用》以及谢毅等主编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与GPSSWorld教程》。 五、结束语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技术目前在生产、管理、物流、服务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对该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使其在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刘云 田斌 龚小军 王亚民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1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1)凝练专业特色,准确定位专业目标。各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强化专业和实践教学。各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适当增加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分,强化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实践、突出专业特色。要保证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理、工、农类专业)。 (3)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在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培养框架。科学合理地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 (4)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改革公共课程,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自2003年成立并招生以来,高度重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研究工作。2010年,根据学校《云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施意见》,工业工程系在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学习和参照国内外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反复讨论并充分征求本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2.1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应用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在各级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决策、运营、评价、优化等工作;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基础、管理工程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与控制;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规划、开发、设计、运营和评价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能力。 2.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系统掌握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 2.3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其主干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 2.4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工业工程专业要完成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服务)系统实习、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运筹学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2.5工业工程专业的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有条件的学生在按要求修满规定学分的前提下可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对不能在4年内按要求修完规定学分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后可以延期毕业,但修业年限最高不得超过6年。 2.6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时应修学分为176个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模块35学分,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类课程选修12学分,学科公共课模块20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25学分,专业课模块21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工业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工业工程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既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也有明显的管理特征。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对各种类型的系统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够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解决和阐释,使系统优化,系统效率明显提高,并因此具备领导跨学科团队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研究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工业工程学科的课程体系,协调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与工程专业、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课程体系是平台式和模块式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课程纵向设置包括公共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横向设置以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形成纵横交错的复合结构。工业工程学科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数理统计、工程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其研究领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及政府部门。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包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大平台。 3.1素质教育平台 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35学分)和公共任意选修课模块(不低于12学分),这部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也是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公共体育基础课、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 3.2专业教育平台 (1)学科共同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线性代数与概率论、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等5门课程20学分。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机械制图、管理学、机械制造基础、运筹学、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基础工业工程、工程经济学等8门课程25学分。 (3)专业课模块。包括人因工程学、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欲质量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管理、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等9门课21学分。 (4)专业选修课模块。提供CAD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微机原理与运用、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学、控制工程原理、产品开发技术与管理、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专业系列讲座等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0学分。 3.3实践教育平台 (1)公共实践模块。包括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军事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共计11学分等内容。 (2)专业实验课模块。包括普通物理学课程试验、工程力学课程试验、电工与电子学课程实验、数据库技术课程实验、运筹学课程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等,共计12学分。 (3)实习实践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服务)系统实习、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以及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等,共计22学分。 4问题及建议 工业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我们对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修订和研究,力求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云南省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程度有限,制造企业中几乎不设工业工程部门和工业工程师岗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对口就业困难。 (2)区域内缺少以集中化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为工业工程教学提供高新技术教育训练平台的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学生少有机会接受工业工程专业先进技术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3)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课程建设的需求,教学过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知识性,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不足。要解决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工业工程是系统的综合优化技术,是解决系统优化,提高系统效率的学科专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加强工业工程专业的宣传,让社会充分认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②切实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业工程作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其生命在于实践。学校的实验室是学生实践的第一课堂。 ③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和部门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使该专业的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生产、管理和服务系统的运行过程,有机会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获得系统优化并提供系统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专业能力。 作者:阮建雯 唐秀英 商茹 果霖 顾丽春 杨文彩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