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零售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资金、规模等硬实力的比拼转变为文化、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等软实力的竞争,且对于零售企业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而言,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影响力和持久性。基于此,为了提高零售企业快速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本文将从软实力的角度探求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零售企业软实力的建议。 一、企业软实力维度及驱动因素 (一)企业软实力测量方法与维度 软实力的维度错综复杂,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现阶段对于企业软实力主流测量的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模糊评价法的研究。郭德,梁娟红构建了由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公共关系五个方面组成的企业软实力评级指标体系,并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将其分35个二级指标,对三家制药企业的软实力进行了比较测评;隋敏经过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对企业软实力进行评价,指出企业软实力由技术创新力、企业文化力、集成整合力、品牌吸引力、环境适应力、社会责任力6个指标构成。李菲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了企业软实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指出企业软实力包含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执行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公共关系6个维度及26个二级指标。二是定性技术归纳性分析法。张强通过对4个城市6所高校的MBA学生进行公开调查,结合定性技术分析法探索出企业软实力由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员工、企业能力、领导、社会影响力6个维度组成。三是问卷调查法。嵇国平运用访谈法前测、问卷调查法大样本获得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分析修正,得到企业软实力的四维度模型:策划力、执行力、管控力、创新力。目前学者对于企业软实力的维度没有统一定论,角度不同,对企业软实力维度的归纳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想真正了解软实力的构成,既要理论推导,也需从企业内部着手,寻找软实力强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从企业内部打开软实力黑箱。 (二)企业软实力驱动因素与培育路径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来源,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企业家层面、员工个体层面及组织整体层面。企业软实力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因此对企业软实力的培育路径是企业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由于目前对软实力的来源或驱动因素的研究是零散的,没有统一定论。因此本研究借鉴主流观点,将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来源。 二、研究框架与案例来源 (一)案例来源 本文认为选取河南胖东来作为零售企业软实力形成机制的探讨对象较为合适。胖东来不仅展现出了惊人的市场吸引力,还具有其他零售企业所不具备的创新性、超值性服务,包含细节服务、亲情式服务、附加性服务,这些顾客服务力成为胖东来最突出的软实力。 (二)数据分析 笔者发放了49份开放式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份。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企业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及企业基层员工。数据分析目的在于从这些定性的数据中提炼主题,并将这些陈述合并同类项并命名(由于篇幅所限,陈述条目未列出)。 (三)构建研究模型经过前面开放式问卷的探索性研究及条目的归纳总结,零售企业软实力的本身及其驱动因素共得到6个维度,分别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顾客服务力、员工关怀力、供应链整合力及企业创新力。结合文献研究及开放式问卷归纳出的维度,本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问题一:企业精神文化构成企业软实力的驱动因素。 问题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的支撑作用下,形成软实力。 问题三:零售企业软实力由顾客服务力、员工关怀力、供应链整合力、创新力构成,四力聚合带来顾客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零售企业软实力形成机制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胖东来总部位于河南许昌,成立于1995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拥有10家分店,总营业面积10万多平米,员工12000多名,涵盖连锁超市、综合超市、百货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胖东来处于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许昌和新乡,两个地区的人口总额不足160万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然而,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胖东来却展示了惊人的市场吸引力—2011年销售额超过50亿,2012年超过60亿,2013许昌时代广场单店的营业额约17.5亿,2015年约20亿,毛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当地更是占据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二)案例研究问题的确定 本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命题以指导案例研究:是什么,即胖东来软实力的构成是什么,分别包含哪些维度。为什么,即胖东来软实力的来源是什么,分别包含哪些维度。内在逻辑,论述维度之间的关系,探寻胖东来软实力及其形成机制,从企业内部打开软实力的黑箱。基于前文,本文得到具体案例分析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案例研究需要分析的具体问题未列出)。下面将通过案例研究具体回答这些问题并检验和修正上文提出的模型。 (三)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归类,胖东来的软实力本身主要表现在顾客服务力、员工关怀力、供应链整合力、组织学习力四个方面,顾客服务力出现频次最高,是胖东来软实力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家精神、员工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三个方面。 研究一:胖东来软实力 顾客服务力。顾客服务力是指零售企业快速发现顾客需求,并通过行动及时响应,创造顾客满意的能力。胖东来有很多其他零售企业所不具备的创新性、超值性服务,包含细节服务、亲情式服务、附加性服务。第一,细节服务。胖东来的新乡店有母婴室、抽烟室、儿童厕所、购物车5种;购物环境上,胖东来在购物空间、商品陈列、摆放颜色搭配、卫生、灯光等方面的设计堪称国内一流水平。胖东来真正做到了“小而美”零售,这是目前很多零售企业欠缺的。第二,附加性服务。卖场里除了商品,还有典藏的历史物供顾客参观,如“老三件”、各代手机等。这些创新性的细节服务和增值服务很容易让客户眼前一亮。特色的服务是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值得国内其他零售企业学习的地方。第三,亲情式服务。客户在实体店购物的一个重要需求就是购物体验。胖东来的价格并没有竞争力,但胖东来通过亲情式的服务和良好的购物环境仍旧获得了顾客忠诚。员工关怀力。作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员工关怀力基于员工关怀的视角对企业进行评价。对于胖东来而言,其管理具有人性化特征,具体包括员工福利、人文关怀、员工培训以及职业发展等内容。供应链整合力。供应链整合着眼于链中成员的协作,以此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架构,提升效率,让链中成员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对于胖东来而言,其供应链整合力反映在和供应商的协作以及采购模式创新上。首先是和供应商的协作。胖东来十分重视供应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供应链体系,并且对供应商的管理进行规范,以此实现了和供应商的和谐互动。其次是采购模式创新。胖东来结合自己的实际树立极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将胖东来建设成为商品集中地,将企业定位成消费者的优先选择。组织学习力。作为企业软实力的关键内容,其作用十分独特,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任何一个组织要实现创新,必须具备足够的组织学习力。胖东来的组织学习力包括内部和外部学习以及核心知识库等。首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交流,共享内部知识。其次,定期开展外部知识学习。最后,构建核心知识库,知识库涵盖了产品、服务、培训等多元化的内容,属于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资源。 研究二:胖东来软实力的驱动因素 根据研究一可得,胖东来具有强大的软实力,其软实力的形成受何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二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驱动胖东来软实力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项:企业家精神。胖东来的法人于东来在商场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资源和服务模式。于东来最初起步于烟酒零售,在20世纪90年代,零售市场假货横行,于东来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了顾客的青睐,为顾客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于东来的战略眼光十分靠前,着眼于培养企业家精神,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并且其经常将胖东来比作修道院,始终树立了向员工和社会负责的良好精神。久而久之,其经营的公司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员工精神。员工精神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其员工精神包含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其员工坚持顾客是家人的理念,对顾客的合理需求均积极满足,使得顾客对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忠诚度。此外,于东来将其分享精神以及吃亏是福的精神传授给员工,从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的工作作风,确保其对待顾客热情周到,工作尽职尽责。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作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对员工的影响是深层次的。胖东来的经营理念包含社会责任意识、和供应商的协作意识以及价值回报意识。此外,企业制定了经营的目标和准则,并通过会议、书籍以及视频的形式向员工传授,这充分表明胖东来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行动中,对企业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三:胖东来软实力的前提—企业制度 企业精神想要发挥作用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价值。对于胖东来而言,其制度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工作标准化。胖东来在其下辖的13个部门和326个岗位均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流程。该流程由专门的部门—实操标准小组负责制定,该流程坚持了以员工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了对企业岗位和员工的全覆盖。奖惩和监督机制。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胖东来专门设置了奖励标准。当消费者发现经营问题时,就可以向企业投诉,企业会奖励消费者500元,涉事的员工则将要承担500元的罚金,若被投诉次数超过5次,企业将会辞退员工。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胖东来的经营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完善的组织结构。对于胖东来而言,其组织结构包括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业务系统采用事业部的形式,并坚持基于管理开展业务,也就是任何一项业务均有对应的工作标准,所有业务的开展均按照管理层的规划进行,由此形成了高效的管理型企业。 研究四:胖东来软实力形成机制 对于胖东来而言,其顾客服务理念包括为消费者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员工责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科学化的规章制度,胖东来将这些精神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借助一系列服务标准和奖惩制度,实现了对企业员工服务的监督,确保企业经营理念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助推企业不断增强服务力。依靠企业制度,企业精神文化推动员工关怀力的形成。对于胖东来而言,其员工关怀力包含四项内容:首先,胖东来的法人于东来具有独到的战略视野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对其战略决策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具体包括如何开展员工培养,如何进行工作指导。其次,于东来认为,企业管理层负有教导员工的义务。于东来本人将其工作中积累的理论全部传授给员工,并且能够让员工通过官网方便地查找并学习。最后,于东来对员工充满了真情,并为其提供了丰厚的福利,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了和其工作相匹配的利益,从而让员工找到家的感觉。依靠企业制度,企业精神文化推动供应链整合力的形成。对于供应商,胖东来始终坚持互利互惠、协作共赢的理念,有限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熟练业务的供应商,并和其共同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依靠企业制度,企业精神文化推动组织学习力的形成。胖东来建立了浓厚的学习文化,员工学习兴趣盎然。于东来十分好学,定期组织员工前往日本学习,通过示范效应,员工积极努力学习。此外,还定期开展内部交流和培训,并出台了专门的制度对学习进行规范。 四、对策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对于零售企业软实力的形成和增强,本文给出如下建议:就顾客服务而言,零售企业必须着眼于为顾客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并大力进行服务创新。就员工关怀而言,员工作为企业经营的主力军,应当对其创造的价值给予合理的回报,让其共享企业经营的收益。就供应链整合而言,零售企业应当积极开展采购创新,和供应商构建起友好的战略关系,站在供应商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供应商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供应商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实现供应链中成员的良性互动。就组织学习而言,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拥有学习型组织,可以通过内部知识分享、加强外部知识学习、构建企业核心知识资料库的方法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郭德,梁娟红.基于ANP的企业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7) [2]隋敏,陈晓辉.组织软实力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5) [3]李菲,崔尧.企业软实力构成及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2) [4]张强,唐泳,黄波等.企业软实力:一个应用定性技术的归纳性分析[J].管理世界,2011(11) [5]梁佳,汪旭晖.“互联网+”驱动的雄安新区流通业变革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8(1) 作者:曹瑛 单位:河北省中医院
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 近年来,各方面对于中国职业的教育水平与质量以及大学生群体本身所实际具备的能力的质疑之声日渐高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无论这些质疑是有根据还是没有根据,我们教育事业要做的不是反击,而是思考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本文就“协同”思想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协同创新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模式 “协同”思想在物流管理领域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要求物流管理中的整一条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种资源打破彼此之间的各种界限,通过协同合作,使资源利用率达到尽可能最大的地步,使物流供应链的成本降至最低,来实现整条物流链的整体利润最大化,从而实现共赢。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物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与物流链密切相关的一个专业是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这是一个起步较晚同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与物流管理直接对口的专业。在实际的教学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被要求必须具备相当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必须紧紧跟着社会中企业的实际要求去发展。所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如何将这种以后即将要用到的协同思想提前融入到本身的教学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协同:学生之间的协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间的协同。 一、学生之间的协同 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的协同是把协同思想植入教学模式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一方面,由于中职学生与专业老师的接触机会不多,同时社会实践的时间也不多,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同学了,由于处境一样,所以他们知道哪些问题是在学习或者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交流起来也没有隔阂,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愉悦充实,由于年龄上的原因,还能让他们更加坦诚的沟通问题,让他们之间的协同变得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之间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协同习惯,有助于在学生之间营造起一种强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更加迫切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近几年,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持有怀疑态度,在学生们刚刚毕业的时候往往不敢让他们直接从事与他们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让他们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去做一些边缘性的无关紧要的工作,根本不敢让他们担任物流管理方面的职务,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主们根本不相信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对他们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不太相信。他们的怀疑不无根据,因为现在学生的生活状况就是“老师带进门,修炼没几人”,很多人在学校期间往往都把时间花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面去了,对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在学生之间培养起一种协同的习惯,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同 不仅在物流管理专业,在整个中职的教学中,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是“老师带进门,修炼靠个人”;这种初衷是好的,因为只有学生自己去自觉地学习了,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本身所具有的惰性,使得这一教学思想不仅没有发挥出其计划中的作用,还让学生的惰性习惯变得愈发严重了。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本身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它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领域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计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仅仅依靠学生自身根本很难去完全掌握。如果让老师积极参与进来,比如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积极跟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只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这样必然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间的协同 这方面的协同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协同,另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协同。 (一)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协同 掌握专业知识只是使物流管理教习停留在纸面上,而物流管理专业所要求的不仅仅是这样,它更强调的是基于理论知识上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就必须把理论知识同相关的操作技能协同起来,让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们多多参与企业沙盘的操作,参加各种物流管理方面的比赛以及各种相关活动,在这些考验专业技能的活动中提高大家的操作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协同 在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协同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的增加学生与企业间的协同。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学具有延迟性,所教知识往往不能满足社会中变化的需求,所以,仅仅依靠教学根本无法让学生很好地适应现在的企业需求。同时,社会的企业对教学问题所一直提出的问题也是大学的教学根本不能使学生具备有胜任企业相关职位的能力。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无疑是让学生们直接投入到企业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业间的沟通,既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又能够让学生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同时又具备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提出物流协同教育的专盈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多种物流教学模式优点,改善教学模式的不足。物流教育教学将推动职业教育建设及优质资源共享,为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和供应物流人才提供途径。 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摘 要:为有效提高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文章在分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功能、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支撑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 关键词:港口物流;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平台 港口物流是港口城市利用其具备的口岸优势,以临港产业为依托,以优化港口资源为目标,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作为海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港口物流服务业对促进临港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鹿特丹港、安特卫浦港、香港港、新加坡港等先进的国际港口城市的港口物流产业相比,我国的港口物流产业虽然在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管理理念、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港口物流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港口物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性工作薄弱;港口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发展的软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促进港口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通过与港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深化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克服了传统产学研合作存在的缺陷,已成为解决产业内共性关键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获取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方式[1-2]。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对于推动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成果产业化转化,促进区域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促使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协同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在“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背景下,临港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港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临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已经成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促进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港口物流产业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是存在于港口物流产业内部的动力要素,是港口物流产业内部存在的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随着临港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临港产业与港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和港口物流产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港口物流企业为了更好地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必然会在企业的战略制定、文化建设、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港口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创新,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战略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员工创新能力、激励动力以及创新保障力等动力要素。 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及政府有意识的规划、调控行为[3],通过引导、刺激和驱动等方式对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产生推动作用。港口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临港产业物流服务的不断外包给港口物流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但国际、国内物流巨头的进入给港口物流产业的本土物流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政府对港口物流产业规划和新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也推动着物流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物流服务创新,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牌和市场竞争力。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市场竞争力、技术推动力、政府支持力、区域选择力等动力要素。 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相关构成要素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和协同,形成功能更加强大的合动力,共同作用于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在产业技术创新策略的引导下,推动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和发展。 2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由港口物流行业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成,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创新以促进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港口物流人才培养、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1)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由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核心创新主体、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和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外部环境构成。其中: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核心创新主体是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由港口码头运营企业和专业从事运输、仓储、货代、船代、报关、配送等功能性物流服务的港口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行业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或IT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物流服务外包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支撑体系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包括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如港口、码头、公路等)和物流技术装备,软件包括区域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地方政府机构、面向港口物流的金融服务机构和人才培训机构及港口物流相关的行业协会等,为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提供支持。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外部环境包括区域港口的区位环境、产业环境、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商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是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土壤,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立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实现知识产权共享;实现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交流互动。其主要任务包括:①提升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统筹规划与分工协作,共同开展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和港口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模式、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行业标准化及物流信息化软件设计和应用等涉及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解决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化问题。②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构筑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统一协调和充分利用优势科技资源,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产业技术创新协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现代港口物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内外及区域现代物流法律法规、标准、资讯等信息共享服务。③建立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化体系。面向市场,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港口物流行业标准,打造知名物流品牌。通过产业链的技术衔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化体系。④建立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的平台。为区域港口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管理和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物流信息化应用服务及成果推广应用服务;开展国内外及区域港口物流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3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与运行管理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机构是围绕平台创新的目标,由平台各主体构成的内部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协调系统[4]。从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形态来看,主要有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建立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种形式[5]。由于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具有共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整合资源创造新的价值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采用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在科技部、国资委等八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联合攻关,联盟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盟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显现[6-7]。针对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特点,本文构建由联盟大会、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专业联盟、秘书处组成的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作为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 (1)联盟大会。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大会为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全体成员组成。 (2)理事会。理事会是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负责联盟大会各项决议的实施。理事会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如遇重大、紧急事项,可临时召开理事会议通报相关情况。 (3)专业联盟。联盟内设置若干专业联盟,专业联盟受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领导,负责组织其专业领域的物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合作研发和成果推广活动。根据港口物流产业的特点可设置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技术联盟、港口物流企业管理创新联盟、港口物流企业物流技术创新联盟、港口物流信息化技术创新联盟、港口物流技(上接第26页)术标准化创新联盟等专业联盟。根据物流技术和管理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增设新的专业联盟。 (4)专家委员会。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技术咨询机构,由国内外及本区域港口物流技术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5)秘书处。秘书处是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联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工作。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是一种松散耦合型组织,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需要建立明确的运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一般通过联盟章程、管理办法等方式予以明确,如建立联盟运行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成果扩散与辐射带动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联盟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通过联盟秘书处整合联盟成员的资源组织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与推广、项目推进与实施、人才培训等各项服务,从而促进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港口物流行业技术创新和提升港口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新型创新组织,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要载体。本文在剖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内、外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围绕港口物流产业的特点,对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能够为区域港口物流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物流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颁布给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地方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独特的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对地方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分析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协同创新,物流管理,地方院校,实践能力 1.引言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思考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颁布给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培养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型高级物流人才。对地方院校而言,协同创新的难度更大,而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值得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055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有研究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因为与重点大学没有差别的办学定位,通常为教学科研型,甚至是科研型定位,已连年面临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按照社会需求,研究型大学应是少数,经济社会发展更需要大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湖北文理学院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并在此定位下开始了积极的实践教学探索。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和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更要不断创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2.地方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理念上不够重视;相关配套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学校长期的办学理念“重理论,轻实践”,各种政策都向科研和理论教学工作倾斜,导致实践教学严重滞后。对教学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度化的绩效考核,致使实验、实习等重要的教学环节的经费紧缺。另外,专业尚未建立全面、完整且具有专业个性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励和保障效果不佳。 2.2校企、校地、校所协同度不高 目前,普遍存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协同程度不高、协同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政府相关部门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没有出台有效的政策,没有在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另外,地方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非常少,提供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有限。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实习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大学生来实习。地方院校由于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有限,既不像重点高校那样有较深厚的社会关系,又不像高职院校能够向企业输送大量一线技术人才,所以在校企合作中少有优势。 学校存在关起门来办学的状况,由于信息渠道不顺畅,不太了解政府和单位对新时期人才类型和能力的需求,对实践教学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实习内容与社会要求脱节的情况。 2.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实习和实践环节教学课时比重较低。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被理论教学占据;并且由于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大部分老师的讲课均以理论为主。实践方式单一;实践内容陈旧。另外,实践教学平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高水平的能够承担综合性专业技能训练的平台较少。实践教学平台管理机制欠完善,打破学院专业壁垒的开放共享不够。 2.4师资力量匮乏。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引进的重点是院校毕业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引进考量的标准注重了科学研究的水平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有所忽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不够。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实践创新教学能力不足。虽然建立了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但力度不强,机制不健全,培训面还较窄。 3.协同创新,构建地方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3.1开创应用性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国外先进经验,均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政府主导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协同培养体制机制,要建立校企合作领导组织,成立由学校领导、政府领导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为校企深度合作对接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 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增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投入,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证。 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创建经济实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成立加盟型,合作型或者咨询型的经济实体。 3.2构建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理论传授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倾向,深刻认识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以强化实践教学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扎实基础。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要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特性、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交叉点。专业课程设置应尽量吻合物流协会制定的教育培训标准。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应用型大学,主要依据政府或行业制定的标准来制定教学方案,同时邀请企业参与制订教学计划。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加强物流实验室建设。尤其是针对物流企业视为核心能力的仓储、运输管理与作业能力,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等要具备专业的软件,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分析能力。 3.3完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开放有行业经验的师资准入机制。转变新近教师招聘思路,要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加强对现任教师的培训,使其尽快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强化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将企业实践锻炼经历纳入教师岗位任务,并作为年终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 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物流服务终端多主体协同创新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其中物流服务业发展尤其迅速。文章利用文献查阅法,基于国内外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物流服务终端多主体(包括物流企业、制造商、消费者)进行协同创新的方法,重点从信息平台搭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消费者反馈机制建立服务产品创新等角度来分析物流服务终端的创新优化过程。 关键词:大数据;物流服务;物流能力;多主体;协同创新 一、引言 统计2013~2015年服务业年均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达8.1%。跃居我国第一大产业(国家统计局,2016),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子集的物流早在2010年入选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十八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倡“万众创新”,创新成为当前中国的主旋律,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一个契机。 二、文献综述 (一)服务创新概念及发展 “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Schumpeter提出,即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发现新生产要素和实现新组织1,他强调创新是不同要素的组合。随着对于服务创新研究的深入,研究视角也呈现多元化。Lars Witell、Laurel Anderson(2015)等人研究服务创新的二元性,提出运用逆向思维研究服务创新失败的消极影响,失败有助于找到创新的关键特征。Renu Agarwal 和Willem Selen(2009) 则从整个服务生态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服务创新,认为在服务生态系统中的服务创新是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中心,将服务视作能力的应用,利用利益相关者的知识、技能和经验。Lusch和Vargo(2004, 2008)则最先提出基于资源优势理论和核心竞争理论的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认为企业提供服务主张,创建平台和顾客共同创造价值。价值创造的主体包括了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顾客最终获得使用价值或者体验价值。2008年两位学者接着进一步提出“一切经济和社会主体都是资源整合者”,进一步拓展价值创造的源泉。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研究服务创新,强调参与主体间的资源整合(RL Priem,2001, Jeroen Kraaijenbrink,2010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实践与理论界关于服务创新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俞立平(2013)在研究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时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大数据具有规模性、多样性、实时性、价值性,为管理与创新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物流服务行业更是如此。徐宗本,冯芷艳等人(2014)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大数据精准映射并持续记录人们的行为特征,为了解消费者行为特征变化和消费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创新呈现出跨组织数据整合、多主体决策等特征。这说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物流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不论是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还是新的经营理念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影响。 (二)多主体协同创新理论框架 物流服务业跨越了商品供应者、服务提供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对供应链成功运行已越来越重要。价值网络理论认为个体无法拥有充足的资源创造价值,就需要将相互影响的个体的特色资源相互匹配和整合,提出互动与资源整合创新模型,通过创新网络内部成员间的互动,资源的相互转换,组织间的相互学习,以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这些资源包括了知识、技能、过程、活动等,从而进行价值创新8。资源观认为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应对构成企业竞争优势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具备识别和获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于亢亢,宋华,钱程,2014)。以上都在强调系统内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是创新的驱动力,需要相互合作,整合各自拥有的资源进行协同创新,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H・伊戈尔・安索夫提出的公司战略要素之一的“协同”更是为多主体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的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刘[,2014)。 由此,我们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从多主体的视角出发,整合供应商、物流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资源进行服务创新。 三、物流发展现状 针对国内物流服务的发展现状,将物流服务的现状概括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如图所示: 物流服务终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是整个服务价值链的关键一环。 物流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环境,最关键的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而消费者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难以精准把握。将物流企业、供应商和消费者等重要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与深入的互动,整合各主体的技术、知识等资源,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时追踪预测消费者需求趋势,以求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满意度,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多主体参与物流服务创新 (一)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合作 信息交换是节点企业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是节点企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平台(李维安,李勇建,石丹,2016)。物流终端的各参与方应充分认识到平台的重要性,积极建立信息平台,各参与方依托平台建立的信息服务中心相关的供求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加快物流各环节对接速度,通过促进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来增强供应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王美英(2014)从云技术的角度提供解决建设物流平台的问题,利用云计算技术具有的海量存储、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通用性、虚拟化、自治性等特点以及强大的容错、容灾,故障恢复,网络存储和数据分析功能,全面整合物流系统中相关组织的信息资源,将各类资源进行分布式存储和统一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索引、分享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有用的商业信息活动,满足用户对海量行业数据分析、决策的需求。 (二)提高物流服务能力 Edward A.Morash(1996)等学者提出主要的物流能力包括两大类,需求导向的能力:售前服务(帮助消费者了解信息)、售后服务(持续的顾客满意度)、配送速度、配送可靠性、对目标市场的响应能力;供应导向的能力:广泛的分销覆盖(可用性)、有选择的分销覆盖、低的分销总成本。国内学者马士华、陈习勇(2006)指出整个物流链的物流要素能力由4部分组成,其中分销阶段的服务能力由基本服务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组成,前者的衡量指标包括3部分:(1)产品供应能力,(2)产品交付能力,(3)信息服务能力;后者指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能力。总的来说,物流服务的能力水平强调了对消费需求的响应能力,以及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例如,企业之间可以紧密合作,建立分销资源计划(DRP),实时查询订单、产品供应及库存状况,增强对订单和供货的反应能力,持续补充库存能力,以便产品及时、准确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 顾客导向服务创新强调对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的深入了解,相应的调整产品与服务,以动态的适应顾客需求。Renu Agarwal和Willem Selen(2015)认为在服务过程中顾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种资源、一个同事、买家/使用者、共同创造者,这也就是说消费者也是服务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因此,为了整合顾客的资源,可以对终端客户提供门户网站服务平台,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用来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消费体验以及感受评价,获得最真实、全面的反馈信息。在设计与产品特点、消费者偏好匹配的服务,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流程再造过程,发展信息共享与交换功能包等方面融入消费者的意见。 (四)进行服务产品创新 制造商通过以上任何客户互动机制,利用客户的期望来解读市场情报和识别竞争机会,设计出迎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服务设计、公开分享知识与信息将导致更高的物流外包绩效。物流企业则应专注于同他们的顾客(制造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进行价值共创,这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Juga et al.,2010)。物流企业和制造商共同学习、信息分享、以及建立一个聚焦服务、顾客导向和关系的逻辑,对于二者的成功至关重要。 五、结论与展望 针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程度的增加,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顾客需求变化趋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主体的协同创新,整合物流分销系统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拥有的资源,构建分销渠道信息共享机制,消费者反馈机制,以提高物流分销系统的柔性;另外从服务产品的创新方面进行改善,以期提高顾客满意度。本文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实证研究,没有涉及到该领域的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创新的效果。这将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加以补充。 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物流论文 1宁波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1.1企业对协同创新认识不足,基础薄弱一些生产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方面,但很少关注物流方式的合理性。规模较小的企业无力规划自己的电商物流体系,发展基本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支持。规模较大的企业逐渐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但通过协同创新产生价值尚需时日。目前,企业创新物流体系投入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设施和装备标准化滞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范围有限,企业之间的物流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处于小、多、散、弱的状况,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管理,物流速度慢、成本高,影响效率。宁波政府、电商物流企业、电商集聚园区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1.2政府对协同创新服务不够到位,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电商物流这一块也是瓶颈,大多依靠购买服务,但国际物流配送仍非常不方便,导致跨境业务发展缓慢。宁波在对电商与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上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电商物流行业。如当前电商物流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准入服务监管体系、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产业投融资机制亟待建立;物流供应链协同融资服务等环节缺少相应的法规规范标准;电商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落后;在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秩序,防范电子支付风险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未形成有效的企业与个人信用监督约束机制。2.3电子商务物流创新人才短缺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现代物流业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相伴而行的。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近几年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量为34万人。人才的短缺主要是相应的培养体系不够成熟和不够健全,宁波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从电商技术人才培养转变为电商营销人才的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普遍面向港口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供应链管理。既懂电商又懂物流运作的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并未建立,所以电商物流人才十分缺乏。 2“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功能 以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为主体。宁波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是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中的主导群体,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的水平,两者运行发展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紧密的业务联系,两者的协同创新必须要在现有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发展层次上实现对接协同,从而促进宁波电商物流的快速、协调、创新发展。科研创新机构、创新人才和创新政策咨询为辅助的组织要素模块。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体系要在协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须配套相应的创新要素。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机构为电商物流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电商物流创新提供人才基础,有效务实的创新政策为电商物流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三者协同形成有效的创新合力。技术、管理、服务三协同创新模块。宁波电子商务协同创新须紧紧围绕技术、管理、服务三个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的创新为企业硬实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创新为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创新为企业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协同创新提升宁波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资源投入模块与创新资源产出模块。创新资源的投入与创新资源的产出可以有效评估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体系的效率,在较少的投入条件下实现较高的产出表明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能力强。因此,量化地分析创新资源投入模块与创新资源产出模块可以有效实现宁波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并反馈体系,不断改进体系架构。 3推动宁波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做好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聚规划指导,完善宁波电子商务城服务配套一方面提高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电商物流联动集聚:宁波政府、电商物流企业、电商集聚园区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高速发达的电商平台、高效运转的物流体系和高度灵敏的产业供给协同共进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宁波应顺势而动,把握“电商换市”的制高点,谋划和推进电子商务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实现产城联动集群式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制订电子商务物流集聚规划,完善宁波电子商务城服务配套:根据宁波电子商务发展态势,整体布局电子商务运营商、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产业链各环节,由宁波发改局服务业可协同宁波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会同电商物流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科学制订宁波电子商务物流集聚规划。 3.2借电子商务城建设契机优化协同创新的模式,加强产业链间的配套协调一方面借助宁波建设电子商务城的契机,选择合适的电商协同创新模式。紧紧围绕宁波电子商务城建设配套政策,以及宁波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科学定位,合理评价,结合电商物流协同创新模式的理论指导,同时借鉴其它同类城市的电子商务园区协同创新模式,邀请国内外电商物流专家把脉问诊,选择适合宁波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加快电商物流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带动效应。从宁波现有优势产业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如宁波服装产业、小家电产业、进口红酒产业以及未来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打造的进口奢侈品业,加强这些产业与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在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加快宁波传统产业的“电商换市”转型升级建设步伐。利用宁波港口外贸产业优势,试水跨境电商,可组织开展“跨境电商”的可行性论证、政策论证、电商企业需求、电商市场需求等方面调研,探索适合宁波的“跨境电商”的电商物流协同创新模式。 3.3加大对电商物流创新经费等的投入,促进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加大电商物流行业的创新研究经费投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由市贸易局牵头,依托在甬高校在电商领域的专长特点,共同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研究院的研究创新水平。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新型行业风险大、市场不稳定等特点,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或提供研发融资平台降低企业创新风险,特别是加大对电商物流企业的创新经费投入,与宁波市创业基金等建立渠道,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形式,促进电商物流模式的开发创新。另一方面加大电商物流方面的专利申请,提升电商物流创新水平。鼓励电子商务物流的创新产出与成果申报,组织专业机构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专业申请培训,促进更多的电商物流方面的创新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创新的产学研转化机制,建立电商研究院与电商企业间的产学研平台与制度,通过电商物流间创新成果的流通共享,提升电商物流整体创新水平。 3.4整合电商物流业务流程和创新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优质及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加快电商物流流程创新,整体服务模式更新。由政府搭桥,邀请国内外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专家对宁波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授课,提供先进企业的电商物流流程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其以电子商务为服务对象的物流服务模式的更新和改进,通过学习与交流,加快宁波电子商务物流的流程更新和再造,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完善物流的配套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以网络客户为导向,提供优质及个性化的电商物流服务。企业要准确定位电商物流的服务客户对象,清晰区别其与传统客户的差异,以及明确网络客户对物流的高标准。政府应鼓励宁波电商物流企业提升服务意识,可以通过每年设置宁波电商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奖的方式,奖励高服务质量的电商物流企业,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3.5创新管理技术手段,提高协同管理水平一方面以供应链为视角进行协同管理,加强管理的协同性。将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将其视为企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实体生产供应商、网络客户间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协同创新,加速供应链各主体间的信息流通和创新成果流通,提升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提升电商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协同度。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直接影响电商物流的运作效率。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在物流集疏运体系、信息网络等方面投入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电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作为电商物流企业,要加强ERP、RFID、GPS等先进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商物流企业间的协同运作效率。 3.6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夯实协同创新的人才基础一方面出台电商物流人才引进专项政策,引进中高端电商物流协同创新管理技术人才。定期开展电商物流专场人才招聘会,利用“海洽会、高洽会”等宁波高端人才引进洽谈会契机,开设电商物流类人才专区,与国内大型人才招聘网站合作电商物流人才需求信息,并出台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如人才补贴、安家补贴等吸引国外内电商物流管理创新等高层次人才来甬工作。另一方面利用在甬高校和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利用宁波大学、万里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宁波高校的专业资源,搭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物流企业(淘宝、顺丰、太平鸟、GXG、1号店、京东商城等)校企合作的平台,由宁波高校定期组织电商物流专家来甬开设讲座,对宁波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起到积极的培训作用,通过校企间的人才契合、师资流动、培训交流,加快宁波电子商务物流整合型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唐铮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1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1.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研发高新技术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团队内各组织成员间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来实现资源、人力等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技术、管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要建立高校与政府采购部门、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间的有机联系,建立共同目标,实现跨领域合作、资源共享,以促进科研技术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实现科研生产应用的一体化发展。 1.2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需要 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本质是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其最大特点就是研、产、售协同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高校知识生产方式的重要需求之一,要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其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强大的推动力。这是因为,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也只能在这种协同新创的前提下方能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打破了不同学科与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在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上进行创新。基于这些需要,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以上所述内容,还要借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以更好地为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发展,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助力。 2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现状 2.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现状。教育与科研工作结合在一起是高校的特点,学科交叉与融合也特别突出,要充分发挥高校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就十分必要。它可以把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科研工作。为此,高校科研团队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方式,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而现实是,这种协同新创的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还没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第二,从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间的联系,考察协同创新现状。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负责着不同的事务,但是,这些科研团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仅凭团队个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协同不同科研团队的力量,就成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高校科研团队协同新创的平台。而高校科研团队的这种协同新创平台根本没有建立。 2.2高校外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科研团队间的协同创新建设方面,考察高校间的协同创新现状。因教育、科研方面的重点不同,各高校的优势有着明显的不同,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的目标也有差异,这就较大地分散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各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实现协同创新,才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高校的人才、学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各高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这种高校间的协同新创机制还没有形成。 第二,在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设方面,考察科研团队内的现状。在传统教学工作中,高校科研团队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协同意识,其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上,有的高校未能准确领会,因而在教书育人决策机制方面,严重缺少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之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的严重条块分割化,更加难以为成员提供多元化的协同培养。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意识里,自我封闭、自我设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外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不能为本校的人才培养发挥作用。 第三,在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要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方式的直接形式,就是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也可以为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但是,高校科研团队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因此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3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的对策 第一,改革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应该以协同创新为依托,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以更好地形成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及项目引导,以国家倡导建立科技研究共享机制为契机,借鉴国内高校比较成功的经验,建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建立高校协同新创资源共享机制,将政府、企业、科研团队等资源有效整合到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全新培养模式。 第二,高校科研团队要以建设开放、协同的共享机制为目标,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校科研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团队应该联合其他研究机构,如建立资源管理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它要包括项目、成果、人员、设备、经费等多种要素,建成共同管理的协同创新共享机制。再如,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互动机制等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研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 第三,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机制。现在,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多元化,基于这种多元化,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研究评价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进取心,使成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选择和自身发展空间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将优秀人才汇集到协同创新团队中来,形成有效的人才合力,在团队里形成以任务驱动的激励机制,从而确立以任务完成的质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社会需求的综合评价机制,进一步整合各个协同科研团队的人才优势,构建具有鲜明特色、衔接紧密的团队组织,为高校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符合当代科研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基于面向市场的“市场型”协同创新管理体系。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全新的市场型的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就应该以契约、信任和混合管理为模式,确立其协同创新的机制。高校科研团队也应该引入契约模式,使得交易各方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增强对交易对象按要求完成交易行为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各方的逆向选择,减少了交易各方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这里也应该注重信任管理的引入。高校科研团队要与社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校企协同创新的契约一般相对简单,交易各方有时以战略备忘录的方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事项进行约定。校企交易双方有意向并会尽心尽力去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期望的目标,避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增加的重新讨价还价成本,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在产学研过程中的协调更为顺畅。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中还要引入混合管理机制。我们知道,契约和信任管理能克服不确定性和交易专用性投入大的障碍,但由于正外部性导致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动机不足的障碍,需要有外部条件加以激励。为了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研团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需要提供事前的激励构成混合管理。通过混合治理,企业能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声誉,或者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补偿,以激励企业与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 第五,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要立足于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乃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研问题,要开展校际间甚至国际间的协同创新。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人才交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同时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机制,借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团队成员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