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论文:分析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内容摘要:对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将美术教育重视起来,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位,如课时安排、教学设施及工具、室外美术活动等,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另外,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协调努力,共同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是搞好中学美术教育的关键。 关 键 词:中学生 美术 兴趣培养 兴趣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学生对某门课毫无兴趣,而强迫其学习的话,最后不但教学效果很差,而且会使学生更加厌烦这门课。所以,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当代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远不如小学生,尤其是接受普通美术教育的中学生,他们对待美术课并不是很热情,这也是许多学校搞不好美术教育的重要原因。 美术作为空间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所以具有直观性,这比起数理化、语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并且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术,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术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社会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对美术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为什么许多中学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呢?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变这一状况,培养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我们应该找出中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的原因,在这里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种: 1.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对美术及其教育的重视程度上。最近几年,尽管美术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学美术教育在广大地区仍然处于一种副科之副科的地位,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并未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美术应该是一种全民都应具备的素质,而不应只属于少数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美术教育的这种副科地位得不到改变的话,就永远无法受到真正的重视,从而实现全民性的美术教育普及。尽管美术教育有时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出现,但是这与普通美术教育的全民性是不相符的,只能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受到美术教育。 美术作为非中考、高考科目,给非美术专业的中学生造成了“美术不重要”的思想,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又怎么会对美术这一副科提起兴趣呢? 这种社会原因是受经济影响的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同样反应在美术教育的发展上。美术同样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美国每年为了棉布艺术性的设计花掉大量的美金,日本仅动漫艺术的市场就达到4万亿日元。可见美术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投资在美术教育上是绝对能够实现其价值的。而现实是作为所谓“素质教育”的美术学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2.学校的原因 学校往往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个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主要是校方和教师。 对于校方来说,通常以“升学率”为重,美术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退居二线了,所以美术课在课时安排、教学设施及工具、教师待遇等方面远不如其他学科。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有搞好,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高质量美术教育。就算学生对美术很感兴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又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其授课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有些教师的授课方式或内容极为枯燥,连成年人都无法忍受,更不用说青少年了,这无疑使本来就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的学生更加厌烦,从而致使一节美术课变成学生“放松和娱乐”的时间,而不是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时间。 3.学生自身的原因 有些中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是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他们往往是那些被称为在美术方面毫无“天赋”的学生。这也是由于多年来我国美术教育中注重技法培养所造成的后果。他们的努力总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不被承认,收获很小,所以就形成了挫败心理,自然就不会有太大兴趣。其实,普通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它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美术专家。 另外,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从少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进入了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加上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停留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再加上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并不明确,所以学习热情就不那么高,而学习困难则相应比较大,这些困难反过来又会降低学习兴趣,挫败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各种困难而放弃或忽略对青少年美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美术是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因此应当及早地,至少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加以培养,而不是当作一种可以随意处置的游戏一般的东西来对待。所以对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将美术教育重视起来,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位。 1.课时安排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是美术课在普通中学的地位处于严重失调的状态。美术课程在中学的安排一般是一周一节,这已经很少了,而有些学校的美术课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只作为其他科目的补习课出现。这就要求课时量的增加,而不应作为可有可无的科目给其他课让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美术,这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兴趣的培养。 2.教学设施及工具 除了课程安排,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应提高,让学生在美术课上摆脱枯燥的学习环境。学校应配备专门的美术教室,教室里的布置应活泼自由,符合美术课的学习特点。 教具的运用也是必要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是无法使美术的特点得以发挥的。应适当引入高科技,美术主要靠视觉传达给人,所以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美术欣赏课,可运用幻灯片或放映美术记录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要忘记精彩的讲解。 3.室外美术课 美术课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认识和发现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这在一些比较落后的乡村学校更为适用,这些学校的教学设施及工具比不上发达地区的学校,所以应更充分地运用校外的美术资源。比如,在当地自然风光较优美的地方进行户外写生,或者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学习民间美术等等。 在欣赏课上,如果有条件应带学生去博物馆或参观艺术展览。在引导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时,不要将我们固有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讨论,避免积极性地压制,这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4.教师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主要靠教师的授课来学习美术,这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笔者关于教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建议: 首先,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美术课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自由度较广的学科,它没有过于严格的评判标准和范围准则,这也给了美术教师个人以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放宽评价的标准,从各个方面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次,技法在普通美术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还可以促进其发展,这可以从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得以体现。还有就是通过美术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 再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偏爱和弱点。美术是强调个性化原则的,它不像科学那样追求绝对性和一元性。对于进行普通美术教育的中学生来说,应尊重和提倡他们在美术课上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差异,同时也不能强迫他们学习美术的某一种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允许他们的兴趣转移,广泛地涉猎各美术领域。 最后,美术作为一门用途非常广泛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或多或少地有一定联系,并且美术自身的弹性很强,教师可以尝试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学习美术知识。从多个面学习美术,使美术变得更立体,使学生真正摆脱“美术无用”的错误思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但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其他学科只是起辅助作用,要以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不要喧宾夺主,这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忽略或不愿学习美术的时候,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当然这也需要美术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而博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能将这一点做好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广大美术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这不仅是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协调努力,来转变某些人对美术的偏见。尽管目前在我国有些美术教育的条件会受到环境和能力的限制,但是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质量,而且美术教育的质量又会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中学美术论文: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之教学的分析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蕴藏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将民间美术作为不可获取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民族自豪感以及多重能力。本文对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对民间美术教学策略进行论述,期望对传承和创新民间美术艺术,实现中学美术教学目标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学美术;教学 一、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在美术课堂上渗透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学美术课堂中,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涉及的历史、哲学、民间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贴春联、剪窗花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所以说,在美术课堂上引入民间美术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该艺术形式以其多样化的造型风格诠释着当时的文化背景,属于活态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和鉴赏民间美术的精华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并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与创新民间美术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促进学生多重能力全面发展 民间美术形式既包括平面造型类,又包括立体造型类,具备形式多样化、造型多变化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堂上引入民间美术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上锻炼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手工制作民间艺术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的艺术审美特性较为鲜明,在图案、色彩、造型、符号、地域文化等方面,均体现极高的欣赏价值。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民间艺术美就在身边,给予学生真实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1.优选民间美术教学资源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民间美术特色,合理选择民间美术资源,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贴近自己生活的民间美术材料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增进对当地文化艺术的了解。如,搜集淄博的琉璃、年画,河南的木板年画,曲阜的木雕,湘西的印染,陕北的剪纸等。此外,教师还要将美术教学紧密联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民间美术形式,让学生主动接触民间美术,喜爱民间美术。如,教师可在春节期间在教室内创设春节情境,让学生写对联、剪窗花;在元宵节前期,美术指导学生制作花灯等。通过选择合理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从而拉近学生与民间美术的距离。 2.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诸多现代设计作品中均蕴含着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够彰显现代设计作品的个性、新意。为此,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中的各类元素,包括造型、图案、色彩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民间美术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如,在民间美术鉴赏中,教师可将刺绣、木雕、扎染作为鉴赏主题,对比分析这三种艺术的制作过程、造型特征、装饰颜色等。而后,引导学生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这三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如在服装、文具、教室内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又如,在陶艺制作课上,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现代陶艺作品的相关素材,再讲解一些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让学生在陶艺作品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使作品富有寓意性,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艺术的认知。 3.巧用材料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造型技巧,能够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材料是民间美术的呈现载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美术材料是固定不变的。 为了培养对学生民间美术的创造能力,教师也运用变通教学方式,巧用材料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适当变换和拓展民间美术作品所用的材料。如,在陶艺课上,若学校未能购置陶泥,教师也选用黄泥代替;在民间玩具制作课上,若没有竹篾、苇辊,也可用一次性的方便筷子代替;在民间美术作品着色上,鼓励学生使用现代的颜色,如荧光色、水粉 等。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去实践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通过变通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创作技巧,体会到民间艺术就在身边。 4.创设教学情境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性认知和形象认知。教师可将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真实的作品,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如,教师可将年画《门神》、风筝、彩印包袱布等带入课堂,让学生对比实物与课本图片,而后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赏析实物。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在教学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评述课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动画短片,将繁杂的民间美术作品资料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间美术教学效果。 三 结语 总而言之,民间美术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艺术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民间美术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从而实现中学美术教学目标。 中学美术论文:提升中学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探究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依照教学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表现在三重内容: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1]。 一、美术课程有效教学定义 回顾美术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提升人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因此,从美术教育意义出发,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的[1]。 1.有效教学首先要确定美术教学效益观。美术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的能力进步和全面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 2.有效教学必须能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美术有效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采取的策略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3.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就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体现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基础。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责任和态度,在教育过程中改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提升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提升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营造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针对现有美术课程存在问题,提升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 1.当前中学美术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了解、认识并进行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学理念,必须承认的是,当前中学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效” 现象,主要表现为[2]:①教学目标宽泛,不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在授课过程中不根据学生对美术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目标空泛,不明确,对内容缺乏针对性,重、难、易点划分不明确,缺乏对难点部分的重点讲解。照本宣科,不重视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②教学形式单一。美术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首先是传统的教师面授,然后学生被动听讲、接着学生练习、再接着教师进行评阅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乏融洽的师生关系与互动。③学校总体教学目标不重视。美术课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很低,课程设置较短。同时也存在其他学科学习任务的繁重,学校和学生对美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④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独立开来。孤立学科的教学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少知识的延伸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 2.提升美术课程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方式[3]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定学科教学宣言和教学目标,约束、规范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关条例的制订必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既是条例的制定者,也是条例的最终执行者。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科学处理基础性教学、新颖性授课、应用性发展这三方面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构建和完善新的认知能力结构的能力,掌握中学学生应该基本美术技能,提高中学生美术素养,构建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和中心任务。②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丰富多样、能力不同的中学生是中学美术教学目标传授对象,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促进其人格特征、心理和智力发展、审美教育、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需要采取不同的美术教学策略。教师要更新美术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程序的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教师必须增加对美术教学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任务感,改善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③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是由若干教学方法组成的,但教学方法本身就成为学习目标的时候,选择和运用方法的选择就会成为选择策略。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优先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有重点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水平,促使课堂教学主动“有效率”,根本保障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别无其他。美术教学环境体现为包括美术教学设备、教学工具、教学材料和教学时间和空间等教学环境,此外还有获得教学部门和教学领导的支持以及良好的美术教育社会氛围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社会大教学环境。 三、中学美术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从抽象的层面而言是教学策略的相对固定化,是教学策略的稳定性地体现。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本文就提出并分析如下新的教学模式[4]。 1.探秘式教学模式。探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情景设问和启发诱导下,以现行美术作品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2.研究性学习体验的教学模式。①充分挖掘本地美术文化资源考虑地理因素,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②信息技术资源与美术课程整合研究[5],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将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审美情境,建构自己的美术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3.横向联合教学模式[6]。将课内知识与社会、环境、文化历史、时尚热点、美术与其他学科及美术各门类综合,引导学生了解“外面的天空”,积极参与赏评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形成联合式教学模式。 4.优秀美术作品模仿教学模式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进行角色扮演法,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角色,体验 美术作品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同时对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体验,和全方位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 中学美术论文: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现生活,传递信息,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 ,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着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三、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1.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中学美育新路。 3.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注重过程。首先以基础应用和审美为前提,删缩一些功能单一、难度不适的重复、生僻的教学内容,发挥地方教材优势,增设一些作用显着、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其次,教学方法力忌盲目随意的纯技术教育与纯欣赏教育,而求讲练结合、欣赏与创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4.建立并完善中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标准与展赛机制。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评量与展赛,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体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量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量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之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内容的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 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中学美术论文:对中学美术教育现状透视及实践探索 一、基础美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习生活活泼地发展。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新兴的素质教育转轨,已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而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和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基础美术教育,不仅训练学生对线条、色彩、形象、结构在视觉上的敏锐性,同时培养他们对形体比例、空间透视、色彩感受的认识及初步的表现技能,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心智、健全人格、丰富情感、使人有健康的、美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人才素质全面发展起作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透视 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众多中学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即美术课堂资源不足。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总认为美术课是偏门、副科。无论是辅助初中美术教学的课堂资源还是与之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都显得相当匮乏。有些学校没有美术作品展示的场所,还有些学校缺少经过专业院校培训的专业美术教师,对其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发现,偏重技能训练的内容多,理论讲解和欣赏内容少,教学中为技艺而技艺,教育思想简单化,放松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学生们不能从美术课中获得审美感知,总是把美术课与绘画等同起来,有时竟然出现学生问老师今天应该画什么的问题。因此,很多中学的美术课流于形式,这都给初中美术教学增添了不少困难。 目前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有的学校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明确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今把美术课列为“三类课”,任意占用美术课时间,在农村,绝大多数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应试升学教育上,没能把包括美术在内的以激发兴趣,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良好道德情操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 第二,专职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尚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的需要,中学初二、初三有些学校没开设美术课,而且有专职美术教师的学校,苦于没有经费,也得不到专职专用。 第三,学生家长中大多数素质扔很低,不知针对孩子兴趣发挥他们的专长。 第四,美术教学设备简陋、图书资料奇缺,美术活动无教材、无计划、无场地。农村美术教学条件更差、有的学校补丁美术课本,更谈不上专业、教室、画具、经费了。 第五,因为“升学率”的高低是明摆着的,学校害怕落后,所以就重视。而美术教育搞得好不好尚无统一标准,学校用不着担心丢面子。只抓主科教学,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把美术教学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有些学校美术课教师不足,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中学教师的工作本来就很繁重,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充实自己的美术知识,专业水平可想而知,纯粹把美术课当成了放松娱乐课。还有个别学校班主任为了自己班级的学生能够在主科的各类考试与考核中取得佳绩,大部分美术课被其他学科占用。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感受美术的魅力,接受美育的熏陶。 三、进行基础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当今艺术教育蓬勃兴起,培养素质型人才作为教育口号的时代。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反映在绘画学习过程中,体现在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品,并以作画为辅助达到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要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从而体现理解美、热爱美、表现美的行为仪表上。 现在,社会生活不断地进步和充实,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怎样对学生美术教育比较科学呢?我认为主要注意二个方面。一是要顺乎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不少人总在方法上下工夫,他们认为没有方法就没有教学,让学生自由发挥,还要老师做什么?其实孩子把画画看成是游戏,画画时主要表现他们的心情和爱好的事物,没有完整的构思,画的过程就是他们的观察,想象,创造的过程,是手眼动脑协调动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画成什么是次要的。了解这些,教学的趣味性就要放到第一位,教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思,所爱。二是要符合美术的规律,审美水平是有无绘画天赋、画得好坏、格调高低的主要因素。培养审美情操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热爱生活、扩大知识面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实践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五个环节: 第一,“临”临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仔细的分析力,背临对增强记忆力更是大有好处。 第二,“仿”:“临”不是目的,临得最好的作品也不是学生绘画教育的目标,学生绘画最终是要他们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三,“变”:仿画只是对原画小改动、改成功了,就得鼓励并指导学生更上一层楼,对原画来个大改动。 第四,“组”:突破了“变”的关键,进而就得学习画画的布局。 第五,“创”:要组织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让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和技法从感性到理性,自然而然地升华。 这五个环节连城一条纽带、融知识、技法、观察、想象、欣赏、记忆于一体,多方位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就有效地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中学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与其它科学水乳交融,相互渗透,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美术论文:小组合作在中学美术的实践综述 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过程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准备阶段之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占到课堂一半时间以上,确保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思考、探讨、交流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当一个指引人的作用,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团队难以解决的问题,确保小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习小组的学习当中,充当一名小组成员,跟学生一起合作学习。这样,小组的合作学习会在小组成员与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成功开展。以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5课“端午节”为例,笔者在课堂准备阶段所布置的任务是制作与端午节有关的彩色粽子、香包、彩蛋等,每个小组至少制作粽子、香包、彩蛋各一个。学生在课前已经准备了各种彩色纸、彩色布、香艾叶草、彩色线、美工刀、颜料、铅笔等。小组合作学习正式开始,笔者也参与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当中。其中一组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他们首先集体讨论了所要制作的粽子、香包、彩蛋,并且在纸上进行了简单绘制。 然后,由两名学生负责剪纸,两名学生负责剪布料,一名学生进行粽子填充物、香包填充物的制作以及颜料的调色。准备之后,学生又合作进行了粽子、香包等的制作。二十分钟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端午节物品制作过程。在整个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都非常积极,以前在美术课堂懒于动手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通过小组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在探讨中发挥出来。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两个环节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合作学结。成果展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小组对于其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进行欣赏、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在小组自我展示的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反省提高,给小组以提高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对学生作品的鉴赏当中,向学生提出自己意见与看法。小组合作学结是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与学生要分析在本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分配是否合理,小组的划分是否合理,合作学习的效率是否得到预定要求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了解本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不足,并且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措施,在下一次合作学习课堂开展的时候努力克服这些问题。 这样,每一次的合作学习课堂都会有进步与提高,久而久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会得到越来越高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应用,在小组合作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以及总结阶段,都要学生与学生认真去完成。精心准备、认真完成、以及高效总结,会让学生对于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变美术课课堂气氛不高的问题,让美术课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每个小组成员的美术欣赏水平、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学美术论文:美术教学中学生自我表现欲的培养 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和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意念。在美术教学中,初中生的自我表现欲不明显、不直率、不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及时适当的去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参与意识。由于美术学科对学生表现欲的培养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所以,如何在教学中 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成为现今许多美术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美术活动中学生表现欲强弱的分析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表现欲的强弱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受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小,表现欲越强。在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而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差。 2、受个性影响。开朗活泼外向型的学生表现欲较强,而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欲较弱。 3、受爱好影响。喜爱绘画的学生在绘画过程的自我表现欲较强,没有这方面爱好的学生表现欲较弱。 二、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针对以上种种自我表现欲差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智慧,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以利学生更好的发展。 1、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设计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年龄影响学生的表现欲望,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高于高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让他们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八年级学习《艺术与科学》一课时,由于该课内容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赏析的作品中既有中外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又有建筑欣赏评析,如果单凭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学生可能会感到乏味,调动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把这节课内容转化为小知识竞赛的形式,注入竞争机制,让学生进行抢答,这一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教学方法就把它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潜能完全的给挖掘出来了。 2、运用赏识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意识。学生的自我表现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绘画的参与意识。对学生的各种自我表现欲,教师应善于发现积极培养,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的表现欲望直接体现到学习活动中。个性不同,表现欲望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直接,有的含蓄。直接的学生会主动参与教学并积极举手发言,画一会,就会跑到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我画的好不好?”“我画的好看吗?”或许这位学生画的并不怎么美,但作为老师,一定要充满信任和赞赏的对他竖起大拇指:“画的真不错,你真棒。”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信心倍增,会激发他更强的表现欲望。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能敷衍他说:“差不多”“还可以”,更不能打击他们。对于他们的任何一点表现冲动,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对于表现欲望较差,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就更为重要,教师应有意识的多提问他们,尽量创设机会,让他们多说多讲多练,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乐在其中。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刺激他们的表现欲望。 3、师生平等以待,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民主的教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比较兴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生会边讲边画,画到开心处会手舞足蹈,完全忘记老师的存在。学生们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语言的描述,动作的模仿,丰富了他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唤起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如果此时老师一味强求课堂纪律,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呵斥学生,那么学生的创造力会被遏制,自我表现欲会被压抑,他们的内心体验得不到完全的释放,创作潜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4、体现课改精神,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打破原来的座次,把爱好绘画的和不爱绘画的学生编排在一起,给他们创造分工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在练习时,让两个或者几个同学完成一张作品,并进行小组比赛,让表现欲强的同学带动表现欲弱的同学。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讨论,既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培养了他们互相协作和交往能力。 5、适应课改要求,改变作业批改方式。过去我批改学生的作业,总是采取传统的百分制。在长期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批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表现欲。于是我征求学生建议:你喜欢哪一种方式批改作业?1、百分制;2、等级制;3、评语制,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一种。多数同学选择了评语制。我遵从同学们的选择。考虑到学生喜欢老师的鼓励性言词,就经常在学生的作业上批写“你的作业真棒!”“完美!无可挑剔!”“这是最好的作业!”“非常好!”等批语,以此来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表现欲与创作欲。学生的作品是灵感的体现、智慧的火花,是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的结晶,我们要多多加以保护。 总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自我表现欲较弱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还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中学美术论文: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几个方法 我们常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对某门课毫无兴趣,而强迫其学习的话,最后不但教学效果很差,而且会使学生更加厌烦这门课。所以,培养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术作为空间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所以具有直观性,这比起数理化、语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并且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术,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术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社会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对美术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为什么许多中学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呢?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变这一状况,培养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八年级某课中,我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有的同学就特别要求画小猫,有的要求画荷花,我没有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很强硬的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一作业,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还有部分同学握着笔手就发抖,不敢动笔,于是我鼓励他大胆运笔,从最简单的开始,重在体验笔墨的情趣,不在于画的好坏。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很愉快地交了作业,尽管作业的质量不一,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了国画的情趣。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学习国画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 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一次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3 利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各种绘画、手工制作工具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马铃薯、红薯同样可用;没有积木,山上的茅草茎、竹子同样可以做造型;漫山遍野的松果、树皮、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沙瓶画,由于细沙质地粗糙,沙瓶画显示出了丰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极了! 4 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习美术有很多课需要走出教室,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认真的观察才行,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去抒发。如七年级在上画向日葵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运用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当我把学生带到校外,他们欢呼雀跃,高兴的选择一处风景开始创作,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再观察他们的作品,比平时在教室里画的要仔细得多,形象得多。 5 利用美术作品展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身处穷乡僻壤,没有大型的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参观,也没有专业的美术院校可供学习,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展览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七年级开办卡通画展览,特色手工剪纸展览,在八年级开办国画展览,装饰画展览,看到同学的作品,自己的作品都在展览之列,每个学生都美滋滋的。在学生展出作品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作品一并展出。通过此举,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更让校园增添了一些艺术的氛围。 6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中国刺绣历史、唐三彩、中华陶俑、中国画笔墨情趣等,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便于他们认识、理解、接受、领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最后,美术作为一门用途非常广泛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或多或少的有一定联系,并且美术自身的弹性很强,教师可以尝试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学习美术知识。从多个面学习美术,使美术变得更立体,使学生真正摆脱“美术无用的错误思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但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其他学科只是起辅助作用,要以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不要喧宾夺主,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学美术论文: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很多人在动画《清明上河图》前流连;今年上半年电影《富春山居图》上线,票房一路飙升。近年来,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热。人们无论是追捧动画、电影,还是热衷收藏,根底在于追捧其中的美术元素。 与美术相伴而生的,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和解读。 中学美术教育,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比如服饰、家居等工艺设计和生活用品等手工制作,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灵活性,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到丰富,智力得到发展。比如国画练习和欣赏,不仅锻炼他们的运笔技巧,而且把他们的认识、情感、思想与中国文化做了很好的沟通。还有户外写生课,能够使他们体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博大胸怀与喜怒哀乐;至于社会实践课,如看电影,赏古建筑,品赏艺术品,也都存在审美问题。 然而,笔者响应国家《关于到农村支教》的政策到农村中学支教以后,对农村中学在美术教育的现状深感忧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孩子在小学阶段缺失系统的美术教育 我对所教的七年级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小学没有上过美术课,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虽然上过几堂课,但大部分美术课被其他学科给占用了。殊不知学生接受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每个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都体现出它不同的侧重点。农村孩子在小学缺少系统的美术教育,升到中学阶段,明显地表现出美术素质低下的特点。 由于没有多少基础,诸如对简单的线条画都感到复杂,不知如何下笔;对基本的色彩不会运用;对一些中外名作,欣赏更是难以理解,那么也就尝试不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又由于基础知识未能及时掌握,势必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 二、农村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不够 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在美术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从事美术实践活动,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学具材料,才能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如学习中国画就必需有宣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盒等用具。如果是工艺设计制作,就需要卡纸、水粉(彩)笔、颜料、装饰材料等。 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学生用具不齐甚至没有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农村家长自身素质或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对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观念是不支持或不配合。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习用具都不能具备,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学习效果怎能保证? 三、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缺少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较低 美术课不像其它课程需要考试,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所以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教学质量优劣无人关心。 问题根源在于农村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校重智育轻美育,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科之分,再加上在升学考试中很少注重美术成绩,使得美术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有些学校在课表上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未开设;也有些学校一到“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毕业考试,美术课就让位于主课。学生在业余练练笔,往往被家长和老师斥责为“不务正业”。 另外,农村学校美术老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由于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只好把美术作为“搭配”课,由喜欢美术或稍微懂点美术的老师兼任。 身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关注农村美术教育,针对农村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对策。 1.农村孩子美术教育师资缺乏,城里的美术教师却很富余,这就说明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需要调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从大局考虑,完善分配和用人制度,做到人尽其才,为教学工作服务。其次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农村支教的政策,把城里过剩的美术教师用轮流摊派的办法,派到农村支教,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空白。 2.农村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与家长的自身素质有关,主要是他们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就要求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利用家长会或座谈会,让他们感受到孩子通过美术学习得到了什么,美术教育对孩子人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性。当前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很大,他们的孩子都在享受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果,那么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做一点投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 3.农村美术教学质量较低,首先是教师的责任心不够,作为美术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工作,根据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施教,灵活应用教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也反映了学校的管理监督不力,缺少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城里的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问卷调查制度,把教师的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分成八项内容,供学生评价打分,分数排在年级教师三分之一之后的,取消评优资格,分数在年级倒数的,学校领导将找其个别谈话,找出原因,这样从主观上就能杜绝教师教学的松懈马虎。因此,对于农村的学校也要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标。另外,在农村学校内部定期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开展校园创作比赛,增设特色课,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能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那么美 术教学的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师要注意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摆脱传统教材的束缚,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乡土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彰显美术教育的区域性特征,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事物和活动中,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在更为直观和形象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更好地融为一体。 最后所有对策的根本,是所有人都要转变观念。要转变观念,明确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普及教育,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必须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总之,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习,使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从美术的社会作用,除了体现在一般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外,它还具有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实用的价值,那就是人类还要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种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必须重视中学美术教育,特别是当下比较薄弱的农村中学美术教育。 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的影响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填充。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男人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孝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我在教学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美术欣赏中,我挂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有学生就问:“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由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审美观问题,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如“楚王好细腰”,唐代由于贵妃杨玉环受宠的因素,在唐代的仕女画中出现了丰满柔美的审美特点,《簪花仕女图》、《捣陈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具体体现。在男性审美的问题上文学作品及绘画多以表现王公贵族与才子佳人为主,如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就给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姣好外貌,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儒雅才子、文弱书生,就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气”作为对男性美的肯定评价。当然,这种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根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锦衣秀士、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像往往意味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妇女挣脱了封建桎梏,在人格上取得了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像已不再受到普遍的青睐,也不再成为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代之而起的是有个性的健壮的男子汉,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最好的契机。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千百年来,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壮美)和优美(秀美)的对立范畴,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巨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介绍画家及作品,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像。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全是裸体的,并且用特制的名册记录胜利者的姓名,还为他们塑造纪念像,安置在神殿里。这样不但竞技成了希腊美术的主要题材,而且希腊美术成为古代最典型、最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直接动力。由于讲述了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人体美的崇尚,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希腊艺术的兴趣,不但没有了初看人体雕塑的羞涩,而且还要求老师多讲解、多带些作品来欣赏。 在世界美术史中,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加深了解和认识,就会有收获。我所教班级的几位女学生对我讲:“过去我们为自己身体的一些部分害羞,以为谈论人体都是肮脏的行为。现在我们终于懂得了什么是女性美及人体艺术的美,要使自己成为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女孩。”从他们的语言中我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他们健康、美丽地成长,正是我们的希望。 中学美术论文: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高校美术专业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现在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确有些缺乏。有资料表明, 在五大类173 种( 中国文化名着30 种、世界名着44 种, 中国文学艺术30 种、外国文学名着44 种、马列主义经典名着25 种) 着作中有70% ) 80% 的作品美术专业学生没读过。在113 首中外音乐名曲中有50%的名曲美术专业学生没听过。一个人若没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就不会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他们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发挥将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另外, 由于人文素质不高, 个别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 加强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二 美术专业学生素质不高原因分析 (一) 艺术文化知识的先天性缺失制约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实施。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过分强调升学任务, 而艺术教育又没有实质性地列入考试和考核的范围, 因此, 进入高师阶段的美术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不扎实。如 果直接按高师要求进行教学, 基础支持度肯定不足,致使在高等师范教育阶段必须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补偿教育, 否则将影响到高等师范教育阶段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质量。 (二) 功利性的学习动机折扣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系统功能 学习功利性动机有一定市场。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艺术表现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丰厚的回报。城市建筑和雕塑、工艺设计和广告等艺术需要吸引着众多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朝功利性倾斜, 从而使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技法、技能掌握脱钩,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素质要求被大打折扣。 (三)客观存在的师资素质差距影响着高等师范 美术教育的质且教育素质有高低、教学水平各不同, 教学因素中人为差距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认识偏差, 仅以技能训练为惟一目的, 轻视审美教育, 忽视美术文化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和综合性教学传授。一些教师重个人创收, 轻教学研究。在教学环节上不能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要求; 少数教师不修边幅、不拘小节, 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误导; 个别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又不重视业务进修, 缺少实施素质教育的功力和后劲。 三 针对以上现象的应对对策 面对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通才取胜” 的人才要求特点, 目前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在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包括审美素质的培养) 、拓宽知识面、增加适应能力方面落后了许多, 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通才性” 、“ 复合型”美术教育人才的需要。因此, 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调整及能力的培养将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任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及中等美术教育的需要, 笔者认为, 理想的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标准应为: (一)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 并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审美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意志品质, 求真、求实、求知, 追求真善美。 (四)具有健康的体魄。除了具备上述基本因素外, 还应具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独立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言文字表达与组织管理能力。 符合以上标准后还要做到: (一)把艺术教育列人基础教育升学考试和考核范围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艺术的传统。科举考试时, 试卷文字的书法艺术也在考核范围之内。而在当今社会偏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艺术与人的审美素质被忽视, 使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存在重大障碍。从横向看,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比如美国,学生的艺术成绩占升学考试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我国今年起把体育成绩列入高考考核范围中, 这体现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心。相信不久后, 艺术成绩也会被列入高考考核范围内, 这样才能切实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 (二)提高高师美术教师理论和业务素质我国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师范美术教学往往将美术学院培养专业画家的一套方法压缩、简化, 用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学生热衷于绘画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绘画技巧实践课占五分之四, 美术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仅占课程总量的五分之一。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 即使有较高的绘画技巧, 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懂得如何教孩子的美术老师。我们必须提高高师美术教师理论和业务素质。 结语: 加强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素质与能力 的培养,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为社会输送热爱教育事业, 有良好的道德和文化修养, 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美术教育师资和一专多能的美术人才, 逐步优化和扩大美术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美育作用, 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学美术论文: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教育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临摹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丰富表现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步探索出以下几种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绘画与语文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诗境盎然是我国古典诗歌特有的传统。古典诗歌不仅是那个时代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诗人王维擅长诗、画、书、音乐,尤其以诗和画更为突出,他的水墨山水画对后世影响很大,因为他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作诗形象生动鲜明,如画中所见,他的画“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颇有诗意,令人回味无尽。故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走遍祖国大地,哪里有山水、寺庙、园林,哪里就有诗。这些诗不仅提供了历史、地理、宗教、文学、书法、篆刻方面的丰富知识,而且还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示真理,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而是以默默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其实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那么,如何将诗词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给同一首诗配不同的画。有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请学生起来诵咏后,然后让大家根据诗词的内容创造出不同的诗词配画,由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角度不同,因而构思出的画面,有的注重情的表达,有的注重景的表达,有的描绘细腻,有的描绘粗扩。通过这种教学,同学们不仅能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而已还能提高对诗词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给同一句诗配不同的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根据这句诗,让同学们配出不同的插图,有的画上两个黄鹂靠在一起鸣叫,加上几丝垂柳,画面显得生动活泼,有的画一个黄鹂在柳树上,另一只却在柳树旁的地面上,一高一低的构图显得错落有致;还有的画上了三只黄鹂,其中有一只小黄鹂紧紧的靠在妈妈的身边,老师问为何这般画,该生回答这是黄鹂的一家甜蜜无比。由此可见,美术的力量不仅是追求美,创造美,更是人的高尚情感的培养。 二、绘画与音乐歌曲相给合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通过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之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音乐艺术能净化人们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只有情感互补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呢,在这方面我们尝试了从美术欣赏课入手,有一次上美术欣赏课,我们选择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播放给同学们听,随着旋律,“蓝蓝的大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灵感和创造热情,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有的绘画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一群马儿在草原上奔驰,画面显得奔放而又明净;有的画出一排排小蒙古包,又大又肥的马儿在吃着嫩绿的青草,画面显得优雅而又宁静;还有的画出了鲜花,白云,一群鸟儿飞向蓝大。一首赞美大西北的歌曲,使同学们绘画出这么多好作品,作品充满了稚嫩,洋溢着创新的灵气,闪烁着创造的智慧之花。 三、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 绘画是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唯一的内容,实践证明,绘画与工艺美术制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儿童动脑动手的能力,可以提高对制作材料的审美与选择又如何运用的能力。由此产生奇特的效果,显示出儿童丰富的想象,从而培养了儿童创造力和审美观念。例如用废旧的易拉罐,通过设计能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动物,用麦杆能组合粘贴出精美的装饰画和亭台楼阁。这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锻炼,能提高同学们的观察注意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走入社会任何领域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四、传统绘画与外来文化相给合 在同一题材的创作中,把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观察他们的不同视觉现象,更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启发他们创造灵感。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同时与中国画家在表现相同题材的绘画作品相比较,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中学美术论文: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从欣赏课和技法课教学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同时,欣赏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可以运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展示并作简要讲解,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之上。 二、技法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技法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蘑写生与创作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来临蘑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 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蘑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 在课业实践方面,学习中国画是广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绘画种类之一。因为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尤其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 此时此刻,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勉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临摹与写生。 三、注重教学方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由上可见,在美术欣赏课与技法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广泛的,还可以在雕塑、工艺、年画、书法等方面广泛进行。那么,如何根据美术课及其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深入钻研教材、体现教学层次、重视情感激发、创设教学情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欣赏教学和技法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和思想教育实效,这是每位教师应该重视的。 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对信息化手段的实用性 1.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设计 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其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认识到这一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能够为教学活动增加生动形象的信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趣味,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应当深刻领悟多媒体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设计环节,无论是课堂演示环节还是课后拓展环节,都要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和师生互动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2.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其体现对教学的促进功能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以及教学流程,灵活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实际效果。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欣赏艺术作品。从国外名家到国内名家,从油画到中国画,从陶瓷到泥人,不同国度、时期、流派、艺术形式的美术作品,都能够通过网络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信息量大,转换空间范围广。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地领悟艺术的魅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多媒体手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的同时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汲取艺术的精髓,感受艺术的精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向学生演示艺术作品的特色,如通过立体转换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精美瓷器的黄金比例、色彩搭配、图案分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艺术品的精华;或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演示瓷器的生产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多媒体手段起到了较好的信息补充的作用,同时演示的方式更为灵活,通过影音展示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设计制作上要注重创新,使教学课件更加适应教学需求 中学美术教师要逐步提高教学课件的自主设计能力,在制作课件时融入自己的思维,使其具有更多的创新元素,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通过深入自学的方式,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要点,熟练运用各种教学软件,结合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信息,制作成适合学生美术基础和思维理解能力的教学课件,更加贴近美术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成品课件中汲取设计的精华并进行思考,将其与自身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他山之石为己所用,将理论联系实际,制作出更加符合教学需要的美术多媒体课件,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美术信息化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中学美术论文:怎样看待中学美术课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着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裸体扑克、淫秽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性欲、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请记住我站域名/]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他们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邦助。 总之,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家电生产企业销售管理 摘要:家电行业的销售渠道之争日趋激烈,谁控制了终端谁就拥有了制定渠道规则的话语权。本文在介绍我国家电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家电生产企业自建销售渠道的原因,阐述了自建渠道的几种模式如TCL的“幸福树”计划模式、格力的“厂商合作股份制”模式、海尔的“合纵联合”模式,并指出了各自存在的不足,描述了家电产品销售渠道的整合趋势。 关键词:家电生产企业;家电零售连锁商;销售渠道;模式 一、我国家电产品销售渠道发展现状 我国的家电行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引进国外生产线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后期,家电产品的销售渠道模式比较粗放,一般采取区域总经销的方式,生产厂家通过区域总经销商(批发商)、国营百货商场(零售商)这两个环节将商品传递至消费者手中,零售终端几乎全靠国营百货商场。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随着国营百货商场的发展萎缩,家电专营商场逐渐兴起。产品不仅能在国营百货商场购买到,消费者还可以到家电专营店购买。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各地的家电专营商场所占有的销售额比重迅速增长,在此期间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逐渐诞生。进入21世纪,家电产品的销售渠道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某个环节在整个销售链条中占主导地位,而因为家电生产企业搭建销售渠道的变化、下游零售企业的格局变化以及地区市场需求的差异呈现出多元化。 2006年5月13日,世界第一大家电零售商美国百思买集团(下称百思买)宣布向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简称五星电器)注资1.8亿美元,从而获得后者51%的控股权,并且宣布在中国市场实施双品牌运作。百思买对外坚称不打价格战,要依靠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体验式顾客服务”取胜,要打破以往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销售模式,稳守高端市场,与其他连锁商家形成差异化竞争。可是2007年元旦期间百思买不得不“入乡随俗”地将松下的一款电视降价,正式投身于价格战中。与此同时,百思买希望它在北美运作的成功经验融合五星电器的市场势力,要求家电生产企业接受高达25%的返利点也未能实施成功。百思买进入中国标志着外资进入家电零售连锁业,但是它的进入并没有引发行业震动。 与外资进入家电零售连锁业波澜不惊的情况相比,国内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与永乐的并购却引发了业内的一场地震。2006年7月25日,国美电器宣布将以52.68亿港元的价格完成对目前国内排名第三的永乐电器的并购。同年11月国美与永乐合并成功,永乐成为国美电器的全资子公司。经过了原始积累期后,这场并购意味着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开始结束跑马圈地、上游资源争夺的初级竞争阶段。有资料显示,国美、永乐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占全国家电零售市场的比例最高不会超过12%,但在家电连锁企业中的比例已超过了50%。通过合并做大做强,这是国内家电连锁业应对今后与外资竞争的必然要求。 面对家电零售连锁业的日益壮大,对于家电产品销售渠道权力的增强,2006年前后部分国内家电生产企业不约而同地开始重新自建销售渠道。TCL、美的、格兰仕等知名家电生产企业纷纷表示要在全国的 三、四级市场发展自己的专营店,数量都在数百家以上。由此可见,家电生产企业正在谋求与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分庭抗礼的道路。当然,很多生产企业在自建销售渠道的同时都表示,自建渠道并不排斥与零售卖场合作。 二、家电生产企业自建渠道原因分析 (一)下游家电零售连锁商的强势压迫 目前,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除了赚取进销差价,就是向上游的家电生产企业要利润。家电连锁商们通过扩大网点规模和维持对消费者的低价优惠市场策略,不断提高其渠道终端的市场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其销售规模,以提高产品绝对销量和采购量,要挟供应商加大返利力度和交纳更多的通道费。 以国美电器为例,公告显示,它的其他业务利润伴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而快速增长,且增速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国美电器2002年其他业务利润增长率达249.33%,是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3.51倍;到2004年,国美电器其他业务利润增长率虽滑落至64.5%,但仍是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1.83倍。与此同时,其他业务利润还成为了国美电器利润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01-2004年国美电器其他业务利润在净利润中所占份额均超过100%,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其他业务利润,国美电器实际上将是亏损的。这些高速增长的其他业务利润实际上主要由进场费用、产品上架费、促销费用、广告费、展台费、管理费用、上门安装管理费、费收入等构成。这些收入归根结底均来源于供应商返利及交纳的通道费。 家电销售商名目繁多的销售费用大大压缩了家电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他们多次要求整顿家电行业的市场秩序。最近商务部颁布了首部家电连锁业“行规”——《家电专业店经营规范》,并于200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减少家电零售行业过度竞争和进一步协调零供关系。可是,家电制造反应十分冷淡,因为规范仅仅是一个推荐性的行业标准,而非部门规章,并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因此,家电连锁企业会在多大程度上照章执行的确是个问题。 (二)部分家电产品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 资料显示,2006年彩电、空调、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燃气灶、微波炉7类家用电器中,除彩电类以外,6类家电产品的生产成本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直接原因就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涨。 面对突如其来的原材料涨价,家电生产企业通知家电零售连锁商将产品价格上调,可是连锁商热衷于“价格战”,忙于跑马圈地,他们拒绝家电产品价格上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利润空间,下游渠道商收取高昂的流通费用,这样的局势让家电制造商重新思考销售渠道的建立与管理。 三、家电生产企业自建渠道方式及存在问题 (一)TCL的“幸福树”计划 2005年由TCL集团投资2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幸福树电器连锁有限公司,在河北沧州开出了第一家分店。按照TCL的计划,随后3年内,TCL的幸福树规模将达到3000家。TCL对幸福树的定位则是以特许加盟为主要形式、面向广阔的中国农村 三、四级市场的家电零售企业。幸福树电器采用“加盟+三四级市场”发展模式简单地说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 一、二线城市留给家电生产企业的渠道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留下 三、四级市场的空白,而 三、四级市场电器消费总额占到全国的47%,连锁的份额几乎为零,市场容量巨大;第二,由于自身的资源有限,加盟连锁这种形式充分地利用了市场上的渠道资源,将 三、四级市场上的家电专门店,夫妻档等各种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自己建立如此庞大的销售体系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难看出,TCl想凭借幸福树在中国农村 三、四级市场搭建一座高效率、低成本的流通平台,为其自建渠道打好基础,可是幸福树电器运营的情况并不好。2007年6月有消息称,TCL集团旗下幸福树连锁将纳入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管理,标志着幸福树的枯萎。 幸福树计划的本身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家制造业巨头发起的零售企业,处于相同行业地位的其他企业(比如创维、康佳)的产品自然难以进入其中,幸福树连锁的一线品牌只是TCL一枝独秀,然后是大量的二三线产品品牌,导致商品门类不够齐全,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其次,零售商的强势来自于其拥有巨大的渠道网络资源而产生的强大的采购议价能力,而家电生产企业进入零售业,它并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更不谈零售商对其的压制。再次,由于采用加盟的形式,风险转嫁给加盟商的同时,TCL对加盟商的控制力也大大减弱。 此间美的集团也暂停开设专卖店计划,因此,建设一个流转通畅、低成本高回报率的新型渠道模式,成为了家电生产企业努力探索的问题。 (二)格力模式——厂商合作股份制 格力公司是家电企业中自建渠道较早的企业之一,它的经营模式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得到了认可。2004年格力与国美因价格促销问题没有谈拢而决裂,国美清空格力的产品,格力将国美踢出自己的销售体系。几年过去了,与家电连锁分道扬镳的格力不仅销售业绩很好,还创建了自己的销售渠道模式。 格力公司搭建的销售渠道有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格力公司在每个省和当地经销商合资建立的地区性的、格力为大股东的省级合资销售公司。各省级合资销售公司董事长由格力方出任,总经理按参股经销商的出资数目共同推举产生,各股东年终按股本结构分红,入股经销商形成一个利益联盟。对入股经销商的基本要求是当地空调销售大户,并且销售格力空调占其经营业务的70%以上。所有省级合资销售公司以统一的价格从厂家获得产品。第二个层级是以多方参股的区域销售公司形式,由各地市级的经销商成立的合资销售分公司,这些合资企业负责格力空调的销售工作。当地所有合资分公司必须从省级合资销售公司进货,严禁跨省、市串货。合资销售分公司再负责向所在区域内的处于第三个层级的零售商供货。格力公司给产品价格划定一条标准线,各销售公司在批发给下一级经销商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节制地上下浮动。” 格力渠道模式对市场、经销商、厂家三方均有益处。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单位出货,避免了多头供货带来的价格混乱,使得市场健康有序运转。经销商成为股东,利润来源于合资销售公司年终红利,货源、价格有了保障,没有必要再为地盘和价格互相争斗不休,即使有问题也可以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解决。以股份的形式把厂商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厂家避免了与势均力敌的经销商相争,维持了产品适当的利润。另外,格力公司自身不需要大量的编制销售人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当然,格力公司在 二、三线城市搭建的这样的渠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有效地管理渠道上的销售公司,维持股东利益的同时还要统一公司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目前空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三)海尔模式——“合纵联横”战略。经过了20年的发展,海尔集团的销售渠道的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区域性网络到全国性网络的发展过程,所建的销售渠道网络也为海尔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发展初期,海尔从在商场设立店中店到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随着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海尔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多、品牌知名度高等特点,适时进行了通路整合。在全国每一个一级城市建立海尔工贸公司;在二级城市建立海尔营销中心,负责当地所有海尔产品的销售工作,包括对二级市场零售商和三级市场零售商的管理;在 三、四级市场按“一县一点”设立专卖店。 海尔工贸公司直接向零售商供货还提供相应支持,比如提供店内海尔专柜的装修甚至店面装修,提供全套店面展示促销品、部分甚至全套样机,将很多零售商改造成了海尔专卖店。在海尔模式中,海尔工贸公司相当于总商,所以,批发商作用很小,同时不具有分销权力,利润空间也有限。海尔的销售政策更倾向于零售商,不但向他们提供很多的服务和支持,比如向专柜、专卖店提供促销人员,由公司负责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公司制定市场推广计划,零售商只需要配合完成工作即可;公司设立售后服务站点负责售后的安装和维修工作。而且保证零售商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率,因此,零售商基本依从于制造商。 海尔集团在建立自己的全国性销售渠道网络的同时,在当前的厂商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海尔却作出惊人之举,与国美经过磋商共同签订了“2007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此次合作,双方由单纯的产销关系延伸至市场调研、产品研制和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成立了“国美海尔事业部”,由双方的采购、销售、研发、服务和财务人员共同组成,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同时,国美对海尔实行零进场费,而海尔为国美提供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这种合作模式转变了传统的厂商关系,标志着新的战略联盟的形成。 综上所述,海尔集团根据形势的转变积极探索销售渠道的构建方式,形成了以专卖店做品牌,以连锁做形象,靠经销商做市场这样的形式,意味着海尔以后将形成专卖店、大连锁、经销商三管齐下的销售模式,并且三个销售渠道的产品营销定位各有不同,互相并不冲突,有效实施了它的“合纵联横”战略。当然,海尔模式的良好运营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和足够的管理能力。 四、家电产品销售渠道整合趋势 当前,家电生产企业为了摆脱在产业链条中不利的地位,在渠道建设与管理上进行了不断创新。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建渠道无论是建立失败还是运转良好,都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家电生产企业自建渠道网络成本太大且经营效率低下。家电生产企业为了摆脱家电连锁企业的控制自建渠道这样的尝试摸索是必要的,但是,每个家电生产企业肯定不会、也不可能忽视家电连锁企业的巨大销售能量,毕竟,占家电总销售量60%以上的 一、二级市场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况且, 一、二级市场的开拓还非常有利于家电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宣传与提升。所以,对各种渠道的综合管理与整合在这样的形势下显得非常必要,渠道整合将会是家电企业渠道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家电企业渠道重组的最大动力。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煤炭企业集团销售管理模式分析 一、煤炭企业集团销售管理模式的类型概述 当前我国在煤炭行业所盛行的销售和管理体制主要有二种形态,这二种形态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要促进煤炭行业的有效运行和集团化发展,就必须要将对这集中销售管理模式仔细辨别,接下来,笔者将仔细讲解这两种销售管理模式。 1.关于子公司业务操作型煤炭销售管理模式的概述 所谓的子公司业务操作型煤炭销售管理模式是指总的集团公司设立了一套营销战略,在这套营销战略之下,各个子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公司的情况负责不同地区的区域的业务,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各子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市场范围和产品结构。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就是充分给予子公司自由和灵活性,子公司具有充分的自主权,也就是说子公司可以统一制定销售计划或者签订销售合同,统一和铁路部门进行沟通,在价格管理方面可以进行统一的协商,客户与子公司的关系,集团总公司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性也由子公司进行维系,集团公司也不会直接向子公司任何命令或是强制性信息。这种销售管理体制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从优点上来讲,充分的调动了子公司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那个子公司享有充分的决策权,然而也具有缺点,即造成了管理层的增多和重叠,反而没有对煤炭销售业务直接进行管理的部门,这时该体制的重大缺陷之一。 2.关于集团业务集中统一型煤炭销售管理模式的概述 就集团中心型煤炭销售管理体制而言,是指煤炭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或是中心是围绕煤炭的销售来进行的。在这汇总销售模式下,集团的总部会设立专门的煤炭销售部门,这个部门通常回事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负责,有关煤炭销售方面的业务都全权交由其负责。这种模式也就是将所有的煤炭集中起来,统一销售。这种煤炭销售管理模式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集团总公司对煤炭的销售进行总的调度和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签订购买合同或者是账款结算,、以及统一煤炭的价格、维系和开发新的客户,与铁路部门进行积极沟通,这一切事务都是由集团的煤炭销售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其次,对于煤炭销售和管理人员都实行的分级管理模式,子公司的人员归子公司管,总集团的人员归集团管。在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下,集团的整体优势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能够做到将所有部门的资源快速整合起来,加快领导层的决策和控制速度。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效率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较高,但是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压力较大,对集团的销售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二、煤炭企业如何选择销售管理模式 煤炭企业的两种销售和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进行模式选择时要根据该企业的发展状况,战略目标以及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等,这些因素都是煤炭销售管理模式选择时必要的元素。企业如果要提升自身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讲实行集中式的管理模式会更加适合。大型的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也都以集中式的集团化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 三、采取集中统一型管理模式需要处理的问题 1.煤炭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好与生产部门的关系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销售和生产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更是如此。煤炭进行销售时的销售对象是煤炭,生产部门要和生产部门经常进行沟通,不能说生产部门生产出什么就销售什么,而是需要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时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市场需要什么由销售部门进行向生产部门进行反馈,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二者间的沟通和理解会让客户的对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2.煤炭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好计量、化验问题 在煤炭进行销售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称重计量的问题。这对于煤炭行业的客户来说计量是否准确意味着该企业是否具有诚信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其实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诚信都是公司发展的根本。没有诚信意识,一个公司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因此,对于煤炭行业的计量问题,企业一定要重视,建立公正客观的衡量标准,并且随时对计量结果进行抽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3.煤炭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好与铁路运输部门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煤炭在运输时大多采取的是铁路运输,这种对铁路的依赖性决定了煤炭行业必须与铁路运输搞好关系,尽量多联系和配合,在煤炭进行销售时需要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煤炭的运输进行负责,建立运输安全机制。这种安全意识必须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和加强。 四、结语 煤炭行业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面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之际,企业必须要进行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但是在革新时也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发展规模等因素,此外还要在煤炭销售时注意处理好与生产部门的关系、处理好计量、化验问题、处理好与铁路运输部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我过煤炭行业集团化的趋势顺利实现。 作者:张桂萍 单位: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企业营销总监销售管理个人总结 刚才听了各位省级经理的述职报告,很高兴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各销售部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在我谈问题之前,我想首先强调的是,我们第一批销售部承担着公司管理模型和市场模型的建立任务,而公司下一步规划的前提就建立在一支过硬的销售队伍和市场网络上,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家都各有优势和劣势,我们只有集中大家的优势,发挥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充分的尊重市场和事实,才能够取得成功。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毫无保留地、开诚布公地来相互学习和总结。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统一思想,端正态度 1、关于态度在大家的述职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反映出了工作中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市场网络、招标、药事会的召开时间……,问题和困难自然不可避免,但我觉得,导致这些问题和困难不能解决的主要原因还是态度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分别如下: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推销了无数的和尚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对菩萨的不敬,终于说服了两家寺院每家买了五把梳子。) 丙:卖了1500把,并且可能会卖出更多。(在跑了几个寺院之后,没有卖出一把,感到很困难,便分析怎样才能卖出去?想到寺院一方面传道布经,但一方面也需要增加经济效益,前来烧香的信徒有的不远万里,应该有一种带回点什么的愿望。于是和寺院的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种字,如虔诚梳、发财梳……,并且分成不同档次,在香客求签后分发。结果寺院在应用之后反响很好,越来越多的寺院要求购买此类梳子。) 态度决定一切。大家知道,在处方药的市场管理当中,常见的管理方式有预算制和承包制两种。我们公司采用预算制的形式,即由公司承担着整个市场的风险,以此为基点,公司要建设好队伍,并达成目标,就需要运用管理工具对大家进行管理,并且也有权利管理到大家的每一个工作日。 在前阶段的工作中,销售部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种等靠要的心态,遇到难题就消极地等待,或是想靠朋友、靠公司来解决,或是千方百计向公司要政策、要钱。不错,我们在市场运作的初期有不少的问题,但如果什么问题都没有,还需要我们大家来干什么?如果作为一个省级经理,成天在自己的队伍和客户面前怨天尤人,怎能带领好队伍?大家的表现牵涉到每个人,不要因此耽误了公司、上级、下级以及自己将来的发展。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区别,只有积极的心态与消极的心态这一细微的区别,但正是这一点点区别决定了二十年后两个人生活的巨大差异。”因为你没有网络,所以你要比别人更勤奋,才可能赶超别人。经常有人会这样说——“如果当初我怎样怎样,那么现在我肯定会……”,人们常常只停留在这样的说上,而不真正付诸行动,怎么会有好结果?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制会愈趋规范,每个公司、每个人都会面临不断的变化,并不断会有新的挑战摆在你面前,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你就会得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2、关于目标任何公司都有公司发展的目标,每一个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也有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大家思考:一是要将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统一起来。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有需求,但怎样使之与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使得在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这就需要将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公司会不断的发展,要上新产品、要购并药厂、要上市……,只有上下统一起来,步调一致,才能往前走。这就需要大家加强相互沟通,达到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和网络的目标。 二是实现目标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方法,并将目标切实分解落实。只有可分解的、能实现的目标,才是可行的目标。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目标确定和实现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经验值,要与科学的方法相结合。另外,保持一种好的心态将会帮助你渡过很多困难。 3、关于学习有一位经济学家讲过这样一句话“不学习是一种罪恶,学习是有经济性的,用经济的方法去学习,用学习来创造经济。”我们应该从理论上、实践中和相互的交流中学习,不仅要注意学习的方法,更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批判的吸收心态,也就是说在接受别人的观点或意见之前,带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这是我们应该改正的。我们要以吸收的批判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即先以一种宽容、包容的心态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对其观点加以批判性的接收。 就像我们组织开会和培训,公司花费金钱,同时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聚到一起交流和总结,如果不以一种学习的心态、以一种空杯的心态来对待,肯定学不进去。每个人都有优点,都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如果你无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就不会进步。 我也经常对大家说,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我们才能不断地提高和把事做好。 这个过程就像下围棋一样,起初从零开始,水平都差不多,慢慢知道了布局,有了进展之后,对水平低的就不屑一顾,自以为是,进入一个平台期;然后慢慢也就有了对更高水平的向往,如果继续学习和总结,就逐渐有了大局观,也知道了何以舍小保大,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当中进步,其实,工作中也是一样,你需要不断地学习、充实,销售部要尽力塑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来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但也不要形成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切记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相得益彰。 4、关于团队每个企业都要做大做强,但江山不是一个人打出来的,而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大家来自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管理模式,要把原来企业中好的东西融入到公司来,不好的东西要摒弃掉。 每一个销售部经理在面对销售部员工时,首先是长者,有义务有责任让下属开心的工作,要理解人性;不要把那些江湖作风、老爷作风带到队伍中来,要让自己的队伍有安全感,能获得收益,能够不断成长;要努力培养下属,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的传给他们,要抱着一种水涨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的心态来对待它;要切实加强团队意识,加强培训,建设一支真正优秀的属于公司的团队。 有句话说得好,“不参加培训的人不能当经理,不会培训人的人当不了大经理。” 随着公司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岗位和机会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信任与控制的问题,我们现在运用各种表格加强过程管理,其实只是管理的手段之一,大家不要有一种排斥、对抗的心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5、关于管理在公司里,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种角色的转换中,在下级面前是管理者,在上级面前是被管理者。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大家都是社会人、企业人,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要真正达到有效管理,在队伍出现问题的时候,在医院开发的临床跟进上,沟通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所以有的管理学家甚至说,管理就是沟通。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我们许多经理常常过份依靠自己的经验值,而不注重市场调研和来自市场一线的材料,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必须改正。有没有管理一支团队的意识,在下属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与他们一道进行协同拜访和辅导性拜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是一种投入,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并真正贯彻到行动中去。 二、总结教训,推广经验 1、财务意识有待加强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严格按比例控制整个营运成本,同时,开发费用属于个人借支,涉及到摊销问题,需要绷住弦,树立财务控制的态度。 首先要学会算帐,加强财务分析。各销售部财务主管要主动承担工作,帮助经理算帐、分析,对不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分析,做到有效的财务管理。既要算好市场的帐,要考虑怎样去进行摊销,又要算好投资的帐,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其次,对于医药代表存在的价值,要与他(她)所辖区域的销量相关联,他们的工资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基本工资和奖金提成上灵活变动,是增加还是减少激励成分,不同销售部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任何人不得克扣他们的工资。 所有的结果最终都落在财务指标上,要抛打紧用,先紧后松,加强费用分析与市场策略的结合。特别是财务主管,要尽量以各种简明扼要的形式如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加强分析,帮助经理做好财务控制。 2、严格规范、有效管理前面说过,我们公司管理的大前提是预算制管理,而制度仍处在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之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有了制度就一定要执行,不要流于形式,否则还不如不要制度。管理制度对公司大系统需要、对销售部小系统也同样需要,对规范个人的行为、了解员工动向非常有用。如医药代表日报表、周报表的填写,经理通过其规范的报表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追踪解决。 对于年度计划,要将目标计划分解到每个季度、每个月、每一天、每个医药代表、每个医院、每个科室、每个医生,并认真思考要通过哪些通路、方法来达到目标。目标分解了就成了任务,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 要加强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同时经理们要严格要求对自己的管理,要以身作则,才能带好团队。比如,如果经理自己睡懒觉,有怎能要求员工按时上班和勤奋工作?管理是要付出成本的,是成本就一定要出效益。下一步我们正在考虑上erp系统,来简化管理的程序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有一个用人标准的事情,我们一直倡导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最优秀的就是最好的,在选人用人上,还要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专业性。 其次在形式表现上,员工的工作能力如开发医院情况,工作效率和工作饱和度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最后要通过培训,采取不同策略,把医药代表个人资源与公司资源进行有效组合,达到整合资源,发挥团队优势的目的。 在市场人员运用策略上,对于的运用在现在特定的阶段,可以予以考虑,但必须事先向公司声明。 在对医药代表的培训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培养大家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经理的榜样作用,加强管理;二是通过召开会议如周会、系统的培训会议来全面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是通过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传帮带,利用辅助性和协同性拜访,带好团队。只有让所有员工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统一起来,涉及到现实的收益、成长的空间、实际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地兑现和满足大家,才能团结稳定队伍并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我们的事业。 4、市场策略各省经理对市场都有不同的感觉,经验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成功的必然。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市场直觉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得到的成功才是一种必然。 不妨看一则关于肯德基的故事:在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肯德基针对北京王府井的情况先后派了两位职员进行开店前的调研,第一位职员在到达王府井后,看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凭直觉马上判断值得在王府井开店,于是回去后告诉公司说可以在王府井开店;另一位职员到达王府井后,在主要的路口开始计时统计通过的人流情 况,按层次、按年龄加以分类,同时还对北京周围的鸡的来源以及养鸡的饲料等环境进行综合调查,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可以在王府井开店的结论。事实证明最终开店的结果是成功的,但两位职员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过程并不一样,其差别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到,所以第一位职员回去之后就被降职了。如果我们在市场操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把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准确科学的市场调查结合起来,则成功将会属于我们。 要学会分析市场,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重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比如湖北市场,由于网络很熟,开发进医院可能相对比较容易,但临床跟进比较缺乏,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就要适当向临床上倾斜,包括招聘临床工作人员等;而湖南市场相对来说,医院开发力量较弱,所以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开发能力和临床维护能力都很强的人。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市场推广方面一定要抓住一个中心,结合主要与次要矛盾,有效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事情发生。 带金销售是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主要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手段。从医药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只有能为医生全方位提供解决方案,专业化、学术化才是未来的方向。我们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手段,抢占先机,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所以,现阶段首先必须从意识上上升到一种高度,体现出我们专业化、规范化的形象,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方法,有系统、有计划地去做市场推广,通过正确的市场策略的运用,来达到我们建设队伍、营建网络的目的。 5、物流管理一是货物风险的问题,各省级销售部必须注意政策性风险和窜货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做到预先统筹,以避免临时抓瞎。 再一个就是货物周转率,必须时刻与经销商、医院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它们的存货状况,发现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办法加以解决。 三、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各省级销售部在进行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既不要保守,也不要画饼充饥,要本着实事求是、务实的态度,用经验值和科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区域合理的、可实现的目标。 在目标确定之后,分解到人,到医院,到每季度、每月、每天。在这里,我要强调贯彻“事事落实,事事督导”这八个字,事事落实就是要既事事落实到人,也要事事落实到时间;事事督导就是要实行财务督导、层层督导和相互督导。通过加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来确保目标的达成。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零售企业销售管理经验材料 人面临多次大额定期存款走款缺口、网点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先天地理优势欠缺、后天道路改造影响的诸多不利条件下,这一年。勇于开拓,奋发拼搏,收获着得来不易的硕果。当我满怀热情的迎来瑞兔年关的时候,没有什么能比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获得分行授予优秀零售业绩单位经验分享汇报的肯定,更让我甘之如饴,心存感激。 支行紧密团结在以行长为中心,纵观2010年零售业务的发展历程。行长为指导的领导班子下,充满艰辛与坎坷的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克重重难关,取得骄人战绩。 人更是屡屡创造着属于我奇迹。年初3月即以全行第一的成绩率先完成全年个贷任务;全年各季度均超额完成工资任务目标;年底9月以全行第二的战绩攻克信用卡全年任务目标;作为全年考核的储蓄存款任务要素。 个人贷款业务--专业制胜坚定地创新排头兵 支行零售团队,人员精炼,支行三级培训工作中,要求每个零售经理站出来都可以独立攻坚,尤其体现在专业性要求更高的个人贷款业务中,确保做到受理、承办、放款、贷后管理专人专案,全程跟踪。正是具备了如此过硬的专业技能,在3月即以全行第一的成绩率先完成全年个贷任务。 勤勉刻苦的人没有耽于成绩沾沾自喜,同年6月针对年中全国房贷政策紧缩、加之我行房贷利率缺少竞争优势的的局面,率先开拓个人经营贷款新思路,成功受理分行第一笔个人经营性贷款,不仅令我行整体个贷利润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极大丰富了个贷品种,更有效解决不少优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圈定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工资业务—步步为营勇敢地排雷工兵团 要不分大小企业,行领导一直鼓舞、动员着每个人。只要有机会,就要深入进去,开展进去,传播进去。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成就了自然美美容机构、保利地产、东兴证券、鹿鼎家居、济民可信等多家大型企业。 那工资就将整个人划零为整,如果说我零售经理各个都是独立作战的精英。变成一个排雷工兵团,不论柜员、对公客户经理还是零售客户经理,每个人都在挖掘身边一切有可能的机会,或许仅仅因为我中信的卡暂不需要年费、或许仅仅因为我中信的卡南昌转帐不需要手续费,客户选择用我用中信银行替换掉之前的银行,然而我坚信,更多的因为我人步步为营,不断尝试、不断付出的努力,感动着我客户,感染着我客户,才会有全年各季度均超额完成工资任务目标的骄人成绩。 信用卡业务—群策群力指到哪打到哪儿 却不知道能不能获得之前五成的效果,残酷的现状强迫着每个人更大限度的燃烧激情。营销大户,这个几乎成为代名词的称呼不得不空前被重视,何尝不知道这是一柄双刃剑,年初5000万定期大户的走款,年中2000万定期大户的走款,月底3000万大户的走款,月底1500万大户理财的走款。多少次我胆战心惊,然而缺失自来户自动增长的优势,即使大户营销被众口铄金的称为诟病,只能硬着头皮愈挫愈勇的前进,所以,每一个月底冲刺,每一次任务完成,那是多少人心血和汗水浇灌的花,凝结着我对团队最无私的爱。 将信用卡工作作为零售营销的重点目标考核,分行要求各家支行9月底实现全年信用卡任务。行里一方面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能动性进行任务分解;另一方面购置信用卡开卡与激活小礼品,为推广需要扫清同业差异。同时申请配备移动POS机器方便上门激活服务。距离任务完成时间仅剩两个月,人上下一心,开拓创新、不畏艰难,指哪儿打哪儿。成功批量办理南昌第一笔公务卡信用卡12张,成功营销单位信用卡批量办理,以全行第二名的战绩攻克信用卡全年任务目标。 流光溢彩,储蓄零售负债—迎难直上愈挫愈勇的野战兵上。骄傲的说屹立在南昌的精神支柱上,不仅关注最大能量的拓展业务,更要做的有气势、有气度、有品格。今天的可以自信的说,做到 交通管制等要素带来的麻烦。更有目前城市改造的介入,然而这些精神层面的满足却无法掩盖网点自来户不足。把我从不曾停靠的车水马龙困惑中拉向门可罗雀的焦虑内。 最后,我想说的是的荣誉来自的团队,的成功来自我们精神上的高度一致,的辉煌来自我们不懈的努力。的明天来自在座各位领导的大力扶持。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企业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个物资企业销售管理系统的开发实例。重点从系统结构、业务流程、数据库设计及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着手, 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系统选择了SQL Server 2000 作为开发平台, 并以VB6.0 作为开发工具。 关键词:销售;信息管理; VB 销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要求信息反馈迅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它与其他管理环节如库存管理、销售财务管理等关系十分密切。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其工作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已不能满足当今经营管理发展的要求,也无法和国外的企业进行竞争。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把一些科学管理的技术及管理方式融入到企业销售管理中,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随着市场的动态变化而随时调整自身的销售业务流程,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 销售系统的总体设计 1.1 系统设计目标 商品销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商品的销售信息进行日常的管理,如销售开单、销售收款、销售退款,迅速准确的完成商品各种销售信息的统计计算和汇总工作,并快速打印商品销售报表。 1.2 系统功能 针对系统服务对象的的具体要求,本销售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 1) 对各种商品的基础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能够完成商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商品信息。 2) 对商品的批量销售进行处理。顾客购买商品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如果能够批量处理销售,就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这些情况。 3) 客户欠款管理。在销售收款中,记录客户欠款信息和客户还款信息。 4) 库存商品查看。随时监控库存商品品种和数量。 5) 查询统计功能。要求可以按日期查询和可以按用户选择的字段和输入的内容查询,并在查询过程中统计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6) 销售汇总功能。分别按客户、商品和销售员汇总销售品种、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1.3 系统结构图 销售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4 业务流程 在销售管理系统中,销售和回款流程是一个企业实现物流到现金流转换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物流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资金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1.5 销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用到的主要数据表包括商品信息表(此表用与保存商品的基础信息)、客户信息表(此表用与保存客户的基础信息和欠款信息)、客户帐款信息表(此表用于保存客户欠款和还款记录) 表1为商品信息表;表2为客户信息表;表3为客户帐款信息表。 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1 商品信息管理模块 商品信息管理模块使用Datagrid表格显示商品基本信息。当用户要对指定Datagrid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时,应首先将Datagrid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在Textbox控件中,以使用户清楚地看到要修改的数据,如图3所示。 2.2 客户信息管理模块 在客户信息管理窗体中,单击[删除]按钮即可删除指定客户的信息,如果指定要删除的客户存在帐款信息,那么在删除此客户时便出现了下面的错误,如图4所示。发生此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在建立客户信息表与客户帐款信息表的关系时,设置了不允许级联删除。 2.3 客户帐款信息管理模块 客户帐款信息管理模块完成了客户帐款的查询和客户结款功能,能让用户方便快捷、正确地得知客户欠款信息、还款信息和欠款余额信息。在客户结款窗体中,默认情况下显示所有客户帐款信息。如果用户输入了“客户全称”,那么系统将根据用户输入的“客户全称”检索该客户的帐款信息;如果需要结账,输入结账金额后,按 [确定] 按钮即可,如图5所示。 3 结束语 该销售管理系统数据高度共享, 减少了数据冗余度, 能缩短企业资金周转周期,人机界面友好, 安全可靠, 适用于中小物资企业,有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移动SaaS软件 破局企业销售管理困境 日前,红圈营销联合易观共同了《中国企业级SaaS移动销售管理白皮书2017》,从企业用户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销售管理问题,并结合当下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现状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通过对300多家企业的调研,易观认为,由于和产品功能、市场竞争不存在特别大的关联性,很多企业往往以销售结果为导向,忽视了销售管理的漏洞,在销售管理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销售人员的行为难以规范是首要难题,占比41.3%;其次是销售过程不规范,反馈缺失,占比35.7%;再次是没有建立有效的销售管理机制,占比33.2%。 易观认为,企业面临销售困境有多重原因,但一大根源在于无法还原当时的销售情境,无论是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还是企业客户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等都无法还原。 这里面,既涉及企业缺少统一的销售执行标准的原因,也涉及有了标准后,缺乏针对销售过程的信息采集记录的原因,而企业得不到动态的销售反馈,也就无法支持决策以及对整体运营管理的优化。 另外,在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通过优化销售管理方面的能力能够显著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增强产品销售的竞争力,并直接带动企业管理效率与销售业绩的提升。 调查数据也显示,当下企业对提升销售管理能力有较强意愿。 其中,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管理是中国企业希望提升的销售管理方面的首要能力;其次是销售管理信息化、移动化;紧接着是销售人员行为跟踪;再次是销售数据分析。有意思的是,销售管理信息化、移动化能力恰恰能够对销售流程规范、销售人员行为跟踪以及销售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易观分析认为,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变化,在面临不同的业务场景时,PC端的交互方式已不足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移动办公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选择。 由于SaaS解决方案具备成本较低、定价灵活、按需租用等优势,企业用户从传统软件向SaaS迁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企业解决销售管理问题,当下最好的选择是移动SaaS销售管理软件。 易观认为,企业级SaaS移动销售管理软件以SaaS形式为客户提供销售管理服务,其核心思想是以在线数据为基础制定销售策略,通过全面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缩短销售周期,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增加收入、拓展市场以及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未来,企业级SaaS移动销售管理将成为企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有望成为企业移动办公平台的入口之一,成为中国落地“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狭义的销售管理专指以销售人员为中心的管理,广义的销售管理是对所有销售活动的综合管理。完整的销售管理需要由销售过程管理、项目型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成功管理三大部分组成。 纵观国内企业级SaaS移动销售管理市场,这样的企业还不是很多,所以市场前景必定是十分广阔的。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提升销售管理水平,为企业增加效益 摘 要 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销售管理是企业生存的保障,也是促进企业进步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销售管理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有效的销售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销售管理 价格 效益 一、研究背景 企业依赖于管理,管理是企业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管理,是一切企业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性质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对它加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有效的管理,正在于寻求各要素、各环节、各项管理措施、各项政策以及各种手段的最佳组合。通过这种合理组合,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效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销售现状 (一)发运现状 高山煤矿地处乌蒙山区,交通不便,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日常运输只能依靠卡车。第三方运输公司与高山煤矿签订运输合同,负责高山煤矿日常售煤量的发运工作。在发运过程中,经常遇到从高山煤矿发运的煤量和接收方收到的煤量磅差过大,如黔西电厂,或者我矿煤质中心化验的发热量和黔西电厂的化验指标相差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矿经常派人押运车辆,一般运输车辆夜间行驶,如此一来,费时又费力,还增加了我矿人员在押运途中的风险。 (二)价格现状 高山煤矿目前有矿场交货的市场交易价格和电煤价格两种形式。按照用户类型的不同,煤业公司价格又分为固定价、出口煤价格、电煤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固定价仅限于战略、重点客户,是在供需双方多年合作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中、长期固定合同价格,年度内一般不做调整。由于没有自营出口权,出口煤价格确定由机构( 如中煤公司)与用户洽谈,在三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最终价格。随着电煤价格改革的逐步推进,2006年在济南订货会上国家发改委取消了电煤指导价,实行价格自主衔接。中、小型客户实行市场交易,价格随行就市价,统一执行集团公司价格文件,价格可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三、高山煤矿采取“保质保量保价”的具体做法 为了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收益,有效降低风险,尽可能地减少成本,高山煤矿结合市场形势变化,采取了“保质”“保量”“保价”的管理方式( 简称三保管理) ,在销售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保质”,即保障煤质 煤质是价格的关键,如果煤质发热量不高,煤炭价格自然下降,尤其是发运到电厂的煤量,每一车煤的发热量跟价格都息息相关。为了最大限度地使高山煤矿的煤炭卖出高价,我矿根据目前的条件,结合自身的发展,首先,对煤场进行了规划,煤种分品种堆放,防止混装。其次,每天发运完毕后,铲车对煤场进行清理煤底,从源头上保障煤质。再次,高山煤矿煤质中心对每批次的煤均进行采样、制样,把煤质化验尽量做到精准。另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高山煤矿派专人在电厂驻守,全程跟踪采样、制样,确保采样、制样的准确性。从根本上保障了煤质。 (二)“保量”,即保障销售量 质量有了保障,销量上也要加大,如果要有较高的营业收入,只有质量,没有销量也是不行的。如何加大销售量,是高山煤矿销售管理的另一个重点。一是高山煤矿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了对运输车队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一旦发现某辆车的发运吨位与接收方(电厂)过磅吨位磅差过大,对相关司机从重从严处罚。从根源杜绝偷煤换煤现象。二是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高山煤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2016年8月底,安装一套GPS定位系统,给每辆运送到电厂的车辆都安装GPS定位系统和监控设备,便于实时监测监控车辆的运送轨迹。三是高山煤矿派遣专人到接收方驻守,监督收煤,如黔西电厂,开阳化工及久长中转货运站。四是为了保障电煤的供应量,政府加大对高山煤矿外销市场煤的限制,还派专人监守,运输路线上有稽查大队巡查运煤车辆,超限检测站只允许电煤车辆通过。在这种情形下,高山煤矿地销科在尽力完成电煤供应量的前提下,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和协调,同时动员客户、运输公司等一切可用P系去争取我矿煤炭的外销,最大限度地加大了外销市场煤的销量。 (三)“保价”,即保障价格 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销售管理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客户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定价策略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此外,价格还是销售管理中最灵活的因素,它可以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映。 高山煤矿结合市场形势变化,采取了“铁价”“限价”“届时价”“区别价”四种定价管理方式( 简称四价管理) ,在销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铁价”销售:一是坚决杜绝私自定价,制定价格必须由全体价委会成员一起协商确定,并以书面形式报矿领导层和上级公司备案,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在价格谈判过程中浮动定价。二是规范价格文件的制定和管理,突出价格文件在销售管理中的作用。三是广泛在企业内部和用户中宣传价格管理的刚性约束, 任何人、任何部门不享受价格文件之外的“特权”。四是价格调整和变更实行集体会商, 突出价格调整的程序合规,公开透明。 第二,限价销售:在全公司实行集中统一销售前,集团公司对各矿地销煤价实行指导,通过制定最低限价控制价格水平。为深入实施销售管理,高山煤矿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下发了《高山煤矿销售管理办法》。 第三,届时价销售:从 2012年我矿开始正式生产,到 2016年步入快速调整期,年均价格调整多达15 次。为应对频繁的价格调整,高山煤矿采取了届时价格管理。所谓届时价,是指煤炭交付时的最新价格。为防止价格调整信息泄漏导致的用户抢发、抢运现象,高山煤矿规定只要晚于价格调整的时点,一律按新的届时价格执行。 第四,区别价销售: 2016年第四季度煤炭市场形势好转,为应对蜂拥而至的个体户,高山煤矿实行“区别价”的销售政策,制定两种价格,将销售价格与销量挂钩。 四、销售管理的特色 (一)煤质 高山煤矿地销科每天均对当天发热量进行比对,一旦l现我矿发热量和销量与接收方(电厂和开阳化工)差别过大,都要提出重新化验。避免了对方故意压低我矿发热量的可能。 (二)煤量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山煤矿GPS定位系统的运用,一方面加强了跟踪,预防了偷煤换煤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有效降低了风险。2016年11月份,煤炭产量增大,库存急剧增加,为了降低库存,加大销售量,高山煤矿地销科所有人员轮流上班,通宵发煤,当月不但圆满完成了7万吨的销售任务,还超出任务量将近1万吨。2016年12月份,还创造出日售煤量达4353吨的最高纪录。 五、销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 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从我做起。从小的方面来讲,为避免闲言碎语,地销科所有人员下意识与客户保持一定距离。 从大的方面来讲,煤炭从定价到实施, 如何全程控制存在的风险,地销科实行了“由外及内”的管理模式, 强化从外到内的销售管理, 减少销售管理风险。 外部方面,一是与兄弟矿井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外部市场情况,通过调研等手段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建立用户定期走访制度,战略重点用户不定期走访,收集相关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内部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和制度, 强化市场预警机制建设,科学定价。高山煤矿成立价格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价格管理。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云盘,做好内部资源共享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随时随地能通过手机查看,有效避免因信息不通畅造成发运超额现象的发生。三是价格在煤炭销售中是一个敏感话题,我矿地销科人员都签订保密协定,煤炭当前的销售价格除本部门人员外不能轻易透漏给外部人员,哪怕是本单位的同事和自己的家人。 六、销售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销售管理在推动各项运销工作进行的同时, 受形势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铁价”政策在避免浮动价格的同时,容易造成价格形式单一,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尤其在市场疲软时期,如价格调整跟不上市场步伐,容易造成用户流失。二是“铁价”政策体现不出中间经营户和直供厂家的价格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间经营户的发展,不利于调动用煤厂家直接与煤炭企业发生业务关系,导致用户结构中直接厂家的比例偏低,容易造成市场波动。三是现有的价格管理上刚性有余,弹性不足,未能反映出顾客资信、采购数量,合作年限等因素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五是高山煤矿5~8块煤煤质偏软,由于煤仓内部高度有落差,块煤落到仓底容易被摔碎,客户存在不满。 七、销售管理建议 虽然目前受到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煤炭开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控制,但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还没有研究出替代能源的前提下,短期来看,煤炭价格将稳步走高,加上高山煤矿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价格因素将成为推动集团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坚持以实现最大当期利润和产品质量领先为目标,采取认知价值定价法 最新价格理论认为,定价的关键,不是卖方的成本, 而是买方对产品价值的认知,销售管理中的非价格变量在购买者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购买者的认知价值,才能实现较高的价位和收入。今后价格管理应注重与产品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工作的结合,认真对待顾客抱怨和投诉,切实维护“高山煤”品牌形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交付及时性,供应稳定性和结算便捷性。 (二)实行顾客细分定价 除地销科根据用户划分对战略用户实行一定的优惠外,其他各流向一直坚持无顾客细分的统一定价。建议尽快完善顾客分类和分级管理办法,确定合理的用户结构,对不同用户实行差异化定价,兼顾效益和市场,应对不同的市场形势。 (三)市场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实行竞价销售 尽管竞价销售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定价方式,但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讲,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价销售容易导致顾客反感和竞价流拍。但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创造条件扩大竞价销售的范围, 建议进一步完善竞价销售管理办法,在每年的销售旺季( 如一、四季度)拿出一定比例的煤炭竞价销售,一方面为全面定价提供市场指导,同时增加销售旺季的溢价收入。 (四)采用煤炭防破碎方法,进一步提升煤质 根据高山煤矿煤质软易摔碎的特点,针对块煤,采用煤炭防破碎方法,目前在煤炭行业使用的防破碎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限位放煤法、斜坡仓法、螺旋溜槽法等。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各种缓冲仓和储煤仓,其作用原理是减低块煤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差或减少下降时间等,避免传统直接入仓时因落差大产生的冲击力使块煤碰撞而碎裂,起到破碎的作用。 八、通过销售管理取得的成效 2016年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管理,自2016年9月份以后,高山煤矿煤炭价格上整次数显著增加。煤炭价格的全面提升,带动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步快速增长。例如高山煤矿从2016年9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累计调整价格 7次,吨煤综合售价从 337.55元/吨上涨到641.29元/吨,上涨幅度达到 89.98%。2016年9~12月份高山煤矿利润总额达2713.72万元(根据高山矿财务数据),为提高我矿的经济收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贵州能发高山矿业有限公司)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企业ERP项目销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运用实践 摘 要:张钢ERP项目的应用,从硬件方面对ERP系统支持的服务器架构、系统通用的硬件架构、系统部署方案、ERP硬件系统配置参数进行了介绍;软件方面以销售管理系统为例,从本企业ERP销售业务管理系统的目标设计、销售业务平台的风险控制措施、销售系统基础数据的管理设计、销售业务的四大管理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中的销售数据管理、销售业务四大管理平台的功能进行了描述。从初步的应用结果来看,项目运行时成功的。 关键词:ERP;硬件;软件;管理平台 1 前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是一个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规划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操作平台,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使企业的物流、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多路径查询,使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在内的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调配和平衡,为企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 张钢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均衡配置企业资源,优化企业销售、财务、营销等体系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企业内部开展ERP项目管理。通过全面建设ERP系统,企业实现了人财物产供销的全面业务财务集成,同时利用标准化和定制化的软件平台将计划、决策和资源进行整合,使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在系统化、网络化的信息化手段下得到有力的规避和管控。使销售管理流程更规范、管理更精细、运作更透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迅速、健康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硬件方面设计 根据集团公司ERP建设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企业的ERP平台软件选择 ORACLE ERP R12,采用最新成熟版本R12.1.3。 2.1 ERP系统支持的服务器架构 (1)ERP系统服务器架构。ERP系统服务器架构推荐选用高可用性架构。应用层:应用服务器推荐采用多节点负载均衡的模式架构。 数据库层:数据库服务器推荐采用RAC方式。 (2)合并报表系统服务器架构。采用相对简单的多节点服务器架构,即单一应用服务器和单一数据库服务器。可在ERP应用服务器中划出分区,作为两个系统的备份系统,一旦主系统故障,可调整备份资源,进行冷切换。 (3)业务分析系统服务器架构。采用相对简单的多节点服务器架构,即单一应用服务器和单一数据库服务器。 2.2 ERP硬件系统配置参数 集团公司的ERP系统(正式系统)硬件设计要考虑未来3-5年的增长,按照总用户数3000-3500个左右,并发用户600-700个左右进行评估。 (1)服务器CPU 配置。应用服务器CPU负荷计算:目前CPU计算能力不断提高,而软件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以Oracle的推荐标准以及实际经验,基本上每核CPU支持30-50个活动前台用户(Form, Web Page)。 (2)服务器内存配置。由于ERP系统是I/O密集型系统,存储I/O常常会成为性能瓶颈,而内存用做数据缓存是缓解存储I/O的有效手段。因此,通常配置更多的内存,以提高用于数据缓存的内存量。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以每核CPU配置4G内存为依据,进行部署。 (3)存储配置。从数据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选用RAID设备;数据库的应用都是I/O密集型的应用,存储设备的速度直接影响应用的响应速度,因此,应尽可能选用高速的RAID设备。 为提高正式系统的安全与读写性能,正式系统存储采用RAID1+0方式;为降低费用,测试与开发系统采用RAID5方式。 (4)网络带宽。ORACLE应用系统提供两种形式的应用服务:员工自助服务应用和专业工作服务。员工自助服务应用提供的是标准的HTML页面应用,每个并发应用用户需求的网络带宽大约是4K Byte;专业工作服务应用提供的是表单(Form)形式的Java应用,每个并发应用用户的带宽需求大约是8K Byte。 3 软件方面设计 ERP系统下可以通过使用标准功能和客户化开发实现对业务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通过系统用户的职责划分,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权责利,实现操作及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通过系统使多部门、多业务的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实现了销售业务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共享,方便数据分析及监控;结合企业的实际组织架构和业务现状,在经过梳理,整合后,系统设计建立了9大业务平台。如图1所示。 3.1 ERP系统销售业务管理方案设计目标 (1)规范业务运行流程 (2)数据更及时准确 (3)提高业务运行效率 (4)加强业务风险控制 所设计的销售业务管理平台,其职能覆盖了从合同签订到发货结算的全部流程,同时在产品编码、质量标准上依托主数据平台完成产销业务的衔接和转换。目前主营产品主要是面向库存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意向,由销售部门计划人员,制定每周的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再根据明细的销售计划进行生产排产。 3.2 销售业务平台风险控制措施 所设计的ERP销售业务平台通过系统工作流规范从销售合同签订报到销售结算的操作流程;明确在ERP系统中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划分;控制先收款后发货的规范流程;完善销售业务,对外仓发货信息进行管控。整个平台以先进的流程管理思想和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营销理念为设计准则,使用Oracle数据库、PLSQL编程语言和FORM表单开发工具实现了销售合同、销产计划与发货结算功能在ERP平台下的深度融合以及无缝衔接。 3.3 销售管理平台设计 销售业务执行基于销售四个管理平台的设计,建立了销售业务全流程系统实现方案。 3.3.1 销售合同管理平台的设计 (1)根据当前业务情况,当确认客户提货明细后,在ERP中创建销售合同,录入明细信息。 (2)根据销售合同在业务环节的作用和实际合同操作分为:现货合同、期货合同、预合同。 (3)在合同管理平台针对合同明细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合同编码、销售员和销售部门、销售区域、到站信息、客户名称和编码、客户收货地点、户收单地点、产品类别和产品编码、钢种牌号、明细规格、具体数量和单价等信息。 (4)根据销售价格的基础信息维护,自动显示销售价格。 (5)流程核心节点为合同审批功能、合同生成订单功能。 (6)在ERP系统内录入录入框架合同,只录入类别牌号等信息,在ERP系统内进行审批。 3.3.2 销售计划管理平台的设计 (1)业务现状。根绝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制定销售计划。销售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确认具体的牌号、规格、重量。 对于计划的变更,由销售部更改,调整后再提交至生产部门。 (2)核心需求。在ERP系统中管理销售计划,以销售计划推动MES排产。实现销售计划维护、变更审批等功能; 实现针对销售计划的汇总、统计、打印等功能,并且实现线上审批功能。 3.3.3 销售出库管理平台的设计 (1)核心业务现状。销售发货主要由开票科统一管理,发货指令主要由销售业务部门发起,进行发货预报通知;远程计量系统负责车辆的进厂出厂计量,出厂预报等职责。库管员根据计量结果统计并上报销售结算科,最终作为与财务结算的依据;销售部门业务人员通过与财务确认发货金额后,编制销售订单,遵循‘无款不发货,有款不超发’原则;不同品种间换货逻辑,在不超过合同总量的前提下,在合同协议范围内调整订单量。 (2)ERP系统实现方案的设计。1)编制发货通知单。销售部门资源配置岗在销售合同管理岗做完销售合同后,根据交货期和客户要货情况,并且参考现场库存情况编制发货通知单;2)特殊产品发货业务对于部分不通过计量系统做出库的物料(如液体、气体等通过计表方式出库),需要通过发运平台直接触发ERP的出库;3)品种调换货业务。当协议中签订多个品种时,发货通知单根据每个品种数量进行发货通知单创建,集成品种信息客户信息等。当客户与业务员协调需要在协议总量不超的前提下,业务员也同意品种间调换货,那么通过在创建发货通知单时某个品种可以超过此品种在合同上的数量,在这里数量校验逻辑切换成发货通知单不超过合同总量的验证逻辑。 3.3.4 销售结算管理平台的设计 结算平台主要功能就是结算单、结算补充单。销售结算单是销售业务中,销售职能部门结算人员用于计算以及确认产品价格的系统单据;结算补充单主要实现根据承兑现汇等计算贴息额,通过补充结算的方式进行金额的分摊,另外也可以针对满足批量优惠条件的客户进行补充结算,找补批量优惠金额。结算定价是结算单核心功能,结算单可以实现结算价格的自动计算,手工调价以及价格审批功能。 (1)结算价计算分以下几个方面: 1)出厂价业务; 2)锁价业务(销售合同相关参数); 3)浮动加价; (2)结算价格审批。最终结算价生成后,形成可提报的结算单,按照预置的审批流程,由结算单创建人员提交审批,审批通过的结算单才具有打印成实物的结算单据,具备结算效用。 (3)结算补差单基本信息。结算补差单使用头行结构进行设计。头信息中包含补差结算补差编号、结算补差类型、部门、科室、期间(日期范围)、创建人、审批人、创建时间、结算补差原因、状态、备注说明等信息。行信息包含客户、金额、状态、结算补差原因、备注说明等信息。 4 效果分析 虽然至今为止本企业的ERP系统只实现了部分模块,但是企业设计实施ERP项目的风险控制已获得不错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 (1)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 (2)改变企业的决策方式; (3)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精确管理; (5)成本核算方式的改变; (6)信息反馈及时准确; 5 结论 张钢的ERP销售管理平台的实施,从硬件方面对ERP系统支持的服务器架构、系统通用的硬件架构、系统部署方案、ERP硬件系统配置参数进行了系统性总体设计;软件方面从本企业ERP销售业务管理系统的目标设计、销售业务平台的风险控制措施、销售系统基础数据的管理设计、销售业务的四大管理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中的销售数据管理、销售业务四大管理平台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从应用上来看ERP项目的实施是成功的。 作者简介:郑保远(1974-),男,在读工程硕士,主要从事:营销管理等工作。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国有煤炭企业销售管理中的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企业管理中销售管理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先有市场,再有企业,这句话明确的告诉了我们销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煤炭企业中销售管理也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在销售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煤炭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销售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销售管理工作在煤炭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想生存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提高销售市场的竞争优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销售的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销售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充满活力。 2.增加煤炭企业销售市场的份额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煤炭企业销售市场的份额,拓宽市场的范围,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完善煤炭企业的管理制度 在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中销售管理是最重要的一项管理,销售管理工作稳定前行,将有助于完善煤炭企业的管理制度水平。 二、煤炭企业销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销售渠道简单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只有两种方式: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这里面所说的直接销售,指的是以电力、建材、化工等大型用煤炭企业为主要销售对象的销售工作,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信誉非常高,资金回收率非常快;间接销售,指的是煤炭企业利用中间商为小型企业和居民消费提供小量的煤炭产品。由于市场的分布情况,很多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将直接销售作为销售工作的重点,但是这种销售模式忽略了对间接销售的管理,很容易引起煤炭中间商的恶性竞争,使煤炭销售市场出现混乱。 2.销售管理的理念落后 很多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经营生产理念是“使产量、产值最大化”。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的营销理念是“以运定产、以销定产”,但是,这种营销理念没有应用到市场当中,依然延续着过去的理念,从现有产品情况出发,没有形成先进的市场理念和营销理念。落后的销售管理理念使销售的模式变得非常的刻板,销售渠道非常窄,还有一些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只关注生产没有重视销售工作,这些方面都严重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企业出现供大于销的问题,使煤炭企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3.对市场的调查不够精准 真实、准确的市场调查是销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及时的掌握煤炭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当今社会,很多煤炭企业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只关注企业短期的利益,没有针对长远目标做出详细的调查,在销售管理方面缺乏前瞻性,使销售方面和决策方面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这种方式导致煤炭市场的占有份额降低,同时也将丢失长远发展的机会,使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堪忧。 4.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很多销售人员对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掌握科学的营销手段,这些都导致了煤炭企业销售人员很难是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严重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销售理念,制约了现代营销策略的进行。很多国有煤炭企业对培训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销售人员在开展销售活动中,经常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工作,使很多销售人员在现代营销环境中“阵亡”。在销售过程中,由于销售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偏低,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和采购商进行非法的交易,使煤炭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也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使煤炭企业能够良性、长久的发展,需要提高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煤炭企业销售管理的有效措施 1.扩宽销售渠道 煤炭企业要制定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销售渠道指引方向。如果一家企业无法对销售渠道做出战略性的知道,将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制约企业良性发展。煤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开辟出新的销售渠道,进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煤炭企业要认真的了解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针对自身企业的发展,选择合理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国有煤炭企业要积极的开创新的销售渠道,针对国有煤炭企业来说,总公司要制定出统一的销售渠道。这种方式能够及时的掌握下属公司的实际销售情况,对于出现状况的下属工作及时给予帮助;进行统一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子公司进行销售控制,便于统一管理。煤炭企业在市场运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销售渠道,才能使煤炭企业应对出现的任何问题,确保销售顺利进行,提升企业整体的销售业绩。 2.开创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理念 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国有煤炭企业需要改变自身的营销理念,建立现代的市场销售观念。将“以产定销、以运定销”的销售理念深入到煤炭企业当中,将这种全新的理念应用到实际当中,突破传统枷锁的束缚,将先进的理念应用到煤炭企业销售管理中;国有煤炭企业每年要给员工提供培训,使所有员工明确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理念和范围。现代化营销不单单是销售产品,还包括对市场的调查、新产品的研发、销售渠道的建立等等工作,只有充分的了解现代销售的范围,才能煤炭企业在新时代做好销售管理。煤炭企业要树立全新的销售理念,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现代化销售理念不仅要深入到煤炭企业销售部门中,更要深入到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 3.强化销售市场的调研工作 企业要想做好销售管理工作需要强化市场的调研工作。只有详细的调查报告,才能抓住市场的先机。首先,要对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不同的特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产业结构;其次,时刻了解市场的变化趋势,按照市场的变化趋势制定出可行的销售方案。 4.提高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 煤炭企业要为销售人员提供学习的条件,改变销售人员的思维,开拓销售人员的眼界,在销售队伍的选拔中,择优录取;提高销售人员竞争意识,使他们自发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应对问题的能力;销售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营销趋势,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学习竞争对手的优势,丰富自己的综合能力,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价值。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论“互联网+企业大学”在企业销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对于我国的处方药市场,国内外药企都一致看好。但我国药企起步晚,国内高端的医药市场,基本为外资药企所垄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外资药企和国内药企在销售模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国内药企的启蒙者,外资药企的学术推广体系早已形成了相当成熟且规范的操作模式。本文就国内药企模式转换结合“互联网+企业大学模式”浅略阐述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大学;销售模式;APP终端 1 外资药企和国内药企的销售模式存在差异 进入2000年后,国内药企在处方药品市场的得到蓬勃发展,在2000-2010年国内药企如雨后春笋,在国家大环境政策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2010年后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药品零售电商模式的产生,国内药企药品销售日渐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销售模式产生了巨大差异。 外资药企其重点主要以学术推广为主,以市场为第一核心,相比而言,国内药企销售队伍则是鱼龙混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主要重点是以销售为第一核心。这就决定了外资药企更关注是否在未来一段时间稳占国内市场更大份额,而国内药企只注重在短期内是否最大产出。 要想改变这一差距,让国内企业得到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除了改变经营管理观念,在经济管理上给这些机构带来新的思想外还需要着重建设销售队伍,转变销售模式,实现由原来的销售产出模式向市场化、学术性的战略层面的转化。由于国内药企销售人员的思想僵硬,人员遍布全国各地,空暇时间少,疲于与医生交流而无法得到有效的、系统化的学习。笔者所在的药企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并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切实有效的方案。通过“互联网+企业大学”模式,有效地利用手机APP终端,让市场部的产品经理通过企业大学后台产品知识讲座视频,让遍布全国的零散销售人员充分利用营销过程中的碎片时间进行学术学习,力图用最短的时间让公司内部销售团队由销售型转向学术型。 2 通过“互联网+企业大学”模式实现国内药企内部员工的自我提升 在租用云平台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进行二次功能开发。企业大学系统可稳定运行在局域网、互联网上,通过音视频交互、屏幕广播、课件共享、文件传输以及网页协同浏览等功能,为公司内部用户提供了网络视频会议、远程实时互动式教学。 企业大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分不同场景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企业面授流程,将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融入到传统面授培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直播课程,进行异地同步授课、网络课程答疑等,从而实现身临其境、直观真实的现场效果。另一方面总公司和分公司使用同一管理平台,可实施总部与下属机构分级管理,与现实教育培训管理体制相适应。下属单位能够独立管理、资源向下共享,统计分析至上往下逐级剥离。另外,企业大学具有很强的学习过程跟踪评估功能,通过岗位培训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创建员工在线自主学习环境。 企业大学将培训学习与知识管理相结合,通过课程资源的积累、沉淀、重复使用、组合使用,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内部培训,企业大学可以让企业内部员工自主课程报名与在线学习,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实施课程安排。在重大重点项目的培训(如新员工、领导力或混合式培训)项目上通过依托平台来实现对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和数据监控,并提供新的培训体验。 重点强调在企业内部实施岗位胜任能力的学习过程中,企业大学相比于传统内部培训可通过岗位梳理,划分岗位层级明确各层级重点能力项,基于企业内部不同岗位能力,构建销售队伍的不同岗位课程与虚拟内部认证体系,利用游戏化模式及晋级式场景帮助员工建立体系化的岗位学习地图,从而有效地吸引学员的兴趣,抓住学员的眼球。 3 “互联网+企业大学”模式在提升学员的参与率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采用PC端+移动端模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在PC端进行智能推送学习内容,从而实现体系化内容教学,通过混合式培训项目教学开展各类培训管理工作。其次,移动端独有的便携性、便利性可以让员工通过社交化学习模式以日常工作为导向将学习嵌入日程工作中。最后,企业大学通过线上点播学习理论知识,线下参加面授培训,与教师学员讨论,碰撞呈现出企业内部的教学O2O模式,即线上零散时间反复学、反复用。线下面授培训多练习、多讨论,线下参加公开课研讨,以练代培从而让员工高效利用时间碎片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产品知识水平。 企业大学这种“学知识+多练习”“强互动+做考核”“专家在+同学在”的“互联网+多模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国内药企销售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从而促使国内药企的传统销售模式向市场学术性推广模式转换。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探究煤炭企业销售管理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煤炭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所以,企业必须要认清目前的环境,创新管理模式,同时要多接触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不要什么事情都因循守旧。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旧的都是不好的,而是要在旧的事物上面有所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本文就创新销售、管理、生产模式,加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对企业的销售管理进行分析,以提高企业的效益。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不足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销售管理 煤炭企业 1.国内煤炭企业销售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有的煤炭企业的销售模式是比较单一而且很多的销售理念都是因循守旧的,这样的煤炭企业是很容易被新形势下的社会给抛弃的,但是我国煤炭企业对煤炭的销售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即现在煤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现有的销售观念还是传统的有关于生产、销售的既有观念,现有的销售渠道也比较单一;对于公司的一些重要决策并没有借鉴一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大多是凭借领导者的一些经验进行的;另外,因长期的占据“供不应求”的地位,所以国有的煤炭企业对市场信息不敏感,缺少对市场的分析、预测,所以在供应上面也越来越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销售人员的门槛较低,所以大多的销售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人员素质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对煤炭企业销售管理方面的建议 上述都是一些国有煤炭企业比较明显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使煤炭企业的销售管理有所改善呢?笔者认为一个有些的企业应该注重一下几个内容:重视经营管理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注重销售人员的培养、加强对企业销售通道的建设、完善对工作人员特别是销售人员的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销售企业的风险审查制度、做好对煤炭中间商的管理、建立煤炭销售的供应链管理等等,下面是具体的建议。 2.1 重视经营管理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 因为煤炭不同于其他的商品,煤炭销售的关键之处就是要对客户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客户的需求、开发客户资源,对客户进行跟踪式的服务、最终于客户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营销战略的制定等的关键之处就是观念的创新,而销售观念的改变也是政工工作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销售的观念创新了,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才能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发展企业、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效益的提升。所以创新观念、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销售的观念、及时的更新市场信息都是我们制定和调整营销战略的关键。只有先把公司内部搞好了,才能在与客户或者企业进行共同的时候取得战略上的胜利,用企业优秀的文化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精神打动他们,这样才能在巩固市场的基础上,培养战略伙伴,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2.2 注重销售人员的培养 因为销售人员是一个企业形象的代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企业销售人员的形象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影响乃至企业的效益,所以注重销售人员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销售人员的培养,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即业务精、有团队精神、对市场营销学以及经济学都有一了解之外,还应在素质方面对销售人员进行培养,素质方面的培养主要包括销售人员的品质、销售人员的责任心、销售人员的执行力以及销售人员的营销利益和心理等方面。另外,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对客户的资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把煤炭企业的产品质量指标都交代清楚,让客户对企业有一定的了解。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的培养是需要时间与时间的,希望销售人员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2.3 加强对企业销售通道的建设 在工作中要合理配置销售渠道。而配置销售渠道等的根据就是市场的变化,配置销售渠道手段就是使直销用户和中间商之间互为补充,目的呢就是降低市场风险。通过销售渠道的配置,使销售渠道、销售人员与客户资料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信息网络,获得协同效率。 2.4 完善对工作人员特别是销售人员的奖励机制 制定系统、合理的销售管理机制,还需要建立对员工的奖励机制,明确奖励与惩罚,切实的激发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另外也要对销售人员的工作在权力方面给与肯定,这样,适当的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都是对建立合理的销售管理机制补充。 2.5 进一步完善销售企业的风险审查制度 为了有效的规避销售的风险,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实施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就要依靠近期内反馈回来的市场信息了,根据市场反馈回来等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制定出合理的风险防范以及风险应对方案。合理的风险防范以及风险应对方案应该主要包括对应经识别出的风险的跟踪、对残余风险的监视、对新风险的预防等等。实施风险防范措施还需要根据市场对风险等的评估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合同的签订、商务纠纷的解决、客户档案的建立、客户信用的评估等等都要进行风险的评估。对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也要及时的指正出来,以便能够及时的采取防范措施,尽量的避免在煤炭销售的过程中对企业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2.6 做好对煤炭中间商的管理 在煤炭销售的过程中,直接供应商和中间商的销售对象,即销售客户是不同的,中间商主要供应的就是一些难以到达的中小型的厂家以及市场,可以说是对煤炭企业销售的一个重要的补充部分。就是因为煤炭中间商在煤炭的销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对煤炭中间商做好管理工作,建立中间商的市场准入考核以及质量考评工作。对煤炭中间商的产品流向、诚信度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中间商的资质、资金、规模、实力等都要经过专业的评估才可以。 2.7 建立煤炭销售的供应链管理 什么是煤炭销售的供应链管理?为什么一个企业要重视销售的供应链管理呢?煤炭销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煤炭的产、运、销售、服务等融合在一起,切实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通过对煤炭销售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煤炭的加工、运输、搬运以及调度等环节可以及时的配合在一起,减少库存,达到降低运输风险等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调度的不及时而造成的资金流失的情况。 3.景观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之下,企业应该紧紧抓住政府的扶持政策,创新管理理念以及生产销售的模式。只有加强对自身的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等的时候使企业利于不败之地,才能使企业的效益有所提升。 4.结语 本文就现在煤炭企业销售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建议,只有当一个企业内部强大起来,与时俱进,同时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素质才可以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水泥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摘要:该文结合水泥销售管理中的实际,介绍了建立水泥销售管理系统的意义和目标。在数据库设计阶段通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做出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逐步完成了数据库的概念、逻辑和物理设计,并付之实践。 关键词:水泥;销售;管理;数据库 1 概述 水泥销售日常管理工作就是统计客户销售台账,每月的月初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对上一月客户销售数据进行核减,来获取客户目前的账务信息。信息处理量大,容易出错,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在计算机及数据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来实现水泥销售的自动化管理。 1.1 本课题(项目)的意义 对水泥销售业务的客户、入库及发货、检验出区、开票、资金及账务等日常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来完成各种业务的输入、查询和报表打印及账务核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2 本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1.2.1 数据管理和维护 1)信息入库(客户信息、开票信息、入库信息、化验室出区信息、提货记录)。 2)数据维护(包括删除和修改数据)。 3)系统设定(包括备份数据、初始化数据、接收数据等、账号管理、密码管理等)。 1.2.2 数据信息服务 1)数据查询(月提货明细、办事处应收账款及尚欠数、办事处水泥销售平均价格、办事处水泥销售及资金回笼、销售流向表、应收账款、开票量、尚欠数、客户、提货记录、资金记录、业务员个人、查询减帐明细等)。 2)报表打印(销售日报、水泥销售开票统计月报、尚欠数明细表、客户明细表、应收账款明细表)。 2 数据库设计 2.1 需求设计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数据库及系统的设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最困难、最耗时的阶段,需求分析决定了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实用。 2.1.1目标与任务 通过深入详细地了解财务、销售、化验室和发货车间的业务流程,明确用户的各类需求,完成了流程再造,确定了新系统的功能,建立起了数据字典。 2.1.2 业务流程 1)所有的客户在发生业务前都要在销售公司电脑终端前建立详细的客户信息(为客户建立唯一的代码)。 2)财务科办理手续: ① 现金客户:开票人员调出客户的唯一代码和客户名称,录入提货名细打出发票,出纳收到钱后,盖上发票专用章并激活确认该记录。 ② 合同赊销客户:财务人员根据赊销审批单录入赊销数量、单价,财务主管激活并确认该记录。 ③ 其他情况基本类似。 3)化验室在电脑终端前根据水泥质量、数量情况输入当天可以发放的区号、编号。发放车间在自己的终端前只有化验室输入的区号、编号是可选的。化验室这时就完成了他的出区。 4)发货车间: ① 库房管理员实时的录入水泥入库信息(包括类别、区号、编号等) ② 发放人员在电脑终端前调出该客户开票信息(这个信息是可见不可改的)根据客户的要求输入提货信息,打出提货单。(只有到销售建立客户并到财务办理手续并且输入的提货量只能小于或等于开票量时才能打出提货单)打出提货单同时系统自动核减开票量,自动按照区号、编号核减库房的水泥库存,这样就能实时的反映客户和水泥库存情况。 ③ 如果该客户开票量为零了,发货员是打不出提货单的。现金客户要再交钱开票,合同赊销客户要把前期拉走的水泥款结清并由财务人员根据赊销审批单为其再输入提货量。把手工的写条发放,改为用计算机来进行控制发放。 所有拉袋装水泥车辆的信息(车主、车号、驾驶员的驾驶证号等)都要输入系统,提货单上要反映这些信息。 5)数据查询:各种各样的数据存放在后台系统数据库里,管理者只要输入条件,马上就能找到需要的数据。使管理者能实时、动态地了解本单位生产经营状况。 2.1.3 数据流程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的关系,此系统主要是销售、财务、化验室和发货车间人员进行各种业务的处理,以及查询统计工作。 2.1.4 数据字典 通过在数据流程图中选取中层数据流,并对各个元素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2.1.4.1 数据项 略,见表1数据结构的组成段 2.1.4.2 数据结构 2.2 概念设计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是以需求分析中所识别的数据项、设计任务和当前的业务操作流程与策略为基础,确定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准确描述此系统的数据状态和信息结构,建立一个独立的DBMS高级概念模型。 2.2.1 概念设计任务 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属性、关键字,识别实体间的联系,利用E―R图来描述系统相关实体、属性及关系,从而达到建立良好的数据模型的目的。 2.2.2 E―R图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将统数据库实体划分为客户实体集、现金开票实体集、合同开票实体集、出区实体集、入库实体集,提货实体集、车辆实体集各实体集里还包含不同的实体。 2.3 逻辑设计 通过优化概念结构并转换为对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2.3.1 逻辑设计任务 将E-R图表达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通过为应用程序建立专门的视图来访问数据表。 2.3.2 关系模式的设计 以客户信息为例:表略,参见表1数据结构客户信息。 2.3.3 视图的设计 为数据查询建立视图以客户开票查询为例:表略,参见数据结构客户信息。 2.3.4 功能模块设计 将水泥销售管理系统业务分为六个大的模块:信息录入、数据维护、数据查询、账务核减、报表打印、系统设置。 2.4 物理设计 2.4.1 物理设计任务与目标 为关系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来确定存取的方法和存储的结构。 2.4.2 索引存取方法 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对客户信息、开票信息、提货信息中的客户编码建立索引;根据查询方式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索引。 2.5 数据库实施 根据关系模式建立基本表、视图和索引,并完成存取过程的设计。 3 结论 本系统把目前水泥销售的过程中的手工传递变成网络传递,依据水泥销售发放业务及水泥账务核减业务流程设计的,是基于微软的SQL SERVER 2000建立的,把水泥销售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来完成各种业务的查询和报表打印及账务核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浅谈企业销售管理 【摘 要】销售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市场价值。如果不能有效地销售产品和服务,就难以为下一个生产经营循环筹集足够的资金,企业将无法生存。因此销售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对销售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重点分析销售管理过程中人员的激励和销售绩效的评估,最后就国内企业销售管理的现状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企业的销售管理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销售管理;对策;人员激励;绩效评估 一、国内企业销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销售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绩效考核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但是如果运用不好则会挫伤员工,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例如由于评估标准不明确、评估过程不诚实等原因而导致的评估失败和由于反馈渠道不通畅而导致的绩效增进失效等等。还有比如各销售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绩效发放有差别时,部分销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就受到一定的打击,比如因地区差异、队伍基础等引发的绩效差异;以及考核只看数据,不考虑销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自身工作努力、积极性等因素,使基层在工作中只注重短期效益,没有长期发展的思路。 (二)激励政策目光短浅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销售管理人员的激励政策都倾向于短期激励。激励机制的缺陷导致目前市场上销售人才流动频繁,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 1.金钱激励为主忽视内在激励。 对于销售管理人员,大多数企业采取的是现金报酬计划,一般为:基薪+补贴+以销售额为业绩的风险工资+奖金。企业更多的是以高额的奖金来激励销售管理人员。这种缺少内在薪酬的高额现金报酬计划可以吸引人才,但却留不住人才。原因是高素质的人才既重视现金报酬,又重视个人发展、成就感等内在薪酬。 2.不健全的年薪制。 对销售管理人员来说,年薪制是一种比较好的激励机制,但一定要和长期激励机制结合才能克服追求短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理想的激励效果。而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年薪制在实际操作时一般是先定一个总额,然后再进行切割,通常是一半为基薪,一半为基于销售业绩的风险收入,这种激励机制虽然将收入与业绩挂起钩来,但它更强调的是销售量指标,这会使得销售管理人员更注重短期行为,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提高自己的销量,销售人员会向经销商承诺一些无法实现的条件,引发销售渠道的冲突,影响公司的形象和整体销售计划。 (三)未给销售人员规划广泛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占据的一连串不同职位而构成的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它是从参加工作开始依次从事的所有工作活动与经历按年顺序串接组成的全过程。由于企业对销售类员工业绩评价只注重当前效益,使得销售类员工流动性强,再加上有些销售类员工只是把销售这一工作作为人生的一个过度,这些都使得企业在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上很少花时间进行规划指导。 二、对销售管理人员的激励以及销售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对销售管理人员的激励建议 1. 实行全面薪酬战略。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调整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要求尽可能吻合,使员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企业的目标。由于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也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而销售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一份子且在企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销售管理人员应实行全面薪酬战略:即满足和提高销售管理人员的内在薪酬,增强他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并提高其忠诚度;同时,通过评价销售管理人员的业绩,确定销售管理人员的风险收入,并与延期支付与奖金结合起来,从而使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内外两方面共同作用就能更好地调动销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竭尽所能。 全面薪酬战略是根据组织的经营战略和组织文化制定的全方位薪酬战略,着眼于可能影响企业绩效的薪酬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对于组织战略的支持功效。全面薪酬战略将公司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和内在两大类。外在薪酬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内在薪酬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培训的机会,具有吸引力的公司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等。 2. 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 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为核心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职业生涯意味着向上的动作和个人抱负的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员工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帮助员工做好这一规划,使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员工的职业理想。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企业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核心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对销售绩效考核的建议 1.熟知销售管理人员的岗位特点。 销售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员工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群体,有明显的特点。工作时间自由,独立进行团队管理的时间多。工作绩效可以用具体成果显示出来。工作业绩的不稳定性。对工作的安定性需求不大。销售管理人员的管理具有松散管理的特性,希望工作制度富于弹性,能够给他们较多的自由,希望得到独立行事的机会以证明自己。销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必须用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来约束才能得到规范。销售管理人员独立开展销售工作,管理人员无法全面监督销售管理人员的行为,销售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管理人员愿意怎样付出劳动和钻研销售,我们很难用公式化的硬性规定来约束销售管理人员的行为,只有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能真正规范销售管理人员的行为,使销售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销售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2.销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目标。 绩效考核需要目标。销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业绩考核。工作业绩的考核是考核的核心,既要考核量的方面,即完成工作的数量,也要考核质的方面,即完成工作的质量,还要考核其在工作中的自我改进和提高的程度,如年度增长率;第二,能力考核。能力考核是对销售管理人员从事工作的能力进行的考核,一般来说,能力的内容包括理解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第三,工作态度考核,工作态度包括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责任感等。 3. 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销售管理人员的个人学习、综合素质、执行力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难以量化,故采用定性考核的方式。绩效考核中定性考核会影响到任职留存问题,但不计入考核分数的计算。业务指标、管理指标考核采取量化评价形式,这也便于管理人员在自评的基础上对考核过程进行监督,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4.明确评价方案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人。 考核方案对各项考核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人作了明确规定。如规定由总经理室负责方案的解释;数据提取以各分公司财务出具的为标准;人力资源部负责定性考核等。各项考核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岗,工作分配到人,有利于科学、高效地完成各项考核任务。对于绩效考核对象来说,就考核中的疑问,可以向相关负责人及时反馈;对于上级部门来说,如果考核中出现了舞弊行为,也便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对我国企业销售管理相关的其他对策建议 (一)要注意对客户关系的管理 目前竞争激烈并且在产品不容易差异化,如果昱客户有更多情感联系时,那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关系管理是超出对商品本身价值的主客观评价之上的客户对产品的坚持和忠诚。在个人关系起作用,或者客户因惰性而习惯于与同一商家交易时,关系显得特别重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和品牌差异化很难实现并长期保持,使得关系价值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这是目前各商家竞相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动因,一线的销售人员要学会这点。 (二)对于销售人员解聘要注意的问题 在人员解聘以前,主管应分析销售人员长期低绩效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能通过培训等提高能力,通过激励激发潜力的销售人员,应尽量予以保留,给予更多的时间和工作支持。在各种旨在提高绩效的努力均无效的情况下,销售组织应提供明确的长期低绩效且挽救无效的证据,解聘低绩效人员。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对现代生产企业销售管理特点的几点认识 摘 要:在生产企业中销售管理工作是企业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一个生产企业来说如果能把销售管理工作做好,那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并有更多的机会树立品牌。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对现代生产企业销售管理工作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平常的工作中加以运用,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关键词:生产企业;销售管理;认识 对生产企业来说完成销售目标,使销售活动能够稳定顺利地开展就是销售管理工作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企业将会利用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分配企业的各种资源。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销售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销售管理的特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将这些特点把握好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作用。 1 销售管理的意义 1.1 销售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成功地销售出去获得盈利。如果产品销售不出去,那么企业所做的工作都将变成无用功。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销售工作是整个企业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工作环节,而销售管理则可以说是整个销售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算再好,但因为缺乏良好的销售管理导致客户拿不到,那么产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而企业也无法从中获利。 1.2 销售管理的水平决定企业的命运 企业的命运关键在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而盈利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产品卖出去。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销售管理,那么这个企业的产品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长此以往的话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甚至倒退。而对于销售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来说,他们的产品更加容易被客户和消费者看中,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从而使得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加快资金的流动,使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和经营得到充分的保障,不断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使企业做大做强。 1.3 销售管理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一般来说为了树立品牌,企业会投入很大一笔资金来对产品进行包装和广告宣传,但是,销售管理则是保持品牌形象的关键。如果一个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较高,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在广告包装上的费用,而如果一个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低,那么无论这个企业投入多少资金来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这个品牌总是会很快的消失在消费者的视野之外。所以说销售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了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良好的销售管理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快地盈利,更是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2 生产企业销售管理的内容 2.1 销售计划的制定 计划是销售工作的基础,其中制定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和销售预算都是销售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同时销售计划也是销售管理的重点。销售管理的基础就是建立在销售计划之上。销售计划同时也是销售管理工作核心,一切的销售工作都要以实现销售计划为目的,围绕销售计划来开展。 2.2 销售组织的构建 企业在有了详细的销售计划之后就应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专业的有足够能力的销售组织。销售组织的主要工作则包括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消费者心理、分析竞争对手策略、向客户推销产品,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销售组织应包括市场部、销售部和客服部等部门,各部门同时运作,各司其职。市场部树立企业品牌,把握好市场的龙头,拉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销售部卖出商品收回资金,将产品送到客户手里。客服部则处理售后问题或回答客户的疑问。 2.3 分销管理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分销将成为企业的重要销售模式。分销模式投入小效率高,因此很多的企业都会选择分销这种销售模式来卖出自己的产品。分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国内外的生产企业每年都在分销管理上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实验,而且不同的企业在分销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这也导致了不同的企业都要找出一个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正因如此分销管理也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的重点工作。 3 销售管理过程特点 3.1 销售管理过程的职能循环 在销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许多的管理职能其实都是在不停地循环。从销售计划开始到完成销售计划,每一种不同的职能都是在为下一部分工作做好准备,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各司其职,但是各个职能之间的联系却又十分紧密,从而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效益,共同推动企业的进步,使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3.2 生产企业的销售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是销售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销售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制定销售计划、如何选择渠道模式、如何建立销售组织、如何对客户、经销商、加盟商和直销商进行管理、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这些方面上都体现了科学对于销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销售管理的科学性也就在于此。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销售管理人员还必须充分了解法律、财务、经济等专业的知识,这也体现了销售管理的科学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产企业的销售管理有着许多特点,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体会销售管理对企业的意义,加强对销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快更好的到达客户的手中,为企业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胡建伟(1981.12-),男,浙江丽水莲都区人,丽水市锐新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大专毕业,在职攻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生产销售管理。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医药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医学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医药事业也随之发展。医学药品事业的发展关乎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国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事业。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事业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强,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强医药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就医药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医药企业;信用管理;销售管理 信用是一个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在医药企业的经营之中,信用销售管理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为了避免账款回收中所存在的风险,大多数采用现货现款的交易方式,或者是先付款后交货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对新产品的推广有所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这种经营方式与我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不相符,进而对我国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有所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医药企业应该加强信用销售管理。 1 我国医药企业信用销售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 医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信用管理意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相应的信用管理功能,甚至有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信用管理知识没有任何了解和涉猎。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理解信用管理在一个企业之中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尤其是在医药企业之中,多数管理者缺乏信用管理的意识。由此,我国大部分的医药企业缺少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无法有效地利用企业信用进行市场的开拓,导致医药企业的发展止步不前。 1.2 不能准确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效益实现 如果企业实行信用销售,那么在企业销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和物流不相符的现象,致使企业无法及时进行货款的回收,并且使产品销售所消耗的资金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充,最终导致企业在这项交易之中投放新的资金,影响企业的利润。虽然信用销售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入利润,但是其并没有实现现金流入的增加,通过赊销方式所带来的收入,是以企业的信用为基础,进而获得某些虚拟的资产,并不能带来实质上的收入与利润的提升。 1.3 没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是由于其对企业信用管理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少专业的管理部门。部分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职责并没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管理,有些企业由销售部门承担、有些企业由财政部门承担。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而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销售部门的基本职责是加强企业的业绩,而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企业的资金流量,其对客户的信用背景并不重视,进而无法准确地判断交易中所存在的风险,导致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产生工作活动上的冲突,致使销售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促使企业信用销售管理质量下降。 1.4 对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有所缺乏 对客户的信用档案缺少了解会使公司出现诸多问题,总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在业务管理方面,业务人员没有对医药零售药店的客户进行相应的调查,对其资信状况并不了解,可能出现企业在收账的过程中发现该药店已经倒闭的情况,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回收;企业对赊销客户没有充分的了解,如果销售人员没有合理全面地进行工作的交接,那么很容易出现赊销客户查询不到的情况,导致企业的账款无法回收;面对数量庞大、关系复杂的信用客户,有些企业在核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并且无法及时发现这种错误,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收款的动态和债务企业的营运详情缺乏了解,从而造成人为坏账的出现,为企业带来损失;如果追回、索要应收账款的相关凭据出现丢失、散落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按时收回应该收取的账款,并且只能收回部分账款。或者有一部分账款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回收,然而由于凭据的缺失,没有足够的证据,进而导致账款无法收回,最后为企业带来损失。 2 建立有效的医药企业信用销售管理机制 2.1 加强医药企业信用营销管理的意识,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营销管理的意识是企业建立有效信用营销的基础。企业之中,信用管理部门相当于财务部门,其都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为了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该部门可以由企业的总经理直接领导。从事信用管理工作需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其要求信用管理的总负责人具有扎实的信用管理知识,熟练的信用销售技巧,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内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档案管理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信用分析;外勤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能够依靠法律知识进行符合要求、具有效率的电话催款、商账催收等业务。除此之外,还需要诸多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辅助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 2.2 完善对医药企业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 完善医药企业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是医药企业提升信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企业需要执行相应的信用政策,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 通常,按照销售渠道的不同,其可以分为五类:企业直接对客户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批发商,进而对顾客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而对顾客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而对顾客进行销售;企业产品经由医药物流配送企业的配送,再通过医药批发商、零售商,最后销售给顾客。根据这五种分类,企业可以对医药的批发商、零售商、商以及物流配送的企业进行不同的信用档案管理。 根据营销管理可以分为两类顾客,一种是普通客户,另一种是核心客户。其以“二八”原则作为基本的划分标准。具体来说,如果80%的客户实现了20%的销售额,那么这种客户就是普通客户。反之,为核心客户。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地域或省份进行划分,或者根据客户与企业之间合作时间的长短进行划分。 完成客户的分类之后,企业要对客户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其需要收集的主要内容有三项:首先是客户的基本情况――法人代表的相关信息、企业的注册信息、企业的经营范围等内容;其次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政状况,尤其要对该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的信息加强了解;最后就是对本企业与对方公司的合作情况的了解,其中包括双方的合作时间、合同内容、结算方式、付款进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进而对合作方的品德、资本、能力、条件、抵押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地判断。 除此之外,在进行企业信息归类管理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尤为重视。一种情况是企业通过零售商对顾客进行销售的这项销售渠道之中,零售商大部分为医药店或者医院。如果零售商为医院,并且这个医院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么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仅根据上述三项内容进行判断,因为这类医院经常会进行长期且大量的医药企业货款的占压,用这种方式减少医院从金融企业中的贷款,进而减少利息费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院院长会在几年内进行更换,而新院长常常会以各种借口对上一任院长所欠下的货款进行拖欠,最后导致医药企业增加收账费用或者导致收账困难;另一种情况就是医药企业与将要进行制度更改的药商进行交易,这其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性质的药品批发、零售商都需要进行制度的更改。如果医药企业对药商需要改制的情况有所了解,那么其需要加快催款的步伐,避免改制后货款的拖欠;或者用仓库中的过期药品进行抵账。最后导致医药企业回收账款困难,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2.3 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工作程序,加强对日常应收账款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符合操作的工作程序。为此,可以建立三段式的管理,也就是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有效的事前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拖欠风险的发生,实施事中控制能够避免部分拖欠的情况,事后控制可以挽回拖欠所产生的损失。进行全面控制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坏账。 日常收账的管理也是企业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产品销售给客户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货款的回收,那么企业就无法完成经营周期,进而导致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利润,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4 提升销售人员的素质,创建合理的销售人员考核指标 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账款的追收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销售人员能力的培养,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创建合理的销售人员考核指标。为此,企业需要将回收率和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进行捆绑,从而促使销售人员更加积极地做好回收账款的工作。在考核指标的创建方面,其需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销售额;另一方面是坏账的情况。其有特定的计算公式: S=S1-(B-S1×b)P 公式中的S代表着考核销售人员的基本标准;S1是指销售人员为企业创造出的销售额;B为坏账额;b代表着企业销售额中可以出现的坏账比例;P代表着公司在纳税前所获得的利润。该考核指标的创建思路主要是根据销售人员为公司带来销售额的过程中产生的坏账,扣除公司可以产生的坏账额之后,再除以企业在纳税之前所获得的利润,进而得到考核所需要的结果,在销售人员的销售额之中,应该将这个结果扣除。以此作为考核销售人员的基本指标,在销售人员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丰富销售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销售人员的应变能力,进而带动企业账款的回收,确保企业的利润。 3 结 论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信用销售管理是企业经营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加强企业信用销售管理有利于企业对风险的规避。为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销售管理制度,加强账款的回收,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目前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成本会计教学改进的新途径。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强化成本会计职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充分重视成本会计。教育界是成本会计理论研究和发展的基地,而高职又是成本会计实务人员的培训中心,应当充分重视高职成本会计课程的教育,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成本会计意识,为企业培养出适合时展的会计人才。笔者就目前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改进的途径。 1.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1.1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特点。成本会计计算方法多,且每种方法都有一系列公式,复杂的计算,从教学、从实际工作来讲工作量都非常大。 成本会计程序复杂,图表多。成本会计的计算程序较财务会计要复杂得多。如企业成本核算的分步法,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之分。逐步结转分步法既可以采用综合结转,也可以采用分项结转,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综合结转又可按实际成本结转或按计划成本结转。如果要弥补综合结转的不足,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工作,而成本还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计算过程,成本还原时,数据的汇总和分配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成本计算表,而且成本计算表与表之间有数字的引用关系,彼此联系,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整个过程繁杂而具体。 1.2当前教育界对成本会计教学重视不足。在我国会计教育体系中,《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其内容介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然而在教育界,相对于对财务会计领域的重视程度而言,一直存在对成本会计的忽视,认为成本会计附属于财务会计,没有充分认识成本会计的重要的、独立的地位。然而实际上,与财务会计相比,成本会计更加关注企业内部运营和管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会计课程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与财务会计从初级到中级、高级的体系相比,成本会计教育显得十分单薄。 1.3高职成本会计教材尚待完善。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材上看,缺乏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内容,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 1.4高职成本会计教学偏重理论性,实践性教师缺乏。长期以来,成本会计教学忽视了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忽视了应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需要。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事实上,虽然有部分教师参加了社会实践,但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仍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基础不错,但实践功底较差,很难把理论和实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实践教学不生动、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运行实际。学生实习机会有限,成本会计实践不足。 2.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途径 2.1对教材的改革。教材是学生和教师交流的主要纽带,在编写时要考虑到学习目标、案例导入、知识库、问题与思考和练习题等模块的设置。内容上及时补充最新的成本会计理论与案例,比如现在的成本会计教材就应该强调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等。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原则,促进成本会计教材的创新。 2.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辅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根据成本会计的特点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仿真度较高的模拟实践操作流程,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为了使学生重视实践环节,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打分,并占到总成绩的相当比例,同时安排好实践教学时间。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同一些企业进行联系和洽谈,比如学校可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为企业量身定作培养会计方面的对口人才,以此为条件,将该企业作为学院的实训基地。在有经验的企业会计专业人士指导下教学生学会以下内容:从建立成本账户开始,然后是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分摊,接着形成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出成本报表,直至进行成本分析、控制等。最后,教师在实践环节之后,应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将实践环节纳入考试考核范围,并占有一定比重,进而完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2.3加强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要想增强学生的成本会计意识,培养符合时展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加强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必须含有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思考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先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辅以一定的作业,而后再结合案例教学,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分阶段式多元化教学。《成本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改注入式为引导启发式、讨论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其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讲授和现场调查、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的分阶段式多元化教学。 2.4建设高素质的成本会计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肩负着培养一线会计人才的使命与责任,会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师资引进应以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为主要对象,师资引进的重点:一是满足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基本需要的人才;二是选派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三是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以弥补其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四是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如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引进或招聘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并将这些企业建成院外会计实践基地,安排师生到会计现场实践,丰富师资队伍。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但是教学改革与创新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基于课程教学的特点,选择真正有助于将“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能力。本文以高职成本会计课程为例,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积累,谈谈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成本会计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4年9月出台了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关注度,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术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也成为各高校201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基于课程教学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会计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成本核算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还是值得人深思的。 一、成本会计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成本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系统性都较强的课程,尽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不算快,但是计算的方法多、计算量大,导致学生接触该课程后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课堂教学的方法不得当,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常规的成本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明确 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职能是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的掌握需要学生熟悉和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特点、管理者对成本计算的要求等,但是我们的学生与生产企业的接触很少,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学习是在抽象和虚拟的状态下完成,即使将费用的分配方法学会了也不会具体应用到实际的成本计算当中,因而学生的课堂学习缺少基本的源动力,导致课堂教学很多情况下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很难达到企业对成本会计岗位的基本要求。 (二)教材的编写过于注重成本计算方法的讲解 现在的高职教材编写虽然提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但是很多教材也仅仅是改变了教材编写的形式。就成本会计教材而言,也大多是先介绍各种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并结合例子具体说明各种方法的计算过程,然后是介绍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这种编写法仍然是把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分割开来,课堂教学以讲授每个知识点为目的,将成本计算演变成在练习本上做数学应用题,这样即使学生单个计算方法掌握再好,因为没有将各个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功用形成系统化的认识,造成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现象。 (三)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 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往往是先由老师讲授,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后记住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以章节的形式出现,彼此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这种把操作性极强的成本会计课程变成单纯理论学习的教学方式,先不说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会让学生误解成本会计的实际内容,认为成本会计就是简单的数据加减,从而忽略成本会计一些必备的基础性工作和条件,更不可能达到让学生熟悉整个成本核算流程、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成本计算的速度等教学目的。 二、成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几点做法 (一)以典型成本核算案例为主线,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连起来 由于成本会计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的设计上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过程展开。第一堂课最好安排学生观看生产工艺视频,有条件的话实地参观企业的生产现场,让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有一个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了解和体会本课程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以一个企业实际成本核算案例作为主线,从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到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再到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成本核算流程中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前提下,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并建立相应的明细账,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确立成本计算对象的目的和方法,也了解了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的区别。再者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会了案例中的方法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其他的费用分配方法。这种任务驱动的方式,学生对成本会计的理解不再是书面上的数学计算,而是真正理解了费用要素归集和分配的含义及方法,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成本会计基本技能为核心,一方面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将任务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等引入到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来,提升学习兴趣。由于成本会计实际操作中需填制大量自制原始凭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各种费用分配表,然后展示并讨论,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费用分配的原则,还可以熟悉原始凭证的设计要素,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技能。再如成本核算各个环节均包含多种计算方法,学生逐一掌握这些计算方法有较大难度,如果告诉学生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或者最主要的区别点,则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很多。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这三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就是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是否相互分配费用,将这点牢牢抓住了学生对这三种方法的掌握也就变得简单了。另一方面,传统的讲授+板书的教学方法仍需要保留和传承,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信息量,但是讲授+板书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运算过程,加深记忆。 (三)将EXCEL软件工具的运用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 成本会计的数据统计、计算量很大,而Excel通过预设的公式,可以快速完成各类复杂的运算,大大提高了数据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教学中,我将成本核算案例的资料、费用分配表和成本核算相关的明细账以Excel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电脑中利用Excel的完成材料、工资等费用要素的归集和统计工作,并编制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同时在电子账簿中完成登记账簿的工作,完成一个成本核算流程的操作。将Excel软件工具引入成本会计课程,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运算的恐惧心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使用EXCEL软件工具对财务会计工作中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岗位核心能力,强化学生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承担企业日常财务会计信息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需要每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训练”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胜任岗位的能力主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最终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浅论高职《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摘 要]基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成本会计”教学经验,从《成本会计》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三方面提出了一些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 改革的思路和实际做法,并总结了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中的经验和不足。 [关键词]高职教育;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 《成本会计》课程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较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与财务会计课程比较起来,成本会计的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围绕计算产品成本这一条主线来进行,同时介绍了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内容。由于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多,加之在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表格计算,记忆烦琐的公式,让不少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导致教学效果也大受影响。 1 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成本会计教学岗位任教多年,发现目前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1 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题,将重点仍然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教师侧重于让学生掌握经验,学会模仿;而不是采取探索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案例中归纳到理论层面;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不够科学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对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的讲解,不同知识点的方法、公式多,又比较相似,让学生容易记混淆。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相互割裂,不容易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1.3 使用的教学方法陈旧、老套 《成本会计》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采取填鸭式讲授法教学,教师满足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学会编制和计算成本表格,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记录和流转程序以及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表间的结转关系无法有一个直观了解,对实际中的成本核算流程缺乏感性认识。 1.4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成本会计的实训课程,但由于实训课程是在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而且主要是以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为主,让学生通过成本会计核算软件来进行实训,学生很难区分生产工序和生产步骤,也不容易理解生产中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和在产品转移方式,从而影响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步法等的计算。 成本会计实训课时较少,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大量的成本会计仿真实训。面对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多个料、工、费项目,需要通过不同的成本核算表格以及不同的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学生只能望洋兴叹,满足于能按时对照实训答案完成实训,导致学生的账证意识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费用分配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成本计算单和相关成本账簿之间的结转对应关系;更无法对实际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形成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对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等职能的训练更是缺失。 综上,笔者试图通过《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尝试重组课程内容,将按照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与步骤展开的课堂理论知识串联起来,使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职生在仿真实训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能力。 2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改革的思路 2.1 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成本会计岗位及其工作过程的特点,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将《成本会计》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合理创设六大学习情境: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规律,按照从单项到综合的方式排列六大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层层递进。再将学习情境根据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项目,并根据每项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案例和单元实训。积极注意调查学生的反馈,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进。 2.2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项目,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条件,机动灵活地运用比如模拟仿真教学法、边讲边练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务有机结合。 比如,在讲授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时,鉴于学生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已学习过有关内容,笔者在课堂上采用模拟仿真教学法,先给学生用挂图展示职工薪酬核算的业务处理流程,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成本核算项目小组,直接给出仿真模拟企业的职工工资凭条、职工薪酬汇总表、计提五险一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汇总表等原始凭证,要求学生自己为企业编制企业职工薪酬分配表。学生根据下达的工作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教材),按照岗位进行核算,完成相关成本单的计算,同时完成相关账务处理。 2.3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训课程的教学时间,并在教学实施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变学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大量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边讲边练教学法,模仿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给学生分配相应的成本会计核算角色,布置成本核算任务,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相互讨论,进而完成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成本会计属于内部会计,设计企业的商业机密较多,学生很难找到在企业实习的机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只能以校内实训为主。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参照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三个层面的实训。 (1)“单项手工实训”。根据成本会计不同的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核算任务,设计单元实训任务,分发记账凭证和成本费用账页,教师在讲授完理论教学内容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随堂进行单项实训。 (2)“综合手工实训”。将三个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两个辅助成本核算方法――分类法、定额法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按“建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成本会计报表”的成本核算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对整个成本核算流程和账证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3)“企业模拟仿真实训”。“企业模拟仿真实训”通过成本会计教学实训软件来进行成本核算电算化实训。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成本会计岗位职责将学生分成组,分阶段规定实训任务,对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并分阶段检查学生的实训效果,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开发高水平的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研发教学课件时要突出各成本核算流程的整体性,对成本核算流程可设计一些动画,以增强趣味性;并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Excel软件设计成本核算计算模板;利用班级QQ群以及微信等现代通信设施与学生在课下保持联系,增进师生互动。 3 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效果 笔者在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2011级、2012级学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实施了接近2年的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堂实践效果的反馈,笔者重新构建了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设计了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撰写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标准;制作了精美的PPT教学课件;并对所有成本会计学习情境编制了Excel成本核算模板;编写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成本会计实务教材与习题册,该教材在使用中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也提高了教师的执教水平和学生的技能。2013年和2014年,笔者连续两年担任指导教师,带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2011级和2012级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各四名学生参加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在2013年,生科代表队在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并荣获成本岗位二等奖;在2014年,生科代表队在大赛中荣获总分第二,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也在该次大赛中荣获优秀教师指导奖。 4 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中,也遇到了一系列还需要在未来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如何将学生运用Excel编制成本计算表和成本报表的技能与成本会计课程常态教学相融合?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于成本会计案例的编写水平;减少理论教学实践不等于降低理论教学质量,如何做到在课时不变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调整到最优?如何更好地对学生的成本会计模拟仿真实训进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这些都是笔者在未来的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高职成本会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实践 【摘 要】本文结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年来在成本会计课程开发与设计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总结了如何确定课程设计思路、选定课程内容以及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来实现该教学模式。成本会计行动导向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关键词】成本会计;行动导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构成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明确了高职教育目标应是: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岗位所需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成本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如何适应这一需要?成本会计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这是每一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长期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基本的会计理论知,使学生综合素质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成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自2008年以来平均每年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获奖十多项,这些均与我们一直重视和坚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不可分的。 一、成本会计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通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逐渐开发形成了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1)围绕成本会计岗位职责展开课程设计(2)根据企业需求并结合学生后续发展的需求去确定课程内容;(3)按照工作项目的先后,秉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4)构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从旁引导”的课程教学模式(5)建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机制(6)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课题组在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明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基本职责,发现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是核算和分析。而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确定本门课程的核心是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并根据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进一步细分为模块。模块的编排大致采用“导入案例-理论知识的讲解-XX的核算实例”三个部分。 2.课程内容的选取。(1)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由于成本核算差错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损失,因此,成本会计岗位人员的基本职能首先就要求掌握基本的核算程序。从企业成本控制的角度看,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而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难点之一即是会计数据之间的对应、稽核关系。本课程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对数据的计算,而是以各项会计数据以报表为载体进行传递,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定重点考虑了原始凭证的编制以及其与记账凭证的衔接。(2)根据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本专业学生毕业条件之一即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助理会计师对会计科考试的内容,由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所对应。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涵盖了助理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考试大纲成本核算部分的内容,此外,会计实务界顶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科目均涉及成本课程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顺利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奠定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课程内容的组织。(1)按照工作项目的流程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作项目之间存在着顺序的要求。比如说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得到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之前,必须完成生产要素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因此,在,在教学过程中,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分配就应放在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之前进行。(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讲解的方式来组织。以往的做法是先讲理论后讲案例。这种情况下,学生由于欠缺感性认识,很难理解这些理论。然而如果是先直接讲案例,再总结引出理论,则学生在做实践项目时由于不知整个操作流程,而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的引导去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本项目的做法是将各个项目相应模块的编排大致按照“导入案例-理论知识的讲解-XX的核算实例”的讲解过程,将理论穿插到企业成本核算的操作过程中去进行讲解。 4.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法知识容量大,但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唤起。本项目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成本会计主动性。例如在讲解项目“销售成本的确定”时,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来进行阶段性总结。设定角色销售人员、产成品仓管员、会计人员等角色,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生产流程和成本核算。 5.课程考核。教学考核中,建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机制。平时成绩由上课考勤、回答问题、课堂作业、学生自主测评得分(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日记)组成,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6.师资队伍。通过组织专业教师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参加培训班,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培训了“双师型”专业教师。现在,执教成本会计课程的专业教师,除开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之外,均已取得了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成本会计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从2010年在2009级学生开始实行,目前正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逐步运用于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这三年来的实施和不同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很快,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教改实施效果 通过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学生专业素质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得到了周边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的一致好评。比如重庆方舟事务所负责人就明确表示非常欢迎我院毕业生。而且用人单位明确反映施行教改后毕业生的质量较施行教改前的毕业生专业能力有所提高,岗位适应周期变短。 成本会计课程是助理会计师考试内容“初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专业证书考试。教改前我校学生助理会计师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而教改实施后这几年来本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均在45%以上。而助理会计师考试通过率一般为11%左右。同时,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各项国家级、市级竞赛中共取得奖项合计15次。 教改的实施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本项目教师在市级、校级各类教师技能竞赛中,共9人次获奖,并多人次受邀担任市级技能竞赛评委。 三、问题和思考 在教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企业的需求逐渐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在校的学生,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去适应企业的需求。但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又怎样去应对企业的需求?这个问题的实质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我国目前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各级各类教改也围绕着这项目标展开。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于高校的考核中权重最重的指标就是毕业生就业率。企业只需要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才,因此,就业率是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这种情况下,毕业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烈、掌握速度快慢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应当综合考虑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后续发展能力。当前各高职院校开展的各级教改,大都是以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今后的教改工作,应当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关于五年制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快,其中的成本更是日趋系统化、科学化。我们的高职会计教学也要认清现状,加快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如今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产和发展,除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降低产品成本外,还要注意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形成了现代的成本会计,其使用率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我们在这方面的教学也要不断地改革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与国家的需求。 一、认清现阶段五年制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的不足 1.对成本会计重视不足 成本会计更趋于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中的成本会计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现阶段的会计教学没有将其作为教授的重点,很多教师也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学习与教学,师生的重视力度都不够。 传统的高职会计仍以课堂教学作为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灌输模式,费时费力,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2.教材的实践性不够完善 成本会计发展于近几十年,并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其制度与操作都有着不断的变化,可是我们的教材依旧是以前的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呆板,实用性不强。导致教出来的学生只能考试,而不能从事简单的成本会计操作。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套用了传统的成本专科会计的教学思想,基本上仍是“学术教学”,有的只是简单地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改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3.创新意识不强 成本会计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收集、核算、分析,从而实现成本控制与成本预算的目的。但是,在教学中的成本会计,数据是现成的,公式是统一的,核算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学生无需创新,只要模仿、套用就可以了。 4.教学与就业脱节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更趋于考试与考证,与实践应用的成本会计相差甚远,导致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会计职务,甚至放弃会计专业。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要求 1.从实际出发 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针对的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若将岗位分解,就是面向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模块。从教学主客体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从具体内容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就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及其组合。 2.结构合理 教学模式是指向教学结构的,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这就要求纵向教学结构要顺序衔接,横向教学结构要结构合理,教学模块要组合恰当。 3.实践技术信息化 建立以单元知识与技能为系列的会计教学单元库、模块库,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增加内容全面、样板性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等,扩展实验项目内容,使之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提高实验室硬件的档次,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实现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组建模拟公司、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三、以社会需求为指引,创新改革成本会计教学模式 1.引入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从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出发,将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技能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结构形式均围绕该技能,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行动化学习任务。项目教学法需要把书中几个重要知识点分为几大项目,例如根据成本会计具体核算内容将核算方法分为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将这几种方法确定为应完成任务,明确各项目学习目标与工作任务,将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作为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高职高专人才的培训需求,同时也是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2.应用图示教学法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从宏观角度来说,一是成本核算部分,二是成本控制与管理部分。成本核算部分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分析学习,而成本控制与管理部分可以应用图示教学法。图示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抽象理论具体化,零碎知识系列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一般期末转出后结平,生产费用最终都归集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这时可以使用基本生产成本的“T”字账户,使得结转过程形象生动,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成本是从哪结转,要结转到哪去的过程。 3.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成本会计核算公式多,费用分配表、费用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多,用黑板板书不仅非常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可能将所有表格都板书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直观地演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上的应用是会计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图、文、声、像并茂,具有直观、具体、 生动和使用快捷、方便等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公式、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等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展现。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较迅速地将前面所学知识点调出,加深巩固学生印象。并且可以和当今制造业的发展形势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播放企业生产全过程,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企业工艺流程以及成本计算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训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应采用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训力度,开设仿真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现代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是高职会计教学的核心问题,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也是未来会计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适用的新型财务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
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银行保险业务在我国十分流行,银行和保险公司都争相地开展了这项业务。但是我国银行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国银行保险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实现我国银保深层次合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银行保险 合作 模式 一、银行保险业务概述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在金融服务一体化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的一种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银行保险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较权威的解释是:保险公司和银行通过一体化的形式将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从而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要求,并通过销售渠道、客户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实现双方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战略。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银行保险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从销售角度讲,银行保险是行业间的交叉分销,是银行通过向其零售业务消费者提供保险产品而渗入保险业;从统一机构的角度讲,银行保险是一种业务策略,它由银行或保险公司发起,把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统一到一个组织下领导,向共同的消费者更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更广泛的角度讲,银行保险是银行或保险公司以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运行于金融服务市场的一种策略。 根据国外银行保险发展历程,一般认为国外银保合作经历了以下四个不断由浅入深的合作模式。 (一)分销协议模式:这种是最基本的银行保险模式,即银行和保险机构达成一个销售协议,利用各自的网络、机构、人员优势,销售保险产品或提供保险服务。保险公司按照国家及行业规定或协议约定的标准,支付给银行手续费用。 (二)战略联盟模式:这种方式仍然是以协议委托业务为主,但双方合作的内容和范围更全面、更广泛,而且双方对于银行保险的战略意识、战略思想、战略部署和战略行动都取得比较一致的共识,为了共同的目标,推动共同的发展,实现银行、保险、客户三方共赢。 (三)合资企业模式:即银行和保险机构合资建立一个公司。银行和保险机构之间形成了资本纽带关系,在这种模式下,银行提供品牌、客户和销售网络,而保险公司则提供产品和负责客户服务和管理。 (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银行通过收购直接控股或成立专业的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实行混业经营,将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展到保险领域,经营内容渗透到保险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银行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客户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银行保险互相促进、互相推动。 二、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现状 由于银行保险能够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实现业务的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带来的收入波动。而且,通过银行保险业务可以实现银行和保险机构对自身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因此银行保险业很快进入到中国,而且其保费收入也在这几年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1-2005年我国总保费及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表(单位:亿元) 保险业总保费收入 银行保险保费收入 银行保险保费所占比重 然而,我国现阶段银行保险发展模式仍主要采取“分销协议”合作方式,尚未实现银保业务的充分融合。由于受政策与持股比例的限制,银行难以实施自身合作战略,而保险公司利用与国内银行的资本纽带关系,更多地透过银行完善的经营网络拓展国内业务,仍未摆脱一般模式。并且在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自身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保障低 随着银行保险的发展,各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一些便于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但产品种类还比较单一,各家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满足不了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价格恶性竞争。 2.银行主动性不强 银行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保险公司主推的投资分红类险种容易引起客户对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的比较,使银行担心其中长期存款大量流失。因此,银行在银保合作中表现得不够重视,对银行保险在人员、网点和技术上的投入不足,银行柜员也没有接受正规的银行保险方面的培训,致使他们不了解保险产品,在思想上也不够重视。 3.银行重手续费高低、轻分配 现有的银保合作关系中,银行掌握着大量的网点资源,在销售渠道上占有主导地位,因此,银行可以按照手续费的高低选择合作伙伴。这就迫使保险公司之间展开手续费的恶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于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无法实现长期的业务发展,更不利于银保合作达到双赢。 4.短期行为 当前,银行利用保险公司争夺销售渠道,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心理,采取“一对多”的开口协议合作方式。在银行与一家保险公司的合作中,若其的保险产品不受市场的欢迎,或者是出现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品时,银行就会转向同其他的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因此,银保双方缺乏长期的共同利益,而令双方的合作无法深化。 三、银保深层次合作的建议 1、我国银保合作模式的选择 国内银行保险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开放式的销售协议这种初级的合作模式。国外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表明,银保合作必须从协议合作走向战略联盟最后到金融服务集团。在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制度的情况下,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显然是一种理想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 其一、战略联盟的建立能有效地促进银保双方深层合作,有利于双方在业务、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综合咨询、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可以帮助银行为客户提供保险建议,有利于银行客户接受保险保障,提高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有利于实现银行保险双方利益的均衡。 其二、目前国内银保合作所存在的各种障碍的重要原因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益的失衡,银行在获得高额手续费的同时,保险公司则处于微利甚至是无利的地位,这有悖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若双方达成战略联盟,实现银保长期化合作,就可以保证相对公平条件下双方的互惠性。 2、银保深层次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深化改革,加快保险业自身的发展 国外银行与保险的深层次合作是在保险业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于我国保险业来说,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加快保险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加强保险宣传力度以提高国民保险意识,才能在根本上发挥银行保险的战略优势,达到银保双方利益的双赢。 其次,维持并深化协议关系 银保双方通过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开展保险产品分销业务,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对彼此的企业文化,市场战略以及经营理念进行深入地了解。双方逐步实现从简单的业务到产品、技术、管理的融合,再到资本、客户资源的融合,使银保合作不再局限于表面的分销协议,而是逐步形成长期的市场合作战略联盟的局面。 再次,加强监管,立足长远 保险监管部门在当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应该积极为银保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创新能力,降低金融风险,通过银保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同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克服银行短期行为。而银行与保险公司必须立足长远,树立全方位现代化的经营观念,避免短期行为,实现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双赢。 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浅谈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论文 关键词:保险业 经济 效应 社会效应 山西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经济的稳定协调 发展 ,还是社会结构的变革与适应,都离不开保险业的作用。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社会稳定及协调发展效应愈加明显。文章从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两方面对山西保险业发展的功能进行了评述。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保险业大有作为。第一,发挥经济助推器的作用,通过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为人们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利支持,可以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通过养老和健康保障,保险可以解决人们生活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 一、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 1.经济补偿效应。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通过向所有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来补偿少数被保险人遭受的意外损失。因此,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包括受损者在内的所有被保险人分担。作为一种集合和分散风险的机制,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和保险经营技术的提高,经济补偿效应将逐步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 自然 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重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人民生命和财产多次遭受重大损失,保险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经济补偿的重任,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1998年特大洪灾和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及重大煤矿事故中,保险业及时赔付,有效地恢复了生产和安定了人民生活。同时,越来越多的 企业 、个人把商业保险作为养老、医疗保障和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04年山西省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保险金达到19.7亿元,2005年达到20.08亿元,2006年达到25.27亿元,2007年达到52.5亿元。例如,2004年8月18日,大同合成橡胶集团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生产线遭受严重毁坏。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接到报案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查勘后,立即支付预付赔款400万元。并于2004年12月24日经公估机构里算后,向大同橡胶集团支付赔款869.59万元,使该受灾单位迅速恢复生产和经营。2004年10月7日,山西运城虹桥旅行社承办的 旅游 团发生严重车祸,造成3人死亡、8人重伤、12人轻伤的恶性事故,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支付旅行社责任险赔款125万元。2008年3月9日,阳泉市平定县山西海祥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造成6名矿工窒息死亡。大地保险阳泉中心支公司接到报案后,加大理赔“绿色通道”的开放力度,及时支付保险赔款120万元。 2.资 金融 通效应。金融是 现代 经济的核心,保险业是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许多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契约型储蓄机构筹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具有来源稳定、期限长、规模大的特点,内在的投资需求使保险公司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资金,而且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具有资金融通效应。保险费是预付的,保险赔偿或给付责任要在整个保险期内履行,还有损失发生与给付之间存在间隔、历年赔付率波动、巨灾发生的可能性等因素,因此保险公司要提留各种准备金。运用暂时闲置的大量准备金保证保险资金的运动是必要的,投资可以进一步增加收益和增强给付能力。投资收入既是金融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保险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保险业通过收取保险费,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建立保险基金,再通过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形式进行资金运用,为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建设融通了资金,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支援了经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改革顺利进行。2004年,我国各省市保费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保险需求弹性值为1.49%。 保险资金通过投资国债、证券投资基金和同业拆借等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的资金融通效应将逐步得到发挥。 3.收入分配效应。保险基金的形成涉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往,即感到风险的行为主体(投保人)愿意出钱(保险费)给另一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收到保险费后形成保险基金,当保险人出现保险事故发生损失时,愿意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赔(给)付。这是典型的交换,社会保险的财务及给付机制影响到储蓄与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供求和收入再分配的形成。 二、保险业发展的社会效应 保险作为现代生活风险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贯穿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险所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而且成为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全的制度安排,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纠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效应逐步发挥。 1.社会稳定效应。保险公司从承保、 计算 费率到理赔都要与灾害事故打交道,需要掌握财产的分布和各种灾害事故损失的统计资料,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积累防灾防损经验。减少灾害事故能相应减少保险的给付,从而增加保险资金积累和降低保险费率,所以保险公司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强防灾防损工作,宣传并向防灾防损部门投资,把防灾防损作为保险的首要任务。保险赔偿只是分摊灾害事故损失,但整个社会仍受到危害,只有防灾防损才能减少灾害事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投保人投保只是预防万一,他们宁可保险费白缴,也不希望灾害事故发生。可见,保险公司是社会防灾防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 目前我国下岗失业人员较多,保险业正确处理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以社会稳定为己任,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仅通过招收业务人员,就解决了130多万人的就业难题,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2.社会保障效应。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快 发展 ,社会保险费收入和参保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政策,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不能满足人们大病医疗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们退休后维持现有生活水平的需要。为弥补这一缺口,保险业报出了一系列商业医疗、养老保险,满足了人们较高层次的保障需要。养老保险不仅可以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且可以减轻子女负担,增加扩展家庭效用,还可以增加子女 教育 投资,提高收入预期。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解除了人们医疗、养老等的后顾之忧。 3.社会管理效应。作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条件下辅助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保险可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政府可以运用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手段辅助社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 风险管理日益成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需求将更多地依赖于时常化的手段来解决。保险将逐步成为个人生涯规划和家庭保障计划的重要内容。 4.本地化效应。保险业只有融入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近年来,山西省各保险公司不断寻找保险发展的增长点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从支持支柱产业、服务“三农”、推动责任险等方面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宽保险发展领域。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储量为最。煤炭行业是山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安全保障问题又是备受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推动煤矿雇主责任险发展,组建专业性煤炭保险公司。针对各地频繁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责任事故,2004年12月,山西省在采煤行业推动开展煤矿职工工伤保险、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等。2006年11月,山西省开始将商业责任保险机制引入全省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采掘业、建筑业等高危行业,大力引导和鼓励生产经营单位积极投保责任保险,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 [内容摘要]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诚信状况却令人堪忧,诚信缺失已成为保险业不容回避的严峻挑战。本文将保险学与经济学、伦理学相结合,探索了市场经济中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冲突与摩擦下的保险诚信问题,认为构建以诚信为本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对于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保险业;伦理;诚信;制度 保险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诸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概念。由于在中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诚信缺失已成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因而,将保险学与经济学、伦理学相结合,探索在市场经济下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的保险诚信问题,并进而思考如何推进诚信制度建设,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当前我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及社会根源 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快速发展。2005年,全国保费收入已达4927.3亿元,同比增长14%。截止2005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15225.9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240.1亿元。①然而,保险业的诚信状况却令人堪忧。2005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04年度十大不平等格式条款”,并对其进行了点评,在这十大不平等格式条款中,保险条款就占了两项。2005年 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以“577份保险公司合同隐含‘坑人’条款2100多”②为题,报道了浙江省保险合同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这些条款是否真是“不平等格式条款”或“坑人”条款,这起码说明保险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形象绝对不容乐观。 我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既体现于保险中介者,又体现于保险供求双方,其主要表现:(1)设计保险条款时,用晦涩或所谓专业性的语言设置陷阱,在保险标的出险或被保险人索赔时逃避保险责任;(2)在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及时履行甚至拒不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付义务,侵害被保险人权益;借助政府机构等部门的行政权力,以联合发文、会议纪要、口头命令等方式发展业务;(3)通过协议或借助行业协会名义联合限价、划分市场进行垄断经营;(4)违规经营,支付过高的手续费、给回扣、采用过低费率等恶性竞争行为,损害了保险公司的社会声誉;(5)对保险人的选择、培训及管理不严,有些公司误导甚至唆使保险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严重危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6)向保险监管机构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等。保险中介者的诚信缺失较多地表现为保险人的诚信缺失;(7)在获得更多手续费的利益驱动下,保险人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许诺虚假的高回报率,回避说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甚至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误导宣传,为获取业务不择手段,扰乱市场秩序等。保险消费者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是:(1)在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使保险公司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确定是否承保以及承保条件;(2)故意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或者伪造索赔单证骗取保险金;(3)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增大保险人理赔的成本等。 诚信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经济、法律等制度基础,同样,中国保险业诚信的缺失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些不足和缺位累积而成的,与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产权不明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等密不可分。 1.传统文化的局限性。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传统文化既有强调诚实守信的积极意义,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儒家的伦理思想一方面倡导诚信,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诚信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隐含着愚民的思想和主张,带有政治伦理的色彩,主要是“地位卑微者”对“地位尊贵者”单向而特殊的诚信。中国传统文化中单向而特殊的儒家伦理及个别主义的宗族伦理观,长期主导并影响着社会诚信观念的形成,这是与市场经济下双向甚至多向的超亲缘的普遍性信用精神不一致的,是对诚信理念扩展的限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相适应的信用关系和法律制度还没有充分发育。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导致众多经济规则的变动,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过程难免带来行为的偏差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引起信用的社会文化、经济及法律基础的重构。在此背景下,保险运行规则的形成以及诚信制度的构建,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认识到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就难免出现保险业及其市场主体的诚信缺失问题。 2.产权不明晰。信用关系的制度基础在于合理的产权制度。诚信状况往往与长期利益成正比,与短期利益成反比。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行为者往往会从长远利益出发诺守诚信。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前提,无恒产者无恒心。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企业的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成为了诱发保险企业短期行为、失信行为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保险行为,在保险一方不守信的情况下,一方受损,另一方获得利益最大化,使总体利益趋于小化;在保险双方都不诚实守信的情况下,双方均难以获利。即产权制度的不明晰以及软约束,会使保险行为主体产生追逐短期利益的心理,陷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3.保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保险诚信制度的建设,离不开保险经营机构自身的规范管理。保险公司的业务运作是保险公司的员工及保险人行为集合的结果,员工及保险人的忠诚度、能力及协作精神是保险公司诚信状况的基础,当保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时,员工及保险人的诚信状况就会失控,进而危及到保险业的信誉度。 4.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及约束机制软化,信用的保证主要是基于人的伦理道德要求,当社会性与“经济人” 的人性相冲突时,“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可能使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出现利己主义动机,产生违反诚信原则的道德风险,这也是保险领域产生诚信缺失的重要根源。 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以诚信为本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中有不少诚信思想,体现出诚信对国家、社会、事业乃至个人的重要意义。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民无信不立”,认为“信”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是比“食”和“兵”更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我国古代,往往“仁”包含了“信”,“礼”则体现出对“信”等概念的制度规范。老子的信用观是:“轻诺必寡信”(《道德经》)。庄子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又诠释了信用与法的关系。墨子亦言:“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纵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的言论及思想,尽管对“诚”的解释有其阶级性的内容,但也赋有民族性的精华,其积极意义是成就道德人格、造就良善人伦所不可或缺的。而且他们都肯定了“信”的治人、治国、治世之功。正是由于诚信之德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历代思想家都在不断地挖掘和提升它,统治者也在不断地弘扬和强化它,使之居于社会道德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心理层面,崇尚明礼诚信逐步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这就使诚信之德在中国社会实际上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意义上的诚信思想,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诚信应该成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之本。(1)诚信是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保险产品是一种典型的无形产品,保险公司的信誉度,在保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诚信才能为保险公司及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诚信是保险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入世以后,保险机构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诚信已成为了保险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3)诚信是保险市场活力的信心指数。保险市场上失信行为的扩大化以及诚信制度的缺位,会增加保险交易的风险,使保险行为主体对保险市场缺乏信心,阻碍保险交易向纵深发展,甚至使保险市场在较长时期处于低迷状态。(4)保险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双方最大诚信。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一方面,保险人承保的风险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在保险人承保后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保险合同的专业性、技术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投保人、被保险人难以准确地理解,相对于保险人,被保险方对保险条款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并直接损害保险合同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只有最大限度地诚实守信,才能降低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保险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推进诚信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构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 (一) 保险诚信的制度推进 1.明晰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明晰的产权关系是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诚信行为的制度保证,在产权制度明晰的条件下,交易者的诚信行为有助于其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们需要通过明晰产权,推动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推动股份制保险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保险公司为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诚实守信。明晰的产权制度是维护保险诚信的基础。 2.完善诚信法律制度。只有法律保障产权的明晰,才能真正奠定诚信的约束基础;只有通过法律约束,建立和完善诚信者的利益保障机制,强化失信者的惩戒机制,才能使当事人诚信行为的收益大于不诚实守信的收益,诚信的成本小于不诚信的成本,促使保险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加规范。 3.健全保险监管及失信惩戒机制。中国保监会作为政府实施保险监管职责的主体,在整个保险业的诚信制度建设中,既要通过自身的诚信起表率作用,又要充分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治理保险机构及个人的诚信缺失行为。应从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方面构建失信惩戒制度,并通过健全监管机制,使守信者得到保护,失信者受到惩罚,增大失信者的利益成本、道德成本乃至政治成本。 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制度的科学化应该以完整的信用记录为基础。应该探索制定保险业的诚信手册和信用标准体系,量化诚信标准,为进行信用评估、规范诚信行为提供指南。逐步开展保险业界的企业及个人诚信的评级工作,对保险市场主体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分类。提高保险诚信信息的透明度,扩大保险信息的披露范围和频度,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将保险公司的基本背景情况、财务数据、偿付能力、受表彰及处罚的情况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布;要逐步建立、健全保险从业人员及保险消费者的信用档案。应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培养信用评估师,成立评估中介机构,参照国外建立社会公共征信系统和民营征信系统的做法,建立信用评估体系,要注意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实行的评级标准、技术等方面的对接,吸收国外先进的评级办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制度。 (二)保险诚信的道德建设 1.规范构建。黑格尔认为,“德”作为人的第二天性,是“伦理上的造诣”。一个人究竟应当做什么,只有在伦理实体中才能被规定。中国保险业的诚信道德建设,首先需要构建一套诚信道德规范,使保险市场行为主体明了符合保险发展要求的诚信行为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等等,使市场行为主体的保险行为有德可依。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顺应这一变化,要使传统文化中单向而特殊的儒家伦理及个别主义的宗族伦理观,扩展为与市场经济下双向甚至多向的超亲缘的普遍性信用精神相适应的诚信理念,使传统“诚信”普及为对规则的尊重和诺守。从总体上讲,中国保险业的诚信道德规范应该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具有保险特色的诚信道德体系。 2.教育内化。保险业应高度重视诚信的教育与宣传,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宣传体系,培育诚信理念,使以道德为支撑的诚实守信的伦理精神渗透到保险各方的意识中,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行业氛围及社会氛围,为保险诚信行为奠定思想基础。在保险机构的培训中,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增加诚信内容,使保险市场主体明了哪些行为属于失信行为,不诚信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使诚信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应利用各种教育工具及手段,宣传诚信对保险企业及从业人员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各种管理措施的采取和加强道德约束,强化诚信意识,崇尚诚信观念,使诚信内化为保险市场行为主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气质。 3.实践养成。道德品质不仅是主观意识范畴,而且是实践范畴。③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保险诚信,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和提升。没有保险诚信的道德实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保险诚信的道德主体。加强保险诚信的道德建设,必须积极推进保险诚信的道德实践。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的信用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诚信既是一种道德追求,又具有经济意义。市场经济与诚信道德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保险市场上的各种行为主体应该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伦理道德理念,重新认识企业及个人利益与诚信的关系,诺守诚信,使诚信成为保险双方当事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行为,并以拥有良好的诚信度及较高的信用等级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保险业监管发展的几个方向 [摘 要] 2008年8月我国保险法进行重新修订,其中对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做了重大修改,大大地扩大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新的保险法实施后,我国保险业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在金融危机还在延续之时,我国保险业监管将面临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根据目前情况分析我国保险业监管发展应该把握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 危机 保险业监管 方向 一、引言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从美国财政部托管“两房”,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到关系数千万人生命与财产保障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下同)被美国政府出资85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获得该公司79.9%的流通股份进行接管等。仅仅半月,在历史上辉煌百年的金融巨头一个个相继倒下,使危机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几乎与此同时,于2008年8月我国新保险法修订草案诞生;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作了重要修改,其中第109条规定:“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银行存款;买卖证券、股票、证券基金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即将原先保险法规定的“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修改为“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并增加了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不动产。并且,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保险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虽然,先前已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在实务中也早已实行,但现在已上升为法律而存在,这是对保险公司资金管制的进一步放松。新的保险法实施后,我国保险业将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再者,无论是保险巨头aig还是其他金融巨头的危难,都验证了监管对其的重要性,更何况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发展都还不是太成熟的我国保险业。本文主要根据目前情况分析出我国保险监管将应把握的几个方向。 二、我国保险监管业应把握的几个方向 1.加强事前监管 所谓的加强事前监管,就是在保险公司各个方面行为发生之前加强规范,主要靠法律及规定。我国2008年新修订的《保险法》最核心的三大变化是突出了保护被保险人,突出了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突出了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应该说是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修改,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下一步主要是认真执行保险法所规定,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我国保险业在各个方面规范经营。但保险法只能在原则上规定,具体的细节就需要相关规定的出台作为保险法的补充,严格职守促进保险发展,监督保险资金准确、合理的利用,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要求规定,一定要认真考虑保险的特点,吸取美国保险的教训,严格执行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原则;另外,相关规定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的作出相应调整,做到松严得当,促进我国保险健康、顺利的发展。 2.加强过程监管 所谓的过程监管,就是引导保险公司各个方面行为,并且错误发生后给予及时纠正,加强规范保险公司运营,这主要靠监管机构以及第三方监管。 我们国家保险监管机构主要是保险监督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虽然保监会对其职能的履行还算严格,但在关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关于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保险保证金;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对保险机构和保险从业人员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方面,应该继续并且加强监管,使问题不发生或发生后及时发现并制止,不要象瑞福德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少提、漏提准备金及相关负债的情况 (这仅仅是众多违规操作行为中的一个)到严重时才发现,我国监管机构做到这一步可能还需要一个艰难并很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首先,要建立一个以非现场为主的功能监管信息体系,促进保险监管机构与其他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建立制度性的信息共享机制,克服机构监管带来的信息封闭导致的效率低下和监管空白;其次,在现行机构监管体制下要强化保险监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已建立的高层定期会晤制度,经常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对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经营的业务要加以引导和监控,并建立一定制度使其向功能性监管过度;最后,对从事混业经营的保险集团,对出现混业经营特征的外资参股保险公司,如aig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9.9%的股权,美国和中国的保险监管部门要达成联合监管协议,逐步向统一监管过度。 同时,我们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健康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引导保险资金投资;另一方面,也可监督保险公司本身的运营情况。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保险公司的评级对保险公司的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险公司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实际上是向投保人传递着其管理先进、财务安全、流动性好,以及较高的市场地位等信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保险市场中,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的保险公司往往处于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由于一些投资产品的复杂设计,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数据、资料和能力来评估这些产品的内在价值和风险,因此,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者购买相关产品的主要依据。中国的信用评级结构还比较弱小和稚嫩,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是,随着无担保公司债和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逐步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将日益显著,在平衡金融市场和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将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国应该建立健全恰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且引入适当的竞争环境,促使信用评级机构真正做到对投资者负责,有效的预警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市场风控定价和风险控制的核心部门,从而对我国保险监管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3.增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公司内部监管 每个保险公司为了发展,有可能进行盲目竞争、盲目投资,从而阻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来就弱,何况增加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后,面临的风险更大,这需要我国保险公司大力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学习借鉴外国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技术。虽然金融危机使得国外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倒下,但他们本身的风险管理技术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同时也得防范具有精湛技术的精算师为了公司竞争进行违规操作,使得精算师真正的发挥其技术,引导保险公司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或监督委员会,主要靠保监会统一监督,这就有可能对不同条件、不同情况的保险公司实行统一的监管方式及监管规定,所以各保险公司本身也应该成立自己的监管部门或监督委员会,使得各保险公司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发自己的产品及进行自己风险控制范围内的投资,与监管机构共同推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三、结论 我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能力及监管方面都还很弱,当今全球化日益明显,投资全球化也逐渐广泛,我国投资不仅面临本国的风险也面临国际风险;在这时我国为了保险公司更好地经营发展,扩展其投资范围,这使保险公司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金融危机日益蔓延,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更要吸取aig的教训;在这风险加大之际,我们惟有加强监管,也就是促进我国保险发展的同时,做好坚强的保护后盾,控制好风险,把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建立和健全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水平。 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金融一体化和保险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保险业;宏观经济;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总体情况 1980年,我国恢复开展国内保险业务,至1986年,我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这一时期,保险公司的发展或者说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结束了人保独家垄断经营的历史。此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于1988年和1991年成立,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主体不断增多,截至2008年底,我国保险机构达到120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仍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在众保险寡头中,国有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供给的第一集团,控制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平安和太保是供给的第二集团,控制着30%左右的保险市场。其他保险公司则是市场供给的第三集团,市场供给量低于10%。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险密度不断增长,保险深度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而2001年保费1年实现增长500亿元,2008年全国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9 784.10亿元,同比增长39.06%,应该说,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 (一)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保险业发展的契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这是我国保险业恢复和发展的直接契机,人们对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损失补偿的需要刺激了保险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有财产,政府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企业并不需要承担风险,个人也几乎没有财产和人身风险来让保险公司经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同时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风险,人们意识到许多风险难以避免且个人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因此,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考虑风险的分散及转移问题。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保险业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起来。 (二)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利于保险业日益发展 国民收入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对保险需求的增加。从个体来讲,人们对财产和自身安全进行投保,只有人们的财富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为已经积累的财富支付保险费,而这部分保费的支出,来源于新增收入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寿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企业生产来看,根据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促进投资的增长,人们为扩大再生产中追加的投资部分支付的保险费,也同样出资于新增收入部分。扣除物价因素,我国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0%左右,而保费增长速度平均在30%左右,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三)积极的政策促进保险业繁荣发展 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保险监管政策对保险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为了应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目标,2009年初推出四万亿刺激内需投资,2011年新四万亿投资又将投入,民生工程和基础建设拉动了对工程险、财产险等险种的需求,汽车振兴计划拉动了车险的需求。中央加大了对“三农”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直接推动了相关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的发展。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仍是根本性的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农经济社会,与西方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小农经济社会重实物而轻货币,重个人情感而轻法律契约,重近轻远,这些历史积淀无疑与保单契约性等典型特征相冲突。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文化推崇“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信奉“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共济,这些文化基因无疑与保险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从体制因素来看,自解放以后,中国搞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以否定和忽视自我保障,而以政府保障为其基本特征的。保障程度虽然不高,但范围广泛,政府对国有部门的职工实行几乎“从摇篮到墓地”的全方位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即使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传统体制对人们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影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保险的挑战。 (二)保险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保险业不断发挥这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功能,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但总的来看,全行业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保险还未渗透到经济各领域、社会各行业和人民生活各方面,覆盖面不宽,很多重点领域的投保率不高,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保障的层次也较低,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率较低,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为例,保险业分别赔付55亿元和10亿元,进展直接经济损失的3.6%和0.12%,与发达国家和地区3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明显。 (三)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日益严峻 随着wto承诺的兑现,近来保险监管部门大大放松保险公司的进入政策壁垒,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只是时间顺序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国外保险公司从资金实力、产品开放技术、展业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已在中国开业的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48家外国保险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几百家代表机构,申请等待营业执照的有上百家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和资产总额条件均大大超过保险公司设立的基本要求。许多公司的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在中国开放保险市场以后,中国的内资保险公司要与这些十分强大的外资保险公司进行竞争,其严峻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保险供给能力不足 从现在情况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仍表现在对现有保险市场占领上,即由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险供给能力,满足市场已出现的保险需求。例如目前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财产保险上,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寿险上,意外险和已出现的寿险市场占据了大半江山。要改变这个现状,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要开发潜在市场,如责任保险市场、健康市场保险、养老保险市场等。 四、发展策略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保险业的整体效率,提升保险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 近几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监管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保险监管要根据保险机构风险程度的高低,实施分类监管,防范风险,扶优限劣,优化监管指标,对不同等级的保险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执行力,防范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和对保险资产的监管,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监管的根本目的。 (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险机构相继设立,保险业务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格局,市场运行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若要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规范市场运行中出险的这些问题,确保保险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杜绝数据不真实和损害被保险人权益等违法违规问题,规范竞争手段,杜绝靠高手续费、高返还和变相降费等等恶性竞争现象。 (三)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保险市场上,产品同质性严重,开发策略相似性极强,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要形成核心优势,必须尽快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将经营方式从粗放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例如,人保这样的大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不断向综合性发展,以综合优势占领市场。而对中小型保险公司,则宜实行专业化的产业政策,例如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长安责任保险公司。各保险公司在发展中要始终集中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战略,不断推出各种服务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可替代产品的自由进入、消费者投资意识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资金运用的效果才是保险企业竞争的关键,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这才是符合保险公司职能的定位,因为产品体现保险公司对客户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而资金运用则体现出公司对客户利益的保护。因此,保险公司最重要的首先是做好产品开发,也是公司资金运用的基础。其次是客户服务,维护已有的客户,并通过带动效应,扩展新客户;同时稳定的高收益的资金运用可以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
商务谈判论文: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际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 摘 要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国际商务谈判中,拥有信息多的企业甲会对谈判对手企业乙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乙在谈判中会采取拖延法、引入第三方谈判法、长期合作法等策略促使自己信息与企业甲信息对称。在双方谈判中,双赢理念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国际商务谈判 连锁反应 双赢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的国际商务谈判增多而获取信息手段与国外企业相比相对落后,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务谈判产生的连锁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1 理论前提假设 为了分析的方便,以某国企业甲与另一国企业乙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为例,我们事先作出如下前提假设:①企业甲与企业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甲的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都比企业乙多。②企业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为获取信息需要时间成本与直接的货币成本。③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同,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同,都不轻易免费显示成本信息。④根据交易费用学观点,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行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二是人的行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在商务谈判中,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有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包括提供不确定信息,利用对手的不利地位施加压力等行为。⑤企业甲与企业乙合作是他们的最优选择。双方都有谈判的利益动机。如果他们选择合作,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获得100个与80个单位货币,一旦谈判破裂,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损失10个与5个单位货币,因为他们在获取信息中存在成本。并且机会主义行为一旦成功,能够获得额外利益。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企业乙接受,企业甲将获得120个单位货币,而企业乙将减少到60个单位货币。⑥国际商务谈判需要成本。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的花费与时间成本,还有可能需要外语翻译成本。假设双方每一场谈判都需要花费1个单位货币。 2 连锁反应 由于企业甲获取的信息比企业乙多,在私人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企业乙的情况比企业乙对企业甲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在公共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例如谈判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需求弹性等。在开始的谈判过程中,企业甲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企业甲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利用企业乙的不利地位对其施压。同时,在商务谈判信息显示过程中,企业甲给企业乙提供不确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以误导企业乙,企图使企业乙获得虚假信息而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例如企业甲可能夸大国际市场价格来误导企业乙,使其让出更多的利益。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中不但要应付企业甲谈判代表,引出更多的信息,而且需要对企业甲的信息进行甄别,以获取更多的高质量信息使自己与企业甲谈判的地位平等。由于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当,企业乙谈判代表的任务显然比企业甲谈判代表的任务重,因此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由于在前面的谈判中企业甲居于上风,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会显得更加咄咄逼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更加强烈会导致企业甲的谈判目标的上浮,企业甲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乙施压。企业甲谈判利益的一直上升,而企业乙的谈判利益一直下降,呈现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弱者更弱强者越强的连锁反应现象。 3 企业乙的对策 企业甲依靠信息优势条件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作为谈判水平与企业甲谈判代表相同的企业乙谈判代表,不会轻易屈服于企业甲的压力而减少自己获得的利益,他会采取一系列对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1)拖延法。由于企业甲与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获取信息能力相同,谈判水平相同,企业乙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会通过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某种借口将议题搁置起来的方法给企业甲施压。对于企业甲来说,一方面,如果商务谈判走向破裂的话,从经济角度看,企业甲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会损失10个单位货币。从心理角度看,他获取的利润比企业乙多,心理上会更注重谈判的成功。另一方面,每一场谈判都要花费一个单位的成本,对于理性经济人企业甲来说,他肯定不愿意把更多的利益花在谈判桌上。对于企业乙来说,他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把议题搁置起来,一方面基于企业甲的顾虑给企业乙施加压力,让企业甲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显示出正确的高质量信息。通过企业甲向企业乙的信息差别流动使双方信息趋于平衡,同时通过更长时间的谈判,企业乙谈判代表的经验积累使他们对企业甲代表发出的信息更容易甄别,筛选出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企业乙可以一边谈判,一边另外派人通过多渠道搜集更多的与谈判有关的信息。 (2)引入第三方参与法。企业乙在与企业甲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乙应努力引入第三方参与谈判。一方面第三方参与调节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判,增强企业乙的谈判力与信心。另一方面第三方介入可能带来新的建设性方案,避免谈判陷入僵局。另外,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第三方还可以监督协议的执行。例如企业乙可以邀请行业协会来参与谈判,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与行业影响力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与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从而使谈判趋向公平。 (3)长期合作法。企业乙在谈判不利的条件下,应突出这次合同签定以后对企业甲的依赖程度。以长期合作、更大的利益为诱惑,使企业甲做出让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这种做法让企业甲对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所顾虑,尤其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甲不会为了近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另一个国家发挥更大的企业影响力也许是企业甲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甲会注重平等合作,为以后的利益打基础。 4 双方最优选择:双赢理念 双赢理念是指谈判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合作来达到双赢结果的一种思想,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利益的一致性与共同的胜利。要实现利益的一致性,企业甲与企业乙应努力挖掘各方利益相同部分,努力将利益的蛋糕做大,如此双方获得更多利益。一方面,企业甲与企业乙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成本。以获取的公共信息资源为例,假设企业甲有A个单位公共信息,企业乙有B个单位公共信息,双方都有的共同信息为C个单位信息。如果企业甲与企业乙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双方都能获得(A U B-C)个单位公共信息。因此,再适度进行信息成本分配,企业甲与企业乙都能以最小的公共信息成本获得最大的公共信息,双方都能获得更大利益。另一方面,降低谈判成本,提高企业双方福利。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的机会主义只会导致谈判成本的上升。关于企业甲谈判利益与谈判成本的关系,以理论假设为例,从谈判一开始,企业甲利益为100单位货币,由于信息优势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甲利益从100个单位货币上升到了120个单位。但是由于企业乙的对策,企业甲的谈判利益又降到了开始谈判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谈判利益最终都没有变,而双方谈判成本一直在上升,导致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福利的减低。因此,在谈判中,双方减低谈判成本就是提高了企业双方的福利。要实现共同的胜利,企业甲应抛弃传统的谈判利益,倡导双赢理念。在谈判开始,企业甲对企业乙比较了解,应在取得自己角度的一些问题时,使企业乙利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提出合作性的最佳方案。只有在双赢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甲与企业乙才能共同取得谈判的最佳利益。 商务谈判论文:如何规避商务谈判中意识形态的障碍 [摘 要]国际商务谈判是在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谈判者之间进行的。有时候,意识形态的差异会对谈判的进程和贸易的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了意识形态的不同本质及其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规避意识形态的差异对商务谈判构成的障碍,成功地进行商务谈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商务谈判 意识形态差异 规避 一、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带着他们各自的政治信仰来到谈判桌前。你甚至可以从一个对政治漠不关心的经理身上发现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信念,它规定了整个社会应该如何运转和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意识形态可能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或者是穆斯林。但是,不管它是什么,它都是一个严肃的事物。它提供了一些基础问题的权威性答案。比如:整个社会中的个体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怎样使这种关系具有稳定性和可实施性;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制造业和服务业运作;政府应该用什么样的原则管理公民的日常生活;一个国家的人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另外一个国家的人民?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上述问题有其不同的答案;对于对错,每一种意识形态有其自己的解释。毋庸置疑,这些问题的答案形成了任何商业谈判的重要背景。 二、意识形态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国际商务谈判有着双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谈判的进程,也影响贸易的本质。不同的意识形态在许多方面使谈判进程变的错综复杂。 首先,意识形态有矛盾的本质。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好和坏,朋友和敌人,正确和错误有其独自的认识。因此,意识形态的差异会损害共同认识,并且使双方对对方的意图,诚实性和可靠性产生怀疑。双方的注意力就从关注商业谈判转向了对对方意识形态的防范上了。 第二,意识形态的差异会导致谈判者很难交换意见。 运用术语“意识形态”是很自然和客观的,但是,有时候当一方向另一方使用时会显得有挑恤性。对于一个美国的经理人来说,考虑个人的所有权,自由企业系统和可观的利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阿根廷或中国的谈判者来说,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这些东西。 第三, 意识形态的冲突会导致谈判者采取强硬的手段。意识形态的对立,可能会阻止谈判双方对于有利于双方的领域进行探索,也可能会阻止双方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并且可能会成功进行交易的创造性的方案。在发展中国家,当谈判是为了建立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企业的时候,由于民族主义的影响,当地政府会要求企业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出于这些动机,他们可能会坚持占有51%的股份,但是,他们的合作者可能会拒绝,这将会导致谈判僵持不下。事实上,当地政府这种控制企业的要求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比如,当地政府可以建议采取一种他们占有少量股份但却有更大的决定权的特殊的股份分配方式。 三、如何规避意识形态的障碍 回避意识形态的冲突的基本原则就是避免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一个聪明的谈判者不会使自己陷入意识形态的争论中去。为了避免意识形态的冲突,谈判者应该遵守以下几点建议: (一)了解自己的意识形态 很少有大公司的经理承认他们有意识形态。他们认为那些在谈判桌前把精力放在争论意识形态上的人是冥顽不灵的。 这样考虑事物是在自欺欺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每个意识形态都在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且这些答案构成了他们的意识形态。因此,为了避免意识形态的争论,每一个谈判者应该清楚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什么。 (二)抑制自己的意识形态 为什么不坐在谈判桌前讨论商业事项而非要同其他人争论你的意识形态呢?鼓吹自己的意识形态会导致对方敌意的反应。在社会主义国家,有意的歌颂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体系会被认为是对这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批判。尽量不要把商业谈判转化成意识形态的争论。尽管当今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是,谈判者如果不争取获取利益反而把精力放在对资本主义的自诩上,那么这将很可能导致其失去这宗贸易。 (三)了解对手的意识形态并认真对待 了解对手的意识形态对于更好的了解对手大有裨益。要掌握与此方面有关的知识,一个可能的方法就是努力钻研一本与那个国家当前政策相关的历史书籍。阅读当地的报刊与杂志对于此方面的了解也大有助益。咨询本国家驻外国的大使或与你的顾问交谈也是很有帮助的。你的对手很可能不但在与你单独谈话中流露出他们的观点,而且也会提供给你与你的交易国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四)尽力绕开意识形态障碍而达成交易 任何具体的意识形态信条可能危及一宗交易。然而,具有创新能力的谈判员可以在不违反另一方意识形态信条的情况下做成交易。一些国家,如朝鲜,不愿付服务费用,尤其是依照国际标准来付费。受平均主义的严重影响,他们认为付较高的费用来设计,管理及服务是不合理的。为了避开这些障碍,投资者可以将交易的本质从提供服务转换为出卖商品。例如,管理费作为一项条款,可以包括在销售合同中,而不是包含在一个单独的附加费里。 四、结论 对于谈判者来说,认识到意识形态的差异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商务谈判者往往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了解意识形态的差异就尤为重要。掌握灵活的谈判策略和相关的各种意识形态的知识,一定能带来双赢的谈判结果。所以,谈判者了解如何规避由意识形态差异为商务谈判带来的障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商务谈判论文:浅析商务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商务礼仪 商务谈判 形象塑造 语言技巧 论文摘要:如今商务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从形象塑造和语言技巧两方面阐述了礼仪在谈判中的应用。 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应用在商务谈判中其主要作用:一是提高我们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二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谈判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三是用于维护形象。 商务礼仪应用在商务谈判中主要从两方面体现: 一、形象塑造 商务人员的形象设计很重要,因为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代表的是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在跨文化交往中还代表民族形象、地方形象和国家形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个人形象呢?一般而论,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定位的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在初次交往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准确的角色定位;二是个人审美情趣。具体来说,有6个方面的要素需要掌握: 1.仪表 即外表。重点是头和手,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身上不能有怪味,男人的头发也不能太长。 2.表情 这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友善是一种自信,感情要良性互动,要双方平等沟通。 3.举止动作 举止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良好文化内涵基础上的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比如:不能当众随意整理我们的服饰,不能当众处理我们的废物等。举止要优雅规范,要站有站姿,坐有坐相。 4.服饰 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是审美情趣的、也是企业规范的一种形象地体现。一是商业人士要穿西装;二是要扬长避短。所以在商务交往中,服饰的关键问题,首先要适合本人的身份地位,其次要学会不同的服装搭配,要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5.谈吐 第一,要注意音量,声音过大显得没有修养,说话声音低一点有两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第二,慎选内容,言为心声。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你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第三,在商务交谈中,礼貌用语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6.待人接物 这其中有3个基本事项事关个人的形象,事关企业生命。第一诚信为本;第二遵纪守法;第三遵时守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商务交往中必须遵守时间。 二、语言技巧 1.善于表达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一种工具,必然涉及到语言使用者的相互交流与对话。人们使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主观判断和评价,或探讨改变别人的看法,等等。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运用语言艺术的结果。 针对性强: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的针对性要强,对答有顺序,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巧妙地运用如下语言技巧: (1)给以反馈,即向讲话人表明你在认真地听,你已听懂或没有听懂。 (2)请求重复某一点,即请求讲话人重复一下自己未听清之处。 (3)核对情况细节,即核对一下自己是否已听清其意。针对不同商品、谈判内容、谈判场合、谈判对手,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 婉转拒绝:谈判中应当尽量使用委婉语言,这样易于被对方接受。要让对方相信这是他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对手有被尊重的感觉,他就会认为反对这个方案就是反对他自己,因而容易达成一致,获得谈判成功。 应变灵活:谈判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情,要求谈判者具有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能采取恰当的应急手段系,巧妙地摆脱困境。当遇到对手逼你立即做出选择时,你可以看看表,然后有礼貌地告诉对方:“I’m sorry,Please waiting for a moment,I have to call my friend。”于是,你便很得体地赢得了片刻思考的时间。 无声语言: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通过姿势、手势、眼神、表情等非发音器官来表达的无声语言,我们通常称之为非语言(body language),非语言往往在谈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形式有:与讲话人目光接触,微笑、点头,未听懂时显出迷糊不清的表情;感到奇怪时做出惊奇的样子。在有些特殊环境里,有时需要沉默,恰到好处的沉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听少说 缺乏经验的谈判者的最大弱点是不能耐心地听对方发言,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谈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想说的话和反驳对方的反对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员在谈判时把50%以上的时间用来听。他们边听、边想、边分析,并不断向对方提出问题,以确保自己完全正确地理解对方。他们仔细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而不仅是他们认为重要的或想听的话,因而获得大量宝贵信息,增加了谈判的筹码。“谈”是任务,而“听”则是一种能力,“会听”是任何一个成功的谈判员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谈判中我们要尽量鼓励对方多说,并提问题请对方回答,使对方多谈他们的情况,以达到尽量了解对方的目的。 3.巧妙应答 在商务交往中,对商务人员的口才有很高的要求。商务人员不一定要伶牙俐齿,妙语连珠,但必须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克己敬人、“寸土必争”的前提下,在谈话中保持自己应有的风度,始终以礼待人,有道是“有礼走遍天下”,谈判之中也是如此。 商务人员要想成功就得掌握谈判技巧。商务谈判实际上是一种对话,在这个对话中,双方说明自己的情况,陈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提案、发盘,并作反提案、还盘,互相让步,最后达成协议。掌握谈判技巧,才能在对话中掌握主动,获得满意的结果。 加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能使你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愉快,从而促进个人、企业、国家的发展。 商务谈判论文:商务谈判中的“太极推手”:拒绝、否定也是招 商务谈判中,讨价还价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有时对方提出的要求或观点与自己相反或相差太远,这就需要拒绝、否定。但若拒绝、否定死板、武断甚至粗鲁,会伤害对方,使谈判出现僵局,导致生意失败。高明的拒绝否定应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有理有节地进行,让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使双方达到成交的目的。 一、幽默拒绝法 无法满足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轻松诙谐的话语中设一个否定之间或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让对方听出弦外之音,既避免了对方的难堪,又转移了对方被拒绝的不快。某公司谈判代表故作轻松地说:“如果贵方坚持这个进价,请为我们准备过冬的衣服和食物,总不忍心让员工饿着肚子瑟瑟发抖地为你们干活吧!” 某洗发水公司的产品经理,在抽检中发现有份量不足的产品,对方趁机以此为筹码不依不饶地讨价还价,该公司代表微笑着娓娓道来:“美国一专门为空降部队伞兵生产降落伞的军工厂,产品不合格率为万分之一,也就意味着一万名士兵将有一个在降落伞质量缺陷上牺牲,这是军方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他们在抽检产品时,让军工厂主要负责人亲自跳伞。据说从那以后,合格率为百分百。如果你们提货后能将那瓶份量不足的洗发水赠送给我,我将与公司负责人一同分享,这可是我公司成立8年以来首次碰到使用免费洗发水的好机会哟。”这样拒绝不仅转移了对方的视线,还阐述拒绝否定理由,即合理性。 二、移花接木法 在谈判中,对方“要价太高,自己无法满足对方的条件时,可移花接木或委婉地设计双方无法跨越的障碍,既表达了自己拒绝的理由,又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如“很抱歉,这个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除非我们采用劣质原料使生产成本降低50%才能满足你们的价位。”暗示对方所提的要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促使对方妥协。也可运用社会局限如法律、制度、惯例等无法变通的客观限制,如“如果法律允许的话,我们同意,如果物价部门首肯,我们无异议。 三、肯定形式,否定实质 人人都渴望被了解和认同,可利用这一点从对方意见中找出彼此同意的非实质性内容,予以肯定,产生共鸣,造成“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借机顺势表达不同的看法。某玩具公司经理面对经销商对产品知名度的诘难和质疑,坦然地说:“正如你所说,我们的品牌不是很知名,可我们将大部分经费运用在产品研发上,生产出式样新疑时尚,质量上乘的产品,面市以来即产销两旺,市场前景看好,有些地方竟然脱销……。” 四、迂回补偿法 谈判中有时仅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不够的,毕竟双方最关心的是切身利益,断然拒绝会激怒对方,甚至交易终止。假使我们再拒绝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适当优惠条件或补偿,往往会取得曲径通幽的效果。自动剃须刀生产商对经销商说:“这个价位不能再降了,这样吧,再给你们配上一对电池,既可赠送促销,又可另作零售,如何?”房地产开发商对电梯供销商报价较其他同业稍高极为不满,供货商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的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优质原料,进口生产线,相对来说成本稍高,但我们的产品美观耐用,安全节能,况且售后服务完善,一年包换,终生维修,每年还免费两次例行保养维护,解除您的后顾之忧,相信您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商务谈判论文:论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探析 [论文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 跨文化谈判 [论文摘要] 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跨越国界的活动,是谈判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商业问题进行磋商以达成共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入世后的中国,涉及国际贸易的谈判与日俱增,如何进行有效的跨国谈判的命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文化差异对跨国谈判而言,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变量。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和任何企业一样,跨过公司要在东道国从事商务活动均需要计算下列成本:进入市场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履约成本和仲裁成本。然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谈判可以大大节约国际交易的费用。对此,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甚至断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谈判主体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同时,它还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务谈判正确的名称应为跨文化商务谈判,这种谈判极少因技术或专业原因而失败。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所以大多失败是由于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和没有顺应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既然跨文化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是社会群体的都有特征。文化既包括心理要素,即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规范,也包括社会结构要素:作为社会交往背景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体制。文化价值观把注意力导向较重要或较不重要的问题,影响着谈判者的策略。文化体制保持并提升价值观和规范。文化价值观、规范和意识形态是诠释所处处境(这是谈判,所以我应该……)和他人行为(她威胁我,所以我应该……)的共同标准。 国际间的经济交流首先意味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为了某一共同的商务目的相汇于一个对其中一方来说是陌生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交际环境。来自不同文化和经历过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交际双方为了某一经济事务进行磋商、洽谈时,他们各自的行为准则通常会出现交叠现象。在这种文化交叠情境中的交流与沟通,双方的言行不仅受到各种文化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制约,而且交际双方也是相互影响、较量、协同和构建的互动过程。 谈判的实质既可以是所取价值,也可以是创造价值。这样,就存在两种谈判结果:分配性与整合性协议。最成功的跨文化谈判产生的结果,其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既是一份整合性又是分配性的协议,这份协议把增加了的资源总量分配给谈判双方。所以,跨文化谈判不仅是价值索取型谈判,还可以是价值创造型谈判。这取决于跨文化谈判者对文化的关切、处理以及对跨文化谈判策略的运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范畴探析 每一位谈判者都有利益和优先事项,而且每一位谈判者都有策略。利益是构成谈判者立场基础的需要或原因。优先事项反映各种利益或立场的相对重要性。谈判策略是为达到谈判目标而选定的一组综合的行为手段。谈判者的利益、优先事项以及策略的使用都受到文化的影响。 1.利益 首先,利益文化范畴涉及利益与优先事项。利益是要求被提处理和被拒绝的原因它使双方在争端问题的立场下潜在的需要和利害关系。 文化影响自身利益与其它利益冲突时的相关重要性。世界上的人们所关心的是实现他们的目标,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实现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目标,以及在那些群体中反映为正面的行为方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身利益通常优先于集体利益。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集体利益通常优先于自身利益。当然,来自于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自身利益,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也有集体利益;只是说在他们自己的文化里,价值、规范和制度在文化上暗示着一致的行为。当争端的一方来自集体主义文化,而另一方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时,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会被互相替代。但也有可能遭受挫折和误解,因为自身利益相对于集体利益的主要侧重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当与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当与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利益解释了为什么一个问题相对比另一个问题重要,或者为什么采取这种立场。但是谈判对手的利益往往很难猜测。解决争端的谈判者必须准备好两种策略来发现利益所在,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以相应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的解决提议,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谈判者可能会对直接问题感觉不适,因而提出建议来发现利益所在会比较好些。当了解了利益,除了放弃低优先级利益来得到高优先级利益外,可以达成许多类型的一致,直到利益所在能够导向无先例的解决方法、限定期限的实验,或者发现双方同意进行更有效处理的基本问题。 2.权利 权利是公正、合约、法律或先例的标准。争端方用各种权利的标准来证明所提出和拒绝要求的正当性。 有些权利等标准是外在的,比如法律和经双方就具体条款进行谈判达成的合约。其他权利的标准是隐含的,比如在规范情况下对地位或年龄的尊重,以及公平的标准,比如公正和平等。外在的标准是成文的,由警察、法庭等社会机构执行的。隐含的标准融入在社会团体的文化中,由社会认同或社会排斥来加强。 以公平标准为例,作为提出要求、拒绝要求和解决争端的正当理由,公平的基本原则扩展到跨文化领域,因为价值和规范只能扩展到社会团体的边界。不同的文化特征似乎适应了不同的公平标准,使人们很难知道何种权利标准在哪种文化里最为接受。 所以,使用权利标准解决争端的成功关键是,要么提出争端另一方同意认为公平的标准,要么提供新的可靠的信息使提出的标准看上去公平,没有新的可靠的信息,论据不太可能有效。 3.权力 权力是一种能力,借此你可以从争端中得到你想要的——你的要求被承认或者你的拒绝得到支持。判断在跨文化谈判中谁更有权力是复杂的,因为权力是一种通过文化进行的认知。 权力是对受控新的估计或判断。来自平等主义文化的争端者与来自等级主义文化的争端者相比,较少注重地位和权威观念。他们可能更愿意打破地位的界限来提出要求,而这种界限让来自等级文化的争端者会因为失败、报复或者让当事人丢面子而产生恐惧;当来自等级主义文化的人在失去地位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时,他们可能求助于同情心,提醒地位比较高的对方来负责关心地位比较低的提出要求者。当来自平等注意文化的西方人或其他争端者在失去权力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时,他们经常避免谈及权力而更多地侧重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谈判路径的选择,不同谈判者运用权力影响谈判的结果有重要且微妙的文化差别。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的策略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处理跨文化问题,需要在是否调整你的策略以利于对方或坚持己见中做出决定。有时候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有时维持你所偏好的策略会使你在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提供三种文化相连的谈判策略类型: 1.“独断的个人主义者” “独断的个人主义者”树立高目标,一直被促使寻求信息,他们乐意权衡利弊,而不会为哪一方更具影响力而分心。以色列人主要使用这种策略,而不去管谈判桌上另一方的文化。以色利人特别依赖寻求信息的提议,这些提议能促使他们达成一致,同时能分配价值。以色列人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另一个标志是他们运用权变协议,这样可以使买卖方在他们未来不同的观点上达成协议。 这种策略有一个潜在下降趋势。虽然来自其他文化的谈判者意识到与以色列人共事很有收获,但他们还是会有压抑的感觉,即便这种压抑是值得的。使用这个策略的谈判者目光短浅,不打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于是限制了他们未来的选择范围。 2.“合作的实用主义者” “合作的实用主义者”关心他自己和对方的目标,通过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来建立相互信任,并间接处理影响力问题。德国谈判者是这个方法的忠实拥护者。他们运用这个策略去谈判整合性协议,实现分配性谈判结果。 这个策略的潜在的缺点是一个合作的实用主义者也许会被独断的个人主义者所利用。然而,合作的实用主义策略的核心——信任,难以赢得却很容易失去。只要合作的实用主义者掌握得住双方关系中的信任度,没有得到对方回应的信息,他就不应该泄露自己信息,他也不会被利用,但如果他不能使用感觉顺手的直接信息共享策略,他也许在谈判中不能达成整合性协议。 3.“间接策略使用者” 间接策略使用者也许依赖对权力的不确定性来激发间接信息搜寻。日本谈判者就使用这个谈判艺术,他们把直接使用影响力与间接信息搜寻结合起来。在他们的文化中,这个模式很奏效,但跨文化则会出现问题。间接信息共享对于认可直接策略文化的谈判者来说,也许太微不足道。如果谈判者来自于不认可直接影响力的国家,那么使用直接影响力也许会导致螺旋冲突,不能达成最佳协议。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目的明确、对信息的渴望、使用一个策略便利地寻求信息,以及知道如何驾驭影响力,三种不同的是谈判者如何使用每一个不同的模式来树立目标,寻求信息和使用影响力。 四、结语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背景,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从而使影响谈判的因素更加复杂,谈判的难度更加大。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对手的情况千变万化,作风各异,有热情洋溢者,也有沉默寡言者;有果敢决断者,也有多疑多虚者;有善意合作者,也有故意寻衅者;有谦谦君子,也有傲慢自大盛气凌人的自命不凡者。凡此种种表现,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有关。不同表现反映了不同谈判者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谈判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不仅能在谈判桌上因人而异,运用自如,而且要在谈判前注意资料的准备、信息的收集,使谈判按预定的方案顺利地进行。 商务谈判论文: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谈判 风险 论文摘要: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操作复杂,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签约前的国际商务谈判将直接影响到合同履行的顺利与否。本文针对国际商务谈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谈判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企业顺利地开展国际商贸业务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国对外商贸活动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早已成为这贸易旋涡中不可缺少的主角。然而,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操作复杂,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在与众多能力相当甚至比我们实力雄厚企业的贸易大战中,中国企业如何旗开得胜,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稳步前进,又能合理地规避潜在的各种风险?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重视国际贸易主要环节方面问题十分重要,众多的国际贸易案例提醒我们不得不谨记那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一些细节尤其不可忽视。下面是国际商务谈判中需关注的几个细节问题。 1.不能忽视自认为不太重要的细节问题 有些谈判人员在对外贸易交易磋商过程中往往仅就交易的几个重要内容反复磋商,而忽视了对次要环节的讨论,而这些所谓的次要环节往往有可能就是引起后面纠纷的祸根。 一般地,国际贸易主要磋商应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装运)、保险、交付、商品检验、索赔与仲裁、不可抗力。但在实际交易磋商中,有不少业务员很看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七个交易条件。而对其他的三个交易条件却觉得无足轻重,或根本不谈,或敷衍了事,正因如此,在交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纠纷时常出现。 例如,我国某外贸公司在与外商进行的某种工业品出口的交易磋商中,双方未就商品检验问题进行磋商,合同中也未明确规定。结果买方收到我方货物并进行检验后,认为我方所交货物不符合同规定,并提出索赔。尽管我方在货物运出之前,请国内某商品检验局进行品质检验,取得的检验报告也证明上述商品品质与合同相符,但买方断然拒绝我方检验结果,坚持索赔,双方因此产生纠纷,虽然事情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这次教训却很值得我们吸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案例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交易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严防每一个可能出现潜在纠纷的细节,才能防范于未然。 2不能忽视合同中某些条款文字表述的具体明确 谈判是一个紧张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新业务员来说更是如此,这种紧张的情绪,加上经验不足,很容易影响到对某些关键性语言或词句的阐述表达,从而将某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带人合同,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例如,在规定信用证开给卖方的最后期限时,写成“买方应该于2009年明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给卖方。”很明显这一描述有三个漏洞:①时间的确立不明确,不知是北京时间还是其他时间;②“于2009年9月6日”之前是否包括“6日”这一天;③“开给卖方”是以开到为准,还是以投邮为准。为此,上面的描述可以修正为“买方应于北京时间2009年明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 因此,对国际商贸谈判中怎样把握好细节性、关键性的环节很重要,需要谈判人员提高不断自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做到临危不乱,才能于冷静中占得主动,避免风险,把握成功。 3不能忽视对谈判对方心理状态的揣摩研究和谈判时机的把握 国际商务谈判也有技巧,要善于对谈判对方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谈判对方,理状态揣摩不够,有可能会影响到商机。 曾有一个日本商人与我国某外贸公司洽谈进口某产品,日商面对这外贸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却久拖不决。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原来一直兴旺的该类产品国际市场货满为患,价格暴跌,这时日商再以很低价格收购,使我方吃了大亏。日本商人经常采取拖延战术稳住谈判对手,谈判中一定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商务谈判人员更应重视谈判原则,否则会造成谈判失败。某国一公司曾派代表前往日本谈判。日方在接待时得知其在两个星期后返回。日方没急着开始谈判,而是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陪他到处游玩,晚上安排宴会。谈判终于在第12天开始,但每天都很早结束,为的是安排其去打高尔夫球。直到最后一天,日方才谈到重点。但这时外贸公司人员已无时间和对方周旋,只好答应对方条件,签订了协议。这手段不仅仅拖延时间,更重要的是这能软化人的心理,如果接受了其邀请,这已实现了日方的第一纸另外,也会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要求,毕竟“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其实该代表已违背了商务谈判原则,公事绝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 4不能忽视对谈判对手特点的充分了解 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商务惯例等差异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充分了解对手情况,尤其是其信誉、文化习俗和贸易习惯特点、实力,乃至其谈判特点及其质用手法和以往实际。 如日本人谈判很有忍耐力,擅长拖延战术,在拖延中想方设法了解谈判对手的真实意图,对方若急于求成,其就乘机抬价或压价,把对方弄得筋疲力尽、焦躁不安。另外,日本人的情报意识非常强,谈判之前广泛地收集情报,并以情报为依据作出决策。所以与日本人谈判,要注意做好商业保密工作。并根据日本商人的特点,与其谈判时,必须搞清楚对手有多大的权力、能作出什么决定。谈判时,语言应尽量婉转,如果不得不否定某个建议,也要以明确、委婉而非威胁的态度来陈述理由。注意谈判策略,不要公开批评对方,不要直截了当地拒绝,而说你还得进一步考虑。 日本商人在谈判中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与日方谈判不能只重视对方谈判班子中某个人,而要争取说服每个人。如果暂时未能全面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要应急于催促,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让日商了解我国厂家的国产化实力,在实际工作中,这招很灵,往往会给其一定压力,让其觉得他们没啥特别了不得,自动降低要求,降低价格。要不动声色,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因为急躁和没有耐心在日本人看来是软弱的表现。在等待的时间里,也同时做调查,从别处尽量地多了解日方情况。 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商务惯例、宗教信仰等不同,国际商务谈判中,应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地顺应和调适文化等差异,充分重视容易产生潜在风险的各个环节。国际商贸谈判人员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合同的重要条款的周旋上,忽视促成交易的某些外在细节,如忽视谈判气氛的营造、对对方心理的揣摩、对对方的了解等。在对外贸易的谈判环节中需要我们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只有把存在着风险的各细节都严谨对待,才能有效规避风险,百战不殆。 商务谈判论文: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解析 【摘 要】 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正确对待跨文化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对于促进谈判的成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因素;分析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的概念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来自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地区的参加商务谈判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信息交流或者举行会议磋商的方式以致达成共识的行为和过程。参与谈判的主体应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他们代表的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利益,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交往模式以及语言习惯,而这些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出,国际商务谈判更名为跨文化国际商务谈判更为合适,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概念跟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其实是等同的。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根源分析 1、国民性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表现在拥有共同的思想文化观念、社会价值观、判断处理事情的行为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国民性形成的基础,它是一个国家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的国家民族。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他们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认知方式上不同,甚至大有区别,以致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经常出现意见对立和思想误解。 我国国民性的主要体现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面子”问题,或者说“体面”。如果有涉及中国人“体面”的问题出现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而且同时又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大多数中国人会选择“体面”。与此相反,西方人则会选择“利益”。因为,我们中国人把处理事情的结果能否让自己更“体面”当成头等大事。 2、伦理和法制观念 我们中国人遇事一般不会主动从法律上考虑问题,“面子”的问题让我们觉得动用法律的事都是坏到极点的事,没必要把两个人的事情闹的那么大。而是首选从社会伦理道德上来思考问题。可是大多数西方人却恰恰与我们相反。 在中国,社会舆论、他人评价以及道德评判等社会伦理的考验始终在人们心中占据领导地位,一旦遭遇不可避免的纠纷,首先去做的就是如何赢得社会舆论的维护,伦理道德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已经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蹄固。所以,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都是通过各种“组织”、通过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进行私了和解。而西方人士对于纠纷的处置,则更加习惯首选法律手段。因为法律很简单,可以快速直接的给出纠纷结果,而不是通过靠良心发现的社会伦理道德评判,历经十天半月才得出同样的结果。西方拥有很多的私人律师及法律顾问、律师事务多,遭遇纠纷时直接移交律师处理。而我们中国人却是不辞辛劳地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去解决纠纷,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浪费时间。 3、思维方式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方式。中国的明星经理人,盛大网络的总裁唐骏曾经做过一次有关演讲:中、日、韩三国是典型的东方思维,而美、英则是典型的西方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截然不同,西方思维注重做事效率,出手果断直接从不拖泥带水;而东方思维则讲究谦虚谨慎,注重首先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然后才是做事。所以中、日、韩在接到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企业的商业函件时,通常都是先看结尾再看开头。因为西方思维注重做事效率,不讲什么谦虚谨慎,一般会在商业函件的开头就直接给出此次来函目的,而在结尾才是如果目的达成各方会有什么利益。这让习惯东方思维的中日韩很不习惯,觉得他们太粗鲁,不会营造氛围。而在美英收到中日韩的商业函件时,也是从尾部先看,然后再看开头,美英觉得中日韩开头的利益分析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他们要在第一时间知道你要和我们做什么。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文句子的各种成分放置顺序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的是越重要的成分越靠前,像时间、地点还有一些修饰词语通通放到最后。不像我们中文却把时间、地点和修饰成分放在开头。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延续才有的,所以它的形式就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认知方式、传达方式。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类 根据荷兰一位管理学教授的调研结果表示,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类型主要有五大类:受权威影响的文化因素、受个人影响的文化因素、受集体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受男权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和不确定性影响的文化因素。 1、受权威影响的文化因素 权威,即地位。双方谈判中,一般都是双方团队碰面进行谈判,谈判最终会由团队讨论得出一个结论,但是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听团队中最权威的领导的。所以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对方是这种“一带多”的谈判团队,我方企业就要采取相应对策。在国际上,法国和比利时是受这种谈判方式影响较大的典型。 2、受个人影响的文化因素 受这种文化因素影响的国际商务谈判,一般都是双方不会进行第二次合作,或者不再做进行长久合作的打算。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更重视取得的商业利益,而不重视和谐的谈判关系。与美国的很多企业谈判时,经常会听到他们的谈判人员说:“我一个人能行”这样个人主义极其强烈的语言。 3、受集体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 与个人主义极其强烈的文化因素相比,受集体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就注重的是双方的和谐关系。双方形成一种和谐的谈判关系,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以便长期开展业务合作。日本、拉丁国家的文化就是此范畴之内的。 4、受男权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 就像中国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在现代的国际商务谈判中,这种“男尊女卑”的现象依旧存在。他们认为,男人才是社会的主导,而国际商务谈判这种高端谈判,更需要男人来完成。就像在日本,女人就是被排斥在商务谈判之外的。 5、不确定性影响的文化因素 这种不确定的文化因素其实是一种冒险精神,他们喜欢像未来的不确定性挑战。而我国企业谈判的特点就是求稳妥,会比一切不稳定因素。但是国际商务谈判增多的今天,我国要注重这方面因素的对待。 四、跨文化因素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体现 1、影响沟通过程 沟通贯穿着国际商务谈判的始终,是谈判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价值取向影响沟通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价值取向的谈判主体对谈判者自身和对手的定位不同,对谈判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定位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谈判各方的沟通。 思维方式影响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可能造成双方对于信息理解的分歧或误解,辩证思维的谈判者与逻辑思维的谈判者对于同样的情形所做出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异;风俗习惯影响谈判者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谈判各方的沟通,无意触犯对方的文化禁忌会造成双方沟通的失败。 2、影响谈判风格 (1)谈判顺序 中国人喜欢先拉关系后展开对谈判主题的讨论,在谈判各方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时,再进行商务谈判,俄罗斯和日本的商人也比较注重谈判前的交际。西方人更倾向于直接进入到商务谈判阶段,这与谈判主体的风俗习惯及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此外,部分国家的商人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一般会考虑谈判前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成本。如英国和部分欧洲国家,他们一般不会随便与别人建立关系,不主动与其他国家的谈判代表交流。 (2)决策程序 中国和俄罗斯早期开展过计划经济,强调计划重于市场,市场调节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因此该地区的商人权力观念比较强,在决策程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集权成分。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人,在谈判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对于谈判的细节考虑的更周全,决策更加准确。 (3)对待合同的态度 美国文化融合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流动性较高,他们无法建立比较稳定的信任基础,因此,比较重视纸质合同和契约。英国的谈判者要求合同准确无误,合作的流程和细节也要完整地在合同上体现出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人也开始重视合同的拟定。 3、影响决策方式 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导致权力距离的不同,决定谈判主体的决策方式是权力主义决策方式还是协商决策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差别和中庸思想的影响较为深刻,中国的谈判者的决策方式更偏向于权力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国不同,在美国传统文化中更崇尚自由和平等,自由女神和独立宣言的影响较为深刻,美国的谈判者的决策方式倾向于协商决策方式和个人主义决策方式。 在谈判桌上,美国人把谈判看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依靠归纳推理,凭借事实和数据来解决问题。决策对美国人来讲,是由负责的个人作出的,不是有关的群体或集体来决定的。第二,妥协对美国人来讲是签订合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策略,也就是说,它含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中国人来讲,它的意义从来都是消极的。第三,对美国人来说,最高目标是完成任务,因此,所有的事情都应按着一种确保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进行。 在中国人的观点里认为国家是一个整体,选择整体的同时,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绪下,整体的发展速度必定会受到制约。中国人由于受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的影响,很少把谈判过程视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们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把相关的众多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对方的态度、感情和情绪。他们对别人的情感和态度十分敏感,而且友谊、感情以及态度等这些美国人很少考虑的因素,对中国人来讲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五、应对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的对策 1、加强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意识 虽然现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可以让企业通过网络去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但是仍然后很多企业没有注意到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企业要加强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意识,通过了解文化背景、需求、动机和信念甚至信仰上的不同,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从而在谈判过程中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占据主动,从而促进谈判的成功。 2、互相尊重,平等互利 平等互利是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来自不同国家的谈判者,拥有平等的权利,都有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意见的权利。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不仅要认识到跨文化因素的存在,也要对谈判对方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语言和非语言习惯持宽容和理解态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我们无法避免跨文化因素的存在,不能把它们绝对融合,但谈判主体之间的互相包容可以减少跨文化冲突。 3、了解谈判对手的社会禁忌和习俗 在中国代表上手的仙鹤,在法国文化中却代表着蠢汉;而数字“四”却因为谐音“死”在日本文化中被排斥,但是我国却讲究“四六成双”代表吉祥。所以,谈判之前充分了解谈判对手的社会习俗和禁忌至关重要。不要因为无心之失导致谈判失败,并且伤了双方和气,不利于以后的合作。 4、避免沟通障碍 由于国际商务的谈判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来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可能共用一种语言也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的差异会成为最大的问题。因此,国际商务的谈判主体要对谈判对方国家的语言有充分的了解和学习,避免谈判各方的交流障碍。首先,注重翻译人员的翻译素质。要了解外国文化和语境,避免因为不了解文化造成的误会。一般国际商务谈判都会存在语言文化的障碍。一般企业都会配备翻译,但是如果翻译人员对你对方文化不了解,将一些单词翻译错误,就会造成南辕北辙的现象,最终导致谈判的崩盘。在联合国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秘书长去伊朗协助解救人质,解救过程中说:“我来这里是以中间人的身份来寻求某种妥协的”。但是他的一席话却遭到了伊朗民众的围攻。原因很简单,“中间人”这个单词在伊朗的文化中代表“爱管闲事的人”,这样的错误一度导致这场解救陷入窘境。所以国际商务谈判的翻译人员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素质。 其次,注重翻译人员的水平。这是对翻译人员的“硬件要求”。以英语翻译为例,比如对“second-class”的翻译,如果正确翻译为二级企业,那么双方谈判就能顺利进行,但是如果翻译成二流企业,那么谈判就可以立即终止了。一个优秀的跨国企业,为什么要和一个二流企业进行合作?所以,企业在选用翻译人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词汇掌握的精准度,不会因为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汇导致降低了企业实力、损害了企业形象,最终导致谈判中断。 六、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个国家间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中美贸易、对外贸易谈判将日益增多,认识到这种跨文化差别可帮助我们的谈判人员避免因为无知于文化差异而在商务活动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加强跨文化谈判的意识,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在需求、动机、信念上的不同,学会了解、接受和尊重对方文化,也要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尽量缩小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及策略以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贸易谈判的成功。 商务谈判论文: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际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 摘 要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国际商务谈判中,拥有信息多的企业甲会对谈判对手企业乙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乙在谈判中会采取拖延法、引入第三方谈判法、长期合作法等策略促使自己信息与企业甲信息对称。在双方谈判中,双赢理念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国际商务谈判 连锁反应 双赢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的国际商务谈判增多而获取信息手段与国外企业相比相对落后,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务谈判产生的连锁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1 理论前提假设 为了分析的方便,以某国企业甲与另一国企业乙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为例,我们事先作出如下前提假设:①企业甲与企业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甲的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都比企业乙多。②企业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为获取信息需要时间成本与直接的货币成本。③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同,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同,都不轻易免费显示成本信息。④根据交易费用学观点,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行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二是人的行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在商务谈判中,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有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包括提供不确定信息,利用对手的不利地位施加压力等行为。⑤企业甲与企业乙合作是他们的最优选择。双方都有谈判的利益动机。如果他们选择合作,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获得100个与80个单位货币,一旦谈判破裂,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损失10个与5个单位货币,因为他们在获取信息中存在成本。并且机会主义行为一旦成功,能够获得额外利益。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企业乙接受,企业甲将获得120个单位货币,而企业乙将减少到60个单位货币。⑥国际商务谈判需要成本。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的花费与时间成本,还有可能需要外语翻译成本。假设双方每一场谈判都需要花费1个单位货币。 2 连锁反应 由于企业甲获取的信息比企业乙多,在私人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企业乙的情况比企业乙对企业甲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在公共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例如谈判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需求弹性等。在开始的谈判过程中,企业甲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企业甲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利用企业乙的不利地位对其施压。同时,在商务谈判信息显示过程中,企业甲给企业乙提供不确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以误导企业乙,企图使企业乙获得虚假信息而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例如企业甲可能夸大国际市场价格来误导企业乙,使其让出更多的利益。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中不但要应付企业甲谈判代表,引出更多的信息,而且需要对企业甲的信息进行甄别,以获取更多的高质量信息使自己与企业甲谈判的地位平等。由于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当,企业乙谈判代表的任务显然比企业甲谈判代表的任务重,因此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由于在前面的谈判中企业甲居于上风,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会显得更加咄咄逼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更加强烈会导致企业甲的谈判目标的上浮,企业甲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乙施压。企业甲谈判利益的一直上升,而企业乙的谈判利益一直下降,呈现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弱者更弱强者越强的连锁反应现象。 3 企业乙的对策 企业甲依靠信息优势条件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作为谈判水平与企业甲谈判代表相同的企业乙谈判代表,不会轻易屈服于企业甲的压力而减少自己获得的利益,他会采取一系列对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1)拖延法。由于企业甲与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获取信息能力相同,谈判水平相同,企业乙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会通过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某种借口将议题搁置起来的方法给企业甲施压。对于企业甲来说,一方面,如果商务谈判走向破裂的话,从经济角度看,企业甲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会损失10个单位货币。从心理角度看,他获取的利润比企业乙多,心理上会更注重谈判的成功。另一方面,每一场谈判都要花费一个单位的成本,对于理性经济人企业甲来说,他肯定不愿意把更多的利益花在谈判桌上。对于企业乙来说,他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把议题搁置起来,一方面基于企业甲的顾虑给企业乙施加压力,让企业甲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显示出正确的高质量信息。通过企业甲向企业乙的信息差别流动使双方信息趋于平衡,同时通过更长时间的谈判,企业乙谈判代表的经验积累使他们对企业甲代表发出的信息更容易甄别,筛选出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企业乙可以一边谈判,一边另外派人通过多渠道搜集更多的与谈判有关的信息。 (2)引入第三方参与法。企业乙在与企业甲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乙应努力引入第三方参与谈判。一方面第三方参与调节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判,增强企业乙的谈判力与信心。另一方面第三方介入可能带来新的建设性方案,避免谈判陷入僵局。另外,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第三方还可以监督协议的执行。例如企业乙可以邀请行业协会来参与谈判,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与行业影响力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与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从而使谈判趋向公平。 (3)长期合作法。企业乙在谈判不利的条件下,应突出这次合同签定以后对企业甲的依赖程度。以长期合作、更大的利益为诱惑,使企业甲做出让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这种做法让企业甲对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所顾虑,尤其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甲不会为了近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另一个国家发挥更大的企业影响力也许是企业甲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甲会注重平等合作,为以后的利益打基础。 4 双方最优选择:双赢理念 双赢理念是指谈判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合作来达到双赢结果的一种思想,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利益的一致性与共同的胜利。要实现利益的一致性,企业甲与企业乙应努力挖掘各方利益相同部分,努力将利益的蛋糕做大,如此双方获得更多利益。一方面,企业甲与企业乙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成本。以获取的公共信息资源为例,假设企业甲有A个单位公共信息,企业乙有B个单位公共信息,双方都有的共同信息为C个单位信息。如果企业甲与企业乙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双方都能获得(A U B-C)个单位公共信息。因此,再适度进行信息成本分配,企业甲与企业乙都能以最小的公共信息成本获得最大的公共信息,双方都能获得更大利益。另一方面,降低谈判成本,提高企业双方福利。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的机会主义只会导致谈判成本的上升。关于企业甲谈判利益与谈判成本的关系,以理论假设为例,从谈判一开始,企业甲利益为100单位货币,由于信息优势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甲利益从100个单位货币上升到了120个单位。但是由于企业乙的对策,企业甲的谈判利益又降到了开始谈判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谈判利益最终都没有变,而双方谈判成本一直在上升,导致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福利的减低。因此,在谈判中,双方减低谈判成本就是提高了企业双方的福利。要实现共同的胜利,企业甲应抛弃传统的谈判利益,倡导双赢理念。在谈判开始,企业甲对企业乙比较了解,应在取得自己角度的一些问题时,使企业乙利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提出合作性的最佳方案。只有在双赢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甲与企业乙才能共同取得谈判的最佳利益。
计算机培训论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培训策略 摘 要: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人才需求脱节的实际,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与建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高职;计算机专业;培训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日益严重,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不再以等级考试证书为检验学生工作能力的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使用技能的考核,因此需要高职院校转变培训策略,构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培训策略。 一、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职业教育虽然起步早,但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瓶颈,发展不平衡,投入不多,办学条件差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也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内容层出不穷,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仍普遍存在所学知识滞后,与实践有较大程度脱节等问题。随着高职学制的缩短,一些学校又盲目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减时不减课,导致许多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够熟练,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难以胜任岗位,工作适应周期较长,难以凸显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二、当前高职计算机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学术应用型教育,高职教育要重点突出人才的实用性,因此高职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笔者多年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工作谈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问题 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更新之频繁,让人感叹不已。计算机知识更新频繁造成计算机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是要依据当前的教学大纲或者教学计划来制定的,而教学大纲或者教学计划制定好以后,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就造成教学内容相对的滞后。 2.教学模式问题 传统教学“教”与“学”分离,传统“填鸭式”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只顾“传道、授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对内容理解少,提不出问题,不能积极的融入到教学的过程当中去,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3.现代教学手段的误区 现教师认为多媒体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搬到计算机上,呈现在学生面前只是大量信息的在,很多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大进步。然而,不少堆积,不作技术处理,不分重、难点,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再者,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造成学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而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欠缺,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三、改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合理建议 1.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只重视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计算机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无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行为导向、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明确学习、操作、实训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保证上机操作与理论教学有合适的比例,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改变,高职毕业学生就业将不再是“订单式”办学模式下的“被动就业”方式,更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就业”的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师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大批能把握企业和社会运行规律的双师型教师即新的专业化教师是当前各高职院校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过渡,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目标。 计算机培训论文:提高农村成人计算机培训实效性的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信息技术已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为了适应新形势,农村成人教育学校担负起了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计算机培训的重要工作。 据此,文章从分析成人教育中学员的差异性及复杂性,探讨了如何以人为本,注重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成人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员复杂 以人为本 培训实效 自学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竞争,农村成人教育学校担负起了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计算机培训的重要工作。由于这些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来参加学习的目的各异、年龄相差较大、学习时间零碎而又短、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等现状决定了这一教育的特殊性,教学难度之大。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教学中提高农村成人计算机培训实效性的策略。 1 充分了解成教学员的差异性及复杂性 由于学校担负的乡镇计算机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无计算机基础的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的是短期计算机培训。参加成人教育的学员因生活、学习经历及职业背景不同,个体差异很大,教育对象群体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有的学员平时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学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部分学员动手能力强,对知识和技能接受掌握得较快,但对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了解得比较浅,往往是一些片面和表面的理解。②有一些年龄偏大的学员,家里有并接触过计算机,但对计算机不感兴趣,课堂反应慢,接受能力差且易健忘。③还有一部分学员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一般无计算机,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点相关知识也没有,甚至一部分老学员竟然不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学员的巨大差异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既然他们选择了培训,学校、教师必须对他们负责,从教法和技巧上调动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教师应发挥自身的特长,因材施教,努力教好每一位学员,确保计算机培训取得实效。 2 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于学员 学员往往因为自身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差、自身年龄较大等因素对学习无兴趣,有恐惧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意以人为本,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让短期培训真正服务于学员。 2.1 消除学员的恐惧情绪,提高其自信心 每学期开班的动员工作非常重要。针对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学员,可以举例给他们听,特别是以往学员成功的案例,让他们树立信心。在具体的教学中,降低操作实践的要求,从最简单的操作实践开始。例如,有一部分老学员根本不认识26个字母,我就从认识键盘上的基本字母、单词教起。降低教学难度,延缓上课进度,让学员认识到是可以学好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辅导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甚至是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耐心认真地回答,从而消除他们的学习恐惧心理,提高学员的自信心。 2.2 注重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针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教学中更应注重学员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培训的内容要有充分地认识,精心设计安排,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以能力形成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让学员易于接受,便于应用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2.3 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由于学员个体差异性很大,他们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及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基础扎实、学得快的学员,如果强制他们按统一的标准来学习,他们会觉得浪费时间,教学中要给他们多一些操作的机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而那些基础比较差和年龄较大的学员,接受新鲜东西比较慢,这就要求教师手把手地耐心教学,把“边教、边学、边操作”的三边教学活动过程融为一体,做好学员的基础学习。 2.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在信息技术教室进行教学,教师边讲边操作,这样学员很容易理解教师讲的内容,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员置身于这样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3 关注学员自学能力的深入提高,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迎来了网络化时代,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成人要生存、适应变革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成人计算机培训是以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培训为主、时间短暂的教学培训,所以对学员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教会学员自学,那么提高学习计算机实效将变成一句空话。所以,关注学员自学能力的深入提高,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对学员以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作用。 3.1 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实效 由于学员要边工作边学习,课后与教师见面的机会很少,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经常与学员进行交流、及时答疑解难,有利于学员更好地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可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讲稿、学习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放在网上。另外,还可以通过E-mail来交作业,利用网络互相答疑、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便利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 3.2 及时更新自学材料,便于学员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学员在具有接受新生事物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及时地学习新的相关内容。因此,在课后,教师经常将一些材料以及操作流程通过网络发给学员,为学员的自学提供课后指导,力求扫清每一位学员自学时可能出现的障碍,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密切关注前沿知识,关注学员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教师如果在培训过程中不断给学员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密切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员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他们将受益终生。针对学员的特点,在计算机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选择最有效的教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唯有这样,学员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员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 农村成人教育虽然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但只要从教学方法和技巧上调动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完成培养目标实现应用性时打破普通教育中所遵循的传统教学体系,以操作能力形成为主线组织教学,注重学员技能的培训和可持续发展,就能有效地提高成教学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成人教育中心,山东 青岛 266409) 计算机培训论文: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培训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各种专业培训中广泛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在分析本校当前计算机社会培训情况的基础之上,通过案例教学法授课,达到了提高学员心智技能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培训教学 面向社会的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社会培训工作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泛重视,现今各种培训纷繁复杂,大规模的培训仅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推广,适合基础教学。小班化培训往往需要采用“私人订制”式的培训方式,受师资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同时,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学校培训要与企业岗位培训相接轨,要遵照人力资源管理学要求:首先在企业进行需求分析,然后根据学员需求确定培训内容,最后制订培训计划并开展教学工作。笔者在多年培训教学工作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培训学员的心智水平,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把实际经验引入课堂的一种有效工具,源于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案例是指对真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叙述或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法是一种实用的培训方法,是学习结合实践的一种方法,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深入分析案例和角色,最终提高学生分析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学习都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缩短教学与实际的差距,帮助学习者提高分析能力,体现学习者的职业行为能力。让学习者练习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决策,并希望增长学习者依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相应行为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计算机操作类社会培训着眼于学员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倡导探究性、实践性学习。 二、案例教学法实践 计算机社会培训面向企业员工,操作能力较好的学员的可参加高级培训,学习深层次电子表格操作和排版操作。传统教学的演示加讲解的方式不能满足学员的需求。若要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就要改变培训形式,使课程与培训相接轨。直接引用学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培训的教学案例。在完成案例的后,学员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的力能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案例教学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案例的引入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前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学生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类似问题,首先对于案例、感受、趣闻轶事加以介绍。如电子表格中工资表案例中,财务人员的初始表格为全部员工的工资情况(图1),而现实工作中,每名员工只能收到自己的那一条工资情况(图2)。“如何制作每人一条的员工工资表?”这一问题被提了出来,针对培训学员的情况,可选择性展示出工资条完成以后的效果图,作为案例的引入。部分学员会有一些工作中的问题请培训教师来帮助解决,这就是第二类案例,把员工口述的工作情况作为案例的引入,启发培训学员共同思考解决办法。 2、案例的讨论与实践 典型案例的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怎么制订实施计划? 针对“员工工资条”案例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员工人数少的情况下可手动复制来完成。而员工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显然手动操作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用函数或其它智能方法来完成。实施策略分为两步,前一步是突破技术点:即对函数本身的应用的突破,包括函数参数的选择与添加。后一步操作是实现工资条的编排。采用函数VLOOKUP实现本案中工资条的制作,首先要了解函数的各参数:搜索表区域首列中满足条件,返回指定行的内容。采用使用函数的一般步骤:选定存放结果单元格,单击FX,选择对应的函数名,填入对应的函数参数后确定。来突破函数的用法。掌握函数的用法加强了学员对函数功能的记忆。这一过程也是提高学员心智技能的途径,是培训教学工作之重点所在。掌握了函数的用法后,再根据内容特点构造函数参数如下:B3=VLOOKUP($A3,制作工资条!$A$3:$N$9,COLUMN(),0)(从制作工资条表中A列至N列查找A3单元格内容,返回当前列对应值,要求精确查找),在确定序号后根据序号依次读取员工工资表格内容。最后进行数据填充,完成所有员工工资条的制作。操作过程用屏幕录像软件录成视频后发送学生端,以备学员复习所用。 3、概括总结 概括总结从面向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出发,展开多元性评价。面向过程的评价由学员完成,总结出以下问题: 学员在完成案例以后有“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内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若不及时巩固,那么无论案例教学过程多少精彩,都无法实现培训目标。确定以上三个问题目的在于复习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回忆案例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重现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学员心智技能。同时教师总结突出整体完成情况和普遍性问题,由于现阶段操作系统智能化越来越高,操作方法趋于人性化,个性化操作并不适合所有人,针对种种特例,培训教学中总结普遍性问题更加重要。同时学员也需要了解别人操作情况,以便于课后交流。 三、案例教学法效果 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必将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案例,学员分析讨论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序习。解决案例的过程就是突破难点的过程,这些传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都在案例的一步步操作中实现。一切都在自然而然的发生。学员在培训效果反馈中对案例教学法表示欢迎。在培训测试中,考级通过率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训后随访中,学员对所培训的技能能够应用于工作实际当中,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培训论文: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计算机培训的几点思考 摘 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是推动新农村城镇建设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的一项迫切的工作,对提升全民素质,提升城镇竞争力,打造经济社会、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计算机 培训 思考 近几年来,江南历史和文化名镇、全国学习型示范乡镇――木渎,加快了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步伐,以往靠出卖劳动力谋求一份职业的粗放型产业逐步开始淡出市场。同时,由于受到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影响,好多银行收缩放贷资金,导致了市场经济萧条,让许多心存侥幸,不思进取的中小企业纷纷倒下,也最终让缺少技艺的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无“工”可寻。 木渎地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每年都会涌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寻金,至2010年初,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了20万。这批人员是市场的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如何引导这批人从以往的体力劳动转移到脑力劳动,将他们培养成各类技工,学成后再流向社会,从而让“技能经济”取代“打工经济”,提高他们的收入,发展他们的“软实力”,给工矿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为木渎成人教育中心校一名计算机专职教师,同时也是作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我很早就参与了政府、学校、社区等部门组织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下面,请允许我结合近年来参与实践的“关爱工程”、“新木渎人工程”、“爱心工程”、“外来务工人员再就业培训”、“木渎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计算机培训的授课实践中的感悟谈几点思考。 1 教材从何而来――精编讲义,因材施教 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当务之急是教材问题。当前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教材少之又少,计算机辅导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文化市场仅有的几套教材的难度大大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根本不能使用怎么办?我对全镇各用工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中相关知识的组织方式,精心编排了几套讲义内容,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人为本、流程科学、讲究实效。 (1)符合实际,特点鲜明。我充分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不喜欢枯燥的理论说教,喜欢实际操作这一特点,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每一个内容密切结合实际培训需求,力求教案有鲜明的特点,让学员易记、易学、易懂。做到了让所有的培训者都能在短期授课内掌握一种操作技能,达到上岗要求,从而实现就业。 (2)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是小学或者初中学历,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笔者在编写时注意做到每一节内容都没有专业性的语言叙述,而是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做到图文并茂,这样就使得他们容易学习和掌握。教案以实际技能操作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用语言叙述和图片解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工作中容易遇到的实例,一步步、分门别类地介绍各项操作技能,使得全体学员便于学习、理解和对照操作。 (3)技能为主,基础为辅。学员学习时最关心的是能否学到操作技能,所以对基础知识并不是特别在意,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编写教材时基本以技能操作为主,以基础知识为辅,重点讲的是工作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有用和实用,力争将最有效的技能传授给受训者,力求学员学完后即可上岗作业。 每次上课前,笔者要熟悉全部所要教学的内容,采用任务中心模式,因材施教,同时按照实践性的要求,以便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学习的同时,获得工作中这些知识的组织结构。另外,笔者还组织小组讨论,将讲义要点打印成文,让学员通过复习,温故知新。使得培训有质量,输出有保障,培训真正实现让外来务工人员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 2 授课如何灵活――激发兴趣,因人施教 从参加培训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程度统计情况来看,木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知识面狭窄,接受能力差,如何吸引他们上课?笔者进行了思考,力争做到灵活授课,形式多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讲课时,笔者尊重每一位学员,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结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实例向笔者提出问题。每一个问题,笔者都能做到重点讲解,既生动实用,又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学员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好多学习内容迎刃而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采用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富有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基于这一原因,笔者精心制作演示动画,利用有声、影视等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员的兴趣,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使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收到了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笔者在上“Internet的基本应用”这课时,把发送邮件的步骤方法展示在大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下,一只小白兔慢悠悠地从右边向左边推出步骤一:申请邮箱;其次走来一只小灰兔,推出步骤二:登陆已申请好的邮箱;接着走来兔妈妈,推出步骤三:填写邮件内容以及邮箱地址;最后兔妈妈和孩子商量,推出步骤四:发送邮件。学员们兴趣盎然地看着大屏幕,立刻跟着教师操作的步骤实践起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3)因人分层施教。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课堂教学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这就使笔者们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分层教学。”通过一阶段培训后,笔者将学员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操作;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占了大多数人群,对他们进行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要求不高的技能操作培训;对于少数文化水平偏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则有的放矢,进行一些难度不是很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的培训。这样就做到了第一层次“多吃”,第二层次“吃好”,第三层次“吃饱”,确保了所有学员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业。 如制作网页,笔者分别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员制定了教学目标。对层次较高的要求会超链接;中间层次的则要求会制作模板,简单链接;对低层次的要求会制作简单网页。如制作“PPT”,笔者对高层次的要求能做到链接,每张图片和每段文字都要求做出效果;中间层次的则要求他们插入声音和视频,制作效果;对低层次的则要求会插入文字和图片,做出简单的效果。 3 技能如何培养――强化训练,因岗提升 外来务工人员内心希望的任何培训,都是“短、平、快”模式,最好学以致用,学完马上能到用工单位参与实践。这就需要计算机辅导教师在摸清培训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在上课时强化技能的培训,因他们的岗位强化培训内容。 (1)单人单机,加强交流,提高效率。通过走访调研,笔者了解到很多工矿企业急需熟练的Windows操作、中文与英文录入、文字处理操作、电子表格操作、演示文稿制作等人才。所以,笔者在授课中,加大了对学员这些内容的操作训练。笔者合理排课,做到单人单机。同时,笔者充分考虑到学员之间的能力差异,将优秀的学员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员安排在一起,便于他们的交流、商讨及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上机级操作训练的效率。针对如Word排版,演示文稿制作,电子邮件的收发等出现的问题,笔者及时反馈,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操作效率。 (2)演示引路,拓展训练,提高能力。有时在讲课过程中,笔者以解决学员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先以某个实例进行演示教学,然后给学员布置难度相当或者难度更高的习题由学员独立完成。通过巡视辅导,和学员进行交流、探讨,培养了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了学员的计算机综合性操作技能。如在Word2003教学中,笔者先制作一个水果的广告宣传页,然后由学员完成,在此基础上再布置水果包装盒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以上强化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时间分配上保证重点与难点的内容讲透,做到重点突出,始终本着突出实践技能的操作,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深入浅出,牢牢遵循“技能培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一宗旨,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工作过程,并开展实践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人仅仅以计算机培训为例,谈了几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几点浅显的思考。总之,加强对外来民工的业务培训,是城镇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学有所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能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能促进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对他们的培训,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这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民心工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成人教育中心校,江苏 苏州 215128) 计算机培训论文:关于社区人员计算机培训的探讨 【摘要】社区人员计算机培训是社会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学员自身的特点使得计算机培训工作也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成人学员计算机自学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社区学员教学方式可持续发展 社区人员计算机培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类型,它主要针对在岗职工、失业职工、外来民工以及无计算机基础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的短期计算机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它既不同于以理论知识为主、以升学为目的的中等教育,也不同于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研究创造型的高等教育,它是以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培训为主、时间短暂的教育培训。这类培训对象确实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上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的情况,但既然他们选择了培训,学校就必须对他们负责,从教学方法和技巧上调动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特长,努力使这些学员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从而实现其个人价值,确保计算机短期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一、充分认识社区学员的教学特点 1、社区学员个体差异性较大。他们都是成人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他们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基础较扎实,对知识和技能接受和掌握得较快;而有的课堂反应较慢,接受能力较差并且容易健忘。 2、参加培训的价值取向不同。来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比如在岗职工,他们主要是想通过培训汲取新知识,提高自己在岗位上的工作实力。这些学员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上往往善于思考,好提问,喜欢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和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但是,也有部分学员参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本证书,以应付单位的要求,像这类学员,学习较为消极被动。 3、个人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大多数成人学员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一般无自备电脑,无法进行课余练习。 二、努力提高社区学员的学习自信 社区学员往往因为自身年龄较大、基础薄弱以及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等因素造成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恐惧,有不自信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以及具体教学中,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1、降低操作实践的要求,消除学习的畏惧感。针对没有任何基础的学员,应从最简单的操作实践开始,使他们认识计算机这门现代科学是可以学会的。在教学过程中,消除学员的学习顾虑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比如,在降低操作难度、延缓上课进度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在课堂中互相讨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2、注重基本技能的培训,增强学员的成就感。成人学员应以实用技能培养为主,注重社会实效,注重学员实际的操作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培训的每块内容都应精心设计安排,注意学员的实际情况,更应贴近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针对中老年学员拼音能力的欠缺,教师可以教学员使用“笔画输入法”输入汉字,只要学员能理清笔画顺序,就能顺利输入汉字,一学就会。这样,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以往学员在学习汉字输入过程中的难点,从而进一步让学员产生一种成就感。 3、耐心解答,注重和学员之间的交流。成人学员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内容或许是老师多次强调过的,但学员还是无法掌握,这时,教师应该正确估量学员的学习能力,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千万不能不予理睬或敷衍了事,应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与学员一起解决问题,正确引导他们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或条件不够等可控制因素,使学员确信失败是暂时的、偶然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三、着力培养成人学员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讲得再好,学员要是不能学会自学,也仍然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 所以,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员以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答疑解难以扫清学习障碍。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员都能看懂,我们要充分根据教材的特点,力求扫清学员自学时可能出现的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贯通点拨的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例如在《电子邮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讲解电子邮箱的功能以及申请办法,而无需把申请过程以及收发邮件等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员听,让学员自己根据网页的相关提示完成各项要求。而类似的博客、QQ、网银等内容,学员也会很快地自主完成。 2、印发流程以便于自主练习。教材内容有时细节详尽,对于初学者来说反倒不是好事,往往容易混肴操作顺序。因此,在课前,老师最好将每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操作流程印发给学员,为学员的自学提供书面指导,同时又为那些因听课精力不集中的学员又一次地提供帮助,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我们在《WORD2003》的教学过程中,将字体、段落、页面设置以及页眉页脚的设置过程都一一罗列出来,为学员理清了思路,方便了自主学习。 3、预留作业以提供自学训练。技术在不断更新,在要求学员具有接受新生事物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及时地学习新技术的相关内容。学员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根据老师所留题目,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这样既开发了思路,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在讲完《电子邮件》这堂课后,要求学员写一篇心得体会,以邮件附件的方式发送至老师邮箱。如此一来,教师既能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又能与学员开展不定期交流。 4、检测评估以促使查漏补缺。培训过程中教师应该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从中发现学员学习过程中的漏洞,这样可以防止培训“走过场”的状况产生。在课堂上,对于学员完成的内容,可及时用多媒体方式向学员展示,开展自评与互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同时可让学员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实际运用中需要拓展的知识,进一步检查落实、巩固提高,以达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标。 计算机培训论文:紧抓农民计算机培训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摘要:依托计算机培训可培养出了一大批思想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民扩产增收的主要渠道,同时提升了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对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培训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观念,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作物的管理水平、提升农业市场流通效率、带动农民就业等多方面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关键词:计算机培训,农民增收 1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观念 1.1 改变农民对市场的理解 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比较单一,一般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和原有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进行。受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限制,无法掌握较新、较全面的种植、养殖和销售信息,缺乏市场信息观念。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精明的种养殖户陆续学会了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活动,利用电子营销平台进行订单化生产,解决了生产盲目和无路可销等问题。计算机培训提高了农民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农村信息化程度,使农民不再盲目的进行农业生产,开始认识到了信息的价值,养成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甄别信息的习惯,开始形成了围绕市场规律进行种植、养殖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传统观念的转变,极大的减少了农业生产和销售中的风险,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2 加大农民对先进生产技术的学习力度 农民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中的传播和推广变得更加便捷。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实现农业增产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民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学习生产中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生产中由技术瓶颈带来的损失,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计算机培训,带动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农业信息化又加快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 1.3 网络备耕成为时尚 农户通过对互联网供需信息的整理,学习集约化生产技术,调整种植结构,逐渐由传统的小规模种养殖走向集约化生产。据报道,北京密云县李各庄村农民王德利去年春季从网上购买500公斤核桃种,为他的100亩果园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如今,网上备耕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时尚。 2 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2.1 促进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形成 农民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带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形成。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化通道,形成对农产品规模化的需求和供给,节约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和农资交易费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的运转效率。信息匮乏是影响生产主体规模、生产区域分散程度、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低的关键。加大计算机培训力度,推进信息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在现代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在农业产业中的优化配置,可以在农村快速建成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规模经营和区域合作的良性生产经营机制,可以极大的节约交易费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2.2 形成企业和农民合作生产模式 企业和农民通过共享计算机带来的合作信息,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利益体,企业将市场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反馈给农户,农户快速的转变种植方案,形成企业农户双赢的局面,而且可以带动我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带动农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 在农民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落后的时期,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理念,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障碍。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不同农作物如何进行有效的栽培管理、当农作物出现病虫害时应该怎样有效的进行防治、畜禽该如何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都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农民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可以对这些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和投入成本。 借助计算机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可以通过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加大农民的增收幅度。 4 提升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农民对计算机的运用,促进了农业市场中农副产品的流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平均收入。网络超越了国界,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使农民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化的市场交易。借助计算机技术,普通农民也能够利用全球各地的网络信息选购和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增加了农产品的利润。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的农民朋友通过在本地农村综合经济网花椒销售信息,仅一个月就一次性成交4吨。计算机培训为农民打开了信息之窗,借助网络,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农民进行有效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使农民加入到信息化的社会中,跟上现代化的步伐,避免信息闭塞带来的损失,共享改革开放的硕果,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现代化加速进行,从而提升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我国农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作者简介:方兆妍,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吉林市分校,农民计算机培训。 计算机培训论文:农村计算机培训模式探讨 摘 要:农村计算机培训是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本培养的重要途径。探讨出适合我国农村发展情况的农村计算机培训组织模式、教学模式和创新模式,可为我国农村计算机培训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计算机培训;组织模式;教学模式;反馈创新模式 1 计算机培训组织模式 1.1 政府主导式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较完整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村计算机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部门和教育系统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其中包括乡级以上的科技推广机构建立的和国家各种培训项目推动的培训体系,还有农业类职业中学和专科学校、农业类广播电视学校、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等提供的计算机培训等。尽管我国在政府主导的计算机培训组织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但陈旧的行政管理模式,很难直接的行政干预,发挥计算机培训的灵活性。上级部门下达培训指标,下级部门被动完成,激励和监管制度不健全,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注重培训次数和参加培训的人员规模而忽视农村计算机培训质量和特色[1]。 1.2 政企联合式 以政府统筹,农业行业牵头,农业企业配合,农民参与的计算机培训组织模式。相对来说,这种模式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较佳的可操作性。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镇建立一个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的农民计算机教育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还可以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民计算机培训领域,科学规划、组织和协调教育培训机构与地方农民计算机培训机构,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以利用它们的实训场所、技术、人员和设备协助教学,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提高计算机培训效果。 1.3 市场主导式 在市场主导式的计算机培训组织模式中,政府不是直接组织实施农民培训的具体活动的主体,也不直接管理农村计算机培训机构,而是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取代行政手段,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政府职能应从农民计算机培训机构的管理向农民计算机培训市场的方向转变,着眼培育、引导农民计算机培训市场发展,创建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抓好农民培训规划和培训扶持政策的制定执行,建立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建立对农民计算机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和奖惩规则,加强计算机培训市场秩序的监管和对财政支持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引导农民计算机培训机构进行农民计算机培训场地建设[2]。 2 计算机培训教学模式 2.1 发现式教学模式 面对层出不穷的计算机新技术、新知识,将农民计算机技能学习全部寄托在对其进行计算机培训上是远远不够的。对一些流行应用软件的教学可以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通过给学员提供学习的环境、学习的目标,而不需要逐步讲解操作的步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提供便于解决问题的信息即可,而由学员去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可增加学生的智慧潜力、激励计算机学习的内在动机,在获得了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同时,获取了计算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做到真正的授之以渔。 2.2 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课堂相对来说更直观生动快捷。在软件使用培训、系统操作培训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但是在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讲解,如算法的概念、程序的概念、数据结构设计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却起不到与传统课堂式面对面教学相媲美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计算机培训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3]。 2.3 其他媒体传播模式 大众媒体(如广播电视、卫星电视、报纸、杂志等)和个人媒体(如光盘)等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都可以对农民朋友进行不同领域的知识传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培训方面的资料数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通过订阅、分发学习资料,也可使农民朋友掌握大量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 3 培训创新模式 3.1 定点培训和流动培训相结合 培训内容和方式应根据各地农村的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统筹安排。一般来讲,实用和高效率的培训模式更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定点培训更容易引导农民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已经建设成农村的计算机培训教育中心。而开展文化下乡和农业科技下乡等电脑知识流动培训,可以弥补定点培训容易受到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限制的弊端。 3.2 远程教育和实地教育互补 农民计算机培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村远程计算机教育模式发展,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实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使用,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计算机教育培训模式,为农民计算机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3.3 计算机培训与农业技术培训相结合 可以将广大农民急需的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和信息媒体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光盘等传播渠道实现农业科技和信息的数字化,进而唤起农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又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快速性、阶段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保持新型农民计算机培训模式的动态性,扩大模式的适应性,提高模式的发展性,发挥模式的示范性,创新出更好的新型农民计算机培训模式。 计算机培训论文:教师计算机培训进修策略探讨 【文章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成了教学的必备技能,计算机能力也成了评价教师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作为如今的科技,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教育教学事业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进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计算机;培训进修;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是十分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着力培养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不断自身的专业教学素质。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传授知识理论的层面上,忽视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我国利用计算机进行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很多教师不能及时认识到新的教学技术的发展,也没有及时学习,这就造成了很多教师的教学技能不能及时提高,这就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教育是国家兴旺的根本,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1 进行计算机培训的重要性 从今天的信息化角度来看,在学校教师的作用发生了一些转变,如今身为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1.1 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很多教师只是着眼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很多教师不能接受计算机教学的应用,由于自身计算机使用能力的限制,只能对计算机敬而远之。有的教师认为计算机教学只是单纯的将书本的文字输入到电脑上,多此一举,这就造成教师错过了先进教学技能的学习。很多教师都对计算机技术存在偏见或者缺乏正确的认识,计算机教育技术不能引起教师的学习兴趣,造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的进修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于教师打破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计算机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教师拓宽教学途径 如今,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和时代对知识的要求。网络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庞大的知识系统网络。如今,网络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运用网络上的财富,就会造成教师技能的倒退,甚至和学生的学习要求造成脱节,造成了教师教育的尴尬。所以教师应努力学习计算机教学技术,让计算机成为促进教学的载体。同时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进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教师计算机培训进修的方法 2.1 从计算机基础做起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技能 由于很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较长,很多基本不懂计算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计算机培训单位要从计算机的基础开始培训。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从计算机结构名称最基本的入手,教师应及时做好笔记,培训之余要积极练习,尤其是不熟悉计算机的教师,直至了解和掌握各个计算机部位的功能和用途。一味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受训教师掌握培训内容,所以培训单位要完善培训程序,加强计算机教师和学员的交流,课后组织计算机上机实践,及时跟踪检查,巩固课上讲的知识。 2.2 积极参与计算机培训课堂 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不能仅仅被动的接受计算机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身为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参与到培训课堂上,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作出假设,提出解决方法。在培训课堂上,应利用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技术,主动的带着兴趣的去学习,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提高积极性,在兴趣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及时学习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教学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进步。提高计算机教学技能是一个长久的阶段,身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从每一点一滴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教学技能。 2.3 注重计算机实践,勤加练习 学习计算机如果仅仅依靠课上老师的讲解和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性较强,所以在进行教师计算机培训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后组织受训教师上机练习,及时了解教学内容,并及时指导受训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及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培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要简化复杂的理论知识,更加注重于实践,注重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逐步增强。制定合适的培训目标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并要求受训人员按照制定目标进行学习,从而让自己的计算机学习更有目的性和实用性,按照培训计划,按照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实践,同时要注重和其他学员的交流合作,在讨论中学习合作,有利于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从而更好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学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进修,对教师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和巨大的实际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培训学校的教学计划,利用培训学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积极学习,促进自身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培训和实践中,不断学习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和使用技巧,不断促进教学实践中的课程提高。在接受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计算机技能,勤于动手,积极认识到教学课件中的不足,做好记录,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多次操作,在实践教学中避免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计算机培训论文: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初探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现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学科覆盖面广,发展更新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人专科计算机教育呈现出与以前不甚相同的特点。如何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成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加强成人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认识成人计算机培训的特点 成人计算机培训学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学习接受能力差异大,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操作应用能力的差异也很大,不少成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差,即记得快忘得也快。由于学员的学习目的、知识背景、个体环境等诸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成人计算机培训既有成人教育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成人计算机教育既具有需求上的宽广度和操作上的难度,又具有培训上的时间短、分散,培训的内容实、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新颖、注重引导,教学手段多样、注重实效等特点。 二、增强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的方法 1.找准起点,选对教材。 成人计算机培训面向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工作性质、文化水平与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存在差异,因此,为培训课程选取合适的起点尤为重要。成人计算机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没有固定教材,也不能采用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在教学中,为提高计算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技能性,教师为学员选取的教材要根据培训目标选用可操作性强,能和日常工作生活结合,带有实践操作项目的计算机实用教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上好首课,激发兴趣。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开学第一课讲得过深过难,学员听不懂,往往会产生畏惧、厌学的心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备课、讲课之前,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培训班学员的年龄、工作情况和文化程度,这些能反映学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了解学员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情况,这些能反映学员的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能力如何。在具体授课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避免一开始就把学员引入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第一堂课首先要尽可能展示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其次要精心挑选一两个操作简单的辅助教学软件,教给他们操作方法,让他们意识到计算机并不神秘,在自己的手指下也能乖乖听话。 3.演练结合,授人以渔。 计算机教学既要借鉴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充分发挥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特点、结合计算机硬件配置的情况,从大多数学员的实际水平出发,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别学员,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又要尽量满足部分学员对理论和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深造提高的要求,从而整体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讲解时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而是要培养学员的理解能力,让学员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员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 4.注重实践,因人施教。 成人学员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特点是要求短训班形式,力争“短、频、快”,希望在短时间内很快学完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求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有一定的功利性。笔者认为,对初学电脑的人应该从个别到一般,由实际到理论,提倡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就像学习驾驶汽车一样,学电脑同样可以不管电脑的原理如何,结构怎样,只要勤练、多学,照样能轻松自如地使用电脑。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员今后的自我提高,所以我们在重视实践教学时,还要兼顾理论教学,使学员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教学中,由于成人学员大多阅历丰富,学习目标明确,会对指导老师的授课提出各种要求,打断老师的上课思路;成人学员大多事业有成,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在学习中比较要强,遇到问题不好意思问,结果旧的问题没解决,新的知识就学不进去,以至于干脆放弃。成人学员一般身具多种角色,他们精力有限、学习时间有限,因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易于分心,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下降,刚讲完的问题,一转眼就忘了。这些因素在成人培训中都是存在的,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无论学员的地位、学历、职业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尊重他们,讲课要极有耐心,这一点在成人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对难点问题要反复演练,同时鼓励学员积极提问,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及时解决他们的疑问,及时发现学员的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学员树立信心,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分析学员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并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更新,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将更灵活多样,社会人士对成校计算机的培训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的成人计算机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还会有更多问题等待我们探讨和学习。“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为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的成效,我们在培训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计算机培训论文:教师计算机培训方法与策略之我见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各个行业都从传统的模式开始向新的、科学的模式过渡,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繁荣复兴的基础,更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教师计算机;培训;策略 教育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繁荣昌盛的根本,随着全球一体化越来越深入,人们所要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多,此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人们不能忽视的重点。在目前来说,利用计算机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办法,但是很多中老年教师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就算是年轻的教师之前所学习的计算机技术也可能已经过时。另一方面,几年前计算机还属于奢侈品,许多学校无能力大量购置,教师的实践机会得不到很好的实现,这也是导致教师不能扎实地掌握好计算机技术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计算机培训已经是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必要性 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的现在,教师的作用也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不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达或教授知识,而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能够自己获取知识,使之终身受益。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也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 1.计算机培训能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 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当今社会,互联网跟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紧密,甚至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人们通过互联网学习和社会活动的展开,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是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教育者,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应该走在潮流的前沿,但是现实中教师群里面有很大的一部分对于计算机技术有着恐惧心理,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不客气地说,有些只是坐井观天,认为计算机技术就是简单打字,而对更深层次的技术却毫不理睬。教师对于计算机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对学习计算机技术没有足够的热情。这样就很难担任培养学生计算机热情和能力的责任,更加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会学习的新型人才。所以,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正确认识,是计算机培训的主要任务。 2.为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开拓了有效途径 网络信息充斥在我们的四周,书本、教师的传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网络上有信息量更加庞大的知识库可以让学生吸收,如果教师不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那么在某些方面反而会落后于学生,造成一种尴尬的局面。这需要教师有自我不断学习的良好观念,而计算机能够成为促进教师学习的载体,因为在这个领域里,会给人一种感觉,如果不学习就会有随时被抛弃和落后于人的危机感。网络上有许多教师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和资料,只有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才能获得这些信息。而计算机培训能够让教学掌握文字处理、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利用等基础技能,从而减少日常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技术培训方法 计算机技术对于教师的作用已经是毋庸置疑,但是如何能够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让教师顺利掌握计算机技术,却是重点。 1.确定计算机培训的内容 对于教师的计算机培训,不应该仅仅定位在计算机专业领域里面,而是要多线拓宽,尽力提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例如:计算机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常用的软件运用,等等。以培养教师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服务教学质量的意识,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能够主动探索真正符合信息社会的教学新模式。 2.计算机培训群体的差异性 除了对教师培训目的的确立之外,培训的内容还应该以不同的群体为划分的标准。一般来说,划分的群里应该归纳为三类层次:(1)针对领导层次的培训,主要让他们能够用计算机来收集学校内外的各种信息、了解学校的业务水平状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2)计算机学科教师的培训,这些教师从事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培训更应该注重质量。可以分为入职前培训和入职后培训,让他们能够理解教材的内容、理解教学目的,这样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3)针对非计算机教学的老师,这一类人员是最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他们的日常工作甚至关系到领导者能否顺利进行战略管理,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应该集中在信息意识和实际操作这两个方面。 计算机培训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不仅能够帮教师更新观念,让教师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在备课、作业时候能够主动使用计算机,形成一种崭新的管理形式。最后,在计算机技术掌握之后,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质,更能够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在学校良好展开。 计算机技术的教师培训,应采取一切的手段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益,这不仅为了让教师具备熟练的操作、维护计算机的技能,也是为了能有一个科学的头脑,以能够随时获取现代教育信息。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教师进修学校) 计算机培训论文:手机移动学习在体育院校学生计算机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移动学习是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型学习方式,体育院校的学生经常需要在户外训练或者比赛,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十分适合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有助于课外促进学生积极性,对学生的技能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移动学习;彩信;微博 体育院校的学生有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特点,因其专业性极强,学生常常需要在户外长时间高负荷进行运动训练与比赛。大量的体力消耗后没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部分公共课程的学习之中。移动学习能够将部分学习化整为零,利用间隙、途中等零碎时间进行短平快的有效学习,尽量降低训练与文化课程的冲突。手机作为普及率最高的移动设备,小巧便携,是开展移动学习首选的设备,因此基于手机的学习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一、手机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与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比较以往其他学习有更强的情境性、时效性、便捷性和时空模糊性。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专门行业、特定人群的培训与知识建设,如在农业、医疗、商业、教育、野外作业等行业对农民、见习医生、销售员、外语学生、文盲、新生儿父母、游客进行知识介绍与技能培训,大部分培训取得了学生的认可并实现了比较好的效果。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1] 。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手机移动学习可实现手机之间或者手机与网络之间的多媒体信息传递,例如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实现此功能常见的服务就是彩信和页面浏览。 二、体育院校学生计算机学习 与移动学习状况 为能够更客观地了解体育院校的学生计算机学习与移动学习状况,以上海体育学院大一有计算机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规范的问卷调查,调查人数125人,基于数据分析了学生的特点与移动学习需求。 1.计算机学习情况 由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90%以上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多媒体类课程的知识,80%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58%的学生认为一周一次的课程安排不够,91%的学生愿意接受课外的辅导。80%的学生表示放在公共课计算机课程的课外学习精力很少,原因主要集中在专业训练强度太大、精力不够和没人指导不知道怎么使用所学知识两个方面。另外参加各项专业比赛或者是作为志愿者、服务者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导致学生缺勤学习的情况比较常见,学生常会出现少则1次、多则2月有余的缺勤情况。 2.移动学习需求 对于移动学习的概念,65%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但是具体的类似移动学习行为有80%的学生表示有过经历。99%的学生持有一部或者以上的手机,90%以上为智能手机。持有手机的学生中95%以上的学生开通了手机上网功能;在上网常使用的功能一项中,供选择的项目有看电影等视频;听音乐等mp3;看电子书;摄像照相;手机上网(搜索资料、看新闻等);录音;聊qq 或者飞信;电子邮件;备忘录/日程管理;参与论坛;写博客(微博);互访朋友网络空间,其中90%以上学生会使用半数以上的功能,60%学生会互访朋友空间。91%的学生和83%的学生分别表示愿意接受教师课外的手机信息辅导或者是上网自行浏览教师提供的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源。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形式:彩信、视频和网页浏览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分别占到需求的30%;对于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主要集中于命令设置与操作和扩展知识与技巧两个类别,分别占到73%和66%。 由上数据分析,手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相互交流、了解的常用工具,再加之体育学院学生的特点十分需要能随时随地随身的短平快的学习,同时学生也有热情参与到这种高效广泛交互共享和个性化学习之中,因此经过设计的移动学习模式与资源能够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 三、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与资源设计 (一)从教学设计视角具体分析 1.学习需要 移动学习能有效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能给予应用的指导; 2.学习内容 参与计算机移动学习研究的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二》内容包括网页制作、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三个部分。学生希望学习内容以计算机的操作命令和操作技巧为主; 3.学生特点 在思想上学生对移动学习比较有热情,愿意参与其中;在技术支持上,学生的手机普及率极高,手机携带时间比较长,基本上是随身的;在学习时间上,学生每天会被要求出晨操,白天会有较多的体能运动;时常会有外出参加活动或者比赛; 4.学习环境分析 学生处于操场等户外的时间比较多,这类场所比较嘈杂,学生已受到干扰;零散的休整时间较多,能接触到计算机的时间相对集中在晚上; 5.教学资源设计 手机支持下的课程资源是完成移动学习的基础,是移动学习中最主要的内容。移动学习资源与普通的学习资源具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呈现方式、带宽限制、即时性等差异,移动学习资源需要在表现技术、内容结构、递送机制等方面具体考虑设计原则。(1)内容:内容微型化,表述清晰、难易度适当、层次丰富、上下关联性不强可保证学生随时开始、随时结束。学习内容需要花费的时间控制在30秒到5分钟之内[2]。(2)界面设计:可用性好。手机的特点是屏幕相对较小,适合用简洁文字、简单图形、动画或者音视频描述的内容,有简洁高效的导航。(3)大小:尽量控制网络传输成本,资源的形式以够用为主,减少美化和修饰的冗余部分;太长时间的学习对学生和学习环境的要求过高。(4)推送原则:推送过多会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与训练,导致抵触情绪,因此应当选择最关键的节点推送,宁缺毋滥。 (二)移动学习模式。 1.彩信推送的移动学习 安排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发送一条“课程要点”的彩信和一条“促学思考”的彩信。鉴于93%的学生是中国移动的客户,彩信使用中国移动公司的飞信软件进行发送。 课程要点的信息是为了提醒学生回顾课程上的内容在休息或者翻阅手机休闲时随时浏览以便巩固已学知识。彩信具体内容为一张图片说明命令的位置;一段文本(或音频)说明操作注意要点;促学思考的彩信会提供一些范例(例如一幅ps的图片或者一个短小的动画)供学生分析如何操作能实现范例的最终效果。彩信具体内容为一张图片(动画)和一段文本,说明实现效果的操作要点。课程要点和促学思考彩信每周发送一次各一条,每次时间固定格式统一。 2.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 调查数据中显示60%以上的学生会常常使用手机互访朋友的网络空间,因此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也成为建构课程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微博相对普通网络页面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信息共享和建立广泛的交际圈的有效性[3]上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能构建相对平等的环境,这样更能吸引学生主动访问,同时微博也能有效支持信息的双向传递,易于移动学习中教师及时反馈和了解学生的需求。鉴于75%以上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qq,课程选择使用腾讯的微博作为教师开辟的移动学习资源空间。 每次课程开始和结束后教师会更新微博。开课之前会课程的通告,并用图片或者视频有吸引力的范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结束之后会有本次课程的资源信息,视频或概念图[4]的方式播放重点操作过程以及多张范例和思考题目供学生讨论与留言作答。教师还会不定时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活动告知或生活热点问题,加大师生互动的范围。同时教师会有选择地开通关注对象,帮助学生关注一些优秀教师的计算机教学微博,增加学习视角和资源链接[5]。 四、实施效果浅析 在课程结束之后,对接受过前期移动学习情况调查的学生进行了二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有77%学生表示移动学习的形式能提高学习积极性;70%的学生表示会在闲暇时翻阅课程彩信;65%的学生表示会时常浏览教师的微博查看讯息或者留言;43%的学生会与同学讨论教师的微博留言并讨论课程作业的范例操作;69%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对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有帮助;同时部分有外出活动或者比赛的学生表示移动学习能帮助他们了解耽误的课程信息,33%的学生表示单纯观看操作演示不能满足学习需求。60%的学生表示彩信在复习阶段有助于他们随时浏览帮助记忆关键操作。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移动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大部分学生会使用手机浏览彩信或者空间,在有问题的时候会想到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向同伴或者教师寻求帮助,同时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课后讨论计算机操作话题的氛围,在课堂之上也更积极自信地与教师发生互动。 问卷也同时反映出移动学习的一些不足之处。微博学习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微博和彩信资源制作时间较长,更新不便。同时目前的移动学习模式设计缺少评测手段,缺乏长效激励的机制。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有线连接带来的束缚,真正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个别化学习形式,可以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中一对一教学的不足。 计算机培训论文: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培训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介绍了一种以B/S结构模式为主, C/S结构模式为辅,基于内部局域网,建立知识库和题库,实现办公自动化应用中个人自主培训和考试的系统,阐述了这一考试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及相应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局域网;网上培训考试;B/S模式;C/S模式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上报名、网上考试、网上评卷,网络远程办公,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从网上学习知识、无纸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取代传统的工作、学习、考试方式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员工的学习、工作,实现管理的高效化、灵活化、自动化,使工作评价趋于客观、合理和公平。 2 总体构想 本系统用户划分为员工、公司管理人员与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三类,系统采用基于局域网的C/S(client/Server)模式和基于Web技术的B/S(Browse/Server)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B/S模式为主,C/S模式为辅,基于内部局域网建立知识库和题库,实现员工的自主学习和考试。计算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建立相关工作知识的培训和测试题库,协助公司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网上培训和考试,对员工能力做出客观测评;员工可利用该系统进行个人自主学习和自我测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传统的C/S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C/S)两层结构(见图1),其特点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能够处理大量的、实时的数据流。C/S模式需要在所有用到此系统的员工计算机机上进行软件安装和维护,工作量大,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软件使用操作专业性较强,不利于公司管理人员管理题库。员工必须使用安装了特定软件的计算机在公司内部局域网内访问系统,使用不够灵活、方便。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C/S两层结构模式正逐渐被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结构(见图2)的访问模式所取代。B/S结构以访问Web数据库为中心,HTTP为传输协议,客户机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和与其相连的后台数据库。 B/S模式可以把系统所有软件的安装、维护都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完成,而客户机几乎不需要做任何维护,浏览和考试统一通过Web服务完成,员工与公司管理人员使用操作简便易行,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集中维护,维护方便。但B/S模式对网络性能要求较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弱。浏览器脚本语言数据处理能力有限,较为复杂的功能不易实现。 培训考试系统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功能模块中员工访问培训题库自测学习、进行在线考试和公司管理人员进行题库管理采用B/S结构,公司管理人员进行试卷评阅、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采用C/S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和试卷评阅系统置于公司内部核心机房,而Web服务器可以放置于各楼层配线间,通过公司内部网络与公司核心机房相连。题库管理系统、试卷评阅系统可置于公司内部核心机房,每次考评完后所有员工的数据汇总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统一管理、长期保存和数据的安全。 本系统可用于各个业务部门同时在线考试,培训题库和考试题库里放置相关业务部门的多种培训资料,设置了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材料题、写作题等等,员工可选择自己业务相应的题目进行阅读和自我测试。为适应多次考试,使每次考试的试题有差别,但难度上保证在同一个层次,设置随机函数random对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随机抽取。 系统有用户自测和公司考试两种模式。员工自我学习测评时可以选择自测模式,不计时间,可以随时中断考试,完成工作再继续学习、答题,系统通过断点记录和断点读取来保存考试进度,答题完毕可以自行对照答案。公司统一测评考试时,可以选择考试模式,此时连续计时,不能中断考试,剩余5 分钟时系统会提醒员工,当达到规定时问,系统自动锁定时间,一般不可超时,提前答完的,可点击“交卷”按钮结束考试。 3.具体设计 此计算机培训考试系统采用兼容C/S和B/S模式所需TCP/IP协议和Net—beui协议的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Microsoft Visual 2003作为网络平台及开发工具,使用C#和相结合作为系统开发语言。 系统利用SQL Server 2003建立共享、高效的后台数据库作为题库,使用技术连接访问SQL Server 2003的题库,数据库驱动程序在本系统中采用Delphi 6.0开发工具设计。本系统选用ASP/ADO方式作为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的接口连接方式。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SQL Server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丰富的编程接口,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支持数据到Web页面,扩展性好,具有数据仓库和数据快照功能,是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SQL Server还具有数据备份功能,可定期对后台数据库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本系统体系结构是基于公司内部局域网、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远程题库维护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计算机培训考试系统,培训、考试采用B/S模式,系统管理采用C/S模式。 系统访问结构模式如图4所示: B/S模式的学习、考试和题库更新维护,用户使用客户端Web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Web Server提出考试请求信息,Web Server响应请求,通过Web应用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生成试卷HTML页面,再发送给请求的浏览器,员工答题后回传HTML页面,由Web应用进行判卷等处理操作。 C/S模式的管理系统在公司内部局域网内进行,保证传输和数据的安全性。 4.结语 本培训考试系统结合了B/S模式和C/S模式各自的优点,满足了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远程学习和管理的需要,采用分布式结构,操作使用方便,扩展性强,易维护,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办公自动化发展的要求。 计算机培训论文: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初探 摘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入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何针对各个层次社会人士的培训需求,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效果,已成为摆在计算机培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成人计算机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成人计算机培训的特点,阐述了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到各行各业,面向社会人士开展的成人计算机培训更是学无常态、教无定法,笔者多年来从事成人计算机培训工作,深切体会到成人计算机教学已从“扫盲式”教育向“提高式”教育转变,培训中找准起点、上好首课、演练结合、注重实践是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认识成人计算机培训的特点 成人计算机培训学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学习接受能力差异大,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操作应用能力的差异也很大,不少成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差,即记得快忘得也快。由于学员的学习目的、知识背景、个体环境等诸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成人计算机培训既有成人教育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成人计算机教育具有需求上的宽广度和操作上的难度,又具有培训的时间要短、要分散,培训的内容要实、要有针对性,教学方法要新颖、注重引导,教学手段要多样、注重实效等特点。 二、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的方法 1、找准起点,选对教材 成人计算机培训面向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工作性质、文化水平与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参差不齐,因此,为培训课程选取合适的起点尤为重要。成人计算机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没有固定教材,也不能采用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在教学中,为提高计算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技能性, 教师为学员选取的教材要根据培训目标选用可操作性强,能和日常工作生活结合,带有实践操作项目的计算机实用教材,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上好首课,激发兴趣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开篇第一课讲得过深过难,学员听不懂,往往会产生畏惧、厌学的心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备课、讲课之前,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培训班学员的年龄、工作情况和文化程度,这些能反映学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了解学员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情况,这些能反映学员的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能力如何。在具体授课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避免一开始就把学员引人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第一堂课尽可能展示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其次要精心挑选一两个操作简单的辅助教学软件,教给他们操作方法,让他们看到计算机并不神秘,在自己的手指下也能乖乖听话。 3、演练结合,授人以渔 计算机教学既要借鉴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充分发挥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自身特点、结合计算机硬件配置的情况,从大多数学员的实际水平出发,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别学员,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又尽量满足部分学员对理论和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深造提高的要求,从而整体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讲解时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而是要培养学员的理解能力,让学员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员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 4、注重实践,因人施教 成人学员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特点是要求短训班形式,力争“短、频、快”,希望在短时间内很快学完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求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有一定的功利性。笔者认为,对初学电脑的人应该从个别到一般,由实际到理论。应当提倡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就像学习驾驶汽车一样,学电脑同样可以不管电脑的原理如何,结构怎样,只要勤练、多学,照样能轻松自如地使用电脑。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员今后的自我提高,所以我们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亦要兼顾理论教学,使学员了解此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教学中,由于成人学员大多阅历丰富,学习目标明确,他们会对指导老师的授课提出各种要求,打断老师的上课思路;成人学员大多事业有成,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在学习中比较要强,遇到问题不好意思问,结果旧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就学不进去或跟不上,以至于干脆放弃。成人学员一般身具多种角色,他们精力有限、学习时间有限,因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易于分心,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下降,刚讲完的问题,一转眼就忘了。这些因素在成人培训中都是存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员的地位、学历、职业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尊重他们,讲课要极有耐心,这一点在成人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对难点问题要反复演练,同时鼓励学员积极提问,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及时解决他们的疑问,及时发现学员的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学员树立信心,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另外,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学员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并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更新,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社会人士对成校计算机培训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的成人计算机培训工作任重道远,还会有更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讨和学习。“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为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的成效,我们在培训教学中尚需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计算机培训论文:计算机培训市场的需求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脑在人们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参加计算机培训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不仅包括在校学生、在职人员,还包括了广大的农民,本文主要分析以上三类人群对于计算机培训的需求,以及作为培训机构如何更好适应在校大学生、在职人员、农民的需求,提供他们满意的培训服务。 关键词:计算机;培训市场;需求 一、我国计算机培训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培训市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2年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由政府决定,计算机培训市场很小。第二阶段,1992年到1998年以市场调节为主、指令计划为辅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培训内容是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来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1996年开始实施,社会力量开始进入到培训市场,计算机培训市场开始兴起。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是完全市场化阶段。培训主办方完全按照社会需求提供培训。从市场细分来看,外语培训、管理培训和IT培训是教育培训市场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在IT培训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的中小培训机构如何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培训项目,提供培训服务。 二、计算机培训市场的需求分析及建议 党的十七大在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的同时,明确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培训市场未来的发展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在计算机培训市场中,从参加计算机培训的目标人群来分,可以把参加计算机培训的人群分为三类:在校大学生、农民和在职人员。下面分别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分析作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机构如何开拓市场。 (一)在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培训需求 在校大学生对于计算机培训的需求一方面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了证明计算机水平而进行的培训,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方面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比如有大型培训机构提供的软件开发培训等。中小型的培训机构一般从事一些简单、培训难度较低的培训项目,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培训就占了很大的比例。根据调查,在计算机培训市场上,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为例,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计算机二级培训费用进行分析,发现上海的国家计算机二级的培训费用最高,主要是因为培训机构为连锁机构,对于考试的通过率有一定的保证。而福建省福州市的计算机二级的培训费用最低,保证教学质量,但对于通过率没有给予明确的承诺。除了上海以外,国家计算机二级培训市场的培训价格在300元-450元之间,在同一城市由于师资、培训机构知名度、通过率保证等原因,培训费用也有所不同。陕西省西安市的国家计算机二级的培训费用平均为340元,辽宁省沈阳市的国家计算机二级培训费用为410元。由于学校和企业一般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作为衡量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一个标准,因此参加培训的大学生人数也能保持一定的比例,但是,这一类培训组织起来比较容易,主要是如何招到培训学员,一般常见的是通过低价招揽学员,或者是通过承诺保过来招揽学员,基本上属于计算机培训中的红海。中小培训机构在这类市场上主要是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通过邀请一些个性鲜明的讲师来吸引学员。在计算机专业学员的培训市场上,中小机构如果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与大型的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场地和组织学员报名来获取一定的收益。 (二)农民的计算机培训需求 我们将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分为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且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可以相互转换。现实需求是指农民工外在表现出来的对某技能的需求,主动愿意花钱和时间去学习;潜在需求是指农民工把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埋藏在心底,由于某些因素的阻碍没有被激发出来,需要外界的刺激与鼓励。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短期需求富有弹性,以至于无穷大,对价格反映非常灵敏;部分农民工所能承受的最高市场价格是一致的。 对于农民的计算机培训需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定点培训和流动培训的点面结合模式。培训内容和方式应根据各地农村的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统筹安排。农民喜欢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因而应以面对面直接授课和现场实习为主;在培训时间方面,以短、平、快为主;在教育设施方面,部分乡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及场所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计算机培训机构应利用农村已有的各类教育场所和设施,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和“农业科技教育”已有的教育基地和网点,开展计算机培训。2.计算机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的绑定模式。我国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项目,农村计算机教育培训可以搭上这些教育项目的快车,达到“办一个培训班、兴一项产业、会一项电脑技能”的效果,在进行计算机培训时提供一些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技术,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 (三)在职人员的计算机培训需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2004年8月以来,已经了12批共122个新职业的信息,相关的职业培训需求越来越受关注。同时,面临就业竞争压力,更多的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技能水平,也选择了职业培训。智联招聘做过的一项关于职业培训与就业力的调查显示:47.9%参与过培训的就业者表示自己所参加的职业培训直接促成了自己的就业。近八成的参与职业培训的就业者表示职业培训对就业后的晋升发展有帮助。中小培训机构在为在职人员提供计算机培训时,可以根据各个不同行业人员对于计算机培训的不同需求,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计算机培训项目,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系列的配套培训方案,而不是单一的培训项目。这样,既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培训需求,也提升了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引言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医院的领导人员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医院的文书档案和实物档案,因为,这些档案室医院领导人员进行某些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因管理不当造成档案缺失,医院的领导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对于医院的发展和就医人员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加强档案管理是医院发展中必须要落实的重要内容。 二、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医院的领导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不能够定期进行查考,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时常进行考核。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医院领导人员的重视,使得档案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文书档案管理、收集工作时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医院的一些部门十分排斥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信息内容模糊、不确定,档案管理形同虚设,没有将文书档案资源的价值良好的发挥出来。同时,对于一些实物档案缺乏管理,很多实物档案都是医院艰辛发展历程的代表,它是医院精神、文化的载体,却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而逐渐丢失。 2.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是影响医院档案管理的关键,一些医院的文书、实物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是身兼多职,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系统、规范的概念,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科学的、有效的进行。医院也没有时常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医院在不断地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内容会不断地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地吸纳外界新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使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策略 1.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基层人员都要积极的学习档案法,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到医院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中,特别是医院的领导人员,因为领导人员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有效开展的基础。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发展相融合,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进步发展。医院其他基层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的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扫除道路上的障碍。 2.提升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选用一定要慎重,一是要聘用经过专业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医院聘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区别[1]。二是要考虑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不仅仅包括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并且积极的对于外界新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进行吸取,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保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真实性。 3.加强对于文书档案标准化规范要求 医院的档案管理包含的内容众多,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时,首先要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档案收集工作是所有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档案收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经过多次确定后才能够进行归档,且对于档案信息一定要准确判断,不能够存在模糊的概念[2]。收集工作进行完毕的下一步就是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要根据档案的日期、类别将档案信息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规定的装订标准对其进行装订,最终查看归档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文书档案的标准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电子档案工作提供便利。 4.加强对于文书档案归档的管理 医院的文书档案包含的内容众多,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其中有关医疗方面的档案往往会占据医院整体文书档案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可以将档案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医疗机构或是医院管理机构对医院下达的文件,比如有关医疗卫生工作的各项决定决议、各种用药规范、临床路径等等;第二部分是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管理文件、材料等;第三部分是医院的临床医疗数据;第四部分是医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存档,医院的基本建设资料等;第五部分就是医院的人事和财务文书档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应该归档和不用归档的文件的内容挑选出来,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严格的遵守档案管理规范,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5.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才能够保证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系统、有效的进行。对于医院的档案资料不仅仅包括文书档案,其中还包括一些实物档案。对于实物档案的类别进行分类,然后进行保存。例如医院所获得的荣誉奖杯等,那些实物是医院精神、文化的代表。是医院众多工作人员通过长时间努力才得来的荣誉,对于这些实物档案都必须要合理的保存,只有完善档案管理机构才能够使这些实物档案永久的保留,不会在历史中遗失。 四、结语 工作内容复杂,工作内容涉及广泛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只有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规范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机构才能够使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才能将医院档案的价值良好的发挥出来。 作者:胡顺芳 单位: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一、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对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事不到位 目前,很多医院的管理层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认识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简单的认为医院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不高,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十分简单,缺乏技术性,忽略了医院人事档案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以及医疗纠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医院人事病人就诊程序一般都是先挂号,然后领取一本人事诊疗手册,在医生诊疗完成之后由病人直接带走,没有在医院留存备份,即使是医院留存了备份,也只是简单将病人档案收集起来,没能形成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人事管理的缺失,不但造成医院诊疗信息的流失,更重要的是使得医院在越来越多的医疗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 2.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各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比较缺失,或者有些医院虽然有比较具体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特别是一些医院中甚至出现了政府分头管理、自成体系的问题,这就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医院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并不明显,最终致使医院呢的科室职责混乱、管理机构冗杂以及权利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引发科室职责不明确、管理机构繁多、人员配置过多及科室权利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人员出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培训,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行政部门、医护部门和后勤部门调岗过来的,专业素质较低,理论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很难适应医院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求。而且,很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涣散,对自己要求不高,认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没有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以人为本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团队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开始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应该转变工作思维,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为了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医院应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其次,医院应该积极的加强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医院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医院应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奖惩分明,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 2.树立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落后,人事管理部门设置比较松散,机构冗杂,人事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数量过多,办事效率地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院的人事管理效率,不适应医院的改革发展需求。因此,聘用制成为医院加强人事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基于聘用制形成的岗位管理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人机制,以用来弥补医院传统管理模式的漏洞,实现医院的资源优化配置。医院在实施新型的用人机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一方面,医院应该设置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聘用制度,针对不同的职位和技术要求制定职工聘用和晋升的标准体系,使得职工的工作方向更加细化,并且根据员工的职位和技术能力确定员工的薪酬,真正发挥聘用制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医院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发展需要,对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设置,保证每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个员工能够高效率的工作,真正提高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 3.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为了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医院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管理的重要事项来抓,将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到医院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应该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充分调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认真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孟宪敏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黑龙江档案杂志》2015年第一期 一、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医院档案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档案管理部门要依照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实行奖惩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医院档案的销毁、保密、归档、调档以及库存管理等工作都可以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良性、健康地运行。此外,建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和交流制度,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如,定期组织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网络技术以及档案技能的培训,并定期地聘请一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时纠正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为医院档案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医院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医院档案管理必要的办公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配备扫描仪、摄像机、计算机、打印机与照相机等现代化的管理设备,采用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借阅、检索、立卷、统计与编排等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依照医院档案管理建设标准,为医院档案管理提供专门的库房、办公室与借阅室,并添置一些必备的医院档案保护硬件设施,如,监控器材、空调与消防器材等,从而为医院档案管理营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医院档案合理化模式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的高标准工程,档案管理的合理化与现代化,是时代不断发展的需求,其可以确保档案管理人员选择目标管理、电子网络以及系统工程等方式开展创新工作,所以,医院档案管理机构应该选择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设备,多途径与多渠道地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构建全面的档案信息网络。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 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把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充分地应用在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处置与保存等活动中,从而有效地使其社会效益、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等得到提升。最近几年,随着医院办公信息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往的轻利用与重保管等工作思路以及立卷归档手工操作等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医院档案管理的需求。因此,要求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尽早地构建医院档案数据库,以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地实现数字化;充分利用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局域网,使医院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化;要有计划地把光盘技术与缩微技术应用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以不断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李春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析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化配套设施跟不上,档案管理模式还处于传统手工操作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但很多医院档案管理还处于传统手工管理阶段,未进行数字化管理,没有建立独立的医院内部档案管理局域网,医院内部各科室间不能通过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差,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受到制约。当前,各医院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仅重视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继续教育,而档案管理人员较少有获得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导致其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档案管理理念与方法,档案管理仅停滞在传统手工操作阶段,档案质量较低。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中也存在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要的思想误区,工作积极性不高,很难将医院档案按照要求做到规范化与标准化,使得整个医院档案管理水平都受到了制约。 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医院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医院领导作为档案管理决策与督促者,其重视与支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首先,医院领导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把档案管理纳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学习与借鉴其他医院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与标准化。其次,医院领导要改变以往只重视医疗技术而忽视档案管理的思想,将医疗技术管理与医院档案管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医疗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共同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合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发挥医院档案的实用价值。医院档案管理是一个连续、动态、长期的管理过程,内容与形式需要不断地更新与改进。在不涉及单位机密与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医院可有针对性地向医院内部开放档案资料,通过更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内部信息流通与管理,从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更有利于医院整体的形象。一是积极开展医院档案创效工作。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对档案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医院医疗活动进行跟踪与超前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档案资料在医院工作中发挥高效能。二是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对医院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总结与汇编,并建立电子档案与医院内部局域网站,实现资源共享,为医院的科研机构改革、人事变动和职称评定等提供准确而详实的第一手材料。 (三)加快硬件建设步伐,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医院应适应时展的要求,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必要的基础设施与办公设备的投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配置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及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并通过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对相关档案进行电子立卷、编排、检索、统计与借阅等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走向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能。同时,依据档案管理规范标准,为医院档案管理配置专门的办公室、阅档室与库房,添置保护档案所必需的一些硬件设施,如空调、消防器材、监控器材等,努力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四)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医院领导应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培训纳入培养人才的计划之中,通过各种培训与教育手段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如定期举办各种档案技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定期聘请档案管理方面相关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亲临医院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充分肯定,对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应培养大局、全局与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能掌握档案业务知识,还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努力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张文华 单位:大庆市中医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 一、改进措施 1.宣传档案法规加强领导认识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由副书记直接领导,并由信息科主任负责,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档案员利用各种形式向领导、全院职工大力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科技档案的重要性,争取领导的支持和科室的配合,增强医务人员自觉归档的意识。 2.全面开放收集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收集的完整、准确、及时是保证科技档案有效价值的根本保证。扩大科技档案的收集视野,以档案室为中心主动“辐射”,把属于科技档案的材料全部收集到。扩大科技档案的收集范围、收集内容,档案员到各个科室、病区收集归档材料,提醒各科负责人归档时间。收集每一项完整的科研材料,收集科研项目全过程的、全方面的记录,收集成果性、总结性、鉴定性和获奖证书的归档材料。提高档案员的工作态度,明确工作责任,甚至予以奖惩,提高档案员收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科技档案收集的全面、准确、及时。 3.健全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能够为医院发展提供宝贵借鉴,对推动医院的学术、技术进步,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建立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科技档案工作制度》、《科技档案归档范围与要求》,科研档案管理纳入了管理制度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4.科技档案工作纳入同步管理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真正实行了“三纳入”、“四同步”的管理制度。把科技档案的形成、收集、管理、归档工作纳入医院工作程序;科技档案归档纳入工作计划;把科技档案管理纳入职责范围。计划任务与要求归档同步;检查科研进度与检查科研材料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评审科研成果与档案室出具科研课题归档证明材料同步。各科课题从立项起,由负责人收集、保管和整理本课题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将科研文件材料整理归档。每年科研办给档案室列出本年结题需归档的课题目录,档案室出具归档证明。恰当地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也是做好科研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有效措施。医院上报成果、申报奖励时,档案材料归档齐全、完整,档案室才能在申报材料上加盖档案章。 5.调动医务人员归档的积极性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正在改革阶段,对科技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重新设岗定位。2013年对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晋升工作有新的规定,科研论文、著作、文件材料必须归档。科研人员在填写考核表、职称申报表时,发表的科研论文、出版的著作、获得的奖状必须由档案室核对,个人提供的材料与档案室核对一致才有效,否则以档案室提供的为准。医院做好离岗人员科研材料的归档。科研人员在离岗时,档案室人员检查是否有借阅档案未归还。科研办对科研档案审查工作有重要规定,科研人员在办理手续时,经手的课题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是否交接完毕,如果科研人员所经手的课题已结题,必须整理归档,如果课题尚未结束,必须有本人办理课题材料交接手续。这项改进的实施,保证了科研档案的及时收集、整理,也使科研人员、课题负责人更加重视科技档案。 6.树立档案工作的效益观念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档案员要树立效率观念,及时、准确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利用价值,特别要认识到医学科技档案就是潜在的生产力,一旦发挥作用,就能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服务。 二、利用网络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1.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学习档案管理的新技术。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适应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网络化的需要。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安装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文书档案数据库、基建档案数据库、科技档案数据库、科研成果档案数据库、科技论文数据库、科研著作、奖状等数据库,逐步实现了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实现了全院人员查找、利用档案时,以最便捷的方式、短时间内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科研档案既有公开的也有保密的。严格做好有密级的科研档案保密工作,只有参加课题的人员才能借阅,其他人员必须经本课题负责人批准方可借阅。在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密性的基础上,为医院医务人员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查询服务。 2.开放科技档案的利用科技档案的利用是最终目的,储存是为利用服务的。科技档案的开发性越来越高,让有现实开发价值的档案信息从档案中游离出来,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流动,发挥科技档案的功能。(1)科技档案信息加工。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围绕课题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筛选,计算、研究加工,形成专题汇编、专用图解、大全等,为医务人员提供实时的文献服务。(2)建立科技档案目录、检索工具,对档案中储存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论文等以题目、简介、文摘等形式,在医院“OA”网上发表,在业务人员间进行交流宣传,医务人员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及时查到想要的档案目录信息。(3)将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库一些非涉密的信息,开放在医院“OA”网上,如:医院职工,科研课题目录、科研经费查询等,以方便全院职工查询,让档案服务于民,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对一些重要的、易受损的、利用率高的纸质科技档案,利用扫描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入计算机中。对电子形式的科技档案,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医院科技档案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资源,作用越来越得到显示。档案人员在确保档案数据资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档案的整体开放。探索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是新时代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的一个新的命题和要求,对实现科技兴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和兴兰 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高学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高校医院档案工作是高校各项建设事业重要环节。本文从主观认识、专业人员素职、档案收集和档案信息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高校医院档案管理,对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使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医院;档案管理 高校医院档案是高校医院在医、教、研、防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等各门类及载体的文件,是高校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凭据,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高校医院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高校医院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好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人员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高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医院档案工作是高校各项建设事业重要的环节。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各种流行性疾病不断发生,高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同时又是流动性比较大的场所,极容易爆发各种流行性疾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各项正常工作。因此,科学规范地管理高校医院档案工作,是现代高校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预防、预测和治疗各种流行性疾病,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医院的档案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亟待改进和完善。 二当前高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院档案资源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有效利用档案资源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档案界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对于高校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却是少之又少。长期以来,高校医院处于附属地位,有意无意忽视了相关管理工作,档案部门养成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和作风,使得档案归档不全面,对于教职工、学生的病历、健康档案,有的高校医院根本没有建立相应档案管理,放任自流。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资源丢失,严重束缚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高校医院档案工作人员未接受正规培训,缺乏专业素质当前高校医院人员不是通过人才引进,而是通过教师家属调入,进入档案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档案知识。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工作中不知道收集什么,影响了归档齐全率;整理时档案时不能正确地分类,档案混乱;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出现案卷之间交叉等。由于高校医院缺乏专业档案工作人员,使档案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缺乏潜力,影响档案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医院档案工作人员没有受到重视,其工作积极性也不高,这种队伍状况难以跟上现代高校医院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高校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集不够全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或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由于高校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学生流动性比较大,而高校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各部门档案分散管理,许多档案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已有的档案也处于长期堆放状态,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的已腐烂发霉,更谈不上利用。由于高校医院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对档案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造成档案管理混乱。 (四)高校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经费缺乏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以电子档案为代表的新型载体档案取代传统形式的纸质档案,将是未来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医院档案信息量大,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可大大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然而,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管理模式、人员素质等原因,当前高校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明显落后。一些高校医院还停留在手工登记档案,或者只用一台计算机简单记录案档,使得高校医院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明显偏低。高校医院的人才培养中,一般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没有纳入计划,使得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高校对医院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档案信息化必要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缩微设备等方面投入很少,制约着高校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医院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确立档案管理发展理念通过对档案法的宣传,不仅可以加强高校、医院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也使医院广大职工的档案意识得到加强,使他们认识到医院档案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意识到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重要的信息资源。要将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主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考核。因此医院档案事业要发展,必须重视医院档案工作,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起开拓进取的发展观念。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专业队伍。一方面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使档案管理人员成为“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既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知识,又能掌握计算机、缩微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医院档案管理人要深入临床第一线,调查了解医疗、教学、科研对档案的信息需求,不断总结、探索档案工作经验,增加新信息,追求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医院档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上台阶。 (三)充分收集病历材料,为高校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高校医院档案管理主要是高校医院病历档案的管理,只有病历记录全面,才能做好病历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采取多种形式收集病历记录。病历记录浩繁复杂,既有一般的诊治记录、检验报告,也有手术治疗过程的记录,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与医护人员协调,与病人沟通,形成全员收集档案的良好氛围,把各类病历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起来、同时涉及到病人的隐私问题应做好保密工作。其次认真鉴定整理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对收集的病历档案资料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整理、甄别,编排案卷,做到分类清楚、组卷合理、编目规范,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加大资金投入,实行高校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是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现代化管理医院档案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医院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医院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可以拓展医疗科技档案及病历档案的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使档案业务工作变得方便、快捷、高效,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总之,加强高校医院档案管理,提高医院档案资源利用率对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医学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改进高校档案管理及利用方式,为人民健康事业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医院档案是重要的医院信息资源,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和科研的重要依据。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以达到医院现代化建设、医护人员进步、患者满意为目的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修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将医院档案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档案管理工作基础性很强,管理人员必须要实际操作,甚至可以说这份工作有些枯燥,很是考验工作人员的工作严谨性和责任心。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档案管理 医院档案是重要的医院信息资源,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和科研的重要依据。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创新和改良才能跟上医院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技术和理念方面落后,存在不科学、不规范、低效的现象,没有体现出档案资源应有的价值。在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体现在管理制度和手段上,使得医院档案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更好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1加强宣传力度 医院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做好与医疗人员的沟通工作,向各科室医疗人员宣传档案工作对医院医疗事业的重要意义,并向档案管理人员普及《档案法》,让其充分意识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任务,必须让职工人员明白做好档案工作对医院文化的建设、医院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与医院领导做好汇报和沟通,得到领导的支持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增强全体职工人员的档案意识工作,真正做到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关系到医院发展的工作来做,将其放到与医院业务建设的同等的地位,要从为党和国家、人民健康负责的高度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 2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度 档案管理工作基础性很强,管理人员必须要实际操作,甚至可以说这份工作有些枯燥,很是考验工作人员的工作严谨性和责任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相关职工人员也必须要提高自身档案管理工作能力,提高档案服务能力。一方面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此方可在面对档案工作中的分类、鉴定、整理、编辑等繁琐环节上不出差错;第二个方面是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太过死板,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一直在提升,要抓住当前机遇,改革创新工作模式,如此才能发挥出医院档案资源应有的作用;第三方面是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班,进修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新型的工作模式,以适应当前医疗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3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孟子》里曾提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岗位都必须有规范化的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样的,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档案工作开展的前提基础,医院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涵盖面非常广,比如档案收集分类制度、档案调取制度、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期限及调取期限制度等规定,并且将相关的规章制度纳入医院档案管理岗位考核要求之中。基于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繁多复杂、相关管理部门多而分散、管理工作要求专业技术性强、医院档案要求机密保管等特点,医院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必须要符合实际情况,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档案制度中档案收集管理条例必须要制定的符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果,因为医院的各行政部门、后勤管理部门、临床各科室、各科室的医疗技术人员、各级部门领导每一天都会产出一些各类文件档案,这类档案资料的形成不集中,且类别繁复多样不利于收集整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档案收集制度的制定必须要结合实情并要求全体医疗人员的积极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才好进行。 4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 医疗档案是医院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只有不断的参考以往的工作历史,才能对医疗体系下一步发展进行指引和修正。医疗档案的收集、调取工作有效进行能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科学规范化的快速完善。以往我们总是认为档案是机要文件,不可轻易示人,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医院档案只有被良好利用才能产生价值,以往“你查档,我调档”的传统观念是不可取的,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所藏档案类别做到充分了解,然后通过相关渠道对各科室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去主动了解各科室的工作需求,主动送相关档案资料上门;二是当有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调阅档案资料时,要做好协助工作,通过自己的专业度找到大量相关核心的资料提供给相关需求人员,协助他们完成科研需求;三是为医院各科室人员撰写论文、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患者医疗病例等情况提供相关资料。另外,相关人员查阅资料后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将医院各级信息实现横向联系,真正意义上实现医院档案资料的共享,利用我们档案管理人员优质的专业度,来服务医疗人员、科研人员、管理者、患者等。 5将信息手段融入医院档案管理 医院档案管理要跟紧社会科技进步的步伐,医院档案的范围已经不单单是原来那些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病历档案、照片档案等了,现在新增的病理切片档案、胶片档案、科技档案、实物档案、计算机磁盘档案、声像档案等等使得档案内容愈加繁复,要想解决这种情况就必须将现代化信息方法融入到档案管理中,医院应对这一块进行投资,购买先进的管理设备,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6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以达到医院现代化建设、医护人员进步、患者满意为目的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修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将医院档案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医院的管理者也要意识到档案资源的潜在价值和重要性,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帮扶和投入,亿元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在新形势下呈现新的生机。 作者:林勇 单位:宁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摘要】医院档案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建设和医疗发展。为适应医疗改革和发展形势,推进医院工作创新,必须重视和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基于此,本文从技术创新、统筹发展、创新管理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强化医院档案管理。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医院档案是新时期医院建设及发展的重要记录,包括党政、医疗、临床科研、设备采购、财务等管理方面的信息,对医院及上级管理部门作出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必要依据[1]。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新医改的深入,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及时、系统、完整地保存各类档案,更要求不断提升医院档案的应用率,更好的服务于医疗服务[2]。所以,医院必须重视和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1加大投入,加快技术创新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有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文本、影像、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已有良好应用,直接改变了传统医院档案的信息编制、录入、保存、开发及利用等环节,但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尚未实施,仍以手工处理为主,而跟新阶段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发展难以适应,不能更好的满足临床医疗服务需求[3]。因而,医院应把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到医院战略建设中,有计划、有步骤做好各项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充分应用好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扫描、数据库等技术,推进医院档案信息存储、检索、编制及管控等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数字化、智能化档案管理技术,创建新型档案室,实现室内温湿度控制、防火、防窃、防虫等自动化,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4]。此外,还应逐步开展微机化管理,建立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系统,对于不需纳入保密范畴的档案信息、资料数据可通过网络收集、整理,这样不仅可节省人力和物力投入,还能有效解决科室档案移交不及时等问题。 2统筹建设,兼顾协调发展 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必须正确、有效的处理内、外部各种关系,跟医院其它方面的工作能协调发展[5]。具体而言,应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基于系统论,重视档案管理协调发展。医院档案涉及范围较广,自横向层面看,需和医院行政部门分系统密切联系;自纵向层面看,和各科室分系统要有良好联系,而各分系统又是由多个专业、专科等子系统组成。基于此种情况,因各个系统管理人员的认识、出发点及管控机制等方面有所差异,必然会产生多种矛盾。而要实现医院管理协调发展就需应用好系统论原理,一方面,应把存在矛盾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另一方面,使矛盾产生一定积极效用,实现档案效益最大化。二是统筹规划,兼顾发展。一方面,“横向”要协调统筹,必须妥善处理档案管理科室和档案生成部门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纵向”也需要统筹,要对医院档案管理科室和各科室兼职档案人员的关系予以妥善处理[6]。 3稳定发展,推进管理创新 一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和改进,不仅要满足于当前的工作需要,还应看到长远发展目标。医院档案是医务人员在“基于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疗中,是医院建设、创新及发展的重要信息记录。医院档案并非普通的存储性档案,而是有着挖掘历史、指导现在、促进发展的思想及创新认识的源泉[7]。换言之,医院档案管理有助于医院稳定、健康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创建有助于医院档案自主发展、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而这正是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发展核心。应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医院档案的开发及利用是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创新和发展基础。因此,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类医院档案,尤其是临床医疗科研档案,有助于医院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而创新是医院档案管理持续改进及完善的内在动力。只有重视管理创新,才可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并服务新时期医疗事业发展。 4以人为本,提升人员素质 医院档案管理能否与时俱进,可否发挥出最大化效益,与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医院档案管理科室担负着档案保管、开发利用、服务于上级决策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责任,而要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开展,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须学习并熟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各种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及效率。所以,医院应为档案管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培训、学习、交流等条件和机会,让他们的职业素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8]。比如:定期开展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论研讨会、档案管理技术培训等活动;并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学习,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医院档案管理的先进理念、方法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此外,还应不断强化道德教育,强化责任心,并要积极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良好的素质。同时,应采取多种路径深入宣传医院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强化医务人员,特别是医院科室负责人、领导的档案意识,增强他们的档案法制观,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明确相关原则,掌握档案的编制、归档方法,以提升全体医务人员档案管理能力[9]。 总之,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而意义非凡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建设及发展。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要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重要性,以服务患者为理念,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以提升医院的医疗及管理水平。 作者:郭小艳 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人事科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基层医院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通常对于广大基层医院来说,需要尤其注重加强档案管理方面工作。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档案管理方面始终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因此,非常不利于医院对档案信息良好的管理。基于此,该文通过分析基层医院实际问题,针对如何充分落实档案管理阐述一下意见。 关键词:基层医院;办公室;档案管理 对于广大基层医院来说,实施预防保健、培训、科研、治疗过程中,普遍需要用到医院档案,医院在其有效引导之下,也才能利于各方面工作顺利实施。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比较重要,能够利于医院顺利发展,在医疗技术水平方面,也能够实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然而在具体开展的各项管理中,现如今普遍面临一系列问题。 1医院档案的定义以及分类情况 目前情况下,不少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混乱的情况,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便是医院档案的定义含糊不清,分类界定不明。所以,要改变当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必须从定义入手,对医院的档案进行严格的划分以及界定,从而提升医院档案的管理水平以及能力。医院的档案主要是在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医药管理、行政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具备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像、声象等作为载体的记录。根据相应的要求,医院的档案具体的划分标准各不相同,一般可以分成病历档案、人事档案、设备档案、财务档案、实物档案等,在所有的这些中,病历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档案,其不仅仅是医院医疗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凭证。人事档案是医院选拨以及任用人才的记录,是医院考核、培养、职务晋级的重要保证。科技档案则是医院的医疗成果鉴定以及推广实施的重要的有效保障。基建档案主要是指医院在建设、管理、维修、扩建等方面的真实的记录形式,它不仅仅服务于医院的经济建设,而且有助于医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所以,做好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等尤为重要。医院的财务档案包括一些具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个人保险的资料、奖金、津贴等,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来进行核算的资料,以及上级部门所发出的文件、法规制度的操作流程。其不仅仅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有效控制,而且也为医院建立完备有效地档案管理提供了原始的、真实的数据。除了书面的表现形式,声像资料也是医院档案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是指医院在医疗活动、社会活动中依靠电子设备摄录的形式来完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照片、磁盘、录音带、录像带等,其是医院医疗活动、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的真实反映,是医院众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难以完善 目前档案管理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已经并非局限于查看、保密、存放和保管,并且包括电子档案方面的管理,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共享,以及分级审查等内容。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以往的管理制度,势必难以符合管理的迫切需求[1]。一些医院在这方面开展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实物档案等方面,普遍未予以及时有效的归档,缺乏相对完善的制度,这样往往就会容易造成存在大量档案材料,在实际进行归档的时候往往就会不齐全,另外普遍容易出现重复归档。档案一旦被整理之后,同样无法进行迅速地查找。 2.2硬件设施落后 在档案管理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就硬件设施方面来说,目前难以保障先进性,并和现代化管理有出入[2]。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具体开展阶段,存在着很多设施过于落后,陈旧和老化现象相对来说就会比较严重,一些医院甚至缺乏比较独立的办公室,这无疑不利于档案的良好保存,使用一段之后可能就会容易出现一定的破损,容易影响寿命等方面,另外对于档案保密来说,同样具有较大隐患。 2.3重视度缺乏 通常来说档案管理对于整个医院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档案管理能够实现更好地服务于医院。但是目前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在档案管理上也缺乏足够的意识,因而使档案资源没有达到预期的利用效果。另外对于档案管理队伍来说,普遍难以做到完善,因此,实际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一些原本有用的档案资源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档案资源甚至出现了闲置和丢弃,导致相当一部分档案资源的浪费,因此,缺乏档案重视的问题亟需解决。 2.4业务水平较差 对于档案的各项管理而言,应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团队,使其具备一定专业性。然而一些医院实际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较为完备的档案管理团队,甚至均属于部门转岗而来,因而就本质来说也就非专业了。他们一方面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另一方面未受到过培训,因此,容易认识程度不足,并且在一些具体的业务上,同样容易一知半解。 3怎样有效加强基层医院档案管理 3.1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档案管理具体开展阶段,应改变分散模式这一方法,大力推崇集中模式。医院不同相关部门之间,需要进行较为有力的协调,在资源方面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整合。就档案管理方面来说,还需要不断完善职能机构,并且充分肯定档案室的地位[3]。另外应根据档案工作具体情况,有机完善岗位责任制度,让各环节具体的工作,都能够充分实现有章可循。对各类档案文献,也应该力求予以集中式管理,档案管理的具体开展阶段,应力求实现综合性,当成一个独立整体,然后通过较为统一规范化标准,予以一定程度的系统整理。 3.2注重增加资金投入 基层医院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且应该及时引入现代化技术。就现阶段档案数量与种类方面,已经持续得到增加,因此,档案开发利用实际阶段,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进行管理,普遍难以实现迅速查找档案,往往就会具有一定困难。所以,应该通过计算机等较为先进的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档案整理,管理能够朝着现代化步伐前进。 3.3加强开发利用 应充分重视资源的开发,这样才能充分利于后续较为良好的利用,并能够充分避免重藏轻用的实际问题。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力求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力求较为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并且还应该秉承着较为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效组织编研活动。在服务观念方面,也应该力求实现创新。另外在档案具体进行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反馈信息,应重视这方面的管控。 3.4不断提升档案人员水平 档案管理具体开展阶段,人员培养相对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应该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水平。应注重加强培训规划,让档案管理方面人员,应该定期深入到实际中去进行参观,积极有效地进行有关的学习,并且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并且应该利用继续教育手段,持续更新自我的知识,并且有效提升知识水平。 4结语 该文根据目前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就怎样落实档案管理陈述自己观点,旨在能够为同行所参考。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很多医院仍然采用人工管理这样比较传统落后的手段,无法真正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当前网络化管理的普及,更要求人们应该及时有效创建有力平台,并不断完善管理方式,这样档案管理才会达到预期目的。总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在思想上,医院应该首先提高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范莹 单位: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人事科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刍议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顺利开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利于医院医疗事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关系到众多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然而,当前一些医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只将档案管理看成简单的病历资料的搜集和保存,认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不大,不能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而严重制约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档案管理对于是否归档的材料信息缺乏明确的内容界定,日常监督、检查与考核很难得到落实,档案资料信息的收集不全集中于医院系统中,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了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各类人员的职责范畴,而关于档案管理的制度和相关职责却未加设定,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监督、检查及考核措施。在医院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也并未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的范畴,自上而下整体上存在着无视档案管理的现象,致使医院的综合管理工作呈现较为混乱的状态,不利于医院全面工作的正常开展。 3.档案管理工作软、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各医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于医院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当前门诊、急诊及住院病房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便出现了医疗用房不足的现象,甚至档案管理库房被肆意占用,乃至达到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程度。同时,也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造成档案管理设备及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一部分档案得不到合理有效保存,出现年年倒柜的耗费人力、财力的现象,也抑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 4.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医院管理专业人员队伍中,仍缺乏专业性强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在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方面都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一直固守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管理观念及管理水平已经无法适应新医改发展的基本需求,档案管理缺乏活力和创新机制。 二、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入手。 1.必须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服务性综合管理工作,因此,应自上而下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必须认真贯彻《档案法》,调整和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档案部门也应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使全院上下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杜绝各部门无视或忽视档案资料的现象,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2.将档案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管理工作之中 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力求做到“三纳入”和“四同时”,“三纳入”是指纳入医院规划和计划、纳入档案管理制度、纳入相关人员的职责范畴;“四同时”是指在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必须抓好档案管理的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工作。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内容来抓,与医院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和同步发展,以便更好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3.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制度,如收集制度、整理制度、归档制度、借阅登记制度、统计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使收集有范围,整理有标准,借阅有规定,管理有措施。同时,有效构建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档案管理模式,各部门设立兼职档案员,依照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完善的系统化档案管理网络。 4.加大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有效改善档案管理的设施及提升技术水平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条件。首先,逐渐改善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及相关保护措施,比如档案库房的空调、除湿设备,防火、灭火设备,高效灭虫、灭鼠设备,全面实现档案的现代化高效管理。其次,投入资金,全面引入和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持。 5.建立或完善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建立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和高效,使以前耗时耗力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异常省时省力,使档案信息的收集、处理、保存和利用均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医院必须建立或完善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医院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保存和开发利用,将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具体分类,如可分为基建管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患者信息等诸方面,录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真实。 6.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促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真正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综合技能,逐步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使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为医院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其次,深入了解和掌握临床一线的医疗情况、科研发展对于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不断总结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以最大化推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7.开发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 由于医院全面工作运营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决议、方案、合同、协议等重要资料,真实反映了医院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重要的查考价值。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明确内容归档范畴,多渠道、多途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强化服务意识,力求为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提供全面服务。组织开展各种编研活动,精心编写各类专题汇编,并在医院网站上各类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医院争创优秀医院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综合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要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同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强化自身档案管理意识,全面做好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分类、传递、研究和利用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服务,从而推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张丹工作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剖析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完善渠道论文 [摘要]建设工程关系到百年大计,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加强基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杜绝不利于基建档案管理因素,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每个基建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作用;措施 随着医院改革的进行和深入,医疗业务不断的扩大,基建档案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当务之急是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基建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杜绝不利于基建档案管理的因素,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每个基建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基建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1对推动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目的是记载基建在建设、改建、维修、使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状态记录。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是及时收集基建项目开工前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各种报批文件、合同协议、洽商变更等各种类的资料,由于医院基建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内外协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因而形成的档案有多种载体、档案数量多、保存价值高。这些档案既是医院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也是整个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医院的建设、维修、管理、改扩建服务,又为医院的经济建设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服务。所以,做好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为医院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 基建档案涉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主管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任何基本建设缺少基建档案,就缺少了使用和改造的依据。它不仅反映了该建筑物的变化和发展,为医院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也对医院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地上地下交叉工程涉及提供周围相互关系相互要求的条件;为历史查找、产权查证、经济纠纷以及科学研究等提供素材,它不仅服务于今天,也有利于未来,所以越来越受到各级建设单位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1.3基建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医院的财富 随着医院总体规划的逐步进行,近年来我院的基本建设可以说是接连不断,而且又都是在交叉进行,这就需要办理和查阅许多相关资料。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医院和社会的财富。收集、管理和保护好这种资源是每个职工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职责。例如我院基建处的老处长张乃云,他在儿童医院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上对医院的每项建筑、下对全院地下的每一根管子都了如指掌,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它们的位置。为了便于工作,张乃云在医院总平面图上仔细、认真地在每个建筑物旁都标注了建筑年代和面积,这张图纸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它包含了医院自1955年建院至今所有建筑的年代和面积,它减少了我们许多需要到档案室大量查阅资料的麻烦,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将原图保存起来,平时使用复印件,而且还将上面的数字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摘抄整理出来,这就更加便于查找、保存和计算了,特别是每年向卫生局做报表时,这一表格是我们最可靠的依据。 2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政策性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经历了改扩建、代建、改造装修、融资、拆迁征地等建设工程,每一次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次学习的过程,但最缺乏的是对工程政策、性质的了解和指导。对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流向提出了新的问题。 2.2档案知识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对档案的知识特别是对基建档案知识了解得不够,缺乏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 2.3全员档案意识不强 基建档案资料应该力求完整、正确、真实、严谨,在工作中发现与施工单位和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日期有的不明确或没有写;工程的名称前后不相吻合;施工单位来函有的编号较乱,有没有编号的、有重复编号的;请示报告之类的函件有的没有标题。这些不仅给档案管理人员归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接收上级审查时也很麻烦。 3对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3.1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 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维修、改造、扩建,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系列制度。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进行多项改革,随着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日益增多,边建设、边报批、边设计的事情常有发生。这给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应制定相应的基建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基建档案前期的收集工作,力求后期档案的完整、真实,使基建档案资料具有真实性,从而确保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3.2加强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业务培训 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发挥档案价值作用的前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与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树立科学的档案观,让科室内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解、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各负其责,大家尽量配合把好自己的关口。这是做好基建档案和医院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3.3提高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基建档案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学习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医院管理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熟悉基建专业知识,掌握电子文档管理和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论的技能。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着重点,可以争取各种机会参加有关基建政策文件、档案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医院档案中如实记录了医院各项医疗活动开展情况,包括病历档案、影像资料、人事信息等内容,具备较高的保存价值。在我国医疗制度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其服务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作用。本文将简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 医院档案内容涉及范围广,主要包括医疗、科研、教学、人事、财务、基建等内容,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随着当前就诊人数的增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对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过程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文件资料收集、归档不及时、档案利用率不高等。而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档案保密意识不强,为了工作的方便,随意将档案资料堆放到档案室,这样容易造成珍贵材料的丢失与损坏,无法保证医院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医院很少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能及时掌握最新档案法规与制度,未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档案的价值认识不到位,自身工作职责不明确。这些都是医院需要尽快改进的地方,通过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等工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提高人员意识。医院应加大宣传工作,让全院人员切实提升档案意识,清楚《档案法》中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对医院领导干部来说,能更好地增强责任意识。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让医院领导干部、医务人员都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自觉投入到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中,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二)完善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医院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可以让各种文件、信息、资源得到及时收集与归档,避免出现破损与丢失的问题。若是制度不完善,则档案管理就无章可循,变得无序、混乱,为档案资料的利用带来不便。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充分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也要与时俱进,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明确下来,统一管理医院各种门类与载体的档案,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档案管理行为得到约束与规范。 (三)增加投入,配齐现代设备。医院要增加资金投入,将各种现代化设备配置齐全,并采取先进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医院要加快档案库房建设,并购置空调、去湿器,将防火、防虫、防潮等措施做到位。同时,医院还要配置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将档案信息录入计算机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医院档案得到长久保存,还能提升今后查阅、检索的速度,提升档案资料的利用率,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此外,通过实F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可以避免占有过多的存储空间,保存也更加方便、安全,避免档案资料发生遗漏问题。 (四)注重开发,体现档案价值。医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对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履行好自身职责,从管理细节入手,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方便。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多层次、多渠道地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工作,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临床等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资料。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将更加实效、多层次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利用者。并及时反馈档案利用情况,在医院内部加强信息的横向联系,从而更好地共享信息,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需求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五)加强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考验。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胜任传统纸质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以外,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懂得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对此,医院要定期组织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能够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此外,档案管理人员也应主动学习,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经验,积极创新管理方法,将医院档案资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语 总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医院的医疗、临床、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对此,医院方面要高度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与管理技术,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医院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析 【摘要】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院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思想上不重视,制度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将简述新医改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医院开展的业务活动也越来越多,每天都会形成大量档案资料,这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考验。对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水平,将档案服务医疗活动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医院也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认识不足,档案利用意识不强。在新医改背景下,很多医院未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思想上的忽视。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缺乏较强的责任心,流失了大量档案资料。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还存在“重收藏、轻利用”的情况,很少站在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医院档案得不到有效利用。 (二)制度不完善,收集不及时。当前,很多医院只重视医疗、护理以及人事等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但是从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也不够明确,忽视了日常检查与考核工作。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未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中,这样导致很多档案收集不及时,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三)投入少,信息化水平不高。一些医院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将主要场所用于医疗服务,导致档案室非常小。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这样一来,档案资料容易出现发霉、虫蛀等问题,为档案的利用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档案管理有了更多手段,但是很多医院不重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利用方式非常落后。在查阅档案的过程中,由于还采用手工的方式,导致档案原件出现破损,字迹也变得不清晰,对档案资料的安全与齐全造成影响。 (四)档案人员素质不高。从很多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没有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加上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不熟悉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业务,导致很难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此外,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不丰富,理论知识不扎实,也不懂得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这些都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医院要加大《档案法》的宣传力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依法开展。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能够主动执行相关法规与制度,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与完整,便于今后的利用。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购置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项设备。医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快档案室建设,将防火、放盗、防潮等措施做到位,各项设施设备要配置齐全,如灭火器、去湿器、空调等。此外,医院还要配置扫描仪、计算机、打印机等现代化设备,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有力条件。 (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涉及事项众多,任务繁重,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方可顺利开展。医院应结合《档案法》相关规定,建立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查阅、销毁等相关制度,确保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此外,要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规范人员的行为,这样才能加快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为医院科研、医疗及教学等提供服务。 (三)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范围越来越广,档案的形成、种类、内容以及载体也更加丰富,在收集、整理、归档、查阅等方面,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此,医院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让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并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让档案资料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医院要采用各种新技g,如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做好纸质档案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让珍贵资料信息可以得到长久保存,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计算机操作方法。对此,医院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掌握更多现代化知识,并积极引进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的人才,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学习,跟上时展步伐,从而真正胜任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此外,医院还要投入更多资金,建立完善的制度,提升人员的素质,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让档案资料的应有价值得到体现。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带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大多数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走上时代的前沿,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尤其针对医院档案管理这一项工作来说,必须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跟上科技的脚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做好档案管理的本职工作,建立完善的医院档案服务体系,保证建立的医院档案服务体系能够持久顺利的运营下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现服务创新。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管理模式;工作现状;创新模式 最近几年来,我国颁布的新医改政策实施范围越来越大,医疗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想要适应当今医疗界的快速发展,各个医院的档案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新型管理体制,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对于当前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管理状况来看,尚还存在很多可以解决的问题,想要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更高的价值,必须针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可靠性解决方案,以此帮助医疗机构可以更加妥善地管理医疗档案和相关资料。唯有调整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才能帮助医院更好地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1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很多医院还没有确立妥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多数医院面对经济的发展浪潮,往往选择经营方面工作的发展,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理念的转变正在引导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仍然采用原来的管理方法,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创新,这使得医院管理工作中这项较为重要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较多的资金投入,导致目前大多数医院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先进。再加上新医改的颁布致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必须产生变革。可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是很多医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医院内部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些弊端导致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规范,档案资料的保存与使用都存在严重的偏差与遗漏,最终档案管理效果质量都不高。加上档案管理员整体素质并不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尚未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使得档案的管理结果并不理想。 (二)缺乏专业的医院档案管理人才 合理安排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医院内部隶属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专业技能不高,专业素养较低,这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没有充分的医院档案管理知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差,而且思维想法已久停留在过去,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很难适应高新科技带来的设备变革;另外这些工作人员英语水平较低,对国外先进医院档案管理思想有一定的抵触情怀,不能接受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从客观条件上来看,虽然大多是档案机构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储存系统,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是档案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他们对于档案的本质内容并不了解,只能操作一些单一的低层次的服务,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他们进行约束,整体的业务能力跟不上硬件设施的更新,工作不主动缺乏危机意识。这都限制了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的长远进步。同时,目前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数量不够稳定,离职率逐渐上升,造成医院档案管理在职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徘徊不前。 (三)医院档案管理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随着这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单纯依靠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医院的发展要求,过去的医院档案管理技术只会间接降低医院工作效率与质量,给医院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想要实现医院的长久发展和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全球化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改进。在快稳准的设备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才会帮助医院完成预定的功能,M足人类的要求。 2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相关工作创新的有效措施 医院档案管理可以说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交叉工作,具备广泛的扩展性能,它对整个医院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个部门必须团结一致,同时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医院档案管理员也必须明确档案需求者如病人及其亲属、医院工作人员的需求,深度挖掘需求者的潜在要求,帮助需求者获取详细信息,让档案需求者少走弯路,从而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让档案需求者更有效果的使用信息。 (一)增加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设施设备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形式如检索、查阅与资料整理流程已经难以满足医院工作的需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想要满足高质量高品质的用户需求,必须实施长期的高效管理,延展深层次的服务理念,借助计算机技术提供开放式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可以顺应社会发展对于医院工作的需求。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很多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也由原来的纯人工服务转变成电子索引与网络查找,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突破与进展,但也给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出了深层面的要求。首先医院相关部门要看到医院档案合理管理的重要性,增加相关先进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扩大设施设备的构建,加强硬件设施的配置,建立一个科学的、快速的网络互连体系、性能优越的服务器、海量的存储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购买一些质量较好的数据库,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做好医院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工作,方便医院工作人员的使用。 (二)培训专业的医院档案管理员,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转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医院档案管理具有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必须保证其档案的保密性。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培养有能力的带头者,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找出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确保其安全性的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模式。医院档案管理员不光要熟知相关专业知识,更要熟悉所需要的功能要求,了解学科服务、计算机技术等综合知识,具有良好的全面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熟练掌握医院内部档案信息,方便医院档案需求者的使用,能够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为多层面的医院工作付出可靠有效的努力。 (三)采用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按时整合相关的医院资料,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将有用且需要保存的信息储存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在医院或者用户需要这些信息时可以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需求者。能够实现传递与使用的医院档案资料不仅仅是医院档案管理内部的资源,也可以是与其他系统共享的资源,这样也加强各医院之间的交流,促进各大医院在档案共享的流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以便于我国的医疗事业可以在世界立足。唯有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才能帮助医院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简介 黄思齐(1990-),广西靖西县,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保障医疗机构可以稳定运行的主要信息资源之一就是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这项工作如果能够稳定的运行,不仅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会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如实的反映医院管理机制的完整性,医疗机构中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从侧面反映出了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专业上的素养水平,是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希望得出的结论可以给相关人员的工作带来具有参考性的价值。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思想;加强领导;管理机制 档案信息管理上的内容可以全面地反映医院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面貌,与此同时,这些医疗工作者的重要信息得到妥善的管理以后。整个医院的各项事物才能平稳的运行,这些文件包括文书档案、病历档案、人事档案等这些内容,包含了医院所有工作事项的开展,这项工作如果能够得到高效率的运行,才能让医院的未来发展得到稳定性的保障,基于当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加强管理、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是每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医疗改革下,医院系统开始着手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实现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从而真正有效的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这一问题从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高职工档案管理思想及意识、重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及领导、完善档案管理机制,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展开一番论述和剖析。 1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高员工档案管理思想及意识 如何做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是新的发展形势下,改革对于我们医院管理工作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而在新的发展要求驱动下,要想有效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素养、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探究先进的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那么首先需要有效的提高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管理思想及管理意识。 提高员工档案管理思想及意识,我们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或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让医院的全体职工都能够积极参与相关的档案管理活动中,从而慢慢的提高自身的n案管理思想及管理意识。 1.1 在档案管理人员的聘用和选择上,医院着重考察相关岗位工作职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特别是档案管理思想的先进性及意识的敏锐性,只有档案管理思想及意识较强的人员选任在档案管理岗位,那么才能够保障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并且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通过档案管理岗位职工较强的档案管理思想及意识,可以有效的规范医院档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全体职工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思想及意识,实现医院档案的高效管理和发展。 1.2 医院档案管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工在档案知识及管理方法方面存在漏洞,因此,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按其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层次,举办各种档案专业技能培训,请档案局专家或本系统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授课,传授档案专业知识;定期实行严格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测验既可以有效的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也能够有效督促大家努力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思想及意识。 2 重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及领导 为了让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开展,只要对这项工作制定严格的管理体制,医院要安排据有经验的专属工作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归档与整理。但是,许多医院在开展工作时,对档案管理上的工作并没有认真的落实,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当然信息查找麻烦、管理分类不够明确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了工作管理效率的低下。 新时展要求下,如何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大跨度的提升,是医院管理层认识当前工作开展的重点,应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将档案工作规划进医院实际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去。将责任落实到人,让管理人员将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行充分的认识,在档案工作管理过程中还要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准对于工作管理上的分层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相互协调一致,这样的紧密配合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挥发。档案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也应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配合方案信息整理上的事项,尽量可以将需要存档的信息调整成统一的格式,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得到减轻。 3 完善档案管理机制,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处理范围非常不仅包括医院各个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信息资料等,也包括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病历。这些资料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在信息保存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差错。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会直接导致医院的工作无法以正常的秩序开展,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制定出高效的管理机制,让档案信息在管理过程中可以以标准化的形式展开工作。在对档案进行归类处理时也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这种方法的处理,可以让档案信息在整理于使用过程中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医院管理层人员应开发出更多新型的管理手段,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医院也要购进相应的新型硬件设施,积极使用当代网络信息技术让档案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这不仅可以让档案信息得到准确性的保障,也能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得到减轻,让档案信息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逐渐形成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4 结论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被动,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模式转变。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将被动转换为主动,努力提升自己在管理上的素养与管理水平。积极掌握高新管理技术,让档案管理系统可以稳定的运行。医院的管理层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监督力度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高效的运转,在实际工作的落实过程中,要积极完善档案管理上的体制,让档案信息可以得到妥善的保管,让这些资源在使用以及浏览过程中简化那些不必要的申请步骤,让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计算机运用 1工程特点及微机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投资多、工期长等特点,因此,工程管理比较复杂。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初步设计和发包设计的深度有限,设计修改变更是经常发生的。设计一变更,就给工程发包、合同执行、工程结算、投资控制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水电建设推行行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建设管理体制,工程建设采用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一项工程往往是多个施工队伍承包,所签订的合同数量多达几百、上千个,如五强溪水电工程所签订的合同就达800个左右,它所涉及到的概预算编制、施工计划、经营结算、项目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可想而知,、其难度是相当大的。作为建设单位,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搞好投资管理,我国现行投资管理的基本程序是:初步设计概算、计划、招投标、签订执行合同、投资控制等。也就是说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制定工程建设网络计划和基建投资讨一划,按照计划进度将工程分成若干个发包项目,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发包。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合同不断进行补充、完善。 合同执行还包括工程进度价款结算、检查合同执行情况、统计计划投资完成情况等。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着初步设计概算来进行的。水利水电一E程的设计概算一般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库区淹没补偿、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等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几十个、上百个项目,而所有发包项目相当一部分不能和概算保持一致。所以,只有将发包项目都按照概算进行投资管理和控制。在五强溪工程建设初期(80年代),为了搞好投资控制,尽管投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仍不尽人意。比如,含有近500个子项目(单元工程)的机电安装工程前后花了两个月时间编制合同价,而随着其变更又要重新计算,相当花费时间,这样很难及时了解投资状况。到后期(90年代),引人计算机这一现现代化工具后,才使人们从手工管理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样多的项目不到一周时间就可计算出来,可以随时反映与了解项目投资和总投资变更情况。同样,施工单位引人微机进行经济管理也显得同样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招投标阶段的信息收集、投标报价编制,施工履约阶段的施工计划编排、进度款结算统计、成本核算控制、工程变更引起的索赔及竣工移交阶段的竣工决算等,直到合同的终止。.总之,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也不论是哪个阶段或环节,都伴随着经济管理这个重要环节。而这些工作具有工作量大、数据多而繁杂、时间延续长、涉及面广等特点,依靠手工劳动是很难及时完成的,更谈不上工作质量和效率。比如:施工单位去对一个项目进行投标,概预算人员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工程预算报价,从人工、材料预算价格和电、风、水、砂石料等基础单价做起,直到预算汇总完成全部报价文件,一般要花上几个月时间。如果中途发生基础单价变化,尤其是材料预算价格或人工单价稍有变化,则全部预算需要重新进行计算,其劳动量是可想而知的。这样,大量的时间投人到计算工作中去,就很少有时间对所编制的报价进行经济分析和论证工作,甚至对能否中标也心中无数。引人了计算机管理后,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它在经济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应用计算机编制概预算及参与管理 2.1利用流行的应用软件进行经济管理 目前在微机管理中使用较普遍也方便的应用软件是稍ndow环境下()mce(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之一)。其中,Word为一文字编辑软件,可用来进行文字资料的编写及说明,也可调用数据库中的有关信息;Excel软件实质上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它采用visualBasiCAI〕I〕lication作为编程语言,具有增加Excel应用系统的宏功能,并以其所具有的数据计算、查询、统计、数据嵌套和链接等强大功能而受到使用者的青睐。Excel软件既能用公式或函数自动、迅速、准确地处理数据,便于各种表格的制作、统计和计算;而且还具有强大的图形、图表、数据分析,检索和管理等功能,并可利用宏功能进行自动化处理。例如在编制概预算文件时,可在一个工作薄中进行,并将封面、编制说明、资质文件、报价汇总、项目单价分析、各项基础单价、机械材料调差、各项参数等不同内容分别放在不同的工作表中,用参数、公式、函数建立数据联系,这样便于利用DDE动态数据链接处理数据,计算出各项数据,同时总报价或单项报价又可随时根据参数的变化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于具有固定格式的多个单价表,如果一个一个去编制就比较费时,若调用Excel中的宏功能,编写一个VB程序,制作一个样表并嵌人公式,利用原计算数据就可成批将单价表打印出来。又如在编制月、季、年度计划时,可用该软件的绘图功能就很容易绘制出进度计划图;工程计划本身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计算机中编制存档便于调整和比较,并可及时了解计划完成情况,从而对工程实施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可将所有合同按工程部位归类分别放到同一工作簿的不同工作表中,针对这些合同,在同一个工作表中又可按签订的时间依次排列下来,将合同情况和内容在列栏目中体现,可分为:序号、合同号、合同项目名称、签订时间、完工日期、承包金额、单价、合同工程量、累计结算金额、本月签证工程量、本月结算金额等内容;同时也可根据结算工作和统计工作的需要,按所要求的格式编制相应的工作表内容,有关数据直接从相应的合同管理文件中调取,一般结算和统计都是以月为频率、以年为终结而循环,因此每一栏的数据内容可分别插人12列,表示1一12月的数据。这样,既便于逐月累计,应用公式统计计算;又使结算、统计工作变得连贯、迅速,易于查询和减少差错。 2.2利用专业应用程序或软件进行经济管理 专业应用程序或软件,主要是针对实际工作某一专业需要,在有统一规范和统一格式的前提下,应用数据库语言编写的固定应用程序或软件。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某一专业领域通用、格式固定,在较长时间有存在价值,由专业人员进行编写和调试,可以普遍使用。当然相应数据库使用者可灵活调用和修改,有些数据库根据程序自动生成,以达到使用者要求。这种类型的程序或软件如概预算软件、结算报表程序、合同管理程序或软件等。笔者曾在五强溪工程从事结算和统计工作时,根据所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利用FOxpro编制了综合统计报表程序、工程项目结算程序,极大地简化了这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管理的不断深人和发展,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有关部门能全面开发水利水电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使经济管理工作者操作起来更简单、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经济费用分摊对策 1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及费用分摊 水利工程项目中经济评价是对工程项目在计算期(包括施工期、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期)内投入产出等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选方案的一系列过程,以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经济评价是评价项目可行与否,进而决定工程能否立项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一些多目标、多用途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在作经济评价时往往会涉及到不同受益部门(如灌溉、发电、工业供水、城镇生活供水等)或不同受益地区。因此,对这类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年运行费,通常要在各受益部门或地区之间进行费用分摊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工程合理开发目标,并为方案提供各种费用及计算依据。 2费用分摊的计算 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分摊和年运行费分摊,费用分摊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按各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某些指标的比例分摊。如按水库各功能的库容或用水量等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摊,可用单一指标、也可用几个指标综合计算。②按各功能最优等效替代方案费用现值的比例分摊。采用此法时,一般应按替代方案在经济分析期内的总费用折现总值的比例分摊综合水利工程的总费用,然后再进一步分解到各部门分摊主体工程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比例和数额。③按各功能可获得的效益现值的比例分摊。采用此法时必须遵循被分摊费用与计算分摊比例所采用的经济效益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合理计算和划分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被分摊的费用。④按“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分摊。计算时,先分析计算可分离费用,再根据各受益部门或地区的剩余效益的比例,分摊剩余费用,两者之和即为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应承担的份额。⑤按受益部门或地区获得效益的主次地位分摊。当项目各功能的主次地位明显时可采用此法。费用分摊后,还应该对分摊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以使各功能分摊的费用公平合理。 3案例 某水库工程是一宗具有防洪、工业供水、生活供水及灌溉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为6814万m3,其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生活供水隧洞、导流输水隧洞、工业供水建筑物和灌区建筑物等。工程施工期为三年,正常运行期为40年,则工程计算期为43年。由于水库涉及到防洪、工业供水、生活供水及灌溉等不同的受益项目,因此在做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以上不同的受益项目分别进行评价,以确定各受益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同时便于安排投资计划,筹措建设资金和年运行费。这就需要对工程的费用进行分摊。本案例从投资方面谈谈费用分摊的计算情况。本工程总投资11163.09万元(项目建设时间为2000年),其中各项目单独的投资为:工业供水工程投资523.65万元(导流输水隧洞及工业供水建筑物);生活供水工程投资449.05万元(生活供水隧洞);灌溉工程投资606.44万元(灌区建筑物)。合计各项目单独投资1579.14万元,则剩余公共部分9583.95万元需要各受益项目进行费用分摊。 3.1按各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某些指标的比例分摊 3.1.1按水库的库容比例进行分摊 首先,项目的防洪工程费用可通过防洪库容占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之和的比例进行分摊。工程防洪库容为761.1万m3,兴利库容为5430万m3,则本方案防洪工程投资为:9583.95×761.176.1+5430=1178.2万元。兴利库容分摊费用为8405.75万元。 3.1.2按各受益项目的用水量进行分摊 由于各受益部门所占的兴利库容计算不够直接方便,因此剩余部分费用8405.75万元按各受益部门的用水量比例进行分摊。水库每年可向当地企业提供工业用水2500万m3,向当地城镇提供生活用水2950万m3,水库多年平均农业灌溉供水量为1590.4万m3。根据上述用水量,各用水部门用水量比例如下:工业用水:25002500+2950+1590.4=35.5%生活用水:29502500+2950+1590.4=41.9%灌溉用水:1590.42500+2950+1590.4=22.6%则各受益部门费用分摊如下:工业供水工程:8405.75×35.5%=2984.04万元生活用水工程:8405.75×41.9%=3522.01万元灌溉工程:8405.75×22.6%=1899.70万元 3.1.3分摊成果 根据上述分摊计算结果,最后可计算出各受益项目所分摊的投资如下:防洪工程投资:1178.2万元工业供水工程:2984.04+523.65=3507.69万元生活用水工程:3522.01+449.05=3971.06万元灌溉工程:1899.70+606.44=2506.14万元 3.2按各功能可获得的效益现值的比例分摊 本工程也可按各项目的效益现值比例进行投资分摊。工程项目的效益分为财务效益及国民经济效益,由于防洪工程没有财务收入,其财务效益为零,而灌溉工程的财务收入也是很少的,因此若采用财务效益现值比例进行投资分摊,防洪工程这部分投资将为零,灌溉效益也很低。这种分摊方法把水库防洪的功能给忽略了,灌溉的功能也被低估,进而让其它的受益部门分担了这两部分的投资。很显然,这样分摊是不合理的。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国民经济效益现值比例进行分摊。 3.2.1各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现值计算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按工程可减免的洪灾损失计算。本工程防洪标准由原来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担负着下游2.3万户共6.0万居民及5300亩耕地的防洪任务。根据当地统计,工程建成后平均每年可减免的洪灾损失约为2017万元,则防洪工程经济效益现值为11835.3万元。本工程工业供水主要是向一大型钢铁厂提供工业用水,其经济效益按水在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工业供水经济效益计算为1125万元,则其经济效益现值为6601.23万元。生活用水的经济效益按生活用水量乘以生活用水的影子价计算,则生活供水的经济效益为1475万元,其经济效益现值为8654.94万元。灌溉工程经济效益按有灌溉和无灌溉所增加的粮食产品产值乘以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本工程改善水田灌溉面积3842.9亩,新增水田灌溉面积21916亩,灌溉的经济效益为970万元,效益现值为5691.72万元。 3.2.2国民经济效益现值比例分摊计算 根据上述效益现值计算,各项目比例如下:防洪:11835.311935.3+6601.23+8654.94+5691.72=36.1%工业用水:6601.2311835.3+6601.23+8654.94+5691.72=20.1%生活用水:8654.9411835.3+6601.23+8654.94+5691.72=26.4%灌溉用水:5691.7211835.3+6601.23+8654.94+5691.72=17.4%则各受益部门费用分摊如下:防洪工程:9583.95×36.1%=3459.81万元工业供水工程:9583.95×20.1%=1926.37万元生活用水工程:9583.95×26.4%=2530.16万元灌溉工程:9583.95×17.4%=1667.61万元 3.2.3分摊成果 根据上述分摊计算结果,最后可计算出各受益项目所分摊的投资如下:防洪工程投资:3459.81万元工业供水工程:1926.37+523.65=2450.02万元生活用水工程:2530.16+449.05=2979.21万元灌溉工程:1667.61+606.44=2274.05万元 3.3费用分摊的合理性分析 以上从两方面进行了工程的费用分摊计算,对两种分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案例中按各功能效益现值比例分摊情况下,各项目的投资分摊相对平均些,防洪工程的投资最高。但是由于防洪工程及灌溉工程均不产生财务效益或财务效益较低,因此这种费用分摊不利于工程的资金筹措及日后的管理运用。且从用水角度来说,工业供水及生活用水的水量要大些,这两部分的财务效益较好,故费用分摊按各功能利用水库的库容及用水量的比例分摊相对合理些。本方案投资费用分摊采用按各功能利用水库的库容及用水量的比例分摊的结果。 4结语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受益部门,如何协调各个受益部门的要求,合理地计算各部门的经济评价指标,需要对工程的费用进行合理分摊。一般情况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较常采用按各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某些指标的比例分摊,及按各功能可获得的效益现值的比例分摊这两种方法。文中总结了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方法,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举例计算,可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计算提供一些参考。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经济与发展 1水利经济的涵义 自古以来水利就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然而水利的重要性却是在人类生产、生活、社会活动过程中不断付出很大的代价之后,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被认识、重视的,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利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体现出来的。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和杜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证。水利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己成为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的必要保证。基于对水利重要性的逐步加深认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地位,并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的首位,客观而正确地反映了水利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基础产业是根据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划分出来的一类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对其它产业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的产业,缺少了它,其它产业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水利包括防洪、治涝、防风、灌溉、水电、水运、城乡供水、水土保持、水利环境、水利渔业、水库综合开发利用、河口治理、海涂围垦等。水利产业是一个包括多种生产活动的综合经济体。水利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1地位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切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离不开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需要水利产业提供水源保证与防洪、防潮的安全保障。 1.2服务的公共性和效益的社会性水利产业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而不只是为某个特定产业、部门或区域服务。水利产业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效益的社会性。 1.3效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水资源是一种可供多目标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兴水利和除水害关系到地区和国家的全局。因此,水利的建设和运行必须着眼于整个国土开发,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创造协调的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1.4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水利工程较多地受限于自然条件,其工程往往复杂而且艰巨,影响面广,工程量大和投人多,建设周期长,建成后一般都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效益。 1.5发展的先行性和超前性水利产业既是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先行和超前发展。对于其它产业部门,不仅在供水、供电等方面要提前进行,而且在减免水早灾害等也应防患于未然。 按现行政策,水利产业大体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类如防洪、治涝、防海潮等,属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直接的经济收人甚少,需政府拨款支持;第二类如灌溉、排水、城乡生活供水、水运等,属半公益事业,应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做到自我维持;第三类如发电、工业供水、水利渔业和水利综合经营等,属于生产经营型企业,应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转。第一、二类属于事业性质,第三类属于企业性质。将水利定为基础产业,这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水利的基础地位被肯定了,基础要超前建设,国家和地方对水利产业相应地实行倾斜政策,加快发展。随着水利经济的发展,水利经济作为一个学科也随之产生。水利经济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上来说,水利经济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水利经济分析计算,研究水利设施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水利技术政策、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抉择提供科学依据;从水利基础产业的发展壮大来说,水利经济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按照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行经济评价及财务评价,为管理、发展新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水利经济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原理及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在水利经济中的具体应用;②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利用和发展战略,以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③区域规划经济,包括流域、地区和跨流域调水等水利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④防洪、灌溉、排涝、发电、水运、供水等各类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经营的经济效益的计算和评价;⑤发展水利的经济政策;⑥提高水利事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提高经济效益无疑是发展水利经济的核心问题。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公益事业,理应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过去长期为农业服务中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一般水利基层单位的收益往往不能维持必要的开支,要靠经营副业来补充经济收人,而且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福利待遇很差。这样,水利基层单位一方面要保证除害兴利的公益性服务,另一方面又要自己养活自己和补贴水利设施正常运转所需的支出,从而形成了水利行业独特的经济模式。今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由为农业服务扩展为对整个国民经济服务,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当然要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实行自我维持、自我发展。近几年来,在深化改革中,明确除害兴利为主要职责的前提下,全国各地的各级水利经济实体通过开展综合经营、综合服务,走向社会,在竟争中不断发展行业经济实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为加速水利基础产业的发展,为改善水利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福利待遇,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2水利经济效益的评价 水利产业也和其它产业一样有投人和产出。然而,所不同的是水利的“产出”还包括着兴利、除害、减灾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是难以用货币来估算的,而且这些作用往往不是即时取得效果,多数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水利产业所固有的这种特殊性,往往不容易直接被人们所认识。这决定了对于水利经济效益不能简单地以其货币收益来进行评价,而应当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利产业的货币收益可以直接按照经济学来计算其投人产出的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则不能直接用货币来衡量,只能从它所起到的作用来评价,既要估算有形效益也要估算无形效益。同时还应认识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节奏加快,今天对水利的投人,几年后所产生的效益往往不是按算术级数增加,而是按几何级数增加。以梅州市为例,梅州大堤原每年维修费100多万元,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而1986年7月的洪水超过20年一遇,造成垮堤多处,市区直接经济损失达8仪旧多万元;而现在梅州大堤按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加固改造,投资2.5亿,捍卫国民固定资产就达180亿元,捍卫市区人口36万。今天投资2.5亿,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固,几年或几十年后,在百年一遇的洪水范围内所捍卫的国民固定资产就不再是180亿,而是几百亿,上千亿甚至是几千亿元。因此,水利的经济效益不能简单地以货币来衡量,应从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的重要性和作用去理解和评价。水利的经济效益不但体现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治国安邦和促进改革开放方面,而且是稳定水利职工队伍、巩固水利基础产业,实现行业脱贫、职工致富和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没有水利这个基础,就没有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四化”目标就会落空。发达的经济要有发达的水利。发展水利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实现水利产业化的需要,是提高水利良性运行能力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水利的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水利经济,提高水利经济效益。发展水利经济是发展水利的必要保障,两者是统一的。水利作为基础设施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防洪、治涝、灌溉、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社会公益性任务;水利作为基础产业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业,因地制宜发展水利经济,引进市场机制,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办事。要把水利建设、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水利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水利经济要覆盖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一切兴利除害过程的经济活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要求我们在水利工作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中,也就是说从水利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从防洪抗早、农田水利、供水、水电、水土保持、水文等各个领域,都要树立水利经济的意识。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同时考虑水利经济,而发展水利经济必须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利经济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一样,都是我们水利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二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承。当前国际社会对水利的评价原则是:水利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的调蓄能力反映国家的应变能力;对水的保护开发能力乃是国家的发展后劲所在;对水的开发利用程度标志着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水资源供需失去平衡会导致国家社会经济的波动;水环境和水质的优劣直接反映国家的文明和人民健康。由此可知,没有发达的水利,也就没有发达的经济。因此,要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战略眼光来全面分析、评价水利经济的效益。 3水利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要适应形势发展,把水利经济的发展工作搞好,笔者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努力。 3.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努力把改革和经济建设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3.2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科技成果及其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诸如价格原理、弹性分析、成本原理,以厂商原理为根据的定价方法、乘数效应、宏观财政政策、工资物价指导原则、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发展原理等等,对于我们进一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利经济是很有帮助的。 3.3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必须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我国东部与中西部,沿海与内地,山区与平原情况千差万别,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也不存在绝对适用的具体发展战略。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努力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体工作的思路是“五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改造挖潜要效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政策法规要效益。结合我省的水利实际,广东省水利厅1991年8月提出“工作要做好,经济要搞活,面貌要改变”的方针,并强调工作搞不好是失职,经济搞不活是失策,面貌不改变就会失众。“经济活”,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是“工作好”、“面貌变”的物质保证。实践证明,哪里大力发展水利经济,注重经济效益,那里的经济就活、队伍就稳定,水利建管工作就做得好。相反,哪里对水利经济不重视,单靠吃“大锅饭”过日子,那里的工作就上得慢,面貌就改变不快,缺乏生机活力。 3.4结合本市实际,抓好下列工作 3.4.1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企业经营机制和经济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市水利经济单位还有21.5%的单位亏损,有的亏损额还较大。因此,要下大力气抓好内部的管理机制,以提高单位(企业、项目)的效益。为此,第一、广泛开展学习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验。我市平远县水电水泥厂等,通过学习邯钢经验在节约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益。第二,抓好产品质量,以名、优取胜,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应这样,优胜劣汰。第三,加强产品的营销工作。在信息万变的今天,若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下的营销方法,就是再好的产品也难于获利。第四,选配好经济实体的管理人员。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水利佬”中也有经济能人,从1996年我市水利经济营业收人达6亿多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要公开选拔,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3.4.2抓住机遇,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握时机,利用自身的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以少的投人,争取大的收益。第一,继续抓好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电站建设中装机较大的西阳电站、双溪电站、斗晏电站、瓜洲电站等都正在抓紧施工,有的已试运行投产,这些电站投产后,将对我市水利经济起着重大的影响。第二,抓好“三高”农业的发展。我市水利系统已种有水果1o67hmZ,】997年大部分已进人收获期。要加强科学管理,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在品种结构上实行长、短结合。我市水库渔业潜力很大,水库可养鱼水面2797hm2。目前要大力发展渔业需抓好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强管理。我市水库养鱼投人少,管理差,自流状况严重,平均单产才6.48kg。要从粗放粗养转向精放、精养,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产量及收人;二是列人“一库制”(每个县抓一个示范水库)建设。要做好规划,因库制宜,或大水面养殖,或网箱养殖,也可拦网养殖等;三是搞好水库立体开发,种果(茶)、养鱼、鸡、鸭、猪等,有条件的水库要注重发展旅游业;四是广泛筹资和采取多种经营方式。职工投资,按股份合作,职工承包;也可利用外资,实行租赁承包。第三,用好、用活政策,强化政策性收费。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发展水利事业的配套政策。要依照政策、规定,抓好堤围防护费、水资源费、采砂管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行政性收费。同时,要继续抓好水费、电费的改革,逐步实现按成本和合理利润计价收费。 3.4.3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国管工程单位的脱贫力度随着形势发展,水利经济需要一个部门来管理。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各县(市、区)都要相应建立、健全水利经营管理科、股。各级水利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做好规划、协调、扶持、监督、指导、服务工作。全市原有一些不自给的国管工程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6年底已有18个单位实现自给,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尚未脱贫的国管工程单位要尽快脱贫。 3.4.4盘活资金,理顺关系,为发展水利经济服务要做好周转金的使用和回收,周转金和贴息、扶贫资金要专项专用,用活用好各种资金,做到资金投放、使用、管理、回收一条龙,切实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发挥其应有作用。水利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要理顺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发展水利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4.5加强水利经济工作领导不抓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抓不好经济工作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因此,作为水利部门的各级领导,要把水利经济工作纳人管理目标负责制,切实加强对水利经济工作的领导,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水利经济的总量、结构调整、发展速度、经济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只有领导对水利经济的工作重视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利经济工作就会有起色,就会上新的台阶。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产业化经济思考 一、市场经济发展对水利产业化的影响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调节为垂础和主导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其本质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里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运行为中心环节构架经济流程,用价格信号调节社会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协调各种供需关系,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进行国民收人分配,调动劳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均衡地运行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要求水利建设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束搏,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机制,这就为水利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发展对水利产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为水利产业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生产、经济进行管理和控制,企业没有自主安排生产的自由,生产活动成为政府行政命令在企业的一种经济表现。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是根本不可能当作产业发展的。而市场经济则要求一切生产经营部门按照社会满求寻求自身的发展。这是不依任何人的愈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经济运行转上产业化轨道就必然带动水利产业化,在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保护下,水利基础产业地位将得以最终确立和巩固。 第二,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分化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调节社会供需,促使生产者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市场经济是途径措施一种最为讲求投人产出的高效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产业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讲投入产出,不讲经济效益。水利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现状,引人竞争机制,实现以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目的。市场经济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始终通过价格体系调节生产和发展经济。价格因素介人水利行业,无疑会刺激它内部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正是在这一要素组合过程中,水利业实现了产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它需要健全的法制和完善的法律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产业也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来规范产业活动和加快产业化步伐。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水利产业化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水利产业建立与它配套、适应的新机制,要按产业要求进行运作,讲求投人产出,讲求经济效益,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把工程水推向市场,实现投入产出补偿的过程。 二、水利产业化的现状 普遍而言,全国已有不少省、市、县的水利部门在水费征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即根据《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水费的改革和征收。有些省、市政府还颁布了一些相应的‘冰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之类的文件,使水费的收取率逐年有所增加。尽管如此,但要使水利成为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产业化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第二,水利产业化的进程较为缓慢;第三,水利产业发展不平衡,有些县市步伐大,规模大,而有些县市则与此相反;第四,水利产业化尚未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现有的一些改革,多是就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作一些调整和改变,没有把水利行业看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通过制定系统的产业政策来促使整个产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此看来,全国的水利产业化只能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开端而已。 三、水利产业化的目标体系 当前.大力推进水利产业化就必须确定符合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产业化目标。根据现阶段水利产业存在的问题,全国产业化的月标应是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各种体系。 (一)水资源产权管理体系 产权管理主要反映国家在水利产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水利产业管理方面,当前最主要是所有权、行政权、经营权三权混淆不分。实际工作中,则往往以行政权、经营权管理去代替资产所有权管理。国家所有权由此受到“多元的”条块分割,国家作为国有水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缺乏协调,造成权益纠纷频繁卜断。建立水资源产权管理体系主要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我国(宪法》、(水法》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这就是说,水资源是巨大的国有资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产权管理就是要加强和保障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防止国家的合法资产权益受到侵害。产权管理的重点是改变国家对国有水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的软弱无力,杜绝各种国有水资源资产产权非法和不规范交易的现象。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国家对水资源产权的宏观调控和管虱加强国家对水资源产权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水资源法规,界定水资源的权属、水资源和国土资源所有权的关系以及国家在水行政中的指导作用等关键问题。同时,还要明确水事活动准则及法制化程度,制定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经济政策,建立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应当在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制订、水资源情报收集与分析、水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协调和水资源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协调处理能力。 (二)水利产业化管理体系 建立水利产业化管理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基础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需要。从水利产业的角度来讲,新建立的水利产业化管理体系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取向,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行政性管理与产权管理、经济管理与技术性管理要实现有机统一;其次,要保证国家所有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要确保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落实所有权和经营权;再次,要有利于提高单位水资源资产的效益。主要是要明确水资源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的责、权、利及其相互关系,促使他们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四,要有利于兼顾中央、地方、不同所有制企业等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协调统一;最后,要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商品水交易市场体系 水利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工程水推向市场。因此,建立商品水交易市场体系是水利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即产权属于国家。国家只履行按计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职责,它与经营者(其中包括有经营权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租赁关系,不能构成商品水交易市场的主体。所以在新建立的商品水交易市场中,卖方是从国家获得一定年限内的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的企业(业主),属交易行为主体。除此之外,其他受控于业主计划所需、为业主服务的水资源勘察企业或设计、施工企业等,由于不具备使用权和经营权,因而都不是行为主体;买方是广大的水需求者,它与卖方(业主)完全是买卖关系,没有它,就没有市场.因而买方则成为商品市场行为的另一主体。要完善市场的发育,关键在于处理好二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四)水利产业投资体系 按照水利产业化的要求,水利工程和属国家的投人,主要应通过投入的补偿,以水养水,滚动发展,实现水利产业投资的良性循环,并通过良性循环保持持续投人。此外,也要加快改革现有国家投资为主的模式,广泛吸收企业、集体和个人资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投人新机制,扩大资金的投人t。 (五)水价格和收费体系 水价格和收费体系一方面要确定各种收费的标准,另方面要确定收费的范圈。主要收费项目应包括水费、防洪排涝费等。水费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提高,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防洪排涝费则要依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确定。《六)水利产业服务体系为保证商品水及时推人市场,满足各方面者的孺要,尽快发挥工程效益,国家或代表国家管理水资源的水行政部门,除加强水资源保护外,还应鼓励社会建立和健全水利产业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水利产业服务实体,实行有偿服务。同时,也可以由经曹单位采取一条龙的办法进行服务。 四、水利产业化的途径和措施 (一)水利产业化的途径 实现水利产业化,根本的途径是把水作为一种商品推向市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水运行机制,实行水资源生产商品化。水资饵生产的商品化,就是要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借助于市场,形成水资海产品的价格,以促进水利产业的发展。在推进水利产业化进程中,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产业化道路。即一方面,要针对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水资娜相对不足以及现阶段水资源消耗又处于增长时期的特点,合理确定水利产业化的规模、步伐;另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要始终坚持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的利益,谋求各种利益的高度统一。 (二)推进水利产业化的措施 水利产业化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和探索。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水利产业化的进程,其措施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要转变思想认识,树立产业观念,确立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只有把它作为一种产业,人们才会按照产业部门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和发展,而一且人们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水利产业的发展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大力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水利产业化。相对旧的状态而言,水利产业化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需要打破许多旧规定、旧框框,建立一系列新的规定、规章和法规。这本身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需从管理体制、开发利用体制、保护体制等各方面,按市场规律、产业化的要求进行改革,以改革促进水利产业化的进程,使其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 第三,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时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产业运行新机制。水利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全新运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旧的体制因此正迅速解体,为水利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因素和条件。因此,需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产业自己的新机制。 第四,要制定水利产业保护政策,保护水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水利事业被视为一项杜会公益事业,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国家所背包袱越背越重,不仅新上项目难,而且老工程也缺乏资金维修加固,更谈不上滚动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水利产业政策,对其加以保护.从资金、技术、人员到政策等各个方面实行倾斜和特殊照顾,给予优惠和扶持,助其尽快成长,走上依靠自我发展的道路。 第五,巩固现有成果,全面推进水利产业化。就普遍而言,目前,不少地区虽然在水费征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水利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然而要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诸如法规、制度以及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依法治水、依法用水,使国家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后转变成水利产业,成为商品水而进人市场,通过“市场十企业”,使水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和产生效益,使水利产业能全面、顺利发展。 水利经济论文: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繁荣,水利经济的发展情况越发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国的水利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利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水利经济提高。因此如何对水利工程进行改良,实现高效管理,促进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成为当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事情。本文就是对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现状;问题;途径 在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水利经济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我国也一直都十分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水利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比从前,水利企业无论是从企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的储备以及科学技术的引进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水利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障碍铲除掉,才能够促进地方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是对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究。 一、我国发展水利经济的重要性 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离开水就无法生存。与此同时,水更是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实现其增值功能,例如水产养殖、水利工程建设等都是通过水来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较为重视水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而忽视水作为经济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导致我国的水利行业发展比较缓慢。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资源,我们对于水资源既要进行保护又要对其进行可持续利用,将水资源的经济功能发挥出来。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相对不健全,注重水资源的经济开发却做不到对其进行节约和保护,注重水资源管理却无法将其经济功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发展。而只有将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越发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更是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为的就是促进地方水利经济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在2002年,我国中央对水利建设投资资金达到7807亿元,这是在1949~2001年水利建设投资总量的2.8倍。我国政府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均明确提出,在今后对于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进行明确规定,力图在未来的十年发展中,让水利资金年平均投入相比于2010年年高出一倍左右。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基本是由政府所主导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了,在所有的资金投入中,政府投资高达80%,其中中央政府的投资约占40%,企业、外资企业以及私人约占6%,而贷款和证券融资占了剩下的14%。由此可见,我国为了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巨大努力。这也由此证明了发展水利经济的重要性。 二、我国地方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 近些年来,根据相关数据和文件可以看出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地方水利建设一直在不断的前进,但是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水利经济建设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利建设相比差距比较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落后地区对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信心不足问题,这导致水利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发展水利经济的动力。第二,“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对于促进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的“口号”喊得比较响,但是却难以拿出实际行动,将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工作落实到实处。第三,缺乏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规划,一直将水利经济发展事业作为“副业”来对待。 (二)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 虽然我国中央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力度,增加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但是“僧多肉少”,导致很多地区所分到的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比较少,这也就导致水利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促进水利经济发展政策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投入计划,导致在水利建设项目上“顾头不顾尾”,只考虑如何将水利工程项目扩大建设,而不考虑如何对建设完成后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如何让水利工程项目实现良性循环,获得收益。除此之外,在建设水利工程投资项目时,很多项目负责人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审批资金,夸大其词谎称自己已经具备更多的资金,结果在项目建设后期,资金容易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了继续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得不去寻求银行贷款支持,这对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市场环境复杂,水利企业适应性差 在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水利企业面对变化迅速、比较复杂的市场环境,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同时由于目前水利企业数量比较多,规模又比较小,缺乏自己的品牌建设,所以竞争性比较差。另外,很多的水利经济传统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都越发困难,就别提发展了。虽然水利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我国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下,还不足以影响到整个经济走向。 (四)缺乏专业的水利人才,员工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相对比较差,一般都是在地域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工作相对比较艰苦,所以很多人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这份工作都望而怯步。再加上我国的水利企业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也导致水利企业缺乏专业的水利建设人才的原因之一。另外,我国的水利企业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是很多人眼里的“香饽饽”,每年凭借关系和人情进来的员工不在少数,这些人要么根本就不是水利建设专业出身,要么就是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水利企业的管理者虽然都是从事水利专业的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非常优秀,但是将他们任命为管理层,他们很难将整个水利企业管理好。 三、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提高竞争意识,创新思想观念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要想促进地方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水利企业必须要提高竞争意识,创新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消亡。尤其是对于树立建设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要大胆改革和创新,将传统的管2017年第03期下旬刊(总第655期)时代Times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淘汰掉,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管理意识,同时还要抓住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机遇。例如依托于水资源所产生了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和盈利性质。因此,在对这些企业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其水域、渔业以及供水进行管理,还要对所生产的水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与此同时,需要按照当地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计算出水产品的成本,然后确定价格,这有利于保证水利经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开展多项水利建设项目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地方水利经济发展已经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做的仍远远不够。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水利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首先除了中央政府所给予的资金支持之外,地方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大力支持水利经济建设发展,为其保健护航。其次,相关的水利建设、税务等部门也应该给予水利工程建设在政策上的扶持。例如水利建设部门每年可以将一定的水利建设储备金给予水利企业作为支持。税务部门可以颁布一些适用于水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免税政策等,以此来促进地方水利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当地水利部门和水利企业应该“两两联手”,共同发展本地的水利经济建设,开展多项水利建设项目。例如水利部门可以创新思路,重点发展自己比较熟悉的项目,将专业水利人员、资金和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开发水资源,开展建设水库、发展小水电等项目。而作为水利企业可以开展水产养殖、水运输等项目,以此来增加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科学技术,打造特色品牌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在纷繁的市场环境竞争中,任何一个金融FinanceNO.03,2017(CumulativetyNO.655)领域都必须要积极创新科学技术,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否则面临的只能是淘汰。对于水利企业这一点同样适用,因此,水利企业必须要进行体制上的创新,完善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的经济体制,还要具备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更新自己的生产设备,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并引进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水利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引进专业水利建设人才,加强水利企业的管理 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设发展中,专业性的水利建设人才十分缺乏。而提高水利建设人员的整体水平,对水利企业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对于促进水利经济发展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引荐专业的水利建设人才,并对水利企业加强管理。首先,我国可以聘请一些国外专业的水利建设人才和管理来华工作,利用他们先进的经验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地方水利经济。其次,我国还可以对国内的水利建设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和水利建设知识和技术,提高其整体素质。最后水利企业针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制度等,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促进水利企业的向上发展。 水利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探讨 摘要: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政府的职责,实现各方面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合,对于加快农村水利改革进程,提升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主要探讨了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市场经济;政府;农村;策略 一、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1.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所谓水利,与水有关的对人类有利的事业,所谓水利设施,就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开发、治理、治理和利用的设施,它的目的在于免除洪涝灾害,并且利用水资源有效地帮助人类进行生产,满足有关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需求。而农村水利工程,就是指建设在农村地区的水利工作,对水利展开的建设、管理以及其他的问题。包括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等问题。它涉及到河流、站、闸以及河堤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从具体的规模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两个链接的层次,一个是越过村庄的范围,水资源需要从大江大河调动,这就被成为大水利,另一个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并不是特别大的基础设施,这就被称为小水利。水利工程是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的必备前提,也是农村和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地区的产量、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的稳定。 2.农村水利经济的特点 和一般的基础设施相比,水利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的连接比较明显,因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大业,而水利基础设施也是农民进行生产与经济活动的保障,所以,农村水利经济有着较强的外部性。除此之外,水利基础设施本身对于居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外部性,例如水库建设工程最终的目的在于提供水资源,但是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变化,改变当地的气候。水利设施因为交易费用过高,且经济意义具有飞排他性,例如,水利工程的法定责任人为了防止别人偷沟渠里的水,会设置一些监督措施,但是对于一些偷水者,往往也难以责罚。事实上,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在法律上规定的产权者,他的产权也不一定是完整的,所以这种经济产权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水利设施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型产业,它在建设时,需要有较大的数额作为成本,这也被称为“沉淀成本”。当建设完成之后,需要接受的服务成本也很低,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增加了用户的规模,也会导致平均成本有所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低。这种效益主要会影响到更大规模的水生产,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从这些方面来看,水利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例如一些大型农业水利设施,通常在一个地区只会有一到几个,不会有太多。水利基础设施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投资的产品,它的投资回报主要与其生产的产品有关,因为它的最终产品是农产品,而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那么投资的效益也就会相对减少。并且,农村的水利投资收益还和当地的天气情况,气候息息相关,例如一些灌溉设施,如果投资期间有干旱,那么投资收益就会较大,不然收入就会较少,从这方面来看,它的投资收益和天气状况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总的来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收益较低、规模较大,投资风险高,这是它的基本投资属性。 二、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的经济体系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已不相容,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脚步,实现了对经济环境的改造。所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农村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必须和经济市场有效结合,实现大力的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打好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巩固水利工程经济必然要跟着社会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营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和农田有关的建设,这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产业,也是民生大计。所以,在这方面,这是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职能领域的地方。政府要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会管理与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下达指示,在尊重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现代化结果,努力提升农村的水利经济建设,是我国政府需要努力的重点问题。当前农村相当一部分水利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差,甚至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必须需要政府进行资源补助才能够生存下去。由政府出面,对农田水利经济进行管理和开发,加强资金的投入,鼓励一些地区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结合当地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方案。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一些基层机构,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调配职能,合理地将预算更好地应用在水利工程当中,开发多种方式,增强水利经济的发展动力,结合财政税收等内容,形成良好的市场盈利机制,安排农村地区的水利资源流向,确保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在摸清楚一条道路之后,采用投标、招标的方式,为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进行市场化融资。基层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去调动农村居民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发展问题。当下,我国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相距甚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不仅会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有所影响,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所以,积极实行农村经济战略,不能只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而进行资源的提供,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这才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出口。建立有关经济协调发展与水利系统的指标必须可以有效地反应出评价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对于当下水利组织和经济系统中的特点,同时对水利工程与经济两者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定性,确保指标的代表性。农村地区在水水利工程方面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资金缺少以及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避免出现设施的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覆盖范围,确保统一管理和分户管理的结合运行,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3.加快农村地区的改革进程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取得了某种成果,但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应该不断强化对本身的管理,契合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公共水利发展和经济管理不能很好地契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改革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的动力,只有进行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改革,才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农村水利经济是一件大事,但是,在当下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以及惠民性,导致其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效率偏低,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很难有效地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行业加快改革进程。首先,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设,形成和当下经济效益契合的管理体制,不仅拥有公益性还要具有效益型,增强体制的活力。其次,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要实现向股份所有制靠拢,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实现民众参股,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经营者的经营策划能力,提升办事效率。最后,农村水利经济经营改革,要将外向型经济作为改革的着眼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吸引外商,鼓励乡镇村民发展,实现集体经营,将水力发电、水利旅游作为开发的项目,规划和落实好相关的产业链。我国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但是落后的开发管理模式却限制了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所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经营者要切实有效地做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实现开源节流,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加快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稳步推行,实现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逐步靠拢。农村地区水利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也是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大事。改革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只有改革现行的运行和管理体制,才能够实现农村地区水利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作者:张丽艳 单位: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新乡管理处 水利经济论文: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措施分析 【摘要】研究提供了转变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观念,加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人才的培养,统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法,争取政府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大力支持,优化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完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监督机制,端正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态度等措施,希望为水利经济更好、更系统、更全面地科学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统筹;政府;管理体系;水利经济;态度;监督 1.前言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以全面思想和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力主水利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转变,推动水利经济基础人才的建设进程,采用系统性、科学性的策略,实施长远性、完整性建设方略,为水利经济整合出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平台,使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实现、可具操作的建设事业和目标。 2.转变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观念 当前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要告别和转变传统的观念,将新常态经济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思想融入到水利经济系统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实际进程之中,特别要将市场化理念、系统化思想整合在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具体操作体系内,使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以更为系统、更为科学的观念为指导加速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进程。 3.加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人才的培养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人才建设与培养上重点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经济人才的培养,在水利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尊重水利经济人才发展的主动性,激发人才发展的积极性,使其能够顺应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科学的管理是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提,要重点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水利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扎实、系统的管理促进水利经济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最后,要在水利经济建设人才中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化,提升水利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可行性,为人才的发展奠定科学发展和系统建设的基础。 4.统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法 水利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有很多路径和多种渠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选择中找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最有价值的路径,如何在不同的选择中正确确定科学发展的道路,这些都需要统筹的方法加以调整、选择和确定。在水利经济中应该采用统筹的策略调整经济结构、比重、层次,促进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调整社会资源对水利资源和水利经济的支撑重点,在水利经济体系内部实现科学调配和系统整合,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管理上、方法上的保障与支持。 5.争取政府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大力支持 水利经济建设中应该不断加强政府对水利事业的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这是促进水利经济外部环境改善,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对于水利经济来讲来自于政府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以政府的引导和辅助作为前提。水利事业要力争政府对水利经济的资金支持,通过资金的引导、注入和筹措使水利经济建设的基础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完善水利经济的结构和形态,有利于水利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6.优化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 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基础是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由于市场波动和水利经济主体竞争加剧等客观因素,水利经济建设要不断进行组织体系,特别是管理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以便适应水利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而提升水利经济发展的品质和速度。要在水利经济建设中根据实际问题展开对管理结构、管理体系、管理层次的调整,使管理系统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通过管理的优化实现水利经济、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更为全面地开发和更为科学地发展。 7.完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监督机制 全面而系统的监督机制使水利经济获得良性、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前提,特别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水利经济想要达到科学发展的程度,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自身配套的监督机制。要根据市场化的实际要求重点在水利经济的建设、规划等方面建立起监督体系,明确监督组织和责任,以确保对水利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督促。要根据水利经济融资和投资实际建立起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监督体系,全方位跟踪、了解、掌握融投资的信息和资讯,稳定水利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提高融资和投资的健康水平和流动度,推动水利经济向管理科学、高效化方向发展。 8.端正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态度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端正的态度和艰苦的劳动作为前提,这里面端正的态度尤为重要。作为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经济的从业人员要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使水利经济建设符合社会实际、经济情况和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力促水利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和科学发展,使科学观念、新常态理念落实在水利经济建设的实际过程之中,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策略、实事求是的作风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精神和态度,真正推动水利经济向系统化、科学化、市场化的目标发展。 结语 建设水利经济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念和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要求个体、企业、产业对水利经济综合、协调地建设,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全面、系统地发展,进而做到水利经济的振兴。现实中要继续在新常态的科学发展理念下进行水利经济的理论建设和现实研究,整合水利经济的外部支撑资源和内部核心元素,力争在现有的水利经济体系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到对水利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达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和系统目标。 作者:李学文 水利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与水利经济改革分析 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水利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份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水利经济还因循守旧,是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的,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水利经济面临着改革,只有水利经济跟上时代的脚步,市场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利经济;发展;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在进行改革,现阶段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利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经济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使得水利事业良好的发展。 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1.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2.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是早就存在的,它是一种交换和交易的场所,但是市场经济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演变而来的。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市场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第二阶段是现代市场经济,即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自身力量来调控市场的经济。这样的经济是在很早之前存在的,在这个阶段国家不干预市场经济,对其采取放任的政策,整个市场经济在自由的运行,是无组织、无计划的。这样的市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好的状况,会有生产过剩的情况,然后导致资源浪费,或是会出现经济萧条。以上两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干预的政策,就到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在20世纪初开始了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从制度与运行上看,现代市场经济比自由市场经济更加完善,例如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是更加健全的,调控手段是更加完善的,法律方面是更加完备的等。现代市场经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弥补了市场本身的缺点与不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3.市场经济的特征。现代的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自主性,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市场主体可以自主调节,使自身的资源向利益高的方向分配,平衡资源,获取最高利益,能够促进经济的进步;(2)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竞争性、开放性以及统一性。市场是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供给与需求、价格、竞争是存在于每个市场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彼此联系、彼此一寸,体现了市场的作用;(3)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的经济现状下,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的,它使得经济能够稳定地发展,快速地发展、可控地发展。 二、水利经济的改革探索 1.水利产业的概述。水利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有关水方面的公共设施与产品,例如防洪除涝、减灾抗旱、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生态建设等。水利产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具有公益性的,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的水利产业发展的较好,这得益于国家的支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突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据统计,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大约占据65%,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占据约50%以上,是有一定的竞争能力的。“十一五”我国的水利投资是18%的年均增长速度,而到了“十二五”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以上,与“十一五”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十一五”我国的水利投资是7000亿元,到了“十二五”投资是1.8万亿元,也是增长的。2013年我国在水利产业上的投资为4397亿元,2014年已经达到了4881亿元。在水利投资上也是逐年增长的。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水利产业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水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司法不统一。水利产业的工作由很多的部门负责,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职责也没有具体的说明,当有问题发生时,找不到具体的部分负责,找不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使问题无法合理快速的解决。在司法方面,节约用水问题要找城建部门处理,卫生防疫监督问题要找卫生部门处理,水电调度问题要联系电力部门,这样所有水利违法事件都有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执法的力度不同,方式不同,会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产生。(2)性质不纯。现在的水利产业大致被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生产经营型、有偿服务型、社会公益型。首先是生产经营型,水利产业作为现代的一种产业,是要有现代的经营模式的;然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发展,计算投入及效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最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产业是具有公益性的,又不单单只是公益事业,所以也是难以划分的。这三个类型没有严格的界定,概念比较模糊,根本无法满足现在水利的生产。(3)投资不足。在水利产业方面有很多资金不足的情况,经常会总有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发生,由于水利部门的公益性,水利产业有关部门的收入也很有限,有时甚至职工的工资也难以保证。长期下来,就会导致水利产业部门的职工队伍变小,人才流失,致使水利产业工作更难以顺利开展。(4)缺乏竞争意识。现在有的水利产业部门还是传说中的铁饭碗机制,职工会产生一定的懒惰心里,而且受到现在体制的影响,水利产业部门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职责分布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职工工作分布不公、思想低迷、缺乏竞争意识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水利产业的良性发展。 3.水利经济改革的措施。(1)体制改革。水利产业的体制一定要进行改革,应该理清行业职责,合理分配工作,统一司法问题,做到执法及时,执法公平,执法透明,执法公正,使人民有问题能得到快速的公平的解决,减少怨声载道的情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明确水利产业的类型。明确划分水利产业的类型,例如可以分成生产经营型、准公益型、公益型等,让人在此问题上一目了然,不再模糊不清,严格界定水利产业类型,不再阻碍水利产业的生产与发展。(3)投入足够的资金。意识到资金对于水利产业的重要性,水利产业本身是具有公益性的,有的部分无法自己维持,需要政府的支持,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改变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等等不良状况,资金充足了,才能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且要紧随时代,重视科技的力量,引进高科技的技术、设备,培养高科技的人才。(4)人事改革。在人事任用上,要改变现在的工作风气。工作单位进行公平公正的招聘,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上岗,然后通过绩效考核来任用、升迁或是淘汰职工。而且要根据职责、绩效的不同来进行工资调整,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竞争意识。使得水利产业部分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结语 经济在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改革的步伐也从未停止,改革意味着创新与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要通过目前水利产业的现状,找到正确的水利产业改革方式,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水利产业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改革来振兴壮大水利产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水利事业,努力提高水利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张丽艳 单位: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新乡管理处 水利经济论文: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要想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照目前来看,我国的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比较落后,存在着很多相关问题,这一点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为了解决这一尴尬局面,结合水利工程的问题,提出相关几点建议,从而,提高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事业;经济科学;存在问题;相关建议 一、引言 经济发展是我国的命脉,水利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水利经济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水利经济科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不足了相关问题,大大影响了水利工程前进的方向;综合分析一下国内外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状态,创新、技术、远远不足;例如: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水旱灾害管理、河流泥沙、水工程建设等等都存在着差距;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领域日益扩大,必须要结合相关学科学习,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先进技术,增添技术人员及提高思想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思考找出相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使水利经济科学得到更大的进步。 二、水利工程事业的涵义 水利事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成就显著,作用巨大;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多注重投入,不讲究产出;水利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但大部分效益不能通过货币形式直观表现出来,因而往往不被社会认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立了水利经济研究会,全党和全国人民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研究水利经济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是为水利事业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水利事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水利建设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减少或避免浪费;总之,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能使得水利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坚固基础。 三、阻碍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问题 1.水利工程相关单位管理的不足,人为的管理因素主要影响到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管理者对此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存在诸多不适应问题,必须深化改革;水利管理体制问题突出,位山灌区管理处主要负责整个灌区的灌溉用水调度,保障全民农业安全;农村通用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缺乏,管理体制应完善,为长远发展引起高度重视。部分局属单位的持续发展陷入困境,主要表现水利工程总公司、投资公司和水校发展困难,目前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机制不活、设备老化、甘于现状、市场开拓性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社会知名度不高、经营状况不理想等,水利中专学校面临校舍搬迁、招生、提高师资水平、保障就业等任务和困难。水费征收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近年来,群众对水费征收问题的投诉增长很多,成为影响建设农村水利经济的重要因素。 2.机关管理和机关作风需要继续改进,个别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漂浮,缺乏敬业精神,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和业务的钻研上;以及机关作风方面,主观思想,享乐主义现象仍有存在,个别人员工作标准不高,存在敷衍了事,应付公事现象;专业人才、精英人才缺乏。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不重视,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自己是老员工,情况熟,对待工作不认真,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自我教育不够,自己给自己降低标准,组织纪律性不够强,表率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主动要求监督不够;由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从而导致管理松懈,没有创新,加上部分企业出资不到位,产权模糊,因此,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要从制度上加以改革,这样改革难度比较大,转变周期时间长,延误的商机,错过了良好的机遇,阻碍了水利经济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3.从水利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大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收益,但取得的都是无形的效益,这样的经济效益是不容乐观的,要想实现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仅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支付,是很难达到想要的,必须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使水利工程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和财务收益,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认识,不可浪费水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加以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因为水利工程对防洪、防涝、防焊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只有科学的发展水利工程事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才能实现水利经济的发展,对于目光短浅,过分的注重眼前利益的,进行批评加以学习;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业务时出现从复交叉的现象,从而造成经济结构不协调,普遍受益低,导致水利工程的后续维护资金出现问题,使水利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这样就限制了水利经济科学的持续发展,就造成了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建议和方法 1.鼓励指导相关人员要绝对重视水利的经济发展,要想水利工程经济长期发展,就要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水利经济具有资源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特点,水利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命脉源泉,发展利益到防汛防焊,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重视水利部门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要把水利经济建设完善好;加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建立科研团队,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使管理者有效的进行管理,从而引导和带领全体人员重视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2.从加强管理体制下手,认真学习和遵守法律政策,采用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水利工程造价、工业水产水费和水资源的费用都应该合理的计划,应符合我国经济效益管理要求;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光从主体工程建设,更要完善和健全配套设施建设,要做出相应的计划,使主体工程与配套设施相互配合下顺利进行,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前提是要有严格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执行管理,使得招标公开,防止人际关系走不规范行为,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当地人民生活需求,尽量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总之,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为了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为水利工程项目奠定基础。 3.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当地生活条件的影响,尽量规划出合理的建设计划,降低负面效应,只有在工程建设前阶段,做好相关计划,科学的总结工作经验,来避免自然环境给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施工前,召集相关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会议,分析当地生态环境,商讨施工计划,更要全面的贯彻管理体制,处理好工程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到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损失和自然灾害;加强先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并发挥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手段,加大力度研究重大水利问题,促进水利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整体利用。 4.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水利经济受到的相应的影响,从而水利经济效益发展明显缓慢,使得少量资金投入到水利经济上来,导致水利管理体制存在了一些问题,我们将水利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使资本市场不断的扩大,促进金融资本对水利经济推动,可以使水利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五、结语 我国水利经济在发展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要想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就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以加强管理、技术人才的自身素质、提高先进技术、克服及解决自然环境和当地生活条件等相关问题,更要实现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利经济发展现状,逐渐完善水利的经济制度;以提高水利企业的整体工资水平,来吸引管理和技术人才,留住人才,共同致力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 作者:王志高 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水利局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经济的市场开发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当今现代化经济体制中,水利经济如何抓住机遇,开发市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水利经济的市场开发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经济;市场开发;探讨 一、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的优势 要想抓住市场开发,必须要向调大、调优、调高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并且努力去创造产业优势,可以通过有效调整水利经济的产业结构,从而提高水利经济的整体水平。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水土资源开放效益我们要根据现有的水土资源情况加以有效利用,还要强化水利种植业、养殖业与市场农业的协调发展。要充分调整种植业的面积,使其土地面积能够最大化地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率。要充分发展本地区的特种经济,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以及要合理开发混养植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单位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这样也可以加快本地区水利资源的特色经济发展。 2.调整扩大建筑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充分组织本地区水土建筑行业的联合发展,充分扩大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这样可以加快水利行业支柱产业的发展。还要加快推进水土建筑业的延伸产业的快速发展。 3.调整开发区位优势,提高水利的经营管理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水利行业沿江、沿海、沿河的区位优势,努力加快闸口市场经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开展第三产业服务。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并且尽可能利用少量资金取得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水利资产的运营效率。 二、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1.广泛开发水利行业的机械化作业在基层水利行业进行作业时,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现代科技广泛地使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相关水利单位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多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样有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在每个乡镇的水管站都需要建立一支土方机械施工队伍,使这支队伍可以更加专业化地从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2.开发供水经营市场充分利用水利行业中钻井施工所具有的行业优势,并且要广泛开展乡镇供水经营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水利单位投资与农户筹资相结合的方式,水利单位可以提供建设以及拟定供水管理的服务办法,发展水利部门的城镇供水经营,还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水资源的全方位的管理。最终可以实现供水的建设、管理与经营的一体化服务,使水利行业成为基层水利单位的支柱经营项目。 3.开发河堤绿色经济带我们要开发河堤青坎的防护林工作,在开发前先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生态、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先要确定好布局、品种、栽植规格以及任务,要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结合,经济林与防护林的结合,短效益与长效益的结合,水利部门还要组织种植银杏等树种,广泛促进水利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抓产业政策开发,努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水利经营管理体系 在水利经济市场的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具体要求,充分加强对水利行业的相关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以提高水利经济的效益。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开展相关的工作。 1.加强水利市场的相关管理。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及水利行业的有关规定,要逐渐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以及水利综合经营的相关管理,从而全面加强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要提高对水利工程施工以及乡镇供水市场的全面管理。 2.加强水利规费的征收管理。水利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比如说要宣传水利产业政策中有关收费管理方面的精神等,还有要宣传目前所用的新水新价方面的有关内容,其具体内容主要包含水利工程的运行成本、管理费用以及根据有关成本来确定水价的基本原则等,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提高用水节水的意识,还可以提高水利部门制定水价的透明度,这样就可以让水利部门得到人民群众足够的信任,还可以在乡镇营造出一种节水的氛围。水利部门还要加强河道工程登记发证管理和工程临时占用补偿费的征收,要充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合理征收各项水利行政事业的相关费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 3.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经营管理改革。水利部门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探索出一条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施的经营管理方式,比如说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来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的有效办法,从而提高水利产业的经营效率。 作者:田飞 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经济论文:财务工作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我国的水利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飞速的发展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各项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明流失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起水利财务工作,提高投入的各项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流向,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本文对于当前水利财务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出完善水利财务工作管理的各项措施,以进一步促进水利经济向前发展。 关键词:财务工作;水利经济;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针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增强,我国当前的水利经济发展遭遇了瓶颈,在当前的水利经济工作中,财政管理制度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所以,下文中对于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缺失进行一一列举,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应对策,使财务工作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化。 一、水利经济发展中财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水利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水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陷入了困境,例如政府投入到水利工程中的资金难以监管、水利工程质量没有保障等问题。上述问题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水利工程中大量存在,由于水利工程有着分布范围广、数量基数大、主体基层化、工程标准不一、工程种类众多等特点,更要加强对水利投入资金的监管力度。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近年来是逐年增加的,也对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范制度。但是在实际结果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公共财政体系与水利财务管理契合度不高,对于投资预算和工程的具体执行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财务管理效率不高。水利财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不够扎实,再加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使水利财务管理工作面对的对象、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水利财务管理体系,与当前国家公共财政体系相契合,使水利财务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二、当前财务工作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现状 1.相关财务管理机构在水利单位的缺失 由于我国的水利经济发展较快,部分管理部分的思想来不及转变,过去的传统管理思想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水利经济现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对于工程建设中的过度参与等问题都造成了水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并且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也有许多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而且,当前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相关人员缺少法律意识、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推行、缺乏相应的监管人员,上述这些问题都限制了财务管理部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有待完善 只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确保水利经济向前迈进,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离不开一支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团队支持,要有大量高素质人才才能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队伍。首先,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防止出现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出现。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的职业道德,当前的财务管理人员这方面思想缺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各种错误频繁出现。最后,要重视起培训教育,通过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对最新的财务管理经验和理念有清晰的认识,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脚步。 三、水利经济发展中促进财务工作发展的合理举措 1.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机构 想要进一步推动水利经济发展就要将当前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当前的财政管理制度缺乏法律法规的介入和完善,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发挥出财务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对财务管理部门下设的各类结构也要进行完善,例如管理部门、审核部门、监督部门等都要设立齐全,普及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防止财务管理人员渎职、贪腐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使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对当前水利建设中投入的各项资金实时有效的进行监管。 2.有效建立多元化、多渠道与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 当前的水利投资资金来源还是以国家资金为主,由于投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所以很难产生足够的经济回报,导致投入的资金难以收回,不利于水利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增加新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引进民间资本。通过适度引进民间资本与国家投资相结合,合理分配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水利投资项目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确保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生生不息。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通过将原本国家投资、无偿投资转变为多方共同投资,有偿投资。 3.对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行深化 进一步完善水利财务预算制度,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首先,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不够重视,要通过严抓预算编制工作,控制例如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各类接待等公费的使用额度,对于经费的使用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改变原本的财务支出比例,上述类型的经费使用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出现挥霍经费的情况。对于预算执行情况要进行实时把控,贯彻落实财政制度的各项要求规范,并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其次,加强对于项目库的监管力度,在进行项目预算规划工作时要考虑到项目涉及的方方面面,扩大规划范围。建立起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反馈制度。最后,严格依据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工作,在采购工作中要严格遵守采购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采购,加强对于采购工作的监管力度,对于采购预算要公开、透明形成公示制度。另外,要健全完善支出进度通报机制,确保预算执行和项目效益都得到保障,对于经费的支出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防止出现“以拨代支”等问题的出现。 4.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推动财务管理人员各显素质全面提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首先,支持管理人员自主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提升自己的各项素质,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其次,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职业道德,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较多的诱惑,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最后,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根据面临的不同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培训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增长自己的知识面,适应当前形势下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水利经济虽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完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水利财政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职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水利经济健康发展。在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后,要通过吸取多渠道的水利资金投入、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养等各项举措,确保水利资金的使用到位。还要加强对于水利机构的监管力度,将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列入监管,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使我国的水利经济稳步发展。 作者:张红霞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水利局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 摘要:水利经济是国家水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期,水利经济需要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因此,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就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此,并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当前水利经济如何构建起良性循环机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水利事业 一、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意义 新时期构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无论是对水利项目建设本身,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来看,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受市场环境、社会制度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为了实现健康的发展,就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治和经济措施,通过二者的相互配合,建立起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其健康发展,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更好地发挥水利经济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产品是供电和供水。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生产生活中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能为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提供充足的水力资源和电力资源,同时也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水利经济是国家的基础性经济,长期以来都受政府的影响和控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经济环境影响下,水利经济也需要摆脱传统发展道路的束缚,走新型发展道路,即良性循环发展道路。但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众多的障碍,这就要求水利经济在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必要地改革和完善水利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减弱控制水利经济发展的力度,要以水利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推动水利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充分发挥监督市场经济的作用,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为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水利经济要享有企业的经营权。水利经济在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属于分权经济,政府要把握好控制力度,使水利企业享有自主经营权,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水利企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是为了更好地振兴苏北地区,加快沿海发开,并推动苏北地区迅速崛起而建设的项目,旨在更好地支持并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整治受污染地区的水资源。同时,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还能推动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实现良性发展,增加港口和临港产业的供水量,确保疏港航道通航水位满足实际需求。对构建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2.借助技术力量 在发展水利经济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为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水利单位需要和国家水利工程研究单位合作,加大技术投入力度。通过研究新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手段,有效改进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水资源勘探等技术手段,并逐步完善节水制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2)水利企业还需要通过引进技术人才、技术培训等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通过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推动水利经济的发展。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充分发挥了技术创新的优势,实现这一项目的顺利完工,并发挥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该工程全长190公里,在我市境内全长150公里,总投资10亿元。该工程建成后,新沂河以南工程送水规模为50m3/s,改善后河南泵站进入蔷薇河送水规模为30m3/s,过蔷薇河地段向赣榆县送水规模为30.6m3/s。 三、结语 水利经济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水利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要想克服困难,就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本文基于此,并结合工作实际,以具体工程为例,简要分析水利经济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帮助水利经济在今后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周虎 单位: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 水利经济论文:新形势下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保证可持续发展进行的基本方式。为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社会经济市场下,结合当前的市场动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基础,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关键词:水利经济;促推;开拓创新;发展 就全球性质而言,水资源紧缺,每个国家都有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政策以及规定。但是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所以,在这种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下,我国提出了水利经济的及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水利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水产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水产行业对水利经济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即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离开了水利经济的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水利相关的建设工作人员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水利产业发展滞步。 二、现行水利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1.水资源市场构建不完善 水利资源的特征包括公益性、基础性、资源性和经营性等,我国的水利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发展缓慢,投入资金,但是对于产出却不重视,经济效益也因此被忽视。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水资源市场的价格以及生产速度。 2.水价不合理 价格是引导水资源流动方向的指示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依赖水价的调整,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水价的合理性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污水的治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水的成本相对水价而言要高很多,水价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反应,施工供求的关系没有办法进行确切分析,不利于社会节约型理念的形成。 3.缺乏市场观念 行政作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用于当前水资源问题,但是人们不能只依赖于行政的强制手段,而忽略市场下经济手段的运用。合理进行市场化结构和机制调整,将水市场的构建进行科学规划,可以实现竞争环境下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4.投资渠道单一,相关部门财力支持乏力 国家财政是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主要投资方,水利的施工资金投入单一,没有相应的渠道。受到国家财力和建设任务的复杂性影响,我国的水利施工建设周期很长,以至于有的工程在没有竣工的情况下就发生了设备设施老化的情况。 三、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1.建立水价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效能,增强用水单位的节水意识,使水利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合理征收水费。目前,通过对水价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完善的水价机制,不能够有效发挥水资源节约以及水环境保护的作用,水价机制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因为无法合理确定水价记征方式以及比价关系。终端水价比较低,不符合价值规律,不能真正唤醒人们节水的意识。所以,还需要对水价进行调整。首先,对于生活用水计价,可以采取阶梯式计量的制度,要加大力度推行定额累积加价收费制度,采取水价差别计价制度。其次,还需要调整水价征收和计算标准。在对供水价格进行调整时,需要结合供水企业的成本以及上游水价的变动情况,将当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以及供水成本作为基础。建立健全水价管理制度,使水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除此之外,还要保护好水源地,并且要体现出水资源的价值因素以及治理成本。 2.通过水利产业基金的构建,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完善水利施工建设的资金管理机制,重视社会资金的作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拓宽资金的来源。进行相应的水利发展基金创建,重视科技,用新的技术带动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实现现代化的水利施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社会各界的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进行详细交谈,吸引更多的资金。 3.财政投入是水利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水利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稳定投入是保证水利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加强与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确定资金投入各个部门的比例,加大财政部门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的支持为地方财政的支持起到带领作用。地方财政的投入要合理利用省财政的拨款。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资金款项的专款专用,每一笔款项的去向都要做到明确记录和分析,保证水利建设的清廉公正。 四、结语 就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而言,合理进行水资源配置,要想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效益,以及持续的发展水利经济就必须按照当前市场的体制规范合理计划水资源的市场结构和发展方式,加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份额,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研究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 作者:张现锋 单位:巨鹿县水务局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的分析也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可靠的运行,还能提升水利工程总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经济效益评估的过程中,其依旧需要面临很多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型工程,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可以为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这导致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降低。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来进行有效风险规避。在进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总体的经济效益进行相应的评估。本文将分析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以及降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一、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它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后相比建设前所增加的财富或损失,从国民经济角度而言就是社会各界获得的收益总和。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会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比如灌溉,发电,供水,旅游、防洪等,但是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的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溢流坝,大坝,电站,输水洞,水库管理制定还有渠系配套等多方面,这些不同的消费点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分析一个大型水利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风险时时,应该从不同方面进行全面分析[1]。虽然会有很多的水利工程项目,但是它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方便。但是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环境不同,接触的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建设的技术都各不相同,所以会出现很难集中管理的现象,没有办法根据统计的数据拟建各个工程中的效益,对于这种工程建设也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看,只能通过专业人士长期工作后的经验,和实际情况的资料调查对工程做出大概的风险预估。假设某一各工程中经济效益为X,随着时间的流逝,工程遇到的所有情况都无法预知,就出现了多种情况的变化,那么让专家估计出具体的经济效益值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让专家估算出经济效益可能产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水利工程项目比较方案的拟定和存在的问题 (一)方案的拟定 要对每一个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就需要选择出最合适比较的对象,本文拟定了几个可选择的方案,在拟定方案的时候必须具备以下这几个条件:第一,在对比的时候,所有的工程需要研究对比的方面要相同。第二,支出和效益要一致的水利工程;第三,可使用对比的各水利工程必须经济分析期相同,如果遇到不同经济分析期的水利工程就需要计算出最小公倍数,而且必须是在同一年进行经济投资的水利工程;第四,对比的过程中采取的所有计算手段都需要一致,但是各种工程之间会有两种不一样的类型,第一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两种方案都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选择其中一方对选择另一种方案也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资金投入到位可是同时选择两种方案。第二种是相互排斥的,如果选择其中一项就没有办法去选择另一种[2]。 (二)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水利经济现在发展迅速,并且时间长,但是还是会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1.重建设,轻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竣工后,并不能建立良好运转的管理体系,造成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管理严重不到位。一些中小型水库由于存在较差的运行机制造成老化失修严重,加上维护费用不足,所以存在很大的病险率,损害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由于水管单位管理缺失,造成水利工程竣工后无法根据成本收费,仅仅收取运行费一项很难有效解决工程维修费用需求。还有些地方管理不到位造成水污染,或者有人蓄意浪费水资源,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水利资源利用率,造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低下[3]。 2.水利产业单一化。一方面,水利工程本来可得到的资金就少,造成水利工程质量不高,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如发电等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水利产业单一,没有开发出产业链,不能够带来更大的间接经济效益,仅有的可经营的产品由于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大面积的使用,降低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3.资金的严重缺乏,没有合理的使用资金支出,也没有一套可以筹款的方式,严重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基建投资和小型水利补助费衔接不到位,一些地方缺乏财政配套资金,或者投资指标不能得到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在资金管理上存在制度漏洞,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有着资金挪用、白条充账等一系列弊端。一些地方按照国债资金的百分比收取不合规定的前期费用,严重损害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4]。 三、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步骤 (一)统一工程项目费用和效益计算口径 在进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时,要根据水利工程费用进行计算,要确保水利工程效益和费用之间具有可比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结论,所以要统一效益计算和费用的口径,也就是说项目的费用以及效益的价格水平、计算内容、计算范围之间要统一。 (二)确定经济效益评价的范围 合理确定水利工程效益评价的范围是保证评价准确性的前提,经济效益评价的范围应该为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和间接是相对的,在大型水利工程效益评价时一定不要忽略间接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指的是通过影子价格算出的工程产出物的经济效益;直接费用,指的是通过影子价格算出的工程投入物的经济价值。间接经济效益,指的是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做出的其他贡献;间接费用,指的是国民经济为水利工程付出的其他代价,例如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比时因为支出和收入的不同或者统计数据的误差,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首先需要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政府投资误差会导致数据的误差,这是影响评价指标和内部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其次,需要对概率进行分析。很多费用需要根据这一年中水文的统计而投资,比如防洪,灌溉等,这些都会影响评价指标的概率值分析。在水利工程分析时有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或者误差较大,但是国家还是会根据经济分析的结果来确定需不需要投资[5]。 四、降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的措施 (一)合理规划,减少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良好合理的规划有利于有效规避负面效应,只有做好规划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和周边环境和谐共处,提高经济效益。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因为缺乏对当地的科学调查,没有做到顾及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因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提高了间接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要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要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变水利工程项目重建轻管的现象,真正让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化管理水平,降低监管缺失的行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加强监督,降低其他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三)鼓励发展水利相关产业 水利工程并非一个水库那样简单,它是一个造福地方的工程,可以通过发挥其配套设施的作用来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当地政府要重视水利工程的间接效益,积极为水利工程提供配套资金,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利用水利工程的丰富水资源,带动当地水产养殖业、旅游观光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宏伟的旅游景观,可以合理规划设计,让水利工程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6]。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我们必须通过严格管理和规划降低经济效益风险,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功能。在进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估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同时,也要对其工程项目中的经济风险以及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最后要结合其具体的步骤进行评估。从而达到较好地评估效果。只有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作者:马树伟 单位:聊城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 水利经济论文:水利经济快速发展思考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呈现良好发展局势,水利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点之一,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力发展我国水利经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几点笔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要求,以保证水利经济发展的有序稳定进行。 关键词:水利;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稳健发展,作为影响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水利经济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经济总形势,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水利经济也就成为了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与社会发展相平衡。 一、我国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的原因: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水利经济发展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发展环境良好,进而保证了水利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态势,相关政府组织不断开创新的水利经济发展思路,传统的水利行业持续发展,并不断地发展了新型水利旅游行业,生态景观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水利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单一的供水方式,水利风景区亟待修缮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水利部门去发现,探究新的适合水利经济发展的方案,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水利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推出和开展,水利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经营水利为政策的新的发展理念标志水利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水利建设围绕着避免旱情和灾情的出现为中心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利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也要保证农田灌溉的及时充足,构建水利发展水网大框架,在新理论新决策的引导下,水利经济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水利经济布局得到了改善,水利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这些都保证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快速发展水利经济 随着我国水利理论的日渐成熟,供水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势不可挡的朝阳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竞争中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和股份制经营的基本模式,尤其是我国的沿海城市,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也带动了水利部门的发展和壮大,构筑和形成了适合本城市发展的水网体系,并不断的深化了水利改革措施。同时,水务一体化的发展将水务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此,根据现有的水务发展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拉长供水产业链条将会带来水利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所以,如何适应水务发展新需要将成为水利经济发展的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主要发展方向是由传统的单一供水转向水源、供水、节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向综合性供水的转变。 (四)发展生态水利的必然选择 我国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影响整个生态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我国促进水利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改善居民周围的生态环境,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关键是要做到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放在水利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概念下来考虑,统筹规划,稳步促进。拉动水利旅游产业链发展是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如何规划旅游产业,设计和建设旅游产业区,并能够宣传和运营管理好旅游企业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引进和培养水利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基础之上,打造一批经典水利旅游品牌才是维持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重点,把水利风景区建设成为与自然和谐、与人类和谐的独特景区。水利经济将打破传统船业的发展模式,依托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发展与水利有关的其他行业和部门业务,为经济增长不断拓展盈利空间。 二、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分析如下: (一)适度开发与保护 水利经济活动是一项全部围绕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总成。目前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国家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也不到位,水环境面临着日益恶化的困境,也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 水利企业的发展是以自然界有限的水资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做到深挖水利潜力,充分发挥行业的自身优势,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就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所以要想长久的屹立于水利市场不倒,就需要水利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运营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增强资源重复利用度,保护自然环境。当然,加强企业管理并不是对束缚企业的改革和创新,相反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企业的创新制度,技术的创新,观念的创新,企业机制的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是维持企业稳健发展的根基。 (三)调整水利产业结构 我国水利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水利经济结构不合理,这是多年来影响我国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些不合理产业结构就需要企业做到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吸引和培养大批量水利专业人才,深化水利改革。 (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对于公益性项目,政府机构要作为投资责任主体来进行,其他的供水等水利综合经营的非营利性项目要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来进行融资、建设和运营。水利企业就要做到两种机制的巧妙运用和配合,才可以保障水利企业的持续运营和发展。 作者:马忠军 单位:隆德县税务局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 [摘要]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是我们讨论网络经济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对现代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可以这样断言,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对中国企业而言,首先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已经如此紧迫地逼到了各行业企业的面前。其次,中国企业应对网络经济,既要主动地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又要稳妥地防范风险和躲避陷阱。 近两年来,人们对网络经济的热情迅速升温,大量资金、人才和其他要素资源纷纷向网络概念聚集,对网络经济的讨论乃至争论也一直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是我们讨论网络经济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 网络经济的实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形成的网络经济,以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短短的4年时间,因特网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5000万,而达到这一规模,收音机、电视和电脑则分别花了38年、13年和16年。证据表明,因特网的出现完全可以与印刷术、蒸汽机、电话和装配线等相媲美。 对现代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我们不能因为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泡沫”,而否定网络经济本身,以及它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尽管一哄而起的网络“激情”所导致的一轮“泡沫”已经破灭,网络经济大潮并不会因而停滞不前,相反,在股市的喧器和震荡之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同时,人们也日益清醒、冷静地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一定要扎根于实体经济。生产力变革的最终实现,取决于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否进一步整合。只有当网络经济创造的生产力可以使传统经济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才有可能消除,尽管这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因此,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应当这样定义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按照这个定义,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各类网站企业或网络公司只不过是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而已,它们中的一些不景气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新兴企业的破产。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影响 可以这样断言,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目前看来,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至少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长方面。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 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务,谁就是成功者。这里并不是说企业可以忽视发展科技,而是要把技术研发看成是工具、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的。 (2)企业经营方式。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这不仅要求交易双方和服务部门的商业信用和支付的银行信用高度成熟,而且要求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的高度整合与兼容,使网上市场成为交易参与者密切关联和利益攸关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其间,一些传统的规则和惯例的确在发生变化。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网上交易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扩张和普及,就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这是由于,一方面每个采购合约中投标企业数量增加,增强了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谈判可以大幅度减少,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虚拟垂直一体化”就是对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描述。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以国际品牌为龙头,通过原厂委托制造(OEM)的方式把生产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其极端的形式是全部产品均为外包生产,品牌公司只负责设计和营销。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大小 的意义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大企业同样好地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 (4)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实质性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5)企业组织结构。网络经济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从而使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事实上,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运行的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无法预测的趋势,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又为应对这种趋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推动着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工业经济时代严密的企业层级制组织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而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下,非层级制正呈如鱼得水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基本趋势。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成为企业改革与调整组织结构的新时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经济还会继续展示其巨大的变革力量。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 中国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时代背景,已容不得我们对信息化和网络经济有模糊的认识和肤浅的理解。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言,企业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和态度将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为此,我们只能丢掉幻想,积极参与,勇于创新,急起直追。 对中国企业而言,首先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已经如此紧迫地逼到了各行业企业的面前。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发展网络经济已不单纯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或是商务模式的选择问题,而是适应和顺应国际潮流,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是惟一的选择,任何忽视和等待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彻底转变观念,中国企业才能够通过学习来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调整、变革企业的战略构想、运作模式和组织构造,以求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合作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中国企业应对网络经济,既要主动地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又要稳妥地防范风险和躲避陷阱。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脱胎换骨般地改造企业,是对企业家战略远见、创新胆识、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的最大考验。一般说来,近期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结合企业信息化战略和对传统运作方式的改造,促进自身结构优化升级,适时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模式创新。当务之急是找准切入点,构建企业内部网,用最新的、最适宜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企业业务流程和经营组织方式。通常可以选择从最重要的局部流程或部门做起,然后逐步推广,直至全面提升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已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紧密结合宏观环境和市场的变化,设计或选择自己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和开展电子商务的长期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并通过与不断变化的网络运用环境相适应的多档次技术和经济组合,完成循序渐进地、从基础到高端地分阶段、分步骤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中国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大体上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第一步:部署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企业网络,为构建企业电子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基础硬件、软件环境。其中,对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公共的基础设施平台,通过公共接口直接接入公共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或电子交易市场;第二步: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网上协作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办公自动化,满足信息的共享和及时上传下达的要求,实现高效率的网络协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外部网站。从而加强企业内部运转效率,及时对内、对外信息;第三步:建设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最典型的系统是企业资源规划管理(ERP);第四步:建立针对企业经营三个直接增值环节来设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和产品研发管理(PLM)等。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战略创新 [内容摘要]本文以网络经济为补充违景、企业的战略为钻研对于象,讨论企业战略层次对于立异、钻研的影响,指出战略在网络经济中的首要性正在由配置资源的行为模式升到企业的1种系统能力。这类能力相比于传统经济下企业的战略地位,有着非线性的立异优势。在这类非线性的企业战略立异中,企业的经营模式自身而不是以往的产品市场产生变化,企业将应用以及借用核心竞争能力,创造以间断性为特征的不断变化的企业竞争优势,即非线性竞争优势。企业战略的非线性立异有助于我国企业尝试扭转现有的竞争方式。 从根本上说,企业生存是通过企业战略实现的。战略的直观含意是企业与其环境的对于话,而企业立异作为“创造性的毁灭进程”,也是企业对于变化的经营环境的有效反映,企业的战略立异是指企业立异机制在战略层次上的体现。二00一年二月,全世界3大手机出产厂商之1的瑞典爱立信公司启动了“恢复利润规划”的手机外包战略,休止除了中国之外的爱立信手机出产业务,公司只就爱立信手机的核心业务施行战略管理。爱立信公司的此项战略,标志着这家跨国公司对于网络经济现象的适时应答战略。伴同着计算机、信息以及通信技术(CIT),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世界经济不但进入1种全世界化的状况,而且因为出产要素在上述技术进步支持下,正以1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于世。人们1般将这类把信息或者知识的运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称为新经济。在新经济中,又反应这类以CIT及其网络基础上的经济流动称为网络经济,因这种技术体现出经济主体对于作风史无前例的依赖以及互相依存,它使患上全球几近每一1个角落的经济主体行动趋于无形而非有形的统1。企业如何应答这类经济形态并进行相应的战略立异,是1个不能躲避的问题。本文以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对比为基础,认知趣对于应的企业战略内涵,讨论网络经济下企业的战略立异作为创造企业新价值的基本表现。 1、网络经济的特色 网络经济是相对于于物资型的传统经济而言的。概括地说,物资型经济的基础是从资源的占有动身,以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力为企业从事出产流动的基本目标。 因为物资资源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原子(atom),因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是1种有着物资消耗的出产要素,经济流动的产出效力随之出现报酬递减的规律,即产出量的增添跟着投入要素的增量而降落。报酬递减的经济规律直接影响着作为产业组织的企业决策行动。不难看出,物资经济本色上是1种资源束缚型经济形态。如何解除这类资源的瓶颈效应,成为企业的战略动身点。从而,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通过对于自然资源型出产要素的直接具有而在企业经营的终端产品市场上浮现出来。 网络经济是1种以信息及其信息技术网络的应用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因为信息本色上与知识存在的因果瓜葛,网络经济同时也是1种信息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流动以“开放”信息,使经济主体取得信息提供的关于市场环境的风险几率来实现价值,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流动如果不能有效使供给的信息或者可编码的知识患上到顾客的认同,那末这样的经济流动的价值就没法实现。换句话说,这样的信息“开放度”越高,则信息支持的经济流动的价值越大。对于市场组织而言,任何情势的直接沟通都将成为可能。 因为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比卜,因而网络经济的要素投入产出结果其实不相符传统经济中要素投入存在的消耗属性,这致使网络经济中经济流动若主要在信息及其网络的推进下进行,那末,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推导的报酬递增是可能成为现实的。因而,它与传统经济的差别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因特网在二0世纪九0年代的复苏,证明了这1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结果。计算机软件企业、因特网网络供应商和基干大范围处理信息并应用信息网络的电信企业,是典型的实现着报酬递增产出的市场组织。 因而,网络经济的本色是向经济主体提供基于互相依存的轨制供给。“牵1发而动全部”是网络化市场的特有现象,如何调和这类互相依存的信息网络是企业的战略动身点。 2、传统经济前提下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构成资产性的能力的行为方案。它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长时间、未来的战略选择权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维持持续的核心基础。从价值创造的机制看,企业战略既是企业轨制支配的结果,也是企业内部组织的产物,同时仍是内外技术的影响以及决策认知的相干后果。轨制、组织、技术以及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形成企业战略创造价值的基本框架。 传统经济前提下的企业战略的价值创造典型地反应在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麦克·波特的学术思想中,企业战略的利用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超过竞争对于手的竞争优势。 波特的思想其实是产业组织学范式SCP(结构——行动——绩效)在企业战略中的利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中,对于企业的经济流动效力的讨论是从结构。行动以及绩效的维度进行的。波特把这些维度利用到了企业经济流动价值的生成进程。首先,他指出,企业进入市场是以对于相应的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为基础的。为此,他提出了所谓的“5力”模式。通过对于企业欲进入的产业环境的模型剖析,找生产业的吸引力所在。肯定产业吸引力后,企业管理层再用价值链的图形工具分析所展开的经济流动的价值生成环节,找出企业这种经济流动的竞争优势可能的存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波特认为,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主要有两种,1是低本钱战略,2是差别化战略。并将其成为通用战略。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以这两种竞争战略的职能化情势患上以实现。因而,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1般呈现在公司经营层次,而不是公司层次。 波特的战略思想是传统经济理论在企业层次上的代表性利用。通用竞争战略的中心思想,是从企业可取得的资源天赋量入手,探讨用甚么样的方式,创造出比竞争对于手向市场客户能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战略的目标是资源的使用价值,竞争优势是价值的函数瓜葛。为此,通用竞争战略的核心,是企业想法通过各种内外资源的利用,构成各种各样的企业进入壁垒,阻挠其他企业获取资源的路径。换句话说,企业竞争战略的最高目标,是让企业构成物资资源存量的落差。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基于人为壁垒的物资资源价值。 除了此以外,彼特通用战略思想另外一个体现物资经济之处,是这类竞争战略基础上的企业竞争观。波特始终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本色表现是残暴的 竞争事实。竞争就是市场介入者千方百计获取资源,构成资源的进入壁垒进程。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但是资源壁垒推进的结果,而且仍是以其他同类企业在产业市场中的亏损为前提的。经济博弈论的思想指出,博弈1方的这类获利树立在其他介入人的亏损基础上的现象,称为非合作零以及博弈。显然,波特的这类竞争观实际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直接利用。事实上,波特在深刻钻研企业层次的竞争战略时,就认为企业的其他组织情势以及战略实际上都是临时性或者权宜之计。在波特的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钻研以后,公司层次上的战略钻研逐步开始在认识企业广义的资源基础上开展。在这1层次上,人们发现,企业战略的职能类型以及公司类型是有差别的。其中,跟着经济全世界化以及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技术功能的收敛性,企业靠1体化的竞争战略获取自然资源其实不能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长时间持续,企业不能不在信息及其网络技术的冲击下,思考基于资源互补的合作战略。 所以,传统经济下的企业战略是报酬递减为动力的物资本钱型战略,是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产物。其中,1体化战略是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偏好,它包含内部1体化(自主开发)战略以及外部1体化战略,含基于并购的横向1体化以及纵向1体化。也就是说,报酬递减律安排下的企业战略通常寻求范围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以“占有”物资资源的丰度来构成。例如,传统的书店零售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发行(行销)渠道以及仓储面积上,相应的书店零售业的竞争方式是“谁具有尽量多”这些渠道以及实在的物资空间。但当零售书店的发行渠道以及仓贮存在环境产生根本变化时,如在线网络售书,那末“占有”性竞争优势的是不是长时间持续就值患上从新斟酌。 3、网络经济前提下的企业战略 相比传统经济前提下的企业战略前提以及情势,企业在网络经济下的战略是开放性以及报酬递增推进下的网络化战略。 所谓网络化战略,其实就是把培值以及利用网络作为企业资源的主要手腕,对于企业施行网络化经营,实现企业的可延续性竞争优势,保持企业的战略竞争力。网络化战略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是企业对于网络的认识超出网络的1般范畴。网络化战略中的网络是1个聚拢名词而不是技术的专着名词,它既包含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及其网络的利用,也包含企业组织情势的混合运作。其次,企业的网络战略是指企业在内部以及外部进行网络建设的综合。在内部,企业偏向于减少或者者解除中间层级结构而使组织结构呈扁平化态势,资源组合的方式偏向于外部“顾客”个性化或者范围定制需求主导的团队情势;在外部,展开产权交易经济流动的同时,一样关注立异价值的组织瓜葛,并将应用这些组织瓜葛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动身点。实际上,网络化战略是企业合作战略的深化。这类网络化战略使患上企业扭转市场竞争的基本观念,将本以及非合作博弈向非零以及合作博弈凑近,实践中的外包、合资(作)、特许以及研发财团等群体或者同盟行动是这类战略的利用情势。在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由传统的加强企业所有权以及经营节制权向基于合作或者火伴瓜葛的产权合作方向挪动。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这方面富有成效。丰田公司将多层次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汇集于“共存共荣”的群体哲学中,构成以丰田公司为战略中心的出产以及供应商网络,这类网络保证着丰田公司行业的长时间竞争优势。 在传统经济时期,合作战略也是存在的。产业组织钻研表明,企业在市场中的合作行动可以为企业带来逾额利润。市场经济的现实是除了完整竞争之外的企业完整垄断竞争、垄断竞争以及寡头垄断竞争的组织行动。只是在SCP的分析范式中,企业在这些组织情势中的终究绩效有背资本主义的若干市场准则,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管制。 因而,网络化战略的本色是请求企业的战略制定者从新思考战略的新经济含意。因为新经济下企业在出产投入上的效力机制从报酬递减向报酬递增挪动,这直接致使创造价值的战略机理不同。互相依存的瓜葛网络不但是企业配置资源的又1种基本形态,而且也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企业的战略随之在企业的资源以及能力库中产生变化。网络化对于于企业内部组织以及外部竞争是一样影响的,所以,战略在此就不是以往企业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而是企业能力以及企业作为1个有机体面向未来的想象力的层级;企业竞争由终端市场产品的竞争转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竞争,进而是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关于网络之间的竞争,从知识密集性的高科技企业在产品标准的制定方面开展的竞争事例表明,企业间的产权合作无比普及,企业之间,不管竞争对于手与否,都结成扑朔迷离的同盟群体,以1种互相依存的商业生态系统维持企业发展的基地,这称为同盟竞争或者“共同进化”。这类情况使患上战略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由行为框架问1种资产性的能力角色转换,从而呈现战略立异的情况。鉴于网络空间中信息传递的无穷性及其基础上“开放性”原则对于组织边界的有效冲击,企业战略立异的前提使其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相应的价值创造机制是由过去的经验支持的连续性变成基干网络的想象力为支持的间断性。换句话说,网络前提下的企业竞争成为1种非线性竞争,企业战略施行供给的价值由线性竞争优势不能不向非线性竞争优势转化。因而,企业的战略立异就是网络经济下企业战略以1种非线性立异的系统能力进入企业的资源以及能力库,而不是1般的行为框架。 4、钻研结论与启示 企业战略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的价值创造机制是不同的。传统经济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推进下,不管在经济实践仍是经济理论上,都正在产生变化。这类变化是通过网络经济这样1种新经济情势体现出来的。传统经济下企业的成长以及发展战略本色上受制于报酬递减掉的束缚,因此,企业战略偏向于低本钱或者差别化导向的竞争战略,寻求零以及博弈的竞争结果,市场表现主要为企业的范围优势以及规模优势。作为1种新经济情势的网络经济。本色上是体现经济学理论钻研的速增律,这1前提下的企业战略出现信息技术及其网络推进下的“竞合”性网络化战略,即通过合作竞争制胜,寻求非零以及合作博弈的竞争结果,以1种非线性的立异方式成为企业的1种系统能力。 网络经济的呈现对于企业经营流动有着非同1般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促使企业经营观念以及模式,而不单单是产品的转型以及立异。 网络经济的存在说明,企业以往的竞争观念不能不斟酌扭转,从单1的竞争向合作竞争的方向,建立基于合作的竞争制胜理念。这类观念的构成来自信息及其网络对于物资性资源的封闭,从而网络的广泛利用必然打破传统的各种竞争壁垒。这既是企业的机遇,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通过网络的利用,咱们的国企可以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本钱,一样,通过广泛的合作情势,国企还能够以1种企业的网络情势存在于国内外的市场中,在各个层次的市场中开展竞争。无非,一样由于网络经济所附属的全天候经济以及全世界化特性,说明我国国企容易遭到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夹击,灵便性是企业适应网络经济的先决前提。人们往往认为,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因为范围宏大难和时调剂经营机制,引言中瑞典爱立信公司武断将手机出产外包的战略转型,是爱立信公司采取灵便性以及合用网络经济的佳例,值患上国企鉴戒。有的国有手机厂商对于爱立信的这1举措想固然认为是国产手机进入手机市场的优良时机,将爱立信“退出手机出产”等同于它“退出手机市场”的信号。但实际上,不但爱立信,还有摩托罗拉这样的手机寡头厂商,已经经开始进入手机市场进化的新阶段,它们在已经有的全世界可观市场份额的支持下,奇妙适时地将手机利润最薄的出产环节交由社会供应商去做,而将手机行业的核心技术环节加以严格节制,用全世界供应商的网络去实现手机出产的优化以及企业的战略进级。据称,爱立信单就手机出产外包这1战略的利用,公司可望每一年节俭二0亿美元的开支。 对照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爱立信这样的战略导向的出产转型,我国的彩电厂商在二000年堪称是遭受“滑铁卢”那样的败局,首次呈现彩电全行业的亏损情况。究其缘由是多方面的,可单就彩电企业的战略来讲,缺少立异的战略观念或者许是彩电企业利润大滑坡 的关键。我国彩电企业领头学长虹、康佳、TCL企业惯用在终端顾客市场降价的战略,其实是1种持续以及参考以往降价获利机制,在企业战略中没有过量去思考如何扭转竞争方式的;同题,这就是企业战略的线性立异价值,当战略的利用趋同时,依据1般的产业组织学原理,不难知道,这是竞争的强度将加强,利润空间向行业平均水平乃至低于平均水平的方向挪动。因而,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于能否不断躲避竞争强度,以变求胜。彩电行业1度走过合作的门路,但那是公然的厂商横向联合,仍然是终端产品市场层次的竞争机制,没有涉及到企业赖以为生的竞争基础。机会主义行动以及外部的政府管制使患上我国彩电企业的合作产物“彩电企业价格同盟”在二000年的中期好景不常。而在二00一年到来之际,洋彩电却凭仗彩电出产的核心产品以及技术优势,悄然扩展了中国国内的彩电市场份额。洋彩电这种核心优势,其实是它们核心竞争能力的扩大,而不是象我国彩电企业那般过分重视产品终端市场上的价格竞争。 因而,从企业战略的非线性立异观念动身,可以充沛看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不是产品自身支持着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类优势的延续,这是咱们认识上述手机行业以及彩电行业的体会,同时也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的战略立异产物。网络经济的呈现。正在扭转咱们所处的传统经济的结构、出产组织。经营方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微观主体,需要的是不断的立异,更首要的是在战略上利用非线性的立异,不断主动扭转企业的竞争方式,获取延续的竞争优势,靠“共同进化”的战略机制,确保企业竞争力的真实存在。 网络经济论文:实体企业应是网络经济的主角 正确认识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1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象征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方面面都面临某种革命性变革。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应该这样定义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树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是各类企业应用信息以及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靠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为态的商务以及管理所发生的经济。从整体上看,网络经济动摇了1切经济角色之间的瓜葛,对于经济的运行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依照上述定义,网络经济绝对于不是网站经济,也其实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偏偏是利用信息以及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以及管理流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含1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进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火爆”1时的各类网站企业或者网络公司只无非是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而已经,它们的不景气恰是市场经济规律施展作用的结果,其实不象征着新兴企业的破产。当前,曾经1度高速扩张的网络经济进入阵痛期,咱们应该借此难患上的理性的调剂机会,转变思惟方式,调剂战略决策。 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网络经济的影响认识不够。当前中国不少企业家或者企业经营者常常认为,网络经济只会对于高科技的新兴产业发生影响,而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可以置身其外。许多企业并无理解网络经济的真正意义,没成心识到网络经济带来的冲击、挑战以及机遇,至今还认为自己与信息化没有多大瓜葛。这是无比有害的认识误区。 其次,企业尚未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整体而言,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把信息化作为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能把网络经济提供的市场机会以及管理运营立异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及企业可延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不管是国有企业仍是民营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都不高,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客户瓜葛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条等未能依照网络经济提供的手腕加以处理以及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流程以及管理程序等尚未依照信息化的请求优化重组。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成长方式、经营模式、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结构等都还沿用工业经济前提下的那1套,远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于企业的请求。 第3,与网络经济的结合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因为认识的局限以及理解的偏差,和网络知识普及不足,国内众多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或者对于网络的运用,仅仅停留在树立自我宣扬的企业网站这样粗浅的层面上。众多企业网站只知足于自我宣扬,而且大多脸孔呆板、内容雷同。 第4,少数企业发展网络经济的念头不正。国内1些人以及少数企业把网络经济当成是在市场上新1轮“圈钱”致富的大好机会,乃至把网络作为其“暴富”的工具,想方设法地应用网络概念进行急功近利的歹意包装、炒作,制造出巨大的网络“泡沫”,引发市场的凌乱以及不不乱。 固然从企业外部环境看,网络经济发展的技术环境、法制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也不尽如人意。目前。中国上网人数依然较少,上网本钱相对于可安排收入依然较高,网上交易的意愿薄弱,难以构成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范围;缺少支付轨制、配送前提等方面的支撑;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及银行电子支付体系尚未完整树立,社会信誉体系不健全。这些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改造。 以踊跃的姿态迎接挑战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首先必需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已经不单纯是1个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或者是商务模式的选择问题,而是咱们适应以及顺应国际潮流,在融入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目前传统企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结合仍在孕育着更为全面的突破,即便是那些走在最前列的大型跨国公司也面临不断整合、立异的挑战。应该说,与现实的其他竞争要素相比,我国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企业在与网络经济结合方面基本上处于同1条起跑线上,我国企业在融入网络经济大潮中有着更多的轨制立异以及技术立异空间。 其次,中国企业应答网络经济,既要主动地捉住机遇踊跃融入,又要稳当地防范风险以及回避陷阱。应用信息以及网络技术洗心革面般地彻底改造企业,是对于企业家战略远见、立异胆识、经营智慧以及管理艺术的考验。1般说来,近期要以信息技术利用为重点,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结合企业信息化以及对于传统运作方式的改造,增进本身结构优化进级,适时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经营组织以及经营模式立异。当务之急是找准切入点,构建企业内部网,用最新的、最适宜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以及经营组织方式。不同行业、不同范围的企业应该依据本身业已经树立起来的核心能力以及竞争优势,紧密结合宏观环境以及市场的变化,设计或者选择自己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以及展开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并通过与不断变化的网络运用环境相适应的多档次技术以及经济组合,完成按部就班的、从基础到高真个、分阶段分步骤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逐渐实现企业的整个运营系统信息化、运营流程的重组优化以及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将业务以及管理体系转移到网长进行,完成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平衡过渡。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中的法律困境 网络对于现实世界的冲击堪称是空前绝后,几近现实世界中可以找到的,在网络世界中均可以找到其对于应物:网络经济、电子政务、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交友,更使人啼笑以及深思的是网络婚姻、网络职业代骂、网络游戏职业玩家也层见叠出。现代都市人的糊口真的被网络“1网打尽”. 网络世界尽管虚拟,但却是新时期的“淘宝圣地”,短短的几年,网络造就了网易丁磊、搜狐张旭日、盛大陈天桥等1大批网络巨富,从而吸引了大批的风险资本投资家的眼球。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的突起、从烧钱走向赢利,1方面说明了网络经济的“寒冷冬季”已经经由去;但另外一方面却也从某种程度上凸显了我国网络经济的“软肋”特别是号称形成门户网站赢利支柱的网络短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更始面临法律的窘境。 网络短信欺陷什么时候了? 自从二000年挪动以及联通推出短信息业务以来,短信迅速的造就了“拇指经济”的神话。这也对于网络经济带了新的增值赢利渠道,各地的网络内容服务商、SP竞相进入。网络短信已经与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成为网络经济赢利的基本模式。记患上当年新浪的董事长姜熟年曾经经说过:网络广告、短信、网络游戏是门户获利的3大支柱。“短信在中国胜利最症结的因素是‘挪动梦网’的商业模式。中国挪动与SP的一五%以及八五%的分成模式极大地刺激了SP,也让SP走出了1条与Yahoo!、AOL不同的盈利模式。”TOM互联网团体总经理王雷雷说,“这类可延续的盈利模式比单1依托互联网广告这类盈利模式更稳固。美伊战争以及“非典”期间对于于短信、彩信、WAP、JAVA业务的使用的大幅增添,都反应出人们对于挪动增值业务的习气以及需求。” 据统计,短信业务在0三年的市场份额到达二七.七亿人民币,今年将到达四四亿元人民币,预计到0六年将到达一0六亿人民币。但短信胜利的违后却是以具大的背法风险为代价的,这两年三.一五的投诉至多的可能就要数短信业务了。各种背反法律、行政法规、充斥色情、暴力、迷信、扰乱社会秩序、损坏民族团结的网络短信漫天飘动;短信骚扰成为继性骚扰、信(电子邮件)骚扰以后的第3大骚扰;通太短信传布侵略他们著作权、隐私权、商业秘密、糊口安宁权的事件时有产生;网络短信欺骗等背法流动更是猖獗。尽管《中华人民共以及国电信条例》,《全国人大关于保护互联网安全的抉择》,《中华人民共以及国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均可以用来对于网络短信进行规治,然而法律的滞后性,司法的守旧性都使患上短信背法、侵权现象不断,尽管今年四月二0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关于规范短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部委规章,但笔者上网1搜寻却发现各种短信欺诈的新闻报导依然是数不胜数:各种以情色、荤段子、初级为内容的短信充斥各大网站;各种打着中奖、赠送话费、捆绑消费的陷阱让消费者手足无措,各种以代缴税金、邮费、保险费等名义的短信诈骗,更是让受害人痛恨非常。笔者隔壁的哥们三番五次的收到中特大6合彩的短信,让其丈2以及尚摸不到脑子。 尽管面对于背规经营的SP,中国挪动前后也作过相应的处分,过去一个月中,中国挪动通讯团体公司已经经对于二0多家公司进行了制裁并罚款,几天前,新浪网又从中国挪动通讯团体公司处接到1份处分通知,缘由是其无线音信互动服务(IVR)内容涉嫌背规,并存在擅自增添电话号码的行动。但巨大的利益诱惑,连锁利益的牵扯使患上电信公司与网络运营公司、SP之间的瓜葛10分暗昧。依照挪动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SP有责任保证向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及合法的以及健康的信息。SP提供的网上自编短信业务,必需对于信息内容进行过滤,以便从源头上杜绝各种有害信息。SP必需对于此类信息的发送量进行核对,限制用户的群发数量,每一次不超过两条,每一天不超过二00条。可以说从技术上SP是有能力从内容上节制给中背法、不良短信的,但因为合作协定仅仅属于合同,不拥有法律的束缚力以及强制惩罚力度,因而制订相应的法律束缚机制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 谁来维护我的虚拟财产? 自二000年第1款网络游戏《万王之王》出版以来,网络游戏很快成为经济的1个新的增长点。依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调查讲演,二00三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达一三八0万户,比二00二年增长六三。八%;消费市场范围达一三。二亿元,比二00二年增长四五。八%,同时带动电佩服务、IT装备制造等关联行业增长近一五0亿元。据CNNIC二00四年一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讲演》,用户平均每一周上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为一一.三小时。据不久前“第10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讲演显示,截止到二00四年六月三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八七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二七。九%,上网计算机到达三六三0万台。 这1切都表明我国已经经成了网络大国、更是网络游戏的大国。网络游戏已经成了拉动相干经济特别网络经济增长的有益动力。然而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相伴同的却是大量的纠纷的呈现,比如因虚拟财产被盗引起的玩家与盗窃者之间、玩家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因虚拟物品交易中的欺诈行动引发的纠纷;因运营商休止运营引起的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因游戏数据丢失侵害到虚拟财产而引发的纠纷;因使用外挂账号被封引发的虚拟财产纠纷。归根结柢就是如何来通过法律维护咱们的虚拟财产的问题。 因为思想观念、国家政策的影响,网络游戏行业的相干 立法并无象盛大的“传奇”1样创造出网络立法的“奇迹”,就是对于于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性质、价值的认定以及评估机构以及法子、立法维护模式、纠纷解决机制都存在着争论,这都使患上网络游戏行业没法真实的走向成熟,其实从网络游戏踏如中国的那1天起,就面临着法律的窘境,比如游戏合同的法律问题,运营中的法律问题,游戏软件中的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网络环境中证据的法律问题,这1切法律的滞后,致使了纠纷产生后,当事人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如何追求法律的救援。 1个产业的成熟,除了了看其是不是有不乱的产业链外,此外1个很首要的方面就是是不是拥有1个不乱的法律环境,而我国至今没有制订出1部全面规范网络游戏的法规。因而当玩家的虚拟财产被盗窃,被欺诈,被运营商封号,无从提起诉讼,由于咱们的法律对于虚拟财产是不是属于1种公民的合法财产没有明文的定性。号称“网络虚拟财产第1案”的李宏晨诉北极冰也是以运营商没有提供1个安全,不乱的运营环境为名,请求运营商回复玩家的虚拟财产,然而任何运营商都不可能提供绝对于安全,不乱的游戏运营环境,这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因而玩家虚拟财产依然没法患上到维护。虚拟财产患上不到法律的承认,则虚拟财产的交易就的不到法律的维护,但是线下虚拟财产的交易已经经初具范围,在这类情况下,当呈现交易欺诈,如何处理?当呈现交易纠纷,如何肯定交易标地的价值,是依照交易的市场价格还综合斟酌玩家消费点卡价值,上网时间,花费的精力,汗水来肯定?面对于大量的私服,外挂等背法行动,如何给予法律的规治?如何更好的维护著作权人以及运营商的利益?因而可以说,没有成熟的法律来为游戏产业保驾护航,网游产业的反站依然是使人耽忧的,依然是纠纷,矛盾重重的。 此外,盛大与韩国ACTOZ之间对于《传奇》的纠纷尽管告1段落,然而却明确告知国内的游戏运营公司,钻研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才是胜利的症结;大量网络游戏运营商的蜂拥进入与玩家数量的必定期间的有限性、玩家时间以及精力、金钱的有限性都使患上网络游戏行业是1个两极分化的行业,是存在巨大的“马太效应”的行业,更是1个充溢了风险的行业。这更需要相干的立法给予规治,使患上行业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网络广告能信吗? 网络广告是指在互联网上的以数字代码为载体的各种经营性广告。因为其打破了传统广告的“1对于多”的传布模式,使患上广告受众与广告主、广告者之间能够构成更好的互动;再加之网络广告的低本钱、内容的个性化、多样化[例如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网络广告区别为:横幅式广告(Banner.),按钮式广告(Button),邮件列表广告(Direct Marketing),墙纸式广告(Wall paper),插页式广告(Interstitial Ads)以及互动游戏式广告(Interactive Games)等。]、效果的可预测化(例如可以通过计算点击率,走访量预测)、规模的全世界化,使患上网络广告1跃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顶梁柱,大有将传统广告取而代之的象征。但也恰是这些优点致使了大量的垃圾广告、欺诈广告充斥此间,时不时的侵略消费者的权益,而现存的广告立法又不能及时的对于此作出反映,再加之其传布的广泛性、迅捷性,危害性个是巨大的,长时间如斯循环,势必后患无限。 之所以会呈现虚假广告、垃圾广告泛滥,很大程度上是以及当今的立法滞后相干的,因为现存的《广告法》制订于互联网进入我国民间之前,因而就不可能公道的遇见到网络世界中会产生的1些问题,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患上法律的守旧性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 首先,主体定位与相应从业资历认证轨制的缺失。在现实世界中传统的广告业务中的相干主体的划分是10分明确的,例如我国的《广告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者拜托别人设计、制作、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者个人。本法所称广告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者广告主拜托的广告经营者广告的法人或者者其他经济组织。”这样就明确的将广告主体区别为3类,分别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并依据其不同的地位赋与不同的权力以及义务,对于其从业资历做了相应的规定,以利相干部门对于其具体的行动进行监管。但对于于网络广告,因为其存在于1个虚拟的空间中,制作、经营、广告变患上极其简单,于是越俎代庖的事时有产生:或者是集3者职权于1身,或者是越权经营、广告,从而使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间的界线愈加隐约。ISP可能是集广告经营者与广告者两种角色于1身,宣扬企业本身产品或者服务的网站则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以及广告者3种角色集于1身,乃至任何具有网络使用权的人均可以在网上广告。在主体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广告法》中关于各方权力义务瓜葛的规范就难以继续合用于网络广告中。从而使患上网络虚假广告,垃圾广告泛滥成灾。 其次.以不正当竞争为目的网络广告与背法隐性广告。网络是1种注意力经济,靠的是吸引泛博网民的眼球创造收益。因而更多的吸引网民的注意就成为了许多商家不断寻求目标。在利益的驱动下,就有可能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网络广告或者背反法律规定隐性广告。例如采取Frame加框技术分割网页视窗,将别人网站出现在自己网站上,当阅读者点击超链接时,别人网站上的内容会呈现在此网站某1区域,而此网站页面上的广告则始终出现在阅读者眼前,而且地址栏中网址还是原网站的,让阅读者误以为链接的内容是网站本身的1部份。这类做法直接降低了被链接网站的广告的阅读量,等于避开了该网站的广告直接进入相干内容,形成了广告侵权,是网络广告经营中的不正当竞争。再例如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应该具备可辨认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群众传布媒介不患上以新闻报导情势广告,通过群众传布媒介广告应该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分,不患上使消费者发生误会。网络广告作为广告的1种情势,一样应相符这些规定,但是网络广告中采用隐秘情势如以新闻情势、讨论问题的情势广告以规避法律以及诈骗消费者。 复次,网络垃圾广告困扰泛博的邮件用户。因为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广告的本钱是无比低的,而且速度快,笼盖面广,因而吸引了大批的靠群发垃圾广告赢利的运营商,可以说这些发送大量垃圾广告的行动不仅是1种发送垃圾邮件的行动,属于反垃圾邮件法的管理规模;另外一方面也可能触及虚假广告诈骗消费者,侵略消费者隐私权、知情权的情况。滥发垃圾广告邮件会给用户以及商家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它不但占用了带宽,挥霍了网络资源,挥霍了用户的时间以及金钱,而且邮件服务商与政府每一年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治理邮件垃圾。特别是对于用户而言,其邮箱可能因大量垃圾邮件充斥此间而导致首要邮件没法接管到。在电子商务时期,1封邮件可能蕴涵侧重要的商业价值,其迟发或者接管不到均可能带来重大的损失,乃至引起法律纠纷。 最后,网络广告纠纷的管辖与法律合用问题重重。因为网络的天然全世界性,使患上任何互联网纠纷均可能触及任何国家的管辖与法律合用,当1则网络广告侵权纠纷产生时,如何肯定管辖权?应当合用那个国家的法律?特别是当各国的管辖权规则与法律规定不1的情况下,情况就会更为繁杂。即便1国依托自己的国家的管辖权规则以及法律规则作出裁决,是不是能够患上到别的国家的承认以及执行?恰是这类法律管辖与合用的国际性冲突使患上1些商家成心规避法律,使患上网络广告很难通过1国的法律来解决,常常需要通过国家间的协作来共同解决,乃至可以由国际性机构制订统1的拥有束缚力的规则。由此使患上网络广告处于1种缺少节制的状况,网上成为虚假广告的膏壤。于是网上虚假广告的大量呈现也就不可防止了,这极大 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给社会的竞争秩序造成为了不良的影响。 可以说不管是虚假网络广告仍是背法的垃圾广告与隐性网络广告都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尤其是加大了消费者实现其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难度,也增大了消费者救援其权益的难度。 因而若仅仅以传统的《广告法》、《消费者权益维护法》来规范维护,以传统的监管手腕来管理网络广告,显然是力所不能及的。若1味听其自然,从表面上看仅是网络广告市场的凌乱,但久而久之,终究的后果不仅是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侵害国家的竞争秩序、而且终究侵害的是网络经济的生命力。因而通过制订新的网络广告法律来规范网络广告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立法中作好下列几点是10分必要的: 1、加快完美有关法规。尤其是要针对于网上的虚假广告、以不正当竞争式广告、以隐性或者勾引方式网络广告行动,制订特殊的规则,及时纳入规范之列。或者者通过修订现有的《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维护法》,使其网络化;或者者单独指定网络广告法和反垃圾邮件法。 2、树立相应的网络广告监管机制。制订出了法规却不能很好的执行,法规充其量只是1具空文,只有加强日常性的,非突击式的监管才是重中之重。因为网络技术性含量很高,因而就需要监管机关以及手腕也必需科技化、网络化。监管机制多种多样,或者是赋与现有的监管机构新的监管网络广告的职权,或者是赋与网络服务供应商必定的监管权利,由于他们1般以及网络广告有直接的联络,履行监管有其利便的地方,或者是树立新的监管机构并设置相应的监管体系如网上投诉网络。 3、制订行业规范,倡导业者自律。网络广告主体以及经营者在经营流动进程中,应该建立自律的观念。自律请求他不能仅仅斟酌本身的利益,而且还要照应消费者的利益,尊敬消费者的人格以及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力,并以此来束缚自己的行动,真实地实行自己的义务。尤其应该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义务给予规范。 4、加强国际司法协助领域的合作。因为网络的全世界性,无国界性,使患上在对于网上虚假广告及通过网络广告侵略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合用上呈现国际间的法律管辖与合用的冲突问题,这就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在对于1些共同的、基本的问题上达成共鸣后,通过签订双边协定、多边协定乃至国际公约等國际合作的方式予以解决。 从以上的分析咱们不难看出:网络短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尽管号称门户网站赢利的主要支柱,然而却都面临着法律治理或者保障的空白,加上政策的随便性以及变动性更为造就了网络经济处于“暴发户阶段”,风险无处不在,所构成的产业链也其实不成熟,网络呼叫规则的治理,网络经济更需要法律轨制的保障以及规范,走出窘境,从而走向成熟。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成本的分析 摘 要 电子商务是二一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而目前电子商务的亏损使患上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本钱进行分析以及探讨。电子商务使交易情势由实体市场转为虚拟市场,这就可能致使交易本钱的变化。B二B模式分析了电子商务的本钱形成及电子商务下的企业交易本钱的变化,探讨了B二B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交易本钱的影响。 症结词 电子商务 B二B模式 交易本钱 网络经济 跟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渐趋成熟。电子商务的交易情势主要有B二B以及B二C两种情势,在这两种情势中,B二B的电子商务市场要弘远于B二C的电子商务市场,因为电子商务的交易进程与实体市场的交易进程是不1样的。所以,对于于每一个交易而言,是选择网上交易仍是实体交易取决于这两种交易方式的交易本钱。 一 电子商务的本钱形成 一.一 技术本钱 电子商务的技术本钱包含软硬件本钱、学习本钱以及保护本钱。电子商务是各种技术结合的产物,昂贵的投资,繁杂的管理以及昂扬的保护费用使患上1些系统、技术以及人材匮乏的企业望而生畏。面对于客户无力应付繁杂的技术平台以及昂扬的软硬件配置的实际问题,ASP这个行业便发生了,然而这类租赁式服务的价格以及质量能否为企业所接受,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电子商务的技术本钱,还有待于实践的验证。 一.二 安全本钱 在任何情况下,交易的安全老是人们关切的重要问题,如何在网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以及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全性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行电子商务的症结所在。而上述交易的1系列安全要素,必需要有1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目前,安全标准的制订。安全产品的研制和安全技术的开发为网上交易的安全起到了推进作用。而这些用于交易安全的协定、规章、软件、硬件、技术的安装以及使用和学习以及操作定会加大电子商务的运营本钱。 一.三 物流本钱 在电子商务中最难解决的就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环节的首要以及最后的环节,是电子商务的目标以及核心,也好似衡量电子商务胜利与否的1个首要尺度。物流配送需要有商品的寄存网点,需要增添运输配送人员的开支,由此增添的本钱也应当经由细心核算。有人认为,企业要增添的仅仅是配送本钱,而节省的是库存本钱以及店面本钱。试想,店面本钱尽管节省了,然而寄存网点的增添以及配送所需的其他开支能在多大幅度上降低总本钱,这仍需要在实践中试探,而且,库存依然是必须的。 一.四 客户本钱 电子商务的客户本钱,指的是顾客用于网上交易所花费的上网、咨询、支付直到最后商品到位所花费的费用总以及,这是1种完整依赖于网络的服务,只要消费者1开始享受这样的服务,就要承当每一小时数元钱的最低本钱,还不包含添置相应的硬件装备以及学习使用的费用。这类费用尽管不列入商家的运营本钱,然而作为用户本钱、却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因素。如果用户用于网上阅读、查询、挑拣、支付所花费的费用超过实体交易的费用,用户便会抛却网上购物的方式。电子商务尽管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然而利润的真正实现,需要经由详细的论证。 二 企业电子商务中交易本钱分析 二.一 交易本钱的经济学理论根据 科斯在一九三七年发表的有名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认为,交易本钱是取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和谈判以及时常性的契约费用。狭义的交易本钱即市场交易费用,市场中同等法人之间谈判所需的费用。即寻觅交易对于象的费用,交易对于象之间谈判的费用,交易实现的费用等。奥利弗·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本钱分为两部份:1是事前的交易本钱,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力、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2是签订契约以后,为解决契约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扭转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交易本钱经济学认为:交易流动是稀缺的,交易本钱不为零。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俭交易本钱。交易本钱是由调和本钱以及鼓励本钱形成。调和本钱是指同下列3个方面的需要相联络的本钱:定价以及交易及其他细节;发现买主以及卖主和他们的地址;将买主以及卖主集中进行交易。鼓励本钱也分为两类:1类是同信息不完整以及非对于称相联络的交易本钱,另外一类是因为责任不完美致使的交易本钱。 二.二 网络经济下的交易本钱理论 1般认为,在网络经济前提下,交易本钱1般很低。这是由于1方面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上的传送10分迅速、便捷,缩短了时空差距,进而降低了时空本钱。在传统经济前提下,因为信息交换的难题,企业要在大规模采集客户数据并对于其进行分析,“交易本钱”很高,这样就很难针对于个别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很难面对于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施行针对于性的营销策略。在网络经济前提下,企业可以在网上交换信息,而且信息传递以及复制的本钱很低,信息传布的规模又很广,不会发生因为信息传递本钱所酿成的重大影响,因而,企业可以广泛采集客户数据,可以制订并施行针对于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外一方面,网络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于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力。减少信息不对于称象征着用于搜索信息的实践、精力以及财力的减少,即搜索本钱的降低,也象征着社会运行本钱的降低以及社会净剩余的增添。 二.三 电子商务下企业交易本钱的变化 电子商务下企业交易本钱形成并无与传统交易有本色的区分,依然包含度量、界定以及保证产权。即提供交易前提的费用,发现交易对于象以及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管背约行动并对于之制裁的费用,保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电子商务下的企业依然是为了节俭交易本钱而存在,然而电子商务自身拥有的有别于传统交易的不同特色,使企业的交易本钱有良多独特的地方。下面按交易进程对于电子商务下交易本钱的不同点进行分析。 交易前的本钱。交易以前,交易双方都需要进行信息的搜寻,以找到适合的交易对于象。在传统交易中,交易双方的沟通需要经由许多不同的媒介,进行调和很难题。然而在电子商务前提下,网络作为众多企业以及客户进行交易的虚拟市场,任何企业以及客户均可以使用1些专门的网络搜寻引擎,利便快捷地搜集到良多对于方的信息,然后从当选择适合的进行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在网络中直接互相接触,互相选择,显着地降低了搜索本钱,缩短了搜索的时间,增进了交易的达成。 交易进程中的本钱。完成信息的搜索以后,交易双方开始接触,就交易的条款进行协商,终究达成合同。达成合同后,交易双方必需实行各自的责任,提供商品以及服务。传统交易前提下,当企业以及客户之间指望树立1种交易瓜葛后,繁杂的交易进程不但加大了签约进程中的本钱,而且延长了交易的时间。而在电子商务前提下,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网上协商各种条款,直接在网上签订合同,减少本钱的支出。 交易后的本钱。交易双方在交易终了以后,其实不是银货两讫,两不相关了,企业还应答商品使用或者者接受服务进程中呈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在这些问题中,1些小的问题会时常呈现,这些问题在技术人员的指点下客户完整有能力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费用是企业交易本钱的另外一个首要形成部份。 二.四 B二B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交易本钱的影响 交易本钱经济学认为,交易本钱分为调和本钱以及鼓励本钱。在电子商务流动中,主要的模式是B二B电子商务模式。在这里,1方面,B二B电子商务模式能减少调和本钱,首先,Internet减少了买主搜索供应商的本钱,这是由于在Internet中,寻觅产品以及比较价格比看产品目录以及电话寻访要相对于廉价。一样,卖主能以较低的价格找到更多的潜伏顾客,而买主将找到他们本来找不到的卖主。其次,Internet为 买主提供了关于产品属性更好的信息如价格以及耐用性,也提供了关于卖主以及买主的详细信息。但另外一方面,因为在网长进行交易使买主不能实地考察交易的物品,当买主请求对于交易物品的1些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又会使交易本钱提高。例如,在2手车市场上,某1特定地点的汽车商出手汽车给那些低收入的、年迈的消费者,他们对于自己的汽车很谨慎;而另外一处所的汽车商面对于的对于象是那些高收入者并且很随便的顾客。假定所有可见的汽车特征是1样的,第1个处所的汽车商将寻觅各方面前提都比较好的汽车;而另外一个处所的汽车商将寻觅机能差但能修复的汽车。咱们知道,汽车的机能不通过马达的声音以及实地考察是难以了解的,那末在网上竞卖的那些汽车是难以区别的。其结果是汽车同买主的搭配可能会恶化。在这里汽车供应的组成部份并无产生变化,也就是说没有逆向选择,或者者说没有事前的信息不对于称,这对于咱们的分析是无比首要的。 交易本钱的鼓励本钱分为两类:1类是同信息不完整以及非对于称相联络的交易本钱,另外一类是因为责任不完美引发的交易本钱。当交易的各方其实不都拥有抉择是不是接受交易协定的能力,和这些协定是不是真的能被履行的相干信息时,就致使了第1类的鼓励本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于买主来讲,为了评估卖主的商品特性而实地考察商品是值患上的,这是由于在网长进行交易有些信息会遗漏。如果在实际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即事前的信息不对于称)情况进1步恶化,这些被遗漏的交易对于象的信息就会转化为效力的损失。举个例子,假定汽车所有可察看到的特征都是1样的,卖主会试图专门出售那些马达声难听的汽车。买主如果时常在网上出售这类类型的物品,买主愿意为这类物品支付的程度会降落,这会致使高质量的卖主退出市场。第2类的鼓励本钱是因为交易各方不能实行他们的许诺而引发的。B二B电子商务可能会减少或者者增添这些本钱。1方面,通过规范交易程序,在网上交易会减少这些本钱;另外一方面,买主可能会为了不在网上了解产品的中间费用而直接同卖主联络,从而增添这些本钱。 三 结语 电子商务是1种斩新的经济运行范式,笔者认为,电子商务相对于于实体交易在3个方面降低了企业的本钱。首先,减少了采购本钱,企业通过互联网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价格最低的原材料供应商,从而降低了交易本钱;其次,有益于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再次,有益于实现精确的存货节制,企业从而减少了库存或者歼灭库存。这样,通过提高效力或者挤占供应商的利润,即可以降低企业的出产本钱。跟着网络的发展以及普及,在网上交易会使企业减少交易本钱,提高经济效力。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电子商务市场也将患上到进1步延伸。 网络经济论文:对网络经济的柔性网络营销分析 摘 要:在网络经济时期,企业施行网络营销势在必行。但因为我国网络市场尚不规范,存在企业认识后进等刚性制约,和网络营销施行进程自身存在不肯定性等,导致企业施行的网络营销并无施展应有的作用。如何战胜这类刚性制约,降低网络营销施行自身存在的不肯定性,成为企业施行网络营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柔性”的概念, 认为柔性化的网络营销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层面斗胆提出了“柔性网络营销”的概念,并对于其进行了界定以及内涵上的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柔性网络营销施行的要点。 症结词:网络经济 柔性 网络营销 施行 二一世纪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数字化的生存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时间以及空间的概念,市场的性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消费者的需求、欲望以及行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扭转企业的经营战略,如何树立网络商务模式,如何在网上虚拟市场上开发1片新天地,如何在Internet上发现以及发展商机,则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1、网络经济与网络营销 一.网络经济概述 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是伴同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兴起的1种经济形态,是1种树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以立异为核心,以新技术驱动的、可延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对于网络经济,至今尚无1个统1的定义。多数经济学者认为网络经济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流动,如电子商务、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网络经济流动。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以知识以及信息为核心要素,以缭绕互联网的各种信息网络为平台,以信息产业为支持,出产者、消费者以及其他相干部门互相联结而产生各种经济流动的1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二一世纪,要末电子商务,要末无商可务。”可以看出,网络经济兴起是必然。比尔·盖茨曾经把互联网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是公司设立网站,第2阶段是展开电子商务,第3阶段是信息量身定做。依照他的划分,咱们现在已经经进入第3阶段,1个“利用为王”的阶段。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的产物,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网络经济的发展既可以催生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信息产业,也能够增进产业结构的进级换代,提高传统产业的出产效力。跟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网络经济认识的逐渐深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会迎来1个又1个高潮。 二.网络营销概述 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以及手腕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流动的总称。准确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腕展开的营销流动。 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期变革的新型营销方式,它扭转了传统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手腕以及方式,将成为二一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浮现出广泛性、实时性、经济性、交互性等特色。 网络营销是1种现实文化以及幻觉文化的综合体。它为人们提供了1个虚拟的空间,人们所取得的信息量大大增添,互相交往的次数与人数也相应大大增添,这些大量的信息、选择、机会等必然会致使不肯定性的呈现,这包含信息质量不肯定、交易对于象不肯定、交易手腕不肯定等。同时虚拟化还使患上支付媒介——货泉从有形走向无形,什物流通与价值流通分离,交易与消费分离等,这也致使经济流动的不肯定性。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消费者常常通过视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来判断商品的优劣并作出抉择;而在当前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消费者只能通过商品的图片及少许的文字说明来甄别。在这1购买流动中,1旦消费者判断失误,对于购买的商品不满意,1种可能就是产生消费者漂移现象。所谓消费者漂移,就是消费者从1个产品漂移到另外一个产品,从1个场所漂移到另外一个场所,从1个品牌漂移到另外一个品牌。采取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视角钻研消劳神理以及消费者漂移问题是科学的、可行的。另外一种多是,1旦消费者购物不满意,就会对于网上购物发生质疑,进而做出不规范的市场行动,带给企业的影响以及损失也是巨大的。 另外,面对于全新的产品,消费者有可能还不了解这样的技术是不是能够知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有可能在使用1段时间后迅速改换其他的替换产品。 2、柔性网络营销分析 一.对于“柔性”的认识 人们对于“柔性”的认识由来已经久,不管从古人的朴素描写中,仍是从现代的科学定义中,均可以发现“适应”以及“可变”是柔性的最首要特征以及本色属性。但是,适应性是对于新变化的环境进行的1次或者永远性调剂,而柔性则是连续地做出调剂,是1个与 动态环境相适应的概念。因而,所谓“柔性”,是指事物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而对于本身不断进行调理的能力(或者潜能)。 二.柔性网络营销的提出 作为提高企业动态竞争力的有效手腕,柔性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就营销流动而言,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前提下,企业在营销渠道、营销方式、售后服务等与营销有关流动中的应变能力就 体现为企业的营销柔性。跟着网络经济时期的到来,网上交易正在成为1个新兴市场。为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营销。 尽管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在信息、促销手腕、销售渠道、本钱价格、顾客服务、市场调研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因为我国的网上交易起步较晚,1方面,网络市场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企业对于于网络营销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面,大多数企业的网络营销并无施展应有的作用,从总体策动到功能、服务、信息、运营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上述这些因素都成了企业在施行网络营销时的刚性制约。另外,因为网络营销施行进程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肯定的因素,如顾客购买信念的不肯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带来的不肯定等。要战胜以及降低网络营销施行进程中的刚性制约以及不肯定性,就有必要提出柔性网络营销的思想。 三.柔性网络营销的界定 柔性网络营销依然属于网络营销的范畴,与现有的网络营销不同的是,柔性网络营销从理念上强调以客户体验为动身点以及归宿,逢迎消费者的消劳神理,灵便运用各种营销方式,踊跃立异营销模式并创造营销机会,以增强客户购买信念,从而降低消费者漂移等不肯定性因素;在具体施行进程中,柔性网络营销强调变现有网络营销中冷淡的压迫式宣扬为有情的柔以及式互动,踊跃构建柔性化的网络营销组织,重视与客户的互动交换,以求增强营销的节制力,从而使企业能够依据市场以及外部环境的随时波动及时做出有效反映。 四.柔性网络营销的内涵分析 (一)柔性网络营销是1种主动式营销。1是从被动知足客户需求向主动逢迎客户、诱导顾客消 费乃至创造客户需求转变,引导客户注意本产品的价值以及利益;2是应用各种营销手腕去创造营销机会,挖掘有潜伏需求的客户以及未能知足的需求;3是从客户感受的角度动身,逢迎消费者的消劳神理,展开营销流动。 (二)柔性网络营销是1种动态的营销。顾客的个性化需乞降市场要素的变化,造成为了网络市场的瞬息万变。企业在维持其核心竞争力的条件下,必需动态地应答市场以及环境的变化,灵便地施行营销策略,才能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以及竞争力。柔性网络营销通过网络及时反馈信息,便于企业掌握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从而不断地调剂营销思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柔性网络营销施行的要点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由传统的四P营销观念向柔性的四R营销理念转变。依据市场日益剧烈的竞争形势,四R营销着眼于企业与顾客树立互动与共赢的瓜葛,不但踊跃地知足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通过关联、瓜葛、反映等情势树立与它独特的瓜葛,把企业与顾客联络在1起,构成了独特竞争优势,同时也延伸以及升华了营销便利性。为了寻求利润,企业必然施行低本钱战略,充沛斟酌顾客愿意支付的本钱,实现本钱的最小化,并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多的顾客份额,构成范围效益。这样1来,企业为顾客提供产品以及寻求回报就会终究融会,互相增进,从而到达共赢的目的。 二.以客户体验为动身点以及归宿点 企业应重视与客户的互动交换,以求增强营销节制力。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网络消费环境下,更为体现了“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的内涵。消费者通过网络解除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于称,从而有了更多的对照选择余地。因而,企业必需解脱原有压迫式的宣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企业形象、保护客户瓜葛上来。企业在进行营销实践时,应首先使用症结人物法则,集中与可能对于信息感兴致的人交换,这样的信息交换更有成效,如名人博客营销;其次,人们大多只对于自己熟识以及能理解的事物感兴致,越贴近用户习气的信息亲切度就越高,人们推行它的兴致也就越大,企业应多做市场调研,尽可能逢迎客户的习气,制订与客户互动交换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增强对于营销的节制力。 三.重视各种营销方式的有机组合 多种网络营销方式应组合使用,如博客以及微博、搜寻引擎优化、即时通信工具、大型门户网站合作推行、论坛、Email、SNS等方式。在线上、线下,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法子可配合使用,如应用线下实体店体验,实现线上购买等。 四.踊跃运用新技术,立异营销 手腕以及方式 互联网现已经进入了1个用户广泛介入的时期,以博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利用新模式迅速扭转着互联网的形态,标志着Web二.0时期的到来。Web二.0代表的是1种革命性的网络模式,也是1次对于传统营销模式的变革尝试。这类变革,不是浅层的营销法子的变革,而是由底层营销理念带动的营销模式的彻底扭转。Web二.0是树立在传统四P和 四R营销理论基础上的。其中,四P营销是营销理论中最基础的部份,而四R营销理论更为重视对于客户服务的钻研。Web二.0是以人为核心,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跟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久的将来将会呈现Web三.0乃至更新的技术,企业要踊跃运用新技术来立异营销手腕以及方式,树立客户以及企业共赢的互利合作模式。 五.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匹配 企业在施行柔性网络营销时要有本钱意识,由于柔性的增大要付出本钱。能使企业依据市场变化迅速作出调剂的柔性网络营销法子,包含博客以及微博营销、搜寻引擎优化、SNS等。要注意在选择营销法子时,不能四平八稳,要依据投入产出的配比原则,选择最合适企业的方式法子。 六.构建与之相对于应的柔性化组织 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应及时进行调剂。采取管理层级较少的扁平结构,精减组织中的某些环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力以及应变能力,而且让与消费者打交道的员工直接承当为消费者服务的责任,知足消费者心理、情感、精神的需要,从而使“顾客至上”的理念患上到真正落实。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使患上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更为利便以及快捷。 因而,为实现某1特定目标以及任务,突破部门分工的界线,树立跨职能的机动团队,就拥有了现实必要性。归根到底,柔性网络营销的施行是由企业组织来进行的,僵化、机械的组织结构自身就是影响网络营销效果的刚性制约。因而,要构建以扁平化为特征的柔性化组织,自动地、及时地对于外界环境做出反映,以应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 4、小结 二一世纪将是1个全新的网络化市场时期,网络营销将是每一1个商家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力图通过电子商务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世界的每一1个角落,通过网络营销以一0倍的速度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成为网络市场竞争的赢家。而网络市场的不规范以及网络环境的不肯定性,则请求企业解放思想,立异营销方式以及法子,即通过柔性网络营销在剧烈的网络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网络经济论文:传统产业企业提升网络经济的八大途径 运用新经济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是加速企业战略转移的首要方面。对于于旧经济的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讲,借助因特网展开电子商务,扭转传统商务模式,运用企业网络培育以及发掘新经济人材,全面晋升企业网络文化与企业时期精神、足传统产业企业加快融入新经济,晋升企业科技。增强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最近几年来,1些知名企业通过斗胆探索与实践。立异出传统产业企业晋升网络经济的8大途径。 树立企业网络经济快速立异体系,倡扬“技术+市场”模式 在新经济竞争中,菲利普公司实现经济的快速转变,主要缘由患上力于运用网络推出“技术+市场”立异模式。传统企业经营思惟认为,寻求技术立异就会保证企业胜利。但是,新经济下的市场运行与商品竞争、使患上只顾技术立异而不顾市场需求的传统立异模式再也不灵验了。网络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拥有虚拟化市场、个性化产品定制等新特色,技术立异必需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不断创出新的需求。美国1位经济学家指出,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市场中,技术常常不是抉择竞争力的独一因素、乃至不是最首要的因素。世界著名企业家1般都不是专业化技术的立异者。使他们成为世界富翁主要是他们擅长将技术与市场结合,推出新的立异产品与立异服务,以强大的市场经营手腕尽快将科技发明变成商品。 构建企业电子商务支撑系统,晋升物流配送能力 最近几年来B二B等销售已经成为海尔电子商务的主要组成部份。企业展开电子商务的核心是进行商务流动、电子则是提供了最快的交换手腕。电子商务的胜利需要有信息、物流以及支付等3大基础设施支撑,3者之间的无缝对于接才能提供全面的电子商务。其中,电子网络只完成为了商流、货泉流、信息流等,而物流则不能由网络来完成。因而,没有物流系统的配套,电子商务只能是“海市蜃楼”,终究只会失败。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在各地的办事机构、销售中心、连锁商店等完成电子商务物流任务、还可以以派送等多种方式,追求合作,共同树立起企业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从而把电子商务提高到1个新的发展阶段。 施行企业网络经济整合经营,追求市场利益共同体 美国福特公司在电子商务整合经营中,通过公司电子数据交流系统,直接与汽车制造部件供应商沟通;运用因特网加快与销售商交换,履行了全世界商务电子化,运用因特网商务树立拉动销售新模式。 传统企业要提高电子商务的经营效益、首要的是立异整合经营。网络整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绕过中间批发商,运用网络商务并依据顾客需求,凸起技术立异以及定制产品,并直接向顾客销售。同时,重视产品供应、技术立异、服务与信用的整合效力,使消费者群体快速扩展,市场快速裂变与发展。网络整合经营的胜利秘诀,症结在于与顾客树立直接瓜葛为基础,在市场与顾客需求、零部件配套厂商等方面整合与立异。同时运用网络快速进行市场开辟与设计、组合,以寻求市场效益、合作分工的最好化。 运用企业网络管理效能,发掘新经济“知本”资源 美国通用公司维持了传统型企业在新经济时期的快速发展,其胜利在于运用网络晋升企业“知本”核心竞争力。企业“知本”资源依存于人力与人材资本资源当中,科技立异来源于大量掌握知识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企业人材。企业网络的胜利运用,迫切需要运用网络发掘企业“知本”资源,借助网络先进手腕,加强“人本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培育企业核心智能资本以及核心竞争力。 创立网络企业品牌,出售虚拟商务经营信用 传统的企业经营思惟方式是“卖产品”,而网络经济则是“卖信用”,更要创名牌。网络经营是1种全新的商务模式。是买卖双方以及商品都不见面的虚拟经营,这与什物直接交易是1个根本区分。最近几年来,泰克、巴斯文等1批传统型企业均10分注重网络信用。投入大量精力创出网络品牌。 传统型企业加快晋升网络经济,应该10分注重网络经营创名牌、“卖信用”,树立起优良的网络经营形象。企业必需把消费者放到核心位置,缭绕顾客施行全方位产品立异与服务立异,真正让顾客满意。要重视网络创品牌,建立网络品牌的强烈意识,以提高品牌信用以及经营效益。守信于顾客,守信于市场。 培养企业网络立异人材,掌控新经济发展的根本 对于于传统产业企业而言,网络技术人材不足是制约网络经济发育成长的根本问题、迫切需要尽快培养网络立异人材。最近几年来,印度高度注重网络科技人材的培育,推动了印度网络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国际化经营的新力量。 因为种种缘由,我国网络科技人材严重不足,面对于网络经济以及网络经营流动,不少传统型企业感到力不从心。1些企业对于树立内部网络、加入国际网络经营的知识了解甚少,网络经营效果欠佳。国外大企业都10分注重人材培养,“老板出钱,员工充电”成为新潮。我国企业应鉴戒其胜利做法。加大网络立异人材培育以及知识更新力度,全面促升网络科技发展与人材水平。 加大网络经济法治力度,健全网络经营信誉体系 最近几年来,我国企业触及网络经济的法治问题不断显露出来。缺少网络权益维护体系。网络侵权事件时有产生,假冒伪劣商品进入网络经营当中。电子商务拥有网上广告、定货、签约、付款、客户服务以及市场调研、财务核算及出产支配等全新功能与特色、这类经营模式更为依赖于商务法制与信誉的树立以及提高。网络经济对于金融、知识产权、市场规则等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法律请求。 1方面,咱们要严格执法,依照现有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网络行动,打击背法行动。并要尽快完美法治,弥补法律空白,当真解决网络立法与网络发展不相适应。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问题,以使企业网络经济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一方面,要当真解决电子商务法律信誉问题。树立起商务交易者双方基于网络游戏规则的信誉、交易双方在支付时双方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誉,网络系统(装备以及网络)信誉、区域与社会的信誉等,以完美的电子商务法人信誉体系,推动网络经济法治效益增长。 立异网络文化与企业精神,激起全员立异热忱 晋升企业网络文化,要依据网络1体化,网络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人本资源、软技术以及信息在全世界规模内活动加快,企业跨企界、跨国界文化管理的实际。凸起企业网络文化构建小的多元性以及兼容特征,重视突破人本资源管理上的文化差异,树立更为合适网络经济的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美国杜邦公司在传统型企业向新经济企业转变进程中,加快网络经济发展,运用网络树立面向二一世纪“首创可延续发展,创造美妙未来”的新企业精神,胜利施行企业网络文化的晋升。咱们的企业应该在加快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企业网络文化的建设、培养更合适知识经济与网络经营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体系。充沛激起网络经济时期企业每一个员工的科技创造件以及工作热忱,从而推动企业网络化与国际化经营更为健康地发展。 网络经济论文:市场营销在网络经济的研究 一、营销理念的改变 传统市场营销管理理念最核心的原则是用户满意原则,即是为了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这样的营销理念只考虑将当前服务提供给用户,忽略了用户这一营销的战略资源在未来企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网络营销管理理念则以用户成功为原则,重视用户的未来需求、增长源和未来成功。所以网络营销管理相对于传统营销管理,派生出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顾客的长期价值 网络营销者必须正视消费者的长期价值,这种新观念建立在两个经济学论据基础上。其一:保持一个老顾客的费用远远低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费用。其二:信息服务业是网络经济时代价值增值的核心产业。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越持久,这种关系越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另外由于网络营销是个性化的营销方式,而且往往是点对点销售,这也为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企业了解顾客的长期价值提供了可能。 2.网络营销是一种“整合营销” 代表传统营销管理的营销策略是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组合,这一组合的经济学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去,其实质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顾客需求之上。营销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提出的所谓的4C组合:Customer(顾客的需求与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和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而菲利浦·科特勒认为4P与4C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即Product-Customer;Price-Cost;Place-Convenience;Promotion-Communication),4P应向顾客提供的价值就是相应的4C。我们则认为网络营销的整合模式是通过企业和顾客的不断交互,清楚地了解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后,作出响应的使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决策。在这一整合营销策略过程中,4C和4P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4C前提下的决策,企业最终的操作还是4P,只是整合营销模式下的4P已经包含了4C的信息。互联网的无居间性使得这种交互成为可能。 3.网络营销是一种“软营销” 网络经济环境下,顾客不再像传统营销方式下被动地接受强势广告的信息,对于那些不遵循“网络礼仪”的不请自到的信息非常反感。与强势营销不同,“软营销”的主动者是顾客,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回归使顾客在心理上要求自己成为主动方,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实时性和无居间性又使其实现主动方地位成为可能。顾客会在某种个性化需求的驱动下,自己到网上寻找相关的信息。从这一点出发,企业不能再把顾客看作可替代的商品,而应该和顾客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伙伴营销”方式。重视顾客的长期价值,以适应“软营销”方式的要求。 二、营销活动准则的改变 在传统营销管理活动中,营销人员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营销准则,即突出满足顾客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强势广告宣传、合理的价格定位等等。同样,网络营销也有自己的营销准则,只不过是对传统营销准则的继承与扬弃。 1.消费者学习。消费者学习的实质大多是受目标驱动的。所有个人和机构都有各自千方百计想实现的目标,个人的目标也许是“成为百万富翁”;公司的目标也许是“成为行业之首”。为了实现目标,个人和机构求助于各种品牌。品牌与目标紧密相连的观念对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新兴的观点认为购买者追求许多目标,在同一类产品中某些品牌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组合而与多个目标相连。 2.品牌偏好。在每一类商品中,我们关于产品如何满足各种目标的知识是学来的,一开始,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评价产品的特性,因而无从评判可供选择的品牌。购买者可能会选用一些品牌,对它们各有好恶。然后消费者通过学习和反省,形成自己一套判别某一品牌满足自己目标的潜意识标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了解消费者评价满意度的标准,然后采取一定的品牌战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培养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 3.购买策略。消费者面对众多品牌最终选择哪一个。一方面是根据他自己对品牌的偏好,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本人学习的结果。事实上,消费者的选择方式多种多样,视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一般消费者学会的选择准则取决于品牌的产品战略。如果他面对的所有品牌都是为了实现同一目标,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对各品牌进行全面比较,直到找到最能满足自己当前和未来目标的品牌。当消费者面对的品牌情况较复杂时,如面对一个充斥许多品牌的市场,每一个品牌各有复杂的目标结构,很难进行比较。尤其在多媒体、集成化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这种情况更易出现。这时的消费者会采取一定的策略,如有优惠的品牌、朋友推荐的品牌可能成为他们的购买品牌。 三、营销手段的改变 网络经济不仅给营销理念和营销准则带来空前的冲击,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和手段。这些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使营销活动在企业中地位更加重要,也为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保证。这些互联网营销的新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广告宣传。包括:在互联网的电子公告牌上信息;设立自己的互联网网页,在网页上设计与本企业产品和经营有关的信息;在点击率高的网站上安排广告;在提供搜索引擎的网站上注册;在专门的广告黄页网站上广告;向注册的顾客发送介绍本企业的多媒体材料;在本企业网址上定期新产品、新特性等公开信息。 2.信息收集、管理与交流。具体有:建立进行信息收集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调查收集市场信息建立客户材料库,定期进行网上拜访,收集反馈信息;建立网上爱好者俱乐部,进行网上交派与伙伴企业建立网上实时交流和共享数据库系统;建立电子建议箱收集由客户实时反馈的信息;建立营销和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沟通的网络渠道(如在线会议、讨论室)。 3.电子商务。目前在我国开展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技术尚不成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电子商务必须 做到:信息流能够高效完整地传输;完备有序的物流配送系统;安全可靠的电子货币网上支付系统;电子商务赖以运行的法律与规章制度。 四、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模式,不只对企业的信息沟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使信息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信息已真正成为企业最宝贵的一项资源。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只有拥有必要的信息优势,致力于架设与供应商、中介服务组织、消费者以及政府进行高效沟通的信息桥梁,才有可能迅速捕捉一切有利的机会,改善企业的营销活动,寻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路径。 网络经济论文:计算机在网络经济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 深化对于知识经济的钻研以及认识,不难发现,虽然目前人们对于未来经济的描写有多种说法,如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后工业经济、新经济、注意力经济等,他们无外乎都是将其与计算机网络联络在1起。以网络作为依靠来发展的。近210年来,计算机技术以其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文献[二]给出美国在近四0年的发展进程中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其中大型计算机出产了一0多万台,而小型机则出产了二00多万台,而微型机居然在短短的一0年就出产出了一000多万台。而网络经济是二0世纪九0年代中期才呈现的,主要是以网络为基础。短短的四年时间,因特网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五000万,而到达这1范围,收音机、电视以及电脑则分别用了三八年、一三年以及一六年之久。从这些数据上看,因特网的呈现完整可以与印刷术、蒸汽机、电话以及装配线等相媲美。如今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就其内容而言,是1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特定的经济形态,也愈来愈多地被泛博用户所熟悉以及爱好,它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的联络在1起的网络产业。从中国科技信息网提供的资料不难看出从一九九五到一九九八年短短的三年期间,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一七四.五%,同期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为二.八%。一九九八年美国的网络经济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就高达三0一0亿美元。网络经济所需的人数已经经超过了一00万,其范围的庞大已经可与老牌汽车产业及其他传统工业相匹敌。互联网上的零售额也在以飞1般的速度不断增长。据美国分析家在一九九七年做出的分析,认为到二000年网络零售额将高达七0亿美元。而事实上一九九八年到达的水平已经比预计的高出五0%,促使分析家们将预测数字提高到二00八年网上零售额将在六00亿⑼00亿美元。对于网长进行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直接贸易额,预计到二00八年将超过每一年三.三万亿美元。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对于经济的巨大贡献。尽管从二000年开始,网络经济呈现了巨大的泡沫,但其发展前景仍是无比广阔的,不能由于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呈现了“泡沫”,而否定网络经济自身,和它对于人类糊口方式以及出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虽然1哄而起的网络“豪情”所致使的1轮“泡沫”已经经幻灭,网络经济大潮其实不会因而而停滞不前,相反,网络经济的首要性正在愈来愈显明地凸起出来。 二计算机技术在网络经济中的利用 在现代糊口中,计算机已经经渗入到了糊口及学习的每一1个领域,已经经逐步成为糊口中不可或者缺的1部份,正在扭转着糊口方式,网络作为二0世纪的1个首要科技立异。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网络的呈现增进了经济的发展,请求经济模式也必定要适应现有的模式,电子商务、电子钱包、电子银行、网购这些新兴词语已经经充斥着咱们的糊口。在过去的社会中,衡量1个人的水平常常从他读多少书,念几年学来衡量,而现如今,衡量1个人是不是能够适应社会,则是从他是不是会操作计算机,会不会上网的角度来评判。网络现在大规模地笼盖以及渗入人们的糊口以及学习,从某个角度看,它带给咱们的是快捷,是便利,然而也存在了弊病,如网络的安全性、网络的传输速度及多媒体传输等问题都迎面而来。而这些问题则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让计算机技术更好的为经济服务,各大商家都在此付出了努力。跟着网络用户群的增添,互联网成了商机无穷的首要市场,各企业应当注重网络营销的新渠道,树立本身的网络体系。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企业为其发展,开始逐步进入互联网,从整个企业的营销手腕看,网络营销正成为当下最时尚的、最新的渠道。就连曾经经不被看好的互联网市场的微软公司也在一九九五年底翻然觉醒,总裁比尔盖茨发出了“要全力拥抱并拓展英特网”的誓言[三]。全世界在大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总裁格罗夫博士认为将产品融入网络“会给产业带来10倍速的影响”。二0世纪早期,国内外拥有实力的大公司都在一一的树立自己的内部网络,企业内部网络可以说是1个网中网,不但可以在企业内部独立使用,同时可以连接外网,最症结的是内部网络只有企业内部的人可以走访,1箭双雕。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对于企业的数据库、产品的设计以及研发、出产的流程、管理的模式、营销的理念、售后的服务等1系列操作提供快捷利便的支撑,其发生的经济效应是传统经济比拟不了的。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大公司,如美国的通用公司、德国的宝马公司、意大利的橡胶公司、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及花王公司都树立了自己企业的内部网络[四]。乃至有1些公司还具有属于自己的卫星通讯系统。他们在电子商务的整合经营中,应用网络加速了与经销商之间的交换,实现了全世界商务的电子化,从而拉动总体的营销模式。 三网络经济发展中的隐患 网络经济的发展增进了社会的进步,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但同时也呈现了史无前例的问题。跟着网络的多功能化,在做好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值患上注意的是网络的安全性引起的1系列问题。商业秘要、资金盗取、网络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法律保障等等有关商家切身利益的安全必需提高注重,这些都需要商家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是第1出产力,是整个经济以及社会进步以及发展的最首要的推进气力,是整个国家兴衰的抉择性因素”,纵观全球,不难患上出这样的结论: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出生,带动了全世界经济的总体大变革以及快速的发展。同时,要想经济更快更高地发展,就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请求,应当在今后的技术开发中,不但要晋升网络的请求,更主要的是扭转现有网络的问题,从而使其进1步推进经济更大的繁华。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和策略 一网络经济 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内容的网络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在此发展违景下,线下企业开始产生革命化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企业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网络“泡沫”的幻灭刺激了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必然联络,这也对于线下企业发生较大的影响。网络在实体经济中起着晋升实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社会经济的总体运行效力。网络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整合对于出产力变革拥有抉择作用,当传统产业结合网络经济后,网络技术以及利用信息便会对于已经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研发、销售以及制造,从而提高线下企业中传统经济的运行效力。网络经济的社会价值在于其所营建出的1种社会经济形态,而非其自身即时获取的利益以及财富。网络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1个跳板,扭转了以往的传统产业结构,使企业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二网络经济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 二.一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 当商品经济进入网络时期后,企业商品从不乱的供应垄断经济转换为临时的供应主宰经济,大批量定制开始取代传统的大批量销售以及大批量制造。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市场竞争的重心已经经从企业的科技、范围以及资本转变成消费者的终端需求,企业需顺应消费者需求,并在科技、范围以及资本的基础上实现商品服务方可获得市场主导权。换句话说,在网络经济的引导下,消费者的需求是肯定企业发展方向的主要指标。 二.二对于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影响,打破了以往的市场局限以及交易模式,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效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相干服务部门以及交易双方的信誉度请求较高,网络交易系统会对于相干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消费者及供应商进行相应的兼容以及整合,将网络市场转化为消费者、服务者以及供应者的利益平台,打破以往的经营方式,为社会经济追求新的突破口。网络经济的发展减少了从供应者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使商品供应链以及经济规则产生质的扭转,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而二者的整合又抉择了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趋向。 三网络经济时期下国内企业的发展策略 三.一网络设施建设的加强 目前国内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数量较为可观,但我国网络设施的发展以及建设均未能完美,常造成网络滞后等技术性问题,而国内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规模也相对于较小,无益于网络经济的发展。因而,相干部门需注重我国网络设施的建设,提高计算机网络的笼盖率,缩小偏僻地区以及发达地区的网络差异。国家可通过制订以及贯彻网络经济发展策略的方式,最大化的提高国内网络信息的使用率,为国内网络经济快速、不乱、全面的发展做好筹备。 三.二资源同享轨制的完美 我国网络经济的安稳发展离不开网络资源的更新以及同享,优良的网络信息资源同享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管理效力,减少企业资源的重复筛查工作,对于国内网络经济市场拥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同时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1个有益平台。我国需树立起优良的资源同享轨制,以便更好的推进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及壮大,而优良的资源信息同享也是实现企业间互利互惠的首要方式,也有效提高了国内网络经济水平。 三.三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能力相对于薄弱,而国内网络经济技术也遭到研发能力的制约。因而,国家需加强对于网络自主研发技术的关注,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企业发展出新的营销模式以及培育出新的专业型技术人材。另外,企业也需调剂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鼓励公司内部的网络研发工作,制订相干的人材培育规划,以便提高国内网络经济的自主研发技术,增进国内网络经济的发展。 三.四网络经营行动的规范 网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最大区分在于其所处的是虚拟网络平台,这也对于网络经济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因为现阶段国内网络技术尚未完美,还未树立起优良的经济管理轨制,极大的阻碍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因而,相干部门需规范网络经济的经营行动,对于网络犯法采用严厉的打击工作,以增进国内网络经济的安全发展。 四总结 网络经济是数字化时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其发展也抉择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跟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及普及,介入至网络经济市场中的人们日趋增多,使网络经济成为国内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面对于网络经济在运用进程中所呈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网络设施建设的加强、资源同享轨制的完美、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以及网络经营行动的规范的策略,以增进国内网络经济的快速、不乱以及健康发展。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与企业营销 在经济全世界化的时期,国际互联网络成为抉择全世界企业竞争的利器并推进了经济全世界化的过程:而网络营销成为企业介入国际商战不可缺乏的有力武器。 1、网络营销的特色 一.可二四小时随时随地的提供全世界性营销服务。 二.电脑对于贮存大量的信息,供消费者查询,可传送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 三.能因应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产品或者调剂价格。 四.减少印刷与邮递本钱;且无店面房钱,节俭水电与人工本钱。 五.可防止推销员强制推销的干扰。 六.可经过信息提供以及相互交谈。与消费者树立长时间优良的瓜葛。 2、网络营销的利与弊 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够将产品说明、促销、顾客意见调查、广告、公共瓜葛、顾客服务……等各种营销流动整合在1起,进行1对于1的沟通,真正到达营销组合所寻求的综合效果。这些营销流动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综合文字、声音、影象、网片及视听、用动态或者静态的方式展示、并能等闲迅速地更新资料,同时消费者也可重复地上钱阅读查询。综合这些功能、至关于创造了无数的经销商与业务代表。 (1)网络营销的优势 1.可交互性。用户可以利便地通过互联网查找产品、价格、品牌等。 二.产品信息。互联网可以提供当前产品详实的规格、技术指标、保修信息、使用法子等,乃至对于常见的问题提供解答。 三. 产品的选择。网络营销不受货架以及库存的限制,可以向客户提供几近无穷的选择。 四.个性化的服务。网络营销可跟踪每一个客户的销售习气以及喜爱,举荐相干产品。网络上的促销是1对于1、理性的、消费者主导的、非逼迫性的、按部就班式的,而目是1种低本钱与人道化的促销,因而,相符分销与直效营销的发展趋势。 五.多媒体效果。网络可以通过电脑动画、声音或者3维造型等手腕利便地察看所要选购的产品及其使用法子。网络广告既拥有平面媒体的信息承载量大的特色,又拥有电波媒体的现、听觉效果,堪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而且,广告不需印刷、节省纸张,不受时间、版面限制,顾客只要需要就可随时索取。 六.利便快捷易于走访。不管什么时候何地,只要打开计算机,连上互联网,即可到网上商城1游。网络营销令人们没必要面对于广告的轰炸,人们只需依据自己的喜欢或者需要去选择相应的信息,如厂家、产品等,然后加以比较,做出购买的抉择。这类轻松自在的选择,没必要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二四小时皆可。这样的灵便、快捷与利便,是商场购物所没法比拟的。因而,它特别遭到许多没有时间或者不喜欢逛商场的人士爱好。 七.更灵便的市场营销。产品的种类、价格以及营销手腕等可依据客户的需求、竞争环境或者库存情况及时调剂,网络能超出时空限制与多媒体声光功能范畴,正可施展行销人员的立异。 八.本钱优势。在网上信息,代价有限,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可缩短分销环节,的信息谁均可以自主地索取,可拓宽销售规模,这样可以节省促销费用,从而降低本钱,使产品拥有价格竞争力。前来走访的大可能是对于此类产品感兴致的顾客,受众准确,防止了许多无用的信息传递,也可节省费用。还可依据定货情况来调剂库存量,降低库存费用。 九.优良的沟通。可以制作调查表来搜集顾客的意见,让顾客介入产品的设计、开发、出产,使出产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从各方面知足顾客的需要,防止没必要要的挥霍。企业可设立专人解答疑难,匡助消费者了解有关产品的信息,使沟通人道化、个别化。 一0.优化服务。网络营销的1对于1服务,留给顾客更多自由斟酌的空间,防止冲动购物,可以在更多地比较后再做抉择。网上服务可以是二四小时的服务,而且更为快捷。不但是售后服务,在顾客咨询以及购买进程中,企业即可及时地提供服务,匡助顾客完成购买行动。通常售后服务的费用占开发费用的六七%,提供网络服务可降低此费用。 (2)网络营销的弊病 一.缺少信任感。人们依然信奉眼见为实的观念,看不到什物,没有质感,万1上当怎样办?打官司,费时又费钱,赢了也可能是患上不偿失,不如买的时候费点事也值患上。网上购物要发展,保证质量是1个首要的方面。 二.缺少乐趣。网上购物,面对于的是冷冰冰、没有感情的机器,它没有商场里优雅舒适的环境氛围,缺少35成群逛街的乐趣,也没有精美的商品可供赏识。网上购物还存在着试用不便的问题,消费者没有实地的感受。所以对于许多人来讲,网上购物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三.技术与安全性差。如果通过电子银行或者信誉卡付款,1旦密码被人截获,消费者将遭遇损失,这也是网络购物发展必需解决的大问题。 四.价格问题。网上信息的充沛,只需阅读1下商家的站点便可货比3家,而对于商家而言,则易引起价格战,使行业的利润率降落,或者是致使两败俱伤。对于1些价格存在必定灵便性的产品,如有批量折扣的,在网上不便于讨价还价,可能贻误商机。 五.广告效果不佳。尽管网络广告拥有多媒体的效果,但因为网页上可选择的广告位和计算机屏幕等限制,其颜色效果不如杂志以及电视;声音效果不如电视以及播送,创意有很大局限。 六.被动性。网上的信息只有等待顾客上门索取,不能主动出击,实现的只是点时点的传布,而且它不拥有强制收视的效果,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的丰中,企业无异于在守株待兔。 作为1种全新的营销以及沟通的方式,网络营销还有待完美以及发展,相信跟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普及,网络势必成为除了报纸、杂志、播送、电视4大媒体以外的第5大媒体,成为企业做广告的选择之1。 3、何种产品合适网络营销 一.网络服务功能。经过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能以人道化与顾客导向的方式,发生消费者互动,从而能对于个别需求做出1对于1的营销服务,其功能包含:(一)应用电子布告栏(BBS)或者电子邮件(EMail)提供网上售后服务或者与消费者作双向沟通。(二)提供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公司在网上的共同讨论区,了解消费 者需求、市场趋势等,以作为企业改良产品开发参考。(三)提供网上自动服务系统,可根据客户请求,自动在适量时机由网上提供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例如:车商在网上提示客户有关家人生日时间、银行提示客户按期存款快到期、教师提示学生考试日期与应做的筹备。(四)企业各部门人员可经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研发讨论,将有关产品构想或者雏形公布于网上,以引起全世界各地有关人员的充沛讨论。(五)通过网络对于消费者进行意见调查,以了解消费者对于于产品特性、品质、包装及式样等的意见,协助产品的研发与改良。(六)在网上提供与产品相干的专业知识以进1步的服务消费者,此举不仅可增添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可晋升企业形象。例如:花店提供有关养花的知识、车商提供汽车颐养常识、厨具商提供烹饪的知识。(七)开发电子书报、电子杂志、电子资料库、电子游戏等信息化产品,并由网络提供物美价廉的全世界服务。(八)可应用消费者在网上设计产品需要,提供顾客化的产品与服务。例如:顾客可在网上选择服装式样与花色的组合,购车者在网上抉择所需要的色彩与配件等。 二.合适网络营销产品的特性。通常拥有以厂特色:(一)拥有高科技内容与电脑有关。(二)以网络群族为目标市场。(三)市场需要涵盖较大的地舆规模。(四)不太容易设店贩卖的特殊商品。(五)网络上销售的费用远低于其他渠道。(六)消费者可经过网络信息,做出购买产品的抉择。 4、如何进行网络营销 一.树立品牌。企业网络营销胜利的重要因素就是准确预测顾客从你这里想患上到甚么。如果对于此不清楚,就斟酌1下网上购物与在真实的商场购物有甚么异同,然后再对照1下你的竞争对于手的网上商店,从而抉择如何在你的网点上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仓皇上网不可取。最佳先制订1个包含收入以及发展的详细计划,按规划施行,并以此为尺度衡量总体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有力地推进营销工作的发展。 二.吸引客户。(一)在互联网的电子公告牌上信息。(二)设立互联网网页、在网页上设计文娱性强、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提供交换场所。(三)在时常走访的网址支配广告,并在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网站注册。(四)向顾客发进多媒体材料。 三.即时提供各种信息。(一)在网址上发送新产品、新特性、折扣以及联络人信息。(二)提供免费产品以及服务。(三)使顾客能进入服务信度、技术指南以及疑问解答的电子场所(许多公司向用户开放公司的1些网络地址,用户可以凭产品的序号进入)。(四)树立喜爱者俱乐部。 四.营销管理以及合作。(一)树立电子建议箱,搜集由顾客反馈来的信息。(二)树立营销以及设计、出产、采购,财务沟通的网络渠道(如在线会议、讨论宝等)(三)进行电子邮件的交换或者树立企业内部网以及外部网。 五.应用媒体进行宣扬以及确立品牌。据相关人士调查,网上广告虽没法到达电视广告的效果,然而用于网上广告的投资收益常常比预期的要大患上多。如果在不同媒体(电视、播送、广告牌、印刷品等)上都有广告投资,就可相患上益彰。网上宣扬可在上网者的心中留下极为深入的印象。创牌子的法子就是出产并推行高品质的产品。网上有良多小站点已经在创立网上信患上过的质量品牌。如果你已经针对于某类核心用户对于网页进行了优良的计划,其中包含你的设法以及产品机能介绍,那末,此网页就对于以公诸于众了。 六.注意搜集客户资料。客户资料是网上企业最大的财富,从促销到如何制订网站发展计划,和提高顾客的虔诚度。如果你目前尚无客户资料,应当尽快着手规划如何获取客户信息,注册登记不失为获取个人数据、客户心理状态及其购买方式的有效途径。 七.目标销售以及个性化销售非举。网上销售的产品目录可以是按字母、拼音、笔画等顺序排列,也能够按种别(春秋、产品、用处等)分类,后者似乎效果更好些。交叉销售也是销售个性化的1种技能。如对于打算试用新打印机的顾客,计算机零售商则可以优惠价格售打印墨盒,从而提高每一次的交易额。 八.提供优良的服务。1些网上商店除了提供产品服务外,还提供其他1些与产品无关的服务,如提供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同享软件服务等,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5、网络营销胜利的原则 企业如何有效地在网上销售产品,必需努力寻觅别致而有创意的手腕,才能吸引、扩展并维持网络客户群,以进1步拓展市场。国外有关咨询公司就如何进行胜利的网络营销,提出了下列原则: 一.树立信任以及安全的瓜葛。缺少信任以及安全依旧是网络购物的主要障碍。只有患上到保证和超值的取价,客户才能解除这方面的顾虑。 二.感动新客户。客户很容易构成互联网的行动定势,若没有尤其诱人的理由是不会扭转网络虔诚度的。老练的网络零售商应用这个机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初次上网购物的客户的首选,从而获得客户的虔诚。 三.充沛施展网络的互联优势。友谊链接流动提供了取得客户的渠道,而已经让零售商对于这些客户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因为门户网站引来了很高的走访量,它们对于于吸收新客户是无比首要的。 四.提供端到真个客户服务、要留住网络客户,就要在整个购买周期中维持高度的关心以及高水平的服务。传统的实体店面零售商、目录邮购商,和具有诸如定货中心之类现成客户服务架构的多渠道零售商,在提供端到真个客户服务方面堪称设备精良。而众多专1型零售商却仍在全力提高客户服务水祥和履约能力。 五.应用丰厚的信息提高销售额,增添产品种类。网络零售商发现,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他们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如果用恰当的方式有关产品及其更新换代的信息,那末知情的网络消费者时常会购买数最更多、而且档次更高的广品。 六.应用网络外的瓜葛招揽网络客户。客户全结合网络内外的渠道,搜寻、获取并知足自己的购物机会。 七.开发互动式销售、网络零售商已经经开始为客户提供不间断的信息反馈和双向交换的手腕、再现内销销售中的氛围。 八.品牌就是1切。上网做生意时,具备现成品牌的传统产品享有首要的优势。 6、网络营销的注意事项 一.营销的定义是借产品来知足人们需求以赚取利润的学问,因此大部份网络公司无不努力去尝试发现网友需求。 二.网络技术发展越快,品牌名称越首要。 三.市场占有率抉择获利率,营销人员应竭力争夺市场领导地位。 四.网络虽讲究速度,但首要的是赶紧推出营销流动。 五.企业须组成1个专门负责单位,全权负责网络营销。 六.网络营销胜利的秘诀在于:“与众不同”、“有创意”、“刺激”、“感性”或者4者兼具。 七.人口 结构愈来愈多样化。此间的共同点愈来愈少,网络正好可捉住这样的细小分类。 八 .人们宾欢逛街购物且视为文娱,网络就少了这点。其实,目前网络购物不能普及的缘由是消费者耽心付费安全性、对于产品品质没信念、送货时间过长等。 九.网络的目标群能否正确界定与掌握,可能比现实世界更难把握。 一0.在超级大站上做广告有助于品牌销售,并能鼓舞经销商的士气,无非最佳谨慎评估广告效益。 一一.网络多媒体的广告很酷,这点多向广告媒体讨教。 一二.1天内造访的网友越多,能完成的交易也越多,无非这点仍有误区存在。 一三.由网络所做的市场调查的精确度,与真象仍有差距。 一四.小零售商没法与大型连锁店竞争,但在网络上恰恰没有大小之分。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 摘要: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本文剖析了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并就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和实现对策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财务;财务管理;创新 互联网(Internet)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其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这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创新发挥了推动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自身能否快速跟进新技术、适应网络经济的挑战。笔者认为在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企业只有及时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先,在网络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 一、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 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以防避企业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经济要求财务管理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内部网(Intranet)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财务管理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这一点传统财务管理是难以做到的。 其次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网络经济下参与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那么随着互联网用户和应用的增加,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从而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 此外,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点增多。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出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的风险是难以防范和规避的。 (二)难以满足电子商务要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定合同到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网络经济下,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外,传统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网络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因为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致使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价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运营的需要。 (三)不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即 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人员只能在特定环境下办公,因为它是基于内部网的系统,离开内部网将无法办公。而网络经济下,要求财务人员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办公(即移动办公),这样财务软件必须是基于互联网的系统,而只有实现从企业内部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由此可见,在网络经济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必须及时研究财务管理创新,构造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 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客观需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向高层次演变。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的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财务工作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必须改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四)财务管理软件的创新过去国内各财务软件功能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三、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此笔者提几点实现创新的构想: (一)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可以说,转变企业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的根本保证,不可不予以高度重视。 (二)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创新的成功与否。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首先财务人员已具有坚实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如果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技术,将经济、财会、网络有机地结合,则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就能够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为此,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资风险。事实表明,对财务人员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有利于在网络经济下实现财务管理创新。 (三)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 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使财务管理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但目前知识资本的理论尚未成熟,必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知识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对知识资本的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的重大创新。对此,首先应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市场化形式,探讨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其次,要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和估价方法。第三,要对知识资本运作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第四,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它是知识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总之,知识资本是网络经济下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也是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四)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贸易服务方式,它以数字化介质替代了传统的纸介质,将打破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运作的格局,实现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链分析上。首先,企业要从 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其次,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定单—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分析,以判断如何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第三,从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入手,通过与竞争对手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自己的成本态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在企业外部,由于“媒体空间”的扩大,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人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六)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使桌面管理转化成非桌面化的网络方式有了技术保证,也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开发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包括会计核算的集中化、财务控制的集中化、财务决策的集中化三部分。采用集中式管理,将会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减少中层管理人员,使最高决策层可与基层人员直接联系,管理决策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 (七)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的网络经济,其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如:在线订货、在线资金调度、异地转账、在线证券投资、在线外汇买卖等。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都是动态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时,市场需求信息的公开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格局。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信息更形象、直观,提供多样化的各类信息,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和精神层面的信息等,实现信息理财。 (八)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这主要涉及网络规划与建设的法律、网络管理与经营的法律、网络安全的法律、电子资金划转的法律认证等法律问题。其次,从管理上维护系统的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第三,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敏感数据。另外,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从而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为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网络经济论文:对网络经济社会论 1、信息技术革命与新经济的突起 信息技术革命是卡斯特论述其网络经济社会论的切入点。信息技术革命与一八世纪的工业革命1样,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信息处理与沟通的技术,主要包含微电子、电脑、电信、播送和光电等聚拢而成的整套技术。尽管先前的工业革命也是依赖知识以及信息,但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特色在于“如何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利用在知识出产与信息处理及沟通的设施上,这是立异与立异的运用之间的1种积累性反馈回路”。[三]新信息技术已经经超出了单纯的利用工具的含意,是对于人类心智的扩展与延伸。“这是历史上的第1次,人类的心智成为1种直接的出产力,而不但是出产体系中的抉择性因素”。[四]此外,信息技术革命的分散速度以及影响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从二0世纪七0年代中期至九0年代中期,无非二0年的时间里,新信息技术的影响就已经遍及全球,尽管其分散速度也拥有选择性以及不均等性。选择以信息技术革命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并不是象征着卡斯特赞同技术抉择论。在他眼里,技术抉择论的窘境在于问错了问题,由于技术就是社会,2者其实不是互相抉择的瓜葛,而是1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互动性瓜葛。1方面,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生是技术、经济、国家与社会繁杂互动的结果,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变迁也与经济转变、社会变迁互相影响,繁杂地交织在1起,共同形成了当前世界的社会见貌。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拥有5个核心特征:与信息亲密相干;信息技术的影响遍布个人与集体存在的所有进程;网络化逻辑形成任何使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或者瓜葛的重要逻辑;以弹性为基础,拥有独特的从新构造能力;特定的技术逐步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技术所施展的气力和技术贯穿糊口与心灵的程度,超出了先前历史中的任何技术。信息技术与经济、国家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形成了1个繁杂矩阵。其中,新经济的显现就是这个繁杂矩阵中的1个子矩阵。新经济显现于二0世纪最后二五年里,主要源起于美国,但很快便传布到欧洲、日本、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特定的发展中地区。这个全新而独特的经济系统之所以会在二0世纪最后二五年呈现,除了了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不可或者缺的物资基础以外,公司与国家(或者不同层次的政治实体,如区域或者欧洲同盟)也施展了症结的推进作用。其中,“公司是由获利力和股票价值的增长所推进,而不是由出产力所推进……政治机构遭到1组更广泛的价值与利益塑造,会在经济领域上偏向于将其经济组成部份的竞争力极大化”,[五]因而,推进公司的获利力与推进国家的竞争力,才是技术立异与出产力增长违后的真正抉择因素。于是,技术变迁、公司能力与国家机构共同创造并塑造出1个新的全世界化经济。信息化、全世界化与网络化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称其信息化主要是由于“在这类经济体内,单位或者作用者(不管是公司、区域或者国家)的出产力与竞争力,基本上是看它们能否有效出产、处理及利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而定”。[六]在新经济显现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结构为信息资本主义。称其全世界化主要是由于“出产、消费与流通等核心流动,和它们的组成元素(资本、劳动、原料、管理、信息、技术、市场)是在全世界尺度上组织起来,并且若非直接进行,就是通过经济作用者之间连接的网络来达成”。[六]至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则是由于在新的历史前提下,出产力的促进与竞争的延续,都是在企业网络之间互动的全世界网络中进行”。[六]在卡斯特看来,信息是新经济的首要构成基础。新经济是1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社会———经济系统,其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转变成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技术范式,使患上成熟工业经济所躲藏的出产力患上以彻底施展”。[七]因而,这类信息化经济并无违抗工业经济的逻辑,它依托技术的深化将工业经济纳入其中。换言之,工业经济必需变患上信息化,否则就会崩解。与世界经济相比,新经济“乃是其核心成份拥有轨制性、组织性以及科技的能力,而可以即时或者在特定时间内以全世界为范围而运作的经济”。[八]在世界经济中,资本累积是在世界各地进行,而在新经济里,全世界直接成为1个运作单位。世界经济最晚自一六世纪起便存在于西方世界,而直到二0世纪末,世界经济才真正变为全世界性的。尽管这类全世界化并不是遍布经济系统里的1切事物,但经过4个全世界化经济的核心组成元素,经济系统患上以在全世界层次上互相连接。这4个全世界化经济核心分别为: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跨国出产和科技以及专业劳工。讨论了新经济的信息基础及其全世界化特征以后,卡斯特指出,网络化是新经济的第3个首要特征,而这1特征主要体现于新经济体的组织情势中。“新经济体”是卡斯特反复使用的概念,特指新经济的主体,既包含国家、区域、同盟,也包含公司和公司的网络、网络国家等。这1概念不但体现了全世界经济中新的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蓬勃兴起,还体现了新经济的主体已经经逾越了地舆、政治等区域性限制,逐步构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态。而网络企业则是这类新的网络化组织形态的最首要展示者。 2、网络企业与信息主义精神 网络企业是新经济的首要主体以及组织情势,体现了全世界规模内与信息科技革命相干的新组织逻辑。对于网络企业的分析不但有助于明确新经济的网络化特征,也是分析新经济组织逻辑的首要途径。这个新组织逻辑虽与当代的科技变革相干,但其实不受制于科技变革,它与新技术范式之间的汇聚与互动,形成了新经济的历史基础。因为世界不同文化及轨制的影响,这个新组织逻辑也会以不同的情势来出现本身。因而,卡斯特是在对于新经济的文化、轨制与组织的分析中开展其对于网络企业的钻研的,即是在文化与轨制的脉络中探究网络企业这1风行于新经济中的组织情势。文化、轨制与组织3者之间拥有亲密联络。在卡斯特看来,组织是“为了执行特定目标而发生的1套特定手腕系统”。[九]从动态演化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组织,即科层制以及企业。以科层制为代表的组织的最主要目标,乃是本身之手腕系统的复制,以企业为代表的组织的目标,则为塑造与不断地重塑手腕系统的结构。所谓轨制,则是“被赋与必要的权威,以执行有益于社会总体利益之特定任务的组织”。[九]至于文化,“基本上是通过在轨制与组织里的‘嵌入’来显示本身的”。[九]而组织逻辑就是文化、轨制与组织互相交织在1起的首要体现,这是由于:作为组织形成与行为的基本向度,组织逻辑既是文化的物资化出现,又是轨制性权威瓜葛的观念基础。组织轨迹是组织逻辑的历史性开展。二0世纪七0年代以来,全世界经济的出产与市场组织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呈现了7种组织演化趋势。这些组织演化趋势汇聚在1起,浮现了资本主义重构和从工业主义转向信息主义的组织轨迹,也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新经济的网络化的组织逻辑。这7种组织演化趋势分别为:从“大量出产”到“弹性出产”的转型;“丰田主义”①管理模型的胜利;中小企业承当的多向网络模式的兴起;“贝纳通模型”(在伞状合作之下的有出产执照———从属契约的模式,介于大公司垂直解组的转包支配以及小公司的水平网络之间,在供需方面是1组核心———外围瓜葛)的普遍化;策略同盟(即大公司之间的合作)的流行;从垂 直的官僚系统向水平式公司的转变。卡斯特指出,上述7种组织转化趋势尽管拥有相对于独立性,各自分散的历史时机也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互相影响,并共同体现了同1个基本进程———垂直的理性科层体制组织模型的解组。伴同这个陈腐、强大但过度僵化模型的逐步解组[文秘站:],依不同的轨制脉络及竞争性结构,各种模型与组织支配渐次呈现。而网络化形成这些模型以及组织支配的共同逻辑,这主要是由于:依托新技术范式所提供的信息气力,“网络可以在全世界经济的所有大街冷巷里成型以及扩张”。[一0]无非,尽管新技术范式在组织转化中施展了首要的影响,但上述7种新组织轨迹却并不是是技术变革的机械式后果。从时间上看,有些组织变革乃至要早于信息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张。因而,组织变革以及技术变迁其实是互相作用、互相契合的瓜葛。1方面,新型组织的网络化需求使患上信息科技的地位凸起,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患上网络化成为这些新型组织的症结逻辑。组织需求与技术变迁的契合以及汇聚,不但致使网络化成为新经济里竞争的基本情势,网络而非公司成为实际的运作单位,还终究使患上信息化—全世界化经济里的新组织情势———网络企业已经然显现。网络企业为“1种特殊的企业,其手腕系统是由各自主目标系统之部份交织而成的”,连接性与1致性是该网络的两种属性:连接性是指“增进组成部份之间的无障碍沟通的结构机能力”,1致性是指“网络目标及其组成部份之目标之间利益的共通程度”。[一一]网络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信息化全世界经济的组织情势,是由于其运作能够适应信息化经济的特征:能够发生知识且有效力地处理信息;能够适应全世界经济繁杂的几何情势;弹性10足,在文化、技术及轨制快速变迁的冲击下,能够在目标转变时,手腕也随着转变;在立异成为制胜武器的时期拥有立异能力。除了了新技术范式的影响以外,文化、轨制也一样对于经济组织的变革发生了首要影响。卡斯特以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企业网络为例分析了文化与轨制在东亚企业网络构成进程中的影响。他指出,尽管日本的以相互具有股分的公司网络组成的企业团体、韩国的由个人及其家族所具有的核心持股公司所节制的公司网络、和中国的通常由家族所节制的跨部门企业网络,分别是3种独特而基本的网络类型,但它们都以网络为基础,具有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组织情势拥有趋同性。至于企业组织模式的具体差异则主要牵涉轨制的差别,也即国家在历史及工业化进程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卡斯特指出,近代历史里,主要差异是日本式国家与中国式国家之间的差别,而从二0世纪后半叶起,“发展性国家”的作用开始凸起,并且,国家干预的特征与企业组织情势的变化互相呼应,共同增进了企业组织的网络化。文化与轨制既是网络企业构成进程中的深层动因,又是网络企业存续以及发展的现实支持,为了阐明在历史上引起这1经济组织新范式的文化—轨制转型的本色,承接韦伯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卡斯特将经济糊口之组织情势下的新文化—轨制形态称为“信息主义精神”。依照韦伯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理路,即“逐渐地把那些从历史现实抽掏出来的个别部份形成为总体,从而组成这个概念”。[一二]卡斯特抽掏出来的与信息主义精神有关之历史现实的元素主要为:企业网络、技术性工具、全世界竞争、国家、网络企业的呈现与巩固。那末,将这些元素粘合在1起的文化黏胶是甚么呢?或者者如韦伯所说,能够解释这类现象的观念违景是甚么呢?信息化全世界经济中,因为资本主义依然是安排性的经济情势,因而,累积的公司精神、消费主义的新生需求、国家及民族—文化集体认同的确认依然施展侧重要的观念性影响。然而,这些都还远远没有揭露出信息主义的伦理基础———信息主义精神。这是由于“历史上头1次,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不是1个主体,也不是集体……单位是网络,由许多主体及组织组成,并且不断修正以成为能够适应支撑环境与市场结构的网络”。[一三]因而,对于信息主义精神的分析必然要同网络结合在1起。那末,将这些网络粘合在1起的伦理基础是甚么呢?卡斯特认为,信息主义精神是1种文化符码,“它由许多文化、许多价值、许多规划所组成,穿越了介入网络的各种成员的心灵,影响了其策略,跟着网络成员的步调而变化,并且跟着网络单位的组织与文化的转变而转变”。[一三]它拥有转眼即逝性,“是经验与利益的拼凑,而非权力与义务的宪章”。[一三]它还拥有多维度的虚拟性,尽管在网络中它体现1种物资气力,塑造与实施强大的经济决策,然而因为它的转眼即逝性,又没法被凝结为特定时间及空间的文化符码。信息主义精神是1种“创造性损坏”的文化,就这1点而言,它与熊彼特的“立异理论”以及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有了某些相通的地方。 3、信息化社会的工作与就业 与新经济及网络企业相同,信息化社会中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也遭到了技术、文化与轨制的共同影响。尽管信息技术革命的全世界性扩大使患上信息化社会独有的就业与职业结构展开时确切有共通的趋势,然而因为不同国家文化与轨制系统的差异,就业模式与职业结构出现出多变样貌。为了更好地分析这1转型进程,并揭露出技术、经济、文化、轨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卡斯特以形成全世界经济核心的7大工业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及加拿大)一九二0年—一九九0年年间②的相干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这些国家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进程,并以代表信息化社会两种模型的美国与日本的相干数据资料为基础,对于二一世纪早期的转型趋势进行了预测。卡斯特指出,一九七0年代以来,7大工业国就业结构的演化尽管都拥有制造业就业缩减以及服务业就业增添的特征,但却遵循两种路径:第1,制造业就业迅速缩减,出产者服务的就业比率与社会服务的就业范围迅速扩张,其他服务业流动的就业依然保持必定范围;第2,依然保持必定的制造业就业比例,包含出产者服务在内的某些服务业流动被内化于工业部门之中,社会服务业就业的增长比较迟缓,并保持必定范围的配送服务业就业人口。同时,统计资料显示:除了了日本以外,所有其他国家全都表现出信息处理就业比例增添的趋势。无非,与朝向服务业就业的趋势相比,就业结构迈向信息就业的前进步履至关缓慢,到达的水平也较低(一九九0年,7国的信息处理———商品处理就业比率全体都小于一)。这表示,“即便信息确切是经济运作以及社会组织的症结要素,也不表示多数工作都是(或者将是)处理信息的工作”。[一四]从职业结构来看,7大工业国的职业结构普遍存在信息化内容提高的共同趋势,即最显明的信息化职业(经理人员、专业人员以及技师),和整个“白领”职业(包含销售员与事务员)的相对于比重增添。固然,因为各国文化与政治系统的差异和工业化进程历史时机的不同,信息化社会的职业结构也出现出多样化的样貌。7大工业国中,美国与日本就分别代表了两个极端,这特别体现在其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趋势中。在美国,尽管制造业就业衰减的趋势可望缓解,并且某些制造业的职业种别将会增添,但主要的新工作将会呈现于企业服务、医疗保健服务、零售业和教育服务等服务业部门。尽管职业阶层系统顶端增添的数量比较显着,但未来信息化社会中美国的职业结构依然拥有稍微朝向职业两极化的趋势。在日本,除了了 农业就业的激烈衰减以及企业服务的迅速增长之外,其就业结构预期会继续保持至关不乱的结构。职业结构方面,最重大的变化将是专业以及技术性职业比例的增长,经理人员以及事务员会有小幅度增长,务农人口范围缩减。依据上述分析及预测,卡斯特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就业与职业结构的特征为:“农业就业逐步凋零;传统制造业就业的不乱衰退;出产者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的兴起,前者强调的是企业服务,而后者则强调医疗保健服务;作为工作来源的服务业流动日益多样化;管理、专业以及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添;事务员以及销售员组成的“白领”无产阶级构成;零售业就业所占比例显着且相对于不乱;职业结构的顶端以及底层同时增添,出现两极化特征;职业结构跟着时间而有相对于的进级,需要更高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职业所占的比例,增添的速度比低层次工作的增添还要快”。[一五]然而,概括出信息化社会就业结构的特征其实不象征着所有国家的同质性。斟酌到文化、轨制、历史和全世界经济体的互相依赖,结合对于7大工业国就业与职业结构的分析,卡斯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信息化模型假说。第1,服务业经济模型,以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业就业基本解除,制造业就业逐步降落,服务业就业范围延续扩展;第2,工业出产模型,以日本及某种程度上的德国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就业依然保持在必定水准,各种服务流动中,出产者服务的地位10分凸起。法国处于这两种模型之间。意大利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许可以归为第3种模型:强调不1样的组织支配,奠基于中小企业网络,适应于全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动的状态。收场了对于信息化社会中就业与职业结构转型的考察以后,卡斯特接下来探究了新信息技术对于劳动进程自身及就业水准的特定影响。他指出,新信息技术正在从新界定劳动进程与劳工。因而,依据信息技术影响下工作以及组织转化的经验钻研,他建构出了信息化工作范式,即取决于信息化出产进程特性的信息化劳动进程:从创造价值的向度来看,信息化工作的类型包含指挥者、钻研人员、设计者、整合者、操作员和被操纵者;就创造瓜葛的向度来分析,信息化工作类型主要包含网络工作者、被网络连接者和被隔离的劳动力;轨制抉择的向度方面,信息化工作类型主要包含决策者、介入者和执行者③。另外,信息化经济中还呈现了工作模式之分叉与劳动的两极化。主要表现为:尽管在最活跃部门中,有至关数量的工作技术进级有时也提高了薪资以及工作前提,但在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中,都有大量工作被自动化所取代;从新技巧化的职位日趋提高其所请求的教育程度,不管是1般性或者专技性的教育,而因为教育自身的高度区别性,劳动结构出现两极化。对于于信息技术对于就业的影响,卡斯特质疑了“无工作社会行将到来”等种种声称———因为信息技术对于工厂、办公室与服务业的冲击,无工作社会正在出生。他指出,跟着技术的进步,以更有效力的出产工具取代劳动,确切有从1种流动转移到另外一种流动的趋势。如工业社会中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使大多数传统的制造业工作体验到农业劳动阅历过的相同命运。但与此同时,新的工作也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呈现在高科技制造业和更显着的服务业。信息技术自身尽管不是失业的缘由,但信息化范式会使工作的性质和出产组织产生深入的转化。1方面,工作的质、量和性质会产生变化,另外一方面,在性别、工作场所及工作方式上也会有变化。弹性工作者便是信息化经济中呈现的新类型的劳工。与传统的以全职工作、清楚的职务分派,和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涯模式为基础的工作情势相对于,弹性工作者主要体现为兼职工作者、临时工和自雇工作者等,其工作方式与时程日趋多样化。卡斯特引用了马丁·卡诺伊的分析,指出弹性工作的弹性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其实不受限于全职工作每一周工作三五~四0小时;就工作不乱性而言,是任务导向的工作,其实不包含对于于未来就业的许诺;工作地点完整或者部份是在公司之外之处;雇主与受雇者之间的社会契约不同于传统模式。固然,从全世界规模来看,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在工作支配上尝试采取不同情势的弹性,这主要依其劳动立法、社会安全与税制体系而定。 4、收场语 卡斯特的网络经济社会论主要集中于对于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的3维式分析,这与其所处的信息时期违景相契合。信息时期的到来,放大了信息技术对于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结构的首要影响,也使患上经济社会学的钻研不可防止地加入了技术的维度。其次,信息主义精神的提出承续了韦伯的钻研传统,是经济社会学对于新时期违景下钻研问题的首要回应。韦伯用“资本主义精神”概述了工业经济的文化动力,卡斯特则藉由“信息主义精神”揭露了新经济的文化符码。无非,2者的提出视角却截然不同。韦伯的分析路径是由下而上,遵循“理解社会学”的法子原则,卡斯特则是由上而下,契合了“实证社会学”的论证逻辑。另外,卡斯特的钻研拥有广阔的全世界视线。从西欧、拉美和北美,再到亚洲以及非洲,对于世界各地的体验游历使卡斯特取得了广阔而宏大的全世界视线,从而使患上对于全世界化经济的分析游刃有余。最后,卡斯特的网络经济社会论拥有经验数据的严密支持。“不像未来学家的着作那样过于玄妙,不像学界新锐那样才气横溢却漏洞不少”,[一六]在《网络社会的突起》1书中,卡斯特借助大量的数据、图表、附录资料论述观点,其论据的充沛性,为其他经济社会学家所不及。固然,卡斯特的思想观点也面临着种种质疑。国外学者如史密斯就认为,虽然卡斯特否认,但他的观点确切是技术抉择论,并且,在卡斯特的宏大理论体系中,行为者及其行为的气力却被大大疏忽。[一七]国内学者如谢俊贵提示读者注意,在卡斯特的信息社会学理论中,“某观点和他对于某些社会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某种显明的特定意识形态的颜色,有的还多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内容”;[一八]崔小璐则指出了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单向度偏向” 网络经济论文: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趋势 【摘要】网络经济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站在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信息经济”;而从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看,它又是一种“知识经济”。在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下,会计的发展呈现出八大趋势,即会计观念日益更新;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拓宽;会计管理职能强化;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会计教育立体式发展;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会计变革 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种“即时联系”正在使整个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观念、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操作手段、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 一、网络经济概述 关于网络经济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说,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从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来说,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从信息网络作为第四代传播媒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媒介经济”。但不管怎样,其基础都是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络。CISCO公司主席谈到,目前互联网已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更主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成为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认为: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应是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经济。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技术产业又可分为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媒介三大产业;信息服务业则包括新闻、咨询、、电信和网络等。网络时代的所有企业都将依靠网络生存,并推动各种产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当代社会的工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我们知道,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是一种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 二、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的八大趋势 (一)会计观念日益更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当人类迈入网络经济社会后,会计的思想意识将随之而改变。因此必须运用全新的思维,创建和树立一系列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会计观念。 1 树立增值观念。我们知道,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会计工作大都围绕利润展开。然而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除了追求营业利润外,更多的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会计主体必须树立增值观念,将增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定期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受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2 树立风险观念。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高科技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大,这无形中也给会计带来了风险。因此,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必须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列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事项中的内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会计风险。 3 树立全新资产观念。网络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将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对知识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力资源而是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这些新型资源予以资本化作为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也将由出资者独享转变为包括企业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等共同分享的权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资产应当是包括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在内的全新资产。 4 树立创新观念。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即指对某些领域、行业的改进、拓展和革新。在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会计界必须树立创新观念,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学存在的难题,又有利于适应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 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在网络经济下,网络这一工具的应用和普及将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1 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的是现有投资者,主要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要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以此增强其发展潜力。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便捷的网络时代的特点,潜在投资者从企业获得信息将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只需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进行相关搜索,即可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信息的获取将更加便利,不象在传统媒介下,投资者必须找到公司财务报告和某些重要的申明等书面资料才能获取信息。这就是说潜在投资者成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2 从提供的会计信息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会计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着重相关性。网络时代下,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策,因此,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而且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具备以下特征:(1)面向未来,即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及新型的财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2)实时披露,即要求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系统,利用网络随时向外提供信息,来满足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进入企业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情况的需要。 (三)会计对象范围拓宽。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只有明确了会计的对象,会计实务工作者才能准确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分清会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界限。当前,我国会计学界有关会计对象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这种观点下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然而,当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具备先进知识和良好创意的人才竞争,人的因素或者说是智力的因素在企业中逐渐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范围明显扩大,作为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而且要包括可能发生的;会计事项不仅包括企业的货币性运动而且不排斥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另外,对会计对象的细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也应根据形势的发展予以扩充、更改和重新界定,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例如,网络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资产要素范畴势在必行。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的内容也要作出变动,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四)会计管理职能加强。按照目前我国会计学界的流行解释,会计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功能,它是随着会计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对会计职能的研究曾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但至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要想完整地把握会计的职能,就必须认识到会计职能的基本内核在不同的时期是没有变化的,惟有其实现的深度、广度、精度会因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而逐渐提高。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的快捷便利,使得财会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既能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又能及时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准确强调和正确决策。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职能应表述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其中反映职能就是指将会计工作的结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这和传统经济下会计的反映职能几乎是一致的,但有了网络的帮助,企业反映的信息将会更加详细、实时、全面。管理职能是指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需要,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它又可分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具体内容。随着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会日渐提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进而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将日益明显。因此,如果说反映和监督概括了传统会计下基本职能的话,那么从会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来看,反映和管理无疑是网络经济下会计客观存在的功能。 (五)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一般来讲,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会计帐务处理的具体步骤,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会计业务时所采用的业务技术方法,如对长期投资收益所采用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所采用的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会计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得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发生相应改变。例如: 1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程序和方法随全新资产观念而发生变化。传统工业经济下,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相应地利润也要按投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一基础必将发生变化,致使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也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利润的形成到底是归结于资本还是人才,在工业经济中常常难以确定,拥有同样资本的企业由不同人来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是盈利得到良好发展,或是亏损陷入重组的境地。因而,“利润来源于资产的使用而非占有”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力资源在利润形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网络经济下,拥有丰富知识的人的劳动更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利润分配必将在出资者和经营劳动者之间进行。二者共同承担企业的风险,共同分享利润,从而使得企业对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2 经营成果计算重心受增值观念决定由利润转向增值。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核算的中心,它着重反映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获利情况,相应地,损益表成为核心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下,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经营目的是谋求参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利益。所以受益者不限于政府、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社会的其他群体也将成为企业的受益者。因而企业要定期编制增值表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个贡献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表有望成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中心,对增值表及其相关要素的核算将成为网络经济下会计核算的一大重要内容,其核算程序和方法必然需要创新。 (六)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在网络经济下,信息量是以“爆炸”的方式进行增长的。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对经济事项的处理及时、准确。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的手工操作及简单的电算化操作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因而只有采用网络化操作,才可以满足网络经济下信息量大、数据处理成本低的要求。具体地讲,会计操作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看,随着数据库和网络的出现,数据的输入不仅更加便捷,而且 还可以实现历史数据、分析数据和未来预期数据的结合,实现会计数据与其他任何必要数据的结合。原来那种依赖会计自成体系获取原始数据的手工输入方式,必将被网络各终端自动输入数据所替代。对会计人员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把数据取到手,而是怎样对输入数据进行组织以及确保其真实可靠,会计网络化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难题;(2)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储存看,一旦各种数据通过网络输入,则可以建立数据库,加工、储存各种数据。这就意味着只要库中确定了数据的结构方式,以及相应的运行程序,数据将按需要自动生成。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数据,数据的结构方式不再仅仅以会计数据为要素进行组织,而是尽可能对各种数据,按各种可能的、并对决策有用的关系进行组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下数据加工、存储的不便利和繁琐;(3)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看,由于网络的存在,数据的输出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数据的共享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会计数据的传播媒介也将发生根本变化,网络或网上传播将改变过去单向由企业决定传播的特点,数据用户可以提出特定的数据传播要求,以此实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双方主动式要约。而且信息用户不再是单纯的被加工数据的使用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重组数据结构。总之,会计操作手段的网络化可能使会计的基本功能由记帐、算帐、报帐转化为数据组织;可能使单纯由企业完成数据的加工、传输转向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共同加工、传输,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式的过程。 (七)会计教育立体发展。我们知道,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从事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要特征之一的新型经济的人员越来越多,可供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服务性工作岗位和业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为会计工作的作用发挥与功效显现提供必要与可能,而且为会计教育赢得了纵深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并为之创造和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和经济支撑。 目前,我国财会人员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直接反映了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1)从思维方式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认为只要按法规、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一套帐做好,把会计报表编制出来,就算完成任务,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因而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财会人员的基本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帐、算帐、报帐上。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的企业管理者。(2)从知识结构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会计以外的如经济、法律、企业组织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挥。加之知识老化、滞后,理论同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结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我们知道,高素质的人才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种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富有变革和管理的能力与胆识。为此,会计教育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同时要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使会计人才不仅具备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具有融通并应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当然会计人才的形成也有待于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洗礼并显现出其才能与比较优势。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职业道德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强、具有风险与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管理型复合会计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在会计教育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此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力量的加强应同时兼顾,并协调融洽,由此形成“市场———教育———政府”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运作机制和包括大学、企业、政府在内的多元化会计教育主体。(1)就政府而言,其管理品质的高低将成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网络经济与会计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对会计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管理方式及采取的政策举措,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会计教育的发展水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应成为会计教育的主体之一,而不只是扮演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2)就企业而言,在全球化经济中开展竞争,需要知识支撑其未来成长和强化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即一方面企业有可能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从而实现知识资本产业化,并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与政府、大学等部门的联合,加强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督促,有利于会计教育的发展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成长;(3)就大学而言,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完善和变革现有的会计专业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充实和更新课程与教材内容,改进和发展教育媒体及传播知识的方式,并明确划分会计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向,使走出学校的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八)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不断拓宽,部分资金活动呈现出无序状态。加之经济领域法制建设的滞后和经济监督的弱化,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经济现象和很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违纪企业逐年增多,经济犯罪方式多种多样,偷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与会计监督乏力直接相关。而造成会计监督乏力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是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自己不愿意或受单位领导意志所左右而不能够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社会会计监督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能真正担负起“经济警察”的职责。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而赋予了会计监督更为重要的使命。在这种新形势下,会计监督的内涵正在发生变革,较之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因而,网络经济下,必须对会计人员重新定位,使其能以公正的态度来均衡的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内审机构不健全,内部监督力量弱的问题。此外,面对网络经济中出现的纷繁复杂 ,! 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使注册会计师真正成为具有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的“经济警察”。 网络经济论文:从网络经济看当前美国“新型衰退 美国新经济近期正陷于1场使人费解的“新型衰退”。能否实现“软着陆”?能否顶住“下滑期”继续扩张、从而继续刷新周期超长的记录?今年美国股市会否反弹、程度如何?会否影响中国等,都是经济学界、政策界以及企业界难以躲避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经济角度,试就新型衰退的违景缘由以及开展机制作较系统探讨,继而就“新型衰退”“新经济”以及“新周期”的前景发表1点意见。 “网络(本钱)节俭”致使劳动出产率空条件高 “新经济”是“正在构成中的(网络)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劳动出产率空条件高。因特网使患上产品设计的本钱惊人低廉,空前减少了大量库存的必要性,提供了同时针对于千百万顾客并同他们及时沟通的便捷途径,削减了提供各种服务以及文娱的本钱,并匡助公司本身胜利地进行了“减肥”,减缓了公司之间传统“零以及博奕竞争”的冲撞性质,使患上“合作竞争”蔚然成风。新经济将出产可能性曲线的两轴由一国推向n国,各种无国界经济以及全世界网上经营实体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效益。 所有这些首先都会形成至关可观的本钱节俭。美国布鲁金斯学会1项钻研成果表明:因特网给美国人带来的本钱节俭,高达每一年二000亿美元,至关于国民出产总值的二%,每一年可以提高劳动出产率0.四%!这个递增率在一0年中能为普通美国人年增添四%收入。 从七0年代到八0年代,美国劳动出产率1直趋于滑坡,徘徊在年增一.五%的水平;而九0年代以来年递增速度1直维持在三%摆布。即便是去年第4季度国民出产总值增长率仅为一%时,劳动出产率仍在以二.二%的速度增长。 “信息型乘数加速数”致使“股市延续爬升” 劳动出产率提高增强投资“信念”,信念又借助因特网成倍地放大。“因特网乘数”的1个因子是“同步传递效应”,1个人以及另外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够及时沟通;第2是“同目标反馈效应”,“投资机会”等信息能够辐射状地点对于点直接转达,从而能够在全世界规模内引发目标相同的投资等决策。例如,NAVIGATOR阅读器1上市,就1度连涨好几个“停板”。而传统前提下,因为信息转达的非及时性以及散布的非均质性,投资者反映常常前后不1、偏好各异,从而很容易互相抵消,大数定律容易起作用。 投资信念倍增机制的结果是美国投资长时间超高速增长。一九九二年之后,美国信息技术投资按实际数字算,每一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一九九七年之后增长更是急剧,增速高达二0%以上。这其中,因特网乘数作用很大。固然,经济学上所谈的1般的“投资乘数”也是首要因素。 投资急剧增长带来股市长时间“牛市”以及经济高速增长。一九九一年春季之后美国开始呈现“经济延续繁华”以及“股市延续爬升”延续并存局面。股市看好致使“财富效应”,刺激个人消费,反过来又增进经济扩张,构成1种“良性”的循环。这其中,经济学所谈的“乘数加速数”问题,也被信息网络服务化或者者说因特网所放大。 因特网还使美国的投资以及股市空前民主化,构成1种“全民炒股”的热潮。网络深刻千家万户,股票、期货以及期权,甚至各种跨时空的信息期货等繁杂投资,如股票指数期货,远期外汇交易等,普通人均可以借助电脑软件以及有关投资机构,让业务操作变患上轻松以及简便。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为争取以及挽留人材,常常也采用分享期权的办法。所有这些,致使美国股民人数由九0年代前的三五00万猛升到最近几年的八000多万。 二000年三月股市高峰时代,美国股市市值已经占国民出产总值的一八一%,远高于九0年代初的六0%,增添了二倍;股票投资的收益,也由一九九二年的一二七0亿美元,激增为一九九九年的五三五0亿美元,上升了三.二倍;道琼斯股指由三000点冲破了一0000点大关,有人乃至预计能够达到三0000点;而同期国民出产总值只上升了一倍。 “网络化调控”为“延续繁华”推波助澜 新经济10年扩张进程中曾经3度企高。在这3轮扩张中,信息化以及全世界化调控的作用已经经施展首要作用。与“新经济周期”相伴同的是新型的网络化调控举措以及机制。 第1轮扩张是在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五年,宏观当局主要的调控手腕应当说仍是货泉政策同财政政策松紧搭配,尽管主要是盯住利率而不是货泉总量。一九九三年财政上推出了增收节支政策。为减轻该压缩政策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消极影响,美联储及时降低了利率以刺激企业投资。 第2轮扩张始于一九九五年第2季度。当时经济增长态势很好,速度高达五%,失业率已经大幅降到四.八%。按传统,只要失业率低于五%,通货膨胀就会仰头,因而有必要提高利率避免经济过热。但调控当局并无沿袭保守,相反是抉择不加息。理由是:在那之前对于高新技术(主要是信息网络产业)年复1年的巨额投资刚开始获得回报,随意刹车必将使之受挫。这个抉择后来被证明无比地明智。 第3轮是一九九八年第2季度前。当时经济已经有所压缩,增速缓解已经势在必行。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暗影下,美国两种国债利率下调,并连续3次降息,以保持经济扩张。但货泉政策作用此时已经无比有限。延续增长患上以保持的1个首要缘由,是应用外贸赤字鼎力吞进亚洲便宜资产,以缓释通货膨胀压力。价廉物美的进口资产刺激了美国的消费以及投资,实现了没有通货膨胀的增长。 另外一个“全世界化”举措是重振武器出口。冷战后美国“大裁军”已经致使军费在GDP中的比重由八%降落到五%下列。但因需要新增长点,“鸽派”形象已经再也不必要,于是,一九九八年第2季度的“伊拉克查核”,甚至“第2次海湾战争”,一二月的“沙漠之狐”行为,一九九九年三月后对于南同盟长期的“空中打击”,等等,都相继出现于世。一九九八年第2季度,美国经济“借劲”后当即开始爬升,道琼斯股指从九月的八000点迅速地飙升到一一000点! “网络亢进”以及“石油冲击”致使“乘数加速数”逆向 新型的宏观调控、异样兴旺的股市、高新技术的魅力、网络媒体的炒作、乐观的利润预期以及相继而来的财富效应,使患上人们对于于网络等高科技股的投资到达几乎痴迷的程度。其结果之1是“虚拟财富”迅猛飙升。据估量,从一九九五年到二000年初,美国股票价格的上涨使美国社会的总财富陡增了一四万亿美元。纳斯达克股价1跌再跌后,市值还是实际利润 的一七二倍。 在投资扩张进程中,信息型“乘数-加速数”的微观作用也10分首要。比方,投资人同时从网上了解到:在新发现的景色点投资,确定有奇迹般的盈利前景。于是当即趋之若鹜到那里去开办旅馆。地皮以及其它要素瞬刻被哄抬到难以置信的高度。本可以作为按捺信号的价格,在被网络炒作等扭曲了的“市盈率”以及“财富效应”中也被雾化。加上决策过于匆忙,新技术不肯定性又强,投资人很难从高速列车上镇静下来。雅虎股票的市盈率高达一000倍,按说早已经物超所值,但却仍旧为投资人所追赶。 这类情况在网站等信息服务领域更加显明。风险投资公司等投资人,通常都不忌用“金娃娃”价去买1组“泥娃娃”,由于坚信其中必有1个往后可长成金娃娃,虽然泥娃娃在成长时间内无不“烧钱”如纸以及挥金如土(媒体以及注意力是生命线)。但是,这样的组合式风险投资人最终有多少?恐怕相当首要。风险组合投资人喂出的“钱”,毕竟来源于真实产业的利润,而且终究需要(跨时空的)回报。 劳动出产率在很长期内解决了“豢养利润”来源的问题。然而,如果新的相似“阅读器”的“技术-商业立异”迟迟不能跟进,如果真实经济遭受国际冲击,如石油价格上涨等情况,风险投资继续豢养的投资的底气、信念以及热度就都会产生逆转。于是,网络乘数加速数又会在相反的方向上,成倍地为投资以及经济降温以及减速。“无网不胜”便成为了“谈网色变”。可能的金娃娃也被当作泥娃娃被抛来抛去。纳斯达克市场上“搜虎”等中国网络股面临摘牌困境,或许是凸起例子。 新型衰退的1个外在引爆因素,可以说是石油价格冲击。一九九八年全年,欧佩克原油的平均价格为一一.八美元;一九九九年全年,平均价格为每一桶一七.二七美元,而二000年则上升到二七.一七美元,升幅高达五七.三%。一九九八年最低价格曾经跌破每一桶一0美元下列,而二000年,最高每一桶竟为三八美元!这对于美国整个工业体系以及消费体系是1个繁重打击。 “新型衰退”界于虚拟经济以及实际经济之间 因为资源本钱激增,新的立异尚在酝酿,人们对于于信息技术投资的太高指望开始矫枉过正。联邦当局没有也难和时补救。二000年,信息技术投资已经经只比上年增长一0%。比之前大约减速一倍。从第2季度开始,国民出产总值增长速度也显著放缓,增长率已经从半年前的八.三%峰值降落到五.六%,3季度为二.二%,4季度进1步则为一.0%。 按传统指标体系,美国经济固然尚无陷于衰退。最低增长率1直不曾经为负数,更不用说连续两个季度。但是,因为投资锐减速度以及经济增长减速落差太大,也因为股市等虚拟经济层面的反映更是加倍,这类“增长型减速”对于于经济的震撼,正如咱们近几个月来所看到的,的确是异样强烈,决不亚于1场传统意义上的普通经济衰退,乃至应当说其震撼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1点无妨看看落差的情况。一九九九年底,美国的国民出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高达八.三%,名义增长率更高达九.七%!比一%要高出许多倍。就股市而言,纳指1年中下跌了六0%还要多,标准普尔指数跌了二0%,道琼斯股指也跌了一0%。这些情况按传统经验看,都是使人谈虎色变的。 对于于这类非负增长但减速很大的周期现象,国内外1些学者提出了“增长性衰退”的概念。其含意是指:经济波动跌离了长时间增长的趋势水平,尽管还不是负数。这个概念在分析新经济周期时,应当说至关首要。但依据这次新型衰退的新情况,无妨可以补充以及强调三点:一.“新经济”违景;二.强调(虚拟经济波动)落差显著以及震撼巨大;三.不排除了可能的负增长。无妨暂且称之为“新型衰退”。 “新型衰退”是信息网络经济前提下开始呈现的1种界于虚拟经济以及实际经济之间的1种“准衰退”。其开展机制是以“网络投资信念”等为中心,震源并不是不能脱离真实经济。例如一九八七“股灾”,就曾经先在股市、债市、汇市等虚拟经济层面暴发,然后迅速地向实际经济渗入,引起了1轮技术经济、市场经济以及政府经济的调剂。然而结果却有惊无险。道琼斯股指日降幅尽管远远超过三0年代大危机的“黑色的礼拜1”,然而经济却坦然无恙。无非这次“准衰退”倒是同真实经济紧密相联。除了了房地产市场这个传统领域是个例外。 网络等IT行业在“新型衰退”中首当其冲 “新经济周期”从某个角度看是以信息网络投资信念为发念头的。网络业、电脑业、通讯业和其它IT行业在新周期中所患上到的投资份额显明备受青睐。信息型乘数加速数对于这种投资的作用也尤其显著。因此,当经济逆转的时候,这些多余较重的行业备遭冲击这1点,应当说不难推知。但所遭遇冲击的强度以及影响的规模,依然值患上分析。 从股市看,情况是无比严峻的。与各自历史高位相比,“新型衰退”先后1年摆布时间里,道指已经下跌一六.二%,标准普尔股指降落二五%,而比较集中地体现高新企业、中小型立异企业以及风险投资情况的纳斯达克股指,则降落了六二.五%。据统计,股市兜售浪潮已经经使美国股市市值减少了七七二四亿美元。跟着纳斯达克股市全线下挫、新股发行锐减、传统企业削减广告开支,许多网络服务型的新型公司的盈利模式几近全线崩溃。 无妨以雅虎为例。雅虎几近是因特网的代名词,其股价从二000年每一股二00多美元,下跌到当今的二0美元,公司市值也从九三七亿美元下跌到九七亿美元,仅仅是其峰值时代的一/一0。为此,三四位曾经经为雅虎股票评级的分析家中,已经有一九位将其等级从“持仓”降为“卖出”。而在那以前不久,莱曼兄弟公司已经经将其等级由“购进”下调为“持仓”。雅虎预计的二00一年的收入大致同支出持平。这象征着每一股股票的收益将降落到零。而此前华尔街的预计是1季度每一股盈利五美分,全年收益三六美分。而若拍卖网站,每一年的总收益将会从当初的二七00万美元陡降至五00万美元摆布。 其它首要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全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康柏公司,其股票今年第1季度的盈利是每一股一二美分至一四美分,营业收入在九0亿美元到九二亿美元之间,而此前预期的盈利是每一股一八美分,营业收入应该在九六亿美元。为节省一亿美元的开支,该公司今年三月一五日已经经宣告裁员七%,即五000名雇员需要下岗。最著名的CPU厂商因特尔公司最近半个月也宣告,在今后九个月内裁员五000名员工,至关于该公司员工总数的六%。其它IT公司,如思科、爱立信、微软、甲骨文、摩托罗拉等也都发表过盈利警报并宣告要大幅度裁员。朗讯科技公司今年1次裁员一六000人。亚马逊公司年4季度亏损六000万美元。二000年一月三一日宣告裁员一五%,即一三00人。 “新型衰退”属于“供应多余型”而非“通货膨胀型” 过去510年中,经济周期大体上都似曾经相识:数年增长时间过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加速上扬。于是联储提高利率紧缩总需求。需求被压缩后,企业库存会积存,于是减产裁员,经济随即衰退。接下来,联储又会降低利率。于是需求又回升,产出也会增长,新1轮经济增长从新开张。对于于这个套路,萨缪尔森曾经戏说过,美国的经济衰退带有“华盛顿联储制造”的印记。 而这场“新型衰退”却是因为供给多余而非需求过大(通货膨胀太高)而至。患上益于信息化以及全世界化,新经济周期中延续高速的扩张1直没有引发显明的通货膨胀。一九九九年初到二000年中,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还不到一.五个百分点;食粮以及能源开支之外的基本商品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更低。因而,面对于经济“过热”联储并无也不需要注重提高利率。从一九九八年到二000年两年中,美国短时间利率仅提高了一%。按战后标准,这类无比温以及的压缩,根本不该对于经济以及股市地震式反映负主要责任。 美国目前的“新型衰退”主要是因为供给方过度而因起。投资,特别是对于网络信息等产业的投资,多余程度的确无 比严重。全美网站如雨后春笋,人人建网欲不安于室,应当说是1种迹象。首先,不适量地寻求高新技术含量,企业常常以超过其出产能力提高所实际需要的幅度鼎力投资;其次,网络炒作以及股市哄抬等所致使的财富效应,也使投资以及超过了潜伏的经济增长能力。其结果是网络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孤军挺进,而那些需要真实经济来加以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最终会由于财源渐疏而忍痛扔掉养不起的“金娃娃”。 美国风险经济学公司以及全国风险投资协会近期公布的1个调查讲演表明:二000年第4季度美国风险投资为一九五.九亿美元,比上个季度二八二.二亿美元降落了三一%。这是一九九八年以来的首次降落。幅度之大、影响之深,可见1斑。 走出这场“新型衰退”主要靠“真实经济”调剂 过去五0年,经济周期属于“凯恩斯(长波)时期”,而现在的“新经济周期”则属于另外一个时期。经济“不滞又不胀”,是1个几10年不敢奢望的局面。由此来看“新型衰退”,着眼点似乎应当更多地放在真实经济方面,技术立异、投资配置、利润机制,可能要比联储当局的需求管理更加深层。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这次周期同五0年前的周期无比类似:那时“通货膨胀还不是问题,货泉政策在需求管理方面的作用也极为有限”。事实上,当时全世界只有一八家中央银行。 今年以来,美国联储在三个月内,已经经连续3次下调利率,共计一.五个百分点。仅次于一九八四年底上任主席沃尔克的记录,是一六年来力度最大的降息举措。降息的目的,如格林斯潘所言:改变衰退态势、振兴华尔街股市以及恢复消费者信念。 历史资料表明,从一九二一年至今,美联储总计连续(三次以上)降息一三次。1般说来,道琼斯股指在1年内平均涨幅为二一%,应当说无比灵验。独一的例外是大萧条早期的一九三0年,联储3次降息后,股指反跌了三五?t还多。一九七一年纳斯达克股指呈现后,美联储曾经经八次连续(三次以上)降息。数据表明,在随后的1年内,纳指平均上升三九.八%。最高记录包含一九八二年七月之后的飙升八一.六%以及一九九八年的七四%。 相比之下,这3次降息的效应目前看来堪称有点例外。头两次降息中间的二八天中,纳指微弱反弹了六%,第2次降息以后,反跌了三一%。第3次降息后当天,道指创下两年半来最低记录,纳指则跌了四.八0%,收盘一八五七.四四点。1些分析家认为,美国中央银行已经经不能挽救股市。结论虽早,但不可忽视。有识之士明白,只靠降息是不能挽救经济衰退的。日本的利率是零,但经济以及股市增长却是一六年来最低。 至于小布什政府的减税规划。或许可以说是远水难解近火。更何况,因为政治缘由,布什很难全身心投入去治疗克林登时代的“后遗症”。从经济上看,减税规划有助于美国经济由倚重制造业向倚重信息服务业过渡。这1点美国新任劳工部长发表过这类观点。一.六万亿美元的减税可增添家庭的可安排收入,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耐用品的销售。二00一年二月,美国就业人数增添一三.五万,其中制造业减少了九.四万,而服务业增添了九.五万。 对于于中长时间繁华减税富有建设性意义。布什演讲当天,不知是不是偶合,道指以及纳指分别上升了二.七%以及二.八%。应当说这主要还只是1种精神气力。 “新型衰退”在二00一年下半年有望全面好转 网络泡沫幻灭使企业以及政府都变患上更为苏醒,“新型衰退”中收缩产出、出清存货、裁减冗员、破产重组,都会使企业从速改弦更张。利率下协调减税会调剂利润以及分配机制,并有助于刺激消费。或许由于这些,近期已经经可以听到不少近乎复苏的动静。 首先,近期纳指已经初显止跌,预测已经无比看好。连续七周下跌以后,到三月中旬末,纳指总算有二%小幅回升。缘由在于:股民认为股市已经经跌无可跌,于是逢低吸纳。领涨股多为前几周表现不佳的科技股,如IBM、HP等,连刚刚宣告大裁员的摩托罗拉的股票也有微小回升。1些分析人事认为,股市最黑暗时代已经经由去,尽管反弹能否持久仍是1个问题。可能性大的1面是:股指已经经开始在目前的低水平波动筑底,以等待经济基本面总体痊愈。 三月中旬,“美国瑞士信贷第1波士顿证券”首席美国投资参谋盖尔文斗胆预测,二00一年年底纳指将会从新回升到三000点。他认为市场其实不缺资金,而只是缺乏信念。现金市场基金总额高达二000亿美元,是个有力的证据。 三月底,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师们已经经1改昔日的悲观论调,转而开始深信美国股市将会“卷土重来”。他们预测:到二00一年年底,标准普尔股指将劲升四0%,道指将上涨三三%,而纳指则将飚升八0%。这些大投资银行的资深分析师们相信,美国股市正处在恐慌性抛盘当中,悲观的预期同低利率等因素加在1起,能够为大盘上扬奠定基础。 其次,消费者信念指数半年来首次回升,经济的重头问题已经开始化解。该指数自二000年九月到达一四二.五点以后,到二00一年二月,已经经连续五个月降落,并且降低到一九九六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一月份,美国消费开支上升一%,二月份继续上升了0.三%,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三月二七日美国会议委员会的调查讲演表明,消费者信念指数已经经呈现回升。三月份该指数由二月份的一0九.二点上升到一一七.0点。此前分析家的预测是继续降落至一0四.一点。 个人消费开支在美国经济中比重高达二/三,既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复苏的首要动力。那之前,因为裁员,股市损失以及债务加重,美国人的消费支出普遍降落。即便在上1个圣诞节以及元旦期间,“购物旺季”也没有呈现高潮,相反却呈现滑坡,市场零售额居然下跌0.四%。目前全美家庭债务(分期付款以及典质贷款等)水平已经经高达一.五二兆美元,大约为一0年前的两倍。而国民储蓄率1直低(乃至负数)患上出奇。所以1遇不景气、预期收入锐减,消费就强烈反响。 最后,致使新型衰退的供给冲击因素———石油价格也已经显明好转。二000年八月,国际石油价格开始爬升,最高时曾经突破每一桶三八美元。但今年年初以来,石油价格已经经下滑,最低价格曾经跌破二二美元。固然,南北世界的油价之争,应当说始终值患上关注。 “新型衰退”与“新经济周期”前途 由上分析可知,“新型衰退”不但在时序上是新经济以及新周期的结晶,而且在逻辑上也是瓜熟蒂落之物。值患上反思的是:新经济周期实际上无比象一九世纪以及二0世纪初的商业周期。对照两种衰退可以看到如下典型模式: 不断延长增长周期常常会致使其它失衡,诸如 个人以及公司债务以及投资的过度等严重现象。1方面,因为容易受安全感假象的迷惑,加上(乃至1些经济学家也)以为繁华可以永远延续,因此有关贷款机构纷纭放宽贷款请求,消费者以及投资者也无穷度地应用借贷资本。另外一方面,因为受信贷和对于未来利润的连续预期的影响,投资增长似脱缰野马,资产价格飞涨也漫无边际。1个胜利孕育着下1个胜利。但接着在某个时刻,尤其是遭受真正的外部冲击时,投资过度就会原形毕露。最后,因为投资过度必将减少资本收益,公司必然会抉择削减资本开支。而消费者也会普遍感到债务压力太重,于是会增添储蓄。接着,悲观取代乐观,需求急剧降落。 但是,时期毕竟不同,新型衰退已经经超脱了传统境界。首先,技术、出产率、组织机制、主导产业群、干预能力以及国际联络等等,都已经经产生了大的变革。当年的钢铁、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如今都已经退居2线3线。战后美国“3大支柱”产业中,钢铁似乎再也不煊赫。第1大支柱汽车业的功课以及管理已经经完整今非昔比。汽车的信息化全世界化程度已经经无比惊人。在这次裁员风潮中汽车业至关凸起。尽管还不及包含电讯、电子商务、电脑业的IT行业。二00一年头2个月中,汽车业裁员三四九五五人,而IT行业的裁员人数四四八五一人。 使人费解的是第3大支柱产业建筑业。战后美国经济历次衰退的迹象有2:1是楼市不景气;2是减少货泉供应以压缩通货膨胀(前文已经分析)。而在新型衰退中,楼市却创维持了历史上第2高的销售记录。二000年一二月份,全美新居地产销售量呈现历史第2高记录,仅次于一九九九年。楼市既体现投资成效,也体现消费能力。由此可知,美国(传统)经济的基本面尚无坏到象股民们所耽忧的那种程度。楼市表现不错的1个缘由与新经济有关,信贷轨制以及新型典质贷款时空跨度较大,刚性较强。 “新型衰退”在存货调剂方面也体现着网络经济的作用。有求立供、供随求止的“零仓储”功课管理,已经在解除上个世纪福特制流水线遗留下来的“批量出产”的弊病。积存程度以及出清能力都已经经高出若干量级。存货销售之比,已经经过10年前的一.五0,降落到目前一.三一。而在IT产业,或者其它信息服务业,“产品积存”已经经为“能力闲置”取代。“零仓储”技术已经经至关可观。先进的公司平均产品批量仅为一0个摆布,而供货反映速度却在二四小时以内。至于服务类产品,出产以及消费原本就是同步的。这些不但会带来(仓储)本钱节俭,而且也会增强抗衰退能力。 值患上耽忧的问题在于,古典供应型经济周期,在低通货膨胀的前提下,颇有可能影响深远,尽管能够自我调理。1些专家认为,美国这次“准衰退”很象10年来日本所阅历的窘境,因而慢性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斟酌中长时间结构调剂,对于分析新型衰退应当说是必需的。但日本同美国的确是不可同日而语。日本的雇佣轨制、迟缓的提升机制、政府银行企业勾搭机制、公司的系列结构、市场的复辟情况、发明以及立异的维护程度,都没法同已经经网络化了的成熟市场经济的美国轨制的基本面相比。日本轨制变迁任重道远本不足怪。 就解脱危性能力而言,美国的直接融资能力远高于日本。而直接融资象征着较高的市场出清效力。市场补抛无疑要比规制调剂(实质是个政治进程)迅速。二000年初,美国人的股票资产价值,是其可安排收入的一八0%,而日本在顶峰时代,仅为九0%。。日本东京市中心故宫的地皮价值竟然可以超过美国加州所有的房地产价值,而日本居然曾经经能比整个美国值钱数倍! 从一九八七年“股灾”开始,新型衰退在美国经济中应当说已经经似曾经相识。只无非不象今天这样典型。依据以往情况看,新型衰退的波幅较大,频率也较实际经济波动为快,然而波长常常很难持久。目前美国最低季度平均增长率仍为一%,尚高于一九九五年2季度的0.八%。而那个增长率其实不曾经影响第2轮、第3轮扩张。 美国1些学者曾经乐观地提出过“经济周期消失论”以及“涟漪论”。“永久消失”确定很难。如果今年第3、第4季度美国经济真能痊愈,则象征着传统意义上衰退又1次为新周期所防止。本轮扩张周期的长度记录将会被进1步刷新。而如果石油价格再度冲击,新技术新盈利模式迟迟不能出台,再加之联储调控失误,则美国经济也完整有可能堕入传统指标体系所说的那种衰退。无非即便那样,时间也不会很长。 作者简况:萧琛北大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导、系主任。曾经任世界银行参谋,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咨询专家。已经出版《全世界网络经济》、《经济学》(一六版主译)、《美国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论中国经济改革:从世界经济看中国》等专著。 网络经济论文:对网络经济下规制的探究 1、网络经济下垄断的现状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反垄断法》出台之时,中国的网络产业还处在不断地自我发展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然而,从二00七年发展至今,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已经经接近成熟,至少在1些极其首要的网络消费市场上,先期进入的企业已经经将市场瓜分终了,企业的垄断市场地位也显露无疑。艾瑞咨询网站的数据显示:二0一二年度,百度盘踞搜寻引擎市场份额的七九.五%;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巴巴B二B、天猫B二C分别盘踞相干商务领域的四0.七%、五六.七%;在月均用户范围方面方面,排名前5的网络公司分别为腾讯、三六0、微软、搜狐、百度,均超过四亿人;二0一二年一二月三一日,腾讯的市值迫临六00亿美元,达五九四.五亿美元,远高于中国其他上市互联网公司,且高于TOP一0中其他9家企业市值之以及。百度的市值也达三五0.二亿美元。这些企业1旦有滥用垄断地位的行动,用户以及竞争者都将会遭到侵害,二0一0年“三Q大战”就能说明问题。而且因为网络的特殊性,网络经济前提下的垄断出现出新的特色,它酿成的后果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对于网络垄断的规制也就自然的区分于对于原有产业的规制,因此需要对于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现象进行新的调查、分析、评价,以期找到更加适合的举措对于整个网络经济进行调控计划。 2、网络经济的特性和发生垄断的缘由 从经济学来看,网络经济是拥有网络经济效应等网络经济学特征的网络产业;从具体产业来看,网络经济主要包含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互联网(包含电子商务)及相干产业(如应用了网络技术的金融业等)。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同样成为垄断产生的首要缘由,主要表现在: (1)网络产业的标准拥有统1性 整个网络是互相连通的,各个实体通过网络这1媒介联络在1起,构成1个完全的市场,这就请求不同的网络系统在使历时能够互相融通整合,也就是说不同的网络系统之间必需具有共同的网络标准。否则就会造成网络操作的低效力和资源的严重挥霍。所以这就为先期进入的企业带来了优势,它可以将自己的标准设置为整个行业的标准,落后入的企业则不能不遵照它。这也就为先期进入企业的垄断地位打下基础。 (2)网络最为显着的特色就是其拥有外部性,这也是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最根本的区分 网络是1个系统,它需要方方面面的联合融通,而且网络系统每一增添1个用户,都会为某1“网络产品”的所有用户发生更多的价值,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及便利,所以,外部性简单说来就是指,某产品的价值跟着产品预期的销售数量或者者说是用户数量的增添而增添。网络的外部性会引发各种现象:正馈效应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终究构成垄断;用户更偏向于认定1个已经经具有大量用户的产品,这是1种“选择优势”也称为“冒尖”,先期进入者的垄断地位也患上到了加强;用户如要使用新产品不能不支付转移本钱,用户其实不愿意去支付这些本钱,这就是锁定规律,很好的巩固了企业的垄断地位。这些众多的现象可以统称为网络经济效应,这也是致使网络垄断的首要缘由。 3、网络垄断的规制问题以及应答措施 网络垄断规制面临诸多特殊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明确网络规制的目标 网络垄断规制的根本理念应是保护市场的经济轨制秩序,经由竞争构成的垄断地位其实不是法律所要规制的对于象,网络产业的外部性和标准的统1性就抉择了网络垄断状况的发生具有必定的必然性,互联网垄断与竞争其实不是必然相悖的,乃至还会增进立异。具有市场安排地位的网络垄断者滥用其地位施行垄断行动才是终究的规制目的,它会侵害竞争对于手以及用户的利益,影响到市场的正常竞争,只有规制这类行动才能增进整个网络产业的进1步发展 (2)网络垄断的认定 对于网络垄断进行规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网络垄断作出认定,其中最为难题的就是对于相干市场以及市场安排地位的认定。网络是新兴的事物,它的兴起也无非近2310年的事,它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处在不断更新换代的进程中,再加之辨别网络垄断各方面要素的专业性、繁杂性,我国《反垄断法》也没有就此做出详细的规定,使患上网络垄断的[文秘站:]认定进程1开始就显患上10分的难题,因而进行断定必需要结合相干专业理论以及具体案件情况。 (3)制订详细明确的施行条例 因为具体操作中的难题性、繁杂性以及专业性,只有1部反垄断法是不够的,需要颁布专门的细则条例对于其特殊性作出尤其的规定,以便于在实践中施行,固然,也要充沛斟酌到咱们缺少经验,施行细则不可能1步到位,而是1步步进行,不断地补充完美。 (4)行政权利的参与---干预应小心 在应答垄断这1问题上,行政权利不能成为最主要的手腕,1方面它先天的强制性,干预过量则无益于市场的的自由发展。另外一方面,大的网络垄断巨头几近同所有行业都有牵联,用户数量10分巨大,对于其垄断的规制可以说是是牵1发而动全身。而且这些垄断者掌握着数额巨大的金钱以及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舆论气力,采用行政措施或者者是其他措施应慎之又慎。固然,跟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网络市场的开放程度大为提高,剧烈的竞争成为束缚我国企业最首要的气力,行业经营者自治能力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行政干预的必要性。对于于网络垄断的规制首先就是要找准规制的目标,并使这1目标贯穿法律和整个施行进程,也要注意网络垄断构成首要的缘由在于网络产业的特性--标准统1性以及外部性,制订法律时要结合这些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规制网络垄断的进程有正确指点,才能更为全面有效公平公正的对于整个网络产业进行监管,增进整个行业的进1步发展。 网络经济论文:分析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 作为现代医院科学管理的依据,医院审计工作承担着医院信息载体的作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医学技术和现代科技以及网络经济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加强医院审计管理,提升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然要考虑对医院审计信息数据的充分掌握,有效的掌握和利用统计信息,完善医院审计管理体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 1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带来的积极影响 1.1有利于加快医院审计信息化建设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信息化技术的优先发展都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在医院审计管理过程中同样如此。医院建设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引用信息化技术,开阔信息化道路,引进先进技术,加快医院审计信息化速度。信息化审计管理有效的减少管理成本的投入,有助于信息资源有效融合,推动信息数据数字化管理,有可靠的数据库作支撑,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控制,有健全的信息维护系统,保障信息数据不失真,可长久使用;信息化统计管理还减少了重复劳动率,操作简单易懂,便于控制,缩短复杂查找数据所用时间,提高了信息数据利用率,进而是医院管理变得更加有序化;此外,也为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有选择、有计划的进行有效采购设备对于一个规模庞大的医院来讲是尤为重要的,设备的昂贵程度可想而知,设备的信息化的管理为医院节省了不少开支,功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1.2有利于实现医院审计目标,为医院审计工作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医院审计管理者可根据对医疗信息统计的数据掌握,判断医院的入院患者人数、出院人数、手术人数、转院人数、病人死亡人数以及医生在院人数等等,对整个医院的活动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做好医院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进而实现医院审计目标,提高审计领导者的正确决策效率。审计的精确性为领导做出的正确决策提供了最有利的依据,确保医院发展计划可行,临床科室设置科学合理,专业项目建设得到完善,进而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 1.3有利于提升医院内部审计质量对于市医院在财务审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要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利用网络经济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医院内部审计的质量。在其管理控制中,要对具体部门要有一定的监督体系,确保医院审计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出纳是否做好现金出入明细账,动用现金的正规手续能否都与现金的实时走账相符,会计的核算与出纳的现金账目能否及时捋顺,定期对医院现金进行核算,最好是按每周或者是每月对医院现金进行盘库,这样能及时掌控现金的动向,及时核对现金账目与票据能否相符,这些都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有所显示,便于日后对具体问题进行审计分析,有依据可循。 2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策略 2.1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2.1.1对医院日常会计信息的审计当前的医院审计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应对会计信息给予更多的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来完成具体工作。在医院内部审计控制管理中,很多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够,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知识了解较少,业务技能不熟练,不能专业的将医院财务状况反馈给管理层人员,因此,在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要加强审计人员对计算技术的运用,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察,深化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审计工作的能力。审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使用高效的审计软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审计效率,节省审计时间,简化繁琐的审计流程;其次,也可以借助会计电算化自带的一些功能来完成审计工作。如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中的查询过滤功能,将某些明细账反映的医疗服务金额在指定数额以上的全部记录显示出来,借此来进行分析性复核;再次,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来辅助审计工作。如可借助EXCEL表格对材料成本差异核算进行复核。 2.1.2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管理与传递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数据真实效率。过去我们往往都是通过纸质载体形式将病例及信息资料传送到患者以及义务人员手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成本费用,还浪费人力,在网络信息平台开通后,医务人员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完成信息交流工作,也可以将病史资料以电子形式传送到病人手中,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提高工作效率。 2.1.3对医院审计管理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抓住事物的重点,审计的重点在于一个好的技巧,当然一个好的技巧正是这些专业的统计分析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总结出来的。审计的技巧要充分体现出当前的国家经济政策、市场动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出发点、国家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新动向以上是大的方向,对于医院管理中的审计分析来说,要反映出医院领导者最为 关注的问题。 2.2使用高效的医院审计软件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审计方法以不能满足医院管理审计分析的需要,对审计信息的统计分析也不只是单单的进行处理、对照就能满足医院管理的本质要求。在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医院审计工作作为一个新兴审计分析工具逐渐的代替了人工审计方法,取代了费时费力的人工审计环节。它不仅增强了医院管理的竞争力也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加强管理中的信息网络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此外,审计人员使用高效的审计软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审计效率,节省审计时间,简化繁琐的审计流程。 2.3建立医院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立医院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就要以数据安全管理为原则。一个完备的数据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应当有科学的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是专人负责原则。即针对每一项与医院审计数据信息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专门人员负责;二是职责分离原则。不同工作职责应当由不同人员负责,保障各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审计管理规章制度,并对违反规定的采取惩戒措施等。三是数据库系统。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备份机制,应对安全领域突发事件,防止系统发生故障时文件的丢失。目前在许多软件中可以将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只读光盘(CD-ROM)只能供使用者读出信息而不能追加或擦除信息,一次写入式光盘(WORM)可供使用者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可以追加记录但不能擦除原来的信息。这种不可逆式记录介质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文件内容,保持审计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此外,医院内部审计系统的有效管理,还要加强医院审计人员以及每个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树立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是审计数据真实有效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风险管理观念,有助于唤起风险意识,有效地提示所有参与生成,管理和使用医院网络系统的人避免风险事故,承担风险责任,逐步形成与审计管理规律相适应的管理观念,同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应对重点,有助于使审计数据得到全方位、安全、有效的保护。 2.4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的管理做好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审计网络系统的安全隔离工作,在医院审计数据与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一道信息安全屏障,安装主流防火墙系统,在这方面现在主要技术有防火墙技术,这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它是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外界风格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本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也可以阻止机要信息、专利信息从该机构的网络上非法输出。防火墙好像是网络上的一道关卡,它可以控制进、出两个方向的通信。防火墙的安全保障能力仅限于网络边界,它通过网络通信临控系统监测所有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凡符合事先制定的网络安全规定的信息允许通过,不符合的就拒之墙外,使被保护网络的信息和结构不受侵犯,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各类组织机构应按照文件信息安全的控制要求,对构建的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维护,加强运作力度,充分发挥体系本身的各项功能,同时,医院审计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目标叠加的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环境中进行的,因而也是一个动态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组织应及时发现体系策划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根源采取纠正措施,实时加以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达到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的目的。 2.5强化医院网络经济内部控制的审计管理医院审计过程中由于财会部门工作的不规范性,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促使审计周期也相对加长,审计的投资费用也会有所增加,于此同时,审计工作都是在每个企业预先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财会审计,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方面作假而应付检查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工作应加强审计时间的调整,确保审计的科学性。做好医院审计内部管理的统筹工作,检查各项工作的费用支出及产值情况,对财务的账本、流水账、涉及重大现金支出的有效凭证是否真实,此类财务资料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部门领导签字是否有漏签现象。其次财务账本的制定及记账名称、填写数字、累计额发生的数值是否能符合要求。严格查验现金流水账的支出情况,审查各项票据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得到主管领导的签字或者认可,避免由于现金的流动经手人太多而导致的贪污现象的发生。建议任何大量现金支出通过网银支票代替大量现金的流动,这也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医院现金科学管理的一个良性手段。保障医院审计数据信息安全,除要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外,还必须健全相应的医院审计管理措施、医院审计管理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界定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权限.制定医院审计工作全过程管理制度,对审计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运行维护、审计监督、文档管理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保证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安全,确保审计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深入到操作系统,维护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安全,不断建立和完善审计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体系,综合分析系统信息。在运行中不断调整安全策略。完善安全设计,使安全策略更符合实际。安全设计更趋合理。建立健全各项应急响应措施与应急制度,提高系统抗攻击或抗灾害响应能力。信息分类与控制,针对审计内容的信息价值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清单,分别处理和保护。 2.6做好审计风险防范工作,建立审计数据安全监管体系现阶段,在网络经济的浪潮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的飞越和发展,推动了其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这使得以往传统的管理、控制、检查以及审计等技术均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要想让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得到好的改善,就要加强财会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惩违反制度的个人。财会各个部门各个团队之间要注意业务上的分离及必要的协调与配合,对一些财会部门之间的保密业务各个部门员工要恪守职业道德严格保密,但对一些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协调的业务也要积极配合。对财会的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有关职能部门要随时做好监督、检查,明确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大小,实行岗位责任制度,严惩徇私舞弊及滥用职权造成医院财政赤字的行为。国家现行的有关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一些财会人员的工作准则及行为准则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一些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为了个人的利益、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并给国家的经济及医院的财政造成巨大亏空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确保我国财会公共领域的环境净化。 还要建立全面的医院审计数据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应当包括病毒检测、 侵检测、网络漏洞检测网络监控等功能;目前对于这方面的技术多采用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确保不可公开的数据内容信息的安全性,也是多数情况下保证审计数据机密性的唯一方法。电子数据加密方法多种多样,通常应用“双密钥码”法。即加密通信者各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加密密钥,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公开密钥向收方发文,而只有收方才能获取这些加密文件,使被保护网络的信息和结构不受侵犯,以保证医院网络系统审计数据的安全。 2.7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提高医院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涵养,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审计部门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对医院财会内部自身的财会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各个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及工作涵养。其次管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及一般审计工作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审计工作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的纲领性措施,为了满足新时期网络经济下对医院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保障医院审计管理的有效性,还要提高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保密协议,惩戒措施,减少人为的数据丢失等信息安全风险,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医院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没有他们的努力,医院审计工作的公正公开将难以保障。为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应定期开展培训。加强宣传力度。对于使用医院网站的用户,也应加强宣传。使其认识到保障医院审计数据安全是每个审计人员应尽的责任,应规范操作,及时查杀病毒。还应加强组织管理,由主管部门或负责人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 2.8制定严格的财务审计人员录用标准,及时制定财务类风险的规避措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趋势,网络经济也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促使医院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也担当着企业法人的角色,并由此行使医院法人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医院在这种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落实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时要及时引入大量专业性较强的财会审计人才,但由于医院招聘经验的缺乏,有些人员远远胜任不了当年的财会审计管理工作,这就出现了招聘财会人员的风险因素。其次医院内部也应该制定企业规避各类风险的预控措施,把一些经常处在的、和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以表格或图的形式生动的表示出来,对各个风险的影响范围及主要防范措施一一做出,从而提供整个医院财会团队对各类风险的主管认识,做到遇事不慌,进而在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3结束语 医院,无论是男女老少,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机构场所,无论是多么强壮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不跨入医院的大门,医院在网络经济下的竞争决定权多在于一个医院的审计数据信息是否精确,是否满足病人需要,医院管理中的审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就成了各大医院相互比拼的医学手段,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要想得到更好的扩大医院规模,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就要在对医院审计管理上下足功夫,确保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立足脚跟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究电力安装工程造价中的现场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电力工程市场的不断开放,电力安装公司面临的竞争与压力日益激烈与增加。当今,电力建筑安装工程中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其中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取得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也是其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同时,现场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和内容,更加值得关注与重视。本文着重对现场管理进行详细、深入地探讨,进而探寻减低工程造价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电力安装;现场管理;造价管理;措施;重要性 1.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的作用 电力安装施工合同一旦签订生效,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则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在整个过程中要实现图纸、设计、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实体化,这期间,要实现与完成电力安装工程的价值与作用,同时体现工程管理的能力与水准。现场管理的主要对象无外乎人与物,其中最主要的管理主体则是集中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因为只有将人的积极主动性完全调动,才能保证物被充分使用和管理。 2.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不注重对施工材料与工具设备的管理。这都是由于他们管理意识的缺失。只有形成这种管理意识,才能逐步形成管理的实际行动,继而实现对人与物的管理。在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往往不是简单的叠加的,人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电力安装工程工作的特有性质与工人的自身素质决定电力安装工程的工作人员对企业没有很高的忠诚度与责任心,所以不会刻意的去节约工程材料,甚至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对材料进行合理完全的利用,比如在电缆线的使用方面,工人不会精心计算工程的实际使用量,而是多剪、错剪甚至随便估量裁剪,更有为私利裁剪以作他用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相关的工地管理人员也是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工程安全与进度问题上,很少顾及对现场工程材料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控制,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成本管理的思想与意思形态,没有真正做到成本造价与现场控制与管理的统一。即使是项目经理也鲜有这种统筹大局的意识。 2.2 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监管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在对其的约束上存在诸多不便,同时,激励和奖励机制也同样缺失。同时,从项目经理自身条件和素质上分析,他们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水平不够均衡,自身素质与修养也相互相差很多,由于没有健全的约束与激励措施与办法,这些人对企业不会保持很高的忠诚度,同时也不会将太多的精力置于工作大局之上,失去统筹管理与监控的工作动力,最终导致企业成本比预期的利润都要高的后果。以上种种现象,看似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实际上,都没有从大局出发控制成本。所以,必须首先认识到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奏效的方法。 2.3 三措一案涉及内容不够完善。三措一案是否健全直接反应项目部的总体管理能力和指导水准。编制完好的三措一案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地调度和合理地安排整个工程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它能够在保证完美的完成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成本的最低投入。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项目经理敷衍了事的情况,他们把这项工作看做是一种流程式的工作,内容也只是局限于对其他文件、材料的拼凑而已。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第一,诸多的项目太多的牵制项目经理的精力,他们无暇再过多的注重文件方面的编写;第二,工程质量与项目经理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便不对其产生约束与制约,项目经理便更不会主动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对自己没有经济利益的事情。 2.4 团队意识不够强 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经理自身就不注重团队意识,从而毕竟使整个工作队伍缺失团队协作的意识,也缺少对整体项目工程的责任心。团队意识的激发与形成和公司的考评体系息息相关,公司考核工程的成绩指标主要注重现场管理的方面。在考核项目经理的时候也只是仅仅以工程的质量与进程为只要考核项目,绝少的涉及到控制工程成本方面。同时,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施工单位的利益不牵连也是团队缺失成本控制意识的重要原因。 3.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3.1 制定项目整体责任制,明确与完善各部门的相应岗位职责。逐步推行项目的总体负责制,合理的分配各分部的任务与职责,增强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工程成本控制纳入到项目经理的职责范围中去,并保证其与项目经理的利益相关联,从根源上将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充分调动起来。项目经理在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工程的同时,要注重成本控制与管理。具体施工人员要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按时完成工程任务与进度,项目经理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减少和防止返修甚至返工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同时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监管与控制,保证合理且充分的利用,再者对调整或者新增加的工程项目要及时核准、签署及安排;工程材料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检查、存放与发放,项目经理要时刻了解材料的库存情况,如有需求要及时审批采购。 3.2 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 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 3.3 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竣工后建筑产品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把好质量关,可控制和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修甚至返工,由此而造成的返修损失、废品损失、复检费、停工费、事故处理费或是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因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所需的一切费用,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如上道工序质量控制不好往往会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甚至下面所有工序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人工费增加及工期延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意识到这些,做好施工前准备,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把不合格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并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就能够抓好工程质量,将不必要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十分有利。施工单位应精心组织、合理施工,在满足合同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 3.4 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在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设计深度、质量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地质、进度的变化,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须经双方同意,并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记录。合同、预算中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以免事后补签而造成结算困难,影响现场管理中成本的控制,从而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探讨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策略 【摘要】做好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电力设备正常稳定运转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作为电力安装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切实做到将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在电力安装施工进程中注重质量的检查与控制,从而保证电力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为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电力安装施工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相对较繁杂的工程,在实施期间要切实按照相关规定对质量进行控制与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施工的质量真正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本文主要对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与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和方面 1.1 相关的工程施工工人作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者和实施主体,施工工人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几乎所有的施工工人都或多或少的关切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要提高和保障工程质量首先要从工人着手,不断提高其工人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能力。 1.2 施工用料的选取良好的工程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与根基,材料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那么工程的质量更无从谈起。因此,要对材料的选取进行严格的规定与控制,从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材料的科学选取也是控制资金和工程进程的重要前提。 1.3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以及机械等施工中的设备与机械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与运行的重要依托与手段,它对施工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选用的设备与机械质量的好坏以及规格型号的符合与否,其性能是否可靠,使用是否便捷,上述种种都直接关切到施工的质量。 1.4 施工技术与工艺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技术与工艺的使用对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资金的控制都有很关键的意义与影响。施工企业在确定施工设计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当时实际情况,从技艺、管理、实施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与研究,全局把握与统筹,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而是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及操作便捷的设备,上述种种都有利于经济性目标的实现。 1.5 地理、气候等施工环境电力施工工程同时受到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等诸多环境的影响,比如地理环境、气候原因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且这些环境比较复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控制和适应起来更加复杂,单单天气状况的多变就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程与质量。所以,结合电力施工工程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实际环境,要对施工的方法以及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采用,并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与办法,尽量应对种种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与办法 2.1 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于项目的规划方案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必须严格按照《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其他国家现行的规程制度进行。在设计方案和图纸的绘制中,要保证绘制人员的专业性,同时有严格的图纸审核制度,这样便在设计之初尽量的避免施工问题的出现。对于 施工的队伍以及人员,必须保证其诚信可靠,这要通过对其多方面的考查来实现。在签署施工合同时,要对工程的质量以及进程进行明确的说明与界定,并保证责任分明,同时安全方面的协议不能忽视。作为责任人的项目经理要全程监控工程的质量与进程以及钱财的流向情 况。把项目的阶段验收工作要协调好,一定要把项目的中间部分的质量检查做好,做到把需要的资料准备好,即验收资料及不容易发现的工程等等,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情况登记,而且要做到查必究、究必改。对于电力方面的安装项目的材料购买必须要按照当时招标书 上的规定购买。作为一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根据设计公司所设计的材料清单第一时间内把所需的材料报上去。以便于电力公司利用公司的招投标形式来确定采购哪里的材料及设备,以及必须采购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产品。必须把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质量验收要求及各 个工序的相互交接要求做好。 2.2 项目的责任人要对项目的终身质量负责 对于电力安装工程来说,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质量有终身的责任。鉴于这种责任体制,电力安装工程要配备人员充沛的项目经理,并相应的对其实行考核管理,当然在责令其有终身的负责的同时,必须保证其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在某个项目立项以后,首先要任命一个项目 经理,对设计、材料、设备以及验收等所有环节进行全局性的监控,此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全程且始终负责的。 2.3 对电力工程的验收要严格管理与把关 要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最好是采取三级验收的措施与办法。对于城市的电力安装工程进行验收要严格依据我国当下实行的《电力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工程竣工以后,验收工作理应由项目经理首先提出,继而项目单位负责指派相应人员实施验收工作,由设备运行接受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现场对电气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单上签字以示负责。 2.4 实行项目监理制度 所有电力安装工程都应由项目责任部门负责委托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各电力安装工程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需要监理旁站部位进行旁站,并作好旁站纪录,同时每天做好监理日记。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签证;遇到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对钢筋、接地体预埋件等分项工程进行隐蔽验收检查。 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到位并拍摄照片作为工程资料予以存档。严格工序管理,对于每一道工序的验收,监理都直接参与到施工全过程,采取见证、旁站、巡视或平行检验等工作。坚持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监理。坚持上道工序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 填写分项质量评定表,记录应该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对于中间验评表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审签认。 2.5 重视质量监督 我们应积极开展项目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综合管理、施工质量及工艺、设备安装与调整试验、以及考核期内的技术指标等。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工作分为自检和复检两个阶段。工程项目应在考核期内完成自检和整改,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调试、 运行、监理等单位,按照“考评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自检。考核期满后,由上级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复查。检查自检工作的组织和程序是否规范、考核内容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达标投产的要求,以及自检整改和生产运行情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装工程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整体质量要求很高。一个阀门渗漏,一颗螺丝松动,一个控制回路线松动就会导致停机。所以每个电力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都需要选用一支作风硬、技术高、质量过关的施工队伍,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经济效益。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 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力保障。变电设备管理的好坏、故障抢修的及时与否与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对其施工安全加强管理以及设备的维修更换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等进行阐述,旨在分析其在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交流变压器等配电设施维修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此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尽到自己绵薄之力。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一、前言 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以及质量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工序的整体安排以及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论述,并对变电站主要的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的要点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分析 1.对变压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变压器是整个变电站中最为主要的电气设备,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入运营的变电站是否安全高效的运行,加上其复杂的安装工艺以及其在变电站电气设备中的重要性,因而其安装技术比一般的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都要高。作为安装人员,在变压器安装之前,应仔细检查每个部件是否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和密封性等性能,并对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设计图纸等是否完备、齐全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施工中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尤其应对土建与电气安装设计图纸是否一致进行检查,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始终确保一切操作流程均是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和施工程序进行,并做好相关的调试工作,尤其应在调试之前对其绝缘性进行再次检查。总的来说,作为安装施工人员,应切实掌握以下几点技术要点:一是始终确保变压器的基础轨道水平,且与轨距相互配合;二是安装就位的变压器必须对其固定装置和底座是否焊接牢固以及接地是否可靠等进行严格检查;三是当变压器配备气体继电器时,其顶盖顺着继电器的方向必须有有一定的升高坡度,一般为1%到1.5%;四是在安装附件之前,必须进行试验,并确保试验达标之后方能进行安装;五是应做好变压器器身的检查,且确保热油循环和真空注油的温度始终低于70摄氏度;七是切实做好变电站的常规试验和局部放电试验,在合格之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安装。 2、电缆与接地装置敷设的技术要点 电缆和接地装置敷设都是保证电力稳定、安全输送的关键,在其安装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安全问题,更要注重环境、经济等问题的协调处理。在电缆和接地装置安装前,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图纸,科学设计了敷设图纸,并且组织安装人员严格按图施工。对于电缆的长度与施工地点要在图上明确标注,并且认真做好防雨、防潮工作。在电缆敷设中,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1)对于所使用的电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认真核对电缆的型号与规格等,并使用 1000V 兆欧表进行电缆的绝缘测试; (2) 在敷设前,现场技术人员必须确定每根电缆的实际敷设顺序与位置,安装人员要认真核对每根电缆的规格、位置、外径等,确保电缆走向的合理性; (3)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分别制作电缆沟、电缆支架,以及电缆沟交汇口、电缆竖井等处的电缆敷设断面图,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4) 在电缆敷设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交叉的现象,要确保电缆的排列整齐。在接地装置敷设施工中,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需要围绕屋内外的配电装置、主控楼与其他建筑物敷设环形接地网,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保证接地装置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在 1.5m 以上; 在主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及断路器设备等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设计中,要采取双向接地的形式,并且与地网中不同的两点进行连接;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要求,接地网全部由水平接地装置构成,只有在避雷针或避雷器的附近敷设少量垂直地极,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 ④所有的电气设备接地都要以单独的接地线接入,并且埋于地下的地网中,不能只是与电缆沟连接,那样很难起到接地装置的安全防护效果。 3、对断路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安装断路器之前,作为安装人员,应对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是否严格按照组装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并确保其组装正确的基础上,确保螺栓严格按照组装技术规范拧紧扭矩以及全部单元均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断路器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其对回路断线控制所采用的接线方式的规范性,科学的做法是:在合闸和跳闸位置的继电器的常闭的接点,采用窗帘的方式,形成对断路器控制的回路断线信号。与此同时,还应与预防当两路在跳闸过程中回路拒动情况的出现,就应把断路器的机构箱的跳闸闭接点安装在不同的电源回路之上。此外,若安装SF6断路器,还应其充注前后进行微水检测。 4、对隔离开关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隔离开关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安装高压隔离开关,还需要在诸多部位安装断路器电源侧、架空线与电源连接的部位、跌落式开关与架空引下线间、用户电源电缆接触部位、架空线T、分支线T等。因此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应确保力度适宜,以确保内部齿轮吻合和三相电流同期。在对触点进行安装和调整时们必须考虑动静触头的接触问题,确保插深适当、触头接触完整,并严防出现发热现象。与此同时,还应对动静触头进行润滑处理,确保接地刀同期调整,尤其应确保触头清洁,对于磨损的表面还应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其平整的同时确保良好的接触性。 5、对互感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安装互感器之前,应对其参数进行检查,并针对互感器类型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例如所检查的互感器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就应确保其线路和母线侧参数的一致性。在安装互感器时,应严格按照出厂的编号和序号安装,严禁混装,在引接电缆时,应确保N600不受空气开关的控制,不同的N600不能安装在相同的电缆芯线中进行引接。对同组的二次绕组进行测量和计量时,应利用空气开关分开进行供给。 6、对电力电缆安装技术的分析 电力电缆作为电网输配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同样具有较强的技术,一般分为敷设和安装技术。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环境以及市容等影响因素。在敷设施工之前,应对其规格、质量合格与否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敷设技术规范和施工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施工设计图纸,精确定位电缆走向和电缆的长度,并在丈量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开挖标志,挖沟时采取垂直开挖的方式首先再底部铺设电缆保护沙,再利用机械对其进行敷设。在安装过程中,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一是按电缆支架到电气连接头的长度截取塑料护套,并做好相序的标记工作,三相心线分别套上不同颜色的热缩塑料管来区分;二是户外电缆端部套防雨罩并加以固定,剥去线心绝缘用线鼻子代替,并用钳压接好,必要时可利用电力电缆的保护管。 7、悬挂式管型母线安装技术要点 悬挂式管型母线在安装前要进行焊接,为避免焊口位置母线强度降低,在焊接位置应采取补强措施,焊接前应保证坡口两侧焊接表面清洁,焊接时速度应均匀以保证焊接质量。对于接头部分应先用坡口机加工好,从而保证坡口光滑、均匀、无毛刺。 8、接地及防雷装置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优化避雷针的防雷效果,在变压器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防雷电及接地装置间的距离。接地极的位置与管径(或圆钢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与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扁钢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以满足搭接面的要求,并应刷沥青油两道防腐,全部铁件均需镀锌。 三、结束语:总之,电气设备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专业队伍的协调和配合,因此,要在技术层面上严格把关,制定周密计划,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安装质量。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不同点就在于规模较大,因此,电力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多而杂,对其工程质量控制是应首要考虑的。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安装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所以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坚持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预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按标准工艺施工手册进行施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持续改进。 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坚决予以返工处理。 二、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的建构 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可专门成立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建构小组,负责对理论框架体系的撰稿、修订和发文,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转换身份,变成质量监督人员,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于理论体系的成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要事无巨细, 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注重大的忽略细节,这也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成员的选取提出了要求,小组成员必须熟稔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懂得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人才管理等在内的相关综合性知识,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理论体系确立的全面、有效。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理论体系建构小组人员的确立必须保证一名施工人员身份,一名行政人员身份,不排除其他具备综合管理知识的人员。对于理论体系的整体架构,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员的配备,材料的选购,机械的起用,生产安装技术的运用,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提出等等。 三、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择优选取施工人员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质量控制理念,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要向施工人员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要时时想着为客户服务,树立为客户办好事是第一宗旨的观念。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要针对不同的工种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要树立他们的管理监督观念,培养他们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目标管理、质量规划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人员,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人,要努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高超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指导他们一切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服务人员,要努力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指导他们“用心服务”,努力培养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 2.精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购的好坏还在于人,所以,要保证施工材料的物美价廉,还得从人员下手。采购人员的选取间接影响了施工材料。在选取采购人员时,要注意挑选那些负有责任心,愿意为企业办事且有一定的采购经验的人员。企业与采购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建立合格供应厂商资料档案,从而为有效采购打下基础,同时与各合格供应厂商建立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规定验证方法等,以便不断改进质量,迅速解决质量事端。争取与对方厂家建立正常友好往来关系,在长期合作中互惠互利。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所选材料的质量,又降低了企业成本,一举两得。 3.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及选择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根据:切合实际,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机械设备。要对现有机械设备的性能、磨损程度、服务年限、技术进步进行了解,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机械设备性能、精度、技术不能满足规定工艺质量要求,需进行更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有序进行。 4.有效控制质量 质量控制结果离不开技术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到家,保证他们对施工信息的及时提取,对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对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在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他们在第一时间汲取了新知识、新技术工艺的养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完成所有工序。要指导他们学习质量控制标准,敦促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改进原有工艺水平,同时要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各岗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施工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自控作用,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将管理工作推向案前。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管理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目标完成,且保证完成质量。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吸取先前的教训,要将先前的优势持续极力发挥。第三,要严格落实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包括企业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监督考核组,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5.细化工作 一项大的工程是由多个工序组成,而各个工序又可以细分成多个工作细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大的工作量细化,具体至每一个应该做哪件事,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做这件事正常情况下需要花多长时间,这件事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哪些危险,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危险及时、有效排除等等。我们将所有工作所有问题细化,落实到各个,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即使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也能迅速找出、迅速处理。当然细化工作的实施需要以长期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才具有可靠性、权威性。细化工作 模式的确定和制订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的将所有细节呈上笔端。笔者所在企业曾将细化工作模式付诸实施,并经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说,细化工作值得尝试。 结语 总之,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给电力施工带来了很大方便,提高了效率。但各个方面的电力应用范围也在拓宽,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愈加不好控制。管理者要加强管理力度,施工人员要提高自身技术和经验水平,努力提高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电力安装事业的壮大,加强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的主体环节,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决定这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如何对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文章就影响电力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因素及应遵循的原则展开讨论,并探究加强质量控制的要点,总结提高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作为电力工程的主体项目内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泛、极其复杂的过程,而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顺利运作。所有工程的圆满竣工,均建立在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之上,其质量管理贯穿在整个电力工程的全过程。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颇多,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机械选择、人员素质、技术手段以及操作方法等均会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有效的控制,确保电力安装工程高质量运转。 1 电力安装工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较为复杂,这一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极易受到不利影响。材料、操作方法、机械设备以及设计等的微小差错,均可能造成电力安装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技术指标、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平。此外,倘若在施工阶段没有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密监管,那么后期对工程质量缺陷的观察及修复、更换工作,会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更大的不便,甚至对人们的生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 2 加强质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①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电力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其工程自身的投资效果及其适用性,更关系到国家的电力事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始终是衡量一项工程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电力安装工程中,必须将“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贯穿始终,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过去某些施工单位不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往往在发生质量事故后才对事故原因进行检查,从而造成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进程中,必须变消极防守的事后处理为积极预防的事前监管,加强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进行阶段的预防,对质量高危环节进行积极的监管及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消除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③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作为电力安装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工程建设中各单位部门、各个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技能及工作质量均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设计人员对工程施工设计的好坏、采购人员对材料的选购、以及施工人人员的操作水平,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注重工程中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 3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3.1 材料因素 一项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材料的使用,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倘若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工程建设也就不可能达标。因此,加强对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基础,是加强投资与进度控制、实现正常施工的先决条件。而且,电力安装工程所需材料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其质量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极大的影响。 3.2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工程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工作人员作为电力安装工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其管理能力、文化水平、操作技能、决策能力以及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均直接影响到安装工程的质量。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相反,倘若因人员问题而使决策、管理制度、操作方法等出现细微的差错,那么工程的质量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素质。 3.3 机械设备 电力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必须依托各种功能不同的机具设备。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不可或缺的手段,其操作是否简便安全、性能是否稳定、仪器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硬件质量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均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选购机械设备时必须考虑全面,综合多方面条件加以选购。 3.4 施工方案、设计及手段 电力安装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等施工方法是进行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也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投资、项目进度的关键因素。一项考虑全面、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将会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成本,倘若方案不佳,将会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工程成本加大。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结合技术、管理、工艺、经济以及操作手段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有序地实施,以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的快进度和低投资。 3.5 环境状况 电力安装工程必然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工程技术及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均会对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复杂且多变,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必须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时,必须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措施,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其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 4 加强电力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措施 4.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和择优选择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施工组织与方案设计、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一线电力安装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促进他们严格遵守工程质量控制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应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全局的质量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同时,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立足于用户的基本需求,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2 加强对材料和机械设备质量的控制 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的好坏,因此,应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采购方面的专业知识,质量鉴定能力较强,帮助企业取得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采购人员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对企业对人民负责,坚持诚信采购,坚决摒弃以权谋私。此外,采购人员应掌握足够丰富的厂家信息资料,并将各个厂家产品进行全面的对比,结合价格、质量、运输成本等因素最终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商。还应与厂家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进行质量信息的反馈,尽量避免质量争端。 4.3 建立严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电力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严密的质量责任制与质量管理体系,将责任明确分配到各个单位及个人,对电力安装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加以严格控制,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计划,确定科学的质量控制目标和施工方案,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加强质量控制的积极性,提高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视,建立并完善质量考核制度,适应科技进步,推行与时俱进的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工艺流程等,最大限度提高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4.4 加强对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工程成功实现由书面设计向工程实体的飞跃,也标志着工程使用价值的实现。部分施工单位忽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后期发生质量事故时只能消极处理,并且工程的拆卸、采购、更新工作会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和企业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资源的投入及工程条件、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以及最终完工的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有序结合,以提高整个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水平。 5 结 语 电力安装工程作为电力工程中一个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工作较为复杂,但意义重大。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从人员、材料、设备再到施工方法、环境条件,贯穿于电力安装工程的各个环节,要想实现电力安装工程的高质量,就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树立质量控制意识,努力实现质量控制预定目标,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电力建设。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 摘要:送变电的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还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对其加强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在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出提高管理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 送变电,即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组成的送电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所组成的系统。在送变电的安装过程中关系到众多环节和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有其价值所在。 一、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 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现阶段的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依旧很难对市场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为此也无法对员工士气和人员的稳定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其次,管理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的难度与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层难以保障各部门和单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诸如此类的管理现状,与其发展的大前景不和谐,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切实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有效地进行解决。 二、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中,分析关于管理上出现的相关问题,首先要注意到的是在管理理念上的认识不足。新时代下,电力企业在极大的竞争压力下能否实现自我突破,这需要管理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而送变电安装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和工程难度等因素的影响,送变电管理部门必须树立对质量的高要求的心态,为此管理层不得不在理念上与时俱进,才能够实现更好的质量。现阶段的企业没有对工人灌输强有力的质量意识,而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之一。送变电企业极少有人能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对于企业不仅仅是短期的效益,更是企业持久的信誉和生命力。在实践中,企业也没有意识到需要脚踏实地地将提高质量意识落实到实处;单薄的质量意识,融不到企业文化当中,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必要的基石。 2.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管理体系的完善将极大促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并最终有利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然而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老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首先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考虑不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容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容易着眼于现场,未能充分考虑到管理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导致送变电安装在前缺乏全面调查工作,对于对象和现状等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中各个部门没能协调工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沟通,也将导致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相互推卸,后也未能进一步进行工程考核工作,工程完成情况未能切实得到保证。 3.细节管理不到位 送变电安装工程细节很多,由于细节管理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众多问题相继出现。第一,体现在项目部对临时雇佣人员管理混乱,这不仅加大了人员成本,也使得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第二,缺乏有效的查询手段和预警机制,一般来讲,企业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相关资金,对此,常常会造成超支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往往又是在资金追加后才发现。第三,材料的到货、验收无法与进度相配合,所以常常出现提前到场增加了场地占用费,或是迟迟不到导致延误工期。第四,过程资料管理不够细致,缺乏过程文件的合理化组织,这也给查阅人员造成不便。第五,项目管理信息量复杂,缺少跨工程的统计分析功能,同时,单工程的统计功能也比较弱。诸如此类的细节管理,突显出送变电安装工程过程的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促使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三、加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的相关措施 1.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企业需要明确在送变电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送变电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送变电安装,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送变电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送变电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并确定送变电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送变电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送变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送变电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2.完善送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送变电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送变电管理。 其中,第一级机构为送变电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送变电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送变电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送变电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送变电管理小组,由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送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送变电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送变电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3.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 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切入主题,在细节上着手,把握住管理范畴中的每一道工作的重点,并科学为每个工作重心制定好业务流向,让整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问题,也将是电力企业在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下面简要分析几点做法。第一,在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应该认命专业人员进行跟进,并且做好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绘制出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图。第二,根据初步流程图,管理人员需要同工作者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并及时发现流程图存在的问题,分析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步骤,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后进行优化。第三,管理者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为流程图定型的时候,重新考虑企业利益,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入手,摒弃存在的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流程。第四,综合各方质量,在确定目标和相关细节之后,绘制流程图。通过这样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才能够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实现管理上为送变电安装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极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率,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行业都要能够与时俱进,在完善自我中提升价值和竞争力。电力,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对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我们分析了其问题所在,并切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上带来启发。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加强电力企业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国家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电网规划水平、输变电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加强施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浅述了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的管理现状,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大体分析,并提出提高管理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安装;施工管理 1 电力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如今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仍然存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施工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大,其质量要求与施工技术的难度也就越高,管理分子不能保障对各部门与单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次,如今的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难以科学合理的判断市场,因此也难以对人员的稳定与士气做出有效的保障措施。目前如此的管理现状,与其发展前景的和谐有所欠缺,所以电力企业应客观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进行有效地解决。 2 现阶段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管理理念滞后 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管理上出现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在认识管理理念上的不足应有所关注。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能否有所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由于变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等因素的影响,变电施工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高要求心态必须树立,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方能实现更加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的施工单位还未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有力灌输。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未意识到脚踏实地把提高质量意识进行落实,而薄弱的质量意识,难以融到企业文化里,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基石。 2.2 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老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首先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考虑不到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容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容易着眼于现场,未能充分考虑到管理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导致变电安装施工在施工前缺乏全面调查工作,对于施工对象和现状等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施工中各个部门没能协调工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沟通,也将导致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相互推卸,施工后也未能进一步进行工程考核工作,工程完成情况未能切实得到保证。 2.3 细节管理不到位 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细节很多,由于细节管理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众多问题相继出现。第一,体现在施工项目部对临时雇佣人员管理混乱,这不仅加大了人员成本,也使得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第二,缺乏有效的查询手段和预警机制,一般来讲,企业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相关资金,对此,常常会造成超支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往往又是在资金追加后才发现。第三,施工材料的到货、验收无法与施工进度相配合,所以常常出现提前到场增加了场地占用费,或是迟迟不到导致延误工期。第四,过程资料管理不够细致,缺乏过程文件的合理化组织,这也给查阅人员造成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促使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3 加强电力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施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在变电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变电施工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变电安装施工,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变电施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变电施工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变电施工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变电施工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变电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施工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变电施工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3.2 完善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变电施工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变电管理。其中,第一级机构为变电施工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变电施工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变电施工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施工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变电施工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变电施工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变电施工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变电施工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施工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3.3 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对于工程施工业务流程怎样科学合理布置,是电力企业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当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下面简明扼要浅析几点做法。 1) 在施工中管理工作者应对工程的了解有所充足,每个不同步骤注意的细节都应配合专业工作人员进行跟进好,同时在调查工作中认真做好,在该基础上初步绘制出工作业务流程图。 2) 按照初步工作业务流程图,施工人员需同管理者进行讨论细节,并及时对流程图存在的问题有所发现,对流程中不合理的步骤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考虑现实因素然后进行优化。 3) 管理者在为流程图定型之时,需要以大局出发点,对企业利益进行重新考虑,同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手段入手,坚决抛弃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不断对流程进行完善。 4) 在目标与相关施工细节确定之后,绘制出施工流程图。工程施工业务流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方可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在管理上为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保证其工程质量得以实现,并进一步促使工程施工效率有所提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使企业经济效益与利润率得到大大提升 4 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行业都要能够与时俱进,在完善自我中提升价值和竞争力。电力企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对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我们分析了其问题所在,并切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上带来启发。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谈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本文从工程招投标准备、工程结算、审计等方面来介绍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目的是更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节约整个工程造价。 关键词:造价;招投标;结算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造价确定方法的沿革 过去,我国电力行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基于统一定额的造价确定方法,不管是对于工程量还是工程造价都有一套统一定额来确定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在确定造价的过程中不是首先从建设项目实际所需开展的活动入手和由此确定所需消耗的资源多少,而是先从国家或地方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定额入手,忽略了建设项目造价形成过程的基本事实,即只有开展建设项目活动才会消耗和占用资源,而只有消耗或占用资源才会形成建设项目的成本或造价。这种造价控制方法没有认真考虑一个具体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实际技术和方法,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条件和组织与管理技术,以及项目施工中的特定条件和情况。为改革我国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国家了《建筑工程清单工程量计价规范》,电力行业了《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我经历的电力项目而言,从1990年开始实行招投标,期初的招投标并不规范。但到1999年《招投标法》后逐渐步入正轨,但对于投标报价各投标人还是习惯性依据国家和行业定额有基础,而不是基于投标项目活动具体资源投入及企业成本而报价,这给承包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由于定额与各项目及各投标人具体情况均有差距,往往工程结算时,施工承包商强调定额与市场差距及定额与施工方法等的不同而产生争议,致使结算难度大、时间长。 2 项目实施中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缺陷 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招标人技术要求并能使造价更加合理。但目前招标工作也存在着缺陷。 2.1 招标准备不足。招标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在还不具体招标条件时进行招标。给投标人和招标人均带来了风险。 如廊坊市某广场高低压配电室工程,从发出招标文件到开标日期中间时间比较只有5天的时间,且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出售标书又是在下午开始,这样就使得各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项目现场勘探、为了满足招标人的要求,就使得前期该项目在投标时没有时间进行细致的分析,投标报价不准确,会给投标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招标准备工作是保证一个工程造价能否受控、结算能否顺利的一个先决条件,应得到招标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2.2 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由于初步设计较粗,不能提供详细的图纸及工程细节,投标人缺少针对本工程的资料而难以作出合理的报价,造成结算争议多,给招投标方均带来了风险。 2.3 投标准备不足。投标人对于一个工程的投标决策需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目前投标人对基于定额的造价控制已成思维定势,对于施工组织、各种资源的投入、现场勘察及招标人项目组织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投标,使投标人投标风险大,致使成本不能承受。 2.4 招标风险分担不尽合理。招标文件加大了投标人风险且投标人准备工作不足,而造成承包方成本加大超出了承包方估计而致使结算争议多,施工管理难度加大,可能造成因施工承包商无能力继续施工而停工状况。故招标文件应本着公平、风险共担的原则,使工程造价控制主体是项目的全体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团队,按照一种全团队合作的方式去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全团队造价控制的优越性是调动各参建方的积极性和使全团队成员共同受益。 转贴于 233网校论 2.5 部分管理人员对招标管理意识不强。很多工程管理人员更注重平时的工程管理而没有把招标工作放到工程管理的首位。招标工作准备充分,标段划分合理,工程范围明确,针对性强,会使今后的工程管理界面明确,管理协调量小而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3 电力施工行业的工程结算 3.1 建立结算组织机构。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考虑到工程结算,对本工程的财务决算做全面的策划,同时将工程结算纳入到本策划中,建立结算组织机构。成立结算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结算会议,负责听取工作小组的汇报,对各方争议问题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3.2 制订结算计划。依据结算工作量及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订结算工作计划,制订结算工作计划是科学、可行且留有余地。对结算工作任务分解到岗位,工程结算工作应按计划进行,每个单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的一个期间,应组织进行竣工结算,保证结算工作的进度。 3.3 加强工程结算的各方参与者的沟通。结算工作是各方利益的焦点,作为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加强结算各参与方的沟通与协调尤为重要,公开、坦诚地沟通交流,对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相当的好处。 3.3.1 注重月工程进度款的结算管理,为以后工程结算打下基础。月工程进度款是作为承包商拨付工程款的依据,作为施工方,要及时报工程进度,督促建设方或总包方及时拨付进度款,同时要把进度款拨付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因为建设方不及时拨付进度款,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案例比比皆是。对月工程进度款的及时结算,既能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求,又利于工程进度款的控制,免于工程竣工结算时算后账的麻烦。 3.3.2 规范设计变更管理,及时进行签证,进行索赔管理,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索赔失效。 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时不可避免的,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儿,作为施工方,要及时进行变更索赔,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因变更给自己造成损失。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及时进行签证,另一方面要对因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和费用等进行精算,准确计算因变更带来的费用、工期增加。另外还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避免因设计变更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说设计变更可以进行索赔,但设计变更也会对工作量、投入机械设备、材料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控制好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就制订适合项目的设计变更管理结算制度,使每一份设计变更在发生前就估算费用,使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动在事前得到控制。 3.3.3 竣工后及时提交工程结算资料。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向建设方及时提交竣工结算资料,督促建设方进行竣工结诶算。工程结算资料的整理是相当繁重的工作,加强日常资料的管理和归档尤其重要,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与结算有关的资料及时归档,即发生一份归档一份,而对已完成结算,完成一份归档一份,从而促进结算工作圆满完成。 总之,工程结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方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结算时不要漏项、少算,应将所有签证后增加的费用纳入结算中,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另外,预算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在工作之余,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谈电力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停水、断电、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安全管理在电力安装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电力设施企业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 一、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具有一定危险的,是一种事故多发的工程项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事故并不主要是由于一线作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更多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由此可见,工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弱是保证电气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而安全管理则是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多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断电、火灾、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若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巩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构建长效、完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机制与制度。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应充分行驶其职责,对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与个人行为采取实时监控,加大执法力度,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最初阶段,以此保证生产安全,全面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安全系数。多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事故所引起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负面影响,安全管理已然成为了推动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加强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为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必须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未施工的电气工程项目,可由项目经理组织、领导工程管理部门,针对全体从业人员展开安全宣传,使之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避免员工产生麻痹心理,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巩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而通过安全培训还能有效提高在岗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以此保证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法规能够充分落实、严格执行,保证施工安全。 2.构建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与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了解、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法规、方针,将其作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特点与需要,编制具体的安全条例、制度、规范,并充分落实到项目的施工中。监管部门,应对同类项目以往的安全事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针对安全隐患较多的施工环节与部位展开重点监督、把控。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其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及工序中,一旦发现问题则根据具体的责任划分给予严惩,杜绝违规、违章、违法作业行为的产生。此外,还需构建监督反馈制度、施工设计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由此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监管部门结合各项制度,对施工过程采取各种管理、控制、监督、检验措施,严格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3.选择合格的管理人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管理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上级安全工程师的指导下,从事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填写安全施工工作日志。 4.编制施工安全组织文件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编制并审核本项目年度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文明生产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的管理规定、制度和工作规程,组织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监察监督安全员落实工作。 5.施工过程中安全资料的管理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中对资料管理和表格形式的要求,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日志,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安全管理日志中记录当天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记录发现的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表格,可以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常用表格; (3)有条件的工程应使用音像资料记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要情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由安全管理部门存档,安全管理资料必须真实、完整。 6.加强施工安全设施的管理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安全,其不仅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配有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现场的所有安全防护设备、器具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清理,避免由于污垢、损坏而造成设备与工具的防护功能削弱、丧失。在安全用具使用完毕后,应将其放至专用的存放空间内,并保证该空间外在条件不会对安全用具的质量产生影响,放置的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编号存放不可混乱。此外,安全用具的使用应规范、合理,通过安全培训可保证作业人员的科学使用。对于电力设备,在装设前应严格进行检查、测试,以此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对于用电装置,应检查其安全性、可靠性;对于各种电力设备、机械,应重点检查其接地、绝缘部分,避免发生漏电;对于工程的电气、电子产品,应重点测试其绝缘、接地部分的性能;在进行电力设备的维修前,应事先进行安全测试,以此保证维修操作的安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在对所有设备进行绝缘电阻、电流泄漏、耐电压等测试后,应测试方与施工方应对其结果进行核实,严禁挪作他用。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得知安全是当今社会最为推崇的思想,而且还是进行所有的生产或者是日常活动所必须的基础,安全会给群众以及单位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非常严重的生命以及物质等等的一些危害,并且还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负面效应,假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发生。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送变电,即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组成的送电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所组成的系统。在送变电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关系到众多环节和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有其价值所在。 关键词: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1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理念滞后 在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管理上出现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在认识管理理念上的不足应有所关注。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能否有所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由于送变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等因素的影响,送变电施工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高要求心态必须树立,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方能实现更加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的施工单位还未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有力灌输。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未意识到脚踏实地把提高质量意识进行落实,而薄弱的质量意识,难以融到企业文化里,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基石。 1.2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在现代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依然是套用旧有传统的,缺乏科学性。首先主要存在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考虑欠缺周全时,企业易把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里管理,如此做法会影响到管理者的大局观,容易单一着眼于现场,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未能充分考虑周到。想要促进施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必须要完善管理体系,才能有利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3管理细节方面不到位 在送变电安装工程中,存在很多施工细节,有时相继出现众多问题是因为管理细节不到位而引起的。 1)施工项目管理信息量纷繁复杂,单工程的统计功能相对脆弱,跨工程的分析统计功能也有所欠缺。在如此的情形之下,也要求管理工作者更深层次的掌握工程的整体,并认真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2)施工材料的到货、验收情况无法和施工进度进行配合,因此经常出现提前到场,场地占用费有所增加,或存在迟迟未到从而导致工期延误。 3)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与查询手段,通常来说,企业管理者难以对项目运作的资金有所了解,因此往往会有超支的情况出现,当自己意识到不足之时,往往又是在追加资金后才有所发现。 2加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2.1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施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在送变电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送变电施工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送变电安装施工,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送变电施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送变电施工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送变电施工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送变电施工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送变电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施工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送变电施工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2.2完善送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送变电施工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送变电管理。 其中,第一级机构为送变电施工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送变电施工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送变电施工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施工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送变电施工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送变电施工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送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送变电施工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送变电施工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施工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2.3科学合理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切入主题,在细节上着手,把握住管理范畴中的每一道工作的重点,并科学为每个工作重心制定好业务流向,让整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问题,也将是电力企业在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下面简要分析几点做法。第一,在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应该认命专业人员进行跟进,并且做好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绘制出施工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图。第二,根据初步流程图,管理人员需要同施工工作者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并及时发现流程图存在的问题,分析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步骤,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后进行优化。第三,管理者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为流程图定型的时候,重新考虑企业利益,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入手,摒弃存在的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流程。第四,综合各方质量,在确定目标和相关施工细节之后,绘制施工流程图。通过这样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才能够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实现管理上为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工程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各个行业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在完善个人中提升竞争力与自身价值。而作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的电力行业,更应当进行完善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对于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我们对其所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迎合实际提出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希望可以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方面带来价值性思考。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电力建筑安装造价控制要通过预算建筑材料价格、比选建筑安装设计方案、全而安装施工现场控制、实行竣工阶段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提出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多种方而进行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控制研究。 关键词: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电力建设的投资成效发展,对于电力建筑安装工程而言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提出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多种方面进行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控制研究。 一、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电力工程建设环节很多,基本分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在整个工程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电力建筑安装的控制关键应是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工程完善的灵魂,也是对建设成本的最大节约措施,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建筑安装工程管理工作中,造价控制能够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情况,加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造价控制能够多方面选择更好地经济建设方案,进行全面化地投资估算,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 二、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电力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的造价控制工作,与工程招投标环节、工程结算环节以及审计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每一环节造价控制的有效性,都对下一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造价控制工作开展过程而言,造价控制工作也应从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出发,进行策略的定制,从根本上起到造价控制的目的,保障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就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工程结算环节发挥的作用极为重大。结合工程结算环节的重要控制地位来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 1.建立全面的结算结构 在安装工程建设的初期,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结算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且在工程准备工作开展时对整个安装工程财务决算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规划,建立全面的结算机构和组织。与此同时,还应组织成立决算的领导组织和工作组织。领导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定期召开工程项目的结算会议以及听取工作小组的工作汇报,对结算工作中出现的有争议的环节进行最后的敲定和解决,工作小组的主要负责日常结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遇到特殊问题可以向领导组织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协助领导组织解决相关问题,保证问题解决的及时性,为工程建设的进度扫清障碍,保证工程的完成计划和进度,从而避免突发事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索赔事项,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 2.结算计划的有效制定 结算计划的有效制定,是结算环节造价控制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策略指导。在结算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根据结算工作的具体的任务量及工作量、相关机构的设置等制定合理的人员计划和工作进度计划,保证结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的状态基础上,提高结算工作的开展效率,达到有效成本控制的目的,使得相关项目在计划之内完成并有一定预留空间。除了整体结算计划的制定之外,还应对月结算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就电力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过程而言,是由一个又一个项目和工期组成的,做好月结算工作,对每月的项目结算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查,是为全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保障的基础。 3.设计变更费用的有效控制 除了结算部门机构以及工作的计划的有效设置之外,结算工作过程中要想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还应对设计变更进行合理管理,尽量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对整个安装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在每一项变动发生之前,结算部门都应做好提前的准备,进行合理的费用结算变更签证,使得相应变更发生在控制范围之内。 4.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施工现场控制 电力造价控制虽然在方案设计和材料控制方面进行了事先管理,但是仍然需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控制能够尽早发现造价管理不合理之处,并对发生失控的责任单位、相关人员提出警告及辅以一定的经济处罚,确保工程造价不被人为地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现场控制内容具体包括: 4.1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现场施工进度如果延后就会增加人工费用等,因此进度管理十分重要,在现场控制过程中要划分了施工管理部门职责和任务,制定了施工部署计划原则,制定了工程三级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的相关保证措施,编制了主要项目工程量计划和施工方案计划。 4.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如果电力建筑安装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就会使得造价成本增加,因此安全管理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例如: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高塔防倾倒、防避雷、防电防火等工作等。 4.3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材料控制虽然有材料选购环节的严格管理,但是对于现场管理而言也十分重要,现场管理有了利用对材料进行实地管理,防止损失和浪费。例如: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施工即将结束时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及时拆除临时设备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4.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系工程的生命,质量越好工程使用寿命越长,电力工程又是特殊工程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一但出现问题不论是站在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所造成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因此要牢牢把握质量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自检、抽检,做好隐蔽部位及中间环节验收,做好监督和自我监督工作,相关责任人要履行好签证交接手续,上一道工序质量检查不达标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杜绝一切大小质量事故的发生,出现质量事故后返工、索赔等费用会使工程成本大大增加,在对待新工艺、新施工方法我们要不断调整工程质量把控措施,在平时工作中要杜绝窝工和误工情况发生,不使工程意外成本增加,还要不断加大质量把控力度、不断调整工程质量控制思路,向更好的质量目标不断努力。 5.实行竣工阶段控制 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要延续到竣工阶段,在竣工阶段要制定好结算计划。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从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都要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任务完成与否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工程的工期、质量、建筑材料价格、奖惩等规定要以承包合同和补充合同或其他形成的协议条款作为依据。电力建筑安装竣工后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按计划进行,每个单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的一个期间,应组织进行竣工结算,保证结算工作的进度。配合财务竣工决算,将相对应编号标注清楚,费用划分清晰是财务竣工决算顺利进行的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电力建筑安装工程中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 不仅是提高电力企业安装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从成本控制角度,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和支持的必要途径。 从目前电力企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造价控制工作细化到工程建设中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财务阶段的把关和管控作用,加强部门间的联系, 通过优化组织, 提高财务决算部门机构的工作效率, 都是提高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 除了电力企业自身对控制方法不懈的探寻和努力之外,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也应发挥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争取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摘要:输变电工程建设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了电力安装及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中,遇到的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具体问题。根据电力施工企业具体情况,总结了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方面必须重点落实的几项内容。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安全技术; 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及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输变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安全优质地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已成为输变电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而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电气设备,保证其安装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加快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部门的首要任务。而现实是,我国很多电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其他某种原因导致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电气设备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其安装技术要点。 2、电力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2.1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的要求 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是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师,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掌握施工图纸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给施工和操作人员留下安全隐患,编制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工程概况、施工工期、场地环境条件,根据工程的特点.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及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安全施工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因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安全的基本规范、标准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还必须熟悉相应的电力专业技术知识以后,才能在编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时确立工程施工安全目标,使措施通过现场人员的认真贯彻达到目标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还必须了解施工工程内部及外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使之起到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作用,确保工程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 2.2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旌编制的具体内容 2.2.1从电力输变电设备安装及施工工程整体考虑。输电线路架设前首先考虑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公路、铁路、通讯、地下和地上输送管线、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立安全区域、标示牌,安全通道及高处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安装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机作业周边、及地下、上空安全防护范围等。复杂的吊装安装施工还应考虑视角、信号、安装步骤及应急预案等。 2.2.2季节性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夏季防暑降温,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泥石流、洪水,冬季防火、防大风、雪灾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按其施工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及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安全防范重点,但施工方案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明确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应抓住:防起重伤害、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物流及厂内交通事故、防误操作5种伤害,针对各种危险点、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要有针对性。节假日施工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值班,预防突发事件。 2.2.3技术措施指的是为保证人员安全施工和设备安全运行,从技术上对设备和人员操作采取的措施。制定技术措施时,应视工作对象和内容,以规程为依据,特别是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编写技术措施时,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电网运行方式,明确带电设备.对需要检修和处理的设备从技术上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对施工人员要采用的工作方式从技术上加以规范,以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的安全运行。 2.2.4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措施应从人员教育、危险点预控、措施落实、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安排,尤其要进行深入地危险点分析。实行预控就是要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情绪)、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逐一制定防范措施,不得照搬规程或套用其它工程安全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安全措施应详细体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逐级监督、逐级管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的思想,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较为特殊的作业项目(带电作业、铁塔线路跨江河作业、雷雨天施工、抢险作业),在安全措施中要加以特别体现。 2.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现场实际检查,逐项落实安全措施 2.3.1工程开工前,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工程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关键。输变电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应核对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若存在重大隐患不可急于开工,应对安全措施进行完善,直至符合安全要求方可开工。 2.3.2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规范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过程。输变电工程中带电作业是常事,是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也是控制事故的重点,现场作业人员(特别是监护人)带电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岗。 2.3.3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章,使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尤其要编制执行好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保证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资金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最基本的制度必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生产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群防群治制度。相信随着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提高到新的高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探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分析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对如何提高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制度和规范,进一步确保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关键词:电力安装;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引言 电力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电力安装过程不仅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这样说,电力安装工作过程中的任何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危及整个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因此,在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电力安装涉及到的每个专业知识都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应该坚持对电力施工质量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态度,真正做到科学安装、科学管理及科学验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一支业务技能熟练的专业团队来开展电力安装工程的实施工作,更需要工作人员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电力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科学拟定施工计划,确保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本文将重点审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施工要素和制度规范的角度入手,研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探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员因素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在于人。工作人员是电力安装工程的第一要素,是开展施工作业的实施者。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态度,均关系到电力系统工程的质量好坏。施工单位应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人员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应让施工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应调离其工作岗位。因此,控制电力安装施工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 (二)材料和设备因素 电力安装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整个电力安装作业中,任何微小的材料问题都可能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电力系统安装作业,即使对再小的材料进行偷工减料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务必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对施工材料的一时大意,往往会酿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这就是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外,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很多电力设备的安装均离不开这些精密仪器来进行前期测量、定位和检测。可以说,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使用仪器和设备科学性、和测试准确性,无不对整个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技术因素 电力安装工程项目是否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施工技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就应从技术、操作及组织等方面来进行统筹规划,优先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设备的精度和施工过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此外,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力求加快工程进度,力求节约工程成本。也就是说,施工过程不仅要从电力安装的工程需要出发,同时还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综合考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但是,在质量和经济效益出现冲突时,必须以工程质量作为的第一要务,严格确保电力安装施工的工程质量。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对电力安装施工的质量也有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包括天气环境、工程管理环境、作业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每个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例如,我们都知道天气环境的变化莫测,气温、湿度随着发生着变化。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这些天气环境都可能对电力安装的施工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稍不注意,就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再如,对于城乡电力工程的施工,应紧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相结合,以满足城乡及周边地区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在选择城乡电力网的设备时,还应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城乡电网的质量可靠,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减少施工成本,推动节能型输变电设备的发展。 二、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电力安装工程是一个整体作业,需要各部分相互协作。因此,需要针对整个项目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工作上,应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规范,同时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范不按施工标准和规范的问题出现,将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项目经理应对施工进度、材料及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管理,并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电力安装的材料采购方面,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程验收时,还应对相关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绝不能放过施工中出现的任何不足或质量上的缺陷。 (二)落实项目问责制度 项目经理应对电力安装施工质量负责到底,即落实项目问责终身制。在项目经理的任用方面,应在技能培训后进行公开、公正地竞聘。对聘任的项目经理应进行严格的定期考核。对于负责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应适当扩大其职权范围,严格落实项目质量的终身责任制。 (三)注重工程项目的验收 项目施工结束后,应由项目经理通知项目单位,认真组织工程的验收工作。验收过程中,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均需到场。验收时,施工单位做验收汇报,最后由各验收部分进行严格检查后,签收部分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整改要求。在验收单上,应有各验收单位负责人的签字。 (四)坚持项目监理制度 项目监理应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发挥出有效监理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在电力安装工程进程中,项目监理应当依照国家法律和行业标准、规范,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进行严格监督。监理工作人员应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其按照要求限期整改。在整改时,监理人员应严密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发现分项工程遇到质量或设计技术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解决,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五)推行项目质量考核 与技术指标一样,质量指标包含多个方面,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考核,应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这种质量考核,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设备调试、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包含考核期限内的质量指标。考核过程可分为自检和复检。所谓自检,是在考核期限内完成的考核,它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参加,依照考核标准完成自检。在考核期限之后,应由上级职能部门对工程质量再进行复检,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自检过程中所采用的检查程序是否规范、考核的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项目质量检查要求,并对自检的整改内容和项目工程运行状况作进一步考核。 三、结语 总之,电力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整个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状况。因此,电力安装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全面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意识,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注重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问责制度,对工程验收进行严格把关,坚持贯彻项目监理和项目质量制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摘 要: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设备,对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变压器的安装质量尤为重要,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使安装工程更加规范。事实表明,只要在安装工程中,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就会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变压器安装;问题;解决 1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完善的准备工作是电力变压器安装的首要条件,只有将安装中需要的工具以及设备准备齐全,才能够为变压器的安装提供基础条件。对于工具以及设备,一定要按照标准要求准备,并且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变压器的安装技术与难易程度与变压器的规格型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变压器的体积较为庞大,并且其中的油箱就占据了很大的体积,所以说在安装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变压器输送的过程中,会用到大型的吊运设备,所以工作量较大,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变压器内的冷却装置是在拆卸之后被送去制造厂家,所以在安装之前,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清洁,然后再行安装。 2 电力变压器安装时重点注意的问题 每一批变压器生产出来都要进行必要的出厂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1 保持和恢复出厂时的绝缘能力 变压器在出厂时都要进行绝缘测验,检测其是否处于绝缘状态,这种绝缘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的衰弱,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下降,将会导致线路短路,进而烧毁绝缘线圈,所以绝缘状态对于变压器的安装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变压器的绝缘状态与安装的质量有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应该尽量的保证变压器在出厂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这将是保证安装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安装之后和安装之前的绝缘相差不多,说明安装的质量比较好。 保持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基础工作就是清洁工作,对变压器的零部件做好清洁计划,保证变压器处于清洁的状态,不会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在清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将角落处的灰尘以及其他固体物质清除干净。对于液体以及气体等污染物要使用真空清洁,将空气抽干后,进行脱水和脱气处理。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以后,就可以开始运行,将继电器油箱上封板后,运行变压器中所有零部件,看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对那些没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可以等到油位升至装气体继电器外封板时,再关闭真空滤油机。这种变压器,在切换开关的绝缘筒内注满油时,就应关闭真空滤油机,以防止开关和注油伐的连接。总之,在一切可能的基础下,将油装满,以避免一切残渣的残留。这样不但可以排除在真空注油时,只能在上面一层进去很少的气体,这些气会直接被放掉,这样对变压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解决问题的重点是,真空注油的工作是个关键,一定要完成好它,不应把所有的目标都放在热油循环上。 2.2 渗漏油问题 渗漏油是变压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在设计和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对于密封状态没有熟练的掌握,致使后期出现漏油。在安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或者是制作程序不规范而导致密封不严。如果平面的清洁度不好,就容易有油污、锈迹和焊渣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密封圈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也会因为老化而失去密封功能而发生渗漏油。 变压器渗漏油会对变压器的运行有所影响,所以对于变压器渗漏油要进行严格的防范措施,在安装之前,要对变压器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密封检查,一旦发现密封不严,要及时处理。对于变压器中的各处法兰要认真的检查,发现偏位要及时纠正,注意在吊装的过程中,严禁变压器受到撞击。在变压器安装完毕后,要对变压器进行密封检查试验,测验变压器的密封压力,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2.3 对局部进行放电检测 局部放电试验是指带有局部放电量检测的感应耐压试验。在GB50150-91中规定,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为220kv及330kv的变压器,当有试验设备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局部放电试验所加试验的电压,一般要比平常的感应耐压试验的电压低,可是加压的时间却延长了60多倍。同时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内部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试验的破坏力。 所以,它有不破坏试验的功能,同时又能发现绝缘问题的不足。优良的试验水准很快被普及应用。如今,已经有很多安装单位对变压器都会进行局放试验,收益良多,其能预先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筛选出出厂时不合格的产品,保证变压器完整的到达。让变压器在制造时就整体出厂装备,同时通过有关试验,变压器才算制造成功。只有变压器在投入应用时仍然没有问题,变压器的安装才算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变压器安装是一项严密的工程,在安装的时候,任何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安装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出现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那么就很有可能在运行中发生严重的后果,引起事故。现实中的教训就有很多,变压器的安装没有缺陷和不足,运行起来就相对安全和可靠,修理和维护也会相对减少。事实证明,只有顺利的完成变压器的安装工作,才能提高变压器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标准。 3 电力变压器安装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变压器在安装的过程中,每个过程都非常的重要,对于变压器的运行都会有所影响。在变压器出厂之前,一定要做好检测工作,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够打包出厂。在吊运的过程中,要做好防御措施,防止水分和气体进入到变压器中。 其次,可以在正常压力下对变压器实行排氮或排油的做法,来解决大气和水分进入机器的问题。完成安装的变压器,一定要对水分和气体进行清理,一般分成一次性清洁和多次清理。一般安装工作要在三天之内完成,安装完成后立刻进行一次性的真空注油并清洁。假如安装工作没有办法连续进行,那么最好使用逐次清理的方法。只在停工的时候进行抽空工作,当安装工作进行放出空气继续施工,一直到真空注油工作结束。 4 结束语 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安装变压器的过程中,要保证变压器的安装质量,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到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上文中对于变压器安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变压器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电网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系统控制对策 【摘 要】本文论述了电气工程安装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存在问题;系统控制对策 只有做好电气安装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及监督工作,才能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电气安装工程涉及多方面,且贯穿于安装施工的全过程。唯有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采用科学的方法,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电气施工质量的因素,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 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明确提出了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通过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管理,实现图纸和规范的要求,来实现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2 电气工程安装存在问题 2.1 灯具、吊扇安装不达标准 电气工程安装在质量上有一个通病: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出现灯具安装偏位的情况,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上,成型差,日光灯链条小平行小垂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安装灯具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预埋灯盒时位置小对,有偏差,施工人员欠缺责任心,同时也不熟悉现行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导线的接线、开关、插座的盒、色标不符合要求问题,这方面的质量通病是多股导线直接做成“羊眼圈”状而不采用铜接头,线盒预埋深浅、标高小,开关、插座导线与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线端接几根导线,板与墙体问有缝隙,而板有污物,小力正,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接地保护线、 PE线色标小致或者混淆,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小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责任心不强,预埋线盒时没有固定牢固安装时位嚣不准确,旋工人员为了贪图省事而混用导线等等。 2.3 高压配电装置安装问题 高压配电装置安装主要问题有现场文明施工环境差,成品保护措施不完善:手车式配电柜和抽屉式配电柜开关在推入、拉出时有卡阻,操作及联动试验不正确:盘柜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有损坏或缺失件等。原因主要有高压开关柜的装卸和运输不是由起熏工负责绑扎和指挥,电气工配合,吊装时不注意使用尼龙带,在设备的搬运、移动通常是人工,没有应用液压手动叉车或专用运盘柜等工具。 2.4 变压器安装问题 变压器安装主要问题有:全部附件安装后,没有将不能承受全真空的附件隔离,未查明真空系统本身实际能达到的真空度而直接连本体抽真空;散热器及油箱本体密封法兰拆除后,没有清洁、干燥连接面,并更换新的密封垫:器身检查结束后,没有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并将箱底残油清除掉,器身暴露在大气中的工作时间没有掌握好:变压器滤油完成后,变压器油样试验及微水测试的各项指标末达到要求。 3 影响电气工程安装的因素 3.1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用于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应有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单等。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将成为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质量应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存放、检验、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全过程地监督与控制。 3.2 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机械、工具 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是施工质量的技术保证,体现在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机械、工具和操作工序等方面。新型适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物质前提,所以施工中要采用新型适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3.3 电力设施承装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 电气安装工程大多依附于电力设施与机电设备,因而电力设施承装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尤其是一些电气设备的基础质量(如变压器的基础,电气传动设备的基础等)如其质量不能达标,将会直接影响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安全。 4 施工质量的系统控制措施 4.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 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单位通常应建立:图纸审阅制度,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互检制度,专职人员检查制度,工序、工种间交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签证制度、分部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制度,施工质量记录填报制度,以及电气设备、材料采购及验收制度等,这些制度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4.2 充分做好安装前期工作 做好安装前期工作,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第一是施工人员的培训、优选;第二是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第三是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4.3 重视现场质量计划 作为现场关键工序、记录该工序已通过检查或试验的现场质量计划是验证手段,是满足规定的质鳖要求的文件。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方法,在现场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以保证达到质量要求的一项检查措施。一般来说,质量控制点包括见证点和停工待检点。见证点指参与检验的相关人员按约定时间进行见证和监督,并签证合格的工序活动;停工待检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质量检查点,通常是针对隐蔽性旋工过程或工序对整体质量影响重大的工序和首次使用的特殊工艺设置的。 4.4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前期的管理。针对可能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多种因素,必须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前,管理者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工程施工技术的难易程度配置相适应的作业人员,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有组织地进行一些规范标准学习,加强的责任性教育。为了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工程图纸和施工规范,工程管理人员要向作业人员进行工程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质量交底。对重大工程项目及未施工过的新项目,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向作业人员交底。 4.5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 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4.6 强化培训,建设一流工艺标准 在电气工程安装开工之前,应当根据工程的进展编制施工图纸的交付进度,根据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相关施工质最、安全等文件,做好专业施工人员的机具计划、进场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以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艺安装标准和效果图,细化保证各专业质量的工艺细则。在施工现场中,在所有项目安装中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按照标准的效果统一实施,对某项技能差的员工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减少或缩小工艺水平上的差距,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整体效果。
优秀计算机论文:争做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千家万户都了解到它的主动和优势,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醉心于计算机,对它的钟爱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作为计算机教师也感到骄傲自豪,魅力十足。然而也自然想到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份量,可谓岗位光荣,任重道远。 改革在深入,发展在持续。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为师者不禁在想: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如何对付严峻的挑战?如何经营幸福课堂,实施幸福教育?笔者响亮的回答——争做一位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新教育理念 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育方针强调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实践告诉我们,人的成长并非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教学不仅是有效率的,更重要的是有灵魂的。其最高层次的追求是洗涤精神的尘埃,点燃智慧的灵光,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事,做有尊严的人,过有品位的生活,因此为师者必须重塑自我形象。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有理想,有理想,教育才有希望。因为理想的高度决定一个人发展的程度。有位名家这样讲:“一个人的理想高度决定他生命的档次。如果一个人,实现他的理想,那就是一种幸福。”千真万确,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教师的成长重点就是塑心的过程。其它的诸如专业知识、教学艺术、管理能力则另当别论。试想,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怎么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爱专业,才能爱学生,才有远大的理想。现代教师的课堂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课堂生成,使师生在对话交流中学到知识并产生新的知识。教育教学是充满创造的实践过程,不但要践行职责,而且要富有创造激情和理想的追求,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教育的思想者和实践者。 二、教师要有大爱之心:爱每一位学生 西方美学史上有句名言:“和谐就是美”。对教师而言,它意味着遵循教育规律,顺应青少年的心理,身体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全面发展、心身和谐的人,用得当的举止,优美的言行,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榜样。对教师来说还意味着欣赏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给学生彼此欣赏,懂得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包容,在纷繁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和珍视,助其成为具有和谐之美的人。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宽容。教师的爱是一种大爱,一种超越了自己的班级、学校的狭小空间,对国家、对社会、全人类和大自然的爱。这种爱将给教师一种宽广的胸怀和眼界,一种不凡的气度和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必将通过我们的言行传递到学生身上,使其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的一代新人。作为中师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要教育未来的同道——光荣的幼儿教师,一起努力做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 三、学会欣赏,敬畏学生 心理学家杰尔士说:“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美国心理学大师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欣赏。”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面对一个个鲜花的生命,我们要敬畏他,珍惜他,他们都是等待开放的花朵,他们需要水分,需要阳光,需要呵护。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此话甚妙。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还包括学生对生命内涵的领悟,行为习惯的养成,文化的传承以及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发展。教育应培养健全的人,要教育学生懂得爱,懂得善良,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四、注重自我形象,规范教育行为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就得讲究风化。因为教师是善政追寻者,美的创造者,是受尊敬的人,所以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样板,必须衣着朴素,整洁大方,风度翩翩,精神抖擞。实际上,一个人的风度仪表直接透视他的文化层次和思想境界,中师生已逐步走向成熟,又是未来的同道同仁,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教学行为。为师者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注重每一个细节,规范自己的教学举止,教学语言,要精通“三笔两画(话)”,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和普通话。课堂用语标准,确切、板书整洁、美观流畅;上机指法得体,面部表情自然,常带笑容。须知教育无小事,处处是大节,为师者一定要加强自律,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适时充电,完善自我 改革在深入,发展在持续。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读好有字之书,包括计算机丛书,报张杂志;向生活学习,读好无字书,迈开双脚,走向生活,了解生活的真谛;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好学,自信精神,师生互相学习,努力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可以平凡,但决不能平庸。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之心灵的事业,教育的意义是充分发挥崇高无比的引导作用,引人求知,引人高尚,引人自信,引人自爱,引人热爱生活,引人关爱生命。中师教师应引领学生做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 优秀计算机论文:通过QC活动提高计算机组装实训成绩优秀率 【摘要】党的“十八大”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在我国今后发展和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破解人才发展难题,把企业的QC活动引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教学中开展QC活动,提高实训教学成绩优秀率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开展为期一年的QC活动,使学生计算机组装实训成绩优秀率有14%提高到了33%,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算机组装;QC小组;优秀率 一、前言 2012年3月,计算机教研组成立QC小组,6月注册QC项目《提高计算机组装实训成绩优秀率》。本次活动选取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网络专业3个班级共78名学生为课题对象。 二、小组概况 1.小组概括 小组名称:计算机教研QC小组;成立时间:2012.3;课题名称:提高计算机组装实训成绩优秀率;课堂类型:管理型;日期:2012.11 2.成员分工 (1)、付建超,负责全面工作;(2)、于延华,组织策划;(3)、刘京,活动实施;(4)、严今,完成报告 三、活动计划(负责人:付建超,制定日期:2012.6.11) 6月选择课题;7月现状调查;8月设定目标;9月分析原因、确定要因;10月制定对策、实施对策;11月效果检查;12月巩固措施、总结评价 四、选题理由(负责人:付建超,实施日期:2012.6.11—6.25) 1.从学校方面来说:首先学校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其次学校的微机可以由学生来维护,选择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成绩优秀的学生,共需要20余人课余时间完成。 2.教师方面:教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培养的更优秀。 3.学生方面:90后独生子女承载着4位老人和父母的殷切期望,承担着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与重托,所以要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人才。 五、现状调查(负责人:付建超,实施日期:2012.6.26---7.6) 1.实训成绩(负责人:付建超,实施日期:2012.6.26),根据上学期实训成绩,优秀人数为:78*14%=11人。优秀率低。 2.开座谈会(负责人:于延华,实施日期:2012.6.26---7.2),小组共召开学生座谈会6次。 3.现场听课(负责人:吴国楼,实施日期:2012.6.26---7.2),小组6人共组织听课24学时,结果如下:教学态度严谨认真、课堂纪律较好,但只有2成学生和老师呼应、5成学生一般状态、3成学生状态差。由此对教学方法产生质疑。 4.问卷调查(负责人:杨焕珍,实施日期:2012.6.28),针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表现,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堂内,20%的学生主动学习,31%的学生被动学习,课外时间,仅有34%的学生想学习,而由于自制力差没做到。可以想办法使这些学生实训成绩提高。 六、设定目标 根据上述现状调查,设定目标为:实训成绩优秀率由14%提高到32%。即培养了人才,又能满足学校微机设备维护及保养需要。 七、分析原因 我们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用头脑风暴法产生观点,分析原因时小组成员相互启发,产生了鱼刺图。人的原因是: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机:就是教学设备,教学设备落后,数量不足;料: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部分不实用;法:就是教育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家庭教育欠缺;环:就是教学环境,学生业余时间不主动学习,学校周围有网吧。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实训成绩优秀率低。 八、确定要因 在诸多原因中,找出了6个末端原因,其中,1.家庭教育缺失、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3.教学设备陈旧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是不可抗力,确定为非要因;4.教学方法不恰当,确定为要因;5.部分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确定为非要因;6.学生课下及自习时间不主动学习,确定为要因。 九、制定对策 针对两个要因,制定了相应对策表。实训课堂内,实训教学方法不恰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课余时间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一些想学习,而自制力差的学生在小组里,采用师带徒教学法。 十、对策实施 (一)课内采用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是:首先把整个教材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教学项目,每次课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电脑不加电故障检修项目,把学生按3人一组分组,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检修思路,并为每一组准备一台设置成不加电故障的微机,让学生根据检修思路检修好,学生为完成这个项目,就会思考,会遇到问题,会问同学、问老师,直到将问题解决。把课堂上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实训课的成绩。项目教学法,在使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二)课外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 学校成立兴趣小组,是为有兴趣学生创造更多、更直接的学习机会,对于未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跨专业,跨年级,采用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一对一教学生,使得更多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学生业余时间学习,不再去网吧了,有了组织,就有了约束,对于一些自制力差,而又想好好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兴趣小组的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 学生能熟练操作后,安排独立为学校、老师的电脑解决问题,可以为老师修笔记本、为机房设备除尘、修理办公用电脑。在维修中遇到问题,再向老师同学请教商量。 十一、检查效果 经过两个对策的实施,学生的优秀率由14%提高到了33%,同时还有意外收获,不及格率也由原来的40%下降到了17%。两个对策使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优秀的学生又可以为学校节约成本。 十二、总结展望 经过QC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训成绩优秀率、是课改的一个途径 、小组成员加强了团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探讨项目教学法,师带徒计算机兴趣小组的相关问题;探讨工学结合教学法,继续制定添加对策;形成教学管理标准,制定执行,巩固成果。 优秀计算机论文:做一名优秀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的十个条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了会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作为一名计算机学科多年的教师,我们要正确领会课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进行施教,盲目的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如何做一名优秀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呢?细思量之,怎一个“好”字了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现阶段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们的根本问题。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摆正心态 计算机技术本身的特点及社会需求深刻影响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心态。计算机技术不仅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在社会其他各个领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多种诱惑使得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们心态复杂,难以平衡。走上教育线,成为一名教师,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立志用自己所学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基本前提。 二、了解体制 社会上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他们是各自领域的精英,他们最了解各自领域的体制、现状乃至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同样也要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现状乃至存在的问题。常听闻:“XXX问题,是现在教育体制的问题……”。这不是坏事,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不管一己之力能否解决,但终究是看到了问题的存在。任何体制不是永远正确、合理、一成不变的。作为教师,只有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才能把握自己教育教学的大方向。 三、掌握技术 各行各业,要成功,首先要有技术或技术支持。只有自己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得到别人的信服。作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任务是要培养出以“技术”为本、以“就业准入”为导向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各种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各种专业技能,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理论教师,更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实践教师,这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学会教学 对教师而言,自身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前提,但不是这样就一定能做一名好教师。教师的职业特色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不仅要做得,还要说得。教师不是单纯的技术人才,而是集学识、技术、表达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自身技术好,还要会教学。要学会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控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要结合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力争教学以专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以综合能力的形成而告终。 五、面向市场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迅速腾飞,而今正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带给了各行各业无尽的发展契机。教育行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从传统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演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既要有知识,又要懂技术的人才,特别是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要能够面向社会、参与竞争。作为职业学校及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市场规律,树立市场观念,无论从教学目的还是教学内容,都要与市场接轨,渗透市场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用人单位来说,要:“招之能来,来之能用”,正所谓“有用才出色”也是这个道理。 六、以人为本 现今,最流行的理念莫过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有共通之处。正如“学生本位论”的提出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扩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人性化之教学。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两大主体,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人性化之教学,可以拉近教与学的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一改过去教师机械的教,学生机械的学的枯燥无味,使教学过程更加新颖,更有效率,也更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七、勇于探索 对一名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讲,教学过程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实践过程。计算机专业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面广,更新换代快,应用广泛,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让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及技能是非常关键的。俗话说:“教无定法”,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实践得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是最有效的。因此,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探究符合计算机专业特色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尤为重要。 八、大胆说不 作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一方面深切体会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惊诧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快,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苦于现行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的落后问题无法解决。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碰撞,飞速更新的计算机技术与落后的教学内容的矛盾,要求我们大胆说不,立志教学改革。不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理念和做法就一定要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更新教育理念,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促使教育教学工作买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九、联系实际 职业学校计算机课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十、互动教学法 找一名计算机操作比较好的学生坐在教师机上与其他同学听我指令进行操作。然后教师进行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所以,课堂上,特别是在学生上机练习时,应该及时把握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所以在练习文档的润色时,讲明若有比较好的作品,将会打印出来以作鼓励。这样事先给予刺激,练习指导过程中看到有个性的、创造性的,马上加以表扬和鼓励,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计算机老师只要从教育观念、业务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追求,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老师。 优秀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优秀教材中的两个错误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流行的某些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的教材存在两个错误,其一是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寻址的问题,其二是多模块交叉编址存储器带宽的计算问题。本文对这两个错误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了(1)按地址寻址是相联存储器不可缺少的功能;(2)交叉存储器的带宽约为顺序存储器带宽的m倍,m为模块数。 关键词:错误;相联存储器;寻址;交叉编址;带宽 长期以来,由著名出版社出版、发行量大、多次再版印刷且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项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的优秀教材对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些优秀教材也难免出现一点错误,其错误哪怕是很小的也会误导读者,这样的错误还被其它书籍引用或在一些考试中出现。下面对出现在这些优秀教材中的两个错误进行分析和探讨。 1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寻址的问题 文献[1]对相联存储器的描述是:“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访问存储器,而按所存数据字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查找(或检索)”。有书籍一字不差地引用这个描述。文献[2]有这样的描述:“相联存储器又称联想存储器。它不是根据地址而是根据所存信息的全部特征或部分特征进行存取的,即一种按内容寻址的存储器。” 在一些考试中也有关于相联存储器寻址的试题,例如2006年11月系统分析师试题(国家软考办)和2008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关于相联存储器,下面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 (17) A.相联存储器按地址进行并行访问 B.相联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都具有信息处理能力 C.相联存储器能并行进行各种比较操作 D.在知识库中应用相联存储器实现按关键词检索 单项选择题:相联存储器是按(③)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①地址指定方式 ②堆栈存取方式 ③内容指定方式 ④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 上述观点一致认为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寻址,但是相联存储器是可以按地址寻址的。文献[3]从电路原理给予了分析,即当相联存储器的屏蔽寄存器置全1时输出一个标志信号,该信号选择地址译码器,并禁止匹配寄存器输出,此时按地址访问相联存储器中的存储字。文献[4]中有这样的描述:“相联存储器既可按地址寻址,又可按内容(通常是某些字段)寻址,……,相联存储器有三种基本操作:读、写、检索(比较)。读、写操作与传统存储器相同,检索只能按内容进行”。 2按地址寻址是相联存储器不可缺少的功能 相联存储器可按地址寻址的前提是相联存储器中设置了地址译码器。我们知道相联存储器是一种随机读写式的半导体存储器,这样的存储器在加电的初始时刻其每个存储位取相同的初态(0或1)。设相联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为n×k位,即每个字有k位共有n个存储字。现有含m(<n)个字的数据块要写入相联存储器中该如何写入呢?如果相联存储器中没有地址译码器就只能采用随机写入法或匹配写入法。随机写入法不能保证该数据块所含的m个字一个不少地写入相联存储器,因为当第一字写入相联存储器后,第二字写入时存在1/n的概率覆盖第一字,同理第三字写入时存在2/n的概率覆盖已写入的字,……。匹配写入法也是不可取的,设数据块中的m个字有l(<k)位关键词段key完全相同,key非全0亦非全1。但是加电的初始时刻相联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一片空白,依靠什么进行匹配写入呢?即使第一个字已写入,由于第二字与第一字因key而匹配,则第二字写入一定覆盖第一字。如果按key不匹配来写入,设数据块中m个字的key完全不相同,则存在后写入的字覆盖已写入字的可能性,这样写入与随机写入法等价。还有一种写入法那就是顺序写入,顺序写入法总得要一个计数器来指示要写入的存储位置吧,那么其本质就是按地址寻址了。 如果相联存储器中没有地址译码器,设数据块已写入,要将新的若干个字添加到相联存储器中又如何操作呢?若按匹配写入则原数据块中的字将被覆盖,如果按不匹配写入则不能寻址,那只能随机写入,随机写入又可能产生覆盖,所以相联存储器中必需地址译码器。由于相联存储器中有地址译码器,可以用编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将屏蔽寄存器置全1,用通用寄存器A存放已写入数据块的关键词段key,用通用寄存器B作为地址计数器,使其从0开始计数,并通过地址总线送相联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读取对应位置的存储字。若取出存储字的对应字段与key相同,则B加1读取下一个存储字,否则将一个新的字写入B所指示的存储位置。 地址译码器是一种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因该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很方便地实现按地址寻址。难道相联存储器的开发设计者会放弃这一功能模块,那么设计者采用什么电路来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一种说法是相联存储器的“各个存储单元除了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外,还应有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就是说每个存储单元必须有一个处理单元”。姑且不论这样的电路具体是如何实现的,但是可以肯定这将以大量的硬件开销为代价。即使如此,也不必排斥在相联存储器中集成地址译码电路而实现按地址寻址。 3关于多模块交叉编址存储器带宽的计算 文献[5]第102页有一道计算存储器带宽的例题如下,文献[6,7]]也有类似解法的例题或习题解答。 [例4]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64位,模块数m= 4,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存储周期T= 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周期τ= 50ns。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各是多少? 解: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m= 4个字的信息总量都是:q=64位×4=256位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4个字所需时间分别是:t2= mT = 4×200ns= 8×10-7s , t1= T+(m-1)τ = 200ns+3×50ns= 3.5×10-7s 。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分别是:W2=q/t2= 256÷(8×10-7)= 32×107[位/s] , W1= q / t1= 256÷(3.5×10-7)=73×107[位/s] 。 如果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8个字,根据例4的计算方法求得顺序存储器的带宽W2不变,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变为93×107位/s 。如果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16个字,则其带宽变为108×107位/s ,如果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32个字,则其带宽变为117×107位/s 。交叉存储器的带宽随连续读出字数的多少而变说明例4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存储器的带宽是反映存储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与存储器是否传送数据或传送数据的多少无关。 设多模块交叉编址存储器的每个模块的存储周期为T,总线传送周期为τ,交叉模块数为m(m为2的整幂),且T= mτ,则这样组织的存储器是一种按流水方式访问的存储器。若要连续传送n个字,则第一个存储周期T传送第一个字,以后每经过一个总线周期τ传送一个字。于是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传送n个字所需时间分别是:t2= nT = nmτ,t1= T+(n-1)τ = mτ +(n-1)τ。 t2 / t1= nmτ / [mτ +(n-1)τ] = m / [1 +(m-1)/ n] 当n m时,t2 / t1≈m ,说明顺序存储器所需时间约为交叉存储器所需时间的m倍,即交叉存储器的带宽约为顺序存储器带宽的m倍。可以说交叉存储器的带宽是指连续不断访问时的数据传输率。所以例4中的交叉存储器的带宽约为128×107位/s 。 优秀计算机论文:谈关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写给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学习和社会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事实情况,在设计的岗位中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计算机参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从总的来看,这些岗位都处在整个流程的中、下游,甚至是最底层,他们更多表现的是自己的软件掌握技术,包含的设计分量较少,甚至没有。而在中、上游工作的设计师大多是搞手绘的,如:建筑师、高级室内设计师、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动漫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等,他们出的是方案、构思、创意,具体细化由助手或下游完成,最后他看效果、确定。想达到这个水平要有深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关键词:速写;色彩;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 从事艺术设计方向教学已十多年了,为了让学生毕业以后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各个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都已经历了数次的调整。那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学习和社会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学生对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学生基本功较差,眼高手低等现象。 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我们什么时候学电脑?我们某某软件可学?我们学哪些软件?”等等。根据不同专业,我知道他们常指的是Corel Draw、Photoshop、AutoCAD、3DSMAX、lightscape或VRay等等,这说明他们普遍都很重视这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所占的比重比十年前要大的多,这也说明了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道理。 初学者或低年级的同学对本专业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全面,造成了认识上的片面――重应用软件课程而轻设计课程。事实情况,在设计的岗位中是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计算机参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从总的来看,这些岗位都处在整个流程的中、下游,甚至是最底层。他们更多展现的是自己掌握的软件技术,其中包含的设计分量较少,甚至没有。而在中、上游工作的设计师大多是搞手绘的,如:建筑师、高级室内设计师、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动漫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等,他们出的是方案、构思、创意,具体细化由助手或下游完成,最后他看效果、确定。想达到这个水平要有深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现在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认为学会电脑应用软件就可以出去工作,做设计师了,不愿在基础和专业上下功夫。如:素描、色彩、速写――画烦了,不想画;专业相关课程也不重视,最后把希望寄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上,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用手画好土、好慢,效果又不好。 在上室内设计课时,让学生作方案设计,要求用手绘方式画平面图、顶棚图、立面图、详图时,他们都认为可以在CAD中完成,叫他们画手绘效果图时,结果大都用3D软件做了,有个别用手绘的,也是透视不准确,表现僵硬、死板。再如:一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到上海找工作,到人才市场去应聘,招聘公司就问:“可会手绘?会的话就来吧!”。在一些大城市,做手绘设计的比用电脑做设计的工资普遍高出4倍左右,待遇为何如此悬殊?还是物以稀为贵,用在这里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事实情况确实如此。而且手绘是越画越好、越画越熟,约束条件较少。用电脑做设计,整天对着电脑,今天软件升级了、明天又有什么新软件了,大都要跟着跑,年龄大了就更麻烦了――感觉好累!一不留神还有被辞退的可能,这是因为用电脑做设计的人太多了。在这里不是叫大家不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而是让大家在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时要夯实基础,学好专业设计课程,为以后个人的发展和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 想成为优秀设计师,就得在基本功和专业上下功夫。 首先基本功包括:①素描:主要训练造型能力、构图、表现力等。主要通过静物、石膏像和人物写生来训练。②色彩:主要训练色调组织能力和色彩表现力。练习途径和素描基本一样,现在的学生画的大都是水粉画,就材料来讲,不太适合学生后期学习效果图表现,有容易粉、干涩,色彩干湿变化大等缺点。总的来讲应该学习水彩画,它色彩透明度高、颗粒小、色彩干湿变化不大,干湿、厚薄的画法都可以,有利于效果图的表现,另外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可以作为设计师一生的艺术爱好。③速写:主要训练快速表现能力及对线条的感受,是素描的提炼和升华。能画一手造型准确、线条流利、潇洒、有力度的速写,在手绘中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可以不画素描,少画色彩,但不可以不画速写,在一定程度上讲,它是这三者中最重要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利用它你可以和甲方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交流,使甲方折服于你的艺术才华和专业设计能力,还可以拿出一套独一无二的、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图纸。关于这点大家可以看看建筑设计手绘效果图、规划园林景观设计手绘效果图、室内外设计手绘效果图、家具设计手绘效果图、产品造型设计手绘效果图、服装设计手绘效果图等等,在学习时要和本专业的表现风格相结合。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面对的是三个难点:一是线条、二是透视、三是色彩。要做到线条入木三分,取舍得当,透视合理准确,收放自如,色彩准确概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掌握相关书中介绍的技法之外,还要多总结自己的经验,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再者是专业设计知识:①本专业设计知识要深入研究领悟。②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熟悉、通晓相领专业知识。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要多看书。只有这样,你的设计才能做的出色。有了好的表现手法、手段,再加上精彩的设计,两者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手绘效果图的特点是:生动、概括、速度快、适于创意表现。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展现设计师的才华和创意,是设计师多年艺术修养的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打好基础,学好专业设计课――知识是需要慢慢积累的。熟练、个性的表现方式加上深厚的专业设计,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优秀计算机论文: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打造优秀初中计算机教师队伍 摘 要:计算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初中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且能熟练地运用于生活之中。而提升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核心就是教师。但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求我们去打造一支技能技术过硬的计算机教师队伍,所以在提升计算机教师的职业能力同时,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初中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应该制订出培训的目标和具体策略,做到时间的合理安排。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在综合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上看,笔者对我国现阶段初中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工作作出研究并试分析一下,对中学教师进行技术技能的培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一、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的改革 从目前初中计算机教师的总体情况来看,中学教师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这里可反映出,这将是一场对科学人才之间的竞争,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了使我国在信息技术发展上处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教学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上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反思 笔者通过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思教师培训的现象,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了不少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培训脱离科学内容 2.培训缺乏具体针对性 3.培训教师缺乏主动性 4.培训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5.一些学校领导意识不强,组织力度不够 三、计算机技术培训的校本的整体设计 解决目前计算机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关键之一需要对培训时的校本进行合理的设计。 分析受训者,制定正确目标。作为特定的职业教学的受训者,教师的受训有几个特征。 (1)教师是以实践和问题作为引导;(2)教师都有自尊心;(3)教师都倾向于将原有的旧知识和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合;(4)尊重教师的个人需求;(5)教师都注重自己个人经验是价值;(6)教师都倾向于在学习上的自我引导和自我选择。 培训时要分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收集培训时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整理和分析收集的信息。学科教师参与学科校本的设计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希望利用教学技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合,从而缩小教学实践水平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所以,对教师的实际要求的认真把握,是决定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握这方面呢?在培训之前,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来调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召开座谈会,与教师座谈,同学生座谈,从而了解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2)发放调查问卷,这一种形式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也是教师和学生较为接受的。主要是弥补座谈会有它的不足,座谈会只是针对个别的老师和学生,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而问卷调查正好弥补座谈会中的不足之处。(3)现场观察和记录。这种方式能够确实把握教学中老师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在学习中的疑点。在教学一线了解到教师在信息技术上遇到的问题。 四、合理的培训 1.确定主题,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越来越快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在培训时应该采用“任务”主题,学以致用的策略,所谓“任务”就是根据教学实际,把信息技术教学逐步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就是完成一项任务,学习之后应当熟悉地掌握,并且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这样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必将是脚踏实地的过程,在这个反复积累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增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使我们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资源积累下来,更能使我们教师理解学习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良好风气。 2.培训时间的安排 教师的培训应当集中在学校学生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的时候,比如,寒暑假时间,学校和学生也处在休息调整时期,我们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学习。而不是处在教学的档期,形成时间的不足和教学任务繁重的状态。 3.强调主干的模范作用 主干的模范作用具体是指在培训期间,充分发挥主干教师的帮带、示范、辐射的作用,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作用。由于培训教师的年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整个培训中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我们在培训的时候要分层次地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在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培训员中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也就突出了教学中的人性关怀,仅仅靠一个教师的教授,是完全满足不了教师辅导的需求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主干教师的模范作用,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学。特别是在大家对信息技术还没完全掌握的时候,组织优秀的教师对专业技能还不熟练的教师进行辅导帮助是很有帮助的,在互帮互学的同时达到共同进步。 4.进行专题讲座 在培训期间可以不定期地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习心得的汇报,让全体培训教师集体参加,在听讲座、听报告中自我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自身的信息储备。 5.进行自我的评估和反思 在培训结束后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测评,以便了解教师在培训中的效果是否达标。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卷面答题的方式,让教师做出回答。也可以采用交谈的方式,了解教师在培训期间的效果。而培训的组织者要整理各个方面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地对培训做出调整,而且要加强自我反思,反思在培训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总而言之,在信息不断发展的当下打造一支优秀的初中计算机教师的团队十分重要,我们应当调整我们的培训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升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水平。 优秀计算机论文:关于成为优秀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若干建议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逐渐的被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的经济步伐。随着我国的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电子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越来越重视,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具备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就成为了政府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所需的技能和具备的素质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能;素质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就是保障网络包括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其他数据通信系统在内的各种网络的正常运行,通过网络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的职业,例如公司的员工可以共享打印机和传真机等硬件或者软件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能够快速的定位和排除错误问题,可以设计、组装、管理和维护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提供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咨询和支持工作,以此来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 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是首要要求,而开展一切网络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的基础知识,如果模棱两可的掌握网络理论知识,一点都不扎实,在实际工作中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作为一名网络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语就是网络拓扑,作为一名网络管理人员,就需要对每种结构的优劣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拓扑结构,怎么搭建该结构。在网络管理中,网络协议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规定了计算机网络之间如何通信,怎么通信。作为网络管理员,需要熟练地掌握每种协议的配置方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哪种协议来实现通信,实现准确快速安全的通信。比如最基本的TCP/IP协议,比如UDP协议,要熟知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每种协议是如何工作在通信网络的那一层中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网络管理人员要时刻紧跟最新信息技术,掌握最新动态,并运用到工作中去。所以网络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能力,加大自身筹码。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大量的掌握有关于计算机的专业词汇,这样的话就能流畅的阅读技术资料英文原版,最重要的是可以看懂网络管理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中的英文说明书,不至于因为看不懂说明书而手足无措。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网络管理工作本身而然,是为企业内部服务,需要经常和领导、同事、同行、厂商等交流。所以具备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实际工作变得事半功倍,提高办事效率和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网络管理员也要有吃苦的精神。网络管理员需要保障企业内网、外网的正常运转,需要随时准备解决问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的时间是不规律的,有时候还需要体力劳动,所以这就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没有吃苦精神的人来说,是做不好网络管理的工作的。要有优秀的团体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每一种工作都是一种必备的素质,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良好的团地合作能力,才能够在一个团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为企业做贡献,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对于网络管理员也是如此。做事耐心、细心。网络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繁杂,细小的工作。很多时候,往往一个细小的配置出现了问题,就会使整个网络瘫痪,无法运行,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人在工作时耐心,细心。保证所配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准确的,因为当你配置完成但却运行不起来,再回过头去找问题,就比较麻烦。 计算机网络管理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在网络运行比较正常的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的畅通、备份各项设备的配置文件、对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负责、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内经常出现的用户变更位置和部门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要对网络的通信状况进行监督,一旦有问题出现要及时的联系相关部门机构,实现对整个局域网和网络通信流量状况等方面的实时监控,还要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使用制订和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执行的情况。 在日常网络维护中,网络管理员应牢牢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熟练的运用系统中所提供给的各种软件管理工具,及时的监督系统故障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而且,网络管理员还要对网络管理系统操作服务器建立热备份系统,准备好防灾工作。因为网络操作系统一旦发生致命的故障,整个的网络服务都会陷入到瘫痪的状态。 同时网络管理工作的优秀与否,取决于网络管理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是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能的一种两大方面划分。硬性技能方面:整体规划整个网络的能力,相当于宏观的把控能力。而对于这种能力来说,它可以认为是一个必备的技能。在这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维护网络设备的能力,比如对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和后期维护。网络管理人员要熟练地掌握设备命令语句的调试方法,制定出安全的策略等,能够实际的根据环境需求来进行相应的配置网络设备,达到一个1+1 2的良好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的,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理念产生,这对网络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企业网络的网络管理者来说,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是繁重又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极强的耐心和责任心,较为丰富的网络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为整个企业做好网络服务。 优秀计算机论文:加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培养优秀IT人才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和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严重流失。在这严峻的考验中,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教学改革,使中职教育在改革的春风中焕发新颜,稳步向前,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能快速适应市场的人才。其中,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是中职职业学校每位计算机教师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使得人们扎堆式选择学习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一是因为人才需求。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二是因为工作需求。IT行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及工资待遇,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迫切地想跨进这个行列。三是因为兴趣爱好。作为计算机学科教学,是中专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教以来,一直从事中专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我感触颇多。如何正确定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这成为每一位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 热情 中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作为计算机,是学校开设的基础课。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不断滑坡。而作为中专生,基本上都是未能考上高中而选择上中专的,他们的显著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理想信念缺乏,对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缺乏考虑。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甚至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热情不高。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抛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传统教学重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一无所知。第一次上课时,应选择FLASH或PHOTO SHOP这些图文并茂的有趣的课程,让他们有一种想学的冲动,心中没有厌烦,这才能让学习计算机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也能让他们明白学好计算机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计算机的强烈愿望,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若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真正地转变学习态度,计算机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内容可以更丰富多彩,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为枯燥学习而厌烦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事情,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授课过程尽量缩短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真正实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比如,一是建立多媒体教室,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课本里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课件图文并茂地表现出来。二是可以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布置作业,网上完成作业,网上考试。可以以奖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作业已完成且正确的情况下,学生自己可以进行网游,查看网页,观看视频,在紧张的学习中让心灵享受一丝轻松的愉悦。 三、注重教学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他们培养的是创新人才,注重学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而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是在培养能从事计算机专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在上计算机课时,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五笔输入法这节课时就要注重方法。学习五笔输入法,要做出先期的准备工作,和拼音输入法相比较需要先背诵五笔字根表,但学生们都不愿意背诵。这个问题是我每年上课都会遇到的相同问题。学生总说拼音输入法一样可以输出文字,不愿意学习。这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打字比赛。让学生用拼音输入法输入一篇文字,记住时间。让胜出的学生,和熟练使用五笔输入法的学生进行比较。他们会发现,使用五笔输入法比拼音输入法的工作效率快很多。然后,让学生试着拆分自己的姓名。学生对五笔输入法产生兴趣的时候,着重讲解字根的分布和拆分方法。在知道了拆分原则之后,给予学生充足的上机练习时间。 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思想上给学生启迪,在感情上给学生熏陶,在审美上给学生以愉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总结:苏霍姆林斯基曾谆谆告诫我们:“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生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富有关爱、富有情意、富有生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享受课堂。同时,学生们也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相处,学会关爱,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优秀计算机论文:争当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一、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文化传播行为。创新是教育品质之根,是改革之根。随着改革的深化,软件更新加快,生活的节奏加快,计算机教师必须坚持创新,以避免“本领恐慌”,要敬畏学生,要学生体验幸福,人生就是为幸福而来。获得职业幸福是教师生活的根本目的。教育首先让教师感到幸福,提高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只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幸福更重要的是在于为人类创造新的成果,传承现代文明,三人讲台,一腔热血,一身正气,满脸笑容,每天关心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相信学生他们每一位都有开花的理由,要让每一株幼苗都成为参天大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教育是一种聆听,如阳光下聆听开花的声音,教育是一种呼唤,是灵魂之间的呼唤和应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大爱,是一种超越了自己的班级、学校乃至对国家、对社会、对大自然和全人类的爱,只有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爱和被爱的幸福,才能产生亲师性,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才爱教师的专业,才爱听教师的课。 二、激发学生兴趣,船使八面来风 1. 寓教于境。精心设计新课开讲,可出示图片、实物、标本、幻灯、录像等与课文相关的直观形象导入,巧妙制作课件,把学生引入学习的境界。 2. 寓教于情。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情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睁大眼睛看,看学生在做什么?什么样的态度和表情,要求教师眼中有爱,有鼓励,有期待,期待学生智的开启;竖起耳朵听,耐心听学生在说什么,用心感,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学生的学习,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心灵的闪光,师生心灵展开对话和交流。 3. 寓教于新。经常注入鲜活的素材、实例和信息,让课堂与时俱进,与生活时时相通,把昨天无、今日有的新鲜事、典型细节讲给学生,以增加课堂的风趣。比如,在执教计算机画图时,为引发学生兴趣,以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了十多幅活灵活现的图画,学生情趣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远胜过传统式的说教,新颖的图像,精巧的课件、投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愉快对话,使计算机课有滋有味。 三、运用情趣作业,延续学习兴趣 1. 播放配乐散文,缓解学生疲劳,设计与训练,操作有关的小插曲,随时播放配乐常识、掌故、小故事,使学生兴趣得以延伸,活跃课堂氛围。 2. 开展比赛活动,以游戏形式激发兴趣。比如,作命题画,由教师命题,出示题目,让各学习小组展开比赛,诸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野渡无人舟自横”,“踏花归来马蹄香”……画成后组织优秀生、干部评选,并及时对优胜者表彰。 3. 抓好检测后的评估。比如,在教完WORD图文混排后,出这样一个作业:试制作一副“绿色家园”的画卷,其要求是:有图片,要新颖,有文字说明,突出主题,做到图文并茂。学生异常活跃,有的学生从图库中调用了青山绿水画面做背景,而后画出自己的家园。更多的学生从网上下载漂亮新颖的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并写上醒目的标语口号:“人人动手、共建绿色家园”,突出了环保主题,通过评委初评,总比选出优胜者当场表彰,组织轮流欣赏,并发给奖状,记入作业档案,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紧充电,自我完善 教师首先应认真读书,加强进修,增加才气,即增加自己内在的才华,这是专业底蕴,是教师立足讲台取信于学生的保证。要多读教育教学专业丛书,深谙教育真谛,夯实理论基础,引发教育智慧。其次,是思考,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提升人气,这是一种人格和专业的双重魅力。教师的人气来源于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时时想着肩上的重担和胸中的份量,竭尽全力为学生负责,为教育负责。要内化神气,上课精神饱满、兴致勃勃,不断在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育学生,处理班务等综合教育能力,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有独特的教学能力和见解。争当学生爱戴、同事认同、家长信赖、社会欢迎的教师。 优秀计算机论文:高专院校计算机论文 1重视实验室综合规划 1.1实用性高效的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施工之初就应该明确其真正的用途,然后按照具体的用途去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样能使实际用途和具体的设计相吻合,不至于相差巨大造成二次返工的情况。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综合规划中首先就要遵循其实用性原则,尽可能的去优化计算机的实验室的性能,以满足所有教学使用的要求。 1.2安全性安全性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网络安全是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应该将网络安全、电路安全等全部考虑到位。比如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可以通过统一管理IP地址的方式,然后在根据不同计算机教学用途设置相应的计算机子网络隔离;另外校内计算机网络要提高黑客攻击,避免教学软件的和教学资料遭受攻击和盗取等;使用安全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实验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实验室内的计算机较多在同时运行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情况等,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进行认真的考虑和计算。 1.3可扩缩性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容量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软件知识的储存从而不断的进行扩展,但是也会因为知识的更新需要将落后的内容进行删除,所以计算机实验室一定要具有扩缩性,适时的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调整,作为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设计上一定要支持国际通用标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运用更加具有互通性和顺畅性。 1.4可管理性高专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基地,作为高专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供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快的适应市场环境。为了满足全校师生的计算机学习和教课,就应该制定一套系统、完善、先进的管理方案。 2提升计算机实验室内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效率 计算机网络克隆软件在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备份方面突出了其方便有效的特点,一般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采购主要是政府采购的范畴,因此在采购完成之后需要将设备进行人工的安装,通过设备的安装,系统的安装调试、各种驱动程序的安装以及教学软件的安装等等,这样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如果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采用网络克隆软件“Ghost”便可以在所有设备均在联网的状态下进行统一安装处理,不仅仅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也不需要更多的专业安装人员急性操作等。网络还原只是一个平台,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管理操作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对于实验室内的主机硬盘进行保护,并且在主机的主控端设置一个系统还原软件,初次之外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安装被控软件,因此在实验室机器在运用之后便可以自行登录主控端,如果主控端的主机发现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那么便会立即启动还原程序,将被控端的计算机进行重启,通过这样的管理便大大的提升了操作效率。计算机多播克隆技术是指能够实现一对多的网络硬盘的复制,在每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内,所有的计算机设备都是在设定的局域网络内运行,通过对局域网的建立以及“GHOST”软件便可以实现计算机硬盘的克隆,在进行克隆的第一步首先要在实验室内选择一台多播克隆的样机,并将网络硬盘进行分区处理,在整个系统格式化之后再按照教学所需的要求,将教学软件、文件等如数进行传输和安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GHOST”软件可以将软件,资料同步到其它的各个计算机系统之中,这样节省了软件安装的时间,提升了安装效率,可以减少对教学课程的影响。网络还原和网络多播克隆技术各有优点,其作用也各有不同。网络还原的主要作用就是让计算机在初始安装是便可以将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的系统如数安装到位,如果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恢复;网络GHOST软件它的作用在于恢复或者传输计算机内的所有文件和软件,虽然作用不相同但是本质上主要还是提升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安装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 3选择适合的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助力教学的作用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试验室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给全校的老师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因此怎样将提升教学效果落实到位,体现出实验室的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衡量一个实验室的使用性的指标包含好几个方面:其一是实验室功能的多样化,如果功能过于单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进行更多的实验项目,这样也就不能体现出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其二是教学软件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随时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范例以供参考;其三是教学纠错能力,子啊计算机教学中一方面是给学生传输知识,但是传输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因此教学软件能够拥有自己的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纠正的功能,这样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在联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能够达到上述的计算机教学功能无非是要做好两点:①加大计算机实验室资金的投入,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会使得计算机进行升级,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会使得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效率更好,运行非常的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②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这点其实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进行课程教学、同时可以实时的监视学生机上的举动,布置课堂作业、收集作业文件等。通过人为的干预来加强教学的专注度,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普遍出现的问题或者难点进行演示教学,并且收集学生的完成的课堂作业文件等,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上课的时间,提升了教学质量。 4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系统安全和稳定 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需要考虑各种课程教学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就应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随着windowsXP系统和Windows7相继退役,再加上国家政府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自主系统的研发力度和安全力度的投入,在教学用计算机系统中一定要任何操作系统均和DOS系统进行完美的融合,提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与日常的规章制度、维护也是息息相关的,作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出入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事项、操作使用规范、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应该日常设备维护表,根据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然后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将维修的时间和维修的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等级,以备作为后期维修保养的依据和参考。 5结束语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不仅仅是只满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使用,它还要肩负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实验室前期的设计、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实用性、安全性、可扩缩性以及可管理性等原则一步步实施,并且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摸索中前进,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好的服务高专院校的学生。 作者:李红霞单位: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优秀计算机论文:市场需求中职计算机论文 1基于市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必要性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和环境,计算机技术都已经不断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和市场对于高质量的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本应带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让很多人开始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方式产生质疑。为何已经毕业的学生找不到符合自身专业的岗位?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否真正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过于机械化和形式化,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不仅导致学生持有技能跟不上时代,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每一个单位和企业需要的都是拥有真材实料的,且真正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想要培育出真正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从市场实际需求角度切入,以顺应计算机时代现状作为首要条件,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让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 2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困境 2.1教育方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和市场需求及时展步调不一致,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授课方法落伍。国内计算机教育课程建立的时间还不够长,部分在中职院校任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因为毕业时间晚且缺乏社会相关岗位从业经验的关系,使之还没有足够的具体实践经验来为学生授课。其次,时代的进步会不断的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教师对新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及时地跟上步奏,依旧将一些比较老旧的专业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2.2办学条件匮乏,硬件设备陈旧。计算机学科教育和其它类型的学科有所不同,理论知识的讲解只是辅助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运用和操作。因此,就必须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来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一些中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无法购置足够多的计算机来为学生们提供充裕的实际操作练习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接受纯理论教学,并没有能够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失衡,自然达不到就业单位需求的岗位人才标准。这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无法找到相应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 2.3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即便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已经达到了教学标准,但仍旧存在问题。例如教学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够合理,以及教学方向偏离,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等问题。中职院校是为企业和单位输送岗位人才的重要渠道,现如今企业对岗位人才要求高,而当下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立上存在缺陷,并没有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使得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形式化。 3如何构建市场需求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 3.1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中职院校首先应该重视师资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授课能力。大力支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闲暇时间投入到社会当中去,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去不断摸索和学习,目的是让教师们适应自身专业变化的节奏,了解当下计算机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获得的信息来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为学校提供可行的教学参考,使之研究出一种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方针。 3.2构建基于现实需要的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分类教学。例如图1所示,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分类。 3.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学科极其强调实践操作,但理论教学也不可少,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才是计算机教育的核心。首先,计算机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更新速度的迅猛,新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中职院校必须让计算机教学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新的技术不断的渗透到教学方案当中去。其次,跟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有很多,层次不一,每一个工作都需要能够纯熟应用相关技能的操作者,这就需要探究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达到理论知识引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实践过程的重要性,有条件也可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如图2),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环境。 3.4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企业需求为原则定位教学方向和目标才是职业院校培育技能人才的先决条件。这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学生与企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现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的关系,以对接的方式联合培养教学,学校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操作环境;企业也可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考察和指导教学,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方针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能让企业对学校形成一个督促作用,从而改善学生们学习效果。 4结束语 为了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以上提出的建议还是远远不够的。市场是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的,想要培育出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不断研究市场的动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加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作者:徐静单位: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优秀计算机论文:开放式教学计算机论文 1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1.1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满足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提高试验教学的效果,使试验教学紧跟时展的潮流,而且还能够构建虚拟的试验环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的不同。 1.2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的自主性较强,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1.3开放式试验教学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开放式试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试验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实验仪器的充分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计算机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开放式计算机试验实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开发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有限,所以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的进行改进。 2.1硬件设备 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对实验室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要求计算机必须具有较高的配置,同时实验室的设备还要及时的更新换代,确保实验设备是最新的。此外,还要确保试验设备的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避免出现“一套试验设备多人使用的现象”。因为如果很多学生共用一套试验设备,那么部分同学可能无法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试验,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试验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思想观念 构建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模式首先必须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教师应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确保自身思想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给学生提供自己操作的机会 计算机实验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实际上机操作,如果无法保证上机时间,学生也不可能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是其在反复试验和不断摸索过程中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往往会重复简单的操作,只会使用老师介绍过的软件,当软件变化和操作不同时就会很难解决。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无论硬件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都必须给予足够的保证,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 2.4建立开放式考核制度 在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过程中也应执行开放式考核原则,教师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考核,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开放式试验能给学生提供长时间的学习以及模拟训练。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接受开放式教学,将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 3结语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不仅需要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同时也必须不断完善,帮助学生提高开放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能达到在实际工作中能有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学校在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的作用比较大,学校应为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提供平台支持、设备保证和政策保障。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方法的束缚,采用开放式实验实训方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作者:杨海瑞单位: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 优秀计算机论文: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1IDC业务现状分析 (1)硬件和软件投资高: 以每服务器、每应用、每用户为单位部署服务器,通常需要配置多台服务器,才能保证每个最小单元都得到分配。 (2)资源利用率低: 部分服务器,仅运行的B/S或C/S架构小的应用程序,如OA办公系统、网页基础服务类型。很多多核心处理器处于严重的空闲状态,但这些空闲资源又没有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很多设备资源利用率只能达到10%-30%。 (3)防病毒软件五花八门: 现今IT用户对系统安全要求比较高,每个用户需要自己安装繁琐的安全防护软件,防止网上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没能给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防网络攻击方案。 (4)系统恢复耗时长: 因为考虑成本,IDC用户数据一般没有专门的数据备份设备,当故障发生时,维护人员在故障定位后,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份数据,替换故障硬件,重装操作系统,重装应用软件,重新导入备份的数据,并重新做安全加固。传统的架构,恢复系统功能耗时一般会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 2IDC虚拟化技术提出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系统故障恢复时限,技术人员提出了IDC虚拟化技术。将IDC业务基础设施的架构进行了转变。将传统的基础架构最小化单元从每个服务器转变成每个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emnt,缩写VE,即VPS)。通过VPS产品的部署,根据用户不同应用的类型,将硬件服务器划分为很多个虚拟容器,分配给一个客户使用,每个容器安装一种类型的应用。即实现了将硬件服务器进行逻辑层面上的划分和整合,并且在统一的界面上进行管理,通过软件可以集中对多个服务器上的上数百个虚拟容器进行统一集中管理,配置集中的存储,提高应用的可靠性,通过部署统一的防攻击软件,对所有虚拟用户进行安全防护。每VPS分配的资源不仅局限于CPU个数、内存和磁盘大小,还包括了系统的核心运行的几十个参数。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独立环境,可以确保每一个虚拟服务器的用户独享该资源,其运行及管理完全和独立主机相同甚至优于独立主机。虚拟服务器产品能够以较少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较多的用户,从而达到节约电力,机架的目的,从而节省资源,扩大公司IDC的服务能力,既实现收益的增加,也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操作系统虚拟技术的应用 VPS的全称是VirtualPrivageServer,即虚拟的传统服务器,缩写为VPS。VPS采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的Virtuozzo所创建的虚拟应用系统,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安装基础的宿主操作系统,然后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再安装操作系统的虚拟化软件Virtuozzo。通过Virtuozzo的资源分割功能,将原宿主系统,划分为多个个虚拟的环境,每个虚拟的环境作为IDC基础架构中的最小化分割单位,部署相应的用户,即构成一个虚拟专用设备。VPS采用虚拟化技术,Virtuozzo的虚拟化基于操作系统架构层,实现了软件的分割、隔离,每个虚拟出来的环境都是原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安装操作系统,同时也具备原系统的各方面性能。这就是所有天津联通选择VPS虚拟技术在IDC应用的原因。 4虚拟化整体方案部署 4.1本方案初期设置虚拟服务器100台,每服务器提供30个虚拟主机用户。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具有充足的可扩展性,设立集中备份服务器一台,操作Virtuozzo内置的VPS备份功能并配置集中备份。软件配置:配置64位架构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每台服务器提供30个64位VPS(兼容32位应用程序)配置集中备份方案跨平台集中管理控制台配置完善的防病毒预案 4.2硬件配置,制约虚拟化容量的主要因素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其意义在于有效地分割、管理、调度资源,虚拟化技术本身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资源。因此,为虚拟化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硬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配置至少满足以下要求:在本方案中,所有硬件服务器采用百兆网络连接,并根据就节点数量适当分配带宽。物理服务器采用千兆内网连接,以增强集中备份的数据传输速率。如不满足千兆内网连接条件,则也可以备份网络与数据网络混合传输的方案,但这样将会降低远程备份存储的吞吐性能,因此推荐服务器配备双网卡,并使用千兆网络连接。集中统一管理工具VZCC/VZMC远程管理终端可部署在内网,也可以部署在公网,本方案实施为了方便操作管理,将管理终端部署在公网。 4.3防网络攻击 Virtuozzo有两种MAC地址分配方式:路由模式与桥接模式。在路由模式下,所有VPS和物理节点共用同一个MAC地址。从交换机等网管设备看来,安装了Virtuozzo的物理服务器在一个网卡上绑定了多个IP。在桥接模式下,VPS可以有自己独立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有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通过在交换机上绑定对应的静态MAC地址,可避免MAC地址欺骗等来自同网段的恶意网络攻击。在通常模式下,使用路由模式的MAC地址即可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VPS内的网络保护也有Windows自带的网络防火墙完成,用户可自行配置自己的VPS防火墙,不影响其他VPS。为了保护各种网络攻击,需要打开物理节点上的Windows防火墙,通过网卡“属性”- “高级”标签可以启动它。在物理节点的Windows防火墙上,无论如何配置,都不会影响到其上VPS的运行,防火墙只对节点生效。因此可限制3389端口登陆IP地址,并允许特定IP地址连接本机的22端口(VZMC管理控制台端口),以便远程管理。 4.4集中备份设备配置 随着业务的开展,服务器数量的增加,架设完整而有效地集中备份平台即成为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关键。集中备份方案采用Virtuozzo内置的备份功能和集中存储进行,采用本地备份、远程存储的设计方式实现,即能集中统一存储所有节点的备份数据,又实现了低成本、高速度的备份。备份方案需要集中存储设备一台,容量按照计算方式如下:每VPS空间×每服务器VPS个数×服务器数×保存备份的数量=存储空间。其中,每VPS产品空间假设定型为5GB,每服务器30个VPS,部署100台物理服务器,完全备份最少保留2个,则得出:5GB×30×100×3=45TB。因此,如果需要为所有的VPS都提供3个完整备份,则需要45TB的存储空间。 5收到的成效 天津联通IDC搭建了一套完善、稳定、高效的虚拟主机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空间租用、企业邮箱、主机托管、网站建设等IDC相关业务。不仅方便了维护、管理,而且大大节省了IDC机房资源。 作者:薛丽美米琦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设备维护中心民航天津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 优秀计算机论文:教学模式下的职校计算机论文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中职学校当前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使用板书、多媒体教具等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当今的中职学生,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总结归纳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有如下三点:(1)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知识是需要学生去接受、去理解,把学生当成单纯的接受者,而忽视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双向性。(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课堂设计单调,缺乏学生的配合,没有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感觉学习无兴趣且枯燥。(3)过于注重教材的作用,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纵观传统教学模式众多的不足,那我们中职教师应当进行哪些改革去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呢?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打破以前管束和被管束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注情感交流,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要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习转变。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再次,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利用真实的情境问题结合教材,作为知识点向学生传授,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实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引入“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这里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监控,摆脱过去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的状态。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激情澎湃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即要兼顾教学大纲上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设计好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服务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全体学生的班级式学习与重点学生个别学习相结合。探索学习。探索学习指在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主动的去观察课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经历着观察课题、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运用探索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的设置。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1)使用案例创设悬念。一个好的教师如果能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急于想知道问题的解决办法,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后,便会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养成探索的好习惯。(2)教师设置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去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示范讲解方式转为引导、交流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探索、发现,最终完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和探索学者关系。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自主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自主学习重点在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一种好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中的一个宝贵财富。探索学习强调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知识的技能。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起点,自主学习是探索学习能够实施的前提,学生应能先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容易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自己学习获得,对于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可通过合作、个人探索或教师讲解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探索学习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升华。 3自主、探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案 3.1备课阶段 备课的前提是要“备学生”,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依据。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本,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设置一个合理的教学课题。为了保证有一个好的教学课题及情境,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的课题要联系生活,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共鸣。其次,课题的难易要适当,不要过难,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毫无启发性。再次,选择开放性的课题,目的是使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后,课题完成后的结果要易于提交。 3.2新课的导入阶段 教师在导入新课阶段要利用项目或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并且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动画、微课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应能使课本中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明了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解读能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引发知识冲突。 3.3自主学习探索阶段 情境教学的引入,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注意聆听学生意见反馈,控制教学进度。只有聆听学生意见,关注学生的反映,了解学生的疑惑才能适时的参与和指导教学。 3.4难点问题讲授阶段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必然会有一些问题学生不能解决,教师把这些难点问题收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经过前几步骤的学习,学生能够愉快的完成学习。在解决问题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再考虑其他解题方法,继续激发创新思维。 3.5学习结果评价阶段 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常会用到作品分析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的完成常会用到一些计算机操作技巧,通过作品的分析就可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撑握程度。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即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也是撑握学习效果的最佳手段。 4教学实践过程 本人利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上进行实践,以下为教学实践过程:课程内容:《办公自动化》第一章第二节:制作产品宣传页。教学对象:11级计算机应用班课时:2课时(90分钟) 4.1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对“产品宣传页”的排版设计,掌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生成及修饰,最终利用Word应用程序实现简单图文混排。能力层面:通过对给定案例的排版设计,培养学生进行文档美化处理的能力。学会利用Word2003给定的工具,解决实际工作中图文混排的实际问题。认知层面:由浅入深,由已知知识介绍未知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路。 4.2教学重点及难点 艺术字生成及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和编辑设置,将艺术字、文本框应用于文档中进行综合排版,知道常规文档排版的基本顺序。处理方法:重点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参与设置。教学难点:艺术字的修饰,图文混排、文本框的使用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多做练习。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做艺术字、文本框,还要能综合使用。 4.3设计思路 设计要点一:通过提供“产品宣传页”的案例,引入本课,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加直观的理解图文混排的功能和效果。设计依据:创设案例,引起学生注意,是激发学习动机,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设计要点二:利用“产品宣传页”中图片的设置,分析完成该设置可以使用的工具及手段,即可以使用艺术字完成操作,又可以使用文本框完成设置,从多个角度学习课程内容。设计依据:告诉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灵活应用,多方考虑。设计要点三:“产品宣传页”案例的设置,符合当前企业宣传产品的要求,通进案例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依据:授课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设计要点四:通过图片和艺术字、文本框等工具可以使文档排版非常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求知欲转为学习动力。设计依据:掌握学生学习心理,适当掌控时机是提升课堂内容的关键。 4.4课后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内容始终以学生感兴趣的产品宣传页为主线,学生由宣传页的设计方案的讨论开始,然后进入材料的搜集,到师生互动,最终完成作品。在作品展示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再对作品进行评价,又对知识进行了强化。5结论通过创新和使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弥补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创新性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将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 作者:高烨单位: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计算机中心 优秀计算机论文:大学计算机论文 1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1.1进行上机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在计算机上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常见的问题有学生在上机课堂中下载游戏、电影和音乐等软件,还有的同学会将零食带入机房并且乱扔垃圾,计算机机房的整体运行情况就会受到影响。还有的同学随意更改计算机的配置,并且还私自将一些重要的系统文件删除了,采用机房的计算机浏览一些危险的网站也是时有发生的,这样就会给计算机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也加大了机房管理工作的难度。 1.2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差 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相关人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好所有设备的维护工作,不断的发现并且排除网络故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另外,教师和学生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机房中很多电线都是暴露在室外的,网线线路又是极为复杂的,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稍有马虎和大意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短路等问题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管理人员还必须充分的保证机房用电的安全性。 2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 2.1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大高校应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其应由校领导直接管理,同时应区分好计算机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下,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由于这一模式具有信息保密性强、传播性强以及快捷方便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不但能够妥善的解决机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且还能起到规范人员行为的作用。采用互联网模式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提高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就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产生问题是一个人思考的基础,并且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的,随之就会产生疑问和探究答案的心理状态,而此时人的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2.2提升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负责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应有针对性的完善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且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各个工作岗位。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院校都认为建设机房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他们忽视了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因此,高校还应定期的为这些人员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教师应让学生们认识到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中来。 2.3完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置 作为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置对于保证计算机机房的运行效果是非常有利的,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工作人员自身就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和计算机能力,因此,应在考虑到了计算机机房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来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选择最适合的人员负责机房的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机房各项日常工作的有序运行,提升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延长了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 2.4合理的分配机房工作和教学工作 作为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进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场所,计算机机房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其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机房工作与教学工作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互联网具有信息可以共享这一显著特点,因此,在机房中应设定一个系统来合理的调配机房的使用时间,这一系统应可以满足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真正的起到配合和辅助计算机教学工作的作用,同时也强化了高校计算机机房的各项功能。 2.5重视对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工作 作为一项长期的持久工作,维护工作是保证机房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校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制度,建立真实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日志,不断的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维护方面的人才,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而有了这一日志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来解决同类故障。另外,对于每台计算机内部的重要数据,还应及时的进行系统备份,做好计算机机房的网络防毒工作,充分的提升机房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3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必要性、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以及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作为各大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教学设施,计算机机房在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以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对计算机机房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应制定出科学并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优化对策,做好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大学计算机机房的有序运行。 作者:周俊杰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优秀计算机论文:信息管理中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的结合,营造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国内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国内很多行业提供了信息管理技术保障,促进行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媒体技术进入数据库领域,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数据库技术主要特点是:数据的组织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和数据的灵活性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具有组织性的,不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排列,数据与数据之间是具有相互关联的,按照某种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从整体上看,具有完整的、清晰的组织结构形式,而数据库的共享性更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营造数据库重要目的之一。作为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资料的共同使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数据库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根据数据的修改,新的数据项和数据类型变化,可以做到不需要对原来的程序及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数据储存的“可移动仓库”,还拥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的查询和数据的编辑修改等管理功能。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调取、查询方便构建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率、便捷的工作效率。 2加强信息管理、注重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措施 随着社会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应重视计算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诚信明礼,注重与人合作,团队协作意识强;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爱好鲜明,有较强的表现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开展专业认知培训课程,使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解IT行业、了解职业岗位操守、了解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员工形成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操作技巧的掌握,进而使用企事业文化,提高实践技术能力,培养人才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信息进行采集于组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维护与管理,培养人才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规划能力及战略数据规划能力等相关不等强度的工作内容。提高信息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使用的重视程度,熟练并掌握可想数据技巧,从实践上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工作实践能够根据业务流程分析并创建能够使用的具有数据完整性约束、索引和查询数据等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管理技术基础和原理、信息产品及其流通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发展环境、信息管理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等等专业性能的了解及掌握。开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课程培训,实现技术查询和操作、保证数据安全型和参照完整性、使用事务及完成指定业务的工作训练。加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实行信息管理评价机制,把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掌握及日常维护管理列为员工考核升迁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调动管理阶层和员工对计算机数据库使用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力科技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加强信息管理、重视人才培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应提高全体职工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从而形成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对数据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这必将对数据库技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数据库技术与新出现的各种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必将数据库技术引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加强信息管理、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是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作者:谢小波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优秀计算机论文: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论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教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与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主体。这样当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身份时,自然会减轻心理负担,会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自己的朋友,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对学生多肯定、多表扬。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羞涩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上机实践,敢于发表新见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很小,也要予以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出错了,要婉转地指出,引导其改正,鼓励其再接再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对立而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从情感上亲近教师,进而能够将这种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上来。有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就迈出了有效教学坚实的第一步。 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展现个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理论灌输,实施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而不再是机械的理论记忆,从而可以真正地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社会的需求,成为应用型人才。如在学习Photoshop图片处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需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式的讲述,而采用边讲解、边练习、边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所喜爱的电视剧、电影的宣传海报以及学生所喜爱的各类杂志封面等素材入手。这样,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借助操作平台,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之后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亲自上机练习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机械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而是利用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了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挥个性,展开想象,以宣传学校为主题来进行宣传画的设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这样的环节从内容上来说,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热爱,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极具开放性,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实践证明,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符合计算机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掌握。 三、结语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突出计算机的学科特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能在实践操作中内化理论、提升认知,促进知识与素养、技能与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有效教学。 作者:杨昆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优秀计算机论文:课程考核方法计算机论文 一、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主流机械三维软件的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思路,并掌握三维实体的工程图方法。该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辅助工程绘图”,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制造”、“机械设备设计”、“工装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程,在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原考核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改革前沿用专业理论类课程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表现占分30%,期末考试占分70%。期末考试为上机操作,按试卷所给出的工程图完成三维实体的建模及工程图的。为一份期末考试样题,从卷面的评分标准来看,样卷对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考核,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原考核方法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U盘、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在学生中越来越普及,为防止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复制别人的考试文件、学生修改学号帮别人提交考试文件的行为,监考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考前对机房的几十台电脑禁用USB端口,考后帮多位学生提交文件等防作弊工作。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越来越广,有普通高中生源、单招生源、“3+2”和“2+3”类型的职校生源,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学生也越来越独特和有个性。在原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占分70%,其得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通过该门课程,因此学生的关注点就放在了如何通过期末考试上,从而会出现多种教师想不到的作弊方法。对教师而言,要提高课程的通过率,压力也相当大,而这个压力无形中加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有一种被动学习的感觉,这个情况非常不利于课程的教学。 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课程考核的方法,释放教学压力发现问题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多次研讨和修改,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24X”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考勤占分20%,课堂作业占分40%,期末考试占分X%,其中X值由课程组教师在期末考试后依据学生得分情况共同确定。考核评价比例调整后,学生只需平时不缺课和完成教师安排的项目任务后就可以通过课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压力得以减少,从而教师和学生均能把关注点放在平时技能的教学和学习上。 (二)使用第三方变参化模型测试平台,杜绝考试作弊的可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在2010年尝试采用第三方公司推出的网络考试托管平台进行期末考试,极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效果喜人。如图2所示,该测试平台试题的模型形状一致,但测试平台提供给每个学生的参数表各不相同,最终答案也各不相同,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的可能。在正式考试前的两周,学生可以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给学生积极投身学习、不断超越产生极大的激励推动作用,并且考试全程可以进行分数和排名直播,刺激学生认真答题,争取好成绩。 (三)结合学校相应的专业技能竞赛,实现多方得益大多事物的改革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结合了学校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以多方得益为改革动力,遇到的改革阻力并不大。在学生方面,如果在期末测试时成绩达到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的办证成绩线,就能在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另外,学生可以自愿办理该平台含金量较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师方面,采用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可以轻松快速地从题库选题、定制并考试试卷,考试结束即可成绩表,无须人工阅卷,期末工作量大大减少。同时,课程组教师也完成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学校方面,由于学生一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就意味着参与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最终通过第三方网络考试这个公平公正的测试平台,为学院选拔出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在第三方公司方面,学生办理证书后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从而支撑公司的运作,开发出更多的变参化模型,使网络测试题库更加丰富。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热情高了自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后,学生在参与学习时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游戏,对学习产生了热情,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反映在模拟考时自己成绩不理想,在后面两周里勤做练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而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在参加模拟试后反映,还是好好的重做好课堂作业,期末考试过线太难了,尽能力去考,得多少分算多少,算是锦上添花。如果仅仅是增加课堂作业的比重,不改变课程期末考试方法的话,学生是不会这样重视课堂作业的。 (二)课程组教师教学交流多了由于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平台结果,课程组教师真实了解到自己和别人的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多了,如向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请教学方法,课程组教师对学生在测试中没掌握的技能点进行研讨,课程组教师间相互听课等。 (三)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得好名次“计算机辅助设计”考核方法自2010年改革并实施以来,为学院选出了多名三维建模技能扎实的学生,在参加各级相关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表1所示。其中,2010年由首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选出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获得全国第一名,创造了广西自治区最好成绩。 四、结论及展望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取得圆满成功。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完全可以把竞赛、证书、教学溶合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辛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在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期末考试的比重,但小小的改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工作,只有找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平衡点,课程改革才能真实落地生效,否则课程改革只能是寸步难行。 作者:关意鹏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优秀计算机论文:服装CAD课程计算机论文 一、解决办法 (一)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相融合,突出体现实践性服装CAD具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放码、排料等一系列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工具,服装CAD要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做出以下两方面调整: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将服装CAD融入到每一门与之相关的专业课中。譬如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结束后,再学习服装CAD中的款式设计软件,款式设计课程的最终作业要求学生由服装CAD来代替原来的手绘款式设计,这样就将原有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与服装CAD款式设计这两部分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时分配上服装CAD的款式设计在原有的服装CAD课程中占用学时不变,两门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触软件时已带有任务性,有目的的学习加上教师的讲解比传统学习方法更适合对软件的领悟与掌握;同样,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服装CAD结构设计模块相结合,结构设计课程要求完成手工纸样设计,再由服装CAD完成电脑绘制结构制图、完成工业样板;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课程可与服装CAD课程中的放码、排料模块相结合,学生比对两种方式完成的作业,既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又能体会服装CAD确实使企业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管理便捷等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服装CAD的认识。其次,在课程先后时间安排上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符合,也就是是遵循企业中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业样板—放码—排料—成衣的先后顺序,那么,不但在时间上要符合,而且完成的效果同样也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款式设计课程开始时,必须将市场上最新的款式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是说要紧跟市场,以新的设计和款式代替陈旧的款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按照企业中的模式,将设计转化为成衣。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思想要转化成真实的产品,这是一个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大任务”。 具体操作顺序是根据已设定的款式图完成手工结构设计,然后由服装CAD修改或重新生成手工样板、工业纸样,最终在服装生产工艺课结束时获得最终成衣。也就是说,这个“大任务”是由不同课程下的一个个“小任务”组成的。整个教学模式下的各个课程,在时间上既是相互独立的,在内容上又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互相印证的。表面上看课程是分散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同时课程相互关联、承接、递进,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共同增长。在这种模式下,除原来课程的考核方式外,学生自行组织的静、动态展演也可作为一项考核方式来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物的展示中产生成就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模式的实现下,每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体会到做设计师的角色,更深一步领会企业生产过程,因此,服装CAD是融合设计师思想,使服装设计更加科学化、高速化的技术。更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服装CAD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学以致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也激励了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的双赢的促进方式。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原有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已不能真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针对服装CAD应用型特点做出调整。把原有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改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只需在课程开始时首先布置以上所述的“小任务”,各个“小任务”由于“大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教师授课时可直接讲授工具的用法,然后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加深对具体工具的用法,期间对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互相讨论或直接由教师指导完成。由于是带有问题性的、任务性的学习,这种方法直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领悟,要比教师直接灌输讲授这种方法更有效。 (三)选择多软件学习,提高硬件配套设施利用率国内外服装CAD软件种类繁多,教学授课所使用的软件选择余地较大,在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的软件都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这是教学设备和教学计划所不允许的。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在多数服装企业中应用广泛的软件,而且其功能、操作习惯符合我国服装行业习惯这样要求的2~3个软件,以一个为主,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另外两个为辅,以案例方式在软件新的功能上以及不同软件的区别上向学生介绍,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学生对市场上主流软件并不陌生,即使在就业后遇到没接触过的软件入手也不会感到困难。因为服装CAD软件在功能模块上的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各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点,深入了解和学习2~3个软件后,其它则正如我们所说的会触类旁通,并不困难。另外,在服装CAD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服装行业以及服装CAD的未来发展趋势,所选择的服装CAD要代表实际生产中的新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软件在教学的同时要与开发商保持同步升级和更新。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离不开配套的硬件设施,正如前面的内容所提到的,学生带有任务性质的学习最终目的是通过服装CAD技术获得成衣,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仪、打印机、绘图仪等专业设备,可建设专业电脑机房,软硬件设施不分离,这样授课的同时可让学生直接输入或输出1:1纸样,进行修改,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认识,是对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过程的更深层次的掌握。 二、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高效化和便利化,服装CAD技术成为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从业选择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传统服装CAD教学已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培养已出现弊端。服装CAD课程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新的教学模式中,理念是把服装CAD和服装专业教学结合,强调知识的融合与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多位一体化,实际授课内容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及运作模式,软硬件配套设施紧密结合,学习中更注重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主导,能使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好,更能主动挖掘知识点和探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不但解决了课本中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情况,更能体现服装CAD课程重应用、重实践的理念。在以上教学模式发展及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加强课程的建设,从而深化发展服装CAD的教学,切实推动服装CAD的应用。 作者:张瑶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优秀计算机论文:安全维护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其正常运行的条件对外部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湿度与温度不符合标准,那么就会导致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不利于计算机正常运行,也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确保计算机外部环境符合条件,从而提高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 1.2有利于资料的保存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运行的一个平台,若想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就必须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但在计算机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那么会导致其出现死机、自启动等现象,可能会使计算机中的资料丢失,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所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安全维护,有利于信息资料的保存,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1.3有利于保护计算机设备在计算机运行时,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导致各种硬件设备被烧毁,甚至是计算机报废,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平时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定期进行保养,从而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工作,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 2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析方法 2.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通过“看”、“听”、“闻”、“摸”等去分析和判断计算机硬件故障。看主要是指电阻电容的引脚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板卡表面是否有烧焦现象、插座和插头接口是否有松动等;听是在计算机及设备运行中是否有非正常的声音;闻是闻主机、板卡是否有烧焦的气味;摸是指检查直插式器件的芯片和插座安装是否插牢,并用手触摸显示屏、CPU等硬件感受其温度,从而判断计算机是否安全运行。 2.2电路检测法电路检测法较多,比如电压法、电阻法以及电流法等,这些方式往往是采取对负载电流、直流、电源工作等的检查。 2.3短路、开路法在检查过程中,将部分电路进行短路或者开路,观察它们相对应的电压、电压及电阻值,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故障的检测和判断。 2.4系统最小化检查法系统最小化检查法包括两种,一是软件的最小系统由主板、显卡、内存、硬盘、CPU、键盘、鼠标组成,二是硬件的最小系统包括CPU、主板和电源。最小系统法主要是对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进行判断。 3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相关措施 3.1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计算机主板上包含许多引脚、插口等,可以通过防止静电与形变进行安全维护。由于静电会影响电路,造成元器件的损坏,难以实现控制芯片组和协调电路,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一旦主板变形也会给计算机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要把主板平稳细致的固定在机箱上。 3.2对CPU的安全维护CPU,称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高压和高温都会对其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风扇对CPU进行散热,但如果运行的程度较大,风扇散热往往难以达到要求,持续的高温高压会影响CPU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CPU的烧毁。因此,在平时使用和维护CPU时,应根据计算机的使用特点及对计算机功能的需求,增加一定的散热辅助装置,从而确保计算机正常使用。 3.3对内存的安全维护对计算机内存安全维护来讲,只需确保内存不超频即可。内存安全很少受到计算机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内存满足CPU性能的发挥存在瓶颈,时常会出现超频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计算机黑屏。因此,在对内存进行维护时,必须确保内存不出现超频现象。 3.4对硬盘的安全维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多数是机械硬盘,内部结构复杂、精密,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那么磁头将会碰到盘片,造成硬盘上数据的丢失,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移动主机或者硬盘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发生震动。 4总结 在平时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应注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对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相关介绍,在日后对计算机进行使用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除尘等,避免因浮灰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从而确保计算机及其设备安全、稳定性运行,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健康发展。 作者:潘小艳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优秀计算机论文:安全评价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联网软件中存在的风险 1.1计算机设备安装带来的风险计算机设备的安装分为软件安装和硬件安装,计算机硬件一旦安装错误将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运行,严重者可能导致整台计算机的损毁,所以计算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行主机的连接,网络的连接,计算机外围设备的连接等操作,这些操作一旦出现失误,后果是将是无法挽回的。另外,计算机设备安装也存在强制安装、修改本地设置、收集用户信息和推送广告等恶意操作。这些恶意操作都会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是危害。 1.2网络数据库带来的风险数据库,是数据的存储中心,网络上各种数据都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如果数据库产生数据隐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越来越大,需要存放的数据急剧增加,各种私密的信息和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系统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1.3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实际操作包括简单操作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要求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安全维护工作的时候,如果由非专业人员操作,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技术安全问题,甚至造成重要文件丢失或数据源丢失,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损失。 1.4联网软件安全标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各种具有兼容性的应用软件应用而生,这些软件的用户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占用大量网络资源。目前我国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针对单位和个人的一些要求,但也只是在对软件强制安装和难以卸载,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浏览器的劫持和广告弹出等违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些恶意行为进行了说明。联网软件安全标准主要是从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和运行安全等方便做出规定的。因此对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运行安全等各种机制的完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 虽然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操作,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分析仍然是必不可缺的。 2.1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之前,一定要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及其操作对象,只有先明确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和操作对象,才能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对于个人来说,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个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式,以便更好的实现联网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使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提高操作的熟练度,以保证公司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信息安全并增加公司的盈利。 2.2搜集安全评价的信息确定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目的以后,就要搜集安全评价所需的信息。只有全面的搜集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才能进一步进行网络安全评价。 2.3选择安全评价的方法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具有科学性,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不好方法,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又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合适的方法则能事半功倍。评价的方法有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两种方式,短期评价就是每隔一个时间段就对安全性能进行一次评价和风险评估,而长期评价是偏重于从整体上对安全性能进行评价。无论是短期评价还是长期评价,都可以达到基本的要求。 2.4实施评价工作确定了目标,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就需要开展评估操作了。安全评价是整个操作工作的主体部分,评估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出现错误,都会给整个评价分析过程带来麻烦。 2.5总结评价结果完成计算机联网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各个操作步骤都之后,就需要总结评价的结果了。评价完了不代表全部工作就完成了,总结也是安全评价的一个部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主体流程都完成之后,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在总结过程中可以发现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得以处理。另外,将此次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的评价分析结果存储起来,也会给以后的评价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减小日后评价分析工作的工作量,减少资金投入。 3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意义 3.1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对于计算机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计算机其他各项功能的实现。 3.2减少故障的发生安全评价能够发现故障的所在,并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所提供的措施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进而维护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功能的实现。 3.3方便用户的操作随着安全管理的自动化,用户操作起来也越来越方便,一旦出现问题,用户便可以用可行的操作步骤进行对问题的处理。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同事,也出现了许多相应的问题,计算机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以防止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而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度安全评价研究就是在便利人们的联网安全以及联网安全意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计算机联网软件,更好的让网络方便我们的生活。 作者:徐晓丹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优秀计算机论文:实验教学计算机论文 1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校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深度不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领导及老师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正是因为这种比较浅陋的认识,导致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仍从属于理论教学。大部分老师只是将计算机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工具,没有体现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高校都缺乏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硬件实验系统,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考察办法,这样就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认识的不到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而且验证性实验比较多,缺少创新性实验。这使得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求。这一方面是受限于高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高校的硬件条件,当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教学中就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构建小系统、开展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验证性实验,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由于实验教学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出科学的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缺少创新和改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另外,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将所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讲授剥夺了学生的提问和独立思考,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听讲的兴趣,而且还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不能更换地促使学生快速成长。 (3)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的问题。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都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也都很平常,没有展现出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优势。而且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设备和手段也是比较落后的,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设备,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2改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 (1)高校要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高校要想取得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的飞越就必须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只有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才能更加地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当高校重视了计算机实验教学就可以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而且只有深刻地认识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才能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因此,高校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是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不断的优化、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相关单位构建新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要根据计算机实验内容的应用广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增加新的实验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不能一味的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比如说学生中思维活跃的学生比例较大时,就可以采取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多讨论、多发问、多动手,这种教学方式才更适合他们;而对于那些思维比较缓慢的学生也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成长。 (3)提供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本身的数学水平就差,怎么能期望老师教出优秀的学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老师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专业能力也很平常、教学经验也不丰富。所以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要加强老师的自身素质。另外,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也相对落后,这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重大的。所以高校要不断地完善计算机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升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要想解决和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就必须采取综合的改革措施,从转变高校认识开始到提供教学人员素质、更新教学设备。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季宏宇孙静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基础部 优秀计算机论文:会计信息工作计算机论文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具体步骤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比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复杂很多,其控制过程从对人的控制扩展到对计算机和人的控制。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具有集中性、连续性,随着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载体变化以及共享程度的提高,会计中财务账簿控制系统渐渐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好对审计内部控制的加强。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产生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初步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从原始的数据凭证到最终的各种报表的输出,整个过程现在审计前有大致的了解。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可以与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座谈、查阅资料或者实地观察等来跟踪业务处理方法,从而了解企业审计单位信息的内部控制方式有哪些,从而有利于今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完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对于一个健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即便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也不一定能够被有效执行,因而必须对其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检查这些必要的控制制度是否在执行或者由哪个工作人员执行以及使用哪种方法执行。通过了解以上执行情况,从而把握其系统的可靠性、完备性以及可依赖程度,最终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审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审查文档和有关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把握系统的流程,确定实际情况与规章制度的要求差距在哪里,并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测试之后,进而需要对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详细的评价。评价过程遵循客观、公平、严格的准测。一般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评价初步的审查结果,评价被审计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哪些是比较满意的工作,哪些工作略显不足。第二,评价内部控制情况符合测试的案例,其具体的符合程度是多少。是否真正能够按照其要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三,上述的两种情况,其可靠性有多强,是否能够真正的为计算机会计信息审计工作服务。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当前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当前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多数企业的计算机会计信息对各种分散的交易数据常常会收集起来,放置于计算机的中央存储器中进行存储。这种统一的存储方式加大了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有时候由于黑客攻击等计算机遭受病毒入侵,造成了数据的泄露或者损坏,缺乏相应的安全性保护机制。其次,对于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大。虽然现在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不能够真正的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其监控和管理的力度不大造成。最后,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普遍不高。我国的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不够,在进行操作时实际能力更差。有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没法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一旦发生风险也不知如何控制,因而极大的增加了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难度。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一般说来,现阶段使用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有对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对会计数据文件进行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设计等。其次,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规章制度。当前条件下,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再如以前那种墨守陈规、没有变通的会计工作,而应当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更加适用于企业本身的操作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从长远的发展看待会计工作的进行,将操作的规章作为具体的指导方针,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最后,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严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其补充自身的会计知识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知识,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只有真正加强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其信息处理水平,才能够保证现代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结构都与会计信息化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审计的时代,充分了解审计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初步审计工作,从而能够更完整的获取被审计单位信息。总之,只有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做到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才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才能够促进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艳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审计局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一、在电力工程管理中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相关原则 在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活动的践行者是我们本身,这就需要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工作人员的心理特点出发,来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保证安全文化的有效践行。此外,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还应遵循规律性以及可预见性原则,要知道,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对文化建设内部规律遵循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遵循相关规律,对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处理,全面把握危险点、安全事故的发展规律,进行超前、可预见的安全文化的建设。最后,安全文化建设还需要践行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在充分的重视员工的基础上,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投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他们进行标准化、安全化的生产,践行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等,在整个企业中营造起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 从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原则出发,结合电力工程管理的实际状况,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对电力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健全 电力工程的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作为保证,通过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各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因此,在我们的工程管理工作中,一切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制定出相关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对企业工作的各项环节进行安全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了解,树立安全意识,在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在建立电力工程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推行和落实安全责任制,从企业领导到员工,都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通过安全责任书来约束个规范员工的行为,逐渐的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使员工按照工作规定来开展各项工作,让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走上正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提升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安全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因此,要想做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需要从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做起。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落实好各项安全文化措施。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将企业的安全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安全预警意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预估,在遇到安全事故时,及时有效的对事故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提升思想的敏感度,做好安全管理实践工作,细致分析潜在安全问题,及时解决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管理者要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参与到工程基层施工中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加大了领导的安全思想意识,才能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3.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工作 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来说,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安全培训,能够促进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开展。对电力企业来说,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例如,定时定期开展员工安全培训讲座,开展企业安全巡查周,进行部门安全工作评比等,通过各种安全培训活动来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逐渐积累起安全施工经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员工安全培训工作中,还需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要求员工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让员工从日常工作做起,从细节入手,在实际工作中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始终将安全施工放在首位,促进电力工程的安全发展。 三、结语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因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就需要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出发,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促进电力工程管理的发展,让我们的电力工程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彭斌琛 单位: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探讨 1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来说,在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十分多,并且每个因素管理起来都相对复杂,因此应当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进行科学全面的监管。 2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2.1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定实际操作经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由于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有限,使得目前国内许多施工工程现场都出现了进行专业指导的技术人员不足甚至没有的现象。一些施工工地的建筑人员仅仅依靠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指导,并不具备专业知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2.2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 设计图纸是保证整个电力工程顺利高效施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很多电力工程在进行正式施工前,并未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一定审查,使得整个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为后阶段的正式施工埋下安全隐患[2]。一些电力工程在图纸设计阶段虽然进行了严格审查,找出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解决,然而在施工阶段却并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工程建设队伍为了缩短工期,擅自更改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这也会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带来一定问题。 2.3工程建设与管理脱节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旦工程建设与管理环节产生脱节,将会导致施工顺序混乱、施工过程失去规范等严重问题,不但大大拉长了工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还给电力工程建设在日后的投入使用埋下一定安全隐患。 2.4缺乏工程施工试验 在电力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工程进行一定抽查检测工作,这对于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抽检不仅能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检测,还能通过检测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大大减少经济损失。 2.5责任分工不明确 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没有对工程建设队伍进行明确分工,这使得整个电力工程在管理方面十分混乱。由于分工不明确,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与相关人员职责不明,常常出现无人管理和重复管理的现象,人力使用效率大大降低[3]。此外,由于分工不明确,一旦工程出现问题,责任无法找到承担人,不仅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合格,还为日后电力工程投入使用埋下质量隐患。 3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对策 3.1质量控制 3.1.1施工准备阶段 从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来看,在施工准备阶段中,施工单位应当充分与业务进行沟通,做好设计图纸、文件的审查、施工工程设计、方案制定等准备工作,这是保障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3.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将设计图纸建设成为工程实体的阶段,更是形成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键。因此,施工阶段也是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电力工程实际施工阶段,相关部门和人员都会参与,相互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因此管理起来的难度也十分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1.3验收阶段 工程质量验收不仅包括工程竣工后的质量验收,还包括工程进行中的质量验收,因此在验收阶段,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应当从过程控制和终端把关两方面进行,以确保工程竣工后能够达到在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3.2安全管理 3.2.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要严格遵照并执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力工程建设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赋予安全管理机构一定职权,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证管理机构科学高效的开展各项工作。 3.2.2做好隐患排查工作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队伍应当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开展安全教育并组织安全检查,以便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采取相应管理方案和技术措施对电力工程施工状况进行检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应急措施,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5]。 3.2.3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规章制度是保障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基础,并能为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工程建设企业应当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切实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程建设中,提高执行力,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3.2.4加强员工安全意识 人力始终是进行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就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必需要求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为施工人员安排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技能的安全培训。 4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保障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切实实现企业进行工程所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因此,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工程,为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做出贡献。 作者:范俊峰 单位: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安全控制措施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越来越大,此时电力工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与其它生产活动以及施工项目相比,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危险性较高,如果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展开安全施工,就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员或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因此应对安全控制问题予以重视。文中将对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安全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与国际民生息息相关,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安全问题,电力生产将会受到严重的营销,而电力企业的形象也将受到损害,因而电力企业应当对施工项目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当前的施工情况予以反思,找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1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是安全控制全面展开的必要依据与保障,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通常将盈利作为施工项目建设的首要目的,他们往往忽略了安全管理,因此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极有可能做出违背安全原则的行为,不按照流程展开施工建设,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当事故发生后,管理人员不能对相关人员予以严厉的惩处,致使各方都无法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 1.2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到位,施工行为不能够得到必要的监督与管理,部分施工单位缺乏施工资质,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施工素养与能力,施工中缺乏责任心,继而致使安全隐患产生,由于不能够在监督与管理中及时发现隐患,最终酿成安全事故。 1.3没有对经验教训予以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了实际的施工建设中,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经验,往往会在施工建设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对经验教训进行有效的总结,那么在后期的施工工作中这些问题仍然会发生。1.4习惯性违章行为频繁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即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习以为常的不良行为习惯,如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这些行为虽然并没有直接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却存在着明显的隐患,一旦问题扩大,其影响难以估量。如低压用电工作人员无票作业、未挂地线或未验电状态下展开需停电操作的作业等。 2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可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2.1积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管理人员应当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管理者应当提高安全认识,对工作过程进行细化,并制定对应的制度,使施工人员可以明确自身职责,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展开各项工作。同时制度中应当包含必要的奖惩制度,对于能够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应予以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在工作消极懈怠、不按照制度展开工作的人员,则应当予以适当的惩罚。清晰、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其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 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应当对其予以必要的安全教育,首先。管理者应当带领基层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明确制度的内容,并有意识的按照制度展开各项工作;其次,管理者应当与施工人员进行分析与交流,明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隐患与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对危险源予以有效控制;最后,管理者还要与施工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总结,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直接呈现给施工人员,使其意识到积极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总结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自觉改进自身的工作行为。 2.3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安全控制措施具有长效性,可以长期投入实践。首先要开展全面的安全教育,其次应当积极展开风险识别工作,最后进行风险评估。各项工作应该协调配合展开,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保证安全控制的全面性。 2.4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为了避免因人为因素发生安全问题,应当对施工人员予以专业化的培训,使其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现实需求。管理人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员工予以技能培训与理论培训,提高其施工能力,培训结束后,还应当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参与实际的施工建设。 2.5开展严格的现场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开展严格的现场管理,对施工环境、材料与设备的摆放以及作业行为等进行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并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其能够第一时间对问题作出有效的处理,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现场管理应当渗透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保证监管具有全面性与可靠性。 3结语 电力工程项目影响重大,需对其予以高度关注,并加强安全控制。当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对经验教训予以总结、习惯性违章行为频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并开展严格的现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安全问题予以有效的控制。 作者:杨野 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在该种情况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对整个行业发展造成影响,还会造成群众利益的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对应举措,并阐述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质量是施工中关键环节,两者缺一不可。若在施工中,不能保证安全性,将会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勿论保证工程质量。若只重视施工安全,忽视了施工质量,将会导致施工质量不合规。由此可见,在施工中要加强对两者的控制,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1.1.1责任落实不到位 当前,许多企业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对安全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相关的安全管理故障制度与完善的管理系统。对于其中关键环节的管理人员,缺少有效的责任明确制度,给施工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当出现安全问题时,由于权责模糊,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另外,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安全责任管理不足,相关培训沦为形式,对现场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不足,对现场出现的安全方面的问题调查与研究力度不足。 1.1.2对安全工作与工具进行的管理不足 许多电力工程的承建单位,只对现场安全较为关注,没有注意到日常安全的重要性。另外,许多电力项目规模较小,人员不足,管理不规范,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项目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安全设备与工具,需要施工单位与使用人员重视其安全管理。在当前存在一些管理不当的现象:对工具使用的监控不完善、管理质量不达标、检查工作不到位等。 1.2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 1.2.1重视安全教育 在进行安全管理中,重视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关键环节。若现场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将会明显影响安全管理效果。通过安全教育与安全知识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的有效措施。以往的安全知识教育缺乏系统性,人员学习积极性不足,并且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导致效果不佳。针对该种问题,需要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具体措施包括:将电力工程的施工作为基础,立足于实际情况,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阐述给接受培训人员,举出一些安全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突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这种方式能够将培训与实际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开设实践模拟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将急救措施介绍给施工人员,不仅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还会给施工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完善考核制度,促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 1.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不断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才能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施工人员能够在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指导下进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也能够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对影响安全性的行为进行处理。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需要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在其中的参与度,积极听取各部门与相关人员的建议。当制度完成后需要各方面严格遵守,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使用该种民意收集方式进行制度的制定,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1.2.3对责任进行明确 虽然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已经获得提升,安全制度逐渐完善,但是仍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岗位的设置具有必要性。具体包括:对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内容进行确定,赋予对应权力,提高约束力。以往复杂安全管理的人员由于没有实权,地位较为尴尬;对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进行明确,并且对其工作情况与安全管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2.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加强对材料使用的重视 在电力工程的安全中,施工中使用材料与整体安全具有紧密联系。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电力行业发展,许多投机人员在非法利润的驱使下,怀着侥幸心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增加材料采购中风险。若材料不合规,将会给电力工程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在质量控制中关键环节为保证施工材料的合格。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了解与调查,选择正规、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不能一味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使用个体户或者小型作坊生产的材料。在出现质量问题后,追究大生产厂家的责任也相对容易些;与以往购买过材料的合格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尽量在保证材料质量合规的基础上获取一些优惠;对材料进行严格抽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2提高施工设计严谨性 作为电力工程施工基础,结构与工艺上的设计需要具有严谨性。若设计方案不合理,其影响将会贯穿整个工程,不仅会影响施工效率与工程进度,还会增加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需要对其中不严谨的地方进行勘察,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改,保证每个数据与流程设计精确,防止施工中安全问题的出现。 2.3重视现场管理 在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中,施工过程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由于施工现场人员、设备众多,很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会引发一些质量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具体包括: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严谨性,加强对细节的管理。例如现场装卸与摆放、存储材料时需要防止出现碰撞与挤压;对现场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防止由于设备使用次数过多出现老化影响工程进行;重视施工人员操作管理,防止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4加强对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即为将工序质量控制作为中心,对预控点进行明确。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工序作为基础环节,同样为质量检验与施工管理的关键点。对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即为对施工中实际操作人员、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方式、施工环境等进行控制。加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即为对施工工序形成的质量特征值波动范围进行控制,通过把控主导因素,提高工序稳定性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把控。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在有关工程规范与质量要求的指导下对施工人员操作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特别是在质量控制上相对薄弱的环节。只有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严格检查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与工具的质量,才能够从根源上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2.5加强对竣工阶段质量管理 作为电力工程最后阶段,需要加强对该阶段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验收包括中间验收与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能够对工程施工成果、设计、工程质量等进行研究,并且对工程能否投入使用进行确认。当工程验收完成,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就会结束。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验收质量的控制,保证工程在使用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结语 电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电力负荷逐渐增加、电力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安全与质量的控制。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安全工作与工具进行的管理不足等问题,采取重视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责任进行明确等措施。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加强对材料使用的重视、提高施工设计严谨性、重视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加强对竣工阶段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促进电力工程顺利进行。 作者:黄文涛 单位:厦门利德集团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摘要: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电力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施工质量把控不严格,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如何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但在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电力工程质量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工程施工中缺乏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意识 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最大效益,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带来的效益认识不足,只看到投入,没有看到带来的效益,这就导致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不重视,没有真正将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电力工程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也不利于电力工程的后续使用,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2.电力工程施工中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是项目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电力规划、施工单位等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质量把控不严,安全管理不到位,使得电力工程施工不仅不能如期完成,还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明确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明确划分责任至关重要。 3.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缺乏经验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如果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会使电力工程施工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众所周知,电力事业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缺乏,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落后,且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得电力工程施工在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不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 4.电力工程各施工部门缺乏协作 电力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相关部门包括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部门,工程管理部门是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部门,安全检验部门是对与安全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的部门,安全监察部门是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部门,施工部门是承担施工责任的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和相互监督,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经验分析 (一)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电力工程项目包括5个阶段:任务承接阶段、项目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如图1所示,本文探讨的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包括3个方面: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原材料、设计图纸、半成品等的质量管理是事前管理的范畴;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属于事中管理的范畴;施工完成后到投入使用以及使用之后的各种问题属于事后管理的范畴。应用到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的重点是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审核以及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原材料试验、抽检 对各种原材料,除应该检验出场合格证外,还应该进行抽样检查,对原材料随时随地地进行随机抽查,可以有效地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 3.设置质量管理点 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的关键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质量管理点作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在质量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正确进行质量评定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评定要细致,覆盖范围要广,这也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关键因素。质量管理要做到细致,细致就是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范围广是要求质量检查要全面,质量检查部门要随时进行检查、抽查,真正将质量管理做到实处。 (二)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支持,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责任到人,制定一套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引导施工人员认真遵守,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将安全管理的观念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落实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2.加强安全因素控制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安全预防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安全因素控制。预防可以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里,从而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对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以动态跟踪为原则,加强重点控制,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加强各施工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 前面已经介绍,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施工部门如图2所示)。电力工程包括3个部门,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部门,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加强这3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领导人的责任,即质量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部门、领导人以及每个员工,将电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化、规范化,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 4.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首先要从领导做好,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员工遵守安全制度和规章,在安全管理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全体员工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员工及时进行培训,确保将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结语电力工程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应该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作者:黎国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不断的壮大,电力工程事业也在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要求。但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而国家也十分重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希望能够在提升电力企业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和安全的管理工作。文章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契机,阐述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意义,并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管理存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实际需要出发加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解决对策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意义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规避安全风险,提升施工质量。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利用管理途径来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安心工作,进而让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而且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并解决这些风险问题,保障施工的工期不被延误;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能够遵守标准和制度,达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目的,尽量减少由于人为的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风险和事故。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在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电力工程的安全和最终的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是多么重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让施工和管理人员全面的认识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潜意识里有安全意识并随时注意这些问题并且及时补救,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安全配套设施不健全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配套设施不健全,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实际有效性,并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比如,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购进新的设备和仪器,一直用老的设备和仪器,而老的设备和仪器由于年头久而出现老化的现象,进而影响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施工的安全性,也会给质量控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没有健全的电力工程安全配套设施,没有及时更新和维护质量检测仪器和设备,就无法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而也会延长施工的周期。 2.3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素质水平低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存在学历低、施工技术水平不高且素质不高的情况。而且施工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素质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各不相同,在施工过程当中会由于意见不同或者沟通不善出现打架、吵架的现象,给电力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没有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就会使施工人员不按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施工,在施工工序上违背施工的原则,原材料的产生大量的浪费,也给工程带来了安全和质量的隐患。 3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1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事故的危险行业,但又是为人们服务的重要行业,因此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十分重要。当设备损坏就会造成整个电网出现短路,多个设备和线路出现问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要想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对电力设备设施进行安全管理。由于电力工程的每个装置设备内部的结构都很复杂且非常的精密,比如设备的某个触点发生了接触不良,那么整套设备就无法正常的运行;或者螺丝没有拧紧,那么设备就会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产生安全问题;设备的指示灯不亮,那么设备装置的功能就会失灵,引发供电安全和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在对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一定要全方位、有序的进行检查,绝不放过任何细节,以避免设备设施发生安全问题。电力工程事故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经济和人员的损失。 3.2将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到每个人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落实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是控制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力企业要秉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保证质量,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政策与方针,遵守电力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这个责任落实到电力企业的每个人。在保障安全生产目标的同时,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让安全生产责任趋于规范化和透明化,让电力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有安全意识,以确保员工在施工中时刻警惕身边的风险,时刻保护自身安全。 3.3做好安全质量宣传教育的工作并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安全质量宣传教育工作能既能够保障安全生产,也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减少人员的伤亡。因此,要对电力企业的员工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宣传教育,让员工意识到事故的危害性,增强其安全意识,并定期对员工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手法进行考核,尽可能的让员工能接触和学习国内外成熟的施工技术,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和提升其整体素质水平。在电力工程的实际工作中要求员工之间要相互督促、监督和提醒,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3.4加强防范意识和控制措施 电力企业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是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发生安全事故和人员的伤亡。除了提升员工的防范意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施工行为,还要制定一些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只有制定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才能从源头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产生,而且即使发生安全质量事故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挽救和弥补。电力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需要经常走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检查,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重点需要注意的部位做到心中有数,时刻保持警惕性并进行实时监督、指导,还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工作协调和安排。 4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1加强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施工质量是电力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在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而且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测和检查,随时进行抽查,对于重点施工部位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要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监管意识,以促进和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4.2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如果想要有效的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那么就要从管理层到员工都要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以提升领导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将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各个员工。而且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系统化的对质量进行管理,让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4.3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和水平 电力工程施工中,拥有专业施工技术的队伍是保障施工的质量先决条件。施工队伍施工水平的好坏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全面提升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和水平。在电力工程施工正式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中的人员进行施工专业技术和质量规范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施工队伍的人员还要学习针对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并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解说和专业的培训,以促进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并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5结束语 通过文章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分析,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安全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密不可分,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措施,必须以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发现,做到高效、保安全、保质量的文明施工,以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为电力工程的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侯凌圣浩 何小琴 单位: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塔城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摘要: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电力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施工质量把控不严格,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如何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但在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电力工程质量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工程施工中缺乏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意识 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最大效益,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带来的效益认识不足,只看到投入,没有看到带来的效益,这就导致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不重视,没有真正将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电力工程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也不利于电力工程的后续使用,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2.电力工程施工中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是项目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电力规划、施工单位等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质量把控不严,安全管理不到位,使得电力工程施工不仅不能如期完成,还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明确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明确划分责任至关重要。 3.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缺乏经验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如果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会使电力工程施工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众所周知,电力事业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缺乏,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落后,且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得电力工程施工在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不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 4.电力工程各施工部门缺乏协作 电力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相关部门包括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部门,工程管理部门是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部门,安全检验部门是对与安全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的部门,安全监察部门是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部门,施工部门是承担施工责任的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和相互监督,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经验分析 (一)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电力工程项目包括5个阶段:任务承接阶段、项目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如图1所示,本文探讨的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包括3个方面: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原材料、设计图纸、半成品等的质量管理是事前管理的范畴;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属于事中管理的范畴;施工完成后到投入使用以及使用之后的各种问题属于事后管理的范畴。应用到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的重点是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审核以及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原材料试验、抽检 对各种原材料,除应该检验出场合格证外,还应该进行抽样检查,对原材料随时随地地进行随机抽查,可以有效地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 3.设置质量管理点 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的关键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质量管理点作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在质量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正确进行质量评定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评定要细致,覆盖范围要广,这也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关键因素。质量管理要做到细致,细致就是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范围广是要求质量检查要全面,质量检查部门要随时进行检查、抽查,真正将质量管理做到实处。 (二)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支持,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责任到人,制定一套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引导施工人员认真遵守,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将安全管理的观念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落实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2.加强安全因素控制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安全预防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安全因素控制。预防可以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里,从而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对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以动态跟踪为原则,加强重点控制,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加强各施工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 前面已经介绍,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施工部门如图2所示)。电力工程包括3个部门,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部门,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加强这3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领导人的责任,即质量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部门、领导人以及每个员工,将电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化、规范化,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 4.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首先要从领导做好,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员工遵守安全制度和规章,在安全管理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全体员工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员工及时进行培训,确保将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三、结语 电力工程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应该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作者:黎国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不断的壮大,电力工程事业也在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要求。但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而国家也十分重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希望能够在提升电力企业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和安全的管理工作。文章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契机,阐述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意义,并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管理存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实际需要出发加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解决对策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意义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规避安全风险,提升施工质量。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利用管理途径来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安心工作,进而让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而且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并解决这些风险问题,保障施工的工期不被延误;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能够遵守标准和制度,达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目的,尽量减少由于人为的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风险和事故。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在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电力工程的安全和最终的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是多么重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让施工和管理人员全面的认识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潜意识里有安全意识并随时注意这些问题并且及时补救,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安全配套设施不健全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配套设施不健全,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实际有效性,并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比如,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购进新的设备和仪器,一直用老的设备和仪器,而老的设备和仪器由于年头久而出现老化的现象,进而影响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施工的安全性,也会给质量控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没有健全的电力工程安全配套设施,没有及时更新和维护质量检测仪器和设备,就无法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而也会延长施工的周期。 2.3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素质水平低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存在学历低、施工技术水平不高且素质不高的情况。而且施工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素质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各不相同,在施工过程当中会由于意见不同或者沟通不善出现打架、吵架的现象,给电力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没有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就会使施工人员不按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施工,在施工工序上违背施工的原则,原材料的产生大量的浪费,也给工程带来了安全和质量的隐患。 3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1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事故的危险行业,但又是为人们服务的重要行业,因此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十分重要。当设备损坏就会造成整个电网出现短路,多个设备和线路出现问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要想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对电力设备设施进行安全管理。由于电力工程的每个装置设备内部的结构都很复杂且非常的精密,比如设备的某个触点发生了接触不良,那么整套设备就无法正常的运行;或者螺丝没有拧紧,那么设备就会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产生安全问题;设备的指示灯不亮,那么设备装置的功能就会失灵,引发供电安全和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在对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一定要全方位、有序的进行检查,绝不放过任何细节,以避免设备设施发生安全问题。电力工程事故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经济和人员的损失。 3.2将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到每个人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落实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是控制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力企业要秉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保证质量,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政策与方针,遵守电力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这个责任落实到电力企业的每个人。在保障安全生产目标的同时,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让安全生产责任趋于规范化和透明化,让电力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有安全意识,以确保员工在施工中时刻警惕身边的风险,时刻保护自身安全。 3.3做好安全质量宣传教育的工作并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安全质量宣传教育工作能既能够保障安全生产,也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减少人员的伤亡。因此,要对电力企业的员工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宣传教育,让员工意识到事故的危害性,增强其安全意识,并定期对员工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手法进行考核,尽可能的让员工能接触和学习国内外成熟的施工技术,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和提升其整体素质水平。在电力工程的实际工作中要求员工之间要相互督促、监督和提醒,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3.4加强防范意识和控制措施 电力企业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是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发生安全事故和人员的伤亡。除了提升员工的防范意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施工行为,还要制定一些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只有制定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才能从源头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产生,而且即使发生安全质量事故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挽救和弥补。电力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需要经常走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检查,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重点需要注意的部位做到心中有数,时刻保持警惕性并进行实时监督、指导,还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工作协调和安排。 4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1加强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施工质量是电力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在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而且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测和检查,随时进行抽查,对于重点施工部位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要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监管意识,以促进和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4.2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如果想要有效的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那么就要从管理层到员工都要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以提升领导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将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各个员工。而且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系统化的对质量进行管理,让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4.3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和水平 电力工程施工中,拥有专业施工技术的队伍是保障施工的质量先决条件。施工队伍施工水平的好坏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全面提升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和水平。在电力工程施工正式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中的人员进行施工专业技术和质量规范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施工队伍的人员还要学习针对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并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解说和专业的培训,以促进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并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5结束语 通过文章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分析,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安全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密不可分,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措施,必须以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发现,做到高效、保安全、保质量的文明施工,以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为电力工程的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侯凌圣浩 何小琴 单位: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塔城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也随之繁荣。作为生产中的一项的重要预防和控制指标———安全,在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中更是不可或缺。本文中将从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工作的安全管理概念、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其管理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对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系统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旨在提高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指数,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及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电力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也随之繁荣。作为生产中的一项的重要预防和控制指标——安全,在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中更是不可或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相关工作人员及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二零一五年,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并实施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国家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的监管和控制。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工作作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三十多年的施工经历中,始终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公司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工程优良率百分百,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贯彻并实施《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工作放在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位置。然而随着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受电力工程安全性、复杂性等部分自身属性的影响,其安全工作仍旧存在某些问题和漏洞,其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中将从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工作的安全管理概念、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其管理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对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系统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旨在提高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指数,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及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一、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 现代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人、财、物较为广泛,相对于一般生产工程其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有较长的建设周期。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了现代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系统的庞大性和复杂性。根据其涉及的对象和范围来看,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主要包括人、环境和技术三大方面[1],具体关系如图所示。三者之间既单独存在,又相互影响,两两联系,形成一个综合的系统。关于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工作,《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推进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以促进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根本目的”[2]。结合安全系统的结构,我们可以从电力工程建设中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安全培训等、生产环境的安全建设和管理、安全技术的更新等方面对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根据其各个结构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问题提出优化和解决方案,对安全问题进行预防性管理和解决,从而加强对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做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工作。 二、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人、环境、技术)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人员因素在安全系统中的影响。人是电力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在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中,人员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安全意识的缺乏 尽管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安全生产口号已被提出,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依旧不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位于工作前线的大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参加电力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临时性,很难系统地接受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之受其自身素质的制约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期较紧、生产任务过重等情况,因此导致相关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生产效率而忽视安全问题,安全意识较差。 (二)安全管理系统不完善 虽然《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明确了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建设单位是其安全管理的主体,应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负责。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旧会出现建设单位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存在某些问题,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等现象。受工程成本、管理意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电力工程的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的投入较低。比如缺乏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或是安全管理团队的组成意义过于表面化,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对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调控能力。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完善,缺乏防火防爆等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某些安全管理措施制定不到位,或是在安全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人员配备不到位,安全人员人数缺乏或是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安全人员之间缺乏管理和及时沟通等。这些都是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系统不完善给安全工作带来的安全问题隐患。 (三)安全培训的缺乏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多数位于工作前线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安全意识差。部分位于安全管理岗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较差,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解决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需要接受系统或专业的安全培训。然而在实际电力工程建设中,受工程成本较低、工程建设一线人员流动性较大等因素的影响,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往往由于处于对培训成本、工程周期等因素的考虑而缺乏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4]。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安全系统中的影响。总所周知,电力工程与其他室内生产最大的区别是其建设场所处于室外,且在整个建设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处在相对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外界环境相对较差。以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曾经建设过的部分电力工程地点为例,诸如:四川、昆明、青海、西藏等地。以四川为例,大多为山地、盆地和丘陵地形,地势高低不同,各种地形穿插,较为复杂多样。加之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多发,给电力工程的建设带来了相当多的安全隐患。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政治环境因素在安全系统中的影响。电力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和各部分对其相当重视。自二零一五年,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并实施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国家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的监管和控制。且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提出了“三个明确”,进一步明确了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对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将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纳入了规章制度当中。各种法律法规对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的考核范围正逐渐扩大。其次,近几年,随着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力行业的政策扶持由国企向民营企业有所倾斜,这对以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为代表的电力国企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电力工程建设中技术设备因素在安全系统中的影响。受生产条件影响,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生产设备型号较旧,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如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架线施工过程中压接前必须检测液压机上的液压钳体以及顶盖上的接触口常常会出现裂纹等不合格现象。其次,由于部分落后的设备和技术本身便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电力工程建设中拆卸过程中传统上使用的棕绳,在使用中存在不耐晒、怕水、易腐蚀、易风化等诸多缺点。除此之外,在许多电力工程的建设中缺乏完善的安全防范设备,比如电力工程架线爬高中的双保险措施、脚手架的防护措施等。以上因技术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中并不罕见,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 三、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系统的改进和优化 经过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和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可以发现,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关于安全工作的建设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想要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工作,最主要的是对其建设中的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中占主要位置的因素是人。因此安全系统的改进和优化必须从“人”入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管理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根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工单位必须有自己的一套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为例,针对其“以人为本”的职业安全管理方针,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定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安全事故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评价制度,对安全工作实行“企业自评,人人参与”,提高每一位企业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类危险事件的发生,将职工的因工重伤率控制在万分之五之内,轻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将职工职业病的发病率控制在千分之一点二以内等。”的安全目标。其次,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针对之前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涣散、遇到安全问题缺乏专业的解决方案等问题,要求企业必须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团队成员的人数要与企业安全管理的需求相吻合,团队成员须经过专业的安全管理培训,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专业技能。安全管理团队对于团队内及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并且定期对参与电力工程建设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增强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执行不再流于表面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另外,针对电力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等特点,比如:四川、昆明、青海、西藏等地区,要对工程建设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或是自然地质灾害之后要对工程建设设备进行及时检验,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设备。针对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施工现场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提前进行安全施工模拟试验,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部分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可以对设备安装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防风、防雪装置等,建设环境因素对电力工程造成的安全隐患。针对政策环境要注意深化公司内部的体制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抓住自身拥有的先天机遇,做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工作。除此之外,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设备因素带来的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优化措施,比如,采用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户外作业。同时加强作业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更新。比如,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采用了500kv高压的电力输电线路,在基础施工、架线施工以及铁塔吊装等几个主要施工工序中使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方法,在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效率的基础之上,同时采用增加防护设备等措施针对该技术运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高空作业多、抱杆的抗扭性差等安全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发展。现代电力工程相对于一般生产工程其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广泛,对于安全问题的管理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本文中通过对其安全系统的各个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发现其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依次从安全系统中对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人、环境、技术)入手,有针对性地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资源需求的增加,电力工程建设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发展产业,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虽然电力工程建设系统较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较多,但是关于安全工作的管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的。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希望通过努力能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刘秀军 单位: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方面的工程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此类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本文将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等内容在整体建设中的意义,和我国目前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控;安全管理 近些年,我国电力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时代的推进而向前发展,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加大了项目安全的管理力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近些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也逐渐意识到电力工程的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大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的因素 (1)人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现代城市都是由人掌控,只有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要想在解决电力工程的这两大问题,首先要紧抓人的问题。其中包含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施工人员,验收人员,而施工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工程由他们直接完成,施工团队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工程的最终质量。(2)材料与设备同样对工程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大因素。电力工程是一项无论从材料设备到施工操作都极为复杂和注重细节的过程,涉及的材料和设备也种类繁多,大到起重机小到各种缆线和阀门,都是该工程建设的基础,它们的质量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只有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和配件,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电力工程。(3)电力工程范围跨度大,时在高空时在地下,所以使工作操作难度和危险性大大增加,非常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害。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前务必实地考察,制定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把所有能影响到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考虑全面,做好安全措施,巩固防护设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出现的问题 2.1部分电力建设监管质量的流程不明确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有些电力企业没有规范电力建设程序,建设之前并没有注册质量监督,有的甚至一边施工一边设计,完工后也没有通过正规验收就将工程投入使用,这并不符合电力建设的正常流程,尤其是风力发电等工程,不按照质量监督的流程最为明显。2.2施工现场监理不合格,审核不严在电力建设中,对于监理把控松懈,在现场,监理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职业素质低下,甚至有无证上岗的现象出现,监理的机制也有诸多不足,对于需要改正的措施针对性不强,建设相关的硬件设施不齐全,对于资料的记录性差。还有个别企业资质不够,会出现跨行业签字验收等违规现象。2.3质量监管的控制措施不够合理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管控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尤其在各种施工工艺方面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质量控制上,会出现数据不真实,材料丢失,致使施工标准也不准确,大大影响施工质量。 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 3.1电力工程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安全防护相对较弱在建设电力工程时,施工现场面临环境复杂多变,操作时也是多工种同时交叉进行,不同的工种会面临不同的危险,尽管现在已经在安全方面统筹安排,但还是会发生一些人为无法预知的事故,增加电力事故的发生率。电力企业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资金也较少,对于防护设备建设不全面,对已有的防护维护不善,也会增加施工安全隐患,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此类问题,就会给电力建设带来大量安全问题。3.2安全责任分配不合理在电力建设中,安全管理问题复杂且涉及部门和人员众多,在具体施工时,对于安全方面的职责分配不足,从而给电力建设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安全检查部门,只会进行表面的安全问题排查,但是不会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各部门之间对于安全工作协调不到位,对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应该具体落实到个人或者部门,比如安排一个整体工程的负责人,对工程的安全问题总体负责,而实际的安全责任由每一个副职负责,这样既能保证安全隐患排查,也有利于工程的安全管理。3.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目前的各个电力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多来自农村,安全意识淡薄,就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要开展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使该行业的人都要有风险意识,施工的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并且要学会处理施工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害。 4加强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1)规范质量管控程序,加强电力工程建设监督,根据有关规范条例,落实质量监督的注册手续,保证电力建设和质量监督有序进行。当前有很多质量监督机构都是包含在电力企业当中的,但是机制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在履行职责时效率会很低,所以要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建设,在资金和人员配置方面满足需求,有效开展监督工作。(2)严格把关监理的规范性,完善相应的监理机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解决措施,配置监理人员要合理,并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对于违规现象要严格处理,务必避免无证上岗人员进入单位,以保证电力工程质量。(3)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验收的质量管控,对于记录下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形成一个质量监督网,有效提高质量管控水平。(4)在电力建设中,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组成一个有效的安全网,在施工现场要配备相应的安全专员,及时提出施工安全问题,在有安全隐患的施工程序上,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还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5)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要完善相关的安全责任体制,将安全责任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在进行交叉作业时要着重强调,根据以往出现的安全问题作出预测,采取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对危险进行准确识别,以有效防范各种危险源。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电力工程作为电力发展的前提,加强对电力行业的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提高电力工程整体质量,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业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谭四光 单位:广东威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进,但是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电力企业想要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就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员工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方面的综合水平,一定要重视员工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企业员工对管理方面的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培训,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效果,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简单的分析了我们国家的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 导言 电力工程的工作非常的复杂,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的作用就是处理每一个施工环节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对电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的质量与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又非常紧密的关联措,与此同时,能够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素也非常的多。比如:施工的环境、建筑的材料以及施工的人员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想要有效的控制这些因素,就一定要从管理制度来进行实施,逐渐的完善对制度的改进,使管理监督的程序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市场的实际需要,全面的发挥出企业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能够达到相关的规定要求。在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依照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与此同时,在对电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 1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不断的加快,国家的经济结构不断的转型,电力工程的施工范围以及实际的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社会就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发的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就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在队电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 1.1电力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问题不到位 第一个就是安全的职责没有有效的进行落实,有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安全责任体系,但是,这些制度进行落实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没有有效的进行落实,这样就非常容易致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2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实际收益,可是,对于现阶段实际的情况而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相关的施工材料也有很多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要求的情况:相关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与意识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可是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因为比较缺乏质量安全的意识,致使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只是关注经济的效益,这样就会致使工程的长远收益受到很大的影响。 1.3电力企业员工管理的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阶段,电力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对电力的知识技能进行培训,实际进行讲授的内容非常的乏味,与实际的情况没有有效的进行结合。培训的相关制度以及培训的计划也比较缺乏系统性以及目的性,实际的培训成果比较差。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无法学到有效的技术,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方法来有效的进行处理,这样就致使工作任务无法完成;对员工相关的学习理念进行塑造的方面比较缺乏重视。在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只是重点关注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以及对相关的技能进行培训的工作,但是对员工的思想理念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无法有效的激发员工自主进行学习的兴趣。对员工职业的道德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员工就会有些情况下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来进行操作,对工作当中碰到的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无法及时的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处理,阻碍了企业快速发展的脚步;相关的培训机构比较缺乏创新意识。对所有电力企业来说,培训工作是应当能够充分的提升电力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的工作,所以相对比较传统的技能培训以及传统的知识的进行创新是所需要培训的重点内容,所实际进行培训的内容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完善,及时的把本行业当中的先进理念以及先进的技术进行改善。 2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构建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对电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当较为缺乏科学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致使在进行施工的阶段造成混乱的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工程项目顺利、安全的进行完工,所以,相关的电力施工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而且,一定要把这一制度有效的进行落实:相关的电力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施工项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一定要把制度有效的与岗位进行结合,一定要非常明确岗位责任制,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电力施工的单位也一定要把安全责任的意识落实问题与职工的岗位工资有效的进行结合,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有效的落实安全责任意识;其次一定要严格的对安全责任的制度进行落实,防止发生表面形式化的情况。 2.2加强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管理 电力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有效的落实到施工阶段当中,所以,一定要不断的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①一定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秩序管理工作,一定要确保每一项施工的环节都要在相关的规定要求当中进行施工,对不规范进行操作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制止;②安全施工的管理部门一定要定期的施工的现场严格的进行监管,避免出现安全的事故。 2.3做好安全施工的教育培训 在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通常使用的都是师带徒这一种方法,每一个部门都应当按照新员工不同的情况,给新的员工选择最为合适的老员工来担当新员工的指导。要积极的参加电力企业所组织的技能培训工作,最好在一年之内就能够完成所需要培训的内容,新的员工还应当积极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或者是论文征集等相关活动。要对新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这样就能够看到在进行考核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帮助新的员工完善自己的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在“管理岗位”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每一个部门要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采用最为合适新员工的部门来进行实践内容。最后,相关的施工企业一定要制定比较完善应急方案,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应急的能力。 3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3.1施工前质量管理 在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环节当中,相关的电力单位一定要按照市场实际的情况,来做成报告,并且一定要对上述的内容能够实施性的问题严格的进行审核,保证电力工程在进行设计以及后期施工的时候,达到国家相关的规定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确保施工项目与投资的环境有效的进行结合,防止由于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施工技术的设计工作一定要符合电力工程当中的施工要求,确保电力工程具有可实施性的问题。一定要在进行制定好执行的流程图之后,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流程图来进行工作。在进行施工之前的设计环节,一定要及时的开展审查会、图纸的审查会等相关的方法来对生产技术的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意见,来有效的提升电力工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3.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 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相关的采购人员一定要反复的进行比较,采用最为合适的材料,而且一定要符合施工的需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达到国家的规定以及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用电稳定问题。 作者:程少洪 单位:四会市创兴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安全预警方法 摘要:本文涉及电力工程建视频监控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预警方法。初始图像对象关系向量模型与实时采集的图像对象向量模型进行差异性比较,判断当前监控设施所处的状态。本发明可有效帮助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减少工程事故,提升工程建设效率。 关键词:特征向量;预警 一、背景 长期以来,电力建设公司工程项目地点远离市区,条件艰苦,通信手段落后,既没有公司专用局域网覆盖,电信、移动公网信号又差,站内联系靠对讲机,站外与总公司联系靠手机,数字化管理和办公条件很差。特别是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沙尘暴、低温、冰雪、雷暴、高海拔等气候特点,恶劣的气候环境已电力建设公司工程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设备维护工作量的增加,人力成本的上升。 二、工程需求 近年来伴随着工程管理工作的提升要求,电力建设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逐步配备了一套可临时部署的应急无线通信网络,该网络环境解决了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问题。例如,总公司办公局域网的施工现场延伸,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管理,总公司领导通过电脑和网络可以轻松掌握现场的施工情况;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在公司网络环境下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施工现场视频监控,通过临时部署在施工现场的摄像头,总公司领导以及现场经理可以实时监视管理工作现场,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随着电力系统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及日趋成熟,对电力系统在建项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最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施工工地高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预警方案,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很难通过视频流数据或者图像数据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技术路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图像数据特征差异性的电力工程安全预警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1)监控设施图像数据采集;(2)图像数据特征提取;(3)构建图像特征向量的对象关系模型;(4)计算图像对象关系向量重心与初始图像对象关系向量重心的偏移量;(5)判断当前监控设施所处的状态。具体方法是:(1)监控设施图像数据采集:利用电力建设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配备的应急无线通信网络环境,采集待监控设施图像数据流,在此步骤中,通过人工判断被监控设施的安全状态图像设置为初始图像数据;(2)图像数据特征提取:根据电力建设项目基础特性,对步骤(1)所述的待监控设施图像数据进行模型化处理,生成典型特征向量;(3)构建图像特征向量的对象关系模型:根据每张图像的特征向量,构建该图像特征向量的对象关系向量模型,并计算该图像特征向量对象关系向量模型的重心;(4)计算图像对象关系向量重心与初始图像对象关系向量重心的偏移量:用初始图像特征向量对象关系向量模型与实时采集的图像特征向量对象关系模型进行差异性比较,来计算图像对象关系向量重心与初始图像对象关系向量重心的偏移量;(5)判断当前监控设施所处的状态: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工设置的安全威胁临界值,判断当前监控设施所处的状态。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待监控设施图像数据包括:初始图像数据和实时监控图像数据;其中初始图像数据也称为预设安全图像数据,即初始图像数据表示待监控设施属于安全状态;实时监控图像数据为待评估图像数据。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图像数据特征为待监控设施图像数据的基本信息,其生成的典型特征向量包括:颜色特征向量、文理特征向量、形状特征向量、空间关系特征向量等。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图像特征向量对象关系模型抽象为:特征向量名称、特征向量属性、特征向量参数、特征向量值等概念。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图像特征向量对象关系模型重心是借鉴空间向量重心理论,对图像特征向量对象关系模型进行空间抽象,特征向量对应于坐标轴,特征参数对应于坐标轴变量,特征向量值对应于具体数值。图像对象关系模型重心即为其对应空间向量的重心。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安全威胁临界值,即为人工设置的监控图像和初始图像对象关系向量模型重心在安全临界范围内的数值。在初始图像对象关系向量模型与实时采集的图像对象关系向量模型差异性比较过程中,如果其重心偏移量超出电力工程项目预先设置的权重范围,则认为被监控设施当前处于具有安全隐患状态。 四、结论 为电力建设公司工程项目实施了完整的设施安全监控评估体系,并在不增加施工现场无线通讯设备成本的前提下,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施安全预警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无线通信设施中图像数据采集功能,满足了电力建设公司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监控、提前预警、智能管控的需求。能够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建立了完整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预警评估体系,为电力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的项目实施安全预警参考,以提前知悉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而减少工程事故发生. 作者:丁国亮 代海建 王虎 周进艳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信通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是保障电力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具有极强的长期性、复杂性及系统性,因此在安全管理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将电力工程的特点与实践情况相结合。论文就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质量控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在施工过程安全问题的举措及提升工程质量控制的办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引言 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危险系数较高、施工周期较长、技术难度较大,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为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工程质量也难以掌控。因此,加强电力工程在工过程安全问题的管理及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责任制的划分不够明确 责任制的划分是保障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必要举措,但是,由于电力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涉及的部门多且混杂及电力工程企业对责任划分这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导致责任制的划分不够明确。责任制的划分过于形式化是造成施工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甚至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2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够到位 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是电力工程顺利施工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一,在采购施工材料时,采购人员并未事先对提供施工材料的企业进行评估,在采购时并未遵循风险分散原则。第二,大多数电力工程企业对施工材料运输工作投入的力度不够,导致施工材料的破损,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对工程的完成质量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对施工设备的“重使用轻维护”造成我国电力施工的技术水平远落后于电力工程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故障频发,影响电力工程的施工效果,设备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工程质量难以提高[1]。 2.3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到位 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现场并未制定相关的安全举措,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缺乏责任心,安全管理的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3完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完善施工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安全责任制度,并将其严格落到实处,是解决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加大管理力度、落实管理责任,以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工作顺利开展。规范施工过程中安全操作,降低安全隐患,保障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2加强对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材料的采购上,灵活运用风险规避原则,做好市场调研,并对施工材料的提供企业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确保施工材料性价比,保证施工材料的高质量。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材料自身的化学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材料受到损坏,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在施工设备的管理上,应根据设备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保护措施,在使用时注意保护,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电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每一位参与工程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员工个体安全意识的强弱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施工人员个体安全意识的加强是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电力工程企业应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以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警示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只有施工人员本身对施工安全问题重视起来,工程的施工安全才会得到保障[2]。 4质量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电力工程作为一项与人类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满足各企业单位与城市居民基本用电需求的必要手段。在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时,需要以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采取更加科学的、现代化的质量管理手段。 5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 5.1施工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设计阶段,应在充分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之上,对项目的选择地点及实施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研究,丰富并完善项目任务计划书,使其即适合现阶段的投资环境,又满足国家相关的规划要求。规范工程的施工流程,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施工。在设计项目施工方案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并及时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是否符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 5.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控制这一阶段的施工质量。首先,审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规格,将施工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交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以保障施工材料的高质量。其次,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化,严格禁止违规、违法的操作行为出现;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施工人员偷工减料,以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均符合电力工程的标准要求。 5.3施工完成后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工程竣工之后,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做好质量验收的同时应对其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检测。对于电力工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工作人员要认真对待,对工程每一处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验收,以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6结论 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问题的管理,对于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保护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满足社会基本用电需求的关键。总体来说,加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对于提高电力工程的完成质量,促进电力工程事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作者:赵耀 单位:北方联合电力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方面的工程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此类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本文将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等内容在整体建设中的意义,和我国目前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控安全管理 近些年,我国电力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时代的推进而向前发展,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加大了项目安全的管理力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近些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也逐渐意识到电力工程的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大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的因素 (1)人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现代城市都是由人掌控,只有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要想在解决电力工程的这两大问题,首先要紧抓人的问题。其中包含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施工人员,验收人员,而施工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工程由他们直接完成,施工团队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工程的最终质量。 (2)材料与设备同样对工程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大因素。电力工程是一项无论从材料设备到施工操作都极为复杂和注重细节的过程,涉及的材料和设备也种类繁多,大到起重机小到各种缆线和阀门,都是该工程建设的基础,它们的质量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只有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和配件,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电力工程。 (3)电力工程范围跨度大,时在高空时在地下,所以使工作操作难度和危险性大大增加,非常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害。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前务必实地考察,制定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把所有能影响到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考虑全面,做好安全措施,巩固防护设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出现的问题 2.1部分电力建设监管质量的流程不明确 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有些电力企业没有规范电力建设程序,建设之前并没有注册质量监督,有的甚至一边施工一边设计,完工后也没有通过正规验收就将工程投入使用,这并不符合电力建设的正常流程,尤其是风力发电等工程,不按照质量监督的流程最为明显。 2.2施工现场监理不合格,审核不严 在电力建设中,对于监理把控松懈,在现场,监理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职业素质低下,甚至有无证上岗的现象出现,监理的机制也有诸多不足,对于需要改正的措施针对性不强,建设相关的硬件设施不齐全,对于资料的记录性差。还有个别企业资质不够,会出现跨行业签字验收等违规现象。 2.3质量监管的控制措施不够合理 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管控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尤其在各种施工工艺方面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质量控制上,会出现数据不真实,材料丢失,致使施工标准也不准确,大大影响施工质量。 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 3.1电力工程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安全防护相对较弱 在建设电力工程时,施工现场面临环境复杂多变,操作时也是多工种同时交叉进行,不同的工种会面临不同的危险,尽管现在已经在安全方面统筹安排,但还是会发生一些人为无法预知的事故,增加电力事故的发生率。电力企业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资金也较少,对于防护设备建设不全面,对已有的防护维护不善,也会增加施工安全隐患,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此类问题,就会给电力建设带来大量安全问题。 3.2安全责任分配不合理 在电力建设中,安全管理问题复杂且涉及部门和人员众多,在具体施工时,对于安全方面的职责分配不足,从而给电力建设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安全检查部门,只会进行表面的安全问题排查,但是不会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各部门之间对于安全工作协调不到位,对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应该具体落实到个人或者部门,比如安排一个整体工程的负责人,对工程的安全问题总体负责,而实际的安全责任由每一个副职负责,这样既能保证安全隐患排查,也有利于工程的安全管理。 3.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目前的各个电力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多来自农村,安全意识淡薄,就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要开展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使该行业的人都要有风险意识,施工的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并且要学会处理施工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害。 4加强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1)规范质量管控程序,加强电力工程建设监督,根据有关规范条例,落实质量监督的注册手续,保证电力建设和质量监督有序进行。当前有很多质量监督机构都是包含在电力企业当中的,但是机制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在履行职责时效率会很低,所以要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建设,在资金和人员配置方面满足需求,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2)严格把关监理的规范性,完善相应的监理机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解决措施,配置监理人员要合理,并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对于违规现象要严格处理,务必避免无证上岗人员进入单位,以保证电力工程质量。 (3)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验收的质量管控,对于记录下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形成一个质量监督网,有效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4)在电力建设中,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组成一个有效的安全网,在施工现场要配备相应的安全专员,及时提出施工安全问题,在有安全隐患的施工程序上,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还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5)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要完善相关的安全责任体制,将安全责任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在进行交叉作业时要着重强调,根据以往出现的安全问题作出预测,采取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对危险进行准确识别,以有效防范各种危险源。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电力工程作为电力发展的前提,加强对电力行业的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提高电力工程整体质量,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业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谭四光 单位:广东威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安全论文: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分析 摘要: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安全技术的应用以及长期的优化工作都是极为必要的。文章从阐述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入手,对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的应用需要以不断的优化为前提。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对于技术应用的现状有着清晰的了解,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其优化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既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下从技术应用重要性高、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整体性价比不高、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等方面出发,对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 1.1技术应用重要性高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的应用的重要性开始逐渐的体现出来。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电力开始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具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力工程和电网建设质量的高低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其次,电网建设的水平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我国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质量,但是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各类环境问题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因此,增强电网立场和电网建设的安全水平,并且对于安全技术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1.2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应用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升。通常来说受到我国国土面积广大的影响,气候、地形、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处于十分不均衡的状态,这集中的体现在了不同地区用电规模和用电高峰期分布不均衡。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应当更加充分的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且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发展建设原则。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的电网建设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都较为落后,部分电网在恶劣的条件中很难保持高效的自动化运作,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安全技术进行优化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1.3整体性价比不高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应用的整体性价比并不高。由于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并且可以有效的综合降低电网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因此可以视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时无法切实的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其次,安全技术的应用有时也无法对于电子设备实现电能的转化和控制,因此无法较为明显的提高的发电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这也是安全技术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1.4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应用的优化水平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主要是指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级完备建设进度较为迟滞,从而使得这一技术的经济性能无法满足电力市场的用电需求。其次,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还体现在了有些新兴的技术由于技术体系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全,因此在电力市场竞争过程中还没有具备较强的价格优势,虽然其能够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效果显著,但是整体的应用性价比和质量都处于有待优化的状态。 2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是一项系统性的措施,以下从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减少技术应用污染、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等方面出发,对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2.1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第一步是努力的满足更多客户个性化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在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努力的提供个性化的电源供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于包括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和恒定频率交流电源在内的设备进行个性化的优化。其次,电力企业在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高频的开关电源来获得更高的技术含量,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的解决好电力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电网突然断电问题。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解决时常出现的电压的不稳定等现象,最终才能够更加稳定的提高了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和供电的质量。 2.2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关键在于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发挥电网工作状态较为稳定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满足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的技术前提。其次,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对于诸如超导无功补偿装置和薄型交流变换器先进设备进行合理的推广与优化,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输电工程线路较长、输电容量较大所面临的困难。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提高的电网输送的容量,并且还应当进一步的增强在极端天气下输电的稳定性,最终可以让安全技术应用的效率不断提升。 2.3减少技术应用污染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需要着眼于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电力企业在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包括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能源转换技术在内的诸多先进技术进行合理的技术评定与技术实验。其次,电力企业在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的过程中应当增强对于交流输电实现的控制灵活度,最终能够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合理的将系统性污染降低。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的过程中还应当努力的适应远距离输电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的环境,最终能够在更远距离和更大容量的输电工程中获得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 2.4合理实现电能隔离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实现离不开电能隔离的合理支持。电力企业在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新型清洁能源进行合理的应用。其次,电力企业在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的过程中还应当将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能够起到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的效果和保证智能电网的良性稳定运行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的过程中还应当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来有效的提升技术的性价比,最终能够更加合理的实现电能的隔离工作。 3结束语 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将其作为电网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来给予更多的重视,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技术优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徐铭 李晶 单位:国网江西都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包括人事档案信息录入、人事档案信息显示及人事信息查询等。系统开发采用了先进技术,有开发效率高,调试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实现了显示信息分页,组合查询等方便用户的功能,提高了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开发 目前软件市场有很多人事管理系统软件,有的功能强大,适合管理大型的集团型企业,有的功能单一,适合管理小型企业。针对高校的人事管理软件却没有通用的商业软件。因为高校的人事管理有其特殊性,每个院校之间的差别很大,管理方法存在很大差别。市场化的通用商品软件很难满足所有高校的人事管理需求。高校的人事管理软件均采用定制化开发,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切合本校实际的管理程序。 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考察了很多软件系统。有的软件功能较全,系统庞大,能够部分满足我院的管理需求,但费用昂贵,且有很多我院不需要的功能;有的软件功能简洁,可部分实现我院人事管理功能,但对于我院特殊的个性化的功能需求不能满足。经研究决定,利用我院的人才优势,结合相关部门课题研究内容,开发适合我院管理的人事管理软件。 1 系统分析 软件系统不是越大越好。越大,功能越全,但操作会很复杂。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本系统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最终确定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开发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最主要、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并留住人才是单位要解决的关于“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利用软件系统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人才发展计划,并进一步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由人事部门提出需求,并提供相关表格、数据格式,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与人事部门确定核准后,进行系统设计,然后进行编码、测试、调试,由人事部门试运行,提出改进意见,最后以软件系统的形式正式运行。 经过与人事部分相关人员一起分析,总结本系统要实现以下功能: 1) 人事基本档案管理:录入教职员工的基本档案信息,掌握教职工的出生年月、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和简历等基本信息。 2) 综合查询:根据不同的组合条件,查询需要的结果,如可查询35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员工的情况。 3) 统计分析:输入要统计的条件,以柱状图、趋势图等图形形式显示出统计的结果,直观、清晰、一目了然。 重点: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录入,只有规范的基础信息输入系统后,才能够实现其它的系统功能。所以基础档案是根本,除了该模块的设计要易于输入外,还要求基础信息的完整、正确及规范。 难点:统计分析,领导要求的结果要简洁、直观,但运算过程往往很复杂。想要各种各样的统计功能,又要求操作简单,这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需求。如何协调这一点,要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磋商,最终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2 系统概要设计 开发模式采用最新流行的B/S结构,将系统安装在Web服务器上,安装方便,调试、更新系统方便。每台客户端不用安装系统程序,只要有浏览器就能登录人事系统。 总体开发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承担,为学院积蓄人才储备,吸收年轻教师参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本项目将部分优秀学生纳入项目组,将这部分学生作为“软件蓝领”,编写较简单的程序。因为系统中有部分界面的设计、图形图像的处理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把这部分交给学生来做,对项目的进程和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益处。 根据系统分析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以下模块: 1) 员工基本档案录入; 2) 人事档案信息显示; 3)人事档案信息查询。 3 系统详细设计 开发技术选用+SQL Server 2000,采用最先进的开发技术,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采用技术,将网页系统的开发由过去的编写大量代码,转变为充分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面向对象(OO)技术,开发更容易,测试更快捷,调试更方便。系统更容易扩充,在系统完成后,如果将来想加入新的功能,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完善。 3.1 技术平台 1) 服务器操作系统:MS Windows 2000 Server; 2) Web服务器:IIS5.0+MS .NET Framework 1.1; 3) 开发工具:MS Visual Studio .NET 2003; 4) 数据库: MS SQL Server 2000; 5) 客户端应用程序: Internet Explorer 6.0(sp1)以上版本。 3.2 数据库设计 1) Employee表; 2) Department表; 3) UserInfo表。 3.3 界面设计 1) 系统登录页面 用户权限:role分为3个级别:1、2、3 级别1为系统管理员,拥有全部功能; 级别2为高级用户:不可添加修改用户权限; 级别3为一般用户:只可浏览信息,不可添加、修改、删除信息。 验证用户名及密码,如符合则可登录;同时判断用户权限,赋给Session(“role”)变量,根据权限进入不同的页面。 2) 主页面 采用Frame框架页面,点击左侧导航条,显示在右侧MainFrame窗体中。 采用TreeView控件实现左侧导航条。 3) 信息录入页面 信息录入页面可录入人员档案信息、部门信息等。采用文本框录入姓名、毕业学校等信息,采用下拉列表框选择性别、学历、职称等信息,采用日期控件录入出生日期、毕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本院时间等,采用复选框录入兴趣爱好等信息。 4) 查询页面 可实现组合查询功能,根据下拉列表框中显示的要查询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等字段信息,选择相应的“ ”、“ 4 总结 本系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及SQL Server技术,开发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由于高校的人事管理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不尽相同,有相应高等教育管理的特色,所以高校的人事管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管理的内容要向纵深方向发展,为高校领导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很难实现的功能,如智能决策,数据挖掘等,渐渐成熟,可将这些技术加入到系统中,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C/S体系结构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的方法和主要过程,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台应用程序的编写。该系统同其他一些系统相比,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C/S体系结构;数据库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工作效率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无法完成当今的人事管理工作。人事管理系统就是把分散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信息实行统一、集中、规范的收集管理,建立分类编号管理、电脑存储查询以及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和职工解除后顾之忧[1]。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检索迅速、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本系统使用的开发语言是Visual C++,采用的数据库是ACCESS 2003,应用MFC 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对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进行管理。该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模块:员工档案模块、系统查询和统计模块、系统安全性维护模块、报表输出模块、帮助模块。本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且处理效率较高。 2 系统的设计 2.1 需求分析 在调查有关企业人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所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根据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档案模块 员工档案模块包括员工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删除、修改及打印输出等功能模块。员工基本信息主要是员工ID、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专业、职称、学历等内容。 2) 系统查询和统计模块 系统查询模块包括员工调动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职称管理、员工工资管理。员工调动管理包括员工ID、原部门、原职务、新部门、新职务以及调动的日期,管理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录入、查询、删除、编辑以及打印相关报表等操作;员工考勤管理包括员工ID、考勤卡ID、迟到或早退的次数、公休天数、请假次数、加班次数;员工培训管理用来员工上学、进修等参加培训的通知,员工可以在线报名;员工职称管理对员工的晋升或降职等情况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详细记录评职的时间及员工的现任职称;员工工资的登统和计发是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根据相关数据得出的,主要针对员工的基本工资、薪级工资、职务工资、补贴、医疗费用等进行综合的汇总,形成实发工资,还可以对某些人员的工资进行查询和调整,这需要两位负责人的相关审核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3) 系统安全性维护模块 本系统为不同用户确立相应的权限信息,记录每个用户对系统及数据进行的每个操作,可以防止他人进入本系统和越权操作。管理员需要定期备份数据,有添加、删除、修改信息和审批其他用户信息的权限,普通用户有查询和部分内容录入的权限。 4) 报表输出模块 本模块的功能是输出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即按照用户需求打印各种报表,如员工档案表、考勤记录表、员工工资等。 5) 帮助模块 为了使用户快速了解并准确使用本系统的各项功能,减少误操作,本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入了帮助模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模块提供的链接,迅速熟悉相关的模块功能。 2.2 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工作流程 为了实现人事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及技术维护人员对数据的补充、维护,支持代码重用技术,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能够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编辑、备份等操作。 人事管理系统需要完成如下功能: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人事变动的详细记录、按照某种条件查询员工的相关信息、员工考勤记录、打印输出结果等。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3 数据库分析 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员工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结构设计是本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会减少数据冗余度,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此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的实现等等。 ACCESS 2003中文版是Microsoft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包Office 2003中文版的重要组件,是目前市场上功能较强大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ACCESS可以利用各种来源的数据,包括运行于PC上的数据库(Xbase系列、Parabox等)和运行于服务器、小型机、大型机上的SQL数据库中的数据[2]。 数据库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数据库结构可以简化开发过程,使系统功能更加清晰明确。因为数据库结构的变化会造成编码的改动,所以必须认真设计数据库结构后再进行编码,从而避免无谓的重复工作[3]。人事管理系统E-R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创建ODBC数据源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全称是开放数据库连接,它是由Microsoft公司随操作系统提供的,现在它已成为数据库访问的标准接口[4]。ODBC为使用不同的关系数据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程序,实现应用软件开发与数据库公共接口。若实现这一统一的接口,就必须有一个标准ODBC接口程序(函数)调用相应的关系数据库,将这个接口程序称为ODBC驱动程序[5]。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Microsoft Access Driver (*. mdb)”作为安装数据源的驱动程序,如图3所示。 在编写MFC 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之前,要事先创建一个名为“人事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库文件,并且将它注册为数据源。即在ODBC数据管理器中出现“人事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源后,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ODBC驱动程序访问数据库了,如图4所示。 3.2 网络结构体系 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将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分解为前台的客户、应用程序和后台的服务器部分。Client(客户端) 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用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erver(服务器端)安装了服务器程序和数据库,用于提供数据服务。 4 系统的部分界面 4.1 登录窗口的设计 登录窗口的设计,包括密码输入、登录和退出,使用者需要选择相应的权限,这是启动本系统时首次出现的,它是进入系统的“大门”,如图5所示。 4.2 员工基本资料的查看窗口 员工档案模块主要包括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添加、保存、删除和查找等功能,用于在窗口中浏览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图6所示。 5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方法,在Windows环境下,以Access 2003为后台数据库,由Visual C++开发完成前台界面。实践证明,本系统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数据采集方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系统的集成度,通过角色的权限设置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管理更加方便、科学。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一个小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对管理人员和用户信息的管理模块,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职工基本信息、人事调动信息、奖惩情况等繁琐工作的便捷管理。本系统使用Microsoft Visual 2003集成开发工具创建Web应用程序,采用C#开发语言,使用微软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人事信息的便捷管理。它基本满足了人事管理者和用户对功能的需求,登录后对权限进行了设置,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人事信息的安全。该系统具有友好的界面、良好的可扩展性。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为此,笔者设计开发了一套小型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该系统对高校的人事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具有人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本系统采用动态WEB构建技术,使得系统客户端无须维护,适应性强。 1 系统需求描述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由于操作人员不同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对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该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信息的合法验证;人员档案管理模块,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档案;履历信息管理模块,完成对人员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继续教育信息的查询、编辑、删除、添加等操作;职称管理模块,满足对人员职称的查询、编辑、删除操作;奖惩管理模块,实现对工作人员奖励和惩罚信息的查询、编辑、删除和添加操作;人员调动管理模块,实现对人员调动、待退休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操作;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综合查询、添加用户为系统管理员、修改密码、添加和删除部门。 2 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可分为6个大的功能模块,实现16个具体功能,系统功能如图1所示。 3 系统实现 3.1系统运行流程 根据该系统的运行过程,设计出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3.2 功能模块的实现 3.2.1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陆由页面Login.aspx实现,它的代码隐藏文件为Login.aspx.cs。该页面也是整个应用程序的起始页面,用户都是从该页面登陆进入系统中的。 为了实现用户登陆功能,应用程序在该页面添加3个TextBox控件、2个Button控件、1个DropDownList控件和1个Label控件,它们的名称分别为user、password、yzm、ImageButton3、ImageButton4、DropDownList3和msg。控件user、password、yzm分别用来输入用户名称、密码和验证码;控件ImageButton3、ImageButton4分别用来实现用户登录和重填功能;控件msg显示用户登陆操作的结果;控件DropDwonList显示用户身份。页面Login.aspx的设计界面如图3所示。 3.2.2查询、修改和删除页面 在本系统中,主要用到查询、删除、修改和添加功能,在此,笔者以“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为例来说明这些功能的实现和设计方法。 View.aspx页面用来实现对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在查询的设计中要用到数据绑定,这就要用到DataGrid控件绑定数据库,并进行分页,拖拽了3个Button控件、1个DropDownList控件和2个TextBox控件,Button控件触发Click事件,完成查询的命令,DropDownList控件用来选择查询条件,TextBox控件用来填写满足条件的被查询员工。 4 数据库的实现 考虑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本系统需要的数据至少包括用户数据、考勤数据、调动数据、奖惩数据和履历信息数据。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角色数据;考勤数据主要包括用户的考勤数据和系统的考勤设置数据;调动数据主要包括调动管理信息、待退休人员信息、离退休人员信息;履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教育经历数据、工作经历数据、继续教育经历数据;奖惩数据主要包括受嘉奖和受惩罚人员的信息数据。 分析过总体设计方案后,按照软件工程的设计理念,应该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表,根据笔者所做系统各模块的需要,计划至少建立十五个表:人员档案表Employee、离退休人员表Retire、人员调动表Remove、奖惩表RewardPunish、待退休表RetireEmployee、考勤表Leave、部门表DepartmentCoding、继续教育表 ContinueEdu、工作经历表 WorkExperience、系统管理员表Sysadmin、评审职称表 PostAppraise、聘任职称表PostEngage、受教育经历表EduExperience、年度考核表Assess、错误信息表WrongInfo。下面以人员档案表为例。 人员档案表Employee用来存储高校内部在职人员的档案数据,如员工ID、员工姓名、员工性别等,其中EmployeeID是主码。表的字段说明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个小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基本满足普通高校日常人事管理工作。它具有成本低、良好的可扩展、可移植性好特点,非常实用于规模较小的高校单位和中小型的企业使用。同时,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使用期间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SSH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该文介绍了基于SSH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能满足现代人事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SSH技术;人事管理;MIS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完善,而人事管理是高校事务管理中的重点,同时需要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工作,数据共享,并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和实时分析,从而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学校长远发展而服务。 本文主要是结合高校人事管理的特殊性,以高校长足建设和人才有效利用与开发需要为目的,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构建一个运行稳定,提高人事管理效率的管理系统,充分考虑到教职员工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和人事资源高效利用,以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适应高校长足发展的需求。 1 SSH技术 1.1 SSH技术的概述 SSH是一种开发J2EE 企业级Web应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由基于MVC模式开发的表示层Struts框架和基于IoC模式的业务逻辑处理Spring框架以及对象/关系映射持久层框架Hibernate组成。 1.2 Struts是Apache 基金会Jakarta 项目组的一个Open Source 项目 它采用MVC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java 开发者利用J2EE开发Web应用。Structs 框架的核心是一个弹性的控制层,基于如 Java Servlets,JavaBeans,ResourceBundles与XML等标准技术,以及 Jakarta Commons 的一些类库。 1.3 Spring框架一个开源框架,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开源框架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是EJB的替代品,她是一种轻量级的容器。 Spring框架的主要功能是基于Java Beans技术的配置管理方式,采用IOC原理,对依赖注射技术的使用。这些都用来减少各组件间对实施细则的相互依赖性,提供大量的AOP框架为数据处理管理之类的服务。同IOC的功能基本类似,提高系统的模块化程度。 2 Hibernate框架是一种Java语言下的对象关系映射解决方案 它是一个开源框架软件。它用来把对象模型表示的对象映射到基于SQL 的关系模型结构中去,为面向对象的领域模型到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提供了一个使用方便的框架。 Hibernate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Java应用于企业计算的框架)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 API中的接口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操作的接口,用于配置Hibernate的接口, 间接接口, 用于扩展Hibernate功能的接口。 2.1 基于SSH的J2EE业务应用 集成SSH框架的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系统从架构上总的分为三层:视图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持久层。其中使用Struts作为系统的表示层提供支持并负责MVC的分离工作,Struts框架负责系统构架的三层分离,利用对象关系映射框架Hibernate对数据访问提供持久层支持,方便用户对象与数据访问之间的转化,业务逻辑层用Spring处理完成。基本操作流程是:用软件工程的分析方法根据业务需求提出一些模型,将这些模型抽象成类,并实现为众多的Java对象,然后编写数据对象访问接口(DAO),并在Hibernate中对DAO的基本实现,采用Hibernate架构实现的DAO类来实现Java类的数据属性值来于数据库的读取与存储,最后提交给Spring完成业务逻辑处理并返回。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 1)档案管理。能完成学校教职员工包括履历、资格、任职及组织等在内的信息管理,完成干部职务聘任、变更及级别、任职时间等项的管理,离校、离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等。 2)薪资管理.包括职工工作考核情况信息管理,考勤情况的输入,工资、津贴、奖金等的套算,导入,导出,查询,统计,汇总,生成报表打印等功能。 3)社会保险管理:对固定编制人员与流动编制人员根据基本信息自动生成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的保险报表。 4)考核管理。能够对新进人员教师资格审核及认定,对在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出勤情况及年度考核的管理。 5)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完成职称聘定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信息的初审、更新、维护等处理,全体教师年度考核管理,各级专家、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学术梯队的选拔、培养、考核工作管理;校内现有师资的分析管理。 6)人员基本信息维护。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系统对人员的当前信息,历史变迁信息等进行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维护。 7)统计分析。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处理,比如可统计打印目前教职工的年龄分布状况、职称分布状况及各种比例关系等;提供归档人事资料的输出打印功能。 3.2 系统业务模块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用户量大、功能繁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于设计模块功能繁多,本文介绍部分业务模块。 其基本业务流程为: 1)通过JSP页面实现交互界面,负责传递请求和接受响应; 2)在表示层引入Struts,根据Struts Action接受到的ActionForm,委派相应的Action; 3)在业务层中,管理服务组件的Spring IoC容器负责向Action提供业务模型组件和该组件的协作对象数据处理(DAO)组件完成业务逻辑,并提供事务处理、缓冲池等容器组件,提升系统性能,保证数据完整性; 4)持久层依赖于Hibernate的对象化映射和数据库交互以处理DAO组件请求的数据,并返回处理结果。 在系统中,教职工的薪酬的计算是情况种类最多一个功能计算,并与职工个人最为紧密相关的。在工资计算过程中,我们把学校的按工种和职称分类设计一个计算公式,储存在系统的业务处理中。本系统中的工资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涉及按职工工作性质分类的基础工资数据管理、加班管理、科研经费、津贴管理,查询统计打印管理的功能,实现基础数据输入系统自动计算薪酬,与工资的查询、工资单打印、统计打印。其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4 系统测试 网站性能测试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采用网站测试工具对网站加压以测量网站服务器得出每秒可以承受的请求(Request Per Second) 的最大值。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出所有可能限制系统性能的原因,例如,CPU、内存、或是后端系统所造成的反应延迟等。 我们使用著名的测试软件LoadRunner对系统的压力和负载能力进行测试,基本达到我们系统要求,其测试数据如图3。 测试在10000 个用户的负载下,User Load的最大值为10,平均为9.722,系统平均响应能力最大时间为0.64秒,所有业务动作可用及基本稳定。 5 结束语 结合高校人事管理,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基础之上,基于SSH框架在Eclipse开发平台中实现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和试运行,目前系统稳定性良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分析及实现原理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该文对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实现原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设计 人事管理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项新的工作。由于一些企事业的改制,人事的更迭,以及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造成了部分档案的流失,也造成了效率低、办事难的情况。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部门来说,非常需要一个操作简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单位对员工信息管理及需求的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的普及,推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计算机管理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事业单位的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校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等,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统计、设置用户权限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并且可以在数据库中存储相应教师的照片。为了能够更好地存储职工信息,可以将教师信息添加到Word文档,这样,不但更便于保存,还可以通过Word文档进行打印。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需求分析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成功与否。在设计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时,主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图形化界面、可操作性强,系统的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容错与随机帮助有机结合,便于用户使用及扩充,使一般用户不用培训就能上机操作。每个操作不管成功与否都进行相应的提示,让用户时刻知道操作是否成功,不要让用户盲目的进行操作。而且,错误提示应该准确简洁,让用户知道哪里出现错误,能及时修改。 2)可以真正的实现对高校人事的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信息的搜集、存储、传递、分类、统计和检索等功能的计算机化,确保其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相关性。在查看教师信息时,可以对教师的家庭情况和培训情况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3)要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多条件全方位的数据查询,并且按照指定的条件对教师信息进行统计。 4)管理系统应该按照用户的权限设定的,一定的用户权限才能干相应的工作。让每个用户进入系统后,只能操作拥有权限的窗口。 5)要有简便有效的维护手段,实现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及清空操作。系统使用后,维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通过相应手段降低维护工作量及难度,从而达到保证运行可靠及节省费用的目的。 6)可以方便地对人事信息进行输出打印,便于保存。 7)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综合上述条件,本系统将由六大模块组成,包括基本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等四大主要模块,并添加了备忘记录和管理工具等人性化的功能。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是根据系统设计中所确定的功能与任务,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分解方法进行模块划分,模块分解以“信息隐藏”为准则,以数据操作作为模块界面,然后对各个模快进行具体实现,并遵循“模块间低藉合,模块内高内聚”的原则,使得系统得到比较高的稳定性与维护性。 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综合数据库系统中的开发、使用及管理成本分析,同时也考虑到用户的软硬件环境,并且出于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决定采用客户端/服务端(C/S)结构模型。将系统分为两个部分:表示层部分即为客户应用程序,它安装在各或部门的人事管理客户机上;数据层即为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是数据资料的存储地,它放置在人事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 2)数据库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在数据库的选择上主要考虑Access和SQL Server两种,Access是一种桌面数据库,只适合数据量少的应用,适合处理少量数据和单机访问的数据库,效率也较高。但是它的同时访问客户端不能多于4个。Access数据库有一定的极限,如果数据达到100M左右,很容易造成服务器IIS假死,或者消耗掉服务器的内存导致服务器崩溃。相对而言,SQL 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的数据库,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在功能上管理上也要比Access要强得多。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后台开发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强大。因为现在数据库都使用标准的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所以如果是标准SQL语言,两者基本上都可以通用的。SQL Server还有更多的扩展,可以用存储过程,数据库大小无极限限制。 开发工具则采用C#,C#(C Sharp)是微软为.NET Framework量身订做的程序语言,从根本上保证了C#与.NET架构的完美结合。它全新的技术架构让应用程序和网站开发变得更为简单,C#拥有C/C++的强大功能以及Visual Basic简易使用的特性,功能更强大、数据更安全。 数据访问采用了最新的ADO(ActiveX Data Objects)技术,这是微软公司处理数据库信的最新技术,采用OLEDB的数据访问模式。它是原有数据访问对象DAO、RD0和ODBC三种方式的扩展。ADO的模式更为简化,不论是存取本地的还是远程的数据,都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总地说来,C#与SQL Sever的组合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搭配,这种组合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而且它们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系统的稳定性与处理数据的效率也是经过多方测试与认可。 3)数据库设计 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对数据库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库设计是根据程序的需求及其实现功能所指定的,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程序的开发过程。它不仅关系到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决定了系统的数据完备性、开发难度、易维护性和易升级性。因此,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数据共享性不仅满足了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3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C/S结构模式开发,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为系统开发平台,应用程序以C#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通过本系统,可以保证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及高可靠性。所欲达到的目标即实现教师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并能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打印、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数据查询,按照指定的条件进行统计、对系统的使用对象有较好的权限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及清空等功能,大大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Spring+MyBatis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了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合同、薪酬、考勤、考核以及人力资源等的管理,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规划、实施、调整,提高高校人事的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更有效的服务高校。本文采用基于B/S构架的三层体系结构,利用JSP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Spring和MyBatis框架进行设计,实现了人事信息管理、合同续聘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内调动管理、退休丧后管理、培训进修管理等模块,能够满足高校人事管理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B/S;人事管理;Spring;MyBatis 1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web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已使往日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管理变得整洁而高效。 人事资源管理系统根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充分注重软件操作的交互性,简单性以及可视化原则的前提下,能及时为人事管理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和结果分析,能有效提高高校人事管理的效率、质量及管理Q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有助于高校人事工作的信息化、正规化管理。 2 系统需求 人事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两个功能模块。有教师和管理员两个角色。管理员可以进行人事信息管理、合同续聘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内调动管理、退休丧后管理、培训进修管理等功能。教师通过浏览器可以对相关授权信息进行查看。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一位教师有一个政治面貌,一位教师可以签订多个合同,一个合同只属于一位教师。一位教师可以有多个年度考核,一个年度考核只属于一位教师。一位教师可以进行多次信息变更,而一条信息变更只属于一位教师。 管理员登录需要输入管理员id和管理员密码,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若存在此记录,则可成功登录,否则登录失败,返回登录界面。表1为管理员表结构设计。 3.2 详细设计与实现 教职工通过前台操作将指令下达到后台,后台将指令由Spring进行自动扫描分配首先到达控制层,控制层中的UserLogin Controller类通过调用EmpResult execute()方法到服务层,服务层中有接口UserService,它的实现类通过重写并调用EmpResult findAllById方法到持久层,持久层通过调用findAllById方法进行Mybatis映射到UserMapper.xml文件,下来通过数据库语句对数据进行访问,然后从最底层逐层向上返回数据。设计的核心主要靠Spring的容器管理支持控制层,Mybatis的映射机制支持持久层。 4 结语 系统以MyEclipse10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中的web前端开发知识,以JavaScript为用户端开发语言,采用MVC分层体系结构以及支持MVC架构的Spring+Mybatis框架,使用开源服务器Tomcat以及MySql数据库,服务器端开发语言为JSP。设计实现了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并且其在线浏览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跨平台性。针对系统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候的卡顿现象,后续我们会优化算法以改进系统性能。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浅谈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的人事管理系统就成为了各大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当今社会各企业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时的主要内容为依据,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是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而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作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人事管理的有关内容设计相应的信息系统就成为了现阶段各企业内部设计人员共同的工作目标。 一、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功能需求 首先需要设计人员明确的一点在于,设计和开发人事管理系统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确定系统功能前,需要对系统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1.系统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保证,因此,该模块的日常工作为对系统的用户、菜单和工作日志进行维护。 2.人员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工作岗位的调换、增减人员等,在对管理过程中,该模块可以辅助管理人员记进行信息的修改、添加或删减。 3.考勤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员工的出勤记录进行整理,并且生成相应的表格供企业岗位调动时使用。 4.薪资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员工的薪资进行信息设置和管理,该模块可以辅助管理员进行薪资数据的查询、核对等。 5.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用于对企业员工的考勤、薪资等信息进行查询。 (二)非功能需求 1.系统完整性。想要保证系统功效得到充分发挥,能否稳定运行是基础,以此,在对系统的完整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管理、系统联机、软件升级等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2.系统适应性。系统能否跟随其所服务企业的变化而变化是对该系统进行评价时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系统还需要具备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对自身进行调整的能力,减少使用者对系统进行修改时所花费的时间。 二、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系统通过细分的方式,使其成为相应的子版块;第二步,对不同子版块所具有的作用进行设计;第三步,将不同子版块间所对应的逻辑关系进行确认;第四步,对子版块和模块传输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总的来说,对架构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不同方案的需求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能够达到特定目的的小方案的内容,然后将数据所对应的不同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得出可行的框架,最后再根据数据库对模块内容进行完善。针对企业所设计的人事管理系统通常由查询、考勤、人事、工资四个管理模块以及最终的退出模块所组成,在上述模块中,具有系统管理功能的模块为基础模块,这是因为该模块能够控制使用者权限、限制使用者的行为,另外,最关键的模块为人事管理的相关模块,该模块所肩负的职责在于对企业人员的有关信息和日常活动进行管理,而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为查询模块,该模块兼具信息查询以及统计两种功能。 (二)数据库设计 1.设计理念概述。在对企业所应用的人事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发现,数据库所对应的结构以及包括的资料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员工的工资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附加工资以及工资下发日期等;其二,企业员工的信息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企业就职人员的姓名、所在部门、职务、联系方式等;其三,企业员工的考勤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员工进行签到的日期、r间等;其四,企业各部门表格,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部门名称、就职人数等;其五,企业用户表,该表格所包含的内容有用户的名称和密码等。 2.数据库所用表格的设计。在对企业数据库所应用的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对于在日常工作室经常需要查阅的信息和资料应当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资料查阅的过程中精简不必要的步骤,提高效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既保证常用数据的单独存储,同时又保证系统的完整程度,想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需要设计人员将不同表格的名称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为:选择能够将表格内容进行准确反映的英文单词,而不是传统的中文词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人们依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数据库的有关技术广泛应用在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需要有关人员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信息化的程度与发达国将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对有关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ASP的人事管理系统分析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系统在设置上秉承着简约的原则,界面简单,并且具有很大的延伸性,智能化人事管理是企业走向科学、规范化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分析了该系统的需求,描述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并对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系统人事管理 ASP 设计 测试 人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负责人事资料的统计、查询、更新等,现阶段人事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了,因此统计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了,所以当前迫切的需要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管理的人事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参考单位人事管理的要求,设计一套属于自己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这样就能更好的对单位的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另外通过计算机建立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能满足企业单位日常的人事管理需求,并且让人事管理变得更加公正透明。 1 人事系统管理系统现状及技术、需求分析 1.1 人事信息管理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人事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系统,它改变了以往人工管理档案,记录工作业绩、记录考勤、核算工资报酬等工作的繁琐和低效,将人事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集成到了一个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办公系统平台,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 1.2 关键技术 在系统研发中,当前主流系统构架主要包括:B/S(Browser/Serve,浏览器端/服务端)模式和C/S(Client/Serve,用户端/服务器端)模式。其中B/S模式将系统程序和后台数据库保存在网络服务器中,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网络服务器,并发送消息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处理完成后再将信息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供用户浏览;C/S模式则需要客户端在电脑上安装相应客户端程序,后果客户端程序与网络服务器端系统进行互动。鉴于人事管理系统的用户使用需求,为减少客户点电脑负荷和系统维护成本,便于用户实时使用系统工作,人事管理系统选择采用B/S模式构架进行开发;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以用于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语言接口规范,类库丰富,安全稳定,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系统数据的集合。人事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所有员工信息都被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为和开发环境完美融合,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选择采用SQL SERVER 2005,该数据库平台功能强大,安全可靠,与联合开发系统稳定性较高,语言接口规范有效。 1.3 需求分析 需求方面提供的功能是员工的基本信息,并且支持管理人员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等功能;查询方面支持多种功能,如考勤查询、培训查询、绩效查询、人事变得查询等;另外信息的显示的方式是Web页面形式,这样界面操作起来简单易懂,人事管理人员不需要进行什么培训就能够直接使用,另外在管理权限上还分为普通和领导,普通的话能够上传考勤信息等,然后领导对职工的考勤等信息进行审批操作;性能方面该系统操作灵活性高,安全可靠,并且还能够和外部程序进行接口,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能够和当前企业的其他管理系统进行联网使用。 2 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测试 2.1 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的软件设计方面,其基础是网络运行的三层应用模式,并且还结合了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三层应用模式的第一层是客户端程序,第二层则为WEb的应用服务器模式,第三层就是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方面选择、HTML、SQL Server数据库和C#编程等技术和开发工具。系统在设计方面让多个动态页面相互关联,具体来说就是分为六项,在登录界面中主要是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有职工的账号和管理的账号;在界面上用户可以选择各个子模块,如浏览模块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全面的人事档案;查询模块,该方面就是查询想要知道的人事管理数据,提供条件越多,查找的越精确;统计模块,在统计模块当中可以详细的看到部门统计、学历统计等多种样式的统计数据;编辑模块,这里普通账号是没有权限进入的,只有管理账号才能够进入,在编辑模块,管理账号能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并且这里面详细的记录了所有员工的资料数据。 2.2 系统的实现 要想让系统得到实现这里还需要借助和SQL SERVER2005。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并且安全性高、易于维护,并且开发系统的花费也并不多。在系统执行过后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 2.3 系统测试 在系统的测试方面还是有些差别的,本系统是依托Web来进行系统测试的这种测试方式和传统的测试方式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检查和验证,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是不是遵循我们的设计,还要在多个用户的浏览器上查看显示是不是政策,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3 结语 基于ASP的人事管理系统充分的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调度、参照员工的考勤能够自动的计算出员工的工资薪酬,并且计算准确,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第一时间的得到准确的数据,大大的节省了繁琐的人力工程,并且除了查找方便、安全可靠外系统所能储存的数据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因此管理系统的研发在节约了人力物力,促进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的同时,还有这很大的推广价值。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基于JSP的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日益成熟,作为计算的一种应用,使用计算机对人事资料进行管理,会给应用这带来很多方便,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同时,这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以及与世界先进管理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将人事管理的手工操作转换成为用计算机处理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员,简化管理员的工作强度,使管理员可以快速、准确、直观的了解到数据库当前人员档案、培训管理、职称评定、奖惩管理、人员调动等方面的大致情况或是具体个人档案信息。 二、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图1-1系统功能模块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登录模块 此模块实现用户进入系统管理前的验证操作,只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进行各种操作。 (2)人员档案模块 此模块实现对公司所用员工的档案进行管理,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身份证号、部门、职务、公积金号码等。根据需要,可以对某个人员的档案进行修改、删除和查询。 (3)培训管理模块 公司对所有员工或者部分员工进行某项培训,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训,在本模块,可以记录这些培训信息,包括培训参与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结果等。根据需要,可以对某条培训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4)职称评定模块 如果给员工评定职称,本模块可以记录职称的评定情况,包括员工编号、职称名称、评定日期、评定方式、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等信息。根据需要,可以对某条职称评定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5)奖惩管理模块 员工表现出色或者犯了某种过失,公司需要给员工奖惩,本模块提供了该项功能,记录奖惩类别、内容、原因等信息。本剧需要,可以对某条奖惩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6)人员调动模块 本模块提供了管理公司人员调动的功能,人员调动后,在系统中记录调动前的部门和职务以及调动后的部门和职务等信息。根据需要,可以对某条调动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 三、关键模块实现 1.人员档案模块的实现 本模块包含的JSP文档及其功能如下: Employee.jsp功能与index.jsp类似, EmployeeLeft.jsp用于显示本模块网页的功能链接。 AddEmployeeStep1.jsp主要用于提供用户输入人员档案信息的界面, AddEmployeeStep2.jsp则用于提交信息并连接数据库和修改数据库。ManageEmployeeStep1.jsp主要用于显示人员管理的条件查询页面, ManageEmployeeStep2.jsp则用于操作数据库并显示查询结果列表。 单击列表中的“修改”则进入ModifyEmployeeStep1.jsp页面,此页面提供修改人员信息功能。 单击修改按钮后,刚进入ModifyEmployeeStep2.jsp向数据库中写入信息,如果更新成功刚显示“修改人员档案成功”,否则显示“修改人员档案失败!”并将错误显示在页面中。如果单击删除链接,刚进入DelEmployeeStep1.jsp页面,实现删除操作。 SearchEmployeeStep1.jsp页面,主要用于查询人员档案,在管理人员档案操作中,既使用其来进行数据库查询,SearchEmployeeStep2.jsp则用于显示查询结果列表,由于员工信息较多,因此只选取部分显示,如需查看详细信息,则可单击员工编号,进入ViewEmployeeStep1.jsp页面,该文件用于显示员工的详细信息以及其余模块的信息,如奖惩情况和调动情况。 还要说的是关于javabean的,Employee.java定义了类Employee,用来封装与人员档案相关的方法,如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其定义的关键方法有:Add用于添加人员档案,Modify用于修改人员档案,Delete(String _EmployeeID)用于删除人员档案,IsExist作用是用于判断该员工编号是否存在,ListAll用于列出所有人员档案,Search用于查询人员档案. 2.培训管理模块的实现 本模块包含的JSP文档及其功能如下: Train.jsp功能与index.jsp类似,TrainLeft.jsp用于显示本模块网页的功能链接. AddTrainStep1.jsp主要用于提供用户输入培训记录的界面, AddTrainStep2.Jsp主要用于将培训信息存入数据表Train中,则用于提交信息并连接数据库和修改数据库. ManageTrainStep1.Jsp 本页面列出系统中所有的培训记录并提供修改和删除功能链接。 单击列表中的“修改”则进入ModifyTrainStep1.jsp页面,此页面提供修改人员信息功能,单击修改按钮后,刚进入ModifyTrainStep2.jsp向数据库中写入信息即将修改后的培训记录信息更新到数据表Train中,如果更新成功刚显示“修改人员档案成功”,否则显示“修改人员档案失败!”并将错误显示在页面中。如果单击删除链接,刚进入DelTrainStep1.jsp页面,实现删除操作。 还要说的是关于javabean的,Train.java定义了类Train,用来封装与培训相关的方法,如增加、修改、删除、培训记录等,其定义的各方法及其功能描述如下:FindByNO,该方法主要用于实现根据记录号查找人员调动信息,查询所有的培训记录,将查询到的培训记录存入向量中并返回;Add,主要用于实现培训记录的添加操作;Modify主要实现培训信息的修改操作;Delete实现培训记录删除操作;SearchByID该方法主要用于实现根据记录号查找人员调动信息,查询所有的培训记录,将查询到的培训记录存入向量中并返回;ListAll,主要用于列出查询结果。 3.职称评定模块的实现 添加职称评定记录主要由AddAssessStep1.jsp和AddAssessStep2.jsp两个文件组成,其中前者提供了添加记录的界面,后者用于调用JavaBean中的Assess中的Add()方法,向数据库传递填写的信息,更新数据库即Assess数据表中信息。 ManageAssessStep1.Jsp 本页面列出系统中所有的职称评定记录并提供修改和删除功能链接。 单击列表中的“修改”则进入ModifyAssessStep1.jsp页面,此页面提供修改人员信息功能,单击修改按钮后,刚进入ModifyAssessStep2.jsp向数据库中写入信息即将修改后的职称评定记录信息更新到数据表Assess中,如果更新成功刚显示“修改人员档案成功”,否则显示“修改人员档案失败!”并将错误显示在页面中。 如果单击删除链接,刚进入DelAssessStep1.jsp页面,实现删除操作;如点击员工编号,则可进入ViewAssessStep1.jsp页面,显示该员工的详细人员调动信息。 还要说明一下javabean的作用,Assess.java中定义了类Assess,用来封装与人员调动管理有关的功能方法,比如添加,修改,删除,查看人员调动记录等,其定义的各方法及其功能描述如下:FindByNO该方法主要用于实现根据记录号查找职称评定信息,用于整体查询;Add主要用于实现职称评定记录的添加操作;Modify主要实现职称评定信息的修改操作;Delete实现职称评定删除操作;SearchByID通过员工编号进行查询操作,主要用于一般查询。ListAll主要用于列出查询结果。 结束语 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完成员工基本信息、培训、奖惩等的输入,使用户方便进行数据查询和修改,数据删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网络办公是越来越称为主流,因此人事管理系统提供人事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人事操作的合理化和电子化,为企业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业务处理提供了方便,人事管理系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它的实现使人事管理人员摆脱了繁重的资料管理、分类汇总、信息查询等工作,也将人事管理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利于现已建成的企业网络环境。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探讨 摘 要: 作为高等学校管理重点之一的高校人事管理,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对人事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本文对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目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现状,并针对现有系统的弊端,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构建,采用B/S操作模式、Oracle 9i的数据库支持的新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 关键词: 高校 人事 管理系统 高校人事管理是在一定的人事政策和原则之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执行及调整学校的人事制度,对高校内部的各级各类人员及其人事关系进行组织、协调,做好全校教职工的档案管理、聘任录用、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职称评聘、离退休等工作,以达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的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人事管理将为高校创造优秀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建设合理团结的教职工队伍,提升高校竞争力,增强办学质量,促进高校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人事管理的业务量日益增大,业务种类显著增多,服务要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高校人事管理从被动的事务管理转向主动的人力资源开发及服务,相应的管理工作手段也应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由此,将当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人事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个集全校教职员工档案管理、薪酬分配、社会保障、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干部任免、数据统计与上报、信息的采集与运用等为一体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对人事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事管理工作是十分繁杂琐碎的例行性事务工作,涉及大量的机构、编制、岗位、人员数、工资等信息,人事管理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处理信息的查询、统计、收集、整理、存储、归档等事项。这些大部分都是基于经验的重复劳动,但又是人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事务。每逢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机构调整、干部任免、工资变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较大的人事管理事务及年报、月报等统计工作时,大量的信息处理需要占用管理人员很多时间,手工操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目前高校的人事管理整体效率偏低,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信息冗余,维护困难。各个管理部门都拥有各自独立的人事基础信息库,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从而造成人事信息的重复建设,客观上导致了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同时动辄上百个字段的信息库的维护工作量极大;二是信息不够精确。由于各部门的信息来源、使用目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以及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导致采集到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错误。 因此,迫切需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系统使人事管理各项事务科学化和规范化,运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和有序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员工考勤、薪资计算等定量问题,一定程度上实现无纸化办公,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实时动态提供准确的人事信息,使人事管理工作者从原始复杂的人工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事管理的理论思考和战略决策中。 (二)实现领导利用人事信息进行决策的需要 人事信息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人才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高效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将利用人事信息数据库,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各单位的教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及动态变化,获得各种统计分析报告,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准确依据。例如,师资信息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岗位结构等可为人才引进、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人事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从教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职称评聘、人才的引进与调出到人事政策的制定等,每个过程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校人事管理的科学性,离不开实时的人事信息数据分析。只有掌握准确全面及时的人事信息,才能为学校领导的科学化决策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方便快捷地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人事信息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学校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 (三)为学校各部门和教职工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所有教职工可借助人事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快速了解人事信息。首先系统可以迅速统计人员的学历、职称情况,从而方便各部门制定下一步的人才规划。其次,系统可以成为学校人事管理的纽带,利用校园网、手机查询等方式为人事部门之外的其他管理人员及教职工提供各种自助式服务。比如重要领导可以在网上查看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缘结构,重要员工的信息、员工绩效等;教职工可以对所需的人事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快速查询,各部门也无需在答复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管理从以前的相对封闭变得开放,学校全体人员均能参与人事管理活动中,变滞后管理为超前管理。 二、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现状 总体来说,目前各高校内部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并不理想。表现为一是缺乏较完整、全面、实用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传统的人事管理系统多是以教职工档案管理为主,只是停留在单纯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上,在具体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对基础数据库的查阅和改动,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不能满足开放式、跨平台和多级管理的要求。二是即便有较大的人事管理系统,也缺少适合高校特征的功能和模块,无法满足高校多元化的数据处理需求,与高校人事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数据共享性不高 部分高校仅限于人事部门内部使用人事管理系统,没有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而更多的高校则使用单机版人事管理系统,确实可以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录入、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但也有其硬伤。主要问题就是人事信息的管理存在部门化现象,如教师的教学信息归属教务部门管理,教师的科研业绩则归属科研部门管理,结果是各部门均有面向特定功能、基于不同技术和应用模式的数据库软件,对信息维护的依据不尽相同,缺乏信息自动转换和共享功能,导致了人事基础信息的多头建立、信息管理零乱。操作人员需要频繁地在各种系统之间来回切换,严重影响了人事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率,很难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满足校内各职能部门、上级劳动人事部门的业务需求。 (二)系统适应性局限 有些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设计了适合本校特征的人事管理模块,但大多是采用C/S模式的单机版模式,只能应用在有限的局域网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扩展,而由于当时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软件本身的局限性,这些系统大多缺乏灵活性,适应系统环境较差,目前面临着升级困难、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要求。 (三)业务功能性缺乏 现有人事管理系统在开发时,很多功能模块是从信息管理系统演变而来的,从单一的人事行政管理业务需求角度出发设计,局限于人事信息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三大功能,缺乏人才资源管理相关的业务领域及决策分析这个重要环节,而且在整体性、前瞻性和集成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例如,仅提供日常的师资管理、劳资管理,忽视诸如专任教师职称年龄情况比、各类人员工资发放比例分析等重要信息。这些数据通常是辅助决策的关键,但却无法直接得到。 (四)管理智能性欠缺 目前所用的人事管理系统通常不够智能,不能及时在具有时效性的工作上给予管理人员提醒,比如每月为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某位教师的职称评定年限已到,需要准备材料,等等,若由于疏忽遗漏造成的失误往往影响到双方的工作情绪。 三、新型人事管理系统的构建 信息时代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显著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加快工作流程、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开发模式的选择 目前的人事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采用C/S应用模式而产生的硬伤。面对跨地域管理方式,C/S模式在数据共享、远程操作方面存在困难,同时要为地理较分散的众多客户端安装和升级系统,耗费人力物力。 随着Internet技术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可移植性好、界面通用、易于掌握和易于维护的B/S应用模式应运而生。基于B/S模式的管理系统存在以下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能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并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②将客户端操作简化,客户端可以通过桌面浏览器方便使用。③便于系统维护,几乎所有的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仅需通过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升级。基于该模式可构建一套具有实用性、通用性的,与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等无缝连接的人事管理系统。 (二)开发实例 基于上述分析,我所在的高校拟初步建立一种新的基于Web技术的人事管理系统。本系统将基于Web技术的构建,采用B/S操作模式、Oracle 9i的数据库支持,系统开放,操作界面简单,集中式管理,不同地点远程用户和校内局域网用户等多用户在权限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实现动态、实时的数据查询、新增、修改和删除工作。 系统在管理上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分为操作层、系统管理层和层。在具体设计时,按照功能模块划分,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设计了七个系统功能模块:教职工管理模块、人事业务管理模块、劳资业务管理模块、师资业务管理模块、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块、分类查询与报表统计模块、日常信息维护模块。(见图1) 图1 系统功能模块 新型人事管理系统具备以下特点:①基于网络数据库平台。对唯一数据库进行管理,各部门可自动获取最新的、相关的人事数据,甚至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进行打印输出,轻松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有效减少客户端的维护量。②高度模块化,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随时随地添加数据,避免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和资源的重复浪费。③提供与Word和Excel等表格和文档工具的无缝连接。可灵活使用文档和报表编辑,方便用户操作,既做到了功能扩充,又保证了界面统一。④安全性高。引入多级权限管理,对全校教职工按参与角色划分为:系统管理员、二级部门负责人和人事秘书、决策者和主管领导、普通用户四类,按类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合理分配,使四类用户都有特定的功能的维护权和查询权。程序在每个页面都进行身份和权限的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绕过系统登录界面进入系统其它页面,或者不具有管理功能的用户进入管理模块,从而充分确保系统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四、结语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不仅能提高人事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工作的效率,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而且能与教学、科研等部门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人事信息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的重心正在从传统的基础性工作向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等方面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基础人事信息,深入挖掘信息价值,提高人才管理与服务水平,主动服务领导决策,是今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人事管理系统论文:略谈RBAC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已经是一种主流趋势。尤其是通过现在各大学校园内正在倡导构建的校园网系统相连接,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人事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RBAC模型的应用。对于系统构建中的用户、角色以及权限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对基于此技术的高校角色用户访问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改革;系统构建;RBAC模型应用分析 1、在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中,人事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重点管理工作。伴随着当前的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改革,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比如计算机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已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民办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本身工作面就比较广,而且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所以民办高职院校的人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只有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应用RBAC模型,对用户进行角色定性然后再根据用户的角色进行访问控制,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也优化了管理系统,提高了RBAC模型的意义管理效率。 RBAC是Role Based Acess Control 的缩写,翻译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这一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大学的Rav教授提出的,主要是针对大量用户访问、大量数据客体以及访问权限问题进行解决的授权管理问题。在这种模型中,主要是通过把系统的访问角色与权限进行联系,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进行权限的访问控制。所以RBAC是一种无确定性策略管理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主要应用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最小特权原则以及责任分离原则和数据抽象原则。在这种角色方位的控制中,它的主要实体有四个,分别是用户(User)、角色(Role)、权限(Permission)以及会话(Session)。在这种系统中,一个用户可以将自己扮演成很多角色的成员,而一个角色也可以用于很多用户。所以,在RBAC模型中,一个角色同时具有多个权限,而同一个权限,系统也可以同时指派给多个角色。这样每一个系统会话都会把一个用户和系统指派给他的角色相联系起来。 在RBAC模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系统可以对每一个用户在激发其所属角色的某些子集时,通过建立了一个单独的会话而实现。系统用户可用的权限只限于当前会话激发的所有角色权限的并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 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同一时间与系统进行多个会话。而每个会话用户可以以不同的角色进行。这种会话的概念类似于我们传统的对系统控制主体进行方位时所进行的标记。一个主体可以看作是系统默认的一个访问控制单位,而每一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可以以多个不同权限的角色身份对这一系统主体进行访问。 2、RBAC模型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2.1 RBAC模型的应用思路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改革,对于这一系统的开放性要求越来越高,系统面临着向多应用客户端以及多用户的访问,再加上人事管理工作管理的内容比较重要,许多涉及到学校的重要机密,而信息量比较复杂,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应用RBAC这种模型的时候,基于其角色访问控制这一理论,可以在系统中设计完善的权限控制访问,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设置相对应的权限,控制不同人员对不同信息内容的访问情况。所以在模型应用中,应该为每一个用户进行单独的角色分配,并同时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角色等级,进而控制不同用户可以登录的子系统以及在系统中可以进行的权限操作。 2.2 RBAC模型的数据库设计 由于管理系统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所以在进行系统权限设置时,可以根据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职务进行划分。总体上权限可以分为四个档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管理类访问权限,功能类访问权限,普通类访问权限以及维护类权限。在这四类访问权限中,管理操作类权限可以对系统内的表格或者文件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权限,所以应该对应的是学校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而功能类权限主要是针对学校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按照系统的模块进行操作。普通浏览类权限针对学校普通的教职工和学生,他们只具有访问的权限而不具有任何操作权限。维护类权限针对的是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他们主要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清理维护工作。这样通过这四类权限的设置,可以对不同人员的访问进行控制,既满足了访问需求,又实现了对访问身份的控制,保护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2.3 RBAC算法设计 在RBAC系统模型中,算法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位映射来实现的,即每一个角色都对应一个系统的bit位,在系统中用“1”或者“0”来进行表示,“1”表示允许权限操作,“0”表示禁止权限操作。本质上来讲,仍然是采用功能权限的二进制合成制,形成相对应的角色权限码,对系统的访问用户进行权限控制。当访问的用户符合系统的权限设置规定时,系统会自动取出该用户的权限码允许其进行相关的操作。通过映射位原理实现了系统用户与相对应的功能权限的连接。 2.4 RBAC模型的安全设计 对于管理系统的安全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分为两大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是对系统用户设置数据访问权限,第二模块是对系统用户进行模块访问权限设置。在第一模块中,对用户的系统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主要包括对系统数据的查询、新增以及修改和删除,这一权限的设置主要针对学校的教职工和管理人员。比如对于教职工,拥有对自己角色的数据访问与修改的权限而不具有对所在的院系系统的访问的数据修改权限,而人事管理部门和系统管理人员则具有这项权限。对于模块权限的设置主要是对于系统的各个菜单的访问与修改权限。比如系统的基本信息模块中,教职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维护模块等,需要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权限设置,以防止有人篡改系统的模块数据,带来严重的管理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是通过现在各大学校园内正在倡导构建的校园网系统相连接,实现校园网的访问功能。在应用RBAC这种模型时,主要是通过其角色访问控制理论进行系统构建,一方面实现了对于系统用户的访问浏览与操作权限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一、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城乡居保涉及面广,基金流入流出量大。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工作应把以前四个年度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本年度的社会生活水平和本年度的目标、任务因素进行预算,包括城乡居保参保缴费人数、领取养老金人数、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政府缴费补贴标准和银行利息等。基金预算由县级农保机构编制,逐级汇总,各级农保机构对以前年度和本年度影响预算数字正常规律的重大情况进行说明原因,并说明应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在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规定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模式,以便全国预算编制的一致性。基金收入的预算指标主要包括个人缴费收入、集体补助收入、政府补贴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指标。基金支出的预算指标包括基本养老金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指标。收入中主要是当期个人缴费收入的预算。 当期个人缴费收入的预算数=当年平均缴费标准×当年参保缴费人数。当年参保缴费人数的测算,以各地前三年缴费人数平均增长率与同比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为预算年度缴费综合增长率,并在考虑各项综合因素后对综合增长率进行修正,得出修正后综合增长率。以2015年为例来说明,2015参保缴费人数年预算数=2014年执行数×修正后综合增长率。支出预算中享受待遇人员的测算也是按照参保缴费人数测算公式修正后综合增长率进行测算。 二、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在对近五年的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情况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对城乡居保基金的收缴和支付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也保障了城乡居保制度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编制也欠缺科学性,约束力也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 1.缺乏严格的预算监管和执行力。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不仅需要农保部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且还需要政府、财政部门、人社系统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监督检查结果汇报给同级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提高基金的安全完整性。但是,我国在监督管理与执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时,还缺乏一定的力度,存在不根据预算办事的现象,致使基金收入与支出与预算相差很大的现象。 2.城乡居保政策的相关规定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如《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苏人社发[2015]55号)规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05元。”而做2015年预算时,基础养老金按每人每月100元预算,因此直接影响城乡居保基金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又比如,《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苏政发[2013]144号)参保范围规定“具有本省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60周岁以下,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而这几年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力度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加,城乡居保的参保缴费人数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城乡居保收入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由此可见上层政策的制定、经办机构对政策的领悟程度及执行力度,对城乡居保预算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城乡居保基金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预算按照系统中要求编制完成后,第四季度时如数字相差比较大,可以做预算调整表进行调整。这就保证不了年初预算的质量,没有约束性。 三、完善城乡居保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大对城乡居保执行力度的跟踪和监管。应对城乡居保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制定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分析,由上级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城乡居保经办机构的基金收入、支出、结余情况,保障监督检查的公平度与透明度,实现科学规范的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管理。 2.编制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要考虑本行业的,还要考虑综合的社会因素。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工资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各种社会因素;要分析近三年的城乡居保收支的平均增长率,还要对各种政策对城乡居保的影响进行分析及人口老龄化对领取人数增加的影响,不仅要保证当年的收支平衡,还要努力做到城乡居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3.建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了保障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编制质量,就需要建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规范制度。为了保证预算制度的执行,就需要建立预算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基金预算考核,就强化了化预算约束力,更好地完善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力度。 作者:李银霞 单位:东海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 一、问题探究 就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度本身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制度覆盖面广,财政压力大。虽然它能让受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参保的人数多,再加之人口老龄化,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多,导致财政出现困难,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截至2013年底,全国新农保、城居保参保人数已达4.98亿,支付压力增大,会增加受众对象对养老保险的顾虑,政策的推行就会遇到阻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补贴水平偏低。我国处于发展阶段,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人口基数大,每个人所享成果并不多,再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客观上也降低了养老保险保障的水平,人们的购买力在下降,养老金难以保障其物质生活,仅起到基本日常补助的作用,群众对此颇有微词,若处理不当,易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最后,新老农保之间存在断层。老农保迟迟不和新农保合并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缺口问题,新农保在支付方面政府已存在资金压力,若将新老农保合并,资金缺口将达近千亿,国家根本无法负担沉重的养老压力,加上老农保参保信息不完整,存在三无,三不准现象,增加了认证难度,况且,老农保参保到期领取的金额与当时宣传的实际情况不符。政策主体是指在整个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等阶段上对政策问题、过程、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人员。下面我们从该角度出发分析此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宣传力度不够。 在新农保政策的普及过程中,大多数民众没有真正理解政策的实质和具体内容,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调研中,仅有30%的民众了解缴费档次以及个人账户的运作等基本内容,有40%的农民甚至将新农保与商业保险等同,也有的农民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参保意愿淡薄,显示出宣传力度的极大缺乏;其次,存在强制参保现象。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实施指标作业,部分干部一味追求政绩,下派强制性任务,政策被扭曲,“目标”变成了“指标”,出现了强制参保的现象,违背了初衷,还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政治素养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政策进行断章取义,使得下派任务有违新农保精神,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经办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30%的受访者表示对政策仍然一知半解,当他们询问经办人员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耐心、有效的解答,政府对经办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监督,导致经办单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些地方的查询、存取等较为不便,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经办服务。政策客体,从狭义上讲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社会群体,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具体情况出发,政策客体即指政策所适用的符合参保条件的参保对象。以下是政策客体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养老观念保守。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农村且基本上是年龄较大者,这部分人多靠子女的资助,参保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政策主体与客体互动不成功;其次,不了解政策,盲目跟风,随大流。;最后,缴费承受力低下。参保缴费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养老质量和政策实施效果。经过数据分析,超过90%的农民选择100元的缴费档次,300元以上档次无人问津,80%的受访者表示太高的承受不了,不想因为未来的养老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 二、路径选择 结合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并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反映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好的完善与发展。制度本身方面。首先,面对政府财政压力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各级政府保证每年划出一定的财政收入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其二,让出一些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部分所得划入当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其次,解决补贴水平偏低的问题,建议如下: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创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第二,稳定物价,增加商品供给,达到供需平衡,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出现恶意囤积,抬高物价等现象;第三,加强基金管理,建立省、市(县)两级政事分开的管理体制,行政单位负责制定政策,事业单位负责基金管理。最后,针对制度衔接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充分维护好老农保参保人员的利益,逐步消除旧制度给群众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切实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全面优化业务办理、信息管理等工作,以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推进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允许各地市级以上政府根据本地情况自主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统筹。政策主体方面。针对宣传力度问题,首先,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政策学习机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使政策宣传更到位;其次,村干部应主动学习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实质,对村民做到有问必答,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政策;最后,要创新更多的宣传方式,比如入户宣传,组建学习小组,海报宣传等。针对强制参保问题,要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改变以往单纯以政绩为依据的考核方式;提高政府人员思想意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工作人员对政策的全面、深入学习,鼓励主动学习。针对经办服务水平问题,经办单位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政府要加强和经办单位在服务水平上的沟通,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可以增加参保人在经办单位上的选择,形成竞争。政策客体方面。关于养老观念保守的问题,要求政策执行者加强养老观念教育,可以通过请专家学者举办教育讲座、办板报、挂条幅等方式,向居民渗透自食其力的养老方式,不能完全依靠子女,为自身晚年生活做全面的可靠的打算;另外作为年轻人要未雨绸缪,为自己做长远打算,不能认为养老与自己无关。关于盲目跟风问题,要想人民群众对政策有广泛积极的反响,首先要使其完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内容、初衷及效果。政策宣传有很多方式,其中包括电视广告、书籍报刊、广播通告、宣传板报或宣传页,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解说等,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宣传中耐心、细心,并相信群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不放过任何宣传死角,做到全方位的普遍宣传。关于缴费承受力问题,我们不仅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通过教育提高其思想层次和目光的长远性。 纵观整个调研过程,通过走访调查以及对所获取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仍有一些客观因素无法规避。部分受访者未真正袒露心扉,参保对象个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也会对政策的结果产生影响,农民在养老问题上主要依赖的仍然是通过老年人自身劳动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参加养老保险只是在这两种方式面临威胁时的一种补充和替代选择。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引导与宣传,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提高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关注意识。每一项政策都在实施中慢慢改进,我们相信未来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樊晴晴 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展望及探讨 一、我国城乡养老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的差异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养老保险基金是由社会保障部门和劳动局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基金的分配与运作可发挥极大的效用。但是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农村组织的民政部门管理,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极低。农村民政部门管理力度较低,未设立监督部门进行监管,资金挪用状况严峻,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并没有完整的运用在农民身上,使原本就资金不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更加拮据。残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与完善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相比相差甚远。 (二)失地保险覆盖度窄在城市化建设中,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无法依靠养老,然而失地保险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完善。失地保险的覆盖面积较小,保障制度的覆盖速度追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参保体系建立还未完善,失地农民到期后得到的保险金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提升,实际上是没有与企业享受同等的保险调整机制。一成不变的养老标准还达不到城乡居民领取国家补助的一半,保障效用逐渐丧失,无法满足失地居民的养老保障。一部分农民看到了失地保险的弊端,将失地保险转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期望可获得更多的养老保障。 二、新时期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一)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重心在于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是落实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关键。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9年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与以往的农保最大的不同在于资金的募集,以往的农保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缴纳资金实行养老,但实际上这种养老方式并不能称为社会养老保障。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资金的募集上新农保采用的是三方集资的方式,包括政府补贴、集体补足以及个人缴费。同时政府的补助是直接发放到参保农民个人上,由此可见,当前建立农保体系资源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是新农保体系的推进工作。为了让广大农民从传统的靠地养老和家庭养老的观念中跳脱出来就必须提高新农保的宣传力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政策,使这项惠民工程内容普及化,引导适龄农民参与到这项政策中,进而更好的推进新农保的实施。 (二)构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接轨机制城乡养老保障分割两极,在城、乡两个保障体系没有足够的沟通管道,这是影响劳动力流通和老农保发展主要的阻碍之一。因此,新农保在构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时应注意城、乡两个保障体系之间的联通性,让农民在异地也可以将基金转移与继续。其具体的做法为:第一,部分收入水平过低的农民无能力缴纳保障基金可建立低保障原则。第二,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网,养老账户与身份证号挂钩,养老账户余额可随个人的流动而转移。第三,一些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后与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养老缴费待遇,养老基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过去缴纳的基金实行实账积累,离开单位或回家可直接转入当地社保管理系统。由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无后顾之忧,无形中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刺激了农民参与社保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农村村民老年的稳定生活,推进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三)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中,失地农民是其中产生的一个群体之一。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这群失地农民面临无田可种的境地,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低保政策难以实施在失地农民头上,失地农民的生活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将失地公民纳入保险政策中是一项必然的政策,当地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补偿这些失地农民。根据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农民失地保险,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可将社保与失地保险合二为一,以集体补助的形式将失地保险金加入公民社保的私人户口,通过对现行的一些优惠政策促使保险基金增值,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节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运行成本。 三、结语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虽然这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但从另一角度上看,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收,失地农民该何去何从,同时失地农民的群体越来越大等等问题随之而出。我国实行的老农保在制度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为了让我国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好的实施,本文就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统筹城乡养老制度是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难”问题,更是为了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本文来自于《新经济》杂志。《新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陈南田益宾罗一凡张亚祝孙唯高蕊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预算管理能够保证基金的稳定性,提升基金的利用率。预算管理是对基金进行事先规划,这样能够降低基金使用中的风险,保证基金收益,最大限度的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能够为居民带来的稳定的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另外,通过预算管理能够降低基金运营风险,对各种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保证基金使用过程中投资方风险的可控性,保证基金收益的最大化,基金风险的最小化。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严格的预算监管和执行力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一定的监督与管理,因此预算的执行情况不是非常的好,很多的预算编制以后根本就不执行,使得预算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流于形式。在监督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强,使得监督管理的作用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未完全按照预算标准执行,预算编制的意义无法充分的发挥。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非常的重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不是非常的健全,这使得很多的预算管理人员经常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来损害基金安全,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另外,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预算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执行标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过于盲目,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三)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是非常到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完成预算的编制工作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工作,完全忽视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因此,很多的预算在编制完成后根本没有相关的人员对预算进行有效执行,这使得预算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不能有效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配套的预算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预算管理缺乏战略性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战略性。基金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战略作为指导,预算管理人员向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基金的总额不断地增加。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只有符合战略的预算才是最符合基金需要的预算,才能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战略的价值,造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全面预算脱离预算目标,缺乏战略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为基金保值增值带来价值,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显示,最终只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双重浪费,完全背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全面预算的初衷。 三、解决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力度监管 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水平,必须要保证预算编制结果能够被有效的执行,因此应该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通过提升执行力,保证预算管理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保证预算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应该设置独立的预算监督部门,部门的工作人员直接对管理层负责,不受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管控,保证监督管理的效果与效益,提升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管理人员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拥有更多行为标准,保证预算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了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我国政府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整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活动的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及时发现流程中的问题,保证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与实际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提升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性与真实性,保证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为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绩效考核制度 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保证预算内容实行的有效性,因此为了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必须要建立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更好的开展绩效评价,让预算管理人员都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工作中来,为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实施创造条件。首先,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评价员工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执行力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执行力差的给予一定处罚,寻找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其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强化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定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这种激励有效提高全员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四)从战略的层面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想要不断增加,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战略的层面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根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方案,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与预算方案高度的一致,只有这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方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服务。首先,开展预算管理前应该明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战略,让经办机构所有员工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让预算管理人员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方向。其次,预算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必须以发展战略为前提,根据战略做出有利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解决方案。另外,在以战略为导向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战略目标的可执行性,避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盲目的追求战略上的一致性导致管理上的失误。 四、结束语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保证我国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维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必须强化基金管理。尤其是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把一系列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最大限度的保证居民的养老待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失。 作者:姚军 单位:龙口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研究 提要: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已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使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集 2014年2月7日,在听取了各代表的建议后,决定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两种制度合二为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新农保制度终结,城乡二元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格局也不存在了。除在校生以外,凡是年满16周岁的居民,不属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的特点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由三部分构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这与新农保基金筹集的来源一致,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就缺少集体补助这个部分。 (一)个人缴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划分与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所区别。新农保划分5个缴费档次,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则分为10个档次,在新农保100~500元的基础上,增加了600~1,000元这5个档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则是在10个档次的基础上增设每人每年1,500元、2,000元。虽然档次划分有所不同,但都允许参保人所在地政府依据当地现实状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任一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状况等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关于集体补助部分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除了鼓励村集体给予补助之外,还对有条件的社区鼓励其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 (三)政府补贴。不管是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符合养老金领取标准的参保人,政府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并且对中部、西部这类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将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补助。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参保缴费档次偏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过程中,各省市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增设缴费档次,目的是为了达到多缴多得的激励效果。但事实却未达到预期,相当大部分的城乡居民在缴费时只愿意选择最低缴费档次每人每年100元,只有小部分参保人愿意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即使最高缴费档次,满足15年最低缴费年限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也是微乎其微,不足以维持老年生活。以郑州市为例,根据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测算办法,可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其中的基础养老金则是由省及地方各级政府养老补贴共同组成。当前,郑州市规定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假如参保人缴费能力较低,只能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那么缴费15年,该参保人满足养老金领取标准后,每人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足200元。微薄的养老金难以满足老人的生活所需。那么,假定参保人的缴费能力较强,选择了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满足领取条件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也只有5000(元)÷139+120(元)+260(元)=415.97(元)。相比之下,郑州市2015年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调整后人均每月养老金2,395.52元,差距依然很大。不难发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真正有效发挥风险分散作用。追根究底,主要在于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机制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居民选择高档次缴费的吸引力缺乏,那么即使具备缴费能力的投保人也更愿意选择低档次缴费,这就与鼓励多缴多得的原则相违背,使得缴费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另外,居民的参保意识不高,尤其是年轻人,相当一部人不在户籍所在地工作生活,普遍参保积极性不高,加上现阶段工作生活压力大,即使参保也不愿意或者很难选择高档次缴费。并且,即使选择了高档次缴费,可领取的养老金也难以解决养老问题。 (二)集体补助能力弱。基金筹集来源的三个部分,即个人、集体和政府。只要个人参保,政府补贴是能够落实的,但集体补助部分就难以实现。我国各地区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不均衡,其中农村地区的不均衡尤为突出,那就容易使集体补助落空。当前,除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良好以外,相当部分的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这些地区很多都是长期以来的贫困县、贫困村等,居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同地区的人均水平,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等问题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更别提养老问题了。这些“空壳村”的集体补助能力也较弱,甚至完全丧失。选择低缴费档次的农民并不能得到集体补贴,使得“集体补助”成为一句空话而已。那么,养老金的来源就只剩下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个部分,必然加重财政负担,尤其是当地政府的责任更重。这种仅靠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集体经济无作为的筹资方式,造成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降低保障标准,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实施的难度,也难以起到保障居民老年生活的作用。除了村集体和社区以外,集体补助的资金还可来自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等,但相关的制度并未完善,很难依靠社会力量筹集巨额养老基金。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的建议 (一)提高缴费档次,增强保障性。要想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首先要做的是增强缴费意识。只有城乡居民都有较高的缴费意识,对于多缴多得有足够的理解,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会更愿意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获得较高政府补贴,从而领取相对较高的养老金;其次要做的是提高居民收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差距却逐渐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较低基尼系数让全社会的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才是突破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困局的有效途径。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为6.9%,略低于年初7%的预期,创25年新低。在当前这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得大力度改革,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瓶颈。因此,政府也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是增设缴费档次。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应增设缴费档次,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 (二)发展集体经济,落实“集体补贴”。经济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良好,能够给居民带来补助,但欠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难以落实,这就使集体补贴成为空话。无论农村还是城镇,都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引导居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选择适宜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集体经济模式。比如,各地开展的农村特色旅游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江西婺源被称为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年接待游客逾1,000万人次,生态农业年产值逾10亿元。另外,鼓励社会各类团体、企业、基金等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补助标准,明确其在基金筹集过程中的监督责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该制度,这样才能为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提供一个能够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作者:马路贤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工业经济论文: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发展观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对工业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工业经济的新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学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次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上事实说明,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观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去的50年,我们国家经历过城市乡村壁垒、独立封闭发展时期,经历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社会失衡时期,经历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肆意掘取大自然时期。这些时期所体现的传统的发展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以牺牲人民的短期利益或自身发展为代价。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发展内涵、发展途径的全面认识,体现了对发展过程、发展节奏、发展步伐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我的理解,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把握好四个关系: (1)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更多地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追求的是发展的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讲发展速度。应该说,这些年的发展确实为我们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还是远远不够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发展质量对发展速度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决定着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追求发展质量,在很大的意义上也是旨在为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对落后地区来说,发展速度更具有决定性意义。速度就是旗帜,速度就是方向。 (2)注重节约与合理开发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煤、电、油、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在,发达地区包括东北三省总体上已出现缺煤、缺电、缺水、缺原材料的状况。比较明显的事实是,内地和沿海一些高载能项目正在向沿边欠发达地区和能源密集区转移。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宏观调控,对过度投资的行业进行限制性调整。应该说,这对全国来讲是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机遇。可以预期,这种趋势必将为我市煤、电、油、水、有色金属、林木等资源的开发和产业振兴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果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一味地强调控制,强调节约,我们就要错失发展良机。我们应该全力争取在国家更多的限制政策出台之前,在发展能源工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当然,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绝不能不讲资源成本,而要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 (3)均衡发展与梯次发展的关系。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如果其中有的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因此,要考虑发展的均衡和协调。但是,由于发展起点的不平衡,比如区域资源条件的优劣、主体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发展机遇的偶然性,都会产生结果上的不平衡,出现有的地区发展快一点,有的地区发展慢一点;有的地区这个产业强,那个产业弱。绝对均衡发展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立足区域、产业、园区及企业发展具备的条件和已形成的现实基础,抓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一批成长性、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一批有带动性、竞争力强的企业,形成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先发展的梯次格局。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的联动效应。 (4)快速发展与平稳发展的关系。平稳发展不是放慢发展速度,更不是不去发展。发展能快就不要慢,这是总结我国几十年经验提出的一个正确命题。但是,欲速则不达,要想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把握好发展节奏、发展步伐是不行的。尤其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已经积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通盘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任何方面单兵突进的发展都不可能。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工业经济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发展实践。必须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的工业经济,应突出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住综合机遇期,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工业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能快就不要慢的思想,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我市的工业一直是产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特别是前些年,政府工作的主导思想中存在着重视贸易、旅游,忽视甚至放弃工业的倾向,对工业的投入非常小;加上工业企业受边境贸易超值利润的趋动,从事工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低落,大量资金流向贸易领域,致使工业经济元气大伤。据统计,工业经济自1992年起至20__年近十年时间基本呈现负增长和缓慢增长态势。20__年增长速度加快,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2.4。即便如此,其产值按可比口径计算也只是与1993年的产值大体相当。工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4,比呼伦贝尔市的19还低。也就是说工业经济刚刚完成恢复期,步入增长期。这十年 工业的徘徊不前,也是造成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较大工业项目开始落地投产。但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没有大项目支撑拉动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还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充分发挥口岸优势、资源优势和目前难得的能源市场优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使我市的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迈上一个大台阶。 (二)坚持项目牵动战略,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构建工业产业体系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培育差异性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根据我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状况,我们应以项目牵动和投资拉动为主导方式,着力建立能源转换工业、进出口产品加工业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三大工业体系,努力把我市建成煤电高载能、煤化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木材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相互配套、有机组合开发的特色工业发展地区。 能源转换工业应重点发展煤电—高载能组合工业和煤化工工业。我市煤炭资源丰富,但销售运距长,加大了煤的销售成本。以扎煤公司为例,按现有销售渠道,运煤成本比大雁高18元/吨,对外直接销售原煤毫无优势可言,必须寻求就地转化之路。我们要加快深能源2×200mw自备电站项目的建设、投产速度,全力争取4×600mw电站项目;密切关注呼伦贝尔市准备启动的两个电力外输通道和一个改造项目的建设,争取上网电量额度。全国现有1.6亿mw的电力项目在争取,谁的基础工作做得好,谁就能搭上这一班电力发展的快车。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高载能企业入驻。煤化工工业方面。目前全呼伦贝尔市煤碳企业搞煤化工的势头比较强劲,有些已经初见成效。扎煤公司在这方面起步很早,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但项目运作效果不理想。政府要帮助它跑项目,但更主要的是企业本身要有紧迫感和主动性。由于煤化工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跑这种项目应该选准企业,主动出击。进口产品加工工业重点是发展木材、化工、金属冶炼等加工业。目前,木材加工企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我们要引导和扶持木材加工企业把目光转向终端消费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注意解决木材加工企业小散乱的问题。我市木材加工企业已达100多家,除了几个大项目外,普遍规模偏小。这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安全隐患;化工产品加工业要重点发展pvc深加工,生产诸如防雨布、pvc异型材等适销产品。出口产品加工工业重点是大力发展食品、鞋帽、微电子加工、玩具生产等行业。当前,发展进出口产品加工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对市场和资源情况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我们不知道加工生产什么,产品市场有多大,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有什么政策措施可以推动进出口产品落地加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产品放在全国和俄罗斯的大市场中定位,寻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发展工业中的结合点,加大对俄罗斯及周边资源和市场的调研力度。这是满洲里发展工业的关键和优势所在。我们今年准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俄罗斯化工产品、纸浆、木材、废旧金属等大宗进口资源的状况进行专项调查,形成专题材料。同时,也要在组装电子产品、轻工纺织、玩具产品方面形成可行性研究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体系。目前虽然规模不大,但潜力不小。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我们感到有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储备项目少。储备项目库中应该是大中小项目都有。而目前我市工业储备项目库中只有十来个项目,很多有投资意向的业主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我市目前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33亿,有许多人有钱没处投,于是出现了钱多的买门市租,钱少的买住房租的现象。我们必须在项目库建设上下些功夫。 (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如果说过去五年我们的整个工作是搭平台,客观地讲,过去五年我们的对外交流也是搭平台,还没有进入到做实业的阶段。以往我们在对外交流中谈文化政治多,谈投资合作少,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多,为双方投资提供政策保证少。俄罗斯是重工业大国、能源大国和科技大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对外交流建立在实业基础上,加快我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把对蒙古、俄罗斯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作为我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应该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建议我市每次与俄罗斯会谈时,不仅要有贸易问题、通关问题,也应该有资源合作开发问题和双方投资实业问题。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做的比较超前。为了切实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坚持以贸带工、以工促贸,贸工结合,提高产业关联度。要根据我市口岸进出口货物较为单一,具有一定规模且较为稳定的实际,培育大宗进出口产品集散市场。如木材、钢材、化工产品的集散市场。这些市场的形成,有助于调节供求、减少风险、增加并稳定市场容量,带动相关仓储、运输及加工项目发展。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园区具有生产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优势。我们应该加大对工业园区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下大力气搞好全市三个已基本成型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并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对园区的招商入驻企业,要推行投资服务责任制,建立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努力将工业园区营造成“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发挥工业园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社会资源向园区聚集。三个园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园区行业规划和已入区企业的行业配套工作。要努力提高入园企业产出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使园区成为全市的工业经济中心。 (五)扶持现有工业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一是积极扶持和引导现有工业企业挖潜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努力改变我市工业企业装备落后、技术工艺水平低的局面。二是做好已转制企业的“二次改革”工作,推进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同时,重点解决好企业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三是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和扶持办法。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建议市里每年 财政预算都安排工业技改项目货款贴息和重点工业项目前期费。实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和导向作用,支持和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过去我市的工业技术改造资金,大多数作为项目投资或弥补项目资金的不足,对技改项目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如果对技改项目实行贴息,按现有银行贷款年利率6.37计算,财政每投入1万元技改货款贴息资金,可以带动社会技改投资30万元以上。我们也要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工业经济论文:论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影响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甘肃 工业经济 影响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外主要工业行业受到强烈冲击。甘肃省工业企业也不例外。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仍未走出困境,且从各方面分析此次危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影响有不断加重的发展态势。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收入增长主要源于经济发展。甘肃省属经济落后省份,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工业税收是税收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入和蔓延,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重。本文着重结合金融危机以来有关税收数据的变化和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并探寻有关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经济指标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产品价格急剧下跌,企业开工不足、亏损增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深度显现,主要表现: 一是工业增速下降。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8.87亿元,同比下降1.7%,西部12省份中只有甘肃省增速下降,14个市州中只有金昌、天水、张掖、庆阳4个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0个市州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分月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逐月下降,1月份增长1.5%,2月份下降2.4%,3月份下降2.9%。 二是工业经济效益下降。2009年1—2月,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12亿元,同比下降42.56%;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47.24,同比下降28.7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39个百分点。一季度,30户省属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95.31%。 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延续自2008年8月份以来下降走势,连续回落23.7个百分点,一季度降幅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2.9%,其中,电解镍平均售价为8.59万元/吨,同比下降64.2%;阴极铜平均售价为28 209元/吨,同比下降55.3%;酒钢集团钢材价格平均售价3 400元/吨左右,比2008年7月下降了43%。 四是工业用电量和货运量下降。一季度全省工业用电量11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6%;货运量总体下降,虽然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0.32%,但公路货运量4010万吨,同比下降15.44%。 五是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上升。截至2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218.07亿元,同比上升9.78%;产成品资金占用194.8亿元,同比上升0.23%。 二、从税收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工业税收增长主要源于工业经济发展,因此,工业相关税收运行情况可以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到国内增值税的主要税基为工业增加值,企业所得税的主要税基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水平密切相关,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业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状况,以下将它们作为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税种指标来体现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分季来看,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下滑趋势明显,至2009年一季度两税增速均为负值 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总体均呈逐季下滑态势,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速从2007年四季度的14.50%跌落至2008年四季度的-13.05%,其间仅2008年三季度增速略有反弹,为5.61%,2009年一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为19.26%;企业所得税增速从2007年四季度的65.87%回落至2008年四季度的14.13%,其间各季虽能维持正向增长,但下滑趋势不减,最终2009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为-38.76%。 (二)分月来看,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同比大幅回落,进入2009年以后两税均呈负增长运行 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月度增速同比均呈大幅回落态势,其中,国内增值税仅2008年7月同比增速高于上年,且除2008年1月、7月、12月三个月份外,其余各月均为负增长,2009年1月降幅最大,为-38.69%;企业所得税仅2008年8月、9月同比增速高于上年,整体来看虽然各月增速不高,但当年有10个月保持正向增长,进入2009年以后,企业所得税开始负增长运行,前3个月降幅分别为26.26%、57.14%、45.02%。 三、从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甘肃省工业结构较为单一,有色、钢铁、煤炭、石化、电力等重点支柱行业为重要的纳税主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重点企业经营形势较为严峻,产量增长,产值下降,效益下滑。据税务部门统计,2008年度,甘肃省纳税百强企业累计缴纳税收收入190亿元,同比下降3.55%(上年为增长41.6%),占全省税收收入376亿元的50.5%(上年占比为56.7%),其中77户企业来自于第二产业,纳税合计172亿元,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90.9%。因此,以下从纳税百强企业中选取上述重点行业的个别代表企业,通过着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来进一步体现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对有色金属企业的影响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公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首位,2008年累计纳税285 252万元,同比下降26.70%。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在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下,镍价从2008年5月下旬的约21万元/吨开始震荡下滑,12月末,金川公司镍出厂价降到6年以来新低,基本恢复到2003年1月份的水平,约为8.2万元/吨。进入2009年,在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下游行业需求稍有增加,1月份镍价略现回升,但之后开始回落,至2月末又下降至8.6万元/吨。 二是市场需求疲软,产能相对过剩。供给方面,随着2006年开始的镍价大幅攀升,全球大型镍项目逐步建成投产,产能扩张较快,世界金融统计局公布,2008年全球精炼镍过剩5.41万吨。需求方面,国际国内经济起色不大,国内几大不锈钢企业减产,导致国内镍需求平淡;同时镍价两年前开始的持续攀升催生了大量替代品的出现,镍产能相对过剩。 三是削减产量。针对现状,金川公司不得不采取严格执行以销定产,适时适当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同时还进一步降低镍产量,2008年镍产量比原计划减少2万吨,新增的冶炼炉也已停止投产,另有两台高炉装置被改为铜冶炼。 (二)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省重要钢铁生产企业,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钢铁联合企业。2008年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第7位,累计纳税61 362万元,同比下降22.82%。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2008年产量首次下降,2009年开年产量仍然萎缩。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机电、汽车等用钢行业萎靡,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销售不畅。酒钢公司从2008年11月份起,实行限产策略以应对低迷的市场形势,2008年全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下降7.37%、4.97%和2.95%,而2003—2007年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4.1%、29.3%和29.5%,2008年产量出现首次下降。2009年1—2月份,企业的产量仍然较低,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同比下降8.7%、9.4%和8.3%。 二是钢材价格持续疲软。从2008年7月初开始,钢材价格开始大幅回落,继而出现暴跌,如螺纹钢价格由最高5 875元/吨,下降至3 700元/吨,跌幅达37.02%。2009年开年在刺激政策和利好信息的拉动下,2月8日螺纹钢价格涨至4 100元/吨,之后几个交易日价格持续下行,3月中旬单价跌至3 600元/吨的低位,下旬虽微幅回升了50元/吨,仍低于2008年12月时的最低水平。 三是出口形势严峻。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欧美、东南亚等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钢材产品需求量减少,酒钢公司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出口贸易严重萎缩。尽管国家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了67个税号的钢材出口关税,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主要出口地区需求总量缩小,钢材出口环境较为严峻。据了解,酒钢集团公司从2008年10月份起,与东南亚贸易进口商再未签订新的出口贸易合同。 (三)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华亭矿区是甘肃省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全国13个重点大型煤矿之一,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是华亭矿区最大的省属国有大型煤矿,2008年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第14位,累计纳税26 396万元,同比增长106.04%。由于2008年煤炭紧缺带动其价格一路攀升,金融危机对煤炭企业的负面影响从2009年开始才有所显现。 一是生产销售降低,库存积压严重。2009年1—2月原煤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238万吨和21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7万吨和61万吨,2月底库存原煤110多万吨,高出去年同期120%,积压较多。煤炭销量大幅下降,直接导致销售收入和利润减少,集团公司效益回落。2009年前两个月,华煤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同期减少3 500万元和2 600万元。 二是产品价格不断回落。2008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空前旺盛,煤炭紧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带动价格一路攀升。之后,煤炭消费行业紧缩,煤炭需求减少,该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几次下调煤炭价格,如目前混煤价格已由2008年9月的690元/吨降至420元/吨。 三是各方面需求缩减。金融危机使煤炭消费市场进入严冬,从总体形势看,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四大主要煤炭消费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大幅回落,煤炭需求减少。另外,由于实体经济下滑和市场转冷,铁路系统不断缩减运力,要开拓周边市场、追加销量比较困难。同时,本地销售情况也不乐观,需求企业之一的华明电厂资产负债率已达到115%,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华亭西华发电公司只有一台机组运行,年用煤量仅维持在80万吨左右。 四、原因分析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已显露出积极信号,但从甘肃省工业经济有关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对甘肃省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正在加深,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艰难时期,甘肃省经济运行与全国经济运行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环境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底,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仍在持续下滑。尽管国家和省内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领域出现回暖迹象,但市场总体疲软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二是甘肃特殊工业结构影响。以原材料、化工为主的单一工业结构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甘肃省经济运行主要倚重于工业经济发展。而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较小,“两高一资”产业比重占到了工业总量的80%以上,这种工业机构,势必导致甘肃省经济回升总比其他省市慢半拍。 五、对策建议 (一)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继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今年又陆续下发了钢铁、石化、有色、轻工业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开展了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实施了铝锭等重点工业品收储计划。甘肃省在支持工业发展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全省工业稳定发展的意见》,下发了《关于实行重大项目互保共建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省物价局出台了实行峰谷分时峰谷电价的有关办法。企业应认真学习,研究吃透国家和省内出台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关注政策变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努力在政策中寻求发展商机,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调整。一是要抓住国家在内需拉动、产业升级、投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的机遇,特别是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上给予优势产业支持的机遇,抓紧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二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结构,既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又为加快发展夯实后劲。 工业经济论文: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预测 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13年预测 一、2012年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12.24万亿元,增长1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万亿元,增长23.1%;实现进出口总额6375.94亿美元,增长5.1%。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2亿元,同比下降3.3%;主营收入10.94万亿元,增长10.4%;从业人数695.86万,增长2.4%。 (一)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 全年实现总产值1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15.3%。同时,行业效益也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一季度同比下降15.0%,二季度降幅15.8%,三季度降幅收窄至5.5%,四季度实现正增长25.6%,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油气产量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原油产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1067.1亿立方米,增长6.7%;原油加工量4.68亿吨,增长3.7%;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54.9万吨和743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0.9%。2012年,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9亿吨,同比增长8.0%。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石油开采业8.5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到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比上年同期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达到87.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5.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更趋协调。2012年,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7%、11.8%、14.4%。其中: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宁夏、广西和内蒙产值增速分别达到62.0%、31.1%和20.0%;中西部地区产值占比继续上升,达38.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中西部地区占比继续保持领先,2012年达51.6%,与上年同期持平。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速,结构进一步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2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6亿元,同比增长23.1%,与上年基本持平,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个百分点。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2012年,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4.5%,其中其它合成材料增幅高达256.4%;有机化学原料增长60.1%,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增幅49.6%,均远高于化工行业27.9%的投资平均增幅。2012年,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7.5%,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4.4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增速加快。2012年,民营投资增幅达46.3%,比重为25.4%,较上年分别提高17个和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四)价格走势缓中趋稳,部分产品降幅较大 从2012年来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走势看,涨势总体上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第四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降幅仍较大。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2012年,除烧碱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5.1%、16.4%和12.3%。聚氯乙烯、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1%、7.4%和15.8%;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5%、23.5%和17.8%;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等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均价同比下降24.1%、20.6%和16.5%。 (五)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基本持平 据海关统计,2012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637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5%。其中,进口总额4640.1亿美元,增长6.7%;出口总额1735.9亿美元,增长0.8%。累计逆差2904.2亿美元,同比扩大10.6%。 油气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进口原油2.71亿吨,同比增长7.3%,原油对外依存度56.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407.7亿立方米,增长29.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6.2%,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2012年,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5.3%。2012年,化肥出口1814.1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3.3%。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2012年以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2012年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 据专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实物量)将达到6730万吨和713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行业2012年底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2012年烧碱新增产能达420万吨,年底总产能将突破3800万吨,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新增产能3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36万吨/年,装置利用率约60%;纯碱行业新增产能190万吨,2013年还将增产能340万吨;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值得关注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 (二)整体效益下降 2012年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亿元,同比下降3.3%,而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则是增长3.0%。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0%;炼油业亏损114.7亿元,已连续16个月累计亏损;合成纤维单体制造业亏损23.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105.7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4.1%;磷肥行业下降26.2%;合成树脂制造业下降14.2%;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下降21.5%。尽管第四季度利润反弹力度较大,但仍不能扭转全年下降的局面。预计2012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950亿元,同比下降3.4%。 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11月,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9.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03元,同比提高1.18元;全行业财务费用1224.1亿元,同比增长32.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2%;资金周转率2.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三)安全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对安全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较多的“城围化工”现象,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由于行业在国内推行“责任关怀”时间较短,石油和化工企业同周边社区居民交流不够,“谈化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再加上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益交织、诉求多元化,影响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长远看,行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责任关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预测分析 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条件在逐步增加,行业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一)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世界经济复苏加快。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世界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积极变化,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战略加快推进,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增幅为3.6%,较2012年加快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速重返8%以上。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同比减缓之后,开始趋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会议还具体明确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多数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8%以上。 二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增速达27%,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增速。根据行业投资周期和增长特点,2013年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预计增幅在20%以上。近期,我国出台了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予以补贴的政策,未来页岩油、页岩气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2013年,“两高”和过剩行业的产能扩张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控制,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继续大幅增长。 三是消费增长平稳。2013年,政府把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2013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0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92亿吨,增长6.2%;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量约4.6亿吨,增长8%。其中,无机化学原料增长约9%,有机化学原料增幅12%,合成材料增幅8%。在需求加快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将稳中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约4.3%。其中,化学工业涨幅约为3.5%。 四是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国际石油价格是影响行业经济运行最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态势,全球石油需求相应放缓,基本面对石油市场的支撑有限。全球石油供需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供给略显宽松。2012年12月,国际能源机构的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为8970万桶,2013年将达9050万桶,同比增幅约为0.9%。但是,地区局势动荡,美元走势,投机基金炒作等不确定因素将会加大油价的波动。总体看,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态势,波动幅度会较大,均价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上升。预计wti现货年均价格在95—100美元/桶左右,布伦特年均价在110—115美元/桶上下,分别约增长3%和2%。国际油价保持相对平稳,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上有利。 (二)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总体判断,201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但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下半年“稳中趋好”。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和行业经济运行内在特点和趋势,初步测算,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其中,一季度产值约2.98万亿元,增长7.3%;二季度产值约3.62万亿元,增幅16.4%;三季度产值约3.70万亿元,增幅22.0%;四季度产值约3.95万亿元,增长17.3%。全年利润约8900亿元,增长16.5%;主营收入约14.0万亿元,增长15.5%。2013年,化学工业产值约为8.5万亿元,增幅17.5%。 主要产品产量预测。2013年,预计原油产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5%;天然气产量约1145亿立方米,增长9%;原油加工量约4.84亿吨,增幅4.5%;主要化学品产量约4.85亿吨,增长8.2%。 四、主要政策建议 (一)出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 一是对已准入条件的行业,建议采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派出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煤层气、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政策。建议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口关税、口岸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 (二)加快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 一是加快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议尽快推广实施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在“两广”试点基础上,扩大四川、重庆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二是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按照不同油田类别、不同油田成本设定不同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三是给予部分高质量标准车用燃油消费税减免和优质优价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成品油税收体制,按照“优质优价”或“优质优税”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国ⅳ、欧ⅴ标准汽柴油价格。 (三)相关外贸政策出台前征求行业或企业的意见 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在法检目录、危险化学品管理、产品进出口监管、关税及税则调整、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外贸政策具体措施出台前,广泛征求行业和企业意见。 工业经济论文:加快推进永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永嘉工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泵阀、鞋服、钮扣拉链、教育设备与游乐玩具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但是工业产业规模仍然偏小,创新能力不强,分工协作体系还不健全,以及企业“低、小、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年来这些不利因素被逐渐放大和显现,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提升面临决择,企业发展限入困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又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永嘉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邻乐清、黄岩,西连青田、缙云,北接仙居,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国家级风景旅游县,浙江省著名的侨乡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总面积2674平方公里,人口92.24万,下辖38个乡镇、906个行政村、17个城镇社区、8个农村社区。境内拥有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楠溪江风景区。改革开放以后,永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 一、快速发展的永嘉工业经济 永嘉的工业经济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从小到大、技术从低到高、行业从少到多,逐步建立了以泵阀、鞋服、钮扣拉链、教育设备与游乐玩具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 (一)永嘉工业的发展历程 永嘉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家庭工业、二次创业和快速创业三个阶段,从各个阶段的发展来看,各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是一个不断洗牌、不断转型、不断提升的过程。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永嘉县人民充分经商传统的优势,利用简陋设备加工生产,形成了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专业市场为纽带、购销员为骨干、小商品为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二次创业阶段从1992年开始,实施“质量立县、名牌兴业”战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家庭工业向规模化公司经营转变。快速发展阶段从1997年开始至今,通过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巨龙工程,引导企业向股份制、集团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 (二)经济总量迅速提升 纵观“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是“十五”期未的1.69倍,年均增长11.1%;财政总收入26.74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17倍,年均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76倍,年均增长12%。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54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72倍,年均增长22.1%。“十一五”期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88元,是“十五”期末的1.53倍,年均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8688元,是“十五”期末的1.83倍,年均增长12.8%。 (三)区域产业集聚形成鲜明亮点 永嘉的工业经济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洗牌、不断提升、不断集聚,形成了鞋服、泵阀、钮扣拉链、教育设备和玩具等四大支柱产业,并已呈现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区块。2010年,永嘉县四大支柱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7%,拥有中国泵阀之乡、中国钮扣之都等5大国字号金名片,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3个,永嘉工业园区升级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超达、伯特利等6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活动成效明显,全国儿童游乐玩具专业委员会、省级阀门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先后落实永嘉,参与或牵头制订各类标准27项,其中牵头制订9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2项)。 (四)民营经济力量日益强大 由于我县几家国有大企业相继改制,在工业经济层面,民营经济已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全县累计企业总数达到6405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635748万元,其中私营企业4512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216709万元,私营企业总数和注册资本总额分别占全部企业的70.44%和74.38%。近三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分别为57.1%、57.1%、56.7%,全县工业经济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分别为65.3%、63.5%、66.7%。拥有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家,超亿元的企业64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 二、永嘉县工业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当前永嘉县工业经济面临产值增幅明显回落、企业利润骤减、亏损增多、企业家投资发展信心下降、开工不足等系列突出问题。 (一)产业集群度不高,“低小散”问题依然突出 在上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转移过程中,永嘉县工业经济顺利承接了泵阀、鞋、钮扣、拉链等产业的国际转移,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永嘉县支柱产业中,除了鞋、服装集中度较高外,其它行业集中度很低。全县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3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9.8%;除奥康、报喜鸟、红蜻蜓3家企业外,再培育一家超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历经3年仍未实现;全县泵阀行业共有企业1000多家,但还没有1家企业产值超过5亿元;企业“低、小、散”的存在,影响了企业规模度和集中度,在品牌、技术、资金、厂房等资源上得不到有效整合,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同大企业、大集团相比拟、相抗衡。 (二)部分产业“两游”在外,中间不强 永嘉县部分块状产业,除了制造外,研发、市场营销等环节基本控制在别人手里,呈现产业上游和下游被外人掌控现象。永嘉县的重点企业中已建研发中心的不足60%,其中绝大部分规模较小、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很弱。由此导致永嘉县的中小企业没有产品“定价权”和市场话语权,大量订单由中间商掌控,中间商截留较高利润,企业只获取少量生产利润。导致企业不能对接市场信息,自身发展主动性不强,研发投入能力不足,产品难以做精做专,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对整个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三)产业研发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永嘉县各大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永嘉县泵阀、拉链、钮扣、鞋、服装、游乐健身虽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但大部分产品设计依然依靠模仿和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产品仍处于中低档次,附加值和利润低,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赚取少量加工费,难以形成自主品牌,比如永嘉县服装行业中鲍斯高、东部琦人、康亨等企业虽然生产加工能力达到国际水平,但目前还是主要从事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贴牌加工(oem)。大多数企业对研发没有足够重视,自身的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四)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陷入成长瓶颈 永嘉县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股权结构单一,在规范企业系统管理方面重视不够。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仅刚刚起步,除了亿元以上等行业龙头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决策应变能力不强、防范风险能力较弱。有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规模一直难以做大,部分企业虽然规模上去了,但赢利与规模没有同步提升,陷入了成长瓶颈。 (五)产业外向度不高,拓展国际市场能力不强 一是外资成份少。永嘉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很小,去年合同外资仅1000多万美元,对内资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对出口贸易推动作用不大,引进先进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的项目更少。二是出口贸易比重低。永嘉县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鞋服、泵阀、钮扣、拉链等传统产业,发展速度虽快,总量仍然不大,全县外贸依存度不足8%,远低于全市39%的水平。三是国际市场网络不健全。除奥康、红蜻蜓等大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在国外建立的机构层次较低,很少建立销售公司、制造分厂或研发机构,大多数以办事机构为主,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利用不够。 (六)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一是生产快速扩张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桥头的钮扣拉链、黄田的电镀、峙口的造纸等行业,虽然通过大力整治,但清洁生产工艺推广力度不大,对生态环境仍有较大影响。二是资源短缺与生产粗放的矛盾较为突出。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域特征及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的保护限制,决定了永嘉县工业发展的土地承载将非常有限。 三、加快推进永嘉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从分认识到永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结构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为实现永嘉县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营造良好环境服务于转型升级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社会和公众为主体,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行政模式。它以提高公共管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 1、完善市场机制,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的效率不高,从根本上看是由于稀缺资源错误配置所导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需要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调整,将稀缺资源尽可能配置到盈利和社会效益最高的领域。在政府和市场这两个资源配置主体中,以后者作为资源配置主体更能充分体现这种目标。目前在永嘉,政府对于要素市场仍然有着过大的影响力。这不仅影响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容 易造成官僚主义等问题。因此永嘉县政府要最大限度地推进市场化,一方面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积极帮助制定市场规则,培育健康的市场运转机制。同时要对原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作出调整,矫正地方行政部门偏重强调速度和数量增长的思想倾向和政策导向。 2、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创造财富,政府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产权保护、激励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创业创新等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和健全法制环境,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以及农村宅基地转让等机制的建立;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专业性要素市场体系,积极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企业重要活动和服务活动的分离,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加快对公用事业部门的改革,积极引进市场机制,降低准入门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 永嘉县经济增长的主体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7%。但不可否认,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式增长,永嘉县部分传统产业和制造业存在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较差和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要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就要使企业尽量向价值链的连段延伸:一是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前端业务环节延伸。例如发展设计业务,既可以设法提高企业自身的设计能力、增加设计环节的业务量,也可以向本地专业设计公司购买设计服务。二是向品牌、销售和售后服等价值链后端业务环节延伸。这就要求在加强产品研发和制造工艺的同时,一方面注重创建、维护和收购品牌,加大宣传投入,扩大自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销售渠道建设,积极整合市场资源,完善营销网络,同时改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产品服务和质量的市场反馈平台及机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三是向高附加值制造转型。对于直接面对消费市场的鞋服类的制造商,要加强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加快产品款式更新,提升产品功能及性能等方式逐步扩大市场。 (三)要打造产业集群,以推动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根据永嘉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必须要打造产业集群,以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按照省政府“培育发展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总体思路,整合以永嘉工业园区为龙头的沿江七大工业基地及功能区,促进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应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加大对行业的整合力度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充分发挥规模企业、品牌企业和技术领先企业等骨干龙头企业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要推动行业协会规范发展。行业协会的发展要打破部门、经济规模、所有制等界限,注重吸收民营、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提高行业协会的代表性。同时积极吸收与行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经济组织入会,增强行业协会的产业集群治理功能,扩大行业协会的影响力。三是政府要参与产业集群规划与治理。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要更多地与行业协会、专业教育、培训和研发机构进行对话,聆听块状经济内企业与社会机构的意见,由于产业集群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支持不同,政府的集群政策应该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 (四)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拓宽发展空间 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可以使永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永嘉要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的转型,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以创新为核心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表明,创新是参与国际竞争,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永嘉要实现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提高永嘉的市场竞争能力。首先政府要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其次要大力实施企业技改升级工程。在目前每年不少于1500万元财政技改专项资金基础上,逐年保持技改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增长,重点扶持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项目,增加对优势技改项目、重点技改项目的补助范围和标准。第三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一批高技能技工人才、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是鼓励本地企业循序渐进行进对外投资。整体实力有限、规模较小、产业发展层次偏低的永嘉企业,在“走出去”的方式上应选择渐进式的海外扩张方式。从中国领先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缺乏对海外市场,尤其是海外竞争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资金实力不足以及人力资源匮乏也是制约海外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选择渐进式的扩张方式更加适合大部分永嘉企业。具体说,在实施海外经营时,永嘉企业可以选择以国际贸易为先导,随后再分阶段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由低到高逐级选择直接出口、设立海外分公司(或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创造品牌优势。很多永嘉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之所以选择恶性价格竞争方式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如果不贴牌,就很难卖高价,一旦贴上国际著名商标价格就上升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现象要求永嘉的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正视不足,创造属于自己的著名品牌,在创造自己的著名品牌过程中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 (五)以环境优化、资源节约保障转型升级 1、积极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永嘉县工业发展承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整合利用现有工业用地、高效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挖掘拓展新增工业用地是解决永嘉县工业发展承载空间不足的三大抓手。一要大力推进企业挖潜节地活动。从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面空间和地上空间三个方面做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县政府出台的《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企业列入零土地技改的挖潜节地项目免收基础配套费和土地收益金,这些政策对于推动企业挖潜节地具有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二要严格规范工业项目准入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出让准入门槛,对申请企业现有用地亩税收、亩产出和新增项目投入产出比等重点指标要逐年提高标准。同时还要加快政府投资示范性标准厂房、村级标准厂房建设,规范做好标准厂房企业入驻管理,努力为优势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需求。同时还要结合永嘉县实际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尽快实施低丘缓坡综合利用等工作。 2、加大对制造企业节能减排的治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我们要以企业治污为突破口、以行业治污为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装备与提升传统产业。其次是开征污染税,严格环保准入制度。在审批中,坚持以总量减排为核心,实行总量前置审批及区域限批、行业限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新增量。三是要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和实施途径,修改制订《县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与节能降耗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暂行办法》和《永嘉县节能降耗应急预案》,进一步建立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工作机制。要加强节能减排监督审核。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进一步寻找节能技术改造空间,尽快建成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全面推进4吨/小时以上锅炉节能脱硫改造,每年组织一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能耗审计和合同节能。 3、开展“三县三城联创”活动,推进城市化建设。为了不断提升永嘉城镇品位和文明程度,促进永嘉转型发展,县政府决定,全面开展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县、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三县三城联创”活动。通过“联创”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改善永嘉的硬环境、软环境和形象环境,努力把永嘉建设成为富饶秀丽、和谐安康、宜居乐业的楠溪江特色生态型现代化县。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县三城联创”目标的实现。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联创”活动建成一批市政设施。要加大专项整治,深化环境卫生、拆违治乱、交通秩序、丧葬陋习等“四项整治”,提升公民文明素质。要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着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永嘉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实力,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促进永嘉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国工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产品出口持续下滑,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生产增速在年初跌至近十年最低点。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较快扭转了增速下滑局面,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不断明朗并得到巩固,全年工业运行呈现出“前低后高”走势。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工业生产回升向好态势基本确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 轻工业增长平稳,重工业反弹强劲。轻工业受国内消费需求拉动运行平稳,全年增长9.7%,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重工业从二季度开始表现出强劲回升势头,全年增长11.5%,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12月份,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2.1%和21.4%,比上月回落0.5个和0.8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率先回升,中西部地区实现两位数增长。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12.1%和15.5%。12月份,全国26个省份增加值增速超过20%。 产销衔接较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97.7%,与上年持平;12月份,全国产销率99.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口下降一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货值72882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前8个月降幅均在13%以上,9月份以后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降幅持续收窄,9、10月份分别下降9.9%和7.3%,11、12月份转为增长5.3%和12.4%。 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工业投资8.04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4%;其中制造业投资5.88万亿元,增长26.8%。 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从上年四季度开始大幅下滑后,4月份开始回升,12月份累计比3月份上涨4.7%。全年工业品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其中11月份同比下降2.1%,12月份增长1.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7.9%,当月增长3%。 企业效益状况明显改观。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7.4%;亏损企业亏损额3270亿元,同比下降33.5%。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应收帐款5.3万亿元,增长14%。 原材料工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上半年低位回升,下半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在去年同期生产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加快增长,年末增速恢复到较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12月份增长20.1%,增速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20%以上。1—11月,原材料工业实现利润5276亿元,同比下降11.2%。 冶金。上半年生产震荡调整,下半年持续回升,四季度增速达到20%以上,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全年粗钢产量56784万吨,同比增长13.5%,日均产量156万吨。钢材产量69244万吨,同比增长18.5%。1—11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1433亿元,同比下降40.8%,降幅比1—2月缩小49.2个百分点;亏损面由1—2月的25.4%缩小到22.8%。 建材。总体运行态势平稳,生产增速各月均保持在13%以上,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据中国建材协会统计,生产水泥164559万吨,增长16%;生产平板玻璃57515万重量箱,下降1.6%。1—11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346亿元,由1—2月同比下降0.5%转为增长32.6%。 有色。随着市场需求回升,有色行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2681万吨,同比增长5.8%,一季度日均产量5.98万吨,二、三、四季度逐季上升到6.95万吨、7.68万吨和8.73万吨;电解铝、电解铜产量分别达到1299万吨和425万吨,同比增长1%和9.6%。铜、铝进口量大幅增长。有色产品价格持续回升。 化工。化工行业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半年运行情况继续好转,主要化工产品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全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同比加快5.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烧碱、纯碱、乙烯产量分别增长8.6%、8.7%和8.3%;化肥、农药产量分别增长16.3%和12.3%。1—11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1687亿元,由1—2月下降55.5%转为增长13.7%。 装备工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在投资拉动和政策推动下,生产增速温和上升,其中汽车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利润加速回升。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头两个月增长5.4%,此后逐月攀升,从5月份开始连续8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1、12月分别增长20.8%和22.8%。1—11月,机械行业实现利润6018亿元,由1—2月同比下降24.3%转为增长23.7%。通用设备生产总体向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作用显著。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300万辆。船舶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消费品工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在国内消费支撑下,消费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平稳;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减缓了轻纺等产品出口大幅下滑趋势。全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其中12月份增长13.4%。1—11月,消费品工业实现利润7675亿元,同比增长20.9%,比1—2月加快20个百分点。 轻工。生产平稳上升,效益状况好于整体工业。全年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出货值同比下降5.4%,其中11、12月份分别增长3.9%和10.9%。1—11月,轻工行业实现利润4846亿元,增长2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食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家电产品产销两旺。 纺织。全年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出货值同比下降3%。国内棉花价格总体攀升。 医药。全年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9%,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烟草。全年烟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电子制造业 总体运行态势是:由于外贸依存度高,电子工业在工业大门类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为明显,生产持续低迷,回升相对乏力。全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11、12月份分别增长14.4%和19.8%。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8215万台,增长27.5%,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38.8%;手机61788万台,增长9.8%;彩电产量9966万台,增长9.3%,其中液晶电视机增长85.2%;集成电路416亿块,同比下降6.6%。 出货值降幅收窄。全年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出货值同比下降5.5%,降幅比年初1—2月收窄13.5个百分点;其中,11、12月份分别增长9.8%和17.7%,结束了此前连续12个月的出口持续下滑。 工业经济论文:谈论工业集体经济在县域工业经济中的主干作用 论文关键词:县域 经济 ;集体经济;主干;经济制度 论文摘要: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县域经济基本上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变为如今的非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与生命力受到质疑。江苏宝胜集团以一个县属集体企业的身份,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证明了 工业 集体企业在 市场 经济的大潮中照样可以搏击风浪、独占鳌头。因此,工业集体经济在县域工业经济中仍然可以发挥主干作用。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健康稳定科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能否健康稳定科学地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 政治 的稳定,关系到 社会 主义 制度的稳定。探讨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县域工业经济模式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国有、集体经济模式一统天下,到今天基本上民营经济一统山河,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经过多年的改制已鲜见身影。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在县域集体经济中是否还存在?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了解一下江苏苏中地区的宝胜集团的发展历程,也许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宝胜集团创办于1985年,是县属集体企业。当初以2000万人民币的价格从联邦德国购进二手电缆生产设备,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历经二十多年,宝胜集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跻身 二、集体 工业 经济 能够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干 所谓集体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主干作用,指的是集体经济在县域经济中起一种核心的作用,主导的作用。集体经济的主干作用,既不是要在县域众多的经济实体中数量占优,也不是产值利润占优,但它是一个地区经济体中的灵魂,之所以需要这个灵魂,正是为了体现公有制为主体的 指导 思想。 (一)集体经济能够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 在一个县域经济中,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企业,其中有规范经营科学 管理 的,但也有小型家庭作坊管理模式的企业,管理者一般学历偏低,缺乏科学管理的方法,他们的经营方式基本上是凭借经验与直觉。还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对职工的权益保护不够,职工的合法权益屡遭侵犯等现象比较普遍。一个规范经营的集体企业,无疑可作为众多中小企业的榜样。 比如宝胜集团非常注重基层员工素质的提高,建厂之初就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开办了成人 教育 分院,对新招进的一线操作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分三期培养了600多名大专层次的人才。此外,还利用各类学校对本厂的干部职工进行培训。现在集团的近3000名员工中,百分之四十五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还有百分之三十六拿到了各类技术证书。注重教育注重知识是一个企业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像宝胜这类的做法就可以学习,向本地区其它的中小企业推广。集体企业的注重创新注重人才等等一系列做法与先进的理念,如果推广开去,必将使整个县级区域各类企业面貌有明显的改观。先进的集体企业示范性效应就在这里。 (二)县级经济区域应当根据实力,多开办一些集体企业,尤其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目前,除了大量的 农村 富余劳动力需要消化,城镇同样有许多的待业的劳动力。经济效益比较低的企业一般是不会受到民营企业 投资 者的青睐的,而地方政府则可以弥补这个空缺。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地方政府增长多少的财力,而是为了解决众多人的就业问题。各级政府特别热衷于招商引资,为此花费了大量的 人力 物力,占用了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如果把一部分精力转移过来发展集体企业,尤其是以解决就业为目标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对于减少处于 社会 底层的困难群体大有裨益。 (三)县域集体工业企业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示范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业。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这其中最根本的是农民太穷。全国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村外,大多数的村都有着或多或少的 债务 。正是这几十万、几百万的债务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只拦路虎,第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村级债务才会消除。这第一步迈开了,新农村就是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连这第一步都迈不开,新农村建设恐怕还会停留在纸面上。 兴办县级集体企业,可以作为村级集体企业的榜样,县级集体企业办好了,就会给农村集体企业以鼓舞。县级集体还可以从各方面给村级集体企业以切实具体的帮助,而这些帮助通常是很难从民营企业那里得到的。只有城乡集体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才是县域经济生命力的所在。城乡互动,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经济面貌,就会使整个县域经济呈现出健康、科学的发展趋势。 (四)理直气壮地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同志在 政治 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坚持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在鼓励、支持、引导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倾注地方政府最大的力量来兴办、扶持各类集体企业,这正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最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才有了民营经济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的好局面。今天,同样要发展集体经济,城乡集体经济(包括合作经济、股份经济)的蓬勃发展,才能体现县级区域经济的生命力。如果一个县级区域有五个十个乃至更多的像宝胜这样的优秀的集体企业,那会是怎样一个局面?那样的话,改变的将不仅仅是县级区域的经济版图,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加强了公有制经济对整个经济的控制力,为建设有 工业经济论文:论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影响 摘要: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外主要工业行业受到强烈冲击。甘肃省工业企业也不例外。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仍未走出困境,且从各方面分析此次危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影响有不断加重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金融危机;甘肃;工业经济;影响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收入增长主要源于经济发展。甘肃省属经济落后省份,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工业税收是税收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入和蔓延,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重。本文着重结合金融危机以来有关税收数据的变化和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并探寻有关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经济指标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产品价格急剧下跌,企业开工不足、亏损增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深度显现,主要表现: 一是工业增速下降。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8.87亿元,同比下降1.7%,西部12省份中只有甘肃省增速下降,14个市州中只有金昌、天水、张掖、庆阳4个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0个市州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分月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逐月下降,1月份增长1.5%,2月份下降2.4%,3月份下降2.9%。 二是工业经济效益下降。2009年1—2月,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12亿元,同比下降42.56%;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47.24,同比下降28.7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39个百分点。一季度,30户省属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95.31%。 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延续自2008年8月份以来下降走势,连续回落23.7个百分点,一季度降幅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2.9%,其中,电解镍平均售价为8.59万元/吨,同比下降64.2%;阴极铜平均售价为28 209元/吨,同比下降55.3%;酒钢集团钢材价格平均售价3 400元/吨左右,比2008年7月下降了43%。 四是工业用电量和货运量下降。一季度全省工业用电量11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6%;货运量总体下降,虽然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0.32%,但公路货运量4010万吨,同比下降15.44%。 五是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上升。截至2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218.07亿元,同比上升9.78%;产成品资金占用194.8亿元,同比上升0.23%。 二、从税收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工业税收增长主要源于工业经济发展,因此,工业相关税收运行情况可以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到国内增值税的主要税基为工业增加值,企业所得税的主要税基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水平密切相关,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业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状况,以下将它们作为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税种指标来体现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分季来看,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下滑趋势明显,至2009年一季度两税增速均为负值 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总体均呈逐季下滑态势,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速从2007年四季度的14.50%跌落至2008年四季度的-13.05%,其间仅2008年三季度增速略有反弹,为5.61%,2009年一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为19.26%;企业所得税增速从2007年四季度的65.87%回落至2008年四季度的14.13%,其间各季虽能维持正向增长,但下滑趋势不减,最终2009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为-38.76%(见图1)。 (二)分月来看,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同比大幅回落,进入2009年以后两税均呈负增长运行 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月度增速同比均呈大幅回落态势,其中,国内增值税仅2008年7月同比增速高于上年,且除2008年1月、7月、12月三个月份外,其余各月均为负增长,2009年1月降幅最大,为-38.69%(见图2);企业所得税仅2008年8月、9月同比增速高于上年,整体来看虽然各月增速不高,但当年有10个月保持正向增长,进入2009年以后,企业所得税开始负增长运行,前3个月降幅分别为26.26%、57.14%、45.02%(见图3)。 三、从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甘肃省工业结构较为单一,有色、钢铁、煤炭、石化、电力等重点支柱行业为重要的纳税主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重点企业经营形势较为严峻,产量增长,产值下降,效益下滑。据税务部门统计,2008年度,甘肃省纳税百强企业累计缴纳税收收入190亿元,同比下降3.55%(上年为增长41.6%),占全省税收收入376亿元的50.5%(上年占比为56.7%),其中77户企业来自于第二产业,纳税合计172亿元,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90.9%。因此,以下从纳税百强企业中选取上述重点行业的个别代表企业,通过着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来进一步体现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对有色金属企业的影响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公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首位,2008年累计纳税285 252万元,同比下降26.70%。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在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下,镍价从2008年5月下旬的约21万元/吨开始震荡下滑,12月末,金川公司镍出厂价降到6年以来新低,基本恢复到2003年1月份的水平,约为8.2万元/吨。进入2009年,在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下游行业需求稍有增加,1月份镍价略现回升,但之后开始回落,至2月末又下降至8.6万元/吨。 二是市场需求疲软,产能相对过剩。供给方面,随着2006年开始的镍价大幅攀升,全球大型镍项目逐步建成投产,产能扩张较快,世界金融统计局公布,2008年全球精炼镍过剩5.41万吨。需求方面,国际国内经济起色不大,国内几大不锈钢企业减产,导致国内镍需求平淡;同时镍价两年前开始的持续攀升催生了大量替代品的出现,镍产能相对过剩。 三是削减产量。针对现状,金川公司不得不采取严格执行以销定产,适时适当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同时还进一步降低镍产量,2008年镍产量比原计划减少2万吨,新增的冶炼炉也已停止投产,另有两台高炉装置被改为铜冶炼。 (二)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省重要钢铁生产企业,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钢铁联合企业。2008年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第7位,累计纳税61 362万元,同比下降22.82%。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2008年产量首次下降,2009年开年产量仍然萎缩。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机电、汽车等用钢行业萎靡,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销售不畅。酒钢公司从2008年11月份起,实行限产策略以应对低迷的市场形势,2008年全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下降7.37%、4.97%和2.95%,而2003—2007年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4.1%、29.3%和29.5%,2008年产量出现首次下降。2009年1—2月份,企业的产量仍然较低,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同比下降8.7%、9.4%和8.3%。 二是钢材价格持续疲软。从2008年7月初开始,钢材价格开始大幅回落,继而出现暴跌,如螺纹钢价格由最高5 875元/吨,下降至3 700元/吨,跌幅达37.02%。2009年开年在刺激政策和利好信息的拉动下,2月8日螺纹钢价格涨至4 100元/吨,之后几个交易日价格持续下行,3月中旬单价跌至3 600元/吨的低位,下旬虽微幅回升了50元/吨,仍低于2008年12月时的最低水平。 三是出口形势严峻。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欧美、东南亚等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钢材产品需求量减少,酒钢公司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出口贸易严重萎缩。尽管国家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了67个税号的钢材出口关税,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主要出口地区需求总量缩小,钢材出口环境较为严峻。据了解,酒钢集团公司从2008年10月份起,与东南亚贸易进口商再未签订新的出口贸易合同。 (三)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华亭矿区是甘肃省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全国13个重点大型煤矿之一,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是华亭矿区最大的省属国有大型煤矿,2008年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第14位,累计纳税26 396万元,同比增长106.04%。由于2008年煤炭紧缺带动其价格一路攀升,金融危机对煤炭企业的负面影响从2009年开始才有所显现。 一是生产销售降低,库存积压严重。2009年1—2月原煤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238万吨和21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7万吨和61万吨,2月底库存原煤110多万吨,高出去年同期120%,积压较多。煤炭销量大幅下降,直接导致销售收入和利润减少,集团公司效益回落。2009年前两个月,华煤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同期减少3 500万元和2 600万元。 二是产品价格不断回落。2008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空前旺盛,煤炭紧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带动价格一路攀升。之后,煤炭消费行业紧缩,煤炭需求减少,该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几次下调煤炭价格,如目前混煤价格已由2008年9月的690元/吨降至420元/吨。 三是各方面需求缩减。金融危机使煤炭消费市场进入严冬,从总体形势看,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四大主要煤炭消费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大幅回落,煤炭需求减少。另外,由于实体经济下滑和市场转冷,铁路系统不断缩减运力,要开拓周边市场、追加销量比较困难。同时,本地销售情况也不乐观,需求企业之一的华明电厂资产负债率已达到115%,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华亭西华发电公司只有一台机组运行,年用煤量仅维持在80万吨左右。 四、原因分析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已显露出积极信号,但从甘肃省工业经济有关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对甘肃省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正在加深,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艰难时期,甘肃省经济运行与全国经济运行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环境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底,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仍在持续下滑。尽管国家和省内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领域出现回暖迹象,但市场总体疲软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二是甘肃特殊工业结构影响。以原材料、化工为主的单一工业结构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甘肃省经济运行主要倚重于工业经济发展。而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较小,“两高一资”产业比重占到了工业总量的80%以上,这种工业机构,势必导致甘肃省经济回升总比其他省市慢半拍。 五、对策建议 (一)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继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今年又陆续下发了钢铁、石化、有色、轻工业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开展了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实施了铝锭等重点工业品收储计划。甘肃省在支持工业发展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全省工业稳定发展的意见》,下发了《关于实行重大项目互保共建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省物价局出台了实行峰谷分时峰谷电价的有关办法。企业应认真学习,研究吃透国家和省内出台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关注政策变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努力在政策中寻求发展商机,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调整。一是要抓住国家在内需拉动、产业升级、投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的机遇,特别是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上给予优势产业支持的机遇,抓紧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二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结构,既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又为加快发展夯实后劲。 工业经济论文:关于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兴工强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但也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经济;资金短缺;创新能力 按照县委党校2010年下半年科研教学要求,笔者利用此次一个月的时间,对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走访了安乡县代表性较强的工业企业11家,基本上涵盖了安乡县现有工业企业各种类别、规模、地域。从调查情况来看,安乡县工业经济结构基本成型,产业集群雏形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发展形势是比较好的。 一、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安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不明显,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发展与省市要求和外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过去,工业一直是安乡的“短腿”。改革开放以来,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兴工强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县已基本形成了支持工业、关心工业、大力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是安乡县工业的一大特点,从2010年下半年走出低谷以来,一直处于上扬趋势,并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2010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产值40.6亿元,比2009年产值还高出3亿元。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都呈现大幅度增长。工业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园区建设形成了“一区二片”总体框架,园区规划达22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详制性详规4.6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园区企业达38家,一些大的优势企业如毅力能源、丰康生物、伟厦水泥、药圣堂等向园区集中。 第二,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省里实施环洞庭湖污染整治,安乡县对10家规模造纸企业(其中4家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实行关停整治,造纸污染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目前全县73家规模企业实现了新型工业化三高一低的目标。其次是工业税收增加,2010年1-9月实现税收0.19亿元,占2009年全年税收的82%。 第三,工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增加。目前安乡县的毅力能源、丰康生物、药圣堂、凯斯机械均已步入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32%,高新产品增加值8785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6%。 第四,技改转型力度加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来抓,不断加大技改升级力度。2011年上半年,共完成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2.74亿元,实行技改项目14个,同比增长1.07倍,完成研发经费6500万元。 二、现阶段安乡县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工业企业规模不大,项目不多。目前,全县73家规模企业规模都不大,资产总额亿元以上的仅6家,除凯斯机械、金牛化工、锦豪纺织、丰康生物科技公司、天洁纸业、药圣堂、毅力能源几家外,其他企业大都处于小打小闹中。从企业从业人数看,500人以上仅2家,大多是百人以下。大多数企业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不高,尚处于作坊式生产,如食品加工行业。工业的项目不多,储备量不大。前几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进了几个大项目。目前,已签约的项目仅3个,分别为晋煤金牛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异地搬迁节能减排项目和安乡天翔蔬菜生产项目和香港晨光集团有限公司的服装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仅1个。两个资产盘活项目经过几年的招商,进展不大。 第二,工业贡献不大,支撑作用不强。工业税收是县级财政的台柱子。衡量一个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一是看税收。2009年安乡县工业税收仅2386万元,2008年3209万元,投入和回报还很不相称。73家企业中,纳税过百万的仅5家,分别为凯斯机构、药圣堂、金牛化工、锦豪纺织和通元铸造。二是看社会效益,对社会经济拉动、就业等。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不长,行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直接影响企业做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不明显,2009年安乡县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仅为6500人,增幅不大。 第三,工业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短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省市、中央出台了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别无其他选择。向私人融资,不仅利息高、风险大、数额上难以满足需要,而且没有相当的人脉资源和抵押物,很难获得贷款。其次评估手续繁锁。国有商业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抵押、担保贷款,授信贷款很少。企业在不同的银行贷款,需要对抵押资产重复评估,评估机构通常对评估的物估值偏低,使得企业融资额度削减。企业固定资产即使已经登记,登记部门也只认定其指定的中介服务机构,评估、登记的有效期与贷款期相同,企业短期贷款到期再贷,又必须重新评估、登记,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第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增加值不高。2010年安乡县高新技术企业仅有凯斯公司一家,全年产值7404万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仅3000万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的3.2%,远未达到推进新型工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30%的要求。 三、对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强化规模发展,扩大工业总量。安乡县工业历来是短腿,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发展水平和省市要求及兄弟县市的发展速度比较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产值、工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企业的发展质量等方面,从现在开始,安乡县要进一步理清规上企业强质量,规下企业强扶持的思路,全力帮助规模企业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争取国家项目投资支持,对规下企业建立成长型企业扶持发展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所在乡镇扶持为主实行包保,工信局加强业务指导,做到发现一家,扶持一家,成熟一家,入规一家,使安乡县的规模工业总数两年内达到100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安乡县选取了丰康生物、凯斯机械、药圣堂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并将丰康生物科技作为首批上市重点扶持企业,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达4亿元,力争2012年在深圳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 第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提升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安乡县具有丰富的粮棉猪鱼油资源。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是安乡工业的出路,目前安乡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到25家,在每项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企业,如棉籽蛋白脱酚的丰康生物、草食猪肉深加工的有鲸港草食猪,其产品打入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油脂加工企业有正园油脂,粮食加工有东升米业等,后段我们将建立一个综合食品加工基地,如年加工6万吨淡水鱼深加工项目,洞庭草鹅系列产品加工项目,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等技术,全力打造安乡农产品品牌。 第三,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县委确定的每年确保3个5000万元项目投产,3个5000万元项目开工建设,3个5000万元项目签约引进的要求,一是全力抓好天洁纸业和毅力能源的两个亿元项目全面投产。二是认真抓好丰康生物公司二期扩建和凯斯公司汽车无极变速器关键零部件加工项目建设。三是抓好锦豪纺织公司精梳赛络纺技改项目、茂林纸业现有4条纸机升级改造、强农工贸技改和药圣堂中药养护技术4个技改项目。四是抓好晋煤金牛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异地搬迁节能减排等七个项目的签约和开工建设。确保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3亿元,税收达到4000万元以上。 第四,强化企业服务,提供发展保障。一是创新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月调度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同企业的联系,真正把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摸清楚、搞透彻,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整理,建立问题台账,为书记县长每季初的调度会提供材料。二是当好参谋,认真做好县级领导联系企业的重点项目的联络工作,解决好企业在用工、融资、环境、政策上的需求。 第五,强化科技带动,提高发展质量。一是认真做好产业培育,帮助企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争取国家优化产业调整的政策支持。二是认真做好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认真做好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安乡县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偏低,2011年我们将全力做好丰康生物、药圣堂、金牛化工、湘北饲料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力争安乡县的高新技术企业达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3。三是帮助企业做好创名优产品工作,走品牌发展之路,力争2011年有两个品牌进入省级名牌行列。 工业经济论文:研究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兴工强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但也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经济;资金短缺;创新能力 按照县委党校2010年下半年科研教学要求,笔者利用此次一个月的时间,对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走访了安乡县代表性较强的工业企业11家,基本上涵盖了安乡县现有工业企业各种类别、规模、地域。从调查情况来看,安乡县工业经济结构基本成型,产业集群雏形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发展形势是比较好的。 一、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安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不明显,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发展与省市要求和外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过去,工业一直是安乡的“短腿”。改革开放以来,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兴工强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县已基本形成了支持工业、关心工业、大力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是安乡县工业的一大特点,从2010年下半年走出低谷以来,一直处于上扬趋势,并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2010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产值40.6亿元,比2009年产值还高出3亿元。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都呈现大幅度增长。工业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园区建设形成了“一区二片”总体框架,园区规划达22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详制性详规4.6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园区企业达38家,一些大的优势企业如毅力能源、丰康生物、伟厦水泥、药圣堂等向园区集中。 第二,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省里实施环洞庭湖污染整治,安乡县对10家规模造纸企业(其中4家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实行关停整治,造纸污染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目前全县73家规模企业实现了新型工业化三高一低的目标。其次是工业税收增加,2010年1-9月实现税收0.19亿元,占2009年全年税收的82%。 第三,工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增加。目前安乡县的毅力能源、丰康生物、药圣堂、凯斯机械均已步入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32%,高新产品增加值8785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6%。 第四,技改转型力度加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来抓,不断加大技改升级力度。2011年上半年,共完成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2.74亿元,实行技改项目14个,同比增长1.07倍,完成研发经费6500万元。 二、现阶段安乡县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工业企业规模不大,项目不多。目前,全县73家规模企业规模都不大,资产总额亿元以上的仅6家,除凯斯机械、金牛化工、锦豪纺织、丰康生物科技公司、天洁纸业、药圣堂、毅力能源几家外,其他企业大都处于小打小闹中。从企业从业人数看,500人以上仅2家,大多是百人以下。大多数企业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不高,尚处于作坊式生产,如食品加工行业。工业的项目不多,储备量不大。前几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进了几个大项目。目前,已签约的项目仅3个,分别为晋煤金牛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异地搬迁节能减排项目和安乡天翔蔬菜生产项目和香港晨光集团有限公司的服装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仅1个。两个资产盘活项目经过几年的招商,进展不大。 第二,工业贡献不大,支撑作用不强。工业税收是县级财政的台柱子。衡量一个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一是看税收。2009年安乡县工业税收仅2386万元,2008年3209万元,投入和回报还很不相称。73家企业中,纳税过百万的仅5家,分别为凯斯机构、药圣堂、金牛化工、锦豪纺织和通元铸造。二是看社会效益,对社会经济拉动、就业等。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不长,行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直接影响企业做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不明显,2009年安乡县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仅为6500人,增幅不大。 第三,工业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短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省市、中央出台了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别无其他选择。向私人融资,不仅利息高、风险大、数额上难以满足需要,而且没有相当的人脉资源和抵押物,很难获得贷款。其次评估手续繁锁。国有商业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抵押、担保贷款,授信贷款很少。企业在不同的银行贷款,需要对抵押资产重复评估,评估机构通常对评估的物估值偏低,使得企业融资额度削减。企业固定资产即使已经登记,登记部门也只认定 其指定的中介服务机构,评估、登记的有效期与贷款期相同,企业短期贷款到期再贷,又必须重新评估、登记,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第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增加值不高。2010年安乡县高新技术企业仅有凯斯公司一家,全年产值7404万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仅3000万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的3.2%,远未达到推进新型工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30%的要求。 三、对安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强化规模发展,扩大工业总量。安乡县工业历来是短腿,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发展水平和省市要求及兄弟县市的发展速度比较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产值、工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企业的发展质量等方面,从现在开始,安乡县要进一步理清规上企业强质量,规下企业强扶持的思路,全力帮助规模企业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争取国家项目投资支持,对规下企业建立成长型企业扶持发展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所在乡镇扶持为主实行包保,工信局加强业务指导,做到发现一家,扶持一家,成熟一家,入规一家,使安乡县的规模工业总数两年内达到100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安乡县选取了丰康生物、凯斯机械、药圣堂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并将丰康生物科技作为首批上市重点扶持企业,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达4亿元,力争2012年在深圳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 第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提升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安乡县具有丰富的粮棉猪鱼油资源。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是安乡工业的出路,目前安乡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到25家,在每项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企业,如棉籽蛋白脱酚的丰康生物、草食猪肉深加工的有鲸港草食猪,其产品打入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油脂加工企业有正园油脂,粮食加工有东升米业等,后段我们将建立一个综合食品加工基地,如年加工6万吨淡水鱼深加工项目,洞庭草鹅系列产品加工项目,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等技术,全力打造安乡农产品品牌。 第三,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县委确定的每年确保3个5000万元项目投产,3个5000万元项目开工建设,3个5000万元项目签约引进的要求,一是全力抓好天洁纸业和毅力能源的两个亿元项目全面投产。二是认真抓好丰康生物公司二期扩建和凯斯公司汽车无极变速器关键零部件加工项目建设。三是抓好锦豪纺织公司精梳赛络纺技改项目、茂林纸业现有4条纸机升级改造、强农工贸技改和药圣堂中药养护技术4个技改项目。四是抓好晋煤金牛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异地搬迁节能减排等七个项目的签约和开工建设。确保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3亿元,税收达到4000万元以上。 第四,强化企业服务,提供发展保障。一是创新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月调度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同企业的联系,真正把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摸清楚、搞透彻,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整理,建立问题台账,为书记县长每季初的调度会提供材料。二是当好参谋,认真做好县级领导联系企业的重点项目的联络工作,解决好企业在用工、融资、环境、政策上的需求。 第五,强化科技带动,提高发展质量。一是认真做好产业培育,帮助企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争取国家优化产业调整的政策支持。二是认真做好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认真做好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安乡县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偏低,2011年我们将全力做好丰康生物、药圣堂、金牛化工、湘北饲料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力争安乡县的高新技术企业达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3。三是帮助企业做好创名优产品工作,走品牌发展之路,力争2011年有两个品牌进入省级名牌行列。 工业经济论文:生态经营形式谈工业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缩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面向21世纪的重大行动。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摈弃传统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效益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鲁北化工走过的历程有重要的启示。这种启示在于:建立在渤海南岸千里盐碱滩上的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外部的自然环境与西部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鲁北化工实施“环境报国,奉献人类”的绿色文明战略,用环保科技产业撑起了渤海湾畔的碧水蓝天,创建的科技创新与资源、环境、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营模式,解决了传统产业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1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的意义 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是现代企业一种崭新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环境科学基础之上一种新的企业经营观念,企业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是在追求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达到企业高效益和社会高效益的同步增长。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是指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和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条托起的绿色环保科技产业,它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和技术、产品的结构优化升级。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绿色产业链条,其主体是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工艺。它利用生产磷铵产生的磷石膏废渣(每生产1t磷铵,排放3~4t磷石膏废渣)生产硫酸和水泥,反过来,硫酸返回用于生产磷铵;在生产过程中,硫酸尾气回收液体SO2,废水封闭循环利用实现了环保治理贯穿每个环节,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清洁生产解决了磷石膏占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又开辟了硫酸、水泥所需硫铁矿、石灰石矿山的开采,节省了巨额的原料运输和能源消耗,又为现代农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磷复肥,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据测算,按鲁北模式,若在全国推广100套,每年可为国家创造70亿元的综合效益。海水“一水多用”绿色产业链条,其内涵是通过逐级蒸发、净化原理,实现理论组配,形成初级囟水养殖、中级囟水提溴、饱和囟水晒盐、盐碱电联产、苦囟提取钾和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达到海洋蓝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鲁北化工绿色科技产业建立在技术进步、创新的传统化工产业基础之上,经过科学的资源链条衔接与延伸,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整合,并为重新社会的资源观、环保观提供了有力佐证,即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的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了一个多次生成的过程,而这种对环境的保护也同时体现在资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成过程中。以此为基点,鲁北化工从国家行业和社会需要角度发展自己,从而获得了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从产业结构布局来看,我国是个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国家,但传统产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其原因在于对资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高污染和产出的相对低效;二是全面过剩。因而传统产业面临整合的巨大压力。鲁北化工的实践在体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和谐统一价值的同时,也为对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找到了有效的切入点。传统产业的企业不一定要进行产业转轨,而要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高质量、低成本、无污染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西部工业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西部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避免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的严重状况发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能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的优化组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效益,从而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多发,远离目前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推进西部工业经济发展中不能盲目仿效东部经济,不能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趋利避害,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2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对西部工业经济的借鉴性 鲁北化工地处渤海湾边的盐碱荒滩,这里淡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同时,鲁北化工又是以化工为主的企业,若不将环保工作摆在首位,无疑对当地环境将是雪上加霜。从22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鲁北化工把“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放在决策的首位,并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贯穿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使之成为自觉行动,它创建的绿色环保科技产业,对国家化学工业贡献巨大,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工业”到“朝阳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这不但没有造成当地环境的恶化,而且奇迹般地为盐碱荒滩穿上了“绿装”。鲁北化工目前投资1亿元建设小开河水利工程,开发淡水资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对解决当地工农业用水,进一步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意义深远。从1995年起,特别是近期,鲁北化工与中西部的宁夏、新疆、甘肃、陕西、贵州、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区就经济合作问题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经过双方考察、论证,认为鲁北化工与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互补性。特别是在利用鲁北环保产业技术对西部传统产业进行优化整合、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潜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宁夏固原、陕西西乡、贵州开阳等地区多家企业与鲁北化工签定了合作建厂的协议,鲁北化工输出技术、资金、管理,以促动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科技、经济、环境的共同进步。 3重视综合利用资源在西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西部地区许多企业技术水平和高科技含量仍然相当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仍处在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态之中,如果容许这样的工业格局长期存在下去,不仅大大降低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会由于背离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目标。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在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或利用资源达到最大化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就磷铵、硫酸行业而言。中国是一个磷复肥需求大国,也是硫酸缺乏大国,一方面生产1t磷肥要产生3~4t磷石膏废渣,另一方面中国要每年进口硫资源,鲁北化工环保科技产业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一的线性工业生产模式,建立起“资源→产品→废物→资源→产品”多维的、非线性的可持续循环利用生产模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或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有机统一。#p#分页标题#e#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是21世纪我国资源的接替地,对于实现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优势。但是,居高不下的产业能耗及工业发展一系列的大规模开采,最终会使资源的数量日益减少,发展也会难以为继,鉴于资源利用现状,西部工业企业有责任减少资源的开采,也有责任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资源的再生与综合利用,推动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西部地区整个社会经济及全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实现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还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各行业的协调统一及其它经济行为的带动、支持。对于如何发挥西部工业经济和自身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如何开放西部工业经济以及西部工业经济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问题还有待于更多的人去探索研究。 工业经济论文:市规模发展工业经济探析 近年来,市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户(以下简称规模以下工业)生产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已占据一定地位。从企业个数看,截止底,在全市841个工业单位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3户,占全市全部工业数的3.9%。众多的工业经营单位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下工业中,其产值占到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3%, 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同时,由于规模以下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业户,使得它对于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就业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目前市规模以下工业在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 1、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类型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格局,个体与企业平分秋色。据统计,截止底,在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中,个体、私营单位数占72.2%,现价产值占50%,从业人员占76.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只占27.8%,从业人员占23.1%,产值占50%。 2、行业分布广泛,以传统产业为主。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基本属于以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制造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和“传统型”行业,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压延业等几大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排在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单位数占20.26%,产值占到12.52%;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单位数占14.22%,产值占到7.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单位数占10%,产值占到14.42%。 3、企业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偏低。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下工业户均从业人员不足10人,户均现价产值578.1千元。其中,企业户均从业人员不足25人,户均产值1611.5千元;个体户均从业人员不足5人,户均产值153.7千元。而内地发达地区的规模以下工业户均从业人员达15人(网上资料)。可以看出,全市规模以下工业规模偏小,经营规模主要集中于较低层次。 二、规模以下工业伴随着市场经济推进而得到发展壮大,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1、规模以下工业是全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企业(单位)个数,还是经济总量来看,规模以下工业在全市全部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都是有益的补充。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841个,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的96.1%;全市工业完成现价产值6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下工业完成9.7亿元,所占比重达13.2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2%;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4.02%;上缴税金1780万元,占全市工业税金的8.9%。并且由于规模以下工业多数是民营企业或个体工业户,其主要靠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规模以下工业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规模以下工业不仅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创造了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全市城镇和农村的就业压力。规模以下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业户,因其投资小、成本低、经营灵活、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高等特点,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强于规模以上企业。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市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数占农村从业人数的18.82%。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从业人员达5194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数的11.2%。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和吸纳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规模以下工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市近年来以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全市农村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农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了全市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工业总收入达57312万元,同比增长18.13%。人均产值11.03万元,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增收536元,比农村全部从业人员工资多增24元。数据表明,作为农村二产主力军的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存在的问题 规模以下工业与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有密切关系。从总体情况看,规模以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从全市的情况看,全市城镇工业单位基础好、交通便利、市场意识强,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情况比较好,乡村工业单位不仅很少,而且原有的企业发展步履艰难,呈逆向发展的局面。如城镇人口人均规模以下工业现价产值达7600元左右,相当农村人均水平的3倍。发展不平衡问题有进一步加剧之势。 2、融资渠道不畅,资金难以为继。多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得到了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照顾和扶持,经济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缺少资金依然困扰着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据对规模以下工业样本单位走访调查显示,大多数规模以下工 业资金紧张情况有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商业银行改革以后,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对项目和企业的贷款审批更加严格,一般个体工业户很难贷上款。二是没有相应的担保机构。规模以下工业资产规模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个体)没法做出相应的抵押,因此不能满足银行要求的担保条件,致使贷款担保非常困难。三是规模以下工业引进资金的方式非常有限,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民间借贷等形式,单靠这些筹集资金的形式,很难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3、持续发展能力有限。从近几年对规模以下工业调查中可看到,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仍处于低水平,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知名度不高,质量偏低。如此种种,必然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少,质量差,竞争能力不强。目前全市规模以下工业还没有摆脱以初级产品、半成品为主的格局。 4、大多数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缺乏科学规范管理。规模以下工业多为农民自发创办,这些经营者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其在对市场的预测上存在盲目性,在重大决策上存在失误,在内部经营上坚持家族式管理,在发展思路上没有远见。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频率也随之提高,而不少规模以下工业厂房设备简陋,职工素质较低,科技人员缺乏,缺乏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 5、市场信息不灵,影响了规模以下工业的生存与发展。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能力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规模以下工业在获取市场信息方面远不如大中型企业,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了其的生存与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决策、引导和服务的职能。当务之急,是要增强规模以下工业的活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继续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要坚决清理一切不合理的乱收费项目,减轻负担,帮助解决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鼓励和引导规模以下工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2、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和信用担保体系。金融部门要积极扶持那些市场销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国有银行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制定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商业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营体系,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的进入,扩大信用担保资金的规模。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规模以下工业需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引导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连片发展,使其向产业化、集约型转变。重点突出各地的区域特色产业,以高度的产业化建设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保持生态环境,促进规模以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渠道,要免费向企业(个体)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企业(个体)的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如提供专利技术、技术咨询,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攻关,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等。 工业经济论文: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发展观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对工业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工业经济的新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学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次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上事实说明,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观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去的50年,我们国家经历过城市乡村壁垒、独立封闭发展时期,经历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社会失衡时期,经历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肆意掘取大自然时期。这些时期所体现的传统的发展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以牺牲人民的短期利益或自身发展为代价。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发展内涵、发展途径的全面认识,体现了对发展过程、发展节奏、发展步伐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我的理解,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业经济,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把握好四个关系: (1)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更多地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追求的是发展的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讲发展速度。应该说,这些年的发展确实为我们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还是远远不够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发展质量对发展速度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决定着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追求发展质量,在很大的意义上也是旨在为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对落后地区来说,发展速度更具有决定性意义。速度就是旗帜,速度就是方向。 (2)注重节约与合理开发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煤、电、油、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在,发达地区包括东北三省总体上已出现缺煤、缺电、缺水、缺原材料的状况。比较明显的事实是,内地和沿海一些高载能项目正在向沿边欠发达地区和能源密集区转移。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宏观调控,对过度投资的行业进行限制性调整。应该说,这对全国来讲是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机遇。可以预期,这种趋势必将为我市煤、电、油、水、有色金属、林木等资源的开发和产业振兴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果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一味地强调控制,强调节约,我们就要错失发展良机。我们应该全力争取在国家更多的限制政策出台之前,在发展能源工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当然,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绝不能不讲资源成本,而要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 (3)均衡发展与梯次发展的关系。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如果其中有的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因此,要考虑发展的均衡和协调。但是,由于发展起点的不平衡,比如区域资源条件的优劣、主体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发展机遇的偶然性,都会产生结果上的不平衡,出现有的地区发展快一点,有的地区发展慢一点;有的地区这个产业强,那个产业弱。绝对均衡发展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立足区域、产业、园区及企业发展具备的条件和已形成的现实基础,抓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一批成长性、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一批有带动性、竞争力强的企业,形成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先发展的梯次格局。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区域间、产业间、企业间的联动效应。 (4)快速发展与平稳发展的关系。平稳发展不是放慢发展速度,更不是不去发展。发展能快就不要慢,这是总结我国几十年经验提出的一个正确命题。但是,欲速则不达,要想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把握好发展节奏、发展步伐是不行的。尤其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已经积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通盘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任何方面单兵突进的发展都不可能。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工业经济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发展实践。必须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的工业经济,应突出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住综合机遇期,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工业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能快就不要慢的思想,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我市的工业一直是产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特别是前些年,政府工作的主导思想中存在着重视贸易、旅游,忽视甚至放弃工业的倾向,对工业的投入非常小;加上工业企业受边境贸易超值利润的趋动,从事工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低落,大量资金流向贸易领域,致使工业经济元气大伤。据统计,工业经济自1992年起至2002年近十年时间基本呈现负增长和缓慢增长态势。2003年增长速度加快,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2.4%。即便如此,其产值按可比口径计算也只是与1993年的产值大体相当。工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4%,比呼伦贝尔市的19%还低。也就是说工业经济刚刚完成恢复期,步入增长期。这十年工业的徘徊不前,也是造成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较大工业项目开始落地投产。但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没有大项目支撑拉动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还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诸多困难和矛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充分发挥口岸优势、资源优势和目前难得的能源市场优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使我市的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迈上一个大台阶。 (二)坚持项目牵动战略,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构建工业产业体系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培育差异性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根据我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状况,我们应以项目牵动和投资拉动为主导方式,着力建立能源转换工业、进出口产品加工业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三大工业体系,努力把我市建成煤电高载能、煤化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木材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相互配套、有机组合开发的特色工业发展地区。 能源转换工业应重点发展煤电—高载能组合工业和煤化工工业。我市煤炭资源丰富,但销售运距长,加大了煤的销售成本。以扎煤公司为例,按现有销售渠道,运煤成本比大雁高18元/吨,对外直接销售原煤毫无优势可言,必须寻求就地转化之路。我们要加快深能源2×200mw自备电站项目的建设、投产速度,全力争取4×600mw电站项目;密切关注呼伦贝尔市准备启动的两个电力外输通道和一个改造项目的建设,争取上网电量额度。全国现有1.6亿mw的电力项目在争取,谁的基础工作做得好,谁就能搭上这一班电力发展的快车。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高载能企业入驻。煤化工工业方面。目前全呼伦贝尔市煤碳企业搞煤化工的势头比较强劲,有些已经初见成效。扎煤公司在这方面起步很早,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但项目运作效果不理想。政府要帮助它跑项目,但更主要的是企业本身要有紧迫感和主动性。由于煤化工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跑这种项目应该选准企业,主动出击。进口产品加工工业重点是发展木材、化工、金属冶炼等加工业。目前,木材加工企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我们要引导和扶持木材加工企业把目光转向终端消费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注意解决木材加工企业小散乱的问题。我市木材加工企业已达100多家,除了几个大项目外,普遍规模偏小。这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安全隐患;化工产品加工业要重点发展pvc深加工,生产诸如防雨布、pvc异型材等适销产品。出口产品加工工业重点是大力发展食品、鞋帽、微电子加工、玩具生产等行业。当前,发展进出口产品加工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对市场和资源情况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我们不知道加工生产什么,产品市场有多大,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有什么政策措施可以推动进出口产品落地加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产品放在全国和俄罗斯的大市场中定位,寻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发展工业中的结合点,加大对俄罗斯及周边资源和市场的调研力度。这是满洲里发展工业的关键和优势所在。我们今年准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俄罗斯化工产品、纸浆、木材、废旧金属等大宗进口资源的状况进行专项调查,形成专题材料。同时,也要在组装电子产品、轻工纺织、玩具产品方面形成可行性研究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体系。目前虽然规模不大,但潜力不小。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我们感到有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储备项目少。储备项目库中应该是大中小项目都有。而目前我市工业储备项目库中只有十来个项目,很多有投资意向的业主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我市目前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33亿,有许多人有钱没处投,于是出现了钱多的买门市租,钱少的买住房租的现象。我们必须在项目库建设上下些功夫。 (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如果说过去五年我们的整个工作是搭平台,客观地讲,过去五年我们的对外交流也是搭平台,还没有进入到做实业的阶段。以往我们在对外交流中谈文化政治多,谈投资合作少,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多,为双方投资提供政策保证少。俄罗斯是重工业大国、能源大国和科技大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对外交流建立在实业基础上,加快我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把对蒙古、俄罗斯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作为我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应该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建议我市每次与俄罗斯会谈时,不仅要有贸易问题、通关问题,也应该有资源合作开发问题和双方投资实业问题。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做的比较超前。为了切实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坚持以贸带工、以工促贸,贸工结合,提高产业关联度。要根据我市口岸进出口货物较为单一,具有一定规模且较为稳定的实际,培育大宗进出口产品集散市场。如木材、钢材、化工产品的集散市场。这些市场的形成,有助于调节供求、减少风险、增加并稳定市场容量,带动相关仓储、运输及加工项目发展。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园区具有生产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优势。我们应该加大对工业园区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下大力气搞好全市三个已基本成型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并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对园区的招商入驻企业,要推行投资服务责任制,建立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努力将工业园区营造成“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发挥工业园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社会资源向园区聚集。三个园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园区行业规划和已入区企业的行业配套工作。要努力提高入园企业产出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使园区成为全市的工业经济中心。 (五)扶持现有工业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一是积极扶持和引导现有工业企业挖潜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努力改变我市工业企业装备落后、技术工艺水平低的局面。二是做好已转制企业的“二次改革”工作,推进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同时,重点解决好企业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三是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和扶持办法。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建议市里每年财政预算都安排工业技改项目货款贴息和重点工业项目前期费。实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和导向作用,支持和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过去我市的工业技术改造资金,大多数作为项目投资或弥补项目资金的不足,对技改项目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如果对技改项目实行贴息,按现有银行贷款年利率6.37%计算,财政每投入1万元技改货款贴息资金,可以带动社会技改投资30万元以上。我们也要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工业经济论文: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指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石台县作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的贫困县,增加财政收入的源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走发展工业经济这一必由之路。前不久,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作为脱贫脱困、实现突破和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的战略措施来抓。因此,如何搞活山区县域经济,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和付诸实践的重大课题。作为供电部门,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通过实施城乡电网改造,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 “十五”以前我县电力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电力建设滞后问题,“十五”以来,县供电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抓住国家实施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有利契机,从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入手,着力提高供电保障能力,突出抓了电力增容和电网改造,突现了电力建设的超前发展。 城乡电网改造成绩突显。从1999年第一期农网改造开始到2003年,我县电力建设投资总计达5029.6万元。先后完成了农网一、二期工程,农村电网结构更加坚实,供电能力显著增强。10kv线路由原来的9条368公里增加到14条481公里;35kv以上线路由2条105.5公里调整到3条80.8公里;110kv变电所由原来的1座增加到现在的2座;35kv变电所由原来的1座增加到现在的2座。电力设备,供电容量由5000kva增加到10500kva,增长了一倍多,是2004年全县用电高峰期最高负荷的1.3倍,是目前状况下全县工农业用电量最高负荷的3.5倍。从2004年开始的投资总额为630万元县城网改造工程也全面启动,截止2004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11.8万元,占县城网工程总投资的65.2%。县城网建改10kv线路4.87公里,建改配电台区33个,改造户数760户。目前全县乡、村通电率均达100%。 供电量增长势头良好。尽管全国整体供电形势非常紧张,但由于我们千方百计多方面争取供电指标,全县供电量仍然保持了年均7.51%的增长速度,一期农网改造前的1998年,全县完成供电量仅为2000万千瓦时,2004年增至3148万千瓦时,比改造前增长了57.9%。通过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我县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飞速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完善,供电能力显著增强,电能质量明显好转,基本满足了石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二、继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当好先行官。 通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虽然我县网架得到巩固,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提高,但是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35kv利源变电所单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差,只要有一处故障,便造成全所停电。二是35kv变电所布点少,10kv网架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区域35kv变电所没有延伸到负荷中心,造成10kv线路送电距离长,电网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很差,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变电所主变容量小,负荷增长空间有限。由于经济快迅发展,社会对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负荷不断增加,特别是夏季高峰,主变容量显小,为负荷增长留下空间小。四是县城配电网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几年,随着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对电力的需求、电能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县目前城区配电网结构和布局相对城市发展步伐而言进展缓慢,特别是在夏、冬季用电高峰,线路、变压器过载等故障频发。五是我县电力通信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电网的发展。县调与各变电站通信仍然单一的市话进行联系,无法对电网进行适时监控和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可靠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以满足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合理的思路,提前做好我县电网“十一五”规划。一是立足于我县电网现状,以“十五”电网规划为基础,结合农村电网发展的新特点,注重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好石台县35kv网架。二是电网规划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满足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加快工业园区电力线路架设,保证工业园区尽快投入建设,同时做好掘珠和茶厂工业园区电网规划改造,以满足用电高峰季节对电力的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调整城关配电台区变压器的分布,更换部分容量小的配变和截面小低压干线,逐步解决部分台区供电瓶颈问题,提高城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五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加快电力通信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充分发挥变电所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做好服务。 电力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电力供应关系各行各业,电力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电力企业能否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否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优质规范的供电服务,能否为石台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将直接关系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这一目标的具体实现。近几年,为配合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我公司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理清思路,明确责任,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石台供电公司在招商引资中的工作职责》,为外商投资建厂、早日投产营造了良好、宽松的供电环境,受到外地客户和其他客户的欢迎。但是,随着我县工业发展的提速和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就显得异常重要。为此,要在一切为客户着想,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工夫,按照国网公司“三个十条”的要求,将优质服务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一是简化程序,方便客户。对前来投资建厂办理用电业务的客户,按照“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指导方针,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切实履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健全对客户需求和故障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营业厅和客户服务中心供电服务实行无周休日制度,确保“95598”供电服务热线畅通,为客户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三是认真落实“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设施计划检修停电,提前在石台电视台向社会公布,故障检修停电前及时通知用电客户;四是严格执行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从严治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设置客户投诉电话和意见箱,认真对待客户的合理投诉,了解客户的内在需求,通过加大内外监督,促进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有超前发展的电力设施做保障,实现石台县工业经济跨跃式发展就有了强大的动力,只要县供电公司大力宏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从自身工作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实现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突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及影响因素 摘要:因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形势,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下工业中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分析了制约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研究了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关键词: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因素 1制约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只有改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达到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实地考察所发现的问题,谈谈目前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各大企业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必须要与时俱进,做到适应时展的潮流,立足于科技工作的本身,打破传统去寻找更多的创新所在。目前企业的管理机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对科技的促进还有欠缺。目前的管理只关注项目,对于团队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是缺乏的;另外,企业中的科技经费的使用不合理,管理也不到位,造成经费的大量消耗。新时代的到来,要求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摆脱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束缚,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思想是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思想高度上去了,后续的执行力才能得到保证。在国企中,一些工作人员认为工业工作就是要“四平八稳”、不出问题。在我国的多数工业企业中,网络平台的创新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部分企业没有自己较为专业的网站平台,大多数的人员只是停留在学习网等网站,这对工作效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网站的建设水平不高,有的网站页面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也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别人的眼球。由于网站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有所欠缺,网站的维护工作也做得不好,导致网站会临时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导致网站无法有效访问等。 2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根据笔者近年亲自走访多地得出的数据结论,结合多年从业的经验,笔者认为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有: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各企业、部门在工业生产中要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这要求各企业、部门的领导干部要遵循信息网络的规律,改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树立与培养新媒体理念,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各企业、部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包括微信、微博、BBS论坛等[1]。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各企业、部门的公共舆论变得复杂多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宏观的价值引导。所以各个各企业、部门应该进一步向各企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明确地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以及它的核心地位。各企业、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渗透到各企业、部门,强化对各企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丰富的各企业、部门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环境,扩大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宣传力度等[2]。一是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政策方面需要尽可能的保持稳定;二是建立、创新简约化的探究流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核环节以及材料的提交环节;三是要进行细致的思索,尽量减少技术人员的行政办公时间,尽量减少等待时间,从而使科技人员高效的完成工作;四是要针对科技管理人员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在科技人员中形成较好的工作创新机制,督促大家主动积极地了解项目与技术[3]。工业财务助理主要在项目管理中提供专业化服务,是一个以经费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全职财务辅助性的岗位。工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工业项目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财务业务知识的培训。为保证工业经济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不仅要依靠相关单位进行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监督,还要在进行工作之前对工程的运行模式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相应了解制定合理的监理方案,并将方案与相关法律进行有效结合,侧面提升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合理性[4]。基于加速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观点,企业可以通过围绕科技项目研究内容的完成情况,制定出信誉评价等级,并将得出的信誉评价等级建立数据库。对于信誉等级高的科技团队在申请其他科技项目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信誉等级低的科技团队,拉入失信名单,以示惩戒。首先,各大企业可以将科技的成果作为两方面的合作,同时,可以与其他合作方进行更加深入的转化,最后,企业可以以研究的科技成果作为本时段投资、协商的方式,来进行转化。人力成本是我国工业预算成本的重要方面之一。要了节约成本,就要根据精细化的思想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精细化地划分,根据科学、高效性质的模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避免工作人员无事可做、浪费资金的问题。工业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发票及现金流管理,重视财务的反调节,科学合理地进行税务筹划,建立税会差异备查制度,掌握纳税时点,加强现金流管理。另外,还可以通过保证企业的营改增独立性,使企业相关部门的相关职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完全的启动,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这对于企业是一个双赢的方式。 3结语 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下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为了使我国工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地开展改革工作,还要培养好相关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作者:王小燕 单位:山西省方山县统计局 工业经济论文: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关系 一、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 (一)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不均衡的原因。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一直是我国能源利用的软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低,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一)我国地大物博,资源、能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存储量丰富致使我国工业发展首先以消耗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二)我国虽然是经济发展大国,但是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对新型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不高或者意识不健全,没能充分意识到新型能源的重要性。(三)我国对核电的开发相对落后,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核电的开发和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明显滞后,而核能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消费意义。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逐渐强调协调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以出口工业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以进口替代政策,实施优先发展经济工业的策略。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稳步上升,发展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另外国家加强了基础工业的投资力度,引进外资和控制物品价格来促进工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二、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以上内容和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能源消费形式、耗源类型和能耗比重都与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工业要求运用科技提高工业经济产能,建立自动化的高效生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避免工业生产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直在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目的是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的二次飞跃。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如下, (一)工业能源的消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工业能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电能、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能源科技是现代工业经济增长的创新力量,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摆脱过分依赖能源消耗换取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能源的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迅速发展,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工业经济增长增加能源消耗需求;传统意义上,工业经济的增长一定会刺激对工业能源的消耗,例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从而对煤炭和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工业科技和工业技术创新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优势,能够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由单一能源消耗到多次能源消费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工业能源消费的持续稳步发展。 三、总结 工业能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不仅为工业生产提高能源动力、能源产品和能源科技,而且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保障和改革创新,避免工业经济增长对工业能源形成过分依赖。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工业能源利用创新来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工业的电气化、机械化和能源的均衡利用是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关键。 作者:金维祥 单位:包钢(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 工业经济论文: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及科技创新 一、原因分析 1.1市场问题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企业家的问卷调研,49.7%样本企业反映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首要问题,22%样本企业反映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以内外销为主的企业,占七成以上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1.1国际市场需求下滑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12年上半年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472.1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2.31%百分点。其中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7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8.26个百分点。据日本海关数据,2012年上半年日本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15525.36亿日元,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78%。其中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1206.85亿日元,同比下降0.4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49个百分点。我国纺织品服装占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72.18%,较上年同期下降1.93个百分点。据欧盟海关数据,2012年上半年欧盟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429.84亿欧元,同比下降6.8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4.76个百分点。其中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159.9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7.7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23个百分点。我国纺织品服装占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35.36%,较上年同期下降0.35%。 1.1.2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缓,产品价格提升乏力 2012年1月~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2.46%,较上年同期下降20.34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0%,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7月份专业市场内服装产品平均单价同比下降6.71%。我国纺织企业出厂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明显。据调研数据分析,43%样本企业的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均较上期有所下降。从分行业来看,83.7%的化纤企业、52.8%的棉纺企业、52.9%的长丝企业、56.5%的麻纺企业、46.7%的针织企业等产品平均售价均较上期有所下降。 1.2原料问题 1.2.1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 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从数据来看,328棉花价格与国际1%关税后的棉价差已经达5000多元/吨,再度冲破了5000元/吨的高价差线。持续大幅度的国内外棉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棉纺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1月~6月美国从我国进口棉制纺织品服装同比下降了5.50%,而从印度、越南、孟加拉进口棉制纺织品服装同比分别仅下降了4.36%、3.46%和2.05%。其中美国从我国进口的棉制织物同比下降了1.39%,而从印度、越南进口的棉制织物却大幅提升了20.50%和23.44%。 1.2.2化纤产品价格走低 2011年以来,我国涤纶短纤、粘胶纤维等产品的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价格处于振荡下行态势,产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虽然目前有的行业采取了限产方式,使得价格得以稳定,但总体来看,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等产品的价格仍较上年有大幅走低之势。据有关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7月我国粘胶短纤价格平均为14870元/吨,同比下降17.08%;同期涤纶短纤价格平均为10300元/吨,同比下降18.53%。2012年以来,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呈现价格振荡走低的态势。一方面与市场需求疲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上年同期的价格基数密切有关。2010年年底棉花价格暴涨带来了相关产品的价格暴涨,也带动化纤类产品价格高企。2011年下半年以来,化纤类产品价格随棉花价格回调,也一路走低。也正是由于其价格的大幅下降,造成了化纤行业利润降低较快。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企业家调研问卷数据结果,74.4%的化纤企业表示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居于各分行业之首。 二、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再思考 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正确的。纺织工业提出要提高科技贡献率,在《2020年纺织强国纲要》中将纺织科技强国列为重要内容,对未来纺织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纺织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人民对健康、安全、环保、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更加关心,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只有加大开发,加大投入研发力度,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的需要。在未来纺织产品的开发创新上,笔者结合新形势补充以下几点:其一要以最终产品为龙头,进行上下游合作开发,这样才能使开发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其二除特殊用途的纺织产品外,纺织品要向功能化方向发展,从原料和整理几个方面共同考虑,具有不同功能的纺织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其三大众产品不是低档次、低质量的代名词。所以纺织产品开发的方向,不应一味追求高档次、高价位,而是用新功能、科技手段使新产品成本降低,成为大众产品;其四较少的纤维用量、较多的功能体现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克服原料资源制约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纪朝 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营销管理论文:服务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机制系统 一.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制现状 中国联通主要采用的分销商的模式,这样营销模式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渠道的可靠性,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然而,在3G网络的推广过程中,中国联通也正是依靠这种营销模式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中的佼佼者。其次,从目前我国主要运营商的市场营销手段来看,主要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广告模式,并且在营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因此,建立以“服务”为纲的营销模式,能够更好的服务客户的同时,增强客户对于运营商的忠诚度,真正的让用户感受到自己购买的是“服务”,将用户的切身需求牢记心中。 二.构建“服务”为纲的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制 构建以“服务”为纲的市场营销管理体制,首先要正确的理解“服务”的内涵,并且结合具体的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管理体制。 (1)以“服务”为纲要 这里的“服务”并不是简单的客户应用服务,而是要建立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通信市场营销理念,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满足目前客户对于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也只有通过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理念,才能够更好的把握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把握住通信市场发展的脉搏,对于通信产品的推广才能够更加有效,市场营销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从通信产品的质量出发,不断的通过最新技术的应用,改善通信产品的性能,提高其网络传输能力,增加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和支持数据流量的能力,真正的满足用户对于现代化通信的实际需求,改善用户对于通信产品的体验效果,为用户树立起现代化通信的概念,彻底改变目前网络覆盖和数据速率的问题。 其次,在通信市场营销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信增值业务的推广和市场营销。由于目前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以“沟通”为目的的通信,而是面向多媒体化发展,并且不同的用户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服务”理念在增值业务的市场营销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发现用户的需求所在,并且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应用业务供客户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增强市场占有率,同时能够真正的让用户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服务”意识,增强用户对于通信运营商的忠诚度。 (2)完善目前的市场营销网络 通信运营商现行的运行体系是最为重要的市场营销模式,因此,要在坚持目前的市场营销模式的同时,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不断的注入“服务”的元素。首先,运营商要对目前的市场营销网络进行合理的划分,保持网点分布的合理化,并且对其中存在的过密或者过疏现象进行协调,保证网点的全覆盖及合理覆盖。而且在对网点的整合和优化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对于业务实力较强的区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适当增加其网点分布,以更好的实现对于优势地区的重点发展。其次,在运营商的市场营销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品牌信誉的宣传,要在宣传中体现出“服务”的理念,可以选择传统的广告形式,或者其他的例如赞助合作等方式,不断改善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服务”形象,提高产品在用户中的影响力。 (3)注重大客户渠道开发 在日趋激烈的通信行业,决定营销成败的是大客户的质量。在通常情况下,运营商对于大客户采取的是企业直销的方式,面向的是通信消费能力较大的客户群体,因此,对于大客户环节的市场营销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首先,在大客户营销的人才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大客户的实际需求,不仅仅要了解基本的通信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好的谈判和沟通能力,要充分掌握客户的公司实际情况,并且为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的组网模式,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个性化“服务”;。 三.结束语 其次,在大客户的营销过程中,对于大客户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对大客户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且能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得出一定的规律,以更好的增强对于大客户渠道的开发能力。对于增强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销管理论文: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 特约通讯员:王勇 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使得企业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在以往经验上积累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技术都将受到巨大挑战。无论是市场的领导者还是新加入者,在全新的网络市场上都处于同一起点,每个竞争者都有同等的机会,因此,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无论过去默默无闻,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在营销理念、营销方式、营销策略、营销手段上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一、营销理念创新:不断追求顾客价值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营销理念注定只能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核心需求,往往是不相同的,因而,营销理念的内涵也应随之变化。目前,国内消费者已经完成了由“产品购买者”向“需求满足者”的历史转变,到信息时代,消费者又由“需求满足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变,构筑信息时代的营销理念,自然应该以这一转变为基本的出发点。 传统营销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的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去,它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消费者之上。传统经济体系中的消费者,只能以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方式,来实现需求的满足,尽管这一产品是经过厂家市场调查后开发的,但并不是对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设计,因而消费者的这种满足,只是一种约束条件下的满足。 在信息时代,消费者掌握选择的主动权。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以低廉的费用,与网络空间中的任何一个企业进行双向、全面的信息沟通。这是传统经济体系所无法涉及的。消费者不是在企业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中作出取舍,恰洽相反,企业应该生产经营什么产品,是以消费者的选择为取舍。消费者有足够的便利条件,将他们对人生、世界的认知,情绪与情感的体验,以及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融入对产品、购买行为以及消费方式的选择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消费者不是在购买产品,甚至也不只是纯粹的谋求需求的满足。在一个允许充分展现自我的时代,消费者已经把购买视为体现自己的价值准则、实现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因而面对信息时代的“价值追求者”,笼统意义上的满足需求,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立足于顾客价值这一中心,帮助他们实现其价值追求,企业才能有效地迎合顾客千差万别的需求,最终求得企业自身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即时互动的特点使顾客参与到营销管理的全过程成为可能,这就迫使企业必须真正贯彻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现代营销思想,将顾客整合到营销过程中来。为此,企业就必须将顾客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放到同等的位置,以追求顾客价值实现为出发点,形成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的整合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通过企业和顾客的不断交流,清楚地了解每个顾客的个性化4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费用,顾客购买的方便性,顾客与企业的沟通勘)需求后,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相应的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决策。 二、营销方式创新:关系营销的倔起 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种被称为关系营销的概念正逐渐称为营销新热点。根据瑞典营销学者的观点,所谓关系营销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维护和巩固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成熟交换及履行承诺为主要方式,使企业的营销目标在与各方的协调关系中得到实现。关系营销理论是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之上,系统论的观点是: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对于每个系统来说,它必定从属于一个更高级的系统,即与一定的环境发生联系。一方面,系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适应环境;另一方面,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映性,能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仅就单个企业而言,中间商、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政府及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企业不但要适应外部环境,而且还应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根据这一理论,关系营销将营销视为一种关系、网络相互动行为,并由此导出结论:驱动市场的不仅是竞争,更是合作。 合作意味着所有团体都要积极地承担责任并使关系和网络发挥功能。在此理念下,营销市场上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营销和销售部的努力,而更需要整个组织的紧密结合,以及与外部相关机构所建立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关系营销中,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乃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通过无往不至的网络和企业紧密相联,这种格局模糊了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使企业能更好地溶入自己为之服务的社会中。 在前信息时代,人们给予竞争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合作。因为就一个企业而言,可供运用的资源有限,活动的市场空间有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只能进行有限的信息沟通,能够为各企业分享的利益也是有限的。前信息时代缺乏充分分享资源、信息和利益的机制。撇开超经济力量的影响,企业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竞争因素,以谋取相对有利的市场地位。攻击性广告、竞争性定位、对消费者的信息封锁,诸如此类的竞争行为,都源于此。 而在信息时代,网络的无限空间充分突出了合作的重大意义。网络使得任何企业可以在全球开展业务活动,但任何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这一交易功能的。如果没有高效的物流通道,不充分借助企业外部的力量和资源,企业不可能将产品直接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消费者手中,交易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信息时代,一个企业通常只执行具优势的职能,非优势的职能则交由其它企业负责。既然企业只执行优势的职能,非优势的职能由别的企业负责,那么企业就必须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拥有为自己所需要的全部职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对各项职能的有效整合。 信息时代的关系营销还体现在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以及与外部各有关机构的合作上。传统的企业营销各环节原先由不同部门和人员负责,这种分工固然能减少重复劳动带来的资源浪费,但同时增加了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协调成本。对大型企业而言,这种成本是十分高昂的。然而,网络使分工和合作得以有效结合,可以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生产——价格变动——销售——服务融为一体,营销各职能、营销和其它部门之间能保持持久的合作,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营销的功能。 三、营销策略创新:4P新整合 1.产品策略: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满足 传统营销中,企业在通过市场调查后,便根据统计结果中出现频数最高的需求特征来设计、生产产品,最终将产品通过广泛的销售渠道推向各个细分市场。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企业无法了解也无法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消费者的需求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没有形成或意识到自身的个性需求。然而在信息时代,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与传统的处于被动商品接受者地位的消费者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要求自己在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要求供应商提供给他们个性化的商品,要求企业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来设计、生产产品。由于网络使得消费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而且可以发出信息,形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充分的双向信息交流,从而使生产者可以为消费者“度身定做”。 2.价格 策略:消费者接受为底线 在前信息时代,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广泛存在于传统商品市场中,人们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及人们对信息了解十分有限,一般仅从有限的媒体中获得商品信息或自己进行实地搜寻。如果搜寻是没有成本的,消费者会不断地搜寻直到他们发现最便宜的价格为止,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信息沟通有障碍时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消费者的搜寻是有成本的,其搜寻行为也是有限制的,这就使得同一商品的不同价格策略得以存在。在信息时代,由于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时效性、地域范围和容量上的局限,基本解决了传统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间存在的非对称信息问题,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漫游、搜寻,直到最佳价格显示出来,并据此作出理智的购买决策。因此,多样化的价格策略在网络上难以实施,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大大增强。因此,要求企业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3.渠道策略:方便顾客的购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外出购物的时间越来越少,迫切要求快捷方便的购物方式和服务。在这样一个交互性的信息时代,企业怎样才能抓住和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很简单的一个方法是为他们提供方便使他们保持忠实,而最方便的购物莫过于网上购物了。无庸置疑,网络交易的产生对于企业现有渠道结构将是一大挑战。互联网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将商品直接展示在顾客面前,回答顾客疑问,并接受顾客订单。这种直接互动与超越时空的网络购物,无疑是营销渠道上的革命。每个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它形成能够重复购买的忠实顾客群体的能力,顾客往往是因为他们感兴趣而回头,而不愿去尝试培养另外一个供应商。 4.促销策略:强调双方的沟通 传统大众传媒的促销方式如人员推销、广告等,其信息流动是单向的,且流动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有关物理媒介的空间移动速度,在信息发送与反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时滞”。网络的实时性则为企业与顾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沟通方式,几乎所有传统的促销方式都能在网上找到实现的方式。在网络上提供与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服务消费者,不但可增加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可提升企业形象。网络促销除了将企业产品的性能、特点、品质以及顾客服务内容充分加以显示外,更重要的是能以人性化与顾客导向的方式,针对个别需求作出一对一的促销服务。所有这些活动和目的在于加强企业与消费者的深入沟通。 四、营销手段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的营销手段莫过于在信息媒体上进行大量的广告轰炸,或配之以名人效应、上门推销等加强手段,并依赖于层层严密的分销渠道,来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力。这些方式,无论是从企业成本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消费者满意度出发,都存在多种多样的缺陷,而且,它的营销成本在今天看来已成为无法负荷的奢侈。在未来,人员营销、市场调查、广告促销、经销等传统营销手法,将与网络营销结合并充分运用网上的各项资源,形成以最低成本投入,获得最大市场销售量的新兴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目前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因为它具有传统营销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这个优势在于能够将产品说明、促销、顾客意见调查、广告、公共关系、顾客服务……等各项营销活动通过的文字、声音、图片及视汛等手段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真正达到整合营销所追求的综合效果。正因为网络营销具备诸多的优点,它一出现便对传统营销方式构成了强大的冲击。每一个希望自身业务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必须重新审视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广告宣传、销售策略、合同签订、货物发运、付款方式到售后服务,并考虑将营销战略的重点转移到互联网上。 当然传统的企业营销手段不可能完全被新兴营销手段所替代。而且任何一种创新性营销,都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发展期,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场威力,广播、电视是如此,网络营销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在涉足网络营销时,更重要的是改革现有营销方式,使之能发挥传统与现代的综合优势。 营销管理论文:创新物流服务的营销管理 摘要:物流与服务相关,与营销相随,营销管理与其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认真进行SWOT分析,认识自身的优势;劣势与问题,整合物流资源,导入营销组合、优化营销组合、创新4Ps与4Cs营销组合,不断加强营销管理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最后才能比肩世界物流强者之林。 关键词:物流服务;营销管理;创新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物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成为朝阳产业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并逐渐成为我国企业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呈现知识化、集约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正在蔓延,物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创新物流服务的营销管理,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导入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 营销物流与物流营销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营销就没有物流。加强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才能有效地承接客户的营销物流的外包服务。导入营销组合就是指物流企业要导入4Ps,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地点)、Promotion(促销),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 (一)物流服务的产品策略 物流业是服务性行业,其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差异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物流解决方案等,甚至包括采购、销售、结算、订单处理、数据传输等诸多的服务项目。物流企业的服务产品策略要注意以下问题:如何设计、开发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根据物流市场需求和本企业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服务产品或产品包的质量,进行专业化经营,进行精细化服务;在学习、复制大型物流企业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同时,要注意研究大公司服务的盲区,根据“长尾理论”去开拓“蓝海”,寻找新的服务模式、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加强物流作业现场管理,增强“安全、快捷、优质”,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 (二)物流服务的价格策略 价格是市场敏感的神经,是交易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今的物流业是竞争较充分的行业,按照迈克尔·波特五力的竞争理论,物流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这就决定了物流企业在承接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时常常采用需求导向订价法和跟随定价法,跟随定价法实质上就是随行就市定价法,就是跟随物流大公司定价,定价时还应结合竞争者的价格水平、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特色、顾客的物流特点、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等来确定。高利润不等于高定价,物流企业价格策略要注意以下问题:按照物流“5R原则”,价格要定得适当,要注意双赢和多赢;加强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管理、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节省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效益;利用边际成本、边际效益理论,提供具有保值、增值服务摊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三)物流服务的渠道策略 渠道为王,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建立一批关系相对稳定的客户群,物流企业要有一个或几个服务需求较大的核心客户,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与之结盟,成为其供应链中的重要一员。良好的渠道策略一般要做好以下工作:开展关系营销,对重点客户、核心客户,进行重点公关,由专门的部门或高级别的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围绕核心客户物流特点和要求,量身定制物流方案、设计物流操作流程、安排物流作业;开展顾问营销,加强“一对一”、“门到门”的服务,给客户当物流参谋,做到Just in time和快速反应,高效率地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加强客户资源管理(CRM),注意与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使其成为一个节点,建立合同导向的稳定合作关系,通过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签订专门的物流服务合同,固化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物流无国界,物流企业不一定非要做国际物流业务,但不可没有国际物流的视野。 (四)物流服务的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物流企业利用各种方式与客户实现有效沟通、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引起客户的兴趣,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各种措施。它包括了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促销策略有推动策略与拉动策略之分,物流企业主要运用推动策略,即运用人员推销的方式。运用此策略要有以下关键点:加强物流营销人员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市场调研和客户研究,运用SPIN营销技法,了解客户需求,并满足客户需求。促销策略还有特别强调一点,物流企业要尽可能利用优良服务的口碑做广告。 二、优化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 4Ps从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方提出的4个营销要素,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在企业营销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朗教授提出了优化传统营销的4Ps并与之对应的4Cs理论,物流企业在优化营销组合时要注意策略。 (一)明晰4Ps与4Cs的相互关系 劳特朗从客户角度提出的4Cs营销理论,意指忘掉产品关注顾客(Consumerwants)。 忘掉定价,关注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忘掉渠道,关注顾客方便(Convenience)。 忘掉促销,关注与客户沟通(Communication)。事实上4Ps与4Cs不是互相取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其意是物流企业在进行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决策时,要关注客户的需求、成本、便利和沟通等要素。 (二)学会从客户角度思考 物流企业输出的产品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是合二为一的,没有明显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界限。服务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更强调个性化、人性化,它的质量水准同顾客的感受价值有很大关系,所以物流市场的差异化程度也比较大。物流营销要深入了解客户中去,做顾客的朋友和战略伙伴,了解、预测其物流服务的需求类型和变化趋势,要加强换位思考,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建立有效沟通的机制和管道,力所能及地为客户提高价廉质优的物流服务、增值服务,积极地、主动地、努力地把与客户的上帝关系变为供应链的盟友关系。 三、创新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 劳特朗认为4Cs是消费者导向的,提出“4Ps退休,4Cs登场”,对此,传统营销体系的领头人菲利普·科特勒则针锋相对地提出4Cs与4Ps是相通的。世界是多极的,事物是多维的,营销既可以从4Ps角度来思考,也可以从4Cs角度行动。加强和改善物流企业的营销管理需要创新,要重视市场方面的4Ps与4Cs,还要重视人力资源(HR)方面的4Ps与4Cs,4Ps即Personnel(营销人员)、Position(职位)、Performance(绩效)、Payment(薪酬);4Cs即 Culture(文化)、Cooperation(合作)、Creativity(创造力)、Credit(信用)。 (一)创新营销管理4Ps 营销人员Personnel是物流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物流营销重要力量。物流营销的内部管理要以人为本,即尊重营销人员的人格,了解员工精神和物质需求;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增强其方向感、使命感和驱动力;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合作精神,强化全员营销的观念,发挥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1+1 2的营销管理效应。 营销职位(Position)是现代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的工作,涉及到营销队伍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定额,并在《营销人员职位説明书》中描述各级各类营销人员(who)、明确职责(what)、意义(why)、对象(whom)、时间(when)、地点(where)、如何干(how to do)、营销任务(how many)、营销成本(how much)以及后果(how about)。《营销人员职位説明书》是企业进行目标管理(MBO)的需要,也是进行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的依据和基础。 营销绩效(Performance),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都与营销人员的工作绩效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在市场上无论是实施一体化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必须加强营销绩效考核,根据目标管理(MBO),一是企业要加强对营销队伍的整体绩效考核,二是营销部门要加强对营销人员个人或小组的营销业绩考核。根据平衡计分卡(BSC)的战略导向,考核的内容应包括营销额、利润额、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履约率、诚信度、敬业精神、市场创新、客户关系、营销服务等方面得到技术指标。需要强调的是,绩效考核无论是按月、季度,还是按年,一定要加强过程管理。 薪酬管理(Payment)与营销绩效挂钩,一般物流营销人员的薪酬结构分为基本工资,任务工资和奖励工资;分配形式主要是货币形式,也可辅之股权和期权。需要指出的是,薪酬不仅仅是对营销人员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鼓励营销人员多劳多得。 (二)创新营销管理4Cs 企业文化(Culture)是企业所形成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营销人员要认同企业文化,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顾客价值高于自身价值。顾客满意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的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顾客的忠诚,而且优秀的企业文化还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发挥到最强。 合作(Cooperation)是物流营销的基本过程。一方面就企业内部而言,营销人员不仅要与其他营销人员合作,还要同人力资源、计划、生产、质检、财务等部门人员合作;另一方面不仅要同中介人、客户合作,还要同商检、税务、海关、银行等部门合作,因此,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应该是一名善于与人多方面合作的高手,通过合作有助于客户成功,才能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境界。 创造力(Creativity)是物流营销的重要特征。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人的潜能有密切关系,其行为表现为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三个行为特征,而本质特征是创新。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物流服务需要通过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销人员通过创新打造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信用(Credit),西方人将其看作“最好的竞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基本准则。在经济贸易活动中,无论作为授信人还是作为受信人,重合同、守信用是一种基本行为准则,“言必行、行必果”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道德要求,营销人员要尊重有关“承诺”的国际惯例,提高履约率,同时在加强客户管理(CRM),注重信用调查,反欺诈,防范信用风险。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和物流全球化的大潮,给物流服务带来很多发展机遇,也带来很多挑战与威胁,应对的重要方略就是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注重4Ps与4Cs的营销组合,整合各种资源,真正导入营销组合,优化营销组合,创新营销组合,方能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做大、做强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营销管理论文:营销管理培训体会--对如何搞活“市场营销”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 我虽工作多年,但对市场营销管理、策划工作还是知之甚少,所以非常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我对市场营销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非常感谢培训老师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的无私精神。 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新的营销管理知识,懂得了在实践中锻炼出一个高绩效的营销队伍对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领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把国际上最先进成果拿来“为我所用”,但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却不能把国外的那一套体系生搬硬套地直接移植过来,而必须结合我们的国情、民情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融会贯通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做到“洋为中用”才能奏效。 正如古人所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 下面仅就我参加集团“市场营销”培训班学习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一些思考,谈谈对如何搞活“市场营销”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以便共同学习和交流。 一、策划合理,准备充分,把握商机,不打无准备之仗 记得孙子兵法里讲过“多算胜,少算不胜”。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情,都需要事先作必要的准备和周密的策划,以确保能够达到目的。销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使得销售成功,它需要销售人员做必要的准备。 准备工作的主旨,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使下一步接近客户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避免失误,争取主动高效地完成销售。 1、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工作做得好,可以让客户感到销售人员的诚意,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树立良好的洽谈形象,形成友好、和谐、宽松的洽谈气氛。物质方面的准备,首先是销售人员自己的仪表气质,以整洁大方、干净利落、庄重有气质的仪表给客户留下其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生活情调等方面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销售人员应根据访问目的的不同准备随身必备的物品,通常有客户的资料、样品、价目表、合同纸、笔记本、笔等等。物质准备应当认真仔细,不能丢三落四,以防访问中因此而误事或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行装不要过于累赘。风尘仆仆的模样会给人留下“过路人”的印象,就会影响洽谈的效果。 2、增强自信,对于销售人员取得成功至关重要。销售人员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访问客户,往往因为情况不明、底数不清总担心出差错,造成言词模棱两可,而客户看到这种对推销自己的产品都信心不足的销售人员时,首先会感到担心和失望,进而不能信任销售人员所推销的产品,当然更不会接受。因此,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使销售人员底气十足,充满信心,销售起来态度从容不迫,言语举止得当,容易取得客户信任。 3、销售人员要做到“知己”,才能提高销售的成功率。所谓的“知己”就是需要掌握自己公司多方面的生产、经营、规模等情况以及自己负责的产品的性能、指标、价格等知识。 对于客户来说,销售人员就是公司。但事实上销售人员只是代表公司而己。既然销售人员代表着公司,他就应该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历史业绩、企业及所销售产品的优势等等。 4、掌握公司服务的敏捷度。需采用运送方式送到客户手中的产品,客户对公司的服务的敏捷度要求就非常高,客户所希望的不仅是送货及时,而且要准确无误,如果送货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公司的形象,甚至使客户愤然离开,使销售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5、销售人员必须熟悉本公司有关价格、信用条件、产品运送程序以及在销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其他任何情报。在销售过程中,公司要有良好的信用条件,公司必须守信用、守合同,产品运送必须准确、及时,销售人员只有熟知这些知识,才能在销售的过程中及时地利用优惠条件来吸引客户,引发客户的购买欲。 二、寻找目标客户来源 1、一定要有核心目标。 目标是指导一切行动的根本,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销售工作中设定一个核心的目标。记得销售之神乔吉拉德曾说过,“不管你所遇见的是怎样的人,你都必须将他们视为真的想向你购买商品的客户,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你销售成功的前提,我初见一个客人时,我都认定他是我的客户”,我们就应该以这种信念和精神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可能的客户,努力去开拓并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比提高赢利率意义更为深远,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定价的目标,以低价打入市场,开拓销路,逐步占领市场。 2、销售人员一定要勤奋。有句话说,只用双手工作的是劳动者;而用双手、大脑、心脑和双腿工作的是销售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更快速地提升销售业绩,除了精心维护老客户,同时还必须勤于开发新客户,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最新情况,随时做好向客户推荐产品的准备。 销售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有许多困难和挫折需要克服,有许多冷酷的回绝需要面对,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自己看成是“贩卖幸福”的人,有一股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劲头,既要勤跑腿,还要多张嘴,只有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最终会赢得万紫千红。 3、销售人员要有一双慧眼。销售人员需要具备狼一样敏锐的目光时刻调查市场动向,具备狼一样坚忍不拔的意志始终追逐目标不放松,具备狼一样机敏的谋略,这样才能保证销售工作节节攀升,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通过一双慧眼,从客户的行为中能发现许多反映客户内心活动的信息,它是销售人员深入了解客户心理活动和准确判断客户的必要前提。 4、销售人员一定要具备创造性。销售人员应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首选要唤醒自己的创造天赋,要有一种“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其次要突破传统思路,善于采用新方法走新路子,这样我们 的销售活动才能引起未来客户的注意,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用销售界的话来讲就是“处处留心有商机”,销售人员要能突出问题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看问题有步骤,主次分明,同时注意多积累知识和技能,知识经验越丰富越熟练,对事物的洞察性也就越强。 三、建立起与客户沟通的信息网络平台 每个人都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人际网络,一个是你自然得来的,一个是你创造的。自然得来的人际网络包括你的亲属、好朋友及其他一些熟人。如果你具有良好的个人魅力,主动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你就可以通过这些人获得更大的人际网络。 1、可以利用一些时间,选出重要的客户集合组织起来,举办一些看戏、听演讲等活动,借此机会,还可以创造公司高级干部和客户联络感情,引进贵宾服务的项目,客户受到特殊礼遇,就会产生感恩回报的心理,从而更忠实于你,甚至帮你去开发新客户。 2、与客户成为知心朋友。我们都知道“朋友间是无话不说的”。如果我们与客户成了知心朋友,那么他将会对你无所顾忌地高谈阔论,这种高谈阔论中,有他的忧郁、有他的失落,同时也有他的高兴,这时都应与他一起分担,他就可能和你一起谈他的朋友,他的客户,甚至让你去找他们或者帮你电话预约,这样将又会有新的客户出现,那么如何才能打动客户、感染客户,使客户与销售人员保持长久的关系呢?那就是人格和个人魅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销售的全过程中就必须完全释放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也不掩饰自己的弱点,让客户感受到你真实的一面,这样客户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推进销售进程,才会在日后长久保持这份信任和默契,保持长久的合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说明了成功是需要一种精神的。销售人员就需要这种意志,要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念,才有机会走向成功。销售是条漫长又艰辛的路,不但要保持冲劲十足的业务精神,更需秉持一贯的信念,自我激励,自我启发,才能坚持到底,渡过重重难关,走向最终的胜利。 营销管理论文:经济全球化下的跨文化营销管理策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营销仍是大势所趋。而要进行全球营销就是要满足全球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目标顾客的需求,由此导致的跨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产生,探讨营销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就成为当前一个现实且紧迫的课题。文章试图从跨文化管理产生的必然性出发,深挖文化冲突的深层诱因及负面性,最终于求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全球营销;跨文化管理;文化冲突:管理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竞争与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将各个国家与商业组织强制地摆到同一个竞争舞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的相互依赖程度更为紧密,商机和挑战同时存在于全球不同地点。在此情势下,不论是外资企业涌人中国,还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循环,都不可避免地对同一重要课题产生困惑:营销中如何建立新型的企业文化,以避免文化冲突?本文就营销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咯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管理:全球营销背景下的必然 (一)全球营销仍是大势所趋。全球营销是指为了实现公司整体目标而集中组织资源,选择、开发国内与国外营销机会的过程,它处于一般国际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淡化了国家的界限,模糊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强调各主要职能的全球分工与整合,倾向于使用标准化的辩各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枥璐。 如今的时代,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衡量企业(业绩)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成功的企业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场而获胜。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顾客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消费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的,是没有国界的。企业只有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二)文化与跨文化管理实行全球营销,就是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而全球的目标颐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包括交流沟通的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各国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谁水以及宗教信仰和家庭构成等不同,从而导致购买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这些千差万别的不同,归根到底,主要缘于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 何谓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并认为,文化是探索人的思维和行为法则的最为适宜的主题。因此,文化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切入点。 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所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在跨文化管理中,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华纳曾指出:“在跨文化管理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办法在另一个文化里可能没有效果。”因此,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实行全球营销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二、跨文化冲突的深层诱因及负面影响 (一)跨文化冲突产生的特征和原因分析 1、跨文化冲突的特征。在进行全球营销时,跨国公司由于加入了另一种文化的观念,势必会造成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跨文化冲突的特征有:(1)非线性。不同质的文化像不同的水域,几片或多片水域的冲突与交融,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2)间接性。文化冲突—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通过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3)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4)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相随。 2、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1)种族优越感。指认定一种族优越于其他种族,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其他优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者,在价值观、态度、行为都存在差异,如果一位跨国公司的管理者自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对待与自己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员工,必然会导致管理上的失败,甚至遭到抵制。精明的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在本土管理公司的能力,更应具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从事综合管理的能力。(2)沟通误会。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语言或非语言障碍的存在,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制度。就算有了翻译服务,这种双向交流往,庄只是在字面层次上的沟通,无法进入因当地长期以来生游和风俗习惯积累所隐藏的内涵,结果虽然是沟通了,但只有某些程度的了解,甚至误解。例如:西班牙人将百威啤酒(BUD WEISER)翻译成“啤酒国王”,使用了“CERVEZA”这个词,可是啤酒(CERVEZA)在西班牙语中是一个阴性名词,因而翻译的结果是“啤酒女王”。(3)行为习惯差异。不同文化的工作者由于行为习惯的不同,在工作中易产生矛盾与冲突。例如“饭局”在中国习惯与生意联系在一起,而西方则习惯于将“吃饭”当成社交活动形式。有一次美国合作厂商邀请中国代表团谈判一项技术引进的项目,早上谈完却没有安排午宴,只是安排晚宴招待代表团,导致中方代表团认为美方公司太小气而不满。(4)不同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局部、现象和外在的认识。一个人独特的感性认识是在自己特殊文化背景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并发展起来的,存在某种惯性,其变化不及环境变化的速度,一旦进入异域文化,这种惯性常常导致错误的估计和判断。如黑色对于日本人而言,代表着庄严高贵,日本人常常用黑色;但中国人却常常避讳,因为在中国,黑色代表不吉利与死亡。(5)情感抵触。情感冲突是跨国公司内部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成员彼此在情感上抵触或敌意而形成的一种冲突。也就是成员间由于无法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偏见与主观的认知,产生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或不同群体间的斗争,尤其以种族背景为相互攻击的对象,直接冲击跨国公司的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斗志。 (二)跨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1、影响了跨国公司管理者与当地员工间的和谐关系。作为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对公司当地员工,不仅要懂得如何“管”,还得知晓如何“理”。如果跨国公司管理者不信任当地工人,就会使管理者和职工间的关系更加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就会影响沟通,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加剧双方的误会和矛盾。 2、导致组织机构的低效率和市场机会的丧失。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就会采取 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就是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表现在外部经营中,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使跨国公司不能以积极和高效的组织形象去迎接市场竞争,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有可能丧失许多大好的市场机会。 3、使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作为跨国公司,要在世界范围内增强全球竞争力,从战略角度考虑必须要从一般的市场战略到资源战略直至向全球战略转变。而要保证全球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以全球性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载体。但是,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普遍采取矩阵式的组织机构,由于文化冲突和缺乏集体意识,导致组织程序紊乱,信息阻塞,各部门职责不分,相互争夺地盘,海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离心力加大,使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难上加难,从而造成跨国公司结构复杂,运转不灵,反应迟钝,大大不利于全球战略的实施。 三、跨文化营销的管理策略 (一)正确的跨文化管理观念的树立是首位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既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或离散过程,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或融合。一个真正的跨文化营销企业,应该能够利用并且明确估计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包容这种多样性。文化冲突既是跨文化营销进入的障碍,也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跨文化管理策略的选择是重点 1、文化适应策略。文化适应策略是跨文化管理中最基础的策略。所谓文化适应,是指跨文化营销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特质。绝对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习俗、宗教禁忌顺应目标市场的需求,将产品、营销人员、促销手段等最大限度的本地化的一种营销模式。在开发国文化开放性弱,变动性小,文化的对应性差及企业本身较弱小的情况下多采用此种策略。 2、文化相容策略。文化相容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开发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美国的肯德基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可以说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 3、文化规避策略。这是当母国的文化与开发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子公司的运作中占了主体,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开发国文化存在的时候,就必须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4、文化创新策略。它是指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母公司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国外分公司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因为从全世界角度衡量,一国或一地区文化的优劣是难以界定清的,只有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既保留母公司企业文化内涵,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5、文化变迁策略。它是指利用母国强大的文化优势,抓住开发国文化变迁的时机,使开发国文化顺应自身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营造新的营销环境,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从可口可乐、麦当劳、必胜客这些美国企业对中国快餐市场的冲击,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化变迁力量之巨大。相对而言,在开放性比较大,文化对应性比较强,亚文化类型比较多的国家较易于采用这种文化变迁的营销策略。 (三)跨文化培训是实施管理策略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很多公司都偏重于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而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其具体做法包括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培训、实地考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以便打破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 进行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营销管理论文:规范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机制 1当前通信市场竞争呈现出的特征 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具几乎遍布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通信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具体说来,当前通信市场竞争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与服务竞争转变 目前通讯市场的竞争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靠低价来吸引客户了,而是转向品牌与服务之间的竞争。就我国目前通讯市场各个运营商的竞争现状来看,各个运营商都在着力于企业品牌价值的打造以及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 1.2娱乐业务逐渐成为竞争重点 我国原来的通信市场运营商基本上提供的都是同质的服务,现在整个通信大市场被逐渐细分为多个版块。通信市场未来的竞争重点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多家通讯运营商大力发展娱乐业务,凭借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积极进行市场的开拓,由此可见,娱乐业务逐渐成为日后通信市场的竞争重点。 2构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几点对策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通信市场的竞争态势,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2.1树立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产品理念 为了满足市场消费者对通信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通信企业应当高度树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理念,从而有效提高企业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扩大本企业通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信运营商应当不断扩大网络信号的覆盖率,有效提升产品的通信质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不断研发新型增值业务,提高产品的娱乐服务功能。由于通信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因此,通信运营商应当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的业务范围,从而满足企业现有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新要求。 2.2精心经营现有的产品分销网络 为了方便客户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通信运营商应当下大力气悉心经营现有的产品分销网络,从而有效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提高企业分销网点的覆盖面积,合理设计分销网点布局,在尽可能填补市场空白区域的基础上,还应当适当控制企业分销网点的密度与数量,避免自身经营网点过多过密,而影响分销网点的销售热情;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各个分销网点多种业务的均衡发展。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通信企业分销网络的设计应当将全部网点的业态状况全部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来统筹规划,尽量避免疏漏的产生,同时还应当对主要的销售渠道以及主要的经营网点有所侧重,使主要销售渠道与主要经营网点成为企业市场营销优先发展的重要基地。 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关系营销。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市场营销,通信运营商应当将本企业的营销活动当做一项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互动的工作来进行,不断开拓企业市场营销的视野。通信企业除了要认真处理同分销商、各大卖场、售后服务网点等同企业销售直接相关的关系之外,还应当注重同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种新闻媒介以及消费者协会等多个部门与组织之间良好关系的促成。从而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美誉度,在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解决。 2.3逐渐完善大客户直销渠道与服务 逐渐完善对大客户的直销渠道与服务,对于企业的整体销售业绩及经营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认为,做好这一工作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一方面,必须明确大客户直销服务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大客户直销服务部门的主要价销和服务对象可以锁定为以下及各类型:移动通信用户数量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以及ARPE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于300元的高端个人用户。所以,应当选取那些既具有较强谈判能力和广泛人脉关系,又具有较高电信和计算机方面经验的高水平人才选配到大客户管理部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锻炼后,使其能够熟悉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所服务的客户的性质、状况和需求,并为其开展优良的服务。 另一方面,利用通信企业得天独厚的计算机网络和用户资料数据库的优势,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客户数据库,开展“一对一”的营销服务,为大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一对一”营销服务指的是企业以客户份额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大客户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从而使客户满意的过程。 2.4有效整合多种营销手段 通过有效整合多种营销手段,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与消费者长期的密切的关系,可以更有效地达到营销目的。通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市场范围较广、市场需求量较大、流通渠逍较长并且渠逍种类较多的特点,所以,在整合多种营销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时,要运用非人员推销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良好沟通,使其对本企业的通信产品产生需求。 由于通信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特点,广告宣传主要是推介新开发的增值业务和其他新业务,树立品牌和产品形象,维系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使移动通信产品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对于主流业务的促销,则应当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沟通策略:首先,应当加强服务的情感性,企业的销售服务人员在提供顾客服务时,必须真正地付出自己的工作热情;其次,实行规范化服务,企业销售人员进行规范的服务有利于保证 服务质量;最后,应当提高企业销售的服务效率,保证服务的及时性。 3结束语 通信运营商想要使自身的营销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功能与作用,使自身的营销工作真正做到定位准确、市场拓展,首先应当保证整个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流程的合理运作,立足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规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市场不断开拓的最终目的。 营销管理论文:企业营销管理手段研讨 一、企业个性化营销的范畴 (一)营销对象个性化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引起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不例外。一般来讲,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设法去追求高层次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在挑选商品和享受服务时的审美观有了明显变化,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慢慢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尤其是伴随着中国新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倾向愈加明显。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企业营销工作应该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开始。首先,针对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展开调研,根据消费者收入水平、财富状况、社会地位、文化素质以及职业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其次,根据分类结果生产个性化的产品,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二)营销手段个性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同行业竞争中,卖方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易成为影响企业决策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其中卖方密度和进入难易两个因素是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控制的,而产品差异是企业能够自我掌控的。所谓产品差异是指购买者能够感觉到的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同类产品的差异程度。产品差异可以使同类产品相互区分,产生竞争差异。传统的观点认为,产品差异就是产品的基本功能、质量性能、产品包装等产品层次方面的差异。而随着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现代营销观念指出,广告、公共形象、品牌个性等因素也同产品层次方面的差异一样,形成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这种竞争优势有时会比产品层次的个性化差异更快地形成竞争力。因此,企业不仅要学习各种新的营销方式,还要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手段。 二、企业个性化营销的实现 (一)产品层次的个性化 在产品决策、价格决策、渠道决策和促销决策等因素组成的市场营销组合中,产品决策在企业营销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其他如价格决策、渠道决策、销售决策都是围绕产品决策展开工作的。在产品提供层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企业来讲既容易又困难。企业个性化产品提供必须以企业核心产品创新为根本,以增加附加产品为辅,制定一套最切实可行的生产方案。附加产品更多地是涉及产品售后服务以及产品销售中的配套服务问题,以应对消费个性化趋势。企业可以按照消费者需要提供特定的服务,这就是个性化服务,也被称作定制化服务。如手机生产企业无论怎样设计手机的核心功能,消费者心中对手机最基本的需求无外乎是通信需要。有的消费者强调手机的实用性,有的消费者强调手机的时尚性,手机生产企业要拥有产品个性化的创新,必须建立一种个性化的、不会轻易丢失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这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实现,如通过掌握独一无二的专利使用权或者控制其他企业所没有的技术等,对产品技术性能等行业标准的控制将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 (二)营销操作层次的个性化 1.广告个性化 消费者反应模式(即AIDA模式)展示了消费者在购买中的反应层次:购买者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要依次经过知晓(Awareness)、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和行动(Ac-tion)等几个连续的反应阶段。这种对购买者反应模式的研究为营销沟通者辩识目标,从而为企业确定适宜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思路。消费者在购买反应模式中的不同反应都是周围许多信息共同刺激的结果。但只有个性化的广告,即从目标消费者心理出发设计出的广告,才能让消费者很快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如在耐克公司每年3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女顾客的销售额只占到了15%。公司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要扩大女顾客消费群体的数量,必须针对女性制定一种不同的销售方法。于是,他们采取有针对性的广告攻势,对女顾客的消费市场采取了差异化销售策略:在其中一则耐克广告中,公司从第三者的角度表现了女顾客对自身身体的看法,“你并非女神,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位女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因为你是凡人我们就不应该拜倒在你脚下。”在这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广告后面还附有免费电话供顾客使用,结果大量的女顾客打电话到公司,使得产品销量进一步扩大。 2.品牌营销传播个性化 品牌营销传播个性化就是通过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来塑造传播主题。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是由包括传播创意、传播手段、传播渠道、传播组合等个性化方法来实现的。2003年对于年轻的时尚男女而言,最流行的手机消费物语一定是“MOTO”,MOTO到底是MOTOROLA的缩写还是“全心为你”的英文音译词,《MOTO篇》系列广告创意中也没有去刻意加以说明,而是用一句纯厚的、时尚的男性广告词“MOTO”来演绎品牌营销的个性行为,可以说MOTOROLA成功了。消费者通过产品的各种个性化营销传播方式,深刻体验到了MOTOROLA智慧演绎的科技时尚元素以及个性化流行色彩和声音,“新科技、新变化、新色彩”与时尚人物、时尚生活的传播将MOTO与消费者的心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3.渠道分销个性化 渠道分销解决的是如何最有效率地将产品和服务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以及如何最有效率地保障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沟通的问题。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趋势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更快更好地应对消费者需求成为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终端致胜”一度成为中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共识,因为渠道终端是与客户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环节。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许多企业跳过中间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其中网上营销方式即使最终没有成为直接的销售环节,也在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方面大大缩短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营销环节的减少可以缩短渠道内部信息流通的时间,让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售后服务信息更快、更准确地反映到企业,同时也使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尽快得到满足。如近年来,有许多直销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直销方式是最为简单但管理工作十分复杂的分销模式,这些企业的成功主要建立在推销员与消费者之间零距离接触基础上。推销员在不同的环境下,可根据不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销,同时立即获知消费者的 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推销策略和方法,解答消费者疑问,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为下次的重复购买打下基础。 三、实现企业个性化营销的对策 (一)营销观念的个性化创新 对于企业来讲,营销观念涵盖了整个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营销观念创新是企业个性化营销实现的核心和前提。对于消费者需求个性化趋势和营销竞争方式的创新,最先获得反馈信息的应该是市场营销部门,但实施个性化营销战略有赖于整个组织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因此,这种观念创新要求企业不仅建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还要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传统观念转变为挖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新营销观念。在个性化营销时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这要求一个企业不仅是经营决策人员和营销主管人员要有这样的观念,企业的其他部门也应建立这种观念。在企业内部的营销观念教育中,企业最高主管是关键,只有企业最高主管视市场营销为公司成长和繁荣的关键,给市场营销部门以充分的发展和决策权力,个性化营销的现代观念才能逐渐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企业各部门主管应该深入市场了解情况,参与到制定市场营销目标实践中,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将与个性化营销目标相关的环节列入企业的主要考核项目。此外,企业还要经常举办各部门主管乃至一般工作人员“市场营销研讨班”,以强化全体员工的个性化营销观念,逐渐改进企业各部门的运行方式。 (二)营销组织的个性化创新 1.组织结构扁平化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企业组织的结构层次少,保证了信息沟通快,使整个组织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这在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显得更为重要。正如个性化营销要求企业分销渠道重心下沉一样,组织层次越少,最高决策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触到其差异化需求,组织层次越少,不同部门之间冲突的不利影响才能降到最低。现代科技可以使企业决策层直接与一线的市场员工发生联系,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方便了企业与市场的信息流动,甚至使得企业能够直接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信息反馈机制。 2.组织结构网络化 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就是要求企业高层与广大员工之间传统的等级制度关系变成非正规的网络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自信。网络化的组织要求员工不仅要根据直接上司的指令完成工作,还要充分考虑其他部门、其他员工的需要,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在网络化组织内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组织内部沟通的中心任务。 3.组织结构智能化 个性化营销是对消费者需求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消费者至上”理念的进一步延伸,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的智能化并不仅仅表现为对先进智能设备、硬件工具的运用,而是更加强调了组织成员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知识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强调企业的整体思考能力和知识的整体力量。智能化组织可以使企业的营销思想价值最大化。 4.组织结构虚拟化 虚拟企业、虚拟组织是近年来兴起的概念,是指依靠信息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灵活机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目标,可以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在社会范围内寻找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经营销售等环节,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这种组织为同一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节省费用,但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其他个性化保障措施 1.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对企业营销观念存在影响 对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时尚等相关行业,企业成功的关键却各有不同。如计算机硬件开发领域,技术是关键性的因素;而在钢铁、电力等能源行业,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则是关键;在时装设计领域,设计师更多地是在思考如何把创造出来的流行色、流行款式、流行文化灌输给消费者,并让他们接受等等。日本着名企业家盛田昭夫在其《索尼和我》一书中说:“我们的政策是,以新产品去引导消费,而不是先调查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品,然后再投其所好。”结果,索尼取得了成功。而戴尔计算机通过个性化营销手段在个人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PC领域,戴尔面对的又是一般的大众消费者,行业特征保证了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见,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对企业营销观念影响深远。 2.企业自身状况、行业成熟程度对企业个性化营销的制约作用 通过个性化营销所实现的产品差异化成本相对来讲很高,如果企业为了实现这种差异化而变革其组织结构、销售渠道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变动成本和管理成本,继而形成较高的销售价格。通过个性化营销所形成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优势如果不能在消费者中得到认可,消费者就会放弃这些企业,此时,实行低成本战略的企业可能就会取得竞争优势。对于刚刚成立或兴起的中小企业来说,应利用各种策略开展个性化营销,通过利用产品设计、分销渠道和价格等策略,集中力量致力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市场,树立独具特色的企业形象。行业的成熟程度、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也会影响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实现,尤其是当市场转向标准化产品生产时,技术和行业的成熟更容易使产品层次的差异性被消费者所忽略。 3.注意把握品牌个性与消费者需求差异之间的平衡 每一个消费者都会有与其他人不同的需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同一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偏好,而品牌个性作为一个企业的标识具有稳定性。雀巢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速溶咖啡的厂商,企业在维护其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形象时的观念是不变的,但其产品的类型、实际的组成和产品风味在各国又各不相同。雀巢公司将品牌个性与市场差异几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宣传了雀巢咖啡鲜明的品牌形象,又以各种产品适当地迎合了不同地区的口味和偏好,这些产品的地区差异化又都蕴藏在了雀巢咖啡这一国际品牌之中。当亚洲人反感人造调料而倾向于天然调料时,雀巢咖啡不惜花费研究预算经费的25%,开发出了一种可以通过发酵生物过程提取的肉类调料。其实,在其他行业和领域也是如此,企业应该通过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品牌个性差异化形象,要在考虑品牌个性与消费者需求差异化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营销手段上的标新立异 营销管理论文: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 一、现今我国企业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现今企业营销管理理论观念陈旧。总地来说企业的营销管理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动态的系统性的管理工作。企业要想走在营销管理的前沿,就必须及时对营销管理观念进行更新。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经营中虽然采用了营销管理手段,但是只是停留在初级的市场和客户营销管理的阶段,甚至有些企业领导都没有营销管理的观念,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对企业的资金、数据、业绩等几个小环节进行管理就是营销管理,因此直接造成我国目前企业的营销管理只是停留在基础阶段。 2.企业营销管理职能行使不到位。虽然这几年来有很大一部分领导者已经认识到营销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设立了营销管理部门,但是领导者没有在全企业内实行营销管理,具有明显的局部和局限性的特点,直接导致营销管理职能行使的不到位。现代化营销管理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优势体现不出来,阻碍营销管理计划的实施,间接地造成企业各部门之间联系较少,系统性的营销管理工作不能在整个企业内部各部门实施起来,只是企业设立的营销管理部门或者具有营销人员单独行事营销管理,营销管理职能在企业中形同虚设。 3.企业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联系缺失。现今有很多企业的内外部营销管理严重地脱节,虽然在企业外部销售过程中实施了营销管理,但是企业内部职工却不知道企业营销管理的整体规划的内容,认为自己工作与企业营销管理无关或者不知道怎样做才能配合企业的营销管理。忽视了内部营销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因此造成营销管理实施效果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不出来,发挥不出其中的作用,阻碍了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企业加强营销管理的几点关键性体现 1.营销管理对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科学的营销管理关注的是产品的长期发展,不仅包括新产品现在的销售状况,还包括产品以后未来发展情况。在营销管理中,要科学研究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生命周期,存在的周期越长,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就越大。所以企业营销管理是一种预测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企业管理工作,它的产品营销管理观念是一种应对危机、竞争、发展的观念。所以企业对产品进行营销管理,就必须先了解企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并做好市场调研,是否符合产品营销,找准切入点,这样才能做好产品的营销管理规划。 2.营销管理对市场掌控能力的体现。营销管理的实践和实行主体是营销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这就要求营销管理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营销管理知识,能够独当一面,而且还能领导企业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开展营销管理工作;不仅能教会自己团队的销售人员做好市场营销,激发销售人员的热情,还能促进营销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实施。另一方面,营销高层管理者,还要随时关注营销人员的工作活动,形成一定的监督体系。比如:监督营销人员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是否对客户进行定期的回访服务,是否开发新的客户,是否及时的收回账款等。但是现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营销管理者没有做到这样,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十分粗放。所以要改善这一状态,就要对营销管理进行精细化规范,这样企业领导者才能从营销人员中得到有用的市场信息,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和掌控能力。 3.营销管理在企业管理核心的体现。现今的企业类型按照营销角度划分有两类,分别是销售型企业和轻资产型企业。无论哪种企业都包括生产、销售、服务这三个环节,第二种企业还包括研发过程,无论哪种企业都是面向市场经营的,最终的经营目的都是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利益。所以其管理的核心都是“营销管理”。无论是对产品的管理、工人的管理、销售的管理等最终都是为营销服务的。 4.企业营销管理在满足企业需求上的体现。首先,满足企业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就是企业中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但是要注意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市场孕育期,投资开发新产品,就要完善资金的积累,采取措施迅速打开市场。市场成长期,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此时竞争对手也开始出现了,所以此时的营销管理就是怎样稳定自己产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同时开发更多新产品。市场成熟期,营销管理是想办法使自己产品的生命周期加长,可以加上一定的促销手段,稳定企业收入。在市场的衰败期,就是要对自己的产品尽量全面抛售,收回原先的投资,变成现金。 三、加强我国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1.提高认识,完善营销管理过程。首先,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营销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只有企业全体员工了解营销管理对企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保证营销管理在企业的顺利实施。[3]其次,完善营销管理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四个过程:(1)对市场进行分析,发现市场机遇并且对机遇进行科学的评估;(2)合理确定目标市场,经过对市场的衡量、细分市场、完成市场定位;(3)合理拟定市场营销的组合,其中包括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四个方面;(4)企业对市场营销进行组织、执行和控制。 2.在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销售管理体系,做好营销管理工作职能。完整的销售管理体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结果管理,注重营销过程中的业绩的评价,关注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所得的收入,并且配合制定一系列的销售情况报告表,帮助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进行。做好对市场的研究分析,制定一些信息表,包括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信息、现在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状况信息、产品质量信息、 价格信息等等。其次,对销售计划的管理,其中要合理的分解销售过程:产品的初步销售、销售目标群体的确定、销售人员的培训、销售所得收益的结算等。只有与市场机会相符合的销售计划,才能为企业赢取利润。同时科学的销售计划,还能提高销售量,提升销售的效率,为营销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提供保障。最后,客户管理,企业的销售目标群体是客户,只有客户购买或者使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所以对于客户的管理要实行热情的管理,抓住稳定的客户群是企业营销管理的关键。为了了更多的了解客户信息可以对客户建立资料卡、策略卡和客户评价卡来加强客户管理工作。 3.加强沟通联系,整合企业资源,从而使企业的营销管理落实到实处。一方面,可以在企业中召开全体部门联合会议,目的在于企业中主管营销的部门可以与企业中其他利益相关部门共同探讨营销管理策略,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畅所欲言,提出建议,再从中取其精华,不仅能消除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增进理解,还能制定最优的营销管理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联合机构,每个部门同时抽出一两个人组成这个机构,有什么最新的营销管理思想和手段都能及时传到每个部门中,这样就降低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因为各自的工作职能不同而对营销管理理解偏差,客观影响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实施。 4.控制企业中不合理的营销开支,构建品牌管理促进企业的营销管理。为了控制企业中不合理的营销开支,企业可以建立营销成本的目标管理,并且把成本目标分配到企业部门当中。对企业的消费也要进行控制,比如:员工差旅报销费、产品宣传的广告费还有一些公关费用,都要进行管理控制。一些审查和考核体系也要建立,为营销管理工作的实施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营销管理离不开品牌管理,所以企业要加强营销管理工作,就要抓好品牌管理的工作。建立产品品牌营销管理策略,以价值为核心促进产品品牌发展,注意对品牌扩张时,要注重延伸度,不能盲目地进行品牌产品的延伸。要形成品牌营销管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信誉度的长期积累,所以企业不要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做好产品营销管理的每项工作,日后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 语加强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营销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国企业要正视自己在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握营销管理在企业中的几点重要体现,积极完善措施,并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营销管理观念,更好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利润。 营销管理论文:电力营销管理数据库的建构 随着电力企业的垄断性营销管理模式被打破,我国的各个电力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各个电力企业纷纷构建了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电能负荷动态管理、配电监测、远程抄表、防窃电管理、设备故障分析等用电业务一体化管理。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数据库设计是其关键部分,由于电力计量数据的实效性与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所以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采用了分时分量数据库设计。 1电力营销管理信息概述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其核心内容是电力负荷管理与设备管理,通过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整个电网的运行负荷管理、低压集抄、大用电客户管理、远程配电设备管理和用户窃电警告。按照上述功能,整个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图1可知,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需要采集广大普通居民用户的电能信息和所有配电设备的信息,所以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需要处理的是海量数据。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要求考虑客户的高频度数据访问操作,要考虑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的图形化实现,这就要求要整个系统的设计需要采用先进的系统架构。为了支持数据的高频度访问和操作在本文中引入了分时分量数据库的概念。采用分时分量数据库服务器能够把各类服务和用户需要访问的实时数据永久地驻留在服务器的内存中。通过这样的处理,系统能够把大部分对历史数据库的访问业务转换为对实时数据库的操作。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 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处理单元能够进行数据合理性检查、数据计算、分析和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合理性检查能够提供采集数据完整性、正确性的检查,并且能够通过相应的分析手段,发现异常数据或数据不完整自动进行补测。系统提供数据修正手段对错误数据、不可补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站发现异常数据可按照设置要求进行告警和提示。系统的数据计算、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应用功能需求,通过配置或公式编写,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根据上述计算模式,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数据流向如图2所示。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对采集的各类原始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为数据应用提供一体化数据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为其他系统开放有权限的数据电力营销系统。由于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众多,采集的数据量大,在实际的应用中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高,电力营销系统的各种终端设备数据流向如下:①电表计量数据由前置机采集程序和设置的终端直接采集电表数据,形成原始数据;②终端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前置机采集程序形成原始数据;③通过标准采集器传输给前置机采集程序;④非标准设备采集的原始表码数据通过接口导入到电力营销系统中;⑤直接导入电力营销系统的业务数据,形成标准业务数据;数据能够通过接口导出到其他的电能采集系统中;⑥原始数据经过后台规约解析、有效性检验、过滤、修补,生成业务数据,并对非法数据产生报警;⑦数据经过计算产生电量、线损等分析数据。电力营销系统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能以不同通信方式与各种类型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采集各种电能数据,并提供统一的数据输出模型。对采集任务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和优先级控制。应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库对数据进行解析,并支持数据压缩和加密传输。统一监视和管理通信资源,实现负载均衡和互为备用。电力营销系统采集数据类型主要包括:①电能数据:实时和冻结电能量、功率和最大需量等,电能表数据直接抄收;②交流模拟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等;③状态量:开关状态、终端及计量设备工况信息;④电能质量统计数据:电压、功率因数、谐波等统计数据;⑤事件记录数据:终端和表计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 3数据库分时分量设计 一个软件系统中,大量的数据都存储在数据表中,随着该软件的长期运行,就产生了所谓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所以,数据库和数据表实际包含时间的属性。如果某一个数据库或数据表的动态数据随着软件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该软件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慢。本系统应用的数据库分时分量技术保证了本系统内任何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动态数据都保持一个固定的数值,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就保证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数据库的设置方法如下:系统在“设置数据层”建立yudamaster数据库,作为设置主数据库,主数据库内必须有yudasysdatabase(数据库信息表),yudasysobjects(数据表信息表)和fieldproperty(字段属性表,),该3个表相对应的XML文件存放在系统应用程序所在目录内。数据库属性包括服务器名称、数据库名称(不含“单位编码”、“数据库周期”)、数据库说明、数据库周期(长期、年、月)、用户名、密码、建库模块名。数据表属性包括服务器名称、数据库名称、数据表名称、数据表说明、数据表周期(长期、年、月、日、班),字段数(应 =1)、字段属性表名称、字段属性表的服务器名、字段属性表的数据库名、建表模块名。字段属性包括排列顺序、服务器名称、数据库名称、数据表名称、字段名称、字段说明、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点位数、默认值、存放常用值的字段名称、是否可编辑、是否可显示、是否主键、是否索引。数据库数据表动态命名是实际的数据库名称=[数据库名称][单位编码][数据库周期参数]。“电量表”或“收费表”名称的构成:[电量表名称][核算表序号][数据表周期参数][信息标志]。例:收费表名称:sfb,核算表序号,02,数据表周期,m,sjhtz=true则2004年05月的收费表实际名称是:sfb020405t。在系统中,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名称(不含单位代码和数据表周期参数)如相同,则结构相同。某些数据表的字段在系统设计时是无法预知的,例如电价中的附加费,包括多个项目,如果每一个项目作为一个字段,每个地区不同,同一个地区的也会变化。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先确定已知的字段,如果某时、某地发生字段增加或减少,则手工修改数据库结构并修改程序。这个方法耗时耗力,同时使系统可靠性降低。本系统采取数据表动态字段的方法达到了以下目的:①系统运行时动态地改变数据表结构。②涉及动态字段的程序不作修改就可适应字段的改变。 数据库数据表分时分量的实现方法:将字段分类——动态字段的设置、存储——编制适应针对某类字段的程序——根据动态字段表改变数据表结构——根据动态字段表运行针对某类字段的程序。①将业务数据层分成数量基本不变的数据和动态变化的数据,以数量基本不变的数据创建一个或若干个数据库,称为“主数据库”或“基本不变的数据库”;动态变化的数据以时间作周期创建相应数据库,称为“动态数据库”。②在“主数据库”或“基本不变的数据库”中数据表的记录数量基本不变,所以数据表的名称、个数基本不变。③“动态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记录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数据表的名称随时间和记录数的变化而变化。④通过“数据库及数据表名称确定类”实现“主数据库”、“基本不变的数据库”、“动态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以及数据表中记录和字段的访问。 4结束语 电力营销管 理信息系统作为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应用之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软件工具,而是企业管理思想和行业应用经验的精华。除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以外,还有相当多的其他的应用软件,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包括这些应用,也无法将它们集成在一起。为了实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互动,在系统中还需要具备统一的架构和数据接口。通过分时分量数据库可实现基于数据库、数据表作为数据存储手段的异种系统数据的接口和导入导出。应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电能计量数据。 营销管理论文:电力市场营销管理论文 电力 市场营销管理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推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电力时常的进一步开放。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透明的电力市场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简直增长为目标,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电力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应树立的重要理念。关键字:电力市场营销改革竞争营销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配电零售企业,电力市场营销是其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随着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网配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县级供电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和经济实体。打破垄断,百姓呼声日急,政府决心已定。县级供电企业必须顺应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营销管理机制和市场营销体系,增强企业的应变力和竞争力,赢得市场,提高效益。 县级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几年电力市场逐步建立的过程,加上县级电力市场受国家政策(尤其是电价政策)、电网建设、政府因素以及计划经济时期思想的延续及地方工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级电力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价格的不合理使得电力缺乏竞争力,造成客户流失 电力作为环保型能源,缺乏其他一次能源灵活的竞争手段。国家制定的过高电价,使客户选择了其他能源。不少客户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自用自发;部分客户将原有的电炉窑改为油、煤及煤气炉窑;高耗电产品和高耗电设备从沿海迁至内陆地区;农村流动式柴油机粮食加工设备的出现和盛行;煤气进入家庭的普及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都影响了电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2.目前县电力网络难以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 客户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县级电力市场配电网络不够完善,电网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质量差。由于缺乏资金,电网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设施年久失修,造成供电瓶颈,有电送不出,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阻碍了县级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3.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整手段 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造成县级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供电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价作适当的浮动和调节。供电贴费收取标准的过高,也制约了电力市场开拓的进程。 4.生产企业的市场疲软与电力市场的恶性循环 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开工不足,许多企业产品积压,影响到用电量的增长,也加剧了电费拖欠,而欠费停电措施则造成两败俱伤。对欠费客户采取限电或停电措施,是供电企业目前用于追收电费的主要方式。该方式对产品无销路、濒临破产的企业无疑是加速其破产,使欠账成为死账。限电、停电的结果造成售电量的剧减。对企业拖欠电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难题。 5.行业作风问题依然存在 供电企业对客户服务的"电衙门"作风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不良的行业作风在工作中没有完全消失。拉闸限电的阴影很难在客户心理上消除,计划检修时间没有真正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生产与服务的关系没有理顺,在停电预告通知上,没有按照法定的规定时间和程序,影响了客户的正常生产。业扩过程手续繁琐,过于复杂,营业厅人员的服务态度给客户的心理造成压力。供电企业在客户工程的设计、安装及材料购置上的垄断服务,并未让客户真正受益,服务的内容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影响县级电力市场营销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供电企业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局),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发轻供不管用。官商作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2.管理体制僵化,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 目前的县级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责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严重妨碍了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供电企业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农电体制改革也没完全到位,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造成营业站所 数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电价执行不准确,随意性大。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甚至出现变相让利承包销售现象。欠费数字虚假,结零现象不实,呆账死账大量存在。面向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尚未建立或正在考虑之中,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 3.管理方法陈旧 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一些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法规、政策长期未变,不是从鼓励用电出发,而是如何计划用电和拉闸限电。售电方法还停留在"坐等"上门,手续繁琐,负荷管理还未进入到市场预测、负荷预测。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电价的形成机制一成不变,一些地方的二次综合加价使客户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4.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窃电成风,违章用电猖獗,拖欠电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因为行政干预太多,法律显得无能。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业扩报装手段落后,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用户档案和合同管理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同时由于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业扩报装一口对外;三是调度手段落后;四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5.购电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利润不能因销售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许多地方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大,而利润增加却很少甚至减少。究其原因,就是成本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 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销售环节,是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1.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应该刻不容缓地从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旧观念中摆脱出来,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 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面对巨额电费欠款,如何维护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要调整营销战略,把解决用电"卡脖子"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来抓,生产调度部门应采取调度经济运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和故障抢修时间,采用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电能。 树立竞争观念。目前煤炭、燃气、燃油、太阳能制品等与电力之间的竞争已拉开序幕。电力企业只有依靠价格、质量、信誉和服务赢得市场。因此,应加强营销意识,建立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方式,建立主动热情向客户营销电能的机制。 树立服务观念。要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思想,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要采用快速化、保障化、简便化、多样化、情趣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向客户提供高效率、不间断、十分方便的服务,尽可能做到"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注重服务实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办事时间。 2.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扩大电力销售市场 县级供电企业虽然无权进行电价调整,但可通过对不同用户电价的分析,对现供电营业辖区的供电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制定必要的内部经营策略,确保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 比如,设备检修等工作尽量在企业获利少的时段内安排;对不同性质的用电客户应进行单独的计量计费;对工业生产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和办公用电,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三种用电间的分别供电、分别计量收费。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推广"一户一表"工程,大力推进自动远程抄表建设,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营销机制。应把现在的用电部门改为"营销中心",将"用户"改为"客户",将管制用电改为推广用电,将"用电管理"改为"客户服务",把"电力供应"转变为"电力营销",把"坐等客户上门申请用电"转变为"上门推销开拓电力市场"。同时,逐步把"先用电后收钱"转变为"先收钱后卖电",将"窗口"服务转变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整体行为",树立起"优质服务+优质产品=必胜"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负荷管理机制。要建立用户负荷预测信息网,及时分析用电负荷结构,最大限度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力。全面推广高效、低耗用电装置及技术,并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定期进行用电咨询与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 4.实施用电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量由人们的用电需求决定,用电需求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用电的欲望,是否有购买的能力,也就是想不想买以及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能否买得到、向谁买的问题。电价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起"的问题,两网改造的效果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到",促销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人们用电的欲望,在买得起买得到的基础上产生多买的欲望。注重买方需要,要以实现客户过渡价值、满足客户精神需要为导向,在企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上投本钱下功夫,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时有所增值。同时,努力降低客户在电力消费时的时 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享受服务时保持"简单",愿意花钱买"简单"。要重点把诸如煤、油、液化气、管道煤气等一次能源供应商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根据国家产业、环保政策,深入持久地宣传电与一次能源的比价效能,提高电力市场的占有率。 5.深化改革,优化效益,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把减人增效作为机制改革的突破口。一是实行体制性减人,将企业承担的辅助性部门和社会性职能进行分离,与主业脱钩"断奶";二是实行发展性减人,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控制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数量,不招聘中专、技校毕业生等。另外要通过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吸收安置主业分流人员;三是实行科技性减人,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变电站有人值守无人值班;四是实行政策性减人,对农网改造完毕、乡站改革到位的供电区域,逐步清退原有村电工、乡电管员,理顺农电管理秩序。机关科室则实行定岗减人,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方式,择优录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要实现由行政管理机构向市场营销管理职能部门转变。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要强化市场营销功能和客户服务功能。要把过去的用电行政管理机构改造改组为市场营销管理的职能部门,要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中心设置经营机构。生产、财务、安监等部门要围着营销转,而营销又围绕市场转,营销人员围绕客户需要转。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得到根本转变,进而使职工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和效益意识得到增强。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开拓电力市场培植人力资源 针对人员素质现状,企业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参加自修、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要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把市场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一方面在选拔营销人员时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舍得将文化、业务等素质好的人员优先选择到主要的营销岗位,并提高营销岗位的待遇;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既要进行营销理论的系统培训,又要在营销实践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断选拔优秀的营销服务人员走上领导岗位。 7.加快电网改造,强化电价管理 县级电网薄弱是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对农网进行改造,实施"两改一同价"工程,对于开拓电力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县级供电企业要抓住机遇,在农网改造中不但要保证质量,还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进度。同时,要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和农村电价机制,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逐步实现"四到户"管理。坚决杜绝"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营销管理秩序,积极开拓潜力巨大的广阔农村用电市场。 营销管理论文:谈财务在医院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一、医院营销管理模式 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主体,医院的主要消费者是病人,营销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广告等手段来宣传医院,使得病人不仅认识医院,更为重要的是要相信医院、热爱医院,并能够帮助宣传医院,这就不仅需要医院具有高质量的医疗水准,更应该具有行之有效的医院营销模式。总体上来说,目前,比较常见的医院营销管理策略有战略营销、质量营销、品牌营销和人力资源营销。 战略营销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营销管理策略,医院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而且要有实施战略的具体计划。所谓战略营销是指医院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的总体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主要分为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其中,所谓总体战略是指医院的决策者根据医院的性质、目标和宗旨选择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并且使得该项目能够在医疗行业中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长久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医院应通过合理配置医院内外部的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医院内的各项业务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业务战略是医院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是一个业务单位,每一个业务单位都有自身单独的业务、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因此,医院应根据每个科室的特点制定适当的业务发展目标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医院的职能战略是短期性战略,主要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为了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的顺利实施而有效地运用相关的管理职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 质量营销是医院服务的最重要的部分,反映了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否,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贯穿于医院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和服务的方便性等方面是考核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必须首先保证良好的质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开展营销活动,才能提高医院的信任度,达到质量营销形成良好的口碑以进行持续传播的目的。 品牌营销是市场规律的要求、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是指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涉及到医院的医疗习惯内容、质量形象、服务形象和医疗价格等众多方面的因素。在进行此营销策略时,应将用于宣传医院的一系列活动(如广告、公关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理念,从各个渠道和各个方面来宣传医院的统一信息以使公众心中对医院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品牌是医院的无形资产,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及医院的内在服务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意识,达到医院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突出医院的医疗服务在同行中的领先优势,从而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公众的认知度,达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转化率的目的。人力资源营销是医院营销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医院营销活动的进行。目前医院人力资源青黄不接的现状是困扰很多医院发展的障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科技的载体,优秀的医疗人员队伍建设是医院做大做强的依靠。在整个营销活动中,无论是战略、品牌营销还是质量营销都离不开医院内在的技术及服务创新。同时,医院的发展也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加入。优秀人才可以为医院发展注入动力,医院的发展也会促进其他营销活动的深化,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人才战略是使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在逐渐进入市场、建立竞争机制,其管理模式已经从“政策依赖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要想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并在其中求得长期稳定发展,医院必须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形成特有的营销管理模式。 二、医院营销管理的财务分析 医院采取各种营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品牌认知度,扩大受众面,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监测各种营销活动进行的效果,对于医院的各种营销活动取得的收益进行分析,以合理的运用资源,从而使资产运用达到最大化,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各种营销策略的运用对于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医院进行各种营销策略后产生的财务效果上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从营销控制的视角出发,对于医院营销的各种手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人力资源的分配,主要是中、高层管理通过市场预期、营销财务比例、营业预期对于年度和整个营销计划进行控制,营销的主管人员通过对于具体的营销活动掌握以及营销活动的实施方案 进行控制,实施人员通过公众的反馈对于营销活动的各个具体实施环节进行效率控制。分层控制的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通过财务数据对于营销效率进行财务分析,以提高医院营销活动的资本净值报酬率。 2.从医院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后所取得的销售利润率可以看出每个营销活动的效果,销售利润率就是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通过它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内医院的利润增长情况。对于每次的具体营销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看到每个方案实施的效果以及医院的净利润,以更加合理的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以配合医院营销的整体战略,更加有效地管理医院的营销活动,实现医院营销效益的最大化。 3.从财务的角度看医院营销管理,还需要引入营销费用率的概念。营销费用率就是医院的营业费用除以营业收入。营销费用率也是检测营销活动成果的重要财务指标。通过对此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对医院营销活动中各个控制层的人员配置、广告投放区域和形式、各种促销活动进行成本控制,以最合适的成本建设营销队伍,投放最有效率的广告,提高公众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达到完成既定营业收入的目的,实现资本利用的最大化。 4.对于医院战略、品牌营销以及一些耗时比较长的广告投放效果,通过以上的财务数据不能直观的显示,那么就需要引入投资回报率这一财务指标。投资回报率就是年销售利润除以当年各期平均投入的营运资金。通过这一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医院全年进行的营销活动所取得的回报率,这样就可以对医院整体战略营销的营销策略实施效果进行监控,以使决策层对于未来的营销整体战略进行更好的布局。 5.从总资产周转率也可以看出营销策略的效果,总资产周转率就是销售收入除以总资产。资金周转的快慢说明了医院从药品供货商到销售的周期时间长短。它从侧面反映了医院整个营销活动对于公众的影响,这个数据指标可以用来参考品牌战略营销和整体战略营销采用后对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效果。 除以上财务指标外,有些对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指标无法直接从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信用就是其中对医院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项指标。信用如品牌一样都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中,经常会有“人情”一说,所以,营销活动很多时候也会预支一部分信用出去,例如,暂时未付一部分广告费、未付药品供应商的一些款项等。这部分数据在短期的财务数据中可能无法体现出来。另一项无法在以上财务数据直观体现的就是人力资源营销的价值计算。人才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医院进行所有的业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持和不可缺少的发展保证,人才的多少以及质量的优劣已经逐渐成为包括医院在内各种行业的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才营销战略对于医院的影响是一个长期高回报的投资过程,已经引起了医院决策者的广泛关注。 三、结束语 战略营销、质量营销、品牌营销和人力资源营销是所有的营销策略中最为实用的方式,医院应以先进的营销理论模式为依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营销学的思想和方法,将病人作为整个营销理论的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态度来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进而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 精品源自数学科 营销管理论文:剖析了电力营销管理的改革 营销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是电网营销技术进步与立异的核心,是电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首要手腕以及工具,是实现技术立异、管理立异、服务立异、文化立异的首要载体以及推进力,也是电网企业实现“1强3优”战略目标的首要支持以及保障。 长时间以来,电力行业1直存有“以出产为驱动、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即便在政企分开、转制成为企业后,也未能真正转变传统思惟以及价值观念,“老3电”(规划、节俭、安全)的印痕还不时闪现于营销服务的不同环节。 二00二年,宁夏电力“厂网分开”后,轻装上阵的宁夏电力公司,履行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来打造。 在缺电的情况下,公司1方面加大电网建设以及改造力度,强化安全管理、调度管理,另外一方面想方设法发掘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在电力供需矛盾凸起的情况下,实现了“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的目标,为宁夏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糊口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不管是“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仍是“灯泡不灭”流动,都是基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2者1脉相承。如今,“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已经经在宁夏电力公司上下根深蒂固。 要做到服务质量好、水平高,运作本钱低、效力高,更好地知足客户需求,就必需进行延续的管理变革。延续管理变革的目的是实现优质、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从客户需求动身、到知足客户需求的所谓“端到端”的服务,才能实现营销服务的职业化、现代化。 标准化的模式与流程是提高效力、节俭人力的基础。信息越快捷、越准确,管理的层次就越少,本钱就越低。采取信息化手腕是推动管理立异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捷径。 一电网企业展开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 在全世界化、信息化的新经济时期,鼎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但是用信息技术改造晋升传统电力工业延续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电网企业应答国内外同业竞争的必然请求。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应贯穿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日本的东京、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力通过对于出产、营销、配电、调度等系统的全面整合,实现了供电可靠性九九%以上到户的许诺,比没有施行信息化整合的其他电力公司本钱降低了约五0%。韩国电力公社通过对于全国电力营销、配网、呼唤中心、物质供应等系统的整合,使患上韩国电力物质采购、招投标六0%以上的交易通过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效力,降低了采购、库存本钱。 二电网企业推动营销信息化实现管理立异的实例 在党的106大上,曾经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增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加快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107大,又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会,把信息化提高到1个很高的战略高度。现今的社会已经经逐渐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更为显明。 伴同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经济时期,信息已经经作为1种资源,与物资资源、能量资源1起形成现代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发展的3大支柱性资源,在社会流动的各个环节施展侧重要的作用。国网公司也将信息化建设与电网建设、人材建设并举,提出建设“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战略以及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化发展。 宁夏电力公司将各类营销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作为电力营销业务的首要支持手腕,在各地市局广泛利用,营销信息系统建设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累积了丰厚的经验。 经由多年的努力,宁夏电力公司已经树立起了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低压集抄系统等,笼盖下属六个地市供电局、二四个县级供电局,有效提高了工作效力,以营销信息化方式,实现了管理立异,并获得了销售事迹以及服务质量大幅上升的好成就。 三电网企业实现营销信息化的3个步骤 营销信息资源的整合,将扭转电网企业传统的以出产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将其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架起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桥梁。电网企业施行营销信息化,通常有下列3个步骤: 三.一实现基础设施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以及业务整合,聚合孤立与潜伏的信息资源,构成知识凝聚效应。 三.二实现管理流程以及组织机构整合优化,以技术立异增进管理立异、机制立异,甚至文化立异。 三.三实现公司战略资源的整合与增值,实现团体化运作,终究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合作火伴、企业员工、企业客户、政府部门等。 营销部作为最贴近市场、最贴近客户的部门,是推进公司流程优化以及组织改良的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营销就如“龙头”,它始终追寻着客户的需求,整个企业机体随龙头摆动,机体内部的互相瓜葛维持不变,使管理更为简捷、高效、优质、低耗,实现“全员营销”。 四以信息化推动电力营销管理立异的实现途径 在二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大违景下,电网企业想要在日趋剧烈的市场营销中取胜,必需不断立异。对于内借助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树立以及完美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并拥有较强应变能力的电力营销体系;对于外通过现代化信息网络,实现营销服务的自动化、信息化,树立起与政府、客户信息交换的桥梁。这不但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于企业发展的请求。其主要实现途径有: 四.一技术立异。技术立异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必要的手腕以及工具。技术立异的症结是要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电力营销业务的特色。另外,电力企业应该真正成为技术立异的主体。对于于电网企业来讲,客户的需要,社会、政府的请求,本身业务的特色,是抉择技术立异成败的症结因素。 四.二管理立异。传统的管理变革,让企业效能提高比较难题,而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相对于较为容易。信息系统建设要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策略与法子,对于企业的核心流程进行深刻 的分析重组。信息系统归根到底只是工具以及手腕,其作用以及目的是支持企业管理立异以及信息化目标的顺利实现。信息化的施行进程就是通过IT技术以及管理软件,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扭转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立异。 四.三服务立异。技术立异推动服务立异,充沛应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及手持终真个便利性,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以Internet为依靠的电力营业厅是1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多维营业厅,是更为个性化、人道化的客户界面。 四.四文化立异。因为长时间受垄断经营思想的影响,大多员工抱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后进观念。电力企业的营销文化立异就是要扭转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转变为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多维的客户服务方式。 营销管理论文:电力营销管理状况与开拓途径 引言: 1.电力市场环境分析 1.1电力供应出现缺口。近年来电力供应出现缺口,不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同时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平缓期之后,又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这就导致电力的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现在又因为电煤供应不足和局部地区发电装机不足、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出现电力缺口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1.2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现行政策体制下,电力市场是独家垄断经营的,似乎不存在竞争,但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却是存在的。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设备使得电能以外的能源设备如燃煤、天然气设备的可控性、方便性都在接近或赶上用电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经济性分析比较后选择使用其他能源,造成电力边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1.3营销管理基础薄弱。在当前社会仍存在窃电、违章用电、拖欠电费的情况。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业扩报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由于机制不健全,未能真正形成业扩报一口对外;三是调度手段落后;四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2.当前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部分供电企业政企不分,债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严重妨碍了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权和积极性。 2.2企业管理方法陈旧。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一些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法规、政策长期未变,不是鼓励用电,而是如何计划用电和拉闸限电。售电方法手续繁琐,负荷管理还未进入到市场预测、负荷预测。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电价的形成机制一成不变,一些地方的二次综合加价客户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2.3.缺少营销风险管理。电力营销经营风险的关键点在量、价、费等基本环节,这也是供电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点。如:电费回收是否制定有内部管控制度,营销部门是否随时掌握未收电费情况,对欠费情况是否定期统计并制定合理催缴措施;电费延期缴纳、违约用电等是否按规定加收电费及违约金,电费发票管理是否建立制度、电价检查是否按期开展,对违价行为是否有处罚措施、线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线损四分管理统计是否准确真实,抄核收管理结构和职责是否科学,定期抄表及抄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各供电关口、线路、台变、用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窃电查处是否有效开展等。所以供电企业首先要对营销中的各个风险点有正确地识别,并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程度,及时加以消除和预防。 2.4企业员工思想观念滞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公司),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工作作风、服务水平低下,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官商作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3.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与措施 3.1转变营销观念。更新服务观念,积极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观念。供电企业应该从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旧观念中摆脱出来,确立全新的服务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要调整营销战略,把解决用电“卡脖子”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来抓,生产调度部门应采取调度经济运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和故障抢修时间,采用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电能。目前煤炭、燃气、燃油、太阳能制品等与电力之间的竞争已逐步加强,供电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依靠价格、质量、信誉和服务赢得市场。 3.2健全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负荷管理机制。一是全力推广“一户一表”工程,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用户负荷预测信息网,及时分析用电负荷结构,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三是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发情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优质服务。针对营销队伍人员素质现状,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参加自修、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同时,要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把市场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一方面在选拔营销人员时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注重将文化、业务等素质好的人员优先选择到主要的营销岗位,并提高营销岗位的待遇;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既要进行营销理论的系统培训,又要在营销实践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断选拔优秀的营销服务人员走上领导岗位,从而达到整体提高人员素质和优质服务的目的。 3.4依法治企,符合供电监管要求。根据供电监管及居民用电服务质量监管专项行动的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按照监管要求达到各项承诺指标。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要加强电网建设改造力度,不断优化电网结构,增加城市配网和农网配变布点,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深入推进“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规范停电计划管理,按照规定时限提前通知用户,修订完善停电计划审批流程,建立生产、营销联动机制。科学编制、严格执行有序用电预案,并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明确抢修分工,完善抢修工作流程,提高抢修效率,坚决杜绝抢修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加大居民报装业务流程时限管控和督察力度,制定保障性住房用电报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提高抄核收工作质量,保证抄表到位,保证居民生活用电准确计费和收费,加强营销基础管理,完善供电服务质量投诉,确保投诉渠道畅通,切实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4.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不断加快电网建设,做好电力需求预测,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 营销管理论文:论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从业人员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目前经各部门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有70多万个。但是这些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处于半瘫痪状态。为促进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发展,笔者认为可选择加强营销管理工作作为突破口。任何一个组织,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非营利机构,都有自己的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市场营销正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哲学。非营利组织也应该收集市场调研资料、进行市场细分、正确地定位、适当安排营销组合。 (一)市场调研 第一,利用二手资料。有很多现成的资料可以用来了解本组织和所在领域的基本状况,这些二手资料有政府出版物、各种专业期刊和行业内部出版物等。当然,利用这些资料,要注意公正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第二,利用大学生的社会调查。第三,简便抽样。即从最接近的顾客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医院可以研究患者及其家属,从他们那里收集资料。这些人是医院的目标市场,了解他们十分有用。第四,滚雪球式抽样。非营利组织可以请求最接近的顾客推荐有类似背景的人,例如医院请求患者去接触其他相同患者,以对他们进行调研,这种方法要比随机抽样法经济得多。第五,顺便研究。非营利组织借其他组织调研之便,把自己的问题放进去,请他们顺便研究。第六,在自身的运作中,注意收集信息。例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捐款人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获取了募捐市场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捐款人主要来自大中城市的中等收入阶层,主体是文化程度高的社会群体,主要信息来源是报刊杂志等。 应该指出,不管用什么方式进行市场调研,获得的信息要对本组织的顾客、所面对的环境和竞争状况,包括资源市场(募捐、志愿者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市场细分从市场营销战略发展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大量营销、差异化营销和目标市场营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搞得轰轰烈烈,以一个市场营销者的眼光看,这是大量营销,在当时情况下,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团中央(它的主管部门)、新闻界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全力支持,取得很大成功。但对于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不可能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即便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现在要实施新的项目,也要考虑这种无差异的方法能否再次取得辉煌。所以,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是非营利组织现阶段必须要进行的工作。 各非营利组织根据所收集的市场调研资料,确定市场细分的变量,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这样,便于组织针对目标市场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的其他变量,使组织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正确定位 虽然,我国非营利组织面对的竞争是不充分的,但是竞争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不久的将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再者,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也要进行正确的定位。定位是指组织设计自己的形象和价值,从而在目标顾客心中确定与众不同的地位。 要进行定位,首先要测量组织现在的位置。作为非营利组织,以服务人民群众为目的,它们必须获得人民的大力支持,所以它们必须查明本组织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形象是指某人对一特定事物的信念、理想和印象的总和。可以采用语意差异法来测定形象,先找出形象的组成因素,然后挑出关键因素,再进行调研,最后得出形象。组织在综合考虑目标市场、现在的位置,竞争对手和优势与劣势后,就可以实施定位。考虑采取成为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还是市场补缺者,分别采取相应的策略。目前,我国的部分非营利组织自发地进行定位。例如,我国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提出并实施特色化,出现了民俗馆、影视文献图书馆、残疾人图书馆等特色图书馆。这些活动若能得到市场营销原理助一臂之力,将成效更大。 (四)产品 任何组织或机构都要为自己的目标群体提供产品,产品不仅是指有形物品,而且还包括了无形的服务及主意、观点等附加利益。非营利组织可提供的产品大多趋向于服务或所供应的综合利益。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要更优于营利性企业,因为它关切到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甚至是国家的长远利益。产品的质量体现在服务中,因此,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要以公众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由于服务的无形性,故购买服务要完全基于对提供者的信任。非营利组织要向目标群体充分展示产品的核心利益,增强公众的信心,通过使目标群体满意来维系其忠诚度。这就要求非营利组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并创造出公众所接受的产品,通过由指导到引导的过程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如北京市政府为方便市民出游,推出便民旅游工程,现已开通18条旅游专线直通北京市的各主要景点,并且费用支出经济合理。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尽情享受清新自然之风,领略田园郊野情趣,追寻名胜古迹神韵。 (五)定价 非营利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筹措资金,这一点与营利性企业略有不同。营利性企业筹资的来源主要是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而非营利组织却没有资本金,也没有利润导向的定价制度,他们必须依靠其他资金来源来支持组织或机构的活动,非营利组织的经费大多来自税收和捐赠,因此,募捐是非营利组织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组织或机构有多种不同的资金来源,大体上可分为个人、基金会、企业和政府机构四类:(1)个人 捐赠是慈善捐款的主要来源。如重庆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设立的特困优秀学生奖励基金会收到单位如个人捐款达60多万元,其中个人捐献占到很大的比例,现已奖励给特困优秀学生10美元。(2)基金会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最近,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向社会推出的“希望工程国内最后一轮劝募行动”,旨在更好地协助政府到本世纪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实现累计救助失学儿童250美元至300美元,援建希望小学6000所的目标,目前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加入到此活动中,中国工商银行已捐款220万元。(3)企业也可以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捐助,如捐赠现金、产品、债券以及劳务等。(4)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捐款支持教育、社会服务及其他一些值得捐助的项目,如上海市1996年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文化事业的资金约20亿元。湖南省地市一级就增加宣传文化事业经费4500万元。 (六)渠道 非营利组织应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最便捷的方式提供给目标群体,但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相对缺少资源,靠组织或机构自身无法完成渠道计划,因此,他们必须求助于人,以获得其他机构的支持与协助。非营利组织要善于利用渠道分担成本,尽可能采取发展中介机构的一些有效措施,提供时空上的便利性,使少量的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效用。组织或机构要与渠道成员相互协调好,使双方都感到他们对社会负有共同责任。摩洛哥政府通过媒介获取妇科器具信息以服务于国民就是一例。摩洛哥最近得到一笔世界银行资助社会优先发展计划的贷款,其中一部分将由摩洛哥公共卫生部人口司用于招标,求购超声波检测仪、外阴切割手术器械、微量避孕药片和注射避孕药剂,以及产床等妇产科医疗器具用于满足国内对这种产品的需求。 (七)促销 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是利用传播来影响其目标群体行为的,他们选择公众乐于接受的媒体(广告、宣传、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设计并传播为目标市场提供利益的有关方面信息。在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同时,还争取谋求外界持续不断的支持,通过获得协助以共同达到协调公众的态度并进而影响其行为的目的,非营利组织最易于获得协助的沟通方式便是广告,付费广告或公益广告为了获得宣传效果愿意为公共利益提供相应的技术与服务。同时,赞助社会福利事业可以提高组织或机构的知名度,增强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国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方式多次提醒国民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问题,呼吁社会各界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配合,需要配套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国民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废纸回收率超过50%,在欧洲最富有的国家瑞士,废纸回收率高达90%。在一些发达国家,购买和使用再生纸正在民为一种社会时尚。人们用再生纸来制名片、写信、印文件,以显示自己有环境意识,显示其文明和教养。现在,不少西方国家提出,从事管理的人员应具备环保意识。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体系建设 摘要: 对于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亟待跟上时代化信息发展潮流,积极建设会计专业实践体系,强化教育中的实践教学能力。以下本篇探讨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体系建设问题,并为之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会计专业;高职;建设;实践体系 一、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情况 1.缺乏实践支持高职会计专业中,其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很难直接参与实际财务工作,校外实训基地名存实亡,严重影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质量。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中,专职教师实践技能薄弱,实践教学质量较低;并且,在会计专业实训中,多处在单项实训层面,部分高职学校没有建立独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缺乏会计理论教学经验,忽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开展综合模拟实训,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少,学生职业胜任力差,单位满意度低。 2.体系不完善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专业实践技能差。经过调查发现,在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体系设置中,基本为单项实训转化为综合模拟实训的体系,然而在校企之间,不仅缺乏政府政策的扶持,且校外的顶岗实习会计单位不多,专业对口率极低。在高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学生不仅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其实训技能也偏低,使得学生很难在社会中适应其相关工作岗位,使高职学生不能满足社会中会计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建设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的意义 对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建设专业的实践体系,不仅有助于开展校企合作,也可以积极落实校外实训基地,达到预期实习锻炼目的。高职实训中,建设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体系,可以整合模拟实训室系统,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建设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体系,还可以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会计实践能力。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转变我国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方法,注重会计专业实践体系构建工作,对于会计信息汇总、处理方法,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并且编制财务报表,注重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上需要,培养高素质会计人员,培养出新型的高职会计人才。 三、改进建设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的措施 1.强化实践教学设备及技术支持针对高职中,切实加强会计实践中校企之间的合作,搞好多方向的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对于校内会计教学实验室中,能够安装先进DEERP软件,并且可以从会计预算、金融市场、企业融资、日常会计事务运转等方面,加深高职学生对实践会计工作的认知,增强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切实的去加大校企会计实践合作力度,以便可以实现产学资源方面的互助互补。并且,与此同时,可以落实高职实践教学,加大学生在企业会计岗位、仓库、财务部门的参观见习频次,引导高职学生接受会计相关知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高职会计教学中,建设会计专业实践体系,分析学生具体情况,调整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对于高职会计教学之中,直观展现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提升学生会计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巩固高职会计理论教学,增强高职学生的会计职能认知。基于会计实践教育模式之下,会计教师应在会计教学重视学生的思想意识,运用职业会计专业知识,通过对会计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拥有在实际工作中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仅有助于养成学会计思维习惯,还可以培养提升学生会计实践技能。 2.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对于高职会计教学中,构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突出会计专业教学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建设会计专业实践体系,能够在会计实践职业领域,对会计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综合会计职业技能与操作能力;并且,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中,可以梳理技术、操作能力知识点、技能点,重构职业行动领域,构成高职会计实践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水平。并且,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能够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如会计电算化、企业进存销会计实训等教学内容,优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系统化进行高职会计教学,对于实训基地中,学生需要进行全天上岗操作,并适当对其进行实践培训,使学生可以在上岗操作中学会做人、做事,并能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更能增强高职学生会计实践能力。 3.提升实践监管执行在目前高职的会计专业教学之中,可以针对其存在的相关弊端问题,优化构建新的会计专业实践体系,不仅可有效避免会计教学弊端,避免学生实践环节断档,确保高职会计教学职能高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会计实践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对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建设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积极建立科学的、易行的实验考核体系,由分项实训、模拟综合实训等因素,考核高职学生完成学业情况,对每一个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考核评定。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谐有序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会计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教师系统性地对学生会计专业进行引导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采取网络教学、动漫、网络视频等方法,突出学生的能力本位,倡导学生在高职会计实践中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会计专业中,建设专业实践体系,能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具体会计岗位工作升华为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重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课程,还可以缩小高职教育与实际会计工作之间的差距,为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作者:杨继秀 单位: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随着我院示范校建设的步伐,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也随之要做相应的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必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技能为核心,改革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科学构建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按具体会计职业岗位设置核心专业课程,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关键词] 职业能力;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符合人才市场需要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达到初级会计师的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1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1.1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实践技能差调查发现,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基本上是理论—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体系,校企之间缺乏政策的扶持和契约的约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不多,专业对口率极低。一些学校仅仅停留在单项实训层面,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集中地开展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实践操作系统性差。专业技能训练少,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尚未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灵活性差,学生职业胜任力差,单位满意度低。尚未建立突出实践技能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评价考核仍以笔试理论文化知识为主,没有突出行业职业技能训练的企业考核,没有把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纳入评价体系。 1.2校企合作开展不力,校外实训基地难以落实,实习锻炼达不到预期目的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会计电算化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很难实施,大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即使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签署了“友情式”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但该专业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往往不可能,顶多是实习基地参观实习,时间在半天到一天。原因是由于学生业务不熟,既不能给公司增效,又增加单位的负担,加之公司财务人员不愿意学生接触他们的财务机密,更不愿意主动培养学生与自己竞争。即便部分学生自己联系了实习单位,但很难直接参与实际财务工作。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校外实训基地名存实亡,校企合作只是纸上谈兵,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落不到实处,达不到预期的实践锻炼目的,这严重影响了其实践教学质量。 1.3理论课比例大,模拟实训室缺乏仿真性与系统整合性通过调查,现阶段90%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会计实训室及电算化实训室,但70%未能达到仿真要求和学生实验需要,只不过是一些电脑加几个软件,缺乏会计工作环境,这样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达到分组轮岗轮训的目的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更何况手工记账资料与电算化资料截然分开,缺乏系统整合性,这样手工实训结果不能得到计算机的验证,学生也就无从体验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更谈不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了。 1.4专职教师技能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便考取了会计师以上职业资格,获得了“双师”职称,但是不具备双能力,实践技能薄弱,由于没有到企业从事一定年限的会计工作,缺乏一线的实践经验,很难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再者一些老师虽然掌握了丰富的会计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技能,但缺乏会计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相关问题的处置能力,指导实践教学缺乏真实性,解答不了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复杂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的提高,各高校财会专业也更加重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但是,在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1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对这门课把握不准,要么将它上成软件培训课,要么上成程序编写课或计算机基础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应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典型通用会计软件的实践性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想讲授理论知识又想讲授软件操作,结果往往都是点到为止。 2.2课程内容设置落后由于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比如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了,而我们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 2.3课程讲授方式、方法不完善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讲课方式,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程序化,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被动者,创造性思维能力被忽略了。 2.4实训教程质量不高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所以本课程需要有高质量的配套实训教程。到目前为止,会计电算化教材质量普遍不高,教材中所举软件严重落后于企业实际应用软件,或者教材中是对各个会计软件泛泛地讲,没有针对哪一个软件详细讲。会计电算化教材本身质量尚且不高,实训教程的质量便可想而知。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既然把“就业导向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3.1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通用标准与具有职业针对的专项标准相结合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大多是单项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岗位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故实践考核要突出实践应用性,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一套科学易行的实验考核体系。 3.2课程体系结构应服务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课程目标是建立课程体系结构的依据。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应通过相应的课程教学得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在构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时,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形成以能力为核心、同时兼顾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原则上,各门能力技能课程内容都应设计相对独立的学时,体现职业岗位性。 3.3切实加大加强校企合作,搞好多方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加大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教产合作,实现产学资源的互补,达到校企双赢、校企互动的良性循环。努力改变校企合作难以落实的局面,与多种企业多方向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建立比较固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实际经验。重点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采用记账方式,学生一方面了解真实的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账款的会计处理等,另一方面给别的公司做账,大大提高了其实践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职业胜任力。 3.4课程体系建设与证书衔接,突出技能培养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等都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的“绿卡”。在基础会计之后应安排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之后应安排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之后应安排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应每周两节理论讲授,四节上机实训;在学生到单位进行会计实践之前应进行一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进行融合,这既是对学生以前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一次综合实训,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上岗前的培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设置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深化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需要。 4结语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只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方向,以岗位工作实践为方法”课程体系改革,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作者:刘佳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高职会计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摘 要: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各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高职会计专业人万培养而言,单一企业就业岗位的人数限制和职业能力需求差异束缚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工作的推进,订单、定向培养已成为馋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订单式”;课程体系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学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就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合作“订单”这种形式,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问题、技术应用性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高职会计专业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性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生源质量、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学校的生存靠按学生人头的财政拨款,导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连最基本的出纳工作都干不了,让教育者感到悲哀。为此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我们认为,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会计专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会计专业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打破了三段式的学科课程体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不再沿用传统模式,摒弃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分,将所有的课程内容融为一体,按照工作过程分解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再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项目或情境来实现教学。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开发结果不是形成职业培训 目前,有人认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将公共基础课等不直接影响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全部删除。学生只需在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开展实际操作即可。笔者认为不妥,因为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不是对原有学科性课程的全盘否定,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按前述的方式去架构课程体系,那“职业教育”就变成了“职业培训”职业院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 “能力本位”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不过对“能力”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按照英语对能力的理解强调结果,看重通过考核鉴定确定的技能和绩效;有的采用德国概念强调能力的形成过程,不同的理解影响了我们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即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认为,若是职业培训,则培养目标是前者;若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当为后者。它当然也包括前者,姜大源教授把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关键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根据这种分类,我们可以制定出由“会计核算基础――业务核算――模拟实训――会计顶岗实习”的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在项目教学中来锻炼和体现学生的这种能力,这也是要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高职会计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会计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要遵循:确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能力分析――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设置过程中,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调研入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其相应的能力要求,然后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要求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使其构成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的开发 1.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程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使课程设置满足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到用人单位进行岗位调研,如“目前各单位设置的会计岗位有哪些”、“每个岗位都需要做什么工作”、“每个工作需具备哪些能力”、“ 在会计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等,这些调查结果为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2.进行会计工作分析,确定专业课程 以会计专业调研为基础,确定主企业所需会计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执行。首先,分析和确定会计工作岗位;其次,分析和确定每个工作岗位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最后,把相关的职业能力归类并最终转化为课程。 (二)课程结构设计 课程结构设计要基于职业生涯设计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刚开始时,都是从事低级、简单的工作,经历一段时间的锤炼后,再被安排到高级、复杂、综合性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基础性工作到综合性工作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技能型会计工作。技能型会计工作是会计职业活动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简单的、重复操作性的工作,类似的岗位有出纳、记账、会计档案管理、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等。 2.技术型会计工作。技术型会计工作是会计职业发展历程的中间层次。这个阶段的工作相对复杂,按部就班的工作中穿插着会计人员的创造性,职业判断能力越发显得重要。 3.管理型会计工作。管理型会计工作是会计职业发展历的最高层次,该阶段的工作愈加复杂,需要会计人员处理企业内外部全局性的财务工作,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风险管控等工作。 根据会计职业生涯各阶段对知识、能力和任职资格的要求,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浅析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人才的“应用型”,鉴于这种需求,会计专业教学注重实践教学。而会计实训教学又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分析现有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现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会计实训,现状 高职的教育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高职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人才的为“应用型”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因此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开设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显得非常重要。 一、构建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意义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处于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构建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 1、建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知识。会计是一个博而杂的岗位,该岗位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知道相关课程的内容,如财政与税收,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记忆不深,相关联系了解不透。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融会贯通,深切体会各学科在工作岗位之间的穿插。比如会计在每月完成报表编制之后,还要完成相关税费的申报缴纳。 2、建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入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学习枯燥的专业知识毫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分工任务,通过岗位角色的模拟演练,进入实际的工作角色,以工作任务来完成学习。不仅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分工角色中,也强化了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3、建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生通过专业实训,完成相关工作,最根本的目标还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系统的掌握各个实践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专业实训,模拟岗位工作,使学生在学校以员工的角色进行生产实践,参与接受工作环境和分工协作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实践由“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现状 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是以相应的理论课程为基础,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开设理论课程存在差异,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也会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理论课程是相同。 1、校外实训。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一般放在大三毕业前,常称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参加实习工程,完成学业,取得学分。这阶段的实训室要求学生确确实实参加进入工作岗位。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这阶段的实训并不能非常完美的完成,因此校内的实训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实训内容 2、校内实训。校内实训的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三个实训阶段内容并不是并列的,而是由简单技能逐渐过渡到综合技能。呈阶梯式,基本技能是基础,专业技能是专门化方向,综合技能职是整合完成最终实训。 基础阶段要求学生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在实训课程中安排了会计基本技能的实训。这一阶段的实训,要求要求学生消化理论基础知识,简单的会熟悉会计业务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手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装订记账凭证等。 专业阶段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大量学习和掌握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学的内容多而杂,相对应的实训内容侧重点也不同。主要的实训课程有:财务会计的实训,财务会计实训在基础会计实训的内容上增加了业务量和业务难度。其次是成本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突出强调了成本和核算,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然后是税务的实训,税务的实训侧重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税务会计的核算等。 综合阶段是在完成了整个知识内容的学习后,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会计综合实训,在会计综合实训完成工业企业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是对前面专业阶段实训内容的一个整合。从原始凭证收集和编制,到记账凭证的填列,会计报表的编制,增值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报表分析等等。在会计综合实训里都有涉及。 三、校内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建议 1、实训教学内容和过程有待完善。很多学校的在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实训教材五花八门,实训教材不具备真实性。同学们拿到实训教材,分不清与普通理论教材有什么区别。学生们拿到实训教材,仍然当成一个作业来完成,对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好的理解。比如成本的计算,大部分学生当成是一道复杂的计算题进行处理,而对产品的生产流程未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角色分工不存在,一个学生包揽实训全过程,不同角色间单据的传递无法实现;有的完成的角色分工,但是在实训过程中,仍强调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忽视了监督职能。 2、师资力量有待完善。学生在实训期间不可避免的会碰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的各类问题。需要指导老师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现阶段的指导老师对于理论知识已经足够,但是缺少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当前许多会计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类型的教师。使得理论教师对会计实际岗位操作不熟甚至不解,造成教学误区。让大型企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内审部经理、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主管、注册会计师等业务一线会计人员为学生讲课并指导实训又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3、实训环境有待完善。为了使实训更有真实性,建立仿真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成为外在的必要条件。实训基地的建立,设立相关银行,税务,工商,企业一体化的实训室。实训过程中,按照培养方案设立的角色分工,进行实训。同时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参加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参加企业,让学生对经济管理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 要 文章以会计专业的岗位需要及特点为依据,指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当前状况,提出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途径,并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为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做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途径 思考 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怎样保证学生生源就成了各个高职院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保证学生生源最主要还是要提高学生就业率,而提高就业率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要让教学质量得到一个质的提高和飞跃,主要是要对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做深入的改革和突破。而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是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基本会计技能,尽快适应会计岗位工作需要的关键环节。笔者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了一些探索。 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 实践教学在整个高职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环。但是以往的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实际需要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拿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来说,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训环境 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训中没有真实的企业环境,不能让学生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流程。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会计实训,效果自然是很差的。 (二)教学方法 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只采用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就是在实训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分工,由学生一人担任所有的会计角色。这种方法虽然让学生体验了所有的会计岗位工作,但是没有办法体会企业的会计分工和内部管理制度,这样教学质量自然很难有保证。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属于岗前练兵,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会计实务操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也是对校内实践教学的补充。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实习单位接纳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学生进入了实习单位,但真正从事会计专业岗位的很少,所以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比较差。 二、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会计专业分析和调研 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开始对会计专业进行分析,可以安排经验丰富、有实际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新生“专业分析”的主讲教师,让学生了解自己三年中将要学的知识和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岗位。这样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为以后的教学活动做准备。 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析以后还要带着学生进行本专业的调研,可以带学生去校内外实训基地去参观,让学生对本专业所要了解的知识、从事的岗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专业分析和调研完成之后,可以通过一个考察报告或者专业总结的形式让学生去展示,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和分析,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展示的一个过程。 (二)校内实训环境的强化 校内实训基地强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学生在获得会计专业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同时,可以在学校实训基地里进行与所学课程内容相符的实践项目的训练。同时学院应当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仿真的实训资料,在实训室里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企业的内部流程和内部的管理制度,所以实训效果就打打提高了。 (三)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校企联手,积极拓展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融合,而且通过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会计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岗位意识。另外,通过这个平台来提升学院和企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主动加入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中去,打造校企合作的“示范”平台。 三、高职实践教学的评价与管理 (一)实践教学的评价 结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注意对实践教育过程的控制与调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不仅要重视实践最后的结果还要关心实践的过程,要科学的制定过程并和结果同时进行、相互渗透的评价体系。 对会计专业实践教育的评价还应该把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融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要与用人单位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实践学习反馈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实践教学的管理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保障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必要成立实践教学组。这个小组的应当由会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辅导员和校外实训指导老师组成,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来协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制定各项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校外实习的管理、考核等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应该在高职院校中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同时我们相信,在广大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之路,为社会输出大批能力强、技术硬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发展农业产业化策略的调查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区别于传统农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是调整农村收益分配,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 如何发展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实现“一化促两化”发展战略,我们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发展策略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一、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一定发展,但与全国、全省,特别是东部发达的省市相比,我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对于农业产业化关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方向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对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方向不明,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不清。习惯于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跳不出就农业抓农业,就生产抓生产的圈子。对开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贮运等增值环节重视不够;二是小、散、弱、低的问题突出。目前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弱,辐射面小,带动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经营水平低。我省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9个,我市目前符合国家级标准的尚无1个,全省现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2个,而我市符合省级标准的只有1家。同时,在我市现有的49个龙头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现代科技要素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上的技术含量不高,对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由于缺少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影响的名、特、优产品,导致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不强。如在我市现有的9家以黄姜为中药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中,以水解物为终始产品的6家,占67,以皂素终始产品的3家,占33,而以双烯为终始产品的只有1家,仅占10,而以黄体酮为终端产品的没有1家。在蔬菜、食用菌、畜产品及干鲜果加工方面也十分落后,尚无一家规模加工企业;三是企业布局问题突出。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由于缺乏对全市优势资源及县城特色产业的科学论证,缺乏对市场前景的调研分析,造成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每个企业没有“亮点”,缺乏“卖点”,形成产品结构雷同,低水竞争比较突出,不仅限制了企业本身发展,也难以形成产业特色优势和产品规模优势。如在全市现有的49个龙头企业中,以医药加工企业居多,尤其以黄姜加工企业更为突出,几乎县县都有,有的县甚至多达几个。而加工蔬菜、畜产品、干鲜果、粮食等农产品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四是利益机制不健全。我市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基本上处于简单的市场买卖关系,虽然部分企业与农户签有订单关系,但双方履行约率不高,彼此缺少诚信,掣肘扯皮,经常出现纠纷裁决,难度很大。导致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和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关系,难以形成抗御市场风险的整体合力;五是管理体制不顺。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的产、加、销诸环节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同程度存在着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甚至出现部门利益私人化的现象,导致部门之间难以协调配合,甚至力量相互抵消,不能使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如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融资贷款等方面表现突出;六是产业基础不牢,受我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使农业产业基地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和标准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实现由产品到商品的“惊险 跳”,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差,商品率低,生产效益低。同时,也造成企业加工成本高、附加值低、利润低的连锁反应,影响了企业收购、加工农产品的积极性。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思路与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农业“三增”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强化优势产业开发,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途径,积极实施“一化促两化”的产业兴市、强市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设想经过各方努力,到20__年,全市力争建成10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5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年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带动农户20万户,户均增收200元,初步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20__年,全市力争再建设10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20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年加王销售收入20亿元;户均增收400元,带动农户40万户,使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村经济主体水平都达到新水平。为了实现上述思路和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突出抓好5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业“三增”的有效途径。用长远性、方向性的发展战略眼光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小农经济思想束缚,跳出传统农业的思维制约,实现从单一生产过程管理向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的跨越;要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由“条块分割”“行业制约”变为按市场需要集合多种生产要素;要纠正各种“左”的思想影响打破行业所有制,融资界限,实现生产要素按现代化方式的优化重组;要按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重新构筑农村经济模式和实现途径;要清除不适应市场经济陈旧观念思维定势,创新体制、机制,达到指导农业经济实现新的突破。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倾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排头兵。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龙头企业的作用和意义。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与农户经营的重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起着“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当前,必须倾力培养和扶持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强带动、外向型的重点龙头企业,切实克服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辐射面小的现状。其次,要制定落实中、省、市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各地、各部门要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念好、用好政策经,切实做到按政策办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办事,使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三,要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要积极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建立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一些大型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强带动、高效益、强辐射、外向型的优势。同时要把大户经营引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利用大户机制增加龙头企业发展的活力,增加龙头企业的数量,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龙头企业的效益。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户,要从政治上肯定,政策上扶持,经营上帮助,环境上放松;龙头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经营方式,特 别是学会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资本运营的本领;第四,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龙头”企业家队伍。一方面要善于引进人才,只要能壮大发展企业,发展经济,就要以优厚的待遇大胆引进;另一方面要对我市现有的企业家培养提高。今后要把对企业家的培训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只有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作风正的企业家队伍,我市的龙头企业才能有望做大做强。 (三)强化优势产业开发,创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规模”的原则,坚持“山林草,塬粮果,川经药,城郊菜(畜)”的区域布局,走“小群体,大规模,强产业”的产业发展路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和标准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必须放在培育壮大特色产品产业上,构筑农业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发展规模生产基地和优势区域,达到产业布局调优,产业规模调大,产品质量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调强。 首先,强化药、果、畜三大产业开发。一是要积极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行动。以十大药源基地为重点,以现有科技先导型医药企业为龙头,以国内外中医药大市场为依托,努力集合商洛中药材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制剂技术,加快新药研制与开发,实现中药材发展产业化,药源基地建设规范化,医药企业集团化,中药加工现代化,使药业成为我市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二是积极发展以核桃、板栗为重点的干果产业。坚持规范化建园,标准化栽培,科学化管理,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同时要将工作重点转向果品贮藏、加工、市场销售上,着力打造商洛果业品牌;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以三元瘦肉型猪、肉羊、肉牛为重点,按照“南羊北牛,川道猪鸡,城郊奶畜和特养”的布局,突出无公害特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养殖大户,发展畜牧小区,扩大专业化养殖规模,做大做强畜牧产业。 其次,要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要充分发挥我市无污染的资源优势和地处大中城周边的市场区位优势,积极开发名特优农产品。一是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开发规模。要在抓好现有的32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蔬菜、茶叶、水杂果,小杂粮、畜、禽、蛋五大类特产品,实施规模开发,扩大基地面积。使优质农产品比重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在发展特色产业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气候、资源条件出发,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强产业”的路子,真正形成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形成规模;三是推行标准化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积极推广标准化技术,加大投入投入品管理,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严格按照部、省颁布的生产标准和规程组织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三,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要按照部、省标准逐步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重点推广国家、行业制订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使农产品品种、生产、包装、保鲜和贮运等环节都有基本配套的标准体系。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十五”末,全市要初步形成以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大中小配套,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与国内市场紧密联结,统一开发的市场网络体系。要加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建设和信息网络延伸步伐,尽快形成市、县区、乡、村四级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覆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特色乡村的信息网络,为农民安排生产,进入市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四)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首先,要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其次,要通过整顿市场秩序,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提高诚信程度,属于合同契约关系,要规范合同行为,提高合同履约率,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第三,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发挥其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职能,同时也要监督龙头企业按合同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价格协调、规范经营行为、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失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形成合力。 首先,要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践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当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农村工作,就是要坚定不够地解放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聚集多种生产要素形成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典型去关心、支持和发展;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产业化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以产业化经营方法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就是要靠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大局,做好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中、省、市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政策和扶持措施,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各级都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龙头企业制度,要带着对农业和农民的浓厚感情,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和龙头企业,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排扰解难,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文秘站版权所有 其次,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群众在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创造。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和龙头企业的意愿,尊重他们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经营,都要由农户和龙头企业去自主决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的选择,也必须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意愿。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是 宣传、引导、服务和支持,不能越俎代疱,更不能随意干涉。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尤其要尊重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侵犯农民的权益。必须按照“条件、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才能使产业化经营稳步、健康地发展。 第三,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各个方面,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各有关部门都要从支持农业,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局出发,增强服务意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是要形成政策的合力。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已制订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信贷资金等各部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决不能以部门利益影响其贯彻执行。二是要形成投资合力。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计划、财政、金融、农业等部门形成合力,协调和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协调组织筹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资金。三是形成环境合力。要按照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涉农部门要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设施建设;工商、税务、土地、交通等部门要积极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纪检、政法等部门要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新闻媒体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制造氛围,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你去请教三个人,可能会得到四种答案。因为农业产业化到底包含多少内容,目前的说法并不统一。为了避免射偏了靶子,咱们选择一个最小的口径,只讨论农产品的深加工。即使如此,我们仍能从中看到农业产业化的无限前景。 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尽管我们只需要最终的消费品,可只有很少的人在直接生产它们,而更多的人,都在做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并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原始人想吃鱼,可以跳进水里,直接用手去抓,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实质性意义的行为。可后来人类进化了,在捕鱼之前,先要织网和造船,要织网、造船,就得事先制造织网和造船的工具。鱼打得多了,就晾晒起来,吃干鱼、熏鱼。到现在,人们用鱼制成的各种食品,不计其数,甚至还把鱼皮做成服装,把鱼骨制成药品。最初一个简单的用手抓鱼的行为,被无限的“复杂化”了。对此,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往生产链条上不断增加了新的环节,用萨缪尔森教授的话来说,这叫生产的“迂回性”。生产的迂回,带给我们的是经济的富足和繁荣。 我们常说,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旱了不行,涝了不行,虫灾病灾也不行,这是自然风险。好不容易遇上个好年景,却不一定能赶上好行情,这是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老天爷的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议。要说市场风险,各种产品都免不了,但农产品风险尤其大,因为它的需求较稳定,往往受价格的影响。比如小麦1块钱1斤,你能吃两个馒头,等降到5毛钱1斤,你也不会撑破肚皮去吃三个。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加,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自然会下跌不止。可延长了产业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用粮食做饲料,用饲料养螃蟹,需求弹性就大多了。螃蟹丰产,价格当然还会下跌,可价格一跌会刺激需求,反过来又会稳住价格。这样一来,市场风险无疑会小一些。社会越发展,人均粮食消费量越大,但直接消费的粮食会减少。20世纪60年代,守着一碗青菜汤,你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兴了再喝上两瓶啤酒,米饭吃的就少多了。 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粮食去转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粮食去转化。所以,农产品的链条必须向这里延伸,否则,就越来越没有市场。这可不是件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何况这还有利于克服农业的“弱质”。 农业产业化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但抱紧它并不容易,要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链条,得做很多的工作。说得专业一点,必须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家都知道,荷兰的花卉产业世界闻名,但鲜花贵在一个“鲜”字,因而对营运体系的要求特别高,从培育、生产、分级、保鲜、包装,到运输和销售,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这一点,荷兰人比谁都明白,他们的花卉拍卖和配送系统效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个阿斯梅尔花卉拍卖市场,每秒钟能完成2笔以上的交易,而且完全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光是玫瑰,就分成2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又按颜色、等级、花期等分装打捆,形成标准的规格。交易商无须到现场看货,只需坐在交易大厅里,根据报出的规格,按动电钮就可以竞价成交。后续的清算交割,完全由电脑处理,几小时后,花卉就被装上飞机,最迟到第二天,便摆到了世界各地的花店里。没有如此高效的服务体系,荷兰的花卉,绝难成就今天的热门产业,更不会领导世界花卉的新潮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农业的概念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转基因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它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含量。这将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还无法准确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农业的链条将因此而延伸得更长。众所周知,沙子只是一种非常初级的建筑材料,但人们注入了资金和技术,就从中提取出了硅,并发展出计算机芯片和因特网。想一想这段历程,对未来农业产业化的前景,你还会有任何怀疑吗。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浅谈以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 摘要: 现代工业理念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以现代工业的理念作指导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重点是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按产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现代生产经营组织,做大做强产业,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和生产和经营方式,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关键词:现代工业理念社会化大生产现代科技产业化 一、现代工业的理念的内涵 现代工业的理念,就是当代工业,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要求,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不断深化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格局,为取得发展优势,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而形成的一系列关于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面的理念。 当今社会,随着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社会化大生产加快发展,国际统一市场迅速形成,产品和生产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跨国界、跨区域流动,每个产业、地区、企业的发展都与整个经济体系状况紧密相关,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合作中求发展,当代工业积极应对,形成了不少令人称道的产业发展特色。现代工业理念主要表现在如下八个方面。 (一)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优化工业发展的主体。现代工业,不是靠政府的包办,而是依靠以盈利为目的、高效运作的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发展来实现产业的成长进步。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就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这种制度安排,使出资人和企业经营者责权利紧密结合,明确了企业的产生和退出机制,有利于激发社会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稳定和管理。 (二)以市场细分和品牌特色开拓市场。企业要盈利,就必须依赖市场赐予。企业在组织生产之先,必须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在精心分类基础上找准目标市场,制订好营销策略,建立营销网络,并依靠自身鲜明的品牌招睐顾客、开拓市场。 (三)以严格的标准化实现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标准就是公认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必须共同遵守的、关于实体和程序的规定,在现代企业中标准已成为成本、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的重要工具。标准的实行,可以减少摩擦、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以装备现代化开展自动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现代工业充分利用先进的装备,提高生产水平。以电脑控制为标志的自动化生产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劳动的耗费,并使整个生产过程保持理想状态。专业化可以培育和发挥企业专长,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率,形成专业优势。规模化,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自动化、专业化、规模化相辅相成,成为现代工业企业突出特点。 (五)以信息化为手段优化生产经营决策。信息就是事物有关过程、状态的消息。信息化就是通过建立工作体系,全面、快速、准确地收集、处理、传递、利用相关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信息化使企业有了千里眼、顺风耳、遥控器,可以大大地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发展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保持一种生产经营的最优状态。 (六)以科技创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持续升级。随着知识、信息的增长,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更新,对产品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创新可以使企业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掌握垄断性的优势,加速产品更替和技术的升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七)以横向和纵向一体化谋取发展优势。横向一体化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壮大企业的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企业环境。纵向一体化,是指产品的前向、后向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交易费用,密切产业联系,减缓不利的市场变化带来的动荡。 (八)以产业集群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培养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企业在空间上的成群涌现。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产业体系的完善,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产业成长进步、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产业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相关组织和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减少不必要的拖累,并源源不断地获取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方面的支持。 二、以现代工业的理念作指导是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相对于工业来说,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增长速度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__年农业增加值只占GDP11.8,而经过折算后的农业劳动力却占全国总算的40,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1。工农业增长速度比98年是2.54:1,20__年达到了事5.02:1。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如此长期的、不小的差距呢?固然有工农业先天的、自然技术方面的差别,但这远不应该是答案的全部。而且,就发达国家情况来看,差别远没有我们大,一般不仅是工业大国,而且是农业强国,甚至在有些领域,农业经济效益超过一般工业水平。就是国内的先进地区,由于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产品市场日益扩大,部分产品甚至远销国外,农业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两者本身的差异的思考。诸如单位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的差别引起的规模收益的差异,劳动者素质的差别引起的产出水平的差异,机械化装备水平的差别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创新不足引起的科技水平的差异,商品率不高引起的成本效益观念的差异,投入不足引起的集约经营水平的差异,产业链条过短引起的产品附加值的差异等等,人们从多种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些分析,促使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样要遵循经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最早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两者均是以产品生产为基础,同样具有社会化生产性质,在同样的科技、经济环境和体制条件寻求发展。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并提出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 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这些说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积极借鉴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要向现代工业学习,以现代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的发展。三、以现代工业理念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以现代工业理念指导农业,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将农业真正作为经济产业,使之主动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中,在加强产业组织、做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体系、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应有之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效支撑产业发展。农业弱,弱就弱农业组织基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小而全,商品率低、盈利意识差,相对自我封闭,品种、技术更新缓慢,生产经营低水平循环。加强产业组织建设,发展专业户是基础。专业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市场意识、科技意识较强,生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代表该产业先进生产力水平。由一般从事多种农业生产纯农户向亦农亦非农兼业户、由兼业户向专业农户过渡,这是农户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正处于兼业户大量出现阶段,应抓住有利机遇,促进专业农户发展,加快兼业户向专业农户转变。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通过入股、租赁等多种方式,搞活土地流转,使那些由于农民外出务工等原因而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向专业能手集中。加强产业组织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重点。要积极落实《农业专业合作社法》,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和经营,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农产品加工营销、农资供应、动植物防疫等方面的问题,发展和维护农民利益,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组织瓶颈。加强产业组织建设,培养龙头企业是关键。没有龙头企业,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等问题就难以解决,产业发展空间势必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产业的效益得不到的挖掘,产业最终也难以有力地舞起来。 (二)引导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做大产业规模。没有规模就不成其产业。规模太小,产品营销加工也开展不起来,相关配套产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无从建立,产业的聚集效应无法实现。做大产业规模,关键是要引导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并以此发展特色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实现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有机统一。发展规模生产,要以国家优势产业带规划为指导,因地制宜地制订地方上的全盘规划,持续稳定地推动规划的实施,切忌朝令夕改、到处开花,始终形不成当家产品和产业规模。 (三)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产业设施装备水平。农产品基地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太差,生产不稳定,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有关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推行工厂化生产,提高生产可调控水平。以水利化为重点,增强抵御自然灾害水平,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状态;以机械化和交通便利化为重点,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以产地检验检测建设为重点,加强产地环境和投入品监测,维护农业生产安全。 (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业集约生产水平。粗放型农业主要依赖土地、劳力、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外延式的扩张,追求的是单纯产量的增长,粗放型农业是不可持续农业。相对于粗放型农业而言,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一种内含式的扩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建立农业科技直通车机制,改善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服务,稳定地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普及先进适用的技术,提高产出水平。同时,要加强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应用,解决制约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难题。 (五)实行农业标准化,改善农业生产组织。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农业标准包括产品标准、产地环境标准、投入品使用标准、栽培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农业标准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控制。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认证产品管理、加强专有特色产品保护;可以促进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打破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竞争力,开拓国外市场;可以降低农业耗费、减少生产成本、发展精准农业、保护农业环境。实行农业标准化,要认真做好标准的制修订,做到农业生产有标准可循。要加强相关标准宣传、示范应用工作,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 (六)开展农产品加工、营销,更好地实现农产品价值。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缓解农产品销售的时间、空间限制,一定程避免初级或鲜活农产品大量积压而造成农民利益的损失,而且可以有效拓展产业发展余地,大大地增加产品价值。农产品营销关系到产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发展生产,产品营销必须先行一步。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要关注本地市场,更要着眼国内、国际大市场,要把握现有市场,更要注重开发潜在市场;建立稳定便捷的营销渠道,发展订单农业保证产品及时、有序投放到市场;推行品牌发展战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实行农产品商品化包装,标识化流通、品牌化经营,以安全、优质、特色取信于消费者。 (七)加快发展信息化,改善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转变,加快现代农业的步伐。一方面要引导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密切关注、收集和运用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要充实、强化各级农业部门信息服务职能,加快县、乡、村基层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培养信息工作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加强信息的搜集、处理,及时相关信息,并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咨询,解决影响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当前要做好“三电合一”等方面工作,逐步推进信息化进程。 (八)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是产供销、贸工农各个环节、经营单位紧密结合、一体化经营,并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做大产业利益蛋糕。其中核心问题,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并以此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产业联系,否则产业发展会是一盘散沙,农民无法分享产业化利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定,建立产销对接,实行松散合作,也可以采取独资、参股、控股等产权联结的方式,以分红方式稳定收益分配,实行紧密合作。不管何种方式,必须向农民返还一定的产业化收益。尤其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按照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实现的盈余按交易额以一定比例分配给成员。 (九)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农资供应、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农机作业、动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农田灌溉、资金融通、产品销售等方面内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促进农村分工、安置劳动力、促进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应发挥国家、集体、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的优势和积极性,特别是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尤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培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十)实施项目带动,加快产业开发。项目带动,就是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制订产业发展项目,并努力动员相关 资源,参与项目实施,推动产业开发进程。实施项目带动,要加强可行性研究,详尽分析项目成本和收益,保证项目的合理可行;加强规划,建立产业发展项目库,及时向外产业项目信息;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改变传统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国家相关资金,引导产业开发,实现资金的最佳效率;要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引资,利用社会资金,开发产业项目;要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和服务,保证项目按照要求,按时如质完成项目设计要求,早日发挥项目效果。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关于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及对策 论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金融 约束 制度安排 论文摘要:分析了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 发展 的制约,指出,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金融需求,构建新型 农村 金融体系;要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解决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中小 企业 融资提供担保服务;要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要放开民间借贷,加快农村征信工作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创新监管制度和模式,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监管。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 现代 农业、繁荣农村 经济 作为首要任务”。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本文在认真剖析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的同时,从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和功能视角出发,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缺乏金融扶持 从产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相关联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产业性质决定不同金融机构的滋生和发展…。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迫切需要与此产业性质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产生,农村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要素的缺失,恰恰是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充分体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虽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从贷款的额度、期限和服务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更不用说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同时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后调整了其发展战略,在县域及农村的分支机构向中心城市收缩,信贷业务向大中城市倾 斜。据统计,4家 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开始至今 ,共撤并 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上收了贷款权限,县域网点功能萎缩。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制度缺失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但农村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间接融资仍然占主导地位。一是股权融资渠道狭窄,占比较低。我国较严厉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只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有利,导致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不对称。据有关部门统计,在 (二)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培育 农村 资本市场 由于种种原因, (三)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解决农村信贷资金外流问题 风险不同,要求的收益也不同,这是 经济 学的基本原理。农村金融服务的对象是分散、小额、风险状况各异的众多农户和农村企业,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利率自主权对不同的客户收取不同的利率,从而减少风险、增加收益。金融市场利率放开后,农村地区资金价格一般会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不仅能有效地动员农村地区的资源、调动农村居民进行货币积累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极大地吸引非农资金流人、扩大资金供应。同时,资金将会更为有效地使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农业产业化投资的顺利进行。 (四)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国外经验证明,中小企业因受自身条件限制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规定的条件时,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应由政府出面或者出政策,成立各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为产品有订单、经营有效益的中小农业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同时积极推动民营资本参与组建担保公司,拓宽担保公司资本金的来源;发展信托业务,通过为农业企业发行各种信托产品筹集发展生产所需资金;大力兴办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为农业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租赁服务。 (五)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 修改现行有关 法律 法规,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将宅基地归农民所有,扩大集体用地的使用权,使建在集体土地上的农业企业真正享有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含抵押)在内的土地经营权。建立农地使用权登记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地的流转,将农地使用权这种固定的财产价值变成流动性较高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扩充农地贷款资金来源。 (六)放开民间借贷,尽快出台《贷款人条例》,为农业产业化多渠道融资开辟合法的途径 实践证明,一个经济体健康持续的发展,应该是以民问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特别是在当前,不经过银行体系的实体经济投资活动,还有助于减少货币创造。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加强对民间融资的引导与规范,尽快制定《贷款人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民间融资应有的地位,明确其性质、活动范围、运作方式和借贷原则等,建立长效管理和监测机制,适时向社会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为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证,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不足的作用,为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七)加快农村征信工作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实现经济与金融互动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等征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征信工作的认识,促使其逐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统计报表等规章制度,提高与银行打交道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完善征信评价机制,规范对农户、农业中小企业信用评定的管理工作,提高其信用等级,促进农业产业化金融信用环境长效机制的建设。 (八)创新监管制度和模式,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监管 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弱质性,决定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能同商业银行一样,应给予其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和优惠政策。除了在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比等方面实行差别监管外,还应在市场准人、资金拆借市场、投资保险、中间业务发展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壮大农村金融机构实力,从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研究 摘 要: 农业 产业化是实现 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 经济 发展的有效方式,但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首先应当解决的是投 融资 问题。本文在论述投融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重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投融资 对策 1. 投融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发展思路,是把传统农业以农产品的商品化、 市场 化为纽带,将农户与农业企业(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储运企业和销售企业)和市场三者结合起来,实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一个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是农村经济实现结构性增长的必由之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按照c—d生产函数y=f(k,l,m, a),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主要取决于投入农业的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农业技术(广义)四种生产要素。对于重庆而言,农业劳动力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在短期内,农用土地和农业技术的变化不大。由此看来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真正稀缺的生产要素应当是资本,而不是其他要素。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将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水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融资问题是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投融资问题重要性着重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1 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解决投融资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培育是一个中心环节,农业企业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组织基础,而龙头企业则是整合各类农业企业和农业经济组织的关键,通过农业企业可以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更加高效的连接起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大量资金投入为支撑。首先,“龙头”,意味着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农业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一是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厂房车间、道路等;二是必须不断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三是企业必须不断以利益机制吸引企业 管理 人才,并对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培训;这是农业企业规模化发展即其发展成为龙头企业的三个基本条件,而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满足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龙头企业必须有处理各种风险的资本实力。龙头企业通常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为依托的农业企业,其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受到农业自然风险的影响,而对于农业自然风险的处理机制我国尚不完善,相应的农业 保险 制度尚没有建立;除此之外,龙头企业还要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所以,农业龙头企业要面临的风险要大于一般企业,对于这些风险的防范和处理,离不开企业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 1.2 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科技含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有助于创造名牌农产品,因而科技含量的提高是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市场上出现过剩的一般都是技术含量低、品质欠优而不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而真正的技术含量高、品质好的农产品却供不应求,例如:一方面是我国的小麦生产过剩,而另一方面却是我们生产面包用的面粉要依靠进口。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而农业的科技进步必须以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推动力。一方面,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开发、改进和改良方面,必须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作为 成本 ;另一方面是除了自主开发和改良以外的高科技引进,农业高科技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其引进必须以大量资金作为引进成本。所以,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 重庆农业产业化中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融资总量不足 在全 社会 固定资产 投资 中,农业投资所占比重一直偏低。以重庆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01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08038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到2002年为191128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仅为1.9% 。从重庆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 状况来看,虽然在持续增加,但一直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对于目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而言,重庆农业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另外,重庆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还必须处理扶贫开发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这更加剧了资金缺口。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重庆农业产业化投资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时高时低,缺乏投资的连贯性。不仅总量存在波动性,而且各投资主体的投资也存在较强的波动性。比如国家 财政 投资、地方财政投资、 金融 机构 投资和农户投资等都存在不稳定性。 2.2 缺乏充足有效的投融资渠道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任何地区来讲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言下之意单纯依靠某一个投资主体的投资很难达到期望的发展水平。因此,要解决投融资问题,必须考虑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多元的投融资主体当中依据本地实际重点发展某几个投融资主体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主要资金来源。但从重庆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投融资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农户的少量投入,作为拥有投资能力的其他渠道如 工商 企业、金融机构、外资等实际投资水平几乎在目前的投融资结构中可以忽略。但从现实情况和其他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营来看,投融资问题的解决必须是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必须充分开拓金融机构、外资等投融资渠道。 2.3 投融资主体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重庆农业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国家(集体)、金融机构和农户。从市场的角度来着,投资主体的行为取决于市场导向对其的作用,但其真正的动力则来源于利益的调整。由此推论,作为微观层次利益的受益者农户和作为宏观层次的利益承受者国家,都应该承担农业投入份额的主要部分。但目前而言,重庆财政的收入能力和农户的收入水平决定了财政和农户不能成为投资的主要来源。而具备投资能力的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却缺乏投资积极性;另一个可以考虑的主体即外资投入主体也没有能够被有效吸引。这就可以看出重庆目前投融资体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当重新定位各投资主体在投融资体制当中的作用,特别是对重庆财政具体情况而言在投融资体制中的合理定位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金融机构、外资和工商企业以及其他来源的投资主体缺乏内在投资动力激励的问题。 3. 重庆农业产业化中投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财政收入有限和农民增收困难 正如前文分析,按照市场原则,投资主体的投资动力取决于利益机制的引导,也就是说,作为农业产业化受益者的政府和农户,都应当是农业产业化的投资主导力量之一,但重庆的现实情况决定政府和农户不具备成为农业产业化投资主导力量的能力:一方面,重庆财政收入虽然在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但仍然表现为较大的收支赤字,在2002年时重庆地方财政实现了8523.9亿元的收入,但财政支出就高达15255.9亿元,收支逆差较大,1990~2002年间,重庆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而财政支出年增长高达17.2%;此外,政府财政还要同时面对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这就大大约束了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力;另一方面,重庆作为“大农村”,受自然、 历史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偏低,进而农民增收困难,到2002年时,农民年纯收入虽然达到了2476元,但除去农民日常生活开支和农民子女 教育 支出外,所剩的能够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当中的资金几乎没有。 3.2 金融机构为避免信用风险而“惜贷” 作为具备资金投入能力的商业 银行 分支机构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近年来开展的资产 业务一直远低于负债业务总量,重庆市各 金融 机构 2001年和2002年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848.36亿元和2284.63亿元,而同期贷款余额分别为1636.18亿元和1945.42亿元,特别是从2001和2002年的 统计 数据看, 农业 贷款在2001和2002年分别为13.01亿元和13.08亿元,农业贷款占比仅为1%,并且农业贷款总量增长缓慢,2002年农业贷款仅比2001年增长0.5%,远低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高达18.9%d的增幅。金融机构之所以对农业采取“惜贷”的态度,主要是出于对潜在信用风险的规避考虑。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商业 银行 改革的深化,各金融机构都在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另一方面,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存在较大风险,因而 投资 农业就要面对自然风险、 市场 风险、技术风险和经营 管理 风险等风险,在不能有效消除这些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必然对投资农业产业化采取谨慎态度。 3.3 缺乏外资来源 无论从国外还是从我国东部和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营来看,在投 融资 结构当中,外资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内资投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如何有效的利用外资是十分必要的。在重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于区位、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几乎很少有吸引外资投资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这与山东、浙江等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当中利用外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区位因素、自然等因素在以前看来虽然都是先天的不利因素,但反过来,一方面要看到重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应当看到整个重庆近些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而对于外资来源少的原因应当从对外宣传、外资利用方式和渠道方面考虑。 3.4 缺乏投融资的主导力量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项浩大工程,所需资金投入数额巨大,因此需要来自各个投资主体的资金投入。按照一般规律,政府和农户都应当是投入的主导力量,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投融资主导力量的确立往往应当因地制宜,各地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确立投融资的主导。对重庆而言,目前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投融资的主导,但其投入能力决定这样的投融资结构的低效性,因而,必须考虑如何正确发挥政府在投融资结构当中的作用,确立政府、农户以外的投融资主导,发掘潜在的有投资能力的投资主体作为主要投资者。 4. 优化重庆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结构的对策 4.1 重新定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结构中的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结构当中不能完全充当投资的主导力量,但并不代表政府在投融资结构优化当中不重要,事实上政府在投融资结构的优化中作用十分重要。关键就在于政府应当改变以往的直接投入方式,相应的将政府的职能转换为: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和为其他有投资能力的投资主体如金融机构和外资创造有利的投资条件并重,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项目。这里,一方面应当将有限的财力合理利用,成立专门为龙头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中小型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协助中小龙头企业改善 财务 结构和生产设施,以解决金融机构投资农业产业化的后顾之忧;从远期看,对于龙头企业,在成熟的条件下应当鼓励其发行股票,促进其股票的上市,逐步以直接融资方式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放松对金融性租赁融资的限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以设备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合作。另一方面,在政策制定上,应当参照东部和东南部分地区的做法,采取更为积极灵活的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在宣传方面,政府应当利用多种渠道和机会加大对重庆农业产业化投资收益潜力和投资 环境 的宣传,使外界加深对重庆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环境的了解。 4.2 大力扶持 农村 中小金融机构 在众多金融机构当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指合作金融)在投资农业产业化当中具有先天优势,首先,在边际收益和边际 成本 比较方面,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其人员和网点优势,加之对农村环境的熟悉,在向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这样可以相对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在这方面有较低的边际成本。同时,合作金融机构向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边际收益主要依赖于贷款利率水平、浮动权和浮动范围,利率浮动范围越大,其边际收益就越大。其次,对于农村合作金融而言,在城市已经有了竞争激烈的各家商业银行,因此,没有必要舍本求末,将业务范围向城市延伸;相反,在农村,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网点已经从农村收缩,只有农业银行少量网点和农村合作金融,加之农村合作金融长期立足农村,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人员都有较合理的分布,便于开展金融服务。这样的经营环境下更能显示出合作金融的优势。但同时农村又面临种种约束,如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等,这就需要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建立担保基金,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另一方面需要鼓励资本具有实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扩大农村金融的资本实力。同时,要扩大和丰富农村合作金融的业务范围,增强业务能力,在这些金融机构开展适应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贴现、汇兑、信用证等业务,在成熟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亦可应规模农业企业的要求开展国际业务。 4.3 充分发挥利用外资的潜力 在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用外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首先,从 经济 学 角度分析,农业产业的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而重庆在许多自然资源上有其独特优势,如重庆丰富的 药 材资源、良好的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等,这意味着投资重庆农业产业化能带来良好的收益;另一方面,重庆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也具备比较优势,加之今年来重庆基础设施和重庆大环境的改善,都使利用外资成为现实的可能。但这里应当重点提出的是,在利用外资方面除了政策优惠和加大宣传外,还应当注意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丰富利用外资的方式;一方面要继续争取间接利用外资,另一方面应当重点加大直接利用外资的规模,在外资直接引进方面,除了鼓励外商直接投资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外,同时也可以积极采用融资租赁、合作开发、并购、bot等形式引进外资项目。 4.4 合理控制资金的投向 资金在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是最稀缺的资源,所以,对资金投向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资金投向方面,应当首先考虑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因为龙头企业在产业化发展中作用特殊,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依托力量,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企业发展 农民增收 农民增加投入 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应当增加对农业和农业企业科技进步的资金投入,只有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农业和农业企业科技的投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效益,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加大对农业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引进的资金投入。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浅谈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产业;联产承包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阻,或是卖不出预期的价钱,有时甚至出现丰产不增收或是丰产减收的情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之中。 第三,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难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体制,可以使少数头脑灵活,市场预测较为准确的农户富裕起来,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之下,很难规避无时不在的各种风险,从较长时期来看,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的农民,形成两极分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增强广大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的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统合起来,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减轻市场波动、突发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业的各链条和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中构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马上会引连锁效应,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另外,行政性干预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引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制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分”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诱导,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统一起来。这种“统”,不是行政上的管理,而是经济上的,以利益为目标的“统”。这种统分结合,可以在农业产业上各环节给农民带来丰厚利益。仅以农产品加工环节为例,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5元,日本可以增值2.2元,而我国只有0.38元。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潜力巨大,农民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收益。 第五,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充实农村现实经济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比较利益的作用下,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必然要由比较利益低的部门向比较利益高的部门转移。而从目前来看,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比较利益明显偏低,从而导致现有的农业资源大量流失,不仅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也对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带来威胁,这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重大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幅度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校水平,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实现城乡市场的结合,加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农业的综合获利水平和能力。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农户,不仅可以从直接的产品生产中获得利益,有的还可以获得流通环节的利润返还,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这样,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可以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这对于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都是极为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展。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协调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民增收,在联产承包制基础上,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广大农民尽快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加强龙头企业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发展新模式,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就全国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实力增长较快。2001年,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6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有27000多个,占41%;中介组织带动型的为22000多个,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的为7600多个,占12%;经纪人、专业大户带动型的为9600多个,占14%。2002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其营业额达1042亿元,利润264亿元。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4693亿元,比2000年增长52.8%。销售收入为946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者达1762个,增长62.3%。2003年,监测合格的35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平均为8.1亿元,比2001年第一次监测时提高3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固定资产规模3.2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销售收入9.7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截止2004年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超过10万个,带动7000多万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00多元,初步形成以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270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局面。国内各地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在58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83.7%,合作方式占10.1%,股份合作方式占1.4%,其他方式占4.8%。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及西部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相对较小,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就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来说,2007年初,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有3657家,总销售收入1823亿元,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8家,省级龙头企业达200家。浙江省绍兴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100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2006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89.6亿元,利润12.8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达155亿元,联结基地728.9万亩,带动农户169.7万户。而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则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政协调研组2004年9月上旬对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州只有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州级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只有11亿元,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地级市的水平。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它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以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发展的基础基本上是立足于本地,然后再逐渐向外扩展。当然,这些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突破本区域的界限。如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大力开展有关业务,将经营触角扩展到中西部地区。据统计,2004年我国共有116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从事跨区域经营,并且许多龙头企业开始向多产业、多品种、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发展。 (四)各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国际化经营势头显现。据统计,2003年和2004年,我国省级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达33.6亿元,中央财政从1995年到2003年,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总量达12亿元。2004年,江苏省全省引入“三资”达167亿元,较2003年增加46亿元,增幅达38%。龙头企业积极向国际市场进军。2003年,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企业中有295家企业具有出口经营权,创汇额达44亿美元。其中单个企业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有80多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有40多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20多家,超过1亿美元的有6家。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兴起阶段,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偏低,覆盖面较窄。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过程较短,因而无法形成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各地虽然已出现一些龙头企业,并且这些龙头企业确实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各地的龙头企业往往从地方利益出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体系,有的甚至还搞地区封锁,这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各地农业企业的规模有限,相互间的竞争力有限,无法形成重组兼并的浪潮,这对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覆盖面较窄,目前只有50%左右的覆盖面,而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则早已超过80%。就龙头企业方面来看,我国的龙头企业所占比重及整体实力也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较低,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各地龙头企业之间往往各自为政,自求发展,出现各地区间龙头企业的重复设立,致使其规模和发展程度长时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对有限农业资源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龙头企业间的矛盾,引起了相互间的争夺,这给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由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公司与农户间的协作还不密切,这就增加了成本支出,减少了利润。据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为2.2元,中国只有0.3元。较低的利润水平又会影响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龙头企业的实力较弱,没有形成足够的控制力,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缓慢。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因而发展速度较慢,实力扩张有限,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因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较慢,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同时,一些地区龙头企业在当地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对所在地区其它企业的控制力较弱,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如,湖北省鄂州市虽有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但规模都不大,集约化程度也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有限。 (四)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和措施上都给予充分重视。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没有统一规划,任龙头企业自由发展,致使农业产业化的合作体系难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反过来也会阻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形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认识不够,致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其它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隐患,这些隐患妨碍了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给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 为尽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龙头企业,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体系的建设。要重新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颁布来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业产业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适时制订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改革促发展,以制度促提高,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龙头企业也要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强自身内部各种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使其发展后劲更足。 (二)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各地都有其自身特色。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并使优势的发挥能切实收到实效。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用新模式推动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改变各地区普遍存在的“种(养)什么加工什么卖什么”的传统产业化模式,代之以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市场需求什么一加工什么一种植什么”的新的产业化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农业发展路径,增加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拓宽农民的视野,使农户由过去的单纯关心农业生产变为关心农产品未来的销售。使农户逐渐摆脱传统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转而从事多种农业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去改造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最终发展现代农业。 (三)加强龙头企业间的分工合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来从事经营,将上下游企业有机地联结到一起,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各协作单位的功效,使其各司其责,各尽其事,共同组成一个产业链条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龙头企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十分重要。因此,各地区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中小企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工、科、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内一些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如,广东省围绕龙头集团公司的发展,把关联农场改造成它的农业分公司或生产基地。广东东方剑麻集团完成对垦区剑麻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广东农垦集团在剑麻产业上的龙头公司,年产叶片33.7万吨,年产直纤维1.8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剑麻种植、加工和出口企业。 (四)打造名牌产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以国内外大市场为着眼点,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技术装备水平,要创造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名牌战略的制订与执行,不断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个名牌产品可带动其它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对农业产业化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从事乳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就将牛的养殖户和本企业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公司——养殖户”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并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扩大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奠定了在国内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吉林省的德大集团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将肉食鸡养殖户和大豆种植户与公司密切联结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专业化生产,逐渐扩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五)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运动,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联合协作,将现代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星火计划”和“良种工程”计划的实施,通过国家有关政策及资金的资助,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龙头企业,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要形成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新产品、新技术去引领企业的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去创新,形成创新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 (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自身及各级政府要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加大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步伐,利用其他地区的资金来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东南沿海地区走在了前面。江苏省阜宁县2001年就实施了“农业招商引资百日竞赛”和“农业项目推进年”等活动,大力扶植农业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中部地区近年来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要着力塑造好适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加大对龙头企业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搞好硬环境建设。同时,在税收方面,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向龙头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减轻它们的纳税负担,以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赢利水平。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考虑对龙头企业实行不同于其它企业的优惠利率,优先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活动,同时组织专项基金,对龙头企业提供专项支持。还要加快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壮大企业的规模,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增强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 总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映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给予支持,大力促进,使其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条件下得到迅速发展,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公司+协会+农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发展中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农业产业化,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临武舜华鸭业的成功发展历程在这方面作些探索。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八大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 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必须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应搞“一刀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根据鸭业生产加工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适时进行创新,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农场三者分工协作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利联心,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这是一种体制模式,它能够将农民家庭同相关组织,按照产业联系和利益关系,组成生产经营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经营“一小二散”的问题,适应了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型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是促进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选择,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扩大市场交易规模,而且促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当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工业分工的成果并同时与工业品的交易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步让位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应该以农场生产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服务,是一种市场或契约联结下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农场只从事生产,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都由社会分工产生的龙头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提供。 临武鸭最初由农户零星饲养,生产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后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营资源向企业和养殖大户集聚,在建立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养殖农场(基本上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制农场),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和稳固,企农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临武鸭模式”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而不断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协调利益分配必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润滑剂 多元参与者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润滑剂。“临武鸭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功能,以产品为纽带,协调农企利益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将不同经营主体形成合力,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化经营,生成规模效益,使产业化链条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联系更加规范、紧密、协调,有效实现了养鸭产业由传统饲养变为规模饲养、由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 (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必须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龙头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所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场则得天下,没有市场,产业、企业无法生存更无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的成败;而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和调动要素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舜华鸭业坚持“名在质量,利在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开发部,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建立销售网点1800多个,并通过广告宣传、抽奖旅游等活动,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网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积极推进生产组织方式、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内部制度,将管理层和员工通过股权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以技术、营销、产权为主的自主创新,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劲的优势,有效地承担起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达到了“创一个龙头、牵一群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临武鸭模式”的经验表明,自主创新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注入强劲的活力,而且能够不断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具有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巨大能量。 (五)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学引导 由于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和市场机制的失灵特征,农业往往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处于不利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支持、保护和引导政策,特别是在产业化初期更要“多予、少取甚至不取”,着力解决好基地(农场)、龙头企业和市场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合理进行政府角色定位,有效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作用,是确保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对政府功能作用的肯定绝不意味着可以对农业产业化过程无所不包的过度介入,而是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和农民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临武鸭模式”的成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临武县委、县政府在临武鸭产业化初期重点在品种改良、疫病防治、技术培训、药品饲料供应、资金融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其后在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充分发挥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职能,着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临沂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临沂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运作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基地建设滞后、优惠政策落实难等问题;其解决对策为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加速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关键词]临沂市 农业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较低层次的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很不规范,产、加、销脱节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2.运作机制不完善。多数合作经济组织只是初级联合,极不稳定。由于受追逐各自利益最大化影响,各方只顾眼前利益,发挥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不健全,农户和合作社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清晰,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面小,经济实力弱,结合层次低,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不强,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 3.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从龙头企业加工产品来看,多是附加值低的粗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制品少,知名品牌更少。从龙头企业的规模看,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存在资金不足、规模不够大、机制不完善、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4.基地建设滞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规模的形成和基地的发展。产业化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未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基地。 5.优惠政策落实难。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由于涉及部门利益,落实起来比较困难。 二、对策和建议 1.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 一是改造提升现有的龙头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技术改造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式,努力扩大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实行抓大放小战略。重点抓好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成为带动面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放活搞好中、小农业企业,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辐射强、科技含量高、与农民利益和产业基地结合紧密的龙头企业,财政要充分整合支农资金,建立专项资金,强化资金扶持,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要由目前的产中贷款贴息投入转向产前基地建设、产后产品开发、品牌创建投入并重;银行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行倾斜,既要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又要增加对农户的小额贷款等。 2.积极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基地、农户与企业的联系,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以资产、劳务或土地为纽带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重视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要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广“公司+合作组织+基地”的联结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之间都应签订农产品供应、收购合同。积极引导基地农户以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入股企业经营,改变农民作为单纯原料供给者的状况,企业通过预付收购资金、赊销生产资料、提供科技服务等形式,给农户以扶持,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部分返还给农户。 3.加速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一是扶持、扩大、规范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鲁南蔬菜批发市场等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促进单纯的产地市场向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性市场转变。二是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尤其要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做到有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就有市场与之相配套。三是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引导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临沂农产品一条街、专销店、等,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和流通举办展销会,扩大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外向度。四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快、流量大的优势,加快农产品的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开拓农产品的无形市场。 4.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要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逐步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重点推广国家、行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龙头企业要采用国际标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加快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测制度以及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大力推行gap(标准化种植体系)、gmp(标准化生产体系)、gsp(标准化销售体系)标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5.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 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吸引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措施,加强宣传推介。各县可从实际出发,建立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做到既能把基地建设项目引进来,又能把加工项目引进来。对重点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进行重点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到海外发展种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 6.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一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县区要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公室,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方案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乡镇以农经站为依托,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咨询、流转信息等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及时掌握村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及时向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流转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村组为单位,把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农村劳动力等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采取微机联网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强化管理、规范运作。推广使用规范标准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实施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和土地流转制度。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浅谈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及思考 论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金融 约束 制度安排 论文摘要:农业产业化的 发展 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和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本文在详细分析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的基础上,以 现代 金融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分析 (一) 农村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到位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创新,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与农村 经济 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从贷款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缺位,主要是为粮棉油收购和管理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其他政策性业务 ,如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的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 ,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乏力;目前已经挂牌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因受自身经营管理的限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力军,农信社潜在的风险仍很突出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股东大会在农信社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事务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难以行使监督和决策职能。目前,农信社“三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不等同于法人治理的完善,这种形式上到位和实质上缺位的潜在风险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二是增资扩股并未触及产权制度改革深层次问题,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突出。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农信社为了增资而增资,忽视了通过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构建有效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出现了存款化股金、承诺保息、甚至贷款入股等违规行为,股本金稳定性较差。 (三)金融 中介组织不完善 ,使众多农业产业化 企业 因资金制约发展缓慢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不但使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 日常经营管理也更加严格、规范和有序。源于民间资本兴建起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过程中有 86%以上的企业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要求的条件,再加之县域范围内基本没有为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或者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农业产业化企业在急需资金时,只能依靠 自身力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丧失了许多快速发展的机会,只能在缓慢发展中求生存,不能取得规模效益。 (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削弱 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 ,深化改革后调整了其发展战略。推行集约化经营,在县域及农村的分支机构向中心城市收缩,信贷业务向大中城市倾斜,占县域及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4家国有商业银行从 1998年开始至今.共撤并 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上收了贷款权限,县域网点功能萎缩。 (五)民间融资长期得不到政府的认定和支持,制约 了其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民间借贷自古有之,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更是普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农业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银行信贷资金缺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通过民间借贷融资高达 8000亿元至 14000亿元。民间借贷虽然有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历次金融改革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地位得不到认可、发展得不到支持。致使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有资金的不能发放、需求资金的又得不到资金”的双困境地。 (六)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抵押担保制度的矛盾 ,使农业产业化 企业 有资产而无法抵押 厂房抵押是当前银行信贷通用的一种担保形式,也是 金融 机构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担保法》明确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建在乡镇或村组,厂房用地多是集体用地、宅基用地,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 法律 上的模糊,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很难确定,这种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的错位。已成为众多农业产业化企业难融资、金融机构难变现、担保机构难担保的“死结”。 二、域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 发展 的对策及建议 (一)深化 农村 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 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各种需求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因此,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应从功能视角出发,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标准,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借贷组织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开展竞争、提高效率,增加农业信贷资金供应,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二)完善农信社的管理体制 ,夯实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基础 一是把法人治理制度落到实处,增强决策的规范性和 科学 性,杜绝管理风险。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足鼎立的分权与制衡治理机制,是农信社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增强重大经营决策的透明性和民主性,确保“三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农信社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扩大增资扩股的范围,引入一定比例的民间资本或者外资入股,夯实基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内部人自控的问题。三是对农信社的监管,要与其他商业银行区别开来,在资本充足率、呆账核销、存贷款比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监管环境。 (三)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为中小农业企业融资提供专门服务 国外实际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企业因受自身条件限制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规定的条件时。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便是解决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应由政府出面或者出政策,成立各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为产品有订单、订单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同时积极推动民营资本参与组建担保公司,拓宽担保公司资本金来源的渠道;发展信托业务,通过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发行各种信托产品,筹集发展生产所需资金 ;大力兴办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租赁服务。 (四)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将宅基地归农民所有,扩大集体用地的使用权,使建在集体土地上的农业企业真正享有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含抵押)在内的土地经营权;建立农地使用权登记管理制度,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地的流转,将农地使用权这种固定的财产价值变成流动性较高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扩充农地贷款资金来源。 (五)制定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为 现代 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市场 经济 是法制经济,以法律的形式来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比政策更具有连贯性。目前,应结合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尽快制定保护、支持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为我国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浅论经济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科学发展观 思路 论文摘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文章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谈了四个方面的思路,旨在找出一条符合现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建设之路。 一、解放思想是创建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地方思想解放,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得更快:否则,经济发展就相对落后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解放思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升级和转换解放思想要从不同层面来实现.领导干部指导思想的转换和升级应该先行领导干部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人和先锋模范的作用.首先要在他们中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思想武装领导干部的指导思想只有领导干部们真正做到解放思想.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彻底转换指导思想.才会把先进性传递开来。第二,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和完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解放思想的根本就是要不断吸收和发展思想的先进性.保持思想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工作实践才能做到真正地解放思想第三.解放思想要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老百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和基础.只有让他们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先进性.这项工作才可以实行和开展下去.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才可以真正发挥出来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的种种原因.要让群众理解和认识农业产业化的先进性和优势,就必须要在群众中解放思想。 二、确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主体及各自的角色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一条龙经营机制实质是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业经营新体制代替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使农业生产经营逐步走上商品化、专业化、一体化的轨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主要牵涉到政府、农户、企业和市场四方面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因此.确立他们之间的合理关系及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一,农业产业化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的政府要改变以往统包统揽、什么都管的工作局面.努力建设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型、管理型的政府发展农业产业化.势必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必须尊重和重视农户和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让企业和农户唱主角.政府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企业往往是市场经济的主力.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高于其他主体。因此,充分尊重并放权给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在所有领域.只要是允许市场的地方,就要鼓励企业的正当行为.当然要限制市场的弊端,防止企业只为自己谋利益。 农户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却是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要指导农户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才能全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作用并且要在尊重农户主体地位前提下.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融入到农户的思想中.让农业产业化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第二,政府、农户、企业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如何调整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关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景。以往,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大多都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而忽略了农民在其中的作用农业产业化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无论政府、农户还是企业行为,都应当遵守这一准则,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因此.应当建立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区域农业产业化模式。 政府应当以把自己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管理型、服务型的政府为目标政府做好宏观规划和管理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政府要改变以往什么都要做的习惯.放权给各个微观主体(企业、个人等),为微观主体的活动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这是农业产业化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保障只有微观主体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服务。 农户和企业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中最敏感、最关键的要素。农民作为农业产业化中最基础的元素和力量.如何妥善解决农民在新的农村社会关系和经济生活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确保农业产业化成功发展的最基础因素企业作为现代社会最具活力的组织.其先进的生产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是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在确立农户和企业关系的工作中,如何发挥出企业的最大优势,显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鉴于此,再考虑到现实问题,农户和企业关系的确立,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不变;其次,要发挥企业最大优势。现代企业中.股东是企业的主人.经营者却另择更有才能的人担当。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可以考虑吸收引用现代企业的模式建立这样一种模式应该是比较有生命力的.让农户以土地资源人股.企业家以资金和优势技术和经验人股.组建更大的企业集团。单个地说,企业家是最大的股东,拥有对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的权利.这就确保了现代企业中企业家对生产力的贡献作用。而分散的农户作为小股东,可以以合约的形式和企业家制定工作关系。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农户还可以只作为企业的小股东领取分红.而去别的领域或地区从事工作如此则确保了农户生活保障不受到生活生产方式转换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作为农户集体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仍然是企业的主人。一些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还可以按以往的习惯进行这就可以确保农民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能够在新模式下充分发展和进步.避免了农业规模化带来的经济增长而使其他社会生活发生停滞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得以体现.企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也发挥出了优势.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三、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种相关产业和社会职能 农业产业化要建设和发展起来.少不了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共同发展。区域的发展.优势和重要产业的突出是关键,其他相关产业的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只要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还要建设好相关产业和服务招商引资进来的龙头企业,政府培养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农户.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克服落后地区的全部劣势.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可能会因为其他的因素而被限制了因此.政府要适时地搞好全面建设.把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好,尤其建设好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相关的各种产业和相关服务项目。 首先.要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建设各项有利于农业产业向外发展的公共没施投资环境是企业进行农业投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竞争力首先就体现在投资环境的优良程度上公共设施的齐全和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企业的活力和效益.因此地方政府也必须抓好此项建设和服务。 其次,建设和完善市场的功能大量的理论和事实指出.在微观方面,市场的效率是最大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把该放的权放开给各相关微观主体促进各微观主体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效能.让市场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动机。 再次.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下农民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社会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增长.还要有很多层面的共同发展。因此,在建设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适时地探索和创新新农村社会生活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政府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先进思想指导和引领农村社会的转型。避免和克服农村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和不和谐因素.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健康科学的发展。只有这样.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和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走下去.才能真正走出意义来。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保障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已有多年.但是对于落后地区来说.仍然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鉴于地区之间的各种差异因素,落后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绝不能照搬其他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经验.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和参考具有指导性的经验。 有目共睹的是落后地区的工作较难见成效对于落后地区的干部政绩和工作效果的考察方式应区别对待落后地区政府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既要有打赢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之仗的信心.又要有接受失败的准备。因此.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就是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首先,应当为前来投资的企业做好服务.使得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自由进出.保证企业的活动能够充分自主。招商引资不是目的。只是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步企业愿意走进来,政府就该做好全程服务各个政府部门都应当积极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配合好企业的活动,促进企业的活力才能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效力产权的界定一定要清晰,哪些属于公共品.哪些属于企业主的私有品.都应当有明确地认定充分保障投资企业的各项法定权利.保障企业作为法人的各项权利。 其次,对农户的保障更是重中之重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本身就是异常艰难的工作.如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一时不是很顺利.怎样确保农户不受太大生活压力的冲击.就是必须要考虑的农业产业化势必要改变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传统的基本生活方式.农民的生活无疑会遭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一定要在各个方面下功夫,避免农民生活质量下降.避免农村生活出现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各项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就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一项战略决策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动一切社会力量,在本地区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探索和建设。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灵台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研究 摘要分析了灵台县农业资源特点,提出了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以促进灵台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甘肃灵台 灵台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属于北方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县域面积2 038km2,年平均气温8.6℃,日照时数2 453h,无霜期159d,年平均降水量650mm。境内具有丰富的土地、光照资源和良好的水利、交通条件,发展潜力很大;但也有一定的资源局限性和脆弱性,发展速度缓慢。为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笔者在对全县农业资源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比较效益的观点出发,提出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 1灵台县农业资源特点 1.1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肥力较差 灵台县位于北纬34°54′~35°14′,东经107°0′~107°57′,总耕地面积5.22万hm2,其中山地3.33万hm2,川地0.61万hm2,塬地1.28万hm2,总人口22.56万人。海拔890~1 520m,地形为“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垆土,其次为黄绵土。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阔,便于机械化作业,适于规模化生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利用。但灵台县土壤肥力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1.5mg/kg以下,有机肥源不足,70%左右的耕地土壤为低产田或中低产田。 1.2水利条件较好,但季节分布不均 灵台县境内达溪河水利工程总干渠全长21.03km,设计水流量0.8m3/s,年灌溉面积670hm2,3条支渠总长8.147km,支渠以上的渠系总长度12.3km。目前,斗渠、龙渠和毛渠等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及平田整地工程基本就绪,整个引水工程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降雨季节分布不均,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每年在农作物生长期有40~50d为停水期,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地下水资源贫乏,埋藏较深,农田灌溉能力差。这对需水较多的大田作物、园艺作物、冬春设施栽培以及较大规模的养殖业都有一定影响。县政府已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在达溪河灌区上游涧河流域投资修建大型水库,随着水库的建成使用,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很好地解决。 1.3光照资源充足,但热量条件有限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2 453h,夏季平均日照8.5~10.0 h/d,年辐射总量563.4~587.3kj/cm2,光能资源丰富;且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0~12.6℃),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但年均气温仅为8.6℃,平均无霜期159d,作物生长期1年有余2年不足,霜冻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威胁。≥10℃的有效积温2 804℃,冬春季严寒期长,但光照充足;夏季气温较高,秋季降温较快,总热量对蔬菜等露地经济作物生产有一定限制。 1.4交通运输发达,但优势发挥不够 灵台县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崇信、泾川县毗邻,西宝高速、平定高速及天平高速3条高速公路与灵台县相邻,国家正在投资建设的西安到平凉的铁路于相邻的陕西长武县通过,咸阳国际机场距离灵台县不到200km,无论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通讯条件均十分便利。但由于灵台县农业综合开发起步较晚,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带动能力不强,可供运输的农副产品数量少,发展的交通运输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1.5发展前景广阔,但开发步伐缓慢 由于灵台县是“一塬一山两道川”,地形以塬地和川台地为主,随着达溪河川区水利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该县两河川区从传统的旱作农业变为灌溉农业,大大提高了土地、光热、生物资源的利用率。但由于灵台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民综合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农业生产投入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致使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1]。虽然灵台县先后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或试验场,但因科技投入不足,未能发挥应有的科技先导作用。 2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体途径 2.1把粮油等传统基础产业做优做精 粮油生产是灵台县的传统基础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弱质产业。粮油产业效益低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不重视粮食甚至放任不管,如果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把粮食安全寄希望于进口,那是非常危险的[2]。为此,必须树立粮油产业大有可为、粮油产业也能为农民增收做贡献的观念,在把粮油产业做优做精上大作文章。通过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和新型实用技术,增加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努力提高产量,改进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加工增值,从而有效提高这一基础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灵台县粮油产业应重点发展以冬小麦、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加工业,以冬油菜、胡麻、荏子为主的油料生产加工业,以豆类和糜谷为主的小杂粮生产加工业。 2.2将草业作为新兴基础产业优先发展 根据灵台县南部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土地利用率低下的实际,应将以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为主的草业开发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行基础产业来抓。草业是朝阳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3]。种植豆科牧草有六大益处:一是为养殖业提供足够的饲草,实现就地转化增值;二是进行饲草生产加工,实现产业化生产经营;三是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的大面积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豆科牧草根系发达,需水较少,可以缓解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五是种植豆科牧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六是可以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耕地的用养结合[4]。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很高,是畜禽养殖的优质饲草,而且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应成为灵台县草业发展的首选饲草作物。根据灵台县中低产田改造、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牧草种植面积应保持在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紫花苜蓿可占到牧草面积的80%。 2.3把畜禽养殖业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从灵台县综合农业资源情况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因素考虑,发展畜禽养殖业的比较效益高于种植业,因此养殖业应是灵台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主导优势产业,也是“草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农业产业链的中心环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可大力促进草业发展,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持续增长;同时可以生产大量的有机肥,有利于加强土壤培肥,促进沃土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种植业的产量和效益。灵台县养殖业应以发展草食型肉用畜禽为重点,适度发展奶蛋畜禽养殖,逐步优化畜牧结构,大力推进品种改良和暖棚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出能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家庭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奶牛、蛋鸡养殖业,适度发展养渔业和特种养殖业,按照小规模养殖、大群体经营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新型养殖基地和畜禽良种改良基地,促进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从现在的不到20%逐步提高到40%~50%,使畜禽养殖业真正成为灵台县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4将苹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 灵台县位于被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是以苹果为主的“平凉金果”主要产区之一。境内光照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苹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当地农民具有栽植苹果的传统习惯,但因面积较小,未能形成真正的产业优势。近年来,随着“平凉金果”这块“金”字招牌的名气越来越大,灵台苹果也呈现出价升快销的喜人局面,已远销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多个大中城市及西欧、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年销量达2万t左右。2009年苹果的产地销售价已达到4元/kg,果农户均果品收入达3~4万元。因此,灵台县应抓住这一机遇,树立“小苹果、大作为”的观点,并在苹果的品种、品质、规模和深加工等方面狠下功夫,使传统的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2.5使种业、林业等潜在优势产业发挥潜能 随着灵台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一批新的潜在优势产业已经孕育成熟,有望成为灵台县的阳光产业。一是种业。灵台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病虫害少,生产的农作物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条件,可与相关种业公司联合,进行冬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胡麻、油葵、西瓜、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良种的大面积繁殖。二是林业。林业是灵台县生态改造和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重点工程,一方面,要抓好枣、杏、扁桃、核桃等经济苗木和红叶李、国槐、侧柏、梧桐等绿化苗木的生产繁殖;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以核桃、毛杏、枣、仁用杏为主的经济生态林建造和以杨树、刺槐为主的环保生态林建造;同时结合农田防护林建设,在渠边、路旁、地埂大力栽植小叶杨、毛白杨等速生用材林,使灵台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乔木与灌木结合、经济林与生态林并举的重要林业基地。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关于上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上饶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应当根据上饶市的农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以十二五为契机,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上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上饶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论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农业产业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指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牵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如何变我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格局为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解决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的问题,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市场衔接起来,促进上饶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是必由的路径。 1 上饶市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绩 (1)龙头企业数量增加。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6家,市级龙头企业120家。 (2)龙头企业规模增大。全市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达到3家,亿元以上达到22 家。列入全省“双十双百”工程的14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43亿元。 (3)带动农户总量增大。我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8.6万户,带动农户增收3.8亿元。如万年生猪集团大力推行“协会+集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猪模式,带动农户养殖1.2万家。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全市有4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工商登记,农民合作社成员总数23000人。 (5)农产品品牌建设上了一个台阶。截止2008年底,我市获著名农产品商标24个;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47个;获绿标343个;获有机食品标志216个;无公害农产品68个。万年贡米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婺源县成为中国绿茶核心产区金三角之一,德兴的“源森”牌红花油被评为江西省名牌(农)产品。 2 上饶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 上饶市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和农业资源,但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能力和转化率都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单一的粗加工产品多,系列开发深加工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平销产品多,畅销产品少;内向型产品多,外向型产品少等“五多五少”的问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源开发层次浅,造成农业后续利益流失,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难以实现。 (2)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开拓能力弱。 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现在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所以只能走组织化经营这条道路。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总的来看组织化程度并不高。2006年全市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201个,其中专业合作社57个、协会95个、其它49个,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仍是社团法人,以技术咨询服务、交流生产经验和有关信息为主,在引领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正确把握市场、顺利走向市场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办法,真正能够实现有效开拓市场的非常有限。 (3)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 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辐射能力不强是上饶市大部分龙头企业面临的情况。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3月,上饶市级以上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188家,省级以上为68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22家,过10亿的3家。由于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受到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影响,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导致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难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 (4)品牌竞争能力不强。 一是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对农产品商标注册的认识不足,一些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山名湖被外地抢注,没有把商标作为拓展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二是目前上饶市农产品的少有大品牌,处于牌子少又不响的处境。 3 上饶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路径 3.1 突出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农产品加工业,抓加工业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必须培育大品牌,从而才能延伸产业链,完善服务链,拧紧利益链。抓住了农产品加工,就抓住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1)粮食加工。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鄱阳湖更是全国闻名的“天下粮仓”,2008年粮食总产达286.5万吨。要想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重点扶持年贡米集团、弋阳大禾食品有限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 (2)茶叶加工。以名优茶、有机茶、保健茶为重点,加大茶饮料、茶多酚等茶叶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品链条。整合茶叶的品牌资源,全市重点培植3-5个精品名牌。加强绿茶加工企业的改造与建设,提高绿茶的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创汇。重点扶持婺源绿茶、婺源的“大鄣山”牌有机茶叶、“源发”牌绿茶、“林生”牌绿茶、“绿露”牌上饶白眉茶等知名品牌。 (3)水产加工。依托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代表的全市水产养殖优势,以渔业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扶持以鳗鱼加工、龙虾加工以及常规鱼的熏、糟制品为主的系列加工企业。完善优化产品结构,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食品等,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4)林木加工。目前,上饶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2058.2万亩,林木绿化率达57.7%,活立木总蓄积3836.9万立方米,其中竹林面积158.4万亩,毛竹18314.6万株;用材林面积876.0万亩,蓄积1861.6万立方米,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以林木原料基地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重点发展竹胶板、竹地板、竹家具、竹笋、竹工艺品、细木工板、高(中)密度纤维板、贴面板等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 (5)畜禽加工。要大力实施无公害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培育和扶持一大批规模大、牵引力强的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对现有的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企业改制,引进一批有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新企业。以加工冷却肉、分割肉为突破口,生产适销对路的袋装冷却肉为主的卫生方便食品,逐步实现畜产品由农贸市场走向超市、餐桌。 3.2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 品牌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培育农产品品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转变的重要手段。要使上饶农业发展的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必须积极推进上饶“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优秀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培育战略。 近年来,我市在树品牌、创名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市农产品品牌杂、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如婺源的茶叶品牌就有近40个,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作坊有400余家,这种“百茶齐放”现象导致过度竞争,谁也成不了名牌。所以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品牌经营意识,以地理标志保护、原产地保护为平台,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叫响一个品牌。 3.3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风险不仅仅停留在生产领域,已经转向到了市场流通领域。发展是硬道理,卖出去更是硬道理,所以要大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放眼全球开拓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1)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企业。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努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经营公司,力促三个转变,即从单纯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向苗种、生产资料供应、加工、保鲜、贮藏、运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由以本地营销为主转向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际营销并重,深购远销,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由注重农副产品的现货收购经销向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方向发展,发挥好信息在引导商流和物流中的特殊作用。 (2)发展超市农业。超市系统代表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对农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他们都是货架销售为主,摆上货架的东西与零售店里摆进柜台的东西不一样,与进农贸市场的更不一样,同样的水果玉米进入上饶市区的超市销售与进农贸市场的价格相差接近50%。因此我们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主动与国内外大中型农产品连锁超市挂钩,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品供销关系,为农产品销售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3)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加工配送、电子结算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集团购买、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落实国家和省、市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减轻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3.4 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1)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重新定位政府的投融资作用。虽然上饶的经济和财政实力还不足以大规模反哺农业,但是政府财政支出新增财力的使用应当大幅度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于法定支农支出要确保落到实处,并最大程度去争取国家各项支农资金。此外,政府亦不能充当投融资的主导力量,而是要正确定位在其中的角色,即在努力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为其他有投资能力的投资主体如金融机构和外资创造有利的投资条件,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项目。 (2)大力扶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众多金融机构当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投资农业产业化当中具有先天优势。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比较方面,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其人员和网点优势,加之对农村环境的熟悉,在向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这样可以相对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在这方面有较低的边际成本。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扩大和丰富农村合作金融的业务范围,增强业务能力,在这些金融机构开展适应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贴现、汇兑、信用证等业务,为农业融资创造金融环境。 (3)充分发挥利用外资潜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用外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农业产业的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而上饶在许多自然资源上有其独特优势,如上饶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等,这意味着投资上饶农业产业化能带来良好的收益,再则近年来上饶基础设施和投资大环境的改善,都使利用外资成为现实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资,积极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丰富利用外资的方式。 3.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积极培育和扶持由农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以“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为原则,以产权为纽带,大胆探索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以农户入股的形式,与合作组织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质量,还要切实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 (1)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更要不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依托政府在财政、技术、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淡化兴办合作经济组织的行政色彩,防止走“政企合一”的老路。 (2)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把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登记、照章纳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同时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引下自我组织、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农民从合作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利益、合作组织通过服务获得收入。 3.6 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于目前农民在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各涉农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物资、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社会力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1)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涉农部门信息网的作用,在扩展容量的基础上,规范信息采集、分类。增加报刊杂志、电子网络、电视和广播电台对农业信息的传播量。 (2)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待遇,确保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条件具备的村要配备农民技术员,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在农村科技的示范、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解决村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动物防疫网络的断层问题。 (3)建设良种繁育体系。通过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种子(种苗、种畜)经营部门以及农业龙头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扩大我市农、林、牧、渔各业优良品种的覆盖面。 (4)物资服务体系。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供销合作社,逐步实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购销、运输和送货服务一条龙.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关于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 论文关键词:休闲 农业 产业化 新 农村 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 社会 经济 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休闲 旅游 将成为一种时尚,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在阐述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加快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建议,旨在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据有关 统计 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亩,不到世界水平的40%。全国农村有2.4亿农户,户均耕地不到半公顷。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94个城里人,我们仅能养4个人。由于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农民要增收,必然导致兼业化,农村从事非农业劳力已超过50%;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开发的力度加大,人均耕地在逐渐“缩水”等等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难题。为此,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向“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三高农业转型迫在眉睫。休闲农业的出现为农业的转型指出了方向,也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其产业化发展必然提升农村区域经济竞争力,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概述?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概念? 旅游产业化是指以旅游核心产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 市场 化,进而形成现代旅游产业的产业集群化的过程。旅游产业化是现代旅游业的基本业态,也是旅游产业化的动态发展行为,即由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进军的产业进步过程。? 休闲农业产业化是指以休闲农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而形成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集群化过程。即将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经营,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将区域旅游资源、旅游 环境 、旅游区位、旅游 文化 、旅游人才、旅游 管理 等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形成产业竞争力。而休闲农业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主题,它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 艺术 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情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这就决定着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前提,实现食、住、行、购、娱、游协同发展。? 休闲农业产业化涉及诸多复杂问题。首先,休闲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工业 化、城市化、全球化交织在一起;其次,休闲农业产业化受到区域农业资源、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区位、文化环境,以及旅游人才、 管理体制 、企业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无论如何,休闲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基本业态和基本趋势。其产业化标志具有多个层面:(1)市场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前提和运作方式。(2)规模化与集约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成熟标志。(3)国际化与现代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标志。(4)集群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竞争优势。? (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全球化,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加快转型、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实现连续丰收,过去农产品短缺的局面已经扭转,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供给已经进入较为充裕的阶段,表现为卖方市场;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克服“小规模、分散化”家庭经营弊端,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实行农业战略转型是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和长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创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目前形势下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思路。休闲农业的兴起为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发展休闲农业可将具单纯生产性功能的农业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它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展具有农业生产、加工、游览、休闲、科普、农技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特色餐饮、景色观光、宠物饲养及其附属用品供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为农业注入了较大的科技含量,又集观光、休闲、旅游、科教于一身,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效益。?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们带薪休假天数的增多等促进了社会消费结构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人们对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作为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休闲农业旅游自然而然的成为都市人们休闲的首选。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 人口 已达5.77亿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3.9%,全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且每年有114天的法定节假日,这为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对于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农业休闲旅游,其产业化发展必定提升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但由于受利益的刺激,全国各地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纷纷上马,造成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等严重现象。为此,加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实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举措,必然带来农业产业形态的更新。? 二、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是它具有服务业的功能。休闲农业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受益于城市,是一种强调城乡经济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达农业形态,使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其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产业化必然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农业休闲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将农村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乡镇工业)作为新的旅游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休闲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在江西省也同样存在,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为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运而生。其中所提出的发展生态经济,正是使我省摆脱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困境的最好途径。江西省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江西的理念,倡导经济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模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其强调的是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发展中达到动态平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并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旅游是把生态建设与开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途径。江西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及自然资源,为江西省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休闲农业提倡农业生态化,将科技含量极高的农业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切实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生产效率。而随着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农产品开拓了全新的销售渠道。婺源的有机绿茶,近几年畅销欧美,仅2006年一年年产达5000吨,销售收入达1.08亿元,茶农和有茶的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大的提高,提高了他的积极性,让他尝到了农业休闲旅游带来的甜头,促进茶叶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还有以往农民家中留着自吃的干蕨、干笋、干辣椒等等今年也销售旺盛,自家养的农家猪、农家鸡、鸭都是游客所爱吃的,游客也愿意出高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为生态江西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思想保障。? (三)休闲 农业 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其一,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能转移 农村 富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 旅游 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绝大部分是以劳务形式体现的,它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多方面需求,它需要有“一条龙”的行业与之配套服务,除了直接促进农业发展之外,还可以带动 交通 、 运输 、饮食、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据有关资料 统计 ,旅游业直接就业者与间接就业者的比例为1:5,提供就业机会多。? 其二,休闲农业的开发,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农产品运销层次多的问题,避免经销商的中间盘剥,同时农民也可从提供休闲服务中获取合理报酬,增加收入。? 其三,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交流与沟通,将城市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村,促进农村 经济 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 社会 的进步和城市乡村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因此,农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产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上升,休闲农业旅游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当地经济结构不再是单一的农业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集约化、 机械 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宜春市现已建立休闲农庄近2000家,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近亿元,吸纳就业人员突破1万人。? (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江西省农业现代化、 市场 化、国际化的需要? 休闲农业的产业化有利于培育江西省区域性农业主导产业,促进江西省“名优特产品”的培育,创造良好的农业市场组织发育的产业 环境 ,提高江西省农业产业市场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市场组织竞争力。其次,休闲农业的产业化通过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江西省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供发展资金、人才和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江西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增强江西农业的竞争优势。? 三、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江西省是个农业大省,传统种植 历史 悠久,农耕 文化 沉淀,农业产业化经营较早,休闲文化的发展较其他发达省份落后,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但是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的农业大省,其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历届政府也特别注重农业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自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重大任务以来,江西省的农业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到目前为至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业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旅游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良好,休闲农业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国家旅游局“城乡和谐游”的提出,这是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机遇。? (一)江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1.江西省旅游经济在节节攀升,为休闲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2006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9.73万人次,同比增长33.38%。其中接待外国人18.41万人次,同比增长35.06%;香港同胞16.08万人次,同比增长40.95%;澳门同胞5.77万人次,同比增长40.97%; 台湾 同胞9.47万人次,同比增长16.15%。旅游创汇13 960.75万美元,同比增长34.3%。接待国内旅游者6 000.23万人次,同比增长18.6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390.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5%。? 2.旅游设施明显改善,为休闲农业产业化硬件保障。旅游交通等 公共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至2005年底,南昌昌北机场已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增开了至旅游热点城市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增开了十多趟江西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 580公里,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所有出省主通道全部实现了高速化,连接公路干线与旅游景区的10条旅游景区公路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江西旅游可进入的条件。同时,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新增上档次的旅游汽车近千辆,新增旅游星级饭店139家,分别比“九•五”期末翻了三番和增加了98.58%;上档次的旅游餐馆、购物及娱乐场所不断涌现。? 3. 旅游 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省政府对旅游业的 投资 逐年增加,由“九•五”前期每年21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000万元。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外资和民间资本也大量进入旅游领域。仅2005年招商签约资金达135亿元,实际引资52.53亿元。大投资带来大变化,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a级旅游区、森林公园等建设速度加快,旅游目的地形象明显改观。井冈山、婺源已成为特色鲜明、游客云集的旅游热点;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仙女湖等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条件明显改善;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萍乡、瑞金等城市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旅游景点不断涌现,旅游功能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先后进入 (一)选取合理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加大产业规模? 休闲 农业 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 旅游 项目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包含并兼顾农业、 环境 、生态、环保、 教育 、 经济 、 社会 、旅游、医疗、 文化 的意蕴,只有这样休闲农业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道。产业规模影响着区域竞争力。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的产业化健康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产业规模,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产业化组织模式。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其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受到农业及旅游业产业化程度的影响,同时,产业化组织模式也同样影响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国内外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虽然其产业经营的具体形式上有所差异,但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休闲农业企业(中介组织)”,而基础是“农户”,其实质是“农户”通过休闲农业企业(中介组织)把自己与 市场 连接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产品价值链 管理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 但是,旅游经营是一个产业链,链条中的稳定交易实际上是寻求组织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其实质是经济的专业化即为游客提供系列化和连续化的旅游服务。为此,江西省休闲农业旅游的产业化发展要充分考虑休闲农业产业化与旅游资源分布的关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与旅游经济发展总量的关系。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旅游产业化水平及潜力有所不同,由此所采取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和组织制度也应有所不同。如:产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应偏重于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对策,而水平低的地区则要注意鼓励个体、私营、股份制、公司制等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对旅游业的参与。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特点,采取政府主导型、市场(企业)主导型、企业集团型、资源开发型、龙头景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不同形式。? (二)注重特色,开发深度旅游? 休闲农业走产业化发展这条路子,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休闲农业的竞争力。虽然江西省目前休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开发的深度不足。一些走马观花式的农业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为,它不但不能达到消除疲劳、缓解身心压力的功能,反而增加游人旅游后的疲惫,因而,深度旅游、定点度假成为新的旅游方式,健康、有机、养生为诉求的休闲游憩活动成为诸多游者的选择。? 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应遵循奇趣性、参与性、多功能性、地方特色,形成项目开发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各地的农业特色各异,休闲农业的产业化需将当地的农业特色、农业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加大农业旅游业的集约程度,注重深度旅游的开发,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发乡村观光休闲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乡村文化互动游等系列产品,展示江西独具魅力的古村名镇和乡村风情,重点培育稻乡、渔乡、茶乡、酒乡、竹乡、桔乡、莲乡、橙乡、候鸟之乡、温泉之乡、傩舞之乡、毛笔之乡、夏布之乡、砚台之乡、羽绒之乡、烟花之乡、花卉之乡、客家风情之乡等特色旅游村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等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一批“农家乐”旅游产品和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参与性强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各种节庆活动、时令季节,如梅花节、桃花节、荔枝节、枇杷节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活动。如樟树市可以 中 药 的种植文化、中药的鉴赏文化、中药的膳食文化为主要特色而组织的各色产业链,进而形成以中药为旅游资源的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集群;而那些依傍名山大川的地区其休闲农业产业化则要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要特色。另外,休闲农业旅游也可以将农业休闲与探险、科考、科教等旅游形式结合在一起开发更深层次的旅游形式。如大连市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建成世界最大的、面积340亩的“勇者之旅”玉米迷宫,满足游客的猎奇 心理 。为此,江西省的休闲农业产业化必须在提升农业旅游的档次的基础,形成休闲农业旅游的“一县一特”和“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农家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协调管理? 休闲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有资源上的前提、体制及机制上的条件,更要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化的基本前提;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促进旅游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完备的体制环境是旅游产业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保障。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政府要重视加强对农业休闲区的规划与 指导 ,把休闲农业规划区的建设视为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资金建设硬环境,并配以优良的软环境条件。? 2.地方政府对进入农业行业的企业可以适当实行土地、税费等政策优惠,鼓励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3.政府(农业局、旅游局)对农业产业,特别是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进行总体规划,引导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 4.政府除鼓励“公司+农户”模式外,还需要组织农民培训,以便指导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园的建设。? 5.完善 农村 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激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根据农民意愿,在满足农民居住自用的基础上,引导将多余的产权房入股参与建设集中的、规模型产权式 农业 旅游 住宿设施,开展农业旅游经营活动。? 6.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农业旅游。本地农户可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兴办休闲农业旅游,并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稳定、长期的收益回报。? 7.积极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各种开发主体,鼓励农户自主开发“农家乐”等旅游产品,支持农业企业兴办现代农业园区旅游项目。政府、企业等多方联手建设集聚型农业旅游基地。? 8.制定《江西省农业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等法规,成立或指定专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专业 指导 和 管理 ,形成规范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主导农业旅游景区点建设,农业旅游的管理和服务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 9.建立农业旅游安全机制。加强对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安全防范、食品卫生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紧密依靠 社会 公共 安全系统,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加强维修和保养,建立起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农业旅游安全体系,确保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安全。? (四)建立休闲农业培训体系,加大旅游农民的培训力度? 休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则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因子。休闲农业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相关公务人员培训系统、产业经营单位人员培训系统、社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系统。其培训对象涉及相关产业链方方面面的从业人员如生态农业技术人员、旅游规划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等。其中,旅游农民的素质是制约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立生态、集约、高效的农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据 统计 ,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金融支持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摘要: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指农户与供销、加工服务主体的产销协作、经营组合。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发育,现在已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其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一些少量的产销一体化公司。尽管其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多样,但其参与的主体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处于产业化中生产环节的农户以及一些小规模农民专业户;二是起连接生产和市场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农村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城市商贸加工企业以及一些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三是以一些农户为主的合作中介组织,如专业合作性的专业协会;四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一体化公司。在产业化过程中,几类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本文以龙头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如何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以推动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忽视农业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业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因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带动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产业化融资,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鉴于农业产业化达到重要作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状况,有必要对其融资体系进行制度的重新安排。现在各国政府大都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利用产业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完全“财政式”的产业发展资金的解决方式和寄希望于完全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营机制这两种思路都有失偏颇。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的模型主要有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一群人的自发行为所引起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以法规形式来实现的制度变迁。在目前金融秩序混乱,行为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完全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将势必阻碍及延缓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利于我国农业发展,基于此,政府应以多种形式给农业产业化以金融支持,走政策融资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道路。 (二)农业产业化主体融资的特殊性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都在资本运作、融资方面具有弱质性,其主要表现在内部弱质性和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两个方面: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些龙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从而没有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 农业龙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方面。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倾斜,多为其它所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极不相称,且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条件要远远高于大企业,限制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利率政策上,对国有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对农业龙头企业则不实行。少数金融机构还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方式,擅自或变相提高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此外,这些企业单笔借款额小,笔数多,商业银行监管难度大、风险大、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高。而且在中间业务方面,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远难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水平更差、效率更低,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效率。 其次,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存在一定困难。 二、构建完善的龙头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信用担保体系。其中,直接融资系统包括并购、公开上市(主板、二板)、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四个层次;间接融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由政策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非盈利性的企业间互助担保机构、盈利性的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 为使农业龙头企业顺利融资,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和内部各层次应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这三个子系统的融合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以间接融资支持企业兼并收购,以信用担保体系支撑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以金融机构为发起人、采取向社会公募或向特定对象私募的形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基金通过购并或公开上市撤出,以信用担保体系与银行信贷相结合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金融创新建立新的切实有效的融资方式,寻找能真正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基于加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之论谈 一、当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及分析 (一)学校教育方面:一是导向的错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各中、小学校都以学生升入重点中学或考入重点大学的人数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教育导向的错误,必然造成管理重心的偏移,因而无可避免地大面积出现各学校忽视学生交通安全的问题。二是学校交通安全基础教育薄弱。学校主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很少,即使有交警部门来督促,多半都是走走过场而己;学生的交通安全防护差不多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学校将学生的安全责任完全寄希望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对学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掌握不实,缺乏必要的考试、考核和督导;教育的对象层面窄,仅限于小学生或低年级的学生,中学生很少有上交通安全课的,更不用说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了。三是对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规范欠思考。学校对接送学生的机动车是否无牌、无保或报废全然不知也不闻不问;对学校的安全提示牌、警示牌、人行横道线设置缺乏必要的考虑和规划,各种标志、提示、警示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很不完善。以富顺县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8所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共缺少139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二)学生自身因素方面:一是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具有生性好动、好奇心强、争强好胜、天生贪玩、心理脆弱、记忆力强等特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违法行为有: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及未满18周岁无证驾车和偷开机动车;过马路时不作前后张望,随意抢道,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道路;追爬、攀趴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骑车在公路上互相追逐、胡闹玩耍、双手离把或单手扶把等;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载车和农用车、拖拉机等等。二是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普通较少。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象,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相对较少,对110、122、120这些常识性的报案电话也不太熟知,因而常常出现中小学生骑车上车、成群结队,步行上路,不守交规,搭乘公车、不守秩序等现象发生,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且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及时报警,从而给肇事逃逸驾驶人以可乘之机。 (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方面:一方面从警力而言,警力严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由于基层中队及一线交警承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工作忙,日常交通管理勤务已显得捉襟见肘,因而面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少数同志确实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走过场的现象。另一方面宣传形式和内容单一、枯燥。上交通安全法制课、作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报告、播放电视光盘和图片展览几乎是惯用的几种宣传方式。缺少针对性、新颖性,中小学生接收效果相对较差。 (四)各职能部门方面: 一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漠然对待校园的交通现状。受经济指标和招商任务的压力,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只浮于表面,华而不实。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方面的考虑更是乏善可陈,很少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的。二是社会舆论及各大宣传媒体对校园的关爱缺乏热情。大对数的宣传只是流于行式,没达到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开展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曾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在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教育的今天,我们对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也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要求,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手段要顺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减少并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堵塞漏洞,防患未然,确实给广大的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 (一)政府重视、部门参与、齐抓共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 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1、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针,制定长期的、全国性的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以法律形式加强确定并保障实施。 2、召开定期联席会议。由政府牵头,定期组织安全、公安、教育、学校、交警、公路、交通、农机、保险、医疗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各部门要对学生安全状况进行讲评,对好的作法予以推广,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防止问题已经被发现或虽被发现但由于整改不到位,而酿成不应该发生的安全事故。 3、建立考核机制,严格逗硬奖惩。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范畴,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严格兑现奖惩。 (二)纳入日常教育日程,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四款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强化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高度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在校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提高,远离交通事故、健康成长。 2、建立校园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中、小学校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例会,对照公安机关的相关要求,对学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特别对潜伏的隐患,看似不经意的违法行为,要通过形势分析会得到有力的纠正。真正使“车祸猛于虎,生命不回头”的观念牢记于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心中。 3、建立“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班”、“遵守交规好学生”等评选制度。可采取学生“持卡上路”方式,违法时,由执勤交警予以纠正和教育并记入联系卡中,每月底交警部门将登记的学生违法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县教育局。每学期由县教育局牵头,对辖区内的学校实行考核评定,奖优惩劣。各学校也可以根据此对班级、学生进行考评。 4、加强校车管理,建立交通违法举报制度。发动学生、家长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举报校车超载、不按规定行驶等交通违法,拒乘不具备载人资格的交通工具。凡举报内容一经查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学校法人的责任。 (三)履职尽责,全面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对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要立足本职,采取新颖、创新的方式全面开展: 1、针对学生特点,对症下药。要借助其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交警警体操训练;借助好奇性,组织学生开展行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普法活动。如在校园设置模拟道口及复杂路况。让学生搞好模拟规范道路交通行为训练;借助学生的好强性,组织学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竞赛,道路交通知识漫画比赛等项活动;借助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组织他们观录像看展板、搞典型案例剖析,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增强他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消化吸收。 2、形式新颖、内容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小学生日趋成熟,以往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方式必将被“按需求接受知识”所取代。这就要求交通民警在宣传教育方式上要推陈出新。一是在内容上。交通安全图片展,可以使用卡通形象设计制作,尽量搜集内容涉及中小学生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要将正确的交通行为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图片学生传播;二是在形式上。可以以开展“少年儿童平安才能回家”活动为载体,推广小学生交通安全“小黄帽”路队制,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小手牵大手”等活动,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运用心理学理论,探究宣传教育新方式。一是“护花”理论。教育心理学中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花园,如果都用禁止性、惩戒性的标语来阻止游客采摘花朵,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采摘的人会更多,但换上温情式的宣传标语后,游客遵守的自觉性就大大提升。在对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上也同样如此,恐吓性的语言、血腥味的图片不仅达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还将使受教育者出现恐惧、紧张、失眠、忧郁的症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尤其如此;二是“破窗”理论,心理学中的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一座大楼的一块玻璃破了而没有马上修好,那么人们会认为大楼无人照管,不久以后所有的窗玻璃可能就会被打破。同样,如果一个路口,一群人正在等红灯,只要其中有一人冲红灯,那么跟着冲红灯的人就很多,那么集体的冲红灯就会导致信号灯控制事实上的不存在。这就提醒了广大交通民警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时要从抵制“小”(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始,从“平常”不经意的交通违法开始,从纠正个别交通违法开始。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路交通安全观,让“遵守交通法规,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理念根深蒂固。 (四)发挥新闻媒体力量,营造社会宣传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第五款明确规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杂志、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信息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交通法规、交管动态、事故图片巡展等活动,在社会中营造一种“交通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定时播出提示中、小学生安全出行的宣传画面,特别是推出动画片等中、小学生喜欢的节目时,有意识地插播一些宣传教育公益广告,此种宣传方式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广播电台的交通频道,是广大驾驶人最喜爱的一档节目,在学生上、下学的重点时段,连续播出提示驾驶人集中精力注意观察路面学生行走动态及谨慎驾驶的语言,使驾驶人即觉得温馨又不致感到枯燥乏味。新闻、出版要充分发挥本行业的独特优势,刊发一些事故案例,供广大驾驶人和中小学生在平时阅读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电信、移动等部门,也可以借用短信的方式,向广大驾驶人群发提示短讯,提醒其在特别的时段应倍加提高警惕,慎防一不留神闯下滔天大祸。 (五)娃娃教育,从家庭开始。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家长有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法定职责。 在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影响绝不亚于其他人。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配合学校,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行车走路方面的自我保护教育,以避免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家长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注意言传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行为影响子女,使交通安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师夷长技以治己。我们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借鉴一下国外的先进交通管理理念:学习新加坡文明从我作起的交通理念,在有学生上学的道路上,将车速均限制在60km/h;学习美国监控无处不在的严格管理模式,全方位进行校园交通安全管控;学习德国人性化的清晰标牌标线设置,为驾驶人的安全行驶提供有力的警提示帮助;学习加拿大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使校园学生出行免遭交通危险的威胁和事故的损害;学习瑞典礼让行人的良好通行道德,毋为一己之利而去做侵害学生通行权利的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我们通过教会一个人,可以带好一个家庭,促进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从而辐射整个社会。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亲力亲为,坚持用机制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浅谈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那么,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侵害。 【关键词】交通安全中小学农村学校现状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农村交通条件逐渐变好,各种交通工具在城乡逐渐普及,各种大车、小车、摩托车、自行车飞速的在公路上行驶,在给人们带来交通方便的同时,各种车祸也在不断发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吞噬,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小学生的车祸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的警觉,那怎样抓好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所以说,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那么,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侵害,下面从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及分析 (一)学校教育方面:交通安全基础教育薄弱,由于教育教学压力过大,学校主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很少,学生的交通安全防护差不多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学校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情况缺乏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学校对学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掌握不实,更是缺少这方面有针对性的讲座。 (二)学生自身因素方面:由于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生性好动、好奇心强、争强好胜、天生贪玩、心理脆弱等特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违法行为有:中小学生偷开机动车;过马路时不作前后张望,随意抢道,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道路;追爬、攀趴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骑车在公路上互相追逐、嬉闹玩耍、双手离把或单手扶把等;另外,农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象,对110、122、120这些常识性的报案电话也不太熟知,因而常常出现农村中小学生驾驶摩托车、乘坐非法营运的车辆或超员超载的车辆以及在公路上成群结队不靠右侧路边行走等现象发生,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及时报警,从而,给肇事逃逸驾驶人以可乘之机。 (三)家庭教育:农村中小学生中,大部分家长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能对子女进行较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多数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甚至为了图一时之方便和利益而违规驾车或乘车,学生接触的家庭教育、社会现实和学校的宣传教育有时是互相抵触的,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是非观念模糊。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交通安全问题凸显。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是夫妻外出打工,只能把未成年的儿女留在老家,交给年迈的父母看管。由于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位等问题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二、开展农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教育的今天,对农村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也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手段要顺应时代潮流,形成人人都讲交通安全的好风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给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 (一)学校要强化学生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教育,精心组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要采取行之有效教育活动方式,增强全体学生的安全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第一: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常识》《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 第二: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交通安全宣传片,通过电影中一些场景感染学生,并通过写观后感提升安全意识。 第三、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 “文通安全宣传月”活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交通安全教育读本》下发至学生每生,做到人手一本,班内黑板报出“交通安全专版”进行宣传让学生制作交通安全手抄报、漫画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展示。校园设置交通安全教育标语和宣传画组织等。 (二)、学生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常识》《道路交通安全法》,把《交通安全常识》熟记于脑,牢记于心,并且落实在行动上,从而,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三)、家长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孩子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教育孩子不乘无牌照车辆,走路不玩耍,不强行穿越马路等安全常识,形成家校联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总之、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规范学生交通安全行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只有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才能为我们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认知现况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对交 通安全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浦东新区交通安全相关问题调查表”,对随机抽取 的浦东新区2所中学高二、初二年级学生和2所小学五年级学生共1 208名进行调查。 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大多数都能够认识到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车辆不按车道 行驶等是最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有62.3%的学生接受过交通伤害预防与急救方面的教育,但 随着学龄的提高,接受教育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高中生接受过教育的比例最低,仅为51.9% 。不同学段学生对部分导致交通事故高发的相关因素认识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太充分,容易导致危险交通行为的发 生。建议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以预防交通伤害的发 生。 【关键词】 事故,交通;安全;认知;学生 近年来,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据公安部交通局统计 ,2004年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4 205人,有21 000多名学生在交通事故中受 伤[1]。儿童和青少年的交通伤害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了解不同学段的学生对交通安全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为探索相应的健康教 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浦东新区1所普通中学、1所民办中学、1所普通小学和1 所民办小学,整群抽取各中学高二、初二年级的2个班,2所小学五年级的2个班,对被抽取 班级的全部学生共1 208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8份,收回有效问卷1 207份 ,有效回收率达99.9%。其中小学男生191名(47.9%),女生208名(52.1%);初中男 生209名(52.5%),女生189名(47.5%);高中男生171名(42.1%),女生235名(57.9% )。 1.2 方法 自编“浦东新区交通安全相关问题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信息 、学生对交通安全相关问题的认识等。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在调查 现场进行指导,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2.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5统计软 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上下学交通方式构成情况 小学生上下学以步行(29.6%)和公交 或地铁(19.1%)为主,初中生以公交或地铁(27.2%)、骑自行车(24.2%)、步行(22.8% )为主,高中生大多数选择乘公交或地铁(57.4%)。经χ2检验,不同学段学生上下 学交通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对最不文明交通行为的认知情况 见表2。 53.1%的学生认为行人或车辆闯红灯是最不文明的行为。小学、初中、高中学 生对最不文明的交通行为的认识基本一致,前5位排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对交通事故相关因素的认知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有86.9%的认为 行人乱穿马路是引起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其中小学生的比例最低(79.3%);60.2%的 学生认为助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是引起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的比例最低(57 .8%);只有36.3%的学生认为骑自行车带人是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高中生的比例最低(33 .8%)。不同学段的学生对骑自行车人闯红灯、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机动车驾驶员随 意变道是引起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的认识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在校期间接受的交通伤害预防与急救教育情况 有62.3%的中小学 生接受过交通伤害预防与急救方面的教育,没有接受过此类教育的学生占24.4%。随着学龄 的增长,学生接受过交通伤害等方面教育的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浦东新区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列出闯红灯、乱穿马路 、随意变道等交通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且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这些不文明行为是造 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自行车及助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骑自 行车带人等也是引起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小学生是使用非机动车上、下学的,但是分别只有34.8%和57.8%的学生认为骑自行车 带人、助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是引起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小学生平均年龄在 12岁以下,还未达到我国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可以上马路骑车的年龄,可能是部分学生由家长 骑自行车送他们上下学,导致有关骑自行车带人方面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够,以及有些家长骑 助动车接送孩子时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给孩子造成助动车可以在机动车道行驶的错误认识 。 初中生接受过交通伤害预防与急救教育的比例低于小学生,可能与初中生学习任务较重,学 校对开展健康教育方面没有小学重视程度高有关,应引起重视。有近50%的初中生上下学是 以骑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而国内报道在车祸中骑自行车人与行人易受到伤害,且受伤害的以 青壮年为主。虽然,初中生已经到了可以独自骑车上下学的年龄,但由于比 较好动,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而容易发生导致事故的危险行为。特别是有超过1/4的初中 生不认为骑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更提示交通伤害预防干预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大约30%的高中生不认为骑自行车人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关系密切。这反 映高中生对交通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很不够。虽然只有近1/3的高中生上下学是骑自行车或步 行,但高中生容易有侥幸心理和逆反心理,一旦不注意,极易发生危险的交通行为。调查亦 显示,高中生中接受过交通伤害预防教育的比例最低(51.9%),这可能与高中生学习压力 大,学校和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有关。尽管 高中生在自我保护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但他们年轻气盛,更 易冲动行事,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这与李延红等[5]的调查结果一致。 学生对交通事故原因的认识不足应该引起重视。如何将认识转变为积极的态度,并保证落实 到行为上,则需要应用相关的理论进行探索。建议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探索不 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其开展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交通伤害预防干预。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 识及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的“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表”进行调 查。 结果 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得分不理想,平均分为70分(P 50);交通安全行为得分较前者高,平均分为98分(P50);行为得分 随学生年级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 结论 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及认知水平,加强对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行为”教育,提 高其预防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能力。 【关键词】 事故,交通;安全;知识;行为;学生 据WHO报道[1],我国的交通事故问题非常严重,每年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人 数居世界首位,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仅以小学生为例,据教育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 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小学生死亡2 656人,受伤10 819人[2]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害小学生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问题[3]。重庆市是一 座山城,道路坡多、弯多、狭窄,且雨天、雾天相对较多[4],加之近年来重庆城 市建设步伐加快,流动人口及车辆倍增[5],造成交通事故频发。本文旨在通过现 状调查,了解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 教育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将重庆市主 城区小学分为经济发达区、文化区及近郊区三大类,从每个区域中随机抽取1所小学,共抽 取小学3所;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3所学校每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班,共抽取18个 班的全部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学生问卷920份,回收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0.5%。学 生年龄为6~13岁。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问卷”。问 卷包括基本情况、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安全行为等3个部分共29个条目。问卷印制完毕后, 按统一规则(包含学校、年级及学生序号等信息)编号,用标准打码机对每一份问卷进行打 码。 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调查前经预调查修订统一调查表,然后在每所学校挑选联络员,并对参与此次调查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查前专项培训,重点阐述调 查的目的、对象、步骤、表格填写要求、调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 1.3 问卷评分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共10道,每题10分,总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见表1;道路交通安全行为测试题共10道,每题10分,总分为100分,评分标准见 表2。 1.4 统计分析 合格问卷按照编号整理后,将所有数据用Epi Data 3.0软件 录入数据库,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评分结果进行探索性分析,非正态分 布数据用最小值(Min)、第25百分位数(P25)、第50百分位数(P50)、 第75百分位数(P75)和最大值(Max)表示,差异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检 验。 2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得分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及行为得分皆 呈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P50)表示其平均水平。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得分比较低,P50为70分;交通安全行为得分较前者高,P50为98分。 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得分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对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含义、步行规 则、年满12岁才能骑驶自行车或乘坐摩托车后座、交通事故报警台的电话等掌握不好。小学 生交通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闯红灯、车未停稳上下车、未满12岁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等。 2.2 不同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得分 抽取的3所学校分别代表 了重庆市的经济发达区、文化区及近郊区,3所学校学生人数分别为316,279和238人。经Kr uskal-Wallis检验,3所学校学生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P< 0.001),提示经济发达区的小学在道路交通安全较好;3所学校学生行为得分差异也有统计 学意义(χ2=21.58,P<0.001),提示经济发达区的小学在道路交通安全方 面的教育开展较好,而近郊区的道路比城市单纯,且多数学生上学不经过公路,故在交通安 全行为方面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暴露出来。 2.3 不同年级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得分 各年级小学生知识及行为 得分见表3。经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24,P<0.001),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得分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 年级学生行为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01),中小学生随 着年级的上升,行为得分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加 大,冒险性增强,而自控能力却减弱,从而造成行为得分逐渐降低。提示应着重加强对中高 年级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教育。 3讨论 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行为状况不佳。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交通安全意识 不强,对交通规则不熟悉,对特殊情况处理缺乏应有的知识,如在没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地 方如何过马路、在马路中间恰遇车辆临近怎么办等[6]。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闯红灯、在马路上嬉戏玩耍、在车行道内停留、翻越马路旁隔离带、车未停稳上下车、骑 自行车带人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较晚有关以外, 还与社会对小学生的行走教育关注不够等有关[7-12]。 在知识与行为的关系方面,国外有文献报道,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能够增加儿童的知识,提高 他们在道路穿行过程中的实践能力[13]。然而他们的安全知识和穿行能力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下降,因而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安全教育很有必要。另有研究报道,增加儿童 的安全知识并不等于提高了他们的安全穿行能力[14]。因此,有必要把儿童拥有的 道路安全知识和安全行为区别开来。笔者通过比较各年级小学生知识及行为发现,知识随年 级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行为却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相关报道[15] 类似。因此,建议加强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与 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 行为”教育,提高小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能力。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加强当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思考 近年来,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教学活动,而且对社会生活安宁造成一影响。因此,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教育必须加强。 一、当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交通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参与的社会职能部门众多。 (二)教育经费短缺,交通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一些地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所需的经费难以保障,使得交通安全教育开展不够深入。 (三)专业负责人匮乏,交通安全教育缺乏有效性。目前,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交通部门,特别是公安交管部门都存在着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负责人缺少现象。 二、当前中小学学生交通行为的特点 首先,中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自控力相对较差。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得他们的交通行为呈现出在道路上追逐、蹦跳,玩耍等现象。尤其是他们的行走路线变化无常,行进中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极具突然性,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其次,中小学生出行较多,安全风险系数高。其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是每日需往返通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道路,另外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还经常上路玩耍,中小学生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 第三,中小学生处在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知识面窄,加之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不懂得机动车辆的行驶特点,不明确行人的行走规则,不知道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 三、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要适时建立五种制度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政府要把本地区有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各职能部门、学校、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要把对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所需经费专款专用,防止教育经费被挤、被挪,把有限的经费确实用在中小学校交通安全资料的开发、制作、采购,师资力量培养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等各方面。 二是建立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中小学校、辖区交警大队、中队分管学生安全宣传教育的负责人,每月或是每季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例会,对照本地区有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要求,对学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和学校周边的通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特别要对潜伏的交通安全隐患,看似不经意的违法行为,通过形势分析会得到有力的纠正。 三是建立会商研判制度。当地政府要定期组织安监、公安、教育、路政、交通、人社、医疗等部门参加的工作例会,各部门要对学生安全状况,特别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研判,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防止问题已经被发现或虽被发现但由于整改不到位,而酿成不应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四是建立考核评定制度。要建立起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公安交警共同组成的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机构,落实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考评。在具体做法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确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抓本系统与本校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对交通安全教育的考核评定。 五是建立评比先进制度。要建立开展交通安全“优秀学校、优秀班级、优秀学生”的评比活动,坚决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出现,并对评选出的先进适时进行表彰。 (二)要全力坚持“三位一体”同步联动 保护学生出行安全,必须从教育入手,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同步联动。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建立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网格化管理,学校要设立交通安全教育组织体系,由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里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员构成;二是要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学校要聘请交通民警担任交通安全教育辅导员,定期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常识,以提高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规范学生的交通行为,并形成制度;三是学校可自编教材,使交通安全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多部门联动扎实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交警、家庭和社会共同来主动参与,齐抓共管。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光靠学校或是交通管理部门等任何一方,力量都是十分有限的,应多部门各方联动。 (三)要切实讲究方式方法。 一是要针对特点、对症下药。中小学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在这个年龄段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能使其终身不忘,深刻铭记。因此,要充分利用其感性认识强的特点,一方面进行警示片的观看,另一方面做好交通信号和标志的识别。 二是要用好心理理论,探究教育新方式。教育心理学中有两个理论:一个是“护花”理论,另一个是“破窗”理论。这两个理论运用到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中是最恰当不过了。重视纠正个别的交通违法,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路交通安全观,让“遵守交通法规,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理念根深蒂固。 三是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接受教育。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环节往往蕴涵着不少的道路安全知识与哲理。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加进交通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不仅会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还会使学生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一举二得。交通管理部门把交通安全宣传送进学校,在上交通安全课、展示教学图板、播放光盘等活动前,也都要精心准备,尽力用“鲜活”的方法真实生动地感化每一名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接受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学校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 一、完善学校安全意识与知识教育 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应尽快改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段的中小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及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戏等。增加对一些较为少见的交通安全标识、安全规范只是内容,如认识环岛标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标志,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常识。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直观形象的内容,让小学生在理解中领悟。多设置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如创造相应的环境,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如在校园设置交通安全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红、斑马线及其他交通标志等。二是提供实践场地,在体验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如开展“十字路口”、“汽车站”等游戏,让中小学生把学习的交通规则运用到实践中。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段的中小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戏等。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直观形象的内容,让中小学生在理解中领悟。如认识环岛标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标志,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学校与交警部门及政府部门积极合作 学校作为学生交通安全行为教育的主导,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应由学校主动提出。在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各自教育职责,建立以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机制。教育部门应把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列入小学教育大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经常对所辖区域内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只有各部门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形成良好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氛围,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将交通安全课程纳入学生学习考核体系中的措施。交通安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考试科目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考试成绩甚至可以作为学生奖励及升学的依据之一,以此提高学校、老师、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紧迫性,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切实行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通过家长会等联动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 在前文分析中了解到,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效果良好,更容易实现,并且学生家长更愿意参与到安全教育中。但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差异、时间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由学校主动练习,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发放安全教育材料、沟通教育方法、交流教育心得等。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改善家庭安全教育的成效,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特点,从而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而且两方合作过程中,教育方式、方法、成果的交流能让双方不断完善自身教育策略,同时对学生本身的认知有更全面的认识,规避“自己认为已经说明过,学生、孩子并未真正注意”等同类问题。 作者:李景卓 单位: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大队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创建思路 当今,交通安全教育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保护生命、平安出行”是我们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交通安全为主要目的,以交通法规、规定以及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依靠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向中小学生普及交通法规、安全知识、法制观念,培养中小学生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社会公德的重要举措。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种意识养成教育,也是文明道德教育。 近年来,人们从一些中小学生重大交通事故中积极吸取教训,大力加强和改善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完全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大纲之中,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得不到有效落实。宣传与教育内容单一。教育部门在课程设置上,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交通安全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由于学校交通法律法规书籍较少,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影响。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的一些不良交通行为经常受到身边人们言行的影响。例如,父母随意乱穿马路,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形成成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习惯。在道路交通参与过程中,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交通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行为极具突然性。中小学生精力充沛,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的交通行为变化较大,经常发生横穿马路、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二是参与交通时段危险性大。虽然中小学生交通参与范围窄、参与路线简单,但由于参与时段均在每天早、中、晚的交通高峰时段,加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认知能力差等原因,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三是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防范意识较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义务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机制。教育部门应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列入中小学教育大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经常对所辖区域内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只有各部门切实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形成良好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氛围,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深入开展下去。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从内容上看,包括交通知识、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意识与能力等;从教育形式来看,需要各种资源的整合,不仅是从校内获得知识与行为能力,还需要社会、家庭的积极参与。一要取得社会的支持与配合。现代交通是社会多部门参与、共同作用的社会行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能仅限于在学校内部,而应让孩子们走向社会,在学习参与交通管理的过程中加深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二要让学校教师、家长参与到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来。中小学生的学习多数是从书本和榜样的引导中获得的,中小学生教师的交通安全意识对中小学生起着一定榜样作用;而家庭则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因此,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教师与父母要共同配合。 这样才能使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得以全面开展。同时,丰富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一是创设相应的环境,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如在校园设置交通安全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红、斑马线以及其他交通标志等。二是提供实践场地,在体验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如开展“十字路口”、“汽车站”等游戏,让中小学生把学习的交通规则运用到实践中。三是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段的中小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戏等。四是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贴近中小学生生活的实际,选取直观形象的内容,让中小学生在理解中领悟。如认识环岛标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标志,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常识。总而言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不断探索与完善交通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使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与交通安全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企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9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明电〔2005〕55号)精神,深化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根据省委宣传部、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团省委等六部门的统一部署,县政府决定于今年9月份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简称“宣传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安全乘车、安全乘船、安全骑车、安全走路”教育为主线,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落实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预防和减少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县“宣传月活动”,主要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全县中小学生开展“宣传月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二)中小学生参与“宣传月活动”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 (三)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法制常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明显提高,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遵守率达到90%以上; (五)中小学生校园内车辆停放有序; (六)涉及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明显减少,不发生中小学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 三、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9月1日至6日),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召开全县“宣传月活动”动员会议进行部署;二是举行“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会;三是全县各中小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分别召开“宣传月活动”动员会. (二)实施阶段(9月7日至9月20日),主要是组织开展十项活动: 1、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漫画竞赛。活动按中学生、小学生两组进行。县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生每人创作一幅交通安全宣传漫画。各教育学区会同公安交警部门组织评选,分别产生中学组、小学组推荐作品各30幅,于9月15日前上报县教育局。县教育局会同县公安局组织评选,分别产生中学组、小学组一等奖各10名,二等奖各20名,三等奖各30名,其他推荐作品为优秀奖。县教育部门将获得中学组、小学组全县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作品推荐上报市教育局参加全市、全省评选。 2、公安部门会同教育等部门,向小学生发送“小黄帽”,开展交通安全“小黄帽”路队制活动。 3、公安部门会同教育等部门,编印《小学生交通安全漫画手册》,下发至各中小学校。 4、公安部门负责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动漫光盘发放至各中小学校;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动漫光盘,并开展相关交通安全教学活动。 5、公安部门会同教育等部门,在各中小学校开展公安交警上交通安全课活动,在“宣传月活动”期间给学生上课要达到2次以上。 6、公安部门会同教育、宣传、交通、安监和团县委等部门,指导中小学校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发送交通安全宣传品、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等宣传活动。 7、公安部门会同教育、宣传、交通、安监、司法、电视台和团县委等部门,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少年警校”创建活动,组织“少年警校”进行交通指挥手势会操训练、协助公安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等活动。 8、教育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指导中小学校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窗(栏),定期刊出交通安全法制常识及相关信息。 9、交通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完善中小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口安装缓冲带、安全警告标志,施划学生人行横道等。 10、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管理“金点子”短文评选活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生撰写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金点子”短文。各教育学区会同公安交警部门组织评选,确定20篇“金点子”推荐短文,于9月15日前上报县教育局。县教育局会同县公安局组织评选,产生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其余推荐短文为优秀奖。县教育局要精选获奖中的优秀短文在《今日永嘉》上刊登,同时将获得全县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金点子”短文上报市教育局参加全市、全省评选。 (三)总结表彰阶段(9月21日至25日)。各乡镇要对本地“宣传月活动”认真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并将本乡镇“宣传月活动”小结(书面材料)和组织奖推荐名单(每乡镇2至3名)于9月25前上报县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获得“宣传月活动”组织奖、漫画竞赛获奖作品、“金点子”获奖短文,县里适时予以表彰奖励,并将获得“宣传月活动”组织奖人员名单上报市公安局参加全市、全省评选。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随着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车辆和道路交通流量大幅度增长,人车路等矛盾日趋突出,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2001年以来,全县中小学生死亡事故和死伤人数呈上升趋势。2004年,全县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学生8人,受伤105人。经分析,发生涉及学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校内外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不够落实。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为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保障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永嘉”的实际行动,切实抓好“宣传月活动”。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强对这次活动的领导,确保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县政府成立“县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郑小小副县长为组长,县委宣传部胡佐光、县电视台程爱兴、团县委胡铿、县公安局郑连松、县教育局陈益杰、县司法局李敏、县交通局邵永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刘伟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胡伯枢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信息收集反馈和日常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县交巡警大队,由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吕建新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开展“宣传月活动”作为当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认真制定“宣传月活动”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定期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联系协作制度,加强检查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使“宣传月活动”既有声势又有实效。 (三)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公安、教育、宣传、交通、安监、司法、电视台和团县委等部门,既要明确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公安部门要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宣传月活动”的指导,建立联系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制,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部门要把“宣传月活动”作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特别是交通安全宣传漫画竞赛和交通安全教育管理“金点子”短文评选活动,做到全员动员、人人参与。宣传部门要指导、协调各新闻单位,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报道,介绍交通安全法制常识,报道“宣传月活动”的动态,增加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的播放量,营造全社会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舆论氛围。交通部门要完善通校公路、学校周边公路和学校门口等交通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做好“宣传月活动”的有关协调工作。团县委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领导,指导开展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电视台要积极派出新闻工作人员,及时宣传报道“宣传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司法部门要将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协助公安、教育部门做好漫画、“金点子”短文评比等相关工作。 (四)建立机制,巩固成果。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当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及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以“宣传月活动”的成果,促进日常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从明年开始,每年3月、9月下旬,全县各中小学校都要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要积极推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将交通安全法制常识列入教学计划,中小学生每学期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课达到两课时以上。要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由基层公安交警担任辅导员,指导中小学校开展日常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并且每学期上两次以上交通安全教育课。要通过开展“宣传月活动”,探索和建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长效机制,使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以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为突破口,推动全县“五进”活动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全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挥积极的作用。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浅谈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一、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及分析 第一,学校教育方面:从学校自身的地理条件看,学校大多数都修建在交通要道边上,也有很多的学校设立在比较窄小的街道旁边。于是,放学的时候,来学校接小学生同学的家长和亲属、车辆全部把特别窄小的街道塞得特别满,道路上基本上水泄不通。也有一些中小学生上下学、回家都要不断横穿几条马路,转乘好几路公共汽车车。交通安全隐患就成了大多数学校的显著问题。还可以从学校的教育目标出发看,交通中的安全在学校规定的教育目标中可能仅仅占小小的一部分。再说,要是发生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的交通事故基本上通常在校外,对学校自身的规定影响不是很大,当然这样学校就可以推卸直接事故责任的惩罚。故而,大多数学校屡次在交通安全教育重视方面做得往往远远不够,教师也在学校的影响下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干脆不进行完整系统传授,所以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不全面,基本上就没有交通安全意识。 第二,大多数学生在交通安全中自身因素的方面:一是天生具有的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特别强、天生贪玩等特点,不规则出行行为经常发生,特别容易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突出违法行为如下:未满12周岁自己独立骑自行车,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随便抢占机动车道,上下学不按照人行道走。当车辆临近的时候忽然横穿道路;追赶攀爬公路上来往行驶的大型机动车;骑车在公路上互相追逐、嬉闹玩耍、双手离把或单手扶把等;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等等。二是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较少。因而常常出现闯红灯、上下学成群结队并排走,不遵守交通秩序等现象频繁发生,给交通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埋下很大的隐患。即使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险情,他们也完全不知道如何及时正确地报警,于是给肇事逃逸驾驶人员带来了以可乘之机。 二、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 第一,学校把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作为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的重要措施,成立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广大学生在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能够吸取更多的教训。 第二,广泛的在各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主题队会,标语、黑板报、安全知识讲座、至家长一封信,交通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交通安全征文比赛、与家长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等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好以学校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家长理解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三,加强上学放学途中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安排必要课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途中安全教育,主动与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联系,结合具体案例,开展上学放学途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四,落实学校领导、值周制度。针对我们学校地处道路边上,车流量大,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学校以强化学生路队管理为抓手,通过值周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保安、路队长等,层层督促,学生放学后排路队时,戴好小黄帽和安全标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学生,如未靠右行走、横穿马路等,当场给予批评教育,并纳人学校文明之星的活动评比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路队习惯,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落实学生家长定点接送制度。放学后,学生站路队,有秩序地走到家长接送处。 第六,推行红领巾“交通安全监督岗”制。设置红领巾“交通安全监督岗”,学生要排队放学,打好班牌,路队长和“交通安全监督岗”学生好戴安全帽,监督和规范师生的上学、下学的出行行为,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七,引导学生不乘坐非客运车辆,不乘坐拼装车、报废车、农用车、超员车上下学。对本校学生乘车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无证无牌、报废车辆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的违规现象,要积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给乘车学生开会、培训;制订乘车的管理制度。 第八,建立恶劣天气教师护送制度和停课、复课告知制度。遇到恶劣天气,教师要通知家长接送学生安全回家;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不是小事情。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才能把学生在交通安全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当中,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将制度、措施真正的落实,学生的交通安全定会得到保障。 作者:谈虎年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族小学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占有重要比例,而且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为了解苏北地区中小学生上下学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出行规律及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等,通过调查走访和问卷的形式,对苏北五市宿迁、盐城、淮安、徐州和连云港的部分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状况展开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方案供学校及交管部门参考。 关键词:苏北地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调查 据调查,部分学生上下学乘坐的交通工具安全系数不高,学校对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学生本身交通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薄弱,学校周边交通设施不完善,这些问题都是引发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们对苏北五市十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1034份,有效率达87%。并对学校所在辖区的部分交管部门走访调研,得到2013年至2015年辖区内学生所发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及受伤人数等数据。经分析,该地区内学生的交通安全形势不太乐观。 一、苏北地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一)该地区近年来中小学生所发生的交通事故状况 2006年,全国中小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的人数最多,约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6%。而在苏北地区,以其中某一市为例,该市2013年共发生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85起,死亡人数为7人,受伤人数为78人,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2.76%。2014年该市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共67起,死亡人数9人,受伤人数147人,2015年该市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共51起,死亡人数6人,受伤人数47人。某些学校地处闹市之间,车辆来往频繁,而大多数学生都必须穿过马路,但是部分学生安全意识差,侥幸心理严重;骑自行车带人双手离把;而面包车大多属于私营,司机为了盈利而超载,这些情况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更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① (二)该地区中小学生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情况 目前,学校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真正将其纳入法制教育内容,一年仅靠辖区内交巡警到校上一两次交通安全课,传授一些交通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这样的教育力度显然不够。据调查统计,只有53.98%的学生参加过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的讲座,还有46.0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以至于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调查苏北地区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熟悉程度,小组成员深入到该地区的学生群体、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常识性问题的正确率都在50%至90%之间。例如:“没有人行道,行人应靠右边1米行走”,正确率仅53.98%。“您对交通安全法的认识?”其中只有16.81%的同学表示对此很清楚,77.88%的同学知道一些,还有6.19%的完全不知道,1.77%的认为与我无关。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交通安全常识知之甚少。② (三)该地区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及学生出行的道路情况 资料显示,27.68%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城市,72.32%事故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且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出行。乡村道路宽仅3.5米,加之标志标线缺失,而公路部分路段的信号灯和路边的护栏被破坏或是被锈蚀,路面不平整,甚至路基坍塌,路口处的减速带被磨损程度严重,这都给中小学生的行走和校车通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交通事故多发埋下了导火索。 (四)该地区中小学生获取交通安全知识的途径情况 小组成员对该地区中小学生如何获取交通安全知识展开了走访,大致了解到学生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获取:一是,学校开展安全讲座。徐州市公园巷小学在2012年举行过“关爱学生,平安出行”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连云港市徐山小学在2015年开展“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等等。相比于小学一学期一度高频率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中学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就少的多;二是,政府或其他组织举办过关于以交通安全意识为主的教育讲座;三是,学习兴趣广泛的同学会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电视、图书或者报纸来获取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以上三种途径由于时间,学校及相关单位重视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以至于学生了解安全知识的途径单一,这也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 (五)该地区中小学生出行乘坐交通工具的情况 在苏北地区,校车尚未完全普及,学生上下学除了乘坐校车以外,还有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面包车或者家长接送等方式。据调查显示,连云港市共有134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接送学生的车辆约有1590辆。其中校车的安全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关于校车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车辆自身的安全性能低,近些年,校车的普及速度快,苏北地区多个城市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都配有一定数量的校车,但是许多校车没有登记注册,甚至不符合校车规格要求。第二,校车私自改装现象严重,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地方学校私自改装校车,未经合格检验就投入使用,给学生带来了安全隐患。第三,超载现象普遍,数量较少的校车对于数量极大的学生来说显得欠缺,超载就成为正常手段了。第四,校车司机的安全意识较差。就安全驾驶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盐城市解放路小学和淮安西南小学中学的校车司机,问及如何看待校车司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有二:一是强调细心负责、保证安全;二则是将这份工作看成养老的工作。追究其原因,是专业校车司机难找。找到校车车队的管理人员后得知,较低廉的工资无法招聘到年轻司机,于是便招聘一些退休的司机。 二、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校车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和校车司机的专业化建设 要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就要在学校新添校车时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和注册,并且车管部门应当定期抽查校车登记情况和质量状况。发现校车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修正和更换,更新校车的配置,增强其安全性能③。其次,将校车司机纳入学校职工编制,拥有较好的工资待遇。要求司机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并且身体健康,无影响驾驶的疾病,驾驶技术要过硬,定期进行专业考核和培训,养成安全驾驶的良好习惯,将仔细观察,集中注意力和提前预防三条驾驶原则铭记于心。校车安全不仅仅指的是校车作为车辆本身的安全系数有多高,尤为重要的是,驾驶者的安全意识有多高。让校车驾驶员趋向于健康化,年轻化,专业化,使其有足够能力安全运送学生上下学。 (二)明确学校安全教育的责任,校方应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重担 一次次血的教训充分说明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和意识淡薄是酿成交通惨祸的根本原因。在当前及未来时期,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应试教育固然重要,安全教育同样不可忽视。老师应以身作则,模范遵守交通法规,为学生做好表率。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方式可以不仅限于讲座,可以朝多形式方向发展,比如: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切身去感受交通安全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交通安全知识在中学生中间的普及度。交通安全教育不能只是一阵风,更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要从教育主管部门及校领导这个层次开始重视,校方应组成“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定期对老师的安全教育力度和成果展开测评,在教育时要不断创新,丰富内容,应将安全教育逐步趋于正常化,常态化,使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三)建立警校联合共管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新模式,加强对违规车辆的处罚和学校与该地交管部门的交流沟通 学校所在辖区的交管部门应当担负起校外的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及时向学生通报全国各地的交通事故,以起到警醒的作用,积极宣传国家的交通安全政策。对违规违法的校车及时登记处罚,并将情况告知学校。辖区交警应每天在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段里到学生必经的路段进行检查和指挥交通,如发现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学生则应对其拍照记录和批评教育,或是将学生送至学校,让相关教师加大对此类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力度。宿迁市泗阳区交管部门表示,学生交通事故多由于非机动车相撞,每天查处违规非机动车辆大约50辆。故严查非机动车辆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章问题是降低交通事故的重要举措。交管部门应在辖区各个路口安排两名警力,对违法者进行扣分罚款,严重者可扣押车辆,对司机采取拘留等④,并对驾驶员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教育,加深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理念。面对各个街道因上下学高峰易堵塞的局面,应有一名专门的警力负责疏通,确保学区学生交通安全。面对交管部门的交通管制,学校应给予大力支持,并配合宣传,切实加强学校,家长,交管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有利于学校及时得知校区附近交通安全状况,家长及时得知孩子在上下学途中交通安全情况,交管部门及时调整交通事故应对措施。 (四)政府在此问题上应发挥其领导带头及组织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在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上起着领导带头作用,那么在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问题上应健全和完善相应政策法律法规,并且协调好交管部门和学校的相关工作。另外政府应积极倡导新闻媒体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宣传。新闻媒体的巨大宣传力度和覆盖能力可以提高全社会对交通安全状况的关注。通过向社会群众大力宣传有关交通关安全的政策条令和法律法规,对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预防交通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五)父母应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在平时的交通出行上应该为孩子做好榜样,开车驾驶的时候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上车系好安全带,转向时要打转向灯,不闯红灯不超速等等,在细节上做好,把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正能量传递给下一代。并且家长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还应抽出部分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父母自己要增强对交通法规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自身行为言传身教,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比课本教育效果更明显。 三、总结 综上所述,苏北地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较为严峻,应当引起当局的重视。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才能将交通事故扼杀在摇篮里,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袁道康 单君妮 王宇轩 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小学生交通安全论文:小学生交通安全作文:我与交通安全 就在道路交通事业飞黄腾达的今天,曾经叹而观止,而今天却不值得一提的私家车,电动车已成为了主宰这整个交通道路的工具。然而,在这些表面华丽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交通隐患啊? 曾经看到这样 一则公益广告:“爸爸,红灯亮着,为什么这些人还在行驶呢_”“这些都是坏毛病,得慢慢改.”“可是,连我们小朋友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这时,会有一句响亮的旁白:“为了言传身教,请注意交通安全!” 这则广告也许说不上经典,谈不上特殊,可就是这么普通的一句话,有几个人放在心上?又有几个人注意到交通安全的重要呢?赶时间,往往是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为了争时间,拼命地向前冲,当黄灯在眨眼时,人已在马路中央了,真是进退两难!事故就这样无情的发生了。所谓“能等三分,不急一秒”也有人缺乏耐心或因为急事,看周围没有人就放心地前行,有谁能料到事故会不会发生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什么比生命还重要的呢?何必要拿生命做赌注呢?还有酒后驾车,不系安全带也是发生事故的原因。 经常和马路,交通打交道的朋友们,注意脚下,珍惜好自己的生命!路上匆匆,安全是最重要的,要把握生命的美好,安全驾驶。
管理工程论文:浅析监理工程师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龙滩水电站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形式及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砂石加工系统 生产运行管理 监理工程师作用 1 工程概况 广西龙滩水电站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位于坝址右岸下游4km处,主要担负龙滩水电站Ⅰ、Ⅱ、Ⅳ、Ⅴ标以及临建工程约160万m3混凝土所需骨料的生产任务。按混凝土浇筑强度3万m3/月计算,砂石系统生产处理能力为300t/h。根据混凝土使用骨料级配要求,砂石系统以生产二级配骨料为主,同时也能生产三级配骨料进行设计。成品料生产能力240t/h,其中人工砂(≤5mm)96t/h,小石(5-20mm)72t/h,中石(20-40mm)72t/h。砂石系统由麻村灰岩砂石料场(含溜井)、料场进场公路、砂石加工系统(粗碎车间、超细碎车间(制砂)、成品料堆场)、给排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供配电系统及辅助设施等组成。 2 监理组织机构设置 2003年3月,长峡龙滩工程建设监理部受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双方签订了“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监理合同”,监理的主要内容是:麻村采石场毛料和剥离料开采的质量控制及边坡安全观测和支护施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含设备管理)等监理。根据合同授权的监理范围并针对砂石料生产运行的施工特点,监理部确定了监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专业人员配备(如下图),同时编制了工程监理岗位责任制、“工程监理规划”和有关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确定了工程监理的总目标。根据监理服务内容,制订了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制度,规范化地开展监理工作。 3 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部和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合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在做好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阶段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控制的基础上,严格履行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监理工作。其监理程序可归纳为三大类: 3.1运行管理程序:主要为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3.2监理内部质量体系运行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及其传递途径;会议协调;各种监理业务处理程序;资料的分类、整编、归档、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建设各方的关系及其处理。 3.3围绕监理任务落实制定的外在控制程序:包括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索赔、工程变更、施工分包队伍审批、竣工验收等程序,这些程序是监理控制程序的核心与关键,它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先后开展顺序和衔接,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同时这些控制程序都在相应的系统中制约了系统的行动,保证各个系统在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基本控制程序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4.监理工程师作用 4.1控制与管理 凡是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质量组织体系,质量体系的优劣除反映在人员素质、专业配套、组织结构运转、效果可衡量性外,重要一条就是组织可控性,可控性依赖信息传递畅通,信息传递、反馈的途径就是程序。内部可控程序无疑来自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体现命令源,责任与权限控制;横向保证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和信息流程。监理部在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制度过程中,全面展开各项监理工作,并坚持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制度、主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监督管理制度。监理部还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为砂石加工系统的生产运行有序进展提供了保证,确保了砂石料及料场开挖质量一直处在受控状态之中。同时,监理人员不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而且还协助运行单位完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保证成品砂石料的产品质量。 4.1.1 质量控制 砂石加工系统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砂石料生产质量及试验检测制度》,从料场开采、破碎、筛分各生产环节实行全面生产质量监督控制,并按《砂石料质量试验检测制度》规定进行取样试验检测。各质检责任人职责分工明确,生产运行期间要求质检人员坚持每天进行一次取样试验检测,发现砂石料质量问题及时停产进行整改,按制度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保证了成品砂石料质量。监理到现场采用旁站检查、见证取样、巡视等方法对砂石料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现场质量监控,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监理人员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制订质量控制目标和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明确监理质量控制机构、人员和任务;检查并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坚持进行质量检查与评定,作好质量检验记录,随时记录施工中有关质量方面的问题, 对工程质量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并定期按规定格式编制工程质量统计报表。 4.1.2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进行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是:规划控制协调。即根据施工合同确定工程项目的总进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与协调管理。成品砂石料生产根据销售情况或成品砂石料堆场库存情况确定。 4.1.3投资控制 砂石加工系统项目结算分成二个部分:①覆盖层剥离、无用料处理及边坡支护结算为单价合同,由监理控制投资;②毛料开采费用计入成品砂和成品碎石单价合同中,监理只控制成品砂石料质量,不控制其投资;。考虑到边坡支护由施工单位施工总承包,监理工程师处理边坡支护合同时,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投资:①在审核设计支护方案和设计图纸文件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注意听取设计地质人员的意见,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资;②在施工阶段,严格工序控制,通过对工程计量的审核,以及必要的抽查等手段实现对工程量的控制。 4.1.4信息管理 在信息管理方面,监理部设置了综合组负责信息管理,负责收、发、保管日常工作中的来往文件、通知、报表,负责保管与工程有关的图纸文件,按月整理日志,会议记录及有关技术资料,每月编发监理月报。监理部要求各专业组认真做好现场监理记录和大事记录并由综合组妥善保管,推进监理规范化管理。 4.1.5安全管理 自从我部承担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监理工作起,对安全管理尤其重视,多次发文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在平时生产运行管理中,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安全监督:检查督促施工运行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审查批准施工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安全问题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对施工生产中安全薄弱环节生产现场夜间照明及高边坡的危石落石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及时指令整改;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参加对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事故报告及安全报表,监督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督促运行单位认真执行业主下发的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文件,并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督促运行单位加强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基层班组和民工的管理,执行班前会制度,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监督得力,两年多来,砂石加工系统从未发生一次机械伤人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 4.2组织协调 4.2.1与建设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与建设单位领导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听取他们对项目监理工作和项目监理人员的意见。在召开监理会议、延长工期、费用索赔、处理工程事故、支付工程款、工程变更的签认等监理活动之前,征取建设单位的同意。 4.2.2与运行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与承包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单位依照有关的法令、法规及委托监理合同赋与的权利,监督承包单位认真履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施工合同中约定的目标实现最佳状态。在涉及承包单位的正当权益时,监理单位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予以维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和协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合同管理中的有关情况,理解承包单位的困难,并热诚地帮助解决困难,促使承包单位能够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 4.2.3协调方法:(1)根据需要召开监理例会及专项、专题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指定人员主持召开协调会,统一步调,交流意见,决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会议程序。会议内容于会前约定,会前明确开会的目的,会议的决议事项应对与会各单位有约束力。凡涉及组织协调工作的人员或单位,聚集一起开会共同研讨协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取得共识,使问题得到解决。(2)协商是沟通双方之间的情况,减少分岐,解决矛盾,统一意见,共同作好工作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在监理例会和专项、专题会议召开之前,总监理工程师要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作好协商、协调工作,以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无效的争议。必要时还可以邀请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参加有关的会议,对于重大问题的协商与决策,也可召开由建设、承包、监理单位领导层参加的高一级协商会。(3)协商的基础是信息,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协调工作没有目的,也就是难以收到成效,信息沟通工作通过各单位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如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与设计工程师之间,与承包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总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之间,与设计单位项目总负责人之间,与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信息沟通还可以通过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简报等形式,还可以将所属监理单位的有关业绩的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让他们对所属监理单位有更深刻的了解,以提高监理单位的声誉,增强信任,促进工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4.3指导和帮助 监理项目全过程控制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从工作内容来看又由若干环节组成一个整体。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和工作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环环扣紧,条条落实,是监理工程师实施项目全过程控制的重要职责之所在。 运行单位在监理单位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操作规程,并监督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完善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网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组织保证体系。对自己所属责任区范围内的环境做到清洁、整齐,不乱堆乱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监理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运行单位进行整改。 5.几点体会 ①业主的支持是监理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监理受业主委托,在业主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如果没有业主对监理工程师信任、支持和指导,监理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 ②搞好监理工作的关键是加强监理队伍的自身建设。在监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监理工程师除要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公正、廉洁,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③建设监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各种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综合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密集型服务工作,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具有控制投资、管理合同和信息,调解经济纠纷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合同管理意识。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监理,一丝不苟,才能有效地对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好关,真正有效地为业主服务。 管理工程论文:如何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工作 摘 要: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如何合理选择工程内容与编制实施方案,提出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有效、快捷方法;并就项目规范化管理和项目验收资料整理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维修养护 实施方案 资料整编 水管体制改革推动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多样化,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逐步正常化。水利部、安徽省水利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提出了规范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实施项目的工程效益与管理水平。为保障维修养护项目的正常开展、规范实施,认真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指导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尤为重要,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推进实施单位的项目管理正常化、规范化水平。 1 实施方案的编制 1.1 编制要求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和管理验收的依据,原则上管理单位应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拟实施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影响工程效益与运行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因素,并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堤防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泵站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水闸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河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以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等,依据财政经费预算安排情况,通过比选,编制合理且切实可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年度实施方案。故此,水管单位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1)切实掌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是指对已建的水利工程(包括水工程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及管理范围内的绿化进行日常性保养、保洁和防护,及时处理局部、表面、轻微的缺陷,以保持工程完好、设备完整整洁及操作灵活;通过简单的修理、较小的工作量便可恢复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保持工程的设计功能,原有规模和标准不改变、不扩大”的真实涵义。(2)根据养护细则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实行年度抽查、检查和记录保持一致,对各工程影响运行效益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上一年度的工程运行记录,制定本年度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为工程维修养护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1.2 编制的内容 该市近年来实施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一般分为堤防、泵站、水闸三类,考虑到工程维修养护含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两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应合理确定维修养护项目,明确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1.2.1 合理划分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一般情况下,将需经常维护、难以量化的维修养护项目划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将工程量大、容易量化、投资比较集中的项目划为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日常维修养护要区分工程类别分项编写;专项工程可分为堤顶道路维修养护、堤坡整修、堤脚抛石固基、水毁恢复、泵站机电设备更换及管理房维修等。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尽量合理划分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 1.2.2 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应相互联系一同开展。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划分是按照水利部规定,针对维修养护任务,考虑管理单位的实际状况划分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维修养护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要为日常维修养护创造条件,专项维修养护可作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补充,将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协调实施。 1.3 方案编制的重点事项 1.3.1 注重工程日常管理。管理单位在工程日常管理中,要注重详细掌握工程现状资料,了解工程各部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维修养护方法。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编制准确、完整、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3.2 明确编制责任。工程项目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要落实专人,专职负责,细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编制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做好编制工作。 1.3.3 遵守编制规则。近年来,该市实施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一般按照堤防、泵站、水闸三类工程,在分地段、分部位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合理确定工程维修养护目标,精心编制各类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1.3.4 注重编制质量。实施方案编制质量直接影响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同时也是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和组织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要组织熟悉工程管理的技术人员,在准确掌握管理范围内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切实可行的维修养护措施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依据工程管理规范、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逐项逐段确定维修养护项目及工程措施,同步制定出实施计划及实施步骤;并准确计算工程量(或工作量),参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市场信息价,合理选用单价标准,单独编制项目预算书,同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 方案的审查 实施方案的审查目的就是针对存在遗漏或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实施方案审查应组织主管单位、水管单位有关工程、管理、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并严格按照《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参照有关“管理考核标准”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修订意见等规定,结合当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和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将维修养护专项工程作为审查的重点,使维修养护实施方案达到原设计目标。 3 组织实施 通过技术审查的实施方案,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批复后尽快组织实施,按照省、市、县有关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及时完成招(议)标工作,签订施工、监理合同、并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进场实施。项目管理人员要与监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到施工现场察看工程的质量、进度。掌握工程养护施工的管理内容,熟悉每个养护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达标体系,还要及时检验养护效果,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时处理。质量管理控制点一般有:技术交底,质量管理计划,施工检查,技术复核,必要的材料试验和检验等。实施过程中,如项目确需较大变动,要报请原审批部门批准。 管理工程论文: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摘 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近年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将会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作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作用不言而喻。可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各方面因素,国内很多水利部门在施工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1 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模式老套,管理理念落后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原因,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理念一直难有突破。世界上新出来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无法良好地应用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导致了管理质量的停滞不前。因此,模式老套、管理理念落后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水利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而言,人员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是水利施工管理的主体。水利工程施工有着强度高、工作复杂等特点,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将会导致工作质量不高,工作进度停滞不前。而国内有很多一部分水利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技术水平,无法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利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时临时调动管理人员,调用新的管理人员投入到施工管理中,这部分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只有有限的知识理论,这样是无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 1.3 没有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 缺乏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是我国水利工程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内,有很多水利工程是在地形、水文环境复杂,较为偏远的地区进行的,这种地区缺乏相关专业的管理类人才,无法实施良好的管理。由于管理系统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责任无法落实到人。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节省企业开支,出现了人员职位和责任不明确的现象。换句话讲,施工人员既参与到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参与到水利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以将人力资源最大化使用。这样虽然节省了人力资源,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可是大部分施工人员毕竟只有施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而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却是十分匮乏的,即使有部分施工人员能够辅助管理工作,那也必须要有专业性人才带领,否则,只会让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产生副作用。 2 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上文中得知,目前国内企业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水利施工的进度和水利工程质量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对此进行改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完善水利工程信用体系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利工程相关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按照法律进行施工操作的自觉性。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够按照法律和行业规范进行。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理制度,推进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建设,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还可以通过群众参与监督的方式来监督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结合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监督系统,营造良好的水利工程施工环境。 2.2 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制度 可以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个监理队伍素质。要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投资进行有效地控制,建立和完善监理制度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要严格规范监理制度,要求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做到持证上岗,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水利工程按照设计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所有相关工作都要经过总工程师或者是总监理师签字,尽可能地避免施工质量低下等现象的出现。 2.3 提高水利施工现场施工控制的力度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每一道施工的工序都是互相关联的,缺一不可,同时,这些工序也都是相互制约的,整个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将会受到这些施工工序 质量的影响。所以,为了控制施工质量,一定要从施工现场入手,从基础上入手,才能够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应该依照合同规定进行,使每一个工作都得到落实,科学、合理、合法地进行每一道施工工序,尤其是对于工程中的一些重要隐蔽工程,更要进行严谨的质量控制,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的管理者需要按期召开质量管理大会,进行定期的质量汇报工作,并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来承担水利工程施工的责任。 3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是国家的命脉项目,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一方百姓交通、农业等重要因素。虽然现在国内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还不完善,但只要齐心协力,发现当前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改善,多吸纳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相信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管理工程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如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兴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来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满足整体工程质量,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施工环节和管理部门,整个工程施工难度很大,涉及到的质量控制点也非常多,要想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2、为了满足整体工程的安全性要求,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施工环节多,在施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安全,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那么将会对整体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出于保证整体工程安全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3、为了保证整体工程有序进行,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程序多,整体工程相对复杂,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保证工程按照计划程序进行,保证工程的有效性,所以,要想保证工程有序进行,我们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过程研究后发现,其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具体措施: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明确施工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定义是指施工开展中,施工空间、时间、安全防护以及配合资源的管理组织和安排,如施工计划管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2)施工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准则,(3)施工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起到了有效指挥、全面管理的作用,(4)施工管理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重要手段和保证。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想取得预期的建设效果,就要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要以施工管理为主要手段,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进行。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明确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 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通常会选择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一般会先成立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然后按照项目经理部的职责,组建整个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经理管理体系,划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分并明确施工管理职责,通过具体的管理层推动工程项目的全面施工。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明确职责,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主要包括土建施工部分、电气施工部分,设备安装部分。在这几部分施工中实行施工管理,不但促进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提高,还保证了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做好施工管理计划工作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环节多,因此整体工程非常复杂,要想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就要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而施工管理计划工作正是满足这一目的而产生的管理方式。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管理计划成为了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施工计划主要分为:时间计划,其中包括季度计划、月计划、半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临时计划。作业区计划:正线轨行区计划、车站内计划、车厂计划。作业性质计划:影响行车的计划、不影响行车的计划、影响客运服务的计划,不影响客运服务的计划等。施工计划的主要要素包括:施工单位、施工日期、时间、施工内容、施工区域、施工防护、施工配合。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做好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列车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施工,其种类主要包括:(1)内燃机车:车厂调车(客车)、救援以及配合牵引平板车作业,(2)轨道车:配合牵引平板车作业,(3)作业车:接触网作业车、轨道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4)平板车:普通平板、带吊臂平板。工程车组织的目标是为了安全有效配合作业,工程车组织的原则要满足以下要求:(1)工程车必须符合线路的车辆限界,(2)工程车可以牵引,也可推进运行,(3)工程车运行凭信号、行调命令、行车凭证或调车方式运行。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来看,施工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管理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进行 施工管理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有制度可依,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秩序,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的工程量和施工任务。 2、施工管理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满足各项施工指标 施工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切实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项施工指标的实现,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均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积极作用。 3、施工管理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以后,整个工程保持了良好的施工秩序,各项施工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满足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从作用上来看,施工管理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性之外,还对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有着积极影响。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施工管理对于保证整体工程各项指标的实现,促进工程施工指标的完成,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均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要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努力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促进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 管理工程论文:新会计制度下强化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摘 要]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涉及的生产要素较多,生产环节复杂多变,给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但不管会计制度如何变化,投入与产出是两个最基本的会计分类。而在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中,这两个要素的衡量标准并不明确,增加了工作难度。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1 新会计制度下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如果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出现问题,势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财务控制不严格。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决策层之间的监督制约力度不够,当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看法出现不同时,达不成一致意见,影响工作效率;对于采购、劳务等会计项目的结算程序不完善,容易出现多开多结现象,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奖惩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员工感觉分配不公,互相攀比,工作积极性不高。某些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奖金趋于平均,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对于某些已经竣工或撤销的项目没有及时地进行债权债务关系清理,形成了不良资产和坏账损失。不仅无法直实反映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增大了管理成本,而且往往有其他隐性支出,严重制约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提高。 (4)成本核算不实。成本是基本的会计要素,成本核算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而在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中,成本的核算时间点、核算规则都容易出现问题,对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对成本核算人员的要求也较高,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2 强化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管理的内涵非常广泛,其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涵盖了实际工作中对大小事务的整体控制和协调。财务管理,是对财务方面工作的掌控,既包括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掌控,也包括对企业资金流、成本、利润等财务要素的计算和分析。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而言,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思想传统、做法僵化,存在投机取巧现象等,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之自新会计制度实施以来,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调整不及时,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适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工作实效。新会计制度较原会计制度有了一定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逐步适应新会计制度,加强理论创新,借鉴先进经验,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为企业的综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3 强化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是企业经营状况最直接的反映,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关乎企业发展,关乎企业前途。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对收入和支出进行精确的计算,加强成本控制,获得最大收入。由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与一般企业不同,必须采用适当的工作方法,以促进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财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规范进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工作中的具体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规范明确的制度,为员工如何做好工作提出了指引。制定并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既包括成本控制制度等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制度,也包括奖惩激励制度等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制度。要注意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及时掌握最新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度规定,确保制度规范有效。 (2)对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进行独立核算。由于每个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都有其自身特点,成本和收益都可以独立计算,因此完全可以选择独立核算。在核算时应重点考虑项目规模、项目进度及特点等要素,同 时应对核算人的权利及责任予以明确,确保核算的独立性。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成立专门针对每个项目的工作小组,选择相应的财会人员为组员,小组负责项目财务核算工作的所有事项,并承担责任。 (3)做好工程内部预算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工程内部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成功控制成本、增加利润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的监督和把握,必须做好编制及审查工作。在预算编制结束后的审查也非常重要,不仅要对预算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同时也要关注预算与企业实际的契合程度,保证预算编制质量。 (4)妥善调配企业运营资金。企业资金运转是否流畅、高效,对于企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效益,必须对资金流进行合理调配。要着重抓好投标、成本、资金、材料和非生产性开支5个重要环节。同时,要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和审批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对于已经竣工或被撤销的项目,要及时进行清理结算,促进资金及时回笼,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管理工程论文:试论如何搞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探讨 摘要:工程管理是每一建筑单位都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途径 探讨 随着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过去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提高工程管理与控制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立足之本。工程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律,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 一、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二)预防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应从过去消极防守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因为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如果各质量因素预先得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三)服务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种、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四)用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一切以数据说话,就需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控制质量的规律性,从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以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同时接受企业自身监督,业主(监理)监督。 1)企业自身监督———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公司质检部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检查验收(内部阶段性)。这样一个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监督机制,也是企业对工程质量把关的主要途径。 2)业主(监理)监督———也称为第三方监督,是最权威性的监督。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以权当天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2.监管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懒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以及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1)现场监督一一对于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观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成的产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3)编制质量控制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详细说明,指明对策,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 范和新的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二)工程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三)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建筑工程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代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够有一个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管理工程论文: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工程造价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见解。 【关键词】工程造价 控制与管理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二是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三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四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五是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1.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月也在增加。因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行业壁垒下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另一方面,入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能更加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名成员国,我国的企业可以与其他成员方企业拥有同等的权利,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在“贸易自由化”原则指导下,减少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批程序,将有更多的公司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 2.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另一方面,作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已经来临,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将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带来新的财富。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电脑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 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必须加强法律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 国家法律只能从宏观上加以规范,不可能对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自身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中国建筑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只有懂得并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才有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2.必须加强项目库的组建 近年来,也有许多人把神经网络理论用到了工程造价管理中,神经网络方法也就是模拟人脑的思维进行各种活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神经网络模拟人脑搜索类似历史项目资料,最后凭经验来确定工程造价。实际上神经网络方法与香港的模式是一样的,只不过把这一复杂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而已,我们有必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这些先进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相当丰富、完善的项目库,这恰好也是我们所缺少的。项目库的组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社会平均水平。二是企业个别水平,这样我们也可以避免在评标时去判断企业报价是否是低于成本报价这一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 3.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已从被动反映造价结果转向能动影响项目决策。但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因此如何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担负培养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重任。我们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建设,在高校建立硕士点、博士点,以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晓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注册造价师执业制度。我们必须大力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造价工程师,同时为造就总经济师以及高级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信息化、网络化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各方面的信息流铺天盖地,纷至沓来。面对如此宏大的信息流,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显然已无能为力了,我们必须寻找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时计算机网络、软件就成了时代的宠儿,普遍为人们看好。计算机的引入标志着我们的工作有了新意,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效益。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管理工程论文:实施规范化管理工程 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摘要]本文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厂为例,论述了如何实施规范化管理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工程 管理能力 一、实施背景 2008年四季度以来,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致使钢材市场需求剧减,在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必须引导全厂员工充分认清当前形势,积极应对钢管市场的经营形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高效的管控能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调整生产经营秩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创新能力,积累资源能力,为此,2009年度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管理能力,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活动;树立“制度化、流程化、数据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以促进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工序成本的不断下降,促进我厂管理工作的升级,为鞍钢无缝钢管厂跻身现代钢管企业提供新的管理创新动力,为厂振兴和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二、内涵和做法 1.内涵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波涉及全球,导致钢管市场需求和效益大幅度下滑,为了迎接钢管市场的再度辉煌的到来,我们抓住此时的契机蓄积能量,努力提升企业的自主管理能力,2009年度在全厂开展了实施规范化管理活动,其活动的重点是建立“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数据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程序,达到了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并通过在管理实践中的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促进了我厂管理的升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主要做法 (1)从提高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入手 企业管理规范化,是指依据企业开展管理事务的规范运营框架或流程,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在管理工作中按照这些组织框架和运营流程进行实施,以期达到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规范化管理在企业运作上涉及到诸多方面,概括起来就是“四化”: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制度化。 2009年度我厂开展的规范化管理活动,从研讨、准备、实施等过程,使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不断得到升华。认识1:开展规范化管理是为我厂构建一个具有充满生机活力和谐发展的新机制,使我厂能够自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保持连续稳定的发展。认识2: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条件,是业务流程管理的规范化。认识3:“规范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认识4:为了使无缝厂更好生存与发展,进一步提高管控能力,厂提出了“四化”生产经营与管理理念。 (2)全面修订管理制度,从“标准化”工作开始起步 2009年2月提出了为全面落实厂确定的质量品种效益型发展战略,夯实管理基础,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决定在全厂开展全员标准化工作,目的是通过开展全员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员按标准化作业、按标准化管理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全厂管理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全员标准化活动分四个阶段:一是健全完善标准阶段。主要有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标准和设备点检标准、管理制度。二是培训阶段。主要是建立技术培训体系,编写标准化作业培训教材,开展全员培训活动,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活动。三是考核评价阶段。四是巩固提高阶段。 为此在2009年度全厂建立建全各类管理制度,覆盖了全厂全部管理工作。 (3)全面启动编制岗位业务流程图,建立起“流程化”管理模式 流程化是“四化”的关键。要解决问题必须了解流程内在与外在矛盾,只有弄清了流程所涉及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抓好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2009年4月起我厂全面启动编制岗位业务流程图工作,在全厂范围内建立起来“流程化”管理模式,如何做好各岗位业务流程图,经过厂领导组织走出去学习取经,典型人员多次研讨,确定了以厂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为工作前提,提出每项工作业务流程图的总体要求是:每项业务要建立流程化工作程序,从开始—过程—结束步步相扣、相承接,流程中要确定出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数据,主要控制手段,时间要求或接点等,业务流程图具体要求为,标题部分:要有业务流程图名称、部门、岗位、编号,表头部分:要有时间要求、每项业务所涉及的部门、说明部分等,内容部分:具体完成时间、业务内容、流向、判定、开始、结束、关健控制点、产生出数据标志、补充要求等。 岗位业务流程图的要求确定后,此项工作首先从典型事例抓起,先后进行了两次典型样板发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大家进行热烈讨论,不断完善典型样板,最终得到统一的结论。随后在全厂各级管理层中全面开展了编制个人的岗位业务流程图工作,经过初审、终审于5月份全部完成了全厂四室一会61个岗位,284个业务流程图。 (4)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本质要求,需要形成制度化的工作程序 制度化,是解决我们如何贯彻执行制度标准、如何进行标准化作业的问题,只有保证每项工作的流程顺畅、有效运行,保证每个控制点的数据准确、处于受控状态,才能保证各项制度标准的有效执行,提高各个层面的工作执行力。 为了持续改进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流程化”管理体系,使“流程化”工作方法深入人心,变为每个人工作的自觉性行动,形成制度化的工作程序,2009年度厂内共组织了七次规范化研讨活动。分别由机关各部门专业部门领导、专业管理人员介绍如何从本职工作做起,开展好流程化管理活动。建立流程化典型介绍的主要内容为:简述对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认识;详细介绍本职工作的业务流程及其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数据、控制手段;分析本职工作的现状、查找问题及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然后由厂长、书记进行点评和总结。从第五次研讨开始转向为专项研讨会,第五次研讨会议请安全组介绍,如何实施安全规范化管理,并“以安全事故为零为目标,建立和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体系”,生产技术室主任谈如何借鉴安全管理体系经验,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调度室主任谈如何借鉴安全管理体系经验,建立和完善生产调度管理保证体系,设备管理室主任谈如何借鉴安全管理体系经验,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保证体系,综合管理室主任谈如何借鉴安全管理体系经验,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保证体系。第六次研讨会议研讨的内容是请生产技术室介绍,如何“实施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然后分别由7个单位作业长,就“实施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谈对于生产技术室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符合无缝厂实际并满足客户需求,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结合本单位实际,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无缝厂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确保本质上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第七次研讨会议内容由设备管理室介绍:“实施全员规范化设备管理,构筑预知状态维修体系”,然后由12个单位作业长研讨的主要内容是叙述实施范化设备管理的必要性、目的与手段,叙述点检定修制规范化管理方法,构筑预知状态维修体系,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设立设备的五层防护线。 (5)数据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事物缺少数据的描述如同一潭死水一样没有生机,透过数据看实物本质,充分地认识数据里所隐含的秘密,通过人与数据有机地建立,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流程内存在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构建数据化管理平台是提高我们管理水平迈出的第一步。 管理者重视数据化管理,是实施数据化管理的基本条件,管理者重视数据化,重视人的因素,确立人和数据的有效组合,充分利用数据的作用或功能,认知和使用数据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构建数据化管理平台按照数据化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管理者重视数据化管理,确立人和数据的有效组合,充分利用数据的作用与功能,不断认知和使用数据的价值,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此构建数据化管理平台。数据化管理更是异议管理工作的基础,处理异议的过程正是数据化管理充分体现的过程,用数据说话是异议处理的根本。 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数据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凡事用数据讲话,以数据做为依据,己形成一切工作的必需要求,如每天的调度会必须用数据说话汇报,2010年制定的降成本目标措施工切以数据为根据,一切总结汇报必须用数据表示,即能定量的决为定性,同时又为断推进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统计报表的完善性。 三、规范化管理实施的效果评价 我厂己建立起一套完善了规范化管理程序,达到了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循序渐进地不断改进,并在进行积极的创新探索推进。规范化管理在无缝厂的建立与实施,促进了成本不断降低,2009年实现降成本263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管理工程论文: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参与成本管理的探讨 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束缚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的一大难题。本文拟从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利用科技人员,培养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参与成本管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作些探讨。 一、科技人员与成本管理现状 1.成本管理将科技人员排除在外。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参与人员,大多数只限于财务部门及其下级成本核算人员。因为成本管理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科技人员很少参与,他们更重视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生产质量控制等。这种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合作、沟通的方式导致相当多的企业成本分析意识淡薄,成本构成分摊失实,成本信息失真,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者决策。 2.成本控制忽略产品设计阶段的决定性作用。一般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仅仅限于生产过程,忽略了产品设计过程对成本大小的决定性作用。在整个产品成本控制过程中,产品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产品在设计时就决定了材料、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等。不同的产品结构、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制作过程,其产品成本的差异会很大。其次,一个新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水平基本上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决定了。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产品技术的先天性不足,是用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所无法挽回的。要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依靠科技人员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等。 3.财务透明度低,限制了科技人员参与财务分析和管理。这里的财务指成本核算的账目,包括总账和各种台账。除财务人员和管理当局了解之外,其他人无权过问,从而导致科技人员历来就以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生产质量控制为主,无权参与财务分析和管理。同时科技人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也不具备参与成本管理的能力,因此不太关心企业成本核算。 4.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培养制度。激励机制的强弱与成本控制力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但大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只有惩罚制度,而没有激励制度。工程技术人员无论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还是变废为宝,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技人员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国有企业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和贡献极不对称,严重影响了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正是以上原因导致了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落后,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为此,笔者提出,必须重新对科技人才进行定位、培养和管理。应在国有企业实施“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人才体系,这对成本管理大有裨益。 二、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参与成本管理的设想 1.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内涵。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是指既精通本行业技术,又懂科学管理,同时熟悉财务工作的一种复合型人才。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应具备如下素质:①精通专业技术知识。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首先是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是研发新产品的带头人,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力量,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②熟悉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在带领科技人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好科技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和协调问题。同时,还能参与成本管理,开展成本分析等。③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熟悉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法律等学科知识。其中财务会计知识包括会计学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尤其熟知企业成本的组成、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并能熟练地将财务会计知识应用于技术成本管理之中。 2.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职责。 (1)协助财务人员将传统成本的管理范围进行扩张。美国学者指出,现代产品包括了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它们构成了产品整体。同时生产环节重要性的下降及产品成本知识含量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研发成本、服务成本或后援成本的比重日益上升。在这种成本结构中,非产量驱动的研发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比重已上升到了重要程度。此时,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可以协助财务人员对传统成本的管理范围进行扩张,从单纯的生产阶段成本核算扩张到研发阶段成本核算及服务阶段成本核算。 (2)将技术革新同降低成本相结合。任何企业都涉及大量的技术,有优势的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成本优势。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应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运用价值工程手段控制产品设计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设计方案。在新产品的开发中,设计者必须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通过价值工程分析,确保产品的基本功能,合理保留为实现基本功能而添加的辅助功能,坚决剔除过剩功能。为此在开发与设计新产品时,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只考虑技术问题,还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开展价值工程分析,追求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组合。 (3)参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①参与成本降低目标数额的制定和调整。新产品的现行成本是指没有采取任何降低成本措施,并且对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变化情况予以调整之后的现行制造成本。这个数字完全通过经验估计而来。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数额必须通过总工程师、产品设计者和财务人员的协同努力来确定。当供应商价格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也主要依靠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和财务人员对成本降低目标数额进行调整。只有成本降低目标数额制定恰当,才能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正确考核经营者业绩。②参与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不能仅由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管理当局制定,还要有科技人员参与,否则该标准可能有失偏颇。③参与成本差异的分析。在实施标准成本的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一定要由责任中心的生产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标准成本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便于管理当局根据差异分析情况作出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决策,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当局针对标准成本的状况,作出销售经营决策。 (4)其他职责。企业有时候会出现资金的暂时困难,除了正常的筹资渠道外,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设备和科技力量承接外来加工业务,获得加工收入。同时对企业的废料进行再加工利用,变废为宝,节省原材料资金,也是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职责。 3.实施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优势。 (1)连接了科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传统职责的断层,在成本管理中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使双方能更好地协调、沟通,避免成本降低措施的盲目性;在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努力下,能实地解决成本项目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化成本状态;进一步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2)在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参与下,成本核算能够实实在在地反映成本实际状态,成本信息能够真实反映生产耗费状况,成本控制更有针对性,成本分析落到实处,成本考核更加合理;增加成本核算的透明度,通过了解成本状况,更能让广大科技人员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提出技术革新措施,降低成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施和培养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途径。 (1)大集团、大企业可走后续培训之路。制定对在职科技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包括技术培训计划和财务知识培训计划。给他们重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实现永不满足、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勇于挑战的愿望,打造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2)增强成本意识。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要使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成为降低产品成本的责任者,首先必须使他们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使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增强广大科技人员的成本意识,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3)单独设置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岗位。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作为一个岗位单独设置,享受与其他职称相当的应有待遇,在受聘期间,他们获得的收入应与其承担的权利、义务、风险相对称,权责应与奖惩、任免挂钩,其享有的权益与待遇应与其付出的劳动和贡献大小相匹配。 管理工程论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取效益(或利润),而效益是由收入和成本之差决定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工程项目的成本上,而工程项目的成本是指在这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计。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水平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恰到好处的缩减节省这些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关键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体制成本;机制成本;素质成本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培养人才的摇篮、企业效益的源泉。因此,抓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对于施工企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那么就必须恰到好处的缩减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如何恰到好处的缩减呢?首先,施工的过程中全部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出发,提高整个工程的管理效益水平。 一、显性成本 1.提高显性成本中直接成本的效益。在这些可以在施工预算中计算出来的成本中,即在整体工程项目的显性成本中,我们可以将在整体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消耗的费用用在构成工程实体上,或者有助于这个工程项目实体形成上的费用称为直接成本。因为它可以直接被会计计入工程对象的费用,并可以在核算中反映记录,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可以看出哪一项费用可以缩减,哪一项费用是没有必要的应该省下等。因为对于这个直接成本部分,对于这个工程项目来说,是公司管理者可以控制的,但直接成本相对于其他费用来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因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虽然这部分成本是可以控制的,但也是最难控制的,应被列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核心部分,同时,应给予高度重视。 2.提高显性成本中间接成本的效益。所谓间接效益,就是指不是直接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同时,也不能直接计入工程对象,但可以在会计核算中反映记录的那一部分费用。在整体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组织准备中,以及管理施工的整体过程中的费用等都是属于工程项目管理成本中的间接成本。但是,因为这一部分费用不比直接费用那么可以清晰的陈列,并且所占比列较小,包含项目比较杂乱,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工作人员的办公费,出差费交通费等,但是却有很大的缩减空间,有些不必要的费用可以直接省掉,处理得当就会恰到好处的缩减成本,从而提高效益。 二、隐性成本 相对于可以在预算中计算并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反应记录的显性成本,就有一定程度上的费用不被发现,或者是视而不见,甚至在我们可以时常感觉到它们存在时,又不能轻易的做出确定性的分析,计算,记录等操作,这就是我们说的隐性成本。 1.隐性成本中关于体制成本的缩减。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比较落后就会使项目的成本升高,这样就会轻易的导致在收益不变成本升高的基础上经济效益下滑。这就直接反应到整体工程项目效益水平的降低。 (1)体制成本的缺陷。体制成本主要体现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它已经不再适应日以增进的工程项目发展趋势,在不断前进的企业工程管理项目上,显得不再有什么显著作用,而新的管理规律使得传统的管理体制有些格格不入,而市场的竞争力不断迫使传统的工程管理体制发生问题,例如同一个机构却分成很多机构,产生机构重叠,造成成本提升,又由于层次过多,机构重叠,造成的施工队伍逐渐庞大,再者整体的工程项目本就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工程,在逐渐庞大的工程队伍中,由于工人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人员构成相当发杂,真正施工的工人只占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庞大的队伍中,能够真正带来效益的只占少数,而企业还要负责这些庞大队伍的开销,队伍不断庞大,而工作效益逐渐降低,使得企业的效益受到很大的负面冲击,让工程在整体上延长进度,这有导致整体工程效益的显性成本提升,最终反应到企业工程利润降低。 (2)体制成本的改革。因为工程体制的落后,不适合工程的实施,才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益水平,可以重新进行相对应工程整体的适合的体制改革,编制适合此次工程的体制,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当前的形式,以及此次工程的目标,将原来传统的工程人员简编成适合当前工程的人员分配。将原本庞大的施工队伍中,只占据成本消耗,却不能带来企业工程效益的人员撤离,将真正的施工人才扩增到适合的程度,这样,缩减了庞大的施工队伍的同时,可以缩减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使得最终的利润大大的增加。又如,企业的工程管理一般都会分成阶级的管理方式,例如一级项目管理,二级项目管理等,因为工程的设置构建分层,会导致每个阶层都有相同的管理部门,造成了部门的重置,部门的叠加不禁会造成人员开销的增加,还会使得工作的过程增加,效率降低,最终使得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所以,我们可以减少相同部门的叠加,适当增加适合工程项目的部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开销,提高效率,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效益水平。 2.隐性成本中关于机制成本的缩减。(1)机制成本的漏洞。多年来,我们着重管理机制的健全,但仍存在着突出性的问题,在用人分配上由于各种“关系”的施压与盘根错节,让一些很有潜质资质的有用人才外流,而靠关系进来享受福利的人员却日益增多,在大家不曾注意的工人阶层,潜藏着一部分相当高的不利成本。再则,即便机制改革的好,但下达到个管理施工阶层却贯彻的不够清晰明了,使得再明智的机制不能真正的给工程带来有利的效益,这样的落实不力让很多劳务用工照顾关系更是空前盛世,腐败猖狂,引起管理混乱,导致工程质量拙劣,会发生多重问题,甚至会出现重大事故,营私舞弊的蔓延,让下发工程的资金不断外流,能够真正应用到工程项目的资金少之又少,使得工程质量令人堪忧,引得整体企业工程成本不断提升,而效率却不增反减,最终让工程延期甚至效益出现负值。(2)针对机制成本漏洞的改革。面对如此不堪重负的机制体制,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之重整旗鼓。在劳务用工方面,我们不走多层选进人才的方式,而是公正公开的经过筛选,让真正有潜质的工程人员,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工作人员,不贪图利益的工作人员充分融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缩减不必要的人员劳力,任用有责任心的管理者,将完善的机制改革贯彻实施整体的工程项目以及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及劳务用工。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积极的执行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家积极的贯彻落实完善机制的前提下,会让整体工程项目处于一个人心振奋的氛围中,这可使得工程项目的效率大大提高,让工程项目的收益日益可观。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就去抓质量问题,这样就使得人员的责任心必须处于一个高度绷紧的状态,若是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到位,让工程的材料质量等出现问题后,再去审计追究奖惩,这不仅为企业工程带来极大及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使得机制成本又一次隐形地增加,得不偿失。 3.隐性成本中关于素质成本的缩减。素质成本是指由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管理失控、索赔不力、效率低下,给企业和项目带来的增量成本或产生的很大的机会成本。项目经理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领导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项目经理应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及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 (1)素质成本的严重性。一个工程上下能让企业盈利的一个制胜之道就是用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若是上则工程的管理人员,下则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没有良好的素质修养道德观念,都将自己的思想至于最高之位,人人都不能体会工程的真正意义价值,这样只会“富了和尚,穷了庙”。个人虽是收益可观,但没有足够的素质道德的约束,难保由于私心与贪图利益,而让工程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当工程竣工之时,又有多少隐忧在其中呢。首要问题是要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当项目经理。是为企业奉献还是为个人捞钱?通过管理项目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合法合理地实现个人价值并获得应得的利益是我们应当倡导的。企图通过管理项目发财致富的人只能是“富了方丈穷了庙”。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公关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要有施工技术、有施工经验,熟知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施工预算,能看懂财会报表,只有这样才能经营头脑清晰、决策正确果断、管理控制有方、当家理财有术。少数项目经理虽然拿到了一级资质证书,但对于项目管理管什么、怎么管、怎么才能管好、怎样实现效益最大化等重大问题,还处于朦胧和混浊状态。这样的项目经理管理的项目的素质成本将会是巨大的,可赚可不赚的钱赚不来,能省下的开支省不下,机会损失增加,增量利润减少。(2)关于素质成本的改革。首先,我们要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所谓有好的领头人,才能有好的队伍,各个阶层的领头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职责,责任,拥有优质的责任心才能胜任自己的领导地位,才能将企业的各个机制体制完善地落实下去,严厉的实施到整个工程中去,这样一级一级的贯彻落实,才能让工程全新的复苏。同时劳务用工的素质意识也是要有一定程度上的要求的,才能约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上的责任心,保质保量。当工程上下所有员工都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时,才能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损失及审计过程的过大开销,开源节流,为工程的盈利再添一笔。在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共同缩减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能将工程的效益推至另一高峰。 管理工程论文: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水利工程档案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历史资料的记载,也是水利工程开展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科研、抗灾等不同工作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档案资料应按照完整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要求进行整理编制,包括各种技术文件资料和竣工图纸及政府办理的各种报批文件档案资料应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同步进行,在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时,承包人要提交一套合格的档案资料及完整的施工图纸,作为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为今后的维修、管理和改建提供依据,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 一、建立档案管理网络,确保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一是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对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在各业务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二是要设计出可使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编目,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有序化。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四是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时应对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转变观念,科学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科学的管理意识,没有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为了使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制定一系列措施,对水利工程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并根据水利工程复杂性的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水利工程建设是比较复杂的,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这种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而小型水利工程大多施工要求急、建设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难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收集方法:(一)追踪收集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二)分阶段收集 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大型水利工程及某些跨年度的水利工程,我们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这样能保证工程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三)强制性收集 适用于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我们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水利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一定金额的资料押金,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可以保证档案资料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流失。 三、明确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和要求(一)水利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设计、决策、施工、质检、监理、过程中验收、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并应归档保存文字、表格、声像、图纸等各种载体资料。 (二)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 一是工程档案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二是档案应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要附情况说明;三是竣工图应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图物相符,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并加盖竣工图章;四是施工过程中的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事故等,应有完整的文字说明,同时要详细地填写档案资料情况登记表。 四、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 因此,为达到水利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应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这种培训与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一个切实的保障。 五、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档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档案信息。例如2003年开封市境内清挖河道,当时的情况是黄河发大水,整个河道被淤泥覆盖,整个水利工程受损严重,农民灌溉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保丰收,利水情,市、县政府责成市、县水利部门针对内河清淤拿出整改措施,水利施工人员通过水利工程档案的调阅,迅速设定方案,抽调人员进行设计、测量、汇图各个河道的数据的汇总,拿出了最佳的清淤方案,第一时间交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根据水利部门的方案针对全县境内各乡镇河道的现状,及时做出了清淤挖掘方案,并快速实施,使各乡镇的灾情降到最低,农田损失面积得到最大的控制,这些都是水利工程档案作用的彰显。水利工程档案的形成是水利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水利工作者利用。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业务部门和水利工作者,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近几年我们实施信息化管理,将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源,这些档案信息无疑为我们水利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当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他们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管理工程论文: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探析 论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管理 开发人员 组织结构用户 论文摘要:通过对软件产品特点的分析,讨论软件工程管理可能涉及的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控制、文档资料等内容. 一、引言 软件工程管理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首先是人的传统观念,工程管理不为人们所重视;另一方面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软件工程管理的问题也是刚被提出的。同时,由于软件产品的特殊性,使软件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学科。因此.对软件工程管理,人们还缺乏经验和技术。但事实证明,由管理失误造成的后果要比程序错误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很少有软件项目的实施进程能准确地符合预定目标、进度和预算的,这也就足以说明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 二、软件工租,理的内容 目前软件生产自动化程度很低,在开发过程中人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软件工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我们可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分析软件下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它包括对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文档资料等方而的管理。 (一)开发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一般分为: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资料员和其他辅助人员.根据项目的规模人小,有可能一人身兼数职,但职责必须明确。不同职责的人,要求的素质不同。如项目负责人需要有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和对重大问题能做出决策的能力;系统分析员则要有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程序员需要有熟练的编程能力等。人员要少而精,选人要慎重。软件生命期各个价段的活动有分工又互相联系。因此,要求选择各类人员既能胜任工作,又要能相互很好地配合.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气氛很难完成个复杂的软件项目。 (二)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不等于开发人员的简单集合。这里的组织机构要求:好的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员分工和有效的通讯。软件开发的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模式。下面简单介绍三种组织机构。 1.主程序员组织机。ibm公司提出的主程序员组是软件系统结构化思想在组织上的体现。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组的协调和统一。一位高级工程师(主程序员)主持计划、协调和复审组的全部技术活动。技术人员(一般25人)负责分析和开发活动,一位后援工程师支持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并且在该项目继续进行时,可以代替高级工程师工作,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2.专家组。专家组强调每个人的才能,把每个人都看作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由这些专家组成一个开发机构。这种组织结构虽然能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往往有可能出现协调上的困难,选择这种方式要慎重. 3.民主组织.民主组织由从事各方面工作的人员轮流担任组长。很显然,这种组织结构对调动积极性和个人的创造性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是由于过多地进行组长信息“转移”不符合软件工程化的方向。 (三)用户 我们是为用户开发软件的,在开发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得到用户的密切合作和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要特别注意与用户保持联系,掌握用户的心理和动态.防止来自用户的各种干找和阻力。 1.用户不积极,不配合。这种表现通常来自对采用先进技术持怀疑态度的用户,他们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会在行动上表现为消极、漠不关心。在需求阶段,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很重要,通过他们中的业务骨千,才能真正了解到用户的要求。要使他们认识到: 计算 机的 发展 和应用是 现代 化的必然趋势,使用计算机将会带来巨大的 经济 效益:让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去取代某些可能过时的或淘汰的专长。 2.用户求快求全.这种表现来自对使用计算机持积极态度的人.他们中一部分人希望一个早上就能用上计算机,并且全能用上计算机。要他们认识到;开发一个软件项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软件工程不是靠人海战术就能加快的工期。另外,即使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事情,系统也不能下于包罗万象,贪大求全。要根据现有的条件量力而行。如果系统大而全,必然会很复杂,开发时间就拖得很长,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个系统的失败或性能太差. 3.用户需求变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修改以前提出的要求。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不希望有这种变化。但实际上,不允许用户提出变动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方面每个人对新事物有一个认识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提出全面的、准确的要求:另一方而还要考虑到与用户的关系。对来自用户的这种变化要正确对待:要向用户解释软件工程的 规律 ,并在可能的条件下部分或有条件地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例如: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软件的设计口标已经确定,这时用户要求的重大变化要导致设计目标的变化,特别是到软件开发的后期,一般不可能满足这种变化的要求。要向用户解释清楚工程的内在规律,但对用户提出的如性能等局部方而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就要加以考虑。 4控制。人员控制是对开发组织内部人员控制。就是要保证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人员的频繁更换或流动将会大大增加软件出错误的机会。至少要保证软件项目每一期工程或软件生命期每一阶段中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同时注意发挥每个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费控制要编制详细的经费预算。并在各阶段进行经费的核算。在经费上失去控制,软件项目就没有经济保证。质量控制与各阶段的复审在意义和作用上是一致的,在此不再叙述。 5.文档资料。开发过程的各种活动后都要反映在文档资料上。每一个阶段的文档资料是以后各阶段工作的基础,又是对前面各阶段工作的复审。软件工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文档资料管理来实现的。因此,要把开发过程中的初步设计、中间过程、最后结果等建立成一套完整的文档资料。文档标准化是文档管理的重要方面。 三、结束语 在当今的软件工程时代,每个项目涉及众多的人力和物力,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否正式提出管理问题。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只不过是管理的好坏程度不同而已。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增大.开发人员也随着增多,开发时间也相应持续增长。而对于规模大、人员多、开发时间长的软件项目,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和力求在确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有效地、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按计划完成预定的软件项目。 管理工程论文: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做法与思考 原文作者:佚名 2012年,湖北省农业厅坚持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农业和农村人才、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全省农业科教系统以阳光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培训为抓手,依托各行业、各部门多层次、多途径、多渠道培养扎根乡野的“田秀才、土专家”,为全省粮食“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一、2012年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 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为实施好阳光工程项目,湖北省农业厅将阳光工程与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有机结合,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农业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实施工作;召开了阳光工程工作部署会议,省、市、县三级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经管等各行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强化各行业、各级一把手责任。确保培训服务于各行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 严格资质认定,创建示范基地。经各培训机构申报、县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审定、省农业厅复核备案,确定290个培训机构为2012年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其中,农广校85个,约占基地总数的三分之一,农机校61个,龙头企业29个,农民合作社30个,农业系统推广机构50个,外系统培训机构35个。为提高基地的阳光工程实施能力,省农业厅制定了《湖北省阳光工程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以实现“八化”为目标,即办学队伍达标化、工作进展有序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培训模式特色化、台账登记诚信化、资金使用合法化、档案管理科学化、宣传工作常态化,组织巴东、宜都、枣阳等8个县市开展示范基地创建试点工作,在全省树立一批优秀基地典型。 3. 规范教学管理,确保培训质效。一是强化基地负责人责任意识。采取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290名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负责人进行了强化培训,出台省级阳光工程资金使用范围指导意见,有效提升基地负责人的法纪观念、业务水平和惠农政策执行力,规范资金用途。二是加强班级管理。严格遵守开班申请、“第一堂课”等制度,选好班主任、班委会,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和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保证培训工作顺畅有序。三是加强师资管理。严把教师选聘关,建立首席讲师制度,研究制订《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首席讲师管理办法》。四是加强教材建设。省级组织编写了17本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6本农民创业培训教材,供各培训基地选用。鼓励各项目县组编适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确保参训学员人手一套。五是创新方式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各地探索了“进村办班、入户指导”,“划片招生、集中培训”,“结合农事、分段教学”,“农民‘点单’、按需培训”,“冬春办点、提质增收”等培训模式。 4. 创新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培训实效。省农业厅制定了《湖北省农业厅阳光工程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项目县市、培训基地实行量化考核,实行县市自查、市州核查、省级抽查、第三方考评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以“过程管理为手段、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一是实行量化考核。对项目过程、结果以及成效的关键性指标全部量化赋值,设立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同时设立“违纪违规”一票否决事项。核心理念是通过考核工作引导各地从“完成培训人数”到“完成好培训任务、发挥好资金的人才培养效用”转变,涉及到培训如何与主导产业结合、人才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指标体系。二是引入第三方评价。这是该项目评估最大亮点,分值很高,占30%,是影响排序的最大因子。对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情况委托第三方进行电话抽查,学员培训时间、对象、内容、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各抽查5%,专项技术培训班次抽查20%。三是组织各行业开展省级核查。2012年省级抽调畜牧、水产、农机、农广校、科技发展中心等各单位负责人,分别带队组成7个检查组,对76个项目县开展大面积核查,从反馈的信息看,各县市在阳光工程实施中做到了服务产业、服务行业的需要,兼顾了行业发展需求,得到各方高度评价。四是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将项目绩效考核评估结果在全省通报,与2013年项目安排挂钩。对评为优秀排名前十位的县市农业局予以表彰,通报给相关市、县政府。对排名靠后的5个县市,责令提出整改报告,并暂停一年安排国家项目资金,对考评排名最后的一个县市实现末位淘汰,不予安排项目。通过绩效评估工作,打破干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干与不干照样分项目的格局,形成良性竞争局面,不仅有依据把钱分好,而且有理由激励县市把项目做好,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益。 5. 加大媒体宣传,强化社会监督。为更好地发挥媒体第三方监督的作用,促进各项目县更好地实施项目,农业厅要求每个县市每月不得少于两篇材料在媒体上宣传,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2012年,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宣传了湖北省阳光工程的培训项目。其中,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先后报道湖北省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典型7次,农民日报专栏报道湖北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次。此外,省级主流媒体,如湖北省电视台、《湖北日报》、《农村新报》,多次冬春大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信息,跟踪项目实施成效,社会反响强烈。同时各地也借助电台、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加大阳光工程宣传报道。媒体的介入,营造了领导重视、政府支持、社会关注、农民满意的良好社会氛围,出现跨区报名、慕名前往培训的火热场景。如2012年张桃林副部长视察湖北省东西湖农广校时,适逢他们举办创业培训班,有来自重庆、湖南学员和来自全省其他市州的学员,纷纷向张桃林谈学习的体会。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湖北省农业厅在阳光工程项目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反观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破解,就阳光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有三个不适应。 [论文网] 1. 阳光工程的覆盖面窄与农民素质提升需求不相适应。湖北省每年接受阳光工程培训人数不足农业劳动力的2%,加上农业部今年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要求,阳光工程目前的培训层次有限,还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和农民素质提升的多样化需求。 2. 项目实施要求高与管理人员素质不相适应。从近年国家阳光工程项目指导意见要求看,阳光工程服务行业层次更多,覆盖面更广,目标更加量化。一方面阳光工程培训和行业结合更加密切,非常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特别是近期国家审计署对阳光工程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这些新变化,不仅要求从事科教工作的同志,既要有很强的调研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综合协调能力、项目监管和项目执行能力,还要有计算机数据分析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而目前许多地方科教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地方还存在管培不分问题,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3. 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薄弱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不相适应。农民职业教育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工作,多年来缺少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研究不够、培训基础条件差等都不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 三、对策与措施 1. 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协同推进阳光工程实施。组织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能源、经管等行业开展摸底调研,深入了解各行业需培训对象的数量、分布情况,确保在底数明、数量清的基础上制定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充分依靠各行业,协同部署、协同检查、协同推进阳光工程实施。 2. 强化管理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监管能力。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和认识不到位,都可能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省农业厅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担当意识,提高业务能力,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3. 加强培训条件能力建设,提高培训服务水平。省农业厅将积极争取财政和社会资源,着力加强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养,规范、健全农民教学课程系统,努力建立适应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的培训体系。 管理工程论文:关于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项目管理概念,探讨了强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强化措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管理层面涉及到工程管理体制的完善、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方法的变革等方面,再有地区性差异和投资多元化等缘故所导致的各种管理模式共存和并行的局面,均使现代管理概念的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由此可见,探讨如何强化项目管理工作的问题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1.1 缺乏较新的项目管理概念。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企业在找寻机遇的同时也必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竞争挑战,由此会让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还抱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运行方式,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不平衡,在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聘用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是对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却难予重视,不免内部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这样的管理理念极大地限制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 1.2 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管理体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一次性的项目经理部为项目的高效运作发挥作用。但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仍继承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导致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急剧上升。 1.3 缺乏清晰的项目管理内涵。不少企业仍然缺乏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的学习和了解,认识观念模糊,造成项目管理机构不规范、固化等现象;有些企业在招标时拿建造师资质证去投标,可中标后却由别的甚至连执业资质证都没有的人去干,项目经理只挂名不出征;很多企业在项目经理责任、权利方面还比较明确,可在项目经理的利益方面干好干坏一个样,责权利的不清严重阻碍和挫伤了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当前“项目管理就是个人承包”的误区还没有彻底消除,“以包代管” 、“挂靠单干” 的现象仍然存在,两层关系不清造成越权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推行成效。 1.4 缺乏正确的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对项目不能完全根据其特点编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只是套用以往相关的经验进行修编,与施工实际的欠相吻合必然给施工带来麻烦。同时,对进度计划的制定多为沿袭古老的横道图编制,而很少采用先进网络计划技术;对结算款的处理为避免与业主的矛盾,通常不能及时结算;对工程控制的日常控制和前期控制,往往缺乏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正确方法的实践等。这些欠合理方面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1.5 缺乏经营管理的稳定性。由于建筑产品和施工生产的特殊性,建筑企业在管理上的特点与其它企业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标方式的竞争性。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来承揽业务。中标后再通过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来确定彼此的经济与法律关系,但由于进入壁垒低、企业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低价 标方式来取得业务。 (2)经营业务的不稳定性。采用竞标方式承揽业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经营生产业务量的不稳定性,从某一个具体项目看,企业能否中标,一方面与企业的业绩、技术、管理、资金等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也与投标策略、信息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具体项目的中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在作业环境方面,建筑施工大多为露天作业,受天气、气候、地质、水文的影响较大,作业条件较差;在管理环境方面,不同的投资主体、多变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使得管理环境复杂多变。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念界定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应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飞跃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科学领域和先进管理模式,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或工程项目形成全过程的管理。因为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要求“知”,而且要重视“行”,强调实践的验证,所以项目管理必然离不开人,离不开组织者和领导者,离不开方法和手段。作为对某一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必须有一个责任主体,就是项目经理;必须有一个管理模式,就是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管理载体,就是项目经理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产生和提出,是基于学习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和国际项目管理方法的引进这一背景,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推行,使建筑施工企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生产能力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借鉴和推广这一管理模式,对于工程项目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管理科学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的各种目标,而对项目所进行的全过程的所有诸如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九个方面。 2.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也可以说是基本原理,就是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因为项目本身就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目标和过程是项目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1)目标管理。首先设立项目总目标,采用分解结构方法,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并将它们落实到项目实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责任人,并建立由上而下、由整体到局部的目标控制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对于一个项目,通常是根据工作范围、进度、质量、成本要求确定项目目标,因为所有的业主都要求按期完成实施的内容,并不超出预算费用,达到委托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2)过程管理。项目管理是一个整体化的动态过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造成某种结果的一系列行动。对于项目,有五个基本管理过程——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上述管理的过程在项目管理的所有层次上都发生。 3. 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3.1 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应概括为“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 “四控制”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三管理” 即现场、信息、合同管理;“一协调” 即组织协调)。项目目标控制要以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等作为灵魂,以组织协调为动力,以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为手段,以现场管理为保证。 3.2 规范项目经理的定位与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经理,是负责对建筑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人,对项目客体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活动。 3.2.1 明确项目经理的地位。项目经理应是企业内的一种岗位职务,是由企业法定代表人聘用或任命的在项目上的一次性授权管理者和责任主体。 3.2.2 对项目经理的管理 。对项目经理管理必须实行两个制度:(1)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证并经过注册的人员,方可以项目经理的名义从业。对这项制度,实际上也是对企业进入市场在资质人格化上提出的具体要求。(2)必须实行项目经理执业资格证书与企业资质证书配套使用制度,将两个证书配套使用。在 市场竞争中,如果只有企业资质的一般条件,而没有项目经理从业资格这个必要条件相呼应,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局限,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就会失去约束,就不能有效遏制市场的恶性竞争,不能有利于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2.3 对项目经理的要求。(1)对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时间和内容进行管理;负责从开工准备到全面竣工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 。(2)项目经理只宜承担一个项目的管理。(3)项目经理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的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4)项目经理应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领导,接受企业管理层、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3.3 实行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原则。在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中,有必要明确一下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原则和管理形式。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原则应是:“精干、高效、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形式应为:实行以矩阵制管理(或事业部制管理)为主的组织结构形式,并坚持“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 (1)实行矩阵制(或事业部制)管理为主的组织结构形式。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形式应按照项目的所在地域、规模、复杂程度组建,项目所在地与单位总部在同一区域内的应实行矩阵制管理。矩阵式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与企业专业职能部门管理成矩阵关系。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需要设置项目经理部业务岗位,其成员由项目经理提名,由专业职能部门委派。项目远距单位总部的可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公司可授予项目经理较大的人、财、物及经营管理权限。 (2)坚持“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所谓“三个一次性”,即: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管理中心;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的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项目经理部应是有弹性的、可变的、动态的,其人员随项目管理的需要而有序的流动。一个项目经理部只能承担一个项目,项目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必须解体。 3.4 建立有效运转的项目经理部。 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做到以下四点: 3.4.1 按合理步骤设立。第一步是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任务和组织形式;第二步是确定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岗位;第三步是确定人员、职责、权限;第四步是对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进行分解;第五步是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3.4.2 合理配置人员。项目经理部人员的设置应紧紧围绕项目管理内容的需要,也就是“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和有关管理规定的需要,贯彻精干高效的原则。对项目管理工作究竟需要多少人,这就应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来决定。 3.4.3 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项目经理部必须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当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满足项目经理部的需要时,项目经理可以自行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但是应报企业批准。 3.4.4 适时解体。项目完成后,应当将项目经理部解体。项目经理部解体的理由有四点:(1)有利于建立适应一次性项目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2)有利于建立弹性的组织机构,以适时地进行调整;(3)有利于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审计、总结、清算和清理;(4)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的两层分离和两层结合,既强化企业管理层,又强化项目管理层。实行项目部解体,是在组织体制改革中改变传统组织习惯的一项艰巨任务。 4. 总论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无论是面对建筑市场相对繁荣的今天还是即将萎缩的明天,都有必要顺应潮流、未雨绸缪,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企业的改革和创新,确保项目管理健康发展。本文利用动态工程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上提出改进和创新对策,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建筑经济是我国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甚广,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有了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材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运用于在土木建筑工程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新型混凝土的水灰比比早期的混凝土材料显著降低,且在强度、渗透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在裂缝问题的防范上也有了很好的调整,既能抵制外界因素的破坏干扰,也能加强各项结构之间的协调性。但最近几年工程监测发现,混凝土自干燥现象的发生率不断提升而导致自缩问题的出现,这些都是工程人员需要积极控制的问题。 1 导致混凝土自缩的原因 1.1 水泥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材料的核心,每一种水泥都有着自己的使用性能。不同种水泥净浆在自缩能力上也不一样,通常铝酸盐水泥、早强水泥的自缩值偏大,中热、低热水泥的自缩值较小,矿渣水泥到了使用后期时的自缩值才会增大。另外,水泥的细度也会影响到自缩值,若水泥过细在早期则显现出更大的自缩速度。 1.2 矿物掺合料因素 配制混凝土时常常会向水泥中添加比表面积在400平方米/千克以上的矿渣,而120d的自缩值会随着矿渣的掺量增多而相应变大;在水泥中加入比表面积为338平方米/千克的矿渣时,其120d的自缩值却不受到矿渣的掺量变化的影响。硅灰添加到水泥之后会造成混凝土的自缩值增大;而硅灰的掺量变大后会造成水泥浆自缩值的增加。混凝土的自缩值随粉煤灰掺量的变大而减小,尤其是出现自缩值减小的现象很明显。3d龄期后掺加粉煤灰混凝土的自缩增长速度大于空白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大于20%后,减小自缩的作用较小。偏高岭土添加到水泥之后,在偏高岭土含量为10%时,水泥浆的自缩值则为最大。 1.3 外加剂因素 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实现流动度时增大时,高效减水剂能显著降低自缩值,而不同类型、掺加量不同的高效减水剂在自缩作用上无显著差异。干缩减少剂能降低自缩值50%,多数是由干缩减少剂可降低毛细水表面张力等原因造成。膨胀剂种类的不同会影响到最终的自缩作用,而氧化钙型的膨胀剂则会降低自缩;而其他类型的膨胀剂尽管早期有膨胀,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收缩效果上也会不同。 1.4 其它因素 一般情况,水泥的自缩现象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温度到了15~40℃之后,温度对水泥浆体的自缩值、自缩速度的影响更大。当水灰比降低之后,混凝土的自缩值和自缩速度会显著增大。在养护方面,若混凝土结构未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则会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不同的程度的自缩。骨料的含量对混凝土自缩值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骨料含量的增多,混凝土的自缩值也会不断减小。骨料使用种类的不同也会给混凝土的自缩造成影响,人工轻骨料混凝土的自缩值要小于常规混凝土,而轻骨料混凝土的自缩值会因轻骨料的含水率和干密度变大而减小。6%体积分量的钢纤维添加到混凝土,能使得自缩值减小20%。 2 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 2.1 设计机理 基本材料选择掺加ZY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这样可以巩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混凝土结构。参照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标准,把广场的底板实施了分块:后浇带则把整个底板划分为4块,以建立4个浇筑单元,块中未设置膨胀加强带,又将其分为4块,整个底板涉及到16块。确定底板的分块之后,墙板与顶板与底板相同位置设计一个后浇带、加强带,以巩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膨胀加强带宽2米,边缘每侧设密孔铁丝网用钢筋加固,避免加强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膨胀现象会减弱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因此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需不断提升,在材料搭配上要保持合理的材料组成,这样才能实现结构功能的优化。 2.2 补偿收缩混凝土 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补偿收缩混凝土主要是形成0.2-0.7MPa以下自应力混凝土。要想准确测得限制膨胀率,在实验室完成掺加ZY试件的限制膨胀率试验,试验证实掺加ZY则能得到微膨胀性,掺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膨胀率的大小。 2.3 配合比的设计 使用的砼材料:①水泥:选择42.5Mpa常规硅酸盐水泥;②砂:使用长江中砂,细度模数Mx=2.6~2.8,表观密度2.64克/立方厘米,松散密度1410千克/立方米,紧密密度1550千克/立方米,含泥量≤3%;③石:使用湖州石子,粒径为5~31.5毫米连续级配,压碎指标8%~9.8%,含泥量≤3%;④膨胀剂:ZY膨胀剂;⑤掺合料:选用中成电厂的Ⅱ级粉煤灰。 3 工程施工运用到的技术 3.1 后掺少量减水剂的控制 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施工环境的状况,尤其是对温度大小的把握。在7~8月份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当混凝土浇注时发生意外问题后,如:运输途中堵车、施工故障等,都需要停留一段时间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入模时间,这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大而难以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需要。配合比中FDN2I减水剂量为0.8%,通常此减水剂的掺量最高为1%,在后掺减水剂时只考虑在0.2%以内。后掺法比先掺法或同掺法在相同掺量下减水作用不断增强,这些会弥补补偿坍落度的损失。工程单位在安排混凝土运输车时,需尽快搅拌30转或1分钟以上,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控制材料配制。 3.2 地下室顶板浇注的控制 根据地下室超大型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情况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以此保证工程方案与实际运用情况相符。地下室顶板标准的浇筑流程为,浇筑完地下一层墙板至地下室顶板梁下口后,完成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浇筑。浇注顶板期间必须要把握好早期裂缝的形成,而在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秩序上分析,裂缝常会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施工人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施工方案,把顶板二次或三次搓平、抹压,尤其是初凝抹压作为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方案,把握好裂缝之间的控制则是不可缺少的。 3.3 地下室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对墙板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设计,经过验证后决定选择减小水灰比的方案,底板与墙板同为C30、P12,底板的水灰比为0.47,而墙板的水灰比为0.41,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底板为20cm,控制墙板坍落度指标为15cm。通过这种处理方案可以减小用水量,防止混凝土的收缩。而混凝土浇筑期间选择二次振捣的工艺,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实施二次振捣,防止混凝土由于沉降收缩而造成的裂缝。 3.4 地下室混凝土的养护 必要的养护措施可以维持混凝土正常的使用性能,此次地下室底板、墙板、顶板均选择了掺加ZY膨胀剂的混凝土。根据工程养护标准,在混凝土抹压之后需铺上麻袋片或草席,采用水浇湿保养,当混凝土硬化3~4h之后,底板与顶板均筑堰蓄水3~5厘米实施养护,墙板选择持续性的保温处理,一般要持续14d,墙板侧模的拆除同样要在7d之后进行。利用这些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可以对地下室应用超长无缝结构发挥出很好的保护作用。 4 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代工程项目里的运用甚广,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发挥,我们要采取多个方面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措施,保证大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摘 要】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随着建筑物高度、体积、厚度等逐渐增加,建筑基础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本文详细分析了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凝土结构的施工设计和技术要点,以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裂缝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发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已是必然趋势。大体积缓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具有水灰比小、强度高、渗透性好、持久性长等显著优势。尽管外界荷载很难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等质量通病,但是在其自干燥现象的影响下极容易引起自缩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而影响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以及结构施工设计和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水泥水化热因素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必然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导致水泥释放的热量不易扩散而聚集在结构内部,以致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较大的温差,因此出现裂缝问题。 (二)外界温度变化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每当气温骤降的情况下,都会增加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温度应力与水泥水化热因素有着共同点,就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因素都归结于温差。 (三)混凝土自缩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中大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需要的,其余的都应当被蒸发掉。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应该蒸发的水分——自缩值,就会引起混凝土发生收缩。因此,混凝土自缩与自缩值有着必然关系。通常而言,混凝土的自缩值与其材料有着很大关联。比如,矿渣制成的混凝土的自缩值后期比较大,使用较细材料制成的混凝土的自缩值早期较大。 除此之外,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的添加剂、矿物质掺合物(矿渣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大体积混凝土中添加的高效减水剂增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的自缩值;干缩剂的添加可以将自缩值降低50%左右;膨胀剂等。通过这些例子,足见添加剂对大体积混凝土自缩值的影响。另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与种类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自缩值。因此,在思考如何设计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缓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将导致混凝土裂缝、自缩的因素考虑其中,才能够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较强的约束力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结构,导致地基对其有着明显的约束力。这种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严重裂缝现象。大体积混凝土除了外部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内部也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当然,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于温度效应,温度效应是形成内部约束力的主要因素。 二、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 (一)施工方案设计原理 尽管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的论述较多,但是总结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温度应力,二是自缩性。基于以上两种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施工方案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如何组织施工,还要考虑减少以上两种因素的不良影响。 (二)施工技术分析 1、控制温度应力 (1)减少水泥用量。基于水泥水化热现象的重要影响,应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相当于减少可水化的热源,水化热现象的影响也会相对较低一些。当水泥较少的情况下,还需要添加一些其他材料来保证混凝土具有符合施工标准的强度。比如,可以添加一些减水剂、混合材料,还可采用比较先进的搅拌技术,既使混凝土内部热量充分散发,又能保证具有良好的搅拌效果。 当前,水泥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的低热水泥。比如,选择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类型的地热水泥。使用该种类型的水泥,可以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变化。 (2)控制浇筑温度。由于混凝土浇筑温度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上升的浇注温度会影响混凝土发生温度应力。因此,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夏天进行,尽量避免正午施工。倘若一定需要在仲夏正午施工,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进行有效的冷却处理来降低浇筑温度。 (3)强制降温。必要时刻,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比如,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向管中排放冷水,利用冷水的温度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2、提高抗裂性能 (1)掺加添加剂。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将混凝土的自缩性严格在适合施工的范围之内。因此,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来进行补偿措施。要想得知准确的限制膨胀率,必须在实验中进行限制膨胀率实验。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得到的限制膨胀率才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2)添加增强材料。所谓的增强材料就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材料。比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等材料。倘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显著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添加配筋。科学实验证明,在混凝土在添加合理的配筋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倘若使用的配筋直径较小、分布间距较小,抗裂效果会更加显著。比如,配筋分布间距小于10cm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就可以控制在0.005cm以内。由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中间配筋较少,可以适当地在中间添加一些温度筋,增强对薄弱部分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4)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并不随意的,需要依据科学的技术手段来获得。在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当在试验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试验和验证,经过多方比较后方可确定较为合理的配比。这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才会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程序进行工作,保证混凝土材料充分融合,避免产生离析现象。 (5)其他方式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还应当注意其他方面。比如,骨料配比、骨料种类、水灰比等。其中,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沙砾的大小、光滑度等因素都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减少约束力 (1)减少内部约束力。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约束来自于温度应力,那么只有减少温度应力才有可能减少内部约束。较少温度应力影响的有效措施,上述内容中已经有详细地论述,在此不进行过多论述。除了上述内容中论述的方法,还有一种保温的方法,比如暖棚发、覆盖法和蓄水法等。这些方式都是经过实践论述的、非常有效的保温方法,能够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与外部温度差异。 (2)减少外部约束力。减少外部约束力,主要应当从如何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的角度出发。在当前土木建筑工程市场上,减少地基对混凝与约束力的方法主要就是指设置滑动层的方法。所谓的滑动层,就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之间设置的沥青油毡层或砂垫层。滑动层的设置能够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约束,保证混凝土地块能够自由变形,进而降低裂缝的风险 三、结束语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涉及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技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裂缝”问题,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发现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温度应力,二是混凝土自缩。为了有效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严格设计施工方案、选用科学的构造和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并注意施工工程中的每一项施工技术,最大程度地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摘 要】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是工程项目施工的首要因素,目前,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新型的材料中的水灰明显低于传统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强度。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经常用于大型建筑如楼房、水坝的施工中。它具有体积大、内部升温快,表面系数小等特点,对提高工程质量有很大意义。但由于施工技术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应该通过对产生裂缝原因进行分析,改善施工质量,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为工程项目实施提供更好地保障。 一、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深度不一,可分为表面、深层及贯穿性裂缝这三种,它们所产生的危害性依次严重,尤其是贯穿性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它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内外温差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影响包括水泥水化热和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水泥水化热是指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不利于热量的及时散发,从而使内外温差加大。水泥种类与加水量的不同也与水化热有关,从而影响内外温差。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当水泥内部温度还很高时,如果外界温度骤然降低,就加大了内外温差,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温度应力。若是温度提高,则不利于内部的散热。因此,应该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 第二,混凝土产生收缩现象。混凝土硬化需要四分之一的水分,而剩余的水分则蒸发到外界去,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收缩而无法恢复到原来的体积状态,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便出现了裂缝。混凝土的收缩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水泥因素,不同水泥自缩程度不同,包括水泥的热值、细度等都会有影响;其次是所掺和的矿物比例,混凝土的自缩程度随矿渣、硅灰的掺量增加而增加,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最后,外加剂的影响,减水剂、干缩减少剂以及膨胀剂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自缩程度。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高对改善工程质量有很大意义,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改善施工技术,保障工程的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配制[2]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配比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水泥的选择上,应尽量根据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指标来选择低水化的且有较长凝结时间的中热硅酸盐水泥,确保粗细骨料的泥沙含量要少于1.5%。骨料应该占混凝土的80%以上,并且要求表面比较清洁,膨胀系数较小,级配良好。而混凝土中的砂石也应符合含量要求,砂子中的石粉比例一般为15%-18%,应该根据骨料的粗细选择粒度,细骨料一般选择中砂;采用减水剂、缓凝剂等作为外加剂,采用矿渣粉、粉煤灰等作为掺合料。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避免其出现坍塌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提高骨料和掺合料的含量,以降低混凝土的含水量;水化热低的水泥往往会出现析水现象,形成了含水多的一层夹层,不利于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维护和稳定,因此,要尽量选择渗水性小的水泥,并适当加入减水剂,或者通过在水夹层中添加干型混凝土的措施,来降低析水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总的来说,应该通过严格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配合的材料,并且要经过试验,选择最好的水灰比、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以保障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严格结合结构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程度、混凝土的供应质量情况、管道位置的预设等因素,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注意每一层混凝土在刚开始凝固时就要被新一层的混凝土覆盖住,并捣严实。在浇筑的过程中,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浇筑质量。 第一,利用泵输送混凝土,泵使用之前先用水泥纯浆进行润滑,防止输送过程堵塞,提高输送速度和质量。由于利用泵输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很大,因此应该循序渐进地输送,加快浇筑的速度,尽量减少混凝土暴露在外面的时间。 第二,进行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包括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指连续逐层浇筑,这种分层浇筑方法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从短边沿长边推进施工的情况;分段浇筑则是首先将混凝土结构分成几段之后逐段浇筑,这种分层浇筑法适用于混凝土供应较少的情况,且要求结构的厚度、面积较小,长度较大;斜面浇筑法是在结构长度、混凝土的流动性太大的情况下使用的,这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踏面。应注意斜面的坡度要小于1/3。依据早期裂缝的形成原理,应该在浇筑时尽量避免裂缝的产生。这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初凝抹压工作,严格控制浇筑质量。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的施工设计和措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现象,可以通过严谨的施工设计和改进施工技术,来减少或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施工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置首先要遵循混凝土良好工作性的原则,然后通过降低混凝土中的含水量,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其次,可以通过增加直径、间距较小的构造钢筋来增强结构的抗裂性,尤其是在容易破裂的边缘部位,应该通过暗梁的设置,来提高配筋率;最后,在结构设计中,应结合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后浇缝尽量保证保留时间不小于两个月。另外,有的结构容易突变而带来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在这些结构上应该采取加强措施。 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掌握施工的各项技术标准,优化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之间的配比,合理控制水灰比,通过添加减水剂等方法来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其次,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利用混凝土在凝固后期所具备的强度来减少水的用量和避免收缩现象;最后,利用振捣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程度等。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既要求强度的提高,也要避免裂缝的出现,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应该主要通过对温度的控制来达到这两个要求。温度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为控制,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浇筑温度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温度控制: 第一,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如果混凝土的厚度比较大,则可以通过管径的预留来进行冷水循环,有效促进冷热交换,减少温差;第二,采用保温法。保温法是指在混凝土的表面等地方覆盖一些具有保温特性的材料,例如塑料薄膜,沙子等等,让散热缓慢进行,以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对建筑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会促使混凝土碳化,钢筋发生锈蚀等等,降低了建筑的使用期限。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需要不断探讨、改进的,以更好地为土木建筑工程服务。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论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应用 【摘要】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崛起,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施工技术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为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本文从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使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安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小型建筑越来越多。当商品混凝土得到推广应用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可连续作业、输送能力大等特点,尤其是对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更能彰显其优越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混凝土也不例外。 混凝土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它是由石子、砂子、水泥与水按比例调制而成。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势。所以在各种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按国家规定,现在的建筑工程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中,只强调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当然这也是必要的,而一旦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就归结到混凝土生产厂家,往往忽视了混凝土施工应用单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商品混凝土不是最终成品,而是半成品; 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单位都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控制,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建设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不但可以满足泵送的要求,其质量总体也比较稳定。但是,有部分未满足设计强度的试块所反映出的混凝土实体质量问题,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成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隐患。 一、影响质量的成因分析 商品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集料、水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组分按一定的比例,在集中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专业运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影响质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混凝土强度偏低。试验室与施工现场条件存在着差异变化,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制。然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有时过多考虑经济成本,强度评定采用系统整体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富裕强度较经济,因此在单项工程中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 1.2、 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遇到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的要求。日前,一些搅拌站采用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仪器,但多数搅拌站采用原材料试验的含水率或凭经验判断含水率,进行用水量调整,这种不科学的方式使拌合物强度难以保证,既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影响工程质量。 1.3、 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即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有些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现场加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识不足,以为用水稀释的拌合物,能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和浇筑,而忽视了对其强度的要求。 二、产品的检验控制 施工单位应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合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坍落度和确定要考虑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搅拌运输车运送商品混凝土宜在1. 5 小时内卸料,商品混凝土的运送频率应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加水及二次运转和搅拌,并不得将超过初凝时间的商品混凝土用于工程。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现场的交货验货,在商品混凝土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应见证施工单位,生产厂家,对进场的每一车商品混凝土验收,并签认交货检验记录。 三、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3.1、 在选择供应商方面。施工承包单位在选择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时,要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并考虑地理位置及交通道路是否合适。商品搅拌站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坍落宜严格按照规定取值。施工现场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加强联系与沟通。计算好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的速度,选择合理的运输车辆,安排合理的运输路线。保证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的质量。 按照施工中浇制混凝土的地点分为预制法和现浇法。预制法是在别处而非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宠。在使用预制法施工时,要确保预制模的尺寸准确,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浇法则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是大多数建筑物采用的方式,应用更早更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张拉预应力筋的顺序还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3.2、 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施工现场加强施工管理,并制定管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3.3、 在施工操作方面。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施工材料。合理的施工速度应建立在严密周全的科学组织基础上。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 2Mpa 之前,不允许随便上人和集中放钢筋等重物,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 之后,堆放重物时应在两根梁之间放下方木,将重物重量通过方木传递到梁上,以减轻对楼板混凝土的冲击和影响。 3.4、 在施工工艺方面。在建筑场所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混凝土固化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和水泥产生水化反应造成的,因此在浇筑后的初期要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来应对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这些措施被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事实上,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在比较寒冷的地区,温度的骤降也容易使浇筑的建筑体形成裂缝。因此,将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对防止表面裂缝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温度应力学理论的要求,要想达到保温效果,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避免出现裂缝; 第二,避免将混凝土放置在较冷的地方,应尽量使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目的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佳的品质,避免冷缩和干缩,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及抗裂能力。 3.5、 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而过早地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既而损伤混凝土。过早的拆模,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从而无法有效地与钢筋结合。振捣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重要,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够密实,而振捣的时间过长,将会引起大量石子沉淀、利息、水泥浆漂浮在表面上等现象。对于那些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如不加强振捣,易引起混凝土蜂窝、空洞、漏筋等现象,既而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影响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它是一项技术性和管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应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行业诚信建设和质量指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各生产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生产的质量要求、与原材料检测使用和验收等过程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控制,使其保持有效性、连续性、稳定性,切实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土木工程的种类将越发复杂,而混凝土施工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创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既而让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当前我国土木建筑业乘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大体积混凝土作为大型建筑主体的关键构成体,其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受相关施工技术水平的制约以及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交付使用过程中往往显露出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以及寿命,而且给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1.前言 伴随着建筑业的风生水起,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处在绝对地位已经无可争议。大体积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高强度、强渗透性、低水灰比、耐持久等特点使其被广泛使用,但其自身又并存有体积大、结构厚、混凝土多、钢筋密、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使其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大大提高,所以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尤为重要。 2.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就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一米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尺寸的特殊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甚至是消除由温度差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温度应力以及裂缝加以控制。[1]其中温度差值是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受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的影响,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不能散发出去所形成的,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温差应力。目前大体积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的基础性工程当中,如筏板的基础、桩基的厚大承台等。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3.1混凝土的拌制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通常达上万立方米,为了便于施工,应集中拌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应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保证质量,高温天气情况下应对砂石等原料进行遮阳或降温处理。在备料时可按比例参合粉煤灰、减水剂、沸石粉,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节约水泥,而且能加强混凝土的合易性。进行混凝土搅拌应采用裹砂法,此法的投料顺序不同于过去的方法,即在将水、水泥以及砂搅拌均匀后,再拌入石子。采用此种搅拌工艺可有效防止泌水现象,因为该法减小了混凝土上下层之间的强度差,最大程度上阻止了水分汇集于石子与水泥砂浆的界面,使界面过渡层在硬化后的粘结性、紧密性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也大大提高。[2] 3.2 混凝土的输送 可临时将搅拌站设在施工现场附近,便于混凝土的输送。若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可添加泵送剂润滑管道,即在泵车输送混凝土前先通入0.5个立方米的水泥砂浆(1:2)。泵车出料口不能直接对着墙柱、插筋,以免喷出的混凝土使插筋位移。泵车与专业操作人员应1:1配比,操作员按前台要求严格操作,使用振动器人员要做好绝缘措施,电箱要装绝缘装置。 3.3 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方法有塔式起重机浇筑法、混凝土泵浇筑法以及斜面分层浇筑法。为保证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模板进行清洁,取出附于其上的杂物。用于浇筑的混凝土应符合如质量要求,并保证其入模温度在6-10℃。浇筑时应严格按照步骤连续、紧凑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分层浇筑时间间隔要控制在初凝时间范围内,摊铺厚度根据浇筑方法确定,并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清除表面泌水。振捣时要保证每点间距适宜,振捣要充分、及时,防止疏漏。振捣完成之后,采用二次抹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即在浇筑后2小时内进行初期表面处理,用刮尺先按标刮平,并进行打磨,待混凝土收缩后,再予以二次抹压搓平,然后铺设覆盖物,严禁踩踏。 3.4 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应大于28 天,某些重要部位可适当的增加养护时间。在养护前期混凝土对水以及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在浇筑完毕后 5至16 小时进行洒水养护,并在其表面覆盖饱含水分的麻布袋,尽量避免接触直射的阳光。同时定时进行温度测量,保持室内外温差不大于25℃,做好相应温度控制准备。再有,为达到一定的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应在混凝土初凝与终凝之间进行二次振捣或表面抹压密实,以此消除上表面泌水以及早期的表面裂缝,并对混凝土外露面的错台、挂帘、蜂窝以及混凝土表面残留木块、布条等应及时处理,使其达到应有的表面平整度。与此同时要安排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做好相关养护记录,维护现场秩序。 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 4.1 泌水现象 泌水是由于浇筑过程是分层、分段进行的,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了一定的施工时间间隔,导致各分层间出现泌水层,大大影响了混凝土层之的间粘性。 4.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温度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而逐渐升高,因为该过程释放大量的水化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断面较为厚实,内部和外表面的温度系数不同,内部热量聚集而不易散发出去,混凝土的高温内部与低温外表面间存在温度差,形成温度梯度,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而温差与温差应力成正比。 4.3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燥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混凝土中游离水分的缓慢蒸发,水分蒸发导致体积减小即混凝土收缩。此时收缩形变产生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内外都会出现干缩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功能性。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5.1 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设计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极为重要,关系着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达到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还要充分考虑更为细节的东西。如选用适合的构造钢筋以在最大程度上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影响从而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应在C25至C40 范围内;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基考虑其他基层的设置,如位于岩石类地基上时,需将滑动层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设计有关温度场和应变的实验测试,便于指导实际操作;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应该设置较少的附属物,减小外束;大块式基础及其他筏式、箱体基础不宜设置永久变形缝及竖向施工缝;设置水平施工缝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温度裂缝的要求。 5.2加强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与管理 适当的原料选择与科学的原料配比有利于控制混凝土温差效应,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计若干组合理的理论配合比,通过试配试验确认两三个符合要求的理论配合比方案报送审查。报送的方案要附上现场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其他必要材料。相关原材料要具有完整的生产资格证书、质量认证资料等,在选用材料时除了满足质量要求,也要充分的考虑其级别以及种类,如水泥宜采用矿渣水泥,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所有材料都需要监理工程师的审查、确认以及批准。 5.3完善相关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以及工艺流程进行,严把混凝土拌制、输送、浇筑、养护的质量关,可以规避许多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如浇筑环节若没有把握好浇筑时间,即不能在混凝土初凝至完全凝固过程中浇筑完成,则可能造成严重的混凝土开裂问题。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较大,即表明生产水平较低,外在表现为质量不均匀,则在混凝土浇筑后极易产生收缩裂缝。[3]此外保持一定的混凝土浇筑强度也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缝,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处于一定的温度应力下,抗拉强度低的混凝土结构更易发生发生开裂,同时相邻混凝土的温度变形相互影响,当较高抗拉强度部分的混凝土热形变收缩时,会牵引相邻的较低抗拉强度结构的混凝土,造成其开裂。 6.总结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直接关其使用性能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点所在,并熟练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措施。解决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不仅要设计和制定严谨周密的施工方案,还要考虑混凝土自身配比、质量问题,考虑施工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施工程序进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功能特性以及使用寿命。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铁路施工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1当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大多是管理层级多、粗放;需求规模大、采购批量小、采购集中度低;采购以项目为基点,供应商质量低,供应保障度低,价格高;采购资金保障度低、采购资金成本高;物资赊购、分包成为项目资金短缺的主要解决途径;物资消耗水平高;企业利润率低。近年来,一些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大宗物资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力求以量换价,但铁路施工企业存在的难点有:业主的条块性制度障碍导致项目物资采购的批量降低;资金的集中结算机制滞后使得物资集中采购难以开展;业主对供应商的选择范围使得物资集中采购资源渠道受到限制。物资集中采购的问题表现在:一是集中采购的集约化程度不高,部分企业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物资集中采购,还是以项目分散采购为主,未打破跨区域和项目界限实施集中采购,不能完全体现出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二是集中采购的执行力不强,部分企业还存在本位主义,固守传统模式,集中采购平台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三是集中采购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物资采购的信息化手段使用依然存在认知不到位、专业人才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系统成熟度不高及配套服务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四是集中采购资金结算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业主资金结算机制滞后导致整体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不仅影响集中采购主体单位的积极性,制约集中采购的深入推行,而且因采购资金的不及时支付,影响优质供应商的参与范围,且供应商因转嫁资金成本导致项目实际采购价格偏高。 2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途径 以现在的大型铁路施工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三级管理机构为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就是要实现4个统一和两个提升。4个统一:统一的采购平台,统一的采购流程,对外统一采购渠道和供应商管理,统一的结算方式和金融结算服务;两个提升:进一步提升战略采购范围、深度,进一步提升集中采购和管理层次及质量。 2.1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 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是,以信息手段改革物资计划管理、集中采购管理和区域物流配送,实现网络采购、阳光采购,提升物资采购层级、批量和规模,向制造工厂采购、减少和去掉中间环节,优化物流管理、资金管理,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加速物资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经济合理地组织物资采购、供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项目物资价格管控、项目物资成本管控。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集中采购管理,实现采购优化,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采购行为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公开化,采购决策流程公开透明、接受监督,采购绩效可测量。 2.2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采购管理模式按照“一个采购平台,三级管理机构”运行体系,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物资管理部门通过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物资计划集中管理和协同,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模型优化物资采购及物资集中采购方案,实现主要物资(建筑钢材、水泥等)战略采购;主要、重要物资区域集中采购;辅助生产物资、办公用品电子商务采购;专项物资由集团公司集采统供,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经济灵活地集中采购。 2.2.1主要物资战略采购。 结合资源分布情况,集团公司整合各项目物资需求,统一向战略合作厂商直接采购,以量换价,提高采购效率。同时,将统一设立集中采购资金池,保证战略采购持续健康运行,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门与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成立战略采购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日常计划和供应组织管理工作,并协助办理结算业务。受集团公司委托行使买方权利,履行合同监管义务,负责收集、提供卖方违约证据。 2.2.2主要、重要物资区域集中采购。 集团公司组织应用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招标采购,项目经理部通过平台提报招标计划,物资管理部门在平台上审核招标计划、组织招评标及公告招标结果等。集团公司直管和投资项目施工所需的集中采购范围内主要物资,由集团公司牵头组织公开招标,并在集团公司招标交易中心开标评标。集团公司直管和投资项目施工所需的集中采购范围内重要物资,由项目经理部提报需用情况、拟购方案及市场调查报告,适合招标或联合招标的批量物资,集团公司组织招标采购;适合竞争性谈判采购的物资,委托项目经理部组织采购,同时,物资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派人监督,招标结果报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门核备。子(分)公司自管项目物资采购金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集中采购范围内主要物资和重要物资,由集团公司牵头组织招标,并在集团公司招标交易中心开标评标。子(分)公司自管项目物资采购金额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集中采购范围内主要物资和重要物资,经集团公司审批和委托,可由子(分)公司组织招标采购,集团公司提供招标交易平台和服务。区域集中招标采购或联合招标采购后,区域内新增项目的物资采购,如资源市场和物流配送较为稳定,可比照区域内近期已招标结果执行,不再另行组织招标。集团公司直管和投资项目招标物资合同由物资管理部门与中标人签订。子(分)公司自管项目招标物资采购合同由项目经理部与中标人签订。集团公司牵头组织的物资招标,仅是为该项目确定中标人和采购单价,招标后的合同签订和履约等日常管理工作仍由相应的子(分)公司和项目经理部负责。 2.2.3辅助生产物资电子商务采购。 由集团公司与国内知名电商合作,建立网络采购专区和交易规则,实现辅助生产物资的电子商务采购和在线支付。集团公司指定物资管理部门成立电子商务采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联络电商的采购运营部门,维护平台各项功能正常使用;统一办理料款结算;建立采购物资台账,统计上报相关资料与数据。子(分)公司或工程指挥部物资部门负责采购需求信息挂网。采购需求信息应详尽,内容至少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标准、需用时间、收货人、收货人详细地点及发票要求等。子(分)公司物资部门负责甄选报价,选定供应商,联系发货,确认收货,并统一办理与指定物资管理部门的料款和服务费结算。国内现有44%的央企在总部和二级企业实施了电子化商务采购,上网采购率超50%,中石化平均每天有6.8亿元的交易,与历史采购单价相比,网购平均成本降低率为3.7%,最高可达20%。由于网络竞价采购可根据采购方的要求自由设定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采购周期大大缩短,较传统招标采购节省了30%~60%的采购时间。 2.2.4专项物资集采统供。 集团公司直管项目、投资项目、铁路铺架项目和公路黑色路面施工需用的沥青及油料,地铁、地铁专用线等施工需用的钢轨和道岔,由集团公司集中向中国铁物采购,统一供应。 2.3物资集中清算、结算管理 集中采购结算与支付原则:一是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分别对本级物资集采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对本级物资集采专项资金的筹集和资金的有序流转负责;二是建立基金、专款专用的原则。为使物资集采资金得到有力保障,应建立物资集中采购专项基金。基金来源由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共同筹集,每年年初根据当年集采物资供应量编制集采专项资金预算,筹措资金,保证专项基金及时足额到位。物资集中采购专项基金须专款专用于保障物资集中采购资金支付,不得挪作他用;三是比例归集、实时集中的原则。为保障资金的有序流转,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对纳入物资集采的项目,可按业主拨付资金的一定比例归集物资集采结算资金,该比例应通过集采供应物资所占成本比例进行测算;四是按月结算、有偿占用的原则。集团公司直管项目和子(分)公司应按时、按合同约定支付供方物资集采资金。对超出合同约定和管理规定所拖欠的物资集采资金,应确定费率收取资金占用费;五是预算管理、制度保障的原则。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审批,确保物资集采资金比例归集、实时集中、按月结算、支付及时。 3结束语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铁路施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采购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转型相适应,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作者:曹雪娣 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物资工贸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企业经济效益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1物资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物资采购管理随意性 许多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没有预算,缺少物资采购预算计划,物资采购行为随意性较大,容易引起企业内部库存积压。在没有预算的前提下,物资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缺乏科学性,根据自身经验对他们认为企业发展需求的物品进行采购。如果采购的物品质量不达标,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质量。如果采购物品数量过多,就会造成许多原材料的库存积压,在无形中加大企业生产成本。 1.2物资采购管理效率较低 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率较低,且存在采购成本高的问题,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极为不利。许多企业的物资采购者没有对物资的价格、质量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购渠道较为单一,竞争意识不足,导致了企业物资采购行为的不科学,引发了企业物资采购支出较多与采购成本增加的问题。物资采购管理效率较低还体现在物资决策透明度不足中,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由少数领导与采购人员负责,与供应商进行一对一谈判,个人因素对采购行为影响较大。物资采购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不足,会造成人情交易与权钱交易问题的产生,直接损害企业利益。采购工作做不好,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障,企业市场份额也会下降,直接影响企业名誉与发展前景。 1.3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不足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物资采购行为的重要规章制度。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管理者都意识到要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但却没有落实到实践工作中。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的不足,使企业物资采购人员开展工作时缺少规范和指引,没有意识到肩上的重任,造成许多工作人员不负责任。 2物资采购管理优化方法分析 优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需要从制度建立、管理方法改进等多个角度做起。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才能保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增长。 2.1加强物资采购预算制度的建立 采购预算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使采购行为更有计划性。企业采购预算应当根据企业生产部门的需求计划制定。在进行采购预算之前,采购者与物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库存情况进行核实,考虑经常性储备、保险性储备与季节性储备等多种因素,合理制定企业物资采购的数量,杜绝物资积压问题的产生。在制定物资预算计划之前,采购者需要深入到市场中,了解物资市场价格,以市场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预算计划的编制、审核与执行。在执行物资采购预算的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其进行监督,了解预算与实际花费之间的差距,找到原因,及时修正物资采购预算计划。对采购预算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调整企业采购预算,优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采购预算的建立,有利于物资采购行为的动态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2规范物资采购程序 现代化企业的物资采购程序也是十分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物资采购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采购程度与采购方式,加强供应商的选择,促进采购过程的透明化,有利于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的升级。降低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好运输成本,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巨大作用。现代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采购与企业招标采购的形式开展物资采购,促进采购程序的规范化。 2.3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做好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物资的有效验收。在现代化的采购管理工作中,采购合同的签订必不可少的。签订合同是企业避免采购欺诈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做好物资质量管理的方法。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当根据相关部门规定,与物资的供应商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在对物资供应商进行评审与审批之后,共同签订合同,按照合同内容采购物资。企业验收部门要根据合同内容,参照物资品种、类型、规格、数量等对物资进行验收,保护企业采购利益。加强合同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物资入库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也能在发现问题时,拿出真实凭证,维护企业利益。优化合同管理工作,对于企业采购行为的科学化与维护采购权利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罗继承 陈星宇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1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1.1铁路工程项目现状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紧、质量要求高、成本控制严、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因此,采购的物资品种与其他类工程项目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物资种类需求较多。一般铁路工程项目采购物资大概有700多种,涉及2000多个规格,如果遇到特殊的施工情况,还需要其他特殊物资品种。同时,因工程质量要求高,部分物资除了必须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外,一些重要指标还须满足铁路行业标准。目前,铁路工程项目单个标段标的额巨大,经常达到十几亿元、几十亿元,因此,对于占整个工程造价50%左右份额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铁路施工企业要实现合理的经济效益,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尤为关键。铁路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提高物资采购效率,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资金,降低施工成本,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2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模式 铁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仍执行原铁道部印发的《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12216号文)的规定,建设单位采购的物资称为甲供物资,承包方采购的物资称为自购物资,管理办法对甲供物资和自购物资类别进行了详细划分。自购物资的采购范围较以往扩大了很多,对进入工程实体的物资几乎都交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采购物资范围的重新划分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施工企业的采购权限增大了,很多物资可以自主进行招标采购,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质的产品和诚信的供应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风险也增大了,物资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也要由施工企业自己承担。铁路施工企业根据原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物资管理办法,要求所有铁路项目的主要物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并对采购物资的范围和权限进行细分。钢材、水泥、钢绞线、粉煤灰、外加剂、矿渣粉、土工材料等大宗物资以公司总部的名义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地材、二三项材料、辅料等物资由项目经理部进行招标采购。 1.3物资采购定标模式 目前,铁路项目的定标模式均为低价中标,即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价格最低的为中标人。当然,从控制施工成本的角度出发,采购低价物资无疑是降低成本最好的方式。但是,低价中标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供应商采取不平衡报价方式,对单个包件物资进行拆分报价,部分高部分低,整体价格综合后总价较低;或者是两家单位联合,采取不平衡报价方式分别中标。二是供应商以低价的方式中标,但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正常履约,部分不良供应商甚至采取供应劣质物资以次充好,例如供应“瘦身”钢筋、更换钢筋吊牌、更换材质书等。低价中标的结果,一是供应商价格低导致无利或亏损,供货积极性不高,或供应劣质材料。二是虽然签订了总价较低的合同,但因报价的不平衡性,实际操作下来反而是采购高价物资。因此,低价中标从表面上看是给施工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影响整体施工工期,带来了施工成本的增加。 2影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2.1物资采购招标计划不准确、不严谨 大宗物资是以铁路施工企业总部的名义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但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项目经理部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因为他们更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所在地资源的分布、物资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的走势及潜在供应商资质等因素。实际情况是,很多项目部物资人员到达一个新项目后,在短时间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和全面地掌握当地资源的分布、价格行情、市场供求关系、供应商的情况等。铁路项目存在进场后建设单位要求抓紧开工和施工企业抢进度,以及施工图纸不能完全到位等情况,为赶进度而抓紧进行物资招标,因此,项目物资人员只能凭仅有的部分施工图纸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提报物资的采购计划,差错漏的情况在所难免。计划的不准确、不严谨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因招标物资的规格型号不全、技术参数不明确、数量不准确、交货期及交货地点不清楚,供应商就会在投标过程中钻空子,采取非常规的手段获取中标资格后,在供应过程中对描述不清、或未提及的物资采取拖延、耍赖等方式,漫天要价,项目部由于施工急需和政策原因不能自行采购,只能与供应商通过谈判方式签订补充协议,导致物资价格大幅提高。二是因招标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不准确,供应商在实际供应过程中不能严格兑现合同,若供应商有利润还好说,若供应商出现亏损,很容易引起供应商提出索赔或法律诉讼的情况。三是因招标物资规格型号、数量不准确,在实际供应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常用物资的积压。 2.2规章制度健全,但在执行中走样 有些施工企业关于项目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非常健全,对于物资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仓储管理、限额发料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大宗物资,比如钢材、水泥、钢绞线等能够做到公开挂网招标,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程序规范操作,对地材、二三项材料及辅料等物资,因物资金额较小,项目部出于考虑与地方关系的融洽等因素,很少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一般是采取邀请或询价采购,邀请当地供应商或熟悉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和报价,评审过程不透明,签订的合同也不报上级单位审批。项目现场供应和管理工作混乱,各项规章制度仅仅是停留在墙上而已,计划提报随意性大,经常采取电话形式通知发货,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资料。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库房或料场,没有对进场物资进行抽检,没有按照规定对物资进行分类整齐堆放,没有按照物资消耗定额进行发放等。 2.3采购与技术部门沟通不充分 物资部门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物资的组织、供应,掌握施工进度和各项物资的使用情况,根据施工组织的进度安排,做好各项物资收、发、存的合理安排,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项目物资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物资供应工作不流畅。主要表现为技术部门主要考虑工程技术问题,缺乏对物资管理整个工作流程的认识,很多技术人员的惯性思维是工程今天需要什么物资,供应商就应该今天或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送到工地,对物资的生产、组织、物流、资金等整体情况缺乏了解。物资部门没能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安排和物资的使用计划,采购工作安排不到位,导致急用物资供应不到位而临时采购,不常用物资积压库房,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2.4降本意识薄弱,凭经验办事 目前,很多项目物资人员只是把采购当作例行工作来完成,没有对项目所在地资源分布、价格行情、市场供求关系、供应商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没有意识到物资采购工作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意识到物资采购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贡献。再加上内部管理制度、个人观念、采购流程和设计上的一些因素,导致企业采购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绩效。物资采购人员不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核对,凭经验提报采购计划,造成物资的积压和短缺,出现停工待料影响工期的情况。在物资到达现场后,凭经验判断物资的型号、数量和质量,疏于检验,导致不合格的物资进入工程实体中,造成返工,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企业信誉,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 2.5工作流于形式,忽视限额发料 物资的消耗对工程成本影响非常大,限额发料工作是现场物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的手段。物资人员应该根据工程量清单、物资消耗定额、施工组织安排做好分阶段的物资使用计划,并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部物资人员不能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对各分部或作业队提报的计划不做认真的分析和审核,仅仅停留在统计汇总层面。只要各分部或作业队提报物资计划,并不按照工程实际进度认真核实,计划提报多少就通知供应商供应多少,不对物资的总量进行把关,造成物资的浪费,增加成本。很多项目的部分工程是以总价包干的方式分包出去的,但主材由合同单位提供,若疏于控制限额发料工作,一方面会导致分包单位超出预算总量使用物资,加大了项目自身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将导致分包单位拿到多余的物资后在当地以低价的方式销售,势必扰乱当地市场价格,引起生产厂家的不满,甚至出现对簿公堂的情况。 3控制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对策 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作为铁路施工企业全面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促进企业施工生产、节约物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上提及的影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应通过规范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达到降低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作用。 3.1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核 项目物资部门与技术部门应加强联动,确保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认真核对,包括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等重要资料,不能出现大的偏差。核对完成后提供详细的《物资需求情况表》,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需求情况表》制定详细的总体物资采购计划,该计划可以作为招标采购的依据。在总体物资采购计划下,根据施工工期的进度安排、具体工程量、物资消耗定额、内部任务的划分对总计划进行分解,制定详细的各分类工程量对应的物资需求计划,以及各分部年度需求计划、月度需求计划。总体采购计划、各分部年度和月度需求计划须明确各类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交货地点、交货时间、交货方式等,交由技术部门复核,总工程师审核,审核无误后交由项目经理审批。经过对各分类工程量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解,加上各部门的交叉审核、复核,计划的准确性得以更大的保障。 3.2制定切实可行的价格调整机制 对于钢材、水泥,由于需求量大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而且市场价格的波动也较大,因此可采取结算价格浮动调整的方式。对于二三项材料和其他物资,由于需求量相对较小且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因此可采取在一定时间段内固定价格结算的方式。对价格波动较大的物资实行结算价格浮动调整的方式,可以形成供需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供应商有稳定合理的利润,能够保质保量及时供应物资,不会出现停工待料和供应劣质材料的情况。以水泥采购为例,可利用《数字水泥网》,该网站对每个大中城市每周公布1次市场价格,比较贴近实际的市场成交价格。可以选择开标前一个月公布的项目所在城市水泥所有价格的算术平均价作为基准价,供应当月公布的项目所在城市水泥的所有价格的算术平均价作为比较价,结算单价=合同单价+(比较价-基准价)。根据水泥自身的价值和价格波动频繁与幅度,可以考虑采取正负值10~20元/t价格不做调整,但也要根据项目所在地水泥的资源情况而定。 3.3规范招标工作,加强合同审批制度 大宗物资的采购必须实行公开挂网招标方式,不能采取化整为零或其他原因规避招标。招标文件条款必须明确,不能设置带倾向性的条款,对交货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价格调整模式、结算方式、产品的技术要求等影响报价的重要因素必须明确,不能产生歧义。为防止投标人围标、串标、不平衡报价、低价中标后不履约等情况,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评委会认定属实的将扣取投标保证金或列入供应商黑名单目录,对签约后不履行的招标人有权扣取履约保证金,并选择其他供应商。招标文件应提交相关部门评审,对提出的意见建议沟通完善后开始实施。公开开标和评审工作应在监督部门的全程监督下完成,确保开标工作合法有效和评委能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独立开展工作。地材及二三项材料必须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采取公开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项目物资人员应对招标物资做充分的市场调查,掌握资源分布情况、市场价格情况、供应商资质情况等。对于招标计划、招标方案、招标文件等资料,必须报上级单位审查或备案,由上级单位派员参与评标工作。对于采取邀请招标的物资,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有资质、信誉良好的投标人参与,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进行,杜绝暗箱操作和个人决断。大宗物资的合同签订工作由公司总部进行评审,地材及二三项材料应先由项目部组织合同评审,物资、技术、财务、合同、总工程师、分管领导和项目经理签署意见,报上级单位审核同意后签订合同。 3.4强化物资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 物资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项目部日常的自查,二是上级单位的不定期检查。日常的自查主要是检查物资采购招标行为是否规范,合同签订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合同的执行情况是否正常和可控,计划的提报是否准确,现场管理是否规范,物资的堆码是否整齐并建有明显的标识牌,仓储管理中账卡物是否相符,限额发料工作是否可控,内业资料是否完备等。由于项目物资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容易滋生惰性,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疏于执行,一切按自己的惯性方式开展工作。因此,上级物资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到项目进行检查,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规范运行。同时,上级物资管理部门应对公司物资管理工作新的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进行宣贯,让基层单位人员及时掌握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的动态,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检查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化检查,对项目部物资人员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力,势必在某些关键环节上不敢违规操作。常态化的检查,可以将问题暴露出来及时加以改进,不至于积重难返,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的情况,对单位和个人都造成损失。 3.5有效加强限额发料工作 限额发料在现场物资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物资使用,不至于出现物资超额使用,能够对施工总成本进行控制。指标下放到各分部后,各分部必须按照指标进行物资的领用,以有效地控制物资浪费现象,以及防止各分部超额领用物资后挪用和倒卖。若对限额发料工作不加强管理,任由各分部想用多少就领多少,按整个工程造价物资占50%左右的份额计算,即便是超额1‰都是非常大的数额,对项目整体的盈利影响非常大。物资部门根据各分部以及分工程量计算的物资年度需求计划和月度需求计划,建立各类物资的需求台账。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工程量变更或其他情况,导致物资需求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更新台账。各分部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物资的领取,物资的领取须要求各分部物资、技术人员及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对领取的物资当天必须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月结。每月底对各分部实际使用情况与台账进行对比,对出现的偏差应要求各分部说明原因。若实际消耗数量与计划数量不符合,且不能说明原因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查实。 3.6建立物资供应应急保障机制 在物资供应过程中,由于供应商资金、资源,以及生产厂家设备检查、检修,或者道路运输中断和限行,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物资不能及时送达施工现场。作为项目物资人员,应有未雨绸缪的意识,认真考虑各类不可控因素,防患于未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比如:钢材、水泥等大宗物资,在招标时应考虑选择两家或以上的供应商和生产厂。物资人员在供应过程中要多观察、勤思考,及时掌握天气、道路或其他非人为因素,与供应商加强沟通,掌握工厂生产、检修情况。根据掌握的信息,结合施工进度、物资需求和库存情况,调整物资供应计划,加大现场库存,或要求供应商加大库存量。 4结语 当然,在应急保障预案中,对资金的到位情况也应该做详细的分析,结合项目资金情况和施工进度安排,合理安排项目物资供应工作。在项目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不能采取只供货不付款的方式,此举会引发很多的后续问题和矛盾。供应商垫资肯定会存在资金成本,很多项目物资人员惯性的思维认为供应商垫资天经地义,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在2009、2010年铁路建设资金紧张期间,供应商因资金问题与施工方对簿公堂的事情层出不穷。作为供应商,采取法律途径解决资金问题也是迫不得已,但问题的出现是因为项目物资人员在问题出现的初期没有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导致问题和矛盾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爆发。 作者:刘军 单位:中铁二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国企供应公司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一、国企物资采购概述 物资采购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因为它处于整个系统的第一环节,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小则影响内部工作系统,大则影响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物资采购主要包括对于生产材料的采购和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物资采购在实际中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没有“物资采购”项,多以“原材料”予以核算。此外,物资采购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如果供应公司相互之间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关系,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秩序,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国企物资采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自身在进行采购的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为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收取贿赂,或者一味的追求价高而忽视质量,采购人员假公济私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一般的民营企业中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因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为主,采购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市场中的主体,即国企而言,造成的影响便是巨大的。近些年,国企的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对于各项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采购资金也十分的庞大。现阶段的市场是属于买方市场的,卖方为了能够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数量,不惜出卖质次价高的物品或者是进行促销捆绑销售。很多采购公司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欠缺,很容易买到质量低劣的产品,这些对于国企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大的隐患,必须予以解决。目前国企物资采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国企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会出现采购商品出现质次价高的情况。其次,由于一些国企忽略采购的专业化问题,进而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最终导致采购过程中很难鉴别区分出所需采购物资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国企往往体系庞杂,很多管理者缺乏对于采购的重视程度,致使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常常会出现在采购过程中。这些都导致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对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本文针对上述提出的各项问题,结合国家颁布的关于国企物资采购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文件,提出以下改善措施,以便建设科学严密的采购管理体系来规范国企采购过程中所出现种种问题。将整个采购过程,即采购开始计划之时、进行价格比较、勘查实物到最后的决定购买、交付价款、入库实现全面的监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内部管理机构 建设专门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机构或者委员会进行领导控制,因此,可对采购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整个采购程序,定期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情况。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确定相应的采购标准、价格,对于违反内部采购管理规定和国家法律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二)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予以规制,但对于国企内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具体的进行约束。因此必须针对各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针对采购的计划,对于计划的确定以及审核都应进行规范。其二,对于申报价格的进行约束,价格的确定必须要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前提之下做出,对于较大的采购数量最好以招标的方式进行。此外,价格的最终审核确定必须要求做出书面形式的文件资料,以便后期购买进行对比或是监督检查。其三,对于采购合同的审查进行系统规定,合同必须经过严密的级次申报方能最终签订。其四,对于质量进行规定,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作为基础,避免质量瑕疵的物品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程序。其五,对于票据的制定、审核、归档进行规定。最后制定严厉的奖惩措施,惩罚措施的建立将会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加强采购员工整体素质 对物资采购管理公司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必须要予以重视,素质较低的员工不仅不能够辨别商品质量的好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要求也不够严格,容易受到贿赂或者收买。因此,必须对员工的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国企首先做到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于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专业知识领域,尤其是日常会购买的商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于采购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加强。其次,国企在新招用员工的时候提高准入门槛,在源头上便对其素质进行把关。同时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在国企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少部分人以收买贿赂的方式将自己的商品销售进去,因此,应经常对员工进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也是加强采购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考核的内容除了日常培训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与其实际工作表现相互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间接性的督促员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结束语 国企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逐渐实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了各国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国企采购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除了能推动市场的内需以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存在很多的弊端需要解决。贿赂事件、商品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国企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体系,建立统一的内部领导机构或者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内部制度规范,不断加强员工素质的培养。最终,国企的物资采购体系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科学和完善。 作者:张浩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降低成本视角下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一、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企业采购物资的数量没有结合实际的需求量,企业为了将自身的资金容量扩大,盲目的购买物资,导致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物资的堆压;其次,采购的物资单价过高,渠道不足。很多企业都有明文规定,大部分企业需要的物资都是从指定的材料厂进行采购,但是部分材料厂的物资的价格存在虚高问题;最后,专项采购人员不具备强力的专业素质,对于采购认识不足,没能及时的熟悉企业所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对于产品的质量更是缺乏判断力,从而导致资金大量的浪费在产品采购质量之上。 二、有效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采购,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为了确保能够正常的运转而需要购入必要的消耗品以及设备、设施的一个总称,也是企业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不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财务、物资有关部门,对于物资采购都应该拥有非常敏感的风险意识。这不仅仅是因为采购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多的是因为有可能部分人员会形成欺诈行为,所以在企业的采购当中需要控制物资的价格。 1、合理核定采购计划 其一,由企业的技术部门通过生产的需要来制定出维修用的物资计划;其二,由企业的材料部门根据生产的总需求以及计划来制定出企业物资的采购计划。而采购计划的制定,对于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预测与估计,也是对于整个采购所需要使用资金的一种规划。采购计划不仅是对资金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发与配置,还要制定出相关的使用标准,以便能够随时的掌控与检测采购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浮动。只有有了物资采购计划来进行约束,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率,优化管理配置,快速的查找出资金使用中的例外情况,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把住源头,净化渠道 物资市场供求关系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购环境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采购市场的基本行情、抓住市场采购信息。企业需要建立出相应的市场信息机制,例如:建立出企业重要物资的供应商数据库,一边随时的查询,以及相应的品类、性能以及其他有关物资信息,并对物资进行随时的调查与跟踪,然后在进行价格、质量等有关综合评价。 (二)构建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1、建立价格档案,降低采购成本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的企业都能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相应的产品专栏,将市场商品的价格透明化,让需要进行物资采购的企业了解到产品相应的价格、质量等相关情况。通过网络信息的利用,建立出价格档案,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更新,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2、杜绝盲目采购,控制采购成本支出 物资部门需要将供应商的信息录入电脑当中,再经过加工处理,对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售后服务中的水平、质量保障等进行研究,调查,然后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层等进行审查。物资部门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内部网络将订单收录入库。企业能够通过电脑的统计,掌握库存情况,也能将库存量降至最低限度。 (三)强化采购人员意识 作为企业的采购人员,需要加强采购人员的成本意识,抓好采购人员整体素质的培训,才能够确保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作为采购人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满足业务需求。搞好物资采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为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用在“刀刃上”,作为企业的物资部门必须要致力于加大人员成本意识的强化。同时,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以往采购方法与技术等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建设出一只集法律、信息化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职能于一身的采购专业队伍。 (四)加大纪检监督力度 纪检部门需要加大物资监督力度,降低在物资采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物资供应商有意作假,故意不履行合约等;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的索贿受贿;供应商故意抬高价格等等。因此,要加强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针对物资采购中常见的问题,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监督力度。纪检部门应加强与物资部门的相互配合,尤其是针对物资采购存在的重要问题,定期的开展执法监察,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三、结语 总之,在企业的物资采购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物资部门,需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从实际出现,真正的做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大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一、两种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探究 1.1成本高,效率低。 采购部门不够精简,费用支出较大,调查、洽谈各方面都需要花费。为了资金能够灵活周转,许多企业并非大批量购买,也就无法享受优惠价格,这些原因最终导致采购成本过高。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的过程耗时耗力,选择过程低效。流程不合理,存在环节重复现象,且文件资料处理以人工为主。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极易因此而浪费资金。与供应商缺少良好的沟通,互相隐瞒真实信息,导致采购效率很低。 1.2物资质量无法保证。 质量和成本一般呈正相关,但企业难以参与到供应商的物资质量控制活动中,所以在招投标时很有可能选择报价低的供应商,其质量无法保证,最终必将影响到生产质量。腐败行为在采购过程中屡见不鲜,直接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1.3资金利用率低。 以建设项目为例,投资大,由业主提供建设资金。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各环节联系较少,信息闭塞,常出现高价采购的情况。由于无法合理地运用资金,最终导致物资过剩或物资不足,阻碍了项目的正常进行。 1.4管理漏洞,合作期短。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规范行为。如管理制度不完善或难以执行,人才匮乏,工作效率较低;管理人员为一己之私,接受供应商的贿赂,以高价购买质量较次的物资,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与供应商多是一次性合作,不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频繁地换供应商,会增加许多风险。 2.新模式。 传统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需加以改进,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对大型企业而言,生产规模大,所需要的物资材料多。一方面产品本身可能比较复杂,需用到多种机械设备和材料,即便是同一种材料,规格也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产品的用途不同,在外形、构造、组织上有着很大差异。企业生产往往具有流动性,所以物资材料要适应地点的变更,这就决定了物资供应的多变性。另外,采购管理要涉及诸多部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也要具体而定,加上生产周期较长,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改变了以往为库存而采购的模式,而是根据订单采购,即有多少生产需求订单,就制定多少订购订单,可减少盲目性,避免物资库存过剩。采购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灵活性,确保采购计划的可行性。采购部门可随时了解项目进度详情,并对物资需求加以预估,生产过程中尽量保证物资材料能够准时到达,以节约库存保管费用。在管理上,实现了由采购管理到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加强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企业负责一部分,供应商负责另一部分,彼此相互合作,使各方面更加协调,逐渐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重视战略协作,即与承包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协调双方利益,实现双赢。双方增强了信息透明度,供应商掌握企业的真实需求量和详细要求等信息,企业也需了解供应商的实力、供应能力和材料质量。因市场复杂多变,双方必须做出快速反应,企业将变动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供应商,以便其能够迅速调整。 二、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在现代大型企业的应用 1.实例分析。 某企业成立于1960年,经过几十年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企业集生产、科研、销售、经营多种功能于一体,随着竞争加剧,为获得更多利益,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尤为重视。物资采购管理颇为关键,2010年——2012年,企业共组织了232次招标采购,年均招标采购金额62075万元,占了采购总额的90%。除了招标采购,企业还采用了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的方式。同时,企业还制定了较为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最终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2.管理策略。 2.1做好准备工作。 在采购过程中,管理层将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基于整体、长期规划与控制的方式对采购成本予以控制。然后将其详细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并交由各级管理部门予以执行。同时,通过强化控制、监督工作,让采购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 2.2实现经济采购。 不断引进新的渠道供应商,通过竞争降低采购成本。保持合作关系稳定,降低客户更换风险。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实时调整采购成本。实施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尽量降低采购成本。 2.3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采购过程中,坚持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相互制约,有效监督。采购计划逐级审核,实际采购执行必须符合或优于年初制定的采购方案和集团公司的批复意见并逐级审批。招标或询价采购方案确定后,由管理科统一组织招标或询价,业务科根据确定的采购方案、采购渠道和价格,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逐级审批后实施。 2.4丰富企业文化。 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且忠诚度较高的员工。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培养团队精神。此外还应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避免各种腐败现象。 三、结语 物资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工作,与企业利益和项目质量迷密切相关,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好管理工作。为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状况不断完善采购管理模式,科学地制定管理策略,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在不影响物资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费用,为企业节约成本。 作者:孙力 宗玉儒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新形势下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 1、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策略 针对电力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要求。例如,企业在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监督进行严格的管理作为前提条件,以采购人员对各项规章条例的严格遵守作为基础,保证采买的安全性和标准性,才能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内部管理基础。企业实现对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可以在管理的过程引入新的采购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技术实施招标采购等。 1.1 引入新的采购管理模式 1.1.1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不足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程序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例如,采购计划的提出—采购计划的下达—询价采购—入库验收—结算等。但是,传统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属于人为性的随意采购,采购人员占主要的因素。例如,采购人员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可以自己决定或者按照企业的指定选择购买产品的商家和产品的价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大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都应用一事一议性招标。换一种说法就是,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如果需要的物资用量较大,就会临时组织招标。这种招标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不仅不能实现全过程的竞价采购,还不能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会造成企业中发生腐败现象。 1.1.2 新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应用 针对上述中所指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需要企业对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例如,某企业在实施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通过网络间的竞标,获取物资的供应权。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传统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新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物资管理、物资招标和物资供应中心。不同的中心机构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例如,物资招标中心主要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录入电力物资采购计划,并且通过网络实现对物资采购信息的及时,统计采购物资,并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物资的管理和供应中心主要是负责对电力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核对电力物资的库存,按照企业招标中心的采购结果实现对合同的签订,在电力物资入库前进行验收和结算,最后进行仓储保管和物资的发放。这种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机构,还建立了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整个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环节的全部覆盖,降低了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有效的保证了采购产品的质量。 1.2 应用先进的技术实施招标 采购企业在进行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时候,应用新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一项关键的因素是实现对电力物资采购订单的电子化处理。除此之外,企业在实施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电子化的同时,可集成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中不同电力物资采购业务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应用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可以统计和对比采购过程中各种不同的采购订单、发票和结算单,发挥成本较低、选择比较多样和过程透明简短的特点,实现对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为企业内部供货的准时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库存管理是企业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的工作业务量比较大。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化的物资出入库管理制度,可以对物资库存数量进行准确的掌握,及时了解电力物资的入库和出库实时动态变化,保持企业库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招标,主要是利用虚拟世界的传输功能作为平台进行采购,通过网络实现采购人员和采购商家的交流沟通,避免了监管力度不足所产生的随性操作。整个采买过程是面向社会的,竞标的过程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特点,实现了对电力物资采购操作的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物资采购资金的投入。 2、结语 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和良好发展,物资采购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企业电力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传统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弊端,引进新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问题的发生,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适应企业在新形势中的发展需要,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傅晓垒 单位:国网福建上杭县供电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风险防范 1电力物资采购的内因型风险 1.1计划风险 计划风险的产生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操作力度;另一方是采购计划管理技术的不科学设计和不恰当选择,使实际情况与采购目的发生偏差,导致采购中计划风险的出现。 1.2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人员在业务认识、市场环境判断、责任心等方面把握不足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的决策风险。 1.3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合同条例不明确,盲目签约,弱化违约责任,只是口头协议。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获得更大利用,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例如行贿、牟取企业采购标底等,导致双方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签约。三是,合同的日常管理混乱,导致无据可查。 1.4运输风险 电力工程技术具有资金密集、生产周期长、设备品种多样、采购范围广、运输距离远等特点,除此之外,运输方式多样,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等多种方式,因而受外界影响较大,导致运输中存在多种风险隐患。 1.5验收风险 验收风险具体表现在质量上的以次充好、数量上的缺斤少两、品种规格上的货不对路、价格上的名不副实。 1.6存量风险 存量风险的表现有三点,首先,是采购量无法及时满足生产供应需求,导致生产中断而引发的风险。其次,是物资采购量过大,引起物资的积压,大量的物资沉淀于库存中,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导致了存储损耗风险。最后,是由于物资采购时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错误判断,盲目进货,形成了价格风险。 2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物资采购资金占到了总投资的40%左右,所以说物资采购管理的规划与完善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和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企业在进一步强化物资管理基础上,同时做好物资定额、计划以及物资采购与分类的相关工作,实行物资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制度化。第二,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现代化,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新技术,建立起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让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全面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2.2建立责任风险控制 建立责任风险控制应从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上的建立着手,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特别是采购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秉公处理,依法办事,加强企业工作人员间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接着就是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随着采购模式的不断变化,物资供应部门更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又懂招投标、合同、法律、材料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企业只有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采购风险。 2.3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 因为电力系统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很多,所以相应的采购方式也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物资我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准备的掌握相关产品的资源、生产方面的情况。同时,合适的供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物资采购中的直接成本,可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购的风险。 2.4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 完善的供应商网络和规范的供应商行为时电力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机构和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供应商的管理除了从所供物资的名称、规格、质量、价格、供应方式等方面考虑外,还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考察企业的生产情况、信誉度、服务质量、经营状况等。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比对,从而挑选出最有保障最合适的供应商,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孙朝阳 单位:国网天津宝坻供电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铁路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探讨 一、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资采购管理机制不完善 突出表现在部分企业未明确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并赋予相应的权责,实行物资采购归口管理;有的未明确与子分公司物资采购分级管理的额度权限;有的未对零星物资采购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个别单位把物资采购的权责全部交由子(分)公司自行管理,受子分公司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因素影响,往往出现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违规操作现象。 2.物资招投标采购比重不高 据2012至2013年采购情况调查,全局非运输企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价采购方式的比重仅占采购总额的48%,而采取询价采购、零星采购方式的占一半以上。与运输业集中采购实行招标相比,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的批量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有的企业片面追求闯市场增收入,在内部挖潜降本增效上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3.物资采购过程不规范 个别企业因计划不周或工期紧张等原因,该招标的没有招标,仅以电话询价代替招标;有的企业未遵循询价比价至少要三家以上的规定,有的没有保留完整的询价记录;有的采购合同管理不规范,个别企业未经审批完毕就提前签订合同。 二、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非运输企业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的迫切需要 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与经营成本、廉政风险防控息息相关。近年来非运输企业经过一段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要想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迫切需要完善阳光采购机制,净化采购渠道,优化物资采购管理,促进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2.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非运输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铁路非运输业的加工制造、工程施工、现代物流、旅行服务企业不仅仅服务于铁路旅客货主,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多个行业,与地方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物资采购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到能否开辟更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铁路非运输企业生产的工务、桥梁配件及电缆产品成功进军城市地铁、轻轨市场不仅仅靠的过硬的产品质量,成本优势亦十分突出。 3.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非运输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路局运输业对列入运输成本的运输单位物资采购实施计划管理。非运输企业由于列入企业经营成本,且涉及行业门类众多,在采购管理上对路局的要求理解不一,做法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的整体效益。因此,在企业努力增收的同时,要进一步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在当前全路推进资产经营开发,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亟需规范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在增收创效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经营管理整体效益。 三、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措施 1.构建权责明确分级负责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1.1明确管理权责。铁路局非运输企业主管部门负责非运输业系统物资采购管理顶层设计,参加铁路局组织的物资采购招投标相关工作,对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行为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铁路非运输企业负责按照路局总体部署,实施本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对所属子分公司物资采购行为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企业的物资需求部门、采购实施部门、财务、审计、法律、纪检等相关部门赋予相应权责,构建层次清晰、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1.2明确管理范围。铁路非运输企业仅负责按路局规定,属于自主采购权限范围的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大维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所需物资的采购管理。对于铁路局实施统一集采集供的物资严格执行规定。 2.实施专业归口分层管理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 2.1实施专业归口。各非运输企业要成立物资采购领导小组,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坚决杜绝多个部门插手物资采购,避免造成管理混乱,甚至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2.2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涵盖采购全过程,形成物资计划、物资采购、物资验收、物资出入库各环节的有序可控,实现物资采购行为有法可依。 2.3实施分层管理。按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非运输企业应明确界定集团公司、分(子)公司的物资采购管理权限和额度。本着有利于集中批量、降低成本的原则,建立集团本级管理物资采购目录,并报路局主管部门备案。按“不相融岗位分离”原则完善物资采购内控制度,真正落实“谁采购、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采购质量、成本控制责任。 3.强化物资采购过程控制实现降本增效 3.1最大限度集中批量实施招标采购。一是凡采购品种、批量、采购金额或供货厂商数量达到招标条件的,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不断提高招标采购比重。二是公开招标采购要坚持相同性能和质量条件下的最低价中标原则。三是各企业根据加工制造、工程施工、建筑安装、旅行服务商品等不同类别界定相应的额度,达到额度的必须招标。四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具备条件的大力开展网上竞价采购,充分挖掘供应商潜力,达到减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五是在不具备招标条件时,进一步规范竞争性谈判等采购方式,力争取得最佳的效果。 3.2全面规范询价采购工作流程。各非运输企业制定操作性强的询价采购工作流程,规范零星、小额采购。根据铁路企业实际,实施物资询价采购审批和公示制度,明确采购人、采购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询价采购审批要有各级相关人员、分管领导签字,规范采购程序。同时要确定采购监督部门,定期对采购部门所购物资进行市场询价,落实监督检查责任,构建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询质比价监督机制。 3.3加强物资供应商管理。建立物资供应商信息库,对采购渠道实施动态管理。各非运输企业及下属公司要根据各自权限范围的采购物资,按类别、采购方式建立采购渠道档案。从产品价格、质量和供应服务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评估;要制定供应商不良行为的内容和判定标准,对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对发生严重问题的纳入黑名单,限制其进入铁路市场。 3.4规范采购合同管理。严格合同签订、审查,落实履约责任。定期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加强合同及相关采购档案管理,严格按合同约定条款和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资金支付。 3.5实施质量追溯机制。建立采购物资质量跟踪追溯、信息反馈制度,建立质量问题产品的退货、终身索赔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非运输企业专业技术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将产品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反馈物资采购责任部门,作为对物资供应商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形成物资采购质量控制闭环管理。 3.6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物资采购监督检查制度,形成采购决策、采购招标、合同执行、质量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有效机制。把规范管理程序、加强质量控制、廉政风险点控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强化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4.开展物资采购管理机制运行评价提升采购管理水平 全局非运输企业要建立物资采购管理运行评价机制,采取季度或年度形式对所属单位物资采购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资采购办法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工作流程运行情况,物资目录执行情况,节约采购成本的分类对比情况、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情况,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物资管理机制,在动态管理中提升管理效能。 四、结语 铁路非运输企业必须正视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起适应铁路全面走向市场,多元化发展新形势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在企业拓展市场增收创效的同时,通过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不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并逐步形成企业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作者:石业发 单位:济南铁路局经营开发处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浅析 1、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问题 1.1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风险 在确定了供应商后,就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确保供应商履约的法律文件。企业在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往往并不重视采购合同的重要性。很多采购人员甚至认为采购合同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甚至认为采购合同只是一种形式。由于企业采购人员的对采购合同的认识不足,所以,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采购合同约定应当在某个时间之前交货,如果迟延交货,供应商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在实际的过程中,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并未发挥作用。这就导致即使供应商迟延交货并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导致了采购合同形同虚设。 1.2采购腐败 采购腐败的情形主要是采购人员或负责人为了获得回扣,与供应商相互勾结,牺牲企业利益的行为。采购腐败具体表现为:物资采购的价格非但不低,反而比一般情形偏高;舍近求远,即从近处采购物资的话,价格实惠而且运费较少,但偏要从远处采购,而且价格偏高。采购部门对于企业而言十分的重要,而且在企业中,该部门的关键岗位往往由家族人员控制。企业破除采购腐败,需加强采购制度建设。 2、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2.1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 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是企业物资采购运作的第一步。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计划的制定者应当具有的丰富的物资采购经验,并且具有出色的协调能力。企业库存的积压已经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致使企业库存物资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根据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如果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参与,将会大大将少误差率的发生。因此,企业物资采购计划可以建立生产、采购、财务等三个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第一,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提出物资采购申请单;第二,采购部门接到采购申请单后,对是否重复购买进行调查确认,并进行物资采购计划的可行性审核;第三,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进行审核,审核后提交物资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2.2选择供应商 选择怎么样的供应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供应商,是物资采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而言,供应商的数量越多,意味着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使得企业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能掌握价格、质量主动权。主动权还表现在物资采购的规格、型号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也能在在价格上获得更大的实惠,还能让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承诺更加周到。物资采购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应当采用以下程序进行综合评估:第一,制定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采购标准的制定应当有物资使用部门和采购部门联合制定,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标准应当包括物资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期限、结算方式等方面。越是具体明确的标准,越具有较高执行性;第二,制定出科学的评标管理办法。通过严格评标办法,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才能选择到优质的供应商。招标的范围尽可能的广,以吸引到更多的供应商参与。 2.3确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 物资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在确定物资采购价格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市场上相应物资价格的调查,弱化物资采购员工以及采购部门负责人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物资采购绝不是简单地买供应商的物品。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制定出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程序,从而能在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尽可能避免了采购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应当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作用。现代网络科技的繁荣,为物资采购人员确定物资的合理价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物资采购人员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该类物资的一般报价,从而摸准各个供应商的价格底线以及采购物资利润的构成,既能确定采购物资的合理价格,也能有效的避免采购腐败。 2.4加强对采购人员考评 企业的采购人员是物资采购的执行人,在采购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企业的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相互勾结,抬高价格,或者采购物资的质量与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不一致的,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造成重要的影响。在当前企业对采购人员的考评中,往往注重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个人品质和行业操守,而对如何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评往往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评:第一,制定奖惩制度。企业制定完善的采购人员奖惩制度,需明确一旦采购人员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将会得到的惩罚,也应当对一贯廉洁自律的采购人员进行奖励;第二,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一般可以采取季度考核的方式,考核的结果应当与采购人员的绩效挂钩;第三,采用采购人员轮岗制,避免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串通勾结。(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3、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使得采购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逐渐从传统的后勤辅助角色,转变到成为企业的关键部门。企业物资采购是采购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好了这一工作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充分发挥采购部门的作用,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加强物资采购制度建设,使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上实现提升。 作者:张淑芳 尚建军 单位:河南油田物资供销处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事业单位材料物资采购管理研讨 一、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一)减少库存经费 减少库存经费的根本方法是要将库存控制作为物资采购管理的基础原则,树立库存控制的原则,进行适时、适量的采购,以减少库存经费为根本。 (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物流采购管理要从全面出发,把系统中的每一部分组成合理的进行组织协调,使得每一元素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而后树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员工以产品的质量为基本核心,秉承“科学化、效率化、精准化”的三化保障体系,来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和安全生产指标的合格。 (三)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逐步采用现代化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使物资采购管理真正做到高效、快捷、准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即MIS系统在各行各业普遍建立,我们还应当加速这种信息化的进程,使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采购供货速度是关键,适应市场竞争是需要 随着现今企业面临客户要求的多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性的需求,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一大重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供货,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一)保证不缺货、保证物资采购质量 建立一个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的高效率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科学的制定物资采购管理战略和物资采购管理计划。保证把所需的物资按时采购进来,保证不缺货,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质量,既要保证所采购的物资能够达到企业安全生产所需要的质量标准,同时也要做到适度。质量太差,必然不行,但质量太好必然增加采购成本,所以要求所采购物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采购价格低廉的物资。 (二)供应商是企业的战略联盟者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企业的供应商不是企业利润的吞噬者。相反地,我们应该把他们看做是企业合作的战略联盟者。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来挑选与公司有良好合作的供应商,在帮助自身成长的同时来帮助供应商成长。做到双方互利共赢,满足企业所需要的物资采购要求,做企业的战略联盟者。 (三)明确物资采购计划 在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进度,不仅要根据企业生产计划选择供应方,同时也要考虑价格因素和质量因素,最重要的是进度因素。当供应方提供的合同不能满足我方的供货要求时,要与对方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签订合同明确供货要求并与供应商达到共识。 (四)建立适合的采购信息化平台 提高采购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建立一套适合本事业单位的采购信息化平台,采购信息化平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迅速准确的提供市场所需信息,来满足市场化的需要,使得采购计划和合同管理以及物料的统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一套全面严谨完善的物流采购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采购过程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和监督性,它能使得企业采购程序实现标准化,有利于采购数量的明确性、采购决策的科学性、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采购过程的公开性等一系列程序的实现,从而最大力度的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利润的提高,增强其整体实力,使之在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 作者:杜红英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港口物资采购管理探讨 摘要:在我国的各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人们更加注重对港口的建设,同时也逐渐加深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科学性的研究分析,希望以此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科学性 前言: 水路运输因其运输成本低、运输货物数量大等优点成为我国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为促进我国水路运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港口的建设,特别是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科学性的分析已经成为人们现在所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促进港口的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从现阶段我国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看,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港口物资采购缺乏计划性。在实际的港口物资采购过程中,大多数的港口缺乏科学的计划,只是在港口物资缺乏的时候才会购买,没有对物资的质量、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物资购买时没有做到充分的前期准备。其次,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参差不齐。物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长短以及企业生产的安全与否,但是由于港口物资采购量大,我们需要在不同的供货商处进行物资的采购,这就很容易导致采购物资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港口建设的质量,也会增加成本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从事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进行港口物资选购时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对比,而且缺少与物流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导致在实际的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中常常出现问题,影响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科学性分析 为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科学性,提升采购管理工作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港口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 (一)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 想要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对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预测,同时对港口物资的各大供应商进行评估考核,准确了解市场动向以及各大供应商所提供物资的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程度等[2]。在制定采购计划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机械配件采购计划的制定,因为机械配件的消耗十分巨大,我们要对机械配件进行技术检查从而减少机械配件的损耗,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采购的次数,保证采购的质量,同时也可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有利于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接下来的采购工作提供保障。 (二)建立科学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 为解决采购物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并且严格根据标准进行港口物资的采购。对于港口物资质量的判定不应该只有采购部门自己决定,我们应该将采购的物资交由企业各个部门来判定。例如我们在对柴油进行质量检测时,应该将供应商提供的柴油送往专业的柴油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然后再通过使用让各个部门都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之后再根据检测结果与评价选取性价比最好的柴油。而且我们对待不同的供应商要做到一视同仁,统一物资采购的质量标准,针对以次充好的供应商坚决不再与其合作,而且还有寻找信誉度高的供应商,不能因为贪图便宜而与一些信誉度低的供应商合作,影响港口物资的质量。 (三)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还要加强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团队的建设。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应该为采购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关于港口物资的专业知识,提高选购港口物资的技能。而且企业还可以为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鼓励采购人员之间相互沟通,借鉴彼此间的经验,做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另外企业应该重视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进行港口物资选购时可以公平的对待各大供应商,客观的选取质量最优的港口物资。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以此来规范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从事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与质量。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想要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建立科学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式,以此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我国港口建设的发展。 作者:鲁鹏坤 单位:宁波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管理 作为高校后勤总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中心既要做好经营与发展,又要搞好服务。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物资采购配送工作,尽一切可能降低进价,降低配送成本,是摆在每个配送中心员工面前的问题。一年多来,我校后勤总公司配送中心在后勤物资采购的全程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供大家探讨。 一、目的与意义 集中配送的目的是把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各自采购的人和事,集中到一个部门来办,便于集中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使配送的量增大,以求降低进价,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监督。 二、物资采购全程管理的内容 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的全程管理,我们归纳采购之前、采购过程、采购之后的管理。 1、采购之前的管理 (1)采购之前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市场调查,了解价格信息,包括品牌、规格、质量、型号、价格、货源及供应商的情况,必要时还要对供应商进行考察,了解生产流程、生产规模、厂方实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等,这些都是做好采购工作要掌握的信息。为掌握市场信息,我校后勤总公司配送中心专门设人负责此项工作,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中心负责人和总公司分管副总经理也参与调查或抽查,做到心中有数。配送中心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需物资进行市场调查,如蔬菜类、水产类、蛋类每周一次,维修材料、文印纸张、耗材、清卫用品、干货等其他食品原料不定期进行市场调查,还与兄弟院校进行沟通,互通信息,为采购工作提供依据。 (2)供应商的选择 综合供应商的实力、信誉、服务能力,所提供商品的质量、价格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供应商,对于招投标所采购的商品,还要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质量。为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采用签合同、收取质量押金的办法,合同一年一签,定期考查,实行优胜劣汰。在供应商的选择中,还引进竞争机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谁能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就让谁做;引进约束机制,只看价格和质量,不看生人和熟人,堵住关系生意,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进货渠道。我们在主要货物如粮、油、燃料、肉、豆制品等物资采购方面,在招投标采购的物资方面,供应商基本上是厂家或主渠道商家,各类物资的进价在高校中保持在较低价位。 2、采购过程的实施 物资采购分成两部份,一是委托采购,就是和供应商签定合同后,由供应商送货上门,配送中心主要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定期了解商品的质量和商家的服务状况;一是自行采购,象蔬菜、干货、零星设备、低值易耗物资等。在采购过程中,配送中心根据各部门的定单,分门别类来整理,统计好所采购的数量,到市场两人一组进行采购,根据物品质量、价格,通过货比三家来确定。在采购过程中,还要查验商品生产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以确保不购入“三无”产品。 物品采购后,严格按物资验收手续,进行质量检验、数量核对,收取相关证明等。 3、采购之后的管理 保管员要严格进出库手续,做到物资先进先出,防止过期变质。库存物资做到分类有序,摆放整齐,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做到库房洁净无杂物,杜绝鼠患。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物品使用部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了解物资供应情况,包括:计划验收、物资到位时间、物资数量与质量、包装回收、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若出现差错,要求及时补偿,并追究责任,限时整改。 对采购员实行限额领用支票制度和限时报帐制度。采购员当天领用的支票需当天交回;核算员要每天检查支票领用和报销情况;要严禁公款私用。为杜绝公款私用,配送中心未领用备用金,由采购员垫付,办妥所有手续后再报帐。 三、集中配送所带来的效益 由于把所有的物资集中在一个部门操办,采购量相对较大,所带来的效益也比较明显,许多物品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如肉类,光我校本部的餐厅,与去年相比,全精肉下降0.20元/斤,夹心精肉下降0.30元/斤,肉末下降0.40元/斤,大排下降0.70元/斤,杂排下降0.40元/斤膘油下降0.45元/斤,椐统计,光肉类一年就降低进价四万多元。 还有清卫用品,常用的扫帚、纸箩、簸箕、拖把、水桶、橡胶手套、垃圾袋等,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全部降了价。后勤总公司住宿公司在今年九月开学时进的一批清卫用品统计,比原先降低成本近二千元。 味精,集中配送前,每箱100元,现在每箱82元,后勤总公司饮服公司每年要用1500箱,一年能降低成本27000元。 还有招投标采购的新生床上用品,每样用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每套下降27元。今年我校的新生床上用品(不含钱江学院)比去年降低八万多元。分体式空调,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每台降低100元,今年购买的空调比去年省下近三万元。而空调的价格与市场价相比,每台要差1000元左右,这类物资的采购更能体现集中采购的优势。 集中配送的优势还体现在,许多客户愿意和我们做生意,因为和一个校区做,很有可能和7—8个校区做,不用再化精力去谈生意。进货量大后,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薄利多销,商家还是有利可图。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谈生意的客商多了,选择的余地就大,也能迫使商家让利,降低进价。 几点思考: 1、要做好配送工作,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完整的制度。一项好的制度,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可以避免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可以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腐蚀。采购工作中,不能单独谈业务,不能单独采购。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当客户谈定价格,买好物品后,开发票时会问你,发票怎么开?这是相当大的一个诱惑,发票开高的余额就用现金返还给你,就可以作为个人的不当得利。而单独谈业务,尤其是大宗物品,猫腻更大,也更易出问题。我校也好,其他学校也好,都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因而在制度中要明确规定,不能单独谈业务,不能单独采购。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要对此进行监督,发现苗头,要及时予以制止,也可列入后勤总公司监控范围。在采购发票中也可签上二个人的名字,注名是采购员或经办人。 2、与经济工作打交道,不但要有一套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支思想健康、作风过硬的队伍。制度和人是事物的二个方面,相辅相成。好的制度如没有人去执行也是一句空话。党和国家在选拔干部时,历来强调德才兼备,把德放在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有一套好的制度,而管理者不执行,我行我素,自行一套,结果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在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的前提下,人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优秀员工要优先选派到该部门,以优化该队伍的素质。 3、集中配送是后勤总公司领导的一个重大决策,要集中配送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操作后,配送中心感到成本过大,主要原因在于我校校区小而散,形不成规模效益。集中配送除其他因素外,经济效益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零散的、少量的物品都由配送中心操作,而且要分送各个校区,有时物品的成本还不如运费高,如不送去,又要考虑到及时率,尤其是维修及时率。有时一点点东西送过去,可能使用部门也有想法,这么点东西用车送一趟一点都不讲成本核算,真浪费。有时,配送工作处于两难之中。一个较好的做法是抓大放小,统一核算。即大的、数量多的物品由配送中心集中购买,其他小的、零散的物品由各部门自行操作,到配送做帐。餐饮、住宿的所有物品,物业的纸张、清卫用品、灯泡、日光灯管纳入可以配送范围,其他纳入自购范围,由各个部门自行操作,到配送做帐,配送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柔性管理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济管理中也开始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比如: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虽然这两种方法相对,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柔性化管理是一种愉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的生产运行当中,人们发现柔性管理是一种更加有效和稳定的经济管理方式,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加强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在企业经济管理当中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柔性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各类劳动者当中,知识型人才的招收比例越来越大,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的原则已是必然的趋势。现代企业采用柔性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达到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强柔性管理在企业当中的运用,使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柔性管理的理念 柔性管理是一种强调灵敏和弹性、跳跃与变化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经济管理方式旨在挖掘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之刚性管理的方式,柔性管理是一种更加注重平等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员工能感受到更加平和的管理气氛,能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可以促进各个部门及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现代企业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提升企业员工的创造性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能让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使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得到充分提高,让员工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此外,柔性管理的实施还能发掘员工自身潜在的创造能力,使员工在工作当中将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价值。 2.激发企业员工工作激情,提高企业决策质量 在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中,常用的刚性管理方式在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面一般采用以物质为主的激励方式,这样的激励方式忽视了企业员工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不仅加大了企业对经济管理的金钱投入,而且收效甚微。而柔性的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在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当中不仅采用物质的方式进行激励,也更加重视企业员工自身精神上的需求,丰富了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柔性化管理方式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当中的重要性,这种科学的方式建立出了一种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者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人员激励方式,能有效完成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工作,极大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并且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情感感受和物质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益,加强了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实现了有效控制企业经济的目标。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柔性管理方式在企业当中可以使企业员工发挥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表对企业决策的看法和意见,优化企业决策。当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刚性管理制度减少时,柔性管理的制度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信息传递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柔性管理方式在企业经济管理当中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让企业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参与决策,使企业信息得到全面共享,企业决策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3.增强企业竞争力度,适应时代的发展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也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先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的大环境当中,现代企业需要采取柔性管理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使企业能高速发展,还要调整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柔性管理方式在企业经济管理当中的运用能让企业更加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新的信息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现展的主流。然而这种极其需要创造力才能维持发展的新兴产业需要现代企业在内部的经济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才能开发企业员工的高新信息技术思想,给员工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使其适应时展的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竞争力度也变得更大,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柔性管理的方法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创造性,也能加强各个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意识,让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上一层楼。柔性管理还能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文化的建设作出贡献,维持现代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柔性管理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梁晨 徐晴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措施 1、经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也会存在差异性,所以其经济管理在不同的企业中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全球性的部分。每个企业都希望尽可能将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完善经济管理模式不仅仅是企业所应该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是进一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结合当前的市场竞争及经济形势分析,企业要提高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就要开展以时俱进、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建立建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科学管理企业经济。 2、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的缺陷 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审核、人力资源、生产安全等方面都存在经济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对其中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控制、审核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控制、审核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科技、网络技术,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从而使其内部控制、审核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缺陷。 2.2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许多企业在人资源管理方面都存在诸如培训过少、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缺乏激励机制加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就有可能使得企业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甚至还会产生反感的情绪,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引起企业的人事危机。领导的思想不到位是人员培训过少的直接反应,如果领导的思想觉悟不到位的话,那么其在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培训经费等方面必然也会受到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员工的素质过低,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3生产安全问题 当前很多企业并未真正做到“人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等基本方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法律意识,重生产而轻安全等问题较为严重。 2.4财务方面的影响 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差、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问题都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当前我国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普遍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企业在债务融资后首先要保证偿还到期的债务及利息的所需的现金。如果企业由于资金流动差,变现能力弱而无法偿还债务及利息所需的现金的话,那么就会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另外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在决策方面也存在经验决策、主观决策等问题,而这些决策方法也更易引起财务风险,决策失误的问题频频发生。 3.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法 3.1优化经济管理体系 建立并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者要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定期对各项进行评审,同时发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从而改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3.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审核 在信息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有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便利,打造网络化、信息化的的经济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客观性、时效性的企业经济管理,从而减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差,增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势。企业要依据经济管理体系的要求,完善审核机制。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文件要定期审核及根实际情况完善短期计划、分析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制定更符合实情的企业经济战略目标。在审核过程中要注意将审核结果、整改措施等以文件的方式进行保存,从而真正做到有源可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及审核的改进。 3.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经济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一,完善激励机制、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做好绩效评估、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的措施,使员工感受到劝力,从而真正提高员工们的凝聚力形成合力。第二,科学规划培训计划,加强企业领导的意识,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制定培训计划,其中主要包括短期培训计划、短期培训目标以及长期的培训计划等等。要保证基本的培训费用及时间,同时还要强化培训考核措施,真正做到奖罚分明。让员工从被动培训转化到自愿培训,并希望得到培训,最终达到优化人力资源的作用。 3.4改善生产流程 企业生产流程是企业经济管理的载体和对象。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制定一定的计划,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生产过程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就有可能使得企业所制定的计划,期望达到的目标无法实现。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加强抽查、评估企业生产流程,从而及时的发现分析并解决,促进其滚动整改,从而保证企业的经常管理可以在计划内实行。 3.5规范财务管理 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相互学习监督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内部审核,开展财管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要“责、权、利”统一、分明,使其资金使用效率高,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得到可靠的保障。 4.结束语 企业经济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企业经济管理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传统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管理体系,不断寻求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将是企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作者:龙晓剑 单位: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理念缺乏先进性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直接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陈旧的管理观念在经济管理中,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使经济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出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缺乏先进性的管理理念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资金管理上过于谨慎,造成企业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同时,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企业经济管理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不利于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制度缺乏创新性 企业经济管理中,缺乏完备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利于企业发展与管理的协调统一。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中,制度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人员安排上的不合理,使制度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管理制度的内容与企业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失去管理制度应有的作用。 (三)体系缺乏完善性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对企业内部整体经济管理存在制约影响。由于经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企业经济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缺乏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缺乏科学性,直接制约企业经济发展。 (四)人员管理缺乏高效性 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分配管理存在不科学性。在企业内部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从核心管理上增强企业实力。由于企业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闲置,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工作的消极态度,或造成人才流失,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为有效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总结,提出创新策略,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管理环境。 (一)创新管理理念 为适应全球经济化的新形势,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至关重要。创新管理理念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探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战略。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要培养企业发展危机意识和战略创新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培养企业具有长远发展意识,首先要树立危机意识。危机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突发经济事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周转正常,危机管理观念十分必要。其次是对企业战略创新理念的培养,提高对全球经济发展势态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断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制定详尽的经济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稳定。企业的战略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提高战略理念的创新性,对发展企业经济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二)创新管理制度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基础。经济管理创新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还能促进市场产品开发、内部组织建立,形成激励体系和运作机制。新形势下,经济管理创新要建立全面监督、全面参与的管理机制,使管理制度具有人性化。企业制定的制度要保证同企业发展情况相适应,既不能落后与发展进度,也不能比企业发展过度先进。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相契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利益。 (三)创新管理体系 为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高效性,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的完善创新十分重要。新形势下,经济竞争激烈多变,创新经济管理体系是对企业长远生存的有效保障。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要对企业内部进行强化控制,建立经济管理监督体制,将责任切实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使经济管理的规章条文具有实效性。同时,创新管理体系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管理,使经济管理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四)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人员管理优化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提倡以人为的理念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发展实力。创新人员管理模式要对员工多方面进行人文关怀,掌握员工的工作需求和心理变化十分必要,通过对员工的关心了解,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加满意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直接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创新人员管理模式中,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通过建立和谐的企业人员环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为充分保证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人才配置,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物质奖励,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开发员工潜在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发展受市场外部发展环境影响,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至观重要。企业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离不开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创新,以提高企业战略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要结合企业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采取震对性对策予以解决,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系以及创新人员管理模式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创新。为保证企业整体利益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策略,完善经济管理模式。 作者:廖度衡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企业经济管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模式探究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内涵概述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是在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相比,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因此与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的生产管理重点有所不同,其进行经济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基于此,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现代化经营的大环境下,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特点及经济发展规律所实施的产品价格、费用控制、员工报酬及福利等方面的管理手段,以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实现其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在现代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企业经济方面,如涉及到企业资金及其分配等,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密切关系着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及部门,其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现代企业整体管理的水平。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处于指导性地位。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者及各部门的管理者在采取某种管理措施时,其最大的依据往往是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以此为基准,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为目的制定企业的管理章程和各项具体的管理措施。因此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处于企业经济发展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地位。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特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贯穿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企业财务的预结算,亦关系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部门,有效的调节各管理部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及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说其具有综合性管理的特点。 二、实现现代企业经济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为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应遵循以下有效的管理途径,为完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建立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使各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做到“有据可依”。因此,在企业的运营中,要建立起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评价标准,以促使各管理活动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以及各管理人员能够合理的分配各项管理任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性 持续性。 (二)合理规划企业经济目标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有效依据就是要做好企业经济目标的规划工作,只有合理的企业经济目标,才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可能性。因此,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合理规划企业的经济目标,并将其目标的实现积极落实到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之中,做好相应的审核和监督工作;其次,企业经济目标的制定要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及资金周转状况设定,切勿设定过高的经济目标,以免其没有顺利实现时,打击企业士气,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三)有效配置企业经济资源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其规范化发展,应做到对其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唯有做到企业人、才、力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企业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之上促进各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序化进行及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促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评价企业经济管理 在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评价及反馈工作,一是体现在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评价上;二是表现在对经济目标及经营策略、经营目标的评价上。唯有做好科学评价及反馈工作,才能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吸取相应的管理经验,调整企业的经济目标及经营战略,改进企业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各项管理措施的主要目标。因此,在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中,各企业应重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规范化管理,在求得企业生存的同时,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并最终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韩翠苹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镇政府 企业经济管理: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为了有效的整合企业资源,必须创新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的发展也可以看为合理分配与整合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基于目前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也需要改革经济管理方面,以抵抗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目前的大形势使企业处于高程度的外部开放环境中,因此新形势,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综于上述原因,企业为了控制成本以及使收益最大化,就必须强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 (二)企业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以现在的市场状况估计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仍需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之对企业的发展也带来影响,企业所在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了企业的性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淘汰一些经济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的企业。所以,外部有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内部有企业内部经营条件的改变,两者诱使企业革新经济管理模式,使企业可以永葆动力。但是不科学和流程不规范的经济管理仍然困扰着一些企业。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现代的许多企业目光短浅,没有给予经济管理相应的重视,而是着重于销售方面的发展,只顾及当前的利益,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带来的潜在效益,企业的销售活动没有了经济管理的指导,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弊无利;还有一些企业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很落后,不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创新,更不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二)落后的经济管理方式。 过去的经济管理方式大多是传统粗放的,一味的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使生产效益增加,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后仍不断发展着,企业的经济管理也要顺应时代浪潮,不断创新,为企业探索跟多的发展方向。可是这种观念仍然处于小众的地位,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仍然被大量的企业拥护,正是这种思想使企业管理水平滞后,无法跟随时展的步伐,只有毁灭一条出路。 (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没有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只是一团散沙,内部的控制无法实施,只是徒有形式,没有协调统一的机制指导内部控制,企业就不可能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失和浪费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企业要更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企业的经济管理氛围十分重要,优质的经济管理氛围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带来动力,当然是以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为基础,企业的管理层和领导层也要拥有与时俱进的经济管理理念,由员工们的实际操作才可以真正将理念变为现实。为了使企业拥有良好的经济管理创新的氛围,这就要求企业不可忽视危机管理和战略管理理念的地位,不放松企业每个发展环节和阶段的管理细节,更是要革新经济管理创新的理念。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为企业的文化提供空间,将经济管理创新的观念带入每位员工的脑中,落实到企业的每个部门与每个方面,这是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正好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促使企业在经济管理创新的道路上不停止脚步,最终提升整体的经济管理创新水平。 (二)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 在企业整体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组织工作至关重要,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能够通过经济管理组织工作得到提升,经济管理水平的好坏与企业预期经济效益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在企业经济管理组织创新工作中,第一,对其组织形式进行开创。其组织形式要结合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举例而言,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以及原油生产与供应商的中石油集团,其将自身的经济组织形式分为垂直型与扁平型,并且严格划分着各级的职责权限,使得资金的来源、去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优化配置,筹划、运作工作也得到完善。第二,为了使得经济管理工作顺畅开展,就要确保内部经济管理系统的规范性。 (三)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步以会计、财务的内部控制为重点,通过各方面的监督,给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也是应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的基准分为内部标杆基准法和外部标杆基准法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形式已经发生改变,现在竞争的主要武器是人才竞争,要注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因此企业要注重招贤纳士,探索各种招聘渠道来寻找适合企业的人才,对于资金方面也要多多支持人力资源部分。与此同时,要用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也需不断创新,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教育,使员工的创造力得以提升,使他们的才智可以被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使其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也大幅提高,明确奖励惩罚机制,给予优秀的员工适当的奖励,可以使员工进行工作时更加积极主动,全面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语 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强化经济管理,策略也不断创新,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全篇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从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上入手,深入研究了信息技术、制度创新和战略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作者:赵丽 单位: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研究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急迫性 经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是命脉,决定着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正常的运行,它决定着企业或国家的发展方向甚至是是否能生存的必胜法宝,没有好的管理制度或者优秀的管理人才,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向前发展,不可能快速的经济腾飞,企业有高配置,人才资源丰富,有着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他们带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他们可以影响企业的转变方向,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当下网络信息发展迅猛,不能再局限以前的管理方式,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只有奖罚明确才能让人信服。 二、完善企业网络管理 如今,互联网经济,信息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深,企业的发展方式也有了不同的模式,完善企业的网络管是很关键的,企业的信息是否能快速地通知到各位员工,决定员工是否能及时的解决一个问题,是否能及时的给公司避免损失,网络化赋予了管理更快的理念,不需见面,不需等待,立马就可以传递想传递的意思及决定。加快企业网络的进程,让网络深入企业员工的内心,随时待命,随时建议,随时反应问题,随时监督。可以使企业有着很好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推荐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及奖罚制度,人人有机会为公司献策进言。为公司发展做他该做的,承担他的一部分责任,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责任,也就不会发生太多的管理问题。 三、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方法研究 思想观念对行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对人有导向作用,深入贯彻和落实创新观念,只决定着是否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它可以促进经济管理创新发展,所以在经济管理中必须把思想观念作为主要工作,要密切把握好企业的在经济管理创新方面的走向,方向走对了就可以少走好多弯路,从我们国家的企业发展状态来看,企业发展受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还是运用着传统的,落后的管理理念,不管是高层主管还是底层员工都缺乏危机意识和时刻处于竞争状态的概念,没有认清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这就要求管理高层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将企业现状和市场变化情况完美结合起来,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慢慢得将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升起来,深化改革与强化管理结合,并相互联系,树立企业的内部管理核心和理念。积累企业的文化深度,文化是必要的,企业文化可以影响企业内部的每个人,它是企业的基础。文化也要创新也要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高层也应该明白企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能盲目自大,要有危机感,因为在经济变化莫测的今天,成功一个企业很快,但挤垮一个企业也是很快的,这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深入思想观念的同时,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人才是创新经济管理的重要体现,改变以前传统经济管理的命令性,要人性化管理,管理员工要有柔韧性,善待企业员工,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样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效。重视对于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企业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资金输入,提升员工的能力,为企业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改变企业的管理结构,使它变得灵活不至于那么死板,僵化。更加科学的去管理企业,扔掉一切对企业有束缚的东西,让企业管理方式成为一种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这种体系,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去管理企业,那么这个企业是混乱的,想要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也是困难的。一个企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指定目标时要将实际环境考虑进来,目标不要过大,切合实际,要具有可行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对越来越强的竞争,企业要创新,不管是制度创新还是发展方向的创新,追随社会的发展,使企业更加科技化,信息化,透明化。不断的改进,不可以断的吸取员工的建议,把凝聚员工作为第一大事,企业要发展,员工就必须团结。企业要根据环境变化而及时采取措施,并不能盲目的发展,不能凭人的主观感受去发展经济,一定要客观,科学的发展经济,同时还有文化,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内涵支撑,也不会存在太久,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将各个方面的资源综合利用起来,加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找到更好的管理企业方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王艳龙 单位:中共白城市委党校 企业经济管理:绿色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十分落后 由于我国对企业管理的认知还比较懵懂,大多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理念的认识并不是十分的深刻,很多理念并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节奏,这造成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落后。绿色发展的管理理念自提出以来,更是难以得到大多数企业的真正重视。各级政府对于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的扶持和领导缺乏力度,这制约了我国绿色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在经济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 不成熟的企业管理可以在其管理制度上体现,管理制度的缺陷可能源于缺少人本管理、制度建立不够细节化、操作困难。中国企业管理刚刚起步,还缺乏经验,因此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并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企及,为了企业迫切地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建立适合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管理制度。企业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视是贯彻并落实先进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坚实基础,在招募优秀人才的同时,企业还应加大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实施,发现、修改和完善现制度下的缺陷。 (三)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体系,将有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混乱,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很多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效率,有管理漏洞存在的可能却无法检查、制约、调整,使得企业无法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及其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来华建厂,本土企业的数量也呈一个较快的加速度增长。在收获财富的同时,大规模兴建工厂的弊端也逐步呈现。建厂对环境的破坏以一个不可逆的态势侵蚀着居民的生活环境。随着世界对于绿色发展的概念的提出,中国政府也逐步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开始完善各项环保法令。而企业建立经济管理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遵循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还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个途径。我国居民深受环境污染所累,如果企业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很多企业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是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分出一部分金钱保护环境将会提高产品成本,使得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然而,绿色企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是由于具有制度优势的传统模式下的企业经营没有反映出真实的环境成本。于短期来看,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是竞争不过传统模式下的企业,但随着消费者对于企业形象的认知、消费需要以及政府对于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的鼓励政策的颁布,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力。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企业摒弃以往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而采用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这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自身实力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循环价值链模式,企业可以减少资源消耗的成本和环境成本,此时,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使企业不论是对消费者还是政府都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并能够在和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三、绿色生态模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绿色生态模式是新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使企业在绿色生态模式下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企业需重视绿色生态文化、绿色生态技术以及绿色生态生产这三点。 (一)绿色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模式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要想构建绿色生态模式,必须先使全体其员工包括领导层充分理解绿色生态文化的含义、目的、内在要求,使绿色生态文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使员工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在日常中运用起绿色生态硬件设备,可以时时将绿色的的思想传达给员工,帮助他们在日常办公过程中注意绿色环保。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下,很多企业广泛地使用着打印机来作为记录信息的方式,这将造成很大的碳排放以及纸质浪费,更多新型产品的问世及推广体现着我国对于无纸化办公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适当设立专门的绿色管理组织,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地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在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情况下,企业绿色生态文化将是企业形象的一个体现,接受了企业绿色文化的消费者的态度将会在企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生态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随时更新产品,而在这个绿色管理盛行的时代,企业首当其冲需要研究的方向就是绿色技术。绿色生态技术可以使企业每单位产出的投入减少,浪费减少,更加有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从而在提升企业利润的同时还能减少生产经营对环境的污染、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硬件设备绿色生态的同时,软件技术也可以为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有些生产经营是需要大量地实验,等达到最终效果了才能着手生产的,而这个实验的过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资源。使用有效的软件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为企业带来利润。不具备独自研发绿色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合资经营或是独立购买的方式获得相关技术。虽然前期投入的成本可能比较大,但这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技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合理性、安全性。 (三)绿色生态生产是实现企业实行绿色生态模式的基础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对应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想要摆脱这样没有效率又危害环境的现状,绿色生态生产的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技术设备以节约资源,减少生产污水、废气、噪音的产生,保护环境;生产时使用无毒无害、易分解的洁净产品,保证产品绿色生态;开展循环回收系统,加强对生产废料的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完善合理的生产体系,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失和泄漏;对于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加强整治力度,减少污染外泄。不仅仅是生产实物产品需要绿色生态,技术类的生产也可以做到。新形势指的不仅仅是时代、观念、政策的新,还指技术的新颖。互联网的时代早已来临,办公不一定要在公司进行。不需要特殊设备的生产经营完全可以让员工自己在家完成,员工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充分地运用起互联网来实现异地办公、异地会议等。这样做,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如办公室水电费、环保费等管理费用以及员工上下班交通的补贴费用。在做到网上办公的公司还应注意建立企业绿色文化,这里的绿色文化指的不仅是让环保的概念深入员工内心,还包括全体员工团结一致,这样才能让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关系。 四、结束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企业的经理管理需要改革,需要创新。企业管理不能仅仅以利润为主导,还应多多关注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构建以绿色为主题的发展模式将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逸云 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所谓企业经济管理,简而言之,指的就是为了使得企业能够取得应有的成绩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企业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且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此应该在实际的企业经济活动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以企业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逐渐向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经营型管理。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可预见性 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之中,数据及指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企业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的结果。各类相关数据及指标的统计与整理可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加以清晰地反映,从而为企业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特别是在企业领导层或者管理层在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时候,经营数据和指标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经济管理体现以人为本 以前,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使员工工作,其对员工的激励和控制还是外部的,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管理的内容是管理员工的行为。这时,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现代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人是有感情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社会转型期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大。企业的员工流动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员工流动成本不断侵蚀着企业的利润,人员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士气,大量熟练员工,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流失,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从企业本身来讲,主要是企业的激励制度相对落后以及不合理等,员工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工资之外的工作幸福感,工作人员失去信心时,就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感,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就给企业资源的整合以及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关键部门的员工离职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企业经济管理观念十分落后 由于我国历史方面的原因,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系统性不强。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非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整体实力方面的竞争。若各个部门只顾着自身的利益以及自己的发展目标,缺少与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企业之间有效地沟通与交流,便会对外界的信息不知情。虽然企业的各个部门是企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然而企业的整体效益并非为企业各个部门效益的整体叠加,忽略了整体的管理理念,就会对企业的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还体现在对经济利益的单一的追逐,而对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忽略了,未构建一套完整的经营战略。 (三)管理创新意识严重匮乏 企业管理意识的匮乏导致粗放式广泛存在于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之中,那么这就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以往的粗放式经济管理模式,已难以确保现代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很好地促进作用。经济管理水平关乎着现代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效益,然而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的意识而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狭隘,坚持掣肘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以及理念。所以说,企业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模式陈旧,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制约性作用。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基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创新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如下对策。 (一)实行“法治”,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实行“法治”,就是建立起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以系列制度实现企业各项管理的系统化。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在继续实施传统管理制度中的约束性的条款的同时,构建起企业激励体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得企业在经营之中形成一个高效的执行团队。 (二)以人为本,创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员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传统员工管理上,企业往往执行仅以员工绩效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在新的背景下,应该实行系统化的员工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立起对员工的充分尊重。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及工作氛围,处处体现对企业员工工作的尊重,可很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二是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按照产权关系创建激励机制,通过“合伙人”或股份分配,建立起企业内的成员“命运共同体”,共享利益,共同担风险。从实践上看,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享有企业股权,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企业”的主人,利于企业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收益。 (三)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战略 企业的经济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整体发展,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内驱动力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所谓创新经济管理战略,就是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指导思想为根基,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推进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创新,减少管理成本,增加经济管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转型期下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管理质量与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赢得企业持续发展考虑,必须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战略、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宜昌 单位:鱼台县人民医院 企业经济管理:柔性管理中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机理以及时代影响作用论述 1、柔性管理内涵 现代企业目前都广泛趋向于柔性经济管理模式,其间各类机构共同形成自动监督体系;再就是注重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成果,管理动作相对倾向于人地地位平等层面之上,这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手段,主张利用无形的价值和文化基础控制人员意志结构,保证员工之间相互尊重,能够自觉在竞争项目中获得进步,保证差异互补能效,最终科学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具体来讲,柔性管理比较关注决策流程变化的跳跃性和弹性灵敏度结果,其间借助“人性化”作为主体标识,关注员工行为和内心变化细节,采取非强制管理方式,使得其充分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关照力度,自觉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官效应,员工在此类管理制度范围下必然自觉遵守不同规章制度,全面进取,进而为维护企业创造动力贡献更多技术力量;同时依照虚拟社团、差异性互补以及信息共享原则为贯彻运营、管理知识体系提供适应契机,最后稳固市场竞争优势基础。但是,因为周边环境、企业文化以及员工素质差异影响,难免令个人和企业目标之间存在突兀反应,为了合理弥补这类弊端问题,柔性管理必须在关键时刻发挥引导功效,确保进一步对员工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功效。 2、柔性管理影响作用 (1)变化性领导关系 须知市场本身竞争环境瞬息万变,任何反应细节都将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因此,有必要科学实施柔性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领导机构增多且保留适当灵活性特征,为了不断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会滋生一定弹性反应,最终竞争能力便在动态变化中获得新生,企业员工之间的领导机制同步获得合理调整。 (2)权利的分散和下放结果 企业获得良好发展需要单位员工贡献聪明才智,尤其在柔性管制范围下,如若每个员工都能深入到企业经营决策流程之中,价值链体系必将由此得到完善,由此不同组织管理和经营权利都会顺势下放到基层领域之中,确保员工都能全面参与到问题处理项目之中,履行应有的职责内容并适应不同社会变化现象。 (3)员工之间的交流明显加强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灵活的柔性管理如若有效适应,就必须做好觉悟面对日后工作中不同问题滋生结果,坚决杜绝一个专门部门处理现象,尽量委派诸多人进行共同商议,稳定员工之间工作心得与情感交流实效,争取在各类部门之间借助横向协调克制一切管理问题。 (4)员工工作热情的全面提升 透过企业柔性管理背景观察,尤其在人性化和民主化管理机制影响下,单位员工都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自身合理建议,长时间便形成应有的归属感,进一步不断强化自身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员工之间同步开创和谐交流氛围,整体工作热情持久不下,个体自然能够在自由工作环境中发挥特殊的英明才智。 二、目前我国各类企业在经济管理环节中发挥柔性管理作用的行为细节研究 1、企业柔性管理核心理念 涉及旧式经济管理模式,具体结合企业长远计划控制经济变化流程。柔性管理相对地更加关注于企业在现下流程的发展环境,能够适时地指导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都不与企业实际条件相互冲突,避免牵涉过多弯路,使得双方快速制定彼此有利的合作关系架构,最终贯彻共赢技术指标。也就是说,企业在经济活动组织和调试上已经透过原本的推进式发展向牵引式层面过渡。 2、企业柔性管理方法 过往刚性管理手段十分注重强制性特征,不会依照人意而随意更改。而现如今柔性管理将集中精力调试管理动作程序化和刚性化弊端,顺势彰显非程序化和柔性化管制特征。如科技人员在企业内部能够自由行动,针对各类单位创新活动予以科学指导。企业如若在关键时刻加大对某项产品项目研发和设计投入力度,企业总体成本数量亦会同步降低不少,而这部分柔性管理将令企业决策更加自由、顺畅。 3、企业柔性管理环境 至于柔性经济管理决策能否贯彻预期实效,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特定环境的复杂影响程度,包括内部与外部两类层面,如若企业领导作风不够正派,柔性管理能效全面扩散就会显得比较困难,后期整改实效自然不够理想。 4、企业柔性资产分配 企业实施资产分配必然依照现实经济环境以及条件变化特征予以适时地调整。尤其在关注不同影响因素期间,须同时兼顾多数人利益前提下,为资本分配比例、数量、辅助政策选取等程序提供监视辅助动力;必要时依照不同时期环境变化条件进行对应分配,当然须同步关注分配政策实用性和灵活性特征的稳固结果。 三、合理应用柔性管理指导企业经济管理实践的细致策略解析 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员工一切工作行为无须严厉规章制度规范,相对地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单位员工特定阶段心理反应,进而确保在不影响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前提下,针对员工整体实施民主化、人性化管理手段,督促员工不断完善自身并发挥特殊潜力能效,注重在团队建设中贡献自我适应能力,最终充分调动组织工作积极态度。 2、刚性与柔性管理模式的协调 刚性、柔性管理实际上长期维持相互统一以及彼此促进关系,其中柔性管理需要配合刚性管理中的规章体制作为调试媒介,企业如若失去强性规章手段难免会令工作队伍成为一片散沙;但是刚性管制方案仍需灌输灵活、多变特效,企业只有在特殊硬性规章约束环境中采取灵活方式,才能稳定其长远发展活力。须知柔性管理手段主张提升企业敏感反应程度,强化内部信息流动效率。为了顺利贯彻柔性管理指标,就必须适当精简企业管理层次架构,充分优化服务流程并重组业务结构,稳固职责细化管理特征;另外就是维系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流畅沟通实效,使得企业内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无间配合,进一步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成就。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可考虑建立具备柔性特征的组织结构。具体来讲,就是全面减少对企业经营目标贡献力度不大的人员,合理压缩与企业不相关的机构和管理层级,进而最大化的降低企业决策和操作层之间的层级数量,保证决策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策略落实效率。同时,企业管理层有必要定期与操作层人员进行心得交流,有效提升信息反馈速率和准备特性。柔性组织结构的建立相对有利于信息快速传递与决策科学执行结果,当中企业管理成本同步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保真质量也得到适当稳固。具体来说,柔性组织结构能够保留必要的节约、高效以及灵活快捷特征。 3、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准 任何企业都是透过人员予以管制的,可以说企业内部员工素质与管理水准将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针对员工实施柔性管理教育,使得个体知识和才能尽量丰富完善,之后再去发挥潜能巩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这便显得事半功倍。特别是在基层员工中拓展柔性管理策略期间,毕竟任何企业都是由少部分领导层和大多数普通员工构成,而这部分核心要素便集中在员工团队之中,为了顺利稳固企业主体员工柔性化管理能效,就必须加大此类制度贯彻力度,保证员工在心理上能够获得企业领导特殊关怀,进而在工作领域中提升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只有长期坚持此类手段,企业长远发展活力也便清晰绽放。 4、鼓励人才自由发展 目前国家之间竞争实际上在于人才吸纳与改进质量之上,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先进人才技术力量推动,只有人才储备具备合理规模,人才有效技术以及理念支撑功效才能如数呈现,今后正确发展方向自由延展。因此,各类企业管理工作中应该赋予人才一定的自主权,提供相对广阔且灵活的发展空间,其间适当加大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经济投入数量,并且在不违背社会相关制度基础上,针对企业尤以的策略进行适当采纳,相信日后的企业发展前景必将无可限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下柔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多元可持续化发展阶段中的最佳决策手段,尤其在人性化管理环境中,企业灵活性、适应性以及反应能力全面彰显,相对于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结构;只有充分完善员工管理实效,企业内部发展动力才能全面填充,进一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作者:郭靖 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论文 1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内涵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是在企业成本预算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来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是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核心,是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目的,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并在生产结束后对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作为生产各环节参考和改善的依据。此外,在市场竞争价格和预期收益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控制。目标成本管理首先要在进行市场调查、客户需求、产品特性等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目标成本;其次通过组建优秀的智能团队,并运用价值工程法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到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等控制环节中,确保产品最终符合目标成本的要求;最后将产品通过生产和科学的评估来对生产环节进行不断的改善,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目标成本的管理,就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从总的大目标出发来确定产品的成本和支出,将目标管理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经济管理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意义 2.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景以及以后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企业在运营的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控制,能够对单位产品的生产消耗进行精准计算,并以此为目标成本,从而准确地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生产环节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对外部的经营环境进行准确而广泛的调查,还要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确定企业某一段时期内的成本控制目标。对于外部的经营环境,企业要了解同行业的情况和单位产品的价格、特点,以及客户的反馈等信息。对于企业的内部要了解有关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相关情况,以此来制定企业的目标成本。此外,对于企业至关重要的是,让员工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意识,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都能实行目标管理,树立全体员工节约的意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高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目标成本管理是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来运作的,需要做好产品材料、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和日常维护等的一切成本的预算、分析、决策和评价考核等工作。在每个环节都有执行的标准,按照预算的成本目标进行生产运营,使得每个员工、每个部门、每个领域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圆满地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管理中加强业绩目标对工作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进行。 2.3有利于激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科技创新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总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创新,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而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就是以降低经营成本为核心的。那么如何降低经营成本?许多企业在技术的创新上下工夫,但前提是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经营成本的支出,这才算是企业科技上的创新。要综合考虑预算成本等因素,技术创新包括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改进、新技术的引入等,但都是围绕经济效益的提升为目标。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其本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 2.4有利于激发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目标管理方法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施,企业要利用各种激励制度和培训的方法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才会大大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当中软文化的管理。企业要不断给员工及各部门进行企业文化和经营目标的培训,使得企业的全体成员形成一股力量,达成共识,共同实现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2.5有利于企业进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长期积累出来的经验,并随着经济的变化而相应进行改善。那么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会有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产生。在经营目标的大前提下做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刺激了企业要不断改进企业中落后的制度和政策,要对企业经营中阻碍企业发展的制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原则 3.1遵循价格决定成本的原则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用市场公允价格扣除最低期望的报酬而确定的目标成本,市场经济竞争状况一般决定了市场的公允价格,企业所处行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决定了目标报酬。 3.2客户对产品及相关附属属性的关注度 目标成本管理是在市场导向的驱动下的一种管理方式,在产品和流程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考虑客户对生产成本、服务质量和供货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并根据这些情况作出成本分析。 3.3产品和流程设计高效率化 企业在产品的前期设计过程中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删减掉那些不产生价值的作业流程,从而提高产品设计流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3.4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效率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重点关注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生产和消耗,包括原材料购买的价格、制造产品的成本、维修的成本以及销售的成本等。 4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实施的方法 4.1树立全员参与控制经营成本的财务管理意识 面临日益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企业的管理层越来越重视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有效的优化方法之一,几乎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因此,企业要培养全体员工相关的目标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提高成本控制的自觉性,强化目标成本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4.2不断完善与企业成本控制相关的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核心武器,在企业目标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实施全程的监控,以免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纰漏。 4.3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在互联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贯彻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核心理念,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多样化的数据信息采集奠定基础。企业获得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更是至关重要。这些信息涵盖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原材料的供应商资料以及客户的数据信息等各种内部数据。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既能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客户、分析客户,又能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进行成本预算,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尤其是以价格优势占主导市场的今天,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成为企业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不仅使企业管理层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还更加关注客户的诉求,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企业要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保证目标成本管理方法落到实处。此外,目标成本管理方法还要注意与其他的管理理念互相配合,企业在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就要借助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如高效生产、卓越绩效等理念的积极配合。也就是说,要对企业实施系统的、全面的、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出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重要作用。 作者:胡日华 单位:大庆油田创业集团井田实业公司劳保加工分公司 企业经济管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 自从此次经济危机之后,开始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全世界的经济形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世界许多国家为此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十分缓慢,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当然,我国也不例外。首先,2008年开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季度下跌,直到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才开始出现小幅度回升现象。其次,我国先前的出口总额和增速一直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此次外部环境的大范围突变,导致我国的出口增速直线下降。最后,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整体呈现不好的发展状况。这使我国各行各业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就业率不仅下降,许多人还面临失业的危险。许多企业都存在竞争压力过大、产品积压过剩的问题,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总而言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各行各业企业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顺利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种种难关,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众多企业乃至世界经济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该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保持企业的稳健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改革创新是目前众多企业采用的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对于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顺利过渡至关重要。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利润空间,降低项目管理成本,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必须做好企业经济管理 1.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自从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形势低靡,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也越来越大,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将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型的发展方式上引导,秉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理念,建立独立自主、创新开发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企业的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2.信息时代到来,知识经济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我国各行各业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都逐步揭露出来。比如,内部管理松散、管理理念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尤其是科学技术落后等等。现在是信息化时、知识经济时代,这些都需要我国企业加快经济管理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在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下,一个企业如果想要紧跟队伍不落后,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经济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创新,完善企业的知识经济框架,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对知识经济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经济管理,通常来讲包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内部财务清算核查等多项内容。从上述内容中也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只有做好企业自身经济管理,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 从企业经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对企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就是需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过程。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各行各业企业经济管理应该坚持价值形式的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都同时前进、同步管理,不能单纯只考虑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2.关联性。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行为的产生离不开企业资金的使用。只要一涉及到资金,就离不开企业的各个部门。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每个员工的前途都息息相关。只有动员企业每个员工活跃起来,建立良好的企业经济环境,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反映性。 企业财务部门统计的各项经济指标是企业管理层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指标为管理者的下一步安排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根据。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才能保证这些指标的准确性,保证下一步决策的正确,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规划制度,同时建立良好稳健的企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使用财务统计中的每一项经济指标并加以运用,实现对企业的合理科学经营。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经济管理 (一)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观念作为一个很抽象的理论化基础,对于企业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上到老板。下至每一个小员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观念。企业对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在知识化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公司的领导阶层和每一个员工也应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传统观念。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意味着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大众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积极整合公司内部团队,建立起符合国情、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有效运转机制。另外,公司还要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系统,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个人,使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只有这样全公司才能意识到,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树立崭新的战略意识和危机管理策略。转变观念可以让管理层根据最新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和实施策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稳定企业内部环境。此外,企业还应该摒弃以前以物为本的管理方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企业经济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经济都十分不景气。有些企业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采取了裁员、减薪、减少休假等措施,有些企业甚至会做出一些压榨压迫员工的行为来逼迫员工主动提出辞职。但是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依旧采取如此这般的政策肯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对于员工的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仅依靠裁员、减薪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或者通过对员工的高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效率的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1.建立对员工素质评价的标准化体系,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增强甄别力 在人才招聘阶段就应该对应聘者的目标、个人素质、自我形象及专业技能水平进行严格的评估,企业招聘人才的重点应该由传统的仅为了满足职位空缺需求逐渐转向为保证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而选取综合性人才,这也为企业建立了人员招聘的素质模式。 2.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根据每个人能力特长的不同确定严格的岗位分配制度,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另外,还要注意团队的合作搭配,考虑团队的整体素质,要知道一个团队的力量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那么简单。与此同时,还要顺应人员的流动规律,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不断趋于最优分配状态。 3.为了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 每个企业通常会为员工提供一些培训的机会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所具备的实力基础,来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时间、规模等事项,企业要合理规划并为此做出一系列的详细部署和安排。 4.现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员工的不懈努力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人与事的系统化。当员工的积极性被彻底激发的时候,他们的忠诚度也会伴随着提高,成为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5.企业还要不断完善薪酬制度 通常薪资部分才是员工关注的重点问题,合理的薪酬制度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企业的公平所在。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还能赢得公司员工的信赖与忠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利益十分有益。 (三)进行企业经营策略的改革创新 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方针,是企业进行战略计划的有力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摒弃先前的企业经营组织框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安排,尤其是对企业的广度、宽度和弹性进行强有力的创新改革。近些年来,品牌效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推广宣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业内影响力,并且对于企业在市场上抢占先机也十分有利。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合作、并购重组等联合方式也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的不二选择。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经营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拓宽企业的生产线和服务领域。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学习另一方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经营方式,取长补短,加强技术、销售和生产创新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进而实现双方共同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这种企业间的联合还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来决定的。所以制度的创新性要与人才、技术的创新性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企业在内外环境中的适应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公司的效率。 (四)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约束机制 从上面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盈利价值,但是它却是一个公司的首要资料出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否有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质量的好坏。第一,要增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环节可以为企业的投资、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做出有效评估,探测实施每一决策的风险大小。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项目成本的降低、风险的规避等都是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的有效途径。当然,企业每一决策的实施都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不能触犯法律,做好企业内部的廉政建设。企业财务部门的科学预算对于管理层对风险程度的掌握十分必要,做好预算评估工作才能使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一定要有专门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来负责,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公司每一部分的支出和收入都要做到有章可循。保证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支出和收入有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此外,企业内部还要健全部门预算制度,将企业每个部门的每项预算都精细化,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评估标准,不断提升公司的预算评估能力。企业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核查登记,所以,每个企业都要建立严格的存储登记制度;还要对公司产品在企业内部的销售价格进行标准化,也要间隔一定时间对在企业销售量的数目金额进行详细的核查登记。同时,公司内部一定做好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监控。第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严格的约束机制,尤其是针对财务支出,约束机制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每一项都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来制定,严禁出现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情况。为了提高企业中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就要求企业对每项资金的使用都要严格规划,保证每一项的资金使用都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公司的每一项资金,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在企业的使用情况上,企业的管理者要建立健全财务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运用的监管和约束。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要及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和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运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此外,我国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来选择合适的一段时间对公司的财务实际情况进行核查清算登记工作。 (五)培养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信息化经济的一种,它要求企业在对自身的经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资金投入。同时对公司的各种工作流程也要进行信息化更新换代。同时,知识经济还是网络化时代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的存在,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知识经济也代表着智能性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阶层都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性为,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后,知识经济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企业必须正视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重视企业环境的管理。所以,身处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必须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首先,我国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前进的源源动力。国家要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产业,给予这些企业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其次,企业本身也要加强人才的引进,积极向领域的先进企业学习,重视人才和创新。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四、结束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更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够使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畏无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及其特点和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做好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论述,希望为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毛一宁 王露婷 单位: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乐山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经济管理: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机构设置框架陈旧。 当前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大多存在机构设置框架较为陈旧的问题,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以楚林绿化中心为例,其机构设置还是延循旧有的直线式机构设置模式,即上设办公室,下面分管后勤处、绿化队等基层部门。这种模式框架陈旧,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对人员管理和项目创收的创新性不足。 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薪酬制度不健全。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还是以工资薪酬为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另外,在项目创收方面,国有企业往往缺乏开拓意识,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组织和人员来开展项目创收工作。 (三)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审核监管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审核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企审核监管部门的执行力不够,没有充分提到审核监管的作用。②审核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在责任意识、工作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③对企业的财务和管理层的审核监管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实施办法。 二、对国有企业现有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途径分析 针对以上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解决的途径。 (一)借鉴其他经济形式对国企现有管理模式中的机构进行优化。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这块普遍存在着直线式、官僚化的陈旧管理方式,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国企在这一方面应多多借鉴私有企业、外资企业等股份制公司的先进组织管理架构,对其自身的机构设置进行优化,以市场式控制和团队式控制为主建立企业组织架构。对于楚林绿化中心这样的中小型国有企业来说,应针对自身的经营范围和人员结构设置符合自身发展的机构设置架构,这样能够实现人力和物力的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实现其长久的发展战略。 (二)将绩效考核制度引入到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并不断完善。 在市场的作用下,随着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提升,先进且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中。在国企,尤其是大中型国企也已经与基本的工资制度相结合起来在公司内实行。但是在一些小型的国企这一制度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很好的体现一个企业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这项制度的引入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实现:①每个工人的工资以基本工资结合奖金的形式发放。②奖金要与个人帮助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挂钩,要制定合理的计算依据,要针对每个岗位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通过以上两点才能确保劳动与报酬直接挂钩,报酬与质量直接挂钩。 (三)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要重视企业自我创收能力的培养。 针对楚林绿化中心这样的中小型国有企业来言,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减弱,其自身一定要设法找寻自我创收的途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企业自我创收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首先企业要有明确的总体发展目标。目标的制定要以当前社会、时代特点及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要具有可行性和长远性。②其次,要进一步将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成各个小的目标,并针对这些小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步骤。③还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多多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科技人才,在企业中注入新鲜年轻的血液,增强企业的活力,使自我创收意识在企业中得到萌发。④最后,在部门设置方面,要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创收的机构,如战略发展部等,配备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员,用来开发新的公司发展战略和项目。(四)建立和健全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审核监管体系。统观当前的国企经济管理模式,在审核监管体系方面主要存在着执行力力度不够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的改善措施:①在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上要实行执行和监督管理分设的原则,保证监督机构起到应有的作用。②在监督部门的人员配备方面,对人员的选择和考核要有严格的制度限制和考核机制,确保具体监督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③在财务审计管理中,要对常规离任、年度审计、项目审计、非定期审计以及公司的债权收益的管理监督工作做得充分的监督审计和有效的实施。④针对企业的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和企业自我创收、审核监管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国有企业自身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从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化创收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审核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措施改革。 作者:周涛 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论文 一、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日渐明显 从宏观环境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在迅速发展,并逐渐呈现出日益壮大的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在没有国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知识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也就越来越大。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要想继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继续沿用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将不能满足经济时展的要求,并会逐渐被国际市场所淘汰。因此,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经济管理创新非常必要。 2.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存在诸多不足 目前,我国较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经济管理理念,在自身内部经济管理中存在不足,难以实施经济管理创新的目标。此外,一些企业虽然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管理理念与方法,但缺乏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导致策略的可行性缺失,在策略实施的时效上明显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步伐。 3.经济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始终的综合性管理。实施经济管理创新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进而为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保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是必然的发展要求,在进一步推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经济管理观念滞后 现阶段,有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并未意识到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与必要性,在经济管理观念上较为滞后。因为经济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较多企业领导者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以扩大投资及生产规模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同时,很多企业没有及时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不能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发挥正确作用。 2.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不缺少经济管理制度,只是这些经济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本身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由于我国很多企业都属于家族式企业,其经济管理模式也属于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然而其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时下新经济发展的形势与企业的发展要求。其传统的经济管理制度仅考虑到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得,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利益。同时,很多企业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注入新鲜的内容,制度缺乏调整与完善,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局限性较大,更难以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3.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松散,创新忽略实际 就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而言,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都较为松散。一方面,经济管理组织成员知识与技术水平高低不等,致使企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削弱;另一方面,企业落后的经济管理观念也致使企业领导者忽略了对企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导致经济管理队伍水平的整体偏低。然而企业的经济管理离不开这些管理人员,这样就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开展。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松散随之也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对企业实际情况的忽视。很多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过程中,其策略过于超前,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实际,导致资源限制等问题频繁出现,不利于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1.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 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是创新经济管理的先导,针对当前较多企业领导者存在的经济管理理念比较滞后、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危机意识等问题,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及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活动。企业需要在积极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另外,企业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现状下,企业需要建立较强的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进而在综合考虑大局的战略下建立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科学管理企业经济发展工作。 2.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 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因而制度创新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要想加快经济管理创新的步伐,就应该从根本上创新经济管理制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体制,从优化薪资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及赏罚制度、升职机制方面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促进其工作积极性及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还要重视对监督管理体系的强化,落实对企业各个层面与环节的监督工作,同时倡导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管理监督工作,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心。另外,对于企业产品生产与营销的规划与部署方面,也需要加以支制度的创新。 3.创新企业的经济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也需将战略创新作为切入点,创新企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把握好经济管理的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驱使下,企业经济管理也应该从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高度,及时捕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与实施企业经济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要将重点着眼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新形势下,企业要不断注入发展战略新的内容,提升战略的全局性与前瞻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中突破重重关卡,获得竞争的优势地位。具体而言,现代企业应该从产品生产、品牌价值、技术研发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加以创新,把握经济管理的方向。 4.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 新形势下,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有效发挥出组织结构促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作用。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逐渐简化管理组织的层次,增加其管理的幅度,促进企业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的传递、反馈和利用,有效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多样化与灵活性的实现,以更好的满足企业不同经济活动的管理。最后,企业要建立虚拟化的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组织结构相比,其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而形成虚拟的组织机构,很好的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的分析整合,促进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发挥巨大的作用。 5.创新企业的内控监督管理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实行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为此,企业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尤其重视对内控监督管理的创新。企业要在加强财务内审的同时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管,还要加强对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不断完善企业监督管理的程序,并将内控监督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由此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企业监管体系。企业只有实现了全局性的内部控制监管,才能在发展的新形势下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日渐突显的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有极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企业经济管理,了解自身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在自身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加以经济管理的不断创新,以此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敏 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预结算审核分析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完善,电力系统建设也初具规模化。电力工程在实际发展运行中,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会受到来自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从而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电力工程预结算审核要点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结算审核;审核要点 电力工程造价人员在实际造价管理中,针对工程投资估算、概算设计及施工图的预算、竣工结算这一系类造价管理流程时,需要依据相关计价标准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予以准确计算。严格的审核电力工程预算与结算环节,促使建设资金得到合理分配,进而为电力企业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的投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预结算审核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审核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具体环节,高质量的预结算审核既可以缩减工程建设成本,同时还有效的推动了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促进工程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当前在电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发现多个建设项目出现超支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电力工程使用资金可以合理的运用到施工各项环节之中,电力企业需要充分的重视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并对工程在建设期间的预结算全过程中进行严格审核,促使企业投资效益得以迅速提升。在对减低电力企业投资风险、促进企业建设资金得以充分利用上面,工程预结算审核发挥出巨大的效用,将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合理化再分配,从而确保电力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新时期电力工程预结算审核要点内容分析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严格的遵照国家出台的工程建设收费标准、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定额标准及设计变更等有关条文,对工程预算、结算环节进行审核工作。工程造价人员通过全面的审核工程预算和结算内容,可以促使造价人员尽早的发现工程建设中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正,有效的监督管理工程造价全过程。 1.电力工程预结算审核内容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进行预结算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工程定额套用及收费计取是否合理、是否运用正确的计算方式进行工程量的核算,并在实际核算过程中,需要参照多项内容,如施工设计图纸、招投标计划书、地形勘察资料等,以此来进行详细的计算核实。具体的审核内容具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工程量的审核要点。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针对输变站工程量的审核流程相对容易一些,在此我们进行具体说明:在针对电力工程中变电站部分的工程量审核标准要以提交上来的施工设计图纸中的电气平面图及主接结构图为基准,同时要切实的参照变电站技术标准来进行详细审核,如具体内容中的各等级电压进出线的回数、各类电气设备型号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标准等。全面的掌握变电站系统内重要设备型号及数目来进行相关预结算审核工作,在此期间,出现较大审核难度的环节当属电缆在敷设中的设计数量,特别是在安装设备时所需的铁件数量较多,在实际计算中会涉及到针对不同型号类别及性能来对其套用定额分别来进行计算。除此之外,针对变电站土建工程进行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架构钢梁的套用定额的设计需要依据当前电力工程预结算定额标准中所规定的实际工程量来予以完成。在涉及到基础设备和主控室建筑在进行具体的预结算审核中,可以参照全国统一定额标准来予以落实。送电线路工程在输变电站工程中的预结算审核时,其重要程度要超过变电站。在对其展开线路工程预结算审核任务时,需要对在审核过程中涉及到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准确把握,如对线路设备回数、线路总长度、实际挡距值、杆塔数的总量、导线地线的型号及线路单公里造价等方面有一个详细了解[1]。其二,工程量的误差值。在电力土石方工程预结算审核期间,经常会在工程量的计算上面出现些许误差,正误差和负误差是该工程量误差值的主要特点。在此我们来进行详细分析:在土方开挖工程量地计算中,主要会表现出正误差,具体的表现形式为:在该工程量中,针对各类土质进行开挖的深度及相对应的放坡系数是受到定额计算规律影响的,但如果并没有采取放坡手段进行实际施工,这样所计算出的工程量便超出实际工程量,继而出现了正误差。例如:对于土方基础斜柱式进行开挖时,施工单位没有遵照施工设计说明上明确标出在开挖时运用环保方式进行,没有全部的掏挖基础底板,没有充分的保留原土状,且在实际放坡过程中,直接从垫层底板处开始实施放坡,完全没有履行在基础底板上层0.3m以上进行,因此在进行预结算审核时,所计算出来的土方量超过了环保型土方量的2倍之多,致使造价误差加大;负误差则表现在施工阶段中,造价人员凭借着以往的经验对工程量中的实际尺寸大小进行计算,没有参考施工方案来进行,进而在计算中出现了设计尺寸与实际尺寸不符的负误差[2]。 2.预结算中的套用单价审核 在具体工程量的套用预算定额单价的审核期间,需要进行直接套用定额单价及换算定额单价的详细审核,具体审核中需要对二者进行分开审核,在此我们来进行一一说明:首先,在进行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环节中,需要查看施工图标与工程实际项目名及内容是否保持一致,在此以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桩基础砼为例:柱基础施工类型可以划分为灌注桩、钢板桩、人工挖孔桩等类型,且每一种类型都是以桩径长度进行具体划分的,因此在实际套定额时需要依据参照施工图中的具体类型进行计算;其次,在针对换算定额单价内进行审核时,需要将换算内容进行明确区分,其到底是对定额中的人工、材料进行换算,还是对机械中的部分进行实际换算[3]。例如:在电力工程施工期间,在现浇砼基础搅拌中,无模板基础、无筋基础等自身的调整系数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换算中应加以分区。与此同时,在针对不同系数在计算中应如何运算,应该相加或是相乘,应该结合实际内容,采用正确的运算方式予以完成。 三、结束语 电力工程在进行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由于其审核工作量繁重,且审核时间较长,因此对于实际审核人员自身的专业化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预结算当中,要具备更多的耐心与细心,避免重复工作,尽量的减少出错率,针对工程造价内容来选择出最佳的预结算审核方法,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工程在造价管理过程中的预结算审核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小红 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分析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控制管理贯穿整个电力工程施工中,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和控制管理一方面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资金利用超出预算规定,保证电力施工顺利进行。文章在阐述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过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如何提高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控制管理 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资金预算能够进一步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资金运行情况,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工程进展协调项目资金的运作,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合理评价和管控,根据资金预算建立相应的控制管理方式,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电力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对工程进展和项目完成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概述 (一)电力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预算管理是电力工程发展建设的重要工具和经济监管手段,能够对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和监督,并根据工程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可见,电力工程预算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电力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力工程预算管理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电力企业发展需要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电力工程预算管理能够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效益的同时加强对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二,能够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传统电力工程一味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没有注重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容易出现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电力工程预算管理能够合理控制投资发展规模,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工程造价失真的现象。第三,能够完善电力工程预造价管理体系。工程项目涉及众多环节,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角度不同,对电力工程造价的看法不同,最终导致电力工程从投资、预算到竣工各个环节的管理出现脱节现象。电力工程预算管理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投资管理,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过程 电力工程项目预算的编制需要各个职能部门能够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编订出有针对性的部门经费预算,即根据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地的材料、劳动力、电力等情况编订项目预算单价,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确定电力施工项目资金需求结构。另外,电力工程的预算中心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安排情况签订资金使用合同,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过程具体体现如下:第一,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审批表的编订。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审批表主要是对想要使用的资金进行预算申报,从而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方便企业内部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预算目标制定每一项工作的资金预算金额。第二,对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申报表进行审批。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中心要在资金预算审批表中进行相应的预算审批管理,输入相应的审批资金。第三,制定电力施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各个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工作开展实际填写资金使用计划申报表。 (三)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控制要点 第一,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需要严格通过招标来竞选,通过合理的招标方式降低预算风险,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的优化。第二,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果发包单位变更了工程和施工进度,需要根据施工变动及时调整资金预算,具体表现为:①发包人、承包人和预算设计人员需要及时更换电力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对于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及时更改。②变更的内容要严格尊重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进行综合预算把控。③对于危害人身安全的变更需要经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并以书面的形式为工程变更提供必要的支持。④不同工程的变更需要安排不同等级的人员来进行。 二、电力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工程预算管理制度没有充分落实 一些电力工程预算管理制度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落实,无法保证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这些电力工程制度流于形式,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存在随意篡改的现象,导致电力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甚至会带来企业发展收支不平衡、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等问题。 (二)电力工程项目监控机制不完善,内控体制缺失 电力工程项目监控机制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具体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对维护企业管理安定有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许多电力工程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监控机制不完善问题,在资金审批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的错批、漏批、重批现象。 (三)电力工程项目资金周转困难 受地方政府部门的干预,电力工程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担保、权利质押的现象,引发电力项目发展资金周转问题。 三、提高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结合控制理论建立电力工程施工预算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进展中需要结合控制理论制定施工预算管理标准,对电力工程施工操作的各个过程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分析,对于电力施工项目出现的偏差及时修改。电力施工控制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其中外部控制是指预算中心管理人员对执行者的控制,从而保证施工预算执行效果。内部控制是指各个职能部门对自身预算执行操作过程的控制,充分发挥了自身预算的主体意识。 (二)通过资金预算管理完善电力施工企业资金内部控制机制 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的关键是对资金的未来使用进行合理计划和安排,从而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电力施工项目发展目标。资金预算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控制,预算的编订是控制的第一步。预算往往以具体数字的形式来呈现,代表了电力施工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标准,可以被考核管理,因而可以被作为一种评价工作成效的标准。预算编订的第二步就是通过预算比对及时发现企业资金实际消耗和预计消耗的差距,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减少偏差。电力施工项目各个部门负责人员需要充分认识资金预算管理和控制管理对于工程项目顺利进展的重要性,加强对资金预算和控制的领导、管理,协调各个部门共同完成电力施工项目资金预算管控。 (三)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预算控制系统 预算考核是预算控制管理的职能性体现,通过对预算的考评管理能够发挥出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因而提高电力项目资金预算和控制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预算考评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层面是对整个预算系统的考核评价,即对电力施工项目业绩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能够实现对预算管理系统的优化。另一个层面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考核评价。为此,预算考评体系需要着重考虑考评指标和考核业绩评价。电力项目施工预算考评体系包括财务业绩指标和非财务业绩指标,涵盖了企业业绩、发展数据、利润指标等内容。科学的奖惩制度能够促进预算考评制度落实,实现权责统一。同时还能够引导电力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和计划目标吻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发展目标,需要加强对资金的控制管理,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公司的标准化代码和编目库,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管理,实现对公司资料的综合应用,提升整个电力工程项目预算的管理价值,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从而提升电力施工项目企业的资金预算成效。 作者:王丽 单位:濉溪县恒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分析 【摘要】电力工程作为我国经济与工业基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也显得至关重要,必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电力工程项目更好地为电力发展服务。本文从电力工程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入手,进而分析常见的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进度管理计划 电力工程项目与我国电力整体系统发展密切相关,其内容涉及范畴广、系统复杂,就不同项目而言需要的技术也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合理科学的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想的至关重要,从质量上,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从效率上,能够提升电力运作效率;从成本上,能够保障电力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畴内。由此可见,想要保障电力系统事业长期健康发展,就需要有效进行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1影响电力工程进度计划因素 1.1电力工程施工条件 电力施工与土木施工相比,对于施工整体条件的要求都很高,但是土木施工对于水文地理等环境的勘测十分完备,但是电力施工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考查都不够细致,整体的地质水文与设计方案相冲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通常需要预先进行图纸的设计和计划,通过与实地的考查相结合进行综合调整,在此基础上实施施工,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计划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后构建计划。[1]例如,在电力施工过程中,软地基以及障碍物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计划中往往选择普适性较好的粘土进行地基假设,也正因为此,电力工程很难按照原有的计划进行管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疆域面积广,不同地区的地理地质差异大,天气变化也差距较大,在进行电力工程进度计划中,也应当考虑到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雷电等天气,对于电力工程临时停工影响很大,对于工期计划也有负面的影响。 1.2电力施工整体组织管理 在进行电力施工项目的过程中,进行施工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协调整体组织管理模式,对于施工的机械和施工从业者进行调配,每一个机械或者人员的调配都会对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如果电力施工从业者受过的训练不够专业,在管理过程中就会发生电力工程项目进度延后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在电力工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等等,不仅影响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而且影响整体管理安全和质量。[2] 1.3电力工程项目中设计计划的制定 在电力工程实践中,首先应当注意的就是项目中设计计划的制定,不仅应当注重对于设计草图的绘制,从某种程度而言,设计图纸的确是进行施工实践指导的重要因素,而更为重要的是图纸背后蕴含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设备材料的采购清单,进行相关重要材料的购置和准备,因为进行规范性的设备以及材料购置也是电力工程计划的重点环节之一,需要将其放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对于较为大型复杂机械的计划,应当放在重要位置上,如果忽视这一点,会对整体计划的设定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1.4电力工程项目范畴的划定 电力工程项目的计划进度,很大程度上与项目的范畴息息相关,范畴的划定主要是指对于具体工作内容的规定以及计划的编制,规定属于电力工程需要完成的工程内容,这对于整个工程的时间、资源和费用估算都有显著的意义,不仅如此,范畴的划定也包括对于内外在环境的把控,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外部环境变化是很快的,想要对于风险进行把控就需要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范畴进行划定,在此基础上才能保障进度计划的科学推进。 2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方法分析 2.1电力工程项目主线计划管理 通常,电力工程项目中设计范畴最广、项目最多的部分就是主线的管理,例如,在变电站的主控楼中,主线的工程要求流程,从地基挖掘开始,进而进行模具制造、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筑以及墙体埋线的施工,最后进行外墙主线的粉刷,在此过程中,由于电气和暖通工程安装等过程中,工期通常在三到五个月实践,电气盘柜进场过程中会遇到地板制造顺序和吊顶相配合,只要进行主线的严格控制,就能够把握整体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管理。 2.2电力工程项目中工序控制管理 明确整个电力工程项目中,不同分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进行施工顺序的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的电力工程项目计划编制效率,例如在进行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通常的工序为:首先进行基础环节的构筑,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架的设置,最后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在电力工程施工的现场,涉及到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行接地和电气的预埋回填后,在实践接地网的构筑和电气的预埋工作,进行接地网施工过程中还应当进行电缆沟和后续道路开挖部分的预留。由于电力工程分项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应当在在施工前先进行逻辑理顺,由于不同的特殊原因导致工序的更改,应当出具专业证明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的保障。 2.3利用甘特图进行计划管理 甘特图主要用于进行计划的编制,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实践中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横轴模式实现日期表的构筑,甘特图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优势在于便于进行资源的检查和计算、直观、易懂,对于文化水平不同的人理解起来难度相差不大,这也令其不仅适用于高层的设计计划管理,更适合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在电力工程实践中,往往都是中小型的项目,符合甘特图的应用要求。但是甘特图同时也存在对于复杂电力工程项目而言,表达信息量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一旦发生计划调整或者更改的问题,就需要整体进行调整,因此整体而言适合电力工程小型项目的进度计划与管理。 2.4电力工程计划管理方法选择原则 对于不同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进度计划选择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但是整体而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大致相似的,上文已经提到过,同时对于电力工程计划管理方法选择的原则也有如下几条,可以在事件中进行统筹考量。首先需要考量的是规模大小问题,对于小规模项目可以采取甘特图等方式,而对于复杂工程应当采取更加复杂的模型进行构筑,保障其质量和效率达标;其次需要考虑的是电力工程的复杂程度,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有交叉和相似的部分;再次,需要考量电力工程的紧急性,对于不同工作分工部门进行指令的,以便于其能够进行工作的延展性计划编制,一旦失去对于紧急性的考量,就会导致工期的部分延误以及计划方法的偏差。 3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中,影响其进度的因素构成复杂,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理顺不同部分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进度编制,这样才能够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度。 作者:周方亮 单位:宁夏远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分析 摘要: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安全技术的应用以及长期的优化工作都是极为必要的。文章从阐述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入手,对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的应用需要以不断的优化为前提。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对于技术应用的现状有着清晰的了解,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其优化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既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下从技术应用重要性高、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整体性价比不高、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等方面出发,对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 1.1技术应用重要性高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的应用的重要性开始逐渐的体现出来。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电力开始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具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力工程和电网建设质量的高低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其次,电网建设的水平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我国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质量,但是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各类环境问题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因此,增强电网立场和电网建设的安全水平,并且对于安全技术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1.2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应用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升。通常来说受到我国国土面积广大的影响,气候、地形、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处于十分不均衡的状态,这集中的体现在了不同地区用电规模和用电高峰期分布不均衡。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应当更加充分的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且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发展建设原则。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的电网建设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都较为落后,部分电网在恶劣的条件中很难保持高效的自动化运作,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安全技术进行优化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1.3整体性价比不高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应用的整体性价比并不高。由于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并且可以有效的综合降低电网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因此可以视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时无法切实的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其次,安全技术的应用有时也无法对于电子设备实现电能的转化和控制,因此无法较为明显的提高的发电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这也是安全技术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1.4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应用的优化水平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主要是指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级完备建设进度较为迟滞,从而使得这一技术的经济性能无法满足电力市场的用电需求。其次,电能质量优化水平低还体现在了有些新兴的技术由于技术体系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全,因此在电力市场竞争过程中还没有具备较强的价格优势,虽然其能够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效果显著,但是整体的应用性价比和质量都处于有待优化的状态。 2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是一项系统性的措施,以下从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减少技术应用污染、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等方面出发,对于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2.1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第一步是努力的满足更多客户个性化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在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努力的提供个性化的电源供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于包括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和恒定频率交流电源在内的设备进行个性化的优化。其次,电力企业在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高频的开关电源来获得更高的技术含量,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的解决好电力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电网突然断电问题。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满足个性化用电需求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解决时常出现的电压的不稳定等现象,最终才能够更加稳定的提高了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和供电的质量。 2.2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关键在于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发挥电网工作状态较为稳定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满足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的技术前提。其次,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对于诸如超导无功补偿装置和薄型交流变换器先进设备进行合理的推广与优化,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输电工程线路较长、输电容量较大所面临的困难。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提高的电网输送的容量,并且还应当进一步的增强在极端天气下输电的稳定性,最终可以让安全技术应用的效率不断提升。 2.3减少技术应用污染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需要着眼于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电力企业在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包括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能源转换技术在内的诸多先进技术进行合理的技术评定与技术实验。其次,电力企业在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的过程中应当增强对于交流输电实现的控制灵活度,最终能够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合理的将系统性污染降低。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减少技术应用污染的过程中还应当努力的适应远距离输电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的环境,最终能够在更远距离和更大容量的输电工程中获得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 2.4合理实现电能隔离 电网建设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实现离不开电能隔离的合理支持。电力企业在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新型清洁能源进行合理的应用。其次,电力企业在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的过程中还应当将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能够起到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的效果和保证智能电网的良性稳定运行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合理实现电能隔离的过程中还应当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来有效的提升技术的性价比,最终能够更加合理的实现电能的隔离工作。 3结束语 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将其作为电网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来给予更多的重视,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技术优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徐铭 李晶 单位:国网江西都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途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的增容扩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由此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对工程做出详细的规划,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优质高效的完工。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电能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工程的覆盖面积较大,环节比较复杂,并且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对于施工管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合理规划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合理掌控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施工成本,优化各项资源配置,确保工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只有具有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够确保工程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但是在部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管理体制的缺失导致施工管理缺乏了有效的依据,管理方案不切实际,所以不利于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1.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工程,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电力知识,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管理中,却缺少复合型的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强,有些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但是对工程的施工经验比较欠缺,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管理,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总体规划和指挥方面缺乏统筹能力,所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存在很大的影响。 1.3施工管理内容协调不畅 质量、进度和成本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三相目标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很多电力工程施工中,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不畅,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就会加快施工进度,由此就会产生质量问题,如果返工就会增加成本支出,并且影响到施工进度。而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不严,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如果刻意的追求质量,一味地选用价格较高的施工材料,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说如果这三者之间的控制失衡,将会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1.4电力工程施工的合同纠纷 合理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合同中包含诸多的要素,明确了承建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用料以及成本管理等,合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纠纷,因为合同管理本身就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而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参建单位较多,在具体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业主与承包商、承办商与分包商、业主与材料供应商等各种复杂关系的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就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施工企业造成不利。 2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 2.1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工的基础保障,所以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总体规划,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确保部门间的衔接的协调性,从而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出详细的管理规划,并且确保落实到位,为施工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 2.2严格管理人员资质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管理人员的投资效益意识缺乏,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的知识比较淡薄,这样就造成了电力工程的实际工程造价远远大于预算时的造价,另外因为无法科学进行施工组织,造成施工部门之间无法协调,施工效率不足等问题。要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者认为,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任何的管理技术都是虚的,惟有管理者是活的,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这也是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其基本前提。 2.3完善施工内容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确保电能稳定供应的基础保障,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对质量、进度与成本三项内容的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项管理内容的失误都会对其他两项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该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三者之前协调发展。根据工程的总体要求以及设计规范,明确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制定详细的进度管理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切忌盲目追赶工期。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做好质量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协调好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根据工程总体规划,严格控制每个施工进度内的成本,加强对材料的成本控制,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严防超标。 2.4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履行 电力工程施工合同是保证电力工程规范施工的保障和基础,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约束工程双方严格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予以重视,把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和工程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组织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其次要从相关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合同实施保障机制,将合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再次要委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要完善合同管理系统,除了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的招投标文件、相关会议记录、合同变更条款、工程保险等资料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和整理。 3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的电能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强化合同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成本与进度三项管理内容,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在预定的工期内优质高效的完工。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应该逐渐完善管理体制,并且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更加专业的管理方式,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陈德平 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 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用户供电安全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10kV配电网的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供电系统输配电的安全性,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10kV配电网作为我国主要配电网络之一,其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纵观当前我国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建设情况,其中始终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笔者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1当前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力破坏。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配电网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配电网施工及使用的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原有10kV配电网中存在很多问题,电力供应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老城区网络结构缺乏合理性[1]。原来的电力网络主要由单电源供电,用户在用电过程中不会对接线进行处理,经常会出现任意摆放的问题。加上用户用电量的逐渐增多,加上缺少安全用电意识,直接导致了配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缺乏,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力供应需求。 2)闪络放电。 在长期配电过程中,配电网经常会出现闪络放电问题,这是由于线路长期暴露在户外,加上受到环境的污染,这种情况下配电线路绝缘层很容易会出现粉尘,进而对线路绝缘性造成影响。雷雨冲击线路以后,配电线路可能会出现闪络放电的问题,闪络放电形成以后,线路会出现单方面接地的问题,这时两相电压会明显增加,进而使暂态电压增长。通常情况下,单纯电压升高是不会破坏绝缘设备的,然而在运行环境比较糟糕的条件下,设备绝缘性将会大大降低,进而对电路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3)过电压作用。 实际上以前我国供电设备的总体形成不是很高,因此电力系统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在不良环境之下,供电设备长时间运转很容易会出现线路绝缘性差等问题[2]。同时长时间运行期间,供电设备需要对内部过电压作用起到承受作用,进而破坏电力系统。此外,弧光接地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过电压作用,其电压值非常高,成为损坏设备的重要原因。在线路电流非常大时,如果不能选择有效的防护性措施,就会出现弧光接地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电力系统。 4)人为因素的影响。 当前很多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在配网施工过程中,人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人为因素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中,施工人员的管理很容易会被忽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其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就不能形成。此外,当前管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知识结构陈旧,这一切都埋下了安全隐患。 2保证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性的措施 2.1将施工前的设计规划工作做好 在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将一个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情况考虑好,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情况,根据有关供电可靠性的意见展开规划与设计,通过归纳和分析这些问题,为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性提供有效保证[3]。 2.2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结合配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技术措施。同时,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培训,并仔细解答施工人员提出的问题,将施工技术控制重点交代清楚,让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应该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进一步明确权利和义务。 2.3增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按照施工要求展开施工,因此在配网工程建造过程中,应不断增强对架空线、杆塔及配电设备等的管理。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做好电力传输环境的规划工作,定期检测线路,以降低不必要的电路耗损。除此之外,在杆塔施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展开加固作业,充分保证施工安全。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是很容易被烧坏的,进而使变电操作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在安装变压器之前,应确定供电系统载荷以后才能实施变电操作,充分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转,最终保证电路配电的安全性。 2.4强化配网工程流程管理 10kV配网施工需要由人来完成,施工人员素质会直接关系施工技术的应用。因此,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流程的监控,在开始施工之前拟定施工计划。对“签订合同———提出设计方案———竣工验收——结算”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对以下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审查项目设计方案;管理施工工程,探索出更好的的方法,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科学管理工程造价,对设计、预结算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有效提升投资效益;将安全生产理念贯彻施工全过程中;完善物资管理,保证物资供应。 2.5科学制定安全施工方案 应结合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制定。在配电网电力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应该将施工范围内线路考察工作做好,对于工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周密考虑,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此外,在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停电问题的发生,即使必须要停电,也要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停电对用户生产及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施工困难,必须结合这些问题选择施工技术,同时保证施工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虽然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及施工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因此必须对这方面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深入挖掘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以提升电力工程的管理效益,最终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李倩 周国战 吕蓓蕾 单位:朝阳电力实业开发总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 【摘要】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电力相关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预算和费用管理。我国电力工程具有规模巨大、工期长和造价大的特点,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相关造价管理。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中工程造价基本内容,然后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具体阐述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1前言 现阶段,我国电力生产水平得到了长足性发展,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也越来越重要。现如今,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建设材料、周边环境、使用能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相关成本都在不断增加,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完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至关重要,对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含义 在电力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电力项目招标至最后的收尾工作都密切相关。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包括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指的是利用资金预算的方法,将施工的范围和价值规划在工程造价中,有效控制电力工程造价,在保证电力企业质量的基础上,充分节约资金,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3.1电力工程决策阶段 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项目的规模、现有技术条件、市场和社会经济环境等等。项目规模大小与造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正比的,一般项目规模越大,造价也就越高。现有的技术条件也制约着电力工程造价,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有限。如果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必须采用超前的施工技术,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而且工程造价无法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对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也很大,相同电力项目造价差别较大。 3.2电力工程投标阶段 现阶段,在电力工程造价工作的管理中,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电力工程施工一般隶属于电力系统,在进行招标时,投标企业之间可能会存在不平等的关系,而这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工作十分不利。另外,如果整个造价管理队伍资质较低,成本控制情况不佳,则也会阻碍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3.3电力工程设计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我国造价管理不够严格,这也是目前电力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地质,气候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施工精准度。 3.4电力工程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一般是无法避免的,例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等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一般是可以及时纠正的,主要包括人的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等等。 4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4.1完善电力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 目前,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完善管理、监督体系,并且建立有效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实时检测,完善共享、交流平台,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工程管理、监督的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促进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序开展。 4.2电力工程招标方面 招投标是一种典型的市场行为,也是一种以市场为主导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式。招投标的模式出现,能够在根本上对企业的资格和施工的水准进行完全考评,进而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顺利开展。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招标文件的编制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其后续制定与合同编写的重要依据。从招标文件的编写上来看,应符合事实性原则,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与偏离。对相关工程的工程量进行计算时,应该在根本上确保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根本上杜绝估价不准造成的造价管理困难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招投标的相关工作是对投标企业筛选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电力工程招标工作,只有在根本上确保招标工作的科学合理,才能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4.3电力工程设计方面 现如今,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从限额的设计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完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负责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并在根本上将电力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工程可以正常实现。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变更,应该加强全方位控制,杜绝出现突破总投资额的现象,全面优化现有的资金结构。为了在根本上做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完善限额设计工作,同时限额设计也是造价控制的中心内容,因此在进行该项工作过程中,要使用价值理论对该项工作进行全方位分析。现如今,价值工程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工作中,加强电力工程设计方面造价管理,有利于提升整个电力工程实际价值,因此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研究价值工程理论。面对多种多样的造价方案,要进行最优化选择,最终促进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完美平衡,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性保障。 4.4电力工程施工方面 从电力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工作上可以全面看出,必须对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控制,因为电力工程具有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的特征,而且施工量普遍较大,对于造价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相关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调查,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依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升合同的履行能力,并将工程的资金进行合理化使用。从造价审计工作上来看,必须在根本上保证相关审计工作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对于在电力工程中出现的费用变革,应该进行严格的评价和审核。电力工程造价审核需要参考多个材料,对于这些资料必须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工程和投资活动的合法性提供有效保证。与普通的工程项目相比,电力工程的投资量比较大,因此对于相关设备的投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造价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允性,才能够及时发现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而采用相对有效的措施,对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方位控制,使得资金能够在最大程度达到合理化利用,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5结语 电力企业的运营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而电力工程造价问题是影响整个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主要结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并且针对电力工程招投标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李斌 单位:粤电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电力工程得以高效建设的重要保障,项目管理可以确保电力工程能够按时且保质保量完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以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改进 引言 电力工程作为我国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保障,因此,才有有效措施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社会对于电力工程的需求不管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迅速增大,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国家必须建设更多的电力工程[2]。然而在实际建设的时候,如果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电力工程项目的效益就无法真正的全面体现出来,这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电力工程项目良性发展[3]。为了能够确保电力工程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做好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突出问题 1.1成本管理问题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而言,成本管理是其重要的内容,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发展而言,目前成本管理还是非常容易不被关注的工作内容。电力工程和其他项目工程相比存在其特殊性,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都是由政府出资、地方建设为主,对于这样的建设模式而言,工程质量就成为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且唯一追求的目标,因此在项目选材以及施工等方面,经常会发生资源过剩的情况,这一问题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2质量管理问题 质量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要追求的目标,质量好坏是评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的基本标准。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水平同样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并非完美,还是存在某些瑕疵,如果质量存在问题,那么在日后的使用中便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队伍的素质以及施工周期是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主要体现,其中前者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便可以体现出施工队伍的素质。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素质不是非常高的施工队伍,如果利用这些队伍来进行施工便会为电力工程项目质量埋下安全隐患,提升了质量风险。相比较前者,后者是次要影响因素,作为公共事业项目,电力工程建设都存在非常明确的施工周期规定,但是影响施工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发生误工情况,某些施工单位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为了能够按时交付,通常会选择日夜赶工,毫无疑问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质量风险。 1.3安全管理问题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是永恒话题。电力工程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高度关注其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忽略安全管理的现象,具体体现在相关施工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同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不高,经常出现不戴安全帽就直接进入工地的现象。不管是对于哪个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只要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必然是是该项目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同样如此。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2.1项目规划因素 在实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工程项目规划是不是科学合理:①在整体规划项目的时候有没有切实考虑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需求;②项目质量规划有没有经过相关模型的验证;③项目施工规划是不是科学合理;④项目的周期规划是不是合适,有没有综合考虑一些不可避免的外部因素对施工周期的影响;⑤项目施工队伍人员规划是不是科学合理。上述的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2.2资金投入因素 资金是实施项目建设的基本保障,资金投入是不是到位会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和其他工程项目相比较来说,由于式公共事业工程项目,虽然基本不会出现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如果项目管理不到位的时候,也会容易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分析对资金投入的各方面因素,从根本上防止由于资金投入方面问题给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2.3人员素质因素 人员素质因素毫无疑问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这其中又包括了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素质。就设计人员素质层面而言,设计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能否满足项目设计具体需求,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是否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设计出一个科学、全面的电力工程项目,都会直接影响电力项目的建设。就施工人员素质层面而言,其施工水平是否可以满足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需求,会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就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层面而言,其自身的管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确保电力工程项目无时不刻的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进行施工,同时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会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改进 3.1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确保项目质量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从根本上确保电力项目的质量,是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规划电力工程项目的时候,必须要认真仔细审核好图纸,在项目规划设计完成之后,最好是通过3D模型技术来对该项目实施建模,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来全面深入的分析该电力项目。施工单位应该组织各个参加建设单位来审核图纸,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明确项目设计之后,还需要进行施工规划,该工作交由项目管理部门来完成,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可以按照规划来实施。 3.2做好成本管理,稳定资金投入 做好成本管理,稳定资金投入同样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对于哪个工程项目而言,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成本管理这一环节。因此,项目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根据项目概预算内容来管理施工成本,尽可能的防止出现各种不必要的支出。对于那些不可避免,会对施工成本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问题,比如说设计变更,必须要得到项目总工程师的许可之后才可以执行。从各个方面防止出现施工成本浪费现象,尽最大努力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以提升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3.3强化安全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安全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同样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项目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正式建设之前,就必须全方位考核各方人员的安全素质。针对那些一线施工人员,有必要对他们组织系统且全面的安全施工培训,此外,还要实施“安全思想及技能考核”,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有比较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他们的施工安全,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双丰收。 4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不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以及提升施工效益。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足够重视项目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项目管理的质量,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作者:马坚 单位:国网武汉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误区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电力行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整个项目经济的评价,以此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及合理施工。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项目在对其经济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误区,严重阻碍了电力工程的稳步发展。为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合理性,笔者对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误区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中,电力工程项目经济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以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内部收益率的利用充分的反映了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收到的最大利益,对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经济中的内部收益率主要受内生的现金流量特征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的反映一个电力工程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但是内部收益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在某些特殊的项目中难以得到合理的应用,因此人们开始趋向于利用外部收益率来代替内部收益率,这种现象的产生直接导致了电力工程项目经济在评价的过程中走进误区,“再投资学说”以及“计算复杂程度及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是最为普遍的两个误区,因此,本文通过对上述两个误区的辨析分析了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 一、“再投资学说”的误区 “再投资学说”在现阶段是经济学家支持在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采用外部收益率代替内部收益率的主要原因,是当下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的一个主要误区。对于“再投资学说”而言,传统的观点认为内部收益率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再投资学说”难以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的“再投资学说”主要是指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金都是动态的,电力工程项目每一期投资获得的收益都可以作为下一期的资金进行投资利用,所形成的再投资利率就是所谓的内部收益率,经过多次重复投资逐步实现投资成本的增值。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每一期工程建成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或者是净现金流量已经很难再完全投入到原有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去,也就是说这一部分的经济效益不能计算在电力工程项目的收益率水平之中,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每年回收的资金一般都比初始资金少,并且回收的资金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时间也比较短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再投资不仅难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收益率低于基准收益率的现象。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利用基准折现率来作为真正的再投资利率,然后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利润率、行业投资报酬率等外部因素计算出现的收益率更能够符合实际的要求,这里所形成的收益率我们称之为外部收益率。但是基准折现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并不是通过科学严谨的计算得来的,而是通过对市场的考察与分析,然后再由相应的投资部门采取决策形成一系列参数,所以基准折现率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基准折现率作为再投资利率将会严重影响外部收益率的准确性,最终造成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年现金流量终值之和不准确现象的出现,所以说“再投资学说”是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的一大误区。 二、“计算复杂程度及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误区 电力工程项目经济在利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计算,内部收益率在计算的过程中更要涉及到高阶方程,整个计算的过程中需要人们准确计算出使净现金现值和等于0的折现率,而这种折现率一次性计算出来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人们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试算逐渐缩小计算的范围,从而最终得到使净现金现值和等于0的折现率。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繁琐,并且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无解以及多个内部收益率的现象,而多个内部收益率出现的情况下人们又很难准确的判断出哪一个是真实的内部收益率。陷入“计算复杂程度及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误区的人们普遍认为外部收益率在计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方法比较简便,并且还可以避免计算结果出现无解甚至是多解的现象,对外部收益率进行计算所获得解始终是唯一的,因此可以在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采用外部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然而在对电力工程项目经济的外部投资率进行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如果是在电力工程项目多次分期分批等额投资的前提下进行外部收益率的计算,那么计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现金流量就比较简单,但是计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高阶方程同样会使外部收益率出现无解或多解的现象。而如果电力工程项目多次分期分批不等额投资,那么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现金流量就会比较复杂,在高阶方程的影响下同样会使外部收益率并非始终存在唯一解。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电力工程项目多次分期分批等额投资还是在多次分期分批不等额投资的现象下,通过现金流量对外部收益率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都涉及到高阶方程,所发生改变的仅仅是现金流量的简单与复杂,整个计算结果依然存在着无解或者是多解的现象。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人们主张采用外部收益率代替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误区,而“再投资学说”以及“计算复杂程度及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则是对该误区的一个拓展和阐释,通过对“再投资学说”以及“计算复杂程度及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两种误区的辨析能够更加确立内部收益率在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的主体地位,在后期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内部收益率的改进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水平,确保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稳定进步与发展。 作者:冯飞 单位: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工业作为先行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能源变革,加快建立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目标。我国电网发展也进入了建设坚强特高压智能电网的新时代。电网企业的技术经济特性奠定了电网企业的基本管理框架和变革取向。较一般企业而言,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关乎企业命运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从电网施工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两个层面,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及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及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对电网施工企业治理框架属性下,加强财务管控执行力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程财务管理;探讨分析 要想知道电力过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如何更好的进行下去,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更好的控制成本,以及如何降低成本,成本是我们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我们要想保证工程的顺利实现,我们必须保证成本的合理化,那么,什么是成本控制战略呢?所谓成本控制战略,就是企业想办法使得成本比同行业其他企业要低一些,并且一直保持下去的战略体系。这种新型的战略体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目前电力工程的发展模式以及施工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对工程的财务管理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一个内容,只有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的财务管理才能得到很好的进行,我们的财务管理才不会偏离一定的轨道范围内。下面,笔者就将向大家谈谈这一内容,有关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以及企业如何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 1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施工过程是一个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因素的过程,电力施工过程也是需要很多方面共同配合的过程,我们的社会需要工业的支持,我们的工业需要电力工程的保障,同时我们的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更加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来进行财务成本的管理,也就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项目的执行质量。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经营发展和战略的意义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低成本战略优势明显,项目成本管理优点更加突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应地,其工作难度也比较大。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仍然存在着成本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成本控制层级协同度不高等种种问题,制约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施工预算缺乏系统性考虑,资源的项目间调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对电力工程施工定额不断修订,再加上招投标规定实施的日趋严格,作为参与者的电力施工企业来说,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在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对预算的管理不能局限于单个项目或单个核算单位。应当在兼顾效益考核的前提下,实施企业级预算策划和管控,在企业级实现预算的系统性筹划和控制。体现在工程项目上来说,项目人员、材料等参与要素能够实现灵活调度和管理,提高周转效率和效益。然而,对于大部分实施分公司制度的电力施工企业来说,该方面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1.2成本管理责任机制合理性欠缺,经营与施工责任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和强化。 不仅仅是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管理机制,只要是涉及到管理类的。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责任、权力、义务明确与完整的成本管理体制。而目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对于责任的界定过于单一,存在内耗现象。 1.3基层执行人员成本意识需要加强。 成本的管理过程是集体行动的过程,不仅需要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团结合作,更需要基层执行人员严格落实。项目执行经理,应当对项目执行人员进行成本教育培训,做到每个人都成为成本控制单体。 1.4急投快上,突破预算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从管理角度和效益来讲,成本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工期与质量及安全。但是在实际项目执行,出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把重心放在了工期上。于是,出现了现在某些企业不顾长期发展的局限性,,甚至达不到工程的质量要求,为了完成目标,不计成本,短期大幅增加人员和材料设备,造成了项目成本突破预算的情况发生。 2如何提升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2.1改革旧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如何提升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以及财务管理能力呢?首先,我们可以从施工项目的投标开始,经过施工生产到工程竣工,整个过程链条都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变化,这时,新的成本的概念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新的成本管理不同与以往的管理,它改革创新了很多其他的项目成本管理所不具有的特点,保障了成本发生的真正合理性。 2.2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建立工程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项目经理部、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并把管理人员绩效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的一种方法体系。社会的发展和工程的进步离不开责任的支持,社会只有充满责任感,我们才能真正的进行社会生产,进行工程创造。 2.3建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三位一体理念。 对于一项工程来说,安全质量,工期,成本,这三者缺一不可,是组成一项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在此,对于成本来说,我们需要考虑这两方面的成本,一是项目部为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二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质量成本则体现在因偷工减料而引起的故障成本以及应对突发事故做好的预防措施成本等。 3电力施工企业工程财务管理探析 3.1优化财务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 财务岗位设置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符合上级公司目前业务工作内容的核算、管理要求。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和规范财务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电力施工企业需要专门对“基建财务模块标准化”进行立项研究,并需要对相关问题编制了专业研究项目工作报告,以便于对公司流程优化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3.2积极开展财务风险管理。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同时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3.3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建立较为完善和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涵盖工程项目管理环节的各个方面,制定了各层级和各部门之间的控制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了完善的制衡和监督机制。结束语通过了上面的一系列的介绍和了解,我们知道,要想更好的进行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及财务方面的管理,我们必须有着这样的意识,一是紧紧围绕财务集约化管理这一主线,强化财务基础工作、强化全面业务集成、强化精益化管理三项措施,二是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手段,三是严格加强预算管理。四是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五是加强人才管理和培训。只有将这五点真正的运用到我们的工程施工和企业管理中,我们才能真正的掌握成本管理的核心,把握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层级,实现财务管理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张莹 单位: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财务部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分析 【摘要】随着国力增强,科技日益进步,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前景无限,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越发显现。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管理还具有诸多问题待遇解决,譬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就十分严峻。因此,当下必须及时调整相关的管理措施并且详细分析实际情况。文章主要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工作的提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安全控制 1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既繁琐复杂又十分多变,而且很难预知发展情况,这一定程度上给其施工环节造成不小的挑战,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或者意外会直接引发安全事故,兹事体大。前文介绍了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就是复杂多变,它包含很多难以管理的设备或材料,以及意外的突发状况,所以,只有认真管理好施工过程的每个微小的步骤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2电力工程建设在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的问题 2.1设计不符合实际 只有保证设计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才能够较好的达成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说,所有电力施工单位需要将设计图纸作为依据,不可以随意对设计随便改动,如果出现问题,必须立马和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防止出现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严令禁止为了追赶工期而肆意改变方案的做法,否则就会失去图纸原本的设计意图,导致工程设计与实际情况的相脱节,降低工程质量。 2.2安全意识薄弱 整个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达成都与电力工程的安全生产紧密相关。但是,很多电力施工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他们只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例如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因此导致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3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据调查显示,许多电力施工方都是片而地实施质量安全管理,只注重表面工程,但是却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更没有实行好责任制,对事故的防范措施更不用多说。所以,导致了施工人员工作的不科学,无法及时地进行安全管理,事故再三发生。 2.4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电力工程施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工作职工的技术要求越发严格,各施工单位要积极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并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据调查显示,许多电力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竟然是因此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合格,所以增强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3电力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3.1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理 质量控制对于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来说就是核心,电力工程的质量受到一些干扰可能也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人员没有依据既定的规则施工,所以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从电力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开始,稳扎稳打的做好每一个重要环节的工作。①工程全部完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电力工程质量测试,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非常规的质量问题,要立即改正和并加强技术设备,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环节都能正常运行。②安排特定人员全面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电力工程质量方面产生问题可能由于某些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导致的,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增派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出现任何施工问题,要立即改正,逐渐减少甚至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这样的做法也有助于保障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③对施工人员进行摸底测试不能凭空臆造,首先要符合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然后全面了解施工人员的技术程度,准确评判他们是否达到既定的要求。 3.2贯彻落实有效的管理体系 电力工程建设应贯彻落实有效的管理体系,譬如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①电力工程监理单位监督工程重要部位以及关键工序必须根据监理规范,对电力工程建设所有环节的质量进行仔细把关,在尚未获得负责单位验收合格之前不可以进行之后的工序。②安排特定的项目经理专门监管电力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并且接受施工人员监督,保证项目建设施工质量。③所有参建单位按照规定如期举行工程质量探讨会议,分析质量问题并且总结经验,以此提高电力工程的总体质量。参建单位还可以建立QC小组,充分动员电力施工工作人员共同承担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的责任,贯彻具体的科学的的质量管理思想理念。 3.3加强现场监理的规范性,并严把资质审核关 在管理检查电力施工现场的时候,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监理法规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好管理作用,并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关电力现场监督措施,同时,科学的安排电力监理人员,加强对监理人员的职前培训以及在职培训,同时,不断加强有关检测仪器的配置,不断完善和详细整理电力管理记录资料。如果出现资质审核违规现象,应依法处理,仔细考核每一位电力建设人员工作资质,做好相关资审工作,防止出现无证上岗的不合理情况出现,从而提升电力建设质量。 4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控制措施 4.1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定期演练 为了将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或者人员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必须积极应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安全施工环节,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组建专门的应急小组,以便能最快速度的发现并解决隐藏的安全隐患,对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各种因素做好紧急备案同时制定出管控措施,将安全落实到每一个人和每一片区域,保证应急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全面增强各方面的应急能力。 4.2建立电力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控制主要得益于建立健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体系,换句话说,就是要对所有的设备或运行系统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另外安全控制办法必须符合所有要求,否则作废。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掌控可能发生危险的局部地方和源头等,严格的掌握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科学的安全防范举措和解决办法。除此之外,决策人员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出的最终结果,根据结果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控制办法,从而有效的增强电力工程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系统性,尽快实现电力工程安全监管的目标。 4.3进行安全教育,严格保证安全防护手段的顺利进行 为了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必须要提前做好保护措施,并实施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办法,施工单位同时还要对安全措施的工作进行监督,从根本上保证降低安全事故的隐患,第二,安全措施的执行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实行,最后,要定期检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负责人要随时随地监管现场的各个安全事项、重要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避免操作失败。心中牢记一句话:人民安全放首位!每个施工企业人员要具备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时刻保障人民的安全才能使危险不再发生,将将各项损失降到最低。 5结束语 质量管理和安全管控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来说是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每一道工序中准确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的目标,将两者全部融入到电力施工当中,才能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各方面的安全、质量和效益,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可以有序进行,电力施工单位才会更加稳步发展同时使电力工程安全运行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姬鹏 代晓娟 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 摘要:在电力工程行业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对电力工程在其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进行分析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国目前的电力工程在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其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之得到很好的解决,促进我国电力工程行业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改进、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和施工过程都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其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对其十分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及其管理等各方面的现状以及现如今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新,并且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使其在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能得到切实和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工程行业建设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及其管理技术水平,最终促进我国该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1我国电力工程在其建设、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今,虽然我国各方面的科技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技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水平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国电力工程在其建设、施工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使电力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质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其进步和发展,使得其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其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不够全面和不够完善,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进度、施工规模及其工程本身的建设都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最终使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无法达到原先的设计要求及其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建设效果;其次表现在我国电力工程在其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面,目前,其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没有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合同要求,没有对其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或者是没有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等,对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施工管理的质量都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2制定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办法 2.1制定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这是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能够规范电力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我们在执行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时,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完善且全面的资料,如提供该电力工程的设计思路、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工艺要求、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质量的保障方法以及施工的预期效果等;此外,相关的施工技术部门及其管理部门应该对以上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时地交流和沟通,避免问题的疏漏,制定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完善的管理流程,并且严格地按照流程来对工程进行建设、施工和管理;然而,这些又必须在良好管理制度的监督作用下进行,只有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得到了明确,他们才会竭尽全力地去做好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从而确保该过程的安全性、合理性、科学性及高效性。 2.2引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根本,而管理人员是这些技术和设备的重要执行者,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技术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鞭策各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充电,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并且使其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落后工作热情,并最终在电力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等方面的管理上更加井然有序。 2.3做好电力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高质量的电力工程才不会随时发生安全事故。要做好电力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我们必须综合工程建设和施工的特点,做出完善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严格地审核,之后,要严格地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方案的要求来执行,此外,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且严厉整顿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使电力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高质量目标得以切实有效的实现。 2.4实现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这是新时期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基本要求,其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其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实现,因为实现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工程的设计精度和施工精度,还能够保障施工技术管理的高效性,因此,我们必须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使其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得以实现。 3结束语 对电力工程的建设技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是其行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且拿出有效的办法来促进其改进、完善、创新、发展和推广。 作者:陈艳 单位: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型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由此对电力工程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由于自身特性,工程项目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所以加强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由此,本文主要就电力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求更好的提升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开展成效。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模型分析 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施工成本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施工效率,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成本,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就当前电力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现状而言,实际取得的成效不够理想,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就成本管理本质来看,是属于一种逐渐明晰的过程,在项目工程开展初期对施工成本进行估算,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监管成本,明晰成本同工期之间的联系,以便后续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所以需要构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型。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有项目工期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每个管理环节并非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协同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首要解决问题,而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当前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是指项目主体以及过程作为核算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费用支出总和,包括施工材料的购置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机械设备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等,成本管理目的有一定差异,施工项目成本的划分方式同样存在差异。按照施工项目成本费用为依据,可以划分为生产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费用,按照施工成本控制能否按照计划进行,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以及不可控成本,按照成本控制的经济性质可以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的划分,可以按照三种分类方式进行划分,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设备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其中材料成本主要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配件、半成品、使用或者租赁的费用,材料购买中所耗费的运输费用、运输损耗费用和保管费用等,均属于材料成本项目中;人力资源成本,同施工项目息息相关,由于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力,需要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费用[3]。人力资源成本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础工资、奖金、保险费用、补贴、辅助工资以及福利费用等,均属于人力资源成本项目;机械设备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建造设备,从而产生成本费用,其中包括自由设备、购买的设备以及租赁使用的设备,新购买的设备中主要包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损耗成本以及安装成本,而对于施工单位已经拥有的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维护以及检修成本,租赁的设备包括租赁费用、运输费用以及组装费用;除了这些费用,还有一些不可预估的费用产生,可能出现污染治理费、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等。就工程前期规划精度和深度而言,在电力施工项目前期规划中加强成本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计划的精准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成本管理内容更加全面,从而使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工程始末。就工程材料耗用,技、民工管理而言,工程项目施工中,尤其是电力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原材料,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购买,合理的成本规划,有助于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减少材料购置、运输和存放成本;对于技术人员和民工人员而言,加强成本管理有助于最大程度配置人力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来确定工程所需要的施工人数,减少施工人数过多,造成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从工程工艺和质量而言,电力工程是一项复杂、麻烦的工程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成本管理,有助于在施工工艺技术方面,实现最优配置,结合工程实际工艺需求,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降低工艺成本浪费。此外,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加强成本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资金率,降低施工成本,但同时能够实现技术人员的最优配置,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为施工单位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长远发展,保证自身利益,大多数电力施工企业陷入了盲目建设的境地,造成了大量成本的浪费。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大多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意识,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控制力度不足,偏于施工结束后的成本核算以及静态控制,从电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成本管理理念尚未贯穿始末。甚至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扩大规模,盲目的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进而造成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经济亏损加剧,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2.2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内部结构过于冗杂,呈模块化,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对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过于重视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只负责监督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验收入库,各个部门之间联系较少,只负责本部门应该负责的工作,同成本管理没有联系。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管理过程,同管理、技术以及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所以,仅仅依靠企业财务部门是难以充分解决成本控制和管理问题。 2.3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偏低 就当前电力施工现状而言,大多数基层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较低,作为把控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最直接群体,其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基层管理人员多为施工人员,只是由于施工需要才转变为项目管理人员,尽管现场施工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施工管理培训,进而在对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中,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成本控制意识偏低,从而影响到工程整体的成本控制成效。 3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型构建 3.1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型构建 3.1.1确立项目经理 首先应确立项目经理,落实责任制,明晰成本目标。项目经理应对资金支付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越权办理的现象发生,造成资金使用的混乱。并制定严格惩处制度,降低工程管理费用。 3.1.2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应吸收具有专业技术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以便对项目工程实现系统化管理,做好预算工作,从而保证后续工程环节有序开展,最大程度节约施工成本,防止劣质材料混入施工现场。 3.1.3制定施工指标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下达相应的施工成本指标,确保施工单位能够严格遵循施工成本指标进行施工,并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对于超过的部分进行处罚,而留有结余的部分,对施工队伍进行奖励,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3.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分析 3.2.1制定资源计划 电力施工项目管理首先应对施工规划进行充分分析,设计工程项目分解图,将施工项目分解出不同的工作单元,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以及技术,提升准确性。电力施工项目应明确各个工作单元所需要的资源总量以及类别,确定施工人数,选择相对应的定额要求。根据市场定价情况来构建不同的价格图,对上述信息资源进行归类和总结,制定人力资源、材料资源以及机械设备的需求表。 3.2.2成本估算和预算 估算成本是在资源规划制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过程。项目管理者依据施工资源需求图以及以往施工项目成本信息,选择施工项目成本估算策略,更加客观的展现施工项目施工成本以及其他间接成本,建设资金的投入。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落实相应的工作计划标准,进一步细化成本估算结果,以便于后续成本预算工作开展。 3.2.3成本核算 成本预算主要是为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相关依据,同时它也是成本分析的依据,根据数据之间的对比来考量预算结果是否全面、合理。成本核算需要借助财务会计账目数据,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分析策略,来评估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进度。对成本进行分析方法可以细分为对比法、因素研究法、专项成本分析法以及整体成本分析法。专项成本分析法中包含成本盈亏异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以及质量成本分析。其中成本盈亏异常分析主要是针对施工任务实际工作量是否同工程情况一致,资金投入产值和实际获得的利益是否一致等,通过几种成本对比分析,来反映成本盈亏。 3.2.4成本控制 电力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对工程项目整体预算的调整,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贯穿于成本管理与控制全过程。成本核算是对施工前期成本控制情况进行了解,而成本控制则是在成本预算制定时就已经开始进行了。通过“挣得值”概念来分析施工成本和进度,得出挣得值曲线图,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确保在不影响工程进度、质量以及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节约施工成本,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4结论 综上所述,就当前我国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现状而言,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由此,针对这一问题,电力施工企业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规划,做好施工成本的估算和预算,对施工前期成效进行核算和分析,将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工程始末,构建项目成本管理模型,以求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姜鹏 单位:国网四川蓬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分析 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期电力企业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技术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应努力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强化施工质量,促进电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1当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现状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交底还不到位,施工技术交底是工程顺利施工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施工技术存在于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技术交底工作能够为施工的技术、规模以及工程建设等提供保障,能够使施工人员更加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有更加科学的掌握,能够在施工中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技术交底工作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技术交底工作并不到位,电力工程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电力工程管理主要是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人员以及造价等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使电力工程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问题依旧层出不穷。施工合同签订中,很多电力施工的附属设备描述不到位,结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新进行设备采购,给工程建设的进度以及造价等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在施工人员选择时也不到位,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素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建设的效果,而施工人员的选择比较随意,施工人员的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不到位,无法发挥出施工人员的真正作用。 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对策 2.1完善电力施工技术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够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就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将工程设计的思路、工艺、技术要求、质量保障的对策等详细、清晰的告知施工单位。详细的交底能够将电力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准确的描述,保证每一道施工环节都紧密相扣,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再次审核,向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提出存在的疑问和技术问题,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交由监理以及业主审核,使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得以保障,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门应对审核后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明确相关问题后,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责任制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应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工程技术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施工人员的技术再优秀,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技术以及职业道德,施工工程建设也无法顺利的推进,因此应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每一位施工技术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完善责任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品牌意识,注重工程建设质量,注重企业的形象建设。施工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以及任务,能够及时、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使用专业化的管理设备,实现管理的效果。2.3强化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有高素质的技术以及管理人才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保障,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效果,应要努力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使技术管理能够树立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定期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技术交流会等更新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以及业务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所有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 2.4强化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是主要的目标,质量是衡量一项工程成败的重要标准,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全面的了解施工建设的标准以及技术方案等,能够实现规范化的施工建设,对于没有完成技术交底部分的工程,不能进行施工建设。同时,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要求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已经完成建设的工程部分进行检查,明确其是否与施工图纸、建设标准相符合,如果发现违规行为要立即停工整顿。 2.5实现信息化管理 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设备的积极作用,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提高工程设计施工的精度,使电力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使用计算机软件等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将进度、资源以及成本控制有机结合,促进管理科学性的提升。 3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的需求逐渐提升,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也随之发展,当前目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完善技术管理流程、制度,强化人员素质能力,实现电力工程质量以及信息化管理,使电力工程建设更加规范,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作者:尹明 单位:山东星元实业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分析论文:电力工程送电线路施工工艺分析 一、送电线路的施工特点 1.受外界条件影响大。 送电线路的施工是在户外的环境条件下,绝大多数为野外作业,甚至翻山越岭,受野外环境条件、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同时送电线路敷设跨越的范围广,长度长,无论是天气条件和地理状况都对送电线路的施工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北方,四季分明,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大,恶劣的天气无论对于工程的施工还是日常线路的维护都会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线路施工时要尽可能的避开不良的天气条件和不利的地形。 2.机械化受限,施工工作量大。 送电线路的施工地域范围广泛,有些偏远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低,相应的机械化水平也低,缺乏先进的大中型机械,加上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很多大型机械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绝大多数的工程施工只能采用小、轻型机械配合人工操作完成。施工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负担重。 3.高空作业多,难度大。 送电线路的施工建设中,大多为高空作业,相对于地面施工来说,高空作业的难度要大得多,而且对于施工工艺和质量的要求也很高。不仅仅要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还要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 二、送电线路施工工艺 1.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 随着施工技术的革新和大型机械的应用,在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施工方面用机械搅拌、机械捣固、机械喷淋养护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搅拌、捣固和养护,是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明显减轻,既节省了人力又实现了高效率的施工。原有的木制模板也被钢模板所取代,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使施工操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在一些送电线路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施工中,特别是对于500kV的线路施工,使用搅拌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捣固。使用大型机械的关键问题在于在野外作业的环境下,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大型机械的应用适应性问题。对于大型机械适应困难的地区,仍需要小型机械加以配合。另外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对于混凝土工程的养护仍然以人工淋水养护为主要养护方式。 2.土石方施工工艺。 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土石方施工采用掏挖或半掏挖土坑基础型式的施工工艺,但是也有一部分地区采用嵌固或直锚式岩石坑基础。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工艺的发展,开始有钻孔机等机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是原状土基础得到了逐步的推广。在爆破方面,采用延时光明爆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石方的开挖,岩石坑爆破成型。随着非电起爆成孔技术的应用,使施工安全性得到的有效的提高,同时减少了炸药的使用,经济成本降低。在流砂和淤泥地段,可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应用超声脉冲检测法、水电效应法和超声波检测法等技术方法,可以准确的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判断和检验。在转角塔的施工上,引起上拔力较大,可采用有良好抗上拔力性能和良好的稳固性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岩石基础时首先要对塔位周围的地质情况和岩石分布进行仔细的勘察,检验是否与设计存在出入,如果实际与设计不相符要对及时对设计进行变更研究出新的设计方案然后再进行施工。在对岩石基础开挖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对安装锚筋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反复的核对,确认无误在进行固定施工,注意科学养护。 3.杆塔的施工工艺。 从目前杆塔的施工情况来看,普遍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电杆及轻型铁塔施工。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对特殊的杆塔形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的改进。对于大型、重型铁塔的施工通常采用分解阻力的方法,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分解组塔的方法加以创新。以往多采用外抱杆带落拉底线的方式,但是因为在拉线方面控制难度很大,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组塔的难度更大,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可采用内摇臂通天抱杆分解组塔以及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来控制拉线,效果显著。对于铁塔,特别是高塔的组立,可采用全倒装或者半倒装的新工艺来进行施工建设,传统方法的倒装组塔一般是在高空作业条件下进行采用此工艺可使其转变为低空条件下作业,施工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而且节省成本,经济性好。随着液压提升新机具的开发和应用,组塔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送电线路的施工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杆塔的组立,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现场,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本质仔细严谨的态度,科学规范的操作,保护好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可以说,安全施工是杆塔组立施工的核心,是重中之重。杆塔的是输电线路的重要设施,对于送电导线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又具有避雷的效果,其强度是由杆塔的制造材料、本身的结构形式以及受力形式所决定的,因此,在杆塔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强度和刚度较高的杆塔。 4.架线的施工工艺。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送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架线的施工方法以人力放线和绞磨牵引紧线的方法最为普遍。应用此两种方法架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线路采取全停电或者半停电的方式,以实现跨电力线路架线,而且在跨通航河流架线上海需要全封航或者半封航,整体来讲机械化水平不高。这样一来,对导地线就会产生严重的磨损,而且劳动效率不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山区,放线操作困难较大,质量很难得到保证。随着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张力架线被开发和应用,改变以往人工架线施工的格局。使用牵张机械,可以使导地线能够持续保持有力的状态,始终具有一定的力,一定距离的保护交叉物的安全,而且放线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将每相导线放完之后,对牵张机前的导线进行临时的锚固。采取锚线的水平张力,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16%的措施,防止因振动引起导线疲劳造成导线断股。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锚固操作时,同相子导线的张力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将子导线上下相错,导线与地面之间的净距离要在五米以上。笔者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于送电线路架线施工工艺进行总结,不仅有张力架线作为架线施工的新工艺,还陆续出现了新的施工工艺,如:放线方法上出现了动力伞放线以及火箭放线;跨越电力线路中,有铝合金跨越架线工艺以及钢结构跨越架等。随着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架线施工队额效率和质量必将得到显著的提高,不停电架线和不封航架线会逐步实现。 三、结语 由于具体条件的差异性较大,在具体施工时,还是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工作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电力工程管理送电线路的施工过程有熟练的掌控,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施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杨红 刘文范 单位:沈阳电业局电气安装公司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计价风险控制论文 一、建筑工程计价的特点及现状 1.工程清单计价特点。招保单位可以委托相关机构将招标工程以及施工过程中整体工程产生的实体非实体所需费用详单提供给所有投标的企业,投标单位在清楚了解招标工程项目所需费用后进行自主报价。新的工程清单计价模式较传统计价模式更简单明了,更有利于建筑工程进行招投标工作,不受限于工程造价水平的高低导致最终得到项目任务量的多少,而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定总额,有效避免了投标人工程量不统一的现象。工程量清单清晰的包含了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每个项目所需费用的详细情况,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完整的列出工程实体及相关措施的费用,并且也标出了投标企业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风险。在公开报价清单后,对投标企业提供的报价进行综合严格的评估审查,最终以价格低、报价合理的前提下选中投标人,因此,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招投标风险承担及规范项目造价方面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2.工程清单计价现状。在市场经济中,建筑行业的竞争激烈,建筑企业的压力逐渐增大。为了企业的利益,在投标过程中为了中标,用恶劣的手段压低工程造价,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同时,也影响了招投标市场秩序。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出现与应用采取“量价分离、风险共担”的原则,极大程度上明确了招投标双方的责任与风险,建立了良好有序的招投标市场[1]。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计价风险 1.招标方承担的风险。招标文件作为工程项目合同的一部分,不单单在招投标双方签订合同时作为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投标报价时的重要参考凭证。制作建筑工程清单需要小心谨慎的态度,严格按照具体程序与实际情况来拟定招标文件,因此,招标文件不仅具有严谨性、复杂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要从招标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中心内容,其内容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招投标双方承担风险的大小[2]。在制定工程量清单时,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建筑工程的标准,如果编制团队的相关人员不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和相关资质水平,这种参差不齐会造成清单造价的不合理,也关系到工程招投标进展。在对投标各大企业公开提供招标工程量清单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评比。在竞争趋势下,大多数企业过于注重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采取一些不透明的手段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样,招标方也习惯采用价格最低法来对投标方进行评标,但投标方的最低价标准不尽相同,没有符合所谓招标方最低价评比要求,再加上投标评判团队每个人的思想理念不同,太主观,忽略了客观现实,在评比出现这些情况时对招标方来说又多了一定风险。2.投标方承担的风险。工程量清单制订内容是否健全不仅对招标方有影响,同样对投标方也带来了风险。投标方大多数在竞标过程中追求中标,却在竞标后准备开展工程施工时,发现清单的工程项目任务与实际有所差别,这就会造成投标方将会损失一部分经济效益。此外,也有少数会遭遇工程清单项目缺失,投标方如不及时采取补救办法,在最终交工审验中会追讨不回应得的损失补偿。对于想要在招投标中成功中标的投标方来说,在竞标之前要对企业做个整体财力的统计与了解,然后比对清单中的工程项目进行竞标,对企业做出一个合适的投标额度,定额的制订,将会对企业的日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定额也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一个企业发展经营状况的现状。任何由双方签订的合同都有法律约束,关乎合同双方的利益,尤其在相关的工程合同中对工程款项的具体支付详情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也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其他相关文件,虽然建筑行业采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只是提供工程项目的详细单价,稳定市场竞争秩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方承担的风险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招投标计价风险的控制 1.招标方的风险控制措施。在编写制订工程量清单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端正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态度编制清单,不要以自身的利益为主,应坚持贯彻公平公正的方针,保障招投标双方共同的利益,禁止发生在制订清单过程中,故意将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这样会造成投标企业的混乱,引起不必要的讨论和争吵。相关编制团队或单位要提高自身的相关资质和能力,定期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学习掌握最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为编制更科学的工程清单打基础[3]。在完成编制后有关审查部门要做到认真检查,尤其在相关确定数据方面有必要做二次计算,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合理性,确保日后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此外在评标过程中,首先,在选择投标企业时,在关注投标企业给出报价高低的同时,也要考虑该投标方所代表公式的综合实力是否优秀;其次,负责评估价格方面的评审团队,除了要考虑工程项目单价及总价之外,要结合投标方对完成整个工程中对于单项工程和所有项目工程的整体成本控制以及效益等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招标方或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有关机构,针对一些特殊工程的特殊情况时,可以在清单中列出详细的数据指标,或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关记录,在最终评判中综合考虑。2.投标方的风险控制措施。投标方在投标之前要做好万全准备,不要去争取最终结果,如果没有一个认真制订、谨慎分析的过程,最终会导致投标方所代表的企业或承包商承担巨大的风险和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审查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方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对清单上无论是单项价格还是总价,无论是施工前的项目预算还是措施预算,都要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评估。对于企业内部负责这一项目的相关专业人员要提高预算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查阅了解相关最新的造价预算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投标方风险的分析,得知企业定额的重要性,想要确立正确的符合企业的定额,就要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养,利用日常工作中丰富的经验,接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新行业思想,发挥个人优势,努力为企业制订一个有利的企业竞标定额。在中标后,企业或承包商更不能懈怠,在收到招标发来的工程项目相关文件后,要及时组织相关专业小组进行详细认真的审查,不仅要对项目的各项预算进行分析,更要注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合同中标注的注意事项,避免一切不利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企业或是承包商利益的损害。 四、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当前建筑业发展趋势的主要模式,极大程度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进步。在目前形势下,我国对建筑行业工程的竞标没有加大督查、管理的力度,造成招投标市场中出现大量的扰乱社会秩序、违规操作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想要降低招投标双方的风险,就要求招标方在编制相关的工程量清单中科学、严谨,全面考虑双方的利益,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制订招标文件。同样,投标方要做好企业定额的工作,并对工程量清单做出详细全面的分析,有效提高企业在竞标中的中标率。对此,招投标双方还要加强注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定期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做充分的准备,优秀人才储备同样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要做到这些方面,招投标双方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竞标工作中的风险。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关系着整个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大建筑企业工程招投标市场的管理,才能促进国家的全面建设。 作者:刘林军 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招投标制度以及合同管理的引入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 招投标制度与合同管理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建筑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受到发展时间的限制,我国建筑招投标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 1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积极意义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其一,规范市场体系。我国传统的建筑交易方式为任务分配形式,这种方式会导致工程造价出现严重的偏差,并且缺乏灵活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交易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而招投标制度在建筑行业的使用,构建了一套适应市场的交易体系,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商品化。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工程造价更加的科学、合理。此外,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实施进行更加高效的监管。其二,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在建筑行业采用招投标制度可以使得市场竞争机制更加规范,对建筑企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为了中标,建筑承包企业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技术以及工程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良性的竞争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以及先进设备的研发,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同时,招标单位可以选择更加优秀的中标企业,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2)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对工程合同的管理不仅仅限于工程准备阶段,还要将之贯穿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之中。此外,加强合同管理可以促进合同的严格落实,对合同中的所有内容进行科学的管理,还要针对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合同体现了当事人双方的意愿,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使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建筑工程的合同就是针对工程中的各项事物而订制的合同。建筑工程合同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工程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2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措施 建筑行业的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可以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虽然我国制定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市场进行规范,但是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工作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参考。(1)构建完善的招投标制度。想要构建完善的招投标制度必须要实现管理与监督的分离,对权力合理的分化,针对不同的分工建立相应的主管部门。例如,招投标管理办负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同时还要设置招投标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办事机构。各个部门相互独立,隔绝一切利益关系。此外,还要加强招投标中心的公平性,通过区域融合以及行业融合实现统一。特殊情况下,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将相关部门进行合并或是细化职能部门。(2)建立投标组织机构。在投标机构的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内部的投标机构,掌握一定的投标技巧。在构建投标组织机构时一定要进行精确的分工并明确相关权责,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建立投标组织机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获得项目,因此其构成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对投标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投标企业要重视标书的编制工作。在编制标书之前,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牢固的掌握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图纸设计以及工程量清单,对相关合同的条款进行细致的阅读,充分了解招投标双方的责任以及义务。此外还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勘察,全面的了解现场的各项情况。之后将所有因素综合考量,开展标书的编制工作,确保标书的质量。此外,投标企业不得为了提升中标几率,采用非法的手段进行竞争。在进行工程报价时,投标企业可以结合市场的情况综合考量其中的利弊,进行科学的预测,增加中标机会。(3)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投标报价、工程量风险以及合同风险。这些风险与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合同管理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以及预测才能实现有效的防范。因此,想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必须认真的研读招标文件,结合市场因素进行合理的工程报价。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应对的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得到经济损失。(4)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对招投标过程中合同的管理,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重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工作,保障业务较好的完成。此外,对评标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加强评标过程的监督工作,提升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提高评标工作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的方面,要积极的进行探索钻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有效的提升管理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刘彦荣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浅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 摘要: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中,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只有做好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才能够不断的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提高,并且保证工程的施工工期。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招投标;合同;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以及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因而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无法预知的问题,因而合同管理变得十分重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招投标阶段作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重要阶段之一,该阶段的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因而,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必须做好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在招标投标中的作用 在以前的工程建设中,因为没有对合同管理在招投标阶段的作用进行足够的认识,给工程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招投标工作中只进行招标文件的处理,而合同管理人员只负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工作,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处理,导致工作中存在很多的被动作业。在招投标阶段,如果没有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进行详细的审查,会导致签订的合同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给水利建筑市场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或者因为合同签订行为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方面,导致工程质量、成本以及工期等多方面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之所以要进行招投标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做好对合同签订和履行的监督工作,其重要原因就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与合同管理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工程建设中,不仅管理部门人员要对两者的密切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还应该要对其他部门的各类人员做好宣传工作,只有将两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关于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出台,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但是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招标与合同管理相脱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中,对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管理工作还没有深入内部。招投标阶段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并没有和合同管理工作进行结合。比如在工程建设中,一些招投标文件中没有将全部的合同条件、主要条款或者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条件添加进去,导致招投标文件承诺中缺乏这些信息,就会给下一步的合同签订工作带来很多的问题。还有的招投标工作中,对文件中的承诺和约定进行随意的更改,或者对合同中关于质量、工期和材料的信息缺乏规范的操作,导致很多违约现象的产生,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2.2招标文件的内容不够规范、细致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主要是交给招投标机构进行的,因为招投标机构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要求不完全熟悉和了解,就会导致编制出来的招投标文件内容深度不够,内容简单,给之后招标人和投标人签订的后续合同带来很多困难。此外,招投标机构没有参与到合同管理工作中,招投标机构因而也很有可能并不具备相关合同管理的经验,编制出的招投标文件也不可能水平较高,还是会导致合同签订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合同内容出现纰漏,内容不准确、不完善,执行起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那么就会给合同变更和索赔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2.3招投标机制仍需完善 水利水电建筑行业招投标工作目前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比如招投标文件审查制度、招投标程序监控制度、主体资格审查制度以及施工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存在对实际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制约,比如虚假招标、规避招标等等。这些不规范行为的存在给中标之后的合同签订以及履行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甚至有一些引起了非常严重的法律纠纷。一些工程在建设完成之后,工程实际与原本招投标时的设想差别巨大,严重损害的双方的利益。 3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合同管理与招投标配合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参与到招投标文件的签订和审查中,与招投标相关人员一同对招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和监督。合同管理相关人员还应该要参与到招投标工作的全过程,这样合同管理人员可以对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的掌握,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合同的审查和管理,使得签订的合同更加的合理,更加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还能够保证履行合同的过程更加的顺利。同时,招投标相关人员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合同的签订和审查工作中,对可能对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产生影响的一些招投标信息进行交底和提示。因为专业的不同,合同管理相关人员不可能对招投标文件的内容理解的非常全面和透彻,很容易遗漏一些问题,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的内容存在出入,就会对招投标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影响。另外,招投标相关人员还应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回访工作进行强化,对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评估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活动,还能够给今后的招投标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基础。 3.2规范、细化招投标文件的内容,推行示范文本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需要加强重视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对招投标机构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进行全面的提高。工程项目承发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担与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水平以及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对招投标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来说,招投标文件应该具备以下内容:招投标项目的数量和性质、招投标须知、招投标项目价格要求和计算方法、项目技术要求和规格、评标的方法和标准、提供招投标文件的方式、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招投标主要合同条款、投标人应该提供的资质证明文件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重点掌握工程价款的确定方式、支付形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工程价款及构成明细的调整方式要保证具体规范,具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可行的担保措施,并且约定争议解决方式。 3.3健全、完善招投标配套制度体系 虽然目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配套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针对存在的不足还可以进行以下工作:①要对招投标规范性文件体系进行协调和整合,保证招投标管理运行体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按照“下位法遵循上位法”的原则,对现有法律规范性文件进行完善和清理,避免政策不一,政出多门。②要对配套法规进行建立和健全,对招投标文件的可操作性进行提高,并且对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清晰,使得文件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科学化,避免漏洞以及歧义现象的产生。同时,推进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招投标平台,有效解决招投标活动各个环节存在的痼疾,为监管部门进行实时监督和后续检查提供重要辅助手段。建立招投标信用评价机制,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记录公告制度,打击和遏制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发现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线索,维护招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相信随着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阴阳合同”、“低中高结”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对整个招投标阶段以及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作内容复杂繁多,因而需要招投标管理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和准则,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做好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进度,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王亮亮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分析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特点 (1)行事者存在经济性。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中,招标人及投标人是其主要的行事者。其中,前者的利益主要在于招标结束后可获得与工程功能要求相符的建筑产品,因此在所有投标人中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是其招标目标所在;后者的利益主要在于成功从所有投标人中脱颖而出且中标,从而在工程承包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2)招投标阶段缺乏资源。当前供求关系严重矛盾、需求远远小于供给是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中时常可见。在未来很长的发展时间里,建筑工程市场还是买方占主导地位,生产能力过剩以及供求关系矛盾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招投标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稀缺资源配置。(3)招投标存在极大的繁复性以及不稳定性。建筑工程不仅与多种专业相关联,同时存在极高的科技性,从性质上来说,单次性且无法复制性是其特点,从而导致招投标及工程合同执行这两个阶段均存在极高的不稳定性。另外,工程行业标准均比较特殊,这是因为工程项目开展前必须签订合同,将价格及工期确定以后才开展设计、供应以及施工。但是在招投标阶段中,关于工程的描述并不详细,双方均有各自的理解。由此导致招标投标及合约履行的两个阶段存在矛盾的同时又极其不稳定。 1.2招投标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影因素 (1)市场供求状况。建筑市场实际的供求关系可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规律的影响,建筑市场的供给高于需求时,也就是说承包商成本利润大程度被提高,中标可能性很大;建筑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时,竞争形势更加严峻,承包商及时中标,其利润也只会被降低,甚至还可能出现零利润。(2)投标决策。投标者通常会根据市场竞争以及对手实力,再结合个人以及单位的实力,来决策投标。一般会采取以下及种对策:把利润摆在首位进行投标;最大程度上减少利润争取中标;降低成本来保证中标等。(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工程造价更加接近工程实际价值的措施。以新价格计算模式为基础,由招标者给出工程量,招标者以工程量为基础,所以新价格计算模式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能具体被落实。(4)建筑质量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无论何种商品,质量均是其首要的要求,建筑产品也不例外。但建筑单位为了利润而不重视质量或者减少工期时,建筑单位最后必将承受相关的经济惩罚。此外,新技术及新施工措施的应用也会带来一定风险,均值得承包商考虑后再报价。 2我国当前招投标控制造价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体制存在缺陷。当前我国所具备的招投标体制中,协调与监管机制存在缺陷。由于严重缺乏概预算技术人员,仅能通过图纸开展概预算,没有应用方案对比工程设计内容,随便选定造价,除了设计,余下工作均不参与。从而致使经济技术以及设计两方面的人员合作不协调。在缺乏经济协调的同时,还缺乏造价控制意识。最红导致工程预算超标。(2)评标方式不完善。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可以知道,虽然评标专家委员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地位在法律方面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可将项目定标受项目公司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在理论方面将项目评标的科学性、大众性以及公正性体现出来。但是在具体招投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并没有充分将其评判能力表现出来。(3)竞标行为的规范性低。建筑市场规范化过程中,我国承包商也不断将个人问题暴露出来,而市场行为成熟性低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承包商们通常会采取忽视市场风险的方式来获取工程,甚至恶意降低价格来中标。但是部分承包商因为预算非常低难以完成工程,从而导致出现偷工减料,产生豆腐渣工程的现象,最终致使工程需要返工,扩大成本,造价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3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3.1健全建筑招投标制度 (1)科学构建与法律法规相符的招标组织,且扩大监督规模。(2)各地方主管部门需要合理制定相关的规定,同时以其为基础开展招标,且由有关部门实施监管。(3)业主明确提出对规划及项目功能与投资的要求,完整编制招标文件。(4)招投标前,认真审核投资单位的信誉及实力等。(5)中标方案确定之后,由招投标人员组织有关人员探讨中标方案,将方案优化,从而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经济学。 3.2健全建筑评标系统 招投标基本原则有三个,一是公开,二是公平,三是公正,因此科学构建公开性高的建筑评标系统,实施招标信息与程序,完全公开评标过程中,给全部投标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共同的竞标权力,同时在评标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来对待投标者,如此才可以确保对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造价进行控制。 3.3把工程量清单当做招标依据 开展工程量定单招标计价模式后,招标者一方面会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工程量计算准则提供工程量清单,另一方面还会承担起可能会形成的风险,投标者则根据工程量清单及时对单位工程的利润及成本进行分析,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同时以企业施工预算为基础,优化配置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构建一个优秀的组合,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将投标报价确定下来。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在有效预防工程招投标中违规违法行为(比如鱼目混珠与黑箱操作)出现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国家构建一个更加廉政明洁的建筑市场环境,提高招标行为的规范性,并且克服由于工程量紊乱而形成的标价误差,确保评标的准确性以及公正性。 4结束语 综上述,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中想要有效控制造价,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及建设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重点内容所在。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存在极大的难度,但是其却能够将事前控制思想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建筑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值得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芳 单位:许昌县招投标交易管理中心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所在和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经历了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建设施工企业逐步进入交通建设领域承揽工程施工任务,再发展到现在有形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的逐步形成,建设施工企业逐渐适应国家的改革,积极参加交通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交通建设领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透明度不断增强,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2000年1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陆续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相关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建设工程招投标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有效遏制了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对规范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惩治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起到了重要用。但在实际工作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的执法检查制度,规范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行为。 一、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质量差、不规范、没有针对性。机械地照抄范本,评标办法不科学、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工程量清单不细致,材料设备标准界定不准确。 2、排斥潜在投标人问题较为严重。部分招标机构受招标人控制,工作无原则,在编制招标文件、进行资格预审、制定评标方法、招标报名等方面,按照招标人的意愿,为个别投标人量身设定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 3、陪标、围标、挂靠投标问题比较严重。招标机构业务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围标和陪标行为,甚至与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违规,行为恶劣。 4、招标评标与后期施工管理脱节,中标单位缺乏诚信。恶意低价投标,中标后企图设计变更增加造价;中标后转包,更换项目经理管理班组问题较为突出。 5、合理低价法配套评标办法不完善。低价中标印发的质量、安全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1、招标阶段。一是规避招标,指定施工队伍。一些公路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规避招标,将应该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邀请招标,指定施工队伍直接发包。二是虚假招标,明招暗定。如先内定好承包单位,而后象征性的进行招标,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队伍围标、陪标。三是将项目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标准,把应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改为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或将必须依法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仅在较小的范围内招标公告。 2、评标阶段。一是参与评标的委员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固定的,由于委员们的素质不同,存在着许多弊端,很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不法行为。因此,业主授意或者暗示评委为“意向”投标单位打高分,左右评标结果,使评标工作失去了客观性,失去了理机构诚信档案。通过招标文件备案、招标合同备案、业主满意度评价等措施建立起招标机构诚信档案。招标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规范人员操作行为。 2、规范招标文件编制。对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废标条件、重大偏差、投标承诺、主要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工程量清单、主材标准、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预防围标和陪标措施应作为编审重点,对于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费要单独列项报价,以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性、针对性及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严格招标文件合同管理,防治“黑白合同”,保护合同双方权益。合同应明确,本协议书及本协议约定的其它合同文件组成部分中的各项约定都是通过法定招标过程形成的合法成果,不存在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条款,如果存在任何此类不一致的条款,也不是合同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合同双方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法律约束力。 4、规范评标专家管理,保证评标质量。加强评标专家培训及持证上岗管理。加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实行评标专家声明、评标行为测评管理。每次评标结束后,由评标监督部门对各评标专家的业务能力、评审质量、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情况、考勤情况等方面进行测评,并计入专家诚信档案。 5、保证评标时间和评审质量。根据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工程造价、投标单位数量,合理限定最少评标时间,保证评标质量。一般项目至少评审时间为2小时,重大项目应加长评审时间。 6、实行评标专家自动语音通知管理,进一步减少专家抽取和通知上的人为因素,提高评委名单的保密性。 7、规范评标工作,推行量化评分办法,保证评标质量。为保证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采用通用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量化评分法。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特点适当调整技术标和商务标评分分值及相关评分栏目,商务标分值原则上不得低于60分;对技术标评分应采取发现问题扣分办法,对投标单位企业和项目经理获奖情况不得作为加分内容。 8、严肃查处围标和陪标行为。为防止围标、陪标行为,除设计和设备招标外,对投标报价严重偏离有效投标单位报价算术平均值15%以上的,不得参与基准价计算;要重点审查报价偏高投标单位的投标书,如属恶意围标、串标投标行为,按废标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推行技术标暗标评审。为保证技术标评审的公平、公正,对于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推行暗标评审,在评审前,对各投标文件技术标进行编号,隐去投标人身份,监管人员监督开封和编号,见证“暗标”部分包装的外观检查、防止任何人的故意行为;“暗标”评审完毕后,封存评审结果,再公布投标人。 10、推行计算机软件辅助评标。对于工程量清单报价项目推广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评标,提高评标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评标的公正。 11、建立投标人诚信档案,实行投标人承诺制度。在招投标文件中增加投标单位承诺、项目经理承诺、造价工程师承诺,对招投标中发现投标人有提供虚假业绩、欺诈、行贿、陪标、串标、围标、恶意低于企业成本价投标及其他违背承诺行为的,可无条件废标,计入不良记录,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外,要严格限制其投标活动,每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取消投标人半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资格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正性,使评标的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二是有的业主在招标信息前,已经同招标机构有过私下接触,达成一定的“互利协议”。招标机构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制定资格预审标准和办法时,往往会以业主“意向”投标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或抬高标准,或降低条件,从而操纵评标的结果。 12、定标阶段。一是建设单位“意向”的投标单位未中标时,在办理中示手续及签订合同中设置障碍,排斥中标人。二是建设单位向中标单位提出不合理条件,如要求施工企业垫资、压价,指定购买材料、设备等等,强迫中标单位私下承诺,在施工合同之外签订其它“不平等条约”。三是强迫中标单位将部分工程转包给指定的施工队伍,或者将自己不够资质标准的队伍挂靠在中标施工企业,形成层层转包,违法分包。 三、改进措施及对策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剖析建筑工程招投标困境及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国家把工程建设领域作为全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重点之一,建设系统商业贿赂的过程,就是非法获取工程建设利益优势转换的过程,越是有工程建设利益优势的地方,就越是商业贿赂可能乘虚而入的地方。从我们近几年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情况看,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违反招投标法律法规的问题还很突出,给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一、工程量清单的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为工程量不准确、工程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招标时间紧。 2、招标文件编制人的能力欠缺,有待提高。 3、设计文件有疏漏。 4、招标时工程量清单项目包含的工作内容多,不便于施工中工程量变化或工作内容变化导致的综合单价的调整。工程量清单的质量缺陷直接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1)投标人报价所依据的工程数量不一致,即有的投标人考虑工程量偏差,有的直接依据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报价。这种结果使得招标投标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条件。 2)投标人投标报价时所考虑的工作内容或工程内容不同而使综合单价失去了可比性。 3)因为签定合同时以招标文件和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等为主要依据,那么这时依据这样的招标文件及其投标文件签订的合同在执行中会产生很多的纠纷和矛盾,给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障碍。 对策: 1、给招标文件编制予以充裕的时间。目前关于招标文件编制所必需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相关行政监督机构也无监管的有效依据。为了保证工程量清单的质量,建设单位应当重视起来,给予招标编制人充分的时间。也建议出台相关规定予以规范。 2、严格招标文件编制人的资格。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建设工程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资格等有明确从业范围、职责、处罚等规定,但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因此在也就存在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的挂靠现象,也就存在招标文件上的编制人并非其实际编制人的现象,造成招标文件的质量不高的结果。 3、加强图纸的审核工作。 4、监理单位提前介入,参与招标文件的审核。 二、投标过程中的围标现象。 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些没有资质个人或资质较低的单位为了提高中标机会设法挂靠多家资质较高的施工企业参与投标,并做各份不同或雷同的投标书,以各个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任务。对于一个标的,表面上投标主体是不同的施工企业,各份投标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真正的投标者都是同一个老板。一些竞争力不强或亏损企业迫于生计,难以退出建筑市场,故在一定利益驱动下会选择陪标。以期获得一定利润来支撑企业生存。 对策: 各建设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有序竞争。要坚决纠正和严厉查处不规范招投标行为,主要纠正和查处以下十一种行为: 1、是擅自发包工程或采取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招标的行为。 2、是将公开招标变为邀请招标、甚至假招标或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的行为。 3、是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 4、是无证或越级超范围承接工程任务的行为。 5、是出借、出租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的行为。 6、是不按规定进入市场招标的行为。 7、是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行为。 8、是中介机构不独立公正地依法从事建筑活动、招标机构泄露标底和在招标中弄虚作假行为。 9、是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管理机构不依法行政,不严格执法的行为。 10、是招标监督机构和有形建筑市场工作人员非法干涉工程招投标行为。 11、是领导干部干预工程发包、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行为。 三、评标方法的缺陷。 现行中标价的确定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有明确的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但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价的除外”。在实际评标过程中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作为确定中标的条件,甚至很多时候在其他条件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时其投标报价最低就可以中标。其缺陷主要表现为: 1、只重视报价的评审,而轻视技术标的评审或对技术标制作合格性评审(一般的小型项目可不做技术标评审);在采用评标软件评审的条件下评委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质疑。 2、只重视单价和合价的评审而不重视其价格组成的评审,使评审留于表面形式。 3、在判断其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时缺乏相应可靠的依据,使其评审结果的可信度降低。 4、评审项目的选择缺少同意的选择标准,随意性较大。比如有些工程建设项目评审项目由软件按顺序选择单价高的项目进行评审,有的选择工程量大的作为评审对象,有的则由软件或评委随意选择项目进行评审。这种评审项目的随意选择容易造成评审失效。笔者认为选择的评审项目要能真正反映投标者之间的竞争性,不能单纯的从单价、工程量方面考虑,而要把单价、工程量和分项工程的合价综合起来考虑。 对策 1、转变观念。通过招标投标选定中标单位时,不仅要重视价格方面的优选,也要重视技术方面的优选,价格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就是投标单位的技术措施,技术标是投标单位竞争性的突出表现,价格与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反映投标企业的综合实力。 2、价格评审是评标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能在单价和合价评审时考虑单价组成的评审,全面考察投标企业完成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费、利润等情况,一方面可以为确定投标企业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提供参数,另一方面单价组成的合理与否是后续工作中调整单价减少扯皮的依据,也是减少建设单位在施工中由于量变、价变所造成的不必要支出的依据之一。 3、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相关机构可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层数、地段、时间、消耗量、价格等指标编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价系统指标,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给出明确的成本价或成本消耗量底线指标,作为评标的依据。 4、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可予以记录,以便在签订合同时加以考虑。 招标投标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严格的程序和多种评标指标选出最优秀的中标人,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建筑业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引导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招标投标的制度、程序及相关工作方法和内容,才能为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浅探现代建筑工程招投标困境化解措施 摘要:国家把工程建设领域作为全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重点之一,建设系统商业贿赂的过程,就是非法获取工程建设利益优势转换的过程,越是有工程建设利益优势的地方,就越是商业贿赂可能乘虚而入的地方。从我们近几年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情况看,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违反招投标法律法规的问题还很突出,给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一、工程量清单的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工程量不准确、工程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招标时间紧。 2、招标文件编制人的能力欠缺,有待提高。 3、设计文件有疏漏。 4、招标时工程量清单项目包含的工作内容多,不便于施工中工程量变化或工作内容变化导致的综合单价的调整。工程量清单的质量缺陷直接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1)投标人报价所依据的工程数量不一致,即有的投标人考虑工程量偏差,有的直接依据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报价。这种结果使得招标投标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条件。 2)投标人投标报价时所考虑的工作内容或工程内容不同而使综合单价失去了可比性。 3)因为签定合同时以招标文件和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等为主要依据,那么这时依据这样的招标文件及其投标文件签订的合同在执行中会产生很多的纠纷和矛盾,给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障碍。 对策: 1、给招标文件编制予以充裕的时间。目前关于招标文件编制所必需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相关行政监督机构也无监管的有效依据。为了保证工程量清单的质量,建设单位应当重视起来,给予招标编制人充分的时间。也建议出台相关规定予以规范。 2、严格招标文件编制人的资格。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建设工程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资格等有明确从业范围、职责、处罚等规定,但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因此在也就存在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的挂靠现象,也就存在招标文件上的编制人并非其实际编制人的现象,造成招标文件的质量不高的结果。 3、加强图纸的审核工作。 4、监理单位提前介入,参与招标文件的审核。 二、投标过程中的围标现象。 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些没有资质个人或资质较低的单位为了提高中标机会设法挂靠多家资质较高的施工企业参与投标,并做各份不同或雷同的投标书,以各个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任务。对于一个标的,表面上投标主体是不同的施工企业,各份投标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真正的投标者都是同一个老板。一些竞争力不强或亏损企业迫于生计,难以退出建筑市场,故在一定利益驱动下会选择陪标。以期获得一定利润来支撑企业生存。 对策: 各建设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有序竞争。要坚决纠正和严厉查处不规范招投标行为,主要纠正和查处以下十一种行为: 1、是擅自发包工程或采取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招标的行为。 2、是将公开招标变为邀请招标、甚至假招标或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的行为。 3、是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 4、是无证或越级超范围承接工程任务的行为。 5、是出借、出租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的行为。 6、是不按规定进入市场招标的行为。 7、是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行为。 8、是中介机构不独立公正地依法从事建筑活动、招标机构泄露标底和在招标中弄虚作假行为。 9、是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管理机构不依法行政,不严格执法的行为。 10、是招标监督机构和有形建筑市场工作人员非法干涉工程招投标行为。 11、是领导干部干预工程发包、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行为。 三、评标方法的缺陷。 现行中标价的确定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有明确的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但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价的除外”。在实际评标过程中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作为确定中标的条件,甚至很多时候在其他条件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时其投标报价最低就可以中标。其缺陷主要表现为: 1、只重视报价的评审,而轻视技术标的评审或对技术标制作合格性评审(一般的小型项目可不做技术标评审);在采用评标软件评审的条件下评委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质疑。 2、只重视单价和合价的评审而不重视其价格组成的评审,使评审留于表面形式。 3、在判断其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时缺乏相应可靠的依据,使其评审结果的可信度降低。 4、评审项目的选择缺少同意的选择标准,随意性较大。比如有些工程建设项目评审项目由软件按顺序选择单价高的项目进行评审,有的选择工程量大的作为评审对象,有的则由软件或评委随意选择项目进行评审。这种评审项目的随意选择容易造成评审失效。笔者认为选择的评审项目要能真正反映投标者之间的竞争性,不能单纯的从单价、工程量方面考虑,而要把单价、工程量和分项工程的合价综合起来考虑。 对策: 1、转变观念。通过招标投标选定中标单位时,不仅要重视价格方面的优选,也要重视技术方面的优选,价格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就是投标单位的技术措施,技术标是投标单位竞争性的突出表现,价格与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反映投标企业的综合实力。 2、价格评审是评标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能在单价和合价评审时考虑单价组成的评审,全面考察投标企业完成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费、利润等情况,一方面可以为确定投标企业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提供参数,另一方面单价组成的合理与否是后续工作中调整单价减少扯皮的依据,也是减少建设单位在施工中由于量变、价变所造成的不必要支出的依据之一。 3、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相关机构可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层数、地段、时间、消耗量、价格等指标编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价系统指标,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给出明确的成本价或成本消耗量底线指标,作为评标的依据。 4、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可予以记录,以便在签订合同时加以考虑。 招标投标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严格的程序和多种评标指标选出最优秀的中标人,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建筑业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引导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招标投标的制度、程序及相关工作方法和内容,才能为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及建议分析论文 摘要:近来,工程招投标活动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人是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现在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从事工程造价具体预算编制、审查及工程招标清单编制工作,下面,我从工程招标管理的实际中,谈一下现行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办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招投标;问题;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经历了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建设施工企业逐步进入交通建设领域承揽工程施工任务,再发展到现在有形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的逐步形成,建设施工企业逐渐适应国家的改革,积极参加交通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交通建设领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透明度不断增强,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2000年1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陆续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相关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建设工程招投标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有效遏制了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对规范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惩治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起到了重要用。但在实际工作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的执法检查制度,规范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行为。 一、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质量差、不规范、没有针对性。机械地照抄范本,评标办法不科学、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工程量清单不细致,材料设备标准界定不准确。 2、排斥潜在投标人问题较为严重。部分招标机构受招标人控制,工作无原则,在编制招标文件、进行资格预审、制定评标方法、招标报名等方面,按照招标人的意愿,为个别投标人量身设定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 3、陪标、围标、挂靠投标问题比较严重。招标机构业务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围标和陪标行为,甚至与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违规,行为恶劣。 4、招标评标与后期施工管理脱节,中标单位缺乏诚信。恶意低价投标,中标后企图设计变更增加造价;中标后转包,更换项目经理管理班组问题较为突出。 5、合理低价法配套评标办法不完善。低价中标印发的质量、安全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1、招标阶段。一是规避招标,指定施工队伍。一些公路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规避招标,将应该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邀请招标,指定施工队伍直接发包。二是虚假招标,明招暗定。如先内定好承包单位,而后象征性的进行招标,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队伍围标、陪标。三是将项目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标准,把应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改为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或将必须依法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仅在较小的范围内招标公告。 2、评标阶段。一是参与评标的委员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固定的,由于委员们的素质不同,存在着许多弊端,很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不法行为。因此,业主授意或者暗示评委为“意向”投标单位打高分,左右评标结果,使评标工作失去了客观性,失去了公正性,使评标的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二是有的业主在招标信息前,已经同招标机构有过私下接触,达成一定的“互利协议”。招标机构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制定资格预审标准和办法时,往往会以业主“意向”投标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或抬高标准,或降低条件,从而操纵评标的结果。 3、定标阶段。一是建设单位“意向”的投标单位未中标时,在办理中示手续及签订合同中设置障碍,排斥中标人。二是建设单位向中标单位提出不合理条件,如要求施工企业垫资、压价,指定购买材料、设备等等,强迫中标单位私下承诺,在施工合同之外签订其它“不平等条约”。三是强迫中标单位将部分工程转包给指定的施工队伍,或者将自己不够资质标准的队伍挂靠在中标施工企业,形成层层转包,违法分包。三、改进措施及对策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招标机构诚信档案。通过招标文件备案、招标合同备案、业主满意度评价等措施建立起招标机构诚信档案。招标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规范人员操作行为。 2、规范招标文件编制。对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废标条件、重大偏差、投标承诺、主要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工程量清单、主材标准、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预防围标和陪标措施应作为编审重点,对于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费要单独列项报价,以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性、针对性及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严格招标文件合同管理,防治“黑白合同”,保护合同双方权益。合同应明确,本协议书及本协议约定的其它合同文件组成部分中的各项约定都是通过法定招标过程形成的合法成果,不存在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条款,如果存在任何此类不一致的条款,也不是合同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合同双方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法律约束力。 4、规范评标专家管理,保证评标质量。 加强评标专家培训及持证上岗管理。加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实行评标专家声明、评标行为测评管理。每次评标结束后,由评标监督部门对各评标专家的业务能力、评审质量、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情况、考勤情况等方面进行测评,并计入专家诚信档案。 5、保证评标时间和评审质量。根据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工程造价、投标单位数量,合理限定最少评标时间,保证评标质量。一般项目至少评审时间为2小时,重大项目应加长评审时间。 6、实行评标专家自动语音通知管理,进一步减少专家抽取和通知上的人为因素,提高评委名单的保密性。 7、规范评标工作,推行量化评分办法,保证评标质量。 为保证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采用通用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量化评分法。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特点适当调整技术标和商务标评分分值及相关评分栏目,商务标分值原则上不得低于60分;对技术标评分应采取发现问题扣分办法,对投标单位企业和项目经理获奖情况不得作为加分内容。 8、严肃查处围标和陪标行为。为防止围标、陪标行为,除设计和设备招标外,对投标报价严重偏离有效投标单位报价算术平均值15%以上的,不得参与基准价计算;要重点审查报价偏高投标单位的投标书,如属恶意围标、串标投标行为,按废标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推行技术标暗标评审。为保证技术标评审的公平、公正,对于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推行暗标评审,在评审前,对各投标文件技术标进行编号,隐去投标人身份,监管人员监督开封和编号,见证“暗标”部分包装的外观检查、防止任何人的故意行为;“暗标”评审完毕后,封存评审结果,再公布投标人。 10、推行计算机软件辅助评标。对于工程量清单报价项目推广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评标,提高评标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评标的公正。 11、建立投标人诚信档案,实行投标人承诺制度。在招投标文件中增加投标单位承诺、项目经理承诺、造价工程师承诺,对招投标中发现投标人有提供虚假业绩、欺诈、行贿、陪标、串标、围标、恶意低于企业成本价投标及其他违背承诺行为的,可无条件废标,计入不良记录,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外,要严格限制其投标活动,每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取消投标人半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资格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建筑工程中工程量清单的招投标与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国际化发展,在建设工程中因计价方法的限制和招标制度的不完善而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原有计价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招投标需求,无法实现招投标的真正目的。文章探讨分析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中对招投标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工程量清单招标管理策略的新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策略 一、建筑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概念及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重要意义 (一)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 (Bill Of Quantity 简称BOQ)又称工程量表,建筑行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计价最早是19世纪30年代诞生在英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实践检验与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计价方式。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是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招标投标方式。是招投标发展到一定水平,为推进和完善招投标制度、改进行政监督机制、引导招投标向市场经济过渡,进而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所采取的比较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方式。 (二)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价。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 单,所有投标人在同一工程量的基础上自主报价。构成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价格的最终定价权交给企业,施工企业根据市场价格行情,以及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决定工程的报价。使施工技术、材料来源、管理水平等成为企业报价竞争的基础,中标价格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水平。体现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原则。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重视新技术、新施工工艺的应用,加强对工程的科学管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有利于工程的招投标管理。综合单价中包含了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及风险因素,与定额计价相比,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简单明了能够直观反映各清单项目所需的消耗和资源。有利于工程的招投标管理。投标单位一旦中标,其工程量清单报价就为施工合同确认,竣工结算一般不能改变,单价固定措施项目费及其他项目费的报价一般是合价包干,有利于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索赔,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3.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常从发放招标文件到投标只有20天的备标时间,有的项目由于特殊性,时间紧迫,备标时间更短。如果招标人不提供工程量清单,而由每个投标人自行编制,其一错误在所难免,其二会出现偏差。造成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出现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而使投标报价产生不可比的差异,也不利于评定标。而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投标人不需要计算工程量。有充分时间考虑其报价的准确性、合理性。各投标单位可结合企业实力及市场行情综合考虑施工期间的各种消耗、风险、费用和期望利润。采用工程量清单有利于节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4.有利于标底的管理与控制。在传统的招标投标方法 中。标底一直是个关键因素,标底的正确与否,保密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法,工程量是公开的,是招标文件内容的一部分,标底仅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即控制报价不能突破工程概算的约束),而与评标过程无关,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编制标底。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标底准确性和标底泄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当前建筑工程中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一)计价规范不完善,阻碍了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发展 几年来“2003规范”的实施既积累了经验和成果也在使用过程中碰到了不少问题,重要的是与合同范本不太相符,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新增工程、物价调整,风险范围等情况约定较少。如材料涨价风险等全部转嫁给建筑企业。难以体现市场经济公平、公正、诚信双赢的原则。又如部分清单项目包括的工作内容过于庞大,给清单计价及结算时价格调整带来许多麻烦。 而2008年12月1日起宣贯实施的“2008规范”对计价规范合同方面的条款进行细化,补充就显得非常重要,另“2008规范”增加了结算方面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内容,这些为今后继续推进工程量清单招标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2008规范”的实施在很多地方都属于过渡期。业主、施工企业、中介机构、管理部门都还需要学习,无疑阻碍了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快速发展。 (二)缺乏与工程量清单招标相配套的合同管理模式 我国只在1999年12月颁布实施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一直延用至今,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推广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没有新的相适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确定的工程合同在实施中没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三)招投标监管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建设项目招投标基本上都按《招投》中政策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但在现阶段监督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地区虽按规范要在指定或授权的报刊网站等招标公告,但不乏存在提高资质门坎,缩短报名时间,排弃潜在投标现象。目前国内对资格预审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做到科学合理、择优的选择入围队伍,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也有待改进。招标人为获取委托权的恶意竞争,招标违规行为日渐增多,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一个新的焦点问题。 三、完善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策略的新思考 (一)采用电子评标使评标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工程量清单招标给评标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前面已经说到,用总价来评审是较粗略的。而用电子评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可使评审过程变得更为科学、规范,节省时间,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评审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并由计算机对工程量清单总报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报价,主要项目清单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主要材料价格等进行经济评分,并自动进行汇总,生成各部分评审表及评分汇总表,以完成评定标。目前,该方法已在全国许多大城市的一些小型项目上试点,这主要还是得意于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比如能够对企业是否以低于成本价报价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数据供评标专家进行分析和认定等,应大力推行电子评标,进一步维护招标投标的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模式,施行统一管理 一方面,在过渡期里推行全国统一的基础性消耗定额,地区造价站不再编制地区综合定额,消除地区性定额的割据状况。地区编制综合性定额和单位估价表不仅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建立,不利于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计量规则和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标准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在房屋建筑、安装、市政等专业已有了基础性定额和相应的工程量计量规则,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加工,关键的问题是确立其权威性地位。 (三)强化监管力度,实施约束管理 建立约束机制,增强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的责任心,清单计价的实行使工程量清单成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按照《计价规范》的要求,工程量清单应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编制。针对现行招投标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健全招标公告事前报告制度,建立招标人信用档案。完善资格预审办法,实行计算机系统评分,对评标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评标,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工程透明度,加大招标监管力度,提升招标工作质量。 四、结语 总之,我国建设领域的不断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催生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于招投标工作,是在现代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建筑业的必然要求,是理性的市场定价模式。可促进施工企业重视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的作用机制在于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我国招投标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浅谈建筑工程中招投标事项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经历了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建设施工企业逐步进入交通建设领域承揽工程施工任务,再发展到现在有形工程建设市场的逐步形成,建设施工企业逐渐适应国家的改革,积极参加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领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规范,工程建O项目透明度不断增强,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担在工程建设的实际工作环节,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的执法检查制度,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行为。 关键词 工程招标 建筑招标 招标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相关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逐步形成建设工程招投标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有效遏制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对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惩治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起到了重要用。但在实际工作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1.部分招标机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编制的招标文件质量差、不规范、没有针对性。机械地照抄范本,评标办法不科学、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工程量清单不细致,材料设备标准界定不准确。 2.排斥潜在投标人问题较为严重。部分招标机构受招标人或者其他利益方的控制,工作无原则,在编制招标文件、进行资格预审、制定评标方法、招标报名等方面,无视法律规定,为个别投标人量身设定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 3.围标、串标、挂靠资质投标问题比较严重。招标机构业务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围标和陪标行为,甚至与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违规,行为恶劣。 4.招标评标与后期施工管理脱节,中标单位缺乏诚信恶意低价投标,中标后企图设计变更增加造价;中标后违规转包,更换项目管理人员问题较为突出。 5.合理低价法配套评标办法不完善。低价中标后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招标阶段 一是规避招标,指定施工单位。一些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规避招标,将应该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邀请招标或不招标,指定施工单位直接发包。二是虚假招投标,明招暗定。如先内定好承包单位,而后象征性的进行招标,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单位围标、串标。三是将项目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标准,把应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改为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或将必须依法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仅在较小的范围内招标公告。 (二)评标阶段 一是参与评标的委员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固定的,由于委员们的素质不同,存在着许多弊端,很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不法行为。因此,业主授意或者暗示评委为“意向”投标单位打高分,左右评标结果,使评标工作失去了客观性,失去了公正性,使评标的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二是有的业主在招标信息前,已经同招标机构有过私下接触,达成一定的“互利协议”。招标机构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制定资格预审标准和办法时,往往会以业主“意向”投标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或抬高标准,或降低条件,从而操纵评标的结果。 (三)定标阶段 一是建设单位“意向”的投标单位未中标时,在办理中示手续及签订合同中设置障碍,排斥中标人。二是建设单位向中标单位提出不合理条件,如要求施工企业垫资、压价,指定购买材料、设备等等,强迫中标单位私下承诺,在施工合同之外签订其它“不平等条约”。三是强迫中标单位将部分工程转包给指定的施工队伍,或者将自己不够资质标准的队伍挂靠在中标施工企业,形成层层转包,违法分包 三、改进措施及对策 (一)建立招标机构诚信档案 通过招标文件备案、招标合同备案、业主满意度评价等措施建立起招标机构诚信档案。招标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规范人员操作行为。 (二)规范招标文件编制 对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废标条件、重大偏差、投标承诺、主要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工程量清单、主材标准、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预防围标和陪标措施应作为编审重点,对于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费要单独列项报价,以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性、针对性及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三)严格招标文件合同管理,防治“黑白合同”,保护合同双方权益 合同应明确,本协议书及本协议约定的其它合同文件组成部分中的各项约定都是通过法定招标过程形成的合法成果,不存在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条款,如果存在任何此类不一致的条款,也不是合同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合同双方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法律约束力。 (四)规范评标专家管理,保证评标质量 加强评标专家培训及持证上岗管理。加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实行评标专家声明、评标行为测评管理。每次评标结束后,由评标监督部门对各评标专家的业务能力、评审质量、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情况、考勤情况等方面进行测评,并计入专家诚信档案。 (五)保证评标时间和评审质量 根据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工程造价、投标单位数量,合理限定最少评标时间,保证评标质量。一般项目至少评审时间为2小时,重大项目应加长评审时间。 (六)实行评标专家自动语音通知管理,进一步减少专家抽取和通知上的人为因素,提高评委名单的保密性。 (七)规范评标工作,推行量化评分办法,保证评标质量 为保证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采用通用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量化评分法。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特点适当调整技术标和商务标评分分值及相关评分栏目,商务标分值原则上不得低于60分;对技术标评分应采取发现问题扣分办法,对投标单位企业和项目经理获奖情况不得作为加分内容。 (八)严肃查处围标和陪标行为 为防止围标、陪标行为,除设计和设备招标外,对投标报价严重偏离有效投标单位报价算术平均值15%以上的,不得参与基准价计算;要重点审查报价偏高投标单位的投标书,如属恶意围标、串标投标行为,按废标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推行技术标暗标评审 为保证技术标评审的公平、公正,对于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推行暗标评审,在评审前,对各投标文件技术标进行编号,隐去投标人身份,监管人员监督开封和编号,见证“暗标”部分包装的外观检查、防止任何人的故意行为;“暗标”评审完毕后,封存评审结果,再公布投标人。 (十)推行计算机软件辅助评标 对于工程量清单报价项目推广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评标,提高评标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评标的公正。 (十一)建立投标人诚信档案,实行投标人承诺制度 在招投标文件中增加投标单位承诺、项目经理承诺、造价工程师承诺,对招投标中发现投标人有提供虚假业绩、欺诈、行贿、陪标、串标、围标、恶意低于企业成本价投标及其他违背承诺行为的,可无条件废标,计入不良记录,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外,要严格限制其投标活动,每记录一次不良行为,取消投标人半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资格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健康的招投标制度应该是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针对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法规、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过程监督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净化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招投标价格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价格形成的机制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因此我们要根据其特点和运行规律,认真作好招投标工程的价格控制。本文对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招投标价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价格;控制措施 招标投标工程的价格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工程建设经济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因此加强工程价格管理是确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地位,培育合格的建筑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改革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 1、我国仍在实施定额计价模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定额计价,至今仍然被沿用。然而这种计价方式,却忽略了现代企业经济地位的独立,国家相关单位参与到管理过程中,直接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例如管理费、利润、税金等,根本无法适应市场上工程招投标的报价标准,从而导致建筑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对企业的实际造价也无法真实的展现出来。由于我国在工程的造价管理上起步较晚,所以现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很少由企业定额的方式存在,给企业的自主定价模式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定额计价开始向清单计价模式转换之时,依然有很多企业在依托于地区行业的定额预算来开展工程造价工作。在工程招投标造价之时,无法让企业形成竞争效果。 2、工程量清单计价为市场经济的招投标计价的模式 对建设市场的价格浮动详情及时捕捉,是业主、承包商保持绝对竞争优势和控制投资,以及获取利益的关键所在。工程招投标是以招标的控制价、中标价、投标报价等为重要依据。现在我国正在实施以清单计价的形式。在相关的规范中,表示要将清单计价项目的范围最大限度扩大,只要是国家项目,都必须以此种方式制定招标的控制价。 3、工程招投标的工程计价 工程招投标实施清单计价的建设项目,招标人应该要对招标的控制价进行计算。在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以地区行业定额为主,在招标中制定控制价。有些工程在设计进行到初步阶段就开始实施招标工作,以概算为工程招标的控制价,很容易对某些费用上造成遗漏,但其概算定额必须要有效,并准确。 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招投标价格的措施 1、 实行限额设计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设计、物资采购及施工管理是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好坏的三大要素。设计作为首要因素对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及造价高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工程项目招标工作价格形成的初始阶段,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体现的是投资机会多、金额较大,但代价相对较小。而且会以建设周期、工程质量、项目投资回报率及项目寿命长短等形式体现出来。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工程设计的完成需要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统一完成,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工程设计的使用功能,从而忽视其经济效益。所以,在设计过程初期,就应让造价工程师参与其中来完善各个阶段的工程设计,在保证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对工程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此外,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投资限额的数值设定,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其设计才能,选择合理的设计方式对其方案加以设计,通过经济手段来将其呈现,但所有的一切设计活动必须控制在投资限额的规定范围内, 这样才能合理的对其工程造价进行管理。若在设计过程中,忽视投资限额的设定,就会导致设计方案与工程造价不符,超出限额,影响其工程造价的真实性。依据实际工程设计可以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深度及工程数量进行很好的掌控,这样能够做到控制招投标的价格。 2、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是整个项目工程价格控制的核心,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参与项目公平竞争的重要基础。因此,工程量清单一定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做到准确完整、科学合理,切实保证工程量计算的规范化。在工程量清单实际编制过程中,应要求投标单位审查工程量清单,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制度,避免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的投标单位失标甚至废标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应尽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信誉较高的造价咨询单位进行编制,以增强工程量清单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有利的合同价格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程招投标不仅仅与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文本管理有关,更决定了其定价。所以,在进行招投标预算时必须准确的对其进行报价,同时还要获悉相关竞争的报价情况,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竞标报价。在完成招投标以后,要通过合同形式将其完整的规范化,然后依据现有的合同控制工程价格及其预算,防止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 支付条款、合同价款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对工程合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获得工程招投标合同以后,就要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有所掌握及了解,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范、建设进度等。在某些建设工程项目中相关负责人往往忽视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不了解其合同管理内容的前提下对其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或是设计概算,进而导致投资效率与实际建设工程项目不符,且对建设工程项目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严重时将给国家财产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为了避免此等情况的出现,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及重视。 4、改进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逐步与市场接轨 物资采购作为建设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某种角度而言,材料费占其70%左右。所以,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必须对物资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价格的有效机制进行有效的运行,以便更好的推动其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合理招投标及竞争等活动。 5、工程索赔管理 索赔是工程建设项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理赔方式,针对建设工程项目中各种索赔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其工程索赔管理,树立正确的索赔意识及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设计变更不符的情况,设计任意变更、工程量超出合理范围等因素的发生都将产生其索赔。所以,在整个招投标工程项目过程中,要明确严格索赔机制。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针对招投标阶段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每个细节的造价及预算都要结合实际招投标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与总结,掌握规律及重点,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竞标的竞争力,还能有效的对其管理,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基于建筑工程如何在招投标过程中有效控制造价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影响工程造价的原 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但是招标阶段产生的中标价是对设计成果最真实最合理的体现,也对施工阶段将会产生的变更和签证作了预期和限制,对后期阶段造价控制起着指导和控制作用,所以做好建筑工程招标的造价控制,以招标阶段为龙头,充分利用建设工程有形市场,达到闭合造价控制的效能,并从高起点上加强理念认识,从而为后期的动态管理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控制、造价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前进,建筑工程业也呈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使得-栋栋高楼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面临这类局势,建筑工程行业必须有节制工程造价的较为完整的系统。但是,在大量的建筑工程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关于工程造价节制方面的缺陷和影响因子。因而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实质的优化控制措施研究,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课题。甚至是建筑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工程效益增大的迫切需要。在招标阶段,若可以使工程项目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往往会使建设单位的投资风险降低,从而实现企业市场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控制造价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高效手段,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是通过竞争后,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合理的安排项目计划,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招投标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比较合理,也可以说招投标也是基本建设范畴的一种新的经济承包制。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而对一些不利的招投标因素实行限制,真正的体现了在经济市场实行公平竞争,把真正有技术力量和工程项目建设中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质比较好施工单位,并且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招标进来,使建设项 目招投标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标底造价的控制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工程建设项目达到一定标准、规模以上的必须实行招投标,合同造价一般按中标价包死,到竣工结算时,实际上仅是对工程变更部分进行造价审核。因而在招投标阶段对标底造价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为加强对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需着重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应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其中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条款。 (2)通过细化委托编标合同内容,来进一步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编标责任和义务,促使其规范谨慎执业。 (3)招投标结束后,在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加强对合同的签订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条款。 (4)在竣工结算时,可选几个项目。对原项目审定标底造价进行全面计算,详细复审,编标单位应对所编标底质量负全责,审标单位应对经审查后计增或计减的造价负全责,并对原标底因编标单位原因引起的累计错误超出规定误差范围的情况负一定连带责任。 三、招标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对于以市场为主体的企业,应具有根据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其产品价格的权利,而原有工程预算由于定额项目和定额水平总是与市场相脱节,价格由政府确定,投标竞争往往蜕变为预算入员水平的较量,还容易诱导投标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去探听标底,严重阻碍了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把定价权交还给企业和市场,取消定额的法定作用,在工程招标投标程序中增加"询标"环节,让投标人对报价的合理性、低价的依据、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及落实安全措施等进行详细说明。通过询标,不但可以及时发现错、漏、重等报价,保证招投标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能将不合理报价、低于成本报价排除在中标范围之外,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二)实行量价分离、风险分担。强化中标价的合理性"量价分离、风险分担",指招标人只对工程内容及其计算的工程量负责,承担量的风险;投标人仅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确定人工、材料、机械价格和利润、管理费,只承担价的风险。由于成本是价格的最低界限,投标人减少了投标报价的偶然性技术误差,就有足够的余地选择合理标价的下浮幅度,掌握一个合理的临界点,既使报价最低,又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另外,由于制定了合理的衡量投标报价的基础标准,并把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规范了投标人计价行为,又在技术上避免了招标中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 (三)加大招标的透明度,提高评标的科学性要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平合理,评标定标是最关键的环节,必须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工程量清单的公开,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为承包商竞争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起点。由于淡化了标底的作用,把它仅作为评标的参考条件,不再成为中标的直接依据,消除了编制标底给招标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由于工程量清单中所提供的工程量是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的基本依据,因此其计算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在工程量的计算工程中,经过反复审核,尽量做到不重不漏,计算正确,否则会带来下列问题: ①工程量的错误一旦被承包商发现和利用,会给业主带来损失。 ②工程量的错误还会增加变更工程的处理难度。由于承包商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所以当合同发生设计变更而引起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增减时,会使得工程师不得不和业主及承包商协商确定新的单价,对变更工程进行计价。 四、 控制中的几个薄弱环节 (一)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工作 招投标阶段除认真审查投标人资质资料、考察潜在承包人能力,确保中标人正式签约后能圆满履行合同外,还要从以下多个方面为工程造价控制做好相应工作。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准确计算清单工程量,保证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质量。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是指导工程报价竣工结算、保证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依据。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主要依据,招标文件要详尽全面,语言文字不要含糊不清,避免歧义;合同条款在招标文件中完整,权利义务明晰,避免施工和结算时扯皮;工程量清单编制要准确,不得出现漏项、错项和误算情况,工程量清单编制失误,漏项、错项和误算往往给工程结算留下"活口",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千万不要产生"现在仅仅是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的确定是竣工结算时的事情"的错误思想,否则,不但会给最终的工程竣工结算带来麻烦,增加工程造价,还要对自己的粗心大意或失误承担相应责任。建议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测算工程造价期望值时,组织两套工作人员平行开展工作的方式,然后对两个工作成果进行对比、核查和修正,以确保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造价期望值最终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认真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投标文件中的商务报价是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定合同价款的依据,投标文件中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是指导施工的依据。在现实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由于评标时间短,一般要在2h左右对众多投标单位的标书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进行优劣评定、对标书的商务报价进行合理性评定,以致于在评标时评委往往只注重比较投标单位商务报价的高低,难以对各投标单位的商务报价深层次的组价要素的价格进行分析,也难以对各投标单位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的考究、并进行明晰的优劣性、合理性比较判断。 五、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 建筑施工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作业过程,工程建设周期也较长,影响因素多,当施工过程中,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客观因素与项目招投标时发生一些变化时,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相应影响。而施工阶段也往往是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项目监理公司产生分歧、矛盾最多的阶段。处理不当、不及时,不仅影响工程造价,甚至影响工程的顺利进展。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产生影响,并最终归结到经济问题上,影响工程造价。例如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看似与建设单位的经济投入无关,但施工单位不能保证安全施工投入,出现了安全事故相关部门不仅要追查施工单位的直接责任,还要追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连带责任,给建设单位造成间接损失。工程质量监督不力,造成质量事故,除施工单位受到直损失外,往往也会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施工进度控制亦然。造价控制人员参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处理好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索赔和反索赔。索赔不只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赔,索赔是双向的,当因施工单位责任造成建设单位的额外损失时,建设单位可以向施工单位进行索赔。但实际操作中,造 价控制人员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工作,致使建设单位遭到不必要的损失。再有,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人员要认真调查市场,掌握材料市场价格,明确哪些施工用料市场价格与前期相比变动较大,结算需要调整,哪些材料不需调整,以便准确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六、业主如何在招投标过程中控制造价的方法 (一)计价方式变革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影响 (1)采用无标底招标方式时,如果由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理想,或是出现几个投标人恶意围标的情况,将会发生中标价与业主的预期价格出现较大差距,给工程的后续工作带来隐患。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装饰工程的招标尤其如此。其结果是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中一波三折;或是施工阶段业主频繁变更,以降低造价;甚至造成工程流标,需重新进行招标,给业主带来较大风险。 (2)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方式时。在我国市场体制尚不完备的现阶段。低于成本价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它将直接导致"恶意竞标"。有的工程项目因其规模和条件很吸引人,个别投标人追求业绩的最大化,往往出现饮鸠止渴、低价掠标情况,与他们签订施工合同后履行不了合同承诺。让业主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 七、对工程造价失控的防范措施 (一)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作为招投标过程乃至于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一个不完善的招标文件,会给日后的施工管理与造价控制带来麻烦和纠纷,引起索赔。 (二)起草招标文件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工程造价及相关费用约定应尽量包死,少留或不留活口,尽量减少暂定金额。 (2)对于可能在施工中增加较多的单项工程量,应约定当工程量增加超过a%后,该项单价下调b%。 (3)工程量清单所列分项外的不可预见的变更情况,须约定一个可操作的安排,如提前或拖延工期的奖励惩罚办法等。 (4)对于市场价格差异较大的设备、装饰材料的功能、型号、技术要求、外观色彩应尽量做到详尽描叙、可约定一个上限价,要求承包商在施工前必须提供样品,在业主确认后才能施工,并保留如所提供样品市场价达不到上限价时,业主有相应调低价格的权利。 (三)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调整 (1)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制度。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装饰装修工程,特别是施工方案优劣直接影响报价的工程,在评标中往往会因为投标单位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优质材料.出现各家报价相差悬殊的现象,易造成采用了先进技术工艺、材料的投标单位失标甚至废标,使评标有失公平合理。因此,应参照国际惯例,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制度。让投标单位在评标时有一个解释澄清的机会。主要是澄清投标方案的科学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项目报价的合理性。 (2)业主在正式确定中标者前,对得分最高的一二家中标候选人的投标进行质询的机制。意在对投标函中有意无意的不明确处、遗漏项、错项和其他对招标文件有关要求规避行为进行剖析及质询。以确保各方的利益都不受损害。 (3)中标后的工程量清单的复查机制。若双方对工程量有异议时,应在核对期限内提交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审核。审核后,因工程量变化累计造成中标合同价格变化1%以上的,招标人应对工程量进行按实调整,并把调整结果报市招标办,以调整中标价格。"但这一机制本身是有缺陷的,它为中标后开了一道"重新核算工程量"的缺口,难以保障业主的利益。 八、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市场条件的变化,使得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在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造价的控制,通过对工程施工招投标的每个环节实施造价控制,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摘 要:建筑工程招投标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一种管理方法,同时也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自身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招标;投标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即在存在风险的环境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确保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即是在建筑工程以招标和投标方式实现工程承包过程中,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估测、评价,并缺乏具有的措施,以此来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规避,确保实际效益与预期效益的相符,从而完成工程项目的总体要求。 2.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分析 自我国招投标法实施以来,一些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共同构成了招投标法律体系构架,进一步规范了工程承包行为。但在招投标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发生,给工程项目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进行分析,掌握各种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的管理。 2.1 招投标流程的角度分析 (1)招标阶段。在招标阶段施工单位存在规避招标的行为,不仅存在议标发包,而且还存在对招标肢解的行为,通过降低规模标准来逃避招标,或是在实际工作中只对部分工程进行招标,而其他部分工程则直接发包。存在少批多建及未批部分擅自招标的行为。而且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招标方和投标方暗中勾结及串通投标的行为,另外,还存在招标文件和招标过程不规范及不合理的情况。 (2)评标阶段。在评标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不仅开标过程存在许多纰漏。而且还存在标的泄露或不准的问题,造成评标过程中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评标方法还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在实际评标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计相应的评标方法进行,评标整体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对于评标结果不当场宣布。另外,评标委员会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及评标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风险的增加。 (3)中标阶段。在中标阶段没有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而且中标通知书及公示也不及时,所签订的招投标合同缺乏严谨性,部分合同条款甚至存在与招标文件相背离的情况。对于中标人来讲,不仅存在不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的问题,还存在私下将中标项目擅自进行分包及转包的现象。 2.2 从招投标主体的角度分析 招标方和投标方作为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主体,因此招投标风险也基本会围绕这两个主体产生。 (1)招标方方面:对于招标方而言,在其主观故障导致风险发生的基础上,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招标方存在过失也会导致招投标风险发生,这主要体现在招标方由于自身业务能力及方法等方面存在欠缺,从而导致所选择的投标方不符合条件,或是没有选择最适宜的投标方,从而造成风险增加。 (2)投标方方面:对于投标方而言,由于主观上存在严重的高估冒算等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招投标秩序,而且挂靠现象十分普遍,这就造成施工资质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同时投标方还存在串通、陪标及轮流中标等现象,导致公平竞标秩序被破坏,一些不公平现象时常发生。 (3)对于招投标风险的分析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政策环境、市场价格、环境保护及国防建设等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内容和流程,从而增加招投标双方的风险。 3.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3.1 招标方的风险管理 (1)确保所选择的招标机构的适宜性。通常在招标开始之前即要对招标机构进行选择。这主要是由于建O单位单位往往明确招标方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但却对于招标市场的一些情况及规则了解的并不全面,因此在招标开始之往往会选择招标机构,从服务、信誉及费用等诸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适合的招标机械,这不难有利于实现招标成本的降低,而且对提高招标工作效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招标文件编制要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并做好招标合同的管理工作。在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要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做出明确的约定,明确双方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投标文件的规范性。并进一步强化对招标合同的有效管理,确保合同条款及内容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遵循公平、公正及公开的原则进行开标和评标,强化行业自律性,对于评标人员的配置要确保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以工程质量作为评标的出发点及立足点,运用科学的评标方法,针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4)定标需要以工程质量及企业效益的最佳平衡点作为依据,在中标人评定后,要及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建立协调机制,使投标人对于招标文件及合同的相关条款能够准确解读,从而更好地保证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利益。 3.2 投标方的风险管理 (1)对于投标方来讲,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有效掌握,特别是对于招标文件中关于资质、技术和信誉等方面的要求在全面掌握和理解,然后与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从而对投标策略和投标价格进行合理确定。了解相关计价的规范及法律法规,构建与自身相符的报价体系,并能够熟练对各种投标方法和技巧进行运用,以此来增加中标的可能性。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防范,做到风险转移工作。 (2)投标方在招投标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中标,获得招标文件中的施工任务。也正由于投标方这种急于中标的心理,再加之激烈的市场环境,从而导致投标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并进而给投标方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投标方需要强化自身的自律性,规范投标过程中的行为,合理竞争,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为赢得中标增加机率。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需要建立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障制度,以此来提高招投标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并有效地降低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而且通过工程保险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项目一旦发生重大损失后的赔偿问题。通过完善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招投标双方还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不断扩大,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复杂,这也使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招投标作为建筑工程的初始阶段,通过强化该阶段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论析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摘 要: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中,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关键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还是实现项目设计阶段概、预算控制的目的,其是工程预期的"合理价格"出现之前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对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的缩短,工程质量的提高,建设资金的节约及投资效益的提高。本文笔者着重探讨了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前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招投标阶段是事前控制阶段,是工程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的基础,其控制的效果对其投资控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重要阶段之一。下面笔者探讨了建筑工程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一、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核 (1)招标文件的编制要具有针对性 招标文件中各项条款的要求和含义要明确,不能留下含糊的可产生歧义的解释,确保能全面反映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的要求。招标单位还应对所招标的工程项目概况、功能特征和招标范围进行准确描述,若表达的内容不清楚,可能会在工程结算时由于误解而产生误会,使得工程造价增加。 (2)详尽描叙材料设备的特征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种材料、设备种类很多,而且生产这些材料、设备的厂家规模大小不一,所以它们的价格也会相差很大。因此,尤其对于那些市场价格差异较大的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功能、等级、外观色彩和质量要求应标注清楚,可以约定一个上限价格,并且要求承包人必须在施工前提供样品,得到业主的认可后方能施工,以确保施工方不会以次充好,避免其使用伪劣材料,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控制工程造价。 (3)主要的合同条款内容要明确 主要的合同条款有工程质量、质量验收标准、工期要求以及费用结算办法等。对于质量要求,是合格还是优良,是否要求该工程项目获得什么奖项,都应该明确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投标人会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所产生的费用也就不同。对于工期要求,一般的工程项目都是按照定额工期来执行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工程项目要求提前工期的,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来,以免日后成为中标单位进行索赔的依据。 二、做好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 (1)保证工程量清单项目不错项、不漏项,确保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 工程量清单要根据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清单的计算与编制由于有些清单项目综合性较强,有时一个清单项目包含了好几个子目的内容,如瓦屋面综合了檩条安装、基层铺设、防水层铺设、挂瓦条安装、瓦的铺设、脊瓦的铺设等内容,因此,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根据要求仔细分项,争取做到不错项、不漏项、不多算、不少算和不留缺口,防止日后施工阶段追加工程造价。 (2)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与工作内容描述要准确和完整 应详细的描述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对于有关结构要求的内容必须要描述清楚,如砼的强度等级;对于涉及到计量的内容必须要描述,如门窗洞口的尺寸;对于有质量要求的内容必须要描述,如涂料品种;对于关于安装和铺贴方式的内容必须要描述,如砖块的铺贴方式等。 三、推行合理的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受到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工程量、人工价格、材料价格和机械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首先,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现场地质、施工现场环境和施工场地的水文勘探资料进行编制;其次,工程量的计算要正确,它是招标控制价编制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数据,工程量的分项名称应与工程量清单相一致,并且工程量应该依照图纸按规定的计算规则计入单价中,避免少算、漏算、错算,若在编制中出现了漏项或者错项都会直接地影响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再次,招标控制价的确定应注意考虑人工价格、材料价格、机械设备价格,并应详细地进行大量的市场行情调查,充分地预估各种主要材料的价格趋势,掌握工程材料的信息价也即指导价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争取都能与市场价相吻合;第四,通过调查或者长期的工作积累,掌握较多的同地区条件相近的同类工程项目的造价资料,然后进行认真仔细地研究、比较、分析,将工程项目的招标控制价保持在同类工程项目的社会平均水平上。 四、建立投标人的诚实信用评价体系 首先,制定投标人的诚信标准,明确哪些行为属于非诚信行为,并以文件形式在市场中。其次,制定投标人的诚信评价体系,它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业主的招标工作,又是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市场监控的有效工具。投标人的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从投标人的企业状况如资金能力、经营能力、技术素质、人员素质等、投标人的履约信誉如投标人按最低价中标后的履约情况、支付民工工资情况等几个方面来入手。再次,建立诚信惩戒机制,将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失信行为一一记录浒福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还要把有严重失信问题的投标企业列入到黑名单,并在社会上进行公布。当投标企业的失信次数达到一定次数或者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时,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取消投标企业从事投标活动的资格,直至吊销其相关资质。这一措施把投标企业的诚信状况与其以后的投标工作进行挂钩,能够把没有诚信的投标企业直接拒之于竞争者的行列之外,将工程项目交给真正有诚信的投标企业,这即提升了诚信好的投标企业的社会信誉,又制裁了不守诚信的投标企业,真正规范了建筑市场的招投标行为。 五、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1)认真学习,拓宽业务素质 首先,应该对工程量清单及所在省份的定额计价规则进行全面和细致的了解、熟悉并掌握,还应认真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要重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以此来调整知识结构,并结合大量实际工程项目,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自己成为既具有广泛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可以通过参加专家讲座或者到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系统培训等方式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以不断提高自身实力,适应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在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要求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不以权谋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更要具有勤劳敬业、廉洁正直、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 (3)制定准入和清出制度 应该制定出造价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确保每个从事工程造价业务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加强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动态管理,对在工作中出现不良行为的造价人员进行记录并公示,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造价人员进行处理并公示,对情节严重的造价人员依法清除出造价行业,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共同来约束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探讨了建筑工程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由于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涉及的相关理论较多,加之本文的篇幅和时间比较有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在今后工作中将不断学习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知识,并随着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建设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去探索和追求。
退税管理论文:浅谈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财政激励政策,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广泛应用并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国内出口退税管理的现状 应该说,目前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已基本成熟,并已形成一整套出口、核销、征税、退税管理制度,关键是贯彻落实不到位,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环节的衔接不够。 在现行出口退税管理中,侧重退税审核,忽视退税监控的问题较为突出。退税机关缺乏对出口企业经营活动及相关数据的监控,就单审单的现象较为普遍,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上级税务机关缺乏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有效监控,难以适时发现和全面了解下级税务机关在退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防范和制止某一地区大面积骗税问题的出现。 由于出口货物客观上存在着生产、出口、征税、退税空间、时间上的分离,出口退税各环节的衔接非常重要。虽然在退税管理实际工作中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信息资料交流,但由于网络不够健全,部门数据相互独立,数据可信度低,数据传输困难等,仍然难以避免虚假信息和数据的出现,从而导致骗税问题的发生。 二、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最后,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三、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1)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2)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通过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四、结束语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管理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必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等相关因素的调整而不断变化,其改革的进程也将不断推进,并在施行过程中逐步趋于完善。从而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逐步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推动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地增长。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精细化探新 一、源头监管精细化: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引入退税评估机制 (一)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 对纳税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有利于税务机关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管理和退税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与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营造出一个税企双赢的局面。因此,通过合理的分类,建立出口企业分类管理档案是从源头落实出口退税管理精细化的重要举措。 新西兰等国家也有类似实行按企业类型采取不同方式办理退税的办法;希腊税法规定.大型企业每月申请一次出口退税,中型企业两个月申请一次退税,小型企业3个月申请一次退税。国家税务总局早在1998年6月就下发了《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按企业分类管理的通知》(国税发[1998]95号),对出口企业的分类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但由于该制度本身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规避偷、骗税风险,税务机关一般不愿将企业评定为较高的等级,或者即使评定了较高的等级,仍然采用与较低等级企业一样的审核、审批方式.这不仅加大了税务机关自身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企业按信用等级分类管理的办法。 本文从纵向时间发展和横向相互比较相结合角度对出口企业提出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路。 1.单户纵向考察.按信用等级实现分类管理。单户纵向考察是指仅就某一企业,对其性质、规模、出口额、账证健全程度、历史发展或变革、有无偷逃税记录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从而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相当于给企业评定一个信用等级,税务机关则视企业的不同信用等级,对其采用不同的方式办理出口退税审核、审批手续。 2.多户横向比较.建立多指标分类管理体系。所谓多指标分类管理,是指预先建立全部企业的基本情况信息库和一系列指标体系(如注册地址、所处行业、主要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等),以便退税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快速地实现对企业的相应分类和数据提取。对企业按信用等级分类,主要用于选择应采取的退税方式,而要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不同企业间的情况对比分析,提高出口退税一系列报表的制作效率,必须建立企业的基本情况档案,并纳入特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 (二)建立退税评估机制 退税评估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管理方法,它是指运用信息化的科学评价分析方法,对出口企业各种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测算及评估,密切关注企业的出口货物、出口金额等基本情况变化,以实现对出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预防出口骗税案件的发生。 当前,随着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出口骗税形式也呈现出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2004年侦破的福州“9·03”重大出口骗税案,涉及高报出口金额5.28亿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52亿元,骗取出口退税5-469万元,早在事发前,就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该企业的出口存在异常情况,但正是由于没有建立一定的机制对企业的出口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使得这些异常情况被忽视,最终导致了一起特大出口骗税案的发生。可见,建立出口退税评估机制以在源头上有效抑制出口骗税刻不容缓。 二、过程监控精细化:完善日常审核机制 (一)单证审核的精细化 审核企业的出口单证是出口退税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对单证的审核主要是通过比对单证的电子信息和纸质材料,验证企业每一笔出口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确定是否准予办理该笔出口的退税。 作为出口退税的主要单证,报关单包含较多信息.一般较受税务人员的重视,而核销单和出口发票的审核则相对比较简单,特别是出口记录较多的企业,往往只对其单证作抽样的人工对单审核。自2004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文)执行以来,核销单的审核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重点加强对核销单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国税发[2004]64号文件规定,出口企业可以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天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这一措施为企业收齐单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但由于其与出口报关单必须于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内提供的期限不同,便可能出现企业暂欠核销单的情况,如果没有对该部分暂欠的核销单进行规范管理,将会使出口退税必须的要件“出口收汇并已核销”和“单证齐全”的规定形同虚设。 因此.基层退税管理人员应该建立一个核销单暂欠和补齐情况的备查账,详细记录每家企业每月暂欠或补齐核销单的号码、对应的出口日期、报关单号码、发票号码以及金额,可以要求每家企业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格式提供电子版明细账,税务机关对数据予以汇总。备查账建立后,一方面可以加强税务机关对核销单的有效管理与监控,另一方面,还可据以督促企业按时收齐核销单,避免企业因核销单逾期收回而造成转内销补税,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快电子信息化进程 出口退税信息化是整体税收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实现出口退税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依托。惟有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精细化。 首先,亟待解决的是退税机关与税务机关内外部的信息共享与传递问题。主要是与内部征税机关、稽查机关的数据共享以及与外部海关部门、外汇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关。长期以来,外部信息的共享是税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以最主要出口单证之一的海关出口报关单为例,一张报关单信息从企业在电子口岸交单,到海关内部流转至海关总署.再到国家税务总局,直至传递到基层退税部门,最快的也要两三个工作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临近申报期限的时候,一旦企业忘记交单,往往给申报、审核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即时的信息传递平台,允许基层税务机关和海关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高效,保障出口退税申报审核工作的平稳开展。 其次,要完善出口退税申报审核软件。系统软件的开发应该有一个整体方案,既要适应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又不能过于频繁地升级,缺乏必要的稳定性,使退税管理人员和企业疲于应付。要切实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加快出口退税申报审核系统的建设步伐。 (三)加强征、退税管理环节的有机联系 由于我国增值税征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合理,征退税地区和机关之间往往缺乏对征税信息的必要沟通,“征归征,退归退,征退不见面”.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出口退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有发达增值税制度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国的经验表明,出口退税管理都是以科学、严密和完善的增值税征收管理为基础,实行征退(免)紧密衔接的退税方式的。近几年的出口骗税案件也足以说明,企业骗取退税往往不只是在最后的出口环节做文章,更多的是将犯罪的关口前移,早在征税环节便埋好伏笔。2006年查获的“夏都专案”就是一起典型的低值高报骗税案。低值商品想要高报出口,必须通过之前多道环节.将价格逐步提高,而为了获得退税,企业还必须取得大量的进项税额,“夏都专案”中的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我国征退税工作脱节的可乘之机,通过获取虚假进项,骗取退税。 可见,脱离增值税征税环节的出口退税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一方面,征退脱节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征管机关的执法成本;另一方面,征退脱节无法完全堵塞骗税漏洞,甚至导致企业的骗税行为更加隐蔽和多样化。因此,在我国出口退税工作中应该遵循“征退一体”的原则,逐步实现征退税管理一体化。 当前我们仍然主要通过专门的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来负责出口退税工作,在征、退税尚未一体化的条件下,尤其有必要强调加强征、退税机关之间的有机联系,基层税务机关在审核出口企业的退税资料时,要将其增值税申报表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作比对,核准企业进项,必要时通过函调等形式了解前道生产、销售环节的税收征管情况,以保证退税的准确度。 三、日常检查与税务稽查双管齐下 清算工作本来是退税机关一年一度的必修课,但从2005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出口退税清算工作,也就是说,今后不再每年定期对出口退税企业开展下户清算,这便要求我们在其它环节加强对企业的管征。对企业的不定期检查主要有纳税评估、审计规程及其他各专项检查,对企业的定期检查则主要是一般纳税人的年审,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结合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做好出口退税企业的日常检查。 办理退税的企业通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往因为清算和年审的工作内容有重叠,一些税务机关就主要进行退税清算工作,而对一般纳税人的年审则是“走过场”。取消清算以后,对这些出口企业的事后检查工作便主要依靠年审工作来完成。因此,必须切实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以有效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防止企业骗取国家税款。 在下户年审的过程中,除了查看营业执照,审核企业的出口产品是否属营业执照核准的生产经营范围,查看生产现场,核实企业的出口产品有无与之相应的固定资产设备、原材料、辅料等:还要查看生产记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的销量是否与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水电耗用、工人人数等规模相符,查看产品目录,检查企业出口产品有无夹带非自产产品;更要查看进项抵扣发票,核实企业进项是否存在疑点,有无获取虚开发票的可能,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函调。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 (一)出口退(免)税有关清算期的问题。 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规定,出口货物在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曰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而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又未提供举证材料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再办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这项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海关电子信息核对不上,等收到海关的回函时,该笔出口货物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另一种情况是在清算期内,由于外商收到货物后违反合同不及时付款,导致企业出口贷款不能及时收回,外管局不予核销,待一切手续办齐时,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对于这两个问题,基层出口退税机关和企业在看法上存有争议,有的认为不应退税,依据是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有规定;有的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因为执法机关。如海关、外汇电子信息应有而未有,海关回函慢等原因造成就应考虑退税。因为按照《征管法》第30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曰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税务机关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因此,从鼓励企业出口创汇,从维护纳税人的权益考虑,应比照《征管法》规定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方法只是属于规章。 (二)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出口退(免)税管理的难度。 1.部分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与实行“先征后退”相比,操作起来较复杂,从客观上讲,环节多,出现的问题也就多。因此这一方式最容易影响税收收入, 2.“进料加工”复出口退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征退脱节,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国内购料与进口料件委托加工,国内购料退税的认定;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的开具;抵扣税率的认定;抵扣时间的确定等,都比较繁琐。有的出口企业办理进料加工,待货物出口后不到税务局办理退税(退的少,交的多),财务上也不作销售或在财务上采取偷梁换校手法偷逃国家税款,检查起来非常困难。 (三)出口货物按计划退税,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效用的发挥。 出口退税实行计划退税,从客观上讲,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财政计划的基本要求。但是按照国家鼓励企业出口的要求来看,就显得不够灵活,让基层出口退税机关感到不好把握,让外贸出口企业感到国家政策不稳定,随意性大,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安排长期计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少。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手续齐全,按政策要求理应及时足额地实报实退,一旦不能及时足额退税就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多时基层税务机关也有压力。在一定期间出口退税指标如果用不完,有的出口退税机关考虑到下一阶段的退税指标很可能受影响,又怕工作考核受影响,便对个别信用程度不够高的出口企业也办理预退税款手续,导致年终清算工作忙乱。 (四)新的出口商品专用发票,难以达到维持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从2000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出口商品所使用的发票由税务机关统一印制,套印发票监制章。从新发票的启用情况看,存在不少新问题:一是发票规格小且结构不合理。新发票统一规格为265mm×190mm,对此,由于有的外方购货单位名称英文字母多,有的出口企业一次性出口商品名称规格多等原因,在填写时就非常拥挤,难以反映出口货物的必要情况和特殊要求,因而造成企业在开具同一批出口商品发票时,同时使用两种发票,—种是:“新式发票”,执行税务机关要求,另一种是“老式发票”满足外方购货单位以及有关业务单位,如银行的要求。二是发票联次少,不能满足企业出口商品的业务需要。由于企业向境外客户出口商品,所经过的途径不同,国内监管及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同,出口收汇的方法不同等特殊情况,所以对发票的使用联次(份)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有的企业出口商品是通过出口的,外方购货单位也是通过外方受理货物的,这就分别需要2联发票;有的企业出口商品其收汇方式是采用“议付”或“压汇”的方式与银行结算的,这样仅银行一方就需要3联发票,有的海关也要2联发票,再加上商检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一次性需要14联发票之多,而目前新发票只是按一般的出口贸易方式,设置了6—8联,远远不能满足不同情形下各类出口企业的需要。造成了部分出口企业在使用新发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老发票,以解决发票联次不足问题。三是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据一些企业反映,使用新发票到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办理手续,不受欢迎,在有些省份海关甚至不愿意要新发票,而要求企业提供老发票。另外,发票联次多了也存在问题,使用电脑一次性打印不透,到后几个联次发票内容就看不清楚了,不便于有关部门或企业审核、备案。 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 目前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是出口退税业务工作特点的必然要求,按年及时清算退税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规范对企业出口退(免)税工作的管理,也有利于国家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出口退(免)税的状况。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在对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日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有关业务执法部门的问题,而造成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海关回函不及时等原因,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给予该笔业务办理退税,这是企业的权利,不能因为有关业务部门工作延误而让企业吃亏。 2.实行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增强出口迟税政策的可操作性。 “先征后退”政策是目前各地出口退税机关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于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偷税、漏税、骗税,对于简化操作环节,规范出口退税机关的内部管理,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落实出口退税资金,对于“征多少,退多少,公平税负原则”等方面都有切实的效果和好处。笔者认为,国家应立即废除“免、抵、退”政策,统一实行进(出)口商品“先征后退”政策,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商品主要以税收缴款书、出口商品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单证为办理退税凭证;外贸企业收购出口产品时,实行价税分流,并向生产企业支付不含税价款,同时代生产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增值税,税务机关向外贸企业开具代缴的增值税收据,作为今后退税凭证之一。对于“进料加工”,可在材料进口时即按规定征税,待产品出口后再办理退税。 同时建议国家要尽快立法,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保证税收征管及出口退税活动切实取得海关、外汇、金融、审计、工商、邮政等部门的积极配合,防止偷税、漏税特别是骗税问题的发生。 3.寻求计划退税高效性,切实保障及时足额退税。 一是不以计划指标完成与否来衡量出口退税机关的成绩,笔者认为考核出口退税工作的好与坏,重点要看它执行政策是否到位,业务技能是否熟练,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服务态度是否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实报实退,确保国家退税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利益机制。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不但造成中央财政负担过重,而且也等于失去了地方政府对出口退税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也是导致出口退税管理上的被动与少数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主要原因。既然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出口退税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是符合常理的。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也能缓解退税指标不足的压力。三是切实落实国家对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以增强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出口商品专用发票”的管理。 分析目前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规范统一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用“活页式”发票:一是将发票规格由原来265mm×190mm改成295mm×210mm,与出口报关单大小相一致,以便减少发票填写的难度。二是拟制发票基本联次,加印税务机关监制章,并以“活页”联次相补充,以适应不同出口方式的特殊需要。三是在发票的格式上为一些主要内容,如出口单位地址、购货单位地址、货物的品名规格等尽可能留足空间,以适应相关部门与购货单位的要求。四是对发票的编号可将单位、区号代码以及数字代码合并编入,以区分和识别检查各单位使用发票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拟制基本联次,对不同出口单位的发票使用联次,可采用复印方式并加盖出口企业财务专用章。同时要通过国务院来加强出口退税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的协调,统一口径,确保“出口商品专用发票”更好地促进出口退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退税管理论文:当前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出口退税问题 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 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 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退税管理论文:探讨当前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 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 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 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退税管理论文:探讨当前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 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 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 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 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退税管理论文:我国出口退税管理问题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超级秘书网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策略研究 本论文主要从当前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出口退(免)税有关清算期的问题、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出口退(免)税管理的难度、出口货物按计划退税,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效用的发挥、新的出口商品专用发票,难以达到维持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要求等,具体资料请见: 当前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 (一)出口退(免)税有关清算期的问题。 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规定,出口货物在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曰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而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又未提供举证材料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再办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这项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海关电子信息核对不上,等收到海关的回函时,该笔出口货物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另一种情况是在清算期内,由于外商收到货物后违反合同不及时付款,导致企业出口贷款不能及时收回,外管局不予核销,待一切手续办齐时,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对于这两个问题,基层出口退税机关和企业在看法上存有争议,有的认为不应退税,依据是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有规定;有的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因为执法机关。如海关、外汇电子信息应有而未有,海关回函慢等原因造成就应考虑退税。因为按照《征管法》第30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曰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税务机关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因此,从鼓励企业出口创汇,从维护纳税人的权益考虑,应比照《征管法》规定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方法只是属于规章。 (二)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出口退(免)税管理的难度。 1.部分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与实行“先征后退”相比,操作起来较复杂,从客观上讲,环节多,出现的问题也就多。因此这一方式最容易影响税收收入, 2.“进料加工”复出口退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征退脱节,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国内购料与进口料件委托加工,国内购料退税的认定;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的开具;抵扣税率的认定;抵扣时间的确定等,都比较繁琐。有的出口企业办理进料加工,待货物出口后不到税务局办理退税(退的少,交的多),财务上也不作销售或在财务上采取偷梁换校手法偷逃国家税款,检查起来非常困难。 (三)出口货物按计划退税,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效用的发挥。 出口退税实行计划退税,从客观上讲,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财政计划的基本要求。但是按照国家鼓励企业出口的要求来看,就显得不够灵活,让基层出口退税机关感到不好把握,让外贸出口企业感到国家政策不稳定,随意性大,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安排长期计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少。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手续齐全,按政策要求理应及时足额地实报实退,一旦不能及时足额退税就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多时基层税务机关也有压力。在一定期间出口退税指标如果用不完,有的出口退税机关考虑到下一阶段的退税指标很可能受影响,又怕工作考核受影响,便对个别信用程度不够高的出口企业也办理预退税款手续,导致年终清算工作忙乱。 (四)新的出口商品专用发票,难以达到维持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从2000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出口商品所使用的发票由税务机关统一印制,套印发票监制章。从新发票的启用情况看,存在不少新问题:一是发票规格小且结构不合理。新发票统一规格为265mm×190mm,对此,由于有的外方购货单位名称英文字母多,有的出口企业一次性出口商品名称规格多等原因,在填写时就非常拥挤,难以反映出口货物的必要情况和特殊要求,因而造成企业在开具同一批出口商品发票时,同时使用两种发票,—种是:“新式发票”,执行税务机关要求,另一种是“老式发票”满足外方购货单位以及有关业务单位,如银行的要求。二是发票联次少,不能满足企业出口商品的业务需要。由于企业向境外客户出口商品,所经过的途径不同,国内监管及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同,出口收汇的方法不同等特殊情况,所以对发票的使用联次(份)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有的企业出口商品是通过出口的,外方购货单位也是通过外方受理货物的,这就分别需要2联发票;有的企业出口商品其收汇方式是采用“议付”或“压汇”的方式与银行结算的,这样仅银行一方就需要3联发票,有的海关也要2联发票,再加上商检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一次性需要14联发票之多,而目前新发票只是按一般的出口贸易方式,设置了6—8联,远远不能满足不同情形下各类出口企业的需要。造成了部分出口企业在使用新发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老发票,以解决发票联次不足问题。三是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据一些企业反映,使用新发票到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办理手续,不受欢迎,在有些省份海关甚至不愿意要新发票,而要求企业提供老发票。另外,发票联次多了也存在问题,使用电脑一次性打印不透,到后几个联次发票内容就看不清楚了,不便于有关部门或企业审核、备案。 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 目前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是出口退税业务工作特点的必然要求,按年及时清算退税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规范对企业出口退(免)税工作的管理,也有利于国家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出口退(免)税的状况。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在对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日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有关业务执法部门的问题,而造成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海关回函不及时等原因,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给予该笔业务办理退税,这是企业的权利,不能因为有关业务部门工作延误而让企业吃亏。 2.实行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增强出口迟税政策的可操作性。 “先征后退”政策是目前各地出口退税机关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于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偷税、漏税、骗税,对于简化操作环节,规范出口退税机关的内部管理,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落实出口退税资金,对于“征多少,退多少,公平税负原则”等方面都有切实的效果和好处。笔者认为,国家应立即废除“免、抵、退”政策,统一实行进(出)口商品“先征后退”政策,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商品主要以税收缴款书、出口商品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单证为办理退税凭证;外贸企业收购出口产品时,实行价税分流,并向生产企业支付不含税价款,同时代生产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增值税,税务机关向外贸企业开具代缴的增值税收据,作为今后退税凭证之一。对于“进料加工”,可在材料进口时即按规定征税,待产品出口后再办理退税。 同时建议国家要尽快立法,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保证税收征管及出口退税活动切实取得海关、外汇、金融、审计、工商、邮政等部门的积极配合,防止偷税、漏税特别是骗税问题的发生。 3.寻求计划退税高效性,切实保障及时足额退税。 一是不以计划指标完成与否来衡量出口退税机关的成绩,笔者认为考核出口退税工作的好与坏,重点要看它执行政策是否到位,业务技能是否熟练,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服务态度是否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实报实退,确保国家退税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利益机制。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不但造成中央财政负担过重,而且也等于失去了地方政府对出口退税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也是导致出口退税管理上的被动与少数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主要原因。既然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出口退税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是符合常理的。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也能缓解退税指标不足的压力。三是切实落实国家对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以增强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出口商品专用发票”的管理。 分析目前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规范统一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用“活页式”发票:一是将发票规格由原来265mm×190mm改成295mm×210mm,与出口报关单大小相一致,以便减少发票填写的难度。二是拟制发票基本联次,加印税务机关监制章,并以“活页”联次相补充,以适应不同出口方式的特殊需要。三是在发票的格式上为一些主要内容,如出口单位地址、购货单位地址、货物的品名规格等尽可能留足空间,以适应相关部门与购货单位的要求。四是对发票的编号可将单位、区号代码以及数字代码合并编入,以区分和识别检查各单位使用发票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拟制基本联次,对不同出口单位的发票使用联次,可采用复印方式并加盖出口企业财务专用章。同时要通过国务院来加强出口退税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的协调,统一口径,确保“出口商品专用发票”更好地促进出口退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 一、源头监管精细化: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引入退税评估机制 (一)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 对纳税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有利于税务机关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管理和退税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与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营造出一个税企双赢的局面。因此,通过合理的分类,建立出口企业分类管理档案是从源头落实出口退税管理精细化的重要举措。新西兰等国家也有类似实行按企业类型采取不同方式办理退税的办法;希腊税法规定.大型企业每月申请一次出口退税,中型企业两个月申请一次退税,小型企业3个月申请一次退税。国家税务总局早在1998年6月就下发了《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按企业分类管理的通知》(国税发[1998]95号),对出口企业的分类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但由于该制度本身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规避偷、骗税风险,税务机关一般不愿将企业评定为较高的等级,或者即使评定了较高的等级,仍然采用与较低等级企业一样的审核、审批方式.这不仅加大了税务机关自身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大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企业按信用等级分类管理的办法。 本文从纵向时间发展和横向相互比较相结合角度对出口企业提出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路。 1.单户纵向考察.按信用等级实现分类管理。单户纵向考察是指仅就某一企业,对其性质、规模、出口额、账证健全程度、历史发展或变革、有无偷逃税记录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从而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相当于给企业评定一个信用等级,税务机关则视企业的不同信用等级,对其采用不同的方式办理出口退税审核、审批手续。 2.多户横向比较.建立多指标分类管理体系。所谓多指标分类管理,是指预先建立全部企业的基本情况信息库和一系列指标体系(如注册地址、所处行业、主要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等),以便退税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快速地实现对企业的相应分类和数据提取。对企业按信用等级分类,主要用于选择应采取的退税方式,而要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不同企业间的情况对比分析,提高出口退税一系列报表的制作效率,必须建立企业的基本情况档案,并纳入特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 (二)建立退税评估机制 退税评估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管理方法,它是指运用信息化的科学评价分析方法,对出口企业各种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测算及评估,密切关注企业的出口货物、出口金额等基本情况变化,以实现对出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预防出口骗税案件的发生。 当前,随着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出口骗税形式也呈现出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2004年侦破的福州“9·03”重大出口骗税案,涉及高报出口金额5.28亿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52亿元,骗取出口退税5-469万元,早在事发前,就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该企业的出口存在异常情况,但正是由于没有建立一定的机制对企业的出口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使得这些异常情况被忽视,最终导致了一起特大出口骗税案的发生。可见,建立出口退税评估机制以在源头上有效抑制出口骗税刻不容缓。 二、过程监控精细化:完善日常审核机制 (一)单证审核的精细化 审核企业的出口单证是出口退税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对单证的审核主要是通过比对单证的电子信息和纸质材料,验证企业每一笔出口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确定是否准予办理该笔出口的退税。作为出口退税的主要单证,报关单包含较多信息.一般较受税务人员的重视,而核销单和出口发票的审核则相对比较简单,特别是出口记录较多的企业,往往只对其单证作抽样的人工对单审核。自2004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文)执行以来,核销单的审核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重点加强对核销单的精细化管理。根据国税发[2004]64号文件规定,出口企业可以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天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这一措施为企业收齐单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但由于其与出口报关单必须于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内提供的期限不同,便可能出现企业暂欠核销单的情况,如果没有对该部分暂欠的核销单进行规范管理,将会使出口退税必须的要件“出口收汇并已核销”和“单证齐全”的规定形同虚设。 因此.基层退税管理人员应该建立一个核销单暂欠和补齐情况的备查账,详细记录每家企业每月暂欠或补齐核销单的号码、对应的出口日期、报关单号码、发票号码以及金额,可以要求每家企业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格式提供电子版明细账,税务机关对数据予以汇总。备查账建立后,一方面可以加强税务机关对核销单的有效管理与监控,另一方面,还可据以督促企业按时收齐核销单,避免企业因核销单逾期收回而造成转内销补税,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二)加快电子信息化进程 出口退税信息化是整体税收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实现出口退税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依托。惟有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精细化。 首先,亟待解决的是退税机关与税务机关内外部的信息共享与传递问题。主要是与内部征税机关、稽查机关的数据共享以及与外部海关部门、外汇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关。长期以来,外部信息的共享是税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以最主要出口单证之一的海关出口报关单为例,一张报关单信息从企业在电子口岸交单,到海关内部流转至海关总署.再到国家税务总局,直至传递到基层退税部门,最快的也要两三个工作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临近申报期限的时候,一旦企业忘记交单,往往给申报、审核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即时的信息传递平台,允许基层税务机关和海关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高效,保障出口退税申报审核工作的平稳开展。 其次,要完善出口退税申报审核软件。系统软件的开发应该有一个整体方案,既要适应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又不能过于频繁地升级,缺乏必要的稳定性,使退税管理人员和企业疲于应付。要切实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加快出口退税申报审核系统的建设步伐。 (三)加强征、退税管理环节的有机联系 由于我国增值税征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合理,征退税地区和机关之间往往缺乏对征税信息的必要沟通,“征归征,退归退,征退不见面”.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出口退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有发达增值税制度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国的经验表明,出口退税管理都是以科学、严密和完善的增值税征收管理为基础,实行征退(免)紧密衔接的退税方式的。近几年的出口骗税案件也足以说明,企业骗取退税往往不只是在最后的出口环节做文章,更多的是将犯罪的关口前移,早在征税环节便埋好伏笔。2006年查获的“夏都专案”就是一起典型的低值高报骗税案。低值商品想要高报出口,必须通过之前多道环节.将价格逐步提高,而为了获得退税,企业还必须取得大量的进项税额,“夏都专案”中的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我国征退税工作脱节的可乘之机,通过获取虚假进项,骗取退税。 可见,脱离增值税征税环节的出口退税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一方面,征退脱节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征管机关的执法成本;另一方面,征退脱节无法完全堵塞骗税漏洞,甚至导致企业的骗税行为更加隐蔽和多样化。因此,在我国出口退税工作中应该遵循“征退一体”的原则,逐步实现征退税管理一体化。 当前我们仍然主要通过专门的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来负责出口退税工作,在征、退税尚未一体化的条件下,尤其有必要强调加强征、退税机关之间的有机联系,基层税务机关在审核出口企业的退税资料时,要将其增值税申报表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作比对,核准企业进项,必要时通过函调等形式了解前道生产、销售环节的税收征管情况,以保证退税的准确度。 三、日常检查与税务稽查双管齐下 清算工作本来是退税机关一年一度的必修课,但从2005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出口退税清算工作,也就是说,今后不再每年定期对出口退税企业开展下户清算,这便要求我们在其它环节加强对企业的管征。对企业的不定期检查主要有纳税评估、审计规程及其他各专项检查,对企业的定期检查则主要是一般纳税人的年审,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结合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做好出口退税企业的日常检查。 办理退税的企业通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往因为清算和年审的工作内容有重叠,一些税务机关就主要进行退税清算工作,而对一般纳税人的年审则是“走过场”。取消清算以后,对这些出口企业的事后检查工作便主要依靠年审工作来完成。因此,必须切实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以有效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防止企业骗取国家税款。 在下户年审的过程中,除了查看营业执照,审核企业的出口产品是否属营业执照核准的生产经营范围,查看生产现场,核实企业的出口产品有无与之相应的固定资产设备、原材料、辅料等:还要查看生产记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的销量是否与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水电耗用、工人人数等规模相符,查看产品目录,检查企业出口产品有无夹带非自产产品;更要查看进项抵扣发票,核实企业进项是否存在疑点,有无获取虚开发票的可能,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函调。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策 关键字:出口管理问题退税对策 当前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 (一)出口退(免)税有关清算期的问题。 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规定,出口货物在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曰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而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又未提供举证材料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再办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这项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海关电子信息核对不上,等收到海关的回函时,该笔出口货物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另一种情况是在清算期内,由于外商收到货物后违反合同不及时付款,导致企业出口贷款不能及时收回,外管局不予核销,待一切手续办齐时,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对于这两个问题,基层出口退税机关和企业在看法上存有争议,有的认为不应退税,依据是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有规定;有的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因为执法机关。如海关、外汇电子信息应有而未有,海关回函慢等原因造成就应考虑退税。因为按照《征管法》第30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曰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税务机关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因此,从鼓励企业出口创汇,从维护纳税人的权益考虑,应比照《征管法》规定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方法只是属于规章。 (二)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出口退(免)税管理的难度。 1.部分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与实行“先征后退”相比,操作起来较复杂,从客观上讲,环节多,出现的问题也就多。因此这一方式最容易影响税收收入, 2.“进料加工”复出口退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征退脱节,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国内购料与进口料件委托加工,国内购料退税的认定;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的开具;抵扣税率的认定;抵扣时间的确定等,都比较繁琐。有的出口企业办理进料加工,待货物出口后不到税务局办理退税(退的少,交的多),财务上也不作销售或在财务上采取偷梁换校手法偷逃国家税款,检查起来非常困难。 (三)出口货物按计划退税,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效用的发挥。 出口退税实行计划退税,从客观上讲,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财政计划的基本要求。但是按照国家鼓励企业出口的要求来看,就显得不够灵活,让基层出口退税机关感到不好把握,让外贸出口企业感到国家政策不稳定,随意性大,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安排长期计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少。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手续齐全,按政策要求理应及时足额地实报实退,一旦不能及时足额退税就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多时基层税务机关也有压力。在一定期间出口退税指标如果用不完,有的出口退税机关考虑到下一阶段的退税指标很可能受影响,又怕工作考核受影响,便对个别信用程度不够高的出口企业也办理预退税款手续,导致年终清算工作忙乱。 (四)新的出口商品专用发票,难以达到维持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从2000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出口商品所使用的发票由税务机关统一印制,套印发票监制章。从新发票的启用情况看,存在不少新问题:一是发票规格小且结构不合理。新发票统一规格为265mm×190mm,对此,由于有的外方购货单位名称英文字母多,有的出口企业一次性出口商品名称规格多等原因,在填写时就非常拥挤,难以反映出口货物的必要情况和特殊要求,因而造成企业在开具同一批出口商品发票时,同时使用两种发票,—种是:“新式发票”,执行税务机关要求,另一种是“老式发票”满足外方购货单位以及有关业务单位,如银行的要求。二是发票联次少,不能满足企业出口商品的业务需要。由于企业向境外客户出口商品,所经过的途径不同,国内监管及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同,出口收汇的方法不同等特殊情况,所以对发票的使用联次(份)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有的企业出口商品是通过出口的,外方购货单位也是通过外方受理货物的,这就分别需要2联发票;有的企业出口商品其收汇方式是采用“议付”或“压汇”的方式与银行结算的,这样仅银行一方就需要3联发票,有的海关也要2联发票,再加上商检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一次性需要14联发票之多,而目前新发票只是按一般的出口贸易方式,设置了6—8联,远远不能满足不同情形下各类出口企业的需要。造成了部分出口企业在使用新发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老发票,以解决发票联次不足问题。三是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据一些企业反映,使用新发票到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办理手续,不受欢迎,在有些省份海关甚至不愿意要新发票,而要求企业提供老发票。另外,发票联次多了也存在问题,使用电脑一次性打印不透,到后几个联次发票内容就看不清楚了,不便于有关部门或企业审核、备案。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 目前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是出口退税业务 工作特点的必然要求,按年及时清算退税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规范对企业出口退(免)税工作的管理,也有利于国家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出口退(免)税的状况。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在对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日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有关业务执法部门的问题,而造成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海关回函不及时等原因,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给予该笔业务办理退税,这是企业的权利,不能因为有关业务部门工作延误而让企业吃亏。 2.实行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增强出口迟税政策的可操作性。 “先征后退”政策是目前各地出口退税机关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于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偷税、漏税、骗税,对于简化操作环节,规范出口退税机关的内部管理,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落实出口退税资金,对于“征多少,退多少,公平税负原则”等方面都有切实的效果和好处。笔者认为,国家应立即废除“免、抵、退”政策,统一实行进(出)口商品“先征后退”政策,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商品主要以税收缴款书、出口商品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单证为办理退税凭证;外贸企业收购出口产品时,实行价税分流,并向生产企业支付不含税价款,同时代生产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增值税,税务机关向外贸企业开具代缴的增值税收据,作为今后退税凭证之一。对于“进料加工”,可在材料进口时即按规定征税,待产品出口后再办理退税。 同时建议国家要尽快立法,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保证税收征管及出口退税活动切实取得海关、外汇、金融、审计、工商、邮政等部门的积极配合,防止偷税、漏税特别是骗税问题的发生。 3.寻求计划退税高效性,切实保障及时足额退税。 一是不以计划指标完成与否来衡量出口退税机关的成绩,笔者认为考核出口退税工作的好与坏,重点要看它执行政策是否到位,业务技能是否熟练,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服务态度是否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实报实退,确保国家退税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利益机制。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不但造成中央财政负担过重,而且也等于失去了地方政府对出口退税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也是导致出口退税管理上的被动与少数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主要原因。既然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出口退税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是符合常理的。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也能缓解退税指标不足的压力。三是切实落实国家对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以增强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出口商品专用发票”的管理。 分析目前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规范统一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用“活页式”发票:一是将发票规格由原来265mm×190mm改成295mm×210mm,与出口报关单大小相一致,以便减少发票填写的难度。二是拟制发票基本联次,加印税务机关监制章,并以“活页”联次相补充,以适应不同出口方式的特殊需要。三是在发票的格式上为一些主要内容,如出口单位地址、购货单位地址、货物的品名规格等尽可能留足空间,以适应相关部门与购货单位的要求。四是对发票的编号可将单位、区号代码以及数字代码合并编入,以区分和识别检查各单位使用发票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拟制基本联次,对不同出口单位的发票使用联次,可采用复印方式并加盖出口企业财务专用章。同时要通过国务院来加强出口退税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的协调,统一口径,确保“出口商品专用发票”更好地促进出口退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建议 中国2004年前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主要是: 1、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外贸出口,支持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2、它不但加大了企业的出口动因,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支持出口的热情。 3、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款拖欠严重。 4、地方政府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动因不强。 增值税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享受75%,地方留成25%。由于出口退税是由中央政府全额负担的,因此地方政府在出口中有大约25%的增值税净收入,地方政府鼓励、支持企业出口的热情在2004年出口退税新政策实施之前始终很高。同时,由于多支出了25%的出口退税,由于独立承担了出口骗退税的风险,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款拖欠非常严重。 2004年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解决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款拖欠严重的问题,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减低3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政策,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 以下跨地区出口经营在过去是正常的、没有问题的,但在实施出口退税新政策后,却造成了地方利益的冲突和矛盾; 1.本地生产企业购买本地原材料加工自营出口,或本地外贸企业收购本地产品出口,由于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外贸企业收购产品均在本地缴增值税,又在本地退增值税,地方财政承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25%的出口退税,只是将增值税属地方25%的部分用于退税,不增加地方财政负担,但相对于老的出口退税政策,地方少收入用于退税的增值税。 2.本地生产企业购买外地原材料加工本地出口,或本地外贸企业收购外地产品出口本地出口,由于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外贸企业收购产品的原材料和产品均在外地缴增值税,却要在本地退增值税,地方财政没有得到出口产品原材料和产品25%增值税收入,却要承担出口产品25%出口退税,其超基数部分非常不合理地表现为出口地政府对供货地政府的财政补贴。 3.外地生产企业购买本地原材料外地出口,或外地外贸企业收购本地产品外地出口,本地地方财政不承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25%的出口退税,而却享有生产企业原材料和产品增值税25%部分,不但不增加出口退税负担,反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非常不合理地表现为出口地政府对供货地政府的财政补贴。 4.外贸企业将收购外地商品出口改为委托出口,由于委托出口征税和退税均在外地,不增加本地财政负担。但外贸公司为争做,通常自告奋勇地要求在外贸公司所在地退税;这种制大量存在并且又非常不合理地造成出口地政府对被企业所在地政府的财政补贴。 为了自身利益,深圳等市的地方政府的出口奖励政策将收购外地货源出口排除在奖励范围之外;一些地方政府限制当地企业采购外地产品和外地原材料。例如,天津摩托罗拉公司采购江苏一家企业的原材料,过去是直接采购,现在则应天津当地政府的要求,要求江苏的企业先把原材料出口香港,天津企业再从香港进口,用这样乙蝗沼斡的方式避免为江苏征收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由于这种行为大量存在,中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面临分割、分裂的危险。 5.加工贸易更受地方政府青睐,并且来料加工比进料加工更受到推崇。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相比,不但出口企业税收负担较轻,地方财政负担的退税压力相对要小。来料加工由于不征不退,因此地方政府不存在退税的担忧。 这种效应是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反优化。 6.地方政府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动因强烈。 7.出口退税率下调,对相关商品的出口有消极影响,但总体上影响不大,出口商品结构反而有所优化。 2005年后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实施效应 为解决出口退税中,地方财政负担过于沉 重牙口不公平问题,国家进一步改革出口退税政策,决定自2005年1月1日起,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负担比例,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按照92.5:7.5比例共同负担;同时改进出口退税退库方式,出口退税由中央统一退库,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 该项最新政策的实施效应主要表现为: 1.增加了出口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出口企业打消了对出口退税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退税由中央统一退库,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的办法使得出口企业不再担心地方政府的财力问题。 2.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明显减轻,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得到缓解。 3.中央财政负担加重。即使在超基数部分,中央财政也要担负出口退税的92.5%,该比率远高于征税比率75%。但由于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下降了3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的负担并不象想象中那样大。后面的分析将会说明,将出口退税率减少4.25个百分点,理论上可以消除中央财政在出口退税上的净亏损。 4.地方政府对促进出口的热情有所恢复,但仍有限制出口的行为。过去,地方财政部门有很多同志主张限制出口,新政策实施后很少听到这样的说法。由于仍然担心地方退税负担,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拒绝在当地注册外贸流通企业。 5.地方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得到极大地缓解,但矛盾仍然存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仍面临分割的危险。上节所分析的出口地政府对供货地政府的财政补贴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幅度大为减少。一些地方政府的出口奖励政策仍然将收购外地货源出口排除在奖励范围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仍然限制当地企业采购外地产品和外地原材料。 6.地方政府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动因较强。 7.目前新政策的实施总体上效果良好,既缓解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和地方的矛盾,又有效地促进了外贸出口。 出口退税率变化与人民币升值的数学关系和政策选择 一般地,设原出口退税率为s,原汇率为h1,出口退税率降低t个百分点后,新汇率为h2,则为达到同样的出口效益,有: (1+s)h1=(1+s-t%)h2 所以,(h2-h1)/h1=t%/(1+s-t%) 即,出口退税率每减低t个百分点,为达到同样的出口效益,人民币必须贬值t%/(1+s-t%)。因此,降低出口退税率可 以按确定的数量关系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如取s=17%,即按17%的退税率计算,则出口退税率减低t个百分点后,人民币需要贬值U(117-t)。例如,出口退税率减低4.25个百分点,则人民币需要贬值3.8% 考虑取消出口退税,即按t=17计算,为达到同样的出口效益,人民币需要贬值17%。所以,取消出口退税可以基本上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以牺牲人民币升值来替代出口退税是不可取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维持较高的出口退税水平来换取人民币的升值。因为,在制定适当的出口退税等政策从而不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等同于国家和国民财富的升值,进口、境外消费、旅游等经济活动的效益将随之提升。 理想的出品退税政策 综合以上各种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应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理想的出口退税政策应该有助于达成如下效果: 1.出口企业及时享受出口退税,出口产品报价不含有国内增值税,不会被在国内外两次征收增值税。出口是公平的和有竞争力的。 2.不会出现某地方财政为另一地方财政征收的增值税退税的情况,从而保护地方的出口积极性,维护中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3.中央和地方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动因都很强烈。 4.中央财政有足够财力来支撑出口退税。 5.不以减少出口退税来抑制人民币升值 中国目前实行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税制,在这种税制下,要想制订能达到以上效果的理想的出口退税政策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退税由地方与中央分担,则势必出现某地方财政为另一地方财政征收的增值税退税的情况;如果退税全部由中央承担,同时出口退税率维持在与增值税征收比率差不多相同的水平上,则中央财政在出口退税上是 净亏损,很难保证中央财政有足够财力来支撑出口退税;如果退税全部由中央承担,同时显著降低出口退税率,虽然理论上可以消除中央财政在出口退税上的净亏损,但出口产品的报价中势必包含相当部分的国内增值税,中国出口产品在公平贸易基础上的竞争力将受到影响。 如果要达到理想的出口退税实施效果,只有改革现行税制。改革现行税制可以有两种办法: 方法一:增值税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享转变为中央独享,同时中央在所得税、进口商品增值税等方面相应地允许地方分享。出口退税由中央全额负担,出口退税率维持在与增值税征收比率差不多相同的水平上。 方法二:将生产环节的增值税转变为最终消费环节的增值税或消费税。对出口免征增值税或消费税。 改进和完善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 在不触动现有税制的前提下,相对理想的出口退税政策是 将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在04年减低3个百分点左右的基础上继续减低1.3个百分点,使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比增值税征收率减少43个百分点。中央财政承担全部的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由中央统一退库。建立地方政府对于出口退税骗税的风险承担机制,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一经查实,出口企业所在地财政要划拨相当于骗税金额的款项给中央财政。 将出口退税率减少4.25个百分点,理论上可以消除中央财政在出口退税上的净亏损。因为中央财政增值税征收率为17%*75%=12.75%,所以如果出口退税率减少(17—12.75)=4.25个百分点,则退税额基本上与中央财政增值税征收额相等,这时中央财政能够承担全部的出口退税。实际操作上可以取减少43个百分点。由于04年出口退税新政策已经将出口退税率减低了3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只需要将出口退税率再减调1.3个百分点即可。 将出口退税率再减调1.3个百分点,可以抵消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中地方政府承担的7.5%出口退税。由于(17—3)%*7.5%=1.05%,因此理论上只要把出口退税率下降1.1个百分点就能免除地方政府的负担。 地方政府由于不需要承担出口退税,促进出口的积极性将大增,出口退税也不会导致新的地方保护主义,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得到维护。由于规定地方财政要为当地出口企业的骗税案件买单,又由于中央财政要为没有发现的骗税买单,中央和地方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动因都将很强烈。 该政策的缺陷是出口产品报价将含有4.25%的国内增值税,这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微观上,将导致一些出口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在宏观上,将导致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延缓和升值幅度的减少。 但该政策对出口企业所造成的经营上的困难是非常有阳的,因为0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已经减少了3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并没有对出口造成显著影:向,本政策只是进一步减调1.3个百分点,减幅很小。同时,我们在第四节已经分析,出口退税率减低4.25个百分点,则人民币需要贬值3.8%。目前存在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调减出口退税率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必将被人民币延缓升值的效应所抵消。例如,原本人民币应该升值6%,则减低出口退税率4.3个百分点后,人民币将只升值(6%-3.8%)=2.2%左右。因此调减出口退税率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将最终转化为对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抑制。由于该政策的设计中,降低出口退税率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中央财政的净亏损,并没有故意用降低出口退税来抑制人民币升值,因此该政策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币升值的利益。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现状及路径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退税管理论文:当前出口退税管理问题及策略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退税管理论文:出口退税管理现状及途径探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出口退税管理现状及措施探析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公务员之家 出口退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当前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 (一)出口退(免)税有关清算期的问题。 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规定,出口货物在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曰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而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又未提供举证材料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再办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这项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海关电子信息核对不上,等收到海关的回函时,该笔出口货物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另一种情况是在清算期内,由于外商收到货物后违反合同不及时付款,导致企业出口贷款不能及时收回,外管局不予核销,待一切手续办齐时,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已超过清算期。对于这两个问题,基层出口退税机关和企业在看法上存有争议,有的认为不应退税,依据是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有规定;有的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因为执法机关。如海关、外汇电子信息应有而未有,海关回函慢等原因造成就应考虑退税。因为按照《征管法》第30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曰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税务机关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因此,从鼓励企业出口创汇,从维护纳税人的权益考虑,应比照《征管法》规定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方法只是属于规章。 (二)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出口退(免)税管理的难度。 1.部分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与实行“先征后退”相比,操作起来较复杂,从客观上讲,环节多,出现的问题也就多。因此这一方式最容易影响税收收入, 2.“进料加工”复出口退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征退脱节,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国内购料与进口料件委托加工,国内购料退税的认定;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的开具;抵扣税率的认定;抵扣时间的确定等,都比较繁琐。有的出口企业办理进料加工,待货物出口后不到税务局办理退税(退的少,交的多),财务上也不作销售或在财务上采取偷梁换校手法偷逃国家税款,检查起来非常困难。 (三)出口货物按计划退税,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效用的发挥。 出口退税实行计划退税,从客观上讲,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财政计划的基本要求。但是按照国家鼓励企业出口的要求来看,就显得不够灵活,让基层出口退税机关感到不好把握,让外贸出口企业感到国家政策不稳定,随意性大,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安排长期计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少。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手续齐全,按政策要求理应及时足额地实报实退,一旦不能及时足额退税就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出口退税计划指标多时基层税务机关也有压力。在一定期间出口退税指标如果用不完,有的出口退税机关考虑到下一阶段的退税指标很可能受影响,又怕工作考核受影响,便对个别信用程度不够高的出口企业也办理预退税款手续,导致年终清算工作忙乱。 (四)新的出口商品专用发票,难以达到维持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从2000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出口商品所使用的发票由税务机关统一印制,套印发票监制章。从新发票的启用情况看,存在不少新问题:一是发票规格小且结构不合理。新发票统一规格为265mm×190mm,对此,由于有的外方购货单位名称英文字母多,有的出口企业一次性出口商品名称规格多等原因,在填写时就非常拥挤,难以反映出口货物的必要情况和特殊要求,因而造成企业在开具同一批出口商品发票时,同时使用两种发票,—种是:“新式发票”,执行税务机关要求,另一种是“老式发票”满足外方购货单位以及有关业务单位,如银行的要求。二是发票联次少,不能满足企业出口商品的业务需要。由于企业向境外客户出口商品,所经过的途径不同,国内监管及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同,出口收汇的方法不同等特殊情况,所以对发票的使用联次(份)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有的企业出口商品是通过出口的,外方购货单位也是通过外方受理货物的,这就分别需要2联发票;有的企业出口商品其收汇方式是采用“议付”或“压汇”的方式与银行结算的,这样仅银行一方就需要3联发票,有的海关也要2联发票,再加上商检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一次性需要14联发票之多,而目前新发票只是按一般的出口贸易方式,设置了6—8联,远远不能满足不同情形下各类出口企业的需要。造成了部分出口企业在使用新发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老发票,以解决发票联次不足问题。三是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据一些企业反映,使用新发票到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办理手续,不受欢迎,在有些省份海关甚至不愿意要新发票,而要求企业提供老发票。另外,发票联次多了也存在问题,使用电脑一次性打印不透,到后几个联次发票内容就看不清楚了,不便于有关部门或企业审核、备案。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 目前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是出口退税业务工作特点的必然要求,按年及时清算退税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规范对企业出口退(免)税工作的管理,也有利于国家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出口退(免)税的状况。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在对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日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有关业务执法部门的问题,而造成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海关回函不及时等原因,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给予该笔业务办理退税,这是企业的权利,不能因为有关业务部门工作延误而让企业吃亏。 2.实行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增强出口迟税政策的可操作性。 “先征后退”政策是目前各地出口退税机关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于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偷税、漏税、骗税,对于简化操作环节,规范出口退税机关的内部管理,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落实出口退税资金,对于“征多少,退多少,公平税负原则”等方面都有切实的效果和好处。笔者认为,国家应立即废除“免、抵、退”政策,统一实行进(出)口商品“先征后退”政策,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商品主要以税收缴款书、出口商品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单证为办理退税凭证;外贸企业收购出口产品时,实行价税分流,并向生产企业支付不含税价款,同时代生产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增值税,税务机关向外贸企业开具代缴的增值税收据,作为今后退税凭证之一。对于“进料加工”,可在材料进口时即按规定征税,待产品出口后再办理退税。 同时建议国家要尽快立法,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保证税收征管及出口退税活动切实取得海关、外汇、金融、审计、工商、邮政等部门的积极配合,防止偷税、漏税特别是骗税问题的发生。 3.寻求计划退税高效性,切实保障及时足额退税。 一是不以计划指标完成与否来衡量出口退税机关的成绩,笔者认为考核出口退税工作的好与坏,重点要看它执行政策是否到位,业务技能是否熟练,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服务态度是否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实报实退,确保国家退税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利益机制。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不但造成中央财政负担过重,而且也等于失去了地方政府对出口退税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也是导致出口退税管理上的被动与少数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主要原因。既然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出口退税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是符合常理的。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也能缓解退税指标不足的压力。三是切实落实国家对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以增强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出口商品专用发票”的管理。 分析目前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规范统一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用“活页式”发票:一是将发票规格由原来265mm×190mm改成295mm×210mm,与出口报关单大小相一致,以便减少发票填写的难度。二是拟制发票基本联次,加印税务机关监制章,并以“活页”联次相补充,以适应不同出口方式的特殊需要。三是在发票的格式上为一些主要内容,如出口单位地址、购货单位地址、货物的品名规格等尽可能留足空间,以适应相关部门与购货单位的要求。四是对发票的编号可将单位、区号代码以及数字代码合并编入,以区分和识别检查各单位使用发票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拟制基本联次,对不同出口单位的发票使用联次,可采用复印方式并加盖出口企业财务专用章。同时要通过国务院来加强出口退税有关执法及业务部门的协调,统一口径,确保“出口商品专用发票”更好地促进出口退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外商投资退税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外商投资项目使用国产设备,明确职责和操作程序,规范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的审批管理,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包括国家、省级,下同)负责办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见附件1,以下简称“项目确认书”)和作为项目确认书必备附件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清单》(见附件2,以下简称“设备清单”);国家税务局(包括省级、地市级,下同)负责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的认定、审批工作。 第二章享受退税的范围 第三条享受国产设备退税的企业范围是指,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从事交通运输、开发普通住宅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中外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以其分公司(分厂)的名义采购的自用国产设备,由该分公司(分厂)向所在地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退税。 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中外合作油气田项目,由合作油气田的作业者、作业机构或作业分公司申请办理退税。 按规定应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的国产设备不实行增值税退税政策。 第四条享受退税的项目范围 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以上两个目录简称“鼓励外资目录”,下同)的外商投资项目(简称“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下同)所采购的国产设备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调整鼓励外资目录时,项目采购国产设备实行退税政策以项目核准时施行的鼓励外资目录为准。 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在国内采购的国产设备,凡属于《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简称不予免税目录,下同)的,不实行退税政策。国家调整不予免税目录时,设备是否属于不予免税目录范围以购进国产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施行的不予免税目录为准。 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中的工程项目,若外商投资企业以包工包料方式委托其他企业承建,外商投资企业可与承建企业签订委托购买国产设备协议,其委托由承建企业采购的国产设备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交由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申请办理退税。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国产设备是指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采购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包括按照购货合同随设备购进的配套件、备件等。 第三章项目确认书和设备清单的办理 第六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规定权限出具项目确认书。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项目确认书;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省级发展改革委”)出具项目确认书。具体范围包括: (一)中外合资项目、中外合作项目、外商独资项目; (二)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通过增加外方注册资本扩大项目投资总额的增资项目; (三)中外合作开采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项目。 第七条项目确认书的办理,需在项目按规定核准并在采购国产设备清单确定以后,由项目业主单位在项目核准后一个月内按程序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并附以下材料。 (一)项目核准文件复印件; (二)加盖项目单位和初审部门印章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清单一式五份(见附件2); (三)包括采购国产设备清单的项目申请报告一份; (四)其他需要说明或提供的材料。 限额以上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对项目单位、投资总额、采购国产设备总额、设备清单、执行年限、适用产业政策条目进行初审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报文提出申请。 第八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或省级发展改革委按照权限出具项目确认书(附设备清单)一式四份(一份存档,三份下发)。 (一)项目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鼓励类; (二)项目核准符合国家现行外商投资项目管理规定; (三)申请内容符合项目核准文件要求; (四)项目符合其他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九条设备清单原则上应在办理项目确认书时一次办理。 第十条已经出具项目确认书的项目,在执行中确需变更项目单位、投资总额、采购国产设备额、执行年限和采购国产设备清单等主要事项的,由原出具部门审核同意后出具项目确认书和(或)设备清单变更证明。 第四章备案登记管理 第十一条享受采购国产设备退税政策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按本办法第十二、十三条规定向其所在地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退税备案登记,其采购的国产设备方可办理退税。已办理完毕出口退税认定手续的,不再单独办理采购国产设备的退税备案登记。 第十二条外商投资企业在取得发展改革委出具的项目确认书后30日内,应持以下资料,到其所在地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购买国产设备的退税备案登记。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原件; (四)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十三条外商投资企业如发生撤并、变更情况,须于有关管理机关批准撤并、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机关办理注销或变更购买国产设备的退税认定手续。 第五章退税申报、审核 第十四条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后,应自购买设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之日起30日内,到其主管征税机关认证,未经过认证或认证未通过的一律不予办理退税。 第十五条外商投资企业应自购买设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之日起90日内,填写《外商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申请表》(见附件3),同时附送以下资料向其所在地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国产设备的退税手续。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仅限于特殊用途的机动车辆); (二)发展改革委出具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 (三)发展改革委出具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清单》; (四)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十六条主管退税机关接到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的申请后,须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与鼓励外资目录的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及不予免税目录进行核对,对有关凭证进行审核,并实地调查核实设备的购进情况,对审核无误的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办理退税。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与鼓励外资目录的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及不予免税目录内容不符,主管退税机关不予办理退税,并将有关情况逐级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外商投资企业的退税申请,须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信息核对无误的情况下,方可办理退税;属于交通运输、开发普通住宅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中外合作企业的退税申请,主管退税机关应对其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发函调查,在确认发票真实、发票所列货物已按规定申报纳税后,方可办理退税。 第六章退税监管 第十七条主管退税机关在外商投资企业办理退税认定后,应根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的有关内容,建立台账,将外商投资企业的项目确认书、设备清单、采购国产设备总额、购进国产设备名称、数量、金额等有关情况登记造册。 第十八条外商投资企业购进的国产设备,由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负责监管,监管期为5年。在监管期内发生转让、赠送等设备所有权转移行为,或者发生出租、再投资等行为的,外商投资企业须按以下计算公式,向主管退税机关补缴已退税款。 应补税款=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设备折余价值÷设备原值)×适用增值税税率 设备折余价值=设备原值-累计已提折旧 设备原值和已提折旧按企业会计核算数据计算。 政府回收行业退税管理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业基地、新尉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 《尉氏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退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为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增值税政策调整,促进我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取消废品回收购进额10%的进项抵扣,销售废旧物资除个人已使用外,按照增值税管理规定缴纳增值税,停止生产企业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废旧物资发票。 二、纳税人取得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开具的废旧物资专用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 90天之内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核算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申报抵扣。自2009年4月1日起,废旧物资专用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三、2010年年底前符合下列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先征后退政策(2009年退税比例为70%,2010年退税比例为50%): (一)在商务部门备案,有固定的再生资源仓储、整理、加工场地; (二)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销售比重不低于80%; (三)未因违犯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和县级以上工商、商务、环保、税务、公安机关相应的行政处罚(罚款和警告除外)。 四、成立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从技术、资金、价格、销售、环保等内外部进行一体化的统筹、协作与规范,促使整个行业进行资产重组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和升级,最大限度地降低行业内耗和资源浪费,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有序竞争、健康经营。 五、按照国家关于对该行业实行先征后退的退税工作要求,财政部门牵头,商务、公安、工商、人行、环保、国税等部门密切配合,帮助企业办理正常退税手续,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进一步加大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扶持力度,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帮助企业协调贷款,由同级财政进行贴息。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缴纳增值税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及退税在途时间实行贷款贴息,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健康发展。 区县级出口退税管理思考 根据上级精神及结合我局实际,从区县级层面上来看,在我局也有三种出口退税管理模式值得摸索探讨,下面就三种模式的利与弊作进一步分析,以利大家深入思考。 一、模式一的利弊 模式一:由区局税政科对辖区内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业务实施统一管理,负责出口退(免)税的受理、申报、初审、复审,区局行使形式上的审批 (一)优点 1、全面掌握、稳中求进。由于集中在区局一个职能部门,能较全面的在宏观上掌握出口企业动态,同时由于兼具政策管理职能,能快速高效便捷地进行管理、服务,针对薄弱环节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点管理,准确稳妥执行上级政策,从上至下建立征退税信息联动平台,有效降低税收管理风险系数,稳步提升出口退税管理水平。一句话,做到领导心中有数、稳健操控。 2、政策明晰,专业精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专业性强,便于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准确的处理各项业务,同时能针对出口退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时跟踪、缜密分析,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调整,能够依据区县级掌握的数据便捷地实施调研、测算分析工作,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准确信息资料,当好参谋和助手。 3、平稳推进,优化服务。能按照“八项承诺”的要求,树立服务意识,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切实减轻出口企业的办税负担,保障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便于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加强与出口企业的沟通和协调。 (二)缺点 1、人力资源矛盾突出。从全国看,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矛盾,各地专职从事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人员有限,而出口企业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人少工作量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局也同样面临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我局现有专业人员4人,以今年为例,每月外资企业正常申报户220户、内资企业430户左右,受理、审核、审批的除当年当月还要加上上年延至今年的申报资料(可申报期限2月—6月),而前台受理申报的仅2人,同时还要及时办理各类手册单证(注:市局有专业人员,此项工作量、难度远大于月度退税审核)、函调处理、台账登记、资料分发归档等日常工作,后台2人专业从事各类阶段性的专项工作、出口调查、出口退税专项评估、统计总结等工作。以前台的工作量来看,能维持日常月度工作已很不容易,如果有一人有突发情况,后台虽可顶一个人,但正常的运转秩序与压力太大;后台的受限也很大,不能真正深入开展、全面完成各项调查及评估等工作。 2、不利于全面深化出口退税分类管理。总局指示,分类管理必须要作为今后管理制度的基础。以现有模式来看,虽然上级正在下决心简化和规范人工审核,切实减轻基层税务机关退税单证人工审核的工作量,在普遍简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高信誉等级企业的人工审核工作,但相对来说,由于不太熟悉户管的生产经营和征管情况,还不能做到将出口退税管理工作和税源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难以降低“就单审单”可能出现的风险。 3、不利于全面推进征退衔接。虽然区局税政科从前二年就花大力气抓征退税交流,加强征退衔接与监控管理,逐步建立预警体系,但现状是有制度无保证,存在一定管理风险,难以真正实施税源联动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出口退税管理游离于税收征管总体格局之外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退税部门对出口退税业务的垄断优势,由于沟通不畅,各自单兵作战,征退税衔接无从谈起,征退税联动管理也是联而不动,无法真正从专业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即将出口退税工作由退税部门单独管理转向征退税部门共同管理,加强出口退税工作与日常征管工作、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结合,实施税收综合管理。 为此,总局也指出:如果把出口退税审核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放到基层,放给税源管理部门,专司出口退税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就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加强出口退税评估和预警分析,研究解决出口退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模式二的利弊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部分下放。部分下放其实就是审批权限的进一步下放,由指定分局受理、申报、初审、复审,区局行使形式上的审批,由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出口退税的指导、协调。 (一)优点 1、区局职能部门压力得以缓释。下放分局在大厅设立综合窗口,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受理辖区内的征退税事宜,区局出于技术上的把握可以过渡保留单证出具工作,但工作重心逐步向指导、协调、分析预警及处理突出矛盾和疑难问题转移。 2、方便了属地纳税人。属地纳税人的办税成本可以减轻,避免分部门多次跑的矛盾。 3、部分征退融合。对于下放分局来说,可以方便实行征退衔接。由于对辖区内的户管较熟悉情况,可以迅速开展各类调查事项并及时处理,启动多税种联评,逐步熟悉出口退税业务,形成部分管理骨干。 (二)缺点 1、个人认为,部分下放不能实现由形式到本质的管理突破。矛盾只是被转移,管理风险并未大力消除。 2、岗责体系难以建立健全,业务流程不能全部优化,岗位之间的衔接、工作节点的控管、文书资料的传递和归档对下放分局来说压力较大。 3、方便了属地纳税人,其它分局的责任意识并未得到加强,依然会淡化征退衔接,风险防范只是点上的集中,联动机制不能全面推开,无法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三、模式三的利弊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征退合一。征退合一即审批权限的全面再下放,由出口企业所在地分局受理、申报、初审、复审,区局行使形式上的审批,由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出口退税的指导、协调。总局实行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后,苏州市局已经在昆山进行了新尝试,具体做法是:在各基层分局增设出口退税管理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认定、申报、审核、证明开具、评估实施等日常事务,税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出口退税的审批、计会统、评估选案、政策传达与解释等总体性工作以及对外贸企业的退税管理。 (一)优点 1、区局职能部门压力得以释放,专注于从制度上理清明确征退税衔接岗责体系,依托有关系统、平台宏观上加强分析、预警、监控,强势推进联动机制,综合管理效应明显。 2、有利于夯实管理基础,堵塞漏洞,避免税收风险。相对来说,分局和税收管理员更加熟悉所管辖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出口企业的出口业务规模与生产经营能力的匹配性、出口业务的真实性等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征退合一,可以降低“就单审单”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旦发现出口退税申报的异常情况,通过及时实施调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查清货源,查实货物、发票、货款等信息,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可以防止或避免少征多退现象的发生。 3、各分局能对管理资源、管理手段、管理任务进行有机融合,征退税衔接更加紧密,税收综合管理更有成效,税收总体工作质量与效率显著提高,分局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锻炼培养一批分局从事出口退税工作的业务骨干。 4、有利于降低办税成本,企业办税程序更为便捷,退税进度进一步加快。实行征退合一,可以缓解企业在征税部门和退税部门分别跑、多次跑,征退税部门分别找的矛盾,既方便纳税人,又有利于降低征纳双方的办税成本,符合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纳税服务的要求。 (二)缺点 1、区局职能部门转向业务指导协调后,宏观掌控风险的能力可能下降,管理风险向基层分局、税收管理员倾斜,如何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防范和预防出口偷骗税行为的难度加大。 2、再下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基层干部素质能否胜任。出口退税业务性强、操作复杂、政策变化快,这已经成为普遍看法。随着出口退税业务渗透到各个基层点、覆盖整个国税系统,这较过去是一个重大转变,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现状堪忧。 四、因地制宜,摸索出口退税管理新路 综上分析,不论何种模式,区县级的出口退税管理模式应因地制宜摸索新路子,最终实现的目标要根据总局精神:出口退税管理的工作方式要逐步实现两个转移,即省、市级出口退税部门的工作重点由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向强化指导、管理、监督职能转移;出口退税审核工作重点由审核表证单书为主,向表证单书审核和出口退税申报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一致性审核并重转移。 在征退合一的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制度建设,有以下几点必须重点注意: 1、建立大厅受理、管理员调查审核、纳税评估股室开展征退税联动评估三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岗责体系,做到完善清晰;从职责分工上,将出口退税业务和征税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的关系,注重加强出口退税工作与日常征管工作、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结合,实施税收综合管理。 2、从流程上进一步整合优化征退税各节点,做到简洁高效、连贯通畅。 3、区局职能部门要按照从宏观上发现问题,从微观上查找原因的方法,在上级的指导下加强出口退税预警分析工作。通过对地区、行业的税收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异常情况,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提出管理要求,制定核查方案,下发给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调查核实,不断深化出口退税评估,全面推行多税种联评模式,加大指导协调力度,提升管理能力。 4、从考核上加大对征退税衔接工作推动力度,做到有效保障。 5、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风险教育,提高干部自我防护意识,防范失渎职行为。 基于七层技术架构的出品退税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在原有的多层架构基础之上。重新抽象出七层系统架构,并对各层的特点和技术实现进行了较为细致阐述。 关键词;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系统架构:七层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5-0045-03 1 总体架构设计 1.1设计约束分析 在出口退税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下列约束限制: (1)开发的系统本身定位为现有系统的补充和扩展,所以不能对原审核系统数据安全性造成影响,也不能影响原系统工作业务流程。同时,在数据库的设计和使用上必须保证与原系统编码的一致。 (2)必须充分利用税务系统软硬件资源及现有网络架构,避免增加新设备。 1.2数据分布模式选择 数据分布模式是指数据在地市税务局集中存放,市局退税机关和县区征收分局不设本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分布模式的特点为:数据集中、无冗余,数据一致性好。便于管理和维护,系统维护成本低。网络扩展性强,数据安全性较好。业务监控能力最强。但同时对于市局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线路的可靠性要求也比较高。 数据完全集中,所有查询及数据库访问操作均在市局主服务器上完成,服务器的运算负担重,数据丢失风险大。考虑到目前税务系统网络通讯建设已经比较完善,而出口退税数据量相对征收信息量还是比较小的,可以采取该模式来实施。 1.3总体架构 按照系统数据集中管理方式划分:出口退税管理系统采用总局、省局两级集中处理。 省局端系统:省局端系统主要承担出口退税业务处理,系统直接受理企业申报数据,办理出口退税业务,出口退税全部的业务数据集中在省级税务机关。 总局端系统:主要承担从全国的高度监控管理出口退税工作。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在深入分析出口退税业务特点基础上,基于J2EE采用了7层架构:数据库层、持久层(DAO)、业务逻辑层、门户(Facade)层、(Delegate)层、WEB端控制层、页面展现层。同时在这7层架构之上,引入Apache Jakarta Struts的MVC模式,把视图一控制一模型进一步分离。软件架构如图2所示。 2 系统架构各层设计 2.1持久层设计 数据持久层的设计目标是为整个项目提供一个高层、统一、安全和并发的数据持久机制。完成对各种数据进行持久化的编程工作,并为系统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 系统具有业务复杂多变、数据量大、长事务处理、计算量大、多用户并发等特点,在设计和选择系统的持久层时,选择了JDBC+Hibernate的持久层方案。 Hibernate是一种新的ORM映射工具,是JDBC的轻量级的对象封装。Hibernate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关系型数据库和对象之间的阻抗不匹配,使可以通过Hibernate基于数据库进行面向对象的设计和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Hibernate可以用在JDBC可以使用的任何场合,Hiber-nate不仅提供了从Java类到数据表之间的映射,也提供了数据查询和恢复机制。 Hibernate是一个和JDBC密切关联的、独立的对象持久层框架,可以搭配各种App Server、Web Server、EJB Con-Miner共同使用。Hibernate的兼容性仅同JDBC驱动、底层数据库产品间有一定的关系,和使用Java程序、App Server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下面根据系统的一些特点,设计了直接使用JDBC和使用Hibernate两种情况。 (1)直接使用JDBC(Procedure)。在目前的系统设计中,直接使用JDBC主要是的使用存储过程来实现业务逻辑。 存储过程由于是基于集合语言的,适合对集合数据进行处理。其优势在于:①在性能方面,由于可以充分使用数据库的优势,如可以使用服务器端游标等。同时存储过程可以不用重新编译,不用重新生成执行计划,所以存储过程适用在一些计算密集、长事务的处理场景中;②在部署和维护方面,任何存储过程的修改,不需重新编译部署前端应用程序,只需重新编译存储过程即可,所以存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一些24小时运行的或业务逻辑复杂多变的系统上;③在网络传输方面,由于使用普通的SQL语句或其他操作数据库方式,均需将SQL语句传递至数据库,而存储过程只需传递存储过程所需的若干参数,可以减少由于多个业务环节而导致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次数。 劣势在于:①在移植性方面,由于存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采用当前数据库的一些特性,那么当系统切换到不同数据库时,无疑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也是存储过程的一个先天的缺陷;②在数据库方面,如果过多的使用存储过程,会给数据库服务器带来很大的性能压力。 (2)使用Hibernate。Hibernate对数据库中的表、表间关系通过映射文件进行较好的映射,使得能够象处理对象一样操作表,而无需了解具体的数据库细节。Hibernate完成了记录至JAVA对象的映射,一种行数据处理的映射,通过Hibernate操作单条记录时会比较方便和快捷。此外,Hi-bernate在使用过程中,Hibernate会维护数据表间关系,需要维护表和对象的映射关系,这些Hibernate进行了缓存,成为一级缓存,而对动态POJO的缓存,称为二级缓存。 其优势在于:①在开发效率方面,如果在业务逻辑层,即在前端应用系统中实现业务逻辑,可以充分享受高级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可以使开发人员无需过多地关心数据库细节,从而可以有更多地精力投入在业务逻辑的实现上;②在设计分析方面,如果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对业务逻辑层进行良好的设计,会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③在可扩展性方面,对于一些业务的变更,只需做很少的修改,如果是一些非关键字段、计算字段的增改等,甚至可以不需修改任何业务逻辑层的代码,就可实现修改。 劣势在于:在运行效率方面,由于通过Hibernate操作数据表记录,Hibernate需要将数据表记录映射成JAVA对象,建立缓存,在大数据量集合计算、处理时,没有太多性能上的优势。 2.2业务逻辑层 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几乎所有的业务逻辑运算都在E-JB端完成,并且系统具有数据量大,操作复杂,计算频繁等特点,所以业务逻辑层架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组件可重用性及开发效率等各项指标。 针对系统用户具有操作密集,交互密集,计算密集这三个特点,整个系统的架构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对系统架构的各个层次都进行了设计优化,主要体现在: (1)设计模式和缓存机制的灵活运用。 (2)抛弃了重量级的实体EJB CMP和BMP,只采用 Session Bean来完成业务逻辑。目前的EJB规范中,依据EJB的应用场合和其本身的特性,共分为三种类型:实体Bean、会话Bean和消息驱动Bean。 2.3门户层 门户层位于层和业务逻辑层之间,主要作用是为了降低层间的通信和相互依赖关系,使某一层的修改或调整不会影响到其它层,系统在这两层之间采用统一接口的方式,门户层主要应用了Facade模式。 结构型模式Facade模式通过在子系统间提供一个Fa-eade类或接口来达到子系统间的松散藕合和低依赖。 有两种方式建立接口Facade层:一种是在层建立,另一种是在业务逻辑层建立。 2.4层 层位于WEB端控制层和EJB层之间,主要作用是把WEB端控制层和EJB层无缝整合在一起,完成业务逻辑并将数据展现给用户。 在系统中,WEB层和EJB层如何进行衔接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考虑到并行开发效率、系统运行效率、网络压力、系统耦合性等因素。因此,在本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上,在WEB层和EJB层之间引入了层。在系统中规定,层是WEB层和EJB层交互的唯一途径。层不但为WEB层隐藏了调用EJB的具体细节,而且为WEB层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并进行了J2EE服务器的上下文缓冲,使得系统在性能和开发效率上都得到提升。 2.5Web端控制层 在WEB端控制层引入了Apache的Struts框架。 由于出口退税系统界面较多,业务数据多样化,有时需要为同样的数据提供多个视图,使用JSP、Servlet进行控制比较复杂,所以采用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一视图一控制器),将视图、数据模型和控制从架构上进行分离,使得模块的职能更加清晰,这样对于开发和维护都比较方便,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 在MVC模式中,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在系统中用JavaBean或EJB来实现,并通过层实现对业务层的;View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通常主要用J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以用于显示,同时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 实现MVC模式的框架有很多种,在出口退税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流行的Struts架构来实现。是由Apache软件组织提供的一套开发源代码的项目,其广泛的适应性和高度的扩展能力使其成为了目前Java的Web开发者所逐步认可的标准。 2.6缓存技术的使用 在设计中,充分估计了一些容易造成性能瓶颈的环节,从缓存机制上进行了性能优化。在数据读取,输入,输出等均有缓存机制。 特别对于交换密集型的操作,由于信息需要在客户端、WEB服务器、J2EE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频繁传输,而这些数据往往在一定时间段内是不变化的,如:用户权限菜单的信息、用户可操作的企业列表、WEB服务器查找J2EE服务器的上下文环境,以及其他一些稳定的业务数据,都进行了缓存。 在考虑缓存机制时,也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变化性。被缓存的数据一旦被修改,系统立刻通知相关摸块更新缓存数据。这样不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而且保证了用户操作的正确性。这样,在引入缓存机制之后,系统在频繁交互的重复数据环节上,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 结束语 系统架构根据系统特点进行了合理的分层,抽象为七层,并对各层的职责分类,保证了系统的高性能、可扩展性、稳定性和模块、代码的高复用。在各层的技术实现上,采用了Hibernate、Struts、POI、依赖注入等技术框架和设计理念,保证了系统的技术前瞻性。 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有新变化 最近,家税务总局了《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办法》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制定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73号)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修改完善。一是依据现行出口退税管理规定,将原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认定、变更、注销内容修改为备案、变更、撤回;增加了延期申报申请的办理及核准内容。二是增加了对外资研发中心因自身条件变化不再符合退税资格的认定条件,停止享受采购国产设备退税政策,并应及时办理撤回退税备案等内容。研发机构采购退税的国产设备,自增值税发票开具之日起3年内,设备所有权转移或移作他用的,研发机构须向主管国税机关按规定计算补缴已退税款。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的出口退税也随之调整和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改进。 关键词 出口退税 立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1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和外贸环境的变化,从198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出口退税制度,之后一直在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在1994年开始首次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调整,截至2009年4月1日,我国共先后进行了十一次出口退税调整,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先后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2月、4月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调整。我国近二十年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使得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日趋成熟和健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法律法规建设、操作流程以及实施效应上都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健全的地方。 一、现行出口退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退税的立法层次较低,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对于增值税这样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而且影响广大的税种,征税与退税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作出规范,而仅以暂行条例和其他文件的形式作出规范,不但不符合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而且也带来了执行中的随意性。而且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是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二是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三是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二)征税和退税操作方面存在缺陷。 1、征税和退税职责分配上的不均衡导致的利益冲突。200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新的税收征收体制,增值税收入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征管,中央和地方的增值税征收比例按照三比一的比例进行,而出口退税额则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这就导致利益方面的分摊不均,地方政府不负责出口退税的责任,就没有动力对出口退税的实施进行监管,出口退税制度难以优化。 2、出口退税管理机构雍肿,出口退税的征收、管理和退税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明,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很容易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前提下尽量最小化自身的行政风险,很少能够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导致出口退税实施上的困难和中央新的出口退税政策落实上的低效。 3、出口退税和税收征管分离。我国实行先征税后退税的方式,企业出口之后凭借有效单据去相关部门办理退税,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进行出口骗税,给国家利益带来了损失,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三)我国出口退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较少,没有形成高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系统。 在出口退税过程中,由于退税手续繁琐,人工成本高昂,与出口退税相关的审批需要采用无纸化办公。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工作中信息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化程度也不同,存在差异,部门间的协作不顺畅。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四)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国库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制单明显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外,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二、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一)按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建立出口退税法律制定。 我们应当按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建立稳定的出口退税法律制度,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立法层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出口退税的条件、范围、退税率、退税机关、退税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统一、全面的规定,从根本上避免出口退税制度的随意性调整,增强出口退税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公正性。 (二)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享体制。 可以考虑将增值税划为中央税,中央负担全部出口退税。地方减收部分由转移支付及其他收入调整解决。从国际经验看,增值税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中央税,因而出口退税也由中央负担,这是最为成熟稳定的出口退税体制。它有利于增值税“中性”作用的发挥,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应当将其作为我国出口退税及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当前增值税征收体制下还应实行共同负担机制,在现行增值税税收体制下,中央独担出口退税弊多利少,所以应在坚持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现有出口退税机制,调整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降低地方财政出口退税负担,弱化出口退税共同负担机制的负面作用,同时规范地方退税分担办法,才是退税机制改革的唯一出路。 (三)完善出口退税税制结构,科学设置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零税率是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最终价值取向。但是我们当前的近期目标是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建立出口货物实际税负定期评估制度,在不违反国际法的前提下,区分不同产品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退税标准,分别制定出口退税率。与此同时,合理设计税种,尽快由生产型增值税过渡为消费型增值税。扩大“免抵退”办法,改善出口退税计算办法,要着重解决征税与退税的计税依据,即“税基”不一致的问题。 (四)出口退税工作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大有可为。 应加快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的网络化规划和建设,提高出品退税的工作效率,实现出口退税业务全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监控及充分的制约机制和预警系统,把各个分散的单位用信息手段连接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促进整个出口退税管理水平的升级。在未实现基于业务处理的税务、国库、外汇等部门的大联网前,国库可以加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实现纸质数据与税务电子数据的对审,确保预算收入的安全退付。 (五)做到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立科学、严密的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完善出口退税的征管机制。 在出口退税制度上应当贯彻“征退一体、以进养出”的原则。我国也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征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实现征退税信息的对称。加强纳税环节的监管,使出口退税的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相一致,并且将退税纳入增值税的常规管理,不再另设专门的出口退税机构。加快出口退税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的建设。要有效整合,形成强有力的出口退税监控体系,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实行多元化的退税申报方式,提高退税工作效率。严格出口退税管理流程。一要健全和完善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律制度,将出口退税的操作、管理、监督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制定合理的预警分析系统,加强事前预测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及时解决问题,有效防范不法分子进行骗税活动。三要加强出口退税的专用税票管理,严格退税专用税票的发放和检查制度。提高出口退税工作中的衔接性,出口退税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互通有无,共同进行,有益于对出口骗税工作进行有效防范。四是实行出口退税时间保证制度和滞纳金制度。国家对企业承担出口退税债务责任,国家应该以税务关系为中心,以税收法定为依托,在税法中明确规定出口退税的时间保证制度和延期退税的滞纳金制度,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必要、有力的保障。同时以法律形式确立纳税人出口退税请求权,明确赋予纳税人出口退税的权利。 (六)加强退税环节中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针对目前退税程序繁杂,各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能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比如海关部门应当对出口货物的真实性负责;银行应当积极执行其资金监控职能,严格审核资金存货;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外汇进出的管理,对套汇、逃汇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税务部门要简化退税手续,缩短退税审批时间,实现企业当月申报税务部门当月完成退税审核,提高退税效率。国库部门要优化出口退税资金审核、划拨流程,依托央行现代化支付体系的优势,实现资金划拨实时到账,同时国库作为第三方,与企业和审核、审批部门均无利益关系,地位相对独立,因此,可以积极发挥国库的监督服务能力,确保出口退税制度的严肃性。另外,需要建立跨部门的信息联络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及时交换信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 后金融危机时期出口退税管理的新课题 [摘 要]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在给我国出口贸易稳步回升带来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出口退税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在出口退税管理中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发挥的促进作用,并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口退税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出口退税管理;危机应对措施;问题与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口退税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开始减缓,世界经济已进入徘徊和复苏的阶段。与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指标均出现反弹,国际金融、股票市场普遍回暖;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绿色产业即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明显增多;五是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逐步加大。 虽然我国经济呈现出了不错的回升势头,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产能过剩、消费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回升仍有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也并不稳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还不如我国。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不仅没有根本消除,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为了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国家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减少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上可能面临的不利影响。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信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出口退税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二、应对危机我国在出口退税管理上采取的积极措施 (一)积极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政府连续7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及退税额的增大,部分弥补了外需疲软导致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振奋了企业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国家及税务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对出口企业的政策宣传及辅导工作,使出口企业能及时根据国家最新的退税政策和调整后的退税率办理退税事宜。 (二)优化退税流程,减少危机影响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出口退税远程预审,引导企业采用网上预审的方式进行预申报。企业可直接登陆出口退税网站进行数据传输和预审,改变企业需要使用软盘拷贝数据到税务部门进行预审的现状,出口企业退税申报预审不再受时间、空间和次数的限制,提高出口退税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减少企业往返跑路的负担,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 其次,减化出口货物单证备案管理制度,对核销单信息审核等部分前置审批条件逐步改为税务部门后续管理,扩大适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审核办理退税的范围。进一步规范缺失电子信息核查处理。对纳税人提供材料齐全、符合办理条件的退税申报,自受理正式申报之日起及时审核,并及时反馈结果,坚决杜绝被动等待、久拖不决的现象。出口退税进度的加快,能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退税款的时间,使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得到一定的保障。 (三)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树立管理、服务并重的理念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愈加重要,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税务部门及时调整了思路,果断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处在经济寒冬中的纳税人送去融融暖意。一方面税务部门通过制定配套制度,合理设置管理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等方式,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纳税服务制度,优化纳税服务平台,不断增强服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公正、文明、人。性化的执法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急纳税人所急,想纳税人所想”。通过将优质的纳税服务辐射到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中,力争做到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从而实现征纳双方的和谐共赢。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口退税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强出口退税日常管理,严防出口骗税案件发生 出口退税率的持续提高、出口退税流程的进一步优化等进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为金融危机形势下出口贸易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极少数不法分子骗取出口退税款以可乘之机,如将核销单信息由前置审核条件改为后续管理模式后,税务部门将承担在没有外管局核销信息的条件下提前办理退税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对相关信息比对异常数据进行后续管理的责任。因此,税务部门在落实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的同时,必须继续做好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工作。除认真审核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的退税申报资料、单证及其相关电子信息外,对有疑点的出口企业,还应运用函调、实地核查等手段,对其出口及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的要认真调查核实并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退税办理,切实规避汇率风险 为规避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2009年7月1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试点企业受地域、规模、出口地区等多方面的限制,该办法在刺激出口、规避汇率风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如某大型外贸企业2009年6月拟与东南亚某国签订一笔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货物,涉及出口金额近千万人民币,但因为企业所在地不属于试点地区,东南亚也不属于试点出口地区,无法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也无法获得此笔货物的出口退税款,故企业只得放弃在出口贸易中的币种决定权,改由欧元结算。因此,尽快扩大试点范围。积极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政策,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确立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主体币种地位,才能达到出口企业跨境贸易手续简化、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减小、对外贸易相对稳定的目的。 (三)加强部门协作,打造优质服务环境 企业出口货物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监管的过程,企业为获得出口退税款所需要取得的报关单、收汇核销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消费税专用税票等单证繁多、种类复杂,再加上相关单证电子信息反馈的时间较长,客观上阻碍了出口退税效率的提高。某些企业曾因专用税票电子信息滞后而在长达半年时间内无法获得出口退税款,而报关单、核销单电子信息滞后时间较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税务部门急需加强内部征、退税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海关、外经委、外汇管理局等的联系,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实现信息的实时同步共享,以便对出口贸易协同管理和共同服务。 [参考文献] [1]戡佳娴.韩笑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退税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09(9):157-159 [2]宋明.金融危机下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9(4):67-68 [3]李石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08(7)45-48 [4]何晴.张斌出口退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税务研究,2008(7):41-44. [5]游振宇.现行出口退税管理体制缺陷与完善[J].特区经济,2008(2):139-140 当前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当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虽然在相关管理上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出口退税问题 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首先,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规范外贸出口企业业务的财务处理办法。 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自营与的不同财务处理办法,事前规范外贸出口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为事后税收查处定性提供可靠的直接证据。 税务部门必须按《征管法》的要求,切实建立和完善退税企业的财务处理办法的备案制度,强化退税企业“出口”与开具“委托出口证明”的对应意识,并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促使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履行其执法职责,能迅速地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打击和遏止“虚假企业”的开票行为。 其次,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税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抽查审核制度,对退税企业的出口退税补充资料,要设定比率进行定期抽查。凡是发现无“外销合同”或者“外销合同”列明外商所在地与“出口报关单”上列明的出口地不一致的,必须深入追查其原因;对“外销合同”、外汇结汇水单、“外销发票”三者上的内容应定期比对,发现不一致也应深入追查其原因。通过以上抽查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可事前督促和规范退税企业的行为,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小议道路交通安全法诠释与适用 内容提要《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纷争不断。对于正确理解与适用该法而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如何理解与适用关系重大;《答复》回答的问题不妥当,也不全面,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法》;问题;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答复》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自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尤其对该法第76条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存在不同的理解,争议不断。[1]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该法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立法思想,充分保护了作为弱者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利益;反对论者则认为该法对行人的“偏袒”和对机动车的“苛刻”损害了社会公平,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2]于是,侵权法学者纷纷在各大报纸上撰写文章,以表明自己观点和态度,同时,对其他观点进行了评析。[3]这些观点无疑对我们从宏观上正确理解和适用该法第七十六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远没有解决,因为该条及第17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我国将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该制度与原有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需要正确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随之废止。《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也随之失去法律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没有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的标准。于是,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从特别法步入了普通法,在审判实践中就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众所周知,《办法》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远低于《解释》的相关规定,同时,《解释》规定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也就是说,不管事故是发生于2004年5月1日前,还是发生于2004年5月1日后,只要是2004年5月1日后受理的,均适用《解释》的规定。由此,2004年5月1日后受理,就成为适用《解释》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的惟一标准,而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特别是对车辆所有人(即车主)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中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的约定等均在所不问。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问题。对该问题,已引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注。该委就此问题向最人民法院咨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以法研[2004]81号《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称,“投保人与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有关‘保险人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的约定只是保险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计算方法,而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它不因《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失效而无效。《解释》施行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既可以继续履行2004年5月1日前签订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也可以经协商依法变更保险合同。”《答复》对该问题的回答是否适当与全面,就成为另一个需要正确理解与适用的问题。 二、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50条第2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故在我国法上,责任保险即为第三者责任保险。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自愿保险的范围,即投保人和保险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保险合同来实现的一种保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该规定中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与《保险法》第50条第2款规定的责任保险相同,不同的是该责任保险属于强制保险,即指依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发生效力或者必须投保的保险,而不是当事人自愿购买的保险。可以看出,二种保险均属于责任保险,这是相同点。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强制的,即法定的。(2)前者的目的集合危险,分散损失;[4]后者不仅包括前者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使其得到快捷、公正的赔偿。[5](3)前者,保险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后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在保费与赔付之间总体上应做到保本微利。(4)前者属于自愿的保险,故,保险人是否决定承保、如何承保或承保的多少均有选择余地;后者则属于强制或法定保险,保险人不得拒绝投保人投保,即属于强制缔约。[6](5)前者属于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可以其他保险捆绑销售;后者则属于法定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不得与其他保险捆绑销售。(6)前者的保险金额与保费,原则上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后者则由保监会做出指导性规定并随着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有相同的规定。如日本《汽车损害赔偿法》第13条。[7]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25条。 综上,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不是一回事。不能将《保险法》上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等同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上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将二者混同的观点,都将导致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错误理解,更将导致不妥当的适用。关于二者的关系,在适用时,有三种情形应引起注意: (一)作为机动车的所有人能否在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如能投保,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 如前所述,二种保险属于责任保险。而责任保险又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根据《保险法》第41条第2款规定:“重复保险[9]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是财产保险责任限定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机动车所有人在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可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但各保险人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该条适用的前提是保险险种均属商业保险,基于保险当事人的自愿而发生,因此,在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属于法定保险的情形下,不能适用该条后句,即除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而应当先由承保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理赔,不足部分,再由承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理赔。但各保险人的赔偿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这样适用的目的在于充分尊重保险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体现约定优先的民商法原理。另外,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使其得到快捷、公正的赔偿。而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目是主要是为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即分散损失而设立的。二者相比较,首先由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能更充分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二)机动车所有人先后向不同的保险公司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当发生保险事故时,各保险公司应如何承担责任? 对该问题,因我国还未制定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具体办法,所以,在我国法上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上发生此类案件,可以借鉴日本《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82条之2[重复契约情形的免责]的规定,即就一辆汽车缔结二个以上的责任保险(在此指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契约,保险公司就上述契约中最早缔结的契约以外的契约,免除在与最早缔结的契约的保险期间内发生的因汽车运行事故产生的损害真补、损害赔偿额的支付、先付金的支付。[10]该条规定确定了投保时间优先规则,由最早缔结保险契约的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其后的保险公司免责。同为法定保险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适用投保时间优先规则,能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但无论如何,不得超过保险契约约定的保险金额。同时,对法定免责事项以外的赔偿,其他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三)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车辆共同致人损害,保险人之间应如何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根据《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机动车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无意思联络的情况下,[11]只要其违反操作规范[12]的行为直接结合而共同致人损害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即应承担连带责任。但作为承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各保险公司之间对此应如何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我国现有法上没有规定。可资借鉴的是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34条:“汽车交通事故系由数汽车所共生或涉及数汽车者,依下列规定处理: 一肇事汽车全部或部分为被保险汽车者,受害人或受益人得在本法规定之保险金额范围内,请求各被保险汽车之保险人连带给付保险金。”[13]该条规定设立了各保险公司对支付保险金负连带责任。结合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可以证明上述立法可以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我国《保险法》第50条第1款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日本《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16条第1款:“第三条规定的保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发生时,受害人可以政令之规定,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请求保险公司支付损害赔偿额。”[14]我国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28条规定:“被保险汽车发生汽车交通事故时,受益人[15]得在本法规定之保险金额范围内,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据此,学者认为受害人可以直接以保险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主张损害赔偿,请求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负有无条件支付义务。这种请求权是法定的请求权,并且独立存在。[16]当受害人直接向保险人请求支付保险金时,各保险人在保险限额内,承担连带责任,使受害人及时、足额地得到赔偿,有利于受害人利益的保护。 三、《答复》回答的问题是否适当、全面 《答复》回答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是适当的。因为其将合同自愿原则作为解决在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中约定适用《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和标准,而适用于《办法》失效,而《解释》生效后保险人承担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同时,规定《办法》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和标准只是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计算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标准。该规定体现了当事人约定优先适用的原理,也是正确的。在此前提下,保险当事人的约定适用《办法》,该约定当然不依《办法》失效而无效。但是否完全适当呢?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是:(1)双方签订合同时的法律条件是《办法》,而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的是《解释》,而《解释》规定的赔偿标准比《办法》高得多。如《办法》第37条第8项规定,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而《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适用后者比前者高出近一倍。在此情形下,完全可以适用情形变更原则,而适用《解释》规定标准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因为,法律条件的变化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17]不可归责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使保险合同关系产生的基础发生当初无法预料的变化,若继续维持原有的保险合同,则对被保险人显失公平,所以人民法院有权对保险合同进行变更。[18](2)责任保险合同属于附合合同,也称格式合同,是指一方实际上只限于服从、接受或者拒绝他方提出的条件而成立的合同。[19]由此法律特征所决定,对保险合同应适用何标准进行赔偿,完全是由保险公司决定的,被保险人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适用了《办法》,而在其失效后,保险公司完全可以适用《解释》规定的标准来进行赔偿。这才能充分体现双方的平等。(3)在保险实务中,投保人只是重视保险人承担的最高保险金额,而对适用何标准来进行赔偿,却往往并不关心。但实际上,赔偿的标准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保险金额确定的前提下,只有赔偿的标准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保险公司却时常不向投保人说明该条款的重要意义,没有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20]因此,适用《解释》规定的标准,就顺理成章了。(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第3条、第4条的规定,《答复》不属于司法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完全不受《答复》的约束。 另外,《答复》没有回答保险合同中没有约定适用《办法》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的标准,应如何处理。这是其不全面的表现。对此,除了上述理由外,还可采《保险法》第31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应解释为适用《解释》规定的标准,而不是适用《办法》规定的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保险法矛盾论文 从2004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正式开始实行。据有关人士介绍,该法的实行会对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业务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从一位从事法律事务多年的律师给我们写来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即将实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与现行的《保险法》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保险理赔体制等有关规定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存在,依然可能会导致当事人各方出现纠纷。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应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保险法》存在着不太衔接的地方,与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保险理赔体制等更有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一、抢救费用的矛盾 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看,在抢救交通事故受害人时,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首先确定被保险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更不可能确定被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应赔偿的保险金数额等。而无论如何,保险公司都要按照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首先把钱拿出来,用于抢救人命。这体现出国家保障人权、维护人民人身安全的立法本意,但是与现行《保险法》恰恰相反。 《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实践运作来看,都要首先确定被保险人对受害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才能计算出保险公司应当赔偿的保险金数额,然后保险公司再拿出钱来赔偿受害人。 如果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那么受害人就有权要求保险公司立刻拿出钱来救命,但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恐怕都没有这样操作过,其内部审核、批准手续不可能那么迅捷。一边是刻不容缓,一边是毫无准备,可想而知纠纷必会集中爆发。 二、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金额不一致的矛盾 《道路交通安全法》里使用了“责任限额”这个词,这个词并不是《保险法》中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责任限额”就是指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可是这就会产生冲突:即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保险金额往往与保险公司实际赔偿额存在差距,谁又来承担这部分差距呢? 比如,一辆汽车被车主投保责任保险时,保险金额10万元。该汽车某天在高速公路上撞了人,保险公司首先拿出钱来抢救受害人,花了8万元,后来经过有关机关判定,交通事故主要由于受害人横穿高速公路导致,汽车方最多只承担1万元赔偿责任,那么保险公司也只应承担1万元赔偿金责任,那么其已经支付的7万元应该怎么办? 《道路交通安全法》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将会导致保险公司在先行赔付、垫付保险金的时候必然缩手缩脚、瞻前顾后。不利于保障受害人,也会使《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积极意义大打折扣。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机动车 第四条机动车的登记,分为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五条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应当向机动车所有人住所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申请机动车注册登记,应当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不属于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车型的,还应当提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第六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一)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的; (二)更换发动机的; (三)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 (四)因质量有问题,制造厂更换整车的; (五)营运机动车改为非营运机动车或者非营运机动车改为营运机动车的; (六)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迁出或者迁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区域的。 申请机动车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证明、凭证,属于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情形之一的,还应当交验机动车;属于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同时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登记证书; (三)机动车行驶证。 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区域内迁移、机动车所有人的姓名(单位名称)或者联系方式变更的,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当及时办理转移登记。 申请机动车转移登记,当事人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 (三)机动车登记证书; (四)机动车行驶证。 第八条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作为抵押物抵押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抵押登记。 第九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报废期满的2个月前通知机动车所有人办理注销登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报废期满前将机动车交售给机动车回收企业,由机动车回收企业将报废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机动车所有人逾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告该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因机动车灭失申请注销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本人身份证明,交回机动车登记证书。 第十条办理机动车登记的申请人提交的证明、凭证齐全、有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当场办理登记手续。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机动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机动车登记。 第十一条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丢失或者损毁,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补发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和申请材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与机动车登记档案核实后,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补发。 第十二条税务部门、保险机构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集中办理与机动车有关的税费缴纳、保险合同订立等事项。 第十三条机动车号牌应当悬挂在车前、车后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及其挂车、拖拉机及其挂车的车身或者车厢后部应当喷涂放大的牌号,字样应当端正并保持清晰。 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应当粘贴在机动车前窗右上角。 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不得影响安全驾驶。 第十四条用于公路营运的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应当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交通警察可以对机动车行驶速度、连续驾驶时间以及其他行驶状态信息进行检查。安装行驶记录仪可以分步实施,实施步骤由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进行检定,对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第十七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时,机动车行驶证记载的登记内容与该机动车的有关情况不符,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的,不予通过检验。 第十八条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标志图案的喷涂以及警报器、标志灯具的安装、使用规定,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 第二节机动车驾驶人 第十九条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的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式样并监制。 第二十条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当先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 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人进行考试,对考试合格的,在5日内核发机动车驾驶证;对考试不合格的,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证的有效期为6年,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车身后部粘贴或者悬挂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 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以及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驾驶的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以下简称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应当给予记分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其分值,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提供记分查询方式供机动车驾驶人查询。 第二十四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未达到12分,所处罚款已经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记分虽未达到12分,但尚有罚款未缴纳的,记分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2次以上达到12分的,除按照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参加学习、接受考试外,还应当接受驾驶技能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接受驾驶技能考试的,按照本人机动车驾驶证载明的最高准驾车型考试。 第二十五条机动车驾驶人记分达到12分,拒不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的学习,也不接受考试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 第二十六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的6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达到12分的,换发10年有效期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机动车驾驶证的10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达到12分的,换发长期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 换发机动车驾驶证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驾驶证进行审验。 第二十七条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机动车驾驶人申请补发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和申请材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与机动车驾驶证档案核实后,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补发。 第二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第三章道路通行条件 第二十九条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 第三十条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第三十一条交通警察的指挥分为:手势信号和使用器具的交通指挥信号。 第三十二条道路交叉路口和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应当设置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者过街地下通道。 在盲人通行较为集中的路段,人行横道信号灯应当设置声响提示装置。 第三十三条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在城市道路上施划停车泊位,并规定停车泊位的使用时间。 第三十四条开辟或者调整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的行驶路线或者车站,应当符合交通规划和安全、畅通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道路养护施工单位在道路上进行养护、维修时,应当按照规定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道路养护施工作业车辆、机械应当安装示警灯,喷涂明显的标志图案,作业时应当开启示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对未中断交通的施工作业道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发生交通阻塞时,及时做好分流、疏导,维护交通秩序。 道路施工需要车辆绕行的,施工单位应当在绕行处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应当修建临时通道,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需要封闭道路中断交通的,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提前5日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六条道路或者交通设施养护部门、管理部门应当在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第三十七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不规范,机动车驾驶人容易发生辨认错误的,交通标志、标线的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改善。 道路照明设施应当符合道路建设技术规范,保持照明功能完好。 第四章道路通行规定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三十八条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三)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 红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第三十九条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二)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停留等候。 第四十条车道信号灯表示: (一)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本车道车辆按指示方向通行; (二)红色叉形灯或者箭头灯亮时,禁止本车道车辆通行。 第四十一条方向指示信号灯的箭头方向向左、向上、向右分别表示左转、直行、右转。 第四十二条闪光警告信号灯为持续闪烁的黄灯,提示车辆、行人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四十三条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有两个红灯交替闪烁或者一个红灯亮时,表示禁止车辆、行人通行;红灯熄灭时,表示允许车辆、行人通行。 第二节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四十四条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快速车道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快速车道规定的行驶速度的,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摩托车应当在最右侧车道行驶。有交通标志标明行驶速度的,按照标明的行驶速度行驶。慢速车道内的机动车超越前车时,可以借用快速车道行驶。 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第四十五条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 (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第四十六条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超车时,应当提前开启左转向灯、变换使用远、近光灯或者鸣喇叭。在没有道路中心线或者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前车遇后车发出超车信号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降低速度、靠右让路。后车应当在确认有充足的安全距离后,从前车的左侧超越,在与被超车辆拉开必要的安全距离后,开启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 第四十八条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机动车遇相对方向来车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二)在有障碍的路段,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而无障碍的一方未驶入时,有障碍的一方先行; (三)在狭窄的坡路,上坡的一方先行;但下坡的一方已行至中途而上坡的一方未上坡时,下坡的一方先行; (四)在狭窄的山路,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 (五)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 第四十九条机动车在有禁止掉头或者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以及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桥梁、急弯、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掉头。 机动车在没有禁止掉头或者没有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可以掉头,但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第五十条机动车倒车时,应当察明车后情况,确认安全后倒车。不得在铁路道口、交叉路口、单行路、桥梁、急弯、陡坡或者隧道中倒车。 第五十一条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通行: (一)在划有导向车道的路口,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二)准备进入环形路口的让已在路口内的机动车先行; (三)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转弯时开启转向灯,夜间行驶开启近光灯; (四)遇放行信号时,依次通过; (五)遇停止信号时,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 (六)向右转弯遇有同车道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依次停车等候; (七)在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机动车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第五十二条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 (三)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 (四)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第五十三条机动车遇有前方交叉路通阻塞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不得进入路口。 机动车在遇有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应当依次排队,不得从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者超越行驶,不得在人行横道、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 机动车在车道减少的路口、路段,遇有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的,应当每车道一辆依次交替驶入车道减少后的路口、路段。 第五十四条机动车载物不得超过机动车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装载长度、宽度不得超出车厢,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米; (二)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 (三)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0.2米。两轮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 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 第五十五条机动车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路载客汽车不得超过核定的载客人数,但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除外,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的10%; (二)载货汽车车厢不得载客。在城市道路上,货运机动车在留有安全位置的情况下,车厢内可以附载临时作业人员1人至5人;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栏板时,货物上不得载人; (三)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第五十六条机动车牵引挂车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拖拉机只允许牵引1辆挂车。挂车的灯光信号、制动、连接、安全防护等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二)小型载客汽车只允许牵引旅居挂车或者总质量700千克以下的挂车。挂车不得载人; (三)载货汽车所牵引挂车的载质量不得超过载货汽车本身的载质量。 大型、中型载客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以及其他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 第五十七条机动车应当按照下列规定使用转向灯: (一)向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准备超车、驶离停车地点或者掉头时,应当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二)向右转弯、向右变更车道、超车完毕驶回原车道、靠路边停车时,应当提前开启右转向灯。 第五十八条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第五十九条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应当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 第六十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第六十一条牵引故障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被牵引的机动车除驾驶人外不得载人,不得拖带挂车; (二)被牵引的机动车宽度不得大于牵引机动车的宽度; (三)使用软连接牵引装置时,牵引车与被牵引车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4米小于10米; (四)对制动失效的被牵引车,应当使用硬连接牵引装置牵引; (五)牵引车和被牵引车均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汽车吊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牵引车辆。摩托车不得牵引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 转向或者照明、信号装置失效的故障机动车,应当使用专用清障车拖曳。 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二)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四)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 (五)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六)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八)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第六十三条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二)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三)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四)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五)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 (六)城市公共汽车不得在站点以外的路段停车上下乘客。 第六十四条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 第六十五条机动车载运超限物品行经铁路道口的,应当按照当地铁路部门指定的铁路道口、时间通过。 机动车行经渡口,应当服从渡口管理人员指挥,按照指定地点依次待渡。机动车上下渡船时,应当低速慢行。 第六十六条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在执行紧急任务遇交通受阻时,可以断续使用警报器,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禁止使用警报器的区域或者路段使用警报器; (二)夜间在市区不得使用警报器; (三)列队行驶时,前车已经使用警报器的,后车不再使用警报器。 第六十七条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当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有限速标志的,按照限速标志行驶。 第三节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六十八条非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通行: (一)转弯的非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优先通行; (二)遇有前方路通阻塞时,不得进入路口; (三)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的右侧转弯; (四)遇有停止信号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 (五)向右转弯遇有同方向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在本车道内能够转弯的,可以通行;不能转弯的,依次等候。 第六十九条非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六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路口外慢行或者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 (三)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非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第七十条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因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无法在本车道内行驶的非机动车,可以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邻的机动车道行驶,并在驶过被占用路段后迅速驶回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遇此情况应当减速让行。 第七十一条非机动车载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二)三轮车、人力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1米; (三)畜力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辕,后端不得超出车身1米。 自行车载人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第七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驭畜力车应当年满16周岁,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醉酒驾驭; (二)不得并行,驾驭人不得离开车辆; (三)行经繁华路段、交叉路口、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或者窄桥、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超车。驾驭两轮畜力车应当下车牵引牲畜; (四)不得使用未经驯服的牲畜驾车,随车幼畜须拴系; (五)停放车辆应当拉紧车闸,拴系牲畜。 第四节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 第七十四条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第七十五条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第七十六条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但在已经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不受限制。 第七十七条乘坐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二)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三)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四)机动车行驶中,不得干扰驾驶,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得跳车; (五)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正向骑坐。 第五节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 第七十八条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第七十九条机动车从匝道驶入高速公路,应当开启左转向灯,在不妨碍已在高速公路内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驶入车道。 机动车驶离高速公路时,应当开启右转向灯,驶入减速车道,降低车速后驶离。 第八十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第八十一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遇有前款规定情形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显示屏等方式速度限制、保持车距等提示信息。 第八十二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在车道内停车; (二)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 (三)骑、轧车行道分界线或者在路肩上行驶; (四)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 (五)试车或者学习驾驶机动车。 第八十三条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载货汽车车厢不得载人。两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不得载人。 第八十四条机动车通过施工作业路段时,应当注意警示标志,减速行驶。 第八十五条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参照本节的规定执行。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指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 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 第八十六条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八十七条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八十八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电、通讯等设施损毁的,驾驶人应当报警等候处理,不得驶离。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事故有关情况通知有关部门。 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在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 对属于前款规定情况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对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勘验、检查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勘查现场工作规范进行。现场勘查完毕,应当组织清理现场,恢复交通。 第九十条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九十四条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第九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第九十六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 第九十七条车辆在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理。 车辆、行人与火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在渡口发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执法监督 第九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建立警风警纪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办理机动车登记,发放号牌,对驾驶人考试、发证,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越权执法,不得延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改变处罚的种类和幅度。 第一百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并及时调查核实,反馈查处结果。 第一百零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防止和纠正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中的错误或者不当行为。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零三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或者驾驶许可的,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撤销机动车登记或者机动车驾驶许可;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登记或者机动车驾驶许可。 第一百零四条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又无其他机动车驾驶人即时替代驾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除依法给予处罚外,可以将其驾驶的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一)不能出示本人有效驾驶证的; (二)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仍继续驾驶的; (四)学习驾驶人员没有教练人员随车指导单独驾驶的。 第一百零五条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接受测试、检验。 第一百零六条公路客运载客汽车超过核定乘员、载货汽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扣留机动车后,驾驶人应当将超载的乘车人转运、将超载的货物卸载,费用由超载机动车的驾驶人或者所有人承担。 第一百零七条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九十八条的规定被扣留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30日内没有提供被扣留机动车的合法证明,没有补办相应手续,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并且经公告3个月仍不前来接受处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该机动车送交有资格的拍卖机构拍卖,所得价款上缴国库;非法拼装的机动车予以拆除;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予以报废;机动车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一百零八条交通警察按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第一百零九条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或者暂扣驾驶证处罚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对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本辖区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没有当场处罚的,可以由机动车登记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罚。 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处罚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交通警察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加重其处罚。 第八章附则 第一百一十一条本条例所称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是指手扶拖拉机等最高设计行驶速度不超过每小时20公里的轮式拖拉机和最高设计行驶速度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牵引挂车方可从事道路运输的轮式拖拉机。 第一百一十二条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拖拉机登记、安全技术检验以及拖拉机驾驶证发放的资料、数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拖拉机驾驶人作出暂扣、吊销驾驶证处罚或者记分处理的,应当定期将处罚决定书和记分情况通报有关的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吊销驾驶证的,还应当将驾驶证送交有关的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 第一百一十三条境外机动车入境行驶,应当向入境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临时通行号牌、行驶证。临时通行号牌、行驶证应当根据行驶需要,载明有效日期和允许行驶的区域。 入境的境外机动车申请临时通行号牌、行驶证以及境外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许可的条件、考试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一百一十四条机动车驾驶许可考试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第一百一十五条本条例自**年5月1日起施行。**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部的《机动车管理办法》,**年3月9日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年9月22日国务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农机部门的发展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农机管理与农机管理人员机构建立起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从中我们也找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使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 关键词:农机管理;道路管理;农机部门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5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第一百二十一条:中国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原来发放的机动车牌证可以继续使用。这一点以西省做得不够,已将超过20千瓦整体式拖拉机全部移交公安部门掌管。此后我们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鼎立支持,并指定出来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各种新型农机设备的准入机制。努力搞好农机的相关配置,要积极搞好农机的当地普查工作,努力做到摸清自己的家底,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尽快找到现代化农业体制下的新农机监管工作的方式方法。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为加快新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5年5月2日自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并没有准确描述农机管理部门的检查权、纠正违法处罚权和事故处理权,致使我们各级农机主管单位的工作很难展开,执法行为没有明确,农机监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各县乡道路是农机拖拉机上道的集中地区,也是公安部门下属交通部门的管理盲点,所阐述的三权也很不明确,对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十分之不利。我们在多年工作中总结出监管中的一个共同特点,点多、任务分散、监管困难、涉及广、战线长、人员复杂。农机具中拖拉机分散在各个村庄的千家万户,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耕作劳动力,而一般的交通警察都集中在城市交通和国道、二级公路以及省道上。各个县、镇、乡都没有办法进行相关的监管。自上级部门委任各级农机监管部门负责各个县、镇、乡的道路管理,我们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也获得了一定的骄人成绩,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认同。农机安全、道路安全从最根本上来说就是人、车、路三者结合。当中人是主体,也是我们各级农机管理应该放在第一位,应该给予保障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应该摆在工作的首位。通过管理好人、保护好人,才能做到保护好农机,从而管好路、保护好路,这样才能落实好安全生产任务。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农机部门有权利管理农机设备和农机使用者,但没有明确各级农机部门的上路事故处理权、检查权和处罚权。由于没有明确这些权利,造成我们在执法当中经常遇到尴尬的局面。例如:我们的执法人员遇到违规的农机操作者,上前执法法时常常被质问。如果我违法了,你管不着,去把交警叫来。当农机设备在各级县、镇、乡道路上出现事故时,我们当地的农机管理部门也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苦楚。有些时候,事故出现在农机具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只是因为人为的缘故发生了事故。但不论是当地政府和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认为多多少少我们农机管理部门应该负上一些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我们监管不力。最终我们也只能给大家一个答复,我们农机部门不能上路执法,没有办法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这种有能无权,但无权又要负责的工作状态,让我们每一个农机管理人感到苦不堪言。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主体和管理人员待遇不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了我们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生产机械的管理权和职责,更需要我们各级农机部门去具体进行管理和监管,所以我们的队伍建设就凸显出来了它的重要性,也成为各级农机管理单位的工作重点。历经多年的组织建设,农机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已经初见雏形。各级农机管理单位配备了专职监理人员,但农机站的人、财、物权都在乡(镇)政府、经常被抽调到当地政府的各个部门去工作,致使本部门无法正常运作,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目前,各级农机管理机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有的是上级部门全额拨款给予支持,有的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都不是完全的属于行政执法机构,并且没有列入公务员行列进行相关管理。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规定,非公务员没有执法权利,这就是农机管理部门的主体和管理人员的待遇不完善。因此,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正常化待遇,工作人员是否有执法权利,应该纳入下一步改进农机管理人员工作环境的重中之重。 各级农机部门执法缺乏正规条例,权威性严重缺乏有力保障。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机执法部门没有统一的着装,这一问题没有解决就无法具体体现出农机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执法形象,无形当中加大了我们农机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的难度。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监管人员面对着各乡镇县的农机使用者,他们违规时我们上前执法,并对当事人给予相应处罚。但是我们穿着便装,与交警做一比较大家可想而知。我们的执法人员毫无公信力,更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乃至冲突。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和发生的。所以,各级农机部门有必要统一着装,使老百姓看到我们以后就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从而让我们更好的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新农村建设,树立起农机管理人的新形象。 解放思路加大对农机管理模式的创新意识,转变现有我们对农机管理的观念,以做事实的重心下沉,以防范未然为突破口,创建“农机安全管理新机制”。积极协调政府中的各个部门的政务职能,把我们的农机管理部门的部门行为转化为各级政府的政府行为,尽力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努力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创建“农机安全管理新机制”的事业深入到广大农民的心中,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达到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要把创建工作作为建立农机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切入点,作为构筑农机安全“宣传、检审、监控”三大防线的落脚点,最终实现农机全面监理,促进农机监理事业的全面发展。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法》历经两次修正,仍存诸多缺陷,体现为立法的疏失滞后和实施的消极无力。在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建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申办驾驶证、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道路和电动三轮车定义等方面问题尤为突出,亟待《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新一轮修正。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法律实施;缺陷;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施行八年来,历经两次修正,仍存诸多“硬伤”、“软肋”。既有立法的疏失滞后,更有实施的消极不力,若不正视并及早解决,延宕过久恐令交通参与者行为失范,执法管理者困顿被动,进而损害法律的权威和效力,不利于保障道路交通畅通、安全、有序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本文梳理评析该法及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有助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一轮修正。 一、关于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第九十八条明确了针对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应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则就投保、赔偿、监督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从法律条款和实际操作来看,有以下明显缺陷: 1.保险强度不够。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限额,2006版为6万元(有责赔偿限额6万元、无责赔偿限额1.2万元),2008版(目前仍适用)为12万元(有责赔偿限额12.2万元、无责赔偿限额1.21万元),这样的额度是远远不够的。一般而言,在一起有人员死亡、重伤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中,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损害赔偿金额少则30—40万元,多则高达近100万元,区区12万元根本不能满足交通事故受害人需要。如果肇事者未购买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车辆损失险或无其他赔偿能力,则事故善后处理将无法进行,以致现实中经常发生因损害赔偿不到位受害人一方堵路、闹事、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因此,一些机动车(主要是营运车辆)所有人为化解风险,在投保交强险外不得不另行购买30—50万元赔偿限额的第三者责任商业险,但相当多数的车辆出于经济负担和侥幸心理仍只投保交强险。 2.摩托车投保交强险难。交强险的强制性不仅表现为强制投保,而且表现在强制承保,任何一家保险机构皆有义务和责任受理交强险业务,不得附加条件和拒绝承保。交强险的基础费率和赔偿限额由国家保监会按不盈不亏、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审批,有别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险。交强险实行初期,投保、承保情况比较正常,但从2008年提高赔偿限额以后,各家保险公司考虑摩托车事故率高、赔付多出现亏损的情况,承保变得消极,由多家多点放开承保变为各家“轮流坐庄”、撤点限售交强险,有的甚至借故刁难投保人,以致大量摩托车所有人很难购买交强险,车辆不能通过检验,发生交通事故无力赔偿。这种状况具有普遍性,农村地区更突出,摩托车的按期检验率低于50%,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1) 3.未投保的法律责任落空。机动车不投保,不仅不能注册登记和通过安全技术检验,而且要承担违法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两倍罚款。”由于不同种类的机动车缴纳的保险费额不尽相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根据保险赔偿盈亏情况相应调整保险费额,所以该项罚款不是一个统一和确定的数额。虽然《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法规均依照上位法重申“保险费的两倍罚款”,但有关部门始终没有制定明确的罚款数额标准,导致本条款有名无实,一直未能实行,客观上纵容了逃避交强险的行为,不能做到应保尽保。 为使交强险制度更趋完善、有效,应采取如下针对措施:一是适当提高保险费率和保险限额,进一步强化交强险的作用。以2008版为例,家庭自用汽车(6座以下)基础保费950元,两轮摩托车(50CC—250CC)基础保费120元(皖苏两省调为156元),如保费翻番,将保险赔付最高限额提至30万左右,应是合理可行的。这样既未超出被保险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营运客货车实际投保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等险种每年耗资超1万元),又有利于增强和发挥保险的功能。二是尽快量化对不投保交强险罚款的金额。为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不宜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直接明确该项罚款金额,但可在地方立法中,针对主要车型分类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罚款,原则上既坚持两倍保费的罚款原则,同时兼顾不同时期保费的可能调整,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和弹性,避免随着保费的变化频繁修法。三是根治投保难。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开放承保,禁止限量、推诿、轮流摊派等做法;保监会加强监管,督促保险机构规范内部运营管理,严控非政策性亏损,适时监测调整费率使之总体处于不赢不亏水平;严格执法,对保险公司拒绝或拖延承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监会按《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 二、关于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第七十五条规定救助基金的使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二十五条分别规定救助基金的适用范围和资金来源。2009年9月,财政部会同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也制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从试行情况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展迟缓不平衡。目前仍有天津、安徽、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贵州等地未制定救助基金的实施细则,未建立省级救助基金,陕西、河北省虽然筹集了部分资金,但未投入使用。地市、县(市)一级有的地方在上级迟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自己“找米下锅”,建立了本级救助基金,但资金规模、来源和运转欠规范。二是救助基金的运作模式不成熟。建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史无经验可鉴,各地有关基金主管部门、管理机构和基金的级次规定不一。重庆市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作为基金的主管机构,专设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筹集、垫付、追偿等使用管理工作;江苏省只设省一级救助基金,市、县(市)不设,省政府成立协调小组作为主管部门,协调小组在财政厅设立办公室作为管理机构,委托专业机构作为基金管理人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山东省则由省、市两级筹集管理基金,财政部门为主管部门,公安交警部门为同级管理机构;甘肃、浙江、江西省设立省、市、县三级基金,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救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作为主管机构,由其下设的办公室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救助基金管理中心(设在财政部门)履行管理机构职责。何种模式既便于资金筹集和统一管理,又利于提高救助效率,尚未定型。三是基金来源渠道受限。按规定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七个方面,(2)实际主要依赖从保险费中提取的资金、交强险营业税财政补助、拍卖机动车号牌款和孳息四种,社会捐款、追偿资金很少,而对未投保人的罚款几乎没有,指望政府另行安排其他财政补助或获取其他资金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无可能。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解读道路交通安全法 机动车安检无须“泊位证” 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查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 机动车安检实行社会化 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地方,任何单位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检验收取费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形成原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医疗机构不得拖延救治事故受伤人员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撞了决不“白撞”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任何单位不得给交警部门下达罚款指标 任何单位不得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款指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以罚款数额作为考核交通警察的标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拖车不得收取费用 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拖移至的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机动车必须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 拖拉机由农业(农机)部门行使管理职权 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管理职权。农业浓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职权,应当遵守本法有关规定,并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本法施行前由农业浓业机械)主管部门发放的机动车牌证,在本法施行后继续有效。 相关链接 肇事逃逸 终生禁止开车举报交通逃逸有奖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如果机动车驾驶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交通事故可以“私了”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 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这意味着,一些小的交通事故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私了”,而不必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一年内积分为零可延长驾照审验期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一年内无积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审验期。 法律还规定,任何国家机关以及驾驶培训和考试主管部门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理解及适用 摘要:在本科安全专业的学习中,《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门选修课程,也是培养安全工程人才的专业课程。本文简要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然后从理论、实践、考试制度这三个层面着手,进行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到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主要包含了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估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学生学习这一课程,需要掌握交通事故的含义、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内容、人的因素与道路因素之间的关系、车辆和交通的关系、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系统等知识。所以,要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本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关键。 1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决定了交通安全的技术水平。所以,对《道路交通安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和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道路交通的技术与装备水准。本专业学生走上社会,来到工作岗位后,便能采取科学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得社会交通环境与条件得到改善,进而使交通事故得到抑制和减少。所以,道路交通安全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而全面的知识,提升交通安全整体技术水平。 1.2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当前,创新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人才培育的重大问题之一。创新能力不仅包含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含了观察、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要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解放思想,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了解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并鼓励学生想出适合的应对策略。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加强课程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交通安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1.3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交通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而交通安全则是该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情况看,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国民经济与人民的人身安全,并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仍在上升,伤亡人数也在不断上涨。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财产直接达到了9.8亿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若要促进道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相关课程的教学。广大科学工作者要重点探究我国交通环境特征,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对道路交通安全课程进行改革。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 2.1从理论方面进行改革 从理论层面着手,教师可以将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起来,采用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要全面发挥出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效率。对于《道路交通安全》这门课程而言,其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感到乏味。因此,教师更应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或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丰富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积极创新,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交通事故案例,实施案例教学。然后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采用课堂辩论、学生讨论等方法,利用案例进行理论讲解。或是组织交通安全月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2.2从实践方面进行改革 所谓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以及创新水平。实践教学包含了两个部分,即专业实验与专业实习。前者的主要目的就是养成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认知与实践能力;而后者的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交通安全工作的意义和规律,让学生对安全设施、监测方式、防治手段等有较为明确的理解。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握好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和外界交流,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来到校内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向学生传达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专业性问题。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与学习,充分了解这些单位在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情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研究科学课题,让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 2.3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 以往的道路交通安全教学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使学生不得不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无益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因此,必须要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提升考试检测的有效性。例如,对于《道路交通安全》课程而言,可以采用过程考核与项目任务联合考核的办法,将具体的评价体系分成三大部分。其中期末考试的分数占据70%,实践课程分数占据20%,平时表现则占据10%。在期末考试时,允许学生开卷考试,学生可以自主整理好理论知识点。考试内容应把应用题型作为主体,并提高题目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实践课程,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和书面报告,对学生进行评分。平时成绩则包含了出勤、课堂提问等。将这几点综合进行考察,能够更为准确地作出评估。 3结语 要提升教学水准,实施教学改革便是极为重要的任务。学校和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从理论、实践、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道路交通安全》课程的教学方式得到科学改善,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何飞雨 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对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案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论 文 摘 要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鉴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特殊性、复杂性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通过在案件受理的前置程序上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明力作用问题《道路安全法》第七十三要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条规定带来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称谓上的变化,二是性质上的明确;关于归责原则问题采现代民法赔偿,理论,针对多赔偿义务人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之间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和关于赔偿主体问题确立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一般原则和特殊情形下赔偿主体的确立上,笔者就道路损害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及承担责任形式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讨论。 《道路安全法》【1】和《实施条例》【2】已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对民事审判作出巨大贡献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废止。由于新旧法律法规的取舍,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审判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鉴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特殊性、复杂性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该类案件的诉讼存在明显的障碍和混乱,笔者就道路损害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及承担责任形式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对审理交通事故案件带来的司法理念上的新变化入手,在受理、归责原则、赔偿主体、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明力等法律适用方面作以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一、关于案件受理的前置程序 《道路安全法》实施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起诉状外,还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者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作出的这一规定实际将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作为了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其作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一个配套通知,在《办法》【3】废止后,应当同时失效。《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笔者认为该类案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必附加前置条件,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即可。 那么对于交警部门正在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是否影响立案?《条例》第九十六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按此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其他部门坚持调解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二、 关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明力问题 以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认定书称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由此在理论界引起一场关于当事人不服事故责任认定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否具有可诉性的争论。《道路安全法》第七十三要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笔者认为这条规定带来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称谓上的变化,由过去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变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二是性质上的明确,按此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为专业机构根据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专门证据,属于证据范畴,不具有可诉性。就其属性而言,交通事故认定书在证据的功能上更具直接证据的性质。直接证据是相对于旁证而言的,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具有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功能。就交通事故认定书而言,作为证据,其证明功能显然不只局限于交通事故的某一细节、片断,相反,它能够比较详细地说明整个交通事故的来龙去脉、客观表现和主观状态,其作为直接证据应属无疑。既然是证据,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如果对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依据的材料(如勘验、鉴定)认为不妥,可以改变对当事人的责任的认定;如果当事人提出充分可靠的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认定书则应采信新的证据;如果条件许可,且当事人提供足以质疑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的,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关于重新鉴定的规定,在必要时考虑当事人提出的重新勘验、重新鉴定申请。 三、 关于归责原则问题 确认道路交通损害赔偿【4】案件责任主体的一般原则。 车辆的所有、管理、运营等关系较为复杂,在现实中存在着租赁、买卖、挂靠、借用、承包等行为,机动车驾驶员往往并非机动车所有人。但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第31条仅规定了驾驶员执行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时机动车致人损害的主体。在实践中如何准确界定责任主体,缺乏明确可循的基本原则。 《道路安全法》的立法理念之先进,首先在于确认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问题原则上应该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处理,抨击了近年来个别忽视人权的“撞了白撞”的地方立法。更先进的是,它不取单一的归责原则,采现代民法赔偿,理论,针对多赔偿义务人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之间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1、 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无过错责任。《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这就是说,当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时,只要该机动车办理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已成为强制性规定),保险公司应该首先而且是无条件的予以赔偿,但赔偿的范围仅限于第三者的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以内。 2、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垫付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道路安全法》第十七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第七十六条:“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这条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受害人在受伤后因无经济能力无法医治的情况发生,体现了国家立法对人的健康权的保护,体现了一种人性关怀。类似的规定还有“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是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等等。 3、 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这种归责原则体现了机动车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平等的权利、平等的义务,过错大则责任大,过错小则责任小,无过错则无责任。 4、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严格责任。《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二款:“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同时《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仿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可见,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适用的是过错推定、过失相抵原则和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就是说一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人民法院首先推定机动车具有过错,若机动车不能提出反证推翻对其过错的推定,则应承担民事责任;过失相抵原则就是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机动车能够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失(这种过失仅限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时,法院考虑这一情况减少损害赔偿的金额。严格责任是说机动车驾驶人无论主观上有无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只要撞了人就要承担责任,具体承担多大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能免除责任。笔者认为,比较过去的规定,第七十六条的规定适当加重了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主要考虑有以下三点: 第一,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的中国家,道路上机动车多、自行车多、行人多是一大特色。我国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机动车质量、驾驶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从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看,绝大部分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操作违章或者机动车性能不符合要求导致的。强调机动车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谨慎驾驶义务,是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环节。 第二, 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为首要的价值取向。立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保障公民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涉及的公民权利有二:一方是生命健康权,另一方是道路通行权,前者必然优于后者,法律要优先给予保障。从实际看,机动车作为一种高速运输工具,对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潜在危险性,这种高速行驶的“钢铁战士”与人的“血肉之躯”相碰撞,受害最大的是“血肉之躯”。因此,采取严格责任原则,强调对人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才能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利的宗旨,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代依法精神。 第三, 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法律是调整利益关系的,不同利益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法律的作用就是合理分配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采取严格责任原则,是根据国情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分配,它既强调机动车一方要承担严格责任,也强调了违法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违规也应承受相应的损害后果,并力求通过对双方责任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整体的公平正义,进而达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立法目的。 四、 关于赔偿主体问题 (一)确立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一般原则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又称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是指应当承担 机动车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而致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者。原《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将“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称之为“交通事故责任者”和“机动车驾驶员”。《道路安全法》也承受了《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表述。通过对新旧法律法规关于赔偿原则规定的比较,笔者认为可以确立机动车道路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基本原则是: 1、 过错直接赔偿原则。《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了机动车事故责任由过错方承担,双方均有过错的按过错比例分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一方承担,即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由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来承担。这种情形主要是鉴于机动车驾驶方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和权利义务的直接承受者。 2、 先行垫付原则。《道路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或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这一规定主要是鉴于未参加强制性保险的责任人无力赔偿或全部赔偿以及未查明事故责任人的情况下,为不致使被害人的损害赔偿落空,法律所作出的强制性规定。实践中,为直接责任者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实际所有人的责任心,基于公序良谷和价值取向,也可责令其承担先行垫付责任。 3、 替代赔偿原则。《道路安全法》第七十产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这种赔偿是基于保险合同的约定,由保险方承担的责任。 (二)特殊情形下赔偿主体的确立 以上提及的只是确立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依照这些原则,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除保险公司外,主要有肇事车辆驾驶人(个人所有的车辆所有人自己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的所有人(如个人所有的车辆所有人委托他人开车执行临时事务,受托人开车的,车辆所有人作为委托人,对受托人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肇事司机所在的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应由司机所在的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等。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物权涵盖的权属要素相互分离(如所有权和使用权、支配管理权)、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冲突,有时还出现实际车主和名义车主不一致等问题,从而给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者法律意义上的认定带来难度。 1、 关于实际车主和名义车主不一致情形下赔偿主体的确立。对于实际车主和名义车主不一致时责任承担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车辆卖方保留车辆所有权、被盗机动车辆肇事、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等几种情形作过司法解释,根据这些规定,机动车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原则上由有关登记名册上记载的所有人承担,但登记名册上记载的所有人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实际所有人,由实际所有人承担【5】。 2、 关于雇佣关系中机动车发生事故赔偿主体的确立。此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赔偿解释》)作出了具体规定,应依此执行。《赔偿解释》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人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由此可见,在雇佣关系中,应视机动车驾驶员有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确定由车辆所有人单独承担责任或是由车辆所有人和车辆驾驶员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3、 关于租赁关系和借用关系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立。租赁关系和借用关系应视作因合同事务产生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将机动车辆出借给他人使用,如果出借人此时并未丧失对出借机动车辆的支配管理权,出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出借人此时已实际丧失对出借车辆的支配管理权或者无法行使支配管理权的,出借人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否则就是客观归责。如果出借人基于出借车辆而从借用人处受益的、出借机动车辆发生事故的,因在该情况下,驾驶员是车辆所有人支派出来的,车主完全可以通过驾驶员来执行车辆的支配、管理和收益,这种情况出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实践中基于租赁关系和借用关系的情况比较复杂,考察赔偿责任主体是否担责的条件和因素应当从是否系有偿使用、是否长期使用、连续使用以及对车辆管理支配权和支行受益权等方面诸因素综合判断。 笔者认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应根据支行支配权和支行利益的归属来确定赔偿主体。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中,一般采用支行支配和支行利益归属认定赔偿责任主体的理论。这从下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可以得到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盗机动车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规定:使盗窃的机动车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肇事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被盗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给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是否对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的批复》规定:“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经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所谓的支行支配和支行利益,应当指出的是对机动车支行状态的直接的事实上的支配,和由此产生的直接的利益。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是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摘要:衡量一个法规或规章是否合法主要有四条标准:其一,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主要指《立法法》,但不限于《立法法》)授予的权限?其二,是否符合授权法和上位法的立法目的?其三,是否符合上位法就相关立法事项做出的规定?其四,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法程序?那么,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是否合法呢? 就第一项标准而言,根据《立法法》第63条和第64条的规定,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地方性法规,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根据《立法法》第65条的规定,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经济特区法规,但经济特区法规不能就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做出规定,因为这不属于经济特区经济体制改革之“特事”。就第二项标准而言,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条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立法的目的应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不要说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会严重损害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使几万辆电动自行车成为废物一堆),就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而言,为什么要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呢?如果立法禁止汽车上路不是更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吗?显然,这是荒谬的。立法必须考虑整个立法目的,而不应片面地追求某一项单一的目的。就第三项标准而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条规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方便群众”的原则,而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对于珠海几万买不起小车的这一大批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群众来说,显然不是提供方便。相反,立法如果不是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而是规范电动自行车的行车路线和规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行为(如限制车速等)。那才是真正为群众(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和其他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人员乃至行人)提供方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条规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从珠海现状看,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达到了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而在全市普及或基本普及小轿车的水平呢?此恐怕还有距离。就第四项标准而言,《立法法》第5条和第6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立法法》在此确立的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必须以相应的程序保障,如利害关系人的听证会、专家学者的论证会,各方面意见的听取和协调等。珠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立法是否经过公民参与和科学论证的途径呢?如果没有,其立法程序就至少是有瑕疵的。 二、对违反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行为实行处罚是否违反了宪法关于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规定? 这取决于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法规(无论是一般地方性法规还是经济特区法规)是合法的,那么,对违反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行为实行处罚并不违反宪法关于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规定。反之,则构成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侵犯。 三、对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造成的财产损失是否应当给予补偿? 如果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法规是合法的,政府对公民因此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补偿。因为,根据法理,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作出某种行为(合法行为),使公民的一定财产的价值丧失或降低,构成对财产的“准征收”。政府对“准征收”行为是应当给予补偿的。 四、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是否应该征求相关生产企业的意见,也就是在该事件中,企业的话语权是否应该得到维护? 根据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政府作出任何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都要事先告知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其陈述、申辩。如果相对人人数众多,听取意见的最好的办法是召开听证会。 相关资料—— 贯彻执行《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宣传提纲 《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经珠海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方通过,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为宣传和实施好本条例,使广大市民正确理解条例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的有关规定,现就以下几个问题作出说明: 一, 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是否违反立法? 有市民提出,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违反立法法,超越了地方立法权限,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是严格依照全国人大的授权决之一和立法法子的规定制定本条例,并未违反立法法。珠海市人大常委会1998年依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制订了《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是对原《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修订。立法法规定,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立法法还规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之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进行立法。道路交通管理属于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事项,许多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制定了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条例。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采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制定《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是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立法和立法法赋予的地方立法权,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定的,并不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和立法法的规定:并未超越立法权限立法。 二、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是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有市民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与上位法相抵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首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工具的管制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依法应当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列为非机动车,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看,对非机动车是否实行登记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 况确定。即电动自行车是否实行登记,是否准许上路行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不是说,国家法律规定电动自行车一律实行登记制度,一律允许上路行驶,而是说电动自行车是否允许上路行驶由地方决定。 其次,珠海市具有经济特区立法权的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可以通过地方立法实施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珠海的实际对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作出具体的规定。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需要,作出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规定,是符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与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不抵触,也与省的地方性法规草案中的立法规定不抵触。《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已经由省政府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在该草案中规定,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各地市人民政府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的,提省人民政府批准,从该草案的立法规定来看,电动自行车是否准许上路,应当由各地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对违反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行为实行处罚是否违反了宪法关于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规定? 有市民提出,对违反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行为实行处罚违反了宪法关于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规定,这是一种对宪法规定的错误理解。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应当说,国家允许生产和销售电动自行车,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并不违法,电动自行车作为个人的财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是,拥有合法的财产与合法使用财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但法律禁止公民违法使用其财产,拥有电动自行车是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利,违反法规规定使用电动自行车却是一种违法行为。作为违法行为工具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法律保护,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合法财产,对违法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实行处罚,对电动自行车予以没收的销毁,并不是对合法财产的侵犯。 四、对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造成的财产损失是否应当给予补偿? 有市民提出、合法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造成财产损失政府应当予以补偿。这是一种不合法也不合理的要求。 珠海市早在1998年制定的《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就已规定,非机动车必须经公安机关注册登记,取得行驶证、号牌,方可在道路上行驶。国家道路交能安全法实施后,作为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大量上路行驶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为此,珠海市公安机关向社会发出整洽交通管理秩序的通告,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可以说,在《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之前,珠海市就对电动自行车说“不”。珠海已通过法规和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告关于禁止电动自行车的规定,市政府从未对电动自行车核发过号牌,从未实施过行政许可,违反规定购买和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不受法律保护,不存在按履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对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的问题。 五、电动车上路的主要危害 (一)不合法。原《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就已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前,广东全省对电动滑板车、电动摩托车都明确列为“依法应予取缔的非法车”、严禁上路行驶。《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出台后,《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依法继续有效,为此,市公安交警部门曾多次通告,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新修订的,《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更加明确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 (二)事故多:电动自行车属两轮式的交通工具,触地面积小,重心高,惯性大,具有物理的不稳定性,且速度快(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是自行车的5倍),安全系数低,骑行人没有经过专业驾驶培训,不用领取驾驶执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据统计,今年1至5月份,我市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有166宗,造成2人死亡,31人受伤。 自5月27日《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通过以来,至6月29日止,我市122指挥中心共接到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报警69宗,平均每天2—3宗,最多的一天接报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5宗。(三)索赔难:电动自行车不用购买保险,发生交通事故后损害赔偿没有保障,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与人争道:我市道路现状不适合电动自行车发展,如迎宾路、九洲大道、景山路、人民东路等新建、改建道路都已取消非机动车道,我市道路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规划也已明确尽量少建非机动车道,电动自行车与行人在人行道上混行,将对市民群众交通安全和行人通行权构成极大威胁。 (五)与车争道:大量电动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形成重大交通事故隐患。 (六)不环保:电动自行车不是“绿色交通”工具,它以铅驶电池为能源,铅的每性较大,二次污染比较严重。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废铅酸电池回收管理不善,措施不力,收购无序,加之废电池回收再生技术落后,我市又是没有专门处理工厂,这些都将直接导致环境污染。 中国电动自行车命运再添变数 何时能够走出尴尬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石油紧缺正日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但是,一些地方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时速限定在哪个范围更为科学?其“三包”规定怎样制定更为合理?如何控制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何在产业政策上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为解决这些制约电动车行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本报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召开前夕,特推出此组系列报道,并请关注此次论坛的官方网站:.cn. 电动自行车命运再添变数 7月1日以后,广东珠海市电动自行车将禁止上路,违反者罚款500元。 不久前召开的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 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不予注册登记,禁止在道路上行驶,外地电动自行车一律不得进入珠海。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如果违反上述规定,交管部门可以先扣车,再处以500元的罚款;如果车主逾期不交罚款,没收的电动自行车即予销毁。 从2002年北京封杀电动自行车到2003年福州电动自行车禁售事件,再到2004年5月1日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十分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命运。虽然新交法为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身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该法将电动自行车是否实行挂牌登记管理并允许其上路的决策权下放到了省级人民政府,致使很多地方,电动自行车依然在各种质疑声中步履维艰。 目前全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是禁或放的说法莫衷一是:有的地方允许上牌照,允许上路,以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为代表,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有的禁止上路,禁止上牌照,以北京为首,包括太原、福州、广州、海口、武汉、南宁、温州等地。在禁止地区,电动自行车的禁行多以行政令的方式,从某种角度上与新交法相抵触,而此次珠海市人大首开全国立法“禁车”之先河,这一举措影响非常巨大,使得电动自行车命运再添变数。 封杀电动自行车的后遗症 珠海市禁车条例一通过,电动车车主们立即征集了1000多人的签名,信中列举电动自行车的种种好处,上书珠海市人大和政府,建议设立3至5年的立法缓冲期。日前,本报也收到了这份有着几千人签名的意见书。 一位给笔者寄信的蒋先生说,抛开电动自行车的种种好处不说,立法封杀电动自行车,不能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善后事宜,如何处理? 首先,老百姓家里的4万多辆电动车何去何从?根据封杀令,电动自行车一旦上路不仅没收还要被罚款,可车也不能放在家里当摆设吧。一来占地方碍事,二来好好的东西不能用看着也窝心,搁置下去不是废铁也成了废铁。可电动车真成了废铁问题就又来了,按照有关方面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造成污染的说法,岂不是将有数万废旧电池散落民间? 其次,4万多辆电动自行车车主的8000万元利益损失谁来补偿?一纸封杀令就让消费者的个人财产成了一堆废铁,怎么说都有些冤枉。毕竟车主在买车时并没有过错,到底是要打电动自行车的板子,还是 想要老百姓屁股痛呢? 第三,买不起汽车的老百姓不骑电动自行车后,如何方便出行?普通平民还有没有路权?珠海有4万辆电动车,牵涉到近4万户近二十万居民的出行,而珠海总共才百余万人口,这4万户应不是一个可忽略的数字。 为提高城市品味和管理水平不准上路 珠海曾是全国第一个禁止摩托车上路、上牌的城市,现在又是第一个以地方法规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城市。 珠海市人大认为,出台该项条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据该市人大法工委边主任介绍,珠海早就取消了非机动车道,而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在特区道路上行驶,不可避免地将与机动车或行人抢道。“为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提高机动车通行速度,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珠海早已禁摩,目前成效显着,电动自行车却来抢占禁摩后留下的空白市场。造成珠海路面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影响到交通管理工作。作为有人大立法权的特区,我们决定立法禁止它上路。” 为证明人大立法的英明,珠海市公安局某负责人说:“电动自行车速度快,设计上接近摩托车,最高速度可达60公里-70公里/小时,是一般脚踏自行车的5-6倍,安全系数不高,引发事故多;而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受害人索赔难,因为这些车均没买保险;珠海的道路设计许多已取消非机动车道,电动自行车悄无声息,幽灵般地快速在人堆中穿梭,给行人带来很大的危险;一些电动自行车走机动车道,又与车争路,造成交通堵塞,引发更多事故。” 这位官员还援引论据说,据统计,从今年1月至5月,由电动自行车引起的交通事故达166宗,共造成2人死亡,31人受伤。 这位官员还指斥电动自行车不环保。“它带来的污染甚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废电池污染时间更长。据珠海市交管科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一般一个月一换,保养得很好的也要一年一换,大部分人都将这些电池随手扔掉。” “总之,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用电动自行车在特区内不予注册登记,禁止上路行驶的方案。此举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品味和管理水平,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交通事故,维护交通安全。”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官员如是说。 声音:该不该给电动车以出路 着名律师、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先生认为:珠海立法欠妥,未深入调查中国交通实际状况、产业发展政策和百姓的出行需求。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并没有规定不允许上路。按照“法无禁止即可行”的法治原则,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是合法行为。市民的合法行为,地方无论什么机构都没有权力禁止或限制。城市立法不能只盯住富人阶层。开小车的人需要方便,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同样需要方便。交通拥堵,汽车、电动自行车都有责任,为什么只禁止或限制电动自行车? 邱宝昌认为,根据《立法法》,法律的主旨是公平和正义。作为一级民意代表的立法机构应采取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程序。既应考虑机动车所有者的权益,也应考虑买不起汽车的非机动车用户的权益,道路是全民的,不是哪一个族群或阶层的,应合理公正的分配路权,在现阶段全民经济水准收入不-致的情况下,珠海再怎么“特区”也不可能富裕到每个家庭都能拥有小汽车,要不怎么会有近4万辆电动自行车用户呢?对于这些群体的出行及其交通工具的选择,不应驳夺其上路权和通行权,更不应以取消非机动车道来对待之。抛开公平与正义不说,现在我们提倡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像这样牺牲一些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来满足另一群体的利益,这能体现“和谐”的精神吗?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亚太电动车协会执委周鹤良认为,立法应讲究科学,不仅应立足于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发展实际,也应借鉴国际尤其是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珠海不是强调其城市的宜居性和现代性吗?请问汽车和公交车能有效解决“点到点”的问题吗?如果只发展私人小汽车限制非机动车,那这个城市恐怕只会更加拥堵和污染。这方面何不借鉴日本东京的例子。 周鹤良认为,截至目前,社会上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从1998年的5万辆发展到1000多万辆,增长年年翻番。这充分说明电动自行车是深得民心的交通工具,汽车太贵买不起,单车太累不想骑,公交车人太多不想挤,摩托车上牌又被禁。那么在有限的选择空间里,相对快捷省力的电动车就成为许多市民的理想。制定公共政策应充分考虑到这种民意。珠海等地封杀电动自行车的行为和理由实在匪夷所思,我不知其封杀令的出台是否经过了听证程序?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说:电动自行车并不必然带来社会问题。电动自行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铅酸电池,铅酸电池确实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但不存在一次污染;而与小轿车产生的尾气、噪音及电池污染相比,电动自行车的二次污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何况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由于使用的是锂电池或镍氢电池,不存在污染问题;至于交通安全,《新交法》既己制定电动自行车的强制性限速标准并允许其上路,剩下的便是执法管理的问题。要说速度快,电动自行车没有山地车快,事故率也仅是机动车的1/10到1/7.迄今为止,我还没听说过电动车撞死人的事,即使发生恐怕更多的还是驶入机动车道与汽车相关,那为什么不封杀小汽车呢?同为交通工具凭什么区别对待?(信息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蒋和葆) 7月1日以后,广东珠海市电动自行车将禁止上路,违反者罚款500元。 不久 前召开的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不予注册登记,禁止在道路上行驶,外地电动自行车一律不得进入珠海。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如果违反上述规定,交管部门可以先扣车,再处以500元的罚款;如果车主逾期不交罚款,没收的电动自行车即予销毁。 从2002年北京封杀电动自行车到2003年福州电动自行车禁售事件,再到2004年5月1日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十分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命运。虽然新交法为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身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该法将电动自行车是否实行挂牌登记管理并允许其上路的决策权下放到了省级人民政府,致使很多地方,电动自行车依然在各种质疑声中步履维艰。 目前全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是禁或放的说法莫衷一是:有的地方允许上牌照,允许上路,以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为代表,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有的禁止上路,禁止上牌照,以北京为首,包括太原、福州、广州、海口、武汉、南宁、温州等地。在禁止地区,电动自行车的禁行多以行政令的方式,从某种角度上与新交法相抵触,而此次珠海市人大首开全国立法“禁车”之先河,这一举措影响非常巨大,使得电动自行车命运再添变数。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道路交通安全法漏洞 一、个案与问题 浙江省籍交通肇事人甲(现年25岁),于2007年4月2日在浙江省某市内的马路上无证、违法驾驶机动车,当场撞死行人1名。案发后,甲没有逃逸,对犯罪事实也供认不讳。在公安机关立案至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期间,甲依法申请了取保候审,并在此期间申领了机动车驾驶证。〔1〕 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86条(以下简称《办法》第86条)第1款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这款规定只表明在造成交通事故之前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然而,在造成交通事故后至法院判决生效之日前,交通肇事人是否有权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之后,是否应当予以吊销?该款并不能提供明确答案。 在上述个案中,就存在是否应当吊销交通肇事人甲在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的问题。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64条第2款的规定,〔2〕这是有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是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必然面对的问题。 二、两种意见 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可以得出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办法》第86条第1款并未明文禁止甲去申领机动车驾驶证,也没有明文规定应当吊销甲已经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而且基于对私人而言的“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原则,以及采用反对解释的方法,可以推论出甲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至法院判决生效之前,有权依法申领并有权保有其已经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种意见认为,第一种解释方法及其结论,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该款的目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其中,“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既是目的,也是保护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该法第101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办法》第86条第1款就是为了落实这条规定而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这就决定它要实现的目的具有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以达到保护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目的。 《办法》第86条第1款之所以明文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就是为了消减交通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以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如果像第一种意见那样,认为该款未明文禁止甲去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就是没有规定应当吊销甲已经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那么就会放纵仅仅因为申领时间不同而人身危险性相同的——甲——这类交通肇事人。显然不符合《办法》第86条第1款的原意,也违背了该类立法的目的。 所以,在犯罪事实清楚、本人也供认不讳的情况下,应当首先禁止交通肇事人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对于本案甲申领了的机动车驾驶证应当在法院的有罪判决生效后予以依法吊销。 三、法律漏洞 表面看来,上述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二种解释的比较准确,而且说理相当充分。既然《办法》第86条第1款的本意是禁止甲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并要求有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已经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那么为什么在该条中又找不到这样的明文规定呢?〔3〕 “大家日益承认,无论如何审慎从事的法律,其仍然不能对所有——属于该法律规整范围,并且需要规整的——事件提供答案,换言之,法律必然‘有漏洞’”〔4〕“所谓法律漏洞,涵义如下:其一,指现行制定法体系上存在缺陷即不完全性;其二,因此缺陷的存在影响现行法应有功能;其三,此缺陷之存在违反立法意图。可将法律漏洞定义为:现行法体系上存在影响法律功能,且违反立法意图之不完全性。”〔5〕“欲判断是否确有此类漏洞存在,须以法律本身的观点、法律的根本规整意向、借此追求的目的以及立法者的‘计划’为准。”〔6〕 以此为指导,第一,《办法》在体系上存在缺陷,没有规定应当规定的禁止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所有时间段;第二,由于上述缺陷以至于无法解决如何处理交通肇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的问题;第三,如果允许交通肇事人保有在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就不能预防这类人驾驶机动车所具有的人身危险性可能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上述缺陷违反了立法的意图。总而言之,《办法》存在“规范漏洞”——“真正的”法律漏洞。〔7〕 (一)反驳反对观点或有观点认为,《办法》第86条第1款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的规定,不存在“规范漏洞”而属于下位法违反上位法。只要扩张解释“第101条”就可解决问题。主要理由是:《办法》无疑是为了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其第86条的规定就是为了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的规定。如果《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中的“机动车驾驶证”,是指法院判决生效之前交通肇事人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那么就既包括交通肇事行为发生之前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也包括甲这种情形,即在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那么,《办法》第86条就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 根据《立法法》第79条第1款、第87条第2项,应当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据此,上述第一种意见根本无法成立;第二种意见的理由不成立,但结论正确。这种观点貌似有道理,但并无有力支持。第一,从字义上看不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所规定的“机动车驾驶证”是指法院判决生效之前交通肇事人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更没有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这种非常罕见的特殊情况。如果硬把“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放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的规定之内,则会超出其文义范围,很难令人信服。故在此不能采用论理解释之扩张解释方法。〔8〕第二,即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证”涵盖“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也不宜适用“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审查规则否定《办法》第86条第1款。因为,根据《立法法》第63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违反法律的认定标准是“相抵触”。这是一种积极的冲突,〔9〕很难说本案法律适用中就存在这样的冲突。总之,上述反对观点不能有力的提供适用于本案的确切大前提,不能解决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填补漏洞至此,可以认为作为本案 法律适用之大前提的《办法》第86条第1款存在法律漏洞,因此需要加以填补。 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有依习惯补充、依法理补充与依判例补充三大类;在法解释学中以法理补充为要,包括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和类推适用等方法。〔10〕就本案例而言,上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所表述的内容没有涵盖应当适用的现实情况,且无其他案例可供参考,只能结合立法目的,采用目的性扩张的方法加以填补。所谓“目的性扩张,系指对法律文义所未涵盖的某一类型,由于立法者之疏忽,未将之包括在内,为贯彻规范意旨,乃将该一类型包括在该法律适用范围内之漏洞补充方法而言。目的性扩张,乃将原不为文义所涵盖之类型,包括于该法律之适用范围之内。”〔1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和《办法》第86条规定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以及在法定期内不准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就是为了预防具有人身危险性的交通肇事人危害社会,以达到保护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目的。根据该目的,以及道路安全立法的体系、脉络,可对存在漏洞的两个“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1款可以解释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犯罪人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前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 《办法》第86条第1款可以解释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的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应当暂停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经过这样的解释,完全可找到的本案的大前提。不过,目的性扩张主要是被运用在“找法”阶段的法学方法。在裁判论证过程中,若适用目的性扩张的结论则需要适用类比推理的方法。〔12〕在本案中既然“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那么在案件事实相同,交通肇事者人身 危险性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对相关法条作出上述解释,从而填补法律漏洞,将相关规定类推适用于处理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的案件。 四、具体意见 就本案而言,笔者建议采纳上述填补漏洞之后的意见并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64条第2款规定,由有关机关待人民法院对甲的判决生效后,按照道路交通违法处罚一般程序作出吊销甲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决定。 吊销甲的机动车驾驶证后,还会涉及甲与发证机关的责任划分问题,这也与上述法律漏洞有关。虽然根据《行政许可法》第31条的规定,甲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时,应当如实向发证机关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但是,《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并没有规定甲说明自己是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条款。而且没有理由认为甲应当了解《办法》第86条第1款的完整意思。因此,不能要求甲承担没有履行《行政许可法》第31条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的责任。 而负责办理机动车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注意到该规定属于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12条第6项规定的情形。如果办证机关不能证明注意到《办法》第86条第1款隐含的规定属于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并提请甲说明过,那么就应当依据《行政许可法》第69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依法赔偿甲因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而造成的损失。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建设系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情况汇报 科学建路依法护路 建设系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冒着酷暑到我局来视察。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尤其是在在座的各位人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卓有成效地进行城市建设,特别是在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成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有效地改善了投资和居住环境。镇江市领导对我市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__城市建设这几年是走在所辖市的前列的。城市道路是道路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城市道路的建设者,我们认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安全,必须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实施。下面我着重就我局如何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汇报一下。 一、完善路网建设,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性 目前,我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城区主干道14条,总长度近50公里,城市道路由华阳东、西、南、北四条道路共同构成交通主轴,向城区四周发散,将城区主干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近几年来我们又分别延伸了华阳东路、华阳北路与弘景路、隆昌路、句石路三条道路对接,共同拉开了城市道路交通的主框架,使之形成内有网,外有环的城市道路格局,通过道路的环网相连,节约了车辆在城区道路的行驶时间,保证了车辆在城区内畅通的行驶。在拉开城市交通主体框架的同时,近两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车辆在市区内的通行能力,我们又加强了对路网密度的建设,新建了全长1800米,宽54米的东昌路城区段,打通了城区东部的交通瓶颈;建成了长1440米,宽44米的文昌路延伸段,将洪武路和石狮路有机的连接,此外,建设路延伸段的打通,加大了老城区车流的流速。这三条道路的建成,极大优化了我市城区道路资源,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合理的分解了车流,完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格局。高密度的路网结构,大大缩短了城市的空间距离,保障了城市交通的顺畅。 二、加强科学管理,保障道路建设合理性 在不断完善路网结构的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我们加强了对道路建设科学化与合理性管理,以确保车辆与行人的安全。目前我市城区主干道均为双向四车道,以绿岛作为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的隔离界线。为使建成的道路更好的服务于城市交通,我们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首先从道路设计的源头抓起,将道路建成后的安全性,作为审图的重点,施工进程中,以质监、建管为龙头,严把工程质量关,杜绝建设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严格工程质量,以确保道路建成后在城市交通中发挥出更好的效能,避免由于设计,施工中的失误,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出行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根据领导的要求,将信号灯建设纳入道路建设的一部分,建成后移交交管部门进行管理使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使用,以合理化道路建设方式服务于城市交通。 三、增强道路维护,保障城市交通高效性 加强对道路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维护、出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城市道路由于使用频率高等原因,易造成路面破损,坑洼等现象的发生影响车辆出行,妨碍城市交通。我们通过对城市道路出行状况进行普查,20__年对人民路、建设路、宁杭南路等城区十条主干道进行了全面地出新改造,并通过对人民路、宁杭南路等路段实行以绿岛为分隔线的方法解决老城区人车混行,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增强城市交通的安全性。20__年又对羊角山路、老句狮路,向阳路等到八条城区支干道进行了全面地出新、改造、以进一步增强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在进行大规模出新改造的同时,我们还经常性地对城市道路状况进行监控,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积极与交管部门联系,对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完善。 几点建议: 1、合理划分城区道路的交通管养段和市政管养段,进一步明确交通部门和建设部门对城市道路的管养范围,以保证城市道路的完好率。 2、针对城区交通建设有关设施的专业性的特点,在红绿灯、斑马线等建设中,应明确建设主体,以确保更科学性。 3、为确保市民行人安全,保护市政设施,要适当设置护栏,避免机动车在人行道上行驶。 4、财政应加大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使城市道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道路交通安全法论文:道路交通安全法侵权责任 一、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不同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之规定:“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交通事故可以是因为“过错或者意外”而产生;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则仅仅规定“过失”一种情形。由于后者的这一规定,过去有人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或者仅仅是过错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的原因规定为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不是仅仅指过失)和意外,确认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问题原则上应该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处理: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既不能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一概适用无过错或严格责任原则。它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1)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无过错责任(第七十六条);(2)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垫付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第十七条、第七十五条);(3)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七十六条第二款)。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前,有些地方出台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地方办法。例如,1999年8月3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年9月10日施行。其中第八条至第十三条这6条规定的主要精神是:在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如果机动车驾驶方无违章行为,行人负全部责任。这些规定被新闻媒体概括为“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由于此类规定事关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现行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以及能否切实贯彻保护弱者、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正义等基本法律理念,因此其一出台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道路交通安全法否定了“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确立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的原则,即使在受害人过失行为是引起损害发生全部原因的情况下,机动车一方也应承担部分损害赔偿责任(如10%的赔偿责任)。 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与保险人的责任 我国保险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依照责任保险合同,被保险人按照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被保险人致人损害而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的义务。由于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以填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所受损失为目的,故可称为第三人保险或者第三者责任保险。机动车责任保险是指以汽车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汽车事故受害人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汽车责任保险起源于德国、瑞典、挪威。对于机动车责任保险,有的国家实行相对强制保险,有些国家实行绝对强制保险。在美国,除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以外的其他州以及加拿大的主要省份都实行相当强制保险。而在英国、新西兰、德国、法国、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北卡罗来那州等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立法则实行绝对强制保险。实行绝对强制保险是各国的立法趋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顺应了这种立法趋势。其特殊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二是分担肇事者的责任。 我国目前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主要对象是个人保有的车辆以及在中国的一切外国人的机动车。而对于政府机关所有的车辆则并没有规定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由国务院对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做出具体规定,回避了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所有的车辆适用统一的规定,否则难免会出现对受害人不利的情形。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条规定明确了保险公司的赔付义务:当被保险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时,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投保范围内对受害人予以赔偿,被保险人在该范围内的赔偿责任得以免除。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付赔偿金,事故的受害人取得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保险公司有义务直接对受害人给付赔偿金。有人认为,机动车事故受害人的直接请求权是法定请求权、独立请求权,即受害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取得对保险公司的请求权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在强制保险场合),并且该请求权是一种独立的请求权,在程序意义上,受害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范围内可以直接以原告的身份对保险公司提起赔偿诉讼。笔者认为,在程序上将保险公司直接列为被告有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 三、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及其在损害赔偿中的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条规定意义重大,它将建立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从而对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的权益进行更好地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前,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救济:受害人所受的损害超过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金;肇事者逃逸无法找到;肇事者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等等。在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之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第二款规定:“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对于未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罚款。笔者认为,值得考虑的是,仅仅依靠这些罚款是否能够满足垫付赔偿金的需要?是否还应该规定其他一些资金来源(如是否可以从其他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行为的罚款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资金来源、是否可以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资金来源)?国务院最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时可对这个问题予以考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用途是:当受害人不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足额的赔偿、肇事者逃逸无法找到或者是无赔偿能力时,基金可以先行垫付全部或是部分抢救费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只是规定先行垫付抢救费用,那么受害人的其他损害能否要求先行垫付呢?笔者认为,为了充分保护受害人,在受害人不能从肇事者或者是保险公司获得充分救济时,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先行垫付受害人的其他人身或财产损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中规定:“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该条规定很明确,如果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肇事者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先行垫付抢救费用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法定用途或者说是功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先行垫付抢救费用后,取得对交通事故实际责任人的追偿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专门设计了一个“肇事机动车逃逸情形的赔偿与追偿”的条款:“机动车在运行中造成损害后逃逸致受害人无法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受害人得向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基金请求赔偿。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基金向受害人赔偿后获得代位求偿权。”该条中规定的“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基金”和“代位求偿权”为立法机关所借鉴,并发展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法律起源,可以追溯到1959年4月20日的《关于有关机动车民事责任之强制保险的欧洲公约》。它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之情形,尽管没有履行投保义务的要求或者负有责任的人无法辨认,受害人也能得到赔偿。1990年5月14日的《关于成员国就使用机动车之民事责任之强制保险的法律协调的第3号理事会指令》规定保障基金必须运作。1990年11月8日的一项指令则决定“通过一个处于成员国之内的企业”提供机动车责任保险的公司必须向该成员国的保障基金缴费。欧盟通过一系列的指令和国内立法,欧洲各国建立起来了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险基金,在责任人没有购买强制保险、无法找到肇事者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从该基金得到人身损害赔偿。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借鉴了欧盟的这一制度。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完善,笔者建议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实行专款专用,基金可以作为财团法人(需要未来民法典在法人分类上做出规定)运作。在支付了赔偿金后,作为财团法人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取得对赔偿责任人的代位追偿权。如果将来查明肇事者,损害赔偿保障基金有权向其追偿,诉讼时效从发现或者应当发现实际肇事者的时候开始计算。 四、赔偿范围与计算方法 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但是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与计算方法却没有规定。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六章“损害赔偿”中做出了规定。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关于赔偿范围与计算方法的规定有一些现在已不合时宜。例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对造成死亡的规定赔偿死亡补偿费,在后来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是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法释7号)规定:“被他人侵害生命权的自然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方式为死亡赔偿金。”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关于审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很快会出台),其中也对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做出了全面规定。 国务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一些规定不相一致,前者的存废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200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做出规定。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关于审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时应该参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的规定,并结合新近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规定和精神,统一交通事故中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的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这样既可以为各级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将来在民法典中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统一标准提供经验。 应该尽快统一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在民法典颁布之前可以适用特别法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来民法典公布后应尽可能做到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统一。侵权责任的主要功能是补偿受害人的损害,无论受害人因为何种原因受到人身损害,其补偿的请求权原则上是一样的,不应该由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而导致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相一致。对此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未来的民法典责无旁贷
中职班主任论文:从汉藏文化差异探索内地西藏中职班班主任工作 一、汉藏文化的差异冲突 1.学术界通常将宗教、环境、河流、语言作为文化的四个重要因素,包括知识、艺术、风俗、信仰、道德、法律等因素。人类社会的所有能力和习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总和,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物品,精神文化存在于人们的行为规范中通过一切爱好与习俗所表现。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奴隶制度的禁锢,早期的藏民族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具有依附性,这些痕迹依旧能够在我们现在的藏族学生身上体现:对于具有绝对权威的班主任老师,他们表现出绝对善良的遵从。他们会帮老师拿好书本,搬好椅子,备好粉笔,倒好水开好门。对于自己心仪的男友,女生会帮男生洗衣端饭,递茶送药,男友则为女友奔走忙碌,甚至挎上女友的迷你小包免得让她遭受一点点的辛劳。 2.在千百年的文字发展的过程中,藏族文字的发展也远远比不上汉族文字的发展,因而在文化的发展流程中,藏族语言的表达至今居于落后趋势,由此,藏汉之间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而导致的表达失误。比如,在分发书本或者水果等物品的时候,负责分发物品的学生找班主任老师说:老师,一个不够。这对于任何一个汉族老师来说都是无法理解甚至会产生误会与矛盾的。一个不够?难不成要每人两个?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了解之后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老师,缺一个。 3.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文风情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状态。在辽阔空旷的草原上,没有厕所和卫生纸的概念,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牧区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没见过也看不懂厕所里“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这样诙谐的标记。在他们初来乍到的第一周,于是学校最辛苦的员工是冲厕所的清洁工。学生是不习惯洗澡的,即使洗了澡也不习惯勤换衣服。面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的种种尴尬将毫不留情地将你击倒:39度的高温让学生们满身长痱;蚊虫的叮咬让学生们抓挠破皮;由于不注意个人卫生,部分女生尿路感染,羞于启齿偷偷落泪;初秋时节,大批的红眼病传染爆发。 4.藏汉婚姻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藏族牧区有着早婚的习俗,男子年满17岁,女子年满15岁便可以结交婚配,只要双方满意当晚便可带男友到女方帐篷过夜,俗称“钻帐篷”。他们有着先生子后结婚的现象。在我的班里,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是单亲家庭。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或亲戚抚养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藏民族结婚离婚手续简单无需登记注册,他们视两性关系为天性,婚前性行为自由,外界与旁人无权干涉。男女学生处于热烈中时,他们会在教室、走廊、操场、宿舍等等场合做出过热的举动。尊重他们的习俗就会与德育要求发生冲突,在处理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是顺应他们的无婚姻法,无计划生育,甚至一妻多夫一夫多妻还是坚守校园内严禁男女恋爱? 二、汉藏文化的互补发展 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它是人们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藏族人民拥有特色的习俗,比如献哈达、喝酥油茶、献歌劝酒、藏族服饰、敬酒拜年、饮食特色等。藏族游牧民族中还有至今流传的婚丧习俗,包括子与后母、父子共妻、天葬仪式等。当所有这些神秘神奇又不可思议的异域风俗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是拒绝或疏远,是全盘接纳?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使藏汉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发展。 1.掌握内地西藏中职生的内心世界 ①西藏学生从高原来到平原,他们面临的是气候的反差、海拔的落差、环境的变迁、语言的障碍、习惯习俗的不入格以及文化基础知识的不协调。他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水土不服身体的不适加重了思乡情结。他们正直青春期,身心开始明显变化,他们害怕孤独、对情感充满饥渴,精神上寻求寄托,心理上期望抚慰,对亲情回归的渴望等形成了一道道情绪障碍。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原因藏民自古以来与外界缺少沟通,这种地域背景下自然容易产生保守自闭心理,同时也产生一种内聚力,还会表现为一种对外的防备心理。这种防备心理对接受非本民族教师的教育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内地西藏班学生对汉族教师教育态度比较看重,有的学生受到批评教育时容易往民族歧视方面联想。 ②民风纯朴是西藏人民的美德,藏族学生天性淳朴善良,礼貌,谦逊。他们用胆怯的目光看四周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环境还很陌生,他们对你怀有防范的举动是因为对你还疏离,他们不和你说心里话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你当成亲人。他们不敢走近老师是因为他们听不懂老师讲的课,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哪怕在老师看来这已经是最最简单的试题;他们会被激怒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在高山雪域自由地奔流着,无拘无束,他们的脚步随着牛羊马群四处漂泊,畅游。这就是距离!是我们中职班主任必须跨越的心灵的距离,他们太需要关心,太需要你去追问,去提醒和不断地关照。时间是跨越距离的良药,关爱是缩小距离的砝码,在时间和关爱的整合后,老师是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遵受者,他们的微笑是羞涩而甜美的,他们的脚步是匆匆却轻快的。他们用你读不通的短信问候你,用听不明白的汉语来关心你,用高亢嘹亮的歌声来迎接你;用你吃不习惯的藏耙来孝敬你。教室里的瓜子壳会在你不在的时候清理干净,晨读的朗朗书生告诉你又迎来了美好的一天。 2.不做“黄母娘娘”式的班主任 平时教学中,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以不使学生丧失改正错误的勇气为原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这是民族情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用真心接纳学生的民族习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扇窗。打开其中任何一扇窗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文化。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用天籁之音歌唱他们的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想保持并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 在我接受西藏班不到三个月的时候,有一位腿部残疾的从来不上体育课的女生,她学习认真刻苦,从来没有和异性交往过甚的行为,甚至没有发现她有男朋友。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乖巧的女生,我发现她身形的异样,进行妇科检查后发现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四个月后她在西藏那曲牧区产下一子。此事发生后她并未遭到家人的责骂,只是要求她放弃就学的机会自己抚养孩子,至于对于我一度为她纠结的孩子的亲身父亲他们却毫不在意。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此类现象,开展处理男女生交往问题成了我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尊重他们的恋爱观,每月进行女生的例假检查,督促提醒他们男女生之间保持适宜的距离;另一方面用事实分析利弊,结合校纪校规和社会就业形势,竞争压力等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男女之间可以是学习的帮手、生活的伙伴、快乐的分享者、苦恼的倾吐者,等到学成毕业之时将这份美好的学生情谊转化成爱侣之间的爱情。学生们纷纷点头微笑认可。 3.放开怀抱敞开胸怀深入学生中间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于是顿悟,如果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心灵的沟通,能够使双方互相了解、信任,从而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让西藏高原之花不凋零,并能汲取鱼米之乡的富饶、沐浴江南的雨露,作为内地西藏中职班的班主任,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了解他们的礼仪与传统,融入和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祝福,引领他们走进天堂苏州的人文和美丽。尊重民族文化也就是尊重学生。当我用微笑倾听他们用藏语低语,用不太娴熟的舞蹈和他们一起跳锅庄,用简单的藏语和笨拙的手势向他们问候祝贺新年时,我看到的是他们亲切的笑脸,真诚的目光和听到热情的欢呼:老师好,好!学习和生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生活组成,老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通过教室,课堂,办公室建立起来的师生情往往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和尊重。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宿舍就是他们的家,走入宿舍也即走入他们的家,走入他们的生活。好客的藏民族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哈达来欢迎他们的组组尊贵的客人,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和他们建立起来的友谊没有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无须用违心和勉强的面具来遮掩。 三、民族融合之班主任工作的困惑与反思 1.德育要求的实施和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使教育任务的完成陷入困境。自然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的生存习惯使藏民族养成顺其自然、自由散漫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可能影响学生的行为自控能力的发展。内地西藏班学生特别是男生比较普遍存在着纪律意识淡薄、贪玩散漫,这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产生了很大的阻力。这个矛盾最终由谁来买单?谁来让步?这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拔河”般的僵持,我坚持,就有可能陷入孤军奋战,而一旦我买单就无法实现德育目标。 2.西藏学生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影响德育目标的实施。学生不止一次的疑惑,问我,老师我们将来有没有工作,老师我第三年在什么地方实习?老师我们太阳能专业学的是什么技术?我在翻阅一个女学生笔记本时看到一行歪歪扭扭的打字:我要离开这个地方。对于她内心无助的呐喊,我又该如何回答?在面对这样一群内心挣扎的学生,首先要做的不是严格要求他们的行为而是稳定他们的情绪,但是没有明确的对于将来的答案又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抚”? 3.德育要求严与爱尺度的无参照性影响班主任德育效果的显著性。对于他们提出的对伙食的不满我们的费用是否不断提升?他们抱怨学习课务多我们是否坚持原则?“严”到什么程度是适宜的,爱到什么温度才不算纵容?过于严厉不利于民族团结,过于宽容导致不可收场。这个“度”没有标准可循,德育大纲上没有规定可遵循。 4.语言障碍和特殊的地域原因导致家校教育得不到统一与合一。家校联系这一环节脱节,教育力量无法整合,老师的教导显得单枪匹马。同时,西藏学生或多或少受到汉族民众的排挤与疏远,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介对于他们没有道德威慑力。固有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不到施展。由于西藏学生与生俱来的防御与排外心理使校内没有教学课务的老师,比如后勤、宿务等教育力量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困惑才会有思考。耕耘在这块特殊的教育热土上,我热情满怀脚步坚定却心有余悸惴惴不安,我担心我的爱还不够,更担心我的爱会过度。我寻求合适的“半糖主义”、“甜”得不腻,“甘”得合适的西藏内地中职班班主任工作的特殊的“教育配料”,这一味甜品的调制需要更多的人手、更多人的爱心,我在酝酿着,也在期待着。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谈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是学生由系统学习向社会工作岗位转折的重要时期,而中职班主任是这一时期关键的引路人,对其走向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职业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经受不了升学压力、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厌学,没有上进心,叛逆心强,不服管教。同时,中职学校专业种类设置较多,学生所学专业各有不同,加之专业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广泛,思想活跃,自主性强,所以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艰巨。如何在此环境中克服所有困难,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是我们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首要研究的共同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耐心和责任心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融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我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一、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想班级管理工作变得容易,那么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全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太注意细节,在学生面前说话做事随心所欲,觉得有些事不必太认真,其实学生一直在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私底下会议论、评价你。学校规定学生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佩戴首饰,我就得从自身做起,穿着得体,不佩戴首饰;学校要求提前十分钟候课,我就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平时随手关灯、关窗;在教室里经常擦讲桌,拣地上的纸屑垃圾。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上课迟到的越来越少,教室卫生也越来越好了。由此可见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不需要班主任天天在学生面前重点强调,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够以身示范,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潜移默化仿效教师行为,促使他们提高个人素质。对学生来说,这是无声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它会直接影响着学生。 二、 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与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说情是心灵的钥匙,那么爱则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可贵的职业感情,更是班主任重要的法宝。 1、树立对学生的信心。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所以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首先班主任要树立对学生的信心。教师相信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了。 2、处处留心,做有心人。 作为中职生的班主任不仅要眼到、嘴到,更重要的是心到。中职生大都在十六七岁,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既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又是容易迷离的雨季。班主任要处处留心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帮学生解决厌学、早恋等思想上的问题。 3、一视同仁,把每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宝贝。班主任要对学生付出真心,要公平、公正、平等的对待班上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学生生病,及时询问病情;学生请假,及时与家长联系;学生学习有困难,悉心指导;放学回家,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天气变化,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学生取得成绩,多加表扬;学生有违纪,委婉提出,及时改正……这些虽是小事,但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贯穿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包含着“爱”的灵魂和内容,只有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继而乐其道,进而行其导。 三、 细化管理,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靠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1、培养一支班级骨干队伍。要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一支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在选班干部之前,我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确定出部分学习较好、守纪律、责任心强、热心为他人服务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使这些学生率先接受班级管理的要求,成为班级建设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在实施过程中,我对他们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从不错过,抓住机会进行表扬,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而这种威信又能督促他们更进一步自觉自愿为同学服务,使这种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 2、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班主任首先要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导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一环。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例如运动会、课间操比赛、大型文艺汇演等等,让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为每一名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要想让中职学生在求知路上潜能得到显发,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鸣,精神得到唤醒,我们必须在管理方法上寻求创新突破,以满分的热情去呼唤学生的真情,用积极的行动来指引学生的行动。班集体建设是充满人性与挑战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有时又使人觉得头疼的工作,但只要努力地去做,那你的收获必将是巨大的。当看着一个个学生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时,成功的喜悦将充满你的心中,一切的烦恼都将随风而去! 中职班主任论文:试论以阳光的心态对待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论文摘要:结合笔者3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以教育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为切入点,探讨中职学校班主任以阳光的心态,充满幸福地享受工作,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对学生全面发碾起到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阳光心态;中职生;班主任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造就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重任。现阶段,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信心缺失、适应环境能力较弱等问题。中职班主任承担的责任重大。 1中职生个性与特点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20岁,他们有以下特点:(1)由少年步人青年期,思想品德具有过渡性和可塑性。思想上既有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又有青年时期的独特性。(2)身心发育趋于成熟。(3)人际交往范围逐步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不良思想和行为影响。(4)精力旺盛,对事物的感觉比较敏锐,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遇事急躁而不沉着。(5)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需要获得赞赏与鼓励。 2幸福属于满足的教育者 针对中职生特点,笔者认为,班主任应以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必然能让教育者从中享受到快乐。 2.1学生每天的一点避步使班主任获得满足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可以带出一班充满爱心的学生;一位工作严谨的教师,也可以带出一班学习认真的学生。作为教师,无论在课堂、办公室,还是在校园,都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笔者在任新班班主任的第一周,每次到教室都要将角落的垃圾扫进垃圾筐。后来,每到下课时间,学生会自觉打扫教室。有十几名学生主动提出每天早操后组织卫生监督小分队,巡查班级10个宿舍的卫生状况,以保证宿舍干净与整洁。此外,及时表扬与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而对学习退步的学生要了解原因,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帮助其进步。作为班主任,复杂的学生问题有时会令人疲惫不堪,但若换一种心态,就能体会到乐趣,这种乐趣来源于学生每天的小进步。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班i任从中获得满足感 中职学生天性活泼,时尚嗅觉敏锐。为此,笔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时装大赛、现代戏剧表演等。此外,学生还自行组织演讲比赛、人生规划设计比赛、班际篮球比赛和拔河比赛、求职竞聘会、包饺子等活动;利用周末时间走出校园,到街道发放手写的低碳环保宣传资料;到幼儿园亲身体验做小小教师的乐趣。若班主任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就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切感,有助于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从学生身上,笔者发掘出一种宝贵的财富——生气勃勃、乐观向上,而这种积极的心态也是广大教育者应该拥有的。 2.3感恩教育使班主任获得满足感 近年来,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笔者为使感恩教育更为有效,除开展主题班会和讲座外,还播放了感恩教育题材的视频,如《你留意过你的父母吗?》《哪一个是我》等,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感恩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发现美,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使其在幸福的生活中具备了奋斗进取、自强不息的品质。 2.4努力培养阳光的心态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难度较大,班主任心理压力大。广西某中等职业学校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71%的班主任不愿意继续担任班主任;68%的班主任对工作缺乏热情,感到厌烦;65%的班主任感觉自己做了许多帮助学生的事,但学生不接受、不感激;61%的班主任感觉自己的工作机械、单调乏味;40%的班主任有一种无力感。这组调查数据不仅反映了该校班主任的心理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状况。 笔者认为,以一种阳光的心态走近学生,换一种角度审视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与他们倾心交谈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在交谈中肯定他们的优点,逐步指出其缺点,会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作为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要用心体会,总会从中发现乐趣,使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自己收获一份快乐。拥有阳光的心态,班主任工作就能顺利开展。 3承载使命.累并快乐着 亚里士多德曾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清华大学吴维库博士的《阳光心态》一书让人感受到阳光心态是一种让人积极融入环境的乐观心态,能够让人学会知足与感恩、豁达与宽容。有了这种心态,班主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就会感悟幸福、寻拢决乐,使生命充实,使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3年中,始终以乐观、开朗的心态解决学生问题,通过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阳光的心态能产生积极的力量,作为教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达观的胸怀和谦和的气质,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获得满足,充满幸福地享受工作,精彩就会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天。 中职班主任论文: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探讨 【摘要】探讨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对中职生现状分析,提出班主任工作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多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并注重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 班主任工作 探讨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就是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涉及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当前的中职生源素质低,他们的自主意识、逆反心理都很强,往往站在教师的对立面看问题。班主任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当前班主任工作难度加大。因此,班主任要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就要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思考、探索。 1 现状分析 中职生难以管理似乎已成为职业教育者的共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即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不爱学习、放任自流等种种缺点和不是。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1)家长因素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把子女送人名牌大学,对接受职业教育表现出极大的排斥性。只因为子女没有考上高中,所以以一种无奈的心情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随之对其关心和重视的程度也就大打折扣,不能与学校配合尽到家长的责任,与班主任联系也不像中学那么密切了,再加上家庭教育方法简单,要么溺爱,要么粗暴,以至于学生总是生活在负面的环境里。(2)学校因素 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学生缺点暴露后,班主任在他们身上虽然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往往收效甚微,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恨铁不成钢,随之对他们失去信心,总是进行埋怨、挖苦、嘲弄,进而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样造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自信、失去自尊。(3)自身因素 中职生太多来自“中考落榜”者,学习成绩差,他们自认为是普教筛选下来的“末等品”,自觉等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之世俗偏见,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歧视,使他们产生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自卑心理作崇,他们的心情时时处于苦闷之中。进入中职学校后,因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于是各种不良习气和缺点就暴露无疑。 2 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 2.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应成为学生可敬、可亲的朋友。这就需要注重师生感情的沟通,深入到学生之中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谈人生,谈社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学生,做到身教胜于言传。班主任对学生以关心为纽带,用情感做载体,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且自卑心理严重,渴望被理解的心情极为强烈,这就要求班主任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同时,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班主任,让他们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误解,并且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对待学生要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定要纠正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开学时,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不能溺爱孩子,但对于他们的缺点,不能态度粗暴,打骂说教,只能启发诱导,督促他们改正缺点。要经常通讯,了解孩子的思想情况,并与班主任保持联系。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甚至家访与家长交流,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及时表扬与鼓励。 2.3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都需要他人的理解。师生之间同样需要理解。理解学生能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能得到解决安慰、支持和友情。班主任要通过和学生平等对话,相互探讨来建立感情,达成共识。爱迪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工作中,不仅尊重表现好、学习好的学生,而且对表现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让其从思想上真正认清错误,在行动上彻底改正错误,促使其自“我”觉悟。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极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2.4 加强对学生的修改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都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只有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才能针对各种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工作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正确认识成才路,知道每个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树立信心,勤奋学习,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成功的希望。并且,注重中职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得以提高,逐渐完善人格,使学生的信心不断得到提高。 2.5 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较高的理论修养,做到为人师表,处事公正,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善改革,思进取,要有丰富的创造性。这样,学生才会认为班主任与自己有共同点,是朋友,学习和工作才会自然充满信心和生机。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每一个学校教育管理者,都要本着素质教育宗旨来进行教育与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 班主任工作 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而班主任工作是指班主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统一班级力量,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工作。具体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关心和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等任务。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作为班级的领头人——班主任,应怎样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根据素质教育的宗旨,培养一个健全的班集体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班集体的形式、班风的好坏,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班主任工作对于培养一个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好学风气的健全班集体,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但是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必须要经过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培养。首先,班主任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新时期的总的任务和要求前提下,确定适合本班学生特点与实际的奋斗目标,并常用这一目标检查和督促全班学生,使它成为班集体前进的巨大动力。然后班主任必须认真选拔和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关心班集体、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让他们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同时还要经常教导他们虚心诚恳、工作主动、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典范,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绩和问题。 其次,班主任要重视培养班集体的正确舆论,让它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及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使坏事在班上得不到支持而被很快制止,好事因得到认同和表扬而不断涌现,从而达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目的。 二 抓住素质教育的特征,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素质教育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班集体,总有好、中、差三部分学生。好学生在思想表现、学业方面均优秀,中间部分的学生,通过班风的影响及老师适当的帮助也能向先进转化。后进生平时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常被称为“双差生”。这样的学生越多,班级管理的难度就越大,甚至可以影响一部分中等生,如此很难培养出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有必要,而且必须要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使他们向中等或优等生转化,不断扩大先进面,缩小后进面,才能培养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那么,怎样做好“双差生”、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呢?首先,应摸清后进生差的原因,掌握其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做好转化工作。其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思想上爱护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使他们能从内心上为之感动,愿意接近你,信任你,听从你的教育。此外,还要不断地组织他们补习功课,组织他们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产生好学的内在动力。最后,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要能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不能急躁。对于出现反复的学生仍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继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主动表现自己的特长,并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他们任务,以体现他们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这样,抓住素质教育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转化好他们,达到整体优化班级的目的。 三 贯彻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因此,班主任负担着比其他教育者更大的责任。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祖国的四化,班主任要主动取得与各科任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和配合,以统一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沟通老师与学生;社会、家庭与学生在教学中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能茁壮、健康地成长,长大后能真正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未来教育的重点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个班主任,每一个学校教育管理者,都要本着素质教育的宗旨来进行教育与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真正的有用之人。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析中职学校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齐抓共管 正副班主任 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国家对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学生的管理成为中职学校的难题。特别是当今面衬大部分90后的学生,管理是愈加困难。推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是对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推行正副班主任的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种职业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换句话说,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较低,不考察中考分数,这种宽人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是不想学的现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加之年龄普遍偏小,特别是90后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者深思。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学生,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本学期开始试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 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 (一)真正体现齐抓共管。所谓齐抓共管,意即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面对大部分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规范,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仅仅依靠专职班主任是不够的。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就是齐抓共管的一种方式。 正班主任一般情况下所带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所带学生的层次也参差不齐,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要把学生管理工作搞好,不仅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在大政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作正确领导,具体的学生工作还是要由班主任来抓,但仅仅依靠正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实行正副班土任管理制度,让学校专任教学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正好弥补了学生管理工作师资力量不足的欠缺。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副班主任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更有利于开展自身的本职工作,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副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学校学生管理的师资队伍得到壮大,使学生感受到管理他们的不仅仅是正班主任,而且还有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 (二)正副班主任自身价值的提升。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使大部分老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在大家共同管理学生过程中,可以使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取长补短,在学生实际管理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让各自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不断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自身价值得到提升。譬如学校举行迎新文艺汇演等一系列节目,让副班主任参与其中来,一方面,弥补正班主任不擅长文艺方面的知识,使正班主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收获;另一方面,拉近了副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无形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忧虑 (一)对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过于乐观。正副班主任体现了齐抓共管,但齐抓共管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具体落到实处。一味的强调齐抓共管,可能会出现齐抓但不共管的局面。拥有两个指挥家的乐队不会形成竞争力,拥有两个决策者的军队不会形成战斗力,同样学生管理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出现大家都在管,但门不对路,路难对门;同时过多的强调齐抓共管容易产生推诱扯皮的现象。一件工作无人主导,一件事情无人牵头,一件任务无人担当,总是进行分解再分解,摊派再摊派。因此对学生管理首先需要正副班主任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口径一致。同时需要分清正副班主任的职责,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各有侧重,正班主任发挥经验丰富之长,宏观上把握班级工作的思路,对管理进行全程控制,重大活动决策,具体工作操作指导和把关。副班主任思维活跃,容易与学生生打成一片,协助正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二)正班主任过于依赖副班主任。实行正副班主任的管理制度,壮大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无疑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副班主任减轻了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为正班主任分担了部分工作。但过于依赖副班主任来加强学生管理是不行的,副班主任毕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协助正班主任工作的。 (三)副班主任的评价机制。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到实处,需要加大对副班主任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副班主任的成长,通过鼓励、鞭策和警示进一步强化副班主任的岗位责任意识,有利于督促他们进一步协助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综上所述,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是学校发展中学生管理制度的一次改革,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学生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 中职班主任论文:试析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贵任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班主任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理健康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然而,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而且中职生素质也不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作一番探讨。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十缺乏”。 1.缺乏身份认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照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身份,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2.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处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良好沟通,融洽相处,就容易发生纠纷,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形成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缺乏自信。 现在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读书期间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较低。参加工作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对能否管好、教育好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教师难当”。教师一旦缺乏信心,对做好教学工作就缺乏动力,渐渐地就会缺乏教学兴趣。 4.缺乏成就感。 第一,教师跟自己的同学、同行和朋友比较,地位、职称、收入等不如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学生 “不领情”,感情淡薄,因而造成了教师情感上的失落。第三,现在的学生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说服教育效果不大。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在这几种不良心态之下,教师的成就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缺乏休闲时间。 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当教师专业要求较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等,教师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过长,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各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心理状态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节,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6.缺乏适应能力。 青年教师从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大专院校来到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职业学校,往往有一段适应期。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快就融入到工作学校的群体中,工作上手快。相反,很多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适应期相当长。 7.缺乏自控能力。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表现为行为冲动、易发怒、精神抑郁等。因此,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能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8.缺乏持久力。 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久力,也就是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表现为,每天工作重复、单一、劳累,没有新的刺激,没有成就感。横向比较表现为,与同学、朋友比较,他们工作轻松,收入高。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9.缺乏能力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有知识,却缺乏能力,更加缺少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10.缺乏心理培训。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造性的工程,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发展自己,成长学生,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只懂得用教师,向教师加压,而未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特别对教师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要解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悦纳自己。 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层次的最高阶段,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那么,怎样树立起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昵? (1)通过各种会议,让教师加强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2)举办专家讲座,讲教育教学艺术、方法与技巧,讲教育教学科研,使教师有成为名师、专家的冲动与理想。 (3)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做受人尊敬的教师。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培训等。 (2)重视心理培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活泼和蔼、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培训的内容既要有心理讲座,也要有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培训,让教师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 (3)合理安排班主任,让班主任愉快地接受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校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即是对于难管理的班级,可以由两个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发挥两人的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事实上,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建立和谐、合作、良性竞争的团队是何等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开心工作,又得到实惠,更能得到成长。 (2)提高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待遇低,工作就无积极性。所以,学校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使人人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待遇包括金钱的,也包括荣誉的。 (3)树立标杆,使班主任有学习榜样。树立标杆,让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带头、示范,促使其他班主任向之靠拢,形成竞争氛围,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获取成就感,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压力大,在工作过程中积聚了不少脾气——学生不听话而发火;怨气——工作多而无人理解;受气——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责备批评,因此,要想方法减轻班主任的心理负担。 (1)领导要多理解、关心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有错误领导要平心静气地解释,暗示批评。 (2)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没有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必要的任务不布置,没有必要的汇报不上送。 (3)提供自我调节的时间。如课余时间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连续当班主任的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再安排,这样,做到劳逸结合,情绪才能得到调节,防止班主任职业倦怠。 5.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情感校园”。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成长人,更能留住人。学校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创造条件让教师人人都能实现自我需要,从而营造“暗感校园”。 (1)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校主人翁。 (2)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3)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化氛围浓、信息化程度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温馨感和舒适感。 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及时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和生活。 中职班主任论文:探析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师德 师爱 自我评价 自我管理 赏识教育 德育在学校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导 向、动力和保障作用。由于生源问题,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大多在中学养成了自由散漫、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中职德育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是中职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欲成才,先成人”,针对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如何使学生成人、成才,是值得教师和班主任思考的。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深深感到,要有效实施有“灵魂的教育”,就要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中,就是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1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只有不断注重自身的职业素质、品德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同时,师爱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只有真正关怀、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在生活上教师给以他们细心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以他们热心的指导、帮助,让学生在接受关怀的同时也加强师生感情的交流,这是落实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 另外,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教育时应讲究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 当代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对此,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及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以便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 班主任工作辛苦复杂,千头万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新的班集体成立以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善各种班级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切实有章可循。班规应当与校规保持一致,从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班规的制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学生知道并加以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遵守班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地与违反班规的行为作斗争。其次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好人好事,要公开地充分地加以表扬,有利于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对违反班规的行为要适当地处罚,起到警示作用,以便使这部分学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改进。 2.2选好学生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如前所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同时很多班主任都有相当重的教学任务,事必躬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一个新的班集体建立以后,班主任往往要通过观察、了解和培养,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热爱集体,乐于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同学来担任班委干部和团支部干部。只有这样的班干部才能赢得同学的支持,并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敢于和善于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但要把握好尺度,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班主任要牢牢把关,对于班级的日常工作,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干部去作,实行民主管理,要让学生干部既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又有权利的约束,要善于维护班干部的威信,作班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3进行赏识教育,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赏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班主任常规教育的一种方式,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班主任的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加倍关注,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并加以赏识,充分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公开地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做人的信心和勇气,并且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爱,从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对有些不遵守纪律,但比较聪明、组织能力强的后进生要大胆的委以重任,比如,补选为班干部,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主动地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 除此之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总之,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中职班主任论文:探讨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贵任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班主任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理健康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然而,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而且中职生素质也不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作一番探讨。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十缺乏”。 1.缺乏身份认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照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身份,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2.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处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良好沟通,融洽相处,就容易发生纠纷,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形成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缺乏自信。 现在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读书期间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较低。参加工作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对能否管好、教育好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教师难当”。教师一旦缺乏信心,对做好教学工作就缺乏动力,渐渐地就会缺乏教学兴趣。 4.缺乏成就感。 第一,教师跟自己的同学、同行和朋友比较,地位、职称、收入等不如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学生 “不领情”,感情淡薄,因而造成了教师情感上的失落。第三,现在的学生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说服教育效果不大。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在这几种不良心态之下,教师的成就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缺乏休闲时间。 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当教师专业要求较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等,教师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过长,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各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心理状态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节,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6.缺乏适应能力。 青年教师从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大专院校来到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职业学校,往往有一段适应期。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快就融入到工作学校的群体中,工作上手快。相反,很多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适应期相当长。 7.缺乏自控能力。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表现为行为冲动、易发怒、精神抑郁等。因此,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能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8.缺乏持久力。 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久力,也就是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表现为,每天工作重复、单一、劳累,没有新的刺激,没有成就感。横向比较表现为,与同学、朋友比较,他们工作轻松,收入高。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9.缺乏能力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有知识,却缺乏能力,更加缺少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10.缺乏心理培训。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造性的工程,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发展自己,成长学生,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只懂得用教师,向教师加压,而未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特别对教师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要解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教师悦纳自己。 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层次的最高阶段,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那么,怎样树立起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昵? (1)通过各种会议,让教师加强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2)举办专家讲座,讲教育教学艺术、方法与技巧,讲教育教学科研,使教师有成为名师、专家的冲动与理想。 (3)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做受人尊敬的教师。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培训等。 (2)重视心理培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活泼和蔼、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培训的内容既要有心理讲座,也要有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培训,让教师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 (3)合理安排班主任,让班主任愉快地接受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校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即是对于难管理的班级,可以由两个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发挥两人的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事实上,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建立和谐、合作、良性竞争的团队是何等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开心工作,又得到实惠,更能得到成长。 (2)提高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待遇低,工作就无积极性。所以,学校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使人人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待遇包括金钱的,也包括荣誉的。 (3)树立标杆,使班主任有学习榜样。树立标杆,让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带头、示范,促使其他班主任向之靠拢,形成竞争氛围,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获取成就感,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压力大,在工作过程中积聚了不少脾气——学生不听话而发火;怨气——工作多而无人理解;受气——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责备批评,因此,要想方法减轻班主任的心理负担。 (1)领导要多理解、关心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有错误领导要平心静气地解释,暗示批评。 (2)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没有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必要的任务不布置,没有必要的汇报不上送。 (3)提供自我调节的时间。如课余时间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连续当班主任的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再安排,这样,做到劳逸结合,情绪才能得到调节,防止班主任职业倦怠。 5.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情感校园”。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成长人,更能留住人。学校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创造条件让教师人人都能实现自我需要,从而营造“暗感校园”。 (1)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校主人翁。 (2)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3)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化氛围浓、信息化程度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温馨感和舒适感。 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及时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和生活。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析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师德 师爱 自我评价 自我管理 赏识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德育在学校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导 向、动力和保障作用。由于生源问题,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大多在中学养成了自由散漫、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中职德育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是中职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欲成才,先成人”,针对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如何使学生成人、成才,是值得教师和班主任思考的。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深深感到,要有效实施有“灵魂的教育”,就要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中,就是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1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只有不断注重自身的职业素质、品德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同时,师爱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只有真正关怀、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在生活上教师给以他们细心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以他们热心的指导、帮助,让学生在接受关怀的同时也加强师生感情的交流,这是落实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 另外,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教育时应讲究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 当代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对此,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及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以便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 班主任工作辛苦复杂,千头万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新的班集体成立以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善各种班级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切实有章可循。班规应当与校规保持一致,从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班规的制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学生知道并加以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遵守班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地与违反班规的行为作斗争。其次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好人好事,要公开地充分地加以表扬,有利于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对违反班规的行为要适当地处罚,起到警示作用,以便使这部分学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改进。 2.2选好学生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如前所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同时很多班主任都有相当重的教学任务,事必躬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一个新的班集体建立以后,班主任往往要通过观察、了解和培养,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热爱集体,乐于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同学来担任班委干部和团支部干部。只有这样的班干部才能赢得同学的支持,并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敢于和善于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但要把握好尺度,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班主任要牢牢把关,对于班级的日常工作,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干部去作,实行民主管理,要让学生干部既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又有权利的约束,要善于维护班干部的威信,作班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3进行赏识教育,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赏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班主任常规教育的一种方式,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班主任的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加倍关注,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并加以赏识,充分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公开地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做人的信心和勇气,并且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爱,从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对有些不遵守纪律,但比较聪明、组织能力强的后进生要大胆的委以重任,比如,补选为班干部,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主动地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 除此之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总之,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中职班主任论文: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的生源质量,中职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一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方法和灵活恰当地使用一些工作抓手。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 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而学生管理则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学校管理层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一~班主任更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就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浅见,愿能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些绵力。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甚至还有不少在中学阶段中途辍学的学生,他们大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也较差,入校后违规违纪现象频发。2010年7月29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学校的最基本单位一班级的管理上。因而,最终的担子也就落在班主任身上。所以,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更不好当 2认真履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 (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礼修身,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中专学生行为准则。 (3)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教育学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重视职业能力的锻炼和职业素养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和发扬良好的校风。 (4)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文艺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安全意识。 3切实履行班级管理工作职责 (1)认真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经常深入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加强检查与督促工作;按要求填写学生档案;认真组织实施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与鉴定;及时对学生的奖惩、资助和评先评优以及推荐就业等提出建议;制订和落实班级学期(学年)工作计划,搞好班级总结;认真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做好班级台账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生报到、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鉴定、毕业就业实习指导和毕业离校等工作。 (2)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的自然状况和思想、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经常同任课教师、有关部门和家长联系,围绕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3)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及其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开展工作,做好班团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推荐工作。 (5)关心学生,主动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向学生科汇报本班学生违纪情况,协助调查处理并制订帮教措施,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 (6)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抓好宿舍、教室和卫生区的卫生;督促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教室”等活动。 (7)督促班委管好班费,负责班级学生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填报,督促学生按学校规定按时缴纳相关费用。 (8)按时完成学生科布置的各项工作。 4班级管理基本工作方法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常说的“管无定法”。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而言,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威信、教学生做人和培养学生生存观三种做法尤为重要。 (1)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要当好班主任,首先须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因为威信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心灵的纽带。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感情传递的载体。没有这样的纽带和载体,班主任就无法把班集体搞好。班主任的威信应该有这样三种内涵: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权力的威信令人畏,叫人不敢违;能力的威信令人敬,使人不能违;情感的威信令人亲,让人不愿违。 (2)教做人,帮助学生确立人生观。学生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知识重要,学习技能更重要,而学会做人最重要。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如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学生如何做人,首先请学生做到七个字,那就是“忠、孝、仁、智、礼、义、信”。其中,“孝”最贴近学生实际,而“孝”又最能教育学生怎样傲人。“天下事,孝为先”,从“孝”字入手。一步一步再做到其他。如何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呢?除了讲道理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展“感恩”活动,要求学生每月一次“感恩”行动,诸如给父母做一顿感恩饭、给老人洗一次脚、打扫一次庭院等,甚至送一次茶水、搬一只凳子、给父母洗一件衣服等都可作为“感恩”活动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把做的事情写下来,最好能带有家长的意见。班主任阅读后,找出有代表性的,在征求学生本人同意的条件下,在班级宣读,并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傲肯定会给学生在做人上以启迪和教育。 其次,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苏轼日:“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是一个转折,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学校管理,除学校统一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外,还应在新生入学后—个月内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时间认真学习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心得体会或保证书,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根据班级的具体工作,制定班级公约和奖惩制度,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以培养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班风。 (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生存观。人的一生有两大任务:一是作为自然人,要恋爱、结婚、生育,担负起繁衍人类的任务;二是作为社会的人,要择业、就业、职业发展,担负起发展人类、发展社会的任务。学生来中职学校学习,其目的就是找个工作。找到满意的工作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有三条依据:一是就业的机制和劳动力供求状况;二是个人的因素;三是一些外部环境因素。而个人因素是选择职业的首要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是指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自我因素。所以班主任就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认识“我是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人需求、长处和短处,从而知道自己会傲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去做等个人能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去从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技能方面下功夫。就知识而言,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复合知识,其中对中职生来说,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尤为重要。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常识知识、工具知识;专业知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实训课。与此同时,班主任再指导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优良素质的形成。学生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便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为自己今后的独立生活也就是生存创造了条件。 5班主任工作的抓手 许多班主任在交流心得时多多少少都表露出对班级中个别“能”学生的无奈。他们经常旷课、旷宿、上网、吸烟喝酒,甚至时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相关规定。班主任在处理这一类问题上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思,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不仅对其个人发展无益,对班级其他学生也会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对于这些学生,班主任怎样去挽救他们,转化他们,尽可能地留住他们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就业。就业是谋生的手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中职学生就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找工作。如果说就业是立国之本,安民之策,那么就业更是我们的制班之道。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推荐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含有对学生学习成绩、操行评价、技能等级证书等各项规定。班主任就以就业推荐为班级管理的抓手之一,自学生入学,在开展正常教育中,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一开始就做好就业的准备,对于上述个别“能”学生敲响警钟。如果他们漠然置之,班主任则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其推迟推荐就业或不予推荐就业的处理,视其以后表现再酌情对待。 (2)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学习成绩、操行评定和班主任评语等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尤其是就业后在个人转正定级、办理养老保险等方面必须用到学籍档案。档案作为个人身份的一种象征,随着人事服务工作的发展,其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每一位获得正式学籍的学生,他的在校学习经历都会记录在案。而且,在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还要调阅个人档案以了解其在校表现,作为是否录用的铁的依据。对于班级屡教不改的学生,班主任评语在学籍档案中就会体现出来,这样对其以后在校的表现将会起到鞭策和激励的作用,其行为将会有所收敛,甚至会发生彻底改变。 (3)纪律处分。根据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的规定,学校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视其情节和态度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对于一学期旷课累计达90课时以上或擅自离校连续二周以上的学生,学校可以作退学处理。对于经常违纪经教育而不知悔改的学生,报学校申请给予其纪律处分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对其施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后抓手。 6结语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亏了。”因为当班主任有三种收获:第一收获多类人才;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第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班主任的工作是有创造性的,每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时,看到有的学生由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感觉班主任工作真是魅力无穷,由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遭出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真谛! 中职班主任论文: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探新 论文摘要:目前,在中职学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难度。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认为中职班主任可采取如下管理方法:服务管理法、欣赏管理法、目标管理法、自主管理法、全员管理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学生管理 中职学生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班集体和每个学生。现在,中职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班主任越来越难当。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管理,提高中职学校育人质量,中职班主任必须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必须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一)弱势群体 中职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处于弱势。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收入水平多处于中低阶层;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生缺少母爱或父爱。(2)学习上处于弱势。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成绩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生理性成熟度与社会性成熟度不一致 生理性成熟度与社会性成熟度不一致,表现在:生理性成熟超前而社会性成熟滞后。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即生理性成熟期,但社会性成熟未能及时跟上,即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集体观念和责任感淡薄;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较强;在成就动机、求知欲、自尊与自信、综合素质等方面明显弱于普高学生。 (三)沉迷于网络 学习压力比普高学生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觉得无事可做;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使大多数中职学生喜欢上网,尤其是男生,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 针对中职学生的以上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给学生温暖,维护学生尊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服务管理法 班主任要树立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多与学生谈心,增进师生感情;多替学生着想,为学生办实事,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针对中职学生家庭弱势的特点,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真心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新生班班主任,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此时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状况及初中的学习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除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外,还要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可针对学生喜欢上网这一特点,创立一个班级qq群,邀请全班学生加入,周末或学校放长假时,可以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在群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班主任自身的网上言行,教育并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随着多元价值观取代单一价值观,职场的成功除了专业与绩效外,积极的生活态度、豁达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同样重要。 此外,要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梅雨天为学生烘干衣物;寒冬腊月为学生送衣添暖;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增强班级凝聚力。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应带领班干部和其他学生一起关心帮助他,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 (二)欣赏管理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出色的,都是能成功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就其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其结构来说,是由8种智力组成,即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它们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如语言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多写宣传稿;身体运动智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等。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消除自卑,提高自信,班主任可以把每个学生的操行分定为1000分,投稿、做好人好事、参加各种比赛等,可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分;在学校每星期的综合测评(包括卫生、纪律、宿管、宣传、体育等)中取得前五名,全班学生的操行分相应奖5、4、3、2、1分;如果哪个项目在全校第一,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多奖2分,负责该项的班干部双倍奖分;学生违反班规校纪,如迟到或不按时搞卫生等,第一次记录下来,不扣分,应第二次则加倍扣分。 班主任应利用周会时间总结学生上一周表现,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与表现不好的学生单独谈话,共同探讨改正缺点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又间接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守纪律的学生会慢慢地变得守纪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随之养成,集体荣誉感及责任心随之加强。 (三)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上世纪中叶由德鲁克提出的管理方法,它通过让组织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激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法就是让学生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可在教室设立“我的目标”栏,让学生每周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贴在目标栏里,目标要具体,要切实可行,内容可以多样化:学习、生活习惯、同学关系等都包括在内。公开目标可以让学生了解彼此的努力方向,互相督促,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目标栏的设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求知欲,在班上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并能以学风促班风。 (四)自主管理法 自主管理法就是利用学生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用心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 优秀的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确定品质优秀、为人正直、有魄力、敢说敢管、能说能干的学生为班干部,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意识,并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使其他同学能够自觉地团结在他们周围。要及时传授给他们正确分析、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成为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后,要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如安排宿管委员每天早晚检查各寝室的卫生、就寝纪律、清查就寝人数,并负责将查寝结果及时报告给班主任。这样,既给学生干部锻炼的机会,又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全员管理法 全员管理法就是让全校教师都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班主任要与招生教师、学生科、科任教师沟通,多方面、多渠道、多视角地了解、教育、督促、培养学生,利用全校教师的力量进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本校教师招进来的,进校前,招生教师就对他们比较了解,因此,要想对新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除了与学生谈话外,还必须与招生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班主任不可能时刻守着学生,班干部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班主任要与学生科教师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表现,共同探讨教育培养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中职学生的学习地点除文化基础课在教室外,其他学习地点依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场所。班主任要经常去学生实训场地,一是看所有学生是否都参加了实训,二是与专业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及时与专业教师交流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态,共同探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班级管理有法,但无定法。不管什么班级管理方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爱心、细心、责任心及奉献精神。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析中职学校兼职班主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论文关键词:兼职班主任 关系 学生管理 论文摘要:兼职班主任是一个肩负多重职能的特殊群体。如何使这支特殊队伍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管理工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本文以笔者几年来担任兼职班主任的亲身体会,谈谈兼职班主任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除了专职的班主任之外,还从专职任课教师中选拔一部分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同志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参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兼职班主任如果发挥得好,不仅可以减轻专职班主任的工作量,产生优势互补效应,而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可形成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工作时间不固定,管理知识不全面等情况,可能会带来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作为兼职班主任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要协调好专职班主任与兼职班主任的关系 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随着近几年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而许多班主任却到r退休的年龄,因此学校出台丁从专职任课教师队伍中选拔一部分同志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政策,许多青年教师积极响应。但这却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许多教师加入兼职班主任的原始动因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对班主任工作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主观上并没有做好通过班主任工作去为学生德育工作作贡献的充分思想准备;另一方面,部分兼职班主任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开展学生管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兼职班主任自身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另外,专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对兼职班主任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专职班主任是专门的学生工作管理者,由于时间充裕,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非常了解,对处理学生问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对兼职班主任来说,许多老师是第一次参与对学生全方位的管理,不清楚学生的心理特点,遇到学生发生纠纷等棘手问题则束手无策。因此,兼职班主任要想进一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指导,就必须借鉴专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来快速弥补自身工作经验的不足。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处理专、兼职班主任关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例如,每个兼职班主任刚开始带班时学校会安排一位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给予指导。另外,定期举行专、兼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大家相互交流,相交学习。总之,“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专职班主任和兼职班主任是合作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实践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要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工作的关系 在中职学校,兼职班主任都是工作在一线的理论或实习教学老师,大多教学任务繁重,有的还兼有行政职务。因此,必须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工作的关系。兼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紧紧围绕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展开工作。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教师因为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与学生之间在专业课程等方面有共同认知感和归属感,师生关系也更多的是一种良师益友关系,也有助于班主任更深地了解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工作,充分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对兼职班主任而言,妥善处理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教学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是对他们专业教学工作的一种补充,可以增强他们的管理和事务处理能力,另外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为教学做参考。 三、要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兼职班主任因为本职工作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在本职与兼职工作之间往往难以兼顾。而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连续性的,不容许有片刻懈怠,如果兼职班主任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这项工作中,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达不到教育目标。笔者在当兼职班主任期间,利用每周班会对学生进行某一个主题的教育学习,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教室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经常找到任课教师了解班级动态,或借助寝室值班的机会,到学生寝室走访,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也可利用网络技术,例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多种方式,笔者所在班级学生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每学期都有几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议中职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 我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几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许多年了,但作为职业高中学校的班主任,时间才五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五年中,也足以让我体会到职教班务工作的琐碎和辛苦了。在实际工作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普教班主任多得多。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 职高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我校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是那些家庭环境复杂、中考失败、初中辍学在家或者是在社会工作后因不顺利返校的学生,在家没人疼、在校没人爱,社会没地位、没有考上高中的自责加上学校环境营造的低人一等的感受,从客观环境方面导致了现在他们普遍表现出了失败感和上进心的缺失,表现为不认真听讲、一部分学生还经常旷课、责骂、抱怨他人,生活无规律,情绪化问题严重,自私自利、对他人冷漠。通过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两周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是情绪和心态调节问题。 怎样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呢?我以为,因为他们失败的过去导致他们现在的状况,因此,关注学生未来,让他们树立一切从头来的信念,同时以行为规范教育为辅助,帮助他们逐渐摆脱情绪困扰,逐渐学会自己调整精、生活和学习状态。 二、调整心态,真心爱学生 有人可能会说,就那样的学生,爱得起来吗?但是,冷静想想,现实让我们面对的就只有这样的学生啊!我们干的就只有这样的工作啊!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了解学生,我发现那些学生本性是善良的,单纯的。于是,我学着用爱去温暖学生脆弱的、自卑的心灵。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先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才会在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朝前走。 三、蹲下身来,尊重学生 教师做久了,班主任做久了,有时不经意会形成“老师腔”,动不动就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人的嘴脸。克服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即尽可能的蹲下来,设身处地的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认真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首先要有民主精神,尊重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待。在开学第一学期,我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既然是公约,就必须全班讨论,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上的主人。在民主选举班干部时,我也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四、以亲和力感染学生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怎样体现班主任的亲和力呢? 第一,要语言美。对学生讲话要亲切,严禁“老师腔”,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尊重他的,关心他的,爱他的,这样,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取心和荣誉感。第二,要仪态美。仪态包括仪表、眼神、动作等。一个仪表美的老师,在学生印象中总是美好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鼓励和赞赏的眼神,真诚的微笑,大方自然、亲切的动作,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从而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第三,要人格美。人格美主要指内在的思想美、道德美、知识美等,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必然学生无限敬仰,进而产生感召力。 五、灌输常规,约束学生行为 每学期,特别是开学初,我都要不厌其烦的向学生灌输学校的常规,如作息时间、仪容仪表、早操课间操、用水用电安全,财产公物、考试制度等常规, 迟到早退、打架纠纷,不做清洁或清洁打扫不干净等行为的处罚……。让学生熟悉学校及班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反复纠正和强调,直至全体习惯为止。灌输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的理念。 六、用文体活动团结学生 如果举行一项活动,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的话,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是极大的成功。学校举行的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和运动会等活动,我让全班学生都出去,参加的参加、助威的助威。班主任要全力提倡和督促,这是形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绝好机会。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前做好动员工作。学校每学期都有全校性的文娱、体育等竞赛活动,在每次的竞赛活动之前,都应利用班会课时间做好动员工作,阐述同学们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参与,并鼓励同学们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在每学期的劳动周前做好动员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学校在一、二年级期间,每学期安排每个班一周的劳动课。为了使本班同学在劳动周中遵守劳动纪律,按质按量完成劳动,班主任应在每个劳动周之前利用班会课认真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周的意义,完成劳动周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校内、校外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实习是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的一个过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实习成绩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所以班主任应在每次的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工作并在实习课中努力完成实习任务。(4)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做好动员工作。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本学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广大同学重视期末考试并在考试中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班主任应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教育学生搞好复习和考试,明确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方法改革做准备。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而职教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中职班主任论文:分析中职学校班主任论文 摘要:中职学校班主任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必须对班主任工作有热心、有责任心、有信心,对学生有爱心,并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中职学校合格的班主任。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1.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要有奉献精神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正常上班工作是8小时制,而班主任工作是24小时制,多数班主任不论白天晚上,心里时刻都装着全班同学,总是担心班级学生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班级几十号人,大事小事有可能随时发生,确实要花不少精力。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没有奉献精神是肯定不行的。 2.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热心 2.1对班主任工作要有热心。首先要热爱班主任工作,要把班主任工作当作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才会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工作。 2.2对班级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不会用主要精力去学习、去探索、去工作的,那么工作效果肯定不会好。 2.3对班主任工作要有信心。要有信心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积累经验,班级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2.4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学生远离父母和亲友来到了学校,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学生来到学校,班主任即代替了他们的父母角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关爱。班主任负有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多去关心爱护学生,多去和学生交往、交流、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在班主任的面前敢于说话,愿意说出他想要说的话,这样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与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更应该去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这样他才会在心里面感激你并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班级管理工作才会顺利。 3.做好班级工作的方式方法 3.1把班风建设、学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3.1.1建立得力的班委,发挥班干的作用。新生入学后,要尽快组建临时班委。要多注意了解学生入学初期的表现,有目的地分配给学生的一些工作任务并注意观察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况,然后由班主任提名组建临时班委。临时班委一般为两到三周,在这期间,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临时班干的培养,指导他们去做每一件事,并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遇到问题时与他们商量解决,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正式班委的组建打下良好基础。在组建班委时,一是班主任做动员工作,重点讲班干工作的重要性和班干工作是自我锻炼的最好方式;二是要求学生自我推荐,采用竞聘演讲的方式;三是由同学提名推荐;四是班主任提名推荐;最后进行投票选举。实践证明,这样选举出来的班干,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组织能力、工作能力都比较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3.1.2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是一个转折,学校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学校管理,除学校统一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外,还应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学习讨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学习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在校期间顺利的完成学业 3.1.3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风气。由于生源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不一样,有的学生求知欲不高,表现有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的现象较为严重,有少部分学生甚至有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班风、学风等各方面做得较好的班级来教育学生搞好学习,并把在校学习与毕业后就业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1.4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表率。凡事要注意坚持原则,对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如学生做错了事,违反了校规校纪,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否则,班级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3.1.5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根据班级的具体工作,制定班规班纪和奖惩制度,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以培养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班风。 3.1.6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一些开朗,有一些内向。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批评教育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1.7精心策划好好每次班会课。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交流、沟通的主要平台,精心策划好每次班会课是班会课取得良好效果的首要条件。 3.1.8抓住关键时刻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1)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前做好动员工作。学校每学期都有全校性的文娱、体育等竞赛活动,在每次的竞赛活动之前,都应利用班会课时间做好动员工作,阐述同学们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参与,并鼓励同学们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2)在每学期的劳动周前做好动员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班主任应在每个劳动周之前利用班会课认真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周的意义,完成劳动周的各项工作任务。(3)在校内、校外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实习是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的一个过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实习成绩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所以班主任应在每次的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工作并在实习课中努力完成实习任务。(4)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做好动员工作。 3.2加强班级团队精神教育 班级同学来自各地,新生入学后最明显的问题是互不相识,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够多,有些同学很活泼,表现欲望强,个性也很强,但他们往往缺乏团队精神;城区、乡镇、农村的学生以居住地分成群体,各居住的宿舍又形成若干个小群体。大家缺乏交往沟通,班集体的凝聚力较差。所以班主任应多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开展班级活动,给同学之间的交往、沟通创造平台,使班级的团队精神尽快形成。只有班级团队精神形成了,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就顺利了。 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级同学在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了,学生受教育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工作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职班主任论文:中职财会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 摘要:中职院校最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中职院校的工作重心是教书育人,而德育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决定中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施教者,也是德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方法,分析影响中职德育教育的因素。本文以中职学校财会班为例,浅谈班主任加强班级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主任;中职学校 新时代的中职学生通常思想价值观不够成熟,讲究个性,不喜欢被传统教条所束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强的情绪化,主张教学内容应该贴近个人兴趣,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主义。随着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多中职院校开始注重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加入学生互动,这一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项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职院校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财会人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水平,才能担负起公司日常的财务保密工作,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财会学生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信心 与普通中学教育相比,中职教育在课程安排的差异上是十分显著的。不同于普通教育模式,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在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外,更加注重教授学生职业化的专业课程。这普通教育的教学场所大都以教室为主,中职教育在进行室内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去室外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进行教学实践[1]。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但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好胜心过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形成自私主义,导致其真正遇到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念。 (二)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就业的压力日趋严重,渐渐导致中职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中职学生的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学历、成绩等种种因素,中职学生容易出现自我效能感差,出现自卑心理,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间接造成了中职教师对课堂教学玩忽懈怠。另外,中职学生缺乏学习毅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其普遍比较“好动”。 (三)学生的思想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也时刻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知独立,长此以往不仅会消磨学生的斗志,还会让其沉迷于此,给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带来负面影响。此外,由于中职学校的招生率长期得不到满足,为了增加人数学校降低了入学的标准,因此,也致使学生质量的下降,学生品质低下,道德缺乏,再加上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心理不正常[2]。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打击下,就会发生离家出走、打架、逃课等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或改善,会给学生带来重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学生肆意妄为、忽视朋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现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思想保守 从财会班主任的角度上来看,首要目标是保证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再以此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根据目前中职院校的现状,教师们在维持教学秩序这一目标上所花费的精力远远大于在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上所花费的。并且大多数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掌握更多的财会知识,认为开展德育工作是浪费学生的时间。然后就是班主任的自身德育专业知识不足,无法满足财会工作德育教育的要求[3]。 (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弱 现阶段,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德育教育也是一样。要想有效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展开,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脱节。除此以为,班主任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也缺乏交流与合作,使其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也缺乏了解,这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展开。 (三)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担负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责任,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上中职学校的孩子来说,这也客观上反映出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会对孩子失去了教育信心,家长通常是因为自己管教不了或不愿意管教,其将学校当束缚孩子、管教孩子的工具,自身也没有为孩子建立很好的榜样作用。有些家长甚至一同与孩子欺骗学校,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如此才能有效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4]。 三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班主任德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保证。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心理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班主任在思想、行为、道德品行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学会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此外,还应该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将正确的思想与高尚的品质传递给学生,无形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与财会专业的特点相结合 财会专业与一般专业不同,其具有特殊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其主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精华,同时必须具备成为一名财会人员的良好道德品质。这也是因为高水品的思想搞的品质才可以为财会工作的质量提供有效保证,从而确保财会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5]。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必须正视财会专业这一特殊性,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学。要将财会工作的思想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例如会计职业道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财会知识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现出来。 (三)加强课堂管理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推德育教育是实现中职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基础,没有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措施,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约束,就会缺少紧迫感,不利于中职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中职课堂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妥善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德育教育内容,如此有利于促进课堂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学生还缺乏行为自制力和心理抵御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心理波动。中职院校要密切注意中职学生的心理变化,班主任在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前,如果忽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因素,不对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制定,容易引发师生关系恶化,甚至引发冲突,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也与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6]。同时教师要仔细考虑不同学生中的年龄、特征差异,以便促进中职学生自愿了解和接纳课堂准则,做到有理有据。 (四)教育多样化 德育教育常规的尺度要适当,不能要求太低,也不能要求太高,不可以偏宽,也不能偏低。班主任在制定教学常规的时候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要以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宽严适度,使学生能自发接受德育教育,并主动承担责任与义务。使德育教育能真正满足中职学生的内心需求。采用合理的形式,中职德育教学常规要采用合理的形式,内容要具体、明确,文字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最后以书面形式陈列出来,既有利于常规实行和操作,又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接受和理解。一方面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儒家的礼仪经典,让学生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其明白文化的魅力,推动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之间懂得互帮互助,既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又能促使其文化内涵及道德修养提高,推动其发展的全面化。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一门合作型很强的学科,作为中职财会班主任,要在实践中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要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对德育教育进行准确分析,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途径,增强高职教学效率,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必须用新的德育标准来审视和培养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的德育特点,不断改进德育方法,使德育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作者:吴丽艳 单位: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
变电站论文:浅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 自动化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完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除在各控制保护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外,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以及无人值班之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特点: (1)分布式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 (2)集中式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集中式立柜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集中在专用的采集、控制保护柜,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 (3)简单可靠。由于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可大大简化二次接线。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接线;而集中式设计的接线也仅限于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其特点是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4)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 (5)兼容性好。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I/O接口,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子系统,应服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总体设计,其配置、功能包括设备的布置应满足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以及信息分层传输、资源共享的原则。 (2)分散式系统的功能配置宜采用下放的原则,凡可以在间隔层就完成的功能如保护、备用电源自投、电压控制等,无须通过网络和上位机去完成。220kV枢纽站及220kV电压等级以上的变电站,其网络层和站级层宜采用双重化、冗余配置,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3)按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变电站还不大可能完全无人值守,即使是无人值守,也有一个现场维护、调试和应急处理的问题,因此设计时应考虑远方与就地控制操作并存的模式。同样,保护单元亦应具有远方、就地投切和在线修改整定值的功能,以远方为主,就地为铺,并应从设计、制造上保证同一时间只允许其中一种控制方式有效。 (4)站内自动化及无人值班站的接入系统设计应从技术上保证站内自动化系统的硬件接口满足国际标准。系统的支撑软件符合ISO开放系统规定,系统的各类数据、通信规约及网络协议的定义、格式、编程、地址等与相应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保持一致,以适应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5)要积极而慎重地推行保护、测量、控制一体化设计,确保保护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和动作可靠性。分布式系统的SOE分辨率通过保护单元来实现。保护、测量、控制原则上可合用电压互感器(TV),对电量计费、功率总加等有精度要求的量可接量测电流互感器(TA),供监测用的量可合用保护TA。 (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应优先采用交流采样技术,减轻TA,TV的负载,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可取消光字牌屏和中央信号屏,简化控制屏,由计算机承担信号监视功能,使任一信息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提高信息的实时性、可靠性,节约占地空间,减少屏柜,二次电缆和设计、安装、维护工作量。 (7)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大部分采用串行口通信方式(RS232C,RS422,RS485总线等),其通信速率和资源共享程度均受到限制,故建议采用局域网(LAN)通信方式,尤其是平等(peer to peer)网络,如总线型网(介质共享型),即网上每个节点都可与网上其他节点直接通信,例CSC-2000型采用的Lon Works网,DISA-2,DISA-3型采用的CANnet(control area network)网等。 (8)变电站内存在强大的电磁场干扰。从抗电磁干扰角度考虑,在选择通信介质时可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方式,这一点对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尤为适用。例LSA678,DISA-2,DISA-3型等均采用了光纤通信方式。但鉴于光纤安装、维护复杂及费用相对较高,因此配电站宜以电缆为通信介质。 3、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进一步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馈线自动化必须在馈电线路上装设电动开关,配置馈线终端设备FTU,对一些分支线路,还应装设故障指示器,并利用通信系统,向系统提供馈线运行数据和状态,执行系统下达的馈线开关遥控操作命令非线性负载。电动机直接起动,不平衡负载,焊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设备增多,降低了电压质量。电压质量对现代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影响极大。为此,提出系统应对电压进行连续测量和质量分析,噪声越限告警,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 (2)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个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任一家制造商而言,根本不可能包揽一切。在馈线自动化方面显着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故障定位和自动恢复送电可以明显地缩短停电时间。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数字式继电保护、馈线自动化和DMS系统为基础。对于故障定位,国外有人提出使用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故障距离计算法、线路故障指示器法以及不同线路区间故障概率统计法,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模糊逻辑处理。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了世界每个角落。电力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微机控制时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变电站论文: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论 文 摘 要: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正处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密集阶段,结合阜阳供电公司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中继电保护专业的经验和体会,同大家一起探讨,同时提出继电保护专业在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关 键 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改造;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大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综自改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方面。对于老变电站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减少运行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巡视次数的目的。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老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一次专业设备改造的工作和二次专业技术改造的工作。为了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生产者有义务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划和控制。应提前对要进行综自改造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后,对于需要停电的工作,就要制定停电计划并报上级生产部门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运行方式部门提交停电申请,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并且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以最大化地缩短工期,减少停电时间,及时为用户供应优质的电能。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班组相互配合的复杂工作,以阜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例,运行人员属运行工区管辖;一次人员由修试所管辖,又分属变压器、开关、试验和油化专业;二次专业人员由计量所和调度所管辖,在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二次回路中,表计由计量专业负责,计量回路以外的二次回路由调度所负责,而调度所又分为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众多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工作中同时出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综自改造工程的关键所在。 二、做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笔者作为继电保护工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和杜绝继电保护“三误”发生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工作。 1.防治人身触电,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符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票”,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 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开工前“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技术要求要全面细致。 (2)接受任务“三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操作步骤明确。 (3)严格执行现场工作“八不准”,即精神不振不能工作、应办工作票而未办工作票不准工作、应停电不停电不准工作、应验电接地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不经许可不准工作、安全距离不够不准工作、无人监护不准工作、安全措施不明确不准工作。 (4)要求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查”,即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工作负责人要陪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一次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后,方可对工作班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待交待完现场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许可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凭经验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随意变更安全措施,必须改变安全措施或扩大工作范围的要重新办理工作票并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有工作负责人在现场监护。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现场施工地点分散、工作班组混乱、人员分散,工作负责人不可能监护到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因此分工作负责人在综自改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由各个专业设立本专业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为了有效区分工作负责人与分工作负责人,我公司的工作负责人穿印有“工作负责人”的红马甲,分工作负责人穿印有“专责监护人”的红马甲),该小组负责人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监护,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提醒,以保证工作安全,由此达到人人有人监护的目的。 2.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 综自改造施工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小组之间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好,合理地安排工作顺序是笔者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我公司,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首先由修试人员进行一次设备的改造工作,同时保护及计量人员分别到保护室和端子箱拆除的需要拆除二次回路接线,自动化人员进行后台调试,保护及计量拆除的二次线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敷设电缆,大约修试所进行的一次设备工作结束,二次电缆基本敷设完成。一次人员撤离现场后,由二次人员在开关端子箱和保护室同时进行二次电缆工作,三个小组同时工作,互相配合,电缆头制作、对线工作完成后,三个小组又分开,各自完成所属专业的接线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和做传动工作。在做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小组联系运行人员核对保护装置上传到后台的信号与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集控站收到的信号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更正。 为了保证在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不发生微机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事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试验前应仔细阅读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 (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出现丝毫松动的情况。 (5)校对程序校验码及程序形成时间。 (6)试验前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电源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7)试验前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8)试验前检查装置规约设置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3.杜绝继电保护“三误”的发生 通过以上各点的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但是这还不能保证继电保护“三误”不发生。要杜绝继电保护“三误”,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防误传动:严禁使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以防止不小心跑错位置而误动运行设备。插拔继电器和插件,应先断电,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错位置,严防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防其它保护误动作:保护装置上电试验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校验功能、出口压板是否正常。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反充电或引起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3)防误整定:因为试验的需要而修改定值,一定要牢记在调试工作结束时务必改回原定值。工作终结前会同运行人员对定值核对,确认无误,并打印、双方签名并交运行人员存档。 (4)防短路、短路和接地: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将打开的二次回路、连片按照继电保护安全票和措施票进行逐项恢复,并要求第二人进行核对,保证其正确性,防止出现开路、短路、断路等可能影响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调试试验结束后,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人为原因的设备事故。继电保护“三误”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确保改造设备安全运行。 带负荷测向量工作在改造工作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作程序,电力设备投运后,必须进行保护的带负荷测向量检查,通过向量图分析交流回路接线,确认正确后,方可将保护投入运行。例如,笔者在进行110kV东平变电站综自改造时,由于10kV高压室内设备改造成保护测控装置与开关柜一体工作,承包给安装公司施工,在#1主变低压侧141开关改造结束后,#1主变保护投入运行前进行带负荷测向量的工作中发现,#1主变低压侧差动保护回路和低压侧后备保护回路中电流回路的向量为反极性,给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带来了隐患,因此保护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电流回路的极性及时调整回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设备运行后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要及时消除;不能解决的,在经过分析后,在不影响运行的前提下,需要报请上级部门并做好记录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底,运行中重点巡视,并尽快消除组织消缺验收时发现的缺陷和异常。例如,2004年我公司110kV阜南变综字改造工程中需要将原先为电磁型的变压器保护更换为南锐继保公司的RCS-90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改造工作结束后,进行带负荷侧向量工作时,发现高压侧电流为反相序。阜南变是一座单电源终端变电站,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变电站都处在反相序的特殊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很难把110kV进线线路和35kV、10kV出线全部停运,把反相序调整为正相序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RCS-9000型微机主变保护是按照正相序电力系统进行设计的保护装置,可能造成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在征得生产部门领导(总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将主变保护的定值11点钟接线方式强制改为1点钟接线方式,加强巡检力度,待条件允许后再将反向序调整为正相序,此项工作终于在220kV白果变投入运行后,于2009年7月完成。现在反相序已调整为正相序,为阜南变主变保护正常运行创造了合格的运行条件。工程中的反事故措施要严格按国家电网十八条反措的要求执行。 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应定期检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发展及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变电站监控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着重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关键词:监控系统 遥测 遥信 遥控 微机监控系统 一、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发展 变电站是企业的动力心脏,其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 在早期,变电站没有办法及时地了解和监视各个车间或线路的运行情况,更谈不上对各个车间和线路进行直接控制。全厂供电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各个生产车间,各条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情况调度中心都不能及时掌握,调度员和各个车间的联系主要是电话,每天由各车间值班人员定时打电话向调度员报告本车间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调度员需根据情况汇总,分析,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全厂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的有限信息。严格说来,这些信息已经属于“历史”了。调度员只能根据事前通过大量人工手算得到的各种系统运行方式,结合这些有限的“历史”性信息,加上个人的经验,选择某种运行方式,再用电话通知各个车间值班人员进行调整控制。一旦发生事故,也不能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进行事故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运行。显然,这种落后的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运行。 监控系统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远动技术的采用。安装于各个车间的远动装置,采集各车间的负荷情况,各线路电流,电压,功率等实时数据,以及各开关的实时状态,然后通过控制电缆传给调度中心并直接显示在调度台的仪表和模拟屏上。调度员可以随时看到这些运行参数和全系统运行方式,还可以立刻“看到”开关等设备的事故跳闸(模拟屏上相应的图形闪光)。调度中心可以有效地对全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调度员还可以在调度中心直接对某些开关进行投入和切除的操作。这种布线逻辑式的装置的采用,使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的功能。 监控系统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电子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代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对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能源紧张,人们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视。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分析和计算。监控系统需要装备类似人的“大脑”的设备,这就是电子计算机。 二、 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WINDOWS98及WINDOWS NT窗口管理平台。系统软件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易用,几乎所有的功能只需使用鼠标移动或单击即可完成。系统信息量大,主机采用一机双屏方式。系统配置灵活。作为分散型控制系能统的性,该系统是开放式的,可以实现在线编辑。在不退出实时系统的情况下,用户可编辑,修改,建立各种实时数据,图表报表,并可随时打印或实时观察所修改的内容。遥信各开关的状态,事故信号,电能脉冲的计量的等。可对任意一条线路的负荷进行控制和分析。系统设有事件浏览和系统日志功能,主要将整点数据存盘记录,对系统内发生的故障事件进行分类存档,对各项操作记录在案。画面管理功能由专人进行对模拟图、报表、操作票,数据显示的定义和生成。全厂的供电系统图,平面图以及各种操作票,管理图表均可在系统内生成并随时打印输出。该系统可对关键设备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对设备运行情况和工艺执行进行分析。 三、 结束语 企业变电站安装微机监控系统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变电站的各种动态参量加以组织分析,再以数据,图表,色彩及音响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值班人员面前。借助于该系统,值班人员能提前发现事故隐患,作到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事故也能迅速找出事故原因,及时处理缩短停电时间减少经济损失。还可对有限的电力资源合理分配使用,为科学管理,经济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现代化手段。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摘 要 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的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信息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 intranet 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可实现“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二次设备图形、试验的管理和事故、缺陷记录、运行状况的分析。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普及,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许多当前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为大量的数字信息,而技术管理人员也有许多用计算机实现的资料和试验记录文档。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加强了解,消灭故障隐患,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 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1 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二次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来源可大致分为3部分: a)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 RTU 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b)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c)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1.2 系统结构 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数据源联系起来,而对于各级用户都能予以充分利用呢?我们可以考虑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建立图1系统。 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1.3 系统方法与功能 1.3.1 数据仓库和方法库 a)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 b)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1.3.2 软件应用功能 a)“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 b)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试预告、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c)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 GIS 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 d)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e)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辅助分析数据来源。 f)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1.3.3 软件开发工具 采用 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 1.3.4 系统建立模式 随着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在建设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要向大的外部空间提供可用的信息数据,也要从外部世界汲取各种综合信息,故考虑采用 intranet 模式。 2 系统特点 2.1 实用性强 针对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了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特别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2.2 可靠性高 易于维护和升级。由于采用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再分散于各级用户之间,而集中于网络中心数据库和规则库,任一客户工作站的突然损坏,也不影响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工作性能,而且恢复非常简单。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升级换代只限于方法库的改变,快捷方便。 2.3 开放性和先进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得数据源的来源更加广泛,使用更加方便,易于和 MIS 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结合了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现在各个发供电企业的 MIS 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 作者:广州电力工业局 陈菁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改造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了保证变电站改造的顺利进行以及改造期间变电站安全运行,笔者具体分析了改造前、改造过程中和改造后期的验收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控制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变电站改造;问题分析;控制对策 随着用电量的加大以及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电网运行的需要,变电站设备改造工程势在必行。但改造过程中运行操作工作量大、方式多变、现场施工面多、施工人员交叉作业等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为保证变电站改造的顺利进行,现将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分析如下,并就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变电站改造前期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变电站改造过程前,要做好改造人员的技术培训,掌握过硬的本领,同时改造人员的思想状态也很重要。这些准备做得妥当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改造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有的工作人员认为改造工程比较轻松,就是循环作业,从而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事实上,在改造过程中不小心谨慎,极容易出现纰漏。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改造操作比较频繁,工期长,人员劳动量大,同时,重复同一类型的操作极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宣传发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进教育工作人员千万不能思想麻痹,安全意识要放在首位。工作之前,我们要让工作人员明确整个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总体目标,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动员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自身出发,依照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松懈的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②改造现场危险分析不足问题。对于改造现场,通常都是作业面多、人员散乱、车辆多、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安装、二次回路交叉接线等,存在很多危险性,对这些情况,如果分析不够到位,很容易有危险出现,从而影响整个改造过程,同时又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改造现场危险要素主要有: 机构箱门、端子箱、万用钥匙使用、电缆进出口经常打开,易进水及小动物;管理不善;接地线螺丝松动;现场施工电源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另外改造现场工作面复杂,工作人员任务不同,措施变化频繁,工作人员对改造站现场的措施、工作进展及运行情况不能熟练掌握,对现场危险因素不能及时控制等都存在危险性。 针对以上现象,要全面分析现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确保安全措施,并提前做好改造过程中的现场危险分析和应急预案。结合改造现场工作性质和系统方式变化参照变电站典型危险分析档案,全面了解,提前预测,并制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范。以全力保障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将工作前所有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认真写入《变电站改造工程风险措施专题卡》和《倒闸操作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卡》中。 ③改造物资、安全用具等准备不充足、不完善问题。关于安全用具的准备如果不充分、不完善的隐患也很多,例如:绝缘手套不合格则容易触电,给改造工作人员人身危害造成影响;物资和用具准备不充分,则影响工作进度,无法保证停、送电的及时性、有效性;物资和用具不合格,则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隐患重重,如验电器不合格,在验电时不能正确判断设备是否无压,而无法保证挂地线时的安全等。这些都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和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提前做好改造物资和安全用具的准备工作,要精细到位,工具设施类准备充分完善,做好所有物资和用具的全面检查。如安全工器具要合格、充分;备品备件充足;接地线完好等。并要求派专人负责检查、完善,填写记录并签名。做到个人负责制,哪个过程出问题,就有负责人员承担责任。 ④新设备投运与培训不同步,工作人员未能及时熟练掌握新设备运行管理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站的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更换,工作人员对新上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的掌握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面有些欠缺,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新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这都与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十分不开的,其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随着新设备投人运行,对工作人员在业务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实践培训,使工作人员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尽快掌握新设备的原理、运行维护和管理,保障新投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改造过程中问题控制 在改造中工作人员万不可麻痹大意,为了保证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要确保做到以下几点:①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要明确。使用前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②万用钥匙使用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按手续启用万用钥匙,加强监护,用后及时封存;操作过程如出现问题在未查明原因前,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解除运行。③现场看板管理制度要严格。当日看板上明示的问题要有专人负责。④风险处要有专人监护。各风险点都有人监护,如有问题,马上制止。⑤改造现场安全措施要到位。室内、外高压设备要完善,主控室内的安全措施要齐全,检修区与运行区责任明确,警示牌醒目,安全通道畅通,便于检修人员的工作质量。⑥制定齐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在进行大的改造时,管理人员提前到站,开好准备会、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审核“两票”,站队长提前组织好现场各项工作及措施,监督检查到位等。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抓大不放小”。⑦违章处罚要加大。下大力度查违章,具体查作业性违章、查管理性、指挥性和装置性违章。重点查:新设备验收、传动试验是否有人监护、万用钥匙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交接班制度是否准时、运行人员是否明确操作任务、检修后的设备状态是否恢复到原始状态”等。 3改造后期的验收问题 验收的重要之处就看检修工作完成质量。为了保证送电过程顺利,同时不会影响到人身安全,这就要我们在验收是工作细致考虑周全,试验合格。这就我们要求务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设备验收质量要严格。设备验收要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根据工作内容及性质,明确验收项目和验收重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马上处理。 其次,设备送电前的检查要细致。要精确的检查开关、刀闸的状态,送电范围内(站内控制)的接地线全部拆除,并存放归位,接地刀闸全部拉开并经闭锁;检查各压板、插件、开关投切位置正确;检查模拟屏元件位置应与实际设备位置相符;检查检修记录等是否合格、保护定值是否交代,并与调度核对正确,作好记录。 最后,设备送电后要加强巡视。由当值值班负责人负责组织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做好记录。如出现问题却没有发现并按相关流程处理,将追究值班人员的责任。 总之,在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危险因素的分析,制订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在改造期间变电站安全运行。 变电站论文:管窥变电站通信设备抗干扰措施 1变电站的主电磁干扰源 研究发现变电站一次回路处于暂态时期时必然会产生电磁干扰,这和呈开放状态的耦合途径有着重要关系,而一次回路到二次回路的过程也是产生干扰的因素之一。二次回路中要用到大量的控制或检测仪表,包括用于通信和继电保护的设备,从本质上来分析它们都具有弱电性,所以在抗干扰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屏障。对电磁波的防范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导致二次回路设备的非正常运行状态,一旦超过设备极限还会造成绝缘击穿损坏的严重后果,这种永久性的故障无法修复。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变电站主要出现的电磁干扰源以及其本质特征,为防干扰工作做好基础铺垫。 1.1谐波的干扰 高次谐波电流受变压器铁芯本身非线性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电源电压波形畸变的现象,继而在电容耦合的帮助下接近二次设备并加大感应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干扰,一旦超过二次设备的最大承受值即会发生损坏的结果。 1.2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 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巨大,当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必然要通过跳闸动作来避免重大隐患的发生,而本身开关动触头和静触头断开的瞬间会引起电弧重燃的现象,这个过程的高频振荡电流和脉冲电压将达到很高数值。干扰的产生来源于高脉冲电压、振荡电流和脉冲量、开关量的重合,微机监控系统的两项参数也将处于同频段状态,此时正常运行的二次系统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对用于传递数字逻辑信号的计算机和微机也会产生重大的干扰,直接影响到信号传播和信息接收工作。 1.3雷击干扰 雷电对变电站的干扰和损害难以避免,当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经过接地点开始接触电网时电位会迅速飙升,此时二次回路接地点距离大电流入地点的距离至关重要,过短的距离会使得二次回路接地点电位随之同向升高,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二次回路过程中共模干扰的结果,电压的异常升高是发生二次设备绝缘击穿的主要因素。 2干扰耦合方式 依据耦合原理划分变电站电磁干扰类型,主要包括辐射耦合、电容耦合两种,还有常见的电感性耦合和电导耦合方式。通常来说电导耦合是单一电路干扰电流引起的,借助公共线路来操作阻抗流行为,继而对另一电路产生耦合作用;辐射耦合方式是在一次系统产生电磁干扰中衍生出来的,干扰对象是二次系统。变电站设备内部电路出现分布电容,所以当干扰电压发生微小变化时都会作用于分布电容,最终达到电磁波传导干扰的目的。电感耦合受众最广,只要依靠导线微小电流变化就能对旁边导线产生作用,使其发生感应电压干扰的情况,实际上在很多突发事件过程中只要一次回路电流发生了异常变化,此时感应电压也会随之变化,附近的一次系统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二次回路的耦合方式和干扰源之间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而多类耦合方式共同存在且互相干扰的现象并不罕见,在耦合方式的引导下研究消除干扰的方法有利于控制不同干扰源的负面作用。 3变电站的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 3.1抑制二次干扰的措施 多类电磁干扰源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二次回路的正常运行,而通过利用电磁兼容性来抑制二次干扰十分关键。一般来说互感器和二次交流回路的连接为耦合电容侵入设备内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采取滤波措施的第一步是用并联方式处理非线性电阻元件和滤波电容器,使其形成浪涌吸收器,对抑制差模和供模干扰有一定作用。对通信线路采取滤波措施也能很好的阻止电磁波的进攻。科学的接地方式既能将外部电磁阻挡在外,又能阻止变电站电子电气设备内部电磁波外泄,保持足够的距离来避免雷击感应电压作用于二次回路接入点的现象。 3.2计算机等弱电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变电站内部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极高,各类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的使用导致了电磁交错传播的现象,而带电设备本身即是干扰源也是被干扰对象,承载了电流的导线会向四周发射电磁波。从设备的按照和使用问题处理解决抗干扰问题是必然趋势,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通信机房进行屏蔽处理,这一步是应对空中辐射耦合方式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使用不间断电源和直流开关电源也能很好的抑制交流干扰信号的作用。采取正确、有效的接地方式也是保护计算机等弱点通信设备的重要方法,例如分开接地和多点节点方式,都是分解感应电位的良好途径,或者采用公用接地或单点接地模型,降低电磁波击穿绝缘设备的概率。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及意义 摘要: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建和飞速发展,变电站不断投入运行,从而出现了运行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实行集中监控,实施集约化管理,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通过设备改造和完善,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减人增效。 关键词:变电站 安全 可靠性 增效 1 背景及意义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和远方监控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和电网的不断扩建的必然趋势。无人值班变电站借助远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由远方调度(监控)中心值班取代现场值班,变电站内一切操作和控制均有远方控制中心来实现。在集控站建立集控自动化系统,运行人员集中在集控站或由调度人员在调控中心对各受控站进行遥信、遥控、巡控、维护和事故处理等。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35kV~750kV)实现了无人值班。美国绝大部分220kV变电站为无人值班;法国变电站内的所有信息全部集中在225kV变电站的RTU,通过RTU传到调度中心,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日本97%的变电站为无人值班,275kV或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均为无人值班,只有275kV枢纽变电站和超高压(500kV)变电站有人值班。 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技术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集中体现在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进一步保障了系统安全,减少了人员的误操作,减少了大量的运行值班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带动了企业科技进步。 2 衡水供电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施 衡水供电公司经过2006年和2007年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改造,分别对220kV、110kV变电站进行了RTU改造,建设通信光缆,建设和改造通信设备,改造开关、CT、线路、主变、线路保护、直流充电装置、蓄电池组、五防装置,直流分环改造,安装变电站遥视系统等建设与改造,在220kV衡水、前铺、安平、景县、杨村站建立了5个中心,全区50座无人值班站分别接入相应监控中心;07年2月6日通过省公司组织验收,并开始集中监控—无人值班管理模式的试运行,历时7个月,转入正式运行。 无人值班改造工程汇集多专业、涉及面广、分布性强,是一个系统工程。 3 运行管理工作 3.1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过渡 根据衡水供电公司实际情况,值班方式采用监控和操作合一的方式,后改为操作队,监控工作由工区成立监控中心进行监控。操作队设置站长、副站长、技术员各一名,值班人员实行三值运转模式。 对110KV县局代管站,公司采用了“分段实施,平稳过渡”的措施。第一阶段:监控中心成立后,县局值班员留守至6月底,参与大型和事故紧急情况下的操作;第二阶段:监控中心运行稳定后,代管站值班员撤离,变电站雇佣保安公司人员看守。第三阶段:成立操作中心,只负责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和日常维护等工作。监控工作由监控中心进行变电站设备运行监控。 3.2 无人值班变电站规章制度的制定 变电运行模式调整过程中,各级人员严格贯彻“精心谋划,稳步实施”的原则,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稳定局面和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做到运行模式改变后各项工作管理标准规范,有章可循,公司成立了制度编写小组,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任组长。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科学、规范、可行的制度体系,保证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公司修订了《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运行工区把省公司、国网公司有关规程、制度、文件整理分类,编辑了《制度规程汇编》、《文件汇编》等4个分册,编写了《变电运行工区标准化管理规范》;各操作中心制订了自己的《操作中心管理规范》、《操作中心现场运行规程》和所辖无人值班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等制度规程。内容涉及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规范了新运行模式下的工作方法和职工行为,很好的保障了变电运行各项工作的安全、有序、规范开展。 3.3 积极调整观念,搞好岗位培训 ①监控和操作中心成立初期,多数职工还没能树立工区管理意识,谋划工作局限于一个监控中心站,造成监控中心工作一时的被动。对此工区指导各监控中心,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突击抓调整职工意识和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监控中心运行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逐步走向正规。②运行工区为了满足监控和操作中心有关综自、自动化等知识的培训需求,及时购买发放了几十种相关书籍,并先后送84人次参加公司和省公司举办的综自培训班,同时还邀请厂家人员进行现场讲解、答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4 加强监控和操作中心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为了保证监控和操作中心安全生产,在挑选高素质人员担任监控中心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业务水平;每周设立一次大讲堂,休班人员到工区交流学习现场操作经验等。同时为保证监控中心各项工作和公司、工区工作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公司将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延伸到操作中心。上级的各项精神和要求都能在第一时间精准的传达到操作中心。 以上诸多措施的实行,有力保障了监控中心的安全运行。 4 集中监控—无人值守运行模式体会 4.1 领导重视是搞好监控中心工作的关键 模式确立初期,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班子成员先后到五个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引导值班员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工作目标;为职工排忧解难,鼓舞了职工工作干劲,稳定了职工思想。 4.2 减少运行人员数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变电站集中监控、无人值班改造完成后,运行人员数量由过去的296人减少到现在的114人,约减少了6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减人增效的目标。 4.3 推进电网科技进步,提升公司驾御电网的能力 随着监控中心的成立和无人值班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老旧设备逐步改造和完善,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监控中心大量的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110-220千伏变电站“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电网科技含量和系统通讯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运行工作实现了远程化管理,提升了公司驾驭电网的能力。 4.4 创新运行管理体制,解除安全生产隐患 因变电运行人员不足,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变电站实行双代管,值班员由县局派驻,专业管理由工区负责。造成多方管理,执行标准不一,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集中监控—无人值班运行模式的建立,改革创新了公司变电运行管理体制,理顺了管理关系。创出了科技创新、电网管理的新路子,彻底解除了由于体制问题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 至今衡水供电公司所有70座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制定齐全,查阅方便;图纸、资料和运行记录等按站放置,使用方便;值班员生活设施到位齐全。 无人值守变电站集中监控的的运行模式,开创了衡水电网变电站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的新篇章,促进了电网管理现代化发展,是河北省电力公司和衡水供电公司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无人值守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和信息技术,运行工作实现了远程化,集约化管理。标志着衡水供电公司变电运行管理模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转变。 作者简介: 武蒙,女,河北省衡水市人,生于1981年6月,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就职于河北省衡水市供电公司营销部。 孙勇强,男,河北省衡水市人,生于1980年3月,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就职于河北省衡水市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 牛佳庆,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生于1983年6月,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高级工,就职于河北省衡水市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 变电站论文: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论文摘要: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正处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密集阶段,结合阜阳供电公司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中继电保护专业的经验和体会,同大家一起探讨,同时提出继电保护专业在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改造;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大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综自改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方面。对于老变电站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减少运行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巡视次数的目的。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老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一次专业设备改造的工作和二次专业技术改造的工作。为了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生产者有义务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划和控制。应提前对要进行综自改造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后,对于需要停电的工作,就要制定停电计划并报上级生产部门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运行方式部门提交停电申请,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并且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以最大化地缩短工期,减少停电时间,及时为用户供应优质的电能。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班组相互配合的复杂工作,以阜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例,运行人员属运行工区管辖;一次人员由修试所管辖,又分属变压器、开关、试验和油化专业;二次专业人员由计量所和调度所管辖,在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二次回路中,表计由计量专业负责,计量回路以外的二次回路由调度所负责,而调度所又分为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众多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工作中同时出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综自改造工程的关键所在。 二、做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笔者作为继电保护工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和杜绝继电保护“三误”发生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工作。 1.防治人身触电,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符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票”,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 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开工前“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技术要求要全面细致。 (2)接受任务“三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操作步骤明确。 (3)严格执行现场工作“八不准”,即精神不振不能工作、应办工作票而未办工作票不准工作、应停电不停电不准工作、应验电接地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不经许可不准工作、安全距离不够不准工作、无人监护不准工作、安全措施不明确不准工作。 (4)要求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查”,即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工作负责人要陪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一次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后,方可对工作班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待交待完现场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许可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凭经验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随意变更安全措施,必须改变安全措施或扩大工作范围的要重新办理工作票并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有工作负责人在现场监护。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现场施工地点分散、工作班组混乱、人员分散,工作负责人不可能监护到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因此分工作负责人在综自改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由各个专业设立本专业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为了有效区分工作负责人与分工作负责人,我公司的工作负责人穿印有“工作负责人”的红马甲,分工作负责人穿印有“专责监护人”的红马甲),该小组负责人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监护,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提醒,以保证工作安全,由此达到人人有人监护的目的。 2.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 综自改造施工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小组之间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好,合理地安排工作顺序是笔者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我公司,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首先由修试人员进行一次设备的改造工作,同时保护及计量人员分别到保护室和端子箱拆除的需要拆除二次回路接线,自动化人员进行后台调试,保护及计量拆除的二次线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敷设电缆,大约修试所进行的一次设备工作结束,二次电缆基本敷设完成。一次人员撤离现场后,由二次人员在开关端子箱和保护室同时进行二次电缆工作,三个小组同时工作,互相配合,电缆头制作、对线工作完成后,三个小组又分开,各自完成所属专业的接线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和做传动工作。在做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小组联系运行人员核对保护装置上传到后台的信号与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集控站收到的信号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更正。 为了保证在保护装置调试过 程中不发生微机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事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试验前应仔细阅读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出现丝毫松动的情况。 (5)校对程序校验码及程序形成时间。 (6)试验前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电源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7)试验前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8)试验前检查装置规约设置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3.杜绝继电保护“三误”的发生 通过以上各点的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但是这还不能保证继电保护“三误”不发生。要杜绝继电保护“三误”,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防误传动:严禁使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以防止不小心跑错位置而误动运行设备。插拔继电器和插件,应先断电,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错位置,严防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防其它保护误动作:保护装置上电试验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校验功能、出口压板是否正常。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反充电或引起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3)防误整定:因为试验的需要而修改定值,一定要牢记在调试工作结束时务必改回原定值。工作终结前会同运行人员对定值核对,确认无误,并打印、双方签名并交运行人员存档。 (4)防短路、短路和接地: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将打开的二次回路、连片按照继电保护安全票和措施票进行逐项恢复,并要求第二人进行核对,保证其正确性,防止出现开路、短路、断路等可能影响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调试试验结束后,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人为原因的设备事故。继电保护“三误”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确保改造设备安全运行。 带负荷测向量工作在改造工作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作程序,电力设备投运后,必须进行保护的带负荷测向量检查,通过向量图分析交流回路接线,确认正确后,方可将保护投入运行。例如,笔者在进行110kV东平变电站综自改造时,由于10kV高压室内设备改造成保护测控装置与开关柜一体工作,承包给安装公司施工,在#1主变低压侧141开关改造结束后,#1主变保护投入运行前进行带负荷测向量的工作中发现,#1主变低压侧差动保护回路和低压侧后备保护回路中电流回路的向量为反极性,给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带来了隐患,因此保护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电流回路的极性及时调整回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设备运行后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要及时消除;不能解决的,在经过分析后,在不影响运行的前提下,需要报请上级部门并做好记录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底,运行中重点巡视,并尽快消除组织消缺验收时发现的缺陷和异常。例如,2004年我公司110kV阜南变综字改造工程中需要将原先为电磁型的变压器保护更换为南锐继保公司的RCS-90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改造工作结束后,进行带负荷侧向量工作时,发现高压侧电流为反相序。阜南变是一座单电源终端变电站,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变电站都处在反相序的特殊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很难把110kV进线线路和35kV、10kV出线全部停运,把反相序调整为正相序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RCS-9000型微机主变保护是按照正相序电力系统进行设计的保护装置,可能造成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在征得生产部门领导(总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将主变保护的定值11点钟接线方式强制改为1点钟接线方式,加强巡检力度,待条件允许后再将反向序调整为正相序,此项工作终于在220kV白果变投入运行后,于2009年7月完成。现在反相序已调整为正相序,为阜南变主变保护正常运行创造了合格的运行条件。工程中的反事故措施要严格按国家电网十八条反措的要求执行。 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应定期检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象。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教学培训工作分析 论文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结构;插件;培训 论文摘要:本文说明了各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的硬件具有相同的典型结构,讨论了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操作回路等各部分培训的内容、作用和培训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测控装置。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IV"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如图1所示。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自检和互检,同时减少各部分的关联性。通信接口方式选择灵活,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合,可实现远方定值修改和切换、事件记录及录波数据上传、压板遥控投退和遥测、遥信、遥控跳合闸。可通过变电站监控系统对保护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实施全遥控操作。装置采用统一软件平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延长了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从“作坊生产阶段”进人到“大规模生产阶段”。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典型的模拟量输人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电压形成电路、低通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多路转换开关及A/D变换芯片五部执电压形成电路除了起电量变换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一次设备的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回路与微机A/D转换系统完全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低通滤波器与采样定理、采样保持器、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模/数变换(A/D)的详细讲解,使学员熟悉模拟量输人电路如何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讲变换器时向学员展示变换器插件实物,讲清楚变换器的输人信号和输出信号。讲解低通滤波时也将实物插件展示给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可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2模拟量输出电路 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模拟量输出电路的作用是把微型机系统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该任务主要由数/模(D/A)变换器来完成。由于D/A转换器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转换期间,输人待转换的数字量应该保持不变,而微型机系统输出 的数据在数据总线上稳定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微机系统与D/A换器间必须用锁存器来保持数字量的稳定,经过D/A转换器得到的模拟信号一般要经过低通滤波器,使其输出波形平滑,同时为了能驱动受控设备,可以采用功率放大器作为模拟量输出的驱动电践 D/A转换器的作用是将二进制的数字量转换为相应的模拟量,其主要部件是电阻开关网络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中,除模拟信号外,还有大量的以二进制数字变化为特点的信号,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状态,按钮、普通的开关、刀闸、断路器的触点以及人机联系的功能键的状态等,称为开关量。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培训中讲清消抖滤波电路与信号调节电路、电隔离技术的应用、驱动控制与端口地址译码问题,特别是要了解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开关量信号都是成组并行输人(出)微机系统的,每组一般为微机系统的字节,即8, 16或32位,对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量的状态,体现在开关量信号的每一位上,如断路器的分、合两种工作状态,可用0, 1表示。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跳合闸位置继电器触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等输入、外部装置闭锁重合闸触点输人、装置上连接片位置输入等回路。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时话 人机对话的主要内容有显示画面与数据(包括时间、日期);单线图的状态、潮流信息;报警画面与提示信息;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记录;趋势记录;装置工况状态显示;保护整定值;控制系统的配置显示,包括退出运行的装置的显示以及信号流程图表;值班记录;控制系统的设定显示等。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通信插件可根据需要设置有Lan网口、以太网口、RS485口和RS232口,满足不同监控和远动系统的要求。另外,还设置有GPS对时功能,可满足网络对时和脉冲对时方式的要求。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外围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 六、操作回路 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 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测控装置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综合考虑变电站对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以微机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功能。采用现场测控网络与安装于控制室的中心设备连接,依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测控单元实现全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完全按照间隔单元实现测量、记录、监视、控制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测控装置硬件结构与功能 测控装置主要由交流变换插件、CPU插件、显示面板、通讯插件、开入开出插件、电源插件等模块构成。测控装置功能有开关量变位遥信;电压、电流的模拟量输入;断路器遥控分合,空接点输出,出口动作保持时间可程序设定;脉冲累加单元,空接点开入;遥控事件记录及事件SOE;支持行业标准通讯接口。 2.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等测量控制领域,实现四遥及同期合闸等自动功能。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为19英寸机箱装置配置,2一3块交流采集模件(AC),共采集12路电流、12路电压、1块直流温度采集模件(DC, TDC)可选,共12路采集、2块数字量采集模件(DI),共40路采集(包括脉冲量采集);2块智能控制模件(OUT),共20路开接点输出;CPU模件、POWER模件各一块。该装置插件图如图3所示。 PSR652数字式综合测控单元面板由液晶显示屏、二级管指示灶复归按钮和键盘等四部分组成。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的键盘操作和液晶显示界面采用对话框结合菜单式操作方式。 八、总结 培训过程中从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先讲授一般装置的原理与组成,再讲一个具体的测控装置的组成、原理、特点、功能。针对受训人员所在的工作环境、所使用的设备及上述电路的实物插件,拍一些相关实物图片放在课件里,让学员摸得着、看得见,以便更好地实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更新,知识更新包含两个内容: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培训更是体现在应用中。职工培训注重实际及相关技能的培养是职工培训与传统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职工培训的特性所在。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方式的设计等都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学习内容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变化,即从标准模式到量身定做,直接使用实际案例,案例分析要与当前的业务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强调业务导向、结果导向和日常工作导向,现场培训采用团队学习、专题讨论等方式,很好地促进了技能的传播,使员工具有多种技能。 几年的培训实践表明,要做好培训,培训师的学习力要强,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在课程中充实新的理论和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法多样,案例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竟争力。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该文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监控功能;通信规约;设备选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它既是电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我国每年变电站的数量以3%~5%的速度增长,每年有千百座新建变电站投入运行;同时根据电网的要求,每年又有不少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自动化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无论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发展。 但工程实际当中,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问题较多,缺陷率很高,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1 生产厂家的问题 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主要有以下问题: •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厂家只要有人买就生产,改进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起码的质量保证措施,有些外购部件更是缺乏管理,因而导致部分投产的变电站问题较多; •有些厂家就某产品只搞技术鉴定,没搞产品鉴定; •另外,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1.1.2 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 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 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1.1.3 抗干扰问题 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传统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出厂时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手提电话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一直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 合格的自动化产品,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分别是:1 MHz脉冲干扰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1.1.4 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 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如部颁CDT、SC-1801、DNP3.0等。 1995年IEC为了在兼容的设备之间达到互换的目的,颁布了IEC 60870-5-101传输规约,为了使我国尽快采用远动传输的国际标准,1997年原电力部颁布了国际101规约的国内版本DL/T 634-1997,并在1998年的桂林会议上进行了。该规约为调度端和站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制定了标准,今后站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与远方调度传输协议应采用101规约。 站内局域网的通信规约。目前许多生产厂家各自为政,造成不同厂家设备通信连接的困难和以后维护的隐患。 1997年IEC颁布了IEC 60870-5-103规约,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颁布了国际103规约的国内版本DL/T 667-1999,并在2000年的南昌会议上进行了,103规约为继电保护和间隔层(IED)设备与变电站层设备间 的数据通信传输规定了标准,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协议要求采用103规约。 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传输规约。对于电能计量采集传输系统,IEC在1996年颁布的IEC 60870-5-102标准,即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19-2000,是我们在实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时需要遵守的。 上述的三个标准即常说的101、102、103协议,运用于三层参考模型(EPA)即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结构之上,是相当一段时间里指导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准。这些国际标准是按照非平衡式和平衡式传输远动信息的需要制定的,完全能满足电力系统中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将得到广泛应用。 IECTC57即将制定无缝远动通信体系结构,具有应用开放和网络开放统一的传输协议 IEC 61850。该协议将是变电站(RTU或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到控制中心的唯一通信协议,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甚至控制中心的唯一的通信协议。目前各个公司使用的标准尚不统一,系统互联和互操作性差,因此,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设备选型上应考虑传输规约问题,即在变电站和控制中心之间应使用101规约,在变电站内部应使用103规约,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应使用102规约。新的国际标准IEC 61850颁布之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过程层到控制中心将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 1.1.5 开放性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的互操作性(互换性);系统应能包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还必须考虑和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的要求。而现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却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另外,各种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给维护和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在我们现有的综合自动化设备中,厂家数量较多,各厂不同系列的产品造成产品型号复杂,备品备件难以实现,设备运行率低的问题。 1.2 组织模式选择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如果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选择合适的话,不仅可以节省投资、节约材料,而且由于系统功能全、质量高、其可靠性高、可信度大,更便于运行操作。因此,把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关,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三种类型。现将三种结构形式的特点简述如下。 集中式:集中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控制、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这种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减少占地面积、造价低,适用于对35 kV或规模较小的变电站,但运行可靠性较差,组态不灵活。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此结构形式较常用,它有如下特点: •10~35 kV 馈线保护采用分散式结构,就地安装,可节约控制电缆,通过现场总线与保护管理机交换信息。 •高压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采用集中组屏结构,保护屏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室中,同样通过现场总线与保护管理机通信,使这些重要的保护装置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对可靠性较为有利。 •其他自动装置中,如备用电源自投控制装置和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采用集中组屏结构,安装于控制室或保护室中。 全分散式: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为安装单位,将控制、I/O、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一次主设备屏(柜)上。站控单元通过串行口与各一次设备相连,并与管理机和远方调度中心通信。它有如下特点: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大大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 •减少了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量。由于安装在开关柜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在开关柜出厂前已由厂家安装和调试完毕,再加上铺设电缆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现场施工、安装和调试的工期随之缩短。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连线,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 •全分散式结构可靠性高,组态灵活,检修方便,且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上述三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有时间先后,但并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如以RTU为基础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用于已建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而分散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更适用于新建变电站。 由于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构体系不断完善,全分散式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选择余地。伴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增多,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技改工程,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都应该严格执行有关选型规定,力求做到选型规范化。经选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价格比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好,而且要求生产厂家具有相当技术实力,有一定运行业绩和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1.3 电力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 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尤其是远动系统的实时性、遥测精度、遥信变位响应速度、信号复归和事故总信号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对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内容。 1.4 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 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 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2 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鉴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设计。该通信系统具有信息传送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好,可扩展性强的特点。通信软件应用RTOS开发平台,采用先进的、标准的和成熟的通信网络技术,充分考虑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等相关问题,并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变电站。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通信网 接口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0. 引言 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电网的主要监控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已无法满足降低变电站造价和提高变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这两方面的要求。 而现在变电站所采用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将站内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信号采集,远动系统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硬件资源共享,用不同的模式软件来实现常规设备的各种功能。用局域网来代替电缆,用主动模式来代替常规设备的被动模式。具有可靠、安全、便于维护等特点。 分散分层分布式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结构,是解决问题关键。90年代中期,国内外曾掀起一场“现场总线热”,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以及采用设备总线时信息量大且传输较慢的特点,造成了现场总线存在多种标准,阻碍了其发展。以太网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臻成熟。随着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十分便利的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太网具有高速、可靠、安全、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变电站通信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 1)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局域网将无可争议地选用以太网。 2)间隔级控制总线在FF-H2总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工业级以太网和Profibus MMS(Manufacturing Messageing Specification制造厂信息规范)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发展成PCC(Programable computer controller),即用智能模块实现逻辑及自动控制功能,它比常规的PLC具有可交流采样、通讯组态方便等优点。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基本设计原则 通信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包括当地采集控制单元与变电站监控管理层之间的通信,变电站当地与远方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讯网架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考虑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设计: 1)电力系统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讯网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2)系统通讯网应能使通讯负荷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保证通讯负荷不过载,应采用分层分布式通讯结构。此外应对站内通讯网的信息性能合理划分,根据数据的特征是要求实时的,还是没有实时性要求以及实时性指标的高低进行处理。另外系统通信网设计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维修调试方便的要求。 3)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 4)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系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是 灵活多样的且具有延续性。 5)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6)对于通信媒介的选用,设计原则是在技术要求上支持采用光纤,但实际工程中也考虑以屏蔽电缆为主要的通信媒介。 7)为加速产品的开发,保持对用户持续的软件支持,对用户提出的建议及要求的快速响应,就要求摆脱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使软件开发从“小作坊阶段”进入“大生产阶段”, 采用先进的通信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发应用与其之上的通信软件平台。 3. 通信网的软硬件安装 3.1.硬件的选择 为了保证通信网的可靠性,通信网构成芯片必须保证在工业级以上,以满足湿度、温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通讯CPU采用摩托罗拉公司或西门子公司的工控级芯片,通讯介质选择屏蔽电缆或光纤。 3.2. 接口程序 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装置通信CPU除保留标准的RS232/485口用于系统调试维护外,其它各种接口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支持以下三类共七种方式:标准RS485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和光纤星型耦合型;标准 Profibus FMS 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光纤环网、光纤冗余双环网;标准Ethernet ,考虑双绞线星型和光纤星型(通信管理单元考虑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冗余配置)。 3.3. 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应建立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计算机间的网络通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开放性及可扩充性,并且所选择的网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通用性,尽量靠国际标准。长期以来,不同的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应采用规范化、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约。为此在系统中选用了应用于RS485网络的IEC61870-5-103规约、应用于Profibus 的MMS行规以及应用于TCP/IP上的MMS行规。它们都具有可靠性、可互操作性、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 4.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软件的设计涉及到多种设备的配合问题,本文只以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为例,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软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4.1. 软件功能与运行原理 在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二级分层分布式网络。针对110KV中压变电站的要求,我们可采取图2所示的组网方式。后台与主站都是一种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为监视各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各智能单元进行控制。而监控系统为完成其主要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是由通讯转换器DF3211或保护管理单元DF3210来提供的。因此,从数据流控制的角度来看,通讯程序主要完成智能单元运行状态信息的上报和监控系统控制信息的下发两种功能。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一般包括遥测数据、遥信数据、电度数据、突发数据等。监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则包括遥控命令、对时命令、查询命令等。本文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讯程序所要完成的数据结构与函数过程如图3所示。 4.2. 软件开发平台——RTOS 随着应用的复杂化,对控制精度、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微处理器往往要同时完成很多任务。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产品中,由于信息采集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简单地用单一任务来轮询,往往造成通信的“瓶颈”现象,如保护和测量设备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无法及时向上传递。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是:程序在功能上以任务的形式存在, 各个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任务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控制,可通过优先级、时间片来控制各任务执行的顺序。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打破了传统软件顺序执行的框架,便于程序的系统开发、调试及维护。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是面向21世纪嵌入式设计的基础和标准开发平台。高性能软件开发平台可以使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有了高性能开发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RTOS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思想和一个开放的软件框架,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种更为通用的通用软件平台,软件工程师可以在不大量变动系统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增加或删除一个通信规约;一个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多个工程师同时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各个人之间只要制订好规程和协议即可,既缩短了开发时间,又降低了最终通信软件产品对于具体某个人的依赖性。 4.3. 与因特网结合 通信管理单元提供内置的WEB-SERVER,可动态向外部系统数据,这部分可采用在RTOS之上外购WEB—SERVER模块来开发完成,更为方便的是,在设置各种系统参数和浏览现场实时数据时,只需要一个标准的浏览器软件,如Microsoft 的IE即可。 5. 改进的网架结构 当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时,可采用图4所示的网架结构。即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道实行主备切换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信切换器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模式下,当通信管理单元损坏或通道故障时均得到切换,因此这种模式更可靠、更安全。 6.结论 本文所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采用代表国际技术发展潮流,先进的、标准的和成熟的通信网络技术。采用双网网络,双机热备用,光纤双环冗余自愈系统,采用国际标准通信规约协议,充分考虑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及工程化的相关问题。本通信系统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多家变电站。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几点理解及认识 摘要:本文讨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基本的功能配置,结合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对其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理解及认识。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智能单元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进而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制,操作,反事故措施等,即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当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已改变了传统二次设备的模式,为简化系统,信息共享,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等方面已改变了变电站运行的面貌。基于上述原因,变电站自动化由“热门话题”已转向了实用化阶段,电力行业各有关部门把变电站自动化做为一项新技术革新手段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来,各大专业厂家亦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做为重点开发项目,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应地推出各具特色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电力系统中的要求。 国外从80年代初开始进行研究开发,到目前为止,各大电力设备公司都陆续地推出系列化的产品。如ABB,SIEMENS,HARRIS等公司,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新建变电站大部分采用了全数字化的二次设备;相应地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我国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及开发相比世界发达国家较晚,但随着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成熟及广泛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成熟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被电力系统用户接受使用,但在电力部门使用过程中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是中低压变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二是对高压变电站(220kV及以上)的建设和设计来说,是要求用先进的控制方式,解决各专业在技术上分散、自成系统,重复投资,甚至影响运行可靠性。并且在实际的工程中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功能重复,表现在计量,远动和当地监测系统所用的变送器各自设置,加大了CT,PT负载,投资增加,并且还造成数据测量的不一致性;远动装置和微机监测系统一个受制于调度所,一个是服务于当地监测,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增加了投资且使现场造成复杂性,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2) 缺乏系统化设计 而是以一种”拼凑”功能的方式构成系统,致使 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不高,部分功能及系统指标无法实现。 (3)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缺乏规范性的要求,尤其是系统的各部分接口的通信规约,如涉及到不同厂家的产品,则问题更多,从而导致各系统的联调时间长,对将来的维护及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进而影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投入率。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的功能 2.1 微机保护:是对站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备自投,低频减载等安全自动装置。各类保护应具有下列功能: 1).故障记录 2).存储多套定值 3).显示和当地修改定值 4).与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监控系统命令发送故障信息,动作序列。当前整定值及自诊断信号。接收监控系统选择或修改定值,校对时钟等命令。通信应采用标准规约。 2.2 数据采集 包括状态数据,模拟数据和脉冲数据 1).状态量采集 状态量包括: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信号及变电站一次设备告警信号等。目前这些信号大部分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输入系统,也可通过通信方式获得。 保护动作信号则采用串行口(RS-232或RS485)或计算机局域网通过通信方式获得。 2).模拟量采集 常规变电站采集的典型模拟量包括:各段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值。馈线电流,电压和功率值,频率,相位等。此外还有变压器油温,变电站室温等非电量的采集。 模拟量采集精度应能满足SCADA系统的需要。 3).脉冲量 脉冲量主要是脉冲电度表的输出脉冲,也采用光电隔离方式与系统连接,内部用计数器统计脉冲个数,实现电能测量。 2.3 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测距 事件记录应包含保护动作序列记录,开关跳合记录。其SOE分辨率一般在1~10ms之间,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对SOE的要求。 变电站故障录波可根据需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集中式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并能与监控系统通信。另一种是分散型,即由微机保护装置兼作记录及测距计算,再将数字化的波型及测距结果送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存储和分析。 2.4 控制和操作闭锁 操作人员可通过CRT屏幕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电容器组投切进行远方操作。为了防止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手段。操作闭锁应具有以下内容: 1).电脑五防及闭锁系统 2).根据实时状态信息,自动实现断路器,刀闸的操作闭锁功能。 3).操作出口应具有同时操作闭锁功能 4).操作出口应具有跳合闭锁功能 2.5 同期检测和同期合闸 该功能可以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实现。可选择独立的同期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微机保护软件模块实现。 2.6 电压和无功的就地控制 无功和电压控制一般采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投切电容器组,电抗器组,同步调相机等方式实现。操作方式可手动可自动,人工操作可就地控制或远方控制。 无功控制可由专门的无功控制设备实现,也可由监控系统根据保护装置测量的电压,无功和变压器抽头信号通过专用软件实现。 2.7 数据处理和记录 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上一级调度中心,变电管理和保护专业要求的数据,主要有: 1).断路器动作次数 2).断路器切除故障时截断容量和跳闸操作次数的累计数 3).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母线电压定时记录 的最大,最小值及其时间。 4).独立负荷有功、无功,每天的峰谷值及其时间 5).控制操作及修改整定值的记录 根据需要,该功能可在变电站当地全部实现,也可在远动操作中心或调度中心实现。 2.8 人机联系 2.9 系统的自诊断功能:系统内各插件应具有自诊断功能,自诊断信息也象被采集的数据一样周期性地送往后台机和远方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 2.10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 本功能在常规远动‘四遥’的基础上增加了远方修改整定保护定值、故障录波与测距信号的远传等,其信息量远大于传统的远动系统。 根据现场的要求,系统应具有通信通道的备用及切换功能,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应具备同多个调度中心不同方式的通信接口,且各通信口及MODEM应相互独立。保护和故障录波信息可采用独立的通信与调度中心连接,通信规约应适应调度中心的要求,符合国标及IEC标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同调度中心对时,统一时钟的功能,还应具有当地运行维护功能。 2.11 防火、保安系统。从设计原则而言,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具有防火、保安措施。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及模式 3.1 目前从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开展情况而言,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结构: 1).分布式系统结构 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分布的多台计算机单功能设备,将它们连接到能共享资源的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处理。这里所谈的‘分布’是按变电站资源物理上的分布(未强调地理分布),强调的是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研究分布问题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要做到完全分布式结构,在可扩展性、通用性及开放性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及技术实现上就会遇到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在分散安装布置时,恶劣运行环境、抗电磁干扰、信息传输途径及可靠性保证上存在的问题等等,就目前技术而言还不够十分成熟,一味地追求完全分布式结构,忽略工程实用性是不必要的。 2).集中式系统结构 系统的硬件装置、数据处理均集中配置,采用由前置机和后台机构成的集控式结构,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保护、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目前国内许多的厂家尚属于这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有以下不足:前置管理机任务繁重、引线多,是一个信息‘瓶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即在前置机故障情况下,将失去当地及远方的所有信息及功能,另外仍不能从工程设计角度上节约开支,仍需铺设电缆,并且扩展一些自动化需求的功能较难。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构形成的原由,变电站二次产品早期开发过程是按保护、测量、控制和通信部分分类、独立开发,没有从整个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下进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在进行变电站自动化工程的设计时,大多采用的是按功能‘拼凑’的方式开展,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指标下降以及出现许多无法解决的工程问题。 3).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站级)和就地单元控制级(段级)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 站级系统大致包括站控系统(SCS)、站监视系统(SMS)、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及同调度中心的通信系统(RTU): 站控系统(SCS):应具有快速的信息响应能力及相应的信息处理分析功能,完成站内的运行管理及控制(包括就地及远方控制管理两种方式),例如事件记录、开关控制及SCADA的数据收集功能。 站监视系统(SMS):应对站内所有运行设备进行监测,为站控系统提供运行状态及异常信息,即提供全面的运行信息功能,如扰动记录、站内设备运行状态、二次设备投入/退出状态及设备的额定参数等。 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可对站内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参数整定、调试检验等功能,也可以用便携机进行就地及远端的维护工作。 上面是按大致功能基本分块,硬件可根据功能及信息特征在一台站控计算机中实现,也可以两台双备用,也可以按功能分别布置,但应能够共享数据信息,具有多任务时实处理功能。 段级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变压器或线路等)面向对象的分布式配置,在功能分配上,本着尽量下放的原则,即凡是可以在本间隔就地完成的功能决不依赖通讯网,特殊功能例外,如分散式录波及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功能的实现。 这种结构相比集中式处理的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可靠性提高,任一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即将‘危险’分散,当站级系统或网络故障,只影响到监控部分,而最重要的保护、控制功能在段级仍可继续运行;段级的任一智能单元损坏不应导致全站的通信中断,比如长期霸占全站的通信网络。 (2) 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3) 站内二次设备所需的电缆大大减少,节约投资也简化了调试维护。 3.2 基本的模式 1).基本配置: (1) 集中处理集中布置:将集控式屏、台都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 (2) 分布处理集中布置:将分布式单功能设备集中组屏仍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 (3) 分布处理分散布置:将分布式单功能设备布置在一次设备的机柜内或采用就地就近组屏分散设置的方式。 2).基本模式: (1) 对于新建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式: A.对于容量较大、设备进出线回路数较多、供电地位重要且投资较好的变电站,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双机备用系统,辅之相应的保护、测量、控制及监测功能,并完成远方RTU的功能。 B.对于容量较小,主接线简单,供电连续性要求不高的变电站,宜取消常规的配置及前置机,采用单机系统,完成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的管理,并完成远方RTU的功能。 (2) 对于扩建及改造现有的按常规二次系统设计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方式: A.改造项目可采用新配置的具有三遥(或四遥)功能的RTU,完成对老站保护动作信息、设备运行状态及部分功能的测量,并对原有的常规二次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或RTU增加数据采集板,使之能与增设的自动化设备构成整体。 B.当扩建项目的范围较大,用户对自动化的要求较高,投资又允许时,通常采用自动化系统方案。 4. 几个问题的认识及探讨 4.1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各种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的范畴包括综合自动化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将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保护、测量、信号、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利用微机技术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是自动化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其具有以下特征: 1).功能综合化:是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将二次系统的功能综合考虑,在整个的系统设计方案指导下,进行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协调一致的继电保护及监控系统。‘综合’(INTEGRATED)并非指将变电站所要求的功能以‘拼凑’的方式组合,而是指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整个系统性能指标的最优化。表现在: (1) 简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硬件配置,尽量避免重复设计。如远动装置和微机监测系统功能的重复设置,没有达到信息共享。 (2) 简化变电站各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联线,节省控制电缆,减少PT、CT的负载。力争克服以前计量、远动和当地监测系统所用的变送器各自设置,不仅增加投资而且还造成数据测量的不一致性。 (3) 保护模块相对独立,网络及监测系统的故障不应影响保护功能的正常工作;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由于其重要程度,应考虑保护、测量系统分开设置;而对于110kV以下低压变电站,就目前的技术应用水平及工程应用角度而言,可以考虑将保护与测控功能合为一体的智能单元,这样不但利于运行管理及工程组合,而且降低投资成本。 (4) 减少安装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减少总占地面积,降低总造价或运行费用。 (5) 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 (6) 有利于全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 2).系统构成的数字化及模块化: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数字化(即采用微机实现,并具有数字化通信能力),利于把各功能模块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便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方便模块的组态,适应工程的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等方式。 3).操作监视屏幕化:当变电站有人值班时,人机联系在当地监控系统的后台机(或主机)上进行,当变电站无人值班时,人机联系功能在远方的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的主机或工作站上进行,不管那种方式,操作维护人员面对的都是CRT屏幕,操作的工具都是键盘或鼠标。 4).运行管理智能化:体现在无人值班、人机对话及操作的屏幕化、制表、打印、越限监视和系统信息管理、建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开关操作及防误操作闭锁等方面,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及人无法做到的工作。 4.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站内通信网络的建立 变电站内传送或交换的基本信息有:测量及状态信息;操作信息;参数信息。根据信息传送的性能要求,大致可分两类考虑,一类要求实时响应较高的信息,如事故的检出、告警、事件顺序记录和用于保护动作的信息,要求传送速度较高;另一类是对时间响应要求不高的信息,如用于录波、记录及故障分析的信息,可允许较长的传送时间。对于不同的数据亦有不同的安全性要求,站内通信网联系站内各个智能单元、后台监控及远方通信装置,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根据实际系统结构及工程实际需要,大致按以下原则考虑: 1).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信网的可靠性应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满足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另一方面应考虑备用措施。 2).站内通信网应根据通信负荷的特点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通讯负荷不过载,对于大型变电站考虑100~256个负载节点,一般中小型变电站考虑不超过60~100个负载节点。通讯距离设计考虑不超过1kM.。 3).站内通信网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以及调试维修方便的要求。宜采用总线形网络。 4).通信媒介的选用原则是尽量采用光纤,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仍可采用电缆作为主要的通信媒介,但电缆接口一般设有隔离变压器,以抑制共模干扰. 5).站内通信网的协议及规约应尽量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 6).站内通信网的站级通信网由于处于较佳的运行环境,其信息流较大(分布式集中布置),故可采用高速网;段级通信网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并且可能处于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分布式分散布置),因实际的信息量不是很大,可考虑慢速网(如现场总线或485通信方式)的环境。 4.3 实际工程设计的考虑 为了使实际工程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扩展灵活,易于用户操作和管理,在系统不同的层次,需解决不同的问题。 1).前置智能单元 前置智能单元是系统的基层,执行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如保护、测量、控制等。我们希望这些基层模块尽量不受网络状态的影响,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在无网络的状态下能完成保护的基本功能,因此在设计基层装置时,尽量采用自成一体的办法。 为了提高基层功能模块的质量,尽量采用通用化的模块,因此硬件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在基层尤为重要。本着这种思想设计出有限品种的模块,拼装成不同的功能装置,这对模块设计成本的降低、生产的组织等均具有好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基层模块软件对工程的依赖性(即工程有关部分的软件),一种办法将与工程有关的软件改成系统配置文件存于可擦写的存储器内,另一种办法是将与工程有关的(例如通信规约)软件用一个独立的模块来实现。 2).网络通信层 为了保证网络层的完好,应该注意对网络层的监视,这可以从后台和前置两个层次来实现,在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采取两个独立通讯网络工作,或同时工作,或者互为备用。 3).后台监控 后台监控的操作、管理、维护是系统中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减少用户对厂家的依赖,在后台软件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人机界面的友善性,操作要方便、易学、易懂,功能的开放性,当系统中功能模块的增加和减少或具有不同通信协议规约的设备加入,后台监控系统应能方便的增加及删除,操作也简单明了,不至于遇到上述问题时要修改后台软件。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了世界每个角落。电力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微机控制时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简单可靠、可扩展性强、兼容性好等特点逐步为国内用户所接受,并在一些大型变电站监控项目中获得成功的应用。 1.1 系统概念 1.1.1系统设计思想 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除在各控制保护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外,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以及无人值班之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特点: (1)分布式设计。 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 (2)集中式设计。 系统采用模块化、集中式立柜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集中在专用的采集、控制保护柜,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 (3)简单可靠。 由于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可大大简化二次接线。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接线;而集中式设计的接线也仅限于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其特点是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4)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 (5)兼容性好。 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I/O接口,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 1.1.2系统规范 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工业标准软件,UNIX操作系统,X窗口人机接口及TCP/IP网络通讯规约。为满足开放系统之要求,系统设计一般采用:可携性软件设计——容许硬件技术发展后之软件转换;标准计算机产品——容许整个系统高度兼容性能。 1.2 系统功能 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为视窗图形化显示,利用鼠标控制所有功能键等标准方式,使操作人员能直观地进行各种操作。一般来说,系统应用程序菜单为树状结构,用户利用菜单可以容易到达各个控制画面,每个菜单的功能键上均有文字说明用途以及可以到达哪一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有报警显示。 所有系统之原始数据均为实时采集。 系统应用程序的每一项功能均能按用户要求及系统设计而改编,以符合实际需要,并可随变电站的扩建或运行需要而灵活地进行扩充和修改。一般情况下系统可按以下基本功能配置:(1)系统配置状况;(2)变电站单线图;(3)报警表;(4)事件表;(5)遥控修改继电器整定值;(6)操作闭锁;(7)电量报表;(8)趋势图。 1.2.1变电站单线图 单线图可显示变电站系统接线上各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并动态更新,例如: (1)馈线开关之状态,开关的状态可用颜色区别。 (2)开关的操作由鼠标选择对应之开关或刀闸。 (3)每路馈线之测量值可在同一画面上显示。 (4)继电器整定值可修改。 1.2.2数据采集、处理 采集有关信息,如开关量、测量量、外部输入讯号等数据,传至监控系统作实时处理,更新数据库及显示画面,为系统实现其他功能提供必需的运行信息。 1.2.3运行监视 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文字、表格、图像、声音或光等方式为值班人员及时提供变电所安全监控所必需的全部信息。 (1)报警。 按系统实际需要,用户可以指定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或保护动作时自动发出报警,如一般可设置在以下情况发出报警:开关量突变(如保护跳闸动作);断路器位置错位;模拟量超过整定值;变压器保护动作(如瓦斯、温度)。 模拟量之越限值可在线修改。每个报警均有时间、报警信息及确认状态显示。 (2)事件。 系统中所有动作事件,如继电保护动作,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的操作等。均可自动打印及存入系统硬盘记忆,如设置对以下情况的事件进行记录:所有报警信息;操作人员确认有关报警;开关的操作;继电器动作和状态信息;系统通讯状况。 每个事件均有时间及有关信息文字说明,并可自动打印记录。 1.2.4调整继电器整定值 可通过系统主机或集中控制柜修改各继电器的保护功能和整定值。所有遥改功能均为在线方式,修改完成后的定值将直接传回对应的继电器储存。 1.2.5操作闭锁 系统对所有操作对象均可设定闭锁功能,以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 1.2.6模拟量采集及报表产生 采集的数据储存於系统硬盘作为编辑报表的基础。按变电站实际输入的信号,可制作出不同的报表:有功电量日、月、年报表;馈线电流日、月、年报表。 1.2.7趋势图 趋势图提供操作人员快速及直观的数据统计,趋势图可分为图形式或表格式两种。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 2.1 国产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现状 国产化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我院设计中用得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甲方、设计院对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保护系统有长期的运行、设计和维护经验,故一般认为老系统的可靠性高;(2)国产化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国内尚未普及,仅在个别地区供电部门的大力推荐下,在当地的一些变电站中开始尝试这一新技术;(3)进口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价格昂贵,只有部分大型新建的并由外资贷款的工程,由于外方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全套引进这部分的技术及设备;(4)目前操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对新系统缺乏了解。由于以上一些原因制约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的发展和运用。 2.2 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系统应用实例 在我院一个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中,成功地将国产的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系统运用于终端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初期采用的是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保护,并设置了信号屏。 2.2.1微机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系统的比较 传统的保护系统与微机保护装置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用微机控制的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并取消了传统的信号屏等装置,相应的信号都输入至计算机。为便于集中控制,采用集中式设计——将所有的控制保护单元集中布置,整个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清晰,所有设备由微机保护屏、微机采集屏、交直流屏和监控系统组成。屏柜的数量较传统的设计方式大量减少。由于各种微机装置均采用网络通讯方式与当地的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而不是传统的接点输出到信号控制屏,因此二次接线大量减少。同时由于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当地监控系统来取代占地多、操作陈旧的模拟控制屏,使得所有的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方便。 2.2.2微机保护的系统配置及监控系统 系统保护由下列装置组成: (1)线路保护装置。 (2)主变保护装置——可完成变压器的主、后备保护。 (3)综合保护装置。 (4)线路保护装置。 (5)电容器保护装置。 (6)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7)小电流接地检测装置。 (8)综合数据采集装置。 (9)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控制操作、画面制作、监视显示、事故处理、制表与打印。 2.2.3设计微机保护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控制和保护单元都是采用微机装置,故一些必要的开关量和模拟量应从开关柜引至微机采集、保护屏。根据控制和保护要求的不同,输入的量也不同。 (2)开关柜与微机装置之间的端子接线较简单,大量的二次接线在微机采集控制单元和保护单元内部端子连接。 (3)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结果不能直接输入到计算机,须转换为计算机整定值。 该变电所投产运行后,除开始操作人员对微机系统不熟悉原因使用过控制保护单元的紧急手动按钮外,基本上都在微机装置和监控计算机上操作,整个系统运行良好。 3 结束语 变电站微机自动化系统目前运用得还不够广泛,但在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其系统化、标准化和面向未来的概念正逐步取代了繁琐而复杂的传统控制保护系统。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浅议建筑电气安装中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 【摘 要】该文结合本人工作经验,针对建筑电气安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弱电系统;原因分析 前言 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在该工程中弱电系统主要为消防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系统和电视、电话系统。报警系统为全总线式智能集中控制系统,消防控制设备安装于一层消防控制中心。所有线路均穿PVC管和钢管暗敷,弱电竖井中端子箱间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施工时线管敷设安装详电气工程中相似内容。 1 室内外电缆沟构筑物和电缆管敷设达不到要求 1.l 现象 电缆沟砼支架安装时不平直,易折断; 电缆沟、电缆管排水不畅;电缆过路管埋设深度不够,喇叭口破裂、不规则;钢管防锈漆不均匀,密封性不够特别是管内的防锈、防腐未做;接地极在电缆沟中不直、松脱,与过路管接得不全面、部分管漏焊。 1.2 原因分析 (1)土建施工单位施工时不认真,砼支架预制件老化或没有钢筋作骨,以致承受力不够。 (2)电缆沟底也没有一定的坡度,没有按照标准规范做的集水坑,现场客观条件不能满足排水要求。 (3)安装的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有其他专业的管道或管井影响电缆管的敷设。 (4)没有按要求在逐条焊接地极,待全部管埋完再焊接时条件已不允许逐一焊接,只好在喇叭口处焊接凑数。 1.3 预防措施 (l)根据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电缆沟底部排水沟坡度不应小于0.5%,并设计集水坑,积水直接排入下水道,集水坑的做法参考建筑的有关规范。 当设计集水坑远离雨水井或雨水井的标高高于电缆沟底时,应对相应的排水系统作对应的调整。因此,在室外综合管网图会审时要认真比较各专业的相关标高。 (2)电缆管要用厚壁钢管,内外均应涂刷防腐防锈漆或沥青,漆面要均匀,特别是焊接口处,更需作防锈处理。两根电缆管对接时,内管口应对准,然后加短套管(长度不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牢固、密封地焊接。 (3)土建单位在安装钢管砼支架时,应拉线找平、找垂直;其中最上层支架至沟底距离为150mm-200mm,最下层支架至沟底距离为50mm-100mm。应到合格的生产厂家购买合格的砼支架,保证有足够的承托力,钢制支架要做好防锈防腐保证。 (4)喇叭口要求均匀整齐,没有裂纹。电缆管预埋时要保证深度为0.7m以下;如一些客观条件不能满足,需要管上面作水泥砂浆包封,以确保管道不被压坏。 (5)电缆沟中的弯扁的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在通过过路管时,要分别与各条钢管搭接,搭接处作好防腐防锈处理。为了保证每根钢管能与接地极可靠搭接,在埋管时逐一焊接,不允许把管埋完后才焊接。 2、外围设备安装 外围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探测器及控制模块的安装。 (1)探测器安装:探测器安装工艺流程为:定位―底座安装及接线―控测器安装。 1)定位: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距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单孔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0.5m,在宽度小于3m内的走道顶棚上设置宜居中布置, 但感温探测器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间距不应超过15m。 2)底座安装及接线:底座在无吊顶的位置直接用螺钉固定在明装线盒上,在有吊顶的部位应配合吊顶安装固定在吊顶上,然后根据探测器的接线要求进行接线。 (2)控制模块安装的工艺流程为:定位―底座安装及接线―控制模块的安装。 1)定位:控制模块应根据设计要求定位。设于吊顶的部位安装在吊顶内的墙壁或就近的梁、柱上。在无吊顶的部位直接明装在墙或梁柱上,其安装高度为距地不小于2.8 m。 2)底座安装及接线:底座用螺钉直接固定在接线盒上,根据控制模块的接线要求作与模块底座与接线盒内导线连接。 3)控制模块的安装:调试前,按控制模块的要求将其装在底座上。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必须是电源开头信号,禁止接入其它电源或电流信号。 3、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按钮安装 安装应牢固不得松动,不得倾斜,手动报警按钮安装高度距地1.5m,消火栓按钮装在消防箱外左侧距地1.5m,应注意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且安装时应作好编码登记,以便与竣工图控制器上显示相对应。 4、消防设备的控制设备安装 消防设备的控制设备安装主要包括消防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及反馈信号线路、控制非消防电源的切断的信号线等,其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2)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的标志。 (3)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源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4)与控制器的端子板连接应使控制器的显示操作规则有序。 5、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火灾报警控制器落地安装,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单列布置时盘前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m; (2)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 (3)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4)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5)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标识一致,且字迹清晰,不褪色。 (6)对控制器外壳应采用BVR-25mm2铜芯绝缘电线穿PVC管作专用接地线引至基础接地体且接地阻值应小于4Ω。 6、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应在安装内容完成后进行,其调试程序为: 子系统调试系统联动试车 (1)子系统调试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在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件、备料等,应严格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进行处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报警按钮、报警控制器等逐个进行单体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在调试中应采用专用的消防检查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应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及联动功能。 进行该分系统调试。应注意检查以下主要技术指示情况: a.输入电压:AC220V±15% b.输出电压:DC24V c.检查功能: 通过自检开头,可产生摸拟火警信号,以便检查探测器内部线路是否正确。 能否直接或间接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其它报警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能否实现故障报警,二次报警、火灾优先功能、消音复位功能,以及主配电源转换功能正常否。 2)消火栓系统:系统调试包括水源测试、室内、室外消火栓和屋顶消火拴的功能试验和系统联动试验等内容,以达到规范要求和消防部门认准为合格。 (2)系统联动试车 在各分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进行整个消防系统功能上的联动试验,调试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给任一楼层任一区的任一个功能设施一个模拟火灾信号(如给感烟探头烟雾),观察整个系统的报警联动情况。 总结 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分析,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要求, 即可提高安装质量.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简述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摘要:建筑弱电工程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突破点,对于提高建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弱电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的自动化水平,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弱点智能化系统工程更加的复杂,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弱点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和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简要分析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引言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重点 1、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方面的管理 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主要的工作范围是弱电系统的各个系统和系统之间,子系统同各个分支专业工程的界面,主要是机电设备专业,土建专业以及装饰专业等。其次,包括产品的供应商施工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工作范围,以此对其工作的责任进行分割。弱电工程作为系统运作的核心内容,其确定的界面是系统开通所必备的条件,同时也是整个工程的难点以及技术管理的重点。 弱电工程最主要的就是设计的相关资料,对其审核主要是对合同中的监控点表或者是施工图和设备清单等进行核对,确保其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即保证监控点表可以反映真实的各个监控点位置,并且对接口的匹配受控点以及监测点。设备清单和实际使用的设备在型号数量以及规格上与清单一致并且是与设计图纸中的保持一致,这样综合各方面条件才能够对系统的硬件系统进行确保,同时联动以及信息通讯接口的技术参数以及接口界面都可以满足要求。 2、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综合管理 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止扯皮。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收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2、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3、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知道,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4、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1、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 3、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4、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 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建筑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结束语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分析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为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所关注的特点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从而有利于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顺利完工。本文主要分析以及探讨智能化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施工,从而使得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施工 1 前言 在我国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并且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是指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平以及建设建筑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开始引入到建筑设备中。在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工程中主要涉及到施工中的技术路线、材料质量以及施工设备状况会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建筑行业与电气弱电智能化的关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并且各行各业都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建筑业仅仅依靠人力以及机械是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及发展来进行,并且随着电气智能化的不断应用,这就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 在实现设计功能以及使用功能的过程中,建筑电气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与建筑行业相匹配的的各种电气安置设备开始发展起来。智能建筑是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在建筑功能中,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各个阶段,建筑智能化系统贯穿于其中。电气智能化系统在设计、施工到验收这一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电气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3 目前我国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状况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规模上以及效率上,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取得较大的进步。现阶段,由于不规范的建筑实施,因此在设计以及实施方面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3.1 不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 在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成本整体控制过程中,要从工程设计、施工到验收这一阶段出发,没有提出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对弱电智能化的应用进行管理。由于不健全的建筑智能化管理制度,因此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弱电智能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聘用制以及明确的责任制,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待工作不负责,最终影响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除此之外有一些建筑行业没有充分利用弱电智能化,这样做不仅使得工程成本的投入加大,而且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2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 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这里着重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强调在工程实施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施工、调试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3.2.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完全一致。 3.2.2 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 3.3 比较落后的工程施工设备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电气化机械设备。但是由于一些单位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也没有引进先进的设备,这些落后的工程施工设备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进步。与此同时,落后的工程施工设备不利于普及弱电智能化,而且也会对人们生活的便捷性以及舒适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3.4 不得当的工程受防干扰措施 在智能建筑环境中,存在一系列的电气干扰源,比如:电梯机房设备、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等,这些设备不利于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运行过程中,弱电智能化系统会受到抗干扰措施的影响,从而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4 不断完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具体措施 4.1从技术管理方面来说 为了能够解决弱电智能化利用率低的问题,企业要严格按照建筑智能化的合同以及设计方案来进行,并且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确定好弱电智能化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使得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抓好技术以及施工设计图纸以及资料的审核,与此同时要重视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材料以及技术,从而解决弱电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4.2 从设计方案来说 在整项工程中,设计方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会给工程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建筑工程的相关单位要做好设计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整项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而且有利于确保整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设计方案中,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的专业比较广,并且在施工之前要审核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以及施工设计,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措施,最终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弱电智能化工程来说,要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来审核相关的资料,从而使得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得到保证。 4.3 从工程检查以及验收方面来说 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包括了复杂的设备以及系统,因此在每一项目完成之后以及各个工种施工结束之后,相关的负责人要记录相关的信息,这样做可以规范工程的验收工作,并且也可以做好设计图纸的交接以及验收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而且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以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4 从工程设备抗干扰方面来说 在建设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性能指标以及设备的先进性,而且要做好系统防干扰的具体工作。为了能够确保弱电智能化应用的顺利开展,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从干扰源、干扰途径以及受扰设备等方面来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性;第二,在选择软硬件抗干扰措施的时候要以智能建筑实际的弱电智能化情况出发,便于最后的实施;第三,综合分析以及判断干扰情况,并且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抗干扰措施,从而可以使得智能建筑系统的正常运行得到保证。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开始取得较大的进步。由于建筑施工管理与客户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平。在设计、投招标、施工以及建设结算阶段中,建筑行业中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安装工程贯穿于其中。通过合理的管理电气弱电智能化安装工程,不仅能够合理的分配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且能够提高相关单位的经济效益。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浅析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的抗干扰措施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信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对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信息储存量也在不断的加大,然而耐压的等级比较低,导致了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干扰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其抗干扰措施。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加以改正。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抗干扰措施 弱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载有语言、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另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以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的电能,人们习惯将弱电方面的技术称之为拖点技术。智能建筑弱中的弱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像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智能广播以及楼宇自控等。最近几年,智能建筑对自动化的水平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使用的电子设备也相应的增多,集成度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 一、某智能建筑工程概况 某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主要包含有网站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楼宇自控系统等,对于每一个系统中又包含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这些系统就集体的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该系统网络结构软件采用的是Windouw XP的操作系统。硬件的采用通信网关与各个子系统实现其通信的连接,网络是基于IP/TCP协议的以太网结构。 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干扰 1、电磁干扰。在建筑物内或者是建筑外的自然环境中都带有电磁干扰,最为常见的是就是电磁辐射、静电感应、地电位异常、高频电噪声等。这些电磁干扰都会影响上述网络结构中通信系统以及广播系统,不能够正常的工作。对于无线电通信、雷达以及广播电视等系统所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等相对于其他的设备来说,也是一种干扰。 2、信号线路干扰。信号线路上的干扰,就是任何的变电信号都会通过耦合途径传播到临近的线路上去,这主要是因为在临近的线路之间或者在强电磁设备以及线路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以及对地的电容,同时线路之间还存在一些互感,而这些信号的大小直接性的决定着感应信号的强弱。3、系统结构上的干扰。系统结构上的干扰主要是网络结构、设备选型以及通信网络上的干扰。主要是智能建筑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造成信号的干扰,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三、抗干扰措施 1、信号线路上的抗干扰。对线路进行布置时,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对于采用桥架式的敷设现场,最大限度使用双绞线或者是几何中心重合的四芯线。其次,当遇到多跟双绞线进行一起敷设时,尽量采用不同节距的双绞线。再次,对于传输线中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开不连续连接的插件,长距离传输线的线断应该与阻抗器进行并联。最后,长距离的传输信号线适宜采用小节距的双绞线,对两队的双绞线长距离平行敷设时,应该没隔一段距离就进行一次交叉,从而防止噪声干扰。 2、网络结构上的抗干扰。以楼宇自动化系统为例,其系统结构多设计成分布式控制系统,主要是由现场设备级、操作管理级以及控制级三部分构成的,操作站一般只有一台的PC机,而控制站能够选用不能的DDC或者是PLC产品。因此,在网络结构上的抗干扰则主要是:网络中的分支接口可以直接采用T型的连接器,确保各个操作站以及控制站的独立性。 3、设备选型上的抗干扰。对于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PC机的选用应该注重比较高的抗干扰性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能够长时间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工作。通过此种抗干扰的措施就能够增强设备的抗干扰性。 4、防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主要是来源于传输线路以及空间辐射这两种方式,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应该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首先,过电压保护。对于过电压的保护方式主要有开路方式、信号隔离方式、以及短路方式,但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开路方式以及短路方式。其次,电源装置上进行抗干扰。在电源的输入、输出端设置变电压抑制器,在电源端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加入接地的金属屏蔽层,在电源单元中,采用隔离作用的宽工作电压范围的开关电源,这样就能够提高电源抗电网电压跌落的能力。 四、结束语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作中的抗干扰措施主要从干扰设备,干扰源以及干扰途径这几方面着手,本文所列举的抗干扰措施,在实际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得到应用,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这些抗干扰措施的方法比较简单,维护上也比较简单,同时性价比也比较高,能够确保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弱电自动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成本不断在增加,各种建筑对智能的弱电系统有很高的有要求。弱电工程项目涉及很多专业。弱电工程是工程的配合工程,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必须紧密地与相关专业的协调合作,特别是一些特殊工种,需要设计与施工与弱电工程相互协调。随着智能系统技术发展,成本降低和建筑行业对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弱电项目管理的智能化系统逐渐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工程验收 弱电智能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工程,在设计与施工管理经验上存在着不完善,目前的标准,规范,现有的规则不能覆盖整个行业,也不能解决相关内容和相关的问题,设计和施工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格规范,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智能化系统的施工检验和设计环节的相关建议,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 1、弱电系统智能化的设计 弱电系统作为建设项目和通常项目一样,智能化弱电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应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一个领导者。弱电设计以用户的基本需求出发,以基本要求的可行性技术、合理的经济手段,以满要求客户的要求。 1.1、分析和识别 功能需求和功能识别是初步设计工作之前应该做的必须的工作。设计标准的主要功能是要抓好项目和系统,也就是从功能要求出发,使用价值的公式,在初步设计阶段明确设计的情况,确定设计概算。 1.2、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应该汇聚所有专家的专业知识,提升整个建设工程的价值,应按照设计要求或者任务书,在弱电系统中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确定工程范围,并且在每个子系统和机电设备,以及土建工程、装修工程、产品供应业务等项目范围内确定,也要确定承包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明确各个项目的责任范围。要加强各个系统的合作与协调以及相关专业的互补,确保智能弱电系统的架构完整完善,让系统使用起来能满足其经济性社会性等服务功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参考和依据,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的必要工作,也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工作,设计工作者要保证设计的完善性和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些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的投资目标,也是弱电系统工程的质量目标,同时也是进度目标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设计单位应该提高对施工图的重视度,加强对施工图的监督和管理,并积极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做好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和图纸审核工作,设计单位必须做到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优化设计,及时解决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2、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招投标 合格的分包商的选择,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应重视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的招标程序和工程承包,依法进行招标,发包单位应该严格审查潜在投标人的资格,技术能力,项目绩效,工程绩效,类似项目建设的经验和项目审查的建设,设备供应是审查的另一方面,同时也包括工程监理,在工程主体结构上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确保项目实施的设备和材料的的质量,以满足用户的设计要求,达到完善的正确的设计性能。 3、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项目管理 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项目管理应该从施工的管理和工程的验收和技术上的管理进行管理。 3.1、施工管理 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管理除了满足工程管理的一般要求,还要根据工程管理薄弱的项目的需要强调几项内容:弱电工程指的是建筑,照明,装修,柴油发电机,电梯,给排水,消防,供电,暖通空调,不间断电源等专业,本质上是薄弱的项目的配合工作,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工地必须紧密地与其他专业的进行协调合作,特别是在水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阀门和流量开关及其安装,开口位置和相应的执行机构联动保护,需要各个工种的设计和建设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现在我国面临的关键的困难的薄弱的技术管理项目是在弱电工程界面的选择和确定上,这是很重要的,是建立智能弱电系统的一个必要条件。确定项目界面通常包括:确定设备的供应和材料界面,确定技术界面系统,确定设计界面和施工界面。因此,针对智能化弱电建筑的弱电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解决办法,而且应该与总体施工方案是相互协调配合的。 3.2、工程验收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工程验收在我国的弱电工程项目中目前没有国家标准,但是有的城市的地方标准已经相继颁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部门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系统的严格的验收。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调试包括文件系统在调试前的检查;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设计施工规范,合同要求进行调试大纲的编制,审查确认后然后进行专业的组织实施;记录,检验调试和组织实施的各种测试的数据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且立即提出相应的对策,;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要求,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相关检验。还应包括系统单机试车,调试,试运行等工作,要进行认真严格的验收程序,这样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及设备正常运行,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时刻注意调试工作。 3.3、技术管理 在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都要重视技术管理工作,良好的技术支持和项目技术管理是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协调一致的设计,应按照设计要求或者任务书,在弱电系统中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确定工程范围,并且在每个子系统和机电设备,以及土建工程、装修工程、产品供应业务等项目范围内确定,也要确定承包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明确各个项目的责任范围。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相关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以及进行数据审计。弱电系统工程在工程设计中涉及的专业广,类型复杂的工作,所以这些工作必须在施工设计审查施工前做好,为确保工期的正常,施工的质量,为了减少返工,所以弱电工程必须检查图纸和相关数据,以确保工程合同上的设备清单,监测点表和施工的实际情况三者保持一致,各监测点的监测点表也必须具体的体现在图纸中,以保证系统的硬件设备的完整性,一定要按照接口界面、联动和信息通信接口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设计。 4、结束语 智能化弱电系统在建筑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影响很深,但是有些问题需要及时的改进,一定要从施工管理、工程验收和技术管理方面控制好系统的完善性。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浅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摘要】建筑弱电工程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突破点,对于提高建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弱电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的自动化水平,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弱点智能化系统工程更加的复杂,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当今建筑弱电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字】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1.概述 建筑施工是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建筑的智能化是当今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1]。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了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我国相关人员进行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阐述了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发展历程,并从管理、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提高建设施工水平改善措施[2]。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因素,阐述了目前建筑弱电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受等[3]。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2.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点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点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2.2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弱电技术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3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要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指导,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2.4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3.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3.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3.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4.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4.1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点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4.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并且,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记录,统计施工过程的技术实施数据,方便后期进行质量分析和管理。 4.3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4.4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 建筑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5.总结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对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探讨 摘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是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关注的热点,为使智能化建筑名符其实和发挥应有投资效果,本文对智能化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推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更有序更有成效地运行。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施工 一、建筑行业与电气弱电智能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作为传统的建筑业,单纯的人力和机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速、便捷、舒适等要求,所以建筑业也紧随时代变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起来,尤其电气的智能化应用更加完善了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电气是实现设计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基础,因而,建筑相配套的各种电气安置设备也得到了突飞大进的发展。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其成为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遍及各个阶段。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工程的全过程中电气智能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智能化的发展,其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和效率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弱电智能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发展。但是目前智能建筑的实施还不尽规范,在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成本整体控制中,从工程的设计、施工到验收,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来进行弱电智能化应用的具体限制。建筑智能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弱电智能化没有在建筑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没有严格的聘用制和明确的责任制,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心大意,不重视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去充分利用弱电智能化,加大了工程成本的投入,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 (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素质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一些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质量差、深度浅、详图不全或漏洞百出等问题,无法准确计量工程量,容易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智能化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科学的认识,影响到电气智能化的顺利进行。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诸多矛盾的影响,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能选择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这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而且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 (三)工程施工设备的落后。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电气化机械设备,由于单位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引进先进的设备,一些落后的设备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弱电智能化的普及,影响到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四)工程受防干扰措施不当。智能建筑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如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电梯机房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的起 /停信号和雷电干扰等,这些设备很容易对智能化建筑造成不利的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在运行中常常由于抗干扰措施不当,导致设备工作可靠性低,产生错误码、数据丢失等,还可引起系统的死机或瘫痪。 三、完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对策 (一)技术管理方面。面对弱电智能化利用率低的情况,企业应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合同和设计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弱电智能化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材料、装潢之间的联系,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施工中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确定包括备材料供应,系统技术,设计及工程施工,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弱电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 (二)设计方案方面。设计作为整项工程的灵魂,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为工程建设规划明确的方向。做好工程的设计工作,能够确保整项工程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应该注重设计优化工作的管理,采取全过程、全专业的优化措施。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重点在设计方案上面,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专业、工种面较广,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对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尤其对弱电智能化工程而言必须对上述图纸、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 (三)工程管理方面。弱电智能化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弱电智能化工程是配合其他工程的工种,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与以上专业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等方面上,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四)工程检查与验收方面。由于弱电智能化工程包括复杂的设备和系统, 例如一些配管、 线、 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每一个项目完成和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记录相关信息, 进行工程的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交接和验收,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五)工程设备抗干扰方面。在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 更要做好系统的防干扰。保证智能化建筑中,弱电智能化应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想提高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必须从干扰源、干扰途径、受扰设备几方面同时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进行抑制。其次,软硬件抗干扰措施应根据智能建筑实际的弱电智能化系统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科学地实施。最后,需要对干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用简单、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有效抗干扰措施,以保证智能建筑系统正常运行。 四、科学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秩序的意义 建筑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是一个从浅到深、逐步深入逐步细化的整个过程,考虑的因素众多,为了全面地判断、解读、研究,使施工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普及,必须做好科学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作。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实现其设计功能和应用功能的基础。建筑电气安置工程是科学合理控制电气产品在成本、质量和效果上的必要管理,这不仅可以保管电气项目的工程整体质量,还能够对建筑企业建设成本进行科学合理控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和建筑业的总体水平,是企业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方式之一。只要我们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作中做好科学管理,形成良好的秩序,加强对人、财、物的制约,采用合理的策略和手段,对建筑电气安装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就能够加强建筑电气的质量、成本和效果造。 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等,这一系列理念都体现着我国将“高效”“节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智能化工程工作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宣传理念。有效地智能化工程控制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完善社会各项基础设施等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建筑行业中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安装工程贯穿在设计、招投标、施工及建设结算阶段整个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合理分配财力、人力和物力,最终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对建筑企业和日后的使用者意义非常重要,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稳定、便捷等特点的建筑弱电系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之中,弱电系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工程 设计与施工 布线 在对建筑物的弱电工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非常重视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分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制定设计的标准。施工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弱电系统质量的好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的标准和设计的类型进行合理的施工,充分的注重设计和施工的良好协调,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弱电系统能够按照设计的要求严格的执行。在建筑物弱电系统建成以后要对线路进行及时的维护,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检修。使得建筑弱电工程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 1、建筑弱电系统的概念 建筑中的弱电系统习惯指工作电压为低电压的系统,弱电系统工程主要包括: ①电视工程,如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②通信工程,如电话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③消防工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④安全防范工程,如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 包括可视对讲系统) 等;⑤广播工程,如背景音乐广播系统、紧急疏散广播系统等;⑥智能远程抄表工程,如水、电、煤气表具数据检测远传系统等;⑦可视会议工程,如视频会议系统、电化教学系统等。 建筑弱电设计应以稳定、可靠、合理、实用为原则,同时应注意加强各相关专业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确定设计方案时,应本着够用的原则,不贪大求全。作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弱电系统工程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与使用需求,与建筑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保证主要功能。 2、弱电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物的弱电系统的集中表现形式和承载主体就是电线,有各种类型的电线组合成建筑物的弱电体系。因此,在建筑物的弱电系统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弱电类型采取不同的电线类型。 2.1、线缆选型 2.1.1、消防弱电工程 消防弱电系统是指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用于消防系统以及相关消防工程的相关的弱电设备和有关的系统。消防系统包括火灾预警设备系统以及消防控制设备系统,而在消防系统中的相关电子设备多是电压较低的弱电线路。对于消防弱电的线路系统在建筑物中的要求比较高,电缆要有足够的敏感度才能保证信号的快速传播及时的发现火灾的隐患,在火灾的发生以后必须保证信号的及时传播,这就对光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足够的传输速度又要有足够的耐热性。 2.1.2、通信工程的弱电系统 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通信工程的作用。电信服务商把电子信号通过电话光缆和计算机宽带的形式把通信信号传输到整个小区。小区的整个建筑设计必须符合通信弱电系统的要求,这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电线光缆的选择上。在电话光缆以及互联网光缆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小区信息传播的特点,电信信号的传播光缆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信号传输的质量和信号传输的安全程度。 2.1.3、电视工程的弱电系统 电视工程的弱电系统的普及使得有线电视技术在千家万户中得以采用。电视工程的弱电系统通过电视信号的传递和视频信号的转换实现了用户画面和声音的视觉以及听觉的享受。根据有限信号的传输距离以及传输质量要求具体的传输介质,电线的不同类型必须被考虑在信号的传输类型中。不同形状的电缆对于信号的衰减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在实际的有线电视的弱电线路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信号要求,根据信号传输的相关距离合理的采取相应介质的电线,实现整个工程的良好质量水平。传输距离要求的比较远以及对于信号的质量要求比较高的电视工程可以采取能耗比较低、频带相对较宽、抗干扰能力比较强的电缆,在电缆的选择上也要结合当地的温度及其后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电缆,电缆同时要考虑信号的保密性。在整个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电缆的成本。 2.1.4、广播和智能远程抄表工程 广播系统一般选用RVV护套双绞线缆即可,传输距离长,线径可选粗些;紧急疏散广播系统则必须选用NH-RVV耐火多芯电缆;数据检测远传系统需选用RVVP屏蔽线。线缆的芯数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1.5、安全防范工程 电视监控系统可采用SYV聚乙烯实芯同轴电缆,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1 000 m时,可选用SYV-75-12同轴电缆;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800 m时,可选用SYV-75-9同轴电缆;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500 =m时,可选用SYV-75-5同轴电缆;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300 m时,可选用SYV-75-3同轴电缆。 门禁、可视对讲系统主干线电缆可采用SYV-75-3+5C×0.5+2C×0.75多芯线缆,用于连接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的主机与分机,其中SYV-75-3线缆传输视频信,5C×0.5线分别传输音频信号、控制信号,2C×0.75线传输电源信号等。 2.2、布线设计与施工 布置线路是整个弱电工程发挥作用的前提,弱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布线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把布线工作做好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有效的发挥作用。布线就是布置、安放线缆。在弱电系统工程设计中,布线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将布线工作做好,才能为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转打好基础。由于布线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布线与设计的初期一定要合理规划,只有建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网络大厦更加牢固。 因此,在弱电布线时,必须考虑弱电与强电布线保持足够距离,如弱电线缆不能与高压(AC≥1000V,DC≥1500V)电缆一起并行布线,弱电线缆的终端与高压电缆的终端最小间隔为450 mm弱电线缆若为屏蔽线缆,则最小间隔可以近一些;弱电线缆的终端与低压(AC 布线工程属于墙内的工程,在整个布线工程的开始前夕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在规划的保证下才能保证整个网络的协调统一。在整个建筑物的布线工作中要分清各个线路的不同特点,对号放入特定的线槽中,保证全部的弱电线路良好有序的发挥作用。在布线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严格性,防止布线出现混乱的局面,如果布线的工作不能严格的按照规划的要求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线路正常的发挥作用,在线路出现问题时也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检修工作。在弱电的布线工作中也要注意和强电的合理布局,防止强电对于弱电形成大的干扰。弱电和强电如果出现线路的交叉时一定要各自安排各自的管道,防止管道的交叉形成漏电的现行发生。 总之,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通常应满足以下需要:保证大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建筑内适宜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保障水、电、冷、热等能源供应;为建筑使用者提供电视、音响广播;满足建筑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与外部互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建筑使用者提供周到的物业服务;为建筑管理者提供全面的物业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能源; 减少管理人员数量;减轻管理人员工作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浅谈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摘要:建筑弱电工程是我国智能化发展的突破点,对于提高建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弱电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的自动化水平,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弱点智能化系统工程更加的复杂,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当今建筑弱电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性的措施,为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 一、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收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二)、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知道,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四)、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二、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一)、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二)、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 (三)、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四)、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建筑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总之,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浅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摘要:建筑施工是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建筑的智能化是当今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示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本文就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项目的重点进行阐述。进而,就智能建筑自动化应用系统与计算机系统、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一、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重点 1、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方面的管理 应当根据合同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界面方面进行调整并再次做出这些方面的确认,主要的工作范围是弱电系统的各个系统和系统之间,子系统同各个分支专业工程的界面,主要是机电设备专业,土建专业以及装饰专业等。其次,包括产品的供应商施工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工作范围,以此对其工作的责任进行分割。弱电工程作为系统运作的核心内容,其确定的界面是系统开通所必备的条件,同时也是整个工程的难点以及技术管理的重点。 弱电工程最主要的就是设计的相关资料,对其审核主要是对合同中的监控点表或者是施工图和设备清单等进行核对,确保其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即保证监控点表可以反映真实的各个监控点位置,并且对接口的匹配受控点以及监测点。设备清单和实际使用的设备在型号数量以及规格上与清单一致并且是与设计图纸中的保持一致,这样综合各方面条件才能够对系统的硬件系统进行确保,同时联动以及信息通讯接口的技术参数以及接口界面都可以满足要求。 2、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 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止扯皮。 二、智能建筑自动化应用系统与计算机系统 1、智能建筑系统的计算机自动化办公和通信 智能建筑自动化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和通讯自动化,一方面要求要对设备进行环境的监控另一方面主要是对数据库的信息整合和管理。其应用中主要是在线性规划与有限状态的结合,或者采用优化的方法对大厦进行协调控制和调度管理。建立对只能大厦的信息库,从而更加有效的提供大厦管理的软件支持。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网络管理,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多方位的客户服务,从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对大厦的安全和服务设施,以及系统的维护,餐饮,通讯办公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2、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的作用 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技术要求在办公,通信,楼宇自动化三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楼宇的消防保安等进行合理的整合。尤其是对电话数据库光电网相连接的卫星等进行由内而外的高效率整合,楼宇自动化对于智能建筑价值来说有重大的意义,楼宇自动化系统能根据建筑内部所有的机电设备对楼宇进行整体设备的自动化有序运行进行管理。尤其是对于空调电力,防灾和安全上对设备进行归类,采用计算机控制手段对各个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的监理,使得设备能够利安全有序的运行,办公的自动化管理能够先进的设备进行对信息的处理和对计算机中心的采用和传真,复印,并且与国际互联网进行联系,最大限度的提高办公的质量和环境使得内部人员更加方便快捷的享受到信息。保安自动化的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在过去靠人工现在靠计算机进行电子设备的监控和保障,使得小区更加规范和舒适,减少人力物力的同时,增加了小区的美观,尤其是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对中心进行安全联动性管理,闭路电视和门禁系统,以及各项报警系统,他们在计算机的控制之下会自动进行技术识别和控制,使得安全性更高。 三、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构成 根据应用功能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有许多子模块构成,现将其分述如下 1、工作区子系统是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转换系统,是建筑功能的直接使用设备。通过建筑物内部插座与信息转换设备之间的联通实现从人体到信息的传送。工作区子系统的安排通常靠双绞线进行安装。在安装中工作人员要注意结合建筑所在地的区域特点和各种相关配套原件的出产型号,如果系统的连接设备不能与其他的配套设备进行合理的联通,将会影响系统转换的功能,使得建筑物的功能大打折扣。 2、除了工作区间系统,水平布线系统也是智能建筑的一项子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终端采集设备与整个智能化网络中枢的有效连接。水平布线系统同样采用双绞线连接,与工作区系统有所区别的是,这种双绞线通常采用8芯结构,其标准长度通常小于100mm。由工作区到设备缆线终端的布线长度不应大于10m。在建筑中可以对这种通行标准进行符合建筑实际的改造,当间距大于10m时,为了满足布置需求,可以适当减少缆线的长度,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智能化分布。 3、智能建筑的信号传输需要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的实现靠的是建筑内部的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可以完成水平系统和垂直系统之间的连接,对各种系统中纷繁复杂的信号网络进行整合和转换。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设置配线架,根据使用功能的区间划分,可以采用铜缆配线架和光线配线架,两种配线架既可以单独布置,又可以协调作用,主要根据信息的走向和需求进行划分。 四、计算机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技术要点 1、综合布线系统 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是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布线要求。设计应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 2、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与信息资源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子系统间接口方面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往往互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4、母线的安装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插接的母线在运行的现场中要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密集型的母线必须要做绝缘的检查。母线安装前,母线通道的所有线路都要经受潮湿程度的检查,避免成品受到损坏。母线需要与开关的设备相连接,不受到额外的应力;母线的各个连接部位要密封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因此,应采取有效地策略的方式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确保我国建筑弱点智能化系统发展。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的发展方向,这其中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的关键组成。本文就此阐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施工 1、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建筑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全新的发展思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建筑物“弱电”系统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在智能建筑日益受到追捧的今天,很多智能建筑的功能和建设规模已经超出了现实需要,这不仅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在弱电系统施工等环节的施工成本,有时还会引起智能建筑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智能建筑的建设以及弱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一定要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在加强对高智能建设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合理控制智能建设的智能化程度,并保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 2.1 建筑物弱电进出线管的位置选择和预留 对一个建筑来说,尽管弱电系统复杂多样,但需要与外界联系的弱电线路一般仅有通讯线路、安防监控互联线路以及业务线路。网络虽然作为楼内所有弱电系统的支持平台,但它一般只是在建筑内部自成体系,与外界的联系通过通讯线路即可。但是,政府、电力、司法等部门可能有自己的内部网络,需要在进线时考虑预埋保护管。此外,某些建筑可能还有外界周边的安防线路以及消防报警线路。 进出线位置的选择依据外网来向,以建筑内布线便利为原则,避免出现大转角。一般在地下或首层设置一间弱电进线间,进线位置注意避让开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地下汽车坡道、消防水池等位置。出于运营方面的考虑,规模大的建筑预留两间弱电进线间,分别留给电信和联通,其他有线电视等线路一般直接进竖井。 2.2 机房功能及位置的确认 弱电系统相关的机房包括网络机房、安防控制室、楼控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应根据建筑需要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安防控制室可以与消防控制室或楼控机房合用一室,但各自有专用的工作区域,而且重要建筑的控制中心(机房)应设置值班人员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楼控机房应该毗邻消防安防控制中心,若建筑物面积较大控制项目较多,不宜再与消防安防合用控制室,否则显得较为混乱。 弱电机房一般要考虑防静电及防尘,电源应当可靠,一般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的方式供电,同时应设置UPS室提供备用电源。机房内一般来说设备发热量较大,可不考虑采暖仅需考虑制冷,制冷量一般可按照400W/m2考虑。控制室内要考虑采暖,单独设置空调设备,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地板送风的方式。UPS室荷载较大,应提醒结构专业设计人员予以考虑。 弱电系统相关机房一般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消防控制室要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入口,适于选择在建筑物中间的地方,一定要离进线间不远且要方便线路敷设。进出机房的线槽应敷设在公共空间内,不要穿越楼梯间及前室,适当远离变电、x射线等存在干扰的区域。 2.3 弱电竖井的分布与面积需求 弱电竖井的选择一般可以不受防火分区的限制,但是网络布线有距离限制。一般从弱电井至走廊末端的距离≯80m,对于大空间来说,由弱电井至最远处的网络出线座的距离不应该超过95m。考虑到弱电机柜的深度,弱电井一般进深应在1.2m左右。弱电井的发热量比较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井上部做排风管,竖井门上可以考虑采用防火百叶进风。 弱电井应该设置在方便走线的位置且开向公共区域,一般不应该与烟道、电梯、卫生间相邻。但如果不从建筑物设计方案阶段就介入,那么建筑专业预留的管井就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2.4 平面中弱电点位的布置 弱电系统设计首先要在现场布置出信息采集点,然后通过线路传输到机房。需要在现场设点的包括电话、电视、网络,其他数据采集器一般通过86盒接入系统。输送信息的线路一般也不外乎双绞线、视屏线、光纤、六类线等。设计过程中,在平面中布置出各种点位是设计的第一步。 平面中布点相当考验设计人员的耐心与细致,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平面有所了解,具有装修经验,清楚家具放置位置,熟悉线路走向,也要了解其他专业的需求,能够根据建筑性质选择适当的布点方式。例如:可视对讲一般放在门的固定扇一侧,但如果建筑的门厅为全玻璃时则需要灵活布置。 2.5 建筑平面中弱电通道的预留 土建施工阶段一般只预留管不穿线,所以平面中的布点要经过预留通道连接到机房,从机房到竖井采用线槽,每层采用金属线槽竖井引出本层的线路,金属线槽一般沿走廊敷设,进房间的部分采用穿金属管保护的方式。 消防线路与一般弱电线路应该使用单独的线槽,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广播、扩声系统一般兼做火灾应急广播。这种情况下应该满足消防的相应要求,线路明敷时一般要求穿金属管并刷防火涂料。由线槽引出的线路到末端布点处一般不应该超过3个直角弯,否则穿线比较困难;电话、网络线路在末端分别穿管;设计师应该熟悉线路的实际走向和作法并且在制图时要明确的表示出来。 3、弱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1 施工方案的落实 对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技术文件已经讨论审核并一致通过,那么在弱电系统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在施工方案的落实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地方相关的建设法规、文件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进行施工,平时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关于施工过程方面的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等,隐蔽工程施工的工序衔接中,必须由相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确认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3.2 子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 弱电工程中的设备监控、综合布线、智能卡、有线电视、背景音响以及紧急广播等子系统施工,都需要和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等专业密切配合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在弱电系统施工中不但要考虑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需求使其符合设计要求,还要加强和土建、装饰等相关专业的配合,在确保其功能达到要求的同时,保证其外观及观感也符合规范。比如在室内,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要排列整齐,标识要明确统一等。 3.3 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使用的材料、器件和设备的种类繁多,技术要求严格,所以应对所有的材料、器件和设备在进场前进行充分的检验,尤其要注重对电气管材、线盒质量的检查,做到达不到质量规范要求的材料、设备拒绝入场。并且所有进场材料要求标识清楚并符合工程要求,对于标志不清或对其质量保证有怀疑而数量大无法一一检验的材料,要采取抽检的方式确保进场物资质量达标。所有进场的材料、设备都应填写报审表,并经监理人员审查并同意后方能用于施工。 3.4 管线施工质量管理 管线施工是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能够达标也是弱电系统质量实现的关键。为了保证管线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属于同一系统、电压等级或电流类别不同的线路不应该共用管路。二是综合布线时要防止打弯,拉动时用力要均匀,以防因用力过猛使双绞密度破坏而影响传输效果。三是要确保管接头出口光滑无毛刺,以防穿线时对线缆造成伤害;对与有拐弯的管线要确保弯度符合规范要求;横向和竖向桥架连接处要作必要的防护处理,以防穿线时对线缆造成破坏。四是对各子系统的线缆要做好标识,有条件时应用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进行区分,强、弱系统管线要留有足够的距离,以防干扰。五是管线与管线、管线和接线盒之间的连接要确保牢固、紧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已成为今后建筑业发展方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加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摘 要: 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的对象复杂、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因此智能化弱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要有一个系统的考虑与统筹安排,在时间上、空间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 关键词: 弱电系统; 施工; 项目管理 前言: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成品保护、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方面加以论述。 1、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首先在于它的协调性和组织性,其次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1.1 施工的组织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是指为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实现组织职能而进行组织系统的设计与建立、组织运行和组织调整三个方面。组织系统的设计与建立,是指经过筹划、设计,建成一个可以完成施工项目管理任务的组织机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划分并明确岗位、层次、部门的责任建立和形成管理信息系统及责任分担系统,并通过一定岗位和部门内人员的规范化的活动和信息流通实现组织目标。 1.2 施工的进度管理:进度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如只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进度计划必要的调整,则进度无法得到控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进度控制的过程也就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进度计划调整的过程。 施工方是工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参与方,许多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迫,施工方的工程进度压力非常大。数百天的连续施工,一天两班制施工,甚至24小时连续施工时有发生。这样盲目赶工,难免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还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施工进度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1.3 施工界面管理: 项目施工集成化管理的主要难点就是施工界面的管理,其中组织、经济、合同、技术等几个方面是项目管理者在界面管理中需要着重把握的。组织界面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其过程主要包括:结合工程特点,运用系统学的理论及方法,以促进管理系统集成化为目标,充分考虑界面间的兼容性,合理设置界面的数量和位置;从不良现象中分析影响各组织协同合作的界面障碍;运用多种管理理论挖掘界面障碍应对措施等环节。 1.4 施工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管理:由于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参与人数多、环境复杂多变,安全生产的难度很大。因此通过建立各项制度,规范建设工程的生产行为,对于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政府部门、有关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确立了一系列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因此,文明施工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文明施工可以适应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利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安装要求、对线记录、调试工艺、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行之有效的管理。 2.1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进行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2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2.2.1图纸目录: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2.2.2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遵循的标准、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子系统的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设备的订货说明。 2.2.3设备材料表:分系统列出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2.2.4系统图:表现系统原理图、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的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动关系说明。对如BA这样的系统,还需说明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2.2.5平面管线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等。 2.2.6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进线管道的衔接位置。 2.2.7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图:表明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操作台、显示屏等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和电源要求。 2.2.8安装大样图:如门禁系统门控制的安装方式等。 2.3 技术文件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实施各阶段的依据,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和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这些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技术文件,必须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3、施工质量的确认 质量管理活动涵盖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作业过程直接形成的。因此,作业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和作业技术能力的充分发挥,是质量控制的致力点;而组织或人员具备相关的作业技术能力,只是产出合格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对作业技术活动过程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协调,才能使作业技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 弱电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计划和项目策划,对子系统和系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验收,发现问题应召集有关方面分析解决,否则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4、结语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关键是:在整个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始终环绕着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来开展工作,并在各个阶段实施动态的管理,对管理对象,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各施工阶段的节点进行优化控制。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浅析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单位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的对象复杂、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本文对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文明管理、成品保护、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系统的测试验收方面加以论述。 1、加强对弱电系统的管理 先要做好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在智能建筑的方案阶段,就要依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方式作尽可能深的分析与探讨,从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上综合考虑,作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要上些什么项目,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做出明确的需求分析。要求对每一个子系统的方案都要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建设方应就各个子系统的监控对象、监控方法、设备数量、系统结构和布局、预算费用,特别是在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对建设方有较大分歧的设计,要组织专题论证。要有总管本项目强电与弱电的技术负责人,管理、协调本项目的强弱电及相关专业的矛盾。要对弱电线管、线槽及水、电、风系统中的线管、线槽、管道的排布作统一。弱电系统中的电缆、线管、线槽、不得与风管、水管、机电设备、强电走线相冲突,并应选择与建筑物内各种设备安装相适应的合理布局和走向,以节约工程投资。对弱电系统要作综合布线设计。对明装的线管、线槽不仅要有水平定位、还应有垂直安装尺寸及足够的空间,要兼顾其与预埋线管、线槽的连续性与整体性,要能保证隐蔽的预埋作业的整体实施。 2、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2.1施工的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增加人工成本。这种管理需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2.2施工的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决定着整个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组织,设备的供应,以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通常必须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检查和管理。 2.3施工界面管理: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界面上的划分和协调,尤其是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与机电设备和独立子系统的接口界面很多,一般通过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开调度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建立文件报告制度,一切以书面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措施等。 2.4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安全重于泰山,严格贯彻、落实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条例》等法律规和的相关规定。 3、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安装要求、对线记录、调试工艺、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行之有效的管理。 3.1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进行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3.2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3.2.1图纸目录: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3.2.2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遵循的标准、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子系统的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设备的订货说明。 3.2.3设备材料表:分系统列出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3.2.4系统图:表现系统原理图、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的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动关系说明。对如BA这样的系统,还需说明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3.2.5平面管线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和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等。 3.2.6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进线管道的衔接位置。 3.2.7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图:表明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操作台、显示屏等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和电源要求。 3.2.8安装大样图:如门禁系统门控制的安装方式等。 3.3技术文件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实施各阶段的依据,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和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这些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技术文件,必须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3.4安装工艺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抓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为最后的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4、施工质量的确认 弱电系统施工范围包括上述各个子系统的布管、线槽、穿线等内容,施工质量除了总承方加强施工管理外,一般还需甲方报监和找一个合适的监理,以保证质量控制流程的严格实施。当然,施工质量的最后确认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的测试来进行,每个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弱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施工阶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若发现问题,必须写明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效果。每次协调会应有会议纪要,并分发给有关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计划和项目策划,对子系统和系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验收,发现问题应召集有关方面分析解决,否则不得转入下一阶段。设备安装、系统或分系统测试,均应按计划和规范进行,且应责成分承包方到现场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项),现场人员应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并及时报告子系统负责人,由子系统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解决,对重大不合格品(项),应由子系统负责人报项目经理。 5、结束语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关键是:在整个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始终环绕着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来开展工作,并在各个阶段实施动态的管理,对管理对象,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各施工阶段的节点进行优化控制。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弱电系统是建筑中比较重要的方面,要对其设计与施工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弱电系统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要点;施工要点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进入了快速建筑时期,在城市中,每天都有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建筑弱电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配合与协作。为了让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能更为顺利,就要对其设计、施工重视起来,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弱电系统工程设计要点 1、弱电设计基本原则首先,在经济上要合理,这包括购买设备的时候要进行合理预算,再次就是系统建设的投入产出合理。也就是在维修这些系统本身的时候所产生的维修费一定要比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要小。无论是系统间接或者直接创造的经济都属于这里的经济效益。其次,技术上要先进,要求设计方案在满足业主的使用需求的时候,还能满足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产品必须是具有先进性的,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户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日后的维护费用和维修能力。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都要使用弱电子系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去进行选择。 2、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对建筑中弱电系统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个很重要,但是现在又经常被忽略的工作。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就是针对建筑物业主的需求的分析,对于初步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及对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的分析。对于业主需求向的分析,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者应该根据业主对于弱电系统的需求进行整理以及分析,要对业主的需求进行定量化的分析,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形成更为科学的具体设计目标。初步的设计方案,就是在对业主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建筑弱电系统进行设计,然后对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规模以及性能进行论证。最后就是可行性的分析,在出台了初步的设计方案之后,就要对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讨论,也就是说对于弱电系统建设的必须性以及技术性的要求等作出科学性的分析。 3、系统总体设计首先,我们根据用户需求和建筑物的功能,从宏观角度对弱电系统的总体规模和性能指标、各个子系统的规模和性能指标、所选用的技术和如何实现等进行叙述和论证.使用户对系统有一个总体概念和了解,对今后的项目实施和整体投资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成为系统分析阶段的文档资料.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包括目标系统的总体概貌、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子系统的描述.其中各子系统的描述包括系统目标、系统布线结构、系统实施计划、系统经费概算.规划设计方案要注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以供有关决策和技术人员作为论证和评价的基础. 4、系统各子系统设计 (1)子系统间接口方面建筑机电设备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的互控,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2)配电装置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为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大楼内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都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等现象。因为整定电流是保护下级设备和电缆的动作值, 整定电流小了,开关容易跳闸、停电;整定电流大了, 系统出现过载和非金属性短路时开关不跳闸, 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所以,在配电装置设计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 (3)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由四个完整的子系统组成,具有防火及报警的功能。这四个子系统分别为火灾探测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联动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以其监控回路及若干探测点及模块实现了通讯监控的功能,同时也能对故障情况进行显示,同时在系统运行时能自动检测到火警信号,并自动进行报警,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所处场所的不同,而将烟感探头灵敏度设定了日夜转换的模式。 (4)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由交换设备、传输系统、终端设备组成。采用数字交换设备,通信功能较强。数字式交换设备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实现众多服务的功能如系统功能、语音功能和数据交换功能。通信机房,包括传输设备室、交换机房及运行监控室。线路配线方式采用开放式综合布线系统,其特点是故障范围小,检修、扩建改造简单,在各楼层布线采用开放式星形结构。通信线路采用6类或超5类4对双绞线,终端采用RJ45插口,这样不仅通信质量高,又能满足用户网络的需要。在各楼层配线箱的选择上,应尽量留有余量,以备将来扩展。 二、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要点 1、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安排根据会审后的弱电设计图纸等相关文件检查施工进行的顺利程度,以国家的电气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作为理论依据参考,还要参照地方的相关法规、文件,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对施工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进行更改,比如发现图纸有纰漏要及时处理,不允许进行违规操作。操作程序进行严格化规范性制作的质量控制程序要和规定的相符、要求标准工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及时准确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都要在平时积累,比如一些隐蔽工程进行资料的验收和隐蔽签证问题都要谨慎对待。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否则停止一切动作,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2、重点做好各子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背景音响和紧急广播系统、卫星等有线系统等弱电子系统与建筑土建、装饰施工存在密切联系。弱电在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要重视的内容不仅是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还要重视的是观感验收。如,放在弱电井的控制箱其中的内接线要规格排列;室内的各项操作要到位,如排列整齐好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具有详细标注。与此同时,在实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时,要以各系统平面管线敷设图为依据。 3、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在作业交叉施工方面,积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按照工程总体施工计划,配合土建及其它专业进行穿插交叉施工,作好工序配合,真正做到有计划合理安排工序,为其他工种创造有利条件;布线、设备安装施工阶段,要求各系统的施工尽可能及早进行,避免发生因其他专业影响而错过最佳施工机会,造成影响总体进度或其他专业下道工序的不良后果;严格把好质量关,避免因过程质量不合格引起返工并拖延施工总体进度的局面。 4、工程检查与验收 由于弱电系统工程包括复杂的设备和系统, 例如一些配管、 线、 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每一个项目完成和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记录相关信息, 进行工程的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交接和验收,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结束语 现代建筑的弱电系统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设计人员的设计必须要有全面的观点,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新设计,为了避免弱电系统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施工质量。 弱电系统工程论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之我见 摘要:在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将质量和安全放在首要考虑的地位,并且根据弱电工程的具体特点,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且科学的动态控制,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认真将材料采购、建设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管理好,并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全面的提高建筑弱电工程的工程质量。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 弱电 系统工程 项目管理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工作,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工程施工的组织和协调,当然也包括其他的一些专业性管理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管理要点 1.1强调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首先要对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包括还有审核工程预算,尽可能将所有的问题在工程前期解决,避免或减少错漏碰撞的现象。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图纸修改时,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认可后,方可进行图纸修改。 1.2严格材料、设备的审核报验手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弱电工程物资,如各种类型的原材料,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各种类型的执行器和各种设备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填报材料(设备)报验单,待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环节;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及时退出场地,严禁任何不合格品用于本工程。 1.3施工的组织管理。应当对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安装人员、管理人员、调试工程师、技术人员的总人数以及人员进场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便于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施工的组织管理应当和施工的总体进度有机的结合,并且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以优越的质量来按时完成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工作。 1.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严格的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 1.5施工界面的管理。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界面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装修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在施工界面中的协调与划分,特别是建筑的独立系统、机电设备和管理系统的监督界面非常多,一般借助于各个子系统的管理人员以开调度会的措施来对这些方面进行管理,建立一些文件报告制度,而且多数施工界面管理的过程都以书面形式进行协调、修改和记录。 1.6组织技术、质量交底。现在一般的弱电工程设计图由承包商制作。首先这要求承包商在这方面具有专业的技术支持;相对应的图纸都有专业技术员的署名;弱电工程设计单位应与土建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弱电工程设计方案应征得土建设计单位同意。 1.7施工进度的管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对施工过程当中的设备供应、施工人员的组织以及装修工程、土建工程与弱电工程的配合时机,一般都应当以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检验。通常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来建立弱电施工进度表,施工顺序的主要内容有:管线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施工安装图设计等等。 1.8在对承包商、项目负责人对其已完成的项目考察时,还要对项目负责人的证件进行审查。现在有的承包商只具有某一子项或某几子项的资质和经验,其他工作还需要厂家专业人员来解决,像这样的承包商是不符合工程要求的。 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现状 2.1弱电系统的集成和装饰、土建、安装接口界面混淆 弱电和强电安装、弱电和土建、弱电和机电设备的安装,不管是在施工方面,还是在实现系统功能方面,其耦合程度较高、关联性较大。然而,我国的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在这些方面缺乏健全的规范化体系,这就使得在弱电系统的彼此接口和界面处出现了混淆不清的不良状况,这方面的工作应当由建筑施工的哪一方负责,在规章以及设计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导致智能弱电工程施工当中配合失调,相互推诿。 2.2 各弱电分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网络、监控、楼宇自控、消防联动等等弱电分包之间界定不明。现在的弱电系统越来越依赖网络实现自身功能,不断的整合集成,这样做的好处:一、节省成本;二、减少工程量缩短建设工期;三、集成后的系统便于维护;但是在施工中也体现了巨大的问题:一、其他系统完全依赖于网络的进度,如果网络一家影响了工期,会造成其他弱电系统也拖延工期,反之其他弱电分包在调试又需要网络配合,进度拖延又会造成网络的不必要的人工费支出。二、出现问题需要各家同时配合解决,不能互相推诿责任。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电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2.3对弱电工程的施工缺乏重视 在建设智能建筑的过程当中,其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为两个比较有限的资源,由弱电系统、安装、土建、装饰集成的多方来共享这些有限的资源。哪一方占有更为充分,相应的管理就比较容易,并且效益和效率就会比较高,因此便形成了施工各方对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的相互抢占的混乱局面。在资源争占各方当中,其中土建方占着主导地位,而其中最弱势的群体则是弱电工程,弱电工程的空间和时间资源极易受到各方的挤压。 2.4弱电工程的监理工作不够专业 现阶段,多数智能建筑的建设中,对弱电负责的工程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强电监理工程人员兼任,而强电监理工程师严重的缺乏对弱电系统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全面了解,这就使得弱电监理工程非常不到位。 2.5弱电系统的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当今的弱电集成单位基本上都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在弱电系统的施工过程当中,比如末端设备安装和配管配线,很多安装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3.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提升的建议 3.1应当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管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采用业主或者集成商对工程子系统进行的协调控制与管理的工程运作模式。所以,一个优秀的系统集成商必须在主体设计的基础之上,依据弱电系统的产品特点和要求来进行优化设计与审核。不但应当使系统产品与主体要求相适合,还应当使系统产品与主体要求相融合,与此同时还应当及时的完成施工和交付使用等诸多任务。 3.2应当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工程监理的实行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专业广、技术含量高、分支系统多,所以,应当选择专业配套、实力强、资质好的监理单位。对当前的建筑弱电工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虽然弱电工程已经完成,但是其开通却不尽人意,这不仅包括施工问题和设计问题,而且还包括软硬件问题和器材问题。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当增强质量管理和方案论证之外,还必须通过监理单位来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理。 3.3应当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在当今智能建筑的设计环节,必须根据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服务功能,再加上物业管理方式的探讨和分析,从经济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集管理、系统以及结构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是多个专业共同协调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所有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问题都应当在弱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当中加以处理和协调。过去由于智能建筑的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建筑物主体设计和弱电系统设计同步进行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智能化建筑已经是社会建设发展的主流,逐步的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特色,现代智能建筑自身的智能化标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工程的管理和施工存在着一些不当的地方,以至于影响了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要使得建筑弱电工程能够高效、完善地体现在工程建筑上,工程施工管理很关键,其质量、安全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个性化教育论文:漫谈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措施 一、高校体育对学生的性格作用 各个高校的学生们大都是20出头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学生个性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定型的时期,学生们自己的个性崭露头角,但他们都是随自己的潜意识做自己想做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所谓我们常说的性格就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而个性化指的是:使学生的个性和特殊性的性质得以定性的发展。 因此,高校体育的发展对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首先,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性格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太多的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不存在同别人合作的概念。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对此种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课程活动中,会有很多运动环节需要团体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这样就能使他们较快的融入到集体中去,不再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狭小空间内。在完成课程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样还能培养学生们的精神韧性,让他们面对困难更加顽强。 其次,高校体育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处在心理发展的高校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袭击可能会给学生们的心理造成不一样的冲击,如果内心深处的不满长期无法得到缓解,会造成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妨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高校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们运用“假想敌”的性质,利用肢体的运动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使学生学习、生活或感情带来的紧张情绪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调节内心的不平衡,使其恢复平静的心理状态,以及快速的投人下一节生活中去。最后,高校体育能促进学生们的相互交流,发展人际关系。 学生门刚踏人新的起点,对新的开始既充满了好奇,新奇的同时夹杂着些许不安。体育活动就是一个让身心放松的课程,在使学生们得以放松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们的交流机会,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放下内心的焦虑,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让其找到在学校的“家庭”归属感,也为学生们今后适应陌生的社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措施 教师理念个性化,教师作为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其思想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要想彻底改革体育教育的思想理念就要从理念人手,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师资队伍。学校措施个性化,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改革的软件设施,那么运动基地、教师场所、器材的更新这些硬件设施也必不可少,个性化基础设施能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打好思想基础。 培养途径个性化,增加一些与社会接触的体育项目,多给学生提洪接触社会的机会。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生在社会这所学校里会遇见不同特点的老师,学到与众不同的知识,贯彻实际行动更能深人学习。学习氛围个性化,传统的氛围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想创新发展就要走不同的步伐,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带动学生的热情,能吸引更多的不了解体育专业知识的学生参加,促使体育知识广泛传播,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内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总结 在我国体育运动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迎合世界的发展,与世界体育接轨,使我国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医学生个性为主体的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必不可少。 作者:胡勇 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德育教育之个性化教育 一、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内涵剖析 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可见,个性化教育需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简言之,个性化教育就是为教育对象个性和谐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个性不是所谓的外表穿着与众不同或一味反对别人意见等,个性是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独特气质和潜在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相统一的整体自由状况(黄友生,2007)。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作为个性发展的主体,其主体性和个体性理应受到教育的关注和培养。个性化教育关注个体主体性的唤醒和发展,旨在实现教育对象个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当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提出了多样化需求。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需要强化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从本质而言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发展个性,并不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相反,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和事实都证明,约束个性发展便会禁锢社会活力。个性被压制过甚的人,主体意识非常欠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十分贫乏,缺乏建设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马克思指出:“我们陷入困境,也许是因为我们只把人理解为人格化的范畴,而不是理解为个人。”人既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又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肖雪慧,1987)。个性化教育唤醒主体意识,尊重主体性、鼓励积极性、发展创造性,旨在培养个性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实现个人解放中推动社会的解放。恩格斯曾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社会要得到解放,必须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缺乏个性化教育,个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都难以实现(中央编译局,1972)。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个人必须具备更多的个性特征,作为培养个性化突显的多样化人才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旨在为社会发展输送活力的源泉——富有创造性的生气蓬勃的个体,以每个个体的力量去充实集体的力量,以每个个体的丰富性去造成集体的丰富性。 二、德育需要个性化教育理念 从道德的产生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道德,这是因为道德满足着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借以实现的形式,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人是道德创造者与体现者的积极主体,道德在本质上对人是一种肯定关系,人类的德育活动应尊重这一本质要求。个性发展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要求,作为尊重个人、肯定个人、发展个人的重要手段——德育,其价值正在于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整道德人格的人。不可否认,道德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约束性,但道德约束的是个人身上可能妨碍他作为人的能力和本质发展的消极因素,其目的在于保证个性的积极发展。德育工作者切忌因强调道德约束性而忽视个性发展,甚至以道德规诫压抑个性发展。 美国学者乔治桑塔耶那曾尖锐指出:“伦理道德往往变成一种强制约束力量,但这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道德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设,而决不是为了给自己套上枷锁(肖雪慧,1987)。因此,德育是为促进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将道德规诫通过教育笼统强加给每个人。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个性化教育理念的突显,就是明确要求当前德育工作积极融入个性化教育理念,这也是德育贯彻以人为本教育原则的体现。当前德育中,仍然遗憾地存在着这样的教育现象:受着传统德育中集体式教育的惯性影响,对学生的德育往往停留于集体教育层面,忽视学生个性特点,凭主观愿望而不是依据学生个体道德意识水平提供个性化教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学生个体道德意识不是“白板”,可以任由德育工作者凭主观愿望去描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能够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即德育内容只有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耦合,才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李蕊倩,2005)。作为学生道德成长引导者的德育工作者应在承认并分析学生个体道德意识水平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德育,帮助学生不断完善道德个性结构以塑造完整道德人格。 三、德育个性化教育践行的思考 (一)树立德育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个性化的德育工作者才能培育出个性化的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具备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不但不能有意识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主导作用,甚至会盲目地在学生个性发展中起阻碍作用(鲁洁,1994)。只有德育工作者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并在工作中践行,才能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者为适应德育对象应不断超越自我,要紧跟当前个性化教育改革步伐,更新传统德育观念,融通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并付之实践,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主导作用。 (二)建立个性化德育机制 1、建立学生个人特点分析机制建立学生个人特点分析机制是开展个性化德育工作的前提。德育工作者要在掌握学生集体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可多途径收集学生个人资料与信息,为分析学生个人特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参考,如对通过学生个人信息采集表、心理测试表及道德价值观测量表等表格采集学生个人资料与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留心观察学生个人平时表现,因为平时表现是无意识的,最真实可靠地体现了学生个体的思想状态;了解他人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从学生个人的重要他人——教师、家长、同学等角度了解他们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听取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体现了学生个人的自我认识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者依据学生自我评价恰当地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中积极完善自我。当然,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建立专门研究团队对收集的学生个人资料与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德育工作者,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学生个人完善道德人格。 2、建立鼓励个性发展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建立鼓励个性发展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是开展个性化德育的关键。没有评价就不知道好坏,没有将学生个性化发展纳入学生品德评价机制,便不能评估学生个性发展的好坏。只有将个性发展作为学生品德评价的重要指标,才能促进德育工作者加强个性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建立个性化德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与激励机制建立个性化德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与激励机制是开展个性化德育工作的保障。完整的个性化德育机制,既包括学生个人特点分析机制,又包括鼓励个性发展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还包括检查督促与激励机制。开展个性化德育机制,需要学校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要保证个性化德育效益最大化,有必要通过对各单位开展的个性化德育工作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完善整改;同时,对个性化德育工作取得优良培养效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有效激励。 作者:喻琼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与法学系 个性化教育论文:个性化声乐教育实践 【摘要】声乐教育是目前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重点要求的内容。传统的声乐教育采用的是大众化的教育模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基层文化干部认识到个性化声乐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就个性化声乐教育和实践进行探讨,一方面是讨论个性化声乐教育的原则,另一方面讨论个性化声乐教学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个性化;声乐教育;实践 一、个性化声乐教育原则 (一)性别差别对待原则。 个性化声乐教育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进行性别的差别对待。之所以要确立这样的原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的音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区别化对待,在教学策略上也要进行细致的区分;其次是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征存在着差异,无论是从音色、音质,还是肺活量来讲,两者之间的差别显著。在音色上,女性的声音清亮、尖细,而男性的声音厚重、沉稳、雄浑,此外,由于男性的肺活量明显高于女性,所以在声乐教育的换气教学中差异性显著。 (二)生理特征差别对待原则。 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在个性化声乐教育中,生理特征的差别对待也是重要的原则。在声乐实践教育中,不同的群众在音质和音色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就男性的音色而言,有的低沉,有的沙哑,有的带着浓重的鼻音,有的古典气息浓厚。针对不同的音色,必须要进行不同的教学,这样才能将音色的特质充分地发挥出来。再者,虽然同为男性,但是不同的人擅长的音域也不一样,有人擅长高音,有人擅长低音,有的人中音、低音、高音全部都能驾驭,针对这样的特点,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起到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 (三)心理特征差别对待原则。 心理特征的差别对待也是个性化声乐教育的重要原则,之所以要重视心理特征,主要是因为声乐教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教学,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与表达。声乐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宣泄,而这种情感必须是要经过心理活动来完成的。心理特征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情感表达也会不同,声乐教育必须尊重这种差别。 二、个性化声乐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确立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统一教学,这种教学形式非常不利于个人特点的发挥,因此为了进行区别化教学,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必须要确定以个性化教学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做到两点:首先,要对群众的特点进行充分地了解,因为个性化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其次,个性化教学模式需要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虽然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了群众的个性,但是声乐教学具有共性,教学需要在共性的规律上发挥个性。 (二)根据群众的具体情况选定教材。 在个性化声乐教学中,教材选定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时候,科学合理的教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定教材的时候要把握三个原则:首先,教材的难易程度要根据群众的情况而定,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群众选定相应难度的教材,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群众的学习水平。其次,教材的选定需要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差别对待,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材选择要有多样化的特征;最后,选择教材应充分尊重群众自由。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群众们能够对自己的状况进行估算,尊重其自主选择教材一方面是有利于群众发挥自己的特长,另一方面是可以唤起群众的兴趣。 (三)根据群众特征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 根据群众的特征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这是个性化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的制定有三方面的原则:首先是因人而异的原则,基层干部们要根据群众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制定要分阶段进行,在不同的阶段,群众们的水平会有不同的发展,基层干部必须要根据不同阶段群众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再审视和制定;最后是在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动,这样教学方法的效果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根据群众学习情况备课。 基层干部的备课情况对于群众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在个性化教学中,声乐教学的备课比较有针对性,对于解决群众学习中的问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备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能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基层干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根据群众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这样的备课才会更加高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束语 声乐教学在现代的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它的实践性更强,差异性更为显著,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基层教学干部要遵循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利用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方法,使个性化教学的效果更好。 作者:文家阳 单位:四川省米易县文化馆 个性化教育论文:产科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35例产妇(其中剖宫产42例,自然顺产63例,会阴侧切30例),年龄20~39岁。 1.2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确诊怀孕的妇女,对其进行系统的孕期检查,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建立孕妇健康档案,从孕早期开始对孕妇 进行心理关注。使准妈妈们通过丰富、实用且趣味易懂的内容,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了解有关妊娠、分娩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妊娠、分娩这一生理过程。 2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内容 2.1产前宣教 告知孕妇产前检查的意义和重要性,预约下次检查的时间及产前检查的内容。 2.1.1生理心理活动 母体是胎儿生活的小环境,孕妇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血液和内分泌调节的改变对胎儿产生影响,过度的紧张、恐惧可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畸形。大量的研究证明,情绪困扰的孕妇易发生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如严重焦虑的孕妇往往伴有恶心、呕吐,易于导致流产、早产、产程延长或难产。 2.1.2生活起居 孕期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孕妇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不要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每日应有8小时的睡眠。卧床时,宜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液供应。 2.1.3衣着与个人卫生 孕妇衣服应宽松、柔软、舒适、冷暖适宜,宜穿轻便舒适的平跟鞋。胸罩的选择宜以舒适、合身、足以支托增大的乳房为标准以减轻不适感。 2.1.4胎教 胎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的最佳措施。现代科学技术对胎儿的研究发现,胎儿的眼睛能随送入的光亮而活动,触其手足可产生收缩反应,外界音响可传入胎儿听觉器官,并能引起心率的改变。 2.1.5孕期自我监测胎动 嘱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胎动数少于3次/小时,提示子宫胎盘功能可能不足,胎儿可能缺氧,应及早就诊。 2.1.6性生活指导 妊娠前3个月及末3个月,均应避免性生活,以防引起流产、早产及感染。 2.1.7分娩先兆的判断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若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或规律宫缩则为临产,若阴道突然大量液体流出,可能是胎膜早破,嘱孕妇平卧位,臀部抬高,由家属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2.2临产分娩宣教 向产妇讲解各产程的生理变化及正常分娩的过程,安慰鼓励产妇,消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心理。多喝水,少量多次进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证其在分娩时的体力。宫缩间歇期,全身放松,充分休息,保持体力。2~4小时排尿1次。子宫收缩时,出现阵发性腹部剧痛或腰部胀痛,指导产妇腹式呼吸及按摩腹部。宫口开全时,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宫缩开始时,先深吸一口气,随着宫缩加强,如排便一样向会阴部屏气,宫缩间歇时放松休息。 2.3产后宣教 2.3.1饮食指导 饮食以多样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多食高蛋白的平衡饮食,多吃汤类,并吃一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2.3.2休息与活动指导 产褥期要保证休息和睡眠,适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产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防止疲劳;产后4小时要自行排尿,24小时后,无特殊情况,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以促进恶露排出及子宫复旧。 2.3.3母乳喂养指导 一般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通过吸吮动作刺激泌乳,回病房后再次将母乳喂养好处、手法反复向产妇宣教,鼓励产妇早开奶及按需哺乳。 2.3.4新生儿护理指导 讲解有关新生儿生理现象知识,让新生儿侧卧,左右交替,根据季节采取保暖措施。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大便性质。勤换尿布,包背包裹松紧适宜。但哺乳后不宜立即换尿布。向产妇示范操作,并让产妇自己演示。 2.4产褥期宣教 2.4.1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内禁忌性生活。于产后42天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主,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2.4.2产后检查 于产后42天行健康检查,了解全身及生殖器管复旧情况。 3小结 个性化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有计划、有目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和促进人们的健康。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状态。产科护理重点在于提供产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多数产妇以独立的家庭形式生活,这使其更注重护理婴儿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种培养在医院里主要通过母婴同室、护士的指导和专门的教育课程来实现。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们讲述妊娠、分娩、育儿等知识,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使产妇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可避免人为因素的难产。通过对135例孕产妇在产前、产时及产后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使产妇基本掌握了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及观察,为出院后对新生儿的护理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作者:吕娟 单位: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卫生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高校个性化教育管理论文 一、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在现代教育管理中,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创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对于院系行政管理者,需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作为教育管理目标,加大教育管理经费投入,建立学科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充分认识教育管理重要性地位。 首先,树立人本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朝着人本化方向发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是主体性因素,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需健全主体人格,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拓展自身心态与视野,创新教育管理手段。所以,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观念。其一,加强人性关怀,构建学生本位模式。高校学生是社会、国家的未来建设者,除掌握丰富知识外,需培养心灵感悟能力,充分认知外部世界,使以理服人、以情感育人的教育,深入学生心里;其二,加强教师与学生沟通,构建双向互动模式。针对高校教育管理,必须明确学生主体性地位,立足主体角度,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教育活动,进而实现教育者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按照相关规定,立足学生角度,使学生主人翁意识得以充分调动,由被动管理逐渐向主动接受管理转变。 其次,建立教育服务机构,建立全方位网格化教育管理网络。针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确立学生的属性、重要地位。不断改革工作机制,创新教育管理机制,使教育管理者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传授课堂知识时,需加入德育内容,按照高校德育低效问题,必须树立可行性、操作性较强的德育目标,转变德育理念,科学调整德育目标。 第三,实行个性化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管理具体性、针对性。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立足学生整体角度,分为横向教育与纵向教育层次。按照不同层次对象,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策略,充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社会阅历与知识层次差异,建立三级阶梯,即为纵向分层教育。按照不同阶梯学生需求、整体状况,采取循序渐进方式,指导、协助学生计划性度过大学生活。针对同一年级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先天因素及培养环境不同,可分为消极、一般、积极三类学生,即为横向教育管理。同时,准确把握横向与纵向的关系,使有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按照不同类别学生,结合个性差异特点,选择个性化教育方式,使教育具体性、针对性得以明显提升。 二、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一直是高校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在实际教育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教育管理工作。因此,笔者认为,需结合高校教育的若干问题,准确定位高校教育管理目标,明确高校教育管理的方向,促进高校教育朝着人本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作者:宋磊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个性化教育论文: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 一、实施过程 1了解学习情况,进行课程设计 (1)确定实现的目标及措施一是激发学生阅读选文的兴趣。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充分认识阅读文章在学学语文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就要掌握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让学生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重点让学生养成阅读各类文章的习惯,不断提高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听讲读写为核心能力的语文能力对学习本课程的目标。 (2)分析课程重难点,摸清学习困难,找原因、定方法课程涉猎散文、小说、诗歌,古代叙述性文章、现代的叙述性文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写作常识等等。重点内容明确,但难点因学生个体差异,出现不同。学生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对古文的学习有困难。原因分析:一是平时学生接触的少;二是因时代变化,古代文选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与现代语言差异较大。解决办法:注重平时的阅读;结合《学习指导》学习古文;掌握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些规律性的常识。 2主要实施了四个环节: (1)沟通电话沟通和QQ沟通是采取的主要沟通方式。通过电话询问每个同学对学习课程的情况,其兴趣和学习条件,告知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习的要求;通过QQ给学员传达学习的要求,学习的资源 (2)要求学期初,将本门课程确定为个性化教学后,在与学生建立联系时,就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每个同学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给教师反馈与交流学习中的问题,至少两个,多则不限。 (3)反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了解,对教学进程中,对没有反馈的学生进行进步沟通,询问学习中的困难和收获。 (4)解决通过交流、传送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解决学生课程考试的问题传送期末教学辅导资料、期末考核要求等。 二、实施结果 1可以提升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远程开放学习与传统的集中面授学习不同,它强调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远程指导为辅。所以,直属学院一些课程不安排面授辅导而开展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有完成一些规定动作,所以,模式的实施避免了学生在没有教师情况下的不学习的自由放任。 2有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由于成人学生的年龄、事业、学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在课程学习时的具体需求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帮助和引导。 3在学生便于自学的课程开展,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有要求,就有一定的反馈”。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对精选文章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对文言文的学习困难较多,个别同学反映作文写作也是他们的弱项,并且文体不同,各自的难易程度不一,所以,在学期初,就要求同学们反馈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收获,到学期末,有一半学生表现主动反馈问题和体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处理被动与教师反馈与交流,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说“学习中问题不多”或“没有时间复习暂时没有问题”等等。从直属学院13春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大学语文》及格率为91%。 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有老师在管理实施个性化教学,一对一的送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关心,聆听学生学习的反馈意见,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有老师在过问、有老师在帮助,就会感到有目标、有亲切感。在目前学生学习兴趣不很浓厚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教学,应该是督促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办法。当我电话沟通,又给学生发送辅导资料时,有学生感慨地留言,“老师,您太好了,谢谢您。”等等。总之,优化教学模式是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载体。我们认为,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中,《大学语文》等相近课程实施基于网络资源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同时,我们觉得,开展个性化教学要注重四个环节:一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开展个性化教学取得效果的前提;学习过程考核评定是开展个性化教学有效的保障;分层差异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便捷的沟通渠道是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平台。 作者:郭延兵单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商务英语论文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个性化教育中的“个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教育的个性化主要是指在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外化影响,逐渐形成有利于个体自身成长的独特教育手段。个性化教育面对独特的个体,通过适合每个人独特生命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不同于“个别教育”、“一对一教育”或“特长教育”,它强调的是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的潜能发挥,是促进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转化的过程。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个性化教育要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现有个性;二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的人。个性化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的重心在学生,学校和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要,谋求适合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二是要基于和谐教育。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将个性的自然性与社会的统一性相结合。三是要突出自我教育。个性的发展只能由自己来完成,教师要通过情景假设、心理暗示、自我激励等措施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增强自信,从而达到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 二、个性化教育与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关系 个性化教育与创新创业培养具有相同的内涵,都是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个性化教育最基本的特质便是主观创造性,教育者要注重强调教育的社会意义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两者互为一体。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个性化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种独立探究的精神,要打破课堂教学常规,鼓励学生独立判断和思考问题,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另一方面,个性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创造精神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不断明确自己的创新创业方向。 三、个性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高职学生成人成才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采用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优势,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不将学生框定在分数的“模具”里,不将英语语法、翻译等能力作为衡量学生实习的标尺。在语言教学中要善于疏通学生的压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自我知晓的口语、眼神传递信息等方式开展语言交流,将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同时,教育者要树立导向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质量观。 (二)创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需要按照“四个结合”的原则开展,一是将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二是将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相结合,三是将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四是将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创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学生、社会和课程目标相统一,注重将各国各地区的商务文化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创新要体现侧重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商务沟通和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时间安排和选修课的安排上更加灵活多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的方向选择学习的课程。与此同时,要优化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加强实践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实施英语口语流程性动态教学流程性动态教学引领着教学变革的走向,它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科学设计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突破传统的授受模式,探索和构建具有个性化和特色的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倡导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开放性和变动性,让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保持同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要采用分级动态教学的设计方式,二是要采取分级动态的教学管理,三是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变革,四是要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进行改革。实现师生关系由“主体———客体”到“我———你”的关系转化。 (四)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融合与体验规模扩张后的高职院校不能成为“标准化产品”的“制造商”,面对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矛盾和冲突,高职院校要力图摆脱统一的“生产线”模式,鼓励学生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索课程的自由组合与更新。要鼓励学生自我探索,不断设计新的课程与专业,同时,要围绕核心课程实施自由选课制度,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二是实施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教育和体验。高职院校要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校园氛围,将人文关怀融入课程安排以及生活的点滴。三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院校要锻造自身的竞争力,面对市场,明确定位,办出特色。 (五)培育商务英语专业特色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特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宽、厚、活”的三维能力为培养目标,确立“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课程模式。在校内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英为商用,商英结合”的教学实践,融合商务知识和英语能力。即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商务知识、在商务课程中采取双语教学。对一些核心的商务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等,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英语的氛围中学习商务知识,避免学用脱节。 (六)试行“潜能导师制”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关爱“潜能生”导师队伍,构建和谐校园和“追求人人成功,力争个个成才”的理念。高职院校有少数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心理素质以及人际交往和能力发挥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每位导师深入访“三室”,即教室、寝室、实训室,以平等、民主、热情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沟通,结对谈话,帮助“潜能生”纠正学习和思想上的偏差,从而充分发挥“潜能生”的潜智潜能,全面提高“潜能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能力为本位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目前存在课时少、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缺乏评价标准等问题。“能力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还未真正得到体现;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的课程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商务英语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与其相关联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商法、企业文化等等相关学科学生也应该了解,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采用“室内交互式教学”、“户外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改善和提高。 现代社会突飞猛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之中,对创新的需求非常强烈,高职院校不能再像往日一样,制造“同一型号的标准化产品”,应该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学生就像一颗颗小树苗,需要汲取不同的养分才能茁壮成长,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更应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课程和专业设置改革,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创新,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刘洋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普外术后患者64例。纳入标准:顺利完成手术;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调查和回访;年龄20~70岁。排除标准:沟通障碍、失明者、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平均(54.15±2.15)岁;手术类型:胃部手术12例,胆道手术20例,阑尾手术20例,十二指肠手术8例,其他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与护理,没有时间限制,健康教育与护理相对随意。治疗组选择健康教育路径。责任护士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护理路径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程度,病区护士长及高级职称临床护士负责监督并检查落实路径执行的具体情况,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对其进行正确指导。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路径知识和外科手术知识、交流沟通技巧、专科护理知识及健康教育技能等。护理周期为10天。 1.3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与依从性调查,设定选项分值从1到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依从性越好,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经过调查,护理后治疗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与依从性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整体护理现阶段在临床上已得到了深入地开展,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临床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具有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标准化的特点,是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共同制订的照顾计划,是一种系统、连续的健康教育,有效地协调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改善预后。其在具体的应用中,首先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能够有效避免个人情况不同而引发的护理质量偏差,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另外将健康教育路径表放置于患者床尾,也有利于患者更好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及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并使患者自觉参与到自身疾病的护理中来,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本文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经过调查,护理后治疗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与依从性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基于临床路径的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普外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洁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教学探析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1.1体育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质量偏低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总是遗忘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使得高职体育教学的变革缓速发展,教学理念的发展落后,并且因为现在教育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则误理解为通过向学生教授多种运动竞技项目,就能使学生的体质增强,身体得到全面发展。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使得设置体育课程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只追求全面发展,难以提升学生独立练习水平,使得学生兴趣缺失,降低锻炼积极性,教学质量也因此下降。 1.2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学过程主客体错位 高职院校的教学重心是“以人为本、重在参与”,即学生应该作为教学任务的主体,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现在已存在的体育教学中仍旧固守成规,教师依旧处于主体地位,仅仅向学生教授体育技能知识,重理论,以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主动性差。因此,如果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来,就要使学生积极的进行体育练习,这样既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找出学生的潜在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有益于对高职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设想的构建。 2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2.1高职体育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与高职院校的职业走向相结合,合理的规划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首先,高职体育教育课程应该表现侧重于教育学生体育的行为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将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寻找出来,使其逐渐培养出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其次,学生的心理教育业应该加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去,比如举办一些集体性活动使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加,或者一些简单的、易行的竞技类体育项目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通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表现出一定的体育文化,利用学校的体育优势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使得本校拥有自己的体育文化。对高职院校体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设想。 2.2教材内容的确定 (1)由于高职院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多种方面,让学生能够用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教材内容符合下述几点。 (2)必修教材必须使具有科学、实用、趣味的特点。具有科学性能表现出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感;具有实用性则强调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只有加强了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基本技能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现代化社会中最适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具有趣味性测试强调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3)专项教材的内容应该综合多样化。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专业性强、学科类别杂、应用性高的特点,隐性课程的作用显现出来,将其利用于身体素质练习和技能的锻炼,通过综合训练的进行来弥补体育显性课程的不足。还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个体的差异,采用多种教材。 (4)选项教材应该确保课程内容具有弹性化和乡土化的特征。即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寻找与相关学生专业的差别,有目标的进行课程安排。把专业性和职业的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一主一辅,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混合教材应保证内容的分化与综合。将不同的体育项目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同时增加新的内容。使得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感觉到结构的完整性,既能增强身体健康又能提升心理素质价值,真正使得高职学生的个性价值取向从综合选项中表现出来。 2.3教学方式的确定 通过对传统的分班模式进行变革,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进行划分,进行基础素质班和专项基础班教学的模式,促使学生发挥自觉主动性。对于基础班的同学,在教学时应侧重身体素质培养,对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学进行个体再教育;专项基础班应该注重于健美操和大球类的基础训练和形体教学,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保证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又可以让他们在其它专项课上有所准备,无论是心理层面还是技术、素质层面。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则要开设一些娱乐性高、实用性强的以保健为主的体育项目课程。 3高职体育课程的形式 设想的高职体育课程的形式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在高职体育教育占主要地位,应该采取课堂教学的教育模式,它是必修的体育课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与此相对的即为隐性课程,尽管高职体育隐性课程没有统一内容、统一教材、统一目标及要求,它的重要性也是难以磨灭的,同样也是形成高职体育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由于体育课所具有的特殊的空间交互性作用,合理的将人类社会的文化价值习惯以及社会观念等理性的东西,通过体育教育的各种活动反映出来,从而使其具有相应的综合效力,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对隐性课程内容进行的必要性的选择与设计,要使其反映出真正有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内容,将其寓于隐性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的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发展。 4高职体育课程类型体系 可将高职体育课程类型按规定体育课程与活动体育课程进行分类。并且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将规定课程分为选修课和保健课;根据社会体育性质可以将体育活动课分为体育教师组织的俱乐部模式协会和学生会组织的学生模式协会。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通常将体育课程的主体设为以一、二年级,并且活动体育课程的设置主体主要侧重一、二年级和三年级空闲时间多的同学。由于现代教育注重个性教育,即创造性的教学,如果无法保证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何确保学生未来个性的发展。对于规定体育课程中的选修课与保健课,教学应侧重体育健身,项目应不分男女,且以点带面进行教学活动。活动课程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和协会制教学模式,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课程类型。通过学生的自学自练、自主活动、集体的组织训练、比赛竞技等方式,辅之教师的辅导协助,再综合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组织形式和教学价值基本取向等方面。 5结语 要成为新世纪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体系,就应该将现今社会的体育教学体制与对应的实践特点相结合,进行个性化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适合现代化进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再者,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用富有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将高职院校的运动能力体现出来,这样既能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优良的人格品质,努力成长为对21世纪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陈功单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构建个性化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与途径 一、发挥个性化英语教育的特点与优点 所谓个性化英语教育,就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考核,并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学生的潜质特征、自我价值倾向以及学生个人目标,量身定制教育目标、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创业教育和修养教育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技能、经验等进行教育、辅导和培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独立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个性,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定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英语教育系统。个性化英语教育是“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和“结果个性化”的高度统一。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因材施教”,也不是简单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教育形式。个性化英语教育不仅只是“目的个性化”,还要有“过程个性化”作为保障,并且,最终要实现“结果的个性化”。整个过程包括策划、组织、实施、评估等环节,这样,才能准确、完整地实施个性化英语教育。 二、与技工学校培养特色与目标相契合 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专业业务的能力。作为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英语教育理念。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源及其特定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技工学校英语教育理念改革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他们能够掌握使用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可以多带他们到实训车间,根据一些简单常见的实物向他们介绍该实物的英文专业术语等,让他们先接触身边熟悉的物品的术语。而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多鼓励,简化学习内容,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目的是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允许基础差的学生慢慢进步,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技工学校英语教育的目的不是通过英语学习和考试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能力。所以应该从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来判断,从而帮助每位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使各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人学习能力。 三、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都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辨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而在个性化英语教育的考核方面,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以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考查内容和方式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个性化英语教育可结合最后测评,强调过程性,注重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科理论成绩、活动效果等都列入考核的范畴。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体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传统英语教学要求授课进度、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都统一。教师如果考虑授课进度,就无法考虑学生层次的不同程度;教师如果考虑统一的教学内容,就无法考虑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速度的差异;教师如果考虑班集体统一教学,就无法去考虑个别化教学。英语教学成了要求学生必须去适应教师的教学,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英语教学。这种常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实施个性化英语教育就有了必然的趋势,因为教师可以考虑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保证全体学生英语水平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英语教师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的不同特点,然后再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引导和帮助。只要明确了具体目标,并做到学用一致,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从知识体系转向应用能力。 技工学校学生是以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精选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主张“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必须从实用出发,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上,以培养听说能力为突破口,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训练,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生活英语和业务英语,以适应岗位的需要。由于专业英语的词汇过于生僻,文章晦涩难懂,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专业英语的信心。首先可以从简单的语音知识入手,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音标和简单的发音规则,能自己拼读专业词汇。教师可从英语词汇的构词方法和拼读规律入手,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这个阶段任务设置简单,教学目标要容易实现,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帮他们克服对英语的恐惧。其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可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或者实习现场教学法,向学生展示设备和工件的实物,以及工作流程示意图等,形象直观,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专业设备的英语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两种教学法都比较直观、形象,符合技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也避免了他们对理论课的排斥心理。教学内容与日常交流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密切相关,尽量避免抽象和捉摸不定的内容,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例,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例如利用万圣节、元旦、圣诞节等节日,举办英语晚会,开展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戏剧、小品表演、英语知识有奖问答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和游戏。这样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要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课堂环境。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选择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事实上有些做法很难简单地判断优劣,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送,而是言传身教。育,不是填鸭,不是吃饱就可以成长,你需要花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看看他们怎么想,听听他们怎么说,了解他们世界和我们的有怎样的不同。在构建个性化英语教育中,教师要抓基础,让每一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上有所收获。英语教师不但要能驾驭英语教学,更要具有融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擅长课堂管理的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气氛活跃,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作者:陆曼莎单位: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 个性化教育论文:个性化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探索 远程教育服务系统主要就是指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学术性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与非学术性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学术性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负责导学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能够使远程教育中的一个学生或一个组的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非学术性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则主要包含着由远程教育中教学管理人员帮助新学生进行所要选择的课程的修读。除此之外,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服务帮助支持,使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困难,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内容。 建立远程教育学校支持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作用:第一,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学习人员的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人员在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不再只是简单被动的对知识进行接受,而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自学兴趣,主动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和创新知识理论等。但是往往在有许多学习人员在现实中由于这么多年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和自身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对于所学的知识内容认识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在面对广泛的庞大的网上学习资源内容时,很难选择出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目地和目标的内容,对学习品质和结果就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就能够根据学习人员的自身特点而设计帮助学习人员的个性化的帮助。第二,远程教育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在一个时间与空间分离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习人员的学习行为势必要经过一个再度的整合过程。远程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教育过程中即使设计和开发出来精良的课程学习资料,也不能够确切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业取得成功。因此,给学习人员提供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对于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与学习要素再度整合并且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第三,远程教育机构的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也是学习人员的社会发展性的需要,目前在远程教育中设立一个学习中心,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学习环境,已经变成了远程教育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并且对远程教育上对学习人员给予支持服务系统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而最为关键的是,对于给予学习人员提供支持服务是能够达到高效的学习吸收知识和加大深层次学习的必然要求。 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构成的基本要素 远程教育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该表现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并且要鼓励学生们在远程学习环境下,将适合自己的要求和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创建出适合每个人的人性化地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氛围,并且逐步地养成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与此同时,创建能够配合远程教育的帮助学习服务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成果。在远程教育学习的环节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能够自发主动的学会在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第二,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制定出个性化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计划。第三,要回运用在网上的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学习中心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材料、影像教材等进行自主学习。第四,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远程教育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当出现问题时组员也可以互相进行帮忙解决学习任务。第五,当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等资讯和询问老师辅导和答疑。第六,制定可行的作业计划,按时完成制定的作业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七,当完成了各项学习计划后根据所学的学习课程内容后进行考试测验。根据远程教育教学学习的各项内容设计实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内容,设计创建有效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从而能够帮助完善远程教育活动有效的展开。 构成远程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有: 第一,远程教育所必须需的门户网站。一所远程教育机构能够正常运行一个完善的高效运行的门户网站是必须的。门户网站是远程教育机构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和学生们见面的第一站,所以门户网站也是一个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中心。当学生们通过门户网站用户名称登陆以后,就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资源,例如学习需要的资料,软件以及老师还有同学们的联络方式等。学生们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机构的门户网站随心的使用学习平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而又刚兴趣的学校以及专业进行学习。 第二,远程教育机构的学习中心。这个远程教育机构的学习中心作用是不仅仅是传统含义上学校,同时也是一个学习使用资源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通过学习中心而实现,老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站在讲台上老师,应该包括一些不同性质的人员分配,例如,教务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教师管理人员、网站技术人员和咨询人员还有主讲教师等。远程教育机构中参与学习的学生也不仅仅只是在校的学生,还包括一些对于知识和能力上希望有所进步的那些有学历或者没有学历的学习人员。学习中心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间接的支持服务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MSN、论坛这些网上交流的方式对一些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把那些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探讨而找出结果,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第三,远程教育机构的学习过程服务。远程教育机构组织在进行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会提出学习过程服务。首先,是提供入学服务。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始阶段,需要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很好的宣传远程教育的优点和提点,让学生们在观念上对学习的方式进行一种转变,使得学生能够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能够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融合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其次,要做学前准备服务。当学生们正式决定要开始远程教育时,就要把正式开始学习的内容所要用到的学习资料还有相关的培训学习技巧发送给学生,将入学前的每个环节做到最好。再次,在整个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管理服务。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管理服务主要是对学习人员的情况进行相关的了解,创建适合学习人员自我学习的舒适环境,并时刻关注着学习人员的情况,配合学习人员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解决,从而能够很好的将远程服务做到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远程教育机构想要高效有序的运行就离不开适合的配套的服务系统。因此,个性化的远程教育服务系统的发展对于整个远程教育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叶慧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个性化教育论文:学生个性化教育思路 一、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开展个性化教育,首先要认识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意义重大.而且也十分必要。 1.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透彻领会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而活生生的人是千差万别的,具有鲜明的个性。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即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应是个性化教育。目前各个国家都在进行探索.个性化教育正在全球兴起。例如,1996年6月召开的世界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全纳性教育,即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每个儿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都有特殊需要,教育活动应当以儿童为中心,学校应当努力适合学生的状况: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必须进入社会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不是残疾儿童的专利。作为一种有效的精致的教育。特殊教育可以为所有儿童的学习发挥作用,等等。我国政府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纲要为我们开展个性化教育指明了方向,也要求学生工作若应该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良个性t23。 2.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个性化教育的出现 当代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呼唤个性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教育时期学生来源具有更大的多样性.个体之间具有更大的差异性,如何推动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大众化时代与精英时代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学习不良、成绩落后的学习障碍学生人数大为增加.而且这些学生之间的差别相当明显。面对大众化阶段学生极大的多样性、差异性,开展个性化教育是最佳选择且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发展迅猛.需要品种多样的生产,有多种职业要求,适应信息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发挥优势潜能,发展良好个性。因而信息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都要求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 3.学生工作中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味着变革、发展、风险,培养创新人才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与个性化教育关系十分密切。首先,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的精神.关键在于突破常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独立发现,而不是迷信盲从、墨守成规。以独创为特色的创新思维必然是一种个性化思维。其次,个性发展从根本上讲,体现为人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 二、个性化教育的哲学基础 1.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共存 人既是自然性存在,又是社会性存在,是自然的社会动物。人的动物性在人的社会中才能人化,人的社会性只有以自然性为基础才能存在。人的个性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个性的自然性是指作为形成个性物质基础的遗传因素和生理特征。自然性是个性的特质载体,是个性形成的物质条件。个性的自然性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具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不能预定个性的发展方向,但它构成了个性形成的基础。影响了个性的形成。人更是社会实体,人作为自然实体降生于世,生存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其个性只有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形成、发展。个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渗透、紧密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对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_3_。 2.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每一个现实的人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一个合理健康的社会.会在遵循共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不能为了片面追求个性而放弃遵从共性,也不能为了遵从共性而削弱个性.而是追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力的均衡点。人的特性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方面。每个个体在发展中其个性特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会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在不同生活环境下可以显示出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是人存在的载体。人之所以为人,是由社会决定的。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文化习俗下,人的个性带有一定群体的、共同的相似性。同时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和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同一范畴的问题。因此,学生工作应顺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加强个性化教育,把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与社会的总体要求统一起来[41。固然,个性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并重,二者不可偏废,应该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互相融合。 3.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要求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活动要合规律性和目的性。个性化教育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不断彰显的结果有学者指出:教育存在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基本规律,主要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系统相互关系的规律,即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关系基本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即教育内部基本规律_5_。一方面,实施高校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外部规律作用的结果。实施高校个性化教育,促进个体创造性能量的充分释放,是教育外部规律不断彰显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实施大学个性化教育也是教育内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当代社会的主题之一就是弘扬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个体创造潜能,并使其在教育理性的疏导下,自由、充分地发展。大学个性化教育,因其契合了时代精神的属人本质,需大力提倡。通过这种教育,以期达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之上.充分尊重和正确引导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致力发掘所有学生的优质个性潜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学生工作中坚持个性化教育途径 目前学生工作存在如下现象:第一.事务性强而教育性弱。日常事务性工作使得辅导员“两眼一睁,忙到天黑”,辅导员往往扮演“保姆”、“救火队员”等角色;第二,常规性多而创新性少。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通常表现为常规的管理工作,即“千条线一根针”,执行性工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性;第三,统一性强而个体性弱。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较多,任务缺乏思想性.教育力薄弱。针对现状,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工作方式,尝试进行个性化教育。 1.传统的交流方式。 群体交流。一方面,利用“朋辈群体效应”交流。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美国社会12,理学家M.米德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朋辈群体的交流对个体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巨大.不仅可以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促进兴趣爱好发展,而且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是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特殊群体的交流。如单亲家庭、贫困生、学习障碍、学生干部培训等。目前,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多使得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负担大.内心世界较为封闭,性格一般偏内向。此外,贫困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和恐慌心理,更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真正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引导和教育他们。个别聊天法。在个体谈话中,辅导员要以一个知心者的身份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个别聊天,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谈话技巧,更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是两种思想的碰撞。只有学会做学生的听众.辅导员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才能成为其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思想空间。倾听之余辅导员应宽容理解学生,给学生发泄的空间。后进生因其心理和经历的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同学更易犯错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指责他。”因此,教师应冷静地对待这部分学生的过错。当学生的想法和我们的看法发生冲突时,允许学生发泄自己的情绪。此外,辅导员应该让问题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他们是颗弱苗,要健康成长,更需要老师给予一些“偏爱”。因为问题学生常常是被“师爱”遗忘的角落,因此,对问题学生的“偏爱”既是对他们爱的补偿.又能起到师爱的放大效应。家校联系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辅导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从学生利益出发.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真诚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发展状态。输入正确的教育观念、态度和合理的教育方法。书信、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通信工具等是学校和家庭进行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也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管理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充分利用网络虚拟交流方式。 信息化时代,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而且交流渠道更丰富,辅导员与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辅导员要真正投入学生事务,就要了解学生思想特点、情感交流方式和沟通需求,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辅导员工作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辅导员要拓宽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通过QQ、Fetion、邮件、人人网等各种方式与学生加强沟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更好地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情感沟通。 3.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培育良好个性。 积极倡导和践行个性化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他指出,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学生,但真正能够把辅导员教育内化为自觉行动的人只有学生自己,“教是为了不教”,唯有使学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自我教育者,才能发挥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要使学生在结合自身内在需要与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设想和规划,沿着自我发展的道路,发挥主体性,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由、自觉、自律地发展自我,因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最终只能由自己来完成。学生工作若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掌握学生在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做到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总之,只有实施个性化教育,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实施富有生命力的学生个性化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对时代精神的最终皈依。 个性化教育论文:个性化教育理念分析 个性化教育不同于个性教育,也不同于个别教育。个性教育,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就是培养人的个性品质的教育,只不过对个性品质的强调有所差异,有的强调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培养,有的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有的强调良好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等等。其实,就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品质而言,比如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世界观等,本身是人所具有的,它不是经过教育或通过培养才具有的。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个性教育”实际上并不存在。假如说个性教育要发展人的独特性,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大自然造人时,给每个人赋予了唯一属于他的东西,因此,每一个体的生命本身就是独特的,教育无需去造就独特的生命。所以,个性的发展并不是所谓的“个性教育”的结果,它是生命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个别教育(教学)(tutorialinstruction),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解释是:“在一个屋子里聚集着年龄悬殊、程度不一的学生,教师对每个学生个别施教,教学内容和进度各不相同,教学时间没有统一的安排,教学效果一般都很低”。 显然,个别教育(教学)只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教学。个别教育的形式能够给个性的发展提供时空,有利于个性的张扬,但这还取决于使用这种形式的指导思想。所以,也不尽必然都能带来个性的发展。我们所说的“个性”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而是指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因此,是有个性。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就等同于个性[1]。生命的独特性所表示的意义是:(1)唯一性。每个人的生命是唯一的存在,是基于自己独特的遗传基因,基于自己独特的环境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成的。因此,每个人的生命唯一地属于他自己。正如社会学家米德所说,一个人就是一种个性。(2)不可重复性。人是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是一个“进行时”。因此,生命在时间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他是什么取决于他在时间变化中所遇到的条件和现实。柏格森因此把人看作一个时间性的存在,时间在流畅,生命在绵延之中,此时的生命与彼时的生命是不同的,是不可重复的。(3)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间不可能存在两个绝对相同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性存在着。(4)自我性。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属于一个共同体,但他把共同体的因素融进了他自己的行为之中,对社会都是通过自我的独特和唯一角度来反映的。所以,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唯一的模式。我们说,每个人之间有所不同,即都有其自我独特性,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取代的唯一性,都有其对社会独特的感受和经验,有自我独特价值的觉识、自我的价值和尊严。一个人可以失掉外在的一切,但不可能失掉生命的自我独特性。生命是独特的,“生命作为对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的肯定而成为标准,它有责任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形式”[2]。 教育面对人的生命,就是要承认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为生命独特性的实现创造条件。教育就是要在每一个个体独特生命的基础上去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止、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创设适合个体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农业时代,教育是“农业”,它似阳光、雨露、肥料,滋润种子,使之自己发芽、开花、结果。工业时代,“正如经济上的统一生产需要大批工人集中在厂里干活,教育上的统一生产在过去也需要大批学生集中在学校里学习,随之而来的是统一的学纪、正规的学时、经常的考勤等等。总之,形成了一种求齐划一的压力”[3]。工业时代的教育,不再是“农业”,不仅不是农业的个体生产,而且也不允许个体生命的自由伸展。它像“工业”,学生处在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中,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着批量生产,塑造着统一规格的人才,把原本独特的生命,加工得一模一样,成为一个个“合格产品”。与过去的农业时代相比,“过去人们比现在自由得多,那时,‘自由选择是确实办得到的’。 今天恰恰相反,‘无论怎样来理解,人们都再也无法行使选择权了’”[4]。托夫勒认为,标准化是早期的技术水平(即原始的工业技术或自动化前的技术)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任何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后工业的信息时代,不再是工业时代的大批量生产,而是多品种、多样化的生产。建立在信息化技术之上,我们又重新获得了工业时代被剥夺了的“自由”。这就是后工业时代教育个性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平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这支社会文化支柱,一如经济也不得不考虑起产品的多样化了。也正像物质生产领域里的情况一样,新的技术并不能带来标准化,反之,却在推动我们走向超工业时代的多样境界”[5]。信息技术结束了标准化的历史,而使人类的生活走向多样。教育因此而与工业时代的划一性宣告割裂,而踏入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时代。个性化教育成为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教育的唯一形态。个性化教育作为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它不仅是教育组织形式方面的变革(个别化教学),而且是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观方面的跃进和更新。其基本理念是: 1.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个性化教育不同于划一性教育,就在于划一性教育的重心在教师,教师行使权利,而无视学生的差异和要求。个性化教育的重心在学生,教师要把每个学生当“上帝”,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借用今天的商业用语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就是教师所提供的”;“学生的满意,是教师的最大追求”。这就是“生本教育”的理念。树立“生本教育”的理念,就必须尊重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不只是在道德上、人格上的尊重,而是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1)尊重个体的个性。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个个体,而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性的存在,所以说尊重人归根到底是尊重人的个性,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2)尊重个体的需要。需要是行动的动力,也是个体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对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因此,正确的教育是尊重个体需要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既要尊重教育者的需要,又要引导受教育者的需要,使其向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使所有学生都享有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即都能接受适于其自身需要与特点的学习方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心需求,求得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对每个人来说,生命是独特的,因此也是有差异的。 这些差异,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晦;有的差异是永久的,有的可能是暂时的。无论是什么差异,教育必须根据差异来进行,谋求适合差异的教学方略。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能力、学习风格、愿望、学习步调等这些后天形成的因素中,而且也表现在先天形成的差异中。先天差异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智能优势类型的差异。以往人们多认为智能是以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为核心的,智能是一元的,每个人的智力都可以测量并用来加以比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推翻了智能的一元论。他认为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全面性与独特性的有机结合。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他到目前为止提出了经过验证的9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他说,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领域,但每个人都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把各种智能组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智能组合。“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6]。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组合形式,学校教育就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因此,他反对划一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主张“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应该在评估学生个体的能力和倾向方面富有经验。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宜的教学方法”[7]。只要教育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为他们提供了适合他们各自的教育方法[8],为他们创设多种多样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他们都能充分发展各自的个性特长,激发潜在的巨大的智能,形成独特的自我。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个性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自主、自由的过程。人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进行的。但活动有两类,一类是自主的活动,一类是被迫的活动。马克思说,“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体中并通过这种联合体获得自由”,才能“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 这就说明,只有当人成为劳动和一切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成为自由、自主的活动时,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人。因此,个性的发展只能存在于自主活动之中。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摆脱来自教师的控制,还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的主动权。自主性是指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活动具有的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科恩说:“自主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描述个体的客观情况、生活环境,是指相对于外部强迫、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觉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和可能。第二个尺度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韧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的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9]。自主的人是客观环境的支配者和控制者,是自己活动的主人,能以自己的意识、思维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是盲目顺从他人的意志。自主的人能够自我立法、自我控制,具有自律性。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过程视为教师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制造”符合教师理想的“产品”的过程,它忽视了发展只能由自己来完成。“教育者或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却将知识、品德、要求‘加到’儿童身上,任何这样的企图只会破坏儿童健康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基础,破坏培养他的个性品质的基础”[10]。教育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归根结底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我们必须树立“学生的发展只能由自己完成”的观念,切实把精神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当然,自主不是放弃教师的引导,更不是取消教师,盲目的自主。教师在学生自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要从前台走向后台,扮演一个“资源的提供者”和“顾问”的角色。学生的自主,不是盲目的自主,而是对教师提供的多样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包括选择不同的学科内容,而且还包括对教师提供的同一内容的自主理解,珍视自己独特的经验体会。自主和选择是密切相连的,没有自主就不可能有选择,选择的过程体现着自主的过程。学生只有面对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具有了自主选择权,才能避免划一性的教育,个性的发展才有希望。 自主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人的最高本质,因而也是个性的本质。自由的人即是有个性的人。自由包括多个层面:处理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自由,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自由,和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内在自由。在教育活动中,前两种自由赋予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权利和合理的限度,它使学生在一种非强制的状态下或非强迫的制度下自主的学习。杜威说,“自由就是提供机会”,“给儿童以自由,使他在力所能及的和别人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发现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使他能尝试他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的种种冲动及倾向,从中他感到自己充分地发现这些人和事的特质,以致他可以避免那些有害的东西,发展那些对他自己和别人有意的东西”[11]。所以,这两种自由是人的内在自由的途径,内在自由是儿童在智力上、情感上、道德上发展的自由,它反映了人的自主性,是人按照内心世界的愿望,不断超越,实现自我的过程。 3.创设展示生命潜能的条件,使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哲学人类学认为,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未完成性,决定了生命具有发展的潜能。弗罗姆甚至把人的本质就看作是一种特定的潜能。潜能是生命所蕴涵的、潜在的、可能发展的倾向,是人自身中“沉睡着”的力量,是现实生命发展的源泉。潜能不是培养、教育的结果,但潜能也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正如弗罗姆所说:“如果我们说,种子现在已经潜伏着树木的存在,那么,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粒种子势必长成一棵大树。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例如在种子这种情况下,条件就是适当的土壤、水分、阳光等”[12]。教育对潜能而言,可以促进潜能的发挥,也可以扼杀生命的潜能,这取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一刀切”、“一锅煮”的思想,严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教育因此成了压抑潜能自由发展,扼杀学生个性的“元凶”。个性化教育的首要原则或首要理念是“适应性原则”,即“让教育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育”。学生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服务于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自由、自觉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教育只是为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生,就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对每个学生都是特色化的、唯一化的。而不是,让教育用一个标准来塑造所有的学生,人为地消除他们之间个性的差异。 个性化教育所主张的生命潜能的发展,不是潜能的平均发展。个性化教育相信,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生命,生命的独特性就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优势潜能,教育就是要“扬长避短”,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制高点”,在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教育,努力挖掘每个学生优势潜能的巨大潜力,使其优势潜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生命潜能的发展需要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因素,这种外在的因素并不必然保证生命潜能转化为现实个性。因为促进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关键在于生命自身的活动,在于这种活动的自主性。只有在自主活动中选择、消化、吸收、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激活沉睡的潜能,使潜能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人,是全面发展而又具个性的人,是一个真实实现自我的人。所以,生命个性化的发展,还必须置于主体教育的视野之中。“培养人的主体性是以发掘人的个性潜能优势,培育个人独特的创造性为宗旨的”[13]。人只有成为发展的主体,才能全面激活潜能,使潜能得以自由的发展,优势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不仅激活生命的潜能,发掘优势潜能需要主体性,而且有个性的人,必然具有主体性的人格。所以,主体性不仅是培育独特个性的条件,而且也构成了个性的本身。只有具有主体性的人,才是有个性的人。唯唯诺诺,唯书唯上,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不可能成为有个性的人,只能是供他人使唤的“奴隶”和“工具”。所以,个性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自觉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育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良好人格,给生命的自觉、自由、创造性地发展提供动力。任何的发展都是基于自身的现实,是对已有现实的自觉超越。而人的现实自先天的遗传就赋予了个体的差异,所以,发展的过程是增强差异和个性化的过程。综上所述,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挖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每个生命体自由发展的教育。所以,个性化教育不是要培养个性,而是采取个性化、特色化的手段,保护原本就有的独特生命,促进个体生命更好地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个性化教育论文:艺术院校个性化发展教育 一、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教育内涵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人的健康个性的实现和超越为主要特征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培育健康个性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把实施个性教育作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而对于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清楚个性及个性教育的内涵。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横扩展中,每个人都以其独立的个性存在着。”“都是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体存在着。”在人的个性品质中,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创造性等积极的个性品质。个性教育是为了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品质,防止与克服消极的个性品质,使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在当前条件下得到自由发展。也就是说,在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方面,做得更自觉、更有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教育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人固有的潜能和创造精神的发挥,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具体来说,能动性是个性教育的基本内容。能动性相对于被动性而言,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明确的目的支配着主体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和活跃的状态中,能自觉地调动潜藏在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自主性是个性教育的核心内容。主体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真正具有积极个性特征的人绝非依赖性的人。具有自主性的人能够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够自然而又充分地显示个人的潜能、意志和魅力,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品质,最大限度地求取发展。创造性是个性教育的最高目标。创造性不仅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也是对主体自身的超越,它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具有创造个性特征的个体,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能独立提出问题、设想并进行验证。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个性培养的最终目的。 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是一个杰出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个艺术家终生为之奋斗的方向。艺术创新的基点是艺术个性。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总是能从前辈没有走过或没有走完的地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们总是能用独特的眼光寻找适合自己行走的方向,在无人问津的领域和地带独辟蹊径。而一代代艺术家富有个性的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才是推动艺术繁荣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正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个性教育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德性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育人者既要有完美的德性人格,更要有科学的育人理念。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应避免三种偏见:一是惧怕个性教育,认为学生有个性,就会影响集体的教育;二是过分强调个性,把个人与群体对立起来,甚至以个人需要代替群体需要;三是认为强调个性教育,就是在否定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在教育改革中把握好教师作用的“度”,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克服以往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不顾及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土壤和适宜的空气,使正确的育人目标无法实现,又常通过开会和听报告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接受的被动与抵触情绪。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更新观念,改善育人办法。 1.坚持民主原则,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民主性原则要求我们通过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艺术氛围,注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创新的原则。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儿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我们所面对的并不都是天才,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但他们同样需要自由的空气,需要自由自在的呼吸。因此,给学生一片民主、和谐、宽松的天地。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活跃,擅长形象思维,这是推行个性教育的良好基础,老师们要让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心理获得自由安全,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开展艺术思维活动,突破旧的传统观念,很难想象一个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的人会在艺术上有所造诣。 2.坚持合作性原则,创造良好的协作关系。艺术教育的合作性原则就是要努力完善个体独立与群体协作关系,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信念,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挑战现有的艺术形式及思维,发表不同看法。其次,要完善群体协作关系。学生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沐浴,而集体中个体与个体的碰撞更能产生创造的火花、艺术的灵感。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不仅仅是来自于老师和书本,还可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通过集体学习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坚持实践性原则,以实践促学习。艺术教育的审美特性,需要实践作导向。而重视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艺术院校要把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艺术节、“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桃李杯”舞蹈比赛、CCTV舞蹈大赛及其他重大演出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营造“第二课堂”“实践课堂”,激励学生在实践中突显专业个性。 (二)坚持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形成思想教育的最大合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环境的产物。个性发展与人的成长都需要良好环境的滋润和呵护。在适宜的环境下,人的个性会得到健康发育而丰富多彩;反之,在受到歧视和排斥的氛围里,个性发展会受到压抑、扭曲甚至扼杀。素质教育理论大力倡导“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要真正形成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还需要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去努力,务必实现三者目标的一体化,并形成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教育环”,努力做到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从而使三者形成个性教育的最大整合力。优化社会环境要求社会形成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社会的舆论工具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优秀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环境,增加党和社会主义的凝聚力。社会是源,学校和家庭是流,学校、家庭教育只有依托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依据。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作用,尤其在情商方面影响更大。不能只重视智力培养,重智轻德的危害性很大。个性形成和发展,学校环境的作用最为关键。这不仅因为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还在于处在性格铸造最佳时期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活动在学校,这里个体性格丰富多彩,可比较、参照的对象众多,相互激励效应好。 (三)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采取发展特长的“多维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少不了对学生的评价,但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有正面作用,也有副面作用,评价学生力求将负面作用减少为零。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我们往往只强调重视远大理想、宏伟目标等大道理的教育,而对人的基础教育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关注较少,强调政治教育较多,强调思想教育较少。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缺乏层层递进的演进,没有将所有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视野。结果使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走向极端,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形成“两张皮”的现象。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就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是多维度的,不要将一切评价的出发点仅仅放在教育者、管理者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也要同时放在受教育者是否满意的基础上。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采用多视角、多维度评定,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如多主体评价,有自我评定、同伴评议、辅导员评定、任课教师评定等。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摘要】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本文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提出几点做法,以期不断完善、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下就本人几年来从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所采用的几点方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不断完善、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一、感情投入法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实生活中,无论哪方面的完成,都离不开教师感情的投入。因而,教师在人生和知识的讲坛上,必须自始至终贯彻情感教育,这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尤为突出。伟大导师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依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正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一堂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无疑是教师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再现,它犹如涓涓细水无声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从而产生巨大的情感交流作用,进而产生教育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首先就要以真情实感投入进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即专家提出的“备感情”一环。上课时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愉悦的表情、高昂的激情进入角色,学生易于受到感染,心灵产生震撼作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便能达到。 二、理解关心法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小学生自尊心强,感情丰富而又脆弱,尤其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关心,特别是后进生,心理负担大,思想包袱重。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因而不能只关注他们的缺点,更应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闪光的另一面,并适时适度地当众表扬。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前者还是对后者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习上积极主动,大胆询问,勇于回答问题,成绩逐步提高。此时老师如若不失时机地再作表扬,他们的积极性会进一步被调动起来。当然,在经常表扬的同时,对他们的缺点也应坦诚、中肯地提出来,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使其慢慢改正,老师这种有理有节的批评也是一种关心,有助于改正缺点,学生更易于接受。不仅如此,还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多加关心,对生病的学生细心照顾,对厌学的、学习方法不对的、不愿用功的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关心帮助的学生,老师都尽可能做到了如指掌,用师爱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使学生懂得被人理解、关心、尊重的意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重新认识自我,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信念,从而升华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在生活上照顾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心理上理解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才能算完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任务。事实也一再说明,“理解万岁”并不过时,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会大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提高兴趣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课,只有学生喜欢,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在语言的精炼、生动、幽默上下功夫,在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现实性,教学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教学工具的直观性上做文章,以此来吸引学生。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讲解,精辟的论述,会像磁铁般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特别是开头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讲课也是如此,需要老师好好下一番功夫。一个充满激情的、精辟的开头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深深地打动和抓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次讲课时,为了避免呆板、单调、平铺直叙式地讲述,笔者上课时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什么社会?”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异口同声地答道:“社会主义社会。”在教师表示肯定后,又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谁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经过几秒钟的沉默,有人大声喊道“1949年”,“对,1949年。”其他学生随声附和,“为什么?”“因为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他们又答道。“对不对?”笔者又问道,“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认为对的同学把手举起来!”大家“唰”地都将手举了起来。“很遗憾,你们都错了。”笔者说道。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继而又沸腾了,大家议论纷纷,表现出极大的疑惑,“怎么会错呢?这怎么可能呢?新中国不是1949年成立的吗?”看得出,这个问题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产生了预期的效应,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大家都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同学们那一张张热切的面孔,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同样深深打动了笔者,笔者用充满深情的语调对学生说:“原因是这样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整堂课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的表情表明,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这一门课,也看得出,他们无论对教师还是对这门课,都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生在一种高度默契的环境中轻松地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任务,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目标激励法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化、掌握,笔者采取“化整为零”“目标激励”的方法,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做的作业都不相同,并规定各自不同的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评、验收,目标完成后当即进行表扬、鼓励,并请家长在家里也进行表扬、奖励。当完成第一步学习目标后,再指定完成第二步、第三步……每一次的学习任务完成、目标实现后,老师、家长都适时进行表扬、鼓励甚至小小的奖励。长此以往,学生都有了各自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中等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由于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最低目标,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完成。在最低目标实现后又有二次目标、三次目标,学生感觉新奇、体验新颖,都急于去尝试,急于去实现,以表现出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有一种成功感、成就感、自豪感和喜悦感,树立了自信心。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提高兴趣,树立信心,从而达到优等生巩固、中等生提高、后进生转化的三重目的。如在识字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成三类,掌握快的学生每天学会10个生字,中间学生学会6个,掌握慢的学生则只需学会4个即可。通过反复练习,一直坚持,不断调整,一学期下来,所有需要学习的字词学生全部掌握,三类学生全部达标,小语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字词教学便可迎刃而解,别的教学内容亦可如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兴趣的提高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唯其如此,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否则便是哗众取宠、空中楼阁了。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练基本功,不断陶冶师德、铸造师魂、培养师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汤丽萍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中的品德教育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层面的熏陶及教育,以便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技能、修养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真正推动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保障其实现德与智的均衡、协调发展。”以下,笔者将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中的德育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在识字学习中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较高比例的学习时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资源,在教会学生汉字读音、汉字书写、汉字记忆等重要技巧的同时,适当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学习“孝”这一汉字时,我将其拆分成了“老”及“子”两个部分,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老”代表的是父母,“子”代表的是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因此,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切实承担起厚待他们、呵护他们的义务与职责。这样一来,借助“孝”字“老”在上,“子”在下的创造性讲解,学生便很容易实现对“孝”字的轻松理解与深刻记忆。除此之外,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理解父母的奉献,要懂得对父母的付出给予感恩,做一个孝顺他们的好子女,从而巧妙实现识字教学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与渗透。 二、在阅读学习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阅读素材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所选取的阅读资源除了都有着较高的创作水平之外,通常还都会或多或少地蕴含有作者的一定积极情感或者道德素质倾向。如《蓝色的树叶》一文宣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陶罐和铁罐》一文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更要发现、承认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阅读学习也不失为对学生巧妙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考虑至此,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熏陶及教育,教学反响良好。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我除了向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新字词等具体语文知识点之外,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的德育渗透:结束课文讲解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整理关于我国森林植被覆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土地沙漠化程度以及植物覆盖与环境保护、土地保护等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便使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尽量做到爱护土地资源、爱护森林植被资源等意识的形成与树立,从而真正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的教学内涵发挥到最极致。 三、在写作学习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认知与体验,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写作者的个人情感及思维思考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写作教学当做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道德品质等巧妙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以我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为例,我就会非常注重抓住学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思想情感上的渗透教育。如,有次班级内的垃圾桶满了,学生纷纷抱怨,可是我却观察到谁也没有主动将垃圾桶清空并进行整理。我在接下来的语文写作课上,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现象,尝试写出一篇文笔流畅、主旨明确的文章。这般一来,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蕴含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之中,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作为文章创作的源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文章创作过程还确保他们对上述“纷纷抱怨,却无人主动对垃圾桶进行清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探究“为什么”,又该“如何做”,很显然这就为其形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无私为集体奉献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的科学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作者:杨德志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治安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思维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生活化”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交往状态,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情感;思维;交往;认知 1.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关注的往往是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失衡现象导致了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下降、身心健康受损、个性片面发展等,使教学潜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教学内容要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充分地激活他们的积极性,思维活跃,自觉投身其中,增强练习的乐趣。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熟悉的情境中,他们能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感受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联系。生命是千姿百态的,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天才,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人类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如果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生活的情趣、美的享受以及教师的赏识,那么学生就会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亲切感,在教育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与价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活跃期,思维发展很快,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一切都想问个为什么。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内容,尤其是学生预习、自学时,应鼓励学生进行理解性提问。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体现了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在教育中应开拓学生思路,利用开放性或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那些有创见的观点,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以培养学生敢于求异探索的精神。创造性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活动,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在教育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3.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育者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中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点之间真诚的交锋,使学生从经验中、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采用小组合作交往,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学困生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而不是旁观者。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交流,师生点拨,学生自我概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小组探究学习的成效,不仅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和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清晰地阐述观点,有序地呈现结果,客观地评价或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见解,掌握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在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笔者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该突破“预设”,变“预设”为“生成”,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生活化”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终生健康发展。 作者:王健华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及管理探索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就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及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育;问题与管理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教学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品德教育出现了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看到品德教育的成效。 一、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 1.家庭影响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第一所学校,但由于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且一部分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的言行举止出现问题,严重的将会影响学生一生。 2.学校原因 部分小学为了提高升学率,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开展了品德教育活动,但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无法提高。 3.自我原因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地明辨是非,正处于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然而学生受到一些不良客观环境的影响,无法正确地处理一些问题,因此才使得自己缺乏品德教育。 二、小学品德教育管理方式 1.与家长联系 既然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那么学校就应与家长站在同一战线,从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品德思想,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但这前提是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 2.加强学校品德教育 学校是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最佳场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基本已占学生生活的一半时间,教师在这个时间内就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灌输相应的品德教育思想和精神,从小事开始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管理作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内涵的分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自感受文章中的情感,从而获得良好的品德教育。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受到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影响,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无法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不断渗透品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作者:邹洪元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西湖小学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不容忽视。然而现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缺少家庭教育、思想品德课缺乏实效、学校重视智力的培育多过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本文从现行教育体制思考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对策分析 民族国民素质根本之一就是思想品德,思想品德代表一个人的灵魂,每个人的灵魂就汇聚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水平。对于如同白纸一般的小学生来说,身心发展都很迅速,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从这一时期培育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终生受益,对于提高国民综合思想素质水平、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国家也有着重要作用。 1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1.1思想品德教育的概述 思想品德教育从性质上说,是一定社会文化和经济意识形态的反映。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在国家和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工作侧重点也会随之有不同的特点,从而思想品德教育也会在内容上受到一定的整改。总体而言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有着阶级性,但在每个时期的统治阶级都会符合大部分人们的意志,从而让思想品德的发展和统治力量得到培养维护。 1.2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1.2.1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国家的必要性思想品德中强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国情的所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特点。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国家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物质基础发展,并且为保障物质文明良好发展的精神文明也尤为重要,因为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精神文明来指明方向。然而学校作为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关键场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一定要尤其重视,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奉献最大的力量。1.2.2让个人全面发展得到满足走入社会以后的人们要学会做人处事,要应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只有游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游刃有余的人才更容易在各个方面收获成功,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源头中,它对人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在道德品质上具有高尚的修养,才能日后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尊重。1.2.3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维护需要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只有人们认同和遵守这一核心价值观才能让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得到良好的维护。由于不是所有人的思想境界都能达到社会以及统治者要求的高度,并且一定会有一些不认同和质疑甚至反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存在,让人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达到高度认同是极为重要的目标,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措施。 2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生思想品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家庭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轻视现在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教育都普遍偏向智力的发展,只重视和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相较漠视,也很少教诲孩子为人处事方面的道理,等到孩子成长到青年时期的时候本质上的思想品德就会明显显现出来,从小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孩子在青年时候总能谦虚待人、认真学习、尊敬师长、珍惜当下,反之的孩子叛逆难以纠正。2.1.2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不规范行为影响很多家庭中的家长也存在着自身道德文化修养以及各种素质的欠缺,甚至会有一些不良的嗜好习惯,渐渐让孩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行举止也应该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2.2小学生思想品德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理想化据了解,很多学校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的要求是要勇于奉献,要助人为乐,要大公无私,要服务人民,要一切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要把学生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的继承人。然而这对心智完全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只是一味强加的背诵理论,并不能深入了解这些教学层次的含义,只是校方对思想品德教育太过理想化的目标设想,没有太大的时效性。2.2.2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化现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课本内容很多都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道理以及实践中的意义,而是内容偏向政治理论,让思想品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空谈,因此容易导致教学偏离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的轨道。 3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3.1实施有效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3.1.1让家长的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要让孩子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得到有益吸收,就要从家长做起,端正家长自身品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榜样。3.1.2提升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能力加强家长自身的个人素质的修养,让家长的人格魅力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3.2提高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 3.2.1制定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德育目标根据小学生自身情况进行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多从生活周围事物以及实践活动从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道德。3.2.2创新课堂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不要一味把教学限制在课本和课堂之中,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应该政治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其方法和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国民思想品德素质水平的目的,之后才能在发展综合能力上得到助力。 作者:熊桂芳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班主任在小学语文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 摘要:在以往的教育中,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划分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但是也相应的忽略了学生其他要素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这样做无疑会使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下滑。这样的情况在新课改进行后好转很多,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来支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中所有课程基础的语文课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德育这方面,通过班主任老师的渗透作用,使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培养起来。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语文;品德教育 小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启蒙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形成良好的是非观、人生观等价值观念对于他们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对它们的素质要求中,德、智、体、美是四个最重要的概念,作为四大素质中的首位,德育教育在新时代下被注入更多的内涵,也对学生人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其一般是根据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执政方面教育。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各种途径来完成教育,而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来完成德育的教育,因为语文相比于其他注重逻辑和真理的课堂更在乎情感方面的发展,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1班主任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无论在什么时代的教育,德育方面的教育都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便是在往前更注重学生成绩的年代,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也从未停止。而小学的语文课堂因为语文固有的情感、价值观等原因更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点部分,所以由班主任带领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是当前小学在德育方面达成的一致观点。虽然因为新课改的进行使得我国小学的德育重新被提上日程,教育力度逐渐加大,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以成绩为本的思想,其开展程度还不是很大,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的渗透也就很有必要了。但是目前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时尚可,但是在运用语文进行德育的渗透时就有些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需要班主任介入进行德育的渗透。在之前的小学德育中,进行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课程等都非常匮乏,只有在思想品德课上通过老师来进行,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小学语文课堂这种渐入式道德渗透教育的德育效果更好,也为小学的德育提供了更多德育的手段。 2班主任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使用的方法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用来教学的手段非常之多,比如朗读课文、寻找中心思想、语言训练等,这些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暗中将德育融入进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下面我们就这些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方面的介绍。 2.1语言训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首先进行文字的解析是必要的,随后要对文字组成的语言进行赏析,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式,也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情感联系的通道。通过对小学语文课文的调查,我们发现,里面选用的课文都是意境较美、语言精练、包含了大量情感的,这样的课文里面蕴含了大量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通过班主任的带领从字句开始品鉴逐渐深入到全文,将课文所要陈述的内容以一种鲜活的姿态映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完成德育方面的渗透。当然班主任在教学过程要分清楚教学的主次,我们之所以要用渗透这个词是要班主任在完成正常的语文教学时能够将德育渗透进去,而不是专门进行德育的讲解,这样不仅在语文教学的目标上无法完成,也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与预期相反。 2.2朗读课文 在前面我们已然说过,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语文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在意境、语言、思想上都是上上之选,尤其是有些古文或者诗句,虽然有封建思想蕴含在其中,但是合格的教师可以将这些略过而专门对其中的精华进行讲解,如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祖国争光、乐观向上的态度等。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德育的渗透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课文的节奏感很好,学生可以通过大声的朗读无形地将自己带入到课文中去,更能够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就更能理解李白的思乡之情,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品质。班主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进行适当的引导,为他们解释其中的难点。 2.3课堂之外 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课外活动也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科学合理的课外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情绪、锻炼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等,最终成长为他们素质的提升。比如,课外阅读这种方式就是值得一试的课外德育方法,相比于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外界的文章无疑内容更加丰富、韵味更加浓郁、种类更多,适当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其之后的人生路途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但是外面的书籍并非全是好的,不能因为让孩子阅读色情、暴力等书刊影响他们的发育,所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任就落在班主任的肩上,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班主任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兴趣来推荐不同的课外书指导,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高德育水平。而除了课外阅读之外,与小学生的德育相匹配的活动也有很多,如演讲、辩论、写作等,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辨析、文笔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当然,这些活动的主题很重要,它们对于学生德育的渗透就在于它们的主题。 2.4班主任本身的影响 作为人生的其实阶段,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而承担着塑造这一责任的人物就是小学班主任,他们是与学生接触的最直观的人群,学生的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养成也是大部分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形成的。基于这些,首先班主任自身的素质要足够的高,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形象很重要,有很多行为或者是心理都是以班主任为参照物来塑造的,,比如,班主任的性格是乐观开朗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那么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跟着班主任的情绪走,潜移默化之下就会养成乐观的情绪。班主任不仅要具备这些素质,还要努力观察学生的生活、融入其中,也要对他们有足够的关心,比如班主任通过对每个同学性格的了解来进行单对单对话,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欢乐等因素,基于此能更好地将德育渗入语文教学中。 3总结 总得来说,将德育深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之上能够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当然相比于正式的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程的德育更多地是润物细无声这种方式,逐渐地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提高。这就对班主任这个角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负责班级的整体教学与管理之外,他们还要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作用,这种教育非一朝一夕及个人能力能够办到的,学校内的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来讨论德育在语文课中的渗透,也可以去别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更大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作者:于红伟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小学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究 【摘要】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满足学生自身道德需求;思想品德教育应将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思想品德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心灵接触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世界,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从不断的自我教育中自省、自悟、自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是造就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德育宾至培养,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一、思想品德教育应满足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 现实生活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更是学生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学生是从面对现实生活开始逐步认识世界的,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的思考,逐渐形成对善恶、是非、美丑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形成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小学生的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要长,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也比较多,虽然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与人交往,但部分学生或不愿与人交往、或不会与人交往、或害怕与人交往。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各种交往情境,引导学生学说礼貌用语、学做礼仪行为,使学生能够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从而实现互助友爱、快乐成长。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学生自律性的用道德规范和约束自我,实现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自我教育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学生自己进行认知、体验、领悟、抉择、践行的基础之上,满足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教师应以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为原则,组织学生对已开展的道德实践进行讨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应起到启发、引导与帮助的作用,而不应当去左右学生的思考、理解、体验、选择与行动。 二、思想品德教育应将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 小学生的思想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家庭作为小学生人生旅程的起点,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早期思想教育的基础,其在小学生早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其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学校与家庭必须合力参与。学校应当将各种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得到相互衔接,为学生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学校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家长了解教育方面的新信息、新理念,增长学生家长的教育经验,使学生家长能够更加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思想品德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心灵接触的过程 良好的德育氛围是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成效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首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德育期待。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心灵接触的过程。积极的德育期待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难以估量的强大教育力量,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挚情感的体现。积极的德育期待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对德育期待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效力,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良好氛围;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还应当建立起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应理解、宽容、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微不至的爱。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一味苛责学生,而应当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帮助学生改正。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打破以往单一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互动沟通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而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这样双向的交流方式可以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密切,从而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打下基础,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得以提高。 四、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巧妙融入其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聆听英雄事迹,使学生得到思想和精神的洗礼,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观点和道理去联系身边事物和生活实际,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张伟光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评价机制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谈谈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思想品德教育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思想感情形成的特定环境 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亲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不得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正常的家庭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家庭教育面临着严重缺失,孩子思想情感的发展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 (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全体教师并不是全部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全体教师在全力以赴地抓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班主任在抓,鲜少有人问津;第二,没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学生不能从评价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快乐;第三,学校结合上级部门要求,会开展一些时令性的教育活动,但局限性较大,而且活动多流于形式,还有更广阔的思想品德教育空间有待开辟。综上所述,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体系,便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一)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必须大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生活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是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中要抓的主要方面,即要想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我们就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1.加强学生的个体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和考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纪律方面的管理外,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常规管理还应包括发型着装、生活纪律、就餐秩序、生活区卫生等。首先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做好及时的检查反馈和整改;并根据考评制度对逐一项量化,做好表彰奖励与违规处罚,最后,每月一汇总,对违纪严重的进行处理,对优秀学生予以表彰。2.加强班级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使命。班主任要建立包涵班级工作各个方面在内的量化考核制度,包括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床铺整齐、就餐秩序等。考核的目的就是要督促人人做好,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建立的班级一日常规量化考核或班级量化周考核制度,学生如有违反,除扣除个人分数,还要扣除班级分数,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分数列后的予以处罚,列前的班级予以奖励。3.重视生活区管理,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生活区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区域,首先需从生活教师中选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生活部主任,组建生活区管理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考评细则,不断加强培训,提升生活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以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值班等配合生活教师加强检查,按照考核细则做好考评记录。定期召开班主任、生活部的工作交流会议,及时反馈,将班主任的考核与深入生活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相结合,提高生活区的管理力度,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和结合好区域特色和地域优势,投入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娱乐场馆和课外活动要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书法、绘画、器乐、合唱、舞蹈、棋类、特色跳绳、抖空竹、地书字等兴趣小组有序地开展,以满足学生娱乐、参与、创造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要巩固好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就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1.家长会。家长会能增进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和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艺术性和效果。2.“校讯通”。教师利用“校讯通”系统,可将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临时通知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学校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从而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改革、要创新,就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多元评价体系。1.评价要体现出动态性。可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随时进行,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改进;同时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进行判断。2.整个评价过程要科学。评价的整个过程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为辅。3.评价要体现出主体性。评价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这样评价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总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新体系。 作者:桑霞 闫飞云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直以来,很多数学老师都有一个教学误区,觉得自己把所负责的科目知识教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优秀的教学。他们往往都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属于德育老师的职责,与任教科目不相关。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很高,但是思想品德教育跟不上,往往更易成为社会的危险人物。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应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从小学生抓起,可以避免因“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该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品德教育,让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下面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举手投足,在示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远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感染学生,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在很多人看来,认为数学属于理科,是思维性的科目,是最不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但有时候教师最普通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例如:“这道题虽然比较难,但是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分析思考,一定可以解答出来的!”有些积极性比较强的学生,老师说的话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为了讨老师的喜欢,会非常积极尽力地完成。长久下来,学生必能形成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利用教材,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用心研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要好好利用这些素材,把握时机,让这些德育教材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让学生察觉到是刻意灌输,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1.渗透爱国主义例如在教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中时、分、秒这三者之间的换算时,可以顺便提到我们生活中关于时间精准度的例子。比如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宇宙飞船在发射的时候对时间的精准度是非常高的。也可以问学生我们“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时间以及返回时间。我国的航天事业现在发展得这么好,这是我们全中国引以为傲的事情,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为祖国感到自豪,加深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2.渗透集体主义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形,小组成员里面有人负责画图,有人负责剪纸,有人负责把几何模型粘贴制作。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到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和团结的力量。这其中少了哪个角色,制作几何体的速度都会变慢,而且可能导致有的人负责的工作比较多。有了集体意识,大家都会想着怎么共同努力去完成一件事,而不仅仅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3.渗透环境保护思想四年级学生学习过《统计表和图形统计表》之后,我让学生回去调查自己家庭每天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并连续记录一周,制作成统计表和图形统计表。然后再参考一星期的塑料袋使用量来估算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一年塑料袋的使用数量,制作成表。再结合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好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件事,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己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或者灌输给家人同样的环保意识。4.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它不能死板地灌输优秀的思想品德给学生,需要抓住教材中的一图一话、一题一例来巧妙地进行渗透。例如:教学“元、角、分”这三个单位时,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是货币流通的方式,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平时不可随意踩踏、撕毁,要好好爱护它。 三、联系生活,在实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利用原有的课本教材,还可以联系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两位数相加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计算:“原本一辆公共汽车上面有27个人,中途有8个人下车,再上来6个人,请问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个人?”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还要渗透学生平时搭乘公共汽车时,应要“先下车后上车”,养成谦让的美好品德。如今的社会人们更加热心于公益事业,比如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完成学业。假设资助一个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需要300元,那中国13亿人口,每个人捐赠1元,那这笔钱可以资助多少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通过这样的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读书环境是多么的珍贵,要学会珍惜学习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愿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更有效,因为这些实例都是事实,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说服力也比较强。如果我们能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联系到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往往能事半功倍,学生更能接受这样的方式。 四、结合训练,在日常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数学这个科目要求学生要做到一丝不苟,一个步骤或者一个数字写错了,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答案。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断的练习训练才能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平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在做题的时候要反复审题3遍,确定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开始做题,做完题目要养成一步步检查步骤的习惯,看看数字和标点符号是否有误。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是否抄对题目?第一步应该计算什么?接下来要计算什么?算出来的答案是否有代进原式验证?”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自觉检查、分析错误的原因,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以后就不会吃由于粗心造成的亏。总而言之,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有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把这些教材里面的实例巧妙结合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根据可用的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把思想品德教育一步步无形地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面,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其他优秀的思想品德。这些事情的进行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教师之间可以积极交流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争取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得更加深切,让学生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栋梁,伴随国家和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王洪涛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一、礼貌待人教育 如今,有的人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喜欢给别人取绰号,嘲讽别人,故意讲一些伤害别人自尊心的话;有的人把病残人的生理缺陷拿来取笑;有的不懂礼让,见到老人长辈,旁若无人;有的甚至在公共场所,粗言秽语,不堪入耳。以上这些都说明要加强文明礼貌的教育。如,需要打扰一下别人时,说:“Excuseme.”或“MayIaskyouaquestion?”需要别人帮忙时,可以说:“Wouldyouhelpme,please?”当别人感谢你时,要说:“Notatall!”当你无意妨碍了别人或跟别人添麻烦时,要说:“Sorry!”早上、上午遇到同学、老师或长辈,要主动说:“Goodmorning!”下午遇到同学、老师或长辈,要主动说:“Goodafternoon!”傍晚散步遇到认识的人,要说:“Goodevening!”晚上遇到认识的人,要说:“Goodnight!”遇到外宾时,要主动打招呼:“Howdoyoudo?”不论何时,凡是认识的人,要说:“Howareyou?”或回答:“Fine,thankyou!”与别人见面时,说:“Hi!”或“Hello!”分手时,说:“Good-bye!”“Bye-bye!”“Bye!”“Seeyoulater!”“Seeyou!”“Seeyoutomorrow!”教师用这些文明礼貌用语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以礼貌待人。这样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从小就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遵守公德教育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变化,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广泛,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在周末或节假日中,孩子们常随着父母去购物goshopping、去远足gohiking、野炊haveapicnic、爬山climbmountains、去旅游takeatrip。要教育孩子知道哪些是社会公德,了解社会公德的行为准则,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结合认识颜色单词:red,yellow,green,认识交通工具单词:car,jeep,ship,plane时,补充介绍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一些交通知识,教育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要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绝不能对别人的危险和发生的不幸视而不见。还要给孩子们补充讲一些怎样应对突发的交通事故常识:要保护好交通事故的现场,最重要的是抢救受伤人员的生命,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三、孝敬父母教育 人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母亲,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要父母去做;还有的同学在家里稍不顺意,就顶撞父母,并且大发脾气;有的在街上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父母非买不可。这些行为习惯都是对父母不孝敬的表现。老师可以结合三年级下册UnitTwoB部分Let’ssing中的Ilovemyfamily这首歌,使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当父母生病时,特别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照料,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父母的痛苦,还能加深父母和孩子的亲情。让学生在家时时关心父母,在外处处帮助别人,从小就养成孝敬老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只要注重和提炼教材中的品德教育内容,把热爱祖国、礼貌待人、遵守公德、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等品德教育和传授的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就能帮助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的新型接班人。 作者:黄龙建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第一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1.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老师教学的问题 老师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的落后。思想品德的教育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忽视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在内容上进行了重点限制,其次,教材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在家学过程中一味的传授教材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趋向单一性,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文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教学方式的落后主要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形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在学生出现不懂问题没有直接告诉正确答案,学生产生而来惰性思想等。 1.2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开拓受到了一定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3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 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水平、心理需求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目前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从而导致教学方案的制定不合理,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不了解,教学方案制定偏离了学生的水平,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不了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阻碍,比如说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阴影,老师在没有了解情况的时候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批评,很容易产生更大的抵触,甚至造成心理疾病[1]。 2.改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2.1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充分发挥小学生课堂主人的意识,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内容,例如201年某市一小学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结束后剩余10分钟,学生可以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自由小组讨论,也可以询问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想品德的学习。 2.2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知识能力的接受水平,学生的心理需求等。首先学生要了解整体的学习水平,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可以设置附加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附加题进行思考,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心理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尽可能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2014年某市一小学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鼓励学生写信,学生可以将自己不愿意公开的心理用写信的方式告诉学生,老师通过这一途径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改革教学形式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进行教学,比如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传授课本知识,改变了传统说教式的枯燥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内容上一方面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例如2014年某市一小学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通过对实际生活的分析使小学生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恶和发展,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笔者提出,小学生处于好奇心较强,情感丰富的阶段,但是是非明辨能力不强,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指导和教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作者:顾亚利 单位: 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华北油田一处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生创新性思想品德教育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以及教育原则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应该重视对课本知识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能只将课程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有限知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使学生能够亲身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各项活动的不断完成,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品质[1]。小学生还处在思想意识不全面的阶段,所以学校的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1.针对性原则: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不良的习惯以及错误认识,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2],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改正。 2.教育的多样化原则: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不完善,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该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如可以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的讨论或者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进行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兴趣,从而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明显的上升。 3.坚持示范性引导原则: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行为引导人,小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将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所以,教师的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言行一致,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教育的效果[3]。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创新性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创新,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它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的基础,对其内容的创新主要是指对教学的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的创新,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一)对课堂气氛进行相应的改变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气氛比较轻松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生对社会还没有完全的认知,还没有建成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环境的轻松[4],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应该积极的运用室外的有利条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认知,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 1.创新教学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学生通过肢体以及感官的认知,对思想品德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便于学生理解的,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完善课外活动的形式 在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吸收能力对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及时的创新,在对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之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积极的参与社区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看望老人或者孤儿[5],这样可以是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来对一件事情进行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处理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去了解并领悟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建成,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教育效率。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教师素质的建设,有的学校对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的没有足够的重视,普遍导致教师道德参差不齐等现象,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积极的倡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所以,应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最大效率的发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作用,使学生促进自身优秀观念的建立,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者:郭生光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郊中心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体育品德教育论文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轻松教学 体育是以身体和智力为依据,通过各种实践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育,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小学体育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等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通过身体的锻炼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培养其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生处于身体、心理发展的可塑期,体育教师的每一个教学动作与语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注意学生身体的素质与变化,更要注重学生内心活动的变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通过快乐轻松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魄,还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师自身,要保持好强健地身体,保持好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好乐观豁达的情绪,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带头作用。教师一定要严于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意识,树立好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思想。 二、组织活动,激发集体意识,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就是其更具广泛性、活动性。体育课不像其他文化课一样,仅仅讲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它是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要经常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概念,树立集体意识,区分个人与集体的差别,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组合拔河比赛,通过组织拔河比赛让学生了解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团结才是力量,团结才能取得胜利。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足球比赛,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明白不同自身优势适合不同的位置。小学生集体思维意识淡薄,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体育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特性,制订相应的活动目标,培养学生以集体为上,以班级为上的先进意识,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肃清课堂纪律,重视课堂纪律,做到以德育人 小学生身体心理活泛,属于好动时期,甚至部分学生处于淘气捣乱状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课堂纪律,不能让一堂课程在混杂骚乱之中进行下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遵守纪律,制订一定的规矩,让其养成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的好品质。例如,在体育户外课开始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动排列好队形,集体参与报数,不无故旷工,姿势要整齐一致,要注意对教师的礼貌问候;在课堂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有事提前举手报告,不能中途无故脱离集体;在课堂结束时,要注意总结此堂课上的问题,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对淘气的学生进行指正,鼓励其进行改正等。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不同场合必须有的规矩,规范课堂纪律,使课程能够有序地进行下去。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到规范自身行为,控制好自身情绪,以文明的方式教育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率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陈勇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唐洋镇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研究 一、心理教育 目前,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些过小的事情而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事情来,或者是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自我的信念不够坚定,对社会及挫折的认识不够清楚、正确,导致了学生自我的抗压能力比较差,最终导致了自我的行为产生了偏差。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从学生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正确、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也为其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重要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指的是将小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比较分散的、比较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求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探索发现出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和缺失,更加促进了教育者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理解,也促使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从小学生自我学习方面来讲,又帮助了其能有效、迅速的理解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更能加深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最重要的是,完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能有利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客观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避免了给小学生的学习造成混乱和不良影响。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优化的基本方向 (一)突出思想品德教育核心内容 小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涵盖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之道,尊敬、孝敬父母的理念,还有对自我优势的探索。这样,导致了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各种内容并不是相等,是有主次之分的。可以说,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执政党的阶级目的或集团目的的实现而开设的,这样的目的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性质和方向,也支配着其他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党的执政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同志提出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我党的执政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与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相契合。比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与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不屈的中国”教学内容相符合,向学生们传递了一种热血的爱国情怀和护国精神。 (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的内容往往会比较的分散,不能有效地与教育者的教学思路进行吻合。所以,经常导致了部分教育者在教学的时候东教一点西教一点的局面,并没有将这些内容以一条思路线串联起来,降低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功效。比如,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包括了“我的成长”“我与学校”“走近世界”等,这样的教材内容安排,使教育者有些不明所以。其实,这一系列的课程安排思路是由小及大,慢慢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然而,有时候这样的课程安排也许并不适合有些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分析自己学生的主要特性,结合教学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内容进行二次整合和调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构建,从而使教育内容体系更加符合受教学生的学习思路,也就让学生能更加有效地理解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三)要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创新 创新是第一发展力。要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代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思想,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不断地认清当代的发展形势,跟紧党的执政步伐,不断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系统的、切实的、科学的构建,才能不断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水平。 作者:丁行勇 张瑜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东纪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论述 1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品德课的生活情境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要想实现高高效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更好地达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口传心授,同时还要提高对生活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视,将思想品德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和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积极的思考和实践,透过生动形象的场景体会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因而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之中,教师积极地发挥其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放下以往那种仿佛“高人一等”的架势,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以学习合作者和教学指导者的身份来带领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设计中进行情景教学和体验教学,借助学生对真实环境的体验,促使学生感知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我的角色与责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关系图谱的方式,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图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再向学生介绍其在这个关系网络所承担的责任。另外,基于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需要,教师还需改进和更新其教学手段,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多启发和引导学生,以教学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根据,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加强教学互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受教,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的形成。 2合理利用教材,变静态教学为生活教学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而言,教材是其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但是,如果单纯的照搬教材来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不符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复杂性,也并不足以促进小学思想德育目标的实现,因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尊重教材,同样也需要高于教材,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变通,以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创造性。小学品德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思想品德教学教材所能带来的思想德育功能是有限的,这部分的教育为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学生真正思想道德的形成还在于学生的课外学习,课外的思想品德教育。因而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善于运用课本素材,还要能够以课本为原点向外拓展,进行多样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的《生产与生活》单元的“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电视机可能都是挂壁式的或者比较薄的台式彩色电视机,且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电视还具备的网络点播的功能。然而对于早期的黑白电视并不了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动态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由于教师在介绍完电视机的变化后,也可对基于教材内容的讲解的基础上,插穿网络信息技术、手机通讯等相关事例的变化过程。 3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品德课的生活平台 在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源自于课本教材,因而要想丰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内容,教师除了要对课本教材做深入的挖掘,还需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生,从课外生活中获取更多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拓展的同时,丰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真正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的熏陶与影响,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改进和创新,促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源,从而使其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升。首先,改变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小课堂”的教育模式,将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搬到学校集体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感悟。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愿较强,有较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集体活动中,既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体悟。且教师也可以学生身边的小事为着力点,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并通过广泛的开展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是非明辨能力和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同时也借此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让我们的教师清洁又美丽”这节内容是,教师可以与班主任沟通,组织以此班级大扫除,通过活动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深对学生的教育。其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家长和社会同样也负有相关的教育职责。因而教师要努力将思想品德教育向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延伸,多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机构联系,将思想品德教育寄与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促使学生将高尚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个性。 4改进教学评价,促进品德课与生活统一 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测验成绩,或平常作业完成情况,然后这样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努力和表现,既不利与学生正确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也不利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回顾。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调整,不断转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发自内心的关注和关爱学生,并及时的就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班主任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将学生的在校的思想品德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另一方面透过对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来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外的表现,进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中应多表扬学生,多使用正面带有认可赞美意义的词汇,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在生活中自觉将思想品德课学生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实践中,最终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的教育目的。 5结语 在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下,大众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开展有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大众所期待和迫切需要的。鉴于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充分重视大众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更新教学手段,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以学生的生活为立足点,将思想德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切实实现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德育的教育目的。 作者:宫海洋 单位:舒兰市新安中心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考 摘要: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行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会计从业人员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本文立足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真梳理和剖析当前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改进措施 会计工作事关企业健康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制度日渐规范,会计工作环境日新月异,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不断加强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管理水平,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加强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无论企业大小,都离不开会计。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要跟会计打交道。没有财会人员的存在,企业内部就无法正常运营。但从目前国内会计行业的现状来看,普通会计人才趋于饱和,高端会计人才严重短缺,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此外,会计从业人员女性化特征过于明显。再加上部分高校会计教育的盲目扩张,无论是本科、大专、中职、夜大等都开设会计专业,使得普通财会类人才就业难度加大,薪酬水平持续低迷,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主动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出现大量持有会计专业从业资格证书人员找不到工作,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却找不到专业会计管理人才的尴尬局面。 (二)加强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是企业主动适 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更加凸显,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绝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账、算账和报账那么简单,更多的企业把企业会计纳入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为企业经营发展出谋划策。自2007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出台,如果不及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从业人员势必要落伍,企业会计信息技术性失真将会难以避免。企业务必要以继续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专业人才培训,更快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努力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即使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也要不断地“充电”、“加油”,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持续不断的终身教育,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质量,甚至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就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而言,除了能够熟练记账、算账、精确把握会计电算化技术操作等基本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编制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多数地方会计管理机构则进一步明确,专业会计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具备较娴熟的会计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使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作风严谨,进一步增强他们干好会计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当前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够 由于认识的不足,好多单位和培训人员对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虽说是“心不甘情不愿”,但为了应对国家政策却要不得已而为之,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毫无长远规划,也更少从实用性上进行考虑。上到单位领导,下到会计人员,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不理解、不重视,把会计人员视为完成生产管理的“工具”,简单地认为财会人员只要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当月核算任务就行了,很少从拓宽会计专业管理的角度去长远思考,因而造成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会计人员个人“私事”,在时间和资金上不愿给予过多的支持,更有甚者以工作任务紧等各种理由阻挠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所以,很多从事会计专业的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进取,把继续教育当做“走过场、行程序”,敷衍了事,只求完成任务。以上种种,都严重影响着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一些从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规划不长远、内容安排不灵活 由于缺乏政府监管,大多数会计培训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求培训过关率,而不在意培训实用效果,往往“以不变应万变”,同样的培训教材年年都在用,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无论工作年限长短、职称及素质高低,统一按一个内容进行培训,从业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再加上企业单位和会计人员的盲目性,结果就造成一部分人跟不上培训教师的思维,听得云里雾里,如同听天书;而大多数业务能力较高的会计人员又觉得太过简单,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听讲,既浪费了培训资源,又耽搁了时间和精力,继续教育效果难以凸显。所以,在继续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多考虑具体的工作差异及工作的实际需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继续教育沦为“走过场、做无用功”。 三、对加强和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考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切实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方面,政府财政监管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的要求,统筹做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专业从事会计从业人员培训的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也要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增强做好会计人员培训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培训效果。相关企业和单位要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企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加大投入,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必要条件。对于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更要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不进则退”的道理,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转变观念,增强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尽快使自己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会计人员。 (二)分层施教,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应提前了解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对人员所处行业、专业职称、职业素养、岗位分工等情况有所掌握,并据以将培训对象分为不同层次或不同群体,统一规划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培训内容,以满足各层次人员的需求。例如:对于初级职称人员,应把培训重点放在对新准则和新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上,并加强日常会计方法和技巧的交流切磋;对于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应重点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不仅对会计准则有深刻把握,还要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等。税收与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会计人员做为单位的“大管家”,通晓税务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涉外企业会计人员还应掌握一定外语知识,初步达到一定的书面和对话交流能力。 (三)有的放矢,进一步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培训内容直接决定了培训的实效性,也影响到会计人员培训的积极性,科学设计培训内容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关键。一是要保证培训内容的及时性。应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培训内容,让会计从业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国家会计改革的最新内容。二是要保证会计教学的实效性。会计继续教育还应加强经济、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确保会计从业人员在综合素质上达到工作要求。会计人员除了熟知一些常规计算机操作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财务软件的安装和日常维护。第三,继续教育的方式应灵活多样。新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教育形式多达十余种,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处行业特点单位性质、专业职称级别及职业素养水平自愿选择,确保继续教育的有用性和高效性。 作者:张海英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式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习惯于传统会计模式的会计人员,如果不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就不能推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有效处理。因此,提高网络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大势所趋。文章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愈发重视,国家财政部更是明文规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且能够按时地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培训仍然力度不足,并且整个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继续教育培训的进度一再搁置。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接受培训的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层次有高有低,由于培训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整个培训过程依然问题重重。 (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理论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将会计职业技能、会计业务水准等融入了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并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此外,会计不同于其他岗位,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很高,在培训的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当前对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培训规划,也没有结合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设定针对性的培训流程,导致整个培训的内容多而复杂,很多会计人员接受起来不易,真正操作起来还会出现很多疏漏,产生很多问题,不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达不到既定的培训效果。 (二)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没有进行统筹,常常出现培训时间不合理的情况,经常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时间出现冲突,很多会计人员虽然需要进行培训,但是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使他们丧失了宝贵的培训机会,不利于他们职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也违背了业务培训的宗旨和初衷。因此,继续教育的培训要充分协调好会计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按照既定时间进行学习,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师资力量有待完善 当前对于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培训场地经常临时租赁,相关的培训设施也比较简单,培训的师资来源不稳定,有些培训人员甚至是从一些中介机构临时选择聘用而来,专业知识薄弱,培训所用的培训教材,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借用、租赁、随意选择的情况比比皆是,导致所传授的会计知识偏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培训内容的单一,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评价手段和方法不足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需要科学化的评价,才能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但是,目前很多会计人员的培训,仅仅是表面功夫,评价方法落后,评价手段滞后,评价仅仅限于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的书面化记录,对于培训效果没有做到有效的量化,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对于评价并不在乎,进而对培训也漠不关心,学习效果差,时间成本高。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达不到既定的培训目标。 (一)分层设计培训内容 当前,我国倡导的是市场经济引导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提出了高素质要求和高能力要求。因此,提高不同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当前培训的重点和关键。但是,目前继续教育的培训,仅仅关注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不同会计岗位的职位要求不熟悉,不了解,对于不同会计人员的需求没有明确的认知,导致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这是极具负面影响的。要想处理这一问题,就需要从事实出发,明确继续教育的培训目的,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会计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分层次地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或分时间段进行,或分班级进行,对于刚刚踏入会计领域的新人,更应该加以重视,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总之,当代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学习要求,进行定制化继续教育培训,有效实现继续教育培训的高效进行。 (二)面授培训时间分段进行 网络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要求会计人员能够逐步向管理型过渡,传统意义上出账报账的会计人员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是,很多会计人员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对网络时代的要求适应能力差,培训时间的不合理也使他们没有较多地机会进行学习和深造,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培训效果,而且还使得很多会计人员不能够合理处理基础工作和学习的关系,频频出现差错。如果能够将面授培训按照时间分段有序进行,就能够全年保持培训状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能够充分汲取营养,并能够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矛盾和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灵活处理所学到的会计知识,提高培训效果。面授培训时间分段进行,是符合实际发展的解决方法,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全天制授课,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懈怠甚至抵触,不仅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甚至还会影响会计知识的实际应用。分段进行面授,能够让会计人员更好地进行学习、消化、吸收,真正掌握已经教授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完善继续教育的师资配备 当前会计领域的专业人员并不多,致使工作局面时常比较混乱,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接受专业指导极为必要。但是,师资力量的匮乏对继续教育的培训设置了极大的阻碍,师资力量不专业,传授内容缺乏实践性,这是违背继续教育的初衷的。此外,师资配备不完善,培训场所不合理,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师资配备,找寻专业的会计人员,并选定固定的培训场所,优化培训设施,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以适应不同时段、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学习需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师资配备虽然属于外部培训条件,却也是不容有失的条件之一,这是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推动力量,完善的师资配备不仅能够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而且能够进行灵活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更牢地掌握会计相关知识。 (四)建立合适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 进行相关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对所取得的效果有所认知和了解,而不仅仅是做表面功夫。因此,就需要建立合适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这对于整个教育培训过程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统筹,而且能够对所进行的培训内容进行客观分析,以了解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否满足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否则,这样的教育培训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此外,要根据培训进度和培训流程,定期对接受学习的会计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核,从考核成绩中进行评价解析,了解培训效果,以优化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查漏补缺,认识到培训的重点和接下来的培训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三、结语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充分研究,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类型,并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根除问题产生的根源,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水平,从而推动事业单位进一步向前发展。 作者:齐润婷 解荣华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思考 【摘要】 会计人员承担继续教育的责任,不光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样是我国相关会计法规的明文规定。会计人员务必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够为多元化的会计使用者以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反馈。所以,增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全面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会计法》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务必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作为《会计法》中规章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会计人员资格证书进行按期年检制度。若持证人员无故不进行继续教育的,或者不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将无法通过年检;会计持证人员没有参加或未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年检的,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证书注明的有效期限终止之日起自动失效。因而可知,我国把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相关工作已经归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准则条款中,会计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受继续教育。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是为了改善和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需要。无论是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的秩序,增强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准,都有着重大意义和影响。我们身处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换代、意识不停发生着转变,这在客观上对企业从事会计的人员提出新的挑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就算是一些会计“科班”出身的精英,在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下,也不得不继续深造更新储备,那些“打好珠算,当好会计”的铁算盘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统计资料指出技术人员90%的知识是从后期再教育中获得的。而会师是一个技术性十分突出的职业,会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才不会被知识经济社会淘汰,而继续教育就是最主要的途径。多数企业并不会安排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调查发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比率只有50%左右。可见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大有人在,而有的即使参加了培训班,也不能做到认真听课,敷衍了事,只是为应付课时数。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只是向培训机构支付一定费用而已,没有将继续教育意识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 (二)缺乏时效性而且培训时间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讲求实效,学以致用,要贯彻落实财政部颁发的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但是当前环境下存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安排与其日常工作时间冲突的矛盾。可能影响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到课率和听课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培训时间较短。会计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明确写到:会计人员每年的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是一年一次,一次1-3天。据了解有的培训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节约费用,培训时间集中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这与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大相径庭。 (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第一,在继续教育内容方面,即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规定很明确,大多培训机构根据规定设置相关课程,但工业、商业、金融、税务等具体工作细则内容却鲜有涉及,无法把理论实际贯穿,没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同,市场中培训的一般是大一统的专业理论,这就忽略了具体到行业的会计内容,导致水平层次高的不愿听,层次低的学不懂,无法达到听课目的。 (四)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管理方面,未形成完备的考试和监督以及检查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到底需不需要考试,目前无法达成共识,但是实践检验发现,考试是保障继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举措。我认为,高级会计人员应采用开卷考核法,中级和中级以下的会计人员应闭卷考试。无论是哪种方式,考场纪律严肃,将贯彻到位。 二、解决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特别注意的是,宣传对象不仅有会计相关人员,还应包括企业领导者。只有企业管理层关注了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资金才能到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实问题才能解决,会计人员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当代经济社会对于他们能力的要求,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落后就要挨打,跟不上时代将会被淘汰。要通过继续教育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 (二)丰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改善培训效果灵活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会计人员提高学习效果。方式如下:(1)课堂面授。引导第一、讲授第二,会计人员先明白“是什么”然后是“为什么”。(2)案例讲课。带着学员从理论到实践,通过不同案例充分领悟专业知识。(3)聘请行业专家教授。实时掌握行业领先的思想和动态。也可邀请国际公司和500强公司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事务所及院校专家开展讲座。(4)派遣精英人才至国外或国家会计学院学习和进修强化能力。 (三)严格管理,强化考勤考核企业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较短,任务比较繁重,另外参训学员有些年纪较大,并且参加工作和有孩子的家庭,受外界的影响更大,纪律涣散且观念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经常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监督,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与日常管理责任制,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成立班委会员组织,指定有能力者管理班级,做好学员家庭和单位的沟通,聚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工作,把每个学员的参训情况记录下来并且归档。在参加完一个周期培训后要进行考试测试,并且严格考试纪律,结合学员的到课情况,对每一个学员进行综合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不合格的学员还要进行再继续教育培训并考试。 (四)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1)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督考核与评估。培训机构是实施会计继续教育的中间者,它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准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量的问题,所以,对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督和审核,实行竞争制度,建立健全对培训单位的考核、评估体系。如以下几点:(1)、事前核准,培训机构进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市场实行核准制度。(2)、事中监督,监督执行的跟踪系统。(3)事后考核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训练单位及时组织学生填写反馈表,并记录继续教育管理局的记录。(4)、公布的考核结果应合适的采纳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意见、对信息进行披露,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培训机构实行奖励和处罚及优胜劣汰的方式。 三、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行业在变革。会计这个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关注,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任重而道远。国内会计人员这个队伍想变得优秀和领先,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培训,才能使企业得到发展,经济得到增长。 作者:米浩然 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基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会计法》指出:“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近年来,财政部为与时俱进地服务经济运行,会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层出不穷,财税实施细则频出。因此,在国家新的财税领域改革调整时期,我国会计人员必须及时接受继续教育,才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环境,满足我国各项财税体制管理的需求。 一、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各单位及会计人员自身并未意识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企业满足短期经济效益的角度,企业认为,加强主要业务层次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训,可直接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但加强管理层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企业则认为,在企业未出现较大的财务改革或重大事故前,会计人员现有水平即可满足企业会计工作需求,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从会计人员自身的认识上,平时加强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会计人员将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等同于会计证年检的必须事项,认为继续教育培训是为了应付每年会计证年检,只是在年检时才被动接受培训。并没有站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二)会计继续教育资源短缺虽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培训单位有诸多管理规定,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仍存在因师资力量单薄、硬件设备不齐全而缩短教学时长、降低上课环境标准等问题。(1)目前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质量较弱,且会计实践经验不足,会计主管和培训单位并未制定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培训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且无进修机会。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要求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教授资格,但我国大多数培训机构教师仅中级或以下职称。(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硬件设备落后,例如,多媒体资源少、会计应用软件更新不及时等,降低了学员上课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质量。 (三)会计继续教育考核不规范培训机构在承办继续教育工作时均有教学任务,需通过考核方式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但部分培训机构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学员报名后不进行管理和监督。对于旷课或直接未参与培训的学员,也给予合格证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对考勤、考试等工作监督不严格,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四)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仍以面授为主,极少采取网上授课等其他方式,面授可直接对会计人员进行教学和监督,实时反馈教学效果。但诸多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安排于工作日,影响会计人员正常工作效率,且增加其工作压力。 二、加强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方法 (一)提高单位及会计人员思想觉悟1.企业单位需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认清当前会计工作环境,准确评估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领导需认识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加强宣传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从时间、资金等方面支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2.会计人员需加强继续教育意识,熟悉和掌握国际会计理念和实践方法提高个人素养及职业道德水平,快速适应不断深入改革的会计制度和环境。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继续教育提升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健全继续教育体制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依据行政管理中的《行政许可法》,2013年财政部对2006年11月印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13)18号)》(财会〔2006〕19号)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但随着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改变,会计继续教育体制缺乏健全统一的标准。因此可针对各地区实际财会水平制定法规,规范会计继续教育主体,如地方会计管理部门、会计继续教育机构、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继续教育培训可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为依托,并发挥基层单位其他部门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型式、多种教学方案进行培训学习,如委托办班、实地讲授、网络查询、实际操作等。 (三)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1.更新教学设备。培训机构需增加经费投入,及时更新课堂教学设施如电脑、多媒体屏幕、投影仪、音像等,及时更新会计财务软件。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根据各单位会计管理现状及市场会计工作环境,聘请知名高校教授、行业财会专业精英、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授课,并为其创造进修机会。3.教学方式多样化。由于培训时间压缩,但培训内容却相应增多,对继续教育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可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方法,例如可采用网络教学,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自己的网站,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随地随学,反复循环,不懂的问题可以线上提问,并有专业教师答疑解惑,提高了学员互动性。对于没有网络条件的基层单位,可采用录影带和CD,结合面授的模式开展继续教学,会计人员可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单位可聘请专业讲师集中几天时间为会计人员解答相关问题。 (四)提高会计继续教育课程优化设计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多为在职会计,进行继续教育的时间有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保证会计继续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会计继续教育课程应体现出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内容新颖、知识丰富、覆盖面、针对性强等特点,不可直接搬用大学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在开发课程时,应以适应和满足经济市场需求为方向,以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为标准,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根据各行业会计人员不同的知识需求开设必修的综合知识课程和行业会计专业知识选修课程,并根据市场和基层单位需求定期更新教案。 (五)加强继续教育监督检查作为检测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效过的最主要方法,考核内容分考勤、考试两个部分。培训机构可完善及落实考勤制度,课前签到课后点名,迟到或缺课者予以口头批评及罚款,三次以上者通报所属企业单位,领导给予相应处罚。基层单位和培训机构可共同拟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分审核机制,例如会计基础知识评分、会计业务操作水平评分等,同时更新考题设计,以会计人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标准,避免学员走进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习误区,通过科学严谨的考核监督机制,优胜劣汰,筛选出一批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基层会计人员。 三、结语 为适应深入改革的会计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财会管理部门需逐步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会计人员应提高继续教育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邓江陵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财政局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经常缺课、少课,认为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有些单位至今仍没有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本系统本单位整体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有的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不予准假。 2.对会计继续教育定位有偏差。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被简单地定位于岗位定向培训,实际操作中主要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的培训上。 3.会计人员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以财政部门为主导,财政主持教育计划、教学组织、考核等项工作。但社会办学机构参与度、用人单位参与度、会计人员参培率存在不足。同时,会计人员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大多数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部门的整体素质,在智力投资上,领导只重视对业务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投入,而对财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的提高重视甚少。 4.会计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我们的会计继续教育几乎都是中、初级会计人员的大集会,同时也是企业会计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大集会;同样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大有“公平教育”之势。但是这样根本不可能使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初级会计人员认为学习困难,而中级会计人员则认为内容简单,不能使继续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二、今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是关键。宣传对象不仅包括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还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只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时间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才能有实现保证。对于广大会计人员来说,应深入领会知识经济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树立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将继续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需求,要有意识地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终生学习习惯。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前,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之事时有发生。不能坚持原则,为违法乱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些问题都表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会计诚信,已是当务之急。 3.建立“财会网”,积极推行网络继续教育模式。目前缺少一个专门为财会人员服务的会计网站,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专业性强的权威网站,利用网络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会计行业管理职能,及时会计管理有关法规、政策,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会计管理工作的空间。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教学课件,进行网上专业考试,取得继续教育合格成绩,实现会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计划。 4.建议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做为年底单位考核的一项内容。这样可以督促单位会计及时掌握会计知识,培养会计人员的学习、会计实务处理、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及创新能力,提高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不断增强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把我市会计继续教育工作推向更高境界。 作者:马晓燕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财政局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新举措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 1.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会计行业的相关人员对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是造成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不重视,管理思想落后,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与算账。利用企业资金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不值得的事情,没有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资金作为企业的长远性投资,不愿意安排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活动。其次,一些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对继续教育活动重视,认为学习是一件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事情,不能直接促进其加薪与升职。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只对现阶段工作可以用到的东西进行学习,对于与现阶段工作无关的东西不愿意学习。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不足我国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要分级别展开,主要分为高级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与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这三个级别。但是,在实际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过程当中,许多企业或者培训机构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节约培训成本,往往将所有级别的会计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教育,运用同样的教育素材。这就使得其继续教育内容对于一些会计人员来说过于简单无用,对于一些会计人员则过于困难,造成继续教育收效甚微。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 1.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其所工作的企业与单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促进作用。所以,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都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企业单位应当提高企业文化内涵,将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到企业当中,利用各种形式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会计人员了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也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利用传单或者讲座的形式使企业的管理者与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开展的必要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当中来。 2.增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针对性的高低对于其教育成效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因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要明确继续教育的目标,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核心,进行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准则的传播。在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之时,要从会计人员的实际能力出发,将会计人员分为高级、中级与初级这三个不同的能力层次,将最有用的专业内容进行传递。比如说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法规制度、财务法规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等等。 3.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性传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方式使得会计人员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参与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活动当中去。因此,相关机构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鉴于进行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都是具有从业资格或者从业经验的在职人员,所以,互动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会计人员一起对日常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案。教师也可以将会计业务的处理实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性。这样,会计人员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下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继续教育当中来。 作者:周冰单位:包钢计划财务部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困境与建议 一、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会计继续教育是会计法规的要求2006年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不仅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我国有关会计法规的明文规定,更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与国际会计准则紧密接轨的需要自1993年至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与国际接轨,我国会计相关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审计准则、财经法规等不断地进行着修改和颁布,使得我国会计人员面临非常大的学习要求和工作压力。 (三)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不断多样化,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业务不断复杂化,对各类会计人才的需求增长较快。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构成、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核算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预测监督型转变;由传统手工记账方法向电脑记账方法的转变。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人员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还要通晓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风险战略,筹集资金、投资战略等多个领域知识;而且还要求我国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不为个人或集团利益做违法乱纪的事。 二、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培训机构牟利驱动,教考不分,其中不乏代办培训测试一条龙服务的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承担着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着考核工作。个别会计人员只报名不参加面授学习,学习期满参加培训机构的考试便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二)基层会计管理部门培训能力有限由于会计教学人才缺乏,基层会计管理部门很难办好继续教育培训。在县级城市一般没有大中院校,县级师资力量薄弱。又不能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差异,相对处于不同行业、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参训人员而言,没有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使每位会计人员都能从继续教育中真正学到有用知识。教学中又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没有将重点放在会计人员急需的知识更新、技能补充等方面。培训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指导性不强,一些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要,从而无法满足各类会计人员层次差异和行业差异要求,因而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传统,培训时间短目前会计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的大课堂讲课方式,学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据调查,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只有48小时,折合为3~4天。但我国由于处于经济转型当中,每年都有大量的税收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在平时不甚注重自学的前提下,想在短短的3~4天时间内把它理解、掌握、消化并在实务工作中运用是很难的。 (四)会计继续教育缺乏内在动力,一些单位不支持,会计人员不愿意,导致会计继续教育缺乏动力目前,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并不重视。特别是私营企业企业主不愿意花钱让会计人员带薪参加培训,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由于经济活动单一更是缺乏知识更新方面的压力。且多数领导认为会计人员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有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靠会计人员通过自学,不用参加培训也能掌握。 (五)较高的学习成本对一些会计人员形成压力,特别是县级乡镇的参训人员虽然会计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在各种压力下逐步降低培训收费,但由于教师课酬、场地租金等成本不断提高,收费情况还是让会计人员不满意。一些在边远乡镇工作的会计人员,综合来回路费和住宿费等各种费用在内,其参训成本都相对更高,从而增加受训单位费用,导致用人单位领导更加不愿意让会计人员参加培训。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搞好继续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单位负责人、每个会计人员都明白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求各单位负责人积极支持继续教育工作,让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自愿地接受继续教育。同时应加强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的考核。每一期培训结束,都要进行考试,合格作为会计证年审的重要依据。没有参加考试或不合格者,年审将不合格。 (二)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致力于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原则上按属地进行管理。条件许可下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降低收费标准,对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社会中介组织、教学场所、师资配备及其他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科学设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是确保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培训机构可实行分行业分层次的课程设置,按照不同层次、行业和类别,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体现各自特色。最好能采用选课方式上课,实行小班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培训内容既有业务知识、会计职业道德、国家出台的会计制度、准则会计政策法规等,也应有报税、会计软件、一般办公室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等实务操作,并将各项课程列成选课表,供参训人员自由选择。继续教育内容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力争让参培会计人员学有所成。 (四)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行网络培训,网络培训是会计人员培训发展的方向便于参训学员反复学习、异地学习,也大大节省培训费用开支。通过上网记录掌握学习情况,为防止挂网和网上代考事件发生,培训结束后统一安排集中考试,严格测试,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五)鼓励自学及参加各种会计类考试,用活用足“视同完成”政策参加职称或资格考试、会计知识竞赛答题或学历教育等方式的学习可视同完成当年的继续教育,还可在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前培训的内容,将帮助参培人员备考和继续教育合二为一。 作者:何志伟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路径分析 有关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基本上就是自学和接受培训两种形式,或两种形式结合同时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类原因自学形式的培训收效甚微。因此举办培训班集中起来强化培训很有必要。1.从授课方式上下功夫,从课程教学,实例演示,案列演习,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工具进行灵活多样的培训。2.从培训形式上尽量多种多样,如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进行专题讲座,充分利用音像教材进行远程教学,实地考察学习参观等形式进行培训学习。3.也可以提前下发通知,明确培训内容,提前下发资料及培训教材,以便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做好预习、自学,带着问题去学习,必要时也可以下发复习题。4.对于新准则、新制度的学习还可以采取短期培训,专人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把规范、培训、考核、使用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充分体现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的继续教育模式。 依靠信息技术推进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当今高科技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为会计继续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教学手段上,越来越多地采用网络化的远距离教育体系,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培训率大大提高。网络教育将会成为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远程教育培训,使会计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以聆听世界各地著名专家学者和教授的精彩演讲和授课,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人与专家的时空距离。计算机及其网络远程培训学习,加快了知识的更新和传播速度,最终将成为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以及培训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高科技的应用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替代了手工记账,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登帐、转账、核算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率。 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学习效率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应通过必要的考试来体现,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应采取不同的考试考核形式,一般采取开卷和闭卷两种考试形式,考试题目不宜太难太偏,要切合实际,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达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不能为考试而考试。但是也不能到考试时抄一下试卷,甚至叫同事代抄一份,这样的考试就成了形式,极大地削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同时应该把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考试成绩同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的实施。 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各项业务有序运转。尤其是财务集约化———精益管理,缕清家底,建立“六统一”财务标准体系,实现公司“一本帐”的大好形势下,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不断创新科学的会计体制的改革,对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的会计从业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为“三集五大”的成功以及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作者:原沁单位:曲沃供电支公司)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意义 摘要: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来说,继续教育问题应该是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在我国目前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之不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策 一、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对会计人员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通过持续、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升会计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和会计操作技能,培养一批具有熟练会计操作技能的初级人才,具有综合分析和参与决策能力的中级会计人才以及专业精深、熟悉国际惯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强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和国际接轨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变为市场经济,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数量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多种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论文百事通社会要求会计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化和网络化转化,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结合的模式转化。所以在从业人员数量众多的会计队伍中开展继续教育是适应上述种种形势的需求,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次和国际接轨的需要。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扭转我国会计工作混乱局面的手段之一。造成现在我国会计工作混乱局面、使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及法制观念淡薄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或屈从于压力报假数、作假账。这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集中体现,因此,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是极其重要的。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各项新准则、新制度和新规定贯彻执行的需要。自1993年的会计制度改革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陆续了具体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的贯彻执行要建立在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基础上,而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职会计人员理解这些规定时遇到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对这些规定推行的阻碍非常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帮助会计人员理解并适应新规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落实国家公民终身教育的一种类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对于在职人员现在非常强调对他们的后续教育,以使在职人员的知识水平能跟得上时展的需要,各行业的在职人员后续教育都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安排后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会计工作具有从业人员多,从业人员服务的单位性质差异大等特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质就是会计工作中在职人员后续教育的最基本体现。 二、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之不足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且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在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每人每年至少有12天的时间用于业务培训和学习。”《暂行规定》第九条更是明确指出,高中级和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每年累计分别不少于68小时和72小时,然而实践中的不足却是显而易见的。 1.形式单一,质量低。从实际情况看,集中培训形式比较普遍。这种形式确有“面广、系统性强、易管理”等优点,但也有“深度不够、针对性差、不灵活”等缺点。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许多培训班取培训之形,干游玩之实,其质量可想而知。 2.继续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暂行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中、初三个级别,第十七条还规定了从事不同级别培训工作的教学人员应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实践中却不分高、中、初一视同仁,尤其集中培训更是如此,高、中、初三级会计人员一块报名、一块听讲、一块考试,完全忽视了不同职称级别往往有着不同的工作实践,不同的工作实践又有着不同的理论需求,不同的理论需求决定着不同的教育内容。 3.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在这里,系统性是指教育内容的条理、连贯及递进。前瞻性是指教育内容的超前性。且不说会计人员为提高学历水平而进行的自发性学习情况,就以会计管理机关组织的集中培训分析,现在的集中学习如上所述存在的“一刀切”现象,不分高、中、初统统学习指定的一样的会计法规。这样,继续教育的行为是“补丁”的行为,作用是“补丁”的作用。培训内容前后期之间没有联系,缺乏衔接。培训疲于补漏,计划性不强。缺乏前瞻性主要是说现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前沿问题的研究,也缺少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问题的提炼与研究。 4.单位领导不重视。这种现象缘于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不重视,以致在人员或岗位安排上,尽可能紧缩会计人员。这样,会计人员就会终日忙于繁重的事务,而无余力思考和研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经费上,尽可能减少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无经费或经费少就很难提供应有的学习或培训条件。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对策 1.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首先,以改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契机,推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管理关系,实事求是定位会计人员。其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服务。再过20年,我国将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会计人员教育不仅要贯通中西、洋为中用,而且要创新,切忌急功近利。 2.设立独立的会计管理机构。国家、省(市、区)和县分别设立国家会计署、会计局和会计分局,使会计管理机构与财政部门分离,统管会计事务。这样做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1)我国现有会计管理体制缘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该体制下的财政分配体制。时过境迁,会计事务与财政事务愈加相互独立。 (2)队伍大,事务多,欠账多。我国现有会计人员计约1500万人,远远超过统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和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等,都亟待解决。 (3)要有中国特色。世界各国在管理会计事务方面都各有特色,各自适应不同的会计环境。我国应根据本国会计环境,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体制,会更有利于国际“商业语言”的相通。 3.“预置”继续教育目标,确定继续教育内容。国家会计署根据不同职级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按高、中、初三级分别“预置”继续教育目标。有了目标,继续教育内容的范围也就明确了。但不论哪一职级,都不能把内容局限于财会理论方面,而应该结合经济管理的实际来选择。总的来说,这些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微机应用、写作、外语等工具性知识;管理知识,金融、统计、计划等相关知识;相关法律制度;本单位的生产工艺、程序等基本知识。 4.确定继续教育形式。形式是实现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单一的形式很难适应丰富的内容。 现在的集中培训形式就很难真正实现《暂行规定》提出的“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之目的。读书是学,用同样是学。要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科研、调研,结合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适应经济管理需要之能力。 (1)培训。培训大致可分三层。第一层为国家级。由国家会计署直接组织或管理,国家会计学院实施,对象重点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负责人及高级会计师,内容由组织的专家依据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及经济管理要求确定。第二层为省级。由会计局组织或管理,对象主要是中级和初级人员,培训主体由省局以招标的方式从财经院校(科研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学术团体中确定,也可以组织讲师团(以公开方式招聘),内容由省局依据有关规定确定。第三层为所在单位组织。紧紧围绕经济管理实际进行内部培训,主要是生产工艺、经营过程等基本知识。新晨 (2)学历教育与资格考试。要鼓励会计人员提高学历水平,参加更高职称资格的考试。这对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十分必要。 (3)学术科研。提倡会计人员参与学术科研,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学术科研的形式主要有:论文(著作)、管理成果和财经科研。 4.成果考核。结合会计年检,规定年检期内年检分值。可将高、中、初三级分别定为50分、40分、30分,年检时,达到分值者合格,否则不予年检。负责年检的会计管理部门应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并对培训成果、学历教育和资格考试成绩以及学术科研成果分别规定不同的分值。同时制定防范和惩治弄虚作假的措施。 5.对培训主体的管理。会计局对中标培训单位和被聘用讲师团成员分别实行许可证和资格证制度。管理部门要建立与培训受众的沟通渠道,进行严格的教学监督检查,制定吊销许可证和资格证措施。 6.管理流程。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及科研成果——所在单位鉴证——会计管理机关确认、登记、入档案库——汇总分值、年检会计证——达到相应分值年检合格,否则不予年检。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分析 摘要:会计人员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专业知识结构等直接影响会计工作质量。会计继续教育就是对会计人员自身知识、操作技能的更新与补充。本文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现状探讨继续教育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为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更多借鉴。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措施 2017年国家取消了一批职业资格考试,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也被列入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目录,至此各省市纷纷停止了资格考试报名。自2017年1月1日起,陕西省也暂停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暂停了准入考试,是否意味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将没有任何意义?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对于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续教育能够及时更新会计人员陈旧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会计知识,从而在实践工作中有效落实财会工作,为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因此,会计继续教育仍然必不可少!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 (一)会计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9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而财务部门颁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2条、第4条也提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陕西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共计八章34条,也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章制度都为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会计制度不断更新变化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国家新出台并修订了众多会计制度。法律法规是会计工作的理论依据,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会计人员如果不按时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无法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三)会计人员自身需求要求 目前,社会上对于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越老越值钱”,且将工作性质界定为一劳永逸。事实上时代不同,会计工作的处理内容、方式方法也有所差别,现代会计工作已经要求会计人员从原来的报账、记账、核算型“事后知情者”变成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核算的决策型全复合人材。同时会计核算也由单一电算化过渡到网络化阶段。这些转变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四)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会计人员在金钱诱惑下职业道德缺失,丧失了会计职业底线,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同时,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国际会计之间的协调性需要加强,加之新经济事物层出不穷,这些都为会计科学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二、目前会计队伍现状 现阶段,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远远滞后经济发展需求。据调查,现有会计人员约1300万人,新入职人员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较大比例仍采用传统老带新方式走上会计岗位,从事的会计工作也较为单一,缺少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这种情形下,势必造成大部分会计人员仍采用旧制度实践工作,对新的会计内容学习却不够深入。 三、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 (一)强化继续教育管理,多种培训手段 财政部门要发挥宏观作用,选择实力较强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活动,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针对会计人员工作特点及现状,将统一集中培训变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分批培训,坚持分人员、分时段,采取外出进修、专家培训、实务操作等多种形式,以此来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的同时,引导会计人员树立自学理念,针对自身薄弱点予以强化,增强进修和交流。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几天的培训来完成,要将其渗透至日常工作中,培训时可树立正反典型来强化人员法律意识,避免被利益驱使,从而促进会计人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二)完善培训考试制度,采取互联网教学 一般来说,会计继续教育效果与质量要通过考试来体现。针对不同教育形式,采用不同考试方法。在考试题目的设置上不能够过偏,要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做到哪里不足补哪里,不能够为了考试而考试。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渗透至各个领域,也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多便利。在教学手段选择上,可以积极实施远程教育。通过远程教育,使会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突破时空限制,缩短人与专家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提高培训有效性。 (三)丰富教学内容,渗透相关领域知识 由于会计人员认知能力有所差别,因此要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对人员进行针对性讲解。新时期下对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还要兼顾计算机软件安装及维护技巧、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训,以此来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单位会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培训的多样性、全面性、实践性,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契合,成为一名当代合格的财会工作者。 作者:李琳娜 单位:汉台区财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在阐述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管理、分层培训、改变培训形式、扩宽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根据财政部2013年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每年应参加不少于24学时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面授、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传授最新会计专业知识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根据对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一般以社会培训机构为主。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财政部门都会选择一部分社会培训机构承担会计人员的培训任务,有部分地方也会选择由当地的会计学会和会计师事务所来承担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并向会计人员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从调查可以看出,约80%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由社会培训机构来承担。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教育的兴起,一部分地方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网络继续教育,比如武汉市财政局就自主开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并免费向会计人员开放,会计人员在网络平台参加培训并考试就可以完成继续教育。而那些没有自主开发网络继续教育平台的地方,也会与一些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发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合作,供本地方的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无论是社会培训机构还是网络平台开展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一般都是以讲授会计专业知识为主,从形式上看类似学校的课堂教学。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以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培训的内容来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一般为新的会计和税法知识。而且,在培训中一般都重视会计理论知识的培训,而忽视了会计实践技能、职业道德以及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研究,发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不规范,使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不高。虽然社会上举办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名义是非盈利机构,但由于其一般都是个人出资举办,培训机构在培训场所、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软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而且,培训机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重视报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数量,对于会计人员报名后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则放之任之,导致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到课率非常低,甚至有的培训机构一次培训的人员达200人,但实际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到30人,在最后培训结业考试时,会计培训机构还采取各种手段帮助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通过考试。 2.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人单位往往着眼于眼前利益,没有从时间和经费上来保证会计人员完成继续教育,导致一部分会计人员无法按照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而会计人员也会以工作、家庭等各种理由,不按规定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都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和综合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一般都是从高校聘请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但高校教师的特点是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而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低层次的会计人员除了需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最新理论知识外,更希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提高会计实践技能。因此,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的师资一般只能满足会计人员对理论知识的需求,而无法满足其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由于培训教师与培训机构往往是一种临时性的合作关系,缺乏连续性,导致培训内容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培训教师在不同的时间讲授相同的内容,其结果就会让会计人员觉得继续教育没有太大的意义。 4.在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上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学员一般都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等工作一线,他们在继续教育中除了希望能获得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希望能提高进行会计核算、税务处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会计理论知识因其简便易行和低成本而成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的主要内容,实践技能培训因缺乏相应的教师和高成本,使得继续教育培训机构都不愿意开展此类培训。 5.继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而没有注重学习的效果。由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一般都是由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而社会培训机构更注重培训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管理。一部分培训机构在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缴纳培训费用后并没有督促其参加培训,而是在培训结束时的考试中帮助其通过相应的考试,使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大大折扣。即使实行网络继续教育培训的地方,也存在学员打开网络后并没有认真学习,而仅仅是以播放培训内容以满足会计管理机构对培训时间的要求。从某些电商网络存在大量帮助会计人员听课和参加考试的店铺就可以看出,网络培训也存在监管难度大,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三、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措施 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关键在于提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监管和提高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 1.会计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监管。对由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管理机构应严格限制其一次培训人员的数量,以确保会计人员的到课率和培训效果,并采取不定期抽查制度来检查参加培训人员的到课率和培训效果。在发现培训机构弄虚作假或放任会计人员逃课的,应对其进行处罚,直至取消其承担会计员继续教育的资格。同时,应督促培训机构对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和教学软件的建设,对达不到要求的培训机构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取消其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资格。当前开展的网络继续教育,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参加网络培训的监管。应改变以往打开电脑网页就无限制播放讲课内容的局面,可以每间隔十五分钟需要参加培训人员回答相关问题后才可能继续学习的规定,也可以要求会计人员在学完全部继续教育的内容,统一组织相关的考试,以检查培训的效果。 2.用人单位应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有些用人单位往往忽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时,以人员紧张工作忙为由,没有专门安排时间让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也是导致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低的原因。用人单位应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时间和经费上保证会计人员更好地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以便会计人员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 3.对会计人员实行分层分类继续教育培训。在我国现有1400万会计人员中,会计人员的学历或职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分别来自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学历上看,当前会计人员获得学历包括从中学到博士的各种学历,从会计职称来看,会计人员的职称包含了只获得会计从业资格无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甚至一部分人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证书。很显然,如不实行分层分类继续教育培训,而是将所有学历和职称层次的会计人员统一进行继续教育的话,则很难同时满足这些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学历和职称情况将会计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以满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和提高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4.增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从形式上看,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以讲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主,如果在继续教育培训的当年,正好颁布了新的会计法规或税收政策,这种传统的培训形式则能很好地满足参加培训人员对新知识的渴望。但并不是每年都有新的会计法规和税收政策颁布,即使有,可能也不需要24小时的时间来讲授。如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仅以讲授相关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则存在培训内容每年重复的现象发生,导致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应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培训形式,可以组织会计人员论坛和经验交流会等,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讲述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同时,也可以组织会计人员到会计核算和管理健全的企业参加学习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会计人员从继续教育中真正获得提高。 5.扩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虽然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但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企业管理及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其他知识。因此,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上,除应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外,还应加强对会计实践技能、会计文化、企业管理、证券投资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诚信还有待提高的形势下,更应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公信力。 6.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提高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保证。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由当地财政部门牵头组建,通过从高校和企业分别选拔选择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员组建培训师资库,培训机构在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时,应从培训师资库中选择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培训。同时,财政部门应定期对培训师资库中的人员进行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应及时从培训师资库中剔除。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师队伍人员不稳定、教师素质参次不齐和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更好地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7.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考分离。实行教考分离有助于改变过去培训和考试均由培训机构“包办”和弄虚做假的局面,以便更好地检查会计人员培训的效果。财政部门可以每年分次定期组织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考试,对通过考试的人员才视同完成继续教育,否则应重新参加继续教育和考试。 作者:姚毅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安排意见 一、培训内容 2016年培训重点为《财政财务管理平台会计核算操作实务》、《政府财政信息管理平台操作业务》《新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解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选学内容《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最新税收法律制度》、《XBRL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二、培训方式 实行网络培训与面授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各单位应妥善解决好本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工学矛盾,关心、支持、督促本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三、培训对象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归属地为市区;以及服务于区各类单位在岗财会人员。倡导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参加会计人员培训教育,重点学习《预算法》《会计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 四、报名及培训事项 2016年,全区会计继续教育实行“集中报名、分散培训”。请各会计人员于4月20日至7月20日之内,到报名点领取培训学习卡及培训教材。凡选择24学时并领取学习资料者,可于2016年12月31日前自行安排时间参加网上培训。 五、考核、考试及费用报销 会计人员应独立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考试,单位应报销会计人员培训费用。 六、继续教育登记管理 为方便持证会计人员办理会计继续教育登记,2016年度《省继续教育登记申请表》由培训单位申报办理。持证人办理继续教育登记只需携带《会计从业资格证》原件及《市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绩单》到区政务服务大厅财政窗口即可办理登记。 七、其他事项 1.关于参加脱产集中培训人员的编班学习问题,由办学单位根据学员报名情况和规定学习内容酌情组班培训。 2.对农村财会人员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仍委托区农经局、区会计学会分别根据财政部及区财政局文件精神另行组织实施。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 摘要:随着会计核算制度和财经法规的不断更替和完善,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学习新的会计知识、吸收补充新的会计理念、参加继续教育,已成为会计人员做好财会工作的一条必由之路。本文就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建议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做好财会工作的一条必由之路。现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还不能完全适应会计人员学习的要求,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且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1现阶段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法》第五章第三十九条明确提出“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人员必须要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则是完成这项任务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级财政部门作为法定的从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就要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内容、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作出明确的规定。 (2)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变化和财经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经济形势千变万化。新《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一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一些会计事项的核算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与会计制度相关联的经济法律制度的出台或修改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会计业务处理。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需要。社会上有个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会计越老越值钱”,意思是说从事会计这个行业的人拥有一种一劳永逸的职业优势。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在对各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时还采用收付记账法,记账遵循的会计等式是资金来源等于资金占用。检查组问及为什么还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时,他们的回答是“:对新会计核算方法不熟悉,用起来不如以前的核算办法好用。”事实说明,财会人员也需“与时俱进”。尤其近几年新闻媒体不断披露的财务部门会计人员违法违规问题,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所以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必须加强,使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稳步提高。 (4)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搞好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原则与国际惯例、国际会计核算准则相接轨,会计领域必然要受到冲击。作为会计行业的主管部门,财政系统上下要高起点、全方位地认识继续教育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会计制度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都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2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经费缺乏,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得不到保证《。行政许可法》施行后,向会计人员收费的种类和标准必须有法定的依据。继续教育的必要经费到底怎么解决,需要上级给予出台相关政策。在以前年度的继续教育中,大部分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面大约只有60%,其余会计人员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有的会计人员即使参加了继续教育,也不听课,只是为了完成课时数,根本就没有把继续教育工作重视起来。 (2)教材开发落后,会计人员素质不齐,师资力量难以保证。继续教育教材内容落后,全省统编的继续教育教材不多,全国统一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既有对财务知识一定研究的宝贵人才,又有刚从事会计工作的门外汉。在会计人员的培训中,授课教师讲得深了,听懂的人不多,培训工作收效甚微;讲得浅了,又有很多人不想听,继续教育的结果同样不理想。再就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都是新制度、新准则等新知识,这就对会计教师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们会计行业直接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继续教育师资培训的机会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继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 (3)培训方式单一,场地难找。康保县现有会计人员六百多人,以前年度的继续教育采用的方式多是办班培训,由于每个培训班人数有限,就没有按会计人员的岗位、技术职称等划分,培训方式也是满堂灌的单项交流做法,使得继续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找培训场地时费尽周折,不是场地面积太小就是正在占用。 (4)下岗及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教育形式有待改进。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手段主要是面授形式,也有一些地方采用远程培训的形式。对于面授培训而言,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由于交通不便几年来几乎没参加过继续教育。近几年由于下岗人员增多,从学校毕业的持证人员在本地找工作不容易而去外地谋职,这部分会计人员因为种种原因往往不能参加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因此有必要改进继续教育的方式。而对于远程培训而言,虽然远程教育好处很多,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自主决定学习时段,但在现阶段有好多会计人员因单位或家庭的条件不能上网学习,所以也有一定不足。 3目前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解决目前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密切关注国内外财经动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创造性地开展好这项工作。 (1)做好继续教育教材编著,提高继续教育师资力量。继续教育的教材应当由国家财政部门负责,教材编著的内容要讲究实用性要有针对性。既要包括所有会计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即将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规定、新会计制度等,又要有发展的眼光分层次提高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教材,争取通过几年的继续教育使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要想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就要搞好继续教育师资建设,如果只依靠高等院校的教师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继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我们要从广大的会计人员中选拔、培养优秀人才成为我们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支柱。 (2)组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鉴于会计人员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创建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以适应不同会计人员的需要,以求真正达到会计继续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模式上,既可以采取教师面授的学习模式,也可以采用网络远程教育,在网络远程教育时各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应自己的相关制度和会计法规进行自学。在组织形式上,一是采用强制性学习。国家即将实施的新制度、新准则、新规范必须实行这一形式。由财政部门安排具体的办学单位组织强制性学习,二是采用自愿性学习。对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教育会计职业道德可采取此学习模式。由于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较大的自主进行职业判断的空间,会计人员只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才能准确运用这一权利。 (3)制定多种学习考核标准,加强对学习结果的考核监督。由于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更换频繁,为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财政部门应制定多种继续教育考核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应该实行“远程教育、网上培训”的模式,就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该考核办法的具体内容是,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应在网上提供的多门课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24个小时,达到规定学习时间后进入考试系统,在规定考试时间内考试合格,凭打印出的合格成绩单到财政局办理继续教育登记;会计档案在本县的外出会计人员可委托别人或打电话财政局办理学习手续,然后上网听课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后可由别人代办继续教育登记事项;对于没上网条件或不能上网的会计人员,财政部门视人数多少决定办班面授培训或指定教材自学,自学必须手写学习笔记,并且对字数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为切实保证继续教育质量,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考核,制定考核指标和惩处办法,严格按办法进行考核。 4结语 要搞好这项工作还需上下各级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会计要认真落实上级财政部门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借鉴兄弟县好的经验和好的作法,把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作者:郭振林 单位:康保县财政局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教育体制的转变,促使高校呈现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化以及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特点,而且随着高校财务会计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会计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满足高校财务工作。继续教育作为当前工作人员获得新的专业知识的途径,文章结合实际对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并且提出完善继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基于教育体制的转变,高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高校收入渠道的增多,使得高校的财务工作复杂程度更大。另一方面高校体制的法人化,使得高校的财务对象越来越广泛。高校各项会计工作的变化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满足高校财务工作需要。因此继续教育对于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就是高校利用特定的时间对从事高校会计人员进行一种以知识更新为主的在职培训。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起步时间相对比较晚,高校会计继续教育具有特定性,因为高校会计人员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其工作内容具有特定性。经过实践调查,高校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培训机构派遣教师按培训教材授课和高校自己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两种方式。为了更加清楚了解我国高校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5所高校会计人员就继续教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会计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比较高,会计从业人员希望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到新的知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以及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尤其是授课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偏差过大;高校组织继续教育培训的次数比较少,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参加各种培训班,缺乏目的性和制度性。 二、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分析 (一)继续教育没有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 会计工作是高校所有活动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则是开展会计工作的支撑,基于会计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会计人员则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高校工作的需要。但是目前高校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领导将教学、科研等作为工作重点,而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其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这样就会导致高校不愿意划分资金与力量用于支持继续教育,高校领导认为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会耽误高校的日常工作;二是高校用人机制僵化、激励体制不顺。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因此会计人员认为自己的学历对薪酬待遇的影响不大,因此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以便其更加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但是目前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比如高校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缺乏对参加培训者个人学历、工作水平的实际考虑,而是将初级职称与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放在一起进行培训,而且培训的内容也忽视与实际岗位的关联性,比如高校会计人员培训的内容是依据事业单位进行的,但是实际上高校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因此某种层度上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继续教育考核制度不完善 我国有关制度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但是对于考核评价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就会出现继续教育考核赋予形式化的现象出现,实践表明在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一般是以“开卷”的考核模式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机制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诚信问题是继续教育中的最大问题,因此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诚信建设是会计行业的主要任务,但是基于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出现了各种非诚信行为:一是部分人员不参加培训;二是部分高校不组织继续教育,而是直接组织会计人员填写试卷,以此应付;三是自己不参加培训,而是由他人代替;四是参加继续教育的信息存在弄虚作假。 三、解决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高高校领导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现代继续教育理念:一方面高校领导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教育培训,同时还要积极借鉴与吸收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防范会计风险的能力。同时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还要积极为会计继续教育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比如为继续教育提供教学场地、组建相应的教师团队等等;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完善激励机制,将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作为会计人员职务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作为会计人员也要充分重视继续教育,抓住继续教育的机会,带着问题参加学习,以学习促进专业知识的提高。 (二)丰富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的会计法规的出台,作为提高高校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学习途径,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与发展:首先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高校要根据会计人员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形式,具体就是普及性培训、更新性培训与提高性培训。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其次继续教育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高校会计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比如高校出现的银行贷款等新的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要具有相应的会计知识,而以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培训,其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高校在组织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时应该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同时还要积极组建各种会计学术交流会,以此增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知识。 (三)完善考评制度,革新评价模式 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建立与完善考核机制:一是要实现会计人员人事单位与考核单位的脱离,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考评主体由原单位改为财政部门组织,实现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集中考核;二是高校要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成绩作为职称评定、人才流动的依据,以此提高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当然作为会计继续教育的承担部门也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增加继续教育的针对性,避免出现形式化的继续教育;三是完善继续教育的培训考核机制。培训考核机制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平时表现纳入到考核中,比如规定会计人员的出勤率。另一方面完善继续教育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以闭卷考试的模式,实现开卷+闭卷的模式。当然考试的内容一定要与高校会计工作相符合,以此增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互联网+会计继续培训“模式 高校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任务繁杂,参加继续教育和日常的会计核算本来就有时间上的冲突。传统的课堂培训往往使会计人员顾此失彼,难以兼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网络教育,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适应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这一特点,学员不用再定时定点参加培训,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以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网上继续教育为例,时间自由安排,授课老师都是针对课程量身定做,而且课程设置较多,选择面广,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到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 作者:任堃 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与落实策略 一、当前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认识不到位 当前,虽然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均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相应的学分,但效果并不理想,远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初衷目标。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企业的领导认为会计部门只是一个简单的服务部门,会计人员只要能够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升业务素质。甚至有的企业领导错误地认为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会影响当前的工作,培训费用由单位报销对企业来说是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只要能够完成日常本职工作、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就可以了,继续教育对工作没有多大帮助,纯粹是浪费时间。 (二)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首先,在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尽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大部分培训机构也根据规定开设了许多课程,但对于工业、商业、金融、税务等具体实务操作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培训内容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实践针对性。其次,参加继续教育的企业会计人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目前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大都是大一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忽视了具体工作的差异,这就导致层次高的学不足,层次低的学不懂,达不到继续教育的目的。此外,在继续教育形式上,虽然采用了面授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一堂课下来,学员学习效果有限。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尽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力量和培训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培训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达不到要求。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增加收益,不仅在师资、培训内容上打主意,而且代替听课、代替考试的现象时有发生。只要交钱,就可以完成继续教育,会计证年检也可以顺利通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严格执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招生困难,而那些管理松散、拿钱过年检的培训机构则吸引了大量学员。这不仅影响了培训机构的经营秩序,也形成了不良的继续教育学习风气。加之政府对继续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造成培训机构既承担着培训任务,又负责培训考核工作。这种教考不分的继续教育方式,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也为学员应付考试提供了土壤,使得继续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落实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认识 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要激发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可以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而且能够协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有效的经营管理决策,较好地预见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会计人员认识到,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落后于现实形势的发展,只有不断地进行在职专业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跟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才能保持较好的专业胜任能力。总之,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从企业约束和启发自觉两个方面激发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继续教育到企业发展与职业需要的完美转换。 (二)以专业胜任力分级为导向,加强针对性 企业会计人员的业绩优劣、能力高低没有认定、评价的指标,必然导致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途径是建立企业会计人员专业胜任力标准,作为企业会计人员专业胜任力评价和认定,以及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的依据。作为评价标准,它可以为检查、评估、鉴定和诊断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供基本准绳,为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性和规范性的基本要求;作为认定标准,它可以为企业以专业胜任力水平确认企业会计人员的薪资待遇提供科学依据。只有建立了企业会计人员专业胜任力分级标准,也才能针对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专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继续教育的课程,满足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而培训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突出培训内容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广泛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个案研讨、分组研讨等教学方法,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 (三)完善体制,提升继续教育成果的社会公信力 要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首先要建立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制,解决培训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体制弊端。可以借鉴每年举行的全国会计从业考试及会计职称考试的形式,把培训和考试相分离,培训市场面向社会开放,考试内容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内容即为继续教育的考核内容。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考试后,财政部门核发继续教育的成绩证书,证书上注明学习过哪一年度的哪些知识内容、考试的成绩,并加盖当地财政部门章,以利于辨明真伪。每一次通过的继续教育考试都核发一份成绩单来证明参加继续教育的经历与获得的知识及成绩。这份成绩单一方面可以激励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在会计人才市场上利用继续教育的证书来证明会计人员擅长的会计专业知识。随着会计人员从业时间的延长,取得的历次会计继续教育的证书可以动态地反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与提升,为企业单位招聘会计人才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依据。 (四)完善约束激励制度,建立倒逼机制 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成效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和工作业绩相结合,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企业会计人员参与学习的热情。首先,企业要细化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指标,明确岗位业绩考核的内容与绩效。其次,要完善考核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核完成工作总量、差错率、工作的闪光点和创新点,又要考核接受培训的内容及能力提升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最后,要合理使用考核结果,把企业会计人员的绩效、工资、奖励与考核结果、能力评价相挂钩,既要公正地反映每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又要全方位体现一个人的专业能力水平。通过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调动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倒逼机制和长效动力机制。 作者:许道芳 单位:安徽省科学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工程施工园林景观论文 1.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表土回填技术 任何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其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便是团粒结构土壤。而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就要注意了,为在栽植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往往先剥去表土是最好的。在此,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人员要注意的是①避免在雨后进行表土掘取,且在施工进行时要保持地面的干燥;②使用铲车倒退的方式来掘取表土,并且要在同一方向,不得反复碾压,以免团粒结构的保护层遭到破坏;③如果下层土质不好,则应当改良土壤,改良的深度要适宜,可在80~100cm范围。④一般情况下,要避免在复原的地面上形成滞水层。 1.2定点放线技术 植物放点技术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重要环节,它能决定塑造者塑造出来的作品的成败。在施工开始前,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要充分理解设计中所想要表达出的意图,这样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能够利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故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按照设计图中中给出的可利用因素进行定点放线,如参照点和参照物等。为保证定点的位置准确无误,也可以采用方格网法,且在进行定点标记时,其标记要明显,方便事后的检查;③对于树木的放置,一定要考虑到树木自身的高矮以及间隔位置等是否正确,特别是在树穴排列上一定要整齐,行道式注意行距以及参照物,并且孤植时要注意标注好中央位置;④在进行施工时,如果遇到色带以及绿篱等,可采用方格网法,用白灰或其他可以明显辨清的方式来描画线条。⑤如果在树木品种、规格变更的情况下,苗木树木不符或者是景观面积不合时,务必要经过相关单位的同意,即业主、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⑥如果发现图纸中存在着错误,不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随意改动和放线。必须提交修改建议并请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到场观看进行图纸变更之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1.3铁丝网和水泥底的塑性 对造型钢骨架进行初步绑扎钢丝网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其达到平整、无反弹的要求,并且扎丝的扎点要控制在山体的内测。接着,采用塑性较强的砂浆在砌好的骨架上进行打底和塑性,最后,再经过后期的造型、刻画等来确定和完成最后的模型。 1.4植物栽植技术 ①挖穴。在进行苗木树木的定点放样之后,便进入了植穴的开挖。施工过程中,要选取一个点作为中心点,即以所定点为中心,沿其向四周进行向下挖坑。并且要注意的是,种植穴的大小是有规定的,不可盲目开挖或全部种植穴都一样,要根据所种植的苗木的规格大小,以及其所带的土球的大小来决定。种植穴的大小与深度一般比所要种植的苗木土球的直径和高度要大,一般直径范围控制在比土球直径大20~50cm,深度控制在比土球高度深10~30cm,这样才能保证苗根的充分舒展。一般来说,种植穴的底部要是圆形,且上下口的大小要一致,至于特殊种植苗,则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②修剪。在苗木栽植前对其进行修剪可大大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原因在于修剪部分可以达到减少苗木的水分蒸发的效果,对于不同的苗木树种要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常绿阔叶要进行疏枝,剪去短枝上叶片,如果是落叶乔木,则要求将其树冠进行大修剪,可剪去二分之一;常绿针叶树、用于绿篱的灌木,只需剪去已经枯竭的或是折损的枝叶即可;但是对于花灌木则要进行疏枝,过密枝、折损枝以及短枝上的叶片等都要剪去。③栽植。在进行苗木栽植时,最好是按照种植平面图进行,并且种植的品种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并且按照先里面后外面的规律进行栽植。对于乔木的栽植,下坑后一人扶植一人填土,等到填入适量的土之后,再将苗木稍稍提起,这样可以有利于树根的舒展。对于灌木的栽植,起苗时苗床要保持湿润,用工具连图掘取,在种植时要用小花撬进行刨土,并在种植后浇水;对于草坪种植时,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前要清除地表的杂物,并且边铺边镇压,这样能够有效使得草坪与土壤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并在铺好镇压后,用符合用于填满园间隙的园土进行补填,发现有杂物杂草时,应当马上剔除干净。 1.5养护工作 园林景观工程在完工之后还要进行养护工作因为养护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的好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其中包含了随着栽植苗木的生长对其进行设立支撑、不定时耕除杂草以及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等工作。以满足树木的生长要求。 2.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和工程验收工作 建筑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要开展图纸会审,这是毋庸置疑的。图纸会审工作就是各个相关单位聚集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是疑问进行分析或更正的过程,为保证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开工前一定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而在园林景观工程完工之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主要是验收该项工程的施工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在开工到竣工期间,监理人员务必要全线跟踪施工进度,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都需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全线跟踪便于后期更好地进行竣工验收工作。 2.2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 施工人员的技术与素质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园林施工知识、施工经验,以及良好的人格素质。因为园林景观工程是关系到城市绿化环境,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和谐的一项工程,具有一定的施工技术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是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故最好是能够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操守和艺术修养的培训工作,以此来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是一门集建筑、艺术和生态等学识的综合学科,故在施工技术上对于施工人员的水平就会有所要求。特别是在注重艺术审美的现时代来说,好的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建设出更经济、更美观的园林景观作品。 作者:王子亚 单位:太原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论文 1施工成本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管理控制 1.1工程在施工前期的成本管理控制 (1)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组织建立项目部门管理机构 将这一管理机构视为企业施工经营管理的前提和依托。好的项目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对施工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评测者应为专业的管理从业人员。工程的修缮工作要极其注意,对有关的拆除工程所得的旧的材料要加以利用,并对其进行现场的价值评估。 (2)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现场工作进行经验总结,规划和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方案,促进工程造价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平时的工作时,如有较特殊的工程项目,管理阶层应不定时的对现场进行勘察,掌握工程的进度,能更好的了解整个工程现场的情况,对那些隐蔽项目给予警示作用,保证工程项目健康实施。 1.2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控制 1.2.1对工程的直接成本费用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 (1)人工劳务费是直接作用 在施工工程里的一项费用。在对劳务工人进行选择时,要选择专业技能强、技术娴熟、服从指示和安排、配合度高、工资合理的人员班组和技术作业人员。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施工队伍的调配也是相当重要。另外,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承包方式不仅能在人工劳务费方面节省开工资本,还能够高效高质量同时兼顾,完成工程任务。 (2)建筑材料在项目施工中占非常大的比重 成本费用极高,因此,加大对材料成本控制,是实现有效成本管理控制的首要工作。项目在施工时,要根据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材料的编制和入场计划,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满足施工质量和设计规格要求的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根据施工的进度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材料进场要定量,争取不压材料,对于没有使用完的材料要妥善保管。就材料而言,要从细节入手,使损耗降到最低,做到节约成本。 (3)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 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显著的,它能提高施工的效力,加快施工的进度,弥补了人工劳力的不足。然而,机械的单个价格比人力单价成本高很多。所以,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机械和人力进行调配。另外,对机械应该根据实际施工状况进行编制计划,对机械成本进行有效节约。 1.2.2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能节约部分施工成本现如今,园林景观工程包括很多专业领域,如园林的绿化工作、市场工程、水利电力设施安装、小型土建工程及装修装修工程等。在这一施工过程中,出现交叉施工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制定合理有效、切合实际的施工方式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减少交叉施工浪费的不必要的时间和原材料,更能降低施工成本。 1.2.3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体系 确保工程质量对节约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有重要作用。只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产品一次性就能被接收,从而降低返工的几率,减少工程返修的费用,减少施工的成本。另外,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体系,它能够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文明施工自然可以提升企业的气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2工程在施工后期的成本管理控制 在工程竣工后,对绿化工程要进行养护处理。要有计划的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绿化带的质量,保证植物存活,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对不能成活的绿化植物进行更换。其余的园林景观工程,要定期给予养护和维修,及时处理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工程使用时所需的养护成本。 3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工程的预算和决算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职业操守等。对预决算人员来说,他们不仅要多接触工程,还要对工程材料、施工新技能新工艺有所掌握,强调终身学习,坚持学无止境的宗旨,以便为工程更好的服务。对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掌握,是有效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前提。因此,从业人员要在实践中检验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它贯穿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因此,要加强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对工作人员的劳务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工程的管理成本进行测算,预测出项目所需的总成本,并把它作为施工过程中各项目施工花费的参照和指导标准。坚持“成本最低,获取效益最大化”原则,施工方式要具有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在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下,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作者:林如浪 单位:厦门宏旭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精细施工中园林景观分析 1园林景观的施工特点 1.1施工操作的繁琐性以及对知识要求的广泛性 园林景观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不仅涉及到建筑方面的知识,亦对园林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性的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景观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操作程序比较繁琐,其既要满足园林景观的质量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园林景观建设的艺术性。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要同时掌握建筑和景观规划两方面的知识,以独特的眼光以及艺术性,充分满足园林景观的建设要求。如就园林景观现场施工中的道路铺设来讲,有人认为绿地中的蜿蜒小道用鹅卵石铺设较好,能带给人充分的自然感;而有人则认为用带有花纹雕刻的石块铺设较好,能给人更好的视觉享受。究竟哪一种铺设方案更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就需要现场施工及艺术人员充分结合自己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1.2景观设计的艺术性以及对施工技术的挑战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其在园林小品、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植物配置等方面都要求较高的艺术性,追求带给人美的感受。而这则对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带来一定的挑战性,有些设计部位的施工很难达到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艺术性要求。这就需要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想象力,寻找技术和艺术的最佳结合点,去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佳境界,如通过人工塑石、自然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技术手段,来满足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要求。 1.3景观施工对象的生命特征性与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有所不同 园林景观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施工对象大多为活体,主要包括对各种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的搭配种植等。在对这些生命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既要求能充分发挥出各植物的生态功能,达到空气净化、调节温度以及隔音杀菌的效果;同时也要求能充分利用各植物形态以及高低的不同、季相变化等来营造出具有艺术性的观赏景观,美化环境,以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这既是其普通建筑的区别,亦是其有别于林业与其它种植业的重要方面。 1.4景观施工监理的特殊性 园林景观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工监理的特殊性,也即其要求园林景观的现场施工监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园林景观的设计图纸,严格按图施工,其还应根据园林景观的现场施工情况,掌握图纸设计中现场施工技术很难完成的部位,并深刻体会图纸设计的意境,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将现场施工技术和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把好艺术关,力求能将图纸设计中的景观意境表达出来。 2园林景观施工中的精细施工 园林景观施工中的精细施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精细化;二是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实现这方面精细化施工的具体对策表现如下: 2.1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精细化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是保障现场施工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在园林景观的现场施工之前,首先要依据图纸设计进行实地考察,以充分了解园林所在区域的地形、气候环境等特点,并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其次园林景观工程的现场监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流程、施工顺序以及关键性的技术措施、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以及验收标准等,以便于全面把握好园林景观的现场施工质量关。 (2)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的施工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施工来讲,更容易按照图纸的设计及要求进行,具体包括:一是首先对施工地形进行全面的考察,以便于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地形地势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土方设计能够更好的与实际地形相融合;二是要准备好土方施工中要用到的挖掘机、搅拌机、土方车等各方面的施工技术工具,以保障园林景观土方工程的现场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做到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3)植物类工程的施工技术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类主要包括花卉、草被以及树种,是园林景观施工中的生命体。在这类景观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花草树木的质量,同时要求现场的施工人员掌握一定的园艺知识以及专业性的园艺施工技术,懂得色彩、植株高低、形态等各方面植物性征的搭配规律,充分将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以坚实的施工技术支撑达到较好的园林景观施工艺术效果。 (4)假山类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假山类工程的施工中,现场技术施工人员既要牢牢把握自然性和观赏性的特征,亦要将图纸中假山的设计跟现场的实际地形地势以及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以免建设出的假山比较突兀,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在此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不必根据图纸的设计进行一板一眼的施工,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对假山施工做出一定的改进,充分利用对置、群置等方式,将假山打造出宛然天成的效果。 (5)水景类工程的施工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水景的存在会使整体的园林景观更加富有生命力、富有生气,以给人更加美好的视觉享受,营造勃勃生机的园林景观形象。在对水景景观施工的过程中,现场技术施工人员要充分利用驳岸、瀑布、人工湖、喷泉等方面的施工技术,丰富整个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增加园林的意境。 (6)道路类的施工技术 在道路类的施工中,为实现施工的精细化要求,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路型的设计,其作为园林景观的“骨骼”,是园林假山、水景等各景观之间的重要连接通道,因此,在大路的设计上一般以符合景观的连通性为施工要求;在植物、水景以及假山类的景观设计中,道路设计一般以衬景为主要的施工要求;二是道路施工的层次性,施工的每一层次所具有的厚度、高度都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进行。 2.2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精细化 (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主体,其直接关系时,园林景观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因此,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既要树立起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性、艺术性以及严谨性意识;亦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不进行机械化的照搬图纸施工;同时还要积极与业主和设计人员沟通,共同完成园林景观的施工建设工作。 (2)控制好园林景观的施工进度 在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对园林景观施工进度的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据编制计划以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既要对实际的施工进度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并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以及时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和影响现场施工进度的因素;亦要对产生偏差的印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并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对原计划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在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的同时,全面保障园林景观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 3结语 综合上述可知,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要分别从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实现园林景观的精细施工,以全面保障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中,相关设计人员、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全面做好园林景观工程的精细施工工作,提高精细施工的水平,以将园林景观的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 作者:孙先龙 单位:厦门住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论文 一、定点放线技术 ①在进行定点放线时,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参照物,也可以应用方格网法定点,一定要保证位置的正确。完成定点放线后要验点,确定无误后才可施工。 ②在进行大树放线时,要考虑本身大小与确定位置的协调性;如果进行规则式种植,则必须保证树穴位置的整齐性,可用白灰标记树位中心;在进行行道树定点时,可以依据路牙或道路中线,依据图纸规定的株距,间隔10株插1根木桩,作为记号;进行孤植时,也要利用木桩标明树穴的中心,并且要标明栽种的树种和大小等。 ③设计当中的绿篱、色带、色块等,也要进行定点放线,可以应用方格网法进行,使用白灰作标记。 ④自然式种植,在进行定点放线时,要保证曲线的光滑,不要出现过急的弯路,用白灰线标明。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种植树木要稀密相间,不要形成一定的规则图形,防止出现“等腰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图形。 ⑤在施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设计苗木品种,也可能因为施工现场与设计图不符,出现苗木过多、过少的情况,这时施工单位要召集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在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一定的改动,但注意不要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⑥如果设计图纸中的位置与现场不同,要请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前来,采取一定的调整。 二、植物栽植技术 2.1挖穴 定点放线完成后,就要进入挖掘种植穴的步骤,在挖掘时,要以定点为准确位置,沿四周向下深挖。要根据苗木的大小确定种植穴的大小和深度,一般情况下,种植穴的大小要比苗木所带土球直径大20~50cm以上,比土球深10~30cm,这样的坑穴可以使苗木的根系充分伸展,穴的底部最好是圆形,上下口大小要相同,与字母U类似,如果遇到特殊苗木种植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另外设计。假如种植穴内的土质不好,或者存在一些垃圾,就需要换土。 2.2修剪 为了保证苗木能够成活,在种植苗木前必须进行修剪,防止苗木过多水分蒸发。不同的树种应该运用不同的修剪方法:(1)常绿阔叶树,要疏枝,将受到损害的枝、干枯的枝、过于密集的枝去掉,同时去掉短枝上的树叶;落叶乔木,对树形较大的乔木要大量修剪,可以去掉一半以上的树冠。(2)常绿针叶树,只将受到损伤、病死、枯死的枝去掉即可。(3)当作绿篱的灌木,不要大量修剪,只将病死枝和干枯枝去掉即可;花灌木要疏枝,将短枝树叶全部去掉,同时去掉干枯枝和病死枝。(4)土球保留不好的苗木,可以截干,少留树叶。修剪苗木的地上部分,同时,地下部分也作一定的修剪,去掉较长的、病的、断的、裂开的根。在对苗木进行修剪时,保证苗木的自然形态不改变,剪口要光滑,及时涂抹防腐剂,防止发生各种病害。 2.3栽植 种植苗木时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采用的种植顺序是:先乔木、灌木,然后草坪,先种植里面的,然后种植外面的。(1)在种植乔木时,将苗木放入坑以后,一人扶直树干,一人填土,填入一半土时,可以用手轻轻向上提一下苗木,这样可以保证树根的伸展,根与茎的交接部位应与地面平行,然后将土压实,继续填土,一直到与地面持平为止。(2)种植灌木时,起苗时要保证苗床的湿润,假如干燥的话,要先浇水,然后利用工具带土一块起出。种植时可以使用小型工具刨土,种植完成后要马上浇水。(3)种植草坪时,首先应该清理土地表面的石块、烂砖等垃圾物质,防止这些物品阻碍施工;进行种植时要依据图形,对地形进行一定的改造,一边铺设、一边镇压,保证草块和土壤的紧密结合;在铺好草块后,空隙中要洒满晒干的园土;如果草块上存在一些杂草,则需要拔干净。 作者:陈雷单位:海南香樟林景观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问题分析 1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园林景观的苗木养护与管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主要是以植物绿化为主,因此在施工中主要的任务就是景观苗木的种植与养护管理。然而,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景观苗木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苗木的季节性和生活习性,只是按照设计图纸随地、随意种植,并且在完成苗木的种植施工环节后,也没有对苗木进行及时地、科学地养护和管理,这就直接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且发病率极高,甚至会发生大量死亡等现象。这就使得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效果较差,还会浪费大量的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2解决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园林景观设计应融入传统文化,彰显民族个性 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识的不断转变,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设计人员必须不断地转变设计理念,认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并且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彰显出民族个性,而不是一味地抄袭和模仿欧美国家的园林景观。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重视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以当地的文化风俗为主,综合运用树形、叶色等表现手法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进而就可以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还能够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欣赏美景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该地方的文化魅力,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各层次的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2.2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攀升,这就要求景观设计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散步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必须满足人们的欣赏景物、放心心情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让人们在城市这个喧闹的土地上找到一片安宁闲适的地方。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就必须始终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设计过程中在不破坏自然生条的基础上,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当作设计的重心,不但要创造出舒适、自然的景观空间,还必须设计出舒畅、美丽的景观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能够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心灵的释放。 2.3加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只有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双方相互交换各自的观点与看法,才能有效的避免设计与施工的脱钩。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让施工人员彻底地理解设计人员的真实设计理念与设计意图,并且能够按照设计图纸顺利地进行施工,尤其在塑造多维景观空间、植物大小、植物种类、姿态定位以及颜色搭配等方面,施工人员更应该与设计人员进行有必要的交流沟通。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到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探,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并与施工人员共同制定施工方案,这样就会降低施工的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周期。 2.4加强景观苗木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当园林景观的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景观苗木的种植与养护工作,此时,施工人员就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特征,选择合理的苗木进行种植,还要注意植物的种植密度和层次感。并且,在苗培栽培之后,要立即做好养护与管理工作,定期的浇水和喷洒农药,以防止因干旱、虫害或者人为破坏而使苗木出现大量的死亡等现象。 3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是一项有着非常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的工作,这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并且在整个园林景观工程中团结合作,共同解决碰到的问题,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高效高质,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作者:姜磊单位:辽宁省抚顺市风景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和管理研究 1.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实施 1.1园林施工准备措施 (1)对施工场地的合理设置。结合本园林工程施工区域特点,同时结合业主以及监理的施工场地布置要求来合理地设置施工作业区。施工总布置规划采取因地制宜、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力求紧凑,节约占地,减少临建工程量。同时为了有效地确保园林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等安全以及施工开展,施工场地设置了明显的标识标志。 (2)准备好园林施工材料以及园林道路的基层和面层铺装材料等进场,根据园林设计图所绘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同时对其采取校核。然后以坐标校点为准,根据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对于本园林中存在坡地等特殊地形,根据竖向设计图对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采取严格的复核,对于存在缺漏应当及时在在现场测量补上。 1.2场地平整处理 针对本园林工程中部分挖方和填方量较小的场地,采取人工施工方式;而对于挖填方量较大的场地则采取机械化施工。为合理化地处理场地的挖填方,低于本工程中预留用于花坛、草地等种植区域则先不对其采取开挖施工。对于填方区的堆填顺序,则采取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尤其是对于存在软弱面层的区域,则可能还需要采取加固处理,直到填至指定的设计标高。挖、填方工程完成后,则开始对挖填完成的地面采取修整处理,对于平地面则要求平整后的水平标高变化不大于2cm。对于有坡度的地面,则结合设计要求,根据坐标桩从而确定出其填挖高度,对场地采取找坡,从容确保坡度的准确性。 1.3侧石安装 对园林景观工程,园林路的侧石安装必不可少。对侧石基础宜与地床同时填挖碾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性。侧石安装要平稳牢固,其背后要用灰土夯实。施工时首先在破垫层上安置倒心,同时应当对侧石的轴线标高等检查是否一致,尤其是对于弧形园林路,则应当采取20一40cm长度的例石拼接,从而保证圆弧的顺滑性,严格控制侧石顶面的标高,接缝处留缝均匀。外侧细石混凝土挠筑紧密牢固,而且应当保证侧石之间的嵌缝清晰,侧角美观。 1.4园林路的铺装施工 对于园林路的铺装在进行铺板材料时,为有效地确保铺板固定而不下陷,铺板选取的灰泥浓度应当合理,要调配成半硬的熟稠状态。同时对铺板的排列顺序应当合理整齐,确保铺板之间的间距适宜为1cm,要利用平准线。在铺设地点四角插好木桩,拉张作为铺块材的平准线。除了纵横间隔笔直整齐外,还需要控制砖面的水平高度一致,可通过采取一条高度准绳来实现。但为使面层不因下雨积水,有必要在施工时将路面做出两侧1.5%一2%的斜度。地面铺装应每隔2m设其座,以控制其标高,石材板应根据侧石路标高,并使路中高出一个3%的横坡。板铺设前,先拉好纵横控制线,并每排拉线。铺设时用橡胶锤敲击至平整,保证施工质量优良。材料面层,在面层与基层之间所用的结合层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湿性的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作为材料,另一种是用于:性的细砂、石灰粉、灰土(石灰和细土)、水泥粉砂等作为结合材料或垫层材料。本工程采取干铺法施工,采用干性粉沙状材料作面层砌块的垫层和结合层。铺砌时,首先在基层上平铺一层粉沙材料,其厚度针对不同的垫层材料而有所不同。从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对于砂、细石作垫层厚3—5cm,用水泥砂、石灰砂、灰土作结合层厚2.5—3.5cm,铺好后抹平。然后按照设计的砌块、砖块拼装图案,拼装施工中还应当对砖块采取多处轻微震击,使所石砌块的顶面都保持在一个平向上,这样可使铺装十分平整。再用干燥的细沙、水泥粉、细石灰粉等撤在面层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铺装完成后再清楚多余的石灰砂。以后,砌块下面的垫层材料慢慢硬化,使面层砌块和下向的基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园林景观施工管理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为了有效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管理: (1)制定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在施工前预先制定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可有效地落实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等。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应当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以及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等施工工艺,尤其是对于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可有效地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园林建设工程满足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保证质量,求得施工工期短、经济效益高的施工过程。 (2)物资方面检查。对于进场前的原材料以及设备等,应当对其采取逐一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施工机具是否可以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3)劳动力准备。施工力量的菜结,能否进入正常的作业状态;特殊工种及缺工种的培训是否已经具备应有的操作技术和资格;劳动力的调配,种问的搭接,能否为后续工种创造合理的、足够的工作面。 (4)对施工工艺的严格控制。本工程施工严格按照编制“施工工艺技术标准”执行,规定各项作业活动和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作业规范要点、工作顺序、质量要求。同时在进行工艺施工前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对于关键环节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应进行验证。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符合标难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对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锭工序,对下道上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对质虽不稳定、容易出现不良情况的工序,对用户反馈和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工序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管理点,使工序按规定的质量要求操作正常实施。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工序,则应当对相关操作人员、机具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测试手段、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与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同时做好验证记录.以便向建设单位证实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3.结语 随着园林工程的多样化以及复杂化,为了更好地控制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更有必要采用现代科学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模式,在实际园林施工中应用更多的工艺、管理手段,形成园林艺术与现代施工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园林景观工程管理和施工体系。 作者:唐之祥单位:安徽元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熊猫园林景观施工探讨 绿化和园林景观施工 树木种植 原场地山坡上覆土较浅栽植大树难以成活,因此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山坡上的柞树、洋槐和黑松。土建施工结束后在原有山坡表层的粉质粘土上覆盖厚600mm的种植土,混合搅拌细沙、炉渣后播撒草籽,栽植金叶女贞、冬青、紫叶小檗、丁香等乔灌木和毛竹。 人工溪流和池塘 采用机械凿岩,在场地山坡上开凿出人工溪流和池塘。人工溪流根据场地自然坡度布设,蜿蜒曲折,水面上设置3处过水桥和2处园林汀步,便于大熊猫涉水过河。设置1座40m2的溪流蓄水池和2台循环水泵将水引至溪流上游假山水源处(图3)。此外,配备了3套景观喷雾设备,实现了场地降温,不仅使熊猫生存环境更加舒适,同时也营造出如梦似幻的雾景,增加了景观的丰富度。 活动栖架 利用大型原木制作动物丰容活动栖架,为大熊猫提供攀爬设施同时起到遮荫的作用。在场地内随意摆放枯木、树根、巨石等,营造出逼真、舒适的野外栖息环境。 室内活动场地分隔与绿化及园林景观 室内活动场地分隔 室内活动场地近似圆形,面积约500m2(图4)。考虑到大连熊猫馆引进的熊猫年龄为两岁半的亚成体,短时间内可以暂时成群饲养,因此场地分隔时采用暗分隔,即在场地中央呈S型布设高300mm、间隔200mm双排弧形地梁,然后回填种植土将其掩埋再恢复场地平整。待大熊猫成年不能混养需要场地分隔时,挖出回填土露出地梁,在双排地梁之间回填土里固定φ100、高1.5m的竹子,室内活动场地即可以分隔成两个区域。 绿化及园林景观 与室外活动场地相似,室内活动场地仍然采用原有的山坡并回填种植土实现场地绿化。原有松树、柞树和槐树得到了保留,撒播草种并栽植了冬青、女贞等乔灌木和毛竹,同样放置了竹制栖架、假山、水池及喷雾设施。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室内活动场地的屋面为玻璃采光顶并配备了电动玻璃窗开启扇。 本文作者:王俊作者单位:大连森林动物园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摘要 市政园林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景观的绿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目的就是为城市中的群众创造一个文明、和谐、健康的生活场所,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的质量,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主要探讨市政园林绿化工作的特点、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主要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 在开展园林景观绿化工作时,需要政府部门、施工部门的共同努力,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政府的主要职责除了提出建设的要求之外,还要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保证施工部门按照预先的设计执行。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的管理措施必须要及时更新和改变,提高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1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的重要性分析 1.1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升当地群众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的涵养,给外地游客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而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作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因为良好的环境那个陶冶人的情操,舒缓人们的心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因此,市政园林的建设工作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还能有效提高人类身心健康,促进人的全面提升[1]。 1.2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城市中的环境是比较单调的,大量土地被用作商业建设,使绿化的面积逐渐缩减,而市政园林建设能够有效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景观绿化率,让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品种的植物,让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加和谐,这也是组成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2]。 1.3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市政园林建设的主要材料是绿色植物,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人体所需的氧气,对平衡大气的组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城市中的自然植物本来就相对较少,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势必会造成城市空气的污浊化,而通过园林建设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进而平衡城市的大气组成,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目前,我国的北方城市普遍存在雾霾的情况,这种天气对人们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将其改善。通过城市的园林建设,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城市的绿化率,绿化率增加之后,植物对空气中的灰尘的吸附能力就会增加,大量的灰尘能够附着在植物的表面,减少其在空气中的含量,所以,城市的园林建设对净化空气也有明显的帮助作用[1]。 2目前园林施工技术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园林施工部门在施工环节中的细节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例如在规划设计时,往往缺乏统筹考虑,造成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同时,在现场施工的环节,不太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导致大量污染物埋在地下,或者随意抛弃多余的植物,造成施的成本增加。此外,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使景观的美观性降低。 3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3.1加强规划设计技术的管理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的规划设计技术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规划设计是施工的主要参考标准,设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设计环节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虑,具体的管理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进行区域设计,目前,城市建设的思路逐渐明确,建设的合理性也逐渐增加,以前的城市规划大多比较盲目,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而园林绿化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也要突出城市的区域特征,使一个区域内的社会因素、空间因素、环境因素能够达到有机的结合,提升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二是进行生态设计,市政园林景观往往会与人们发生交集,人们反应的好坏,是对市政园林景观的最准确的评价,城市作为生态因素较少的特殊区域,在进行园林建设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态元素,让人们的周边环境更加和谐;三是进行科学艺术设计,市政园林景观的设计还要符合一定的科学性,满足艺术性的需求,让市政园林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实现两者的高度统一[2]。 3.2施工现场清理和整理技术管理 在市政园林的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的工人往往不重视施工的细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往往不进行任何的处理,而施工现场的环境是非常混乱的。一些有毒的建筑垃圾甚至直接埋在绿化场所的下方,这样不仅对植物的生长极为不利,还会造成土壤的养分含量下降,使土壤的碱性偏高等,给植物的生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施工环节结束之后,施工现场的平整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的单位应当按照事前的设计标准以及相关的要求进行整理,使施工效果更加符合预期。 3.3植物配置技术管理 不同的植物的生长特性是不同的,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的环节中,要注意植物搭配技术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园林建设工作的场所非常多样,有的区域较为广阔,有的区域较为狭小,在栽种树木花草时,要考虑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如果场所非常小,但种植非常多的树木,非但不利于树木的生长,还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在场地较为广阔的场所,如果只种植一种树木或一种花草,这样的景观是非常单调的,不能带给人美感。同时,在栽种树木的过程中,要尽量的使用当地的土壤,这样树木的适应过程就会缩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园林工作部门不能为了追求植物的新颖、独特性就盲目的选择外地的植物品种,给日后的养护工作增加难度。所以,植物的配置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单位一定要加强重视,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园林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实际感受更加良好。但在园林建设工作的施工环节,一些细节问题还没有处理好。例如,设计的水平较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较差以及植物搭配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施工部门在使劲工作中进行总结和改进,减少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员工的施工水平,推动园林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肖丹娟 单位:江苏长宏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 1施工成本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管理控制 1.1工程在施工前期的成本管理控制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前期,要对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内部定额与市场定额对项目成本进行评估。预测这一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必要花费,包括工作人员工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项目工程的费用,以及预算中的各项工作的开支。在对园林景观工程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时,要将直接工程开支和间接工程开支考虑周全,将其作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参照基础,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例如,房地产的园林景观工程是一种综合类的园林建筑工程,主要是小区绿化工程、水利电力的安装工程、小型建筑工程、装修装饰工程和土石方工程等。如,青岛郊区的城阳区夏庄,规划就很合理,规划区为长方形,总占地面积为477亩,企业不仅借助良好的自然景观还充分考虑规划区的地形地势,在地块内设置了生态景观网、山地高尔夫球场,凭借地势的落差形成瀑布景观,不仅提升了园林景观的档次,还节省了施工成本。从这不难看出,在实施工程时,企业要充分利用天然环境,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工程进行规划。(2)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组织建立项目部门管理机构,将这一管理机构视为企业施工经营管理的前提和依托。好的项目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对施工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评测者应为专业的管理从业人员。工程的修缮工作要极其注意,对有关的拆除工程所得的旧的材料要加以利用,并对其进行现场的价值评估。(3)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现场工作进行经验总结,规划和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方案,促进工程造价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平时的工作时,如有较特殊的工程项目,管理阶层应不定时的对现场进行勘察,掌握工程的进度,能更好的了解整个工程现场的情况,对那些隐蔽项目给予警示作用,保证工程项目健康实施。 1.2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控制 1.2.1对工程的直接成本费用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 (1)人工劳务费是直接作用在施工工程里的一项费用。在对劳务工人进行选择时,要选择专业技能强、技术娴熟、服从指示和安排、配合度高、工资合理的人员班组和技术作业人员。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施工队伍的调配也是相当重要。另外,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承包方式不仅能在人工劳务费方面节省开工资本,还能够高效高质量同时兼顾,完成工程任务。(2)建筑材料在项目施工中占非常大的比重,成本费用极高,因此,加大对材料成本控制,是实现有效成本管理控制的首要工作。项目在施工时,要根据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材料的编制和入场计划,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满足施工质量和设计规格要求的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根据施工的进度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材料进场要定量,争取不压材料,对于没有使用完的材料要妥善保管。就材料而言,要从细节入手,使损耗降到最低,做到节约成本。(3)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显著的,它能提高施工的效力,加快施工的进度,弥补了人工劳力的不足。然而,机械的单个价格比人力单价成本高很多。所以,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机械和人力进行调配。另外,对机械应该根据实际施工状况进行编制计划,对机械成本进行有效节约。 1.2.2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能节约部分施工成本 现如今,园林景观工程包括很多专业领域,如园林的绿化工作、市场工程、水利电力设施安装、小型土建工程及装修装修工程等。在这一施工过程中,出现交叉施工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制定合理有效、切合实际的施工方式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减少交叉施工浪费的不必要的时间和原材料,更能降低施工成本。 1.2.3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体系 确保工程质量对节约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有重要作用。只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产品一次性就能被接收,从而降低返工的几率,减少工程返修的费用,减少施工的成本。另外,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体系,它能够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文明施工自然可以提升企业的气质,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2工程在施工后期的成本管理控制 在工程竣工后,对绿化工程要进行养护处理。要有计划的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绿化带的质量,保证植物存活,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对不能成活的绿化植物进行更换。其余的园林景观工程,要定期给予养护和维修,及时处理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工程使用时所需的养护成本。 3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工程的预算和决算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职业操守等。对预决算人员来说,他们不仅要多接触工程,还要对工程材料、施工新技能新工艺有所掌握,强调终身学习,坚持学无止境的宗旨,以便为工程更好的服务。对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掌握,是有效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前提。因此,从业人员要在实践中检验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它贯穿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因此,要加强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对工作人员的劳务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工程的管理成本进行测算,预测出项目所需的总成本,并把它作为施工过程中各项目施工花费的参照和指导标准。坚持“成本最低,获取效益最大化”原则,施工方式要具有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在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下,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作者:林如浪 单位:厦门宏旭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论文 1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的重要性分析 市政园林景观是城市的重要基础建设,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市政园林景观绿化能够促进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和提高人类身心健康方面,同时还体现了继承与弘扬本国文化、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行为道德、艺术美德以及陶冶情操等方面;其二,提高生物多样性,市政园林景观绿化能够人为的创造接近也自然生态环境的绿化场所,能够为鸟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提供适合居住的环境,为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其三,综合功能,园林植物综合功能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的综合功能是其他生态因子所不能提供的,例如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休憩空间的社会效益;创造避灾场、减灾条件的城市安全效益;改善城市环境以及促进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等;其四,环境资源保护作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能够通过模拟自然以及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方式,为城市创造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原有生态环境的改造以及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塑造自然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积蓄、再生以及可持续利用。 2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1)规划设计技术管理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域设计,二十一世纪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必须突出区域特征,重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空间、环境、经济等的有机结合,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可持续利用性、人居环境舒适性、野郊休闲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性等,创建城乡一体化、城郊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二,生态设计,市政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应该以环境、生物、人等的良性关心的目标和前提,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实现城市健康、安全以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调整信息流、能流以及物流的良性循环,促使城市生态要素和绿地的密切耦合,保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和谐的运行;其三,科学艺术设计,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会受到艺术的影响,生态环境态度变化、人类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社会转变,都会影响到市政园林景观的设计,因此应该科学的发展以及改善设计以及技术方法,实现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适应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其四,文化设计,通过市政园林景观以及绿地植物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城市总体形象的整合,创建形象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特色城市园林景观,对于促进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施工现场清理和整理技术管理 当市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之后,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清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石块等,防止造成物理性状差、养分含量低、土壤偏碱性等,影响绿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于施工现场的平整,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标准以及园林景观要求,将土方回填平整到设计标高,对施工现场进行翻挖,将表土破碎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曲面或者平面,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整坡、整势工作。 (3)植物配置技术管理 不同的绿色植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市政园林景观在进行绿化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条件(光照强度、湿度、土壤理化形状、气候特征等)与植物特性(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严格的遵循适地种植合适植物的原则。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改地适植物,包括整地、施肥、灌溉、混交以及土壤管理等技术;其二,改植物适地,包括育种、选种以及引种循环等技术。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植物并进行配置,保证高度搭配的合理性,例如,花坛的边缘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更低的蔓生或者低矮的种类,这样能够衬托出花坛中花的艳丽;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低矮的种类;区域面积较大时,适当的种植灌木或者乔木,由于这些树种的上层开枝相对较小,可以在这些植被的下面种植一些高度适中的植物。此外,还应该重视色彩的搭配,植物的搭配应该重视色彩的对比以及变化,保证园林景观色彩的多样性。 (4)苗木选育技术管理 首先,应该创建苗木材料进场质量抽检和计划跟踪制度,认真的做好苗木材料的报验以及自检工作,对于苗木的品种、根系发育状况、土球大小、冠幅、形状、胸径、高度等进行严格的把关,选择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良苗木,保证进场的苗木都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相关要求,避免不合格的苗木进场,影响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效果。 (5)苗木的种植技术管理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的苗木种植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草坪的播种施工以及草皮的铺种施工,草坪应该选择生长良好的草种,在大面积和坡地上,应该采用混播、喷播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草皮应该选择长势良好、无杂草的草种,然后采用密铺的方式进行施工,当铺设完成之后还应该进行灌水和滚压,以此保证绿地和草地的充分结合;其二,地被以及低矮灌木的种植技术管理,模纹花坛应该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然后再种植内部的花种;宿根花卉以及一二年生花卉应该采用混合种植的方式,先种植宿根花卉再种植一二年生花卉;高矮不同的花苗在进行混种时,应该采用先矮后高的顺序进行种植;坡势花坛应该采用由上向下的方式进行种植;独立花坛应该采用从中心向外的顺序进行种植;大型花坛应该采用分块、分区种植的方式;其三,大灌木、乔木的种植施工,大树苗在运到施工现场之前,应该对树形等进行严格的审视,调整好观赏面的朝向,再配合吊车,将树冠放正,对于裸根的树苗,应该在种植穴中用土填成锥形,然后再进行回填,进行分层夯实。 (6)后期技术管理 其一,合理浇水,苗木种植后必须立即浇透定根水,通常采用小水慢浇的方式进行,2-3天之后浇第二次水,每次浇水应该浇透;其二,施肥管理,为了保证绿化苗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种植之前应该施足底肥,第一年不施肥,第二年根据具体状况适当的施加农家肥;其三,搭棚遮阴,为了保证绿化苗木在种植之后迅速的恢复并良好的生长发育,应该搭建遮阴棚,避免水分蒸发过快,这样既能够保证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又能够达到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相关要求。 3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系统科学技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保证园林景观绿化建设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真正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林四南 单位:洋浦国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施工质量管控路径研讨 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准备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较为繁多,包括水泥、钢筋、预制混凝土构建、管线安装等,除了工程所需的这些内容外,针对园林的建设实施,还需要苗木、草皮、农药等利于植物养护的材料;另外,在施工建设中,挖掘机、电焊机、搅拌机也是可能会用到的机械设备。为此,对于这些准备材料和设备,就需要通过有效的统筹对其进行管理。施工之前,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能够掌握施工相关技术规程和操作制度,才能利于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为了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发生,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勘探,同时能够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条不紊的实施。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设计图纸的控制 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开展,是依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的,所以在工程每个部分进行组织和开展之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能够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编写,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工作的实施,同时实时指挥现场施工,对工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督促和强调,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2施工工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负责项目管理的人员要与有关的技术人员相配合,对工程施工工序的具体方案进行制定,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项目,要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依照工艺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如果施工中,不能够确保合理工序的实施,个项目见的连续性就可能会被打破,这对于后续工程的施工就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指派专业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或指导,确保良好施工工序的开展和实施。 3工程质量检测的控制 当每一道工序完工之后,就要由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使后续工程的有效实施和维护。在检查过程中,要参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查看,确保工程的实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然后依据工程实施的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直至问题处理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实施。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内容,就要彻底的对其进行处理,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条件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处理,促使施工良好质量的形成和实现。此外,无论是何种工程,必定会存在一些隐蔽性的内容,而相关人员就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严格的控制隐蔽工程的质量,确保整个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如果有问题出现时,必须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尽快进行处理,同时对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 4工程成品的控制 在施工现场中,同一现场进行多方面工程的交叉作业,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中比较普遍。这就要求在二次施工时,必须对以完成的成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否则成品的损坏将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缺少维护工程,成品就会受到损害,而再次进行返工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成品工程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园林景观的建设,一直遵循的原则即“三分种,七分养”,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园林而言,苗木的存活率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确保苗木较好的存活,园林的建设就会失去效果和意义,而对整个工程的影响也是非常的严重。 词林景观工程的管理和养护 园林景观工程的实施,其工程施工只是当中的一个部分,最为重要的还是园林景观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实施。当工程完工之后,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管理和维护,整个工程必定会受到损害和破坏,而这对于园林景观的作用发挥非常不利,且对于建设经济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对园林景观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视,即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及时工程能够有效的完工,如果养护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在优良的项目工程也难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最为严重的是对园林景观效果的影响,最终整个工程的施工就变得毫无意义。在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的内容比较繁多。如不能够及时的对杂草进行清除,绿地就会杂草丛生;不及时的进行浇水,苗木的存活就难以得到保障;除虫打药不及时,也会对植物的存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植物很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影响,最终会对整个园林环境造成影响。除此以外,园林管理养护工作的内容还有很多,而这些工作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养护管理的落实,都会对园林景观工程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重视对工程的管理和养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己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实现,就必须注重对整个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对于园林景观工程的实施,涉及的相关内容比较繁多,具体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养护工作的落实中,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合理的进行处理,才能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有效建设和管理,进而有利于园林景观艺术性的良好发挥,更有利于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本文作者:张红娟、陈培智、钱英 单位:湖州升浙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策略 摘要:通过对园林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的策略探索,突出园林景观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绿化养护;现状;策略 当今的城市建设,已经实现了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到追求生态环境效益的转变,更多的城市建设者,在进行源头的城市规划中,已经更加看重生态效益给一个城市带来的长久的、良性的循环发展。在城市的建设中,绿化美化设施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并随着城市整体规划的深入,正一步步地从图纸变成现实,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件。其中,园林景观建设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要零件,从施工开始,依据严密的操作规程,到建成后的绿化及养护,使城市建设更趋完备的同时,也把绿色生态还给了大自然。 1园林景观建设概述 园林景观的建设,包括园林景观的施工以及建成之后的道路绿化养护。对于一般的城市建设而言,园林景观的施工更为复杂,要求能够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机制,且施工人员要能够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上严谨实施,严格遵循园林景观施工的规定章程。园林景观的绿化养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园林的灌溉、施肥和排水。对于园林景观的灌溉,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坚持一次性少量灌溉原则,坚持间隔周期较短的高频灌溉原则,至于一次灌溉需要多少水量,需要根据植物的吸收性能好坏以及土壤的性能程度来确定。在园林施肥环节中,要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全面把握,要能够根据它们所处的成长环节进行施肥量的准确把握。园林景观的排水,则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包括明、暗沟渠排水和地表径流。值得注意的是,园林景观的施工和养护是互为一体的,施工之后,就必须进行道路的绿化养护,否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园林景观的绿化养护,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施工后的园林植被,这二者要能够深入结合,才能使得园林景观的建设更加完整。 2园林景观建设现状 2.1对园林景观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如何,负责园林景观规划的相关部门肩负着主要责任。如果规划者的思路清晰,对城市园林规划足够重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环节中严格把控,并不断进行园林景观知识的深层次探究,形成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那么,这个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应当是比较成功的。反之,如果规划人员一味的追求政治成绩,大搞特搞面子工程,对于以往的园林建筑进行硬性指标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硬上新项目,不加分析地引入新型植被,这种尚停留在肤浅层面的城市园林规划,不但会对原有景观植被造成毁灭性后果,还会破坏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带来恶劣的生态影响。由此可见,城市规划者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的每个决策,都会成为城市规划中的客观现实,这种客观现实对城市的影响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这些规划者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取决于他们在城市建设上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否站在城市整体生态和谐的战略高度进行全面决策。 2.2植被管理存在盲目性。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植被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新型植被的引进和对植被类型的划分上。在新型植被的引入问题上,一些人过分强调某种植物是不是比较新潮,引入到城市园林规划中是不是能够引起高度的关注,而忽视了对原有植被的保护,也忽视了这种新型植被引入后,它成长成材所需的土质、空气环境、气候条件是不是都能够满足。这就涉及到植被引入的盲目性问题,这个问题对原有植被和新引入植被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有时会出现新型植被种植之后,原有植物大都干枯坏死的现象,有时会出现将引入植被种植之后,绿化养护假以时日,仍旧不能成长成材,甚至成片枯死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资源的白白浪费,也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殆尽。另外,就是对于植被类型,往往缺乏明确的分类归属,要么是比较单一的品种,大范围种植,要么是多种品种盲目种植,这个问题同样影响巨大,单一品种种植使得园林景观多样性难以兼顾,多品种种植又使得植被的特殊性被忽视,造成养护的难度无形中被提升。因此,园林景观建设中,植被管理的盲目性亟待解决。 3建设园林景观的策略分析 3.1制定园林景观建设体制机制。任何一件事要能够做好事前预备、事中严谨、事后完善,都要进行整套体系的完整设计、全盘考量之后才能实现的,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也是如此。在进行园林施工养护中,规划者的导向性应先行一步,那么,规划者如何进行导向指引,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严格把关了。首先,规划者要能够认识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对园林建设有足够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出的号令能够客观,能够符合城市园林规划的实际状况。其次,要能够进行相关制度的确立,对于施工中的准备工作,譬如图纸的设计上,要有硬性的指标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流程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施工人员要能够照章施工,按流程展开施工;在园林的养护上,对于植被的引入要有明确规定,避免植被管理出现盲目引入的现象,对于引入的植被要规定其类别,比如要求引进两到三种,做到类别明晰,养护得力;对于养护的细节也应有明文规定,比如灌溉的次数,灌溉中的用水量,灌溉的层次,以及施肥的量和质的标准,施肥的正确时间,都要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保证园林施工养护工作细致到位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再次,应当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畅通与城市民众沟通的渠道,对于民众反应的关于园林景观建设的问题建议要能够得到及时关注,并将其中的建设性意见整理出来,用于指导今后园林景观的养护工作。 3.2找准园林养护的关键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解决矛盾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园林养护问题上,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一般来说,园林景观的植被类型都比较多、杂,这就对植被的灌溉提出了要求,要能够结合各个类型植被的生长条件,进行合理科学灌溉,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灌溉策略。在对植物进行施肥过程中,要能够进行土壤的翻松处理,保证施肥效果。对土壤进行实时观测,一旦发现水分过度丰盈的现象,要能够进行紧急排水处理,使得土壤处在合理的含水量区间,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即可。对于植物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要采取预防措施,并进行药物杀毒处理,总结出规律,以备在今后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不时之需。 4结论 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和养护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有着完备的流程和具体的细节操作,如果说,在城市的园林景观中,施工是一切工作的开始,那么养护工作就是一切工作的归旨。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上,要能够站在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从保护生态的角度着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沈子钦 单位:江苏新经纬景观营造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要想发挥园林景观在城市绿化方面的作用,不仅要把握住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还要能科学、合理地使用施工管理方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城市建设增添色彩的目的。本文阐述了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管理对策。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人与自然、城市的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理念的深入,政府和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不但要让城市园林具有生机和活力,在追求自然性与生态性的同时,还要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做到人与城市、环境等的和谐共处。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1.1施工进度和工期管理 通过强化园林景观工程的工期和进度管理,达到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以确保其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科学合理地统筹园林景观施工进度,能有效督促施工方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出确实可行、操作度高的施工计划。加强对重点施工工序的重视,科学改进施工技术,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并结合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条件和技术水平,合理优选施工技术,以确保施工计划编制的可操作性。达成建设目标、质量与园林工程建设需要完全符合,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资源。在施工进度和工期管理方面,明晰和把握住阶段性的施工技术,有效落实工程建设,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开展,统筹全局,合理安排人、财、物,减少投入使用不必要的资金,在限定的时间内科学完成施工任务。 1.2施工安全管理 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安全方面,主要是提高安全管理的重视度,各部门要始终将安全管理摆在工程建设的第一位,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这一头号任务,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也只有绝对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施工中,才能避免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不必要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视安全管理,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如工程安全中的人为因素和环境等,坚决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中,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管理方法的优化,全面实行动态化的安全管理手段,坚持从施工到竣工每一环节的安全都认真、严格地进行管理,做好工程安全的危机防范工作,保证施工安全第一位。 1.3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也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某种程度上说,它和安全管理是同等重要,因此,重视安全管理,首先从设计环节开始。设计图纸的好坏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整体效果,因此,要想提高设计图纸审核的标准,保证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成果。另一方面,配合布局与功能需要,及时对项目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及经济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施工图纸的质量。最后,在材料方面,项目开展实施前,就要对设备、土方、苗木等材料进行调研,明确好数量、质量以及工艺,以便施工方案的制定,并保证方案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缺乏科学的施工意识 园林施工人员既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又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当下,在我国园林工程施工人员中,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普遍缺乏施工经验和园林相关知识,随意听从他人安排,缺乏科学的施工意识,更谈不上借助技术水平保证园林景观工程进度和质量。 2.2园林工程缺乏监督 随着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脚步的加快,许多施工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更谈不上相关监督部门定时定期的抽查监督。同时,对于监督的内容和标准也没有统一地划分,导致职能人员无法开展工作,任由园林施工单位自行管理,由此导致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得不到保证。 3优化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对策 3.1提升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培养科学的施工意识 要想解决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施工单位组织好施工队伍,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加施工经验。同时,还要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听从管理者的调动安排,科学地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3.2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严格质检制度的制度,不仅只包含施工单位,还包括了政府职能部门。施工单位可采取自检或者核验的方式,提高部分或分项工序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而政府职能部门则要制定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做到严格执行,进而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 作者:田真 单位:湖南柏嘉兄弟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措施探讨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之下,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慢慢提高,因此,园林设计及施工如何应用生态理念成为我们应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施工;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中,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保的意识逐渐得到了提升,所以,对于生态理念的发展问题十分重视,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园林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推动园林工程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其是现代建筑施工行业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目标。 1生态理念的相关概念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生态作为其中的一种形态,其发展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尊重以及自觉的维护自然的发展、生态的宗旨是不推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和生态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对自身世界进行反思的成果,生态文明比较注重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接着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生态理念则是在这种思想下而慢慢发展起来的。 2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中的融入措施 2.1选择合适的植物。在园林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植物的选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的,植物之间的搭配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一部分园林设计者为了保证其美学获得体现,进而选择了一些不太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进而就会导致资源出现浪费。而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在选择植物之时应该坚持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确保树种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适应生长的环境,进而逐渐提升成活率,保证其可以实现观赏的和实用的双重效果。当树种的美观效果和实用性二者发生冲突的话,要求以当地种植的环境以及气候特点,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实用性的树种。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也应该坚持施工养护以及植物选育等等过程中以生态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可以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两种理念进行结合,应该选择一些经济型的植物,进而发挥出其既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功能发挥出来,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不符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树种不应该进行种植,选择一些同当地生长环境的树种,确保园林建设效果可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而达到良好的园林建设效果。依据园林工程具体建设的需求,也应该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其中,挑选最为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而就可以营造出最为理念的园林景观效果,推动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还能起到环境治理与提升的作用。 2.2应用乡土植物。执行生态设计理念时,使用土生土长的物种,最大程度上应用自然再生设备以及乡土植物,也要求慢慢降低园林建设过程中对于外来树种的需求。如此的话,其在人力和物理等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而应用乡土植物另外一个优势是,其在形态、遗传以及环境等等性质上更加适合,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功能额。比如说我国现在的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都应用了乡土植物来建设生态艺术,促使植物成本逐渐降低,也可以使得生态环境理念可以融入到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生态效益良好、生命力旺盛的本地树种作为主要植物,如此就可以提升其实用性,进而建造生态型的园林景观工程。 2.3擅用生态环保材料与技术。园林景观本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环境,不但要美,还要能够促进生态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先进的环保材料与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使用生态材料去完成设计,在施工中多采用生态环保的加工技术。例如人造石的应用,该材料利用了开矿时产生的大量的废石料资源,本身的生产方式是对废物再利用,另外人造石不需要高温聚合,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废气排放的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中也应该减少到处使用石材来展现园林景观档次的方式,石材的过多使用造成不断的挖山采掘,本身就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多设计绿植景观,多使用生态材料做硬质景观是一种趋势。再例如“雾森系统”在园林景观中不但有美化环境的效果,而且还有降温、增湿、抑尘以及增加负氧离子含量的功能。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设计、施工,还要多了解生态技术与材料,并在园林景观工作中加以应用。 2.4生态施工。进行“低碳环保”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结合生态效益,帮助创造一个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现代化园林施工,进而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在进行生态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注意避免在施工期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些污染包括对大气的污染、对水的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方面。例如,工程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工程垃圾,经常会选择就地填埋,这样虽然便捷,但是对生态造成了污染。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工程垃圾,一方面还要设置合理的监管体系,再者,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回收这些工程垃圾,创造其新的价值。 3结语 从总体上来说,在目前园林景观环境施工的背景下,其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化的园林设计工程,能够将人类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最大程度展现出来了,因此,不管是园林设计者还是施工者,在其掌握的环节中,都要应用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等理念,加强生态、和谐、舒适、美好的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 作者:张晓笛 单位:青岛太奇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施工论文:园林景观工程地面铺装施工技术探索 摘要:园林景观工程是园林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在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下,提高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具有重要意义。地面铺装是园林景观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对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地面铺装施工工艺进行探索,以期促进园林景观观赏性的提升。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地面铺装;施工技术 前言 园林景观工程主要包括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地面铺装工程是施工后期阶段的重要环节,其施工工艺水平和施工质量对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性有直接影响。合理利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美学氛围和艺术氛围。地面铺装环节主要包括景观广场和园林道路的铺装,本文将首先对地面铺装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地面铺装的施工技术。 1园林景观地面铺装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地面铺装施工前,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准备、施工地点勘察、材料选择等。在进行场地准备时,首先要明确进行地面铺装施工的场地条件,掌握铺设路面的具体情况,包括道路上是否有障碍、障碍物是否需要清除等。了解园林道路的曲弧程度,在施工前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环境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道路清理工作,主要是进行基土层的清理,对原路基进行翻挖,以满足新道路设计中的路基深度标准。勘察路面的实际坡度,对超出标准要求范围的道路要进行修正,为地面铺装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是进行施工材料选择,应根据园林景观路面的功能和观赏性要求进行原材料选择,确保原材料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主要考察材料的耐久性、强度、透水性等,必须保证材料质量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在材料选择中,混凝土的选择关系重大。一般园林景观工程的地面铺装施工会选用无砂混凝土和自然级配砂砾材料作为施工原料。使用的垫层砂石的颗粒大小要符合要求,颗粒直径应大于10cm,这样的砂石硬度足够,能够满足地面铺装的工程质量要求[1]。 2地面铺装的施工技术探究 2.1花岗岩铺装 花岗岩在铺设时容易出现空鼓,表面不平整,容易出现积水、接缝不均匀、表面污染等问题。在进行花岗岩铺装时,要具体掌握混凝土垫层宽度,每个一段距离设置一定的伸缩缝,根据最终效果确定其长度。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进行铺装施工时,必须保证面层与基层之间足够牢固,避免发生空鼓现象。在铺装过程中,要注意清理花岗岩表面水泥印,避免造成表面污染。先进行标准块的铺设,然后再依次向两侧铺设,并且利用直尺等工具进行找准。缝隙必须拉通线,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标高线,严格控制施工质量[2]。 2.2鹅软石铺装 鹅软石路面的铺装施工技术不过关,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出现鹅软石脱落、表面不平直、色差明显、图案不精致等问题。鹅软石路面的混凝土垫层要稍宽于路面实际宽度,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好伸缩缝。铺装前清理混凝土垫层,用刷素水将泥浆均匀铺开。根据图样设置十字控制线,保障鹅软石平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使用不同规格、颜色的鹅软石,根据设计图案制作样板,进行标准块铺设后,再依次进行铺设。铺设时可以干撒水泥粉,利用喷雾机机水将水泥凝结。完成铺设好要在鹅软石路面表面加盖保护措施,避免路面受到污染[3]。 2.3陶土砖的铺装 陶土砖的路面铺装容易出现泛碱现象,也存在表面积水、线条不直等问题。陶土砖存在翘曲、窜角、宽窄不均匀等缺陷,所以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拉通线进行控制,避免陶土砖路面出现不平整等问题。混凝土垫层宽度应与面层宽度一致,严格检查陶土砖的尺寸,在搬运时要保证陶土砖的完整性。铺装施工完成后,要加盖保护层,对其进行保护[4]。 2.4水洗石面层的铺装 水洗石面层铺装施工时石面层容易发生破裂,在薄弱处出现裂缝,产生凹处积水。也容易因水的腐蚀作用使石面层图案变得模糊,影响园林地面铺装的美观性。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清洗混凝土垫层,隔一段时间设置温度伸缩缝。温度伸缩缝的长度需要根据铺装设计效果决定,保证水洗石地面的平整度,尽量缩小误差,保证水洗石面层的厚度一致。进行地面粘接时采用双玻璃条。完成施工后要进行封闭保护,避免水洗石面层产生积水模糊图案。 3结束语 园林景观的地面铺装是园林景观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对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性有直接影响。在进行地面铺装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准备、施工现场勘测、材料准备等。严格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选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而保证地面铺装的整体施工质量,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花岗岩、鹅软石、陶土砖、陶土板的铺装技术,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 作者:朱俊 单位:武大集致(合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初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浅谈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经验 班主任是凝聚一个班级学风、教风、班风的指向标和可靠力量。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影响,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班主任的工作体会。 一、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个人魅力。对学生真诚相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戴,班主任工作也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也是班主任形成凝聚力、亲和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作为班主任,教学上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面对新的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深感自己教学上尚有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既深@教材又博取兼收,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打破思维定势和常规思维。 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班主任老师必须利用家长会、通讯、通信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要讲清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人才,才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有用的人;要讲清“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要讲清只有多学各种知识,孩子才能在社会生存,学习各种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使学生家长明白科学的教育应该是以心理素质、人品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 三、把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得成功与否,决定着班风能否最终好转。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我的原则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般不用“武力征服”,“武力征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我始终认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初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多从情感上打动他们。批评他们大多数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时时保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明白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从不间断地鼓励。班主任在平时要对学生多进行一些自理、自立、自强的培养,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四、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常常不能正确地、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能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心理压力太大。另外初中生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复杂,有的因家庭关系破裂,缺少温暖而自暴自弃;有的因自我约束力太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郁闷寡欢;有的因智力低下、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头导致成绩低下而缺乏自信;更有青春期阶段,学生不时出现的悲观、烦恼、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这就需要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强化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对本班的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对学生常倾听、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去沟通、同时不失时机,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给予引导、教育、疏导、关心或鼓励,激发学生走出困境的信心,指点他们人生的方向。 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现阶段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学生在校通常表现为自私、懒惰、怕苦、怕累、怕脏,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摸索适应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适应其个性发展。 六、细化班级管理 班主任首先要广纳良言,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不容易。我会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鞭策自己,用满腔的热情去干好班主任工作。 七、民主地处理问题 一个班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班主任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而武断的做法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但在学生心里永远与你隔着一层,为什么不能谁正确就听谁的呢?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辩护”不仅能让班主任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手段。做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学生懂得自尊,班主任应当高兴。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学生思想认识并不正确,总是掩盖自己错误,甚至于狡辩。那么,何不让他充分表现?班主任反而可从其表现认识其错误思想根源,以便对症下药。相反,如果不管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甚至将本应有的解释也当作狡辩,那么不仅对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无益,还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师生间产生隔阂,信任不再。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但认真干,我们又会收获很多常人所得不到的快乐。正可谓:人生处处有道场,生活时时有禅机。如果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就会向释迦牟尼所说“离苦得乐,转迷为悟”。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初探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教学生做人,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如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学生管理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 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 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比如,我们班的xxx,他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他特别想当学校的值勤员,我就满足了他的要求,推荐他当了学校大队部的值勤员,他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他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效果非常明显。 二、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1.建立值日班长制 按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常务班长协助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民主改选班干部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 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日班长管理班级,负责文娱、体育、劳动、学习等各方面的工作,并记录工作情况。 3.事事落实到个人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三、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参加成人自学,参加计算机考试,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2.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的。 做好班主任工作,为家乡、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填写优美旋律。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高中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是社会和家长对班主任的期望又太高,这就导致班主任的责任大、工作繁、身心累。当班主任苦,大家都知道,怎样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寻找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呢?关于班主任经验交流有关成功和失败的个案我就不谈了,我想从班集体方面说两点。 一、班级制度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闲死人,一套好的班级制度能很好地规范学生行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制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能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并积极维护,制定制度时可以利用班会―班主任起草―班会讨论―集体举手通过,程序要正式,不仅要贴在墙上,更要印在学生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制定制度管理自己。 2.要有可操作性,我们制定的班规很大程度是按老师的意愿来完成的。但缺少操作性,当学生犯错后,遵照班规处理就无法进行,操作不了。 3.班规制定要因地制宜、因班而定,过严无法执行,过松不能规范行为。各个学校制定的班规校规,有可供借鉴的地方,但也不乏过于严苛不符合实际的规定。所以制定班规要结合实际,所定班规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保证班规的执行度,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4.班主任也应该积极维护班级制度,让班级制度有温度也有力度。 首先,学生违规,班主任要严肃处理,避免人治和因人而异,管理中我们遇到偶尔犯错的学生无意违反班规,处罚感觉又过重,这种情况。我会先征询他的意见:“我绝对相信你是无意的,但你既然违反了,你看怎么办,是改一下班规,还是就当不知道?”这样站在学生角度就能争取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常违反班规的学生,要主动出击,经常关心他,提醒他“今天怎么样,你哪些方面要特别注意?”一句话,不能赶“土豪”走,只能和“土豪”做朋友。 二、班主任与教学 班主任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怎样处理好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的关系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注重调节课堂氛围,坚决制止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打瞌睡的学生以此形成良好的学风。 2.通知事情时最好在课后通知而不在课前通知,否则可能会影响学生当堂课的投入。避免一天出现多次通知,不确定的事不通知,还有一段时间才需要做的事不通知。 3.不要让学生一边做作业,一边听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一心二用可能导致什么事都做不好,不要在自己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思想教育。 4.反复说服与劝导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最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针对个人比集体有效,关键看你的耐心和坚持,我们要发挥“大话西游”中“唐僧劝说两个小妖怪的精神”,要让经常违纪的学生看到我们就起鸡皮疙瘩,这也是一种力量。 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班主任更不容易。做了这么多年班主任也不优秀但还在做班主任那就是打不死的“小强”,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因为无法优秀。所以做了班主任的,就不要抱怨,要有一颗平常心,要从苦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凡事要换一种角度想想,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学会自得其乐。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感染周围的人,因为我们都喜欢和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小谈 摘 要:班主任工作,繁琐并充实着,辛苦并欣慰着。班主任,主一班之常规,任一班之主事。故,班主任所言所行,皆影响着一班之风气,如学风,如正气,如品格,如凝聚力。在此,我浅谈班主任工作管理之点滴。本文主要从班级凝聚力、爱的教育和批评艺术三个方面浅谈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 爱的教育批评艺术 班主任工作,繁琐并充实着,辛苦并欣慰着。班主任,主一班之常规,任一班之主事。故,班主任所言所行,皆影响着一班之风气,如学风,如正气,如品格,如凝聚力。要带好一个班,班主任不仅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更要参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本文试着从强班级凝聚力、如何在管理中渗透爱以及对学生如何进行批评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思考。 1、树班级荣誉,强班级凝聚 高屋建瓴者,导一方志向。不去努力寻找,哪里会有方向!一班之方向,在于集体的指向。班级指向明确,则个人目标明;集体齐头并进,则个人动力凸现。因此。我以为,要管好一个班,当首抓班级凝聚力。 1.1营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氛围 已逝的一年,也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曾记得,开学伊始,所做的一件重要之事便是集全班之力鼓捣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班训,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并召开主题班会,由学生选出几个有号召力且能言善辩之人进行论证,使学生能感觉到一点,“二班是我家,小平是我哥”。如此,既可以壮集体声威,又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距离。令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老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同学,每一个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有我才完整,没我就不完整。由此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乐意为班级的荣誉而贡献。以后,凡违规者,均以在尊重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渗透集体利益来引导之,。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1.2、于集体活动中强凝聚力、争荣誉感 学校的集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佳时机。抓住此良机,可省班主任万千口水。如一年一度的冬运会,还如过去一年我校高中年级的辩论赛,我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人人有事做。因为这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活力,唤醒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同学们的拼搏精神,重燃同学们的学习欲火。实践证明,事半功倍。 2、以爱为核心,塑良好品德,强应试能力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师生情;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故,在此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2.1、设身处地,做多心人,用爱心换取真心 常言道: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师生之间亦是如此,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老师得尊重学生。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更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我提倡学生必须老师多交流多沟通,可以涵盖生活、学习、人生、社会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多方面地了解,才能在做学生工作时知道学生大致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因为学生也是人,有的可提,有的不必提,切不可所有学生在做工作时搞一刀切、一风吹。 班主任工作犹如交朋友。朋友贵乎真心,与学生相处,也在于真诚、真心待之。惟其如此,学生方可敞开心扉,愿意自觉接受班主任建议。 2.2不做雕刻家,做欣赏家,欣赏也是爱的体现 有个这样的故事: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2.3、严格中含温柔,做到严骨柔情,即严于爱相统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心智体能各方面发育都不完全的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惩治。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感召下变聪明,有进步。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爱的表现。 我们知道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学生的特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爱以严表;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班有个很有思想且成绩、品德不错的学生对我说过一句话:老师,你的做法特酷,先打一耙,然后给一颗糖吃,我喜欢。我说:我更喜欢你的这句话。 2.4、公平公正,魅力无限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勤奋、爱学的学生,还要爱那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给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问题生。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 摘 要:必须把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幼儿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让家长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其次是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展开幼儿工作。开展过程中内容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关键词:家园;更新观念;利用家长资源;共育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几年来,我始终把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的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架起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幼儿园的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仅仅是把家长看成被动的配合者,只替教师做一些辅助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上建立家园双方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新型关系中,家长不仅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行为、生活和学习进步,更应关注孩子在身心方面全面发展;家长不仅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更应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去,并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教师共同成为幼儿教育的“主导性”。 二、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1)成立一个家委会。 在与家长首次见面的家长会上,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应该做那些事情,让家长明白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关系是幼儿前进的两只脚,缺一不可,使家长明确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不仅对幼儿园和班级有更清楚的认识,更加明确自己在班级中应担当的角色, 帮家长树立主人翁的意识,知道应怎样参与幼儿园、班级的活动,怎样参与家委会的工作,怎样指导、教育幼儿。 (2)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带头作用。 班级家长委员会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我们在开展每一次班级大型活动之前、在制定每一阶段主题目标时,我们都会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讨论,从活动设计、准备阶段起就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了解每次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组成形式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吸收有益可行的观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家长积极地参与班级的每一次活动,我们的活动也是越做越好。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展开幼儿工作。 (1)幼儿园的活动不再是教师或家长强加给幼儿知识经验,而是鼓励幼儿在各种自主探索过程中,得到学习发展。幼儿年龄小,为了能让幼儿有目的、有层次地学习,发挥家长资源的各种作用,能提升主题活动对孩子的教育功效。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家长资源贯穿于整个主题活动中.使家长资源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有效资源。在主题活动“好玩的汽车及标志”中,我们发动家长利用周末,带幼收集各种汽车的标志,观察各种车的不同等,在观察过程中孩子说家长做记录。回幼儿园后让幼儿分享参观的所见所闻,说说家长们向幼儿介绍的知识,听起来十分有趣。 (2)另外,我建议还可以根据家长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可以把家长请进来,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幼儿上一节课,大胆配合老师的工作。 四、让家长了解、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 1、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 班级的家园联系栏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家园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它能密切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努力地挖掘它的潜力,结合本班的创新意识,将它分为若干小版块:各栏目版块图文并茂,体现了形态各异,内容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成为家长接受教育信息的主要渠道。例如: “请跟我学”、“温馨提示”、“家教博览”等新颖别致的名称,让家长产生了亲切感、温馨感。 2、让家长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开展各种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工作。 五、家园合作的内容要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在家园合作内容上,我们既有每学期的重点专题内容,又有连续性、全面性的活动内容,使能家长全方位地接收信息、受到指导。 1.专题讲座经常性。 每年制定讲座计划,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就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等作系列讲座,切实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教水平。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举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如:针对小班家长的需求,我们邀请现代家庭教育专家为全体家长做了“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的专题讲座,家长出席率达到了98%以上。家长们对老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报告非常喜欢。 2.家长座谈制度化。 家园互动座谈会,教师与家长面对面,共谈教子热点问题,共享教育成功感受,共商家园共育大事。座谈会上家长踊跃发言,或成功经验,或育儿困惑,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育儿经验。保健医生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宣传幼儿的健康教育,如卫生、作息、营养等方面专业知识。让家长们明白,我们要培养的是“活泼开朗身体好、勇敢自信善交往、好奇探索兴趣广、文明礼仪习惯好” 的新世纪儿童。 3.家长开放实效性。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教授主张:必须把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幼儿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园家长学校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系列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活动科学化。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请家长来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观摩孩子们的精彩活动,参与孩子们的各类游戏,观看孩子们享用喷香的午餐等。让家长能亲身了解幼儿在园的半日生活程序及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活动内容。 4.亲子活动趣味性。 组织亲子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亲子感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亲子绘画大赛“美丽的满洲里――我的家”、“亲子趣味运动会”、“庆六一艺术节”、亲子小制作“谷类粘贴画”等系列活动。 家园共育氛围的形成,关键在教师如何做家长的工作。教师应改变以往“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让家长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使家长工作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教育是一门科学,而管理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班级管理,必须做好大量细致的工作,还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班集体,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工作策略 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感触颇深。不敢说有多成功、多辉煌,只能说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要有爱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快乐成长,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我班有一名叫张自强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差,家长对他也不关心,缺少母爱;因此,我经常找他谈心,时间一长就发现他并不笨。我开始对他进行引导,耐心教育,他开始认真学习了,成绩也有了提高;可是好景不长。我反复想着,还是不能放弃他。放学把他留下来陪他写作业,单独辅导;只要有空就和他谈心,有时我还把他领回家,给他做好吃的,就这样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扉:原来是那几天他感觉有些被冷落了,是想吸引我的重新注意,就这么简单的想法,于是,我对他说,你永远是老师最听话的学生,后来还当选了班干部。他的进步和转变,让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差一点就放弃了他,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心中有爱,把爱给予他们,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的温暖,给予他们信心,这样他们就会和你不再有距离,会和你交心,会变成你眼中最优秀的学生。 二、要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班级的总负责人,是学生最“重视”、也最易模仿的对象。因此,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到言谈举止,穿衣打扮,大到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老师不注意细节,不注重形象,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那么他的学生也将会和他养成一样的习惯,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形成,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对自己要更加严格,律他之心律己,做好学生的榜样;同时,还要树起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做一个正直、诚实、乐观的教师,做一个勇于进取、严于律己的教师,时时刻刻想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研究管理 我一直努力地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要求学生做”转变为“学生要求做”,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等,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艰辛、复杂的工作,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只要我们汲取众家之长,认真学习、反思、总结,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好方法,为了这个目标,我会一直努力着!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小学)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之我见 摘 要:人要将心比心,老师更应该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理解是桥梁,尊重是前提。人与人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感情的沟通。在此提出以下几个观点,跟同仁一起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以身作则;爱心;转化 一、事业心、责任感是担任班主任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颗为自己的事业而献身的热心,他才会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这是无数成功人士的故事已经证明了的真理。而作为与人打交道的教师,尤其是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如此。 二、以身作则是班主任最过硬的本事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服教育。它的关键在于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服教育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要求学生不迟到,我每天比班上任何一个学生都到得早;要求学生不缺课,我无论哪天,无论什么时候,都坚持在学校坐班,从早到晚基本都是在学校。 三、爱心是班主任的生命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他们最亲近、最信得过的老师,但其是否具有爱心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爱心是班主任的生命。班主任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还要把自己扮成一个严师的角色,一个慈母、一个朋友的角色,和学生做到以心换心。这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他们才会把心里话告诉老师。因此,班主任只有从周围的一些小事做起,关心班上每一个学生,他的工作才会有效果,才会有凝聚力,才能把一个个不同个性、不同差异而又活泼可爱的学生组成一个坚强的整体。 四、“问题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现在各个学校“问题生”都不少。这是现在学校的一个普遍现象。面对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班主任,掌握一整套科学的、高效的、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做好班上“问题生”的转化工作,为社会多培养有用的人才。“问题生”的转化显然是现在各个学校的当务之急,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然而,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急不得。要教育和转化好“问题生”,我认为,首要工作就是要消除那些有问题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能够愿意和老师交流;其次,老师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学生自尊心入手,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不厌其烦地、反复地、灵活多变地和学生打交道,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就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三部曲”,“交 流―情感―朋友”。这样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觉醒,从而唤起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自责和悔恨,使他们从痛苦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这学期开学时,有一个高一新生,名叫李××,是我们学校一位老师的亲戚。报到时家长和学生一起来的,报到后家长把我拉到一旁,把他在初中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在初中,他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生”,经常打架,被派出所关过几次。在家又是一个个性倔强、不听家长话的孩子,他父母再三叮嘱我要严格教育,家长一定不会责怪老师的等等。听完后,我心中一团疑惑,当时就想怎么样去和这样的学生交流。 然而,根据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很快从困惑中解脱出来了,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从他是学校老师亲戚这个方面入手,告诉他我们就是一家人,以消除他的戒备心理;不去主动询问他初中的一些事情,要让他自己亲口跟老师说出他过去的一些问题、过错,并让他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过去的行为有愧于家长,有愧于老师,更有愧于自己。 于是,第二天一开学,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从他是学校老师亲戚这件事上说起,一方面,要为亲戚争光,不能给她脸上沫黑;另一方面,要给亲戚在学校教育其他学生提供说服力。也就是说,你如果不能做好,那你的亲戚在学校教育其他学生的时候,就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别的学生就会以你为例子,来跟你的亲戚“讨价还价”,或者他根本就不会听你亲戚的教育,甚至让你亲戚难堪。 说到这,他基本上认同了我说得有道理,不时地点头。我看到时机已基本成熟,话题一转,就顺便要他自己说说在初中的一些表现,帮他分析分析。他很自愿地说出了自己在初中时的一些行为,同时也主动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最后,我从他进高中后发生的一些变化来分析,告诉他初中发生的这些事情到高中后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严重时要送劳教所劳教,就不会像初中那样,只是被关进派出所,一切事情由家长来处理。 由于对他的了解及时、细致,教育方法得当。再加上平时的关心、鼓励,他学习上明显进步了,表现也好了。一学期下来,学校发生了不少打架的事件,但他没有参与一起。成绩也进入了班上先进行列。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在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进步,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多次打电话表示感谢。 通过这个例子,本人也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也深深地觉得教师不容易,班主任更不容易。但我又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要尽职尽责,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相信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自己。 没有转化不了的学生,只有不会做转化工作的教师。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身作则”。 (作者单位 湖南省益阳大通湖第一中学)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浅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我的教师生涯至今已有十一年,班主任工作经历为7年。我热爱班主任和教师这一工作,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很多人都说老教师有老教师的经验,听老人言,吃亏不会在眼前。也有很多人说,80后的教师感觉不如老教师那样,没有好的经验也不够谦虚。但是我觉得,80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并不比老教师差,相反,80后的班主任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学生的好朋友,在和学生的交往上其和谐程度要比老教师好,因为他们的想法更接近学生的心声。在此我讲讲80后教师当班主任后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班级管理要科学化,育人工作要高效化,这是每个有事业心的班主任所追求的目标。首先,班主任要高度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它是激发自己努力工作的内驱力。其次,班主任要认识到“德育为首”的重要性。再次,德育作用于集体、集体又作用于德育,决不是“单打一”,而应是“合打一”。只有这样想,这样做,才能取得德育的效应。我的做法如下: 1. 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 (1)家访要多一些,争取获得家长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让家长们与我们既同心,又同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上还可以,但在家里就不行了。以前之所以消极,部分学生不懂事是其一,部分家长不支持也是其一。一定要通过家长,让学生在家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长期的沟通了解。我班部分学生相对比较调皮、较缺上进心,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借话或做小动作,班上学生比较活跃,所以纪律不是太好。首先我调整好心态,增加耐心,减少冲动,使自己情绪稳定,充满激情、爱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多与学生私下谈心交流,珍惜学生对自己的依赖。例如,在我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叫小涛,在我上课的时候喜欢讲话,他看老师的眼神是那种不屑一顾的样子。让老师看了很不舒服,很多老师都和班主任反映这个学生很让人生气,喜欢讲话,而且喜欢顶撞老师,有时甚至和老师打起来。当我走进教室的第一天,就被他撞得差点翻到,因为上课打第一铃了,我就走进教室,而他刚好去偷偷打了一个同学的头就回头跑,撞到我的时候,我 “啊!”的一声,他才看见我,很多同学看见了就煽风点火:“老师,他故意撞你的,快点打他,他是我们班最牛的学生了,快点让他尝尝你的厉害。”我看看他,他就一副死猪不怕热水烫的样子,我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回答我,想走回到自己的座位去,我就说 “站住!”其他同学就把他的名字告诉了我,“你想怎样?”他问,我说“小涛啊――,你的衣服裤子脏了,我给你5分钟时间到教室外整理干净。”“十分钟行不行?”“行,同学们看表,到十分钟后就告诉我,现在开始上课”,没有想到五分钟他就回来了,他打同学的事和撞我的事就这样过了,没有想到他上课竟然能安静了一节课,倒不像其他老师说的那么可怕。我上的课内容非常简单,因为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课,仍然要教ABC等字母,所以我反复教学生读写背这些内容,没有想到他是非常的积极,我叫4个同学上黑板写26个大写字母,再叫4个同学上去写26个小写字母,再给4个同学上黑板去改26个字母,再叫4个同学读出26个字母,然后叫全班同学一起读26个字母,老师不是按字母顺序来读,而是打乱顺序来读,看谁反应快,这个同学竟然参与了4次活动,而且做得很棒。我为此而专门表扬了他。 到第二次,第三次测验的时候,没想到他竟然能拿及格,哎呀,真是不简单啊,我开始喜欢他了,容易的题难点的题,我都喜欢叫他回答,同学们就嫉妒他了,悄悄告诉我说,小涛是留级生,怎么不会26个字母呢,这句话让我感觉他像是作弊得的成绩,有点失望,但是我自我安慰:别去看学生的以前,多看看他们的现在和将来吧。我一如既往的表扬他,他还是认真的学习,可是,有一件事让事情有改变。 他也喜欢测验,可是有一次测试的时候因为试卷不够,我就没有发给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包括小涛,他当面就说,“你不给卷我的话,我就不学你这科英语,我也不帮你考试,让你的英语考得差差的,让校长批评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我当时就火冒三丈,对他说“你觉得你在学习是为了给我而已吗?你不学习对我会有影响吗?你错了,你不学对我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过了这三年,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关你屁事?不用你管。”好大好嚣张的口气!我当时就想处罚他,让他知道老师的厉害,因为很多同学在看着我,我正在上着课呢。我就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我想让小涛同学学习好一点是为了谁好啊?现在他说不用我管,那么我还要不要管管他啊?”同学们马上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90%的同学都在指责他的不对,有的同学更说要他向老师道歉, “利用群众的舆论也可以造就人才,它也同样适用于校园里的同学。”,这是我的经验之谈。那么多同学都不不支持他,他的气焰就没有那么嚣张了,我马上给台阶他下,“小涛同学相信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了,同学们就不要去指责他了,相信他也是很难受的吧,其实,他是想学习的对不对,只是没有得到试卷才急成这样,才说出这样的话对不对,相信没有得试卷的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老师看不起你们对不对,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只要是想学习的,不论你们以前学不学习,听不听课,还是考试考得很差,我都不会放弃你们,只要你们肯学,肯问问题,我一定都会回答你们,不会对你们说'那么简单也来问我' 之类的话,因为我知道是问题的题目就不简单了,所以,我要向小涛同学道歉,是我错了,我不应该认为难做的试卷就给成绩好的同学做而不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做,比如说现在发的卷,虽然有点难,但是几个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合作写完一张卷也应该没有问题吧,不懂就问好吗,那么你们几个同学就要一张卷来写,小涛同学负责,明天上午交给我,好吗?”“好的!”那几个没有卷的同学回答得非常响亮,我就这样化解了同学和老师的矛盾。全班同学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我教得也得心应手。 后来,小涛曾悄悄冒着被同学打的危险,他告诉我一些同学因为一起去上网引发的打架事件,其中有些同学拿刀来学校打架。因为举报及时,我也处理及时,所以避免了一场同学的打架事件和之后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的事情发生。我觉得,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适当的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当中去,常常会有惊喜发生。 2. 树立班级奋斗目标 (1)争取期末被评为先进班级体。 (2)全班团结一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风,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 (4)差生的转化效果好,思想觉悟明显提高。 3. 做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关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奥秘所在”。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更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人格。即先做人,再做知识的传授者。我们面对的学生参差不齐,心理有差异,发展不平衡,成绩有好坏,思想进步有快慢。因此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给予浓浓的爱意,特别是各方面都很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笑脸面对,真情接纳。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用真情去点燃他们奋发进取的火焰。尊重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学生也会热爱老师,师生之间就能互敬、互爱、互助。教师还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一个班集体中,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只有我们保持高尚的品格,以功利上的超脱和事业上的进取,以完善的人格力量,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在这前提下我做了以下班级工作。 (1)召开班委会议,明确具体分工,并听取班干部的班级建设计划,使班委工作正式运作。(2)调整部分学生座位,使学习小组达到最优化组合,均衡力量,建立帮扶。(3)及时调整值日安排表,加强值日组长职责,确保各块卫生干净整洁。(4)及时进行班风校纪的教育,以常规管理为载体,规范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重申学校各方面的要求,防患未然。(5)开展礼仪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文素质环境,增强集体凝聚力。(6)开展法制监督员值日活动。让每一位同学成为沟通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带头做好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化解上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7)继续做好后进生工作,稳定、激发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积极上进的学习自觉性。(8)继续开展写周记、日记活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和学生时刻保持心灵上的沟通。(9)以学习委员为核心,以各科课代表为主的自习课和午间自主学习活动,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力。(10)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办好黑板报和学生的手抄报活动 。 (11)制定适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约束同学们的思想行为。(12)尝试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13)倡导在班级工作和学习中大力实行《中学生一日常规活动》,培养竞争意识,开发创造力。(14)严格请假制度,坚决杜绝私自外出和随意缺课现象的发生。(15)力加强安全教育,时时处处讲安全,以防为主,同家长经常取得联系,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16)充分利用考试的杠杆作用,每次考试结束要求每一位学生写出考试的得与失,查找经验与不足,并列出整改计划和下次考试的目标。(1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摆正学生的同学交往观念,确保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 班主任不应充当班集体的“保姆”,而应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这样班主任应当力争是学生的朋友,同时是各科任老师德育的伙伴,学校领导的参谋。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学习,沟通与外界的联系,跟上改革与发展的脚步,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以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这样,虽然比较繁琐,但是却很有意义,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的长大,心里也是感到很欣慰。孩子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祖国的明天,照顾好他们就是照顾好我们祖国的未来。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 摘要:班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讲究方法,让班级集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本文总结了一些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 关键词:班主任;责任感;班干部;德育工作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一个班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 一、热爱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本职,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热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就是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并努力的帮助他们纠正;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另外,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尊重他们,摆正与他们的关系。如果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可能与教师产生敌对的情绪,逐渐发展到产生厌学,最后发展到逃避学习。因此,在学生面前,切不可言过其实,以势压人,小题大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责任感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另一要素,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校、对待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教育实践中,体现在自身的教育业绩中。没有教育责任感,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 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首先,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工作和教学活动中,凡是要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这样在学生中就有一种无形的号召力,推动力,说起话来学生就愿意听。 二、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 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会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班主任,连自己班上学生的人数,学生的姓名都搞不清楚,怎么能把这个班的学生教育好?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观察法、谈话法、调查访问。其中最好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全面观察学生,以及调查访问学生、学生家长、学生亲友、任课教师等与学生相关的人。 了解学生,要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不但要了解学习优异的学生,还要了解那些表现相对差的后进生;不但要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还要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况,了解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了解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包括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他在过去取得的成绩和曾经遇到的挫折,更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期,他们易受外界的影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要经常了解学生,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并经过自己的分析研究,从不同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三、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对整个班级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只要选择和培养好班干部们,班级才能有好的班风。班主任的工作也会相对轻松。 班主任可以在开学之初,经过观察了解班上的一些积极份子,也可以通过自荐、委任、竞选等方法把那些愿意为同学们服务,有一定号召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为班干部。班干部一旦产生,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他们,在纪律上,要以身作则,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在其他各个方面也要起着带头作用,但在其犯错误时,班主任一定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班干部,以免造成班上不团结的现象;其次要帮助他们树立威信,要鼓励他们放手去干,对他们做得对的要坚决的支持,同时在班上学生面前多表扬;再次要培养班干部们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能通过他们建立健康的舆论,以影响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自觉地调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改变与集体不相适应的行为。组建和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还要注意: 1、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挑选品学兼优、而且热心工作的学生当班干部。 2、班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分工到人。 3、在实践中教给班干部管理班级工作的方法,激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4、坚持表扬奖励为主的原则,培养班干部工作的创造性。 班主任只有选拔好班干部,充分调动起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班干部真正地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有了班干部们这些有力的助手对班级的管理更轻松了 四、利用班会,做好德育工作 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之一。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把教育内容寓于其中,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班主任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互相沟通,灌输正确的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思想,向学生列举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例,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习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各类作业等学习生活常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风。班主任在做思想工作时,千万不要忽视社会、家庭的作用。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在社会和家庭来说,是非常少的,同时在学校的时间里,大多都花在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了,为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决不是班主任个人的事,它是全社会,是全体家长们共同的事。而学生主要是与家长们生活在一起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所以,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家长沟通,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哪种教育方式进行探讨,选择出最佳的方式,然后家长和班主任互相配合,达到教育目的。 总之,班级的管理是一件既辛苦又充满乐趣的工作。工作方法有成千上万,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我们班主任讲究方法,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出发,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勤于管理,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定能水到渠成,让班级集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让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大课题,班主任面对的是思想既活跃而又任性的孩子,要想成为称职的班主任,仅做好上述十个方面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爱;培养 俗话说,班主任时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而正是这些最小的班主任,却是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班主任的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因此,班主任的道德修养、自身素质、工作方法等,对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使自已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呢?接下来我就来谈一下本人在班级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爱是源泉,用心爱每一个孩子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因为学生来学校的目的主要是学习知识。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及上课的表现情况应特别关注:如经常去教室边巡视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二是生活方面,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应经常去关心和体贴学生,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去关爱和照顾他们:如天气突然变冷,提醒学生及时添加衣服以防感冒。使学生在校期间,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有宽容心。对在校学生来讲,无论哪一个学生,不犯错误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也可以说,在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所以,我在教育和管理学生上,要本着宽容的心,允许他们犯错误,帮助他们去改正错误。对屡次犯错误的学生尽量不在班级众人面前,点名批评,应多采取正确疏导和说服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 二、作为班主任就得敬业、勤业 我记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多年来,通过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这句话的正确性,每当新接手一个班级。我总是不忘提醒自己――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也希望自己的特点被学生知道。 所以,我在做自我介绍时经常会这样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认真。这样学生在一开始就会提醒自己并注意自己的言行,别让这个认真的老师找出自己的毛病。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很好开展了。比如严格的要求扫除,严格的要求纪律,认真规范学生的行为等等。说到勤业,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要多看,多说,多谈。也就是腿勤,嘴勤,手勤。每次深入班级都要有所收获。多看,就是认真观察,每一次到学生中都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向。察其言观其色,多说,就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及时说出作为班主任的你的观点立场。 三、“先专政后民主”,形成独特的管理班级特色 没有专政就没有民主。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情上,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尽量形成民主的氛围,做事要公平、公正、合理。这是最终结果。但开始是一定要“严”字当头。以确定作为一个班主任的“领导型”位置。我深知对待学生与其失之宽,不如失之严,因为立法然后知恩,威立然后知感,要做到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四、引导互相学习,培养竞争氛围,形成优良学风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认为孩子从同伴身上学到的东西远远大于从长辈或老师身上学到的。所以,我着重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加强彼此之间竞争意识。使成绩相近的同学之间不服输。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管理中我不只是关注成绩在前面的学生,而是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使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效果是好则更优,劣能变好。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五、班级骨干分子的培养与使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如何巧用班干部,挖掘学生潜能,是对班主任智慧的考验。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威信。但班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当他们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更不能过分苛求指责。 我还坚持长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为了多给大家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个人自荐、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将选票多者征得个人意见后,确定了人数不等的班长组合,分组分别轮流值勤一个月。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可相互间取长补短,互助协作、共同进步。 六、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还必须力争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另外还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我非常重视家校的沟通与交流,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大课题,班主任面对的是思想既活跃而又任性的孩子,要想成为称职的班主任,仅做好上述十个方面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体会。天道酬勤,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后祝愿各位班主任通过自己勤劳的耕种换来一个好收成。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聋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例谈 摘要:聋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缺乏自信,任性、缺乏信任感,这就需要特校的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帮助他们树立起应有的自信,换位评议增强凝聚力,热爱尊重学生,使之在自信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自信;换位评议;热爱尊重 由于耳聋学生双耳失聪,有口不会说,与外界接触、交流机会较少,导致他们的心灵酷似一片荒原,变得不信任老师、同学,有些聋生连一些起码的自信都没有,这就更需要我们这些特校的老师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去润泽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灵。 一、让学生在自信快乐中成长 在这些年的班级管理和进行中,我始终坚持一点: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应有的自尊和足够的自信,并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我已做过四轮毕业班班主任。汤某、王某一个属于自暴自弃型,另一个属于朝三暮四、胸无大志型。我找汤某个别谈了几次话,发现了原因:有的老师歧视他,同学也看不起他。我就直接对他说:“如果你还是自暴自弃,别人会更加看不起你。假如你能改变自己,认真学习,别人就会改变对你的态度。在练字时,我反复鼓励: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好。我还手把手地教他一笔一画地练。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讲错了没关系。同时,我还教育其他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应该歧视成绩差的同学。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他的字有了明显进步,上课发言也积极了,值日工作也更加起劲了。毕业后,他还写过三封信,向我汇报在新科集团的工作情况。自尊和自信让聋生找回了自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王某某的智力明显落后,想法不断改变,而且胸无大志。我没有放弃他,当他“开小差”时,我就注视着他,问他:“你又在想什么了?能告诉我吗?”促使他赶紧集中精力“听”讲。课堂上,我尽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使他几乎无暇“开小差”。另外,我不让他象过去那样单独坐,安排他坐在成绩较好的旁边,只要问题回答对了,我就马上表扬。这样一来,他的积极性提高了,钢笔字也进步了。 针对我班学生较为活跃的特点,我在元旦前夕都组织学生搞元旦联欢会,每个学生都倾力设计好节目或活动,大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活跃了身心,增进了友谊,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实践证明,让学生拥有自尊,建立自信心,才能快乐地在自信中成长,也更能创造出自信进取的班级氛围。 二、“换位评议”,增强凝聚力 老师的督促,学校的管理以及青春期的萌动,使学生永远扮演着接受教育和说教的“被告”,从而导致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教师的教育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大胆尝试了“换位评议”的方式,给学生一次机会,评议我的教学、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把心里话写出来。我认真阅读了学生的评议:平时,史老师上课给我们幽默、干净的感觉。对你教我们语文知识的方法比较满意;史老师检查我们自学词语是否做对了,发现有问题便和我们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学生常会犯错误,老师对我们严格、公平,从来没有重罚我们。批评时,你会和颜悦色,以消除我们害怕的心情。有时个别学生不听话,你的脸色很严厉;记得老师说过咳嗽应该要捂住嘴,可是没能做到,学生也希望老师改正掉这习惯。 看完这样的评议还算欣慰,总算还被学生认可了。我只得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老师当面咳嗽确实不好,以后注意改掉。”“喜欢史老师整天板着脸吗?学生犯了错误,我只是点到为止,让你们自己去思考、改正。你们快毕业了,应该懂得自己反省!是吧?!”大家都笑了,总算领悟了我的教育方法。 的确,学生们有了心事和困难愿意和我说。班级活动主动积极参与……这就是“换位评议”带来的凝聚力。 三、热爱尊重学生、理解催化式教育 当然,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更需要教师有爱心,热爱学生,需要尊重理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一旦懂得尊重的意义,尊重对于他的心理便是一种最有力的刺激。”因此,给他们多一些尊重和理解,这便是对他们的热爱,会使他们在尊重和理解中接受你的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即使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我也不会意气用事,更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是耐心开导,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尊重学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有个学期,巢同学犯了很大的错误,我了解情况后,知道他要面子,不会讲。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请梅校长先找他单独谈话。后来,他承认了错误。期末考试后,我又单独找他谈话:“你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是我让梅校长找你谈话的,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人知道,暂时不告诉你父母,看你下个学期的表现,好吗?”他点点头。后来,他在评议中写道:我犯了最大的错误,史老师没有当众批评我,而是为了不让大家知道,悄悄地叫我去梅校长那接受教育……轮到史老师,他的方法不同,他不想伤害我的自尊心,只用手轻轻地拍拍我的头。后来,他又在作文中写道:从此,这件事成了我的秘密,永远永远地藏在我的心灵的最深处。每想到那件事,我就受到良心毫不留情的谴责!第二个学期,他表现比我预料的还要积极。 这使我想起,以前班上的李某、巢某调皮捣蛋。我只顾自己发泄胸中的怒气,结果教育效果为零,还发生了“顶牛”现象。可见,尊重和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真正表现,他能促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沟通和交流中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有体会:教育学生要双管齐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学生为人之道。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只有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投入真情,才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同时作为教师应该完善个性,展示个性魅力。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就得努力完善内在的人格魅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班主任工作经验探究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班主任要本着"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的思想来管理班级;班主任必须要有为才有位。本学期以来,受学校委托,我担任10级数控班班主任工作。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年来。在学校领导、教务处、军教处领导的培养和指引下,加上许多老班主任的传帮带,和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有一定的收获。在处理和几个后进生的关系上,让我颇感欣慰。但是也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和挫折,后来经过努力加以克服,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在曲折中前进,我和全班学生在患难中成长,结下了更深的师生之谊。 一、成功的经验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由于和学生们年龄相仿许多兴趣爱好相同,开学伊始,我便和他们在篮球场上打成一片,爱打篮球的学生一般都不爱学习,他们看到我如此重视体育运动,便认为自己英雄有用武之地,表示愿意听我号令,这样就增强了我在班级中的亲和力。 在课堂学习上,本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的原则,多和学生在学习上充分交流,经常和他们谈当今大学数控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企业里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和方向,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对学习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力鼓励,树为全班学生的标兵;对作风涣散,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多多谈心,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由于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风扎实,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能遵守纪律,尊敬老师,所以班级从入学以来,每一个月都被教务处评为"学习流动红旗班级"。另外,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打算继续深造,他们的学习精神也感染着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对于大部分学生(中优等生),我主要是从鼓励他们学习并考大学继续深造的方面做工作。平时利用每天晚自习的辅导的时间,跟他们一起学数学和英语,从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看还是很有效果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本着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思想为指导。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日常班级管理上,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主张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以及人权上完全平等。我始终认为每个学生的本性并不坏,就象有一首歌曲唱的那样"我们都是好孩子"。对于常犯错误的孩子,主要从思想上感化他,了解他的家庭背景,触及他的灵魂。尽量不以命令的口气去强制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以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在一些重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特长。"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效果反而更好。本学期班级由学生自行组织了成功的元旦晚会,业余篮球比赛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数控技能竞赛取得郑州市团体一等奖。另外,在班长的组织带领下,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在全校优秀班级汇操表演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二、困难和挫折 例如我们班有个性格古怪孤僻的学生,我在引导他进入正常学习轨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他来自河北,幼年时父母离异。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的性格也和一般孩子大不一样。他脾气暴躁,做事情马马虎虎,上网成瘾,在教室里整天睡不醒。他好象心事重重,又不愿意说出来。各科任课教师反应强烈,我多次和他交流,讲一些大的道理,但是效果都不理想。长期以来,我对他找不到突破口。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大半个学期。有一次制图课上,我发现他又在打盹,而且作业完成状况很差,我就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请家长到学校。他听到要请家长,顿时泪流满面。我把他叫到外面,他这才把他的家庭状况给我描述了一下。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学业几度荒废。我从他的言语当中发现他对他的母亲特别的尊重,甚至可以说是惟命是从。课下,和他母亲联系之后,张延轩表示只要他母亲让他做的事,他都会不折不扣的完成。从那天之后,我就把一些学习和训练任务细化,督促他每天完成。他的母亲也经常监督他作业的完成状况。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感觉他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明显好转。他自己主动开始学习,并且把学习当成自己的救赎行动。这样的孩子意志都很坚强,所以取得的成绩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从这样的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只要找到突破口,把工作做到细微处,很多学习生活习惯很差的学生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另外几个有网瘾的学生的转化工作也很复杂。他们已经上网成瘾,而且经常在教室里交流攻破网络游戏的经验,在调查他们上网的时间和地点时,他们会互相包庇,合伙把事情遮掩过去。对于他们几个,我也是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我开始对他们实行逐个击破的方法。首先,在班级的坐位安排上我让抱成团的他们分崩离析,分散在教室两侧,让他们没有在一起交流游戏经验和在一起出主意逃学的机会。在者就逐个和他们的家长联系,让他们了解学生的现状,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教育好学生,并从资金上给他们控制,让他们手中的钱先行充入饭卡,这就减少了他们上网的时间,坚决杜绝他们外出打夜市。最后,就是找他们多谈心、多交流,并在学习上多加辅导,先让他们从学习简单的内容入手,他们学会后,会有一种成就感,逐步建立起信心。总之,差生的转化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会继续努力因材施教,全力以赴把他们培养成才。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著名的作曲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假如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的手中也有一只苹果,大家彼此交换,你我的手头上依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这种思想,那么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今后一定要多多交流,学习老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为人,止于至善"。在班级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努力。但我坚信,凭着我的一腔热血,和立志要和学生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的决心,我们下学期的学习和各项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摘要]本文是一篇有关班级管理的一些经验,我从班级的课堂纪律、课间纪律、路队纪律、班级纪律及个人卫生和班干部的培养,介绍了班级管理的复杂及细微,但每个环节都要落在实处。 [关键词]纪律 卫生 良好的学风是学习的基本保证,做为班主任抓好课堂纪律,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所带的是低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再加上男孩比较多,无形之中工作量相对加大、加重。怎样才能打造一个纪律严明的班集体呢?我的具体做法是从课堂纪律;课间纪律;路队纪律;抓好班级卫生及个人卫生和抓班干部的培养这几个方面来谈谈班主任的工作。 一、课堂纪律 在课堂纪律方面,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人人参与管理,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而后让每个同学轮流当纪律班长,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过把瘾”的同时,真正体会到当“领导”的难处,学会了换位思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 二、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跳绳、拍皮球、丢沙包、做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既建体又受教育,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不做危险的游戏和活动,不到危险的地方玩。 三、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班级开展了“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站队不仅做到快、静、齐,而且进行自主管理。每天有一个同学站在队伍的最后边,看管前面的路队,发现有不遵守纪律的同学记录下来,班会上进行汇报,老师小结,表现好的及时表扬,表现差的予以批评、教育,自主管理制度在我班已经形成。 四、抓好班级卫生及个人卫生 为了给每个老师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除了节假日,我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检查孩子们的手脸是否洗干净,衣服是否整洁,教室卫生是否搞好,发现问题,及时动手解决。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天长日久,在我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养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好习惯。 五、抓班干部的培养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管理学生就只会敲桌子,大声喊,结果是越管越乱,发现问题我没有批评、责怪他们,而是教给他们管理的办法。 做为一名班主任,工作的细微,繁杂真是难以言表,孩子们的书包开了,你得帮他拉好,孩子的鞋带开了,你得帮他系好,难怪同事们常常开玩笑说,你们班主任比“保姆”还“保姆”,我们的确身兼多职,在学校是保姆,是妈妈,是老师。同事们的玩笑包含着对我的肯定与赞扬,但要做到更好,我觉的我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力争把每个角色扮演到最好。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实验小学)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 摘要: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班主任,肩负着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用心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关键词:班主任 用心工作 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工作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及其活动的组织者,既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又要组织协调学生各方面的活动及其关系。同时,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建立崇高的威信,就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那么,怎样当好一名班主任呢? 一、用心工作,关爱学生 用心,就是热爱班主任工作,有一份责任心。用心与不用心,工作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一位班主任潜心于工作时,他就会想尽一切方法,把工作做好,他就会调动智慧、创造力,并把它们用在工作上;不用心,就会应付,消极地工作。 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一对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基础和有力手段。班主任只有和同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而形成这种良好关系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 1.确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中学生的人格 人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是其所追求的自我价值,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受尊重和受重视的成长环境和相关的发展主体性的教育条件。对于学生,如果缺乏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就无法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而学校教育也就培养不出优秀人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者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可采取观察分析、资料分析、个别谈话、调查等方式,如制定《学生情况调查表》,自设调查项目,内容可包括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经常接触的人或事、学生的优缺点和特长爱好、甚至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的教育。然而,在新世纪,班主任就应当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只有这样,当学生做了错事后才能心悦诚服地向教师和同学承认错误。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当学生得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性。所以,要鼓励他们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参与管理意识。比如,让学生参与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建立一些班级的规章制度,由班干部带头与其他同学共同商议拟定《班级公约》等,使规章制度具有群众性,形成共识而共同遵守。这样,班级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会有同学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主任就能及时发现班级所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 2.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客观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等,这些差异应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依据。作为班主任,如果对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家庭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的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待遇,势必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列夫•赞科夫有句名言:“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基础。离开了爱,也就无教育可言。所以,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转变后进生,转变后进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下三种: (1)激励法。激励是教育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鼓励,是对他人的思想、言行进行认可、肯定性的评价。激励能够强化人们的行为习惯或行为倾向,增强其发生行为的动力,激发起自信心。后进生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因而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怕被人嘲笑、看不起,老师掌握了后进生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有意激励这些学生,大胆去学习、思考、劳动。无论他们做得多么不完整,老师也一定要不失时机地肯定所完成的部分,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完成得更好。通过激励法,可以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 (2)表扬法。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后进生更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实践证明,教学管理中恰当地运用表扬的方法,能起到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达到健全品质,促进全面发展的效果。有的差生因受到表扬而心胸豁然开朗,更上一层楼。当然,表扬要注意方式、因人而宜,有的进行单独表扬,有的进行全班表扬,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 (3)反复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的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3.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注意捕捉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赞扬褒奖,引导激励学生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和成功,以满足他们追求自尊和实现自我的自信心理需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较强的影响。多年的实践表明,在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是基础,只有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班级教育才能情通而理达;学生干部是班级骨架,只有班干部大胆负责和鼎力支持,班务工作才能正常运转;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借助学生闪光点是激发转化学生的最近通道……总之,运用这些方法来管理班级,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 【摘要】自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感触颇深,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上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 自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感触颇深,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上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即千头万绪,又充满挑战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何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是摆我们面前的课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要建立完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最终都是通过班干部落实实施的,他们是班集体的中流砥柱。特别是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就是班主任的化身,是学生的主心骨。因此,培养一支负责、高效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他可以大大减少班主任的繁琐事务,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提高班干部积极性最好方法就是多鼓励。通过鼓励激发班干部的积极性,奖勤罚懒,在班干部遇到困难时,班主任更要多鼓励与帮助。 二要关爱每一位同学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关爱学生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关心学生的吃饭、住宿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和爱好等。不仅要关心学习好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中下等的学生,从而获得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并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要有严明的纪律 首先要严格要求,定好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到一切稳定后,再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培养感情。这样可以迅速的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另外,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罚值周、罚写检讨等等。只有严中有爱,用爱熏陶出来的学生,才是教书育人的赤诚之心。 四要建设良好的班风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一个优良的班风是班主任辛勤劳动的回报,那么,怎样把学生组织成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集体呢?我先给全班每个同学都分配一项合适的工作,并建立服务员制度,使全班每个同学都轮流做值日----学生们自豪的称之为“小当家”,值日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班级一天中经常性的事务,如上课时喊口令,带领全班同学向老师行礼,课间领做眼保健操,课后带领值日生打扫教室等工作,让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一个健全良好的班风建设起了。 总之,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 在几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 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因此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行之有效的。 要努力去营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她,时时都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班级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 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二、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 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三、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等科任教师。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骨心,不让学生重主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润滑济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别要求学生平等对等任何一科教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问题。学生尊重各科教师,教师乐得走进这个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班主任身教言传,热爱这个家。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一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 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有一些同学,如:苏小飞,董甲甲,班小飞,陈梅,陈彦妮等会经常主动为班级挂好窗帘,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距距,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如:李乐乐,杜文斌,于朋威等。我会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同学们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有一次我进行民意调查,胡雪颖这样写道:“我以我是三(5)班的学生为荣,我不愿做任何有损班级的事。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帮老师管理好班级,轮到我值日时,我会认认真真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争取每周拿上流动红旗,月底评上行规示范班”看了她的日记,我好感动!我的班主任工作没有白做,再辛苦也值得。 五、增强管理意识使班级更上一个台阶。 1、完善班干部队伍。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3、开好班会。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1、说,学生轮流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和即兴演讲,有助于增进了解,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还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有助于今后开展工作。 2、写,经常布置家庭作业和小练笔,如《假如我是班长》《老师我想对你说》《我的家》《我的学习计划》等等,评选出马雪娇、吕娜、申新豫等优秀小作家,通过写作活动,一方面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能力等情况,能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脉搏,便于做学生的工作。 3、同时开展“读一本好书,练一手好字”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园林论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1低成本风景园林研究意义 1.1借助低成本的方式使得风景园林的建设得以普及 经济发展状况严重制约风景园林的发展,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区域分类1)数据,截止2009年,东、中与西部省份平均每省的绿地面积分别为115390hm2,49074hm2和27607hm2,西部省份的平均绿地面积只有东部的24%;东、中与西部省份平均每省的公园数分别为528座,206座与133座,西部每省的公园数为东部的25%。缺少足够面积的风景园林,使得疾病激生,生活环境质量低下。 1.2运用低成本风景园林营造理念加大社会关怀力度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于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将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风景园林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这五个层次需求必须的条件。然而资金匿乏、资源有限与技术落后使得这些地区的人民缺少安全舒适地室外休闲与活动空间,人们的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2潜江市风景园林存在的问题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1988年撤县建市,1994年被列为省直管市。全市国土面积2004km2,户籍人口103万人,现辖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管理区(农场)、16个镇(办事处)。潜江城区呈分散型、组团状,由园林(泽口)、广华(含向阳、五七),新城区(含周矶)、杨市、后湖、王场、竹根滩七个组团组成。 2.1公园绿地分局不均,绿量严重不足 城区绿地总量较高,但各组团绿化相差较大,主要的公共绿地分布在园林组团、杨市组团和广华组团,其它组团绿地较少,尚不能满足居民最基本的休闲游憩需求。根据2014年潜江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调研报告,城区人均绿地面积不足9m2,各乡镇人均绿量更少。 2.2风景园林建设经费不足,绿化维护质量不高 纵观潜江市近几年的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普遍存在建设质量不高、维护经费短缺的现象。根据2013年度潜江市城区绿化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章华南路、袁光大道宽幅带、紫月路、火车站、二支渠五个项目的绿化设计和建设施工中,每平方米总造价不超过170元。维护工作中,市园林局负责的范围包括城区25条道路行道树、10条绿化带、7处街头绿地的养护管理,总养护面积约40万m2,养护经费每年4元/m2不到,维护质量不高显而易见。 2.3政绩观明显,盲目追求大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模式 大多数中小型城市建设中,领导人的观念直接影响风景园林设计模式。实践工作中,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城市建设的表象或政绩工程的影响力,使得风景园林难以维护,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3潜江市建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迫切性 3.1潜江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 潜江市属于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严峻的经济形式,这为发展风景园林提出巨大挑战,要想普及风景园林,势必寻求用更低的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开展风景园林工作。 3.2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需要 潜江市7个城区组团中,仅2个组团有公园绿化场所,不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在潜江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背景下,其他5个组团居民的生活需求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并借此改善地区的卫生环境,实现地区效益的增值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3推动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低成本风景园林可以作为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法。低成本风景园林是在针对建设和维护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寻求节约的设计策略,建设满足市民生活的园林景观,这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4.1以人为本,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公众对风景园林的使用需求按照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分为生态需求、美学需求、社会需求与文化需求。低成本风景园林提出的前提必须是在不降低风景园林品质的前提下,满足这四种使用需求,为公众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4.2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要以自然规律为建设准则,以生态学原理为支撑体系,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前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工作。从宏观层面上,分析风景园林建设场地,使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循环;从微观层面上,熟悉场地的气候、水文等信息,合理选用各种材料。 4.3巧用资源,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低成本风景园林即在风景园林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节约各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在实践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场地资源,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4.4减少维护成本,兼顾长远效益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园林景观的品质不仅要注重建设初期的景观效果还要注重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当前在政绩工程的影响下,投资者为了快速获得景观效果,不顾自身情况,花费巨额资金建设风景园林。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要兼顾长远效益,从节约能源资源、水资源、人工资源等各个层面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5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5.1低废弃设计———建立循环机制,高效利用资源 节约资源是风景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风景园林设计前期,要进行详细的勘察,使设计表达中的各种手法要合乎当地地域特色,选择材料要基于长远的角度思考,尽量减少材料更换成本;主张尽最大可能利用场地的现有资源、植物材料、水域资源等等,保留地域景观特色的同时,尽量减少资源的购买;其次要坚持变废为宝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重新投入使用。如在2014年潜江市示范路工程建设中采用废弃的木材构筑树池花坛,使得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达到平衡。 5.2低干预设计———引导自然做功,减少人工介入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警惕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存将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低干预设计策略是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设计的目的,使风景园林以展示类作品为目的逐渐转变成以场地更新和生长为目的。同时低干预设计策略遵循对自然环境最低干扰的理念,探索通过最少的景观面积、最浅的景观深度、最小的环境影响力,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显露自然、引导自然做工”法则,如马昌湖公园综合整治工程中,采用最少设计,利用水生植物自我更新与修复能力,有效改善污染的水环境。通过较少的场地干预,较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维护成本,从而达到“低建设”和“低维护”的景观效果。 5.3低建造设计———遵循人性需求,精选实用资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不以风景园林要素价格衡量,而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不与设计成本成正比,这正好为低建造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契机。低建造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地方材料的选用,以乡土树种为准;第二,在细节处理上借助艺术的手法,提升廉价材料的美学价值,营造高品质风景园林景观;第三,运用工业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理念,硬质材料的使用上坚持以标准模数进行建造和施工,减少废气材料的产生;第四,采用宣传激励的手法,降低人工费。人工费占工程成本费用的一大部分,合理安排风景园林各工序的先后顺序,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对节省建造成本有很大帮助;第五,风险规避。社会调研是工程建设采购中风险规避最重要的环节,宜选用距离较近的采购地点来规避风险。 5.4低维护设计———以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资源规划 低维护设计强调以持续发展的理念,把风景园林的建造和维护看着是一个持续运转的过程。在建造中通过植物材料的合理选择,减少风景园林的维护成本,实现低维护设计效果;利用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结合养护工作的季节效应,根据植物特色合理安排各项工作,避免出现繁忙时缺乏人手,闲暇时无事可做的现象。 6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实施驱动 6.1政府部门的政策鼓励 低成本风景园林以较低的资金投入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环境,并且保证景观效果的长久维持,同时低成本风景园林为非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公共交流空间,减少社会治安事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门的鼓励和长期推广低成本风景园林。在宏观上主要可以通过规划调控、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措施来调节,对于低成本风景园林政府部门有义务和责任进行资金支持,同时在一些诸如利用废弃物进行生态型风景园林建设的项目可以进行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最终使得风景园林的实施能够顺利的开展。 6.2社会团体的公益援助 社会援助的主体有基金会、社团、学校等,援助形式主要有财务援助和人力援助,援助目的主要是奉献自己的爱心来为社会做贡献。在美国,大型基金会是居住区风景园林开发和建设的动力,大型基金会主要将居民、志愿者和社会团体结合起来开展场地建设。这种开发模式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建设风景园林的方式,有利于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开发建设,应大力发展这种开发建设模式。 6.3专业机构的研发推广 低成本专业机构主要邀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设计师、培训学校等参与,研究低成本材料、低成本设计等技术,通过低成本技术的研发为风景园林设计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并且提供低成本的建设与维护模式,这是低成本风景园林传承的纽带和进步的源泉。 7总结 文章主要基于潜江市风景园林建设资金、维护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探寻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结合潜江市风景园林发展现状,提出潜江市建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必要性和设计原则,并提出低废弃、低干预、低建造、低维护的设计手法,同时结合自身社会经验,提出政府部门的政策鼓励、社会团体的公益援助、专业机构的研发推广三种实施驱动措施,以此改善潜江市风景园林现状,并使得潜江市风景园林建设得以普及。 作者:董秋燕 王生 单位:湖北省潜江市园林局 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园林论文:BIM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1BIM的概念及现状 BIM技术在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时相对于传统的二维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对于工程量越大、复杂度越高的建筑工程体现得越明显。BIM可以通过三维虚拟仿真在虚拟的空间中对整个的建筑设计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校审”过程,并且能够发现在平常校审过程难以发现的错误,这类的错误往往与规范无关,而与专业相关,或者属于空间高度上存在冲突。特别是市政设计工程中,由于市政管线较多,错综冗乱,并通过一个列表视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在三维场景视图中就会自动定位到该项所指示的碰撞位置,并且发生碰撞的物体双方会以一种“高亮”的形式显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发现管线在设计时候的错误,并及时调整布线方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风景园林学概念及现状 风景园林是一门古老学科,据考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由于地理气候,文化传统,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的差异,造就了东方、西亚、欧洲三大世界园林体系。风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的条件和艺术布局规律,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创作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和建筑,道路的布置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和游憩的环境。通常所说的景观园林主要有生态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主要体现在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作用,公共绿化景观可以调节温度,减少辐射,同时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影响气流和通风防风的作用。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出现,近代工业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工业生产中以“三废”为主的污染物大量的排放到自然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城市环境恶化,因而景观园林的生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风景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很长时期以来,由于传统的理解和认识的局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风景园林师们一直从事的似乎是一种填缝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近些年来风景园林的重要性日趋受到重视,自2011年3月8日起,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把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并称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三大核心,有些大型项目甚至是以风景园林学为主导。 3风景园林学与BIM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风景园林学日趋上升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已疲于应对,新的园林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的产生和使用变得日渐迫切。园林结构日趋复杂,传统办法却依然只是拘泥于二维图纸,其设计方法跟不上建造技术的发展。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两大核心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已与BIM积极会师,迎来行业的数字化时代。作为核心之一的风景园林学亦应积极面对BIM这股数字化浪潮,使其可以与建筑及城市规划的相关学科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平台沟通、流畅的信息交换渠道、合理的全生命周期统筹等。因此,如何能更好的将BIM为风景园林专业所用是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园林行业和建筑设计行业有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除了浇灌用水之外,对于水、电、气、暖等资源与能源的消耗量与大型建筑相比要少得多,故其应用优势应该是体现在风景园林的整体布局的应用方面。从地形塑造、水系处理、景石布置、建筑物(构筑物)设计等由二维转为三维,以取得更加直观的整体把控效果。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人为的错误或配合上的失误,工程协调困难等,最终造成的图纸的反复修改,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设计师心血与时间,却还生成了不尽人意的景观效果。目前园林设计行业尚不需要与BIM技术达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度融合,但是确实是在设计过程可以起到很强的辅助及协同作用。在设计阶段内达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前、中、后期信息无障碍交换;数据全面了解,云端计算与无限计算协作式的操作;突破固有流程与体制的约束,信息模型跨越设计、施工等阶段间的界限;并且BIM具有信息实时反馈的特性。因此,BIM技术在未来的园林设计工程中的趋势是必然的。 4结语 作为古老学科的风景园林设计在与BIM技术的碰撞中被赋予了新的活力。就学科构成上看,风景园林既需要用科学分析和建立与之相关的一切客观要素,也需要用艺术去叙述和承载特定的场所语义。所以就现阶段BIM对于风景园林在空间布局以及整体设计上面有很好的可行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尤其是在人文和艺术方面,故而对于最终的选择,还得根据人的感官理想分析得出结论。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园林景观设计之塔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风景园林工程中应根据景观的特色进行应用,同时跟软件行业的努力也分不开,需要各方的不断努力与尝试。 作者:梁逍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园林论文:人性化理念下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1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中的基本要求 1.1坚持实用性与情调性的统一 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但是规划设计不能局限在这一方面,还是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品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忽视了风景园林的实用性,必然会影响到设计的效果及自然环境的融入。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上,要将实用性与情调性结合起来,设计的作品必须满足风景园林内所有植物的生长及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入,使其能够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设计景观,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并将美学等融入其中,实现设计的生活,这才是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1.2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当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历史文化传统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极大影响了设计者与群众的审美观和需要。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现代文化特征。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必须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本地区的文化特点,还要体现出文化的现代性,将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融入其中,将历史与现代文化交融起来,这样才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文化上和心灵上的共鸣,这也是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基本要求。 2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从细节上满足人的需要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细微之处决定了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深刻体现出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水平。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从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入手,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要求。比如,在灯光设计上,能够让灯光覆盖到所有的路,灯光选择柔和的黄色光源,采用太阳能照明;在道路上,设计的道路能够让人以最短的距离达到每一个景点,同时要体现出曲径幽深之美,还要建设一些基本的建设设施,比如单杠、双杠、仰卧起坐器材等。这些设施能够让群众在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再比如说在水池的设计上不能太深,水池周围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人与水体的交界处,水深应该在20~30cm,周边延伸2~3m,避免游人在接触的时候出现意外事故等。可以说,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考虑到人的需求,为人的需要着想,这样才能将人性化理念真正渗透到设计之中。 2.2从规划中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除了作为细节上的设计之外,也应该做好风景园林的模块规划,因为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单一功能的风景园林意境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目的,对其应该具备的功能及其在园林中的布局情况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将这些设计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实现。比如,将健身场所放在比较接近居民区的区域,避开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将儿童活动区域与一般的成人活动区域分开,并避免主要人行道及水体等危险区域等;将自然景观小品与传统的亭台楼阁等设计在一起,将园林展现在更高层次人的需求面前,让这些人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在设计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必须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也是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体现。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个工程的整体角度来探讨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景观设计与建筑物设计协调起来。同时,园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之间也应该相互协调,准确给予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一个定位。另一方面应该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比如说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降耗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风景园林设计和建成以后能够真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4结语 总之,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设计者必须准确把握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并将其真正的运用到设计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求,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邓梅芬 单位:广西腾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论文:职业学校园林美术素描教学论文 1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美术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薄弱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层次是建立在初中文化基础之上的,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些初中学校忽视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美术科目,造成初中美术课有形无实,全然不顾美术教学的质量,也没有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法,导致学生美术知识的积累少,美术技能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美术仍需从握笔方法、观察方法等最基本的技能开始教学,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美术基础客观情况。 1.2课时量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美术课程设置72课时,素描部分20课时,而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系,仅素描课一般不低于300课时,课时数量不及高等职业学校艺术系的1/10,缺乏训练量就成为园林专业学生学习素描课的客观困难;因此,如何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园林美术教学目标,长期困扰着园林美术教学。运用20课时训练学生专业素描绘画技能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与已具有坚实素描基础的艺术系学生无可比性,园林专业的学生终究不是纯艺术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理解素描的原理,明白素描的理念,进而把素描的理念知识(形体比例、空间明暗、透视角度等)转化成园林空间的布局,把素描绘画技能转变为园林设计草图绘制和景观元素的绘图和应用。因此,在园林美术课中,可以对素描教学做一些尝试性的改变。 2改变程式教学 2.1传统素描理论教学与园林专业实践需求不符 传统素描理论教学内容有素描概念、素描分类、素描要素等,通过欣赏素描作品逐步介绍素描概念、分类及训练素描的作用等;没有把素描与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也没有从园林专业学习素描的应用范围以及学习素描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的相结合,再者,缺乏园林景观方面的素描作品展示,单一欣赏素描名作会造成没有素描基础的园林专业学生望而生畏,或错误认为,素描是艺术类的学科,与园林专业没有关系,容易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依据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改变思路,调整教学导入方法,利用景观元素的形体、比例和光影关系与素描作品明暗关系作比较,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素描的意义,以及把素描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绘制景观元素当中。采用与园林专业联系紧密的图片素材、类比分析法导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园林专业学习素描的重要性,从而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2.2传统素描实训内容与园林设计联系不够紧密 传统素描实训包括素描几何体和静物素描两部分训练内容,通过几何体素描教学,让学生描绘立方体、圆球、棱锥等规则形体来理解物体的形体比例、结构明暗等一般素描原理;通过静物素描来培养学生描绘物体质感和形体空间的绘画技能;传统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得到系统的学习和较全面的锻炼,但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仅素描静物部分大约需要200余课时,因此,可以针对园林专业的实际需要,去掉静物写生部分,改为园林景观元素,如石桌、石凳等元素的训练,这样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园林设计联系更加紧密,为以后园林景观设计元素绘制打下必要的基础。 2.3传统素描绘画技法不适应短期训练 传统素描教学是建立在数量之上的,通过长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铅笔的使用技巧和素描调子的应用,以求对物体光影、空间、质感上的塑造与表现;基于园林专业教学目标,可以变数量化训练为认知、理解和转换应用的学习;素描调子表现中,传统教学是运用明暗调子多层叠加来表现物体的明暗与空间,运用线条的软硬、粗细和疏密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强调“三大面,五调子”的熟练和应用,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十几个课时是无法学会的;而园林专业在明暗调子表现方面可以用具有风格化的线条、点描或改用速写的形式来一次画出,如用点描的方式画石材,质感更容易表现,用波折线画物体的暗面,可以使一幅画更具有风格,因此把素描的塑造训练变为线条风格的训练;这样既可解决训练时间上的短缺,同时,园林设计表现也得到了锻炼。 2.4写生环节应与园林设计相结合 园林美术素描风景部分设置6课时,要画出完整的素描风景画,课时量是不允许的。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不用达到专业的风景绘画水平,而需要了解风景画的审美意趣,运用设计的方式营造风景如画的园林生境,因此,这部分课,不妨带领学生欣赏风景画,再通过实践写生,当然,该写生不同于美术学院学生专业写生,重在整体记忆和符号记录,简练勾画出整体布局,注重景观元素的比例和尺度的把握,以简单抽象的符号代替景观元素即可,旨在为下一步园林规划设计拟定草图或记录创意亮点。这样,把传统教学中写生环节变为提高审美、规划草图、激活设计亮点的活动,或许更加切合园林专业。 3教学方法成效 首先,通过素描理论教学改革,学生明确了学习素描的目的、任务,以及对园林专业绘图、园林规划设计创意的作用,由原来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自觉投入到园林素描学习中;其次,通过实训内容和方法的改变,降低了原来素描涂调子难度,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运用具有风格化的线条或点描方式作画;其次,通过改变绘画训练题材,学生可以描绘的题材多样化了,拿着素描本,走出画室随处都是绘画素材,校园的树木、建筑,公园的桌凳、假山、置石等,随时随处可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还有效地解决了课时量不足的难题。 4结语 探索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已具有的专业基础作充分了解,以及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培养的专业技能有充分的认识之上,才能寻求相适应的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方法可行与否还需要老师审时度势,灵活应用才可奏效。 作者:刘龙 杨娟 单位:榆林林业学校 榆林苏州中学 园林论文:我国皇家园林建筑论文 一、我国园林建筑在风格和特征 1、园林建筑特点: (1)占地规模宏大 封建帝王凭借其政治特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建造的皇家园林其规模远非私家园林所能望尘莫及的,历朝历代的皇家园林无不具有这个特点,先秦两汉时期的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林苑地跨长安成及周边五县境,纵横300余里,隋唐的芳华苑﹑禁苑,周长100多公里,西至孝水,北背邙阜,南拒非山。中有翠微宫﹑积翠池等。北宋的华阳宫,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元明时期的太液池,占地面积为1500亩,承德建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颐和园,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显而易见,园林建筑规模大小,基本上是一个朝代的见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和国力的兴衰。 (2)皇权至上 在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里,帝王君临天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此相对,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园林建筑也不能例外,墙壁上的浮雕,栏杆上的石雕,门前的佛像、石人、兽等,、雕梁画栋、色彩浓艳,不但构成建筑各部分美的装饰。显示了它的权贵地位,显示了皇权的威严和神圣。 (3)气势宏伟富丽 承德避暑山庄风格独特,布局严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山庄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青砖灰瓦的楼宇和城墙、原木本色门窗、栏杆,淡雅庄重,简朴适度,充分体现了其雍容华贵的色彩和宏伟气势。 (4)吸取园林淡雅、朴素建筑风格 南方私家园林建筑布局精巧,色调素雅,灵活多样,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清新洒脱,在后来的园林建筑中都借鉴了南方私家园林的这些特点,比如,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这些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摹拟江南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特点,促成了南北方的园林建筑艺术的融合,使其我国古代在园林建筑的建造技艺上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2、建筑风格 北方园林建筑的主要代表有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这些建筑大多营造于优美的自然的山水中,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其面积在园林中所占的比例都教低,建筑的空间结构上多采用内外结合的处理方法,使得建筑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这些园林建筑尺度基本上不很高大,基本与一般民居相似。屋顶一般采用用布瓦元宝脊式卷棚顶,斗拱的尺度较小,屋顶形式出檐深度较少,造型各不相同;勾头采用用兰花图案;院墙、宫墙依地势起伏,墙体厚重,用不规则的虎皮石砌筑或白粉墙,隔扇、挂落、栏杆等各种不装折,图案造型丰富、严谨,这些都体现了北方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特征。建筑的内、外空间界限分明,室内空间处理灵活多变,常用碧纱橱、屏风、集锦槅子划分几个大小不一、结构富有变化的空间,使得建筑在内外空间上产生迂回、含蓄的意境。注重用色彩和装饰物对建筑构件的外在表现,例如石狮、华表等,并以此标示等级与功能的差异。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的不同的是,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多处于城市中或者近郊市井之地,周围一般没有开阔的视野,多是以凿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占地面积规模较小,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主观创造,多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清高风雅,淡素脱俗,满足人们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主要的功能。建筑外观和细部装饰,线条跷曲,玲珑剔透。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建筑结构上一般用穿斗式木构件,或穿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厅堂内部根据使用功能不同,用罩、隔扇、屏风等自由分割。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结合,色彩素雅明净,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协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二、结语 纵览我国园林建筑的形式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表现在园林建筑中极具中国民族形式的绝不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外在的感受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心理描述,更重要的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而达到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生命意义。 作者:钱海霞 单位:哈尔滨军辉铁军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论文:绿化园林景观色彩设计论文 1园林景观色彩应用 (1)同色相的变化与统一 一般情况下来讲,同一色相主要是指在色相环上的色相距离在15度上下的色相。这种色相对于人的视觉来讲根本区别不出来,所以通过这种色相可以构建一个整体统一、雅致的一个氛围,但极个别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过于呆板、单一的效果。所以同类色相可以在各种色相的对比中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在进行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最好使用面积较大的背景进行处理也可以用色彩较为单一的景观予以替代。例如,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将绿色作为道路中绿化设计的基础颜色,这样做有以下两点好处:①通过绿色的基调可以有效的缓解行车司机的视觉疲劳,对提高司机驾驶的安全性有所帮助;②绿色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可以从视觉上给人以希望的感觉。在进行绿化植物选择的时候可以选用具有一定的色相变化的植物,同时在进行园林搭配时需要注意对统一色相的运用,这样可以有效的使景观在重复出现的过程中达到统一的境界,由于其绿色的色调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综合情况的作用下会呈现出多层次的视觉效果。 (2)不同颜色的对比 通过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同色相的颜色变化并不明显,在较大的范围内使用这种设计方式会在一定的区域内造成绿化效果过于单一,所以需要在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上加入不同的色相的颜色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将景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这种在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不同色相的设计手法在构建丰富的色彩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进行道路周边的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用色相的植物进行搭配这样可以通过色彩的变换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例如在对停车场等到规模的广场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一般采用叶子的颜色与花的颜色色相不同切对比度较高的植物进行绿化带的设计,这样可以起到更加引人注意的效果。 2园林景观色彩设计 (1)园林景观的色彩 一般情况下来讲,对园林进行景观设计来讲,一定要注意将整个园林的设计颜色对周围的环境色彩进行统一协调,并且使色彩的设计达到主次分明的程度,这样就在园林景观颜色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配色与主色的区别。但是仅仅通过配色一项设计并不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较为协调的整体,但是一定要确保可以与周围的景观保持一种可调和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讲,其色彩的调和以及配比的方式也不同,要根据周边的实际条件进行色彩的选择与配合,但是必须要围绕着一个主线来进行,就是要确保可以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 (2)园林景观的色彩造型 在对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色彩造型的方法,通过色彩的造型方式将建筑物突出成该区域内的标识或者是人们可以区分出的一个焦点,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确保设计所使用的色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 (3)园林景观的色彩过渡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一般都会划分出几个不同的空间,每个空间之间都要经过一定的过度才能达到协调。在运用色彩时,也要对每个不同空间的色彩进行联系,使得园林景观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得到色彩效果的调和和对比。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形式布置时,要对体、面、线、点等进行利用,这样可以对景物的刚柔、弱强以及动静进行表现,让景物产生一定的节奏感,相对应的,可以对不同的色彩空间进行营造,使得它们能够在彩度以及明度上有所区别,连接成一个有韵律有节奏的色彩空间。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作为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转变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方法,将园林景观中的天空、水体、山石、植物、建筑、小品等色彩设计的淋漓尽致,推动我国园林景观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爽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园林论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与环境相适应 从空间方面来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与施工完成之后将具有独立特性,但是城市园林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随着这些需求的提升以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中园林景观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其价值则体现在对现代城市的整体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体现为对现代城市环境所发挥的优化作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现代城市环境所具有的关联决定着在开展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城市空间中的整体环境做出判断与考虑,从而实现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完美融入。另外,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整体环境所具有的协调关系也影响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对景观功能性的判定,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布局设计也需要对设计本身与城市整体环境所具有的适应性进行强调。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实现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结合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优化现代城市环境来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其中审美需求是城市居民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提出的重要需求之一,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需要对景观构成要素做出组织与利用来体现出景观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在这样的要求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视突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做具有的观赏性,并利用艺术思维来突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艺术性。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属于艺术创造的范畴,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则通过“景象”的形式进行展现,通过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做出感性的认知,能够让社会大众产生一些相对固定的审美思维,而作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者,需要对这些固定的审美思维做出调研与总结,并在综合考虑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形式与功能基础上使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一个艺术性、科学性和生活型的综合体,二者决定着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观赏性,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都应当做出重点考虑,并认识到二者所具有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强调生态型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的发展在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其中环境问题就是这些压力中的重要表现,并且环境问题已经真实的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人们在精神文明生活需求方面的日益旺盛,城市发展中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也成为了行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而要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就要求设计者在开展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对景观设计元素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作出认知,并在遵循生态型原则的基础上来合理把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选材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来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重视一下几点问题:一是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方面,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不仅要重视雨水等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同时可以使用中水来进行景观植物的浇灌。另外,景观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也是实现水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因此乡土植物以及耐旱植物应当作为主要的选取目标。同时节水灌溉方式的推行也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尽量避免进行水泥铺装,从而为绿色的蔓延提供更多空间。初次之外园林景观中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等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应当做出重点考虑。 四、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重视突出人文性特征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人文性特征的关注能够让社会大众从生理、心理等不同层次体会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对受众的关爱。为了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人文性的特征,设计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对受众需求做出考虑。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不仅需要对受众生理需求做出考虑,同时有必要对受众的精神需求做出考虑。在此方面,设计者需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要满足城市居民向往自然质朴的精神追求;二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有必要引导群众参与。设计者对受众需求的了解是有限的,而为了满足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受众需求,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必要引导社会大众进行参与。在此方面,可以邀请社会大众直接参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可以在设计完成后通过公示来获取社会大众意见,从而强化社会大众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人翁意识,并强化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品的亲和力;三是要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的安全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呈现出了日益紧张的问题,这也导致建筑物密度的加大以及人口的过度集中,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城市所具有的灾害防御能力不断下降。而包括广场、道路等在内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则可以在城市中发挥出救援、避乱、疏散、隔离等作用。然而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许多设计者对景观所具有的防灾功能欠缺考虑,这导致了城市园林景观作用的确实,因此安全性也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五、重视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每个城市都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也具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化底蕴。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体现出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尊重,并通过作出良好的设计来提升城市文化的厚重感。在此基础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也可以凭借城市文化而具备变迁感以及沧桑感等特征。在对城市文化作出继承的基础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还要重视对城市文化的展现。在此方面,园林景观可以融入城市中的民俗风情,在展现城市文化风貌的基础上来打造独特的风格,并使自身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另外,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重视体现出城市的时代特征。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发挥“述古”功能,同时要发挥出“言今”功能,即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者重视通过园林景观展现出城市所获得的发展以及所追求的时代精神。当前城市中的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反应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文化的结合不仅能够让园林景观更具魅力,同时也能够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作者:梁换艳 杨树军 单位:包头市上林园林景观有限责任公司 园林论文:园林绿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1植物造景。 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或活动载体来营造和传播。植物造景是以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充分利用植物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构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等校园文化场景,反映大学精神。要针对学校的文化特征定位,结合不同功能分区,将植物造景与建筑、环境小品、雕塑、标牌、宣传栏等园林要素有机结合,营造不同的文化空间,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愉悦身心,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更能陶治情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托物言志。 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周敦颐的《爱莲说》,文章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至人们一看到莲花就会联想到其清白、高洁的品质。相比说教式的灌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更好,更易让人接受,因为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力所致。 3打造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营造幽静的环境,伴有潺潺的水声,清脆的鸟鸣,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人们身处其中,就会如释重负,心情平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受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情绪低落,缺乏生活激情。这样的情况在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如不加以正确疏导,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良好的校园园林有着情绪化解作用,这种效果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作用的,过程平缓,不会有抵触情绪,这是说教不能代替的。学生在良好环境下思考问题,就会趋于理性,就会正确处理身边的问题。同时,良好的校园园林环境,给学生们一个静谧的空间,学生们置身其中,更容易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更清醒的认识与规划。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有个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的幽静环境,总结自己的人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培养学生艺术涵养。 大学校园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艺术欣赏水平的圣地。艺术欣赏水平与自身的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素质。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需要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更多的是多接触艺术作品,而园林绿化就是对植物进行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尤其是园林小品,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生活在这样的艺术品身边,耳濡目染,学生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就会慢慢地提高,这对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5规划出更多的可供学生们参与的种植地域,建立“校友林”“毕业林”等场地供学生们劳作。 如今,现代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环境意识,只拥有良好专业技能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培养学生们的环境意识是与平时长期的培养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分不开的。要让学生建绿爱绿,参加校园绿化的劳动,从而懂得环境需要保护、劳动需要得到尊重,感受到劳动创造美,产生热爱学校、珍惜劳动成果和增强环保意识。要让学生通过劳动,体会到自身融入环境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这对他们今后走出校园,成功融入社会新环境是大有帮助的。 6结语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是园林绿化所承载的魂。要将校园文化有效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合理搭配载体与所载的文化内涵,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甚至适得其反。当我们走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杨柳湖畔低垂,青山与溪水相伴、鲜花与绿树相映,以及错落有致的建筑与宛如天成的景观浑然一体的场景时,会产生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的感觉,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满池的荷花,向路人展示着其清白、高洁的品质;园林小品寓意着某种精神文明,激励着人们不断进步。园林绿化不仅能给校园带来绿色和美丽,更承载校园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展示着师生们历史传承的精神风貌。 作者:冉启华 付国瑜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后勤处 园林论文:低碳理念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1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低碳理念的途径 1.1增加绿植面积 园林设计不仅是古代艺术设计中的瑰宝,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中展示低碳理念的先驱。与上世纪大多数园林设计中以人居方便为最高标准的设计作品相比,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绿植覆盖率大大提高,园林中的绿植比率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成为评价园林艺术设计价值的标准之一,这不仅使园林设计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雅、干净的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增加了城市绿植,对废气吸收、氧气排放都具有极佳的调节作用,这是目前低碳理念在艺术设计中应用最为成功的一种。 1.2四季绿植的交错种植 植物的生命力随四季变化而变化,因此植物本身为城市园林环境带来的“低碳”效果也随着季节变化。在北方的春天,阔叶植物尚不能发挥其绿化作用,因此,北方园林的绿植景观设计中常用大量的常绿针叶植物来进行灰尘、风沙的隔绝并通过植物发达的根系达到保持土壤水分、节约绿植灌溉水源等目的;而在秋天,大量的红叶植物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美化园林、给人视觉清新感的作用,落叶也能够起到增加土壤养分,节约肥料使用的作用。可见,按照城市的季节特点进行四季绿植的交错种植,是实现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1.3具有特殊绿化功效绿植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具有特殊功效的绿植,是实现低碳理念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这些绿植包括枝叶密度较大的高大灌木、根系发达而植株短小的草。灌木和草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前者能够做出各种创意造型,增加园林景观的设计感;后者能够营造“公园”型的景观氛围,在低碳功效方面,高密度灌木起到隔绝噪音的作用,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变相节约了建筑材料;草则以发达的根系储存大量的水分,而且具有多年生的特点,容易养护,节约绿植的养护成本。 2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 很多植物对环境的保护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们倾向于选择这些更加低碳的植物,但是,有些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例如,温带阔叶植物对地表水有较强的保存能力,对干燥地区的土壤水分保存作用很大,但是这些植物并不适应北方的干燥环境,过度应用导致植株死亡,反而是对低碳理念的违背,因此,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是十分必要的。 2.2确保植株的成活率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保证植株的成活率,为了大幅度提高绿植的面积,有很多园林设计倾向于对植物进行密集种植,营造丰厚的绿化效果,体现城市园林的“绿色”感觉。但是,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植物选择和种植时,一定要以植株的成活率为基础,只有这样,低碳理念才能够真正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理念是目前艺术设计中最流行的一种设计理念,而对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来说,植物的种植行为本身就是对低碳理念的表达。除了大幅度增加园林的绿植面积之外,还可以通过季节性绿植的种植以及具有特殊绿化功能的绿植种植来实现更复杂的低碳理念。只要注意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并保证绿植的存活率,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低碳价值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作者:苏志国 冯艳 张凌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园林系 园林论文:计算机制图园林设计论文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发展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设计领域中的发展被广泛重视,随着城市绿化建设,计算机作为重要的设计手段越来越被重视。制定城市绿地规划完成城市科学化管理,都是对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城市不断发展变化,要求也随之更高,实时了解城市的资源分布,让城市绿色规划更合理更科学。计算机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推出更多更完善的功能了,它的形式与应用也多元化。计算机技术从最初的动态到现在的三维动态,历经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它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远规划,对各企业行业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设计软件如:CAD软件绘制图形和规划预算等功能,利用计算机软件节省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压力和强度,CAD强大的设计功能在制图过程中可以充分表现设计师的设计想法,CAD对设计的尺寸、大小、面积都相当准确。相比手工绘图的返工重做要省很多精力。CAD在立面、剖面、平面图上都是以线条显示,更清晰的展现出了设计的比例。Photoshop软件是有着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是平面设计中最常用的软件,它对处理效果图有两大功能,一是处理颜色的饱和度和影像的像素,二是将多组图片合成效果图。Photoshop是针对平面设计,还有一些三维软件也是具有强大的设计立体效果图功能。再以3DSMAX软件为例,3DSMAX也最常用于设计建筑、园林、动画等方面。3DSMAX的三维立体效果显示特别逼真,一些投影、反射、高光以及对物体的存在感特别强。三维立体软件设计呈现出的效果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通过3DStudioMAX软件对设计各种建筑物的三维功能较强,真实感对设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效果的逼真可以是设计人员更有设计思路。园林设计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强大功能,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技术。 2园林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的发展,绿化设计的不断更新,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园林设计在对物体如植物、树木、建筑物等规划上要有美的概念,不仅仅是规划,要呈现出园林设计对整座城市的活力。园林设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信息量也十分大。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相比,园林设计主要用软件绘制园林的平面效果图。园林设计是以手工绘制为基础,一张好的效果图是在设计师手工绘制后在电脑里呈现效果,园林设计主要是靠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师设计的想法上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一步完善颜色和整体效果。计算机软件制图可以解决手工绘图的很多麻烦。比如,手工绘制一处植物整体效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涂掉重新绘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软件设计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一个命令操作就全部解决了,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计算机设计减少了设计中的漏洞,将设计成本降到最低。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强,在设计园林效果图时要了解实际情况,对植物生态、使用范围、气候温度各方面的了解,以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3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辅助设计 现阶段计算机对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园林设计紧密相联,设计师通过计算机设计软件辅助园林设计。利用计算机来检验和修改不足,更好更高效的完成设计效果。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掌握实际生态习性,那么就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最多的设计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为规划设计出虚拟的城市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设计风格,这种形式可以多方位了解观察整体效果。将计算机虚拟技术运用在园林设计里是一种新的形式,设计者会很真实的感受到设计的环境,更加详细的了解设计的空间比例和要素。运用现有的软件功能绘制出园林虚拟作品,计算机设计虚拟的水平虽然没打到理想效果,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会更完美的呈现,可使设计者更直观的看到设计的风格和效果。利用平面软件和三维立体软件来设计,都能很好的将实物与虚拟画面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设计的园林效果图都能逼真的呈现在电脑显示屏上,便于设计者或客户更直观的看到设计方案,也帮助设计师更鲜明地展现了实施的结果。 4结语 园林设计中有规划、绿化、设计、施工等部分组成,园林效果图的设计要建立多个模式,逐步完成立体感、场景布局、图像的后期修改等步骤,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三维立体软件3DStudioMAX,是最常用到的设计软件,而绘制施工图和植物种植则采用CAD软件设计。园林设计中用到多种软件起到不同的作用,目的是让效果更逼真。园林设计需要大量的功能和运用软件运用技巧,这就需要设计师对软件的熟练操作。但是我国设计人员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园林,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国际领域的程度,在设计中软件的一些功能和命令还未被应用到设计中,主要是因为整体技术还没被完全开发出来,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邹守先 单位:苏州市政园林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园林论文:城市施工园林设计论文 1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1.1城市的园林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园林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改善,特别是当前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城市空气、水质及土壤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及恶化问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都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城市园林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要在城市园林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园林整体效果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 1.2城市的园林有利于体现城市人文关怀 当前城市园林在布置上具有多样性,其通过不同主题的园林布置来确保观赏效果的不同,使人们置身于不同的观赏效果的园林中,可以陶冶情操,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这对于处于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讲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够更好的愉悦人们的心情和心理,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从而能够更好的投身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2城市园林设计原则分析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其通过对植物、山石、水等各种元素利用科学和艺术化的形式来进行布置,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美学的原则来创造出优美的环境,以供人们游玩和休息。城市园林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遵循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的最高原则。 2.1宏观与微观相互统一的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并不是独立的,需要将整个项目放在城市整体规划下进行,确保其与城市整体、整体功能的协调性,同时还要确保所构成园林的要素要与周围环境及其他景观具有协调统一性,从而使城市的整体布局与周期环境之间能够体现较好的主次性,同时还要将其烘托对比效果更好的体现出来。 2.2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城市主体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确保人与城市园林元素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动物等各元素的统一布置,尽量减少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作用,确保人、城市及景观之间的完美统一,更好的维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城市园林设计,有效的确保城市居住主体能够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及情操上的追求,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和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中。 2.3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的设计要具有自身的特色,不仅需要与地域气候、当地居民和生存习惯相符合,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对城市园林的不同需求来进行设计,确保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另外在一些风沙较大的地区,还需要利用城市绿化来做好防风防尘工作。 3城市园林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无论是其设计还是施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所以在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中,需要通过对山、水和树等多项元素的综合布置来营造优美的景观。同时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施工单位和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及工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及施工单位之间不能有效的配合,则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园林景观效果的体现。因此在城市园林项目中,需要做好施工和管理工作。 3.1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与设计单位进行一定的沟通,做好施工的具体概算,为工程的开工做好准备。对于施工的场地、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机械以及施工的队伍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施工准备做得足够充分之后,才能够按照计划开始施工。具体如下:(1)熟悉设计的图纸,按照要求设计,并且检查设计的图纸是否齐全、完整,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还要进行现场的勘察,勘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施工现场的交通,是否有利于大型车辆的运行,是否妨碍了当地的交通安全。施工现场的地形是否符合建设要求,是否需要开挖,或者周围的居民是否需要搬迁等等。施工现场的水电方面是否能够保证供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资源方面的情况,并且做好相应的预算。(2)绿化问题,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绿化,并且与当地的环境、人文等各种因素做到有效地结合。并且了解勘察当地绿化的适合时间,种植适合的植物。(3)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对施工地区的垃圾、废弃物进行清除,并且铺设好相应的管道。 3.2注意土壤的选择与养护 城市园林建设属于城市绿化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为了城市园林效果,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进行科学的选择,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需要,同时还需要采取针对性养护措施做好土壤的改造,及时补充土壤中所缺失的养分,从而确保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的生长。 3.3加强城市苗木的培育养护 在城市的园林施工和后期的管理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园林中植物的养护问题。由于植物本身是具备了可生长性的特点。所以,在施工和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的苗木本身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规律,科学的布置植物的分布层次。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将适宜套种在一起的植物种植到一个区域。在后期的养护中,要注意对于植物的修剪工作以及浇水、固定工作。只有这样不断的精心养护,才能够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否则将很难达到园林设计的景观要求。 4结束语 近几年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大,城市园林可以说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设,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所以需要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在设计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设计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使城市园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作者:王静 单位:迁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园林论文: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论文 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1.1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构建 园林设计给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环境带来的艺术美感不言而喻,交错之美、线条之美、色彩搭配之美贯穿于园林设计的始终。园林设计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层次和高度的显著特征,为城市发展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加快了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成。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吸收生产废气等,都是园林设计促进良性生态环境构建的主要表现。 1.2加强安全防护与深化艺术教育并重 园林植物不仅可以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构建,在自然灾害突发的情况下能够体现出园林设计的安全防护功能。园林设计中不同植物的搭配能够有效防患火灾、减缓地震震效、防止水土流失。非但如此,园林设计还能够深化美感艺术教育,园林设计艺术美的感召力、吸引力,能够加快人们追求艺术美感的步伐,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 1.3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能够陶冶情操 园林设计在为人们提供自然观赏景观的同时,能够减缓人们在大都市、快节奏生活中的生存压力,给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安逸环境。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自然美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享受思想与情感的放纵之感,体味大自然独有的纯真之气。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缺乏科学性,部分园林设计作品过于关注色彩的选择以及线条的搭配,强调园林设计的艺术美观,反而忽视了园林设计的实用性,即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植物生存适应性考虑不周全,没有加深安全防护意识,没有明显突出地方特色。其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缺少生态效益,在园林造价预算中忽视了生态价值,进而产生高昂的养护费用。与此同时,园林植物存活率低,致使园林设计的现实意义没有充分实现。再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后期维护和保养相对得不到重视。特别是许多园林设计由于缺乏足够的后期支持费用,导致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被损坏等现象发生时不能及时的维护保养,使得原有景观的协调性被打破。 3解决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问题的积极措施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缺乏科学性及协调性的主要解决措施是提高园林设计者的全局构建意识,在园林设计前,对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各个环节和细节进行合理策划和预见。最重要的是强化构建工作、环境创设、艺术鉴赏的综合思维意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不能单纯追求艺术美感和自然气息,还要遵循土质条件、水源条件以及植物生存习性的科学搭配法则,实现园林植物艺术鉴赏功效的同时,充分展现园林设计的现实功能。 4总结 总而言之,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植物园林整体的视觉效果,还能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科学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巧新 单位:南京同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论文:园林工程设计论文 1园林工程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1.1设计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够严密 园林工程设计是园林施工和建造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提高园林工程的水平和丰富园林艺术内涵有重要的作用。园林工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作为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问题成为重中之重。现阶段园林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凭经验或者是初步数据资料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没有进行严密的测算和实验,造成了设计方案的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严格控制园林工程的设计质量,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的步骤时加强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保证园林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还能在提高园林的艺术内涵和艺术价值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土壤和植物等方面的因素,很多园林在进行施工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造成了早建成之后植物生长和土壤发育出现问题,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园林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园林的整体外观和艺术内涵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得整个园林设计最终归于失败。 1.2设计队伍不够健全 园林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赋予很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但是目前我国工程设计的施工队伍比较单一,园林建设的施工队伍与其他的施工队伍混为一体,这对园林艺术的形成和建设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工程建设需要的是土建方面的人才,但是现在的土建专业人才对于美学和艺术不是很了解,对于园林艺术的设计和建造有很多不懂得地方,从而影响了园林工程施工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目前园林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是很高,设计水平也参差不齐,再加上很多城市对于园林设计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建设力度不强,造成了园林设计整体水平较低的现象。 1.3设计方案评审视角存在局限 一般来说园林设计和建设都是政府投资进行的,评审也是由政府来完成。因此评审专家或多或少会被行政力量干预,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评审。行政领导对于园林设计和建设方面了解的并不多,无法理解园林艺术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很容易在设计方案的评审和确定通过的方面做出错误决定,从而影响园林设计施工,耽误施工进程以及艺术价值的缺失。 2园林工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园林设计和施工不是简单的美化环境和营造氛围,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工程,各个方面和环节都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和美感的园林艺术。园林施工之前的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整体性原则,从设计的整体出发,综合周围环境、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要素,做到人与自然充分结合,达到和谐统一。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需求,应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广场、大门、主干道、大型建筑附近应多应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草坪、自然山水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则应用自然式种植。不同位置种植不同的植物形态,就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园林景观。 2.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注重的是园林设计整体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要根据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设计。比如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水,水绕园林山石,在设计的过程中水的位置就必须要与整体相统一和协调。再比如园林中植物的种植和布局问题,部分地区应采用对称的布局,来增加整体的严谨工整的感觉,园林内部的植物位置则可以相对随意一些,可以增加随性的感觉和氛围,给整体的设计增添一丝灵性。 2.2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主要是指园林设计中花草、山石、池水等各种要素之间相协调,各个要素之间都有相应的布局位置和规则,不仅要考虑到外形上的美观还要充分考虑园林布局的风水问题。增强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仅有利于园林设计方案的顺利通过和实施,还可以促进提高园林艺术内涵和价值,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艺术。 2.3环保性原则 园林工程设计是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设计独特新颖、符合人文主义内涵,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在设计和施工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建筑之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还要注意环保问题。园林的设计和建造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和基础进行方案的选择。 3如何提高园林工程设计质量 园林工程的质量和艺术内涵很大部分取决于设计方案的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设计方案的质量,为园林的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现阶段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园林工程设计的质量,增强园林艺术内涵和价值成为园林施工和建造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降低园林建造的失败率,增强艺术内涵,还能促进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 3.1提高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健全设计队伍 目前我国园林工程设计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设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设计队伍不健全,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园林设计和建造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园林工程设计的质量首先就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健全设计队伍,加强园林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在进行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实践训练,使其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从而为我国园林工程设计做出贡献。 3.2严格控制工程设计的质量 园林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得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各个要素和测量数据必须保证精确,这样才能使设计方案保证准确无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影响施工的各个因素,将其计算在内才能不影响设计方案的准确性。比如在进行园林假山石的设计和位置确定时,应该考虑其占地面积和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争取做到园林艺术整体的协调,使其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3.3增加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 园林工程设计需要注重的除了设计方案的准确性,还有设计内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园林建筑是一种供人观赏的艺术,增加其艺术内涵是提高园林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增加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现阶段园林设计方案的重要因素,提高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园林设计中关键问题,对于提升园林艺术的整体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随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园林工程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虽然在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准确性,园林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一定会越来越高,我国园林艺术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 作者:马永军 单位:牡丹江市园林管理处 园林论文:园林设计案例教学论文 一、组织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1.园林设计案例教学应以一定的专业理论为基础: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讨论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概念和设计原理,只有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吃透案例设计意图,从而充分展开分析与讨论,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案例教学需要提前把设计案例和课堂讨论内容通知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背景资料,就案例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探析,以便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2.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案例: 课前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所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及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在一个园林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内容,如环境、功能、布局、规划设计、植物应用、表现等等,教师心中应做到有的放矢,每一教学环节要清楚通过案例教学解决的是哪一层次上的什么问题,还应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课后应达到的具体的专业技术水平。案例的选择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选择自己能够熟练把握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内容应随理论内容由浅到深。现代新颖、图文兼备、图纸清晰,设计兼具优缺点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案例都应在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鉴于案例教学是将求知和实践合二为一,因此在园林设计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园林设计案例,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设计的优缺点,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组间的讨论,采用辩论形式,讨论场地现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功能布局、植物配置、表现技法等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案例教学在园林设计课堂的实践应用 以甘肃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案例教学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1.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与学生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除了各类道路绿地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外,还应使同学明白,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文化品质的追求,道路不仅仅是起到城市的脉络和骨架、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的作用,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理解和需求被大大丰富和扩宽。除了基本的通行功能,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是人们了解、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的绝佳界面。 2.介绍正宁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案例: 熟悉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场地概况。首先使学生明白案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该案例实际场地位于甘肃省正宁县庆阳市东南部,属于非常典型的黄土地貌,温带季风性气候,物产丰富,黄土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地方传统文化方面,该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除了黄土文化发源地、民歌摇篮和手工艺制作之乡的美称外,还是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所要规划建设的北环路两侧用地面积约4.2公顷(合63亩),包括路北路南两部分,路北用地为崖壁陡峭的沟壑环境,地势高低不平,形状变化多样,中间大量分布有已经废弃的窑洞,零星分布有榆树、槐树、核桃等大树,还有少量民房等建筑物;道路南侧为中学校园、医院等企事业单位。 3.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如前所述,道路除了具有基本的使用、通行功能,还能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因此,该设计针对用地现状条件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正宁原有地形地貌、地方物产,深入挖掘当地历史及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法则,借鉴现代景观设计理念,采用生态设计方法,师法自然,营造和谐融洽、生态健康、持续发展、景观丰富的城市道路休闲娱乐景观环境。自然化、生态化、景观多样化、人文化及人性化是进行该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4.北环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场地分析和了解建设方要求的基础上,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指导案例教学。因此学生提前应熟练掌握设计原则内容,以便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意见。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化设计的规划指导原则为:因地制宜,就势成景;保护开发,持续发展;生态和谐,人文特色;科学布局,保障安全;地方风貌,时代形象;合理利用,降低投资。学生可以依据北环路设计背景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反复思考、揣摩,对该案例设计原则提出自己的意见。 5.景观建设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道路的使用、景观和文化功能,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正宁北环路将整个绿化区域规划为“一条景观轴线、一条生态绿廊、六个景观节点”的布局框架。学生可以依据道路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复核该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选取“黄土人家”和“民俗文化广场”两个景观节点讨论“因地制宜”和“地方风貌塑造”在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指的是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环境特征,利用原有景观要素,在满足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工程造价较少的设计。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基址最西端的崖壁下的窑洞院落,对窑洞内部及院落环境进行重点的改造和装饰处理,完善窑洞内部的水、电、暖、通讯等生活设施,洞口加强装饰处理,体现典型窑洞形象;将院落处理为两级台地,做硬质铺装,靠近路边台地上布置一处辘轳井的装饰小品,突出体现乡村景象;下级台地结合原有核桃、国槐营造凸显北方黄土高原农家窑洞院落的景象。经过这样的讲述,使学生明白通过对原有环境合理的规划,既避免了大量回填土壤的工程内容,节省建设投资,又保留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窑洞景观。具有地方风貌、塑造时代形象是每一座现代园林必备的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指导下,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景观形式表现当地历史、习俗等地域特色。正宁孕育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突出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刺绣香包、陇东民歌等等,场地基址东部最大的用地较为平整,正好将其规划为以反映正宁乃至陇东地域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广场。结合原场地形状特点,从正宁刺绣香包代表性图形中提取双鱼纹样做整个广场布局构架,广场入口区景观借鉴当地代表性建筑牌坊门的造型,结合建筑斗拱形式的四根装饰立柱分列两侧,轴线起点处的长方形种植池内布置十二生肖的造型小品,这些共同构成文化性广场入口区特有的景观环境形象。中心部位设置一尊较大型雕塑,对称布置的花架组合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轴线尽端为以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浮雕景墙,外围道路布置既完成图案纹样要求,又形成广场的环状交通需要。以上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地方风貌如何在园林规划设计得以体现,雕塑、广场、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是体现文化内涵的最佳形式。 6.植物景观规划: 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植物的配置选择应严格遵循绿地系统多样性的原则,要根据基址所处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结合植物的生态学习性,使植物多样性在主干道、交通节点和各个景区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把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落到实处。北环路景观设计绿化选用银杏为行道树,基址北部崖边“桃林探塬”景区密植碧桃和红叶碧桃为主的花木,基址东部山地“秋染翠岗”景区大量种植三角枫、五角枫、樱花,“黄土人家”景区利用原有核桃、国槐、榆树,“生态绿廊”景区多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群落化景观,这都符合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讨论 在详细介绍案例初步规划方案以后,教师及时与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将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随机抽取代表在班级发言,针对景观节点出入口设置是否合理、功能分区是否科学、构图是否新颖、道路系统是否流畅、地域文化表现形式是否得当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出针对本设计案例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作总结性概述,分析案例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讲解重点与难点。依次点评各组思路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对于讨论中忽视或者重点的问题,应进行深入讲解并强调其重要性。教师应将案例讨论学生表现情况记录在案,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参考。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迅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能力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不断改革创新,摸索出适合本科教育阶段的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冬梅 杨祖山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林论文:风景园林建筑论文 一、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目标 该课程重点研究处于园林环境中的建筑空间组织、功能布局、环境整合及生态保护等内容,结合景观专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使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对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初步涉及文化和生态方面的知识,体现园林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地域性、环境整体性,并适当借助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帮助,使课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园林建筑设计的学习,掌握小型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工程实践知识,对后续景观设计、景观详细规划设计的课程学习提供基本支持和前期指导,符合培养复合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园林建筑设计的课题选择及教学内容特色 选择郊外自然风景环境良好的独栋小别墅设计作为题目,拟定一地块内建独栋别墅,供一个家庭长期使用。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四周环境幽静,树木成林。地块北部有一小区内部道路经过;南面为一自然湖泊,湖岸平缓可亲近水面;东西两面为景观绿化;地块内部有一古树,需要设计者保留,并合理利用。 (一)面向自然场地环境的建筑设计 在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中特别提出了建筑面积可有10%的浮动,鼓励学生设计屋顶平台、屋顶花园、室内外花园及地段内场地环境。将建筑设计放到景观环境中进行设计,做到室内室外贯通融合,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塑造整体空间意识,将建筑设计与场地环境设计两条线同时进行,集中解决功能动线,综合处理空间效果。 (二)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的建筑设计 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的含义即是让学生在设计初必须确立设计主题,并将其设计主题贯穿、统领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作为在人文地理学院中的风景园林专业,挖掘人文主题融合到设计思路中是学生的强项,场所精神的主题设置也是该建筑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任务书对该住宅的居住人群没有进行特别的指定,要求学生自我设定居住人群。假定一个“主人”(即一特定家庭),合理分析、探究“主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特点,并把这些分析、探究作为设计的依据。再根据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将使用空间、形体塑造、结构与材料工艺等有机地组合成一栋别墅住宅,为特定的“住宅主人”服务。 (三)强调材料与建构的建筑设计 由于我院对风景园林专业同时开设有园林建筑构造专业理论课程,学生在设计前已对建筑构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该建筑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积极探究空间组织的变化和界面材料的应用;积极尝试有特点的结构与构造做法,并通过手工模型制作体会功能、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诸因素对建筑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四)鼓励生态技术运用的建筑设计根据风景园林学科的前沿发展融入新的知识点,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技术水平加入部分3D技术、生态技术等工程技术实作理念,加强设计理念与技术实践的融合。鼓励学生运用生态技术和电脑技术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对所设计的建筑合理性进行有效论证,使得该课程设计全面面向工程实践,注重设计的真实性。 三、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相关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实践要求,教学第一周的内容通常安排为现场踏勘及对小型园林建筑进行测绘,培养学生面向实际工程的实践能力。学生首先将完成测绘图的绘制,对建筑设计的制图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一定的了解,再结合园林建筑的任务书要求,对适合基地的建筑进行设计,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感知相结合,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对设计理念的掌握。 (二)师生互动启发教学 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两次的课堂看图讲评,或者学生上台自我汇报的方式,锻炼学生汇报方案的口才能力和胆量,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促使其对自己所做、所画、所讲的方案有更清晰的认识,作图也更加规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快速运用所学到的设计方法,更好地理解设计概念,理清设计逻辑,非常直观、适用。针对部分与设计内容相关的技术难题,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发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启发思维,引导并鼓励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平时的积累,提出全新的设计方案或思路,学会自己做设计。 (三)多媒体教学及模型辅助设计 由于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得也比较紧密,需要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电子课件中不仅需要大量使用文字、图片,还需要播放视频及动态解说等多种媒体,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现代园林建筑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配合直接板书的细节讲解,使学生清晰地看懂设计细节,了解设计概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手工的工作模型直观、真实地模拟环境空间、建筑造型,培养体会空间尺度感,帮助设计理念的表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如SketchUp建模软件)、图纸绘制(如CAD制图软件)和剖断面设计,必须建立起尺度标尺:环境要素(如街道、绿化、河流)的尺度、建筑尺度(建筑规模、体量大小)、内部空间尺度(家具、人体尺度的对应关系)等等。 (四)建立广泛的横向交流平台 设计需要沟通,需要交流,在课程中设置公开评图的环节有助于系内各个专业(如城市规划、人文地理、GIS)的同学进行相互学习,跨专业交流,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关注重点的局限,增强师生之间多层次和多环节的互动交流,营造全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 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果验收 本课程实施开放、启发和研讨的教学方法及开放式成果的考核机制。最终成果要求以图纸和手工模型呈现,手工模型按1:100比例制作,需简要表达周边环境,不再另行作理论考试。其图纸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为:总平面图(包括总体环境部分)比例1:300,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1:100(重点注意:一层平面需包括室外平台及庭院环境布置,各层房间家具、洁具、厨具必须布置),建筑主要立面图、剖面图1:100各2个,同时参考一些建筑图解相关的手绘分析图,清楚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功能分配及环境布置的绘图思路,直观抽象地展示建筑的各种构成关系,运用所学的美术手绘技能完成建筑整体透视图,准确表达建筑及周边环境关系的全貌。文字说明部分字数不少于100字,简洁阐述设计者对设计基本要求的思路和做法,重点为自己的方案特点描述,语言应清晰、准确并与图纸相吻合。此外,必须有该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对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覆盖率、绿地率及车位数等)运用建筑工程测量知识进行详细测算和说明。通过本次进行的教学改革的课程实践发现,这种与专业实践方向相符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好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意义是,在园林建筑课程设计中对空间逻辑、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等的训练,对不同材料与建构关系的把握,在系统、科学的建筑设计引导下,均能指向外部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今天的建筑教育就意味着人类明天的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筑设计教学,也必须向着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建筑教育拓展的自明性、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和示范引领的普适性方向不断发展与深化。 作者:王裔婷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