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论文:论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 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探讨了如何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安全措施。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 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2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3 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1.4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1.6 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7 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 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8 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1.9 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2 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2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2、3加强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工种技术性较强。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临时用工。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特殊工种不能调换频繁,要严格考核发证,坚持持证上岗。 3 结束语 总之,要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建立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天然气论文:探讨天然气发动机排放试验 试验中采用HORIBAMEXA7200E废气成分分析仪测量发动机的排放,试验所用催化器为宽域金属催化剂,主要氧化排气中的HC和CO,同时对NOx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试验过程中测录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参数及水温、排气温度、空燃比、点火提前角等运行参数,分别测试发动机安装催化后处理器和未安装催化后处理器的试验结果。 怠速NOx排放怠速运行时进气量少、燃烧温度低,NOx排放较低。怠速运行速度为7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1.1,安装催化后处理器,点火提前角分别为9°BTDC,12°BTDC,15°BTDC时,发动机的NOx排放分别为28.56×10-6,35.15×10-6,39.09×10-6。外特性NOx排放表2示出了试验方案及外特性的运行参数。发动机在无催化器运行时,随转速的提高,NOx排放呈减少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稀燃程度提高,最高燃烧温度降低,NOx排放减少;2)燃烧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对NOx排放的影响较为显着,低速运行时以时间计算的燃烧持续期长,NOx生成量较多。安装催化转化器后发动机NOx排放升高,因为无后处理器时发动机排气背压较低,发动机的扫气系数较大,对活塞、缸盖底面等热表面的冷却效果较好,降低了燃烧温度,抑制了NOx的生成。安装催化转化器后,宽域催化转化器虽然对NOx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NOx的生成量较大,导致发动机的NOx排放升高。安装催化器后,在转速1000~2000r/min范围内,NOx排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00r/min时达到最大值。试验过程中采集了外特性示功图(图略),发动机转速为1600r/min时,缸内的最高燃烧压力与其他工况相比高出很多,燃烧温度高,导致NOx生成量很大。随着缸内压力的升高,催化器背压对NOx排放的影响显着增加。点火提前角对外特性NOx排放的影响,点火提前后,燃烧温度的升高导致NOx排放迅速升高。增压气体发动机进气压力和压缩终了时温度均较高,采用较大的点火提前角能够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但易发生爆燃现象,因此,只要发动机的排温和热负荷满足要求,不宜采用过大的点火提前角。 负荷特性NOx排放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发动机转速为1000r/min和1400r/min时,安装催化器和不安装催化器的NOx排放,图中方案A比方案B点火提前角晚3°。图7示出了发动机低速、中速及高速运行时不同负荷率的过量空气系数。:当发动机转速为1000r/min和1400r/min时,NOx的排放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分析原因:1)发动机在空载和小负荷运行时,由于进气量少、燃烧温度低,点火提前角和催化器对NOx排放的影响较小,NOx排放处于较低水平;2)随着负荷率的增加,进气量增加,燃烧温度升高,NOx排放增多;3)随着发动机负荷率继续增大,稀燃程度增加(图略),抑制了NOx的生成,排放下降。中等负荷率时,点火提前角对NOx排放的影响较显着,50%负荷率时NOx排放较高,这是因为催化器对NOx具有部分催化转化效果,因此,中等负荷率安装催化器后NOx排放与不安装催化器相比显着降低。方案A曲线中,当负荷率为90%和100%时,发动机的流量逐渐达到最大,催化器对排气系统阻力的影响作用明显,进而影响到发动机的扫气,发动机热负荷高,燃烧温度升高,使NOx的生成量增加。由方案B曲线可见,点火提前角增大后,低速和中速时,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催化器对NOx排放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图8示出了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时,安装催化器和不安装催化器的NOx排放对比。图9示出了方案B负荷特性缸内温度。由图8可见,当发动机在标定转速运行时,没有安装催化器时,随发动机负荷率的增加,NOx排放规律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方案A和方案B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0%和25%负荷率工况点。安装催化器前后NOx排放规律变化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缸内的燃烧温度,方案B25%负荷时缸内燃烧温度较高,出现排放的最大值。 标定转速运行时,由于燃烧时间较短,同时稀燃程度较高,NOx排放水平较中、低转速时减少较多。但由于发动机的流量大,催化器的节流作用增强,对发动机换气的影响作用强,安装催化器后,NOx排放总体较不安装催化器时的高。a)发动机外特性运行时,随着转速的提高,稀燃程度提高,最高燃烧温度降低,燃烧持续期缩短,NOx排放减少;安装催化转化器后扫气系数减小,热负荷和NOx排放升高;b)发动机在空载和小负荷运行时,由于进气量少,燃烧温度低,点火提前角和催化器对NOx排放的影响较小,NOx排放处于较低水平;c)发动机在中低等转速、负荷率为50%~75%时,NOx排放水平高;催化器对NOx具有部分催化转化效果,中等负荷工况安装催化器后NOx排放比不安装显着降低;d)标定转速运行时,燃烧时间短、稀燃程度高,NOx排放较中低转速时减少;高速大负荷时催化器节流作用强,影响换气,NOx排放升高。 天然气论文:分析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的问题和路径 2013年1月17起,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数在3天以上,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等城市污染严重。所受雾霾天气影响城市居民争相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PM 2.5指数居高不下。所谓PM 2.5就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 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但究其污染物来源,重要是燃煤的排放、机动车的排放、工业排放。从环境保护来分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是减缓或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天然气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增加其对煤炭,石油产品的替代,将对环境的改善有较大的作用。 一、天然气利用表观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1.环境效益 从燃烧清洁度讲,天然气造成的污染大体为石油的1/40,为煤炭的1/8000,从经济效益讲,按照相同热值计算,国际天然气价格仅为石油的80%左右;从用途讲,天然气用途广泛,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发电、工业和城市商业、民用等各个方面。 2.生态效应 通过天然气的替代使用,减少悬浮颗粒物排放量,增加空气清洁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缩小酸雨覆盖面积。于煤相比,天然气燃烧仅产生微量二氧化硫和少量氮氧化物,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要比煤排放二氧化硫量大约少90%,且天然气使用效率高。天然气的使用也将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矿物燃料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取决于燃料中碳含量,天然气与其他矿物燃料相比,含碳少,含氢多。 二、我国天然气资源配置方式现状描述 1.天然气资源配置 在政策层面,天然气资源配置上应采取以市场配置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一种配置方式。但长期以来,天然气资源实行的是完全计划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从天然气勘探开发、输气管线建设到利用,从天然气产量到价格,无不受国家的计划调控,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列入国家计划。国家对天然气还是停留在指令性计划控制状态。 2.天然气资源配置的难点 天然气资源的配置还受运输条件和历史用户的限制。天然气作为一种气态商品,只能通过管道或LNG等方式进行运输,因此,只用天然气管输问题解决了,才谈的上天然气的利用,天然气市场体系方能形成。我国正在建立全国性管网,LNG产业也出于推广的起步阶段,因此,天然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条件未成熟。 三、我国天然气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合理 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化肥用气占天然气总消费的1/3左右,为支持保护我国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国家对作为原料制合成氨生产尿素的天然气采取了十分优惠的价格政策,对此,天然气生产企业在经济效益上作出了巨大的让步。但由于国际化肥市场价格向好,许多以低价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化肥并未用于国内农业生产,而是出口到国外,相当于低价出口天然气,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尿素最大出口国之一,但另一方面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原油进口量却在快速的增长,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国家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2.天然气价格不合理 天然气出厂价格偏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投资要面临巨大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工和市场风险。因此国外天然气勘探开发上游的投资回报率通常都较高。然而,尽管我国现行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中天然气是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定价,但之前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未达到天然气的综合成本水平,也谈不上获得投资回报,致使我国天然气生产企业长期亏损,生产经营难度增大,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四、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应用改革努力 1.加快天然气进口数量 为满足未来天然气的需求,我国提出了天然气工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除加大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努力发现和开发大型气田外,还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以及中东和东南亚地区进口管道天然气和LNG,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的不足。除了已经开始正常输气的中亚天然气进口管道外中缅天然气管道建设也在加快进行,预计在2013年5月投入使用,该管线设计输气量在100~130亿立方米,中缅新管道还将直接惠及来自非洲与阿拉伯地区的油气资源。 2.合理布局天然气资源 针对近年来逐步突出的天然气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发改委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根据不同用户用气的特点,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在2012年10月31日的新版?天然气利用政策?中明确规定强调了对优先类的政策扶持和对限制类与禁止类的管控。对优先类用气项目,地方各级政府可在规划、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天然气利用项目有关技术和装备自主化,鼓励和支持汽车、船舶天然气加注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对限制类项目的核准和审批要从严把握,列入禁止类的利用项目不予安排气量。新版对部分用户的利用顺序级别进行了调整,体现了国家对部分产业的态度转变。 3.完善天然气价格定价机制 天然气价格是调控消费结构的主要手段,也是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发文称,天然气价改总体思路为以下几种,一是将现行以成本加成为主的定价方法改为按“市场净回值”方法定价。二是以计价基准点价格为基础,考虑天然气市场资源主体流向和管输费用,确定各省(区、市)天然气门站价格。三是天然气门站价格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并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调整。四是放开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几种思路各有利弊,但可以肯定新的定价机制一定会在近期制定颁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虽然不尽人意,但事实基础是我国的天然气利用晚,发展快。和很多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彼此的国情还是有所区别,所以在现阶段,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在所难免的。从长 远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快,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无论是从国家资源安全,或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来讲,天然气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尽快解决和完善。科学的增加天然气开发途径,保护资源地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地经济发展动力和持久力,从国内国外两个途径提高天然气供应量;利用价格和宏观调控手段,调整天然气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天然气的绿色利用。通过国家不断推出的各种天然气利用改革制度,不难相信,我国的天然气利用无论分布、结构、价格都会更合理化,更国际化。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装置管理系统研发及实现 油田用加热炉是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1-2]。随着我国各油气田公司对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采力度的逐年加大,我国天然气逐年大幅增产,天然气集输设备的种类和个数也大幅增加。在我国西部以天然气生产为主的某油田中,应用了大量的天然气装置设备,类别繁多且单类设备数量大。随着生产时间的累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了大量的设备信息台账。据统计,2008年在此油田有详细设备信息记录的11套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共计有64类4200多个主要设备。这些设备台账信息相互独立地保存在设备的使用部门,这直接导致同类设备信息无法在不同使用部门间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即使在同一使用部门里也很难实现同类信息的汇总、对比及分析。另外,很多装置的设计图册也没有有效、统一的管理,导致设备维护时,不能方便地获取装置设计信息。这些都给天然气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天然气装置设备信息采集、存储、汇总和展示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将这些孤立的设备信息有效地管理起来,并能及时地获取装置设计信息。 1系统分析与设计 天然气装置设备主要分为工艺、仪表、给排水、热暖和电力等几个主要专业设备。工艺主要包括加热炉、制冷机和压缩机等设备;仪表主要包括压力变送器、火焰探测器和在线分析仪等设备;给排水主要包括水罐设备、供水气压罐和埋地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等设备;热暖主要包括换热器、燃气调压箱和燃气壁挂炉等设备;电力主要包括电力变压器、高压配电柜和低压配电柜等设备。此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上面所述设备信息及其设计图册的有效管理,其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维护和数据应用四个部分。数据采集的源头,一是指现存的大量的历史数据,包括纸质和电子的设备台账及工艺设计图册;二是指系统部署后,日常生产所产生的新设备数据及工艺设计图册。对于数据的采集,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标准化、电子化处理。对于数据的录入,需要批量数据和单项数据两种录入模式。系统能够实现已入库数据的修改和删除功能,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数据及设计图册的查询、汇总和导出等应用功能。针对上面的分析,对系统功能和业务数据库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1.1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主要分为数据维护、数据查询、文档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主要部分。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数据维护,主要有数据录入和数据维护两项功能。数据录入功能分为批量数据导入和单项数据录入。由于设备历史台账数据存在方式及格式的不一致,其需要进行电子化和标准化处理后方可入库。数据维护功能提供对数据的修改及无用数据的删除功能。 2)数据查询,主要分为固定查询、导航查询和条件查询。按照日常业务的工作习惯,我们制定了固定查询方式。此方式不需要使用者指定任何查询条件,即可得到生产常用的设备信息。导航查询,是将各套装置分部门分专业组织成“结构树”的形式,以便使用者有层次地获取所需的设备信息。条件查询,指根据用户动态设定的不同查询条件,个性化地得到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 3)文档管理,主要实现设计图册等文档的分部门分专业上传、下载、查询和维护功能。各类文档可以按文件名称、所属站名、专业类别和上传人等四种方式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可以浏览下载。 4)系统管理,主要包括人员信息管理和日志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主要实现人员及部门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并对人员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根据系统用户角色的不同,系统访问权限分为五类,各类访问权限各有不同功能范围。日志信息管理,主要记录登录用户各种操作的时间、对象及影响等信息。 1.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包含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DataModel,CDM)设计和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DataModel,PDM)两个重要阶段[3-4]。CDM设计是建模过程的关键阶段,此阶段把现实世界中需要保存的信息抽象成信息世界中的实体(Entity)和关系(Relationship),产生实体关系图(E/RDiagram)。PDM建模反映了业务领域中信息之间的关系,它不依赖于物理实现。只有重要的业务信息才出现在PDM中。一般的数据库建模过程是从对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的抽象形成CDM模型开始,从而转换成相应的PDM模型,进而可以生成相应的数据字典和数据定义语言(DataDefinitionLanguage,DDL),有了DDL就可以直接创建关系数据库。另外,整个建模过程是可以逆向进行的,以验证模型正确性。整个过程如图2所示。 按照上面数据模型的创建过程,我们创建了天然气装置数据库,其逻辑上由业务数据库和系统管理数据库组成。其中,业务数据库包括工业专业14张表、仪表专业17张表、给排水专业19张表、热暖专业9张表和电力专业3张表。系统管理数据库主要包括人员、部门、权限、日志、文档和元数据信息表。在创建数据模型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辅助工具PowerDesigner。PowerDesigner支持CDM和PDM建模及相互转换,CDM中的实体、实体属性、标识符、联系,甚至继承关系等都可以自动转换为PDM中的表、列、主键或外键和参照完整性等[3-4]。 2系统实现 系统的开发基于通用的三层B/S(Browser/Server)架构模式,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作为系统的数据平台,利用WebServers技术将各种业务逻辑封装成Web服务,项目的开发环境为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开发语言采用VisualC#。项目实现的主要界面如图3和图4所示。 3结语 此系统自2008年10月投产上线以来,运行稳定、应用便捷。其所装载的11套天然气装置的设备数据及设计图册,为该油田有效管理设备信息、提取设备资料和获取参考信息等,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施工质量的提高 1、影响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管道防腐和焊接也是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重要工序。焊接工艺水平的高低和防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日后天然气管道的输送安全。然而由于天然气处理厂几乎都建在郊区,天然气输送管道施工所处环境较差,晴通雨阻以及冬天受冻土的膨胀抬起等问题都是天然气管道施工所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进度。另外,管道组焊、半自动机组、全自动机组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焊接规格分别采用内(外)对口器对口,纤维素焊条手工下向焊打底等工艺完成焊接,但在实际管道施工中经常忽视此类问题造成焊接质量下降,最终导致管段安装质量不高。 1.2施工监管不足,风险控制意识淡泊 天然气管道施工存在质量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集中表现为施工监管力度不够,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淡漠。一方面,由于监管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不仅施工人员对施工风险的防护意识较差,而且管理人员也难以及时发现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加之部分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淡泊,即便发现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风险因素,也不能及时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规避;另一方面,大多数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只有监理机构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但是却很少有聘请风险管理机构对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导致管道施工质量标准未能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给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埋下风险隐患。 2、提升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 2.1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规范工艺流程3.1.1提升施工工艺水平的建议提高管道敷设工艺水平,必须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和施工现场的调查,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环境、周边设施与建筑物以及交通条件,确保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想契合,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方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施工各项工艺参数和技术标准,以确保管道土方挖掘、回填等各项工作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从源头上消除施工现场与施工图不一致的隐患。在管道布管和管段对接施工时,必须要认真清扫管沟,尤其是要将焊接端的坡口及内外管壁20米范围内的污垢、铁锈,毛刺清除干净不能有裂纹及夹层等缺陷,确保管沟无阻碍布管的障碍物。在预组装时,要特别注意管段首尾端口连接平整和型口完整且两管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管段组对完毕后要及时提交工程监理进行审查,在确保每段管段都符合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实施管段预焊接,将管段固定,检查管段连接对正后再进行完整焊接。3.1.2提升焊接工艺水平的建议天然气管道焊接工序应按照编制的焊接规格严格进行,正确选取焊接材料与穿越方式,规范焊接程序。在管段焊接完毕后管理人员在检查管段焊接处的表观之后,再对焊接处进行确认,若发现不合格的应及时进行修补,合格的报给专职质检部门检验,以保证管道焊接质量。最后由专业工程师依照工程规格以及相关质量要求,对管段焊接处进行细致评价,保证管段的正常使用。 2.2提升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质量管控 首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强化其风险意识。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的知识,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此外,还要编制安全施工管理规范和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手册,明确、严格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流程、标准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从意识上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其次,加强管道施工工序的检验和施工监管。管道施工应在得到建设、监理与设计单位三方都确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工程隐蔽,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与工艺的规范标准施行,并且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工序都应在相关责任人的监管下进行。一方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资质与工艺素质监管,确保施工相关人员是经过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并监督其在施工前根据施工环境与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方案与细则,设置安全警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道的安装、材质与防腐质量、隐蔽工程等进行管控,对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相关质量记录,确保在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工序。 3、结语 总而言之,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若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必须要从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两方面着手,既要不断增进管道施工的技术可言,加强和改进管道施工技术,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又要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使之严格遵守各项技术安全规定,及时发现和整改天然气管道施工存在的质量隐患。只有如此,才能为天然气安全输送和平稳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天然气论文:海洋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新时期 中国近海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占全海域天然气资源总量的62.3%)、东海西湖凹陷及渤海海域(占全海域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7.7%)。目前已经发现了营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等五个含气区(见附图)。与之相毗邻的是我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环渤海湾地区,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上述各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主要靠北煤南运、北油南运及从国外进口解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清洁高效燃料又是优质化工原料的天然气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海洋天然气具有广阔的下游用户市场,开发海洋天然气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见下表)。 海洋天然气目标市场 油气区域/油气田目标市场用途琼东南盆地崖城香港、海南发电、化肥 莺歌海盆地乐东朱江三角洲地区/广西发电、化肥、工业/民用东方海南、广西/广东发电、化肥、工业/民用珠江口盆地文昌9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电、工业/民用西湖凹陷/丽水区块平湖及周边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民用丽水温州发电、工业/民用渤海海域锦州锦西化肥、民用渤西天津发电、工业/民用 渤中/渤南烟台、青岛/大连发电、工业/民用目前中国海油在辽东湾北部、渤海湾西部、海南岛近海、东海西湖凹陷已建立了天然气生产基地。辽东湾北部JZ20—2气田,于1992年8月投产,目前年产天然气3.8亿方。渤海湾西部渤西油田群,于1998年投产, 目前年产天然气1亿方。海南岛近海的崖13—1气田,于1996年1月投产, 目前年产天然气36亿方。东海西湖凹陷的平湖气田,于1998年11月投产, 目前年产天然气4亿方。 1999年,中国海油原油、天然气产量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共生产原油1617万吨,完成国家计划的108%,天然气生产43.9亿方,完成国家计划的129%,油当量达到2056万吨,全年实现原油销售收入159亿元,天然气销售收入27.03亿元。中国海油全年实现经营利润27.5亿元,人均效益处于全国先进地位。 加强海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是中国海油早在1998年就制定的加快海洋石油发展的“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力争到2015年中国近海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00亿方,为此,在2010年以前需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773亿方。今后15年海洋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域是东海西湖凹陷、琼东南盆地及茸歌海盆地。 2000年是中国海油资产重组、机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海洋石油开发的第一个“海洋天然气年”,在“海洋天然气年”中,中国海油将会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推动和加快海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一是经过近三年的筹建,海洋石油化学公司已于近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位于茸歌海盆地的东方气田的开发进入了到计时,预计到2004年东方气田每年将向海南提供天然气16亿方,用于化肥工业和发电。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和钻探技术的提高,莺歌海大气区不断有新的发现,东方和乐东气田的联合开发将实现向海南、广西或广东提供天然气34亿方。二是位于渤海湾中部和南部的渤南油气田群也将在近期全面启动,预计在三年内实现向出东胶东半岛供气。三是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优先开发东海天然气的战略部署,加快东海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开发东海天然气是“海洋天然气年”的重头戏,中国海油决定要把东海天然气的勘探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加大勘探工作量,争取尽快获得重要发现。 今年4月8日,中国海油在东海钻探的绍兴6—1—1井开钻,拉开了大规模勘探开发东海天然气的序幕。东海盆地是我国近海一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有一批有利圈闭有待钻探,勘探潜力很大。西湖凹陷被认为是东海盆地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且目前勘探程度最高,至今约20年的勘探历史,已钻井28口,并获得约1500亿方的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西湖凹陷的天然气预测资源量l万亿~2万亿方,目前发现程度仅为15%~7.5%。除天然气之外,西湖凹陷还有原油的预测资源量12亿吨, 目前探明加控制储量仅为4000万吨,发现程度仅为3%,勘探潜力非常大。此外,在台北凹陷已发现的丽水36—1气田,潜力也不可忽视。中国海油今年在东海海域投入勘探资金3—4亿元,几乎接近前20年自营勘探投资的总和。计划安排要钻5口探井或评价井,作二维地震5000公里,如果有新的发现,将作三维地震800~1000平方公里,投资还会增加。从现在到2010年,将在东海海域部署55口评价井和20口探井及一系列物探工作量,完成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2700亿方的目标,使东海天然气年产量从现在的4亿方增至100亿方,以满足上海及江苏、浙江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东海天然气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油气田联合开发,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离市场近,输气距离短,工程建设周期短,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满足市场等等。加快东海天然气勘探开发,在满足华东地区供气总量和时间方面以及实现双气源供应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都将对“西气东输工程”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石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在勘探天然气资源的同时,就要探询天然气的市场前景;在上天然气开发项目的同时,就得上天然气利用项目。如果下游用户市场不落实即使上游找到再多的天然气资源,也无法投入开发。因此,在发展天然气事业方面,中国海油与下游用户(包括工业、发电、城市燃气等)是唇齿相依、互相依存的。目前,中国海油发现和拥有的天然气资源都毗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承受力强,而且对优化能源结构,尽快使用清洁能源的要求非常迫切。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燃气发展非常迅速,有许多城市的燃气管网已初具规模,有条件的城市正逐渐由天然气替代人工煤气,我们希望将来在寻求天然气工业用户的同时能够与地方城市进行密切合作,带动城市燃气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我们海洋石油人应有的贡献。 天然气论文:石油天然气开发重难点 1生产过程中的原油处理 1.1原油的脱水处理 在原油开采完成后,对原油进行脱水也是很重要的工艺。由于原油在井下多直接与水接触,这样开采出来的原油常伴有大量的水分,不但增加运输成本,而且这些水分大多又含有盐类,对设备、容器以及管线等都有腐蚀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在油田从原油中脱水,再将脱出的水回注井下,这个过程称为原油脱水。目前,原油脱水工艺技术已经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沉降分离脱水,即将原油通过特定的装置,利用水重油轻的原理,使水逐渐下沉,油和水分开即完成脱水过程,这也是一般原油脱水的基本过程。第二种方法是热化学破乳,即将破乳剂加入到原油中,一并加热到60摄氏度,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油和密度差别,减弱水中含有的乳化物质的作用,使油水分离更彻底。第三种是电脱盐破乳法,即在高强度的电场作用下,促使水滴结合成较大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沉,或利用直流电场,使水滴向电极移动并聚集,再在重力作用下,一起向下流动。这种电脱水技术使用较为广泛。 1.2原油电脱水器的使用和应用 原油脱水工艺还需要有配套的原油脱水设备,才能真正实现脱水功能。结合原油脱水技术主要利用油水沉降远离,人们研制了大量先进的脱水耐压的容器。其中,电脱水器是至今为止,使用效率最高、处理能力也较强的原油脱水设备。原油电脱水器的应用直接影响了输出原油的含水量。现在我国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原油电脱水器主要是采用的一种卧式以及横挂电机的结构。原油进入油管,经过喷油管喷入电脱水器,原油在脱水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乳化水滴,乳化水滴经过重力沉淀,在电脱水器内部电场的作用下,乳化水滴实现聚集,水滴变大,实现沉降,实现脱水效果。 2污水处理 在原油经过脱水处理后,会产生很多的污水。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以下步骤,污水首先进行除油,沉淀,然后进行过滤,最后进行主水管回注。具体来说就是原油污水首先进入储油罐进行重力沉淀,这个过程主要是用来除去污水中的乳化油,除去乳化油的污水进入到反应缓冲罐中,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的净化凝聚剂,净化凝聚剂与污水通过反应,产生污油以及固体微粒,两者形成的污泥被排出。最后,则进行污水中残留的悬浮物的处理,污水悬浮物经过过滤器,被过滤处理掉后,最终处理过后的污水外输进入注水泵中回注到油田中。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经过稠油开采,原油脱水,污水处理环节,实现石油的开发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关键,每一道程序都有待于优化提升,最终实现整个原油开发工程的优化提升。原油脱水以及污水处理优化提升,有利于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石油生产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水的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输配系统改(扩)建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1、 管网压力级制 国内外天然气输配系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高压输气、中压单管网配气的方式,其经济效益和在运行管理方面的优越性是传统的多级管网所无法比拟的。故在改扩建中应保留这种输配方式。 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主要是确定高压输气和中压配气的压力,合理的压力级制既能保证城市供气的需要,又可减少管网和储气设施的投资。以重庆市主城区天然气改扩建工程为例,原规划新建环城输气管道工作压力为1.6MPa,新建中压管网工作压力为:0.4MPa环城输气管道兼有输气和储气之功能。但输气管道在实施中输气管道难以保证足够的安全间距,规划部门和消防部门无法接受,所以输气管道的工作压力降为0.8MPa。虽然环城输气管道输气能力可以满足需求,但其储气能力却大为下降,调峰的任务将主要由储配站来承担,增加了储气设施方面的投资。改扩建工程中,新建高压输气管线应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利用长输管线干线的高压,提高输气管线的压力,可减少管网和储气设施的费用。目前,天然气的应用已在满足居民用气的基础上,向各类公共建筑用气延伸,燃气直燃机、燃气锅炽等用气量大(几百至几千立方米/小时)、供气压力高(0.01MPa-0.2MPa)的大型用气设施大量出现,对天然气管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尽可能满足供气的需要,中压配气管网工作压力宜选用中压A的上限0.4MPa,其供气可靠性才最大。在改扩建中,新建中压管网应按照0.4MPa设计、施工,其运行压力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必须与原有管网运行连接的新建中压管网运行压力应与原有管网相同—,待原有管网经过改造符合条件之后,方可以0.4MPa工作压力运行。独立的新建中压管网则应按0.4MPa工作压力运行。 2、调压设施 天然气中压单级管网配气工艺决定了所有的燃具都必须使用调压设施才能与管网相连。居民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用户仍可采用楼栋调压器供气,这也是民前广泛使用并得到规范许可的方式。—而对于燃气直燃机、燃气锅炉等中压燃烧机的供气则需要特别注意。从供气安全角度考虑,对供气压力高、流量大的用户应增加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更加可靠的调压设备。通常采用的调压设备(有时含计量)为柜式调压设备或地下调压设备。此类调压设备内包括通过能力大和调压精度高的调压器、过滤器、控制阀门、安全切断阀、遥测遥控装置以及计量表具等,可采用2十1(二路调压加一路旁通)、1十1(一路调压加一路旁通)、2+0(二路调压)等各类方式,其供气可靠性远高于楼栋调压器,是对燃气直燃机、燃气锅炉等燃具供气的最佳选择。但是,现行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没有提及此类设备,生产厂家则称之为“箱式调压站”或“地下调压站”,故消防部门则根据消防和燃气规范以一般调压站的安全间距来确定其设置位置。由于使用燃气直燃机、燃气锅炉等燃具的公共建筑多为大型的公共建筑,消防部门一般确定柜式调压设备与之间距为25米,地下调压设备则不允许设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柜式调压设备或地下调压设备的应用,从而也限制了燃气直燃机、燃气锅炉等大流量燃具的发展,不利于供气规模的扩大。因而,在改扩建工程中,应就各类调压设施的设置与规划、消防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固定的处理意见,方可保证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建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修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列入,以有利于其推广使用和燃气事业的发展。 3、管材 过去天然气管线均采用钢管,后来随PE管的逐步推广,其造价低、使用年限长、施工方便等优势使中压管网中PE管的比重逐年上升。在改扩建工程中,新建中压管网理应采用PE管。这将存在PE管和钢管混合使用的局面,对管道的维护和抢修产生较大的麻烦,抢修部门必须同时配备钢管和PE管的抢修工具才能保证正常的维护、抢修操作。因此,改扩建工程中四管的使用应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而在原使用钢管的区域内零星新建的中压管仍以钢管为宜。室内管道一般为镀锌钢管和无缝钢管,近来国家进行了铝塑复合管的推广使用,燃气行业也应蹋上时代的步伐,但至今尚未有国家或行业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大规模的推广还有一定困难,这也是改扩建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计量 计量包括输气部门对燃气公司的供气计量和燃气公司对各类用户的供气计量。输气部门对燃气公司的计量一般在城市门站,输气系统改扩建后应注意计量表具的量程范围应有变化。燃气公司对各类用户的计量则应考虑到对供气压力的修正,否则计量表显示的读数偏小。对于居民住宅用户,现在突出的情况是无法进户抄表、气费回收困难,故在改扩建工程中应尽量采取改进措施,可考虑采用设户外表、气表读数集中显示、远程抄表等方式。 5、特殊情况下的供气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内厨房等特殊情况用气,虽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有相应的规定,但比较粗略,对于每座建筑实际用气情况,尚存在许多细节需要解决,如建筑设计时预留燃气管道通道、高层建筑设置排烟设施、燃气泄漏报警切断系统、地下室用气时是否需要泄压口等,均应在改扩建工程中拟相应的对策,同时还需要与规划设计管理部门、消防部门达成共识,否则部分建筑无法使用天然气,对改扩建工程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预处理过程 1煤制天然气净化 天然气预处理主要是脱除原料气中所含的微量固体和液体杂质、酸性气体(CO2)、水等有害物质。天然气液化时,其杂质含量通常要求达到的指标是:二氧化碳 1.1脱酸性气体 天然气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CO2、H2S、COS与RSH等酸性气体。这些气体的存在会腐蚀金属材料、污染环境、造成催化剂中毒、在低温过程中还会结冰堵塞仪表和管线,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需要把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脱除,达到标准要求的规格后方可进行进一步液化。结合煤制天然气项目气源存在“少碳、无硫”的特点,H2S及有机硫在低温甲醇洗过程中就已经进行有效的分离;二氧化碳经过甲烷化反应过程,与原料中H2进行反应,生产CH4。仅有少量CO2需进行脱除,用以保证冷箱顺利运行。一般采用MDEA溶液进行脱酸性气体。根据其对CO2和H2S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吸收效率高;工艺过程温度、设备和管道腐蚀程度低、系统运行可靠;容积循环量低、溶剂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在LNG脱酸性气体工艺中得广泛应用,并在煤制天然气LNG项目脱酸过程有一定优势。 1.2脱水 天然气液化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液化,为避免其中的水分在液化系统发生冻堵,须在预冷前将天然气中的水脱除。天然气脱水按原理可分为冷冻脱水、溶剂吸收脱水和固体吸附脱水、膜分离法脱水四大类。因为天然气在“大气量、超低温(-160℃以下)”的工况环境下进行操作,在几类脱水技术中仅有固体干燥剂脱水法能够满足其工况要求,其中分子筛在LNG工业化装置上广泛应用。分子筛是具有骨架结构的碱金属的硅铝酸盐晶体。其分子式如下:M2/nO·Al2O3·xSiO2·yH2O分子筛具有高选择性;深度脱水、露点降大;对极性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在较高的温度下仍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天然气液化过程中“超低温”工况要求,对气体组分中的水进行有效的脱除,对冷器起到了保护作用。在煤制天然气气体中含有饱和水汽,由于水汽的存在,煤制天然气管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管道积液,降低输气能力及降低热值,加速煤制天然气中H2S和CO2对钢材的腐蚀。即使在煤制天然气的温度高于水的冰点时,水也可能和气态烃形成烃类的固态水化物,引起管道阀门堵塞,严重影响平稳供气。因此,煤制天然气在管输前必须脱除其中的水份。结合天然气脱水“气量大、水露点要求不高”的特点,大规模的天然气、煤制气处理、集输过程中使用的脱水干燥方法主要是三甘醇溶剂吸收法,该方法是天然气、煤制天然气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脱水干燥方法。但由于三甘醇脱水深度无法满足LNG液化需求,为了避免在脱碳过程中夹带的水分以及工艺气二次反复脱水,所以在煤制天然气LNG过程中气体不经过三甘醇脱水处理,直接进行LNG液化预处理。 1.3脱汞 原料气中含有的微量汞在低温时会对冷箱等设备造成腐蚀,甚至导致停产,因此汞的含量应受到严格的限制。目前,天然气脱汞工艺有化学吸附、溶液吸收、低温分离、阴离子树脂和膜分离等,天然气脱汞工艺的特性如上图3所示。低温分离工艺是利用低温分离原理实现汞脱除,分离的汞将进入液烃、污水中,造成二次污染,增加其处理难度;溶液吸收工艺脱汞效果差,吸收溶液腐蚀性强,饱和吸收容量较低,脱除的汞进入吸收溶液中也将造成二次污染;膜分离脱汞及阴离子树脂脱汞工艺的使用范围较窄,工业化装置应用较少。化学吸附脱汞工艺在经济性、脱汞效果和环保等方面都优于其它脱汞工艺,在天然气脱汞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脱汞深度可达0.01μg/m3。近年来,天然气液化工程中的原料气脱汞采用载硫化物大孔氧化铝脱汞剂,使汞与硫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汞并吸附在吸附剂上,载硫化物大孔径氧化铝不易产生粉化,且吸附能力强,便于更换。大孔径载硫氧化铝脱汞剂可以避免常规脱汞剂吸附饱和时的毛孔迸发现象对下游液化冷箱造成的汞腐蚀危害。在煤制天然气液化过程中,矿物质煤中作为原始材料,前工序甲烷化过程中,汞物质会使甲烷化催化剂中毒,使其永久性失活。所以在甲烷化工序对汞有及其苛刻的要求。在甲烷化后的气体含量中已经不含有汞物质,因此在煤制天然气LNG液化装置中无需设置脱汞槽及其后面的过滤分离器。 1.4脱除重烃 重烃通常指C5以上的烃类。在烃类中,分子量由小到大时,其沸点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所以在液化天然气的循环中,重烃总是先被冷凝下来,从而堵塞设备。液化天然气过程中,通常天然气预冷后,在低温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分离器中除去重烃。图4所示BV公司的PRICO工艺天然气液化流程:采用混合冷剂(N2、甲烷、乙烯、丙烷和异戊烷)为介质,进行逐级冷凝、蒸发、节流膨胀得到不同温度水平的制冷量。天然气与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箱采用板翅式换热器。预处理气体首先流经板翅式换热器。入口气体从顶部进入,并在顶部份进入换热器芯。然后向下流入底部的冷端。在PRICO中,低温液体仅仅在换热器的底部。制冷换热器上部的原料气被冷至温度大约70℃。在中间,气流流动中断而离开换热器。70℃的气体直接进入重烃分离器,以除去任何可能出现在气流中的重组分。除去进气中的重组分有利于保护低温设备免于堵塞和腐蚀。在制冷换热器顶部有一旁通,通过温控阀可以控制进入重烃分离器的气体温度。从重烃分离器顶部出来的70℃的气体返回板换,经过两个通道,从换热器的底部出来,这时气体已经变成151℃LNG。但由于煤制天然气过程中,煤从气化出来后经过一系列分离、反应等工序处理,原料气中的重烃成分已经完全得到脱除、分解。结合此特点,在煤制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可以省略掉重烃分离器及相关重烃冷量回收换热器等,预留出分离出口,避免日后由于气源变动而造成重烃成分出现。 2结论 由于和传统天然气相比,煤制天然气的气源更简单,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供气的质量和条件更稳定,而且LNG作为能源产品,工厂的运行和上下游的衔接非常紧密,尤其是作为调峰装置对下游供给的稳定性十分重要。所以一座商业化运行的液化工厂,首先必须满足安全连续稳定生产的需要,还要求工艺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且便于操作和调节。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技术开发和利用煤制天然气,发挥其储存比高,运输灵活方便等优势,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地域分布和供给量上的不足,非常适应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分布情况,具有广阔的前景。 天然气论文:“气推气” 置换在城市天然气中压管网中的应用 摘 要: 目前 在城市天然气工程的论文中,对天然气“置换”有两种论点:一是指在城市天然气管道投产时,对管道内空气置换的 方法 。二是指将以前用的煤制气、液化气掺空气、液化气管道供气等城市燃气置换为天然气。本文是指城市天然气管道在投产时的天然气置换方式。通过对天然气中压管网的两种置换方案介绍、 分析 和对比,说明城市天然气中压管网、居民入户,可采用天然气直接“置换”的方法。针对投运前天然气管道的置换,采用惰性气体法与“气推气”法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从 理论 与实践角度阐述“气推气”方案的可靠性。 关键词:天然气 置换 管网 气推气 随着城市燃气事业的迅速 发展 ,新建城市燃气项目和不同气质通气前的维修,都需要置换。置换首先要确保设施的自身安全;其次是确保供出的燃气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天然气置换是一项危险性的工作,若置换方案选择不当或操作失误,均可能发生恶性事故,造成惨重损失。为此,天然气置换的安全 问题 显得特别重要;其次,置换还应考虑 经济 问题,若方案不当将造成置换工作量大,费用高。用什么安全、经济的方法将中压管网、居民户内管道的空气置换为天然气,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对此发表一些看法和意见,作为我公司尉犁县天然气入户点火的实施方案。 根据目前同行业的成功经验,城市中压管网、居民户内的置换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可以采纳。 1. 惰性气体置换法 用惰性气体(氮气)先置换管道里的空气,再用天然气置换管道里的惰性气体。即把惰性气体作为置换中间介质,这里所说的“惰性气体”是指既不可燃又不可助燃的无毒气体。如氮气(n2或液氮)、二氧化碳(co2)、烟气等,均可以采用。 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将惰性气体充满管网,加压到一定程度置换出空气,直至管网惰性气体的浓度达到预定的置换标准为止;然后再以燃气充满管网,同样加压到一定程度置换出惰性气体,从而完成置换程序。此法操作复杂、烦琐。反复进行两次换气,不仅耗用大量惰性气体还耗用大量的燃气,发生费用较高,其换气时间长,工作量大,既不经济又费事。但是它可以确保可燃气体不会与管网中空气接触,不会形成具有爆炸的混合气体。因此此法可靠性好,安全系数高,成功性大。是燃气行业以前普遍采用的传统的置换方法。 2.燃气直接置换法 燃气直接置换法也称“气推气”置换法。此办法是直接将燃气缓慢地进入管网替换出空气,从而达到置换目的。 当打开天然气总阀开始送气时,可通过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放散处可燃气体浓度,以确定是否达到预定的置换标准。燃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报警器即报警,关闭放散阀,置换宣告结束。 此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简便和经济,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在置换过程中,管道里必然要产生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且要经历爆炸极限范围。对于纯天然气来讲,它的爆炸极限为5~15%,再考虑到其混合的不均匀性,天然气含量45%以下均应视为危险区,遇火源,就要发生爆炸。为此必须严格控制火种和可燃气体的流速,并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确保无火种,才能安全地渡过其“危险期”。 要确保置换过程中没有任何火源,以引爆或产生火花引爆这极具危险的混合气。为此进行如下分析:一是确保在吹扫时清理净管网内的石子,以防止其在高速流动的气体推动下产生火花。二是全线阀门必须关闭,然后在最远端打开一处阀门,在排完空气的情况下,缓慢开启天然气阀门。并逐一使用同一方法进行全面置换。三是必须严格控制明火火种靠近置换现场。我们所说火种有三种:一是明火。二是高速气流会因“摩擦”产生静电。但是,由于我公司使用的是pe管道系统,不会有电荷集聚导致高电位,而产生放电火花。三是高速气流吹动管道中可能残留下来的石块、铁屑、焊条头等固体物品因碰撞产生火花。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是主要危险源。其根源是高速气流,解决它的关键是坚决杜绝高速气流而确保低速;即便有石块等“杂物”,也不会被吹动,也就不可能产生火花了。根据天然气管道实际吹扫经验,我们确定将置换天然气流动速度控制在3米/秒以下。用阀门的开启度来控制流速。 经上述 分析 ,说明天然气管网可用天然气直接“置换”;即慢速充入天然气置换后再投入运行。该法必须注意排除其危险性, 方法 较简单, 经济 合理。 3. 燃气直接置换步骤 试压合格后随即进行置换。下面以尉犁县天然气工程中压管网置换为例,步骤操作如下: (1)试压、置换前的准备工作 ①成立管网检查(试压、置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的分工,各负其责。 ②经过多方 研究 讨论,确定试压、置换方案,并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打印成文,以便遵照实施。 ③对管道和设备进行试压。对阀门、法兰、焊缝等各种设备和联接处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对有泄漏之处进行处理。 ④联接好试压、置换工作所需用的临时管道和设备。如加气管、排气管、空压机等;并做好其它一切有关的安全防范物质准备工作。 (2)试压及置换工艺流程 ①在一个调压箱放散阀处联接打压胶管,与空压机相连。 ②关闭所有调压箱前阀门,以最远端调压箱前放散阀作为空气的放空管。 (3)试压、置换的操作步骤 ①为了便于指挥、控制,不致操作失误,在试压、置换前,首先关闭全部调压箱前阀门(可在阀门后加装盲板),使整个系统成为密闭状态。 ②启动空压机,打开加气管的控制阀门,向管网充空气,使压力先缓慢升压至运行压力,保压8小时,如无卸压现象,即可在未端放散处(或在门站放散管处,充分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最后一次的吹扫)放去空气。 ③试压合格后进行置换。在末端放散处放去空气,直止无压力状态下(与大气相平衡为止)。慢速打开城市中压管网总阀。 ④在慢速打开城市中压管网总阀后,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监视放散阀处的气体浓度,报警器发出报警,即关闭放散阀,中压管网置换完毕。 ⑤打开调压箱出口阀,打开一栋楼的楼栋阀(关闭其余楼栋阀),打开楼栋最远端一个表箱阀(我公司采用户外装表。关闭其余表箱阀),拆除楼栋最远端一个表的表前接头(关闭其余表前阀)。打开表箱阀、表前阀放散。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监视放散处的气体浓度,报警器发出报警,即关闭表箱阀、表前阀,恢复表接头,表前阀管线置换完毕。 ⑥一个人进入居民家中,打开灶前阀,一个人打开表前阀,在灶前阀处连接胶皮软管向室外放散。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监视(灶前阀)放散处的气体浓度,报警器发出报警,即关闭灶前阀,灶前管线置换完毕。 ⑦连接灶前阀至燃气灶(器具),打开阀门停留片刻,待胶管内空气置换完,点火。整个置换过程完成。 经过对天然气中压管网置换的两种方案比较,拟采用“气推气”的置换方案。论点也充分证明了以天然气直接置换较为方便、经济,虽然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可以通过控制进气速度,以及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协调配合,完全可以安全地渡过混合气体爆炸极限范围,是天然气管网置换行之有效的,可以广泛采用的方法。 天然气论文: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断层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 摘要:为了确定断层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利用2 000 km2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的精细解释及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断层的分布、成因及形成期,研究断层与天然气高产层段和富集区的关系,建立塔巴庙气田天然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存在北东向断裂系统,断层多为高角度的小断距断层,断距20~60 m;这些断层主要是基底断裂在燕山运动中、晚期重新活动造成上覆沉积盖层撕裂形成的;断层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期良好匹配,断层沟通了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段、盒3段岩性圈闭,既促使下伏天然气向盒2段、盒3段垂向汇流运移,同时又为有机酸的运移溶蚀提供通道,有效改善了邻近低渗砂体储层的孔渗性能,从而控制了塔巴庙地区主力目的层盒2段、盒3段天然气运聚成藏及高产富集区带的分布;断裂和大面积相对高孔渗砂体的叠合区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 关键词:天然气;断层;输导体系;低渗砂体;成藏模式;上古生界;塔巴庙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0引言 传统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断裂不发育,但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者发现盆地内部断裂存在的大量证据。在重、磁、电等地球物理资料中,可清晰地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发育规模巨大的基底断裂,基底断裂中、新生代“隐性”活动对古生界天然气和中生界石油的富集成藏甚至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的分布特征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底断裂及后期构造活动衍生的一系列剪切变形所产生的储集层物性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不容忽视[2]。野外地质调查和钻井岩芯观察中,发现盆地中部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均发育大量的高角度雁行状、“x”共轭状节理及局部断裂,岩芯可见许多清晰的断层擦痕和阶步[,2-6]。但是,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盖层中的断层断距小,在常规二维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因此往往难以刻画断层的分布。 航磁与地热异常等资料反映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附近存在北东向基底断裂带,其北端伊金霍洛旗附近存在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岩芯中受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高角度破裂缝较发育[5-8]。但前人并未在该区域进行断层的识别,断层对天然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也尚未研究。笔者利用塔巴庙地区2 000 km2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的精细解释及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断层的分布、成因及形成期,结合塔巴庙地区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成果,对断层在天然气输导、富集成藏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塔巴庙气田天然气成藏模式。 研究区概况 塔巴庙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东部,北邻伊盟北部隆起,东邻晋西挠曲带(图)。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局部构造不发育,上古生界主要发育岩性气藏。上古生界自石炭系太原组向上到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为一个完整的成藏组合。气源岩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及暗色泥岩;主要储集层为下石盒子组辫状河砂体、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太原组局限海岸环境的障壁砂坝,储层总体具备低孔、低渗的特征;区域盖层为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河漫湖相泥质岩,泥岩厚度200~300 m。 2断裂特征及成因 2断层剖面反射特征 从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可观察到同相轴的扭曲现象,太原组、山西组煤层产生的地震强反射同相轴t9b、t9c反射层扭曲更明显,断点较清晰,多为高角度的小断距逆断层,断距为20~60 m(0~30 ms),以断开奥陶系风化壳和太原组、山西组煤层等地震反射层波组为主,上覆反射层亦可见明显断点,多断穿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图2、3)。其中,t9f、t9d、t9c、t9b为反射层编号。 22断层地震属性特征 在塔巴庙地区叠后时间偏移纯波数据的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平面图上,可观察到煤层发育的强反射区内存在清晰的、极细的线状弱反射带,西南区域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北部呈近东西向(图4),这些线状异常无法用沉积现象解释,推测这些异常与断裂有关。 23断层平面分布特征 在塔巴庙地区三维地震剖面分析解释的基础上,仔细追踪各剖面的断层,对比各个断裂带的断距、形态等特征,结合区域应力背景,进行了断点平面组合。塔巴庙地区西南区域主要发育4条北东向断层,并伴有几条次级断层,而在北部和东北部区域则发育3条近东西向断层(图5)。其中f~f5这5条断层与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平面图所显示的线状异常吻合性较好。有的断层未显示明显的地震属性异常,主要是因为在煤层发生变化以及反射变弱、变杂乱的区域,断层的弱反射被混淆,地震属性特征变得模糊。 24断层成因及形成期 塔巴庙地区的断层主要是基底断裂在燕山运动中、晚期重新活动造成上覆沉积盖层撕裂形成的。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中三叠世为克拉通拗陷盆地,晚三叠世—白垩纪为扭动型的大型内陆拗陷盆地,新生代为扭张型周缘断陷盆地[9]。燕山期构造应力活跃,区域应力场作用在鄂尔多斯刚性地块上,除地块周缘构造变形强烈外,地块内部构造运动整体性强(以旋转与扭动作用为主)、构造活动分异小(基底和盖层构造变形微弱)。在旋转与扭动作用过程中,刚性强度不同的块体之间产生扭裂和走滑,使基底断裂重新活动,但并没有造成规模较大的断层落差以及盖层显著变形,有人称之为“隐性”活动[-2]。从而在盆地内部造成了上古生界沿着风化壳和太原组、山西组煤系地层的滑动缩短,导致断开t9b、t9c、t9d反射层的几组逆冲断裂和局部构造变形。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盆地周缘受挤压和拉张,对盆地内部构造有一定改造作用,并使断裂构造最终定型[20]。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出现的异常高地温亦与北东向基底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3断层对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 在大面积“低孔、低渗、低丰度、低产”的背景下,寻找高产层系及富集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塔巴庙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1段砂体厚度最大,横向分布稳定,且与下伏源岩紧密接触,含气显示普遍,在勘探前期一直被视为重点层位,但一直未取得好的勘探成果;盒段上部的盒2段与盒3段砂体厚度最小、分布最不稳定,曾被视为最差的气层,却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成为该区的主力气藏,目前已提交探明储量为58600×08 m3。统计表明,塔巴庙地区8824%的高产层分布于下石盒子组盒2+3段,其次为山西组山段和太原组太2段,下石盒子组盒段高产层则最少[2]。研究表明,断层对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高产层的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 3沟通气源和圈闭 塔巴庙地区气源岩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及暗色泥岩,其高产层段下石盒子组盒3段、盒2段辫状河砂体与源岩的距离为00~250 m,烃源岩和储集层没有直接接触,其间发育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泥岩隔层。断层沟通了烃源岩和盒2段、盒3段的岩性圈闭,且断裂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期在时间上有效匹配;断层形成期主要是在燕山运动中、晚期,太原组、山西组煤系烃源岩的生排烃高峰期为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末期[22],从而使断层成为天然气垂向运移至盒2段、盒3段岩性圈闭的优势通道。 32汇流及改善储层物性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天然气多以近源成藏为主,油气一般通过初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可直接成藏,即使没有断层存在也可以成藏,但断层的存在却对油气富集起到了垂向汇流的作用,易形成高产气藏。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砂体虽然与下伏源岩紧密接触,气源充足,易于成藏,但由于盒段辫状河道砂体非常发育,造成其上泥岩较薄,砂体成藏后其气藏顶部的盖层易被断层破坏,天然气再次向上运移,导致气藏气量和能量损失,从而使得盒段含气显示普遍,但气藏产能低。对于盒2段、盒3段气藏,一方面,断层沟通了烃源岩和圈闭,另一方面,断层降低了太原组、山西组、盒段局部盖层的有效性,促使下伏天然气沿断裂通道向盒2段、盒3段汇流富集;同时盒2段、盒3段上覆大面积稳定分布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区域泥岩盖层厚度大且发育超压,高角度小断距断层不影响其连续性和封闭能力,因此天然气沿断层垂向汇流运移至盒3段顶界即被封盖,从而形成了塔巴庙地区盒2段、盒3段的主力高产层段和富集区。 断层可为其附近的储层增孔作出贡献。断层及其派生的密集裂缝系统既是天然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也为有机酸的运移溶蚀提供了通道,有效改善了邻近低渗砂体储层的孔渗性能,从而控制了天然气富集高产的“甜 ”区带的分布。 由塔巴庙地区盒3段砂体、断裂与天然气富集区分布关系可以看出,断裂和大面积相对高孔渗砂体的叠合区域是天然气富集区。高产气井分布不仅仅受控于有利的储集相,还受控于断层,高产气井多位于断层发育区。如塔巴庙地区西南区域为高产井集中分布的区域(如-、-4、3、27、34等井区),同时北东向的断裂很发育,而中部和东部也发育厚层的辫状主河道砂体,但断层不发育,高产气流井少(图5)。另外,塔巴庙地区北部和东北部发育的近东西向断层附近也分布一些高产井,如28井的盒2段、57井的盒3段及太2段、47井区及35井区的太2段、70井区的太段。 4成藏模式 结合区域沉积、构造特征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5-8,2-34],建立塔巴庙地区层状复式天然气成藏模式(图6)。 4太原组—山西组自生自储源内成藏模式 太原组、山西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就近、择优充注到与其紧密接触的太原组局限海岸环境的障壁砂坝砂体和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中,在其物性好的部位富集成藏,直接盖层和侧向的遮挡层为太原组、山西组自身发育的泥岩。由于源储之间的空间距离近、气源充足、排烃压力大,只需经过初次运移就可聚集成藏。气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与断裂关系不大。 42下石盒子组下生上储源上成藏模式 下石盒子组盒2段、盒3段砂体与源岩距离00~250 m,而且下石盒子组辫状河道砂岩沉积从下到上由盒段至盒3段砂岩逐渐减少,泥岩增加,砂层的叠置程度变低,因此只在盒段、盒2段、盒3段3期砂体叠置连通性较好的局部区域才有天然气靠叠置砂体运移到达盒2段、盒3段储层中,更重要的是通过断层优势通道的垂向输导进行。上覆区域盖层使天然气沿断层垂向汇流运移至盒3段顶界即被封盖,形成了盒2段、盒3段的高产气藏。断裂和相对高孔渗砂体的叠合区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 5结语 ()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及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分析,在塔巴庙地区西南区域识别出4条北东向断层,北部和东北部区域识别出3条近东西向断层。断层多为高角度的小断距断层,断距20~60 m。这些断层是基底断裂在燕山运动中、晚期重新活动造成上覆沉积盖层撕裂形成的。 (2)断层沟通了太原组、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和下石盒子组盒2段、盒3段岩性圈闭,而且断层活动期与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良好匹配,既促使下伏天然气向盒2段、盒3段垂向汇流运移,同时又为有机酸的运移溶蚀提供通道,有效改善了邻近低渗砂体储层的孔渗性能,控制了塔巴庙地区盒2段、盒3段天然气运聚成藏和富集高产。 (3)塔巴庙地区太原组—山西组自生自储源内成藏模式强调其高产气层分布主要受有利储集相带控制;而下石盒子组下生上储源上成藏模式认为在寻找盒2段、盒3段勘探靶区时不应仅重视砂体储层特征研究,还应重视断裂汇流通道,因为断裂和相对高孔渗砂体的叠合区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 天然气论文:我国天然气价格与天然气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从石油安全、石油替代和鼓励天然气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看,我国天然气从开发、运输到消费,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统一的政策法规环境。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一是打破地区性垄断,推进天然气行业市场化;二是进一步实现天然气价格机制市场化;三是解决天然气税收政策双轨制问题;四是解决天然气合作政策双轨制问题;五是解决天然气运输领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价格;金融危机;政策法规环境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其资源丰富、发展速度快、使用方便,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含碳量低,符合能源非碳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但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席卷,如何准确判断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如何全面分析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经营趋势,是天然气行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十分关注的课题。 一、金融危机前国内外的天然气价格 为了方便研究问题,先列出2006年前的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见下表)。 从国际市场来看,国外管输天然气的价格比石油低,欧洲市场上的气价为油价的80%-90%,美国的气价更低一些。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chesapeake能源公司的股价今年表现与油气价格挂钩。而近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企稳,天然气类股也开始走稳。eogresdurces inc,penn westenergy trust和戴文能源公司等股价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下跌后,最近基本趋于平稳。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仅为国际原油和国内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的一半,而日本、欧盟和美国天然气出厂价或引进管道天然气到岸价相当于国际原油价格的80%-90%。国内中东部大城市的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为5.5-7.5元/公斤,折合成天然气价格为4.1-5.6元/立方米,而这些城市民用天然气价格普遍为2.1-2.4元/立方米,相当于液化石油气价格的一半。据统计,去年中石油在国内生产的天然气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近80%。 二、金融危机对全球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一)目前我国天然气的形势 1 用户萎靡,需求锐减。作为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目前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只有4%左右,只有区域市场最发达的川渝地区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1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当。 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天然气的影响很广泛,也很明显。众所周知,化工、化肥、钢铁、汽车等行业是天然气的用能大户,但这些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进入萧条期,纷纷减产或者停产,导致天然气需求直线下降。 2 价格承受力下降,相关产业受牵连。2008年11月,上海居民用户燃气价格调整方案正式实施,天然气价格从每立方米2.1元上调至2.5元。新民网民意调查显示,多达68%的人认为:“金融危机还涨价,不为百姓着想。” 经济危机使得居民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在过去的经济环境下可以接受的价格在当前环境下已经不能接受,上海居民对上海天然气涨价的反应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又比如,在西气东输二线规划时,天然气价格原定在3元/立方米左右,当时沿线居民均表示能够接受。但是,经济危机开始后,尽管各个媒体都在积极地宣传天然气高价的合理性,但调查显示,居民开始对这个价格表示不满。 此外,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原本定于近期调整天然气价格的计划已经推迟,这个计划短时期内甚至会被取消。而且,与天然气相关的lng项目、煤层气等产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lng项目增长将放缓,过去因为价格高得不到气源,现在国际上天然气主要产气国相继减少产量,使得lng项目更不容易得到气源。另外,气代油、气代煤等工程建设也会陷人停滞状态。以河南油田正在开展的“气代油”项目为例。如果油价低于40美元,煤炭价格低于1000元人民币,而天然气的价格不变,那么用天然气代油、天然气代煤的经济动力就会大为降低。显然,现在正处于这种对天然气发展大为不利的非常时期。 挑战往往和机遇并存,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虽然存在,但其中无疑也孕育着积极的因素。 3 成本锐减,终端受益。机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方面,大宗商品、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利于天然气企业控制成本。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管道建设等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钢材或进口专用管材,金融危机对钢材需求量较大的房地产、造船、汽车等行业造成重大影响,直接导致钢材需求大大减少,价格下降,加上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降低了专用管材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二方面,有利于我国油气企业的海外并购和进口天然气谈判。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油气企业加强海外资产收购,争取更多的海外权益,或者说给天然气资源带来了机遇。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大跌,直接或间接与油价挂钩的国际天然气价格也下跌。在世界对能源需求下滑的情形下,有利于我国引进管道天然气和lnc价格的谈判。因此,我国的油气企业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际油价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资产价格走低等有利时机,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战略性投资和并购机会,促进公司较快发展。 三方面,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完善天然气行业政策提供了机遇。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情况下,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增速减缓,国际油价向下调整,对我国而言,这是完善天然气价格和行业监管等政策的机遇。 我国的天然气行业正处在发展的旺盛时期,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不会给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带来太大影响,我们要看到有利因素的存在: 一是天然气的用户终端获益。天然气生产和供应成本的降低,使天然气终端用户能够享受到更低的价格。目前,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天然气价格高达5元/立方米。如果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成本下降,他们将可以用上更便宜的天然气。 二是天然气的供气范围将扩大。虽然天然气紧张的供需局面还不能扭转,但是经济危机对天然气的供应矛盾将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天然气主要用户用气量的减少,使一些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地区能获得以往得不到的气源。以上海市场为例。天然气供应过于集中,主要用户减少用气量后,天然气供应开始分散,有利于更多地区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三是lng项目发展有望迎来有利时机。由于国际采购价格降低,青岛、唐山等lng接收站也会因祸得福,降低成本。而且石油价格明年还有下跌的趋势,这样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形势,有利于采购到更便宜的天然气。 四是利于更新竞争格局,重新洗牌。近年来,国内天然气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各大企业寡头博弈,信心百倍,都想在天然气领域占据更大的领地。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得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可能不如大企业。此次经济危机已使得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中小企业撤资或倒闭,危机可能会使一些经营业绩不好的中小型天然气利用企业陷入困境。由于其资金不如大企业雄厚,融资难度大,在管理和技术上不如大企业先进完善,因此抗风险能力薄弱,经济危机的动荡很可能使其陷入困境,甚至退出市场。但从另一角度看,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与所在行业有关,与企业规模大小的关系不大。比如,天然气制氢、化肥等行业,不论企业大小,影响都很明显,天然气价格一波动,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所受的影响及其程度,主要取决于天然气采购价格在用户成本中的比例。 经济危机有利于国内的市场竞争。当前,我国燃气市场的现状是,大公司迅猛发展,小公司难以立足。新奥、中民、中华燃气等大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中石油、中华燃气凭借资源优势,信心十足,中石化也在积极发展燃气事业。 但是,大公司往往关注大市场,比如,一些沿海、沿江、沿线城市。中石油的口号是低于40万人口的城市原则上不进入,而中华燃气也表示低于60万人口的城市原则上不进入,这直接造成我国内陆一些中小城市用不上天然气。因此,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需要一些小公司。经济危机的到来,由于原来的用气大户减少了用气量,使原本没有气源的小公司能够得到气源,这种结构过剩给中小企业创造了机会,催生了中小企业的萌生和发展。这就给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将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用上洁净能源的步伐。目前,在湖北地区就有不下于10家这样的小企业。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范围内天然气价格的影响 近期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除掉政治因素,其背后经济利益之争也是重要原因。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主持天然气输出国论坛时称,因世界金融危机和成本上升对产量造成影响,天然气价格将开始上涨。普京预计,金融危机对天然气行业的打击将超过其他能源部门,因为天然气市场更缺乏活力。分析师也预测,天然气价格将在短期内下降,因为全球需要下降打压价格。但就长期来看,金融活动低迷可能使行业难于融资,从而无法维持生产。 cwc全球液化天然气峰会与会代表认为,金融危机可能影响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并导致未来出现液化天然气供给危机。如果不尽快建设更多的生产工厂,在经济危机结束后需求出现反弹时,全球将面临严重的液化天然气供给危机。 建设中的新工厂以及将于未来3年开始建设的新工厂,伴随着需求增长放缓,意味着短期内燃料供给非常丰富,使得最近数年紧俏市场的高价格有所缓解。但是,在需求及融资问题不确定的背景下,缺乏对资本密集型新设施的投资,预示着随后可能出现更加供不应求的液化天然气市场。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北美业务高级副总裁elizabeth spomer表示,自大多数新的供给项目已经概念化以来,缺乏对新项目的金融投资,可能使得该行业在随后10年中出现严重的供给危机。 spomer表示,当前金融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新项目的发展步伐将受到影响,因为当前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就是市场不清楚所需的天然气数量。 此外,cwc峰会关注焦点已经从2007年的供给不足及高价格对市场的影响转变成了2012年以后天然气的长期可获得性。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gdf—suez)液化天然气高级副总裁jean-luc colonna表示:原则上,短期市场将会放松;但在长期方面,对于2012年至2013年后将会发生什么,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他们需要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而未来两三年的市场环境可能使得建设新项目更加困难,特别是在融资方面。英国森特理克集团(centriea)液化天然气负责人simon bonini表示,尽管住宅天然气供热需求将不会大幅下降,但其他用户已经出现了需求下降信号。 三、我国天然气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与国外的天然气市场相比,我国天然气的发展经历有其独特的历史。除了目前金融危机对能源行业的冲击外,我国天然气行业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简要总结如下: (一)地区性垄断 从天然气市场培育的角度看,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地方垄断,阻碍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速度。 1 规划垄断。由于在天然气运输过程中,需修建管道并穿越不同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过分强调本地区的利益,在地区性规划中,忽视或淡化对天然气的支持,并以此作为地方性垄断的手段。 2 体制垄断。一些地区采取指定一家公司行使部分政府职能的做法,统一买进、销售所有天然气,以实现对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的双重价格控制与垄断。 3 市场垄断。天然气的市场垄断与广大用户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天然气用户都希望直供,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用气成本。但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具有垄断地位的公司利益受到保护,而工商用户、电厂和城乡居民可获得经济实惠的天然气的机会和权利被剥夺。 4 价格垄断。价格垄断使上游的天然气产品无法得到合理的价格和收益,影响了上游环节的投资效益与天然气的长远供应能力;下游天然气用户居于价格决策中的不利地位,只好接受地方垄断公司的“霸王”条款,影响了天然气的发展模式确定和发展速度。 地区性垄断带来的危害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影响天然气市场效率。由于采用地区性垄断方式,通过强行增加的转售环节,降低了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用户信息的传递速度,易造成上、下游信息交流不畅、不充分,而且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影响整个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效率。 其二,影响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如果通过大用户直供,大部分工业用户、电厂和城市燃气公司,都有机会以更低的天然气价格获得更好的供气服务。但被剥夺了“直购权利”的工业、发电、城市燃气等大用户,必须接受居于地区性垄断地位的、指定的公司开出的价目表。这样,就会影响到天然气终端用户的价格。 其三,增加了财政负担。一是直接补贴。地区性垄断保护是低效率的。因为地方被保护的公司往往需要数量较大的补贴。二是价格转移。由于地区性垄断往往坚持“同网同价”,造成对普通经济休、用户的额外分配。因此,“同网同价”问题仍需认真探讨。 其四,降低了市场发育速度。如果不下决心打破地方保护和地区性垄断,本可在2020年实现的天然气发展目标,有可能要向后推迟多年。 (二)政策、法规双轨制影响天然气发展 首先,价格政策双轨制是天然气价格机制的突出问题。海上天然气价格机制市场化较早,陆上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较为滞后。不同的价格机制,使陆上天然气与海上天然气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不利于鼓励陆上天然气的进一步发展,而陆上天然气在2020年之前,一直将是国内天然气的主导力量。 陆上天然气往往是勘探、开发成本高,其健康发展需要统一、公平的价格政策。 其次,税收政策双轨制带来诸多问题。天然气税收的突出问题是增值税税率双轨制。一是造成国内天然气项目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高税率天然气项目的健康发展。二是上游低增值税率,用户正常增值税率,容易造成天然气用户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均衡。因此,增值税税率双轨制不利于建立天然气工业体系,不利于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第三,石油合作法规双轨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石油天然气对外合作法规方面的最大问题,是石油合作法规的双轨制。石油合作法规双轨制有其历史原因。陆上石油天然气合作项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石油合作条例》,海上石油天然气合作项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合作条例》。两个条例的内容、授权、管理模式很不一样。很难全面理解和掌握。石油合作法规双轨制,不利于鼓励天然气领域中外合作。对外国公司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同是天然气石油项目,为什么要采用两种不同的合作条例。因此,建立规范、统一、公平的石油天然气合作法规体系,应提到议事日程。 第四,勘探开发区块登记上的“陆海分割”,妨碍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和发展。主要问题有: ——“陆海分割”问题。既不利于鼓励中海油到陆上勘探开发天然气,又不利于鼓励中石油发展海域天然气。 ——存在天然气勘采“长期登占”现象。到目前为止,未能有效地扼制以垄断为目的的“地毯式区块登记”。这造成有投资能力的公司没有机会进行投资,登记区块多的公司没有力量全面投资的现象,必然影响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速度。 ——退出机制不到位。国家相关法规已明确规定了区块退出机制,但存在着执行不严的问题。一些公司征占了过多的区块,不去投资,就应该按照规定交回,以使其他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 四、结论和启示 启示一:把打破地区性垄断、推动天然气领域市场化纳入《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解决天然气领域的地区性垄断问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但首先需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列入议事日程。 过去编制天然气规划,对勘探方向、建设重点及管道走向项目布局重视较多,对打破地区性垄断、推动天然气领域市场化重视不够。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地区性垄断和市场封闭现象有所抬头,在一些地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但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应考虑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 启示二:进一步实现天然气价格机制市场化。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市场化,需要分三步走:一是切实按照国家指导价格的精神,指导供用气双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协商,合理商定天然气价格和价格公式。天然气价格不能达成一致时,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二是条件成熟之后,将陆上天然气价格改为备案制。三是将陆上天然气从国家指导价格商品目录中删去。 启示三:解决天然气税收政策双轨制问题。天然气税收政策双轨制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天然气税收政策的改变,会带来天然气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的利益调整。解决税收政策双轨制又非得进行这种调整不可,那就选择一种冲击较小的调整办法。比较起来,天然气项目增值税一律按5%计算比较可行。 启示四:解决石油天然气合作政策双轨制问题。石油合作法规双轨制的最终出路在于出台《石油天然气法》。考虑到石油天然气法出台需要较长的时间,可采用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先将两个石油合作条例合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平等授权的石油合作条例。这样做,实现起来难度小、速度快,也可为《石油天然气法》的研究和出台提供必要的经验。第二步,适时推出《石油天然气法》。 启示五:解决天然气运输领域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利益出发,应打破天然气运输限制,鼓励充分竞争,以加快天然气开发步伐。彻底解决“陆海分割”问题,赋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公司平等的区块登记、勘探开发油气的机会,调动我国石油投资力量,加快海域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速度。 天然气论文:试论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张承丽 殷代印 夏惠芬 李士斌 论文关键词:天然气开采技术 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 论文摘 要:天然气开采技术是石油工程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一门重要和新兴的综合课程,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石油工业提供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近些年来,全球对更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增长强劲,天然气产业也因之发展迅猛[1~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对能源结构优化的要求十分迫切,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今后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是今后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3~4]。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加快建立和发展适合中国地质特征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和技术系列。这对中国能源战略的安全及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以油层物理、渗流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为先修课的专业课。主要介绍天然气开采涉及的基本理论及其工艺技术。课程内容包括天然气的基本性质、烃类流体相态、气井产能分析及设计、气藏动态分析、排水采气、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及其预防等内容,地质是基础,渗流力学是开发的理论基础,气藏数值模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优选的钻采工艺和地面建设工程技术是关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石油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工艺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从而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选修课及未来从事石油工程的设计计算、应用研究及工程管理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 2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讲课趣味性 由于天然气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天然气开采技术也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状态,传统教材的内容常常落后于现场实际应用技术,为了让学生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能够培养适合当前石油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教师应不断更新专业前沿的最新技术知识,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通过展示国际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介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涉及的先修课程较多,一般放在大四讲授,传统的讲授法通常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学生很难适应,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坚持启发式教学,控制课堂节奏,把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其次,在谈话法中多利用互动式教学,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锻炼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最后,在讨论法中,采用案例式教学,设计新颖实际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读书指导法,要求学生读期刊杂志写读书报告提高其自学和总结能力。 4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教学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5]。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具有灵活性强、可塑性大、师生互动效果好等优点。现代教学技术以其容量大、速度快、内容丰富多彩而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特色鲜明。教师应根据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的特点,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诸多先修课程,同时实用性很大,在现场中实例颇多。教师一方面要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侧重讲解天然气开采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多媒体[6],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及视频投影在屏幕上,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 理论结合实践,推进素质教育 天然气开采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课,该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要结合课程理论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到现场参观实习,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利用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在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以及中国石油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技创新是促进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推动力。天然气开采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依据实际生产和科研需求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产业链与可持续发展 原文作者:诸葛军 摘要:天然气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链自身的结构和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支撑着产业链的运行,动力结构的分析维度,进一步揭示天然气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环境一直受到严峻的考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备受瞩目。 一、天然气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与动力结构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处于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利用等不同环节的节点企业之间,基于特定技术经济关联,围绕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利用以及相应配套服务,以天然气及相应服务的价格为纽带,以供需关系为核心,形成的具有价值传递和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关联结构。 天然气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是需要相应的动力因素支撑的,这些动力因素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动力体系,称之为动力结构。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由产业链外部动力因素、产业链主体行为动力因素以及政策性因素组成。外部动力因素从根本上影响天然气产业链的建立、运行和发展,主要有资源性因素、能源安全因素和环境因素。天然气产业链主体行为动力因素是基于天然气产业链主体本身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石油公司行为动力因素、长输管道公司行为动力因素、配气公司行为动力因素和天然气用户行为动力因素。外部的动力因素通过政策性因素对内部动力因素发生传导性作用。同时,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产业链受到政府规制。政策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是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中的核心因素。 二、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框架下的动力因素分析 如图所示,支撑天然气产业链运行和发展的动力结构是由天然气产业链的外部动力因素、政策性因素以及天然气产业链内部相互关联的动力因素组成。在动力结构中,动力因素之间通过一定的动力传导路径相互影响,最终推动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从天然气产业链外部动力因素来看,除了传统的经济因素之外,能源安全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天然气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主要影响因素 。 天然气产业链作为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产业,受到需要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动机,出台相关政策,扶植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作为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中传统的外部动力因素,其对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经济因素——政府因素——天然气产业链主体行为”动力传导途径实现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国家能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能源安全问题凸显,作为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实行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丰富的优质能源,本身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的近似性质使得其在国家的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中备受重视。因此能源安全因素也是推动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因素之一。其动力传导途径表现为“能源安全因素——政策因素——天然气产业链主体行为”。 在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初期的主要外部动力无疑是环境保护,特别是降低地方性的大气污染。而低碳经济的时展背景使得环境因素对于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同其他的外部动力因素一样,环境因素对于天然气产业链发展推动作用的动力传导途径也是通过政策因素对天然气产业链的主体行为施加影响,进而推动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具体的动力传导途径为“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天然产业链主体行为”。 天然气产业链运行和发展实质上是通过天然气产业链的主体行为实现的。从天然气产业链内部的动力因素来看,主要包括石油公司行为动力因素、长输管道公司行为动力因素、配气公司行为动力因素和天然气用户行为动力因素。(注: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比较特殊,具有上中游一体化运营特征,即石油公司具有天然气生产商和中游长输管道运营商双重职能。)由于天然气产业链主体相互关联,某个环节主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其他环节主体的行为动力。[论文网] 在天然气产业链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的主体,石油公司行为直接对天然气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产生影响。在天然气产业链中,石油公司行为主要包括: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销售。石油公司的主体行为动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从根本上讲,石油公司的行为动力在于追求利益{石油公司行为动力(利益)——石油公司行为}。从另一层面来看,石油公司的行为动力是通过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中其他动力因素通过动力传导途径产生。在动力结构中,其他的动力因素会使石油公司产生获益预期,从而影响石油公司生产活动,这些因素亦可以称之为石油公司的行为动力因素,例如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政策因素——石油公司行为动力(利益)——石油公司行为},天然气用户市场的迅速扩张{用户行为——石油公司行为动力(利益)——石油公司行为}等等。 作为天然气产业链下游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配气公司行为对天然气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直接推动作用。配气公司行为主要包括:上游获取资源、发展城市天然气用户以及城市管网的修建和维护。同石油公司一样,配气公司的行为动力分为两个层面,追求利润的根本动力和由动力结构中其他动力因素通过动力传导途径产生的动力。配气公司的收益由代输销售天然气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两部分组成{配气公司行为动力(利益)——配气公司行为}。除了传统的代输业务和销售业务外,新的天然气用户群体的形成也是推动配气公司主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例如城市cng汽车的发展{用户行为——配气公司行为动力(利益)——配气公司行为}。 在天然气产业链主体中,天然气用户通过需求牵引,对天然气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然气用户行为表现为对天然气的消费行为。天然气用户的消费行为动力除了消费天然气带来的效用{天然气用户行为动力(效用)——天然气用户行为},还受天然气产业链动力结构中其他动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可获取资源的便捷性{配气公司行为(修建管道)——天然气用户行为动力(效用)-天然气用户行为}和资源利用的比价优势{政策因素(定价规制)——石油公司行为(售气定价)、管输公司行为(配气费率)——天然气用户行为动力(效用)-天然气用户行为等。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燃气锅炉房燃气泄漏防范及处理总结 简介: 本文通过对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危害、泄漏分类、泄漏原因、泄漏状态辩识,结合供热公司南泉车间的几年来工作经验,提出了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防范及处理措施。 0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和煤炭价格的愈日上涨,越来越多的供热企业把目光从传统的燃煤供热转向燃气供热,燃气供热以其环保、节能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集中供热的燃气锅炉房最受青睐。因此燃气锅炉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成为供热行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几年来,南泉锅炉房以供热公司ems/osh/hse管理体系为载体,不断分析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危害和风险,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采用了国内外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保证了锅炉房安全平稳运行。 1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严重危害 我们使用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98%,丙烷含量0.3%,丁烷含量0.3%,氮气含量1%及其它物质,高发热量9650千卡/标方,低发热量8740千卡/标方,爆炸极限:5%-15%。我们所说的天然气可能泄漏的区域是指从调压站到锅炉(包括锅炉)之间的天然气管线、阀表、配件等。其中调压站至风机间为地埋管线,风机间至锅炉为架空明管线。 天然气爆炸是在一瞬间,(数千分之一秒)生产高温(达3000℃)、高压的燃烧过程,爆炸波速可达300m/s,造成很大的破坏力。 如果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静电、闪电或操作不当等会发生爆炸、火灾,在密闭空间会使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给单位安全生产和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可能泄漏及原因分析 2.1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分类 按照泄漏部位分为:室外埋地管线泄漏,室内燃气管线泄漏,锅炉本体泄漏,燃烧器泄漏,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 2.1可能泄漏原因分析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除了因员工违章操作引起和自然及外力引起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2.1.1室外埋地燃气管线泄漏:施工质量不过关,管线腐蚀穿孔。 2.1.2室内燃气管线泄漏:施工时施工质量不过关,或长期运行管线腐蚀。 2.1.3锅炉本体泄漏:由于在燃气锅炉设计初期或安装时未按有关技术要求施工。如锅炉模式壁焊接不严;由于施工完后未按有关技术要求烘炉,或锅炉升降温过快炉墙砖缝开裂密封不严;燃气锅炉运行时振动大,焊缝脱焊或造成炉墙保温层开裂;观火孔、防爆门、人孔门等关闭不严;锅炉在运行时自动熄火。 2.1.4燃烧器泄漏:设计原因或安装调试不到位;燃烧器在长期运行后,空燃比失调,使燃烧工况发生变化。 2.1.5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由于这些部件经常动作可能会造成开关不灵活、关闭不严,或由于锅炉运行过程中振动大造成连接部位松动天然气泄漏,或由于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质量差,关闭不严漏气;或由于法兰、密封垫片、密封胶等老化造成泄漏。 3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状态辩识 锅炉房内天然气发生严重泄漏时,会出现以下现象: 3.1 天然气工作压力有变化。 3.2 在泄漏源附近可听到强烈的气流声。 3.3 手持报警仪会发出异常响声。 3.4 泄漏较大时(浓度较高)固定报警器会发出自动报警,自动开启排风扇。 3.5 严重时会发生锅炉本体或天然气管线爆炸、火灾等灾害事故。 4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防范措施 4.1 在燃气锅炉房设计和施工时严格按照gb50041-1992《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由有设计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和有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使锅炉房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更加规范,杜绝不安全隐患,防止天然气的泄漏。 4.2 建立健全车间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这几年车间逐渐建立健全了《燃气锅炉房安全规则》、《燃气热水锅炉事故处理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巡回检查制度》、《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防火防爆十大禁令》、《安全规程》、《运行规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以及各岗位人员责任制等,加强了车间的安全管理。 4.3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 4.4用科学的手段和现有的检测仪器及时发现泄漏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4.1人工检测手段 (1)、根据巡检人员的嗅觉和听觉来判断。天然气发生泄漏后,由于它比空气轻,会很快聚集在室内上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比空气轻的甲烷,在供气时放入了四氢噻酚以便用户识别,泄漏量只要达到1%,用户就会闻到臭鸡蛋气味。 (2)、肥皂水检测。用喷壶将肥皂水喷到需要检测的部位或用刷子将肥皂水刷到需检测的部位,观察肥皂水是否起泡判断是否有泄漏,根据水泡发起及破裂的时间判断泄漏量的大小(3)、仪器检测。利用比较先进的手持天然气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4.4.2天然气泄漏报警检测系统 (1)、在南泉锅炉房室内距地面5米高处,安装了12台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与锅炉 仪控室的dcs监控系统连锁。 (2)、当任意一台天然气泄漏报警器的测试值达到或超过泄漏规定的最大值时,dcs系统声音报警的同时启动锅炉房轴流风机进行通风,运行人员可根据各报警器显示的数值在短时间内查找泄漏点。 4.5 选材、设计、加工、安装合理,天然气阀门的泄漏量要求十分严格,通常埋地和较重要的阀门都采用阀体全焊式结构。为了保证管线阀门的密封性能,要求密封副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耐磨性、自润性及弹性。车间每年都要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尼龙、丁腈橡胶(nbr)、特殊合成橡胶(viton)等)对易泄漏的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零配件进行了更换,大大减少了天然气的泄漏。 4.6 严格安全操作 4.6.1 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杜绝明火先从人员入厂开始,凡进入锅炉房的人员一律严禁带火种,车辆进入锅炉房要佩带隔火罩,车间门卫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认真登记和管理。 在锅炉放房内需动用电焊、气焊作业时,严格根据动火审批程序办事,采取一切必要的预防措施,施工作业时车间专职安全员和主要领导要在现场监护。锅炉房内禁止堆放任何易燃物品和杂物。 4.6.2 采取防静电防爆措施。 严格职工劳保穿戴,凡进入锅炉房的人员一律要求穿防静电工作服,严禁带手机进入;车间每年对天然气管道的静电和防雷接地装置以及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线进行检测,保证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完好,使静电和雷电能够及时得到地释放;采用防爆型照明、防爆仪表及其他防爆用电设备;在锅炉房施工均要使用防爆工具; 燃气锅炉后的烟道上应装设防爆门、爆破片(防爆门、爆破片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当防爆炸气体有可能危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时,防爆门上应装设泄压导向管)。 4.7锅炉燃烧调节及监护运行。 在锅炉点火运行前(尤其是点火不成功或自动熄火后重新点火时)一定要按照运行操作规程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对锅炉燃烧进行调节时不能太快,防止锅炉熄火后,在炉膛和烟道内泄漏天然气;司炉人员在锅炉运行时,重点监护并防止天然气泄漏和燃烧器自动熄火。 4.8 保证灭火降温装置(消防系统)完好。 燃气锅炉由于泄爆或某些意外原因引起燃气泄漏,在燃气浓度到爆炸下限以前也需要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保护。利用水喷雾的混合稀释作用,使燃气的浓度降低,可起到防火的效果。 消防水管道和消火栓的完好,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要防止管线冻结。 4.9 燃气成分控制技术(氮气置换) 除在开始供热通天然气之前和停止供热停用天然气之后按规定对天然气管线进行氮气置换外,在运行中因为天然气泄漏需要动用电气焊进行处理时,也需要对部分管线进行氮气置换,以确保施工安全。 5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理: 5.1对发现的天然气泄漏部位进行处理的基本方法程序 5.1.1室外埋地燃气管线泄漏。立即通知燃气公司调压站切断气源,并向公司安全和生产部门汇报,通知疏散附近居民,根据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1.2室内燃气管线泄漏。 立即紧急停炉,切断锅炉房总气阀,通知燃气公司调整供气压力,并向公司安全和生产部门汇报,根据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1.3锅炉本体泄漏。 a.紧急停炉(按急停按钮)。 b.关闭该台锅炉的天然气总阀,切断气源。 c.根据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1.4燃烧器泄漏。 立即紧急停炉,切断该台锅炉的总气阀,并向公司安全和生产部门汇报,根据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整改。 5.1.5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 立即紧急停炉,切断该台锅炉的总气阀,更换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对其位泄漏的连接部位重新密封。 5.2 处理天然气泄漏时应注意的问题 5.2.1严格按照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处理。 5.2.2及时与燃气公司、供热公司的有关科室联系,需要切断天然气供应的一定要切断;需要天然气置换的一定要按规定置换;需要办理动火手续的一定要按规定办理,需要专业队伍维修的一定要委派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5.2.3针对各种可能的泄漏事故,组织编写好相关处理方案、应急预案,并做好各应急预案的演练。 5.2.4做好处理泄漏事故专用材料、应急消防物资、检测工具等的储备。 5.2.5处理泄漏要派车间专职安全员现场负责,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技术交底。 5.2.6处理完后要保证工完料尽场地清,认真作好技术资料的填写。 6 结论 通过对燃气锅炉房风险危害识别,采取有效措施,运行5年多来,车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连续5年获公司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天然气论文:推动广东珠三角地区天然气转换计划的实施 1994年6月20日至23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世界煤联大会的宗旨明确指出:当代煤气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使燃气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尽力减少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处理好地球与环境、环境与人类、人类与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好当今世界所能利用的最好的能源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人类。 1999年5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1999年《环境白皮书》提出厂“环境立国”的新战略,表示要将21世纪定位为“环境世纪”首先应将产业活动和产业结构向环境保护转变,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21世纪是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天然气将给未来世界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为人类带来福音。使地球进入绿色年代。 1世界气体燃料发展的历程 世界气体燃料发展的历程,大体可分为煤制气、多种气源和天然气三个大时代 其中天然气时代则包含着天然气转换阶段和天然气、液化行油气兼容阶段。 1。1煤制气时代 煤制气时代是从1792年英国机械工程师威廉·麦达克(willam·murdock)在英国伯明翰试验室里用煤炭绝热干馏发现了煤气以后、人类使进入了使用煤气的新纪元。1812年在英国伦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煤气公司—威斯特敏斯特煤气照明与碳素公司。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建起了许多煤气照明公司和煤气公司。到了1850年英国产业革命末期,英国共有煤气企业800多家,形成了具有规模和深远影响力的一个产业部门。对世界各国煤气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2天然气时代 天然气时代包括天然气利用、天然气转换以及人然气和石油气兼容阶段。 天然气利用时代是从1858年美国在弗雷多利亚市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气照明公司.并于1872年8月1日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认牛顿威尔至泰图斯韦尔5.5英里长、2英寸口径的天然气管线,开始输送天然气给民用,人类便开始了天然气的利用。据目前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400一600万亿米3,按目前的年产量水平,可供开发二,三百年。天然气利用前景非常乐观,发展的潜力巨大。 1.3多气源时代 多气源时代。除了煤制气、天然气之外,还有液化石油气、重油、轻油制气等多种气源。 业中获得了液化石油气,并于1902年用汽车槽车运输开始了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工作。使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采用重油制气和轻油制气成为现实. 1.4液化天然气利用阶段 1917年美国西弗吉利亚地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液化甲烷工厂,进行甲烷液化生产 1959年由美国康斯托克(constock)国际甲烷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lng运输船,并于1959至1960年间曾七次从美国的查理斯湖每次装载2200吨lng抵达英国,标志着液化天然气工业的诞生 1960年英国壳牌公司购买了该公司40%的股份,并于1964年投入了由阿尔及利亚至英国的lng运输业务。从此之后,lng利用业务迅速地发展起来。 1.5天然气转换阶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制气的缺点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许多先进的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就淘汰了煤制气。而油制汽存在许多克服不了的缺点以及石油气会随着未来石油枯竭而变成过渡性的气源,用天然气取代其它所有气源的世界性的天然气转换计划将成为一种必然。下面是世界上比较先进和发达国家天然气转换的完成年代: 日本城市煤气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煤制气、多气源、天然气三个比较明显的时代:从1857年开始至1952年的95年间全部采用煤炭制气,从1952年至1972年为多气源阶段,这个阶段除了有煤制气之外,还开拓了重油制气、石脑油制气,并引入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从1969年11月开始使引进阿拉斯加、文莱、印尼等地的液化天然气,明确提出天然气转换计划。到1998年基本上使日本大部分城市实现了天然气管道化。使一个缺能国家靠每年进口4000多万吨lng和2000多万吨的lpg合理地改革了能源结构,从而变成适合城市环境要求的最先近的国家。其转换过程见表2、3、 中国城市燃气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的经历相似,明显地分为三个时代。 3.1煤制气时代 从1862年至1965年经历了103年之后才出现了液化石油气. 1862年5月31日,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在英国注册成立并在香港开业。第二年就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建成日产3400米3的煤制气装置,生产的煤气供港岛500盏街灯照明,开辟丁香港地区煤气发展的事业。 1862年英国商人在上海筹办了“大英自来火房”公司,向社会集资,1864年开始在苏州河泥城桥畔建设了一个水平炉煤气厂。1865年9月竣工,11 月1日正式投产供气.供198户居民和63盏街灯照明用气。 1907年至1943年的36年间,日本商人在东北 地区建成了大连、抚顺、鞍山、沈阳、丹东、长春、锦 州,哈尔滨八家煤气公司,为中国城市煤气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签础。 3.2多气源时代 从1965年至1997年的32年间为中国的多气源时代。随着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中国第—座液化石油气灌装厂于1965年在北京西郊建成投产。由于的年代大庆油田的开发、1966年东北地区的抚顺、沈阳、哈尔滨义相继建立起液化石油气灌装厂,开展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工作。后来又开拓了重油制气、石脑油制气,使中国城市燃气的发展进入了多气源时代. 3.3天然气转换阶段 从1997年至2025年的30年左右,为天然气转换阶段中国四川早在公元468年就开始利用天然气煮盐。但直到解放前四川的天然气产量才只有900万亿万米。并且主要用于工业,到了80年代初期才开始为民间使用。随着油田的开发。天然气开始走进附近城市供应市民,数量也极其有限。到1984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仅有12.86亿米3(约91.4万吨/ 年).1993年产量才有160亿米3。用在城市燃气只有63.6亿米3(约452万吨/年),1994年才达到74.5亿米3(529万吨/年),还不到日本东京煤气公司一年的用量76亿米3/年。主要靠煤制气、重油,石脑油制气和液化石油气来满足城市人口用气. 国家计委委托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1996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城市燃气发展及对策研究会”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推广液化石油气.逐步改造和限制煤制气的方针”1997年中煤协科技委在浙江宁海—次研讨会上又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转换计划的四大大然气管线实施计划第一条是俄国—中国天然气管线;第二条是陕甘宁气田—北京输气管线;第三条是长江中下游天然气管网;第四条是珠江三角洲天然气输气管网 。日前又正在做川气出川武汉,青海新疆气田东输兰州、西安,与陕甘宁气田汇合再南下郑州、信阳,东输上海规划1997年10月陕甘宁天然气通北京、天津,1999年4月上海平湖气田天然气通浦东、1998年10月朱总理批示广东lng项目实施计划。意味着21世纪是我国开始步入天然气的黄金时代. 4坚持以小区气化的模式向天然气过渡的发展方向 在规划建设珠三角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天然气利用时。必须把海上天然气利用和引进液化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气应用三者充分结合进行考虑.明确城市燃气建设以液化石油气小区气化的模式向天然气过渡的发展方向。规划建设前期的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主,并用液化石油气管道供气来完成过渡到天然气管道供气,实现远期以天然气为主的目标 在过渡到天然气供气之前,则以液化石油气管道供气为重点。第—阶段实行生活小区中央管道供气,把一个小区—个小区管道供气站建起来,完成生活小区石油气管道集中供气;第二阶段使小区之间的供气站逐步联网,做到小区之间能互相配气供气,实现环状供气;第三阶段是把所有小区供气站实行并网.形成大面积石油气管道联网供气,等待天然气的到来. 在实行小区液化石油气管网规划建设的同时,再选点布点小区管道供气站建设和管网建设过程中,必须允分考虑天然气管道供气建网和设置门站和调压站的需要。为满足日后通过天然气的所有技术要求,为天然气管道供气全面联网做好准备。按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充院编写的《深圳市液化天然气利用工程可行性研文报告 》提出的在深圳地区设置2个门站和20个调压站的设想,采用定期、定量、分组团、分片区、进行用户瓶装暂时转换的办法,完成用户的天然气转换。具体做法是:从大鹏湾称头角接收站出来的天然气以7.0mpa压力进入坪山门站。压力调到3.5mpa进入西丽门站,坪山门站将压力调到1.6mpa进人民用高压管网。两丽门站将一部分天然气调压到3.0mpa压力进入电厂高压管网供美视、南山、月亮湾3个电厂使用,另一部分调压到1.6mpa进入民用高压管网与坪山门站来的天然气汇合. 天然气经过高压管网分别供应南山、罗湖、盐田、布吉、坪山、沙井6个组团下辖的南油、松坪山、华侨城、西乡;梅林、清水河、罗劳;沙头角、盐田;龙华、布吉西、布吉、横岗;龙岗北、龙岗东、坪山、葵涌、大鹏;沙井、松岗等20个高中压调压站供气. 深圳地区的小区气化建设,通过17年的不断实践、总结、提高和完善,对小区气化站联网的理论以及联网操作管理的经验,找到了—条加快深圳地区天然气转换工作进程的途径,这种投资省、见效快、方便、灵活、上马容易的小区气化模式为东南沿海地区做好天然气转换工作提供厂借鉴。 5积极推动广东珠三角地区天然气转换计划的实施 1998年10月28日朱总理在国家计委《关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适量引进液化天然气的请示》报告中批示:“可考虑引进lng的试点,先在广东试点,请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一步论证”。使1994年10月份就开始筹的广东珠三角天然气利用工作有生机。1998年12月24日国家计划工业发展司在北京召开了“关于落实朱总理批示、推进广东lng项目试点工作会议”之后,使进入了实质性的项目论证、评估工作,要求在2004年第三季度试投产,2005年正式投产供气. 广东lng接收站址的选择,通过国内外专家做广大量调查、研究、测算、论证,筛去大亚湾的沙渡山、长阻角和大鹏湾的鹅公湾,而优选定在大鹏湾东岸的称头角。码头建设按停靠13.5万米3的lng运输船考虑. 5.1第一期规模 进口lng 300万吨/年,预计2004年第二季度试投产。输气干线从接收站至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叫个城市、全长267公里,年输气40亿米3。 5.2第二期规模 新增进口lng 200万吨/年,预计2009年完成输气干线从佛山延伸至中山、肇庆,江门、珠海等城市、全长241公里,总长508公里、年输气量82亿米3珠海末端干线与珠海高兰港登陆的南海y13--1气田送来的天然气管线连接,形成两个气源联网供气。预计南海天然汽年供气15亿米3(约100万吨/年)、并可根据两个气源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见图10)。 5.31lng接收基地占地50公顷,包括预留发展用地。 5.4预计建设周期3.5年,总投资4亿美元。 5.5lng接收站采取中外合资方式进行经营,在中方占绝对控股的前提下成立合资公司管理。 5.6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许多城市,如深圳、佛山、中山、惠州等城市的供气管网基本上是按天然气技术参数规划、设计、建设、目前已建成通气管网2175公里,其中深圳地区已建成小区供气站13座。供气能力达80万户,发展管道户28万户,其中主干管671公里,供气能力达到123万户,实际发展液化石油气管道用户60万户,正在规划建设有177.33万户。其中深训地区已建成小区供气站13座,供气能力达80万户,发展管道户28万户。已建管网1200公里,市政管400公里,配气管800公里,实现了东西管道大联网,准备了天然气进深圳所需的调峰、调压站和门站用地。香港电灯公司和香港中华煤气公司。 5.7积极参与广东珠三角地区天然气利用工作,争取将液化天然气引至香港南丫岛作发电燃料和引至香港大埔制气厂制气,见图11。 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拓展lng未来销售市场,除了不断规划建设好民用气管网,大力发展民用户之外,还积极开展商业用户的油改气、油厂转型气电厂、工业窑炉改造的准备工作,大力发展燃气空调、区域性冷暖中心建设,使lng进入广东之时能真正派上用场。 天然气论文:试析PLC在天然气调压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城市供气系统的枢纽,天然气调压站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将会直接决定调压站的供气水平。为了有效应对经济发展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量,做好天然气调压站的用气量管控工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成为了天然气调压站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介绍了天然气调压站的运行原理,而后重点探讨了plc在天然气调压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天然气调压站;自动控系统;plc;系统设计 1.前言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大范围推广天然气已经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是日益复杂的供气方式和用气方式使得天然气调压站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管控系统则很难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在天然气调压站中积极应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实现天然气调压站控制和调度的自动化、值守的无人化以及供气的安全化,不仅能够缩短应对突发事件的反映事件,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和资金的浪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提升。 2.天然气调压站功能与调压回路自动切换原理分析 2.1 天然气调压站功能简介 天然气调压站是天然气管网监控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除了调压站之外,天然气管网监控系统还包括调度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通信网络系统以及区域调压站等。天然气管网监控系统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统一性,它能够对处于各个位置的下属功能单元进行分散控制。中高压调压站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监控并管理站内的各种智能仪表、工艺设备,向调度控制中心传递各种信息,执行调度控制中心的各种指令。在具体实践中,中高压调压站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平衡控制管网负载、依照用户用气情况调节供气量、调节管网远程压力、数据上传、指令执行以及限流等。 2.2 天然气调压站调压回路自动切换原理分析 调压回路自动切换原理,简单而言,就是利用了各个调压器的压力设定差异。具体来讲,如果主回路的工作调压器的压力设定为3.33 mpa,那么,监控调压器的压力设定应该比主回路的工作调压器的压力设定稍微高出一些,一般设定为3.46 mpa,相应地,备用调压回路的工作调压器的压力设定应该比主回路的工作调压器的压力设定稍微低出一些,一般设定为3.25 mpa,即,监控调压器压力设定(3.46 mpa) 主回路工作调压器压力设定(3.33 mpa) 备用调压回路的工作调压器压力设定(3.25 mpa)。 天然气调压站在常规工况之下,压力调节的职责由主回路工作调压器完成,其出口压力被设定为3.33 mpa,主回路的监控调压器则保持着全力开放状态;假设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主回路工作调压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那么工作调压器会处于全力开放状态,其出口压力被设定将会在短时间内提升至3.46 mpa,压力传感器会感知该压力设定变化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监控调压器,此时监控调压器开始对压力调节负责;假设同样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监控调压器出现故障,也无法正常工作,下游压力将会继续升高,一旦压力提升值超过了主回路切断阀门的压力设定(一般为3.83 mpa),则主回路切断阀门会对供气进行切断处理,而此时的下游用气仍在继续,会逐渐降低主回路的压力设定值,并降至备用调压回路的工作调压器压力设定(3.25 mpa),压力传感器会感知该压力设定变化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备用调压回路工作调压器,此时备用调压回路工作调压器开始对压力调节负责。为了确保天然气安全管控的万无一失,备用调压回路工作调压器也配套有监控调压器,如果备用调压回路工作调压器因为故障等原因无法正常工作,则监控调压器也会依照预设程序接手压力调节工作。由此可见,各个调压器的压力设定差异能够使得调压器在故障情况进行自动切换,当然,这需要可靠的控制系统。 3.plc在天然气调压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1 硬件方面 为了确保天然气调压站能够在经济、可靠、安全的最优条件运行,天然气调压站自动控制系统必须要能够有效担负起实时动态监控、采集、处理调压站各个关键部位参数,并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决策的使命。我们知道,天然气调压站所涉及的各种控制参数非常之多,例如,电动球阀、切断阀、回讯器、气体泄漏警告、进出口压力差和阀门位置、进出口温度、进 出口压力等等。以上这些数据都需要中心控制系统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对比,确保数据精准可靠。为此,在plc控制器的选择方面必须要坚持参数修改灵活、使用维护简便、具有较强抗干扰性和执行功能的原则;此外,为了确保系统功能的完善有效,在功能模块的配置方面应该科学合理。总而言之,天然气调压站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应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cpu、plc、i/o处理功能模块、电源、执行机构、信号变送设备、液晶触摸屏。 3.2 软件方面 本系统通过对调压站参数进行实时采样,经plc 进行运算处理,来判断系统的状态。当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上传并实时显示调压站参数,通过对现场阀门的自动控制实现对天然气出口压力的动态调节,保证了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当系统出现异常时,经声光报警和显示屏字幕闪烁两种方式发出报警信号,并作用于相应的执行机构,实现天然气调压站的自动运行。系统软件设计主要是模拟量的采集处理和与智能总线仪表的通信两大部分。模拟量的采集处理部分包括压力、温度和压差经过变换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虽然模拟量输入模块内部自带有模拟量滤波功能和采样数值设置,但是为了使显示值更加稳定,程序设计时使用了算术平均滤波法,以实现对一般随机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智能仪表采用 modbus 协议通过双绞线与 plc通信,modbus 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常用协议。控制器能设置为两种传输模式(ascii 或rtu)中的任何一种在标准的 modbus 网络通信。本系统根据仪表的要求,选择了 rtu 方式。通信接口为半双工接口程序的关键是避免在通信端口上同时发送和接收。按照本系统中通信采用的这种编程模式编写自由口通信程序可以有效避免因同时发送和接收造成的通信冲突,从而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4.结束语 总体而言,先进的天然气调压站自控系统应能实现调压站的合理调度,无人职守,保证安全供气,节约能源与资金,加快紧急事件反应时间,减少不应有的损失,实现现代科技与科学调压的有机结合。实际应用实践经验证实,本文所设计的天然气调压站自控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型、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性,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天然气论文:天然气输送离心式压缩机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摘要: 文章介绍了天然气输送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常见故障,分析了故障原因及特征,进而对其故障诊断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输气动力设备故障的复杂性提出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离心式压缩机组进行故障诊断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天然气输送;离心式压缩机组;故障分析;故障诊断 0 引言 为使管道长距离输送天然气能连续进行,必须经增压站的输气动力设备对天然气增压,以克服其在管道流动中的摩擦阻力。离心式压缩机组以其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稳定工况范围宽等优点广泛用于天然气管道输送过程的增压。压缩机组大多是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由于输气工况变化较大,生产要求压缩机在重负荷下连续运转、性能安全可靠。天然气压缩机组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零件表面的疲劳破坏,另外天然气中有毒气体引起的零件的表面腐蚀也加速了压缩机主要部件的表面损伤。为提高压缩机组的使用效率和运转可靠性,科学使用和管理设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输气压缩机组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 离心式压缩机常见故障、原因及特征 离心式压缩机主要由机壳、叶轮、涡壳、轴承、轴、回流器、扩压器、密封装置以及平衡盘等部分组成。离心式压缩机属于旋转机械,因此大多数故障都和转子有关。 1.1 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离心式压缩机组常见的故障有:轴承温度升高、转子振动大、转子轴位移大、噪声大、出口流量降低、喘振、旋转失速等。 ①轴承温度升高。主要由润滑油供给不足或中断、润滑油含水、轴承与轴颈间隙小、进油温度高引起。 ②油压急剧下降。原因在于主油泵故障、油管破裂、过滤器堵塞、油泵吸入管漏气、油箱油位过低等。 ③喘振及旋转失速。发生喘振的原因是工艺操作参数波动较大,负荷降低时导致气量减小;吸入管路堵塞,入口压力下降;吸入温度升高,使相同转速下喘振压升比下降;出口压力升高,超过相同转速下的喘振压升比;开车、停车发生喘振。 旋转失速是机组在变工况工作情况下,调速系统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造成机组的转速太高或太低而联锁跳车。故障原因是配气阀联动装置松动或卡涩现象、调速器迟缓率过大、调速器油位高。 ④振动。振动是离心式压缩机组的主要问题,引起振动的原因较多。 1)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转子初始动平衡精度低、叶轮流道不均匀结垢、部件松动、转子弯曲等。 2)转子安装不对中或齿轮联轴节加工不良。 3)临界转速下共振。原因是转子系统处在临界转速下产生共振。 4)基础松动。松动现象是机器基座螺栓紧固不牢引起的。 5)结构共振。结构共振一方面是由于机器本身各部件之间的振动频率合拍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外界振动频率恰好与机器的涡动频率相同而造成的,或是由于外来激振力作用所产生的频率正好与机器本身某部件的振动频率相同。 6)其它较复杂的故障。转子与固定元件或密封片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振动、轴弯曲变形或出现裂纹时的振动、当与机器相连接的管路存在不允许的扭矩时引起的振动,轴瓦间隙太大或太小引起的振动;此外还有压缩机叶片的磨损,轴的磨损等,这类故障突发性强,诊断方法还比较少,因为信息不太敏感。 ⑤压缩机出口流量降低。由于密封间隙过大、吸入管路过滤器堵塞、原动机转速下降引起的故障。 ⑥耗油量大。由于润滑系统工作不良,浮环磨损,收集器排油阀失灵等原因引起。 1.2 故障特征 离心式压缩机组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以下特征: ①转子不平衡引起共振。主要特征:随着转速越高,振幅增长得 快;转速降低时,振幅趋近于零。 ②临界转速引起共振。主要特征:振动和相位角在临界转速区域有较明显的变化;当转速在临界转速时振幅值达到最大,偏离临界转速时振幅下降。 ③半速涡动。振幅较小,轴心轨迹大多呈椭圆形。 ④油膜振荡。振幅很快增加。 ⑤喘振。压缩机噪声和振动都十分强烈,压比、流量波动大,频率一般为低频。 2 针对输气动力设备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技术 上述研究方法大多是对常规故障进行诊断。对作为输气动力设备的离心式压缩机而言,其突发性事故频繁,必然是有不易洞察的隐含故障,比如叶轮及轴的磨损类故障,故障信息不敏感,很难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因此对深层次的隐含故障进行诊断研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隐含故障诊断的研究不多,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分别采用神经网络法、分形法等对隐含故障进行了映射或模式分类,但没有对输气动力设备诊断的研究。考虑输气动力设备的复杂性,必须深入“挖掘”其隐含故障关系,才能把握故障的特征并做出诊断、预报。 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大量、不完全、模糊、随机、有噪声的数据中,综合运用数理统计、计算智能、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取出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对于较复杂难以用一般方法诊断的隐含故障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诊断,提前做出预报以避免突发性故障的发生,可以有效保证输气工作的正常进行。 目前,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包括:粗集理论(rs)、人工神经网络(ann)、遗传算法(ga)、统计分析方法等。使用时可以将这些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故障诊断中运用数据挖掘集成技术建立故障诊断的模型,对于复杂、隐含的故障,常通过逐步缩小不确定数据的范围来挖掘其隐含的、复杂的关系。
幸福心理学论文: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幸福感 幸福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相关研究成果斐然。 一、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就必需要有教师的愉快的教学。愉快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爱心,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关爱学生所形成的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教师关心,爱护,鼓励,欣赏学生,既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学习,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悦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又能促使其更别尊敬与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沟通;学生尊敬和信任教师,则有助于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增强教书育人的动力和能力。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师生关系顺利,融洽,亲密,则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师生关系存在障碍,彼此隔阂甚至对抗,则教师提不起教的兴趣,甚至是无心教,学生则厌学,学不进,因此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师生同乐的局面。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国家大事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和谐。其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在教学中,我从不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某个学生,如果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小动作,有违反校规的情况,一般情况我是在课后找他们谈,并且从来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师者尊严的身份和他们说话。在课堂上提问尽量直呼学生的名字而不是指着某个学生“你你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愿意接受而且要记得每个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对着座位表一个一个地看着才来提问,这样一方面学生认为你不了解他们而且这样很耽误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表现不好或其他可能被忽视的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提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极大兴趣。再者,讲课时更是热情洋溢,诙谐幽默使整堂课都在快乐,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度过,有时上课时和学生开开玩笑,而不是一板着一幅严肃的面孔,我始终总是以学生为本,愿意把微笑带给每一个学生,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待学生,以真情 得到学生的信赖与喜爱,从而喜爱我所教的学科。最后达到使学生乐学愿学,教师乐教喜欢教的良好局面。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在课间,我会主动用英语和学生聊天,如:What are you doing? Do you like Sunday?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有时,某个学生穿了新鞋子上学,我会说“Oh, I like your shoes”,学生通常会很开心地告诉我有关他们的事情。每当一个节日来临,我会主动向学生聊起有关这个节日的话题。如儿童节到了,我会说“Happy Children’s Day!”“Do you like it? ”“Are you happy? ”“Do you get any gifts?”等,通过我主动地放下为师的架子,学生感觉到的是友善、关爱与亲切,增进师生的互相信任与理解。 2.做一个耐心、友善的倾听者。几十个人一个班,要关注到每一学生,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在英语课中,我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让一学生回答问题,还没等学生回答完毕,就抢先把句子帮学生说完了;英语课中少有学生的主动质疑。其实,在这过程中如果多一点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不经意间,我们已经给了学生一种良好的示范:学会倾听与尊重。我们将会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又一颗良种。 3.多运用移情,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的某个知识点反复出错,不要急于大发雷霆。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法。学生犯错误时,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此刻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帮助学生解惑,而不是粗糙的批评。有时候通常为学生着想,我们还能反思我们的教学,使之得到改进,一举多得。利用每个教学契机,走入学生的心灵,更好地理解学生。让我们用好移情,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通情达理的人。 4.保持“童心”。当我们能用孩子般的眼光看他周围的事情,用孩子的心情去领略他们的快乐与苦恼,快乐着学生的快乐,那学生在我们成人的眼中便越发可爱起来,少了沟壑,我们也就更易于与学生沟通。也更便于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二、灵活运用教材教法,优化课堂结构 要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要多博览群书融会贯通,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广泛吸取信息,要善于思考,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为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还要博览 群书,博闻信息,博思善析,创设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表现在教师应针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增减一些课本内容,而不必照本宣科。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体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积极创设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对话,朗读,表演,抢答等等活动,有时还结全课文内容编写剧本 ,表演短剧,扩写 写短文,说格言,顺口溜,讲故事,猜谜语等以充实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自己的读写说能力和开发智力。 三、欣赏学生,多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像是学走路,摔倒了爬起来,然后再接着摔接着爬直到最后能自己独立行走。学习也是一个在学中错,错中学,边错边学,逐渐减少错误,避免错误的过程。学生总是期待成功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尝到每一份成功的喜悦。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差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不论在课堂提问,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比如,让基础差的学生优先回答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取长补短,迎头赶上甚至超越的信心。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四、在生活中为学生做些为所能及的事 很多学生住校离家比较远,父母不在身边生活上有很多的事情要自己处理,他们很少有经验,这时如果老师能敏感地察觉出学生的需要并能及时地给予帮助。学生就能真正地觉得教师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而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他们便会觉得学校教师是可信赖的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听教师学校的话,乐意把心放在学习上从而实现快乐学习。 总之,只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现愉快教育,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幸福指数。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类也越来越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幸福感。随着大学生跳楼、投毒事件的不断发生,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幸福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是否幸福,如果不幸福那么原因又是什么,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幸福感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启示与建议 一、积极心理学与主观幸福感 首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从概念上讲,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积极心理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与一直以来的消极心理学相对立,消极心理学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消极心理学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消极的层面,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我们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始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现代社会,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但没有因此而增加,反而降低了,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而积极心理学正是可以对此进行一个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从概念上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感呢?它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与感受,从它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是高还是低。要想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必须先找出导致大学生不幸福的因素,再用正确并对应的科学对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提高幸福感,这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充分了解常州各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我们对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3份,回收率为95.5%。调查从15个方面展开,14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 我们这次的调查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法,即收集、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形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认识。 (2)理论指导法,即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一个理论指导。 (3)问卷调查法,即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有意识地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主观真实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4)数理统计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用分析软件为Excel和spss。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感受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今天在大学里的努力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大学生在大学里是否幸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更好地生活与学习,所以大学生幸福感至关重要。经过调查,发现: 1.就总体感觉来说,46.15%的人选择了对大学生活感到幸福,25.64%的人选择了经常感到幸福,23.18%的人选择了偶尔会感到幸福,5.03%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大学学习课程的学习心态来说,38.46%的人选择了积极乐观,48.28%的人选择了充实自我,10.82%的人选择了无所谓,2.44%的人选择了比较厌倦。 3.就人生价值是否得到实现来说,20.51%的人选择了得以实现,51.28%的人选择了偶尔实现,29.48 %的人选择了没有实现。在大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的有以下几个因素:自身外貌状况、家庭情况、人际交往、恋爱经历、生活消费、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等。 1.就外貌方面,11.54%的人选择了相当自信,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48.72%的人选择了自我感觉还行,32.01%的人选择了无所谓,5.13%的人选择了很难过,不自信。 2.就恋爱与幸福感的关系来说,32.05%的人选择了恋爱会增加幸福感,51.28%的人选择了有时会有时不会,16.67%的人选择了恋爱与幸福感没有关系。 3.就在大学中的生活消费情况(金钱)来说,69.23%的人选择了生活消费少不会不幸福,29.49%的人选择了偶尔不幸福,5.13 %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4.总的来说,就最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45.67%的人选择了就业压力,20.62%的人选择了情感问题,21.07%的人选择了金钱权利问题,12.01%的人选择了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讲,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就业压力,而恋爱、外貌等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只能说是对其有影响。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就业:近几年,随着各大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显而易见,就业比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挤进大学,却还要面临竞争愈加激烈、就业矛盾愈加突出的社会现状,所以大学生们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有的甚至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反而更加影响就业,从而恶性循环。大学生不幸福感的产生是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所以大学生应该摒弃错误的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理念,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2)恋爱:为爱跳楼、跳江做出傻事的例子屡见不鲜,值得大学生好好反思。大学时期的爱情最纯真、最干净,也最让人渴望,但是同时,它也是温室里的花朵,最脆弱,最容易夭折。大学生虽然是一个在生理上已经成熟的群体,但他们在心理上还是未成熟的,在感情上遇到问题容易产生自卑、伤心、迷茫、失落甚至想不开的情况,对学习、生活等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影响生理与心理健康。所以,情感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原因。 (3)金钱:金钱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没有钱,整天为了生活而不停奔波,享受幸福的机会就会小得多。大学是个小社会,当然离不开金钱与消费。有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消费高于社会的平均消费。如今的大学里,盲目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无处不在,许多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幸福,不惜做出各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令人叹息。可以看出,金钱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因素。 (4)学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在学校里的评奖评优。虽然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不是唯一,但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成绩的优劣还是影响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幸福感。 (三)启示与建议 1. 调查启示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自我定向,适应,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积极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沟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的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2. 调查建议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分析,并针对常州市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方面和大学生本身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讲,需要加强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大学生对幸福感的认识教育,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有许多同学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对幸福感这个词语很茫然,何谈感到幸福,加强对幸福感的认识是培养幸福感的基础与前提。 (2)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知识与素养的教育,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有利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乐观向上的积极姿态面对生活当中的各种不如意。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正确定位工作,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金钱、恋爱、就业等方面有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目标与期望,从而能够获得幸福感。 当然,从大学生本身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崇高的人生理想,大学生说到底还是学生,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学习,把学习与自己的人生联系到一起,刻苦努力,体会在追寻目标中积极的过程。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融入学校、融入同学,拥有健康的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在学校中,努力与同学,师长进行沟通与交往,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与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参加学校与社会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磨练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积极改正自身的缺点,完善自我,努力培养一个积极向上、不畏艰难、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格,从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从常州市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来看,常州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还是较强的,但不排除还有不太幸福的现象存在,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启示与提出的各项建议,希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有实质性的帮助,从根本上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关注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提升幸福感水平 摘要:主观幸福感体验不足是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果,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学生工作的成效。心理弹性是由逆境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建设性力量,它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作为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的良好指标,心理弹性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心理学领域的关注。本文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通过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认知、人格品质、情感体验及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弹性,促进高校辅导员群体的总体幸福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心理弹性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日益受到重视,但政策导向主要集中于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主观幸福感体验不足是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果,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学生工作的成效。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研究有助于发挥个体、群体和组织最佳状态或功能的环境和过程的一门科学。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潮在美国兴起,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发展。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研究的关注点也着眼于人性的积极面,试图用人类的天赋潜能和积极力量解释重组心理弹性的心理能量。积极心理学重点在于个体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心理弹性重点在于良好适应,而个体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将有效提升个体的良好适应性,两者都强调个体的内在力量,两者相互促进具有本质的一致性。融积极心理学理念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体系中,就是引导和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认知,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事业中可能的困难和各种压力,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积极认知、情感体验及建构积极的人际支持系统等引导,激发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潜能的实现,促进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一、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概述 1.主观幸福感。(1)幸福感的研究进程。幸福感的概念古已有之,关于幸福的争论,主要围绕于对幸福感本质两种不同的视角:快乐论(Hedonic)与实现论(Eudaimonic)。现代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基于这两种哲学观点,形成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well.being,PwB)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取向。主观幸福感建立于快乐主义哲学基础上,其代表人物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他们认为幸福感由主观快乐构成,重视广泛的关于生活中好的与不好的事件判断及由此产生的愉快的而不是不愉快的体验。与主观幸福感的快乐体验模型不同,心理幸福感则继承了现实论的主要教义,强调人的潜能实现,其概念模型是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2)主观幸福感的界定。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这一幸福感的界定,主观幸福感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评价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一种综合性指标,它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根据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幸福有三个主要成分:愉快的生活,这是指对生活的享受,包括许多积极情感;充实的生活,包括在工作、亲密关系和休闲生活中投入、卷入和入迷,伴随着高投入的活动有一种流畅感;有意义的生活,即追求生活的意义,包括运用一个人的力量和才能从事比自我更广泛的事业,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会产生满意感和生活会更好的信念。 2.心理弹性。(1)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Block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ego---resilience这一术语。国内学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心理承受力”、“复原力”和“抗逆力”等。美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早期的研究强调个体经历创伤后产生的适应性结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弹性本质上则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的正常发展。具有较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轻松面对压力、逆境和挫折,有效调控情绪与行为,积极实现社会适应和主动发展。(2)心理弹性的结构。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即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子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环境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子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它与危险性因子相对立。包括内部保护性因子和外部保护性因子。内部保护性因子包括个体的天生特质、能力、技能及自我观念等;外部保护性因子包括社会保护性因素和家庭保护性因素。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水平的必要性 1.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分析。(1)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决定其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从工作范围看: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学校的管理层面考察: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较大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教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2)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不够明晰: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容易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有所蔓延。 2.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促进个体幸福感水平。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症状: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弹性水平,才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群体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促进幸福感途径 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这个岗位单独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的过程,是指辅导员有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有其特定的职业资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提升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制度层面上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完善辅导员考评制度、优化辅导员管理机制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从而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谐发展,从辅导员个人层面要积极提升辅导员心理弹性水平,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层面: 1.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认知。积极心理学认为压力不仅会给人带来痛苦,而且也会使个体从中获得积极意义,这是当代心理学界倡导人们应对压力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认知调整上要引导高校辅导员对事件的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能客观地看待现实,积极地评价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自我悦纳,树立健康的自我观。因此,辅导员要科学分析自己到底扮演着哪些角色。随着辅导员角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辅导员还应努力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通过对不同角色扮演的揣摩,清楚地认识角色的权利与义务,用角色内容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角色观念。这样才能较好地应对出现的压力,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2.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积极人格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在高校辅导员的培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调动主体积极性,挖掘优点,增强自信心。培养高校辅导员乐观积极的人格品质,引导高校辅导员关注和培养自身诸如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自尊、慷慨、乐观、责任与希望等积极人格品质,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3.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要注意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心向。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对生活的认识及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体验,也就是一个对生存环境的认知。是个体在现实活动中运用智慧的过程。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高校辅导员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事业的成就感。 4.构建高校辅导员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能对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重视融洽的家庭关系、积极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价值,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自身的心理弹性,更好地应对生活和事业上的挑战。因此,应构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维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积极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视野下居民幸福感成因分析 摘要:幸福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否感到满意,并且是否能够实现自我预期和人生价值的全面的主观心理评价。国民幸福指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在众多权威机构和媒体发起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成都市获评“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本文将在心理学视角下,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分析成都市居民幸福感的成因。 关键词:幸福;心理评价;成都市;居民 一、心理学视角的幸福解读 幸福是个永恒的话题,对幸福的不断追求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目标和方向。在中共中央的引导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居民的幸福感研究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甚至提出了明确的施政方针和目标。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对人们的幸福进行了新的定义,认为幸福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主观体验,在进一步的具体研究中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其形式上定义为重视主观评价,拥有较多积极情感,较少消极情感和更高生活满意度。 由于每个人的幸福观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致使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幸福感仍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包括健康感、富裕感、安定感、归属感、满足感等。幸福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对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否感到满意,并且是否能够实现自我预期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全面的主观心理评价。 二、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实践 在对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的呼声愈来愈高涨的背景下,国内多个学科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在对国外幸福感测量工具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逐步进行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探究,通过编制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幸福感指数,研究不同相关因素的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邢占军教授通过利用几种常用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调查表明:除情感平衡量表以外,中国人幸福感量表、总体满意度量表等,对于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测评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在充分利用居民幸福感研究的相关成果基础上,邢占军教授依据我国文化背景和目前的社会实际,采取因素和逻辑分析结合的措施,编制出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量表,提出了我国居民幸福指数体系。 在《望东方周刊》的配合下,奚恺元教授对中国10所城市居民幸福度进行全方位的测评,结果表明当居民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居民的幸福感更多程度上是由健康、婚姻、人际关系等其他因素决定的。 袁岳博士领衔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自1993年开始利用不断完善的零点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指标体系(Horizon Life Quality Index),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每年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未来预期进行年度追踪测评。2012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搜狐网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稳定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41.6%)是确保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012年,伴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一词持续升温。而对于城市幸福感来说,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由《望东方周刊》、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联合发起的以“民生幸福,成就中国”为主题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成都市荣获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高荣誉大奖――中国最美幸福城市大奖”。 三、居民幸福感的成因分析 飞跃发展的成都在社会经济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全国越来越有影响力,居民们从只追求单纯的娱乐方式到追求整体的生活体验,对成都的认同感、归属感都在增强。要强调幸福感,普通人说幸福才是真的幸福。当然,成都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也有着深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一)自然原因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成都位于天府之国的中心,至今仍然还在享受着恩赐,拥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自然环境。由于成都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全年都适宜开展各种户外活动,并且在都江堰伟大工程的影响下,成都很少有水旱灾害,从秦汉以来就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的天府之国。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地理学家任乃强在《乡土史地讲义》中对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作过具体阐述:“若以四川盆地与黄土之黄河平原比则无亢旱之虞,与冲积之江汉平原比则无卑湿之苦,与三熟之广东平原比则无水潦之患,与肥沃之松辽平原比则无霜雪之灾。”自然条件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首要考虑因素,其决定了生活称心与否、身体健康与否、就业方便与否等最基本的生活要素。 (二)社会原因 2012年成都市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幸福成都”,成都市围绕这个目标制订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重点改善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居民环境及社会管理等四个方面。 1.就业收入 奚恺元教授的观点认为幸福不只是当前的幸福,更包涵了当前和未来的幸福的总和。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还需要有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2013年年初,成都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成都市内广泛开展了“幸福成都”活动,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招聘会、技能服务、园区岗位对接等,目的是促进成都市的就业工作,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和创业。经过两个月的实施之后,成都市的居民收入直线上升。全城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了5000多元,同比增长了14%。同时,市政府为了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提高了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最少达到1200元。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设,到2013年3月份为止,与工会企业签订的协同合同一共达到5000多份,覆盖职工人数40多万人。2012年民生工程方面,财政收入达365亿元,同比增长37.3%。正是公共投入的民生取向,为幸福成都提供了强力支撑。 2.社会保障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搜狐网进行的调查显示,社会保障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从2012年以来,成都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在不断完善,力争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扩大社会保险的保险项目,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险格外注重,尽力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同时加大对医疗和城乡扶贫方面的扶持力度。民生十大工程共计153个项目,2012年年底,对民办实事民生工程进行综合验收,市民代表对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的满意度达到94%。据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城区的居民参保率高达98%以上,医疗报销的住院报销比率达70%以上。成都市政府还推进了养老服务,全面落实老年人的优待政策,计划建设59个老人社区服务中心。这对成都市建设“幸福成都”有着相当大的意义。正是广泛覆盖的民生工程,为幸福成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3.人居环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成都的生态文明建设亦快马加鞭,将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通过规划和立法有效保护全市的山、水、田、林等生态系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从2012年6月份起,成都市政府开始加强城乡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开展了“蓝天、白云,我的家”活动。对于垃圾乱扔、脏水乱倒等行为坚决制止,适当时候采取罚款措施。政府在限制居民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同时,自身还开展了植树造林、推进城市绿化等活动。最新的一项民生工程就是启动80公里环城生态区建设,构建“六湖八区”生态湖泊水系,力争用几年时间打造规模宏大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为中心城区提供“绿肺”。正是绿色发展的人居环境,为幸福成都塑造了生态本底。 4.社会管理 在学者邢占军看来,幸福指数是一种执政理念,政府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备治安防控体系。在2011年,成都市政府通过创建市、区县、镇乡三级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扩大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并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以进一步推动新建农村社区的工作。加强维权力度,积极推进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提升非公企业、中小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积极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13年第一季度多次解决了群众来信,群众来访,以及网上信访群众来信等问题,积极组织市领导接待群众,更好地稳定和完善了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成都市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便利服务中心的工作。正是包容创新的社会管理,为幸福成都筑起了坚实的后盾。 (三)其他原因 既能安居,又能乐业,并不能说明成都就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人情幸福度和城市包容性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2006年,经广大市民广泛讨论后形成共识的成都城市精神12字中的前4个字就是“和谐包容”。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傅国涌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到成都寻找历史》。他在文中说:“川人有血性,能包容,接纳外来人口,不排外,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移民省份,他们的先人往往都是从湖广等地迁徙过来的。”一个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城市,无疑能给人最直接的幸福感受,而人情味主要取决于一个城市全体市民的公共责任意识和行为。 四、小结 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作为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历经半个世纪的研究,有关居民幸福感的讨论终于在当代散发出璀璨的光芒,指导着人类的幸福之旅。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及“人民”和“服务”,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走向现代社会管理的开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若要进一步提高居民幸福感,政府还必须在百姓心理满足感、家庭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生态环境、基本人权等方面增加公共支出,改善居民的社会环境和综合感受。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在统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问题稳步推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亲情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起创造幸福和美好家园。 幸福心理学论文:“幸福悖论”的积极心理学思考:我们如何更加幸福 摘要:幸福悖论在发达国家是经济足够发达之后的产物。中国目前出现的“幸福悖论”现象虽然表现为不随经济发展而幸福感增高的所谓“悖论”,但深入分析后发现,经济不够发达仍是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幸福悖论的产生也与我们过分重视客观经济因素而忽视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们的攀比心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幸福可持续模型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一是改善环境因素,如继续发展经济、提升社会保障、调整分配机制等;二是改善主观意识活动,如改变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变国民生产总值为国民幸福指数,提高个体自身的意向性努力(如运用积极的思想、投入地做事、提升身体健康、追求成功的意志活动等),多方位多手段让我们更加幸福。 关键词:幸福悖论;伊斯特林悖论;积极心理学;幸福;GDP;GWB 一、引言 中国经济以大于8%的速度逐年稳步增长,从1990年到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总额已经增长了至少4倍。人们希望,幸福感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但是人们感到,手里的钱多了,幸福感却没增长多少。这种现象被称为幸福悖论,_又称为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Paradox),或“幸福一收入之谜”(Happiness―income paradox),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在1974年的文章《经济增长极大提高人们的快乐吗》中提出的。美国和日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这种现象违反了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命题“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发展到3,000美元的时候,就会产生剧烈的社会心理变化,突出表现就是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再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伊斯特林和其合作者在2012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刊上的对中国1990年到2010年长达2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收入增长了,可幸福感却下降了,突出地表现了幸福悖论。还有研究及大规模的抽样调查结果,例如Brockmann et al.(2009)和曹大宇的研究(2009)也有类似的结论。 有研究表明:金钱与幸福之间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正比关系,两者之间只是轻微的正相关,相关值大约0.25。身无分文的人对于幸福的满意度趋近于零,当人们手中开始有钱,刚刚脱离贫困线的时候,幸福感几乎与金钱成正比增加,但是到了纵轴的0.25处就变成了与横轴不相干的水平线。纵然是横轴上的金钱以百万、千万、亿万的速度成倍剧增,但金钱与幸福的关联不会再超越0.25。这种现象被称作“金钱的边际效应递减”。有学者认为这个金钱和幸福的相关系数更小些,是0.17,另外一些研究者也得出了大致类似的结论。总之,不管这个相关系数是多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金钱积累的初期几乎成正比,而金钱超过一定数额之后,就不太相关了。 那么,中国幸福悖论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收入到达一定数额,幸福感就不再增加?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吗?深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增长,对富裕阶层,确实出现了所谓“幸福悖论”――经济增长对幸福的增长贡献已经很小。但是对贫困阶层而言,经济问题仍然是制约幸福感的重要问题。在考察“幸福悖论”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反思,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贫困阶层,共同的一点是:幸福并不会随着财富的积累如期而至,拥有财富也不等同于拥有幸福,幸福是需要特别的努力来争取的。所以,即便是已经富裕起来如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年发起了一项追求幸福的运动,“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课程)超过在哈佛大学独占鳌头多年的“经济学原理”一度成为选课人数第一的课程。在网易公开课上,这门课的点击率长期居高不下。幸福课之所以炙手可热,也是在追求经济发展之下,人们追求人生幸福的表现。中国政府也将建设幸福中国写入了十二五规划,近年的“两会”,也把提升人们的幸福作为讨论的焦点。让人民幸福,已经成了中国解决温饱之后的重要目标。本文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幸福悖论”进行解读,寻求在当前中国的大环境下,社会经济层面和个人心理层面提升人生幸福的途径和方法。 二、解读中国的“幸福悖论“现象 (一)中国“幸福悖论”的特点:高低收入人群表现不同 伊斯特林等对中国1990年到2010年长达2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经济收入增长了,幸福感却下降了。数据分析发现,1990年,收入最高的1/3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3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分别是68%和65%,相差还不是太大;但到2007年,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达到71%,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直降至42%。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轻微上升,而低收入人群生活满意度下降。这说明,中国的“幸福悖论”贡献者是低收入人群!导致中国出现幸福悖论现象的,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是收入提高了,生活好了,幸福感不随之增长,而是收入尚不够高!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有发现,低收入者的幸福感要显著低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 (二)金钱对幸福的贡献 我们应该肯定金钱对幸福的贡献关系,而不是弱化这种关系。大量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确实带来幸福感增加。这也是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初衷。金钱与幸福感相关,符合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即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 首先,在一个国家内部,富裕的个体会报告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例如Easterline等人(2012)的研究中报告,收入最高的三分之一人群的生活满意度都要比收入最低的三分之一人群的生活满意度高。国内学者研究也发现,低收入者的幸福感平均数显著低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工资收入高的人相对更加幸福,中产阶层比工薪个体幸福程度要高。 第二,富裕的国家比不富裕的国家生活满意度也较高。盖勒普(Gallup)调查发现,中国的幸福指数在124个国家中排名第92,只有12%的中国人描述他们的生活是繁荣(flourish)的,这一数据和埃及、利比亚、也门和巴林相同等级。丹麦排名第一,有72%的人报告繁荣昌盛,而美国的数值是59%,排名第12。这些数据提示,富裕国家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也较高(May 16,2011;LosAngeles Times)。在中国,富裕的地区也比不富裕的地区生活满意度高。 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也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国内研究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指数是成正比关系的,比如,邢占军(2011)对6个省会城市的调查数据,以及来自山东省城市居民连续7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收入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高收入群体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群体。经济的减退则导致幸福感指数降低,如,英格勒哈特等人的研究发现,从1979年开始的几年里比利时国民收入出现下滑,幸福感指数也相应地降低。 (三)幸福悖论现象的心理解读 但是,在富裕阶层和发达国家,确实出现了幸福和金钱关系不大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我们可以从两种观点来看: 第一种观点,忽视变量说。经济学关注收入、财富和消费,并不关注影响人们幸福的其他方面,如激励与创造、健康、政治参与、社会渴望、自由、利他主义、不平等,等等。特别是,如果这些非经济因素与收入、财富和消费等经济因素呈负相关时,那么随着GDP的增长,许多影响幸福的非经济因素会下降(比如休闲时间的减少,竞争压力的增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抵消经济因素带来的正面作用,于是就可能出现收入增加了而人们的幸福没有相应增加的“幸福悖论”。这也说明,GDP作为测量经济的指标,并不是测量幸福的适合指标,也不是衡量国家总体发展的适合指标。所以,有学者提议用总体幸福感(General Well Being,GWB)代替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指标。 另一种观点,攀比理论。着重于从收入本身出发,认为个人的效用与自己的收入水平正相关,但是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攀比水平)负相关,当社会变得更富裕时,攀比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使得总效用水平保持不变,这种解释也被称为相对收入理论,参照组理论(reference group thoery)是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在心理学上的一个变体。这种攀比和社会比较的竞争仅仅导致个人福利的再分配,而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个体因竞争胜利幸福感增加,但是相对竞争失败的个体幸福感减少,所以,总体的社会幸福感没有增加,增加的是个体或者局部群体的幸福感。例如,对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拿5万美元年薪的人比拿10万美元年薪的人更幸福。因为前者所处的行业平均工资为25000美元,而后者行业平均年薪大多高于10万美元。所以,总体财富虽有增加但幸福感却不会增加。在任何一个社会阶段,处于同行业顶层的人数总是少数。而且,一个人相对于别人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加,但别人相对于他收入却是减少了,幸福感也随之减少。为了追赶这个领先者,落后者要付出努力以提高收入追赶领先者。所以,现代社会的人们就像是老鼠赛跑,不断加速,不断交替领先,最终都精疲力竭。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却越来越模糊。 综上,中国的“幸福悖论”,其本质仍然是经济不够发达的产物,金钱对幸福是有贡献的。但是,主观心理因素等非经济因素也有很大贡献。幸福、人们生活满意度的提高,不是单纯金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人们的主观心理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追求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幸福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着重讲授积极心理学家发现的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生活。积极心理学于1998年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在任时提出。主要针对的是二战以来心理学界主要致力于人类问题的解决和补救,而不是着眼于正常人群的研究,比起那些流行的大众心理学家和演说家等,少了一些对美好生命的关注。因此,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类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疗痛苦的创伤,也要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扭转了心理学病理研究的倾向,使得心理学研究开始走向大众,帮助普通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范畴:(1)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等)。主要讨论个体的幸福感和哪些因素相关,比如,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幸福的贡献较低,而自尊、乐观、感激之情、朋友的多少却与幸福感高度相关。愉悦感有原始的愉悦和高级的愉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全身心投入的酣畅感,可以带来长久的愉悦;而感恩则更令人愉悦,从而体会到一种持久的积极体验;成就则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回馈。(2)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赋、兴趣、价值)。包括个性力量的识别和界定,根据美国行动价值协会(VIA)提出的良好性格的分类,将美德分为智慧和知识、勇气、人道主义、正义性、节制和超越优势等六种类别。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个性力量所在,识别自己的优势,从而发挥优势,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贡献于社会。(3)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探讨积极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爱的能力等友谊、爱情、婚姻关系,探讨如何提升这些亲密关系,从而实现人生的幸福。还包括积极的学校教育、积极的商业机构和工作环境、积极社区的建设乃至积极的社会,等等。 可以看出,幸福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核心课题,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货币(ultimate currency),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机,是人类生活的目的所在。 (二)建立评价社会发展的主观指标,用总体幸福指标(GWB)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DP)。 2012年11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指出,为了更好地衡量国家发展的状况,用GWB代替GDP。他建议中国要建设佛罗伦萨一样的时代,就是当拥有财富的时候,不是想着去占别人的领地,把别人俘虏成为自己的国民,而是要创造世界的美、世界的文明,这就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世界超级大国美国、中国可能都应该要做的事情。到现在为止,美国没有这么做,中国还在思考到底该怎么做。这种提倡,和中国的中国梦相一致,的就职演说中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关注GDP,最重要的是关注国民的幸福。只有人民的主观幸福感都提升了,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才是最美丽的,才能创造出世界的文明。 GWB衡量的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活条件状况,对当前的生活是否满意,是否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等,主要反映的是人民对生活的满意状况,含有较多的积极情绪,较少的消极情绪。而国民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也反映国力和财富,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研究发现,GDP的改变对GWB的影响是微弱的,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更可能发生在人们对财政状况更加满意,对未来更加乐观的时候。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较长时期内存在着一种“重增长、轻发展”,“重客观、轻主观”的偏向。现在,是转变这种倾向的时候了。我们要提高人民的幸福,而不仅仅是提高GDP的数字。主观幸福感作为GDP衡量幸福的指数的替代或者补充,已经受到极高的重视,一些国家如法国已经开始做了。作为弥补GDP单一经济指向的发展目标和手段,势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三)幸福的可持续模型 幸福的可持续模型认为:对幸福的贡献中,50%由基因解释(set point,固定点),[27]10%由环境解释,其余40%则归诸于有意向性活动(intentional activity)。基因方面,我们能做的努力比较小,而环境和个体改变方面我们大有可为。 1.改善影响幸福感的环境 幸福相关的环境因素指那些偶然发生(incidental)但是在个人生活中相对稳定的事实,包括所在的国家、地区、文化氛围,也可包括性别、种族等人口学因素,还包括一个人的个人史,以及婚姻状态、职业状态、工作安全和健康状况,等等。其中,收入水平、生活状况是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环境因素方面着手提升幸福,而这些方面,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重大。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 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明显低于高收入群体,不富裕地区的幸福感低于富裕地区,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客观生存条件对于民众幸福感的制约作用是不容忽略的。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我们的经济发展程度还很不充分、很不平衡。居民的收入和财富积累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相比,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距。所以,解决人民的经济收入问题,仍然是中国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 曾谈到,“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是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段宣言表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不会变,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且,国民收入显著提高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了“十二五”规划建议。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党和政府对发展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 伊斯特林认为普通中国人,尤其是较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获得工作和收入的保障、可担负的健康保障、孩子和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对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中国的生活满意度模型和欧洲的满意度模型相似,都有一个u型的底,整体模式都和低就业率、社会安全保障的解除、日渐增长的收入不平等相关。这提示,就业和社会保障系统是决定幸福感的最关键所在。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就不足为怪了:“七成半的中国人说他们幸福,其中公务员的幸福感最高。”因为公务员工作最稳定,而且福利保障最安全。 而社会保障系统中,医疗、养老等问题尤为突出。低收入人群虽然收入确实有所增长,但是,大量的医药费支出使得生活满意度降低。另外,最具中国特色的指标莫过于住房。据2009年中国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有房贷的人比没房贷的人更幸福,单位建房群体由于在住房上支出较少,幸福感最高,“蚁族”最不幸福,比单位集体宿舍居住者还低。这提示,住房问题已经成了影响中国幸福指数的因素之一。养老方面,突出表现是养老金比较低。中国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前任国务院总理2013年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且,在普遍调整基础上,对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再提高调整水平,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有关规定予以倾斜,等等。这些都是有力举措。 第三,建立和完善利益调整机制。 基尼系数用来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安全范围在0.2―0.4之间,低于0.2反映贫富差距小,收入过于公平,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是绝对平均主义造成的),2007年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中国实际收入的差距还要更高。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如日本基尼系数为0.3到0.35之间)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日趋明显,财富分布不均的问题已经出现,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分化日益加剧,这一切对民众的幸福感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实现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利益调整机制,是宏观决策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同志报告的第七部分“加强社会建设”中做了具体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其中第三点作为实现收入翻番计划的落脚点,也是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着力点: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首先是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要从制度上保证居民收入的提高;其次强调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保证居民收入的增速;第三是提高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从根本上保证居民收入提高的路径。而也强调了社会财富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向外界释放出政策信号,十八大后如何遏制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积将是最为重要的经济改革之一。 2.改善意向行动,提升幸福 环境对幸福确有贡献,但所占比例大约在8%~15%的水平,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可能是造成所占比例较低的原因。如,人们会对新环境和生活事件产生迅速的适应,不管是感觉的(例如,适应恶臭或者体重增加)、生理的(例如,非常热或者非常冷的温度),还是享乐的(如加薪),等等。 从幸福的可持续模型可以看出,改变个人的意图性活动对幸福感影响较大。环境虽然可变,但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而有意图的活动不仅是可变的,且人们可以自己控制这方面的活动,减缓或者改变适应的过程,使得幸福持续提升。而研究发现,环境改变和积极活动改变都可预示生活满意度的加强,但积极的环境改变影响的持续性会降低,只有积极的活动改变预示着持续的幸福感的提升。 第一,坚持积极的思想,包括乐观、感恩和做好事。 塞利格曼认为,不同的解释风格会带来不同的情绪和结果,乐观者在学业和事业、身体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上都具有优势。乐观者更容易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例如,对初中生人格型乐观、应对策略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表明,学生的乐观主义与他们所采用的积极应对策略、消极应对策略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也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乐观的推销员比那些不那么乐观的推销员卖出更多的人寿保险,而且约有一半的悲观者会辞掉保险工作。乐观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比悲观者能进行更好的调整,减少抑郁症状,会感到更幸福、更低的退学率及更多的社会支持。对180位天主教修女在其平均年龄约22岁时手写自传的情感内容进行分析,探索其与75岁至95岁之间的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发现,自传中积极情绪内容与寿命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而负面情绪内容没有。在85岁时,最快乐的修女(前25%的修女)中有90%还活着,而最不快乐的修女(后25%的修女)中只有34%的人还活着。而到95岁时,在最快乐的修女中还有54%人活着,而最不快乐的修女中只有11%的人还活着。 Seligman(2002)在《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中提到要获得更持久的幸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感恩。Emmons和MeCullough(2003)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相对于争执组和生活事件组,感恩组整体生活上觉得比较好,且对未来一周的期待更乐观。感恩既影响了主观生活评价,也增加了积极情感,同时还减少了消极情绪,似乎也提高了人们的睡眠数量和质量。另外,写感谢信也是表达感恩的方法,也能提升幸福。Toepfer,Cichy和Peters(2012)让被试连续三周每周写一封感谢信,结果发现,被试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提升,抑郁症状却显著下降。而且无论感谢信是否寄出,写给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幸福感都能够显著提升。 幸福的人更倾向于参加较多的亲社会活动,实施亲社会行为的结果,会让人幸福感提升。比如,给被试一定的钱让被试或者给自己花钱或者给别人花钱,结果发现,给别人花钱的被试报告了更高的幸福感。帮助他人也可以提升幸福感,做好事组的被试生活满意度有较大的提升。 第二,提升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个体学习、工作的基础,更与人的幸福具有中等程度的关联。健康的人比不健康的人要幸福。哈佛幸福课的著名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尔在总结了利于健康的日常活动之后,提出了幸福的灵丹妙药(wonder drug),已有研究证明这四种方法对提高身体健康十分有效。锻炼能增强呼吸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紧张,可降低抑郁水平,提高身体自尊水平,降低自卑感,提高认知功能。锻炼在降低抑郁方面效果明显,如Babyak et al.(2000)对156名重型抑郁症患者采取分组治疗:1/3患者只服用抗抑郁药物;1/3患者每周慢跑3次,每次30分钟;还有1/3患者既服用抗抑郁药物又慢跑。16周后,3组患者的抑郁情况都有明显改善,但10个月后的随访却发现,慢跑组患者的复发率要远远低于另外两组。类似的结果也在Blumenthal的研究中出现。 近期“正念冥想”作为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次浪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念(mindfulness)”一词最早来源于佛教,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美国的Kabat―Zinn引进心理治疗领域,他定义“正念”为“一种有目的、不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临床研究表明,正念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健康水平,降低酒精和药物滥用,减少失眠,降低临床焦虑、抑郁症状和复发,提高各种认知功能。王岩等(2012)发现正念训练能够很好地提高认知功能,并起到去自动化作用,使人对当前的任务减少失控。正念训练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经常走神的人衰老得更快,能够把注意力保持在当下的人,细胞中DNA分子末段保护序列就会更长,细胞的生物学年龄就越年轻。 第三,投入地做事:福流。 福流(flow)的感受能够极大地促进身体健康,提升心理幸福感。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第一个提出了福流的概念,并以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福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福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个体的知觉很愉快很成功。一位攀岩者把福流体验描述为“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Kazuki Hirao等人(2012)将生活在农村地区的119名健康老年人分为冷漠、焦虑、放松和福流组。调查结果显示福流组、放松组比冷漠组的人身体更健康。而且,福流与应对陌生人、社交信息、亲合力水平、主动交往呈现显著正相关。 第四,追求成功的意志活动。 追求成功的意志活动(volitional activity)可以加强幸福感。Sheldon(2002)研究发现,高水平的目标进程,或者不断地指向目标的活动预示着幸福感的提升,而低水平的进度预示着满意度的降低。而且,这种意志活动的持续进行,会使得主观满意度持续下去。意志活动停止了,主观满意度就会回到当初。Sheldon对学生进行连续两个学期的研究发现,在第一学期达到个人目标的学生,满意度会提升;第二学期继续努力的话,其满意度水平会保持下去;而那些第一学期做的很好第二学期不好的学生,其满意度又回到了当初。持续三年的调查发现,高水平意志活动的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保持了他们早期获得的情绪上满意度的提高。 在此过程中,努力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当从事的活动不那么令人愉悦,很难保持的时候。而其中的关键性,就是把从事的事情赋予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牺牲短期的利益以获得长久的满足,实质上就是赋予当前不愉悦的事物一种意义,这种意义感会使得我们坚持下去,从而获得长久的幸福。这也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反映。 综上,提升个体幸福感的意向性行动可以包括坚持积极的思想,如乐观、感恩和做好事,也可包括提高身体健康、锻炼、冥想、正念,等等,而且,还可以投入到一件事中去,享受福流的快感,追求成功,超越自我等。值得一提的是,Seligman(2005)在幸福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涵义。他认为,过去对幸福的测量,多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而一个人想要达到蓬勃人生(flourishing),仅保持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PERMA: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M-意义和目的(meaning)、A-成就(Achievement)。以上谈到的实现幸福感提升的很多办法,在PERMA理论中也都有所涉及。PERMA理论为更高层次地追求幸福,提出了新的架构。 四、结论 中国的“幸福悖论”,虽然表现为幸福感没有随经济发展而提升,但实质上,经济不够发达仍占很大比重。对广大中低收入人群来讲,提高收入依旧是关键因素。同时,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调整社会利益分配等方面都是执政者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同时,幸福悖论的产生也与我们过分重视经济因素忽视心理因素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经济的发展对幸福感的贡献只是作为环境的多种因素之一而起作用,依据幸福的可持续模型,个体对环境因素改变的迅速适应,容易造成幸福感的回落,也许这也是幸福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要用国民幸福指数来衡量社会的发展,而通过实施提高幸福的意向性行动,则不仅可以提升幸福,还可使得幸福感持续下去,比如运用积极的思想,乐观、感恩和做好事,通过锻炼、冥想、正念等措施提升身体健康,投入地做事,享受福流的快感,树立目标,追求成功,实现不间断的意志行动等,都是提升幸福的好方法。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摘 要:师范生作为国家科教兴国的中坚力量,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下一代教育的质量。他们所能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越强,就越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育的事业中,而随着社会的复杂程度加深,师范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屡屡发生各类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恶性事件,因此提升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此前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专门针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论述却鲜少。 关键词:心理学;师范生;主观幸福感 引言 自积极心理学诞生,作为第一大支柱的主观幸福感在塞里格曼,狄纳的领导下,发展势如破竹,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研究硕果累累。主观幸福感之所以得到如此的重视和青睐与它本身的性质以及现代社会的心理现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困惑”告诉我们消极心理学与治愈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拯救我们的不幸福,于是我们需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感,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研究的纠正。狄纳把幸福的内涵进行细化,使用了主观幸福感一词,就此丰富了对于幸福的认识,“主观幸福感”并不是由狄纳发明,这一提法早已出现,只是在过去对心理治疗大加推崇的时代被深深掩埋,然而,以狄纳为首的积极心理学一派却挖掘了这颗金子,从此揭开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篇章。 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视自己心目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观性,主观幸福感一改过去对幸福的固定思维,从一种新的角度理解了人们的幸福,这种幸福是个体主观所能感受到的,每个人衡量幸福的标准都是以自己的主观体验为准,不因领导者,也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民主的进步。主观幸福感的另外两个特点体现在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上,全面性是指它不仅仅包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同时包括主体没有体验到消极情绪。而整体性则指主观幸福感囊括了它的三个衡量指标,分别是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1]。 如果说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那么师范大学生更是国家未来科教兴国的中坚力量。师范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园丁,肩上背负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可谓是深孚众望,他们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他们所体会到的幸福感受同样深深影响着学生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从某个角度看,师范生的质量决定了新一代学生的质量。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复杂程度加深,教师的压力增大,导致教师行业问题频出,越来越多的恶性变态教师事件震惊了社会,也提醒着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而师范大学生作为准教师,对他们主观幸福感的探究可以有效地了解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引导他们培养科学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使他们从容不迫,健康积极的走向教师岗位。 一、影响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1.人口学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女性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要比男性师范生强,这可能与社会期待有关,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女性温和细腻,耐心亲和的气质更适合教师行业,而女性对于职业稳定性要求也恰好是教育行业的特点,而男性更倾向于冒险与创业,这就使得男性对于从事教育的热情相较于女性要冷淡的多,因此其主观幸福感也存在了差异。 不同年级的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也不同。大三这一阶段是幸福的瓶颈,因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初入学校,刚刚适应学校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憧憬,而大三的师范生,站在大学的岔路口,面临着考研抑或者是实习的选择,对未来的迷茫让他们失去信心,对生活的满意度迅速下降,感受到大学里最大的不幸福。 不同生源地对师范生的影响同样重要。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经济条件较好,他们接触面更广,更加适应大学的生活,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刚接触新的事物,显得稚嫩无知,这样就使得他们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但是生源地的影响强度随着年级的增高却在不断下降。 不同专业的差异。文科师范生女生的比例大,而理科师范生的男生要占绝大多数,这就意味着性别的影响因素在这里又再次影响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同时,选择文史科的学生多是自愿选择师范专业,也预备从事师范行业的,而选择理工科的学生,大多是被迫或者以第二志愿录取进来,并不打算从事教师行业的,于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满意度自然没有文史科的学生高[2]。 2.性格因素 艾森科把人格的特质划分为外倾性、精神质和神经质。研究发现,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精神质与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成负相关。这也就是说,外向人格能够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属于易感人群,情绪变化比较明显且迅速,因此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消极情绪,幸福感也不强。而具有精神质特点的人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他们兴趣淡薄,自我压制,因此人际关系较差,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有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的感受也不高[3]。 3.家庭教养方式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师范生的性格特质,更影响着师范生日后对待工作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持久的老师,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极大的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教育思维和模式,而对于这些成长为准教师的孩子们,他们父母的许多微小细节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范生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对待学生的方式。师范生与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其主观幸福感。而相对的,放任、专制及溺爱的教养方式则会养成孩子依赖,胆小退却,行事畏缩或者武断的不良习惯,譬如专制型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可能对自己的孩子也过分干涉,而如果孩子日后走上教育的道路,则会把这种教育的弊端带给自己的学生,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形成温暖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4]。 4.人际关系 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分子,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他们的人际关系同样与性别、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等因素密切相关。张灵、林雪曾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做了具体的研究,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高低成正比,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即性别,女生在人际关系上不如男生,男生生性豁达不拘小节,而女生心思较为细腻,容易猜忌引起焦虑,消极情绪较高,幸福感不强。而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容易融入大学生活,与他人交往如鱼得水,相较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要自信许多,幸福感稍强。而独生子女在家里做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走上大学以后,往往不懂得谦让,与同学相处经常出现摩擦不合,非独生子女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常年在一起,已懂得相处之道,大学的人际交往对他们来说便并非难事。与人相处是一门技巧,同样也是提高自己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之一[5]。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有关研究表明主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更加密切。主观社会支持在个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发生作用,缓冲应激事件对个体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能够随时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维持主观幸福感。个体感受到的主观支持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幸福,但是存在对社会支持的使用问题,很多学生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很多,但是他并不主动寻求帮助,反而拒绝使用,这样的社会支持就无法发挥作用,消极情绪便强于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也会随即下降,个体体会到的幸福感就越来越少。因此,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对于主观支持的使用更是直接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师范生在校期间,获得来自家庭、学校与朋友之间的多种社会支持。家庭的和谐与民主帮助师范生提高生活满意度,学校与教师的支持则是他们积极情绪的变异来源,而朋友总会在他们难过、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最大的帮助,帮他们度过消极的日子[6]。 6.经济状况 师范这个专业存在着它的特殊性,2007年国家对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而没有实行免费教育的师范院校在学费的收取上也是控制非常严格,相对其他的专业要少很多,这更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培养的重视。因此,相对于经济、艺术等专业,师范类专业学生的经济状况对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影响不存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即使是以德为先的师范专业也不免被拜金主义所浸淫,攀比之风,奢靡之气比比皆是。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富裕,但同时也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师范生在这个大背景下,也有坚守也有沦陷,他们中的很多人以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当作自己炫耀的资本,用金钱来比较从而获取优越感,因此,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但是这种建立在父母经济条件基础上的幸福感并不会持续很久,毕业以后,师范生们走向工作岗位,这样的影响因素便会随之转移到自己的工作,经济因素的影响性质也便发生了改变。 二、提升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 1.社会角度 目前我国正逐步加强对师范生培养的重视,自2007年实行六所高校免费师范教育以后,国人突然意识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与日俱增,但是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体制上仍存在许多不足,而这些不足导致师范生实现自我价值上出现困惑,并且,当他们走向社会以后,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与他们当初的预想并不一致,因此大大降低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完善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制度迫在眉睫。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升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 合理安排课程。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应是重中之重,提高师范生心理学课程的比重,加强实习活动的强度,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心灵的熏陶,减少消极情绪体验。 扩大就业平台。就业是师范生的头等大事,同样是国家教育的大事,师范生的就业是否顺利,直接关系着整个教育行业的稳定。结束了大学的所有学习,即将奔向教育一线的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就业的解决就是他们幸福的第一步。 提高社会地位。儒家文化提倡尊师重教,自古以来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实行,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冲击直接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教师的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随之下降,教师的压力也加大,因此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人员幸福感明显下降,师范生对这种现状产生无望沮丧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那他们定会更自信热情地投入工作。 2.家庭角度 上文已经具体论述了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意义。父母理解关爱子女,对子女的生活和就业不做过多的干涉,不强迫,不压制子女的意愿,会使子女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更少的消极情绪体验。 3.个人角度 主观幸福感之所以称之为主观,是因为幸福的标准是个体自身的内心感受。这就意味着即使外在条件十分恶劣,只要个体能体验到幸福的感觉,即高积极情绪体验,低消极情绪体验以及高生活满意度,那他就是幸福的。所以,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主观幸福感最终还是要归结于个人自己。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师范生在价值观混杂的现代社会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及时调节心态,乐观向上的处事待人,从而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其次要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学会宠辱不惊,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泰然处之。尤其是师范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遇到各种难题,遇到各种学生和状况,教育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掌握各种教育机制,所以为师范生建造幸福的象牙塔来让他们感受幸福的做法有其深刻弊端,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幸和挫折才会使学生更灵活更富有经验的把握幸福的真谛,体会到来之不易的幸福。 最后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对于还在学校的师范生来说,热爱自己的专业便为将来热爱教师行业打下基础。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无穷的乐趣,在实习实践中把握角色转换的快乐,只有当师范生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才会体会到无尽的幸福感和满足感[7]。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探讨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学习生活为了什么,是否能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高品位的幸福,是否能树立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幸福观,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面对的,也是思政课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确立自身的学习生活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内涵和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从理论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比较典型的解释是套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里的解释,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继承者对幸福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但综观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对这一概念内涵的展开还是不够的。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从马克思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开始有所探讨的,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趣,以人的动态和谐幸福为核心内容的,即:动态幸福观、和谐幸福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观。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1997年首次提出的,它关注于人类美德和幸福,致力于人类积极品质和建设性力量的挖掘,改变了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消极病理性取向,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加积极完善,并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心理学的一股新思潮。由于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以发展个体的内在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为主要目的,使其在教育目标上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旨归具有内在契合性,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那么如何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将积极心理学有机整合到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中,将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实践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校11级、12级学生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探讨,总结出以下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 一、幸福观大讨论 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更多积极体验的学生,容易看到事件蕴涵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便引入了幸福观大讨论。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有其基本内涵的,但幸福却没有完全统一的概念。在幸福观大讨论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幸福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式思维中去探讨幸福的涵义,激发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头脑风暴法,即由全班同学都来充分思考并回答自己所理解的“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通过多种观点的比较和碰撞,深化同学们对幸福观的思考。第二种方式是小组互动讨论,即小组同学课前思考何谓幸福、如何实现幸福等问题,然后在班上进行分享交流和交互式教学,各小组之间可以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对话展开的作用。 这种开放、互动的德育对话具有一种生成性机制,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使对话指向更深刻、更富启发性的层面。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可以改变师生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学们在幸福观大讨论中都各抒己见、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多种看法。通过讨论,还启发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古代人是否比现代人幸福?如何提高幸福的质量?国内高校为什么没有开设专门的幸福课? 哲学家们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再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和分享,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及何谓幸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达到了探究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活动中的积极体验次数,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正向力量的发展,这种发展又有利于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因此积极心理学常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作为核心。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程主题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特定任务相结合,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要求按学习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和提升。由于这种方法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产生一种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活动,形成感知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增强学习中的成就感、愉悦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趣,这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在宗旨。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的“适应人生新阶段”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安排每个学习小组围绕“大学生活目标”这一主题制作小组海报。海报内容包括组名、组标、小组寄语和目标等,形式不限但要富有特色,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对大学新生活的憧憬和未来的理想。在经过小组展示和课堂分享环节之后,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理想、奋斗、奉献社会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解。 三、情景剧教学 情景剧教学是指模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经过艺术的加工与整合,通过角色扮演、场景、人物、对话、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手段表现一个故事情景,在故事中反映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或矛盾冲突,引发大家的思考。情景剧教学要求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担任一定的角色,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观众和协助者。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语境。同时,情景剧这一独特形式还有助于将宏大叙事与个体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建立个体与周围世界的真实关联,进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师生主体间的话语共享。 实践证明情景剧教学非常受学生欢迎和喜爱,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问题情境,有利于理论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迁移,促进了学生的知行合一。另外,在情景剧的准备过程中,需要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剧本,经过多次排练,才能最终表演,这一过程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信任,也使课堂更加积极活跃,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快乐学习的过程。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的快乐课堂,也是一种很好的幸福教育活动。从更深层次讲,人生亦如剧,如何看待剧中的人、情节亦如何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通过分析“剧中人”进一步分析“实践中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有利于克服目前许多道德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存在巨大反差、不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无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道德教育变成“原则推衍”的苍白说教,缺乏层次性和生动性的问题。使同学们在亲身参与道德情景剧的素材搜集、稿本撰写和编导演绎的过程中更自觉、更深刻地去思考人生价值、道德原则与幸福观等问题,从而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目标。 四、热点问题探析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个体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有责任呼吁积极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遏止不良社会现象的蔓延,以提高公众的幸福感。在思政课堂进行社会热点探析也是一种较常用且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如何引入关于幸福观的热点问题呢?21世纪开头几年,人类有所觉醒了,被人类淡忘了多年的“幸福”一词,渐渐成了热门话题。据《生命时报》报道,哈佛大学自2004年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幸福课以来,这门课日渐火爆,成为哈佛选修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国内知名学者张尚仁先生于2008年在云南大学开设《幸福论》的选修课,学生选课热情非常高,在全国各地、各大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幸福问题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四次提到幸福的概念,把“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作为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景和共同奋斗目标。在思政课的幸福观教育中,我们在结合热点问题探析的同时还将全国各地关于建设幸福新生活的实践作为鲜活的事例进行讲解或讨论。例如,通过结合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从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础、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本要求探讨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幸福观。课堂上,我们还结合学雷锋活动,学习思考雷锋关于幸福的理解,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蔓延和持续,使得各国部分学者希望从东方思想里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出路,从而使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是应该让学生学习了解的热点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幸福观的论述,最有代表性的是老子的幸福观,通过对老子幸福观的研究,提炼出老子的幸福辩证法、何为幸福,老子幸福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等,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幸福观。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幸福观是中国人自身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来的精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通过思政课堂给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幸福观内容,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精髓,有利于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五、幸福观作业 积极心理学看重现实生活意义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主张通过自我决定的活动,为个体提供一些“制造意义”的机会,如义务支教、清扫公共卫生、到敬老院服务等,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奉献的快乐与幸福。 这一理念对于思政课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在以往传统的课程作业中,学生习惯于从书本或网络上查找答案,虽然可以起到知识性考核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布置关于幸福观的作业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实践来展开,各个小组要组织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让学生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体会什么是幸福,去自发地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等问题,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在思考题目的选择上,通常是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教育与幸福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幸福的关系;人际关系与幸福的关系等问题。要求回答时避免空谈理论,应用直白、通俗的话表达自身对于幸福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布置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什么是幸福等理论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和感悟,去思考、探究和发掘生活中关于幸福相关问题的丰富意义和内涵。课后,教师再推荐一些关于幸福观方面的书籍给同学们进行课后阅读,如: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约翰・格雷的《人类幸福论》、鲍吾刚的《中国人的幸福观》、老子的《道德经》、高兆明的《幸福论》、冯俊科的《西方幸福论》等,使同学们在全面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认识和理解。 六、结语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追求的其他目标都是有原因的,唯独追求幸福是没有原因的。“每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始终是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联系在一起的。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社会理想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必然要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发展予以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近年来人们在探析马克思等经典作者的思想,结合我们的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令人关注的中国民众“幸福指数”问题和最近央视“你幸福吗?”问题采访引发的热议,都提示我们:正确的幸福观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益于大学生自我人格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向积极的幸福观的树立。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与重建初探 摘要: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使广大教师失去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的信心与热情,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对于探索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随着物质财富的大量积累,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幸福指数越高,则表明幸福感越强。幸福感是人的主观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且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后的主观体验。教师在追求自身价值与幸福的同时,其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到教师本身,还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然而,审视当前教育实际,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严重,能真正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到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很少,而在教育活动中主动追求并创造职业幸福的教师则少之又少。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寻求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原因分析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但研究发现,教育工作者在从事多年教育工作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热情,不仅没有感到光荣和幸福,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倦怠。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层面。 1.社会过高期望与过低关注带来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 自古以来,教师职业就被社会认为是最无私、最光荣和最神圣的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可是,社会的这种高期望却与教师受到的较低的关注程度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一定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当今教师的自信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大事小情都归罪于教师,甚至发生教师与家长的冲突。这也是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再加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要求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从而产生厌教情绪。教师工作繁琐机械,而其较为微薄的收入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同时教师工作相对的稳定性也在教育系统的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这导致教师敬业热情有所下降,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倦怠现象。 2.学校功利化教育与消极性评价引发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 学校教育思想、工作条件以及教师评价体系等因素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都有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而言,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升学教育,升学率也已经与教师评级、工资、奖金等等各个方面相联系,而忽视了教师工作态度与努力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性格养成方面的指引,导致教师心理失衡,教师间人际关系紧张,产生信任危机,给教师内心蒙上不好的阴影,丧失职业幸福感。 3.教师职业认识偏差与个人发展矛盾造成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热情和创造,而为了应对升学考试,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失去了最初工作时的理想和激情,升学率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间的矛盾使教师日渐疲惫。面对繁琐机械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提升,使其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在实行新课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问题,使教师产生了焦虑和挫败感,自我效能感降低。与此同时,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很多教师操起第二职业,利用课余时间补课或者炒股,无心改进教学,不专心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加剧了教师队伍整体对教育的倦怠感。 二、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阐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en M.E)在任职美国心理协会主席时明确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并积极倡导,可以说,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出现及发展与其的大力倡导是分不开的。 谢尔顿和劳拉・金(Sheldon Laura King, 2001)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层面,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第一是积极情感体验,主要是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研究人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以及机制。第二是积极人格,主要是制定积极人格的分类,为测量和编制量表提供基础。第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是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因素有利于促进个人产生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发掘人的优点与价值,主张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众多心理现象,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使人真正获得幸福并帮助其掌握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 三、积极心理学对于重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借鉴意义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以全新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致力于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力量。教师幸福感来自于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体验到的理解、信任和自我成就感等诸多方面。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激发和唤醒教师内在的积极力量,重建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提高教师生活幸福指数以及教学质量都大有益处。 1.提升教师积极体验能力,增强教师主观幸福感,重建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积极体验即与之相关的主观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师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以积极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不可控因素,能够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矛盾和不和谐。教师无论在处理多么糟糕的情况或者面对多么恶性的事件时,都要看到其所包含的积极的方面。与此同时,教师在制定自身发展目标的时候要切实可行,不可好高骛远,防止产生“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成”的消极心理,而是将大的目标分解,逐步完成,获得职业成就感,增强职业幸福感。 2.帮助教师建立积极人格,发掘潜在积极力量,重建教师职业幸福感 积极人格是展现人类美德与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要帮助教师建立积极人格,从心理上关注教师的成长,帮助教师形成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教师应刻意自觉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创造适合自己的方法,激发自身蕴含的积极力量,主动解决自身面临的积极问题。例如在面对教学压力过大等问题时,不能刻意回避,而应该需要根据自身的身心健康情况调动积极心理,将负面影响最小化,并将各种压力适时适当地转换为工作能力。 3.构建积极学校系统,营造教师积极心理环境,重建教师职业幸福感 积极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的关怀与交流等都能为教师营造积极环境,促进教师积极体验,建立积极人格。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曾提出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即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正式组织雇佣契约以外,还存在着隐形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而教师与学校之间就存在这种心理契约。构建积极学校系统,需要学校通过沟通明确对教师的期望与需求,同时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信息反馈,使双方达到统一和默契,这样才能让教师体验到更强的集体归属感,感受到幸福。 教师作为促进学生幸福和发展的人,如果幸福和发展无从谈起的话,要实现学生的幸福和发展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的幸福感不是教师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的发展。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中关于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启示 摘要: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积极心理学在这些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关注,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更多的获得幸福感,为自己所设定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使积极心理体现得以体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积极情绪 自我决定理论 主观幸福感 现代有关幸福的研究,从其发展背景来说,其一是源于生活质量研究的迅猛发展;其二是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崛起所表达的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关注。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Seligman,2002)。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或安详,也包括积极的状态,如沉浸或欣慰。 一个人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状态,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自我对人生价值的直接肯定。简言之,幸福就是人的一种积极的或良好的生存状态。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对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的感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虽然目前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理论相关研究还未成体系,但研究成果为现代人类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探索性话题及方向性指引。本文将通过阐述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分析积极自我与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总结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幸福感在英语中的表述有happiness,well-being,eudemonia,psychological 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SWB)。happiness一词的含义有:1,幸福;2,幸运;3,愉快。也有人选择“生活满意度”(1ife satisfaction)--词来进行操作性研究。“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各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主观合意程度。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它的意思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与happiness不同的是它指的是一种生存状态,而happiness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使用subjective well-being(SWB)来表示幸福的心理感受,也称主观幸福感。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极受关注的中心之一,在这些积极情绪中,迪勒尔所引导的幸福感领域研究比较充分地阐述了幸福感所表达的积极情绪。 二、积极情绪的沉浸体验对提升和保持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积极情绪概述 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孟昭兰,1989),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情绪与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相关,而消极情绪则与神经质相关。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与亲朋好友的相聚、积极进取(更甚于达到有价值的目标)等与积极情绪紧密相关。因此,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与亲朋好友的相聚、为自己所设定的有价值的目标努力工作。 2.积极情绪的沉浸体验有助于提升和保持主观成就感 Seligman(2002)在他的《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类:与过去相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与过去相关的积极情绪主要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可分为两类:即时快感和长久的欣慰。快感包括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快感。生理上的快感来源于感官、性、沁人心脾的香气、味道可口的美食……相比而言精神上的快感来源于复杂的活动,包括诸如飘飘欲仙、欢欣鼓舞、心满意足、心醉神迷、热情洋溢等情绪。 满足包括身体的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和高层次的体验。满足使人们有可能参与运用个人品质的活动,从而能够投入其中获得沉浸体验(Carr,2004)。人们可以更多地沉浸在积极情绪中,以获得某种满足,而这些满足带来健康、快乐的心理状态,使得主观幸福感得以保存和提升。 三、自我积极心理体现对提升和保持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自我决定模型的指导意义 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状态;而幸福感就是自身对这种幸福状态的感受和评价(张艳红、胡修银,2009)。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的角度不同,形成了各种理论模型。自我决定模型是其中之一。 Ryan 等人提出了幸福感的自我决定模型(Self-decision theory ,SDT)。该模型认为内源性的目标追求(例如个人成长、自主、他人的赞美、社交)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大程度的满足感,而外源性目标追求(例如经济成功、生理吸引力及社会声望)则不能够提供这样的满足感。Ryan等总结这些研究认为: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即重视个人成长、自主、良好的友谊和社会服务,不断努力追求内源性目标,也就是说,根据自我决定模型,“好的生活”就是个体为实现个人成长、独立、与他人深厚的友谊和社会服务的努力过程。 SDT对于情景的研究,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寻求人们行为的原因,还有利于分辨并创造出那些有利于促进成长、提高我们的活动效率、增强幸福感的情景,即那些能够促进三种基本需要满足的情景,从而确确实实指明了对促进健康和幸福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也提到成长的需要,是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是在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高层次需要,从满足的效果看,成长需要会产生正效应,增强身心健康和生活乐趣(车文博,2003)。需求层次论中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感和主观幸福感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而这些得源动力均和内源性的目标追求有密切关系,积极地去展现自我,对提升幸福感有直接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主观幸福感和目标达成的满足。 2.自我效能积极心理体现 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也不忽视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如果你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而在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 3.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带来快乐和幸福 大量研究表明(郑雪,2007),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例如,格罗伯等对14个国家的3844名青少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控制期望”与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之间的相关达到0.35,这一结果在14个国家都基本类似。同时,控制期望与自尊的相关是0.82,很显然,这会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心理控制点的概念反映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倾向认为行为后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人,通常在各方面表现得更好,生活能更快乐。很显然,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带来快乐和幸福,能获得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综上所述,西方心理学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起源较早,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我国的幸福感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直到今天我国幸福感研究者基本上还处于向西方模仿和借鉴的阶段。西方的幸福感研究虽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应该极力避免的(高良、郑雪,2009)。幸福感必须在实证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加精确的理解。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更多地获得幸福感,为自己所设定的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使积极心理体现得以体现。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幸福感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幸福感普遍不高,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舍友投毒事件,自杀事件屡见不鲜,令人堪忧,提升大学生幸福感迫在眉睫。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因素和个人因素,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方式有在学校教育中注入积极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帮助学生规划目标并使其能付出努力。 关键词 大学生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 高等教育 1 积极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1.1 积极心理学简介 谢尔顿和劳拉·金说过“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首先提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1997年塞利格曼就任APA主席时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传统的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涵首先是主观层次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是否能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其次是个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例如乐观,爱的能力,美德,创造力,宽容,智慧等;最后是群体层面的积极的组织系统研究,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和有效能的学校。 1.2 积极心理学之于高等教育 柏拉图说过让全民快乐是一切制度的根本。塞格利曼教授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的幸福2.0理论的5个元素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即成就人生的蓬勃发展,而非简单的主观幸福感。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积极心理学的注入能开阔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好地帮助高等教育完成他们的职责,相信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点燃高等教育的希望,让高等教育充满快乐,最后让高等教育事业成为一个幸福的事业。 2 大学生幸福感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2.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全世界青少年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高得惊人。据估计,目前抑郁症的患病率比50年前增长10倍左右,抑郁症在青少年中肆虐横行,第一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15岁以下。而在50年前,抑郁症第一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 我国的大学生,都经历过高考的严酷考验,身体和心理都备受“煎熬”,高中老师为了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一再强调“进入大学就好了”,错误的引导让学生以为进入大学后,就不用努力,一切都能顺心如意,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是新的起点和新的挑战,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监管,很多大学生都表现出迷茫和缺少幸福感,虽然有的学生把希望寄托于游戏和电视剧,但是游戏人生过后是更多的空虚和自知不对却无法自拔。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幸福感比较欠缺。 2.2 幸福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需要高等教育的帮助,目前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幸福感的发展。高等教育活动中功利化倾向严重,缺少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过分关注专业教育,最终导致他们只注重物质利益的实现,注重速食文化,注重结果,而忽略精神和理想的追求,过程的享受。这些都是大学生幸福感欠缺的原因。 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是幸福和成就,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就是成功的方法,幸福是教育的本质。现在很多学校遭遇信任危机,学生对学校不信任,没有归属感,毕业后对学校的满意度不高。高校想办法加强幸福教育,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有助于减少抑郁症的泛滥横行,提高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喜爱,更高的幸福感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学生和学校双赢的目的。 3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3.1 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同层次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加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负面新闻的消极传播,招聘现场拥挤的场面,“就业等于失业”的网络舆论,使得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莫名的焦虑,然而大学的学习模式又完全不同于初高中,因此焦虑,迷茫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 3.2 家庭因素 大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其心理素质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关系单纯,和谐,民主,情感联系紧密,个体在其中有强烈的安全感,并且能够经常有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他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更容易产生幸福感,相反,家庭关系复杂,父母教养方式偏激,会直接影响小孩的幸福感,同时对其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形成也有影响,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更难产生幸福感。 3.3 学校因素 在面对一些情况和问题时,积极与消极的思维方式都很重要,然而学校过于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听话,忽略了创造性思维与学习新东西。结果导致了学校本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加之高校的扩招,学校师生比快速降低,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只在上课的时候能见到,学校缺少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引导,同时也缺少或不够重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刚从高中高压中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自己去适应大学生活,也不知应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时光。 4 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4.1 在学校教育中注入积极教育 现在的高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把精力都用在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上,工作重点也是消极的心理咨询,忽视了对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心理情绪的调动和开发,忽视了通过积极心理学的传授,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可以在学校尝试聘请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们传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学生管理工作者中培养一部分具有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老师,让他们作为学生积极教育的主力。 4.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学生组织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丰富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组织服务学生的功能,为大学生提供求职、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另外借助大众传媒和校园文化宣传设施,宣传高雅健康的文化知识,提供展示青春风采,个性发展的舞台。组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通过其他社团和学生组织,开展一些实用性和知识性的活动,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4.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每个社会人,在生活中总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好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式,然而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运动能产生积极情绪,减少和抑制消极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本校一名知名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他发泄压力和消极情绪的方式就是游泳,每天早上都会去游泳,一年四季不间断,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操场上写着每天锻炼30分钟,健康工作30年。最近几年,频频爆出大学生在国家规定的体能测试中猝死的新闻,学生的幸福感降低可能也与严重缺乏体育锻炼有着一定的联系,现在学生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体育锻炼越来越不受重视。所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4 帮助学生规划目标并使其付出努力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幸福感不高,不全是因为他们缺少主观的幸福感,而是因为不能产生持续的幸福,也就是说,他们平时所说的迷茫,焦虑,面对新闻中总提及的就业压力,人才竞争,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压力,但是缺乏引导,缺乏主动,自我控制力和毅力不够,常常让他们只会消极地逃避自己的这种情绪,根据塞利格曼教授的幸福理论,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应该在这时发挥作用,在塞利格曼教授创立的网站上对每位学生的24种品格优势进行测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通过这些优势,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制定相关的目标,并规划行动,制定计划。这些都完成之后就要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认为,高深的专业知识的基石并不是上帝赐予的天赋,而是有意的练习,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在20岁时已经有10000小时的练习,对比之下,次一级的钢琴家只有5000小时的练习,而业余级别的钢琴家只有2000小时。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你必须在10年内每周花60个小时来练习,这就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称"幸福不对称" 人们渴望幸福,往往又缺乏幸福感,这是为什么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尼科·弗里达近日提出“幸福不对称论”。他认为,即便引起愉快感觉的环境一直存在,这种感觉也很容易消散。然而,消极的情绪却会伴随着环境而持续存在。就是说,人类很容易适应快乐,却永远不能习惯悲哀。 尼科·西班牙弗里达的话说,情感是不对称的。积极情绪较之消极情绪强度弱,且持续时间短。快乐、幸福和迷醉的感受会变得乏味、苍白。不对称论认为,如果从前曾让我们沉迷并带来快乐的事情不断重复,就会变得乏味,但消极的情绪却不会如此。 另一些科学家从其他角度来研究人们缺乏幸福感的原因。精神病专家乔治·伯恩斯为了探究幸福感和促其生成的生物神经学理论依据而对一些被认为乐天派的人进行研究。伯恩斯认为,只有当人们感到不幸的时候,只有当遇到困难,面对新鲜刺激和以前从未完成的目标的时候,人们才能够取得进步。事实上,这个理论在艺术创作上也很经典。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多专家认为,历经艰难险阻有助于最终获得幸福。在困难面前,人的大脑会进入一个蓄势待发的停滞阶段。人们需要经过历练使人格成形。有时,后退是为了进步。虽然会经历痛苦,但直面困难的人最终要比逃避的人更加幸福。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的人才相信幸福。 幸福只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还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来具备其他积极因素,例如助人精神、同情之心等。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从小就明白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幸福心理学论文: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提升高职生幸福感水平的探索 摘要:幸福感水平是衡量个体内在精神的重要指标,如何预防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是所有心理学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心理学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并不能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它需要依赖教师愉悦感和幸福感的自我表露及积极创造,在课堂中将教师、学生、幸福感有机融合。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心理学课堂教学,以此来寻找、培养提升高职生幸福感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职生;积极心理学;幸福感水平 心理学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维持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顺利成长,促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作用。由此,高职生心理学课程教育也逐渐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多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虽然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与肯定,在增强教学实效性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改善,但整体上教师的课堂效果构想与学生的实际接受及掌握情况间存在一定差距,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成效与提升高职生积极心理因素方面的联系并不密切,效果也不够理想。 符兵等人的研究表明,高职生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但有相当部分的高职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父母离异家庭、多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情况的学生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1]高长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全国714名高职生进行幸福感水平的研究也证明,高职生的幸福感状况整体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2]因此,这部分幸福感水平不高的高职生就急需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来化解矛盾、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水平。 但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授高职生的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点,而缺乏相应的指导操作及如何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践。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学课堂,不仅要教授知识,避免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产生,更要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积极心理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要努力帮助学生调适心态,协调与他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 一、心理学课堂教学在提升高职生幸福感水平中具有重要意义 1.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幸福的状态 幸福是指个体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感到满足和充满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3]而幸福感则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个体生活质量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估。它是心理健康的一项衡量指标,也反映了个体的生活质量。[4]但高职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使越来越多的高职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若能通过心理学课堂教学环节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能逐渐体验到愉悦的心情、乐观的心态,体会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幸福的状态,那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减少,体验幸福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 2.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技能 高职生有着极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强烈希望自己能参与,甚至主导课堂进程。学习心理学理论也认为,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出:在生活中学会一些方法和技能,如学会对自己进行好的、积极的暗示,是提升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力求通过心理学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保持或恢复积极心理健康的状态,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具有更客观、直接、全面、正确的认识,自觉地培养其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状态的态度,督促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从而使高职生的心理状态能达到最佳心境,促进其发展和完善自我概念。当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对待问题能够有更合理适宜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时,学生就会从事情反馈的结果中获得满足。如: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表达幸福感;在情绪不佳时对自己微笑,个体整体感觉会有所好转。 因此,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根据事情的不断发展而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表情和行为,能让学生在调整中不断的探索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在不断的调适中感受不同程度的幸福感,为发展、锻炼、调适自我,走出校园后的生活做心理准备。 3.在课堂教学中选择积极的思维方式 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认为,个体有很多非理性观念的倾向。在生活中有各种情绪困扰,对生活事情产生不快情绪的结果等,并非是事情本身所引起的,而是个体中的非理性思维对事件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而直接引发的,是个体选择的错误信念而导致的。高职生经常将“郁闷”、“没味”、“烦躁”等负面情绪词语作为口头禅,这就使学生从行为的选择上就影响了个体的情绪。因此,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重新理清所有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分类成积极的、中立的或消极的三个方面。同时借助于课堂中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交流,采用重新组织知觉和思维的方式,来分析自己的非理性思维,通过不断与非理性思维辩论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消极的选择倾向,选择积极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选择积极思维方式的倾向固定下来,逐渐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促使个体形成良好的行为结果。 4.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幸福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人的正常情绪,这其中包含积极的情绪,也包含了消极的情绪。个体情绪是否健康是以个体能否将自己的情绪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特别是个体的消极情绪需要合理的、恰当的表达和宣泄。 王慧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表露有可能会让个体出现遭受群体冷淡、他人排斥、对局面失去控制和容易被出卖的风险。[5]正由于需要冒风险,个体有可能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保护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受窥视。所以表露越多,幸福感越差。在高职院校中,若教师对学生越信任,对学生的问题有越高的接纳程度,则学生的保密性越少,越具有安全感。由此,自我表露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若高职生的情绪能够顺畅、安全地得以表达和宣泄,个体将会感到无比的舒畅。对于高职生来说,如果消极情绪达到或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更甚者还会出现自伤或伤人事件。高职院校校园中不断有悲剧的发生,就是高职生们没有顺畅宣泄消极情绪和调适消极心理的后果。 因此,为了提高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自我表露的方式是值得选择的。所以高职生心理学课堂教学就需要教给学生放松和宣泄的技巧、方法,并提供给学生一个放松和宣泄的安全场所,使其在宣泄和放松后,能尽快地感受到心理负担的减轻,体验愉悦感及幸福感的提升。 二、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心理学课堂教学 1.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如塞利格曼等,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更应该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如积极人格、积极情感和积极的组织系统等。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并预防问题的产生。在研究方法上,它不仅接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现象学方法,也接受了实验心理学的验证研究方法,因而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前进了一步。[6] 2.教学操作课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缺少师生互动环节,只有教师机械性、呆板性地向学生灌输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方法等。学生也只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久之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只要能背下知识点就是能很好地掌握心理学课程的错误思维,这极不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学课堂的发展。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中,幸福感作为一种体验,能够通过外部表情或动作与他人分享。当教师的幸福感外化为表情和动作时,学生就能识别出教师的积极状态,会同化教师的幸福感,再将教师的积极情绪内化为自己的积极情感,通过外部表情或动作呈现出来。而教师又可通过学生积极的自我表露反馈来强化自己的幸福感,从而使学生的幸福感逐渐增强,由此构建一个师生幸福感良性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操作课上,教师经常让学生讲述、分享自己幸福的、高兴的、感动感恩的事,并每天将其记录下来,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发现学生的幸福感会有显著提升。通过对积极事件、积极情绪情感的不断讲述、记录来强化其积极心理因素。在课堂中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至发现和选择身边美好的、积极的一面,并将其固化为他们的日常习惯,逐渐学会用积极的思维和想法来看待这个世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教学认知课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前者是指个体对知识的陈述性方式表达,即“表达是什么”;后者是指在了解一定程序后通过操作而获得的知识,即“行其所知”。高职生知识的获得既要动脑也要动手,但手脑结合时却未必“合宜”。高职生即将面临的是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类型的人,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每种环境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在解决各类曾经没有遇到的问题情境时,光靠课堂上所教授的两种知识是不足以掌控局面的,特别是进入社会环境后,高职生们不仅要知且要行,更要“知行合宜”。 教学认知课即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给学生们设置各种不同类型情境,让学生在理解或大致理解这些不同类型情境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应对此类情境的方法,并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获得各种知识。对应到积极心理学理念中,就是让学生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基本知识,选择并利用积极思维和想法来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调适不良情绪和状态,并获得积极的解决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各种模拟环境,从认知上、根本上积极地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情境,自己悟出获得如何积极应对的方法及维护积极心理的知识。 4.教学实践课 高职生在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个体所面临的问题不会是单个的问题情境,而是充满各种问题的综合情境。高职院校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环境,高职生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和承担各种压力,就特别需要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应对解决。而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将生活的各个方面分裂开来一个个解决,而是希望能借助课堂中的实践环节来综合发挥学生所学,并将所学应用至各方面,从而使自己和身边的其他人保持身心健康。 教学实践课是将课堂教学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强调知识的运用,更重视维系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的完善和积极心理的发展。教学实践课的特征便是综合性、实践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愿主动参与,自己来发现问题、找到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亲身体验。 5.教学创新课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教学创新课就是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及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创造性的完成所设置的各项任务,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创新课中,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目标基础上创设多层次、全方位的积极心理体验体系,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畅通的沟通途径。不仅能促进高职生创造性的发展,还能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笔者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做过许多相关活动设计安排,除学生个体自己讲述外,还适当的进行团体活动。通过团体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团体中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更重视学生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对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同时还会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来增加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团体活动分享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中娱乐,在趣味中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的技巧,又能让学生感受团体的温暖和力量,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事实证明,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创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更好地体验积极心理。 总之,高职生心理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亦旧亦新的教学课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思维,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共同探索愉悦获取知识的途径,以期提高高职生的课堂参与性、活跃性,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维,并促使其形成对自我的肯定性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其幸福感。 幸福心理学论文:运用积极心理学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摘 要】广东高校建设“幸福校园”无疑能促进建设“幸福广东”工作,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正是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因此高校教育者应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分析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在校园内开展有效的幸福感教育。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以及准确地预测影响它们的因素。[1]近年来,积极心理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我国不少学者也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大部分研究者都肯定了“中国大学课堂需要积极心理学”这一论点。曾秀兰(2008)认为大学应该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让大学生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2]。 建设“幸福广东”已成为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重点,以培养社会优秀的高素质接班人为己任的高校务必把提高学生幸福感作为工作重点。许多学者肯定了幸福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如冯光(2008)认为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它为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德育的生活化开辟了基本路径,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首先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3]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正是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这正符合建设幸福校园和提高学生幸福感的需要,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增强高校对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1.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和对幸福认知的现状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不取决于外部的条件,而取决于个体内部的主观评价,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信的人表现得更加积极乐观,幸福感更强。在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当代大学生虽个性张扬,但大部分学生却缺乏自信。为了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特点,研究人员在选修课的课堂上开展了大学生自我评价调查,调查以“我是谁”二十问法进行。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分析出民办高校大学生日常缺少自我评价,自我意识内容不够完整,自我评价介于自卑和自信之间,自信欠缺。这一现状可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学生的幸福水平有待提高。 对幸福的理解也直接影响着个体幸福感水平。研究者在一民办高校里开展了“2011幸福公式”调查,发放了500张调查卡片,回收465张,旨在调查现今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和理解。统计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最注重的是情感的满足,最看重亲情和友情,其次是爱情;许多大学生认为开心就是幸福;五分之一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追求学业、比赛和工作上的成功,从而得到幸福;还有不少的学生把幸福与大而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一结果让人高兴的是民校高校学生注重自我情感的满足,但对于如何满足这一情感他们却有些迷惘。经过多年的教育洗礼后,学生甚至老师都有了一个定势思维:目标达到了就会幸福,现在的努力和忍受都是为了达到目标后的幸福。其实这是一种对幸福的误解,而这一误解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水平。 2.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实践观察和研究,对民办高校幸福感教育现状总结如下: 2.1 对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缺少关注,且有误导的嫌疑 民办高校为了树立品牌,培养能与传统高校竞争的人才,大力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以各种奖学金鼓励学生学习,以为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激励学生学习,所以教育与活动都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出发点,对学生的情感关注过少,普遍宣传一种思想:现在的辛苦为的是日后的幸福快乐。 2.2 强调制度管理,欠缺人文关怀和教育 处分本是教育的一个手段,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的实现,但在一些民办学校,为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为了维持学校的稳定,处处以制度规定学生,一旦违反纪律便实行严肃处分,没有给予学生试错的机会。这样的管理模式缺乏了人文的关怀,不利于学生幸福感的提高。 2.3 很多工作和活动重形式,轻内涵 大部分学生从小到大都得到家人的保护,有家人为他做所有的决定,导致即将面对社会的他们还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使得他们在大学期间无追求,不懂关注外界,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大学生这一现状,民办高校也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如开展以人际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但是学校采取的措施重形式,多以讲述的形式,缺乏给予学生行动的机会,所以效果欠佳。 3.针对现状,运用积极心理学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3.1 教育者先正确理解幸福的内涵,再开展幸福感教育 泰勒·本-少哈尔老师是哈佛最具人气的课程——《积极心理学》的主讲老师,他说“身处‘逆境’仍然能正面、积极地看待问题、对待生活,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内涵。”他认为幸福不是一个终极目标,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这个人生事实上是不幸福的。因为幸福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他还说幸福感总是在一个“幸福的基准线”上下徘徊,他不是由金钱多少决定的,也不是达到了期望就会得到的,而是由内在的认知决定的。[4]正如前文提及的,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错误的思维:我达到了目标就能幸福快乐。所以导致很多人只注重结果,他们觉得过程痛苦是值得的,但结果往往不是那么如意的,所以幸福在这些人生中是多么的稀少和短暂。 老师应该先真正理解了幸福的内涵,再去教育和指导学生才不会误导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幸福感教育的效果。 3.2 营造安全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研究学者提出幸福与生活环境的品质有关,他们建议为了增进幸福,可以从改变环境入手。[1]大学是寄宿学校,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所以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校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有利于师生幸福感提升的环境:首先,确保校园的安全,人身安全是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层的需要,这是幸福的基础。其次,优化校园环境,增加校园自然风光,让学校的风景变得更为优美。最后,增强校园文化建议,组织各类活动,让校园充满艺术气息,因为住在有悦人的音乐和艺术的地方有利于增进幸福。 3.3 培养学生个人价值感,促进学生向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发展 自尊心可以增加幸福感。自尊有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个人效能感和个人价值感。自尊是一种自信心和自我尊敬的整合性结构,是一个有能力生活和值得生活下去的确信。[4]目前不少民办高校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发展自我,但据观察当今民办高校很多学生懂得了正确认识自我(个人效能感的认识)但却不知道自己价值何在(个人价值感的缺失),所以悦纳自我和发展自我难以实现,这也是民办高校学生自信不足的原因。因此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兴趣,价值观等,进而发现自己的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 自尊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性自尊即指依赖他人肯定和表扬而产生的自尊;独立性自尊即不靠他人看法,自我产生自尊;无条件自尊即既不依靠他人的看法,也不来源于自我的评判,根本不需要对自尊进行评价。[4]三个阶段逐层发展,无条件自尊使个体变得强大,因此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努力从依赖性自尊向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发展。 3.4 心灵教育,帮助学生改变认知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心灵需要和成长,注重人文关怀和教育,以言传身教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因为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认知。教育者应有发展学生积极面的眼睛,同时有打开学生发现积极面的眼睛的能力,即除了用积极的态度教育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看待人生。教育者不以责备的态度教育犯错的学生,允许学生试错,不追求完美,用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从经验中不断提升自我。 3.5 适当采用“强制参与”措施,用行动促进学生意识的改变 人的认知决定人的行动,而人的行动也可以改变内在的认知。[4]老师讲的很多道理早已是大学生耳熟能详的道理,但为何学生没有把其变成实践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们觉得自己要在情绪上准备好才能行动,这样就很可能让人总处于一个懒懒散散的状态中。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一旦行动起来——哪怕是强迫自己的,也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你的情绪状态。所以学校必要时要用“强制参与”的措施,强制要求学生行动起来。例如组织学生晨练、晨读、开展主题班会或活动、组织学生写信感谢他人等等。 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教育是一种趋势,而且是高校教育的一次飞跃,对积极心理内涵的研究和运用需要更多教育者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叶秀枝,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教师。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 一、教师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情竟,易于幼儿感受数学 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就能学得轻松、变得积极主动。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时,我们可以给幼儿提供模拟生活中的场景“水果超市”,让幼儿手持“钱币”自行挑选喜欢的水果,主动学习加减运算,算出需要的钱数,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运算能力;如在学习时间,认识整点和半点时,可以“美美小朋友”从早到晚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来进行,在具体认识时针和分针时,可巧妙地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创设情境,把时针走比作乌龟爬,把分针比作兔子跑,在一日活动,在故事中,将抽象难解的时间问题回归生活,化为游戏,这不是更好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吗?我们运用谈话、午间、离园时间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及相互间的关系称谓,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谈谈家中的电器数量和名称功用;吃饭时几个人,几个饭碗、几双筷子、几把椅子理解对应关系,演演打电话的情景和等分蛋糕的技巧等等。 二、教师提供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丰富实用的操作材料和玩教具,易于幼儿感知数学 幼儿的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操作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幼儿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尤其在数学活动中,幼儿在对周围环境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的认知上,幼儿需要通过真实的感知实际的探索才能有所得,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该结合活动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最佳的操作材料,使操作材料在数学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如有幼儿所熟悉的自然材料如石子、树叶、各种种子,果核…像这些材料,可以在幼儿练习计数活动中;如日常生活中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冰糕棒,瓶盖…,像这些材料在幼儿学习几何形体认知方面,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触摸直观形象感知平面与立体,远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来的具体;成品材料如扑克、积木、形状串珠,积塑玩具…等等,在小班排序活动中,我们可以在玩“送给妈妈礼物”,请幼儿用准备好的色彩鲜艳的串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标准把串珠交替排列,为妈妈制作一条彩色项链。在操作过程中不自觉的学习了形式排列,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幼儿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数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很有必要。 三、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游戏化,易于幼儿学以至用 《纲要》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到:“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的简单数学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幼儿,使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可以玩玩具回家的游戏,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在绘画泥工、剪贴的美术活动中,幼儿要准确辨认物体的形状大小比例以及位置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也可进行“画糖葫芦”的绘画,要求画出几个一个比一个大的糖葫芦并连成串(大小序列),这些内容都拓展了孩子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 四、总结 总之,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探索出一条融于生活寓于游戏的激发幼儿兴趣,适合幼儿学习的教育方式和策略,从而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生活化游戏化有效、甚至高效。 作者:王秀妹 单位:昌黎县十里铺乡凤凰山幼儿园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提问的有效性 一、以幼儿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从心理学上分析,有效的提问能引起孩子们适度的紧张,即具有“趣”和“创造”的状态,太难或太易的提问都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因此,一个有效的提问不仅仅意味着教师提出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让幼儿感受到这些问题具有亲切感。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比如,教师在课堂中这样向幼儿提出问题:“一个苹果再添一个苹果就是两个苹果,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把孩子限制在易于感受到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幼儿处于想做某件事情却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但又很想解决问题的情境状态中。 二、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增加趣味性提问 幼儿对小动物倍感亲切,所以在认识动物数量的过程中,应向幼儿提出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获得经验和乐趣,掌握更多的综合知识,激起探究的欲望。如在认识了大公鸡、母鸡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鸡有耳朵吗?”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我吸引过来了,有的说鸡有耳朵,有的说鸡没有耳朵,在“有”和“没有”的争论中,我组织幼儿去实地观察、寻找,答案找到了,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类似这样有趣的提问还有“鱼要睡觉吗?”“蛇有脚吗?”“小鸡生下来会走路吗?”等等,这类问题趣味性强,让孩子们一听就感兴趣,就想知道答案,进而就会去主动探索,能够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幼儿玩得尽兴、学得专心,又能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三、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增加探索性提问 幼儿都有喜欢想象的特点,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幼儿期儿童的想象活动中开始出现一些很独特的因素,他们的想法不会停留在原有的物体上,而是在他们所熟悉的知识空间到处都能想到,因此老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有趣又有想象的提问既有指向性,又有探索性,能使幼儿从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并在活动中操作感知,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必须倾注教师的热情、企盼等情感,让幼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从而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孩子体验了每一步的成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让幼儿积极有效地获取新知,增加提问延伸性 我就抓住幼儿好奇、好问、好想的这些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十分注意提问的设计,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去抹杀幼儿的好奇心,尽可能的提出灵活地渗透于整个活动中的问题,并注意它的延伸性。如:在认识正方形时,认识了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面都相同后提问:“在你见过的物体中哪些那些物体和正方形像?”“在你见过的物体中哪些那些物体也有四个角?”让幼儿扩展想象,开阔知识面,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同样,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联想、推理,使幼儿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有效提问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能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深刻,能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全体幼儿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愿教师真正让课堂中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幼儿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发动机,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有效工具。使他们能够在数学的殿堂里自由的遨游! 作者:陆莉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幼儿园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综述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数学教学导入环节游戏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竞赛游戏导入。中班数学活动“区分左右”,导入时提出竞赛游戏,将幼儿分成小鸟队、唐老鸭队、米老鼠队,让幼儿每次以比赛积分多少来决定胜负,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活动气氛既紧张又活跃,连平时不爱数学的幼儿也跃跃欲试,抢争第一。 2.谜语导入。大班数学活动“整点与半点”,谜语导入,让幼儿猜谜:“一匹马,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幼儿一下子猜出“钟”,自然进入课题。 3.生活中感兴趣的游戏导入。学习“数的排列”,导入时通过看“车展”说新车,接着玩幼儿平时最喜欢玩的赛车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数学教学过程游戏化,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而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如:大班数学游戏活动复习6的加减法“游动物园”,以逛动物园为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走进动物园里(要求复习6以内的加减法),幼儿人手一张印有数字的门票,贴于胸前。教师提示:“动物园到了,可是动物园的叔叔、阿姨要考一考你们。你们都有一张印有数字的门票,先看一看票上的数字是几?再请你编一道题,它的得数就是票上的数字,如果你编对了,就能进入动物园。” 2.游动物园(要求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出6的加减式题)。教师提示:“看,动物园里有谁?它们各有几只?用数字几表示?接着让幼儿随意选择一种动物,找找它们的不同特征排出加法题、减法题。” 3.乘汽车回家。请三名幼儿当司机戴上汽车头饰,每辆汽车上有一道算术题,让幼儿算出自己的票上的算术题得数和汽车上的得数一样,自己就乘这辆几点钟开的车。幼儿在游戏的气氛中,个个兴趣盎然,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而游戏的形式把比较单调的数学活动变得更加趣味化了。 二、数学学习、操作材料游戏化,更好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这种自发的无意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如:用扑克牌练习“10的组成和分解”,设计具有竞赛性的规则游戏,通过双方出牌,谁先发现牌上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10,谁就可以先拍一下桌子,动作慢的就要吃进桌子上的牌,谁先出完手上的牌,谁就赢了。由于规则游戏中的玩伴水平不同,输赢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时输,有时赢,这种操作游戏化刺激幼儿为了赢而不断重复游戏,在重复中越来越熟练。一些普通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设计、改编为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的有趣游戏。如,将废旧的餐巾纸盒组成一栋小小的“公寓”,请小小的“快递员”,根据快递订单,将指定数量的物品送到规定的门牌号码内。这些情景游戏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数学知识。 三、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游戏化数学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日生活的内容即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从作息的角度而言,可视为幼儿在园生活安排的所有环节。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甚至非游戏的活动也会带着游戏的意味。游戏不是幼儿的全部生活,但没有游戏或者很少有绝不是幼儿应有的生活。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有许多贯穿非正式数学教育的时机,可以融入游戏化的数学教育。如进餐时,让幼儿玩“小小值日生”游戏,帮助老师分发碗筷。在游戏中,值日生需要考虑今天班上有几个小朋友,每张桌上要几个碗,几双筷子,这其中就融入数数、匹配、对应等许多数学教育。又如穿脱衣物时,让幼儿玩“穿衣服”游戏。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衣服,有几个洞洞,进一步还可以利用幼儿衣服上纽扣的不同特色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数数。在户外活动环节中,游戏化的数学教育有时候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游戏中的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玩沙包”游戏,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沙包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玩“拍皮球”游戏时,先在皮球上用数字、图形做标记,使幼儿在锻炼的同时感知数学现象并激活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在一日生活环节中融入游戏化的数学教育。设计更贴进幼儿游戏化的数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游戏与学习的联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戏化的数学”,即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作者:陈春燕 单位:广东徐闻县第一幼儿园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 数学学习扎根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习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每一次的问题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这些问题都是幼儿熟悉而又有探究兴趣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资源可以引导幼儿关心生活,培养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 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即教育”需要我们做到用生活来教育。在这里,我提出的引导幼儿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主要是针对正规的教学活动而言的,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情境,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小动物的故事是孩子们都非常喜爱的,可爱的小动物也是大家的好朋友。在学习一一对应时,我们将场地上布置成一块萝卜地,老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兔妈妈规定每只小兔子只能拔一只萝卜,拔出萝卜后一只萝卜放在一个篮子里。之后大家一起把每个装有萝卜的篮子送到了每个小动物的家。这虽然是一个数学活动,但是在情境的创设下,幼儿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这种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使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角。 2.数学化的语言表达。“教育即生活”,语言是我们生活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语言还是幼儿表达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育材料的实用性,我们还要关注幼儿的数学语言,当幼儿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学问题时,这就代表幼儿的思维也在跟随语言一起运转,我们可以从幼儿的语言表达中检验幼儿数学学习的情况。在提问幼儿时,我们要引导幼儿多用语言完整表述数学问题。我在一次提问嘟嘟“你的小组分别有几个男孩,几个女孩,一共几个人”时,就要求嘟嘟完整说出“我们小组有4个男孩和2个女孩,一共6个人”。如果幼儿直接简单地回答“六个人”,那么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幼儿在简略回答的过程中缺乏了对于性别的分类以及男孩女孩人数相加的思维过程,这将阻碍他从实体的人数2加6转化成抽象意义上数与数之间的相加。 三、在游戏中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探索,满足自己的好信心和探究欲,他们在游戏中实现自我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晨间自选活动。在幼儿晨间来园后,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积木进行点数、加减、比较数量大小等活动,在系鞋带、绑蝴蝶结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空间关系,在玩橡皮泥和剪纸的过程中学习等分。 2.自主性游戏。幼儿在自主性游戏的插卡区首先可以了解到各个区域的人数安排是不同的。在点心店、菜市场当营业员时,幼儿不仅要认识价目表上不同物品的价格,而且要学会分类整理,在买卖活动中还要学习运用简单的加减运算。 3.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材料的时候,幼儿学习按游戏规则取一定数目的活动材料;在投篮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计算进球得分;在设置活动路线时,幼儿学会了测量距离;在比赛输赢时,幼儿学会了比较时间长短和数目的大小。 4.其他游戏。在手指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用不同个数的手指变出不同的物体,可以用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可以用两根手指头变成小白兔,还可以用四根手指头变成螃蟹走。在亲子游戏中也会包含一些数学问题,爸爸妈妈在和幼儿玩小鸟飞的游戏时,小鸟一会儿飞到左边,一会儿又飞到了右边,幼儿在追小鸟的过程中需要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同时幼儿可以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和以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为中心的左右是不同的。四、在生活中给予幼儿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机会“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之方法之理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幼儿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检验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探索性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吃午饭的时候,我们会请本周的小班长来帮忙分发筷子,每个人需要两根筷子,一组有六个人,那么每组一共要放几根筷子呢?这是一道乘法题,显然学前阶段的幼儿是不会计算的,那么我们可以每次拿两根筷子,两根筷子是一双,每个人需要一双筷子,这样两根两根数、两根两根拿,只要拿六次就已经足够了。在整理每个人的小抽屉时,大家发现平时画画、做练习的作业纸大大小小堆在一起非常乱。我让大家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平时善于整理物品的柠檬说应该按照大小来放作业纸,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从大到小放在抽屉里,这样要找东西的时候不容易翻乱。大家按照柠檬的方法整理了抽屉,每次有新作业纸放进抽屉,也会先比一比大小,把作业纸插入合适的位置,大家的抽屉比以前干净、整齐多了。总之,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材料是有限的,但是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资源是无限的,我们要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消除幼儿对于数学的距离感,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亲切感,化被动为主动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作者:吴静洁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振华幼儿园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提问策略 一、以幼儿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从心理学上分析,有效的提问能引起孩子们适度的紧张,即具有“趣”和“创造”的状态,太难或太易的提问都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因此,一个有效的提问不仅仅意味着教师提出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让幼儿感受到这些问题具有亲切感。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比如,教师在课堂中这样向幼儿提出问题:“一个苹果再添一个苹果就是两个苹果,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把孩子限制在易于感受到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幼儿处于想做某件事情却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但又很想解决问题的情境状态中。 二、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增加趣味性提问 幼儿对小动物倍感亲切,所以在认识动物数量的过程中,应向幼儿提出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获得经验和乐趣,掌握更多的综合知识,激起探究的欲望。如在认识了大公鸡、母鸡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鸡有耳朵吗?”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我吸引过来了,有的说鸡有耳朵,有的说鸡没有耳朵,在“有”和“没有”的争论中,我组织幼儿去实地观察、寻找,答案找到了,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类似这样有趣的提问还有“鱼要睡觉吗?”“蛇有脚吗?”“小鸡生下来会走路吗?”等等,这类问题趣味性强,让孩子们一听就感兴趣,就想知道答案,进而就会去主动探索,能够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幼儿玩得尽兴、学得专心,又能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三、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增加探索性提问 幼儿都有喜欢想象的特点,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幼儿期儿童的想象活动中开始出现一些很独特的因素,他们的想法不会停留在原有的物体上,而是在他们所熟悉的知识空间到处都能想到,因此老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有趣又有想象的提问既有指向性,又有探索性,能使幼儿从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并在活动中操作感知,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必须倾注教师的热情、企盼等情感,让幼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从而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孩子体验了每一步的成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四、让幼儿积极有效地获取新知,增加提问延伸性我就抓住幼儿好奇、好问、好想的这些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十分注意提问的设计,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去抹杀幼儿的好奇心,尽可能的提出灵活地渗透于整个活动中的问题,并注意它的延伸性。如:在认识正方形时,认识了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面都相同后提问:“在你见过的物体中哪些那些物体和正方形像?”“在你见过的物体中哪些那些物体也有四个角?”让幼儿扩展想象,开阔知识面,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同样,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联想、推理,使幼儿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有效提问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能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深刻,能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全体幼儿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愿教师真正让课堂中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幼儿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发动机,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有效工具。使他们能够在数学的殿堂里自由的遨游! 作者:陆莉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幼儿园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分析幼儿数学教育的运用 一、明晰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 教师设置与生活有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幼儿体验到数学学习有趣、有用的同时,增强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通过数学教育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乐趣、价值,提高了幼儿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准确定位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言下之意,数学是最有利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数学这一课程来实现。这种观念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这可以从奥数、珠心算、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课程很有市场,许多家长趋之若鹜这一点上看出来。事实上,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毫无疑问,数学是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但这种作用不能被无限地扩大,数学对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仅仅体现在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就幼儿数学思维能力而言,具体包含了计数、计算、推理、归类、排序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计数、计算、推理、归类和排序等数学思维能力。它并不能促进幼儿语文思维能力、音乐思维能力、美术思维能力等其他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语文的思维包括了分段、归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阅读、写作等,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对音乐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就更难以达到了,如音乐中的歌曲创作,其依赖的是一种声音形象思维,这种能力只能主要依赖于音乐课程进行培养。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保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不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非常重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假如通过幼儿数学教育,并不能让幼儿产生数学的兴趣,反倒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于有一种恐惧感,这样的幼儿数学教育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在实际幼儿数学教育中,由于幼儿园老师数学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如幼儿数学教育形式、要求等方面小学化;幼儿心理发展知识的缺乏,如认识不到不同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受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的影响差距很大;在实际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等原因,结果是一部分数学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常常体验一种挫折感,数学学习效能低下,数学学习动机减弱,最终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恐惧。下面这个教育案例或许会让人们明白幼儿是如何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的。有一次,笔者给孩子们讲用凑十法做数学题目。多数幼儿已经掌握了,只有个别还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所以很多幼儿都已经不耐烦了。这时,笔者说:“金佳,汪小辉,郑茜,我讲这些就是专为你们讲的,你们还不认真听,班里还有哪个小朋友不会用凑十法呀?”“还有张佩佩!”(均系化名)金玲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弄得笔者真的哭笑不得。的确,他们四个人是我们班数学学得最差的,数学反应比较慢,以至于在小朋友头脑中形成数学差生的印象,他们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特别不喜欢上数学课,每次上数学课都想逃避。有一天小辉知道第二天要上数学课还借故不来幼儿园。 四、了解数学概念学习的两个水平 概念学习有两个水平,一个是表象层面的学习,二是本质层面的学习。对幼儿来说,主要是表象层面的学习,所谓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如我们头脑中有电脑、房子等与图像有关的形象,救护车警报、歌曲旋律等与声音有关的形象,还有醋、酱油等与味道有关的形象。表象层面的学习指的是通过学习能掌握某类事物的主要特征,与其他事物作出简单区分。而本质层面的学习指的是掌握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能与其他事物作出严格的、准确的区分,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掌握。对幼儿来说,大部分概念的学习能达到表象层面的掌握就可以了,目标就达成了。但我们许多幼儿教师由于受到中小学教师概念教学的影响太深,无意识地模仿中小学教师那样来教幼儿学习概念,即要求幼儿达到本质层面的掌握。当教学不成功时,便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或成为许多幼儿教师的困惑。有一位老师因无法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平行”,无法让幼儿掌握梯形的概念而苦恼。 五、明确幼儿数学应用能力提高的路径 能力的基础是知识、技能,不掌握知识和技能也就谈不到能力的提高。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清晰表明能力的提高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关系很密切。但在许多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幼儿面临需要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时,尽管幼儿有这种知识和技能,但他并不能想到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幼儿数学应用意识不强。事实上,能力的提高就在于知识的丰富和意识的增强。丰富知识是基础和前提条件,为数学应用能力的增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则需要通过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来加以保证。意识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当个体面临某一特定情境时,意识强的人随时能做出某一特定的反应。如创新意识强的人在面临困境时会打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掉,而缺乏创新意识的人面临困境时只会求助于他人或放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应用意识强的幼儿较之其他幼儿在面临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贮存于长时记忆系统的数学知识更容易被激活而提取出来进入工作记忆系统,从而加以运用。而这种通道的流畅、意识的增强关键在于数学知识的生活运用。运用多了,数学问题情境与特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就强了,也就是说意识增强了,具体表现为数学应用能力增强了。 作者:许兴建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方法对幼儿的成长非常有意义,数学可以锻炼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思考一个问题:在幼儿教学中,如何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的各个活动之中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已经步入了21世纪,这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才能和社会发展同步,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幼儿才会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教师要意识到幼儿学习数学应该重视启蒙性和生活化,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实践和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将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对幼儿的启发、引导、鼓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提高了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和调控。如:让幼儿了解高矮,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从高到矮排成一排,通过他们亲自实践和尝试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将数学知识模拟成生活情境,让幼儿在轻松中获取知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为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幼儿动手操作学具需要丰富多彩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以教具进行演示教学,然后对数学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实践证明,过早地对幼儿进行抽象教育会使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变成纯粹的记忆,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给幼儿准备丰富多彩的实践材料和学具,激发幼儿实践操作的欲望和兴趣。为幼儿准备的学具可以是教师制作的,也可以是幼儿或者家长制作的,比如转盘、盒子、饮料瓶、冰糕、拼图等都可以。丰富多彩的学具会大大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比如幼儿在学习分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多种颜色和形状的卡片或者瓶盖,通过反复实践和摆弄,幼儿轻松地掌握了分类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关的数学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四、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新《纲要》指出:“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的能力和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其能力的不同是必然存在的,这种差异在数学学习中显得更为明显,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教师点拨就能学会;而有的孩子感悟比较慢、接受新鲜事物比较迟缓。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成功,教师必须要实施分层次教学,按照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不同层次的教学材料,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五、数学应与各科教学相互渗透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幼儿活动的各个领域中,都要把数学学习融合进去,比如,幼儿在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有关空间、形状、重量等有关数学知识贯穿其中,使幼儿获得感性经验,提高幼儿学习数学和应有数学知识的兴趣。在艺术欣赏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观察和欣赏一下花朵、叶子、花盘等,从而引导幼儿感受事物排列的和谐之美,进而感受到生活中数学学科的魅力。 六、游戏中不断积累数学知识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游戏最感兴趣,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去,就会使幼儿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究,并能获得有益的感性经验,比如,幼儿通过搭积木,不但获得了空间知识和几何形状知识,还能与分类、数量的比较联系起来,幼儿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数学知识。幼儿的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强大动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玩具和游戏进行教学,这样幼儿就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幼儿每一次的玩法,都会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要把游戏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获取数学知识,探究数学规律,从而喜欢上数学,进而去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并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在逐步地提高与发展,并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所以,幼儿园数学教学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能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晓英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发展中心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分析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幼儿园数学教育含义;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帮助故事中的角色,几个方面对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分析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 关键词: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认知倾向,属个性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其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幼儿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三、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如教幼儿学习分类,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大象和老虎分饼干,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再如,在复习认识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再让幼儿看了点子猜猜有几朵花开了。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 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四、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老虎、狮子分饼干;参观公园看花等也是如此。再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水果。在喂水果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对应比较多少。 五、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的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六、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当幼儿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玩游戏时,那就更高兴了。如教幼儿学习按大小和颜色分类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鱼游的游戏,老师拌演故事中的鱼妈妈,小朋友自然就是各种各样的小鱼了。在游戏时,小鱼听好鱼妈妈的要求,根据各自的特征,按鱼妈妈的要求做相应的事情,在快乐的游戏中,幼儿轻松学会了按大小和颜色分类。再如认识白天、黑夜的活动,老师拌演兔妈妈,幼儿当小兔,兔妈妈和小兔一起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给认真动脑筋的小兔戴上小体头饰,于是,在游戏中,努力想戴上头饰的幼儿积极地跟着兔妈妈一起玩,不知不觉中,可爱的“小兔子们”也逐渐认识了白天和黑夜。 以上就是我在小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尝试采用的一些方法,通过将故事与数学活动的巧妙结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变的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并学好数学。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幼儿探索精神 [论文摘要]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要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教师要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数学教育归为科学大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与要求上:提出为幼儿在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等等。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体现《纲要》的精神,开展数学探索活动,提高幼儿数学素质呢? 一、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数学教育内容具有可探索性是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可探索、可猜想的因素,应提出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有多个答案,为幼儿提高较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以培养幼儿的数学修养。 例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石头排队,排好后他发现,两队的长短竟然不一样;数目一样多的,怎么排成队后会有长短呢?经过仔细观察比较,他发现,个头大的石头占的地方大,排的队长,而个头小的石头占的地方小,排的对就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他获得了这样的经验:对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仅与数目有关,还与物品本身体积的大小有关。又如,图形接龙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相接的图形具有两个相同点。幼儿玩这游戏,可以选择的答案很多,这样的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 二、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此,教师可将数学教育活动融入游戏中,借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在各类游戏中,幼儿对角色有些的兴趣很大,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游戏,参与的人很多。于是,教师可在教室内或走廊等地创设“超市”、“医院”等活动区,并在活动区内投放相应材料。在众多角色游戏中,超市游戏以其玩法多样、与幼儿生活的密切性而备受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喜爱。教师可着重在超市游戏中,挖掘幼儿可探索性的东西,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幼儿扮演顾客或营业员,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认识到物品的不同价值,增强了对货币的加减换算能力。如果扮演营业员,她还要将各种不同的商品进行分类,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将商品按不同分类标准来分,如服装,既可按上衣、裤子、外套来分,也可按男装、女装来分,还可按季节、颜色等来分。在幼儿分类时,教师还可结合序数、空间方位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巩固复习和进一步探索,如要求幼儿将冬季衣服放在第二排的左边。 在玩结构游戏时,教师也可启发幼儿进行数学探索性的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让幼儿搭一堵围墙,启发幼儿“看谁在搭围墙时能将积木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搭建,并且要求外观好看。”幼儿可按大小、高矮、颜色进行单一或复合组合,搭的方法自然就会多种多样。 三、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比如,学习5的组成,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具,使幼儿在操作中领会5的分解与组合。教师提供幼儿一个盒子,里面有5个瓶盖,幼儿手拿盒子,上下摇动,盒子里的瓶盖就会出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现象,幼儿数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各有几个。多摇几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还可以在盒子里划一条线,盒子里放5个纽扣,幼儿将全部纽扣拿在手里,离盒子一定高度,然后松手,数数线的左边有几粒扣子,右边有几粒,多次尝试。也可直接让幼儿用手拨动纽扣,看有几种分法。这类教具的设计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因地制宜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容易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和是等量关系)、互换关系(部分数位置交换,总数不变)、互补关系等。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让幼儿仿编应用题,如说一件可以用3+2表示的事情,幼儿编的题目五花八门,有的幼儿一个人可以编好几个。通过幼儿口述应用题的仿编,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以上众多做法,一般不是专门或者说不是特别针对孩子的探索精神而开展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进行专门训练、有意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大班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现在有几个桃子》,有三张图: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手拿5个桃子,盘子里有7个桃子。教师将三张图进行不同顺序排列,引导幼儿讲述图意。如: (1)A.4个桃子B.小朋友手拿桃子C.7个桃子表示意思: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又拿来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 (2)A.7个桃子B.小朋友手拿桃子C.4个桃子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7个桃子,小朋友拿走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4个桃子。 (3)A.小朋友手拿桃子B.7个桃子C.4个桃子表示意思:小朋友拿来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原来盘子里有4个桃子。 其他变化就不再叙述。 教师将3张图片作不同的排列,目的是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变化的过程及关系,并能根据排列顺序,学习讲述图意,既可以编加法应用题,又可以编减法应用题。这种做法有一点类似语言教育的排图讲述(图片顺序可变换)。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还可以倒过来解算式。如5=?(1+4,2+3,3+2,6-1,7-2,……)这样的训练,难度有点大,但对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很有帮助。 再如,在进行几何形体教育时,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变化图形,让幼儿去探索。如教师给予幼儿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画纸,“小朋友想一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将它变成梯形?”于是,小朋友通过思考和操作,想出了很多种办法:剪掉一个角;从中间斜着剪开;用折的办法……教师又提问:将梯形再变成长方形呢?幼儿继续探索。 总之,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探索。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课堂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课堂中出现了很多新兴的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法在这些新兴的方法中脱颖而出。主要就案例教学法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课堂充满活力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关键词:案例教学;幼儿数学教育;课堂;活力 众所周知,数学跟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带有些抽象的概念,不易被学生理解,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会感到有些枯燥、无聊、乏味,那么,如何让枯燥的数学教学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让学生都喜爱数学这门最基础的学科,下面,本文对幼儿数学教学进行简单的研究叙述。 一、案例教学的叙述 1.案例教学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开放性、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为说明讲解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特点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告诉学生如何去做,这样显得乏味无趣,而案例教学法则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想象和创造,使乏味的教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可以得出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三点特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 (3)锻炼学生双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方法 1.精心选择案例,提高教学时效性 在“幼儿数学教育”课程中,其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向幼儿讲授一些有关数、量、时间、空间等内容的学习和指导,其内容、基本概念繁多,所以,教师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学会取舍,并且对选择的案例进行深度的分析,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讲幼儿数学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生活中可以用数量概念表达的物体结合。比如,苹果、橘子、荔枝、鸭梨等,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和数学相关的知识,并且学生在以后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联想起原来学习时的案例,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实施幽默教学,增强课堂感染力 作为教师,尤其是幼儿数学教师,就必须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和一些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这样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并且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还可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幽默、有趣,使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具有感染力。例如,在讲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时,比如,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教师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给幼儿进行讲解,比如,把圆形比作大饼或太阳或者锅;把椭圆形比作鸭蛋、鹅蛋等,这样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来对数学知识进行表示,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印象更加深刻,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融洽,幽默的语言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激情,同时,使课堂更富有感染力。 3.建立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所谓的“和谐课堂”,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配合程度和对教师的接纳态度,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使幼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真正地做到信任、接纳、理解对方,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幼儿本来就有些调皮、淘气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例如,在讲幼儿数学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重新叙述一遍,要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并且让学生懂得加法和减法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一定要在10以内加、减法中讲解清楚,这样能提高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信任与理解,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就变得更加轻松,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使原本枯燥、乏味、紧张的数学课堂,由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同时也证明了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性,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时效性,增强了课堂感染力,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活力,为学生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纪晓娟 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保育院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1幼儿园数学课学习内容的分解 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教授给幼儿数学知识以浅显基础为主;第二,将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第三,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从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上四点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开展教学。我们的分析思路是:充分考虑幼儿的在生理上限制的基础上,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出发,不仅仅是简单地教授幼儿进行一些数学运算知识,还要让幼儿热爱这门学科,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从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出发,兼备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从小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我院各班就具体制定了以下课程体系。 1)图文并茂,认识数字1到10,并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目; 2)会比较事物的快慢,对事物的粗细、厚薄、高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较数的大小; 3)能将一些实物数量数出来,并说出总数,能适应不同方式的数数,比如从3数到16、从7数到18等等; 4)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 5)会运用序的概念对5个有差别细微的物体排序,以等差数目排序为标准,体验数的差别。运用序的概念排出10以内的顺序关系; 6)对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要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 7)了解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观念; 8)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跟数字既联系又简单的概念,比如数量、颜色、距离、重量、方位以及时间。 2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改革 2.1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按照教学目标去开展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教育之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实施受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限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情感、态度等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2]。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在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片面性,教师都认为幼儿数学教育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也是只要学会知识就行了。针对这个现象,幼教教师应加深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在教学中全面把握教学目标,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知道如何去学习的学生,这才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从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智力技能出发,幼儿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很多事物能感受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幼教老师的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反映生活。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数学教育,与此同时幼儿数学教育满足了儿童生活上的需要,也满足他们认识事物的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应当从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出发,在结合教育内容的同时,明确幼儿发展目标,使各教育活动围绕实现目标开展下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 2.2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单调。表现在课堂中,习惯从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出发,单一地强调了数学教育的直观性,在教学活动中重点采用教具进行演示,由此引入数学概念,主观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幼儿身上。比如说,单以铅笔和水果为教具,教师就上完一节课。下课以后教师也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不太理想,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保守,单调枯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只有打破这种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才能提供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但要在课堂之中为幼儿讲授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适用性。比如说,让小朋友回家后,去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还有在自己家里桌子有几个位置,放了几张椅子等,在生活中去教育孩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传统教学中的实物教学法为主和以采取情境设置法为辅。教师设置适宜的场景,比如说“喜洋洋和灰太狼”,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小朋友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准备衣服,城堡等等。用小朋友生活中所熟悉的故事来设置场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只要情境设置的合适,不但巩固幼儿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为将来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地基础。 2.3关注幼儿个性,实施差异教学 每个幼儿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环境与资质上各有差异,从而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区别,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要注重关注幼儿的个体性发展。每个幼儿在教师眼中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促进所有的幼儿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在实际上,大多数的幼教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看到了幼儿教育的一般性,没有看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特别体现在忽视儿童的个体差异上,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分层次地去对待每一个都个性不同的幼儿。我们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参考依据,实施差异教学。实施差异教学让每个孩子的智能都各具特色。教师应在多角度地观察和接纳学生的过程中,去重视幼儿具有的多元智能,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客观充分尊重幼儿存在的个别差异。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一般发展都备受关注,包括重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从个体上来讲,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一般发展之间又是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因此,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3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提升数学能力 3.1开展情境教学,利用适宜的问题生成一个个情景 这样是运用最少的时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主动的以较好的状态投入教学过程中去。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如故事、谜语、游戏、图画等,让幼儿触景生情,有所思,有所问[3]。在情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幼儿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小班数学活动《认知数字5》的教学目标是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利用5个人、5张椅子、五个碗等图片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幼儿以自己的家为具体情景,在介绍自己的家人、自己家里的布置的时候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找一个合宜的时间,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周围的事物哪些东西也有5个?从游戏中活跃气氛,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3.2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为幼儿解决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整个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对传统教学内容输入新鲜的血液 使幼儿了解到数学的适用性,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教材上增加以钟表与时间、旅行线路、价格与购物、生活用品的面积、体积等为内容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另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所有数学活动中的核心部分。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问题解决,使幼儿体验到数学实用价值。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们创设了小商店这样一个情境,提供了玩具汽车、各类学具、故事书等作为商品,并分别标上1元、2元、5元不等的价格。为每位幼儿准备了1元、2元、5元的钱币,引导幼儿学习加法:花5元钱买商品,你可以怎样买?每样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会让幼儿采用尝试的策略,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如:1+1+1+1+1+1=1+1+1+2=5、1+2+2=5。幼儿在提问、思考、讨论和探索中成功地解决问题,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积极性。 3.2.2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 幼儿总是通过动手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满足好奇心的目的。探究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需要适宜的材料。为此,我们要注重选择能引发幼儿兴趣的具有多方面联系的材料,以便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亲历探究过程并发现规律。大班数学活动《学习测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长短不一的绳子、玩具棒、竹竿、直尺、三角尺等工具让幼儿自选,自定测量对象:课桌、门、窗、柜子、小朋友的身高等,将测量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最终获得结论。 3.2.3多样化的探究方法 我们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归纳为ABC三种形式:A.问题—操作—发现、结论。B.问题—猜想—论证—结论—评估与交流。C.提供旧知—联想迁移—验证结论。我们以大班数学活动《交集分类》为例,在此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A。由于“交集分类”是很抽象的概念,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两个集合相交部分的含义。我们从男孩女孩最喜欢的玩具作为载体,请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图片放入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男孩女孩会有一些共同喜欢的玩具,如何为这些共有的玩具造一个新家,而这个新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既是男孩喜欢的玩具的家,又是女孩喜欢的玩具的家。 3.3加强交流,深入反思 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有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第一,将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问:你如何评价他人的探究成果?这样的问题方式,不但丰富教师开展幼儿活动的经验,加深对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幼儿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二,自我反思。幼儿可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思考:我是如何进行探究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通过这样的反省,有利于幼儿深刻认识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提高以后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幼儿的推理和解题的能力,并不是单纯让幼儿获得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对幼儿用多种方法证明他们的答案、思考过程以及推测的结果的这种行为进行鼓励,树立幼儿独立思考的信心,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师在改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多样化方法与策略,掌控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全过程,强化教育活动结果的反思。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重要的启蒙教育,对人的未来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数学存在于幼儿世界的点滴当中,成为幼儿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种必要工具。因此,通过一些简单而丰富的数学教育活动,除了能很好地帮助幼儿掌握一些通俗易懂的数理知识之外,还可以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帮助他们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主动性,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的数学学习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概念与特点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指的通过教师或其他成年人的指导或影响下,幼儿在参与数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空间、数量、形状等数学概念进行观察、感知和思考,从而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思维。除此以外,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还不能忽视幼儿好奇心、探索欲、自信等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相比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来说,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幼儿数学教育是一种早期教育,应注重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在一些舒适愉悦的活动中开展数学教育,才能防止幼儿厌学情绪的发生;其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教育,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为了让数学教育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儿童的需求,还应深入探究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和价值所在。最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生活与实际,通过生活化、场景化的活动设置,可以让幼儿在游戏当中,就轻松完成数学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实现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多样化。 2衡量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既受到幼儿自身的影响,又受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约。鉴于此,衡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标准也随之多元化。总体来说,判断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来看,只有科学地选择适合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内容,才能丰富幼儿的认知层次,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地讲,一是数学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对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关注和兴趣非常有必要;二是数学教育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难度绝对不能超过幼儿能够承受的最大水平。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准备来看,细致入微的活动准备是确保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成功的关键,主要从物质和环境两个方面精心准备。其中,玩具和教具可以帮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数学,它的准备和投放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过多就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收效;活动环境则是开展数学教育活动最基本的保证,在一种场景化的游戏环境中进行活动,幼儿能得到充分的放松,有效地降低了幼儿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来看,活动设计是决定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成败的根本所在,也是选择和制定活动内容和规则的源头。因此,要重视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使其能够更加精细化和多元化。一方面,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有较强的操作性,除了常规的演练、游戏、记录等方法以外,操作法对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有特殊的意义,通过这些体验式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赋予更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循序渐进地取得胜利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所以,活动设计过程要先易后难、逐层深入,逐渐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3改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建议 目前,我国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依然要加以不断改善,使活动设计真正契合教育实践的需要。 3.1精心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多样化方法与策略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主要包含10以内数字的识读、简单数字的加减、时间、空间、形状的认知等方面,并且这些活动应该具备针对性、趣味性和操作性。因此,要根据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特点的不同,整合教育资源来改善现有教育活动内容。比如,通过搭建积木让小班幼儿快速认识各类常见形状,并能迁移到生活当中辨识各种物品的形状,这也成为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延伸的一种重要表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也随之加强,能够关注于事物的时间也成倍增加。鉴于此,用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选择面将越发宽广,比如将小组合作、层次教学等教学方式配合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3.2掌控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全过程,强化教育活动结果的反思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活动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不可知预计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来掌控整个数学教育活动,能够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最终确保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稳定性。同时,及时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也是促进每一位幼儿成长至关重要的环节。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应善始善终,这既是上一个教育活动的结束,也是下一个教育活动的开始。所以,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为幼儿的成长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陪伴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幼儿未来的数学思维的严密性、数学知识的领悟水平、数学技能的好坏。因此,要做好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从内容、活动过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从而真正为幼儿进行服务。 作者:王辉辉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生活教育在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运用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幼儿的生活也离不开生活教育。”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教育相联系,把生活教育和数学活动相融合起来,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改善幼儿数学教育的生活化,让幼儿的数学教育不再是单调和乏味的,而是真实地操作起来,从而激励幼儿快乐地学习与探索。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数学;教育方法 在幼儿园的数学操作活动中实践以及渗透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做合一”,操作材料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他明确表述了教和学、学和做、教和做之间微妙的关系。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学当作圆规的脚,为其服务,圆规画多大的圆就要看圆规以多少为半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好,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心理特点和不一样的个性差异。我们可以看出,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和数学操作活动的正常开展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而生活化的操作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是不陌生的,也便于他们进行操作学习,生活化的操作材料能满足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操作的需求。我班幼儿数学操作能力较为薄弱,每次开展数学活动都让我很“无奈”,都需要我手把手去引导,这样不仅拖慢了进度,而且幼儿了解不透彻。从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我了解了“教学做合一”这一概念,我将其运用到幼儿的数学操作活动中,我先在早上进行桌面游戏时添加数学方面的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处处渗透数学,在课上运用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努力,我班幼儿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二、“生活即教育”,环境教育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认真组织幼儿及时参与,多积极引导幼儿操作,多帮助幼儿渗透和更好地融合,让幼儿能够轻松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幼儿园的数学操作活动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像是隐形了一样的那些不被幼儿所发现和探索的素材,而我们教师就要将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融入数学操作活动中来,对于长期处在这种生活素材教学环境下的幼儿来说,他们都或多或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发现的能力,从而实现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措施。平时,我们也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发掘数学中明显的操作环境。我们班的益智区通过在区域环境中创设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手套、袜子和鞋子等,让幼儿学习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配对分类以及按照同样款式的东西归类,帮助他们掌握生活中的数学。我们在开展“愉快的生活”这一主题时,让幼儿从家里带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玩具,有手动的、电动的、软质的、硬质的等,让幼儿学习将玩具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摆放分类。我们通过这些生活中普通材料的设置,让幼儿能够体会到原来平时经常接触的东西,如玩具、餐具等也能用来玩,用来作为学习的材料。让幼儿能够积极发现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从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三、“社会即学校”,教学手段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他充分强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致力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他认为:生活是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才进行的活动。生活教育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生活教育。为了让幼儿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我们每天都会请幼儿来统计出勤人数。幼儿通过数数和计算,了解到今天来园的小朋友有多少,迟到的有多少,没有来的又是多少等。其实我们只要平时多留心,多联系生活和实际,就可以发现并且利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东西进行数学教育,这样幼儿就能轻松自然地学习、吸收到许多数学知识,也让他们感受到原来生活中的数学可谓是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的乐趣。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思想。就像我们的幼儿园一样,幼儿园是小朋友的中心,也是教师的中心。他还明确指出了“学习”就是生活实践,我们要让幼儿去生活中充分实践、验证,手脑并用。 1.为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在我们班益智区活动“给小动物喂食物”中,我们通过创设一个餐馆的情景,上面贴上鞋盒做成的动物嘴巴,把嘴巴开口做成幼儿的手能自由出入的大小,这样幼儿就能自由地给小动物“喂食物”了。这样对幼儿数学活动的认识就往上走了一个台阶,也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2.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幼儿园里大多数学知识,如果只是靠我们教师的解答,小朋友是很难理解的,他们还需要实践与探索。比如,请幼儿比一比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个比较大,如果幼儿只靠眼睛是判断不出来的,他们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比才能知道,而幼儿通过实践得到的结论也比较准确,他们也能自己信服。还有一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需要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体会和理解。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到处有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我们只需要把数学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从幼儿已有的经验出发,从中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让幼儿自己操作,融入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获取一些生活经验,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与同伴的合作交流,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幼儿通过选取不同的材料,引起他们对活动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的愿望,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作者:杨颐梅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张浦第二幼儿园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研究 一、中美幼儿数学教育差异的比较 (一)学制的差异 学制的差异主要是指学校制度的差异,此处主要说的是幼儿园制度。中美两国的学校制度文化存在不同之处。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由(国家)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到(市)教育局/(区)文教局再到学校这样一个流程组成一个层级式的管理体制,集中性与同一性比较强,缺乏灵活性,地方与学校的自主积极性较小,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计划进行教学,只有校本课程的开设由学校来决定和开展,但在具体执行时并不是很严格,甚至很多只是一个形式并未实施。美国学校教育一般采用权威主义班级管理方法。所谓权威主义班级管理也叫专制类管理方法,就是一种教师严格控制学生行为从而改变学生行为的管理过程。这种制度同样制约着美国幼儿的数学教育[9]。另外,我国幼儿园的制度过分强调安全,导致我国的幼儿园局限了幼儿早期数学能力的发展,我国的很多幼儿园都很明显的存在着这种局限,比如户外活动课时教师们常常以幼儿的安全为由不允许幼儿们相互之间打闹、追逐等,幼儿只能从事一些不具有任何危险性的活动如散步、体操等。须知道,幼儿的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的点滴中获得的。美国的教育制定与我国的教育制度相反,美国非常重视幼儿自由活动,通过在户外活动时鼓励幼儿尽情地玩耍,跑、跳、掷,让幼儿的数学能力在平时的玩耍中充分发挥。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学制都制约了幼儿数学的学习与发展。但美国的制度更灵活更人性化也更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以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 (二)语言的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幼儿在开始接触数学时就使用中文,而美国的幼儿则使用英语学习数学。中国的幼儿平均年龄为4岁时就能数到40,而美国的幼儿则需要平均年龄为5岁时才能数到40,美国幼儿平均年龄为4岁时才能数到15.也就是说,5岁时美国幼儿的数学基础已经落后中国幼儿的一年了。因此,中文被一致地认为是实至名归的数学强势语言,并且与其他国家的语言之间存在差距,这样的差距让美国教育家和家长们尤为紧张,甚至他们也开始在幼儿阶段推广新的数字读法,例如11不再读作“eleven”,而读作“ten-one”,一次推进儿童算术能力的快速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的数字系统比英文的数字系统更具有规律性。用英文表达数字20、30、40时我们发现它们之间毫无联系;而用中文来表达十位以上的整数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极具规律性,都是以此类推的关系,这对幼儿的学习数学数字以及记忆数字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由此可以看出,从语言上的差异来看,中国的语言更利于幼儿数学知识学习与发展。 (三)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教师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承认应该接受,理解和尊重他们,这才是教育的前提。这体现在美国的幼儿一日的生活安排上,教师们注重幼儿数学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他们充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和精力等,让幼儿的数学在生活的点滴中尽情地发挥。而在中国文化和教育中,“教”的含义又常常意味着“告诉”、“教导”、“指示”。美国幼儿教育的管理组织充分体现了民主性,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给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并且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中国教师无法做到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师资水平陷入困境。在中国,很多幼教工作者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无非就是数数,学学简单的算术,如“1+1=2”等,以及认识一些简单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等.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教师往往只重视在学校里怎么教和教什么,却无进一步学习的要求[2]。总的来说,中国幼儿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变,向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看齐,以促进我国幼儿数学知识的发展。 (四)跨文化差异 有研究提出了问题:跨文化差异是否影响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一些跨文化研究比较了幼儿在入学前的各个方面。斯达克等人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4岁幼儿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包括数值、空间/几何知识。结果发现中国学龄前幼儿显著比美国幼儿具有更出色的空间/几何知识。幼儿数学发展的跨文化差异在学龄前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幼儿在入学前接受的数学知识比美国的同龄幼儿接受的更广泛。跨文化差异在所有评估领域里表现得很明显,包括数字(计算和算数运算),空间/几何形状,图案知识,和测量。这个差异呈现在学龄阶段最初的3岁阶段。对中国和美国的孩子的数学知识的跨文化研究得出的结果与此结果一致。跨文化差异有利于中国幼儿,出现在3岁并在整个学龄前扩大,因此,一些研究已经表明跨文化差异存在于整个学龄前阶段的。斯达克和克莱因(2006)使用一种工具———早期的数学课堂观察(EMCO),旨在衡量幼儿教师所提供的数学支持数量。具体来说,EMCO是用来测量幼儿和他们的老师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的。测量结果显示中国教师平均每天提供36分钟的数学支持给4岁的孩子。相比之下,美国教师提供的只有21分钟的数学支持。美国教师给经济弱势家庭的幼儿提供更少的数学支持,每天不到10分钟。这种模式的研究表明,美国幼儿的数学学习环境和中国幼儿比起来不够丰富。在美国,幼儿数学教育的课程不太丰富。[1]中国幼儿数学知识比美国同龄人更为广泛。在中国有可能是由两个老师指导数学学习中心的活动和幼儿园数学课程,这有利于促进早期幼儿数学知识的早期发展。 二、结论 从制度以及教育观念的文化差异上看,中国幼儿数学教育和美国的幼儿数学教育相比较弱。而从语言以及跨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国的幼儿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差异则较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基本上是分科课程教学,长期受到传统数学教育思想和习惯的心态的支配和影响。20世纪初,美国儿童早期就开始重视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并促进美国幼儿数学教育不断的变化发展着。相比之下,中国的儿童数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是很虚弱的。在我国,因为不重视孩子们的数学教育理论和实验研究,不重视数学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不采取数学教育研究,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课程实践的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尽管1980年以来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并未能成功地转化为实际应用,而对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的实际应用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我们必须客观看待中美幼儿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别人的优点,扬长避短。 三、教学建议 鉴于我国幼儿数学教育与美国幼儿数学教育存在差异,并且幼儿园数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认识,全方位地掌握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切体会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因此幼教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改进,促进我们国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推动我国幼儿数学发展到更高点。我国的幼教工作者应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打破制度约束,重视文化思想渗透,实现教育“生活化”。②发挥语言优势。③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资水平。④利用跨文化优势,重视幼儿游戏的发展,善于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数学探索活动,善于创设游戏环境。综上所述,在对我国进行幼儿数学教育的时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幼儿身边的数学资源。 作者:秦春婷 幼儿数学教育论文:幼儿数学教育实践论述 一、专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我区幼儿园数学教学现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共性问题,策划解决策略,查看相关理论与文献,从中提炼出能支持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教育思想,为课题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同时通过园本教研采用专题讲座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内涵及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分段教育目标。第三阶段:课题实施与实践研究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践行数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和基本方法。在这过程中利用教研活动的多样性、教研主体的多元化、教研内容的专题化等策略提高教师数学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阶段,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实践案例,定期组织教师采用案例对比分析式的研究活动,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育实践的现场研修活动,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共性问题,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寻找答案。让教师在问题—反思—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在课题实施到一定阶段如每学期的期末,要求教师写出阶段性的课题研究小结,同时进行阶段性的专题成果展示活动。第四阶段:总结与提升阶段。整理、归纳教师的教育案例和活动设计并装订成册。课题负责人依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同时将研究成果向全区幼儿园推广,使之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专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理论引领,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理念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明确当今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态势以及幼儿数学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学习方式有引发兴趣导读、关键问题引读、自我问题细读等。通过学习教师达成以下共识: 1.学数学,是在学一种化繁为简、解决问题要有依据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一种思维方法。 2.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实践能力,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需要数学活动过程的鲜活和生动。 3.充满智慧的数学、有魅力的数学应该是基于孩子的生活、伴随着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开始的,让孩子们在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与价值,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4.幼儿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独创性,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求知欲、成就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习惯。 (二)梳理学科概念,提高教师本体性知识水平 课题负责人在翻阅大量幼儿数学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相关概念、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幼儿的学习发展进程,利用多媒体手段与教师分享,帮助教师澄清了相关的数学概念,明确了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内容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以及各年龄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与特点。同时结合区域幼儿园孩子数学发展情况,参考各种文献拟定了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框架,为教师的实践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反馈,理解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以及10种数学关键经验的前后逻辑关系。 1.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1)幼儿学习数学首先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这是由数学知识的抽象特点和幼儿本身思维逻辑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在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时,不能仅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是直观演示来理解数学知识。幼儿真正理解数学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和能动地建构数学关系。(2)幼儿(3~6岁)基本上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即思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去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由于这两个特点的存在,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是依靠直观演示是不能达到理解的。而且幼儿在接受和转换来自演示或讲解的信息时,都要经过自己内部认知结构的同化,受到已有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很可能不能完整地真实地再造演示过程和再现讲解内容。 2.数学关键经验的前后逻辑关系结合国内外数学专家研究的成果,课题负责人将蕴含在现有幼儿数学教育中的10种数量关系(如把学习“集合”作为计数的逻辑基础,以学习“等量判断”来促进幼儿“数量守恒”观念的获得等)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和掌握。 (三)以“园本教研”为途径,开展行动研究 以园本教研为突破口,在园本教研中增强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研究能力,从而改变无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与新理念相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教学园长,在园本教研过程中,考虑教师的现有水平,建立教师数学活动专题研究档案,包括:专题教育随笔、专题教育活动设计、专题研究问题册等。教学园长定期对其进行批阅(面批、本批)起到专项指导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业务园长关注她们的教育行为,并在寻常时刻的教研中针对不同的问题以不同方式加以解决。 (四)在多样的教研方式中引领教师研究 1.在“类比同研”中,激活教师创新思维“类比同研”就是同类活动对比执教共同研讨。强调不断进步、有所创新。在教学现场先后展示两名教师的同类活动,参与研究的教师围绕着现场问题不断地思考并提出新设想。以思维接力的方式填补各自空白或发展自身的优势,使教师变换新视角,看到新层面,获得新思路。 2.以“自主性专题主讲”解决教师共同困惑的问题在深入实践常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后,捕捉教师行为背后的成因与困惑问题。同时帮助负责主讲的教师有目的地寻找、收集有关方面的教育理论、实践案例,利用专题主讲的时间介绍与数学教育相关的内容……促进每个成员对所研究的专题进行思考,主动去收集资料,构思活动过程,整理主持思路……在解决教师困惑问题的同时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在逐渐增强。 3.在“案例研究”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在案例研究中强调关注教学的寻常时刻、关注课题研究的新招新法。以某一数学中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反思、实践等方法进行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并将实践策略中典型的、适宜性强的招法推举出来,在教师群体的共享中,在教育实践的验证中得以推广。 4.以“换位体验”启迪教育智慧创造适宜的研究情境让教师亲身经历和体验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去感受数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适宜性与方式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参与式研讨,促进教师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式教研能增进教师对数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关键经验的把握,“换位体验”增进了教师对幼儿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解,进而让教师在体验中进一步转变观念最终落实在教育行为上。 5.以“跟进式教研”培育教师的研究精神通过采用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跟进式教研,以提升研究深度。对一个数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开展多次研究,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实现思想的碰撞,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提升专题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课题实施阶段,采取“同课异构”和“一课多研”的形式,即两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设计组织活动,在逐一观摩后,对活动中教师观察与回应策略、教师与孩子间的互动等进行对比研讨,通过问题反馈,开拓思路,达成共识后,再由另一名教师进行二次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如郭永静老师的“感知交集”活动,程艳老师的“认识时钟”等同类活动在全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受到一致好评。 (五)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活动,促进成果的自觉转化 在课题研究到一定阶段,课题负责人对全区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调研与相对应的指导工作。同时,在期中、期末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阶段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有教师的教育实践、园长的课题研究经验介绍、教学园长或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点评,这些活动能有力地促进专题成果反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三、专题研究成果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区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明显得到改善与提升,教师的数学教育的执行能力不同程度地得以增强。幼儿的数学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同时也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说通过以上夯实的研究过程,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教师能够较好地在数学本体性知识的支持下,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幼儿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等条件性知识,结合专题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的数学兴趣与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基于孩子学习数学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数学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主要采用探索式的操作学习方式使孩子主动建构数学经验。适宜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探究的特性,在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带着一定的操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在与材料充分的互动中,不断地观察、尝试、思考、顿悟,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调整,从而形成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同伴的操作方法与想法。因而幼儿的观察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操作水平以及思维的变通性、敏捷性及独创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信心与智慧得以提升 杜威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仅仅把手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让教师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中不断建立联系,并以此来指导未来的教育行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具备了以下四种意识与能力来实现幼儿数学教育有效性的初衷。 1.对话意识与能力(1)与幼儿对话。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学习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们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状况和思维水平,以此作为数学活动的基础。教师们经常思考的是:孩子是否具备进行新的数学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孩子的数学概念水平处于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的哪一阶段?怎样的教学方式能支持孩子数概念的建立?怎样的提问能给予孩子思维的空间?(2)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话。“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教师指导自身教育实践的依据,同时教师们努力在教育实践中诠释这一教育理念。注重从孩子生活经验中捕捉数学教育元素、利用游戏的途径组织数学活动,已成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3)与内容对话。教学内容是实践教育目标的载体,教师们目前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数学学科概念的内涵,能够基于内容的性质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方式。比如面积守恒的教学,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操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领悟守恒的实际意义;排序活动中教师能够采用情境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孩子感知顺序与规律。(4)与共同体对话。与同伴、同事、园长、教研员就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已成为课题组成员的一个习惯。大家对共性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与建议,不同的想法与设想,都能给对方一些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之间彼此和谐的学术交流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幼儿为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幼儿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们能够依据幼儿在探究、交流合作、获得新体验、师生平等交流、个性化需求、被认可等方面的需求设计与组织活动,力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努力考虑幼儿的需求。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口头数学教学游戏、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让幼儿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喜欢数学,让幼儿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整合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们在有效把握正规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还十分注意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组织方式都十分丰富、灵活。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满数、量、形知识的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其他各领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各领域的知识是相互有关系而渗透的,也就是说,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都可以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在这些教育活动中结合数学教育,既是该教育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完成数学教育任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够巩固、加深、补充和促进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能使幼儿数学学习更为生动和有效。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数学。 4.质量效率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数学经验。两年的专题研究,教师能够做到:(1)目标切合实际。在目标的发展性上,教师首先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教育的有力促进下得到发展;在目标的全面性上,能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在目标的针对性上,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2)方法策略恰当。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并灵活有机地运用,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表达表述法等,激活数学教学的氛围和孩子的学习动机。同时为幼儿提供数学学习的不同情境:真实情境、模拟情境、故事情境,激发并维持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材料结构适宜。在数学材料的提供上力求做到多样性,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幼儿所熟悉的自然材料如石子、树叶、水……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成品材料如扑克、积木、积塑玩具……都已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在材料的丰富性上,教师能够做到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们注意了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难易结合、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材料的操作性,让孩子通过“玩”材料,获得数学经验,保证材料易玩的功效;材料的教育性,在材料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性的基础上,教师还特别注意到,要让材料富于教育性,让材料暗含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总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多途径的,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有效的数学启蒙教育,能为幼儿亲自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并从中得到积极的数学经验提供机会、条件,能诱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的天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产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专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回溯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发现尽管教师在理论层面知晓一些现代幼儿数学教育理论,巩固了本体性知识结构,在操作层面尽量按照新理念去实践,获得了一些有效的行为策略,幼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但是,如何面对数学学习中幼儿个体差异的明显表现,如何针对孩子差异行为作出正确判断,并加以有效的教育干预,这些问题与困惑,将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起点。我们会继续秉承以往的团队研究精神,在观察、分析、指导幼儿不同水平层次的数学经验上着紧用力,让每个参与其中的教师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专业发展。 作者:许洪媛 单位: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惠农安居网站制作大学生参与农村自建住宅技术咨询的探索 【摘要】:为改善农村住宅舒适安全度,通过惠农安居网站制作实例,使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农村自建自宅安全性考察工作中,针对当前农村房屋结构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农民对于自建房的看法,探索由大学生参与的农村自建住宅技术咨询——惠农安居网站制作的可行性。 【关键字】:农村住宅、建筑设计、网站制作 0、引言 在粤西、粤北农村住宅建设调研中,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创建惠农安居网站,给农民宣传农村住宅结构以及抗灾知识,并针对农村自建住宅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由大学生参与制作惠农安居网站,搭建平台与农户进行信息交流,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自建住宅技术咨询服务。以下就做具体介绍: 1、农村自建住宅的建造技术问题 1.1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众多,且农民居住区域分布广,在农村住宅建设中,往往存在设计无图纸或者设计粗糙,仅凭业主授意,盲目从众,住宅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不合理、不符合建筑规范的要求。对于住宅的选址、住宅的结构选型以及地基基础设计都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引起住宅与住宅之间距离过短而影响通风采光、结构防灾抗灾能力较低、未经应有的地质勘察就直接夯实土地直接施工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基础处理不当等问题。以上种种问题影响农村自建住宅能发挥,未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正常居住需求,也令农村自建住宅的安全隐患大大提升,降低住宅的居住安全性。 1.2建筑结构施工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农村地区的自建房中,建筑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队伍大多是个体瓦工、木匠工等杂牌队伍拼凑而成,施工队伍技术落后,缺乏对其管理、培训,缺乏施工指导,缺乏基本的建筑施工知识,往往施工不得要领,无视规范要求。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混凝土、砌筑砂浆配合比不准,非机械搅拌,强度普遍较低,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质量进场控制不严,工程中存在所用钢材非国家正规厂家生产,力学性能指标均不符合国家标准【1】。这不仅会导致自建住宅的整体性差等,而且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农村住宅往往容易发生危险,农村自建房在抗台风以及抗击其它灾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2、农村住宅不良技术问题的成因 农村自建住宅中,由于政府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监管力度偏弱,农民防雷知识淡薄,以及农村自建房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不及时,并未对农民普及建房知识,农民对农民自建住宅抗灾建设的基本常识缺乏认识,从而就会导致农村自建住宅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2】。农村住宅建筑中,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处理、电路排线、水管、灯具以及厨房设计规划方面,由于缺乏有效渠道寻找技术咨询,缺乏技术指导,大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有就是在农村自建住宅中,农民还会因为资金问题,经济收入有限,对农村自建住宅的建设未投入十分充足的资金,因而并未进行详细的建筑布局就进行施工,这些都将会导致自己住宅存在不良技术问题。 除了农村居民自身原因之外,当前农村自建房监管制度也值得诟病,缺乏对自建房选址进行有效引导,未能完善农村住宅建设的申请、审批、报备等流程规范,未能有效推行农村建筑施工的职业资格和持证上岗的制度,对自建房的设计、材料进场、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等原因,也使农村住宅不良技术问题的形成。 3、大学生参与农村住宅技术咨询的优势 3.1大学生做辅助设计的技术优势 大学生利用惠农安居网站课程设计,为农户提供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服务,不仅可以无偿为农户释疑解惑,为农户提高自建房抗灾做法。由大学生辅助农民进行住宅建设,在房屋图纸、线路编排以及经济预算、材料挑选方面。都可以为农民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提高农民自建住宅的性价比【3】。另外,还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住宅在建设中的抗灾水平,通过惠农安居网站,大学生不仅可以对农户开展相应的抗灾知识宣传、技术培训以及服务工作,可以引导农民科学建房,降低农村自建住宅的安全隐患。 3.2价格优势 在惠农安居网站制作中,大学生可以给农民一定自建住宅技术的同时,也可以争取农户给予一定报酬,这样使在校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且还可以将所得经费用来维持网站的长期运作。同时,由大学生参与到住宅建设技术咨询中,还可以为农民降低经济上的负担,使得农民可以通过较少的报酬就能够得到完善的住宅技术,针对自建住宅中农户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有在校大学生进行辅助设计,并且可以确保费用在农户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4、惠农安居网站的可行性 4.1农民应用互联网的能力 针对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当前社会,农民大都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可以实现对互联网的合理应用。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制作由大学生参与惠农安居网站,农户可以使用互联网进行自建房技术信息交流,对农户推广自建房抗灾做法,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住宅建设抗灾能力。 4.2农民住宅创建中网络技术发挥的优势 对于由大学生参与的惠农安居网站建设中,将会采用Struts2 + Spring2 + Hibernate3 + Jsp + SQL Server2005 进行开发,网站中不仅包括农村住宅建设抗灾做法展示以及技术咨询模块,还包括对自建房政策法规、自建房选址以及户型推荐、构件尺寸和构造措施等技术的宣传,使农户可以通过网站就对自建住宅的建筑方案、结构方案以及施工方案进咨询交流。同时在农村自建住宅中,还可以通过惠农安居网站,实现对自建房技术的快速浏览,帮助广大农户解决自建房难题。制作基于大学生的惠农安居网站,将为成为宣传农村住宅建设抗灾做法的创新型网站,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户的认识水平,提升农村住宅建设的抗灾能力,还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惠农安居网作为长期的惠农工作,可以帮助农户解决自建房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利用网络理论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宣传方式,在农户中推广自建房结构抗灾做法知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住宅结构中的抗灾安全弱点,在惠农安居网站中对这些弊端进行分析改进,有效改善农村自建住宅安全性,并由大学生参与进去,完善农村自建住宅中安全技术,制作惠农安居网站,使农民可以通过网站就能咨询自建住宅技术,有效提高农村自建住宅的安全水平,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电子商务网站制作研究 摘要:电子商务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事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以其快捷、方便、个性化的形式给商业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电子商务网站作为电子商务系统运行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在商务活动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总结了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包括网站的规划与分析、设计与开发、测试与以及推广与维护在内的制作流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制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站;商业活动;制作流程 0 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方式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而实现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1]。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活动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中,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网络营销、网络支付、网络广告等新词汇为人们所熟知[2]。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网络商城购买各种所需用品,利用网络进行贷款结算服务,政府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电子招标、政府采购等。 电子商务网站是指企业、机构或公司在Internet上建立的站点,其目的是为了宣传企业形象、产品信息、进行商务交易、提供商业服务等。电子商务网站作为电子商务系统运行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网上的“虚拟公司”或“虚拟工厂”。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规划与管理是电子商务实施运作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基础工作,网站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交易的进行。 1 电子商务网站基本构架 电子商务网站一般由一系列网页和具有商业功能的软件系统和后台数据库等组成,前台网页由主网页、公司介绍、产品或服务页面、新闻页面、广告宣传页面、访问者反馈页面等众多网页构成,可以接受客户的浏览、登记和注册,后台数据库可记录客户的有关资料[3]。 图1为典型的电子商务网站组成,因为电子商务网站对系统安全、运行速度、运行效率等要求颇高,因此需要提供多种接入方式,以满足访问者的要求。软件系统信息平台、信用平台、结算平台等各模块的分配满足了商品展示、购物、支付、安全防护等功能,通过前后台系统的链接实现,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得企业所需展示的信息,企业也能够及时接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从而对该网站进行实时改进。数据库服务器是电子商务的基石,合理的数据库操作权限可以满足一定的数据安全要求。 目前,电子商务分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B2C)、企业之间(B2B)、消费者之间(C2C)、企业与政府之间(B2G)等。其中,B2C模式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电子商务模式,即企业通过电子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图2为天猫TMALL主页,它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网站,商家不需要构建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只要在网络多媒体平台上租用“虚拟空间”,就能拥有自己的网站运行平台。因此,在构建电子商务网站时,只需要考虑网站软件结构和网页设计,以及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和开发。 2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则 电子商务网站既要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大量复杂而繁琐的数据,又要保证数据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普通网站相比,对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有较高要求。其建设不但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还涉及到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同时也涵盖了市场、营销、管理、商务策划等各方面的内容[4]。如果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得成功,将非常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宣传和市场经营。因此,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需要使系统满足以下原则: (1)定位准确。电子商务网站站点的设计是企业、公司和机构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企业站点作为因特网这个新媒体上展示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信息空间,首先要明确站点设计的目的和用户需求,挑选与锤炼企业的关键信息,了解所设计网站的受众群体,并对他们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如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整体消费趋向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5]。利用一个逻辑结构将其有序地组织起来,开发一个网页设计原型,并逐步精炼该原型,形成创意。 (2)系统安全可靠。电子商务网站可以使得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完成相关交易。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可能会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黑客的窃取,导致业务中断,也有可能会受到一些网络病毒如特洛伊木马程序等的攻击从而对网站造成损害,因此,网站的安全防护问题越来越重要。另外,网站自身要能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和可恢复性。因此,在网站设计之初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安全可靠性。 (3)网页版面设计合理。一个美观、实用的网页直接影响网站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网页设计要讲究编排和布局。这要求设计者要突出主题、统一规划、统一风格,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等的组合,根据设计的内容制作出和谐优美的网页版面,使得用户在愉悦的视觉感受中进入网络商务世界,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商务信息。另外,网页的导航设计、交互设计都要一目了然,并且容易操作。 3 电子商务网站制作流程 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和其它网站的建立过程基本相同,一般来讲,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主要包括网站规划、域名注册、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站测试推广及维护。 3.1 网站规划与分析 在网站设计初期明确网站构建的目的与意义,分析能够开展的业务。电子商务分为开展B2B交易、开展B2C交易、开展拍卖业务、开展企业形象创建、作为服务性网站等。摸清网站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并确定网站设计的思想基础。 3.2 域名注册 域名是企业接入互联网的名称,它是每个网络用户IP地址的别名,是一个公司或企业的网络地址。每个接入Internet的用户都应有唯一与其对应的域名,以便别人能够访问,好的域名容易记忆并和网站内容密切联系,如Microsoft公司的域名、百度的域名。通过登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cn)就能够了解注册、变更、注销域名的方法,目前很多网站也受理“域名”注册服务。 3.3 网站设计与开发 网站设计与开发主要分为主页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在制作主页前要考虑到网站的风格和主要实现功能,从内容上将网站分为几个栏目板块,根据企业特点进行设计制作,注意颜色字体的协调搭配,使得设计出的网页简洁明快、吸引人。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基础设计模块、商品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活动管理模块、内容管理模块等,基础设计模块能够让管理员登陆后台系统,对网站进行修改与维护。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内容管理模块和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交互,如商品、订单支付、评价管理等[6]。 电子商务是以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其中数据库技术是核心。一个商务站点后台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撑,数据库要能够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并有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当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有SQL Server、Oracle、MySQL、Access等[2]。数据库设计讲究命名规范、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索引的唯一性等,图3为商务数据库设计总体结构。 3.4 网站测试与 网站测试是网站制作好后检查网页的必要手段之一,在网站制作完成后通过在多个浏览器内测试结果与设计方案是否吻合,验证链接并评估文件的下载速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测试修改后的网站到Internet服务器上,如果公司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可以选择购买自己的服务器,但是对其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样时只需要直接把做好的网页包括CGI、ASP、JSP或者PHP程序发到WWW路径下,也可以选择虚拟主机服务,这样不需要自己维护,还可以获得服务商提供的额外服务。在时ISP会提供一个地址和账号、密码,使用FTP软件将网页上传即完成网站的。 3.5 网站推广与维护 电子商务网站后,其推广工作是面向市场的关键一步,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如搜索引擎、购买广告位置、广告交换、友情链接、BBS、微博、传统媒体等方式提高网站知名度和网站访问量,从而达到宣传商品的目的。 为了保持站点的吸引力和长久的生命力,使网站逐渐壮大且访问量增多,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维护,及时添加新的内容,同时通过用户的反馈和建议及时改进网站,经常检查网站的运行情况,并修正网站错误。 4 结语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交易的主要方式,电子商务网站则是交易进行的承担者,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人们通过网站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网上交易活动,网站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商务活动的进行。明确网站设计的基本原则后,对网站进行详细规划与分析,以及合理设计与开发,并对网站进行调试与,定时监测网站,保证服务器的正常工作和网络数据的及时更新,从而推进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网站制作务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了《网站制作务实》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特色,并详细描述了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课程以“工作室”培养模式,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线,以实现真实网站为目标,将教学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模仿工作情境、分工竞岗,将企业管理及工作流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改革与研究,找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站制作;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1 课程现状与及存在的问题 《网页制作务实》课程作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网页美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后续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是以项目驱动,以真实案例分析讲解,着重学生动手实践,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网站的制作。技能点包括使用HTML语言、JavaScript 语言、CSS、Dreamweaver、Flash和Photoshop 完成图像处理、动画制作、代码实现。因此就授课内容而言,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和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强的特点[1]。 分析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1专业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 由于本课程所涉的前导课程多、时间分散,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能做一些简单制作,但不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即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项目问题时也表现出力不从心的情况。 1.2课程内容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已经改革的课程虽然采用项目建设、提出情境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社会需求更新快,硬件及软件不断升级,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导致以往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实验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课程实验案例过时的问题,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学生学而不会、会而无用的局面。 1.3项目合作需要跨专业跨平台通力合作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完整知识结构和不同能力技术融会贯通,通力协作。但由于各专业学生学习方向和重点不同,课程教学时各自为政,互不参与,以致项目合作很难开展。如:软件专业不会设计网站前台,制作出来的网站不美观;图像专业的学生不能深入网站后台,制作出来的网页不实用。因此造成项目最终结果不完善,甚至搁浅滞停,不能为企所用。 2 研究目标与方法特色 2.1研究目标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按照“面向行业、能力为先、课程分群、评价多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转变,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引入“工作室”培养模式,将教学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2]。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线,以实现真实网站为目标,模仿工作情境、分工竞岗,将企业管理及工作流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体验网站制作的真实工作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现自我价值的创造,为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打下基础,实现零距离过度。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改革与研究,找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新途径。 2.2实施方法与特色 1)工作室培养模式[3]。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工作场景和配套设备,在指导教师指引下,采用工作室培养的方法,以“大学生情商管理门户网站制作”作为固定项目驱动教学,同时积极和实习基地以及相关企业合作,对外承接一些小型网站设计项目。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室模式作为该课程的配套改革措施。工作室建设采用学生自愿、教师引导机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真实商业项目,在工作室中的学习、开发可以利用课堂及课后时间,工作室运行完全采用商业公司运行机制,按学生能力进行分工,最后完成作品并交由企业运行[4]。工作室的建立,既锻炼了学生,又使学生明白课堂学习与实际项目的不同。既锻炼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以点带面,对其他学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打破陈规,因材施教。以小组的形式团结合作,根据各自特长和优势进行分工竞岗,确定相关工作任务及角色扮演。有能力在课堂完成者自行完成,代码不能实现者可以整合同系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如软件专业学生承担web技术,编写代码;图像专业的学生设计界面,制作前台;让有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担任项目经理;让有策划能力的学生担任信息架构师,让有写作能力的担任网站编辑。既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互相合作的品质,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又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3)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学生“做”的重要。课程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5]。课程教学围绕如何开发一个网站展开,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制作完善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方案,让学生明确每一个阶段目标,清楚工作任务,保质保量按时进行,促使项目最终得以有效的完成。采用这种“应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形成,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 2.2.4可持续性工作发展,梯队式教学策略 有了工作室的组建,学生有一个长期交流与学习的场所,针对学生已经制作完成的原创网站申请专利,继续对网站进行运营、推广和更新。这将形成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梯队,为学生创业与就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3 实施过程与最终效果 3.1实施过程 1)分析学生的特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优缺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如针对学生就业意识强、危机感重,学习技能的要求迫切,但是自身又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些特点,引入相互竞争机制,选择优秀学生组成团队创建工作室,增强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工作室实行创业导师负责制,吸纳不同专业特长的学生团结合作,创业导师领导工作室的项目招揽、制作、管理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等全面工作,发挥学生原创动力,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高度统一。 2)以制作真实项目案例驱动教学,选择企业邀约项目让学生参与实施。制定项目标准与规范,把工作任务细化,严格监督把握质量,让学生可持续地有事可做,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如“大学生情商管理网站”的制作,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与情感疏导需求,全面掌握网站设计与制作流程。通过讲授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将知识点提炼整理后穿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训的过程中,成为参与项目、创造实践的活动者和主导者,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实现具有独立完成网站建设与开发的专业技能。 3)增设符合时事潮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移动互联网络所需求的新技术和新内容,研究并使用Dreamweaver 5.5 + JQuery + PhoneGap+ArcGIS Javascript API 开发跨平台手机应用程序,示范对应案例分析、讲解重点及难点实现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积极性。 3.2最终效果 根据真实项目需求来源,从调研到测试经过系统的制作过程,最终学生如期提交网站策划书、网站设计说明书、信息架构图、网站视觉设计、栏目页设计等效果图及源文件和网站建设成品。 4 结束语 《网站制作务实》主要是培养学生网页设计能力、网站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五大关键能力。本课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通过商业项目引导、工学结合,力求让学生在学习网站制作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他们创新和创业的激情。经过实践探索,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企业产品网站制作方案的初探 摘要:网页设计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大中小型企业也开始设计自己的网站,企业网站是一个企业的门户,设计水平直接体现着企业的形象,要设计出好的企业网站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和构思,本文即将探讨的是企业产品网站设计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企业产品网站;设计思路;制作方案 引言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的发展,网页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也迅速的兴起,网络设计的功能是保证用户可以方面、快速的了解网站的相关信息,从网络水平的发展过程来看,网页设计水平与设计几乎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网页一般是数字和字母组成,没有现阶段的动画、图片和声音,随着设计水平的发展,现在的网页已经发展为动画、图像等多种因素整合的新型网站,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设计网页的过程中要以用户为中心,方便用户的适应,下面就以企业网页的设计为例,探讨企业产品网站的设计方案。 企业网站的设计思路 企业网站是一个企业的门户,设计水平直接体现着企业的形象,要设计出好的企业网站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和构思,再使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丰富网页的内容,其设计的思路可以沿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找出网站的主题 企业网站设计的主题就是企业的相关产品,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网页时必须要考察好企业的产品以及各个产品的卖点,根据卖点和闪光点进行设计,使用图像、动画等与产品相关的链接,为网站的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组织网页的结构 在了解到企业产品的卖点之后,就需要对网页结构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网页结构也是影响网站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方面用户的使用,大部分的网站都是使用树形的组织结构。 整理资源 在对网页的内容以及结构有着明确的构思之后,就要对企业产品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图片、超链接以及文字内容的分类方式将资源整理好,以便进行下一步骤的设计。 选择设计方法 在完成以上所有的工作后,就需要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目前,设计网站的工具很多,不仅可以使用FrontPage等网页制作工具进行设计,也可以使用HTML语言进行编辑,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网页制作工作设计好网站的框架,再使用编辑语言来实现网站的各项高级功能。 企业网站的设计方案 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就可以着手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也是企业网站设计中的关键工作,目前,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站的页面设计十分科学,因此,在对企业网站进行设计时,可以多借鉴门户网站的制作特点,提高企业网站的信息集成性,增强网站的交互功能,网站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网站页面的设计 企业网站是企业的门户,那么页面就是网站的门户,在页面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典雅清新、精悍简洁的原则,但是,企业网站与门户网站相比而言,具有一些特殊性,面向的受众群体有限,因此,在对页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受众的特点为出发点,例如,兰芝公司作为一家主营化妆品的公司,其受众群体是18到35岁的女性群体,因此,其页面采用了清新的蓝色,这种颜色不仅象征着兰芝化妆品的卖点——补水,呈现出来也十分的美观,用户浏览起来可以赏心悦目。因此,在设计页面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卖点以及受众群体,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交互性的体现 现代社会是一个交流沟通的社会,很多企业的网站都设置了留言板和讨论专区,并委派了相关的版主进行管控,在留言板中,用户可以发表自己对产品的意见,这就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生产能力的缺陷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及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 定期升级 一般情况下,企业网站都会融合传统门户网站以及商业网站的优点,兼具电子商务和广告招商的功能,现在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网络销售渠道的优势,纷纷的将自己的产品放在主页上进行销售,实现营业范围的多元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网站的稳定性比起专业的门户网站而言较为逊色,且容易受到黑客、病毒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网站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保证网站运行的稳定性。 提升网站的影响力 为了提高企业网站的影响力,提高产品在消费这心目中的水平,在设计方案中可以多增加一些交互功能,让用户可以在网页中了解到自己所需的内容,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站的亲和力,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 合理搭配,控制网页的速度 目前,视频动画、图像等已经在企业网站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可以增加网站的美观性,也可以丰富内容,但是,图像和视频使用的过多会在影响浏览的速度,在互联网这个快餐时代,打开页面的速度过慢,很多用户就会选择关闭,去浏览其他相关的网站,因此,在对网站进行设计时,要合理的使用视频和图像,多增加一些文字性的内容,图片则使用GIF格式,且图片的尺寸要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既可以提高网页的生动性,也不会影响浏览速度,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结语 总之,在制作企业网站的过程中要遵循规定的设计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合理的规划图像和文字的使用比例,提高网页的可读性。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关于《网站制作》课程教学的新探索 摘 要: 《网站制作》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这门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也是最快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按照书本内容教学,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学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和掌握适应具体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 教学内容 项目教学法 《网站制作》课程 一、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及相关应用更是日新月异。网站作为因特网上一块固定的可以面向全世界消息的地方,可以各类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乃至与浏览者实现交流。其应用范围十分之广,社会需求非常大,很容易给毕业生提供直接的就业机会。因此各类大专院校,只要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甚至美术设计专业就都开设了《网站制作》这门课程。 但是毕业生在这方面就业的形势并不是很理想。根据笔者所了解的一些情况,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社会需求的减少,而是毕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毕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工作具体实际要求无法对口连接,面对具体工作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在苏北一所高等师范学校从事《网站制作》课程授课多年,现结合自己多年的网站制作经验及教学情况,从《网站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层面去探索、分析、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分析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接触到许多开设了《网站制作》课程的学校和老师,某些老师认为《网站制作》课程由于自身特点的原因,不易将各种新兴教学方法应用其中。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先让学生了解一些网络基础知识,然后教授学生掌握教材光盘提供的素材,掌握通过Html代码和Dreamweaver制作网页页面的方法和技巧,甚至有的时候如何建站都没有详尽地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形式单一,所教内容都是相互独立的具体知识点及课本上现成的范例,内容之间没有连贯性,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一旦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工作上具体的项目问题时,由于所学知识与工作具体情况不同,就不知从何入手实施具体的操作流程,无法给自己定位,因此很难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导致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而事实上,《网站制作》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这门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是最快的。网站制作的技术随着软件和程序的发展而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由早期的纯静态网页发展到现在基于ASP、JSP、PHP、CGI等程序语言的动态网站。 制作一个完整的网站,需要掌握很多技术,除了Dreamweaver这类常用的网页编辑软件,还需要通过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去处理平面素材,动画制作软件Flash美化网站内容,程序脚本编辑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或者SQLServer等综合在一起,才能创建出一个内容丰富、操作便捷、功能强大的网站。 下面通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制作网站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流程图了解一下网站制作的整体过程。 三、探索 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 1.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重新思考。 笔者认为,《网站制作》这门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制作一个网站。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站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加上一般学校这门课程开设的时间只有一年。事实上任课教师即使给两年的时间也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包括平面PS,Dreamweaver,程序语言,数据库及网站整合)的授课,导致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只是简单涉及一些。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完全真正地掌握技术就急匆匆地进行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最终没有学好知识,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Photoshop,程序语言这两部分内容另外开设为课程。这就要求必须先开设Photoshop和程序语言这两门课程以后再开设网站制作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保留Dreamweaver和网站整合两部分,其中将网站整合部分的授课内容改为选取一个现成的网站后台进行讲授,整个后台要具有开源(便于后期编辑修改)、优秀、有代表性等特点。 2.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过进行重新思考。 笔者认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具体问题无法入手是因为在传统学习过程中都是按照书本的知识点学习的,学生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笔者建议运用项目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在整个网站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具体的网站制作为主线范例。 项目教学法也叫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为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先将班级学生以四到五个人分为一组,每组学生以制作本校网站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模块和步骤,由组内学生按照各自特长分工协作,并在每个模块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价和修改,达到目标以后再进行下一模块的学习。 表1 《网站制作》课程的模块 这种教学方法以整个校园网站制作为主导,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团队合作及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最终笔者将学生完成的优秀作品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主页上,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整个教学过程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环境类似,因此面对的问题也雷同,这就尽可能地解决了学生走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岗位的问题。 3.关于学生评价 笔者在进行了以上两种教学变革以后,在学生的评价策略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改变。由于网站制作是一门操作性、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学生以分组形式接受教学。因此,笔者在学生评价方面先是根据课程模块分成了四部分,每一模块进行一次评价,分值分别为前台设计模块30%,后台修改模块30%,网站整合模块30%,网站测试模块10%。而每一模块的评价又分为教师评价和组内互评两部分,分别各占50%的分值,教师评分部分是根据某一组学生所交作业完成效果及每位学生参与度给,每一位学生评价,组内评分由某一组学生内部相互评价完成,然后综合出每一模块的评价,最后总结出具体的某一个学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整体评价。 表2 学生评价量化表 四、结语 笔者针对《网站制作》这门课程,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和经验,不仅思考具体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更新,而且从更大层面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重新思考,以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和具备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 笔者认为一门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完成岗位工作、适应社会。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不仅按照书本来,还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继续学习、沟通协作的能力,这样当学生毕业后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在社会中立足、成长。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浅谈网站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与设计网站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比较热门的技术,因此,《网站制作》课程被看做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专业课,该课程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它是一门操作实用性、综合性强,技术基础课和实践课双重特色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如今对该课程的需求,针对《网站制作》课程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一些实际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网站制作》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尤为重要。对于这门课的学习过程除了学习课程内的知识,还需要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如:photoshop、flash、色彩版式设计、工具软件等,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将以上内容穿插进来,因此,经过对本课程的调查与研究,将该课程划分成以下五大方面内容:第一,介绍网页基础知识,网站的概念及种类,并对优秀的网站进行赏析点评。第二,介绍html语言,包括html语言的各类标记以及div+css的相关知识。第三,介绍网站建设的流程,通过网站实例,使学生了解设计的过程,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思路。第四,介绍制作网页软件的使用,包括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的使用与结合。第五,网站综合设计,通过设置一个网站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主题自由发挥进行设计,从而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网站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二、合理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网站制作》课程中,主要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演示,主要讲解书的案例和一些操作方法,课程讲完后,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上机练习,一堂课下来,老师讲什么,学生做什么,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容易被遗忘,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进行分析阐述。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将项目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同时用实际的项目来做实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模拟公司企业的制度分配组内成员,将每个学生设置一个角色,如项目经理、美工、程序员等,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自身角色承担起相应任务,每做一个项目进行一下角色调换,这样循序渐进,不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网页制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以及成员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提前感受到工作的气氛,为今后就业奠定了基础。 因此通过这种“项目驱动教学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设计、制作及创新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沟通交流 1.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适当的降低教材的理论难度,在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以“适度”为主,切不可长篇大论,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进而让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该课程建立信心,认为自己可以学会。另一方面,让学生多欣赏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网上实际的网站,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 2.教师要很好的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动手能力。 3.在实际教学中,多让学生分析、解决,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站的理解,对学生制作的网页要加以鼓励,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如要做某个主题的网站,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该网站的主题颜色、网页的布局结构等,然后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这样师生互动极大的触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合理设置考核方式,体现学生真实水平 《网站制作》课程分三部分考核,即平时成绩30%,作品考核30%,期末考试4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日常的出勤率,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平时表现。作品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做的项目,包括项目本身的代码、设计及学生的阐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临场对问题的处理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三种考核方式,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能真实的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在教学改革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学习《网站制作》课程的时候,需要一些其他基础课做铺垫,但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对学生普遍生疏难掌握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引导学生自学或单独辅导的方式解决,同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对网页制作中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用黑箱原理,屏蔽一些复杂的问题,以能够应用作为基本要求,采取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六、结束语 《网站制作》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寻找出一条有效适合学生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切实的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浅谈项目教学方法在《网站制作》教学中的实现 摘要:通过在高职院校网站制作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的方式,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为项目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贯穿了“以职业岗位为向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基本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任课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网站制作;高等职业教育;项目教学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化产业和计算机行业,这就直接给高校的计算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实际调查数据表明高校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书上假象的例子而且没有贯穿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按照固有的模式进行思维,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进入企业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慢,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工作。其次,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即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重新学习,这就增加了企业负担。最后,学生在学校的学部分都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根本不清楚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对工作无从下手,这样也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要使我们的毕业生找到工作,走向成功,就必须对课程进行系统的改革,尽我们的能力缩小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要人才间的差异。 二、网站制作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 (一)我们在对网站制作课程改革之前成立了课程改革团队 参与的教师具有Photoshop,色彩构成,网页制作,FLASH,ASP相关技术等不同专业领域背景,组成改革团队对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进行调研确定课程所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前程无忧等各大专业招聘网站对北京,上海,大连,深圳,沈阳等大中型城市的人才招聘信息的收集整理,从大量的招聘广告中筛选出近500份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岗位信息,通过岗位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职业岗位定位,网站制作员为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项目经理为本课程面向的提升岗位。 网站制作课程主要以学生设计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中心,通过课程教学和训练,培养具备从事网站制作员,项目经理等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有技术能力和一定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项目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网站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目的选取 通过调研,我们得到了网站制作员的工作流程:需求分析、利用Photoshop软件制作效果图、利用Photoshop软件切图、制作网页。 通过以上的工作流程确定了网站制作课程的课程任务并选取了真实的项目任务为载体---项目A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项目B个人网站,其中项目A为课上项目,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B为课下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B是项目A的拓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之所以选择这两个项目,一方面紧密联系了企业的生产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企业为依托,进行仿真讲解训练,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培养学生将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一方面选择的项目与学生个人密切相关,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选择的项目为本学院自己的产品,投入的成本及资金较少,具体实施较容易。 (二)项目教学在网站制作中应用实例 1.项目内容实施。 为了符合实际的工作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项目A分解为25个子任务:网站基础知识、HTML编写林职院学院概况页面、HTML编写信息工程系页面、HTML编写基础部页面、HTML编写木加学院页面、利用DW编写体育教学部子页面、利用DW编写体育教学部主页面、利用DW编写林学系页面、利用DW编写信息工程系页面、利用DW编写旅游系页面、利用DW编写木加工程学院页面、利用div+css布局学院简介页面、利用div+css制作学院主页、利用div+css制作木加工程学院主页、利用div+css制作旅游系主页、利用div+css制作信息工程系主页、利用div+css制作林学系主页、利用div+css制作基础部页面、利用div+css制作思政部页面、利用div+css制作招生就业网主页、利用div+css制作园林系页面、利用div+css制作体育部页面、利用asp技术制作留言板、利用asp技术制作聊天室、利用asp技术制作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该项目共用288学时,其中网站基础知识占2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网站的概念和制作的基本流程,HTML部分占38学时,主要培养学生利用HTML制作网页的能力,其中HTML编写林职院学院概况页面占10学时、HTML编写信息工程系页面占10学时、HTML编写基础部页面占8学时、HTML编写木加学院页面占10学时,DW部分占50学时,主要培养学生利用DW制作网站的能力,其中利用DW编写体育教学部子页面占10学时、利用DW编写体育教学部主页面占10学时、利用DW编写林学系页面占10学时、利用DW编写信息工程系页面占10学时、利用DW编写旅游系页面占4学时、利用DW编写木加工程学院页面占6学时,div+css部分占148学时,主要培养学生利用div+css布局网页的能力,利用div+css布局学院简介页面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学院主页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木加工程学院主页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旅游系主页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信息工程系主页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林学系主页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基础部页面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思政部页面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招生就业网主页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园林系页面占12学时、利用div+css制作体育部页面占24学时(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创意),ASP部分占48学时,主要培养学生利用ASP技术编写动态网页的能力,利用asp技术制作留言板占10学时、利用asp技术制作聊天室占10学时、利用asp技术制作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占28学时,成果展示占2学时,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评价产品的能力。其中前几个子任务每完成一个后,都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小组进行集体评价,最后由指导教师做客观评价。如果以上三方面的评价近似一致,就证明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如果这三个评价的差别悬殊,我们也不应该完全倾向教师的评价,而是通过学生小组同学中同学间的交流和教师与同学间的交流来缩小评价的差异。 2.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学生进行分组,以4-5人为一组,每组均有1名组长,每个小组模拟成不同的开发公司,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组长扮演项目组长,其他组员扮演网站程序员,而教师则扮演项目经理级客户,羡慕实施过程中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而教师负责指导和总结每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做从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也有有利于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 (三)考核方案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大家参与的实践活动,因此考核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网站制作课程操作性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学习效果即时可测。考核由过程考评、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70%+结果评价30%。 过程考评评价:70%学习时数、学习态度、合作能力、上课项目和课下项目设计成绩。 期末考评评价:30%综合考核HTML语言、ADO对象的基础知识。 四、结论 总之,选取的项目要来自企业,以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依照企业的实际开发流程安排课程,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推动职业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孙晓娟(1981.1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站设计,软件开发。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网站制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处于支配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引导、诱导、启发学生,从而使其渴求知识,而非仅仅传授知识,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网站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创造性活动,耗时较长,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力,如何开始、完成与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 一、网站开题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作品主题的启发 在网站开题前两周教师布置学生思考作品的选题,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将历届学生作品的主题以网站形式呈现给学生(如图1所示),作品主题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的内容,或者是有关个人或班级的主题网站,也可以是某个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等。 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往届作品主题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在分析作品主题时提醒学生主题范围应当细、小而精,这样更适合创作。 2.开题引导,导航栏的设置是关键 网站开题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在互联网中搜索资料,并进行导航划分,填写开题报告表(见表1)。 网站的导航反映出网站内涵,因此导航的设置是网站的重点。通常,笔者会以“中国旗袍文化”网站作品作示范进行引导,这是一个获得省级奖项的作品,作品从“旗袍含义及源头、民国旗袍、建国初期旗袍、当代旗袍、时装旗袍、旗袍流派、视觉欣赏”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主题,导航还包括“关于我们”和“鸣谢”,就像作文一样全面深入,请学生联系自己的主题,构思应当从哪些方面来展示,即如何设置导航。 3.网站首页规划的引导 构思完主题与导航,应考虑如何进行设计,尤其是首页的设计。首页是网站的形象工程,由网页头部、导航栏、版权信息、正文区四大版块组成。通过PPT动态演示课堂上学习制作的环保网站首页的结构(如图2所示): 版面布局、色彩搭配、背景图构成首页的直观印象。作为初学者,建议学生仍然采用上课时学习的框架式网页结构中的“横幅和目录”的版面布局,并展示几个值得借鉴的学生作品;另外也推荐欣赏不规则的网页模板(如图3所示)。 其中,“旗袍文化”以怀旧的色彩显示了其端庄与古典的风格;“DEMO介绍”以红、黑为主色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活泼明快的风格则适合“个人网站”的主题,该网站采用了模板来制作主页,不拘一格,美观时尚,子页面则更多地加入了个人元素。除了教师精讲的几个作品,学生还可以通过机房局域网浏览欣赏更多的学生网站作品,在欣赏他人作品时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在五彩缤纷的作品欣赏中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背景图、背景色运用不好会使网站逊色不少。通常,笔者会展示几个背景运用不当的作品,请学生指出是否美观,问题出在哪。通过这样的引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对课堂上所用时间、技术、网站中的页面数量等也要做相应的要求。 二、网站制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首页建设的引导 万事开头难,网站制作从哪里入手还需要教师的点拨。第一步需要建立站点文件夹,然后新建首页。在空白的首页中,如何开始也是一个难题。需要教师提醒学生所有网页应以表格来控制版面,并且表格的宽度不能用100%。 在首页搭建时提醒学生先完成导航页的制作,导航的内容根据开题报告表中所设置的内容填写。导航页完成了,思路就明晰了,下面的工作就有了方向。 另外,网站中所有文件形式及文件夹的名字不能有中文,网站中网页、图片应以文件夹形式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都需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 2.制作过程中的诱导和启发 学生在制作时往往想不到将所学技术应用至作品中,这时教师的启发必不可少。比如,Banner的制作可以提醒学生利用“横幅广告管理器”功能来实现,可以产生动态的效果,既容易又生动。通常,笔者会展示两个使用“横幅广告管理器”作为Banner的网站作品,提问学生是应用什么技术实现的。然后再简单介绍做“横幅广告管理器”图片的要求,比如尺寸等。制作Logo,Banner时经常有学生没有时间概念耗时较多,需要教师提醒在一两节课内完成。 根据学生的进度,适时地引导学生将技术应用至作品中增加效果。通常,在学生首页完成后,笔者会展示“红楼梦”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热点”和“书签链接”效果,即在网页上放一张金陵十二钗的图片,利用图片热点创建十二个链接,分别链接至同一张网页内各人物的文字介绍,使用书签式链接,可以启发学生将所学技术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来美化网页。 在作品即将完成时,展示使用鼠标跟随效果的网页,启发学生利用Javascript技术美化作品。 3.制作过程中的激励和指导 由于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两节,而网站制作过程要历时几个星期的时间,时间稍长学生就会松懈倦怠,因此教师的激励必不可少,在激励中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热情、感受教师的期待,在激励中学生的创作热情才会持续。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给学生指出问题,对于学生有创意的内容及时表扬,可以达到激励个体和全体学生的作用。 有的学生色彩搭配不错,有的学生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中。比如,课堂中学习过文字水平滚动,有学生希望实现图片滚动,还有学生希望实现文字上下滚动,通过寻求教师的帮助达到了效果。教师可以在全班对这些学生及其作品进行表扬,不仅激励个体更加认真而且对全班学生也起到示范作用。 4.制作过程中的督促和调控 作品制作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调控和督促,否则有些学生会半途而废,或没有时间观念。在每周上课时需要提醒学生的进度和时间。 在网站制作时,由于学生经常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料,因此网络是全程开放还是每节课开放一段时间,这也需要教师的调控,根据班级情况来掌握,对全班提出要求,网络是用来搜索资料的,不是用来漫无边际地浏览和聊天玩游戏的,如果全班都能做到只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就全程开放,如果不能则只开放十几分钟。 为了保证作品不被其他学生误删,每位学生都在机房服务器中申请自己的FTP空间进行管理,学生的作品文件夹需每节课后上传至自己的FTP空间做备份。 三、网站作品评价中教师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作品终于完成后需要进行和评价,这是对学生辛苦劳动的尊重。学生将网站作品通过IIS在本机,然后互相浏览,教师在巡视中欣赏并做记录,让全班学生通过http方式访问欣赏优秀作品。 在、欣赏的热闹唏嘘之后需要进行理性的评价。可以利用Excel的“共享工作簿”功能来实现作品的自评和互评,也可以利用“ASP+数据库”的网站评价方式进行作品评价。 利用Excel的“共享工作簿”功能实现作品的自评和互评表如图4所示,该评价表有量化的分数评定也有文字评价。 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给全班每位学生制作这样一个Excel工作簿,并将其设置为“共享工作簿”,命名为“学号+姓名”的形式放在机房服务器上共享,先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打开自己的工作簿自评,然后再互评。由于时间有限,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采取一评三的方式,即每个学号的学生评价其后三位同学,这样全班形成一个循环互评,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被三个学生评价,不可少评只能多评。最后教师对部分学生作品及其评价表进行点评。 为了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肯定并达到激励的目的,课后还可以将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整理制作成网站,并写上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如图5所示): 将优秀作品选出来进行后期的修改选送参加市比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只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迪和影响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教学相长。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论网站制作及其技术方面的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科技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目前,人们通过网络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展示自己,又或者为企业做宣传。人们通过网站能够轻易获取社会热点新闻,同时,网站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网站日益增多。这些网站是怎样做成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因此,本文就网站制作及其技术方面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站制作;技术;解决对策 前言 在现代化社会,通过网站能够更好的彰显自身形象,扩大学习视野,增加社会影响力,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知名度,宣传自身的最佳途径就是创建富有自己个性的网站。政府使社会形象和服务质量与水平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来展示,企业产品特色以及营销服务可以制作企业网站来展示。现阶段,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日渐成熟,例如,在2013年双“11”,阿里巴巴公司的淘宝销售业绩高达350多亿,这一骄人的业绩是在网站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可以通过制作富有特色的网站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掌握网站制作的技术是满足了社会、经济以及日常生活发展所需。 一、网站制作的概念 网站制作是根据网页页面结构的定位,通过合理的页面布局、加上图片文字的修饰,经过程序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完成的网站制作,这一制作过程阐述了网站制作的概念。网站制作是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子商务的兴起,西方国家政府办公实行信息化,这一改变引起了我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启发了我国政府逐步实现电子政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发展,使社会变得活跃起来,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网页制作的基本过程 (一) 分析阶段 在制作网页前,首先需要对即将制作的网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列出大的制作方向,分清网站的性质,是属于个人网站、政府网站还是商务性质的网站,需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提高政府社会形象还是企业知名度等等,这些都是制作网站前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与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美观的网页。 (二)设计阶段 制作网站中需要确定网站主题,其次,根据主题开展收集素材等工作。大的主题确定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细分出小的标题,并搜索小标题需要的素材及文字,从而完成网站制作中的需求报告。在制作过程中还应注意网站结构的设计,例如,顺序结构、网状结构、网页结构、上下结构等等,根据制作网站的目的进行主题宣传,将细节工作准备充分后,方便开展接下来的制作工序。 (三)实现阶段 目前,网页制作工具有:Office、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CSS Design以及Photoshop等,将这些网页制作工具有机结合运用才能实现完美的网页效果。这些工具是将搜集来的素材进行加工升级,因此,必须熟练运用网页制作工具才能实现完整的网页制作流程。 (四)测试阶段 在测试阶段,应借助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对制作好的网页进行测试,可以正确判断网页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并完善,从而确保网页的最佳效果。 (五)维护阶段 维护阶段是网页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测试后,可以观察运行中有无差错,没有问题后将网站进行上传,在网站运营过程中,为了增加用户访问量需要不断的进行网页更新以及定期维护,只有做到这些,网站才能持续运营,被用户所喜欢。 三、网站制作在技术方面注意的问题 根据上述网站制作的基本流程,各阶段看似简单,实践操作起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网页制作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确保网页的顺利制作,进而达到完美的制作效果。 (一)制作网页之前,先建立网站的目录结构 网页制作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分清主次,将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进行区分。为了有效降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制作网站时应将网站中所需的内容与素材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使用相应的名称专门区分素材。这样便于网站制作中素材混乱放置,节省查找时间,方便日后进行网站维护工作。 (二)注意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器 在制作网页时,制作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网页浏览,这就要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通过这一管理器不仅能够预览制作效果,还能有效测试网页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时要确保在制作网站的本机上运行,这样才能实现保质保量,预览效果与网站显示效果保持一致。 (三)使用dreamwear将网站根目录设置为站点 使用dreamwear能够有效降低网站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一特点与使用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的原理是一样的,能够在网站制作过程中直观的看到制作后的效果。 制作网站时应熟练运用每一个网页制作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熟练的处理图片并制作出炫彩的文字、靓丽的图片以及生动形象的视频,每当制作出一个图片、文字段落以及Flash插件时都应创建并编辑相应名称的文档进行储存,以免后期制作中文件丢失。 (五)插入网格尽量用像素做单位 制作网页时,插入网格尽量使用像素做单位,熟练运用这一技能是区分业务与专业网页制作的分水岭。注意与浏览网页的像素配比才能保证表格网页中的图片受到约束,从而保持美观。 结语 综上所述,对政府而言,制作政府网站不仅能够推广政府积极的社会形象,接受社会广大群众的监督;还能展示服务水平,实现政府资源与人民共享。对企业而言,制作商务性质的网站,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企业需求制作不同性质的网站,是推销企业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总而言之,社会积极接纳新技术并广泛推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网页及网站制作优化探讨 摘 要: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网页制作工程,为了提高制作的效率,必须优化制作流程,要提高网站工作人员的设计水平以及技术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其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文章对网页制作流程的优化方式进行了介绍,还对提高网站制作效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网站设计人员有所帮助,提高网站设计的质量,吸引更好的浏览者,使网站可以发挥出信息传播的作用。只有掌握网页与网站的制作关键技术,了解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才能实现网站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网页制作;网站开发;效率优化 网站可以提供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平台,在建立网站后,需要做好网页制作以及网站制作工作,要优化网站的主页,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浏览者,才能做好网站的推广工作。文章对优化网页制作流程及提升网站制作效率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只有做好优化设计工作,才能保证网站操作的方便性,才能使浏览者看到网站的优点以及用处。在当前信息时代中,网站的数量比较多,竞争也比较大,所以,网站的建设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样才能保证网站制作的质量。 1 网站建立与制作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网络的覆盖率也越来越高,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全球的信息,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传播,这有利于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还可以使人们了解全球资讯,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所需信息。网站是信息的聚集点,其可以提供多种服务,为了吸引更多的浏览者,设计人员需要做好网站的优化工作,要提高网站制作的技术水平,还要提高工作的效率,网站的建设者要优化制作流程,这样才能达到惠民的作用。网站建设还需要保证信息的全面性,通过用户调查的方式,可以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可以对网站进行人性化建设,要从用户的实际体验出发,对网页进行修改,保证操作的方便性。在制作网页与网站时,还要考虑用户群以及界面等因素,要全方面考虑影响网站制作质量的因素。建立网站,还要提高知名度,要做好宣传工作,最主要是还是保证网站制作的质量,这样可以增加浏览率,可以扩大网站的影响力,从而发挥出对信息的传播作用。 2 优化网页制作流程的方法 2.1 做好网页制作策划工作 在优化网页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客户群,要对客户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还要做好网页制作的策划工作,对网站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建立详细的网站制作方案,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增加网站的功能,在制作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原则与规律,要根据相关标准对网站进行完善。确定网站主页的风格后,还要做好各个板块的风格统一工作,要以统一的设计思路对网页进行优化,网站建设者可以与客户进行协商,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要求,对网页制作进行改进,经过多方考虑后确定出一份完整的制作方案。 2.2 优化网页设计图纸 网页设计与策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网页进行策划后,设计人员需要明确网页的总体风格,要对网页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图纸的方式制作出草图,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优化。设计人员需要确定网页的宽度,要保证页面的充实感以及饱满感,有的网站网页宽度比较大,这种风格需要对页面的排版进行优化,不能使网页显得过于空洞,这会影响网站的美观性。 2.3 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在制作网站时,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客户提供的信息可以为材料收集提供线索,在收集的过程中,要收集相关资料,这包括图片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利用互联网也可以获得更多全面的信息,通过收集一些有些的网页,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在制作网页时,要突出网站的特点,利用图片或者网页的源代码,也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料,可以扩展资料收集的渠道,有利于为网页制作提供充足的资料。 2.4 根目录的设计 网站制作是对信息的集合,是对多个文件的集合,在集合的过程,会对文件资料进行整理与分类,通过分层与规划,可以制作出根目录,这有利于提高文件查找的效率,可以提供文件打开的统一途径,在设计根目录时,需要保证浏览的方便性,根目录对数据查找有着导向的作用,可以节能浏览者的搜索时间,在网站的主页上设置超级链接,可以进行目录或者页面的直接跳转。根目录设计需要确定高级类别,而且高级类别的数量不宜过多,在网站的主页上,不能设置过多的超级链接,否则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2.5 掌握计算机网络语言 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要确定计算机网络语言,常见的语言形式有ASP、PHP以及JSP,而网站制作一般采用的是PHP+MYSQL或者ASP+ACC的数据库形式,所以,根据数据库的类型,需要合理选择网站语言。在确定计算机网络语言后,可以保证网页制作流程的规范性,可以提高网页制作的水平。 2.6 测试网页 在网页制作完成后,需要做好测试工作,要保证网站的页面可以正常的跳转,还要保证网站可以在各个浏览器中打开。网页中一般有多个链接,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这些链接可以正常使用,在发现异常现象后,要找出异常原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维护,从而保证网页功能的正常发挥。 2.7 站点 网页测试完成后,要对外网站,可以运用远程,也可以是本地,要注意语言的对应性。使用ASP语言,就需要对应ASP服务器,如果要上传到网络上,还可以运用远程FTP工具。 3 提升网站制作效率的措施 3.1 统一网站整体形象 网站整体形象设计主要包括网站主题色彩、Logo标志、标准字体、图像、动态效果、图标等,另一方面,要具有统一的菜单、标题、底栏等版块。 3.2 整合开发团队资源 要根据网站开发团队现有的资源,在网站规划设计之后,将这些设计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团队成员手中,各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协作,以便发挥出团队的整体优势;而要避免因为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造成团队成员之间任务重复或者任务缺漏,尽量做到1+1 2,而不是1+1 3.3 全面测试网站内容 在网站各个版块完成之后,要进行全面的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速度、兼容性、交互性、程序健壮性、链接正确性、超流量测试等等。另外要对客户有可能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进行测试,随着移动端的发展,还要测试用户有可能使用的设备,尽可能考虑各种屏幕大小对网站内容的影响。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制定调整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站不断完善。 3.4 不断进行网站维护 网站维护是网站建立后使其继续保持更新和完善的必要措施。网站内容的每一个细节上出现数据丢失都可能造成页面出现错误信息。因此,为确保网站健康运行,在建设网站之前,就需要考虑制作“网站副本”。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网站错误的发生。在网站维护中,还要合理有序的存放不同类型的文件,比如为图片、网页分别新建文件夹,各自单独存放,或者根据不同栏目新建文件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维护和更改网站的效率。 3.5 警惕网站安全问题 网站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采用多种有效的防护手段,确保网站健康的运行。比如建立防火墙,对外界干扰或者破坏进行阻隔,防火墙有有助于保证网站运行的安全性。再比如,防止恶意病毒的入侵,有害JavaScript代码的网页注入,还要对不良广告采取拦截,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客户访问网站的安全性,避免恶意程序对客户设备的损害和客户财产的损失。 4 网站、网页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网站与网页制作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还要对网站的建设流程比较熟悉,根据网站的组织,要对文字、图像以及色彩进行优化,做好协调工作。主页也网站的门脸,也是传达信息的主要位置,在优化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网站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考虑用户群因素以及界面因素对网站、网页制作的影响。(1)网页制作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要保证每一页的质量,不能只重速度不重质量,一定要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网页制作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网页需要做好编排工作,还要做好色彩搭配工作,在对网页链接进行反复的核查,还要做好主页面与子页面的转换工作,在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模板,这有利于统一的网页的主题,有利于提高网页设计的效率,还可以制作出风格统一的网页与网站。(2)在网页中设计图片时,可以采用链接的方式,通过使用缩略图,可以节省页面的空间,可以缩小图片的大小,使浏览者可以看到更多的图片,这可以保证网站图片的充足性,可以扩充网站的容量。在制作图片时,缩略图不宜做的太小,这会影响观看的质量,会影响网站的浏览量以及好评度。(3)在制作网站与网页时,要选择好图片的格式,jpg与gif都是常见的格式类型,其中jpg的彩色分辨率比较高,而gif比较适合256色以内的图片。在选择图片时,其大小不宜超过30k,小图应尽量控制6k左右。(4)在网页中,还可以对个别图片进行加注解操作,这可以使浏览者更清楚的了解图片的实际意义,有的图片加载比较慢,所以,通过文字注解,可以使浏览者了解到图片是否对自己有用。 5 结束语 网站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技术,设计人员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与协商。网站设计包括多个网页的制作,设计人员需要优化网页制作流程,这样有利于提高制作的效率。文章对网页、网站制作的流程进行了介绍,还对提高制作效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方法,保证网站功能的正常发挥,还要美化网站的主页,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浏览者。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高职网站制作课程教学评估机制 一、构建突出职业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 1、基础评价 基础评价是指该课程是否应该开设,以及开设该课程的目标。基础评价主要是通过访谈相关专业教师,调研行业、企业专家,学生,并且通过对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表转、教学计划、任务等的查阅来确定是否开设该课程,以及该课程适合于哪些学生,该课程在整个的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该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该课程所选取的项目是否合理、是否能过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等等。 2、教学环境的评价 教学环境的评价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用具、设备,师资队伍,教学计划,教案,课件,教材等教学的资源情况所作的评价。从课程教学设备方面评价,重点在开设该课程的教学设备是否具备,例如教学实训室,校外实训中心,投影,计算机等其他教学设备;从课程教学方面评价,重点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是否完整,师资是否符合实际要求,例如,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考核方案、教案、教材、学习资料、课程网站等是否完整;课程的教学团队是否有企业人员的融入,是否有企业的生产经历,是否是双师等等。 3、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过程的评价是指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内企业评价、专家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整个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方法是否突出也职业素养,教学环境是否满足实际的需要。 4、教学成果的评价 教学成果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取得成果的评价,即对学生的评价。重点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企业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身的评价四大方面,并且评价也不只是单一的“一锤定音”,在学期末通过传统的知识考试进行的评价。(1)网站制作课程教学成果评价方案设计为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这一核心问题,我课题组设计了网站制作课程的教学成果评价方案,该方案分为过程考核评价和结果考核评价。把过程考核评价分成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的小教学项目的考核,主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情况,把结果考核评价分成了课上教学产品、课下教学产品的考核,这两项的考核评价方式要求学生利用ppt汇报,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院及企业的实际项目来加分,结果考核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各部分具体权重:过程评价中评价内容为教学项目1———教学项目4的评价,占总分30%,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语法的记忆、设计员基本素质、网站设计的步骤,评价过程采用独立上机操作和小组汇报的形式。结果性评价中评价内容为课上及课下教学项目的评价,占总分的70%,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产品需求分析能力、产品合作开发能力、独立制作能力,产品展示能力,评价过程采用ppt汇报的形式。(2)网站制作课程教学成果评价方案实施在过程考核评价中对每个教学项目考核评价结束后都要给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切不可都课程结束时再反馈给学生,评价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不断的进步而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对结果考核评价中涉及的课下教学产品,我们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引导学生遵循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教师要给予咨询、辅导及服务。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按照各部分的权重给出成绩,成绩一律采用五级制,即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来对学生做出综合且公正的评价。 二、研究成果分析 为了验证突出职业素养的《网站制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制作网站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及职业素养的提高。我课题组成员对我系实践班的学生、行内专家、企业人员进行了座谈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同学认为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掌握各方面的技能有帮助,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有85%的行内专家及企业人员认为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极大地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 三、总结 高职教育不是单一的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而是要将其培养成不仅要具备某一领域的技术,而且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推进突出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今后的研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网站制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案及实施过程,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进而提高网站制作方向的就业率。 作者:孙晓娟 单位: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制作毕业论文:电子商务网站制作策划创新 自从互联网进入商业应用以后,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网民数量逐年稳步上升。在众多的网络行为中,电子商务应用占据了很大部分。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让众多网民们在互联网上流连忘返的一个重要去处就是——网站。同样的,中国网站的数量也与日俱增,2011年12月底达到了230万个。这个数字似乎显示了网站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CNNIC数据显示,中国网站的使用率却非常低,其中近八成网站几乎处于闲置状态。 1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 1.1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划 网站的浏览量及使用率过低便滋生了另一个行业,那就是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重视和利用,在注重网站内容提高的同时,大多数企业加大网络营销的推广力度,不惜砸以重金采用名目繁多的网络推广手段。这样有可能网站排名和网站访问量都不错,但是却没有有效的转化率、回报率,这时就应该思考网站自身的原因。所以,网站重构及网站重构策划日益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划,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部分,是网络营销策划中的一个方面,是网站策划人员的工作范围之一。由于网站工作内容不断细分,用户对网站专业化程度、网站易用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因而诞生的一个工作类别。网站重构策划归根到底就是网站架构的梳理、优化、整合与框架布局的重新搭建,应该说,网站重构属于一种理念。这里我们思考“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来重构网站,从电子商务应用的角度,它包括网站目标定位、网站用户访谈、网站的结构梳理、用户体验流程设计、网站框架设计、网站交互设计等内容。 1.2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划的原因 分析网站重构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 (1)企业原因。网站比比皆是,也许网站的点击率很高,网站排名也靠前,但是企业网站的收益不理想,也是企业投资所得到的回报率(ROI)不理想。衡量企业投资收益的度量标准最常用的是“转化率”,通过跟踪用户在网站浏览的过程中有多少被“转化”到了下一个步骤,就可以衡量网站达到企业“商业目的”的效率有多高,通常需要重构的网站在这方面是不尽人意的。所以通过网站重构,不仅可以提高用户访问的有效性,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2)用户原因。用户访问网站,是希望网站能够给自己带来效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网站访问的可用性和方便性,从而能主动地访问网站,这直接带来网站访问量和企业的网站收益。 (3)网站自身原因。在研究网站的过程中,发现网站自身也存在许多隐患因素,常见的因素是由下列构成的: ①网站程序安全性不高。 ②网站结构不系统。 ③网站不符合W3C等国家通行标准。 ④网站可扩展性差。 ⑤网站色彩丰富,但栏目布局杂乱。 在网站重构策划中,考虑了这三方面的因素才能使得网站的“存活”的更久。 2“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设计理念 2.1“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要求必须具备认知科学知识,才能构想适当的网站界面和用法;要具备营销知识才能对网站的整体市场策略和定位进行深入思考;要善于与客户(即用户)交流沟通才能洞悉客户在网站上的真实动机;要有战略的思维才能对网站的整体架构和布局作出有正见的决策;要有美图设计的眼光才能使得网站排版赏心悦目;当然还要能够编程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简称UE)是指“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因此,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又因为它是纯主观的,所以带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个体差异也就决定了每个用户的真实体验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全模拟或再现的。不过设计者可以界定一个明确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的实验来认识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是AJAX之父的JesseJamesGarrett提出来的。用UCD来进行网站设计关注的是网站的思路而不是工具或技术。他灌输了关于“网站用户体验开发的总体概念”,即从战略和信息架构需求到视觉设计。这种方法有助于任何一个网站开发团队去创建一个成功的用户体验。 2.2“以用户为中心”的五个要素及网站设计思路 用户体验的整个流程开发,要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每个行动的每种可能,并且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理解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的期望值。因此,可以把设计用户体验的工作分解成五个要素。将用户在网站中的浏览过程看作是用户对整个网站的体验,将这个过程自下而上地设计成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见图1所示。在最低的战略层只关心网站如何满足我们的战略(同时也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最高的表现层只关心网站所呈现的最具体的细节,这样,随着层面的上升,网站的决策就一点点地变得具体,并关系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中,同时,每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层面来决定的。所以,表现层由框架层来决定,框架层则建立在结构层的基础上,结构层的设计基于范围层,范围层则是根据战略层来制定的。这种依赖性具有“连锁反应”,层层制约,共同保障着整体网站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1)战略层。战略层关注用户的需求,也就是用户希望从网站上得到什么,这对应的就是企业的网站目标和用户需求。明确这些因素就知道:企业为什么建这个网站;企业要从这个网站上得到什么;用户要从这个网站上得到什么。 (2)范围层。进入范围层,网站建设关注网站的内容需求和功能,要弄清楚如何去满足战略目标,也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即网站要建设什么。用户的需求会有优先级别之分,需要站在用户的立场,采用一些方法去收集需求和确定需求优先级。 (3)结构层。战略层的决策和范围层都有些抽象,进入结构层,要转移到用户体验的具体因素,实质是范围层的内容建设的具体化。通过对用户需求的优先排序,综合多个学科内容,用户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来构建用户体验。 (4)框架层。充满概念的结构层中开始形成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来自战略目标的需求),在框架层,需要更进一步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这样能使晦涩的结构变得更直观实在,逐步将下层的抽象过渡到了具体。 (5)表现层。五层模型的顶端,实质就是用户会首先注意到的:视觉设计。在表现层,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产生出网站的最终设计,这就是最终的网站设计效果。表现层将满足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 3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划的核心及内容 3.1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划的核心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去重构电子商务网站,策划的核心内容是:从用户需求层、管理战略层、编辑运营层对电子商务网站进行重新诠释、并定位包装,使网站在既有基础之上,更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更符合管理层的战略定位、更便于运营人员的编辑使用。 3.2网站重构的内容 用UCD进行网站重构,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按照UCD五要素从下至上进行分析和构建。首先进行网站目标的定位,从战略高度确定网站目标;为了实现网站目标,进行网站用户访谈,分析得出用户的需求;将用户需求进行优先级别排序后,梳理网站的结构;进行网站框架设计,进一步提炼满足用户需求的结构层次,用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等诠释网站的内容;最后,考虑到用户的感官活动,通过视觉设计和网站交互设计,将网站的内容、功能、和美学高度融合在一起,最后是一气呵成,整体网站展示在用户眼前。 4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的策划流程 根据UCD的思路,网站重构策划的流程如下:首先进行网站目标定位(战略层设计,确定网站目标)——用户访谈(范围层设计,了解用户需求及其优先级别)——用户体验流程设计(结构层设计,通过流程体验确定用户界面的友好)——网站框架设计(框架层设计,确定网站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网站交互设计/交互菜单(表现层设计,网站内容、外观和视觉元素融为一体)——网站策划原型展示。 5电子商务网站重构策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电子商务网站的重构策划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承前启后。应该尽量对原有的网站体系进行形式或内容上的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深化。 (2)标准化开发。网站开发时贴近最新技术形势,使用标准化开发,从而可以促进多平台模块的互通,也强化了相互之间的沟通渠道。 (3)建立完整的用户体验流程,设计完善的交互菜单。
艺术毕业论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针对各个高校动漫艺术设计专业转型的现实情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原画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也要紧随市场变化,寻找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CDIO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团队设计与创新实践环节,符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构思、分析、实现、运作几个阶段的特性。因此,构建符合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是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成果展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模式概述;改革;CDIO教学模式 1.CDIO教学模式概述 1.1CDIO概念。CDIO其名字的灵感来源于产品或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该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其缩写构成名称CDIO[1]。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体现了模型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1.2CDIO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1.3毕业设计教学。毕业设计是检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成果的最有效途径。以往的毕业设计任务是教师假想的一个题目,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结构进行综合训练的一个项目,强调的技能操作能力。 1.4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我国艺术类高校或者综合类艺术学校及职业学校教学学校起步晚,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课程体系不够明确,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就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CDIO人才培养模式恰恰适合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构思、设计等过程实现课程的艺术形态,更加适应艺术创作空间的发挥,并能与多种艺术手段有效的交织在一起,形成真正的艺术审美与艺术价值。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 2.1毕业设计前期课程的改革。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不仅仅是毕业设计这一门课程,对于基础课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如素描、色彩、原画课程中对于造型能力的训练与绘制,可以结合手绘板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数位板绘制或者Painter绘制,充分改变传统手绘的形式,让数字技术按层次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2毕业设计定位。由于此门课程设置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和思想波动较大。这个时期的毕业设计方案设计追求的是效率,谈不上研究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授课计划中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及有效方式,才能解决这一问题。CDIO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一方面,毕业设计教学安排在学生实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企业承接项目自选设计题目范畴;另一方面,前期的教学与企业捆绑,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性,最终实现了毕业设计题目真题真做。 3.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 3.1毕业设计阶段性分析。第一阶段:构思阶段。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为毕业设计前期,由教师、甲方联合提出阶段构思,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并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或者2个以上的设计类型;第二步为设计选题,利用1-2周时间,学生根据企业项目与教师讨论毕业设计的研究的方向与类型,教师根据学生自选的情况指导学生编写设计任务书;第三步,学生要根据自选的题目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明确甲方的要求及技术范围,通过邮件、QQ、微信的方式与教师沟通,以便教师能够实时把握学生的设计构思动态。第二阶段:设计阶段。包括设计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初期阶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创作主题的立意、背景、相关表现元素、人物造型特征等;设计中期以小组讨论中方案较优秀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落实。;设计后期为学生独立思考为主,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完善所有图纸及动态文件。第三阶段:实现阶段。以学生在企业独立思考制作的文件,反复推敲、修改,以规范性、准确性、艺术为标准。第四阶段:运作阶段。增加设计的针对性,针对甲方的要求去运作,最后达到甲方、企业、教师三方面通过检验。 3.2毕业设计的教学运作。CDIO教学模式融入到毕业设计中,教师担当总指挥的角色,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毕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明确的情况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指导、交流关系;其次,毕业教学承载着设计的前期、中期与后期设计成果,让整个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教师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与节奏;最后,通过参与、构思、设计、实现个人技术体验,使学生达到预想的目标。 4.结论 4.1实现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在四个环节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的整体思想的实施过程中,整个体系日趋完善,使毕业设计过程到成果层次清晰,评价结果根据学生实施的环节按过程给予评定,完善了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 4.2充分刺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维过程不断的迸发设计与表现的火花,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这种虚拟充满无线可能的想象力一步一步的向设计目标实现。 作者:毕秀梅 李志 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本科阶段学位考核的重要方式。完整科学的毕业设计指导评审体系,对于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总结梳理专业知识认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考核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选题体系、指导体系、评审体系三部分。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体系;指导体系;评审体系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包括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设计专业综合素质的体现。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是本科教育阶段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步骤。科学、规范化的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1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体系 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准确而恰当的毕业设计选题,可以明确设计方向,检验专业水平。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制定好毕业选题是毕业设计指导体系的重要环节。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联系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和课题价值,毕业设计选题体系可以分为三个方向。①项目应用型:主要是指专业实践项目,具备实战性、规范性、约束性、市场性等特点。项目应用性选题是以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训练目标,注重强化设计应用能力,认知行业设计流程,熟悉行业设计规范。②概念实验型:主要是指具有探索性、抽象性、概念性、前沿性的设计选题。概念性项目往往对某种理念或思想进行提炼、概括、表达。概念项目的设计训练要求我们立足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意识,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活观念,凝聚时代先进技术成果,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意义。③专题研究型:主要针对专业发展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性、拓展性、研究性的设计实训。应对专业细分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强化对设计专业某一领域的设计应用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培养。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好的选题需要大量地阅读、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思考选择中确定设计选题方向,为后续毕业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体系 毕业设计指导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活动中,用时最长,教学模式最为灵活的教学阶段,也是对于本科专业设计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学科特质和设计流程,以毕业设计指导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依据,分为开题、设计、结题三阶段的毕业设计指导体系。1)开题阶段:针对学生在设计初期就选题及前期调研进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成果内容、发展动态、课题研究方法、设计方向等内容进行指导,明确课题研究的框架性认识。2)设计阶段:重点指导学生就毕业设计选题制定清晰的设计目标、明确的设计内容和可行的设计计划。确定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技术资料,注重设计方法和合理使用工具。学生设计时,应注重辅导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注重对设计项目的分析,启发独立思考以及设计技术层面的强化。针对不同设计选题内容,注重初稿问题的沟通,二稿的调整,三稿的完善。不少于三个环节的指导是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的保证,也是更好地对设计质量和速度进行把控的措施。3)结题阶段:主要针对毕业设计方案的完善、展示、阐述等内容进行指导。着重强调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展示性。毕业设计阶段性指导体系有利于分解设计任务,控制设计效果,引导专业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系,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侧重对于设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详细介绍,讲解设计选题的重点、难点,扩展知识结构,深化设计能力。 3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评审体系 毕业设计的评审体系是毕业设计科学规范化评审标准。毕业设计的评审直接关系到对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专业能力水平客观准确的认定。毕业设计评审体系着重审核毕业设计完整性、规范性、知识性、展示性的完成情况。评审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①优秀:按时优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体现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熟练应用,具有创造性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规范,设计方案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②良好:按时良好地完成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体现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准确应用,具有良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规范,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③及格:按时全面地完成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体现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应用,具备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规范,设计方案完整。④不及格:未能按时地完成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欠佳,不具备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方案不完整。 4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措施,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检查的重要标准,是科学授予学士学位的依据。完整科学的毕业设计教学评审体系能有效地考察本科专业设计应用知识,能良好地反映本科专业设计专业认知,能客观地体现本科专业设计创造能力,是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毕业设计指导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研究、巩固、扩大、加深、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毕业设计指导各环节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标准,是提高和控制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方法,对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设计人才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磊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是当前高校的热门专业,承载着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调查,了解他们当前的工作状态,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为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就业调查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调查 1.调查对象及内容。本次调查共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为98%。此外,笔者实地走访了多家用人单位,查阅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等10余所高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掌握了846名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信息。毕业生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就业状况、工作满意度、对母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等。用人单位的调研信息主要包括单位用人标准及人才需求趋势、对学校人才培养等环节的评价等信息。 2.学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分析。从发放的调查问卷来看,255名毕业生中,以各种形式就业的为245人,另有10人尚未就业,就业率为96%。从查阅的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来看,846名学生中共有784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3%。从两组数据上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保持在90%以上,在各高校公布的专业就业率上位居前列。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也是本次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问卷显示,245名已就业学生中,灵活就业占绝大多数,达到90%。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仅为7%,另有3%的学生选择升学深造。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的信息与调查问卷结果相似,多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灵活就业为主。846名学生中,考研或者专接本的学生只有21人。这一方面体现出设计专业的就业情况良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继续深造兴趣不大。 3.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单位性质分析。在当前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否适应和胜任单位的要求,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信息。从调查掌握的信息来看,设计行业依然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调查的245名已经就业的学生中,有近70%的毕业生投身设计公司。另外,由于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美术绘画因素,许多学生选择了美术培训与教育行业。就单位性质而言,多数毕业生依然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作为自己工作的首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福利好、待遇高、压力小。但从就业情况而言,许多毕业生并未如愿,只有1%的学生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入国有企业,另有2%的学生考取事业单位,还有部分学生凭借自身过硬的绘画基础,考取事业编制教师。其他绝大多数学生进入私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太窄,在公务员、事业编制等考试中处于劣势。二是专业素质不高,难以胜任大型企业的工作要求。三是市场需求因素,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 二、毕业生工作现状相关分析 1.毕业生薪资待遇分析。薪资待遇是激发毕业生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学生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条件。本次调查的薪资待遇主要分为期待工资和实际工资两大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薪资有着较为客观地认识,定位相对准确,并没有盲目地追求高工资。有89名毕业生期待工资在3000元以上,占调查人数的36%,实际只有34人满足期望,占14%。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多数,这基本符合当前社会的工资水平。 2.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调查,绝大多数多数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现状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达到被调查人数的84%,只有1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对就业现状不满意或不太满意。这表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环境。在不满意的学生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没有达到预期,收入水平难以满足自身需求。二是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和出差以及各种业绩考核让他们难以适应。三是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公司的管理方式,与领导、同事之间的紧张关系影响了工作心情,导致了对工作的不满。 3.毕业生离职情况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跳槽”逐渐变得普遍。调查结果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离职现象较为普遍。在245名就业学生中,有76名毕业生在一年之内有过离职经历,占31%。其中,15人为单位解聘,占离职总人数的20%,被解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大工作失误,由于自身失误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公司形象和业绩。二是工作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公司的日常工作。三是工作态度懈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另外70名主动离职的学生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薪资福利低和工作压力大是主要原因,分别占主动离职人数的36%和21%。此外,想变更工作地域也占到14%。 三、就业对教育教学反馈情况 1.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对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工作、校风学风建设、师资水平等持肯定态度,也提出了一些建议:①提高实践能力。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实践机会比较看重。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实践能力不足,很多时候是在纸上谈兵;②促进校企交流。大学校园相对社会,依然较为封闭。学生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不了解设计公司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③加强创业指导。创业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创业政策、项目、技巧知之甚少。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养、能力、知识培养反馈。本次调查,笔者随机向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20份。调查内容涵盖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评价,评价共分为1—5分5个层次,20家用人单位对本单位的艺术设计毕业生进行了打分。 3.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本单位工作的表现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从图表中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创新能力,这一点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调整学习态度,摒弃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锻炼思考能力。另外,专业的适应性和实践环节也是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的。针对这一问题,学校要组织系统的有效的实习实训,学校应该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去企业锻炼的机会;企业的员工可以到学校给学生讲工作技能,实现互利双赢;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懂得企业的运作程序,多多带学生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高水平的专业竞赛活动,要让学生的设计产品得到批量生产,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需要,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从这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来看,总体上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较高。但在就业层次、工作前景等方面依然显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逐渐暴露出力不从心的现象,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未来,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在专业设置、教学理念、办学思路上做出改进和调整,进而提高专业质量和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作者:赵建 解佐欣 单位: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学类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艺术类跨专业毕业设计能够让作品更具实用性和特色,同时也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交流和学习,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的要求。通过这种跨专业毕业设计活动,还可以为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今后为艺术类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本文从艺术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现状出发,着重探讨这类教学模式在艺术类毕业设计中的开发和运用。 关键词: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各项环节的一个最后环节,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鉴定,也是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这一点在艺术类专业学生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去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发的挑剔和严格,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让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及时对这些显现的弊端进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笔者认为,通过运用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模式,能够扩大学生的专业领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艺术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现状 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毕业教学设计过程首先是让学生从学院指定的题目中进行选择,或者自己拟定论文题目,然后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等对所选题目进行论证完成毕业设计;最后出具毕业设计作品或论文并参加相应的论文答辩。可是这种传统模式的毕业设计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 1.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单一,缺乏跨专业选题意识 不利于学生跨专业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会选择和本专业相关的题目去研究和创作,很少有学生进行跨专业选题。这样做导致学生的跨专业能力不足、创新精神缺乏,不利于学生对跨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2.毕业设计的完成单打独斗,缺少团队协作意识 现在的大部分工作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够出色的完成。但是,以往的毕业设计很多都是学生自己个人去完成的,这种独立精神固然尤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弊端:在毕业设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使得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其作品设计也只能说是“闭门造车”。 3.学生专业知识狭窄,就业选择面单一 以往的毕业设计,关注面主要在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掌握如何,忽视毕业设计中跨专业知识的运用,导致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的就业方向单一,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针对艺术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现状,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以及他们今后选择从事的职业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培养,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上,要进一步推进改革。 1.何为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所谓团队教学模式是指在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共同去参与涉及课程教学的一种合作模式。其中“团队”一词含义广泛,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受教育者。团队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科的融合、协作和传递。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则指的是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去打破各自专业的隔膜,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各自组成相应的团队,教师团队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团队,完成毕业教学设计。 2.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实的施过程 (1)毕业设计的团队组成。从概念出发,这种团队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打破各自的专业限制,由视觉传达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出身的老师来组成一个指导团队,同时选择其中一名老师来担任组长。相应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选定一名同学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去共同完成要给教学设计作品。 (2)毕业设计的选题确定。题目的选择可以让教师团队共同商量决定,其原则是毕业设计的选题无论从选题的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应该同传统毕业设计不同,应该更加突出综合性和融合性。只有这样的选题,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和目的。具体应兼顾以下几点:①选题要求:以能体现视觉传达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等专业的综合性和融合性为选题对象。②选题内容:以视觉传达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服装设计专业等的交叉点作为选题的内容。 (3)教学实施方法。首先由每组设计团队去顶一个题目,通过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集体协作,共同完成这一设计创作。具体的指导与完成步骤如下:①将选定的题目按照不同专业分解为相应的子课题,由相应专业的老师分别给予学生指导;②指导老师将子课题继续进行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下达给每个学生,分别让他们去完成;③在这一过程中,要定期召集团队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完善各自的设计任务;④学生根据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4)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依据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毕业设计说明书成绩、毕业设计成绩以及答辩成绩。 (5)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的展览是按照项目进行划分。同一项目的各专业学生再同一区域进行展示,确保展示的完成性。 3.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的管理 (1)指导教师的管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管理至关重要。每组教师组长要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来认真计划,并监督项目的整体完成进度,确保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并定期组织本组各专业指导教师见面讨论、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等。 (2)学生的管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组学生组长要负责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与交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随时同指导教师进行联系。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护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协调性,使学生在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作者:魏敏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性研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性教学展开创新型教学研究,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出跨学科(专业)的课题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作者:尚晓明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市场对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已很难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毕业设计是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关专业学生展示专业知识、艺术才华的关键步骤。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各艺术院校应进一步重视起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别于其它课程,毕业设计一般开设于大四下学期,时间短、强度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时间精力投入要求较高。如何展开毕业设计课程教学该,怎样提升学生的从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深得深思的论题。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毕业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体来说,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监管机制不科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出台了针对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并不严格。具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设计涉及的各环节的检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不但答辩如同走过场,相关教师也对不达标的毕业设计也存有姑息迁就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间大同不异、缺少新意,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2.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 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强著称。这就是说,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有优质的创意,一些项目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行性。但现实情况是,就每年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而言,真正能够能投入实践的并不多见。具体来说,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不但在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同时也可以从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常常在毕业设计初始时对选题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终却很难真正找到适用的课题。亦或者,学生的选题质量相对突出,却超出了自己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持有的态度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力,考察、调研不当,导致毕业设计主旨不明、内容空泛。 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展,这一时期的很多学生都处临就业、考研状态中,缺少全力以赴处理毕业设计的精力。大多数人仍然将主要的时间用于他们所认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故有些学生在处理毕业设计作品不够投入,出现怠慢情绪,先是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严重滑坡,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的总体质量。 4.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扩招不但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还引发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最重要的,教师数量的紧缺。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老师必须一人指导十数个学生,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科学,必然会力不从心。此外,当下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博士、硕士刚毕业,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选题或指导过程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程。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展开教学改革以寻找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与监督 毕业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监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各院校应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层监督机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检,同时将抽检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保存起来。定期检查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检查。其中,初期检查主要用于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用来审核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检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用以监督选题的完成进度;后期检查则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关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对毕业设计质量、答辩及评分情况展开监督。不定期检查多由院系组织进行,一般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学生的考勤等等,用调节和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体过程。 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展师资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单纯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约10个学生,导师则多由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真正应对毕业设计指导。对此,笔者建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采用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重组,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推进教育朝个性化、精英化发展。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已有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来看,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该方式培养的学生通常都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导师工作室应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充当带头人,再由5个左右的优秀的讲师、助教和硕博士生充当主要成分。导师工作师制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这种工作制度既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导师忧患意识的发展。工作室成立后,导师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来制定选题,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定课题。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导师的指导水平也会充分发挥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加强校企合作,拓宽教学实践 艺术设计以实践性突出著称,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应当在实施导师工作室制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比如,可聘请知名设计师或业内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将合作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发展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让学生全程参与方案构思、草图绘制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升华自身的设计理念,进而懂得,设计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它同样需要实践的证明的和大众的认可。 作者:张胜利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一、毕业设计选题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选题必须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同时课题要满足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选题应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也可以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模拟题目。选题要难度适中,任务量要饱满,以保证学生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从2003年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学生选题为主导。即由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专业特长和兴趣提出选题,或者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中正在运行的项目,把该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等,最终学生需要与导师沟通、探讨,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辅导教师选题为主导。这个阶段除了沿用第一阶段的方式以外,还增加了来自指导教师的选题。即根据指导教师主攻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方向,由指导教师列出选题,然后向学生公布,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题目,最终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三阶段,辅导教师命题为主导。在经过第一、二阶段的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确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创作,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设计作品也不能显示出其三年来的最高设计水平。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即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家装类型的选题,而不愿意选择工装类型的选题。另外,部分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选题趋于简单,抱着能毕业就行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高。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改革。选题全部来自校企合作的单位和企业,由指导教师小组共同探讨研究,根据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其中选择几个适合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项目。同时,又可保证选题涵盖的合理性。再由指导教师将选题分派给每位学生,即指定选题。当然,前提是基于指导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能力都了如指掌,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对应的选题指定。事实证明,经过第三阶段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后,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达成共识,选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体现选题的多样性,避免出现选题分化的现象;第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能让学生发挥出良好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强化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尽量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第四,做到因材施教,能根据学生水平制订合理的选题与要求。 二、毕业设计辅导 毕业设计辅导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毕业设计管理的关键步骤。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采用当面辅导和网络的形式进行辅导。定期组织学生当面进行探讨,在面谈过程中,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在组织管理上,每次的面谈辅导中,学生所提交的阶段成品的质量都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教师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辅导:第一,设计构思的生成以及表达;第二,设计理念的提炼;第三,如何利用草图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第四,设计效果的表达;第五,施工图的规范绘制;第六,作品手册与展板的版面设计;第七,陈述ppt的制作与答辩思路的设计。同时,以网络的形式加以辅助。从2010届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OA系统开始启用毕业设计系统,该系统有效纪录每次的毕业设计辅导,从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到中期的检查,再到最后答辩记录以及作品的提交,都能够通过该系统记录,并且是双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填写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审阅与回复。此外,指导教师也由以前的校内导师改革为当前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 三、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教学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知识面的宽窄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可从中了解。毕业答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方案陈述过程、评委点评与提问、学生回答中获得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设计师风采的好机会。当然有些学生也会因为紧张、没有把握而胆怯、缺乏自信。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机会不断学习,我们也一直不断改革答辩的组织形式。在2010届之前,我们采用的是各小组同步答辩的形式,每个小组的评委分别是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和校内指导教师。采用这种答辩的形式,因为各小组的整体水平有高低之分,即有某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较高,但有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相对较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示范性的效果不太明显。故从2010届开始,我们又进行了改革,采用优秀答辩的形式,在各小组中按一定比例选择水平较高的作品进行答辩,形成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公开答辩形式。答辩评委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兄弟院校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评委的阵容扩大了,在优秀答辩的会场上,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而其余学生则按小组进行答辩。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此种方式的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往往会更加努力,学生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最终学生都可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自己的选题。不过同时也衍生出另外一种负面现象,个别学生只求在小组里进行答辩,所以在毕业设计中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答辩形式。 四、成果与展望 经过师生的不断努力,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获得了一些收获,每年我们都在每届的设计作品中选送10件作品参赛,先后获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要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中继续前行,进一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实实在在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 作者:陈婕娴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 一、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使用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使之初步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价值较低是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受限于指导教师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种类单一等因素,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项目库”,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虚拟课题,“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与表面,难以深入开展。这与高职院校一贯秉持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相背离。除此之外,在评价方面,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很大问题。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评价时仅由专业教师自行承担,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的环节;同时,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造成考核和评价形式大于内容以及企业和社会参与评价少的问题。 二、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理念的毕业设计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项目或是来源于学生与同学的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络的项目外包,不论是哪一种,其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以近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而言,大致有视觉识别系统、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楼书、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大类。毕业设计的自主选题虽然是带有学生个人偏好的一次主观选择,但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因此,能够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学生的选题大多比较贴近本人的职业期望,能够训练学生掌握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的基本能力与关键能力。导师应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使课题类型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的管理者,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客观评估学生的选题,比如,判断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是否具有实效性与可行性等。 (二)让学生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设计任务 学校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虚拟创业。市场上的项目大多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比如,针对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选题,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要素;针对有关室内设计方面的选题,则必须详细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艺术设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客户资源,一个设计师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才能够被市场认可。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其中涉及到设计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在与客户就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设计问题进行交流时,面对客户的质疑,应适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应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使客户认同自己的设计作品。 (三)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习见的做法是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两部分的比例各占50%,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校内循环”。对于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而言,答辩小组的成绩评价可以做弱化处理,而将社会(或客户)对学生个人设计得失的评价放在重要位置。具体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是否合适,功能设计是否符合业主需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哪些部分还需要改进,界面设计是否悦目,植物种植设计效果是否美观,家具与陈设选择是否得当,风格采用是否合适,氛围营造是否到位,如何平衡个人设计理念与业主决策之间的矛盾,施工效果如何,采用何种材料和施工工艺完成设计等等。在整个设计实施和现场跟踪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摄影或工作笔记等方式进行记录、总结。基于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对毕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同时,通过分析个人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使毕业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更加多元开放,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系统中目标、实施、反馈、控制子系统的协调统一。 三、结语 毕业设计也能够拉近学生与就业创业环境之间的距离,是促进学生转变身份、步入职场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基于创业理念,充分利用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作者:汲晓辉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征和策略 随着近年来大学的逐渐扩招,高校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的普遍共识,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高校的艺术类学生适逢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契机。文化艺术产业链发挥出无限潜力,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也衍生和细化出很多新的职业和岗位。这为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新兴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在给艺术类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发展,使得文化艺术市场更加欢迎综合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 一、浅析当前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1.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较高 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概念是指未按劳动力市场规范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方式而获得职业。其特征是,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明确地签约接受单位,且档案、户口挂靠在学校或人事部门。灵活就业具体而言,又细分为有单位接收或自由职业两种。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在一些小型公司、艺术工作室或是私人企业等工作,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与企业公司之间的约束性不强,变动性较大。而另一种灵活就业的形式则是没有具体的工作集体,自己以“艺术个体户”的身份承接项目独立完成,或是自由创作,通过售卖产生价值。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的意向上往往倾向于能够实现独立作业、自由发挥的工作。比如说,美术类学生当个自由画家,摄影专业学生当个自由摄影师,或是舞蹈、音乐类学生办一个舞蹈培训或是音乐培训的机构等,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2.交叉型专业素质的艺术类毕业生成为热点紧缺人才 由于社会职业的更加细分化,一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行业在如今发展迅猛,例如:动漫制作、影视创作、展会策展、拍卖公司、游戏内容设计和营销、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类人才均为紧缺人才。艺术学科内部各分支方向交叉发展,而且与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相辅相成,艺术专业正朝着多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那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实用艺术的人才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和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注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匹配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强调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技能的培养通常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练就。这种技能的特殊性成为了他们就业时的“独门绝技”,但同时也制约了他们就业选择的范围。艺术类大学生一般不愿意轻易地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其他形势的就业,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类大学生们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技能是自己兴趣和优势所在,而且花去了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弃则不舍;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如果不能够选择对口的专业,那就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去进行新的技能培训。艺术类的很多学生从小就学专业,他们的其他文化知识普遍不过硬,各种可迁移技能训练不够,综合素质不突出。对于他们来说,重新学习新的技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毕业生宁可选择一些非常不固定的自由职业模式也不放弃自身的专业技能。 2.看重工作的高收入和高回报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费通常高于其他的专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学习工具和用品费用都不菲。由于这种高投入,学生们都希望毕业之后能够获得高的回报。再加上艺术文化市场的繁荣和行业的高利润性质,让很多的艺术类大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分得一杯羹。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他们首先会考虑薪资丰厚,物质待遇高的工作进行就业。 3.就业区域选择范围过窄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都渴望留在大城市工作。这其中虽然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留恋大城市舒适的生活条件,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毕业生单纯地认为在城市里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行充电,获得成长和进步,逐渐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而中小城市则艺术资源贫乏,不适合他们持续的艺术追求和他们自身艺术理想的实现。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扎堆于大城市就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很多人看到身边多数人都在大城市就业,觉得回小城市工作显得不体面,因此也勉强在大城市里获得一个并不十分满意的工作机会,这样大大地限制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实际上,在中小城市和一些西部城市,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开出了很好的条件。 4.在择业心理上既有自信,也有焦虑一般来说,学艺术的学生往往自信心强,由于其专业本身有显著的实用技能门槛,使得他们通常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而显得底气十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显得从容自如。但是他们常常会存在焦虑感,原因就是由于其全面素质缺乏,使得他们一旦接触了社会,就会发现自己在综合能力方面的匮乏,于是会有无所适从之感,原先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也很容易就会顷刻瓦解。 5.自主意识强,不愿受工作中的制度约束艺术生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愿受约束的情况。而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除了要求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强调毕业生能够服从单位管理。协作意识和全局意识是单位团体个人都必备的素质。大学生的生活相对自由轻松,他们在校园里已经习惯了“睡到自然醒”的美好生活,而对于学习艺术的同学来说,他们更加喜欢“晚上熬夜创作,白天呼呼大睡”的生活节奏。很多人甚至认为,必须要在这种自由散漫的状态中才可能出现艺术创作的精品。这就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时候,更加希望能够实现弹性坐班,实现时间的自由支配。另外,很多艺术类学生为了更好地接触艺术,在入大学前就独自多年在外地拜师求学,使得他们很早就独立自主地生活。艺术学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创新和创意是艺术学习的灵魂所在,而个人的天赋和灵气也决定了艺术创作的高度,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使得艺术类学生崇尚天才,忽视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而这种不愿意受约束的状态只能生存在极少数的工作岗位中,多数企业和公司强调成员的团队的精神,要求他们必须服从管理。 三、针对目前艺术类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1.引导学生改变观念,提倡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方式如今的就业市场,“岗位少人数多”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拓展多种渠道实现就业,是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实现“突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通过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学毕业生支教计划”、“大学生下基层做村官”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虽然有些就业地区条件暂时相对艰苦,但是却可以很好地锤炼大学生的自身能力,而且还可以得到国家在政策上的极大扶持,不失为许多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出路。此外,可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更多学生就业。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具有一技之长,适合“作坊式”的自主创业。其创业方式具备成本低,投入少,创业起点门槛低的特点,很值得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进行尝试。我们要通过调动学校拥有的资源为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各种帮助,让毕业生勇敢跨出创业的脚步,同时帮助毕业生克服创业初期的各种心理和管理上的困难。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的就业技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各个高校正在着力建设的就业工程之一。培训出一支专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并在此基础上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等课程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是将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从事务性部门转为技术性部门的关键。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自我探索和对外部工作环境的探索,进行科学的决策,实现理智而从容的就业。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要提前抓,尽早开设就业指导的讲座和课程,让学生能够慢慢认知到本专业用人市场的情况和要求,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科学进行选择。另外,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加强对艺术类毕业生自我认知的教育和就业观教育,逐步让他们建立其科学而理智的就业观,并且通过积极引导毕业生扩宽自己的就业区域和就业渠道,来实现毕业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和地域内实现就业。 3.加大信息搜集力度,完善建立就业信息的数据库毕业生就业最想从学校得到的帮助就是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学校要通过老师和校友获得本专业领域内的重要单位信息,并且建立起良好的互动,通过企业和学校之间各种联谊和活动,增进单位对学校培养环节和学生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单位通过实习、见习等环节获得经验,实现就业。另外,学校还主动地“走出去”,将用人单位“请进来”,通过媒体、网络和报纸等信息的收集获得相关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并且主动邀请单位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总的来说,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帮助毕业生获取信息,实现就业,并积极主动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我们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与企业和单位的合作,让在校学生和毕业生都能够获得机会,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共建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就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通过专门培训,科学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高校必须组建一支经验丰富和素质全面的就业指导专门团队。大学生的就业服务除了为学生提供市场调查、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事务性的工作之外,还要开创性地为学生建立健全用人单位的各种信息,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一系列的沟通和举办一些大、中、小型的招聘活动。另外,大学生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学生个体在就业能力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危机事件需要有效的干预,因此就业工作队伍的老师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于是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学校需要给就业老师进行系统而及时的培训,以便让老师们掌握最新的就业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类学科在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应透过分析新形势下的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群体特征,有效地进行相关指导,以便帮助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艺术毕业论文:高等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毕业生艺术类院校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近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对目前的就业趋势及就业特点做了分析,最后对艺术类院校就业工作在学校统筹方面,涉及就业工作的学校各部门方面,高校基层各系方面、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提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从1998年突破100万人以来,逐年剧增。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我国劳动力中大学生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属供不应求状况,但从表面上看,社会上大学生的稀缺程度明显下降,以呈现出就业困难的局面。截至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由于高校扩招的首批本科生加入了毕业生行列,而使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下降。 目前我国的整体趋势在于,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又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正在与世界经济接轨,会出现一段就业压力加大的时期,然后才可能逐渐缓解。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我国人口增长率从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下降,到2020年后将接近零增长,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明显下降,那时就业率才会逐渐回升。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1、需求不平衡。2、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提高。3、就业竞争目益激烈。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基本形成。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改变当前基层面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对高校而言,“一次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质量。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将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对学生的就业,择业教育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此,仅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学校统筹方面。 学校领导牵头,主抓就业工作。只有得到学校负责人的重视和要求,才可以将学校各部分与就业相关的力量有效地进行整合和协调,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使各部分与就业工作相关的部门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部门对于就业工作的困难和建议才可以更直接地为学校所了解,进而,才会更快捷地、具体地制定措施,完善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让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才可以服从分配,明确在就业工作各个环节上扮演的角色,才可以发挥最大的力量,为就业工作服务。 二、涉及就业工作的艺术类学校各部门方面。 这些部门应具有专为就业的计划、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安排。在处理有关就业工作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简化程序,尽可能地根据在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前作出部署。特别是在毕业生处理退校手续时,尽量缩短时问,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轻松、便捷的离校环境。专门负责毕业生工作的就业指导中心,要拥有现代化的就业信息查询条件,并将这些信息和网站普及到学生那里,避免信息再就业指导中心过于集中或者无法通知到学生。如有可能,应将毕业这一年的有关毕业手续的办理方法和时间提前公告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好让学生将精力主要放在就业上。 在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选择教师上,应注意让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的专职人员担任教学任务,切忌不可把资格老、工作时间长等因素作为任课教师的选择条件。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情况,应该注重授课的实际内容、教师的现代意识以及讲课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就业指导课成为一门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课程,并被学生所接受。对工作有热情的人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的互动起来,才可以在课余时间主动地翻阅资料,认真备课,使就业指导课在授课内容上具有实效性,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在作用上有所体现。其中在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上,我建议至少应具有以下的内容: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如何写好简历,如何写好求职信,就业信息准备,自荐的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和技巧,面试实施,面试中的问题,面试结束,考研毕业生指导,出国留学毕业生指导,就业法律指导,创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岗前指导,见习的指导,毕业手续的办理及注意事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网络信息就业的查询和注意事项等等。 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方面,应该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立足,再前进”的就业理念。首先,先教会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在社会上明确好适合自己的工作位置。对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有个清醒的认识,脚踏实地地面对就业。其次,通过课堂授课、专家讲座、教师日常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掌握就业形势的发展方向。再次,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对于毕业生关于就业的问题和疑惑,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让学生在头脑中确立就业与择业的关系,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掌握应届与往届的就业率对比情况,最终使学生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避免在就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三、艺术类高校基层各系方面。 制定专门的适合本专业学生就业的规章制度及教学计划。专业的不同,也许就业的形势和方向就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专业,各系应组织专人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根据客观事实的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为就业有所便利的规章制度。国人部发[2006】17号文件《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中,国家已经提出了关于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精神,既为面向基层就业敞开了大门,也同时看到了见习对于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不论是师范专业的学生,还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现在具有见习制度的院系,还是目前不具备见习制度的院系,都应该把毕业生见习制度重视起来。见习期问,毕业生可以在用人单位熟悉工作环境,调整个人的就业状态,亲身经历就业过程,将就业指导课中的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也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在社会上为自己更准确的定位,确立更加实际的就业目标。学生在大学的生活里最终的目标是学得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以及可以为国家服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就业上,如果无法就业何谈为国家服务,何谈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无法就业,何谈赡养老人,何谈幸福生活。作为学校应为学生负起责任,为学生的就业负起责任。见习制度的制定,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更早地、更好地为自己定位,这样才会避免在就业上的盲目。 在具体的关于就业的指导思想中,应该鼓励学生以“走出去”的原则对待就业。“走出去”的就业原则指的是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寻找用人单位,学校为此积极提供便利。前些年人们为了省时省力主动到饭店去用餐,因为想去饭店用餐的人多,而饭店较少;人们主动到商店购买商品,因为需要买商品的人多,而商店少。现在,很多饭店推行了送餐活动,而且没有送餐费,原因在于想去饭店用餐的人虽然也很多,但饭店的数量却增加了更多,同样是为了省时省力地用餐,人们的选择空间就更大了,在如此强大的竞争面前,饭店想要生存,必须采取行动——送餐上门;现在,很多商品也采取了推销的策略,原因也在于购买商品的人很多,但是商品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很大,商家要想生存,也必须采取行动——送货上门。有人说,大学生不是货物,不能与饭菜、商品相比,是的,也许在形式上不能相比,但在大学生就业与饭店和商家如何生存上,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如果还抱着以往等着用人单位来选人的态度去对待就业工作,那必然会影响毕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成果。让学生们“走出去”,对待就业问题采取主动的策略,也许是提高就业率的好办法。 关于基层各系的专业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影响,使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就业与否,可以证明该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一个专业的学生连续几年都无法达到正常就业,当然应该质疑该专业存在的必要了,至少应该考虑缩小该专业的入学人数,学生的减少,也相应地影响专业教师的数量,这是一个环环相扣问题,应该引起专业教师的重视。从另一个方面上讲,专业教师是本专业的学生和专家,必然对本专业的就业去向也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特殊专业教师,他们与本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可能非常熟悉,要是将这些专业教师充分的调动起来,加入到为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的队伍中,那将是十分重要的一股力量。 关于基层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是就业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就业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而且可以使就业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学生紧密联系,学生的特点和想法,辅导员最为熟悉;对于就业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和效果,辅导员也最为清楚。在就业工作的问题上,多与辅导员联系和沟通,有助于掌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辅导员是做学生具体工作的,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辅导员可以更加具体引导学生的就业,调整学生的就业观点和想法,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准确的就业建议,帮助学生在社会上定位。一名辅导员也许不会了解所有学生的就业情况,但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走上就业的正轨,再由这部分学生影响其它的所有同学。 四、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 中办发[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今后几年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总体趋势。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均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表了态。从以上可以看出,各地基层的岗位,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方向。特别是师范类学生,各地基层均对教师有较大的需求,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师范类学生还没有认真注意基层岗位的就业市场,高校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至少这一问题还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去,与其找不到工作在社会上失业,倒不如走向地方基层,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干一番事业。 最终,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以就业这一点为基础,使国家、各高校、高校中各部门各系、学生本人连成一条线;再以国家政策、高校就业措施、高校各部门各系的就业方法、学生本人的就业能力和结果形成一个面;最后,以国家政策为起始点和终点,高校根据实际就业情况向国家反馈,高校各部门各系的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对于就业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向学校反馈,学生本人根据实际就业情况及本人关于就业想法和问题向主管教师反馈,最终形成从点连线,由线展面,构面成体的循环型的就业工作体系。在这个立体的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做好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艺术类结业生的就业特点;正视教育的敦促浸染;积极缔培育业前提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跟着我国高档教育公共化的到来,高校结业生就业轨制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年夜转变,高校结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鉴于我国今朝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青年总体的素质状况、普遍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市场,成立以黉舍为主导的结业生就业市场,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年夜学生就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跟着高校结业生政策更始的深切,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长和社会机关的急剧转型,有关结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引起了社会及高档院校的高度正视。本文就新型形势下,若何正视艺术类结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深切进行教学打点更始,培育合适社会市场需要的艺术类结业生。 一、艺术类结业生的就业特点 跟着我国高档教育公共化的到来,高校结业生就业轨制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年夜转变,高校结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据查询拜访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结业生的数目与年俱增。年夜学生们蜂拥挤进不算太宽敞的就业市场。非论学什么专业,最现实的一场异常结业磨练,更是一场激烈的角逐。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敦促了高校结业生就业不美观念和体例的嬗变,“非正规就业”体例起头引起人们的关注,若何解决新形势下呈现的新问题,若何看待“非正规就业”,若何积极指导结业生“非正规就业”向良性成长,积极试探结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模式,显得尤为主要。艺术类结业生作为高校斗劲非凡的一个群体,“非正规就业”更是普遍存在着,日渐成为艺术类结业生就业的显著特点。专家们暗示,近年来,我国的年夜城市呈现了艺术类结业生就业难的情形,但并不剖明我国艺术类结业生已经绝对过剩了。在美国和日本,接管过高档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袂为35%和23%,在我国仅仅5%,而在这5%的人群中,能有机缘接管艺术教育的人群比例就加倍少了。是以,艺术类结业生就总体结业生人数来说还只是少数。但扩招在必然水平上加年夜了就业难度。良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结业后,往往都不愿意分开其地址的年夜城市,都感受只有留在年夜城市才是最好的选择。非正规体例就业在艺术类结业生中凸起存在着,这当然和艺术类结业生的特点是相符的。艺术类结业生追求个性,巴望自由,使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单元,就业积极性差。巨匠都知道,学艺术的学生年夜都个性光鲜,精神上追求自由、纯粹、前卫和时尚,易于接管新奇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这种个性特点抉择了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具体的单元,虽然不普遍,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甘愿无拘无束地“漂”着,也不愿固定在一个单元里“朝九晚五”,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充实就业。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在学院率领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更为开放、多元的就业不美观念,一些结业生起头走向中西部等较为边远的地域去阐扬他们的专业拿手,而事实证实这些从年夜城市走出去的结业生往往都能受到“重用”,小我艺术特长也能获得较好的阐扬。 二、正视教育的敦促浸染 鉴于我国今朝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青年总体的素质状况,首先,应正视教育质量。近年来,黉舍正视学生素质培育,不竭试探实践。在教学上全力浮现“厚基本、宽口径、高素质、立异型”的现代人才培育思惟,尤其是师范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仅做到“常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凸起培育学生懂教育、把握现代教育思惟理论、体例手艺,而且还鼎力倡导立异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不竭提高学生素质。在实践环节,黉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多国家在扩年夜教育规模时却轻忽了教育质量,呈现了入学率提高而教育功效上不去的现象。正视教育质量,应对教育功效加以查核,经由过程实施尺度化考试来磨练教育的功效。同时,培训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要解决教学不美观念与就业不美观念的更新问题,教学思惟及教师的不美观念上要有更新与转变。此外还要求教师在常识结构、能力以及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具有全新的理念。增强黉舍打点对家长、学生和当地社会的责任感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性。此外,青年人的劳动力素质并不只在年夜学中形成,与其少年时的教育密不成分。现在,年夜部门独生后世,前提优胜,从小就起头进修钢琴,书法跳舞,绘画等艺术学科,家长也为之支出了更多的辛勤。若何对艺术类结业生就业出格长短正规就业情形进行积极指导,应该成为艺术类高校结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除做好常规的增强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育促进年夜学生的周全成长;改变不美观念,正视和增强文化基本课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让学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联系社会,学甚至用,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格是艺术实践能力外,黉舍结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以酬报本,加年夜投入,增强处事与指导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结业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和处事,辅佐结业生成立正确的就业不美观、合理的期望值。同时要正视查询拜访研究不竭解决新形势下呈现的新问题,出格是增强艺术类结业生非正规体例就业研究。年夜年夜都结业生从黉舍向工作的过渡将履历斗劲长时刻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履历对结业生是有益的。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生计也缺乏清楚的熟悉,在初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经由过程一段非正规的就业履历,获得对劳动力市场的亲自体验,从头熟悉自己,对成长和全力的标的目的做出调整,对成功过渡到正规就业很有益处。说达到,笔者禁不住想起去年我们黉舍结业的几位学生,用自身的专业拿手自谋出路,他们在陕北神木一路合开了一家琴行,一边卖乐器,一边教学生,不单取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黉舍输送了一批音乐苗子,更实现了小我的价值。 三、积极缔培育业前提 普遍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市场,成立以黉舍为主导的结业生就业市场,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年夜学生就业,首要依靠市场调节,没有需求信息就等于没有就业渠道。切确而迅速的收集就业信息,随时保障就业信息渠道通顺是就业工作的一项十分主要的处事工作。黉舍就业指导中心自动与全国各省市的人事局、教育局人才市场联系,收集就业信息;跟着社会的前进和时代的成长,就业指导在结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性愈显凸起,只有让结业生体味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政策,改变就业不美观念、明晰就业标的目的,确定就业方针,才能实现成功就业。跟着文化艺术和文化财富市场的日趋完美和成熟,文化艺术出产正朝着财富化和国际化的标的目的成长,新的文化艺术样式、文化艺术形态、文化艺术部门在不竭涌现。这是市场经济系统体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植的需要,也是实施文化艺术和文化财富精品计谋的需要。这些都需要培育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理论素养、专业常识,实践能力的专门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是以,试探和研究文化财富经营打点人才的培育就业模式是年夜学生结业走向社会的转折点,但就业所反映的,不仅是若何找到用人单元,而是涉及年夜学生自己的素质筹备,是涉及就业不美观念解决的根基问题,是涉及若何成为顺应社会主义成长的高素质人才,是要求年夜学生从进入高校时就起头关注的主要问题。高校既要凸起就业理论,又要改变就业不美观念,要强化文化课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把这一不美观念贯串于进修阶段的全过程。我们要把今天在校的进修和明天就是走向社会的糊口、工作体例及改变就业不美观念相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身心方面获得精采的成长,同时也获得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毕业论文:陈醉绘画艺术解读 常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觉得陈醉先生的“窗户”不仅明亮,而且总有一种带着冲击性质量的“光子”透射而外。尽管熟悉往往会抹掉感官印象的棱角,但它丝毫没有削弱我从陈醉目光中所领略的这种特别。反倒是熟悉的缘故,每当我遇到“犀利”“穿透力”一类的概念时,多会联想到他那特别的目光。 陈醉平时很随和,没有学者式的矜持。他时不时“幽”一“默”的“高级语言”玩笑,往往让人乐得前仰后合。虽然如此,我依然不敢妄加心理打探,以解这位长者目光的蕴含。但我相信,那是他超群禀赋、才情和旺盛精力的自然流露。再深入地接触到那些掷地有声的学术见解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我深信赋予陈醉目光以“犀利”以“穿透力”的终究,是他用丰厚学养和人生阅历铸就的文化眼光。 承家学渊源,陈醉少时饱读诗书,抚琴习画,且因父亲戎马倥偬的不乏射骑精神的潜移默化,可谓“六艺”皆备。青年时,于大学追随敬业良师,刻苦学习绘画艺术。学成不久却赶上动乱,以致在“下放劳动”的“待遇”中,把沉甸甸的底层生活“课本”啃读一遍。1978年,命运垂青,陈醉在竞争中以优异成绩,考中恢复招生的第一届研究生,成为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的入室弟子。从此,陈醉如鱼得水,学术与艺术并驾齐驱,一路辉辉煌煌,直执蟪芍场?lt;BR 由“我要当总统”的稚子之愿,到“不能把名字仅仅留在粮本里”的青年大志,早先就奠定了陈醉文化眼光的高远取向。后来的理论研究,尤其对“形式感”和“裸体艺术”的深入探索,则为其文化眼光注入更加明确的理性因素。概略地了解其学术的追求,对认识陈醉绘画艺术的神采无疑是必要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揭示,为本世纪文化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以持久地征服人的本能为基础。人的本能需要的自由满足与文明社会是相抵触的,只有克制和延迟这种满足,才能保障文明的进步。因此,人类发展的历史,乃是人被压抑的历史。在此历史中,人被规定为理性的存在,情欲、幻想、激情和希望等丰富的人性构成,则被逐出理性的现实,归入文明的禁忌或心理学的冷宫。如何解放包括情欲在内的丰富的感性世界,以“实现人性的全面复归”,便是以批判和改造压抑文明为己任的文化哲学的探索主题。 总体来看,陈醉的学术思考,属于文化哲学一路。拜读他一系列的学术著述,尤其那部影响深广的《裸体艺术论》,文化哲学的探索主题——他表述为“文化超越”,赫然纸上,通篇贯穿。 然而,陈醉的学术贡献不在于他以独立思考策应了世界范围的文化哲学思潮,而在于他立足中国文化的现实,把“文化超越”这一主题,径直导向被现实原则严密封堵的千古禁区——性意识和裸体艺术。这本身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年《裸体艺术论》的出版所产生的核爆炸似的影响,便是一个明证。更重要的是,陈醉秉承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把艺术和人生问题相联系,使自己的学术思考以至艺术创作具有深刻的人生实践价值。锐利果敢的学术思锋,使陈醉相信人体美是人类对自身的审美感受,却特别强调这种审美情感的物化实践,即裸体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始终是与人的潜意识欲望和性意识紧密关联的。正是因为它永远保持着与现实伦理既互相冲突又互为余补的微妙关系,裸体艺术才具有一般艺术或现实人体文化所不可替代的、特别而又永恒的文化功利。对此,陈醉表述为“欲望的升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或“人生情结的解脱”。即如他所指出:“裸体艺术,是人对自身审美感的物化,它是对现实人体文化的超越,以前者更上升了一个层次,不知多少人生情结,在这里得到了解脱!”(《裸体精神的追索》) 显而易见,陈醉没有像有些西方学者那样,以颠覆现实的偏激去寻人性复归的出路,而是慧眼识得现实生活可以拥有的“更高的层次”。在他看来,这个足以寄托人类更高理想的层次,由“欲望的升华”即“一种文化的超越”所构成,它的现实形态便是艺术。具体到人类感性世界的情欲或性意识方面,那就是裸体艺术。在陈醉的学术视野中,艺术不只是审美的,还是有文化功用的,是诉诸审美的人生问题的解决。这当然是深刻之见。 文化哲学式的艺术思考,作为意蕴深刻的理性成分,构成陈醉文化眼光的主体。凭着这种眼光,他不仅把“文化超越”的主题写在自己的著作上,而且将它表现在自己的画面里。在一定意义上说,陈醉的绘画创作,是其“裸体艺术论”的继续和展开,是其对艺术文化功用的验证和发挥,是其追求“欲望的升华”或“人生情结的解脱”的自我实践。他曾用“苦恼时的创造”一言概括自己的作品,其绘画创作的价值取向是自觉和鲜明的。 在我看来,陈醉80年代以来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都是“主题性”的,即追求“文化超越”的。但是,与一般主题性绘画力求物化思想概念的旨趣大不相同,陈醉绘画的“主题性”不是强调对某个确切概念的表现,而是将这种表现本身或者整个绘画行为本身,作为“文化超越”之实践主题的贯彻与实行。对他来说,画画和画面的形式化,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自身。即如他的坦率表白:“我的一些作品,大多不是为了竞选展览而去绘制,所以对诸如题材、主题等‘常规项目’并未认真推敲。……更多的往往还是出于抑郁的排遣。”(《苦恼时的创造》) 本着别样而意深的“主题性”追求,他的作品包括油画和国画,尽管不乏情节性的具体描绘,却无法归结到某个思想中心。只因为在画面上展开的一切,不是概念,而是或眷恋,或创痛,或欣喜的情绪的吐露,是画家内心或潜意识中激越而又纠缠不清的感性心力的直陈。这种绘画追求,比之对概念的阐释或事件的记叙,更贴近绘画的特性,且有更高的要求。着意于心灵世界的排遣,特别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流动的情感体验和静态的形式结构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陈醉在这方面作过深入的探索,并颇有心得。他的代表作《空间,我们的》(油画,1982)和《熔》(油画1982),最初的画面是对留有美好记忆的自然景象的再现,然而实际呈现的具象“风景画”效果,却让画家深感“词不达意”。几经修改,仍不满意。后来,于琢磨中逐步将原先的自然形象抽象、幻化、“直至觉得寻找到了构成与心灵的透明点的时候,再一气呵成地将它画出来”,(《苦恼时的创造》),于是成就了目前的这种理想效果。他所找到的那个“透明点”,正是心理时间与形式空间的最大程度的契合。出于这次成功的探索,他80年代创作的大部分油画,多取抽象手法或表现式、印象式手法。显然,陈醉在艺术手法的选择上,绝不是唯表现形式的,而始终以“升华”、“净化”、“解脱”等绘画目的实现为准则。 陈醉不同凡响的绘画价值观,使他在追求自我理想目标的创作中,并不计较家派手法的纯粹性和构形逻辑的一贯性。在这方面他显得非常灵动,颇为“意识流”,甚至会不知不觉地顺随性情自动而形出偶发。《火祭》(油画,1985)一画,手法来源甚为丰富,它综合了写实主义的造型、表现主义的笔法、印象主义的色彩以及象征主义的构思和寓意。在画面上,画家唯我地调遣各家各派的手法,让它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并最终统一于、圆满于“我”的“文化超越”。就创作手法而言,最能体现陈醉个性的作品是《追思》(油画,1986年)。据画家自己介绍,在最初的草图中,他只画了一对抽象隐约的手。然而,画着画着,就多出了一只手;再画着画着,又多出一只手……等到作品完成时,线条交错构成的画面竟出现了五只手。手的“自动”增殖,不免让画家心生疑窦。但绝妙的是,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画面,却有十分完美的效果。得意于出乎意料的成效和美好的过程体验,他权当一切是潜意识的驱遣,而不劳追根问底。现在来看,发生在陈醉创作过程中的这种偶然现象,自有必然之理。把人生问题诉诸审美解决的绘画目的论,自会使陈醉“沉醉”于绘画的展开过程,以致画笔不知不觉地随着心绪的流动漫游,在画布留下突破理性“草图”的灵动之迹。所呈迹象何以为手形,那只能说画家心中积郁了许多未曾释怀的关乎于“手”的人生情结。就这一点,我依然不敢打探他究竟为何的心理秘密。但我相信,陈醉作此画时,真的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陈醉,沉醉矣。 以画为目的,固然比以此画为手段更利于也更需要达到这种大化之境。即便如此,要以油画取之,难度还是很大。此非画家不能也,乃油画“天性”之限也。油画对作画物理时间的相当要求,似乎注定它是为“写实”而存在,它不善于接纳变化无常的心理时间。陈醉在《苦恼时的创造》文中,坦述过自己面对面布却不得配合的深深的苦恼——他恨不得将一番惆怅洒落画布,画布却说:“先生,您得慢慢地来。”这种感觉真切而实在,没有商量的余地。画家日益高涨的“意写”心气,自然与之相去甚远。 也许这是原因之一,陈醉于90年代更多地投入国画创作。学贯中西的陈醉,以前也画国画,只是在这一时期,他对国画的“写意”品格有了更新的认识。凭着不断锐化的文化眼光,他洞察了国画的写意性与“文化超越”主题的默契。这种默契,于“升华”、“净化”、“解脱”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自我实践,无疑深具价值。于是,陈醉欣然向往,全力以赴,创作了一大批兼具审美意义和人生实践意义的优秀画作。 这批几乎皆以女性的万千仪态为母题的国画作品,体现了陈醉按自己的学术观点阐释女性美、人体美的推进过程,也体现了他将自己的丰富修养集结于绘画的渐入过程。以《女娲》系列(1995)为界,他的国画创作实践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995年以前的国画创作,其总体格局和倾向一定程度地延续了他表现在油画上的一般兴越,“陈醉式油画风”由强渐弱地吹过这一阶段的画面。它表现为对情节、情景的相对的讲究,对画面构成性、装饰性的追求;手法上有糅合中西的倾向,但更多地运用了现代绘画的造型手段,如抽象、分解、重构等;作品之间的画风变化,频繁而跳荡,多样而异趣。很明显,画家是在努力地探索各种可能性。这一系列的探索,赋予《故园明月在》(1992)、《长恨歌》(1989)《二泉》(1989)《乡思》(1990)、《谁染霜林》(1991)、《榕荫古渡》(1993)等作品,以殊异的风格和别样的情调。画家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广泛的审美趣味,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超强的变革能力,都在这些异彩纷呈的画面上得以说明。 与后期的创作相比,这一阶段的作品着重表现了一种“现实”的女性美。作为女性美的载体,画中女子不是来无踪去无影的仙女,她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现实背景”,来龙去脉是清晰的、合乎逻辑的。譬如,沐浴于盛唐温泉的贵妃(《长恨歌》1898)、踟蹰于断墙残垣间的摩登女郎(《传人》•1993),还有或徘徊椰林或掩以蕉叶的农家少女(《椰林深处》,1991;《细雨沙沙》•1992),等等。不言而喻,嵌入“现实背景”的女性美,使审美具有一种“合理性”。 《女娲》系列的推出,开启了一个更有深入之得的创作阶段。该系列依凭“神话”的支持,将女性美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来,成为几无障碍和遮掩的“赤裸裸”的美。尽管《女娲》仍有某种过渡的性质,譬如它来源于神话,但端绪已经理清,把女性美提升到生活中的“更高的层次”的路数已经明了。“神话”很快就脱离了神话,显现出它的“理想”本质;“抽象”也不必委身于抽象手法或抽象的形,它的确切意义就是“理想化”。于是,接踵而至的裸体女子,虽有“现实”的感性特征和魅力,却毫无可供盘根究底的“现实背景”。女性美在后来这些裸体形象上,升华、净化为毫无羁绊和伪饰的“赤裸裸”的纯粹之美。“理想化”使女性美从现实中“超越”,它赋予审美以更多的“合情性”,审美对象也因此突破了“女权主义”的狭隘,成为抚慰人类感性世界的妩媚女神或观音。 诸多苦恼问题的解决,使画家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它带着画家激涌的热情、抑郁的思绪甚至或原始的欲望,带着画家化为心理图式的文气和诗、书、画、文的全面修养,喷薄而出,直泻卷面。迹化于幅间的,是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对创作者来说,它包含着一种走笔如神游的快畅审美体验;对欣赏者来说,它透射着一种静观如神抚的沁心审美慰藉。 陈醉以往常用的画面意味的“线段”,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上发展为中国气派的“线条”。它已非单纯的构形要素,而已然扩张、升腾为总揽全局的造型手法。“线条”的时间性,向变化无常的心理时间显示了无限的适应弹性。恨不得将全部情怀倾诉一尽的陈醉,终于得到了回答。画纸说:“先生,您看着办!” 他早年练就一手狂草好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以书入画,写得或潇洒狂放、或缠绵细劲、或朴拙老辣、或天真简约的画面形象;他以书载文,兴起或哲理淡出、或趣味雅逸、或情意缱绻的画外意象。《空楼待归图》(1997)拙线漫笔勾一散坐沉思女子,竖长幅间的纯素空白把“等待”的时间性心理体验,和不曾迹现的丰富空间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闲卧图》(1998)以偏侧右边的题诗草书,和左边的一斜垂花枝一懒卧女子,构成疏朗空旷的画面。诗为半阙《蝶恋花》:“闲来懒卧惜花丛,爱赋歌诗,却意倦情慵。欲睡难眠心事重,漫捻芬芳数落红。”诗意和着斜枝垂花,在欣赏者的感觉印象中,形成一种荡漾般的动感,仿佛处处飘扬着闲思散绪。如果说在他的《西窗夜雨》(1996)、《沐泉图》(1997)、《青丝有韵》(1997)中还有较明显的西画造型、构图甚至构成成分的话,那到了《追梦》(1998)、《浅海无浪》(1999)和《初尝榴莲》(1999),则是在画面上纵情书写“狂草”了。再往后到2000年,在《窗外何人唤阿娇》、《一阵金风》和《香飘恨是又一秋》中,简直是将心中的美人随心所欲地颠倒摆弄,更获得了犹如太空失重般的飘逸自由。 画家的“欲望的升华,实现于画面,表现于画面。画家所理想的一切,以形、以书、以文,综合地获得于画面,获得于绘画的过程。我想,如此境界,是审美的,但更是人生实践的。 注重人生实践价值的艺术,追求“文化超越”的艺术,纯化语言是必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更高的层次”,只能靠摆脱了现实羁绊、抖落了现实浮尘的艺术方式,才可能真正达到。这意味着艺术的人生事功价值,根本地取决于它的形式化。 由而,造型艺术语言的锤炼,是绘画创作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工作。陈醉一贯重视这方面的修养,以致对绘画的形式特性和形式美规律有深度的领悟。早在大学期间,他凭聪慧和勤奋,深得周本义先生的真传,对西画语言有很好的把握。他画于六十年代的一批水粉风景写生,如《水乡清晨》(1963)、《太湖落日》(1963)、《明日起航》(1965)和《古老的曲调》(1965)等,在构图、用笔、调色和整体控制方面,都显示了上乘的修养。而且,他利用形式因素表达主观情感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他的这批画颇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趣味,这在当时肯定是比较前卫的,甚至今天看来仍不失新鲜感。《水乡清晨》一画的形式感尤其强烈。画家以轻逸灵动的笔法,简括而细腻地捕捉了蓝紫灰调中的微妙色彩变化;流畅的冷暖转换、明快的色度比照、中性灰的均衡把握以及恰当的轮廓线起伏处理,使整个画面透着一种沁人心脾的优雅和清冷的“薄意”。这种兼得绘画性和装饰性之微妙的形式感,不仅普遍见于他包括作于时期早期作品,而且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油画,甚至于新近的国画。《空间,我们的》、《追思》、《圆,扩大的外延》、《熔》等油画代表作,都是在这种形式感的基础上向新的方面推进的。值得强调的是,这几幅作品以及《福》等,在以形、线、色彩分割或构筑画面空间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均衡中寓飞扬之势、统一中见巧趣变化的画面效果,显示了陈醉把握构图规律和空间形式品格的深度。 陈醉有很好的色彩感和色彩修养。他的油画作品色彩亮丽丰富、细腻雅致,加上形态运势颇有考究的笔触效果,显得既有节奏平和的装饰味又不失油画所注重的厚重感。他并不在意描绘光照效果,但恰到好处的色彩对比和灵活的笔触处理,使其画面往往能给人以“透亮”的明快感。 在形式特征上,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陈醉国画上的“肤色”处理。我觉得尤其像《惜秋图》和《追梦》(1998)那样的幽趣的“肤色”,是陈醉在国画人物用色上所取得的绝妙成就。毫无疑问,这项成就得益于他的西画色彩修养,也得益于他在国画化方面所下的探索功夫。这种“肤色”,感觉上很厚,圆润而丰腴,有一种若玉的蕴藉,仿佛带着女性肌肤的弹性和体温。但近前细看,它不过平平铺就且色性略为偏冷。其中奥秘除了色彩配比关系的恰到好处外,恐怕还与花青的渗透性和一些矿物质颜料的沉着性在既融合又分离状态中所呈现的微妙变化有关。另外,讲究的用笔方式,也是有关系的。 诚如一些论者的评价,陈醉是一个画家型学者,又是一个学者型画家。这种评价看到了他在事业上的统一性。依我之见,统一陈醉事业两方面的,是他以丰厚学养铸成的文化眼光。这使他既可以“一分为二”地深入学术和艺术;也能够“合二为一”地融学理为绘画,化绘画为学理。正因如此,陈醉从未在理论家和画家之间感受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屏障,反而觉得是一体的两面。不隔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与创作、学理与画趣,恰恰构成陈醉独步于世的学术境界和艺术境界。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系毕业论文-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材料探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提出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②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同志曾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中国文化应该发展。……象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给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③ 应当看到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 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其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甚至有人会骂他是败家子。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当我们夸耀中国画的写意境界如何之高:气运生动、骨法用笔等等,而贬斥西画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承认中国水墨画粗枝大叶,西画精雕细刻。二者相辅相成。有阳光照射就会有阴影存在,这是人们早已深悉的道理。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冀我们的主人前途明媚、无上荣光。世界上能找到没有明暗对比的事物吗?孔雀开屏时,难免会将它难看的屁股展现无疑。万事万物无不如此。艺术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个性。艺术世界的缤纷多彩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很难想象有一天各民族艺术失去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全人类仅拥有一种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甚至表现内容时会怎样。这一天不仅难以想象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民族性也会象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千姿百媚一样,呈现出一派缤纷的景象。如果存在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那么这不仅标志着艺术的消亡,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哀。花红柳绿相辅相成,世界艺术的繁荣也要求必须保持各民族艺术的个性。 斯大林同志曾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作为民族特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那么,是否存在艺术民族性的标准?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回答的。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不是一种样式,而是百花齐放的。这“花”来自艺术家各自对传统的选择,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人生体验、情感体验,甚至来自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因素独特的吸收、借鉴。正是这些相异性使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是多样的。艺术的民族性相对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而言又是一个共性的概念。艺术家的“个性”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所以,倡导艺术民族性时必须同时提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 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西融合不是将一瓶红墨水、一瓶黑墨水倾注在一起的黑红不分、非此非彼、非驴非马。就艺术而言,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能。中西融合之“融合”是为了吸收他民族文化艺术之营养,正如人吃猪肉、羊肉,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猪、羊一样,这种吸收、借鉴,绝不是外表的摹仿、复制、克隆,而是为我所用,用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艺术,强我们的身、健我们的体,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 “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④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吸收了东方乃至非洲原始艺术的精华,但西方艺术没有被东方艺术淹没。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必须具有明确目的,即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在今天这样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信息时代,若要求一民族艺术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不受他民族艺术丝毫影响,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又互不倾慕,实在太难;如果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荟萃的大花园中只采摘本民族艺术之花而对他民族艺术的奇花异草毫不动心,也实在难为我们的艺术家。“物以稀为贵”那种他民族拥有而本民族缺乏的事物,常常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正如人们常常不满足粗茶淡饭而追求饱眼福、饱口福一样,吃腻了大鱼大肉的贵族会对布衣之食垂涎。在不断的喜新厌旧和怀古中人类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今天的艺术;人类也会在新一轮喜新厌旧和怀古中创造出明天的新生活和新艺术。 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对待西方艺术、西方文明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骛。西方各种艺术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 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无意义。我们也不必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我们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之艺术。同样我们也应看到,有些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我们的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一起构成一个大部队。我们不必裹着小脚、拖着长辫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行走。任何民族都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他民族艺术后面接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并不拒绝污泥提供给它的养料。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奴隶般地因袭。 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植保工程中农业传播与沟通尤为重要,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 :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3结束语 农业植保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植保信息建设应以网络为主,着重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植保信息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植保信息,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业的发展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重点,而农业的整体发展又离不开农业科技技术的支持。可对于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来讲,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就是,农村获取农业科技的信息面单一,其次传统媒体技术受限传播的效率不是很理想。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对现状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媒体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之后给出了传统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媒体;科技传播;发展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 农民科技素质指农民具有科技知识,理解和接受农业科技技能和熟练使用农业科技知识。农民的科技素质可以大致表明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高等教育,难以掌握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科技知识和相关生产技能,严重限制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化,即使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也很难对其进行运用,新兴农业知识在生产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终会导致农业生产以及生产力的水平的发展停滞甚至会导致倒退的情况[1]。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新成果对农民科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农民的科学素质不能进一步提高,很难掌握新农业技术的应用,会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媒体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 涉农报纸是科技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类报纸、科技类报纸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使在电视、网络、通讯极其发达的今天,报纸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这是由报纸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决定的。报纸作为平面媒体,能够保留下来,便于携带和阅读,一张报纸可以多人、长时间、随时阅读,一时阅读不完,可以分次阅读,当时理解不了,过后还可以细细琢磨。而且报纸白底黑字,清晰、直观,一目了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媒体中,涉农报纸的权威性及可信度相对较高。电视以其传播快、覆盖面广、最易于被用户所接受,在媒体中发展势头最好。与报纸、广播等媒体相比,电视媒体视听合一的传播方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更为直观、生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能够使受众产生真实、可信的直观感受,很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这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拟的[2]。但是电视节目的制作程序复杂,制作周期长、制作和播出成本高。而且传播的信息不能保存,播出后即意味着消失。加上节目的针对性弱,观众一般为被动接受,其传播效果受观众情绪的影响很大。 3传统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发展对策 3.1为传播创造良好环境 媒体的传播时段应与农民的生活习惯相适应。例如收看电视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农民的作息、娱乐时间,调整电视台农业类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这类节目应采取纯粹的公益类节目的形式播出,时间不宜太长,中间不要穿插无关的广告,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以引起农民的关注;还要选择那些简单易懂,易操作的节目内容,这样农民才可能喜欢该节目,进而重复收看[3]。因此媒体要积极配合,从而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作用。这同样适用于广播媒体。 3.2丰富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有必要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建设全方位的立体农业科技通信系统,满足农民的需要。使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媒体资源可以很容易地被农民使用。这将需要政府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降低相关税收,支持和鼓励农村科技型农业发展,科技制度建设传播和推广政策,充分依靠媒体高效率,覆盖面广等优势,支持农业科技媒体的发展。为农业科技传播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农业科技媒体资源整合,传播新渠道,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效率。 3.3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用 目前,我们国家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有很多的沟通渠道,其中农业网站是最为常见也是最大的新媒体传播途径。当前的农业网站中,网站的主办方既有各级政府组织、科研院所,又有涉农企业和组织、新闻媒体等。从容上看,既有综合性网站和专业性网站,基本涵盖了农业技术、品种信息、市场信息农村生活、农业气象、政策法规、科研文献、农业概况、农村新闻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工具)这种移动网络载体,传播的方式就更加方便,为农业网站的宣传更加迅速、广泛。因为手机的随身携带性,科技信息能准确传送到用户手机上。手机媒体包括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多种形式。 作者:苏悦来 陈颖 迟洪涛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科技传播成果转化研究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首先应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及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增收增效"促进,三农-发展,就必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农村及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40%,与发达国家的65%~85%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传播是关键因素。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有效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矛盾突出,虽然农业科技成果产量较多,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获经济效益的成果屈指可数,主要是因农业科技成果在整体结构分布方面欠缺合理性,在生产前后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农业科技成果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现象,东部区域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多但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而西部区域成果数量少,无法为农业改造工作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2)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我国农业从业者非常多,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成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走出实验室,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方便广大群众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字形式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多媒体形式则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促进成果提供者和生产者交流以及深入沟通。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传播者及接受者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缺乏沟通传递机制,容易导致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应用至实践环节,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果应用形式。 (3)传播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者长时间在较为闭塞的基层环境工作,其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掌握科技信息较少,大多数推广人员受教育水平低。有数据表明,至2007年,编制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仅有45%左右的人员属大专以上学历,非专业人员占据的比例大于2/3。目前,很多农业推广人员在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方面有待提高,无法做到快速捕捉农业科技价值,且他们对于农业新型技术以及新型产业等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敏感度,不利于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影响推广效果。 2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的途径 (1)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繁荣发展,大家对农科科技传播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但研究内容主要是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得比较少。所以,借助传播学理论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传播实践工作,挖掘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制约因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高实践工作效率和质量。 (2)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针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以及学科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传播事业的顺利发展要求建立一支具备丰富传播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确保学科梯队在知识结构方面日渐趋于合理。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应明确学科带头人员,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具体方向以及全局性"关键性领域中凸显其引领作用。此外,必须借助全日制教育及在职教育培训等不同途径,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传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 (3)构建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满足,三农-工作要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完善,机制不够灵活,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发展后劲方面有待增强。其次,农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各种技术中介等均属于非政府组织,其发展速度有待加速,无法满足市场在服务方面越来越多元化的要求。所以,要强化农业科技传播工作,确保服务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确定政府部门的引领地位,坚持多方共建"机制灵活以及模式多样的服务体系,提高体系应用的快捷性以及高效性,促进其公益性及经营性的有效结合。 3结语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二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三是传播人员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构建先进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帅陆虎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以现代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针对辽宁省农业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科研机构、大众媒介和农民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辽宁省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作者:韩倩茜 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现代农业科技下的微信传播 一、主要做法 (一)把好信息内容关口 信息内容正面、积极、严谨、科学,具有专业性、科普性,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文字控制在200~300字左右,不超过500字,语言风格尽量生活化、风趣。配上相关的图片说明,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具体涵盖了如下内容:1)营养健康:与蔬菜、水果、大米等农作物营养价值、营养成分等相关的科普信息或蔬菜养生等。2)家庭园艺:主要介绍如何在家庭开展蔬菜、花卉、苗木等植物的种植,改善居家环境,如盆栽蔬菜、植物家庭种植技巧等。3)品种推介:向公众推介农作物新品种,包括新的特菜品种、本院育成的新品种等。4)植物科普:主要介绍植物特征特性、植物生理、植物营养、生物学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二)组建一支微信创作团队 本院组建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微信创作团队。本院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3%,他们主要从事蔬菜、水稻、特用玉米等优良蔬菜品种的选育、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优质香蕉苗、热带水草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检测等工作。制定了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撰写微信稿件,使广州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应用成效 广州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服务理念,发送微信200多条。点击量达15万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尤其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赏,微信内容体现了如下特点:1)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普性。如早稻米和晚稻米的区别,哪种鲜食玉米好?,辣椒叶的妙用,广州蔬食记之泮塘五秀,大米的抛光处理等,选种子要“三看”,说辣;情人节收月季,你女朋友同意吗?;植物之间的友谊;远离黄曲霉素等;2)解疑析惑,对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实用性强,尤其是关系到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知识,解除了人们的疑虑,让老百姓吃得科学、吃得放心。如:彩色鲜食玉米是转基因玉米吗?家中的大米如何保存?大蒜有保健作用你知道吗?谁影响了种子发芽?为何现在的胡萝卜暨直又靓?常吃南瓜好处多;天天吃水果有益脑与心;植物萎蔫的原因分析和挽救;盆栽植物为什么生长这么慢?霜打蔬菜分外甜;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为何宁夏菜心如此受欢迎?;香蕉种子在哪里,它是怎么繁殖的?;为什么很少黑色的花?;水生植物的根为何不腐烂?;有虫眼的蔬菜安全吗?等。3)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推介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推介特色蔬菜,内容鲜活,具有较强的时令性。如:广州春天良蔬之———韭菜(枸杞叶、香花菜、荞头、艾);雨前春芽嫩如丝等;夏有秋葵当美味,健康又开胃;广州盛夏叶菜;中秋尝月饼,蔬菜来消脂;食花润燥好时节等。提醒人们时令蔬菜正当时。4)及时推介新品种及农业科技新动态,让人们及时了解蔬菜新品种及农业科技新信息。如岭南第一蔬———菜心;似花似菜的西兰苔;会结冰的蔬菜;五菜之冬寒菜;特色甘蓝类蔬菜;樱桃小萝卜,色艳又美丽;芳香蔬菜进社区;2014年广州市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等。5)介绍都市人家庭种菜的技术,为都市人在自家阳台或房前屋后庭院种植蔬菜提供指导。如板栗南瓜家庭种植技术,家庭种植施肥原则,家庭种菜,家庭阳台蔬菜品种选择,紫苏家庭种植技巧,盆栽蔬菜点缀生活等。 三、结论 1)应用微信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体现了现代通讯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动动手指,便可获得农业科技知识,改进了农业科学技术传播手段,扩大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对象,提高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丰富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内函。2)微信公众平台,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也是他们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具体行动舞台。3)微信内容主要是传播科学知识,正面、健康、充满正能量,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体现了农业科研的公益性质。 四、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微信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科学知识传播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在手机已普遍进入广大农村的寻常百姓家,但是由于思想认识或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在“三农”工作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二)建议 建议农业行政部门能给予一定的投入,依托农业科研单位组建服务“三农”的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为广大的农民朋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帮助广大的农民朋友解决种植、营销方面疑难问题,让微信服务“三农”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者:谢秀菊 胡红 陈胜文 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科技传播中新媒介的应用 1新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新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起到的作用 与传统的媒体比较起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具有高效高速、容量大、互动性强以及可以跨越时间、距离界限等等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可以使得农业科技的成果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加效率,可以达到的效果对比于传统媒体更为强大。 1.2开拓农民接收以及信息的范围 在获取国内外农业方面的信息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越来越方便。通过网络、电子传媒等等传播媒介的传播,可以将农民在接受以及信息的范围和速度扩宽起来,在农业的生产成本上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减少,从而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收入增加。在这其中可以让农民认识到新媒介的强大作用,使得农民能够将新媒体利用起来,让农民在生产上慢慢改变,并且让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这对于农业科技的传播来说,提供了一个契机。 1.3新媒介本生的缺陷 虽然新媒介对比于传统媒体有着巨大无比的优势,但是新媒介本生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说在对于信息的采集能力上,网络新媒介比较乏力;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有的资源是有用的,有的资源是有害的,有的资源会误导农民在农业科技的选择,新媒介在传播农业科技中没有一只具有高水平、非常专业化的采编队伍来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采编处理。大部分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对于新媒介传播的大量信息资源并不会甄别信息来源的可靠,因此这就容易使得农民在新媒介信息的获取后,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其受到网络犯罪分子的欺骗,从而遭受到财产的损失。并且,网络新媒介中的大部分信息,其来源是源自于传统媒体,虽然其传播速度快,但是在这一点上就无法与传统媒体竞争。 1.4在介入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上存在困难 在目前阶段中,我国的农村经济相较于大城市,都是处于劣势的状态,农村的交通不便利,传播信息的途径有限,对于信息的获取速度较慢,并且经济并不发达,现在传媒想要介入其中,有着一定困难。众所周知,农民在文化教育层次上比较低,没有受到过过多的文化熏陶,素质相对比较底下,在社会交际中,除了亲缘与地缘的交际,其他的正常社交几乎没有。也是因为这样就决定了,新媒介在传播的背景比较弱,在传播各类信息上存在着局限性。就现在而言,在农村地区中,新媒介想要传播农业科技方面上的信息存在着一些困难。 2积极传播新媒介,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在当前时代下,各种新媒介技术对于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上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积极的。虽然说在目前的阶段中,我国的农村相对比较落后,各种科技设施不够完善,存在着各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看问题要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农业在发展的道路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将网络新媒体利用起来,进行传播。对于受众的农民来说,某项科学技能的成果能够满足其需要的时候,受众农民才会去主动考虑该项科技对其带来的效益。因此,新媒介在传播农业科技之前,应该从各种渠道中,收集多数农民对于科技产品的需求。比如说,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对于环保节能这类型的科技技术比较钟爱,这可以反映出了科技技术在成本以及材料上的这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对于科技技术的需求。而这中间,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费用方面。 3结论 综合上文的描述,我们从当中可以判断出来,新媒体在传播我国的农科科技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但是,由于我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对于农村的建设较为缓慢,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其环境都相较为落后,各类新媒介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目光上来看,利用计算机网络新媒介形式进行农业科技传播,这将会是我国农业发展上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因此,我国在农业方面上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媒介在农村传播农业科技能够使得农民在生产上大大提高其生产力,增加其经济收入。地方政府对于新媒介在当地农村的传播问题上,应该大力扶持,这样才有利于新媒介在当地的工作,毕竟新媒介并不是纯粹的公益传播,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的。对此,地方政府应该有着优惠新媒介的政策出台,鼓励新媒体积极传播农业科技,应当构造、发展并且完善专业的农业信息传播新媒介,最好能够采用财政补贴等政策来鞭策传播新媒介,让新媒介有信息将其传播作用做到最好。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于从事新媒介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些相关培训,最好能够由专业的培训机构来辅导,以便提高新媒介行业的工作人员的素养。 作者:邢毅敏 单位: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 一、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新闻传播专业属于热门专业,能够吸引很多学生报考。但是,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地方农业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并没有太多竞争优势。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目前,江西农业大学有220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以第一志愿进来的学生大约占总数的80%,20%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这些学生中,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学生,但更多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其中农村地区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5%。在新闻素养上这些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媒体,新闻素养较高,而有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秉承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对新闻知之甚少。特别是在新媒体的掌握上,差异非常明显。这些现实决定了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因材施教,照搬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 (二)特色教育不够明显 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农”也是农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农业院校办新闻专业,就应该围绕着“农”字展开,为广大的农村输送合格的新闻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在新闻教育中农业院校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新闻教育模式。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农村地区和农民要求相适应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以形成农业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9所农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养计划来看,农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基本借鉴综合院校的创办模式,很少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需求走特色化新闻办学之路。在我国,外语学院可以兴办国际新闻专业,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对外传播人才;财经院校兴办财经新闻专业,为国家和地区输送既熟悉经济领域,又掌握新闻运作规律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农业院校的新闻专业也可以进行特色化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教学条件相对薄弱 地方农业院校办新闻专业相对较晚,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广告与传播学系于1999年建系,2000年开始招生,是农业院校最早一批开办传媒教育的。其他院校大多是最近10多年才开始创办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由于创办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适应需求,这是所有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 二、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后,新闻传播学教育在我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冷静审视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繁荣的背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地方农业院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急需要结合学校学科优势,走一条市场细分,差异化人才培养的道路。 (一)以农村市场为导向,确立专业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地方农业院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生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立市场细分,差异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市场细分促使了大众媒体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需要一定专业特长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其次,市场细分理论也直接促使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改革,使得新闻专业办学走向多元化。为了避免人才的“同质化”竞争,高校开始走特色教育,差异化人才培养的道路。地方农业院校有着众多的农业学科和浓厚的农业学术氛围,是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紧紧盯紧农村市场,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培养一批既有农业专业知识,又有新闻传播专业背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实行“2+2”模式,推进课程改革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很早就确立了本科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即新闻专业的本科生新闻专业课学分仅占总学分的30%,其余70%左右的学分必须从文、史、哲、商、法等其他学科选择。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这一做法值得我国新闻教育界深思。2012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新本科生教育,率先实行新闻本科生课程改革,采取“2+2”的培养模式,即新闻学院学生在本科第一、第二学年时,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在四年中系统掌握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地方农业院校可以借鉴中外优秀的新闻课程改革,走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的特色教育之路。如江西农业大学新闻学专业,在借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可以对课程改革做如下调整,即新闻专业不招收大一新生,而是在全校大二学生中进行考核,考核成功的同学,可以在第三、第四学年进行系统的新闻学学习。这样,新闻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适应了如今媒体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 (三)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实践创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海贵教授多次指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学科,对学生的培养应当参照医学等学科实行,有固定的学习基地供他们实践。正是由于新闻教育实践性强,因此,新闻教学改革要围绕实践创新展开,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1.整合学校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平台。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以专业为限制,各个专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这样容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实验器材的重复建设。新闻教育要打破专业限制,实现专业融合。特别是在媒介融合的今天,新闻专业的学生除了依托本院系的采、编、播、录等设备进行实习之外,还可以与其他专业融合,进行实践。比如,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与计信院学生合作,结合学校优势,建立网络平台,地方农业院校可以开设有关农业知识的专业网站,与农民朋友对话,为地方农业服务。 2.整合社会资源,促进高校与媒体合作。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与当地的各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进行媒体实习的需要,同时高校与媒体的共建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人才的培养与交流有利于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的探讨活动。例如,江西农业大学与江西省大部分媒体均签署了实习协议,学校负责选派优秀的学生和提供优秀的新闻稿件给各媒体。从今年开始,江西农业大学与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媒体每年选派优秀的编辑记者给学生上课,学校也会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媒体去兼职或者挂职。 三、结语 总之,在新闻学教育繁荣的今天,地方农业院校的新闻学专业既要勇敢面对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要结合学校的优势,进行精准的专业定位,实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促进课程与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摆脱尴尬的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作者:彭晶晶 徐凌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旅游形象传播模式 一、兴宁区农业旅游形象的本底认知 (一)兴宁区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规格特色和门票价格 兴宁区的主要景区景点共24处(排除少数已经不具有接待功能的旅游景区),现在营业并收取门票的有10处,3A级景点有1处,均价2元,4A级景点有2处,均价124元,在建中的4A级景点一处(昆仑关战役遗址不被收录到门票统计中)。市级文物及景点有6处,均未收费。区级文物、景点2处,平均门票价格11元。农业旅游相关景区景点有2处,平均门票价格20元,其他收费景点有3处,平均门票价格5元。 (二)南宁市整体旅游景区景点的规格特色和门票价格 除了兴宁区以外,南宁市景区景点共还有57个,南宁所有景区景点共有81处,所占全部景点的比例为70.37%,现在营业并收取门票的有24处,南宁市收取门票的景点共有34处。南宁4A级景点4处(在建的昆仑关战役遗址为4A级,未被统计到价格中),平均价格68.25元。3A级景点4处,平均门票价格10.50元。有市级文物7处,市级文物均未收费。区级文物及景点4处,平均门票价格13元。县级景区景点3处,均未收费。农业旅游景点景区13处,平均门票价格13.46元。国家级森林公园或其他景区共有7处,平均门票价格23.29元。 (三)兴宁区旅游景区景点与南宁市整体的对比 1.兴宁区景点与南宁市景点特色对比 2.兴宁区与南宁市同景点平均价格对比 (四)利用霍尔模型分析 兴宁区的旅游产品形象,通过霍尔模型,兴宁区整体旅游产品为与霍尔模型中的优势地带,即兴宁区的旅游现状是产品价格相对于南宁的各景区景点较低,特色相对突出,在南宁旅游资源已开发运营的景区景点中,占有绝对优势;而兴宁区农业旅游资源占兴宁区全部旅游资源的比例相对偏低;兴宁区现在经营的景区景点在南宁所有经营的旅游景区景点中占有相对优势,兴宁区所占南宁景区景点数量比重要远远高于兴宁区现在营业的景区景点所占南宁营业景区景点的数量的比;而兴宁区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景点价格又高于南宁同类景点的价格。由以上可知,兴宁区整体旅游产品竞争优势较强,发展态势良好,未来旅游发展拥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其农业旅游开发不够,兴宁区的农业旅游应抓住大的旅游发展趋势,城市进行农业旅游开发,以带动旅游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旅游形象定位 1.兴宁区农业旅游形象定位是面向全国:大西南红色旅游胜地、自驾车旅游胜地;面向南宁:南宁绿城都市城中花园。 2.兴宁区山水花草游的具体宣传口号:广西兴宁,山红水绿花香草芳菲。一山满红:环昆仑关花团锦簇敬英烈;二水沁绿:凤凰谷、覃河谷,两谷绿水细长流。 三、兴宁区农业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 (一)受众分析 兴宁区位于南宁市中心向东北方向,兴宁区既包含南宁市商业中心,也包含距离南宁市中心较为偏远的农村。其现有和潜在的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不集中,除了昆仑关战役遗址是准4A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外,其他农业旅游资源的级别较低,所以如果把旅游开发的核心客源目标市场定到广西区以外的地区,有些不符合现有的实际情况。因此,应该把兴宁区的农业旅游开发的目标受众群集中在南宁市,把南宁市民的双休日休闲娱乐中心作为兴宁区农业旅游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为了兴宁区农业旅游的持续性发展,要重点关注广西区的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以及一些距离南宁较近的广东城市,有目标有层次的进行旅游形象传播。 (二)农业旅游形象传播的策略选择 本区进行旅游形象塑造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本区旅游特色,增大对其旅游客源地潜在客源的吸引力。而兴宁区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借助强有力的宣传推销活动来传播其旅游形象,使其塑造出的旅游形象在大众中,至少在其主要客源地广为传播,并深入人心。兴宁区农业旅游形象传播可以采取空间传播策略和时间传播策略相结合的方式。空间策略上应做到在旅游者最先进入及最后离开所经之地,即第一印象区和最后印象区时做好形象导入、形象加强的工作。尤其应做好地标区的形象传播工作,因为地标区是旅游地区的形象传播的强有力支点。时间策略上要求做到持续传播和分期传播的相互结合,有重点分阶段进行宣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形象的不断传播密不可分,因此本区需要对农业旅游进行长期宣传。但由于长期大力宣传的费用太高,所以本区现在要以分期宣传为主,长期宣传为辅。分期宣传主要的时间点分布在旅游旺季期、各种节假日、旅游节庆和旅游推介活动中,其中包含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三)农业旅游形象传播具体步骤和方法 1.创立兴宁区农业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 在实践中,旅游的理念形象常常概括为一句主题性的宣传口号,主题口号由于其短小精练,易读易记,在形象传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兴宁区的农业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可以按本规划农业旅游形象定位中的方案实施。 2.抓住宣传的表现时机 重要事件、节庆时刻是地方旅游形象表现的最佳时段。各旅游地区若能抓住良机,展现与推广旅游形象,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因为重要事件、节庆活动、体育盛事、娱乐演出、重大庆典都可是旅游形象的推介会。兴宁区可以在南宁举办的东盟博览会,南宁民歌艺术节、各种美食节等活动中推介自己的旅游特色,实现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对接。 3.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 旅游形象传播的途径包含多种传播方式,从普通广告到事件传播再到旅游宣传手册,方式多样(具体如表5所示)。在旅游形象传播的具体实践中,采用哪一种传播途径和方法,则应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宣传的时效性等要素,在综合考虑成本-收益的前提下来选择和决定。一般来说采取多种形象传播策略相综合的方式较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节庆营销和事件营销等目前比较流行的传播方式。 4.开发代表性的形象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是以旅游目的地旅游景点为题材而制成,是旅游地区形象的艺术表现。游客们通过旅游纪念品可以回忆和联想旅游地的形象,从而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的保持和传播。在兴宁区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开发如太阳帽、小彩旗,信封、T恤,工艺品等印有兴宁区农业旅游形象标语的旅游纪念品。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山区农业信息传播方式 1大众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在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传播学研究认为受众接受新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两个不同阶段,在信息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媒介起主要作用;而在信息的决策、接受阶段则是人际传播媒介在起主要作用;最理想的传播方式则是两者的结合。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并了解当前鄂西南山区农村在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对这两种主要传播渠道的态度。我们对农户进行了下列调查:⑴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关于农业科技的信息;⑵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某项技术对自己有用;⑶决定农户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的因素;⑷在接受某项具体新技术后对自己作用大的传播方式;⑸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主要农业科技信息如病虫害防治、农事操作、学习农业知识、得到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作用;⑹农户对传播媒介总的评价。调查结果如下。 1.1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关于农业科技的信息 通过对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途径调查。从表中看出农户倾向通过人际传播最先得到有关农业技术的信息,其中农技员的作用最大,亲友邻居次之。从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来看,表1的数据说明电视和书面资料作用较大。 1.2农户主要从何处最先知道某项农业科技对自己有用 上述调查结果是指关于农业技术的一般信息,不涉及某项技术是否与农户直接有关,或有可能对该农户有用。表2是说明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某项技术对自己有用。结果说明农户倾向通过人际传播最先知道某项技术对自己有用,其中农技员的作用最大,亲友邻居次之。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也是电视和书面资料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结果在这里有些微妙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中的数据比在表1中的下降了;在人际传播的作用中,“示范户”的作用有明显上升。这喻示,当事物(新技术)向着与自己的关联增加的时候,即涉及到新技术与自己有直接关系时,农户的选择更集中于人际传播,如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这应该说明农户对这几种传播源更为信任。 1.3决定农户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的因素 我们在这项调查中请农户选择自己决定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还是主要靠别人说服才决定使用某项新技术。表3说明在倾向于自己决定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的农户中,对其决定影响大的是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而且这三项的具体数据都明显比前两个问题的增加,特别是亲友邻居这一项,数据增加更为明显。进一步说明当事物(新技术)向着与自己的关联增加的时候,农户倾向选择自己认为更为可靠信息来源。 1.4农户在接受某项具体新技术后对自己作用 大的传播方式这项调查是要求农户针对自己已经接受过的一项新技术(例如一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回答,选择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传播方式。表4的结果表明,农技员影响最大、亲友邻居和示范户次之。同样说明在事物(新技术)与自己直接关联的情况下,农户选择自己认为更为可靠信息来源。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在农业新技术传播过程中,农户在获取有关农业技术的一般信息、了解与自己经营农业项目有关的信息、和对是否利用某项技术进行决策时,都倾向于主要通过人际传播方式,其中农技员的作用最大,亲友邻居次之,示范户起到一定作用。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和书面资料(包括报纸、书籍、农技小册子等)有着相似的作用,无线广播(收音机)的作用则不大。在这几项调查中,我们所设计的问卷里将农业科技电影(包括农药、化肥等广告片)也作为选项,因为选择数据低于1%,在此将其舍去。 2大众传播媒介在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2.1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病虫害防治的信息 为大众传播媒介书面资料、电视和展板/黑板报在指导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中均起到较大作用。 2.2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农事操作的信息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农户主要通过经验获得农事操作的信息,其次是书面资料、展板/黑板报。 2.3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一般农业知识信息 从表7中看出,农户得到一般农业知识信息的来源,通过书面资料和电视最多。 2.4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市场信息 农户最为缺少的是市场信息的获取能力,在这项调查中很多农户放弃了回答。从回答的结果看,电视在农户获取市场信息中起到重要作用(见表8)。在农户回答其它的选项时,很多是回答“自己直接到市场去”。 2.5哪种传播媒介对农户接受新技术最有用 从表9并结合以上结果说明,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当前农户认为较为实用并喜欢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电视和书面资料,其次是展板/黑板报,无线广播也有一定的作用。从总体上说,农业科技电影在推广新技术中作用微乎其微。农业科技录象带和光盘的作用也很小,这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总的说来,调查结果说明当所传播的信息与自己的关联增加的时候,即涉及到新技术与自己有直接关系时,农户的选择更集中于人际传播,如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这应该说明农户对这几种传播源更为信任。当农户需要及时指导所从事的经常性大田农事活动时,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电视、书面资料比较受欢迎。 通过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农户接受技术的过程分析,还是从农技员为代表的传播者传播技术的过程分析,都说明当前农村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方式来传播农业技术。传播学研究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购物、选举等,个人在决定自己行为意向、进行决策时,多数最终依赖人际传播。即便在当今广告铺天盖地、因特网四通八达的所谓信息社会,仍然是这样。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乡村农业信息传播思路 1大众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在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传播学研究认为受众接受新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两个不同阶段,在信息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媒介起主要作用;而在信息的决策、接受阶段则是人际传播媒介在起主要作用;最理想的传播方式则是两者的结合。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并了解当前鄂西南山区农村在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对这两种主要传播渠道的态度。我们对农户进行了下列调查:⑴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关于农业科技的信息;⑵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某项技术对自己有用;⑶决定农户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的因素;⑷在接受某项具体新技术后对自己作用大的传播方式;⑸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主要农业科技信息如病虫害防治、农事操作、学习农业知识、得到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作用;⑹农户对传播媒介总的评价。调查结果如下。 1.1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关于农业科技的信息通过对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途径调查,农户倾向通过人际传播最先得到有关农业技术的信息,其中农技员的作用最大,亲友邻居次之。 1.2农户主要从何处最先知道某项农业科技对自己有用上述调查结果是指关于农业技术的一般信息,不涉及某项技术是否与农户直接有关,或有可能对该农户有用。说明农户从何处最先知道某项技术对自己有用。结果说明农户倾向通过人际传播最先知道某项技术对自己有用,其中农技员的作用最大,亲友邻居次之。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也是电视和书面资料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结果在这里有些微妙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中的数据比中的下降了;在人际传播的作用中,“示范户”的作用有明显上升。这喻示,当事物(新技术)向着与自己的关联增加的时候,即涉及到新技术与自己有直接关系时,农户的选择更集中于人际传播,如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这应该说明农户对这几种传播源更为信任。 1.3决定农户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的因素我们在这项调查中请农户选择自己决定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还是主要靠别人说服才决定使用某项新技术。说明在倾向于自己决定是否使用某项新技术的农户中,对其决定影响大的是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而且这三项的具体数据都明显比前两个问题的增加,特别是亲友邻居这一项,数据增加更为明显。进一步说明当事物(新技术)向着与自己的关联增加的时候,农户倾向选择自己认为更为可靠信息来源。 1.4农户在接受某项具体新技术后对自己作用大的传播方式这项调查是要求农户针对自己已经接受过的一项新技术(例如一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回答,选择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传播方式。的结果表明,农技员影响最大、亲友邻居和示范户次之。同样说明在事物(新技术)与自己直接关联的情况下,农户选择自己认为更为可靠信息来源。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在农业新技术传播过程中,农户在获取有关农业技术的一般信息、了解与自己经营农业项目有关的信息、和对是否利用某项技术进行决策时,都倾向于主要通过人际传播方式,其中农技员的作用最大,亲友邻居次之,示范户起到一定作用。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和书面资料(包括报纸、书籍、农技小册子等)有着相似的作用,无线广播(收音机)的作用则不大。在这几项调查中,我们所设计的问卷里将农业科技电影(包括农药、化肥等广告片)也作为选项,因为选择数据低于1%,在此将其舍去。 2大众传播媒介在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2.1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病虫害防治的信息 为大众传播媒介书面资料、电视和展板/黑板报在指导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中均起到较大作用。 2.2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农事操作的信息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农户主要通过经验获得农事操作的信息,其次是书面资料、展板/黑板报。 2.3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一般农业知识信息 农户得到一般农业知识信息的来源,通过书面资料和电视最多。 2.4农户主要从何处得到市场信息 农户最为缺少的是市场信息的获取能力,在这项调查中很多农户放弃了回答。从回答的结果看,电视在农户获取市场信息中起到重要作用(见表8)。在农户回答其它的选项时,很多是回答“自己直接到市场去”。 2.5哪种传播媒介对农户接受新技术最有用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当前农户认为较为实用并喜欢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电视和书面资料,其次是展板/黑板报,无线广播也有一定的作用。从总体上说,农业科技电影在推广新技术中作用微乎其微。农业科技录象带和光盘的作用也很小,这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总的说来,调查结果说明当所传播的信息与自己的关联增加的时候,即涉及到新技术与自己有直接关系时,农户的选择更集中于人际传播,如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这应该说明农户对这几种传播源更为信任。当农户需要及时指导所从事的经常性大田农事活动时,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电视、书面资料比较受欢迎。通过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农户接受技术的过程分析,还是从农技员为代表的传播者传播技术的过程分析,都说明当前农村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方式来传播农业技术。传播学研究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购物、选举等,个人在决定自己行为意向、进行决策时,多数最终依赖人际传播。即便在当今广告铺天盖地、因特网四通八达的所谓信息社会,仍然是这样。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互联网+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农业天桥网为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其所构建的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得出“互联网+”可以缩短农业技术传播的时间、空间距离,进而降低农业技术传播的成本,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现代化 1研究背景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国农业生产不但要保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还要保证农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来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节约增收。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而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与农民之间的技术传播,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信息传播环节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时间长,成本高,阻碍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兴起则较好的缓解了上述问题。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突破了技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降低了技术传播成本。本文以农业天桥网为代表案例,探究“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搭建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进而探究其在技术传播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以农业天桥网为例浅谈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的发展 农业天桥网是一家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隶属于许昌县来发农业合作社,其主要功能是整合农业资源,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平台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农业天桥网的经营板块分为农资企业、农业百科、农业资讯、行情资讯和农友之声等。其中,农业百科、农友之声是农业技术信息。因为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技术传播方面的内容,因而主要讨论的是农业百科、农友之声、农资销售平台的内容。 2.1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专家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平台 首先,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业百科这一农业生产技术科普板块,通过在上面有关农业种植、预防病虫害等知识来传播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并提高当地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因为农业天桥网的建立是基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因而主要针对的是当地的主要农业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农业百科不仅包含了作物的种植的内容,而且包括病虫害防治、作物收割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知识,内容丰富,详实具体,可操作性高。农业百科这一科普板块的设置,方便了农户随时随地查看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弥补了部分农户生产知识方面的不足,并且方便了初进入农业生产的农户快速了解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发展,农户们基本上可以随时使用互联网技术,因而可以方便的登录农业天桥网查看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天桥网的成立扩大了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相比于之前一对一的人际技术传播,网络媒体的技术传播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大范围技术传播,提高了技术传播的效率,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降低了传播成本。其次,由于农业百科板块囊括的内容有限,无法满足现实中其他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例如新种植技术的运用、新品种的引入、新农业机械的应用等等,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专家咨询这一内容,用于解决农户自己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咨询这一板块的加入,缩短了专家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农户自行盲目生产的可能性,而且方便了农户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生产技术,并适时投入生产,有利于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农业收益。与此同时,专家咨询这一内容方便了农户对专家进行生产指导上的反馈,有利于专家掌握农业技术的传播效果,并且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使得农业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传播机制,而是专家-农户-专家的双向传播机制。 2.2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农户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 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户之间生产经验交流的信息平台——农友之声。农友之声是农户生产经验交流的论坛,有着成功生产经验的农户在平台上发帖分享自己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小妙招,以及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没有网络平台之前,农户之间生产经验的交流是人际传播,传播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传播动力有限,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农户跑到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户那里去咨询,学到后自己运用,但是传播链条也就自此终止,得到经验的农户没有将生产经验继续推广的动力。而农友之声是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生产经验,登陆到平台上的农户都可以看到成功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而借鉴用于自身的农业生产来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效率。论坛形式的经验交流不仅拉近了成功农户和普通农户的距离,而且使得农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生产经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而推动了农业技术的传播。 2.3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 另外,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农资企业通过农业天桥网这个平台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等到网站上,农户可以自由查询,根据自身需要来咨询、购买。依托于农业天桥网而且公布了具体详实的企业信息,因而产品具有很高的信任度,方便了农户购买。农资企业不仅会在天桥网上农户经常使用的化肥、农药、农机等产品信息,还会增加一些新产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相比于以往的农户前往种子站、化肥站、农机站等实地购买农资产品,农业天桥网降低了农户购买农资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速度。实地购买方式中,农户需要前往实体店查看商品情况,走访多家比较商品价格,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无法保证,由于实体店本身限制,可能产品的种类也不齐全,也缺乏更加实用的新产品,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天桥网利用互联网渠道,在网站上公布产品信息,产品种类齐全,并且有最新的价格信息公示,方便农户货比三家,也方便农户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农户在网站上购买农资产品,实体企业送货上门,进行产品使用的技术指导,买卖双方都有技术传播的动力,因而技术传播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 3以农业天桥网为例分析“互联网+”农业企业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 “互联网+”农业企业农业天桥网通过建立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 3.1传播链条缩短使得信息传播的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农业天桥网建立的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信息交流渠道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时间、空间距离,使得技术传播双方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传播,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以往的农业技术传播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安排专家定期下农村,实地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由优秀的农户先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经验,然后再由成功农户将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技术传播环节较多、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提供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普通农户与专家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直接由专家传播给农户,而且不再是一对一的技术传播,而是一对多的同时传播,普通农户如若一时无法掌握技术,还可以通过农户之间的交流论坛来交流心得、相互学习,缩短了技术传播的时间,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 3.2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扩大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互联网+”农业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农村硬件设备的欠缺可能会影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传播,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户家里可能没有电脑,但是基本上都会有手机,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技术的即时低成本传播,并扩大了技术传播的覆盖范围。以往的技术传播是人际或组织传播,传播范围有限,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传播则属于大众传播,只要登录互联网平台就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基本上每个农户都可以接收到技术的传播,进而运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当中。 3.3技术反馈机制的增加使得技术传播的效率提高 “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增加了信息反馈的途径,使得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技术传播,而变成了专家-农户-专家的技术传播和信息反馈途径。以往的技术传播只有单向的专家生产指导,专家把技术传授给了农户,但农户理解了没有、掌握了多少,专家并不清楚,因而也就无法评估技术传播的效率。随着互联网交互平台的出现,专家和农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有什么问题农户也可以直接提出来,刚开始理解操作后又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给专家,专家可以及时掌握技术传播的效果,农户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农业技术。因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 4以农业天桥网为例谈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4.1技术传播的方式不够系统化、直观化 首先,以农业天桥网为例,“互联网+”农业企业虽然在网络平台上以浅显易懂了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户普遍存在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对于互联网上的生产技术,农户因为不识字或理解不了文字所要传达出来的内容而无法掌握,因而可能阻碍技术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妨在文字注解的基础上加入视频讲解,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效果。 4.2农业技术传播的内容集中于较为常用的生产经验,缺乏最新研究成果的 其次,在技术传播的内容方面,“互联网+”农业企业一般的是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资、农机产品信息,但是相比于当前的农业科研发展来说,还是落后于农业科研的发展步伐的,这与“互联网+”农业企业信息平台的运营人员素质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互联网+”农业企业的技术传播应该稍微追赶一下当前农业科研的发展,操作性强、成本低、农户易接受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 4.3在发展侧重点上偏重于农资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 最后,虽然“互联网+”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更侧重于打造成农资销售电商平台和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一窝蜂地涌入电商这个行列,不仅竞争压力大,而且由于经营内容过宽,会出现发展高不成低不就,各有涉猎,但都不突出的情形。笔者建议,各“互联网+”农业企业应该有所侧重,或全力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集中全力将农产品销售、物流、售后各个环节做好;或只经营农资产品,经营环节集中于农业生产,在农资销售的基础上通过传播相应生产技术提高农资产品销售的潜力。 作者:匡晓琳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信息传播途径与方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整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因而农业信息传播,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供给侧改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以及有效的方式,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期望为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以及有效的方式问题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传播途径;有效方式;分析概述 农业信息传播,在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我国相关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还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整体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步。而如何有效的对我国农业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传播,也是我们相关从业人士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概述 1.1公共服务组织概述 在对于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上,我国现阶段大体可以分为:公共服务组织以及农村合作组织等等。公共服务组织包括了我国各个政府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所组成的,而政府,主要指的就是国家、地方及基层政府部门;国家企事业单位指的是各个级别的政府所设立出来的关于农业信息的机构或是一些相关组织。在对于政府的信息传播上来讲,也是在整个农业信息传播途径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由于我国很多农业信息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所以,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相关政府所提供的依据,才能够建立一些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统计以及相关的制度,才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在最大程度上提供了一些及时有效、精准的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参考信息等[1]。 1.2农村合作组织概述 近些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多种不同的形式组建形成的农村合作组织。并且,因为每个农村合作组织在建立时期的连结方式上的不同,使其自然产生差异化,而在我国目前众多的农村合作组织当中,通常被分文以下几种:官办、民办、商农合办等多种形式[2]。1)官办型农村合作组织,即在我国相关政府的引导下,建立的农村信息机构,并且,在针对于这种合作组织上来看,主要是利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从而向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3]。2)民办型农村合作组织,即广大农民在自身的引导下,建立的农村合作组织,并且所有组织的带头人,都是有农民自行组建起来的,将一些从事于同一个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一方面,组织分散农户来对农业信息进行推广,从而逐渐形成的自我管理、服务、自负盈亏等相关的科学有效管理模式。3)商农合办型农村合作组织,即一些商业部门在利用自身的所具备的信息优势上,从而将从事于某一个专业生产的农户,在基于双方自愿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的联合,以此通过一些相关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开发过程当,对于农户进行培训,从而有效的指导农户安排生产等[4]。 2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方式概述 目前,在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概括起来大概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传统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传统传播主要表现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主要指的就是通过利用个体的表情以及形态、声音等相关,即主要是以人的身体为主要的媒介,从而进行传播的。大众传播通常都是十分具有职业化的信息传播结构,并且,合理的运用一些社会体团体,并通过使用一些较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限制的人进行信息的传送。组织传播,主要指的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组织当中,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并且在相关领导的带领下,进行有目的、秩序的信息传播活动[5]。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的加强对于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以及方式的重视度,才能够真正的推动我国农业信息的传播发展进程。 作者:赵一鹤 张子睿 张祥文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摘要】:农业与新闻传播业看似是两个相去甚远的领域,但事实上新闻传播是以世间百态为材料,进行专业的加工后,再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新闻传播业造成影响,本文将主要从新闻传播活动、传播构成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方面来阐述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事实上,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经济;新闻价值 新闻传播这个词汇带有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因此这是人类社会才会有的产物,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新闻传播事业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需求、物质条件都达到了一定状态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1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活动素材及其形式的关系 1.1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建国以来,我国农民获得了较多自主权,生产情况好转。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更是蒸蒸日上,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开始变的多姿多彩,这就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生活资料。 1.2丰富了新闻传播形式 在农村,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条件始终是有限的,因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对新闻媒体的接触并不很多,了解也不深。再加上不同的人在传播媒体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个人的爱好差异,因而新闻传播活动在进行报道或宣传时,往往会选择大多数农民都能看懂、听懂并且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如民歌、方言节目等,由专业化的行业逐渐变为“接地气”的行业,走向通俗化,由此来增强传播效果。 1.3为传播媒介的商业化提供条件 新闻传播媒介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意识形态的发声工具。但新闻传播业属于第三产业,商业性明显。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因而综合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农民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新闻传播行业可以从这一点入手,促进农村的个人社会化进程,推出主打信息服务的媒介产品。这就为传播媒介从流通领域进入商业领域提供了可能。 2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2.1扩大新闻传播的受众群 新闻传播的媒介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上去了,农民的文化素质自然也会有所提升。这样一来,农民对各种传播媒介的接受能力也会提高,对于新事物也更能理解和接受,同时,操作新工具的能力也会比以前强,对于传播工具有了更多的选择。上述几点都从各方面促进了新闻传播受众群的扩大。另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农民也有了更强的经济实力用来购买或更新传播设备,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让报纸可以更快到达,方便了无线网络线和电视接收器的安装。 2.2加剧农民的信息需求 农村富起来了,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与农业活动无关的其他活动,娱乐休闲时间多了起来,也更加关注农村以外的世界。因此,农民对于外界的信息更加关注,有了更为急切的信息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媒体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并且在竞争中不断显现出自身优势。 2.3扩充了新闻传播的内容 农村受众群体的扩大,使得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换位思考,摒弃以前单一的主要以城市人口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的新闻报道模式,而是深入农民群体,以农民的视角来看待一些问题,这在无形中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新闻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关系 自1996年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已经开始从结构调整出发,利用集团化手段而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对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互联网出现以后,全球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到如今,城市市场已经基本趋于饱和,然而广阔的农村市场还尚待开发。此外,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的精神层面得到丰富,对于本土文化也会产生更强的认同感,促进新闻媒体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总而言之,未来新闻传播的发展与农业经济联系紧密。 结束语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除了上面提过的之外,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能帮助新闻媒体工作者发觉农民更加真实的一面,也向外界展示新世纪农民的生活风貌。 作者:刘锦国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广电台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信息化对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作用 摘要:近些年来,信息化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契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农业科技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信息技术使得农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农业科技广播能够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一种新的方式。文章将从信息化对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性着手,论述了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所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就如何加强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推广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推广 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进行农业科技广播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提供发展动力,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考虑到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比较小、信息缺乏集约性,控制程度低的现状,通过农业科技广播的应用,能够为农业信息宣传提供便利途径,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对农业科技广播的发展大力扶持,以保证信息化能够更好地应用与农业科技广播中去,并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农业体系。只有应用农业信息科技,才能确保农业能够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展,这也是我们建立农业科技广播体系的意义所在。 1信息化对农业科技广播的重要性 现如今,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做好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工作。同时使用科技广播,能够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让农业人员掌握农业科技相关知识,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发展。如果从基础改变着手考虑农业科技传播,它其实指的是科技人员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农业人员传播当前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同时还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应用科技知识。通常农业科技传播主要是向农业人员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等等,目的是为了给农业科技技术推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 2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存在的关键问题 我国发展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事业才刚开始发展,发展至今,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诸如信息管理系统等于信息化工程相关联的农业科技过程,同时也已经在农业和环境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于这些方面的预测和研究,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从总体上看,尽管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较大发展,这仅仅是在国家层面看,在基层却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2.1信息整合度偏低 当前,我国很多农业相关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只顾自身发展,却并没有相互联合在一起,导致很多有用的农业信息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整合,很多宝贵的信息资源因为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而造被忽视,很多有用的信息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来说,就是信息整合度偏低,直接导致信息资源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 2.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信息化水平较低,农业信息得不到有效整合,缺乏完善的体制,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健全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服务体系。同时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信息化建设,更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事业,造成科技广播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普遍存在科研与传播相分离的现象。不仅如此,农业科技广播体系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导致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出现不相适应的矛盾。 3加强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推广的措施 3.1重视信息化设备建设 信息化设备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工作进行的必要前提,同时农业科技广播推广的重要基础,所以政府要重视这项工作,并持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电视和电话等基础设施,并努力让当前先进的媒体设备进入普通农业家庭中去,为农业信息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了促进信息资源整合,还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站,这样在进行农业科技广播时,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3]。 3.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广播的资源体系 要进行科技广播推广,首要前提就是资源,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农业科技广播建设中,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有效的进行资源规划和整合,并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资源数据库,并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合理营养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发挥资源数据应有的作用,进而推动广播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3.3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我们知道,农业科技广播推广这项工作并不是一般的人员就能轻易完成的,必须依靠专业人员方能进行,对于农业科技广播推广人员而言,只有不断提高其筛选农业信息的能力,才能确保资源更加真实有效,才能让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作为农业发展部门,必须有针对性组织对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才能更加胜任农业科技广播工作,也有利于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要不断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农业科技广播推广中去,以提高广播推广的效用。 4结束语 通过信息化农业科技广播向广大农民宣传当前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让农业人员及时了解农业新技术,这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同时对于农业部门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针对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推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王策 张真 陈晓辰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农业传播方面论文: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特点 摘要: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当中,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比如说让农村受众获得与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让农村受众在对信息进行接受以及的时候范围变得更广和为知识农业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基础。但是,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当中也还有一些问题存在。 关键词:农业科技;新媒体;传播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科技就是它的重要动力与源泉,这其中,媒体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媒体的发展迅速且其与传统媒体之间有很好的融合,这也导致了新媒体在农村科技传播当中越来越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农民进行科技知识的学习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来说都非常有益,更为农村经济其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动力。 1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与传统媒体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非常明显,包括开放性、生动性和即时性,以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有了新媒体的帮助,农业科技的传播无疑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效果。首先,新媒体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受众在获取和信息方面的能力。由于农村受众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特点,并且传统媒体仅仅能做到单向传播,这也就造成了农村受众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新媒体则完全不同。新媒体的代表就是网络,网络媒体却是拥有很强的互动性以及即时性的,这会逐渐的解决农村受众自身的一些不利条件,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获取和农业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科技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变的越来越突出,那么能否在农业相关信息方面表现出更高的获取能力,而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借助于此,可以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农业科技信息,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新媒体能够让农村受众在对信息进行接受以及的时候范围变得更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而这也让在进行国内外的农业信息收集时候有了更多的方面,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利用好互联网,提升对互联网的利用能力非常重要。对于新媒体,应该努力让信息成本减少,在低价格的同时还要保证信息的质量,从而达到对农民信息需求的激发目的,也让农民逐渐改变一些固有方式。借助于互联网,还可以对农业信息进行整合,有效的传播和促进农业发展。最后,新媒体促进知识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科技信息流通来说,计算机网络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资源,他能够让农业传播在知识农业发展当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对于知识农业来说,它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而知识在农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才能够具有更多优势。 2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当中有很多优势与优点,同样还有很多不足存在。首先,新媒体自身就存在着不足之处。正因如此,新媒体在进入到农村社区的时候,也就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是受到农村自身情况的影响。经济的相对落后,交通的不便,居住的分散以及环境的封闭等都会让新媒体的进入遇到很多困难。在农村当中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村科技传播,其环境无疑是单薄而脆弱的,也不具有很好的整合性,所以发展得并不够快。其次,在关于农村科技信息的需求度上,农民对它的需求度并不高。农村科技信息的主要受众就是农民,而要将农村科技信息转换成为生产力也需要农民进行实践。所以,从理论上来看,知识面的限制、思想观念的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不够高这些来自于农民自身的情况,会让他们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真正需要,那就必须得进行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才行。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农民对于农村科技信息其需求度并不高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农民在借助于媒体进行信息了解的时候,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兴趣是远不如非农业生产技术的。很多农民会利用电视或者是网络去收看娱乐节目与新闻,却很少寻求农业科技的信息与知识。此外,还有一个现象是,有不少信息和当地农村其实际的生活情况以及农村的生产需求是脱节的,这也导致了农民对于农村科技信息其需求度的减少。最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信息与新闻其传播与生产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对农村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造成了深刻影响。只是,在一些农村科技信息相关的收集和编辑上,高水平与高专业水平的采编队伍是非常缺乏的,这就导致关于农村科技信息的很多内容都还是要依赖于传统媒体进行获取。只是,新媒体其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也有多种传达方式和多样化的演绎方式,这就导致了新媒体需要和传统媒体进行结合与整合,才能够更好的让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得到提升,也让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够得到推动。 3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农村而言,新媒体还没有彻底成为主力宣传媒体。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快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当中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者:牛兴福 单位: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环保与低碳论文:叉车的绿色环保与低碳举措 工业车辆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寻求替代能源来为叉车提供动力,以减轻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叉车是工业车辆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国内从业人数为20万左右,以目前中国工业车辆保有量为50万台计算,其中有70%为内燃叉车(即为35万台)。如果每台内燃叉车每天平均工作4小时,每台平均每小时耗油3.5升左右(假定均以柴油),每升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约2.67公斤,因此得出这35万台内燃叉车每年(365天)的碳排放约为477.5万吨,而每台内燃叉车的年平均排放为13.6吨二氧化碳。这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算法! 我们无法去计算和评估另外30%电动叉车在更换和淘汰废旧驱动电池以及所有工业车辆在每年更换轮胎和倾倒的废液(机油、润滑油等)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第二次污染。当然,还不包括每年有庞大的叉车零部件更换以及一定数量的废旧叉车整机退市,同样会产生数以万吨计的二氧化碳和对环境的污染。如果把叉车参与的所有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的话,估计其为中国的天空贡献了不少于上千万吨的碳排放。叉车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地球绿色环境增加一块无法抹去的污渍。 氢燃料及混合动力叉车的出现 在国外,几个工业车辆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寻求替代能源来为叉车提供动力,以减轻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在内燃叉车方面,德国STILL叉车公司在2008年推出新型的RX70混合动力的柴油叉车,这款载重量为2.5吨叉车将柴油消耗量降低到每小时2.5升,并在当年获得英国叉车协会“FITA2008环境奖”。同年5月31日,在第二届德国汉诺威物流展上,叉车巨头德国Linde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使用氢作为燃料的内燃叉车。随后,日本Komatsu、Toyota、Mitshubishi叉车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叉车,中国叉车制造商开普在2009推出首台混合动力叉车。 在电动叉车方面,燃料电池率先在汽车工业上得到使用。1988年,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最早将开发出的氢燃料电池提供给全球汽车巨头,1999年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厂和巴拉德公司率先推出燃料电池汽车样车,2002年日本本田和丰田向市场推出自己的燃料电池汽车。2005年,丰田将世界上首台FCHV-F型氢燃料电池叉车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最大国际物流展上进行了首次亮相。随后,美国Cat公司(氢)、德国Jungheinrich公司(甲醇)、德国STILL叉车公司(氢)、德国美国Crown公司(氢)、美国Raymond公司(氢)、日本Nissan(甲醇和锂)、Mitshubishi-Nichiyu氢)等公司纷纷在近年推出使用不同动力的燃料电池和非传统铅酸电池的电动叉车。 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混合动力叉车和传统叉车有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产生的碳排放为零或者大幅度的下降了。事实上,排放为零的氢燃料电池叉车因为制造成本和技术等原因直到今天也没有在市场上广泛推广,而混合动力叉车则因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在全球工业车辆市场正在缓步推进中。 那么叉车能为低碳和绿色环境做点什么样的具体贡献呢?纵然中国本土的叉车制造商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在工业车辆的使用上和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叉车制造商和叉车的使用者依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低碳和绿色环保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一句话,就是控制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叉车制造商: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内燃叉车的发动机是排放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以石化燃料(柴油、汽油、GAS等)燃烧后的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则为有害气体(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控制发动机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是要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就是说,必须提高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使其充分燃烧进而降低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机率。 1996年,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和美国联邦环保署(EPA)联合签署了一个适用于非公路用机动设备柴油机的原则意向书(SOP)。签署该意向书的发动机制造商有:卡特彼勒、康明斯、迪尔、底特律柴油机、道依茨、五十铃、小松、库伯塔(Kubota)、三菱、北极星(Navistar)、纽荷兰(New Holland)、威士康(Wis-Con)和洋马(Yanmar),2009年美国CARB再次叉车及其他设备排放新的测试标准。这个标准非常苛刻,要求凡是进入美国加州市场的非道路车辆(包括内燃叉车)排放必需符合该标准。因此,在上述签署意向书的发动机制造商中,配备卡特彼勒、康明斯、迪尔、道依茨、五十铃、小松、三菱的发动机的内燃叉车则可顺利进入美国加州市场。这对中国的叉车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启示。 因为技术的原因,中国国产叉车内燃机的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正在朝符合欧盟和美国的标准而努力,这需要内燃机制造商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储备去缩小差距。目前,中国浙江新柴公司(中国最大的小吨位叉车动力供应商)已经成功研发出符合欧洲Ⅲ标准的叉车柴油发动机,填补了以往出口机型都由日本柴油机一统行业的局面。 提高和延长电动叉车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都会使用到电池,前者是内燃机启动电池,后者是驱动电池。目前在全球工业车辆市场上,基本都采用铅酸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等尚还没有广泛地普及。 使用铅酸驱动电池的电动叉车看似对环境没有任何直接的污染,没有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直接排放。但在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终点,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第二次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3年就《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中,就有关于铅酸电池的运输、储存和报废后再利用的详细规定。也就是说,电动叉车同样会对环境构成潜在的污染。 减少电池报废后碳排放和潜在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有整套严格而合理的电池管理报废和回收程序。在正确处理的前提下,提高和延长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是对绿色环境作出的最佳贡献。 这依然回到需要电池供应商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缩小国产电池和进口电池在使用年限上的差距。 采用环保节能型的部件。不管是电动叉车还是内燃叉车,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叉车制造商在寻求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应当考虑尽可能的采用环保节能型的零部件,比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控系统(马达和线路板)等。 零部件供应商对其产品过度的包装会消耗大量的纸张和木材,不利于环保,同时会增加成本并转嫁在消费者身上,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消耗。令人遗憾的是,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国家对工业车辆的包装因环保而制定严格的包装标准。 当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叉车制造工厂,任何零部件都贴有碳排放和对环境潜在污染的量化“环境责任标签”,这个标签如同目前全球现代化的超级市场所出售的产品都进行物联网一样,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手段来感知产品的所有信息(碳排放量、产地、潜在的第二次污染量等)。对于那些来自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零部件进行识别、竞争和淘汰,最终选择排放和污染最低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环境战略供应商。 叉车用户: 合理安排叉车的使用 高效节能的物料搬运环境需要叉车使用者来创造。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叉车制造商的事情。 比如对于叉车使用大户的物流和仓储中心而言,除了叉车外,还有贮藏和仓储设备、行李架存储检索装备、订单拣选设备、高层行李架商店的检索设备、手动控制储存和检索设备、自动储存和检索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真正的节能减排方案改善应该包括对所有驱动设备的控制,对耗费能源的设备进行淘汰和改造,设置合理的叉车搬运路线,减少固定设备的拆除和移动,使得整个货物存储中心在设计上更加高效,或者合理调整整个系统的绩效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减少叉车的空载行驶率。叉车如今经常在没有产品搬运的时候依然保持运行状态。叉车空载行进时,且通常行进时所遵循的并不是最短的路线。为了做到真正的能源节约,有条件的情况下,仓储操作中应该使用智能的仓储管理系统,这种智能系统能对整个进出货物搬运进行实时监控,对所有搬运工具进行智能调配,从而降低叉车的空载行驶率。 杜绝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有潜在污染的二手叉车。非常遗憾的是二手叉车在中国没有严格地报废机制。因此,目前在中国正在运行的二手叉车对环境是个潜在的威胁。原因在于,临近报废的二手内燃叉车往往因为发动机及其他部件老化,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上没有人监管。临近报废的二手电动叉车其废旧电池的回收上难以遵循严格的国家制度。 所以,在没有严格的报废机制和制度监管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叉车的使用者自身去杜绝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有潜在污染的二手叉车,同样是对绿色环境的贡献。 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中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零部件大国,叉车零部件自然也不例外。大量伪劣的零部件在市场上流通,实则是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巨大耗费。伪劣产品寿命期短,却同样使用巨大的包装,占据社会的流通资源,消耗能源而对经济贡献不大。因此,叉车的使用者尽可能的使用经久耐用的常用叉车备件并在其使用期后加以回收。 培训合格的叉车司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叉车的购买者应该培训合格的叉车操作者,和汽车司机一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好处在于可以延长叉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搬运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合理处理回收被淘汰的叉车零部件。叉车的使用者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叉车管理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合理处理和回收被淘汰的叉车零部件。 叉车行业倡议:向每台叉车征税 叉车行业专业人员经核算,一辆内燃叉车在一年中,平均排放13.6吨二氧化碳。如果,把叉车排放的碳作为“碳足迹”来计算,根据国际流行的算法是,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多少棵树来补偿,因此,一辆叉车工作一年,需要种植122颗树来抵消其碳排放。全国所有在工作的内燃叉车(35万台)则需要42700000颗树来作为碳补偿才能达到环境平衡,如果一亩可以植树1000颗,即4.27万亩(28.4平方公里)。这显然是个非常庞大而惊人的数字! 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补偿10美元钱。因此,一辆内燃叉车所排放的碳汇价格为136美元,约合人民币928人民币,这个钱可以给别人帮你种树,用所种植的树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来抵消自己的排放。 因此,包括《物流》杂志、中叉网在内的多家专业媒体和行业协会的多个专家倡议:在中国市场上所销售的每一台叉车(包括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其所销售的价格中平均每年以3--500元人民币每台来作为“地球环境税”征收,这个税用于有专门监管的机构来植树造林,将来(30年后)因植树造林所获得的收益再予以反哺。这个可称为存款给“碳基金”或者“环境银行“,即用植树的方式来抵消自己对环境的“犯罪行为”,在未来还有可观的收益,达到两全齐美的目的。 由《物流》杂志社和中叉网联合制作的“叉车与环保”网络专题报道也将于近期。 林德氢动力叉车 2008年5月31日,在德国汉诺威物流展上,林德展示了其采用氢原料为燃料的氢动力叉车,叉车的氢动力与传统的汽油、柴油、电瓶叉车相比,环保和耐用性都非常好。氢动力叉车其排放物是水及水蒸汽,为零污染,而且无机械振动、低噪音、低热辐射。 丰田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叉车 在2008年在CeMAT展会上丰田公司首次展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原型叉车――FCHV-F,该技术中采用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向电机供电,具有两种独立的电源。电机由两个电容器和一个氢燃料电池供电。它与电动叉车的性能相同。电瓶车和燃料电池车的主要区别是燃料电池可产生稳定的能量,而电瓶的功率会随电瓶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所以,其最重要的一个优点是在整箱燃料的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 2008年12月,丰田在日本开始销售另一款燃料混合动力叉车――HYBRID, 丰田将柴油发动机,电动机和镍氢蓄电池组合在一起,CO2的排出量和燃料的消费量只有同等柴油车的50%左右!相比电瓶车的定时充电,HYBRID采用镍氢电池,氢燃料加入5分钟后立即使用,特别是需要24小时运作的大型物流中心。 永恒力甲醇燃料电池叉车 永恒力在2008汉诺威国际物流展上首次展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念产品,这种产品尺寸小,可完全置于步行式电动拣选叉车的电瓶舱内。与小汽车行业正在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相比,这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更适合于所谓的“低容量”叉车系列。可用于驱动电动叉车及步行式电动堆垛机。它特别适合于大型叉车车队多班轮流作业。 与氢燃料电池相比,这种高能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另一大优点是其所携带的电力相当于原来电瓶的两倍多,甲醇使用起来就像汽油和柴油一样方便。 三菱重工镍离子电池 混合动力叉车 三菱重工(MHI)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首台发动机/蓄电池混合动力叉车――GRENDiA EX系列叉车。 GRENDiA混合动力叉车的装载力为4到5吨,使用镍离子二级蓄电池及高效率的电机,并使用整合的小型柴油发动机。叉车的动力传动装置由MHI已获专利的镍离子蓄电池、柴油发动机、两个异步电机及转换器组成。该叉车采用了排列组合的行驶模式,车轮可由发动机单独控制,或由蓄电池单独控制,或发动机及驱动电机同时控制。在进行提升工作时,叉车采用排列的模式,发动机可同时操纵液压泵及提升电机。 与传统的标准设置内燃叉车相比,新叉车可节约39%的燃料。GRENDiA EX混合动力叉车是三菱重工首台使用其专利镍离子电池的产品,将在2011年的第一个季度走出日本。 再造叉车属具价值 “绿”,即意味着绿色环保;“萌”,则寓意力量的重新萌发。“绿萌”系列产品,是将回收的旧属具经过严格的再生产流程,变成可以重新使用的,符合卡斯卡特同类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系列叉车属具,并以绿色的产品铭牌与全新属具加以区别。 据介绍,“绿萌”产品不仅要求回购的旧属具需要保持良好的性状,更重要的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用蒸汽清洗属具,去除所有油迹、油脂和污垢;完全拆卸,再用蒸汽清洗全部部件,并进行目测检查;喷丸去除结构件原油漆和氧化层,修复表面轻微伤痕;对每个肉眼看不见缺陷的焊逢进行探伤检查;修理或更换油缸、阀体和其他零部件,更换全部油管;整机装配,按全新属具标准油漆,并按全新属具标准测试整机性能参数,确保属具工作正常。在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必须经过与全新产品制造过程一样的质量检验。严格的工艺要求和质检标准,都是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将以非常实惠的价格,获得品质性能与全新产品相一致的正宗卡斯卡特产品。 据了解,自1985年卡斯卡特美国总部开展“绿萌”业务至今,卡斯卡特逐步形成了如上所述体系完备的工艺和业务操作流程,“绿萌”产品也在北美市场广受欢迎。 环保与低碳论文:港口在低碳与环保方面的举措 物流是碳排放的“大户”,港口在低碳发展方面责无旁贷。国外港口正在研究建立低碳港口认证机制,国内港口制定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战略。 自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以来,低碳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中所关心的重要,而物流(运输、仓储、包装等)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低碳发展所关注的重点行业之一。作为港口而言,在低碳发展方面责无旁贷。据我国港口行业管理部门在港口能源消耗方面的约束指标显示,港口综合能源单耗以2005年为基数,到2015年要下降8%,“十一五”期间完成了4%,“十二五”期间还要完成4%,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国外港口出台强制性措施 全球港口发展均不同程度面临气候变化、港口周边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问题,鉴于港口企业通常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难以自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性的强制管理措施和激励措施。发达国家通过对港区周边环境质量实施严格管理,促使港口为适应相关控制要求不断采取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减少排放以及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措施,从而推动了低碳港口物流的建设,缓解了港口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港口因此得以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低碳港口的建设,一些机构正在研究建立低碳港口认证机制。 美国加州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管理法规,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定期委托评估机构年度港口空气排放情况。洛杉矶港分析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排放的分布和来源,以便引导港口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推动低碳港口物流的建设。洛杉矶港还逐年提高使用减排技术装卸设备的数量份额,通过相关管理规定,实施逐步限制老、旧、残破卡车进入港区,减少更多的车辆尾气排放。 为了进一步改善港口环境,针对船舶在靠港期间会产生大量燃油废弃排放,对港口地区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洛杉矶港实施AMP计划,强制要求船舶靠泊之后停止使用船用柴油机供电,改用由码头配备的岸电设施提供电力,大力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同时鼓励使用低硫燃料,该项措施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船舶利用岸电最初主要是滚装和邮轮码头,现在已经扩展到油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在推进岸电使用的过程中,国外主要是通过立法,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的,国外码头船用岸电设施一般都由港口、码头运营商、船公司、货主、地方市政部门中的一方或几方出资建设,既要在码头上建设供电设施,又要在船上设置岸电受电设施。随着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岸电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自1989年哥德堡港开始为3艘客滚船供应岸电以来,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个港口在其特定的泊位上配备了为船舶供应岸电的设施。 美国洛杉矶港是岸电使用的先行者和代表,为减少港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空气污染,洛杉矶港实施靠泊船舶使用岸电替代船舶柴油机动力(简称AMP)计划。荷兰鹿特丹在2007年底展开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计划,为默兹港口流域的内陆趸船供应岸电。鹿特丹港口安装了120个接驳点向趸船供应足够的电力,该计划现已解决供电系统的缴费和接驳问题,并会在2012年前后,在公众船舶停泊处完成加装更多接驳点。美国长滩港、日本名古屋、德国波罗的海吕贝克港、欧共体等一些国外港口及机构开始在每个码头均提供大船用岸电设施。 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应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早期码头上提供的岸电多为低压,现在有高压电上船后再由船上的变压器变成低压供船舶使用,还有高压供电直接与船舶高压供电系统连接的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根据靠泊船型不同,选择相应的技术方式。美国洛杉矶港方案是将岸电设备安装在驳船上,通过多根低压供电电缆连接到靠港船舶上为其供电。瑞典的哥德堡港则采用高压上船,船上变低压的方式。而美国长滩港的某些集装箱码头则采用高压电缆直接与船上的高压供电系统连接的供电方式。 同时,在港口运行管理方面,国外港口通过调整港口作业方式、改善运行调度等方法,致力于节能减排在港口的实施。美国长滩港开始对其码头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工程,将铁路集疏运方式引入港内,用来替换原来的有货运卡车集疏运方式,旨在减少卡车在港内行驶的几率,减少排放。 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韩国釜山港口局则通过太阳能、地热能降低港口能源消耗和成本。到2013年,港口局将投资50亿韩元建立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应用系统。并且追加30亿韩元建立海浪发电系统,预计于2016年投入使用。美国海军除了在太阳能、海浪能以及在港口应用岸电技术以外,仍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甚至计划利用海藻能帮助船舶获得动能。 并且,在局部地区采取一些政策性调控措施,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美国长滩港采用白天和夜晚收费差异,调控货车流量,减少了港区道路的拥堵,避免了能源浪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6年5月欧盟委员会通过法案2006/339/EC,提出欧盟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电,要求成员国提高认识,与IMO(国际海事组织)合作制订岸电连结的国际标准,制订促进实施此法案的经济政策,交流各港口船舶供电和服务的经验,在港口推广岸电设施应用。 国内港口低碳物流成效果显著 目前,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也将长期面临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以及来自于国际的减排压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交通运输是国家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潜力。港口是交通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为标志的低碳港口是推动港口发展方式转型的抓手。 近年来,我国一些港口已经开始船舶靠港时应用岸电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青岛港、上海港、连云港港等在此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船舶应用岸电方面相关政策缺失的问题,如:船舶使用岸电服务许可、计价计费等方面。在港口环境保护方面,特别是散货码头防尘、抑尘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煤炭、矿石在装卸和堆存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行业相关管理部门正着手制定粉尘控制规范标准。 在船舶应用岸电方面,青岛港招商局码头2009年首先完成了5000t级支线集装箱船舶接岸电的改造任务,进行了初步尝试,其岸电改造项目也被确定为交通运输行业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项目的实施是我国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电的有益尝试。2010年上海港务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在上海港外高桥港区联合宣布,中国首个港口移动式岸基船用变频变压供电系统正式应用。该系统将由港口岸基供电取代船舶油料发电,有效减轻港口地区的空气污染,实现低碳水运。2010年,连云港港采用 “高压上船”的方式,通过在港口测试,获得了交通运输部、船公司、口岸单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各项技术参数已达到国内先进、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在宁波港、蛇口港等还有正在实施的岸电项目。 在以电代油方面,针对集装箱轮胎式门式起重机(RTG)在我国应用广泛,但是存在油耗高,噪声大、污染物排放多收到问题,在沿海港口广泛开展“油改电”工作,即将原来完全依赖燃油的RTG增加电力驱动功能,减少RTG在作业中燃油类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提高电力、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的应用比重,降低煤炭、燃油等高排放的能源消费比重,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天津港通过对太阳能、土壤能、海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利用,在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累计节约能源2.7万吨标准煤,节约价值400万元左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吨左右;大连港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海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进行交换,达到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的目的。连云港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展风光互补照明技术的探索应用。国内很多港口企业都开展了清洁能源的利用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港口运行管理方面,港口根据自身运行特点和需求,对其工艺流程、生产调度过程进行优化和技术改造,使港口的运行能耗成本降低。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根据装卸作业特点,优化作业调度系统,实现集装箱“满进满出”,减少了集装箱起重机空载运行的时间,节省了能源。秦皇岛港根据其煤炭散货储运的特点,针对输送流程空载运转进行研究,提出顺料流启动流程的设想,以减少输送皮带机在流程启动过程中的空转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粉尘污染治理主要是“以防为主,以除为辅”。港口传统除尘抑尘系统主要通过喷洒水、干式除尘等技术实现,存在效果差、能耗大、水量需求大等弊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除尘技术和设备,如:干雾除尘、新型防风网等。京唐港3000万吨煤码头煤堆场应用了防风抑尘网技术。 环保与低碳论文:建筑设计与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摘 要:“低碳经济”是我国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低碳建筑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普及低碳建筑,应从建筑节能设计入手,结合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分析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低碳环保前提下,提出建筑设计的原则 要求及节能设计要点,以探讨我国低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低碳环保 引言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使“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将来发展的主流,2010年的两会使“低碳经济”模式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热点。在气候大会上,我国向世界宣布并承诺,到2020年中国在2005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再下降40%~50%。我国的现代建筑占碳排放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现代建筑向低碳建筑转型,是实现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低碳建筑能够实现建筑业对环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响,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目前我国的建筑环境和技术,大力推动低碳建筑,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 1 建筑设计与低碳环保的密切关系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物是能源和资源的固化物,据调查表明,产生废气的50%来自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中的40%来自于建筑,建筑物的总能耗占25%~28%的比例,占有总能耗中的相当大的份额,因此,节能将是实现低碳建筑的关键,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将从节能设计入手。 2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建筑业相对发达国家发展还比较缓慢,技术还不够成熟、先进,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上认识还不够深刻、完全,在建筑节能设计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节能设计基准概念模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下简称“公建设计标准》”)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下简称“,居住设计标准。”)均规定在采取节能措施后,全年总能耗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减少50%。50%的节能目标,仅是对当前建筑平均水平的一个总体节能效果,并不能反映具体建筑的一个精确节能效果。 (2)建筑节能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国家推动国家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较大,但设计人员对建筑节能知识的接受和积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大多数设计人员,缺少相应的节能理念和知识,缺乏主观上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未能将节能设计与居住舒适性和人身健康结合起来。对许多建筑,设计采用大面积窗户,而开启的部分面积则很小,由于缺乏自然通风,空气流畅不通,空调的长时间运行,室内空气质量非常差,不仅增大了损耗,而且对身体健康非常的不利。 (4)缺乏严格的节能设计审查体制。建筑施工图的节能设计审查是节能设计审查的重要环节,许多节能设计审查单位本身就缺少专业的节能知识和完善的节能体系,缺少节能审查能力,致使很多建筑施工图节能审查不严格,走过场,失去了真正的审查作用。 3 低碳环保前提下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各类建筑应当按照相应的低碳节能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文件也应当符合低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此“地”主要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如济南属典型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因此,济南地区的节能建筑,必须适应济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既不能照搬严寒地区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热冬暖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温和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 (2)热工设计应遵循超前性的原则。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规定性指标水平较低,仅仅是实现现阶段节能50%目标的需要,距离舒适性建筑的要求还很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分阶段予以修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会逐步提高。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长,到时按新标准再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贯彻超前性原则,特别是夏季酷热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屋顶、外墙、外门外窗)的热工性能指标应突破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予以适当加强,应控制屋顶和外墙的夏季内表面计算温度。 (3)建筑设计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每设计一项工程,自工程施工建设开始,设计者就开始对它承担起终身的社会责任。工程责任的范围广,且责任重大,所负责任的时间长(直至设计使用周期止)。能源是我国的战略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所以低碳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 4 低碳环保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低碳节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并不是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定量化的系统设计。节能设计的定量化思路要求整体协调平衡,从分析多方面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建筑低碳节能设计可以分为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环保建筑系统设计。 (1)节能建筑系统设计。该设计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供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例如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要节能。另外,也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如风力发电、太阳能伏电、地源热泵等,利用取之不竭的能源,是提倡节能建筑系统高效、科学的设计手段。 (2)环保建筑系统设计。该类型设计是在满足生活舒适度需求的情况下,其目标是要尽量减小能源设备装机功率。该设计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来保证和维持建筑内的温度和通风等使用要求,即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建筑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仅需要小功率的空调和采暖系统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需要。在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的方位、体型、朝向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在初步设计中,需要对建筑材料、外墙、楼板、分户墙、屋面、玻璃、窗框及窗墙比进行量化和优化。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不断调整的设计方案模拟量化建筑的能耗情况,计算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装机功率,对比各种影响因素,最好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正确地选择和协调使用节能建筑系统设计和环保建筑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可有效地改变目前大量存在的不务实效、只求政绩的节能表象,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大力地推动舒适、健康的节能建筑发展,高效地促进建筑业的“低碳”模式的经济增长。 5 结语 “低碳”模式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节能建筑将势在必行。普及低碳生活,应当从建筑节能设计入手,加强设计人员低碳节能理念,不断学习低碳节能专业知识,增强节能设计社会责任感,研究低碳节能新技术,创新建筑环保新材料。低碳建筑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低碳建筑节电、节水、环保、低污染,将会给人们带来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低碳环保与设计理念 [摘 要]在当今的全球化市场中,从设计师到消费者,每个人都在不断提高对产品的环保意识,与环境和谐相处成为更先进的文化观念。在期待实现完全主义的“绿色”产品中,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减少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更是当代社会刻不容缓的选择。保护环境越来越重要,设计群体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对生态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环保的设计选择。随着当前全球多国纷纷发起环境保护的诉求,世界各地的人正重新评估现代生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设计师也希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环保;低碳;设计理念 北印度拉达克白莲学校(The Druk White Lotus School)提倡以传统价值合文化为本,把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它体现在学校的设计与建设很注重与自然并肩,它的出色之处在于传统以木和石为材料的建筑,采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筑技术。而且,学校外墙使用的是从当地或者临近地域开采的花岗岩,内墙则使用当地的泥石块,这种材料具有一流的耐用性和隔音效果。教室面朝早晨的太阳,可以从分利用自然的光和热,因此学校在能源供应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一设计理念向人们逐渐追求的绿色生活迈进了一大步。 如今,人类已经开始摆脱“依靠铁与火来征服自然”的瓶颈。于是,古老的木材再一次进入了设计师的视野。众所周知,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木材属于有机材料,生长周期短,不但能多次利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迅速分解,重量轻便易于运输,堪称低碳经济各个环节的楷模。 如何能让木材融入当代设计主流,成为了众多以环保为己任的设计师们的新课题,其中颇具环保理念的创意设计建筑作品是这个名为“WISA WOODEN DESIGN HOTEL”的全木质酒店,以它的全木质开放结构最具特色。它采用了天然松木条,经过塑型,拼接构成了建筑的主体。弯曲修长的松木条从中庭一路延伸到直至酒店的两端。木头既可以建筑基本的构架,也用作墙面、天花板、地板的公共区域装饰。本来分割清晰的建筑格局,在可塑性极强木条的连接下融为一体。由于采用木条的扭转作为基本结构,形成独立的隔断,整个建筑中留有许多缝隙,既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建筑造型,让人耳目一新。清新的空气与灿烂的阳光直入进来,让人们与自然没有一丝距离。除了在轮空上的突破,设计者的环保理念更引人关注。相比钢筋混凝土,木材是是十分轻便的材料,不但易于造型,也方便搭建组装。搭建木材之间的缝隙,让采风通光都自然完成,从最大限度上减小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垂直花园”的设计更加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独特相处的设计环保理念。它用柚木制成一个型隔的隔板,可用于室内外使用。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多个花架和层架,每个花架茂密的植物,赋予空间嫩绿无比,苍翠繁盛的感觉,让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更贴近大自然,给现代人独特的私人空间和片刻宁静的生活。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具饮食文化的国家之一,他们使用的餐具常常精挑细选,以便搭配食材和佳肴。日本人进餐时喜欢用手感受原始材料的舒适,仿拟经手工打造的质感。现如今人们追寻的优质生活已经日趋普遍,人们希望生活的细节都能更丰富,更健康,更环保,因此设计师们以人文美学为本,结合低碳环保理念,设计了优雅的环保型餐具,尽管提供的是一次性用品,但产品的取材都是不损害生态的非木材物料――原生芦苇、竹浆、甘蔗渣,加以设计制造,可以持续使用,容易进行生物分解,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我国,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世博会的主题,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设定主题以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这一主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类文明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紧紧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最热点问题,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生活理念。这一反映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富有创意,体现了中国・上海的城市特点。其已经将节能环保作为重要的理念贯穿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世博园区内大规模运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园区内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以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在屋顶和玻璃幕墙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4 000吨。并且增加了太阳能的装机容量,让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世博会亮点。屋面最大的主题馆增加到了2.57兆瓦,世博中心装机达到1兆瓦。 主题馆建筑设计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曾群告说:“以往很多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仅仅是摆设,而主题馆的太阳能是光伏建筑一体化,不单是从艺术的角度将黑乎乎的太阳能组件和建筑的设计合二为一,而且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将并入城市电网,年发电量达到280万千瓦时,能解决4 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问题。”此外,因为主题馆屋面大,达到6万平方米,能够使得太阳能组件安装成本控制下来,这是国内光伏建筑建设的一大突破。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上海世博会的另一个亮点。全球多个国家的案例入选,而几乎所有案例都将节能环保低碳作为主题,典型如伦敦零碳馆。国内有四个案例入选,代表上海参加的“沪上生态家”便是其中之一。 沪上生态家的原型在闵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内,是一栋四层楼高的生态示范办公楼。中空、天庭通风隔热,各办公室呈正方形围绕。。整个办公楼每一个房间都非常明亮,而且自然通风很好。地板下,还看得见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盘绕,冬天用于地板取暖。屋顶,太阳能发电、小型风力发电设备一应俱全。 沪上生态家总设计师、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汪维解释说,这栋生态示范楼,利用了自然通风、智能控制、绿色建材、雨水收集等十大技术,是国内最早的示范生态建筑。中国每年大量的能耗中,40%是建筑能耗,要节约能源,就是要建造可持续建筑。低碳世博,其一是减少排放,其二就是节约能源。沪上生态家运用的新技术共达到30项,有30%是前瞻性技术,代表了未来二三十年生态住宅的发展趋势。 当今,产品与设计理念的出发点已经集结在――责任感和良知。每一位设计师都心怀着对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并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低碳环保的理念才是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他们力图寻找、制造完美和谐的产品来服务,打造更加完善的人文自然环境,使我们的生存世界更加完美。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 【摘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力度,加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环境的治疗、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低碳生活;环保生活;环境监测;能源消耗;污染排放 1 环境监测职能 对环境的监测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环境,主要是利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等手段作为实施的技术基础,对于监测的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取样与综合分析,研究环境的变化规律,其对评价低碳与环保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始终贯穿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环境监测职能特征主要有: (1)以统计学作为基础,将社会科学与自然当中的精华成分聚集。 (2)全面面向社会,为社会而服务,对环境进行监测之后分析其主要数据,而所监测出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水、大气及噪声等环境的容量,对环境的规划与评价提供了准确清晰的数据,给实现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而低碳与环保对环境的评价主要是通过预测、分析与评估规划的项目,观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因子,并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2 环境监测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监测相关部门缺乏工作动力 中国当前对环境监测的机制通常是在计划经济当中所延伸出来的产物,并继承着许多在计划经济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加上对环境的监测工作是一项事业单位,其内部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因其处于单位的编制型性质而缺乏工作的动力。 2.2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尽管在环境监测站中所吸纳的工作人员比较多,但是都是一些新人,加上监测站中没有制定中长期相应的人才规划和培训机制以及管理阶层的形式化,对人员培训的力度不够,使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导致整个监测站中缺乏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终造成整个监测站无竞争力与生命力。 2.3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水平较差 在环境监测站中,工作人员通常以目标责任制作为工作的核心,也就是把完成环保局所分派的任务为己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污染源和污染物源不断出现与更新,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峻,虽然监测站方面不断加大了执法的力度,但是临时性和突发性的监测任务占据着更大的工作成分。而因为技术与设备的落后,加上一些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就会使得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非常差,无法达到监测的要求与标准,最终造成监测站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也越来越没有前瞻性,对于监测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也就微乎其微。 3 低碳环保和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 环境监测指的是监测站所预测的实施项目对于环境有可能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与技术手段,因此也可以说环境的监测是一项技术工作,其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还能推动人们对于低碳与环保生活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3.1 环境监测作为低碳与环保的生活基础而存在 低碳与环保生活将环境的监测作为基础,当对某个项目实施环境监测时,必须要对项目的环境要素展开客观详细的分析,探讨该项目能否符合低碳与环保当中的生态要素、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等容量,而在完成项目之后是不是会对环境造成变化与影响,项目是不是拥有环境可承载力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环境监测,一旦这个地方的水环境符合要求,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比具体质量标准值要小,噪声的容量达到要求,才能够更顺利地建立起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模式,同时也会带来更加美好、更加优质的低碳生活体验。 3.2 环境监测于低碳与环保当中具有监督功能 对于环境的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采取环境监测,其也可以作为一种监督的方法而存在,主要工作就是监测环境有无科学性与可行性证明,而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低碳环保实施的情况,就能够直接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参考,以此对低碳与环保生活的开展施加监督与评价,同时还能够判断实施低碳与环保行动之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噪声环境是否改善等,这些数据的支持都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表达与证明。 3.3 环境监测始终贯穿于低碳与环保的生活当中 一旦项目已经开展了环境监测,并且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必须由环境监测赋予可行性评价之后才能实施这个项目,否则就会对环境有严重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低碳与环保的要求与目标。环境监测对于低碳与环保来说,始终贯穿于其发展的过程中,并贯穿在整个低碳与环保的评价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方式,从而保护环境。 4 结语 由上述可知,低碳与环保的生活观念逐渐得到人民的认可,而环境监测作为低碳与环保生活的保障和基础,并始终贯穿在低碳与环保的整个体系当中,具有非常强的监督能力,可以让人民正确认识低碳与环保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低碳与环保生活方式,为环境减压,从而达到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 环保与低碳论文:关于乡镇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动的思考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环境保护日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农村是我国经济的主要载体,农民的意识和行为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遵义县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及行为的调查及分析,客观地指出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强化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可行性建议,以倡导低碳环保行为。 关键词:农民;低碳环保;环保意识 所谓低碳环保,就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活理念的引导下,减少生活上、工作中碳排放量以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行为。为了解遵义县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我们对遵义县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1 根据183份问卷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1 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 10.38%的人非常了解“低碳环保”,环保意识较强,生活中能把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落实到位,基本没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2 了解“低碳环保”的部分内容,环保意识不够强 49.73%的人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部分了解“低碳环保”,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3 听说过“低碳环保”,但不太了解,环保意识相对较差 37.16%的人不太了解“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不能运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环保常识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1.4 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 2.73%的人没听说过“低碳环保”, 环保意识相对很差,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现象。 2 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1 个人低碳环保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农民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水平还很低,生活中随处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现象,如烧煤或烧柴煮饭、炒菜、烧水;电视摁下遥控器后不彻底关机;饮水机等电器不用了不立即拔掉插头;垃圾从不分类便丢弃;年轻人赶潮流,经常更换衣物;家用卫生纸随处可见;洗脸水等直接倒掉而不会二次利用;为了方便经常使用塑料袋装物品等。 2.2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人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了解低碳环保,这种宣传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无法衡量农民的接受程度。多数农民表示在农村无正式的低碳环保宣传,即使在农村社区大家公共休闲娱乐的地方,宣传公告栏里有时出现部分低碳环保内容,也很少有人认真去看。 2.3 农村经济发展较慢 当今社会,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推广才有保障。调查发现,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小农经济意识较浓的老人、妇女,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地域广,历史欠账多,使得相对投资有限,农村基础设施总的来说还较差。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经费不足,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推广普及。 3 针对问题提出的强化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可行性建议 3.1 增强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强化农民的低碳环保行为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做好村委会工作,将各村村民召集在一起学习,呼吁低碳生活,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推广使用节能灯节约用电;电视屏幕调暗一点,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节约用电,同时还可保护眼睛;用电饭锅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洗脸、洗脚、洗衣、洗菜的生活废水可收集起来二次利用;不要经常买不必要的衣服等。 通过多种形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以达到当地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如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充分利用太阳能,改燃煤温室大棚为太阳能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洗菜、洗衣,普及使用太阳能;将沼气建设与厨房、厕所改造相结合,运用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来发酵并生产出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渣、沼液则作为有机农肥使用。 3.2 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对农民进行低碳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与行为。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关于低碳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政府可培养骨干,在条件成熟的村庄建立低碳生产、生活示范户、示范村,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政府要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低碳环保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环保的实施作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鼓励农民探寻和应用低碳生活技巧,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争做低碳生活的创新者。 3.3 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绝大多数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帮扶。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常必要。如太阳能温室大棚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垄作免耕技术的推广;退耕还林、还草而产生的经济林种植、生态林种植、牧草种植、时令水果采摘园建立;沼气池的建立、使用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析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摘要: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开发,是建筑行业力求解决的问题。加强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效果,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采用建筑智能化设计,节约能量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环保节能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智能化建筑 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一、现代建筑智能化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基本要素是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办公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筑柔性化和建筑物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我国智能化建筑多集中在大城市,像瑞安这样的小城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所谓的智能化建筑也只是些自动化功能的简单罗列。事实上智能建筑是建筑、装备、服务和经营四要素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的建筑物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 建筑智能化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建筑节能与环保目标,是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从建筑环境的多角度出发,通过对空调、给排水、照明以及电梯等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从而对相关设备进行实施的监控和评估,满足相关工作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起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现良好的高效、低耗、污物等建筑环境,保证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1、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建筑监控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实现对区域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时的通断,对照明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有效控制照明系统的高效应用;二是通过对感应设备的改良和应用,做到对照明系统照度控制以及通关的控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视的一点,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2、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空调系统智能化设备,能够有效提升空调机组的工作效率,减少共条机组台数,并可以根据相关感应设备,对室内CO2浓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反馈进行空调运行效率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质量,避免能源消耗,优化室内环境,真正解决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综合的计量和分析,并加强对技术的优化和引进工作,保证室内环境和室内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做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并有效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量化指标,使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真正起到良好作用。 3、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对水泵的故障报警、对水泵的状态检测以及对水箱的自动监控,使给排水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调整,以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并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也逐渐涉及到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面,通过良好的雨水收集系统,加强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如园林绿化、建筑清洁以及部分生活用水的补充,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有效目的。 4、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就是充分的利用BMS集成系统,对建筑工程系统进行开放式的设计,通过对子系统接口的有效设计,有效的解决建筑系统的标准化,使建筑系统保持良好的互操作性,并实现建筑工程系统的局域网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统操作性的简单化和效率化。建筑工程BMS集成系统的有效建设,能够对中央空调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建筑配电系统以及独立的发电机组进行智能化的协调和控制,能够根据相关数据反馈对相关建筑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减少能源的不合理的浪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全自动运行。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是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现代建筑工程智能化设计的主要目标,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结合做了多种现代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良好运行状态的同时,做到了真正的环保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5、综合安保系统。综合安保系统是大楼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安全保卫技术的集中体现。整个安保系统由视频安防监视、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电子巡更、停车管理等系统组成。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保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建筑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人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建立安保系统着重要达到的目标。 三、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性 低碳环保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环保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环保,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今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提案》重点突出,将目光放在建筑节能领域。该提案强调,我国应该构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低碳环保建筑(绿色建筑),同时更注重人的舒适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为这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四、低碳环保节能设计 1、低碳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1)声、光环境设计 天然采光方面,整栋楼的设计为了增加日照时间,可以设计成波浪形或弧形。每个房间要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设置反射光板或光导管等天然光导入设备,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了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能耗。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阳篷在夏季尽可能减少不需要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门窗设置还要有利于自然通风,带走热量。冬季又有利于太阳光进入。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有时可能和采光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在实际的声环境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组成的吸声构造。理想的做法是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进行音质设计,已达到人性化的温馨环境。 2)水、热环境设计 低碳建筑讲究节水,并且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低碳建筑采用的节水方法有: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该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2、低碳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1)绿化设计 首先,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达成统一。其次,将建筑与绿化复合,做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与绿化覆盖结合。再次,这种设计方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最后,这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合。绿化是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脱离地面而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整体;同时,由于这种空间的连续性,建筑的可达行增加了,人们也能够从一个外部环境轻松地进入建筑的上部空间,并享有这份空间提供的视觉与心理上的轻松、愉悦。 2)智能系统设计 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运行,减少设备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节约电能,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通过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减少人们出行的交通压力及CO2排放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紧跟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环保生态设施和系统中的应用,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雨水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等,与环保生态系统共同营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最具节能降耗潜力的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对建筑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和控制的功能,不仅保证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提高效率,降低运行费用,而且能改善环境,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结术语:现代建筑智能化与低碳节能建筑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建筑若想要有开拓性的创新,必须要破除传统的建筑学观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同时,需要建立科学与低碳建筑设计交融的框架体系,积极运用新科学影响下的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环保与低碳论文:刍议低碳环保下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机械行业在不断更新,机械产品也越来越多,然而机械产品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一些环境问题随着机械业的发展也不断涌现。过多地开发资源使得资源浪费,制作过程中废气的排放污染环境。为了在发展过程中不破坏环境,如何在低碳环保下设计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对如何设计低碳环保机械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研制出比较人性化的工程机械。 关键词:低碳环保;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机械行业;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不小优势。然而,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生存的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科技水平的发展意味着我们现在不用耗费过多的人力,然而随着科技的创新,我们机械设计的目的以及方法并未改变,这就导致了现在很多工程机械存在较大弊端。现在的机械虽然不需要耗费过多人力,然而还是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不适感,与此同时,机械制作过程中还大大污染我们所在的环境。目前,我国走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路线,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入一些低碳环保元素,同时还要设计出比较人性化的机械。 1 在机械设计中添加人性化因素 现今社会中,我们一直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想要设计好一个机械必须要考虑好人的因素,在设计中添加人性化因素。人性化因素添加的目的在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舒适度,工作过程中主要是操作人员在进行,所以工作人员的基本安全需要防护好;另外,还要照顾到操作人员的情绪以及舒适度。为了操作人员工作的效率,让其在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工作,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人性化的低碳环保型机械。如何能够体现设计中的人性化,具体表现如下: 1.1 舒适驾驶室的设计 驾驶室是操作人员工作的环境,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工程机械的设计原理,设计出具备足够安全性的驾驶室,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一些操作便捷的设计来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1.2 外观的设计 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在机器面前工作,因此,机器的外观非常重要,在外观设计过程中多加入一些温馨的元素,通过改变外观的颜色、标牌以及造型来改善员工的心情,让员工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1.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将计算机系统与机械设计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让员工通过电脑来控制机器的运作,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计的安全性、舒适度等。 1.4 可靠性的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地符合人性化原则,还需要保证机器整体的可靠性,设计比较完整的体系,避免零部件的频繁更换,最重要的是在设计环节中注意不要破坏环境。 1.5 润滑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防尘,在结构中加入一些防尘设计,以免异物进入机器中。设计过程中不能忘记润滑系统,在一个机器中,润滑作用非常重要,为了在安全前提下更好地节省成本,我们可以设计定时定量的润滑自动注入系统,这样还可以更有效地将润滑集中到 一起。 2 优化低碳环保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对材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为了符合我们的环保主题,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对于不可再收、不可利用的材料,我们全部放弃,选择可再回收利用的资源。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尤其是结构件的选择,我们更需要保证其无毒、环保。为了提高机械运作效率,保证机械的耐久性,我们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即长寿、无污染、低 能耗。 2.2 对电机的选择 选择电机的时候也需要保证其低碳环保性,电机是带动整个机械运作不可或缺的物体,因此,对电机的选择需要慎重。选取的时候需要找公害较小的电机,保证其排废气少、耗油量低、噪音少。同时,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发展技术,更好地减轻机械噪音以及污染的影响。为了让机械能够更好地运转,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低噪音、低排放、低耗能的原则。 2.3 对技术的改进 2.3.1 对机械产品噪音和振动的改善。在机械产品中,噪音和振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如何设计更好的产品,减轻产品的振动问题以及噪音污染一直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减轻产品噪音以及振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还能够体现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减轻噪音与振动问题,员工操作起来才能更舒心。 2.3.2 液压系统的保养与后续改进。液压系统的寿命和液压系统的日常清洁有很密切的关系,要想保持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日常的清洁和保养必不可少。日常的液压系统保养和清洁能够确保其工作过程中内部油温不会升得过快,从而延长更换机油的时间。一般的液压系统会采用增压液压油箱,这种油箱能够防止灰尘以及外部空气水分进入其中,从而达到清洁液压的目的。为了延长液压油箱的使用时间,对液压系统的零部件选择也有要求,一般都采用耐腐蚀能力强,性能优良的材料以确保液压系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漏污染。此外,液压系统的设计阶段也很重要,目前液压系统的设计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对前沿的设计想法,这种设计理念能够确保液压系统在工作中尽量减少油液中的垃圾,并最大程度降低液压系统运行时的零部件磨损。 2.4 液压系统的节能设计 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节能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液压系统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绿色是当前社会倡导的热点话题,也是机械工程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何确保液压系统的低消耗、无污染也是一个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液压系统做到高效、节能呢?笔者以为首先可以选用节能发动机,其次利用双泵分合流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和静液驱动技术等多项技术来实现低消耗。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工作介质和辅助装置等方面的节能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液压系统的能源损耗,有效节约 资源。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自动化的脚步已不可阻挡。为顺应大潮,设计人员要做的是在现阶段的基础上实现设计里面的创新并将其应用的机械设计实践当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机械行业才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实质上的质量提升。以上所表达的就是这一主题――如何做好绿色环保机械的设计,如何在绿色环保机械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理念以及最新的设计思想。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说我们在机械自动化这一块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而笔者以人为本的最新机械设计理念将是机械工程产品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就是人类共生共存的唯一家园――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地震、海啸、飓风、泥石流、极速融化的南北极冰川以及雾霾……为人类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也让人类认识到,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像爱护自己一样去保护地球,从点滴做起,树立必不可少的环保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使有限的地球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地球家园才会和谐永恒!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品格、性格定型的重要阶段,中学生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低碳、环保等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学生在倡导低碳、环保方面应该是全社会主的力军和引领者,所以,培养他们的低碳、环保等健康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中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环保意识很是淡薄,更谈不上低碳、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首先,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2014年3月7日参加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按要求结合教材适时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这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其次,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科学的环保意识、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体现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能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乃至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当代中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是宣传环境保护和倡导低碳生活的生力军,通过对他们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首先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环保意识,逐步培养起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再让他们把科学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理念像接力棒一样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整个社会一旦形成人人环保、人人低碳,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成果终将惠及人民。 2 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我国而言指的是每个国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 从环境保护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加强环境保护,可以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说直白了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保障人健康生活,这也是对人的生命健康权利的最大尊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也最期待的是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是环境保护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从低碳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要的发展,不是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个“突出问题”,从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角度理解,指的就是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那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理念,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追求低碳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3 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多要求和特征中,就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而言,主要指的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要求我们让学生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要从自己做起,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整个社会中,广大青少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笔者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部分中学生对环保知识知之甚少,环保意识很是淡薄,更谈不上低碳、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充分暴露了当前部分青少年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思想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试想,本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生力军的青少年,本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却出现诸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符的现象,甚至是思潮,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角度出发,对中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使每位中学生都成为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宣传者、践行者,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让每个人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环保与低碳论文:低碳环保球场的认证与管理 摘要: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以及公众对高尔夫球场污染环境的质疑严重制约了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发展,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去维护和管理高尔夫球场,可以为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通过阐述低碳环保球场的内涵,提出了低碳环保球场在认证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依据,分别从废弃物的利用、水资源和农药化肥的管理3个方面讨论了低碳环保球场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分析了低碳环保球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低碳;环保;认证;管理;效益 E-mail: 现代高尔夫球运动诞生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那里至今还保存着与现代高尔夫球场相同的古老高尔夫球场。高尔夫运动自从500多年前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风行之后,至今已走过了一段漫漫长路[1]。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大约有35 112个高尔夫球场[2]。高尔夫球场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高尔夫球场维护和管理所产生的污染和能耗一直备受诟病[3-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尔夫运动在我国迅速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将进入中国的高尔夫市场,可以预见,高尔夫运动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在我国仍将蓬勃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的高尔夫建设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何改变整个社会对于高尔夫的成见,促进我国高尔夫运动健康、合理的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21世纪,整个高尔夫行业将是现代环境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环保球场作为现代高尔夫发展和管理的一种趋势,在美国一些球场已经实施多年,而在我国高尔夫产业中,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相关研究的匮乏,导致我国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环保球场。 1 低碳环保球场的认证 1.1 低碳环保球场的内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低碳环保球场指球场在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时使用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包括材料的环保,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管理的低碳等方面。同时也要研究草坪碳汇的能力,在碳交易市场,谋求一席之地。 1.2 基本原则 低碳环保球场从选址建造到后期的维护管理必须遵循发展经济可行、环境友好型高尔夫球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追寻的目标。首先,球场的建造必须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为主旨,无论是决策者、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必须将每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其所在生态系统当中的一分子来考虑,他们所需要遵循的是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绿色空间。其次,在高尔夫球场规划、建设、维护和运行中要尊重邻近地区的用地,球场的设计和建造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原始地貌。再者,农药化肥的施用以合理、适度、低污染为宗旨,尽可能地使用有机农药和化肥。最后,这种类型的球场还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并且为其提供栖息地,确保不破坏原有的生活习性。 1.3 认证过程及依据 目前,未形成一个关于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的认证依据和程序,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的认证是一个漫长而严格的过程,它包括建设前的决策,建设中的监督,建设后的跟踪等一系列的过程。我国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的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专门的高尔夫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因此,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参考我国其他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高尔夫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证依据。这些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 2 低碳环保球场的管理 2.1 废物的循环利用 高尔夫球场在管理实践中需要面对环境问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处理绿色废物,如修剪下来的草屑、灌木和其他植物等。通过废物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占用的空间,还节约了成本。循环经济是一个废物重新利用的过程,包括收集、运输、分类、储存和处理。高尔夫球场能回收的废物包括使用过的发动机油、轮胎、电池、纸板、剪下来的草屑和树枝等,在一些国家,杀虫剂的箱子也能回收。高尔夫球场中用过的轮胎和电动机油可用来维护高尔夫球场的器材,球场使用的汽车也可以循环利用。修剪下来的草屑和秋天的落叶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将制作成新的肥料被循环再利用,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给土壤,促进草坪的快速生长,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8]。割碎的灌木能作为景观植物的基肥,通过碾磨和粉碎机器把灌木碾碎覆盖在植物和人行道周围,覆盖物能够保持土壤潮湿,防止杂草和增加有机质含量。杀虫剂废弃物处理方法就是在野外使用循环杀虫剂。根据美国环境暑(EPA)研究指出,循环杀虫剂是“经济的、技术简单的、适合特定地点环境并产生最少废水的”。 2.2 水资源的管理 水是草坪草生长和生存的重要因素,草坪草含水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和外观质量[9]。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北方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如何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再生水已经成为高尔夫球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植被,从源头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其次,研究制定合适的灌溉数量和灌溉间隔。饥饿灌溉的研究表明,雨量少的地方,频繁轻浇时草坪生长的更好。因此,必须研究土壤类型、种类和蒸发率以确定最好的水分保持方法,通过研究,确定最佳的浇水时间和频率。此外,及时查找和预防灌溉系统是否漏水也非常重要。再者,推广使用保水剂等高科技材料,如类似于海绵的人工合成材料在根部能保存大量的水分,然后缓慢释放水分渗入到土壤中。能减少大量的水分流失和蒸发,减少灌溉次数,还能吸收营养物质、杀虫剂和除草剂。保水剂的缺点是昂贵并且难以渗入土壤中,但在将来的球场管理中将会更加普遍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再生水的引入与使用也为高尔夫球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另一条解决途径,高尔夫球场使用再生水灌溉不用担心其中的有毒成分进入人类食物链。此外,再生水中含有的氮、磷、钾是草坪生长的营养来源,因此,高尔夫球场为再生水提供了最佳的使用场地[10]。最后,严谨、恰当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雨洪,建立蓄水池和缓冲带,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将草坪割草机的刀片制造得更加锋利,割出来的草坪就生长得更好,就需要的水分较少。 2.3 农药化肥的管理 与农业生产相比,高尔夫球场化肥及农药的污染负荷有所减少,但其使用的种类较农业生产更为复杂,对生态环境系统存在潜在的危胁[5]。低碳环保高尔夫球场应该加强管理,提高草坪的抗性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选择施用有机化肥和农药,以生物防治的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为了规避环境风险,高尔夫球场必须建立蓄水塘,汇集含残留农药和化肥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逐级净化,其出水不应外排。了解雨讯,安排好施用农药、化肥的时间,少量多次或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6]。针对球场土壤养分状况和草坪草种类对养分的需求特征,按合理比例和用量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11]。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不准施用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污染物含量高的劣质化肥和农药。 3 低碳环保球场的效益 自1744年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在苏格兰诞生至今,全球高尔夫运动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发展,有被禁的低谷,也有蓬勃的发展。高尔夫球场在我国的发展更是一波三折,呈现出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究其原因是高尔夫球场在建造和管理过程中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高尔夫球场认知度的不足。低碳环保球场的推广与实践不仅可以响应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改变公众对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偏见,提高公众认知度,还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节约建造和管理成本,促进高尔夫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调节城市小气候做出巨大贡献。因此,低碳环保球场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1 社会效益 通过低碳环保球场的推广和宣传,能够促进高尔夫球场进一步的发展。首先,作为大众绅士运动,高尔夫独特的文化赋予了高尔夫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参与高尔夫运动,便是参与其文化认同的过程,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律和时刻为他人着想的精神[12,13];其次,低碳环保球场的发展可以促进招商引资、拉动房地产、解决就业等问题,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整个城市的品质与韵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建设;第三,高尔夫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对球手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发展也必将推动了高尔夫人才培养院校的专业化发展。 3.2 经济效益 低碳环保球场由于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就将节能、环保和低碳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因此,可以节约建造和后期管理的成本。同时,由于高尔夫产业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投资量大,低碳环保球场在增加球场数量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其附属产业的发展,例如高尔夫赛事、高尔夫旅游和高尔夫地产等等。在美国2005年,高尔夫为美国创造了760亿的物品和服务,200万个就业岗位,支付薪酬达610亿美金,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14]。除美国外,世界各国的高尔夫产业也都为本国经济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欧洲各国、加拿大、日本的研究均表明高尔夫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且仍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15-18]。 3.3 生态效益 低碳环保球场的建设可以利用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沼泽地、河流水面、苇地、滩涂等不宜耕作的土地,这样可以极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尤其在绿化隔离带上兴建高尔夫球场,以绿养绿,可以减少政府投入,提高绿化水平,并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9]。低碳环保球场在减少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环境,球场种植的草坪和树木可以固碳释氧,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和尘埃、降低噪音、美化环境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11,20]。此外,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和树木不仅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它还是一个良好的过滤器,能吸收和截留污染物质,过滤掉自然降雨、表面径流和灌溉中的污染物质,并且能够补充地下水。同时,球场对再生水的利用使其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最终处置场所,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缓解了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窘境。研究表明,高尔夫球场建设对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增加高尔夫球场内的植被面积,尤其是湿地面积、松树林面积及混交林面积,有利于保护高尔夫球场内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环境,最显著的证据就是鸟类数目的增加[21,22]。 4 展望 世界高尔夫运动在赞美和质疑声中快速发展,低碳环保的高尔夫球场必将成为高尔夫发展的趋势。目前,如何认证和管理低碳高尔夫球场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试验研究较少,特别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报告甚少。低碳环保高尔夫的推广与发展需要同仁共同的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立相关组织专门负责低碳环保球场的认证工作;其次,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为球场管理者提供第一手数据,以便今后在球场的日常养护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应当给予高尔夫积极的报道和支持。 环保与低碳论文:浅谈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笔者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70.5%的学生认为环保与低碳生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90.5%的学生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关系到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方面看,的确令人欣喜。但有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有62%的学生去购物时没有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认为带上不方便 ,有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认为一次性餐具方便,有59.5%的学生用完的电池随便扔掉......从这方面看,又令人相当担忧。这种对环保与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现象,值得广大教师深刻反思,并且应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让他们做到知行统一,真正成为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宣传者、践行者。现从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对于学生出现对环保与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现象,无论是哪门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从育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其责任自不必说,首当其冲,且责任重大。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不例外。 如,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给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设例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阅读《脚踏一方土》一文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和每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据,同时调查家乡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诸如此类,不甚枚举。 这充分说明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应该说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看,学会解题最重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选好材,组织好语言,学会写作最重要。事实上,“教好书”和“育好人”同等重要。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主阵地,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特别要树立人人都是环保与低碳生活知识传播者之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理念”为己任的大教育观,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这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有效的途径之一。 2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利用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黑板都有感情”,利用诸如黑板报、墙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让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的教育常态化、长期化,使全体学生均能系统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特别要利用好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和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集中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义务植树、义务宣传等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低碳经济意识。 3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直观感受,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实用又高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包括部分农村学校也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和应用。 就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话题而言,这不仅仅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更是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有很多公益广告就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有很多新闻、图片、视频也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其他新闻传播途径也不例外。教师在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近距离的感受,最终深刻认识到,环保与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与低碳生活必须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 家校结合,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最亲的人,也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父母在对子女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不应该看理论是否精辟,而应该在勤俭节约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下功夫。比如前面提到的,81%的学生没有为减少碳排放采取行动,62%的学生购物时没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有59.5%的学生用完的电池随便扔掉……这些其实是习惯问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从小开始培养。当然,这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既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培养,也应该在环保实践和行为习惯养成上下功夫。作为教师,从信息来源上看通常来讲比家长来得快,对现象的分析要更科学、全面,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理论优势。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这又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提供了现实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做环保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争取学生的信任、尊重,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父母、教师各尽其责后,需要家校的一些具体结合,互通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相关信息,做到时时有人引导,处处有人帮助督促,杜绝出现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盲区。 总之,为培养学生的环保与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载体,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解决在环保与低碳生活上的“知行不一”的问题,真正成为环保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引领者。 环保与低碳论文:对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现状与思考 摘 要:随着人类矿产能源的大量使用,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越来越恶劣的影响,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得到全人类的共识。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发展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我们以往使用的交通工具其碳排放对我们的环境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以往物流产业的碳排放量非常巨大,所以低碳物流的发展势必成为今后的主流。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的物流产业必须要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符合新时代对物流产业的要求。 关键词:物流;低碳物流;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高峰,但当我们回望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我们为了盲目的获得经济利益已经使我们栖息的家园满身伤痕。温室效应、雾霭、酸雨等现象频繁的出现,时刻在提醒我们,当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值得人类关注解决的问题。而低碳物流就是在这个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措施。 所谓的低碳物流主要是指在物流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排污染为目标,尽可能的减轻物流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整个物流活动的低碳环保化。想要实现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首先必须达成两方面需求:一是减少物流运输中碳排放量;二是优化整个物流产业的系统流程。通过实施低碳物流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人类对于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非常急迫需要改善的就是汽车所排放的尾气造成了温室效应。而物流运输的过程中车辆尾气的排放的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所以只有积极普遍的发展低碳环保型物流,才能较为有效的减少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所以说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运输能源的价格不断攀升,这对于物流产业来说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而如果倡导低碳环保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这么做不但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车辆消耗的能源也必将有所降低。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就降低了运输的成本,这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 在物流产业中逐渐形成了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理念,可以对其他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人们已经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低碳环保的物流理念可以影响、促进整个运输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 二、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现阶段发展低碳环保的物流产业急需较高的技术水平,这就提高的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而我国政府也就此推行了一系列的低碳环保物流发展的政策,然而就当下低碳环保物流发展的水平来看,政府推行的政策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物流企业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自从“低碳”概念出生以后,各国普遍展开了尝试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环保理念相互融合的方式,然而,民众对低碳这一概念的了解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对于物流产业来说,也势必推行低碳环保发展的道路。但我国的物流产业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其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低碳环保的物流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也是较为短暂的,因此还有更多的物流产业并没有意识到实行低碳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所从事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人才还较为缺乏,培养力度仍需加强。当前虽然我国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所都陆续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但其较少开设低碳环保物流方向的课程;其实有所开设其教学水平也不够高,尤其是课堂学习也实践脱节,高校对低碳环保物流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缺乏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都导致了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相关人才储备不足。 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重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实现低碳环保物流的实施。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专门来规划和监督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 三、对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力促进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发展,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政府加大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想要减少物流企业的排污主要是指碳排放量,首先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碳排放标准,用行政手段确保我国物流产业必须想办法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政府还应该更多采取一系列促进利用新型环保能源的税收政策,给使用的物流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让物流产业以低碳环保的形式转型发展,首先要提升企业与民众整体的低碳环保意识。政府应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出台相关的低碳环保物流的指导性政策。 推进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实行试点。积极把新技术新理念与本地区的资源特点相结合,低碳试点工程的开展,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很显著的示范效应。 对低碳环保物流技术的实际应用,加快新型物流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对体制的创新,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发展推行现代物流业,科研部门积极进行低碳环保技术研发创新,要逐渐形成以低碳环保理念为产业特征的物流体系。 对于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等科研机构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发展在职人员的低碳环保教学培训体系。政府应该对高校中的物流专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还要注重加强高校物流教学与国外物流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深入学习国外优秀的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经验,逐渐培养出属于自己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环保与低碳论文: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探讨 【摘 要】本文简单陈述了环境监测的含义,分析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并就环境监测机制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环境监测;低碳环保;生活;关系 1、前言 低碳环保是指减少能源消耗与排放污染,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在低碳环保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监测部分,由于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并且全面反映出我国实行低碳环保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合理规划环境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对环境监测加强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在我国的低碳环保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环境监测具有的职能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中对象主要是环境,以物理、生物、化学等各种方法当作技术手段,定量且定性的鉴定分析监测对象组分,对监测对象中的环境质量、监测质量具有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监测有:环境生物、水、大气、放射性物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方面进行监测。主要是对样品组分鉴定及测试污染,研究其在相对的空间环境质量具有的性质、组成、结构等。实施监测计划,能够监控环境实时污染情况,避免环境恶化且发生恶性循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2.1环境监测主要职能 环境监测是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对象为环境,技术手段是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对监测样品组分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环境变化具有的规律进行研究,它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环保的评价,且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其分析有一下特征:(1)以统计学为基础,把自然、社会科学中的精华聚集;(2)面向社会,主要为社会服务,监测环境、分析数据,其监测数据能够反映出噪声、水、大气等环境容量,给环境规划、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实现低碳生活更好的提供根据。低碳环保进行环境评价主要是分析、预测、评估规划及项目,观测可能影响,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2]。 2.2环境监测存在主要的问题 (1)环境监测部门动力缺失。我国监测机制几乎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有着计划经济的很多特点,更是由于属于事业编制型的单位,导致环境监测部门内部动力相对缺失。(2)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不高。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实施目标责任制,只需把环保局派发下来的任务完成就可以。因技术、设备陈旧,导致经常加班加点,同时因为部分工作人员重量不重质,间接的使监督技术发生弱化,造成监测部门缺失数据分析的能力。(3)内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监测站招聘了很多新人,但没有对人才进行中长期规划、培训制度,同时管理层存在形式化,导致部门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最终会消弱整个监测部门的生命力及竞争力。(4)降低大型设备使用率。现阶段,大型环境监测仪器已经被归入地级市标准配置,各级主管、财政部门把大量资金投入监测站,还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如气象色谱等,但是没重视地级市实际具体的情况,导致大大降低了先进设备的使用率,甚至闲置[3]。 3、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 低碳生活指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就是通常所说的低消耗、低开支以及低能量的新型生活方式。其中低碳生活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安全、舒适、自然的生活方式。例如,常见的低碳生活习惯有:(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同时,洗米水也可以用来浇花,洗头,还可以用来做免费的护肤品。(2)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3)喝茶剩下的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4)在网上进行银行业务和账单操作,不仅能够挽救树木、避免开车去银行,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等等。所以,所有公民都应该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加入该行列,保护环境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监测主要由监测部门实施预测项目,评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技术。因此可以说环境监测部门是技术部门,它不但能够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能够有效使人们正确认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3.1环境监测能够监督低碳环保 环境体系具有多种评价方法,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监督方法只仅仅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检测环境的可行性能否证明其科学性,日常生活中如何实施低碳环保,能够直接采用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参考,通过数据评价并监督低碳环保在日常生活中的实施情况,还能够比较正确的判断低碳环保在日常生活实施后对大气、噪声、生态等各个环境的影响好坏,这需要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证明及表达。如我站受大冶市清波水务有限公司委托对其处理设施进口、出口进行监测,处理设施出口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石油类、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色度、粪大肠菌群监测结果均未超过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一级标准B标准;总铅、总镉、六价铬、总铬、总砷、总汞监测结果均未超过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标准值。监测结果数据证明环境质量均符合标准值。 3.2环境监测能够保障低碳环保生活 低碳环保生活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对项目实施环境监测,先分析其环境各个要素,观察项目是不是满足低碳环保的水、大气、噪声和生态要素等环境的容量要求。项目完成后对环境的变化与影响和项目具有的可载力。这些问题都要经过环境监测,在符合了水环境的容量要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不高于质量标准,噪声容量也满足相关条件的要求,才能够建设起低碳环保的生活,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美好的低碳生活。 3.3低碳环保整个评价体系被环境监测所贯穿 当某个项目正式进行环境监测,且对环境采取评价之后,通过环境监测确定其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再实施项目,否则对环境将会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实现低碳环保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建成进入正式的投产运行后,必须要对其进行环境监测,若是项目建成后严重的影响到环境,投产后与投产前的大气环境进行比较,水、噪声等环境的变化情况等问题都必须进行环境监测,当项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必须再次进行综合分析该项目实施具有的可行性,最后才明确决策。因此,环境监测是监控着整个项目在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和后期,低碳环境保护整个评价体系被环境监测所贯穿,有效保障了低碳环保的这种健康生活方式。 4、结束语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环境监测是低碳环保生活的基础与保障,并且贯穿于低碳环境保护的整个评价体系中,监督性能非常强,能够让人们正确认知低碳环保生活,正确评价及监督,环境监测在低碳环保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更快的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 环保与低碳论文:民间低碳与制度环保 如果问中国和加拿大,哪个国家更环保,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加拿大。加拿大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即便在城市里也能看到大片的原始针叶林,面对着一片湖光山色,中国游客总是要感叹一翻:看看人家的环境保护得多好。 在温哥华生活了10年之后,才深切的体会到发达国家的奢靡生活有多浪费。他们的青山绿水都是靠把高污染行业转移出去造就的。温哥华的路灯是24小时全年无休开着的,第一次在大白天看出路灯开着的时候,我着实心疼了一把。 在温哥华的CBD,包括我到过的所有北美城市的CBD,都是从来不关灯的,所以从飞机上看下来,城市才那么明亮耀眼。只有每年关灯一小时活动,美国、加拿大的城市才惺惺作态地提倡一次节能减排。一年一小时,和那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 再说到汽车,众所周知美国是个汽车国度,就连去街口的信筒丢封信,美国人都要开车去。加拿大总自诩为节能国家,当然,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对汽油征了重税,油价比美国贵了许多,但这并没有挡住加拿大人开车的欲望,只是增加了温哥华人越境到美国加油的比例。 身处消费主义社会,老百姓的节约意识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国常常能看到丢在路边的半新家具,因为搬家的搬运费用可能远比购买新家具来的昂贵。衣服、饰品在这种地方就更像是快速消费。温哥华很多街角都会有个大号邮筒似的东西,那是衣服银行,每年都会有人把小了的、过时的衣服装在大大的黑色垃圾袋中,扔到这个大邮箱里。据说这些很多都是八成新的衣服会捐献给亚非拉的人民,但后来有个纪录片显示,很多是被私人公司当商品买到了亚非拉,据说还没少赚钱。 在中国,虽然这些年汽车出行、消费社会、公款吃喝,浪费的风气日渐兴盛,但大多数人还是从小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哪个孩子不是从小被教育,随手关灯,不浪费粮食?在北京这种缺水的城市,很多人都自觉的重复用水,洗菜的水拖地,拖地的水冲厕所。这样看来,论起节能环保,中加之间的差距并不在老百姓过日子的习惯里。 但是加拿大环境质量明显优于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地广人稀的客观条件以外,强有力的环保政策导向是关键。首先,与居民生活相比,生产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加拿大对企业的环保标准有严格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温哥华所在的英属哥伦比亚省以出口木材为主要产业之一,但是从未造成过乱砍乱伐。 一方面,加拿大有相关法律严格控制每年森林砍伐量,另一方面,法律规定,所有伐木公司都必须种植所砍伐森林同等面积的树苗。 其他产业的能源及资源消耗也同样是被严格控制的。因此,据加国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工业生产已经不再是加拿大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目前占总能源消耗三分之一以上的耗能第一部门是交通。而且,工业产业对能源的消耗还在以不小的幅度逐年递减。只要法律制定完善,执行有力,环保节能与产业发展和经济利益并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从居民生活的角度来看,加拿大也有很多法律法规来限制浪费的习惯。加拿大人的浪费是和价格直接挂钩的,在温哥华电价水价非常低廉,一般租房子水电都是包括在房租里边的,很少房东会要求租客单独缴纳,但是天然气价格不菲,所以如果哪个房东冬天时候可以免费供暖,那就是一大福利了。 从天然气定价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还是鼓励多用电能少用石化能源(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公司等能源企业基本都是政府背景或是政府支持下的垄断,这点与我国比较相像)。电力也是政府统一供应,而天然气却是每个大楼、每栋住宅自己烧小锅炉,用多用少自我调节。所以,大多数人家都用电磁炉、电烤箱,只有冬天取暖烧天然气。 加拿大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前几位,且雨水丰沛,水资源回收系统也建设的不错,所以水费几乎等于零,大部分时间对用水不加节制。但是,以英属哥伦比亚省为例,没到夏天就到了旱季,高温少雨,常常发生森林火灾,这个时候政府就会强力控制水的使用。一旦发生森林大火,水资源就要以供给灭火为优先。 用水吃紧的话,第一步就是禁止漫灌花园,禁令一下,谁敢再开花园水管子,就会有严厉的处罚和罚款。如果旱情持续,第二步就会控制洗澡水的使用,以至于全部禁止除饮用以外的所有生活用水。我赶上过一次停止浇花,没有发生过更为严重的旱情,所以不知道停止生活用水如何能够强制执行。不过就我个人经验,西方人看似漫不经心离经叛道,对法律的遵守程度确实非常高,相信政府一声令下,全民不洗澡还是有可能的。 为了限制居民生活浪费,加拿大实行了多年的垃圾分类。每家都有三个垃圾桶: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花园草木垃圾,而且每周垃圾量是有控制的。说起来,控制垃圾桶的体积和垃圾重量起因于对垃圾工人的保护,过大过重的垃圾量会对收垃圾的工人造成身体伤害,但是这确实促进了居民对垃圾的细化和再利用。 我刚到温哥华时不清楚规矩,买了一个超标的垃圾桶,也不做细分,什么都丢在一个桶里。第一周收垃圾的没有收走,我以为是疏忽了,没收我们这条街道。第二周又没收走,仔细一看,贴了张字条说我垃圾桶过大,拒绝处理。可这时候,两周的垃圾,已经堆积如山了,况且是在夏天,泛起不好的气味。 迫于无奈,我偷偷开车把垃圾丢到了朋友住的公寓楼。限重限高的规定仅限于独栋住宅,公寓楼有小区统一垃圾站,标准不同。像我这种偷倒垃圾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也是要处以相当额度的罚款的。从此之后,换了标准垃圾桶,小心翼翼细分垃圾,做到平均分配,充分利用三个桶的定额。 可见,政府主导,制度保障下的节能减排远比依靠国人的节约习惯和环保热情来的效果显著。宣传环保理念,在民间倡导节约传统当然有益处,但是环保与节能并非小工程,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首先,不能本末倒置,节能减排的关键还在控制工业产业的生产流程,居民生活的耗能和排放远不如工业生产巨大并容易控制。其次,改变居民的浪费习惯并不能只依靠自觉自愿,必要的时候法律强制是养成良好节能减排习惯的手段。当然,重中之重,有了法律,还要有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执行部门,才能推而广之。 (作者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 环保与低碳论文:简析新能源汽车与环保低碳之关联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动汽车政策的阅读,简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国内现有纯电驱动车型,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效果及能源使用效率和国家电力结构、电力传输系统密切相关。随各国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及电网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将在碳减排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显示出更大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节能减排 1、概述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可见,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节能环保行业列在首位。节能环保关系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意义。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近几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列为专项技术,将"重点研究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列为前沿技术。2012年初国家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明确提出,"纯电驱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纯电驱动是战略目标,既包括了纯电动车型,还包括了部分混合动力车型。 动力系统的设计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纯电驱动汽车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储能电池逐步取代内燃机地位的过程。由于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偏高等问题,电池无法完全承担动力来源的责任,伴随着电池成本逐渐下降,成熟度日益提高,对内燃机的替代能力将逐渐增强。随着近年来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代表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的运行开展,锂离子电池逐渐在动力、储能等大容量电池领域得到应用。尽管如此,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汽车是否真正环保低碳"这一话题频频引发业界各种争论,本文将引用相关数据对此进行评述。 2、新能源汽车分类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新的能源作为能量载体的汽车。发改委2007 年底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定义了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它们包括混合动力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PCEV)以及其它新能源汽车等。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生产,通过汽车各个功能模块的发展与组合逐步推动汽车动力化,从只具备自动启停、怠速关机功能的"微混合"、以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为主体的"轻混合"和以混联式为特征的"全混合",随着设备功率的逐步提高,最终过渡到串联式"可充电混合",最终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从"十一五"开始起步,在国家科技计划近10年的支持和引导下,国内200余家单位组成了产学研研发团队,开展持续攻关,攻克了一批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典型产品,部分产品正在开展示范运营,初步具备电动车从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条件。 3、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作用与能源效率分析 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新能源汽车在后段PTW(Power to Wheel 燃料到车轮)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汽车,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势明显。传统汽车的能量损失主要在内燃机,PTW 值约为16,即损失84%;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后段PTW值较高,纯电动汽车甚至可以达到80 以上,如表2所示,即使考虑到前段WTP(Well To Power),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碳减排方面,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后端 PTW 环节碳排放量为零,碳排放集中于前段WTP 能源获取环节;但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WTW 整体的碳排放量要减低30%到50%。闵海涛等[1]分析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温室气体减少20-50%,臭氧前驱体排放量最多可减少80%。 可见,讨论碳减排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不能忽略前端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效果及能源使用效率和国家电力结构、电力传输系统密切相关。法国70%是核电,核电本身发电不排二氧化碳,当然法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是减排的;我国大概80%是靠煤、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发电。发电的问题是循环经济的问题,可用风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充电的问题。还有煤也可以通过技术变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端比例越高,实现的碳减排作用和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越明显;另外电力传输系统效率也有影响,电网线路损失率越低,能源使用效率越高。随各国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及电网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将在碳减排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显示出更大作用。 4、展望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占有率远不及传统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无法充分应对市场竞争的阶段,政府将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能源、科技、环保发展战略,政府制定多种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驱动产业技术升级、成本下降至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1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不合理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硬件更新快速增长,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然而在现在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导致教学内容比较稳定、知识陈旧,教材和教学相关的软硬件环境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尤其是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紧密结合,未能达到课程内容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1.2课程体系与专业脱节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第二个学期理工类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文史类专业开设《VFP程序设计》,同一课程采取同样的教学大纲,统一学时。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切实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未能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 1.3教学方法简单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是模式上,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没有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模式,不能满足实现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目标。 2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依据“互联网+行动计划”,对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如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讨。 2.1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考虑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别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学分依据理工、经管、文法、艺术、师范等类别进行了区分设置。坚持从“工具论”上升到“方法论”,从单纯的“实用技能”转变为“思维训练”与“能力训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互联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 2.2构建课程体系 由于“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行动的推进,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将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所有的专业共同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依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理工类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财经管理类专业和文法类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艺术类和师范类开设《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根据专业的目标,后继将要开设1—3门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师范类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学专业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有关算法的课程、自动化专业开设有关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课程、制造类专业开设有关物联网技术方面的课程、财经管理类开设有关电子商务网站的课程。通过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的应用能力。 2.3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中,理工类专业课程内容侧重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跟踪学科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侧重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文法类课程内容侧重Internet基础与应用,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能力;艺术类课程内容侧重多媒体技术,培养音频、视频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增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开设的第二门课程应依据专业类设置不同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尤其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有关的专业,探索与互联网+的实际应用问题,通过算法实现和设计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求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 2.4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案例来组织课程讲授知识点,以应用为主线加强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坚持理论够用和注重算法实现的原则;采取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互动教学,边讲边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巩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通过精彩教学案例带动知识点,讲、学、练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物联网等有关最新技术发展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开阔了视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讲”。针对专业不同开设的实验项目,如In-ternet实验、高级排版实验、PPT多媒体作品实验、电子表格实验、多媒体应用实验、迭代递归算法实验、二分查找实验、计算积分算法实验、数据库应用实验等项目。通过实验项目完成相应的案例,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方式,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本文总结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思想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必能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进行紧密结合,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当前经济的需求。在未来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仍然需要对教学改革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和研究。 作者:王振福 郑志秀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1国内外课程设置现状 如何训练大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灵活运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是国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开设有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科学概论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运用示例解释抽象概念。主要采用学分制和小班制的形式,开设各类计算机进阶或个性化课程,允许课程内容由学生与老师商定。国内高校存在学生数量多、教学资源有限等客观原因,采取小班制教学的条件并不成熟,因此,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级方式较简单。目前,国内各高校主要针对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按照教育部教指委关于“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的要求,在认真做好通识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差异教学的需求。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根据教指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广泛开展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的分级改革,大部分高校普遍采用的课程体系为“1+X”,部分发达地区的个别高校采用“2+X”的课程体系。通过“X”门应用课程满足大学生计算思维的高层次教学要求,培养各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他们本专业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我校分级改革实践 随着塔里木大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因此生源较复杂,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少部分学生来自城区,父母的文化程度较高。少数民族学生占比30%左右,其中部分民族学生为民考汉学生,穿插在各汉族班进行专业学习。因此,各教学班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自2008年以来,我校每年组织入学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周周末进行。采用我院教师开发的考试系统,由考试系统自动判卷,在摸底考试前,不对学生做任何辅导,以便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通过连续多年来的摸底测试,获取了大量客观数据,为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以2008年的测试数据为例,全校随机抽取了16个汉族本科新生班级参加摸底考试,合计494人。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平均测评成绩为37.47分,满足学校合格线的学生仅占9.1%,这充分反映出我校全体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整体偏低。根据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的新生计算机水平摸底测试结果,我校从2010年开始,逐步开展了一系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经过2010年至今的分类、分层和分级相结合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我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满足我校学生计算机教学要求的课程教材。2009年以来,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教考分离,从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改革为机试。我校民族班学生,特别是民考民的学生,汉语交流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强行与汉族班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学班学习,将出现一系列的学习困难问题。因此,我校首先对民族班和汉族班分开教学,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地讲授相同各部分内容,并采用不同的考核和评价体制。然后,根据学校各学院的专业要求,按三个层次开设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其中,第一层次开设的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层次开设的课程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目前主要有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技术这两门课程,分别面向理工科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开设;第三层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主要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以各学院自行设置为主。然后,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模式,在新生军训完的第一周进行分级测试,对大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并将理论授课与实验授课分离,实验课除要求上课的学生外,其他学生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对分级测试中获得较高成绩的同学,另开设四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其一进行学习,包括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和flash动画设计。 3我校分级改革效果 我校从2008年开始逐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级改革以来,认真听取师生反馈意见,调整教改方案,不断探索适合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形成现有的分类、分层和分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3.1学生成绩提高分级教学 改革以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新疆自治区高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考试中达到了97%的通过率,且优秀率非常高。 3.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入学时已有较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通过分级测试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提高班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学生计算机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同学间相互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提高,能够积极主动拓宽学习范围,逐步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形式。 3.3教师的授课针对性更强分级 改革后,同班次的学生水平相差不大,各层次教学的授课教师所面向的教学对象的差异度相比原来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能较容易实现一致的教学目标。原先“前推后拽、力不从心”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对教师评价的优秀率也逐年提高。 4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虽然我校现有的分级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在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是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下一目标。我校将通过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来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施明登单位:新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的开发 摘要:社会的发展带动科学的进步,计算机也深入到各个领域。《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普通本科院校大一新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必须要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给出了两种新的策略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四种改革策略,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开发;教学策略研究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培养高能力复合型的人才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投入更大的精力。《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开发了新的教学策略,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策略改革[1]。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开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在大学中,计算机专业也是一门热门行业。《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教学课程,如何有效的实施互联网教学一直都是相关学者重点研究的话题。本文开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只有两种,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这二者的对比如表1所示[2]。(1)产生式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自主地产生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去组织教学内容,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学生会根据自己安排的学习顺序去学习计算机内容,在教学者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换句话说,产生式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学习过程处于一种主动地位[3]。产生式教学具有如下优点:①能够帮助学生将计算机信息与他们自身对知识的认知有效结合,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处理信息,学习效果也会更好;②为了让学生学习进行自主学习,跟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允许学生自主实践、设计和改善他们的想法;③学生自己设计的研发教学策略,会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积极性,使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产生式教学策略也具有如下不足之处:①完全依赖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所设计的过程极有可能是不妥的,而学生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设计,往往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②对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过于依赖,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失败。(2)替代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在传统教学中更加常用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主要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处理。替代式教学策略具有如下优点:①学习效率明显高于产生式教学策略,学生在短期之内就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内容;②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没有过高的要求,知识储备有限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与此同时也具有如下不足之处:①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投入的心力和智力较少,对信息缺少深度的处理,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4];②而替代式教学策略的安排过于紧凑,大量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受到制约;③计算机内容本来是一项极其容易出现变化的内容,但是替代式教学策略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学习过程较为枯燥。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改革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不够完善,各个高校应该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本文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可以带动学生的进步。(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教学策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就会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明确学习目标与动力,全方位参加到学生的学习中。(2)“探究-发现”教学策略。“探究-发现”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事物的现象探讨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探究教学需要根据特定的流程,教师为学生抛下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留下的问题主动思考,认真观察。(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为小组设定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然后通过判断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评价教学策略的好坏。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必须要研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有两个,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 作者:贺令亚 单位: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可以说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当前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此,教学工作者需要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情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进行统筹安排,通过科学合理、高效高质的教学方式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 一、引言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网络信息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背景下,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巧,可以说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人们衡量现代优秀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整体偏低,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理论、加强教学实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国各大高校较为紧迫的任务。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保守落后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仔细观察会发现目前不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结构仍然沿用了最为传统原始的“学科体系式”,教材中的内容版块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教学内容保守落后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学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计算机相关技术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尽可能融入更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扎实计算机基础,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活动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不能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单一的教学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阻碍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降低教学质量。然而当前许多大学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学工作的展开困难重重。还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讲授的方式灌输大量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大降低。 (三)学习效果评价不够合理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校大学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主要还是试卷考试,分数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关键。显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仅仅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掌握的情况是不合理的。纸质试卷考试只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的高低。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面对当下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工作者有必要探究多种有效的方式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高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者要敢于尝试,积极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展开。 (一)完善课程设置,落实分层教学 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有一定差别,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即可,而对于某些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必须掌握更加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知识。由此可见,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学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例如对于非理工类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将必修课与选修课巧妙结合起来,必修课主要是学习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选修课则是动画技术、网站建设等。将分层教学引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分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的活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区的差异导致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各不相同,采取分层教学符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因此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计算机相关的技术也有了深入的发展,在这一形势下教学工作者必须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引入更多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工作者要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教材结构体系,将新理论、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去。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工作者必须积极展开网络化教学,拓展教学范围,改善教学环境。 (三)加强实验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中增加实验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实验教学,为学生创建实验动手的平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养。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将实验的方法、注意事项、素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针对性展开教学指导,不断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环节、落实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提升与发展。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与社会形势下,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大学计算机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培养更多可用之才。 作者:姚丽敏 单位: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思维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浅谈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对计算机思维的定义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该思维的核心以及本质。之后笔者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之中计算思维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最后提出面向计算思维教学改革的一系列策略。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201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国良院士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将计算机思维引入到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之中。从这时起,计算机思维这一概念开始被教育界所广泛接受,并且受到极大的重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加入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可以锻炼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帮助他们利用这种思维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计算思维的内容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早在2006年就将计算思维进行了定义。他认为计算思维就是利用计算机学科中的基础概念去解决一定的问题,或者设计系统,并且对人类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解读。计算机思维实际上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之中的很多思维活动。而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计算机思维这一概念也就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让大家很难深入了解。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象大多数都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以即使周教授之后又对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归纳,但是其依旧显得十分晦涩,让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讲解的过程本身,对教师也是一大挑战。在经过讨论之后,教育工作者发现,可以对周教授提出的理论进行进一步提纯和精炼,并且将其概括成为三方面问题,这三方面问题分别是“意识、方法和本质”:(一)计算思维意识计算这一思维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之中。而这种思维意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逐渐有所变化。因此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发明,也并不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现如今,计算思维以及理论、实验思维已经被认为是人类的三大科学思维。计算机学科是利用设计和构造来对计算思维进行培养的,而计算思维的案例在计算机教学之中也是处处存在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将计算思维这种本能的行为转化成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行为,并且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各种问题。(二)计算思维方法计算思维方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周教授将其延伸成为七大类,而这七大类进行总结之后可以大致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数学以及工程方法,而另一方面则是计算机科学的独有方法。计算思维以及方法之间是相互促进,呈现互补的趋势的。前者是利用后者作为工具进行研究而逐渐丰富起来的。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每一个定义基本上都有着其对应的思维方法。例如,Cache实际上就是缓存的方法。而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之中,每一个案例都是计算方式的多种集合。(三)计算思维的本质计算思维归根结底是一种抽象的、自动化的思维方式,它和数学、物理这两门基础学科的思维方式相比较,要复杂得多,甚至可以完全用符号来表示。数学抽象就是抛开显示事物的特征,仅仅保留其量的关系以及空间形式。计算机思维的抽象却具备有限性、程序性以及机械性。 二、计算思维教学现状 1.计算思维教学是无意识的。实际上,在当前这一阶段,对计算思维的研究还远远达不到成熟,而计算机这一学科本身的特性决定,其就是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其实就是计算思维的方法。所以目前计算机老师大多都会在课堂中无意识地进行计算思维的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是被动的、松散的。2.难以认识到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在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思维仅仅是应用计算机的一种能力,而没有意识到该思维实际上也同样是人类的三大科学思维之一,并且推动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对计算思维给予重视,所以现阶段人们很难从战略思维的高度将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凸显出来。3.教学只注重技术与应用,却忽视了思维方法。开发软件以及系统才是计算机应用最为重要的目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大多只重视计算机的开发过程以及相应的细节,而忽略计算机思维方式的教学。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重视思维教学这一过程,并且找到思维教学发展的方法。 三、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改革策略 进行计算思维教学是把原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提升,而不是另起炉灶,将当前的教学方式全部推翻。实际上计算机思维教学就是将计算机思维以及基础课程结合在一起,让前者变被动为主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重视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技能、知识和思维”。在当今社会,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但是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是按照之前的教学策略,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解一些计算机知识,而很难顾及计算思维方法的培养。在现阶段,老师应该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且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将计算思维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此外老师还应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一系列方法,对学生计算思维进行强化。尽管提升学生计算思维的课程有很多,然而其中最好的课程依旧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是因为该课程是我国各类高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而学生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可以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并且从一个较高的层次认识计算机的本质,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而有意识地将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应用到自己本身的专业之中。我校在进行基础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计算思维这一全新的理念融合到教学之中,并且提升学生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这样一来,就可以真正地让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帮助学生提升创造能力,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地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一系列问题,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提升,进而提升我校计算机教学水平。 作者:姚丽敏 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讲解计算机科学领域里“有什么”的基础上,探索通过作品设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由“有什么”到“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升华,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化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作品设计;教学探索 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多放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里“有什么”,即二进制、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这些内容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传统的教学以及考核模式把这些内容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强制灌输给学生,学生忙于机械记忆以应付考试,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也很无奈,总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计算机技能,但最后只能走马观花式的授课,因此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想学习,事实上,大部分学生不是什么都不想学,只是对于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纯粹的基础理论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1,2]。很多同学在经历了背知识点的复习之后,考试结束如果有人问起学到了什么,经常会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原因在于虽然学生上课听了,知识点记了,实验课上实验也做了,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使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比如一段搞怪的动画、一段怀念中学同学的视频、一个小时候玩过的弱弱的游戏,给学生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要求,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作品,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基础知识技能的有用之处,并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一作品设计的内容 要想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升华、内化为一种计算思维能力,需要在“有什么”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能做什么”[3],也就是计算机能解决什么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作品设计作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热情。作品设计就是自主学习,经常有老师抱怨课时太少,这个软件也没法讲,那个软件也没法讲,可是事实上,学生玩游戏玩美图,都是软件,没有人教也会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学计算机基础中除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上讲解,还应该混合使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不讲软件使用的具体操作,仅仅提出一个设计作品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完成。我们设计了三个作品,分别是计算机配置单、多媒体作品以及组装局域网,为了不让学生疲于应付,而是能够真正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作品,并不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只要独立完成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作品,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平时成绩,主题没有限制,必须独立完成,如果工作量太大,需要合作完成,可以单独申请。 (一)计算机配置单 计算机硬件组成,是计算机基础课内容之一,在基本内容讲解基础上,我们设置了一个作品,即一份计算机配置单,引导学生在一定预算之下,通过网络或者DIY配机实体店搜索当前市场上的计算机配件型号与价钱,比较学习过的各配件性能指标,综合考虑性价比,完成一份配置单,可以是Word、Excel或者PPT等形式,可以使用数据和图形分析CPU以及I/O设备花费比例。 (二)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部分的主要理论内容是音频数字化、图像数字化以及视频和动画的原理,由于学时限制,没有时间详细讲解各种软件的使用,我们尝试在介绍每种媒体结束后,介绍几种常用软件。音频数字化之后介绍GoldWare,使用这个软件打开一首音乐,就可以看到基础知识部分讲的概念,如声道、采用频率和量化精度,GoldWare有着强大的编辑音频文件的功能,课上举例截取音乐的高潮部分作为手机铃声。图像数字化之后介绍Photoshop,这个软件很多同学都用过,介绍抠图和相片祛痘功能,相片祛痘时,基础知识中的像素的概念就会出现了。视频之后介绍最常见的MovieMaker,制作过程按顺序排列图像和视频,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连续的图像播放的含义。动画之后介绍Flash,展示动画是如何在一帧一帧之间顺序变化。这部分我们设置了一个作品,即多媒体制作,音频、图像、视频以及动画都是可以的,实践证明这个作品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们的主题很多,如家乡介绍、中学生活回顾、大学生活片段、喜爱的动画、喜爱的乐队等等,这些内容都在学生们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很好的作品,不仅学生有收获,老师也对学生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组建局域网 现在每个学生都用网络,手机上网,计算机上网,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大家平时上的网是Internet,除了Internet这种广域网,还有一种也很有用的网络叫局域网,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作品,就是自己在宿舍组建局域网,局域网一旦组建成功,无需花钱上Internet,也可以在宿舍联网打游戏,一听到这个,很多学生真是眼睛发光,这一作品要求使用word或者ppt或者视频记录网络组建过程。 二作品设计的益处 (一)学生的收获 在学生的作品设计过程总结中,可以看到很多同学真实的收获。物理14级3班的林佳铭同学,在总结中写到:“老师,我做好啦~!就像你说的,真有成就感!但是我也在使用MovieMaker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1)我发现制作时在右面的预览时背景音乐与视频的同步情况和保存成电影之后的同步情况不同。保存成电影后背景音乐会比预览时走得快。本来我昨天都做好了,结果今天发现这个问题后又得重头做一遍(片中会出现歌词的文字,需要非常同步才行);(2)视频效果中的“淡入,从白变起”与“缓慢放大”或“缓慢缩小”一起用的时候会出现bug,具体情况是图片突然放大或缩小后就不动了。但遇到这种情况把“缓慢放大”或“缓慢缩小”删除再重新添加就会变得正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开始以为这是偶然情况,可是后来又遇到几次。”应用化学15级1班马聪同学,在总结中写到:“从上个星期天运动会结束一直到现在才做好。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后还是很高兴的,有一种自豪感,最重要的是从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功能,就像在一片森林里,不断的发现宝藏,我将会继续探索,去发现更多宝藏!”课程结束后,也许学生忘了教这门课的老师是谁,忘了背过的知识点,但他们一定会记得自己倾注心血完成的那个作品,记得那个作品背后的基础知识,这就是在知道“有什么”的基础上,完成了“能做什么”的升华。 (二)师生的交流 在网络通信发达的今天,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交流,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答疑、解惑、鼓励和安慰,就是很好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同于一道计算题的讲解,这种交流可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表达方式以及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多一些了解,同时也多一些理解,在对话中引导,在交流中进步,教学相长。教学实践中,对于这类不同于计算进制转换、计算多媒体数据量的作业,学生还是很陌生的,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畏难,有的学生不断向老师强调自己基础差,没用过计算机,做不了作品设计,对于这类同学我们就是不断地鼓励鼓励再鼓励,并且在课前展示已经完成的作品,请完成的同学讲解基本过程,最后很多同学表示在老师的鼓励下完成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作品。 三结束语 在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有的安装不了、格式不对、字幕加不了、软件BUG、无法保存,在我们看来这一切都是闪着光的,学生遇到的这些就是学习,不仅是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人生中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学习。 作者:孙晋非 张瑾 刘世蕾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指出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在阐述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的同时,提出了分层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教学目标、教师定位、设置课程、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概述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1、基本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机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个人计算机系统的介绍。其次是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技术。例如电子邮件的收发、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如何使用文件传输协议进行上传和下载、以及利用BBS等工具交换信息等。再次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如何进行文件的管理、存储方法的使用,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等。 2、主要特点 信息化学习的核心,在于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而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注重信息意识的培养,使其清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同时,信息获取的能力也不容忽略,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有用的信息。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来确定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无用的信息。而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尤其是引用他人成果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标注。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加强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与信息素质培养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其内容与难度而言,尚停留在中学阶段的水平,不实用的陈旧性知识还广泛存在。由于中小学阶段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术,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却依旧存在着较大程度的重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难以满足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需要。相当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而言,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内容与知识比较陈旧。 2、教学方法单一 在授课形式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普遍采用理论+上机的授课方式,主要以PowerPoint课件形式为主。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始终牢牢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容易使学生对理论课程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上机部分主要由学校的实验中心负责,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之间,缺乏了及时有效的交流,使得上机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性不足,难以让学生获得明显的收获。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既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难以达到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 3、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 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考核的最终目的。而目前尚未构建相对完善的评价机制。过度注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甚至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甚至要求学生熟记操作步骤,严重背离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初衷。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是最普遍、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培养途径。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促进和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与原则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应变能力的提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计划的灵活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锻炼教师的组织调控及应变能力,更对其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益于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与动力的提高。而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将其划分为不同学习层次的重要因素。分层教学的实施,还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潜在的能力。通过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激励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遵循的原则 1、坚持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大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的观点,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因此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把握教学的全局性 对于不同阶段的教育而言,应试教育始终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对于学生的衡量与评价,主要取决于考试的成绩。对于优等生一向给予特殊的照顾,而长期忽略了成绩较差的学生,属于典型的局部性教学。而分层教学的实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3、坚持客观性与民主性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并不适合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实施,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层次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其提供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后进生应当坚持民主性的原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和提高。 4、把握激励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激励性的原则,注重学生潜能的激发,增强其取得成功的信念。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形式进行细心的观察,对于其所取得的进步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将进步较大的学生调入更高层次,不断激励相对落后的学生,以促进学生整体积极性的提高。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确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 对于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已经拥有了较高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将其培养成为拔尖人才。注重这部分学生潜能的挖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尽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却不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其培养目标应当向更高层次的学生靠拢,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由于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缺乏学习的信心,则应当以培养兴趣、树立信心为主要目标。通过规范其行为习惯,促使其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 (二)明确教师的教学定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占据了主体的地位,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分层教学的实施,则采用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教师甘当学生的配角。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师积极为学生做好辅助、引导的作用。无论哪个层次的教学,都包含着丰富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对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教学经验与责任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低层次学生的教师,更应当具有足够的耐心,以保证分层教学的效果。 (三)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语音机房,在WinXP的测试环境下,采用NCRE一级等专业的模拟软件,对入学学生进行摸底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WinXP的基本操作、office2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以及电子邮件、网页等方面的网络操作。对于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安排一个学期;而对于基础水平稍好的学生,则考虑安排半个学期的课程,同时增加其他相关课程;对于通过摸底考试的新生,可让其选修《Photoshop》、《Flash动画》、《网页》、《VB》程序设计等课程。 (四)构建差异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教育水平不同,需要差异化的评价结果。应当充分结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特点,对学习的过程与操作实践进行多项小结和评价,涵盖过程、阶段、个案等内容,坚持差异性、及时性、鼓励性的原则。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实现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活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五)因材施教的编写教材 在分层教学中,教材的作用同样不容忽略。传统的一本通式教材,无法满足分层教学的需求。按照先横向分类、再纵向分层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与今后的就业方向。选择或者自行编写相应的教材,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由于教材普遍存在着滞后的特点,应当适度的增加计算机前沿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使用安全知识。 (六)及时转换教学方法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计算机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群体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只占到了理论课程总量的一半。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课讲解,但在进制转换等内容的讲解时,则应采用黑板+粉笔的方法进行,讲解点到为止即可。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讲解主要针对其掌握较为生疏的操作部分,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助辅导。选修类的软件课成,则优先考虑小班实践教学,讲解的内容应根据学时的长短来决定,并牢牢坚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加上对于分层教学本身所引发的问题思考,以及由此而进行的教学探索,都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分层教学的实施,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此为依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缩小学生间的两极分化,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 作者:周翔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视频资源应用 摘要: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显而易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知识对大学生普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操作性等特点也决定了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有特殊地位。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不断摸索和自我研究,才能实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视频资源作为新媒体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普及而成为易得的资源。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及特点,对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视频资源;计算机;实践 随着信息化浪潮不断地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人类即将进入全面的信息化时代,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大量应用。能否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深刻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一个现代人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密切相关。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开设目的便是给大学生普及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使其有基本的技能。实践作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视频资源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实例对视频资源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所具有的优越性,积极性,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如何高效利用视频资源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进行思考。 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特点与现状 1.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的特点 实践,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深刻理解所教授的内容,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总的来说实践应当具有操作性,互动性,自主性三方面的特点。所谓操作性,便是实践本质的体现,实际操作,自我经历,唤醒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渴望,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深入而广泛的影响。互动性是实践的基本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才能发挥教学最大的效用,学生的每一项操作都需要老师的引导。而自主性反映了实践中的主体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热情。 1.2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的现状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广泛开展于各大高等院校,可是实践并未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采用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由以下三方面反映:(1)实践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理念滞后,“言传身教”式的教学,并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学生自主性不强,实践变得枯燥乏味。(3)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明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以后学习与工作的作用,加上学校引导不够充分,使实践效率降低,作用降低。 2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的应用 2.1视频资源的特点 视频资源作为新媒体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普及而成为易得的资源。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视频资源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易得性,科技不断进步广泛普及,使得视频资源具有易得的特点,制作与使用十分容易。 2.2视频资源应用与实践的方式 视频资源已经大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将实践内容录制成视频,从而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大节约老师的时间与精力。这样的思想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不断出现的高校精品课程便是此种应用方式的最好例证。此种方式在节约教学资源的同时,达到课程要求,不过对学生自主性有较高要求,如何监管,如何检查教学成果有待进一步探讨。(2)开发交互式实践视频系统,学生在实践操作时,观看相应视频进行学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系统将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视频发送,在良好互动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此种方式开发成本较高,视频数据库应当不断完善。良好的交互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种方式应用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符合大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具有很好效果。(3)课堂教学与视频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部分内容由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讲解,部分晦涩难懂极为抽象的内容使用视频资源进行讲解。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应用视频资源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教学方式。正是由于此种方式的保守性,使大部分老师学生都能适应,当然教学成果也较为保守,即不能最大程度发挥视频资源的优势。 3如何高效合理地将视频资源应用于实践 3.1视频资源的高效率应用 上文中已经分析了视频资源在实践中的积极性,较传统教学方式优势明显。所以视频资源的高效应用变得重要,在高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当建立视频资源教学数据库,通过合理方式保证视频的质量,建立一定的教学制度不断更新视频资源,使教学资源与时俱进。数据库的应用使视频资源的使用变得高效,节约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3.2视频资源与实践的合理结合 视频资源与实践的结合,使实践变得高效。但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不使用视频资源,传统实践方式弊端会越来越大,上文已探讨,不再赘述。如果大量繁杂地使用视频资源,这就会大大地冲击当前的教学模式,使其完全改变,这对于教学者与学生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大量应用视频资源显然是不合理的。视频资源使用方式与使用程度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对不同的施教主体应采取不同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所处阶段,当前的认知水平与心理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4结语 本文分析研究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及特点,对当前现状进行了研究。肯定了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的优势从而从多方面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将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应用。视频资源如何使用,如何合理使用成为后续工作的重点内容。视频资源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 作者:谢凤 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体系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国内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课程体系的思想,通过创新的实验课体系,完善的考核方式等措施,为高校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的实验课程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实验课 一、引言 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是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研究现有技术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各项基本应用、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硬件的频繁更新,以及全国各地的高中的师资力量分配的不够均衡等原因,导致现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能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探索新的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体系的建立,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大学计算机基础普遍存在实验课紧跟理论课的节奏,没有独立的实验课体系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广泛,包括中文录入技巧、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INTER-NET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所限,现在这门课程普遍是以办公软件为主要讲授对象,其他的方面只是略微讲授一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内容相对独立,不够综合,不够系统。学生学的许多知识不能够融会贯通实验课时不足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普通问题,授课内容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才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现实的情况是只有部分内容进行上机操作,其他的都没有机会实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三)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验课内容的安排相对不够合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高中,而全国各地的高中由于地域的差别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差悬殊。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计算机的的基础操作已经烂熟于心了,而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导致实验课的进程出现很大的差别。 三、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有目标、有计划地增加实验课在整个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然而,许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将其分成理论课的实验课来上,这样其实会一定程度地破坏很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解决方法是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或者说,直接都改为实验室上课,学生在机器旁边听课边实践,效果要优于理论加实验的方式。 (二)探索构建系统的、完备的、独立的实验课课程体系现在实验课多是依附于理论课,内容不够系统,知识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新的实验课课程体系中从三方面解决上述的问题。首先,以办工自动化软件知识为例,从知识层面上,将内容系统化。在设计实验内容中,先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实验内容的设置,这是第一层次的实验,如表格的操作;其次,在每个章节结束时以整个章节知识点为中心设置初步综合实验,如图文混排;第三,以整个软件为中心,设置综合实验,如WORD综合实验;最后,将相关软件相结合,设置跨软件的实验,如,在WORD中插入一幅图片,而该图片在插入前需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预先处理一下,等等此类的综合实验。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对前面的知识有所回顾,以及对知识的系统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需要调整,不要完全依附于理论课内容的顺序。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很多软件不能细致的讲授,但是并不代表这个软件不重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地编排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堂老师认真检查,这样就可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所编排的实验内容一定要具体、细致、步骤清晰,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同时,要求为这种学习方式配置严格的考核方式,只有严格考核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课余学习的品质。考核方式中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比如多媒体这一章,内容包含音频、视频、图像处理、动画等很多知识,每个内容其实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来讲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可以将这些内容划分为必学和选学两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和实验内容来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个方面的优势和兴趣所在,以便为将来的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选修课中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这个学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安排实验内容。由于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同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为了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堂的时间,可以把每次实验的内容设置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在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合的实验课教学体系,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节奏。 作者:郭海霞 解凯 王梦菊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系 北京印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该课程的开展方向,将逐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本文从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引入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做准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改革 1概述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分专业方向,都应该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的计算机类课程,而且,该课程在许多高校是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讲授计算机系统平台、数据表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同时应该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以及中小学阶段学校已经开始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不断提高,因此,一些高校不再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同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求知欲下降;学习没有目的性等等。在这样的现状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高校就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当中的一个概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这一目标规范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方向。 2计算思维的提出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概念的提出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自然产物。2006年,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明确使用这一概念。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2010年,我国九所“985工程”建设高等学校在西安召开了首届“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堂研讨会”。会后还发表声明了[4],核心内容是为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促使其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模式,完成求解与行为方式的全方位理解,建立计算思维培养计划。计算思维从基本层面探讨计算与计算机科学的一些核心的概念与内容,这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正在逐步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方向转变。 3教学改革的探索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对该课程的全盘否定,而是根据当前我校的生源及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我校是西部院校,生源大部分都来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薄弱,甚至极少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都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因此,结合前言中提到的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加强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3.1教学准备 在我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已经实现了分层教学,比如:大学英语。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无法完全实现分层分班教学,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尝试类似分层教学的模式。在该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将先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特别是常用的办公软件的操作。根据调查结果,教师会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选取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在实验教学中给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实验任务,争取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理论、实践两方面进行。理论部分仍然是以讲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主,主要讲授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计算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表示、计算机系统等)和计算机问题求解(算法的基础知识、常用算法分析等)。实践部分主要分为两级: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和Raptor语言。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对于与计算机专业相近的专业班级,可以尝试直接试点改上“计算思维”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学生课后进行自学。 3.3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以Mooc和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Mooc视频,学生可以随时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高。在课堂上,学生根据学习的视频内容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学习。实验教学主要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的项目来熟练掌握相应的软件操作,同时在任务设计时培养其计算思维。 3.4课程考核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考核不再采用单一的一张试卷制,该课程的考核将结合Mooc视频的观看情况、翻转课堂的表现、实验课的项目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这门课的成绩。对于办公软件的考核,采用考试系统进行。 3.5教学反馈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教学效果如何不能仅仅只看最后学生的成绩,而是具体了解学生的心声。因此,该课程结束后将从每个教学班选取相应的学生进行教学座谈会,倾听学生对这门课的教学建议和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方式等。 4结论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我校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应软件操作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计算思维的培养。后面的教学中将不断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的使用计算机来进行问题求解。 作者:王晓荣 王萌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教学设计探析 摘要: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程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的教学设计方法,对如何进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对计算机文化有一定程序性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熟练操作;三是让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提取、分析和,让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信息化社会的基本工作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章节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为主线,首先呈现教学案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来进一步剖析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对教学内容深入了解;最后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或者小组讨论得出总结,和教师共同对案例进行总结,掌握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三种不同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有所区别。 (1)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在教学设计时可采用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的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都会疑惑: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有什么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通过呈现理论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案例,让学生明白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进行案例呈现——“不同的软、硬件配置对于计算机使用的影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分析计算机分成哪些部分?主要的计算机硬件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软件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有何不同?最后通过案例总结,归纳出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所有理论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教学设计时采用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讲解)——案例实践——实例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在每个章节呈现案例时,展示利用相应软件制作的综合作品,教师对操作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作品中所使用的操作技术有哪些。学生进行案例实践过程中也可分组,由小组长(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担任)指导全组同学进行操作,教师对组长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案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管理,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可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最后抽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 (3)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部分内容有些是纯理论的,有些是理论加实践的,教师可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教学。如“网络信息安全”这章节内容,在案例呈现中可播放目前由于网络应用中出现的网银信息被盗、电脑信息通过网络泄露或手机上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视频,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网络信息不安全问题,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析讨论,如出现的原因、如何避免,最后归纳网络信息安全包括的领域以及相关理论和操作要求。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教育界普遍使用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对整个教学环节中的细节进行个性化设计,既要注重优秀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也要注重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让所有大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都能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人才。 作者:石敏力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云教育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局限和困境,将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与融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养人助长的目的。 【关键词】云教育;云数据;实验教学 云教育数据平台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教学、管理、学习、互动交流于一体,共享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成果,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即时互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因专业和应用方向不同,其实验教学要求各异,通过云教育数据平台,融合专业个性化教学,体现课程的教学特色,起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1云教育数据服平台概述 1.1云教育数据平台服务模式 “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是一个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该模式通过“一站式”应用和“云”的理念,以教育云服务为支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架构一个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融合教师精品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管理与反馈,彻底打破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边界,凸显教育公平、高效、便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图1所示为教育云服务模式。 1.2云教育数据平台构成 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要在开放、整合、共享的框架下,创设有效机制,协同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管理员以及技术客服等各类参与主体,设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目标,实现互利共赢。通常情况下,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采用“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评估准入、师生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机制。 2云教育数据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功能 2.1“教”与“学”的完美融合——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突破教科书局限,发挥互联网传播知识、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的知识量,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内容量。此外,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有限的时间最大幅度的增加了知识和信息量,突出了教学重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促使教师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2.2“教”与“学”的高效便利——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化的自习室,网络化的图书馆,网络化的教学设备逐步在高校中普及。与此同时,我们处在信息资源爆炸时代,要在网络资源海洋中快速找到吻合课程内容的资源极为困难。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是高校根据课程安排专门订制的用于教学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上陈列的资源面向学生开放,每一份展示的教学资源都是教师精心制作,体现该教师最佳水平,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的最优资源,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同时,依托这一平台之便利,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可以即时交流,教师之间可相互讨论教法,学生之间可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师生之间可以答疑解惑,课堂一下子宽广了,“教”与“学”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集资源存储、上传下载、分享、交友互动、即时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融合了当前最流行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QQ和MSN、飞信等),互动交流非常便捷。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又有别于当前流行的即时通软件,在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学生们会不自觉的进入一个学习的环境,因为在线学生在讨论的都是平台上展示的资源或刚学的课程中某个知识点。在线教师们则忙着在即时答疑解惑或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浓烈的学习气氛已经从传统的课堂延伸到课堂外的任何一个角落。 2.3“学”与“学”的互帮互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 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协同合作是学生未来走上任何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协同合作、互帮互助是在校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云教育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答疑解惑、交流谈心的场所,这个场所甚至不仅仅局限于本班或本校师生,它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甚至融入全世界。学生在半现实半虚拟的世界中沟通交流、交心结友,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不断练兵演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融入世界的速度。 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困境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高校都安排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所有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第一门计算基础教育课程,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和通识性等特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处理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整体效果欠佳,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教师演示式”实验教学方法扼杀学生学习热情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师在实验课上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在上机操作之前,教师首先系统讲解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然后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书,按照操作步骤上机操作,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对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问。这种枯燥的“教师演示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围观教师照本宣科的演示,然后按部就班填写实验报告的方法简单、粗糙,了然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2“单机操练式”实验教学方法扼杀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采用“单机操练—各自为战”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一般谆谆教导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报告提示的步骤,一步步模仿练习,对教师演示或报告提示的情景无法知悉,也无法处理步骤之外的其他突发情况。这种教学方法,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禁锢了学生对计算机未知情况的探知欲望,久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3“纸上谈兵式”实验教学方法消磨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无法保障学生预习和复习要求,没有条件动手试验,也没法事先研究拓展实验题目,无法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锻炼创造性学习能力,最多只能做到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消磨殆尽。 4基于云教育数据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实现途径 4.1云教育数据平台下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基于云教育数据平台,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任课教师应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首先应研读教材,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薄弱点,对照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准备符合学生专业特点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的便利性,按照实验项目特点将学生分成实验群组,然后向每个实验群组下发实验项目,组织监控各个实验群组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的即时交流功能组织群组讨论,师生互动答疑,最后,学生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提交实验报告。 4.2云教育数据平台下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基于云教育数据平台,高校学生也应随之转变学习模式。学生首先应认真预习教材,了解学习重点,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薄弱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操练自身薄弱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步骤,同时,通过云教育数据服务平台中的即时交流功能,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总结学习体会,巩固提高学习内容。 作者:胡艳 廖羚玲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现状,探讨新的实验教改思路,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改革创新;实验教学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实验内容既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视实验课教学,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改革意识,摸索出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摆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的现状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很多高校都是重视理论课教学,而将实验操作课作为补充,甚至减少实验课时。调查显示,74%的学生反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实验学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足50%,有68%的学生反映他们在实验中不能得到有效指导,教师从来不批改他们的实验结果。 第二,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自身综合素质及实验教材内容的限制,依然秉持过去单一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缺乏弹性,没有与时俱进,导致学生毕业之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三,实验的设置不合理与不完善。 多数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基本上仅是以验证教材的内容为主,综合型与设计型的实验较少。在实验类型设置方面,学生反映大多数安排的是基本操作型实验,只有少数的学生反映安排了综合运用型实验,安排设计型的实验就更少。在实验内容设置方面,多数学生认为设置实验内容过于容易,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方法 第一,转变旧的实验教学理念。 更新陈旧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意识到实验课和理论课的对等关系,不可偏颇。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想,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制定出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实验操作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强化训练来提升学生计算机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技能,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 第二,科学设置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设置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实验内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科学地设置实验内容,以实验操作练习促进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应根据实验的难度及实验目的的不同,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目标功能不同的三类实验:一类是基本操作型实验。基本操作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要求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保证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二类是综合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综合运用某一模块的功能,一般为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的实验。三类是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设计型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好地表现个性和进行创新的机会,通过特色实验项目的设计,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三,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网络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势,许多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中均通过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将每次实验内容、实例与任务放置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自己下载,并将做好的实验操作结果上传到系统,教师及时评价。若学生在实验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在网络上及时和教师沟通,实时交换意见,这样可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进而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另外,为了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课时明显不足的情况,应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增加学生课外自由上机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矛盾。 三、结语 实验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也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者:黄熙岱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利用微课教学平台引入广东省高校联合研制开发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自主学习系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改革方案,改进了考核方式,并对教改方案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与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教改方案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微课;自主学习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操作能力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日益普及,相当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降低教学效率且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和学习,作为师生交流平台的网络课程网站也从传统的PC版向移动网络课程发展。本院以Tomcat为服务器,采用jQueryMobile和HTML框架,利用Dreamweaver和MyEclipse设计并实现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移动网络微课程网站。该网站主要实现了移动设备上的课件浏览、师生交流及服务器上对消息、微课程教学视频、课件等后台管理功能。网站已通过校园网,如图1。手机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访问本微课程网站,教师登录后即可对所有课件资源进行上传、修改、删除等维护。学生论坛让移动用户和PC用户可随时随地都可参与课程交流,满足了学生和老师对课程的各种需求。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广东省高校联合研制开发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平台[1],逐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及规划。 1.1课程改革思路 考虑到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教育,且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专业设置等因素,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依托学院新建好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改革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把网络教学模式引入到计算机应用课程中;适当弱化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专业特性开设不同次层与难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与科研的需求[3-4]。 1.2课程改革方案 1.2.1引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到课程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本院在2011年10月份在广东省教指委的指导下已搭建好计算机应用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平台有以下主要功能: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监督与管理有关教学活动;编制试题和进行评分;将实时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为下一次教学过程提供支撑[5]。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可以建立丰富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应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提高授课教师的工作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平台综合测试模块下的摸底考试进行学前测试。然后按摸底成绩实施分层教学:摸底考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者可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选择免修且对这样计算出的分数不满意者,可参加该课程期末统一考试;摸底考试成绩在50分和60分之间者可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参加课堂授课,参加该课程期末统一考试;摸底考试成绩50分以下者必须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授课,参加该课程期末统一考试。 1.2.2弱化计算机应用课程课堂教学,加强学生自主练习。考虑到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是“非零起点”的,本方案把该课程由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改变为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组织教师建立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同时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3实施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考分离”。通过自主学习平台的实验操作环境与网络考试环境,逐步实施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考分离”,从而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试制度。 2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2.1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⑴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由于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摸底测试不及格的学生。他们看到很多学生通过了摸底测试,而且有部分学生的摸底测试成绩优秀,这些学生不需参加课堂学习,这使他们感到一定的压力,所以想通过这个学期的课堂学习提高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有的学生不仅在自己的班上认真听课,而且主动去其他班听课。有的学生虽然通过了摸底测试,但希望期末获得更好成绩,期望获得优秀奖学金,追求高分,也积极的来参加课堂学习。所以分层次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⑵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没有分层次教学时,由于一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也来教室上课,对课上他们熟悉的内容,他们就会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课,时常出现打游戏,上网,带耳机听音乐的情况。这就严重干扰了那些没有基础的学生。学生不能做到认真听讲,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自己又无法解决,教师只能重复讲解,有时一个问题要重复讲解三次以上,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采用分层次教学之后,由于多数通过摸底测试的学生没有参加课堂学习,来到课堂学习的学生都是主动学习的学生,不会出现打游戏、上网、听音乐闲聊的情况,想学习的学生不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干扰,能做到集中精力听课,这样教师就不用多次重复讲授内容,基本上讲一次,大部分学生都能听到、听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⑶课堂教学对象更有针对性由于课堂学习的人数相对较少,老师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对那些相对水平较低的学生,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讲解,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更有针对性。容易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小班授课效果也好。 2.2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⑴学生成绩总体提高情况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成绩提高符合一个规律,即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分数提高幅度最大,其次是自主学习的学生,再次是免修的学生。这说明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主学习的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学习也有一定的效果,免修的学生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小。 ⑵学生成绩提高幅度分析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成绩提高幅度大,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出勤率高,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完成作业,课后自主学习,多数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平台的所有知识点的测试,所以成绩提高幅度很大;自主学习的学生成绩提高幅度较小,自主学习的学生的自觉性不强,学期初基本没有使用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由于自主学习的学生没有通过摸底测试,须参加期末考试,他们往往突击使用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由于学习的时间短,成绩提高幅度较小;免修的大部分学生成绩没有提高,部分免修的学生觉得考试已经及格了,没有期末考试的压力了,也没有老师督促,就放松了学习,提高幅度较小。也有部分原因是免修的学生基础好,进步空间相对小,上课和自主学习的学生基础相对差,进步空间相对大一些。 2.3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效果 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使用自主学习平台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可进行反复练习。部分学生通过看教学视频自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同时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语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实践,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课程更具科学性。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提供的学习平台作用十分明显。该教改方案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方案。 作者:吴琪 杜威 单位:广东警官学院计算机系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小议基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基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农业循环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农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三农”问题依然存在,若要彻底解决,并成功将科学发展的观念贯彻到基层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基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有不正确的认识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当作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尤其是没有与循环经济3R原则产生直接的关系;二是,没有认识到该怎样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建设,实际过程中,一味的追求速度,而没有重视质量;三是,大部分基层农业还是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要生产手段;四是,基层农业相关工作部门为了最求经济增长的指标,没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循环农业建设,甚至成为人为障碍;五是,基层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当前还无法真正成为循环农业经济建设的主要团队;六是,没有积极宣传循环农业经济的优势,或者说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2技术研究滞后 基层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循环经济中的主要技术,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与清洁生产技术等,目前研究不够深入,甚至无法在基层全面推广。这些关键技术的开发,通常以大企业为主,由于单兵作战,无法形成联合攻关的力量,而且大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尤其是对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技术的研究水平不高,没有真正形成促进基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3资金缺乏 基层农业由于相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无法真正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一是,财政补贴制度设计过程中不够合理。当前执行的政策中考虑环节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补贴项目仅仅限于少数几项间的补贴,没有一定的制度来支持基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二是,相关优惠政策存在缺陷。当前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方面,但是还没有体现循环经济理念,而且还延续了最终治理的传统意识。另外,鼓励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不够完善,比较单一,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涉及到的各项政策相互冲突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政府投资有限。循环农业发展涉及到的主要群体是资金缺乏的农民,仅仅靠个人力量或者小群体力量是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 二、发展基层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真正意义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对应的措施。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认为当前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 1加强循环农业立法进程的推进,并出台与之有关的补贴性政策与限制性法规 对基层农业进行深入调查,充分明确政府、企业与农户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义务与责任,并将构建农业生态补偿与技术补贴机制当作出发点,对经济发展体系进行完善,进而建立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与工作行动三者相互结合的长效机制。 2构建基层农村物业管理体系,打造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有效机制 物业化管理是当前基层农村对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加强基层农村物业化管理能将基础设置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能有效改善基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式,对于推进基层农村废弃物处理资源优化利用、培育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3加强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力度 只有农业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才能提升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重视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当前一线农业科技人才水平不高,这是制约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技术角度来分析,要坚持围绕水体净化、生物质能源、废弃物质化利用、农地养护等等关键领域,要重视纤维素转化利用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质能源技术等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而形成比较全面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在基层农业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是推广循环经济的主要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培养出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才人。 4提升政府资金投资力度 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适当的增加,才能将多元化投资体系完善。基层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没有足够资金的投入,就很难适应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基层农业部门的支农资金预算,有必要转向循环农业。其一,基层农业部门要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用途是建造基础设施,并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推广以及运用;其二,涉及到基层农业的金融机构与产品时,要适当放宽贷款额度与限制,全力支持循环农业建设,尤其是要合理增加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额度,并对税收优惠政策、补助、贴息等等多种经济杠杆的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注入基层农村,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本文作者:杨慧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农牧业局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可以适当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运行,对建设现代化农业,积极响应农业政策号召具有极大帮助。本文分析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与相关对策,通过现阶段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探索此课题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内容,更是现阶段国家现实的选择,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影响了协调性,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举措与相关措施,为更好推动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 1.1实现循环利用 近些年,农业部门按照文明建设的标准,推动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更加重视循环利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支撑下,重视沼气建设与种植业的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建立起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种植业、养殖业、沼气产业的循环发展[2]。 1.2推进清洁工程建设 实现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前提是开展清洁工程,为更好的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与相关的废水污染问题,保证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完善各种有机物的废弃处理设施,确保就近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家禽家畜粪便、生活垃圾与饲料等循环,实现家园清洁与田园清洁。 1.3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近些年,农业部门更关注肥料化、饲料化等的循环利用。通过推进先进技术,使得秸秆肥料化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保证全国秸秆肥料化的利用量达到相关标准。现阶段,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了2.2亿吨,已经占据了可收集量的27.8%,经过相关方式的转化,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具体标准。 1.4运用节约型技术 围绕农业的具体发展方式,应该坚持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根本,重视运用节约型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顺利开展。大力推进测土配方的施肥方式,重视实现一体化技术的生产,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推广更为高效、低毒的防治技术,提升相关的病虫害生态拦截工程,积极改造并修建生态拦截区域,实行科学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迎合保护性耕作的需要。 2注重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及重要环节 2.1理念 转变思想观念,从大生产、大生态等方面实现循环农业的发展,摒弃依靠消耗资源发展经济的做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证实现农业经济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到循环梯级式的利用,在根本上转变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把握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2.2发展 及时优化相关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构建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模式,建立科学的生产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确保合理配置相关的农业生产要素,保证提升相关的资源利用率,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问题,推进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一系列的脏乱差等问题。 2.3途径 要实现由粗放型、高耗型到集约型、高效型的转变,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确保农业的不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准。重视保护耕地、草原及一系列的生物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3.1开发节约型农业 农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注重节约型农业建设,对耕地实行分等级动态管理,强化基本农田建设,在改造过程中实现田地的分配,经过普及相关的施肥知识,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与配套服务,保证及时调整施肥结构,从而更好地提升肥料利用率。注重节约技术的推广,在统一防治措施的利用过程中,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另外,还需要适当的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有效降低农业装备耗能。 3.2落实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循环农业经济的实现需要拓展并延伸相关的产业链,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完美结合,促进农民增收。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且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广先进的合作形式,实现企业与农户结盟的共同体构建,推动相关格局的不断完善。 3.3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农村清洁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以自然为基本单元,注重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应该积极推进秸秆肥料的优化利用,及时解决秸秆资源浪费与焚烧所造成的严重问题,强化沼气工程的建设,实现农业资源的保护与有效利用。资源的优化利用能够更好的贴合国情实际,以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推动国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迎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应努力顺应农业发展的趋势,以更好的方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我国属于农业大国,虽然农业的发展占有明显优势,但还应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科学手段,指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作者:程丽波 单位:通榆县科学技术馆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城郊农业旅游开发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农业旅游开始兴盛起来,城郊农业旅游更是如此。由于其背靠城市,交通、通信便利,已成为广大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当在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等。基于此,有学者提升了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以确保农业旅游走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道路,在满足人们欣赏田园风光,感受民俗文化的需要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确保生产和消费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郊农业旅游;注意事项 农村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还蕴含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对身处喧嚣的城市居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这里他们可以回归自然,缅怀传统的生活方式,已得到身心放松。旅游公司基于上述需要开发了城郊农业旅游,为我们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开发城郊农业旅游的动机,接着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关系,并介绍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主要事项。 一、开发城郊农业旅游的动机 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泯灭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而是加剧了这种渴望,这种渴望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祖先曾长时间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归宿感,另一方面是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在自然环境中人们的身心可得到放松。农村保留着相对完整的自然环境,且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动机之一。此外,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寄托,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具有一定的“乡土情结”,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想要了解传统文化,这是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另一个动机,即为了满足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需要[1]。在农村人们能欣赏到田园风光,感受到民俗文化,安静的环境、绿色植被、清新的空气、空旷的田野激发了人们对往日生活方式的怀念,在怀念中释怀情怀、陶冶情操,暂时忘却城市生活的压力,所以说农业旅游对城市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是旅游企业开发城郊农业旅游的动力所在。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城郊农业旅游开发的关系 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城郊农业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充分考虑了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一般的经济活动更符合生活环境。对于城郊农业旅游,旅游地址处于城郊结合部,由于背靠城市发达的交通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较为便利,可节省大量的基础建设支出;其经济活动在农村原有的生产资料、闲置的房屋、田园景观上开展,提升了农村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可减少了旅游项目开发成本;其旅游产品以绿色产品为主,现产现销,既不会污染环境,也避免了长途运输产生成本。总的来说,城郊农业旅游利用的是农村的风貌、特色、趣味以及民风民俗等特有资源,并充分发挥了其背靠城市的优势,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一般的规律相符,后者对前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农业旅游开发不应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应确保两者共同发展[2]。此外,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旅游的吃住玩消耗更多的是人力,而人力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也就是说农业旅游是低资源消耗经济活动,且消耗的资源大多可循环利用,其发展要求与实践属性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一般的规律。 2、城郊农业旅游可开发成循环经济的载体 田园景观是最主要的农业旅游最主要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可通过农业活动生产出来,可循环使用。在农业旅游中,游客消耗的绿色食品、农业产品等产生的废料可作为肥料进入农村生态链,既减少了废料处理的成本或对环境的污染,由减少肥料成本支出。此外,农业旅游还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耽搁正常的农业产生,形成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总的来说,农业旅游业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农业旅游业当地的餐饮、住宿、娱乐业很好地嵌入了经济发展圈,农村的基础设施会更加的完善,产业链更加稳固,生态保障体系更加有效,使得各项经济活动形成闭环,继而成为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载体[3]。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的注意事项 1、在物质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的注意事项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不仅使得相关消费和生产进入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中,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是区域、产业、企业层面的循环发展,对于更高层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发展,农业旅游同样可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放松游客的身心,基础实施更人性化,当地人力资源更能得到充分等,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娱乐需要,也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1)旅游企业能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开发活动。 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由具体的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企业只要严格遵循循环经济理论,以循环经济思想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才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当地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围为游客提供一个向往的乐土,促进农村农业与旅游业的循环发展。在具体的开发中,首先应尽量多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其次评估每个项目对生态破坏,并基于减量化原则确定项目的数量、用料、规模、风格、色彩和造型,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光,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尽量不影响农业的生活方式,做到就地取材,与当地的自然风貌能融合在一起[4]。再次,充分评估环境容量,确保旅游资源的开发在环境的承受范围内,避免破坏代际平衡和生态平衡;最后做到不使用或使用环境去不友好产品,比如杀虫剂、除草剂。 (2)区域层面形成了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的生态产业链。 随着城郊农业旅游的开发,与之相关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熟,继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的产业链只有符合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的原则,才能实现生产、消费以及废物再利用的完美闭环,才能使得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副产品互换和资源共享实现从个别企业间行为到产业间行为的发展,把区域各个产业的生产、管理统一起来,对资源进行优化优化配置,形成一个生态网络系统。一个完美的区域生态产业链会从物质循环流动的各个环节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尽可能提升物质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在精神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郊农业旅游的注意事项 (1)农业旅游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 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而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息娱乐的好去处,所以说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让游客感受到最质朴、最传统的民族文化,领略到城市所没有的民俗风情以及田园风光,让游客在消费高质量的、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的过程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实现身心的发展。在具体的开发中,应注重民俗风情的开发利用:农村与城市最大不同之处是其受到的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较小,还能保留一定的民俗风情,这是农业旅游业的价值所在,农村的民俗风情有服饰民俗,比如与鞋帽、装饰品、衣服、佩戴品等;岁时节令习俗,比如元宵节的踩高跷、耍龙灯、观焰火、观灯、舞狮子、跑旱船等活动以及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开展的各项活动;游艺竞技民俗,比如放风筝、狮子舞、武术、赛龙舟、燃爆竹烟花等,此外还包括婚姻礼仪民俗、生产习俗、居住民俗、饮食民俗等。同时还可以开发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比如采用水磨、鸡公车、水车、石碾等几乎绝迹的传统农耕设施;建立农耕文化展室,展览风车、斗笠、升子、石磨、斗、织布机、蓑衣等,并在展览促进行相关的文字介绍,介绍其用途、使用方法,让城市的年轻一代有机会了解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食文化、商品文化的开发利用:农村有着传统的饮食文化,具有城市快餐文化不具有的魅力,可充分挖掘饮食文化,开发出极具特色的餐饮品类,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景的过程中吃到有品味、有文化的饮食。 (2)把握好城市旅游者的需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正在逐步丧失其传统的形态,人们渴望能有机会接触田园风光,以弥补往西地域文化的缺失,这也是农业旅游的兴盛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农业旅游的开发应把握好城市旅游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原汁原味的乡村形态,最健康的生态环境,最传统的民俗文化,以满族其城市生活传统文化、田园风光的缺失感,让他们身心帆布归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结束语: 与一般的景区开发一样,城郊农业旅游开发应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当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城郊农业旅游开发应更注重民俗文化的开发,其自然环境也更加的脆弱。在城郊旅游的开发中运用相关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原则能实现经济活动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能更有效地开发农村的民俗文化,实现生产、消费以及循环的体系化发展,对我们城郊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盼 单位:平顶山教育学院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摘要:农业传统生产方式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农业循环经济注重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重组合原则,能够极大地减少农业生产的资源投入和有害物质排放,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立体化产业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集聚化产业布局等模式,并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注重宣传引导三个方面提供保障。 一、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都采取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1.资源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一方面,大量使用化学类生产要素污染了生态环境。近年来,农民不断加大化学类生产要素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产出。这种干预农业生产的做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化肥的长期使用造成了土壤硬化,土地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为了加强杀虫效果常常会过量使用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生物,对土壤、空气、水资源的污染更是严重,也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地膜技术在蔬菜种植中被经常使用,但是大多数地膜都很难降解,废弃的地膜或者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降低土壤质量,或者被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十分迅速,自然资源需求也随之增大,加上农村自然资源多数处于无监管状态,水、土地、草原、树木等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草原荒秃等恶劣后果,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废弃物不当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与工业产生废水、废气一样,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一旦不能有效处理,就会成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从种植业来看,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每年大约产生8亿吨秸秆,由于现在农户很少喂养牲畜,这些秸秆便成为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为了不影响下茬播种,不少地方采取焚烧方法处理秸秆。秸秆焚烧产生的浓烟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产生的有毒气体则会给人和动物带来伤害,成为近年来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二、农业循环经济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循环经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将生产活动优化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过程,实现了对“高投入、低利用、高废弃”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在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正是看到了循环经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循环经济也被大量应用,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程度高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达到了很高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物资的投入和废物的产生,以兼顾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1]。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2],这与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高度契合。一方面,从多层、多次利用资源看,农业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的极大节约。循环经济追求对各种资源的深度利用,将资源的使用价值完全“榨干榨净”,避免生产造成浪费资源。如稻田养鸭模式,借助鸭、水生物、水稻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减少了化学除草以及化肥、农药和饲料用量。另一方面,从再利用废弃物看,农业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更大。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但循环经济将这些废弃物通过再加工则会“变废为宝”,不但减少废弃物污染,还提供了新的生产资料。如运用先进技术将秸秆加工成生物燃料,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沼气技术把畜禽粪便发酵成沼气,既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又产生了新能源。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1.立体化产业链模式 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要利用生态经济学规律,通过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立体化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一是建立种植业立体生产模式。将农作物、蔬菜、果树等进行科学套种,实现对土地、水资源、肥料、阳光等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要素投入。二是建立农、渔、畜等融合生产模式。将农作物、畜禽、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环状减耗型食物链。以稻田养鱼为例,在水稻田中养鱼,可以在不增加水资源使用的基础上获得鱼和水稻两种产品,同时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有机肥,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三是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立体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大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能量循环关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科学搭配,构建农业生产综合体,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开发。 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大都属于有机物质,为加工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依据生态学、生产链原理,通过技术处理将秸秆、残渣、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生产要素。一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新能源[3]。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发酵产生热能原理,将其转化为沼气、电力、燃料等能源。二是把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动物内脏、粪便、农作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通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用作有机肥。三是把废弃物转化为饲料。将农作物的叶子、秸秆以及农产品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既节约成本,又减少了肉类的激素含量。四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材料。即将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可降解的装饰材料、生产原料等,如把玉米棒通过粉碎、熏蒸加工成蘑菇、木耳的培养基等。 3.集聚化产业布局模式 集聚化产业布局模式是立体化产业链模式的升级版,它将相关农业企业、工业企业等进行集中布局,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从更宏观层面实现农业生产循环发展。如可以将农作物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沼气企业等集中布局于同一园区,构建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即农作物企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加工企业产生的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或有机肥,养殖业为农作物企业提供畜禽粪便有机肥,沼气企业将各企业的废弃物变为沼气为企业提供能源,这样各类资源和物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以江苏宜兴市的兴望农牧园为例,该园区布局了猪羊养殖、加工贸易、休闲林果、水稻种植、茶叶等产业项目,实现了沼气综合利用、立体种养、环境控制、农产品加工等高效清洁的循环经济[4]。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涉及观念转变、技术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单凭企业、农户无法完成。因此,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支持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出台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日本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循环性社会基本法》,从立法层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也应该出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明确导向。二是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管理。从县域经济、省域经济层面出发,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本地农业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建设一批主题功能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提升本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政府要从经费、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对采取循环生产的企业进行支持,如减免税收或提供贷款,帮助企业引进废弃物利用技术等。 2.强化科学技术支撑 一是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依据不同循环经济模式,制定生产过程、资源要素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为农业生产各环节循环衔接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依托高校、农科所、技术站等科研院所,围绕农业生产与现代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的衔接,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攻坚项目,同时向农户和企业推广种养协作、间作套种、饲料加工、沼气生产等技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使用率和覆盖面。三是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选取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人才、研发经费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应用和创新,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基地。 3.注重宣传引导 农业循环经济是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多方积极参与才能顺利推进。因此,要注重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提高农民、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加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积极作用的宣传,让农户和企业认识到循环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户和企业自愿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三是加大国家扶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宣传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介,让农户和企业及时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选择具体生产模式。 作者:程佳聪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摘要: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由于历史、经济的原因以及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不断恶化之势。如何建设好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对于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部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可见,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重要高度。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版图上跨度很大,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由于历史的和经济上的原因,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步伐。 二、西部地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 (一)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对森林资源进行了长达40多年大面积的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遭到破坏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西部地区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牛羊的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加之个别地方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超载放牧牲畜,造成森林、矮杆植物和草山的破坏甚至毁坏。据统计,西部地区以川滇地区天然林区森林资源破坏最为严重,森林单位蓄积量年均递减2.5%以上;其次是新疆天山地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区。由于森林覆盖率过低,加之历史上毁林滥垦、陡坡开荒,使山区失去涵养水源和调节水源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西北地区占西部总面积57%,而水资源量只占18%,水能资源只占24.4%。干旱缺水日趋严重,据统计,9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8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剧趋势。 (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气候的原因,农业生态环境较差,加之耕地条件差,化肥的使用量大,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江河和塘库水体的污染及部分地区水源的水质恶化;同时不合理的施肥还造成土壤表层板结、土壤酸化等严重问题。目前农村点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日益突出。 (三)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突出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时我们也使用了世界化肥总消费量的31%,全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残留超标使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同样,西部近年来,农药施用量也呈增长趋势,一些农药甚至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这些农药的残留物还可以通过水的传递,将污染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造成农产品严重污染。这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危害国民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基本对策 (一)大力宣传、强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西部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品、经验交流会和采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全方位教育宣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农业循环对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学道理和经济、社会效益,才能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提高西部地区各级干群增强农业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活动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有利于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按照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西部地区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的物质量,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减少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的有害残留;提高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农业资源再利用价值,实现土地、土壤、森林、草地、水体以及动植物等资源的良性再循环。同时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应特别重视循环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规模,逐步建立起西部农业资源全面的高效再循环利用体系。 (三)科学规划,探寻适宜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西部各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农业类型多样,不同区域有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为此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不可搞“一刀切”,应根据西部地区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探寻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如可以在具有区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的区域,以农村特色农业型发展模式为主,建立高效独有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平原经济区域可以以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和农村庭院模式为主,即在农业生态产业园内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不同农业企业间,以及其他企业、居民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优化,从而在该地域内对物质与能量进行综合平衡,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独立地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 科技创新是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绿色耕种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护堤林、防风林等防止水土流失技术等。同时必须正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容量,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工程和净土、净水、净气的“三净田”工程;加大江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的科学性、持续性,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同时做好农民的后续保障工作;创新手段,提高检测技术技术水平,进一步制止工业污染对农业环境的损害,加大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准入标准,完善农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完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及法律保障制度 西部地区应加快完善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价格、财税、金融等与建设西部农业文明不相符的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立法机构要组织专门人员,根据不同制度的性质和种类,加快步伐对已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还没有的制度加快制定,同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和生态破坏现象,确实保障西部地区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 作者:方杰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的封闭循环式农业系统的经济模式,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本文力求在对农业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对策 1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和手段,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的物质和能量闭路循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它是一种农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模式[2]。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涉及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的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及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农业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系统;其次,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的经济形态,它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且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再生闭路循环利用为特征,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的目标;再次,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它的实现离不开现代高科技成果和手段;最后,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为载体,它的发展必然与合理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息息相关。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3]。 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过多与农业资源有限矛盾突出的国家。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面临着以下几点的困难。第一,我国的农业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800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有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耕地,总体质量偏低,而且目前耕地面积还因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逐年减少。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且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长江以南水资源多但耕地少,并且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缺水少雨。第二,我国面临着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和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仅占世界水平的8.8%。有些农业资源比如秸秆的开发利用率很低,一般都作为燃烧材料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第三,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一些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等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4-5]。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推行清洁生产,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是长久之计。 3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并且缺乏循环经济的观念。我国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远远达不到担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任。此外,农业生产中农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之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农业循环经济观念在农业生产中缺乏,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相关的技术研究落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要以技术研究为支撑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关键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总体看,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第三,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但我国财政资金投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数额还很有限。第四,缺乏相应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虽然我国已颁布《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一系列促进企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但专门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还没有制定[6-7]。 4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4.1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理念 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尽快把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培养成新型农民。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大力实施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到农村地区创业,为农村发展提供新生力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尽快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车、黑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宣传,使广大农民进一步认识和明确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由此带来的好处。广泛的推广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理念[8-9]。 4.2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及推广 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只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推进相应的技术研发。其次政府扶持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推广中起示范和技术扩散作用。最后我们要推广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比如发展滴灌、膜下滴管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集约型生态养殖业;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8-9]。 4.3完善政府支持体系和多元化投资机制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政府对一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在农业税收制度创新方面,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建立新型的税收制度,为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如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含量较高和发展前景较好的循环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政府发展循环农业专项担保基金;创造条件,降低风险,吸引工商资本和私人资本投资发展循环农业等[10]。 4.4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广泛宣传,使现有的农业循环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民众所熟知。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有关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这样,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保证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然后是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法》及各类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要结合我国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制定一部针对性强、内容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法》,以此来引导和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志良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循环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基于此,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内涵的研究,解构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主体要素、体系架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内涵;问题和对策 1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方式,借鉴传统农业经济经营经验,提升社会化经营效果,科学运用农业生产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产环境和谐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模式。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确保农业经济呈现健康发展态势的重要技术路径。而通过科学技术元素的有效参与,整合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因素,形成完善科技服务系统,可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这个科技服务系统就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其具有以下特点[1]。一是崭新农业生产观。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考虑到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通过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创造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二是崭新农业价值观。把自然当作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将科技开发自然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并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力,充分发挥科技与自然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是崭新农业经济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循环经济为基础,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及多层次利用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收和节能减排,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主体要素和体系构架 2.1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主体要素 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三要素。其中,资金要素是基础,一般资金要素的投入主体为政府;技术要素是关键,是破解农业经济发展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的技术实现路径;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2.2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架构 2.2.1研发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研发体系的构建主体以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其中,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是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农业龙头企业是进行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平台,直接面对农业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结构,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满足农业市场各项需求[3]。 2.2.2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技术人员,其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体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的组成人员大多是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性人才或是具有丰富农业实践经验的农民专家,农民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服务体系 主要以政府服务机构为主导,主体是科研机构的服务部门。 2.2.4保障体系 农业技术研发与创新需要强大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循环农业发展问题,在政策法律法规、资金方面、人才方面给予倾斜。 3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3.1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研发创新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激励措施、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研发长期以来存在重短期效益而轻体制建设的问题[4]。二是农业循环经济推广体系和农业发展需求不对称。特别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滞后、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推广体系作用的发挥。三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能与市场要求接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运行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四是农业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建设较滞后。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普遍存在着动态监测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难以汇聚人才和技术,难以形成合力。五是农业产业结构和资源调配结构不合理。不少地区存在产业结构的问题,对农业资源的整体调控布局不够,导致整体发展乏力。 3.2发展对策 一是以核心技术为突破口,提升整体研发水平。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核心内容,对提升生态农业生产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二是提升服务与推广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相关部门是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推广的主力军,为集合科技推广潜力,需要与各级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形成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广大农户带来最直接的科技服务[5]。三是优化整体发展环境,夯实保障基础。农业科技部门、科技人员和相关政府、群众组织要密切配合,形成科技服务系统性网络体系,整体一盘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优化全市生态科技服务环境,夯实各种保障基础,为生态农业的高速发展提供重要物质条件。四是注重统筹兼顾,调整资源配给结构。对农业科技成果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优化,提出针对性更强的科技推广服务策略,有效激发地方农业生产经营发展动力。 作者:周煜钦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论文 1生态农业的内涵解读 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现代生态农业等各种不同的模式,因为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巨量化学物质的投入来提升产量与经济收入的,因而也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极大消耗,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所有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随之,生态农业这一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全球范围内各国关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名称有所不同,一些国家称之为有机农业,一些国家称之为生物农业或者无公害农业,还有一些国家称之为持续农业等,但是对于其内涵之理解却是一致的。生态农业事实上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技术加以结合,全面而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让农业能够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所以,它已经逐步成为如今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潮流之一。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之间具备了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循环经济理论认为这反映出人类积极寻求和自然界和谐共处之理念。循环经济运用于农业上即为生态农业,所以,生态农业也属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之实质在于用环境友好方式来运用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活动趋向于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相互统一。有鉴于此,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之间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两者均要求在农业生产活动之中和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发展的新机制,以达到节约资源与重复利用能源之目标。 2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1)资源化 也就是要以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应当针对产业链之输出端,即废弃物,以充分提升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要运用对废弃物实施多次的回收、利用与资源闭合式循环,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而。资源化原则是一种输出端的方法,能够将废弃物再一次地转换成为资源,从而减少最终的处理量,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品回收以及综合利用。为了和资源化的过程保持适应,消费者要提升购买再生产品之意识,从而促进循环经济之实现。 (2)再利用 也就是以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属于过程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延长产品与服务时间,尽可能地多次或者以多种不同方式来使用物品,从而避免其太早成为垃圾。要致力于发展白色农业,也就是要开发与利用各种微生物资源,从而生产出各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饲料和其他能源。 (3)减量化 也就是要用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所针对的主要是输入端,目的在于减少进入到生产与消费过程之中的物质与能源流量,对于废弃物之产生,主要是运用预防方式而非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避免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于各种不可再生资源之耗竭性开采与运用。对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则应当实施总量控制,在农业上主要是运用好该原则,使用最为科学和灵活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循环经济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路 (一)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当前,循环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并非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引导规范。因为我国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上较低,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显得极为淡薄,所以在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时可向其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带领农民群众实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对农民群众实施培训,从而让其更好地了解资源和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之宣传,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进程,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要逐渐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 从而形成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体系。鉴于生态农业具备了人、财、物力的投入量相当大以及技术含量较高之特点,国际上通常采用投入和补贴等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起步比较晚、层次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比较差、经营较为分散,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比较小,消费者的认知度相当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减免以及补贴等多个方面实施政策倾斜以及必要扶持,从而更好地拓宽农业投资途径,持续增加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之投入。 (2)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激励体系 要更加积极地倡导与鼓励企业承包与租赁荒地、荒山和荒滩等,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切实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 (3)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的出现。要积极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之实际来发展好生态农业,控制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不断加大有机肥、无毒性的生物肥料的施用力度,从而切实减少因为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各类污染,并且积极整治水土流失。四是要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出标准化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三)提升创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要妥善处理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能,加强农村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应当建立健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之引领机制,有效改进与优化资源在城乡间的有效配置以及重新组合,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加以引导,对于环境友好的措施应当进行全力扶持与鼓励。应当建立起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切实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促进对新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之投资,并且致力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完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办法,各地政府要设置农业生态发展专业机构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并且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加以支持之力度 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持续增加国家财政对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用在生态农业科技建设与开发上,从而逐步形成和健全投资与收益相互挂钩的新机制,并且形成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条件。 (2)要认真汲收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之精华 切实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因为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因而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非常好的继承与借鉴价值。然而,生态农业同样还需要高新农业技术之支持,如今,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均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之中,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技术化以及信息化,因而值得我们认真进行学习与借鉴。 (3)要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积极培育我国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咨询以及转让等各类中介机构,全面鼓励与引导建设各种生态农业协会,从而健全完善生态农业领域的科技推广网络,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为生态农业科技实现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说 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之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尚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为不够系统和灵活,通常是照搬与照抄城市环保立法,在现实之中很难加以执行。相关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着大量空白,往往只能零星地散见于各类单项法规之中,缺少一部真正具备了统领性与可操作性的高位阶法律。因此,要想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迫切需要以整合当前较为分散的条文或者立法为基础,形成一部以广大农村地位为主要对象,在农村具备了极强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农村领域循环经济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法当中也要明文规定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内容列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之发展状况真正视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明确相关监督机构以及人员,保障生态农业在农村地区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有效减缓我国农村环境恶化之速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方针政策不仅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消除绝对的贫困,同时又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这就需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并且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最优化。 作者:杨艳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农业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探讨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技术路线概述 对农业循环经济评价的方法是以农业现状的分析为基础,开展综合性评价, 从而展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主要的评价路线是: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汇总资料综合评价建立指标体系、指标量化、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定性分析。 (二)农业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介绍 在当前的农业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阈值制约下,要从节约各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视角出发,应用循环经济学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业生产体系, 运用末端物质能量以及回流, 从而形成能够对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型农业生产系统。 要切实降低输入端资源物质之投入,提升循环利用之水平,加大农业生产系统所具有的产出量,切实减少废物产生与排放,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 (1)类指标结构类指标体系 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自上而下分别是目标层、 控制层以及指标层。 控制层指标依据循环经济"3R"原则可以设置四个类指标 ,分别是用以体现区域之中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端状况的资源投入指标、用以展现农业生产中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状况的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用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所要实现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农业产出指标、用以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安全影响的外部效应评价指标。 这一指标体系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在投入环节中应当选取一部分进入农业生产中的物质以及能量指标,从而反映出农业生产系统之现状以及投入状况,其中,农机总动力、 耗电量以及化肥施用的强度等代表了农业物能之投入。而沼气池则反映出这一地区循环经济的投入状况;二是在利用环节中应当选取农药与农膜运用水平与化肥有效运用系数以反映出农业生产中对资源加以利用的程度,而复种指数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则能够分别凸显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的能力;三是在产出环节中选择农业 GDP、耕地产出率等项指标以判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经济效益状况;四是在外部效应环节中可选择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系数和人均耕地面积等以反映出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安全之影响,其中的投入环节和利用环节选择的指标主要展现的是循环经济应当遵循的"3R"原则,而其他两个环节则注重于评价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2)刻度指标建设 要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以及目标之理解,立足于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等行动原则,从农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并且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依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对诸多因子中加以分析挑选,确定十九个参评因子以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努力涵盖循环农业发展之总体状况以及动态化发展过程。对于指标重要性之评判则是依据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分类指标和单项指标之权重。分类指标主要有以下四项:一是投入指标,权重为 0.298,各单项指标包括农机总动力权重 0.472、 化肥使用强度权重0.250、农业劳动力 权重 0.118、生产中的物 质消耗占农业 GDP的比例权重 0.077、 农村用电量权重 0.050、 沼气池个数权重0.033;二是利用指标,权重为 0.523,各单项指标包括农药施用水平权重 0.522、农膜使用水平权重 0.064、化肥有效利用系数权重 0.267、复种指数权重 0.107、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权重0.040;三是产出指标,权重为 0.122,各单项指标包括农业 GDP权重 0.467、 农民人均纯收入权重 0.156、 人均粮食产量权重0.293、耕地产出率 权重 0.030、单位畜禽商 品化率权重 0.055;四是外部效应,权重为 0.057,各单项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权重0.625、有效灌溉系数权重 0.239、人均耕地权重 0.163。 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的结果 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的有关公式来实施数据处理与计算,可以得到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一是在评价期间,农业产出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综合分指数变化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趋势十分相似,其发展速度极大地超出了农业总体发展的速度,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拉动性作用。 二是对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来说, 其发展水平指标出现了逐年下降之趋势,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之发展具有相当强劲的制约作用。 在环境生态效应上,评价期间所出现的变化并不显著。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是循环农业发展效应还是处在比较低的状态下,尤其资源利用指标有下降之趋势,从而可能成为今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障碍。 就农业生产的四个环节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而产出水平的提升幅度是最大的,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性作用;而农业生产投入上也在不断上升;在资源利用环节上,总利用效率不够高,而循环利用的能力比较低,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在生态效应上,其发展的水平低于或者等于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但是依然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 改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形成长期有效的行为约束与利益激励体系 我国农业资源的减量控制任务相当严峻,要想转变农业资源滥用的状况十分普遍,一旦不加以扭转,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 有鉴于此,要对十分宝贵大农业资源落实减量化控制,这当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要想切实形成长期有效的行为约束与利益激励体系,这是有效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的有效途径。 要立足于对农业生产开展全面指导,将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互结合起来。对那些严重滥施与滥用的行为, 则应采用停发农业补贴等手段予以惩治,反之,对于那些遵循循环经济准则的公司或农户,则应当实施奖励,从而构建起切实有效的激励体系。 (二)健全以循环经济研究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 一方面要切实形成保障农业科技有力发展的新观念。更加充分地发展与利用农业科技,这样一来,不仅能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为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而付出努力,而且还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活动对于本地环境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利因素,从而以农业科技为基础来减少因为科技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要推进我国农业科技体系之创新。要更加稳妥地探究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之间的无缝对接, 持续提升农业领域各类新技术之研发与利用,同时,要积极推进秸秆技术、禽粪利用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要继续拓展农业产业链,从而实现产业链朝更加广阔的市场领域进行延伸,努力走出农业产业增产增收新路。 (三)提升农民群体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农民群众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人翁,其自身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来说显得极为重要。尽管我国从本世纪初起就开始着手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应用工作,但时至今日,我国广大农民群体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习惯于单纯追求产量,不注重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有鉴于此,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对农民群体实施循环经济教育。 比如,可运用大众传媒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向广大农民群众推广应用农业循环经济知识,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农民群体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 (四)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效益 为了实现提升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效益这一目的, 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是要依靠当地的大中型农业企业,通过这类企业来带动广大农户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 以此来发展壮大我国农业的种养植规模。 另一方面是要充分争取政府部门的重视,对投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广大农户进行政策上、技术上等各个方面的帮助,从而保护广大农民群体的利益。最后是要健全绿色产品标识机制,有效惩处以假乱真和鱼目混珠等现象。 作者:孙金岭 单位:甘肃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篇1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为了能够使得配套施工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下去,在开挖与支护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去对基坑工程其他的相关工程进行配合,尽量的减少和排放土方工程存在的矛盾。除了对于机械等方面给予有效的使用之外,还要求其能够对于支护施工本身的合理性给予有效的确认,使其能够令施工的工艺的标准化程度获得快速提升,使得基坑支护施工本身的安全性获得保证,另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得到适当的延长。(1)深层搅拌与钢板桩支护。主要是运用水泥对其进行固化,施工之前还需要使用机械对其进行搅拌,使其能够令材料自身硬化的速度与硬化的效果得到保证,构成深基坑软土自身的一种合理的支护结构。(2)桩基支护与地下连续墙经常会被理解为属于钢筋混凝土管桩的一种支护形式。这种支护技术需要对桩之间所处的距离进行控制。(3)锚和内部支持。锚杆以及内支架是当前进行深基坑施工的重要结构,其自身的刚度大,并且变形能力相对较小,能够令基坑本身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寿命获得保障。 2深基坑支护经常会出现的施工问题 2.1设计不合理 基坑的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用到公式,但是使用公式的时候一般都是对相对简单的结构和浅基坑进行计算。其更加适合被用在对拐角比仅计算,但是其中的含水量与体积相对比较大的基坑。然后如果精度较低的话,那么就对实际的施工的效果造成影响。例如,会使得内摩擦角会变大,以及静态距离产生变化,使得支撑结构自身缺少足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总的来说,细长结构的深基坑支护其对于的稳定性上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长宽相并不大的岩土工程,如果在设计上存在不合理情况,那么井壁就很可能产生位移,使得基坑进行开挖的空间太过狭窄,这对后期采取支护所获得的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取样不完整 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设计阶段,就需要对于基坑中所包含的土样和基坑中的石方进行取样并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得工程设计可以和实际施工情况保持吻合。可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目前有很多施工单位或者施工队伍为了能够提升自身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使得施工的工期能够被压缩,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经常会动一些手脚,使得取样的范围缩小并且在取样的时候并不完善,这种情况使得取样分析变得缺少准确性,而其获得的分析的结构也无法为施工施工方案的确认提供帮助。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体的优化对策 3.1对支护的施工设计给予优化 为岩土工程的深基坑制定支护方案,需要去对材料自身的用途和使用数量去进行非常严谨的计算。并且还需要对在需要进行装修工程里材料不仅能够保持充沛的同时也不会出现材料损耗的情况。首先需要挑选适宜的装卸以及适当的运输工具,需要尽可能的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对材料的二次搬运。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使得材料自身进行放置情况合理,及时依照施工的进度与材料当前的库存状况去进行材料的采购,合理去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实际的使用计划给予有效的设计,并且将“就地取材”的建设思想作为节约目标,令深基坑施工设计中的多种管线路径以及预埋方案在保持合理有效的同时尽可能的做到节约资源,尽量令管线本身的路径最短,从而令材料节约的目标给予实现。 3.2对基坑开挖施工给予优化 针对岩土工程深基坑的施工,需要在对其进行支护后在进行自后的施工。这样做的目的是其在进行施工时,能够尽量的将深基坑暴露的时间缩短,令支护结构在施工快完成的时候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施工效果,并且,为了能够使得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有所提升,还可以在进行整体开挖时保证基坑施工的持续性。另外,深基坑开挖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其土方堆放以及运输的问题也是需要注意并且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的。我国针对基坑开挖施工提出的规定中指出,进行开挖的土方需要与基坑保持至少2至3米的距离。施工人员还需要对这一安全距离给予科学并且合理的计算,同时还要对土方堆放高度进行有效控制,其他零点对基坑支护施工不产生影响。 3.3优化支持和排水建设 向下排水处理是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水下建造项目时,会出现流沙和管道涌浪。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挡土墙上的土将会塌陷,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支撑。同时,施工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因此,在岩土工程深基坑的施工和施工中,应避免水下施工,积极完成排水,并进行相应的排水和排水处理。如果地下水超过地下水坑,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基坑底部干燥,同时改善施工环境。基坑底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要确保深基坑的固结和基础结构的抗剪承载力。 3.4施工技术的有效性 必须在设计阶段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优化,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以提高应用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在严格按照我国有关国家规定的基础上,优化传统设计理念,即从项目建设条件出发,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法。除了构建传统概念的真实信息反馈动态系统之外,施工设计还需要加强对结构变形的控制,计算和确定地面超载情况,合理变换平面效应和空间效应。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并提供有效的分析。总体上,要提高设计方案本身的有效性,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做出相应调整,以有效提高深基坑本身的施工效果。 4结论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当前岩土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还需要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参考项目建设的具体特点,开展救灾若干方面的相关研究。他们致力于设计,施工和管理效果的可持续和有效管理。控制方法使其能够不断为提高我国项目施工质量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张昊 单位: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篇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趋于高端化,更加把注意力放在了构筑物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上。这也导致了岩土工程必须在社会的推动下发展,因为岩土工程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形式大部分是地基,基坑是为了提供地下工程施工所挖的临时坑,但是受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地下管线复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使用支护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确保日后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1了解深基坑支护的种类 构造越高的建筑,基坑的深度值必然与建筑物高度呈正相关,基坑的深度越大容易形成的事故又相应的增多。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先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基坑深度、地质、环境与荷载情况采用不同的支护结构。常见的有四种:深层搅拌桩支护、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土钉墙支护。 2目前较多出现的深基坑支护问题 应用极为广泛的深基坑支护手段,通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2.1挖掘程度难以掌控 理论情况下,较深的基坑大多采取机械挖土方,剩余约50cm时再采用人工挖土方,最后进行支护作业,这样能够加大程度的减少误差。但是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看,我国缺少施工机械方面的人才,所以机械在没有很准确的操作下比较容易出现少挖或过度开挖的情况,还有基坑的坡度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比较难以掌控操作技术含量[1]。由于有些基坑面积比较大,人工开挖所呈现的问题显而易见,难以平衡整个场地的平整度,对后期的施工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2设计及施工人员对于基坑支护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在设计基坑中的施工都是特别理想化的,难以准确预估到地质条件所产生的影响。大部分建筑物都是在周边房屋众多的环境中施工,城市当中地下结构特别复杂,受各类管道线路、土层性质、人文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支护结构的设计数值及图形都难以达到一个没有偏差的状态,故而很大程度的影响实际工程的施工。在设计并不是很完美的情况下,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不按照设计中的要求施工,使支护结构没有达到标准的质量,就将引起支护面开裂、支护强度不够造成的坍塌的问题[2]。这一问题意味着我国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深基坑支护质量的重要性。 2.3支护施工的复杂性难以协调整体工程 工程施工中应该尽量保证各个工艺的协调进行,理想中的状态应该是先开展土方开挖的施工,紧接着对支护结构进行施工。然而实际现场中,由于土方开挖操作性低,用时较短,很难在其后根据工期进行繁杂的支护结构施工。支护施工拥有工序复杂、操作技能要求高的特性,以我国目前的支护施工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整套的工序,所以致使这道工艺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造成工期延长、窝工等问题。 3加强支护结构施工的发展措施 3.1保证基坑施工的质量是前提 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因素都可能导致施工故障甚至事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程序,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组织施工,对应的作出一些具体的施工措施,而且要严格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例如,在土方开挖前先进行地质勘察,拍照及摄像留底一份开挖前的环境状况,应该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等信息进行分析,特殊土地需要认真组织施工,分层开挖深度不宜过大[3]。如果土壤高程差太大或挖掘进度过快,土壤原始平衡状态变化容易,降低土体剪切强度,导致土体滑动迅速。这一问题会使监管难以顺利进行,故而加大了坍塌事故的发生机率。基坑支护施工的关键点是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有一些问题,以后很难纠正和补救。 3.2完备支护施工技术研究系统 实践是验证事实的唯一标准,要想得出正确的理论必须践行大量的科学研究。但是在我国并不具备对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对于现有的支护方法,我国的理论知识水平都不能很好的将其功过进行评说[4]。目前我国拥有大量施工单位积累的支护施工资料,但是并没有对其有一个具体的研究说明,缺乏数据的支持,没有系统科学的分析,很难达到理论完整的目标,这是目前我国最为缺乏的。 4结束语 国家的发展必然造成各行业的发展,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应用在整个建筑行业都起到了一个巨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基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项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引起了广大人士的关注。为了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对于基坑支护的研究必不可少,具体对如何提高这项工艺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展开讨论。深基坑支护技术对于人员的要求必须严苛,还需要对我国建设行业开展学习,深化这项施工的设计理念,加强对于支护施工的研究,才能够推动我国建设行业发展形成新高潮。 作者:王立刚 单位:唐山市新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篇3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层出不穷和这些建筑建设中的不能忽视基坑开挖。虽然可以直接挖掘一些简单的基坑,但也有一些建筑地盘小,要求工程基坑的深度大,需要支持基坑工程技术来保护这些建筑。因此,基坑工程技术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以前的井点降水与钢板桩的运作模式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当前形势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划分为以下:①让深基坑坑外压的土层系统,主要包含地下连续墙,深层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和钢板桩;②深基坑坑支持系统用于固定和支持深基坑坑外壳,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和相关的设备,主要包括结合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支撑、钢材、钢材管支撑;③用来减少坑水入渗深基坑渗水系统,其中主要包括锁钢板桩的深度、压密注浆、高压喷射灌浆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水泥搅拌桩。 1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在选择上的注意事项 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应当着重注意两方面内容。即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以及选型时的注意要素:首先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按照结构可分为:土钉墙、放坡、水泥、土墙、以及支档式结构。其中支档式结构又能进一步划分成支撑式结构、锚拉式结构和悬臂式结构等。其次是选型中的注意要素,这其中涉及几方面要点:(1)工程所涵盖的工期及经济特性等;(2)要考虑好施工位置的地质情况和环境气候等因素;(3)结合土质与周边环境。进行良好的支护结构设计;(4)充分考量好深基坑的尺寸与形状;(5)还应考虑到周边设施建筑物等对基坑的反作用力情况;(6)监测点的选取和设置;(7)基坑具体深度及其施工条件;(8)地下水源、管线分布情况等。 2优化选取深基坑支护方案 从基坑支护的作用不难看出。其支护结构不仅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更会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建筑物、以及施工土质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时。应当尽量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还应尽量缩减投入成本,使基坑支护机构在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之上。还要具有经济性。良好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能够对项目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选择上,也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2.1从经济角度设计优化深基坑支护方案 在项目施工前。对所需施工场地进行土质勘测。以及对周边环境进行实际考察,以此来分析和判断出此位置将选用何种支护结构方案。同时,能够进一步确定出此位置进行基坑开挖和进行支护作业是否能够采取有效的经济节约措施。有时,在针对特殊土质条件及较为开阔的施工场地且周边并无其他临近设施和建筑物时,还可以考虑进行简单护面或者无支护的方案来解决基坑支护问题。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时,若采用传统的土方开挖、回填、外运等方式。则会增加施工成本。而若以喷锚网方式进行支护则会使边坡上段位置受力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支护效果。对此,可以采用联合支护方式进行施工作业。对基坑上段采用放坡、下段采用喷锚网。通过这种联合支护形式。能够很好的对基坑进行支护。 2.2从基坑深度来优化深基坑支护方案 在基坑支护中会涉及到悬臂桩的嵌固,且对其进行嵌固的深度通常要达到其高度的倍数,而由于悬臂桩在进行支护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弯矩的承载,且会出现侧向性位置移动,这将会对基坑周边的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考量好基坑位移所产生的敏感度。若存在悬臂桩支护方案与实际施工支护有出入时。则可使用联合支护方式达到支护效果。如在基坑上部采用喷锚支护,基坑下部采用排桩支护或直采用桩(锚杆支护形式进行基坑支护,这两种联合支护方式不仅能够解决悬臂桩无法达到的效果,更能有效减少施工资金的投入。此外,在支护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支护方案的应用。 2.3深基坑支护的优化设计研究 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深基坑支护中,由于施工难度大、时间长、条件差等不利因素。使得基坑工程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根据不同施工环境、地质条件、周边环境设施、以及气候因素等。基坑支护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上。要做综合性的考量。例如: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要对地下水源或管线分布位置进行明确勘测;要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进行距离设定;对于支护结构及尺寸进行选择等。同时,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不仅要有基坑支护专业知识、建筑工程设计经验,还要具有良好的安全质量控制意识,时刻将安全与质量作为方案设计的首选,此外,对于可实施的支护方案要进行必要的对比和筛选,在确保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原则上,综合考量施工的难易性和经济性。 2.4方案中设计参数的优化 对于嵌固深度的优化,基坑支护结构中桩体的嵌固程度对支护效果影响较大,若嵌固深度不足,则会影响基坑的稳定性。若嵌固深度过大,对于桩体材料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会提高支护成本,所以,在进行嵌固深度设计时,不仅要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尽量做到经济性。桩体的优化。桩体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支护效果。过为稀疏的桩体排列,将会加大土体的受力,极易出现土体滑落,失去支护能力的现象,若桩体间距过于稠密。则会使土体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也会极大的增加投入成本。因此,在进行桩体排列设计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调整好桩间距以便使桩体结合土体。发挥出更大的支护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与地下工程的增多,使得岩土工程时基坑施工逐渐增多,基坑深度不断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基坑支护的危险系数进一步提升为此,应当在基坑工程作业前,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选取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唯有如此,才能使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保证,也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工程项目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严元.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筑,2012,15:56. [2]熊小军.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解析[J].低碳世界,2014,11:137~138. 作者:刘文成 芮永康 单位: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
分层次教学论文:论中职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分层次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英语分层次教学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界定出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施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使每个学生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分层次的依据 据调查,目前中职学校32%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因为他们觉得毕业以后根本没有机会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英语。27%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只有6%的学生在自觉地学习,目的是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在参加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3%的学生不能借助词典阅读。65%的学生听不懂简单的日常对话,更不能用简单的口语表达自己。12%的学生写不出一年十二个月的名称。个别学生甚至写不全26个字母。 由此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或由于学生的性格、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原因,学生英语基础不尽相同,个体差异很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任何上疏忽都会使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受到忽视。这样的教学就使“面向全体”成为事实上的空话。采取英语分层次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分层次的方法 新生入学后,先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试题的设计必须有很高的区分度,以便能够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军训期间,教师阅卷算分,将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A层次基础扎实,兴趣浓厚,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大约占30%。C层次基础较差或没学过英语,或不喜欢学习英语,基本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大约占20%。B层次的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但是学不学外所谓,听说有困难,大约占50%。学生分班仅考虑他们的英语成绩,不管他们所学何种专业。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班里,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学习英语的时间里,他们才来到一起,其余时间回归各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三、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贯彻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出既符合教材内容又与学生认知过程相协调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确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对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目标分解。 对于单词,A层次的学生对所有的单词和词组要求“四会”,B、C层次的学生只对重点单词和词组过关。对于课文,要求A层次的学生不但要正确地完成习题,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B层次的学生要正确地完成习题,并能把重点句子或段落背下来。C层次只基本理解短文内容和正确完成习题即可。对于作业,A层次的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教材中单元知识梳理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的内容以外,同时补充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B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教材中单元知识梳理中主要语法和词汇,掌握重点、难点的内容。C层次的学生掌握教材中主要语法,可多做些记忆性的作业。 高层次学生在完成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向外拓展,广泛接触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等,多数中间层次的学生立足于课本,努力达到教材中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要求;低层次学生通过努力,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并兼顾补缺补差,也就是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基础平台,然后在稍高于他们的水平上提出要求,使各层次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获。 对失败的学生,教师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首先要勇于向学生承担自己的教学责任,使学生切实感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成功的切入口,并花大力气去指导他们,激发每一个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努力的愿望和信心,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使得每位失败的学生都获得成功。 四、分层次评估 期中、期末考试,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试。A、B、C三套试卷试题相同但难度不同。C层次学生的单词拼写是提供两三个字母的。其选择题仅提供2个选项。作文给出大致提纲,学生只需用一些恰当的词串起来便可。B层次学生试卷参考普通试卷难度。而对于A层学生,附加一些竞赛类试题,要求必做,但只算附加分。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基础题80分,拓展延伸题20分。试题相同但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C层学生基分高,对A、B层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延深扩展题补足A、B层学生的基础分。允许C层学生做拓展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仅占学生总成绩的60%,其余4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如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测验进行评定。根据总成绩,部分学生可以到其它班级学习。通常情况下,A层次各班的最后5名学生必须到B层次学习,B层次各班的最后5名学生必须到C层次学习。同时,C层次各班的前5名学生允许到B层次学习,B层次各班的前5名学生到A层次学习,实行动态管理。 五、分层次的效果 分层次教学法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一层次的学生英语基础基本相同,允许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同一层次的班级里,教师可以较容易地选择教学材料,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敢放松,因为学习落后可能会被分到下一层次学习。英语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每一位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让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获得成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分层次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法的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控制课堂纪律是一个难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来到同一地点学习英语,其余时间则分散开来,一个学期下来相互都叫不上彼此的名字,因此在这样一个始终是“陌生”的环境中,学生觉得没有必要约束自己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其次,分层次教学给任课教师课余时间辅导造成了不便。教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熟悉学生。等到熟悉得差不多了,课程也就该结束了。最后,在规模较大的学校,将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英语课,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学生层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环境,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将将受益终生。 分层次教学论文:在高一分层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一个工作布置会,也是一个改革动员会和研讨会,召开得非常及时。由于工作需要,我又回到这个年级,心里非常高兴。回顾本年级组感到很不简单,因为它总是站在宁中改革的最前列,做的往往是前无古人、困难重重的大事,比如:从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到新课改的实施、学业水平统测、新高考的举行,再到如今的分层教学改革。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其经历常人所不同的苦难,所以我说本年级不简单,总是开风气之先,承担着宁国中学改革的重任。十几年来,我们先后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譬如:曾经因成就显著,使全省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还包揽过宣城市文理科状元,统测获得合格率、优秀率全市第一,高考总人数和一本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等优异成绩。这一切都给如今的分层教学改革的开展带来了信心,对此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和自豪。 在当前推进分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今天提出与同事们共勉。 一、转变认识。当前,高一年级分层次教学处在开始阶段,应狠抓前一个月的班风、学风建设。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反对以旅游者观望的心态,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口号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获得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分层就是承认差异,但这并不等于放弃A层次学生。相反,他们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无尽宝藏,因为他们有很大的潜能可挖。现在,教师得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改革的实践者和探索的先行者。 二、转变教法。实现分层次教学以后,学情不同了,教法就应该不同。转变教法是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要分析学情,掌握教法的深浅度和有效性。对于A层次四个班的学生,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是:打仗靠血性,教育靠耐性,不追高度求温度,不讲深度求效度。对B层次5、6班的学生,要教学生有抱负,不抱怨;有傲骨,无傲气。对C层次7-16班学生的要求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怕人分化,就怕你分心。总之,因材施教正是为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最终找到教育质量的增长点。 三、转变作风。作为走在分层教学改革前列的高一年级教师,应该积极实践,努力开拓,仔细钻研,关注细节,集思广益,务实求真。要求各教研组在下周制定出分层计划,积极为分层教学工作简报提供稿件,以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心得和经验。 一个集体是一部乐曲,它不是单个音符的罗列,而是由人们之间的和声所谱成。要和谐,无杂音,这就要求我们合心、合力、合拍。成败在此一举,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勇于开拓,相信就一定能够走上理想的星光大道。 分层次教学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的思考 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本着这一原则,作为天津市地方院校的老牌传统专业,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拓出依托第二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即结合传统的“五四”学术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课外活动为形式,组建本科学术科研班,启动本科生科研创新立项,实现分层次 培养。 新的人多才培养模式要求有相应的创新管理模式与之相匹配,有效的管理模式要靠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这一整套制度体系涉及学员选拔制度、班主任及导师管理制度、激励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 一、科研班指导思想 借助汉语言文学传统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的优势,在大众化教育时代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探求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创新型、研究型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围绕这一思路,文学院重点在学生的学术训练和创新意识上下工夫,大力推进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实大众化教育时代本科生“分层次教学”的工作思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积极进行研讨式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利用第二课堂,组建本科生学术科研班,本科生学术科研班着重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通过“开放式教育”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二、学术科研班学员选拔制度 本科生学术科研班遴选综合素质突出以及个别科目方向能力超常的学生。每两年招生一次,时间安排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招生对象面对当学年进入大二和大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学员选拔采取自愿报名和任课教师推荐两种方式。对于专业必修课成绩进入年级前20%的同学可自愿报名,参加选拔,对于综合成绩不够突出但在单项学习和阅读积累上有优长的学生可由相应课程任课教师推荐参与选拔。这种选拔机制一方面既保证能选拔出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又给了对于在某一研究方向上有独到见解和发展潜力的学生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经过了一年的专业课学习,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参加学术科研班可尽早确定自身兴趣点及研究方向,由高水平导师导学、导研,为将来研究成果的取得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大学的专业学习生活已经过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经过科研班的进一步培养与训练,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创新立项,将以往所学转化为科研成果。 在学员选拔考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成绩由前期学习基础及成果和面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总成绩的50%比重。前期基础和成果可以是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业课课程优秀作业等。将成果数量以分数的形式量化,形成初步成绩。面试由科研班各研究方向导师亲自把关,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最终由导师组给出面试成绩。将两部分成绩结合最终选拔出学术科研班成员。 三、班主任及导师管理制度 本科生学术科研班的学员来自于文学院中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为方便管理,学院为科研班配备班主任老师一名。这种非自然班的管理模式有别于一般班级。在学术科研班中,班主任的职责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管理、研究项目管理和研究成果管理,而非组织活动及思想教育等。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检查活动考勤、督促学员认真填写《文学院本科学术科研班学员手册》、安排活动教室、通知讲座时间地点及相关事宜。通过网络飞信、qq群等手段与学员交流沟通,将学员学习情况、学习要求及时反馈给导师,以便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辅导计划。 导师是本科学术科研班学员的引领者。文学院为科研班各个研究方向均配备了高水平导师,导师组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95%以上,更是不乏博士后出站人员甚至博士生导师。导师组织学员以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研讨、项目参与、科研论文撰写为教学主要内容,根本改变了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讲授方式,而代之以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定专业知识领域内进行探索和交流的研讨方式,在教学目标上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教学形式上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师生关系上变“主一客”改造关系为“主一主”合作关系。[1]导师在指导学员过程中担负着如下职责: 1、导师通过电子邮件、见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定期组织本研究方向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或学术沙龙,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 2、导师应在寒、暑假之前为学生布置假期作业(读书,写一篇读书报告;或者开列一个书单,由学生自主选择;写一个专题的论文索引和综述等。可统一要求,也可因材施教,依据学生层次水平布置不同作业) 3、每年为学生布置一个学年作业,论文字数等要求参照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规定(每学期是否安排学期作业,如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等形式依据学科不同和学生水平可自行规定。) 4、每年5-6月份,文学院将举行一次本科学术科研班成果汇报会,举行学术论文评定,择优刊登于院办刊物《学问》专号。 5、导师每学期应总结本学期科研班工作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下一学期学生的读书、学习和研究进度做出计划。 这种为本科生配备“研究生式”导师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分层次培养而进行的一种尝试,与以往的本科生导师制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本科生导师制往往采用“分摊制”,对导师分管的学生进行随机分配,这样的导师制实际上是“无的放矢”,导师所长也许并非学生所需,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很少,很难做到实际意义上的指导。文学院本科学术科研班“研究生式”导师则是依照研究生分配导师双向选择的标准来进行,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拓展专业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导师发现一些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尽早培养。 四、考核与激励制度 为提高学术科研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导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制定了导师与学生的双重激励机制。 在考核机制方面,我们主要以学生参加学院传统学术活动“五四论文大赛”的成绩以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对的数量为标准。本科学术科研班依托学院每年一度的“五四论文大赛”,原则上要求学术科研班学生均要参加,参赛作品即为学术科研班研究成果。对于其中的优秀成果可以由导师推荐公开发表。截止到目前,由学术科研班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已公开发表十余篇。鼓励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这也是学术科研班创新培养模式的亮点之一。 在激励制度方面,我们采取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于学生研究过程中优秀的选题以及已经初步完成的优秀研究成果可以由导师推荐或自由结合研究团队,申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创新立项”的形式获得学院的研究经费资助。学院通过对获批项目的资助以及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激励学生的进一步研究的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导师的激励首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的优秀毕业论文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而获得的绩效奖励来实现。另外,学院还对科研班导师指导学生的成果进行量化,折合为课时为导师计算相应的工作量。 总之,在这种分层次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相应管理制度模式下,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必然还会不断完善。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步发展,并且做到管理制度的高度完善,才能切实将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长期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分层次教学论文: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 (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 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就是在统考中,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考60分就算达标了。 (4)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1、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 分层次教学论文: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践分层次教学实践 【摘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源各类层次,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完成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得,分层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对学生分层,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生物化学 高职护理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化学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护理专业学生有:文、理科学生兼、普通高中、三校生等,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有个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是有必要的[1-2],它不仅能满足同一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有利于高职护理教育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1.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3年9月入校的护理系6个高职班护理专业的学生.共580人.按照学生成绩抽取成绩优秀的3个班303人作为实验班.3个班的学生成绩按序排列分出a、b、c个班,另外3个班记作a1,b1,c1共计277人作为对照班(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教材均选用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学教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潘文干主编第六版)。因此,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2.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成绩对比。各组采用相同的考试试卷,将a、b、c三个班与a1、b1、c1三个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其中成绩a班平均分和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分层教学的有很大的优越性:b班与对照班采用统一试卷,测试结果略高于所有对照班,说明分层教学有一定优势;而c班成绩则低于对照班成绩,分层教学效果不理想,可能是c班的学生基础的原因。由表2可以看出,期末成绩a班学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均任然高于其它组及对照班,并且各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随教学的时间越长, 与对照班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是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3.结论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使优生更优秀,差生有所进步;但长时间的这种状态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心理健康,分层次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对学生心理及学习状态的观察和研究,才可能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真正实现了“还学生快乐学习”。 分层次教学论文:关于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探讨 【 论文 关键词】 会计 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 分层次教学 【论文摘要】 会计信息化既是一门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尤为重要。通过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不但可使学生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能力体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中,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训练,会计信息化教学应考虑分层次进行。文章从分层次的涵义和原理出发,对会计信息化分层次教学进行探索,以期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促进现行 教育 、教学改革。 引言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 (二)把握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安排好分层次的具体内容 1.学生定位的分层 会计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把学生按其他课程成绩或综合成绩进行排名,然后分班或分组进行。然而,必须承认学生经过大学前一阶段的学习确实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不小。有的学生认真,专业基础和 计算 机基础都好,对学习也非常有热情;有的学生曾经有挂科,已对学习没有好心态,根本没有兴趣;有的学生基础一般,态度也一般,主要看课程开始后,教师上课的内容有没有吸引力(这占多数)。只有承认了这些差异,并能在实验课中尽早将学生层次对号入座,根据不同情况学生进行差异指导和引导,争取让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努力实践,达到或超过课程的要求,让基础一般的学生提起兴趣,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培养起兴趣。 在会计信息化实验中,学生层次是没有绝对划分的,只能是依据学生的表现及提问等来作基本判断,而且这种分层次会随着实验内容及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体现了分层次教学是教师主导的,教师应在分层次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 2.分层次备课 分层次备课是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既然学生是有层次的,备课就一定要有层次。作为实践课程为主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按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进行准备,还要按课程的实际可能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以满足教学要求,从而保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另外,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备课要按心 理学 加上实务案例,由浅入深地做好准备工作,要通过心理、思想引导 教育 ,利用最简单和适用的知识等将他们引入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层次差的学生也能重视这门课程教学,积极投入到实验训练中来。分层次备课对教师要求较高,故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进行 总结 ,在不断总结之后完善分层次备课。 3.分层次实验 会计信息化课程主要是实践训练,以学生们通过案例资料进行验证式实验为主,可以说没有很多新知识,多是原来所学知识的贯通运用。多操作、多思考后再操作,一般都能有较好的效果,但这整个过程,分层次的讲解,分层次的要求都将对课程有极大帮助。实验中要确定基本的要求,提高后的要求,实验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验证,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具体实验操作对信息化建设有怎样的影响,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甚至要让学生知道出现情况后要如何调整和补救等等。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操作要求,针对不同的操作情况给出不同层次的处理方式。 在分层次的实验中,还可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来进行,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帮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会计信息化的实验课程中,不妨让一些计算机知识很好的学生来帮助处理些涉及到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出现同样问题已得到解决的学生来帮助需要的学生,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实验课的压力,又能让这部分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加深实验效果,同时被帮助的学生也可从中感悟很多,学生之间的感情会更深,课堂氛围也会更好。在多年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常这样利用学生差异,效果确实很不错,很多在实验课中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学生还常联系,沟通现在工作中的具体操作与应用。 (三)不断在实践中分层次、分层次中实践,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通常是在计算机中完成,而且实验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一台属于自己操作的计算机。这对实验的独立检验和操作是有一定好处,但在分层次教学中,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不利。因此,可以在单人组实验结束后,特意安排一个综合实验,并考虑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是知识能互补的学生安排2~3人为一组进行实验,还可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最终可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加分。 相对于很多课程重视结果而言,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中更重视的是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其他专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所学的更能贴近将来工作实务。实践业务在不断 发展 过程中,实验也就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学生层次的差异所提出的问题也将有差异,差异的问题解决后还会产生新的差异,这不仅要求学生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实践,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分层次,并在分层次中不断总结,最终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分层次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更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中。应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让分层次教学不是简单地分班,更不能是流于形式的“换汤不换药”,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本文只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难免偏颇,希望能抛砖引玉,以学习同行更好的教学经验,将教育、教学越做越好。 分层次教学论文: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方案初探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方案初探 概率统计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伴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的进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认为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因材施教势在必行,而分层次教学便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1 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步伐的加快,高校间的软、硬件实力差距加大,而特定高校内的专业设置、生源优劣也相去甚远。近年来这些差距在行业特色高校更加凸显,这也是我们尝试进行分层次教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目的是通过分层次教学,充分满足各专业各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素质的要求,深度挖掘学生潜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以笔者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以下简称为南信大),南信大是以大气科学为核心,理、工、管、文、经、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院校,气象类学科多年排名全国前三,而其他学科排名相对靠后,是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前些年的概率统计教学由于学时少等原因,常常采取“齐步走”的教学方法,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要求,并未针对数学基础和专业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方法,这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够,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课程结束后很难达到特别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扩招等原因,高校新生素质呈下降趋势,在我校,在校学生其水平差异、层次差异也很明显,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3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在调研相关兄弟院校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具体特点,我们对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方案有如下思考。 3.1 层次划分方案 (1)按专业划分。 第一层: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气象学、遥感、数学、物理等对概率统计理论方法体系要求很高的专业。 第二层:电信、信控、计算机、环境科学、水文气象等对概率统计理论方法体系要求较高的专业。 第三层:经济、管理等对概率统计理论方法体系要求一般,主要侧重于具体应用的相关文科类专业。 (2)根据数学基础进行划分:由于概率统计的学习与高等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密切关系,因而可根据高等数学的成绩,将同一专业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 第一层:数学基础扎实,高等数学成绩优秀,排名本专业前30%。 第二层:数学基础一般,高等数学成绩良好或中等,一般占本专业学生总数的60%左右。 第三层:数学基础较差,高等数学成绩合格甚至不合格,一般占本专业学生总数的10%左右。 3.2 分层次教学及考核形式 (1)教学过程:根据各教学层次修订原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实施分层次考核。同时,概率统计课程尽量安排在统一时间节点上课,这使得任课教师能够在课后及时交流进度、切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风气,促进教学相长。 (2)考核形式:针对某一特定专业,三个层次的学生需采取三类考核标准,相应有三套难度递降的期末考试试题。可对该课程的成绩构成进行改革,学期总评成绩=(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层次系数。其中第一层层次系数为1,第二层层次系数为0.9,第三层层次系数为0.8。当然,不免衍生出这样的问题—— 该方案对专业第二、第三层中概率统计学习效果优异的同学不够公平,解决的方案是:第二、第三层中的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可参加上一层次的考核。 3.3 利用网络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授课时数有限,很多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而希望课后能与教师做更多的互动,以得到学习上的帮助。为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分层次教学进行辅助:开设专业学科网站,建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试题库,完善网络课程。 4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的反思 在行业特色高校实施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方案。近6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我校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已初见成效。首先,在分层次教学中,由于学生按专业和数学基础被分为若干层次,这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充分的提高了自我,而学生评教和督导评价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其次,作为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高,2011年,我校气象类相关专业三位同学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银奖;另三位同学更是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 高教社杯。 我们认为在行业特色高校实施概率统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我校在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探索,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方案也将不断完善。 分层次教学论文:《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 《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学习《离散数学》有益於提高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有助於培养学生严谨、完整、规范、规范的科学态度,并能为后续课程例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因此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后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量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及目标差异,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次的方法有很多,而在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离散数学》的教学环节中,采用了中文教学、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这三种不同的施教方法,这种多层次的讲授在全国高校的《离散数学》教学中是比较少见的。 2 采用《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原因 学生的差异性是各个学校都存在的现象,而这种差异性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深圳大学表现得更为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基础和学习动机两方面。 首先由於深圳大学在省外招生是高於一本线的,而在省内招生是二本线,因此使得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入学时基础就比一般的学校差异更大。而且学生英语程度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在上双语课程时,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只要给出一些专业术语的中文含义就能够理解书上大部分概念和定理,而有些学生即使把每个词的意思都告诉他们,却仍然无法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而在学习动机方面,由於深圳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有相当的比例会选择到国外或香港继续深造,这部分学生大都英语基础较好,主观上非常接受采用国外经典的原版教材以英语或双语进行授课的方式。 教师的差异性也是实施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重要原因。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离散数学》课程组包括外聘的印度籍教师和多名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以及数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良好的教师资源保障了分层次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3 如何采用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 3.1选课 选课采用的方法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课,并施行试听两周可任意换班上课的方式。笔者所在的学院每个学年会同时开6~7个《离散数学》平行班,其中一个班为全英文授课,两个班为双语授课,三到四个班为中文授课。在开学初各位任课教师就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课件的电子版挂在学校的网上课堂,学生可以随时下载了解课程情况,咨询选修过课程的学长,根据自身基础和对自我要求自行选课,在选课后可以试听两周课,根据试听的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师的课程。 3.2授课 开学两周后课程选定后,学生就基本固定到所选班级上课。由我院聘任的印度籍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由海外归国博士进行双语授课,英语授课课程和双语课程的教材选用的都是kenneth h.rosen著的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fifth edition)的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教材使用的是耿素云、屈婉玲、张立昂编著的《《离散数学》(第四版)》。英文授课课件全部采用英文:双语教学课件采用英文为主,对重要概念、原理和结论给予中文注释;中文课件以中文为主,关键概念提供英文对应的单词。 所有课程都包括《离散数学》基本的内容例如命题逻辑、一阶逻辑、集合、关系和函数、图的基本概念以及树等。所不同的是,中文课程还包括代数系统的一些知识如群、环、域等,而英文和双语课程包括计数例如鸽洞原理等知识点。这些差异是因为选用的两本教材的差异。 虽然不同课程采用了不同的施教方法,但各种课程方法共同的目标是能够使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原理和方法。由於《离散数学》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的特点,在教学环节,各种施教方式都必须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应用性教学及直观性教学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作业和考试 《离散数学》课程的许多原理都比较抽象,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做练习才能对相关的概念、定理深入理解,因此在各种教学的课堂讲授后一般都会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练习,要求英语教学班和双语教学班级的习题采用英文答题,中文教学班级采用中文答题。两本教材都配备了大量习题。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在每次布置作业时。基本题目占70%,选做题目占30%。学生必须完成基本题目,而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做部分或全部选做题目,从而既能保障大多数学生跟上进度,也能够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高目标的学习要求。 考试时各个课程试卷都包括100分基础题和30分附加题,学生基本题在85分。附加题超过18分可以获得a+的成绩。英语和双语授课课程采用同一试卷,以英语命题并要求英语答题。中文课程采用另一试卷。中文命题并要求中文答题。试卷一般包括10道左右大题和2道附加题,命题范围涉及逻辑、集合、函数、数论、图论、树等多个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4 采用《离散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离散数学》分层次授课在深圳大学已经进行了三年(从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表2~3给出了近两年英语、双语(选择一个班)、中文(选择一个班)三门授课学生考试情况。 由於采用了教考分离,增加了考试难度。但从学生的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基本上有70%以上的学生能够获得学分。在双语和英语课程还有超过20%的学生可以获得a以上成绩。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中文教学班学生的成绩并没有英语和双语班的成绩好。这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中文和英语及双语的试卷命题不同,虽然两份卷子所考查的知识点大部分相同,但在命题时难度还有一些差异,特别是中文试卷包括代数系统的证明题,比较抽象,学生失分比较多;而英文试卷与中文试卷不同知识点的内容是计数原理,由於比较直观,学生得分率较高。另外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影响大於采用何种语言授课的影响。由於不同班级学生自身基础和学习能力会有差异,虽然使用英语掌握《离散数学》诸多知识点是比较困难的任务,但由於大部分选择英语或双语课程的学生是希望进一步到国外或香港深造的学生,持有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实际学习时比较主动,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透彻。 5 结语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正在招收更多英语底子好的生源,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近三年来采用了中文教学、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这三种不同的施教方法。这种分层次教学不仅能够适应学生不同的基础和需求,而且利於深圳大学尽快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当中,培养更多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分目标教学在大专外科护理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探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运用于大专外科护理学课堂,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层次;分目标;教学 目前,如何扎实推进外科护理学课程建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大专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研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1]。只有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地提高学习兴趣,求得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2]。因此,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分目标进行大专外科教学,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1 方法 1.1备课,认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材进行分目标处理。教师在吃透新课程标准、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单元备课,要把每一单元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a、b、c三个目标,优秀生为最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中等生为中层学习目标,学困生为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按教学大纲的基本目标要求)。笔者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了这三类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兼顾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2上课,自觉运用分目标教学。 上课是运用分层次分目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一般应在每单元授课前,让学生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如《低钾血症》除掌握重、难点外,优秀生应掌握有关概念,案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提出护理诊断、拟定护理措施,鼓励他们多收集、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中等生应理解有关概念,熟读课本,叙述其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学困生应了解有关概念,熟读课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不同学生合理进行分层分目标授课,使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1.2.1活动要求分层次分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1.2.2小组合作分层次分目标。 合作学习是分层次分目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笔者有意将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学生安排在一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各司其职,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合作的乐趣。 1.2.3评价要求分层次分目标。 在课堂中,教师的鼓励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但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在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只用“谢谢”来肯定他们的回答;而对于那些平时怕开口、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当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抓住时机用“好、很好、非常好”等评价进行表扬,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争取更大的进步。 1.3作业设计、课后辅导,应体现分层分目标教学。 ①作业设计、课后辅导要因层制宜。如案例分析时切忌“一刀切”,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②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虽然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但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回答问题不太准确,教师也要耐心地给予纠正,使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内容是哪些重难点内容没有掌握;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做好准备。 2体会 原苏联心理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国内外许多专家研究,一个人的智力包括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等。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个别差异。分层分目标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目标指导,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学习外科护理的兴趣,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论文:浅谈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 例如,在教“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 三、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四、单元考核层次化 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课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与班主任的协调,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分层次教学论文:浅析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感于此,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实施分层次教学,下面就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其他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简单习题。 二、备课分层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课标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三、教学分层 首先,根据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基础以及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定位。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目标,及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适用于低层学生;二是中层目标,包括教学大纲中所有的教学要求,适用于中层学生;三是高层目标,即超过大纲原教学要求,适用于高层次学生。 其次,教学过程和方法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分层原则。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越来越爱学,越来越想学,提问时思维有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适中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最后,为使各类学生在课后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和提高,对课外作业也要进行分层次。给c层学生的作业以基础知识的练习为主,偶尔也要布置一些简单的综合题;给b层学生的作业以基本知识及中等难度的综合性题目;给a层学生的作业以综合多变的练习为主,偶尔也要选一些较难的基本知识练习。这样使低层学生有兴趣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解决基本题;中高层学生则能拓展思路,提高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四、评价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1)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基本依据,以学生自己每次分层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考察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达标及递进程度。对各层次达标学生给予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 (2)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要及时作心理辅导,解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未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加强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让所有学生在分层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在分层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分层次教学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次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数学 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组合,定期升降 每当接到初一新生时,我便进行一次中小学衔接教学的调研测试,并参照小学毕业会考的数学成绩和小学原数学教师对该生的数学能力素质鉴定,将该班学生按好、中、差程度分甲、乙、丙三个层次,并以自愿组合,适当调整为原则,把三个层次的学生编成五个学习小组。为了鼓励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每学期进行一至而次升降调整。 二、分层补偿,区别对待 为了学习新知识和缩小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在讲授新课时进行分层补偿。补偿时主要以课内为主,并把重点放在丙组,在补偿内容和要求上,丙组学生以补知识为主,达到准确地掌握知识,补上授新课所需要的知识,乙组学生在补知识的同时,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和技能性训练;甲组学生则主要是帮助他们揭示课程的内部规律,开拓思维,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分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作不同的处理要求: 1.教学目标分层次,处理好基本要求与升学要求的关系。数学大纲和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初中毕业生都应达到的,选学内容则应视情况而有所区别对升学有望的甲、乙两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对升学希望较小的丙类学生则晓之以理,引导他们明白,虽然学生和运用选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些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前途产生积极的影响,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知难而上,多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重视基本要求,结合升学要求,交错进行,循序渐进”的方法,同时,在教选学内容时,适当加入了一些与之有关联的新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方法分层次,处理好优生与差生的关系数学大纲和新课标提出“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针对以上要求,几年来,我探索了“低起点、分阶梯、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即“分层整体”教法。这种教学特点,既保留了传统整体合一教法的优点,而又在指导思想与做法上明显地实施了分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分”有“合”。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常规训练系列三个层次学生以同一要求,实施整体教学。 四、作业布置分层次 在备课时,我时常设计一套既面向优等生,又不伤中差生学习信心的练习题组。由此,给甲组学生布置的作业偏重于概念的深化理解,注重技巧与创新,要求尽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目的是使优等生得到提高,要求乙组学生透彻理解概念,掌握一般类型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对丙组学生重在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会应用定理、概念解最基本类型习题,促进技能的形成。在做法上,我加强了学生的学法研究与指导,杜绝了题海战术,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习质量。 分层次教学论文:浅谈分层次教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教学中还存在教材衔接问题——初中使用省编新教材,高中仍使用部编旧教材,初、高中教学内容脱节,而教师在教学中又常常忽视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高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分层次教学与以往分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而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生吞活塞”“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再次,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鉴于上述原因,本着普通高中“为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职能,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切实开展教改实验,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关于中专学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伴随着中专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中专招收的是高中落榜生或初中毕业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专生源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探索。本文拟就分层次教学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诸位。 其实,分层次教学早已包含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中,今日老话重提,只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些新的思考。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使得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正所谓老生常谈,常谈常新。面对已经变化了的中专生源,实施分层次教学,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生 中考落榜进中专,这是大部分中专生之路径。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该属差等生了。曾经有一外聘英语教师,诬我们中专生为“渣滓”,激起学生愤慨。这一外聘教师的思想固然是错误的,但与其有同感者却大有人在。不转变这一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很难搞好教学工作的。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划线,只认可读书好的学生,不承认其它天赋,这实际上是教育的误区。据专家分析,人的智能大体表现为七个方面,即: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而我们只以分数论英雄,难免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今日之中专生,在有些智能方面可能差一些,但一定有他的强项智能。弱智周舟尚能指挥大乐队,何况正常人?关键是要认识他的智能类型。不同智能类型的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扬其长则人人皆能。因材施教,首先就要区分他是何种智能之才。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端正教学态度,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组织,探索出适应中专生源现状的新的教学之路。所以,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深浅有度,优化课堂教学 中专生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英语等课程上。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简单说,就是从总体上降低标准、降低难度。比如数学,只进行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的学习,而不再进行公式推导、综合题目的演算。深浅有度,以学生能掌握为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以达到公共英语一级标准即可。一级标准,只是略高于初中。不求学得深,只要学得会。不在语法句型上精雕细琢,多在听力口语上强化训练,重在应用。也就是说,在课堂主渠道上,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组织教学。现在中专出口多了,不仅可直接就业,而且可升入高校。两个出口,对应的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在同一课堂上兼顾,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两者都顾不了。因此要抓主要矛盾,要联系学生实际。优质课的标准是什么?千条万条,学生能接受是第一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但总有差别,而且现在的差别比过去大得多。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高的学生(我校约占三分之一),则通过办高考辅导班满足需求。中专学校的两个出口是两条道路,而不是两条腿。两条道路,一条通向市场,一条通向高校。而两条腿只能走一条路。如果一条腿迈向市场,一条腿迈向高校,只能原地踏步。对于不同的学生,学校应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鉴于目前中专生现状,学校应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而不是为高考的文化基础课上。把重点放在职教上,也不是说中专就是终极教育,对口高职就是一个新台阶。参加高考辅导的部分学生,选择面则更大一些:不仅对口高职,还有成人大专,甚至本科等。但就总体而言,首先要落实中等职教教学计划。在搞好中等职教的基础上,再向高一级发展。不然,中等职教缩了水,高等学校也上不去,那就迷失了方向。总之,对于文化课教学,既不能按高考要求,也不能按过去中专对文化课的要求,而是比两者都要低。对于专业理论课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能砍则砍。比如家电、计算机等专业,要求数学、物理、电子线路等课程开足一定学时,达到一定标准,但学生就是听不懂,讲了又何益?干脆照葫芦画瓢,把有限的学时多投入到动手操作上,效果会更好。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学会怎么做,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似乎更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然的话,理论上讲的很多,但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道理似懂非懂,操作似会不会,那就好象煮了一锅夹生饭。所以中职的专业教学,应侧重感性认识,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训教学,应同时排入课表。现在通行1:1,实际上,有些课程,实训的比例还应加大,2:1都不为过。 三、课程设置,体现职教特色 普通中专与其它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了,就连我们的《山东中专教育》,也已更名为《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了。但是,中专毕业到省厅验印时,还必须要有公共英语等级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不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则会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所以,省厅的要求是必须的。其它不到省厅验印的中等职业学校,则无需统考计算机和英语。这就是说,对普通中专的要求还是高一些的,虽然中专生源的素质并不比其它职校高。在2001年省厅48号文提出的教改原则中,明确了“对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必须够用为原则,讲清概念,强化应用。”这里实际上讲得很明白,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必须够用”不仅针对专业教学,同时还指高考升学。所以,高考必须的文化课必须安排足够的量,要保证高考够用。若如此,必须够用的文化课不是比过去少了,而是多了。因为过去只针对专业教学,不仅课程门数少,而且深度有限。这样,势必加大理论教学比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就难得时间保证,还怎么“强化应用”?而且,鉴于中专生文化基础现状,在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上加大投入,恐怕会事倍功半。结合我校实际,该开设什么课呢?我们认为,除公共英语达到一级,计算机应用要达到初级外,其余文化课,该砍的砍,该减的减。开设道德、应用文、计算技术、商务礼仪、形体、普通话、书法、公共关系等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文化课,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在专业教学中,不追求专业教学的系统性,而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上下功夫,围绕国家资格证的应知应会组织教学。国家正在推行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中专学校应建成资格认证基地。既区别于短期培训,又不同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比,普通中专坚持综合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多了文化底蕴。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相比,它以职业岗位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综合化,加大实训,突出应用。 四、ab试卷,分层考核计分 这里的ab试卷,不是指同一难度的不同题目,而是指同一课程的不同难度。a卷为基本要求,b卷为较低要求,选择权在学生个人。可全选a卷或b卷,也可部分课程a卷部分课程b卷,全在学生自我控制。对选择b卷的学生不歧视,鼓励学生量力而行。而且,ab卷分值相同,不再换算。为增强ab试卷的可操作性,还可将ab试卷合二为一,题目划分为ab组。学生在同一试卷上自选a组或b组题目。除教师和学生个人外,其他人不知选题详情,给学生留一份自尊。这似乎不公平,其实不然,同等分数的a卷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b卷学生也绝不会去宣耀,只会增强自信心:只要努力,人人能行。这里,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这既靠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给学生以够得着的目标,他才能去努力,否则,望尘莫及也就不去及了。由学生个人选择试卷,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很有好处的。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在学习方法上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弱势也正是在于:基础知识很牢,创新意识较弱;要我做做得很好,而我要做却无所适从。分层考核,自主择题,虽然只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一个方面,但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方面。凡是我们认识明确的事情都逐一去做,不以事小而不为,那么,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处在困难时期的中专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总之,分层次教学的理论问题很值得深入探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也还正在探索。我们虽已认识到教育对象的智能类别,但离完全因材施教也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端正教学态度,在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人人学有所成。考上高校是成功,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同样是成功。不管他取得什么样的成功,重要的是他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所以,至于他是a卷100分还是b卷100分,对某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又能有多大的差别呢?当然,ab试卷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既要保证a卷学生吃得饱,又要保证b卷学生吃得好,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分层次教学论文: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应用 一、发展性评价 应用于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发展性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等情况的同时,更重视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与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存在很多共性。 1.两者都体现课改精神 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习者的进步。通过发展性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分层次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2.两者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等级的学生,应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对于后进者,着重于提高兴趣,建立信心;对于中等生,着重于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对于优秀者,着重开拓思路,激发潜能。要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3.两者都对后进生的学业成绩和语言能力有促进作用 后进生常常在语言学习方面感到困难。使用发展性评价,把语言能力和考试成绩之间的联系减少,将会激发后进生学习动机。 4.两者都契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理论赋予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全新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我们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时,不仅应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应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注重针对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教师应用不同层次的目标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据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教师所确立的层次目标彼此是相互衔接的,为学生层次的动态发展变化提供支点,以促进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努力。 2.注重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参与表现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参与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和学习策略的发展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问卷等方式,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发展程度,通过课堂学习行为记录的形式或问卷的形式,结合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其良好情感的培养和认知的发展。 3.注重于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的评价 (1)定期进行口语测试,按学生层次,分三种类型:基础型 (只需朗读课文、回答老师简单问题等)、模仿型(模仿对话、扮演角色进行口语表达等)、交际型(提供情景,学生自主交流)。通过口语测试了解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况,只要完成所处层次的目标就合格,如有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奖励。 (2)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学习中遇到的英语问题;平时作业,试卷;制作的图片、卡片、照片;教师的评价资料;成功的作品等。教师定期要指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进行评估,肯定做得好的方面,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改进”两个指标对记录袋做出评价。记录袋关注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用于了解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从而在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培养了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作业评价 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例如默写作业,对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有较高的正确率;对中等生,适当允许一定错误;而对一些能力较弱的同学,只要求掌握最基础的单词和词组。达到要求即可给优评。笔头作业也是如此。这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看到不足与进步,了解自己努力的方向。 (4)阶段测试 测验或考试后教师可进行两次阅卷。第一次阅卷后,教师就学生试卷中所反映出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评,然后让学生订正后再次阅卷。考试并不是终结,而只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不断弥补自身缺陷的过程。学生逐渐养成习惯,每次考试后会自觉地分析错误原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考试结果不满意,教师可以就学生改正原卷中的错误情况给予第二次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为不同学生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后进生,这种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5)互动参与,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评价的关注点为:目标是否明确,小组成员是否参与了探究的过程设计及实施;成员是否明确角色分工;成员是否以倾听、协作、分享的方式参与;成员是否有均等的参与机会;问题是否是在集体参与的情况下解决等。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这是发展性评价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一面。总之,在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其目的在与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发展性评价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适当指导,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上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戴海岭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滨江实验中学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健美操教学论文 一、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新课改的实施 为健美操教学方法提供了创新改革契机。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健美操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率的,所以要依据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教授健美操的过程中多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度及内容,将健美操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联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给学生留出创新的空间 体育课课时所占比重小是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无法得到完整教学的主要原因,所以众多体育教师都在课堂上拼命追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对健美操的创新,达不到由心至身的锻炼效果。如果让学生在教授健美操动作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动作改进,将更具有观赏性的动作加入健美操内,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健美操的学习中。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缺少沟通交流的教学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加深对健美操动作的理解记忆,教师也能从中突破找出适合教学的模式。在交流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舞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健美操的自信心,利用兴趣教学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效率。 四、分层次教学 每位学生对肢体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有无舞蹈功底会对健美操的学习进度产生巨大的分层,所以采取分层次教学是并不可少的。教师先进行统一的教学,演示动作后将动作标准的学生挑选出来,和教师一起分批对学生进行分解教学,高效迅速地完成分层次教学。健美操是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在健美操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本文就根据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而在实际教学中则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联系新课改的标准有效解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者:安乾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梁平中学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家庭教育合力策略 摘要: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榜样力量、尊重幼儿独立地位、发挥学校指导和引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支持,从而形成以家庭为核心,整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主体;教育合力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稳定阶段。幼儿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有意识或无意识相互实施的教育及影响,可以是长对幼、也可以是幼对长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幼儿家庭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家长、幼儿及对幼儿产生影响的其他家庭成员,还包括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对幼儿发挥指导作用的学校和对幼儿产生广泛影响的社会。重视以家庭为核心,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统筹社会各类资源,才是真正的重视家庭教育。幼儿期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的认知、行为、个性、情感及态度等基本上在幼儿期初具雏形,而家庭教育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终身的,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幼儿家庭教育的成功,不仅造福幼儿个人及其家庭,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和谐。 近年来,幼儿家庭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家长们一些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也逐渐得到改善,比如,传统的“家长制”、“不尊重幼儿独立人格”的教育观念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方法逐渐消失,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正在建立。近日,教育部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对我国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使家庭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家庭教育的观念、方式方法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一、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 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孩子就是镜子中的自己。家长要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要时时刻刻为孩子做榜样,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说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发挥榜样的作用、使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变成最有用的方法呢?建议: 1.这里的“说理”不是不让家长说理,而是家长对幼儿的“说理”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语言以简洁明了为宜。但“说理”有时会让幼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幼儿树立起“说到做到”的榜样,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进行实际的体验。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幼儿认识和态度形成的基础。通过体验的方式,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周围的事物,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幼儿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发展。 2.家长们经常会说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不守纪律,整日对其苦口婆心,效果却欠佳,这是因为家长没有掌握培养孩子纪律感的方法,没有真正了解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只对孩子说教,不能培养孩子内在的、主动的、积极的纪律,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活动培养儿童的纪律,活动是幼儿内在生命力的外在表现。通过活动,孩子在纪律养成的基础上反复练习,会形成孩子的“第二天性”,即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家长要明白孩子的自由与纪律不是对立的关系,建立在自由基础上才是真正的纪律,且孩子的纪律不是叫孩子不许动,而是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的守纪律。 3.为什么家长经常说自己的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家长为孩子树立了爱发脾气的坏榜样。家长“发脾气”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幼儿性情的培养。理智的家长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教育方法,比如,家长应该明白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用正面教育的活动方式替代“发脾气”的方法才是最有用的教育。比如幼儿犯错误了,家长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在设定的情景活动中明白自己行为的不良,而不是“发脾气”。 4.不要刻意用感动方法,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父母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父母努力挣钱,希望你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等感动的话,利用幼儿的情感,去感化幼儿,但收效甚微。要知道一个刻意用感动的家长是培养不出一名真实的孩子,反而会使孩子对家长的用心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家长应该少说多做,尽可能听取孩子的意见,用实际行动去感动幼儿,行动才是最好的道理。 二、尊重幼儿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立地位 1.家长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建构者,而不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被动的接受者。幼儿虽然知识和经验不及成人,但具有自然的好奇心特点,会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周围的一切环境,并在与环境的交往中获得自我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为孩子创设适宜的环境,这种环境是自由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有秩序的、轻松愉快的,能够促进孩子与环境积极主动的互动,使孩子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动者和探索者,进而促进孩子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幼儿的独立地位,不要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包办者”或“替代者”,比如,在生活和学习上,耐心指导,让幼儿自己学会穿衣和吃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发挥想象玩玩具和游戏时,不用成人的固定思维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2.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家长更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育儿观,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探索幼儿身上的学习价值。家长向儿童学习,不是学习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学习曾经拥有的美德和寻找失去的童心,学习儿童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及创造能力。家长向幼儿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了解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幼儿、教育幼儿,从而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长和幼儿的相互学习,可能某一领域家长是幼儿的主人,而另一领域幼儿是家长的主人。因此,家长应该多多蹲下身来,倾听幼儿的心声,成为幼儿的学生,向幼儿学习,就如思想家老子告诫成人要“复归于婴儿”,这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圆满。 3.家长要善于抓住幼儿的“敏感期”。幼儿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特征,也具有阶段性特征,正如蒙台梭利提出,要善于抓住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有速度,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因此,家长要随时留心观察幼儿在各个发展阶段表现出的这种心理现象,及时地引导、帮助和鼓励,尊重幼儿在“敏感期”对事物的兴趣及爱好,最大限度地激励幼儿潜能的发挥,不要错过良机而遗憾终身。 三、发挥幼儿园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家庭作为教育幼儿的第一场所,作为教育幼儿的原生态环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不同的。但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与内容上都比家庭教育更正规,幼儿园会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兴趣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呢? 1.加强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幼儿园要挖掘各种家园沟通渠道,比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等。在园长、幼儿教师、保育员三大幼儿园主体的引领下,发挥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和优秀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为家长科学育儿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幼儿园也要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为家庭提供物质上的支持,物质是精神之基础,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更能调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2.丰富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幼儿园要邀请专家主持家庭教育的讨论会、座谈会及演讲会,举办关于父母教育的培训讲座及经验交流会等,引导广大家长自觉抵制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庭观及育儿观,增强家长教育幼儿的本领,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信心。幼儿园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开展一对一的家庭工作指导服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真正地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式方法。 3.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幼儿园要充分做好家长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比如,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宗旨及任务,增强家长教育的责任,加强家长正确的教育意识。家长委员会还要编印其家庭教育的指南及专题手册,做好家长科学育儿的宣传工作,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营造家长科学育儿的良好家庭氛围。家长委员会要发挥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及父母的宣传力量,积极向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各种家庭教育现场指导实践活动。 4.办好家长学校。幼儿园要将家长学校纳入自己的工作管理范畴,家长学校要聘请专家学者,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成研究团队,设计出实际的、具体的家庭教育课程,让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同时,开发家庭教育教材、指南及活动指导手册。家长学校还需要设计各类有吸引力的、符合家长时间的课程及活动,吸引广大家长积极参加与学习,调动家长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统筹家庭教育中各类社会资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说明幼儿的发展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承担起为社会造就人才的责任。社会也承担着教育人的责任,这就需要发挥社会在家庭教育的力量。 1.构建家庭、社区教育基地。社区可以邀请社区的各界人士,成立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和家长队伍,共同创设家庭教育社区基地,充分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家庭教育幼儿的质量和水平,还可以促进整个社区精神文明的提高。 2.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正如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各地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挥企业、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比如依托幼儿活动中心、亲子乐园,为城乡幼儿及家庭提供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城乡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社区积极调动幼儿园优秀幼儿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作用,促进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教育“双赢”目的的实现。 3.鼓励和支持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广泛开展适合这些儿童特点和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调动整个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社会幼儿教育质量。 4.各地教育部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及科学研究。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制订实施办法,积极争取政府统筹安排相关经费。各地教育部门也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家庭教育以家庭为核心,不仅需要家长要时时刻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蹲下身来去倾听幼儿的心声,还需要家长积极主动地联系幼儿园及社区,充分利用幼儿园及社区的资源,共同教育好孩子。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联系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每学期、每周、每日的教学活动安排;多与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及保育员交流,学习科学育儿的方法;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家庭教育活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切不可以工作忙为借口,错失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的良机;社会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对幼儿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及时性、适应性与补偿性等特点。 家长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多带幼儿去参观博物馆、海洋馆、美术馆、歌剧院等社会场所,开阔幼儿的视野,扩展幼儿的信息量,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场所,让幼儿从社区人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综上所述,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而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时间之长,范围之大,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但幼儿家庭教育的主体不能相互孤立,要形成教育幼儿的合力。因此,幼儿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核心作用,在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支持下,整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才是对幼儿最有效的教育。 作者:卢清,程亚蒙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的重要性 摘要:幼儿的人生成长离不开其心理的发展,需要健康心理的支撑。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父母给予较多的关注,需要父母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此情况下,父母在家庭中要给幼儿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其获得存在感和尊重感。 关键词:家庭教育;和谐环境;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的健康成长既包括身体的成长,更包括心理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大,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否则,野蛮暴力的家庭环境可能会给幼儿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和谐友好家庭环境的营造需要父母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方式,同时要求其共同参与,陪伴幼儿共同成长。 1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1简单粗暴性: 有些家长由于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识,加之脾气的暴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幼儿缺乏一定的耐心,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这样环境下的幼儿一般会有暴力的倾向和行为,家长的错误“榜样”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2全部包办型: 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的原因,喜欢所有事情都帮助幼儿来做。小到刷牙洗脸,大到学校的作业都全部包办。加之现在的很多幼儿都是和长辈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对幼儿的关切会更多。幼儿在家里真正成为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但家长的这些良苦用心却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1.3望子成龙型: 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厚望,使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这是父母正常的心理需求,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他们希望孩子每一方面都比别人的孩子强,各种辅导班成了孩子周末的“牢笼”,这样做远远超过了孩子能够承受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必定造成身心的伤害。 1.4放任自流型: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农村家长,由于缺乏一定的教育知识,加之忙于工作,对幼儿的成长关注较少。把幼儿基本托付给没有文化知识的老人来带,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放任自流,使得这些幼儿往往没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健康成长也非常不利。1.5和谐友好型:有些家长由于有较丰厚的文化积累,以及丰富的育儿知识,他们在家里主张民主,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给幼儿自由表达的权利,让幼儿积极参与家庭的一些活动,批评教育时也注重方式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友好家庭环境的营造途径 2.1家长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建立友好型的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的意义自不必说,在此情况下,要建立这样的家庭环境,首先要家长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这些素质主要有: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包括各种生活经验和教育知识内容,家长有了一定的知识才能更科学地去教育幼儿。二是要有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素质。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很多品行都是模仿家长得来的,有了良好的品质才能给幼儿传递无穷的正能量。三是家长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教育幼儿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劳心又劳力,若身体素质不过硬,被孩子拖垮也是可能的。 2.2家长要掌握幼儿的心理: 幼儿的成长既包括身体的成长,也包括心理的发育。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必须做到“幼儿的世界我要懂”,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其进行沟通,才能从其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育。这要求我们的家长平时要多读些关于幼儿心理学的书籍,增加理论知识,丰富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当幼儿到了3周岁时,基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只有在沟通交流中才能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 2.3家庭要营造平等的氛围: 幼儿的成长需要和谐民主的环境,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场所,在此情况下,家庭的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就有重要意义。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要求家长做到:一是要摆正自己的身份,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要给孩子以更多的引导,遇事可以多与幼儿进行探讨,在对话中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二是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要给予幼儿自由表达的权利。幼儿的观点无论对与错,家长都不要剥夺其说话的自由,有了问题大家一起商量研究,这样幼儿才能感受家庭的温暖。三是营造平等氛围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让其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让其明白自己也是家里的重要一员。例如周末全家出去游玩,这时可以询问幼儿去哪里玩,让其思考,尊重其想法。 2.4陪伴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家庭的民主平等都是建立在与幼儿一起度过家庭生活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友好的家庭环境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保证父母抽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来陪伴幼儿,意即我们常说的陪伴是幼儿最好的成长方式。父母陪伴幼儿的方式很多,但最好不要把工作带回家,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父母可以带领幼儿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做饭时一起摘菜,晚饭后一起散步,周末时陪幼儿一起去公园等。此外,家长还要多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陪伴幼儿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幼儿能够从心底感受父母的关爱,能增强心理自豪感。 3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家庭的良好环境 3.1好的环境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环境对一个人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认识社会的幼儿来讲,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其感受家庭的温暖,让其懂得父母的关爱,能够学会去尊重他人,感谢他人。在友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和人生。 3.2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易给学生心理阴影: 当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充满争吵、谩骂甚至暴力时,常常使这个幼儿内心感到恐惧,长大后可能造成其自私、焦躁,对他人不信任以及暴力倾向,甚至对社会的仇恨,也有人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总之,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的成长期,父母一定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掌握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赖湘泓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第二保育院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在日益更新。目前,在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通过探寻影响幼儿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试图改善优化这些因素,充分发挥幼儿家庭的教育功能,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观;现状;策略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人生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所谓幼儿家庭教育,就是指三到六岁幼儿在家庭成员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制约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家长教育观念、家长教育方法、家庭社会背景,特别是家长的社会生活经历和思想文化素质。 一、幼儿家庭教育现状 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院开展了“幼儿家庭教育状况与幼儿发展状况关系问卷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非常严重,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如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主流趋向良好。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子女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但思想重视,行动忽视。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样重要”的家长占96%,可是“每天可以留出2小时以上时间与孩子一起交流、游戏、学习”的只有10.3%的家长,选择“不顾劳累.坚持和孩子玩”的只有28.7%。对比数据可知,普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没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没有完全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内容认识不够。经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倾向依次是: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教孩子与人交往;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自我服务;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而家长忽视的家教内容包括忽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如:教孩子知道自己几岁,教孩子分清性别);忽视孩子的游戏和玩玩具;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如:独立睡觉只占22.7%)。有部分家长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只是把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使家庭教育缺乏了自身的特点和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困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孩子的某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是某种社会影响,很少有家长认真检查自己在家教中的失误和应负的责任。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家长对孩子上学期望值过高。教育目标的倾斜,导致家长产生许多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过度溺爱、迁就和放纵孩子。过度严厉、过度保护或者过度放任。家庭教育承担者偏移,教育意见不一致。在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的调查中显示,62.5%是母亲,21%是祖父母,16.5%是父亲。可见。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之重要,作用之重大。还有大多年轻父母工作较忙,依赖祖辈养育孩子情况普遍。扩大家庭、祖孙家庭和单亲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教育意见不够一致,其不良后果是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则会形成当面一套和因人而异的态度。 二、幼儿家庭教育策略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儿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风格,甚至是孩子所特有的稚气、调皮和不成熟产生的“错误”;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孩子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2.全面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 要想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情况,把握现象,知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3.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 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先要做到。例如: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阅读或是与孩子进行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活动加深幼儿的印象;要让孩子讲卫生,家长就要有洗漱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善、大方。而言行不一的家长,是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甚至会使以往的教育成果毁于一旦。在言教、身教的同时,还要做到境教,就是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和谐整体的家庭教育环境。 4.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协同进行。 家庭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使教师之间、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影响和教育好孩子。 5.讲究家庭教育艺术。 坚持家庭教育的六项原则:教育一致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赏识教育原则、细节教育原则、尊重孩子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奖励惩罚灵活运用,掌握分寸。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家长不管工作有多繁重,都尽量抽空陪同孩子一起玩,感受来自于父母的关爱,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6.注重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端正教育态度。 作为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多花些时间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其次,丢掉不健康心态。如:补偿心、反常心、虚荣心、惧怕心。总之,不同类型家庭的不同教育方式、教养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负责人。因此家长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创建民主、和谐、平等、融洽的气氛,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张丽莉 单位:甘肃省妇联第二保育院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心理方面有问题,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家庭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充分重视。笔者根据调查,找出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家庭教育中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措施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霸道、任性、粗暴、依赖性强、胆小、孤僻、交往困难等现象频频出现。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调查 本文结合与幼儿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实地调查,制定问卷。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应着重从家庭教育入手,探索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 (一)关于幼儿的情绪 快乐是幼儿心理健康的要素,经常保持快乐的幼儿往往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据调查,65.1%的幼儿在家里是很快乐的。通常来说,情绪波动大的幼儿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无法排解的焦虑、紧张和不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调查结果显示,16.8%的幼儿在家中情绪波动较大。从幼儿闹情绪持续的时间上可见出,大部分幼儿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高,73.7%的幼儿能在10分钟以内停止哭闹,而在较长的时间内(1小时以上)仍在恶劣情绪中无法调节的幼儿仅占3.1%。幼儿的情绪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在幼儿面前调节好自我情绪的家长会较少或不会给幼儿造成心理的伤害。调查显示,家长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会宣泄到幼儿身上。面对幼儿的哭闹,家长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哭闹时的幼儿已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最需要的是家长爱的传递。但是,调查显示,有78.6%的家长对孩子哭闹采取的方式是讲道理,有75.2%的家长采取的方式是转移幼儿注意力,有近半数的家长采取听孩子诉说,只有17.6%的家长采取告诉孩子“我爱你”的方式。还有的家长甚至采取威胁吓唬孩子的方式制止孩子哭闹。 (二)关于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认同自我的具体表现。自信的幼儿对他人或事物可以积极探索。调查显示,44.7%的幼儿显得自信,剩下的则表现一般或自卑。在幼儿自信心树立的过程中,家长对幼儿表示欣赏,幼儿自信心就容易确立;要是家长经常批评幼儿,幼儿会对自己产生厌恶情绪,否定自我,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三)关于幼儿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幼儿健康上进的重要前提。据统计,82.3%的幼儿好奇心较强,13.8%的幼儿好奇心一般。对于幼儿的好奇心,半数以上的家长鼓励幼儿并愿意给予帮助,约四成的家长持顺其自然的态度。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培养心理健康的幼儿创造外部条件。 二、家庭教育中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家庭生活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很多幼儿的病态心理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引发的,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家长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如果家庭成员感情不融洽,很少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就造成幼儿精神紧张、情感冷漠、性格怪异等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建立温暖和睦的家庭,与幼儿多交流,让幼儿有安全感,感受到温暖和爱,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长要充分尊重幼儿,如果教育方法不正确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教育孩子要有要求、有方法,更需要有度。家长要尊重幼儿,鼓励幼儿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果成人事事包办,容易使幼儿懒惰、懦弱、依赖性强。因此,家长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让其从小就树立独立完成的信心,达到教育目的。 (三)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幼儿的个性还很不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家庭中,家长的言行对幼儿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很多幼儿的不良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因此,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父母一定要为幼儿树立榜样,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表里如一,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上述三点,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幼儿生存发展的家庭环境,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幼儿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要高度重视,家长要以身作则,更加努力,为幼儿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马琳 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民族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思考 摘要:要想做好对幼儿的教学,那么不仅要重视幼儿的学校教育,家庭也是幼儿主要的教育阵地。对于幼儿来说,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便是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多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家长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以此来充分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状况,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与教师进行探讨,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重要性 怎样提高幼儿的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所谓的幼儿教育其实就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它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环境下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其主要包括在思想道德上与言行上的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及关系简述 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所以想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幼儿开始抓起。所谓的幼儿园教育其实就是结合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标与学习任务,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的家长还没有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上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区。而正规的幼儿园具有开放性与整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我国制定的《幼儿园规章制度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并对幼儿实现全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发展目标,并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幼儿园教育不仅要以幼儿自身的特点为基础,还应当在教育中循序渐进,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任务。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幼儿所遵守的规矩也就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也就更长,对于这些,需要幼儿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这样才能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思考 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影响决定着这个人的未来发展,家庭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同时也是在家庭互动的过程中长辈对子女的未来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教育不仅包括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还包含了子女对父母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单向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在幼儿教育中,所讲述的家庭教育更倾向于第二种,也就是比较狭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高、连续性好等特点。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不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等外在条件的影响,教育内容也可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而幼儿在接受这样的教育时,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与具体。且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结合幼儿已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也是幼儿园教育无法达到的。且在这种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幼儿不需要适应期,就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巩固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言行,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二者互补 想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让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让幼儿园教育辅助家庭教育。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片面性,所以会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的性质上,呈现出了较强的目的性与系统性。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家长对孩子的不听话常常无计可施,这是由于家长对教育的理念与概念不了解,也就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育。虽然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伴随在整个发展阶段,但是也应当借助幼儿园教育的指导,这样才会真正确保家庭教育具有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的教育目标能够反映出社会的需求。 二、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 园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的策略要想做好对幼儿的教育,就必须充分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要积极开展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且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让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与认识,家长通过参加亲子活动,能及时了解幼儿的实际成长情况,并了解幼儿园教育,从而与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学目标。这样还可确保将幼儿的知识体系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最终让幼儿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总之,想要真正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联合起来,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这样才能够确保幼儿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健康成长。 作者:李慧艳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浅谈 教育好幼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共同责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在对幼儿全面发展中有独特作用,幼儿园必须重视做好家长工作,才能真正教育好幼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幼儿家庭教育,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实施家庭教育应具备的条件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气氛。从环境方面来说,家庭四周的环境是否整洁,家庭用具的设施是否美观、实用,家中是否有一定数量的书报及适于孩子的用具和玩具,这些都影响着家庭生活与教育的展开。从生活气氛来说,包括了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如父母的知识和道德修养,父母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生活的秩序等等。父母应当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整洁环境的生活气氛,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使家庭生活井然有序。这样,就可能促成幼儿的良好发展。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行为习惯无不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幼儿模仿性强,年龄越小,父母对子女影响越大。家长要以自己模范行为影响孩子,要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才能有威信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父母应掌握教育知识,为教育好子女,家长必须学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知识,了解新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明确教育的目的、任务,正确分析幼儿的行为,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家长教育工作的指导,也是实现家园合作的一种形式。许多家长在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原因就是缺乏一些理论的指导,而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长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关于教育幼儿的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还可以把属于自己园内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作者:段君红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里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互补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的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地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家庭的教育要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正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家庭教育是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保持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 二、家庭教育如何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家庭教育针对幼儿个体,情感性和随意性较强,而幼儿园教育专业性更强,更具计划性。两者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失,只有两者配合互补,幼儿才能健康成长。 (一)家庭环境影响幼儿品格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管理者。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幼儿园的课堂以讲授和游戏的方式为主,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要重视自己的行为,比如看红绿灯过马路、乐于助人、礼貌待人、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言而无信。由于孩子与家庭特殊情感的联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将会给孩子很深刻的印象。比如,孩子们玩毛毛虫,倘若家长会责骂孩子,那么幼儿很可能害怕和讨厌毛毛虫。如果父母领着孩子乘坐公交,看到需要帮助的就让座位,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让位是应该做的。 (二)家庭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经验 虽然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尽可能来源于生活,但是只能基本局限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通常只能观看图片和视频,和孩子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例如,教学涉及公园里的鲜花、礼貌用语、各种人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惯等,由于幼儿园不能把孩子带到真正的场景中去,而家庭教育却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孩子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和周围可感知的事物里得到的。家长可以花时间陪伴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花朵、树叶的形状,聆听鸟儿的歌声、虫吟,感受四季的天气变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对鲜花进行计数,不但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学习数学、科学、语言、艺术等知识,因为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文化氛围是幼儿最佳的老师。家长也要利用社区环境,培养孩子的财务管理能力。例如领着孩子到动物园,让孩子看到买票的全部过程,买完后把票交给孩子。带孩子到银行看看,教孩子观察和分析存款和取款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性,认识取款机的目的和执行程序。在超市买东西时,让孩子付钱,及时告诉孩子挣钱的不容易,不能无限制去购买所有东西,帮助孩子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 (三)家庭教育要确认孩子的兴趣、优势 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不能完全顾及每个孩子,不能准确掌握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优势,这就需要家长与幼儿教师要尽职尽责、及时沟通,平时注意观察孩子,要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情感特征,根据孩子自身的优势进行教育。例如,小班幼儿对自己的名字不太敏感,总是忘记哪一个是自己的杯子,但是当老师告诉他,第几排的倒数第二个,他就能够迅速找到杯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对数字敏感。有些孩子能专注聆听音乐,对音乐表达出的情感有所感觉,则说明孩子有音乐天赋。有些孩子有强烈的节奏感,身体灵活,喜欢节拍,那么孩子表现出舞蹈的天赋。家长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以实现孩子在优势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的努力,家庭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对幼儿园教育缺失进行补充,才能实现幼儿最科学、最长远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 两种教育方式可以融合在一起,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创建互相沟通交流的联系,创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共同推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相信幼儿园的教育,以真挚的态度来获得孩子父母的信任。通过电话、互联网和其他通信手段,建立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可以直接邀请家长参与,促进教师、儿童、父母之间更和谐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重视交流合作的意义,创建有效的合作。 (二)儿童早期教育的前提是要求家长积极参与 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这也反映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相互促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幼儿园的工作,家长要主动配合,比如,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可以建立一个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家长组成,采取自愿参与的方式,邀请家长参加管理。 (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教育 幼儿园和家长可以一起实施教育,因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能够成为管理人员,对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家长可以帮助提高幼儿园管理资源的质量。在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同的性格、兴趣等因素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父母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家长可以营造幼儿个性化的氛围,就像一个性格爽朗的父亲,会给孩子们带来的亲密感,充满活力的爸爸让孩子们能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合作,强化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针对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互补性,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实现幼儿教育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杨庆 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教育体育局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一、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一个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世界就应给予认可和尊重。但实际上,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置身于强势的支配地位,他们不会也不愿意倾听幼儿的心声,表现出专制或忽视的行为。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幼儿的性格在成年后表现为怯懦、冷漠和叛逆。幼儿的心灵世界很单纯,学会尊重他们并不难。比如耐心倾听他们并不清晰、连贯的表达,交流时俯下身去与幼儿平视,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等等。 二、示范和模仿是幼儿学习的有效方式 幼儿的学习开始于模仿,周围人的言行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尤为重要。与成人示范相比,年纪相仿者的示范效果会更好。例如:俏巧是个一岁半的小女孩,聪明伶俐,语言表达能力和行走能力发展正常。但是她对上下楼梯十分抵触,无论家长怎样鼓励、劝说和示范,俏巧都拒绝尝试。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她看到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姐姐上下楼梯,高兴得乐此不疲时,俏巧一下子有了勇气,要求自己走楼梯。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年龄相仿者的示范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三、给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 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无数的选择。有些选择是简单容易的,而有些选择则是艰难痛苦的。选择是一种能力,如何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作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结果是很困难的。在生活中,家长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生活空间,并有意识创设选择情境,学会尊重幼儿的合理选择。同时,让幼儿在自然氛围中尝试选择,平静接受选择的结果。例如:周末带幼儿出去玩,可以给他提供几个备选地点,让幼儿自己决定去哪里。如果他有了自己的答案,家长就要帮助实现,并让他体验因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心理感受。优柔寡断和盲目武断都会给人生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应该培养幼儿果敢和担当的品质。 四、父母之爱是不能缺失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一些父母为了家庭、理想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终日辛苦奔忙,于是照顾幼儿的重任落在老人的肩上,自己与幼儿的相处时间减少,自然就缺少了对幼儿的关爱。另外一些能自己照顾幼儿的父母即使有时间和幼儿相处,但由于缺少耐心和责任心,或者想有更多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而忽视幼儿的情感需求,致使幼儿在性格和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影响了成长。父母之爱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是物质和他人无法取代的。许多单亲家庭的幼儿在成年后表现出较多的性格和心理问题,即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观点。幼儿期有许多宝贵的人生第一次,这些美妙的瞬间稍纵即逝,错过就是父母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父母应尽最大的努力,利用各种方式增加与幼儿相处和心灵沟通的时间,给幼儿更多的爱。 五、尊重个体发展不盲目比较 目前,我国的家庭一般养育1个或2个子女,这种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使幼儿成为家庭的核心和聚焦点。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更优秀,起跑线上的较量就此开始:谁的孩子说话早,谁的孩子走路好,谁的孩子吃饭多,谁的孩子个子高,事无大小都成为比较的内容。好的自然高兴,差的就会绞尽脑汁赶超。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他们有自己独有的生命律动,盲目比较会打破幼儿应有的成长节奏,有可能会使幼儿输在起跑线上。 六、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一生要遇到许多挫折,它是人生的必然。如何对抗挫折———靠强大的心灵,而强大的心灵又来自哪里?肯定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锻炼。如果家长能在幼儿时期就对幼儿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挫折教育,对幼儿的一生将是有益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注意规避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使幼儿享受快乐成长的时光。 作者:费梦 单位:黑河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一、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引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成人和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幼儿经常不能遵守游戏规则,这样容易导致幼儿间相处时不会互相谦让,不愿意向对方妥协,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因此,成人与幼儿开展游戏时要注意按规则进行,让幼儿建立规则概念,形成规则意识,有利于减少幼儿交往中的冲突。比如,幼儿普遍喜欢玩飞行棋、扑克等游戏,这些游戏益智于乐,既能够开发幼儿的智能,又能够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由于想要取胜,幼儿常常不按照规则玩,或者输了游戏就走到一边生闷气,家长不要用严厉的语气批评幼儿,因为在幼儿的头脑中,他只是想要取得游戏的胜利,只不过还没有学会去遵守规则而已。因此,家长可以也学着幼儿的样子耍赖、不承认失败,使幼儿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言行,从而学会遵守规则。 二、丰富幼儿的角色经历 1.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他人家长可以给幼儿观看从小到大的照片、成长的录像,给他讲他小时候的趣事,引导他告诉家长:“我”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我”的志愿是什么、“我”的优点在哪里、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等。通过这种方式,幼儿逐渐认识到“我”是很独特的,有好听的名字、黑色的头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些缺点,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幼儿在认识“我”的同时,也修正了对“我”的认识的偏差,并能尝试设想自己的将来。在引导幼儿认识自我的同时,家长还要鼓励幼儿走出自己,和他人接触,并能够正确评价他人。家庭教育中引导幼儿关注和评价他人,有助于避免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了解他人,有助于其顺利开展社会交往。比如,家长平时可以引导幼儿说说他认识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在幼儿园的好朋友都有哪些;家长在聊天的时候,评价他人要客观、具体,给幼儿做个好榜样。事实上,幼儿描述他人并不会从成年人预想的角度描述,每个幼儿描述的角度都不同,有的幼儿会通过人身体上的气味来描述和区分,有的幼儿会通过人身体(比如脑袋)的某个部位的形状来认识他人。 2.体验不同的角色经历家长应鼓励幼儿和不同年龄的同伴玩耍。这是因为,和不同年龄的同伴玩耍时,幼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比自己小的同伴玩耍时,幼儿需要照顾和帮助同伴,这时他扮演着大哥哥或大姐姐的角色;与比自己大的同伴玩耍时,幼儿需要被照顾和被帮助,这时他扮演着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角色;与和自己同样大的同伴玩耍时,幼儿又扮演着协作者、合作者和竞争者的角色。在与混龄孩子一起玩耍时,请孩子轮流扮演组织者、领导者角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领导力。在这些丰富的角色体验中,幼儿能够学会与不同的人玩耍,树立自信心,从而为其顺利开展社会交往奠定基础。另外,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幼儿一起玩社交游戏,比如模拟一次购物经历,玩警察和行人问路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家长和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一次游戏后,双方交换角色,再次进行。这一类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交场景,同时也能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社交礼仪,从而为其将来很快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3.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家长要主动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让孩子将自己的同伴带到家里来玩,并为幼儿做良好的示范,给孩子作出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此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进一步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比如,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超市买东西、参加聚会、外出游玩,在家长在场的情况下,放手让幼儿自己和叔叔、阿姨聊天,回答问题,既锻炼了幼儿在人多的环境下说话的胆量,又培养了其社会交往能力。 三、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具有外向特质的幼儿研究表明,幼儿成为团体领导者的过程常常存在着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那些能够团结大多数幼儿、起到带头作用的幼儿往往会成为团体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具有勇敢、乐观、聪慧、喜爱社交等外向特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方面,家长要给具有外向特质的幼儿提供充分展现其外向特质的机会。比如,幼儿之间发生小的矛盾和冲突时,尤其是对于性格开朗、喜好社交的幼儿来说,家长不要参与其中,要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勇敢面对和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家长要引导具有外向特质的幼儿在人际冲突中团结同伴。比如,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有效途径。家长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面对冲突情景,自己体验冲突感受,由此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从而引导幼儿从同伴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角色游戏中,家长要选择一个与冲突问题有关的主题,通过讲述的方式呈现冲突故事的开头(对年幼幼儿如小班幼儿则需要呈现更多的故事信息和结构),界定每个参与其中的成员的冲突角色,然后让幼儿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完成这个故事。比如,“有个名叫苏俊的小朋友,由于不愿分享玩具而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不好。一天,当一个小女孩刚开始玩一辆红色小汽车时,苏俊飞快地一把抓过小汽车,同时也把小女孩吓哭了……”接着,家长要让幼儿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回忆自己的经历,进行构思并完成故事,帮助故事中的小朋友解决冲突。在角色分配上,家长可以和幼儿协商安排,也可直接安排。事实证明,角色扮演通过实践和模仿,不但能让幼儿认识到冲突情景中不同幼儿的想法,更能让其体验到冲突卷入者的相应情绪,从而有利于幼儿接纳和肯定同伴,进而吸纳和团结更多的幼儿,成为团体的领导者。 2.具有内向特质的幼儿具有内向特质的幼儿安静、善思考、情绪平稳,在团体活动中不容易与同伴发生矛盾。发生人际冲突时,往往采用后置处理或者借助他人力量处理的方式。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模拟冲突情景、讨论解决方式等方法,引导具有内向特质的幼儿获得解决人际冲突的经验和策略。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人际冲突,家庭会议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家庭成员(包括幼儿)可以模拟冲突情景,回顾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就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家庭会议上讨论。对于具有内向特质的幼儿来说,提出并选择他们认为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激发幼儿提出自己的方案并引导其选择执行合理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家庭会议要建立起公开和自由的讨论气氛,要确保幼儿参与讨论的机会和对于讨论的贡献,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他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会得到尊重与保护。 作者:宋艳 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教育论文 一、家庭教育功能的再探讨 对于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我们以往存在着各种偏差,对话、交流、关心、说教只是其表面现象,都不足以展示家庭教育的基本属性。我们考察单个家庭的教育,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都突破不了上述功能,而这也是抑制家庭教育潜能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其基本功能。据此,本文笔者认为“技艺、做人、信仰”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技艺指的是生存的技能,要求家庭教育需传授、教会幼儿未来安身立命所需的各种生活本领;做人指的是做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家庭教育需塑造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信仰指的是文化思想信仰,要求家庭教育创造文化熏陶的氛围,使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述功能中,做人品质是根本,生存技能是保障,文化信仰是方向,三者独立且统一, 二“、家+园”交互教育的两个误区 在探讨“家园”教育误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学内容。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中提出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与目标。而详细分解这些部分,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诸多的共同之处,即都希望把幼儿培养成“身体健康、善于交流、善于表达的有责任、有信心、富情感的孩子”。但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存有诸多误区,主要有二:一是幼儿园教育的“家庭化”;二是家庭教育的“幼儿园化”。在前一种误区中,不管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是一线幼儿教师,他们都将学生当作“襁褓中的孩子”看待,生怕他们“风吹草动”、“生病遭罪”。尤其是在“安全校园”的背景下,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提供卫生的幼儿饮食、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成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教育、课堂活动、课后实践则成了附属工作。从这点来看,教师如同父母,幼儿园生活如同家庭生活,幼儿教育也就越来越“家庭化了”。在后一种误区中,由于父母普遍缺少对幼儿教育相关知识的认识,导致父母教育孩子只是模仿幼师做法或者比照学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其实就是“幼儿园中的老师”,家庭教育也就成了幼儿园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因此,在创建科学的“家+园”教育模式时,我们应尽力还原二者教育的本真,使其相得益彰。 三“、家+园”交互教育的新途径 1.技能交互教育。由上可知,生存技能培养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性功能。细究生存技能的基本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综其一点,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生存者,以家庭事务为要;发展者,以手工技能为要。反观《纲要》内容,技能方面的教育要求较少,更别提实践操作了。因此,笔者建议,家庭教育以家庭事务为主,幼儿园教育以手工技能为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过分溺爱孩子,可采取“任务式”教育方法。例如,父母可借鉴“爸爸去哪”中的相关剧情,为孩子设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孩子去完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所设“任务”以孩子能够完成为限,父母可全程陪同完成,也可由孩子单独完成。所给予的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辅之。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增加手工操作课程的比例,设置专门的手工实践活动,并耐心指导幼儿完成手工操作。例如,用橡皮泥制作人物形象、生活用具;或者用剪刀、纸张制作剪纸艺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家庭与幼儿园在技能培养上的内容各异,但是二者还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只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即可。 2.道德交互教育 道德教育对于幼儿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纲要》中有相应的规定、要求,但在实践中做人道德的幼儿园教育还是缺失的,而家庭教育正好可以弥补。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感知事物的阶段,模仿是其最主要的感知表现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最直接、最适合的被模仿对象。据此,笔者建议家庭道德教育可通过“适当说教+现身说法+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实现。首先是适当说教,要求父母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引导。此外,父母说教须避免禁止性语言或他人在场的情况。因为禁止性语言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他人在场则可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在睡觉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说谎是不对的,我们应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说好吗?”其次是现身说法,以现实中的例子来教导孩子,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受,参考比照。譬如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看xx在哪踢球呢,你也去踢吧,可好玩了。”最后是以身作则,以父母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对此,父母应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3.文化交互教育 当前的幼儿文化教育过于偏狭,衡量标准不甚科学,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深处。而纵观犹太人的幼儿教育中,信仰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属于最高阶位的教育内容。对此,笔者有意借鉴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只不过犹太信仰教育指的是“宗教”教育,而本文则指的是文化教育。本文中的文化信仰教育不同于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信仰,它是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基本法则遵守。而对于此种教育,家庭与幼儿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需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譬如对于自然万物的认识,幼儿园可以教授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借助教材、教具赋予动植物以人类情感,使孩子在心里树立起“与物共生、与物共存”的理念。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引领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使孩子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起幼儿“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美丽的,我们应该善待它们”的意识。 四、总结 总之,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主要途径,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要明确自己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家庭和幼儿园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智力、能力、人格的形成有着重大作用,“技艺、做人、信仰”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实现互补,我们应该重视通过技能交互教育、道德交互教育、文化交互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和呵护。 作者:薛飞燕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教育家庭教育论文 一.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理念,比如说认知错误、虚荣心和情绪心理等。首先,家长在认知方面经常将孩子把孩子“听话与否”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其次,家长对教育孩子有虚荣心,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吃穿的问题上的无限制的给予,这也是欠妥当的;最后,家长在教养孩子时有情绪心理,殊不知家长对待孩子的情绪化是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幼儿家长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 据调查当前比较多的家庭教育方法集中在两端,即溺爱和专制。一方面,家长有补偿心理,想将自己童年时代的缺憾,用完整的享用来对自己加以补偿;另一方面,家长自己父辈教育的影响,认为孩子不管不成才,因此时刻管制孩子,使其不能放开自己的手脚。前者容易导致孩子的骄横心理;后者容易导致孩子的懦弱心理。实践证明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三)幼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孩子的身上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指长相及外形,更重要的是行为和心理上,这就是父母烙在孩子心理的痕迹。没有父母愿意让的孩子从的父母的生活中学不好的东西,但不好的东西往往被孩子学的最彻底,且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且经常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作为父母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决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家庭教育中应该有规则 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5+2=0”的现象,从很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2天的教育,没能为5天的幼儿园教育提供很好的辅助条件。因此幼儿在家也应该制定、执行一个符合科学生活常规或制度,培养幼儿有规律、有规矩的生活,避免其在集体生活中出现问题。 (二)家庭教育中应该体现正面教育 一个人的人格、性格定性就是在其人生的前10年内,而幼儿家庭教育就是这10年的中间阶段。在这个时段中,特别是在饭桌上,父母尽量不要谈论工作带给自己的辛苦、无奈和悲惨的人生,因为这会不经意的刻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直至难以抹去。作为父母要谈就要谈论工作带给我们的成绩感和幸福感,或者要以正面的心态、积极地看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领导对自己的不公正。注意,这不是让家长跟孩子撒谎,而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坚持正面教育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跟孩子一生的影响来比,还不算什么。 (三)家庭教育中应该教育方式一致 家庭能给孩子带来人生中最初的安全感,这句话蕴涵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夫妻相处的方式,这一点会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最初温度;第二是夫妻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一点会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立场。夫妻相处是一门学问,夫妻为孩子更好的相处是另一个更重要的学问。爱孩子,不仅要给孩子我们的爱,还要为孩子爱这个家,为他创造一个和谐的有爱的家庭生活环境,带给孩子人生中最初的安全感;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保持一致,表现在两方面:1家庭成员间教育孩子时要观点一致;2当出现矛盾时,应背着孩子协调。最后,笔者想用网络上一段写给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家长的话来结尾:幼儿的家庭教育是幼儿一生幸福的奠基,幼儿园教师有责任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义务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孩子的父母都应该记住:教育就在当事时,教育不能等待,因为孩子过去的人生不能被重写。这个时代我们只做一次父母,所以必须全力以赴。 作者:刘淑霞单位:内蒙古包头市迎宾幼儿园分园九原区花园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论文 一、现状与分析 ⒈隔代“亲” 案例1:下午3点3刻的时候,家长们已云集在了学校操场上等待迎接幼儿。4点的放学铃声一响,家长们跑着冲进了教学楼。一位老奶奶的腿脚有些不便,保安在问明老奶奶情况后帮忙将孩子接出来,孩子看到自己的奶奶就哭着说道“:你不是答应第一个来接我的吗?怎么是保安来的?我再也不相信你了。”“是奶奶不好,下次奶奶早点来。”老奶奶忙拿出了切好的苹果和水,孩子很自然地接过来,吃着回家了。分析:幼儿园的孩子都需要家长亲自接送,而接送孩子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许多老人将这种爱无限放大成溺爱,导致了很多教育契机的丧失。案例中的幼儿就因为奶奶晚点而责怪奶奶,这说明对幼儿的说理教育如今势在必行,而奶奶只关照孩子吃喝,错失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 2.教育理念扭曲 案例2:午睡的时间到了,妈妈才带着乐乐走进教室,从乐乐的表情可以看出,乐乐不高兴。我随即向乐乐妈妈打听情况,原来上午妈妈带乐乐经过玩具店的时候,乐乐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而妈妈觉得家中类似的玩具已经很多,不能再买了。就这样,乐乐哭哭啼啼闹了一上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到了中午妈妈妥协后才肯来幼儿园。分析:家庭生活富裕了,家长愿意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孩子的生活、教育,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失去生存能力的幼儿。案例中的乐乐就是典型的被宠溺、娇惯的宝宝,他知道妈妈最终肯定会妥协,所以只管哭闹。妈妈也觉得给孩子买下就少了一件烦心的事,反正花的也是小钱。 二、解决策略 ⒈家庭教育,孝字当先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在家庭的呵护下幼儿能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学校对幼儿健康成长教育目标的不断调整,家庭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走最利于幼儿发展的路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孩子更需要学会爱自己的长辈。学会了爱的孩子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取,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具有宽广的心胸去亲近大自然、适应社会、学习知识和本领。长辈要善于发现隔代抚养、包办代替等现象的弊端,消除不利因素,让家庭成为真正的育儿基地。 ⒉学会对孩子说“不”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家长可以利用幼儿的好胜心理,尝试着学习外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通过劳动或者其他可行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钱物,这远远比伸手向家长要来的更有成就感。除了以上策略,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供榜样先锋,传递正能量;幼儿园从自身出发,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等。事实上,家长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经常为孩子出人意料的举动感到惊讶。殊不知,孩子的潜力本来就是无限的。有时候,我们成人的懒惰与无知才是问题最大的根源,这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家长要切记:孩子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孩子哭了,要自己擦干眼泪,重新绽放笑容。我们要相信孩子自我健康成长的无限可能。 作者:史春晓单位: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园指导下的家庭教育论文 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一)有针对性的帮助家长确定正确的教育思想,纠正不良的教育行为,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社会在不断发展,对孩子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不适合现代的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法,树立家庭教育的新理念。 (三)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导致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园关系非常紧张。幼儿园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同时也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架起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梁。 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内容不全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特点都不尽相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也应不同。但是当前,几乎没有幼儿园能够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在培养思维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动作发展、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具体的指导性。多数只是对幼儿在幼儿园出现的问题或者家长询问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指导时间上的安排做不到与每个家长的时间都不冲突。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个别指导时间通常是幼儿家长接送孩子或开家长会的时候,时间短暂,不能针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问题对家长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如果专门拿出时间让老师到家庭中去进行指导又会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倍增,这对于幼儿园来说的确难度非常大。 (三)缺乏更加专业的指导者通过了解发现,家长对指导者的首选是幼儿教育专家,其次是幼儿的老师,再次是“能运用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对来访者家庭的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帮助”的专业家庭指导师,最后是有经验的幼儿家长。许多教师由于各方面原因缺乏理论学习,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家长的咨询不能指导自如,常常显得“无话可说”或“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四)家庭教育迫切需要指导目前,家庭教育迫切需要教师能够在家庭教育中给予指导,使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比如,家长不能很好的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不懂得如何与反叛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 三、改善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 (一)指导内容全面化在幼儿教育中每个阶段都无法忽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所需要的引导是不同的。但是这个过程幼儿园无法单独完成,需要每个家庭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家长无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系统、专业的干预,所以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幼儿园有必要对每个孩子的教育的不同阶段做出合理的规划,尤其在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基础的幼儿阶段,要增强改善幼儿体质、培养良好习惯、锻炼生活能力、养成美好品格等方面给予正面的指导。 (二)指导形式多样化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指导家长根据幼儿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教师的职责。因此,不断改进指导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家庭教育指导中,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更良好的条件。目前,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亲子活动、电话、短信、QQ等。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家长的需求,不断创新指导形式,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能够随时随地运用合适的指导形式满足家长的需求。 (三)指导者专业化与国外相比,家庭教育指导师在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中占有极小的比例。目前,家庭教育指导者主要是幼儿教师。因此,要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保证幼儿教师与家长能进行专业的指导。幼儿教师应加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幼儿园也应该为家园合作培养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指导,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 作者:杨斌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中幼儿的创造性培育 一、巧用童话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途径 1.巧用童话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学前儿童的思维是一种我向思维,以自我为中心,采用“同化”手段,认为万事万物皆围绕“我”在转,在天地之中“唯我独尊”,客观事物如“我”一样具有生命,幻想与现实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混沌一体,思维具有泛灵论特点。因此,幼儿在充满神奇和变幻莫测的童话世界中,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仙女精灵交朋友,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儿童,激起幼儿的想象,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想象是对头脑中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从是否有目标和意志努力的角度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幼儿的想象特点是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正在发展中;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创造性想象逐渐增加。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用童话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创造性想象,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1)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的材料是幼儿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幼儿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要丰富幼儿的表象,必须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家长可以带幼儿旅游、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可以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工厂等地增加其表象,为想象力发展奠定基础。 (2)利用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无意想象 幼儿头脑中储存一些表象,家长可以抓住生活中某些契机,培养幼儿利用表象进行无意想象,为其有意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如傍晚家长带孩子散步时,看见火烧云,家长可以即兴编童话,幼儿很容易进到故事中,和家长一起编童话;马路上的广告牌,如果是卡通人物,家长也可以即兴把它与幼儿经验中某个童话人物联系起来,唤起幼儿的想象;幼儿的书包、衣服、玩具上大都是童话人物或卡通中的人物,比如,对带有米老鼠和糖老鸭的书包,家长可以问:“宝宝小书包上的糖老鸭和米老鼠在做什么?糖老鸭过生日了,我们为他准备点什么好吃的?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它的生日晚会?”幼儿吹泡泡糖时,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说“这个泡泡糖越吹越大,能把宝宝带到天空中去,宝宝会看到什么?宝宝怎么把它们带回家呀!”幼儿吃饼干时,咬了一口,对妈妈说“这是月亮”,妈妈可以说“月亮姐姐晚饭会吃什么,她会和谁一起吃?……”一日生活中,家长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有意引导幼儿进行事物间的联想,发展其无意想象。 (3)通过阅读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根据想象中创造性成分多少,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小班和中班幼儿以再造性想象为主,也就是根据童话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或故事内容进行想象,而大班幼儿可以增加人物的语言、创编出人物的动作和形象,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增加。因为小班幼儿对常见的动物和具有明显特征的动物感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主题单一、内容浅显易懂、与幼儿生活经验有关的童话,如《小松鼠请客》、《会飞的猴子》、《小蝌蚪找妈妈》等,在讲述时,母亲可以找玩偶与孩子想象故事的场景,母亲扮演其中某个角色,鼓励幼儿对另一角色的动作、语言进行表演;也可以就着图画让幼儿讲故事,图片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有意想象。在讲童话前,家长可以放和童话有关的歌曲、乐曲,促进幼儿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话的具体形象。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其发散思维。在讲述《小松鼠请客》中,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演不同动物,鼓励幼儿创编对话,如家长可以说“小松鼠除了请小鸡、小鸭子、小狗,还请了哪些小动物来做客呢?小松鼠可以准备什么好吃的请他们呢?”如果幼儿说不出来,家长可以扮演某个动物,如小燕子,小花猫等,唤起幼儿的表象,引导其把这些动物加到童话中。家长也可以就《小松鼠请客》的图片,引导幼儿把小动物涂上不同颜色,让它们穿不同的衣服。 3.利用童话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 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趣、满足、爱、自豪和感恩。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意方案制定的前期,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创意的数量。众多研究提出积极情绪有助于创造力。董奇(1993)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创造型儿童的一般人格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儿童在童话创造的世界中畅游,以同化方式理解童话内容,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童话中人物具有象征性意义,能够反应儿童在成长历程中心理的焦虑、迷惑、混乱、紧张等情绪以及各种的心理冲突。通过童话中的人物,儿童可以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冲突投射出来并得以宣泄,减缓心理压力,得到快乐和满足。如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创造了一个轻松、想象、自由的幻想世界,笨猫一次次地捉弄老鼠,儿童爱玩的天性得到了满足。杜威将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的,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的某种情感、态度这种学习称之为“附带学习”(collaterallearning)。杜威提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可见,通过附带学习而获得的情感态度较知识来说所起的作用更大。家长在给孩子讲童话或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表演童话、创编童话等各种活动中,要把童话的情感功能放在首位,而把童话的知识教育作用放在次要位置,让儿童潜移默化中形成快乐的心境,为其创造性的培养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二、利用童话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注意事项 1.童话讲述中的语言 童话的语言具有简短、重复、具体形象等特点,这些特点适合儿童的思维水平。简短的、重复的语言传递的信息量少,可以减轻儿童的认知压力,并且能创造一种儿童意料中的、可控制的紧张气氛。具体形象的语言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因此,当儿童对童话中某段重复的语言特别感兴趣,要求家长反复讲时,家长不要怕麻烦而故意省略掉这些重复的话语,因为每一次重复,都会唤起儿童不同的想象。家长在与儿童创编童话或讲述童话时,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点,要注意下面几点: (1)小班的儿童多用重复、具体形象的语言,童话中增加的人物不要太多,主题要鲜明,气氛要明快。 (2)如果孩子是中班年龄,家长与孩子编童话时,可以考虑增加人物,但语言要风趣,具体形象,故事线索可以增加,悬念增加,但故事的主线一定突出。 (3)大班儿童可以多讲科学童话,语言可适当增加书面用语,但抽象的语言要酌情增加。 2.要以多种形式丰富儿童的表象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和材料,因此家长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丰富儿童的表象。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游玩,去动物园、博物馆等参观,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印象较深的表象,如初春的嫩草,搬粮食的小蚂蚁,蒲公英的花絮等等,神奇的自然界里蕴藏着丰富的形象,是儿童积累表象的宝库。儿童也可以通过看动画片、听童话、看图画书、上网等不同方式积累表象。 3.给儿童创造讲童话的环境 家长可以把儿童带到户外,优美环境中的景物易唤起儿童讲童话、编童话的热情;在室内,家长可以和儿童做一些童话中人物的道具,有助于儿童即兴表演某个童话。有时家长可以邀请其他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儿童来家里,举行讲童话比赛,也可以几个儿童一起表演童话。童话伴随着每一代人长大。童话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快乐、充满幻想的诗意世界,它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着儿童喜欢的人物和动物,因此,在快乐童话气氛中,儿童积极的情绪得到渲染,不良的情绪得到发泄,无意识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创造性得到培养。 作者:刘海华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现实的环境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要求、标准等相一致、相适宜,受教育者才能更好地接受相应的教育,并追寻着教育所引导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教育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不同步甚至相互冲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由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构成。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等。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是指学校的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宏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影响最大、最全面,微观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影响最具体、最深刻。 只有现实的环境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要求、标准等相一致、相适宜,受教育者才能更好地接受相应的教育,并追寻着教育所引导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教育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不同步甚至相互冲突。 一、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取向相背离、相冲突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常面临下面的矛盾:教育者掌握的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观点与自身在社会环境中得出的经验不一致,甚至相冲突,因而使教育主体陷于茫然,对自己教授的教育内容有所怀疑,同时使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受到抑制和阻碍。前几年,曾流传过一种说法:5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双休日2天社会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并由此得出一道算式:5+2=0,即:五天学校的正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两天的社会环境影响冲淡、抵消。社会环境中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色彩,现在高校是没有“围墙”的校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观念为部分高校学生所接受并日益明显,有利则聚,无利则散,信奉“只要有钱,办事不难”的原则,推崇“有钱能使鬼推磨”。大学生在高校里所构建的价值体系,有可能在踏入社会后一夜之间就被消解了。比如,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今天,人才实用成了多数用人单位的主要择人标准。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尤其是热门的专业课才有用,在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已无用武之地。学生回味择业感受时曾措辞尖锐地说:“应聘时,用人单位不会问我哲学考几分,政治经济学考几分,而是问我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考查我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合作精神以及非专业的综合素质。”[1]于是学生在思想上抵制,行动上消极应付,表现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无精打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屑一顾,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地强记一些内容,以应付必须通过的考试。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不同步 一般来说,学校是灌输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途径,代表着社会主导价值取向。但是目前学校教育与另外两大影响源,即与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不协调比较突出。由于目前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教育者素质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加上社会方面和家庭方面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不一致性,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形教育。显性教育的教育形式是正面的、直接的,希望学生立即接受某种观点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主要形式有:政治报告会、课堂教育、大众传媒(报纸、刊物、影视作品等)以及各种政治考试等;而隐性教育常用“迂回”、“渗透”的方法,它追求教育的长期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其主要形式有:校园环境建设、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等。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丰富、更完善,效果更有效、更持久。校园物质环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重大的作用,但有些学校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意识。如高校在学生公共活动的场所应有较多的阅报栏及较多的电视,这可使学生们更好更方便地了解国际国内大事,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很多高校的公用电视很少、阅报栏很少且更换也不及时等。任何一所大学在其长期的文化传承与创造的过程中都会积淀、整合、提炼出反映该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面貌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这就是大学精神或校园精神,而校训则是这一精神最精辟的表达。很多学校只是在新生入校时对其进 行简单的校史教育,或者把校训置于学校的醒目处,却没有很好地把校训与学校的校风建设、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使校训成为了一种“摆设”。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最喜欢、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但是绝大部分活动的侧重点是娱乐性,忽视寓教于乐。同时,学校的很多校园文化活动是程式化的,如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五月份的“五四”纪念活动,每年相应时间的各类球赛、运动会等等,但学校没有很好地把这些活动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应是广大青年大学生自愿为社会服务的有效的途径,但很多青年志愿者活动只局限于三月份而不能长期坚持、是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而不是小规模有针对性的,这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不仅不能树立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理念,而是教会了大学生如何搞形式主义,如何从形式主义的活动中获得相应的荣誉,这是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初衷南辕北辙。再者,班集体、党支部、社团组织以及寝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它们对学生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一个寝室的文化面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人,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寝室的学生学习蔚然成风,有的寝室的学生爱好体育运动,有的寝室的学生则上网成隐,有的寝室的学生比吃、比穿、比时尚。[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家长对自己要求就不严格,必然会给自己的子女造成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有的学生家长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有的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当,以实用主义为导向,提出一些急功近利的要求,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少感情交流,这些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格健全健康的成长,更影响了他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从社会影响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社会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的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引起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既能增强大学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拼搏向上、奋勇进取、不甘落后、开拓创新的精神,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淡化集体、强化自我;崇尚功利,注重物质利益;片面讲求索取与回报,极易陷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误区。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一些大众传媒为追求发行量和收视率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和猎奇心理,宣扬一些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思想观念,从而给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理念及思想观念塑造等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此外,大众传媒对不健康的、消极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播,注重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的渲染,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削弱甚至抵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 网络思想 建设 对策 论文摘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我国已初见成效,但在基础理论和建设实践上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正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是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健康持续发辰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互联网络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表现,更是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必然要求。 网络联姻高校,催生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凸现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目前,一些高校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方面已有较多探索和尝试,如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了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有关技术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配备了专职网络工作人员,加大了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开设了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创设了理论学习、时事政治、“两课”辅导与答疑、咨询、学生生活服务、校务公开征询网站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也必须承认,就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思想认识、条件保障、法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 (一)信心疲乏,心理受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整体认识水平不高 由于网络发展速度迅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以及学生使用互联网并由此带来的诸多积极和消极的东西注意力较为分散,对为什么要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一是由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一些软硬件设施设备不能及时到位,尤其是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极高,部分同志看不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前景,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信心明显不足。二是受电脑网络具有的表面性的影响,大学生在面向网络世界时,体现为个体对社团及他人权威的信赖关系的兴趣、爱好、需要等逐渐被弱化,大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越来越强烈,长期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部分教育者由此出现了心理失落。三是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部分同志良莠难分,处理更是力不从心。 (二)观念滞后,适应性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人才素质层次偏低 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直接导致了全球化加速度发展,对价值冲突的整合是这场变革面临的一项难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先进沟通媒介的运用,出现了一个与现实相伴生、若即若离的虚拟社会空间,由此带来的价值的虚拟化使信息网络时代的价值冲突变得更为复杂,这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了更应具备全方面的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要求。现在我们正缺少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人才。一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深刻体会互联网具有的交互性、超链性、平等性、多边性、学习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和功能,缺乏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观念。二是部分高校的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还未在心理结构上建立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机制,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纵向与横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正向与逆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还不能很好地接纳和捕捉,不能从新的需要的角度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知识进行迭加、重组和进一步系统化,缺乏一种保持活力的利用网络手段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译和交流能力。三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知识和主动参与实践的态度,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信息素质培养的真正途径。 (三)基础落后,资源匮乏:高校网络思想建设的软硬件设施欠完善 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在硬件设施、软件开发、阵地建设等方面才起步不久,加上投入不足,不具有规模效应,很多地方亟待完善。如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西部有些省市的某些高校连最基本的主干都还未建立,这样,根本谈不上自主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另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建设,目前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相应原则和系统的建设,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短时间里很难形成特点鲜明、影响较大、能够长期坚持的一些正面的思想教育活动阵地。少数有影响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其提供给人们思想资源的内容深度也不够。有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根本不能成为青年大学生寻找思想武器的源泉,还仅仅只是少数人躲在书斋里从概念到概念的讨论园地。 (四)规章欠周,措施不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制度规范尚待健全 互联网提供给了人们极大的自由,这迫切要求我们制定相应系统的网络行为准则,积极推进网络的宣传教育工作。就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制度来看,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总体缺乏及时的研究,除少数高校出台了一些教育管理制度约束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以外(比如清华大学学生会网管会制定的行业规范),多数高校还没有建设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完善的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相关条例,更多的高校虽有校园网,即使连接了CERNET和INTERNET,但仍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仍是一片空白。其次是有些高校虽然有了自己相应的网络管理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管理制度,但操作性不强,比如怎么控制各大网站主页提供的虚假或黄色的信息 的传播,在BBS公告栏上怎么对学生反馈意见进行及时处理等等都还缺少一个长期一贯制度化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同时,相当多的高校太过于重视网络的技术管理层面,忽略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难以严格自律,终于无以应对网络自由无序特征带来的各种严峻挑战。 面对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状况,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置若罔闻。为能尽快净化网络信息获取、选择和传播过程,用正确、丰富、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状态,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基础建设 首先,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一是要认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信息网络时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校园建设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将传统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等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突出教育管理研究、决策、实践的科学性和科技含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二是要针对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做人的重要阶段,高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真正重视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塑造,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每个大学生在网络面前不迷失,不会因沉迷网络而形成利己自私的不良品性。 其次,改变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本态度。一是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网络这一个新生事物,既要看到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带来的有利方面,也要看到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带来的不利因素。二是要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网络,尽快适应网络,充分认识到信息网络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手段,它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更多是机遇。三是要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同志“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指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增强运用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尽快作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 复次,转变和创新高校网络思想建设的教育理念。一是要把握信息网络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发展走向。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做的首先不是去评价这个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而是力求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二是要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信息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信息素质和学习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信息素质既是生存的必备素质,又是学会如何学习、顺应终身学习的综合素质,只有那些掌握了丰富信息知识,可以在信息观念的支配下,在网络所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挥信息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二)多管齐下,优化队伍: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素质建设 首先,营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健康成长的良好。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编制和必要经费、设备,认真论证技术方案,抓好落实和检查。学生工作领导者和组织者也应及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强化其思想理论素养的培养,加强其网络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成为信息收集、和传播的网络者。 其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网络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一是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体系的管理和维护技巧,学会运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工具,利用网上、科技馆开发思想政治工作场所,介绍健康的书刊、软件、光盘,丰富其内容。二是要在网上开辟“网络论坛”,做网络辅导员,紧跟时代步伐,努力适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需要。 复次,建立和完善与培训学习相适应的选拔、考评和奖惩制度。信息网络时代,一方面必须注意继承优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选拔部分优秀的中青年教育工作者从事信息网络技能及素质培训,实现量与质的统一,精干与高效的统一。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制定相应的考评奖惩制度,对在培训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成绩优异的人员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经过培训仍旧不能胜任工作的人予以相应惩罚或批评教育,或限其整改或调离工作岗位。 (三)统筹规划,夯实内容: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阵地建设 首先,因地制宜,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平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建设各高校及高校间的“校园网络”,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是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改变网上“西强我弱”状况的根本出路。由此,各地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建立高校网络体系,积极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校园自身信息网络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大力宣传各种科学思想,促成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其次,顺应发展,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各地高校可以考虑严格按照“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方针,依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德育网”为,分阶段逐步建立健全一大批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形成以建设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学校网络为支撑的网络群,使各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可以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接受生动形象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复次,开拓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建设。一是要针对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着力开发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软件,吸引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注意力,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二是要借鉴网络新技术,开发文本结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视角、听觉均能产生立体感觉,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三是要利用校园网络优势,整合所有大众宣传教育媒体,将目前相对独立的广播、闭路、校报、户外宣传等传媒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置到网络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与互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信息来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次,翻新形式,丰富高校网络思想的建设 途径。一是面对西方国家凭借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上大肆向世界特别是坚持走主义道路的中国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思想,企图以他们的价值观念支配世界,使其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准则”的现实,在网络传播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针对大学生迫切希望了解新信息的特点,结合其关注的政治形势的发展、国际风云变幻、毕业生就业政策等内容,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宣传教育网址,利用从信息网、国际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文本,随时接受学生的访问和浏览,或以邮件形式寄发给学生,及时宣讲当前国际国内时事、中央政策和外交事务等问题的原则和立场,积极宣扬先进典型、国法校纪、开展爱国主义影片欣赏活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舆论导向。三是针对网络的“文化侵略”,加大优秀文化的网络宣传力度,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艺作品软件,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网络中发扬光大四是针对部分学生科学意识不强的状况,在网络中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唯物论、无神论,开展科学知识的普及,坚决抵制伪科学。五是针对大学生障碍,在校园网上开设心理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服务。 (四)完善法规,建立“防火墙”: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防范措施建设 首先,加大网络立法和执法力度,增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安全性。和法规具有规范性作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新加坡政府采用的惩罚利用因特网从事传播色情信息、诽谤他人的活动和反社会行为等法律手段,出台相应的网络纪律、规章,使网络管理做到依法办事有章可循。 其次,研究和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阻止网络中各种“有害数据”的非法侵入。一是要把系统安全作为系统设备的必备要素,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立系统的备份级别,提高系统的健壮性。二是要采用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FIRE—WALL)技术等,阻止外界对网络系统的非法访问。三是要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对信息源和信息束及时跟踪监视和破译。如借用存储实名制度,校园网络身份也可实行实名制,象北大对校园网进行技术改造,所有上网者必须使用学校登记ID和自己的密码才能登陆校园网一样,利用监视器、全文扫描及密码破译等手段将各种信息流置于控制之中。 (五)循次而进,因势利导: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素质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自身素质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效果。由此,必须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实际,强化他们的素质建设。一是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培养起各种网络技能,在网络网站的创建、维护和改版的实践中能得到实际锻炼,在技术上有所收获。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教会他们辨析网络信息,认清西方国家文化扩张的本质,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敏锐和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教会其如何克制和抵制各种网络诱惑,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提高其素质,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四是要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育,教会其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真正做到在网络面前的“慎独”,提高其对网络“游戏规则”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做遵纪守法和不违反道德的优良网民。 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涉及到很多方面,牵动着全局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艰巨任务,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过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必须站在信息网络时代的高度,在新的坐标系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迎接挑战,决胜网络.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高校中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高校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认真分析研究这些“不和谐”现象,并按照和谐高校的要求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构建 和谐高校 教职工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政工干部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仔细找准并认真分析目前存在的与构建和谐高校“不和谐”的现象,同时按照和谐高校的标准,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大力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妥善协调其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健全机制,密贴实际,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 和谐高校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高校指具有和谐的办学理念、和谐的育人环境、教学相长与和谐互进、同周边和谐相处的高校。具体的说:校园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和谐(即构成和谐);校园的组织管理和谐(即组织和谐);学校内部政策、师生员工思想态度及生活、工作环境和谐(即内部环境和谐);外部环境本身和学校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和谐(即外部环境和谐);学校各构成要素及其组成和功能,物流和信息流、管理和控制、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和谐(即综合和谐)。和谐高校具有以下特征:科学发展、民主法制、关系融洽、稳定有序、环境和谐、充满活力。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阵地和文化支撑,是保持高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构建和谐高校中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和谐”表现分析 (一)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的“不和谐” 1、对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与高校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有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不像物质文明建设易见成效,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一些高校对做好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下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把握不准,落实不到位,造成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被冷落,甚至被削弱,制约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2、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与高校改革发展不和谐 学校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引起人们的思想波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跟上高校改革步伐,融入到高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及时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但部分同志在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脱离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泛泛地讲大道理,教职工不易接受,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3、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教职工的多元化要求不和谐 高校教职工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较高、思想敏锐、自主性强,这使得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支持关心学校改革,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好作用,客观上需要区分对象,按照层次选择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还比较单一,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强、设施陈旧、手段落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明显不符合新形势下教职工多层次的要求。 4、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教职工的思想变化不和谐 有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仍囿于传统的做法,如传达文件、念报纸等,没有结合高校新情况及教职工思想的变化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尤其不能运用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搞好宣传教育,致使教职工感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呆板、枯燥、无活力。 5、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承担的艰巨任务不和谐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高校这个中心,切实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这无疑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素质不高、作风不实,有的习惯于当传声筒,照本宣科,重学习轻效果;有的形式主义严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分析,不研究,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教职工自身思想政治意识中存在的“不和谐” 1、教职工个人价值的凸现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和谐 当前,部分教职工受各方面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个人价值的体现,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频繁“跳槽”。特别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际之间抢夺人才,部分高校重金挖人也人为地造成了人才浮躁,见利思迁的现象。有的名师,放弃研究多年的专业,向着经济效益好的高校迈进;一些教职工甚至淡漠政治,忘掉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能很好地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个别教职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膨胀,对大学生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不良后果。 2、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意识不强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不和谐 从高校现状看,有相当部分的教职工主人翁意识不强,他们不太关心学校的发展,不关注民主政治的建设,对学校的各种政策、制度留意不够、知 道不多。一些涉及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事,不敢做到事前监督和参政议政等等,这些对大学生将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民主意识。3、教职工工作和精神的负面压力与育人环境不和谐 首先,为了适应近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提升的形势需要,教职工必须改变原有学历结构并向更高职称冲刺,他们承担着跨跃式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压力。其次,学校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和学科,教职工承担着快节奏的开新课、上新课的任务。由于教职工身心负担过重,加之知识分子的清高、爱面子、比较内向等弱点,人际关系不融洽,易造成心理障碍,有的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从而难以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4、教职工的消极心态与高校的长远发展不和谐 目前国内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校内分配方案。看到别的高校同层次人员收入比自己高出很多,同时一些高校内部分配悬殊太大,引起员工牢骚满腹,给教职工带来了不利于凝聚人心的失衡心态。同时,受社会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的领导们脱离群众,与教职工一年内没什么联系,有的中层干部在工作时间里也很难找到,教职工如要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建议和意见很难,期望领导们解决具体困难更难。这种沟通不够、渠道不畅、联系不多的现象的出现,造成教职工对领导们一种逆反心态。另外,高校应该靠制度来管理,做到职责分明,奖罚分明。然而,一些高校奖罚无规范、无制度。造成高校教职工思想上消极,工作上怠工,不求奋发进取,但求得过且过,不求你追我赶,但求安于现状。形成一种平庸心态。这些消极心态,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5、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和谐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其工作独立性强、自主意识比较浓,平时不坐班,有课来无课走。由于有的高校教师应备的休息、备课、开展教研活动等工作条件不具备,造成教师在学校呆的时间很短,学生很难与教师探讨学习问题,往往给人以“过路人”的感觉;同时上课方式单一,师生互动的时间少,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 构建和谐高校,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公平和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性基础,只有坚持公平与正义,才能确立社会生活主流信念和合理、和谐、规范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千方百计地鼓励教职工在坚持公平原则下的目标激励,从而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1、提高在构建和谐高校中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其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职工解放思想和树立科技、人才和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人才竞争的激烈,这是时展的必然,部分教职工对此不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针对这一现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代和谐。其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和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环节。高校教职工有着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他们是青年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传播者。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教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使他们与党的意识形态和谐统一。 其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帮助教职工树立“三育人”思想的关键。“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构建和谐高校对教职工的全面要求,要使这三个要求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意识相适应,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中引导协调,解决他们的迷惘与困惑,端正思想认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要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学校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决定了学校的行为方向和人的做事方式,也影响教职工的思想意识。高校体制、机制以及机构制度的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富于人性化,不能简单地把师生员工看作制度的对象,有规训而无体谅。要便于信息流通、意图传达,便于广大师生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师生员工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相信,他们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参政议政、共商校是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其次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人际关系。高校文化是左右师生员工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它潜在地并时时刻刻地指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文化和谐的高校,必然体现以人为中心,从人的价值追求上引导,用一种强大的文化,造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们团结起来,动员起来,激发起来。高校还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再次要突出教师、学生和教学中心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突出教师、学生、教学的中心地位,使教师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关心学校的发展。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的成功为学校的成功,实施“促进教师教育成功”为目标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评价体系。最后要以人为本,建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教职工具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建筑装饰、绿化美化应体现中华文化特点,突出校园文化氛围,以朴素大方、庄重明快、自然流畅、简洁实用为要,形成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花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 3、注重教职工思想素质的提高 教职工是校园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校园系统的运转水平甚至是彼此间的宽容与妥协。因而,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基础。 从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来分析,其一,高校教职工有着比一般人更为突出的自强意识和发展愿望,他们在追求学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不会简单地排拒思想素质的提高与完善;其二,个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地带来思想素质的同步提高,相反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过分关注有可能影响他们对其他问题关心;其三,他们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通过自律与内省,而不是主要依赖外在的教育。所以,在实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排除存在于自身的“难为”、“无为”的思想观念,同时又要摒弃以“人师之师”的身份进行强行“灌输”、依仗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己之力硬撑“思政大厦”等惯常做法,而是通过与教职工相关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强化他们提高与奋进的意识;通过他们在教代会、校(院)务公开中主人翁权利的行使,增进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以教授的符号意义为特质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他们的思想品行进行导正。 大量的工作实践活动告诉我们,面对自尊心强、专业知识背景各异、思维方式相差甚远、表达形式不同的众多对象,“一对一”的教育活动,每每会使“以一对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听听这个说法“有理”,看看那个表现“不错”,而所有“有理”、“不错”的聚合,却是整体的“无理”与“有错”。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对象思想素质这一层面,应着重构建“文化促进力场”,而不主要是“一对一”的思想教育工作。在依托“力场效应”对对象进行促进与提升的同时,也让对象将个体的“有理”、“不错”与整体的要求进行反复的比较,进而让他们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观念与行动,实现思想素质提高之目的。 4、开拓创新是构建和谐高校下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为适应 和谐高校的发展,首先,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情、趣、理上下功夫。即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寓教于理。高校教职工思想比较细腻,思维比较复杂,个性比较突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做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同时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贴近实际,又要灵活多样,富于情趣,可以采取诸如专题讨论、讲座、演讲、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劳动实践、观看展览等多种比较生动直观灵活有效的形式,寓教育于各项娱乐和工作活动中。当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职工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时,不能惟我是从,要采用多种形式,寓事于理,寓理于情,开创宽松、融洽、健康的交往环境。其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渗透性。做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摸准教职工的思想脉搏,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的放矢;注意研究人的需要,分析人的思想,结合单位实际;要根据不同对象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不同的标准。比如对教师可要求并培养其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对干部要求勤政、廉政、务实创新、当好公仆等。针对不同的对象,利用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方法,赋予不同内容,有层次地开展工作。 5、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 和谐高校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把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落到实处;要尊重教职工在高校的主人翁地位,拓宽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渠道,经常保持同教职工的沟通与联系,认真倾听广大教职工的呼声。为此,高校要从制度上规范各级领导决策行为,凡涉及学校、系(院)的重大问题,必须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充分体现大多数教职工的意愿,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校的进程,真正实现教职工当家作主的地位。同时,要注意公开办事程序,加强校务公开的标准、过程、结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接受教职工监督;要加强教职工的法律、法规等法制知识教育,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虚拟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思考 摘要网络虚拟实在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大学生的兴奋点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网络虚拟世界,并通过网络表现自我、交流思想、表达诉求,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因此,利用好网络虚拟实在技术是高校在虚拟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虚拟实在 我国历来重视网络技术的研发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中央对此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党的十七大也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总人数超过了2300万,其中95%大学生都是网民,“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虚拟空间已成为高校德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虚拟实在是指由高速计算机系统创建的一种可以让使用者人获得环境交互体验的,与现实社会类似的虚拟世界。虚拟实在使数字化信息变为人们所能感受的多维信息,并对使用者的控制行为做出动态的交互反应,从而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看,虚拟实在环境是指在网络虚拟实在空间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思政教育活动中,虚拟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剥离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实践背景,并在与现实环境的互动作用过程中重新建构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这个角度看,虚拟技术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具体说来,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虚拟实在环境具有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等诸多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由埃弗里特·M·罗杰斯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交互性是指“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网络虚拟实在的交互是一种人机交互,使用者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互动,计算机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声音、影像等。使用者通过操作计算机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二)沉浸性 芝加哥大学的MihalyCsikszentmihalyi博士于1975年首次提出了沉浸理论,他指出所谓的沉浸是指使用者感到自己作为虚拟环境中的一部分存在于虚拟环境之中,对虚拟环境有“真实”的体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随着使用者操作计算机对网络做出的反应,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一样,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如身临其境。 (三)构想性 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给使用者带来广阔的可想像空间,可大大拓宽使用者的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意愿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环境。网络虚拟实在的交互性正是基于构想性的存在才得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并进一步引起了使用者对网络虚拟实在的沉浸性,可见构想性是网络虚拟实在交互性、沉浸性的存在基础。 二、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网络时代,谁把握网上主动权,谁就能抢占现实制高点。高校如何适应网络发展趋势,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虚拟技术中,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加以展开。 (一)虚拟社区 以电子公告栏(BBS)、网络聊天室、虚拟论坛、虚拟讨论组、邮件列表、网络游戏及其结合体为表现形式的虚拟社区已成为广大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通过虚拟社区进行学习、求职、恋爱、交友等各项活动,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活动半径。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中开始的较为典型的学生虚拟社区有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交大的“兵马俑”社区以及上海大学的“乐乎论坛”社区等。虚拟社区可以让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聊天中,在看似日记随想的博客中,在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开展思想教育。 (二)虚拟班级 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纷纷实行了选课制。选课制的实施虽然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有益尝试,但也应该看到这对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课”以及高年级学生分散实习就业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日常管理的效率。虚拟班级的建立,给辅导员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对话的平台,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特性,将教育服务功能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在网上 进行有效融合。虚拟班级能将各类班级事务网络化、便捷化,比如网上公示、班级事务决策等,使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模式发生转变,工作更直接、更有效。 (三)虚拟教学 网络虚拟教学平台可以让专业教师走进了一个个“网上班级”、通过将课件上传到班级空间、为学生在线答疑等,将育人体现在教学服务中。此外,在虚拟教学平台上,各类海量资源的共享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上,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自己的空间里充分表现自我,还可以在“网上班级”讨论问题,更可以进入覆盖全校的公共网络社区跨班级学习讨论。网络虚拟实在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将会被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和环境中自我探究得以真正实现,从而真正实现全面育人、全员育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的现实困境 网络虚拟实在技术的运用使高校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培养了其独立、平等、自主的意识和开放、创新的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然而,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无政府主义冲击着主流的道德观、价值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人了困境。 (一)平等性困境:教师权威下降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虚心学习,即学生存在对教师的敬畏、教师在学生心理具有权威性。然而,在虚拟环境下信息总量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考验着师生关系,即使是老师也不敢说自己拥有的知识量一定多于学生。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成为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同时,维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的传统师生关系在网络虚拟实在中也受到了冲击,在网络虚拟实在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之分,所有人都成了一个个平等的网络代码,学生自然少了些许对老师的那种敬畏。 (二)匿名性困境:约束机制缺失 所谓网络匿名性,实际上是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不可识别性,也就是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网络行为主体社会属性的不完备,造成主体身份的缺失。目前,我国还未实行网络实名制,大部分的网络行为主体都是匿名实施网络虚拟行为。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现实个体在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其社会身份的不完备或者缺失所促成。网络虚拟实在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络成员间既相互熟悉又彼此不相识,道德教育赖以实现的社会道德外在约束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同时,在虚拟实在世界里,网络成员都存在主体身份不明、惩罚对象不清的心态,自然而然的降低了道德教育实现的社会道德内在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自由性困境:育人实效削弱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但是网络虚拟实在中的自由性即无政府主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严重挑战。大学生思想和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在网络虚拟实在中很容易表现出自我约束力不强、道德自律意识浅薄的弱点。同时,由于学业、家庭和现实等方面的多重考验,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往往有巨大压力,现实又往往缺乏压力缓解渠道。因此,网络虚拟实在中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会诱使大学生在网上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灵深处的欲望,,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进而无视规则,自然也就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高校思政教育中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应用的改进措施 网络虚拟实在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虚拟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冲击着高校的各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应用网络虚拟实在技术对于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一)提高认识,重视虚拟实在技术应用 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不要把网络当成猛虎,而应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虚拟技术并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各大高校也应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适应,给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统一的长远规划,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打下基础。同时,还应从制度完善入手,制定合理的网络行为规范准则和监督体制,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促进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的构建。 (二)重在实践,完善校园网络虚拟系统 近十年,博客、SNS社区、微博等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开发单一。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建有校园BBS,但在还没有形成全国或地区性的大规模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因此,各大高校应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成长需求,在不改变虚拟社区赖以存在的、能够吸引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的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点进一步改善校园网络虚拟系统。如,目前上海市在大力推广的“易班”,就是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此外,还能通过共享各所大学教师的课件资源,让学生不但能掌握自己学校的教学内容,更能了解到其他优秀大学教师的课件教案。并能帮助辅导员有效管理班级,并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三)科学引导,促进虚实世界良性互动 由于网络虚拟环境中无政府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高校应该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培养入手,使大学生不仅仅是现实世界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接班人,同时更是网络世界中先进道德的引领者。我们也不应人为割裂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人是实在人,无论一个人在网络虚拟实在中表现如何最终都要回到现实。因此,应科学合理的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虚拟实在世界观,合理区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倡导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弘扬社会道德主旋律。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延伸现实生活,并合理的将其拓展到网络虚拟世界,使虚拟世界更多的蕴含现实意义,增强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要:让每一位大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个良好的处事心态去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重要方法和渠道。特别是近两年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等重大问题层出不穷,每多一个失业者就给社会多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同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成效。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转型,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价值趋向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压力产生情绪浮躁、心情低落、前途渺茫等消极的心态。 1.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倾向 大多数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充满信心,但是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他们普遍反映存在学习紧张、就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等不良的浮躁情绪。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但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一部分学生更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 2.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3.价值趋向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承认个人利益并维护民主、自由、竞争等基本思想观念的前提下,单一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不可能的。当今,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多元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也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总之,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多元的价值世界图像。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方面的困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封闭的模式来操作,“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停留在过去的“填鸭式”纯理论灌输,将学生置于理想的环境之中,脱离现实世界,使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一些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无用、失信”,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不屑一顾,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报告无动于衷,甚至怀疑,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书籍、报纸更是极少关注。那么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但是这种做法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企图把受教育者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一种被规训的人。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为了规训人,把个体塑造成预先设计的样式,它更重要的在于启迪人,使个体的心智得到开启,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从一种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再从自觉转向自由,从而不断地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只有这时,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如专业教学及科研队伍,如相当多的高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辅导员仅要求本科学历,而对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则要求研究生学历。不少 学校没有按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去建设政工干部队伍,甚至有部分的政工干部根本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培训,因而在工作中就很难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上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手段落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更加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另外,不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兼职人员,他们很难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敬业奉献精神 学生在接受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不断地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修养,使教师善于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人格上影响学生,在道德上引导学生,在知识上丰富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得学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把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辩证分析,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辨明是非,实现由灌输式教育向辨析式教育转变。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自主决定能力,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运用网络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信息流通的便利条件 网络育人法即通过网络这一科技载体,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运用网络技术,让校园教育同世界接轨,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开辟热点追踪、精神家园、民族文化、心理热线、就业指导等各具特色的栏目,努力把网站建设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交流思想、学习知识的好园地。高新传媒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总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教育方式,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不同流派的、主流非主流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成果引入教育视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选择与吸取,实现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 4.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生理、情绪以及客观外界因素,超前地预测和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深入浅出,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并让大家接受教育,热爱学习,并使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团结。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系统研究 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度加强社会的进度,经济信息的发展主导市场的发展。依照计算机网络技术,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发展开来,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发展,促进企业结构化逐步调整,改善企业外部安全环境氛围。加强企业信息应用的规划,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形式中逐步转变出来,加强企业财务规划的管理配置,提高企业财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财务安全管理级别。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依照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标准,加强企业实际发展变化的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研究,提升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能力。依照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发展变化分析,认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一)数据安全问题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需要安全管理级别。依照企业信息发展变化,对企业进行预期分析,采用开放是的互联网环境,提升企业安全级别,处理企业各种安全问题。企业将财务数据信息管理放置于企业互联网内部,这样方便财务安全的管理。但是,这样依赖信息存储的方式,会造成企业数据信息过分依赖企业存储,如果出现各种存储故障,就会影响企业的数据准确度,数据库的破坏会影响企业内部信息发展的安全性级别。 (二)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企业财务应用软件完成各种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存储。财务软件的安全性是有效控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工具。依照信息存储、传递、分析,提高企业安全软件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企业在各类软件应用中可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然而市场中,企业财务管理的种类良莠不齐,企业无法依照企业财务信息,区别企业软件功能水平,无法确定企业安全级别。企业开发部门为了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软件的兼容性,将其企业的故障率,往往会造成企业软件的信息泄漏,这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级别,造成企业数据信息不稳定,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 (三)财务业务数据更新脱节企业在分析财务业务数据状况的时候,往往从财务数据入手,直观的分析企业数据的基础来源,依照企业财务数据标准,确保企业的综合战略意义标准。依照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财务级别进行编制,客观性核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要求。财务业务数据之间的联系较低,业务运营和上报数据之间存在偏差。财务工作人员在数据测算和接收过程中是被动的。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业务不了解,不熟悉,造成录入数据错误。录入数据不合理,无法按时完成工作,造成错误频发,企业财务业务数据脱节,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成本,造成企业运营过程中数据出现严重不合理的现象,这是不利于企业综合发展的。 (四)财务指标考核单一企业财务数据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和预测,造成企业的财务单一,只能从单一角度分析到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对企业的综合经营水平无法进行估测。因此,无法全面的对企业整体状况进行分析,无法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决策标准,无法支持企业数据变化核考核。 二、财务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落后财务管理思维在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环境下,逐步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国际化角度,分析财务多元化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多元综合资源配置,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决策发展目标,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速度。 (二)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发展经营中,需要确定企业的发展现状,依照企业传统发展过程,对企业财务进行必要定位,确定企业财务的管理目标,逐步提高企业综合利润,扩大企业综合规模,确保企业依照现代快速发展标准提高企业综合资产经济建设,确保企业资本利益,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抵触心理状态,加强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确保企业决策利润的最大性。 (三)加强财务内容变革加强财务内容的统计分析,伊阿好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要求,确保财务数据管理标准,对企业隐形资产、未来资产进行有效预测,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变革内容。其中,包括财务管理变更内容,改变企业财务的资本结构优化,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过程。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生产标准,确定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综合经营规模的扩大,实现对财务资产的快速变更管理。 (四)提高财务软件创新管理根据市场发展标准分析企业财务软件应用水平,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对企业财务内容进行衡量。在软件基本功能上,分析企业财务满足的基本状况,逐步提高企业财务运行发展效果。通过宇互联网的远程调控分析,确保企业业务之间的紧密沟通,确保财务数据之间的联系,提高财务系统创新效果。通过加强财务数据安全级别,确保财务高效稳定发展。引入企业财务数据防护方法,依照数据库标准对现代软件进行安全考核,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环境级别。运用法律手段,提高企业维护的合法效益,运用安全技术能力,依照科学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级别,实现财务指标的准确性,构架和谐的科学发展管理体系,有效的预测企业发展标准,提高企业经营发展数据的规划。 三、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管理方案 (一)采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合理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多层次、过结构管理保护系统,最大限度的确保系统基本安全。运用电算自动化,采用网络财务安全管理系统,对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在网络用户账户分析中,操作口令如果被控制,财务管理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超级用户的访问,确定用户基本权限,制定有效的专用登陆用户核登陆密码,实行多方面的逻辑登陆认证方法。登陆后的时间也应当进行限制,通过超级用户限定,确定用户的实用权限,。入侵者主要是对账户进行入侵,通过口令提高安全级别,防止无法入侵性效果。创建一个用户名欺骗访问者,不设定安全权限,提高安全效果。 (二)采用多级结构的安全管理系统变准化的多级结构适合安全化系统管理。依照防盗级别记性操作控制,确保机房内部设备的温度核湿度,自动安装双路电路电源系统,组建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级别,依照网络结构进行局域分析,确保网络构建标准,提高企业多级结构的安全管理。 (三)采用多元访问设置端口在网络操作过程中,通过运用访问控制方法,确保安全保护效果。依照操作级别,在开机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直接启动系统。上网过程中,需要输入口令对系进行验证,当系统识别用户合法性的时候,才可以进入系统。否则,就不可以上网。进入网络后,需要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依照用户访问权限进行核实,在系统设置统一的前提下访问,否则不可以访问。数据的存储和修改过程中,同样需要数据权限进行处理,防止非法入侵的可能,提高会计信息电算化的控制效果,确保信息的核算标准,降低信息丢失量。 (四)对财务信息管理进行可靠解密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需要可靠的硬件设备配套,通过数据传输信息的功能分析,确定网络可靠性级别,依照数据信息的目标级别,确定财务数据信息的远程访问和远程通信,提高通信网络的设备动态实时监管标准。依照网路设备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确保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磁盘完成设备热备份核热处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级别。依照财务信息量对企业管理进行安全评分审核,设定合理的子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安全水平。 (五)附加病毒防御功能会计电算网络依照局域网级别进行划分,通过区分信息类别,划定信息级别,依照企业负债水平,分析企业财务结算标准,确定不通销售支出、信息处理水平。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的结算权益量,对不通的销售标准进行信息支配管理,提升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管理,确保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通过信息加密提高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级别,依照财务应用方法核方式,确定企业财务控制口令的基本程序,依照不通保密级别,分析有效提高企业财务功能的正确运行标准,提高会计电算网络的稳定性。对财务信息访问网络进行实效的管理,依照计算机操作标准,确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防御抵抗能力。通过预防核分析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可入侵的标准级别,确定客户端入口防范水平,其中包含职能病毒防范系统。利用扫描技术提高病毒文件的消除,当服务器无程序存储的时候,病毒存在在无盘中,一旦有文件写入,服务器就会对写入的文件进行传播感染。一旦程序运行,就会造成病毒拓展,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循环。另外,为了有效提高网路的安全级别,需要根据信息网络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局域网的安全级别,实现可靠性运行管理。依照网络监控系统,对访问量进行控制管理,分析网络数据资源、网络性能标准水平,分析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确保网络安全,提高密钥安全性,增强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效果。依照安全性策略,确保财务信息安全效果,依照网络资源创新发展,提升资源配置管理,确保程序的正规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条件下,财务的安全管理既需要传统的财务管理规划,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变革,更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技术,提高财务信息软件的应用,逐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级别,实现资源安全管理,保证网络资源、财务管理资源程序的有效运行。 作者:孙婉宁 张桂杰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 1财务管理系统的简介 财务管理系统在传统模式下以会计业务为主,再扩展了一些简单的业务,主要是人为管理操作。而现代的财务管理系统杜绝了简单操作繁琐化的问题,引进了计算机系统软件,成为了企业乃至政府部门核心的一部分,不仅功能齐全,如财政预算,应用范围广,还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所以倍受推崇。 2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 由于软件环境的改变和用户需求的不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修改,分为程度维护和数据维护两个方面,此时修改的难易程度就指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高低。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就需要提高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以此降低系统维护的费用。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程序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着重于软件功能的需要,而忽视了一些内部非功能的需要,致使程序之间过渡、转换就存在很大问题,所以程序设计时我们应当注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它应当便于理解,便于测试,还具有高扩展性,灵活性和可嵌入性。 3提高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措施 糟糕的系统维护需要耗费大量额外的费用进行系统的维护,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研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在长期对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探索研究中我们发现,以下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实用性。 3.1加强系统用数据库的定义财务管理系统中及其重要的是账务处理,为了将用户数据抽象出来便于系统程序进行处理计算,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将用户数据收集,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具体详细的分类,当使用时,只需要引用其设置好的类别科目就好,这样一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数据分类恰到好处,不重复,不赘余,同时也不能遗漏,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解决: 3.1.1“账簿”名称由系统自动生成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账目,来自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或是来自不同的小部门,由于账目过于零星,个人的习惯的不同,在账目记录时使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往往导致最后汇总的账目凌乱,不便于整理和统计,而且容易产生错误,不利于经济业务的反映与监督。这一点我们决定仿照身份证的编制,全国十三多亿人口,采取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身份证号绝对绝无仅有,才能很好的实行其他个人业务的实名制。在账簿的账目生成时也采用系统生成的方式是极好的,例如,以公司编号开头,加上账目输入人员编号,加用户编号,加产生日期时间,这样产生的账目名称就能很好地反应出各种信息,账目与每一项收支情况一一对应起来,不但很有条理便于处理,还方便出现问题时核对与查证。 3.1.2增加会计科目类别字段前面我们提到过将数据与程序分开,能够便于管理和处理,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不直接使用数据,而趋向于用科目来做金额比对处理,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使用户不用修改程序就能提取出需要的科目进行数据局对比和修改,我们在设计时将会计报表作为系统默认的数据文件,会计报表是账目核算时常用的方法,能直观反映一段时间各科目数据的变化和不同科目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起以会计报表为基础定义的数据库,这样把程序修改转移到数据维护上,实现了数据和程序分离的同时,也实现了报表和程序的分离。根据会计报表定义的数据库编制产生的程序,适当增加会计科目类别字段,以报表的形式输入输出,而改变数据时也以可以直接在报表中进行,这简化了财务管理系统的维护。 3.2加强系统软件的初始化功能早些时候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初始化主要指的的会计软件的初始化,那时人们主要采用手工设置的方法来完成初始化,工作人员根据厂家提供的程序进行符合自己需要的修改,包括科目的设置,初始值的设定,难度较大,对工作人员的程序读写能力要求较高,初始化之后软件才能正常进行日常的数据统计处理,也就是说,初始化不仅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初始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之后财务管理工作能否正常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各种企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业务内容在不断变化,对财务管理系统初始化越来越频繁,甚至需要一些功能模块的二次开发,这就向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系统软件初始化功能。我们根据财务管理一些基础业务的需求,直接将这些处理方法写入源程序,并且写入了大量的自定义的模块,用户不需要进行程序修改,可以直接完成初始化,再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自定义模块写入其他的功能计算,如果在彻底改革的情况下,重新初始化,便可以写入新的功能,方便且迅速。在源程序的设定中,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初始化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结构定义。根据自己公司或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工资结构定义各种工资项目。这种定义比较单一简单,也模式化,用所有的收入减去所有的支出,按照员工编号顺序输入,就完成了定义。(2)工资输出文件项目的指定。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的报表,离职或在职的,通过软件自定义窗口使用编号将自己的工资报表从已定义的项目中提出。(3)工资分配方式的定义。不同的企业根据员工的业绩还有不同的奖励或惩罚机制,需要在设定时将具体的分配方式写入。 4结束语 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提高能够大大促进财务管理计算机软件的普及,扩大使用范围,有效提高企业或政府部门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全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所以希望能够引起广泛高度的重视。 作者:龙佩舒 单位:同济大学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浅析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一、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1.预算管理实际效果不理想。 和传统物流企业不同,现代物流企业更加重视建设和使用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以完成对各项业务流程的准确对接。在此基础上,许多物流企业开始进行产业链整合,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对业务收支、服务成本、现金流等进行统一的财务预算。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预算环节设置过多、企业财务状况缺乏公开透明性、财务预算账务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部分企业出于减少人工成本的考虑,使得实际的财务预算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混乱,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和预想的效果相差甚远。 2.会计核算分工不明,情况复杂。 会计核算在物流企业的财务核算中居于核心地位。目前,国内物流企业虽然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能力垄断定价的大型物流企业较少。这使得现代物流企业在规范及细化会计核算模式时面临不小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在会计核算中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二是许多物流企业没有针对自身的会计核算业务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一些舞弊行为较严重的会计业务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核算。三是大部分的物流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没有对会计业务进行明确分工,经常一人身兼多职,情况复杂混乱。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物流企业日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3.流动资金管理混乱,利用率低下。 流动资金管理是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物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对流动资金的管理还比较混乱,资金闲置和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流动资金利用率不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中高层管理人员仅靠基层财务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流动资金收支现状,对资金具体的使用方向和成效却不甚了解;而且由于财务报表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作出决策。二是物流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其分支机构众多且所在地分散,这使得总公司无法准确掌握流动资金在各分公司和各业务环节的分布情况,易造成流动资金预算不准确、分配不均、调配不及时、管理混乱的局面,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 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优化策略 1.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已经建立了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企业对这一体系的贯彻执行不够彻底。为此,物流企业要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具体包括:财务部门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全程参与企业目标和决策的制定,确立自身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分解预算指标,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明确指标控制部门的权责及利益;对收益、现金的流入流出及成本费用的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及时反馈和评价财务预算的执行效果,如果产生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确保实现财务预算的目标。 2.构建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要求物流企业在确保资金使用及财务独立自主的权利不发生转移的前提下,实施集中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全面预算、财务分析、财务人员委派等方案,使企业能对自身的经营和流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控制,有效处理总公司与下属分支机构间的财务管理关系,既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集中财力,又能激发分支机构的生产积极性。 3.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物流企业实行信息化财务管理,有利于信息顺畅流通,从而使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判断,整合自身财务资源,实时在线处理相关业务,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网络财务逐步纳入整体资源规划系统中,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财务职能,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作者:王晖冯广益周博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系统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工会经费收入不断增长,职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工会经费使用效益正日益受到各方面关注。然而一直以来,基层工会的财务只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缺乏系统的财务分析,这给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分析,建立和完善科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客观地反映基层工会财务状况,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基层工会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会领导往往注重工会经费收入,轻视工会财务管理与分析。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大多注重收支核算,轻视财务分析。新《工会会计制度》没有设计工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而与工会相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设计的财务指标,难以套用到基层工会的财务分析上,也不能完整反映当前基层工会财务收支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对预算编制的规范性要求不严,缺乏财务分析指标考核约束现在各基层工会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总的来说,预算编制粗糙,人为因素很大,没有详细的说明。在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即使出现一些不可预测因素,也不去调整预算。上级工会考核基层工会很少有财务分析指标约束要求,致使基层工会在编制预算和决算时很少考虑要进行财务分析,在实际执行中,招待费、旅游费、差旅费、各项补贴占去了很大比例,真正把工会经费用在维权支出、岗位技能竞赛、有益身心健康文体活动上的比例却很少,即使有较大的维权支出比例,开支内容往往也是粗放的,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财务人员难以参与工会管理,缺乏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条件由于现在许多基层工会的会计人员大多是兼职的,有的是委托记账,他们基本上不参与工会经费管理的研究,因此日常的做账与报账工作都非常被动,即使进行财务分析也只是简单地进行数字堆砌,难以由此找准问题的要害,也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其科学性、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基层工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建议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确定为做好基层工会财务分析,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这些指标应具有应用性、可比性,指标体系应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收支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基层工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时,必须设计三项指标: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本年收支差异额。分析实际执行与年初预算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写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详见表一。 2.收支情况分析指标。基层工会主要收入是拨缴经费收入、会费收入与行政补助收入,基层工会主要支出是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因此基层工会收入、支出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设计四项:本年收入增长率,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特别关注拨缴经费收入、行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这两项指标),本年支出增长率,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特别关注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三项支出各占总支出的比率)。此外在各种功能支出中,招待费、人员经费、旅游考察费等经济分类应控费用往往占较大比例,因此要设立应控费用指标。根据实际可设招待费比率,人员经费(工会干部的工资及各类津补贴奖金)比率,旅游考察比率等指标。工会财务人员应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各种支出的结构,各项费用的比例,掌握基层工会各种支出和费用的结构变化情况,从而给决策提供依据。详见表二。 3.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指标。基层工会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资产管理一直是工会财务管理的弱项,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因此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分析中对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不能忽视。反映资产使用情况的指标有:可用资金存量、固定资产利用率、各类固定资产比重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可以考核基层工会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及利用情况。详见表三。(二)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基层工会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分析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收入支出情况,资产使用情况,并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工会财务人员应根据财务报表、工作计划等资料,结合所设置的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要以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为基础,采取指标绝对数与相对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项指标已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绩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报告结构应有条理层次,报告的数据要真实可靠,报告意见应客观、中肯,报告总结应全面有重点,建议应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配套措施基层工会财务分析报告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上下重视,转变观念,建立一系列考核约束机制。 1.工会预算要发挥约束作用。工会预算是做好财务分析指标的基础。基层工会预算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突破调整,各项收支要严格按预算执行。收入预算一经确定,就要积极抓好工会经费的收缴清欠工作,保证工会经费收入稳步增长;支出预算一经确定,就要按预算要求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不得随意支出。 2.上级工会要发挥监督作用。上级工会要结合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确定财务分析指标,根据财务分析指标对基层工会进行量化考核(如维权支出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招待费不得高于一定比例等)。促使基层工会重视财务分析指标建设,发挥财务分析指标在财务管理和预决算中的核心作用。 3.财务人员要发挥参谋作用。财务人员在账务处理中对一些具体费用要按规定、按真实性原则列入相应支出科目,不得随意列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涉及较大经费开支项目,工会领导要征求财务人员的意见,财务人员要当好预算执行的参谋,根据财务分析指标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与实现 1主要问题 1.1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和简单落后的财务系统并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大医院已经基本普及。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覆盖在了医疗方面,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等。这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财务系统在多数医院只是从以前的手工记账转变到计算机存储打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种状态跟医院高度的信息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医院现成的内部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图1A)。所以,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需求(图1B)。图1财务系统融入HIS系统前后的网络拓扑图(略)注:A:相互独立的财务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网络;B:财务系统加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 1.2严格的预算计划和落后的预算控制手段并存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合理利用自己的资金,这些都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因为决策层了解预算的重要性,所以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十分细致严格。但是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控制手段却并不完善。比如,借款使用的是纸质借条,通过扣除一个固定科目达到借贷平衡,还借款的时候再根据借款使用情况,在借方的预算项目中扣除。这套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到年底清理所有未还借款的时候,往往发现有的预算项目中剩余的经费已经不够偿还借款,可是经费已经使用了,最后只好想办法填补这些账务。因为一个单位的预算科目可能有上百种,会计凭账本和借条是不能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的。这样落后的执行手段显然与预算的本来意义相矛盾(见图2A、图2B)。所以必须提供更先进的方法才能够及时反应预算科目的经费情况。 1.3严格的审批和落后的信息反馈并存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管理监督部门应该是透明的。管理部门应该能随时了解相应预算科目的情况。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统计数据形成报表给上级机关,不但给财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信息反馈也不能做到十分及时。 2系统总体要求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来的财务系统基础上,新的系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借款信息能够随时统计并防止借款因预算用完而无法偿还的情况;预算支出余额不足及时报警;预算科目不同层次统计;实现电子账本,淘汰老式经费本;方便网络查阅预算信息;数据安全。 3系统构架 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比如我院就有两套网络系统,一套是校园网,连接Internet,另一套是HIS网,与校园网是独立的。HIS网络中的计算机都有严格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把感染病毒和人为破坏的几率降到最低,保持HIS网络的安全。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我院的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因此,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在客户跟数据库的联系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即Clients/Server(C/S)和Brower/Server(B/S)。C/S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每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直接跟数据库连接,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读写数据库中的内容。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该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是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维护、修改和升级方便[1~4]。根据系统的特点,会计客户端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点固定,输入输出较频繁,且要求数据库反应快,所以采用C/S结构比较合理;而普通用户查询自己的电子账务,使用地点遍布HIS系统覆盖的每一台计算机,并且使用人员多,故使用B/S结构较为方便。 4系统分析 要使程序设计贴近实际工作,同时还要使数据库的结构能够满足要求并且科学合理,就必须详细分析系统更加细微的功能,绘制出系统的流程图,这样才能把后台数据库和客户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工作效率:(1)系统需要录入每个预算科目的预算数目,预算可以在年初加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平时进行追加和减少,所有操作都有记录可以查看。(2)每次会计办理报销等手续时,系统能自动计算预算余额,如果余额不够就会报警提醒会计。(3)使用电子借据,把借款和某预算科目绑定起来(见图2C),当每一笔借款借出的同时就冻结绑定预算科目的相同数量的金额,直到还款的时候再自动恢复,这样就避免了借款数目大于预算余额的情况出现。(4)借款可以分批分期偿还,同时系统能够方便地统计借款情况,查看过期未还的借据。(5)系统先计算出所有最细科目的借、贷和可用余额等数据,再依照科目代码的逻辑关系统计各种层次预算的使用情况,并形成报表。(6)会计可以自由定制统计科目,建立统计报表科目模版,方便日后的常规统计工作。(7)普通用户根据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可以在HIS系统的任何计算机上查询到自己预算使用情况。图2预算使用和借款的示意图(略)注:A:没有借款的预算;B:有借款但是未绑定科目的预算;C:把借款绑定到预算科目后的情况 5系统实现 因为我院HIS系统是军卫一号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如果我们选择Oracle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技术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并且该数据库系统的各方面性能非常出色,所以我们这套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采用Oracle数据库。虽然Oracle可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多个实例,运行多个数据库。但是考虑到HIS系统的压力和财务数据的重要性,我们把系统安装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上,并采用冷备份和数据归档并用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完整备份。在网络设置方面,合理规划虚拟局域网(vlan),充分利用使用vlan技术,不仅能够隔离广播、提高网络速度,还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方便管理。虽然财务数据库服务器跟众多的HIS服务器都部署在网络机房,且都直连在核心交换机上,但是通过使用vlan技术,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网络,减小因为在同一个广播域而产生的相互干扰。PB是强大、灵活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尤其适合开发C/S结构的程序。在财务客户端的开发中,大量使用PB的数据窗口技术,这样做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程序的功能方面。 6系统效果 此系统的开发完全是根据财务部门的要求而来,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经过实际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反复试用和修改,所以是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见图3)。图3系统部分功能流程示意图(略)除此之外,该系统的结构和软件有很多的优点:(1)财务部门可以摆脱以前使用的经费本记账手续,各部门也不再需要使用经费本。把每个经费本变成一张磁卡,通过使用磁卡在财务部门办理报账、借款。(2)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是接入到医院HIS系统网络,所以各单位能够利用内部网络和计算机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而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也同样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经费使用信息。原来运行HIS的客户端只要安装软件就能够查询预算情况,变成财务的客户端,而医院不必为此添加任何设备。(3)使用电子借据结合纸张借据,在电子借据上绑定预算科目。这样不但可以及时方便地查看借据的情况、统计借款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借款的同时自动从绑定的预算中扣除,避免了长时间未还借款,又继续使用预算,到年底发现预算余额不够还款而超支的情况。(4)可以根据财务部门的需要,自动形成相应的经费使用月报统计,极大地减轻了以往会计手工统计月报表的工作。 7讨论 HIS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以运行财务系统,还可以运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内部信息化系统,这种优势在很多单位是没有的。因为大部分单位的网络都接入因特网,内部的财务、业务等重要数据考虑到安全因素是不能够接入的。而医院的HIS系统多是专门铺设的网络,跟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这就在安全方面有了先天的优势。如果严格控制接入HIS网络的计算机,再加上完整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这也是医院内部相关人员通过HIS网络的计算机查看预算情况和使用磁卡替代传统经费本的物质基础。有的单位已经实现了磁卡替代经费本,但是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内部的安全的网络环境,不能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十分的不方便。 因为这个财务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在同 一个网络中,可以把HIS的相关财务软件、药品物资管理软件安装到财务部门的计算机上,方便对资金和物资的统计和管理;同时也为今后实现在财务系统中调用HIS中相应的财务数据,全面实现数字化医院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及途径分析 一、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工程概述 目前,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特点,物流企业管理在系统化的理论下,进行环节之间的相互控制并加强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所谓的系统性,也就是将物流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与发展。目前,物流企业在系统性方面主要表现的特征是: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以网络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物流信息之间能够通过这种技术达到及时的沟通与联系,同时能够实时生成信息,利用这种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之间的及时共享与交流,将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连接,促进物流企业发展效率的提升。 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研究 (一)概述。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财务环节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目前,物流企业发展比较迅速,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不断的出现,导致这一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长,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系统化的财务管理逐渐向综合化的财务管理转变。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同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影响,必须加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应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发展。(二) 财务管理系统化是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的关键。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中的一个环节,为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服务,所以它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作用,在整个物流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系统化是关键的环节,同时,在企业发展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中,财务管理水平属于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主要内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要具备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要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促进财务系统的完善,坚持客户成本和企业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同时,要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针对财务管理的特征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财务系统形成的背景,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着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基础上财务管理流程得到优化,财务资源能够进行整合,同时,能够协调控制物流活动。在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内容上,国家颁布财务方面相关的制度范围比较广,收益管理、资金管理以及成本管理都是其中涉及的内容,财务管理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是广义上的财务。从系统化的财务管理来研究财务,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有计划、控制、决策、评价等重要环节。 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实现途径 (一)目前,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物流行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促进和实现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利用整体的思想处理财务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系统化的思想下,最主要的就是将物流企业的管理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与管理,这种整体上的管理不是各个环节简单的相加,而是实现整体大于部门之和的情况。在物流行业管理系统化中,企业的管理活动是进行管理的主要对象,坚持系统论和方法论的原则,用最好的管理规划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二)就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系统来讲,具有大规模化、复杂的结构、较多的影响因素、受外界影响较大的特点,这些特点组成了物流管理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管理子系统之间具有关联性,能够通过这种关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以便对市场信息、财务信息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及时的获得,对经营的生产、采购、销售和财务中的投资、融资、营运以及分配等多个环节的盲目性有减小的作用,保障管理环节在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时能够进行及时的反应,针对变化给出应对措施,以此达到市场发展的机会,将生产的成本和其他方面所要用到的资金成本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也就能够保障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三)财务管理在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时,需要同时应对来自内部和外界两方面环境的变化,内部环境主要是科学组织企业的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进行财务问题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比较专业以及战略性的眼光,所以,财务管理人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需要管理人才将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长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建立比较符合物流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系统。另外,财务系统同时需要应对企业外界对财务环境的影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四)在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中,系统工程的原理是进行财务管理主要遵循的原则,物流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但它的财务管理活动比较繁杂,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在这种系统化的原理下,这种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有效组织了物流企业资本运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以及要素,建立比较有效的秩序和运行规则,能够解决财务状况中的问题,也能对财务管理中的资本问题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减轻财务管理中各种资源的浪费情况,以更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物流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财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五)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各个模块功能的完善,财务管理的模块主要包括资料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纳管理、往来管理、期末处理、报表管理、账簿管理、财务分析以及系统管理等几个版块的内容。资料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查看其中的增减情况以及其他变动和折旧方面的状况;出纳管理主要是指对现金以及银行存款方面具有一定的收付职能;对往来账目进行分析、核算、预算、决策就是往来管理;期末处理是在进行下一期的事项处理时,总结这期间会计经营活动的情况;报表管理主要是输出、编制和定义报表;账簿管理是进行账目的详细记录,为后期的查账工作提供方便;财务分析属于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即分析和整理财务数据;系统管理主要是对一些基础参数进行设定,是每个系统都不能少的功能,在物流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要将这些模块的功能充分发挥,不断完善这些板块的功能,促进物流企业中财务管理系统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也在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必须完善和优化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优化配置各种财务资源,对资源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加强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促进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的发展,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作者:蔡丹红 单位:福建华威商贸物流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深究异地财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的多年持续高速发展给广大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很多企业的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突破了单一组织、单地域经营的模式,成为具有多种组织形态、跨多个城市、地区、甚至跨全球的企业。这种变化给企业的异地财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规模的扩张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对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作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一、异地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企业规模扩大、特别是分散到各地后,单一企业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跨地域管理需求,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面。 1、财务制度贯彻困难、信息失真 不同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差别,总部对不同分子公司的控制力度也有差别。最理想的是能做到会计制度的统一贯彻,做到集团内部统一会计科目、会计期间、核算币种;能够对集团内部不同行业的下级公司,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为下级公司的个性化、特色处理予留充分的空间;能使得全公司的财务处理和管理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而各级公司又具有独立的财务系统。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全统一,合并报表比较困难,传统上主要以报表方式传递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层层报送,经过了中间层加工处理,缺乏真实性,企业总部无法准确地了解各地分支机构的真实运营状况和信息,无法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2、信息滞后 多地点办公的企业、跨地域经营的集团,上级单位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集团内下属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各类会计统计及审批工作很难及时迅速完成,一张合并报表可能要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跨单位、跨期间查询统计较困难,即时的溯源查询无法实现,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 3、监控困难 集团总部无法及时了解分支机构的资金状况、资金控制不力、费用支出失控、既定预算不能严格执行、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得到保证。成本核算和过程控制是管理中的盲点,对下级单位的财务管理采取“黑盒”方式,导致财务管理成本过高,对下级的考核、控制难以收到实效。 二、内部交易复杂,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需人工对账,不但容易出错,而且耗时费力。同时企业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财务分析体系,在数据及时、信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维度和指标的分析,为企业控制经营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考核评价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提供指标全面,体系完整的分析报告。 以上这些问题,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只有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建立快速准确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财务管理模型。 1、系统建设的目标 异地财务管理解决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和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对整体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该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从核算的角度,集中核算单位账,集中核算处理业务,通过从最低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数据加工处理过程,将会计的核算与监控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建立一套账,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核算与管理控制制度等方式来实现集中管理和监控。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全面财务管理和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方案,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任务。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健康的资金流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资金管理从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到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资金运作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来达到加速资金运转,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 财务管理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成本费用的管理,既达到满足经营活动的需要,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真正实现“开源节流”。用严格的业务流程、完善的标准成本建立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已有的财务和业务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分析和评价。建立起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据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绩效、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经营成果。满足集团公司用户需求,进行总公司和下属单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分析、诊断和监控。 2、实现的具体方式 集团和全体成员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集中存放在总部服务器上,由总部统一制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会计科目体系、编码原则、核算币种、会计期间等基础设置和报表格式,成员企业建账时可以自动继承总部制定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可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地修改明细科目,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计划、控制作用。 加强集团整体运营的计划性,实现对任意经济事件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杜绝不合理事件发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财务系统应同时满足集团及下属不同业务单位财务核算、管理与决策的要求。 加强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包括各种资金预算、费用预算等,合理编制预算,通过对下属各业务单位项目执行情况的跟踪、核算与管理实现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控制,有效控制部门、项目费用,降低成本。 由于企业的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地理跨度大,管理系统的维护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议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软件系统,以降低终端和分支机构的维护工作量。 同时,所选用的软件系统必须满足:集团级、公司级多种参数选择控制,集中管理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支持多币种核算,支持单主币、主辅币两种核算体系,在实现集中核算的同时,满足企业内部不同核算需要;并且业务信息能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生成凭证前会计人员可以选择审核或不审核),减少人工干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同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最低层会计核算数据向上层直接汇总,数据信息不经过任何中间层的加工处理;可以在系统内跨单位、跨期、溯源查询多单位数据,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准确性。 (1)不同的应用模式 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比较典型的异地财务管理的应用模式有两种,以分别满足不同管理特点的集团型企业。 (2)线式集中应用模式 在线式集中应用模式下,整个集团应用一套NC系统,一套主数据库。集团总部设置主数据库,集团本部和下属各单位都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形式登录到总部服务器进行在线操作,各单位业务发生的数据实时进入到主数据库,集团可以实时监控下级单位的业务执行情况。此种模式适用于管理高度集中的集团企业,集团核心资源集中调配和监控,会计政策等基础规范集中制定,下级单位只能执行集团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各分支机构集中对总部数据库进行访问,总部的数据流量较大,对网络线路的要求比较高,适合于总部网络线路比较好的企业。 (3)分步集中应用模式 分步集中应用(数据复制)模式下,集团应用多套软件产品、多套数据库。总部设置主数据库,下属各单位也设置数据库,通过数据复制的形式将下属单位发生的业务数据传送到主数据库,达到周期性监控的效果。适用于核心业务集团监控、其他业务下级单位具体执行、集团只作周期性监控的集团型企业。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下属各单位的日常操作针对于分布在各地的二级数据库,所以总部数据库的压力较小,相应对网络线路的要求低一些。二级数据库数据向总部数据库的复制工作可以避开网络高峰时间,如可以设定到晚上自动进行复制,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一级数据库主要完成数据的归集、储存、加工、整理,反映、分析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全面状况。负责收集相关数据,编制旬报、快报、月度和年度会计报告;编制财务会计信息手册;编制年度财务成本预算;编制经营活动分析报告;积累历史生产经营数据等信息。是集团领导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数据依据。 二级数据库是二级公司信息网子系统,负责本公司及其直属单位的数据加工处理,其功能和工作范围与集团数据库相似。 各种与财务系统相关的生产、供应、销售、人事劳资、质量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物量、价值量、质量等方面的指标数据,通过相应的接口,转换到财务系统数据库中,与财务核算数据合并成为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 异地财务管理系统,是集团化企业保证异地机构业务运营灵活及时的条件下,通过财务杠杆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工具,能够有力促进集团业务的良好发展。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新经济社会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经济;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因此对现有财务运作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建立新型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是当务之急,提出了知识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新目标和投资融资、财务分析、风险管理、成本核算、资本结构优化等创新思路。 1转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势在必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各方面监督体系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都在发生变化,正从单一部门的专业管理、传统意义中的报帐记帐算帐向为企业决策参谋转变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以无形资产为中心地位的资本结构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资产的结构,使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财务资本管理转向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与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经营显得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事后算帐、轻事前预测。即偏重于事后的因素分析、盈亏比较,这种管理方式对于评价单位经营效果及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固然有效,但较之事前预测防患于未然,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2)重专业管理、轻整体优化。财务管理本是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但传统管理重条条管理、轻沟通协调,这不仅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益优化,而且容易发生财经违法乱纪问题。 (3)重资金管理、轻资本运营。即偏重于帐不错钱不差,缺乏通过资本运作、资产重组提高效益的思路,在新形势下其弊端不言而喻。 (4)重指标完成、轻管理创新。即只要指标完成就皆大欢喜,侧重于指标检查,忽略过程监督由此造成基层单位缺乏对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手段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重帐面平衡、轻动态分析。即以帐平为好,缺乏精细化管理,但这种重视帐面静态平衡、轻视对财务状况的动态分析的管理,不利于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 2.1手段先进化 知识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和数字化,使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如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应用使财务管理趋于严密,排除了大部分人为干扰因素,减少了管理的随意性,同时也可以为非常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简化;还有诸如系统模型与模拟、战略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效益、柔性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2.2目标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知识势力和知识劳动的高效益等创造财富;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还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人财务管理目标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等等,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强化企业和获得高效益。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然走向多元化。 2.3管理交叉化 传统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一直强调的是权、责、利分明,为一种直线式管理。而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同时知识具有共享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其财务管理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即企业财务管理已不是专属某个企业部门,更不是以简单的财务部门为单位,而是要以企业整体为单位,这种整体构成是横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与纵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互相交叉,并与其他各部门的管理互相渗透交叉。财务管理交叉化不但能充分挖掘企业的财务潜能,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与自己相关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 3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3.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超利润目标管理”等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原有资本结构的变化也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拥有者股东,而应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另外,企业要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理应维护契约的公平陛和有效性,使“集合体”中的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知识最大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核心。 3.2企业投资融资活动的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为此,企业投资应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知识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动力为投资效益评价标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的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因为知识资本正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 3.3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 由于知识信息等要素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对知识价值的确认以及量化需要有更科学合理的方法。为此: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需要创新,要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知识转化为高智力,再使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这种规模个性化生产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成本,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灵活制造及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技术,使企业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这就要求企业成本的控制方法应由传统的制造成本管理向作业成本管理转化。 3.4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创新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增强财务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等的合理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合理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3.5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创新 针对知识资本化的难以确定性、知识资本管理的风险性、知识资本的时效可变性,企业应该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将知识资产的培育和智力、信息等知识的资本化及知识资本的日常管理、处置等纳入科学的风险管理中。企业应采取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对于非专利技术、商业信息、管理技术等知识资本,由于其有效价值的不确定性、资产生命周期的可变性更加明显,企业应该采用风险回避和风险分摊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公务员之家 3.6企业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因此,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对知识资本的分析,要从知识资本的投入、现值评估、风险管理到定期编制报告着手,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知识资本方面的培育情况和投资收益的情况,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设立一系列的知识资本考核指标,如知识资本的筹资率、利润率、成本率、增长率、损耗率等。 4结束语 传统的财务管理内容、方式、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时,关键是看清并强调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将“知识最大化“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目的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建设平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化。方法利用先进灵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工具,开发基于C/S(Client/Server)结构的财务数据库和客户端。结果通过使财务的信息化可以对预算控制起到辅助作用,HIS网络的特点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不但方便了预算的监控,而且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结论本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满足了财务部门的需要。 关键词:预算控制;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监督控制预算的使用,对财务部门和决策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医院对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不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1主要问题 1.1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和简单落后的财务系统并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大医院已经基本普及。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覆盖在了医疗方面,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等。这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财务系统在多数医院只是从以前的手工记账转变到计算机存储打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种状态跟医院高度的信息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医院现成的内部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图1A)。所以,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需求(图1B)。图1财务系统融入HIS系统前后的网络拓扑图(略)注:A:相互独立的财务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网络;B:财务系统加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 1.2严格的预算计划和落后的预算控制手段并存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合理利用自己的资金,这些都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因为决策层了解预算的重要性,所以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十分细致严格。但是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控制手段却并不完善。比如,借款使用的是纸质借条,通过扣除一个固定科目达到借贷平衡,还借款的时候再根据借款使用情况,在借方的预算项目中扣除。这套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到年底清理所有未还借款的时候,往往发现有的预算项目中剩余的经费已经不够偿还借款,可是经费已经使用了,最后只好想办法填补这些账务。因为一个单位的预算科目可能有上百种,会计凭账本和借条是不能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的。这样落后的执行手段显然与预算的本来意义相矛盾(见图2A、图2B)。所以必须提供更先进的方法才能够及时反应预算科目的经费情况。 1.3严格的审批和落后的信息反馈并存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管理监督部门应该是透明的。管理部门应该能随时了解相应预算科目的情况。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统计数据形成报表给上级机关,不但给财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信息反馈也不能做到十分及时。 2系统总体要求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来的财务系统基础上,新的系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借款信息能够随时统计并防止借款因预算用完而无法偿还的情况;预算支出余额不足及时报警;预算科目不同层次统计;实现电子账本,淘汰老式经费本;方便网络查阅预算信息;数据安全。 3系统构架 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比如我院就有两套网络系统,一套是校园网,连接Internet,另一套是HIS网,与校园网是独立的。HIS网络中的计算机都有严格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把感染病毒和人为破坏的几率降到最低,保持HIS网络的安全。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我院的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因此,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在客户跟数据库的联系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即Clients/Server(C/S)和Brower/Server(B/S)。C/S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每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直接跟数据库连接,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读写数据库中的内容。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该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是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维护、修改和升级方便[1~4]。根据系统的特点,会计客户端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点固定,输入输出较频繁,且要求数据库反应快,所以采用C/S结构比较合理;而普通用户查询自己的电子账务,使用地点遍布HIS系统覆盖的每一台计算机,并且使用人员多,故使用B/S结构较为方便。 4系统分析 要使程序设计贴近实际工作,同时还要使数据库的结构能够满足要求并且科学合理,就必须详细分析系统更加细微的功能,绘制出系统的流程图,这样才能把后台数据库和客户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工作效率:(1)系统需要录入每个预算科目的预算数目,预算可以在年初加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平时进行追加和减少,所有操作都有记录可以查看。(2)每次会计办理报销等手续时,系统能自动计算预算余额,如果余额不够就会报警提醒会计。(3)使用电子借据,把借款和某预算科目绑定起来(见图2C),当每一笔借款借出的同时就冻结绑定预算科目的相同数量的金额,直到还款的时候再自动恢复,这样就避免了借款数目大于预算余额的情况出现。(4)借款可以分批分期偿还,同时系统能够方便地统计借款情况,查看过期未还的借据。(5)系统先计算出所有最细科目的借、贷和可用余额等数据,再依照科目代码的逻辑关系统计各种层次预算的使用情况,并形成报表。(6)会计可以自由定制统计科目,建立统计报表科目模版,方便日后的常规统计工作。(7)普通用户根据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可以在HIS系统的任何计算机上查询到自己预算使用情况。图2预算使用和借款的示意图(略)注:A:没有借款的预算;B:有借款但是未绑定科目的预算;C:把借款绑定到预算科目后的情况 5系统实现 因为我院HIS系统是军卫一号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如果我们选择Oracle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技术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并且该数据库系统的各方面性能非常出色,所以我们这套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采用Oracle数据库。虽然Oracle可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多个实例,运行多个数据库。但是考虑到HIS系统的压力和财务数据的重要性,我们把系统安装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上,并采用冷备份和数据归档并用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完整备份。在网络设置方面,合理规划虚拟局域网(vlan),充分利用使用vlan技术,不仅能够隔离广播、提高网络速度,还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方便管理。虽然财务数据库服务器跟众多的HIS服务器都部署在网络机房,且都直连在核心交换机上,但是通过使用vlan技术,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网络,减小因为在同一个广播域而产生的相互干扰。PB是强大、灵活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尤其适合开发C/S结构的程序。在财务客户端的开发中,大量使用PB的数据窗口技术,这样做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程序的功能方面。 6系统效果 此系统的开发完全是根据财务部门的要求而来,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经过实际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反复试用和修改,所以是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见图3)。图3系统部分功能流程示意图(略)除此之外,该系统的结构和软件有很多的优点:(1)财务部门可以摆脱以前使用的经费本记账手续,各部门也不再需要使用经费本。把每个经费本变成一张磁卡,通过使用磁卡在财务部门办理报账、借款。(2)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是接入到医院HIS系统网络,所以各单位能够利用内部网络和计算机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而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也同样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经费使用信息。原来运行HIS的客户端只要安装软件就能够查询预算情况,变成财务的客户端,而医院不必为此添加任何设备。(3)使用电子借据结合纸张借据,在电子借据上绑定预算科目。这样不但可以及时方便地查看借据的情况、统计借款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借款的同时自动从绑定的预算中扣除,避免了长时间未还借款,又继续使用预算,到年底发现预算余额不够还款而超支的情况。(4)可以根据财务部门的需要,自动形成相应的经费使用月报统计,极大地减轻了以往会计手工统计月报表的工作。 7讨论 HIS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以运行财务系统,还可以运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内部信息化系统,这种优势在很多单位是没有的。因为大部分单位的网络都接入因特网,内部的财务、业务等重要数据考虑到安全因素是不能够接入的。而医院的HIS系统多是专门铺设的网络,跟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这就在安全方面有了先天的优势。如果严格控制接入HIS网络的计算机,再加上完整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这也是医院内部相关人员通过HIS网络的计算机查看预算情况和使用磁卡替代传统经费本的物质基础。有的单位已经实现了磁卡替代经费本,但是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内部的安全的网络环境,不能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十分的不方便。 因为这个财务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在同一个网络中,可以把HIS的相关财务软件、药品物资管理软件安装到财务部门的计算机上,方便对资金和物资的统计和管理;同时也为今后实现在财务系统中调用HIS中相应的财务数据,全面实现数字化医院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基于SQL Server的财务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异地备份 摘要:数据库备份是数据库安全的重要保证。以天财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为例,分析其后台SQL Server为数据库的数据构成及变动情况,提出每天中午和下午分别对账务和收费的当前数据库进行两次自动异地备份的策略,并利用SQL Server的数据库维护计划功能和文件同步软件Second Copy来实现备份。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异地备份;自动化 1 SQL Server及在天财系统中的应用 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引擎,也是一个高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基于多线程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既能支持小型数据库,也能支持企业级大型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具有在整个LAN内部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功能,免去在应用程序内部保证完整性的必要[1]。基于以上特点,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后台程序和数据库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管理系统。随着SQL Server使用越来越多,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对数据库的定时备份可在一定程度保证SQL Server 数据库的安全。 我院从1999年开始使用天财高校财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账务和收费管理,它基于C/S模式、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其客户端安装天财公司的应用程序,其服务器端就是运行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数据直接表现为帐务系统数据库gxcw35和收费系统的数据库xssf40,其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等由天财软件首个客户端程序安装时系统初始化自动产生。系统所有业务数据均存储于这两个数据库中,也必须依靠两个数据库的正常运转。由于各种原因,服务器(操作系统)崩溃或Microsoft SQL Server系统崩溃既不可避免又不可预测,如何保证系统数据安全是系统运行中必须解决的严重问题。因为一旦系统崩溃,要人工逐条重录数据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利用SQL Server提供数据功能,定期备份数据库是比较可行的防止系统发生故障的方法,它能有效的恢复数据,这也是最简单的确保能恢复大部分信息的方法[2]。 2 备份策略确定 2.1 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方式 按备份数据的范围、来源,可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三种方式,三种方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2.2 备份策略的选择 建立一个完整的备份策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1)备份范围:备份哪些数据库;(2)备份方式:采用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中的哪一种;(3)备份周期(或频率):每周、每日、每时进行备份;(4)使用什么介质(磁带还是磁盘),存储到哪里;(5)使用手工备份还是自动备份以及决定哪一级别的自动化;(6)备份需要保留多长时间[1]。 在天财系统的数据库中,既有数据不再发生变动的历史数据库(如过去年份的帐务数据gxcw35_2006等;已完清费用的已毕业生的收费数据xssf40_2006等),也有数据几乎每天都发生变动的当前数据库(包括帐务数据库gxcw35和收费数据库xssf40两个)。对历史数据库,采用手动方式做一次完全备份即可。由于学校规模中等,其SQL Serve是小型系统,当前数据库的SQL文件所占空间不大,同时也为了以后数据恢复方便,采用完全备份的方法。 定期备份虽能有效恢复数据,但最后一次备份之后到故障发生之前的数据还是要丢失;同时备份太频繁,将耗费太多的系统时间和存储空间,所以需要确定恰当的备份周期(或频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当前数据库,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分别进行两次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备份文件要占用存储空间,所以只存储数据恢复的必要文件并适当冗余,确定当前数据库备份文件保留3天。 虽然SQL Server 2000支持数据库动态备份,但备份总要耗费系统开销,同时也为了从时间概念上简易区分具体业务,当前数据库两次备份时间分别确定在每天中午刚下班后和下午要下班之前。为了确保每次的所有实时数据都能被完整备份,应事先让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了解备份时间,以便在备份前能结束该时段各自的工作,从而方便数据恢复。 备份到本地磁盘通常是最快的方法。如果要将数据备份到本地磁盘,一定要使用一个和你的数据或事务处理日志文件分离的物理磁盘,建立专用文件夹,该文件夹不要和操作系统放、SQL Server系统在同一逻辑分区,制订好备份路径和名称。在安装系统时,就作好规划,如C盘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D盘安装 SQL Server 2000,E盘上建立专门文件夹用于存放备份数据。同时,当服务器或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发生崩溃时,本机的备份数据很难读取并用来恢复,所以备份数据不能仅仅本地存放,必须异地存放。即使备份到本地磁盘,备份文件也需要即使复制到其他计算机、移动硬盘或光盘,否则即使能恢复部分数据,也还要输入较多数据。 手工备份,虽然可以灵活地选择备份方式、备份时间、备份目的地、备份文件存在方式、备份文件名进行备份,但是手工备份一次只能对一个数据库完成一种方式的备份,同时要求管理员熟悉SQL Server 的基本操作。因为每天至少要对帐务和收费两个数据库各进行两次备份,所以不宜采用手工备份,宜采用自动备份。自动备份,是指利用SQL Server 2000提供的数据库维护计划,让系统定时对指定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 综上,选择对帐务和收费数据库自动每天分别进行两次定时完全备份到异地计算机的策略。 3 备份策略的实现 (1) 利用SQL Sever的“数据库维护计划”将有关数据库定时自动完全备份到当前SQL Sever服务器的指定文件夹。 运行SQL Sever“企业管理器”进入控制台根目录界面,单击对应服务器cwserver,单击其下的“管理”,右击“数据库维护计划”选择“新建维护计划”,建立两个数据库维护计划。两个维护计划都是对帐务系统当前数据库gxcw35和收费系统当前数据库xssf40进行备份,只是维护计划1的备份时间是12:30,维护计划2的备份时间是17:30分。 “新建维护计划”过程中,在“选择数据库”时,选择用户数据库gxcw35和xssf40。在“指定数据库备份计划”时,勾选“作为维护计划的一部分来备份数据库”和“完成时验证备份的完整性”,点选“磁盘[K]”作为“指定存储文件的位置”。单击“调度”后的“更改”,出现“编辑反复出现的作业调度”工作界面,“作业频率”选择“每周”,并选择星期一至星期五,在“每日频率”中点选“一次发生于”并调整时间到确定的备份发生时间12:30。“指定备份磁盘目录”中,点选“使用此目录”,并调整为设定文件夹E:\sjbf,勾选“为每个数据库创建子目录”,勾选“删除早于此时间的文件”并将时间调整为3天。[3] 新建维护计划完成后,系统很可能会提示Sql Server Agent服务未启动,先点确定完成计划设定,然后找到桌面最右边状态栏中的SQL绿色图标,双击点开,在服务中选择Sql Server Agent,然后点击运行箭头,选下方的当启动OS时自动启动服务。一旦服务器启动成功,Sql Server也将启动,其的数据库维护计划将定时启动,自动完成数据库备份。 Sql Server将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中午12:30和下午17:30分别对数据库gxcw35和xssf40自动备份,将备份文件存储到E:\sjbf下与数据库同名的子目录下,其备份文件以数据库文件名加上备份时间的方式命名,如gxcw200711231732.bak,并将删除早于当前日期3天前的备份文件。 (2) 将服务器cwserver的E:\sjbf文件夹共享。 (3) 利用文件备份软件Second Copy,将服务器的备份数据复制到异地客户端计算机。 Second Copy是一个文件备份软件,它会常驻在System Tray系统托盘,你可设定每隔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几天)自动执行一次备份工作,它会依你指定的时间间隔在后台作业,自动帮你将重要的文件或是整个文件夹备份到指定的目录。除了进行简单的复制,程序还可以将要备份的文件压缩到 Zip 文件,以及使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保持同步。 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并启动文件备份程序Second Copy,建立两个方案,分别将服务器上gxcw35和xssf40的备份文件复制到其上。 建立方案时,选择“个性化设置”;“源文件夹”选择时,单击“浏览”通过“网上邻居”选择服务器cwserver的共享文件夹E:\sjbf下的gxcw35文件夹,即源文件夹为\\cwserver\sjbf\gxcw35;“目标文件夹”选择时,单击“浏览”选择本机的F:\sjbf\gxcw35为目标文件夹;“频率”选择时,选择“当文件更改时”;选择“精确复制”方式即可。另一个方案中仅将“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选择为\\cwserver\sjbf\xssf40 和F:\sjbf\xssf40,其他选项与另一方案完全一致。 当该客户端计算机启动后,Second Copy就常驻系统托盘,当源文件夹中文件有新备份文件后,会自动将新备份文件复制到目标文件夹中,同时还自动会将目标文件夹存在而源文件夹中不存在的过时备份文件删除,保证目标文件夹和源文件夹同步。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自动化定时异地备份策略能满足所用系统数据安全需要,其实现方案简单可行不需要任何编程,同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需备份数据库、备份时间等。采用上述方案自动化定时异地备份,基于SQL Server的帐务和收费数据的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结合客户端程序的异地备份,系统正常运行也能够得到保障。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J2EE下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探讨 内容摘要: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工作信息化的基本工具,它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有重要意义。全文首先介绍了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然后分析了其具体应用:主要有账务处理,电子转账,财务管理中退库单的管理,帐表打印等。 关键词:J2EE;财务管理;账务 基于J2EE结构的财务管理系统,以B/S三层服务器模式为基础,通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立体管理,它具有开放性、实时性、远程性、易维护性等特点。 1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J2EE(即Java2平台企业版)是由Sun公司主持推出的一项中间件技术,它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思想,为多层Web应用系统提供了容器平台来进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共享服务,其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客户端、Web层、业务层[1]。图1-1为标准的J2EE层次结构: 图4-1 J2EE的组件结构 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其总体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基础层,或系统层,它与财务工作本身没有关系,但是它是整个系统的基本,如系统设置、建立、备份等;业务层,负责处理日常会计人员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基本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前者如总账科目库、支出科目库、收入科目库等,在业务管理上有、账目单据管理、账本及报表管理、收入支出计划等。该层面对财务系统的主要使用人员;管理层和决策层,主要为高层提供数据支持,不涉及到具体业务。在系统的实现方式上,以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三层结构为基础,其中WEB服务器处理页面工作,应用服务器处理EJB中的计算分析工作,数据库服务器管理系统数据。 2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应用 有了详细的数据库规划,然后应用java开发,才能使得财务系统满足日常需要,如账务处理,打印账表,科目管理,会计报表等。 2.1数据库设计 财务系统的业务流程是以会计业务为基础的,即在发生经济业务之后,做会计凭证的设置,并按照会计要素对会计凭证进行划分与确认、成本核算,同时将其记录在日记账簿上,到期末做分类账,根据分类账余额及发生额编制会计报表,并应用于财务分析。对于财务系统而言,其主要由以下几个表构成[2]:①余额库,用来存储会计科目的,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各种余额及发生额等;②凭证库,用来存储会计凭证的,包括凭证日期、凭证序号、科目代码、金额及摘要等,③系统库,用来查看已使用财务软件的人员信息,包括操作员名称、工作内容等,④会计分录库,保证月末生成固定的结转会计凭证,包括凭证序号、科目代码、计算公式等。⑤操作员库和用户系统库,储存储操作员信息和系统信息。 2.2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分为以下几部分:①凭证输入。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业务凭证录入,如购货发票、销售发票、转账凭证、工资支出等。一般而言记账日期只能延后。②修改记账凭证,当凭证录入错误并已经退出“记账凭证录入”时,用此功能进行修改。当然在财务软件中,凭证输入和修改可以合二为一。③结账,月底凭证录入完毕后,运行“结账”功能,系统自动进行结账的账务处理。结账主要用来计算存货账、发出应收帐等,并将期初额、期末额、本月发生额计入相关信息表,供使用方查看统计分析。④打印记账凭证。此功能替代手工的编写记账凭证。当凭证录入到系统后,需要根据财务的实际需要将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打印出来。该功能要保证程序和打印机的打印接口的实现。⑤会计分录、自动记账、撤销自动记账。财务系统在月末时都需要进行余额结转,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等。 2.3电子转账内容的设计 会计业务中存在最多的凭证就是转账类,如:每月提取折旧费,按月上交税金,按月发放工资,月底结转管理费用到损益账户等,因此在财务软件的帐务处理系统中需要专门设置类似“自动转账分录定义”的模块[3]。其基本思想就是将类凭证的摘要、借贷方科目,金额的来源或计算方法预先设置定义好存入计算机,并用不同的“分录号”标记命名。转账业务发生时财务系统根据“自动转帐分录”的分录号,自动调入该“自动转帐分录”,并根据预先定义的金额来源或计算方法自动取数,填制相应的金额、产生凭证。这样避免了大批量的凭证录入工作。转帐前必须将所有凭单登帐,转帐后须将生成转帐凭单登帐。在具体操作时,用户需要选择有余额的科目(多选),结余科目(单选),凭单日期和凭单号,要填写的只有摘要。用户可以选择把金额转在老凭单上或者是转成一张新凭单。转帐可以连转,如果用户转了一张凭单以后,这张凭单将要重新登帐,那个这一年又有了没有登帐的凭单,按照转帐条件本应该不能继续转帐的。同时转账是在全年账本都登帐以后才能进行,如果有某个月的账本没有登帐,那么将不能转帐。 2.4财务管理中退库单的管理 当有一些款项需要退回国库或者上级部门时,需要填写退库单。根据退库单的不同,其录入的内容和显示的形式略有不同,如电汇包括以下信息:付款日期,付款单位全称、账号、开户银行、汇出地点(包括省市/县)、汇出银行等;收款人信息全称、账号或住址、汇入地点(包括省市/县),汇入银行等。它应分为以下几部分:退库科目设置,第一次进入时必须设置要退库的科目,它的操作基本同入库操作,所不同的是:入库设置的是支出科目,退库单设置的是收入科目;退库单的制作也分为单张制作和批量制作,其操作方法与入库单的一样。只是要注意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入库单位,一个是收款单位;制作好的退库单要经过复核才能转成记账凭单;具有多功能查询功能。其操作流程为:点击退库单录入进入退库单位选择页面-选择一个单位进入退库单录入页面-选择一条付款单位记录回车-自动填写单位全称,账号和银行信息后,转到收款单位全称处-选择一条收款单位记录回车-自动填写收款单位全称,转到收款单位帐户处-选择一条收款单位银行信息记录回车-自动填写收款单位账号和银行信息,转到金额(小写)-填写金额回车-双击款名,从弹出的页面中双击选择款名信息-自动填写款名,款号-填写退库原因-保存。 2.5帐表打印 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可以按定义的条件打印出相应的流水账。如要打印3月份的其他应收款,需要输入相应的结账余额或起止日期,查询出后流水打印。②总账,当本月所有的凭证都录入完毕并与流水账审核一致后,即可打印总账。③材料明细账。用户如果将材料也按明细账管理并设有相应的数量科目代码,可打印出材料明细账。建立数量科目代码时计量单位一定不能为空,否则总账将不平。④债权债务明细表。选择完会计分录后,显示出要打印的债权债务明细表。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发生日期、备注、余额。其中发生日期最为主要,它记载的是债权债务的起始日期,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⑤科目代码表,辅助代码表。此项根据财务系统需要,对系统内的科目代码进行归类,方便管理人员使用。
医学毕业论文: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问题思考 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已胜利召开,民生问题更加成为社会的主题。基层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将成为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解决了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给基层医疗改革注入优质血液。然而,理论上的可行要在现实的推广上得以检验,仍有一定的差距。国家自2005年后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显示,医学类本科毕业生近几年基层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仍是“重灾区”,乏人问津。如何使择业基层成为学生就业的常规渠道,虽非主流,但非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本课题组对汕头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09~2011年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基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寻找积极的因素。同时对我校2007、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择业意识及求学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更全面地剖析制约或促进毕业生择业基层的因素。 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现状 基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并不单指乡镇农村,城市的社区也是基层。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6年认定的基层就业范围,医学类基层就业应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农村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等。 1.1 基层就业呈逐年下降趋势 我校2009~2011年基层就业比例分别是:25.97%、23.29%、21.30%,这与《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统计的我省医学类基层就业情况有些出入。我校为一本院校,推行精品教育,学生的就业定位较高。近些年,广东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本科生公开招考制度,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流向高级别、热门的医院。医学教育的高投入,理应有高产出。服务基层固然是好,但基层明显不是一本毕业生的攻坚要地,基层就业意识明显减弱。 1.2 择业基层以男性为主 在择业基层的毕业生中,男性占到70%。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传承后代、相夫教子和追求家庭幸福,加之男尊女卑的思想,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强、后代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女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面对婚育的问题,基层的锻炼、更别说扎根基层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男性则好男儿志在四方,时代热血青年骨子里就有一股创业的冲劲,只要政策与条件允许,还是有人甘当“拓荒牛”。择业基层,艰苦创业,成就一番事业,不失为人生的别样收获。 1.3 生源有基层背景是择业基层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中,85%来自乡镇。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发展格局,造成广大乡镇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全面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城市里的孩子饱受都市文化熏陶,虽深知都市生存的压力,房价、物价高企,大医院难进、没编、临聘、下社区或改行均有可能,但他们就是不愿放弃这都市里的生活,“都市人”的情结非常深重。而生长于乡镇的学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及其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感受,也许学医的初衷就在于为家乡父老解除病痛,在现时“进”大医院“挤破门”的背景下,回自己家乡,开辟一方天地,不失为务实的职业选择。 1.4 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学生深入基层的程度 笔者发现,学生们选择的基层单位绝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本科生能够接受,而非珠三角地区底线则是县级单位。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即使是基层单位,待遇也还过得去。而经济非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有的工资、补贴都很难保障。福利待遇是学生们就业时非常看重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交费上学,甚至是贷款上学,家庭举债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头来就业了,连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要家庭接济,作为子女的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而父母都有一个较为特定的心理期待,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生活得更好,光宗耀祖。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期盼削弱了学生前往经济非发达地区基层创业的热情。现实的无奈,使大学生容易丧失理想而退缩,物质指挥了行动。 2 临床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识的调查 对我院临床医学本科2007、 2008级学生整体发放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课题组成员在大量查阅有关医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政策和基层医疗现状文献的基础上,并进行医学生、医生个别访谈,以医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为背景,以基层医疗人才生存发展问题为着力点而设计的,内容涉及求学动机、择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57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89.8%,全部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求学动机的偏差削弱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求学的初衷、成才的动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择业的去向。在问及学医的动机时,只有31.9%的同学选择“救死扶伤”,而认为“学就本领好就业”的高达52.5%。这说明了学生们的求学动机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偏离了医学的目的。医学技术成了谋生的手段,学生毕业择业时自然会挑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从基层干起,磨练成才的客观需求,难以成为学生的主观意愿。“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提升。 2.2 择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无视基层岗位的存在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中前3项依次为:经济收入(28.4%)、个人发展机会(26.2%)、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吻合度(19.9%)。可见,生存与发展是学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这说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身的需要,而对社会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这也印证了笔者对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结果:41.8%的学生选择了考研;21.3%学生选择城市大中医院;17.7%的学生选择一般医院;10.6%的学生选择去基层工作。考研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有效折中法,选择考研存在应对大医院招考需要、回避基层单位的嫌疑。城市大中医院仍是学生们的青睐,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考虑基层单位,总体上我院学生的择业意向仍偏高,与就业形势不大吻合。 2.3 基层成为就业的退路 大学年年扩招,已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化教育。严峻的就业形势,委实给学生们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当进一步询问为何选择基层,更多是回答找不到理想的岗位(73.3%)。学生主观上不愿服务于基层,如果有其他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则不会考虑基层。基层成了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的落脚点,自然难以站稳。如果是带着就业的落差感服务于基层,就别提扎根基层了。 2.4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择业基层的关键 在学生的主观意识里,基层就等同于落后。学生择业基层最顾虑的就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福利待遇、职称晋升、人才流动是最在乎的,应答率均超过50%。这说明了国家要决心解决基层医学人才匮乏的问题,推进人才的对接,就必须和学生的择业观吻合,制定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到基层就业学生的个人成长,关注他们的未来。下大力气引进人才,还要重点培养引来的人才。 3 建议 3.1 找准思想引导切入点,提升学生基层就业意识 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成长,理想信念较为模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轻视理论思维、理论学习,造成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泛泛的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接受,你讲奉献,他讲索取。但这新生的一代,自我意识、价值感、成就感很强,被尊重、被需要的愿望非常强烈。 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学校应该以新医改为契机,多举措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服务日新月异的局面,通过组织走访基层、医疗扶贫、邀请就业于基层的医学毕业生现身说法等鲜活的事例,从人才在基层受重视、被肯定、造福一方百姓、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切入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活学生灵魂深处的正气和使命感。正如赣南医学院2006级“订单式”培养生赖小云所说:“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卫生院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但这里却是保障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好防线。”“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些,但身为医生,能为农民送去实实在在的健康,体会到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如今,赣南18个县市区的农民,一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订单生”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贴心人”甚至是“恩人”。“订单生”廖祥飞说:“一个病人能这样信任你,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很欣慰。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但这里有需要我的人,给了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我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医务水平,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3.2 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提升岗位吸引力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量明显增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3年1月4日的全国2012年1~11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5.3亿人次,同比提高9.0%。我国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之一就是攻关基层医改,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等。基层医疗机构正迎来发展的春天。然而,基层卫生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如,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并未实现原有的政策设计和目的;职业风险过大,没有分担机制;工作强度加大,没有休息时间;业务水平提升慢等问题。业务水平难提升是阻碍学生服务基层的症结之一。 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如果没有上级医生的带领,工作是较难开展的。实事求是地讲,我校学生在实习阶段真正用心去实习的不多,有的忙于考研,有的忙于找工作,还有毕业考、同学会等,临床能力是比较弱的。大医院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却难找富有经验的上级医生来带领这班“新丁”。虽然各地一直在落实“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医务人员在晋升职称之前必须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若干时间”两项政策,但好多都是走过场的。其实,在城市的医疗资源中有一支宝贵的队伍,就是退休的城市医务人员。目前,我国采用的退休年龄,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让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赋闲家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人口老龄化,国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退休年龄是完全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事实上,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还在继续工作,有的原单位返聘,有的被其他机构聘请。在当前基层医疗力量非常薄弱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把这一块儿医疗资源动用起来,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邀请退休医疗骨干到基层支援医疗事业。支援方式可以是长期驻扎、定期会诊或巡回医疗。退休医疗骨干回村支援工作,将有效弥补基层人才不足和断层的局面,为年轻医生提供了“足不出户”的“进修”机会,大大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给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样,年轻人在基层才不至于被闲置,同样有所为,有所作为,从而增强服务于基层的决心,安心于基层创业,终将成就一番事业。 3.3 定向订单式培养乡镇临床医生,确保基层卫生人才的输出 美国杰斐逊医学院于1974年开始进行了一项称为Physician Shortage Area Program(PSAP)的项目,招收来自农村的学生并面向农村卫生进行培养。项目 结果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员也更愿意留在农村工作。近几年,我国一些省市尝试为农村卫生机构订单式培养临床医生,得到当地百??的充分肯定。如赣南医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工作,2010年又开始探索五年制免费定向本科生的培养,争取为基层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走出医学教育的新路子。这种“下单培养,预签就业,毕业后直接到预签单位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如“三支一扶”)的优势就在于这些学生早就做好服务基层的思想准备,下去后工作踏实,少抱怨,当地老百姓评价也高。关于“订单式”培养,政府除了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减轻学生上学负担,明确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外,生源有基层背景非常关键。因为人生性就有着天然的属地情节,高素质人才本土化有利于队伍的稳定。考虑到一本院校学生就业定位较高,而且学生就业时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安慰心里,建议在经济非发达地区、山区县定向招收具有农村户籍的高中毕业生,委托二本医学院校进行培养,真正做到从源头保障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卫生部门需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毕业时确保派回定向地,避免人才的流失。在课程设置上应侧重基层的全科、急救、转诊、妇幼、预防保健等方向,最好是独立办班,确保优质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的产出。 3.4 激励政策规范化,创造学生岗位成长可能性 人类在追求一个尽善尽美的未来目标时,决不应忽视使现实社会在尽可能合理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基层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均无法与城市等同。因此,政府要为基层医疗人员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以保障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社会应当给予的关爱和尊重,实现生存到生活的高度统一。当代大学生是在沐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春风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务实且重利。激励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要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政策。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基层锻炼也能成长成才,消除就业的落差感。除了福利待遇是生存的根本之外,作为医学人才,业务提升是关键。定期的学习、进修不可少,职称的晋升要扶持,职业规划更要明确。政府对人才的激励要有流动机制和远景规划,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制度保障、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上升通道,让基层的服务者有机会上调到高一级的医院工作。如福建省的《关于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临床医师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科教[2009]18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除考研加分、学费代偿等之外,还有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自2016年起,福建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将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专门面向参加该项目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我们当然希望基层的服务者变成基层的工作者,扎根基层,但也要营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免去学生“下了基层,出不来”的后顾之忧,基层才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医学毕业论文:试析从完善就业市场角度探讨解决医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的矛盾 论文关键词:毕业实习 就业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由于就业的原因,医学生的毕业实习受到显著影响。减少或消除这种影响已引起医学院校的广泛关注。该文从健全和完善就业市场的角度,为解决医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的矛盾提供思路或设想。 毕业实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走向未来工作岗位的桥梁阶段。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医学生而言,由于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直接服务于人群,发挥着保护劳动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其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由于就业方面的原因,医学生的毕业实习受到较大冲击,或流于形式,或缺乏效果,导致毕业生实践技能不高、责任意识不强、适应能力不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医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本文即以毕业生就业市场为立足点,通过分析就业市场的特征及当前存在的缺陷,为解决医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的矛盾提供思路或设想。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构成和特征 毕业生就业市场属于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它是在宏观调控下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对毕业生资源进行配置的组织体系,其基本功能有资源配置、交换载体、价值评价、信息传递及优胜劣汰等。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式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大类。有形市场一般有以学校为主体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地区性、区域性的就业市场、企业的专场招聘会等;无形市场主要指某种媒介或交互平台,它可以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主、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促成供求双方的高效率运作。 毕业生就业市场要实现对毕业生的优化配置,必须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予以实现。它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对利益的竞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节市场的运行,其表现形式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对毕业生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即所谓的优质优价;供求机制调节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求关系;竞争机制激发毕业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缺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初步建立起以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开发为主的就业工作体系,促成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并且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是由于我国对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运行的基本条件并不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1.毕业生就业市场内部机制发育不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失衡,尤其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出现结构性失衡,即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及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不符,导致毕业生配置低效和就业困难同时存在;另一方面难以激励毕业生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难以有效引导毕业生到真正需求并能发挥个人专长的地区或单位就业。 2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首先表现在就业市场不规范,对供需双方的违约行为缺乏有效制约,难以维护双方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其次,毕业生就业市场依然存在就业歧视,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行业歧视、地域歧视、户籍歧视等,导致就业市场缺乏公平和竞争。 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集中表现为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处于独立运作状态,信息不能共享,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影响了就业指导服务的整体功能。另外,由于对毕业生供求关系和结构变化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和信息不及时,也大大影响了包括就业咨询、职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整套服务的作用发挥。 3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道德调控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没有形成完全主导的道德价值取向,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使普遍意义上的道德、职业道德、新领域的道德无法统一,造成道德良心的淡化和社会舆论的混乱;另一方面,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违规行为缺乏道德批评的环境,更多地是体现一种道德同情,道德认同,而不是强有力的道德谴责。近年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缺失就是典型的反映。 三、就业市场缺陷导致毕业实习与就业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 1.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就业市场的萎缩与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加剧了学生的短期逐利行为,毕业生必须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考虑和解决就业问题,必然导致毕业实习与就业发生冲突。毕业生由于疲于参加形形色色的供需见面会,极大地扰乱实习计划的落实和实施,使实习内容欠缺,实习流于形式。 2.社会对高校的综合评价离不开就业率指标,为了片面追求所谓就业率,学校往往从宽容和理解的角度出发,甘当第三者,默许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广开就业门路,放松对毕业实习的管理和约束,造成毕业实习的“放羊”局面。 3.由于社会和用人单位人才选拔机制的片面与缺陷,加上社会缺乏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对实践能力的评判),使毕业生的实习表现与考核成绩对择业的影响缺位,从而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实习态度和工作热情。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而言,怎样评判医学毕业生是否合格,手段显得相对简单和不足。传统的做法无非是查看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和各类证书、听取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推介、组织简单的面试选拔等。这些做法,对学生的评判停留在某个时段、某个空间、某个层面,很难反映出学生的整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很容易仅仅被学生虚伪的口才和华丽的书法所迷惑,并匆忙作出决定。 4.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各种差别和歧视的存在,由于道德错位和诚信缺失,使就业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环境,导致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混乱,转而谋求通过不正当手段实现个人目标,于是相应减少了对实习的关注和投人,影响了毕业实习效果。 5.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系统不健全,学校与学校之间、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普遍缺乏合作与交流,尤其是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合作与交流,造成就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使毕业生倾向于通过走南闯北和实地考察的原始方式来增加就业的机会。 6.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制度与规范建设滞后,用人单位和学生既缺乏知己知彼的有效途径,又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状况,尤其是缺乏对双方信息的验证渠道,使毕业生难免心存侥幸,对毕业实习也就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了。 四、解决医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的思路或设想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解决毕业实习与就业的矛盾,涉及到就业市场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社会(包括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等层面的共同努力。对于医学生而言,由于其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更需从健全和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角度,消除或减少影响毕业实习的因素,概括起来就是:优化就业环境,规范就业市场,严格管理与手段创新相结合。 1.优化医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在当前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提出的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重点,都涉及到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为医学毕业生创建公正合理、公平竞争、保障有力、运作有序的就业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1)政府应着力制订医学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制订就业市场管理制度和规范、制订就业社会保障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医学毕业生的后顾之优。(2)政府应积极构建医学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的长效机制,使医学人才能够主动到基层服务和锻炼,既可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困难局面,使医学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又能减轻社会就业压力。(3)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学校均应关心医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加强区域合作、取长补短、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就业市场,又要高度重视就业文化和舆论建设,引导医学毕业生形成健康的就业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并以宽容和关爱的姿态,从解决毕业生的实际困难人手,为其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 2.规范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1)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和学校主动参与并各负其责的医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以规范与促进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有效运行。第一,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应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运行,接受相关法律规则的约束,严格履行各自责任和义务,规范各自市场主体行为,减少不负责任的、缺乏诚信和道德的招聘或应聘行为。第二,使就业工作信息化、透明化、公开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毕业生提供公正、公平、公开的就业竞争环境。(2)健全和完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第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政府、学校应分别发挥职能,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熟悉就业市场的政策和运行机制,掌握就业的基本素质和技巧。第二,鼓励跨区域合作,加强就业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杜绝或减少相互挤占就业市场、封闭就业信息、垄断招聘市场等现象,使就业资源能够共享,减少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应聘的成本与盲目性。第三,尝试建立医学毕业生待业信息系统。历届未能及时就业的医学毕业生同样是人才,但由于信息缺失,加上对历届医学毕业生缺乏社会评价机制,用人单位往往习惯于直接从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忽略了实际存在的“隐性”就业市场,造成了医学人才的“隐性”浪费。 3.严格管理与手段创新相结合。“严师出高徒”,优质的产品理应有更多、更好的市场。医学院校不能有短视和逐利行为,在所谓就业率的“紧箍咒”下放弃立场,误人子弟,而必须无条件地、严格地把好学生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加强过程考核和反馈评价,充分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为督促学生重视毕业实习,也可在管理手段上尝试创新。如改革执业(助理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就是其中之一。具体做法是:国家可以尝试将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技能操作考试改在医学生毕业之前进行,以便把好“产品出厂”关。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把学生是否获得技能操作合格证书作为招聘录用的前提条件。如此一来,将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医学生重视毕业实习,大大提高医学生毕业实习的自觉性和务实性。 以上是作者从健全和完善就业市场的角度,为解决医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而提出的一些思考或设想。正如本文所述,只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将对更好解决医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产生积极作用。 医学毕业论文:河南省医学卫生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 就业形势 医学卫生 【论文摘要】河南省近几年来组织举办了河南省城建类、医学卫生类、师范类等综合性、专业性的就业招聘洽谈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就业市场,本文结合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建设及我校就业工作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提出了战略性措施。 美男周济部长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和培育市场,构建更加统一、规范、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雏形,正在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多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建立。现就我校承办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建设情况,及我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1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建设和运行情况 1.1市场建设情况豫指办[2006]22号文件,审批通过了在我校设立“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并提出了希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搞好服务,充分发挥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的作用,努力促进医学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2市场宗旨和定位在省教育厅领导下,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毕业生,服务学校,服务用人单位”为宗旨,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的,以医学卫生类专业为特点,立足我校、面向河南、辐射全国,建设集信息、指导、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1.3市场运行概况2006年3月25日我校首次承办了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全省8所高等医学院校和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协办的“2006年河南省医学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开创了河南省医学卫生行业供需见面会的新局面。2006年l2月24日“2007年河南省医药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授牌仪式”成功举行。揭开了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的新篇章。2007年4月7日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成功举办了“2007年河南省高校医学卫生类毕业生(春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2007年12月1日河南省医学卫生类毕业生2008年(冬季)就业洽谈会成功举行,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三年来,我校共承办4场医学卫生类专场招聘会,参会毕业生约2.5万人,累计参会用人单位近1000家,成效显著。 2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建设和发展思路 2.1市场的发展目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以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为宗旨;以建设省级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常设医学卫生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为目标;构建以高校校园市场为基础的、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快捷、有效、全面、高质量的服务;积极发挥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成为沟通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之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的龙头市场、省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培训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2.2市场的主要功能和运行①统筹河南省医学卫生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场服务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②定期召开各种类型和专题的毕业生招聘会以及日常双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常设专业性、公益型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③宣传国家和我省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开展毕业生就业推荐、择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④收集和毕业生需求信息,与就业信息网形成互补,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⑤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 3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及效果 3.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日程学校历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的新乡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日程,各院(系)也均相应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修订了《新乡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全院齐抓共管的局面。 3.2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 以就业为龙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广大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不断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毕业生思想实际,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辅导与咨询、座谈与谈心、印发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加强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学习,选派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师资培训,选派就业工作人员参加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形成了就业指导教育的中坚力量,有效提高了我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理论水平,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打下基础 3.3搭建就业平台,构建多层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003年我校提出并认真组织实施了冬春两季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就业供需见面会模式。2006年申请在我校设立了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两年来共举办河南省医学卫生类供需洽谈招聘会5场,参会毕业生约2.5万人,累计参会用人单位近900家,有效推动了我省医学卫生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改善了我省医药卫生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状况。 3.4手机短信充当就业红娘,毕业生求职进入“拇指时代”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医学生有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实践性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大五学年属于临床教学实习阶段,学生分布在河南省内外数十家教学医院,学校难以及时把就业信息传递到毕业生手中,使在校毕业生和非在校毕业生陷入了“信息不对称”尴尬状态。就业指导中心利用手机短信信息失真度小,及时快捷等特点,与中国移动通讯公司合作,搭建了新乡医学院手机短信就业服务平台,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快捷地掌握到各种有效信息。 3.5重视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打造就业服务网络平台针对医学毕业生临床实习阶段,不在学校的特点,我们大力加强新乡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和网络信息,开展了网上就业咨询服务,搭建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双选活动,开拓网上就业市场,努力实现多渠道、立体化网上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互动。 3.6热情帮助考研学生,毕业生考研录取调剂形势喜人为帮助学生顺利考研录取,我校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领域,打破行业、地区界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在每年考研分数线公布后,通过电话联系各高校,在准确掌握考研调剂基本信息后,迅速派出考研调剂小组,深入省内外各医学高校,协商研究生录取调剂工作,开发研究生录取市场,帮助我校考研过线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毕业生录取调剂,尽量缓解毕业生就业、考研与实习的冲突。 3.7促进医学生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牵手成才就业之路我校成立了以“增强就业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切实为同学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新乡医学院大学生就业与实践社团,并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了新乡医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营队,组织学生连续两年参加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对在校医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成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医学毕业论文: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思考 【摘要】 在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认真分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及措施,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医学毕业生;就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突然暴发累及全球,使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本来就困难的情况下其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中心和学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因而,医学院校图书馆如何审时度势,分析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履行图书馆的教育与服务职能,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思考作一探讨。 1 医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特点 1.1 医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就业渠道不畅,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形势严峻。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截止2009年7月1日高校毕业生已经有415万人落实了去向,初次就业率达到68%。但是仍然有30%将近200万人离校以后还没有就业,如果再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00多万,这就有300多万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而且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二类院校、三类院校的,就业难度更大。医学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毕业生就业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就业压力愈来愈明显。2007年12月15日,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7%,而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低于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从2004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5年第6位,2006年第11位,再到2007年第11位,医学类就业率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有关人士预测,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可能比其他学科类学生更多的。2009年广东医学院本科毕业生为3 286人,截止到7月1日只有1 709人落实了去向,初次就业率只有52%,仍有48%(1 579)人离校以后还没有就业。而且,从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来看,还要进一步的显现,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2 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医学类与其他类毕业生一样,由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而造成高学历对低学历的冲击等因素,不但有着本科学历毕业生就业难度大、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偏远地区或基层就业等共同点,而且医学毕业生就业又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就业范围偏小。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去向在于各级医院、卫生事业机构和药业公司等,范围较小。 第二,就业渠道较少。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过高,但较前些年有所变化。一些毕业生追求名气,普遍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而不愿到农村和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就业,认为去基层或自认为差的医院就业人生价值就无法体现。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行业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相脱离,导致一次就业率大为降低。 第三,就业意向太窄。医学毕业生,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认同的就业意向主要是面向医疗单位的临床岗位,对专业相关的非临床岗位不容易接受。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他就业机会,比普通四年制本科专业学制长一年的医学毕业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临床岗位。 2 医学图书馆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我们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课堂和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大学生提供服务义不容辞且责无旁贷。针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范围偏小、就业渠道较少、就业意向偏窄的就业现状与特点,医学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单位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有义不容辞之责。 首先,为医学大学生就业服务是图书馆职能的体现。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传递和开发是其重要价值所在。为大学生提供知识产品和信息服务,满足他们生活、学习的实际需要,使他们拥有和享用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图书馆职能的体现。医学图书馆应通过履行教育和服务职能,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就业,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帮助大学生就业是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顺应全社会参与的要求。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政策、社会各行各业及各个层面,涉及到高等教育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涉及到各种信息的汇集、流通与分析。指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不仅是政府有关部门、高校招生就业部门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医学图书馆应充分分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特点,利用图书馆本身优势,尽力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服务。 再次,为医学生毕业就业服务是医学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服务高校读者的一个重要阵地,图书馆理所应当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医学图书馆可拓展服务范围,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同时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 3 医学图书馆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和帮助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我国医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及特点,医学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把握机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1 加深认识,增强为医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 观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转变观念意识才有新的行动。要为医学生毕业生就业服务,促使他们顺利就业,首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的发展理念。医学图书馆领导及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就业乃是民生之本,它是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分析医学生就业的现状、形势及特点,增强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意识,以探求服务的策略及措施。 3.2 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图书馆信任度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首先医学图书馆领导应高度重视,抽调事业心强、业务精的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其次应与招生就业办、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取得联系,在全校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将本馆关于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相关项目、内容及其方法进行公布,方便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查询。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图书馆所开展的这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增加学生对图书馆的信任。 3.3 做好就业政策教育,转变就业期望值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图书馆配合学校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毕业生就业政策教育与指导,避免学生丧失按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的资格和国家提供的多项优惠政策。搜集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文件,整理后张贴在壁报栏内,正确引导毕业生进行阅读,让他们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规定及就业的动向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使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医学图书馆可重点推介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第(十)条的“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2009年起,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的政策,我国社区医院和民营医院将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指导毕业生调整观念,转变就业期望值,将就业视野投向基层单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3.4 积极配合“招生就业办”,做好就业心理疏导 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与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毕业生在择业中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医学院图书馆应积极配合学校及“招生就业办”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图书馆建立心理咨询阅览室,张贴或展出有关就业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图书资料,指导他们阅读,以解决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来的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标准不现实或遇到困难就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通过阅读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专长、能力及希望的工作、生活方式,更好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制订合理的求职计划,树立起自信心,更新就业观念,及时就业。 3.5 加强应聘技巧培训,提高应聘成功率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具备相应的择业技巧无疑是成功就业的必要法宝。应聘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应聘技巧的培训应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对应聘的形式和技巧做些准备,如面试技巧、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中的着装、表情言谈举止等。所以,图书馆应安排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搜集就业信息的能力,教会毕业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就业信息的方法,帮助毕业生在网上熟练查找自己需求的招聘信息及制作、投寄个人求职简历,进行网上推销等,提高应聘成功率,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就业问题。 3.6 开辟求职与求学栏目,及时提供就业及求学信息 图书馆应创建网络指导和培训平台,对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开展医学毕业生求职、就业、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组织相关人员在图书馆主页开辟求职栏目,认真答复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文献,指导学生阅读。此外,图书馆要配合学院相关部门在网上开辟求学栏目,及时公布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信息与国外高校的留学信息,供报考研究生与到国外留学的毕业生参考。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过程,是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综合素质的过程,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良好就业心态的过程。医学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医学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用良好的心态去正视就业,迈好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为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医学毕业论文: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及城市医院用人单位招聘门槛的不断提高,临床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然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亟需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愿意到乡镇就业。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式、希望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其基层就业心理存在着看重环境、待遇的问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旨在为帮助学生走出基层就业心理误区,调试自身心态提供借鉴。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就业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就医要求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迅猛发展,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大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面临招聘困难,面向基层培养的专科临床生对到基层就业有着各自的顾虑,求职心理在学生择业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本文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毕业后的基层就业心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帮助学生走出基层就业心理误区,调适自身心态提供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73份(四个专业方向发放份数分别为临床医学212份、康复治疗方向13份、眼视光方向21份、健康管理方向27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81名(29.7%),女生192名(70.3%)。 (二)方法 本次调查为电子问卷,问卷所设问题采用不定项选择形式。内容从4各方面进行调查,分别为到乡镇就业的意愿、希望的基层就业形式、不愿意到基层乡镇就业的原因、希望的优惠政策。每个问题下设3-7个选项,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一)到乡镇就业的自我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62.6%的学生愿意到乡镇就业,其中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方向、眼视光方向、健康管理方向分别为70.3%、38.5%、33.3%、37.0%。不愿意到基层乡镇就业的学生为37.4%,上述4个专业方向比例分别为29.7%、61.5%、66.7%、63.0%。这说明不同专业方向就业前景的差异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影响较大,以专升本升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临床医学毕业生较其他三个专业方向更接受到基层就业,就业态度更为务实。研究显示,学校相关部门从新生入学时就提供必要的职业心理咨询和帮助,使他们及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范围,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心理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二)基层就业期望值 88.3%的学生选择有正式编制,工作地点在乡镇,6.9%的学生能够接受乡管村用形式(正式编制在乡镇,工作地点在村),而聘用制的仅有9.3%。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很看重事业编制。目前,编制的有无关系到相关待遇的落实,医学生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影响着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而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合法保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基层政府只有确实增加基层岗位的设置,才能更好地解决专科临床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问题。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误区的原因 1.个人发展机会的影响 在37.4%不愿意是到基层乡镇就业的临床医学毕业生中,认为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等机会少的占63.7%,57.8%担忧职业发展前景不佳。与大城市相比,基层相对落后的医疗设施、医疗技术对于医学生来说发展空间存在局限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想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从事本职医疗工作,如果这个理想不能实现,就留在城市社区或干个体行业,不愿意下基层,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在基层会失去个人发展机会。 2.福利待遇的落实问题 调查显示,44.1%的毕业生认为保险、住房等福利待遇低,38.2%认为工资低,26.5%认为生活环境差。目前,大部分乡镇地区物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物质条件艰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积极性,成为阻碍医学毕业生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另一主要因素。 3.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 44.1%的被调查者认为到基层就业与家人期望不符,41.2%考虑到不利于子女发展。家庭传统的就业观念,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不愿接受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后到基层就业的事实。来自城市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不愿意回到家乡。在决定是否到基层就业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倾向于听从父母和亲友的意见。然而,医学较强的专业性及较单一的就业面,使得其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引导学生及家长明确专科医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存在的巨大潜力,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已成为新的突破点。 4.希望的优惠政策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希望得到的优惠政策多集中于能够得到与城市一样的福利待遇;工作一定年限后到县市级以上医疗单位工作;优先获得晋升和培训等发展机会;给予一次性的货币补偿等几个方面。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误区的积极调适 (一)转变功力思想,培养良性心理 目前,在一些毕业生中存在只注重物质利益、不愿吃苦或者过分强调自我感受等不良的就业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在择业期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自身期望值过高,且只讲究金钱、名声,不愿到待遇低、条件艰苦的地方。进而引发了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同样,就业后也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对此,作为高等学校辅导员的我们应当能够及时发现并引起注意,注重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作风及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当增强学生在面临挫折的心理耐受性教育,扩大专业心理疏导的受众面,逐步培养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心理[6}。 (二)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就业心态 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面对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使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就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作者:王雪 李芳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就业分析 1.1整体就业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2009-2014届医学检验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共316人,这六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截止到毕业当年12月31日)整体呈上升趋势,虽高中有降,但2011-2014届四年来均维持在一个较高就业率水平,特别是2013、2014两年,在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仍然实现了增长,但本专业未来几年将要毕业的本科生人数还在持续增加,毕业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1.2就业单位层级流向分析 近年来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单位集中在省、市、县级医疗系统,但乡镇医疗系统就业比例几乎为零(除2013届1人外),就业单位与专业较为对口,且大部分集中在主要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一方面说明了检验专业近几年就业形势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学生对云南省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作用。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说明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居高,大量的学生仍然以条件较好的省市级医疗机构为主要就业方向。另外,据笔者调查了解,每一届毕业生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来自于县乡级地区(约占总人数的50%以上),但毕业生最终到县乡级医疗机构工作的仅占总人数的25%左右。大部分来自于县乡级地区的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再回到县乡地区工作,这其中除了抱着“跳农门”的心理之外,还有不少人认为城镇差别较大,条件较为艰苦,职业前景不佳等原因,这就增大了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 1.3就业岗位类型流向分析 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分布情况见表2。如表中所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医院检验科。2009-2014届,在医院检验科就业的学生比率总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届,在毕业学生总数大幅升高的情况下,在医院检验科(包括临床实验室、输血科)就业的人数比率还是呈现了增长,说明检验专业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对口就业仍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另外,其他对口岗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试剂公司等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对口岗位,有一定比例的就业率,但所占比例均不高,几乎都在7%以下,而其他类型的岗位就业率就更低。这说明,近几年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较为固定,就业方向单一,就业面相对较窄。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就业时,主要选择医院和医疗机构就业,较少关注包括医疗器械公司、试剂公司、企业、厂矿等机构的检验技术工作等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择业方向的矛盾,导致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竞争激烈。 2应对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探讨 2.1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伴随全国范围内其他本科医学院校增办、扩招检验专业的现状,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检验专业毕业生将会大量涌入社会。然而曾经作为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对口单位的各大、中型医院检验科,由于近年来大量招收本科毕业生,岗位需求将逐渐接近饱和,加之医院为了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这无疑增加了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如果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与数量,将可能导致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因此,学校要把控制招生规模与促进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控制检验专业的招生数量,防止盲目扩招,使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2.2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引导基层就业 学校要继续加强国家有关就业政策与形势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毕业生掌握国家政策和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4个突出问题,其中一点是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而与此同时国家却在大力发展基层卫生服务事业,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县级及以下医院对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将会影响今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昆明医科大学近3届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占到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4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检验专业近6届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却几乎为零,这更加说明了对于检验专业基层就业将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检验专业要鼓励学生认清形势,引导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更多地转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3帮助毕业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学校要帮助毕业生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毕业生就业一次定终身的老观念,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只进医疗系统工作的落后思想,要教育学生扩大就业目标,开阔就业视野,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条件的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面也逐步拓宽。一些医疗试剂公司、医疗器械公司、教学单位、科研单位、生物技术公司以及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出现和业务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增加了它们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客观上来说,这对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都可以成为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医学检验毕业生在这些单位也同样可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2.4搭建检验专业良好的就业教育平台 学校要努力为毕业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教育平台,通过增强与医疗部门、医药公司以及新兴出现的检验专业对口就业单位的联系和交流,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解这些新兴对口就业岗位的机会,从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就业平台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活动,如就业知识主题讲座、技能培训、成功典型经验实践指导、模拟招聘和面试经验交流等一系列专题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就业教育的整体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此外,就业教育平台中还要注重引导毕业生锻炼各种能力,包括适应能力、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积极心态等,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之,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就业教育平台,要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期望值,拓宽他们的就业思路,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使之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3结语 总之,随着检验专业本科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各大医院检验人才日益饱和,而学生就业观念仍然落后、就业面狭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严峻的现实状况下,更需要认清形势,合理的限制招生数量,积极关注和宣传国家最新政策,不仅鼓励优秀毕业生面向大、中型医院就业,还要鼓励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拓宽就业思路,积极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专业技能,提升学生自身综合就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作者:马润 王玉明 陈孝红 杨雪涛 王家平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医学毕业论文:临床医学生毕业分析与对策 1临床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医生是一个直接关系患者能否尽快康复的高危职业,专业性与责任性极强。娴熟的医患沟通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思维习惯都是为正确无误的诊疗能力保驾护航的关键要素,也是一项进入临床工作就需要不断培养和历练的关键能力。经过大学4年理论课学习的本科生,尽管在医学理论知识的构建上已经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初步掌握,但面对瞬息万变的病情以及反复无常的社会百态时,其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在此情况下一个良好的医疗带教环境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但令人痛心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的理念在各大医疗基地却被“质量第一,效益为先”的理念所淹没,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及科研产出成了各级医疗机构的立院之本,教书育人、培养优秀医疗后备人才的原动力在强大的经济效益面前愈发显得苍白无力。相当部分观点认为,即使毕业实习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勤加磨练照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殊不知,刚刚走上毕业实习岗位的青年学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一旦在不规范的医疗操作指引下或者一旦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形成粗枝大叶、无所事事的恶习,就可能伴随其一生的行医过程,害人害己。纵观当前医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1医院层面 重临床科研、轻教学的办院理念使大部分医院将政策和利益分配向临床一线医生及科研一线人员倾斜,教学方面的政策扶持、可动用资源逐渐减少,成为谁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医疗职称晋升方面无法充分调动广大临床带教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在繁重的医疗任务重压下,带教人员本身也存在专业素养及人文素养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甚至部分医院以在读研究生、进修生来带教本科实习生。这部分带教人员自身医疗基础功底不够扎实,操作技能也不够完善,治学态度一知半解、粗心大意,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查房、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也不能给学生系统地讲授正确的疾病鉴别及治疗,仅仅把学生当做跑腿,随时呼来喝去,其造成的后果自然是误人子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期1年的临床毕业实习要轮转内、外、妇、儿、精神、传染、医技等大大小小40余个科室,每个科室平均不到2周时间,即使按照大科轮转时间适度延长的原则,也不会>2个月。这样的轮转周期使相当部分学生尚未熟悉工作环境就已经另走他科,造成学生不熟悉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很难想象这样的培养周期能够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准医务人员。 1.2学生层面 存在3个方面的因素:①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习惯了小皇帝或小公主的生活,缺乏吃苦精神及知难而进的勇气,喜欢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难于接受老师的批评,而医生尤其是手术医生必须依靠团队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一项操作。因此,当这样的医学生在从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转换时,从被动听课、记笔记到主动询问采集病史、处理各种常见病少见病,并进行各种医患沟通,从纯理论转换为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紧张、畏惧的心理进而影响实习效果。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自我感觉良好,不愿进行贴化验单、拆线换药这样的工作,对教师的临床安排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也会影响实习。此外,尚有小部分学生自认为未来找工作靠父母关系与金钱,临床实习能否学到真才实学无关紧要,自甘堕落,最终耽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②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及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管理规定、手术分级管理规定、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明确规定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保证医疗安全,无执业资格实习生不得独立从事临床诊治服务,如此也压缩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机会,导致临床实习出现“患者不肯,教师不愿,学生不敢”的“三不”状况,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健康成长。③考研、择业与毕业实习时间的冲突。随着医学生的大规模扩招,各大医疗用人单位纷纷提高招聘门槛,非博士、硕士不要,迫使本科生在最后的职业抉择中无可奈何地选择考研,为了顺利考取研究生不惜耗费大部分宝贵的实习时间,有研究显示,73%的实习生认为为了考研可以放弃实习,一心去复习考研,而等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完之后又面临着各个招聘会的相继举办,学生疲于奔命于各大招聘会场,这样下来1年的实习时间基本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 1.3技术层面 现代新技术日新月异,医疗行业概莫能外。CT、磁共振、PET、显微镜、血管内成像、光学相干成像、纤维支气管镜、胃镜、数字造影、心电图、脑电图等的先后出现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良,导致对疾病的诊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而传统的视、触、叩、听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所占的权重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不断萎缩,因为视、触、叩、听带有医生主观性的经验,而CT、磁共振、显微镜等属于客观检查,尽管可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但权衡医患关系与病人负担,大部分医生在确定诊断前可能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客观的辅助检查。这种对视、触、叩、听物理检查的轻视造成低年资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缺失,也必将会影响其所带教的年轻学子,使其在面临急危重症患者典型的心肺体征、神经病理征时无法快速地做出正确的诊断与及时的处理。另外,现代医学新技术的发展促使微创和介入越来越多的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普通外科典型的腹腔镜手术只需要2~3人,即主刀和扶镜助手即可完成,复杂手术最多增加1名助手,而助手和扶镜助手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和训练,初入科室的实习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原来外科常见的阑尾炎与疝修补术也越来越多的让位于腔镜微创手术;内科系统最具有挑战性的心血管造影、支架置入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也在不断进行推广,留给实习生动手的机会愈加减少。“持续性拉钩,间断性挨骂”向尴尬的“持续性参观”的转变是目前不少实习医学本科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新技术给医学生实习所带来的冲击。 2提高临床毕业实习效率的对策分析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是直属大学的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开放病床1400多张,年诊疗总人次15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万多人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心内科、8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1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0个市级重点专科,省市重点专科数居全市之首。作为江苏大学最重要的教学培训基地,疾病谱广、病源量大,有效满足了实习生临床实践的需求,同时本院还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生教学管理策略,提高了实习生临床动手能力,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现将相关经验与建议简述如下。 2.1端正医教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临床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的理念。一个民族要想强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一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当前我国的医疗后备人才还存在很大缺口,此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端正态度,严格高效地培养优秀的医学后备人才,那今后的医疗纠纷只会愈加激烈,医患关系更会进入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因此,不管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还是医院的临床实习带教及管理层面,都应该重视临床毕业实习的带教工作,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接力棒传下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筛选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带教教师,定期送其到国内外大型临床教学基地进行培训。将带教学生对其的评价及相关教学业绩纳入年终考核及薪酬管理体系,将教学业绩与临床业绩、科研业绩均进行量化折算,不管是教学还是临床科研,只要在这个量化上得分多就可以获取更高的薪酬分配以及更好的考核等级,进而充分调动带教医务人员的积极性。②定期组织实习生代表对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由分管教学的业务院长督促各科室教学秘书协调带教老师及时整改,并视整改力度及效果进行奖惩,或在医院教学医疗质量月报中进行通报。③定期抽调优秀带教医师进行集中授课,主要就医患沟通技巧、病历书写、诊疗技能提升技巧、急诊抢救(最基本的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等进行现场示教讲解,每年进行一次实习生临床技能大比武,对获奖同学及带教老师进行重奖。 2.2多方提升实习生综合素质,严把准入及毕业考核关 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医患交流不通畅、诊疗过程不合理。随着当前医患纠纷不断加剧的趋势,很有必要从学生阶段就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充足的医患沟通能力、敏捷的逻辑思维、娴熟的操作技能、规范的病例文书撰写能力等多方素养,严格落实准入及出科毕业考核制度,让学生在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结束后圆满完成从“理想”学生到“社会”医生角色的转换,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病情和形形色色的患者面前泰然处之、有礼有节。只有这样优秀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多,医患矛盾才有可能慢慢消减直至匿迹,我们国家的整体医疗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2.1落实岗前培训制度,加快学生角色转变,严格考核制度 要保证新进入的学生不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也不增加潜在的医疗风险,那么充分而严格的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岗前培训应该从医德医风、法律法规、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教育、各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的专业特色以及每个科室的重点掌握技能等予以讲解,使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如何在老师的指点下做得更好。另外,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懒散心理及时予以纠正,教育学生一份辛苦一分收获的道理。严格准入制度及出科考核制度,针对本科室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不达标绝对不能在考核记录上放行,使学生能从根本认知并重视实习,不再“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争分夺秒,多辛苦多练手,虚心求教,不虚度光阴。 2.2.2强化医患沟通能力 2005年原卫生部首次公布的医院运行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医患沟通不足占50.56%,技术水平欠缺占17.56%。拯救医患的良方在于重建基于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人文医学。应届本科实习生由于尚未正式踏入社会,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教育,临床经验欠缺,自信心不足,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敌对状态的患者时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言语生硬、行为拘谨等,加上查体手法不到位,导致患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不愿配合检查而影响后续诊疗。针对此现状,临床带教老师的心理疏导和言传身教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学生深入病房,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地了解患者的各种诉求,充分利用眼神、语调、表情、姿势以及各种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心,从而配合检查治疗。同时尽可能在工作之余,学习心理学等人文沟通技巧,理论联系实际,或者借助兴趣小组角色扮演达到锻炼的目的。 2.2.3强化实习生“三基训练”,提高临床技能带教 老师应适当下放诊疗权利,让学生每天分管2~3张不同疾病的床位,争取轮转期间能够熟悉该科的常见病的诊疗程序。但下放权力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放手不放眼,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有失误之处及时指出并纠正。每天早上交班时进行抽查学生病例的检查,在全科医护人员面前公布相关纰漏,使学生知耻而后勇。每个星期进行1~2次教学查房,床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系统地讲解疾病的表现、鉴别、诊疗、预后及该疾病的相关新进展。每周必须参加2~3次疑难病例讨论,尤其是最有借鉴启发意义的死亡病例,听取相关专家对患者最终死亡的剖析,确保自己以后不犯同样错误。每个科室轮转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到门诊学习,注意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心理、沟通、查体、诊疗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在系统查体方面要注意心肺听诊、腹部压痛、神经病理征等的临床意义,能够将典型体征与相关疾病相联系。带教医生在进行胸穿、腹穿、骨穿、腰穿以及其他临床操作时要耐心给学生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在不违背执业医师法且潜在危险系数不大的情况下,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可鼓励实习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实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多看、多做、多想、多学”能力。 2.2.4教学任务前移,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化解考研求职时间冲突 将部分小专业及医技科室的轮转前移至四年级下学期的见习期,为主干专业的实习腾出较多的熟悉与掌握时间,使学生可以在门诊与病房、普通手术与急诊手术、患者的日常管理及交接班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当前各行业均存在就业形势严峻、各用人单位学历门槛抬升的形势,考研是大多数学生的最终选择,也是当今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学生不好严控考勤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建议随着国家保研形势的发展,实时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如学生想进一步深造,凭借大学5年的课业表现及毕业实习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向研究生招生单位提出申请。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逆转当前实习生轻实习重考研的观念,也从根本上提升医疗后备人才综合业务素质的提升,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2.3化劣势为优势,借助科技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从理论上讲,学生实习最好的教具就是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患者,但随着大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所有操作(尤其是有创操作)与学习都在患者身上进行已不可能,因此,借助科技发展建立模拟医学平台可以有效地规避伦理学问题,提升实习效果。例如通过模拟人和标准化患者,可反复训练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基本技能操作等,在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标准化的考试。此外,利用ECS综合模拟人和多媒体操作系统,可以创造出多种典型的临床急症进行急救演练。模拟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电、血氧、血压等都一目了然的显示在模拟监护上,因此,学生操作的规范与否及有效与否很容易判断,同时也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潜力。在现代信息科学急速发展的今天,任何操作及记录都可以进入电脑和网络。因此,尽管腔镜、导管、纤支镜等微创介入的发展减少了临床实习生的动手几率,但清晰的操作直播及远程监控可使学生比以往更能了解手术的全视野,也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实习生如果能够有效而及时地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各大专业论坛学术网站的信息并将之化为己有,将会更加迅捷地提升自己的实习效果。 3小结 综上所述,合格的医学后备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中治标固本、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科技红利带来的医学新进展不断让自己成长壮大。作为实习生管理者的各医疗单位、带教老师及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制订更为科学的管理制度、更为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端正教学态度,严格考核把关,努力增加学生的动手几率,提升临床带教质量。相信经过学生、教师、医院3方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未来的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作者:戴俏武 王中群 支月莹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科教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 医学毕业论文:毕业生就业压力临床医学论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电子邮箱和纸质问卷两种途径,对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2008级毕业生发送66封电子邮件,回收57份,有效答卷回收率86.36%;对2009级学生发放55份纸质问卷,回收52份,有效答卷回收率94.55%。共计109份有效答卷。 (二)测量工具 采用杜天骄编制的《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测定压力均值,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按1(无压力)~5(压力很大)级评分,得分越高压力越大。其研究认为,量表压力源从大到小分别包括社会环境压力、家庭支持压力、岗位要求压力、个人素质压力、专业供求矛盾压力、就业指导压力以及学校影响压力7个分量表。本次调查的Cronbach’sAlpha系数(内部一致性检验)为0.945,信度良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自我效能感均值。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大学生的应对趋势,量表含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按0(不采用)~3(经常采用)级评分。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类别的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以上类别的差异性分析采用F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般现状 总就业压力得分为(3.061±0.622)分,压力水平中等偏上,在正常范围之内,最高为4.19分,最低为1.57分。得分区间在1~2分的占3.67%,2~3分占44.04%,3~4分占43.12%,4~5分占9.17%。七项压力源中,社会环境压力[(3.401±0.800)分]和家庭环境压力[(3.208±0.934)分]是临床毕业生最主要的两项压力源,其余为个人素质压力[(3.046±0.688)分]、就业指导压力[(3.042±0.736)分]、岗位要求压力[(2.974±0.592)分]、学校影响压力[(2.963±0.694)分]、专业供求矛盾压力[(2.801±0.672)分]。 (二)就业相关影响因素对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对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有无意向单位五个方面的总体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见表1。不同年级、学生干部担任情况对学生的就业压力感知、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女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明显低于男生;所处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相应的压力感知越大,诉诸积极应对的频率也越高;未确定就业单位比确定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在应对方式上,积极应对的均值明显高于消极应对。可见,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采取积极主动的问题应付方式的频率次数上升。调查发现消极应对在各因素间差异均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地域优势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Schwarzer的表述,本调查中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243分,总体水平中等偏下;低效能者(得分低于2分)占12.84%,表明被试偶尔会自信心不足,需要帮助其找出优势、悦纳自己;得分在2.1~3.0分的占80.73%,表明被试抱有一定自信心,感觉有能力胜任一般工作;高效能者(得分在3.1~4.0分)占6.42%,表明被试自信心过高,需要帮助被试进行客观评价,避免盲目自信。此次调查的男、女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前人研究。 (三)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总就业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总就业压力为因变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积极应对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解释总方差的16.7%,结果见表3。其中,消极应对被排除(与其余因素间无显著相关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反向预测源,得分越高,压力水平越低;而积极应对为正向预测源。 三、讨论 (一)莆田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临床医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临床医学专业性强、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毕业后就业面窄、薪资待遇底等限制因素成为临床医学生顺利就业的限制性因素。首先,莆田学院临床医学生的构成五成以上家庭经济条件中等偏下,学生自我认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偏低;其次,新办本科院校在近年的发展中存在诸多挑战,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近两年的就业质量也随着社会对医疗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呈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就业难度略有提升;再次,福建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系统,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由地方卫生部门与高校合作招收定向委培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的加剧;此外,通过五年的专业技能培养,结合必要的就业指导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师生座谈会、职场模拟面试大赛、专家讲座以及QQ群、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积极调试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拓宽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能力,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毕业生总体压力水平中等偏上(得分3.061分)。 (二)莆田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及自我效能感分析 通过压力归因调查发现,社会环境压力和家庭环境压力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压力源,社会、家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水平和大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而专业供求矛盾压力对毕业生的影响,相比杜天骄的研究明显下降,推断这与福建省内医疗卫生市场需求量较大存在一定联系。就自我效能感而言,总体得分中等偏下,低于其他高校的总得分。其中,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对压力的感知力也略高于男生,这与之前的研究相符。就应对方式而言,倾向于积极应对,并与就业压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表现为:在高水平的就业压力和相对偏低的自我效能感的推动下,毕业生面临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及时的介入与调试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所感知的就业压力,更多地咨询诉说、倾诉内心烦恼,征求他人意见,同时克制负面情绪、改变方式方法来进行自我调适已达到较佳的心理状态,为顺利就业做准备。数据显示,在高就业压力、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下,辅导员介入并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工作,引导其合理释压是必不可少的。经过五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就业能力开发及就业心理疏导,学生能够相对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定位,大多数人都能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妥善处理就业压力,使之转化为就业动力。 (三)高校辅导员在临床医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临床医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针对性地介入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过程,现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一是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结构。二是关注特殊群体和敏感群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过程,鼓励和帮助女生在学习生活中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有针对性地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共情、积极关注、真诚沟通三个途径帮助敏感群体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和监督调试策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从而提升毕业生品质、强化医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四是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含临床实习能力的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全面保障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Daly等发现毕业生对实习经历的个人反应影响其今后的职业表现,环境支持能够改善其职业表现,强化自我察觉能力,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并延缓意识倦怠。五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和家庭支持系统,畅通沟通渠道、搭建信息收集反馈平台,在政府、就业市场与青年大学生之间做好桥梁作用,社会、家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水平和大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最大程度地帮助毕业生正确处理就业压力、理性就业。六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工作,关注医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疏导调试,结合时事政策,鼓励青年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融合。因此,针对临床医学生,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在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信心,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作者:吴莉莉 单位: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 医学毕业论文:我国医学院校药学毕业论文 1、当前医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6月5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的《教育部有关部门公布本专科专业就业情况》揭示:“2004-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图表中,医学院校绝大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处于最低地位。”不仅医学类本专科生就业困难,高层次的七年制本硕连读的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乐观。“2007年,北京有1300余名医学硕士及以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某大学的几所附属医院2007年共提供临床及临床相关职位140余个,明确表示招收七年制毕业生的岗位7个。不足5%。” 不仅医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医学生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也在急剧下降。2009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了新近完成的“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再次披露:薪资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位中,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麻醉学和医学影像学这5个医学专业都榜上有名。同样,在本专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也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由于医学生专业性太强、求职面太窄,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差的薪酬待遇,“至少30%的医学毕业人才流失了”。不少人改行去当医药代表、推销员甚至充当与医学专业完全无关的临时工。2009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50万,再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困难,医学生就业形势也必将更加严峻。 2、当前医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医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形成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更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责任,更有学校、家庭、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责任。具体说来,当前影响医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医学生扩招太快 经过多年的扩招,目前,全国在校的本专科医学生已多达140余万,每年30多万的医学生走出校门,医学生总量已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2.1.1我国人均拥有的医师量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2006年以来,全国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99.5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57人,这个数字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医生和人口的合理比例150/10万。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卫生从业人员队伍已达到了200余万人。短短几年,全国医学院校本专科生就多达140余万(还不算医学类研究生),几乎占了全国执业医师的70%以上,如此庞大的医学生队伍的就业必然供大于求。 2.1.2城市的医院早已达到了饱和超编。 目前,城市里各级医院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已经从过去的数量增长转变为提高质量,用人指标非常有限,难以接受大量医学毕业生。目前医院的门槛越来越高,不仅本科生难进医院,就是硕士、博士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2.1.3正在崛起的民营医院对吸纳医学毕业生没有兴趣。 由于受成本制约和利润驱使,在用人制度上多为租赁形式,为了多出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总是聘用离退休专家或临时向大医院租借,对吸纳、培养医学生不感兴趣。 2.2医学生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扩招以来,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且逐渐成为影响医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原因“当前,优化医学教育结构的任务相当繁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和办学层次还不能主动适应建立新的卫生服务模式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譬如新增医学专业越划越细,医科院校的英语名曰医学英语,实则把公共基础课变成了专业课。学生学了四年,医学没有学到皮毛,英语也难以专业下去,且总感觉自己在校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最后学生走入社会,竞争力必然处于弱势。又比如,重庆不少高校都开设有药学相关的专业和学院,甚至某些工科大学也办起了药学院,这些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非常突出。 2.3医学生质量下降 2008年在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刻不容缓,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临床教学等方面还不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的要求,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卫生人才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大学扩招以来,医学生已从过去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了大众化培养模式,成倍成倍地毕业生走上了社会,数量增加了许多倍,然而他们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综合素质确得不到保障。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少医学院校为了节约经费,大砍实验课,该做的动物实验精简取消了,有的临床实验名存实亡,教学实习基地缺乏优秀的带教老师,学生在实习期间,又要忙于找工作或忙于准备考研,实习形同放羊,有的学生临到毕业,甚至连阑尾炎疝气手术都未见过。文凭缩水、质量下降,成了影响医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4医学生就业机制不健全 自从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分转向了市场经济时代的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但与之相应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和就业机制却严重滞后于就业形势的发展。大学重招生轻就业,时至今日,大学生走上就业市场,基本上靠自己单打独斗,特别是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变成了买方市场之后,大学生的弱势群体地位更是日益凸现。 如近年来由于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医学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国家大力号召大学毕业生自己创业,但创业的条件却不尽人意。如此情况下,国家颁布的《医疗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又明确规定:没有取得医师执照的就没有处方权,也没有行医资格。这个规定实际是限制了医学生自己创业的权利。因为医学生毕业后必须首先进了医院就业,才能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进不了医院,考不了医师执照,没有行医资格自己怎么能创业?自己创业,自办诊所就成了非法行医。如果说到城市医院就业困难,那么,到基层去、到乡村去也可做末位选择。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乡村医生连乡村教师都不如,乡村教师退休了还有退休金,乡村医生则完全自生自灭,退休了连退休金都没有。医学生又怎能下得去,留得住?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医科大学教授巴德年一语道破了医学生“下不去”的根本性的制度原因,巴德年认为:“关键不是教育培养的问题,而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是国家买不买单的问题。如果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待遇与小学校长一样,乡村医生与乡村教师待遇一样,事情可能就好解决一些了。” 3促进医学生就业的思考和建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学生就业困难的形成和累积已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要缓解医学生就业困难,首先高校责无旁贷。 3.1提高医学院校的公信力 大学的公信力是社会对大学的公信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大学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社会贡献的总体评价和高度认可。北京大学某著名教授的批评非常尖锐:“大学的公信力在下降,所谓师道尊严也正迅速沦丧。”大学公信力一降再降。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一些大学的改革步入了歧途。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在利益驱动下,在产业化的导向下,大学精神迷失了。 医学院校的公信力也在逐日下降,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医学教育健康发展和影响医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医学教育承担着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两大最根本的民生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国家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承担着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神圣天职。但现在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下滑,医德医风每况愈下,人民群众对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不满意度越来越大。最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披露,北大医学院实习生手术中抢救失误导致本院教授惨死手术台上的案例以及南京市儿童医院一名幼儿因值班医生的不作为导致幼儿死亡,在全国引起一片哗然。为此,要提高医科大学的公信力,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不但要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去向,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医科大学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学生的爱戴,重建起大学美誉的公信力,从而培养的大学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3.2降低医学生的目标定位 所谓降低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指降低医学生的定位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都把培养高级医务人才定为自己的目标。不管是综合大学里的重点医学院或是地方医学院校的招生简章都把本科生定位高级医务人才,学校这么定位,成了惯性思维,学生这么自以为是,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自然也高居不下,同时也大大加剧了医学生就业困难。在新的形势下,医学院校有必要对学校的定位作出重大调整。目前,全国硕士生、博士生年年招生人数已经突破40万人,几十万的研究生才是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医务人才的后备力量。而本专科生的培养目标,必须调整为中级医务人才,只有这样合理的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明确,学生的自我定位才能准确。这样的调整不仅是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顺应了形势的变化,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与医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厘清了医学生培养目标,也有利于医学生合理定位,更有利于医学生成功就业。 3.3停止医学生扩招 医学教育面对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都要服务于人和人的健康,其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接受的教育,都必须保证优异的教学质量。最近,教育部发展司司长梁佳民在教育部会上表示,扩招以来,由于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滑而导致教学质量滑坡,造成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北京医科大学原副校长程伯基曾忧虑地讲到,目前还有一批令人信赖的专家活跃在临床医疗第一线,能让人放心地去就医,如果听任这种医学生实践能力削弱的状况发展下去,20年后,谁来给我们看病? 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其最终产品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医生与人口比例不能太出格,否则容易造成医疗过度竞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医学生数量的控制都很严格,鉴于目前医学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建议医学院校不宜再扩招,应从数量扩大转向质量提高。 3.4招收定向医学免费生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根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国家应尽快招收定向医学免费生,以合同培养、定向培养的方式,为社区和农村提供专门的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具体措施是:国家在每年的医学生招生计划中,划出一部分比例作为免费生。以农村考生为主,城市考生为辅,在自愿的原则下,以合同作为保证,国家免除这些学生的学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这些学生毕业后,按合同预先的规定,下到基层社区医院或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既可缓解城市里医学生就业的高强度竞争,又可以改善基层医院和乡镇医院缺乏医疗人才的状况。 需要强调的是,光靠免去学费和生活费要想把医学生长期留在基层社区医院或农村乡镇医院也是不可行的。要把他们留下来,要让他们在基层,在农村扎下根还必须在政策上予以切实的保障,使他们在待遇上、发展空间上都不低于在大城市、大医院。 以上建议不仅可以缓解医学生就业困难,也可以缓解当前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困难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希望国家能统筹兼顾、选择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先行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而广之。 3.5把医学院校合并到综合性大学 现代医学发展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和整合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资源的整体效益和学科的综合优势,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都合并入综合大学。经过多年的磨合,这些合并到综合重点大学的医科大学真正实现了强强联合,为医学人才的培养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背景,医科学生由此获得在医科专业院校无法比拟的通识教育优势和校园氛围熏陶,可以接受更全面更扎实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训练,大大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也证明,凡是合并入综合重点大学的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的条件大大改善,教育教学力量大大充实,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原有医科大学的水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他们的就业率和满意度都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医科院校。独立办学的医学院校的确不利于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医学生的培养,更不利于医学生的成才和就业。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医科院校尽快合并到综合大学去,没有条件的医学院校也要创造条件合并到综合大学,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才能成功就业。 医学毕业论文: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结果与分析 1、县级及以上医院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从统计结果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县级及以上单位就业率从2010年的10%以上下降到近两年不足10%。这符合大医院对医学专业毕业生学历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与本科生相比,专科生在学历上处于劣势。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县级及以上医院未来对医生的需求主要侧重本科以上学历,所以专科生应当将就业目光转向基层医疗单位。 2、医学相关行业就业比例较高 医药营销、药房等医学相关行业就业率达40%以上。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投入的逐年增加及投入力度的加大,使得整个医疗、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医药销售、医疗保险、医疗器械及设备营销等行业人才需求旺盛。这些行业虽然入行门槛低,但由于与业务对象交流的需要,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从业者除具有吃苦耐劳和较高的自律性之外,还要求其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这些行业人员目前收入较好,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 3、学历深造者比率基本持平 近3年参加专升本考试并被录取的学生约占毕业生的10%左右。许多学生有继续深造的意愿,但录取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近几年各大医学院校减少专升本学生录取数量,致使整体专升本考试录取率较低;二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本科生就业也很困难,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专升本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我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1、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 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培养目标和对应就业岗位,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等基层医疗单位。二是引导学生转变“铁饭碗、金饭碗”就业观,目光不能停留在有财政编制的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等,要主动了解新兴社区、民营医疗机构和医学相关衍生领域的发展与需求状况,在新的领域寻求发展空间。三是引导学生转变“进大医院、要高收入、怕工作苦”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到西部偏远地区、到基层乡村就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四是引导学生转变“高学历一定有好工作”的观念,避免盲目用升学来逃避就业压力。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认真学习、积极落实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二是优化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紧扣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提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三是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鼓励学生选修多项技能,考取多种职业资格,如针灸推拿师、营养师、育婴师、美容师等,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 3、把握机遇,提高基层就业率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量急剧增加,需要大量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各省、市、地区相继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如2011年,河北省实施“千名大学生村医”计划,依照当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总和确定其工作补贴标准,并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对于服务期满的村医,另有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其后顾之忧。我校临床医学系在毕业生中积极宣传,组织报名学生达300多人次。 4、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 我校不仅有校级就业指导处,还在各系设立了独立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形成完备的人才交流信息服务网络,为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条件。如每年在学校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就业指导人员一方面深入基层收集就业信息,通过网络等形式提供给毕业生作参考;另一方面及时掌握未就业学生信息,为其寻求就业机会。同时联系各级人才市场,解决毕业生档案有效存放等问题。每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解读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接受新的就业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就业措施,在医学类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近3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0%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就业措施,进一步提高就业率。 作者:白志峰 单位: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毕业三生教育实践 本文作者:殷建忠 张有福 王 琦 杨俊芬 徐芳 吴林雄 单位: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1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云南边境线长、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跨境公共卫生问题复杂多样,慢性病负担沉重,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问题突出。公共卫生事业总体落后,人才匮乏且引进困难,主要靠自主培养。而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有利于国家推进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有利于提升公共卫生医师学历层次,有利于扩大云南在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尤其是能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健康状况,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推动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创建于1956年,1979年开始招收卫生学专业(1989年改为预防医学专业)至今已有31年,是云南省第一家招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校。该专业是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建设专业。我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国“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和“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从云南的现状出发,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形成了“情系边疆、开放通连、勤求博采、德济众生”的办学理念,培养了1300多名扎根边疆,服务云南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在省州(市)县等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骨干有95%来自本学科,对边疆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重要评价。但目前,如何结合“三生教育”培养能够适应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复杂多样公共卫生挑战,能够解决云南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毕业实习是有效的载体,是高校“三生教育”较好的实践途径之一。预防医学专业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只有让学生接触公共卫生问题,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决定了预防医学教学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加学生到工厂和农村现场实地参观学习,带领学生赴云南省贫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社区健康教育培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等培养形式,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省情、国情,了解云南公共卫生现状,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了解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三生教育”渗透就是教师将对学生“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按照本专业学科的特点,挖掘其内涵,促使专业学科同“三生教育”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正确的人生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优秀公共卫生医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实施“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就是该专业半年的毕业实习偏重于社会实践,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能有效地将“三生教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如何让学生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能够适应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复杂多样公共卫生挑战,能够解决云南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公共卫生医师。 3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渗透“三生教育”的基本做法与成效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对云南省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有深刻理解,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制定政策与计划,参与项目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公共卫生人才。在学生培养中注重一个精神、两种能力的培养,即团队精神(Teamworking);整体思维能力(Holisticthinking);公共卫生实践能力(Practice)。 3.1结合提高毕业实习带教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人生态度端正、社会责任感强和具有奉献精神的公共卫生医师。在毕业实习“三生教育”中,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生命态度、生活追求、环保意识等对教育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从而以身正己引导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多年来,公共卫生学院教师注重师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每年毕业实习带领学生下乡,在艰苦条件下,顶烈日、冒严寒、爬山涉水,走村串寨进行卫生宣传、现场调查咨询服务,他们“痛楚着艾滋病患者的痛楚,忧伤着乡村医生的忧伤,牵绊着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着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他们吃苦耐劳,关心大众疾苦的崇高品质,为学生作出了表率;在实践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实践现场调查中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敬业精神培养、指导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活跃在我省疾病预防、科研战线上,为我省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2结合云南重大传染病防治,致力于科学研究,为云南经济社会服务,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公共卫生医师。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就积极投入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2004年9月成立了“昆明医学院艾滋病社区预防与健康促进中心”。多年来,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培训。近年申请到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全球基金等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项目,每年毕业实习都带领学生到边境、农村现场参与艾滋病的调查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为学生毕业后直接投入艾滋病防制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训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队伍;为预防控制吸毒及艾滋病传播流行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卫生决策提供咨询。#p#分页标题#e# 3.3结合云南社区公共卫生问题,科研促毕业实习,培养具备团队精神、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的公共卫生医师。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毕业实习,从1984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就把毕业实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近年来,毕业实习注重“三生教育”,将学生毕业实习与云南公共卫生热点问题结合,从教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中组织小型课题,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近几年的课题内容涉及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道路交通伤害分析、吸烟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调查、保健食品功能等领域,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工作的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区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农村卫生问题。教师们带领学生赴云南省贫困农村、工厂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职业卫生服务,为民间组织、乡村医生、社区群众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半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得到了公共卫生现场工作的锻炼,开拓了眼界,扩展了认识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提供了工作支持,取得了社会效益。这样的实践,使学生领会在工作中如何运用科学指导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奉献精神。 3.4结合公共卫生实践活动遵循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注重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公共卫生医师。生物伦理学是以医患关系为重点,而公共卫生伦理学重点关注的是监测和增进人口健康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在公共卫生领域涉及传染病防治、对研究对象的保护、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免疫政策、儿童保健与保护、供水系统安全、食品和药物安全、公共场所禁烟、精神卫生等许多伦理问题。公共卫生领域的伦理实践原则之一是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能胜任其工作,机构工作有效,并能取得公众的信任。因此,结合公共卫生实践活动遵循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注重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公共卫生医师尤为重要。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离开传统的课堂,到工厂和农村现场。实地参观学习,邀请现场领导、专家及教师介绍情况,使学生对我国卫生工作有宏观的了解,对我国卫生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内容、卫生政策、卫生投入、各级卫生机构的任务、职责、成就等感性知识。用所学知识为农民服务,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并认识到调动农民和当地卫生工作者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只有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和条件,依赖当地农民自己的力量,才能解决包括卫生问题在内的诸多农村发展问题。尤其重要的是,结合公共卫生领域涉及的伦理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类三本毕业生离校工作探讨 一、毕业生产生反常行为的原因 1.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当工作或被研究生院校录取 这类学生产生反常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未来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近期没有任何烦恼的事情。这样就导致的学生的自我约束的意识松懈,觉得自己已经“解放”了,没有了任何的顾虑。所以就产生了一些反常的行为。 2.应届毕业生未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类学生产生反常行为是因为工作没有找到,或者找到的工作不理想。作为医学类三本院校,学生的就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上对医生要求的逐渐严格,以及对三本院校存在的一定的歧视,导致学生就业相对困难。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的期望值,觉得前路渺茫,进而产生了烦躁焦虑的情绪,做出了反常行为,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 3.爱情、友情的分离产生的苦痛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同窗五年,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实习,甚至在做实验的时候一起“祸害”小动物。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大学时光里美好的回忆。随着毕业的临近,同学聚会的渐渐频繁,同学们对这种情谊的浓浓的不舍油然而生。在酒桌上感慨旧时生活,兴起时慷慨激昂,情绪激动,在酒精的麻醉下容易产生反常的行为。 4.临近毕业产生的留恋伤感与对社会的未知的恐惧 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平静、安逸的校园生活,面临着即将步入的社会大熔炉,他们可以说的上是一无所知。这种对未知事物的迷茫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会引起学生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5.报复心理 个别学生产生反常行为的原因是心怀报复情绪。这类学生主要是由于学习不努力导致成绩挂科或绩点不够而不能毕业,也可能是因为在校期间作出一些不正当的行为。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 1.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每到毕业季的学期,在校园内广泛悬挂文明离校的宣传标语,发放“文明离校”倡议书,潜移默化的影响毕业生的思想,为学生树立文明离校的观念。加大毕业生就业政策法规的宣传,积极召开师生联谊活动,渲染一种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组织好毕业典礼,为毕业生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邀请成功校友回校 通过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展经验交流会,以优秀校友的成功案例来鼓舞毕业生,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就业。同时,校友们的丰富的社会经验也能够为那些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减少对社会工作的恐惧感。并且要上毕业生树立一个“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坚定信念。 3.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毕业学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在大学期间,能够被吸收为中共党员的同学,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些毕业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针对文明离校的工作,应该发挥这些毕业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带动周边的同学,稳定学生情绪,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组织开展临床技能培训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今后有很多的学生会走进医院,走上医生的岗位或者是和医学相关的岗位。所以,在毕业前夕,对毕业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通过培训,毕业生们更好的掌握临床技能,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状态,能更好强化学生们的自信心,是他们鼓足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5.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除开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以及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还会有一部分同学从事于医疗卫生行业无关的职业。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就业指导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独立的行业规则。就业指导就是对学生选择从事的行业进行分析,教导学生相应行业的行业规则,职业素质,以及未来的规划。 三、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重要意义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辅导员老师对每一届学生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几项工作之一。 1.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毕业生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低年级的学生,起到一个标杆、表率的作用。让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劲头。文明离校工作的开展,也是为了保持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持校园的稳定。 2.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精神面貌,职业素养,言谈举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医学类的学生,当下社会中医患关系的矛盾激化,对他们的个人修养以及职业素质有着更加严苛的要求。 3.毕业生人生中的一次蜕变 毕业离校,可以说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经历,是他们人生的一次蜕变。毕业生们要完成从学生到从业者之间身份的转变,要学会渐渐的撑起一个家庭。重要的是,他们要从青涩走向成熟。在这期间,毕业生要学会总结在校的学习经历,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只有更快更好的完成这次蜕变,他们在社会上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 作者:施展 王成强 刘兆莹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规培生毕业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2012年招收的住院医师130名,2008级和2009级在校医学生(大四、大五)200名,及各教学医院临床医生100名。发放自制调查问卷430份,回收420份,回收率为97.67%。其中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为95.35%。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在专家咨询和预调查的基础上,将规陪与考研在三方人群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并进行对比。探究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应首选规陪还是考研及其原因,规陪完成后是否继续考研等问题。将不同人群对规培过程中的收获作为选项,医生的选项分别为:A,临床操作技能;B,人文素养;C,应急能力;D,沟通能力。规陪生的选项分别为:A,临床实践的能力;B,人文素养;C,沟通能力;D,应急能力;E,对专业的认知能力;F,其他。在校生的选项分别为:A,早点接触临床;B,增强临床技能;C,培养独立行医的能力;D,其他。给各个选项赋值,选择选项记为1,不选记为2。 1.2.2调查方法 对各人群采取独立填写问卷的方式采集信息,在填写前由调查者讲述调查的目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调查中,努力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并及时复核。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在410名调查对象中,医生94名,规陪生126名,在校生190名;其中男218名(53.17%),女192名(46.83%)。94名医生中男65名,女29名;医师51名,主治医师35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任医师1名;48名(51.06%)带过规陪生。126名规陪生中男61名,女65名;接受培训时间为1年以下的33名(26.19%),1~2年33名(26.19%),>2年60名(47.62%)。190名在校生中男92名,女98名;有144名(75.79%)来自农村家庭,46名(24.21)学生来自城市家庭;158名在校生(83.16%)对规培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2.2三方人群对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认知 2.2.1在校生毕业后再教育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190名在校生中,有96名(50.52%)愿意继续接受毕业后教育,132名(69.47%)觉得考研对于医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178名(93.68%)选择考研的原因是为了方便以后找工作,只有26名(13.68%)是因为热爱科研而选择考研。在校生对毕业后再教育抉择及原因调查表[n(%),n=190]项目构成项目构成毕业后的选择选择考研的原因(多选)规陪29(15.26)获得高学历116(61.05)考研67(35.26)方便以后找工作178(93.68)就业(当医生)78(41.05)热爱科研26(13.68)其他与医学相关的工作5(2.63)不想马上参加工作35(18.42)其他11(5.79)其他7(3.68)考研的必要性规陪后会不会继续考研有必要132(69.47)会67(35.26)没必要28(14.74)不会35(18.42)不知道30(15.79)不一定88(46.32) 2.2.2规培生选择规培的原因及对未来的规划 126名规陪生中,选择规培的原因多是受政策所迫(48.41%),也有因考研不顺(18.25%)、家庭及经济问题(7.94%)。在规陪结束后(57.14%)选择就业,无人愿意继续出国深造。 2.2.3医生对毕业后教育选择的倾向及对学生的期望 94名医生中,63名(67.02%)建议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接受毕业后教育,23名(24.47%)认为就业是毕业后医学生的最佳选择。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只有16名(17.02%)认为规陪生与研究生之间没有竞争力,而76名(80.9%)认为规陪生结束规培后还是应该继续考研。 2.2.4三方人群对规培目的的认知 (1)在校生和规培生对规培过程中学生收获的评价:160名(84.21%)在校生和119名(94.44%)规培生认为临床技能是规培的重点,但对独立行医能力的认知不相同(P<0.01)。 (2)规培生和医生对规培过程中学生收获的评价:只有30.95%的规培生认为在规培中得到了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而59.57%的医生选择了人文素养(P<0.01)。对沟通和应急能力的获得与要求也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3.1三方人群对规培的总体情况 本调查发现,在校生对规培的认识程度普遍很高,但是真正了解并愿意接受者占少数。由于住院医师规培与研究生培养制度在教育体制、学习课程和轮转制度及其考核等方面存在差距,导致大部分学生把体制更为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作为毕业后再教育的首选。绝大多数规培生因为政策所迫而进行规培,但培训结束后的选择面较窄。相对于已毕业的研究生,临床医生给予了规培生更高的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接受毕业后再教育。结果发现,在校生与规培生对规培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而医生与规培生的观点也存在错位。规培生在培训过程中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并未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这与医生的要求迥然不同,有可能成为形成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潜在因素。 3.2加大改革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规培模式的成熟度 中国目前的规培制度仍不成熟,各方面可提升的空间很大。毕业医学生关注的问题包括:收入待遇,社会保障,就业途径,工作环境等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从需求入手,解决实质性问题。增加规培生的工资,完善政府和培训基地医院共同支付模式,把握好双方责任比例。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办医”,引导学生、医生参与,促进模式在实践中成熟。努力保障学生的就业、生活、保险等问题,通过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激励其不断上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还要明确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带教老师应善于鼓励支持学生创新,院方也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促进规培模式的成熟。 3.3统筹兼顾毕业后教育两大模式,完善二者之间的互补互信 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体制呈多样化趋势发展,虽然满足了各类学生的需求,但是难免会产生“杂而不精”的现象,尤其是在毕业后教育方面。中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属教育部统筹,而住院医师规培则主要由卫生部负责监管。2011年12月,在全国医学教育会议上,卫生部和教育部部长分别提出了整合建议,但如何落实、统一医学研究生教育与规培制度,仍需不断探索。政府应尝试淡化医学硕士教育,实现规范、连贯、完整的医学教育模式,避免教育内容雷同的资源浪费;制定出可以适应各类医学教育的规培制度,满足医学生多样的需求;鼓励医学生规培后再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切实做到医学精英化教育。 3.4真正与国际接轨,拓宽学生选择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卫生专业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1993年中国模仿国外建立起了规培制度。在将近20余年的探索过程中,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依然没有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政策机制。规培和考研后,学生的学历并不被国外所认可,导致医学生规培后选择机会并没有像预期的一样增加,反而减少。相关部门需为学校、医疗机构创造对外平等交流的平台,深入探讨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足。学校和医院也应把握机遇,与国外建立长期长效合作机制,从下到上改革深造体制,摸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际化医学教育新模式。 3.5增加沟通渠道,减少不同人群认识的差距与看法的错位 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开通各种渠道,加强与在校医学生特别是毕业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切实有效地了解和满足学生工作现状。学校和医院的管理人员之间也应该互相多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通过会议、论坛、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在对医学生培养及需求方面达成共识,更好地为医学生和医学教育的发展服务。 3.6继续保持临床教学优势,不断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医学生毕业后的几年是巩固在校所学,积累临床实践经验的大好时机。教学医院和医学院校应明确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侧重地进行培养锻炼,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增加其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让他们独立思考,自行提出问题并引导其及时解决问题。另外,还需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均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改善医疗环境的关键,提升下一代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作者:江明礼孙元丽杨拯孙金菊张泸娇杨海燕罗晨禹李禹呈张璐璐汪瑞鸥单位: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 医学毕业论文:校医学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模式 1.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医学教育连续 统一体模式的建立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双方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有助于高校充分利用优质临床教学资源,缓解校内资源不足的困境,也有助于医院依托高校的平台和品牌优势实现医、教、研综合实力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了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医学教育统一体模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会更好地推动统一体模式的发展。 (1)信息资源:病案、图书馆和校园网都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医院丰富的病种及典型病例是临床教学宝贵的财富,将典型病例分析放置在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讨论学习,或通过直播或转播演示进行手术现场的观摩教学,对提高临床教学效果都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图书馆作为巨大的信息平台,为学生及临床医生了解国内外医学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提供了便利及优势,借助校园网,医院可以实现对学校电子图书信息资源、教学课件等内容的共享。 (2)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师资的水平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临床师资是高校临床课程教学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强临床师资的梯队培养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对临床医生自身的临床素质提升也大有裨益。学校可定期开展面向临床师资的培训班进行系统培训,结合理论授课、教学查房等一系列示范教学,充分发挥学校督导专家“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意识,促进人才梯队的成长。 (3)实验室平台:高校在基础、临床研究上都有着良好的设备条件和技术平台,学校面向医院开放重点实验室,以便附属医院能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技术平台,从而申请到更高层次和水平的科研立项及成果专利。实践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因此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模拟真实医院环境,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临床医学的教学和考核,强化实践操作训练及综合临床思维培养,是加快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与医院之间建立模拟训练中心,且实行共建共管和开放共享的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教育服务社会能力。 2.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是建立连续统一体 模式的核心内容在学校医学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协调机制需要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及教学课程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其中课程体系的探讨和建立是连续统一体模式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 (1)根据临床工作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医学课程改革应充分考虑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并针对这种需要,遵循学习、认知规律来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因此,在校医学教育期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需求、重点、难点等角度共同探讨,既能保持医学教育的一致性,也有利于统一体模式的建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医学实践,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课程培养目标,明确各阶段学习内容和标准。课程考核除理论知识之外,更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综合素质及价值观的评估,以全面培养和评价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逐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即按某一器官系统将与之有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融合起来建立课程体系,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减少课程间的重复,将基础和临床有效衔接。新的课程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构架,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认识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为进入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3)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医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根据现代医学目标的更新,以及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解决人文教育和医学教育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医学边缘学科、人文与行为科学等内容的结合,在本科阶段即要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给予重视,包括职业规划、行为和伦理、沟通表达技巧、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各方面。 作者:刘莹吴元俊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院校毕业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毕业设计的选题,愿意做的学生占51.6%,不愿意做的占48.4%;影响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因素分别为:课题难易程度占16%,老师方面占18.7%,与工作关系密切相关占45.5%,能力锻炼占54.0%,学生自己感兴趣占58.6%。关于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47.2%的学生支持学校严格管理,反对严格管理的占6.5%,46.3%的认为无所谓;如果毕业设计不及格,支持重做的占29.8%,反对重做的占70.2%;仅18.7%的学生知道毕业设计成绩评判标准;29.2%的学生认为越早布置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效果会越好。 医学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致力于研究生考试或应聘,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一般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在第8学期,很多学生的研究生考试复试也在4月底,复试又是最后关头,学生不敢怠慢;而这学期择业的学生又刚好忙着应聘,有些单位的试用期也已开始,这些原因都导致学生难以安心去做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其次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综合素质还亟待提高,在他们看来毕业设计只是走走形式,因此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极为轻视、散漫。 2指导教师投入不足目前医学院校的教师面临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相对不足,主动性不强;也有部分教师在选题、课题设计等程序上责任心不强,要求不严,缺乏监督管理,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不认真,敷衍了事。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监管不严,是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因素。 3监控体系不完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关于学校的相关政策,指导教师对毕业生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相关惩治措施不重视;(2)毕业设计需要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查阅文献,整理数据等,环节多、时间跨度大、自由活动地点范围广,整个过程管理、考核和监控难度大,至今仍缺乏有效的质量保障体制;(3)老师未对学生毕业设计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和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 4一些毕业设计未做到科学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环节的第1步,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关键。选题过程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部分学生不切实际,既不了解设计的内容又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单凭兴趣盲目选题;(2)有些学生避难就易,只求顺利通过,随意选题,选题没有结合新技术、新思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目的,未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3)有些学生平时思想懒惰,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盲目被动,导致之后出现很多问题;(4)一些学生完全依赖指导教师,依赖指导教师为自己定题;(5)一些指导教师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选题,导致题目陈旧。这与当前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极不适应。 解决医学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认识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教学环节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全校各级部门和各类人员。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提高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让所有参与者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学校应积极动员学生,使其领悟毕业设计的目的、步骤、内容和意义。以介绍往届优秀毕业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程序及评分标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全员参与的管理。 2合理安排为解决学生参加研究生复试、择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学校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处理四者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强化和改进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通常安排在第8学期,为避免教师指导工作过于集中和考研、就业的影响,可将毕业设计时间前移,提前列出课题,并提供课题的简介、要求。课题必须经严格的讨论、审核、批准和备案,而且学生可将毕业设计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对学习起了较大促进作用,还可带题参加实习,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研究,增强毕业设计的现实意义。学生选题后再公布每个选题所对应的指导教师名单,避免学生受私人情感干扰随意选题。同时,还要与校外指导力量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提高毕业设计的应用性和适应性。也要通过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 3正确实施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应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期和指导教师交流、汇报进度。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题目,确定设计思路,注重设计方法,充分利用科技资料和网络资源,协调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及时指出不足以便查漏补缺。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后期验收中学校要精心安排毕业设计答辩,认真组织成绩评定工作。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分析设计结果,找出不足及确定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把实践转化成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答辩要求,依据评分标准,根据毕业设计的质量、答辩的表现全方位评判,从严把握,客观、科学地给予评分。 4完善监控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监控体系,强化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重点做好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加大监控力度。毕业设计工作中的监控主体是各个专业院系,而各专业院系在把握学校制度上存在偏差,这就要求在学校层面上加大监控力度。再次,要建立学院(系)、学校及校外3级联动监督与评价系统,开展毕业设计各阶段的检查,实行毕业设计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反馈,设立学校专家组监督评价和校外专家监督评价。这将更有利于客观、真实地了解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检验评分的把握尺度,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5注重探索科研成果只有以论文的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公布于世,得到广泛传播,才能实际应用,实现其真正价值,毕业设计也是如此。出于鼓励,学校可将优秀的毕业设计公开发表,或应用于实际,来体现毕业设计的质量,实现它的真正价值。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法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它也有助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重视、提升大学生毕业设计水平是全面广泛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为此应不断探索,逐步提高毕业设计水平,完善毕业设计相关策略,强化构建毕业设计监管体系,探寻有效的成果交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努力探索。 结束语 毕业设计具有本科教学中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尽管目前在毕业设计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相信通过强化认识、合理安排、正确实施、完善监控、注重探索等措施可以全方位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作者:李超英刘涌涛王文锋张光谋郭晓芳单位:新乡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房地产企业的网络营销之路 一、房地产顾客购买行为的特殊性 房地产作为商品具有其特殊性,如位置固定、生产周期长、非标准化、对环境和区位的要求程度高、价值高额等,并且房地产商品的价格比较高,一般来说,消费者在购买时都会进行较多的理性思考,因此房地产作为商品是一种理性商品。消费者在购买这种商品时会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为。一般来说购房者在购买房地产这种商品时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确认需求水平,制定购房预算。购房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目标商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负担水平,在考虑可获得的各类贷款和借款等因素的基础上,来估算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确定可能购买的房屋类型。 2、收集房地产商品信息。购房者一般在确定了购房意向以后,就将着手开始收集房地产商品信息。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获得:一是媒体广告,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广告等;二是亲友介绍;三是开发商或商邮寄发送的宣传资料;四是现场售楼处的资料及现场周边的广告;五是房地产交易会;六是通过互联网检索;七是通过其他渠道。 3、进行实地调查。购房者在选定了几个目标后,进行实地调查,以比较各个项目之间的优劣,以及房地产的各种资料,如产权情况、环境情况、物业情况、价格情况、配套设施、交通情况、户型、面积、工期、建筑质量、装修情况、朝向、通风、采光等因素。 4、签订认购书、房屋购买或租赁合同。购房者在确定了最终的购买目标后,将进入购房的实质操作过程。在此阶段,购房者要交付定金,提供自己的资信和收入证明,交付首期款,并办理金融贷款。 5、入住并体验。签订合同以后,开发商应严格地按照合同规定,按期提供房地产商品,购房者也会按期入住,在入住期间,购房者会对自己以前的决定进行验证,他会拿自己的居住感受跟供应商的说法相对照,这是整个购买过程的延续。 在这些过程中房地产提供商就可以在一定的环节和阶段采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例如在市场调查、广告传播、营销组织管理、营销效果评价等过程,从而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改进传统营销的不足之处,并且将那些适合在网络上进行的一些管理过程和交易过程通过网络来进行,可以缩短交易过程、减少交易手续,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二、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基本过程 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的应对其所面对的顾客的特殊性,就应该引入网络营销的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其顾客提供商品。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时应经历如下过程: (一)做好基础工作 为了很好的将网络优势与房地产营销过程结合起来,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建立企业局域网络应用系统,实现公司内部信息交流网络化。具体来讲,是建立公司自己的网站、主页及项目信息库,开发企业的MIS系统,实现公司内部的信息共享。 2、积极应用现有网络技术平台的现有服务,如各个ICP服商和ISP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如各个房地产网站和综合型网站。由于他们具有各种专业的网络技术服务能力,能够发挥聚集效应,使得房地产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同等的服务。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一个网站上就可以查到更多的房地产信息,这大大提高了信息检索的全面性,降低搜索的时间。 (二)制定网络营销总体战略 房地产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战略时应考虑:网络营销目标;网络营销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预算;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及执行;反馈信息的管理;保持企业网上形象的一致性等。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产品特点来确定合适的网络营销目标,网络营销目标制定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所定的目标来确定网络营销预算,在营销部门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协调人员来进行营销信息的控制和客户管理。在此基础上,制定网络营销计划。网络营销计划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进行网络营销对本企业意味着什么;二是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网络营销;三是企业如何进行网络营销。一个企业在回答了以上的问题后,就可以着手进行网络营销战略计划的制定,以及组织和实施等工作了。 首先,要制定好市场营销总体战略,企业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具有一般媒体调查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网络在市场调研方面具有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性,便捷和成本低,样本容量大等特点。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其基本过程与原来的市场调研并无多大的差别,同样也具有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数据结果整理分析,形成调查结果等过程。与传统的调查方法不同的是,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查,可以将调查问卷设计成电子表格的形式,由网页的浏览者或访问客户填写后提交,自动地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里,调查结果直接存入电脑,免除了传统的调查问卷的人工输入数据的处理过程。而通过编写好一定的程序或利用现有的统计分析软件即可以自动的进行有效问卷的筛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调查结果。由于调查过程采取在线的方式,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省却了大量的人工 劳动,调查成本大大降低。 其次,要制定好市场营销总体战略,企业还必须确定目标客户。在目标客户的定位问题上,运用网络提供的针对性强、筛选速度快、能够判断被调查者的来源地等技术手段可以迅速地应对市场的变化,甚至可以将市场细分到更小。针对某个特定年龄、某个特定社会阶层、某个特定职业、某个特定区域甚至某个特定家庭提供个性化极强的房地产产品。例如,专门针对22-27岁量身定做的单身公寓、针对广告人、自由职业者等设计的办公居住和二为一的单套居室住宅。 (三)确定网络营销基本策略 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上,房地产企业也可以从网络技术上发现巨大的能量。 1.网页宣传策略 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网页,可以涵盖项目书的全部内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介绍项目的情况。一个完整的网页应该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声像等内容,具有信息检索、信息拷贝下载、信息在线打印、提问、转发、下载有关法律合同文书、在线预订等功能。例如:在介绍项目的网页中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某个房间一天24小时的光线变化情况,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可以360度地展示项目周边的实际情况。可以说,网页技术可以弥补纸媒介的不足,能够更加逼真的显示项目的真实情况,并且所提供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2.网络公关策略 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开展网络公共关系:一是建立企业自己的平台或应用现有的网络平台企业消息;二是设立专门的制度,由专人负责网络公关,或拓展现有的公关人员的业务内容;三是利用网络无地域限制的特点,与各个门户综合型知名站点、房地产网站、新闻媒体、网络社区开展信息互换、共享服务;四是建立反馈意见处理制度,在了解顾客评价的基础上,改进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五是不定期的举行网络活动,激发访问者参与的积极性。 3.网络广告策略 房地产企业的网络广告策略首先要明确企业网络广告的标。不同的目标对应的广告策略、广告设计和广告预算都不一样。其次,要确定广告的互动程度,即广告设计成是单向还是双向交流,一般而言,网络广告大部分为双向交流。最后要确定广告的形式和整体方式,企业常用的网络广告形式有网页、专业销售网、旗帜广告(Banner)、视觉广告(View)、三维动态广告、文字链接和电子邮件等。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网络广告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可实现多种交流功能,例如查找、咨询、提出意见等,其针对性大大高于一般的传统媒体。同时,网络广告还具有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网络广告的成本低,效率高,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可以影响到每一个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 三、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好处 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信息的“推送”(Push)方式,而提供了一种“牵引”(Pull)方式,网络上的消费者既可以是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发送者,营销信息针对的消费者可以有很大的主动权,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浏览、到哪个网页去浏览、浏览什么内容的信息。另外,消费者如果对互联网上的房地产广告感兴趣,可以点击相关的内容,得到更加详细的资料,这样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房地产企业利用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可以获得如下的好处: 1.节省营销活动的费用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如果采取建立互联网上的WEB站点方式,其成本主要包括设立站点的成本、网络服务器软硬件费用、网络使用费和日常维护费用(包括网页的设计和维护费用),这些与开设专门房地产销售店面的昂贵的租金、装饰费用等相比显得很不起眼。如果直接应用已有的房地产网络信息服务商(ICP),或利用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租赁网页空间,则成本更为低廉,同时房地产企业在互联网上从事有关房地产营销活动,参与服务商提供的各种营销工具,也将大幅度降低房地产广告信息制作和成本。 2.提供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以网络为媒体的专事营销服务的计算机系统能实现24小时服务,3W(WORLD WIDE WEB)站点能够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知疲倦地持续工作,随时响应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消费者的要求,这给平时白日工作繁忙的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下班以后在家里连接互联网络,浏览房地产网站内容,了解房地产信息,选择自己需要的房地产。 3.消费者可以互动地参与营销活动 在精心设计的网络站点上,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营销者,可以在网页上留言,可以填写网页上的市场调查表格,进行购买要求登记。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在网页上得到他所需要的详细资料,同时,营销者也可以收到各个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并相应地调整网上的营销行为,使网上的营销活动更有效。这种沟通是双向交互式的,在给予消费者有关房地产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回收了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4.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全面介绍房地产项目 与昙花一现的电视广告片段、小篇幅的报刊广告相比,房地产的网上营销可以做到立体式的全景信息展示,能更加充分生动地表现房地产的特质,作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现在互联网的软件技术能集现有各种媒体的功能于一体,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形式来传递信息,甚至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让消费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自己所选房屋的大小、光线明暗、周围环境等。因此,精心构思和设计的3W站点会给每一位访问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激发每一个潜在的购房者的购买欲。 5.网络营销突破房地产营销的地域界限 由于房地产为不动产,具有地域的固定性,因此传统的房地产营销活动一般在房屋所在地进行,而今后商品房的出售,特别是高档别墅的出售,往往打破了地区的界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房销售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把自己建造的各类商品房让全国各地的,甚至境外的购房者都知道,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这种远程信息传递形式。通过详细地介绍商品房设计方案、装饰材料、设施功能、交通环境、价格、付款、购买方式等内容,到营销房地产的目的,及时连通国际市场,让原本地区性极强的房地产营销活动的空间拓展到全球范围,突破房地产营销活动的地域界限。这一点尤其有利于开发档次高、目光远大、营销定位目标高的房地产企业 四、房地产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可能遇到的障碍 前面已经分析了网络营销的基本过程以及优点,下面将对目前房地产网络营销和网络交易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加以分析。 1、安全障碍 网络交易安全是制约着网络营销和网络交易发展的最大障碍。网络营销的安全障碍主要来源于网络的安全漏洞。网络技术最初设计时采用的是开放性的设计标准,所采用的TCP/IP协议最初是建立在可信环境之中,在局部范围内应用的,而后来的全球化推广却忽略了这一点,造成对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不足,形成了安全隐患。虽然后来人们采用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但是效果甚微。 网络营销要在解决安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数据完整性,交易的不可抵赖性以及身份的可确认性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交易活动的顺利完成。 2、交易制度和交易政策上的障碍 目前关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在理论上还落后于实践。一些网络交易的税费收取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需要尽快制订出一个符合网络营销发展规律的管理办法。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网络营销的管理、安全、保密、认证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3、法律障碍 世界各国至今还没有制订出 有关互联网方面的完备的法律。传统上的贸易合同都采用书面合同的方式签订,或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来辨别。但在网络营销活动中,电子货币、电子签名会使与有形合同相关的法律很难再适用于网络交易,因此,网络合同的权利、义务和法律效力尚待进一步明确。 4、基础设施障碍 网络营销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企业网络化、商业网络化、金融电子化、以及政府电子化等。在大规模的商业网络、金融网络和政府网络形成之前,网络营销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快慢,影响着网络营销发展的步伐。 5、网络支付障碍 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务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但是在用户的利润分享和资源的使用调配等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法。通常是一个消费者同时拥有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却无法统一使用,本来应该是很方便的信用卡,反而不是很方便;而且国内的各个银行的网络应用平台与世界其他国家银行的不统一,更加不利于银行之间业务的互联。 6、消费习惯障碍 网络交易不直观,气味、光、风景等无法亲身体验。尤其是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仍然是实地消费,这种多年来的消费习惯和购物心理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无法逆转。培养和建立新的消费方式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7、信用障碍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个人信用体系,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也未制订。个人信用难于评估,而且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使网上交易的成功充满了疑问。此外,企业之间的信用体系也不完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机制也不健全。 总之,网络营销在我国任重而道远,房地产商品网络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尤其复杂而艰辛。但是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很久。现在,企业就应积极的调整经营思路,探索那些可以适合在网络上开展的业务;同时,政府要积极地加快相应的立法工作,建立统一的标准,促进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浅议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战略 摘要:笔者结合传统市场营销理念及互联网技术,论述了网络营销的方式,并就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战略 1.网络营销的内涵与特征 1.1覆盖区域非常广泛 传统的市场营销往往受到地域限制,很多好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局限在生产地周围的市场,无法被更多的人了解并购买。国际互联网无国界与区域的限制,因此,网络营销轻而易举就打破了地域限制,是一种极其开放的、覆盖范围极其广泛的营销活动。企业的产品推广可以通过网络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络用户终端,吸引其注意,从而扩大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挖掘出更多的潜在顾客。这样,企业的市场就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市场。 1.2传达信息非常迅捷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要将新的产品信息或企业新的动向等传达给消费者往往要经过比较繁琐的程序,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而时效性会差一些。而网络营销在传达信息方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松地将需要传达给顾客的信息及时地让顾客了解到。比如,在2007年购买基金的热潮中,基金公司就是有效地利用了互联网,将各种信息及时给受众,使受众在第一时问内对相关情况有所掌握,从而指导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1.3能够与顾客有效互动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顾客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企业产品的地位。企业得到的顾客反馈不足,与顾客互动性较差。网络传播不同于纸质媒介或是音频视频传播,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性就是信息沟通的双向性。网络营销中,既有企业而向顾客的信息传播,又有顾客对企业的信息反馈。这样的双向沟通无疑会使顾客加深对企业产品的了解程度,同时也使企业更有效地掌握顾客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营销“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目标。 1.4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中,产品从生产到宣传包装再到市场流通,其中环节较多,附加的成本也就较大。 相比较,网络营销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通过网络营销,商品交易得以直接进行,交易环节大为减少,交易成本随之降低。例如某些网上卖书的网站,不用在全国各地租场地,不用大量的人力实地卖书,其图书就卖到了全国各地。这其中场地费、人力费以及相关损耗费大为降低。而且,读者不用出门,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在家就可购得所需书籍。这对于读者来说,既省去了出门选书的时间和路费,还可享受到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无外乎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网上购书。 1.5提出个性化生产需求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的营销产品往往是大规模生产的同类产品,用以满足一个相对顾客群体的需要,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 网络营销使企业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通过网络,顾客可以把对产品的要求及时告知企业,然后再通过网络向企业下订单,企业再根据订单的要求进行生产。比如戴尔电脑公司就是由顾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网上自主选择所需要的电脑配置,然后公司根据顾客所需,安装电脑并送货上门。 2.网络营销的几种方式 2.1利用网站营销 这是网络营销最基本的方式。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宣传自己的优势产品,形成网上品牌。企业的网页在制作上要能够吸引人,内容应时时更新,在宣传自己的同时可为顾客提供与产品相关的小知识等,丰富网上内容。同时,开设专门的与顾客互动的版面,更好地倾听来自顾客的声音,还可以与其他网站做友情链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2.2利用搜索引擎营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信息浩如烟海,访问者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常要依靠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站点推广工具。企业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在搜索引擎上注册排名靠前的关键字。这样,访问者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就会比较容易看到该企业的相关信息。企业的网站建设得再好,若没有好的引擎把访问者引进去,该企业网站的点击率必然会受到影响。 2.3利用电子邮件营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邮件成为很多单位和个人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电子邮件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因而,很多企业已经把电子邮件作为营销的一个手段。企业在出售产品时,可以在客户资料栏中留下客户的电子邮件,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把新产品的介绍发给顾客,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对顾客作回访,从而有效地与顾客沟通。比如,有一家生产家电的企业,定期向顾客发送有关产品的信息,在节日的时候还会通过邮件给顾客发送问候。时间久了,顾客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这家企业产生情感依赖,从而更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2.4利用博客营销 博客是一种新的网络传递工具,企业可以试着用博客来进行营销,博客具有自主性、共享性等特点。企业的博客内容应以知识性、引导性为主,同时将顾客的反馈在博客上。另外,企业可以利用他人的博客为本企业宣传。比如,可以在本行业专家的博客上附加自己企业和产品的信息等。 3.网络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网站维护跟不上顾客需要 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但由于观念及人才等原因,网站后续建设及维护跟不上。打开网站,仅仅有企业的介绍,内容过于单调,没有新闻版块,没有与顾客互动的版块,没有相关链接,顾客能得到的有效信息少之又少。这样的网站对于营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对策: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由专业的人才负责网络维护,时时更新内容,并配合其他部门做好接收顾客网上订单和网上购买的工作。 3.2受众群体层次不够广泛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还无法在全体人群中得到普及。最明显的表现是中青年上网者居多,老年人上网者居少;城市人群上网者居多,农村人群上网者居少。也就是说,上网比例较大的人群集中在城市里的中青年中。因此,企业在行网络营销时一定要考虑受众群体的特征。 对策:企业在布署网络营销战略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果企业的生产产品是老年人的保健品或农用产品,就不适合在网络营销上大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营销只是一种很不重要的附属营销手段,企业仍应以适合本企业的传统营销为主,待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之后,再逐步加大网络营销力度。 3.3网上购物顾客支付比较难 目前,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有:邮局汇款、开设网上银行、货到付款等。由于种种原因,邮局汇款仍然是主要支付手段。对于顾客来说,这在无形中又加大了顾客的购买成本,容易让顾客产生抵触心理,对于企业的营销会有不利影响。 对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创建让顾客感觉更为方便的支付方式。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银行的电子化发展。企业可与银行加强合作,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找出便捷而有效的支付方式。 3.4顾客疑虑心理较重 俗话说眼见为实,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通常会有疑虑心理,这个产品真的像介绍的一样好吗?把钱汇出后能不能按时收到货呢?种种顾虑使得消费者还是愿意亲临商场购买,图个心里踏实。 对策:企业首先要通过传统营销方式建立企业的品牌形象,通常名牌企业更容易让人相信,从而可以 减轻顾客的疑虑心理。 其次,企业在网上宣传介绍产品时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辞,让顾客产生不符合事实的过高期望值,期望值越高越容易失望。一次失望就会影响到下一次的购买。再次,及时做好网上订单的处理工作,企业内应该有专人来负责处理网上交易这方面的工作,接到订单后不能耽搁,货发出后要及时与顾客联系。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企业一方面要创新营销理念,积极发展网络营销;另一方面,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要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以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基于顾客价值的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商店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网络营销的关键在于网上商店是否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为此本文拟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构建了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具体的网络营销策略。 关键词:顾客价值;网络营销;理论框架;策略 据艾瑞咨询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迅速。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4610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75.3%,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8亿人,占互联网民规模的32.9%。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蕴含着巨大商机,网上商店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构建完善的网络营销体系,怎样采用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策略使网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话题。由于网络营销弱化了地域、时间的局限性,更加注重于顾客需求个性的回归。因此本文拟以顾客价值为重心来研究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的策略。 一、顾客价值 根据伍德罗夫的顾客价值理论,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对产品属性、属性偏好以及使用后可能对顾客目标的实现起阻碍或促进作用的结果的评价。基于此理论,伍德罗夫提出了目前延用比较多的顾客价值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 伍德罗夫顾客价值层次模型 根据顾客价值层次模型,可将网上商店的顾客价值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商品属性价值、商品结果价值和商品目标价值。其中商品属性层次包括商品的具体形式、质量等;结果层次是顾客使用商品的效果,包括正负两种效果;目标层次是顾客价值的最顶层,包括使用者的核心价值、目的和目标,是顾客使用的最终结果。 二、基于顾客价值的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理论框架 基于顾客价值的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策略理论框架,包括网络营销的内容、功能和目标。营销要素不仅包括4P,同时根据网络营销的特点增加了过程营销、商品展示等。营销策略框架的核心是顾客价值,外层是各要素的营销策略,多层模型中各子功能模块界定了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策略的实施过程。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的投资配置应重视开发新顾客和维系老顾客,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宗旨。同时,建立起畅通的营销实施反馈、评估机制,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系统,切实提升网上商店的综合竞争力。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理论框架图 三、基于顾客价值的网上商店网络营销策略 (一)网上商店产品营销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网上商店产品营销首先应根据顾客需求,对于商品质量进行保证。据2011年艾瑞咨询《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70.6%的潜在用户不在网上下单的原因是担心商品的品质。顾客在网购商品后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商品质量上,观察使用效果是否预期一致,能否满足他最终的购买意图,并以此来判断以后是否会重复购买。因此,商品品质是网上商店产品营销的关键。同时由于网上商店众多,网上搜索功能极为简便,使得同质产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要让顾客体验到更高的使用价值,就要有独特的网上商店品牌风格,塑造个性的网上商店形象,以传递商品的价值和理念。此外,由于网购商品都必须通过物流才能到达顾客手中,物流环节的服务给予顾客的体验也十分重要。目前仅有一部分实力雄厚的网上商店能够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大部分的网上商店都依赖于第三方物流。此时,商品的外包装就显得格外重要,商品的保护性外包装必须强化,以确保商品能完好的到达顾客手中。 (二)网上商店价格营销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的网上商店价格策略就是要求网上商店运用各种调研手段及销售经验,尽可能的搜集同类商品的顾客认知价值,从而为制定顾客认可的商品价格提供客观依据。据2011年艾瑞咨询《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51.8%的顾客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是比实体店便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网店售价与实体店的售价进行比较,会给顾客超值的购买感受。通过随机抽样商品进行网络搜索调查发现,同一商品中,销售量最大的往往不是标价最低的,销售量大的商品其售价往往比最低标价略高一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虽然低价促销策略仍然有非常良好的市场效果,但并不是唯一有效的竞争手段,网上商店无需片面的追求最低销售价格。 (三)网上商店过程营销策略。网络通讯的发展为网上商店与顾客的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网上购物过程中,顾客由于不能亲自看到商品实物,会对产品的细节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因此网上商店销售人员与顾客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销售人员正确的引导能够帮助顾客建立合理的购买预期,并协助顾客购买到最符合自身购买意图的商品,从而产生较高的顾客价值。同时网上商店提供的“商品评价”、“分享”等功能,也为顾客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前期顾客购买商品后的评价往往是新顾客进行购买的重要判断标准,因此,网上商店也要注重对于顾客互动环节的引导,鼓励顾客进行较详细的商品评价,及时处理一些负面评价,维护顾客之间积极正面的互动。 (四)网上商店人员营销策略。网络购物虽然是顾客对着电脑进行购物,但网上商店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网上商店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在线销售人员。网上交易虽然突破了时间限制,但根据艾瑞咨询的监测数据表明,顾客网购时间基本集中在9∶00至22∶00之间,10∶00与20∶30左右是一天中的两个购物高峰时段。网上商店可以根据自身的销售规模在以上时间段内合理配备在线销售人员,以满足顾客的咨询需要,并协助顾客顺利完成购买过程。同时,由于销售人员直接与顾客产生互动,销售人员的素质与精神面貌也非常重要,网上商店要重视对于销售人员的“人本管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与服务意识,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与顾客进行沟通,展现店铺的销售文化。 (五)网上商店关系营销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的网上商店网络营销旨在从顾客角度出发,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以吸引顾客进行重复购买。因此,网上商店维系与顾客的良好关系非常关键。除了通过销售人员的服务有效满足顾客的购买需求外,还要配备相应的售后人员,来处理顾客购买后期问题,解决顾客抱怨,进行售后补救。顾客抱怨往往产生于商品缺陷或商品与购买期望不符。网上商店可以通过善待顾客抱怨,分析原因,进行及时补救。这样,不仅留住了顾客,还能让顾客对网上商店产生更高的信任感。反之,如果对顾客抱怨置之不理,或者推卸责任,就可能会永久的失去顾客。网上商店还可以利用相应软件工具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对重要顾客进行必要的信息完善,在能力范围内,给重要或全部顾客以一对一的销售服务。客户关系的维护能有效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大量的回头客不仅能为店铺带来更多的效益,同时顾客的信任也是一笔无形的商业财富,有利于店铺的可持续发展。 (六)网上商店商品展示。由于网络购物过程中,顾客无法亲身体验商品,因此商品的页面展示就是顾客了解商品细节的主要途径。在商品展示的页面,网上商店需要提供图文并茂的商品介绍,同时提供该商品细节的关键数据和合理的购买建议,以供顾客参考。在进行商品介绍时,不宜进行过度的商品美化,以免顾客产生过高的购买预期,以至进入商品使用情境时,无法达成顾客满意。除了商品展示页面,为了配合品牌建设,满足 顾客购买的个性化需求,网上商店同样有必要对店铺页面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突显店铺个性,与顾客潜在的审美需求产生共鸣,使其对店铺产生认同感,以达成愉悦的购物体验。同时,如果网上商店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就有必要对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陈列。合理的商品分类能够便于顾客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如果寻找过程困难,顾客往往会选择离开店铺,重新回到网络平台进行搜索。 由此可见,适宜的商品展示不仅方便顾客深入地了解商品,同时还能传递网上商店的特色和文化,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谈博客营销在企业网络营销中的作用管窥 论文关键词: 博客营销 网络舆论 搜索引擎 论文摘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博客(BLOG)提供了一个迅速成长的成熟环境。而企业在网络营销业务中的博客营销则是一种基于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个人知识资源及它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这种网络营销工具已在企业网络营销业务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0引言 博客营销是通过博客网站或博客论坛接触博客作者和浏览者,利用作者个人的兴趣和生活体验等传播商品信息的营销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博客这种虚拟社区的特性,对特定博客的受众进行“人际传播”,并运用博客开展事件营销和公关活动,以引起受众高参与度。 1博客营销的主要特点 由于博客营销的目标相对精确,而且营销成本低廉,所以博客营销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 1.1 细分程度高,广告定向准确博客是个人网上出版物,因而每一博客都有其不同的受众群,其读者往往也是一群特定的人,细分程度远超其他形式的媒体。细分程度越高,广告的定向性就越准。 1.2 互动传播性强,信任程度高,口碑效应好博客在广告营销环节中同时扮演了两个角色,既是媒体又是人,既是广播式的传播渠道又是受众群体,能够很好地把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放大传播效应。 1.3 影响力大,引导网络舆论潮流实践证明,博客作为高端人群所形成的评论意见影响面和影响力度越来越大,博客渐渐成为了网民们的“意见领袖”,引导着网民舆论潮流,对企业品牌造成巨大影响。 2博客营销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价值和作用 2.1 博客可为企业直接带来潜在用户博客内容在托管网站上,如新浪网属下的博客频道(//.cn/)等,这些网站往往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吸引大量潜在用户浏览,达到向潜在用户传递营销信息的目的,这是博客营销最直接的价值表现。 2.2 博客营销可大大降低网站推广费用通过博客的方式,在博客内容中适当加入企业网站的信息,达到网站推广的目的,这样的“博客推广”成本极低,降低了一般付费推广的费用,同时在不增加网站推广费用的情况下,公司网站访问量大大提升。 2.3 博客文章内容使用户可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多渠道信息传递是网络营销取得成效的保证,通过博客文章,可以增加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发现企业信息的机会,这里所谓搜索引擎的可见性,也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网页被主流搜索引擎收录,并且当用户利用相关关键词检索时,这些网页出现的位置和摘要信息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从而达到利用搜索引擎推广网站目的。 2.4 博客文章可方便地增加企业网站的链接数量获得其他相关网站的链接是一种常用的网站推广方式,但是当一个企业网站知名度不高且访问量较低时,往往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网站给自己链接,通过在自己的博客文章为本公司的网站做链接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拥有博客的资格增加了网站链接主动性和灵活性,这不仅可为网站带来新的访问量,也提高了其在搜索引擎的排名,因为一些主要搜索引擎把一个网站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数量和质量也作为计算其排名的因素之一。 2.5 博客是建立权威网站品牌效应的理想途径之一作为个人博客,如果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自己的BLOG。如果他坚持不懈的博客下去,他所营造的信息资源将为其带来可观的访问量,在这些信息资源中,也包括收集的各种有价值的文章、网站链接、实用工具等,这些资源为自己持续不断地写作更多的文章提高很好的帮助,即可形成良性循环,这种资源的积累实际上并不需要多少投入,但回报却非常可观。对企业博客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坚持对某一领域的深度研究,并加强和用户多层面的交流,对于获得用户的认可和品牌忠诚创造了捷径。 3如何提高企业博客营销平台的访问量 3.1 访问量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内容企业博客只有向目标受众提供充分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引起受众的深度参与,进而收藏公司博客。 3.2 站点的定位定位不清很难吸引固定的用户群,甚至因此妨碍已经到来的用户。为了营销的最终效果,有时放弃部分不合适的用户是必要的,例如,某博客定位于向高端消费群体产品信息,即使引起了低端用户的充分关注,也不能为此改变初衷。 3.3 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更新频率不可太频繁,也不应该很久都不更新。更新频率和博客性质相关,如果是评论,1天或者2天1篇是不错的频率,很多朋友都喜欢每天看到新内容。 3.4 吸引读者回复和交互质疑和分享是引发讨论最好的方式,朋友们都很真诚,愿意贡献出自己所学。此外,还可设计隐含话题,或是用一下故意发表有争议的意见,但在没有很大把握的情况下,保持真诚至关重要。 3.5 搜索引擎优化在博客服务提供商限定之下,还是可以进行搜索引擎优化的。首先,可以在文章中使用较热的关键字,还可以增加站点内在的链接。如果企业使用的是独立的博客服务器,那么能做的就更多了,静态化页面,优化博客内部的结构,都是有效的方法。 3.6 广加链接广泛的使用友情链接和交换链接,交换链接越多,企业博客就越容易被访问。而且,企业博客与客户与受众的链接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互联网中的重要性,链接越多,站点就越重要。所以,作为正在进行网络营销业务的企业,认识到博客营销的价值和作用,并利用好博客营销,对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网络营销 [摘要]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步伐的加快,社会跨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规则、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利用网络营销系统整合企业营销资源,提高营销效率,提供灵活、主动的网络营销系统是现在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网络营销系统研究,针对我国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络 网络营销系统 一、网络营销的定义 网络营销的产生是随着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新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是新的营销形式,简单地讲:网络销是指利用Internet等电子手段进行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即用计算机通信系统和在线网络,进行产品设计、制定价格、促销和分销的一列活动,它是有效地识别和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以达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方式。 二、我国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 1.支付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支付的技术手段尚不成熟,安全通用的电子货币尚处于研究认证阶段,网络交易成了“网上订货,网下付款”的四不像交易方式,极大影响了网络营销系统的发展,这对于提高网络营销系统的效益和水平是不利的。从技术上讲,网络营销系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交易的安全性,如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保密等:而由于Internet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和流动性,使网上交易面临着种种危险,如网络泄密、网络欺诈等。企业害怕出现商业泄密,以及虚假购物,而消费者则担心虚假交货、货不符实等情况的发生。网上支付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网上交易的信任度,制约了网络营销系统的发展。 2.网络营销系统与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 大多数企业极为看重网络营销系统与订单处理、库存与供应链管理及结算等原有业务系统的集成。但现行网络营销系统解决方案,大多采取了独立的应用系统模式,无法实现与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有机集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营销系统的发展。企业之所以忽视了网络营销系统与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集成,依然是由于缺乏对网络营销系统全面的认识,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营销工具,独立于企业其他系统,没有注意到网络营销涉及的范围很广,系统集成和信息集成是网络营销系统有效运作的基础。 3.营销沟通问题 从传统的大众媒体广告为主要方式的大众营销沟通发展到今,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已经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在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由于沟通不顺畅是导致用户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这是典型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承诺的沟通失败、用户期望的沟通失败和用户教育的沟通失败。企业在多次尝试多种网络营销手段时,经常发现不完全奏效。 三、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系统的构建 1.网络营销系统框架 网络营销系统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品牌管理子系统、营销沟通子系统、网上销售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营销绩效评价子系统。从总体上说,整个网络营销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接口信息处理层、事务逻辑层、支持层。 接口信息处理层是网络营销系统获取或输出信息的接口,可划分为数据接口和用户接口。事务逻辑层是执行网络营销系统基本功能的各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包含若干业务,这些业务可构成业务层,业务层之间是有顺序的。支持层是指网络营销系统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及应用支撑软件平台、网络与硬件基础设施平台等,是保证整个网络营销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2.企业网络营销系统的功能结构设置 (1)品牌管理子系统。品牌管理子系统完成宣传介绍品牌的功能,通过企业介绍、产品介绍,以及服务规范、品牌宣传,使顾客充分了解企业产品及服务、企业现有政策和活动,使得顾客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培养顾客的信任感、认知感。企业利用此系统达到宣传企业形象、树立名牌产品的意图,并通过详细的企业品牌目录、产品目录和品牌策划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 (2)营销沟通子系统。互联网最大特点是可以进行双向沟通,设置营销沟通子系统,主要是企业通过选择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把广泛的、迅速和连续的信息传达给顾客,促使用户从认知阶段逐步过度到感知阶段,最后推向准备购买的行为阶段。建立顾客自由参与讨论的虚拟社区,顾客发表对主题的看法,系统通过引导、发起顾客对企业的讨论,了解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的看法,更好地深入消费者心理,研究市场和消费者行为,也吸引顾客对系统的参与性,留住顾客。 (3)网上销售子系统。网上销售子系统满足用户网上交易(物品为标准产成品)的需求,系统设置订单处理、支付处理、物流处理和售后服务等功能模块。 (4)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客户销售、市场、支持和服务的全面管理。该模块能够实现对客户基本数据的记录和跟踪、对客户订单的流程追踪、对客户市场的划分和趋势研究、对客户服务数据的分析,进行数据挖掘和在线联机分析以提供决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脚]。并将客户信息进行 统计分析、分类,提供不同的顾客以相应的服务。在此系统中还对顾客的意见进行反馈,给顾客以即时的信息,形成良好的互动。 (5)营销绩效评价子系统。营销绩效评价子系统通过一套定量化和定性化的指标体系,对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从各个方面(包括营销理念、网站访问量、顾客服务等)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通过对企业网络营销绩效进行评价,掌握企业网络营销的运行状况,了解企业网络营销的运行效果,为企业的网络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网站效果绩效评价:网站效果指标主要包括网站设计、网站性能、网站推广、网站流量。网络营销效率绩效评价:反映企业网络营销系统中人、财、物、信息的利用效率。其主要指标有销售效率、分销效率和广告效果三类指标。网络营销效益绩效评价:网络营销效益评价反映了企业网络营销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力、服务水平、公众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营销效益类指标包括竞争效果指标、服务效果指标、公众效果指标和财务绩效指标。 (6)数据库及支撑平台。网络营销系统的数据库及支撑平台主要是为各子系统提供一个性能良好、使用可靠、开放的和易于扩充的支撑环境。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新一代企业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企业对数据库软件的新要求使得数据库分布式应用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四、结论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正以其成本低、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形象生动、可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显示出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营销将成为全球企业竞争的锐利武器。网络营销的特点决定它在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经营方式,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对传统营销方式产生了冲击。但这并不是说,网络营销完全取代传统营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本文分析了网络营销系统的应该具备功能,设计了该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和系统框架。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对网络营销的购物决策研究 一.我国现阶段网络营销发展状态 一.一交易金额 二0一0年,我国网络购物全年市场交易金额到达五二三一亿元,较二00九增长一0九.二%。同时,网络购物市场在我国社会消费品市场中的地位也在延续爬升。二00八年网购市场交易额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一.一%,二00九年上升到二%,二0一0年晋升至三.三%。网络购物逐步成为网民常态的消费方式。 一.二商品种别 网络购物商品糊口化趋势更为显明。二0一0年,网络购物市场上销售最旺盛的商品是服装鞋帽,购买的用户比例为七0.一%。电脑数码产品是购买用户群第2大的商品,购买的用户比例为三一.六%。与电脑数码产品购买用户范围至关的是图书音像制品,购买的用户比例为三一.四%。充值卡、游戏点卡等虚拟卡购买的用户比例也到达了二七.七%。从网购市场各类商品交易金额所占份额看,电脑通讯数码产品及配件占交易金额的比例最高,到达二六%;其次是服装鞋帽,为二四%;第3位的是充值卡、游戏卡等虚拟卡;家用电器占比为九%;家居百货为九%。 一.三网购频次 二0一0年,我国网购用户购买频次有了显着的晋升,网购用户半年平均网购次数到达一0次,较二00九年增添四次。同时,半年网购一0次以上的用户占比晋升较快,到达二二.一%,较二00九年上升一一.二个百分点。 一.四用户范围 跟着我国电商企业服务能力以及影响力不断晋升,团购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网上商品的价格优势深刻人心,网购的优势进1步凸显,促使更多的用户被吸纳进入网购消费者的队伍。二0一0年,我国网购用户范围继续增长,网购渗入率进1步晋升。截至二0一0年一二月,网络购物用户范围到达一.六一亿人,网购渗入率到达三五.一%。“1015”期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增长了四.八倍,网购用户渗入率晋升了一0.六个百分点。 一.五网购的消费者念头 寻求利便快捷、价格廉价是用户进行网购的主要念头。有五0%的用户认为利便快捷是其使用网购最主要的缘由。在寻求便捷的消劳神理推进下,大而全的购物商城以及逐日1团的团购网站患上到了快速发展。其次是价格廉价,有二四.八%的用户网购最主要的缘由是价格廉价。还有九.一%的用户为了节省时间而网购。主要因为时尚有趣而选择网络购物的用户有四.三%。看到周围人在网上买东西而开始网购的用户有一.七%。 二.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二.一产品 网络市场不同于传统市场,其实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合适网上销售以及展开网上营销流动。网上销售的产品应为新产品或者时尚类产品,寻求产品的时尚性以及别致性是许多青年消费者的购买念头。同时,还有斟酌产品的购买介入程度,如果有的产品请求消费者介入程度高、需要现场消费体验、需要良多人提供参考意见则不合适网上销售。 二.二价格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物的首要因素。1般来讲,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时常表现为反比瓜葛,一样的商品,价格越低,销售量越大。网上购物之所以拥有生命力,首要的缘由之1是网上销售的商品价格低廉。此外,消费者对于于互联网有1个免费的心理预期,1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的起步以及发展都依靠了免费策略,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网络营销可以减少传统营销中的中间费用,大大削减产品本钱。这也是互联网商业利用的巨大增长潜力所在。 二.三购物的便捷性 1般来讲,在购物的便捷方面,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是处于两方面的斟酌:1是时间上的便捷,既不受时间的限制并节省时间;2是可以足不出户,在很大规模内选择商品。 二.四安全可靠 购物的安全可靠性是网上消费者无比关切的问题,由于,网上消费1般需要先付款后送货,这与过去1手交钱1手交货的购物方式大不1样,消费者发生了失去节制的离心感。因而,在网上购物的各个环节必需加强安全节制措施,维护消费者购物进程的信息传输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维护,和建立消费者对于网站的信念。结论与对于策网络营销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美好的远景以及无穷的商机,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以及生存的危机。探讨中国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作风,发掘潜伏的影响消费者购物决策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深入理解我国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作风。这对于于消费者行动钻研;对于消费者教育,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和企业如何进行广告宣扬以及目标市场细分等都有现实的意义。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行动的7因素模型在必定程度上描写了消费者的购物行动特征,这对于通过电子营销为主要手腕的网络卖家在制订产品、定价和促销等方面的市场营销战略时,提供了决策根据。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常常偏向于买廉价的、口碑好的网络卖家的产品,针对于消费者喜欢廉价、快捷和有促销流动的特色,那末企业就必需斟酌这些影响因素。本文触及的仅仅是网络营销情形下以及购物决策部份影响因素。企业在进行具体的营销决策时,还必需依据特定的产品以及企业锁定的目标市场对于特定的消费者群体作进1步的钻研,有明确针对于性的钻研结果对于具体的营销策略将会提供更有针对于性的网络营销决策参考意见。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分析服装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策略 一“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 一.一“网络原创品牌”的什物产品策略 跟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糊口水素日益提高,对于于物资以及精神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也在晋升,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出现多元化。跟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心理的进1步加深,产品将被更深层次的细分。“网络原创品牌”的商家不但要出产出适销对于路的产品,同时还要建立优良的品牌形象,塑造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培育出虔诚度较高的目标消费群,以保证企业不乱、延续的销售量。传统营销模式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归纳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减退期4个阶段。“网络原创品牌”商家若要维持延续的生命力,必需源源不断地更新产品或者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任何1种新产品的开发对于“网络原创品牌”都拥有其显明的周期性,企业依据不同产品、不同阶段适时地做出策略调剂,以匡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二“网络原创品牌”的服务产品策略 服装网络市场的日益饱以及,传统品牌线上销售的竞争加重,“网络原创品牌”市场占有率难度加大,这驱动“网络原创品牌”努力调剂其服务产品策略,建立优良的品牌形象、树立富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以培育企业的潜伏消费群体,提高顾客的虔诚度,保证其销量延续、不乱的增长[二]。优良的网络服务产品策略主要从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3方面着手。“网络原创品牌”售前服务是指企业把新开发的,详细,能够代表优良的企业文化的产品信息通过互联网推行给网络目标消费者。如服装产品的作风、号型、购物指南等等。售中服务则主要包含消费者发生购买念头后,协助消费者完成订购、付款等相干流程的服务。售后服务是指商家针对于消费者收到货品后的1系列行动,如对于所购买产品不满意,可协助消费者在规定时间内退、换货。针对于消费者在施行购买行动进程中存在的疑难,商家客服人员通过专用的实时聊天工具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就消费者提出的疑难解答,以匡助消费者消除疑虑完成订购。当订购完成后,消费者可以应用发生的订购单了解货品即时状况。“网络原创品牌”企业在网络营销流动中不但应注重产品策略以及服务策略,还应当注重对于网站信息的保护,建设优良的购物环境。网络营销流动中,优质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理念是企业胜利施行网络营销流动的症结因素。只有保证了以上两条基本前提,才能让顾客的虔诚度成为“网络原创品牌”可延续发展的首要保障。网络营销的虚拟销售环境与传统的营销流动相比存在更多的不肯定性。如干扰信息对于顾客判别力的影响等因素,只有靠企业加强施行信息产品策略,才能较好的保护顾客的虔诚度。展开网络营销流动时,应遵循顾客对于产品、服务、信息、形象和环境的满意度原则。只有以此为网络营销流动的基础,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企业的顾客虔诚度,从而建立优良的品牌形象,保证企业的销售量。 二“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的网站销售策略 品牌网站是其展开营销流动的平台,是提供产品服务的载体。胜利的“网络原创品牌”网站触及市场、采购、销售和客户服务等内容,不单是宣扬的平台,更是综合性的门户,利便商家、顾客、合作火伴接洽,实现网络营销流动的各项基本职能[三]。 二.一网站购物指点 购物指点对于每一款出售的产品都会附上详细介绍,顾客可以看见产品的平面效果图、模特试衣图、产品搭配效果图,及产品示用意等。顾客可依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购买。 二.二实时对于谈服务 顾客通过购物指点的阅读,对于产品还存有疑虑,可以通过阿里旺旺等在线对于话软件与客服进行实时沟通,讯问产品的详细信息。 二.三完美的售后服务 顾客可通过“网络原创品牌”网站提供的售后链接,表达对于本次购物的真实感受。即货品评价包含什物与描写的相符度、服务质量评价、物流评价等。如果消费者对于所购买的产品不满意,也可通过售后链接申请退换货[四]。 三“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的渠道管理策略 三.一“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渠道的功能“网络原创品牌”的网络营销渠道以互联网作为支持,其完美的线上销售渠道主要有依照货品交易的前后顺序顺次为定货、结算和物流配送3大功能。定货系统通过店铺网站给消费者提供货 品信息;同时,也能借此及时了解到顾客的需求,以到达供求平衡。商家公道地整合网络营销渠道,加强供应链管理完美定货系统,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库存,节制运营本钱以到达利益最大化。顾客对于所选商品进行付款时,可采取的主要结算方式有“支付宝”、网银、信誉卡以及快捷支付等。通过店铺网页胜利订购并且完成结算后,店家主要是以快递的情势将商品配送给购买者。 三.二“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渠道的特色 “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渠道的主要特色为:1、减少产品从出产商到顾客的中间环节,缩减了销售本钱;2、单1化的销售渠道,供应链管理更加完美;3、配送简单化,产品由仓库直接发至顾客手中;4、依据顾客订购量进行出产,减少库存积存。 三.三“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渠道的建设 “网络原创品牌”在建设该企业的销售渠道时,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销售渠道,充沛斟酌网络消费环境中“虚”的特色,营建出让消费者易于接受的网络销售环境;其次,简化网络定货系统,减少消费者定货进程中的繁琐环节,保证店铺定货系统的易操纵性以及产品信息转达的准确性;再次,“网络原创品牌”商家应当设置多种结算方式供消费者自行选择。同时,还应保证结算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防止结算进程中的风险;最后,与安全可靠的物流公司合作是建设便捷、有效地配送系统最直接的保障。 四“网络原创品牌”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 公道地施行促销策略是企业拓展市场的首要手腕之1,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促销策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网络原创品牌”商家应当加强与出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制订出适合的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五]。 四.一“网络原创品牌”网络促销的主要情势 “网络原创品牌”商家在进行网络促销流动时,必需保证其促销策略是切实可行的。“网络原创品牌”施行的BtoC营销模式事实上是商家对于个人的1种个性化销售,所以选择出适合的、行之有效的促销策略是网络营销流动获得胜利的症结。网络促销的情势1般可以分为拉销、推销以及链销等3大类。 四.二“网络原创品牌”网络促销的主要策略 在传统的促销流动中,促销分直接促销以及间接促销。直接促销包含了推销员、售货员及销售服务;间接促销包含广告、销售增进以及公共瓜葛。促销策略主要包含了网络广告、站点推行、瓜葛营销和销售增进4个大类。 四.三公道地施行网络促销策略 商家在做出促销决策以前首先应分析其促销流动的目标消费群,才能保证促销流动能够行之有效。商家所选择的促销对于象应当是成心愿在网络市场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和潜伏消费群体。设计公道的促销组合对于商家极其首要,1般以网络广告促销以及网络站点促销为主。企业根据广告促销以及站点促销两种方式的特色结合本身产品的优势以及特征,依据该企业产品的实际市场情况、促销对于象的情况,公道组合,取长补短,到达最好的促销效果。商家在展开促销流动前,首先应制订出适合的预算方案,相对于于传统的促销流动来说,网络促销属于1种新型的促销模式,促销产品的价格等因素都需要企业不断的试探,在实践中比较、学习、总结经验。促销流动到达了必定阶段以后,商家应该针对于已经执行的促销流动进行评价,衡量此次促销流动是不是已经到达预期成效。及时对于促销进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这些数据包含企业站点走访人次、点击次数及千人广告本钱等。“网络原创品牌”商家适时地对于正在展开的促销流动进行有效地衡量,能够确保企业促销流动的顺利进行,当其偏离预期效果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对于其进行适量地调剂,确保整个促销流动的连续性与成效性。 五结语 “网络原创品牌”务必继续维持其线上的销售市场,保留原本的顾客资源,发展潜伏的消费群体,不断完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旨在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晋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丰厚的品牌文化以及企业内涵,为线下营销渠道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期待“网络原创品牌”在新型营销渠道中取得有效的出路,丰厚我国服装产业的营销模式,推动我国服装行业的进1步发展。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电子商务形势下网络营销方式改革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较之于传统经济的优越性越发显着,其应用规律与模式也逐渐被我们熟悉和运用。网络营销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营销模式造成颠覆性的冲击,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电子商务环境的逐渐成熟,网络营销模式的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二者相得益彰。 1电子商务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等[1]。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最先进信息技术的商务方式,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它所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下实现的贸易过程的电子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的产物,而非纯粹技术问题。电子只是手段,商务才是根本。网络经济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与模式,电子商务也体现出了自身强大的优势: 1.1 经营成本低 电子商务是提供给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一个平台,它的高效率低成本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网上商店不需要传统商务中那么多的营业员,不需要实体的店铺,并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提高销售量和企业的知名度。企业所有商品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有了快捷的信息反馈可以实现零库存,没有店面租金成本和商品库存就可以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1.2为客户提供便利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各种消费和服务,传统商务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框框被打破。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化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企业可以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经营。客户不再像以往那样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只能在一个区域内购物或者选择交易伙伴,甚至只能在有限的几家商场内购物。当把这些实务转移到互联网之后,过去需要大费周折才能获得的服务现在很方便地就能得到。例如网上转账和支付、寻找购买不常用的稀有商品、查询货物的收发情况、利用搜索引擎货比三家等,都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迅速地完成。电子商务提供的客户服务使消费者和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1.3支付手段安全性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和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标准来保证的。对于客户而言,这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安全套接层SSL协议和安全电子交易SET标准的推出,以及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分布式安全管理、防火墙等技术的应用使网上支付手段在高度电子化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 1.4高度集成性 电子商务中采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新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实现对事务处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它能规范处理事务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为一个整体,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效率。例如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服务器可自动汇集客户信息到数据库中,并对订单和意见进行分析整理,寻找突破点,引导新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即提供交互式的销售渠道,商家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自身工作,减少流通环节,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使得双方均可获得最新数据,加强彼此间合作,提高服务质量。 2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它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而且对传统贸易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信息社会的网络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网络营销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它的发展带来了营销观念的变革。 2.1网上销售迅猛发展 企业将商品和服务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给全球消费者浏览和选购,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在线经营的方式。顾客虽然无法实现亲临现场的购买体验,但是通过商品的图像、文字、技术指标等参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购买与否,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这种消费模式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我国网络市场规模以2008年的1218.8万国家注册域名量傲视全球。 2.2网络营销应用提速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作为网民实用性工具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整体网购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339万人,经济发达城市的网购普及率更高。根据CNNIC的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另外,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2]。 2.3网络安全技术更加成熟 目前,信息认证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等正趋于成熟,这将有助于提高网络系统在产品销售方面的安全与效率。随着电子现金、电子钱包、智能卡、借记卡、电子支票等支付工具的安全推行,网络消费者以前所担心的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迎刃而解。CA认证体系的引入,使支付手段在高度电子化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使得信用度大大提高,也增强了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也使得网上购物拥有无限前景。 2.4消费者决策理性化 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不再满足被动地接受产品,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参与到产品的形成和使用的过程中,对产品的个性化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服务在改善顾客关系、培养顾客忠诚度以及促进网上销售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个性化服务是实现网站商业利润的关键,是电子商务成功的秘诀。但在过于分散的个性化服务也会增了服务成本和管理的复杂程度。个性化服务受个人信息保护的制约,不可能要求顾客提供非常全面的个人资料,否则会引起抵触情绪,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是有限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个性化服务都有价值,个性化服务不应强调形式,服务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3网络营销模式的创新 从上述网络营销模式和理论的发展来看,网络营销强化了企业与用户的互动性。网络营销不再是单一的企业制定和执行的业务活动,而是有消费者参与的营销活动,从而使网络营销更容易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 特征。专业化趋势。网络营销最主要的趋势是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真正的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迈进,企业网络营销的竞争将以吸引、维持顾客群和经营顾客关系为主要目标[3]。 3.1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还有越来越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精准营销是以Web2.0为技术背景而产生和运作的。Web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热门概念之一,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精准营销通过新的网络技术深入洞察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把营销信息制作成消费者“想要的信息”并传达给目标消费者。2005年菲力普?科特勒最早提出了精准营销的概念。其本质特征在于强调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通过恰当的渠道,向恰当的客户提供恰当的广告信息。 3.2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是根据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采用付费形式或者技术手段,是网页在关键词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引导用户点击,从而达到品牌展示和促进销售的目的。搜索引擎营销模式通常采用免费登录分类目录、搜索引擎优化、收费登录分类目录、关键词广告、关键词竞价排名等方式来争取消费者的忠诚。随着我国搜索引擎运营商逐步开放API数据,第三方公司将开发大量搜索引擎营销技术工具,广告主可以在本地系统中完成统计、分析、修改等管理功能。随着搜索引擎用户的不断增长,搜索引擎将逐渐成为细分覆盖最高的媒体。虽然还是有企业把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和传统营销在经营思想上分开处理,但是无论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在关注网络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他们积极与技术先进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完善他们的搜索引擎营销服务体系,共同驱动未来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 3.3博客营销 博客营销就是利用博客展开网络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开展博客营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传递的目的。博客营销可以直接带来潜在客户、降低网站推广费用,为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提供了机会,方便地增加企业网站的连接数量,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对读者行为进行研究。博客在我们的广告营销环节中同时扮演了两个角色,既是媒体又是人,既是广播式的传播渠道,又是受众群体,能够很好地把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通过博客与博客之间的网状联系扩散开去,放大传播效应。 3.4许可E-mail营销 许可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许可E-mail营销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但是在我国各个企业在利用E-mail营销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存在很大的误区。E-mail营销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品牌形象、产品推广、网站推广、顾客关系等多方面。E-mail营销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减少垃圾邮件的影响,提升企业E-mail营销营销的专业化程度。 4结语 网络营销要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精心策划,而网络营销模式的选择是企业获利能力的关键。企业要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进行充分地调研,用科学的方法高效、系统、有目的地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从而能够有效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适合企业的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的研究 1、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 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专业、专1。就是指集中全体的资源以及气力重点打造专业性的网络商品销售信息平台,主要是以本身行业为发展特点,对于某1类商品行业重点做全面的钻研,例如鞋子、衣服、电器等。②深刻、深层次。这1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其主要的特色之1,拥有至关独特的专业性质。它是在专业销售的基础之上再更为深层次的钻研。由于专业、专1是垂直型网站做好发展的条件前提,而深层次的进1步发展是为了能够晋升产品的服务品质以及提高商业盈利。在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的影响下,不少的企业以及网站都开始与1些知名品牌的出产商进行沟通与合作,不但可以化解渠道商的利益冲突,更可以不断的扩展产品线与产品系列,以便更好的完美交易平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并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商品交易支付方式。图(一)为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示用意。 2、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利用现状 从二0一一年的时候,我国的电子商务逐步开始了高速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模式。许多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相干企业借此机遇患上到了很大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像国内1些比较知名的网购企业:京东商城,凡客诚品,梦芭莎,唯品会等网上商城,都吸收了大量的资本融资,发展速度极快,几近带动整个垂直B二C商务行业的集体升温。然而,因为垂直型B二C网络营销模式平台在面对于泛博消费群体的时候,拥有相对于的服务狭隘性,所以就致使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对于技术的开发程度请求不是很高,这也使患上不少商家以及企业在技术本钱上的投入远远比那些综合类、平台型的B二C网站少良多。①垂直型的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市场拥有狭隘性、不乱性这类狭隘性是相对于而言的,由于垂直型B二C网络营销平台自身面对于的就是1个相对于单1的产品市场。就以凡客为例,其主营衣饰服装类的产品服务,所以它的消费者群体也拥有相对于的单1性,通俗点说,消费者就是为了这1类产品才来你的网站进行购物。所以说垂直型B二C是1个相对于狭隘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站平台。 正由于如斯,现在愈来愈遭到综合型B二C商务模式的冲击以及要挟,但因为自身就有好的1面,所以泛博的消费群体及其消费念头在选择上面仍是很明智的,这类好的方面就是提到的不乱性。不乱性表现在消费者群体的不乱性,市场的不乱性,垂直型B二C商务企业在保护消费者瓜葛以及管理方面拥有不乱性,同时垂直型B二C网络营销进程中的商品价格相比较综合型拥有必定的价格优势。②垂直型B二C商务网络营销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产品服务,必然会累积庞大的消费群体,尽管在网络营销进程中会大量的流失部份客户,然而,靠着垂直型B二C平台本身的优势以及特色,提高销售及服务质量,不断的去知足消费者的需求,将会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可是,当前许多垂直型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需要改良以及立异。③物流管理体系不够成熟这也是因为我国当前的物流现状抉择的,尽管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无比快,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然而,因为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许多物流产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互联网电子商业模式高速发展的大环境违景下,缺少高效的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以及物流体系,这也就直接的影响到了垂直型B二C的物流进程。 由于以及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1样,他们都有1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更是垂直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进程中的1个极为首要的环节,因为我国的物流体制不够健全,物流速度常常很慢,就会有可能致使顾客的物品在运输进程中造成破坏。简单的举个例子:101黄金周的时候,网上购物交易量显明增添,造成许多电商企业的物流公司呈现爆仓现象,就会造成货物配送速度无比迟缓,严重的影响着消费者的情绪以及购物心境,最后成为制约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发展的首要不利因素。④垂直型B二C网络营销模式中的本钱优势不管是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仍是现代的电子商务模式,其网络营销的最大特色以及优势就是低本钱。也就是说,垂直型B二C商家以及企业可以不受空间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货物以及商品,均可以放在B二C网络营销平台上供顾客进行选择。像咱们最熟识的全世界最大的商品零售商沃尔玛,它就至关拥有本钱优势,然而在垂直型B二C网络营销平台上,其本钱价格远远的低于现实糊口中的沃尔玛。跟着互联网客户对于垂直型B二C商务企业的走访量激增,那末企业的边际本钱将会出现不断降落的趋势,从而让企业的利润空间到达最大化。⑤发展进程中缺少立异我国目前的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缺少相应的技术以及管理体系的立异,基本上还停留在对于国外1些先进的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模式的模仿水平上,就国内许多的电子商务模式而言,多数都是对于国外先进的商务模式的移植。比如国内的1个典型代表,“易趣网”。易趣网站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模仿国外的eBay,像铛铛网也是对于国外的先进商务管理模式进行的移植。 3、发展以及立异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 ①口碑营销跟着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不断剧烈化,同时互联网与消费群体的糊口各方面之间的瓜葛更为深刻、更为亲密,所以,在这类情况下,垂直型B二C商务企业应当更为重视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互相瓜葛。与实际糊口中1样,在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进程中,每一1个商家、企业的形象、信用、口碑是无比首要的。也就是进行口碑营销。口碑营销体现在:商家的信用、商品的质量、服务态度的优劣等多方面。所以,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商家以及企业应当在“专”以及“深”的基础之上,更为的重视产品的服务质量,以便在竞争剧烈的市场环境下为自己营建1个优良的口碑。②加强商品供应链的管理1般情况下,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企业商家更为重视商品的本钱价格,通常都是以低价的方式来到达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尽管应用低价格的营销方式可以在短期内占领1部份市场份额,然而要想到达终究的网络营销目标是不现实的。由于低本钱、低价格的网络营销战略其实不安全,1旦遇到“资本寒冬”,这类低价格网络营销策略完整没有“抗寒”的能力。 所以,为了不这1问题,就必需正确的处理好商品本钱与供应链管理的问题。所以,在垂直型B二C商务营销模式中结合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不但不是退步,更是1种进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很好的增进品牌建设。③树立专业的仓储以及物流体系在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进程中,物流配送是1个首要的中间环节,可以说物流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群体对于垂直B二C商家的印象。树立健全仓储以及物流管理体系最症结的就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就是指在商品供应链的管理以及总体服务功能方面,知足物流组织以及物流管理所需要的1些功能以及作用。在垂直B二C商务平台中,像1些大型的、有必定范围的产品出产企业应当树立并健全企业本身的仓储以及物流体系。这样不但可以 大幅度的降低商品的本钱和运作本钱,而且在产品以及服务上构成有竞争优势的范围效应。④立异运营以及营销模式前面也提到了,我国的许多电子商务模式几近都是从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中移植过来的,缺少立异意识。由于我国在电子商务网站领域的立异能力比较弱,正由于如斯,更应当加强立异建设。应当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让电子商务模式与消费市场紧密联络在1起,只有实现电子商务模式的技术立异,才能够充沛施展其优胜性。当前,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运营模式包含两个方面:平台型B二C;独立性B二C。 4、总结 全文主要针对于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进行的钻研以及论述,共分为了3大部份进行探讨以及分析:①对于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②垂直型B二C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以及利用现状。③关于如何更好的实现以及施展垂直B二C营销模式的价值,提出了1些建议。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营销的模式和优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令传播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互联网驱动的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多种媒体之间通过互动和互融,逐渐形成了开放式的连锁链条,这样的媒介生态对于营销来说也是颠覆性的,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呈现出新的活力。 1 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有其区别于传统媒体营销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多点对多点的模式 网络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体中一点对多点的单向度传播,实现了多点对多点的传播。这种模式下的营销更加注重受众接受,注重受众的接受体验。正因如此,营销也由广播变为“窄播”,针对受众的需求,通过双重互动,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其个性的服务。 1.2 点播模式 点播模式的发展是适应受众对内容需求而诞生的。这种模式有效地为客户呈现更多的传播内容,提升用户的黏度。 1.3 时空超越性 网络媒体超越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在时空上更具灵活性,而且内容承载量更多,传播途径更广更便捷,传播范围更大。这保证网络营销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更好地深入到人们需求之中。 1.4 双向互动模式 互动形式网络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网络营销中,可以通过诸多社交手段实现双向互动,促进信息的收集,保障信息的及时精准反馈。另外,网络上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不仅可以传播文字和图片,而且还能传播视频和声音,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增加了营销看点。 2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模式 2.1 社交媒体营销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越来越凸显,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趋势十分明显。在微博和微信上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商业号和营销账号,他们就是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在这个平台上,受众也通过转发点赞等行为积极地参与到营销中来,相对应的则可能在营销中获得一定收益,这样受众又成了生产者,既能够有所收益,又促进了品牌的营销。 2.2 搜索营销 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举足轻重,虽然现在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搜索引擎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搜索引擎在营销上仍然占据很大份额。通过搜索可以快速搜索到需要的信息,而在搜索引擎中的排位和关键词,则是营销的重点。企业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大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增加产品浏览量,或者寻找合作对象,使得自己的产品迅速成为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还能够进行持续的营销方案优化,不断根据市场情况的改变来调整营销策略,这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的常备手段。 2.3 视觉化营销 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突破3个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网络上观看视频,特别是年轻人,有部分已经不再开电视,电视不仅收视率下降,开机率都在下降。因此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营销是很好的营销策略,既能自由发挥,又成本低廉。而且最重要的是网络视频具有社交互动的功能,能够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很多消费者会通过分享行为来进行无意识的营销,有些甚至干脆就把广告拍成很有创意的小短片,其广告形式更加灵活多变。 3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的优势 3.1 减少企业的营销成本 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并不是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它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营销的整体花费。以往企业进行传统营销需要实物作为载体,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网络营销则减少了这一花费,新媒体营销则把这项花费降到最低。新媒体时代企业甚至不需要自己再搭建官方网站,只需要在已有的成熟的社交媒体上注册一个账号,通过免费开放平台不断地进行信息推送和资源共享,通过有质量的内容聚拢人气,吸引消费者。例如,在微博上建立加V账号,在豆瓣建立专属小站,在QQ上建立自己的品牌粉丝群,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公共号,而这些营销都是免费的。 这些成熟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虽然成本低廉,但是需要内容的支撑,可谓是真正的内容为王。只要传播的内容有创意或者对受众来说有价值,就有受众帮你进行继续传播。最重要的是,这些成本消耗只是在信息的一瞬间就完成了,剩下的传播成本都是由受众自己来承担的,这样就把受众变成了新一级别的传播者,这种传播效应呈指数级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条传播链能够无限延伸,呈现出爆炸式和病毒式的传播效果。 多点对多点的模式所造成的指数级传播是传统媒体所不能相比的,其传播效果也令人惊讶。这正是互联网营销的媒体,随着社交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就像六度空间理论一样,一个人认识六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这样的传播速度是以往所有媒体都无法做到的。在当今金融危机的余威下,使用这种经济便捷的营销手段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3.2 提升广告创意含量 在新媒体传播中,数据库营销、病毒营销、互动体验、口碑传播、精准营销、事件营销等新型营销手段和广告模式变换花样出现。这其中的要点就在于创意,一个好的创意能够让新媒体营销发挥出一个广告公司的力量。一但有了好的创意,那么再通过有理有据的营销,积极促进受众参与和反馈,营销效果将大大增加。 创意是营销内容的关键,但创意的应用需要好的平台和人才。互联网上的信息爆炸一方面令信息冗杂,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也为新媒体营销注入了更多的元素,只要能够创造性地整合这些元素和信息,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创意经济的真意,因此创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和产品竞争中最关键的环节。 3.3 自主选择和有效互动 在新媒体产生如此巨大影响之前,营销主要是一对多的硬性单向度营销。网络营销使得消费者与企业的沟通更加流畅,互动效果明显,对企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具有显着成效。在网络营销中,更需要确定目标用户,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引导其进行自主选择,并在互动和口碑中获得品牌价值,使其品牌价值融合于口碑之中,变成传播源头进行扩散,使得营销效果倍增,这就是病毒式的营销。 但是,互联网的信息爆炸导致信息泛滥,人们无法辨别冗杂信息,决策成本不断提高,因此,简单的传播内容已经不适合网络营销的需求,应该让受众积极参与到营销规划之中来,变成营销病毒的宿主,与其一起完成整个营销过程。通过受众的参与,企业收集更多用户信息,实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让占据主导地位的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私人化、精细化的需求已经被满足。这样的自主选择和有效互动能够有效提升营销效果。 3.4 链接用户,企业和用户共享利益 新媒体平台能够引导其中的用户参与营销过程,成为产品和品牌的传播者和营造者。因此,一旦企业与用户链接到一起,使得企业和用户实现利益共享,则营销效果会翻倍。 例如,APPLE公司的线上商城就是这样的例子。苹果公司的APP软件语言是开源的,苹果公司允许用户上传自己写的APP,但是APP需要由线上商城统一进行管理,其销售和下载都能够为作者分得一定的利益,而苹果公司的线上商店既丰富了品种,也获得了比例分成。这就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双赢。根据2014年苹果线上商城的数据,目前苹果线上商城中经过官方认证允许下载的APP已经超过30多万,下载次数超过15.9亿次。就这样,苹果 靠开源软件的开发赚得不少利润。 企业为用户提供营销平台和营销推广,而用户则创造产品和内容,二者通力合作,实现利益共享。这种模式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多样性的前提下,还提升了用户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用户如此忠诚如此具有用户黏度的原因。最终,在用户的病毒式传播中,为其提供平台的企业成为了最大受惠者。只要能管理好一个平台,让平台良性运转,就能够聚集人气。新媒体的用户也乐于接受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给用户带来的参与感和荣誉感令传播呈指数级传递,甚至成为展现个性、实现自我的平台。可以说,企业在进行传播营销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大方地对用户的参与和贡献进行付费,这种物质激励将能够更好地提升营销效果。 4 结语 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令人目不暇接,昨天还火热的一个新媒体产品可能今天就已经被新的产品所代替。新媒体对个人和社会的渗透是方方面面的,每个人都逃不过互联网这张大网,新媒体在给平民提供展示自己舞台的同时,也赋予大众更多的自由权利,这深刻地改变了用户的思维习惯。相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成长,信息传播和网络营销将会更上一层楼。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对房地产网络营销的冷思考 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触网的主要目的是试图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平台,扭转传统的售房方式,应用互联网信息传递量大,传递速度快的特色,促使房地产商品能够快速、有效地知足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就是以网络营销接替传统的销售方式。但“中城房网”,“搜房网”等大型房地产网站展开的网上房拍、网上房展等流动的收效却微不足道,因而咱们不能不对于此作1番沉着思考。 1、我国现实国情难以支撑网上交易 中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很难说不是鉴戒美国的经验。但是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至关程度上与美国是不可比的。我国的人均CDP只有A百美元,而美国则高达3万美元;中国并未完整脱离工业时期,而美国已经到达后工业时期的顶峰……种种差异使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与美国的现时状态其实不类似,因此咱们不可能使网络经济在中国的定位与美国相同。 此外,不管是从互联网的普及状态以及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信息系统、支付系统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目前网络经济在中国其实不具备发生显明效果的基础。据二000年七月二七日 CNNIC(中国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讲演显示:截止到二000年六月 三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 一六九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约为 二五八万,拨号上网用户人数约为 一一七六万, 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约为二五六万,尽管上网用户总人数每一年以近乎一00%的速度高增长,但就 一六九0万的上网用户而言,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一.三%,如斯低的比例如何能够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 而且据CNNIC的统计讲演,上网用户中 一八-二四岁的网民占四六.七七%,而一八-二四岁的这个阶层在消费上是1个无比不成熟的群体,特别对于于房地产商品,这1用户群根本不具备消费能力。 因而,不管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仍是从现时网络普及率及用户层次的小环境来看,房地产网络管销在现阶段都难以施展作用。 2、网上支付难题,安全隐患难以解除 房地产商品销售环节的网络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价款的支付问题。目前我国加入互联网,设立网上银行的金融机构还很少,还不能知足网上交易支付的需要,而且就现有的网上银行而言,因为社会信誉体系还不够完美,使用者的数量还很少。至关1部份的消费者即便有心网上购买,也因无力解决支付问题而作罢。另外一方面,各商业银行的金融电子化采用了各自为政的方针,造成目前技术不统1的凌乱局面。最先推出网上支付业务的招商银行采取的是SSL标准,而中国银行采取的则是更加高档的SET标准。这类缺少长远计划的行动使网上金融的总体服务效力比较低下,并终究侵害到消费者的利益。这无疑在至关程度上阻碍了房地产网络营销的展开。 另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是房地产商品网络销售推动的又1障碍。因为房地产商品价值量大的特色,网上交易1旦成立,就会发生大额资金的流转,但因为我国现阶段网上银行的支付体系其实不完美,尚无树立网上支付工具的自动化监控以及管理体系,不能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及调和。因而用于网上支付的信誉卡。电子支票、智能卡等工具的信息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不能保证支付的安全性。安全的网上交易系统必需拥有1个安全可靠的通讯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同时必需保证交易数据库服务器的绝对于安全,避免网络黑客闯入窃取信息人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状态来看,解决这1系列问题还需要至关1段时间。 3、网上交易的合法权益不能患上到保障 因为房地产商品固定性的特色,房地产商品交易实际上就是有关权属瓜葛的活动转移。因此做为普通消费者对于于所购的房产的权力归属问题是至关看重的,特别在我国的住房按揭市场构成以后,这1表现尤为凸起。但网上交易自身的不可见性以及因为交易双方相隔较远而发生的交易双方身份的不肯定性使患上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网上交易发生的有关权力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正式出台有关网上交易规则的法律、法规。尽管合同法中规定电子合同与书面合同拥有平等的法律效率,但其中的许多枝节问题还有待进1步明确。此外,网上交易所带来的税费的收取问题也没有肯定的标准。这样看来,网上购房其实不能真正到达消费者购买“放心房”的请求。 4、房地产商品的独特性难以发展网络营销 因为产品自身的特性,房地产销售的网络化将带有自己显明的营运特征。首先,它必需具有相对于于其它产品较高的技术支撑,比如高宽带的连接普及,语言通讯以及视频传输的流畅自若。由于房地产不似书本或者电脑,有标准的模式以及统1的评判尺度,它是1件扑朔迷离的产品,对于它的表达将更为难题。而房地产网络销售的展开又必需树立在详实描写的基础上,使消费者能够充沛了解所购房产的位置、环境等系列状态。即便是同1环境,同1栋大楼的两个单元,房屋的地点1样,建材1样,房型面积也1样,但它们的朝向、楼层可能不同,视线景观也可能不平等等。这些抉择着消费者终究购买与否的“细微”差异,常常是繁杂的,即便用常规的手腕也难以表达,更不用说通过网络加以形象描写了。同时,现在的网络,不用说即时的在线交谈与什物图像的传输,即使简单的王维影像的制作以及输送也不很便捷。 另外,房地产是1件高价值的商品,它常常是1个人,1个家庭积蓄几年,10几年,乃至几10年的劳动所患上才能购买的。因而,几近所有的购买者在抉择购房以前,总有1个漫长的比较选择的进程,他们不可能仅仅依托网络,将大笔的款项托咐给小小的鼠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的感性理念有关,尽管网络的大信息量以及快捷的特色能够将购买者的选择进程简洁化,效力化,然而购买者对于房地产的现场感受以及感性决定则是网络自身没法取代的。要在短时代内扭转消费者的传统消费观念决非易事。 所有这1切都抉择了我国现阶段房地产销售的商务模式都不可能排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而仅仅依托网上交易来启动市场,房地产网络销售的全面推动还需要1个较长的筹备进程。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对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之探究 摘 要:新形势下,因为旅游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旅游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具有一定的优势,网络营销已成为当前旅游企业营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我国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论述了旅游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企业 网络营销 企业战略联盟 所谓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主要是指旅游企业将网络技术作为基础的一种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方式。引入各类高科技营销手段,其目的在于传播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推介本企业的各类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的交易,进而助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实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网络用户了解旅游信息之需求,切实增加旅游目的地所具有的吸引力,进而扩大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或者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网络的可记忆性功能,从网络用户中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与需求,以便于合理地调整本企业的旅游产品或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同时还可依据网络用户之要求,为其量身定制旅游类产品,以求实现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同时还可减少各类中间环节,节约一定的人力资源,实现降低成本之目的。 1.旅游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 一是成本经济。旅游企业实施网络营销,能够从多个方面切实降低交易的成本。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信息成本,让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便捷和大范围传输,以切实降低时空成本,而且还能减少费支出。买、卖双方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商务交流,不需要中介参与其中,从而减少了旅游交易的各个环节,减少了交易所需的费用。同时,旅游企业通过网络开展产品的介绍与宣传,从而节约了运用传统方式制作广告与分发印刷品等所产生的大量费用,同时还不需要雇用专职销售人员,能够极大地降低销售方面的费用支出。二是信息高效。实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之后,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开展信息的交换,并且跨越时空进行交易,让任何一家旅游企业均能全天候、全方位地展示营销方面的信息,从而提升旅游信息的传播成效。网络所具有的多媒体功能还能让旅游企业网络营销集中图像、文字、声音等多媒体传播形式,创设出虚拟化的环境,更加立体化地传播各类旅游信息。借助于网络,旅游企业还能储存与分析各种市场信息,向客户所传送信息精确度也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媒体。同时,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即便双方进行的是跨国交易,也能够在同一时间开展交流,直至成交。三是双向沟通。旅游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积极主动地和旅游企业销售人员进行交流,了解自身最为感兴趣的产品以及服务,并且提出相应的反馈意见。旅游企业应当在和自身关系最为密切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对话与沟通的过程中,依据客户的细微差别,将其进行细分,以求正确地得出客户相应的需求,传送更为准确的广告信息,推出让消费者群体更加满意的旅游产品。这种营销沟通形式,能够让沟通的过程更富有效率,也使沟通的结果更让人满意,其结果肯定是旅游客户与旅游企业实现双赢。 2.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水平总体上依然比较低,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依然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分析,笔者觉得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旅游企业的网络竞争意识不够强。体现在一些旅游企业对于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没有清醒的认识。当前,依然有大量旅游企业并不关注网络营销工作,还是死守着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方式停滞不前。二是网络营销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存在着网络资源的浪费现象。如今,大量旅游企业网站只是将网络看作是介绍本企业以及常规旅游路线的一种工具,只是把一些传统的旅游产品放到了网络中,并没有依据网络营销的特性质来开发与设计新的旅游产品。如此一来,非但导致旅游营销的效果相当有限,而且还浪费了一种非常好的获取客户信息,进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方式。三旅游企业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企业中拥有不仅懂得旅游知识和营销知识,而且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旅游类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在现实中,符合以上要求的高素质网络信息技术人才极为匮乏。 3.加强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工作的对策 3.1致力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发展的空间已经渗透到网络之中。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营销也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了。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企业营销方式,目前已经逐渐发挥出其所具有的良好商 业价值。网络已经为旅游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向旅游客户介绍自身产品以及服务的良好载体。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之中,企业所具有的社会关系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运用传统的营销方式来传递信息,不仅速度较慢,而且时效性也差。旅游企业在开展了网络营销之后,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营销的成本,而且效果还要好于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手段。这是因 为网络营销的对象面向的是全世界客户,而且还不存在时间之限制。同时,旅游企业网络营销还能在效果上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做到精确化。例如,可以检测出当天共有多少人浏览了本企业网站,这些人分别是在哪里上网的,他们在网站上浏览最多的是哪些页面。这样一来,企业工作人员还可对其中具有意向的客户实施长期跟踪式回访等。运用以上精确化检测方式,企业还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到旅游产品推广费用的价值和回报等。而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方式就难以达到这种精确程度。所以,旅游企业应当切实树立起良好的营销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网络营销,更好地运用网络方式来推广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 3.2全面应用现代网络营销手段 在提高对网络营销认识程度的同时,旅游企业还应当使用先进的网络营销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整合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信息资源,持续提升本企业在旅游市场中的占有份额,进而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为此,企业应当精心建设本公司网站,在技术的层面上应当着力解决网站内容、技术手段、宣传等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网站内容安排上,应当全面考虑网站的访问者或者潜在客户所具有的需求。立足于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信息,从而切实树立起较好的企业形象,不断增加企业对于潜在客户的亲和力。同时,要积极运用网络所具有的交互式特点,更加积极地和客户进行交流,认真回答客户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个性化要求,从而实现争取客源之目的。二是在企业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上应当运用好视频技术与色彩技术等手段,把自 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旅游接待设施等比较直观和动态地展现在广大客户或潜在客户眼前,从而切实增加旅游企业所具有的吸引力。在设计与制作企业网页之时,应当更加巧妙和恰如其分地应用好各类色彩,不断增加企业网站的美感,让浏览者能够更加地感觉到赏心悦目,从而提升本企业网站所具有的吸引力。三是要很好地运用搜索引擎和旅游行业网站实施宣传与推广,从而让更多的客户能够了解到本企业,从而优先选择本企业推出的产品与服务。 3.3培养更多更好的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科技含量更加高,专业要求上更加严格,从事本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旅游行业要依据本行业之特点,结合企业自身需求,更好地承担起此项工作,这就需要拥有不仅懂得营销知识和网络知识,而且又要精通旅游业相关知识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有收集、整理与分析各类信息之能力,而且还应当具有十分强烈的服务、沟通、协调能力。从当前来说,这一类人才的数量并不多,所以,旅游企业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人才招聘、在职培训以及远程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提高网络营销人才的业务能力以及服务成效。 3.4运用网络健全完善企业战略联盟 鉴于网络具有良好的跨时空性,因此,旅游企业可以能够地实现跨地区经营,而不必只考虑到某一个具体的客源地市场。同时,这一特性也能很好地节约企业进行市场扩张的各项成本,这是由于企业不需要在每个客源地市场中建立起相应的分支机构,也不需要再开展大量的宣传。同时,因为网络具有链接功能,所以,浏览者在每个网站中选购产品与服务之时还可通过点击网站中的超链接以登陆其他网站或者选择与其配套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而实现各家旅游企业利益的共享,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在不同旅游企业之间设立企业联盟的可行性。 3.5健全完善现有的网络营销法律体系 要通过健全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保护旅游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的安全性。为此,一是要抓紧制定落实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切实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网络欺诈以及不讲求商业道德的相应行为,保障旅游企业网络营销能够实现良性发展。二是要制定涉及网络交易安全的规范,运用加密技术、ID认证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以确保交易过程的信息传递能够确保安全与合法,并且防止信息为第三方所非法利用,切实保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为不断发展的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与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怎样应对好这一重要挑战,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是每一家旅游企业管理者都一定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发展网络营销是每一家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能够将旅游网络营销切实做大做强,就一定要将旅游网站建立完善起来,并且从专业化角度来整合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层次的全方位服务,唯有如此,旅游企业才能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企业网络营销危机避免的对策 一、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对企业来说,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以营销为例,在200多年前,企业要想把产品卖给更多人,必须飘洋过海长途跋涉;100多年前在电气化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只需用一个电话就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到各个地方。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①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国际互联网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竞争手段的主要武器。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但是现在我国企业信息化意识明显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企业信息化工作在提高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方面正在形成巨大的潜力。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二、网络营销的风险分析 1.安全风险。对于这种以计算机为平台的虚拟交易市场,最大的风险就是交易的安全性。安全将成为制约网络营销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很多,既有人为的也有系统自身缺陷造成的,其中主要包括:信息传输风险、数据交换风险、信息确认风险、交易者身份不确定风险。 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企业在网络技术不成熟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手段不稳定,而给交易双方带来的风险。在我国,网络发展水平不高、网络基础设施差、线路少、安全性不高,这些都导致一切技术上的不稳定,从而造成上述混乱情况,技术原因形成的风险对网络营销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网络营销发展中的主要障碍,这是因为网络营销是以信用为发展基础的,即交易双方相互信任,信守诺言。买方假设卖方的商品合格没有缺陷,卖方假设买方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双方都会履行交易时达成的承诺。但在目前“假冒伪劣盛行,欠债不还有理”这样一种缺乏信任的经营环境中,如果没有任何信用保证,网络营销是难以开展的。信用风险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网络营销的发展。 4.法律风险。互联网是跨地域、国界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上无法向现实空间那样规定国家和地区的界限,传统的地域管辖方法难以施展于网络空间 5.物权转移风险。物权转移中的风险是买卖双方都应十分注意防范的一种风险。尤其是在网络营销中,物权转移过程中的风险更大,更加应该提防和警惕。如款到无货或货到无款、无保障的定金交易等,都将加大买卖双方的风险。 6.产品识别风险。网络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传递手段。当双方捕捉自己所需要的目标产品信息时,都会很高兴,但往往忽略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而造成了潜在着的产品识别风险。 三、网络营销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强化企业制度建设以规避网络营销中的风险 1.人员管理制度。明确权责范围,规范员工行为,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2.风险控制制度。为企业在风险决策、交易管理、危机应急等状况下提供规范的处理方法和操作机制。 3.监督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督监管,保证各项制度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并充分发挥效用。 4.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预防机制的建立,虽然需要企业先期投入一定资本,但是完善的预防体系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避免网络营销风险给企业带来现实的损失。 5.企业建立专门的网络营销部门。企业应建立专业的网络营销部门而不是将网络营销与普通的营销合并在一起因为网络营销不同于普通的营销,它自己具备一系列的独立机制和方法。 (二)政府在网络营销风险规避中的作为 1.政府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防范网络营销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必须加强网络技术研究,改善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与安全。同时,要尽量降低网络的使用费用,普及电脑及网络知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网络营销,以扩大网络营销的覆盖范围。 2.加强对网络营销的信用认证。加强在网络商场的市场准入制度,网络交易的合同认证、执行和赔偿,反欺骗,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广告管制,交易监督,以及网络有害信息过滤等方面制定规则,为网络营销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最大程度的降低网络营销风险。 3.完善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无论网络安全、网上结算还是货物配送,都涉及法律法规问题。只有健全法制,严惩违法者,才能保证网络营销的正常运行。因此,国家必须在立法和执法上加大力度。 4.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网络营销要适应市场全球化的新形势,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加强信息安全研究是我国发展网络营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5.国家应设立网络监管部门。国家设立专门的权威认证中心,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合格者颁发证书并在网上公布。同时,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障,或由保险公司设立专门的信用保险,尽可能把信用风险降低,促进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 网络营销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也给企业的营销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代变革的新型营销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方式,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显现出更为广泛性、实时性、经济性、交互性等特点。 目前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上网用户人数总量比较大但普及程度并不高,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现状也不太令人乐观。通过比较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网络营销规模、企业拥有网站数量等一系列问题,发现我国网络营销总体水平还较低,制约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障碍和主要问题如下: 一、制约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障碍 网络营销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活动。企业网络营销的开展,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发展障碍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在认识、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障碍。 1.认识方面的障碍 这是我国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最大的障碍。目前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过分神化,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可以说,这两种对网络营销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对企业的网络营销实践有着巨大的危害。 2.管理方面的障碍 当前我国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在内部管理的三个层次: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属于被动反应型,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管理者制定新的措施,却很少考虑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问题。导致管理制度呆板僵化,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 3.人才方面的障碍 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开展网络营销,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具备全新信息观念和新型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中坚力量。目前,国内企业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相比,都极其匮乏。 二、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具体问题 1.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我国的通信业虽经连续十余年的大发展,尤其是通信网的建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奠定了网络基础,但这与流通网络化的未来发展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不同的地区,在网络营销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企业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开展网络营销,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具备全新信息观念和新型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中坚力量,而我国企业恰恰缺少既懂技术又熟悉营销业务流程的综合性人才。一来大多数企业只会用人,而没有培养人的观念,二来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3.安全、方便的网络支付机制欠缺 在网络上直接进行支付就离不开银行信用卡方式。目前,我国网络支付的技术尚不成熟,虽然银行卡在线支付已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实现,但我国银行的电子化水平普遍不高,安全性又差,银行网络之间相对封闭,尚不能承担起支付网络电子交易费用的任务,无法在网上实现交易的全过程。因此,目前在网络安全支付方面存在的技术和观念问题是网络营销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障碍。 网络营销是新世纪市场营销的必由之路,它给广大企业带来了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鉴于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应采取如下对策: (1)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坚决摒弃原有的几种不正确认识,结合企业自身行业及产品特点,结合企业文化,结合企业营销管理模式,树立符合企业需求的网络营销观念。 (2)加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网络营销活动的对象是网络用户,所以网络用户的数量也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Internet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很多。上网人数的多少受到网络运行速度和上网资费高低的制约,而网络运行速度和上网费用受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国内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产品,改善目前的网络环境。 (3)加强网络营销立法与监督。无论网络安全、网上结算还是商品配送,都涉及法律法规问题,只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严惩违法者,才能保证网络营销的正常进行。因此,国家必须在立法和执法上加大力度,在网络市场准入制度、网络交易的合同认证、执行和赔偿、反欺骗、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广告管制、交易监督,以及网络有害信息过滤等方面制定规则,为网络营销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 (4)培养网络营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引发的一系列商业革命已经如火如荼,网络营销需要具备全新信息观念和新型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实施网络营销的中坚力量。网络营销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电脑、互联网,还要精通金融贸易、物资经营管理,并且要将这几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对口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营销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产物,网络营销正是在与传统营销的结合和相互促进中使其日益成熟。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各司其职,认真研究对策,从不同方面促进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在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实时性等特点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网络营销新方式、新策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中要向学生学习 一、为什么要向学生学习 1.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向学生学习不是新话题,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均有非常精当的描述.但长久以来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占绝对的主导,时常以权威的形象出现,无疑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拥有向学生学习的心态,放低身段,尊重学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必然选择. 2.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多元化 不能小看学生,要相信他们的潜能和智慧.现在的学生,他们除了从教师那里学得知识,生活中获取认知的方式是多元化,其中有些是教师所没有的,有些,教师以为是新知识,但学生可能早就知道.而且,学生人多,群体中不乏有智慧的闪光,总有一些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的新认识,新解法.向学生学习是点燃学生激情的方式之一. 3.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学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最有体会,他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感受和心理体验,能够辨别教学方法的优劣,教师虚心的向学生学习,知晓他们内心的需要,问计于生,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这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4. 获得学生尊重的重要途径 教师向学生学习,会不会在学生面前降低威信呢?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 教师威信的树立,除了学识还有人格,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虚怀若谷,勇于向学生学习,勇于在学生面前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者欣赏接受学生比自己更科学的解法,会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谈不上失面子影响声誉,尤其对化学教师而言,更是具有科学态度的表现,更能赢得学生的敬重. 二、为什么高三复习阶段更需要向学生学习 1.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过去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教师开展有效复习的起点,如果不详细了解,凭借经验照本宣科,复习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另外,学生的知识虽然零散,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提供充分的自主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在尊重宽容的气氛下,很多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自己悟得重点,突破难点,并且会生成一些让教师感到意外的新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学困生,向他们学习,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困惑,询问他们的最初想法,也许就在不经意间,教师能找到反复讲解学生依然不会的原因,因为很多情况下学生需要的教师没讲到,教师反复强调的却不是学生需要的. 2.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有提升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复习课难上,尤其对于化学学科,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模式、手段又相对单一,学生的兴趣、热情难以调动.如果在复习课上老师多给学生机会,向学生学习,让他们做老师,培养敢想敢说的性情,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升,一定能在枯燥的复习课中找到一点乐趣,一定会全力启动思维机器,当轮到自己发表观点时,他肯定把自己最闪光的东西展现出来,肯定希望老师、同学能听懂并欣赏自己. 三、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中怎样落实向学生学习 向学生学习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常态行为.在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中,向学生学习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中全程贯彻,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1.课前的关键是准备 课前准备时,教师需要秉承客观、耐心、谨慎的心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倾心交流或者学情预测,了解他们头脑中有哪些知识点错误、遗忘、混淆,分析他们能力素养的欠缺之处,进而整合教学素材,设计合适的复习过程.比如在复习有机合成时,发现学生对反应条件存在很大困惑,于是准备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堂活动:①浓硫酸、加热可能是哪些有机反应的条件?②甲烷、苯、甲苯、苯酚的溴代反应条件有何异同?③列举常见的氧化反应(有机),对比它们的反应条件. 2.课中的关键在于放手 向学生学习,老师就不能搞一言堂,需要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交流展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以为不能仅仅把学生展示当成老师后续讲解的载体,展示答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展示思想,这种深层次展示才能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教师有话语权,但不能随意下结论,多让学生自由表达.比如:学生在展示氧气的还原产物时,根据介质环境的差异,提出可能的三种还原产物,O2-、OH-、H2O,但在交流过程中,有学生指出还可能是O2-2,并举钠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实话,笔者在备课时没想到此,学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向学生学习还表现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笔者以为在高三不要布置化学的课外任务,而对于非常重要的复习整理,假如布置在课后,那仅仅是教师心理上得到一种安慰,很少有学生会做.虽然高三化学课时少,但宁可在教学内容、试题难度上做做减法,也必须保障自主整理的时间.在笔者的课堂上,经常能找到学生富有个性的网络图、打油诗,每当发现这些闪光点,笔者总是第一时间拍下照片,一方面积累宝贵资料,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精彩展示的一种激励. 3.课后的关键是及时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教师需要自我反思,更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制定反思提纲,总结课堂得失.学生的反思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素材,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是专业成长的助推剂.同时教师可以据此针对性点拨,尤其在高三阶段,个别辅导对临界生的提高是最好的方法. 向学生学习,以学生为本,完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培养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以为,这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堂教学方法及策略探究 摘 要: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不合理,很多老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致使化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实际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在化学课程中实验贯穿整个课堂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而在化学实验复习课堂中应该注重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结合当前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堂教学的现状,对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堂教学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整合,希望有助于化学老师的教学。 关键词: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学方法;策略 高中学生在高一、高二在化学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相关实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对学习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进行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堂的教学时,化学老师已经不能依靠高一、高二的教学方式,必须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对学过的化学实验知识进行整合,持续保持学生对化学的研究热情。以下主要阐述怎样的化学实验整合方式对学生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有很好的效果。 一、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堂教学现状 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堂中主要的特点就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课程结构的设计较为严谨,对化学知识点中存在的难点及易错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但是却严重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没有了解清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抓到自己需要补充的内容。 另一方面还存在的问题有,在化学实验课程中,老师一般情况下通过对知识的梳理之后就设置一定的实验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实验内容的设计比较简单,根本没有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探究,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二、整合设计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程 对高三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除了要对现有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还要对高一、高二学习到的知识侧重点进行回顾,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设计的实验课程对化学知识的整合是多维层面的。 (一)对不同阶段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 1.在具体设置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程的时候,不可能对已往的实验知识进行全部的重新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容易遗忘或者实验重要性较高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说粗盐的提纯实验、有明显颜色变化K2CrO7/K2CrO4物质的酸碱平衡性能、卤素单质的置换实验等,这些实验应用在课堂上的可行性较高,只需要通过试管就可以体现出实验的效果,值得在具体的实验课程中开展。 2.学生在学习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实验时,不同元素之间没有进行一定的整合,致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开展高三化学实验课程时,可以对化学学习中所涉及的不同元素化合物进行有效的归纳整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化学复习课程的效率,而且对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了一定的系统化,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考虑到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只开展简单的化学实验显然不能满足知识层次不同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实际设计化学实验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添加一些解决疑难问题的实验,通过老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进行启发,满足基础较好学生思维层次的不断提升。这些实验教学对高三学生来说是很大的突破,学生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相应原理的基础上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不断开发了自身的认知思维。 (二)对零散的实验进行整合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在考试中学生经常由于化学元素知识的掌握过于零散,导致经常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设置高三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规律化的整合,具体来说,老师可以从元素周期表出发,对其中所包含的知识进行串联和网络化,另外通过相应的实验作辅助,合理连接不同元素的知识点。 比如说,在进行实验“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时,要注意该实验中涉及的关键环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课程内容时,我们了解到氯气有多种性质,氯气的燃烧和漂白作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在实际进行该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把实验中涉及的所有内容都进行实际的操作,只需要将实验内容进行一定的微型处理。在对氯气的制备原理进行对比实验时,尽量选取步骤简单的实验,考虑课堂时间的有限,通过运用较少的实验试剂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经过微型实验的教学不仅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三)对学生思维层次的整合 在高一、高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对新知识的引入,而通过实验对新知识的引入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在高三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上,应该以整合知识为基础,逐渐形成学生学习化学的体系,在重组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层次进行整合。 化学实验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的实验主要考查的知识有:实验的原理;常见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提纯、分离及制备;对一定量浓度溶液的配置;测定pH值等,近年来对一定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考查的情况比较多。所以,针对学生已经了解到元素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通过进行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褪色的原因分析”后学生不单实现的是相关知识的巩固学习,而且在一定认知冲突中激发出了学生探索、研究知识的积极性。老师的复习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也实现了综合性的三维目标。总之,在高三之前对实验的目标进行分解,而在实际高三的实验课程中将教学目标转移到实验的基本素材上,把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科,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一定的实验,使得化学学习不再枯燥,化学知识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也能拓展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程的设置上学生及老师都应该重视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其次,选择恰当的实验内容,逐渐把化学实验教学变成开拓思维和探索专业知识的有效工具。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 摘要:文章以复习课“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研究者,教师成为学习指导者,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化学复习;盐类水解;有效性 一、问题背景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复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内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现象,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更需要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指导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众多教师熟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或生生之间交流讨论、提问质疑,达到解惑提升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前移到课外,而是对传统课堂提出了挑战。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把知识的传递过程放在了课外,更注重知识的内化吸收,借助师生的课堂互动,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在经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后,笔者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一系列教学尝试,对翻转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教师需要精心制作导学案、准备微课视频、调查学习反馈单,有时还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准备实验器材等,预设学生的问题,以指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要广泛查阅资料,以自身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跨学科储备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一定要留有备用方案以应对课堂上的“意外”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讲台上的木偶,是学生知识的交流者而不是知识的代言人。课后,教师要适时地布置巩固任务,形式不拘一格但效果要恰到好处。下面就以高三复习课“盐类水解”为例,谈谈笔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理解与实施。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 理论依据与设计思想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本节 “盐类水解”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对所学有意义的知识主动建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依据课标对“盐类水解”的学习要求,采用自主先学同伴互学实验助学展示共学的教学流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探索。 2. 教材分析与学情调查 “盐类水解”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第三节的内容,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课标要求,一是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二是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三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盐类水解”既是对前一节“溶液酸碱性”的进一步探究,又为后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奠定了平衡研究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还要结合高三复习教学的实际,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复习内容的有机整合。本节课着重从盐类水解的原理、主要影响因素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盐类水解的重要作用。 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初步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主要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认识盐类水解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合作互动和实验探究能力。需要突破的瓶颈是:盐的水解程度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不同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盐类水解在实际应用中的利与弊等等,而这些正是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最近发展区的超越。 3. 教学目标确定 (1) 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会判断不同因素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归纳盐类水解的规律。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盐溶液水解程度的比较学会设计实验、控制变量以改进实验等。 (3) 结合盐类水解的应用举例,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4. 主要环节与设计意图 主要环节1 微课视频 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对与盐类水解有关的三段微视频(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进行自主学习,并填写微课学习反馈单(表1)。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反馈单的调查,了解学生已知的、未知的、想知的等,据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特点在于学生并不缺乏知识,而是不能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合理地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提高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上述三段微课视频,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盐类水解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制作视频时,教师要留有恰当的提问、适当的质疑时间并进行简短的总结。利用视频可以重复观看的特点,插入实验片段,帮助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主要环节2 情境创设 提出问题 播放一段约为22秒的新闻视频:高速公路上一轿车发生自燃,由于车上没有配备灭火器,车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将自己四十多万元的奥迪车烧成了空壳。 设计意图:有关汽车配备灭火器的安全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泡沫灭火器的兴趣的探究欲望。 主要环节3 问题讨论 设计实验 由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为切入口,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教师结合课前学生填写的微课学习反馈单,提出反馈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问题:① 比较0.1mol/L CH3COONa、NaHCO3、NaClO三种溶液的水解程度,② 怎样证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通过这两个共性问题的探讨,进一步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想到方案,分别测定三种溶液的pH比较溶液的碱性强弱。但是有学生发现,当溶液pH比较接近时,pH试纸就不能区分了。怎么办?改用比较精确的pH计。 设计意图:测定不同盐溶液pH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越弱越水解”的理解,同时又获得了pH计操作的机会,巩固了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个问题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加Ca(OH)2溶液,有的认为可以加Ca(OH)2固体更好,有的认为加CaCl2固体,还有的认为加稀HCl等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设计意图:Na2CO3溶液呈碱性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但是怎样证明该溶液的碱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并不是很多学生会思考的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个结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进而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改变Na2CO3溶液的碱性强弱,有效突破了盐类水解理解的难点。 主要环节4 实验探究 交流再探 按照学生提出的几种主要方案,分组进行实验。为了节约时间,每组同学选择方案中一种进行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果。过程中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组进行拍照,照片投放于大屏幕进行展示。 此时趁热打铁继续追问: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Cl2使红色褪去,试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运用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再问:若要使得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的红色加深,有哪些方法?红色变浅,又有哪些方法?利用提供的试剂,学生可以想到很多方案,甚至超出了提供试剂的范围,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最后由学生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并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以及实践探究,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要环节5 学以致用 回归生活 为了使学生在盐类水解的原理和生活之间架起“应用”的桥梁,请学生对照表格(表2)中盐类水解的应用,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与课的开始相呼应,复习了盐类水解,根据其原理自制简易泡沫灭火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学生满心期待自制简易泡沫灭火器的成功,但与预期的结果并不相同,鼓励学生应进一步查阅资料探究。 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盐类水解”的思维导图(图1),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设计意图:与惯常的成功方式不同,有意创设一个与预期结果不同的实验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还需要继续地探究,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资料查阅,向学生介绍实际泡沫灭火器中还添加了发泡剂从而增加发泡效果,也是对学生视野的拓展。 三、实践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笔者对学生作了访谈。多数学生表示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认可,他们认为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后,在课堂上对原来学习中的困惑进行重点突破,深入交流与探讨,加深了对盐类水解的认识,同时也获得了研究平衡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历。回顾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 高三化学复习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微课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在翻转课堂里,学生课前通过微课的帮助自主先学,把先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放到课堂上交流探究,从而提高了复习教学的实效,所以微课的质量对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不能仅靠个人力量闭门造车,而应该发挥团队的智慧,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的加入,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形成微课视频资源。 (2) 高三化学复习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要根据复习内容的差异性实施教学。本节“盐类水解”属于化学原理复习,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由现象向理论升华,运用化学原理对现象解释,控制变量使盐类的水解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进行。在元素化合物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微课视频中介绍的归纳提炼的方法,对不同类元素的物质形成转化关系图,实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由“繁”到“简”的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自己掌控学习进程,增加了课堂上的互动性。学生是主动研究者,教师变成了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活”起来,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益的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提高化学复习课效益的教学措施,为高三化学的复习效益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三 化学 复习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不同于新授课,无论从知识技能上还是学法上,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复习时只是将原来的知识作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学生就无法感觉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感到乏味, 丧失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去做题,从中寻求解题方法,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势必造成基础知识得不到网络化的整理,教材各部分知识问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时无从入手,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率方面,谈谈应重点抓好几个问题,愿和同行探讨。 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措施 1.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话题式教学设计 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不适宜再如新授课那样按模块分开复习,那么,如何整合?寻找一个话题,设置一系列涉及各模块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做法。 例如,以“硫酸铜的制备”为话题,设置如下问题: (1)工业上如何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几种制备方法?优劣如何评价? (2)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溶液,为何能得到硫酸铜?涉及哪些化学反应? (3)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为何能得到Cu2+?涉及哪些离子反应? (4)逸出溶液的氮氧化物如何回收利用?涉及哪些氧化还原反应? (5)如果氮氧化物都得以回收利用,硝酸在整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这些问题涉及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理解,对离子反应的认识等等。既有对课本中介绍过的典型物质的回顾,也有对并不熟悉的新物质、新材料的推想,这样的话题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 2.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进行复习,提高学生有效参与 这种复习的思路是教师并非一上来就总结化学知识,而是以一道题为线索,从具体问题出发,总结比较抽象的概念。这种先以练习为情境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从实际问题入手,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再现知识比较容易,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师再帮助学生有序疏理,建立知识问联系,学生就会形成比较深刻的记忆,就会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如何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中,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只有先教会学生怎样去用,学生才会自己去应用,才能逐步地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本题的知识结合点,即将学过的知识点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进而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图形变换等,寻找解决方法。如对化学中一个学生认为非常简单的反应,若能从全方位去思考和提示,也会使其内涵变得十分丰富,给学生深刻启示。 如Zn+2HCl=ZnCl2+H2中,a.从置换角度分析,锌是一种活泼金属,能置换盐酸中的氢;b.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将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另置在两电极上进行,就构成了高二课程中所学的原电池;d.从离子角度分析:Zn+2H+=Zn2++H2,盐酸在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H+,可以推理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及某些盐如NaHSO4中也能发生这个反应;e.从化学反应速度角度考虑,改变C(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f.用所学电解知识来设计反应Cu+2HCl=CuCl2+H2。 多年的教学证明,不同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思维参与程度是有区别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分析,学会反思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可见,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高三复习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考试的,因通过考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清楚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从而来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修正自己的学习计划。试题分析是考试后必须做的工作,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教师分析试卷也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教师还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合理变换,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结束语 高三备考复习,绝不是简单地拼时间、拼精力漫无目标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复习过程,只要复习中时刻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提高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认识和做法 高三化学任课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加强课堂管理、提高高三化学课堂效率呢?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我的见解,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1、引入教学内容应多种方式:简单引入、复习引入、故事引入 这些都是我们老师的方法,我认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三学生更应进行问题情景引入。例如我在给学生复习到晶体类型的知识时就进行了一次问题引入:有这样一道高考题NaCl、MgCl2、AlCl3熔融状态下置于三个容器中并用导线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问各容器析出的晶体物质的量比是多少?学生很快就把答案给出来了,但我马上说到:“同学们,当年这道高考题是有错误的,你们先阅读今天要复习的内容‘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然后告诉我错误在哪里?”就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阅读,积极的思考然后找出问题所在:AlCl3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时它不导电。 2、应下功夫研究高考的热点问题同时又是学生困难的问题 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这一点上,我们通常都会讲一些方法:比如教师要风趣、幽默等等,但高三的学生,理性的东西远大于感性的,课堂上时不时插入一些幽默的话语可活跃课堂气氛,但是重要的还是应下功夫研究高考的热点问题同时又是学生困难的问题。 例如,学生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块的推断题上,对于元素的位置,阴阳离子半径的大小一直是一个难点,对于学生的这一困难我思考后给他们总结出八字口决: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阳离子有‘阴前阳下、价小径大’这么一个规律。如F-与Mg2+,F元素在Ne元素的前面Mg元素在Ne元素下一周期。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要求学生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一个常考的热点问题,而学生也是对这类要求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情况我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型复习,集中训练,总结要点得出四句口决:‘变价物质(元素)不能消、氧还产物要清楚、三个守恒要牢记、氢氧不平巧用水’。此口决简明好记又十分有用,学生用它解决这类问题十分顺手。 这样通过解决高考的热点问题同时又是学生困难的问题,让学生在我的化学课堂上学到面对高考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这样学生才会全心投入到老师所引导的课堂中来,学生参与度才会大,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3、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增加学生自己参加实验并自行设计实验的教学活动。 给学生创设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 二、增加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1、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学习到有关环境污染的相关章节时,我们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以让学生"入境",领略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2、以理育情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相对的优势。例如:在《合成氨的条件的选择》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了飞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铁和铁的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3、以情育情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 1、选择好组织活动的课题或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活动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活动的课题或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活动的课题或问题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其次,活动的课题或问题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 2、把握好组织活动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总之,我们教师每天都要走进课堂,把每一次进课堂的机会,都当作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我相信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教学效率也一定会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现状与后期复习建议 一、高三前期各种考试化学学科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教师层面 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不够。高三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新手较多,虽然工作上他们有激情、有干劲,但缺乏高三教学的经验,对新课标、新教材研究不够,在学科知识的框架结构、纵横联系、重难点把握上存在不足,导致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不够。部分高三学生反映处于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境地。 (2)学生层面 第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没有形成知识网络和树形结构。对第一阶段复习的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没有真正掌握,实验能力、分析情景问题的能力不强,从而导致知识性失分。 第二、第一阶段复习时,部分教师忽视对课本、课标及近年新课改实验区高考题的研究,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平时的训练、评讲注重比较难的题而忽视基础,从而使许多学生在简单的题上失分。 第三、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达不到要求。在考试中反映出来就是学生审不来题,阅读速度慢,自我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不强;解题习惯差,书写混乱;数学运算能力不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不能用学科语言准确简明的进行答题和表达等。 第四、时间安排不恰当。有的学生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能够做的题没有时间做,应该得的分没有得到,这反映出平时的定时训练落实不够,学生缺乏考试方法上的指导和应考经验的积累。 二、目前高三化学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复习的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二是形成学科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 (1)从复习过程看:部分教师的复习教学是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或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浅层次的重复,没有真正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没有对课本和复习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过分地依靠复习资料,不注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学生没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2)从复习内容看:没有认真研究“纲、本、题”和学科知识的重点、疑点、难点、生长点,结果是重点、难点知识复习不到位,生长点知识拓展不够,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3)从复习方法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课下学生苦渡“题海”,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很少去思考如何通过改进教法和帮助学生改进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从师生活动看:课堂中教师既作导演,又作演员,部分教师总是一厢情愿,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看似很辛苦,实际上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只是听众、观众,教师对学生的感受、兴趣没有思考、研究与反思。 (5)从课堂实施看:计划性、针对性、目标性不强。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在课堂上讲到哪里黑就到哪里歇;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废话多,节奏散;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讲解问题不深入、不透切。 三,高三化学学科后期复习建议 (1)教学要有针对性,要对路。复习教学既要对高考的路,又要对学生的路。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纲、本、题”,要研究今年高考的新情况,掌握高考试题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同时要认真研究学情,掌握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情况。复习教学,教师要在研究考纲,研究教材,研究考题,研究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科技的结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上狠下苦功。要把握复习的重难点、深广度,注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对满堂灌,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2)要落实“讲、练、评”。 一是要“讲、练、评”结合。“讲”要突出基础和重点,“练”要做到精,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术,保证学生有用于消化、看书的时间。在后期综合训练时,要让学生练速度、练规范、练方法、练心理。要让学生明白:“稀里糊涂作十道题,不如明明白白作一道题”。“评”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在评讲前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充分准备评讲内容,在评讲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作而不那样去作,为什么这样作是对的而那样作是错的,也就是时时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理”字,处处要讲“理”。总之要评出规律、思路、技巧与方法。 二是要“精选、精讲、精练”。有的讲评课,由于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逢题就讲,每题必讲,教师累,学生苦,这种评讲既费时又低效,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高三课堂,为了不让学生陷入“题海”中,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到“题海”中去,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题目作为例题或练习(最好选用近几年全国及其他省、市的高考题),不用成套的资料或练习题。评讲时要教会学生寻找解题的切入点、突破口,要注意方法、思路及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由模仿到举一反三,实现变通。 (3)心理训练要常抓不懈。高考不仅是学生智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在后期的复习教学中,一是教师应随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从学科知识角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二是在后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的情商。三是高三后期,学生容易产生紧张、失眠、焦虑等现象,这多是由于缺乏自信造成的。教师要留心学生遇到的这些问题,要及时疏导,帮助他们恢复信心。要告诉学生,不管现在成绩如何,只要高考没有举行,就有机会。四是要提示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盲目模仿别人只会增加慌乱和更加紧张。 (作者单位:四川达州市大竹县大竹中学)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试论高三化学教学中高效复习策略 摘 要:高三化学的总复习阶段,我们往往感到最棘手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概括、深入与创新,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复习观念是否先进,复习策略是否科学,复习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高三一年复习效果及高考成绩都有至关重要影响。同时,这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全方位检验。因此,如何上好高三化学复习课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探讨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 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检测题较少,单一识记题目较少,基本实验内容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思想,因此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自己掌握中学化学的双基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阅读教材,形成体系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要上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势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并加以归纳。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可通过不同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串联起来,又如,“分子结构”中易混淆的概念较多,可建立相关概念系统,进行概念同化。基本概念的网络有利于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重视基础,凸显重点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一些内容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钠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化精力,不要任意拓展,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占了很大的比例,涉及两大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深液、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又和实验、计算题目密切相关。要注重各章节的联系,加强理论的学习和指导。重视基础不等于面面俱到。如高一化学第四章《卤素》重点应是“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及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做到,但对后面的第四节的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需注意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关键是在共性中把握元素性质的特性,就“碘与淀粉变蓝”这一小知识点而言,有些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结论不会理解,可以根据如下典型题目,必要是时结合实验进行突破。另外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知识,根据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特点来分析有机物的性质和相互衔变关系,通过物质的性质去理解物质的制法和用途,只有全面抓住这一系列内容,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有机信息题、合成题才能迎刃而解。因此,复习时必须全面地理解基础,并要善于关于抓住重点。 三、把握热点、注重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是重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能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近几年,高考题型相对稳定,热点内容往往涉及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不用试剂或有一种试利鉴别多种物质;溶液中会有离子的浓度大小排队;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勒沙特列原理,有机新信息题;阿伏加德罗定理及推论;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四种晶体的有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平衡理论;中和滴定原理;三池的原理;胶体的知识;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等主干知识。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针对性练习。在迎考前通过典型例题、类比题、拓展题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注重解题思想的指导和解题模型的建立。如守恒思想、极端假设法、十字交叉法等模型。另外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引导学生用化学原理思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自我强化,加强反思 高考测试学生的能力品质包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学生自己也要进行验收,进行信息反馈。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模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规定时间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辩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老师对试题错误的分析与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历年高考、历届学生的共同错误,如:思维的变通性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做题的规范性差;信息的处理和把握能力低;实验能力差等。 总之,高三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须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注重方法训练等环节上下功夫,在复习中找到有的放矢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策略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探究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课所能达到的实际学习效益距离应有的学习效益差距较大,在高三总复习中要提升化学复习课的效益就必须要解决思维容量、诊断方式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问题,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改变复习策略,从思想层面、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着手,寻求突破。 【关键词】高三化学 复习策略 合作学习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的命题思想已经顺应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并且将考试的考点逐渐与实际生活的相关问题相结合起来,把知识立意转化成为能力立意,更强调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高三化学课的复习也应该随着这一变化的变化而针对传统的复习模式进行改变。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复习课教学需要关注的是复习所达到的效果和师生通过复习所收到的收益。就目前而言,高三化学复习课所达到的效果收益甚微,其主要表现在于教师因为受到教辅材料的牵制,在课堂的深入思考方面缺乏时间,对于旧有的复习模式也缺乏创新或者突破的勇气;而学生则由于沉浸题海战术而失去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机会,更没有在复习中形成自我诊断和知识拓展的习惯;还有就是出于部分高考题的不合理导向,造成了高三的复习课陷入一个“一切为了考题,为了一切考题,考题就是一切”的死循环之中。 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有个性又创造力的复习课课堂?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复习课教学中充满热情?如何才能让化学老师在复习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自我诊断,自我发展?这些都是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合作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自觉的或者不自觉的在行为上采取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来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主动性的培养 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方面的交流和情感方面的交流,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和积极学习态度。 (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导而不演,将演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本身只是扮演一个协助者、参与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因此,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中心,学生带着本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其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化学知识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因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忽略了“化学源自于生活,并将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性质,也不注重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只是将已有知识结论和问题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忽视教学知识与学生本身发展的差异,忽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进而培养出一个个所谓的“书呆”。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授课内容上的知识点引申开来,抛砖引玉,举一反三,最大限度的发掘课堂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四)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全体学生,不要求人人成功,但需要人人进步,是真正地符合了现代教育的主题思想。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奖励制度的改变,合作学习所追求的并不是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注重团体成绩的排队,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建成员竞争”的新格局。这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正确对待竞争态度的养成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实践中应当注意的原则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什么原则以便提高小组合作实效呢?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普遍性原则 许多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时应该要照顾到学生的整体素质,题目难度偏大,会致使一些处在中下游的学生无法参与进来,也就很难达到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题目太容易,会使学生失去讨论的欲望,同时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选择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例如,讲电解质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讨论课题:在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属于强电解质,哪些是属于弱电解质,哪些是属于非电解质却可以导电?⒈盐酸⒉硫酸⒊醋酸⒋碳酸⒌蔗糖溶液⒍酒精⒎氨水⒏铜⒐二氧化硫⒑氨气⒒硫酸钡。在讨论中学生们都能侃侃而谈,分小组合作学习,给了每个学生分析、思考的机会,自己说,也听别人说,既训练了全体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原则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课题让小组合作完成,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比如说,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浓硫酸和H2SO4有何区别?让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协作,从而推导得出答案。一些推导性较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是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完成的,让学生在亲手操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争论性原则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在设计课题时可以巧妙的融入一些带有争论性的问题,有争论才能开展讨论,这样才有利于迸发出集体智慧的火花。类似于“导电的一定就是电解质,不导电的就不是电解质吗?”这一类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时,各个小组各抒己见,纷纷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们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获得了新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学习、探讨,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好方式,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对此作更深的探讨。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介绍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程序,以“铝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为例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并且阐述了该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策略和实践效果。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高三化学;铝及其化合物;复习课实践案例;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江苏实行了“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方案。化学属于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从教学内容、考查方向、教学学时等多方面作了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点,考查方向进一步体现“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教学学时减少。 目前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突出与生产、生活、科技的密切联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吸收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 上述背景下,高三化学复习遇到了内容繁多、要求颇高、时间紧迫的实际问题,良好的复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选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较好解决了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实践案例 1.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是架构在建构主义和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传授,而要在一定的情景下,学习个体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还是旧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提高,都必须经过真正的意义建构才能获得。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要素和基本程序通常可归纳如下: 为什么“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适合于高三化学复习课呢?笔者以为该模式打破了以单纯讲授、归纳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依据复习目标、围绕复习内容、在分析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完成复习任务,进而提升学习的能力。 运用该模式,针对高考试题“宽基础”的特点,高三化学复习在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针对高考试题“厚实践”的特点,在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教学实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人类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相关的化学实践活动;针对高考试题“重能力”的特点,在复习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化学语言以及化学特征方法运用等能力。 2.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案例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化学1》、《化学2》和《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4个选修模块,知识有“多、繁、杂、散”的特点,复习时要将原有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总结、提升,在熟练掌握化学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同时,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思维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因此就存在“内容多、要求高、时间紧”的问题。为求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复习课的学习效率,笔者尝试使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 下面以“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课为例,阐述“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具体实践。 (1)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根据考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复习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首先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熟练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次是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掌握简单计算及Al(OH)3的制备方案;再次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和理解Al(OH)3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设计合理的 “问题情景” 为了达成“熟练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这一基本复习目标,设计了以下工业流程问题情景。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提出问题:①流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②在流程图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实验方法并描述实验现象,写出物质Z的化学式。③如何构建铝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学生掌握了Al、Al2O3、Al(OH)3的性质等基本知识,构建了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通过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高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法、步骤、现象的描述,提高化学实验能力;通过工艺流程图的阅读,提高分析、推理、假设、归纳等能力。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另一目标是把高中所学的必修和选修模块知识进行综合提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设计了④和⑤两个问题。 ④Al(OH)3为何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并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原因。 ⑤根据Al(OH)3的酸、碱式电离,讨论制备Al(OH)3的最佳途径。 ⑥评价上述铝的冶炼工艺流程的优缺点 问题④⑤中,精心设计了铝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在讨论、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不同课程模块的知识、化学原理、科学方法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类问题情景的讨论研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设计问题⑥旨在提高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能力。流程图简洁表达了实验的主要步骤,通过对铝的冶炼工艺流程的评价,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同时初步掌握实验设计和评价,学会科学方法的运用。 (3)适时点拨“活动探究” 在问题①②③的交流、讨论中,师生共同回顾了Al、AlCl3、Al2O3、Al(OH)3、NaAlO2等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等基本知识,同时也对过滤等基础实验操作进行了梳理。此时要及时引导学生探究④⑤,并且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点拨学生从“电离平衡”的角度分析Al(OH)3的两性,并根据对Al(OH)3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的理解,探究Al(OH)3的最佳制备途径。 通过活动中适时的点拨,目标层层上升,从“铝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的总结”到“铝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平衡原理、化学反应原理等模块知识的综合运用”再到“科学方法的应用”。 (4)及时释疑“解决问题”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会提出不同层次的很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重组,使问题得到优化,与学生共同解决。 在上述讨论中,学生有这样一些疑问:Al(OH)3之所以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由于它有两种电离方式,但是,Al为何也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呢?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应该具有什么性质?其实这些问题也是在学生平时作业时经常碰到的问题,同学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会联想起来,这样可拓展复习的知识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进一步掌握了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相关的“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水解原理”的知识,同时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一轮复习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还能形成学生遇到问题,“不畏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精神。 (5)适度提高的“总结归纳” 通过大量的小组讨论探究,很多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本节铝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中,设计了问题情景⑥,让学生讨论探究,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适度的提高。 在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学会横向比较,纵向思考,从而完善知识体系,创新思维,知识和能力都能有较大的提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从而达成共识,师生共同进步。 二、“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三化学复习的教学策略 1. 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情景” “问题驱动”式化学复习课是围绕指向明确的“问题情景”这一教学环节展开,教师要注意筛选有价值的知识,提供真实的、精巧别致、新鲜的问题材料,使学生感受到问题情景中旧知识的新鲜感,创造出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例如:以上铝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中,教师呈现铝的冶炼流程图,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已学知识相联系,并以新课学习时未接触过的流程图进行再现,而不是直接要求学生写出某些方程式,再通过构建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来提升学生对旧知识的综合能力。 2. 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在使用“问题驱动”式复习课模式时,无论是“活动探究”、“问题解决”还是“总结归纳”,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激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及时和学生交流,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合作学习。 3. 灵活变通“问题驱动”模式 “问题驱动”作为一种高三化学复习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和相似性,操作性很强,但是,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不可机械地按照程序进行模仿操作,而应根据具体复习内容,指向教学目标,适当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使教学形式新颖活泼,并始终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最高追求,让学生在自主的活泼多样的“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三、“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三化学复习的实践效果 1. 化解了高三化学复习的难点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的难点在于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尽量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等知识融合进来,使知识进行横向拓展,建立知识的立体网络。 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案例中,难点在于一方面让学生重现、掌握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另一方面是学会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铝及其化合物性质,从而带动平衡原理的复习,还想使学生对通常的工艺流程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程序中设计了六个问题来突破这一难点,学生通过对①②③问题的讨论,会熟练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自主构建出Al、AlCl3、Al2O3、Al(OH)3、NaAlO2转化关系图; 通过对问题④和⑤的讨论,学生能正确写出Al(OH)3的酸、碱式可逆电离方程式,Al3++3OH-[?]Al(OH)3[?]AlO2-+H++H2O,并成功提出了三条由AlCl3制备Al(OH)3的途径,第一条是AlCl3溶液中加NaOH溶液,第二条是AlCl3溶液中加氨水,第三条是将AlCl3溶液分成二份,体积比为1∶3,在第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使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然后把两份溶液混合。最后应用平衡移动、水解等化学原理解释,得出第三途径制Al(OH)3,既节约原料,产品又比较纯净,是实验室制取Al(OH)3的最佳途径。成功地带动原理的复习。 又通过对问题⑥的讨论,学生了解了物质Z的循环使用能降低铝冶炼的成本,从而建立了工业生产中原料的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等思想。 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帮助学生将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让学生伴随着渐趋深入的问题讨论推动问题的解决,在不知不觉中教学的难点就化解了。 2. 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 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案例中,Al、AlCl3、Al2O3、Al(OH)3、NaAlO2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转化关系图,Al(OH)3的酸、碱式电离,铝的冶炼三块内容可能会花费几堂课的时间。通过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师生共同讨论,层层递进解决了以上问题,从课堂容量看,提高了复习效率。 另一方面,“问题驱动”复习课模式既是教师提出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能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和思维,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整堂课在教师的精心点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悄然度过,记忆就在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被唤醒,相关的知识网络在问题解决中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提升,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感觉不到被教育”。 3.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三化学复习课不仅仅是把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罗列,依次装进“桶”中,更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能力。“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对碰到实际问题时“想什么”、“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等过程进行感悟,是实现“知识教学”转向“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点拨学生对Al(OH)3的最佳制备途径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理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会碰到类似问题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 4. 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问题驱动”模式的高三化学复习课围绕教学目标,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师生共同进行活动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塑造,以“和谐共生”为核心,构建教师、学生生命可持续发展、超越主体的新型师生“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文化取向,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经过一个学期恰当、合理的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深深感悟,“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不但解决了高三化学复习就遇到的“内容多、要求高、时间紧”的教学问题,还使学生审题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提高。更值得庆幸的是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开心和自信,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所在。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问题整合诊疗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摘要:“问题整合诊疗式”教学模式旨在课前紧抓学生预习环节,根据学生学情设立教学重、难点;课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整合,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后及时反馈,了解教学实际效果,制订出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模式;“问题整合诊疗式”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才能使得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有效,一直成为我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问题。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仅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在高三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和总结着教学方法和技能,努力进行有效教学,其中对“问题整合诊疗式”教学模式感受最深。该模式大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课前紧抓学生预习环节,根据学生学情设立教学重、难点;课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整合,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后学生及时反馈,了解教学实际效果,制作出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 “问题整合诊疗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为理论依据(见下图)。该模式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和安排。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感受和反思。 一、课前“诊断”环节 1. 预习——整合问题 高三复习中课本知识学生已经全部学习完毕,但这不意味着说无内容可以预习,化学学科相比其它理科而言,知识的零散性较强,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有效利用学生的预习环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首先,让学生带着教师指定的问题去预习(课前发放教师精心准备的学案),这样可以使得预习具有方向性和高效性;然后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寻找问题,发现自身的知识漏洞,及时记录下来并积极寻求解决,这样可以使得预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预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已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丰富,课本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仅有来源,学习从以往单一的课本——师——生环境转变到师——生、人——机、生——生多个交互系统有机结合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由教师、学生、图书馆、网络等共同构成,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例如,复习化学实验模块时,首先需要对中学化学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该知识在教学安排上如果采用教师在课堂上点滴知识罗列式的复习,至少需要三节课,学生学得乏味无趣 ,感觉教师所说知识都知道,太简单!结果基础知识反而没有有效复习,课堂效率低下。估计到这些情况后,我对教学安排做了一些调整:首先,课前发放教学学案(附上部分预习练习),让学生对于下堂课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顺序都有所了解,然后,提出具体预习问题:(1)中学化学常见实验仪器有哪些;(2)将反应器和容器按①可直接加热类、②隔石棉网可加热类、③不能加热类进行分组(上课时多媒体屏幕上打出一些常见的反应器和容器,让学生现场上机操作加以辨识和分类);(3)了解常见反应器和容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的主要用途和注意事项;(5)中学课本中哪些实验使用了温度计及使用时具体的摆放位置;(6)常见漏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习惯出发,从诸多学习手段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先预习这些知识,然后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希望教师课堂上重点讲解的问题。 2. 设立教学重、难点——筛选问题 教师教学重难点的设立应做到因时制宜,因生制宜。高三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应做到重视课本、重在基础,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的实情为重,合理设立教学重难点,做到不急不躁。然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情只有他们自己最了解,所以,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深入学生之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学生反馈来的信息教师一定要细心整理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反馈! 在学生预习完常见实验仪器内容之后,我开始向学生征集课堂上希望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很快在我的办公桌、QQ、邮箱里就放置着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我挑出其中一些提问频率较高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列出:(1)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的仰视、俯视问题;(2)天平称量时“右物左码”结果如何;(3)不同特征的试剂瓶保存试剂的注意事项;(4)中学化学哪些实验需要使用温度计;(5)中学化学干燥器、干燥剂的类型和使用方法。课堂上预备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然后再做点评。少数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解答,真正做到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使得学生重视了课本,发现了知识漏洞,而且教师在课堂上也省去了许多知识罗列的时间,把时间留在了学生感觉较困难的知识重点讲解上,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堂四十五分钟高效使用,学生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合作与互助。 二、课堂“诊疗”环节 1.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多感官通道教学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记忆信息有8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或4%依靠触觉和嗅觉等。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单凭视觉是听觉的一倍,而视觉、听觉协同起来作用则是听觉的十倍多。由此可见,学习要特别重视感官并用的方法。学校教育中由于对视觉图像和触摸感觉的能力极少要求,导致学生的这些感觉也在慢慢退化。把高三化学复习与多媒体、互联网等优势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高效的多感官通道教学可以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课堂容量增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尽可能的解放出学生的手,不要让他们因忙于记笔记而顾此失彼,可以根据课型情况的需要,将课件、文档、试验装置图片、随堂练习、家庭作业及答案等挂在互联网上,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主动、生动地学,将时间用于有效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想、去问、去探索,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中学化学常见实验仪器多达四十多种,课堂上全部一一实物展示存在较多不便。利用多媒体播放技术,把仪器的使用与课本实验结合起来,将声音、动画等“放大”实验现象,不仅为仪器的使用提供了正确的示范操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实验的理解。在讲解量筒、容量瓶、滴定管仰视、俯视读数造成误差问题时,我播放了一段录像,学生认真观察,学习气氛高涨,我立即让学生对录像说明的问题作出总结,由此引出画图法“定一点或定两点”解决误差的关键,学生在对比中自我启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自我启发式学习。 2. 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整合 “传统教学模式亦可成为有效的教育技能!”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的技巧、策略、方法和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无论按照哪种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 例如高三教学中对总结归纳法的运用就是传统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很多高三学生感到复习时不易将四年化学所学内容记得扎实形成系统化。为此,总结归纳法就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中学化学干燥器除了可以填装干燥剂用于干燥之外,还有其它用途吗?我给出相关网址,学生课下浏览学习,很快总结出①用做防倒吸装置②用做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实验的反应器等等。课堂上学生带着网上下载的装置图片,有些甚至是自制的课件,交出了一份份完美的作业!利用这个环节,留时间给学生自我归纳反思,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再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得到收获。 三、课后“复查”环节 课后的评价反馈主要包括及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这样两个部分。 及时性评价是在教学后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只用一课时我完成了中学化学常见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教学,我通过留出测试题、问卷调查、观察、座谈等多种及时性评价形式了解到教学效果的第一手材料,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提出希望我进一步或重复讲解的问题,或是对我的教学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他们有的通过书面提交的形式,更多的学生采用了网络形式与我沟通交流,答疑解惑,方便快捷,帮助我想出了很多“金点子”,使我受益匪浅,我与学生相互帮助,加深了解,共同进步。 阶段性评价是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后,教师为了把握最终的教学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校或市级阶段性模考。阶段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学生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 利用这样的评价反馈环节我了解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及时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对于学生重复出现的问题,我可以选择课堂上重讲、精讲,或是挑出部分习题配以详细解析挂在网上,让学生加深理解,自我反思总结。对于少数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可以根据问题的情况或是立即回帖答复,或是约时间课下单独辅导。这样的课后评价反馈体系的建立具有快捷性和针对性,学生补缺补漏,基础知识得以夯实。 当然,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整合诊疗式”教学模式在有效教学方面并不完全,使用范围也受到学习内容和学习阶段等因素的限制。本文仅从一节课的教学模式谈了一点自己的实践和体会,笔者想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有效技能的探讨是必将深入下去的!每位教师都要努力去成为教学的有心人,使每一次教学都能成为力所能及下最有效的教学。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标下高三化学的有效教学 摘要:新课程下高三化学教学要以考纲为基础,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凸显三维目标的培养,将探究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化学;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分析近两年高考理综(全国课改卷)化学科知识分布等相关信息,对揭示新课改后高考命题特点、领会高考命题精神、指导高三化学教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标《高考考纲》要求 《高考考纲》指出:为了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基础知识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课改前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相比,现在更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测试。 二、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全国课改卷)给我们的启示 从去年(2011年)新课改的高考试题看,命题已基本与新课改理念接轨,即:以高中化学基本知识为载体,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尤其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深入细致地研究化学学科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标准的挖掘上,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标准用好教材,而不要拘泥于教材展开教学,并适当、适度地扩展整合。 1.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多下工夫 高考必考必修1、必修2和选修4的内容。通过分析可发现试题不仅关注学生对单一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更关注学生对这 一知识点认识的深入程度和拓展程度,还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学 科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所以我认为除了重视课本有关知识之外,还必须注意和加强以下几点的教学:(1)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2)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如果不教选修5则有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也需拓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必考知识内容的 要求。 2.重视能力培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脑动、手动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核心。所以,在创造条件的前提下,应该加强探究实验教学。 3.充分体现新课改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中重视选用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素材,培养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主动关注现实生活中 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注试题研究,把握命题方向和题型特点,高效指导学生学习、备考 教学中适当选择体现知识、方法、能力综合等特点的题目,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探究,配以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三、新课标下高三化学的有效教学 高考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有效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现在已经是我们实施的第五年。在这五年的实践中,借鉴了别人的经验,同时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新课程教学过程的精心备课 新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出发点。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师准备得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也需要备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在我们学校,年级组始终坚持集体备课,同课教师共同讨论一周的课怎么上,集体研究方法与过程,首先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思考怎样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备课,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新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教学的主导性作用,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要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的使用有利于新课程教学。新课程教学,突出了人际交往,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意识的增强,竞争意识的增强,变过去教师硬性灌输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接受。学生层次不一,教学时间紧张,如何做好这个工作自己还在不停地探索。 3.新课程教学要渗透“探究性”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教学,是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发现问题,产生探究主题,进而通过对材料、案例的分析(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思辨法)以及实验(实验法),最终释疑并获得结果的活动。探究性教学鼓励并引导学生对已知知识进行一次“再发现”,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一种“研究”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实施探究性教学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探究与知识基础的关系。探究性教学必须以基础知识为基础。我们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不能一概否定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 (2)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师生的“交互”作用,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新课程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化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学习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提高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外广泛阅读可以逐渐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并能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运用化学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而课外活动则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主体强烈持久的学习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将流于应付,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兴趣激发出来。 5.教材的使用 我们在高一高二学习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到了高三就直接复习了。这样处理教材有欠妥之处,但是要继续学习其他的选修课本,时间又有限,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同行的指导。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铁路自立中学)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四策略 摘要: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考复习教学策略,教师要研究四个方面:考纲、课本、考题和评价。即学习考纲看要求,回归课本找标准,钻研考题看趋势,推敲评价找方向,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课 考纲 课本 考题 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新的一轮高三化学复习已经启幕,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考复习教学策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有效复习、提高成绩。为此,教师要研究四个方面:考纲、课本、考题和评价,即考纲是纲领,统领高考,必须研读到位;复习中随时回归课本,寻根追源;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特点,把握命题趋势;潜心研究考试评价,洞悉高考的改革方向。笔者就上述四个方面谈谈认识。 一、学习考纲看要求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明确指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哪些知识属于了解,哪些属于理解和掌握,哪些属于灵活和综合运用在考纲中均有明确现定。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学习考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去复习。同时,研究考试大纲的变化,要把新旧考试大纲作对比,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增加的,哪些知识点是删掉的,哪些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有变化。例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高考化学的重点与热点,但这也是新大纲较原大纲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具体举两例:①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②对“盐类水解的原理”由“理解”要求,降低至“了解”,删去了”了解盐溶液酸碱性“的要求,但提出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应用”的要求。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考纲的变化调整复习的难易度和深浅度。有些内容只要求了解,就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钻研,有些增加难度的就要深入挖掘。又如新教材增加的内容:①盐桥;②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③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④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⑤《有机化学基础》“质谱法、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在高考复习中要重点关注,高考试题中很可能出现。教师一定要明确考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不盲目地加深难度,不盲目地搞题海战,而是有的放矢,为学生的有效复习指引方向。 二、回归课本找标准 在高考复习时把课本扔到一边,每天只埋头做题,这是错误的做法。课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试题的主要来源。课本在高考复习中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其一,书本上定义、定律、公式等的叙述,符号的使用都是统一的和标准的,其二,许多高考题在课本中有原型,例如2010年新课标卷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聚碳酸酯的合成题原型来自课本选修5的116页第2小题。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课本为基础和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变化引申、拓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打好基础。当然,回到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以课本为复习过程中的支撑点,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回到课本也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重新复习一遍,而是对课本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三、钻研考题看趋势 高考命题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因此,高考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无论复习哪部分内容,我们都应该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以下是笔者对全国(新课程卷)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1.新课程卷近三年高考题考点的分布。 2.分析新课程卷近三年高考题呈现必考考点(每年必考)和轮考考点(非每年必考)。 选择题中必考两道有机题,主要考点为:烷烃或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机代表物的反应类型等。轮考考点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化学、离子方程式(考过2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反应热、物质的保存和检验、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化学用语(各1次)。主观题中三道必做题,一般为:实验综合题,元素化合物复合题,化学反应原理复合题(电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等)。其中必考考点为:无机实验及化学平衡的计算。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考命题的五个特点:①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②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内容,始终围绕着化学的主干知识展开;③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力度,特别是对中学化学基础理论;④强化信息摄取和加工与注重实验的定量分析及条件控制;⑤计算集中在反应原理部分和物质的量部分,如盖斯定律,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等,可能与元素化合物结合。 3.新课程卷命题在延续以往“大纲卷”基本结构框架、保持试卷整体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在试题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命题视角更加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摒弃了传统的远离真实场景的框图推断题,代之以实际应用的工艺流程、操作流程等流程提问或情境设问的新题型,实验综合题更多地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呈现。化学计算不再单独设置板块而是糅合到其他板块中去,但是高考并没有降低对化学计算的要求,还出现了将化学简答与化学计算整合的新趋势。化学学科内综合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 四、推敲评价找方向 每年高考评卷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都会公布各高考学科的试卷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对高考试题的总体评价、试题特点和对教学的建议都有详细的说明,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推敲该评价报告,我们可得到许多信息,其中包括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坚持能力立意,重视持续发展。控制选考难度,保证考试公平。比如各选修模块的试题的知识容量和能力层级相当从设问角度入手,根据能力层级由低到高的次序编排,由此使各选修模块题之间的能力层级大致相同,这在近三年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优点将继续保持,缺点将进一步弥补”必将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总之,作为高三化学教师,我们必须明确考纲要求、命题趋势、高考方向,不能脱离课本,不盲目增加难度,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复习效果。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高三化学教学习题小议 【内容摘要】 高三教学中,习题教学尤为突出,如何组织好习题教学,对高三复习及学生素质的培养显的极为重要。高三习题教学要做好典型例题精选,习题精选,练后评析,解题总结几个环节,并且要适时转变习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探究性教学,尝试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将解题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 【关 键 词】习题教学探究性教学能力培养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三教学中,习题教学现的尤为重要。而传统习题教学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更注重“题海战术”,片面强调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高考改革也越来越趋向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综合型、应用型、生活型的考题所占比值越来越高。 因此,无论是从“应试”还是从“新课改”理念出发,如何在高三习题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应用创新能力,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几点体会: 一、精选例题,思路点拨 高三复习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点的归结、提领及适当深入外,总要辅以相应的例题。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对例题必须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对所复习知识点具有指导意义的习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列出解题格式,阐述解题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精选习题,组织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练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知识的综合与前后联系 学生练习后的评析特别重要,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评析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情况,在改作过程中及时分析,在课堂上对错误较集中或一些值得发散、探究的题目进行评析。评析时要避免“就题论题”,应该积极启发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返馈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并引导学生对部分习题适度深化,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四、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五、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外,引导学生结合典型个案分析研究,对教学中或教学以外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其本质规律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 高三一年主要是对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回顾、综合,并且时间比较紧,因此常会出现“匆匆赶路”的现象,而忽视或轻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也疲于做题。而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高三将知识综合以后,学生通过努力,对原有知识也会有新的认识,或知识之间出现混淆,或有所深入,因此,在习题中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出现争议。此时不能拿“标准答案”来平息,而应适时进行讨论,对个别问题进行探究,如此可能更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和实际应用,也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科学观的培养。 正确认识习题教学,在大背景下,及时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不仅能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化学实践能力。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浅析高三化学教学习题的重要性 【摘要】 高三教学中,习题教学尤为突出,如何组织好习题教学,对高三复习及学生素质的培养显的极为重要。高三习题教学要做好典型例题精选,习题精选,练后评析,解题总结几个环节,并且要适时转变习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探究性教学,尝试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将解题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关键词】习题教学 探究性教学 ,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高三教学中,习题教学显的尤为重要。而传统习题教学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更注重“题海战术”,片面强调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高考改革也越来越趋向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综合型、应用型、生活型的考题所占比值越来越高。 因此,无论是从“应试”还是从“新课改”理念出发,如何在高三习题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应用创新能力,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几点体会:一、精选例题,思路点拨 高三复习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点的归结、提领及适当深入外,总要辅以相应的例题。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对例题必须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对所复习知识点具有指导意义的习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列出解题格式,阐述解题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精选习题,组织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三、练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知识的综合与前后联系 学生练习后的评析特别重要,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评析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情况,在改作过程中及时分析,在课堂上对错误较集中或一些值得发散、探究的题目进行评析。评析时要避免“就题论题”,应该积极启发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返馈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并引导学生对部分习题适度深化,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四、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五、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外,引导学生结合典型个案分析研究,对教学中或教学以外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其本质规律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 高三一年主要是对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回顾、综合,并且时间比较紧,因此常会出现“匆匆赶路”的现象,而忽视或轻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也疲于做题。而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高三将知识综合以后,学生通过努力,对原有知识也会有新的认识,或知识之间出现混淆,或有所深入,因此,在习题中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出现争议。此时不能拿“标准答案”来平息,而应适时进行讨论,对个别问题进行探究,如此可能更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和实际应用,也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科学观的培养。 正确认识习题教学,及时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不仅能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化学实践能力。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认知心理学理论与高三化学教学的改进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人的学习固然与外界刺激分不开,但人是有认知机能的,在学习时,他总是利用这一机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主动地去寻找外部刺激进入内部认知过程.这些理论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起点和教学策略及其学习过程的阶段的划分、学习结果的描述,以及获取反馈信息的教学技术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根据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设定问题,引导学习者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发现式教学法,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推广运用和认可.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效果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学前准备——引导回忆已学知识 学前准备是使新学习成为可能的身心条件,包括与新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与技能及学习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和学习策略的发展.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只有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才能使学生复活对当前学习必需的以前学到的那些知识和能力.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教学.由此,每节新的复习课开始之前,应先通过习题,定时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并上交批阅后针对具体情况备课.新课讲解之前,留出5分钟时间由学生复述上节内容和本节要学习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养成按时复习的好习惯,使前面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并为新内容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组织教学——提出适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的回忆一旦完成,教师就应向学生直接提示要学习的内容,用适当的刺激去激化学生的学习行动.高三虽然全部为复习以前的知识内容,但由于学生学习时间较长,遗忘严重,所以复习时应立足基础,突出主干,避免细节过分冗杂.内容呈现要结构清晰、层次鲜明、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形成整体性的组织结构,要使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应富有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同时,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有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知觉.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将思维展开过程设计为“适当启发、步步为营.”在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兴奋状态之后,向学生提供一组关于CO2的事实、实验现象和故事,随后提出一系列启发思考题,让学生自己结合事实和现象,分析、抽象、归纳、概括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又如,在讲“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通过对比复习氢气的结构、性质,启发学生分析、推测、假设碳的结构和性质.然后通过故事、实验、生活常识、科技事实等验证自己所作的推论和假设,进而再予以深入分析阐述. 三、课堂反馈——学习效果的检测 为了确保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还应使学生将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外部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反馈.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所以,反馈对于学习是必要的.一方面,针对新复习内容设置难度适宜的相关习题进行当堂训练,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内容,通过实际演练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同时,教师又能通过练习情况进而了解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还应布置有适当难度的课后练习题进行巩固.作业批改后,教师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把作业结果告诉他们,并进行适当的评价,打分,以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总结——课堂学习的概括和升华 课堂总结既是对学生知识学习的总结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鼓励评价,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和提高.摆脱课堂总结流于形式的弊端,提高课堂总结实效,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观察.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心中有数,使总结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第二,时间保证.为取得课堂总结的效益,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少则两三分钟,多则四五分钟. 第三,把握要点.教师要综合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判断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否健全、完善,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注意事项. 第四,形式多样.课堂总结要注意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精讲精练”,精选例题与习题,运用教学“变式”,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并能做到“举三反一”.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将学习方法融入知识之中,通过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只有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依赖性,改变被动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建筑英语论文:“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要以“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建筑行业的综合素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中国伟大复兴的顶级战略,是为了深入发展全球化经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友谊之路。这一国家顶级战略促使当代中国建筑产业不断升级,同时也带来各大企业对建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一带一路”进程中输送人才,应该是目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专业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 英语教学 改革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复合型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已经进行到要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屹立在世界的领导地位的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国家战略阶段,在这一伟大国家级战略实现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着国家的基础建设需求。建筑行业市场潜力无限。大多数建筑单位认为建筑行业英语对从事建筑工程工作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需要大批的既精通建筑又熟悉英语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培养相应的人才。 二、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侧重于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过分偏重语言理论的输入,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需要进行英语交流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 大多数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都很扎实,语言能力较强,但是对建筑专业知识了解很少,所以现在高职建筑英语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建筑专业词汇和语法的习得”,而没有将建筑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它是导致学生建筑方面英语综合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对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不太重视。建筑专业英语多以考查课形式出现,另外,课时设置较少,每周只有2学时,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了解建筑专业英语中简单的词汇和常用句,很难学到更多的和建筑相关的英语知识。并且,高职学生多数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虽然懂部分英语,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对复合型建筑人才的需求。 三、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要求建筑专业英语教学适应“一带一路”对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建筑专业英语人才,因此应尝试进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要以“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一带一路”战略对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以对建筑英语词汇的教学转向到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尤其是要以扩展“一带一路”的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作为高职建筑行业英语的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意语言交际功能的培养,考虑到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可以增加“一带一路”发展中所涉及的建筑行业英语内容,例如原材料选购涉及的询价、报价、基本的土木工程过程,项目招投标、制定建设规划、进行地质勘查、设计图纸、项目施工和验收全过程等。同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 2.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特点,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一带一路”的特点,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更应从“交际性”和“实用性”出发,在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自主学习、团结合作高质量的建筑人才。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力度,把语言理论学习融入交际实践过程中,以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来从事建筑行业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专业的英教学可以模拟建筑公司用英语进行招投标,用英语讨论工程项目的图纸,加强建筑行业英语文献资料阅读与翻译等等,帮助学生感受英语的建筑专业发展趋势,扩展英语的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涉外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可以加强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作,增强学生对相关国家历史文化,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为建筑专业学生提供各种国内境外实习锻炼的机会,培养一大批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建筑劳动者和职业人才。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党和国家的顶级发展战略,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努力使高职高专建筑类行业英语教学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建筑专业学生的建筑行业英语能力,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培养出既精通建筑又擅长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h,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英语翻译浅谈 摘 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英语翻译在中国的建筑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在引进外国建筑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建筑英语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翻译工作,使翻译更精确,使信息传递更完满。本文结合文体学理论,分析建筑英语实例,结合译者的修养,进而探讨建筑英语翻译。 关键词:建筑英语特征;建筑英语翻译;译者修养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英语翻译在中国的建筑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在引进外国建筑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英语是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一个分支,专业性强在许多方面有别于日常英语、文学英语等语体。 一、建筑英语语言特征 根据文体学理论,言语事件发生的语境不同,人们使用的语言也不同,为适应特定语境而使用的不同的语言特征系列构成语言的不同功能变体(语体) 。语言的功能变体可分为方言和语域,方言与语言使用者有关,语域与语言使用场合相连。语域包括语场( field) 、语式(mode )和语旨( tenor ) 。根据语场的不同,话语可分为非文学文体和文学文体;按语式区分,话语可分为口语体和书面体;按语旨划分,话语可分为正式体和非正式体[1]。语域反映人类社会的交际过程,是动态的,变化较快,随着情景的变化而转移。交际过程与情景语境密切相关,交际者所使用的语言可根据语场、语式和语旨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话语的产生同时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制约,它们之中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变化都会引起语域的变化[2]。 结合上述文体学知识,建筑英语专业性强,有自己的专业词汇,不受情绪、文化等主观因素影响的语言。由于其内容、专业领域的特殊性, 也由于工作者长期以来的语言使用习惯, 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如“tongue”在日常生活中是“舌头”的意思,而在建筑领域中为“公肋”,“雄榫”的意思;“boring”为“钻孔”而非日常所说的“厌烦的”意思。 (一) 专业词汇的表达准确 建筑专业术语和词汇多。建筑专业词汇指的是那些在建筑领域中具有专门意义的词汇,通常这些词汇在还具有常用意义。这类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除上述例子外,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词汇,如“tender”(应译为“标书”而非温柔的),再如招标程序中的词汇“performance security”不是“性能保证”而是“银行履约保函”。根据不同的语域,在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时,要注意根据语域来选用词汇。如在国际招标文件中,用manufacture代替produce,用commence代替begin,用terminate代替end,waive代替give up等等。 (二)多名词化结构 建筑英语多采用合成名词或者名词化的名词(动词后加ing,ment,tion等等的形式),以及用逻辑关联词连接或者相关符号连接的名词化短语。 合成名词是科技英语的积木块( building block) 。这种积木块构句能力强,语言简练,信息量大, 且语义单一, 能客观准确地传递信息。[3]所以,建筑英语中使用十分频繁。例如: (1)light weight partition wall 轻质隔墙 (2)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钢筋混凝土结构 (3)channel steel expansion ring 槽钢胀圈 合成名词从形式上看似乎非常简单、口语化。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缩略形式,内部关联复杂,属正式文体。普通英语中,人们在未能准确把握合成名词各个名词间的关系之前,一般不轻易使用,而是借助于适当的介词或者形容词表达相应的内容。尽管合成名词内部关系复杂多样,但通常把它们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比用介词短语对其中的中心词进行层层限定简洁了许多,且其内涵并未改变。 名词化的运用,把动词或形容词变成名词,使之具有名词功能,又保留动词或形容词的某些特征,有些动词本身也为同义名词,如research ,conduct ,survey 等。 (5)pressure alarm device and accidental exhausting device 压力报警装置,以及事故排风装置 (6)Pressure difference display device with sound-light alarm should be provided in the area with air pressure grads. 有压差梯度的区域应安装压差显示装置,并有声光报警。 用逻辑关联词连接或者相关符号连接的名词化短语,如: (7)Dew-proofing of the service pipelines should be noticed and the sealing between vertical pipes and floor board must be noticed. 实验室内部的给水管道要注意夏季结露问题,通过实验室的各种立管应注意穿楼板的密封问题。 (8)管道上的三通或四通,均为45°三通或四通、90°斜三通或斜四通。 All the T-branch pipe and four-way pipe should be 45°three-way pipe and four-way pipe or 90°skew-T and skew four-way pipe. (三)句子特点:长句多,多陈述被动句,且多为一般现在时和完成时 Hydrological studies comprise the identification of existing hydrological features at the project site and its surroundings, the calculation, modeling and proposal of solutions for handling external storm water and site-generated runoff, the dimensioning of modified or new hydrological features. 水文调查包括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现有水文特征,计算,建模,处理外部雨水的方案和现场集中排水方案,调节后的水文特征(新的水文特征)。 According to the master plan of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 target is to design the building scheme for the new passenger terminal area according to a total annual passenger handling capacity of the airport of 70 million passenger, and to put forth a near-term implementation plan tha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an annual passenger handling capacity of 30 million passenger and a plan for implementation by 2020. 根据南京路口国际机场的总平面图,长期目标是根据年旅客吞吐量7千万而设计出新的候机楼的方案,并且提出一个近期执行计划,这个计划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千万,然后再提出一个2020年能完成的计划。 总之, 建筑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在用词上讲究准确明晰, 论述上讲究逻辑严密, 表述上则力求客观, 行文上追求简洁通畅, 修辞以平实为范, 辞格用得很少, 句式显得单一少变, 语篇中有许多专业词汇和术语, 句子长而不乱。 二、建筑英语的翻译 要做好建筑英语的翻译工作, 译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建筑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资格预审,招投标,标书,建筑设计与施工,质量评审,技术资料和相关规范等等。因而译者学习相关建筑知识对翻译很有必要。使自己成为半个专家。 (二) 准确翻译术语和专业词汇 术语和专业词汇的翻译是建筑英语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准确翻译好工程类文章, 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翻译建筑类文章, 图纸,可以不理解工程专业, 不理解原理, 但是一定要准确翻译术语和专业词汇。如“轻钢龙骨”“light steel keel ”;“terminal building”航站楼,“coat”在工程英语中为“涂层,表层”的意思等等。 (三)准确理解词义 建筑翻译不仅要勤查专业词典, 而且更要结合一个词的上下文来确定其真实含义。如果有图的话可结合图纸分析,还可以利用Internet网络帮助理解。例如“transformation”一词有“改造,转变”之意,the transformation of X airport 到底是X机场的改造还是转变,就要根据后文内容来确定。 (四)仔细分析长句 工程英语中有大量长句, 这些长句中往往又含有若干分句和许多短语及其它修饰限定成分,这给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翻译时首先必须对长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先理清主干、再层层明确各成份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情况, 选择采用顺译、逆译或综合译法。表达时一定要将意义的准确性和明晰性放在首位, 该断句就断句, 该增益就增益, 不可死扣原文形式。例如: Major structural work has been found to be needed at such locations. In at least one building, the Rialto Project, Melbourne,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found it necessary to vertically pre-stress the lower height columns so as to reconcile the differential deflections of columns in close proximiy with the post-tensioning of the shorter column simulating the weight to be added on to adjacent, higher columns. 主要的结构工作都集中在布置中。在Melbourne的Rialto项目中,结构工程师发现至少有一幢建筑,很有必要垂直预压低高度的柱子,以便使柱不均匀的变形差得以调解,调解的方法近似于后拉伸法,即较短的柱转移重量到较高的邻柱上。 (五)分析掌握构词法 (1)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新词,或者取词的部分组成新词。 如hot-rolled deformed bar 热轧带肋钢筋 lift―slab structure 升板结构。 (reinforced bar=rebar (钢筋), waterstops 止水片等。 (2) 简写,由组中的几个主要词的首字母合起来组成新词。如AC可是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的简写,或air conditioner 空调的简写,以及HVAC 为heating, ventilating, air-conditioning的简写,HV,ELV分别是high voltage强电和extra low voltage弱电的简写。 三、译者的修养 (一)语言功底扎实,不仅对于语言本身,还应对其内在的文化有所了解,语言和文化是不分家的。用翻译大师杨莉藜的话讲,“翻译是双语内部转换和语际转换的综合”。而语言永远都承载着文化,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二)建筑专业的翻译,必须对于建筑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工程对象及人员特点,做到翻译严谨明确。如“建筑红线”若直译为“red line of architecture”,让国外的人就很难理解,应为各国的建筑参照规范不一样,个别说法及要求也会不一样。国内大多数建筑设计单位参照的规范都是中国规范,当业主要求使用欧美规范时,翻译的精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想翻译出来的东西能够使别人明白首先自己就要明白自己所译的究竟是什么。(根据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有了这样的专业知识背景,“建筑红线”译为“boundary line”似乎更容易理解。 (三)对于某些约定束成的说法一定要准确,尽量做到专业。如“人行横道”可以译为“crosswalk”,但国外大多采用“pedestrian”。再如“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不能译为“construction area”和“use area”,常规的应该为“gross area”和“net area”。 (四)积累 成功的译者背后是无限的努力和艰辛的积累。在巩固自己的语言功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的时候,积累对于译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任何质变都来源于量变的积累,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建筑英语翻译做好做精,译者要有一个良好的积累习得。 四、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除了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水平之外,还需要具备更加广博的知识等综合素质。建筑英语的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无误,译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建筑英语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建筑英语论文:基于语料库的建筑工程英语词汇语义共选特色研究 摘 要: 本文在语料库共选理论指导下,基于自建的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以高频关键词作为语义偏好检索切入点,考查建筑工程英语相关语义高频词的基本语义范畴及典型性高频词共选语境视域下的语义偏好特征。研究发现基于城镇规划、道桥、建筑结构、环境工程四个子语料库的检索分析,高频关键词的语义范畴可归纳为气象、规划、方位、环境、房屋构造五类,不同语义范畴词汇所展现的语义偏好和类联接特征表现出差异性,展现了建筑工程英语词汇特有的语义共选特色。 关键词: 语料库 建筑工程英语 语义共选 语义偏好 1.引言 语料库语言学的共选理论核心观点是指语言在使用中具有“形式与意义的共选关系”(卫乃兴,2012:2)。它包括词汇与语法的共选、词汇与词汇的共选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词汇形式和与其相关的语法结构形式、语义类别乃至语用功能在多个层面上的共选关系,由此构成语料库视角下的“可拓展的意义单位”(Sinclair,2004:30)。Sinclair曾构建过意义模式的工作模型,即从词汇搭配(词汇与词汇间的共选)、类联接(词汇与语法的共选)、语义偏好(词汇、语法与意义的共现,Stubbs,2001:65)和语义韵(词汇、语法与语用功能的共现)四个层面对核心词汇进行了由频数驱动的、自下而上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意义模式建构,为后续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借鉴Sinclair的共选语义理论模型,聚焦词汇、语法、意义彼此间的共现特征,选取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建筑工程英语作为研究语料,主要考察建筑工程英语文本语篇的词汇搭配、类联接和语义偏好特征,以高频关键词作为研究切入点,旨在考查关键词与其周边词在词汇、语法、意义层面的共选特色,揭示建筑英语语境下的词汇语义偏好特征。 2.研究设计 本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借鉴何安平在《专门用途英语词汇语义共选特色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即提取语篇中的关键词,通过语料库检索手段总结归纳关键词与其周围搭配词形成的形式与意义上的语义共现特征。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考查了目前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建设情况,发现建筑工程方向英语语料库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建筑工程英语进行的专门用途英语词汇语义研究更尚属空白。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建设研究样本所需的语料库,然后提取各个子语料库的高频关键词及其搭配语境,归纳总结建筑英语的语义偏好特征。具体考察以下几个问题:(1) 建筑工程英语高频关键词的语义范畴有哪些?(2) 建筑工程英语高频关键词表现出哪些语义偏好特征?(3) 专门用途英语语境下的建筑词汇语义具有哪些类联接特征? 经过前期语料甄选、语料采集、语料整理、语料标注等语料库建设预处理环节,现阶段所建的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系英语语篇单语语料库,包含城镇规划专业英语语篇语料库、道桥专业英语语篇语料库、环境工程英语语篇语料库、建筑结构英语语篇语料库四个子语料库,语料库初步规模约30万字,语料来源于国内几所高等院校建筑、土木等专业采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根据语料库语言学中标准类符/形符比(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通过语料库软件检索可知四个子语料库的标准类符/形符比依次为:城规31.4,道桥31.3,建筑结构36.9,环工37.7。总体上,四个子语料库的词汇密度等级接近,环境工程、建筑结构的文本实词密度较大,城镇规划、道桥两个子库的文本实词密度相对较低。 研究步骤上首先采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ordance 3.2中wordlist的主题词检索功能生成建筑工程英语高频词列表,选取词频前300的词汇,排除非实义词。然后研究者对截取的高频实义词进行语义范畴定性分析,对语义不清、范围模糊的词汇暂时排除,选取语义范畴特征显著的词汇。研究第二步,研究者选取每个语义范畴10~20个典型性关键词作为语义偏好分析的对象。选定关键词后,点击collocates功能,将关键词的左右搭配跨距设置为5L-5R,搭配频率设定为至少出现10次。研究第三步,通过concordance语境共现功能,逐个查看关键词的语境共现搭配行,进行语义偏好分析和类联接句法分析。 3.语义共选特色讨论 基于城镇规划、道桥、建筑结构、环境工程四个子语料库的高频词检索,整理出每个子库的高频实义词,研究选取了每个语义范畴10~20个典型性关键词作为语义偏好分析的对象,然后进行定性的语义范畴分析,最终归纳出主要的语义范畴。如表1,基本语义范畴可分为:气象――指风、云、雨、雪,跟馕隆⒓窘谟泄氐拇笃物理现象,占比14%,如winter,cold,wind等;规划――指城市及周边设施的合理布局、城镇各项建设工程的综合部署,占比25%,如design,layout,traffic等;方位、尺寸――建筑物方向、位置及长、高、宽、跨度等度量衡,占比15%,如external,indoor,height等;环境――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占比24%,如land,road,water等;房屋构造――指建筑物基本结构、建筑材料等,占比16%,如windows,roof,columns等。研究发现,建筑工程词汇语义从属于数量有限的语义群。 表 1 建筑工程英语高频实义词基本语义范畴 选定关键词后,点击语料库软件collocates语境共现功能,将关键词的左右搭配跨距设置为5L-5R,搭配频率设定为至少出现10次。鉴于篇幅有限,本研究截取了几类语义范畴中典型性的实义样品词作为语义偏好个案研究对象(T值大于4),分别选取了planning,administration,land,built,design,energy,heat。研究发现,所选高频实义词搭配偏好范畴基本可概括为修饰限定语、气象、规划、方位尺寸、环境、房屋构造、用途七大类。气象类关键词的语义搭配偏好主要局限于气象和用途2类;规划类关键词的语义搭配偏好聚焦于7类,尤其是修饰限定语和用途2类;环境类关键词如land的语义偏好聚焦于修饰限定语、规划、用途3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隶属于同一类语义范畴的实义关键词在语义偏好上存在差异性。以规划范畴词汇planning,administration,design为例说明,三者在语义上都有规划、设计之义,在语义范畴内属于近义词,但是通过查看语义搭配偏好,可知三者在语义上各有差别,planning是规划类典型性核心词汇,语义搭配范围最广,即可被ecological,competent等形容词修饰限定,也可以与气象(如heat)、方位(如outer)、房屋构造(如frame)等词汇共现搭配;其次是语义典型性特征次于planning的design,搭配范围缩小;最后是规划类语义范畴边缘词汇administration,语义搭配偏好选择性较之最少,介于房屋规划与土地管理间。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语义范畴的关键词可以互为搭配词,如环境类词汇landscape与规划类词汇design,等等。 为了考查专门用途英语语境下的语义类联接搭配特征,本研究选取了语义典型性特征显著的样品词planning,land,design,energy(T值介于4~11间),建筑工程英语语境下的类联接特征统计结果如表2。总体上,样品词展现的语义偏好倾向属于中性,体现了科技类语文体的语义中立特点。其次,由planning + be supposed to、design + be done的类联接搭配结构可知,被动语法现象在建筑工程英语语篇中应用较普遍,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语篇客观、中立的语义色彩。此外,通过“-”形成语义联接合成词也是另一大特色,如land-use表示土地应用,energy-saving表示节约能源等。 表 2 建筑工程英语实义样品词类联接特征 4.结语 本研究借鉴Sinclair的语义共现模型,基于自建的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从语篇关键词入手,从形式与意义上分别考查了建筑工程英语关键词汇的语义范畴、语义偏好特色和类联接特征。研究发现基于城规、道桥、建筑结构、环工四个子语料库的关键词语义范畴可基本归纳为气象、规划、方位、环境、房屋构造五类。此外,不同语义范畴的词汇所展现的语义偏好和类联接特征表现出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隶属于同一类语义范畴的实义关键词在语义偏好上也存在差异性。在词汇与语法层面的共现上,关键词类联接特征反映出中性的语义倾向,如被动语态结构使用频繁,印证了科技文本语义中立的色彩。 建筑英语论文:基于建筑材料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师组织此课程教学活动和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对教学改革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75-02 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是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英文刊物和文献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扩大词汇量,掌握学科的动态发展,能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打好专业基础。但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单一,与实际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鉴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工作需要,有必要对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的掌握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中,对外语教学提出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的要求[1],可见专业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学方法及内容。 (1)教学方案不明确,授课模式单一。专业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学习,也不是一门纯粹的专业课程,并且与双语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它应该是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一种渐进式的教学。而以往常常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大多是将英文文献进行汇编,这就具有很大的弊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果不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觉得学习专业英语只不过是将英语和专业知识进行对照学习,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与实际结合不强。详细阅读和翻译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目前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技术领域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会日益增多,虽然在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专业英语能力的人才,但目前的课堂内容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实际上,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建筑材料的相关专业知识,再进行专业英语学习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英汉对照重复学习,内容不但缺乏创新,也并不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专业英语知识的能力,比如工程中常常会涉及的外国专利、产品说明和科研文献资料等信息的获取,学生依然没有掌握。 (3)教学考核方式单一,与基础英语没有区别。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国外专业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但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却没有体现这一教学目标。 2.学生的学习现状: (1)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没有衔接过渡。学生一般在大一、大二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而大三开设专业英语课,并且专业英语中有大量不常用的生僻词汇,学术专业英语的表达习惯也与基础英语不同,而采用阅读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应试英语的学习方法明显不适合专业英语的学习[2]。 (2)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对英语学习有所抵触。在接触专业英语之前,学生从中学开始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英语学习,这本该成为专业英语学习的良好前提,但是专业英语的课程开始在大三,学生没有了大一、大二时学习英语的兴趣。过了四级的学生不想再学英语,没过四级的学生也不愿意再学英语,有些学生觉得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英语,已经疲劳、麻木甚至厌倦了学习英语。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不同地区考入本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很大[3]。 二、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应当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方案并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虽然专业英语并不是纯粹的语言学习,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依然要从语言学习引入,帮助学生先从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分为几下几个部分:第一,明确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与基础英语不同,尤其鼓励基础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二,介绍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翻译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此部分的原理与基础英语相似,但在教学中通过列举大量的与建筑材料专业相关的学生熟知的专业知识英文实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4];第三,选择精读课文应符合建筑材料专业的知识结构的认知特点,因为专业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在此部分选择精读课文时应进一步帮学生理清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授课内容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教师关注科研动向更新课程内容,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在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播放一些建筑材料的英文纪录片和新闻视频等影像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补充了对于听、说的英语训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技术领域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会日益增多,而这种交流既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所以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3.选择实践性强的考查方式。改变了专业英语平时作业考查内容,每年根据建筑材料的热门研究课题中选择4-5个,按照每个课题10-15人将学生分组,围绕题目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英文文献,每个同学选择一篇不同的文献进行精读,需要其整理文中试验测试方法并提出创新点。这种方式避免了作业的雷同,针对一个明确问题,教会学生如何从海量信息里检索有效信息,读懂文献提炼观点,对其文献检索、专业英语阅读及理解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三、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效果及总结 在2013-2015年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采取了以上几种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学习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本课程在2012年以前采用开卷考试的考查方式,从2012年以后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大试题难度,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除第一年改革外,其余两年80分以上的学生均占一半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能达到优良,并且整体平均成绩也在逐步上升。以上述方式进行教学的班级,在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当年的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也显著提高。 经过对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制定了满足从基础英语到专业知识合理过渡衔接的教学方案,研究探索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满足专业岗位要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这项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并能够很好地掌握专业英语知识,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 建筑英语论文:英语教学中建筑行业专业外语的教学前景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建筑领域中,随着国际间项目合作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英语课程教学大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情况分析,再结合建筑学专业自身的特色,提出建筑学专业外语发展的新方向,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能以学生为本,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ESP EGP 建筑学 90后 中国教育部在2004年1月的时候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试行期为3年。随后在2007年7月的时候进一步修订了试行版,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教授内容主要分为通用外语和专业外语两部分[1]。 1 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通用外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业外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其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授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日常生活必备用语等。而专业外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与EGP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习者学习目标较明确,教授的英语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教学目的是在国家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更偏重以学习者未来发展需求而设定的。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于ESP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英语教学领域至关重要的部分。目前针对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了两种观点,一是以文秋芳代表的“互补派”,强调EGP与ESP两者需要共同促进发展[2];另一个观点则是蔡基刚提倡的“替换派”,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作用[3]。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角度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文秋芳博士的意见,即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建筑设计学科是一门结合工程技术和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学科,学科自身具有与时俱进且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国际性,但是同时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再加上专业自身设计课程作业负担过重,往往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起,尤其是不如大学学习生活之后,会出现英语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严重下滑的情况。所以针对这一情况,EGP和ESP的有效衔接可以很好地维持乃至提高学生既有的英语水平,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国际视野,利于未来学生职业发展。未来的国际市场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懂国际惯例、懂金融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4]。 2 建筑学专业外语的第一课堂 2.1 授课内容 一般ESP课程分为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和专业英语(EDP:English for Discipline Purpose)三部分组成。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EAP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研究该专业相关外文书刊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通过浏览外文网站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以确保学生与世界建筑学保持一种接轨的状态。建筑学历届的普利策奖得主多为外国人,相关成果的发表信息主要是以英文为主,所以为学生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EOP主要针对目前国际事务所大批量涌入中国,国际市场空前开放,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如何用英文与团队进行沟通以及项目汇报等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建立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大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两部分知识体系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任务安排,相应的考核办法也必须做出调整。EDP主要是传授专业领域相关的词汇为主,主要是对EAP和EOP教学部分进行前期的基础铺垫作用。EDP可以结合EAP的教学部分,宜采用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反馈,属于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题目进行研究。而EOP的教学部分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用英语小组交流并且进行方案汇报,模拟评标现场等手段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符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5]。 2.2 授课群体 “90后”作为一个新的受教育群体,成长背景和时代环境都与“70后”,“80后”不同,针对这一群体自身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有一定的调整。“90后”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忠诚感,价值观比较现实,喜欢“凭直觉”“看心情”做事情,早熟且敏感。而作为设计领域的学生,个性特点更是被放大了。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感到“被认同,被尊重,甚至是被需要”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90后对网络依赖性大,信息储备量大质差,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反对传统提倡民主,说的必做的多等特点[6],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要做到几点,首先是信息更新及时:信息的时代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那么面对海量的信息,首先要做的是要保证教师自我储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需求: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学校所关心话题重新拟定任务内容,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尽可能避免学生以“为了毕业”或者“凑学分”等目的进入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设计课堂内容。最后就是加强师生沟通:到点上课下课走人的大学授课时代早就过去了,虽然大学阶段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90后的学生群里来说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民主问题十分在意的90后,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对方的尊重,所以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适度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通过社交软件让学生对自身建立一种依赖信任感也是当下隐性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探讨 摘 要:如今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迈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其中工程英语语料库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建筑领域对于语言重视程度的上升,建筑工程项目中英语小型语料库创立必须具有相应成熟的体系支撑,并且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提升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专业性能与规模,然后提高施工人员的工程英语水平,更好的进行机器设备的施工操作,建筑企业能否具有相应实力标准可以准确的翻译建筑工程题材的文件档案,对于提升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本文针对小型语料库的建立发展进行分析,并且依据其具体应用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构建应用 我国建筑领域经济水平呈现显著增长模式,对于建筑工程中英语翻译工作重视程度明显递增,经过最近几年的初步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对工程英语语料的收集、文件的存放以及整理工作入手,浅谈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创建思路与流程,以期望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发展形成 在我国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发展初期,语料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建筑领域的书籍、学术期刊报纸杂志等,之后就是对英语语料的采集收纳整理工作,下一步就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合,然后对重点出现的语句例句进行明确标注,一般来说,语料库的含义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进行研究收集,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日常运用比例较高的词汇归集在一起,编制成具有超大容量的辞海,保证管理人员在使用时可以随时进行提取运用,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构建中,一般的存取方式都是纸张档案管理模式以及图书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保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料损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语语料库的完整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新型的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发展相应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更多的语料库保存工作都升级成为了电子信息技术管理,将大量工程术语记录在了建筑工程专用语库里,在语料库的系统规范化与全面建立过程中,建筑语料库的多样性也得到了拓宽,在这种情况下,语料库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专用语料库,一种是通用型语料库,所以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当属专用语料库类型,并且其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建筑工程中对于英语实际运用的需求,丰富完善语料库的内容,以期望对施工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建筑工程中英语词汇的起源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特点,自从14世纪开始意大利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新篇章,大量的拉丁字母与希腊文字被翻译成英文,促进了当地手工业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其中许多字母被直接引用下来,并且有许多字母应用流传至今,通用于各个行业,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领域极度依赖这些字母的使用,例如:对于新鲜概念、最新事物的表述。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希腊字母可以很好的将事物的具体概念表达出来,基于上述原因,对于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文字种类大致有了一个标准,是以英文翻译为主,辅助以简便清晰的拉丁文字,两种文字相互搭配使用,保证文章文字的流畅程度,引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会极大促进工作效率,建筑工程中单一的术语词汇发展潮流必须符合当下经济环境的发展方向,实现高效、简便、快捷、明了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语言艺术与现今工业水平发展的核心共存。 二、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构建思路 我国现今建筑行业内英语语料库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基于目前建筑语料库的匮乏,建筑市场急需有一套完整的语料库查阅体系,用来填补在建筑英语词汇查询运用上面的空白,然后加紧收集语料资源,拓展与建筑相关的英语词汇,进一步完善英语语料库的完整性,为建设工程的语言系统翻译提供更多的帮助,语料库中关于语料的选择,也是语料库建设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语料库构建的标准之一,依据上文所提供的语料库构建目的,在实际的采样收集过程中,要根据语料的基本情况进行语句验证处理,并且制定好相关的学习规范,进一步增强业务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然后是对英语文本的整理收集,这一阶段是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收集采样阶段,英语文本文件的整理又叫做语料整理或者是预处理,语料文本系统如果没有进行系统规范处理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主要包括了语句语料不准确、缺少关键性的语句翻译等等,这些问题汇集在一起会导致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不完整性,很难达到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对于整个建设项目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如何科学有效的对文件文本进行规范管理就成了建立小型语料库的重要问题,具体整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耗费时间,具体涉及到对英语文本的整修处理和备份操作等等。 三、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应用前景 我国建筑工程建筑中所用到的英语翻译有很多,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别,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实际应用于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服务于建筑工程类别英语词汇的搭配使用,深入研究探讨以及施工项目语言的编撰,语料库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简便快捷的语言翻译功能,更加明确施工目标,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语料库中搜索出大量语句,通过人工筛选的操作模式,从人性化、合理化、规范化三个方面入手,选取文献例句,然后对比语言概论,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语句翻译的偏差,使得编写出的英语语料库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相关英语的编撰书写人员要各司其职,使用高科技编写软件对英语语料库中的例句进行检测,详细统计出频率出现较高的建筑类词汇,并且以此来当做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调查研究资料。 另外,负责建筑英语的业务人员还可以进行系统操作,类似于学校教学大纲的规范模式,对建筑工程的英文词汇进行统一分析管理,对大纲内容进行详细的专业编制、术语撰写、按照英语材料的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然后进行专业排版,在对教学大纲进行编译的同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关键词汇在例文中出现的频率进行相应调整,在教材教案研发的过程中找到高效快捷的构建方法,用来完善英语语料库的系统构建,为大多数建筑企业工程英语语料库的更新做技术保障。一般情况下,在工程语料库中所标识的材料例句都要真实存在,有迹可循的真实数据,既可以用来作为工程英语语料库的相关例证说明,又可以进行语料库的规模探索和理论数据支持,对建筑工科类别的文件进行深层次翻译,如果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过硬,那么还可以创新出新型技术,将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向网络信息技术推广,提供引擎在线搜索技术,就是以建筑语料库为资料基础,然后以网络搜索引擎为媒介,将局域网模式的英语资料库转变为全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模式,使各个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多交集的资料库适时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数据大覆盖,建筑工程英语资料的文件共享,保证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巨大的共用型网络英语资料库。 四、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建设实际内容 (一)建立英语语料库的目的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建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实际目的是满足建筑专业类别英语转换翻译教学的目标,达成翻译建筑类别英语的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数个方面,教学授课、语言运用探究报告、工程类别英语的具体编译、以及教材的制定编写等。 (二)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规模 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组成规模包括资料层间样本数量、资料库文本数量、资料库样本容量与词库单词数量四个方面组成,对于现阶段我国建筑规模所需求的英语词汇来说,十万个词汇就可以有效满足,科学形态方向的研究探析则相应多一些,大约在五十万左右,而句法的探究学习就需要一百五十万的词汇量才能有效进行,其间的数量差距是非常大的,文章指出,大多数语料库的模式设定是开放式的,语料库库存的词汇存储阶段为四百万左右,如果可以初步达到以上标准,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建筑工程语料库的使用,针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构建规模,各个建筑企业要贯彻落实政府的培养人才制度方针,做到以人为本,增强专业技术人才的提高。 (三)英语语料的采集 语料的收集采用工作主要包含了对英语材料的筛选、建筑类别英语的书刊、相关建筑报纸杂志、英语语法教材等等,具体的采集方式由光盘制作拷贝录入、网络信息资源的下载以及实体书籍翻译等等。 (四)资料库文本信息的加工整理 文本认为资料库中文本的加工整理是整个资料库工程建立的关键环节,对整个资料库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的分类加工涉及到了词汇词性的标注,分词的设计整理规划,对整理好的文本文件进行分词分类操作,具体操作是在英文字符后添加空格,进而使得符号与字符之间进行有效分离,用来方便后续的加工整理以及全部文本的应用。 五、建筑工程规范类英语翻译技巧 建筑规范类别翻译当属建筑英语的一项翻译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规划、建筑理念、建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等等,与平时人们所用到的一般英文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从文字语法构造到语句的内容探究,并且建筑专业的特殊词汇比较多,词汇内容较为间接明了没有任何情感因素,只是单纯的名词翻译,相对翻译人员来说比较容易进行编撰书写,有利于工作开展,第二点是该类英文的翻译工作结构比较严谨,开门见山,对于建筑工程名词以及建工技术的翻译较为直白,不会出现语句语感分析不清的问题,文章问题结构正式,语言精炼,关于建筑工程文章中平行文本的介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参入与文章相近相似的参考文献进行辅助翻译,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达到对建筑类文章进行翻译最大化,丰富原版文章中的内容,平行文章具有与原版文章内容相近的特点,翻译人员在对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采用平行文章,多采纳平行文章中的精髓意义,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文章重点意义进行传递,更精确的还原建工类别知识,帮助翻译人员更加快捷高效的进行工作,使翻译的内容更加清晰明确。 六、结束语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建筑英语的运用在建筑领域内都十分重要,可以说建筑工程中英语语库的构建与完善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筑行业与英语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许多建筑领域内的专业词汇与书写表达方式,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更是一种语言文化方面的传承,并且我国对于建筑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巨大,迫切需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科学的培养体系,保证建筑领域翻译人才的供应需求。进行规范严格的学术讨论,所以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小型英语资料库的建设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完成,从而加快我国建筑现代化进程。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类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立 摘要: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应基于建筑行业背景,探讨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方式,通过语言技能核心课程、专业知识核心课程、综合实训核心课程形成专业核心能力,以实现胜任职业岗位的目的,使学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高职;应用英语;核心课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带有高职教育的普遍特征,即与职业岗位(群)有密切联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市场化复合型的道路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与本科英语专业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通晓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文化,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独创精神,真正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等人才”的重要分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不应该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压缩饼干”,而是应紧紧围绕行业背景、社会需求、就业导向重新开发。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地位在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给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建筑业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会愈加激烈。要在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务之急。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行业实施课程改革,构建核心课程,是满足建筑业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应用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应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压缩,其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突出特色、服务行业、提高应用能力是应用英语专业的改革方向。建筑业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行业。大量的工程承包企业涌向国际建筑市场,显示了我国强大的国力,但同时,也有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的问题,兴高采烈地出去,垂头丧气地回来,不但经济利益受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形象。究其原因,除融资等因素外,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和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成为每一家中国承包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不仅大型综合承包商需要同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谋划自己的发展策略,中小型专业承包商也必然要在国际化的承包链条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但在现实中,多数中国建筑企业对于国际化经营还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战略准备。经营国外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人才,这是许多国际承包企业多年来的共识。企业中土建专业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多,但掌握新技术、懂外语的管理型复合人才少。人才缺乏一直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是应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具备作为一位工程师或管理人员所应有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具有较好的专业外语水平。2003年,我院开设了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并实施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将英语知识与建筑专业知识整合,旨在培养“会英语,懂工程”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建筑业对外发展的需要。 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主要是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支离破碎和将不同科目简单相加的零碎学习,保证课程体系的紧凑性而提出的,其他科目都要与核心相关并服从核心的要求。因此,所谓核心课程包括“一般与必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能够在社会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共同概念、技能和态度。应用英语专业应实施建筑行业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培养能适应建筑业一线施工和管理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需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涉外建筑业务活动中能熟练应用英语知识从事建筑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能在涉外建筑工程翻译、涉外建筑项目施工与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涉外工程项目秘书、涉外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职业岗位就业。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正确处理好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课程之间的关系,抓住影响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课程,并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同时通过突出核心课程的地位,使学生学好若干门具有看家本领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所在,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毋庸置疑。对于改革中的应用英语专业,其核心课程要能够充分地对学生的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为此,我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了建筑行业背景下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由公共课程模块、英语知识模块、建筑知识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组成的核心课程。 公共课程模块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即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和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该模块核心课程除国家规定的课程外,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计算机应用、CAD基础、建设法规、建筑概论、FIDIC合同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发展学生社会交往、与人沟通、承担责任、社会参与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英语知识模块的目的在于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因为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英语知识模块中的多数课程为专业平台课程,核心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建筑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英语写作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英语词汇及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在建筑工程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 建筑知识模块是为国际工程承包方向而设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核心课程包括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测量、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具备现场施工的基本能力和国际工程招投标的基本能力。 综合实训模块是该专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核心课程包括英语综合实训、识图与构造综合实训、施工现场教学、工程测量实训、模拟招投标、顶岗实习等。旨在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胜任职业岗位的目的。 职业教育要培养的关键职业能力是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展变更的时候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能力。四大模块中的核心课程相互贯通,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核心课程既重视英语知识,又重视建筑专业知识,更强调实践能力,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生存能力(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课程的创新与特色 核心课程的构建满足了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涉外建筑企业需要“会英语,懂工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提升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制定的“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对建筑业是机遇,更是挑战。建筑业要真正发展壮大,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去”是必经之路。建筑业在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物资设备的出口,促进了劳务输出,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仍然处在低端领域,主要优势体现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社会劳动力供应。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其他国家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丧失了这个优势。因此,建筑业在国际承包中能否走远走好,做大做强,关键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的构建改革了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行业为背景开设专业符合高职教育目标和高职学生特点。课程设置有新的突破,既充分考虑了工作岗位(群)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又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深度与难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等问题。 核心课程的构建兼顾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核心课程的构建明确了建筑行业背景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为“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涉外工程翻译能力”;较高要求为“有从事国际工程招投标、涉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能力”。核心课程重视学生的生存能力,更重视学生的发展能力。 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核心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了实用性与应用性。理论课程有特色,《建筑英语》、《FIDIC合同》、《工程索赔》等课程有别于英语类专业的传统课程,使学生受益匪浅。实践课程有创新,英语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及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体现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凸显了本专业的课程特色,使其有别于其他专业。但核心课程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课程标准、考核与评价标准、资源开发等都是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对此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 作者简介: 戴明元(1956―),男,四川中江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育与国际工程索赔。 建筑英语论文:浅析建筑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领域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学生也有了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因此,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处,笔者以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为出发点,以建筑英语文章为例,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以及句法特点来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关键词:建筑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句法特点;翻译技巧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建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建筑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和学术期刊的能力,及时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为学生与世界建筑学接轨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学习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水平就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尽如人意,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国际项目合作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从而对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文章讲求准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严密,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清晰,符合语言习惯和行业习惯等等要求,因此常常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校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开课学期为第9学期,大多数学生学生反映开课学期过晚,无法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和迷茫性。目前国内针对于建筑学专业英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的现象。本选题计划通过历时研究,进一步分析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的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找到适合该领域的翻译技巧。 二、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 科技词汇指在各个学科或专业中应用的专业词汇或行业术语。准确的把握词义是理解科技英语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总括起来,建筑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专业性词汇多,表义准确、正式 每门学科或专业都会有其特定的一套精确而含义狭窄的名词和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如在建筑英语这一特殊语域中,多立克柱式(Doric)、飞扶壁(flying buttress)、桁架(trusses)、柱型式样(order)、室内装修(interior finish)、建筑群(architecture complex)等。如果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门术语,就无法理解该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熟悉和掌握这些科技词汇是很必要的。 2、日常词汇专业化 相当数量的普通日常词汇,在科技英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甚至在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不同的含义。如:reinforced concrete中的concrete中的concrete在日常英语中是“具体的”,而在此是“混凝土”的意思。“boring”只能译作“钻孔”而不能译成传统的普通英语中的“令人厌烦的”;" building acts”只能译作“建筑法规”,而不能译成“建筑行为”;"weather”只能译作“风化、侵蚀”,而不能译成“天气”; “garden”只能译作“庭院”,而不能译作“花园”;“daylight”只能译作“采光”,而不能译作“日光,白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确地理解句意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词汇的科技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判断。 3、词的前、后缀多 科技词汇大多是由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词根和前缀、后缀构成的,这是科技词汇在词源方面的一大特点。据科技英语专家统计,在一万个普通英语词汇中,约46%的词汇源于拉丁语,7.2%源于希腊语,这些比率在科技词汇中更高。最常见的如:auto-(自动),bi-(双,重),hydro-(水),inter-(相互),pseudo-(伪,拟),semi-(半,部分),super--(超,过分),-ism(主义,学说)等等。在学习科技英语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多地掌握前缀、后缀及其派生出的词汇,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 4、词的组合多 科技文章中词的组合,如:名词和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副词等组合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intersecting through traffic lanes(相互交叉的交通车道),basic floor area(基本层楼板面积),bearing wall(承重墙),central warm air heating system(中央热风供热系统),city owned utilities(城市公用设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组合的核心往往是最后一个名词,前面的词不论是名词还是形容词等都起修饰它的作用。但有的是两个词、三个词或更多的词合在一起修饰最后一个名词,了解他们将有助于我们解读和翻译英文专业书刊。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涉专业英语时,多数学生都会觉得生词过多,加之重视不够,而产生畏难心理或敷衍情绪。与一般翻译比较,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中对用词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概念通常有其特定表述,而不能按其字面意思随意翻译。由此可见,掌握准确的专业表述非常重要,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另一方面,建筑学是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艺术和科学,它涉及多门学科,主要包括绘画、几何、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天文、地质、数学等方面的学科等广泛的教育。如此看来,在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绝非易事。 三、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句法特点及翻译 1、大量使用长难句,结构严密 属于科技文体的建筑英语,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文体正式。在表达一个完整内容时,如果使用过多的短句,就会使结构变得松散;而长句则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概念,适合正式语境和书面语体。因此在建筑专业英语中,长句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大,语法结构复杂,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这种普遍复杂句式的分析,首先应该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找出主句,再逐步分析其他修饰成分,分清层次及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特点译出原文。长句翻泽有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及综合译法等。例如: 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which houses many families on a plot of ground that would hold only a few single-family units, is the multistory miltiple dwelling , or apartment house. 句中的动词有house和is。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判断本句为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逗号后而的which为指物的关系词,指代前而整个句子,即先行词: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所以is是本句的谓语。因此,本句主句为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is a multi-story multiple dwelling or apartment house.即本句可理解为“更为有效的建筑类型是多(高)层多单元的住宅楼,或者说是公寓楼”。 2、广泛使用被动语态,文体客观正式 像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建筑英语专业性强,内容多为客观事实,且信息量大,强调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用途的客观性。而被动语态的使用恰恰凸显了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同时使行文显得客观。在句子结构上,更多的使用名词化结构,扩大了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等位于句首,重点突出,比主动语态更直接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因此被动语态出现频率高也是建筑英语显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例如: The diversity, of whatever kind, that is generated by cities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n cities so many people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among them contain so many different tastes, skills, needs, supplies, and bees in their bonnets. 城市里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与一个事实有关,即,城市拥有众多人口,人们的兴趣、品味、需求、感觉和偏好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3、多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强调信息的真实客观性 科技文章主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论述科技论点,或对叙述某些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现象等进行解说,而这些客观真理性的内容是没有时间性的。建筑英语主要涉及建筑业现状、建筑法规、施工方法等,在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过去和将来,所以,建筑英语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突出文章内容的即时性,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例如:Norman Foster’s much larger building ma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his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of 1990-95, but hardly any with the later Law Faculty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译作“诺曼・福斯特更大规模的建筑与其1990~1995年间的克兰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但与其后来的剑桥大学法律系图书馆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 四、结束语 诚然,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英语教学中一个难点和弱点。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提高翻译能力,重点在于对词、句的掌握,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其二、注重培养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突破生词的技巧; 其三、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训练掌握常用句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专业英语翻译而言,除了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语篇特点,在确保“信、准”的前提下,遵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专业规范的表达要求,力求“达、顺”。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词汇、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意译、音译、形译、音意混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者,前面提到过建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关涉到许多人文学科,例如文学、美学、数学、几何学等等,作为译者,要学会合理处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如果以上细节都能注意到的话,译者的翻译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建筑英语论文:关于本科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摘要:建筑类专业英语是我国大学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并且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体现出更强的专业特性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本科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衔接不良;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限制了专业英语的发展;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包括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整合教材,为新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分成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导的两部分内容;增加课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等一系列措施,为大学本科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从目前和长期发展来说,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1]。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部分,以表达科技概念、理论与事实为主要目的,遵守科技英语的语法体系和翻译方法,特别注重客观事实和真理,表达准确、精练和正式。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熟悉专业语言的英语表达;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一些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英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技巧,具有一定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从而达到从容阅读和领会一般难度的专业资料的水平,较准确地完成专业知识的中英文对译。 建筑类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均开设建筑类专业,而专业英语又是每个建筑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建筑类专业的特点比较鲜明,相应的专业英语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类英语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涉及面相对狭窄,与建筑类专业内容配合密切,后缀构词法应用广泛,合成词较多。另外,这类专业又与其他门类专业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城市规划、建筑结构、材料、设备、施工以及管理、经济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相应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涉及的范围也相对宽泛,专业词汇量和信息量非常多[2]。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并且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建筑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尤为明显。而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行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得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尤为重要,甚至一些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融入到相关专业的英语工作中,这就要求建筑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要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校阶段我们就需要对这一类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 基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在大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状及该类专业英语的定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一般来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简约的教学结构[3]。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教材等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4]。本部分将结合教学模式的定义逐步分析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衔接不良。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包含词汇量的储备、专业资料的搜集及理解、专业文献阅读和专业英语写作几个部分。基于建筑类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与其他专业教材相比,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材可以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根据目前流行或前沿的研究方向选材,并且应该兼顾词汇、阅读难度等诸多问题。而目前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的问题。建筑类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每年出现的新议题、建筑标准及文献不计其数,但是教材的编制却远没有跟上,相关教材中教学文献的编制和选用较为滞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更新一次。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对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不够有关,也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大学教学中,任课教师通常每年不予更换,由于任课教师的惰性,习惯每年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不愿意更换教材,会导致新教材无法推向学校,从而使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新教材。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文水平不一致,导致教材编写过程中难易程度不容易把握,限制了新教材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学校可选教材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学校仍然沿用90年代所编撰的教材。这种现状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脱节,所学知识失去了时效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由于陈旧问题,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非常不利。 2.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基础英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存在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问题,专业英语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建筑类的专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建筑类的专业中,基础英语的课时量非常大,一般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64个学时,并且学分设置较高。这与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有关。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并没有与专业性质关联起来,并没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规范和限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从评价指标的角度分析,英语四、六级(CET)考试是被非英语专业广泛接受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甚至很多用人单位都会用该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英文水平。可是这一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词汇量、阅读水平及速度都是针对于基础英语设定的,与专业英语差距很大。而建筑类专业英语完全没有量化的指标体系,这会造成学生不重视这一类专业英语的学习,过分强调基础英语的重要性。并且,一些学校将英语四、六级的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学位证关联起来,更加加剧了基础英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而忽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造成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结果。教育界很早以前就曾注意到这一点,前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曾提出:国家重点大学应该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5],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考核标准,这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3.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按照教学模式的几个因素分析,教师是连接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纽带,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建筑类的专业中,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是专业课教师。这一类教师通常在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专业英语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把握较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一类教师通常不是专业的师范学校毕业生,缺乏教法的专业训练,导致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法上不够熟练。目前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非常陈旧,一般仅限于对课文原文的翻译。这种翻译模式一般包含两个版本:专业教师自己翻译课文,逐句讲解;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翻译。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 4.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课程安排在这一学期有两个很大的弊端:其一,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以后继续读研究生,这一学期正是积极备考的时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其二,大四的第二学期课程安排是毕业设计和实习环节,没有补考环节,如果大四第一学期的课程没有通过,将没有补考机会,势必直接影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这两点给任课老师带来一定压力,为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考核,试卷则需降低难度,平时成绩部分也要适当放水。学生一旦揣摩透了任课教师的这种心理,将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学生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缺课、逃课,教师对于这种现状束手无策,没有考试的威吓,更加不容易规范学生,这给这门课程的教授造成了一定困扰。另外,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大学阶段的后期,这一阶段学生基本已经通过CET4考试,学生积极性明显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很小。 二、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定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类人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建筑类专业英语的主要应用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科研信息获取、研究成果展示和国际交流合作。 所谓科研信息获取具体体现在专业英语搜集和阅读能力方面。世界上科技资料交流主要使用英语,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研究成果展示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写作能力方面。目前建筑类专业,对于已有成果的表达,申报国家奖项、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一般都要以英文形式表达。建筑类专业85%以上的科技资料都是以英语形式出版的。国际交流合作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表达、听说和应变能力方面。 基于以上三点,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当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针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取一定量的专业词汇,逐渐完善专业词汇积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科技文献的主要句型,学习科技文献的文章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泛读和精读的区别,泛读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精度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培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针对于英文写作,应结合阅读科技文献的过程逐步完成。首先教授学生Summary写法,以已有科技文章为具体实例,实际总结Summary。对比和分析原文的英文摘要,了解英文摘要的具体写法,再精读全文,分析英文文章结构和句型,最终学会英文文章撰写。 三、建筑类专业英语建议 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定位,即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对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师元素和学生元素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整合教材。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教材过于陈旧的现状,应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关注专业发展前沿课题,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科技文献,并加入一些鲜活的实例,随着专业的发展定期更新教材,不断改版。这样一方面丰富了教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摒除教师连年使用同一本教材,不需重新备课的弊端。教师也可不拘泥于教材,可以自主选择一些热点话题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摒除了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建立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明确该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将该套大纲应用于整个行业,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并联合相应的用人单位,逐步认可这一评价体系,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影响因素。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这一门课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教学安排,将这一门课提到大三学年。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补考机会,一方面减轻任课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对学生造成威慑,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相应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应注重提高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英文水平,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一方面,应加强教师教法和授课技巧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在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注重转换师生角色,策划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学过程分成两大部分,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例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教师掌握主动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节选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章节作为范文,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讲解专业英语特点、语言结构、专业术语、经典句式、必要的语法分析、常用的翻译技巧等内容,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学生可自主选择议题,议题可以是当下热点专业议题,可以是科技论文,也可以是课本上的范文。学生主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分组讨论、集中讲解、报告形式、讲演形式都可以实施。再如,将课程设置分成一系列的与建筑相关的议题,每一次课都作为一次议题来进行。教师主导的部分,教师根据每一次的议题选择素材,做实例性的讲解,把课文作为示例穿插其中,讲授专业英语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每一节课的议题提前准备资料,每节课分派几个学生做presentation,之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分组对该议题进行讨论,每组得出结论,选择学生代表陈述结论,并鼓励学生以英语作答。为提高趣味性,还可设置奖励性环节,哪一组提前完成讨论结果,或得到的结论获得一致性好评,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等。另外,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即在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一个分级,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议题,鼓励学生选择难度稍大的议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 3.增加课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根据有关调查,“比起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学生,我国高校学生阅读本专业书籍的能力落后了许多。学生课外阅读英文资料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而且在这相对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中,几乎很少有学生将时间花在与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上[6]。”该项调查结果可以反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接触专业相关资料和相关内容的机会较少;其二,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于第一类问题,学校应加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机会,比如增加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的次数和时间,要求本校的硕士生导师定期开设讲座或论坛等,加大图书馆英文资料数量以及英文网络资源购买量。 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可以设置相应奖学金,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设置鼓励性学分,分配给英文学术活动等。定期组织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话剧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鼓励学生多用英文表达自己,培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建筑英语论文:内容依托教学法(CBI)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极具效用。本文针对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现状展开研究,提出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关键词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 英语教学 建筑类高职 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理论概述 1.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概念 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CBI)源起于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到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引进国内的,一种通过主题教学或者学科内容教学,达到既定英语学习目标的先进教学方法。其作为一种将语言和实际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先进教学方法,重点强调教学模式上从学习语言到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目标的转变。该语言学习方法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为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具体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模式、保护教学模式、沉浸语言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加强模式。 1.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特征 (1)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使用前提是对学科知识的极度重视,整个教学法必须在相关语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而非以往一味地注重语言形式以及语用功能。 (2)该语言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和学生学习材料,都应该选用英美文化环境下的原始语言材料,学习的目的应偏重于英语的应用能力。 (3)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个体情况,诸如: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情感、个人喜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在了解此类学生的个体情况之后,才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与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 2.1 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缺乏建筑类的职业性,所设置课程针对性不足。现行高职类英语教材出于对高职类学生学习基础稍显薄弱特点的考虑,在教材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英语语言以及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忽略了建筑类学生的“职业性要求”,不能使学生通过对所有学科的综合学习来巩固英语。甚至,还有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方向严重脱节的情况发生。此外,英语教材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建筑类的行业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一门实用性语言工具的效用。 (2)建筑类高职院校师资薄弱,教师在跨学科教学环节力不从心。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英语在传达建筑专业知识的效用。但是,担任该类院校的英语老师很难做到英语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两通”。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学工作都是由专业英语老师承担,其虽然能做到在英语专业知识讲解上的驾轻就熟,但是由于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层面的欠缺,使得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的讲解环节非常吃力。也有考虑到该问题的院校和领导选用专业建筑老师来承担建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英语课程在建筑类专业内的“专业性”,但是由于其英语语言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导致整个英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仍然是沿用了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授课老师为中心,采用单词、句子、语法点逐个讲授以及翻译课文的教学方法。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3 CBI模式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内容依托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高的具体表现 (1)内容依托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建筑类课程的综合学习之中。在该种教学法所设置的情景模式之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通过多种课程的综合学习,有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结合建筑行业的真实资料和数据,使学生不仅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对建筑专业的知识也多有涉猎,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3.2 教学法创新与改进策略 (1)英语教材的改进和创新。其一,有效整合现有英语教材,加大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目前,多数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都将对专业英语知识本身的学习作为第一出发点,在“职业”性上考虑很少。应该在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指导下,整合出一本具有建筑类专业“职业”性的英语教材。 其二,加强辅助教学资料的开发。可以在建筑类专业已有的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大量搜集、整理一些建筑类专业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辅助性资料。 (2)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进。首先,在建筑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新型教学设备,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其次,利用建筑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创设模拟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教学,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 (3)加大英语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力度。出于对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考虑,为了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考虑到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主动学习和了解建筑行业知识,提高自身“跨学科”英语教学能力。学校可以尽可能为英语教学团队提供一些专业的建筑行业常识的学习机会,让广大英语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建筑类专业知识,做到对建筑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涉猎。如此一来,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达到英语教学的“跨学科”目标。另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各专业教师,组织一些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取长补短,全面提高自身“跨学科”教学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性作用重大。建筑类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多是理科出身,在英语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逐步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尽量选择一些轻松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明显加快教学进度,增强高职类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4 结束语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不仅融合了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训练,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建筑类高职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中英语学科教育的“职业性”转变,在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建筑英语论文:英语教学中建筑行业专业外语的教学前景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建筑领域中,随着国际间项目合作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英语课程教学大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情况分析,再结合建筑学专业自身的特色,提出建筑学专业外语发展的新方向,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能以学生为本,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ESP EGP 建筑学 90后 中国教育部在2004年1月的时候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试行期为3年。随后在2007年7月的时候进一步修订了试行版,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教授内容主要分为通用外语和专业外语两部分[1]。 1 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通用外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业外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其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授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日常生活必备用语等。而专业外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与EGP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习者学习目标较明确,教授的英语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教学目的是在国家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更偏重以学习者未来发展需求而设定的。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于ESP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英语教学领域至关重要的部分。目前针对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了两种观点,一是以文秋芳代表的“互补派”,强调EGP与ESP两者需要共同促进发展[2];另一个观点则是蔡基刚提倡的“替换派”,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作用[3]。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角度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文秋芳博士的意见,即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建筑设计学科是一门结合工程技术和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学科,学科自身具有与时俱进且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国际性,但是同时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再加上专业自身设计课程作业负担过重,往往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起,尤其是不如大学学习生活之后,会出现英语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严重下滑的情况。所以针对这一情况,EGP和ESP的有效衔接可以很好地维持乃至提高学生既有的英语水平,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国际视野,利于未来学生职业发展。未来的国际市场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懂国际惯例、懂金融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4]。 2 建筑学专业外语的第一课堂 2.1 授课内容 一般ESP课程分为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和专业英语(EDP:English for Discipline Purpose)三部分组成。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EAP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研究该专业相关外文书刊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通过浏览外文网站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以确保学生与世界建筑学保持一种接轨的状态。建筑学历届的普利策奖得主多为外国人,相关成果的发表信息主要是以英文为主,所以为学生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EOP主要针对目前国际事务所大批量涌入中国,国际市场空前开放,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如何用英文与团队进行沟通以及项目汇报等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建立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大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两部分知识体系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任务安排,相应的考核办法也必须做出调整。EDP主要是传授专业领域相关的词汇为主,主要是对EAP和EOP教学部分进行前期的基础铺垫作用。EDP可以结合EAP的教学部分,宜采用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反馈,属于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题目进行研究。而EOP的教学部分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用英语小组交流并且进行方案汇报,模拟评标现场等手段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符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5]。 2.2 授课群体 “90后”作为一个新的受教育群体,成长背景和时代环境都与“70后”,“80后”不同,针对这一群体自身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有一定的调整。“90后”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忠诚感,价值观比较现实,喜欢“凭直觉”“看心情”做事情,早熟且敏感。而作为设计领域的学生,个性特点更是被放大了。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感到“被认同,被尊重,甚至是被需要”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90后对网络依赖性大,信息储备量大质差,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反对传统提倡民主,说的必做的多等特点[6],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要做到几点,首先是信息更新及时:信息的时代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那么面对海量的信息,首先要做的是要保证教师自我储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需求: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学校所关心话题重新拟定任务内容,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尽可能避免学生以“为了毕业”或者“凑学分”等目的进入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设计课堂内容。最后就是加强师生沟通:到点上课下课走人的大学授课时代早就过去了,虽然大学阶段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90后的学生群里来说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民主问题十分在意的90后,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对方的尊重,所以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适度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通过社交软件让学生对自身建立一种依赖信任感也是当下隐性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2.3 授课方法 新一代的课堂特点是“PPT+手机拍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几乎都脱离的“写字”这一过程,针对这样的课堂特点,如何让学生的手机只用来拍照而不是一边玩游戏或是发短信一边拍照,就成了一个让老师十分头痛的问题。笔者建议在EDP和EAP的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将PPT内容直接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听讲和理解,把记忆和查找的部分放在课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而EOP的部分可以用项目案例完全代替讲义,让学生彻底放下手机从而答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 建筑学专业外语的第二课堂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自2011年出现以来,引起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种大规模、开放式的网络课程给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Coursera,ed X和Udacity等MOOC平台中。同样,建筑学专业外语应该学会利用这种第三方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与外界接触,打开自己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4 结语 随着未来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学ESP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机遇,新的授课群体以及新的媒体技术的变革都将给建筑学ESP课程的发展带来无穷的机遇与挑战。该文先是介绍了英语教育背景,然后针对ESP和EGP的区分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接着针对建筑专业第一课堂的特点,授课内容,授课群体和授课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最后提出和第二课堂的结合,以求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好学习环境。以此文章,希望能为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的发展前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建筑英语论文:浅谈技工院校《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任务教学法 [摘 要]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掌握好英语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标准之一。日益更新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步更新的,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学历、技术,更偏向于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技工人才,各项技能包括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不但要被重视,还要有更好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本文在对任务教学法以及技工学校《建筑专业英语》课程基本任务分析的前提下,具体阐明《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建筑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最终为培养学生具备建筑专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课程改革;任务教学法;建筑专业英语;技工学校 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需求增大,社会更加需求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原本不被技工院校所重视的英语学科,随着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开展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重视起来,《建筑专业英语》课程则是根据课程改革中职业技术教育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以及岗位能力需求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 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任务教学法的意义 我国技工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或肄业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好动、活泼、喜欢多变、有趣、实际的课堂,即使是寥寥无几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都不好,并且对待英语学习十分反感,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读、写、背诵等过程都是他们所厌烦的,并且大多数上技工院校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读技校就是学技术、为了当工人的,英语学科不重要,学了今后也用不上,他们在心里主观地把英语拒之门外,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不好的基础都对在技工院校的英语学习产生反面的影响。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技工院校的教师在不断对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进行转变的同时,还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使学生由原本的不喜欢学习英语而转变为喜欢学习英语,由原本的觉得学习英语没有用转变为学习英语也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由原本的觉得学习英语很乏味转变为学习英语也可以比较有趣。任务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帮助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 2 任务教学法 所谓任务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thingswiththelanguage)的教学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任务教学法”可以认为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把语言能力目标与工作能力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每一任务都是一个整体计划,包含各种机会和接触面。 3 任务教学法的优点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建筑专业英语》课程目标 在技工学校,《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针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的一门特殊用途英语课程,例如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等专业,测量仪器上经常出现英文单词,甚至有些进口的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工程造价的操作软件大多数都会用到英语。本课程的目标是将建筑专业知识、英语语言知识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了有效完成课程目标,在《建筑专业英语》学习中,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与建筑专业知识运用相关的专业项目,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从而具备建筑专业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建筑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 5 《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中任务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结合任务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以及《建筑专业英语》的基本任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创建建筑专业英语使用的真实教学环境,在《建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例如工程测量使用的全站仪的显示器上出现了“Error”这个单词,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操作去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为主体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与任务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把学习与问题或任务相结合,用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趣味性原则。机械的、反复的任务类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十分多样化,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比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中的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都会为学习增添趣味性。 4、实用性原则。任务是服务于教学的,任务的设计不但要注重形式,而且还要考虑它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技工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为了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教学工作者们应该实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年代、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并且更好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学生具备建筑专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更进一步提高技工学校《建筑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建筑英语论文:浅谈《建筑英语》教材的教学方法 【摘 要】根据我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我校的特点和校本教材的使用情况,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阐述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探讨了英语音标教学的方法和心得,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标教学;建筑英语;反复练习 我校是一所建筑类中职学校,英语教材使用的是校本教材《建筑英语》,根据我校的特点学生们就应该学一些和建筑相关的简单实用的建筑英语,我总是在思索,学生在进入我校之前至少学过三年的英语,而在初中,英语是主课,几乎每天都会学习,学习三年之后却有一半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写,这么差的基础就让他们学一些有关建筑的英语,这让本来就头疼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更加畏惧,那么到底怎么教才会让学生逐渐对英语感兴趣,才会和专业挂钩学到简单实用的建筑英语呢?能不能像学习汉语一样,孩子学会了汉语拼音之后就会自己拼读单词呢?学习英语,最大的难题是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而音标是拼读记忆的基础,对于音标的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语音和语调以及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学生刚进校的第一学期,英语教学的重点是音标教学,第二学期加入建筑英语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拼读的方法后遇到生词就会自己拼读单词,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建筑英语奠定必要的基础。 既然学习音标如此重要,可以说学习音标是学习英语的一把金钥匙,那又如何才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本人认为我校英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思想灌输 常常有学生说他们来我校是学习建筑知识的,为什么还要学习英语呢?我总是告诉他们要想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和良好待遇,英语的学习是不能放松的。因为愈来愈多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很多外资建筑企业参与中国土木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建筑界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退一步说,即便将来你没有机会去国外发展或加入外资企业,那么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后总要考职称的,考职称英语是必考的,所以尽自己最大能力尽量学好英语。在听过老师对就业岗位上英语需求的讲解后,学生都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对学习也有足够的信心,此时引入音标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二、音标教学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学一些简单实用的建筑英语,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甚至厌烦英语的特点,在他们一进校就从零开始教学,先讲解26个字母和基础的音标知识,树立正确的音标概念,区别什么是字母,什么是音标,什么是音素,以及什么是元音字母和元音音素,什么是辅音字母和辅音音素等,然后进入正式的音标学习。没有良好的语音基础,学习英语就会困难重重。而良好的语音基础,音标教学是关键。音标教学不仅是学习英语的首要一步,也是必要和重要一步。而音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音标教学我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在保证学生学会26个字母以及理解了基本的语音知识的基础上把字母和音标结合起来一起学习。我先教28个辅音音标。例如:我把辅音音标的学习分为下面几种: a.去首音学读法: F f L l M m N n S s X x这几个字母的读音把第一个音素去掉剩下的就是该字母的音标的读法。它们的音标分别是: [f] [l] [m] [n] [s] [ks] b.去尾音学读法:B b C c D d P p T t V v Z z J j K k这几个字母的读音把末尾的音素去掉就是该字母的音标的读法。它们的音标分别是: [b] [s] [d] [p] [t] [v] [z] [d?]?[k] C.常见组合学读音: ch sh ck qu th这几个常见的字母组合的读音分别是 [t?] [?] [k] [kw] [?]或[θ] d. 汉语拼音法学读音:R r G g H h W w Yy 这几个字母汉语拼音的读法和音标的读法基本相似。它们的音标分别是: [r] [g] [h] [w] [j] 以上这几种方法已经学完了辅音音标的大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的时候老师最好要有肢体语言,发音一定要到位,努力让每个学生清楚每一个音标的口腔位置,嘴型变化,反复领学生读,如果能把学习的内容编成比较有趣的故事,学生会记忆更牢固,印象更深刻。比如,在汉语拼音学读音(d)中,它们的音标是[w] [r] [g][h] [j],可以把它编为我[w]很弱[r]小,但是我会唱歌[g]我还会喝[h]酒我就耶 [j] 。相信编成这样的故事学生会增加学习兴趣,记忆会更牢。至于剩下的几个辅音音标像[tr][dr] [dz] [ts] 可以单独学习,但讲解时还是形象的编成小故事比较好。比如,[tr] [dr] [dz]可以这样编,我捉[dr]住他,用刺刀把他戳[tr] 了一下, 他吱[dz]地叫了一声。到此为止所有的辅音音标就讲解完了。 接下来开始讲解20个元音音标,元音音标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12个,双元音8个,在讲解元音音标时除了尽量把它编成形象的小故事外,也可以编成学生们熟悉的歌曲来唱,或者编成口诀,也可用图片,PPT,动画片等多种的形式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机械、枯燥的教师带读,学生跟读的传统模式。根据学生们已经有了辅音音标的基础,一定要把辅音音标和元音音标结合起来学习。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单词: fat , man , big ,ship,ten ,pen ,box ,shop ,mum ,run 等,让学生明白这些单词中辅音字母分别发什么音,元音字母分别发什么音,音标的写法和字母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深入过渡到建筑英语的单词。 第三、反复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教完48个音素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音标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往往在开头学得很好,后面忽视了音标的巩固,就会出现语音退步现象。而音标的巩固就是大声反复的读音标读单词。刚开始时你可能发现学了就忘,这是学语言很正常的事,鼓励学生们别泄气,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复训练。当然,反复练习最好在每次上课前都把以前编过的口诀或歌曲或故事都形象生动的演示一遍,天长日久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还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归纳单词的不同类型、单词的组成特征和拼读法则,以便于识记。为了以后学习建筑英语更轻松些,所有单词的举例尽量选择和建筑有关联的,比如; house, brick, stone, window, floor, roof, concrete等等。让学生遵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有机联合起来记忆,反复教学生正确的发音,从而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这48个音标教学大概需要20个学时的课时,按现有的每周两个学时的教学,新生进校第一学期需要占三分之二的学时就能全部讲解完所有音标,虽然教音标花去了一定的教学时间,但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多年代课的一点心得体会,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校本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建筑英语论文: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 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它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和组织语言教学途径,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进行有效评价,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励学生实现专业英语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教学实际 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专业英语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强化基础英语,并扩展专业英语技能,使学生熟练阅读国外相关专业文献,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获取相关专业信息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院校仍过分重视基础英语教学,对专业英语课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及毕业后工作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认识不够,与建筑建设行业特点结合不够;大多还是以传统“填鸭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只强调语言基本知识的讲授,不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与专业岗位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性较差,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再加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底子较薄,对专业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较差,极大地影响专业英语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及未来专业岗位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课程教学为依托,在专业英语课教学中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和研究,旨在适应高职教育要求,改进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增强专业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岗位性。 1.密切结合建筑建设类专业岗位技能,推行“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教师根据建筑建设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相关任务,通过典型任务进行师生互动,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处于积极学习状态,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寻求帮助;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 2.实现教学内容“任务化”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结合建筑建设类行业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所学知识与时代同步。同时,选用能全面满足建筑建设类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满足任务驱动教学要求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加大校本教材开发,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教学需要,具有专业特色、行业企业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3.构建“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构建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体系。以《新职业英语土建英语》第一单元Feasibility Study 为例,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介绍土建工程中的可行性研究。 在课堂教学之处,向学生介绍土建施工中的最初环节,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课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可行性研究的意义、过程、必要性等,使学生对此形成初步印象。 (2)提出任务――通过预习,了解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可行性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教师要根据建筑建设类工程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等提出相关“任务”。任务应具体、明确,具有明显的岗位性、专业性、可行性和开放性。 (3)自主学习――了解可行性研究中的关键细节。 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成本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报告形式等),大胆放手并鼓励学生去想,注重搭建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并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4)分析任务――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可行性研究成本类型。 教师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对提出的任务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找到完成任务的途径。 (5)解决任务――解决文本中出现的与可行性研究相关的细节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形成互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6)检验与评价――作业和练习环节 评价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对任务学习的结果和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两者相互结合、互有侧重。同时,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4.改革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建筑建设类专业场景,使学生在丰富的图片、文字、声音等多媒体的刺激下,接收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新媒体技术,查阅所需资料,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把专业英语教学同专业需求相结合。 (3)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结合。 5.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没有专业实践背景,对学生的未来目标岗位和专业发展了解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语言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要坚持下企业工厂和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建筑建设类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双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目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和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教学模式,提高职业素质。 三、结语 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明确,使教与学更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做中学”,任务本身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在“用语言做事”中让学习者获得丰富的专业英语体验,自我建构起对专业英语语言系统的认识,有利于激励学生实现专业英语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建筑英语口语是高等建设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怎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建设英语口语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建设英语口语;应用研究 随着建筑行业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建筑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法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性与实际操作性、创新性相结合,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架构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是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被普遍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并结合建筑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着重英语听说训练和实际运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研究的背景 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针对建筑公司,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状况及行业服务质量。然而目前学校建筑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使用英语的真实环境,学生很少参与相关语言实践的活动,平时课堂练习及阶段口语测评也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对建筑英语口语更是畏之如虎。教师没有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技能鉴定,只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反复操练,这种方式枯燥而乏味,老师教得精疲力竭,学生却对建筑英语口语的学习越来越畏惧。因此,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被动练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手段。学生的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教师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师生间的协作活动,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着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一定的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法是利用行为导向的原理,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创学习环境进行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法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是人为的、有意识的、优化了的,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因此,在高职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创学习环境,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灵活开放、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绪从事学习,在学习中感知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研究概况 (一)研究概念 建构主义提出,语言学习是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该方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来影响学生。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提供并且调动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这些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学生就会理解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 一是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操作策略的探索,从而构建情境教学法在高职校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二是通过该研究,为同类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材或编写校本教材,为高职建筑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借鉴。 (三)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情境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动态。二是教学实验法:根据建筑英语口语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创设相关情境并实施操作,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改进教学行为。通过收集实施情境教学中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 (四)研究时间和对象 一是研究时间: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二是研究对象:学校建筑专业的学生。 四、教学研究实践 运用情境教学要有“着眼发展”的观点。在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深挖教材内涵,努力研究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营造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单调为有趣,变枯燥为丰富,变僵硬为灵活,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一)实物演示情境 就是以实物为中心,创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建筑材料的名称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这些内容非常难记。笔者就启发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景中用英语提问。此外,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上网查阅并收集相关建筑名词术语的英语表述,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这些建筑材料,产生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记住这些枯燥的词汇。 (二)通过多媒体情境让各种感官协同学习 多媒体有着声音、图片、动画、音乐等表现形式,能够创设生动的情境,有效地渲染气氛,使口语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学生身临其境,对教学内容更易于感知,更易于掌握、理解,建筑英语口语教学活力十足。在讲授《Highbuil- ding》,在建筑的介绍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了介绍有关建筑和建材的资料,附上各自最具特色的色彩鲜艳的图片,看到这些真实逼真的图片,学生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配以相应的中英文介绍,让学生在视听氛围中,学习建筑材料的名称并领悟语言结构。 (三)角色扮演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是担当教材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模拟教材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揣摩各种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学生自己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抽象的,而是立体的,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会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五、建筑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建筑英语口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但是兴趣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和情感相联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通过情境设置,饭店英语口语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学内容的情趣性和感染性得到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经过情境教学实践,学生对建筑英语口语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建筑专业的学生普遍的英语学习畏难情绪,在实验班学生中不多见了。 (二)情境教学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 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了教师指派的任务。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协作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意见,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 六、建筑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法实践的反思 (一)情境教学因学生而异 情境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情境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建筑英语口语的效率,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对于少数缺乏学习动力、基础薄弱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针对这一少部分学生,究竟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能适合他们,究竟怎样使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二)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有着更高的业务素养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探索,深挖教材内涵,努力研究教学方法,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教师要深入地理解教材、理解学生、解读自身,用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各种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等灵活采用。要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概念。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七、结语 《江苏省高职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利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并为升学及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情境中学习、运用、巩固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船舶电气论文:引起船舶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因素 摘 要:随着船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实现船舶的机电合一顺应了船舶业的发展。轮机管理员应该意识到只管机不管电的时代将要逝去,只懂机不懂电的轮机员难以顺应当今船舶机电设备的的管理。由于历史因素,很多的轮机员缺乏船电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方面比较弱,把握一切时机掌握船电知识,特别是对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这是适应船舶电气设备的唯一解决方法。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系统被广泛应用到船舶上。在建造船舶的过程中,应用到的电气设备也是越来越庞大和繁杂。船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整个船舶安全行驶有着密切联系,其对船舶电气设备的检测也在逐渐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累积更多的故障因素,为检测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积累经验。本文剖析了引起船舶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因素,分享了几个比较常见的故障排查方法,仅供参考。 1学习船舶电气设备知识和常见故障的作用 电气设备是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船舶的安全行驶有着重大作用,船员应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组成,了解船舶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常见因素和维修方法,这在船舶实际行驶中对可能出现的电气设备故障的检修有着重大意义,能够在遇到困难时迅速的运转脑中的知识,进行故障检测,以最快速度找出发生故障的根源,及时处理问题,保障船舶的安全行驶。 2引起船舶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因素 2.1主配电板发生故障 第一,硬件故障。在电气系统运行中,主配电板常常处于震动中,在震动强度比较大和震动频率比较高的地方容易出现硬件设备的破损,严重的甚至整个面板都会破裂,进而导致电板不能正常使用。虽然在电板的连接部位有外壳防尘,但是不能完全防止被尘埃覆盖,灰尘阻碍了线路的连接,导致电板出现接触不实的现象,可能诱发短路。第二,系统故障。在电气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有电流穿过,当电流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会引发电板出现故障。 2.2电动机发生故障 一般情况下,电气系统中电动机出现了故障,问题就非常严重了,出现故障的原因大都是电压不稳定,导致系统出现短路情况,进而引起的发电机温度升高,达到了发电机的承受温度的范围,进而导致发电机出现震动或冒烟等情况。此外,还需要注重的是,电气系统中的负载部分的堵塞致使运转容量超过一定的规定,进而导致运转中的转子和铁心产生硬件损害,这些都可能让发电机负荷过大,出现故障。 2.3发电机发生故障 第一,硬件故障。导致发电机磁场失衡的主要问题:发电机长久不用、内部电刷滑环接触不实、励磁机出现故障。当发电机组中的其中一环出现参数设置错误的时候,都可能会导致发电机出现逆功率障碍的现象。对发电机维护不合理,让发电机内部受潮,发电机内部的绝缘体严重磨损,以上三种情况都非常容易导致发电机产生绝缘不实的故障。除此之外,还需要提起重视的是,在船舶实际行驶过程中,机械的振动也是引发发电机电路裂开的主要因素。第二,电路系统故障。当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电路系统如果出现故障,导致电压供给不稳,可能是发电机电压出现了异常。 2.4电网系统出现故障 第一,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主要是为了稳定电路,让电流维持在一定的额度。如果继电器出现故障或有关的硬件设备长久未检修,即使电气系统能够照常运转,但是继电器不会工作,没有办法保护电路的稳定。第二,在照明系统中,常常会出现绝缘电阻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如果没能及早处理,主配电板很可能因为电路负荷超载,进而出现短路现象。第三,电气设备在运转中如果触头温度和声音出现异常,停止时间过长,这些都表明继电器部件发生了故障,要及时检修。 3船舶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办法 3.1凭借经验进行检修 在对船舶进行日常检修的时候,船员要认真的做好检修记录,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累船舶电气检修经验,对常见的故障因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凭借经验进行检修是船舶电气设备检修中的常用方法。 3.2直观检测法 所谓的直观检测指的是检测人员根据电气设备呈现的直观症状,用眼睛查、耳朵听、鼻子嗅,手触,仪器测等找出故障原因。第一,眼睛看主要是对电气设备的外形和有关数据进行查看分析,看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进而了解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转状况。第二,耳朵听主要是认真听电气设备在运转中是否有异常的声响,一般情况下,好的运转情况下的声音比较小,并且听起来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第三,鼻子嗅主要是凭借人的嗅觉去判别设备在运D中是否有异味的产生,判断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因为电气设备绝大部分都是绝缘体,在正常运转中没有异味,当温度超过一定额度,才会产生异味。第四,手触是维修人员用手去感觉电气设备,感受是否处于正常温度,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上升,凭借手触,判别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在这要提起注意,用手摸设备要注意安全,避免摸到带电部分,发生事故。第五,仪器测指的是在故障检测中用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测,用数据来判断电气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而判别是否出现问题。 结束语: 在引起船舶电气设备故障因素的检测中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维修人员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以简便的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船舶安全行驶。维修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努力学习,正确对待船舶电气设备中的常见故障因素,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方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转。 船舶电气论文:浅谈船舶电气接地故障的查找与防治 摘 要: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船舶行业的发展要求,进行运行电气设备安全运作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文章就常见的船舶电气接地故障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对相关查找措施及防治方案的制定,实现电气接地故障问题的有效解决,适应现阶段船舶领域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船舶行业;接地故障;防治措施;故障问题 前言 在船舶行业发展过程中,电气接地故障是常见的工作问题,如果不能进行这类问题的解决,必然导致船舶电气设备的不稳定性运作,从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状况。接地故障问题是船舶电气设备工作的常见问题,其具备一定的潜伏性,在工作场景中往往不被重视,这就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为了降低船舶工作的故障率,必须进行相关故障处理措施的优化。 1 接地类型及故障原因 (1)在船舶电气系统工作环节中,接地保护模块及接地故障模块是影响电气设备工作的关键性环节。接地保护主要包括屏蔽接地模式、保护接地模式、工作接地模式等,是船舶设备安全运作的重要保障,其实现了电缆护套、船体等的良好性的电气连接。接地故障主要受到绝缘电阻、金属导电、绝缘层状况、工作环境等的影响。为了促进船舶电气设备的稳定性运作,必须针对电气接地故障的原因展开分析,进行相关预防措施的制定。 实践证明,影响船舶电气接地故障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设备质量水平等。在船舶电气设备工作过程中,如果电缆线路、设备等的质量较差,就会提升绝缘层结构的破坏率,从而更容易出现绝缘层结构破坏状况,如果不能提升绝缘层结构的稳定性,就会提升接地故障率。从电气设备运作环境上来看,船舶长时期处于海上工作,海洋的湿度比较大,整体温度比较高,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设备容易受到冲击及振动,因此电气设备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故障问题,比如电气设备绝缘体老化问题,这不利于降低电气接地故障率。 (2)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如果不能进行船舶电气接地故障的有效性解决,必然导致船舶设备运作上的问题,比如出现电火状况,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火灾问题,不利于船舶工作人员生命财产的维护,可能出现人员伤亡、船舶毁灭等状况。受到电气接地故障的影响,船舶电气线路容易出现短路的状况,这不利于提升船舶的运行安全性,容易出现船舶触角、船舶碰撞等问题。综合来看,船舶接地故障的整体危害性比较大,为了促进船舶工作的稳定运行,必须针对故障类型及原因展开分析,进行相关解决措施的制定,避免出现船舶安全事故。 2 故障查找及防治方法 (1)受到船舶整体工作环境的影响,船舶电气接地事故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进行故障查找方案的优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船舶电气接地设备都进行了绝缘保护仪器的安装,当电气设备产生时,这类仪器会发出警示,从而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查找及排除。 为了解决电气设备接地故障问题,必须进行接地事故范围的确定,首先需要进行故障位置的确定,这首先需要查看电气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行新安装电气设备的查看,检查其实际工作状况,进行相关电源的切断,做好故障原因的核查工作,一旦出现警报提醒,立即就故障部位展开排除,准确定位故障的产生范围。有必要时可以扩大故障的查找范围,在配电板上将设备电源切断,针对报警设备的警示信息展开诊断,进行电气阶段故障发生范围的大体确定。 在故障点查找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电气接地事故发生范围的确定,针对事故类别作一个大体的了解,判断其是线路故障事故或设备故障问题。在故障解决过程中,首先需要断开相应的设备电源,通过对兆欧表的利用,进行绝缘电阻、电气线路等状况的监测,一般来说,电阻值相对较小或者零点阻的部位是故障的常发区域。在线路接地故障查找过程中,必须从故障点追查到线路内芯,深入排除线路内部的各个开关,通过对兆欧表的利用,进行线路电阻数值的对比及监测,进行低电阻线路的排除,确定接地故障线路的具体范围。 在电气设备接地故障查找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性方法的使用,一般来说,船舶上的主要电气设备包括通讯设备、照明设备、发电设备等。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导致发电机接地故障问题的因素诸多,比如河水、海水等的冲击及覆盖的影响,船上设备的受潮及被腐蚀状况的影响等。 (2)受到船舶实际工作环境的影响,船舶绝缘电阻性能可能出现下降的问题,从而不利于提升接地的实际效果。受到海上环境的影响,电动机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绝缘体处于长期受热的环境,其损坏效率加快,容易出现绝缘体断裂的状况。设备外壳与电动机接线点相连,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如果进线孔不能保障充分的密封性,就容易导致进水状况,从而降低设备接地效果。 在照明设备接地问题处理过程中,如果不能提升电源开关、灯具部件等的整体密封效果及质量,就容易导致设备内部进水状况,从而出现接地故障问题。在这类故障的解决^程中,需要进行各个电源开关的关闭,切断照明开关及照明电箱内开关,将所有端口进行断开,通过对检测设备的利用,进行线路及照明设备的测量,接地事故点一般为无绝缘电阻区域及绝缘电阻小的区域。通讯设备接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与照明设备类似。 (3)为了适应现阶段船舶工作的要求,进行电气接地故障处理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做好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方案的制定工作。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电气管理的质量及安全性与电气工作者综合素质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有些船舶工作场景中,有些轮机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电气管理意识,容易导致电气接地故障问题的出现。实践证明,通过对船舶电气管理方案的优化,有利于降低电气接地故障率,适应现阶段船舶工作的要求。 为了提升船舶电气设备的运作效益,必须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管理体系,做好电气绝缘电阻的定期测量工作。受到实际工作环境的影响,船舶设备容易出现受潮及被腐蚀状况,这不利于提升绝缘电阻性能。在测量环节中,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规定数值,就需要进行相应措施的制定,提升电气设备的整体密封性,在潮湿环境或者露天环境工作中,不能去除设备上的密封条。为了提升电气设备的工作质量,必须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更换及检修,做好电气设备防水外壳的恢复工作,提升其整体密封性,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工作,避免绝缘体过热而出现的老化状况。在电缆周围进行电焊切割时,需要做好线缆的保护工作,提升接线的安装质量及安全性,避免出现电缆被刺破的问题。 受到船舶运行环境的影响,电气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实际运作状况,进行相关处理措施的制定,确保船舶的安全运作,这可以进行隔离变压器的使用,做好高湿度环境下设备的二次隔离工作,提升设备的整体绝缘性能,降低电气故障发生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气设备接地故障的有效性查找及排除,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性运作。这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重视,做好电气设备的养护维护及管理工作,实现对相关电气设备故障的提前预防,避免船舶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相关的故障问题。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对船舶电气接地故障处理方案的优化,有利于提升船舶海上工作的整体效益及安全性,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优化船舶电气设备安全运作方案,定期做好电气设备的维修及更换工作,适应现阶段船舶行业的工作要求。 船舶电气论文:解析船舶电气设备偶发故障 [摘 要]由于船舶的结构设计紧凑,在船舶的全生命周期内电气设备随时会出现偶发性故障,影响到船舶的安全、稳定行驶。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以某一船舶建造期间发电机组只剩下励磁电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解决偶发性故障,保证船舶电气设备的稳定。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偶l故障 船舶包括发电机组、主配电板等各种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偶发故障。这种故障具有不可控、发生时间段、类型多样的特点,解决故障的难度也较大。即便如此,维修人员也应当认真查找故障原因,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 一、故障分析 某船舶配置的相复励磁系统发电机组,在进行码头试验的过程中,发电机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了发电机组欠压报警、电压迅速下降、主开关跳闸的现象。对此,维修人员在详细检查过发电机组、主开关等设备后并无发现明显故障,在此启动后发电机组也能够正常运行。 要明确故障原因就要明确相复励磁系统。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交流发电机励磁方式。一般情况下在应用这种系统时,还会配备辅助电压调节装置用来保证发电机的电压正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发电机组建压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失败现象,影响到发电机组的正常使用。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发电机失磁和发电机电压为剩磁电压两种。 结合该船的发电机组的故障类型能够判断出,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励磁回路短路或断路,这样励磁绕组就无法得到励磁电流,这样整个相复励磁系统也无法形成正常回路,从而使得发电机组端的电压只剩下剩磁电压。为此,我们要对这种故障原因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确定。在经过维修人员的详细排查后发现,励磁系统回路中的某个短接片的紧固螺丝出现了松动现象。这时就有可能造成三种现象:一是励磁回路断路。当短接片松动时,其控制回路与电机回路的励磁电流出现异常,电路中的励磁电流也会消失,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剩下剩磁电压。对此,维修人员可以人为断开该点,并对发电机进行起机试验,这时发现发电机输出电压只剩下26伏特,故障现象得到重现。这就表明有可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故障。二是励磁回路接触电阻较大。当短接片松动但是还没有断开时,连接点就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那么在当电阻值达到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变为零,同时也会使得发电机输出电压只剩下剩磁电压。为了验证这个结果,维修人员可以进行励磁回路接触不良的模拟试验。其主要试验方法是在励磁回路中串入不同电阻值的电阻,然后加载电压,而后对不同电阻值状况下的发电机输出电压和励磁电流进行测量,从而以此为基础判断当电阻值达到多大时,励磁回路的发电机输出电压会只剩下剩磁电压。据有关实验表明当电阻值达到2.7千欧时,其发电机输出电压会下降到30伏特左右。这也就表明,也有可能是励磁回路接触电阻太大造成了故障。三是励磁回路短路。 当在外力作用下,两块短接片短接时就会发生励磁回路短路现象,从而使得发电机组输出电压只有剩磁电压。由此可见,也有可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故障。 经过分析和排查之后能够发现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短接片造成的。在维修人员紧固短接片之后,再进行起停机试验,发现发电机电压正常,表明该故障得到了有效解决。由此可见,发电机组建压失败的偶发性故障有可能励磁回路线路问题,而并非是元器件问题。因为若是由元器件引发的故障,是不属于偶发性故障的。 二、偶发性故障解决方法分析 1.故障判定 偶发性故障通过简易的判定是无法确定故障原因,需要深入分析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特征,而后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加以分析,大概确定故障原因,再加以分析和验证。 比如说最常用的经验法,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工作人员。从长期实践来看,经验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故障处理方法。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当在平常做好维修保养工作记录,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能够电气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预判,尤其是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电气设备来说,经验法更加快捷。另外,短路法也是一种判断偶发性故障的方法。在上述偶发性故障的原因判定中,工作人员就用外力使短接片短接,判断是否会出现故障现象。在开关、继电器等组成的控制电路等偶发性故障判定中也可以尝试用短路法。此外,从上述判定方法中还能够发现工作人员还使用了试验法等方法进行偶发性故障的原因查找。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故障判定中,工作人员应当灵活选择判断方法,以确定故障点和故障原因。 2.偶发性故障的预防 偶发性故障的虽然不可控,但是去故障原因还是来自于电气设备内部和外部。比如说上述偶发性故障。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在建造初期,紧固短接片螺丝,就能有效避免偶发性故障。另外,天气原因也有可能造成偶发性故障。对此,应当完善预防措施,减少偶发性故障的发生。 比如确保电气设备的清洁,避免灰尘影响到电气设备的运转;保持通风,避免电气设备因为高热而发生故障;保证电气设备连接的可靠性,并做好接地、屏蔽等工作;及时做好电气设备更换工作;加强电气设备的定期维修与养护,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总之,应当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减少电气设备偶发性故障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若要提高船舶的电气设备偶发性故障处理效率,就要深入分析造成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电气设备故障,确保船舶正常行驶。这不仅是现代化船舶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提高小型船舶安全性的必然结果。 船舶电气论文:探讨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行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逐渐的实现节能化、自动化以及大型化。电气生产设计的工作变重了,地位也提高了,准确的电气生产设计是船舶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对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索,促进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设计 电气生产设计 基本流程 注意事项 在船舶电气生产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根据国际的公约法规以及船舶行业的相关规定,结合船舶设计的实际经验,符合人性化操作方面进行改进措施的提出,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促进船舶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电气生产设计的内涵和任务 电气生产设计是以详细设计作为基础,在电气安装工作图和管理图表上把设计、工艺、计划、质量以及生产数据全面的反应出来。它能够把电气设计、电气工艺以及电气管理进行融合,按照施工的区域以及工艺阶段对工艺准备进行开展,能够促进其他设备安装的相互协调,是电气施工的重要依据,使得工人能够依照图纸施工,管理人员根据它来制定生产作业的计划。电气生产设计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能够合理的解决电气设备的布置、安装的技术问题和施工方式,绘制出能够适合现场工艺要求而且能够有效率、有质量的电气技术性能图纸。二是为车间的生产提供管理方面的资料,如主干电缆册、分支电缆册、电装件制作表。 二、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基本流程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现代化造船模式以及数字化造船理念不断的提出,TRIBON系统在船舶设计的领域里广泛得到使用。TRIBON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船体设计、舾装设计、管系设计、电缆设计以及船舱布置等很多内容,促进各个系统之间的融合,以计算机中构建的数字模型作为依据,得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施工生产图纸,而且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开展多用户的同时作业,数据能够及时的更新,提高工作效率。在TRIBON系统辅助下的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三、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在对船舶电气生产设计图纸进行绘制之前,需要对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相关的图纸进行学习和深入了解,如了解详细设计的系统图,对总布置图以及绝缘布置图进行了解。在对图纸进行绘制以及工作安排时应当以合理预装作为基本原则,符合舾装转模,加强施工预装率的要求,设备的安装以及电缆通道应当尽量避免在分段的焊接缝处。比较完善的预舾装率能够节省施工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 (一)、电气设备布置的设计绘图要领 ①、除了大型的落地式的设备以外,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当尽量选择挂壁式。依据PSPC的要求,在船体液舱壁上不予许安装电气设备。如果无法避免需要安装底座支撑以及在船体板中间安装腹板。②、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和布置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设备的操作性以及拆装和检查维修,设备的门应当能够自由的开启。③、电气设备的布置应当原理蒸汽、油以及水等管子的接头部位和阀门处或者下方,避免设备被液体喷溅。针对一些露天的设备应当做好电气设备的防护工作,并且按照防护等级进行操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反映并且处理,一些布置在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需要做好相应的防爆措施。④、电气设备的布置需要保证通道的畅通无阻,避免工作人员的绊脚或者碰撞。一般情况下,主要通道的宽度应该是80厘米,最小通道的宽度不能够低于60厘米。⑤、火警探头的设置应当远离通风管的出风口位置,感光式的火警探头周围不能够有障碍物。⑥、按照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工艺和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高度控制,特殊情况可以另外处理。⑦、在油柜的表面不能够安装电气设备,如果无法避免需要远离油柜10厘米,产生高温的设备坚决不予许在油柜附近布置。⑧、对主变压器、应急变压器以及艏侧推变压器进行吊码安装的检查,按照此项要求对机装和舾装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⑨对所有的电气设备的底座进行安装接地螺栓。⑩需要在机舱舷侧布置的设备,需要用船体的横剖面结构图对其进行投影,防止布置错误。 (二)、电气生产设计的设计绘图要领 ①、对于冷藏室,电缆应当采取明线铺设,电装件也采取明式安装。②、电缆在穿过冷藏室的隔热绝缘层时,电缆应当穿金属管,并且管子两端进行水密封处理。③、在居住舱室的电缆如果需要明线铺设,应当使用滞燃性的塑料管槽进行保护。④、如果需要在货舱、露天甲板等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进行电缆布置,需要对电缆进行设置电缆保护或者电缆管,保护电缆。⑤、在艏楼甲板和前桅之间进行电缆布置时不能够使用电缆框进行贯穿,应当使用镀锌钢管,而且长度不能够小于两米,并且在钢管的两端需要填料函进行密封处理,电缆管应该尽可能的布置在桅杆的后部。⑥、电缆的布置应当远离热源,在与蒸汽管或者热水管进行交叉时,电缆通道和热管绝缘材料之间相隔不能少于8厘米,如果电缆通道和蒸汽管或者热水管处于平行,两者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能少于10厘米。⑦、电缆的布置需要避开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的空间,例如氧气间、乙诀间、油漆间以及蓄电池室等。对于这些场所的照明电缆布置应当布置在钢管内,需要穿越仓壁时,应当保持其原来的密封性。⑧、电缆禁止从油舱中穿过,一般情况下水舱也不能穿越。如果无法避免可以使用单根无缝的钢管进行穿越敷设,保持管子和舱壁之间的密封性,并且做好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四、结语 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过程十分复杂,工作任务艰难而且需要细致处理,设计的好与坏会对船舶的制造时间以及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随着船舶事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的推广是采用,对电气生产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船舶电气生产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去研究和探索,对生产设计进行深化研究,不断的促进计算机在生产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以能够适应船舶事业的发展。 船舶电气论文:试论电气设备在船舶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船舶事业也得到了发展,船舶事业能够体现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综合实力,电气设备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船舶的航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气设备在船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期望能够为船舶制造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船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气设备 船舶生产 应用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船舶制造业在不断发挥在那,电气设备在船舶的航行中非常重要。文中对船舶工业中电气设备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 一、船舶电机的应用 船舶电机的主要功能是把电能有效的转化为机械能,绝大部分的电动机利用磁场和电流的关系产生旋转力。电动机和发电机有很多的相似点,很多的电动机能够作为发电机使用。船舶电机能够通过直流电或者交流电进行供电,船舶电极能够分为AC电动机与DC电动机两种。交流电动机就是把交流电转换成机械能,一般情况下有两个组成部分:具有供应交流电而产生旋转磁场的线圈,称之为外部固定定子;接到输出电能的内部转子,主要是通过旋转磁场提供扭矩。这两种交流电动机的主要区别是转子类型的不同。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磁场是由感性电流产生的,转子需要比定子磁场转动的稍慢或者更快,达到提供感应电流的目的。同步电机不需要依靠感应,因此能够更加准确的在供电频率中进行多重旋转。通过滑环或者永磁体的直流电生成转子的磁场。有刷直流电机能够通过内部换向,固定永磁体以及旋转电磁铁从直流电源处生成转矩。电刷和弹簧把电流通过换向器传送到电动机内部转子的旋转线绕组。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在转子中使用旋转的永磁体,而且在电动机的外壳上运用固定电磁体,通过电机控制器把直流转化为交流。 二、船舶电站的应用 在船舶电站的系统内,对设备正常运行时进行探究和分析,把各项技术的数据作为参数,通过和故障设备的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对比并且分析,在对比的结果中发现故障发生的位置。这种类型的检验方式主要适合在定值校验的实测值和正常数值相差很大的过程中,而且并不能够准确的找出故障的原因和类型。如果运用此种方式对船舶电站的电磁型继电器的定值 进行校验时,如果实际测出的数值和整定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对喜爱能够它能够回路内的其他同类继电器即兴检测,把这两个的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存在运行的故障,不应当在第一次的检测之后就直接断定继电器不符合标准,或者就开始调整参数。船舶电站能够对故障线路进行统一的集中调试,能够对电站的大量节点进行保护,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加强对容错性的建设。在主干线路的开关控制和线路自身的使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独立的开关能够把主线和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分割,方便对故障的解除。针对母线电路的保护电路中,可以设置多个电路进行防治偶然性错误造成的系统判断错误。在同一个时间内,如果部分支线电路存在问题,相对应的支路能够代替其工作,并且保证同步性。 三、船舶水泵的应用 船舶泵是利用机械作用把流体、液体或者气体进行移动的装置。泵按照移动流体的方式能够分为三个类型:直接升力、位移和重力泵。泵通过一定的复式或者旋转式的操作,消耗一定的能量进行机械工作,它能够通过电力、发电机或者风力发电等多种能源进行操作。在外壳中只有一个叶轮旋转时,被称之为单级泵,在套管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叶轮旋转时,被称之为双级泵或者多级泵。船舶生产的经济性对上游操作具有吸引力,安装更加简单,能够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船舶液压机的应用 船舶液压机能够对船舶油箱的油量进行z测和控制。液压机是一个使用液压缸生成压缩力的装置,运用液压等效的机械杠杆。液压机利用的是Pascal原理,在整个封闭的系统中压力是永恒的。系统的其中一部分是用作泵的活塞,在较小的横截面上作用着适当的机械力;另外一部分则是面积较大的活塞,产生相对应较大的机械力。当任意一个活塞被向内推动时,由于流体是不能够被压缩的,因此,小活塞移动的体积和大活塞移置的体积是相同的。 五、船舶空气压缩机的应用 在船舶中所使用的压缩机一般分为密封式的、半密封式的或者开放式的,在密封式和大多数半密封式的压缩机中,对压缩机提供驱动的电动机都是集成的,而且需要在系统的加压气体包络内进行运行和操作。电动机的设计是在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中运行并且由其进行冷却。密封式和半密封式的区别就在于密封式使用的一体式的焊接钢外壳,不能进行维护和维修,如果密封实效只能进行整件更换;半密封式采用的是带有垫圈盖的大型铸造金属外壳,能够打开进行维护或者更换电机和泵组件。两种类型的主要优点就是没有气体泄漏的路径。开放式的压缩机主要依靠轴密封件维持内部压力,而且这些轴密封件需要使用润滑剂在泵部件和密封件上进行喷溅来保持其密封效果。如果操作的频率不够,密封件上的润滑剂就会被蒸发,就会出现泄漏现象,导致系统不再起到作用需要再次的充电。通过两者的相比之下,船舶系统能够闲置多年而且能够在任意时间启动,而且不需要进行维护而且不用经历系统压力会有损失。其最大的缺点就是电动机的驱动器不能够进行维护和修理,如果发生电动机的失败就需要更换整个压缩机。同时烧坏的绕组会对整个系统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把系统完全抽空进行气体更换。 六、结语 在船舶生产的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制造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精准的数据和现代化的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研发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促进船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保证我国的海上安全和建设。在我国船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电气设备行业进行革新,保证我国船舶行业的自动化管理,促进我国船舶产业能够高效、高质的生产。 船舶电气论文:基于船舶电气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交通运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刺激。交通的发展不仅仅是在陆路,更延伸到了空运海运等。水运交通的发展中也促进了船舶行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船舶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现阶段,船舶行业正在朝着节能化、自动化、大型化发展,船舶电气设计工作的地位也随之升高,对设计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船舶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船舶的使命,按照船东和有关规则、规范的要求,设计出技术性能指标合理、经济性良好的船舶。鉴于此,本文是对船舶电气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计/常见问题 引言:近10年来,作者参加了几十艘船舶的审图、建造和检验,接触了多家船舶设计单位和设备厂家提供的电气图纸。从总体来看,船电图纸的质量较以往有所提高,但由于船东对船舶电气的重视程度和成本的控制,设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以及对法规的理解偏差等原因,船舶电气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船舶电气设计任务不明确 作者在日常建造检验和审图中发现,在设计一艘新船(这里主要指中小型船舶)时,船东与船舶设计单位很少拟定正式的《船舶设计任务书》,并严格按照《船舶设计任务书》各阶段的要求来设计。导致整个设计条理性、合理性较差,前后矛盾的地方较多,后续不断修改和变更设计,为船舶的建造工作带了极大的麻烦。主要原因是船东对船舶电气的知识了解不多,重视程度不够。设计公司在大概明确船东的要求后,为图省事,一味去满足船检机构的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或经验进行设计,与船东的沟通交流不够。明确设计任务,是提高船舶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船舶设计初期,制定合理可行的《船舶设计任务书》显得至关重要。通常可按照论证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或是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两种方式来考虑,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一旦设计阶段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开展设计,前一阶段设计未达到要求时,不能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二、船舶电气设备的选择随意性较大 在船舶设计过程中,船舶设计单位会根据船东的要求,并结合规范,拟定《船舶电气设备明细表》。从实际情况来看,船东指定或是明确的设备并不多,大多数电气设备是设计单位根据船舶船用环境条件、外壳防护等级、电气参数等列出。不少设计单位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各方面的要求都满足了,但是常常忽略了电气设备厂家所生产的设备是否有更新和淘汰的情况,参考以前的情r设计时有出现。船舶电气设备种类较多,数目较大,大到发电机组,小到一个电气开关,由于设计公司在设计阶段未对具体的设备进行考察,导致采购设备时不是缺货就是无货的情况比比皆是。船舶工期不等人,只能修改设计,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成本。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船舶设计单位在充分考虑船东、规范要求的同时,还必须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考察,确保所列设备都能及时采购到位,防止因设备问题导致船舶建造周期增长的现象。 三、断路器的选择不够规范 船舶电气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断路器的正确选择问题,正确选择断路器能够为设备的选择性保护、连续性供电等提供保障。依据全船用电设备的数量、功率、电制等,对每路负载的断路器容量进行认真的核算,确定其选择的合理性。笔者在实际的审图和建造检验中发现,绝大部分中小型船舶,都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断路器的选择基本都是考虑保护性而忽略分断能力,导致在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对最接近故障点的保护电气进行切断,从而保障重要设备继续运转。同时,对断路器的过载保护、自动卸载等情况考虑较少。船舶电气和电子设备在设计中采用规格制定得偏松的电路保护器件,则设备将极易因功率冲击而遭到损坏并导致起火的灾难性后果,反之,如果采用规格制定得偏严的电路保护器件,将会引起令人生厌的频繁跳闸现象。为有效解决船舶电路保护器件的选择,电气设计人员应认真考虑整船的电气设备情况,按照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认真思考,加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既要保证电气设备不受到损害,又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此,笔者建议,所有船舶都应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为船舶电气设备保护电器的选择提供充分的依据。 四、船舶电气设计与船体、轮机设计各自为阵 船舶电气设计是船舶设计的一部分,但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与船体、轮机设计密不可分的。作者在对一艘船舶200T油船的电气图纸进行审查时发现,船舶电气设计满足现行法规的要求,但与船体、轮机进行会审时,由于船、机、电图纸中所描述的航区、海区等不一致,主电源、无线电、航行设备的配备问题马上凸显出来。更有消防泵功率为5kw,而驱动消防泵的电机只有4.5kw的现象。随即将全套图纸退省,要求船机电设计人员统一核定后再提交。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船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各自为阵,没有认识到船舶设计是一个整体工作,任何看似合理合规的独立设计,在综合船机电设计来看,都显得错漏百出。为使船舶电气设计更加合理有效,设计人员在充分了解船舶总体设计任务的同时,对于和船体、轮机专业交叉的部分,应积极与其他设计人员沟通协调,并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图纸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能和其他专业设计完美配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船舶整体设计的质量。那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大对影响因素的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确保船舶电气设计更好地为船舶安全航行服务。 船舶电气论文: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探讨 摘要:船舶事业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已经经历了长期的改造与优化,在信息技术时代,与机电设备的高效融合是船舶在新时期发展的成果。在电气设备的配合发展背景下,现代化船舶行业呈现出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机电合一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极具优势的进步关键。文章对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日新月异的进步态势成为现代船舶电气化、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电气设备的研发以及投入使用越来越成为现代船舶发展的关键点。据有关资料可知,船舶中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船用变压器、开关柜、CESC系列岸电箱、控制台、CEDP系列分配电箱、主配电板以及应急配电板、海洋平台变压器等。这些电气设备在内的管控工作对于整个船舶行业的正常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呈系列化、通用化以及模块化的态势处于发展过程中。在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的研发与改进工作中,维修及其决策方法作为整个电气系统的基本保障,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何构建一个具有高水平自动化、科学化以及动态化的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养护体系,就成为相关专家与学者探讨的热点。对此,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践经验,从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的必要性与现状入手,对其具体方法展开进一步论述。 1 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现状 机电设备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现代化的船舶行业而言,其具备研发与应用的时代价值。任何一个机电系统都包括零部件的选用与优化、系统构架、系统操作与管理以及机电设备维护等环节,其中维修以及维修决策对于船舶的气设备来说不仅具有维持其正常运作保障船舶质量安全的作用,同时对于整个船舶电气设备的先进性发展也同样存在推动性价值。在现代的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工作中,主要包括周期性维修以及状态维修两种维修策略。其中,周期性维修属于定期检修工作的一种,是我国长期使用的、较为传统的维修途径。具体而言,周期性维修主要分为计划大修以及预防维修两个策略;其以既定的检修项目标准与流程为依据开展维修工作,且未到检修日期不进行相关的维修探查。计划大修所覆盖的维修方面极广,将带来一次规模较大的成本支出,且不一定能获取相应的检修效益。周期性维修的具体内容相对固化,不利于新问题、弊病的检出,可见传统的维修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其也逐渐表现出较强的局限性。 另一种维修模式即相对新兴的状态维修策略。状态维修模式属于动态检修体系的一种,其主要检修依据为具体的船舶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具有实时性、连续性以及可靠性,相较于传统的周期维修模式更科学、合理。其中,对于状态维修模式而言,在线状态的监测是核心,如何在设备的运作过程中提高监测的真实有效性,是状态检修的关键。具体来说,状态维修中应注意的工作内容包括监测的频率、范围、时间点参数设置、应急的可能性等方面,尤其要关注故障可能性检出时间与设备故障时间的监测,从而为整个维修策略的计划提供可靠依据。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若船舶的电气设备不在常规的检修环节中发生故障或者设备的故障风险并不存在时间的相关性,此时状态维修则需要与周期维修策略相结合,进而提高整个维修决策的有效性。另外,除了周期性维修以及状态维修以外,为了提高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的全面性与有效性,相关部门还可以指定常规的重点设备检修策略,对于故障频发、联动性特征强、对于设备正常运作十分重要的部分进行主动检修,对于相对次要且不会带来致命损害的部分则进行故障后检修。 总而言之,现代船舶的电气设备对于其安全使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个真正有效的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应该包括定期与实时维修、主动与被动维修、故障检修与预防检修等在内的维修策略方案,只有将各种可能性的检修应对策略有机结合进而促进维修体系的发展,也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维修决策体系,充分提高日常电气设备维修的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才能真正促使船舶的电气设备运行长期处于最优状态,并达到在优化船舶电气设备维修成本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其运行安全与效益的目的。 2 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总览 电气设备是现代船舶正常有效运作的重要部分,其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要求相应的日常维修工作具有全面性、时效性以及技术性。笔者认为,要提高现代传播电气设备的维修效率,应从决策计划出发重点关注包括维修前的准备、检修原则与流程、检修的具体方法三方面,具体如下: 2.1 维修前的安全措施准备工作 船舶的电气设备属于高强度的机电设备,其运行需要较大规模的电力能源支持,且整个设备体系结构复杂,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笔者认为,在开展日常的维修决策工作前,必须首先做好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其中可包括:(1)保证在断电状态下进行故障检修,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启电气护罩,并做好重要的安全标识工作,以避免出现非检修人员失误触电的事故;(2)确保整个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一直处于足够的照明状态下,若需使用手提灯进行检修工作,应将手提灯的电压时刻控制在安全值范围中,并在必要时对手提灯的灯泡进行护罩设置;(3)检修人员一定要对检修环境进行重复排查,确保检修工作附近无不相关人员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带电测试;(4)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在进行带电检修的过程中,应配备一名专业人员进行应急辅助,确保当不良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帮助切断电源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2.2 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原则及流程 船舶的电气设备检修属于一项体系工作,具有其一定的结构性,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其固有的规律以及检修的效率采取相应的检修策略。笔者认为,电气设备的故障排查首先应遵循三个必要原则,分别为先易后难原则、先动后静原则以及先外后内原则。(1)先易后难要求检修人员先从相对简单的部分入手进行检查,包括控制回路的测量、保险丝的检测等,对于结构复杂的部分应从结构简单的入手进行拆检,并在此基础上先从故障可能性大的入手进行拆检;(2)先动后静原则要求检修人员对在运行状态的设备先进行检修,包括隔离开关、机械运动的相关设备部分等;(3)先外后内原则要求检修人员从故障可能性较高的外部结构入手进行检修,如限位开关、动作元件以及传感器等。总之,遵循相应的故障检修原则有助于提高维修工作的有效性,避免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 此外,船舶的电气设备一般流程可参照以下模式:(1)设备的故障情况表述;(2)提取电气设备相关线路图与资料;(3)讨论设备的故障因素;(4)故障定位;(5)制定拆检设备的具体维修计划;(6)维修;(7)修复并试验。根据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的具体情况可对该流程进行细化以及具体优化。 2.3 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的若干方法 在上文论述基础上,笔者总结了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的若干方法,包括直观法、比较法、短路法以及经验故障排除法。(1)直观法指检修人员通过对电气设备包括看、摸、听、闻等感官检验途径进行的初步故障判定,其中看包括电气设备外观是否平整、颜色是否异常,听设备运作时机组声音是否异常,闻设备运作时是否存在异常气味,摸设备运作中是否存在异常颤动并判断其运作温度等;(2)比较法即检修人员在进行故障的排查过程中,在疑似故障的元件基础上,对其进行更换,若替代元件造成设备运行差异,则可判定为故障并进行进一步排查。一般来说,现代船舶的电气设备具体元件结构均具有其备用材料,因此灵活采用替代法有助于提高检修的效率;(3)短路法是电气维修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其主要旨在通过对包括开关、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等构成的电路排查进行检修,由此检出故障。一般来说,检修人员可通过将鳄鱼夹等工具进行疑似故障触电连接,在故障消失时可判断该设备部分存在故障,应对接触不良的电气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在采用短路法时,要保证检查后的短接线材料拆除,避免短接线造成电气设备运作风险的情况发生;(4)经验故障排除法是以检修人员的固有技术经验为基础的维修策略,该策略对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维修人员也只有在长期的维修实践、记录、学习以及总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快速、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维修工作,相关企业应注意培养该类型的工作人员,以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维修队伍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行业作为社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的基A动力,其研发技术、质量以及安全等均对整个行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船舶电气化的发展,电气设备的结构复杂化、技术先进化趋势对维修工作提出了新时期的难题。因此,将传统的周期性维修与自动化的状态维修、综合维修策略相结合,在安全保障、标准以及原则基础上不断对维修决策的方法进行实践、总结、尝试与创新,是船舶电气设备正常有效运作的发展动力。只有不断对船舶电气化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才能真正提高维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而为船舶运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船舶电气论文:浅谈船舶电气生产设计 [摘 要]以64000DWT散货船电气生产设计为例,叙述电装生产设计内容及流程和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电气;生产设计 1 电气专业生产设计介绍 电气生产设计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将设计、工艺、计划、质量、生产管理数据全面反映到电气安装工作图和管理图表中的设计过程。强调按施工区域、工艺阶段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准备,并能与其他设备安装之间进行协调,从而成为指导电气施工的主要依据,使工人能按图施工,管理人员能按照它来具体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主要任务有两项: 合理解决电气设备布置安装技术问题及施工方法,绘制适合现场的工艺要求。 为生产提供管理资料,如主电缆册、电装件制作图,电气综合布置图、各种托盘表等。 2 电气生产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电装生产设计图纸的设计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一般情况下应作如下准备工作。 2.1 电装生产设计标准 要做好电装生产设计,必充分使用现有的各种标准。目前,各厂制定或遵循的有关电装生产设计标准基本按照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船用标准,具体如下: 基础标准。船舶生产设计图样与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船舶管系和电缆贯通在桁材、复板、甲板、舱壁处开孔设计准则,船舶电气平面图图形符号电力、照明及附件等。 设计标准。导电系统图设计要领,专业舱室综合布置图设计要领,电缆敷设技术要求,电缆安装件,电缆贯穿件,电气设备安装件。 工艺标准。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船舶电气安装质量标准。 2.2 规范资料 了解所造船舶的船级和船籍及其有关的规范、规则等。涉及电气主要规范和规则有:各船级社海船规范,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及其修正案等。 电装设计时电气专业的详细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应完整、齐全。 与电装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主要图纸:船体总布置、机舱布置、分段划分图、家具布置图、舱室布置图、绝缘敷料图、防火分割图。 3 电气专业生产设计的流程 TRIBON系统在船舶设计中广泛应用。该系统集船体、舾装、机电于一体,可生成符合用户要求的施工生产图纸,同时多用户同时作业,数据及时更新等,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进行设计的流程:(图1) 4 电气生产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绘制电气生产设计图纸前,需要学习了解与本船电气生产设计相关的图纸,如详细设计的系统图、绝缘布置图、总布置图等。 4.1 布置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尽量选用壁式安装,底座尽量低,大型的落地式设备除外。(2)在布置电气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可操作性,拆装和检修方便,设备的门能够自由开启。(3)电气设备不应布置在蒸汽、油、水等管子接头部位和阀门等易喷溅物件的下方。露天设备要注意电气设备的IP等级,布置在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均应有防爆措施。(4)电气设备的布置不应防碍走道的通行,一般主要通道的宽度应大于800mm,最小600mm。(5)火井探头的布置应远离出风口,感光式火井探头周围不应有障碍物。(6)电气设备的安装应按公司制定的厂标设计,特殊情况另作处理。(7)电气设备尽量不要布置在油舱表面,若必须安装时,则设备后壁距油舱壁的距离应大于70mm。(8)检查变压器、泵浦、等需要维护的设备上是否安装吊码。(9)布置在机舱舷侧的电气设备,必须用船体横剖面结构图来进行投影,防止因肋骨线形变化而造成布置错误。 4.2 布置电缆支撑件 (1)根据全船电缆走向图预先占位布置全船主干电缆托架,要注意电缆通道尽可能地直线敷设,并保持高度一致;双路供电的设备,互为备用的设备,发电机,舵机、应急消防泵的电缆托架设计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置;规范要求的主干电缆不能穿越的区域及舱室,设计时必须要严格遵守。 (2)根据详细设计图纸,制定详细的电缆统计表格,分区域分别计算出区域的电缆型号及数量,用来确定各个区域托架的实际宽度;配电板、集控台、驾控台等电缆密集设备下方的托架需仔细核对电缆数量及型号,确保托架及穿舱件大小合适且便于电缆敷设和绑扎。(3)考虑船体结构并与通风、机管专业协调,确定托架是否在大梁上开孔安装,至此完成各区域的托架最终定位。(4)根据船体桁材的高度,确定各层甲板使用的扁铁脚高基准,并尽可能少的在船体结构上开孔。(5)考虑设备的位置及线路连接,确定扁铁的宽度,并延伸至设备附近。 4.3 电缆设计 (1)由两路供电的电气设备和两套相同功能电气设备的电缆走向,应尽可能分开布置。(2)多台主发电机的电缆应分为多路敷设并尽可能相互远离 (3)操舵系统的两路电缆,至少有一路不能在机舱通过,两路电缆路径完全分开。(4)与机舱电气设备无关的应急电源,原则上不能在机舱区域通过,如不能避免,应选用防火电缆。 (5)应急发电机室内的电缆,布线时不能跨越本舱室。(6)本质安全电缆应严格与其他电缆分开布线。(7)与分油机室、厨房冷藏场所无关的电缆,应避免在这些舱室穿越。(8)电缆应避免穿越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影响的场所,如氧气间、乙炔间、油漆间、蓄电池室等。对这些舱室内必不可少的照明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内,金属管穿越舱壁时,应保持其原有的密封性能。 5 结束语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缆的型号及数量成倍增加,对电装生产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地对电气生产设计进行优化,研究计算机辅助软件在电装生产设计中的应用,以适应现代化造船事业的需要。 作者简介 朱斌(1983-)男,江苏江都,主要从事船舶电气方面的工作。 吴志友(1981-)男,江苏江都,主要从事船舶电气方面的工作。 船舶电气论文:船舶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研究 [摘 要]随着船舶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常见的船舶电气故障及其原因,一旦l生故障,要做到及时检修处理。本文首先探讨了常见的船舶电气故障,进而研究了相关的检修方法,希望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电气故障;检修方法;研究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船舶的电气化程度也是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船舶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对于常见的故障要做到明确分析,掌握故障原因,以实现及时的检修处理。 一、常见的船舶电气故障 (1)短路故障。大多数情况下,设备发生短路多是由设备的内部原因引起,比如有两条线路短接,从而造成正常电流旁路。主要表现为,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形成过大的电流。一般会导致:发热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冒烟。 (2)开路故障。一般导致开路的原因多是电路的不完备。比如,发生开路时,设备的电路被切断,造成电路无法通路。发生开路,就表示电阻无限大,电流为零,一般会导致:电阻无限大、设备难以正常运行。 (3)接地故障。电气运行中元器件的绝缘性能不佳或某些设备设置不合理都会引发接地故障,这会造成电路流通异常。比如,电动机的某些绕组和机架出现电接触时,就会导致接地故障。从理论上来讲,接地与上面提到的短路类似,接地的不同点在于其所呈现出的特点更加明显。多数情况下,短路所造成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某些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进而引发电路断开;而在接地时则不一样,因为是间接旁路,因此有关元器件会继续工作,但效果不好,还会形成异常的电流等。此外,发生接地故障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缺乏科学的接地故障保护器的情况下,由于电路元件仍在工作,因此非常易于出现操作人员被电击的危险。 一般来说,发生接地故障的原因是导线绝缘性能失效、发生收缩或是元件设置错误等,出现接地故障时会导致:电流等的数值异常,发生电击危险,引起接地故障断路器等的长期性断开。 (4)机械故障。设备发生机械故障多是因为,元件过度损伤、违背操作规范或是使用不当所引起的电气设备中的某些部分发生故障。比如,传动带断裂、元件磨损、外壳损伤以及运行中断等都是较为易发的机械故障。机械故障一般会导致:出现噪音、运转异常、电路不能正常运行等。 二、船舶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一般会把故障检修分成如下三个步骤,即是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以及最终决策。依照这三个步骤来操作,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否则,就非常易于发生错误的判定,从而引发某些意外出现,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影响正常工作,导致某些不必要的损失。比如,遇到熔丝熔断的情况下,就马上不作思考的换上新的熔丝,如此做的结果就是再次发生熔断,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在于未对熔丝熔断这一情况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 因此,在做船舶电气故障检修时,要依照上面提到的三个步骤来处理。首先,是分析情况,即是遇到故障,不要慌张,仔细研究故障现象,分析故障特点。其次,即是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明确引发故障的原因,如果明确了故障发生的原因,那么最后就是提出各类处理方案或提出可供选用的检修方法,即给出最终决策。在发生船舶电气故障时,依照以上三个步骤进行检修处理,是合格故障维修人员所要具有的素质。 一般情况下,分析船舶电气故障原因,最终目标在于定位发生故障位置,那么能够采用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自身的感受及工作经验。而且大部分的故障都能够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发现,比如,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不过,我们绝对不能只是依靠自身感觉来明确故障原因,那么就需要应用科学的故障检测方法,而应用何种方法,要看当时的故障情况以及表现出的特征。下面探讨一下几种常用的检修方法。 (1)对电压的测量。对电压的测量要使用电压表等来实现。如果测量值为零,则表明发生了短路,如果测量值不是零,而数值又非常小的时候,则是有短路器件存在。 (2)对电流的测量。对电流的测量要使用电流表等来实现。通过对测量值的分析,能够发现电路中的常见故障,比如短路、开路等情况。 (3)对电阻的测量。对电阻的测量则要使用欧姆表等来实现,通过对测量值的分析,能够发现电路是不是出现了短路、开路等故障。这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测量之前,记得完全断开电源。 (4)置换。它指的是使用一个新的元件来代替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元件。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有效的节省时间、简便易行。不过也有着一定的风险性,比如用一个好的元件代替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元件,而导致故障的原因并不是这一元件,就有可能把好的元件烧坏。 (5)桥接。假如发现某一元件有可能出现故障,通过跳过有可能出现故障元件而用一个新的元件实现跨接。假如使用这一方法后,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那么我们找到故障原因了。该种方法与“置换”比较像。不过这一方法只能用在开路元件中,对某些短路元件并不能使用。 (6)再次焊接、设置与校正。这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用,假如某个元器件常常出现电气焊接不良的情况,就需要用专用电烙铁等将相应的焊接点再次焊接,如此就能够排除故障了。 以上谈到的几种常用的检修方法,可以在发生船舶电气故障时对有关问题进行对应分析,只要准确找到引起故障的原因,就能迅速解决电气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船舶电气论文:关于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造船行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船舶应用在运输、工程、渔业中,伴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使用电力来推动,因此说我们需要加大对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力度,通过严格的管理与高水平的维修保养,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先对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依据进行简要描述,继而对船舶电气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和维修保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状态。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依据;维修保养 前言 船舶始终在海面上航行,高温、潮湿的环境对电气设备的使用来说非常不利,因此在船舶中应用的电气设备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特别是在性能、安装以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外,部分重要的电气设备还必须符合相关国际安全公约的规定,并且由于船舶航行过程中会受到波浪的冲击,船舶会发生明显的摇摆振动,因此无论是安装还是运行都对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依据 在茫茫的大海上,保证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对于保障海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非常重要。因此相关的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起设备管理的重要责任,对设备的运行原理、技术参数等有着充分的了解,具体职责如下: 1.熟悉、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能够迅速对按照要求找到设备对其进行维护; 2.能够正确操作、使用每台电气设备,保证设备的规范使用; 3.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分析,以便开展科学的管理; 4.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判断故障来源,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 5.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做出部分整修,并向修理单位提出任务要求,保证修理可行性; 6.能够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对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7.对于不合理的设备能够及时整改,并在后期验收环节进行严格管控。 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管理标准,由于国际贸易的逐步频繁,该标准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国家采纳和使用,我们要在遵循IEC标准的同时,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标准,在保养过程中结合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好维护工作。现阶段船舶中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相关技术的革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而相关的维护细则却未完善,因此相关部门急需总结、完善相关管理细则,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 二、船舶电气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虽然我国造船业在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十分喜人,但是在船舶维修工作中始终存在问题,维修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就是其中最为显著地一个。船舶的建造、维修都需要极强的技术性,特别是在维修的过程中,如果维修技术人员不能彻底掌握专业技术,则会导致船舶的电气设备故障隐患被掩盖,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才能够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缺少自主检查工作 现阶段,在开展船舶维修工作时,缺少自主检查也是导致维修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通过定期的检查与维修,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解决问题,这是保障船舶安全行驶的重要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期的维修费用。因此我们必须定期对船舶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更严重问题的产生。 3.烟尘过多 在轮机设备中,存在大量的排气管道以及排气阀,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的维修保养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的清理,特别是主机排气阀的清理工作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及时清理排气流道以及排气阀内的灰尘,提升水冷效果、控制燃烧物数量、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现阶段传统的清理工作都是依靠机组维修人员使用铲尘设备以及刮刀对阀门和流道进行清理,不仅方法比较落后,还会损伤流道表面、降低设备稳定性,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工。效率比非常低。 三、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策略 1.健全管理、维修体系 坚持科学、正规的维修工作是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维修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维修质量。我们需要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管理规划,在明确任务、技术指标以及装备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电气设备长期的质量管理规划,并以此作为日后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需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重点做好新型船舶电气设备维修方面的法规制定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为科学管理与高效维修保养做好基础。 2.定期检修 船舶中应用的电气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并根据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制定针对性的维修技术,以实现降低故障率、事故率的目的。通常来说,我们将船舶电气设备的维修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不影响船舶航行的小修作业,另一种是需要停航甚至是进坞的大修工作。我们需要在保证船舶适航性的前提下,Q定每个维修期的停航维修船舶数量以及各船的维修安排工作,实现适航船舶数量的最大化。最后,我们在进行船队维修规划时,需要将船舶的应急故障维修以及船坞资源受限时的维修规划作为研究重点。 3.故障维修 在船舶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我们需要迅速判明故障原因,找出故障原件,首先使用元器件替换法,在保证船舶电子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维修。但是我们应注意的是由于设备厂家众多,元器件的更新也较快,找出完全匹配的元器件较为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极性相同、参数相同并且材料也相同的代替原件,并对其进行测试,选取工作状态最好的元器件。在电路板出现故障时,首先应使用原装的电路板进行替换,如果没有原装电路板时,我们应使用改制法进行维修。总之,在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方法就是使用原装电器元件进行替换,实在无法找到时应使用相似元器件进行改制。对于全封闭的电路需要根据原理、参数以及功能等进行推断,然后设计出相似的电路进行替代,实现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的目标。在故障排除后,我们还需要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时予以排除,避免故障的再次发生。 4.加强清理 传统的清灰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我们应改变思路,借用清水进行清理。在清水清灰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适当添加清洁剂,提高清灰效果。使用清水清理阀门与流道的方法不仅效率高,还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作业人员的衣着造成污染,因此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应注意的是在一些残留油垢的位置由于水无法与油互溶,很可能起不到有效的清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清水清灰会在表面留下水渍,极易导致生锈,因此我们可以在表面适当喷洒机油。 5.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船舶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我们需要保证作业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原理,并通过不断总结、完善管理细则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我们还应通过组织学习各类标准规范的方式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并通过进行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非常恶劣,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以及定期的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上述管理和维修保养策略的探讨,希望能够确保船舶中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避免故障的发生,为船舶中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船舶电气论文:探析船舶电气对内河船舶航行安全方面的影响 摘 要:在内河航运发展中,内河船舶航行的安全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因为一旦在航行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那么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船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形成威胁。近些年为了有效降低航运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逐渐在内河航运中增设了船舶电气与无线电,通过这些设备来增加船只之间的沟通指挥塔与船只的沟通,方便及时化解潜在的交通问题,提高内河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本文就围绕船舶电气对内河船舶航行安全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船舶电气的使用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河船舶;船舶电气;安全性;影响;分析 近些年,经过不断努力我国的内河航运迅速发展起来,并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航运大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缺少内河船舶航行的安全控制,导致航行过程中频繁出现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内河航运的发展形成了冲击。为了避免航运安全方面的问题继续恶化,我国结合当前通讯技术,于内河航运中增设了电气设备与无线电设备,并成功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为我国的内河航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确保船舶航运安全性的海上交通规则 正如地面交通,水路交通运输也有其必须遵守的海上交通法规,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避碰规则”,主要是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来传递信号形式的交通信息。若依照人类的感官认知对信息分类,则有属于视觉信息的救生圈、视觉灯光信号、自亮漂浮灯、救生灯等,以及属于听觉信号的号笛、号锣、号钟、声响火箭等;若依据信号的作用功能分类,可分为航行用信号、通信用信号和救助用信号三类。其中的烟雾信号还可细分为白色火焰、红色火焰和橙光灯雾,声响信号包括声响火箭和声响榴弹;除此之外,航运交通信号还可依据光的照明性质分为定光灯和闪光灯:定光灯包括桅灯、舷灯、环照灯以及尾灯,闪光灯包含通信信号灯、黄色闪光灯(气垫船专用)以及围网渔船额外使用的信号灯。 二、船舶电气基本要求 船舶对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有安全性要求,具备应急设备,绝缘接地以及电线铺设的科学合理性。具体而言,安全性要求即要求在船舶电气设备中安装安全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易爆气体、可燃粉尘等危险性物质,同时,用于制造电气设备的材料本身应防火;设备周围应安装灭火器等应急设备,在所有应急设备中,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报警设备是船舶电气系统中必须具备的装备,船舶各处均应安装照明灯并在灯上标出醒目的专用标记,应急报警设备的控制器安装位置应特别醒目且在附近张贴操作说明,以便在危险发生时能令逃生人员快速辨认并明白如何操作。与此同时,还应保证所有应急设备的防护等级都应达到国际标准;安全起见,所有电气设备应考虑提高其绝缘与接地传导性能。在线缆表面等处应有绝缘设备检测提醒,并且这些设备应达到公认的标准。用电设备都应有接地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危险,且接地应达到国家标准;在铺设电线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某些危险性区域,当电线必须穿过这些区域时,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安全性、完整性。 三、船舶电气常见故障以及危害性分析 船舶电气系统故障的最常见的四个原因是短路,开路,绝缘不良导致的接地故障以及电气设备物理部件发生的机械故障。其中,船舶电气的绝缘性不佳是影响船舶电气正常工作的首要因素,因此以下对船舶电气绝缘性进行细致分析。同陆地上交通环境相比,船舶所处的环境导致其电气系统的绝缘性受到更大的威胁,因为船舶电气会长期处在高湿度、高温、多油F、振动频繁、多霉菌、多粉尘的不良环境之中,因此其绝缘性易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损坏。 1.绝缘材料老化导致船舶电气绝缘性不良 船舶电气的绝缘材料多是利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由于是经过不断分解、氧化聚合以及挥发过程而形成因此其极易变潮、变脆,因此减弱绝缘性,尤其是高温条件更会加速材料的老化。 2.电介质击穿 电介质击穿是指绝缘材料完全失去绝缘性而变成导体的情况,电介质击穿分为电力场作用导致的材料结构破坏以及绝缘体性能变化、放热过多导致的击穿。 3.船舶电气设备长霉 长霉问题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较为多见,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春夏季节,严重者可出现白色绒毛状的霉菌,其最严重后果即是电介质击穿。 四、提高内河航运中船舶电气安全性的措施与方法 1.合理安装船舶电气设备 合理的安装使用船舶设备是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首先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一定要保证一部分的固定操作,比如要在设备中留有适当的通风空间,为设备排热与后续设备检查维修提供方便。而在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方面要始终保持设备远离船体的双层体与水舱外壁,两者之间的距离最起码要保持在60毫米以上。对容易形成水蒸气位置安装设备时,要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气设备,与此同时安装在甲板位置上的设备不仅需要有超强的防水性还要在设备外部加设防护罩,保证不会出现设备进水情况。 2.增强船舶电气设备绝缘性能 传统绝缘板虽然性能较好,但材质较脆弱容易出现破损,所以在选择绝缘板时,应该更多从绝缘板的材质出发,玻璃纤维的压层板就是很好的选择。除了对绝缘板的更换外,还需要对船体中电缆进行绝缘加固,避免设备运行中出现漏电问题。在绝缘材料的浸渍方面,需要引进更加有效的浸渍技术,比如使用新型溶液对绝缘材料浸泡,以此来提升绝缘材料在设备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行船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气,面对长时间的水气侵蚀无论对绝缘材料如何升级,材料仍旧存在失效的可能性,所以最好在行船过程中为设备外层添加防水隔膜,以此来隔绝水气对绝缘材料的侵蚀,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3.建立和完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系统 欲确保内河航运的安全性,船舶驾驶员须充分利用航行以及无线电设备,进而详细了解周围的实时航行环境,并能够根据其提供的航运信息以及“避碰规则”的相关要求对船舶进行合理的前进操作,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健全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系统便显得十分重要。船舶航行安全保障系统可以对船舶的监控系统、船舶发热信息系统、船舶监控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监测,并建立船舶中央数据库,最终中央数据库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由此便实现了对船舶航行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五、结束语 在我国综合航运中,内河航运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辅助作用。为了保证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船舶航行时的安全性,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当前船舶航行中的电气设备运行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其性能进行提高,以此来保证内河船舶航行安全。 船舶电气论文: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故障排除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船舶业开始了快速发展的过程,电气自动化将人员驾驶替换,这不但大大节约了船舶企业的人力物力,还为船舶人员和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了比较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加大船舶电气自动化的有利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从自动化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解除设备故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设备故障 1 关于自动化这项技术在自动化范围中船舶方面的发展 1.1 电力电子方面所需的技术 电力电子方面所需的技术主要是靠轴带进行发电、形成系统进行电力推进来在自动化范围中船舶方面进行应用的。应用的详细内容如下。 (1)靠轴带进行发电的发电机 。靠轴带进行发电的发电机是船舶进行节能最主要的装置,它主要是通过对主轴驱进行动,它的转速的改变是依靠主机自身转速的改变。机械式和电气式两种方式是轴带发电经常用的恒频方式,但晶闸管这种逆变方式被国内多数船舶轴带发电系统所使用的原因是电力电子器件的飞快进步。 (2)电力推进系统 。对电力传动角度来说,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分类是直流还有交流两种传动方式,用没有换向器的交流电动机进行推进的和用没有换向器的交流电动机进行推进的这两个系统是通过交流电力来进行推进所用的方式里相对而言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式。 1.2 运用CAN进行检测控制的电站系统 若要形成一个电站自动控制网络,那么将发电机组、控制台、检测微机3个节点一起挂在CAN总线上即可,通过电站自动控制网络然后将这一电站自动控制网络与这个船舶上另外一些控制网络连在一起以后就可以搭建起整个船舶的控制网络平台。 1.3 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 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保障是多由于电磁兼容设计、容错技术设计等可靠性技术与设计,当前国内外正在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与设计。 2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2.1 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数字化、高端化的自动化技术、对图像进行控制的一系列功能都是网络系统拥有的优点,有利于船舶对人机操作进行更有效地证明。 2.2 电气设备越来越完备 船舶业也在社会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对电气方面的自动化形式以及它的相关产业有着正面影响,会对船舶电力系统进行推进和对于辅机电力方面进行拖动的相关技术领域产生的巨大改革。 2.3 在O控方面越来越精确的系统 在自动化方面的技术、网络、计算机这的三方面的帮助下,我们国家的船舶对于计算机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在装货、机舱管理和驾驶等各个方面已经差不多实现了。 2.4 对于未来如何发展进行展望 为了能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达到能源消耗降低的目的,船舶业对于新能源进行研发的投入就需要加大,并能将这些研发尽快在船舶工业方面得到应用。 3 船舶行业中电气方面对自动化进行应用的设备产生故障时的排除 3.1 进行排除工作所采用的原则 为了使船舶过程中进行的工作得到顺利的发展,人员在进行检测时应该对于可能出现在电气的自动化过程中的问题一个个来进行排除,就需要遵守首先检查外部然后检查内部、先动后静、先易后难的规则,只有这样设备所可能产生的各种故障才会被尽早的找到。 3.2 进行排除工作所需要的步骤 (1)对电气方面应用自动化功能的设备进行更深的检验活动时人员安排应合理,以找到每一项在电气方面应用自动化功能的出现问题的设备。 (2)将电气方面的说明书跟线路图进行仔细严密的对照,从而对故障是如何出现进行分析。 (3)确定哪些区域的设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把它的元件进行拆卸并标注好。 (4)故障维修。 (5)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对故障进行了解并且排除以达到确保工作顺利完成的目的。 3.3 进行排除所采用的方法 在运转速度极快的船舶行业中应用自动化功能的电气设施经常会有设备产生故障,如果不能设备故障进行快速的排除那么船舶航行中所要求的安全可靠将会受到威胁。 (1)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 。简单的说,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是进行检测工作的人员借助看、闻、听、摸等可以直观获得的感觉来对于机械产生故障的部位进行查找和分析的方法。 (2)通过短路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短路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能力,进行检测工作的人员最关键的是准确的找到产生故障的部位,找到以后把导线连接在接触部位产生怀疑的地方,如果设备得到正常的运转那么能把该触点看作是产生故障的部位。 (3)通过短路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 。与通过直观和短路两种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做出比较,进行检测工作的人员第一步应该对于下一个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确定,然后再把它的部件或线路板更换,若更换以后设备运行正常便能把这个部件或线路板当成出现故障的部位,若设备仍运转不正常那么便应该根据上面的步骤不断重复来排除故障,排除到设备开始运转正常了那么就能对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精准确定,这个时候便能对维修人员进行安排让他们去修复。 4 结论 推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监控系统精确性的提高以及电气设施的完善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结论。船舶工业需对其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排除工作特别看重,而且关注检测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检测方法的创新发展,来更好看出船舶运行掌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船舶电气论文:船舶电气事故的故障树分析研究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在不断的增加,海运是一种在国际商品贸易中被广泛运用的货物运输方式。但是船舶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电气事故会影响到正常的货物运输工作,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船舶电气事故发生以后,要及时的对故障原因进行确定,迅速的处理故障,尽快的恢复船舶的运行。本文围绕船舶电力事故的故障以及故障树分析理论进行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船舶电气事故;故障树分析研究;船舶系统 1 船舶电气事故的认识 船舶电气设备是船舶系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为船舶进行各项活动提供电气支持,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船舶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受到运行环境的影响,船舶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会受到影响,故障的发生在所难免。为了不影响到船舶的正常运行,出现电气故障的时候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恢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传统的解决方式中,维修人员要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知识储备对故障做出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维修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的电气系统内部结构以及各种不同程度故障的出现,都难以保证事故可以及时处理并迅速的恢复船舶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故障树理论对以往发生的电气事故进行研究与分析,更为系统的对故障有深入的把握,找出系统内的薄弱环节,由此可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故障树分析的认识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起到风险预估与安全性检测的方法,最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被运用到军事领域。我国引入故障树分析技术的时间较晚,故障树的理论基础就是对可能会引发船舶电气系统故障的各种原因事件与相互联系的树状逻辑关系图进行描述的理论,在这之中,事件就是用来描述各种故障发生时的状态以及正常工作时状态的总称。故障树中,预先设定好的状态将最不希望发生的时间确定为顶事件,将其放置于故障树的顶部,对导致其他故障发生的事件称之为底事件,位于故障树的底部。中间事件则既是逻辑门的输入事件,又是其他逻辑门的输出事件,这样的故障树中包括了系统中的各类信息传递关系,将故障树作为工具对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的方法,就被称之为故障树分析法。这种方法可以直观的对电气事故故障的程度与原因等进行分析,故障树分析法的分析步骤主要是,先建立一个故障树模型,对系统内部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找出每个环节与系统的逻辑关系,进而确定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对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提高系统的可使用性。 具体到故障树的使用,在船舶电气事故发生的时候,利用故障树可以对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对系统在运行时的部位进行检测,对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编写维修报告,提高维修人员的系统与设备维修水平。故障树的使用,可以对事故发生时的因果关系进行梳理,并提供解决故障的方法,减少船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船舶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船舶电气设备故障分析 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各种故障,某个环节的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发电机原动机出现故障时因为油温过高,冷却速度慢,管道有漏油的现象等,导致发电机的开关跳闸。系统内进入空气,冷却水的压力过低,出现声光报警现象。发电机的电磁不足时,电压不能正常建立,发电机的电压出现异常现象,电线线路出现故障,电刷使用过于频繁,没有做好维系保养工作,导致跳电。主配电板的发电机开关跳闸,输电线路的绝缘材料使用寿命过长,绝缘能力降低。主触头的压力弹簧失效,保养工作不到位,造成接触面产生问题。电力网的电力系统绝缘电阻过低,控制箱出现故障,电源电压过高,热继电器使用频繁,电流值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受热元件变形,主电路开路故障。电动机运行停止,控制线路反应异常。诸多问题都会对船舶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4 船舶电气事故故障树分析 在建立故障树的时候,可以采用人工建树,计算机建树两种方法,人工建树中,将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确定为顶事件,并找出导致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一直追溯到底事件,然后将各级事件的对应内容与可以用来表_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使得逻辑门与顶事件可以相互连接。 建立故障树的时候,要对系统有进一步的了解,系统所体现的安全性能等各有差异,系统的管理人员有责任对所管理的系统有深入的认识,系统安全性分析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清楚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顶事件在定义的时候要使其能处于一个满足分析目的的范畴之内,并可以对未来发生的趋势做出预测。在确定故障的边界条件时,要参照系统提供的假设条件,有依据的做出边界确定,边界条件应该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的对象也就是顶事件,这是最为关键的边界条件。初始状态,就是系统中各个部件在顶事件发生时所呈现的工作状态。必然事件是指在系统运行的时候必定存在的事件。确定边界的时候,可以将发生机率低的事件看作不容许事件,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其的存在,这些事件对系统这个整体而言,都可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小部件出现的故障可能造成运行的中止。所以,对小部件与低概率的事件都要给予重视,设计好应对方案。在故障树的结构中,通过对故障的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注,提出中间事件,由此增强事件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解决电气故障,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故障树分析软件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数据库可以将信息长时间的进行保存,在必要时刻对信息进行共享。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很强,在电气事故发生以后可以将信息单独的进行归纳与存储。数据库的数据库存在冗余的情况,通过数据共享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以往的故障案例可以建立船舶电气事故数据库。将以往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记录,及时的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 5 结语 本文围绕船舶电气事故的故障树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研究,船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出现电气故障的时候要及时地对故障进行维修,运用故障树理论可以帮助维修人员系统的对故障做出认识,提供有效的帮助,迅速使船舶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船舶电气论文:浅淡船舶电气设备在大管轮学员中的教学方法 摘 要:大管轮学员在船舶上主要从事的主机、辅机等机械方面的维护保养工作,对船舶电气设备的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对电气设备的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少。因此,上课时积极性不高。为了使W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大证合格率,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目标教学法。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 大管轮学员 教学方法 1 船舶电气设备 《船舶电气》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船舶电子电气基础知识、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故障诊断与功能测试。通过教学和实训,训练学员操纵、管理船舶电气设备的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员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轮机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际一体教学,给学员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2 大管轮学员的特点 我们知道大管轮学员在船舶上主要从事的主机、辅机等机械方面的维护保养工作,平时由于接触电气设备较少,特别是对电气的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少,因此很多学员有害怕学电气设备的心理障碍,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上课时尽可能多讲一些结合实际的问题,减少理论知识的推导,让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此采用目标教学法。 3 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运用目标教学法,学生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来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比如笔者在讲电机与电力拖动这一章时,根据大纲规定,常用低压电器只讲一些继电器参数的调整和整定,但在常用控制线路中除了继电器外还有一些其他低压电气设备的组成,包括空气开关、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等,对这些电气设备要求学员熟悉电气符号即可。 分析控制线路时总是从最简单的线路开始到复杂线路结束,也就是所谓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下面通过目标教学法来介绍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所谓“点动”就是指当按下按钮时电动机通电运转,松开按钮时电动机断电停止工作。见图1。 针对考试要求,首先提问学员船舶上哪些生产机械采用这种控制方法,此时学员会认真的思考,并能说出一些案例,通过激烈的讨论提问,老师给出一个总结归纳。目前船舶采用这种控制方法主要有:甲板机械包括舷梯机、救生艇,机舱有盘车机、行车等。通过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员熟悉控制线路的几种考试题型。 (1)说出某控制线路能实现的控制方法(包括:点动、连续运转、正反转等)。见图2。 通过上述分析后,必须进行及时反馈,让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关的题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对大管轮船员的培训,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通过目标教学法,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讨论中掌握知识,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 船舶电气论文: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思考与探索 摘要: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是面向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员教育与培训的专业,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熟悉大型设备的控制、动手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维护管理能力强。所学内容繁多,既强调理论基础扎实,又侧重实训的教学效果;既要求教师理论水平高,又要求专业实际经验丰富。本文试从专业教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索一些教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探索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是国家教委于2010年正式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是面向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员教育与培训的专业,其培养要求是学生能系统掌握船舶电子与电气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船舶电气控制系统、船舶电力系统、船舶机舱自动控制系统、舱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具备对船舶电子电气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和修理、船舶电气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专业学习,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熟悉大型设备的控制、动手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维护管理能力强。从几年下来的教学经验看,专业基础课是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开始,应尤其得以重视,其教学要求需要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必修课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要求能够针对实际设备结合理论讲解;专业选修课需要教师能够结合最先进的技术讲解,吸引学生对先进技术进行探索。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然后积极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从事故障分析和开发设计工作。 一、 目前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学习状态 根据培养计划,专业基础课程有船舶电路基础、船舶电子技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船舶电机与拖动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轮机概论;专业必修课有GMDSS系统与设备、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电力电子技术与变频调速、电航仪器、PLC及其工业控制网络、船舶电站、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系统、船舶电气管理与工艺、船舶机舱自动控制系统、船舶管理(电子员);选修课有传感器与测控技术、单片机及其船舶控制中的应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及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电喷柴油机控制系统、远程监控原理及应用、工业控制与嵌入式系统等。 根据学生学习的调研情况,一年级基础课全校统一安排和考核,学生感觉与其他专业差距不大,只要管理严格,如辅导引导得当,学习还是可以的。但是二年级开始专业基础课时,由各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开始授课,要求出现明显降低,考核标准下降严重。专业基础课的第一门课为电路基础,课时安排不少,但是讲解内容深入程度不够。这些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三年级开始的专业必修课中,部分老师所掌握的内容不够专业,不能列举实例,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有些老师专业知识丰富,但是主要精力不是放在本课程的教学上。四年级主要时主要是选修课,大部分同学都是以选够学分为主,根本就无所谓自己的兴趣,因为前面的学习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考查又非常轻松,所以上课率都很低。总的来看,二年级开始后专业学习的学风和考风是一年不如一年,学生感觉没有学到知识。更严重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严重退步,学习过程完全是功利和比差的过程,进入的是恶性循环。 专业学习的试验课和实训课与期待的效果相差也较大,实验室老师不够负责任。二年级的实验课多数是在电子电工中心,代课老师基本不指导学生的实验,实验室老师以完成任务为主,双方老师交流不够,常造成实验过程短,实验时间不够,代课教师也不仔细核对实验是否完成。三年级的专业实验很多是观摩性质的实验,能动手操作的实验设备套数又不够,学生感觉没有充分动手操作,所作实验事前学习和理解不够,四年级的评估实训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真对待,所学内容讲解不充分,供学生自己动手时间是很多,但是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去体会了。 学生关心的是就业,非常功利,极少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考虑就业。虽然选择的是水上专业,但是又怕苦,不想上船工作。少有远大理想的,少有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除考研外,还有不少考公务员,多数不愿意从基本的技术学起,对自己专业的前景也是不甚看好。结合前面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习氛围,考核标准都影响着教学效果,急需落实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二、 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习兴趣 1. 教师安排 专业基础课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尽量不安排年轻教师,注意在专业课一开始时就要能够带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吸引学生的专业兴趣,保持好一年级的良好学风。在专业课讲解过程中尽量多地穿插老教师来客串讲解,尤其是一些实用应用案例分析。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始终体味专业的魅力,避免同学对专业的厌学情绪产生。 2. 课程教学安排 课程是根据教学培养计划确定的,在具体每个学期制定排课计划时,注意先后次序,避免教学矛盾。课程中间的实验尽量安排在合理的时间段。教学过程尽量控制人数,最好一个自然班一个老师,确保上课过程互动充分,交流方便,并同时尽量做到教师与学生深入了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教学安排。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 3. 教W方法 在理论教学开始时,第一堂课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展现课程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体验,要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其中重要的兴趣点就是侧重体验效果,可以使用众多的实例予以说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点好像是自己发现的。为了达到该效果,在下课前说清楚下节课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实例资料,轮流布置几个同学制作PPT;然后在下节课时,先由同学演示PPT并讲解,然后就要求的内容进行带有启发性的互动,掌握一个设备或系统或方法的应用情况、实际价值、核心技术及其发展状态;之后可有一起讨论的时间,并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奖励,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布置的任务可由简入深,逐渐深入,等到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要求,从而至少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必将每个教学内容都讲到,重点内容讲清楚,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即可,其它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同学自己自学。 4. 教学手段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不要全部依赖PPT,合适的板书能起到良好的补充效果。多媒体的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甚至配有动画,不能文字过多,避免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记录学习笔记的习惯,并定期检查笔记效果,目的是确保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为此,PPT和板书的速度要合理,内容要简洁全面,结论清晰明了。 由于工科特点,专业课中牵涉到许多设备,加上航海特点,重要设备体形较大,价值较高,数量又较少,所以理论课中可以安排适当的现场教学,充分利用实际设备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设备的组成、功能等基本概念,现场教学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互动以加深印象。 5. 仿真平台建立 针对专业课程,应充分利用仿真软件构建各种电气、自动化、通导等系统或设备的模型,如三速锚机控制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冷却水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等,可以事前设计好,参数调整好,在课堂上直接进行仿真演示,同时可以将重要参数列出,并对比不同参数值引起的不同效果,加深参数对系统或设备的重要性。建立的模型尽量以实际系统为例,尽量少采用理论复杂的数学模型,在使学生理解系统原理后,再逐渐深入讨论相关故障情况和设计要点。 6. 题库建立 针对具体课程,建立相应的习题库,供学生课后复习。题库可以是电子版,也可以是纸质版,或通过照片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也可以。定期布置习题,但是不一定要全部教师自己批改,可以选择性地批改,以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实时进行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习题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7. 教考分离 对重要课程实施教考分离,考试题目基本上80%来自题库,20%来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应满足大纲的要求。考试题目由教研室或院教学部门安排,可以采用多份形式随机抽题,避免发生考场作弊。将来如果课程建设完善后,题库和重要内容都可由计算机出题组卷,并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考试并由计算机批改,并立即得到成绩。严肃考查纪律,从重从严处罚违纪学生,确保基本道德观得到尊重。如何让学生感觉成绩更加合理和公平,让学生体会学习所花的时间与成绩的关联,从而起到正确衡量的标准是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8. 考核制度合理化 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教学效果不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是不同的。但是考试体现不出这些不同,甚至同一门课同一个老师不同的班级考试的分数都不一定代表不同班级的学习情况。建议每门课考试分数按正态分布规律重新评定A、B、C、D、E五个等级,辅导员根据该等级来考虑绩点,相对公平合理地建立考核体系,同时对最后几名学生应予以严厉措施。真正建立起鼓励优秀同学,惩罚落后学生的体系与制度。 三、 加强实训评估,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1. 实验带教教师的投入 实验是重要的学习环节,不仅能将课堂理论知识得以应用,更能同学自己体会自己所学,通过自己动手,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需要带教教师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态度认真,工作热情,实验准备充分,演示、讲解完整仔细,实验环境优良。并能从使用实验的方法,得到一些理论推导的结论。 2. 实验设备的改善 实验设备有购置的经典的实验装置,也有先进的国际大公司的有关控制装置,还有自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等。学生可以先从容易的控制着手,通过熟悉控制对象,掌握控制规律,进而进行线路的搭建、软件的编程和调试,实现要求的控制,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相应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了解。 3. 课堂教学与实验的结合 课堂讲解牵涉到具体的实例时,可穿插实验室实际系统的介绍与分析,便于在验证性的实验中加深对课堂理论分析的理解,在设计和综合性实验中,体会课堂的讲解内容。另外,通过已做实验的课堂再分析,加强学生的实验思考,与同学一同体会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综合训练 实验设备除验证、设计、综合应用外,还向学生开放,提供给学生做进一步的实验。老师指定一个目标,学生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制作并调试,这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 经过实验环节的改革,很多同学在学习本课程后,积极参加大学生课外科创活动、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和各种智能小车的控制竞赛等,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建设和使用这些实验设备的过程中,由于采用的都是先进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技术,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相应的教学水平得到丰富与补充,起到了很好的课程建设的效果。 四、 坚守道德标准,做一名阳光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一定要体现出“一诺千金”的重要性。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应诚心诚意地走近每一个学生,去关心、了解学生,并尊重他们,懂得维护他们的自尊。教师不断让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而有用的人,学生也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自信与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上一定注意传递正能量,要以批判的眼光分析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教好学生不容易,但是错误的引导极易导致错误的学习方向。教师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另外,教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生活中的烦心事而影响教学情绪,要以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对待教学工作,对待学生。只要教师的言行、底蕴、心灵都像阳光一样纯洁、公正、热情,学生才会感受到温暖。 五、 结束语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是是面向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员教育与培训的专业,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技术优良的工程师,而且还要培养成具备故障分析、系统设计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管理人员。为此,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加强实训评估,而且也需要教师做到重在付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热情传递正能量。
计算机理论论文:基于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理论课实践化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计算机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人才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缺口。当前,进行计算机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学之重要任务。开展教学时,应该创新思路,应该认真研读计算机教学理论,设置出科学教学方法,使得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理论;教学方式;专业人才 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体系中,其中会包含《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等教学课程内容,在教师开展教学时,很多学生听起来会比较迷茫。而且理论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地下,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获得高效率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很难取得良好成绩。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认真分析计算机教学理论,应该做好教学方式改变工作,应该查找原因,从而选择高效率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模式得到创新,从而提升教学成果。 1.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学生因素。一直以来,院校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知识学习一直存在偏见,他们对该知识学习有着恐惧心理。他们害怕上理论知识课程,认为理论课程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事实上,计算机理论课程学习时,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内容也相对比较抽象,而且非常不容易理解。其理论内容所讲的都是一些计算机的功能,还有一些现实的机制。很多学生觉得理论知识就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很难使用到。 1.2教学方式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在上计算机理论课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太喜欢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把具体的内容进行代码实例化。比如,在计算机数据结构中,有很多代码的描述比较抽象,假如不能把代码实例化,学生就不容易理解这些枯燥的学习内容。 1.3教师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觉得理论知识用处不大,在教学中会跳过这个部分教学。而且,还有的教师认为这些理论知识在考试时才会用到,一般实际操作都不会涉及。因此,教学时会忽略理论教学。另外,还有的教师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只是简单的根据课本开展。教师自身不重视理论教学,不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自身对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这样在进行教学时,很难使得课程活跃起来,很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最关键的效果和质量会非常差。这样的问题在当前教学中存在非常普遍,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理论教学重要性,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 2.分析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实践化教学 2.1多联系实践。在进行计算机理论教学时,其中涉及到的观念比较难理解。教师应该多罗列一些生活的实例进行讲解,联系理论知识,在讲解时可以联系具体的实践工程开展知识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和准确。例如:在进入数据结构学习时,教师会讲解到其中的树形结构,这个时候要让学生结合Word 中的组织结构图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表达式求值时,可以让学生观看Excel 表中计算功能。当教师讲解到链表时,可以让学生学习和分析析photoshop 图层的实现机制。基于这样的实例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深刻掌握。学生学习之后,知道了数据结构的重要性,明确计算机学习中的具备的普遍性。这些实例的讲解,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例,这样学生理解更加准确。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更加感兴趣,而且实用性也比较强,对学生学习具备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教师讲解知识时,可以结合装潢设计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装饰、门头装饰等等。这些训练和学习接近学生生活学习,也是进行理论教学之关键。 2.2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快速提高,计算机专业发展受到挑战,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时受到了冲击。学生毕业之后他们会走上社会,如果自身不具备计算机专业技能或者知识,很难在社会立足。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在未来社会就业中将面临困难,有可能会被淘汰。教学技术不断得到革新,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求,粉笔教学模式也开始淡化出。当前很多的院校兴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很多的计算机课程可以在多媒体中得以进行。在进行教学中,应该了解基本的模型之后,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数据,可以进行多种操作。例如常见的链表中的插入、删除等等。期间还会使用到Flash 课件,这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行步骤演示时,内容更加详细,教学更加形象,学生在课程中可以一目了然知识。而且,在进行计算机知识点介绍时,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2.3利用网络及时答疑。当前,很多的院校已经具备网络教学,学生上网都比较方便。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谈论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具备了更多的学习功能。学生在学习中遇见不同的知识,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解答疑惑。学生可以通过帖子方式,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看到,对该帖子进行解答。这样可以及时的解答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提升。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库,在问题提出之后,还应该拥有一些相关的课程问题。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统计,在课程中做好事后评价。 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理论实践教学时,教学中应该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入角点,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出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计算机理论课程中,做好史建华教学过程,这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黄照刚(1991.5-)男,汉族,贵州省盘县断江镇 ,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 洪定春(1991.1-)女,汉族,贵州省赤水,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 计算机理论论文:更新思路,上好中职计算机理论课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枯燥,太难学,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理论课程是基础,只有夯实了专业基础后,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理论课程主要为实践服务,国家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让中职学生学习用编程语言编程,目的让学生懂得编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让他们投入到编程工作,对于目前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应该进行行之有效的一些改革。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革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计算机专业中职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 三是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职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中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职业中专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 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笔者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笔者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本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计算机理论论文: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职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三是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职业中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职业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课程教学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我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以上是我对计算机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我们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给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而通过这些改变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计算机理论论文:探析职校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摘 要:21世纪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学好并熟练操作计算机,职业教育是关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是职校教育的重要特色,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从理论教学走向实践教学;分层教学;优化考核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职校 计算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我们国家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质量都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态度差,成绩差,习惯差,这三差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这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计算机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国家中专计算机教育有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和实践脱节等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只有理论,没有实际经验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话,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就很会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必须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充分利用教学环境 1.1 理论课教学环境 计算机课程有很强的操作性,在传统的黑板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比较抽象,单凭老师授课,很枯燥死板,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将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老师可以采用非常逼真的动画,还附加声音,以及精美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黑板教学具有灵活性、随机性、真实性的特点。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1.2 上机课教学环境 计算机机房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局域网、教学软件等。教师可以在运用多媒体重点演示讲解学生共性问题,可以用教师机通过局域网给同学们布置作业,在教师机上给每一个学生机上都标上学生姓名,学生作业情况老师能掌握得一清二楚,但学生机之间不能互相拷贝作业,这样可以提升实训课教学质量。 2 从理论教学走向实践教学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这说明要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感到无趣,学生也不能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授课时,采用边讲课、边演示、边练习的方法。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 2.1 知识点教学法 在教学中改变事无巨细、全部讲解的讲课方式。而是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比较重要,比较核心的内容,详细讲解,其余的一带而过,留给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这样即减轻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2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把每个学习单元中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中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元旦来临前,要求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张贺卡。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精美贺卡,讲解制作贺卡的要点,利用网络下载图片、音乐等内容及简单的图形编辑,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并用邮件寄给朋友,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真正做到理论―― 实践―― 理论。 3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指的在教学的时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知识能力以及接受能力,设计一些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这就会使得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都达到课程的要求。 如果学生是自主学习的话,效率就会很高,但是相反的,要是教师只是一味的满堂灌教学,就会是事倍功半。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教学安排时,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感到心情愉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在布置练习方面为其加入新的内容,让其有探索和发挥的余地,有意识地加深和扩展其知识面,学生觉得自己在不停的进步,心里感到非常愉快,这样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另外,发挥有基础的学生的特长,让其帮助和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也提高了其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分层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 优化考核,建立合理、准确的评价体系 (1)大部分职校的计算机考试主要采取纸质卷面考试,这样学生只会死记一些理论知识,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作弊现象严重:带小抄纸条,互换试卷等。而且很多操作技能也都理论化,造成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利于就业。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果采用上机无纸化考试,既可以有效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题又可以一起考,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自动判分,减轻教师评卷的负担,实现了考试的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从而规范了考试管理,实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2)把计算机技能鉴定考试纳入教学考核中,与毕业证书挂钩,这样毕业证的含金会更高。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的接轨,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以致用,通过职业技能认证考试,既可以给学生的就业增加一份筹码,又可以督促学生学习。鼓励及引导学生考一些社会上的证书,使学校与社会充分结合,这样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鼓励及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技能大赛、省技能大赛、市技能大赛。学校要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校技能大赛与毕业成绩挂钩,另外设定各种奖品及荣誉,推出技能明星,使学生热忠于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 总之,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职校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计算机教学上充分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理论论文:中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探讨 摘 要:计算机理论对于中职教师、学生来说都是较为头痛的课程,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计算机理论比较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教师感到难教,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后,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论述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理论教学;应对策略;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在的计算机课程,通常由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内容组成,在实际教学中,基础理论部分往往容易被忽视。理论作为计算机实操的基础,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实操技能,还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就好比是一个赛车手,只有充分掌握赛车的工作原理,才能将赛车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能灵活处理各种紧急状况。但是,在中职学校里,计算机理论课教学是比较令老师头痛的难题。 一、计算机理论课难教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因素 (1)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从各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来看,有80%以上的学生都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都不够扎实,或者偏科比较严重。计算机理论中涉及的物理、数学等基础都较差,甚至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都还过关,因此,要学习抽象的计算机理论难度较大。 (2)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主要表现在学习意志差,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马上选择逃避;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等。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成绩就不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形在职高阶段并没有改观,甚至更加严重。 2.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方面的问题。各位教师的业务能力有高有低,教龄有长有短,造成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没有对大纲进行深入学习、研究,造成对课程教学中各章节的处理不科学,有的教授得过太深太难,超出了学生接受的能力。 (2)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计算机理论课和其他的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如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会使课堂变得沉闷、呆板,教学效果不佳。 (3)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有些学校只片面追求考证的过关率,只要求学生会使用某种刻板的方法得到结果,而不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另外,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被不断压缩,社会实践时间延长,这也是理论课程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二、应对策略 分析了几个造成计算机理论课难上的原因,下面我结合平时教学,谈谈应对的策略。 1.认真地、系统地钻研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分清主次,深浅适中,做到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理论与实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是实操的指导基础,实操反过来也能更好地帮助理解、掌握理论。 2.除本课程外,还应认真学习与所教理论课程相关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其实,计算机这门学科和很多学科都有相通性,教师的知识面越丰富,讲起课来也越精彩、越轻松、越有趣,学生也越爱听。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说是一泻千里,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一些陈旧的、落后的东西早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比较新潮、时尚的东西感兴趣,作为老师也应“与时俱进”,让学生觉得老师与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沟通起来也更容易些,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很有好处。 3.善于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法对于职高学生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提高计算机理论课堂的有效性。常用的教学法有案例法、任务驱动法、“故事”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比如,计算机教师都遇到过数制转换的教学问题,用传统的除二取余法将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教师教起来也有点难度,此时我们不妨用“填灯泡”的方法,以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的兴趣浓厚,掌握程度较好。 4.做到因材施教,科学评价 不同的个体一定存在着差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将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下主动地学习。评价作为检查和激励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简单地认为评价就是测验的分数,我们应更新传统的评价方法。在计算机理论课堂结束之后,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程度、学习主动性、自主探索精神等都纳入评价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计算机理论是一门比较抽象、涉及科目比较多的课程,要想在中职学校上好这门课,就要求教师针对“课难上”的各个原因进行分析,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人所教的《计算机基础教程》这门课程,应用了上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中,基础理论部分得分率达80%以上。证明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计算机理论论文:Python语言编程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上的应用探索 摘要:本文从3个编程教学方面的常见问题和通过与基础理论学科教学的结合性两方面,探讨了在校生进行Python语言编程学习的可能性,将一门通常作为程序爱好者广泛使用的,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进行一定范围的教学尝试。通过本文的探讨,期望运用在教学中能够提高计算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耦合度,提高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趣味和动力、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技巧。 关键词:Python;伪代码;TCP/UDP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直译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由Guido van Rossum:]:1989年底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Python语法简洁而清晰,可以很轻松的调用其它语言(如c或c++)编写的模块(dll文件),由于开发速度很快,在计算机编程普及的一些国家它的应用很广,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1、传统编程教学活动的特点 传统编程教学活动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1.1 冗长的语法学习过程 目前在高等教育学校的编程学习中,几乎无一例外的以C、c++、C#、或java等为主,其中相对还是比较好掌握的编程语言,而C、c++所属强类型编程语言语法的复杂,及大量出现的语法陷阱使得学生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成为一个“纠错者”,在学习过程中花费不菲的时间来修正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而忽视了编程思想的培养,容易造就会编程语言工具、不会实现编程工作的现象。c#虽然是—种较好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但在实现上对计算机环境的配置要求还比较高,对一些资金上比较紧张的学校机房来说,更新设备的代价太大,同时由于c#不支持除windows以外的平台,造成某些欲在非windows系统环境下学习的学生缺乏相关的学习环境。 1.2 校内授课制度的局限 编程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往往对时间上的需求较多。而学校教学活动的局限性,如为避免课程与课程的冲突、不能对编程课程进行集中授课,而是像学习历史、政治一样分节学习。造成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这节课就忘记的现象比比皆是。编程类课程在客观上本就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学习的枯燥感,而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往往产生在校内学习、课外还报修各种社会编程学习班的普遍现象。 1.3 对学生自身学习背景的强烈依赖不利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修 学习上历来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不论教学能力多高,最终起到的还是一个启蒙的作用。然而,一门过于难以掌握的语言大幅度提高了学生自己持续学习的难度。比如C语言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背景,对堆栈、内存、指针、数组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代码的书写有诸多严格的要求。对外专业或计算机背景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查看程序代码如看天书,书写产生错误的时候又找不到究竟是书写错误还是逻辑错误。一来二去很容易就此放弃。 2、PythOn在教学中能起到的作用 2.1 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Python的代码书写规则与计算机算法中的“伪代码”极其相似,由于其最初被发明的时候就是为了增强其易用性(Guidovan Rossum参考了ABC语言的特性进行了开发),其语言的书写接近于日常英语,可以说只要略加学习,就可以迅速掌握。这对教学资源的节约起到很好的作用;python unicode字符集全面支持,我们不用去考虑ascii字符集的字节存储空间问题(unicode字符在其它语言中都存在较复杂的转换问题),而直接编写出可以被执行的小程序;由于python强大的序列(Python的序列包括各类定长数组、动态数组、字符串等等的特性)操作能力,使得在同一个序列中放置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我们不必再进行复杂的组合变量声明和处理;python隐藏了所有指针的行为,所有的变量值都是引用类型,令我们掌握起来更加容易。 N-Python自身的IDLE不论是在windows上还是在UNIX上都有很好的支持。只需要对python进行简单的入门学习,就可以迅速在短时间内书写出执行效率高的代码。 2.2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由于抛开了对专业背景的过度依赖,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有可能快速掌握并进行编程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编程思想的理解。在国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的编程爱好者,这些爱好者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而Python的易用性基本可以克服这种对专业知识的过分依赖,面向用户的设计和偏重程序逻辑的编码方式让人从“计算机式思考”解脱出来,进入提升编程思路的良性循环中来。 2.3 强大的类库降低编程的复杂性 Python有强大的各种类库的支撑,大量开源、免费的编程资源的存在和便于布置使得很容易快速实现开发和测试。Python是开源的,这意味着为了工作的方便性,我们可以自行扩展Python的库,实现有自己风格特色的类库。 3、Python的未来需求 就业作为高校教学目的之一,未来必然会逐步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Python作为一门较新的编程语言,经过最近几年的逐步推广,现在已渐渐成为一门热门的程序语言,未来的就业前景广阔。Python贴合自然语言的伪代码风格和注重编程逻辑的编程方式,注定会在未来有广阔的应用。学生通过不同课程、不同知识采用它来编写小程序,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提高具有—定作用,同时对其它编程语言的学习也起到较强的辅助作用。 计算机理论论文:计算机理论教学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探讨 摘要:关键词:教学改革;离散数学;实践能力;教学模式 计算机理论教学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理论性知识,不同于许多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的学习无用,且又难学,影响了积极性。例如离散数学的内容广泛知识点还比较分散,包括多个有一定关联的分支,学生在学习时疲于应付各种概念定义,难以消化理解,更难以自学和提高。 其实之所以被称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是因为离散数学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自动机、人机交互等许许多多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这更要求学生学好它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所以需要针对离散数学的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希望能够使得同学更好得接受和掌握离散数学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离散数学的特点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概念繁多、理论性强、抽象深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入门和巩固,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所以在“离散数学”教学中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变,使学生逐步掌握理论过渡到应用的方法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构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开始的概论里,可以用一首自编的诗来概括离散的特征: 数学当作语文念,定理定义随处见; 传统概念重新建,应用模型很关键。 以下具体分析离散数学的一些特点、难点。 (一)概念和定理多且前后衔接紧密 每章节的内容都是建立在全新的概念之上,然后推理演绎出新的概念和定理等,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经常概念就是定理,或者性质,甚至概念就是运算法则,所以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也要和定理、性质联系起来理解,再结合各种题型和数学模型来记忆。 (二)方法性强 离散数学要求的抽象思维和构造能力较高。通过对它的学习,能大大提高我们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构造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从而今后在学习任何一门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时,都不会遇上任何思维理解上的困难。离散数学的证明题多,不同的题型会需要不同的证明方法(如直接证明法、反证法、归纳法、构造性证明法),同一个题也可能有几种方法。特殊的题型有特殊的对应方法模型,必须专门强化记忆。 (三)入门难,概念的前后关联强 由于是全新的概念或定义,且本身又非常抽象,初学者往往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它们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联系,初学者不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因此一开始必须准确、全面、完整地记住并理解所有的定义和定理。最好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这样才可能更好适应抽象的连绵不断的概念,并为后续循序渐进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通过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中学数学的比较来进一步分析离散数学的特点。其实中学学习的数学归纳法、排列组合就是典型的离散数学问题。然后进一步利用“面积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和“着色原理证明世界上任取6人必然有3人相互认识或者不认识“两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共同点都是题目抽象且给出的条件少,通过巧妙借用构造特殊的图形来完成证明;不同点是勾股定理证明是利用计算面积相等来完成,而后者是利用“着色模型“加上“鸽巢原理“再结合图形空间结构关系来完成,总结出的区别是离散数学的问题一般和图形的大小、长短、面积等数值无关,侧重于考察问题关联、变化、约束等内在逻辑关系。 (四)符号、图形多 离散数学的经典内容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关系、代数系统、图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每章的概念、定理、证明、推导、解题等全部环节都需要用符号、中英文名词术语等来表示,或者借助图形来介绍说明。所以离散数学比其他课程要多花时间来记忆各种字符、符号、图形,弄清楚其内在关系和演绎过程。例如集合、笛卡尔积、关系、关系闭包、等价关系、划分等一系列的概念是一层层叠加起来的,后面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前面概念基础上的,必须弄清楚其来龙去脉,否则你直接说划分是说不清楚的。当然借助对各种符号、图形的理解也是有利于对概念的记忆。离散数学除了教给学生离散数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严格的训练,逐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学化、符号化、计算机化。对于符号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全部的问题最后都是可以通过符号输入指挥计算机来解决的。 (五)题型众多且解题方法奇特 学数学就要做题目,学习不仅限于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的题目数量自然是非常多的,但题目的种类却很有限。尤其是在命题证明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证明的思路和方法,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仔细体会题目类型和解题套路。例如在命题逻辑中判断推理是否正确有真值表法、直接证法、间接证法或反证法等,需要多作练习,才可以较快地领悟其本质,能够看出它所属的类型及关联的知识点,找到对应的模型,就不难选用正确的解决方法。例如前缀码问题对应的就是最优树模型,通过不断积累模型来扩展解题思路。同时在记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变通性,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章节内容差异大且解题思路难寻 集合、关系、逻辑、图论和代数系统各章节自成体系,各部分内容差异很大,从概念到定理到解题方法大不相同。特别是离散数学证明题的方法性是很强的,如果知道一道题属于哪个章节,该用什么知识点和方法,那离答案就不远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离散数学学习的过程里对概念的理解是重中之重。当题目很抽象,不能够很明确找到对应概念的时候,一些常规的解题思路也是需要强化给学生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尝试法。这是被运用比较广泛的启发法,使用所有你想到的操作手法,尝试着看看能不能得到有用的结论或者边界点、特例等,尽量离答案近一点,通过穷举各种允许或不允许的可能性来寻找那些关键的性质。穷举法也是本办法的一个特例,穷举法不一定就是最笨的办法。 2.结论分析法。结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条件,譬如对什么样的解才是满足题意的解的约束。借助结论中蕴含的内容,可以为题目提供更多信息量和缩小思考范围。 3.缩放条件法(如删除、增加、改变条件)。有时候通过调整题目的条件,我们往往迅速能够发现条件和结论之间是如何联系的。通过扭曲问题的内部结构,我们能发现原本结构里面重要的东西。 4.抽象具体法。求解一个抽象的题目先解决一个类似的具体题目,或者由具体到抽象。将问题泛化,并求解这个泛化后的问题。类似的题目也许有类似的结构,类似的性质,类似的解决方案。通过考察或回忆一个类似的题目是如何解决的,也许就能够借用一些重要的点子。 5.对立面法或反证法。实在没有办法了,还可以列出所有可能跟问题有关的概念、定理或性质,来寻找和题目的联系,发现思路,这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方法。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分析和一些经验对策的介绍,已经可以说明离散数学的教学难点和需要改进加强的环节。在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总结突出离散数学,其可以被看作是数学的前传、是符号的语言,与一般的数学学习方法大不相同。 二、教学内容改革和模式变化 离散数学的教学目标重点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打基础,培养学生计算机模式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需要优化理论教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培养学生养成形式化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其他计算机应用课程时,遇上困难知道如何去理解问题、归纳推理、寻求解决方法。要以教师为主导来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应该更丰富、媒体形式更多样、手段更科学、理念更先进,模式更新颖。例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游戏式教学等。 要达到上述要求,就需要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加强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与衔接。多结合实践案例和游戏模型来提高兴趣,多留些趣味、应用型的思考题,“积小错为大错、以游戏换经验”,因为游戏多是有数学模型的,通过思考题来发现问题,积累分析解题的经验,此外还需要突出重点,强调特点。由于补充了大量课外内容,所以在教学课时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舍弃一些次要内容以保障重点内容的教学质量,并且对简单点的内容安排自学不做重点考核,这样也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更新 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散”,而且难。讲课时尽可能结合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突出重点,强调前后联系和概念关联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离散数学对研究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例如图论和集合论为数据结构和数据表示理论奠定了数学基础,也为许多问题从算法角度如何加以解决提供了进行抽象和描述的重要方法。在讲解图论中通路与回路概念时,给出它们在研究操作系统是否存在死锁,自动机的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是否可达,程序设计语言中一个过程是否递归等方面的应用。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学科,在人工智能、数据库理论等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注重离散数学与前后的计算机课程结合。即在课堂讲解时,尽可能多地介绍离散数学与相关课程的衔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离散数学不是一门普通的公共数学课。例如,在数理逻辑部分讲解命题联结词时,考虑到学生在先修课数字逻辑中动手设计过逻辑电路图,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类比讲解。在集合论部分讲解二元关系时,以后续选修课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二维直方图为例进行讲解。在图论部分讲解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时,讲清该知识点与后续必修课数据结构中相关知识点的关联性。还可以介绍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直接体会课程的“实用性”,激发科研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革新方面特别要注重与实际应用或可动手操作的相关实例的结合。包括各种游戏、案例、实际应用等,可以作为介绍概念时的引例或参照物,也可以作为课后趣味题、应用题、拓展题。还可以穿插结合心理学、人生观、价值观、挫折教育等方面的生活励志故事,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开拓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理解、推理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基础、学时限制等,适当降低传统理论教学内容的难度,侧重于基本概念、原理的应用。为保持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偏难的理论性内容选讲、少讲或简单介绍,适当增加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实践上机学时,对学生较感兴趣或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增设课外实践环节,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延续课堂教学内容。(见表1)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范例教学模式是指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范例分析入手,逐步提炼、归纳和总结。例如通过几个有趣的例子分别展示课程的4大模块,即以“理发师悖论”为例引导出集合论模块;以“警察断案”为例引导出数理逻辑模块;以“七桥问题”为例引导出图论模块;以“布尔逻辑电路”为例引导出代数系统模块。但是仅仅请学生根据常识知识给出答案还不够,还要通过这些例子生动地介绍离散数学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才引出主题。并且在后续讲解中保持类似的教学模式,利用上表里列举的各种游戏、案例、实际应用、趣味数学和编程题目来讲述一些知识难点,避免了一般理论性介绍的枯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启发式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设定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猜想或做出假设性的解释,进而验证并总结规律。例如,以“一笔画”为出发点,启发学生思考其特点,进一步总结出欧拉图的定义和性质;在代数系统部分,以小学的加减乘除法为出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运算的异同,从而引申出代数系统的一般性基本概念;以“九连环”游戏的重复操作过程来比拟对二叉树的遍历等等。用一个具体可见的模型或者问题来说明抽象复杂的新概念,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不会因为一下子迷惑而产生抵触情绪。 2.上机实践模式。拓展编程,提高设计实践能力和兴趣。例如编写程序对集合进行定义和操作,求两个集合的交集,或求两个集合的笛卡尔乘积;“八皇后”问题的程序设计,或者用做好的“八皇后”程序来分析其内部数据结构和算法;结合参加数学建模或ACM竞赛,这样同学们就更重视了。 还可以演示某些手机在拍照的同时将GPS信息记录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介绍数字水印、MD5、GPS和电子证据等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利用计算机、数码相机以及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验证该过程。并且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动手来制作数码照片的数字水印、计算MD5值,利用数字隐藏软件在数码照片里隐藏数字信息。这一系列实验即结合应用了信息安全技术,又增加了对电子证据证明力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实验过程简单易懂又灵活多变,最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却能够马上看见复杂的操作结果,又能够帮助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这样的的教学手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换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备课、讲课和点评,产生新鲜感和责任感,体会老师工作辛劳。通过换位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体验对方的想法,产生互动、共鸣。学生参与备课,在查阅材料的过程中去理解、深化内涵,拓宽外延,体验“再发现”过程;分组备课、制作课件、讲课,鼓励各种新想法及创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学间的补充、点评和考核,让学生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容易发现自己平时易忽视易错的知识点;老师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通过点评和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给敢于表现的学生加分鼓励,因为“十次说教不如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一次成功。”对这种形式的换位,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多维、多层、多方位教学手段,将课堂讲授、专题讨论、上机实习、课外自学等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打破一考定胜负的传统考核机制,综合考察学生在各种教学形式中的表现,课程考核采用总成绩=笔试(50%)+平时成绩(20%)+上机实践(20%)+创新能力(10%)的形式,打造多维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三、总结 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教学抽象程度高,需要进一步探索课程的教学改革,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选择教学模式、高效运用教学手段、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突破口,进行教学革新,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另外,也要提高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能把离散数学等基础专业理论课程和其他课程结合,合纵连横,讲深讲透,还要精心准备、收集选择好的教学案例和素材,结合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有针对性选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我院计算机专业自实施离散数学教学改革以来,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推理能力为目标,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多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理论论文:高校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知识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中了,随之培养计算机方面的高端人才也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大重点,从高校教育方面来讲,计算机教学是一种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体制,这种教学体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构思与操作能力,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实践教学仅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教育模式,没有受到高校的充分重视,然而,为了更好的进行计算机教育,就必须将实践和理论平等对待,将实践作为理论教学的扩展和延伸,从而更好的完善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本文就从高校计算机教育这一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一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结合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育;计算机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早已成为了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能否在社会占据一席之地的评价标准,计算机技能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个人或企业的发展前途,这无形当中给高校计算机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计算机教学是一个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一个教育体制,要想更好的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不仅要向学生灌输一些计算机理论,还要进行一系列必要的实践教学,这就需要高校必须为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计算机教学体制,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按当今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频率低,质量差,这将严重制约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因此,高校必须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一、计算机教学现状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形势古板,不利于学生全面的接受和理解计算机理论,并且,绝大多数高校不够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如今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教学大纲方面:由于高校普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大纲也都差不多,内容比较老套,没什么特色,不利于学生吸收,且教学大纲的安排与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关系不够密切,大多数都是一些死板的理论知识,不适合学生未来的职场应用。这种以理论为主甚至只有理论的教学大纲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在工作中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的现状。 2.计算机教师方面:如今,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教师讲课只注意将大纲上的理论知识,很少在课堂上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对大纲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还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设施,只是一味的板书,这样不但表达不清楚理论知识,并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除此之外,一些高校教师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导致每节课的授课重点不够突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授课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例如,网络协议就是一个比较死板的知识,教师应该略化理论,多讲实例,这样不但可以充分的表达网络协议的含义,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计算机的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死板和生硬,原理和术语很多,不容易记忆,因此许多学生便不愿意复习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但不利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也会使学生在真正实践时感到无从下手,从而白白浪费了理论学习的时间,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许多学生对生活中的计算机知识了解太少,像很多学生不知道网线的制作方法,甚至还有的没见过任何网络设备,这都严重的影响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二、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育新手段曾被国外的一些社会经济学家预测为21实际最伟大的产品,高校计算机教师承担着为祖国培养新型的全面的计算机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其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要想优化计算机的教学模式必须首先从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保证他们的教学理念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并且能够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计算机技能的提高。其次,一些多媒体设施应该充分的应用在计算机的教学课堂中,并且计算机教师要能挑起上课的讨论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计算机学习的主体。并且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并且辅助学生完成一些实践任务,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做课题研究,以便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拿word教学这一课程为例,首先应当在多媒体机房进行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的操作word,教师在讲述每一步操作的同时,要帮助学生随教师进行操作,逐步了解word,课程教授完毕后,教师要立刻布置一些简单的word任务,让学生立即完成,并及时的解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一些潜在问题,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二)选取合适的教材,突出教学重点 计算机教材的选取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高校要严格的选取相应的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教师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自行编写教材。再则,教师在拿到教材之后,要通览教材的整体内容,并根据教材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要尽量将一些重点的知识分开介绍给学生,减少学生的学习强度,同时这份教学大纲要有清晰的教学脉络,能够充分的突出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例如,在“网络基础”这一教学内容的大纲就应该以“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作为主线,其中穿插着一些具体实践技术和应用实例,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重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教学一定要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在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密切结合,同时要适当的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王悦(1986.1-),男,河北唐山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 计算机理论论文:试论农村职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摘 要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抽象、太枯燥。我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进行分析,对中职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理论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一、明确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是基础,只有在夯实了专业基础之后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中职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的目标是技术型人才,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普遍现状 (一)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在教学方面,多年的教育论文使职业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因此,没有真正地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特色。我在授课中往往有这样的体验,讲授理论课时由于内容抽象难理解,结果一方面教师在拼命地想讲明白,学生们也非常专注地想听明白,但计算机中的许多术语、原理、命令等等总让许多学生如坠雾里,上机操作时不知从何下手,结果造成教师教学费力,学生学习吃力,实际效果不好的现象。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他们觉得理论课程枯燥、难学。他们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热的冲击,使a学生更加注重操作技能,而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计算机理论是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中专生没有足够能力认识到这一点的,于是往往会把学习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 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突出生动性 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我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本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计算机理论论文:试论中职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优化与整合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但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一定的优化与整合,笔者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传统的中职计算机课程设计 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更要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只有很少的时间用来上机实践,致使许多学生面对计算机手足无措。且大部分学校老师只管上课,而学生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搭配”。这种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者。猎物总有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旦有了“一杆枪”,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去捕猎,继续生存下去。由此可见,计算机这一现代学科在21世纪巨大的挑战面前,必须有所创新与行动。 二、怎样进行计算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优化整合 1.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目标 计算机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计算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未来生存能力。“从90年代开始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放弃计算机将不能很好地衣、食、住、行,而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充分消化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觉将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与之结合起来,秉着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眼、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的原则,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计算机学科具有更新更快的特点,我们现在讲授的是某一种软件的最新版本硬件的最近资讯,可当学生们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原来的最新软件已经被更高级的版本所替代,原来的最新资讯已经变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永远无法停止它发展的脚步,只能在不断学习中更新知识,与时展保持同步。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拥有了自学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实证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计算机学科同样适用也同样重要。 2.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实践证明,中职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技进步的思想及企业生产组织形成的现代化,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会意识的强化,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总之,要让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素质,以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则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 3.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工作。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顾小的,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拢;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更胜一筹,就业机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4.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大学课程的简化,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外,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化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导致学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相脱节,从而使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胜任IT行业的工作。 总之,为把中职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合格人才,计算机教师们必须推行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含量,以此优化教学过程,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操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理论论文:关于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改革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提高中专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专生的素质。随着社会需求职位对于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中职计算机课程逐渐被冠以“低层次化”。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我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理论课程的改革提出设想。 一、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1.教材与教学方法的现状 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就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在教学方面,多年的职业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地体现教学特色。 (1)教学原则。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等等。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制约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上让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手段。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课件制作的水平方面,在使用课件的尺度把握方面,教师还要下些工夫。 二、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资源,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对能否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任务,都有着重大影响。教师应该通过在职学习、参加进修和培训等方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二是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与本专业相联系的知识,将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糅合和相互渗透,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与信心。三是通过刻苦锻炼,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包括全面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发挥教育艺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缜密的思维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把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独立完全教研任务的教研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反思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 三、教学课程的改革 长期以来.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中职课程体系较深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如: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采用统编教材甚至组织统一考试,等等。随着社会对中职生尤其是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和应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舍弃“重理论、深分析”的纯理论型课程,开设《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综合布线及网络构建应用技术》等面向市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战型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合上述,计算机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增强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大力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才能结出丰硕果实,才能让计算机专业真正热起来。 计算机理论论文:中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探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普通家庭。当今中职生学习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面对新形势,如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在实际教学当中,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下面就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中职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是基础,实践是本位。只有在夯实了专业基础之后才能游刃于实践中。中职学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1.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在教学方面,职业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因此,没有真正地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特色。 2.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三种课堂,三种现象”的问题:第一,理论课。“教师讲――学生听――做练习” ,学生上课的热情很低。第二,上机课。学牛像一台“录音机” ,把老师讲的东西照抄照搬,在操作了几分钟后就没有兴趣,开始玩游戏,自学能力差。第三,从教室到电脑室的先理论课,后上机课。在教室讲解理论,然后到电脑室上机实践,导致的结果是连在教室听课最认真的学生,到了电脑室都忘记操作步骤,很多时候又得去重新讲解。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中职生中绝大多数的自学能力很差,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才具备自学能力。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太多,太细,而留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太少,结果学生便养成了不思考、不动手的习惯,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高,成绩也不理想。 三、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自主式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要关注学生身体的健康、情感的丰富以及社会适应性的提升。这使我们感觉到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以达到追求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使其与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目标相适应。我们要制造这样一个环境:走进课堂,三尺讲台消失了,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见了,课堂成了一个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结果以及展示自我的舞台。“台上”学生有的表演、有的辩论、还有的讲解,“台下”学生站着、坐着、蹲着,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课堂互动着,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走迸学生,我们会感受到,他们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朝气蓬勃的孩子,有着灵活的思维,张扬的个性。 2.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课堂内容预设与生成互动共生。自主式教学不仅仅是预设的,同时也是动态生成的,是两者的有机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应该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十分充分的预设,使生成要立足与课本的重点以及难点,从而更具方向性、实效性,教学也需要在生成中拓展,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引领者。首先,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拟出一个预习提纲,帮助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经过交流、反馈,了解本课的重难点并初步形成目标;紧接着,每个小组展示、交流预习环节的学习成果,相互之间提问、质疑、反驳,教师通过点评使学生、师生之间知识逐渐交融;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反思与总结,每一个学生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一个回归性的检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上的一个盘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让“弱者达标,强者更强”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我们虽已认识到教育对象的智能类别,但离完全因材施教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端正教学态度,在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人人学有所成。考上高校是成功,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同样是成功。不管他取得什么样的成功,重要的是他要学会学习,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计算机理论论文:中职教学改革计算机理论论文 1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独特之处,他们是中职学校为培养技术性人才而培养的一批社会实践型人才。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理论课程教学是基础教学,只有把这些理论的知识熟记于心,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更好的操作。理论实践课的开设有着让学生以基本理论知识为平台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性,就像是计算机编程,学生如果没有基本的编程习惯,也不熟悉基本的编程知识,是很难在具体的编程操作中如鱼得水的开展工作的。 2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2.1教材现状目前看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材过于陈旧,根本赶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所以培养出的人才也会掌握着一套老套陈旧的基础理论,不适应社会的各种需要。反之呢,则过犹不及。同样会使教材和教学之间出现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学效果依然是不会显现出来。 2.2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2.2.1教学原则。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我们教师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大部分的中职院校中仍然固守着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思想。上课时一味的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述,尤其是计算机理论知识的专业术语很多,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不可能带来课堂的高效率的,这忽视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积极思想内涵,这样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遏制作用,也从课堂上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2.2教学模式。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的教学主体是老师,无论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的思考模式,从备课、讲课到课后反思,很少有学生参与其中,这样的课堂便是一潭死水,荡不起任何的涟漪。学生一直在被动中接受着知识的灌输,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这就可能会导致即便是以后在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中也很难独自处理各种问题。 2.3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中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层次应该是不高的,文化课的成绩也是不很理想,当然了,对于学习这个活动也是不很感兴趣,所以导致我们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力不是很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看中的是计算机的操作性,而相对的理论课程却觉得了无生趣,很少有学生可以认识到基础知识对于提高计算机水平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制的转换、程序的编制等是“无用的”。 3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3.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无论从事任何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是一个前提性的必备因素,它是我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计算机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起学生对于这门知识的浓厚兴趣,只有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进行学习才有可能收获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学习透彻,为以后其他的实践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新型的教育局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应在课堂角色中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获取知识。计算机理论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它还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密切的联系实际,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将理论知识发挥到极致作用。 3.3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考力、简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从教学形式还是趣味性方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是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灵动起来,丰富起来,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变得充满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4教学策略的改革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团队的意识,小组合作的作用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同样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进行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有了学习的兴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学生机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够在团队的质疑中提高思维、思考能力。 4结语 计算机理论教学是一个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倍感枯燥的课程,想要获得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理论的基本知识,在与实践的结合下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作者:焦杨单位:徐州技师学院 计算机理论论文:中职计算机理论论文 一、从课程设置上改革 (一)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要求,但池们直接面对着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设置不能与社会脱节,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这就要求记日果程设置前做全方面的社会调查,弄清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胜任的就业岗位,并分析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和素养。只有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池们的学习兴趣。课程设置时,应对本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要注意各课程间的承接,以便于学生接受所学。 (二)选取教材计算机专业本身学科众多,而且同一种学科的教材也良芬不齐。如果教材过于陈旧,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和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会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偏向于纯理论,没有或很少结合实践展开论述,又会让学生觉得很高深,学习很吃力而没有学习兴趣。所以,还是理论讲述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需求,既在理论上有提升,又学习了实践操作。 二、从教师专业素养上改革 (一)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先进技术的代名词,而且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极快,新知识层出不穷,新技术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教师应该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投身到计算机教育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基本岗位群及其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并分析其所需的相关的基本技能及从到该行业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计算机教师在进行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从教学方法上改革 笔者从教这些年的经历来看,职业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教教学模式框架的栓桔,没有能够真真正正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满堂灌”,拼命地讲解抽象的知识点,想讲得很明白、很透彻,另一方面学生也很认真地听,想听明白、听懂,但是计算机理论课程中过多的高深专业术语、指令等总是让学生望而生畏,不知所措,而实际操作时却不知从何下手,从而造成教师累、学生也累的困局。 (一)多媒体教学教师可根据计算机理沦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制作成即t、flash、视频等形式多样的课件,这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并不难。这些课件可以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将原先抽象的、众多文字叙述的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图像、动画或视频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原先“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点逐层剥离开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关心知识框架的构建,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虽然是计算机理沦课,也不一定只有教室这么唯一的选择。笔者在计算机理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上课地点在机房。在Photosh叩课程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参观摄影楼,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的搭配、色阶的应用等;教计算机硬件系统时,让学生去电脑城了解各硬件当前发展的现状及价格等。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从教学评价上改革 (一)改革考核内容尽管职业学校计算机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但相对行业需求来讲,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存在滞后性,这决定了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与行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考核学生的“相关基本技能”和“从事该行业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渗透相关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 (二)改革课程考核方法计算机理论课程的考核不能再一张试卷全搞定。教师在教学、考核时均以岗位能力目标为依据,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也不必继承一人一卷的传统,现今的项目工程绝不是以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所以在考核时可以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完成一个任务,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各小组团队协作精神等。讨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讨算机课程也应及时更新,讨算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荞,切实改进教学方祛和评价f段,有计坛J、有执行地脱离普教的教学模式,还原职业教育自身的教学特色,努句营造积汲活跃的课彭式围,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培荞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发学生的内记〔i昌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握茹出。 作者:吕俊单位:江苏省澡阳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理论论文:语言编程教学计算机理论论文 1传统的编程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传统编程教学表现出了其自身明显的劣势,笔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将传统编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总结如下: ①语法学习过程较长从我国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来看,基本上都选择了计算机编程C语言、C++、C#、或java等,从这些编程语言的比较来看,其中相对要容易学习和掌握,而C语言、C++相对要比较难掌握,它们属于强类型编程语言,语法比较复杂,其中会存在较多的语法陷阱,导致学生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纠错上,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修正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不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形成,最终导致只会使用一些编程工具,但是却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编程工作。C#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即使是比较优异的一种,但是使用C#进行编程,需要计算机具备较高的配置,如果学校机房设备等比较落后,或者是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不足,那么进行设备更新,采用高配置的计算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C#仅支持windows平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部分不能在windows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使用这一语言。 ②受高校授课制度的影响编程语言的学习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而一般高校的授课时间都是固定的,每节课程的时间需要统一安排,排课老师需要考虑不同课程之间的授课冲突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无法实现编程教学的集中授课,而只是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分节学习,这种授课模式对于编程教学来讲,其弊端就是难以让学生形成连贯性思维,通常会造成尽管这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已经全部掌握,但是等到隔几天再进行下节课的授课时,却全部都已经忘记的现象,导致编程教学效果较差。客观来讲,编程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不容易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编程语言(如C语言、C++等)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语言,一般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入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将其基本要领教授于学生之后,还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然而,这些编程语言自身的学习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如C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功底,要详细的了解并理解堆栈、内存、指针、数组等概念,掌握代码的书写要求,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代码就好比是天书,无法正常的判断代码错误原因,最终导致学习失败,最终放弃对编程语言的学习。 2Python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与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相比,Python语言表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笔者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①学习难度最小化首先,Python的代码书写规则与计算机算法中的“伪代码”非常相似,GuidovanRossum最初在开发这一语言时,参考了ABC语言的特性,使其最终设计出的语言书写规则与日常英语十分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语言的易用性,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研究就可以迅速掌握,大大节约了教学资源。Python可以支持unicode字符集,因此就解决了ascii字符集的字节存储空间问题。uniocde字符在其它语言中一般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转换,而python具有强大的序列(各类定长数组、动态数组、字符串等),从而较容易的实现了在同一个序列中放置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以此省略了较复杂的组合变量声明和处理。还有就是Python自身的IDLE既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又可以在UNIX上得到较好支持。学生只需对python进行入门学习,便可以快速的进行代码书写。 ②提高学生学习动力Python编程语言具备对学生的计算机功底要求较低,因此扩大了其使用人群,尽管是计算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非本专业学生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能够树立较强的编程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国有不少的编程爱好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而Python的易用性恰恰解决了他们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面向用户的设计和偏重程序逻辑的编码方式,让更多的编程爱好者树立较强的编程思路。③强大的类库使编程更简易Python有强大的各种类库的支撑,具备较多的免费编程资源,更容易进行布置,因此减小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速度。另外,由于Python是开源的,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可以自行扩展Python的库,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类库。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计算机编程语言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Python作为一门较新的编程语言,已逐渐成为一门热门的程序语言,因此,本文从传统编程语言C语言、C++、java等存在的问题出发,将其与Python编程语言在当今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Python编程语言更适合当今的计算机教学。 作者:姚七栋张春玉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民族学院
版式设计论文:平面设计版式编排探析 一、版式编排设计概念 设计是一种引领潮流的活动,因此设计概念的变化是相对迅捷的。同样,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平面设计,从最初的线条勾勒、简单的颜色组合搭配的设计理念,到现在的社会设计理念与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混杂在一起的设计态度,可以说是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看某一种行业发展的成熟与否,我们只需看到它对其他各行业的影响如何,这样就可以非常明了的分辨出它是否已经发展完备。行业的细分化程度越高,就越代表着这一行业发展的成熟程度,比如,新闻媒体在进行版面设计时,往往需要一种简洁明了,大气庄重的版面形式,从而凸显出新闻讯息的含量以及重要性;而在体育行业进行版面设计时,往往力求着一种直观、震撼、真实的传播效果,从而我们不难看到,设计理念的细分化,已经在各行各业之中生根发芽。不过因为版式设计理念的普及,导致社会中的设计作品,呈现出了一种良莠不齐的状态,往往一些简单的图像、文字以及颜色色块的混合体都被称为版面设计,这样的设计只会让受众群体感到混乱,起不到视觉传播的应有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有效的视觉传播过程中,设计者的思想是决定创意作品高度的先决条件,设计者需要有着较为丰富的设计灵感,然后运用到实际创造之中,从而赋予作品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特征。这样创造出来的设计作品,往往传达出的思想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这样的作品会使得人民群众,真切清晰的感受到作品当中所蕴含的喜怒哀乐。能够达到这种传播效应的版式编排作品,已经是脱离了设计框架的束缚,到了一种艺术创作的高度,与读一首好诗、听一段时代之音的观感是类似的。 二、版式编排的具体应用类别 写诗可以分为五言绝句或是七言律诗,同样平面设计当中的版式编排也有着不同类型的具体划分,因而设计者在进行版式设计的时候,可以先根据自己所要进行的设计诉求,找准自己大致应该用到的版式类型,这样就可以决定最终完成作品的大致风格。(1)标准型:这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一种版式设计。这种版式编排的机构是比较简单的,效果是比较直接的,其结构组合一般都是:标题和图片,然后是说明文字,具体的标志图形。这种设计风格就视觉传达而言,是符合人的观看习惯的,因此这种设计类型的效果往往也是比较直接的。(2)斜置型:设计者在进行版式编排设计时,往往把文字、图像以及版式线条呈左右适当斜置,减少版面的僵硬之感。(3)文字型:顾名思义,文字版式编排当中的主体构成部分,必然就是文字的应用,而其他图片、标志等元素只需起到一个衬托辅助的作用。从整体版式编排设计而言,具有创意的文案广告,对于平面设计的视觉传播效果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4)图片左置型:相对最常见的标准型版式设计风格之外,这种方式应该是最常应用的一种设计类别。这种设计方式往往是把图片安放在文字的左边,使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可以使这两者相互衬托、相互提升,同样这种视觉风格亦是遵守着人们的视觉观看形式的,即为:左图——右上标题——右中说明文——右下标志。(5)全图型:在版面编排当中最具冲击力的设计类别可以说是全图型了,往往一整个版面,全部被人物特写或是设计者创意应用的图片所占据。不管哪种图片类型,总而言之在这种全图式风格中,加入适当的文字标题组合,对于视觉传达效果而言是极具效应的一种。(6)重复型:为了使版式画面的情趣性得到增强,使得版式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出现一种鲜明的节奏感,设计者可以在版式编排时,加入一些必要的图像标志,以此来达到这种效果。(7)指示型:指示型版式编排设计具有强烈的指向性特征,通过一些特定的指示标志设计,可以使得版式中心更加突出,进而促使传播效果提升。(8)散点型:散点型,是要求设计者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的一种编排设计类型。设计者通过不遵守规律痕迹的图片文字散手法,来形成一种特殊的传播气氛,而在这种编排设计中,虽然图片文字的放置是没有规律的,但就是这种没有规律的设计,更加考验了设计者的功力。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某一方面的文字图片出现差池,就会形成整体版面的杂乱无章、毫无头绪,对于这种编排形式的设计诉求来说,是需要设计者去进行更长时间的设计思考的。 三、结束语 平面设计缤彩纷呈,版式编排五花八门,这对于设计者进行视觉传达时,就如何达到最优秀的传播效果而言,既是帮助也是阻碍。虽然笔者就版式编排类别进行了分析解读,不过还是要提醒设计者们不要拘泥于框架,要大胆的进行思考。 作者:赵燕华 单位:山东卫生报刊社 版式设计论文:网页设计的版式设计教学 1构思阶段 (1)信息整理。项目开展前期根据对项目的简单分析,要求学生对客户或相关人士展开访谈,对行业同类网站的资讯开展收集与调研。这一阶段学生会接触网页设计的需求方,在本项目中可以设定为系内行政人员、教师及系内学生,根据访谈或调研可以得到网站相关设计信息,如对整体风格的需求,导航的设计需求,网站类型为静态网站或动态网站,根据需求结果,要求学生设计多样的版式效果,以供客户参考。(2)交互设计。我们将网页中的交互分为视觉上的交互和行为功能上的交互设计。在这里我们更侧重说明交互在视觉上的应用。网页中我们常见的交互形态有按钮、导航条、搜索栏和表单等。这些交互形态都会出现在版式的突出及显著位置,这样更引发人们的视觉关注中心,因而,在进行版式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交互元素的设置,友好的版式也是一种界面与人的情感交互。在我们的项目中学生应该考虑交互按钮的外观设计,排放位置等因素;导航条的设置应在醒目位置,清晰明确发挥导引作用;搜索栏帮助浏览者快捷搜索,放置在易发现的位置,搜索一般出现在网页右上角;表单设计是学生所忽略的环节,因为可以使用插件添加,导致学生认为无须设计,在此建议信息表单设计时可考虑细节设计,提高友好度与舒适度等交互设计。 2设计阶段 版式设计是网页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引导规划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主题展开艺术美感的设计。一般进行页面版式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版式结构设计。网页设计中的版式设计与传统媒介中的版式设计略有不同,前提是他们都遵循版式设计五原则,内容与形式,简洁与简约,设计与艺术,趣味与独特,局部与整体。为了设计富有形式法则和艺术美感的网页作品,版式设计方面通常会采用黄金比例和三分法排列原则。黄金比例法是初学者易于掌控的方法,将视窗可用区域分成两个部分,也可以根据设计比例需求,将数字录入到相关计算网站,得出合适的黄金比例分配方案。三分法构图排版方式,是将排版界面分成三份,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三分法排列位置。网页设计中由于要考虑显示器视窗显示水平不同,我们的总体版式设计会采用固定格式或非固定格式两种形式。固定格式的版面是固定的界面版式,而非固定格式的版面设计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版式很难把握的,变化的视窗将改变既定的字体形式和图形排列位置,这个课题也是我们今后要深入探讨的方向。(2)字体、图像、色彩设计。版式设计是界面设计的骨架,字体设计是界面设计的血肉,富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网站这一综合载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版式与字体的结合构成了网页的不同风貌。在网页中常见字体分为中英文两类和图形化的艺术字体,字号一般选用12pt。在中文网页常常出现的字体为宋体或黑体,字号为12pt/14pt的文字展示,另外也会有些超大字体以图像的形态出现,并通过视觉效果的调整,创建三维空间的视觉展示效果。图形化的艺术字体,在诸多网站中得到应用。在设计中我们题材保有传统的文化性,中国元素的运用,如书法、图腾、建筑等富有中国色彩的艺术形态都应得到我们的思考与关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合也是我们要探索的方向。图形与色彩部分在排版中应适合主题,响应设计氛围,为整体版式服务。(3)视频展示设计。网页界面排版中还需考虑一种新兴的展示手段,视频信息展示,页面中利用大量的视频信息排版,减少文字、图片信息的输入,信息传达方式由静态转换为动态,提供有趣而新颖的排版展示方式。 3技术实施 (1)界面版式视觉设计。网页设计中对静态界面的布局,我们通常会使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图像处理软件开展设计,首先我们会根据思维导图绘制基础模板,然后根据设计需求在模板中添加设计好的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设计元素。(2)交互功能视觉设计。在网页设计中我们会考虑将静态样稿转换为简单的静态网页,这种转换我们会使用Dreamweaver软件进行操作,由于网页展示设备的不同我们也会考虑采用一些相关的模型制作软件来处理交互设计部分。 4运行阶段 将确定好的静态草稿通过切图生成为静态网站,测试效果及功能,当运行时根据需要和视觉效果进行调整直到理想状态。 5小结 网页设计课程将实际项目导入课堂,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打造有效、有趣、实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操作中锻炼宏观思考的能力,获得团队合作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对设计流程的掌握就是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和运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版面的全面掌控,更好地为静态网页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石 李婷婷 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数字艺术系 版式设计论文:广告设计的版式应用研究 一、版式的艺术魅力 版式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各类主题内容的版面格式文字、图形、色彩、比例、空白等进行编排。一个一面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主次有别,为了突出页面重点,视觉中心的考虑也尤为重要,中心位置一般放在页面中央,或是中间偏上这类显眼的部位。总的来说,版式设计需要良好地匹配文字和图片使得主页活跃、内容丰富,使得版式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版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由此便可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诱导力量。这样正确有力的信息传达方式能够良好吸引消费者,并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版面的诸多组成要素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视觉元素,要努力使文字和图像可直接感受到,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其次,要尽可能地使版面布局流畅、易视,把握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平衡各个元素,让广告的能够得到好的整体发挥。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广告不能迅速地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很容易在各种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而达不到宣传与促销的目的,因此优秀的版面设计是将各构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相互关系的配合,形成强烈的风格面貌,吸引读者的目光。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版式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使得版面简洁直观、生动有画面感,一般来说,在广告传达内容中,标题、图形、画面色彩等各种视觉元素都是相对直观的,但是版面设计的直观并不是讲这些信息机械的排列在一起。而是我们在安排整个版面的时候应该力求简洁明了,列出清晰的条理,使消费者在看见广告的一刹那感到无以伦比的视觉冲击。其次留白也是版式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要求版式设计尽可能的简单,与传达内容相比不可喧宾夺主。当今社会节奏太快,广告的简洁性也决定了成败,这也使得我们不能一味堆积信息量,只有最重要的信息需要让人深刻记忆,版面编排中自然需要空白处理。空白处理能够使版面整体布局更加清晰明了,版式更为流畅,并能让消费者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突出广告的核心。再次强调主次分明,广告的诸多组成要素中一定会有一个需要我们重点突出展示的主体,于此相比其他的构成元素在版式中要适当忽略,尽量让主体成为广告的起点率先进入观众的视线。除此之外,版式的整个流程要引导观众的阅读,让主体逐步深入人心。 二、版式设计的空间营造 在广告世界里,一幅广告如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能吸引特定层面的顾客注意,那么,这个广告只是在消费者前面一晃而过,如过眼云烟,这样的广告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广告版式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告的宣传效果,广告作为视觉传递的媒介,他是视觉形象与文字符号结合并互为补充相互关联的结合物,从视觉传达角度来看,广告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递印象,达到获取瞬间信息图像的目的,并使消费者,读者过目难忘,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广告设计师就必然在广告计划上进行精心构思,在广告设计上必须独具匠心,这样作为广告,既完成了引人注目,传递信息的宗旨,又给读者留下美的享受,很难想像一幅没有艺术性的广告能够吸引消费者驻足观赏。版式的利用是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广告中版式和排版必然会同时成为平面设计中的营造手段。版式设计现在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形成报纸独特的风格,也就是当读者埋头在众多报纸中时,光看版式就可以立马得知报纸、版面的名称。没有独特风格的版面就像一张毫无特点的脸,是不容易被人记住,也注定是失败的。整个统一的设计风格要形成鲜明的整体感,整体风格要和形象设计相匹配,反映广告的深层次定位。设计者也要在版式的风格上多下功夫,寻求更多新鲜元素,努力产生独特的个性风格。另外,编排版面是统一各个元素也不仅是为了方便阅读,更重要的是产生视觉美感,变化过多容易给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统一才更有秩序。此外,版面美感也可以通过周期重复同一现象的节奏感而产生,一个好的版式能产生音乐般节奏的效果,能够使读者从中受到感染,把自己代入到广告所设定的境界中遨游,从而对广告内容有更深的了解。版式设计的直接目的就是用清晰的条理来突出主题,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版式设计信息的情感营造 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吸引人的广告,其实广告的吸引人之处主要还是在于成功运用版面设计。一个优秀的版式设计经常会独出心裁,突破常规的屏障,用崭新的刺激来建造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视觉感官,并且用个性化版式来呈现信息。我们很容易看出版面设计独特的广告轻易占据了市场,因为版面确实是视觉内容传达的平台,也是信息的重要媒介,版面设计好换的标准不是是否好看,而是是否更有效地传递了所有要表达的信息。广告的版式设计指对广告内容各个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关联设计,同时为了使版面上诸多要素协调而配置和关联各部分的视觉效果,使之相辅相成,有机组合,力图符合广告的主题传达出正确而明快的信息并且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版式设计在考虑其艺术性之前首先应该注意到正确信息传递这一基础功能。也就是说在版面上讲,要将各元素有机组合理性地表达出来,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广告与其他绘画作品的不同:绘画作品一般是传达具体形象,给人带来具象审美,但平面构成是从具象中取精华警醒重组,以形式来感染大众,给人带来抽象审美。版面设计是一种公共性宣传,它一般用来实现广告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标。只有牢记这个定位,我们才能更理性地坚持这种视听可接受策略来对待广告版面设计,处在设计师的立场上,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这对我们关注新思潮,研究新趋势提供极具现实意义的参考价值。在现代生活中版式已经成为平面广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今后的版式设计理念中我们要更深入的分析了解版式对平面广告产生的艺术应用。 作者:朱亚 单位: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版式设计论文:网页设计中的版式设计综述 一、网页版式设计的点、线、面 网页设计中运用艺术形式法则应包含多个方面,比如,点、线、面的构成,视觉流程设计,分割与编排设计,动态设计等。其中,运用各种构成规律对网页的各形态要素进行点线面的组合,是网页版式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之一。1、网页版式设计的点点在网页的版式设计中非常活跃。每个独立的小面积的形象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点。页面中的点又往往是页面的视觉中心。2、网页版式设计的线线产生于运动,是点移动的轨迹。不同的线可以引发人们的各种心理效应,具有不同的情感倾向。3、网页版式设计的面线能分割页面,而面则可以承载视觉符号,是容纳网页信息内容的造型载体。与点、线相比,面引发的注意力更大,视觉冲击力更强烈,可以体现页面的层次感,形成纵深感,具有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4、点、线、面在网页设计中的综合运用点、线、面在网页中的运用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点、线、面各要素综合的运用。在确定网页主体形象的位置、动态时,点线面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合理安排好点、线、面的相互关系,对于设计出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页面,合理表达出网页的最终诉求十分重要。 二、网页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网页的浏览是通过视觉元素实现信息传播的视觉传达过程,为了达到最优的视觉传达效果,网页的版式设计就必须依据人们在视觉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确定各种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视觉关系和浏览秩序,即安排好网页的视觉流程。所谓的视觉流程,是指页面内容的一种视觉传达过程,它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习惯的认知模式来进行的,是将各种构成要素在视觉运动的规定下进行空间定位,即从注意力的捕捉起,通过视觉流向的诱导,直至最后的印象留存,体现出这一程序的规划和诱导性。合理的视觉流程应在与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的逻辑一致的基础上,根据信息的主次(即传达重点)来确定各元素的顺序,并通过精心安排从而影响、引导浏览者的视线移动。1、网页视觉流程的三阶段当我们浏览网页时,视觉流程通常是首先在一瞬间迅速浏览页面,形成第一印象,接着视线就会从最吸引注意力的一点开始依次作有序的流动,最后完成信息的传递。整个过程包括印象感知(第一印象)、运动感知(感知过程)、整体感知(最终印象)三个心理感知阶段,而每一阶段各视觉要素发挥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在第一阶段印象感知中,视线并没有集中在页面的某一点上,而是对页面的总体认识,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页面的布局和色彩起着形成浏览者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第二阶段运动感知过程中,视线从视觉重点开始,按一定顺序浏览页面,当视线遇到较强烈的刺激时,就会停留下来给予足够的关注。2、视觉流程的设计要求网页的视觉流程设计无特定的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视觉引导方式,都应该注意以下基本设计要求:(1)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这是网页的视觉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将大大降低信息的识别度。(2)有效传达信息。视觉流程要保证可靠的信息传达,网页的主题表达就是视觉流程设计的最终目的。(3)突出主要信息。页面的编排要以突出主要信息为目标,组织页面的设计元素,合理引导视觉。一般情况下,长页面的注意中心位于页面的中上部,往往是视觉流程的起点,设计中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如主标题、重要内容等都可以放在注意中心上。保持视觉引导的节奏感和流畅感。3、页面间的视觉流程站点内部的信息传达是通过页面之间的链接和切换来实现的,由于网页的多维性和抄链接性,浏览者的浏览顺序也不是单线性的。浏览者依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各自不同的流程获取信息。合理的站点地图和导航设计才是保持网站视觉连续性和信息传达有效性的着力点。 三、结论 作为新兴的设计门类,网页设计正在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不断前进,它的前景也是无限广阔。要让网站传达出应该有的信息,又要让人们不断疲劳的审美眼前一亮,版式设计是网页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因此,网页艺术设计的版式是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美的一种艺术设计形式。 作者:虞知达 单位:临沂大学传媒学院 版式设计论文:书籍目录页版式设计意义探索 1.对识别表现认识的价值 识别性毫无疑问是目录页版式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功能要求;同时,目录页也是识别表现发挥最淋漓尽致的一页。目录页涉及的版式问题很多,当大小各异的图片、参差不齐的标题、大量的页码等视觉元素齐聚到有限的版面空间中时,把握好各视觉元素之间在版面上的统一与变化,通过各视觉元素之间的环环相扣(版式局部)和整体版面上的形式统一(版式整体)共同构建目录页版式设计的识别体系,并将目录信息传递给读者。如目录页图片较多时,将大小不一的图片经过网格统一规范在对页版面上,并在相应的图片旁标注页码和目录内容,使整个版面看上去井然有序、条理清晰,提高了目录页的识别性。 2.对系统表现认识的价值 目录页版式设计是整本书籍设计系统中的关节点和重要环节,在封面版式设计和内页版式设计中起着桥梁作用,必须统一于整个书籍版式设计系统。目录页版式设计从形式上和功能上反映全书的风格特征,从而形成页面间内在的关联和呼应,给予读者流畅的视觉感受。如,在一本手绘设计作品书籍中,设计师将封面与目录页统一用手绘效果来表现,加强了版面的统一性,并且展现了设计师的个性魅力。 3.对个性表现认识的价值 目录页版式设计风格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关注。为了追求个性化的表现,设计师会加入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这其中也彰显了设计师的个性特点,并充分说明了目录页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如把目录页当作插画来设计,通过在手上写下目录内容寓意目录页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又如,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的标题,随意地拼贴在黑色的背景上,目录页版面的零乱感表达了设计者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心情。结语书籍目录页版式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当然是较小的部分,在书籍设计中所占比例也不大,我用很长时间思考这样的问题:一是因为发觉中国的书籍设计暴露出许多问题,二是因为它恰是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关节点,将此问题弄清楚,有益于深刻理解视觉传达设计。 总之,视觉传达设计最为重要的还在于:“识别问题”,涉及图形、色彩、编排、形态等的识别合理;“系统问题”,涉及图形、文字的识别连贯性;“个性问题”,涉及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诸问题。视觉传达设计是应用性的设计,同时也是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它应有着视觉的科学性与视觉心理的科学性的基础,对于“目录页版式设计”的研究,让我们体会到彼此的价值与联系,也让我们更深地领受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意义。 作者:何白云 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讲师 版式设计论文:怎样做好少儿报纸版式设计 1、创新少儿报版式设计的理念 创新不仅是少儿报纸自身突破的需要,也是少儿报纸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社会价值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材出版的不断繁荣,少儿报纸如果还依照老办法办下去,很容易陷入被动的状态。报纸版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消除阅读的不便性,提升报纸的易读性,是为报纸内容服务的。因此必须创新少儿报纸版式设计理念,不断改变创新方式,与时展相适应,走多元化与新颖化的路线。创新可以说是少儿报纸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少儿报纸要想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在版式设计方面做出与众不同的效果。不仅要在内容上迎合读者的需求,还要在形式上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尽量使颜色、图片、标题等形式符合相关设计原则的同时,能够不断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读需要。 2、改革少儿报的编排方式 少儿报纸的对象通常都是学龄期的少年儿童,他们对于事物的追求,往往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会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产生亲切感,而少年儿童往往会去寻求一些新鲜的事物或事件。对少儿报纸版面设计来说,一成不变的编排方式往往会让少儿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要想做好少儿报纸的版式设计,就必须先改革原有的编排方式,在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后,使编排风格能够吸引更多少年儿童的注意,然后逐步形式一个稳定的风格。少儿报纸设计者应该结合报导的内容,结合字符、图片、线条、色彩等各项编排手法,同时充分考虑可视的方位、面积、形状、色调等因素,编排出能够彰显个性,又不失水准的版面作品来。 3、强化图片视觉效果 报纸的图文搭配是整个报纸风格与阅读感觉的重要标志,对报纸的版式好坏和受欢迎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图片视觉效果的好坏对是整个报纸图文搭配的重点。从图片的运用方式来看,有图压文、文压图及图文环绕几种方式,图片作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既要将文字的内涵表达出来,又要具备自身的生命力,保持自身的活跃性。另外图片的颜色、形象与寓意也非常重要,只有图片的各种元素与版式设计整体效果搭配得当了,报纸的风格才能得以体现,才能深入少年儿童的心理。 4、合理的颜色搭配 颜色是少儿报纸排版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与图形文字一样都可以说是版式设计的主要考虑对象。颜色搭配如果合理、恰当,便能够充分调动起小读者们的积极性和认同感。而颜色也是人情绪的调控剂,通过颜色的合理分配,能够使小读者更加愉悦、舒畅的阅读心情。图片和文字是构成少儿报纸版式的主要内容,颜色对它们的装饰能够起到性格调节的作用,也是带给读者第一印象的主要元素。对颜色进行搭配时,应该根据内容,将与之符合的颜色选择好,然后运用到其中。能够更好的起到丰富版面的作用。少年儿童对颜色的感知主要在颜色本身的活跃性上。符合少年儿童需要特征的颜色通常比较鲜明、明亮,色调饱满,比如明黄色、红色、蓝色等。通过颜色的互补和运用,能够使报纸的观赏性更加强,更能提升报纸的趣味性。但是颜色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基本的规律,并将颜色融入到图像与文字的中心思想当中,同时还应该有创造性的变换,以避免版面过于呆板。 5、结论 少儿报纸版式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内容的教育、引导等积极作用,还应该结合少年儿童的兴趣、年龄特点,深入分析其审美倾向和兴趣爱好,在图片、颜色、风格以及其它版式形式方面做好设计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少儿报纸版式设计的品味,扩大其影响力,以满足现代少儿的阅读需求。 作者:蒙美坍 单位:广西少年报社 版式设计论文:版式设计的通识教育综述 在我现在工作的学校,艺术设计的两个专业方向都在建立我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个方向是网络动画,另外一个即是网络广告,虽然后期方向重点不一样,但是通识基础的模块是一致的。版式的使用能使得平面类作品的综合效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的联想空间,使人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好的版式设计甚至可引导读者和观众的视觉流程和思路,增进他们的理解和联想,因此版式设计的通识教育异常重要。 1版式设计的艺术性以及审美传达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在我国普遍存在沿袭纯艺术专业上的教育模式,以及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不精,与时代脱节的问题。而艺术设计则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其基础和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下均将应有所不同,即在不同的经济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将有自身的教学模式。着眼于信息工程学院这个大环境,基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先进平台,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寻求自我专业和技术的特色发展,是当下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过去的教学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较好效果,但仍旧呈现出较多的问题。以后的教学仍旧要以版式设计原理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各种版式设计方法及版面构成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造型能力。但是教学的重点要尽量去提升版式的艺术性以及审美传达,最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2版式设计的规范性和独创性探索 版式设计的“版”字从字形看可以通“板”,所谓板者,呆板、停滞、木讷,虽然版式的使用可以充分把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构成的,并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强烈的视觉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传达信息的功能,但是一旦这些方法用得过于严谨和按部就班,难免会落入呆板的俗套之中。当然好的版式设计还是要不断的发掘优秀的创意,创意是设计的灵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设计制作仍旧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这个课程的时候,如果对其制作规范性不做要求,虽然学生的思想驰骋,表现上看起来可以帮助他们打来视觉思考,但是最后收集回来的作品却效果平平,因此可以看出规范性的操作在版式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学会从前辈们积淀的理论和作品中去学会规范,学习不同的版式构成方法,继而慢慢形成自己的喜好以及丰富多彩的表达,在新形势的指引下勇于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探索版式设计的独创性彰显必要。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鲜明的个性,是排版设计的创意灵魂。试想,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可想而知,它的记忆度有多少?更谈不上出奇制胜。因此,要敢于思考,敢于别出心裁,敢于独树一帜,在排版设计中多一点个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点独创性而少一点一般性,才能羸得消费者的青睐。子思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而只有至诚,才能尽性。只有至诚才能与心灵相通,才会产生变化。这样的思想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对以上三点内容的重新界定,低年级的学生们不再任性妄为,不再任意让自己的思想驰骋;而有一定修养的高年级同学又能打破传统敢于思考创新,我知道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工程大学未来的专业发展之路。 作者:石欣鹭 版式设计论文:书籍版式设计课程教育创新探索 一、课程内容的“按岗分工” 基于数码技术的书籍设计与制作行业特征,笔者从纸材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与数字传媒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研究。基于数码技术对传统纸材书籍与新数字化载体书籍设计、排版、制作、印刷等技术能力与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将岗位技术标准、工作过程分工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按岗分工”模式组织教学实践,形成新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纸材载体书籍设计的“按岗分工”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与印制行业中产生影响的新型工艺流程,具体为:①数字设计原稿②数字图文输入③数码图文编辑④数码图文输出⑤数码印版制作(晒版)⑥数码打样⑦数字化印刷⑧装订;[2]岗位能力定位: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策划设计、电子排版、制版技术等能力;印刷后期工艺能力。岗位分工可细化为书籍样本版式原稿设计人员、图文编排人员、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包括分色检测工作);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见表1。数码媒体版式设计的“按岗分工”电子书籍版式设计与制作技能;网络传播媒体版式设计领域的综合运用;类IPAD、MP5等新数字传播媒体的阅读版式设计。岗位能力定位:网页整体策划、设计能力与网页版式设计能力;电子书籍(IEbook)整体策划、版式设计能力,同时,应熟练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iebook、ZMaker、AdobeInDesign、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岗位分工: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同时也使其对自我的岗位定位有了初步认识,从而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划分,从基础图文编排版式的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纸材书籍样本、电子书、网页的策划设计以及与各类相关电脑软件技术的合作能力,掌握印刷制版工艺与网络媒体衔接技术,从浅入深、从理论深入实践,在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项目实践作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得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 二、“分模块”教学 基于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应用以及新数字网络媒体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延伸这两方面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定位成为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书籍设计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电子书籍设计规律、网页设计规律以及各类电脑软件技术的实践环节,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交叉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轻重不分的混沌状态,所以课程模块将书籍的概论性理论知识与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实践分成单元模块,从而组织课程教学。理论模块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了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以书籍设计的史论为主,它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数码技术对书籍产生影响的概括性认识与了解,也是汲取设计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包括传统书籍设计、数字化媒体版式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它是找到现代书籍设计的入口,是学生完成项目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模块。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排版技术、制作能力与数字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术能力划分为实践模块,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传统纸材书籍和数字媒体版面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并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 三、结语 通过数码技术在书籍设计领域的行业定位,继而完善与其相一致的课程内容,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创新化教学改革,使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岗位能力接轨;使学生系统掌握传统书籍与新型书籍传播媒体设计的工作程序、表现形式及设计技巧,从而为达到行业人才需求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洪 梅 版式设计论文:版式设计的现况及趋势综述 作者:陆晨 单位:上海市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版面设计并非只用于书刊的排版当中,网页、广告、海报等涉及到平面及影像的众多领域都会用到版面设计。好的版面设计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或者加强信息传达的效果,并能增强可读性,使经过版面设计的内容更加醒目、美观。版面设计是艺术构思与编排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虽然目前版面设计出现了整体性的飞跃,主要体现在版面设计走向多元化、形式化以及设计中的视觉因素的强化,但同封面相比,被关注的程度远远不够。版面设计应从生态化、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服务于书籍内容与读者,体现本民族的设计精神。 一、现阶段版面设计存在的现状 1.视觉元素的泛滥为了吸引读者,从教材到畅销书乃至学术著作都用插图修饰,各个出版社和杂志社都认为图文是最能增强艺术美感,只要在文章中插入绚丽多彩的图片,这就增强了版面设计的美感,其实这只是片面的想法,过于强调形式的这一艺术创作就冒犯了版面设计的大忌,只单独强调独特而背离了视觉传递的基本原则。这样图书失去了原文应有的严谨氛围,甚至形成视觉障碍,图片成为为了让页面更好看而成为一种流行,令书籍设计整体水平受到影响,给读者审美形成误导。 2.内容与形式的背离破坏整体性版面设计的形式一定要服从内容,但是近些年设计师常常将版面设计过于创新,已经超出一定的范围,完全为了满足个人的空间想象,设计师往往更热衷于吸引顾客的眼球,将自己的个性带到版面艺术中来,纷纷追求原创性和个人风格的多元化,把读者抛在一边,并且形式间的不统一,导致版面设计的随意散乱,背离版面设计的基本功能定位,其实这样就会背离了版面设计的本质。 3.教学存在的误区版面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本课。保守的、传统的设计风格版面艺术教学将版面设计固定于某种形式,僵硬地将文字强加与设计中,不注重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因为版面设计最根本的任务是吸引读者的视线,增强阅读的兴致,帮助读者理解信息。出版物传递信息的媒在教学中往往将它简单化,版面设计和设计教育缺少了创意及整体的考虑,并且缺少情趣性。 4.电脑设计的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自然而然的应用到版面设计中来,但是电脑的运用过程中,太多的技术处理与互联网带来的广泛资源使得文字与图片堆积,使设计师将而且太注重文字处理,忽视了对字的间距与空间以及图文排列缺少斟酌,导致设计元素间的不协调。 二、未来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1.各元素间的和谐发展趋势版面设计要保持各元素间的和谐以及版面与读者间的表现,尽量避免很多元素的分散排列,抓住一个视觉中心,从生理上和心理上为读者带去愉悦和舒适感,使信息以人们最易接受的形态传递。对设计点、线、面元素间协调性的把握,“点”也可以和其他形态组合,起着平衡画面轻重,填补一定的空间,点缀和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还可以组合起来,成为一种肌理或其他要素,衬托画面主体。“线”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情感存在着。将各种不同的线运用到版面设计中去,就会获得各种不同的效果。所以说,设计者能善于运用它,就等于拥有一个最得力的工具。线可以串联各种视觉要素,可以分割画面和图像文字,可以使画面充满动感,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稳定画面。“面”在空间上占有的面积最多,因而在视觉上要比点、线来得强烈、实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使这些元素在方寸之地和谐共存。简约的设计符合心理学中“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和人类视觉原理。 2.版面设计的整体性的发展趋势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的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板面设计上的主要语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组合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构建成一个个千变万化的全新版面。板面设计实际上就是如何经营好点、线、面,使他们整体结合起来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字型和图形的选择与编排与书籍的风格要相应。一本或一套书籍的设计风格或设计手段一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与读者的心灵产生碰撞,从科学的角度讲就是研究人的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生理学,为读者营造出一个贴心的阅读氛围。版面设计不能脱离书籍而存在,其任务就是为读者服务,不是任意发泄艺术家的感情的所谓“纯艺术”,使设计反映书籍内涵。在版面设计时要把握相互间整体的和谐,才能产生具有美感的视觉形式,包容各种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变化。 3.课程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板面设计的教育也会不断更新与提高。各个版面设计的教育者应该在新时代的到来下更注重创新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强调把版面设计的专业性特点,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而不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处理文字,处理图片。在版面中要强调艺术表现,要把抽象美的观点及涵养诉诸于学生,使他们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应该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学习版面设计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在教学的实践中,正确而灵活地使用版面设计的创作方法与运用原理,布置作业练习五理解版面设计对策原理,加强色彩的感觉,掌握熟练的技巧,提高对版面设计的水平,并针对不同的主体进行不同的设计,对于少儿读物则可以增加简单明亮的氛围,青年读物则要设计出他们思想主题。在教育中促进下一代版面设计的接班人,构建我国版面设计的宏伟蓝图。 4.紧跟科技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多媒体计算机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迅速吸引我们对板面设计的再次创新。计算机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版面设计的视点具有流动性,能表现出物体的侧面及细部,同时也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针对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媒体能创设情境,使人的思维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它可以借助各种图像、动画、实物投影、文字展示等手段,任何素材都可以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点或变幻的组合。网络能开发信息资源,以高效率、高智能的优点开发了版面设计的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版面设计的专业知识来赏析作品。版面设计它是对信息的再次设计,是设计者创造美的过程,随着高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设计师将肩负着创造出美的使命,使设计的内容更加符合新时代人们的口味。我相信,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科学的不断运用,以及各个教育者与学者的自身努力,未来版面设计将成为成为时代的主题。 版式设计论文:报业版式设计中问题分析 作者:谭广泽 单位: 南宁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为了宣传企业品牌、扩大企业影响、传递企业信息而创办的内部刊物俗称企业报,市场经济的繁荣使企业报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报纸为了增强版面的吸引力,刻意在版面设计上花大力气、做大文章,过分夸大和强调“形式美”,有违报纸版面设计规律。时下“五颜六色”“、图文并茂”成了部分企业报的流行设计风格。其实,版面是一份报纸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版面是读者透视报纸的第一扇窗户,凭借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安排,传达出报纸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恰当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所以,报纸的版面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为其宣传内容服务。下面对企业报版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版面设计风格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版面设计缺乏明确和稳定的风格定位,盲目仿效一些其他报纸的版面,结果导致内容与形式的不吻合,没有企业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或是频繁改变自己的版式设计,报纸形象塑造没有明确的指向,版面的设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某企业报连续多期各版面的色调、设计的版面风格都各不相同,让人不明白这份报纸到底要以什么风格为主,象时尚杂志一样,五花八门。企业报应根据行业特点,设计出相对固定的版面风格,要有自己的风格定位,不要盲目追从。 第二,滥用没有新闻价值的图片。如今新闻图片已是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的报纸对新闻图片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读者眼球。因为图形符号的传播速度更便捷和直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加愿意通过图片来了解信息。因为通过“看”图片来了解信息更加直观、直接,这样大大加强了报纸对新闻图片的运用。然而很多编辑在新闻图片的运用时片面强化版面美化功能,大量堆砌图片,表现为:一是忽视图片质量。新闻图片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其次才是画面的美感。然而,不少编辑为追求版面的美观,对图片质量的选择标准降低,不管是否有新闻价值,只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都拿来作为版面的点缀,使图片缺乏新闻性;二是重形式轻内涵。一些图片画面非常美,但没有什么内涵。有不少编辑对这些图片非常喜欢,在版面上甚至把这些图片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为了使版面“图文并茂”,把不相干、不协调的图文强行组合在一起,导致稿件组合所体现的版面思想混乱,使读者无法从图文的阅读中获得一致的信息。在报纸图片的选取上应该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尤其要看图片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不要滥用、乱用图片,以免造成图片新闻的缺失。 第三,各个版面的设计风格不协调。有些企业报任由各版主编自由编排,标题字体字号各搞一套,版头栏头缺乏统一设计包装,各版面色调各异,版面上没有重心也没有主色调,版面的色彩唐突,版面之间色彩没有如何联系,从而妨碍了内容和思想的表达,导致各部分相互冲突,造成不谐调的版面效果,使整个报纸无法确立统一的整体形象。而且每期各版风格都不同,这种落差实际上破坏了报纸的整体形象,也不利于报纸品格和风格的塑造。 第四,滥用色彩,版面色彩艳俗。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编印进入了电脑编辑、激光照排时代,黑白报也变成了彩色报。不少报纸为增强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从局部版面套彩到所有版面套彩,色彩的运用日趋流行。但在套彩的版面中,一些编辑为了增加版面色彩,在标题、框线上都采用套彩形式,甚至在文字上铺彩底。有时,一个版上什么颜色都有,把报纸版面办成了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的广告版,却把版面所要传达的思想给淹没了。色彩的运用不在多而在合理。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每份报纸都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确定报纸的主色调: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另外,色彩也有感情倾向,版面的色彩是一种版面语言,向读者传递编辑的思想感情。因此色彩切不可乱用,在重大活动、节日等关于喜庆的文章应多采用暖色调,不宜用冷色调,而在一些特定随便用色有时还会变成政治性差错,如把重大活动、节日等值得庆贺的事,标题用了黑底蓝字,而把披露反面人物或事件的标题却用了黑底红字等。一张报纸应以墨为主,不乱用色彩,要根据各种色彩感情倾向选择用色,这样才能编排出庄重大方,格调高雅的版面。 第五,版面设计缺乏章法。版面设计要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让读者无所适从。版面创新成功与否,是以读者的体验与评价为准。很多企业报在版面设计中没有遵循尽量让读者快速而有效阅读各种信息的原则,设计没有章法,致使读者阅读困难。其中,主要表现是:标题位置无章法,随意安排或切断稿件下文的排列,造成读者阅读不便;稿件排列无章法,没有相对固定的栏数,经常破栏排版,既不美观也不方便阅读;照片、图表的规格与排列无章法,随便破坏整个版面的格局或切断文章的排列,有些还造成读者的误解;线条、花边运用无章法,对花边和直线在什么情况下用,并无成熟的考虑,直线的粗细也随心所欲。结果线条花边作为版面语言的功能不能得到恰当的发挥。 版式设计论文:报业版式设计中色彩搭配简析 作者:刘影 单位:西京学院工程技术系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给报业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如何让报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整体内容编排布局的结果就是版面,好的版面设计不仅可以彰显报纸的个性,而且读者也能感受到报纸的独特风格及舆论导向,所以,在版面设计中打破传统版式规则的约束就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各类报纸都已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报道出好新闻以满足受众求新、求奇、求知的需求,还必须依靠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版面的吸引力。如何增加版面吸引力?创新版面才是出路,例如率先创新版面设计的《科技日报》,最先推出彩色报纸,在竞争中取得一定成绩。再到全彩的《新快报》,说明彩色报纸的吸引力远远高于黑白报纸。只有这样,以读者所需为中心,报纸才能每天破旧出新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那么,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增加版面吸引力呢?下面就目前许多报纸版面创新设计中颜色搭配方面产生的误区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报纸版面设计色彩运用误区 1.缺乏整体美和艺术性报纸的彩色印刷使报纸的版面变得鲜艳生动富有生命力,但色彩的数量和新闻的价值是不成正比的。一个版面报纸的色彩太多反而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特别是标题、正文、图片、线框、刊头等色彩要素的搭配都是需要从美学方面下工夫思考的,其每个要素都是版面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环节。一个版面以上要素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突出了色彩的丰富性,但造成了版面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对读者理解新闻毫无帮助,反而可能带来负作用,破坏了版面的结构,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新闻价值的体现。2.颜色搭配不当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是颜色,版面的整体色彩效果应和谐统一,不能太花哨。颜色搭配和谐,往往能产生强烈的美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日美国》以色彩鲜亮、图片丰富、内容充实深受读者欢迎。反之,色彩搭配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如某报《幸福像花儿一样》一题,“花”字为紫色,其余为黑色,这样使用就不恰当,又如某报《走进风口国门橄榄绿》一题,全为黑色,其色彩单调,不能突出主题,如将“橄榄绿”三个字改为绿色,既能表达出军人的奉献意识,又能体现出绿色阵营的风采,让人感觉到用色非常准确和自然。再如黄-紫、红-绿、绿-灰、青-红、紫-黑、青-黑等几种搭配在报纸中出现频率过高。3.使用过多对比色使用对比色可以给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并吸引读者目光。用得适当会使整个版面给人活泼亮丽的感觉,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例如一个版面正红色与正蓝色大面积使用,会给人刺眼,烦躁的感觉。所以要慎用对比色,最安全的对比色是黑与白。 二、报纸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建议 如何进行合理的色彩应用是一门学问,基于上述对色彩在版面设计应用上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本人提出几点看法:1.统一版面的主色调在进行版面设计色彩搭配时首先要确定版面的主色调。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其一,是根据版面的内容确定版面的主色调,一个版面的颜色应做到统一,使版面有整体的美感。例如要呈现温馨、和谐的氛围时建议版面选择暖色调配色方案,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再如要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时建议版面选择冷色调配色方案,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其二,根据季节变化来确定版面的主色调,利用颜色的象征意义配合版面内容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进行选择。例如:嫩绿色、翠绿色、金黄色、灰褐色就可以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所以春季的版面可以选择嫩绿色和浅黄色搭配做主色调,夏季的版面可以选择海蓝色或草绿色做主色调,秋季的版面可以选择中红、靛蓝、海绿、金色等做主色调,冬季的版面可以选择红色和橙色做主色调。其三,根据不同人群对颜色的喜好确定主色调,一般女性多喜爱暖色,男性多喜爱冷色,青少年喜爱鲜艳色彩,中老年则喜爱深沉、稳重的色彩。但不可以把所有的好看的色彩都用到版面上,这对整体效果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2.恰当运用对比色调使用对比色首先要做到整体版面协调统一的前提下使用小范围的对比。所谓对比色,简单地说,就是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对比色又分为强烈色对比、互补色对比、近似色对比。这些色调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在了解以上三类对比色调之前大家需要先认识一个专业名词色相环,它又分12色相环和24色相环,12色相环是将三原色红、黄、蓝依次过度调和得到。强烈色对比指两个相隔较远的颜色相配,醒目亮眼,如: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这种配色比较强烈。这种色彩使用要慎重,在进行色彩搭配时应先衡量一下,版面内容需要重点突出的是什么。还有,不可深褐色、深紫色与黑色搭配,这样会和黑色呈现“抢色”的后果,令整个版面没有重点。互补色对比,指两个相对的颜色的配合,形成鲜明对比,如:红与绿,青与橙,黑与白等,补色相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黑白搭配是永远的经典,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阅读。近似色对比指两个比较接近的颜色相配,如:红色与橙红或紫红相配,黄色与草绿色或橙黄色相配等。在进行颜色搭配时纯度低的颜色更容易与其他颜色相互协调,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增加了和谐亲切之感,从而有助于形成协同合作的格局。3.色彩的运用技巧色彩的运用既要恰到好处又要有力地表现内容,突出新闻价值。所以在色彩运用上应以简洁为主,整个版面色彩应不超过三色原则。其中这三色不包括相近颜色,相近颜色如绿色与青绿色,橙色与黄橙色等。还可以通过色彩明度、纯色的强弱对比,明确视觉层次,引导读者的视线,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按编辑的要求浏览版面内容,以视线的流动形成版面的层次美。 三、结论 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新闻本身价值以外,版面设计必须常办常新。报纸用色是一种创新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虽然版面用色方法丰富多彩,但一些基本原则必须遵循。首先,在进行色彩搭配时一定要牢记颜色是用来服务内容的,版面的美化是为了突出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其次,色彩的运用要节制,不要试图把各种漂亮的颜色在一个版面上用尽,使用的色彩要和该报纸的定位和风格一致;再者,就是版面设计时要以读者为本,便于读者阅读。也就是说,版面设计要做到使读者易于接受信息,读者不仅希望信息多且好,并在赏心悦目的前提下便捷地获取信息。所以,设计出新闻内容丰富,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给人舒适、和谐,又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的报纸才是最终目的。 版式设计论文:企业报纸版式内容设计概述 作者:傅颖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报纸的版面基本以八开四版为主,多以一周为一个出版周期,企业报属于内部出版物,大多数企业将其作为一项福利,除了外部交流需要之外,基本上向本企业员工收取极低的工本费用或以免费形式向本企业员工赠阅。由于受先天因素的限制,企业报无法和其他各类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及各类综合类报纸相提并论,但这并不是说企业报就没有市场,没有受众群体,没有自己的创意空间。相反,只要能很好地从版面设计、内容搭配、副刊风格及互动平台四个方面下些工夫,动些脑筋,企业报纸照样能够出彩。结合自己多年企业报的实践经验,笔者就企业报版面及内容构架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版面设计切忌生搬硬套 前文说过,企业报是企业内部的报纸,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产物,更是宣传本企业文化的主要阵地,其主要职能是服务本企业员工,传播该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各项方针,这种定位本身就决定了办报的基本风格和方向。每一个企业报的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种服务准确无误地体现在有限的版面之上,如何满足读者群体的基本需求,这就给版面的设计提出了问题。在目前的企业报纸版面设计中出现了一种脱离实际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将市场上公开发行的某一综合类报纸的版面设计元素不加改变地照搬过来,人家在头版有一个“新闻快递”板块,它也照猫画虎地设了一个“新闻快递”,人家副刊部分有一个“市井写真”,它也依葫芦画瓢地克隆了一个“市井写真”。以笔者之见,这种建立在完全背离两类报纸不同定位、不同版数、不同读者群体之上的“拿来主义”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生搬硬套,投机取巧,而且和企业报的自身定位相去甚远。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企业报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四开和八开版本,一般只有四个版面,版面单元设计基本上以“要闻”、“基层动态”、“企业文化”、“副刊”为主,有的或将一个版面横向分为两块,增加“影视节目”或“互动平台”等栏目。就整体构架而言,诸多企业报呈现出非常雷同的设计初衷和版面元素,从企业文化差异和各企业不同的特性角度来看,这种雷同不仅是对企业个体性格的淹没,更是企业报本身缺少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这点当引起企业报纸编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的企业报纸编辑们应该学会“走出去,转回来”的思维方法,用“走出去”的眼光多接触一些紧靠时代前沿的先进报纸,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重点研读这些报纸版面设计所凸显的前卫色彩和符号信息,融会贯通,吃透弄懂。然后再用“转回来”的对比方式结合本企业的独有特点对外来的东西进行彻底消化,并形成本企业报版面设计中独特的视角烙痕。只有这样,版面才能灵动起来,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时尚元素,避免版面设计中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笔者手中有一份浙江台州一企业的报纸,其版面设计完全以自己企业的独有信息为蓝本,比如将一般企业报的“要闻”版改名为“议事堂”,将“新闻快递”版命名为“厂内厂外”,将“企业文化”版命名为“帅哥靓妹”,将“副刊”版命名为“思绪飞扬”,这种名称上的变化不仅拉近了管理者和员工的距离,而且专门针对企业年轻员工居多的特点,主打青春牌,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板起面孔、居高临下说教的死板模式。作为企业文化的主体延伸和拓展,这种改变就是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一种高度体现。 二、内容搭配切忌胡拼乱凑 有了灵动活泼的版面符号,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版面内容的调配了。如果说版面包装仅仅是一张报纸的外在展现,那么,占据这张报纸每一块版面的稿件内容、图片应用无疑就是报纸的灵魂所在,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大于形式或者形式大于内容的不平衡现象,这种力求版面包装和内容高度契合、高度统一的编辑思路已经成为各种平面纸质媒体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全力追求的版面目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企业报纸缺少专业美编,更没有视觉总监的全面掌控,大多都是由各版责任编辑单兵作战,统统包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稿件整体编辑不到位,图片取舍缺少基本的审美角度,稿件分栏不规整,装饰线应用不合理等严重影响版面效果的状况,这种由于编辑专业知识欠缺而导致的版面语言杂乱,整体效果失衡的现象在企业报纸中尤为普遍。正如在现在报纸编辑学中,由于文字和图片排列而形成的“刀把型”,从视觉效果角度而言不仅没有美学意义上的平衡和舒展,而且极易使人产生一种坚硬、曲折和不适应。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照单全收,没有编辑思想,缺少基本美感的生冷版面如何能让有限的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笔者以为,作为企业内部报纸,在一版刊登该企业领导的讲话或工作思路、生产部署等动态性稿件无可厚非,也是企业报宣扬企业文化,承担企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但问题是这种不加整理提炼,不考虑版面因素,一味地照搬全文,再加上图片编辑上的不合理,从而造成了该版面整体美学意义上的失败,这种版面,讲话的企业负责人看不看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该企业的员工,这张报纸的受众,估计看到这样的版面编排,难以产生看下去的兴趣。因此,笔者建议,每一个企业报的编辑,要多学一些报纸编辑学,多看一看公开发行的报纸版面,特别是大稿、长稿及图片在版面应用中的特点及处理技巧,多学一些新闻摄影及图片审美方面的专业知识,多汲取一些人家在文字编排中的经验,彻底摒弃长期在一个非专业编辑过程中产生的应付思想,将眼光对准企业的围墙之外,大胆借鉴,大胆摸索,相信会对企业版有限的版面资源增加一些优美的亮色。 三、副刊风格切忌曲高和寡 在众多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副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增加读者互动,提供思想碰撞,展现个人才华的公共平台。一张成熟的报纸,副刊一定是其常设版块,有的已经发展为培养文学新人,彰显报纸文化品位和档次的绝佳园地。这一点,身处围墙之内的企业报也不例外。在笔者长期的企业报编辑实践中发现,有很多企业报的副刊版面出现了一种脱离企业本身,曲高和寡、甚至无病呻吟的状态。所选用的稿件要不是凭编辑个人喜好、风花雪月高雅一把,要不就从网络直接粘贴虚无缥缈一回。更有甚者,干脆闭着眼睛乱点鸳鸯谱,无版面主题,少稿件思想,彻彻底底地玩一次无厘头。这种副刊风格绝对是和企业报立足企业、服务企业的自身的定位背道而驰的。笔者以为,企业报的副刊编辑应当抛弃狭隘的个人主观色彩,俯下身子多在自己熟悉的企业生活中寻找副刊稿件的素材,积极主动地在生产一线的员工中发现和培养副刊稿件的队伍,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在版面上用不同的主题组合回馈给他们,让他们品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从而使其积极介入其中,用他们的笔触、用他们真实可信的文字统领版面,坚决剔除那些遥不可及的所谓高雅,放弃那些故作病态的低吟浅唱,只有这样立足企业本身,企业报的副刊才会办出精彩。 四、互动平台切忌脱离实际 作为媒体和读者交流的平台,互动是各家传媒都在采用的普遍方式,通过互动我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读者对报纸的真实评判,为下一期的报纸版面提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选稿依据。同时还可以随时掌握读者的群体差别,并以此调整我们的版面思路和版面语言,以便更好地为自己的读者服务。在信息裂变,读者呈现多元细分状态、媒体竞争异常惨烈的当今时代,很多传媒为了及时掌握市场动向,洞察读者群体需求,纷纷成立了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来为一线的业务部门提供采访的思路。有的干脆直接委托社会上的专业调查机构,不惜重金购买市场分析数据,以此作为制定后续发展策略决断依据,由此,足见这种互动的重要。和这些传媒相比,企业报缺少这样的数据平台,也没有已白热化的竞争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可以放弃互动这种方式,放弃让企业报纸有限的版面满版竞秀的依托基础,恰恰相反,正因为企业报空间的相对狭小,视野相对受限,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版面资源,利用不断的互动手段来丰富版面,来吸引不同需求的读者不仅是对报纸编辑队伍业务水平的考验,更是一份企业报纸成败的关键。东北的一家机电企业的报纸在版面上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一版精编企业领导讲话的前提下,专设了一个名为“企业员工看发展”的互动平台,集中刊发本企业员工短小凝炼的小建议、小看法,不仅将管理者的讲话精髓巧妙灵活地传递给一线员工,同时又将一线的反应回馈给企业的管理层,既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体现出一种主人翁情怀,又开辟了民意互动的良性通道,这样的栏目设计何愁互动不起来?和一版的互动不同,该报的副刊编辑立足企业生产本身,依据工种特点,开辟了“身边靓妹看过来”、“一线980度”和“帅哥风景线”等契合岗位特点的栏目,其中的“身边靓妹看过来”以一线员工推介的身边女工友为基点,用轻松、有趣的语言记述发生在车床边,绞车旁的女工故事,配上其工作中的照片,文图相得益彰,很受员工欢迎。“一线980度”栏目名称来源于该企业有色铸造中大量使用的一种金属的熔点,这样的命名不仅拉近了和一线员工的距离,其选稿也以一线生产中各种小细节为主,将热火朝天的一线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版面之上。“帅哥风景线”依然围绕企业内部员工,用白描式的笔法记述某一位男性员工的爱好特点,用文图并茂的形式打造本企业的员工明星。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回馈情况,编辑在每一期报纸上都要推出一段非常富有激情的邀约启事,鼓励大家积极推荐身边的人和事,并根据刊发情况,随时组织各种主题交友联欢、文化沙龙和技术擂台等活动,充分调动大家的智慧并从中寻找更新的选题。这种互动方式有的放矢,非常有效地放大了企业报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功效,不仅成为企业员工非常喜爱的文化乐园,同时也为企业员工当家作主,参与企业建设提供了绝佳渠道。这种以企业自身独特元素搭建的互动平台彻底摆脱了一些企业报纸追求所谓文化品位、脱离实际地照搬一些社会报刊的互动架构,偏离企业本身文化需求、漠视自身文化符号的假大空做法,围绕企业做文章,围绕员工办报纸,一切为了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这样的办报落点值得一些企业报同行们借鉴。笔者以为,一家好的企业报纸其版面上一定承载着该企业特殊的文化烙印,不仅如此,这种烙印还贯穿版面和文字始终,这本身就是该企业文化的最大体现。而以上几点正是这种烙印在版面上的具体体现。 版式设计论文:报纸版式设计缺陷与思索 作者:陈丽 单位:锦州日报社 上个世纪90年代,一场“版面革命”浪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报业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党报、都市报、大众化报纸,还是专业性报纸,它们纷纷意识到,想要争夺更多的受众,不但要报道出好新闻以满足受众求新、求奇、求知的需求,还必须依靠报纸的“门面”,即版面来吸引受众。受众第一眼接触的就是报纸的版面,版面凭借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安排,传达出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然而在这场版面革新浪潮中,很多报纸因为在版面设计上花了大力气,忽视了很多其它因素,因此,走进了误区。 一、缺乏新闻性 缺乏新闻性的第一个表现为图片篇幅过大,数量过多,占用了新闻报道的空间。图片的数量和篇幅大小都应由报道需要决定,以“最能表现相关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发挥传播效果”为依据。2002年12月18日《北京晚报》的“超薄阅读”全版以近2/3的面积刊登了一张名为《窥探》的照片,画面上一位伊拉克母亲抱着她的孩子躲在自家墙后观望。灰色的土墙,伊拉克妇女黑色的长袍,怀中婴儿无辜的眼神,都传达出了战争前伊拉克老百姓的恐慌心态,巨幅照片产生了同样巨大的震撼效果。但是许多报纸片面追求“眼球效应”,将文字报道“挤”出了版面,毫无选择地将图片“做大,做多”,非但传达不出新闻性,反而浪费了版面空间。某报2003年2月21日的一个版面在除去广告后剩余2/3的面积内使用了3幅大图片,并都配以大号加粗黑体标题,导致整版只刊登了4条新闻,削弱了报纸的新闻性,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缺乏新闻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图片的新闻价值低,内容与相关报道不切合。“厚图薄文”的目的是以图片表现力强之长弥补大量文字枯燥、繁冗之短,因此,选择的图片应该兼具真实性、新闻性、艺术性与表现力,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但是有的报纸为了版面内容“丰富多彩”,刻意压缩文字报道,代之以缺乏新闻价值的图片,放大并占据了重要位置,严重削弱了报纸传播信息的功能。某报《五百家长排队买课本》配的5寸见方的大照片内既没有显示出“书店”这一场所,也没有显示出“家长排队”的情景,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条人员川流不息的街道,完全表现不出近500名家长在新华书店前排队为孩子买课本的场面,更无法传达出“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深层含义。 二、缺乏导向性 在版面的编排过程中,标题字号的大小、字符颜色的浓淡、图片的色调及内容等“版面语言”也在某种程度上传达着编辑部的思想,版面通过充分调动这些元素来“发言”,往往可以传达文字不便传达和不易传达的信息,有着更为直观和直接的导向作用。鉴于版面的这种导向作用,众多报纸开始注重通过对标题、字号、色彩、图片的特殊处理来营造版面强势,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当前的热点问题上。但是一些报纸在版面编排中顾此失彼,在片面追求版面视觉吸引力的同时使得其缺乏导向性。尤其是市场竞争压力下的一些都市报和大众化报纸,不惜以浓重的色彩、猎奇的图片、夸张的标题等手段达到对读者的感官刺激,走向庸俗与媚俗,脱离报纸的宣传、教育和导向功能。色彩具有表达情意的作用,如红色代表热情、积极,黑色代表庄严、肃穆,橙色象征幸福、富裕,色彩的使用要符合报纸所要表达的主题。一些报纸以为传统的黑、白、灰不如红、黄、蓝、绿等颜色“夺目”,不分情况和场合大量使用“浓墨重彩”,或给一个标题套上几种颜色,或整版“姹紫嫣红”,让读者分不清到底在表达什么感情,在导向上出现了偏差。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的地铁不幸遭遇人为纵火,伤亡惨重,报纸在编排这一新闻的版面时应尽量使用黑、白、灰以达到肃穆、凝重的视觉效果,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之情,但是一些彩色印刷的都市报却不适宜地表现了它们对色彩运用的“慷慨大方”,某报在《夺命大火惨惊韩国》的整版报道中,出现了大面积鲜亮刺目的橙色、绿色作为底色,有失严肃,没能表现出媒体应有的立场。有的报纸在图片选择上欠慎重,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使一些格调不高、导向模糊的新闻照片堂而皇之地被放大,登上版面重要的位置。某报为2003年2月21日第8版一则50余字的短新闻《横穿二环主路当场被撞身亡》加配的新闻照片占新闻版面(除去1/2的广告版面)的1/4,画面内死者的惨状清晰可见。这种对死亡的大肆渲染,首先就缺乏人文关怀,由于记者没有掌握好拍摄时机,可能在交警刚赶到现场时按下快门,画面中的交警给读者的感觉不是在紧张地处理事故,反而像是些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给人以错误的导向。 三、缺乏风格与个性 每张报纸惟其拥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具备吸引读者的魅力。“个性不仅表现为内容的独特性,也表现为形式的独特性。版面的个性正是报纸内在个性的外在表现,人们浏览报纸版面,在看到形式上的独特性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容的独特性。”综观我国深受读者喜爱的几种报纸,都具有卓尔不群的风格以及鲜明突出的个性,而且均能通过其版面明显地传达出来。《人民日报》版面结构简单、层次清晰、照片突出,具有庄严、凝重的风格和统筹全局的气势,与其党中央机关报的地位十分吻合;《中国青年报》版面活泼、标题善变化、照片幅面大,具有冲击力,体现出共青团机关报独特的个性;《华西都市报》的版面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善用独家新闻制造“版面强势”,而且编排不拘一格,顺应了都市生活的节奏和步伐。报纸的个性往往通过长期以来较为稳定、连续的风格表现出来,但是在版面革新的浪潮中,一些报纸迷失了方向,走向了风格与个性缺失的误区。目前,我国报业在版面设计上“跟风”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大众化报纸,受经济利益驱使,在版面风格上盲目模仿“流行版面”,缺乏准确的定位。《北京青年报》的流行曾造成“千报一面”的“浓眉大眼”;《新民晚报》火爆后,“小家碧玉”又成了诸报追求的风格;《南方日报》“瘦身”成功引来了一哄而上的报纸“减肥”运动;《精品购物指南》的“走红”,又带动了多家报纸以全彩巨幅明星照片作头版的风潮。许多小报在一股股的流行带动下随波逐流,时而庄重,时而诙谐,时而故作深沉,时而疼笑怒骂,丧失了稳定的风格、鲜明的个性。另外,同一报纸内的各个版面风格不协调,缺乏统一的定位。某报头版采用“浓眉大眼”的版式———72磅加粗黑体通栏大标题、大幅彩色新闻照片以及醒目的导读,但是其它版面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文化版的编排采取长、短稿件穿插、咬合,有纵有横,较为传统;时事版稿件排列则采取较为流行的矩形板块,避免穿插咬合;“国际特刊———海湾风云”中的图片组合方式又让人看出《南方周末》“写真”版的“影子”。诸版面“各自为政”,报纸没有属于自己的整体风格,这也是当前不少报纸的弊病。 四、包装的过度性包装的过度性表现 在信息膨胀、选题远离大众和样式唯美。信息膨胀。这主要表现为“小题大做”,就是很小的一点事,或读者关注度较低的“冷门题材”,或很稀薄的一点信息资源,一做就是两个版、四个版,很是铺张。彩色版面再加大图片或组图,如给面粉加发酵粉,进行“膨胀”和“吹大”。选题远离大众。与信息膨胀化声气相通、密切相关,这在上例中已彰其形。它主要集中在一些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的周刊及增刊中,常常以大制作、全方位、多版面形式推出所谓的“周末大餐”、“双休大放松”、“假日全搜索”等,而选题往往十分“高雅”、“高层次”、“主流”,即“高大洋”。如介绍休闲方式,推出的则是星级水准的西餐、洋咖啡和出国度假的“信息大餐”;介绍健身方式,则是高尔夫球、汽车越野、热气球、攀岩、探险旅游等;介绍购房楼盘,则是豪华别墅、高档楼宇等;反映都市情感生活,更往往成了琼瑶小说和电视剧《白领公寓》的“翻版”,“一夜情”、“第三者”、“网恋”和“办公室恋情”等,主人公必是成功人士、财富精英加俊男靓女,情节缠绵曲折,格调暧昧,透出浓浓的“小资情调”。样式唯美。这是信息膨胀化和选题贵族化在版面形式上的集中体现。由于信息和题材的“先天不足”,样式上的过度追求,使版面愈显贫乏空洞,愈显矫情造作。具体表现为三点:第一,在文章编排上,追求所谓非凡创意,版面留白过度,跳跃过大。一个版面上留下几大块的空白,文章与文章之间又留出四五个字的间距。如此,一个版面空白加起来在三分之一甚至近一半上,可读文字过少,造成版面资源的严重浪费。在文字编排上,或跳跃过大,或将文字编排人为割裂成几何图状;或一篇文章两栏之间隔着大图片和组图,相距甚远;或对文章大块大块铺网,等等。如此,为创意而创意,却使版面编排很不符合阅读习惯,阅读起来十分不便和费神。第二,在图片处理上,为求视觉冲击力和版面唯美,将无实际内容或与内容几乎不沾边或丝毫无助于诠释内容的图片,处理得过大、过多和过滥。有的一个版面就是一张图片,有的一张大图片再加上一组小图片,这种“空镜头”式的图片处理,版面醒目是醒目了,也最大限度符合了美学原理,却因其无内涵,无实际意义,而令版面愈显空空洞洞,就像一个“贫血美人”。第三,在写作手法上,为求洋气与另类,过于玩技巧玩文字。玩一种复杂的欧式语法,使用新新人类语言和网络化语言,不时夹杂英语词组或句子,在叙述上跳跃过大,意象化描写、心理化叙事过多,现代小说技巧痕迹过重,等等。虽然形式上显得洋气和另类了,却让人费解,使内容显得生硬而缺乏真情,仿佛存心要与读者隔得很远,仿佛存心要让读者看不懂。概括起来讲,报纸版面以这三方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过度包装”,带有浓厚的“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娱自乐”的色彩。其致命之处在于远离市场,远离市场就自然远离大众,远离实际,远离生活。版面代表报纸的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版面的设计应该与时俱进,提倡改革和创新。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理性的思考,才能使我们新时期报业的版面设计工作走出误区,走向成熟,使版面真正成为向读者传达信息,与读者进行交流,为读者提供享受的平台。 版式设计论文:版式设计规律准则与功能作用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的舞台,版式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将版面中的各类元素进行有组织、有顺序的编排,使其美观、整齐,是视觉传达的一种方式.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不仅仅是一种排列的方式,还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体现.版式设计是为了满足更多信息传播的需要,对信息传播的载体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鲜明、生动、高效地实现信息传达的一种艺术设计,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经济实用功能. 一、简单阐述各个时期版式设计的特点 版式设计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流派风格的影响,有了不同的设计风格特点.中国最早期的版式设计是采用直排的文字,平面的插图,文字与图像结合,主要体现在印刷的佛经上面.西方中世纪时期,平面设计主要代表就是手工书写和宗教的书籍上,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当时注重手工艺,版式设计推崇的是古朴自然的设计风格,到后来新艺术运动的来临,开始有装饰性的理念的注入,在版式编排上,开始趋于简洁的几何图形平面化的处理.二十世纪以来,美国、欧洲、德国、日本的版式设计发展迅速. 自十九世纪工业革命运动时期版式设计的核心人物威廉姆•莫里斯开始,从他所开始极力推崇展示版式设计之美的生活与艺术相融合的设计原则,到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德国表现主义版式设计,从强化内容要素的波谱艺术到进入极限抽象意境的版式设计的流行,版式设计将理念用于设计实践中,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基本上是杂乱无章的,版面中的设计元素非常随性的编排来突出一种视觉效果. 早期出现的现代主义强调形式语言的美感与表达,经过后现代主义的改良,带有装饰性和历史性的设计加入到平面设计中,即传达了信息又增加了趣味性.发展至今,科技的发达对平面设计又推进一步,现代的编排设计主要是利用电脑软件来进行设计制作.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是平面设计的工具更加简便,信息传达的快速,使各种设计风格相互交流,并且融合,使画面更加美观,形式多样.版式设计的风格、形式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不同的设计理念,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版式设计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变化发展着,现代版式设计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大量信息,也可提供品味、欣赏、收藏,是具有独立文化艺术价值的实体存在. 二、版式设计的规律和一些小原则 1.确立主题 平面设计版面中,往往有大量的视觉设计元素,想要清晰、明确的表达出主题,首先就要确定主题思想内容.版面设计中要突出主题,就不能将所有的设计元素设计成一样的均衡,或者色彩,或者形式上要有所变化,强调出个性. 2. 相类似的元素或者内容要注意归类 设计画面中,为清楚的表达意图,将信息准确的传递,图片与文字的解释说明势必要放在一起,设计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将同类信息放置在同意片区域内,不同类的元素也不易过多,太多则显得杂乱. 3. 关键信息的提示 如果设计一张视觉元素过多的宣传单,主题确立,各类信息也分区域编排妥当,在其中,也可适当的对重要的信息内容作个提示.比如图片可采取不同的形状剪裁,周边突出的形状加以鲜明的色彩.文字可采取放大字体,或者变换字体的方式,造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增强视觉冲击力. 4.版式设计也要有草图辅助 在进行版式设计的时候,不要忽视草图的作用,通过草图,可以使设计者拥有更大的想象发挥的空间,产生更多一些的灵感,使画面更加富有新意和活力.在草图上不断的写写画画,想到的任何创意都可画在草图上,对于设计者来说,不管是哪方面的设计,有这样的一个习惯是非常有益处的,在草图中能够不断的有创新,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5.对设计草图的提炼 设计草图中,必须要去掉一部分相对较差的创想,选取最适合将要进行设计的版面样式,要更深一步的研究画面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优化版面设计方案. 总之,版式设计就是让观看者在享受美感的同时,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最终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地突出主题,达到最佳诉求效果. 三、版式设计的作用与功能性 版式设计是形式语言的一种传达方式,它与版面中的每一个设计元素都紧密相连,成功的版式设计将平面设计中所有的视觉元素所要表达的信息清晰、明了的传递出来,用最优美的姿势演绎出设计元素所要传达的意图,使设计画面形象鲜明,主题明确. 1. 整体版面的美化 版式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将版面中的各个设计元素,包括文字、图片、色彩等进行编排设计,使整个画面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让欣赏者能够一眼记住设计作品,就是最成功的. 2.更加突出设计的主题 主题的突出不仅仅是设计元素的任务,版面的编排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将画面设计的主体物放在主要位置,作为视觉中心,造成视觉冲击力,传达主题意念. 3. 编排的形式与设计内容要统一 版面设计要求形式美,前提是要与平面设计中表达的内容思想要统一,版面要求到达的完美版式,要与主题相互呼应.赏心悦目的排版形式能够更好的达成诉求效果.版式设计主要的一个目的是将信息更好的传递给客户或者是消费者,并且使消费者非常清晰的了解眼球所接受的内容和信息.版式设计的功能还体现在,使版面更加优美,变得有节奏和韵律,画面轻松和谐,以一种有效合理的方式展现出内容的主题思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接受者能够一目了然,有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了解传播的内容,才是版面设计最终所要达到的.四、常见的版式编排设计类型和形式平面中版面设计的首要问题就是采用那种构图形式.它决定了版面的结构形态,不同的构图有不同的诉求效果.版面的编排和布局少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应有固定的模式,一些版面在以前看是“犯忌”的处理,但观众却都认为很有特色,甚至有特有的个人风格.也有根据版面内容需求,有意“犯规”,反而更具创新性.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学版面设计我们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排版样式的,否则无论一个设计的想法有多好,如果制作粗糙,版式土气或者没有版式可言便会失去魅力,一般常见的图文版面编排设计的构图形式有:1. 标题型 :这是最常见的简单而规则的版面编排形式,标题在先,然后是文字和图片等内容.2. 标准型 :通常,图在版面的上面,标题等内容在图的下面.3. 图片左置型:这种广告版面编排类型十分符合人们的视线流动顺序.4. 交叉型:为使版面形成富有视觉冲击的张力,图形与文字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可以相互交叉重叠.5. 斜置型:构图时全部构成要素向右边或左边作适当的倾斜,使视线上下流动,画面产生动感.6. 图片型:版面中心由一张图片构成,图片既是背景又是主题,内容明了形象简洁.8. 棋盘型:将版面全部或部分分割成若干方块形态,如棋盘形式.9. 指示型:有着明显的指向性的版面编排结构形态,起到明显的指示作用. 版式设计是一种编排方式,它更是一门艺术.人们的视觉是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所支配的,好的平面设计是完全可以将这种主观能动转为客观事实,利用出色的设计将观者的眼球吸引过来. 限定样式的照搬硬套,只能带来平庸的视觉感受,设计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创造出新的风格形式、新的视觉语言,在未来的版面设计中只有大胆探索、突破创新,才能改变人们既有的模式,才能激发或培养人们新的审美情趣和不一样生活意趣. 版式设计论文:网页的版式设计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浏览网页已经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页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其设计中包含的诸多因素也一直被人们进行反复讨论。网页的版面和空间设计作为网页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和联系网站的纽带作用,它们如同一个网站的骨骼和框架。如何在这个“骨骼”和“框架”中将网页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传递给网页浏览者;浏览者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最便捷的方式找到需要的信息等等,这些都要求网页设计者将网页的版式和空间设计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 而目前国内网页设计的现状是:为了追求页面内容的丰富,无论网站属于何种性质都尽可能将页面内容做多、做长;首页被分为若干个相应区域,每两块之间再加一条广告,更有甚者会在页面的最上端加一个所谓重中之重的综合区域。一些企业类的网页还会尽量将该公司所有的产品介绍都罗列到网页上。这些网站将文字、图片、动画等各种信息不加考虑地塞到页面上,不分主次,不进行规范化、条理化的归类,更谈不上艺术处理,其直接结果是导致信息传播的效率低下,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 一、影响网页版面和空间设计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1、视容量 视觉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视觉所能容纳的信息量。人眼的视觉容量一般用比特作为计算单位,每一秒钟正常的视觉容量是25比特,约四个信息单位(如文字)。视觉容量的接受程度受到视觉对象的清晰程度,照明对比程度以及人们的文化程度和实际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各人略有不同。一旦视觉接受到的信息超出一定的视觉容量,人们就会产生相应的抵触反应,引起不快。这就是为什么浏览一些超大容量的页面时,人们容易产生视觉疲倦和心理抵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视觉容量的限制。网页上的内容容量需要多大?文字、图片等信息应该如何归类?页面级别应如何区分等等,在进行网页设计初始时需要进行认真规划,才可能将网站信息有效快捷地传递给用户。 2、视觉流程 人们在阅读中,视觉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受生理结构限制,人眼只能产生一个焦点,不能同时把视线停留在两处或更多的地方,所以人们只有依照一定的顺序浏览观察。 网页浏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视觉流程。一般来说,我们的视觉习惯于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看,所以一个空白的网页给我们带来的自然视觉流程是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一个弧形曲线。在这个弧形曲线上,视觉优势从上到下递减。合理运用视觉流程原理,有助于我们合理地布置网页中视觉元素的位置,划分相关的页面版式区域,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二、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传达信息 1、合理借鉴传统信息载体的信息规划方法 “版面编排”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经营位置”。而网页的版面设计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尤其是起着门户作用的首页,其版面的设计规划更需要慎之又慎。作为版面内容的文字和图片都需要第一时间展示给用户,所以决不能简单地罗列在页面上。首页的作用就像书籍的目录:作为传统的信息载体,书籍的目录主要起着引导浏览的作用,而作为网页的首页也起着相同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尽量避免将过多的信息内容堆放在首页上,只需将主要导览信息列入即可,这样反而更有助于浏览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讲的“少即是多”。 在网页设计中,网页的空间结构反映了网站内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影响视觉信息传达效果的重要因素。网页之间的关系就像书籍中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一样,形成一个无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物理空间如首页与各级页面之间的联系。各级页面之间的设计风格的相互统一,内容的相互协调,都对这个“空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心理方面来讲:为网页创造人性化的视觉和心理空间也是必需的,我们可以从整个WEB站点的角度出发,考察页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充分利用网页这种信息载体的特点,创造更高效的思维互动心理空间。 2、传统形式美法则同样适用于网页版面设计 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版面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依然可以在网页的版式和空间设计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比如: (1)变化和统一。 在图形设计中运用变化与统一的规律,是处理形象和组织的对立统一过程,那么在网页设计中同样要恰当地的利用这种规律。在我们把大量的信息塞到网页上去的时候,应该考虑怎样把它们用合理的、统一的方式来排列组织,使网页整体感强并且富于变化,使页面更丰富,更有生气。 (2)条理与反复。 条理与反复的原则是图形构成整体的秩序美的基础,这种手法在很多优秀的网页设计作品中运用的较多。这类网站信息含量大,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将信息条理化并加以归纳后重复利用,使页面整洁,脉络清晰,信息浏览方便快捷。当然,对于信息量较少的网站同样需要条理与反复,以达到更富有变化和清晰的视觉效果。 (3)对比和调和。 对比是指在质或量方面相互差异甚大的两个视觉要素同时配置在一起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那么在网页设计中,如何利用它来达到好的效果呢?首先合理地利用对比的因素,例如文本和图片尺寸、比例以及位置的排布等等,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取得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此外还要恰如其分地找到调和的因素,即版面和空间的联系点,使整体感觉突出,不至于仅仅因为对比而造成割裂的感觉。只有做到对比和调和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网页页面鲜明、突出,更好地传达出设计者的意图。 (4)均齐与平衡。 这是设计中求得中心稳定的两种组织形式。在网页设计中,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因为页面上两边的配置不会总是绝对统一的。更多的时候是版面中各个区域的相互平衡,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方法可以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整体平衡感,也是人的心理因素的一种图形化表现,当然不是片面地追求静止的对称,那种僵硬的、不生动的形式同样会失去美感。 (5)节奏与韵律。 运动中的事物都具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规律。在具体的网页设计的运用中,版面的编排就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优秀的版而设计富有音乐般的美感,同时丝毫不损其实用性,这需要不仅是从形状上,而且要从整体的色泽、大小等综合方面人手。 (6)适当留自。 网页设计并非要把整个页面塞满了才能体现信息的丰富性,只要合理地安排,使页面达到平衡,即使在一边的部分大面积留白,同样不会让人感到内容空泛,信息量贫乏,相反这样会给人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给人回味。 作为形式美的法则。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美的本质是一样的。在设计网页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浏览者在阅读网页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理解网页里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优秀的网页设计必须对网页信息内容进行大的分类、筛选,把提炼出来的最根本的核心内容,通过合理化的、人性化的版面和空间规划呈现出束,充分利用版面和空间的“骨骼”和“框架”作用,采取简洁明了的设计手法将信息提供给用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每个网页设计师的义务。 版式设计论文:论包装设计中的文字版式 目前关于文字版式设计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国际都是相当多的,但是大部份仅涉及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和网页设计等领域,对于包装设计中文字版式的研究较少。在包装中,文字的组织与排版是信息的载体,也是具有视觉特性的符号,所以文字版式是包装设计不可分割的一个部份。包装上的文字内容包含商标名称、企业名称、广告语、产品说明等重要的信息,下文将对这些文字的版式设计进行论述。 一、包装版式设计中内容性文字 内容性文字版式主要是包装上那些能让受众理解商品功能、品质、产地、使用方法及企业信息的文字。应根据包装上文字内容的不同而把文字编排在包装盒不同展示面上。这一类文字最主要是具有识别性、清晰性和准确性,让人们凭借着文字,直接快速地了解商品信息的目的。所用的字体一般为通用的印刷体,比如宋体、黑体、罗马体、等线体等,而且采用的字体不超过三种。 1、内容性文字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基本文字:包括包装品名和生产企业名称。一般被安排在包装的主要展示面上,其中生产企业名称可以安排在侧面或背面。要强调说明的是品名字体一般作设计处理,有助于树立产品形象。 资料文字:包括产品成分、容量、型号、规格等,设计时要采用印刷字体。这类文字常常被安排在包装的侧面和背面。 说明文字:说明产品用途、用法、保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文字。要求内容要简明,一般出现在包装的侧面。 广告文字:宣传商品内容物特点的推销性文字,根据包装需要采用。 2、内容性文字版式设计: 基本要求是从整体出发,根据内容物的属性、文字本身的主次来进行。 首先,内容性文字排版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各个面和各个文字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和秩序,因为其结构与形式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主次的表现,第一个任务就是突出表现主体形象。其次,再考虑主次各个面中每个文字要素之间的对比,例如所有在次面上出现的与主面相同的文字,均不可大于主面上的文字形象,否则,整个包装会造成视觉混乱,破坏整体的统一。处理各个面上文字之间的主次关系,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以主面的主体文字为基础向四面延伸,沿辅助线到各个次面上,次面上各文字要素安排在这些延伸的辅助线上,然后通过次面所确定的形象再沿辅助轴线到各个次面上,从而确定各个文字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来安排各个面的文字,使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关联与互动,加上主次关系处理恰当,便可形成统一有序的秩序感和形式感。 此外,内容性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版式形式,称作跨版面设计。它是把主体形象扩大到两个面或多个面上的一种版式形式。这种版式多用于体积较小的立式包装,目的在于商品在陈列展示中起到扩大展示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使用跨版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是,把多个面组合为一个大展示面时要考虑到每个小面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做到无论是单体包装陈列还是组合陈列,都能达到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 二、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性文字 本文中装饰性文字是指把包装版式设计中除内容性以外的主体文字通过艺术处理手法把其转换成一种符号与图形,让其具备审美性与识别性的双重功能的文字。包括商品品名和作为图案的文字。这种经过设计处理过的文字可增加商品的情感和个性,从而达到商品包装个性化,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1、装饰性文字字体的选择 (1)、根据消费者的年龄需求。例如:老年人商品选择的字体要稍稍大点、花样不要太多,方便老年人阅读;成年人则喜欢稳重点、个性点的字体,版面上的文字采用最好是避开娃娃体、雪仪体等看上去比较幼稚的字体;而儿童商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此类字体表现则可生动、活泼,采用变化形式多样而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不能采用太严肃的字体。 (2)、根据地域性需求。包装字体的选择上得依据地方文化的需求来设计。如香港、台湾等地区还有用繁体的习惯,那么在有些商品的包装字体选择上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 (3)、根据民族性需求。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这时商品的文字选择也应该有所倾向。商品如果是销往少数民族,那么在字体上就应该加上他们民族的字体,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否则商品可能会对少数民族消费者缺少吸引力和亲和力,甚至还会阻碍商品信息的传播。 (4)、根据消费者性别需求。字体的选择和颜色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性别有所区别。 (5)、根据商品属性需求。在字体的选择上也应符合商品属性的特征。如我国的茶包装,在字体上多用比较端正的字体再加以设计。而洋酒包装则选用一些花体或变形字体。 2、装饰性文字的结构处理与排版 包装上的文字、字母的造型结构各有不同,结构是字体设计的另一重点。要把它们有机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要对文字组合进行处理。以基本外形为主导,在结构上扭曲、变形,或改变颜色上的搭配等都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1)、利用共用的笔画:在常用的文字中,存在着许多造型类似甚至相同的笔画,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同的笔画将两个或几个文字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2)、笔画的连接:有些文字之间拥有共同的水平线,可利用他们的笔画延长使之结合。 (3)、用造型或笔画上的互补:在许多文字中,文字间的造型存在着互补的情况,也就是文字之间互相“补缺”。可利用或制造这种特点来达到文字组合的统一。 (4)、挤压: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数量较多的文字组合,为了使较多的文字看起来更加整体或更具造型感,可以将文字挤压变形并限定在造型内。目的是为了突出或强调其中某一个文字。 (5)、连接的环:一个带环的字母或文字可以和另一个带环的字母套在一起或延伸穿越,使之成为整体。 (6)、为空白区域添色:经常会有一些字母或文字令我们不好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字母放在一个框里,然后将空白区域添色,会得到想要得效果。 (7)、剪切:剪切掉字母的底部,文字的缺陷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会促使消费者在这个设计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只要把说明文字放在下面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8)、叠加法:就是将一些字母的部分增大或缩小,零散而无规则地排列,排列时使文字的增大或缩小部分重叠,使这些不规则的排列具有整体感。这种版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太死板。 字体选好后,再把品牌文字或群组的装饰文字看作包装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使其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让文字图形化。首先,应把包装中的文字面积化。通过单体文字的大小变化使文字形成大小不同的组合形成块面,在块面中,使单体文字形成点线面的布局。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包装版式的排版产生聚焦点和视觉冲击力。其次,利用文字本身或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空间,使文字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示最佳的效果,表现的最好方法是利用空间正负形。可以利用编排后的负形和字体间及周边空白版面,添加能体现商品内涵的设计元素来与群组的文字结合,达到体现商品个性的目的。 3、品牌文字的商品内涵体现 这一点需特别强调:目前在经济的驱动下,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被归纳于整体商品营销的范畴内,这就注定了每件推向市场的商品都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包装中主体文字的创意设计和排版往往能突出商品的文化内涵,因为它能使设计极具商品文化个性和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如中国的茶叶在包装设计时可根据商品属性、产地、厂家、企业文化来突出设计“茶”这个字,通过“茶”塑造包装氛围,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让消费者直观清楚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别开来。 设计之前必须了解字面意思和品牌含义,它包含两个重要方面:首先要根据文字的意义及结构进行情节化、心理化的布局,借用图形化、符号化的处理。其次要注重人们长期运用文字过程形成的特殊心理――望文生义和依形联想的审美观,要将文字的“音”“形”“意”高度融合统一,使设计师和消费者达到共鸣,这是商品内涵体现的重点。 总而言之,单体文字的设计、群化文字的排版、品牌文字的商品内涵构成了包装文字版式设计,包装版式设计中文字版式应该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现代文明,不断完善文字在包装设计上的创新,提出更多新的视觉理念。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装潢系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版式设计论文:书籍装帧文字版式设计的创新思维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它以可视形态存在,运用文字、图形、色彩、构图、用材和开本尺寸千变万化的组合,构成缤纷多样、各具神韵气质的书籍装帧形态。 版式设计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创造活动,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读者视觉接触时间最长的部分。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字版式设计,主要是通过对书籍装帧的了解,对版式设计及文字的了解,得出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设计者必须充分掌握文字造型的特性和不同文字字体之间的内存联系,灵活运用文字在版式空间中的创新思维,整体把握字体对文字版式设计的重要意义。 1、文字的定义 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有视觉识别的符号系统: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诉之于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文字版式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书籍版式的视觉传达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2、文字字体间的内在联系 书籍装帧中的文字有三重意义,一是书写在表面的文字形态,二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一个就是激发人们艺术想象力的文字。对于设计师来说,第三重意义是最重要的。我们挖掘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以画面中使用的不同字体为基点,从字体的形态结构、字号大小、色彩层次、空间关系等方面入手。文字个体形态设计中,所谓的“形”指字体所呈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文字的版式设计更多注重的是文字的传达性,除我们所关注的“文字”本身的一种寓意外,其本身的结构特征可成为版式的素材(《艺术与设计》总第050期第94页),因而要特别关注文字的大小、曲直、粗细、笔画的组合关系,认真推敲它的字形结构,寻找字体间的内在联系。 3、版式设计中字体空间的运用 空间给宇体视觉元素界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尺度,视觉元素如何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显示最恰当的视觉张力及良好的视觉效果,与空间关系上对不同字体负形空间的运用有直接关系。版面中除了字体这些实体造型元素,编排后剩余的空间即为“负形”,包括宇间距及其周围空白版面,也会影Ⅱ向文字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负形与字体实形相互依存,使实形在视觉上产生动态,获得张力:有效运用负形空间的特点,可以协调书籍的文字版式编排。在安排文字的位置、结构变化与字体组合时,应充分考虑负形的位置与大小。如,方形字体空间占有率相对较大,比较适合横向编排,长字体适合作竖向的编排。同时由于字体本身笔画的多少、结构的不同、方向的不同也会制造出多样的视觉效果。 4、文字版式设计与设计师创新思维 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者思维水准的体现,。也是评价一件装帧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加大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因此对设计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书籍的内容特性与品质定位方面,为了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重在打破以前那种比较传统思维设计的束缚。例如:现在的文字编排形式多种多样:有左右齐整,横排也可竖排;左齐、右齐或聚中编排;有文图穿插;有突出字首:有自由编排。而现在的设计师他们比较注意自由编排。他们在设计的时候将头脑中记忆贮存的知识通过创意来表达,书籍要让人理解设计师所传达的“信息”,与设计师的创意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创新理念与设计实践的结合,要求设计师发挥刨造性的思维,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融汇在设计之中,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创新设计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以人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从挖掘产品功能出发,赋予老产品以新的功能、新的用途;还可从成本设计理念出发,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计算机等一些高科技的工具也广泛的运用到设计领域中,设计师的作品通过计算机表达多种感觉形式,可以使设计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可处理大量的文字图形信息,有时会出现事先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不断地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版式设计的新领域。 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围绕着文字不断的变化,从而有不同的版式。书籍不但要达到精神沟通的目的,更需要在两者精神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创造新的视觉理念(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存在2004年1月第一版)。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装帧设计的应用形式、传播媒介、使用价值、服务对象、创作方法等有了更多层次的拓展,文字版式设计在其中也将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版式设计论文:论现代版式设计艺术的质感美 摘要:版式设计触及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抄袭跟风之所频出的现象也不能忽视,在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过后,只要掌握设计艺术的要诀才能设计出精美而富有原创性的版式。 关键词:版式设计 原创 质感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版式设计作品无处不在,静态的、动态的,平面的、立体的,纷繁杂乱的分布于我们能触及的每一个角落,好似满天繁星的夜空,根本无法分清哪一颗星星大,那一颗星星亮。如今我们又用什么来作为这些繁芜作品的评判标尺,谁又知道如何为低劣的作品亮起一盏红灯。 这个标准对于设计与制作这些作品的人来说同样重要。如今的中国设计界存在这样一个弊病,设计人员每次拿到一个课题,总是先要去搜寻相关、相类似课题的成品,然后或是照搬自认为优秀作品的创意,或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炖出一锅大杂烩。这样就进入了设计的误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众多的作品总是给人相似的感觉,这也是让人无法分辨优良的直接原因。 以设计一份求职简历为例。 众所周知,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更是处于白热化状态,如何让自己在众多的求职者当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二次竞争的机会甚至是获得这个职位,你所递交的求职简历能否吸引招聘者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简历能够吸引人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硬件优势,诸如学历、经验、能力等;二是漂亮的版面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版面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与你竞争的人大部分都拥有跟你同样的硬件优势,而漂亮的版式设计不仅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且更直接的体现你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份简历的版式设计是否精良就尤为重要。 在确立了这个定位以后,我们就有了设计简历的基本思路――展示个人信息和版式。那么我们就将基本信息罗列出来,采用版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分类、分区、分栏,在遵循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进行设计与制作。然而,在整个创意设计过程完成过后我们仍会发现,设计作品的质量和精美度良莠不齐。如下面两幅作品: 其实仔细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设计形式都遵守了版式设计的一般规律,例如,主题明确突出、版式整体性良好等;也运用了版式设计的一般方法,例如标题的视觉化处理、正文的编排形式等。但是我们还是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哪一幅更加优秀。因为右面那幅无论是在版式的完成度与丰富度,还是在设计创意上都明显高出一筹。那么大家不禁要问,设计者已经了解并掌握了版式设计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也充分运用了许多设计技巧,为什么作品还是不如别人优秀呢?这其中当然与行业经验有关,但是同时也说明了我们还有一些“要诀”没有掌握。 这个 “要诀”就是构成优质版式设计的三种品种――“认可感”、“喜爱感”、“品质感”。 所谓认可感就是要得到受众的认可和认同。当你设计的版式遵循了版式设计的一般规律,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受众就会接受这个形式,并认为“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所谓喜爱感就是让受众不仅仅是毫不关心的同意你设计的形式,而是更进一步的欢迎并放心接收信息。要提高版式的喜爱感,就要增加版式的趣味性,这个趣味性来自于视觉度,无论是插图的应用,还是色彩的搭配,都是提高视觉度的好办法。 所谓品质感就是指版式的格调,不同的格调适合不同的载体和人群,例如同是酒类广告,啤酒是一种较为便宜的产品,它的广告设计要倾向于平民化的路线,让大众感觉亲切;而高价的威士忌酒是一种奢侈的产品,它要向特定的人群传达一种品位,一份与众不同。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感受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做菜打比方来作形象的介绍。“认可感”就相当于“家常菜”,果腹而已,无所谓是否是美食;“喜爱感”就像是“高级餐厅的菜”,比家常菜多了份情趣,多了份热闹;而“品质感”更像是“地方特色美食”,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且也只适合特定的人群。 无论是认可感还是喜爱感,设计者都可以根据基本设计原则加以控制和展现,而对于品质感,它涉及的是版式设计的格调,或是说设计的品位,要想设计出真正的优质版式,设计者必须把握设计对象自身的气质,以及作品受众的品位与特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这剂药就是版式设计的格调。具体包括实用性格调、趣味性格调以及情感性格调,不同的格调具有不同的的特征,适用于不同的设计载体和对象。 一、实用性格调 实用性格调是以实用性、功效性为主的格调,以报纸、商业类杂志为典型代表。这种版式并不强调视觉效果,适用于慢慢阅读或是进行比较。我们从版式设计的几大构成要素来分析其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版面结构多采用硬网式结构,网状构成本身就具有严谨的特性,并且适合安排大量的信息,这与实用性格调相互契合。 2、信息量最大,几乎不留空白。信息量多的话,不论信息的内容是什么,都能形成实用的形象,大信息量是实用性格调的决定性因素。 3、图片外形多采用严谨且毫无浪费的四方形,这是版面结构采用硬网式结构所决定的。 4、图文率小。所谓图文率是指版式中图片与文字所占的比例,图片多于文字,图文率就大,图片少于文字,图文率就小。图文率小的版式则以文字为主,说明性强。 5、标题文字不是太大,凸显出坚实性即可。 这种充实而没有浪费的格调适用于商业杂志,因为不是实用性格调一般就无法取得信赖感。 二、趣味性格调 趣味性格调是以开放的、轻松的气氛为主的格调,给人一种亲切感和活力感,以面向年轻人的时尚杂志为代表。趣味性是没有拘束的强烈表现,表达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和朝气。 1、版面结构突破网格和中心的限制,尽量传达出自由、随意的特性。 2、信息量居中,而且作品中的信息的传达多依靠图片,而不是文字。 3、图片的外形多采用抠底形和羽化形,以此来匹配趣味性格调的自由随意的特征。 4、标题字较大,从而传达出自信的形象。 开放而随和的格调适用于面向年轻人的时尚杂志,对于年轻人来说,趣味性体现不出来的话,就根本无法继续阅读下去。 三、情感性格调 情感性格调则是以特定的感情色彩为主的格调,它要对特定的人群传达特别的信息。这种感情色彩可以是优雅的情调,可以是时尚,也可以是英雄形象或其它特定的形象等等。 1、版面结构多采用对称式和中心式,突出安定、稳重的个性。 2、信息量小,消除版式中的繁杂性,显得宽松而又富有感染力,突出了情感性。 3、图片的外形也多以方形为主,以突出内向、稳重的特点。其中以出血形最为典型。 4、标题字较小,给人高雅、平静的感觉,与内向的形象相吻合。 情感性格调以体育杂志、时尚广告为典型代表。 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各种格调,在实际设计课题中并不一定是单一存在的,比如汽车广告中就经常将情感性和趣味性并存,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世界中版式设计存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身处当今的光怪陆离的视觉盛宴下,我们并不仅仅要分辨孰是孰非,更要怀着一份设计师的责任感,鞭笞并加以纠正,为他们举起一盏红灯。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 版式设计论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版式设计题答题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考生在2013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版式设计题答题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如对标题的修改不太妥当、对校对符号的使用水平有待提高、编辑批示语不够准确、忽视页下注的注释线等问题,以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应对职业资格考试。 [关键词]2013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版式设计题 版式设计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好的版式设计赏心悦目,有利于阅读;不好的版式设计阻碍阅读。字体、字号都是带“感情”的,都是有“性格”的,不能随便使用。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68―B题测试的是一些版式设计中的基础知识,如文章标题字体、字号的排式、段落排式的统一等,并没有艺术方面的要求。题中声明小王的设计方案为略为缩小后打印的样张,可能给学生判断字号带来一定的障碍,但是该题已经说正文主体文字是10.5磅,其他可以根据此字号做出推断。在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对标题的修改不太妥当 1. 文章标题 文章标题字号一般较大,字体也较为突出,以便大家知道这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本文标题为《大数据重塑能源系统,智能管理的有效利用是重点》,标题字号比正文大了三级,约为小三号,相当于15磅,字体为黑体,左右居中排列。这些都是对的,不需要调整,但有不少考生对此做了不必要的修改。 有时由于文章标题较长,需要转行,一般是在标题长度超过版心4/5时才转行。但转行时要照顾到词的完整性,不能割裂词汇,同时虚词、标点符号不能成为第二行的开头,要排在第一行的行尾。本文标题就需要转行,但在“智”字后回行,割裂了“智能”一词,显然不当。考生要做的是标出正确的回行位置,在逗号后回行最好,在“的”后回行也可以。但在考试中,不少考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此外,其他问题有:有的考生认为标题中间不能有标点符号,因此标注“删掉逗号”,这是不对的;有的考生将标题的后半部分转为副标题,前加破折号,也不合适。没有任何一种出版规范说文章标题不能有标点符号,如长标题在需要停顿时,或标题涉及特殊概念、作品名称时,就需要相应的逗号、引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而文章标题结尾除了问号外,一般不加句号、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2. 段落标题 本文的二级标题“二、有效利用是重点”下的“1、”“2、”两个小标题后用的都是顿号,标点符号不准确,应该是下角圆点“.”。考题要求大家改过来,可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考生改过来了。 二、对校对符号的使用水平有待提高 在版式设计题的修改中需要使用一些校对符号,但是很多考生使用不当,或者不会使用。照理说,这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应该很容易,如果正确使用,卷面会很干净。可是,很多人由于不会使用校对符号,满篇都是编辑排版命令,卷面乱糟糟的。比如: 加大、缩小行间距只需在相应位置标上“ ” “ 文章标题转行不正确,只需要一个转行符号就可以了。很多考生在旁边写了一大堆说明文字,如“转行时要照顾到词的完整性,不能割裂词汇,同时虚词、标点符号不能成为第二行的开头,要排在第一行的行尾”等,但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如何修改,从而失分。 有的考生将行缩进符号标成了段缩进,将首行和第二行都标为缩进两个字。 此外,有的考生还随便创造编校符号。 编辑批示语不仅要求简单明了,而且要求准确,不能产生歧义。但在考试中,存在大量批示语不够准确的情况,例如: 1. 对各级标题的批示不当。文章标题依次可分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其中一级标题是指篇名,“一”“二”等是二级标题。但很多考生弄不明白标题题级,将“一”作为一级标题。由于有的考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不正确,故在考试中对标题的批示语多不正确。 2. 混淆字体、字号。有的考生在文中批注“加大字体”“缩小字体”,这是错误的,因为字体分宋体、楷体、魏碑等,不分大小。有的考生在作者署名“孟浩浩”边上批注“字体大于正文”,这也是不合适的,只能说字体重于正文或者字号大于正文。 3. 批示语不完整。比如,第三个二级标题“三、重塑能源智能管理”的字体字号不当,但是考生在批示时仅仅写“同上”难以准确表达意思,需要批注为“与其他二级标题排式一致”,才更为准确。再如,考生对文章标题下面的作者署名不能只标示为“缩小字号”,最好批示为多少号字,按照题意应该在11磅至15磅。又如,针对“二、”下的两个小标题排式问题,有很多考生批示为“左齐”,这是不准确的。左齐分两种,一种是顶格排列,也称为齐头排,图文左侧与版口位置平齐;一种是左侧悬空一定字数排列,即每一行都从距离版口一定距离起排。第二种符合本题意思。如果仅仅批示“左齐”,容易引起歧义。 整体来讲,考生在答卷时原则性的批示语多,有具体命令的批示语少。具体到某个标题、段落怎么排,没有命令。比如在文章标题和作者署名边上标注“字体字号由大到小、由轻到重”“变化有序、区别有秩”,但不标示究竟用几号字、什么字体。 四、忽视页下注的注释线 题中最后一项修改是针对注释文字的版式。此项共两分,加注释线得一分,标注字体变轻、字号变小、缩小行间距得一分。该题的注释为页下注,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注释方式。因是辅助性文字,所以字号可以小一些,行间距可以密一些,以明显区别正文版式;注释线也是为了避免读者将注释当成内文来读。但是在考试中,大多数考生只是写上缩小行间距、缩小字号、改变字体等,还有不少考生批注加“注释”二字,但是没有加注释线(只有文后注、书后注才采用加“注释”二字的方式,页下注不采用这种方式)。约9 700份试卷,只有不到50份卷面得满分。 应该说,通过这次阅卷,明显感觉到考生们的版式设计基础知识不太扎实。这是一道可选择的试题,未选此题的人约占50%,说明很多人对此题没信心。虽然在实际编辑工作中,有些出版单位将文稿交给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版式设计,编辑只进行微调;尤其是网络编辑直接在电脑上改稿,很少使用编校符号。但是,版式设计毕竟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还是要掌握好。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出版研究所) 版式设计论文:版式设计视觉流程的应用研究 摘要:版式设计最终实现的艺术风格决定整个商业广告的艺术风格,因此在商业广告设计的初期要注重版式设计的研究,提升广告的美感和人文气息。版式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实现对视线的引导,而实现这一流动的过程就是视觉流程。本文通过探讨版式设计中视觉流程常见的类型及其特性,为版式设计视觉流程提供一系列的研究依据,从而引导版式设计实现二维、三维和多维的发展。 关键词:版式设计;视觉流程;应用研究 一、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是广告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科学挑选构成要素,并选择与之配套的形式,最终才会形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版式设计将视觉元素按照合理的视觉流程进行空间组合,从而实现行之有效的视觉传达,这是版式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设计人员要对点、线、面等构成要素进行变化和组织,加强版式设计视觉效果的表现力,获得最终的设计作品。 二、视觉流程的概念 视觉流程指欣赏主体(人)的视线在版式设计中构成元素之间实现空间、时间的运动,这一运动的轨迹就是视觉流程。根据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视觉流程有着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单向、反复、曲线、重心、导向、散点等。其中,单向视觉流程的流动线简洁清晰,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复视觉流程的流动线具有秩序和韵律;曲线视觉流程线相较于单向,其有一定的变化,具有流畅的美感;重心视觉流程则具有突出的视觉凝结点,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导向视觉流程则体现了构成元素的方向感;散点视觉流程则更加轻快。根据以上几个主要类型的视觉流程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不同的视觉流程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应。 三、版式设计与视觉流程的关系 视觉流程是兴趣点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视觉流程是版式设计的基础,因此在版式设计中要注重视觉流程的规律。 视觉流程的设计结果就是版式设计。二者是一个共生的状态,同时也是相互满足和相互实现的过程。如报纸版式设计由标题、广告语、文案、图片等一系列构成要素构成。那么设计人员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处理版式设计与视觉流程设计的过程。只有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对视觉流程恰当把握,才能设计出富有个性的版式。 四、视觉流程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视觉流程的讲解以及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视觉流程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构图。 1.根据规律的把握,找到视觉流程的规律 设计人员要根据刺激度的转换实现视觉流程的移动,从而找到其中的规律和顺序。其中常见的几个规律有视觉刺激度由强到弱进行移动、由左上方向右上方进行移动、兴趣向不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不稳定性移动、多变向规律性移动等。根据以上几种规律的总结,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会以此为基本规律进行设计。根据规律,首先要注意视觉流程的逻辑性,要对市场或受众进行感性和理性的分析,从而确定符合认知心理和思维活动顺序的逻辑,保证版式设计的主次符合规律、清晰有序。 2.寻找最佳视域 视域是视线夹角形成的区域。针对版式设计进行页面视域的划分可以看出,页面不同视域带来的心理感觉是不同的。上面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下面则是紧张、压力和沉重的感觉。因此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诉求进行上下、左右视域的界定。例如在进行体育类报纸的版式设计时,可以选择动态的视域,如对角线形式。这一视域的选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态感。实现优秀的版式设计离不开对视觉流程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离不开对最佳视域的选择。 3.发挥视觉流程的主导性 版式设计在视觉流程的引导下,能够合理引导受众的视线流动。因此要充分发挥视觉流程的引导作用,以此实现元素设计,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一些p肥产品的版式设计往往选择女性、男性的形体线条作为版式设计分割线,其实这一个设计过程就是在发挥视觉流程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视觉线的流动,实现广告设计的诉求。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将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发展 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赖以运行的血脉。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系统如何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并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企业界、学界及政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以来,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管理当局和学者的空前重视,欧美等成熟经济体均强化了对金融的监管,许多经济学者也纷纷开展将金融因素内生于经济模型中的理论研究,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概念,认为金融因素目前对实体经济的主导,甚至绑架性影响日益突出。这些努力都体现了人们一个新的共识,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同时金融行业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新突破,互联网与金融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的创新。 本届论坛以“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的新机遇”为主题,正是要从财富管理的视角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模式的新影响,到场的领导和权威专家会为大家奉献上一道最富营养的经济大餐。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4年创办了《大众理财顾问》杂志,旨在传播健康的财富管理理念,推进科学的财富管理方法,创建先进的财富管理文化,致力于中国的财富文明建设。十多年来,《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见证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风风雨雨,亲历了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快速成长。在本届论坛上,我们又将见证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时刻,暨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相信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定会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坚持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支撑下,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翻开职业理财师素质提升的新篇章。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将大力支持《大众理财顾问》杂志密切与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合作,为中国金融专业人士素质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金融正在从基本服务于企业投资的阶段,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的阶段跨越,金融创新和综合金融服务的春天正在到来,相信通过包括各金融创新企业、职业金融理财师,以及《大众理财顾问》等专业媒体在内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摘 要: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各类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文章深入研究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及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 一、绪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P2P网络信贷类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商业银行亟需根据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创新改革,才能维持或者提升其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力,在将来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总体上看,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 (一)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现行条件下,各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往往起点金额至少在5万元以上,而且必须提前5~10天购入才能抢到额度,到期后方可支取。相对而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门槛较低,其中的货币基金类一般都是1元门槛,而且可通过理财平台垫款的形式随时支取赎回,而不必像购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那样T+1到账。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一般门槛都在1万元左右,而且很多理财平台都通过支持持有一定期限后可转让的形式增强流动性,低门槛和灵活性一下子拉近了普通大众和金融理财的距离。 (二)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理财品种比较齐全,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中货币基金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国债、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适合风险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堪比货币基金,远超具有同等灵活性的银行活期存款;定向委托投资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定向委托投资标的,风险适中,安全性适中,适合风险容忍度适中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远超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堪比银行长期理财产品;P2P网络信贷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一般借款项目,风险最高,安全性最低,适合风险容忍度较高的投资者,当然收益率也非常高,银行几乎没有同等产品可达到如此之高的收益率。 (三)手续方便、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平台和渠道优势,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产品购买体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通过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即可快速操作完成,操作比较较简单、手续也非常方便。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支付宝这一拥有广泛客户基础的平台,开展嵌入式直销,把理财产品便捷融入客户生活,提高客户粘性。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开发了自动理财功能,即用户可以设置将支付平台账户(比如支付宝余额)上高于一定金额(比如100元)的资金全部转入理财账户(比如余额宝)实现增值。与电子商务相连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也受到了反复的检验,运行效率极为出色。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 (一)侵蚀商业银行利润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其形成了较为强劲的竞争,使得银行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正越来越多的被吸收至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商业银行利润。相对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建设营业网点,不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运营成本相对更低,在产品的销售和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更便利客户的投资操作。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不需要花费巨额费用做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宣传,而是更侧重于从增强用户体验的角度,使用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实惠和便利,进而使得每个老用户成为“义务宣传员”。种种竞争优势使得银行存款或者理财“财富大转移”搬家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尽管银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银行宝”类创新业务,但竞争力较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且“银行宝”类产品的推出,也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所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传统的垄断体制性优势消失,产品利润大大减少。 (二)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互联网金融高度开放性、低门槛、操作便利的特点,使得很多原来没有理财意识和观念的用户成为了理财达人。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购买个人理财的用户必须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用户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客户的同时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客户,而且用户去商业银行办理开卡等相关业务时,商业银行可以适时进行其他产品推介。另一方面,原来只认同银行存款产品而对银行理财产品不熟悉、不信任的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接触了理财产品,开始具备了更强的理财观念,再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就很有可能购买银行推荐的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所以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的广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培育了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三)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广大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几乎等同于存款,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只是不能提前支取而已,事实上很多不够专业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推介产品时也常常这样表达。这就使得广大社会民众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隐性担保的思维习惯,或者说银行理财产品是需要刚性兑付的,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没有给予客户预期的收益甚至造成本金损失,即便是这种损失是产品合同提前约定的,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声誉风险,潜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使得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单薄,产品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这种竞争会逼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因为传统的理财产品已不具备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便利的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丰富产品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一)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门槛高,品种少,收益率低,流动性差。为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如中国银行与其关联公司中银基金以及业内知名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合作,在其开发中银易商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了“养老宝”系列产品,来与各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进行竞争。此外,对于存在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经营保险、基金、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性商业银行来说,可以通过集团内资源整合的方式,将保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信托产品等与银行理财产品相融合,形成“大理财”概念,来完善其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成功的范例是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的“陆金所”系列产品。 (二)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注重用户自己的选择,这通常对用户自身的理财规划能力和风险收益权衡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很多用户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事实上,目前有很多处于监管真空和野蛮生长下的P2P理财平台是极不规范的,只用高收益吸引用户眼球,而在风险的提示上明显不足。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商业银行在众多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具备更加规范的个人理财体系,也拥有一支从业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精湛的理财经理队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们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人生规划、实际需求等为客户进行相对专业而恰当的资产配置,提高客户的理财效能。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涵盖普通客户、理财客户、财务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等多层次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客户分层管理和转化,加大对理财经理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理财规划的支持作用,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切实提高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智能终端销售渠道完成的。商业银行虽然近年来推出了手机银行功能并不断完善,但是其无论是在终端功能还是在客户体验上,都比支付宝APP、微信支付APP等服务平台有着不少的差距。比如客户要投资购买中国银行的“养老宝”产品,则首先需要下载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再通过手机银行APP下载中银易商APP,再通过中银易商APP下载养老宝APP,流程非常繁琐,而且系统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客户紧急取现无法及时到账的情况。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升现有网银及其他电子银行渠道的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并投入更多的资源集中于APP功能的开发与完善,致力于提升智能移动终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客户消费体验,增强渠道竞争力。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理财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理财业务不断发展,社会对网络理财服务需求迅猛增长。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理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互联网理财产品设计,理财业务实施、行业监管、制度保障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制约了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 个人理财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工具,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的新金融业态,是传统金融金融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市场信息虚拟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来自于网络,使其自身就具有虚拟化。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金融行业虚拟化信息得到重视,金融行业信息虚拟化不断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息虚拟化快速发展。 经济运行高效化。传统金融市场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交易完成时间长,经济运行速度受限。互联网金融发展了信息业务处理方式,自动化程度提升。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服务效率提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资源易获得性。传统金融市场下,银行服务层次高,某些金融行业无法享有部分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任何客户都可通过互联网寻求资金帮助,有着传统金融不可比的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详见下表) (四)互联网金融的管理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外部监管及法律规范缺失,缺乏行业自律性。第二,互联网金融业的控制力不够。金融业自身就有不可控性,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就其这一弊端仍有较长一段路。 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最早出现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首先推出个人理财业务,自此以后其它银行也相继推出个人理财业务。直至发展至今,有以前的单一理财产品向综合型理财服务转变,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更加多样,储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互联网金融等多种选择。 (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理财,人们希望个人的资产保值增资,需要更加专业的理财规划。近几年,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主营业务之一,各金融机构把理财业务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理财业务新的增长点。 (三)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财业务同质化,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客户认可。第二,个人理财观念淡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相关从业人员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第三,缺乏行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页管理,限制客户在各类理财产品的分配与流通。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当前个人理财的转变 (一)个人理财方式的转变 选取黑龙江省不同消费水平的居民进行“居民个人理财与互联网金融”的调查问卷,得出及整理有效数据。23%的居民人表示愿意参与互联网金融,14%的居民表示不会参与其中,另有63%的居民持观望态度,由此83%的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看好态度,由此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着传统金融市场的占有率。调查考虑了年龄、学历、职业、年收入等因素的印象,得出老年人的闲置资金50%以上均投入理财风险低,收益低的银行中;中年知识分子闲置资金30%以上投入互联网金融;青年人投入互联网金融的资金高达60%以上。有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在居民理财中任不及传统金融,但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不排除将会超越传统金融市场的可能。居民正在由传统金融理财方式向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转变中。 (二)个人理财方式的展望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居民财富持续积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良好。同时,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大量拥有综合性业务金融机构的成立,使得个人理财更加的专业化、具体化,由此带来理财业务的良好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理财意愿不断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理财方式。另一方面,国家对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持鼓励支持政策的。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2013年是初始值年,2014年是调整之年,2015年是发展之年,而2016年将成为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进一步稳定客户、市场,走向成熟和接受监督规范之年。互联网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将以创新为支点走向平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基于个人偏好理论的金融理财市场统计分析 [摘要]鉴于理财产品存在的广泛市场空间,商业银行掌握消费者偏好开发出适合的理财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各类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消费者的偏好结构分析及对由正交试验设计得出的虚拟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预测,为商业银行推出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提供参考。最后对联合分析的应用进行了推广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理财产品;联合分析;产品特征;市场预测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理财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重视。而其中商业银行是大众理财的主要选择对象。为使理财产品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就需要对产品特性及其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产生最显著的效用。人们希望在产品特性与效用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来对产品特性的效用进行明确的数量化解释,而且当产品的某种潜在特性组合得以确定后,其效用也可以预测。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得出产品特性的效用函数后,对理财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寻求各产品特性的最适组合。 2联合分析在理财产品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2.1确定理财产品的属性与属性水平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的各种属性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属性及其相应水平如下表: 2.2正交设计与产品模拟 本文选择的理财产品的属性有4种,每个属性下均有3个水平,若是全部组合,则共有81种组合,让被调查者对81种组合打分实在过于困难,因此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挑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组合产品。 2.3对虚拟产品进行打分评价 建立产品卡片之后,每一个卡片就成了一种购物的选择,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了解顾客对产品的爱好选择,1~9表示购满意愿的强烈程度。 假设某个被调查者对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程度如表3所示,可基于此作进一步分析。 2.4属性效用的计算 通过统计软件SPSS的联合分析CONJOINT模块进行分析,得到各属性及其水平效用值。 观察上表,首先对联合分析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这里采用Pearson的R检验和Kendall的tau检验,可以得知两个相关系数的检验都非常显著(在0.05水平下),可以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因子比重表示此产品特征在此类消费者的选择中的影响程度。水平值的效度表示该水平值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效度,效度越高表示此水平越受欢迎。 2.5理财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由表4看出本文所调查的此类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其次是所能获得的收益,而该类消费者最不关注的是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是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初衷,然而此类消费者同时期望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为了进一步分析何种产品对此类消费者的效用最高,我们计算此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如产品序号为1的虚拟产品,其效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同理计算得到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结果如表5所示。 U1=U(风险+收益性+流动性+认购门槛)=1.111+0.111-0.222-0.222=0.778 由表5我们可以得出虚拟理财产品总效度最高的为8号产品,总效度最低的为9号产品,8号产品与9号产品的流动性都处于一般水平,然而它们的效度却相差4.001,也就是说比起流动性,风险更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由此我们不妨挑选出风险低的几类产品来着重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即1、2、8号产品。2号产品虽然是低风险产品,但低收益使得它的总效度为负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推出8号产品显然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但商业银行既要保证客户的风险低水平,又要给予客户高收益显然对于银行来说是不经济的。因此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推出1号产品。 3结论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他们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制定出在未来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以考虑自身情况,使理财产品的设计价值最优化。联合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就起着独特的作用,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产品及服务领域。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 摘要: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出现,使得部分传统金融业务在脱离金融媒介条件下,为用户提供操作便捷、服务效率高、信息透明度高、交易成本较低的金融服务。这些优势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要找到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基于客户当前所拥有的存款、有价证券等各项财产,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目标,借助自身拥有的专业人才、信息数据以及投资经验,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且缓慢,在起步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理财业务都是以储蓄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也随之改变,对理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商业银行来讲,在理财业务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客户资源广且稳定。商业银行在过去的传统存贷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而这些资源为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社会公信力较高。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本着安全性原则为首的经营原则下,使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较高。再次,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财能力。商业银行对理财人员有严格的从业资格要求,同时在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对金融、经济、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扩充,保障了银行理财业务的专业性。最后,商业银行在对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中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外部来说,有相关的监管政策来保证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有序运行;从内部来说,商业银行拥有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比较下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做起了"互联网+"业务,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第一,运营成本较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即可开展金融业务,相比而言商业银行则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才能够开展理财业务,营运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开支明显高于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业务。第二,商业银理财服务范围相对较窄。银行的理财业务一般针对的是在本行开户持卡的客户,不利于开发潜在客户。而通过互联网金融,客户可以采用不同的银行账户办理理财业务。第三,技术支持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解决了银行由于繁杂的机构设置而出现的客户信息分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运营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运用。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机遇 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时,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客户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拓展多元化业务,降低运营成本。 1、理财产品惠普化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惠普金融,它将客户尽可能的全面化,以小、散客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弥补了银行对理财客户的局限化。随着互联网用户的逐年递增,一些中小客户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理财激活,传统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以大客户为目标群体的理财业务基础上,以惠普的精神扩大理财客户群体,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领域。 2、互联网金融思维下的理财创新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宝)将投资理财业务的纳入,为个人客户的小额存款提供了相较于银行传统理财产品门槛较低、操作简捷且收益较高的新理财产品,由此才出现了2013年由于余额宝的出现而导致银行大量存款流失的现象。商业银行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时,应考虑为不同的客户需求如期限、资金等方面提供针对性产品,同时要产品结构化,将资金分流投资于不同风险的产品,均衡风险和收益。 3、现有技术的更新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市场交易额日趋增加,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作用被逐渐弱化,消费者的支付习惯逐渐倾向于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运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在传统理财业务基础上应拓展新服务模式。将线下模式转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可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一方面运用手机银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运用手机理财的需求。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格局,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新模式的冲击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虽然影响到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垄断性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会完全地替代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使商业银行开始转变思维,以以新的发展模式来应对这种改变。最终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同时,还能够将金融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理财服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我国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投资理财在现如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比如《个人投资理财》,让同学们在进入社会或者是组建家庭之后能有一个很好的理财和投资的本领,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理财和投资的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能运用理论来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学到扎实的有用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构建新的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投资理财;教学法;课程 1理财课开设的必要性 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在提高,每个家庭的资产也在不断的上涨,因此人们也希望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保值或者增值。我国人们在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资都在逐年增加,在以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花费,因此人们就必须要知道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财产能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极好收入的人来说,更需要有专业的理财知识,或者是专业的理财人员的帮助,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合理的保值或者让其增值。现在社会上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在开发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理财产品,让人们能够尽量小的风险下还能有利润可收。对于个人理财来说,竞争也是非常大的,对于能够了解和熟悉个人理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来说,开始上大学,自己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都希望能在生活费够用之后的结余,能将其进行理财让自己富余的财产增值,所以大学生开设理财课程十分必要,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财知识,能为以后自己的财产作出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2个人理财的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 对于个人理财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案例,这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理财课程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候,案例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掌握,而且理财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很多,有经济、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学生还要自然的将这些知识熟练的进行链接,才能更好的将知识学好。我国人们比较认同的理财方式是储蓄,储蓄的收益很低,而且流动性及高,但也是一种理财的选择,将资金进行积累起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储蓄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储蓄的种类,从而得到收益。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储蓄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教学。例如储蓄资金的时候可以选取两种方式将钱存入银行,一种是整取整存,另一种是大金额的储蓄,时间都是三年,当到期后,这两种方式的利息就会不同,对于整取整存的储蓄方式来说,到三年后,没有取出,那么之后的时间就会按照活期的利息来算,而另一种方式来说,就不会改变利息的计算;如果说第一钟储蓄方式在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将资金取出,利息就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而第二种方式储蓄是不能提前取出来的。 2.2项目教学法 理财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学会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出符合他们要求的理财方案,对于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项目讲授相关的知识点,而且选择的项目要与所学的知识点相关,并且将项目分成若干子项目,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自己组所接受的项目共同来完成,并把项目的评判标准告知学生,然后让同组的学生共同将任务完成。学生要想将这个项目完成,就必须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还要进入社会,了解现实的情况,也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解,让后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通过项目学习以及完成,都需要同学们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也能锻炼同学们合作意识,还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同学们在完成自己的项目之后,每个小组可以进行互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将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做最后的评价。 2.3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教学法进行学习。个人理财也是有一定的步骤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客户信息的收集。(1)收集完资料之后,对客户有了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建立好与客户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制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理财计划书,这一步的关键是在于要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和实践经验,以及处理紧急事情的能力,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用互动教学法就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要求。互动教学法也是必须要有教师的讲授,教师可以充当不同需求的客户,让同学们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这样不断的锻炼就能成为合格的理财规划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就能掌握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同学们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同学们所欠缺的知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知识的补充,让同学们能真正的理解作一个合格的理财规划师应该怎么样与客户交流,需要了解客户那些资料等,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处理事情的应急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财方面的知识。 2.4多媒体教学法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加直观,更易于同学们理解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市场上比较新的理财产品展示给同学们,教学内容被生化化,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以上教学方法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上,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将课件拷下来,回去之后进行复习,才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好。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还要注意各种教学法相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法各自优势,最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合格的理财规划人才。 总结: 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到课程中的知识,并实质的运用到实际中。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如何利用金融市场上的相关工具制定个人的理财规划 【摘要】个人理财就是消费者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和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调整资产分配和投资情况,以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直观的说,理财便是如何将投资与消费协调得更适合自己。大学生理财,与成年人理财一样,也包括经济收入和经济支出两方面,既要通过合理规划投资增加经济收入,也要通过合理规划消费控制经济支出。 【关键词】理财工具 规划 收入 支出 从初中时起,我心中便一直有理财观念,可能跟我家有干会计这一行的传统有关。爸爸数学学得好,我也不错,对数字挺敏感的,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用树枝在地上算账。 一、中学理财 初高中理财我主要是控制一个方向(知识和能力有限),就是经济支出。主要是消费的结构性和合理性。比如,我不会买一些质量次的消费品,因为经过计算买质量好一点的会在长期节省自己的开支。还有,对于一些无所谓的东西不买。另外,不买那种附加价值品,比如本来一种食物,分开卖,一种带肉的和一种不带肉的,后者比前者贵好几块,倒不如直接买肉菜而不是掺着的。另一方面就是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了,作为学生我只是一个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和创造者,消费来源来自父母。我的做法是适当增加收入,我会占学校“便宜”,因为本身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我就会申请贫困生等一些资助项目减免一些学费,再加上学校每年会给成绩好的学生一些资金奖励,还有一些竞赛奖金,我就不愁了。 二、大学理财 大学在学金融之前,没有理财意识,还是保持原来的理财状态。大学生的理财要从规划开始,所以我的大学理财也就开始了。 (一)理财规划第一步:清楚自己的资金来源情况 我家有一个传统,上大学后第一步就是要国家贷款,原因是我家大学生多,家里经费不足,要贷款靠自己毕了业还,生活费是尽量靠自己兼职和学校奖学金挣取。 我大一意外地没贷上款,现在有5000块钱隐负债,大二贷了5000。目前收入有:每学期的人民奖学金(一般得二等也就是500元);每月学校餐补60元;助学金2000元左右;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数学竞赛200(不是稳定和长期的收入,一次性);在学期里,每月勤工助学小于等于200元(灵活,看工作时间);偶尔校友基金奖学金(比较少不确定,100元左右);平时偶尔优秀个人或团体奖也是100元左右;学期刚开始,做兼职收入(勉强够一个月伙食费)。高考过后的暑期自己挣了一些钱,预期以后从父母处每月获取300元,没有精确的收入数字。目前银行卡里存有2000元。 (二)理财规划第二步:明白自己资金去向 大学生的生活费开销是一个灵活的可以变动的数字,包括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之间,低可以至300元高可以上万元。吃饭方面是一个比较好掌控也是比较稳定且不可少的支出,我就尽量综合营养和价钱,秉持着尽量在食堂少去外面的原则,每月大致500元。其他的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不是每月都要支出,摊销到每月就是200元。意外支出,像聚会请客,修理东西,家乡朋友过来游玩等摊到每月大概50元。所以平均一月费用750。 (三)理财规划第三步:明确理财目标 理财是一个漫长和需要坚持的过程,制定目标才能合理制约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理财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 我有明确的理财目标:我要走出农村学习知识,走出贫困,走向大城市,证明自己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拥有给自己的家人幸福的能力,拥有富余资金以回报社会、帮助弱者的能力。这一切要以资金充足为前提(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最重要的,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经济和金融学界的共识,所以没必要跟它过不去,要善意合理地利用钱)。 (四)理财规划第四步:理财工具和理财方法 (1)低风险理财法。储蓄法,我考虑自身情况,没有太多的闲余资金,想通过这种方法监督约束自己有规律地赞钱,有一定积累后开始考虑其他的投资方式。而且理财有一条常识“在个人的资金建立阶段,对安全的考虑要重于对利息水平的考虑,存放的资金应当能随时支取。” 合理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从理财的角度来说,理财是为了实现人生的重大目标而服务的,而每月的储蓄其实就是投资的来源。因此,合理的储蓄应该先根据理财目标,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每月准确的金额;然后是量入为出,在明确的理财目标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额进行储蓄。关于储蓄有两个公式:“收人一储蓄=支出”与“收人一支出=储蓄”。从数学角度这两个公式一样,但从理财的角度看,两者有天壤之别。如果是后一个等式,那么储蓄就变成可有可无了,有就存,没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须项,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理财规划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 投保法,近些年,保险市场的发展还算可以,前景诱人。保险险种丰富,能适合不同群体,满足不同需求,分担风险,其不但能预防风险也能像在银行一样赚取利息。 对于我来说,大学毕业工作后,公司应该有职工养老险什么的,养老险就不用了,刚开始年收入低先给自己买一些保障型的保险比如重疾病和医疗险,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这些险种缴费期限短,一次缴费少,而且定期体检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债券法,分为国债和企业债。国债风险低,我打算在事业起步时购买一些国债,而且有些国债可以质押贷款,在急需资金时有的缓冲。 企业债收益高风险也高,暂时不考虑,事业稳定后会买一些。 (2)风险理财法。炒股法,股票市场中品种有两类,一类是套利型的专业品种,一类是低风险的盲点品种。 大四快结束时,自己手里应该也有几千块钱了,可以买一些低风险的盲点品种,在股票市场跟跟高手的风,混一下学一些经验,可能还能套一些钱。 炒汇法,个人外汇买卖,是指依照银行挂牌的价格,不需要用人民币套算,直接将一种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外币。参与个人外汇买卖主要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投资收益。 第一,保值增值:可以避开汇率风险,使手中的外币保值增值。 第二,增高利息:将低利率外币换成高利率外币,同时需要考虑升值趋势。 炒股有一定经验后,而且也有一些资金后,可以考虑适当炒汇,但不作为主要的理财投资方法。 基金法,基金是中国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理财方式,只有在熟悉基金背景的情况下才能买。股票型基金是赢得股票市场上涨趋势时的收益,要有判断股票市场走势的能力。货币型基金是赢得稳定的高于银行利息收益的收益,与股票型基金套做。 (3)增值理财法。增值理财法主要包括房产投资法,文物收藏法。第一种主要是房产投资(注意国家的阶段政策导向与楼盘增值潜力)和房产出租(注意地段的出租率与租金水平及能否把民居转变为商业用房)。第二主要是一些古玩字画收藏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低价品收藏,在价格高时卖出能获得不少收益。 (4)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分为基于期权的工具,基于期货的工具和其他衍生工具。 对于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学会理财和消费,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是我们理财的起点,既然学了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有关知识,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些金融工具帮助自己理财,制定个人的理财规划。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我国个人理财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年提高,个人理财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战略性的建设意见,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现状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GDP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得到极大提升,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及财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个人理财业务应势而生。 个人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1995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它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设立其独立的理财部;自此以后,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却很快,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金融问题,极具有创新性及启发性,许多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经济金融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阶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金融生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2.金融生态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态内涵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环境两个基本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的。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基本原理,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周小川行长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态化的形象阐释,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各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结合生态学系统构成原理,我们可以整理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原理,见图1。 2.2 金融生态特征 金融生态作为生态学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既有与自然生态学相类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将金融生态应用于金融发展研究时,必须充分了解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是以信用经济为基础、以金融资源为运作对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体系,在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实现资金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动态系统。其具体特征如下: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3.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分析 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在商业银行,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销售网络方面的强大优势、在资金清算方面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的特殊权限,使其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理财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公司在个人理财市场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理财中心来推销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财险等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推出了以下几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来说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较好的兼顾了收益。 3.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主要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 第一,潜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的GDP增长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这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涨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给人们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潜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财需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我国GDP及CPI在最近这些年的增长势头。 第二,现实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以前的单一存款、手持现金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出现了现金、存款、债券、股票、外汇、保险、基金、黄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观察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不难发现,储蓄存款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现金、债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投资心理,即缺乏主动性,避险仍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意识、金融资产的数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居民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本文结合金融生态内涵,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等金融生态子系统对我国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财产品的种类、结构、设计上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理财产品功能简单,同质化严重,理财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在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而个人理财的目标就是针对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理财规划。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二,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晚,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最终需求者,居民的理财观念尚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理财看作为是一种新型投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技能仍以本机构业务为主,理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金融机构在理财宣传、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体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与此同时,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客户资金在各类理财产品上的分配与流动。这样的分业管理,导致各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并帮助或客户实施投资理财计划,从而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对目标客户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个人理财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均对个人理财相关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有所规定,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收入会有所减少,从而抑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理财积极性。因此,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们收入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时,人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抑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方面 金融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个人理财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与国外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巨大优势地位,使得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个人理财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提高个人理财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4)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战略 通过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战略性发展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金融机构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金融业内部已经开始彼此向对方的业务领域渗透和扩张,比如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公司推出的连结保险,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发售,开通“银证通”业务等等。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应从混业咨询、混业合作的思路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充分做好理财“混业”经营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具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第二,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石,也是个人理财服务的落脚点。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丰富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应当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在延伸业务的同时增长了对同一客户的服务周期。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较为薄弱,如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金融机构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解决个人理财业务(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2页)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给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只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宽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相关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第四,培养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员,提高专业修养,同时更新客户理财意识,拓展理财市场。居民希望理财服务人员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专家,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复合型的专业理财人员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应把综合个人理财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个人信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放心将钱交由理财机构管理。 4.总结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金融生态角度来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体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监管、产品、法规及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下充满活力地发展。 作者简介:薛双霞(1986—),女,河南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风险管理与保险。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家庭金融视角下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分析 摘 要:文章从家庭金融视角出发,提出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总结出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三大问题,进一步证明了家庭金融理念意识的培养与家庭主体参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金融;个人理财;需求 家庭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理论,表现为个人家庭通过一系列金融活动实践以实现家庭长期效用最大化。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国内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标志,我国家庭金融高质量微观数据库有了初步成果;另一方面,在经典理论的借鉴之上,家庭金融研究更需要实证方面的因素考量,以便对研究结果加以评述修正。通过分析理财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认清当前我国家庭金融发展概况,提出建议,促进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 提高。 一、家庭金融活动的特征 广深性。从广度上来看,家庭金融辐射范围广阔,参与对象与机构数量众多,资金额与交易量大,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在经济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深度上看,家庭金融相关理论刚刚起步,且内部机理演化难以推算,其研究需加大行为心理因素构成,吸纳社会学研究范式等内容,贯彻在市场参与、投资组合决策、负债消费等一切行为活动选择中。 差异性。家庭金融具有文化异质性,其发展路径在各个地域不同,呈现出的特征也就不同。不同背景之上的理论与实证难以达到统一,行为偏差影响明显,因而更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操作。在一国之内的家庭经济体中,由于财富规模、风险规避态度等因素不尽相同,实际金融活动选择也千差万别,由此对理论研究提出挑战。 稳定性。现代家庭金融立足于人一生效用的最大化,以资源平衡与风险的分摊补偿应为目标,由此呈现出稳健性。从短期看,家庭努力追求内外部的均衡,力求实现稳定内部流动性,同时最大化外部投资收益这一目标;从长期来看,生命周期因素左右着金融活动选择,平滑风险与追求稳定收益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面对不同环境与需求,有更灵活高效的金融决策。 二、基于家庭金融视角的理财市场需求分析 (一)家庭金融意识淡薄,需求带动作用弱 以个人家庭利率意识、投资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金融意识目前在我国公民中显得薄弱,家庭参与理财市场的程度非常有限。据《报告》显示,我国资产最多的10%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1.01%。收入最高的10%家庭储蓄率为60.6%,占总储蓄的74.9%。在金融资产结构上,银行存款占比高达57.75%,家庭在股票市场的参与率为8.84%,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逐次下降。 家庭单位由于数量众多,规模效应明显,投资活动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成为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渠道。金融资产占有不均,收益严重分化,富裕者边际消费倾向弱,储蓄率高,储蓄量大,抵减了扩内需效果;储蓄占比大,有价证券少的资产结构收益低,实际与预期收入效应都大打折扣,消费需求被进一步抑制。可以看出,我国理财市场需求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并未对经济增长发挥出系统性带动作用,活力释放的背后还有赖于各种制度安排与社会意愿的形成。 (二)需求主体结构化,市场应对不足 业界认识的不足使理财实务领域的拓展受限。过去由于交易规模小,理财市场分割刚性明显,业务受理层级标准化,产品兜售“一刀切”,随着专业分工与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由不同家庭收入所带来的结构化趋势明显。面对高、中、低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理财市场供给却显现出数量与质量上的应对不足。 从量的方面看,千千万万不同财务目标的实现以不同目标人群、风险收益匹配的各类创新产品为前提,帮助折现未来价值;从质的方面看,在一定时期与收入约束内,指示性的财务意见对家庭将显得更加重要。当前需求结构要求在市场细分上做到产品与理财业务的综合全面。理清机构内部与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独立性,专注差异化财富咨询与规划服务,将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转轨方向;更多金融产品的设计创新则对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兴起提出要求;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更应积极建立“一站式”家庭理财服务体系。 (三)体制与环境制约需求,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家庭主体参与理财市场的一道关口,传统上认为其主要通过市场风险、道德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政策风险等影响投资质量。我国体制与环境因素在个人投资风险方面影响显著,制约着有效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垄断力量抑制竞争,市场走向与资产价格数量变动均有被操纵的可能,从而加大涉及利率调整、汇率波动等在内的市场风险;而本身金融体制改革不利,相关法律缺位,市场化难以深发,资产流动性风险就会凸显;征信体系与法律制定不完备使产品欺瞒购买、公司违约等事件屡发生,审理与监管权力集中导致行业混乱,道德信用危机频发;而市场交易所需的各项标准得不到有效力的界定,面临来自法律政策本身的风险。 三、结语 反映在理财市场中的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我国具体市场环境下,存在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的特点。个人理财须面向广大家庭客户,做好需求识别与激发,推进家庭金融理念的渗透,显以本地化、全民化理财市场为标志的现代金融新貌。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开放金融市场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寻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本文将从战略角度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状 问题 发展战略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业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个人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吸储放贷、代收代付等简单业务。在金融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各家银行为了应对新竞争,也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向客户提供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以及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业务服务逐渐综合化、个性化。但是,当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约束。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保险法》,确定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并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理财,这就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向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拓展,限制了业务运作空间。这种分业经营体制,导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提供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低层面上,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进行组合投资来实现增值,离真正意义的个人理财还很远。 2.专业人才奇缺。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集知识与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其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就相当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丰富的从业经验,而且也要精通房地产、法律、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乃至市场营销等众多专业领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和组织能力,才有实力进行组合投资,规避风险,达到财富增值的最终目的。我国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仍远不能满足这种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产品单一、服务面窄。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只是在储蓄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展,为客户提供已经设计好的固定产品,产品单一、服务同质,还不能给客户量身定做理财产品。已有业务主要以结算类为主,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或者提供咨询、建议及投资方案,引导客户进行投资,并规避风险,涉及证券、保险的综合理财仍需客户自己操作。 4.有效需求匮乏。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很是缺乏投资理财的意识,也很缺乏相关业务的了解,并且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也不够信任,这就导致了不进行有效的理财。另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门槛过高,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二、发展战略 1.集团化战略。目前分业经营体制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拓展,打破体制的桎梏,走混业经营的集团化道路将是必由之路。可以通过金融控股集团控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来同时涉足银行、证券和保险市场,打通三大金融领域,破除体制约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财方案,进行组合投资,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理财收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寻求更大的增值空间,迎接大理财时代的到来。(如图1) 2.人才战略。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对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专业理财师的培养,尤其是高水平理财师的培养就更加滞后。目前,我国理财师的资格认证只处于起步阶段,且名目繁多,没能形成一套权威性极高的认证体系,这需要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推动。同时,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加强职业人员的培训,在业务操作中不断提高理财人员的水平。再则,商业银行可以联合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有关高校及其他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理财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并结合市场需求和业务需要,加快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理财人才的教育培养,打造潜在的综合型理财专业人才。这样,通过职业认证、内部培训和教育培养就形成了一套完备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及未来对理财人才的旺盛需求。(如图2) 3.技术开发战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化服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间理财竞争的重要领域,并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态势和格局。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理财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开发先进的应用软件,快速高效的进行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设计和模拟理财方案,是理财市场的迫切要求。同时,基于营业网点和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不再受营业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全天候提供服务的自动银行、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等日益深入理财服务,并不断深化网络化服务的发展进程。 4.营销革新战略。当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更多是等客户上门,且门槛较高,营销观念陈旧。 5.产品多元化战略。目前商业银行所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同质性很高,差异性较差,缺乏特色,根本无法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千差万别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和技术平台不断整合产品和服务,开发更多多元化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并通过打造精品,形成品牌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理财服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海啸”下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现状及前景 内容摘要:随着股市反复探底,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步显现,以及我国私有财富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如何快速发展我国的投资理财市场。 关键词:金融“海啸”;投资;理财;现状 2007年美国国家金融银行业发生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造成的一连串的经济波动,几乎将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大树连根拔起。金融市场如同发生一场海啸。随着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步显现,物价逐渐高企、股市低迷、基金缩水、楼市扑朔迷离,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2010年投资理财市场再现新的机会。不过,在个人理财方面,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刚刚起步,与国际投资理财业相比,还是不成熟的市场。具体说来,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国内投资理财市场现状 (一)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导致理财服务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即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都以分业经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比如银行业,从银行理财服务的宣传资料看,似乎涵盖了和生活理财与投资理财的全部概念,但实质上它们是一种传统服务的延伸。由于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除了存贷业务,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因此在个人理财方面给客户的建议多是长期财务计划。但是在海外,国外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的“生产线”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他们早就把金融商品融入金融机构系统内部,混业经营模式随处可见。 正因为如此,作为构成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市场实现增值。因此,投资理财服务需要金融领域产品的全面、丰富和最优化组合,但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投资理财业务在政策的鸿沟面前显得非常的苍白和脆弱。 (二)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服务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与成熟市场相比,国内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形似,而没有达到神似。可以说,投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停留于表面。比如有些高收入者对于国内的投资理财服务经常抱怨,国内各类个人投资理财服务,大都“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建议、沟通”、“自动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服务态度不够好”以及“没有给人能够相信的感觉”。即使是中资银行开设的理财中心实际上也更多地停留在“为内地客户提供外币的存款和抵押贷款业务服务”的理财理念和简单地将银行自有和的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并打包销售的层面上,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产品创新。同时所作的理财规划书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不能不说,国内的理财规划服务炒作和宣传的成分更多。 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国外同业相比,普遍功能落后,整合度较低。理财新品的开发无论在速度还是在功能上均滞后于市场需求。 (三)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匮乏 以上在投资理财业所述的问题,有一个最根本原因是专业人才匮乏。国内投资理财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里的人才是指熟悉金融所有行业的全才而不是单独一个领域的人才。因为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涉及面广,不仅仅限于金融产品的投资分配、资金运用的合理规划,还包括帮客户处理税务问题,乃至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收藏品投资等诸多方面。国内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期货、黄金、保险以及其他领域的全能型通才。从业人员对现有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往往只熟悉自己的领域,不知道怎么把跨越各领域的不同金融产品组合到一起。这样的职员显然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投资理财需求,为客户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如何发展我国个人投资理财业 虽然金融“海啸”的影响随着2010年新年的钟声的敲响而渐渐远去,但是我国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并不会随着它的远去而停滞,相反我们要从我国的投资理财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找到更适合发展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重点发展金融机构投资理财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还是实行分业经营,这是金融机构理财最大的外部制约因素。而且,从发展趋势来讲,客户更需要提供一站式金融或投资理财服务,因此,在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时,应注意加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部门的联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同时为了顺应全球大势,我国金融机构要逐步发展混业经营。 (二)成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财组织。推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 2004年9月,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FPSCC)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个人理财业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它已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得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即国际CFP组织)授权,进行CFPTM资格认证和CFP商标管理的机构。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多次举办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比如在2009年10月18日,在广州自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09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年会的主题为“持续提高金融理财师的职业水平”。这些都为个人投资理财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投资理财的教育培训 新的业务离不开教育培训。当前投资理财在我国还处于导入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正确的投资理财理念导人中国,并培养优秀的投资理财人才。尤其是我国中间阶层逐渐兴起,全民参与投资理财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加强全民的投资理财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投资理财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多方面力量来参与,目前,中国个人理财培训市场已经兴起:很多大学已经推出了理财培训课程;很多国外的理财协会已经进入中国提供理财培训;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专门提供理财培训。尽管目前投资理财培训项目已经不少,但高质量、系统的、权威的理财培训课程还比较少,甚至部分投资理财培训项目内容粗躁、质量不高,连基本的理财理念都不正确。因此,开发一套高质量、高水准、系统化、本土化的投资理财培训教材是我国投资理财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摘 要: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正在为自己的资产寻求增值和保值。个人如何寻求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和策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理财业务;问题;策略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不正确,存在违规和误导行为 第一,将理财产品作为变相揽储的手段。一些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和一般性的结构性储蓄存款混合搭售,绕过利率监管政策,变相招揽储蓄。第二,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宣称的收益率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的数据即统计学上的收益率。随着经济的条件的变化,实际收益率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收益率。第三,弱化了产品的风险提示,过分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和收益倾向。 (二)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同质产品较多,开拓市场不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是“引入型”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性,而且不同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相似度较大,而且竞争无序。同时,面对缺乏理财观念的广大客户,银行对理财产品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目标不够明确。 (三)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一)恪守投资理财的基本原则 理财的两个原则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两个原则是投资者应该恪守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原则。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第一,资金增值的前提是投资;第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和不断上涨的影响,资金若不进行投资则很可能出现贬值;第三,资金经历的时间越长,资金所产生的增值能力越强。这三点启示告诉我们,资金获取时间价值有两种渠道:一是,投资高风险短时间获得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二,尽早投资,投资时间长,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根据“72法则”,在当前理财环境下,投资者不应将资金集中在短期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上,应该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 2.资金的风险价值 资金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获得的超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外的额外价值。资金的风险价值告诉我们:其一,进行投资必然承担一定的风险,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只是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已。其二,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表现出正的相关性,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风险价值要求投资值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考虑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适宜的理财理论做指导 经济学家们针对投资理财进行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财理论,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马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美林证券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这些理论对实践有了较好的指导,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目前的理财环境下,笔者比较推崇投资时钟理论。投资时钟理论是美林证券基于对1973以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于2004年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模型,它是将各类资产以及行业的收益表现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根据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通货膨胀方向,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行业和资产配置,将使理财收益达到最大化。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后半期和复苏前期环境下,股票是表现最好的资产,长期国债则是表现比较差的资产。 (三)具体的理财建议 1.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偏好 风险是投资理财的第一要素。购买个人理财产品之前,首先要判断自己属于风险规避型,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型中的哪一种。这不仅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有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一般的“年轻人群”,建议先节流后开源,因为投资效益需要一定的本金作为基础,因此年轻人应先规划好自己每个月的支出,减少非必要支出,进行定期存款或投资到风险相对稳定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上面,通过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 2.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的判断将会影响理财者制定截然不同的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策略 2008年11月,中央相关的政府文件当中,已经将当前的经济形势称为是国际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是中央经济政策重心将转向抵御“国际经济衰退”冲击。理财者应遵循投资时钟理论的投资建议,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并能预测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密切关注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和企业,有效的进行行业选择和资产配置。 3.熟悉主要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理财品种也逐渐多样化,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等。理财者在投资之前应清楚了解每种产品的性质、投资方向、收益率、风险、操作要求说明等基本信息,判断是否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是否是合时的投资,并注意操作的一些特别条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国际化程度与创新力度逐渐加大,投资领域也逐步从低风险向高风险领域拓展。然而,全球现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个人、家庭等经济体中的中小型投资者,如何在金融危机下妥善处理个人的财产,合理安排和进行投资,以安稳的渡过这百年一遇的金融灾害,成了现在的热门话题。为此,笔者将围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将如何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应作出怎样的策略调整进行初步探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新问题 1.市场推广和开拓不力。由于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起步较晚,广大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缺乏了解。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进行有效的市场宣传,向目标客户推广和解释清楚各种理财产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理财方案。国内银行在市场推广方面,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推广方法也很单一,而且推广对象不明确。 2.结构性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银行发售的结构性产品大多属于“引进型”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3.专业理财人才欠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不少理财人士对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少,对微观经济分析能力不强,市场营销意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银行个人理财经理在传统业务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游刃有余,但对新兴业务则显得力不从心,综合业务技能的欠缺成为个人理财经理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的制约。 4.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快速增长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无风险的业务,因而缺乏一些应有的风险防范观念和措施。 二、新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策略建议 1.对个人资产进行定量分析,充分认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个人理财师通过专业的工具帮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主要是做好资产分析和理财属性分析。个人资产分析就是弄清楚自己(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状况,摸清楚自己有多少家产(即个人净资产值是多少)。金融危机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存在诸多风险,如何防范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加快业务发展,是今后顺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关键。在我国,充分认识和化解个人理财风险,对于确保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切实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进而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产品的情况看,理财产品销售后,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建立风险内控制度,研究新产品潜在的风险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跟踪和定期评估的制度。对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各家商业银行全面推广理财产品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理财产品,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满意度。 2.黄金将是理想的保值产品。 从黄金市场看,由于国际金价用美元计价,黄金价格与美元走势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情况下呈现美元涨、黄金跌和美元跌、黄金涨的逆向互动关系。在基本面、资金面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况下,黄金与美元的逆向互动关系仍是投资者判断金价走势的重要依据。当今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投资银行在遭受史无前例的损失,受次级债影响,美元未来看跌。个人(家庭)可以购买黄金或者黄金饰品作为保值的一大投资产品。 3.培养理财人员素质。 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银行理财市场的拓展,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必须在具备自身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当前国内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一般来自两类人员:一是由业务尖子选拔上来的业务熟练人员;二是定向选择的金融理论基本功较好的年轻员工。 4.加快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要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是取得竞争优势、赢得目标客户的关键。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敏锐把握机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成功推出新产品。譬如:针对目前学生高校成本较高的事实,为其所在家庭教育资金准备设计一套投资组合,介绍合适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或外汇理财产品,建立期限结构合理的、适合家庭教育支出周期的专项理财计划。类似这种理财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完善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因为客户的理财需求是多样化的,同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变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准银行同业动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系统优势和全行集成数据中心,推动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对个人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业务。但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首先,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要尽量突破管制。其次,产品创新要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遵循产品模版化、简明化的原则。再次,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要遵循降低成本的原则。另外,任何一个产品创新都必须通过严密而科学的精算论证。 5.调整营销手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1)细分市场,准确定位。个人理财业务定位包括服务对象定位、服务产品定位和服务人员定位等三个方面内容。金融危机背景下服务对象定位是核心内容,服务对象应该是有资产者,只有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关心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才会产生理财需求。(2)灵活的定价策略。银行需要对自己提供的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行判断,是处于绝对优势,还是处于平均水平或劣势,根据不同的地位确定相应的定价策略。(3)加强理财产品品牌建设。在品牌设计以前,就要对目标客户群有一个准确定位,使品牌与所提供的理财产品的理念相呼应。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局)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较之以前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新变化为切入点,为金融机构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理财服务 新变化 对策建议 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如设计资产组合,调整负债结构,规避税收等),达到其收益预期,实现其人生的未来规划。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居家生活的需要。二是人生规划的需要。三是投资增值的需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研究并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度身定制理财产品与方案,不断满足、引导、培养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个人理财还更多地体现金融机构差异性、价值性的特质,具有为个人优质客户提供整体服务和附加服务的功能。 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新变化 个人理财业务与机构银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银行业零售和商业业务利润的不断减少,非利息收入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导致个人理财业务与传统机构银行日益接近,平行发展、交替发展和业务交叉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在个人理财业务的私人客户群体中出现了机构性的需求,即投资业务专业化、投资产品复杂化,而在与传统机构银行业与机构客户的关系中,一些个人化的因素也已经出现,如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私人业务关系。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挑战。一方面,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无疑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对客户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计算机则为客户快速简洁地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了追求高水平、多元化服务和资产管理方法的条件,而这对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则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已经入驻的外资商业银行都在纷纷调整策略、整合资源,聚焦优质高中端客户,制定竞争优质客户的策略方案,以优质客户的需求为市场导向,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优化组合营销渠道,大力打造理财优质品牌。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对策 1、不断增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金融机构要考虑目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的发展前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和该项业务的市场定位,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六适”服务,即“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以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顾客,销售适当的产品,收到适当的效果”。同时在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逐步实现从产品到研发创新的转变,强化研究,大胆创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品种,真正实现让客户资产增值。 2、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金融机构要在做好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和进行产品组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不同,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增值需求,制定优先发展投资增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策略,进一步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同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引进与开发收益好、流动性强的理财新品,确保理财业务内容充实,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的同时,达到有效增加储蓄存款的目的。 3、提高营销活动针对性与效率。作为履行市场营销支持职能的产品经理,其与前台客户经理的支援关系是通过“一对多”的支持构架得以实现的,即一位产品经理需要对应多个客户经理提供产品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一个客户经理也需要从多个产品经理处获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产品经理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客户经理的多元化产品营销,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实现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的在市场营销中的紧密协作不是能自动达成的,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以保证。为加强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支持,应尽快建立个人理财的产品经理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协作机制,提高市场营销的协同性与效率。 个人理财服务无疑是金融机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来说,个人理财服务还是一片“蓝海”,还有很多追逐利益的空间,所以金融机构要要改善个人理财的手段和理念,力争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化学与医学论文: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尝试PBL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后,由于各小组中成员相互合作,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性强,能使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TBL教学法;PBL教学法;医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的学科。笔者在5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该门课程学习的难度大,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和记忆,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学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不要说将其与后续的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由此导致基础理论课与临床专业知识脱节,所学知识不成体系。 进入新世纪,人们开始致力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随之产生并运用到了教学活动当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的医学院校中尤其受到关注的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其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生物化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独开展PBL、TBL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我院这样一所新兴的本科医学院校,学生人数多、资源少、学生素质差异大。由此,我们提出一个设想,即将PBL与TBL结合起来,综合两者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点,力争实现两者“弊端最小化”。 一、PBL教学方法总结 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本科临床专业大二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首先选取了“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一章节开展PBL教学法,结合实际病例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也发现了弊端。 首先,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行查找资料看书思考,极大地改善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需要参与到学习中,一起思考讨论,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次的PBL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基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或提问或讨论,甚至有的还需对一个问题进行辩论,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改观了以往死水一潭的课堂。但由于是首次采用PBL教学,讨论的又是一些与临床病例有关的问题,而且针对的是还没有开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大二学生,要求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难度大。通过课后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开展PBL教学时,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找资料和自学总结。同时,学生必须面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难免顾此失彼,不能面面俱到,这也是开展PBL教学后学习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二、T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在本科临床专业平行班中尝试PBL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TBL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Oklahoma大学Michaelsen等正式提出的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的培养。 在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自由组合,每组5~6人,选出组长,负责设计学习方案,统筹协调组员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余的时间查阅和整理资料,并制作讲解课件。课堂上由每组的代表发言,阐明本组观点,在此过程中其他学生可对此组成员提出问题,由该组成员共同回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并根据学生讨论情况了解其学习情况,制订进一步的教学计划,这对于教师也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较之前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了较为完善的学习资料,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效果也优于以往,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相互合作,学生之间协作的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总结和体会 实行教学改革是时展的必然,在众多教学方法突现的医学院校中,PBL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法不仅顺应时代的发展,还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师对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更好地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为今后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随着学科分化更细且学科间交叉增多,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以后在教学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必将成为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化学与医学论文:分层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联系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理论知识更新迅速,实验内容陈旧落后;学生被动参与实验课程,机械重复课本操作等局限性,不利于医学学生参与实践和发展创新能力。针对这些弊端,本文根据各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水平及个人发展方向等教育资源的差异,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将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并分析了“分层教学”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改革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疾病发生机制的学科。由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内容繁多、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对于临床医学的学生而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又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实验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过程,更是一个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的过程。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人类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问题,显示出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弊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发展倾向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课题,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出发,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1 传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繁多、内容抽象、概念枯燥,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越学越记不住,越学越难理解,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积累,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和发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更新迅速,但实验内容陈旧落后,主要为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临床实践、实际应用明显脱节,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①实验课教学采用教师预先优化实验环节,讲授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试剂、演示重要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依次做实验、写实验报告的教学方法,学生仅仅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根本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视实践的学科,但由于实验操作中以组为单位,有些学生不亲自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对于临床本科生而言,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可见,传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其改革是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2 应用分层教学法,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得各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根据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水平及个人的发展方向,将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医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重视实践的过程,所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作可为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并进行实验考核;而设计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科研兴趣及未来发展志向,自愿选择。大体规划如下: 2.1 精选基础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基础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清洗和干燥、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光谱光度技术、离心技术、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按照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基础实验: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氨基酸薄层层析、肝脏DNA的提取等。通过基础实验,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水浴锅等常见生化仪器的使用,熟悉了基础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开设综合实验、研究型实验奠定了基础。 2.2 开设综合性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研素质。综合实验侧重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及测定为主,涉及各种实验技术的综合。②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筛选以下实验: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和测定等。通过基础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术。在综合性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再答疑,指导实验的完成。通过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入认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细胞核分离纯化及DNA、RNA含量的定量测定”实验中,由于细胞质、细胞核的水解液中容易吸入少量沉淀,导致比色时吸光度偏大,实验数据有偏差,出现该问题怎样解决呢?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的反应液是不是有悬浮物,不清澈呢?然后分析问题。根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原理Lamer-Beer定律A=KCL可知,在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A与C成正比,那么吸光度(A)偏大是由反应液的浓度(C)增大而引起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应液的浓度增大呢?引导学生思考,是由于吸取水解液时混入少量沉淀而造成的。那如何解决该问题呢?是不是可以采用离心技术,将悬浮物沉淀,再用上清液比色呢?通过离心前后实验结果的比较,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体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也有同学实验数据还没认真分析,就已经把反应液倒掉了,若实验数据有问题,已来不及查找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再重复进行测定部分的实验。通过重复实验,学生了解到保存实验材料的必要性及其对实验结果分析的重要性。综合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科研素质得到了提升。 2.3 组织“研究性实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实验可作为选修课,实验题目待定或由各学业导师出相关题目,让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倾向选择研究项目,由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业导师负责做好以下相关工作:(1)帮助学生选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并跟踪指导实验;(2)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保障实验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3)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③当然,研究性实验也可以在学业导师自己的实验室进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经历了查阅资料、选择材料、确定方案、准备试剂、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教师则全程跟踪指导。研究性实验的开设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过程,体会到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独立思考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对学生日后从医或搞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出课题申请,获得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助,还有一些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刊物发表。④可以说研究性实验为那些喜欢做实验、搞科研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总之,应用分层教学法,开设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是全面改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各学校根据情况设定实验内容,本文只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仅供参考。 化学与医学论文:高职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与改革建议 摘 要: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验教学存在教学观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更新实验设备,开展实验安全教育和结合临床进行实验教学。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改革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目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以“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本应为参与主体,现实却成为被动参与。所有实验均在教师的指挥和安排下进行,教师观念是学生要按要求完成实验学习,掌握实验方法及原理;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思考,按着教师教授的方法进行操作,完成学习及作业。这些方法和观念严重限制了学生思路的扩张和创新性的形成。 (2)实验设备落后。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设备日益增多,对于生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用新的、先进的设备对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性具有积极作用;让学生了解先进设备的发明思路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化学在医疗中的作用,并明白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医学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及设备不断更新,让学生接触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于未来临床和科研具有启蒙性作用。 (3)实验教学内容枯燥。医学学习本来就死板枯燥乏味,学生长时间浸泡其中,难免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而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不重视,课时少,甚至作为选修课。实验教学本来可以作为调节医学枯燥乏味的调味剂,实验内容丰富多彩,试剂变化多端,对大多数初次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说是神奇的。在合理的引导下让学生理解这些变化的原理,了解生物化学的现实意义,改变对医学枯燥的印象。在现在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参与地位,每次实验课都是严格按照教师规定,完全是在指令下完成,实验课依旧是完成作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感觉枯燥乏味。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完全是抄袭实验流程,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验的目的。 (4)缺乏实验安全教育。医学生物化学在实验过程中接触到很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会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如丙烯酰胺等具有神经毒性。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实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试剂毒副作用,保护师生及环境安全。 (5)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脱离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课,其内容为医学生奠定临床基础,其目的是为临床服务。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理论学习后的实践,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做铺垫。生物化学内容涉及临床药理学、医学检验学、生理病理学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现在的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纯粹的实验课,与临床无关,不能体现临床的实用性。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状态,不能体现其实用性的目的。 二、改革建议 (1)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实验主体。教学学生占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尤其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明白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后,不能再限制学生实验的流程,而要让学生自行操作,不是在教师指令下完成。每个实验的流程并不是不可更改和变动的,学生有疑问和新的操作方法都是允许的,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论证,只要合理,就鼓励学生去操作,实验成功了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是自己有所发明和创新,他们就有了积极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2)不断更新实验设备。科研和实验需要先进的设备仪器来支撑,新的实验设备对提高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能力和增加实验承担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有刺激学生了解和求知的欲望,能提高他们对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新的仪器设备具备先进的功能,现在部分实验设备具备了人工智能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将新的仪器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种仪器的大概特征、使用方法。 (3)开展实验安全教学课。医学院校实验课程较多,开展实验安全教育是今后必须开展的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教师在实验课开课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哪类试剂有毒有害,如何尽量避免及减少接触,发生中毒如何及时处理、实验废物如何处理等。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应先告知学生本次实验所用试剂及物品哪些有毒有害,操作过程应注意什么,这样能为实验安全、师生安全和环境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4)结合临床进行实验教学。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课,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生物化学实验结合临床病案分析,不仅培养了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判断能力,还增强了教师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对奠定学生医学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且具有普遍性。实验教学的提高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与医学论文: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匮乏的原因与对策 摘 要: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因为专业需要,需频繁进出化学实验室,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若缺乏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容易引发实验安全事故。文章对现阶段医学生缺乏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实验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知识的对策。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匮乏 医学类高职院校拥有设备齐全、品质精良的各种化学实验室,并且针对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医学类专业学生设置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医用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接触易燃、易爆、有毒、具腐蚀性等危险化学试剂,如若缺乏相关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容易引发实验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丰富学生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保障安全,构建和谐、稳定、平安的校园,维护自然环境,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一、存在的问题 从近三年来基础化学课程从教经验来看,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极度缺乏化学实验安全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前 学生不提前预习,对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一知半解,经常出现看一次教材做一个步骤的情况。相当数量的学生着装不规范,部分学生不穿实验服;女生披散长发进实验室;夏季身着短裤、短裙、拖鞋,将大部分皮肤暴露在外;冬季将棉服穿在实验服外面,帽子、手套、围巾不取下就做实验。 2.实验过程中 偶有学生带饮料、食品进入实验室,边做实验边进食;不按要求佩戴护目镜、使用通风橱、摆放药品和仪器;态度不端正,边做实验边聊天,甚至出现追逐、打闹的现象,实验室环境嘈杂;取用药品的方法、用量不规范,抛洒滴漏;操作不规范,时常损坏仪器,并且不及时清理和报修;遇到紧急情况,第一反应找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询问,不懂得独立思考、及时处理,且不清楚实验室的应急处理设备的具体摆放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结束后 学生不及时整理实验台面、药品试剂架和水槽里的残渣、水渍、废物等,随意处理实验废弃物,时常造成下水道等管路堵塞,对环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不及时关闭各种仪器,既耗费能源,又减少仪器使用寿命,还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课后很少反思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以上问题,在医学类三年制、五年制学生中均有发生,五年制学生更易犯此类错误。 二、原因分析 1.抵触情绪 近年来,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化学这一门学科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负面印象,人们谈化学色变,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科。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繁杂,题海浩瀚,高职学生不免会对化学产生畏惧、厌烦的心理。在药学、检验和护理专业中,由于护理专业以女生居多,部分学生更是产生了抵触情绪,只满足于课程考核过关,不愿意去了解化学实验的相关安全知识,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2.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异地就学,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同,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同,学生接受实验教育和训练的程度不同,造成入学后掌握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点在新生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3.高职院校校课程体系缺乏对化学安全知识的系统培训 在高职化学课程中,一般不单独开设实验课程,往往将其作为辅助性技能训练穿插在理论课程之中。由于课时限制,在实验课程编排中,教师更注重实验内容的完成和主要操作技能的培训,并不系统讲授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只在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每次实验的具体项目和潜在危险有针对性地做提醒和示教。采用此方式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是零散、不全面、不连贯的,因此学生掌握的效果较差。当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惊慌失措,不能及时联想、调用过去所学及时处理。 4.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占课程考核比例低 在传统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的考核,对实验课程的考核在课程总评中所占比例较低,约为10%~20%,其中对于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考核更是少之又少。缺乏过程性考核和评价是造成高职学生化学安全知识匮乏的原因。 三、对策 1.深化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加强实验考核过程性评价 为了让高职医学类专业学生增强化学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可根据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实验课程改革,力求够用、实用,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纳入课程体系,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考核评价纳入实验考核范畴。对于高职新生采用系统培训的方法教授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对于老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定期强化安全意识。在实验考核的过程中,从实验态度、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操作规范程度、仪器使用熟练程度、安全设备的摆放地点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实验结束后的清洁工作、完成实验报告、课后反思总结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提高考核结果在总评中所占比例。 2.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更是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科学。教师应联合学校其他部门的力量,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减少课程讲堂讲授、笔试这种传统的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教学考查模式,多邀请国内专家进院校开设化学实验安全知识讲座;与院团委、学工处等部门联合举办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给予优胜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利用学校的微博、网站、微信等公众平台和推送相关化学安全知识;定期和院校保卫部门开展化学实验事故安全演习。 3.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德高为范,身正为师,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高等职业学院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理论和实验教师定期培训,从药品管理、实验准备、实验规范、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等各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适当增加实验辅带教师的数量,提高师生比,消除主带教师和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无法照顾每一位学生情况的现象。 作者简介:王炜祺(1986― ),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无机化学与分析和仪器分析教学与研究。 化学与医学论文: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题库建设及应用 摘要: 利用Blackboard 考核管理模块创建设完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网络试题库,在此基础上和使用上课前的预习题库、上课结束后的复习题库、以及阶段性的测试题库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效果,探讨了BB平台的网络教学使用优点。 关键词:lackboard;生物化学;试题库;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该课程对于医学本科生是基础必修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是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但该课程内容系统性、联系性强,知识点较抽象性,难度较大[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辅导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和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2]。为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针对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他们入学分数较低,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比一本、二本学生要差,我们对于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随堂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上课时间的有限性使我们萌生了建立网络教学题库,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使用并且和老师交流想法,随后在已有的教学模式上,我们进一步着手建设完整网络试题库,并在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 1 BB网络平台介绍 "BB"平台 (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 MLTM,简称 Blackboard或BB)作为一个界面非常友好的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平台, 教师可以用它创建、和管理课程的网络内容, 为传统教学的课程增加在线内容,甚至可以开发基本或完全没有面授环节的网络课程[3]。BB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8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杜克大学等,我国也有200多所大学使用该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具备以下4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内容资源管理模块、在线交流模块、考核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2题库建设 依托BB平台的考核管理模块,我们建立了完整的总试题库,在总体库的基础上又分立了预习题库、复习题库、以及测试题库。 2.1题库的选题要求 以严格的遵循教学大纲和指定的教材为基本原则选择收集试题;即将入选试题库的试题要经过细致的筛选和更正,生物化学的学科进展快,很多的内容又经过了重新的界定:酶的新名称、呼吸链产生ATP的数量改变、新定义的概念等等,按照现有教材的内容更改试题的术语,删除更改模棱两可的答案,根据一定的质量指标筛选;入总题库的试题量要足够大,题量不足,难以按照教学需求筛选组成所需小题库,也难以自动生成不同难度层次的测试试卷;各类小题库选题时要考虑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试题比例适中。 2.2试题的选择 首先参考本教研室老师编写的"生物化学实战考试题解",这本习题2005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学生使用至今,由于封面主色调为绿色,俗称"绿皮书"。根据历届学生使用情况,从中选择典型的、足以考察各个知识点的试题,重新整理归纳,以星号数量标记难易程度:无星号表示基础题、一颗星号表示难、两颗星号表示较难,当然这也意为着基础题是所有专业必须掌握,二本以上要求做有星号的题目,将来有研究生学习要求的学生去测试两颗星号的题目。其次是每年使用过的试卷,由于这些试卷在一本、二本、三本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考试中反复测试使用过,对每题都有分析记录,如该题的答题正确率、问答题的得分率等,为选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通过统计分析,确认难度系数,统一放入总题库后,筛选适当的试题入小题库。还可借鉴各兄弟院校和西医综合考试中的试卷及习题集,以满足试卷库广度的需要。最后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每两年就会出引进学科最新进展出版新教材,针对这些知识还可以由出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大纲要求出题,以弥补现成试题的不足之处,完善试卷库。 2.3总试题库建设操作 进入课程的"控制面板",点击"测试"区的"题库管理器",再点击"添加题库"按钮,在界面输入题库名称和说明,我们按照总试题库的原则,依次以章节名称命名(第一章蛋白质、第二章酶等)进行题库的添加。本科生的医学试题主要是名词解释、单选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四类,按题目类型和题目难度分别建立子题库,接下来就可以将对应的题目添加入题库中去。 以"单选题"为例,按"单选题"按钮,就会出现添加单选题的界面。题干输入"问题文本"框里。在"答案"区设置答案数为5,在出现的5个选答案框内依次输入相应的答案。点击正确答案之前的圆框,填上实心表示该选项是正确答案。对于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如果是多选题可以点击多个圆框。在"类别和难度"中添加相应星号数量,填完各项后就"提交",返回到"题库"界面。填空题和单选题添加方法相类似:在"问题文本"框里输入题干,在"答案"区设置答案数,在出现的相应数量答案框内依次输入相应的答案,在"类别和难度"中添加相应星号数量,填完后"提交",返回到"题库"界面。名词解释是作为"简答题"添加,添加方法也类似:进入添加简答题的界面,在"问题文本"框里输入题目,在"答案"区输入答案,在"类别和难度"中添加相应星号数量即可点击"提交"。问答题是以"论述题"的方式添加,添加方法和简答题完全相同。 最后每个相应的库中会出现所有添加的题目。对于每个题目都可以进行"修改"或"删除",注意最后按"确定"进行确认,最终还可以对该题库进行"导出"存盘,或"修改"或"删除"。 2.4各级子库的建立 根据学习的目的不同,分别建立上课前的预习题库、上课结束后的复习题库、以及阶段性的测试题库。课程预习往往是盲目,学生随意翻翻不如不看,上课前的预习题库主要是以基础概念为主的名称解释和选择题,使学生快速浏览预习的过程中掌握最简单的知识点,有效节省了预习时间。平时没有考试压力,学生在上课结束后就不及时记忆知识点,到真正考试时,往往已经遗忘,考试时时间紧、压力大,学生为了考试过关,以押题、押重点的形式复习,考完既忘,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复习题库主要以单选题和填空题为主,并且设置使用时间,记录学生使用频率,计入学生平时成绩,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分为四个部分: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与调控、生命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利用测试题库让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题库主要以名称解释、选择题和问答题为主,让学生加强知识记忆,并且融会贯通。 进入"控制面板"界面,点击"测试"区内的"测试管理器",进行"添加测试",然后测试取一个名字,比如"预习第一章蛋白质",然后提交。提交后会出现"测试编辑器"界面,在"添加"菜单里面"取自题库"选择相应题型,在"创建设置"中设置题目的分值。若需选择某题,就在某题前面打勾;若想全不选用,可点击界面上方的全选框。选完题目后"提交",单击"确定",测试建立就完成了。 3子试题库的应用 3.1测试题的 进入"控制面板"界面,点击"内容区"的"创建内容",名称命名为预习、复习、测试三部分,每部分添加测试,此时"添加测试"框会出现已经建立的测试。选择你要添加的测试(比如"预习第一章蛋白质"),然后"提交"-"确定"-"修改"测试界面。进入"修改测试"修改每道题的分值;点击"修改测试选项" 点击"测试可用性",其中"将链接设置为可用"必须选择是,否则测试不能用;为测试添加通知可选"为此测试添加新通知"。课后复习设置"不限次尝试",并且不限制答题时间;预习和阶段性测试设置"有限次尝试"3次,在"设置计时钟"设置答题时间。设置"显示开始时间",学生在特定时间看到试题。"自我评估选项"区,则选择复习和阶段性测试包括在平时成绩簿中。"测试反馈"区选择在测试完成后向学生反馈此次测试的 "分数",以及学生自己提交的"答案"及"正确答案"等。在"测试显示"区选择将所有的题目都同时显示出来。"随机排列问题"选项中,除预习是随机选择问题出现次序,其他是按照测试中题目的顺序出现。设置完了后"提交","确认"后就返回到"作业"界面,在该测试旁点击"管理",随后出现"管理该测试"界面点击"选择性",设置时间,选择"所有用户小组",点击"提交"后完成设置。 3.2测试的应用 老师把学生的信息以Excel表格的形式交给BB平台的管理员,导入BB平台的相应课程中,学生以学号登入BB平台,就可以选择进入相应的课程,在作业区中看到相应的测试。测试完成后一定要"提交"否则没有成绩。通过BB平台,对于客观题(选择题)可以自动判分,学生可及时看到成绩,而主观题由老师进行给分。实时的测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老师可以点击"控制面板"的"测试"区进入成绩查看、管理成绩,也可点击"下载成绩",以Excel表格形式保存。老师可以通过实时的测试结果,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收集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上课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4总结 BB网络平台的出现,在空间上提供远距离的学习机会,拓展了课堂学习的空间;在时间上提供在不同时候进行学习的机会,增加了课堂外学习的时间。BB网络平台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题库建立,使得试题一次录入可多次重复使用,减少了教师教学出题的负担,实时的测试以及电子成绩单的使用可以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适合实际教学,在本科阶段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与医学论文: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探讨 [摘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同其他课程有着广泛的联系与交叉。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着教学难、学习难的困境。本研究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如何解决教学难的困境,以实现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化学反应,分子生物学则以核酸和蛋白质为中心。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极大地扩展了生物化学的内涵。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不断发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生化教学带来了很多难题。理论内容抽象、结构式多、反应式多、代谢通路长等,导致学生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在具体教学中,学生难学,教师难教[1],这就要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满足生物化学的教学。这种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可以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2]。为了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生化理论知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几点体会,具体介绍如下。 1 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知识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和优化,以体现学科发展。最新的八版教材内容更多篇幅更大[3],有限的学时内确实很难顾及全部,因此,我们将“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组学与医学”列为自学内容;把“维生素与无机盐”糅合在“酶”那一章里讲解;把“DNA损伤与修复”整合在“DNA的生物合成”那一章里讲解;“真核基因与基因组”和“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等只讲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这样安排教材,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新进展,并容易为学生接受。这样就能保证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授课时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学时和授课对象,选择恰当的章节与合理的顺序进行安排。在教学中还通过总结,进行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记住要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内容具体化,易于理解记忆,如讲授完生物遗传中心法则的理论内容后,通过列表来比较复制、逆转录、转录和翻译的一些异同点,这样便于学生探寻规律并掌握重点。 2 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也很重要。传统的医学实验课内容多以简单的重复性实验为主,在重视基本技能操作培养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对医学专业的生物医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一些探索。以病例分析为基础进行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是以一些疾病的病例为中心优化组合教学内容[4],将相关的几个生化内容有机整合成一个连续性的实验。以学生为中心,辅以课堂讨论,使学生有条理和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熟悉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5]。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6-7],已在众多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医学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8-9]。 3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授过度地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容易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现行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10]。学习知识的意义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在基础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应适时、适度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医学知识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实现基础教学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很多临床疾病与生化过程有关,如酶原在胰腺的异常激活可引起胰腺炎,这样学生就记住了酶原的激活以及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苯丙酮酸尿症以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是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的,这样学生就记住了苯丙氨酸羟化酶。用75%的乙醇或碘酒消毒,其目的和原理是什么?进而引入蛋白质变性内容的学习。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临床的疾病进行联系,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生化的这些基础理论也可以在具体的临床疾病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无用”理论知识[11],通过这样的结合,既可以加深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的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化学与医学论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病例引导型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实践与体会 摘要: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教研室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分析,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病例引导型”教学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努力提高生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例引导;生物化学;教学法 现阶段,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主要是采用基础教学、临床实践以及实习三个阶段的阶段教学方式[1]。这种教学方式固然存在其优点,例如:学生在临床实践之前就有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基础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然而,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本质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并且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对于临床医学这门专业的教学要以实践性,实用性为主。而生物化学的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内容较为烦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容易对所学知识和将来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产生质疑,因此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很难就所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情绪,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新时代的临床医学教育对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在教授基础类课程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简单的临床病例柔化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本教研室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我们积极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提出的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尤其能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进一步明确以病例引导型为主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在此将该方法的具体实践情况和体会进行汇总,以期进一步与各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们对“病例引导型”的生物化学教学进行探讨。 一、病例引导型教学的优点 病例引导型教学(Case Based Study,CBS)[2],即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临床病例的一种新的、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①建立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②以临床生动的案例克服基础知识学习中的枯燥感,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临床案例中创造的虚拟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欲及解决问题的渴望,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职业定位。 1.明确学习的目标。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的教育与中学教育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内容由之前的十几门变成几十门,而且由于现在许多大学的授课方式多为使用投影仪、多媒体授课,授课手段多样化的同时,授课的内容也大大增加,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的内容,此外还可能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学习方式也更多地以自习为主,而不像中学时期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对于这些学习上的变化,很多新生会由刚进校时的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新鲜感,转变为对所学课程实用性的质疑,最终会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生物化学这门课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对于医学基础知识的架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概念抽象使它又有异于其他较为生动的临床其他课程。因此,在课堂上融入实际的临床案例,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坚定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上代谢之前,我们先让学生看几张血液化验单,问题围绕什么是三高,什么是血糖,什么是血脂开始,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血糖和血脂要稳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由此展开糖代谢是调节血糖平衡,脂代谢调节血脂平衡的概念,最后学习调节各物质平衡的来源及去路,具体到每步代谢反应,循序渐进地进行代谢各章节的学习。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础知识的学多是枯燥而乏味的,许多知识点和名词都需要死记硬背。但是如果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学习的效率将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蛋白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引入镰刀型贫血症这一遗传疾病,具体说明一个基因的突变导致一个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一个蛋白结构的变化,导致功能改变从而个体异常或死亡这样一个线索。建立学生对于从核酸到蛋白再到蛋白结构和功能,最后和疾病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加深了这一系列过程涉及的概念。又例如,在生物氧化一章中,我们通过介绍新生儿硬肿症,说明婴儿和成人脂肪构成的差异,引入棕色脂肪线粒体的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制(此处强调呼吸链的位置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强调了呼吸链的作用,从而对呼吸链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和巩固。既克服了重复知识点的枯燥感,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明确自身职业定位临床案例的引入,无形中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面对问题。例如在介绍磷酸戊糖途径时,引入蚕豆病。由急性溶血的临床特征推测是红细胞膜被破坏,说明NADPH起重要的还原力的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推测病因。再根据病因制定相关的治疗策略。在这样一个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些病例的好奇感伴随着探究欲被调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强烈的成就感,继而升华为身为医生的自豪感,从而明确并更加坚定了自身的职业定位。 二、需要克服的问题 虽然“病例引导型”的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着以上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很好地实施“病例引导型”的教学方式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对教师能力的要求。由于“病例引导型”教学方式不仅涉及到生物化学的内容,还要求教师巧妙地融入临床案例,因此对教师的能力和专业背景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对生物化学的内容非常熟悉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学习临床案例,要求对案例中疾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诊断及依据、治疗用药等细节都有所钻研。此外,还要求教师紧跟国内外行业动态,将最新的技术和论点带到课堂中去。 2.病例的选择要符合教学要求。对于病例的选择,首先,病例要与生物化学内容的关联性要强,要能影射出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的病例,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病例的选择不易过难也不易过于简单,太过于简单的常识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太难的案例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应当循序渐进,由简单、单一的病例着手,个别难度较大的病例分析可以作为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 3.结合传统教育模式“病例引导型”教学方式固然存在其优越性,但并不是万灵药,重点的突出教学,知识点的重点记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这些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手段仍然要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学到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因此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要放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稳定、系统的优点。要将二者相互结合,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呈现于课堂之上。 化学与医学论文: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必须改进和加强生化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生化实验教学的质量。就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是当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也是医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其理论和技术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医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及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生物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离不开生化实验的证明,对巩固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此,结合学院的实际条件,为培养出面向社区和基层医疗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 一、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项目 为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基本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本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实验教材编写,优化实验内容,与临床知识相结合。该教材内容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将现行研究热点结合知识点融入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合性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如,“兔肌酸激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测定”,该内容包括酶的分离、纯化、酶活力的测定,本实验内容难度中等,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细化实验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为开展设计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设计性实验时,提前向学生布置方向,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独立完成,从溶液的配制到具体的各项操作,教师在旁指导协助。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学生在实验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实验课里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辅助教学,把生化实验过程自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凝胶过滤分离高铁血红蛋白与高铁氰化钾的实验中,通过图片、动画或视频将微观抽象的层析原理和透析技术等操作过程形象直观地模拟出来,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实验室。随着实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全天开放实验室,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作场外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创新课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作可行性分析,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确定实验课题,独立完成实验。 三、改革实验考核 1.实验态度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考勤、值日(实验物品的领取、发放、收回和卫生情况)、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以及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 2.实验理论知识的考核 笔试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解释等,按照学生的实际得分评定。 3.实验操作的考核 考查学生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老师根据实验情况、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定,给出成绩。督促学生平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练习,学到更多的知识,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探索并建立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改善实验条件,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陈旧观念,更新实验内容,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综合运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与医学论文: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实施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的答题思路,然后从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质量;公式 医学检验指的是利用现代手段并借助各种物理以及化学方法进行医学诊断,进而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建设、提升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对于确保临床治疗的准确性、提升医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医学检验的学生而言,分析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所涉及到的检测手段以及方法在医药卫生事业比如药品检验、病因调查、新药的研制、环境分析、临床检验以及三废处理中的应用都具有作用。此外,分析化学同时也是该专业的学生学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以及免疫检验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学习好分析化学不仅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对于医疗、医药以及疾病的检测与预防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分析化学教学的思考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实验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意义。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学到更多实践知识,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也会随之获得提升。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型仪器以及检验技术相继出现,医学检验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学生只有同时兼具高实验操作技能、较高的理论水平、独立设计医学实验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才能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医学检验人才。由此,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教学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让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牢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同时获得实践机会,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纠正学生只重视医学部分内容而忽视化学部分内容的不正确思想,全面巩固基础知识,以免由于知识的漏洞而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强化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在教学内容方面,抓住重点,积极进行总结和归纳。医学检验的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之前就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师只需要将教学内容梳理一次学生就会明确自己薄弱以及所需要掌握的地方。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节省教学时间。分析化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数学统计以及化学等,都属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并且会出现比较多的公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归纳,将相似内容总结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更快记住重点内容。比如在计算弱酸性体系的分布系数时,涉及到的公式比较复杂,教师可以通过其中发掘规律的方式为学生找出便于记忆的方法:公式中的分母是按照氢离子浓度降幂的顺序排列的,分子则取决于型体中所含氢的个数。抓住这样的规律之后学生就可以更快并且更深刻地记住计算公式。 2.在教学模式方面,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丰富课堂。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可以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谈论、提问、小论文以及习题课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的思考成为教学中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渐取得进步。首先,教师可以从溶液的移取、天平称量的操作方法等入手进行讲授教学,在与实验课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检测结果精度的重视。其次,在一部分知识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并让学生在抢答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出他们对分析化学的学习热情。再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确定一个课题,让学生围绕该课题展开谈论并相互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更可以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讨论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3.在教学手段方面,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非常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文字、动画、图表以及声音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帮助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快教学进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诸多优越性,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有些知识如果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反而会因为速度太快而无法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比如重要的公式,由于公式无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来强化大脑对它的记忆,因此如果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过一遍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将很难领悟其中的思路。而板书教学手段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在推导公式时如果采用半数教学的形式,虽然速度会比较慢,但是在教师一步步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推倒过程进行思维活动,而这种板书过程也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思维时间,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4.在教学方法方面,改革考核方式。考试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经历的过程,其主要是为了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更应该表现出对学生能力进步情况的关注。但是很多学校对于考试结果侧重点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转移到了对考试成绩的在意,不仅让学生背负较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情况,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改革考核形式非常关键。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平时的小测验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这种小测验趣味化。比如可以通过举办知识问答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下接受考核,教师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学生也不用背负太大的压力。第二,引入案例教学。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而言,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直接关系到这门专业课学习的优劣。因此,教师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引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寻找解答,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发掘出学生更大的潜力。比如社会上引发大众关注的三聚氰胺事件等就可以作为教师的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出分析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方案,学生也会真正理解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化学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以及探索来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基于我国医学检验专业的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为全面提升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化学与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形成性评价改革的探索与讨论 摘 要: 考试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是目前医学院校考试改革的主要方面。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本文以具体的实践为基础对此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形成性评价 教学改革 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审视当今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仍普遍保持应试教育的传统,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加以反思并改革,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在考试方法上显著减少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为更好地在临床医学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必须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修订和完善考试制度,推进考试制度改革,促进医学考试与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1.采取多元化考试形式 考核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考题的质量和难易度,保证试卷的主观题量,灵活运用闭卷、口试、随堂提问、课堂作业、小论文、小组讨论、实验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测评学生的知识运用、动手、语言交际能力等。 1.1在理论教学中,进行课堂测验,对之前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考察。可以是在正式上课前抽5-10分钟,出题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再由教师课后评分;或者是在学期中段进行阶段性测验,自行组卷并组织考试,对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考察。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更加清楚,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能通过学生的表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2形成性评价的另一种方式是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与本次课内容有关的几个题目,也可以是之前所学的部分知识的总结性题目。此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给学生几周时间,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并写出综述或小论文。这种方式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自行查资料写论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3课堂提问是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对上次课所学的内容进行适当提问,复习重要知识点。形式采取随机点名,学生回答;或是出题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答案等。教师对学生在课后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并在下一次授课前在课堂上进行统一反馈。 1.4开展PBL、CBL或互动式教学。实施前,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具体论题,通过课后自行查阅资料、组员交流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各组将讨论结果制作成PPT课件由该组主讲人在课堂上讲解,其他各组学生可就该组的结果提出问题,共同参与讨论。最后由教师就学生的讨论结果及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开展此类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查阅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表达能力,使学生有效将生化知识与临床或科研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5生物化学实验课同样进行形成性评价。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成绩、课堂操作成绩及实验考试成绩组成。实验操作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听课情况、动手积极与否、操作有无错误和结果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可在课堂上抽查学生进行某一项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实验技术的熟悉及掌握情况,并把考察结果进行计分。对学生在实验完成后,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对本次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并总结,教师再对其点评、计分。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及实验报告书写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记录,并在下一次实验课授课前进行统一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本期实验课程结束后,组织实验现场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6根据学科特点,《生物化学》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仍采用课程结束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直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反馈。 2.强化考核反馈制度 教学评价过程如果没有有效的考核反馈制度支撑,评价就将失去意义。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平时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考核反馈制度化。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浅谈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策略: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中国经济发展与腾飞的有力保障,石油产业的兴盛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与进步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然而,随着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空间,面对这样的情形,如何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环境质量,在资源作用开发的同时,确保环境不受污染,成为社会各界普遍争论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加强对石油化工生产的管理,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关键词】石油化工 生产 环境问题 保护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其中主要是针对中国当下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指出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大雾昏暗地笼罩在城市的上空,为人们的日常出行与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与危害,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生产,其中石油化工企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巨大不言而喻,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就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的安宁,生活在以石油为主体的能源时代,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1 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第一,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很多的石油化工企业单纯地将精力放在生产环节,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缺少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整个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没有形成化境保护意识,甚至一些企业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工作,在政府监督机制放松的情况下,投机取巧,恣意妄为,一些石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甚至根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将政府与企业的工作分离开来,所以,要想加强对石化企业生产的监督就要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方法,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环保力度,提高环保意识。石化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环保部门,并配置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机构与人员的基础保障,而且环保部门的负责人要设置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样才能确保其作用有效发挥,内部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工程抢险――在企业内部做好人员职责的分工,科学地制定任务与工作目标。 另外的一些石油化工企业缺少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宁愿将资金花费在政府的污染处罚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治理污染的费用要远远高于处罚资金数额,一般来说后者只占据前者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这就对企业的环境保护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第二,缺少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环保制度。从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来看,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只占据很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出现,这些法律已经无法全部覆盖,甚至形成一些制度方面的法律空白,这都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得不到落实。 第三,石油化工生产对水体与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众所周知,石油生产会加重水体的污染,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未得到完善和落实,无论是石油开采还是生产加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水源,石油需要投入水源进行开采,在生产过程中也要用水清洗装置与设备,这一过程必然造成水体的污染,而且,在对石油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石油的泄漏,这样必然会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而且在炼化过程中,要排放出大量的热量,以及一些有毒气体,这些也必然会造成大气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2 如何加强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环境保护 第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石油化工企业是环境危害的源头,必须全面提升石化企业管理者与职员的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责任理念,加强企业的环保自觉、自控行为。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张贴海报、拉条幅,或者利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来扩大环保宣传,使企业的上下都能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提高企业职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定期展开环境问题会议对企业每一阶段的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放情况做出科学的调查与分析,从中汲取教训,提高环保质量。 第二,健全与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管理力度。截止到当前,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只有6部,环保方面的行政法规也只有29项,针对环境法律法规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就要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建设入手,完善与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而且也要全面加强环保的法规实施与管理制度建设,定期开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建设活动,对于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情况要进行严格监督,一经查处严肃处理,对于已经构成犯罪行为的违法者要追求其刑事责任。 第三,加大环保投入,确保标准排放。企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在确保企业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完善对生产与加工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 首先,大力投入环保资金,石油化工企业要加大力度,寻求各种方法来筹集资金,可以利用专款专用来加强环保力度。 其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高端手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设立远程监控,对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以保证其达到标准的排放,要对工艺操作流程进行优选,利用现代技术完善对废物的处理,最新的生物技术是一种优选的废物分解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污染少等有点,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公害作用的石油化工固体废弃物,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回填处理,主要的回填方法有:地面法、沟渠法。 3 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石油化工污染对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石油化工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石油企业要加强环保意识,完善对生产加工的管理,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加强对生产程序的监督,采用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全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设立专门的企业管理部门,完善对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的管理。 浅谈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策略:浅析石油化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 摘 要: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能源的基础工业。然而在化工产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文章中就石油化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进行了剖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石油化工;环境影响; 对策 引言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石油化工产业是重要的能源基础工业。石油化工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非常显赫,但是整个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消费过程等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理念,争取尽快实现绿色化工。 一、 石油化工产业对环境造成的主要污染 1、 水污染 石油化工行业的废水主要是在石油开采、炼制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有机物,或者无机盐等组成的水,这些废水中含有非常多的油、盐,以及酚等有害物质,不仅成分复杂,而且排放量大,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因此,石油化工产业的废水污染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源, 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 2、 大气污染 石油化工产业的废气污染有着不同的形式,根据生产行业主要分为石油炼制废气、合成纤维废气、石油化肥废气,以及石油化工废气等。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装置非常复杂,治理方式各不相同,而且在提炼石油的过程中往往由于需要大量热量,排出较多的气体,含硫量非常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3、 土壤污染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有很多,诸如酸渣、盐泥、碱渣以及污泥等,在这些废弃物中,还有很多的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非常严重。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产品在开采与运输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石油类的物质深入到土壤中,经过化学反应、物理反应的发生,更加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二、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现状 1、 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强有力的宣传 有许多石油化工企业单纯地将精力放在生产环节,在整个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没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些企业甚至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工作,在政府监督机制放松的情况下,投机取巧,恣意妄为,一些石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企业利润。另外有些石油化工企业缺少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宁愿将资金花费在政府的污染处罚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治理污染的费用要远远高于处罚资金数额,一般来说后者只占据前者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这就对企业环境保护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2、 缺少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环保制度 从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来看,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只占据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出现,这些法律已经无法全部覆盖,甚至存在一些制度方面的法律空白;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得到落实,这必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三、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安全保护的对策 1、 加强处罚 政府环保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方法,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突然死亡法”以及不断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等。 石化企业生产也要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方法,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石化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环保部门,并配置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才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保障――机构与人员的,而且环保部门的负责人最好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样才能确保其作用有效的发挥。环保部门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工程抢险,做好人员职责的分工,科学地制定任务与工作目标。 2、 要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环境管理目标与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的目标之间是协调统一的,他们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许多石化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对环境管理的漏洞,或者说仅仅是环境管理部门的事情。因此,管理者不仅要提高环境合法意识。还要把环境管理工作运用在全体员工的各种生产活动过程中,管理者在提高自身自觉守法的同时, 还要积极不断地培养企业员工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工作习惯。例如,对企业的环境意识培训,可分为管理层培训,内审员及骨干培训,普通员工培训,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事故分析, 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随着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还要把新的规定及时传达给大家。 3、 加强员工操作规范的培训 实际在许多时候,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方法产生环境问题的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石化企业的员工如果不按规定操作,就有可能导致工序紊乱,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 从而导致环境事故和环境问题的出现。近期在大连新港附近的中石油输油管道起火,据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是由于油船在卸油过程中,工人操作不当引起输油管线爆炸,所幸并无人员伤亡,但是输油管线的爆炸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一线生产单位在操作过程中,要检查现有的操作规程是否合理,员工是否容易掌握,对不合理的要不断改进;其次密切关注员工的日常操做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有不良的操作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期达到好的环境绩效。 4、 加强设备和材料的环境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良好的符合规定标准的设备,不仅可以保证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实现,也大大地保证了物料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以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石化设备在采购或改造时,首先要充分考虑环境管理的要求,以保障其高效运作。例如现在高硫原油的供应比例已超过50%,这样在生产加工、输送、贮存、后加工等各个环节对常压塔、减压塔、闪蒸塔等设备的设计制造及其材料的选择上,都要具有更高的防腐蚀能力,所以设备材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行业标准。 5、 环境计划的运行与应急预案 目前大多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环境计划的运行控制,存在着生产操作与安全环境的矛盾,在发生异常、紧急状况时,多数企业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企业的环境管理过程中,对于水处理、废油、固体废物的焚烧过程要时时加强检查,要有严格的全程的跟踪、检查规定、记录。要强调运行控制文件的制定与执行,必须制定有应急预案,明确异常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态扩大。应急预案是指组织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而做出的响应方案。应急预案来自于日常管理,又严于日常管理,是我们减小事故危害的最后屏障。但有些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或不严格按规定执行。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据调查潍坊输油处及青岛输油站、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在事故发生时对事故的严重性并未及时作出风险评估,没有及时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并且现场处置人员没有对泄漏区域实施有效的警戒和围挡,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斋堂岛街大片路面和胶州湾附近海水受到严重污染,教训非常惨痛。 目前,国内很多石化企业在对化工过程采用计算机管理同时,建立了应急响应专家管理系统,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效果很不错,非常值得借鉴。 结束语 当今社会,在人类对资源需求越来越高的同时,石油化工生产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因此,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必须要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自觉加入到节约资源的行动中。在石油化工生产中, 企业应加强现场检查,不仅要保证达标稳定,而且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还要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止大面积污染,最大限度地避免环境的污染,进而促进石油化工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策略: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策略探究 1环境保护监测 公司成立环境监测站,具体设在分析化验室,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并执行公司年度环境监测计划;(2)负责公司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变化情况的现场监督监测,参加环保现场监督检查;(3)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重点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和监测数据库;(4)编制环境质量报告;(5)参与企业环境污染事件调查监测,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在整个石油作业期间都要对有关环境参数实施监测,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由HSE部制定环境监测计划,由环境监测站依据国际检测规范,对以下环境要素监测:(1)空气质量;(2)地表水、地下水质量;(3)土壤和水底沉积物;(4)动植物种群,包括濒危物种;(5)考古和文化古迹以及宗教圣地研究,包括其他地理坐标或选矿地点;(6)动力使用;(7)废料有效利用;(8)噪声;(9)在污水管出口监测化学物质成分和地表水监测计划中规定的计量参数。环境监测计划应包含下列信息:(1)设施描述、尺寸和每个设施排放源数量,标明工作状态;(2)确定污染物取样地点和取样频率;(3)需要监测的参数;(4)进行石油作业期间用于减少排放体积和恢复吹洗气体的工艺和设备;(5)排放到大气中或通过火炬燃烧的燃烧物和有害物预计数量,吹洗分离器时井或管道的预计数量和从硫化氢获取硫的数量;(6)根据政府部门的合理要求,任何与监测空气质量有关的其他要求。 2环境保护教育 所有参与天然气项目的人员都应接受环境保护教育。公司和各承包商单位都应制订环境保护教育计划,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1)作业者保护环境的目的、任务和方法;(2)环境保护法律;(3)控制空气、水的质量,熟悉危险材料和废料的技术教育;(4)作业者环境保护计划教育;(5)作业者消除泄露计划教育;(6)进行环境调查、监测、取样、运输和分析时控制和保证工作质量的教育。作业者可吸收其他有关单位进行该种教育;(7)野外现场不准乱扔废弃物,乱倒废油、废液,禁止购买野生动物。 3环境应急计划 公司作业主管部门应编写涉及任何可能导致潜在泄露的活动的清除泄露计划。所有消除泄露计划应根据公司决定的合理要求每年重新审定和更新。所有消除泄露计划建议文本应包含下列信息:(1)合同区地图,标明附近居民点、特别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潜在的污染燃料、碳氢化合物、含石油废料和化学毒物的储存和排放地块位置,以及加油地点的位置;(2)用于消除泄露的设备清单、位置和总数、经培训过的负责消;除作业人员名单,及用于消除石油连续排放或短期泄露的措施、提交泄露报告的程序;(3)公司为确定在高风险地区或特别生态条件下消除泄露所需的时间、必要的员工数量和分布在作业者各个项目的设备举办的模拟演练;(4)使用分散剂的计划,标明可能使用的分散成分,对其在各种条件下有效性评价和毒性、化学成分和性质(如果有资料)的描述;(5)有关收集或排出装置,或防止石油泄漏到水表或地表的设备,包括用于收集的储藏罐,及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和设备; 4危险废物控制 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建立本主管业务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台账,记录品名、数量、储存地点(在专门的地图上标出)、使用日期、数量、保管单位、保管负责人等信息。HSE部环保科建立公司危险化学品台账,专人负责,每月普查登记。公司或承包商应采取迅速措施限制和清理任何泄露,恢复泄露周围的环境。 4.1油品和化学材料的储存。储油罐周围应建设防渗池,保证能承受最大储油罐的内容物并防止石油泄漏扩散到与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交汇的排出水中;在安全的场所保存要求照看的危险化学材料或对人有毒的材料(酸、去污剂等),并限制人员进入。在专门的地图上标出储存地点并登记所有化学材料总数。 4.2储存、运输和移除废料。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应负责储存、运输和移除业务所辖的所有废料,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地层水、化学毒物、钻井溶液和水泥、污水及卫生用水和垃圾,避免给生命和人身健康、财产、地下淡水源、表面水源、自然资源、宗教圣地和文化古迹带来损失,或者避免威胁员工和居民安全。危险废物运输、移除要有危险废物转移单。 4.3排放工业废料。公司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各承包商应采取措施防止因石油作业产生的废料排放到地表或水中,根据移除废料计划批准的排放除外。作业者应对排放的污水中物质集聚情况进行监测。 作者:高健 单位:江阴市环境保护局 浅谈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策略:石油化工园区环境保护论文 1防渗措施 1)重点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主要是污水产生区、危险废物暂存库。该区要设防渗检漏系统,采用刚性或复合防渗结构。刚性防渗结构型式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混凝土(厚度≥15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层(厚度≥0.8mm),渗透系数≤1.0×10﹣10cm/s;复合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抗渗混凝土(厚度≥100mm),抗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1.0×10﹣6cm/s; 2)特殊污染防治区(污水处理池适用):该区要设防渗检漏系统,采用刚性或复合防渗结构。刚性防渗结构型式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混凝土(厚度≥25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层(厚度≥1.0mm),渗透系数≤1.0×10﹣12cm/s;复合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抗渗混凝土(厚度≥250mm),抗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1.0×10﹣6cm/s; 3)特殊污染防治区(含污染物介质的地下管道、储罐适用):该区要设防渗检漏系统,其中物料管网采用天然或柔性防渗结构,生产污水、污染雨水管道、储罐区采用柔性防渗结构。天然防渗结构型式为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2m,饱和渗透系数≤1.0×10﹣7cm/s;柔性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 4)一般污染防治区:包括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管网、生活垃圾暂存点、循环水管网、海水管网等,该区不用布设防渗检漏系统,防渗结构可采用天然或刚性或复合,天然防渗结构型式为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1.5m,饱和渗透系数≤1.0×10_7cm/s;刚性防渗结构型式为抗渗混凝土(厚度≥100mm),渗透系数≤1.0×10_8cm/s;柔性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 2地下水监测 为及时准确掌握园区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应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要求及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在园区附近及下游布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监测方案为: 1)对于整个园区的监测。在园区上游设置一口监测井,用于背景值监测;在园区内污水处理厂下游附近设置一口监测井,用于监测生产装置和污水处理站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处置井; 2)对园区入园企业的监测。对各入园企业的监测井设置,可分为3类:第一类监测点,布设在厂区内部生产装置区和污水处理设施下游附近,用于监测生产装置和污水处理设施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处置井。第二类监测点,布设在灌区附近下游,用于监测含油废水排放及储罐泄露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处置井。第三类监测点,布设在厂界外围地下水上游,用于背景值监测; 3)监测井结构:监测井孔深为见中风化板岩2m终孔,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井的孔径,要求不小于Φ200mm,背景值监测井孔径可略小。为避免污染物沿孔壁深入地下,孔口以下3米(或至潜水面)宜用粘土或水泥止水,下部为滤水管,底部视井深情况设计沉砂管; 4)监测层位及频率:监测层位为潜水,每月采样一次; 5)监测项目:pH、温度、臭度、色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挥发酚、总氰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阴离子洗涤剂、铁、锰、铅、钴、六价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石油类及笨,另外加具体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6)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结果要按规定及时建立档案,并定期向园区管理部门汇报,对于常规监测数据应该公开,特别是对园区所在区域的附近居民公开,满足法律中关于知情权的要求。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加密监测频次,改为每天监测一次,并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露污染源,及时采取对应应急措施。 3地下水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 3.1应急预案制定整个园区及各企业的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其他应急预案相协调。地下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 2)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 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源评估; 4)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时的训练和演习;5)特大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 3.2应急处置 一旦发现地下水出现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1)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定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及上级部门,通知附近地下水用户,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2)组织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环境事故发生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事故影响控制住,采取紧急措施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防止事故扩散、蔓延及发生连锁反应,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3)当通过监测发现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时,根据监测井的反馈信息,对污染区地下水进行人工抽采,形成地下水漏斗,控制污染区地下水流场,防止污染物扩散,并抽取已污染的地下水送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4)必要时,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 5)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4检漏系统及应急抽水系统 4.1检漏系统 为防止因污水管跑冒滴漏对地下水的污染,应设置管网检漏系统,该系统包括人工巡查、仪器检测、在线数据采集与监控及统计报表等部分。首先配备专门人员巡检,利用检漏线缆、超声检漏仪、听漏仪等仪器对管线漏点进行探测,最后在线对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控,定期监测形成报表。 4.2应急抽水系统 该系统包括专业抽水技术人员、应急抽水井、抽水泵三部分,用于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监测井既作为水质监测井,也作为事故应急处置井。抽水泵的功率根据场地地下水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发生事故,在污染物泄露1天后,根据园区水文地质条件,按照三个月将该区污染物的质点全部抽走的要求核算出抽水井每天应该抽走的水量。抽走的地下水送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返还生产系统使用。同时每月都要对抽水水质进行检测,以确定受污染的地下水全部被抽走。因抽水量不大,且为暂时短期抽水,对区域流场影响不大。 5结论 要做好石油化工园区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首先做好园区的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获取园区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的第一手资料,绘制出园区及所在区域水文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地下水流场等专业图件,结合园区污染源调查,掌握地下水污染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对园区制定出防渗、监控方案,保证方案的有的放矢、经济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明哲 单位:南京大学 浅谈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策略:石油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石油化工产业生产特点分析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是对多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高危险性的行业,容易发生火灾、气体爆炸等事故,其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危险的主要类型为物质材料和生产工艺产生的危险。 1.1物料危险 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几率非常高,人员伤亡惨重。石油化工生产中一些原料具有危险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点,甚至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等等,由于这些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给生产、存储和运输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1.2工艺危险 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化学反应条件苛刻,发生灾难性事故在所难免。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物理条件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这些苛刻条件往往成为发生事故隐患的首要原因。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对工艺严格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对石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维护以及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工艺上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2石油化工产业的安全问题 石油化工产业的特点决定了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1],化工生产事故也常有发生,轻则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妨碍工厂的经济发展,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因泄漏、燃烧等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2]。因此了解石油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对提高石油化工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针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分析石油化工事故的特点。 2.1火灾和爆炸事故影响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环节过程中,通过对石油原料和天然气原料的处理和加工会产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不稳定的化学产品,同时伴有强烈的反应,一旦操作失误,就可能发生连环爆炸事故和火灾。例如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硝基苯装置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同时引发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后果不仅仅是人员伤亡和经济的损失,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惨不忍睹,更是无法通过金钱来衡量的。 2.2化学事故影响 在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时,各种反应非常复杂会伴有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其中一些产物的状态非常的不稳定,一旦遇到高温、高压的环境极易对企业员工产生生命威胁、严重的会发生化学爆炸。同时,石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强,在一些大型一体化装置区,装置之间相互关联,物料互供关系密切,一个装置的产品往往是另一装置的原材料,局部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局误控制操作界面,导致事故。近几年,在全球性数据调查中,由于化学事故而死亡的位居榜首。由于化工生产条件要求严格,致使很多设备发生腐蚀或缺陷,如果仍进行高负荷运转,会发生灾难性的石油化工安全事故,多事故并发。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小事故会导致多事故并发,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石油化工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3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巨大的,不可逆的。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造成例如酸雨、温室效应以及沙化现象的产生,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这些问题都与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能力密切相关。可以通过采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大气的自净能力等措施来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趋势为:①实现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②培育典型的环境保护企业和园区;③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变被动环保为主动环保;④提高生产技术和产业升级。为此,各化工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重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形象并实现长期投资效益。②贯彻落实环保工作部门。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工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环保培训、宣传和考核。③努力争取环保优惠政策和资金。为了提高各化工企业的环保实施力,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相应的环保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来帮助提高企业技术和污染治理工作,化工企业应当积极努力争取,以实现化工生产与环保的平衡发展。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要,这些将促使化工产业升级和提高技术,尽量做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形成可循环生产;促使化工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变被动环保为主动环保,贯彻落实企业的环保由前期投入转变为后续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投入的平衡发展。 作者:祝艺宁 于凤阁 黄驿皓 单位:吉林石化公司动力一厂 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钱硕,1989年生,江苏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生。 一、问题提出 自2009年创业板开闸以来,创业板一直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截至2012年7月24日,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已达346家。创业板企业具有财务门槛低、科技含量高、增长性强的特点,而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和低财务门槛的特性也决定了其盈利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截至2012年7月18日,3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331家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预计净利润下降的有115家,占比34.74%,预计亏损的有8家,占比2.41%,两者合计占比近四成。8家预计亏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降幅均超过100%,还有4家业绩预减的公司,净利润降幅在100%左右。截至7月18日,创业板的市盈率已跌至32.21,为今年以来的第三低点,这也是创业板上市以来第三低估值水平。 如何帮助投资者理性分析和投资,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以此为基础公正地评价其成长性成为当前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上市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取能够显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公司治理水平的指标进行量化,将上述量化指标和企业上市后的净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指标筛选和多次回归分析,确定和企业上市后利润变动情况相关性强的指标,借此来帮助投资者快速的了解新发行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预测指标的确定 预测指标要能够代表公司的治理结构、科技含量、盈利能力等方面情况,在阅读了大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证监会审批文件及创业板上市企业文件指引后,笔者确定了6项预测指标:研发费用占比、技术研发人员占比、独立董事占比、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 三、提出假设 假设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研发费用的投入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及投放,也是影响高新企业未来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 假设2: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同理于研发费用占比,技术研发人员占比也是体现企业创新研发能力的指标,即假设研发团队实力强的企业,在募投资金注入后会有优异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净利润增长方面。 假设3:独立董事占比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聘用独立董事可以规范公司运营,减少违规关联方交易,提高企业盈利质量,保证企业持续盈利。 假设4: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作为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应目前股东投入资本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资产质量越好,企业利润水平越趋于稳定增长。 假设5: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相关关系。市场份额稳步甚至快速增长,可以一定程度保证企业上市后产品销路稳定、经营业绩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假设6:应收账款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发行前应收账款增幅越大,发行人盈余管理甚至会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上述手段不能改变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故上市后净利润下降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四、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取 笔者将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后两年内的净利润变动比率作为因变量,以代表上市公司上市后的盈利情况。由于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开闸,符合上市后连续经营条件的须为2010 年前申报发行的公司,符合上述条件的公司仅有36家。考虑到持续经营年限和样本规模,笔者将限定时间延长至2010年2月前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公司,共有50家。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从金融界及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抽取数据。由于笔者使用Eviews7软件进行模型设立和回归分析,故主要变量均采用英文命名,主要公示如下: 五、回归结果 (一)相关性检验 笔者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经检验,应收账款增长率、技术人员占比、独立董事占比、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四个指标的相关性符号与原假设一致。但是,研发费用、净资产收益率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假设1、假设4不成立。笔者分析,研发费用投入的经济利润推动作用尚未展现,可能是造成研发费用与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另外,企业为了迎合上市企业财务标准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导致了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后净利润增长率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因变量净利润增长率和研发费用占比及ROE这两个指标相关性绝对值较高,分别为-0.169和-0.152,可推断上市前大量非理性的研发费用投入及盈余管理是造成上市后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多元回归第一次回归结果 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NET_PROFIT_CHG: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净利润/2010年净利润。 RSRCH_FEE_GROSS_INC: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值,2008年研发费用投入/2008主营业务收入。 TECH_PPL:技术人员占比,截至2008年年底研发人员/截至2008年年底在职员工总数。 INDEPT_DIRECTORS:独立董事占比,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 RETURN_ON_NET_ASST: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008年净利润/2008年末净资产。 GROSS_INCOME_CHG:营业收入增长率,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 -1。 AR_CHG:应收账款增长率,2008年年末应收账款/2008年年初应收账款。 第一次回归结果并不理想,R^2仅为0.09,F检验值仅为0.644585,说明模型整体解释力不强。从单变量看,p值均落在拒绝域外,最接近临界值的变量为研发费用占比这一指标。此外,研发费用和净资产收益率与净利润增长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虽然显著性不强,但这一统计结果仍与原假设违背,并不符合常理。为了发现模型缺陷,笔者进行了Durbin-Watson和残差测试。Durbin-Watson测试在样本规模为50,变量数量为6的情况下的临界值分别为=1.34,=1.77。由于DW统计值为1.737753,位于DW高低临界值之间,故无法对残差项的相关性发表意见。下面为残差异方差性检验的结果: 笔者选择使用卡方检验方法,在5%显著性,自由度为6的单位临界值为12.592,由于测试值Obs*R-squared小于临界值,故无法拒绝原始数据不存在异方差性。 经过上述测试,发现模型本身不存在技术性缺陷。为了优化模型效果,笔者决定剔除营业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增长率这两个指标,主要原因为:上述两指标显著性不强,t统计值最低,分别为0.37、-0.65。 (三)多元回归第二次回归结果 第二次回归结果仍不理想,R^2降至0.07,说明模型解释力度进一步削弱。同时,从模型质量角度看,两个反应模型信息评价标准的指标AIC、SBIC均有所上升,根据信息评价标准理论,上述指标越小,模型效果越好。由于AIC指标具有缺陷,故单从SBIC指标看,尽管解释变量数量有所下降,但SBIC指标反而上升,从-0.649694升至0.765140,根据信息评价标准,进一步说明模型质量不高。此外,研发费用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原假设相违背。 为了提高模型质量,笔者尝试剔除研发费用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四)多元回归第三次回归结果 在提出了研发费用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后,模型效果仍不理想,R^2仅为0.014,且自变量的t值均落在拒绝域中,分别为0.31、0.78。 六、结论 (一)回归模型 回归结果显示假设2、3、5、6成立,但显著性不强,假设1、4不成立。此外,六项预测指标和净利润增长率相关性不强。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几下几点: (1)样本规模 由于符合上市后持续经营两年这一条件的创业板公司较少,造成数据样本规模不足,使得统计值与真实值相差较远。根据大数定律,随着样本量的增加,估计值会逐渐趋向于真实值,故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较少的先天缺陷限制了模型回归效果。 (2)前提假设 第一次回归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均与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原假设不符。据笔者分析,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为:(1)研发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可能不会在短期即两年内得到反映,大量的研发投入在资本化之前会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且不同行业专利技术认定考核时间存在差异,故研发费用投入和净资产收益率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故不适宜线性模型。(2)净资产收益率已经消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更适宜于横向比较,而净利润增长率没有消除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和纵向指标相关的可能性更大。 (二)建设性意见 结合创业板公司现状,笔者认为,截至当前阶段,筛选预测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后盈利能力的指标尚不具可行性,这也和证监会推行注册制审核制度遭遇阻力的现状相符。加强券商的尽职调查力度,提升保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意识,增加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力度仍是预防创业板上市公司包装上市、保证上市后盈利水平的主要手段。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放松规制对水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 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对水务行业进行了在民营化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呈现政企高度合一、投资主体单一、无偿供水等特征。为了测定改革之后的绩效,本文通过定性的研究引入虚拟变量对18家上市公司绩效进行测度,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放松规制、市场化、虚拟变量 一、问题提出 自来水产业作为一自然垄断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一般特征化特征,即规模经济、成本次可加性和网络性等,但在研究自来水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地区的分割,自来水产业呈现局部网络性,可以采用标尺竞争等方法,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为我们采取放松规制的实践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的理论依据。而就我国目前自来水产业状况来说,许多水务公司已经上市,放松规制下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但目前自来水产业总体效率的提高是否是由放松规制的带来的,或者说放松规制是否确实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关于这方面实证性研究作为本文的一个切入点被提出来,希望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18家上市水务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模型,引入虚拟变量进行计量分析。 第一,数据采集。本文分别采集2006和2010年18家上市公司的可用数据组成一类截面数据样本。我们都知道截面数据应是同一时间点上的,这里却采用了两个时间点数据的叠加作为一样本,主要是为后文中我们对放松规制绩效的考核而引入虚拟变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故本文用了类截面数据的说法。其中,补充说明一点是本文原想采用18家上市水务公司未上市前和上市后2010年的数据,只因为数据查找方面的问题,18家上市前数据难以查找,所以本文采用了18家上市水务公司最早可用的数据即2006年数据作为代替。由于数据的不完备,所以在说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到底是否起作用,起多大作用进行测度方面在数据结果可可信度上会存在一定偏差。 第二,模型构建。本文采用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基础,将变量实际代表的意义进行修改从而得到本文说需要的方程。具体如下:∏=其中∏代表企业利润,L代表劳动投入,K代表资本投入。两边取对数则有,ln(∏)=αln(L)+βln(K),引入D,D代表虚拟变量,若D=1则代表放松规制,D=0则为未放松规制,模型方程变为:ln(∏)=αln(L)+ βln(K)+D 第三,数据的计量分析。 在做计量分析时,为了处理上的方便,我们不妨令y=∏ 首先,我们把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为一组打开,可以观察到,资本K变动幅度最大,劳动L和营业利润Y变动幅度也较大,虚拟变量D由于取之特殊呈现,通过观察,容易看出各变量不存在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其次,我们对数据样本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一所示,各检验指标的prob值都为零,说明模型方程不存在单位根。 最后,我们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样本进行回归,结果见表,在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才c4即虚拟变量t统计值和prob值都通过检验,其它值的t值,R值、DW值也通过检验,我们知道我们够造的模型是对变化率的考察,而此时c4为0.67表明放松规制在2006年和2010年对企业利润造成差别可以说十分明显。 三、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视角浅谈应对措施 1、标尺竞争。让全国各地展开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供水企业的绩效,当地政府择优录取,政府与企业签订阶段性合同,贯彻效率高质量好的企业进行下一期的经营的理念,提高当地水务企业绩效。 2、直接引入竞争。依据各个生产环节规模经济属性的不同,进行环节切割。可以有市场调节的,都承包给民营企业去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则有国家承担,像管网输送环节,同时可实行双重定价,并定期进行评估,保证企业有效运营。 四、结论 在运用2006年和2010年数据样本计量分析中,计量结果表明这两年规制政策的定性分析效果十分明显,说明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放松规制对企业盈利有显著影响不容忽视。在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一些放松规制方法的同时也为本文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我们将对放松规制对企业盈利造成影响的路径进行量化研究及通过数据收集对其力度做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及业务范围,认为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业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实现财务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径及保障。 【关键词】 集团公司; 盈利能力; 中间业务 近30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财务公司作为一个混业式的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和大企业资金司库与商业信用管理的金融功能组织,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3以上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美国通用电器每年4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它的财务公司,利润总额仅次于花旗银行集团。我国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资金蓄水池”,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等多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如何在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独特的金融机构功能,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我国财务公司能做到的并不多。业内较好的海尔集团财务公司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1.79%和18.95%,有的财务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26%和0.12%,笔者所在财务公司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47%和6.37%,行业内收益差别明显,财务公司在集团内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定义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定义和业务范围(略)可知,这些为了发展企业集团而设立的财务公司,在某种意义上,其发挥的就是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与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产业性 财务公司是为大集团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所以财务公司是依托集团公司而发展的,它的经营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该集团公司所在产业经营兴衰的影响。 (二)金融性 财务公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为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提供特殊的商品——货币资金的金融服务。因而,它必须按照国家法律和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进行金融活动,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筹集资金,有效利用好资金,创造更好的效益。 (三)企业性 一方面表现为财务公司是集团公司出资兴办的,对企业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它的经营业务必须是为集团公司各成员的业务经营及发展提供服务,其经营发展目标与企业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表现为财务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的企业法人,具有企业的一切权力,它开展一切业务必须是盈利的。 财务公司作为一类特殊金融机构,具有主办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三位一体的特殊职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特征。因此,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业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拓宽财务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径 (一)在与商业银行合作中,积极寻求主动权 财务公司从筹建开始就离不开与银行的合作,很多情况下,与商业银行存在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在合作过程中,财务公司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竞争观、收益观,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积极争取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避免银行坐地起价,充分发挥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优势,利用财务公司存款业务可增加商业银行存款规模,根据国家货币政策及存款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效益,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对财务公司采用灵活的存款利率,最终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建立统一对外支付平台,减少资金体外循环 搭建财务公司代扣代缴税款操作平台,清理成员单位缴税专户,对成员单位的专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与税务局、成员单位形成委托关系,由财务公司一头对外。集中保证金业务,通过银行将所有保证金集中管理,由财务公司集中统一办理。可实现资金零在途,进一步缩减资金体外循环的规模,实现资金运作效益的最大化。 (三)充分发挥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的职能 由于财务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财务公司不仅是资金平台,更应该是一个金融平台。依托财务公司,可以把公司金融和产业发展融合在一起,甚至以融促产。可以尝试把财务公司沉淀的资金用来投资理财,发展公司金融,以钱生钱,不仅可利用财务公司来平衡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而且通过对其运作,投资金融,还可以赢得利润继续推动产业的发展。2011年12月28日,中国华电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官网上出现了一则披露过去一年投资收益的信息:“全年投资收益达到 6 000万元以上,其中申购新股方正证券获得投资收益2 050万元,突破财务公司有证券投资业务以来单笔收益最高纪录,收益率高达50%。” (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赋予了财务公司发展中间业务较大的空间,在稳定发展传统业务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中间业务,这不仅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也符合财务公司的长远利益。中间业务作为一项收益稳定、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的金融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强化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化财务公司的资产结构,对于提升财务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且既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又被视为集团“内部银行”的财务公司,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具有许多天然优势,国航财务公司2005年担任了国航股份企业债券的第一分销商和第一财务顾问,配合发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承销企业债2.6亿元,2006年后,还积极参与了国航A股上市、集团并购及其他重大资产运作等,这些中间业务不仅为财务公司带来了持续的收入来源,而且为国航主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积极参与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 在企业年金管理中,财务公司可积极争取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资格,直接参与年金管理,为集团的企业年金提供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服务;也可以参股已获得管理资格的机构或担任年金理事会的顾问,间接参与年金管理,分享年金市场快速发展的潜在成果,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投资业务发展。南航财务公司作为南航企业年金管理的财务顾问,为集团企业年金提供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服务,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在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机制中,盈利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盈利指标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盈利能力 评价指标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问题,学者们往往是基于各种模型和方法进行研究评论的,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直接研究企业盈利能力的文章并不多见。师萍(1997)运用层析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对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盈利能力。蒋麟凤(2007)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大,偿债能力次之。这些研究都是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但都没有直接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彻底剖析,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盈利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衡量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数学家 T. L. 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分析该对象的性质、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要素间相互关联程度将要素组合为不同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系统。在每一层次按照一定准则,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标度定量化,形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相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计算要素的权重,确定每一层次中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总目标层次的总排序。 (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 盈利能力分析体系包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盈利能力分析和收益质量分析,具体由一系列反映企业盈利指标构成。 三、构建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 (一)构建层次结构图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A)、子目标层(B)、具体指标层(C) 构成(见表1)。 (二)建立判断矩阵 请财务管理专家对两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构造判断矩阵。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评定标度来描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见表2。 (三)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在使用层次分析法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确定判断矩阵各因素的权重。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3。 (四)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其次,计算CI的值,CI = (λmax - n ) / ( n - 1) , CR = CI /R I(如果CR 由以上结果可得企业综合盈利能力评价模型: Y=0.1254X1+0.3543X2+0.0654X3+0.1351X4+0.0303X5+0.0536X6+0.014X7+0.0152X8+0.08X9+0.0427X10+0.084X11 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最明显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 四、案例分析 通过计算中国石油公司2007-2011年的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盈利能力做出评析。相关财务指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见表5。 从上例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公司在2007-2011年这5年中,2007年盈利能力最强,2011年盈利能力最弱。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最明显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从表中数据可知,企业的营业净利率和营业毛利率逐年递减,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成本费用利润率也逐年递减,说明该企业的成本费用逐年上升,而利润却逐年减少。说明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企业管理层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财务现状,扩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入,尽量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以此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五、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文章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彻底剖析,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盈利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衡量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但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层次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专家的主观评价,这将导致结果不完全可信。因此对于现有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所在。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探究 摘要: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论述了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分析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其它因素。 关键词:企业盈利能力 分析 内容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在一定的收入和耗费水平下赚取利润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获取利润是投资者办企业的初衷,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也是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在财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投资者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因为利润是其股利收入的唯一来源,企业盈利能力提 高还可以使股票价格上涨,使股东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债权人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因为利润是偿还企业债务的最终来源,只要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入量,即使负债率偏高,也能保证偿还到期债务。经营管理者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因为利润 是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衡量经营管理者业绩的主要标准,此外,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还可以揭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釆取措施加以改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企业利润是国家税收收入的直接来源,企业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因此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实际上,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和营运能力分析也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包括以销售业务为基础计算的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以企业占有或消耗的资源为基础计算的资产报酬率指标,以投资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而本文所阐述的盈利能力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从销售业务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属于综合性指标,主要从投资角度反映企业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能力。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直接相关,因此,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计算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是对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三是对成本费用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的盈利状况和盈利水平,如果非正常因素对利润影响过大,应该予以剔除。非正常因素包括非正常收益和损失、即将停业的分部或分厂、会计准则或税法变更带来的累计影响等。 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是综合性的财务指标, 它受企业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资产管理水平以及回避风险的能力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十分重要。 (一)营销能力 营业收入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能力是扩大经营规 模、增加营业收入、提高利润的基本保证。因此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要关注企业的 营销策略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评价企业的销售情况。 (二)收现能力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商业信用己成为企业之间购销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商业信用大量 存在的情况下,收现能力便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时,企业大量的营 业收入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赊销量越大,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只是账面数字。一旦企业催收货款不利或赊账单位出现问题,企业就会发 生坏账损失,减少利润,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成本费用控制能力 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途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增收,二是节支。在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利润的最有效途径。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盈利的空间越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资产管理水平 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资产规模是否适度、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等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加强资产 管理,合理安排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资本结构及其风险 资本结构主要指负债与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和稳定,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负债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适度举债不仅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而且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作用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但是如果负债利率过高,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增加企业的偿债压力,加大财务风险。特别是当负债利率高于资产报酬率时,还会减少股东的投资回报。 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其它因素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会形成不同的财务成果。因此,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时,应关注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分析其对利润的影响。 影响企业利润的会计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存货计价方法。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 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用。一般来说,如果物价 比较稳定,各种方法计算的存货成本相差不多。但是在物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釆用先进 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较低,当期利润则比较髙,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结果与先 进先出法接近,其他方法计算的结果则差异较大。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医药企业的市场绩效、盈利能力分析 [摘要] 医药行业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及人类对于医疗技术和药品疗效的无止境需求使得其成为15类国际产业之一。文章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讨论其制约因素。 [关键词] 市场绩效;盈利能力;制约因素 医药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一直以远远高于其他传统行业的速度发展。处于全球行业背景下的中国医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医药行业在近几年整体经济效益下滑明显,从整个行业运行的数据来看,2006年1~5月,医药行业在销售同比增长19.6%的情况下,利润仅增长6.9%。1~9月,医药行业总体销售收入为3374.64亿元,同比增长18.36%,实现利润总额是257.38亿元,同比增长10.44%,利润增速却远远低于收入增速(图1)。我国医药行业要赶超世界领先企业,还会面临更多难题。 本文仅从市场绩效及企业盈利能力方面,以江苏省康缘药业为例,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深入讨论。 1 市场绩效的含义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利润、品种、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效果。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市场绩效本身进行直接的描述和评价;第二,研究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按照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是通过厂商的行为来影响市场绩效。但是如何计量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理论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市场绩效的衡量 目前,被普遍用来估量产业绩效的方法有三种,即收益率、价格-成本加成和托宾的Q 。 2.1 收益率 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收益率是以每美元投资所赚得的利润为基础,其中收益或者利润是指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收益率的正确计算比较难,有时候还必须做出使最终结果发生偏差的折衷。 资产收益率是综合反映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资产收益率(ROA)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如一年)内创造的收益(利润)与运用的资产的比值,衡量了公司运用资产创造收益的效率。ROA=净收益/总资产=净收益/销售额×销售额/总资产 由此,销售利润是衡量企业的主要业绩杠杆。 2.2 价格-成本加成 为了避免收益率的计算,经济学家使用勒纳指数(价格-成本加成),即(P-MC)/P来衡量厂商业绩。价格-成本加成是将价格P和边际成本MC的差额作为P的分子而得到的。但是这种方法可能很难获得MC的数据,而且容易产生偏差。 2.3 托宾的Q 托宾的Q,是指一家厂商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厂商资产的重置资本的比率,如果Q高,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新的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这样企业就可以发行权益,并取得相对于其为购买这些厂房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的较高价格,从而投资支出就将上升,因为企业只需发行少量权益即可购买大量投资品。另一方面,如果Q较低,企业就不愿意购买投资品,因为相对于资本成本而言企业的市场价值较低。如果企业在Q低时想获取资本,它可以便宜地购买另一家企业,从而获得的是已有资本,因此投资支出将较低。 这一业绩衡量方法既没有收益率也没有价格-成本加成用得多。使用托宾Q的优点是避免了估计收益率或边际成本的困难。厂商市场价值通常是加总厂商已发行的证券(如股票和债券)的价值,而获得厂商重置资本的估计会比较困难。 2.4 技术进步贡献率 衡量市场绩效时,还有学者经常采用技术进步指标。技术进步主要是指较快地创造出新产品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在经济生产中,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善。技术进步具体表现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增加产品质量和品种等。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把研究与开发的总支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话,1975年美国的比例为3∶19∶78。 3 医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康缘药业为例) 根据康缘药业1999年~2006年会计报表资料计算如下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根据资料分析,康缘公司总资产报酬率2001年出现较高水平11.7%,但之后一直在5%~8%范围内,基本水平不高,而且大都低于行业先进水平13%(据统计资料,2006年国家中型医药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为13.49%,处于较高水平),公司总资产利用效率降低,同时每占用百元资产产生的息税前利润减少,说明总资产盈利能力下降,需进一步分析总资产活力能力下降的具体原因,比如分析销售利润率的变化。 从销售利润率来看,医药行业资料显示,一些世界大制药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相当高,平均值达22%之多,而一般行业的企业利润率达到10%就相当高了。康缘药业在销售利润率方面,2004年出现最高点,但之后两年大幅下滑,与国际医药行业相比,差距较大。 4 制约因素 通过康缘药业总资产报酬率及销售利润率在近几年的变化,从整个医药行业角度分析影响行业效益下降的几个因素: 4.1 政策层面 4.1.1 药品降价行为持续进行自1997年以来,药品降价一直是在医药企业头上的一把剑。2006年,发改委两次降低了部分药品的价格,包括抗感染药物以及抗肿瘤中成药。而且,发改委声称凡是医保目录中的药品价格都将调整。对于民族药及其他特殊类药物约200种,也进行一定的价格调整。2007 年,是“十一五” 计划的第二年,我国中医药产业正处于转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正是中药材市场走向发展和逐步辉煌的转折点,更是一个好机遇,医药行业仍面临较大盈利增长压力。 4.1.2 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医药购销领域一直存在商业贿赂的问题。国家主席在2006年1月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讲话中,将反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六大要务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医药价值链的医院环节,医药代表不敢进医院,许多新药推广受到限制,对于处方药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关于该项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国信证券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中分析说,从去年药品终端市场反应来看,这轮行业整顿的影响非常显著,打击商业贿赂使医院用药规模由2005年21%的增速下降至2006年的6%,明显呈下降趋势。图表1中,2006年医药行业销售与收入曲线中,也能反映医药行业2006年行业效益下降趋势。 4.2 企业层面 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开发以仿制、引进为主。我国医药企业大都仍然是生产仿制药,技术创新药物投入与产出所占比例很少。以康缘公司为例,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盈利率最低,主要利润范围集中在传统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部分,缺乏自主创新产品。 行业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研发创新上。研发投入对于医药产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研发投入成本的主体方面是创新药物开发的投入,创新品牌药品对产业和市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据IMS health数据,2005年全球重量级药物数量已达到94个,2005年前十大品牌药的销售收入已占据全球医药市场的1/10。其中,阿托伐他汀的销售收入高达129亿美元。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还处于粗放式规模扩张阶段,医药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的增长和资本投入的增加,特别是资本投入在产业增长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数据分析显示,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3 成本方面 水、电、煤、汽等上游生产要素持续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使得医药工业成本费用的增长幅度一直领先于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康缘公司为例2006年主营业务成本持续处于上升趋势(表2)。 同时运营费用上升,为应对各项医药政策出台实施所带来的冲击,一些企业选择以产定销的经营策略,规避市场风险。但整体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已从2002年的37.2%下降至2006年的30.0%,持续处于下降趋势。 4.4 市场竞争秩序方面 由于近几年跨国医药公司的进入,国内众多医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这就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的局面。不仅对于医药企业本身无利可图,而且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针对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九忌。 一、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忽视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忽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忽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忽视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忽视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浅谈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加入WTO之后要求企业的行为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一些分析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需要,但存在一些不足。要真正做到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有必要对原有关分析指标进行改进,同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关指标综合权衡。本文从应用财务分析指标进行企业财务评价的角度,针对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存在的一些缺陷,浅谈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改进 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等),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自的计量属性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所计算的指标的可靠性。如: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性资产(现时价值)、非货币性资产(历史成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历史成本)、长期借款(截止本期的本利和)、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历史成本)等等; 2.未对资产和负债的内容进行分析:(1)应收款项中是否有债务人死亡、破产等造成的无法收回的坏账;(2)存货中是否有实际成本核算不实,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未按规定进行摊销的情况;(3)是否存在不可能取得收入的“未完工程”;(4)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是否存在前期应摊未摊的费用。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文认为通过改进相关指标,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综合权衡,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改进以下指标: 1.在计算流动比率时,分子可考虑扣除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的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项目,分母可考虑扣除不需企业未来以现金偿还的预收账款; 2.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分子可考虑改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账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分母依然扣除预收账款,即公式为: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预收账款)。由于该比率在计算时除了扣除存货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了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如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3.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时,除了参照上述调整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外,分母――资产总额还要考虑扣除长期待摊费用等。 在改进相关指标的同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来进一步验证企业偿债能力。如构建两种指标: 1.短期债务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2.现金债务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一般而言,企业的负债最终要靠现金流量来偿还,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佐证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使评价结果更稳健。 二、常见盈利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改进 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习惯于把会计利润作为主要依据,事实上会计利润是有其局限性的: 1.它的大小受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1)在合法范围内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如: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周转材料摊销方法等;(2)人为调剂利润的需要,如:潜亏不及时处理等。 2.会计利润大,却无相应的现金流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单位实现利润不少,但职工工资无法兑现、短期借款无法偿还,企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在施工企业造成会计利润大于现金净流量的主要原因有:(1)已确认为工程结算收入,但未实际收到款项的应收工程款;(2)购置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尤其是前者显得更为突出,这使得企业的应收款项数额巨大,大量资金沉淀在甲方。 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产值利润率等),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给出评价的,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与不足。 在施工企业,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显得十分必要。可考虑增加: 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工程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利润。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现金流入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 3.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该指标值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 4.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总之,通过相关指标的改进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关指标等的综合权衡,可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以上仅是本人针对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常用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肤浅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也将日趋科学、合理和完善。综合运用,全面分析,更好地为投资者、决策者所用,这才是财务信息提供者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巧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摘 要】 通过对利润表中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同样有助于关注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良好运行。 【关键词】 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一、利润构成分析 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将企业的利润表按照其收益来源构成划分为经营性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业务收入。通过上述收益的划分,将企业的利润构成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从而可以判定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A型企业属于正常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最好,属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当然这类企业财务状况最好。而B往往是由于非经常性的特殊情况发生损失而造成的亏损,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也会加以扭转,故该类企业可望迅速好转。C型企业属于危险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有盈利但非营业所得,而是靠非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故既不能持久,也不会过多。D这类企业在不能获得主营业务利润情况下必导致亏损,该类型企业产品销售获得毛利已不能弥补期间费用的支出,产生营业亏损,继续下去亏损额越多,亏损比例越大,导致破产速度越快。E型企业属于濒临破产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然最终有盈利,但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既不会多,也不会持久。这种偶然性所得,最终还是不能持续企业支出。F这类企业当然难以维持下去。如果亏损累计数据超过所有者权益时即为资不抵债,导致破产,这类企业已无健康可言。 二、利润表构成分析 利润表构成是指利润表中各项目要素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过分析各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而识别影响利润形成的内在因素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具体分析方法是:首先将利润表数据填入表内,其次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100%,再计算出其他各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后识别利润形成是否正常、各项目比例是否适当、盈利主要来自何方,从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利润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收支结构、业务结构、主要项目结构。通过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判断利润的质量,进而为预测未来的获利能力提供依据。 (一)收支结构分析 收支结构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额及比例。利润与收入(或成本)的比值越高,利润质量就越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第二个层次是总收入和总支出各自的内部构成。显然,正常的企业应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而其他业务收入上升可能预示企业新的经营方向;营业外收入为偶然的、不稳定的收入;靠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各种减值准备计提过低、预提费用过低而获得的利润,是暂时的、低质量的利润。 (二)业务结构分析 利润的业务结构就是各种性质的业务所形成的利润占利润额的比重。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净收入构成,营业利润又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对于生产经营企业,应以营业利润为主,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可能预示着危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的上升可能预示新的利润点的出现,高额的营业外净收入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可能是造假。 (三)主要项目结构分析 利润的主要项目是指为企业作主要贡献的各种商品、产品或服务项目。通过主要项目结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利水平变化的原因。主要项目分散则难以发现主要项目的企业是否陷入了困境。分析为企业作主要贡献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市场竞争力,可以反映企业的利润质量。 三、巧用利润表分析盈力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一方面,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要分析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用到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获利率等。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以及盈利模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的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不能仅以历史资料和销售情况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人、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其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关。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等,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另外,还要关注税收政策、非物质性因素、利润结构及资本结构对盈力能力的影响 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困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发行公司债券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文章针对公司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公司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发行公司债券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越然要求,但由于公司债券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债券 企业盈利能力 债券市场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与股票融资、银行贷款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的制约,长期落后于其他融资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007年,总理在“两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2007年9月24日。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发行我国第一只公司债――07长电债,随后,华能国际、大唐发电、万科等上市公司也紧随其后。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企业已经累计发行各种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近4万亿。债券作为一项重要融资来源已给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不少上市公司也选择了利用债券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在目前我国公司债券融资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研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后的市场反应,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二、样本数据分析 笔者选取41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企业2006年~2009年的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等四项内容,通过分析这四项内容在四年间的走势得出相应的结论。41家企业2006年~2009年所发行债券的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分别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样本企业在2006年共发行债券348.36亿元人民币,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样本企业所发行的债券额度大幅度增加,在2007年共发行债券814.07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共发行债券1902.4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已经突破2357.17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6.7倍。 样本企业的年末资产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年末总资产为245.93百亿元人民币,2007年年末总资产为3(18 2百亿元人民币,2008年年束总资产为395 29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年末总资产已经达到491.08百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2倍。 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是企业税后净利润与融资成本的比值,是衡量企业融资效益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融资成本利润率=净利润/融资总成束×100% 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在企业大规模发行债券前的2006年和2007年只有41.79%和28.93%,这说明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其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从2008年企业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开始,到2009年末,样本企业的融资成本利润率已经由2008年的123.56%增长至617.89%。这说明企业通过大量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要低于其他筹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相应提高。 样本企业的净利润值在四年阃处于波动状态,在2006年企业净利润为10.66百亿元人民币,2007年企业净利润为13 75百亿元人民币,2008年企业净利润为11.72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净利润达到15.36百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1.5倍。 由以上对样本企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行债券量的不断增长,企业所能得到的发展资金亦不断增长,这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企业年末资产和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的增长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从企业的净利润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行债券量的不断增长,其净利润在2007年和2009年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2008年却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在2008年逐步呈现,使得企业在总资产及融资成本利润率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下滑。 三、公司债券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发行公司债券时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分散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及其拥有独特的价格信号功能 1.降低融资成本。企业直接向投资者出售债券时,避开了银行的中介,从而减少了中间费用的支出,一般来说,公司债券市场中介组织的费用相对较低于银行信贷市场。同时,公司债券融资比银行贷款具有规模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企业筹资规模越大,债券的筹资成本越低,大企业及筹资规模大的企业在债券市场上能够以比银行利率更低的成本筹集资金,特别是对那些大型的、有声望的、盈利的、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来说,其规模效应更为明显。 2.提高资奉市场的运行效率。资本市场中保证市场具有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具有较大的规模和高度的流动性。显然,仅有股票的资本市场必定是低效率和功能萎缩的市场。因为它很难满足投融资双方时不同金融工具的要求,使他们不能通过持有股票、债券比例结构的调配来更好地适应投资者和融资者在资产负债方面的安排,从而缺乏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企业债券市场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减少对银行的过度依靠,同时还可以增加银行的投资渠道。能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增加银行的流通性。所以,发展企业债券对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3.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股票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往往使人们不敢投资。但投资者可以通过高风险的股票和低风险的公司债券、国债的组合,降低资产风险,同时保持较高收益,这既可以提高人们的投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渠道。故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利率结构不是市场化的,很难发展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因此,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就没有相应的工具来管理金融风险。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从投资者角度看,他们会面临资产的效益递减效应。投资者只好把钱存在银行,接受一个相对低的回报,或者在股票市场上去承担一个更高的风险。 4.价格信号功能。企业债券定价中包含了比银行贷款更为复杂的重要内容,从均衡的市场价格反馈回来的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债券拥有的独特价格信号功能能够更好地进行金融资源配置,使资金以最合理的成本流向所需企业。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企业债券融资具有其独到的优势、它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展。发行企业债券有力于资金的集聚,满足企业的不可分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或提高了全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促进风险的分担和资金的有效配置,将资金流向边际增长最高的地方。但同时,由于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如总体发行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度未形成成熟的债券定价机制等问题,故我国的企业债券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方面还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样本数据中企业净利润不能与企业债券额度同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结论 笔者针对企业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业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企业净利润及融资成本利润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债券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资金,进而促进了企业资本的增长,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了企业净利润的增加。同时,企业债券也降低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这些同样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2.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如总体发行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及未形成成熟的债券定价机制等问题,使得其对于企业净利润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即企业债券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但是没有起到决定走势的根本性的作用。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重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注意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运营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运转效率越高,企业运营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的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越多,企业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九、不能仅以历史资料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如果仅以历史资料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判断。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从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摘要]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相关信息,正确做出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文章主要从现金流量表中衡量盈利能力的五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出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盈利能力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情况。作为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补充,现金流量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的关于企业现金变动情况的信息,还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重在分析利用,以便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得到关于企业偿债能力、利润质量、盈利能力、投资价值等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指标来进行,本文仅从现金流量表几个主要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来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高低,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时应当首先注意到以下前提:首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现金流量分析的重点。现金流量表准则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三类,在对现金流量信息进行分析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重点,原因是经营活动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和重点。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是为经营活动服务的,而且作为一个健康运转的企业,经营活动应当是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其次,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对未来的预测比对历史的分析更重要。尽管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动态信息,但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毕竟只是历史信息,这只能代表企业的过去。而“买股票就是买未来”,运用外推和经验挖掘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比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的描述重要得多。 运用现金流量表具体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主要从以下五个指标来进行分析: 一、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一比率主要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净利润的差异程度,即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从一个会计期间来分析,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收回现金,这个比率应该小于1。但是考虑到企业是处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之中的,本期的销售收入中有一部分会递延到下期才能收回现金,而本期收到的现金则包括一部分前期的应收账款。如果企业的销售业务没有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应收、应付账款都能够按期支付,存货规模也与上期持平,那么,这个指标应该大于1,因为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中包括了必须要由销售收入来弥补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具体数值根据企业使用的不同的折旧方法而有差异。为了避免因为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出来的折旧额不同而产生的不可比性,报表使用者可以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额,以此来计算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 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应该接近或等于1。如果这个调整后的比率明显低于1,说明企业的利润质量较差(如含有大量应收账款,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坏账损失),但是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企业持续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因为只有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出现了现金短缺,这一问题才会成为突出矛盾。如果这一指标连续若干期大大小于1,并且逐期递减,说明企业的净利润缺乏足够的现金保证,其质量很不理想。而且当这个指标小于1时,企业可能会通过增加债务筹资来满足资金的需要,但这样做势必将导致资产负债率和筹资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二、经营活动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流量总额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企业现金净流量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越强,财务基础越牢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这一比率越低,说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越弱,财务基础越不牢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从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的途径取得现金,但企业债务本息的偿还仍然要有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三、销售收入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销售收入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这个比率应该比销售利润率(即:净利润/销售收入)高一些。这个比率高,说明每一元销售收入创造的现金流量多,利润质量比较好;如果这一比率比较低,且连续下降,说明销售收入缺乏必要的现金保证,销售收入中含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坏账损失,将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资产现金回报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总资产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是对资产利用效率的一种评价,它反映了每一元资产所能够获得的现金流量,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说明了资产的周转速度。从理论上来讲,在各期销售收入基本相当、应收账款均衡周转的情况下,这个指标应该大致与总资产周转率(即: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相等。如果实际计算出的这个指标低于总资产周转率,说明销售收入中有较大比重被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所占用(如含有大量应收账款,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坏账损失),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也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现金股利支付保证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 这个指标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企业实际发放的现金股利的比率,说明企业实际用来发放现金股利的资金中,有多少是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这一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这一比率越小,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弱。不过,这个比率较高时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每股股票在当期就可以获取很多的现金股利,因为,股利的发放与企业管理者当局的股利政策有关,如果管理当局无意于用这些现金流量在当期发放大量的现金股利,而是青睐于用这些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从而提高本企业的股票市价,那么,上述这项指标对于企业当期的财务分析来说效用就不是很大。但企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非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从长远发展来说,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获得了更高的投资效益,最后最得益的也还是投资者,企业不在当期给投资者发放现金股利,而是用其进行再投资,以获取更大的投资回报,就必然会在以后给投资者发放大量的现金股利,正所谓“舍小钱得大钱”。 以上是根据现金流量表,利用比率分析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的简要分析。为全面了解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动状况及其他信息,报表使用者还可将现金流量表与其他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标准比率,或本企业历史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更多、更重要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信息,以便为自己的财务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篇1 引言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学会如何立身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将希望寄托在大学生身上,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三观”正确,整体提高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教育体系中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到全方位育人。 一、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一)让教育回归本质和初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并将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育人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所有课堂都是将育人和传授知识两方面结合到一起,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可以得到全面教育,回归了教育初心及其本质,教师也能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二)加强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需要 构建新兴工科与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是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需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融入课程思政,由此可以培养出新兴工程领域的科技人才,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做深入的探索,使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三)满足学生成长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才真正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此,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前提是要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三观”正确,并积极引导他们肩负起历史使命,更要有担当。一直以来,专业教师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作为重点,却忽视了“育人”工作。不断地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实质,将它们有机融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们今后的成长和专业学习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四)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通过课程思政,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用专业优势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达到专业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的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方面,需要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进行合理的挖掘,并在专业课程内容里将其合理地融入进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发展这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道德素质为根本目标。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对思政教育和传授知识两者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以往所采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摒弃,从而自然地融合思政教育和传授知识这两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仅如此,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在教学环节中将行为规范教育和道德素养正确地融入,使学生从根本上做到知行合一。建立的考评体系既要具有合理性又要具有科学性,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最终培养出具有“新工科”和“工匠精神”的人才。 二、工科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工科不同于人文社科所具有的立场导向,工科普遍是基于自然认知,掌握和应用“技”是教学过程的突出问题。所以,对比人文社科来说,工科课程的思政教育是有一定难度的,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下几方面。 (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不同频不共振 长期以来,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专业课教师的优势,但是在思政教学理念的积累层面上还是不够的,同时也有待于改进思政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讲授专业知识过渡到讲授思政内容不够自然,过于呆板、生硬;教授思政内容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这种教学方法导致无法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思政课程就显得既空洞又乏味。 (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其侧重点,由此就使思政教育被彻底弱化,思政教育的实践仍在表面上停留,思政教育的目的难以达到。 (三)学生的知行脱节 学生在思政课上存在着动机不纯的问题,他们将最终目的认定为是获取学分,所以忽视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另外,也有思政学习脱离行为规范的问题存在,没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升华为学习、生活上的行为准则。 (四)考试评价体系过于简单 通常来说,专业课程的考评体系一直是沿袭以往的考评方法,按一定的比例简单地计算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最终的成绩就此得出。但是这种考评体系导致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根本不能做出反映,而且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也得不到体现[2]。 (五)“思政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 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就是“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与课程被彻底割裂。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课程思政内容的基本要求,思政内容可以选用课程内容的背景知识,教师对这些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挖掘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引申课程的知识点也可以得出思政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深化课程知识。 三、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做法 对工科来说,不管是新工科还是提出了课程思政都是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课程思政在新工科中可成为“新”的一方面:新工科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思想素质,能够结合起这种思想素质与专业素养的教育方法,便是新工科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最佳方式,该方式也能够高效、全面地培养新工科高素质人才。基于新工科背景,增加课程思政后,也提高了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思想教育 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专业教师应该有效融合起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对育人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从中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等育人要素提炼出来,确定“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总目标,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思想育人,同时还要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深化改革,强化思政,协调发展 新工科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各高校也开始大力实施各项工科改革工作,并确保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高校课程思政的职责是立德树人,这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思政教育方式。在新工科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我国工科的现状、国际前沿技术等,加强统筹分析高校的现有资源,工科发展方向的确定应结合国家行业的实际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品德的“四有”青年,从而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高校要把握好改革方向,遵循自身的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提升;通过对教师素养的培养,使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加强交流,专业课程思政小组顺利形成,对新工科教学改革中的思政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挖掘。例如,教师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多方位的,从实践教学点到地区规划再到国家调控、国际形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局观;开展教学试点,因专业不同、学生不同,所以也要采取不同措施,建立评价机制,并在评价体系当中纳入课程思政,确保改革氛围良好,达到一致的目标,顺应国家政策和发展形势,使各方都能得到协调发展[3]。 (三)构建学理逻辑维度 首先,迭代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所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都是根植其上、规定其向、表征其质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应该把握高校育人规律,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不断提升。其次,有必要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能做到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应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使内容更加丰富,从“假大空”转变成“真细实”,重视模拟与设置生活情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打造一个立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再次,优化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以结构转型为重点,基于“新工科”背景,必须要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课堂教学结构着手,课堂的灌输形式转变成课堂对话形式、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知识课堂转变为能力课堂,师生双重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发挥;二是有效地结合起课程思政和工科课程,达到育人目的。企业要考虑学生的诉求去开展调研活动,并收集课程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集中研讨这些问题,梳理好问题清单,最后就可以确定出教学专题,共同开展课程设计和嵌入式实践教学,重点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进行优化。 (四)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贯穿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全方位育人 必须要重视教学中的所有环节,抓牢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任务。比如,思政教育也可以进入到课程小结阶段,希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最后转化为能力。教师应将思政点讲给学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由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最后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合一观,由此就引出了知行合一的内涵;比如对设置的题目展开讨论:应选择怎样的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变量来组成副回路?选择距离主变量较远使副回路短捷,促进副回路的快调作用得到提高?还是与主变量距离更近,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次要干扰,进而优化副回路的先调作用?该问题比较复杂,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很多思政内容由此就被引申出来。 (五)增强价值引领,明确育人目标 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课程思政教学与新工科有着一致的目标———培养优秀的接班人,掌握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又有爱国主义精神。新工科专业结构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加强创新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不断地探索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点。教师做到将自己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彻底摒弃,最后形成一个全新理念,融合思政教学与工程教育于一体,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兴技术,比如“互联网+”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授课时渗透思政教育因素,引领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模式与专业规划有更全面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形成大局观,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要建立起思政小组,并且全面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工作,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通过慕课等方式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一起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除上述之外,要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并与新工科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创立出新型的教师评价模式。目前,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分成专业教学、思政教学两大部分,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为教师个人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学生反馈等,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主要利用的方法包括实践、考察或竞赛。相较而言,思政教育是隐形教学,它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所以单一性的考查方式是无法做出准确评价的。高校和教师应该坚持以培养结果为根本出发点,树立明确的目标,能充分地发挥每位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达到全方位的育人要求,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4]。结束语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的科技水平在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新工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工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只有思想才能决定行动,而学习知识的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塑造,从而让学生对社会发展历程有更好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大局观,使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所以,新工科的建设要以开展思政教育为基础,先育德再育人,紧密结合起课堂与思政两部分。在新工科背景下,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价值引领与传授专业知识两方面相结合,充分地发挥出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主渠道作用,这项工程是系统的、长期的,虽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 作者:佟一璇 陈宗芳 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篇2 随着中国部署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制造业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优质制造”,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新工科理念为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把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全过程[2]。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也进一步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3]。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承担起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尤为重要。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通过挖掘具有共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他们经过大一阶段的学习已具备制图、识图的基本能力,了解道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充满活力,是一群喜欢动手实践,富有创造力的大学生。但是他们也具有自身的不足:数理基础薄弱,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没有工程经验,空间想象力不够;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发挥本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握好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道、启人以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学习需要多看规范,多绘图,多联系,学习的过程即工匠精神养成的过程。针对烦琐的计算过程和严格的设计标准,学生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倦和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深度融合思政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讲授过程,并将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教学过程,把家国情怀融入课程各方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继而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4-5]。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第一,通过道路工程的行业发展现状和规划以及工程建设实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其爱国热情和大国自信,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和信念。第二,道路勘测工作是公路设计的基础,为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和资料,必须深入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考虑公路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外业勘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第三,道路线形设计有较多的计算和绘图工作,学生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必须具备进行路线设计的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通过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实例,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路线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勇于探究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第四,通过引入珠港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和无数建设者的光辉事迹,土木人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造过程中彰显的中国奇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培养科学规范、严谨求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追求,激励其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课程思政融入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融入课程思政,以课程知识点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梳理和分解教学内容,结合课程内容选取教学模块,并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思政育人的具体内容和融入方法及手段,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课程设计见下表。四、课程思政实现方式及载体途径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6]。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几点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一)利用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道路勘测设计在线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在线开放课程,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手段,梳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完整具体的某段公路路线设计项目,把选线与定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各部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涵盖几乎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在超星教学平台上上传课程基础知识资源,如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设计、课程PPT、教学微视频等;拓展性知识资源,如在线测试习题、动画、图片库、参考教材等;课外延伸资源,如工程案例、规范、仿真视频等,体现在线资源的多样性和多维性。比如,在学习路线设计时,播放与教学内容契合度较高的思政内容珠港澳大桥设计相关视频,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又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发展的走向与坐标,对职业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课堂面授阶段,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教师需进行精心设计。首先检查课前学习情况,对基础知识回顾强化。上课前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或闯关练习的方法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可以按照课程知识点顺序,重在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由易到难进行设计)。为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化总结,可精讲知识点,复杂知识点教师总结,普通知识点可由学生总结。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的方式对实际工程中的难点进行讨论。例如,选择难度适中的工程,以扬州大新公路为例,选取其中某一段进行纵断面设计。通过实操训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会职业的荣誉感,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课程思政过程成为滋养学生创新精神、夯实创新底蕴、塑造创新品格的过程,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就重难点等知识或课程相关的结合工程实践的知识拓展方面与学生在讨论区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实时点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在超星平台资料库中上传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相关的最新规范和工程实例,方便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自主探究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对培养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并对培养他们在入职时就具备强烈的工匠意识、优秀的工匠品质、良好的工匠技术具有关键作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途径协调育人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道路勘测设计的技能,设置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课程分组设计、实操训练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设计时根据地形图认真查看图纸,根据规范标准来进行公路路线设计,从而养成遵守各种规范标准的习惯,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严格、敬业、精益、专注的工作作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互助协作完成任务,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难点,通过难点的分析和解决,使学生能正确看待人生发展中的逆境,培养其不畏艰难、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7]。通过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与企业生活紧密接触,对本专业和行业有感性认识,且能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融入社会,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在整个实习阶段,指导教师通过微信、电话、QQ等各种方式联系实习学生或实地走访,关心学生思想和岗位实习现状,对于实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师可以实时指导,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 (三)创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优良环境 深入挖掘、提炼所教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修订课程标准,完善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探索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方法,切实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形成人人都是思政教师、门门都是思政课程的全员育人共识。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一批集党团活动、学术交流、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社团文化、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园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整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课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管理,符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实践教育体系[8-9]。五、结语从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实践中发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无缝链接,课程思政的巧妙融入,能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作者:沙爱敏 尹继明 仝小芳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 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篇3 一、引言 基于工业4.0发展环境下的工程教育是实现工程创新人才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新形势下我国工业发展和变革程度及世界产业新格局的重要环节。“新工科”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的积极响应,符合针对科技快速发展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以培养能够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挑战的工程创新人才,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课程思政”,是指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效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各门课程都发挥育人的作用[1],明确了高校各类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应当承担的功能定位[2]。教育部在“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中提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3]“课程思政”的育德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专业自信、钻研精神和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因此,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方面具有共同目标。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人的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4]。新工科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特征,认清“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问题并避免实施过程中已经发现的误区,准确判断新工科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实施路径,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进、课程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改革和发展思路。 二、新工科视域下“课程思政”特征 基于“新工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环境、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师资结构和学生特点,“课程思政”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具有以下特征。 (1)培养实施全面性。新工科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肩负培养能够应对新全球环境挑战的工程技术人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体系是实现“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必然路径。高校各部门和教学单位应该形成通力合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措施的有效实施。 (2)培养体系相融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需要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同步吸收专业知识和实现思想升华,实现工科专业协同育人效果最优化。 (3)培养理念前瞻性。“课程思政”将学术前沿、科技发展的思想政治元素和工匠精神、专业报国的使命担当融入工科专业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专业前沿的认知深度[5],建立工程创新人才的专业自信度、忠诚度和使命感,树立学生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的坚定信念。 三、“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在高校工程教育中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基于“课程思政”工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元素挖掘和实践路径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逐渐提升,优秀研究成果凸显。但是,在新工科“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理解误区和实施问题。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效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各门课程都发挥育人的作用的课程观。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主体责任落实不明,不同高校“课程思政”主管部门不一致,对教学改革的顶层系统设计不够,在部门和基层学院之间的职责目标和信息传递不一致,使专业教师疲于应付各部门重复性任务,分散教学精力和教改热情。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更加专注于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但是对思想引导和价值观教育不系统、不深入、不重视,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够,缺乏工程创新人才传道受业解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6],专业教学在“课程思政”中承担的责任认知被弱化。 (2)概念认识深度不足。工科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对改革概念认识深度不足。“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一名教师、一门课程、一套教学设计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构建全员、全课程、全过程育人格局,形成育人合力,营造育人氛围,整体促进“课程思政”概念深入全教育环节。将“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落在单独教师和单门课程上,不能实现“课程思政”培养氛围和合力,造成教师教学改革方向不具体、“课程思政”融入方法不明确、教学改革成果牵强等政策与落实发生“两张皮”现象。 (3)“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牵强。工科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理解尚不到位、但教学改革目标高和时间紧的问题。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初期会出现政策文件未充分理解即仓促开展教改实践、本课程育人方法不足和问题反思不深入、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工科专业教学路径不清晰的问题。其次,为了完成“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在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中过量加入思想政治案例、生硬建立联系,造成课程建设的强行融入,未能在整体专业教学中达到隐性融合的目的[6]。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中过度使用教学技巧,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加入“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显得较为突兀,平添专业教师工作量,改革成效甚微。在未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建设意义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际建设造成“两张皮”,取得的教育改革成果也较为牵强。 (4)考评体系尚未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是长期过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是潜移默化形式,其考评指标不适合量化。例如,“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所占比例、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随即产生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元素数量和环节数量等量化指标,在“课程思政”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考评制剂中无法彰显[2]。另外,“课程思政”改革应由教务部门、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并且由多部门协同制定考评细则,避免因部门职责和着眼点不一致而造成资源内耗。“课程思政”评价专家组不能完全由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或普通教授专家组成,缺乏“课程思政”政策理解和实战经验,评价机制有偏差。“课程思政”建设考评体系不合理、不专业和不健全,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推进和导向,影响工科专业教师实施改革的动力和积极性,影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最终成效。 四、“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为了实现“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开展和实现育人目标,需要针对工科专业建设背景、教师队伍和学生结构特征以及现阶段出现的理解误区和实施问题,提出精准实践路径。 (1)强化高校顶层设计,完善建设制度。首先,加强高校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设目标、建设意义和重要性,基于高校定位和学科优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和实施路径,让工科专业教师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建设内涵和发展方向,消除实施误区,快速进入教学改革状态,高效率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路径设计。其次,明确高校主要负责管理部门,管理体系扁平化。要避免各部门都要抓,但没有主要负责部门的情况。防止部门责任和关注点不同和重复安排工作,过度分散专业教师精力。学校各部门和教学学院形成完整“课程思政”管理系统[4],明确各处室及科室的管理内容。简化管理部门,调整管理流程扁平化,实现“课程思政”政策措施的高效制定和传达。 (2)依托支部建设,突出组织优势。教师党支部建设既为“课程思政”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提供有效载体和实施途径,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以党建为引领,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日常党建活动有机融合,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大会、组织生活会等开展集中研讨和实施,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7]。依托党支部和教研室的优秀师资力量,举办基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研讨会,交流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学生接受程度、教学方式方法等难点和痛点,深度讨论和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实践环节设计,将建设思路和先进经验向每一位教师推广。 (3)改进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秉承“创新不离其宗”的理念,在实践中选择有效、简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实景式、沉浸式、情景式专业教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融入。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和评价机制。组建具有专业背景的资深校内外专家组成制度评审组,及时学习和传达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精神,紧密围绕教育核心目标和提出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导向和对不同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有效建议。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持续提升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4)因材施教,促进多层次多阶段育人效果。本科生和硕士生对工程专业和社会价值的认知程度不同,培养方式和目标也有所差异,因此对各层次学生和个培养环节均需精准施教融入“课程思政”。例如,本科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专业认知较为浅显,“课程思政”元素要准确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研究生培养是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导师指导三位一体,专业认知较深入,在参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工程项目的责任感,因此不但要将前沿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相结合,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德育意识,还要在学术研究和工程项目执行中实践[8]。 (5)推进全过程培养,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渗透体系。“课程思政”需要营造沉浸式培养环境,贯穿理论与实践培养全过程。以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形式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第一课堂;以工程实践、沉浸式参观体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科技竞赛等形式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第二课堂。例如,建立基于工程专业实践主题的调研活动、组建科普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科技展会志愿服务、用专业知识为服务乡村传统手工业探寻推广路径、探寻节能减排的生态环保新工艺等,让学生将专业知识深度融入生活和实践,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市治理提供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实现社会价值。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渗透体系,提升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全员深层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意识,促进“课程思政”育人效果[9]。 五、结语 通过分析“新工科”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特征,认为“课程思政”实践尚存在思想重视程度不足、概念认识深度不足、实施方法牵强、考评体系尚未健全的问题。现阶段,工科专业发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强化高校顶层设计,完善建设制度;依托支部建设,突出组织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因材施教,促进各学习阶段育人效果;推进全过程培养,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渗透体系,实现“课程思政”有效建设和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影,黄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的创建与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6-8. [2]罗薇.“课程思政”: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庆社会科学,2018,211(6):37-40. [3]教育部高教司.“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4]李雪萍,马发亮.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170):73-75. [5]于美,李卫平,邢雅兰.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牵引的课程思政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12):114-116. [6]张春明,刘云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服装营销与贸易课程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6):504-507. [7]吴宝海,沈扬,徐冉.高校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61-62+5. [8]赵研,王金梅,田雨晨.新势态下研究生线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1):130-133+8. [9]陈志国,刘鑫,陈灿芬,等.课程思政引领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36):77-78. 作者:阎若思 张维 崔赞梅 吴蕾 刘伟娜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 宣传部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关于专业教师培养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现阶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对专业教师培养的建议,旨在提升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 关键词:本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对汽车需求的与日俱增,导致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汽车维修工人的中坚力量,为向社会输送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不断地研究、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段进行的教学模式已被现实证明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技工学校应用到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当中,全面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是不可逆的趋势。然而,胜任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的教师在现阶段仍然紧缺,因此,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教师已成为现阶段技工学校中重点关注的一项教学教研项目。 一、汽车维修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工种技能多,所以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培养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完美结合并能灵活应用的技能型人才一向被作为教学重点实施的方向。而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很难甚至无法做到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教学的均衡、衔接教学,往往造成学生或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或专业动手能力不强的局面,从而严重偏离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训练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汽车或其总成实体为教具,辅以多媒体的融合,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其实施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生的互动和“头脑风暴”,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指导作用的目的。因此,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方法能够大幅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是技工学校中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公认的,但是目前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未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却为数不少。深究限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可知,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无法为一体化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则是较多技工学校现阶段能胜任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因而从根本上影响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推广。因此,纳入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师已成为现阶段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教学和提升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解决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缺乏一体化专业教师最快捷的方案之一是面向社会聘入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优秀人才。但这一方案的实施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社会严重匮乏此类人才,二是技工学校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的约束,因而此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种方案是从学校现有的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当中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之成为胜任一体化教学的专业老师,这一方案在多数技工学校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从本校现有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中培养一体化教师,这些人才熟悉本校的教学流程、教学要求、教学环境和学校的教学理念,能更快地转变角色,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技工学校对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技工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三、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几点思考 1.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师的途径 从本校现有汽车维修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中培养一体化专业教师,是既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成本最低的可行举措。 (1)从专业理论教师中培养一体化专业教师。首先需认清其专业理论知识是相对扎实的,欠缺的往往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和汽车新理论知识。例如,汽油电喷发动机近年来才应用的缸内直喷技术,是一项节能、增效的新技术,但现有文献中鲜有其工作原理和特殊结构的系统阐述,以致相当一部分汽车维修专业理论教师对这项新技术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然而,这是面对学生r不可回避的问题。像这些汽车新理论知识就是在培养一体化教师中必须引入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汽车及总成的拆卸、装复、检测、修复、设备的使用等动手操作的内容,这是多数专业理论教师的弱项。例如,有的专业理论教师在拆装一台简单的手动变速器时,装复到最后阶段却发现多了几个零件,这就是典型的专业理论教师动手能力差的体现。因此,汽车新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从专业理论教师中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关键。其培养的方式方法可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开展,如让专业理论教师深入学校汽修实训基地拜实训教师为师,亲身参与拆卸、装复、检测、修复等实践;安排专业理论教师到汽车维修企业跟岗、顶岗学习。 (2)从实训教师中培养一体化专业教师。这时要认可实训教师动手能力的基本功是扎实的,往往是汽车新型总成的结构、调整、新型维护维修设备的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例如,近年来小型汽车逐步使用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CVT自动变速器,这是很多技工学校尚未添置的新型设备,实训教师尚未掌握其结构、调整、工作原理等属正常情况。另一方面,实训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实训教师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例如,笔者曾见一位中专学历、年龄较大的实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EQ1092型汽车液压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至主缸推杆与主缸活塞间隙调整时,要求学生旋转主缸推杆至与主缸活塞接触,然后反转主缸推杆半圈,最后旋紧锁紧螺母。从调整效果上讲,这不存在问题,而问题在于有位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位老师解释了很长时间也讲不出所以然,最后冒出一句“这样做不会错的”了事。这就是部分实训教师缺乏系统、全面专业理论知识的典型体现。因此,完善实训教师的知识面,拓展其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是从实训教师中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关键。 (3)吸纳社会优异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以培养成合格的一体化教师,是较为便捷的途径,也是完善一体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措施。社会匮乏能胜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师是现实,但在汽车年产销量上千万辆的我国,并不缺乏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专业对口,具备高学历,在汽车维修企业实践多年。与技工学校的汽修专业任课教师相比较,他们既具有较全面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经验,已具备一体化教师的基础条件。他们所欠缺的是课堂组织、学生管理、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正是技工学校能提供的。聘入这样的优秀人才后,只要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施以培养,无需多长时日,极有可能成长为优秀的一体化教师。 2.一体化教师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学校要科学地制订培养计划。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对当前的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因而校领导班子及其教学教研部门要深入研究,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操作性强,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一体化教师总体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涉及培养对象个人的部分,一定要量体裁衣地制订。因为每一个培养对象的情况各不相同,特别是优势和弱势项不同,培养的侧重方向自然不同。只有为每个培养对象量体裁衣地制订培养计划,才能迅速达到预期目的。 第二,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培养一体化教师。技工学校发展的第二次春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二产类的技工学校大多在那时起就逐步开办汽车维修专业,原三产类的技工学校进入21世纪以后大多数也开办了汽车维修专业。通过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发展,这些学校都储备了相应的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学教师,其中不乏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这些都是培养一体化教师的优势资源,要充分利用,在培养过程中,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之间可以互为老师。 第三,培养一体化老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师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重视对培养对象在汽车维修作业的环境、技术水平现状、先进维修设备的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而此类培训往往因学校设备落后,教师知识更新跟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的步伐,学校缺乏完整的汽车维修作业环境等因素而受到制约。因此,在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师时,可着重挑选当地具备现代化、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汽车维修企业来实施校企合作培训。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要根据培养对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与不足、学校的目标要求等因素,安排培养对象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跟岗学习、顶岗锻炼,且时间不宜短,要给予培养对象足够的时间参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总成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功能修复的过程。 第四,培养一体化教师要注重教学经验和技术交流。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教学理念、经验、授课技巧的交流,对一体化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校内、校际的专题讲座,通过要求并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举办的论文比赛、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赛等形式和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专业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从而扩大教师的教学视野,跳出固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取得飞跃性的成长。 四、小结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界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尽管国家人社部在全国范围内已推广多年,但在一些地方其普及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体化教学师资缺乏。这种现象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尤为突出。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时一刻的命题,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开发 【摘 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不再单一化,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多了起来。在古代人们出行是靠马,近代开始有人力黄包车,随后开始有汽车,到现在汽车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出行可以坐公交车、地铁,去距离较远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火车、高铁、飞机。这些种类齐全的交通工具使得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我们不再是那个交通靠走,说话靠吼的年代。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维修产业也快速的兴起,汽车维修所需的人才也渐渐多了起来。 【P键词】汽车维修; 人才; 培养 1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使得汽车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在世界上的汽车产量与销量位居第一,汽车的使用也在迅速的增多,与此同时汽车的维修产业也在迅速增多,全国连锁性的汽修维修保养店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在汽车上的消费开始占据更多的比重。汽车的维修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这些人才需经过专门的教学与培养,然后在社会中实践操作,才可以独当一面。 2 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 2.1 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来看,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一种是通过在实体汽车4S店通过当学徒工的方式学习,这类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相对欠缺,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实践操作的知识较多,而且因为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所以他们的专业素养相对来说较差。另外一种培养方式就是通过职业技术学院去学习汽车维修的专业课程,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接触到的汽车有限,这些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相对偏多,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较弱。两种培养人才的方法都具有相对的优缺点。目前,在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培养的人数相对较多,所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以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汽修产业的需求。 2.2 对于汽修人才的需求分析 现在的汽车修理方式主要是进行零件的替换,只需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检测、拆除和重新安装,相对来说技巧性的要求不高,而且动作的程度也是一般的标准。在拆装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力度,检测时,需知道所检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操作过程。虽然修理方式的步骤比较简单,但是汽车整体部件较多,发生的故障类型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维修人员能够按照具体情况的维修步骤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汽车维修还对汽修技术人员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看他们是否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汽车的故障,并进行诊断,然后制定检修的流程。因为汽车的部件相对较重,所以也就要求汽修的技术人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故障时能够耐心的钻研,维修时可以认真负责,还要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敢于去动手尝试。 2.3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很完整,对现在汽车维修的需求不是很明确,最后对学员的能力评价体系不准确,使得培养出来的学员的能力无法应对汽车修理中的故障。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基础知识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平时对于学员的基础技能的训练也不到位,学员在进行修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得心应手,而往往是在对故障进行分析时一知半解,不全面。这些都反映出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的效果不如意。还有就是一般的培训学校在招收学员时,提出的职业规划理想化,工资收入也较高,使得学员在就业后眼高手低,就业的稳定性差。 3 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1 对汽修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改进 为了应对现在汽修的发展维修需求和技术要求,应该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关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将重点放在学员的实用和实践的能力上,而不仅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把教育教学组织特征放在以人为本上。教学模式应注重教学实施的确实有效,使得学生可以将现代化的故障检测能力和对故障的判断能力运用的炉火纯青。培养学生可以做到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懂专业技术,在进入社会时能够以最短时间融入岗位中,可以在汽修过程中独当一面。还要注重学员在管理能力上的培养,让他们在职业规划中可以有长远的发展[1]。 3.2 将课程体系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置成模K化和阶梯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主体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传统的汽修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独立,将课程体系为教学模块,然后让学员进行具体的学习和训练。将教学内容进行深一层的选择和优化,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实用,并将课本的内容多放一些教学的应用实例。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中,注重技能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动脑的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记忆也对实践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锻炼。同时培养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一个汽车故障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方法,从自己的操作中领会知识,这样比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来得更为深刻。注重操作过程的标准化,这样在进入社会的实践中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快速进行工作。 3.3 将汽车的构造进行项目的划分,然后进行项目式教学 把汽车的整体进行划分,分为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中的电器、汽车电控系统等,设立实训场地,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训练,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设备的拆装,正确分析机器的组成原理,能够对常见的故障进行总结,提高分析汽车综合故障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应与企业接轨,并应引进汽修专业的应用仿真软件,方便学生进行技能的模拟练习,熟练汽车修理工具。 3.4 职业学院应具有高效和专业的教学队伍 学校的教学队伍应该具有专业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上,他们拥有超高的维修技术和经验,能够让学员信服。除了自己学校的师资力量,还要与企业的专业维修技师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指导教学,使他们经常与学校进行学术和技能的交流。定期让学校的任课教师去企业进行培训,以保证学校知识与行业技能的接轨,保证学校学到的技能都是最先进的。 3.5 学院应改进对学生技能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学院也会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学期期末的考核,但是由于考核内容大多以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实训课上的表现为主,并把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方式。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他们的学多为了应付考试,所以改进对能力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能够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相结合。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把企业和行业的用人标准加入进来,立足于原有的考核体系。并且将企业和行业的标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明确的罗列,然后将其定为考核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目的地进行,并且对自己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对于新的知识,他们就可以进行提前的预习和进一步的了解。 4 结语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和建设,人才一直是社会的紧缺资源。任何一个产业的迅速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汽车维修人才就相当于是汽车的医生,当汽车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他们查出原因,并且进行维修,使得汽车重新发挥它的作用。随着现在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维修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汽车维修中游刃有余。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中职汽车维修专业ざジ谑迪拔榷率低原因及对策 摘要:通过分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稳定率低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学校应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进行系统性培训;指导老师应定期与学生联系给予学生充分关注;学校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合理的用人协议;将学生顶岗实习平时表现计入考评系统。结论对提高其顶岗实习稳定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顶岗实习;稳定率;汽车维修专业;对策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维修汽车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对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操作比其他技能的学习更为重要。要想真正的进行实践操作,只在校园中的模拟还远远不够,步入社会的企业中来完成给定的工作才能真正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所以学校给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安排了顶岗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就业,让学生了解社会、巩固在学校所学知识。而且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去参加顶岗实习还能够接触到在学校接触不到的设备,学习修车师傅的手艺经验。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对学生来说大有好处。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安排中职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均按照要求到企业报到了,但是却存在顶岗实习稳定率低的问题。本文就是探索分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顶岗实习稳定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1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稳定率低的原因 1.1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学生去参加顶岗实习就是因为是学校安排并且硬性要求的,不去参加就无法正常毕业,被逼无奈之下才到企业报到,自己主观上根本不认可顶岗实习,不明白参加顶岗实习对自己的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造成顶岗实习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产生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从而学生实习时缺乏刻苦精神,老师傅传授经验讲解理论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做笔记,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打马虎眼,技术不过关,使实习单位对其产生不满。这样时间越久,学生就难以融入这个单位,就会产生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不该在这个单位、在这个单位待着也没有什么发展等想法,遇到困难就想止步或者退却,向实习单位辞职,逃避到其他行业中或者回家。还有些同学因为对顶岗实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而缺乏主见的跟随要辞职学生一同辞职。这就造成了顶岗实习稳定率低。 1.2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监督指导不够全面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之前都是在学校扮演学生的角色,去参加顶岗实习就是要到社会上同时扮演员工的角色,从学生到学生兼员工,这个角色转换太大、太快,学生一时间还不能适应。而平时给学生讲课引路的老师变成了指导老师,平时根本不在学生身边,学生一下子缺少了老师的督促,没有了管束,还没学会进行自我约束,就会造成其顶岗实习期间出现其他状况,这就造成了其顶岗实习稳定率低。 1.3学校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感受 学校往往没有对参加顶岗实习的中职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件事情,心理准备非常必要。很多中职生在学校的象牙塔里生活惯了,对于顶岗实习的生活存在着美好的幻想,没做好吃苦的准备。等真正该去顶岗实习的时候,到了单位,发现与自己想象的非常不一样,制度严格工作繁重,心理落差很大,没有办法接受,内心就会打退堂鼓,这就影响了实习的定性。 1.4用人单位给予的工作压力过大 汽车维修行业需要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每天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并且有些企业还是二十四小时营业,员工轮班,工作压力非常大。实习生和员工经常一样加班加点工作,上班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不规律。实习生刚步入工作岗位,年龄又偏小,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感到身心疲惫,从而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实习的稳定。再者,与员工相同的劳动强度却换来不等的报酬,让学生难以接受。一些单位接收实习生,都不给报酬,给一定生活补贴的单位,其薪酬也比正常员工低得多。有些单位还不解决学生的住房及吃饭问题,学生还需要自己租房和向家里要生活费买饭。这样的待遇让学生觉得非常不公平,实习一段时间后,就会离开汽车维修行业,转去其他待遇更好的行业中,这就造成了顶岗实习稳定率低。 1.5家庭及其他因素影响 家庭情况以及家人的看法对实习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出生农村、家境困难的学生踏实肯干,懂得为家庭分忧,中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父母供他们读书不容易,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在企业顶岗实习,工作那么累而报酬又少甚至没有报酬不太理解,认为这样做不值得,相对其他专业实习生报酬较高而工作又较轻松,觉得一年实习期太长,经济给予支持不够热心,思想上动摇了学生在汽车维修企业坚持实习的信心。外加外界环境中其他物质诱惑或者其他人的煽动,一些学生受不住这些影响,而选择辞职。 2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稳定率的对策 2.1学校应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进行系统性培训 为了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校应对将要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让他们懂得这个汽车维修这个行业人才缺口大,发展机会多,是一个朝阳行业,而顶岗实习是步入这个行业的第一个门槛,是锻炼自己很好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参加汽车维修行业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还应邀请从业人士或者已毕业学生向他们讲解参加顶岗实习时会遇到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再对实习进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其进行顶岗实习前,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每个学生的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做好心理生理等一切准备。 2.2指导老师应定期与学生联系给予学生充分关注 指导老师应定期与学生见面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不应该像之前一样学生一年都不会见到指导老师。给每个指导老师少分配一些要辅导的学生,规定指导老师需要定期去学生实习的地方查看,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学生解决他们顶岗实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了老师的定期探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摇摆不定的心就会渐渐放下来,老师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不再是自己孤独地面对着复杂的工作环境,有了老师的关怀帮助,学生会感觉到温暖,同时退堂鼓的念头就会自然打消。 2.3学校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合理的用人协议 针对用人单位给予学生繁重工作低报酬的情况,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对于实习的学生的劳动强度不应与正常员工相同,规定实习生的作息时间等。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使学生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家长也更容易理解和支持,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顶岗实习稳定率。 2.4将学生顶岗实习平时表现计入考评系统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要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顶岗实习成绩考核须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采取校企双方共担责任、联合管理、专人实施的原则,校企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顶岗实习的指导由企业指导师傅及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以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部分为基础,企业根据学生工作期间表现进行考评。这样就做到了对学生进行一个强有力的约束。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汽车维修专业顶岗实习稳定率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校、学生、教师以及企业都有一定的责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作为主要方面来制定规定提出对策,对学生、教师以及企业进行一些合理的约束,可以让新规则实行一段时间,观察效果并进行改进。总的来说,顶岗实习其实是对学生有益的事情,不应变成学生的牵绊和苦恼,要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所收获。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的概念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而智能教学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技校汽修专业的的教学实际,研究智能教学的应用范围,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为有效解决技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难题提供参考建议。 智能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对学生进行脑、心、手和口进行全面训练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技校汽车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汽车维修和保养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实际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和环境中学习汽车维修知识,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技能导向,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强有弱的教学难题。 智能教学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对于技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现场教学,实训研究,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汽车维修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教学在技术院校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汽车设备维修是汽修专业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围绕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针对如何快速诊断汽车电气设备的故障来展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汽车的维修车间,进而加深对汽车结构和原理的理解。了解整个汽车工作过程中各个系统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汽车维修课程的热情。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围绕着基础知识以及技能,操作过程与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器故障和维修方法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达到智能教学的目标。 智能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的应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目标中一个最终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这也反映了其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教学要求,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熟悉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同时。还能够正确的使用电子电气设备,具备解决相关故障问题的能力。通过汽车维修维修的实训教学,让学生更加熟悉汽车的构造和原理,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汽车各个模块和电子电气设备进行动态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方便的学习各个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强化实训的针对性以及教学实践的实用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突出强调对于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汽车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智能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才做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智能教学在技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智能教学是一个接受一实践一总结――接受的循环教学过程。接受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基本的汽车知识,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然后在通过实训的方式在维修车间进行实际的操作,并对实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理论知识相违背的现象进行总结、求证的过程。例如。在某一智能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汽车资料。参观汽车维修车间以及观看相关的视频等方式来了解相关的电气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原件,并分享自己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而对于技校的学生而言。也是希望在毕业之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就业机会。因此。学校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行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实施智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自由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专业技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叫蹙额过程中,来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段教学,不断的创新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上不断改革,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发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老师要把握好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强化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控,将学生的自主研究放在教学的首位,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智能教学在技校维修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好实训教学。组织好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合理的组合。老师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做好课程设计,强化实训中重要环节,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机房演练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箱等部件的拆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在多媒体操作软件下进行的模拟操作。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实践同时也可以避免设备元件的损坏和G失。当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在进行车间的实际操作。 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I中的应用,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中心的,其主要的应用实践是为了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从原来的消极和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的自主探究学习。不断强化独立思考的能力。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汽车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也一片光明。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大量汽车维修方面的技术人才来满足实际的要求。而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探究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关键词:一体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一、引言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培养人才的模式会有所区别。相比于传统的院校来说,中职的毕业生很多在毕业之后会面临走向工作岗位,所以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非常明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能探究更好的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也是现阶段中职教师的主要目标。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都会采取教师讲授,学生理解的教学模式,并且理论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但是这种模式下更偏向于“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1. 学生基础较差 由于生源质量较差,中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较高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按照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会认为教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并且,他们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甚者会出现逃学、厌学的情况。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也会觉得非常枯燥,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学生的学习质量非常差。 2. 缺乏实践教学 很多时候理论课和实践课是相脱离的,影响学生的实际的学习和技能操作。往往在进入实际的实践活动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也仅仅只是单调的模仿式操作,并不能真正地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3. 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实践能力非常关键,而要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利用教学设备来进行辅助。然而,很多中职院校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面临了很大的阻碍。 三、如何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中实现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借鉴了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的教学现状所开发出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并且交替进行,没有所谓的固定顺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解决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端,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1. 教学场所的规划 为了能够完成教学计划,就需要对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学场所的规划。前文提到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重要,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实践教学的联系,形成完善的学习模式。如果场所允许,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设备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学生配合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可以让教师在完成理论部分的讲解之后,马上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 重视教学方法的完善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教学案例。教师也需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展开分组讨论。教师将一些汽车构建的图片反映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汽车的构造,然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能进行有效修理等。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更好地进行思考,并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而更加主动地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难点。 3. 教学过程的完善 课堂教学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只有在_定教学过程之后,才能明确教学主线,从而展开针对应的讲解和释放。其实,在一体会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且对于一些安全事项等要进行规划,让学生对学习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理论课有着很大的差别。作为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明确的职责和定位,然后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引入教学内容,做到先讲解后操作,从而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 重视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如果是一些能力比较出色的学生,则可以直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对于一些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就需要转移到一些基础方面的知识上。例如,以汽车的构造为例,可以将它分为性能学习和细节零部件学习,对应不同能力的学生。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基于肯定和充分评价,鼓励他们进行主动思考。 四、结语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通过研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如何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未来的信息化时代下,人才是各企业竞争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强和相关企业的交流沟通,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为企业所用,为我国的汽修事业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600)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项目教学法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不仅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而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本文主要讨论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汽车维修 项目教学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项目教学法是根据学生需求,将相对独立的汽车维修知识交给学生独立进行资料收集、项目设计、问题发现以及处理,最后进行评价。通过项目教学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提升。但在具体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实施原则以及方法,还要搭配其他方案共同完成,使教学效果更好。 一、项目教学法的原则 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才能发挥其最好的效果。首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全面提高素质为主,培养学生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求职以及车间生产过程中不仅技术水平扎实,而且在综合素质上不落后于人,为学生在职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对学生的培养要以未来企业的需求为基础。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数未来是从事本行业的工作,而且三年后继续接受教育几率较低,所以在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读懂市场企业需要什么,然后有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确保学生在三年后能够笑傲职场,获得企业青睐。最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体现民主的教育原则,让汽车维修教学活动展示出科学性与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以及认知水平,组织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舒适、宽松的学习氛围,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首先要确定项目,根据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做到对每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并运用于实践。例如在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拆装项目教学中,让学生拆装492型汽油机气缸盖时,结合其他型号的气缸盖拆装实践,将气缸的设计、维修融入项目教学,让学生独立通过气缸盖拆装,以及其它相关项目的学习,最终掌握拆装顺序、调试方法、分析结构功能与特点,增加学生对气缸的整体认知,提升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项目教学法本身具有连续性,切忌只是走过场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制定教学计划,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独立完善教学步骤与目的,以免学生应付交差,草草了事,不能达到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所以教师应将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一边操作,一边体会和掌握。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相反,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因为需要帮助学生解决更多不可预料的问题,教师必须拥有更广的知识面,以便在特殊的时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项目教学法本身就是对学生自主实践的锻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直接让汽车维修或者售后企业参与,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联合培训,为学生提供最接近市场前沿的实践基地,也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汽车维修技师。企业在项目教学中结合市场设计出最常用的教学项目,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市场需要。另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操作车间现场进行项目教学,让企业提出项目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解决,最大程度地模拟汽车维修实战,不仅帮助学生增加职场经验,还能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要考虑拓展与评估。在项目进行中和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尤其要帮助实践能力欠佳的学生建立自信,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在汽车汽油机气缸盖拆装过程中,要将知识延伸到柴油机气缸盖的拆装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引出新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三、配套的教学方法设计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研究项目、解决问题。不论是操作训练还是结果评定,都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参与辅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每一个指标,一改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其次对项目教学法使用案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在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在故障排查以及探究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问题与思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在汽车维修的具体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故障所体现出的特殊的表现形式,经过观察、判断、复检、确定,最终完成检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 在进行项目教学法后,可以安排学生去正规汽车维修机构进行现场教学演练。在现场由技术人员指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车辆问题的排查与处理,深入实践一线,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种融入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会与他人相处,提高协同沟通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综合教学,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使其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现今科技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新的材料和技术不断运用在汽车制造上,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地方,需要将滞后、过时的教学内容删除,增加新的知识和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艺。同时还要与企业和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将更先进的技术和行业知识传授给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增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帮助学生在职场获得先机。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汽车维修专业对学生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维修的综合知识,强化维修技能,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摘 要: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研究者们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为了创新实践高效的教学模式,做过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其中,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中是目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在师生共同协助、配合、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潜能,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汽车维修专业 应用 1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教学法,也是当今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在进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含若干个子任务)交予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与计划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分工、协作、负责完成,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来说,课程内容相对术语多,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路、枯燥乏味,使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从而,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直接影响了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与应用“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2 进行项目教学法的环节 2.1 知识整合、情境创设、项目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为了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项目及任务的设定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学生而言,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必须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整合,按照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设计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项目及任务。该任务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强自主学习与完成类似“任务”的综合能力。 其次,教师可结合生产实践需求,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项目及任务真实性和形象化。 最后,将项目及任务设计为任务书,一方面便于任务的下达;另一方面,便于小组合作的开展和竞赛考核的u分。 比如:我们在汽修高级班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的离合器的构造与原理教学时,首先创建一个情境,提出任务――“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在起步时,出现严重的抖动,当抬起离合器时,车速提高不柔和、不稳定。分析轿车的故障点并排除。”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离合器产生兴趣。带领学生在车间观察离合器,并对离合器进行拆装,要求学生总结离合器的原理。这时学生脑海里存在了一个直观的离合器,但是对离合器的原理还有些模糊,不清楚各零件的名称。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进入课堂,由老师进行系统化的授课,使学生逐步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继而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在启发学生自行分析轿车的故障点后,总结出多个故障点;再由教师带领进入车间进行离合器项目实训练习,让学生用实践去证明离合器的故障原因,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性地去学习、实训。 2.2 精心策划、提供资料、制作学案 采用项目中任务驱动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既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能下达任务后就放手不管了,而是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合理的信息资料;合作小组则通过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加工资料、应用资料的过程,彼此间进行不断的探讨、补充、修正和总结。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合作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2.3 教师主导,掌控全局、确保实效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合作氛围中承担着大部分学习任务、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因而成为课堂的主角。但这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轻松了或无事可做;相反,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任务的设计者、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在布置好任务后,要适时地进行巡回指导并及时地在学生完成任务的活动中给予必要的知识讲解与技术指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4 总结经验,提交成果,拓展反馈 当整个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总评,总评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评价还应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项目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3 实践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项目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适应现在学生的教学习惯,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先进的教学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活动中可以灵活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工配合、相互协作等形式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见解的能力,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综合职业素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特别适用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强调能力性以及与职业岗位的需求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需要时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项目教学法事实上是相关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很值得教师继续在课程改革中进行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中并不是每节专业课教学都适用“项目教学法”。如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就不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因为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全面,要自主完成给定的任务难度会较大。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项目教学法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要求将企业的工作场景和环境引入到教学场景中来。在教学中可以穿插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的正确操作流程,以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评的实践与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发展,国内职业院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考评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成果的重要环节,目前还没有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考评的成熟系统的方法。这无法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匹配。所以,针对新教学理念和新课程,在学生考评方面急需改变。 一、传统教学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考评命题过于封闭 传统理论考试的内容基本围绕专业理论设置。常见的题目基本是教师在课上讲过的内容,在参考书上即可找到答案。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主要通过理解背诵,甚至只需在考前短时间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这样不仅无法检测学生能力和教学质量,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平时学习不积极。 2.传统考评过于重视专业能力,轻视非专业能力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期末考评分为理论和实操。纵观大部分理论试卷发现:专业内容占据90%以上,实操考评中评分点都是操作要点和操作结果,一些所谓的一体化综合卷也只是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简单拼凑。这样的考评明显与目前提倡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符。 3.学生考评分数只有总分没有细化,无法分析学生各方面能力状态,因材施教 很多老师通常将学生期末考试总分作为考评结果,发现考试分数排名与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基本吻合。但是,通过这种考评方式,教师无法发现每名学生的强项和短板,这将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失去了重要依据。 4.教学考评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关注 在国内职业院校中,应试教育氛围较浓厚,主要源于学校对老师的考核方式。大部分学校还是把学生的考试分数、通过率等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为了通过学校的考核,在出题和教学中都不断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在教学过程中也主要针对大纲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教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仅停留在理念上,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关注。 综上所述,传统的学生考评在内容、方式、结果等方面不仅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理念相匹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急需改变。 二、汽修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评的实践 针对传统学生考评的问题,笔者学院今年以汽车维修胡格班为试点,尝试了综合职业能力考评改革。考评以一个完整学习情境为载体,把学生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按照大纲中要求的点进行细化考核,全面关注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听、说、读、写、做。下面以“发动机功率不足”学习情境为例,Ρ敬慰计澜行介绍。 1.多维度、全方位考评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次考评设置了9个考评指标。对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所体现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评价,具体如下:一是信息获取,即查阅、提炼、总结;二是沟通展示,即沟通能力、展示能力;三是团队合作;四是计划决策,即计划能力、决策能力;五是自我管理,即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及时记录、及时总结能力、自我改进能力、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个人成本控制能力、自信心、情绪控制、抗挫折能力;六是职业态度,即责任心、敬业、诚信、独立性、主动性和进取心;七是英语运用能力;八是规范、安全与环保;九是专业能力。 2.对接试点班上课要求的十步教学进行完整项目的考评 (1)胡格试点班教学过程要求按照十步教学实施,以完整项目训练为载体,在各环节融入学生非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任务导入:设定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扮演维修人员,考官扮演客户,用英文进行沟通。 理论学习:学生从提供的学习资料中查阅学习内容。 任务分析:通过客户描述和查阅的相关内容,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制订计划: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给出完成项目的方案。 做出决策: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审核确认。 付诸实施:执行方案内容,进行现场操作。 质量检查:内部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 任务交付:用英文将车辆交付给师傅和客户。 评价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反思包括学生反思,促进改进,教师对重要知识进行简略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 拓展巩固:根据条件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或运用。 (2)依据十步教学的步骤,本次学习情境“发动机功率不足”考评,学生完成考评的步骤同样按照教学顺序进行,解决客户任务的步骤具体如下: 任务接受:请用英文接待客户,和客户进行沟通,并接收客户任务。 任务分析:请查阅资料描述四冲程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请说明提供工作支持的学徒工的选择标准;请与学徒工合作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和测试,分析工作任务的问题情况,明确工作任务。 任务计划:请列举发动机功率不足的机械故障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一份诊断和工作计划(包括物料、工具、测量仪器、时间控制、成本核算、安全与环保等);参考所提供的维修信息;考虑制造商为发动机机械修理制定了哪些规定。 任务决策:请站在客户的角度和客户沟通任务计划实施的可能性,站在厂商的角度和师傅沟通任务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最终对任务计划进行决策。 任务实施:请使用系统专用的检测仪器执行压缩压力检测和压力损失检测,记录评估测量结果并判断故障原因;拆解修复发动机机械机构部件,并对发动机进行调试;考虑制造商为发动机机械修理制定了哪些规定。 任务检查:请进行必要的最终检查和“5S"。根据实施的诊断与修理工作编制工作说明,完善改进工作计划。 任务交付:请将车辆交给师傅,就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说明;将车辆交给客户,和客户沟通客户委托完成情况。 反思评价:请反思与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态度、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寻找改进自己的可能性。 (3)围绕考核指标,针对学生考核步骤,细化考官评分表,做到全过程跟踪式打分。学生的考核顺序是按照教学中完成任务顺序进行的,其中的非专业能力并不是每项指标都有可视化结果,所以需要考官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及时评价才能确保准确。下面以任务分析环节为例,具体如下: 一级指标为查阅资料描述四冲程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独立处理或应用系统知识)。二级指标为查阅资料准确快速,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查阅能力;提炼最重要内容作为关键词,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提炼能力;制作展示美观的框图,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展示能力;四冲程发动机结构组成正确,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专业能力、系统分析;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正确,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专业能力、绘制简图。 一级指标为选择工作伙伴并进行工作合作(团队能力和沟通能力)。二级指标为注重礼仪规范、文明用语,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礼仪规范;选择伙伴标准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工作实施,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团队、合作;谈话过程流畅可以控制并体现友善合作意识,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表达能力、友善;谈话内容围绕工作内容展开,清晰明确,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专业能力、表达能力。 一级指标为与学徒工合作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和测试,明确工作任务(系统的分析明确任务)。二级指标为独立地准确地分析客户投诉,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独立性、分析能力;主动有效地寻找伙伴帮忙,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合作、主动性;初步检查和测试内容准确,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专业能力;工作任务描述准确,分值5分,评价指标为专业能力。 在评分表中,一级指标与学生考评过程的h节对应。考官可以很清楚知道学生正在做哪个环节。二级指标指出了本环节学生考评点,以及学生完成该评价点的标准,方便考官进行衡量并按照配分进行准确打分。最后的评价指标能清楚地标出该评价点的指标属性,在考评结束后,能方便地进行不同指标的统计,最终形成每个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蜘网图。 三、综合职业能力考评的改革,真实体现了学生综合的能力水平,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次综合职业能力考评通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不仅考评出学生的专业水平且在所有环节都设置了不同非专业能力考评指标的考核点。以其中一位考生的成绩蜘网图为例(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学生在团队合--作、规范、安全与环保方面做得很好;在信息获取、沟通展示、自我管理、职业态度方面表现一般;在计划决策、英语运用、专业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 老师获得了该学生真实细化的能力数据,可以有的放矢,更加有效地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涉及规范、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或者充当小教员角色对其他小组进行指导。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锻炼了该学生的沟通展示能力。在教师教学中碰到学生薄弱的指标培养时,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实现一对一的辅导。例如在计划决策环节,老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一名计划决策能力强的学生对上述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老师需要在课堂上或课后对小教员辅导的内容和结果进行必要的把控。 综合以上几点,胡格试点班课程遵循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念。本次综合职业能力考评改革完全结合实际教学,指标完整、过程完整、评价完整,是全过程的系统考评,最终取得学生全方位、多指标维度、真实有效的能力测评结果。综合职业能力考核的改革在教学改革渐入佳境、教学实施日趋成熟的今天,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了真正的收口。 引用德国职教专家胡格先生的一句话“教阻碍学”,教师只有在真实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的情况下实施教学,才能做到让课堂的每一分钟对每一名学生都是有效的。想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综合职业能力考评是最真实有效、最全面的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摘要】职业学校是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教学改革是各职业学校一直在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文章就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加快汽修专业的建设,构建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已变为目前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中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一些职业学校中的汽修专业受到资金、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制约,发展较慢。职业学校要借助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这股东风,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中的约束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的办学实力。 一、当前的行业现状 汽车中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机械工程愈加精细与复杂,电子运用于汽车中的范围逐渐变广。在这样的前提下,汽修中的检测及诊断设备、人员的技能素质与维修技术就显得越发重要。 当前汽车大修逐步减少,而定期保养更为大众青睐,车主较愿接受汽车的专修快修,快速便捷地排除故障,提升维修效率。维修汽车也不再倾向于原来的解体维修,而更多被检测设备所替代。 新能源车型的持续增加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相继出现,汽车行业对维修新能源车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汽车行业的进步使汽修行业的准入门槛愈来愈高[1]。 二、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教材、教学不匹配 职业学校中的汽修专业缺乏真正的一体化教师。一些教师是毕业后直接由学校选拔得来,没有在企业中的工作实践经验,而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却又未经系统的教育及培训,真正全面型的教师还是严重缺乏;教师对汽车行业内的新兴信息技术没有及时学习并掌握,常常让学生学习旧知识而无法更新自身的技术与知识结构;目前职业学校内的教材尽管有很多,但每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及内容都不同,极难选择到合适的教材;教材内容较为老旧,有关现代汽车新兴技术的内容与维修技能的知识较少。这样一来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想要较快上岗就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二)教学设施设备的缺乏 汽车行业内产品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多汽修专业中的教学设备都较为陈旧,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致使教学设备没有可用之处,教学内容也很落后,学生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技能。而采购新设备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学校资金的缺乏也会致使设备无法更新,学生的维修技能也远达不到企业要求。一些职业学校因教学设备缺乏,实训的工位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要求。比如,发动机的拆装训练,通常都是四人一组进行拆装最为适合。但一些工位却会有十人左右,这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甚至还会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出现。 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实现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中的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还能决定其就业情况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师资的分配要满足相应的师生比例,学校应对教师多进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实践、岗位培训等方式,以弥补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不足;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中的技能人才引入学校,聘用修理厂中的优秀人员作为辅导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把企业中的辅导教师与本校教师相结合来开展教学,相互促进。 (二)合理地对当前教材进行开发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还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对当前市场中汽修教材不太适用的问题,教师可以自行开发教材。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中的辅导教师优化并整合当前的教材内容。同时平常要重视积累素材,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运用专业体系来重新修订汽修教材。比如学校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开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材。这种教材相对较有优势,且拥有良好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及企业的工作目标,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分为许多子任务,再将每项任务通过信息页、评价页等形式向学生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尤为积极,做到了将任务作为导向,使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知识。通过上述信息页及评价页等方式,不但能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使用理论去开展实践,还能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汽车维修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具体的教学法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如引导文法、六步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工作法等,以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综合能力为目标。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作为核心任务,而把汽车维修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追求的目标。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组建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课业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评价中起引导作用,不同的工作任务可考虑用不同的评价侧重,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学习与工作的态度、工作习惯、“5S”管理等,都结合在过程性评价之中。教师从原来知识、技术的传授者,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的咨询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以及学习绩效的评估者。 (四)开展小班教学且突出班主任的作用 开展小班教学有许多积极的影响。教师一边讲课、指导,学生一边听课、动手操作,每个步骤中学生数量越少,就越有教学成效,尽管实际情况中无法做到使班级中的人数过少,但也最好不要多于三十人。这样才能在教学期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踊跃地参与,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学生一旦成功进行操作,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促使其继续去完成新的实践内容,以形成良性循环。班主任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名德育工作者。假如班主任正好是专业的汽修教师,就可以使对学生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班主任能够在平时学生学习期间帮助解决一些专业问题;还应对所有学生的性格与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根据这个优势来进行分组教学、实践;专业技能教师对行业的透彻分析还能够合理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从而使其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内容。 (五)将多种教学资源相结合 当前的教学资源更为多样化,从音频、视频到仿真软件再到实物,各有优劣。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有目的性地选择一种或更多的教学方式对资源充分利用,以达到资源的最大优化。此外,也可创建兴趣小组,带领学生一同设计一些简单的教学及实验设备。这也能很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还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时间分配、设备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通过动手制作设备并进行研究与调试,还能有效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将理论及实`全面结合,提升了工作成就感,还增强了对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学生的积极参与能让其在制作期间不断学习,不但提升了动手能力及实践水平,还帮助其增加了自信心,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2]。 (六)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现代化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使教学资源的来源不仅限于学校及教师,而是可以来源于学校之外的广阔空间。当前一些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等都是新兴的教学模式,还有其他许多有关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第二课堂、模拟教学、游戏教学、虚拟实验室、计算机支持讲解、虚拟教室等都运用到了课堂中。职业学校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拥有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及方式,给教师开展多形式教学提供了条件,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拥有上述多种形式来供教师进行选择,教师对这些方式与技术的全面掌握,不但能促进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还可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使其积极配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综合发展。因此,信息化教学能促使学校创新教学模式。而这种新兴的模式也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新兴教学模式的运用能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水平,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汽车行业发展的加快,社会对专业汽修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职业学校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加快对汽修专业进行改革,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不断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培养的探讨 【摘要】文章阐述了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维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论述了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应如何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培养方案 一、引言 随着汽车制造和汽车维护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解体检测和不解体维修技术日趋增多,汽车维修工艺从“修理”逐步向“更换”转变。将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及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到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开展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培养背景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三年,毕业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汽车维修工(中级)或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根据调研和参考兄弟学校的课改思路,本专业培养面向汽车后市场的汽车维修、汽车装配等企业,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汽车检测、机电维修、车身修复以及汽车技术服务和相关业务管理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目前,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如雨后春笋逐年增多,汽类职业学校将会为汽车后市场专业群输送大量的掌握现代汽车相关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从业人员的主力军,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再沿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训课-就业”的思路来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体式的课程设置和调整,特别是要对各类汽车售后服务岗位如机电维修、钣金油漆、维修接待、仓库配件管理岗位等进行中职课程设置考虑,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业安排。此类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较为欢迎,认为其更为合适和稳定。 三、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一)汽车维修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工作领域看,中职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技术、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工作,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领域的开发、设计工作。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类型应该是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人才,不是研究、设计型的人才。具体到汽车维修专业上来说,应该满足企业对“汽车护士”的需求。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就把中职与高职区别开来。我们的学生要能适应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要求,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能提高汽车维修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二)学生培养定位 由于当前所招中职学生素质较低,学生参差不齐,而企业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灰领人才,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问题之一。在对企业的调研访谈过程中,用人单位多次提到了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执行能力、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因此,学校首先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思想素质、外在形象,展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通过用人单位的层层筛选与考验,才能有立足于社会的看家本领。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与组织观念,让学生明白“是你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发掘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能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常识,与客户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能够把企业的良好形象向客户展示,同时自己也能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认可的企业形象代表。 (三)课程标准的制定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要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汽车专业课程标准设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引入“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注重学生过程考核和能力培养,同时结合职业特征与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将三年的教学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和考证培训模块,将三年学习时间分为三段:第一年学科化,第二年模块化,第三年顶岗实习。 (四)引入一体式模块化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企业实际生产的工作内容为导向。汽车维修一体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可将维修课程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现代汽车新技术、汽车保养维护实务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其特点,下设子模块,在各子模块下进一步细分,按照“系统的构造特点-常见故障现象-诊断分析-修理的路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难度逐渐递增,避免了按传统学科模式可能重复讲授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知识概念零乱、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在合理打破学科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联系企业实际,将企业工作项目转化为学校课程,因地制宜编写适宜的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逐步实现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模块化,综合实训岗位化,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把课程评价从以“教师讲过”“教师讲得好”“教师完成了教学进度”为准,变成以学生有兴趣,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为准。 (五)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 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模块式、层次化、产业化、现场化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件工作时内部运动关系的结构原理,直观、动态性强,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教学实施方面,专业教室、实习车间和实验基地必不可少。因此,必须配备先进完整、齐备典型的汽车及零部件总成,汽车电器、电路各类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设备仪器等实习实验设施,保证每一位学生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同时应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很快成为汽车维修业的骨干力量。 (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实践技能也非常缺乏,而一体化教师更是身兼数职,其来源大多是从工科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直接分配来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由于是“从校门到校门”,他们并不十分熟悉现代汽修企业,对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知之甚少,对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授课时存在一些知识和技能上的盲点,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切实的收益。 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从目前各学校配备的专业教师来看,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较低,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这远远无法满足现在和学校后续的发展需求。学校应该在专I建设上将人才储备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光是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更要为今后学校规模发展创造条件和打好基础。学校可以从高职以上学历和在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优秀企业骨干中甄选专业教师,并且进行定人、定岗、定模块进行培训,相信三年内就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七)汽车专业技能考核模式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四、中职学生实习和就业思考 通过对各兄弟职业院校、企业调研与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的了解,几年来采用“校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后的职业院校在社会影响和规模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大大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就我校情况来看,虽然汽车专业开办时间较长,但由于规模过小,发展过慢,无法体现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根据专业特点,建议围绕汽车后市场岗位进行实习就业安排,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展体现“小而专”。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断灌输发展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行业理想,坚定专业信心。 其次,邀请知名企业高管、领导、技术专家、优秀毕业生代表和就业指导教师举办就业专题讲座,这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在校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再次,对合作实习单位和4S店整合规划,形成紧密型、订单式的合作模式,邀请各用人单位企业来学校开展“双选见面会”,现场招聘,强化学生就业紧迫感,扩大学校专业社会声誉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汽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技能和企业的无缝对接能力。 最后,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并通过毕业学生进行学校和专业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面,实现良好社会效应和招生良性循环。 五、结束语 加强中职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汽修实训课程表现为凝聚学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而学生则是课程教学的载体。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通过教学改革,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要培养出汽修专业的优秀学生,更好地肩负起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要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训的摇篮。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浅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 摘 要:教学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中职学校多年来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并取得了不俗的发展。近些年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迫使中职学校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为切入点,分析其改革发展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产量迅速增长,汽车维修市场前景巨大,在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应运而生,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于汽车维修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1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1.1 教师的知识面窄,教学方式落后 多年以来,尽管中职学校一直以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为主,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是,中职学校在招聘教师的始终没有普通高中那样严格,有些教师只是因为拥有一技之长就被聘请到了学校担任教师,这就导致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还存在知识面过于狭窄的问题,在教学的时候,教学思想和方法都较为落后。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太注重对于学生技能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而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招来学生的反感,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1.2 教学落后于实际,难以满足学生需要 汽车维修专业不同于学生所学习的语数外等文化知识,只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分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就足够了,汽车维修所接触到的是汽车,学生所学习的所有知识都必须要付诸于实践,如在维修一辆汽车的时候,必须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才能够完成。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汽车维修知识,就必须要开展大量的实践教学。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都比较匮乏,存在着“僧多粥少”的问题,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致使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知识的时候,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2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2.1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选拔高素质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教师能够使一个不好的班级变强,而一个差的教师则可能会使一个原本优秀的班级变弱。因此,在进行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时候,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选拔高素质的教师。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教学培训,对教师的技能进行考核,未达到考核要求的教师,可以对其给予一定的惩罚,给教师以压力,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在选拔教师的时候,教师也需要谨慎对待,不能只因为教师的某一方面能力突出,就草率决定聘用,而是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技能并选拔合适的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汽车维修知识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在教学汽车维修知识的时候,理论与实际一个都不能落下,理论是支撑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基础,通过实践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经验,使学生的维修技术更为娴熟,但是如果没有理论,学生对于汽车运行的许多原理一知半解,这样对于他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的r候,教师既不能过分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置之不理,也不能过分的强调教学实践,将理论放在一边不管不顾,而是要将二者结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开展。此外,在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还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充分的了解汽车维修的各方面知识,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改革教学方法,多手段开展教学 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当然,在改革教学方法的时候,也并非是盲目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改革。 比如说,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厌学情绪比较重,反感说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应当注意从这方面进行调整,尽可能的将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如在开展校企合作之后,教师可以带领班上的学生前往相关的维修企业和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一线工人在汽车遇到诸如发动机故障、汽车空调无法制冷、刹车失灵等问题时,是如何进行维修的。再比如,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流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视野。 总之,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做好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走得更远。但是,不论教学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也必须要认识到只有让学生掌握到了真正的知识,拥有了过硬的技术,成为被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学改革才是成功的。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新形势下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汽车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汽车专业学习的改革,作为汽车相关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汽车维修专业在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作用,本文将从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目的出发,深入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促进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项目教学;汽车维修专业;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是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项目任务的布置作为新的教学形式,从而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对此做较为具体的分析。 一.对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目的进行分析 汽车维修专业是在汽车行业不断兴起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对于汽车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在进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目的为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与能力的统一。在理论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汽修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的要点,对各种汽修专业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操作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为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经学到的和掌握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汽车维修中去,能够掌握基本的拆装技能和维修流程,完成独立的维修任务[1]。我校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对项目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式方法进行阐述。 二.选择教学项目,制定具体的项目教学方案 在汽修项目教学中,我校教师通过下厂调研收集常见的维修案例,如气门间隙的调整、正时皮带的更换、排气系统堵塞的检修等,再对项目教学相关的资料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对具体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流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传统灌输式与填充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失去兴趣与积极性,同时无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也无法开阔和创新学生思维。项目教学是一种老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建构整体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相关的资料,以为专业课程学习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针对汽车维修专业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项目,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我学习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我校对汽车维修专业提供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加深学生在专业维修知识上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能力。作为方案制定的重要内容,评估方案与教学目的相适应,通过开展的定期的考核,不H能够帮助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该教学方案,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的认识,根据自身在汽车维修操作中的不足进行完善。 三.项目资料的准备 汽修项目确定后,老师根据项目的任务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首先要对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准备,掌握一定的教学资料,为项目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在资料收集中,老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汽车维修的兴趣[2]。例如,在进行《发动机拆装与调整》 项目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搜集与发动机的拆装有关的资料,如曲柄连杆整体结构、作用;气缸体运行条件、整体结构及排列方式等,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为学生进行发动机拆装项目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项目的有效进行。 四.项目资料的分析 老师在指导学生对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后,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分析,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汽车维修的了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对相关资料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资料的补充和完善,提高在项目资料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保证汽修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小组间的分工合作 汽修项目的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进行小组之间的配合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汽修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及其学习能力,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在五到六个,并要求学生选出一个小组长,整体负责小组的汽修任务的完成。例如,在发动机拆装项目教学中,必须首先要对发动机的拆装原理、步骤和相应的安全事项进行掌握,然后进行拆装活动,小组内可以通过相应的分工,对机体主件、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拆装任务根据每个掌握的知识进行分工,并对其零部件进行有效清洗,从而完成对发动机的组装。在整个发动机拆装、清洗与组装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汽修操作能力,还能通过小组形式进行项目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对汽修项目的结果进行合理评估 汽修项目完成后,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总结,才能充分发挥汽修项目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对汽修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估过程中,主要包括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两个部分。在小组互评中,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汽车维修任务的检查,包括对完成程度,质量好坏等进行检查,对于任务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指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然后进行互评打分。在教师点评中,老师必须深入每一个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3]。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两个环节的结合下,每个小组能够得到相应的分数,认识到自身在项目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使学生在汽车汽修的操作能力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结语: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到适合本专业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项目教学很好的满足了汽车维修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老师在教学时必须将其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批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论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的“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汽车维修教学的普遍现象,讨论了“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为从事汽车维修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汽车维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面对职业教育学生理论知识薄弱的现状,在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一个不成文的教学策略,因此这也就造成了汽车维修行业部分维修人员遇到问题不能从深层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只能对特定的、遇到过的问题进行维修作业,知识技能迁移能力较差,常常造成维修作业治标不治本。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它的意思是知道它是这样的和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两种致知境界,不一样的治学态度。“知其然”只是对事物现象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知其所以然”则是从事物现象内在本质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知其然”是感性的肤浅的“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知其所以然”是深刻理解的“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汽车维修教学中如何把握“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 一、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的普遍现象 1.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人员对社会服务工作有严重的偏见,很多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这也造成接受职业教育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汽车相关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培养的汽车维修人才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2.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注重“知其然” 现如今,社会发展强调实用性,职业教育也跟着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教学目标追求够用,能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从短期的效果看,确实为社会提供了劳动者,看似达到了职业能力要求,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中这种“知其然”的教育仅仅为社会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工作的机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创造者。 3.维修诊断和维修技术落后于市场需要 一般来讲,我们经常说院校教育要走在社会的前列,引领科技发展的潮流。由于汽车维修教学的特殊性,局限于更新教学设施的经费限制,汽车维修诊断和维修自身整体发展落后于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车辆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受到维修技术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在遇到疑难的、繁杂的故障时,往往会采用在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即直接对一些零部件M行更换,给送修车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许多在职的修理工知识水平不足或知识体系不完整,遇到疑难故障感到棘手甚至束手无策,盲目修理导致一些服务纠纷。 由于现代汽车发展技术更新较快,院校汽车维修技术又相对滞后,这就更加凸显学生“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 4.学生能力在“知其然”的教学中提高有限 在汽车维修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师傅能力的高低严重制约着徒弟的能力发展,学生在训练到一定程度后提高会变得很缓慢,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灌输式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法体会自己摸索出来的成就感,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扼杀,当学生面临工作中的新问题时会束手无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1]。 二、“知其所以然”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必要性 汽车维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我们不能因为其实践性强的特点,而忽略其专业上的原理性和技术性。教学过程中,在增加技能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增加学生对理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原理性理论知识的掌握,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也仅仅能够成为没有应变能力的“机械手”,不能够触类旁通,难以满足未来车型变化[2]。 汽车维修的专业知识基本上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主要是回答“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要学生需要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不仅要具有经验技能,还要具有策略技能和智力技能,能够有效解决常见问题和疑难问题。 汽车维修教学过程就是将书本理论的陈述性知识逐渐转化为学生的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也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不仅要掌握汽车相关理论,还需要懂得维修机工具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就是说,汽车维修人员不仅需要会做,还要会分析,通过实践能够总结出怎么做能够做的更好,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当前汽车维修教学的现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长期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顺利通过“高原期”。但是“知其所以然”也不是一定要面面俱到,否则也会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1.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汽车维修是能力本位的教育,它强调先“会”后“懂”,以“做”为主,对知识的掌握不需要过分深究,尤其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必须、够用”即可,过多、过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如许多人游泳水平很高,却不一定精通游泳理论;反之,有些对游泳理论掌握很好的人,也不一定是游泳高手。所以对基础理论知识“知其然”即可,关I是“会做”。 2.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 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相比,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从事汽车维修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竞争力的体现。职业教育汽车维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如果对学生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知其然”的层次上,则不足以体现其培养目标要求。 同时,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知其所以然”,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历层次和学习时限而定,不可过当强求学习知识的深和精。这是需要课程设计和实施者,斟酌其“度",掂量分寸,精细把握。 三、结语 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知其然”是教学的基础,“知其所以然”是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在汽车维修教学中,需要发挥院校教学探究结构原理的优势,而且结构原理是解决维修中疑难故障的必备理论基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知其然”,更要使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启发智慧的目的,才能够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合格的汽车修理人才。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其中就包括对汽车的需求。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具备较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教学方式,使更多的学生在专业教育活动开展中获得有效的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具备充分的专业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活动来培养一批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检修人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仍旧需要将有关汽车维修的基础知识传授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并且围绕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来开展,将电子控制技术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汽车诊断仪器设备的应用等基础引入课堂中,拓展教学热荨=淌还需要在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轿车作为参考物,使学生掌握汽车构造以及汽车维修原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社会发展潮流、汽车维修新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汽车维修知识能够与时俱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尤其是加强对钳工和电工的基础技能操作的训练,将理论知识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技能,成为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 二、更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主要以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为主,教师将“教材+黑板+图片”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就使得汽车维修教学成了理论教学。为了实现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投资,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场所。 对于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即便他们能够准确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但面对实践性极强的汽车维修,他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学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使其能够在技能操作方面有所提高。 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教材中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知识,即便教师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也很难理解这些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实现汽车维修教学的信息化。 众所周知,多媒体具有声音、图片、视频等特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将抽象、晦涩的教材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简化教学内容。比如,笔者在开展基础知识讲授活动的时候,会利用多媒体将汽车各部分的零件以及各零件的内部运动原理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用动画的形式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三、加强校企联合 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而存在的,其培养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需要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走进企业。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树立“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有效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同时,学校也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某个岗位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以此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汽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浅谈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出台指出,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现。社会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汽车维修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专业。迫切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对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有立足之地,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工业;人才短缺;一体化教学;改革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学生是否具备了这种能力?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这种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由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出现和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维修技术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汽车维修正演变成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修理”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如何方便快捷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汽车专业的发展步伐,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懂理论的同时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要注重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学到汽车的某个系统必须学精。动手能力也要提高。比如汽车电气来讲,它分为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辅助电气系统等几大系统,基本的启动系统要求你必须了解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能解决汽车不能启动的故障现象。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1、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优化专业课程建设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检修人才,因此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时,应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建立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能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目前职业学校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把汽车最新技术结构、原理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培养,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合理安排,并真正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注重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着眼于职业能力的提高。科学合理地设置一体化课程。将汽车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整车、喷涂与装饰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项目,如在汽车电气模块中,分设有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辅助电气系统等。将汽车类高级技术人员所必需的汽车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维修、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避免脱节,减少重复。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汽车仿真软件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三门课合并为一门课,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经多媒体示图和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讲解原理,引出机件的名称及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教师将演示实物逐步解体,将主要机件重复介绍,从名称、作用、构造特点、检修步骤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等,一气呵成,再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解、检测、组装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程中加深认识,不明之处,及时提问解决,使学生对各机件的认识达到深入透彻的程度,记忆也就较为牢固了,相对所需课时也缩短,可将课时归还给学生的操作练习,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产学结合”是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它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和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无缝转接的有效途径。“走出去,请进来”是学校在实践中成功的法宝。依据学生的选择,针对某个岗位(发动机、电气与底盘等)进行集中训练,尽快提高学生在某个领域中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这样学生既接受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又在专业方向的某个方面具有较专而深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可根据所开设的相关专业选择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利用企业专有的技术和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计划,共同开发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企业派相关专业人员或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师傅给定向培养班学生授课。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专门安排技术骨干对学生进行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培训,企业也能确保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产学结合”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明确了学生就业方向,尤其是供求双方零距离对接,一方面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用人风险,降低了用人成本,为高效率地实施人、岗匹配战略创造了条件。 4、“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学校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维修、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术素质。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学校稳定的兼职教师。
中职舞蹈教学篇1 舞蹈是人体美学、物化美的一种方式,它讲究动作、形体、姿态、线条美,是内在的美、艺术的美,让人们可以欣赏这种情感和动作交融的美所带来的震撼。通过舞蹈的展示,让美能够更加直观,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使他们能够更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对艺术的美更具洞察力,不断启迪心智、净化心灵,让个人修养得到升华,使高尚情操与道德修养共同沐浴在舞蹈美的光辉之中。在新课改的发展下,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舞蹈教学的水准直线上升,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言 生活中的肢体动作与舞蹈动作有着不一样的直观感受,舞蹈动作极具技巧性并具有一定难度,舞蹈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学生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在中职教育中,其初衷就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高课堂专注能力与学习热情,将舞蹈教学中的知识点与技能传授于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舞蹈人才的专业水平。因此,深入研究中职舞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的内容选择应该注重循序性与超前性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规格方面的循序性。在主题思路与教材内容中“超前性”发挥较优。循序性的显现途径,就是在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规格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时刻要求教学内容井然有序,严格遵循各种规章制度。在教师的主体思想中“超前性”相当重要,不能因为眼前的局限性蒙蔽双眼,应制订具有超前性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其内在潜力。在教学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超前性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超前性教学材料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制订标准,以便学生看清自己的位置,从中取其精华,得以进步。 (二)重视教学发散思维的开发,做到举一反三 在新课改政策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参考相关的案例,讲解舞蹈教学大纲中包含的知识,让每一个动作内容都变得相对直观,并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舞姿方向与线条美,再通过相似知识的提出让学生能够自发性地探索学习内容,通过不停地探索实践,掌握知识点中的规律,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形成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观念。 (三)注重对比法与反思法相结合 对比法是舞蹈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模式,如在新动作与旧动作之间的相互磨合、相似知识点的碰撞、动作幅度不同等。想要深入教学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整体复习与运用,将知识进行整合统一,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强化专业知识的培养。比如,在教学舞蹈技巧开范儿时,可以将相似的动作进行比较,如踏步翻身、点步翻身、串翻身等,让学生能够理解舞蹈动作之间的相似之处,从另一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它们的不同,从而达到完全掌握翻身技巧的目的。对比法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在刚刚开始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打胯”训练胯根韧带的柔韧性,但在最开始试行阶段是非常痛苦的,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状态并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懂得迎难而上的道理。教师应积极注重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覆盖情况,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性,为未来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三、中职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实训体验教学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舞蹈教学依旧注重动作的完成度,教师应积极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应在课前教案编辑过程中着重围绕一点讲解。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实践过后,汇总其中的问题、难点并加以改正,力求找到新的教学突破口。通过完善教材内容的编排,让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状态,在动作设计中更加注重肢体节奏,完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在课前进行自主研究实践,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个性教学法 在舞蹈肢体训练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中职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与骨骼肌肉都处于发育阶段,骨缝没有完全闭合,严苛而又明确的教学态度不但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知识点。若反其道而行之,学生的身心特点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细微的偏差就可能导致学生的肌肉或骨骼受到伤害,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四、应用策略 (一)试验探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有些知识点无法靠讲解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在练习以单腿为重心旋转时,很容易受到重心力的影响,一转就倒,转不稳。这种问题的出现要求教师将旋转难点拆为两部分动作,即动作I与动作II。动作I:旋转前的蹲。为提升学生的教学体验,应事先准备教学工具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难点。让学生一只脚踩在凳子上,用一秒钟的时间站上去再半蹲,感受并提出问题:速度越慢越稳还是速度越快越稳?学生回答:转得越快越稳,慢很容易摔倒。经过学生的探讨得出结论:其中肌肉的爆发力,快速收紧的肌肉纤维很容易造成重心不稳,因此旋转前的蹲一定要快,才能让惯性更快产生。动作II:旋转结束时的立与收。我准备了第二个小教具:“陀螺”。通过给陀螺上紧发条,它立刻就开始旋转,伴随着不断切割空气加速,学生的积极性突然就被调动起来了。“若不经过外界环境条件影响,陀螺可以长时间旋转”,笔者用纸板轻轻触碰,陀螺应声倒下,笔者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在外力的影响下,学生得出结论:在我们快速旋转下,舞姿要慢慢停下,才能够变得更稳妥,以便进入下一舞蹈阶段的学习。在实验过后,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旋转前所需要的爆发力以及动作完成后的结束动作。 (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在舞蹈教学中,不仅是要学会舞蹈动作,教师更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舞蹈教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地区特色及文化内涵,还要提供相应的情景场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课堂氛围。如教学江南舞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展现出秀美的苏式园林景观与西湖美景。学生通过直观展示小桥流水、精致的楼台庙宇、叶雨飞扬,体会江南景色的秀丽,耳边仿佛传来江南小镇的声声细语。我还精选了古典诗词《忆江南》,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朗读背诵,再一次感受江南小镇的魅力。在进行蒙古舞教学时,学生很难通过讲述来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更难把握蒙古族舞蹈豪迈的舞姿。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广袤无垠的草原进行展示,并播放配乐诗歌《敕勒歌》,在其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生活态度。 (三)分组创编,启迪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分组,让学生创建队形,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通过协调、统一,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团结协作提升作品高度。这种方式的应用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发展,也锻炼了大家团结协作的能力,坚固了彼此友谊的桥梁,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江南舞的编排,通过分组交流意见,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良好调动。学生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舞蹈开头的亮相,有人负责舞蹈整体队形的排练,有人负责对舞蹈整体动作的改良、完善。最后通过每组编排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台下的学生跟随节奏打着拍子,在舞蹈结束时大家反响热烈,让团队中所有人都因为自己努力的成果而感到高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其中莫过于舞台情感的感染力。在真善美中不断浸透人的心田,提升人们的品德修养。让人在愉悦的环境当中更好地欣赏美,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感官,使情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让行为模式更加健康。 五、结语 舞蹈是综合艺术学科,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观察美的形态。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向上品质的同时,也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让他们享受美带来的最直观的震撼,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品质,使情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让个人修养得到更好的提升,为国家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卢蕾 单位:日照市海洋工程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篇2 对于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它急需创新性人才的加入,然而创新人才大多来自创新教育的培养,舞蹈教育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是一门独特且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针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观察力等进行有效提升,舞蹈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还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重视,并以此为教学重点,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前景而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 舞蹈是一门艺术语言,它能对学生产生塑造性的可能,在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创新能力不单单是指学生创作一个新舞蹈作品,它更是要让学生能在原有的舞蹈作品基础上加以完善进行创新。因为每个人对于原有舞蹈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个道理,看法不同、方向不同、表达不同,从而自身演绎的舞蹈作品也随之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舞蹈作品,演绎的人不同,他们所表演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所谓的“灵魂演绎者”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的舞蹈表演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因此才具备着强大的吸引力。在新时代的社会中,千篇一律的舞蹈作品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很多学生在学校中的舞蹈根基扎实,学习能力也较为优越,但是他们一旦步入社会上,舞蹈上面的创新能力不强,新的舞蹈作品缺少,也会受到职场上的淘汰,因为他们不能满足现如今社会上的需求,所以说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上加强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能力显的多么重要。 二、培养中职学前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力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才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具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有较好的学习成果,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舞蹈美感的追求。学前教育专业里的舞蹈学科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和初中毕业生,他们对于舞蹈方面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刻,同时对于舞蹈方面的学习也没有很强的兴趣,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教学,是很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法实现。所以舞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正面的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了解研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舞蹈水平展开针对性教学,让学生体会成功。成功是给予学生动力的源泉,能使学生热爱上舞蹈这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把自己的课堂变得具有吸引力。比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有名的电影舞蹈,把舞蹈的魅力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也可以多举行几次学校内的舞蹈比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还加强了学生的舞蹈表演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参加舞蹈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里的舞蹈学科学生们,他们大多是来自农村和统招考试所淘汰下来的,他们的自尊心与积极性不强,对于自身不抱有希望,在面对一些舞蹈实践活动时也没有强烈的追求欲望,在此方面教师要对其进行心理上面的正确辅导,让学生走出阴霾,充满斗志。创新是在原有的舞蹈作品上以一种新颖的思路进行创造,而不是对着照搬照抄,这样没有自身灵魂的舞蹈是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让学生学习优秀的舞蹈作品,比如《茶花女》《吉普赛尔》《天鹅湖》等,在学生学习舞蹈过后,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规范指导,还要做到启发学生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创作,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同时学生们的表现程度记入考核成绩当中,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对于学校的舞蹈社团或社会上的艺术表演,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把握机会,与他人同台竞技,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这样有意义的表演活动,学生演绎的不能只是模仿他人的舞蹈作品,要有自身的特点才能脱颖而出,这样学生就必然要开动想象力进行舞蹈创造,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舞蹈潜能。 3.注重示范,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造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学会了不一定会进行二次创作,两者看似很近实则很远。舞蹈教师在教授舞蹈时,对于舞蹈的动作技能方面要做到细腻,每一个动作均要做到具体的讲解与示范,同时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可以大胆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加强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要让学生知道动作技巧是舞蹈作品的核心所在,并且鼓励学生多运用所学的动作技巧,也可以开创新的动作,同时要加强这方面技巧的掌握,舞蹈的根基打得越是扎实,就越有利于后面的舞蹈创作。教师在舞蹈示范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对于舞蹈的表演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舞蹈基础更加的扎实,教师再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展现自己舞蹈技能,学生也有东西能拿出来,创造的舞蹈作品也能更加的优秀。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加强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舞蹈创造能力,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是创造力的核心。学校内的任务尽可能地安排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同时也要注意启发学生。舞蹈的种类很多,有爵士舞、拉丁舞、芭蕾舞等,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比如有些学生是进行爵士舞作品的创作,有些学生是对芭蕾舞作品进行创作,这样给学生限制了一定的条件,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的创作空间要做到合理,从多个角度出发,也不能斩断学生开展创作的翅膀,既要对学生做到严格要求,也要拓宽他们的视野,比如,要求舞蹈种类,但是对于题材和情节却不予限制。 三、小结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里的舞蹈学科在教学上面要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同时舞蹈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放在教学的重点位置,在学生创新舞蹈作品的前提下,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舞蹈的认识和舞蹈动作技能的掌握,只有舞蹈功底扎实了才能创造出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并且教师要做到鼓励与教授知识相结合,在技能的传授上做个严师,在鼓励学生上要做到待人以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舞蹈比赛和社团表演,加强学生的舞蹈知识的掌握,实践才是检验成功的唯一途径。所以,学生的舞蹈创造力的培养对他本身有着巨大的意义。 作者:蔡婷婷 中职舞蹈教学篇3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情感表现力培养来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觉醒,促使学生深度理解舞蹈丰富内涵,对舞蹈展现形式有更理性的思考,逐渐形成舞蹈表现能力;教师借助音乐营造舞蹈表现氛围、对舞蹈作品做深度解析、利用活动展开情感培养、推动综合训练进程,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进而在不断探索和发掘中形成舞蹈基础认知。 一、音乐烘托,营造情感表达气氛 舞蹈表现离不开音乐的支持。教师要做好音乐作品的筛选和应用,让音乐作品对舞蹈学习形成多重辅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爱好存在差异性,对音乐作品的认同感也呈现多样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时,要依据学生音乐兴趣做出理性选择。舞蹈属于动作艺术,也属于情感艺术。如何将情感付诸动作,如何将肢体语言与情感形成对接,引导表演者和观众建立心灵共鸣,是舞蹈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选择舞蹈表演音乐时,教师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节奏对接、匹配设计、情感互动。节奏对接,是指学生进入舞蹈展示环节,需要节奏来带动,而音乐肩负的责任就是带动节奏,保证学生能够在音乐节奏带动下展示舞蹈,确保音乐和舞蹈的高度协调。舞蹈与音乐的匹配设计,需要教师有融合思考的意识,对舞蹈内容和音乐情感做对接分析;唯有高度一致,才能形成匹配,其相应烘托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情感互动是舞蹈表演时要呈现的内容之一,为此教师需借助音乐展示做情绪调动,让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做展示。如在舞剧《花木兰》的编排中,教师在征询学生意见后,最终确定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只要平凡》。当音乐响起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进入节奏之中,舞蹈动作展示更为舒展,表现出花木兰毅然决然的精神。由于音乐节奏舒缓,舞蹈展示像心灵絮语,在诉说中形成情感表达风格。为激发学生的情绪,教师还专门邀请两名学生做配唱,使舞蹈展示渐入佳境,学生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对舞蹈动作展开对应设计,与学生一起研究修改方案,使舞蹈教学获得丰富成效。在教学回顾反思时,学生对音乐选择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结合学生兴趣取向做出音乐配设,成功调动了学生舞蹈情绪,使学生自然进入舞蹈音乐融合环境之中。从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情绪调动是比较到位的,因为其节奏适合情感表达。这说明教师对舞蹈理解较为深刻,同时学生在配唱和配乐中找到了情感发泄点,其舞蹈更具表现力。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受到音乐的影响,情感共鸣自然形成。 二、诗意解读,强化情感理解认知 由于舞蹈作品一般都有创作背景,教师对此需要格外重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解读内容,促使学生顺利找到情感对接点。舞蹈没有人物对白等内容,需要通过画面动作来推演情节,如果不能对其背景做必要的解读,学生则难以进入角色之中,对舞蹈的展示也会存在缺陷。学生对比较熟悉的舞蹈内容有生活感知体验,而对古代舞蹈、民族舞蹈、域外舞蹈则比较陌生,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展示做具体的解读,其助学效果会更为到位。舞蹈作品背景解读要体现在几个方向。首先是舞蹈专业涉及的知识内容。学生对舞蹈的理解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支持,因而教师有意识地传授一些舞蹈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其次是舞蹈教学不能只是动作的拼凑,而是要对接其思想内涵。教师通过对舞蹈作品深刻寓意做发掘性解读,对舞蹈表达情感做对应感知,给学生传递更为准确的信息,让学生对舞蹈产生更专业的认知,对情感表达有更专业的体现。最后是舞蹈带有地域色彩和文化属性。不同地域的舞蹈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支持,因而教师要对这些背景因素和舞蹈特点进行重点分析,给学生提供学习内化的机会,以提升其情感表现力。教师需要对背景素材进行整合处理,以提升解读效率。民族舞,是指带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在教学民族舞时,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需要做好必要的教情准备,借助多种教辅材料,利用信息渠道广泛猎取,对民族舞进行专业解读。我国民族众多,而不同民族有不同舞蹈,这些舞蹈不仅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其情感展示也有不同特点,如蒙古舞、藏族舞、新疆舞等动作幅度较大,彰显一股豪情,表达一种热情;而傣族舞、苗族舞、朝鲜族舞蹈,则显得较内敛,表达的是细腻的情感。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民族的舞蹈表演,要求学生对现场学习进行展示,找到情感表现切入点。教师对舞蹈背景和文化属性开展对应解读,给学生带来知识积累的机会,同时学生对舞蹈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情感表达便有了一定的方向,操作起来也会更为顺畅。民族舞有文化背景支持,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民族文化特色做对应解读,其渗透效果会更为丰富。学生通过媒介等渠道,对民族舞蹈有一定的了解,这是重要学情。教师针对性地做出辅助解读,能够形成较好的情感对接。 三、活动支持,提升情感感知频度 舞蹈训练、舞蹈表演、舞蹈竞赛、舞蹈宣传等,都带有集体活动的意味。教师在组织活动的同时,需要对学生情感表达给予更多关注,鼓励学生在集体互动交流中逐渐找到情感对接的机会,在不断体验表演中建立情感认知基础。中职学生对舞蹈表演活动较为重视,因为要当众展示舞蹈动作,需要追求更好的表演效果,更需要情感的辅助。教师抓住学生心理进行调动和组织,借助团队力量展开渗透,其指导效果会更为突出。由于舞蹈教学活动形式众多,教师需要进行筛选,针对舞蹈作品内容实际,使学生接受实际做出理性安排。例如,在带有游戏娱乐属性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选择一些内容活泼、形式单纯的舞蹈,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展开表演;在正式表演中,教师需要选择带有正能量或者具有教育内涵的舞蹈内容,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在文化宣传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进行内容选择,或者推出自主创作的舞蹈内容,给观众带来更多思想启迪。如广场舞,最早是大爷大妈锻炼时跳的舞蹈,如今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而且带有时代色彩,其受众群体不局限于老年群体,很多青年和少年都加入其中。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成立团队,自由选择曲目,创编一套广场舞,并准备参加集体演出活动。学生对广场舞比较熟悉,自然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一些修改建议,让广场舞创作活动顺利展开。特别是针对情绪内容的设置,教师适时做出提醒,要求学生传递正能量并表现出喜悦感。经过反复训练,学生集体创作的广场舞不断呈现出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并以赋分形式作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为鼓励学生,教师还专门制作了广场舞合集,以视频形式传输到网络上,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作品。由于教师推出的广场舞创作任务是较为贴近生活的训练内容,学生喜闻乐见,创作热情很高,获得了不错的调动效果。学生进入集体创作环节,需要对广场舞音乐背景进行选择,还要对舞蹈动作进行系统创设,特别是情感表现是重点要求,这些操作都可考验学生的集体智慧。一个广场舞创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体验机会,表现出教师设计的精准性,同时对学生形成了心灵冲击。 四、综合训练,形塑情感表现能力 由于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处于不同层级之上,教师需要借助训练任务做调动,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不断提高自身舞蹈认知能力,激发其情感成长动力。由于舞蹈训练带有综合实践的味道,涉及动作设计、音乐感知、情感表达、形象塑造等多项内容,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接受实际做出具体分析,设计合适的训练目标或者推出训练活动,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需求。综合训练需要综合设计。教师结合教程进行创新探索,需要从几个角度展开思考。首先,由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具有差异性,在训练设计时,需要有一定的学情调查,提升音乐匹配性。学生受到音乐的冲击时,其感官和心灵都会受到触动,进而其训练程序会顺利开启。其次,在学生进行面部表情训练时,要注意其眼神的运用。眼睛是心灵之窗,如果不能形成专注眼神,舞蹈表现会大大失色。眼神训练需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最后,肢体语言管理要到位。舞蹈是动作艺术,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特定的内容。学生在展示舞蹈时,常常会出现走神的情况,或者出现动作不连贯的现象,这些都会破坏情感的表达。教师在训练要求上要做出针对性设计,确保综合训练顺利展开。如“拉丁舞”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先对拉丁舞动作要领做展示,还要对其面部表现和眼神等细节做规划,让学生组建小团队,在具体表演中找到不足。学生进入团队训练环节,先集体研究动作要领,对肢体语言进行对应设计。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在观察学生表现之后,从技术角度做矫正指导,对学生的眼神投放和肢体动作展示等做出细致纠正,促使学生逐渐找到表达感觉。在课堂集体表演展示时,教师利用手机录制表演视频,并反复在班级中播放,给学生欣赏和评价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教师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展开训练,能够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同时学生在交流展示反思中形成的学习认知会更为深刻。从学生训练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设计是比较有效的。特别是制作表演视频,给学生提供了观赏反思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不断纠偏思考中建立情感表达认知。中职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呈现出差异性,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取向以及对舞蹈表现的理解,对教辅手段做改进设计,对舞蹈训练方式方法做创新处理,以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形成崭新的舞蹈学习悟性。舞蹈学习和表演,需要丰盈情感的支持,而学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在情感表现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技术方面进行管理,还要在示范操作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娇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有效措施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8). [2]林萌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 作者:刘茜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 现今世界正阅历着1场以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网络银行的呈现,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将来的银即将再也不局限于以单1的分支机构作为服务渠道,银行可以通过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银行采取信息技术扩展服务渠道的本钱将变患上10分低廉,客户可以在任何可以上因特网之处很利便地处理银行金融业务以及展开服务。 1、 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一.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1种通讯频次大、数据量较小、实时性请求较高、散布面很广的电子通讯行动,因而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一般为交流型的、通讯时间较短的、安全保密好的、可靠的通讯平台,必需面向全社会,对于所有公家开放。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有PSTN、公用数据网、专用数据网、Internet以及EDI等。最先的电子支付网络平台主要有PSTN、X.二五以及X.四00网络等,后来呈现了X.四三五、X.五00等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的普及面显明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Internet电子支付网络平台。Internet网络银行的购物与电子支付基本进程如下: (一)顾客接入因特网(Internet),通过旅游器在网上阅读销售中心的商品,选择货物,填写定单,交给销售中心; (二)销售中心接到定单后,经由审批,向配送中心发动身货要求。由配送中心向顾客进行送货; (三)顾客收到商品后,进行商品的盘点核查,并对于验收单进行签字验收。再将收货单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销售中心进行挂帐处理; (四)当需要付款时,由顾客依据定货和接货验收情况,将结款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付方密码,传送给销售中心; (五)销售中心接管到顾客的结款要求时,将本身的银行帐号和收款金额等信息生成收方密码,发送给商家的开户银行; (六)商家的开户银即将该笔交易信息通过人民银行金融区域网及其网上的电籽实时支付与清理系统与顾客的开户银行进行清理,将款从顾客的帐号上划拨到商家的银行中; (七)双方的开户银即将交易胜利信息发送给各自的用户,电子支付全体完成; (八)商家向顾客发送电子发票,网上交易全体完成。 二.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 Internet是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在传统通讯网以及专用网络上展开电子支付业务,因为终端以及网络自身的技术难以适应业务量的急剧增添等1些因素,使用户面很难扩展,并使用户、商家、企业以及银行必需经受很昂贵的通讯费用,追求1种物美价廉的群众化电子支付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而,具有一亿多用户并飞速发展的Internet就成为了全球各国各个银行首选的电子支付群众化网络平台。与此同时,与电子支付相干的技术、标准以及实际利用系统也在不断涌现,在Internet长进行电子支付已经成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因为Internet以及相干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的数量惊人增长,终端以及利用系统的丰厚多样以及简易实现,才给网上电子支付提供了1个斩新的,也是目前独一可行的真正群众化的通讯平台。 三. 安全电子支付以及SET协定 电子商务最首要的部份就是如何完成电子支付的全体流程,在Internet上如何进行安全的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的症结问题。安全电子交易协定(SET)是在Internet长进行信誉卡交易而提出的国际协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支付信息的秘要、支付进程的完全、商户及持卡人的合法身份和互操作性等。SET中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公然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证书等。SET协定体系的不断完美为Internet电子商务提供了安全保障。SET与其他电子交易标准比较,已经取得IETF的认可,是电子商务以及整个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方向。 2、典型的网络银行 一.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这里介绍现今世界1个典型的网络银行即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First Union National Bank )。一九九四年四月美国的3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创立了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这是新型的网络银行,也称为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美国证券第1网络银行),是患上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1家银行,也是在因特网上提供大规模以及多种银行服务的第1家银行,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长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1个地点进行。该银行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规模极广。一九九五 年一0 月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在网络上开业。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 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阅读,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动。于是更有若干银行当即紧 跟其后在网络上开设银行,随即此风潮逐步蔓延全球, 网络银行走进了人们 的糊口。一九九六年初,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全面在因特网上正式营业以及展开银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采取电子方式开出支票以及支付帐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泉汇率以及升值信息,而且因为该银行提供的是1种联机服务,因而用户的帐户始终是平衡的。该行最近已经经完成为了对于Newark银行以及费城First Fidelity银行的吞并,从而成为美国第6大银行,具有一二六0亿美元资产,有近二000家分行,已经经有一一00万用户,散布在美国沿佛罗里达州、康涅狄格州及华盛顿地区等一二个州内。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面向美国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多种服务,其中包含:低现付典质以及无低现额支票帐户服务等。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份起,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1种称之为环球网(Web)Invison的服务。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是树立在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PC Invison之上的1种金融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因特网走访自己最新的帐目信息,获取最近的商业讲演或者通过直接拨号实时走访资金状态以及投资进展情况,不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主要是面向小企业主以及财会人员设计的。这些人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了解公司资金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使用他们的电子邮件与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联络,走访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各种经济状态以及各种相干数据。 二.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WEB)Invison系统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是在Data Force International软件公司的协助下,开发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的。该系统使用SUN 公司的计算机作硬件平台,系统的用户使用个人 计算机上的网络阅读器(Netscape),通过因特网就能够直接进入银行主页。在银行1端,由1台SUN公司的SPARC server 服务器提供用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主机之间的接口。即SPARC server服务器负责将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的数据转换成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后送往用户端或者将用户端超文本置标语言格式文件转换后送往主机进行管理。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中,1台网络阅读器(Netscape)服务器专门用于加密。SUN公司的装备能够与该服务器兼容。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由1个地区性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银行,因而,应用因特网将银行的服务扩大到全国各地是银行发展战略的1个首要组成部份。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作本身调剂,不但作为1个银行,而且还要作为1个金融服务公司,把着眼点放在许多非传统的金融银行服务方面,如:提供电子商务用户的资金市场服务和为零售用户拆借资金服务以及中介服务等。为此,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即将广泛开发在因特网上的各种业务利用。 三.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柜台”服务 在因特网长进入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的“大门”后,展示在客户眼前的是各种网络银行“柜台”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一)信息查询(Information):可查询各种金融产品种类、银行介绍、最新动静、1般性问题、人员情况、个人理财、当前利率等; (二)利率牌价(Rates):可以直接查看利率牌价; (三)服务唆使(Demo):可以告知客户如何患上到银行的服务,包含电子转帐、信誉卡、网上查询及检查等; (四)安全(Security)服务:告知客户如何保证安全和银行采用的1些安全措施; (五)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由银行客户服务部的人员解答各种问题; (六)客户自助(Customers):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方可进入系统等。 四.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产品服务 SFNB提供的具体产品服务如下: (一)SFNB产品——银行业务的更高情势; (二)现行利率:产品的现行利率以及月费用; (三)基本电子支票业务:提供二0种免费电子月支付方式,联机明细表以及注册登记,已经结算的支票联机记录以及金融讲演等; (四)利息支票业务:利便所有基本支票业务计算利息以及附属电子票据支付; (五)货泉市场:提供1些最高的货泉市场利率,将货泉投资在SFNB的货泉市场,赚取利息,然后当需支付时,划转资金到支票帐户; (六)信誉卡:SFNB向预先经由核对相符前提的顾客发行Visa Classic以及Visa Gold卡等。 (七)基本储蓄业务:以有竞争性的利率,通过储蓄获利——目的是为了1个新的汽车、孩子的学业或者干脆把它放1边; (八)CDs:大额可转让证券是应用资金赚取利息的最容易法子,提供了最高利率中的1部份。 五.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如下: (一)SFNB的存款信息:迅速轻松地患上到客户所需要的在SFNB帐户上存款信息; (二)SFNB总裁的信:向客户描写了如何使用SFNB的网上服务来省钱; (三)SFNB网上服务欢迎您:当客户第1次进入银行时开设帐户时,它告知您如何开设帐户存取帐户、付款、核对帐户; (四)SFNB在线表单:订购存款单以及信封,树立ACH存款,再订购支票以及扭转地址信息; (五)SFNB无风险保证:SFNB许诺可以保证用户的交易一00%无风险; (六)SFNB的私人政策:了解SFNB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情况等。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产品、业务以及服务还在发展以及扩展,它为全球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了表率,也为全球的银行金融业网络银行的创立与发展累积了丰厚的经验。 3、网络银行的发展 一.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 跟着国际经济1体化以及银行金融业国际化而带来的剧烈的国际竞争,是各国银行业纷纭发展以及推广履行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外在动力,而银行金融业立异发展的内在需求,则是其发展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内在动力。银行要想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加快网络银行以及电子商务的过程则是各国银行的战略性选择。全世界已经经有多家银行已经推出或者着手筹备提供网络银行的服务内容。银行在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帐户信息以及在线交易4个阶段。现在,绝大部份银行的服务还只停留在第1阶段。据介绍目前全世界一000多家银行几近全体连入了因特网,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网页,其中约有一00多家可提供在线银行金融业务以及服务,提供动态网页以及动态信息的网络银行正在迅速增多。美国以及欧洲是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其网络银行数量之以及约占世界市场的九0%以上。在北美,IBM联合105家银行,投资了一亿美元开发网络银行系统。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树立了全世界第1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并于一九九五年一0月开始运作。美国美洲银行等也推出了网上家庭银行。在欧洲地区,银行站点设立较多的国家分别为法国、奥地利、德国、英国、意大利以及瑞典。香港汇丰银行现正以及微软合作开发网上企业银行项目。一九九八年一月CFB银行与HP公司合作建成台湾首家网络银行系统。 二.国内的网络银行 国内现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网络银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也在网长进行宣扬展开多种网上服务。 招商银行于一九九七年正式开通了招商银行网站,分别与一九九八年四月以及一九九九年四月在深圳地区以及北京地区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招商银行在网上树立网址的同时就设置了招商银行天地、招银动态、公告版等栏目。目前招商银行开办网络银行的城市已经经有一九个,服务内容包含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上商城、网上查询以及网上证券等。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 网络银行是因特网上的首要利用。尽管网络银行在全球推出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成为1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国内所有银行都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自己的主页,已经经推出了或者正在推出自己的网络银行或者网络银行业务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网络银行也是新世纪银行的发展方向,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登攀的金融电子化高峰。虽然目前中国银行的“综合网络业务系统”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银行业务服务,但其发展很快,其前景美妙。在世界上,各国有实力的大银行都在争先恐后地创立网络银行。除了了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外,其他美国银行以及许多国家的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银行,例如新加坡以及其它1些国外银行前后也推出1些网络银行业务,总的说来,这些网络银行也都不是尽全尽美、尽如人意的,它距离客户请求的服务还有很大实质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改良以及发展。网络银行已经经来到咱们的眼前,咱们不但要欢迎它,更要为它 的全面施行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及贡献。最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已经获得可喜成就。中国金融数据通讯网络的基本框架已经经建成,卫星通讯网已经建有两个主站以及六四六个地面卫星小站。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已经有1千多个收发报行,联接商业银行1万多个通汇网点,大大加快了全国异地资金的处理能力。支付清理系统已经成立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流总中心以及金融清理总中心,新的支付管理机制正在踊跃推动当中,新创立的认证中心正在试行等,可以相信,我国的网络银行势必患上到高速发展、广泛普及以及利用。 四.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对于于我国银行系统,网络银行从技术层面来讲是1套全新的集成技术,对于银行科技工作者是1个机遇;其对于银行业务以及管理层面的影响要比其他新技术服务产品更为广泛以及深刻。网络银行所引出的许多新问题需要咱们在认识以及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完美。网络银行正在逐渐深刻到咱们的工作以及糊口中,它将带来1场金融服务的革命。这场革命触及的层面比较广泛,它需要银行科技部的努力,也需要银行业务总产针对于这1全新的服务方式提出新的服务思路,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为这1新生事物的发展铺平政策以及法规的通路。我国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需要从具体的国情动身,针对于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拿出具体的方案。 (一)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 对于于Internet,咱们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美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是Internet的起源地,近四0%的家庭具有个人电脑,而我国的这1比例还远不及它的10分之1,良多家用电脑陈腐,速度慢,影响了Java等新技术的利用,大多有来进行文字处理,不能上网,而且具有个人电脑中的绝大部份是知识份子、青年学生,是中低收入,乃至是无收入阶层,这其中的大部份又由于Internet昂贵的接人以及通信费用,没有加入Internet网,更不可能通过Internet去购物,去银行存钱,而在美国Internet已经免费用使用了210多年,这也是我国许多ISP被迫关闭的产要缘由。 (二)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自己的产品尤其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少,技术以及产品中的绝大部份来自国外,如Chinanet的四0%的网络装备是美国Ciso公司的产品,设计及安装都是国外工程师完成的,主动权完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这对于我国网络银行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拥有至关的水平,症结的技术及装备都为自己掌握以及制造时,我国的网络银行才会有较大的发展。 (三)以基本功能为主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目前主要是以实现网络银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为主,即主要是银行的广告、宣扬资料的。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 现今世界正阅历着1场以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网络银行的呈现,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将来的银即将再也不局限于以单1的分支机构作为服务渠道,银行可以通过因特网以及无线互联网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银行采取信息技术扩展服务渠道的本钱将变患上10分低廉,客户可以在任何可以上因特网之处很利便地处理银行金融业务以及展开服务。 1、 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一.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1种通讯频次大、数据量较小、实时性请求较高、散布面很广的电子通讯行动,因而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一般为交流型的、通讯时间较短的、安全保密好的、可靠的通讯平台,必需面向全社会,对于所有公家开放。电子支付的网络平台有PSTN、公用数据网、专用数据网、Internet以及EDI等。最先的电子支付网络平台主要有PSTN、X.二五以及X.四00网络等,后来呈现了X.四三五、X.五00等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的普及面显明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Internet电子支付网络平台。Internet网络银行的购物与电子支付基本进程如下: (一)顾客接入因特网(Internet),通过旅游器在网上阅读销售中心的商品,选择货物,填写定单,交给销售中心; (二)销售中心接到定单后,经由审批,向配送中心发动身货要求。由配送中心向顾客进行送货; (三)顾客收到商品后,进行商品的盘点核查,并对于验收单进行签字验收。再将收货单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销售中心进行挂帐处理; (四)当需要付款时,由顾客依据定货和接货验收情况,将结款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付方密码,传送给销售中心; (五)销售中心接管到顾客的结款要求时,将本身的银行帐号和收款金额等信息生成收方密码,发送给商家的开户银行; (六)商家的开户银即将该笔交易信息通过人民银行金融区域网及其网上的电籽实时支付与清理系统与顾客的开户银行进行清理,将款从顾客的帐号上划拨到商家的银行中; (七)双方的开户银即将交易胜利信息发送给各自的用户,电子支付全体完成; (八)商家向顾客发送电子发票,网上交易全体完成。 二.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 Internet是电子支付的群众化网络平台。在传统通讯网以及专用网络上展开电子支付业务,因为终端以及网络自身的技术难以适应业务量的急剧增添等1些因素,使用户面很难扩展,并使用户、商家、企业以及银行必需经受很昂贵的通讯费用,追求1种物美价廉的群众化电子支付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而,具有一亿多用户并飞速发展的Internet就成为了全球各国各个银行首选的电子支付群众化网络平台。与此同时,与电子支付相干的技术、标准以及实际利用系统也在不断涌现,在Internet长进行电子支付已经成为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因为Internet以及相干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的数量惊人增长,终端以及利用系统的丰厚多样以及简易实现,才给网上电子支付提供了1个斩新的,也是目前独一可行的真正群众化的通讯平台。 三. 安全电子支付以及SET协定 电子商务最首要的部份就是如何完成电子支付的全体流程,在Internet上如何进行安全的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的症结问题。安全电子交易协定(SET)是在Internet长进行信誉卡交易而提出的国际协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支付信息的秘要、支付进程的完全、商户及持卡人的合法身份和互操作性等。SET中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公然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证书等。SET协定体系的不断完美为Internet电子商务提供了安全保障。SET与其他电子交易标准比较,已经取得IETF的认可,是电子商务以及整个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方向。 2、典型的网络银行 一.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这里介绍现今世界1个典型的网络银行即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First Union National Bank )。一九九四年四月美国的3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创立了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这是新型的网络银行,也称为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美国证券第1网络银行),是患上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1家银行,也是在因特网上提供大规模以及多种银行服务的第1家银行, 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长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1个地点进行。该银行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规模极广。一九九五 年一0 月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在网络上开业。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 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阅读,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动。于是更有若干银行当即紧 跟其后在网络上开设银行,随即此风潮逐步蔓延全球, 网络银行走进了人们 的糊口。一九九六年初,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全面在因特网上正式营业以及展开银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采取电子方式开出支票以及支付帐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泉汇率以及升值信息,而且因为该银行提供的是1种联机服务,因而用户的帐户始终是平衡的。该行最近已经经完成为了对于Newark银行以及费城First Fidelity银行的吞并,从而成为美国第6大银行,具有一二六0亿美元资产,有近二000家分行,已经经有一一00万用户,散布在美国沿佛罗里达州、康涅狄格州及华盛顿地区等一二个州内。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面向美国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多种服务,其中包含:低现付典质以及无低现额支票帐户服务等。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份起,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1种称之为环球网(Web)Invison的服务。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是树立在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PC Invison之上的1种金融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因特网走访自己最新的帐目信息,获取最近的商业讲演或者通过直接拨号实时走访资金状态以及投资进展情况,不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主要是面向小企业主以及财会人员设计的。这些人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了解公司资金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应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使用他们的电子邮件与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联络,走访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各种经济状态以及各种相干数据。 二.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WEB)Invison系统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是在Data Force International软件公司的协助下,开发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的。该系统使用SUN 公司的计算机作硬件平台,系统的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上的网络阅读器(Netscape),通过因特网就能够直接进入银行主页。在银行1端,由1台SUN公司的SPARC server 服务器提供用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主机之间的接口。即SPARC server服务器负责将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的数据转换成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后送往用户端或者将用户端超文本置标语言格式文件转换后送往主机进行管理。在环球网(WEB)Invison系统中,1台网络阅读器(Netscape)服务器专门用于加密。SUN公司的装备能够与该服务器兼容。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由1个地区性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银行,因而,应用因特网将银行的服务扩大到全国各地是银行发展战略的1个首要组成部份。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行正在作本身调剂,不但作为1个银行,而且还要作为1个金融服务公司,把着眼点放在许多非传统的金融银行服务方面,如:提供电子商务用户的资金市场服务和为零售用户拆借资金服务以及中介服务等。为此,美国第1联合国家银即将广泛开发在因特网上的各种业务利用。 三.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柜台”服务 在因特网长进入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的“大门”后,展示在客户眼前的是各种网络银行“柜台”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一)信息查询(Information):可查询各种金融产品种类、银行介绍、最新动静、1般性问题、人员情况、个人理财、当前利率等; (二)利率牌价(Rates):可以直接查看利率牌价; (三)服务唆使(Demo):可以告知客户如何患上到银行的服务,包含电子转帐、信誉卡、网上查询及检查等; (四)安全(Security)服务:告知客户如何保证安全和银行采用的1些安全措施; (五)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由银行客户服务部的人员解答各种问题; (六)客户自助(Customers):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方可进入系统等。 四.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产品服务 SFNB提供的具体产品服务如下: (一)SFNB产品——银行业务的更高情势; (二)现行利率:产品的现行利率以及月费用; (三)基本电子支票业务:提供二0种免费电子月支付方式,联机明细表以及注册登记,已经结算的支票联机记录以及金融讲演等; (四)利息支票业务:利便所有基本支票业务计算利息以及附属电子票据支付; (五)货泉市场:提供1些最高的货泉市场利率,将货泉投资在SFNB的货泉市场,赚取利息,然后当需支付时,划转资金到支票帐户; (六)信誉卡:SFNB向预先经由核对相符前提的顾客发行Visa Classic以及Visa Gold卡等。 (七)基本储蓄业务:以有竞争性的利率,通过储蓄获利——目的是为了1个新的汽车、孩子的学业或者干脆把它放1边; (八)CDs:大额可转让证券是应用资金赚取利息的最容易法子,提供了最高利率中的1部份。 五.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业务服务如下: (一)SFNB的存款信息:迅速轻松地患上到客户所需要的在SFNB帐户上存款信息; (二)SFNB总裁的信:向客户描写了如何使用SFNB的网上服务来省钱; (三)SFNB网上服务欢迎您:当客户第1次进入银行时开设帐户时,它告知您如何开设帐户存取帐户、付款、核对帐户; (四)SFNB在线表单:订购存款单以及信封,树立ACH存款,再订购支票以及扭转地址信息; (五)SFNB无风险保证:SFNB许诺可以保证用户的交易一00%无风险; (六)SFNB的私人政策:了解SFNB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情况等。 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的金融产品、业务以及服务还在发展以及扩展,它为全球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了表率,也为全球的银行金融业网络银行的创立与发展累积了丰厚的经验。 3、网络银行的发展 一.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 跟着国际经济1体化以及银行金融业国际化而带来的剧烈的国际竞争,是各国银行业纷纭发展以及推广履行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外在动力,而银行金融业立异发展的内在需求,则是其发展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的内在动力。银行要想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加快网络银行以及电子商务的过程则是各国银行的战略性选择。全世界已经经有多家银行已经推出或者着手筹备提供网络银行的服务内容。银行在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帐户信息以及在线交易4个阶段。现在,绝大部份银行的服务还只停留在第1阶段。据介绍目前全世界一000多家银行几近全体连入了因特网,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网页,其中约有一00多家可提供在线银行金融业务以及服务,提供动态网页以及动态信息的网络银行正在迅速增多。美国以及欧洲是网络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其网络银行数量之以及约占世界市场的九0%以上。在北美,IBM联合105家银行,投资了一亿美元开发网络银行系统。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树立了全世界第1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并于一九九五年一0月开始运作。美国美洲银行等也推出了网上家庭银行。在欧洲地区,银行站点设立较多的国家分别为法国、奥地利、德国、英国、意大利以及瑞典。香港汇丰银行现正以及微软合作开发网上企业银行项目。一九九八年一月CFB银行与HP公司合作建成台湾首家网络银行系统。 二.国内的网络银行 国内现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网络银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也在网长进行宣扬展开多种网上服务。 招商银行于一九九七年正式开通了招商银行网站,分别与一九九八年四月以及一九九九年四月在深圳地区以及北京地区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招商银行在网上树立网址的同时就设置了招商银行天地、招银动态、公告版等栏目。目前招商银行开办网络银行的城市已经经有一九个,服务内容包含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上商城、网上查询以及网上证券等。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 网络银行是因特网上的首要利用。尽管网络银行在全球推出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成为1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国内所有银行都在因特网上树立了自己的网站,制作了自己的主页,已经经推出了或者正在推出自己的网络银行或者网络银行业务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网络银行也是新世纪银行的发展方向,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登攀的金融电子化高峰。虽然目前中国银行的“综合网络业务系统”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银行业务服务,但其发展很快,其前景美妙。在世界上,各国有实力的大银行都在争先恐后地创立网络银行。除了了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外,其他美国银行以及许多国家的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银行,例如新加坡以及其它1些国外银行前后也推出1些网络银行业务,总的说来,这些网络银行也都不是尽全尽美、尽如人意的,它距离客户请求的服务还有很大实质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改良以及发展。网络银行已经经来到咱们的眼前,咱们不但要欢迎它,更要为它的全面施行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及贡献。最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已经获得可喜成就。中国金融数据通讯网络的基本框架已经经建成,卫星通讯网已经建有两个主站以及六四六个地面卫星小站。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已经有1千多个收发报行,联接商业银行1万多个通汇网点,大大加快了全国异地资金的处理能力。支付清理系统已经成立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流总中心以及金融清理总中心,新的支付管理机制正在踊跃推动当中,新创立的认证中心正在试行等,可以相信,我国的网络银行势必患上到高速发展、广泛普及以及利用。 四.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对于于我国银行系统,网络银行从技术层面来讲是1套全新的集成技术,对于银行科技工作者是1个机遇;其对于银行业务以及管理层面的影响要比其他新技术服务产品更为广泛以及深刻。网络银行所引出的许多新问题需要咱们在认识以及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完美。网络银行正在逐渐深刻到咱们的工作以及糊口中,它将带来1场金融服务的革命。这场革命触及的层面比较广泛,它需要银行科技部的努力,也需要银行业务总产针对于这1全新的服务方式提出新的服务思路,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为这1新生事物的发展铺平政策以及法规的通路。我国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需要从具体的国情动身,针对于网络银行的几个问题,拿出具体的方案。 (一)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 对于于Internet,咱们要斟酌我国的具体国情。美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是Internet的起源地,近四0%的家庭具有个人电脑,而我国的这1比例还远不及它的10分之1,良多家用电脑陈腐,速度慢,影响了Java等新技术的利用,大多有来进行文字处理,不能上网,而且具有个人电脑中的绝大部份是知识份子、青年学生,是中低收入,乃至是无收入阶层,这其中的大部份又由于Internet昂贵的接人以及通信费用,没有加入Internet网,更不可能通过Internet去购物,去银行存钱,而在美国Internet已经免费用使用了210多年,这也是我国许多ISP被迫关闭的产要缘由。 (二)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自己的产品尤其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少,技术以及产品中的绝大部份来自国外,如Chinanet的四0%的网络装备是美国Ciso公司的产品,设计及安装都是国外工程师完成的,主动权完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这对于我国网络银行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拥有至关的水平,症结的技术及装备都为自己掌握以及制造时,我国的网络银行才会有较大的发展。 (三)以基本功能为主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目前主要是以实现网络银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为主,即主要是银行的广告、宣扬资料的。我国的几大商业银行都了自己的主页,使大家可以通过Internet来对于它们进行更多的了解。 网络银行论文:国际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二0世纪九0年代以来,银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凸起表现是网络银行的发生。网络银行就是基于因特网或者其他电子通信网络手腕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者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力,同时也存在着新的风险以及使银行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1、网络银行的发展状态 国际网络银行1般有两种发展模式,1种是完整依赖于因特网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种银行几近所有的银行业务交易都依托互联网进行。一九九六年,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成立了全世界第1家网上银行,即安全第1网络银行。网络银行的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是传统银行运用因特网服务,展开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处理服务,发展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服务。目前,在美国资产占前五0位银行中,已经经允许客户通过客户走访其网址,查看自己的账户信息,部份银行还提供网上存款转帐业务等(参见表一)。中国网络银行的首创是从一九九五年由中国银行率先展开网上银行业务。一九九六年,中国银行在Internet网上树立网站,开设了主页,宣扬介绍其海内外机构与业务。一九九七年推出了网上服务,如国际收支申报、信誉卡查询、团体内部服务等。一九九八年三月,中国银行办理了国内第1笔网上支付业务。一九九九年六月底,中国银行正式宣告推出包含“企业在线服务”等网上银行服务系列产品,用户可在网上查询。转帐、支付、结算以及“银证快车”服务。续中国银行以后,各商业银行也都前后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站点,除了普通的查询、转帐外,其网上银行还可以办理银行1般交易。 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银行的呈现及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前提。目前,因特网已经构成遍及世界二00多个国家的八000多万台PC通过共同的协定连结而成的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社会形成网络银行发展的牢固的商业基础。任何商务流动都离不开银行,银行是完成交易不可缺乏的服务机构,买卖双方必需通过它来完成电子货泉的支付以及清理。电子商务是伴同着因特网的普及而发生的新型贸易方式,它终究目的是实现网上物流、信息流以及货泉流的3位1体,从而构成低本钱、高效力的商品及服务交易流动。一九九六年全世界电子商务市场范围到达一五00亿美元,一九九八年到达三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既请求银行动之提供互相配套的网上支付系统,也请求网络银行提供与之互相适应的虚拟金融服务。网络银行发展的最根本的缘由,是为了大幅度地降低经营本钱以及提高其在金融业的竞争地位。因特网为银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分销渠道,它不但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本钱构成延续替换效应,而且通过对于银行管理经营本钱的转移,提高了银行在金融业中的竞争地位。据美国1家金融机构统计,办理1笔银行业务,通过分行方式的费用是一.二五美元,而使用因特网仅需要一美分(参见表二)。银行高科技、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使金融领域发生了拥有划时期意义的影响。银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扭转了现行的银行运行机制,使银行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银行业的运行速度以及效力,加快了银行的金融业务立异,增强了银行业全世界化以及1体化的功能,而且银行高科技的发展使货泉的情势产生了本色的变化,网络银行流通的货泉以电子货泉为主,这不但能够给银行节俭使用现金的业务本钱,同时也能够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益,基于网络运行的电子货泉还可以给政府税收部门、统计部门等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 2、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措施 国际网络银行的特色是全世界化的信息网络、全天候运作、产销直接联络以及网上的虚拟金融流动。网络银行的特色抉择了其引起风险的因素和这些风险的影响与传统银行很不相同。网络银行拥有传统银行经营进程中存在的信誉风险、活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等,还因为其特殊性而存在着基于信息技术投资致使的系统风险以及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构成的业务风险。网络银行是基于全世界电子信息基础上运行的金融服务情势,因而,全世界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以及管理安全性成为网络银行的最为敏感的问题。网络银行应用高科技进行快速以及范围巨大的跨国电子货泉交易,但高科技呈现的过失以及故障的几率有上升的趋势,1旦1国国内金融网络产生了故障,将会对于本国经济、金融以及社会安全带来巨大损坏性的影响,同时也将会影响到全世界金融网络的正常运行(参见表三)。 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主要有操风格险、市场信号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当前,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国家的有关法规不健全,因而应用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签定的经济合同中存在着至关大的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操风格险主要是指因为系统中存在无益于可靠性、不乱性以及安全性请求的重大缺点而致使的损失的可能性。它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忽略大意,也可能来自网络银行安全系统以及其产品设计缺点与操作失误。网络银行的市场信号风险主要指因为信息不对于称而致使的其面临的不利选择以及道德风险引起的业务风险。例如,因为网络银行没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而处于不利地位;在虚拟金融服务市场上,网上客户因为不了解每一家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情况,而致使客户将会依照他们对于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平均质量来肯定预期的购买价格,这个价格将低于提供高质量服务网络银行能够接受的价格,其结果有可能致使维护低质量银行而将高质量的银行挤出网上市场。 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发生的特殊风险使监管繁杂化。网络银行主要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进行交易,不但无凭证可查,而且1般都没有密码,使监管当局没法搜集到相干资料做进1步的稽核审查。同时,许多金融交易在网长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交易的进程繁杂化。监管当局对于银行业务难以核对,造成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应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即1致性受到损坏。在网络金融前提下,监管当局原本的对于传统银行注册管理的标准或许难以施行,网络银行的申请者可以注册1家银行,然而它可以通过量个终端,一样可以取得多家银行业务或者多家银行分理网络的服务效果。因而,监管当局不但需要参照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进行1般的风险监管,而且还要依据虚拟银行的特殊性进行技术性安全与管理安全的监管,即保证网络交易双方的身份、交易资料以及交易进程是安全的;支付系统提供服务的网络主机系统以及数据库是安全的,并且要对于跨界金融数据流以及网络银行网站上提供的各种网络金融服务广告进行监管等。 银行高科技以及网络金融的发展,使监管当局面临侧重要决定,即迅速适应这1变化的市场,树立新的监管标准,调剂监管的结构以及更新技术,扭转传统的银行监管方式,树立全方位以及系统性的更强调运用高科技手腕进行监管的框架。因为网络银行正在发展当 中,对于于网络银行的监管及其钻研也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巴塞尔委员会也只是就网络银行的监管轨制进行钻研,尚无构成较为系统以及完全的网络银行监管轨制。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对于网络银行监管都采用了至关小心的态度,主要是斟酌到本国银行业的立异、竞争力与监管之间的调和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网络银行监管主要触及到法律施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国内国际监管的调和、监管机构以及监管规模和监管方式的调剂等几个方面。1些国家的监管当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或者小组,负责及时跟踪、监测包含网络银行在内的电子金融业的发展情况,适时提出1些指点性建议,并同时制订1些新的监管规则以及标准。首先是对于网络银行进行法律上的定义。依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以及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以及服务包含:存贷、帐户管理、金融参谋、电子帐务支付,和其他1些诸如电子货泉等电子支付产品与服务(BCBS,一九九八)。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将网络银行定义为:那些应用网络为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机顶盒及其他1些个人数字装备连接上网的消费者以及中小企业提供银行产品服务的银行(ECBS,一九九九)。美国货泉监理署(OCC)认为,网络银行是指1些系统,应用这些系统,银行客户通过个人电脑或者其他的智能化妆置,进入银行帐户,取得1般银行产品以及服务信息(OCC,一九九九)。因为网络银行严格法律定义还未呈现,同时网络银行发展较快,需要严格管理,因而1般的作法是依据网络银行机构设置的特色,将其划分为分支型网络银行以及纯网络银行,分别加以界定以及管理。其次,法律施行主要触及原本的1些请求银行对于诸如洗钱、欺诈等非法交易,进行跟踪、讲演的法令的有效性以及规模,和因为网络银行没法施行而享有的豁免;政府机构及监管当局出于执法或者监管的需要,对于已经加密金融信息的解密权限、规模等。美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已经经明文规定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拥有平等的法律束缚力,从而有益于使当地的虚拟金融服务市场患上到1个被法律有效维护的发展空间。网络银行的破产、合同执行的情况、市场信用、银行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反欺诈行动等方面,政府制订的网络银行法或者管制条例可以起到必定的作用,然而,有效的网络信息市场上的信息表露轨制能够将各种可能诉诸法律的事件降到至关低的水平。消费者权益主要触及网络银行推出的虚拟金融服务的价格、通过电子手腕向客户表露、提醒、传递相干业务信息的标准与合法性,信息保留的标准以及合法性;客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以及帐务信息的安全;隐私权;纠纷处理程序等规则。总的来看,各国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方式主要仍以原本的监管机构以及监管规模的划分为主,但加大了监管机构之间、监管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调和。国内国际调和主要是对于网络银行自然的跨洲、跨国界的业务以及客户延伸所引起的监管规则冲突的协商与调剂。 各国政府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主要分为两个层次,1个是企业级的监管,即针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网络银行服务进行监管;1个是行业级的监管,即针对于网络银行对于国家金融安全以及其他管理领域构成的影响进行监管。目前政府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方式主要有市场准入、业务扩大的管制以及日常检查与信息讲演。大多数国家都对于设立网络银行有明确的请求,需要申报批准。主要包含:注册资本或者银行范围;技术协定安全审查讲演;办公场所与网络装备标准;风险揭露与处置计划;业务规模与规划;交易纪录保留方式与期限;责任界定与处置措施等。业务扩大的监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是业务规模,除了了基本的支付业务外,是不是和在多大程度上允许网络银行经营存贷款、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和非金融业务、联合经营等业务;所采取的竞争方式等,2是对于纯网络银行是不是允许其树立分支或者机构等。监管当局1般都请求网络银行接受日常检查,除了资本足量率、活动性等之外,还包含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客户资料的保密与隐私权的维护、电子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完全性等检查,并请求网络银行树立相干信息资料,独立评估讲演的讲演备案轨制。 总的来看,对于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监管内容主要体现在七个带有全局性的具体问题上(参见图一),包含加密技术及轨制、电子签名技术及轨制、公共钥匙基础设施(PKI)、税收中立轨制、标准化、维护消费者权益、和隐私以及知识产权维护。 1是对于网络银行安全机能的监管,主要包含前3项。如政策允许在国内使用任何高密度的加密技术,无密钥匙恢复的强制请求,和为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关于电子记录的数码签名法律框架等。2是网络银行的国内及国际标准化框架以及税收中立轨制。如对于网络银行标准化水平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上交易采用税收中立政策,免征网上交易税等。3是对于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监管,主要包含维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及保护知识产权在网络中不受侵略等。行业级监管主要包含:网络银行对于国家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安全,甚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的评估与监管;对于网络银行系统风险的监管,包含对于发生系统风险的各种环境及技术前提的监管,尤其是系统安全性的监管,如对于“千年虫”的监管等;对于借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犯法流动的监管。 国外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构成了美国以及欧洲两种模式。美国监管当局对于网络银行采用了审慎宽松的政策,基本上通过补充新的法律、法规使原本的监管规则适应网络电子环境。因此,在监管政策、执照申请、消费维护等方面,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请求比较类似。欧洲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采用的办法较新,其监管目标主要有两点:1是提供1个清晰、透明的法律环境;2是坚持适度审慎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原则。欧洲中央银行请求其成员国采用1致性的监管原则,欧盟各国国内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统1标准的施行。它请求成员国对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维持1致,承当认可电子交易合同的义务,并将树立在“注册国以及业务产生国”基础上的监管规则,替代为“起始国”规则,以到达增强监管合作、提高监管效力以及适时监控网络银行风险的目的。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风险细分及法律对策 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是通过国际互联网提供各式各样金融服务的银行。自从 1995 年 10 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以来,网络银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效益、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等特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在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热潮。网络银行的产生对传统银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环境 我国网络银行的建设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还没有相应完善。从总体上看,网络银行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法律问题。 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是潜在的、先天性的。因为没有法律、法规以及订明的做法或行业标准可以遵循,或者适用现有的法律不明确,致使网络银行的任何行为都存在可能违规的风险。如何完善网络银行立法不仅仅是避免合规性风险的前提条件,也是避免其他一切风险的基础。2001 年 6 月29 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一部 《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规则,揭开了我国网络银行立法的序幕。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纯粹意义上的网络银行,该法将立法主旨定义在网络银行业务方面,主要侧重于界定传统银行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所应具备的资格。对开办网络银行和拓展网上银行业务中必然涉及的有关电子资金划拨、电子合同效力、电子签名、客户身份认证、网络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未有提及。因此,《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尚不能算作规范网络银行业务的完善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其法律效力也较低。 二、网络银行的风险 网络银行的风险包括信誉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一)信誉风险。是指强大的负面公众舆论而导致银行资金或客户严重流失的风险。如果银行不能提供对外界所宣传的产品,或在广告中夸大宣传,把实际功能并不符合宣传的网上银行业务推向市场,不能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不可靠的服务系统、不能及时回复客户的查询、侵害客户隐私权等,在这些情况下银行声誉就会受损,影响银行与客户关系或服务渠道,以及继续为现有客户服务的能力,甚至使银行面临客户诉讼的局面。 (二)法律风险。是指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法规或约定惯例,或没有明确交易各方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风险。有的学者认为,法律风险是指网络银行在开展业务时,面临的许多法律法规上的不确定。也有学者认为,法律风险主要是指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法规、规则、行业做法和伦理标准等带来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由于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利义务未能明确界定所产生的风险也属于法律风险。具体而言,法律风险起因于违反或不符合法律、规则、惯例或者交易各参与方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没有被合理地确立。因此,这里所说的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私法方面的风险,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2.监管方面的风险,即违反监管机构的规定,或有关的监管规定适用不确定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会使银行面临被判罚款、民事罚金、赔偿损失以及合约无效的后果,使银行名誉受损、特许价值降低、业务扩展机会减少。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则及试行条例。因此,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就会面临在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纠纷之中,结果是使交易者面对着关于交易行为及其结果的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网络金融的交易费用,甚至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信用风险。是指交易方在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的风险。在网络银行的虚拟世界中,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身份判别确认、违约责任追究等方面都存有很大困难。因此,信用风险较传统银行业务中发生的概率大。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债务到期时,无力偿还的风险。对于专门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来说,由于其无法保证任何时间都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客户兑现或结算要求,因此,面临流动性风险。更为严重的是,网络银行常常会因为流动性风险而陷入信誉风险之中,信誉风险的存在又会加剧流动性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对策 (一)建立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1.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重在鼓励中国的网络银行抓准机遇,尽快抢占市场,使监管既可以控制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又可提高本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网络银行的准入要在注册制度、安全工作、地域界定方面从严,而在准入标准、业务范围等方面从宽,建立一套区别于欧美已有网络发展优势的国家的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的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是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基础性措施。这一制度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①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的实质要件,主要涉及开办主体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基础设施条件、网上银行业务经营的技术力量、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组织、管理及控制网络银行业务的能力与水平、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业绩指标等。 ②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的程序要件,主要涉及网络银行开办的申请、审批、登记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2001 年出台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了我国传统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六个条件。这虽然只是体现在行政规章之中,从立法层次上看规格较低,内容也不完善,但它毕竟开了一个好头,为建立我国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奠定了基础。 2.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制度。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网络银行更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并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而退出市场。网络经济的低变动成本、积累效应、先发优势等特点,使得将来的网络银行市场必然是几家高流量的网站主导的市场,另一些网络银行将不得不放弃或退出这一领域。与传统银行不同,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不仅涉及存贷款等金融资产的损失或转移,而且多年积累的客户交易资料、消费信息、个人理财方式、定制资讯等,也面临着重新整理、分类和转移的命运,如处理不当、出现意外,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损失。因此,对于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应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二)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力度 1.人民银行应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网上银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可借此机会开发与商业银行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有“重点”地监管,即对商业银行的网络批发业务予以跟踪监督,对于零售业务则注重其发展方向的变化。 2.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服务于全球的统一监管模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混业经营”是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银行发展将大大加快我国“混业经营”的进程。网络银行货币流通形式是以电子货币为主,它替代了传统的现金和支票支付工具,加快了银行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但金融风险也因电子货币流转环节的复杂性和交易对象广泛性等因素而上升,特别是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以全球客户为服务对象、服务品种的多元化和同质性,使得监管当局面临着逃避管制的风险。 (三)完善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了使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银监会及立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动态及其对金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除了《电子签名法》,我国目前已初步制定了关于网上证券交易、计算机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规,但还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应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明确界定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安全措施的操作与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它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对此,中央银行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管之时,不能要求网络银行在开展新业务的时候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而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监控的规则,用制度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四)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就监管而言信息披露应当成为重中之重,网络银行诸多特性加大了监管当局稽核审查的难度,导致外部公众难以全面真实了解网络银行的经营情况[9]。为了保护银行客户利益,约束和规范网络银行的行为,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尤其重要。国内网络银行应该制订比传统银行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定期在其网站上向社会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的法律问题初探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或者在线银行,是在世纪之交出现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服务方式。它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利用店堂前台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利用国际互联网,设立面向客户的虚拟银行柜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的银行业务,包括:转帐、查询、外汇交易、咨询、金融分析等。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SFNB)在美国诞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该网络银行规模就发展至具有1万个客户户头,存款余额超过4亿美元。2000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费城签署法案,宣布从即日起在线电子签名将具有同纸笔签名同样的法律效力。在线电子签名同纸笔签名具有同样的效力使金融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银行可以在不增加新投入的情况下使消费者获得24小时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我国的银行从业人士和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了网络银行的优越性,已经紧跟提供网络金融服务的世界潮流,进行广泛和有建设意义的实践。1996年2月,也就是“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成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中国银行率先在因特网上建立站点金融服务信息,并成功办理我国第一笔电子交易。此后,工行、农行、建行等纷纷“触网”。另据官方的报道,工商银行已于全国31个城市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正式推出适用于法人机构的对公业务系统,并将推出适用于个人的支付系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加速发展面向企业与个人的网上银行业务。银行业官员于近期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外资银行兵临城下。国内银行可充分利用其传统银行义务资源丰富的优势,抢占有利的网上市场地位。 以下是我们在回答银行方面有关网络银行的咨询,以及在我国具体办理设立网络银行法律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们还对网络银行将来可能开展的业务会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商榷。 一、建立网络银行的批准手续: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其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都必须经过人民银行的审批。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的举动都受到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对已经合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更注意其平时的经营状况和营业范围是否出轨。如果金融机构从事了中国人民银行未批准其经营的业务,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具体的有由人民银行执行的责令改正,甚或是责令停止经营,进而给予行政处罚。 我们在帮助银行建立网络银行时,首先遇到的就是是否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得到其正式批准的问题。因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一部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的法律,对网络银行业务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更是一大空白。所以,在是否报批这一点上存在着分歧和困惑。有些银行提出,没有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申请,通过其审批的必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后,发现可能能够适用于设立网络银行一事的规定,只有该法的第24条:“商业银行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四)调整业务范围;……”然而,网络银行从事的都是原来已经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的金融业务,依靠电子媒介提供金融服务只是换一种方式经营传统业务,并不是进行业务范围的调整。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们认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新的观念、方法和模式涌入国门,国内也应运而生了许多新生事物。法律的情形往往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立法态度和操作模式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不侵犯我国国家制度、不违反社会公德、不损害公众利益,在主管部门引导的前提下,可以让其先发展起来,然后根据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就设立网络银行一事而言,金融业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已有的法律,诸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之所以规定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等行为以及经营活动由人民银行进行监督管理,就是为了保障金融业的稳健经营,控制风险。同时,有些网上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不仅仅是业务手段、方式上的变革,也是业务内容上的扩张,如果缺少有效的金融监管,网上金融业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以政府部门对金融业的市场准入一贯采取严格控制的态度为基础进行推论,银行主管部门必定在短时期内意识到在市场准入上对网上金融业务进行把关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认为即使现在没有明确的规范,并不表明不久的将来不会出台规范网上银行经营的法律法规。 为了避免银行的风险,我们决定在没有明确规定进行规范的特殊时期,比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比照了1999年1月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并于同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颁布目的是加强银行卡业务的管理,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维护商业银行、持卡人、特约单位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商业银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发行银行卡。这里提到的所谓银行卡,就是信用卡和借记卡,是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就银行卡可提供的金融功能而言,都包括在一般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里,都是依靠电子媒介进行的金融业务。但是在发行银行卡时,仍然需要经过人民银行的业务审批。因此,我们向客户建议,在正式开展网络银行相关业务之前,应尽到积极告知的义务,向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进行备案。事实证明,我们的考虑完全是正确的。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北京召开的“电子银行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今后中国人民银行要立足中央银行职责,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尽快制定网上银行的审批和监管程序。这一讲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设立网络银行的准入方面的态度。 二、网络银行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 现在的网络银行一般都会在与客户签订一份“网络银行服务协议”,方式往往是将“网络银行服务协议”放在网上,在客户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之前向客户显示,或者由客户直接到银行所在地领取“网络银行服务协议”。内容一般包括定义条款、服务内容、网络银行使用方法、免责条款、法律适用,等等。在网上显示的服务协议的确认方式是在服务协议之后或者其他显著地方,标注一段文字,大 致意思是客户必须在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前,阅读并接受该服务协议的内容,一旦客户开始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就被视作接受了服务协议的所有内容。由客户领取的服务协议经客户和银行签字确认生效。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向客户提供“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协议”及“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章程”,客户与银行签字后生效。 “服务协议”从内容上看,包含了一般合同所具有的内容,它的性质是明确了客户及银行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合同。此服务协议或者网上银行章程是银行为了方便重复使用而制作的,客户如果希望获得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只能简单地表示接受,而不能提出修改条款的具体内容。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很明显,现在所有由银行提供的“服务协议”的内容都是格式条款,对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除了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该条款进行说明的义务外,还要承担《合同法》第41条规定的:“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的风险。另外,根据《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实际情况是,许多已经建立的网络银行以及正在筹建的网络银行的服务协议中有的条款确实加重了客户的责任,减轻了自己的责任。以某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为例:在这一份协议中,对于银行执行客户电子指令出现错误时,客户应当在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错误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通知银行。而对于银行接到的客户的信息不明、不完整、存在乱码的指令,却未规定银行应负有通知客户的责任。只是简单的不予执行上述指令即可。这样的约定明显地减轻了银行方面的责任,一旦出现纠纷,银行可能需要承担应不及时通知客户,延误客户交易而蒙受的损失。当然,现在银行在协议中定入这样的条款,并不会导致整个协议的无效,而且这些条款的出现还能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我们所指的是一旦发生与客户的纠纷,这些由银行精心制定的条款,有不能够达到保护己方利益的可能。因此,我们提请银行注意这些条款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究竟能够起多少作用。归根到底,保护自己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一方面本着公平信用的原则,制定协议条款;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技术力量,保障网络银行的操作的安全顺畅。 三、不可抗力: 在所有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都约定了遇到不可抗力时,银行如没有执行客户的指令,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约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例如:某银行约定银行在出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归因于银行方面的情况,银行没有正确执行客户指令的,银行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另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协议中约定,银行应就错误的发生赔偿客户相应的损失,但是在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归因于银行的情况时除外。从法律角度出发,这样的条款是存在着瑕疵的。因为根据《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由此可见,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不能履约的一方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地免除履约责任,需要根据不可抗力的实际影响,在受影响的实际范围内方可免除责任。另外,服务协议里约定的不可抗力均未具体指明什么情况发生时可以视作发生了不可抗力。另外《合同法》只是笼统地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的内容仍须当事人进行具体约定,以免在发生某些情况时,为是否可以将这些情况视作不可抗力产生纠纷。在传统的交易合同中,不可抗力一般指自然灾害、战争、政府禁止行为的发生。但是,在网络银行业务这样的新型服务模式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例如:银行计算机系统遭到网络黑客的袭击,致使银行无法完成客户的指令时,是否可以视作不可抗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方面能够证明在自身系统方面采取了应尽的防范义务,仍然被网络黑客袭击,是可以视为发生了不可抗力。另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证明。”所以上述情况发生后,应及时通知客户已经遇到的困难,请客户利用传统的方法获得银行服务。我们认为银行应该对经营网络银行业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无法正确执行客户指令的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和分析,将可以视为不可抗力的情形归入免责条款,约定提供证明的内容和期限以及及时通知对方的义务。例如:在某些病毒的发作日之前进行必要的预防工作,并通知客户在该发作日使用网上银行服务应注意的事项,等等。至于其他诸如银行在计算机系统维护、保密方面未尽到认真和谨慎的义务,致使银行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操作的情形,银行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系统升级维护和设置防火墙的工作,避免造成客户损失。否则只能承担对客户的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定并颁布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安全体系和技术维护体系,推出相应的法律制度,使银行在计算机的维护和业务的风险防范方面有标准可依,减少与客户的纠纷。否则,网上金融业务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度制约。 四、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 目前,人们通过网络接受服务最为担心的就是网络的安全问题,网络银行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完全的解决,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案例日益增多。网络窃贼的作案方法、作案工具有数十种至多,其中包括:释放计算机病毒使计算机系统瘫痪;通过可以发现网站软件程序薄弱之处的“扫描器”、窃取密码的“嗅探器”破译关键密码、窃取核心技术或信息;通过破译密码修改计算机系统内帐户数据,制造混乱或达到窃取资金的目的。我国就发生过多起证券交易系统(还称不上是开放的互联网,只不过是局域网而已)被侵入,犯罪分子盗卖盗买他人股票、挪用盗取他人股票帐户资金的恶性计算机犯罪。 经营网络银行的银行由于其营业内容的特殊性,更有可能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为了防范和制止网络犯罪,除了银行应做好事先的预防措施,更重要的是将制止网络犯罪放到国家行为的层面上,即由国家加强网络犯罪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遵守网络安全协议的法律意识。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网络犯罪,法律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加强惩罚力度。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已经有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条款。该法第285条对“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进行了规定,第286条界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黑客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已构成犯罪,必须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87条专门规定了“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处罚,其中规定:对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法律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界定是比较粗略的,专门针对网络犯罪的 条文还没。这些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条文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细化,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应该更加有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打击网络犯罪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最明显的是,如何追查犯罪分子的踪迹,将之绳之以法。现在上海宽带改造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据称宽带网建成后,上网速度将最低可以提高80倍。以后更多的人将通过宽带网上网,而不是通过拨号网上网,这就意味着上网者不必象现在这样拨号上网,而是始终留在网上。这将使网络犯罪分子可以随时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给网络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给追查犯罪带来困难。这样的变化要求银行在加强网络犯罪防范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已经发生的网络犯罪的应变能力,及时向警方报告,尽量保留犯罪的证据,为追查犯罪分子提供便利。因为,一切的指控都应建立在具有充足、真实的证据的基础上。惩罚犯罪分子的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己方遭受的损失,这种的索赔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可以向法院提供充分的、真实的证据的基础上的。 五、电子签名的效力: 在网上银行的运营过程中,从一开始客户和银行之间就要通过合同的方式将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加以固定。已经成为网上银行客户之后,客户委托网上银行从事的业务也都要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目前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的合同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此处所提及的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因此,在我国网上银行使用电子邮件或者电子数据交换方法签订的合同,从形式上是符合法律的规定的。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认这种合同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正如前文中提及的,今年6月30日美国已经通过了法案,使电子签名具有了同纸笔签名同等的效力。但是在我国,至今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尚不能使电子签名具有等同于纸笔签名的真实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网上银行也必然在向社会推介其服务、推广新服务产品、完成由传统模式向网上经营模式转变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我国能够适应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尽快由有关部门会同立法机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确认网上电子签名的有效性,承认其真实性,为网上经营活动中涉及的会同确认问题提供依据。 以上是我们在为银行设立网络银行提供法律服务时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文章中提及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大家探讨。上个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了《虚拟银行指引》。根据该指引的要求,在香港设立网上银行必须符合香港《银行条例》的规定,网上银行不能单纯是一个概念,必须具有详尽的业务计划,列明其打算如何经营业务,以及如何持续遵守认可准则。而且,在香港注册的虚拟银行不得是新成立的机构,只可通过将现有香港注册成立的认可机构转型而成立。换而言之,网上银行必须有银行牌照,总资产及存款额分别不少于40亿港元及30亿港元。应该说这一指引是一个较为完备的文件,能够起到规范网络银行准入及经营的作用。我们衷心地希望我国规范、指导网上银行设立和业务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尽早出台,同时希望与之配套的网络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网络犯罪防范办法也能陆续制定、出台,使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在一个由良好游戏规则约束的环境中发展。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李培良 网络银行论文:简析网络银行将成为未来市场必然趋势 网络银行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使用网络银行进行交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需求。所以网络银行在未来将成为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趋势,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目前使用网络银行进行转账的人群数量大增,而金额也是急剧上升,这说明网络银行在生活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网络银行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银行卡进行网络消费的人群和金额双双上升,因为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消费,所以网络银行的发展速度也出现了明显加快的情况。像招商银行以及建行等还开通了快捷支付服务,使得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网站上直接通过银行卡付费,而不用登录网银才能支付,这使得消费者购物更为方便,由此帮助网络银行也获得了不小的收益。这也是网络银行和购物网站之间形成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促使购物网站和网络银行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第二,国际性竞争迫使我国银行积极展开网络服务,随着银行等权重行业的开放,使得目前我国银行不得不展开多方面的网络服务,这种服务也是迫于形势的需要。否则一旦外国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站稳脚步,通过其提供的多项优惠和便利政策,将很快获得人们的青睐从而对我国银行也造成一个不小的打击。同时有关部门也允许银行破产,届时大量资金将涌入外国银行,所以当下我国银行在生活服务各个方面都在加大网络银行的力度,从而让人们和网络银行随时随地在一起,采用各种工具都能够办理网络事务。 第三,银行网上销售理财产品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目前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越来越多,而人们也更乐于进行网络投资,所以开展网络银行可以方便人们在网络上购买理财产品,而且网络的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透明度、广度等,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的状况,如此也避免了信息不全造成的影响,在网络上还可以方便地对投资品种进行对比分析,为此网银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特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和广度发展,现有的金融行业必将受到相关的冲击和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络银行论文:谈谈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现实意义 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主要动力。发展网络银行能迅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主要因为网络银行相对传统银行而言有独特的三大优势:(1)经营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2)业务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除提供传统业务外,一般还提供三种新的业务: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和经济、金融新闻等)、投资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业务领域的扩大使网络银行在账务查询、转账、挂失、代收代缴、金融卡消费、咨询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便利。(3)管理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采用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外竞争力。 迫切的市场需求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客户消费渠道的转变,使人们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上购物和网上贸易必将盛行。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金融服务手段就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这种与日俱增的客户对网络银行的迫切需求成为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秘站网文章-//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加入WTO的现实加剧了发展网络银行的紧迫性。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势必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网络银行正在全球迅猛发展,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网络银行。 一、网络银行的兴起 1.网络银行的兴起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是网络银行产生的商业基础,可以说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不会有网络银行的兴起,电子商务是一种伴随因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新型贸易方式,它是当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商务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 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通常说,电子商务对银行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要求银行为之提供相互配套网上的支付系统;另一面是要求银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虚拟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是一种网上交易方式,所有的网上交易都由两个环节组成的,一是交易环节,二是支付环节,前者是在客户与销售之间完成,后者需要通过银行网络完成。 2.网络银行是一种虚拟银行,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网上服务,二是增殖网上服务。基础网上服务是指网络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基础性电子商务服务,它又由两部分组成。银行电子化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1)银行零售业务电子化形成的金融服务品种,使银行零售业务摆脱了时空的限制;(2)银行批发业务电子化提高了其服务的规模经济效益;(3)银行同业清算转账电子化,如电子资金转账系统、自动付费系统和全球电子表资金转账系统。转账系统的建立,也为网络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了重要条件。基础网上服务的第二个方面是网上支付系统,它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系统服务,这一服务是构成电子商务的核心服务项目。在网上进行的全部交易都需要通过网络提供系统来完成,它既是吸引网上客户的基本手段,是网上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 网络银行提供的第二项金融服务是网上增殖服务。网上增殖服务又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品种的在线多元化和品牌化两个方面。银行业务品种多元化,是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优势。目前,网络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1)各类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和账户信息;(2)在线交易,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转账、贷款、保险及通过经纪人购买各种金融商品;(3)新型服务包括向客户提供投资咨询,股票分析等。 网络银行提供的增殖服务还体现在金融服务品种的在线品牌化上。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的选择,因为它有信誉,值得信赖。同样,在选择网络银行时人们也对传统的老牌银行情有独钟,因为它们比新创立的银行更具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和更高超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也有实力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3.网络银行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有许多竞争方面的优势,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成本的替代效应和对服务品种的互补效应上。网络银行不需要具体的营业场所,因而其成本替代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成本替代上。另外,由于网络银行运作的基本策略是将传统的前台服务与虚拟的网上前台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将传统形成的后台数据处理与网上虚拟的后台数据处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台前台后的业务和数据处理一体化的服务,弥补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从而大大的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竞争能力。 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成本竞争优势,即网络银行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和服务成本,从而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明显的成本型竞争优势。第二,差异型竞争优势,即网络银行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目标只能细分到某一类客户群,很难提供一对一客户服务,即使能提供,成本也比较高,而网络银行能在低成本下实现一对一服务,从而形成差异性服务。第三,知识优势或无边界竞争优势。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银行竞争的优先选择因素将是知识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银行之间的竞争从有形资本转为无形资本;从土地、资金和人才竞争,转为人力资本、资金、思想观念和知识的竞争。而网络银行利用它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竞争所需要的知识要素和竞争手段。 网络银行利用成本竞争优势、差异型竞争优势及知识优势,向客户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改善了商业银行的形象,也扩大了主要客户的来源,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网络银行的特点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银行具有以下特征: 1.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创建独特品牌。网络银行不面对面与客户接触,一切交易和沟通是通过因特网、电话进行的。而这就要求网络银行的营销理念从过去的注重金融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即产品注重型,转移到以客户为核心上来,即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金融和财务需求“量身定做”个人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银行业务服务。此外,由于网络银行是以技术为基础的银行,因此技术力量要雄厚,对电脑 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能力要强。再者,网络银行要将客户作为一个个人来对待,在为客户解决金融疑问和困难的时候,使客户感到解决的方案是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而形成的,并且最适合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要使客户感到自己拥有自由和灵活控制的资金。这就是“创建独特品牌”的内在含义之一,同时也是成熟市场消费者的要求。2.以电脑软件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网络银行的全部业务,如贷款申请、发行信用卡、开设存款帐户等均通过因特网进行并由系统软件处理。因为电脑软件系统是网络银行顺利运作的核心,所以它的维护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3.需要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支持。首先,网络银行的平稳运作要有高度发达的通信设施支持;其次,需要技术、开发能力强、了解银行业务的电脑软件公司、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及数据处理和储存公司的通力合作;最后,社会资信咨询公司则是网络银行的业务运作,特别是贷款业务运作的重要保证。它不仅是网络银行,也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进行个人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4.无分支机构,人员少,通信费用低,无纸化操作,有效成本控制,产品价格竞争力强。网络银行容易进行成本控制,比一般的商业银行要低I/4。 5.信息共享,团队精神。网络银行的业务操作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条生产流水线。因此,员工之间,员工与上司之间及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沟通和协调的渠道和机制;同时,各部门要大量收集客户及有关的信息,通过内部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共享(这也包括社会信息的共享),以达到提高效率目的。 6.24小时服务。由于网络银行所拥有的技术和电脑软件系统优势,使其能承诺并保证为客户提供一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全天候服务。 7.网络银行目前一般只提供个人银行业务,而不办理公司业务。其原因是,在优惠利率条件下,防止机构的“热钱”炒作。这也是“创建独特品牌”的另一层含义。 三、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 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与其它普通商业银行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信用卡。 2.存款帐户。网络银行的客户可通过因特网或电话在不同银行的帐户之间进行资金划拨。 3.消费信贷。网络银行的消费贷款一般都设定最高限额,其目的是控制信用风险。 4.其它银行业务服务,包括查看帐户余额及咨询、房屋抵押贷款、购买保险和网上购物、网上进行投资如股票交易、购买单位信托基金等。 四、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 如前所述,网络银行主要是依靠电脑软件系统进行运作的,因此其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开发了许多风险控制软件和模型,如风险价值模型、信用计量法等。 在英国,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下列程序和部门进行的: 1.风险部。该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银行的整体风险政策、风险控制方案和手段,监控全行及各部门的风险状况,协调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问题。这可以说是网络银行风险控制的总阀门。 2.合规部。主要负责保证全行的业务操作符合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及内部规定,并监督上述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实时监听业务电话,检查发送的业务电子邮件;监察职员的培训情况并协调制定培训课程;处理和协调客户的投诉;与行业组织和监管机构交往。这是网络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部门之一,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 3.内审部。该部门的某些职能,如合规审计,与合规部有交叉、重复之处。其重要区别是,内审部负责银行的全面审计并侧重在财务方面。其它职能与国内银行的稽核部门相似。 4.软件程序风险控制。在英国,网络的风险除了内部风险部门实行实时监控外,电脑操作程序的设计也具有风险控制功能。这种电脑软件程序风险控制系统,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很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 5.通过外部信用机构控制风险。如果说在整个网络银行风险控制过程中,电脑软件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外部作用机构——社会资信咨询公司则在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功不可没。它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个人和公司的信息资料,对信用历史、消费习惯、地址、评级等进行加工处理,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使之成为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 6.监管机构对风险的控制。网络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一样,要定期向监管机构和其它金融自律机构提交金融监管报表,这也就形成了另一道金融风险防范和控制防线。 网络银行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1)网址不稳定。这主要表现为客户不容易进入网址,或进入后网址出现故障,甚至网址关闭。(2)客户业务处理出现错误。通常的情况有转帐错误、多扣或少扣款项、没有按时或按客户要求处理等。(3)业务操作系统不稳定。这主要是在业务高峰期,业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应付业务量,时常出错,有时需要停止操作。(4)客户的资料不保密。这主要是有些客户认为,自己在网络银行的帐户被他人进入或帐户资料容易被窃取。然而,这些大部分是技术问题,也是网络银行发展中暂时存在的问题,现已基本得到控制并在逐步解决,不会影响网络银行的正常发展。 五、网络银行的监管 网络银行的出现将如何影响金融服务业的未来发展,会给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带来怎样的变化?它是一场金融服务业的革命吗?(1)网络银行的出现,目前虽然已改变了传统银行业务的服务方式,即从过去通过分行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改变成为通过电子方式提供服务。但是,金融监管的基本准则不会因金融服务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及适当的管理层要求同样适用于网络银行。(2)监管者不能因风险的因素及担心网络银行的安全而限制或阻碍它的发展,而应在促进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发展的同时,不但不阻碍金融的创新,反而要保证消费者能获得质量最好、价格最佳的金融服务;网络银行的出现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3)在网络经济时代、监管者也应保持监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同时要保证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公正及准确的。(4)监管者之间应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做到信息共享。欧盟在加强监管合作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如制定了区内共同的存款保护计划和欧盟证券监管标准。(5)随着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同时也应对现行的法律进行相应的修改。 六、结论及建议 网络银行的出现使现代金融业真正进入了电子服务时代,虽然网络银行的发展势头很猛,但 是它还不能取代传统的商业银行。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网络银行正指导着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欧洲的一位银行家所说,全球银行业正从“砖瓦”走向“按鼠标”。面对如此迅速发展的金融服务业,中国的金融业应如何追赶潮流并迎接挑战。 1.尽快缩短中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步伐。中国在80年代进行金融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和采取了分业经营的道路和政策。这对规范金融业的经营和运作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此外,国际上金融巨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在向客户提供全能或“一站”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客户全能服务能力较差。因此,为培育我国的超级金融服务公司,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我们要尽快采取措施,解除政策的限制;同时加快修改金融法规,创造金融运作的宽松环境,使我国的金融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2.对金融业实行功能监管。在实行分业经营年代,监管者对金融业进行的是机构监管,即银行、证券、投资及保险机构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分管。然而,金融分业经营的时代行将结束,在西方,甚至许多大型企业如超级市场、航空公司都能经营金融业务。在这种背景下,监管者也开始检讨和改变监管方式。因此,对金融业实行功能监管是时展的需要。 我国在鼓励金融机构改组为全能金融服务公司的同时,也应允许更多实力强、财务状况良好的大型企业经营金融业务。中国化工经营信托投资和保险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中国金融业实行功能监管也势在必行。 3.简化金融新业务和金融创新的审批程序。监管机构审批金融产品的程序和速度对金融机构的创新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发达国家已基本取消了对一般银行产品的审批制度,而只对投资产品进行审批,审批程序也比较简单。这也是绝大部分金融创新都产生在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金融业层层审批的程序既不科学,又缺乏灵活性,也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的政策相悖。何况,监管机构的审批人员不一定就了解新产品的性质和风险。因此,我们首先要彻底改变审批的理念,即从审批能做什么转变为审批不能做什么;没有说不能做的,就是能做的。其次是将现行自下而上的报批程序倒转过来,并使之简化。 目前、人民银行鼓励国内的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和房屋抵押贷款等个人金融业务。然而,商业银行在开展这些业务时,由于缺乏一套有效的个人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使得整个业务的申请、审查、批准手续都十分烦琐和复杂,也使申请者望而却步。为使个人金融业务开展顺利,在商业银行改进风险控制手段的同时,人民银行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即着手组建中国的社会资信咨询机构,以增强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 5.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控建设和管理。从历史资料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源于其分支机构。目前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筑的不良资产,溯其根源,大部分产生于其分支机构。鉴于这种情况,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和充实现有的内部稽核队伍,改进和提高内部检查手段。首先要增加稽核的频率,如对问题较多的分行上收授权并实行高频监控;其次要对分支机构进行实时监控。要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和效果,就要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脑软件程序等。再者是内部稽核应多是事前的日常检查,发挥稽核的风险预警作用。 (2)提高电脑使用水平,开发电脑业务软件。内控要发挥预警作用,进行实时监控必须有先进的辅助手段,其手段之一,就是要开发高级的电脑业务处理和管理软件程序,这不但可以使银行职员能按照设定的标准化格式进行业务操作,还能使管理部门及时获取所有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和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并将潜在的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经济下传统银行如何生存 网络经济的兴起大大提高了金融资金的运行效力,同时也将使传统银行丧失低交易本钱以及信息优势,从而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但传统银行仍拥有信誉评估以及长时间累积的信用优势,同时,网络经济也拓展了传统银行的发展空间。因而,传统银行要想发展,首先要将老客户转移到网络业务中去,并进1步应用信誉评估以及信用优势开辟市场空间。 -.网络经济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对于金融资金运行的影响 金融资金运行的动因以及目标是实现货泉资产的增值,体现为资金运行效力的提高。网络经济的兴起,1是作为1种新兴产业,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货泉资产增值提供了新的物资基础,进而使金融资金运行效力提高。2是网络经济为信息广泛传布的数量、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使金融市场价格反应的信息更完整、更灵敏,提高资源配置效力。这是由于在市场经济前提下,金融资金运行效力终究体现为金融市场能否构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流向最有效力的经济部门,实现资源的最好配置,而价格 文秘站: 二.网络经济使传统银行丧失交易本钱低的优势 在传统金融市场上,因为中小投资者资金较少,缺少信息,致使了相对于昂扬的交易本钱,严重阻碍了中小投资者应用金融市场直接向企业提供资金。而传统商业银行通过吸收零星资金构成巨额资本,构成范围经济;选择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构成投资组合,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并雇佣专家理财,搜集大量信息,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单位交易本钱。因而,传统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中介机构。 在网络经济下,金融市场的所有介入者获守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及本钱相差无几,传统银行丧失低信息本钱优势,又需要支付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庞大的建筑物及大量的从业人员等营业费用,在应答其他金融市场的所有介入者竞争时,再也不拥有低本钱优势,进而愈来愈难以吸收大量资金构成范围经济,丧失范围经济优势。 三.网络经济使传统银行丧失信息的优势 在金融市场上,社会资金的需方所具有的市场信息老是大于资金供方所取得的有关信息。资金供需双方对于信息占有的非对于称性质致使了交易产生前的逆向选择以及交易产生后的道德风险。而银行行动支付中介,使全社会的信息集散中心,能够较充沛地了解资金需方的资金来往情况,对于其实际经营以及财务状态具有的信息也较为全面,并具备监督执行限制借贷公司风险投资流动的各种契约条规的能力。因而,传统银行能够较好地解决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问题。 在网络经济前提下,因为投资者可以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取得所需要的各种市场信息,并且费用大为降低,大大改善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于称问题。银行相对于于其他企业以及个人所拥有的信息完备性以及经济性的优势逐渐丧失。 四.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 因为金融商品尤其是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在空间挪动上的局限性,即在不同空间存在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可能排列在同1空间由客户自由选择,抉择了商业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天生拥有在必定空间内的垄断能力。另外,传统银行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本钱,解除信息障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效益,使其成为传统金融市场的最首要的金融中介。因而,商业银行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以及受整个经济的影响要远弘远干任何1个企业,所以,银行业有较高的行业壁垒,构成了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但网络经济使企业突破了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使传统银行丧失了金融产品在空间挪动上的局限性,而网络银行被称为“不下班银行”,它不需要固定的场所以及指定的终端,业务经营不受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客户可依托任何1个网络入口点接入网络银行,可以依据屏幕上的柜台提醒信息办理开户、存款、付账、转账、贷款及购买保险、股票、债券、外汇、基金等,随时随地享受“AAA式金融服务”。加上,传统银行再也不拥有交易本钱低以及信息优势,致使它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首要性日趋降落,使其垄断地位大为削弱,导致许多机构应用技术以及资金从事网络金融业务。如日本索尼公司规划在二00一年设立针对于1般个人的网络专业银行,刺网、伊藤洋货堂正在筹组网络清理银行。 因而可知,网络经济的兴起使传统银行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作用愈来愈小,但传统银行仍拥有优势。 2、传统银行在网络经济中的优势 一.传统银行的信誉评估以及管理功能不可替换 网络经济只使金融市场的介入者获守信息的数量以及及时性大为提高,但辨认信息真伪的能力不必定能相应提高,即不能晋升资金供需双方的信誉评估能力。由于信誉风险的评估除了取决于具有的信息量以及速度,信贷人员对于客户的面对于面了解、长时间累积的经验以及技术和相互交往所树立的信任感更加首要,特别是评价大客户和非上市公司的信誉风险,这类直觉以及信任更首要,这些无生命的计算机做不到,因而网络银行只吸收存款发放小额贷款不发放大额贷款。并且互联网对于信息自由传布也“使谎言贩子如虎添翼”,虚假信息的广泛传布造成市场价格以及资产实际价值的偏离。这说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其实不能必定保证市场到达完善的状况,效果如何还要受人的因素的制约,除了了人的主观能力的差异外,还包含人的主观动因。而传统银行经由几百年的发展,在信誉评估能力上有绝对于优势,而且因为银行与客户间长时间构成的不乱瓜葛,使其拥有监督执行限制借贷公司风险投资流动的各种契约条规的能力,和银行雇佣专家做组合投资以扩散风险,都是其他主体所不可能具备的功能。因而,网络经济请求传统银行在信息配置方面起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上施展更大的作用。 网络银行最近有逐步依附传统大金融机构的趋向,二者互相补充、发展迅速说明了这1问题。如美国第1安全网络银行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依靠于传统商业银行众多客户发展业务。另外,网络中已经呈现专门处理网上按揭的E-loan,处理网上支票的Check Free和从事网上股票买卖的E.Trade等专门机构恰是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这些都说明传统银行在信息配置方面仍将施展作用。 二.传统银行在信用上仍拥有优势 因为文化的转移相对于迟缓,客户公关还是争夺 客户的主要手腕,而不是纯依托计算机。现有银行与客户长时间树立的互相信任和合作瓜葛,特别是大银行给公家展示的范围、历史以及稳健性是1般企业不可比拟的,因而,银行依然有竞争优势。如银行与非银行竞争者,特别是来自科技企业的竞争者之间有侧重要的区分,科技专家提供的金融服务,常常在理论上可行但执行起来却难题重重,由于这样的服务没有解决客户真实的业务需要或者财务的现实状态,由于只有银行对于业务以及财务的认识才是最优的,这不是新的竞争者能等闲掌握的,并且跟着金融业务的繁杂性不断增强,新的金融工具、技术大量涌现,使银行的理财优势更为凸起。再者,在企业资金收付以及信息传递方面,银行长时间累积的安全保障以及监管规则、轨制是1般企业不具备的,因而企业乐意在互联网长进行“公然的商贸”,如广告、采购、开发票,或者申请支付等,但资金划拨仍依赖银行支付系统。这些构成了传统银行的信用优势。 三.网络经济也为传统银行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传统银行在网络经济下,可借助网络的强大辐射功能,将业务规模拓展到企业管理内部,作为企业的财务总监的副手,充沛施展其理财特长。可以对于分支机构比较多的企业的资金做网络管理,将资金集中到总公司统1调配,提高资金应用效力。一样,企业内部的销售及进货也可依靠银行网络运行,对于于供货商不仅比较安全,可以在资金有保障的条件下供货,还不会产生拖欠;对于于购买方也能够保证及时收到货物,让供求双方都节省了时间,躲避了风险。如招商银行动1汽团体量身订做的“虹网”,它是在企业团体设立1个内部的财务结算中心,触及总公司对于子公司的账务查询、内部的资金运作,及整个销售网络的结算业务。这样不但银行扩展了业务空间,企业也降低了财务本钱,精简了出产链,提高了出产力以及利润。 3、传统银行如何应答网络经济的挑战 一.借助网络不乱老客户 网络经济使传统银行失去大批客户,所以传统银行要做的第1件事就是不失去老客户,固然1方面要靠其多年苦已经经营构成的信用,另外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展开网络业务,适应客户变化了的交易偏好,起到战略防御作用,并将其视为避免老客户流失的1种手腕。使老客户既具有银行的信用,又能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固然银行本身也可降低经营本钱。如威尔士·法戈银行树立网络银行,将银行传统的柜面服务转向网络服务,1方面适应客户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转账、支付票据、申请新账户以及签发支票等基本网络银行业务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跟着客户从分行向低本钱的网络转移,节俭了大量的费用。另外,还可通过传统的保险箱等必需借助于实体的业务来留住以及发展客户。 二.借助网络施展传统业务优势 网络经济前提下,传统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信誉评估能力,加上传统银行的信用优势以及业务空间的进1步拓展,从而使传统银行有可能扩展其信誉评估优势,作为1个分析、评估信息的专业节点进入网络,在信息配置方面起主导作用。这样传统银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也降低了单位信誉评估本钱,并有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理财中心。 网络银行论文: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三重矛盾与化解 首先,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主要动力。发展网络银行能迅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主要因为网络银行相对传统银行而言有独特的三大优势:(1)经营成本优势。据专家计算,传统银行柜台的每笔交易费用为1.07美元,而网上仅需1美分,成本仅为传统银行的1%”[1]。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2)业务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除提供传统业务外,一般还提供三种新的业务: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和经济、金融新闻等)、投资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业务领域的扩大使网络银行在账务查询、转账、挂失、代收代缴、金融卡消费、咨询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便利。(3)管理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采用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外竞争力。 其次,迫切的市场需求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客户消费渠道的转变,使人们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上购物和网上贸易必将盛行。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金融服务手段就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这种与日俱增的客户对网络银行的迫切需求成为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强大动力。 再次,加入WTO的现实加剧了发展网络银行的紧迫性。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势必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网络银行正在全球迅猛发展,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网络银行。 二 三重矛盾:发展网络银行的困难与障碍分析 (一)基础薄弱与快速拓展业务的矛盾 自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国内首家网络银行以来,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至少有十几家银行或银行分支机构开展网络银行业务。随着我国各大主要商业银行的上网,各类金融在线服务的开辟,以及金融智能卡的逐步开发,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曙光已经出现。但是,当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薄弱与银行快速拓展网络业务的迫切需要的矛盾已经较为尖锐。首先,银行拓展网络业务需要大量的客户,而目前我国电脑普及率不及6%。其次,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互联网设施,而我国互联网速度慢,质量差,极大阻碍了银行网上支付效率的提高。在硬件方面,银行缺乏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缺乏网络安全系统、语音识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 (二)安全难保与提高客户信心的矛盾 不少客户对网络银行存在疑惑,其重要原因是客户安全的担心。由于大量的金融交易数据在开放的网络中流动,不仅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包含大量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必然吸引不法分子的网络入侵、网上侦听、电子欺诈和攻击行为,而相应法制和监管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又在安全之外增添了治理网上犯罪的难度,导致网络安全难保与银行提高客户信心的矛盾。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性安全问题。由于网络银行所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绝大部分均由国外引进,使我国银行界在这些设备与系统的性能方面掌握不全面,在防止来自发达国家的黑客袭击时存在先天的不足。由于具体的监管规则滞后,商业银行在创办网络银行时,有相当一部分未经过独立的权威机构或专家对其交易的软硬件系统、管理监测制度进行的独立检验评估,也没有专业的评估和建议报告。一些银行为了加快发展,甚至对一些涉及核心技术与信息的软件,也是从第三方购买,或由其他公司开发、维护和保管。此外,在数据加密和身份判别上,我国也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整套加密和解密算法系统。 二是管理性安全问题。表现在:第一,没有与安全交易对应的权威认证中心。有的银行采用自己认证,有的采用国外系统认证,使得不同银行之间的安全认证缺乏权威性。第二,同一银行的网址和网站不统一、不明确。多个网址网站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银行品牌的积累效应,而且会使消费者选择网址时放松警惕,加上只有少数银行明确公布了其网络银行的确切地址,许多消费者仍使用搜索的办法寻找自己需要使用的网络银行,这就给那些使用相似网址,企图非法截获客户机密信息者提供了方便。第三,风险揭示不足。只有少数银行在网站上进行了风险揭示(见表1),揭示的内容仍比较简单。”[2]第四,部分银行至今尚未采取适当的加密手段,要么加密位数较低,要么在依赖客户端本身密级时,未给出警示。 表1 我国网络银行的技术应用情况 附图 (三)监管不易与确保金融稳定的矛盾 网络银行以其方便、快捷、超时空等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大量资金突发性的转移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网络快速传递的特性,会使波动快速蔓延。而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过程更加不透明。这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总体上,我国的网络银行受到两个部门的管理:业务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信息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对于提供新闻资讯的网络银行,还要接受公安部门和新闻出版署的管理。在这些部门中,后三个部门主要负责的是信息技术和新闻的管理,与现有银行业务的关系不大;人民银行作为主要的管理部门,从监管角度来看,目前刚刚出台了针对网络银行的专门监管规则。 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对网络银行进行的监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银行立法相对滞后。我国整个法制建设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健全的过程中,大量的法律亟待出台,在网络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更是屈指可数。网络银行在我国尚缺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权威的法律来规范其行为,一系列与网络银行发展息息相关的技术,如数字签名等在法律上还没有获得明确承认。这给我国网络银行的经营者增加了额外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另外,因特网的国际性或跨国界性,需要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但我国在法律制度方面距此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传统的监管模式不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提供AA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way)。[3]依托无边界的因特网,网络银行无须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就可将其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其获准注册的地区以外经营业务,世界各地的居民都是其潜在客户。由于网络的普遍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还将波及世界其他角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传统的监管方式不能满足网络银行发展需要。 3.网络银行缺乏适当的审批制度。从纯网络银行来看,必须按照新银行机构的程序,需要审批注册,并需要满足其他特定的要求。但由于我国受设备、技术和市场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发展纯网络银行的可能性不大。就分支型网络银行而言,虽然大部分国家对分支 型网络银行的设立,按新设分支行或营业部的管理规则进行管理,一般不要求重新注册或审批。这无疑增加了我国网络银行无序、盲目性发展的隐患。对于使用同一交易平台的银行而言,某一分支机构技术和管理上的薄弱,会立即转化为系统性隐患,进而增大整个系统的信誉风险。 三 对症下药:网络银行发展三重矛盾的化解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大力发展计算机互联网,以增加网络用户。这一方面包括继续发展Chinanet,继续发展“三金工程”,特别是重点建设中国高速信息网。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使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转变观念,为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上网费用,增加网络用户;而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将反过来促进入网费用的降低。政府应当鼓励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丰富网上信息资源,鼓励国内企业开发研制下一代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网络接人设备,以使更多的人愿意上网、希望上网也有能力上网。 2.提高互联网质量,以促进银行网上业务效率的提高。通过适当的金融支持,金融电信等部门联手抓紧改变目前宽带等电信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和网络的吞吐能力。同时,加强建设中国国家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CNAPS是未来我国支付系统的主要基础,它以中国国家金融网(CNFN)为通信网络。该网络可以使以前主要依赖于卫星通信解决异地信息传递的银行网络通信,现在可以利用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宽带高速数字化通信技术来解决中心城市之间的金融信息传输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使银行间资金支付效率大大提高。 3.加快网络人才的培养。在抓紧扩大银行电子化规模,改善硬件设施,积极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满足客户对网上金融及网上交易的硬件、软件要求基础上,当前要加强对高级复合型网络金融人才的培养。网络银行建设需要一批既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掌握金融业务实务和金融业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大商业银行应该着眼未来,认真考虑这些人才的培养渠道、培养方式,为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打下基础。 (二)提高安全可靠系数 1.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银行安全技术。金融系统与信息技术企业应密切合作,加强因特网技术的研究,加紧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系统安全需要的有关技术。应尽力发展我国先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包括各种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系统软件、加密算法等等,以防范网络银行的安全风险。另外,银行自身可以借鉴国外对网络安全性能的掌握方法,即公共钥匙基础设施(PKI)、加密技术制度、电子签名技术及制度的研究开发,这将极大地提高网络银行的可靠性。 2.建立一套完整的网上交易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安全认证机制,统一技术标准。安全认证机制包括有关安全技术(保密性、真空性、数据完整性、进网控制等)、安全服务设施(公共码认证机构)等的规定。在安全系统中认证中心的作用非常重要,数字认证最大的服务对象是电子商务用户。200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同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A)已正式挂牌运行,应该尽早树立其权威性,以便协调国内现有认证中心,统一电子支付、高速网络技术和数码资料交换等技术标准,并与国际认证机构建立相互认证的渠道。第二,统一同一银行的网址、网站并加强风险揭示。第三,采用先进的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技术和设备。对网络交易业务系统必须采取的安全保密措施有:交易加密、交易业务的完整性鉴别、交易过程中的鉴别与访问控制、交易审计、安全过滤。网络交易业务系统的安全设计应考虑以下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密文存储,防止非法使用;对密级信息传输,采用加密;采用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确保信息合法性和有效性;采用数据完整性检验,防止数据被篡改。 3.开发新的安全技术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袭。首先,配备反病毒的安全措施。在总行、分行、支行建立三级反病毒扫描、杀灭的监管系统。对通讯中的信息病毒、电子邮件中的病毒、Internet中的病毒进行过滤,对网络及网络上的设备系统进行反病毒扫描。其次,在网络银行内部配置层层设防的防火墙、安全服务器等设备。防火墙通过过滤、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在网络中隔离网段,隔离网段内服务器上的服务开放受到严格的控制,并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保证网络银行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络银行所存储的信息的非法访问和干扰。 (三)强化网络金融监管 面对网络银行发展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应对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既要积极鼓励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又要抓紧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对网络银行的主体、业务范围、支付方式和安全认证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指定监管主体。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网络银行的立法工作。首先,要根据技术发展不断完譬网络银行管理办法和其他规则;其次,要尽快制定有关规范电子货币和网上金融服务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网络金融交易税务立法、网络安全立法、消费者权益、保密法等各方面的体系性立法还是法律的真空地带。再次,网络立法还应对网络银行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与选择、网络银行系统管理机构和安全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作出规定,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对违反安全法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创造网络银行正常运行的良好环境。 2.转变网络金融监管方式。网络银行的特殊性使传统的监管模式无法适应网络银行的发展,应加快金融监管电子化的步伐,采取电子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动态监管。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改革监管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银行业务审批和监管机制。中央银行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最新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对国际银行业及其监管所造成的影响,在“保护竞争、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就市场准入、通讯安全、控制权的法律责任、存款 保险等保护措施和争端解决的适用程序等问题加以研究,确保监管制度能够配合银行业结构因科技发展而出现的转变。此外,还应结合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成立专门机构对网络银行的设立、管理、具体业务功能的实现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应用等进行统筹规划,为网络银行监管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和指导,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 其次,从常规性日常监管向风险性日常监管转变。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相对来说,要比传统银行容易,央行不仅容易获得相关的信息,而且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都大大提高。因而,在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中,一般强调交易数据的安全性检查和统计分析、消费者保护措施和风险管理制度。技术的演进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风险,因无法事先预计,就成为网络银行日常监管的主要任务。由于我国网络银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对与技术相关风险的监管,将成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 再次,从传统的资产负债领域扩展到全方位的全程的监管。不同于传统银行,中间业务在网络银行的总体业务和赢利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大,并对网络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这类业务也最易因系统故障、电讯中断等引起争论。加强对这类业务监管的研究,是网络银行日常监管的重要课题。 3.严格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4]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即对设立网络银行进行审批。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适当的审批管理更有利于网络银行市场环境的形成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但在审批标准上应注意把握: 第一,严制度设计,宽技术标准。对于网络银行公示、网络银行信息、交易风险揭示、系统安全机制设计等制度性安排,必须从严把握。对于设备装备、技术投入、系统应用等技术性标准,宜采用较为灵活、宽松的策略,这样既可以使一些中小银行开设的网络银行避免二次投入和设备资源冗余,又与我国目前网络银行的发展格局相适应。 第二,严风险防范,宽业务审批。网络银行应该具有较为完备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处置方案和计划、应急处理措施及辅助替代手段。在业务上,不进行过多的限制,鼓励网络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战略,突出发展某一类甚至某一种业务,形成局部优势。 第三,严跨境业务,宽国内业务。国外网络银行无论在业务种类,还是便利程度、服务范围上,都远超过国内银行。如果对这些银行开展这类业务没有特殊限制,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很可能会迅速吸引国内网络银行的优秀客户。除此之外,跨境业务涉及国际“洗钱”问题,在我国可能还涉及逃汇、走私、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严格跨境业务管理,既与我国目前的监管水平、外汇制度相适应,也为国内网络银行将来发展这类业务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网络银行论文:网络银行——新经济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良性互动:银行业与新经济瓜葛亲密 二一世纪的今天,信息革命正悄然融入世界的每一1个角落,树立在数字化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计算机互联网把超国界的亿万个厂商以及家庭联络在1起。在阅历了农业经济时期以及工业经济时期以后,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首要特征的新经济时期的到来又为社会经济带来了1场更为深入的变革。 顺应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电子化潮流在短短10几年间席卷全世界,网络银行正日趋成为全世界金融市场1种斩新的银行经营交易方式,引导着银行业迈上斩新的轨制变迁之路。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方式、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都在产生重大变革,银行电子化、综合化、全能化、虚拟化的趋势逐渐加强。银行业这1古老的传统产业不但以本身的变革以及调剂适应着新经济的需要,而且还活跃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交易情势当中,有力地推进新经济的成长,与新经济出现良性互动瓜葛。 1方面,新经济为银行业首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业成为新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拥有极为类似的内涵,网络经济是最合适金融业发展的膏壤。新经济的交易情势——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畅通的信息流、货泉流以及物流,而信息时期的金融业的血脉内不断活动的除了了传统的货泉流之外,也有大量的信息流,所以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业在运作方式上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而且值患上注意的是,电子金融业务(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等)无须物流这1环节,完整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整个交易进程。因此电子金融不但充当商品交易前提下的电子支付中介,而且其本身的交易流动是电子商务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如果说互联网最初的目的是解决系统化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今人们却发现互联网最有价值的利用领域是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里最首要的领域是金融业。可以说,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恍如是为金融业度身定造的。 其次,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所发生的支付结算需求将给银行业带来无穷商机。不管是对于于传统的交易,仍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必要环节,所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强调支付进程以及支付手腕的电子化。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以及结算的终究执行者,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商情沟通、资金支付以及商品配送3大环节中的症结要素。跟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网上支付、在线投资等业务L将大有可为。同时,跟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快速推动,金融服务正向着任什么时候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anywhere、anytime、anyhow)的三A目标发展,未来的金融业完整有能力捉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绝不夸大地讲,新经济时期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1就是金融业。 另外一方面,作为网络经济最活跃的介入者、最大的受益者,银行业必并将成为电子商务甚至新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推进气力。由于: 其1,网络金融自身就是信息经济的首要组成部份,离开了包含金融业在内的具体产业的增长,新经济的发展将是空泛的。经济抉择金融,金融反过来推进经济增长,这1货泉金融学的古老原则对于新经济依然施展作用。 其2;网络金融尤其是银行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必要前提,高效、便捷、安全的网上金融服务是新经济车轮快速前进的润滑剂。 其3,网络金融的发展对于信息产业不断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从而进1步推进信息产业以及整个新经济的前进步伐。正如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是数学对于经济钻研起到支持以及推进作用,而后经济学的进步又对于数学发生了新的需求、从而推进数学发展1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令金融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跟着金融业变革以及发展的深刻,对于信息科技又发生了斩新的需求,为其打开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2、网络银行:银行业必然的战略选择 新经济赋与了银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扭转着传统银行业的“游戏规则”,给传统银行业存在的公道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本资源的组合与分配进程中,因为存在昂扬的交易费用和社会资金供求双方对于市场信息具有的不对于称性,金融市场远未到达完整有效。而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本钱、解除信息障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效益,金融市场的不完美性形成了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公道条件。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存在的两大经济基础却遭到了质疑: 首先,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遭到挑战。 银行业面临着因为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而带来的、不断加重的资本、技术性两重“脱媒”危机,降低交易本钱的金融中介价值遭到来自网络银行和IT产业、传统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的挑战。1方面,因为网络银行的运营本钱大为降低,从而有前提提供高利息来吸引客户,传统银行愈来愈难以吸收大量资金来构成范围经济,在降低交易本钱上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例如,美国的安全第1网络银行的货泉市场及按期存单的利率高居美国银行前列,一九九七年其存款余额就超过了四亿美元。据测算,美国网络银行的存款额正以每一年一九%速度递增。而最为煊赫确当数英国保诚保险团体成立的网上银行“Egg”,成立仅三个月即胜利吸纳了六0万客户,存款额逾一三0亿美元,占英国市场的一%。另外一方面,众多的IT企业、工商企业已经经参与金融服务业,借助其知名的品牌、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深挚的客户基础以及丰厚的市场竞争经验,以斩新的运作模式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令金融服务市场竞争更为剧烈。 例如,美国通用、日本索尼等老牌制造南早已经将触角伸向了银行服务领域。微软也曾经试图通过收购美国某财务软件公司而实现其进军银行业的野心。如果没有法规以及经营许可这道“马其顿防线”的维护,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实在是没发可危。可以说,“银行业是健康网络经济体系的命根子,但银行不是”。 其次,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遭到挑战。 传统经济中,信息不对于称以及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令掌握了大量经济信息的商业银行稳踞信誉中介地位。而跟着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商情沟通日益简便,信息已经经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信息不对于称的程度降落,企业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信息服务、信誉服务的倚赖程度也大大降低。经济主体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将以信息透明度为首要衡量标准。所谓透明度,就是主动向市场提供信息的多少、收取费用的高下。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透明度较低,共同基金等属于半透明机构,而证券公司则基本属于透明机构。跟着金融市场交易本钱的大幅降低以及交易品种的不断丰厚,将吸引更多的金融加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转向金融市场。 面对于新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传统银行业经受着生死存亡的压力。有1句话说患上好,“新经济就象1台压路机,如果不想被它碾碎,就必需成为压路机的1部份”。传统银行业必需进行战略调剂,转变经营理念、变革经营模式、再造组织体系、重组业务流程,将网络银行肯定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否则势必成为网络时期的“恐龙”。 3、踊跃应变: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0世纪九0年代中期的世界上第1家网络银行——安全第1网络银行的出生发生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开始与网络技术接轨,银行业四00多年清淡无奇的发展历史在最近数年间异彩纷呈。 全世界网络银行的发展生机盎然,不管在数量、资产仍是客户范围方面都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依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一九九三-一九九九年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为八%,而同期网络银行的资产年增长率高达五三%。美国目前资产最大的网上银行Telebanc的资产从一九九三年的二.二亿美元发展到一九九九年的三二亿美元,整整增长了I四倍。 目前国际网络银行已经经从快速增长时代转入不乱发展时代,其六年的发展历程为咱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教训,从而总结动身展网络银行的正确方略: 在业务体系上,必需踊跃立异,完美服务方式,丰厚服务品种,晋升服务质量。立异是银行业的活气源泉,尤其在金融服务竞争日益剧烈、业内外竞争对于手虎视眈眈、市场份额屡遭腐蚀的网络经济时期,立异成为银行除了了安全、信用以外的另外一生命线。面对于资本性以及技术性“脱媒”的压力,传统银行必需从新构造业务体系。仅把网络作为新的产品营销渠道不是网络银行的全体内涵,必需充沛应用技术发展、金融自由化、全世界化为银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不断地开发服务品种。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1客户”提供“1站式”的全方位服务。要以互联网以及数据仓库为基础,亲密跟踪客户需求,实现联机分析处理以及决策,晋升服务质量。 在经营方式上,银行应当应当把传统营销渠道以及网络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 路。1方面,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繁杂的高层次服务产品必需依托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于面式的互动交换,而网络银行则檀皮子高效力、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2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充沛应用银行资源,全面知足客户需要。另外一方面,传统营销渠道累积了大量线下客户资源,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同享,不但可以应用网络化新服务手腕保护客户,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出发点。实践已经经证明,单纯的网络银行并不是最好选择。一九九八年,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了安全第1网络银行,但愿它能成为其打开美国市场的跳板。但适得其反,因为纯网上银行提供产品的单1性及局限性,难以到达初衷,只好另觅途径。安全第1网络银行自身也遗弃了虚拟的空想,不能不由虚入实。为了适应客户对于物理网点的需要,该行在亚特兰大开设了1个营业网点,并规划开设更多网点。另据调查,美国有七0%的网络银行处于亏损状况,纯网络银行目前的窘境正明示着未来1段时间内银行业仍将以“多渠道”为主导方向。 在经管理念上,银行业必需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以及“产品驱动”,其标志是通过机构以及网点扩张实现范围经济,通过批量出产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降低本钱。但是,在网络经济前提下,跟着客户、特别是网上银行客户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他们对于银行产品以及服务的个性化需乞降指望愈来愈高,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需打破传统的批量化以及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动身,充沛体现“以质胜出”以及“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为实现这1转变,银行必需将客户瓜葛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完美客户数据处理系统,了解、分析、预测、引导乃至创造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从而获取金融服务附加价值。 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需整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瓜葛,争夺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网络经济对于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以及协同的请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树立金融门户的情势同享资源、晋升效力。网上金融门户在互联网上表现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网站,在物理世界里则表现为管理公司。它是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的结合,与各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存在直接连接。它1方面对于众多金融服务进行打包加工,另外一方面搜集客户信息供成员机构同享。其树立以及经营是各金融服务机构从冲突到协同的进程,对于于中国金融业向综合化、全能化转型拥有尤其的意义。发达国家1些先知先觉着已经经迈出了组建网上金融门户的第1步,例如去年四月,汇丰银行以及美林证券就共同组建了1家提供网上银行以及财务管理服务的公司——“美林汇丰”,其客户可以通过1个核心储蓄账户进行股票、债券、单位信托基金等投资,享受支票、借记卡、汇款、自动提款机等银行服务,并可以取得大量 的市场信息。这1网站结合了两家机构在金融专业、立异服务、钻研开发、地舆散布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已经经获得了初步了胜利。银行业应充沛掌控网上支付工具这1优势,整合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以金融门户为发展方向,争夺盘踞网络经济的核心肠位。 瞻望未来,银行业将朝着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络为依靠、以物理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化、全世界化、电子化、团体化、1体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银行业将在与新经济的紧密契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有人曾经经预言“谁均可以做银行”,但我坚信,“甚么均可以做”的银行毫不是可以等闲被歼灭的“恐龙”。 4、奋起直追:中国新兴商业银行要做新经济的搞潮儿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格罗夭(Grove)曾经经指出,“国际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迅速拉近不同社会之间的距离。在全世界网络中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势将缩小,而决不会拉大”。互联网赋与了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性机遇,网络银行也给予了新兴中小商业银行超出盘踞绝对于范围优势的大型竞争对于手的机遇。网络银行的呈现扭转了以资产范围、机构网点数量、地域优势论“英雄”的传统经营思想,转为以获守信息能力、具有信息量及分析处理信息,为客户提高优质金融服务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其投资少、保持费用低、辐射规模广、随时随地的接入、业务功能强大、信息传递快捷等种种优势,进1步为新兴商业银行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性。 新兴商业银行应充沛认识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是在剧烈竞争中取胜的契机。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加入WTO之后,很快就会见临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银行业的竞争将日益剧烈。国外银行在初始阶段可能采用避实就虚的市场竞争策略,即借重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及优质服务,填补其营业网点以及人力的不足,到达依托本身的比较优势抢占市场的目的。从国内形势来看,新兴商业银行只有一0多年的发展历史,机构网点数量现在以及将来都没法与国有大商业银行相比,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走大摊子、高本钱、低效力的发展道路,而必需运用高新科技手腕争夺客户、博得市场。鼎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可以在少增添乃至不增添网点以及人员的条件下迅速扩展经营范围、增强资金实力。同时,鼎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意义其实不仅仅是巩固以及扩展本身的客户群体,更加首要的是,要从全局角度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强化“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并及时调剂发展战略,逐渐构成传统银行业务以及网络银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即以传统银行业务支持网络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网络银行业务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延续发展。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鉴戒国外发展网上银行的经验,我国新兴商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其1,要明确市场定位,强调自己的服务特点。专注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发展,注重市场营销的作用,树立服务品牌,以特点化的服务博得市场制胜的宝贝——客户。 其2,要顺应形势,抢占先机。资料显示,全球互联网的范围与信息流量大约九个月翻1番,而其本钱同时降落五0%,网上交易的金额至今年底将到达三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潜伏电子商务市场,亦将为网络银行业务提供巨大的商机。作为中小银行,应该认清形势,快速反映,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3,要更新观念,迎接挑战。要有超前的目光,有备无患,踊跃介入,迎接网络银行金融时期的到来。 ——要有战略上的超前认识,扭转传统上以分支机构网点多少、地舆位置便利为主导的银行服务方式,把经营策略提高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战略高度,认识到网络时期客户资源的超国界性以及无极限性; ——踊跃主动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可进行潜伏网上客户的调查及跟踪,以此肯定市场定位并进行网上银行业务设计,斟酌哪些业务合适在网上、哪些业务应当先发展和如何发展; ——展开银行金融业务品种立异。通过树立金融立异工程小组,制订金融立异工程方案体系,保证银行业务品种立异的时常化、规范化; ——推动以客户为导向的银行战略,推广对于客户的高附加值优质个性化理财服务; ——树立单个客户的资料信息库,详细分析、全面掌控客户金融交易及投资个性; ——全面分析各类电子银行服务种类的本钱效益及相对于优势,制订出关于资源重点投放的斟酌原则及相干服务推出的优先秩序序;检查网络银行对于银行内部管理文化及运作的冲击,并作出相应的扭转。 其4,要总体计划,分步施行。 ——要肯定树立以客户为中心,适应业务发展需要,适应市场快速反映以及产品立异需要,适应组织机构调剂以及管理需要的金融服务系统的网络银行建设目标。所采取的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必需基于先进的银行业务综合系统,拥有优良的实用性、可移植性以及进级能力,以维持科技开发的1贯性、兼容性以及高出发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网络银行业务最后的赢家将是能够提供统1的电子支付平台,做到全面兼容且多渠道,因而要超前进行电子化平台建设计划以及客户信息资源的整合,为业务利用以及新产品开发打好基础;加强有关世界及亚洲区内互联网业、网上商贸及电子银行发展的钻研及资料调查,加快发展有关网上贸易融资的发展步伐,探讨国际贸易组织如SWIFT等应用网上操作的发展及影响。 其5,要重点开发,讲究效益。受资金实力限制,中小银行在信息网络建设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国外银行或者国有商业银行那样过于集中的投入,可采取技术外包等情势,或者者通过主动与信息技术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展开战略同盟,以优良的技术解决方案维持银行的传统品牌以及支付业务的优势地位。 其6,要加强培训,贮备人材。应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及网络银行发展概念的介绍,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大批拥有1流专业水准的,即掌握网络业务发展的首要保障。 最后,要防范风险,完美服务。庆期以来,安全问题1直是制约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要及时维持跟踪互联网利用和保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吸收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及时了解本国同业有关业务动向。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只要管理轨制严格,技术手腕先进,维护措施患上力,能够切实把住对于安全运行监测、安全防护、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评估等重点环节的节制,网络银行业务的风险仍是能够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患上到有效防范的。 收场语 新时期为银行业揭露了美妙的前景,知识“爆炸”使银行业面临着跳跃性质变的巨大机遇,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将成为贯穿未来银行业发展过程的主旋律,发展网络银行已经经成为全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类趋势正在演化为金融领域里1场迄今最为深入的革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场革命会更为迅速地到来。当代银行家必需高瞻远瞩、超前思惟、灵便应变、盘踞先机,同时认清与机遇同在的挑战以及本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的发展长河西钢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二一世纪的商业银行应紧紧掌控信息时期的脉搏,在踊跃推动本身经营管理变革的同时,以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进人类经济模式的跃迁。 网络银行论文:基于网络金融理论的网上银行发展和对策研究 加入WTO给中国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以新技术加快银行业的改造是应答这1冲击的首要举措。如何调剂自我、超出竞争者、面对于新世纪,考验着所有的银行。网上银行是现今互联网技术在银行经营中引发的新1轮变革,其增长迅猛,服务方式独特,对于现今国际所有传统银行机构都发生了巨大的震荡。我国银行业因而可能会迎来1次新的机遇。但不论未来怎样发展,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将是网上银行带给顾客的最大利益。 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使我国的网上银行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然而因为外部环境、内部监控和相应的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良多压力以及问题。虽然我国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等的网上银行业务已经经开始起步,但依然面临着网络经济市场需求不足,交易范围小,效益差;市场文化尚不适应,网上交易的观念以及习气还有至关差距;信誉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少总体计划;网上公用认证中心树立及网上银行相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树立和安全防范等几大问题,亟待咱们在发展网上银行的进程中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的主要钻研目标就是在网络金融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于我国网上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行之有效地提出若干增进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建议。 本文在第1章绪论说明了选题的目的以及意义,并对于国内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第2章论述了网上银行的基本概念,并从网络金融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发生与发展的意义。第3章以二00五年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具体统计数据为根据,对于网上支付市场、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做出了分析,并对于国内互联网用户范围、网上银行企业用户以及个人用户范围和未来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项目进行了预测;同时详细分析了国内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第4章,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模式选择、技术战略以及业务战略几个层面入手,提出了推动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在外部环境,经营管理以及金融风险监管3个主要方面的对于策。 网络银行论文:浅析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银行服务模式的改变, 网络银行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模式,我国网络银行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扫除了这些障碍,才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问题 对策 一、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安全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是网络银行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据《中国计算机用户》所做的调查中,47%的受调查者没有用过网上银行,其中68%是因为感觉网络银行不安全。 2.法律问题 由于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新的针对网络银行交易规则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尚须制定。比如,进行交易需要签名,而在网上数字签名在我国还不具有法律效力,使网上支付受到很大阻碍,对这种签名的效力应该做出法律上的规范。 3.监管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要发展,相关的监管问题无法回避。网络银行的监管不是网络监管和银行监管的简单叠加,而有其自身新的内容,如对网络银行推出的虚拟金融服务品种、价格的监管等问题。这类监管有行业级与企业级两个层次。行业级监管主要解决网络银行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问题,企业级监管主要解决商业银行网络服务的行为规范问题。更复杂和又艰巨的任务还在于对跨国、跨境的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 4.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比较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5.规划问题 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和高性能的平台,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一道坎。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依靠银行业、软件开发商、硬件供应商、系统集成企业的相互配合,因此需有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各方兼容。我国网络银行刚建立时虽有查询、转账等基木功能,但未考虑未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整合后可能出现的业务量增加、品种增多的新形势。 6.业务品种单一,客户对网络银行缺少依赖性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网络银行基本都是定位于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个营销渠道,因而提供的服务也都是传统的银行业务,只不过是在网上实现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能在网络银行完成的业务,一定可以通过柜台、电话、atm来完成,对网络银行没有依赖性。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对策 1.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组建切实有效的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此外,商业银行通过与在线支付公司以及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为各种行业的网络商户提供安全而快捷的网上支付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数字签名(ds)、全球互通付款的安全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国际通用数据安全传输认证ssl128位加密保护等国际先进安全措施确保网上支付安全,从而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安全验证服务。 2.强化网络银行的立法和监管 一是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认证中心作为安全认证机关, 并确定网上支付、数字签名的法律依据,二是借鉴美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有关法律,建立我国的电子资金划拨法或电子支付法, 以明确电子资金划拨或使用电子货币实现在线支付的风险责任负担;三是加强金融、司法、业务等部门的联系合作, 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四是要加强网上银行监管和风险防范。 3.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银行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保险等部门关系,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采用同一种规划平台、同一种标准手段、同一种技术流程,建立统一、高效、客观、公正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提高人们对网络银行支付方式的信任程度。 4.规划发展策略,提高软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加快培养技术人才 我国银行应加速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核心技术。在硬件方面, 要大力研发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 要大力研发网络安全系统、电子转账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同时需要严格的规范操作和管理, 积极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5.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和创新力度 由于网络银行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比较强烈,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确立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争取达到同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6.加强与外资金融服务公司的合作 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技术实力的支持。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网站设计理念和技术上,还是在网上产品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上,或者在后台整体管理技术及流程再造计划等领域中都与外资网络银行存在明显差距。如果只依靠自身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来缩小差距,在客观上存在不少困难,并且从行业竞争角度分析这是非专业化、非理性化的策略。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在构建网络银行系统的技术上已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引进国际化的金融管理服务来提高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实现网络银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7.进行网络创新, 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建立联网通用的网上支付系统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最有效的竞争策略之一。网上支付系统的建立, 将提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在预见到另建系统将会付出高昂成本的情况下, 外资银行将会倾向于依赖这个系统支付、结算和与国内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向所有利用该系统支付和结算的外资银行收费而获得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核心环节的控制, 中国银行业就能够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网络银行论文:电子商务时代网络银行的发展 [摘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众多企业相继摆脱传统企业运作和价值链的束缚,利用新近涌现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多种不同性质的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的商务模式越来越受到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地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安全 互联网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指两方或多方通过计算机和某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是各种通过电子方式而不是面对面方式完成的交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方式完成的交易。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一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成为一个协调的合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成为一个协调的合作整体,企业的雇员也可以参与到供应商的业务流程中。零售商的销售终端可以自动与供应商连接,不再需要采购部门的人工环节,采购定单会自动被确认并安排发货。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任何企业都可能与世界范围内的供应商或顾客建立业务关系。 二、电子商务中主要的安全要素包括哪些 1.有效性 ec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则是开展e的前提。ec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因此,要对网络故障、操作错误、应用程序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及计算机病毒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保证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确定的地点是有效的。 2.机密性 ec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ec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尤其internet是更为开放的网络),维护商业机密是ec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 3.完整性 ec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贸易各方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ec应用的基础。因此,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四、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防护 针对网络系统实际情况,解决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重要网络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保证信息系统尽量在最优的状况下运行。(2)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①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②nat技术:隐藏内部网络信息。③vpn:虚拟专用网(vpn)是企业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与公司的企业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公共网络似乎只由本网络在独占使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④网络加密技术(ipsec):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⑤认证: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并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⑥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采用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对病毒实现全面的防护。⑦网络的实时监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外来攻击的能力。 五、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应该采取的策略 1.坚持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战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环境给中小企业提供的机会和威胁分析,可以看到,现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电子商务配套法律制度缺乏,在线支付手段落后,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建成,使得中小企业全面应用电子商务的时机并不成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考虑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盲目抛弃传统的商务模式而全面应用电子商务,可能会使电子商务过于超前而导致失败。 2.消除观念误区,循序渐进构筑网络平台。一方面,中小企业不应把电子商务看成神秘的高技术,不能把它当作纯粹的技术解决方案,更不要等到单证传递与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所有的标准已经统一以后,才考虑本企业的发展战略,那样将远远落后于先行者,可能失去大好机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也并非越早越好,它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人员素质、投资能既不能观望等待、坐失良机,又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投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首先应构建企业内联网,在内联网上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管理。采用相应的管理软件组成集成化信息处理系统,对企业财务、制造、物流、人力资源等企业经营关键信息进行管理,以达到共享信息,改善企业内部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也是企业管理转变的过程。转变成功的企业将成为在日趋个性化的市场中具有小批量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企业电子商务中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网络的安全性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网络银行论文:探析网络银行及其相关法律问题 摘要:网络银行业务在突破传统银行业务理念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如网络银行的市场问题、网络银行的赔偿责任问题、网络银行中客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应用及普及。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以规范其发展。 关键词:网络银行 法律问题 探讨 一、引言 网络银行又称为网上银行,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向其公司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和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电子货币等支付的产品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对建立在传统社会制度上的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都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技术;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由于网络银行具有成本低廉、效率提高、服务范围广、信息来源大等特点,自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简称sfnb)于1995年在美国诞生以来,网络银行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席卷了全球的每个角落,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致比尔盖茨断言,传统银行犹如庞大的恐龙将会在下一世纪灭绝。根据美国研究机构调查,2000年元月有16%的家庭使用因特网上的银行业务。在欧洲,网络银行的份额也在急剧扩大据统计,到2000年2月欧洲已有网络银行122家,网络银行的渗透力不断增强,已有1/3金额约为1580亿欧元的储蓄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目前,中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多家。随着网络银行这一新生事物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妨碍网络银行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我国社会整体化的信息水平。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普遍对电子商务业务缺乏必要的规定,在网络经济面前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网络银行的法律性质 网络银行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类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交易都依靠internet进行;另一种发展模式是目前的传统银行运用internet,实现传统的银行业务的网上延伸,既为其他非网上分支机构提供辅助服务,也单独开展业务。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大多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是通过互联网开展存贷等银行业务,但其基础是传统银行,其法人资格、组织机构等都属于传统银行,可以说,这种模式的网络银行在本质上是传统银行利用internet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其法律性质和传统银行完全一致。 另一种模式以“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成立为标志,常常被称为“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下的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如其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经营虚拟化、无国界性等,但其以下的几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1)有独立的组织结构、资本金和业务经营的物质条件,并以其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有限责任。(2)以营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其主要业务。由此可以明确,“纯网络银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是法人企业;第二,是商业银行。也就是说,网络银行是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法人企业。 三、网络银行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一)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法律问题 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性极高的行业,世界各国对银行业的进出问题都规定了严格的许可制度,我国也不例外。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商业银行的,应当经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商业银行法》同时规定了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的5个条件。这种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这种银行业发展不很完善的国家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网络银行市场进入成本大大降低,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所享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非银行机构进入这个领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显然与网络银行灵活、便捷的设立方式相矛盾。而任何一家银行的倒闭或者破产,都可能引发“多米诺”连锁反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金融动荡。为此,《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都对银行业的市场退出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更容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并发生经营风险。因此,如何解决网络银行的退出问题对银行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二)网络银行的赔偿责任问题 无论合同责任还是侵权责任,网上银行只要承担责任,最终都会面临赔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客户能够获得的救济问题。(1)可以考虑采用两套并行的赔偿机制:以有限责任为主,兼采完全责任原则。网上银行因疏忽迟送、误发支付信息的,其赔偿责任限于传递费或支付命令金额加利息,除非它事先预见到会发生这种损失。如果银行故意或欺诈性地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或更改、毁损客户交易数据的,其赔偿额应为客户的全部损失。(2)有必要制定一项有关赔偿责任的强制性法规以解决网上银行与客户责任问题。(3)在目前尚无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客户与网上银行需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明确双方法律责任,这属于约定的赔偿责任。(4)客户可对一些重大交易指示投保,以便在遭到损害时从保险公司处获得补偿。 (三)网络银行中客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在网上交易中,数字化货币、电子支票代替了纸制的现金,客户必须向数字化货币发行人、网络银行的系统操作人提供一定量的个人资料才得以使用。由于这些个人提示资料是在internet等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操作的,那么就带来了如何保护网络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和隐私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国还没有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并且在其他的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也很单薄。隐私权保护,尤其是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在我国法律界还是一个新的命题。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完善《民法通则》,增加对隐私权的保护的规定,在法律规范中应明确规定,网络银行应保证该个人信息的积累和使用,仅限于保证交易安全之目的。此外,有关隐私条款应综合平衡隐私权保护和商业信息的秘密性,同时考虑到法律的实施和国家安全的要求。 网络银行论文: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启示 摘要:本文在对网络银行定义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数字经济大潮中的西方网络银行发展的三种战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发展起到前瞻性的作用。 1995年10月18日,全球首家以网络银行冠名的金融组织--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打开了他的"虚似之门",它标志着一种新的银行模式诞生,同时对具有300年历史的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究竟什么是网络银行?是否一家拥有互联网网址和网页,但是其中只有24家被《在线银行报告》(online banking report)列为"真正的网络银行",因为只有在这24家银行的网站上客户才可以查询帐户余额、划拨款项和支付帐单;而更多的网站只是提供银行的历史资料、业务情况等信息,而没有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美国最著名的网络银行咨询公司高莫斯(gomez)要求在线银行至少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具有进入网络银行评价体系的资格: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信货。笔者认为网络银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网络银行(netbank of internet bank)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internet-only bank)是指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己的自动柜员机(atms),仅以网络作为交易媒介,提供以五种服务中至少一种的金融机构。广义网络银行则包括纯网络银行、电子分行(e-branch)和远程银行(remote-bank)。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s、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本文所指的"网络银行"适用广义的网络银行定义,而对狭义的网络银行则用"纯网络银行"表示。 自首家纯网络银行开业以来,其数目就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长。在1997年末可进行交易的金融网站有103个,到1998年10月这个数字达到350个;到1998年末已经跃升至1300个。根据美国gartner groups dataquest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49%的美国家庭拥有家用计算机,37%的家庭能够并且已经接入互联网;到2003年,这两个数字有望分别达到65%和58%。它们的研究还进一步指冉,截止1998年末,约有 700万个家庭是通过家用计算机获得银行金融服务的,这些家庭占到美国家庭总数的7%左右;在2001年底,约有1830万个家庭会这样做,而且几乎全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这意味着每年的增幅将达到41%。同时,美国银行家协会主席吉姆;库伯逊指出,1998年通过非网络银行分行进行交易的业务量下降 了三分之一。""无论如何,趋势是明显的,网络银行将凭借存款利息高和实时方便、捷成本低、功能多的24小时服务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其自身数目也在迅速增长,成为未来银行业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许网络银行的产生将彻底改变只有金融"恐龙"才能垄断银行业务的历史。据《在线银行报告》提到的133家真正的网络银行"中,就资产而言,有109家未能齐身于美国最大的100家银行之列。下面将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分为大银行发展战略、社区银行发展战略和纯网络银行发展战略三部分进行分析。 一、大银行的网络银行发展战略 对于大银行而言,网络银行通常是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或者是银团控股的子公司,成为其发展新客户和稳定老客户的手段。实践申,这些虚拟机构几乎总是比大银行中其它部门发展得快、以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为例:1997年,该行拥有3·4万名员工,1250个分支机构和700万名顾客。1996年10月,该行设立了名为mbanx的网络银行,并预测在5年内其网络银行的客户会达到1亿以上。 大银行在开发网络银行业务时有两种发展战略:一是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二是组建自己的网络银行分支机构。 1、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gnada)是加拿大规模最大、 盈利能力最好的银行之一。在近一个多世纪里,它在美国仅从事批发金融业务。1998年,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安全第一网络银行除技术部门以外的所有机构,此时该网络银行拥有1万名客户,存款余额早在199年就超过了4亿美元。 事实上,在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安全第二网络银行的时候,后者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停滞的迹象。那么前者为什么还要收购后者呢?加拿大皇家银行战略目的在于,首先是扩大其在美国金融市场的业务和份额,不仅包括已有的批发金融业务,而且涉及零售金融业务。加拿大皇家银行以收购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方式步人了美国零售金融业务市场,并将其作为在美国脐身该领域的唯一窗口,利用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吸收的存款投资于加拿大的中小企业,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皇家银行利用这次收购,将业务拓展至一个新兴的、飞速发展的领域。该领域不仅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完全符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向。由于安全网络银行是全球第一家纯网络银行,在高莫斯咨询公司有关网络银行的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所以这次收购使加拿大皇家银行立即站在了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前沿。不仅如此,在美国设立一家传统型分行需要200万美元,而维持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这样一个10人机构的费用要远远低于任何一家传统型分行。所以,这完全是一次低成本、高效益兼并的典范。 收购之后,为了吸引更多客户,加拿大皇家银行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市场营销方面采取了两种策略。首先,提高支票帐户的存款利息。它们许诺最先申请网络银行帐户的1000名客户可以在年底之前享受600的优惠利率。据此,它们希望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并接受安全箩一阀络银行的服务方式。在信息公布后的六个星期里,帐户用请者私已经达到6500人;二,购头超缚服务器(fat server)。它们认为,如果想获得更多客户,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客户最关心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信息。虽然超级服务器的应用成本高于其它网络银行使用一般服务器的成本,加拿大皇家银行仍然为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投资购买了这种设备,使客户可以在瞬时传输电子数据和了解帐户目前以及历史情况。尽管一般网络银行都以在开业后第一年的盈利为战略目标,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却在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后连续两年亏损,但在该行看来;盈利是几年后肯定会实现的事,而客户从一开始就是最重要的。 2、发展自己的网络银行卫法银行(wellsfafgo)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这家位于加尼福利亚州的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十,在10个州拥有营业机构,管理着1009亿美元的资产。早在1992年;卫法银行就开始建设自己的作为网络和以网络银行服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至1997年·12月通过网络与卫洪银行交易的客户已有43万。 卫法银行建立网络银行战略的目的在于适应客户变化的交易偏好和降低经营成木。卫法银行的指导思想是,如果客户希望在蒙中接受银行服务;那么我们就提供这种服务。在开发网络银行业务时,卫法银行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客产不仅需要查询帐户余额、交易记录、转账、支付票据、申请新帐户和签发支票等基本网络银行业务,还需要有关帐 簿管理、税收和财务预算的服务。于是在1995年,该行就与微软货币microsoft money)和直觉集团(intuit)下属的快讯公司(quicken)等提供个人理财软件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利用它们的软件包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据卫法银行自己估计,每天有40多万客户通过网络与银行进行交易,每200万笔交易从银行柜面服务转向网络服务将节省1500万美元,即每笔交易节省几5美元。至2000年末,卫法银行预计自己将拥有100万网络用户,而随着客户从实体分行向低成本网络银行的转移,它们将节约大量费用。在高莫斯咨询公司的排名中,卫法银行在综合排名栏申位列第2,并在客户关系栏和客户信任栏申分别名列第1和第4位。 二、社区银行的网络银行发展战略 在美国,绝大多数银行属于社区银行,这类银行的规模通常都很小。1997年,美国97%以上的银行组织(约有11500多家)所拥有的资产不超过20亿美元,这些银行主要吸引一些小额消费性存款,并向消费者发放小额商业性贷款,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内的零售金融业务。相对大银行而言,这些小银行的优势在于与本地区相关行业的联系密切,同客户更加贴近。对于客户来说便利是最重要的,他们喜欢到同一社区或地区的银行去办理业务,而不是找座落在小镇之外其它州或其它国家的银行。网络银行出现后,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社区银行通常采用防御性跟进战略,将网络银行服务看作是吸引客户的工具。例如,位于阿拉巴马州伯明翰的安萨斯银行(amsouth)是一家典型的社区银行,其资产总值为20亿美元。为了确保客户不会因为便利的原因而选择其他银行,它就及时利用克瑞林集团gorillion)的航海者软件(voyager),拓展网络银行服务领域。 由于规模和资源的限制,社区银行在进入网络银行领域采取跟进战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跟进战略,社区银行将很难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维持生存空间,因此如何在网络银行的业务中保持竞争优势,对于它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网络银行进入壁垒低,业务差异化小,所以金融服务的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色化战略将是它们发展战略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实践申,已经有一些社区银行对此进行慎重的思考。 例如,委托银行(intrust bank)是一家位于肯萨斯州的社区银行,在1876年由钱德勒创立,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该州威迟塔(wichita)地区的农场主和零售商。经过钱德勒家族四代的努力,现在该行的资产为17亿美元。委托银行建立网络银行的战略目标最初是为了与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等大银行在竞争中保持均衡态势。正如远程银行分部的高级副总裁莎利.布恩(shari bevan)认为,他们建立网络银行最基本的目的是起到战略防御作用,并将网络银行视为防止当地客户流失的一种战略手段。委托银行作为一家社区银行,一直将目标客户市场定位于当地的客户。当新兴的网络银行出现时;发展自己的网络银行以保证在目标客户市场中的份额,是干种最好的选择。但是,委托银行的战略目标并不局限于此,在网络银行的竞争中、它仍然将业务创新视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将业务创新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此作为该银行的特色和最高战略目标。目前该银行的网络客户可以进行远程交易,并实时检查交易情况。不久,客户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自己信用卡的使用情况,而且可以看到该行经纪人服务所提供的投资计划。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委托银行还计划首先将语言识别系统投入网络服务,以便对使用远程交易的零售商身份进行鉴别委托银行认为,最先运用新科技的人将获得市场的馈赠,这种馈赠并不是新技术本身,而是客户的信赖这是最有价值的回报。在高莫斯咨询公司的排名中,这家社区银行的网络银行在综合排名栏和客户信任中分别名列第19和第7。对于一家身价不足20亿美元的小型银行而言,能在激励的竞争中跻身于客户信任栏的前10位,足以说明它们战略的成功。 三、纯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 对于纯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而言,也有两种不同的理念。二种是以印第安纳州第一网络银行(first internet bank of indiana)为代表的全方位发展战略;另一种是以位于林斯敦的康普银行(compu band)为代表的特色化发展战略。 1、全方位发展战略 对于应用这种发展战略的网络银行而言,它们并不承认纯网络银行的业务具有局限性。它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纯网络银行完全可以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所有服务,从而取代传统型银行。因为银行客户希望可以一次办理好所有的存款帐户、帐目核对和贷款事宜,同时,他们也希望银行可以快捷地满足他们在金融服务上的新需求,所以这些纯网络银行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电子金融业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要。正如印第安纳州第一网络银行的董事局主席所指出的那样,纯网络银行需要提供全面的服务来吸引新客户和巩固老客户。客户想要在一家银行获得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正是网络银行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的目标。为了吸引客户和中小企业,纯网络银行必须提供传统型银行所提供的一切金融服务。在他的带领下,印第安纳州第一网络银行正积极准备推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改变纯网络银行没有企业在线贷款的历史。这家网络银行在高莫斯咨询公司的排名中,在综合排名、网页资源、客户关系和客户信任等四项中分别名列第4、1、11和19位。 2、特色化发展战略 持有这种观点的纯网络银行也许更多一些。它们承认纯网络银行的业务具有局限性;与传统型银行相比,纯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要少得多。例如,因为缺乏分支机构,它们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现金管理服务;也不能为客户提供安全保管箱。纯网络银行若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提供特色化的服务。这类银行的典型代表就是康普银行,这家位于休斯敦的纯网络银行只提供在线存款业务,在康普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看来,纯网络银行应该专注于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业务的发展,至于其它业务可以让客户在别的银行获得,它们认为,客户可以硅互联网上发现所需要的人切,如果家银行想将客户局限在自己所提供的业务范围内是绝对错误的。目前,这家银行业务发展的情况也很好,在高莫斯咨询公司时排名中,在综合排名、综合成本和客户信任三项中分别名列第6、6、19位。 除这种典型的情况以外,其他纯网络银行的特色化发展战略也具有借鉴价值。耐特银行(net. b @ nk)是仅次于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纯网络银行,在1999年第一季度末,该行的存款已经达到3.327亿美元。在后者被收购以后,它成为纯网络银行业的领头羊。该行服务特色在于以较高的利息吸引更多的客户。耐特银行的最高执行官葛利姆斯(g.r.grimes)认为,每一个纯网络银行的客户都是从其他银行吸引过来的,所以吸引客户在纯网络银行战略中应是第一位,而利息则是吸引客户的最佳手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1999年第一季度末,他们的客户接近25000人,是前一年的3倍。而且这个增长速度还在加,决,1999年2月,客户增加了2000人:3月增加了3000人,截止4月中旬,已经突破4000人。耐特银行在高莫斯咨询公司排名栏中仅次于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和卫法银 行,位居第3;在其他项目中也表现不俗,综合排名、客户关系和网页资源3项分别列在第4、2、4位。 四、启示 由上不难看出网络银行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银行将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而网络银行的这些成功发展战略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信息时代大银行的发展方向--网络银行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 及,传统银行300年来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任何银行无论资金多么雄厚、实力多么强大,如果忽视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那么它们都将在数字经济时代受到惩罚。与之相反,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将自身优势与网络银行相结合,那么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对于大银行而言,总是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管是收购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还是自建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都是不错的选择。我国有实力的银行也可以借鉴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战略,收购西方的网络银行,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用它们的技术与人才,还能够拓展业务范围,以点代面,无论如何,在网络中客户是无国界的。 2、中小银行要强调金融服务特色 鉴于网络银行投资少、维持费用低、辐射范围广、随时随地可接入、业务功能强大、信息传递快捷等优势,它的产生为中小银行战胜大型金融集团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银行业进入壁垒很低,业务差异性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强调银行自身服务的特色。只有提供特色服务才可以赢得客户。中小银行市场定位一定要清晰,对于目标客户的定义必须明确,要具有良好的可鉴别性,唯此才能吸引和巩固客户,才能在与其他银行的竞争中保持发展的势头。 3、我国银行业要在战略上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注意培养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银行业务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在网络银行网站建没和维护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知识的人才;在网络银行网页和网络金融新产品开发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和具备银行业务知识的人才。卫法银行在自己的网络银行开业前2一3年就开始着手进行准备工作。我国的银行如果想及时加入这一领域,必须现在就开始人才的储备工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单独进行人才储备和开发网络银行业务的成本也许太高,可以通过人才外协、外部采购或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获取银行外部人才或金融服务软件包,以降低成本。 4、我国的银行业还要在战略上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服务品牌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银行进入壁垒低,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差异小,因此银行业一定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形成品牌壁垒,以获得和保持更多的客户。美国所有网络银行都很重视高莫斯咨询公司的季评榜,无论是在综合排名中出现的银行,还是在各个单项排名中出现的银行,均将其用于自己的宣传。不仅如此,事实上,在互联网上争取客户是很困难的,以耐特银行为例,它每争取一个客户需要50美元的宣传费用,1999年该银行广告预算是1998年的6倍。作为第一家盈利的纯网络银行,其优异的经营业绩证明它的市场营销战略是成功的。
高职数学教育篇1 1高职数学教学特点及意义 1.1高职数学教学的特点 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强调,也不同于本科教育对数学逻辑问题研究的重视,高职的数学教学方向、内容、目标、要求等都由高职职业复合型人才培育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综合发展特点决定,带有深刻的高职教育印记[1-2]。具体而言,可以将高职数学教学特点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属于“服务型”教育。开设数学课程的目的,并不在于对“理论型”“学术型”数学人才的培育,而是希望能够在数学教学的辅助下,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3-4]。因此,在高职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程多属于“服务型”课程,其价值就在于服务其他专业课程的人才培育工作。二是,拥有“实践性”特点。高职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倡导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积极主动的教学方式。因此,高职走的是“实用型”人才培育道路,注重学生岗位工作实践能力的培育[5]。在数学实训室的辅助下,教师能够很好地带领学生进入对数学知识的实践探索当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的组织,来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培育。 1.2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 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是由其“服务型”“实践性”特点决定的。首先,高职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未来发展,提供够用且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能力,能够发挥工具效应去辅助学生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在于培育学生数学逻辑思考能力,能够辅助学生通过数学逻辑思维的调用来合理推测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事物本质[6]。最后,高职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创新的过程中,如著名数学历史人物一般,树立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拥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2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及问题 2.1取得的成效 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数学一直以来都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存在。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数学知识本身,更能够为建筑、物理等课程教学提供辅助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向来都十分重视数学课程教学,尤其是在倡导教学改革的当下,数学课程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最先获益的课程,进入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当中。在教学改革的助力下,高职数学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无论是教学资源的拓展还是教学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追求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成效,一些院校纷纷建立了数学实训室、教研室,不仅配备了专业的数学计算机工作站、计算机、触控一体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更组织院校优秀数学教师成立了专业教研室,专门围绕数学知识、数学教学问题展开项目研讨活动。为高质量、高效化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支撑。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实施教学改革以来,高职数学教学就受到了院校领导以及基层教师的广泛关注。但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7]。在高职院校扩招扩建政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数量不断提升,但招生形式的多元化,也造成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导致学生入学数学基础差异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带有一些抵触情绪,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兴趣不高;高职总体教学时间较为紧张,一方面仍然要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另一方面学生在高年级时还需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实习就业。因此相对而言数学教学时长较短,面对数学教学内容多、任务重的现实,数学教学的难度与挑战并存。2017年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努力探索工科教育改革新经验、新模式,并提出了“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的建设理念。在此背景下,数学作为工科类基础课程,在新工科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工科建设要求的提出,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数学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新工科建设对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倡导数学教学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不断纳入全新的教学内容,以此来顺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仍然多以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复变函数、概率论等传统经典数学知识为主。这严重抑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利用,降低了数学的实用性。二是,新工科建设对数学教学的学科交叉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产业融合、重构的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学科也应当与相关学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互动、交叉,以此来探索出学,科未来应用发展新方向[8-9]。但反观目前的高职数学教学在学科教学的研讨上仍然多局限于同类学科或者兄弟院校的同专业之间。师生的思维多停留在小学科意识上,没有形成大学科意识。此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容易淡化高职数学的“服务型”特性,更不益于数学课程教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高职数学教学优化改革对策 3.1不断更新教学思维理念 思维意识对于行为极具导向作用,高职数学教学优化改革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从思维理念上着手,通过更新师生对数学教学的认知、观念,为后续各项教学改革计划的实践贯彻奠定坚实的思想保障。具体而言,思维理念的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设定还是对于教学目标、效果的规划,教师都要始终尊重学生意见,以学生实际需求、整体学习状况等为中心。将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树立职业复合型人才培育理念。高职数学教学在人才培育目标、方向、要点等各个方面必须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由此才能够展现出高职数学教学的特定意义与价值。教师要对数学教学的“服务型”“实践性”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要对当今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分析。进而制定数学教学职业复合型人才培育目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属专业特色进行充分结合。并以专业特色为中心,对数学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选择。 3.2着力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通过上文对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萦绕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学生整体质量的差异化、对数学学习认知的差异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数学教学改革构成阻碍作用。为此,新时期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要着力于解决学生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差异化的现实情况,并采取极具个性化的教学部署。从接触班级学生之初就要做好学生年龄、兴趣、高考数学成绩等信息的收集工作,并依据学生日常数学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行科学测评。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能力等级,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规划,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以此来解决学生数学能力差异大的问题,并使一些数学能力差、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可以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学习氛围下逐渐补足自身短板,给足学生成长的时间。二是,教师要继续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辟新媒体教学途径、实施项目导向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做好数学史、数学社会应用等相关信息的介绍工作,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对数学课程、数学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让学生逐渐脱离对数学“习题”“考试”的习惯性认知,建立数学智力观、数学实用观。 3.3发挥社会导向带动作用 新工科建设目标的提出,对高职数学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现阶段的高职数学教学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对此,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变革发展当中的,只有遵循变革之道,追随社会发展潮流,才能保障事物的发展能够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同理高职数学教学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积极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为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在探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时,要建立大的改革观,结合当今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现实,明确积极社会导向对于数学育人工作的带动作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主动进行产业对接。依托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在学校、企业、行业专家的共同作用下,深入行业一线,展开广泛的市场调研活动,充分了解行业前沿技术、需求、岗位要求等。并在专家团的意见指导下,对现行数学教学计划、人才培育方案、课程教学标准等予以适当调整,积极构建极具新工科属性的新型数学教学体系。使数学教学更加贴合产业市场需要。二是,发挥就业导向价值。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职业复合型人才,其最终目的是面向就业,通过职业人才的就业来为社会各行业发展做贡献。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就业导向价值,适当降低传统经典数学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占比,结合就业需要增加与学生所处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如,金融数学相关证券投资分析、数理金融、精算实务等内容,计算机软件应用相关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等相关内容。以此来增强数学教学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学以致用。 3.4推动课程教学融合发展 在倡导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态势。为此,高职数学教学也必须尽快调整教学方向,将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打破学科界限的基础上,深入推动数学与多学科的互动、互融,使各学科优质资源、特色能够被数学教学所借鉴与引进,以此来强化数学教学改革内驱力。一是,教师要做好学科融合对象的筛选,并非是所有学科都具有融合的必要,要选取那些数学元素较多、与数学关联较为紧密的学科,作为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对象。如,物理、化学、体育、科学、经济、计算机等学科都具有较高的融合价值;二是,学校要组织数学课程教师与主要交叉融合学科教师,就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现实条件、价值、教学规划等展开广泛的研讨活动,为后续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三是,建立开放性数学教学体系。要结合数学相关专业教学特点,通过对该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能力需求的分析,开设数学辅修课程,让专业学生能够以辅修的方式,学习数学相关知识、技能。以此来充分发挥出高职数学“服务型”特点,实现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深度融合。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得到了最为热切的关注,更获得了教学资源上的大力支持。为更好地发挥数学教学价值,促进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高职教学管理者要在以往教学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结合新问题、新环境,做好数学教学规划调整工作,使数学教学在内容、方式、途径、目标、要求等各个方面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作者:刘兰梅 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数学教育篇2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能工巧匠”,应该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应该具备新时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全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功能至关重要。本文拟探索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以便为其他专业课的思政教学提供些许助力。 一、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要求 数学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地位及作用,具备“通识教育职责+专业应用工具”的双重功能。数学课程教学以桥梁功能架构起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素养,还能为专业学习提供应用工具。承载“通识教育”任务的数学课程需从知识传授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从教学内容的文化性、历史性、学理性角度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从教学策略的创新性、协同性角度设计形式丰富的课堂教学策略,助力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开展;从教学平台的信息化、全程性角度选择优秀平台载体,将课程思政内容进行高效传递。承载“专业工具”任务的数学课程需结合职教元素特点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定位,优化在线课程平台内容、流程及资源,并思考如何从内容上提炼、从方法上创新、从实操中体现、从专业中发掘,做到工匠精神在教学设计四过程(目标设定、内容整合、实施过程、考核评价)中的全程融入,构建一条基于工匠精神、融合专业领域的系统化教学实现路径[1]。 二、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 基于目标要求,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要精准定位学科地位,在学科维度及内容框架下,构建融入式的课程思政框架,同时从课程标准出发,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及教学内容,讨论并构建教学方法及策略,通过对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革,发挥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2]。 (一)课程标准完善 课程标准作为规定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应作为首个改革对象。课程标准应明确高职数学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充分发挥宏观指导及可参考的作用,使思政元素、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挖掘和设计有章可循。 (二)思政元素挖掘 笔者认为,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要想挖掘思政元素,可从以下四点着手,具体如图2所示[3]。 1.组织文化:经典文化传播路径。中国数学史源远流长,从《周髀算经》到《九章算术》,从刘徽到华罗庚,在灿烂的数学发展历史长河中,数学家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其事迹中流淌着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精神。从优秀中华文化书籍中不难发现,其隐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元素,如立体几何中判断体积相等的原理等。将中国传统数学史中的瑰宝多形式地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不仅能起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科的文化自信及对数学的学习自信,更能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2.价值取向:优秀品德弘扬路径。纵观中国数学发展历程,涌现了一位又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们用自己的热诚、努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华罗庚、陈省身等。在他们身上,中华优秀品德得以传承及发扬光大。故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伟大数学家们的光辉事迹,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也能增强其责任心。 3.专业技能:热点政策追踪路径。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追踪行业最新的热点政策,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职业触觉、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职业文化自信。4.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李克强总理曾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不仅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良好工匠精神及精益求精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设计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教育改革的发展脚步加快,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教师更不再是主导者,而转变成了合作者与协助者。为了更好地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内容明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思政目标,再进一步结合目标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利用现有信息化教学平台,如MOOC平台、SPOC平台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整合出一套现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切实做好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建构[4]。 三、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践 笔者拟从思路与理念、设计与实施、成效与反馈三个方面阐述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思路与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道德品质的融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定积分。定积分的核心思想为“曲化直,直积曲,从微小逐步累积的无限逼近的过程”,即将一个在某定区间(确定范围)内“时刻”变化的函数(曲线),通过对定区间的无限“切割”,将函数“细分”成可数可列个(无数个)小曲线,用直线段近似替代每一段曲线段,从而利用“直线段”累积值无限逼近定区间上曲线段的对应结果。荀子是中国经典传统儒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其所著的《劝学》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不仅在学习上向学生传递了良好的学习观,还从思想道德层面传递了众多中国传统优良道德品质。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其中广为流传的名言之一,旨在说明学习工作贵在精细研究、不断积累坚持。所谓“厚积薄发、铁杵成针”,学习和专业探究也应秉承这样的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直线木棒测量曲线,使其领悟微积分中的核心思想与中国古代名言融会贯通的地方:①“曲化直”思想中蕴含的精益求精精神;②“直积曲”思想中含有“积跬步可至千里”的寓意;③合作探究可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团队互助精神。 2.传递我国古代数学家精神———刘徽与割圆术。刘徽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杰作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他一生刻苦探求数学真理,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精神值得大力弘扬。刘徽提出了“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的割圆术,即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的面积,这是微积分思想的雏形,其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二)设计与实施 对于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而言,笔者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流程图。 1.课前活动引入情境———小组探究“直线逼近曲线,直边逼近曲边”的过程。首先,学具准备与领取。各组课前领取的学具如表1所示。其次,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小木棒盒,测出蛇形硬质塑料棒的近似长度及塑料圆盘面积,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分享测量过程及结果,准确度最高的三个小组将获胜。 2.课堂引入———组织学生分享成果,初步传达思想。①小组长依次上台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同时分享小组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领悟出的心得体会;②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软质皮尺测出塑料棒的真实长度与圆盘周长(从而计算面积),并公布前三名小组,同时分析计算精度不高的小组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单位长度最长的工具得到了最不精确的结果,没有尝试用精度更高但需要更多耐心与恒心的木棒盒(三角形盒),从而得出“要获得更精确的结论,就必须将曲线切得更细”的道理;③教师要求各小组对经验与心得进行小结,然后带领学生探究“曲化直,直积曲”的思想及优势,并组织学生初步讨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课前活动中是如何体现的;④教师开展圆盘面积探究活动并播放小视频,进而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他的“割圆术”。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定积分的概念。首先,教师讲解“曲化直”思想,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如图4所示,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定积分“有限切割—求近似—求和—求极限”思想,解决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有限切割:在任意取分点把区间[a,b]分成n个小区间[xi-1,xi],称为子区间,其长度为△xi=xi-xi-1,i=1,2,…,n,通过此,将大曲边梯形切割成n个小曲边梯形,如图5所示。求近似:每一个小曲边梯形由一个矩形来近似替代每个子区间[xi-1,xi],任取一点ξi(xi-1<ξi<xi),得到相应的函数值f(ξi),如图6所示。其次,小组活动———利用定积分思想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索“有限切割—求近似—求和—求极限”的过程、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并组织小组之间共享成果。最后,师生互助———课前活动从常识领域转为数学领域,探究平面曲线的弧长。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弧微分”及定积分思想,计算如图7所示的曲线的弧长。 4.课堂小结———首尾呼应。教师应“升华”定积分思想,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引导学生从学科理论角度进一步讨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含义。 (三)成效与反馈 1.提高了学生对小组活动的积极态度。从该节课的学生反馈情况来看,小组活动平均得分为7分(满分10分)。“课堂效果评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0%的学生对课堂效果评价为“非常好”,20%的学生评价为“比较好”,10%的学生评价为“一般”。 2.拓宽了学生对中国数学的了解范围,使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长久以来,学生对中国数学的认识仅限于华罗庚和祖冲之的圆周率,而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名言中蕴含的微积分思想及刘徽与他的割圆术,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伟大的中国古代数学史,从而开阔了眼界和视野,建立了文化自信。在课后的线上讨论中,学生的言论真实反映了其对中国古代数学及数学家的敬佩之心,进而提升了其民族自豪感。总之,高职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工匠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全过程、全方位融入,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5]。教师需牢牢坚守“培养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在教学中使专业知识与优秀职业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结合,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 作者:潘蕊 王洋 薛菲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数学教育篇3 1数学建模相关概述 所谓的数学模型就是人们在研究一个具体的事物的时候,为了一个既定的目的,找到研究事物存在的内部规律,并且对这些内部规律,通过数字、字母或者其他符号的形式建立起可以描述客观事物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结构[1]。 1.1问题分析 高职数学涉及的知识和问题并不是专业数学领域的问题,都是一些已知条件已经明确,但是没有清晰的结构,也没有固定方法和答案的数学问题,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问题给出的条件和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明确数学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搞清楚问题的主次要素和难点重点,并且明确数学问题的教学任务,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初步明确数学建模的方向和类型。 1.2模型假设 在搞清楚问题的条件信息和建模方向的基础上,需要找到问题基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注意问题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问题自身隐含的条件信息,在明确这些信息之后可以建立简单的几何或者文字模型。模型假设是数学建模最关键的环节,这是问题数学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需要学生注意的一步。 1.3模型建立 在明确了问题的信息,并且建立了模型假设之后,就需要学生利用合适的数学知识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这一步里,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数学化简能力。建立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模型不合理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假设修改,这样才能保证数学建模的成功,学生也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推敲的过程提高自身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1.4模型求解 学生通过使用自身了解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在这一步里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以及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5模型检验 数学模型是对数学问题内部规律的假设性研究,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得出结果之后需要进行验证,这样才能明确所得的结果和实际问题之间差多少,如果误差很小就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数学建模,如果差得很大就说明本次的数学建模还需要进行更合理的假设,需要学生重新建模缩小误差。当得到的结果和现实问题的误差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将得到的模型结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了。 2高职教学中数学建模的发展现状 2.1数学建模在高职数学教材中的地位 数学教材每章节的步骤基本是按照序言、课题引入、思考、理论知识、例题、习题这个流程布置的。从这个流程来看,教材的编排就体现数学教学目标,先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了数学建模思想,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将建模思想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2.2教师对于数学模型应用的认识 想要顺利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活动,首先,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除了了解数学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知识,数学教师可能无法对各方面的知识都了解的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相互请教,扩大自身的知识面,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其次,运用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可能会出现超纲的现象,尤其是很多数学知识竞赛经常会出现超出高中数学知识范围的情况,学生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身也是学生额外的数学兴趣,只有喜欢研究数学的学生才会想了解和掌握这种能力,这些学生希望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因此会花费很大的精力研究数学建模这种方式。当遇到超出范围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帮助,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数学素养,可以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建模能力。最后,教师还需要加强自己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整个数学建模的过程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从搜集信息到对函数图像进行模拟,再到数学问题的计算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教师只有自己熟悉了解计算机数学建模需要使用的各种软件,才能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在软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3高职数学建模的方法 直接法: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经常遇到的确定性问题,运用数学已有的定论和原理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建立数学模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直接法。图解法:除了上述的直接法之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计算,建立图像才能找到解决方法,这种模型求解的方法就是图解法,一般是用来解决不等式模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和人员物资的调配问题。统筹法:统筹法就是用来安排时间和工序的建模方法,主要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安排时间和工序的问题,应用比较广泛。拟合法:现实生活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条件信息和结构都不明确,也不能使用已有的原理和知识,不能直接找到内部规律,如果这时候有一些基本的数据,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相近的数学模型,这种就是拟合法。模拟法:有些问题及时建立数学模型,仍然比较复杂,不能很顺利的求解,这种情况就可以寻找到问题结构比较相似,建立的模型也比较相似的新模型,将新模型重新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新模型的分析求解,这种方式就是模拟法。 4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 4.1重视习题中的应用性问题 习题中的应用性问题是数学知识和数学建模之间最有效的联系,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和形式,通过应用题的形式无疑为学习数学建模奠定了基础。数学教材里面的应用题是教材编写的专家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调查,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假设编制出来的,可以说专家完成了数学建模的前两步,学生求解应用题就是对数学建模的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这两步的应用,所以求解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应用题的部分,利用应用题加强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4.2组织数学建模兴趣小组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数学建模的能力之后,教师就可以倡导学生建立数学建模兴趣小组,教师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完整的数学建模流程,这个阶段教师选择的问题最好是那些数据和变量清晰的数学问题,教师给出这些问题的信息,让学生尝试使用数学建模的形式进行求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强自身的自主探索能力和交流能力,并且和小组成员之间配合完成数学模型的创建工作,可以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 5结论 鉴于数学自身具备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导致高职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教师需要掌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和效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需要提高对数学建模应用的重视程度,倡导学生使用数学建模的形式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在使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顾钱娟 单位: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论述:企业对外投资的财务风险与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市场情况越来越复杂,很多企业为了增加收益,纷纷进行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一定自带风险,尤其财务风险最易出现,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应对风险体系,很可能不仅不能创收,反而造成巨大亏损。本文就企业对外投资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因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投资;财务风险;措施 一、投资易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1.企业决策失误导致财务风险 很多企业因为自身的管理存在问题,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财务信息失真,导致无法给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地信息,使得一些投资决策不准确,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一些企业因为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分析,并且没有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甚至对被投资单位的情况没有深入了解,导致项目风险过大,给企业的财务带来压力。 2.企业过度举债投资导致财务风险 很多企业为了高回报,采用举债投资的方式。这种方式企业可以使用,但一定要谨慎小心。一些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评估系统,只看到了项目的收益,没有重视项目带来的风险,更没有衡量风险与收益,所以,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带给企业毁灭性的打击。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某些高回报的项目,借款数量超过了企业的自身实力和偿还能力,一旦项目出现一些问题,企业的资金很难进行周转,带给企业的压力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举债投资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如果某次投资项目完成后,没有及时还款,就会影响企业今后的再借款能力。 3.市场风险导致企业财务风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市场活动中,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重大损失。通常,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有(1)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是影响企业财务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数量紧缺,就会让企业的投资项目迟迟不能投产,使得企业原本占优势的新技术就可能变为旧技术,不能抢占市场的先机。(2)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资源的有限,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对投资项目如果犹豫不果断,很可能就被别人抢走。 4.被投资单位的经营状况导致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如果没有对被投资单位进行充分了解,那投资行为就是盲目的。被投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直接关系到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投资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内用管理质量过硬,那么投资企业就会取得较高的收益。如果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不理想,甚至资金链都存在问题,就会带给投资单位很大的压力,甚至直接影响到投资单位的财务,带来财务风险。如果被投资单位在受投资阶段突然解散或破产,那么投资单位就不能获得投资收益,只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剩余财产分配。 5.利率变动带来财务风险 利率变动是企业无法改变的,它会带给企业潜在的利润及现金流量影响,尤其是对外投资的企业,受利率的影响更大。通常,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与利率风险成正比,即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带给企业的风险越大。例如企业投资债券,虽然到期时企业可以收获本金和利息,但是如果在到期前,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对企业来说不仅没有增加收益,反而浪费了资金的时间成本。 二、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可行性分析系统 企业对外的投资项目应当是经过详细的评估和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决定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系统。这个系统需要企业上下部门的集体配合,财务部门要提供真实有效地财务信息,销售部门要提供市场状况等。对对外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师企业弱化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决策失误。 2.企业必须要强化对外投资的财务管理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因此,不管风险来自何处,企业都要做好财务管理,将风险降到最低。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只是做好风险的事后分析与总结,还要加强事前预测能力和事中控制能力。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避免过度举债投资,以免带给企业的信誉和信用带来风险。 3.企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当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决策,不能将眼光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投资的风险程度和企业的长久效益。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系统,结合企业状况,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来减轻风险或者直接规避风险。根据目前的外部环境来看,企业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企业可以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合在企业文化中,从而提高风险防范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4.对外投资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组合策略 企业的对外投资不能是盲目的,项目选择也不能只看利益不看自身实力。所以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投资组合策略,切记不能将企业的所有精力只放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项目失败,带给企业的损失就无法弥补。所以,企业应当根据不同投资项目收益之间的关系,将多种投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不降低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将风险分散,降到最低。这样,即使某个项目出现问题,其损失也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种多元的投资,虽然使得企业的资金分散到各个项目,但是在市场潜在风险过多的今天,是一种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法,如果企业将资金集中于一个项目,那么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如果财务管理不善,还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所以企业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组合,增加企业效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三、结语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企业的对外投资一定会伴随着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在决定投资一个项目前,一定要将可预见的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否则投资不仅不会带来收益,严重的还会使得企业破产。对外投资风险防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企业只有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作者:田琳琳 单位: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营业部 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论述:建筑施工企业投资风险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摘 要:近年来,房地场业不断发展,带来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繁荣,然而面对复杂变幻的市场环境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当今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一大风险问题。如何有效地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确保企业最大程度地获得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今建筑施工企业正在深入探索的问题之一。本文单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防范与管理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投资风险 财务风险 防范与管理 任何一项经济经营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建筑施工行业也不例外,面对持续火爆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壮大的绝好时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变得失去了理智,盲目地投标、投资、开工建设,殊不知这一过程中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危机。现阶段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意识不强、内控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不科学,内部人员流动大,再加上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都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投资经营中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风险。明确这些风险的类型以及控制的关键点,并采取科学的防范与管理措施,对于控制和规避经济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其收益以及确保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投资风险来源与表现 投资风险通常是指因为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投资回报率不能够达到预期收益造成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投标风险。现阶段,建筑施工项目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总(分)包人。而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中标而采取不理智的竞标方式,这其中就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例如:低盈利地盲目压低标价,导致企业预期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危险;也有一些企业夸大自身的施工能力,对于业主的技术要求无法达标的情况下仍然盲目投标,即使投标成功,等到后期具体施工中感到力不从心,造成工程建设拖延,甚至出现施工变更现象,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同时投标中还有可能遇到一些外界风险,例如:业主支付风险、不可抗力破坏等等。 第二,缺乏科学有效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投资结构不合理。科学的投资结构体系是相对复杂的,从当前来看很多施工企业都不能创造出一个具有合理方向的投资决策方案,缺乏一套科学有效又简单的投资结构分析方法,无法制定科学的投资方向,各个施工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结构划分不科学等都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链断裂,有效资金供应不足等问题,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例如:施工企业由于无法对各施工项目做出科学而又详实的预算,导致某一重点项目,例如:在人力、资金、物资等各种资源的管理与分配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施工中的技术工艺无法达标,出现了工程施工变更或者最后建设的建筑价值折损等等,都会增加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财务负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收益。 第三,项目投资后企业内控管理不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在投资完成后,就将全部的精力与注意力转移到所投建的工程项目上,从而轻视或忽视了企业内部经营的成本控制,事实上一个积极、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对于规避企业投资风险,转移投资债务压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支持作用,忽视了内控管理,就等于加重了企业投资风险的对企业的损害程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投资风险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策略 1、完善投标报价管理,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论证 建筑施工企业在尚未进行投标前要进行细致、周全的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要对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状况详细调查;另一方面要对招投标文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要熟知其中的具体条款内容,通过需要参照自身的条件,对自身能否承担这个工程项目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全面顾及以上方面的调查研究之后,再来决定能否参与投标,避免盲目压低价格投标的不理智行为。 报价过程中也要做好预测分析工作,技术无法规划出最标准的标价,也要尽可能将更多的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例如:图纸设计变更、施工原料价格的上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等等,要为报价抵抗风险留有余地,避免以无限制降低报价来换取中标的现象发生,以此来防范项目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2、积极提高与改进对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方法 一个科学的投资风险分析法在规避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收益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对投资是否安全做出评价。全面预测投资项目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并做好最大变化限度的准备,明确投资项目风险抵抗能力,可以用期望利润去表示预期的盈利能力,利润方差来评判风险大小,再将项目风险纳入决策范围内,参照风险程度来选取折算率以及贴现率以此来衡量净产值。其次,根据年度入账现金数额、投资回报率等标准来决定投资项目。如果是多期投资项目则要通过实物期权法来科学评价投资项目,以此来正确把握投资时机。同时还对企业自己的实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通过风险值模型来对风险加以评估,大力控制损失点。 3、加强内控制度,抵抗财务风险 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在确立自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对自身已有的业务流程从整体上加以梳理,梳理当前的经营施工中都有哪些具体任务,在执行这些任务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风险,这些风险是否会给企业的经济收益带来影响以及多大影响,每一类风险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有效规避措施,已有的制度规范能否有效控制这些工作落实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后再来积极调整当前的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确保被调整与完善后的内控制度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控制系统,覆盖全面、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并能够被有效执行运转。 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论述: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研究 摘要:在现在发展急速的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平稳甚至超前发展,不仅仅要在投资决策上要有正确的选择,而且,企业的决策者要知道,衡量定夺一个企业的发转状况,一般都是对企业的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企业所投资的项目的前景,二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状况。这两者之前又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在度量企业的名望与经济的发展方面,要着重分析投资决策的项目的市场前景、运营模式,以及要分析潜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判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某外贸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状况的数据对比与分析,总结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动态关系,期以能在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上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投资企业 投资决策 财务风险 动态关系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投资项目运行的风险状况直接由财务风险来体现,而财务风险又直接关系着公司的破产经营状况。由此看来,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是共同依存、密不可分的,两者共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况。所以在投资决策时,企业的投资者必须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项目的综合情况,如,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以及运营方案,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的投资计划。有效投资这不仅仅体现了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水平,促进投资型企业健康的发展;而且,投资决策者的正确投资方案策略,他对市场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的预见性,可以表现以及渗入企业员工的思维之中,有利于企业保留现有的优秀人才,吸纳社会上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本文以某外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近期投资的项目方案,以及公司的利润状况、资金支出状况进行数据登记,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关系比较,做出动态分析,总结投资过程中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蓝图,以此分析外贸公司投资决策的效率水平。以此贸易公司为社会企业的典型代表,综合现在社会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 二、调查研究结构 通过对外贸公司最近投资项目的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研究调查,总结分析如下动态关系:①财务风险约对投资支出的影响:财务风险约束着企业的投资支出,其中对低成长企业不定约束,对高成长企业更强约束;②投资支出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投资支出对企业财务风险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低成长企业呈现抑制减弱,对高成长企业来说有着更强的抑制作用。 根据以上对外贸企业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动态分析,我们发现,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的低成长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有不定的约束作用,而对相应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投资支出对低成长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上文动态作用关系的具体分析,我们对该外贸企业的研究做出如下总结: 结论1: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 结论2:投资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研究结论分析 结合对外贸公司的调研分析资料,以及在对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的研究结论中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两个方面各建立相关的方程式,如下: 投资支出I=a1+η1Rt-1+η2C+η3Qt-1+η4Szzl+η5Pt-1+η6VarLr+η7Size+Tdum+ξ1it 财务风险R=a2+r1It-1+r2L+r3Beta+r4APD+r5VarLr+r6Size+η7Size+Tdum+ξ2it 其中,投资支出的变量计算是[(本期末:固定净资产值+在投资项目+长期投资项目)-(上期末:固定净资产值+在投资项目+长期投资项目)]/上期末总资产值,而财务风险是期末Z分值的相反数,Z=1.2X1+1.4X2+3.3X3+0.6X4+0.99X5。其中: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X5=销售收入/总资产。 投资风险除了与财务风险R相关意外,还与C、Q、Szzl、P、VarLr、Size以及T这几项因素相关,其中,C表示现金流量,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期末总资产;Q表示TobinQ值,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流通股股数*每股股价+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资产总额;Szzl表示销售增长率,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P表示利润率,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期末利润总额/期末总资产;VarLr表示销售增长率,其标量计算方法是:(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Size表示公司规模,其标量计算方法是: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T表示时间模拟变量。 财务风险与投资支出I相关,还与L、Beta、APD、VarLr、Size以及T这几项因素相关。其中,L表示期末负债率,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Beta表示Beta系数,其变量计算方法是公司本年Beta系数,若1年内个股有效的交易观测值个数小于125,则不计算该指标;APD是指平均利润折旧,其变量计算方法是“(本期净利润+本期折旧)/本期末总资产”过去3年平均值。 由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方程式上,我们还可以看出,投资支出与财务风险不仅互相有联系,互相影响,其中,公司规模Size、销售增长率VarLr以及时间模拟变量T,对投资支出与财务风险均产生影响。从公司规模公司规模Size、销售增长率VarLr以及时间模拟变量T对两个方程式的影响来看,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联系更加紧密。 结合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变量方程式,以及影响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我们理解一下变量方程式的意义,可以发现,投资支出在财务的很多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的销售额、企业的利润率,甚至还与企业的规模相关。 结合变量方程式和投资支出和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解释,从投资支出方面,2010年财务风险Rt-1的回归系数为-0.1571,这个数据的意义是,财务风险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企业投资支出会降低0.1571个单位。由此见证了结论1: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通过图1与表1,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投资决策的当收入大于投入支出时,财务风险也相应降低,从而见证了“结论2:投资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正确性。 四、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互相影响因素 (一)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 一个项目的投资,必定会加大负债率,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的本质所在。企业项目的投资支出——负债率——企业的破产风险,企业决策者在对投资决策制定方案时,必定会引出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如同铁链锁在一起的船只。如果脱离企业投资的项目单独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是确实是可以独立的。但是,企业家在现实的经营中可以发现,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两个环节将面临瘫痪、不能运作的后果,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所以,企业的决策者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一定要知道,企业内部虽然是明确分为各个部门,但要明白,制度的制定目标只是为了方便对员工的管理。在公司的正常运营方面,投资支出/负债率/企业的破产风险在管理上是互相牵制的。投资支出金额大,企业的负债率必定相应增加,企业所面临的破产风险也更明显,随之而来的问题,还有对企业决策者心里上,增加了期望的破产成本,企业的缴税方面就会出现相应的违法“节约”的现象。反之,若企业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控制相应的投资支出,降低了企业因新投入项目产生的负债率,企业所面临的破产风险也会越低,企业也会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发展越来越好。 其次,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支持者——股东,股东是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其他合法途径出资并获得公司股权,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他们的利益关系在投资项目中会起到治理作用。为什么说是“治理作用”呢?小编在此简单总结一下:我们要了解企业股东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败,股东作为企业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损失其实只有一点点,股东在此投资情形下,有权利保障自己的利益,虽然是也有承担公司面临风险的义务,但是,投资失败的大部分责任在企业的决策者身上。此时,企业的债权人在投资决策的失败上,不得不面临员工、股东、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的压力,企业控制权在此结果中将面临转移的危险。但是,若企业的决策者投资成功,受益最大的不是企业决策者也不是企业的员工,而是企业的股东。企业投资决策在这种成反比的规律中,提醒企业的决策者在度量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要谨慎考虑投资行为。 (二)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 按照简单的逻辑思维,企业的投资越大,企业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多,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的降低。这种逻辑的思维形成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企业的投资项目是有成效的投资项目并且在投资运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运营成功。而在运营模式上促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现金流分布状况。企业有效的项目投资,能有效的控制企业现金流的波动,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的稳定性,降低企业因投资新项目而带来的负债,因此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与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产生的影响相同的是,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也有治理作用。形成这一作用的条件因素也在企业股东身上。企业股东在企业中的角色仅仅是持有企业股份而已,很多情况下,企业股东并不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一点点股票比例生存,所以企业股东对于市场项目的投资上,表现出的态度并不积极。若企业过度进行新项目的投资,企业股东在这种突发的投资中会深度缺乏安全感,进而会转移自己身上所属的财产。股东若在人力与财力上不支持决策者的投资决策,那么投资决策将很难进行。这就是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治理作用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的动态作用关系。即上文结论1: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抑制作用,结论2:投资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结语 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知道,财务风险关系一个企业的负载、税收、利益净值以及风险协调与适应的关系[5]。而从上文中对企业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我们又可以看出,企业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的关系也不仅仅只是资金供求单方面的关系。因此,企业决策者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一定要综合分析企业负债、资金运转的情况,以及投资项目的效益、税收以及运转状况。考量各个方面的牵扯的动态关系,以确保投资项目和财务管理的共同发展。 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论述: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中,对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支出产生的抑制作用以及存量财务风险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治理效应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对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中,分析了投资企业现金流分布状况对企业破产概率产生的影响以及股东财富转移问题对企业有效投资动力产生的影响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存在的动态作用关系进行了梳理;另外,提出具体降低企业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为同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投资企业;投资决策;财务风险;动态关系 根据现代财务理论,财务风险将客观地决定企业项目投资后的总体风险状况,因而也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作用。公司投资行为与财务风险存在密切的关系,不仅是投资效率的一种刻画,也是投资科学性的一种度量。因此,通过对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的动态关系,分析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水平,并且可以深入地揭示企业投资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期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相应指导,同时对促进投资型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 1.企业财务风险对投资支出产生的抑制作用 基于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探讨,最早源于MM理论①下的企业界人士对投融资关系的探讨。最初,人们认为在一个机制完善的市场下,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是可以相互独立的[1],此时,人们并不以为财务风险为核心下的融资变量会与投资决策产生多少关联。但是,随着现代企业以及各种理论研究的推陈出新,人们越发意识到所谓的“相互独立”的论点,似乎没有考虑到其诸多不完善的因素,特别是对企业破产因素的考量。因为,企业投资的行为会加大企业负债率的增加,而企业负债率的增大,随之会出现递增的破产风险,进而产生和增加期望的破产成本,最后对负债提供的税收节约产生相应的抵减效应[2]。此种作用机制下,财务风险会逐渐减少企业的期望价值,另外,这种作用机制下还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曲线呈上升趋势,由此而对企业的投资项目价值以及投资资金成本产生一定的负向作用关系。基于这个角度下的综合因素考量,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特别是对企业的投资支出会产生相应的抑制作用。 2.存量财务风险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治理效应 通常,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是否进行投资,更多取决于财务风险对投资收益的权衡。这里的权衡更多是基于谓权衡理论②下,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最佳的资本结构[3]。 通常,企业的股东对存量的财务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即便后期投资失败,股东也只会产生较少的损失,因其投资失败的大部分的成本都由债权人承担,反之若决策的项目投资成功,股东则可以从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因此,一些企业出现股东存在过度投资的现象。而相对于低成长的企业,存量财务风险则会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相应的治理效应,因为,此时企业存量财务风险越高,企业的控制权转移的压力就会越大,此种作用下公司的投资行为就会相对更加谨慎,起到对财务风险的约束,从而形成一定的“治理效应”。 但是,现代企业的“理论③”则认为,在以典型杠杆经营的众多投资企业里,投资决策往往并不能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特征[4]。主要表现在:以杠杆经营的企业里,进行任意项目投资都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此时,如果企业投资后财务风险得到下降,股东此时则会认为原有债权人在投资过程中无偿的瓜分了他们的一部分收益,因此,这就是很多投资企业为什么会面临投资不足现象,且存量破产风险越高的投资项目,股东认为财富收益被原债权人瓜分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企业投资不足现象越来越典型。反之,企业投资后的财务风险上升,股东则会以为原债权人在没有索取企业额外利息费用的情形下为企业分担了超额的投资风险成本,企业股东此时往往会产生过度投资的问题。 二、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 1.企业现金流分布状况对企业破产概率产生的影响 当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投资的同时,企业投资行为也会对财务风险产生重要的作用[5]。基于财务风险本身而言,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的投资行为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经营收入,这个观点下,企业的投资支出越多则企业的经营收入就会越高,而此时的企业则具有更低的财务风险。然而,基于现代企业的资本预算决策研究则对该观点进行了启迪性得思考。在该定义中,破产被认为是企业现金流无法履行债务责任情况下而出现的状况[6],该观点下认为企业破产概率的高低最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的现金流分布状况。基于此,企业可以通过投资行为对其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资金波动状况相机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加大企业的投资则会影响和降低其财务亏空的风险。企业进行颇有成效的投资,也将有助于控制好企业的现金流波动,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强化企业的负债能力。 2.股东财富转移问题对企业有效投资动力产生的影响 在以杠杆经营条件下的众多投资企业,一旦企业内部出现股东财富转移问题,势必就会减少企业有效的投资动力。总之,在企业低成长情形下,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现象下也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相应的治理作用,而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占到主导地位,此时,企业的投资行为不仅不会降低其财务风险,反而加大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存在的动态作用关系 综上,财务风险与投资决策以及企业投资对财务风险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和阐述下,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会存在一定的动态作用关系。第一,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投资支出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二,基于高成长的现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会导致股东投资不足现象,反之财务风险的增大对企业投资支出产生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而在低成长企业中,由于出现过度投资问题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抑制投资支出的作用则会相对减弱,而由相机治理效应的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抑制投资支出的作用又会增强;第三,企业投资支出会通过收益效应降低其财务风险。 1.过度投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抑制投资支出的作用减弱 企业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问题的存在,将会对投资债权人以及企业股东收益造成损失。同时,企业投资决策对股东收益和企业债务价值产生不同影响时,就会发生利益冲突,最直接可以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加剧财务风险,由于企业在遭遇财务困境时,即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负,企业股东仍可能从企业的高风险投资中进行获利,即存在“过度投资问题”[7];因而要规避过度投资现象的发生,企业的财务风险抑制企业投资支出的作用就会提升。而权衡理论有助于我们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抑制投资支出的作用会有所增强;财务风险成本的存在也能有助于控制企业投资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杠杆水平的差异。 2.相机治理效应影响财务风险抑制投资支出的作用增强 权衡理论的核心是使得企业获取最佳的资本结构。而最佳资本结构则取决于企业对自身债务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水平的控制,而企业债务的成本收益则会驱使低负债企业提高杠杆比例、高负债企业降低杠杆比例;因此,企业对其投资决策过程中进行相机治理效应,进一步使其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支出产生的抑制作用增强。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运行的高效管理目标就是控制好企业的财务杠杆比例。在权衡理论中,企业的负债比例变化是对举债利弊进行权衡的结果[8],因此,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下,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杠杆比例,同时该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抑制投资支出的作用力也越明显。 3.投资支出可以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通过投资支出发挥财务杠杆效应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对众多以杠杆经营的投资企业来说,只要企业通过投资决策进行投资支出就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给企业带来收入,因此,企业通过投资决策带来的投资支出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通过不断的收入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了保障企业良好的投资收益应把握好几个原则:首先,要做好企业财务风险和收益相统一。因为,财务风险和投资收益是呈正比的,企业的投资决策要权衡好收益和风险的依存关系。 其次,作为杠杆类投资企业其自身的负债要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相适应。只有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下,才能使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具灵活性。再次,投资企业应做好负债与资产结构以及债权人的相配合。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负债情况、比例,以及要不断对其自身资本结构以及债权人抵偿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 总之企业进行投资支出要结合企业实际决策,唯此才能更好地运用财务杠杆,保障企业良好的投资收益。 四、企业投资行为中降低公司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1.对企业现金流量及波动状况进行管理降低财务亏空的风险 企业的投资决策会不断加大对其现金流的均值以及方差带来后续的影响,从而改变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力。企业富有成效的投资决策下,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与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期望的经营收入,并能控制好企业现金流量波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企业未来的破产概率以及降低企业可能带来的财务亏空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收益。 2.对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促进控制公司整体收入产生波动的作用 多元化投资能够起到控制公司整体收入波动的作用,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对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进行多元化投资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分散财务风险。现代金融理论普遍认为[9],投资的两项以上的资产收益之间只要呈现出不为1的相关系数,其多元投资或者投资组合的风险就会降低。实行多元化的投资除了避免投资单一项目造成全面亏损的风险;另外,对于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的投资项目,投资企业可以寻找共同投资的合作单位,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进行投资风险的分散,避免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 五、总结 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的关系不仅是一种资金供求关系,而且是基于负债、税收、利益净值以及风险协调与适应的关系[10]。因此,在认识投资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相互作用关系的过程中,应当超脱于当前,金融学、资金流学说的理论束缚,从金融市场大格局下:基于不完善因素角度,如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进行深入挖掘这些因素的关联作用和关系,从而确保丰富的相关理论为现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财务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谢任涛(1970-),男,湖南人,会计师。 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论述:试论我国企业投资风险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并从财务风险视角对如何发现和化解财务风险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给出了具体的措施。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发现、化解和处理财务风险,微观上有利于所在企业降低投资风险,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国家经济总体上的转型,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投资风险;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尽情享受着廉价劳动力、低廉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等发展优势,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了改革的深水区,传统上依靠人口红利、低廉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作为经济引擎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再推行下去。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面临着重大而艰难的转型。对于众多处于产业转型与升级阶段的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行业等企业而言,企业面临着项目投资、多元化投资等课题;对于高科技等新兴的朝阳产业的企业而言,企业决策者面临着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的课题。以高能耗、高污染等为代价的粗放型的企业,在今后十年内,必须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挖掘潜力;而以低廉劳动力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改革传统上一些低效率、低效益的投资项目。我国企业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唯有加此才能承担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表面上看,不同的企业会面临具体不同的困难,但无论是传统行业的转型与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展,它们所面临的共同的、最大的困难是企业投资风险。 2 投资与风险概念及特征 投资是指某一经济行为主体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从投资的定义不难看出其双重含义:其一是为了获取额外的预期收益或规避风险投入而将资金投入到某一特定的经济活动中,这是广义上的概念;其二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即经济主体为保证某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或项目的顺利投产而进行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价值的总和。企业的投资活动明显地分为两类:一为对内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二为对外扩张,即对外股权、债权支付的现金。投资所得回报应该能补偿: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为获得不确定投资风险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只有在风险和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下,投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将投资风险定义为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益落空或本金损失。投资风险主要来自投资、技术、财务、利息、政治、汇率等诸多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财务风险。 3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一般而言,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分为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就不同的企业而言,可能千差万别,但就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企业财务风险普遍存在着如下四方面表现:(1)资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率高、贷款较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加大了企业财务的负担,减低了偿付能力,提高了财务风险。(2)投资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决策层或管理团队对投资风险认识不够,或对投资项目的认识不够全面,这样往往导致投资无法取得预期的回报,甚至无法收回本金,从而为投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主要表现在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或建立较完整的销售体系,采用赊账方式销售,或者为了眼前利益而追回欠款不力,或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两个领域管理脱节导致货物积压严重,这些应收货款和库存比例过高将严重影响所在企业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企业决策管理层或董事会对于公司股利的分配政策将会影响企业自己来源,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增加财务风险。 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的形成,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能够从机制上尽早化解财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合理控制,这应该是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投资风险中应该承担的工作重点。 3.1 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是基础 现代企业的管理必须摆脱早期的人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从而建立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作为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必须实现组织化运作、体制化管理,才能使企业内部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科学、独立、有效地运行。我国企业应该参照西方现代化企业设置相应的财务风险分析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部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集团公司要明确财务风险分析与管理机构与传统的财务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与职责,使得他们能够职责分明、各司其职。该机构对公司内外部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化解财务风险。 3.2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能力是关键 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财务人员安于记账等日常活动,而缺少财务风险意识和能力,即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其中,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指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识别与度量。 财务风险识别与度量主要通过某些财务指标现状及变化趋势来识别财务风险,并能够定量评价财务风险状况。主要指标有: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资产净利率比、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安全率、现金流量等,此外,还可以采用财务预警模型,如阿尔曼模型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这些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与度量方法,并把它们应用于工作实际中才可以尽早发现财务风险并能够准确地度量其风险程度。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与对策探析 内容摘要:金融理财业务的迅猛增长给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带来诸多风险。研究首先阐述消费者隐私权的内涵及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意义;从法制体系问题、金融机构管理问题及消费者问题等角度揭示金融机构在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所面临的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从健全对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的法制体系,提升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完善消费者维权救济机制及强化金融行业自律能力等角度给出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保护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金融理财产品 消费者权益 隐私权保护 我国宏观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倍增。金融理财业务的迅猛增长在变革金融产品消费者的理财习惯的同时,也给金融机构的运营和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带来诸多风险。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事关我国金融信息系统安全和金融产业的稳健发展水平。 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分析 (一)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信息失控的法制体系问题 法制体系不健全是导致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保护不力的根源之一。其一,当前法制体系对公民隐私权的规定模糊化处理,使得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司法实践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但在第三十八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第四十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从而间接确认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但是对于消费者隐私权的司法界定仍然存在模糊性问题(郑启福,2012)。这使得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在如何保护消费者隐私权问题上陷入无法可依的窘境中。其二,当前法制体系对于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不足,金融机构通常采取违规但不违法的应对策略来侵害消费者隐私信息(冯博等,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在该法条所列罪名符合的条件下,刑法给予的惩处可谓严厉。但在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司法实践中,金融机构通常采取的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难以达到刑法所列标准,从而造成金融机构违规但不违法的现实。 (二)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信息失控的金融机构管理问题 在金融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失范亦将削弱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受保护程度。其一,金融机构对以获取的消费者隐私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管理制度紊乱,为数据库管理员的道德风险暴露提供了契机。数据库管理员在个人私利的驱动下,易采取损害金融机构及消费者利益的行动,绕过系统监管获取高价值客户的理财产品购买信息并向金融机构竞争对手或非法机构兜售,以从中谋利。激发员工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是金融机构的内部企业文化缺乏对于员工的人性关怀,使得员工认为其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并不相符,从而采取损害企业利益以谋求其自身利益最优化的策略。再者,金融机构内部规章制度设计存在漏洞的事实,也为员工采取兜售消费者隐私信息牟利的行为提供了制度便利(孔凯,2012)。其二,金融机构的消费者救济制度设计缺位,使得个人消费隐私信息受侵害时,消费者缺乏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制度途径。在与金融机构就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展开博弈的过程中,消费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由金融机构来获取、存储及调用分析,消费者难以获取金融机构侵害其隐私权的确切证据,从而无法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事关个人隐私权的切身利益。 (三)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信息失控的消费者问题 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和隐私权保护能力较弱的消费者,亦应当为消费者隐私信息泄漏风险的爆发承担相应责任。当前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日渐崛起,金融理财业务规模随之暴涨。部分消费者对于此类新兴金融业务的风险缺乏有效认知,易于忽视金融理财业务中所潜伏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维护问题。其一,消费者缺乏在购置金融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意识。消费者在接受金融理财服务时,随意处置填有个人隐私信息的单据,随意接受客服人员递交的单据进行填写,从而使得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信息采集者获取以作非法之途,进而导致其本人正当隐私权受损。其二,消费者缺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作为金融衍生品的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结构日臻复杂,产品设计者对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获取也日趋丰富化。这对于缺乏专业金融理财知识的普通消费者而言,金融理财产品的复杂专业知识要求对消费者形成难以逾越的知识障碍,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利用传统经验来防范个人隐私信息暴露风险的能力。再者,金融机构通常采取将金融理财产品契约复杂化的方式,将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暴露风险的责任归属消费者的条款隐匿在海量的金融理财产品合同中,从而降低消费者发现并审慎评估该条款的风险的几率。金融机构的这种形式合法但却属于实质性欺诈的行为,亦是导致消费者对其自身应承担的隐私信息保护责任产生误判的根源之一。 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消费者隐私保护的可行策略 (一)健全对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的法制体系 我国居民的消费隐私信息保护意识日渐提升的现实,与当前法制体系对于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益相关法条的相对滞后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立法当局应当充分认知到消费者日渐觉醒的隐私权保护诉求,通过修订现行法律的方式来完善我国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制体系。其一,立法机关应当重视对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选择恰当的立法时机制定《消费者隐私权益保护法》。我国现行法制体系中对于消费者隐私权益的保护内容离散的分布于各部法律中,缺乏系统论述消费者隐私权益的法律,从而降低了消费者在现有司法体系中伸张其合理的隐私权益保护诉求。金融理财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迫切需要借助法条相对明确的、对违法行为惩处相对有力的《消费者隐私权益保护法》来有效保障其个人隐私信息权。其二,立法机构应当从法条上明确个人隐私权属于其独立人格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法制体系中缺乏对于公民的隐私信息保护权的独立论述。而公民的隐私信息保护权是其个人独立人格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和有机构建,缺乏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任何公民个体无法全面获得其独立人格权。当前我国的《民法通则》的第四节之人身权中的第九十八条到第一百零二条分别将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纳入到公民的人格权中。为此,立法机构有必要在《民法通则》中增设对于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权的论述,以切实落实对于公民独立人格权的保障(丁素芳,2007)。 (二)提升对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的机构管理水平 其一,金融机构应重视建立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的首长负责制。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应直接负责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的制度,并指定法律和金融领域的专门人才制定与金融机构当前理财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该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制度的执行人与监督人应当定期地向董事会和总经理汇报该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建立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意外事件的不定期汇报制度,以确保该制度的执行能获得金融机构决策层的持续性支持。 其二,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当对于机构内部客户个人隐私信息的泄漏风险进行周期性或不定期的评估,并且对于该客户个人隐私信息泄漏风险评估程序进行可靠性与可行性评估,以确保金融机构有充裕的控制措施和突发性风险事件的应对方案。 其三,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到本机构外购的第三方金融服务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金融机构将部分业务外包的策略是其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有效策略。但是考虑到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的高敏感性特点,金融机构在外购产品及服务的过程中,应当与第三方金融服务供应商签署规范的保密协议,以明确该第三方金融服务供应商在履约过程中可以获取的金融机构所掌握的何种数据信息。金融机构应当通过契约和管理程序两种手段杜绝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在未征得特定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获取消费者隐私数据信息的程序漏洞。 (三)完善对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的维权救济机制 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接洽并接受金融理财服务的过程中,需通过提交其个人隐私信息的方式来确认其个人身份合法性,并据此来确保个人金融资产的安全性。金融机构亦通过获取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的方式来印证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否涉及金融犯罪,从而维护金融系统安全,杜绝借助金融理财的方式实施金融犯罪的行为发生。因此,消费者向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提供其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具有显著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接受金融机构的理财服务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难免会就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不力问题而产生纠纷,纠纷的解决措施及其效果成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其一,消费者协会应当与金融行业携手合作,共同组建金融仲裁委员会,针对金融理财产品营销中所暴露的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问题提供仲裁服务。围绕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的金融理财产品的仲裁需要专业金融人员的协助。传统消协主持下的消费者维权机构缺乏解决此类金融专业仲裁案的能力。金融机构应当秉持公平立场参与仲裁机构的仲裁活动,并给出公正的仲裁结论,以有效化解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围绕金融理财产品的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问题所产生的纠葛,提升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和美誉度,确保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其二,立法机构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司法救济渠道。考虑到消费者在于金融机构展开博弈的过程中的弱势地位,立法机构应当修改现行法律,以降低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消费隐私权的过程中的维权成本。立法机构应当将消费者就隐私权问题对金融机构提请的司法诉讼采取简便诉讼程序,从而降低消费者群体的诉讼成本。司法机构应当在消费者就隐私权问题对金融机构提请的司法诉讼中实施公益化诉讼程序,以激励消费者循着司法路径来解决其与金融机构的权益纠纷。 (四)强化对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的金融行业自律能力 在我国法制体系相对不完善的局面下,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问题难以籍由司法途径获得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力度最终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意志力。金融行业可从如下方面强化金融行业自律能力,以强化对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力度。 其一,金融行业应当建立行业自律性企业文化。我国的社会文化强调对行为主体的自律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金融行业内部的自律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金融从业者的自律文化素质,有利于金融机构以较低的制度成本提升企业客户的满意度水平。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金融从业者,金融机构员工的自律文化素质修养的提升利于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在接受金融理财产品服务全流程中都得到有效保护。 其二,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针对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法规与监管的威慑机制。具有管理柔性的企业文化约束不能杜绝低道德员工的道德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基于法与规则的威慑系统,方可有效达成对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效果。对于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不利的违规部门或者个人,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当采取强力措施,对该部门或个人实施行政制裁或经济制裁,以切实维护消费者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正当权益。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对我国当前金融理财产品监管的思考 作者简介:陈涛(1987—),性别:男,民族:土家,籍贯:湖南常德,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近年来,金融理财产品发行火爆,不仅仅是拥有了巨大的资金规模,也拥有众多的机构参与且各机构之间的合作越加频繁。而我国当前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是实行的“机构监管”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具有混业经营趋向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应该引进“功能监管”,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完善监管机制。本文将对我国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机构监管”在金融理财产品中的不适应性,提出构建“功能监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理财产品;机构监管;功能监管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也不断扩展。个人财富不断积累的民众,早已不满足于将储蓄作为唯一的理财方式。根据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在老百姓的财富结构在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储蓄在老百姓财富结构中的占比由七成降到了四成左右。在当前股市低迷、通货膨胀严重、居民投资渠道不多的情况下,金融理财产品成为了老百姓财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的银行理财产品在2012年超过了2.8万款,并且有着接近25万亿元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如此大的发行数量和规模,还只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并不是全部的金融理财产品的数量及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7 年我国包括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当年我国GDP规模的四成左右,而同年的财政支出规模都还未到当年GDP规模的2成,可见金融理财产品规模之大。对如此大的资产规模的监管问题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金融理财产品监管中的问题 近来来,理财业务的投诉事件不断增多,特别是期限长的产品的投诉,投诉的最主要问题首先是收益低于预期,其次是对发生提前赎回事件的处理问题。2011年发生在中信银行办公场地的理财产品诈骗案中一百多名投资者的超4000万受到诈骗;2012年2月曝出的渣打银行的销售的一款QDII产品亏损比例超过了九成,降低了公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热衷度;2012年12月发生的华夏银行中鼎违约事件及中信信托“三峡全通”的无法按期付息又再一次打击了公众对理财产品的热情;2013年招商银行的“证大金兔”账面近30%的亏损事件等等类似的案件相当之多,这些案件暴露出在对金融理财产品监管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没有针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进行专门监管的机构 目前针对不同的金融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的不同,拥有不同的监管当局即“机构监管”。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发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监管,保监会对保险机构发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监管,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发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监管。2010年银监会曾电话叫停“银信合作”的金融理财产品,这对当时对规避监管的“银信合作”进行监管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的,但是这也是因为当时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是归属于同一监管部门监管的,才保证了对此类金融理财产品风险进行的有效的控制。一旦涉及到两个以上监管部门的金融理财产品的问题,就需要多个监管部门的协调,但这远不如根据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监管,使得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趋向科学化,更加有力的促进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 2、部分金融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合理 部分金融理财产品并没有对该理财产品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信息披露,尤其是期限较长的一些理财产品,如信托理财产品。在2012年吉林信托出现的1.5亿元骗贷案,首先发现吉林信托的“松花江[78]号南山建材”信托理财产品存在骗贷行为的是公安机关而非吉林信托,这也暴露出监管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在失职。如果监管部门对信托机构的监管不是只有只在产品发行上进行监管,而更多的考虑产品周期里的运行风险,那么类似于吉林信托这种不尽职的情况将减少很多,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也会少很多。 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在出售理财产品时,因其产品销售人员对奖励的追求,存在对客户进行风险揭示时存在不合理的情形,甚至造成有一部分客户把理财产品存款化,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理财产品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信息披露格式,即便是有些金融理财产品对其产品运行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披露但与同类的产品之间可比性较低,这隐性的增加了监管成本。“机构监管”的存在,也增加了各种交叉金融理财产品在不同的监管制度下进行监管套利的可能。 3、对投资者的保护不足 在金融理财产品中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中,存在卖方市场的现象,其合约条款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而非投资者。如一些理财产品设置了当发生损失的时候金融机构并不承担损失,但金融理财产品的管理主要是金融机构,一些由于金融机构的不当投资行为造成的损失也记在了投资者的账单上,这是不合理的。虽然近几年发生的理财产品违约的事件最后投资者都收回了本金,一些是行政规定的进行的偿付如华夏理财产品风波,一些是因为行业默许规则的存在如一些集合理财产品的违约都是信托公司进行了“兜底”,但这是因为小范围内爆发的风险时投资者能获得补偿,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兑付危机投资者本金将很难获得保证。“机构监管”下的法律制度中对投资者的保护规定被不多,尤其是当前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很快,许多法律制度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需要对各法律进行修订扩大其适用范围。我国虽然设立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但其仅局限于处理客户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专门处理金融理财产品中的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机构,这也造成了对投资者的保护不足的情形。 三、 功能监管的实现 反观上述提到的问题,可见“机构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在混业经营趋势背景下,向“功能监管”转变是应对金融理财产品出现新的监管问题的重要举措。 “功能监管”理论由默顿教授首先提出,主要是实现对金融行业的跨多个产品、机构、市场之间的协调,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金融理财产品中的“功能监管”是指对金融理财产品的发行、运作、退出在不同的阶段实行不同的监管,而不管是哪个机构主导的这一金融活动。 金融理财产品的“功能监管”的实现不仅是对不同的监管功能设立不同的监管机构(也可以是设立单一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管,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保护,对金融产品的各项信息制度不完善、风险揭示问题进行解决;也包括对金融理财产品中的法律关系问题进行规范,对金融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随意的主观处置。当然通过立法程序解决对金融理财产品监管不足的问题是十分有效,但也得保持立法的前瞻性,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进行规范。目前我国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带有事后的成分,往往会增加问题解决的成本,不利于实现监管的最优。 次贷危机后,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私募基金、另类理财机构美国和欧盟等都将其纳入了宏观审慎性监管中,从宏观审慎性角度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进行监管也将是我国对金融理财产品监管的趋势。“功能监管”的实现,是实现宏观审慎(即大金融)监管的手段之一。“功能监管”在金融理财产品监管中的应用将有利于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有效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的稳定运行,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 结论 本文对当前金融理财产品实行的“机构监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还针对“功能监管”的实现的可能路径及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将带来解决当前金融理财产品出现的各项问题的新思路。未来对“机构监管”未必需要取缔,但“功能监管”应该处于主要的地位,才能更好的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维持金融业的稳定。(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柳州金融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分析 【摘要】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柳州工业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格局。柳州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上升,在消费过程中更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在理财方面的需求也是不断上升。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秒杀销售、供不应求的现状相比,为争夺理财市场份额,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市场竞争力上的表现更为明显,更加积极的去开拓客户市场,因而本文仅研究柳州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竞争力 对策分析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多元化 柳州市场上开展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业务的商业银行现有三大类,共1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日常经营活动中大量的存贷业务客户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产品的自然客户或潜在客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其长期经营、品牌效应、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大量将自己的这部分存贷客户转化为理财产品客户,因而发行了相应规模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在理财市场方面的需求。 二、柳州金融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分析 与传统的有形商品市场竞争相同,作为无形商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在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同样重视对市场的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不同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含有的风险,和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特点,需要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和稳定发展的综合性能力,以获得市场当中客户的信任。 本文从内部竞争力和外部竞争力两大方面8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内部竞争力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产品特点和结构决定的固有实力,具体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理财能力。外部竞争力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评价。依据行业惯例,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四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 (一)市场发行能力 银行为了实现满足投资者个性化投资需求的目的,其所设计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应该考虑该产品覆盖各类投资者的范围。因此,考察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发行能力,应该从产品发行数量、产品类型的多样性、投资币种的丰富度及理财期限的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 据和讯网公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售信息,2011年1月至6月柳州市场上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柳州范围内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达1742支。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别以20.84%、22.39%、29.16%,共同占据了该市场的半壁江山,发行规模相当可观。 目前,浦发银行在柳州市场上拥有汇理财稳利计划、债券盈添利计划等品牌,光大银行拥有T计划、理财套餐计划等品牌,招商银行拥有节节高升-安心回报系列、焦点联动系列等品牌,每期都有较大的发行量。 在投资币种方面,人民币和美元是主要的理财币种,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会适当地选择如澳大利亚元、欧元为代表的非传统货币进行投资,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丰富程度。 在投资期限上,1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以及1个月至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保证理财产品丰富程度,会保留少量1年及其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 在投资标的方面,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国债、企业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承兑汇票等债券、票据、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备投资对象。 从柳州市场上的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指标分布上来看,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表现出在市场发行能力方面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收益能力 部分客户容易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率当作实际利率,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预期收益率是理财产品的理想收益率,是商业银行根据概率统计设计出来的,因为市场存在着不可预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之间将会发生偏差。预期收益率仅仅是发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做出的预期承诺。而实际理财收益,则按照理财产品到期时的到期收益率决定。预期收益率不一定等于到期收益率。 (1)预期收益率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的表现,消费者可以从预期收益率中可以预知理财产品的未来收益,以此来判断自身的理财收益。 (2)E/I值(到期收益率/同期限理论存款利率)是市场上评价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和讯网提供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到期收益率数据计算,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是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2011年上半年6个月平均E/I值分别为1.18、1.15和1.08。到期产品收益波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三家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能力。 因而在产品收益能力方面,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为客户带来相当不错的收益回报。 (三)风险控制能力 (1)招商银行对其理财产品实行风险评级制度,在产品设计阶段给予产品不同的风险评级,为其销售中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提供风险控制依据。 (2)兴业银行对其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分为基本无风险级别、低风险级别、较低风险级别、中等风险级别、较高风险级别。 (3)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在其理财产品说明书当中,对风险使用“较高、较低、低”等进行分级,区分度不高,不能对产品起到较好的风险控制作用。 (4)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仅针对理财产品进行常规的风险提示,对于理财产品自身的风险控制以及相关评级无详细资料描述,风险控制能力未知,会影响投资客户对于理财产品风险的认识,增加了客户购买产品的风险性,削弱产品竞争力。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评估,除了产品说明书对于产品的风险评级外,还应看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实际市场风险,即“零负收益”理财产品的表现情况。 (四)信息披露规范性 笔者仔细研究了柳州市场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网站,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整理,从银行客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需求出发,对产品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产品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及产品说明书的完整性三个方面,对各家银行进行考察。 (1)光大的银行网站,“阳光理财”项目出现在首页靠前位置。项目设置上不仅有相应的信息披露栏目,同时设置了关键字检索、查询、理财工具等特色栏目。对于理财产品的运行、到期情况也都有相应的板块披露,及时更新。唯一的缺憾就是理财产品介绍过于简单,没有完整的可以提供下载或者在线阅读的产品说明书。对于投资者,只有到银行柜台才可以看到产品的全貌。 (2)招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上,通过主页的金葵花理财可以快捷的进入理财产品相关界面。在理财产品检索上,设置了专门的筛选界面,从销售状态、产品系列、理财期限、风险等级等几个可以进行检索的项目。并且在查询中,提供了完整的PDF版产品说明书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产品收益计算等信息,可供投资者方便的了解该产品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3)浦发银行网站在个人网银界面设置了“轻松理财”理财产品项目,投资者可以轻松地进入,进行理财产品信息查询。虽然没有设置检索查询系统,但浦发银行产品系列及具体产品相关特征信息查询便捷,一目了然,并且附有信息披露项目。产品名称点击后,显示出简化版理财产品说明书,客户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产品的详细信息。不足之处是信息披露项目下显示信息过于简单,客户不能对产品的运营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4)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最终都能查询到理财产品说明书以及信息披露项目,但这三家银行理财产品板块均未设置检索项目,查询相对比较繁琐。同样表现出运营情况描述过于简单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发行频率加快、发行期限趋短、预期收益率走高”已经成为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关键词。面对金融危机的阴魂不散,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不振,银行理财产品以其投资期限短、投资回报高的特点吸引各方投资者关注和热捧。这一切都在说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之激烈。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从一个方面反应了消费者对于理财的需求在不断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更好地打理手中的资金,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经过这几年宣传,现在理财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百姓不再局限于存款这一单一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对中国的宏观金融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宏观金融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宏观金融数据的大幅波动。本文在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相关实证数据,解释了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金融数据的关系。在宏观金融层面,存量角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过去的间接融资还原为直接融资,增量角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将潜在的间接融资转变成现实的直接融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的金融结构,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货币增速的下降,甚至是货币绝对量的下降。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宏观金融过程;货币金融监管 一、引言 回顾中国2005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数据M2其增长率上下起伏不定。但其绝对量一直保持一定的增长,与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货币需求增长是一致的。然而,进入2011年,这一“常识性规律”出现了意外变化:2011年4月份和7月份M2绝对量分别比上月下降了746.32亿元与7897.20亿元,如图1所示。对于M2绝对量的意外下降,人们很容易将其归因于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的偏紧的货币政策,认为是不断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直接结果。但是,从中国传统的宏观金融过程实际出发,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干扰因素。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应该大致等于新增贷款加上新增外汇占款减去新增财政存款。图2是2009年以来M2的实际增量与理论增量的对比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尤其是2011年M2的实际增量与理论增量的差距明显增加,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3月份与6月份M2实际增量明显大于理论增量。而随后4月与7月M2实际增量反过来又明显小于理论增量。这说明中国当前的宏观金融过程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干扰因素。我们认为这一干扰因素就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偏紧的货币政策仅仅是M2绝对量下降的宏观背景。银行理财产品才是M2绝对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起始于2004年,经过2004年2005年的初创期,2006年至今是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形成保本性理财产品占比逐渐下降、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不断上升的格局。据光大证券统计,2011年1月7月,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2328款,募集资金达10.59万亿元,7月末余额估计有4.51万亿元。其中,保本性产品发行4897款,占比39.72%,非保本性产品7431款,占比60.27%。而7月末余额已经占到M2余额的5.83%,已经对宏观金融过程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产品本身的各个方面,较少涉及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虽然胡明东、宗怿斌(2009)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但也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缺乏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影响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支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非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影响宏观金融数据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在分析非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讨论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及对货币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金融数据波动 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理财产品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保本类理财产品,不论是保本固定型,还是保本浮动型,都需要进入资产负债表。在资产方通常体现为银行的金融资产,在负债方体现为存款。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法律意义上,银行仅仅起到服务中介的角色。因此不进入资产负债表。但从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或收缩的角度来看,进入资产负债表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比较小,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反而比较大。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2011年1月份-7月份发行的非保本型产品占到发行总量的60.27%。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将重点分析非保本理财产品对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乃至宏观金融数据的影响,而不考虑保本型理财产品。 根据WIND资讯对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分类,不管是信贷资产类产品,还是票据资产类产品,它们的投资标的大致相同,均为债券、利率、信贷资产、票据等。在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实际资金运用过程中,一类是通过信托公司直接购买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存量资产,一类是通过信托公司向企业发行新的贷款或购买新发行的企业债券。为方便分析问题,我们根据投资标的的不同将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抽象为信贷资产类产品(完全投资于信贷资产)与债券资产类产品(完全投资于债券资产),并假定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全部来自居民银行存款,从存量与增量两个角度分别讨论这两类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 1、信贷类理财产品与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存量的角度。 假定理财产品发行期间,居民用100单位银行存款购买理财产品,发行结束后,理财产品直接购买或通过认购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购买银行持有的企业贷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理财产品发行前后银行体系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理财产品发行后,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变化是:(1)负债项居民存款减少100,总负债减少100;(2)资产项企业贷款减少100,法定存款准备金减少20,超额准备金增加20,总资产减少100。也就是说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收缩(总资产与总负债均减少100)的同时,银行的可用资金(超额准备金)反而在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因为流动性较差的企业贷款减少而有所改善。 2、债券类理财产品与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存量的角度。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月报—5月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下称:“中心”)统计,2012年5月份,全国89家商业银行共发行2291款零售理财产品,其中非结构类产品为2148款,同比增长39%,环比上升14%;结构类产品为143款,同比增长39%,环比上升22%。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数据,非结构类产品和结构类产品的发行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参见图1。(注:文中全部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数据整理截止日期为2012年5月25日。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数据存在误差,加总可能不为100%,特此标注,下同)。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类型。5月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设计有所变化,保本类产品的占比出现明显上升,保本、保息与非保本型产品的占比分别为21.9%、19.5%和58.5%。其中,保本类产品占比上升3.5%,而保息类与非保本类产品分别下降0.8%和2.8%。参见图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币种。5月份,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类产品2115款,占比为92.3%,占比下降3.8%;外币类产品合计为176款,分别为美元类、澳元类、欧元类、港币类、英镑类、日元类、加元类以及新西兰元类,其占比分别为34.8%、21.3%、18.1%、16.7%、4.1%、3.6%、0.9%以及0.5%。可见,外币投资的理财产品主要以美元、澳元、港币以及欧元类为主,相比4月而言,加元类产品占比有所下降,美元类、港币类和澳元类产品占比较4月上升,平均升幅为1.0%,其余各类产品占比变化甚微。参见图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期限。3个月(含)以内的理财产品占比最大为61.4%,较4月下降1.3%;而1年(不含)以上产品占比最小,为1.9%,较4月下降0.1%。3个月至6个月(含)和6个月至12个月(含)这两个投资区间所发产品的数量占比分别为17.8%和18.9%。从产品总体存续期限的统计上来看,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存续期限平均为3.98个月,较4月缩短0.02个月。参见图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类型。普通类理财产品涉及债券货币市场类、组合资产管理类、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及固定收益权类产品,前三大类型的占比分别为57.3%、32.0%与10.5%。债券货币市场类与组合资产管理类产品依然是普通类产品的主要投资类型,参见图5。结构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涉及股票市场、利率市场、汇率市场及商品市场,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18.7%、21.5%、49.5%及10.3%。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情况。1年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最高,为5.85%;3天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最低,为3.03%。从环比表现来看,3天期限产品、7天期限产品、1个月期限产品和1年期限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水平较4月不同程度上升,其中1个月期限产品预期收益水平上升幅度最大,为33个BP(基点)。而2个月期限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为51个BP。从利差水平来看,期限为1个月产品的利差水平最高,为259个BP。5月产品的利差水平分化明显,其中3天、2周、1个月以及1年期产品的利差水平在200个BP以上,平均利差水平在244个BP左右。而7天、2个月和3个月期产品的利差水平在150BP~200BP之间,平均水平为182个BP,6个月期限产品的利差水平最低,仅为85个BP。参见图6。 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分析 普通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分析。2012年5月份普通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除了主要集中的债券货币市场类、组合资产管理类和外币债券货币市场三大类之外,还有固定收益权类和信贷资产类。债券货币市场类的发行数量仍居首位,除了组合资产管理和固定收益权类产品之外,其余各类产品数量较4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占比方面,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占比较上月上升2.8%,其余各类产品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组合资产管理类产品占比下降较为明显,下降1.8%。主要投资类型的环比表现情况为: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发行843款,位居首位,环比上升0.8%,占比57.3%,下降0.5%;组合资产管理类产品发行489款,位居第二位,环比下降3.7%,占比32.0%,下降1.8%;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发行154款,环比上升38.7%,占比10.5%,上升2.8%。固定收益权类产品发售3款,环比大幅下降72.7%,占比为0.2%,上升0.6%。此外,5月较4月增加1款信贷资产类产品。参见图5。 5月普通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为114天,较4月缩短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49%,下降25个BP。从不同投资类型产品的期限收益结构来看,普通类理财产品中,信贷资产类产品的期限最长,固定收益权类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的投资期限最短,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最低。从环比表现来看,除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之外,各类产品的投资期限均不同程度缩短。预期最高收益率方面,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均有所上升,其余各期限均有所下降。详细信息参见表1。 结构类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分析。2012年5月份结构类理财产品的资产类型比较丰富,资产主类涉及股票类、利率类、汇率类和商品类,占比分别为18.7%、21.5%、49.5%及10.3%;平均投资期限为1.78年、0.25年、0.31年和0.54年。5月没有出现混合类产品。与4月相比,利率类产品占比大幅下降,汇率类产品占比大幅上升,股票类与商品类产品占比微幅上涨。从发行银行的角度看,共有五家中资银行涉足结构类产品,分别是:北京银行、渤海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资产主类覆盖利率、汇率和商品,未涉及股票类产品。从股票类产品挂钩标的分布来看,境外指数及基金的占比依然较少,挂钩股票涉及能源、建筑、电信、金融、餐饮、汽车及消费七个行业。利率类产品的标的资产主要为美元LIBOR及SHIBOR。汇率挂钩结构类产品的标的资产涉及:澳元兑美元、美元兑港币、美元兑人民币、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及美元兑新西兰元汇率。商品类产品主要以黄金为挂钩标的,值得注意的是,法兴银行发售两款商品类产品,挂钩标的为黄金、原油和玉米。详细信息参加见表2。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欠发达地区国债销售如何在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热销中突围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国人个人投资渠道日益增多,曾经备受追棒的凭证式国债渐渐被冷落。通过优化国债的期限和加大利率的弹性,有利于优化国债品种设计,确保投资有收益,促进欠发达地区国债的销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国债;个人金融理财 国债是以国家为主体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信用形式。被人们誉为“金边债券”的凭证式国债兼具了储蓄和国债二者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个人投资渠道日益增多,投资产品不断增加,投资多元化趋向已非常明显,曾备受公众追捧的凭证式国债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县,凭证式国债的销售与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发行销售可谓冷暖两重天,近三年来,辖内销售国债为263.63万元、销售理财产品为23872万元,两类产品销售额相差90多倍。为探其原因,本文就辖内两类产品的个人投资选择进行了调查。 一、国债及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售情况 自2007年至2010年上半年,辖内各年度凭证式国债的销售分别为31.23万元、130.91万元、75.11万元、26.38万元;而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分别为6400万元、2472万元、7000万元、8000万元。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因突遭金融危机而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辖内国债及个人金融理财产品销售情况的变化可见,该两类的个人投资品种的销售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很大并且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现象。经济发展形势预期好的情况下,国债销售量下降,个人金融产品的购销旺;相反,则国债购买欲望增强,个人金融产品的需求锐减。但就辖内销售额的比较,凭证式国债与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额不可同日而语。 二、影响选择国债和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因素 (一)金融机构及人员销售产品的积极性不同 受两类投资品种对金融机构效益高低的影响,金融机构及其人员对它们的销售积极性出现截然不同。作为基层金融机构,由于承销凭证式国债不是其主营业务,受国债网上统一销售的影响,任务分配不是很明确,在国债热销时抢购不到,滞销时却无人问津,并且国债发行和提前兑付手续费与柜台售债人员的效益不直接挂钩,这导致国债基层承销网点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对国债的发行、兑付和利率调整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对具体操作细节也怠于说明。而对个人金融理财产品却是各金融机构主动承揽的业务,并将销售任务直接下达到每个人,对从业人员的销售量进行严格绩效考核,往往此类产品的奖励力度很大,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力度,如2009年的一款信托产品的销售手续费为1.2‰,而国债的销售却是按办理一笔业务0.02元的业务量手续费的标准计价。 (二)承销机构网点覆盖率相差大 国债的发行实行的是金融机构承购包销,并且要进行资格审定,因此其承销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大的地方股份制银行,而农村信用社没有纳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营方向转移到大中城市,农村基层网点已基本撤并,而股份制银行在农村则根本没有设网点,因此,国债在基层的销售网点仅限于县城内的一至三家,占全辖金融机构网点数的8.5%。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网对于各金融机构所争取的承销品种往往具有针对性,销售对象是涉及到自己所能触及的范围,不同种类网点数虽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是覆盖全辖的所有网点。 (三)投资收益预期值的差距大 随着资本市场地发展,针对个人的理财产品不断创新,以前相对于储蓄存款所具有的利率高、收益稳定等优势的国债也变得不再是投资焦点,在通货膨胀增长下,投资国债资金保值的安全性也受到危胁,收益更无从谈起。而个人金融理财产品投资预期收益远高于国债收益,即使风险相对更大,人们也更愿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以更大的风险投资于收益高的个人金融理财产品。从2007年以来凭证式国债的利率由2007年度三年期3.39%、五年期3.81%上升至2008年三年期5.74%、五年期6.34%,然后就急争速下跌至2009年自今的三年期3.73%、五年期4%、一年期2.60%,而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已经是2.25%-3.31%,两相计算下了,收益为负,而与此相比,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预期收益率是平均为6%,最高的收益品种达到8%以上,特别是一些产品在发行时也有一定的保值承诺。 (四)品种设计灵活性不同 凭证式国债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在品种、期限与计息方式等设计上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但在投资的灵活性上差,不能适应多种类型的投资需求,目前发行的凭证式国债的期限为1年、3年及5年三种,利率固定且利息为还本付息方式,逾期也不加计利息,对于中长期稳健性投资而言,由于利率缺乏弹性,投资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的风险。而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设计推出是紧跟着社会投资的理财需求和资产的收益价格进行及时调整,具有期限灵活、利率弹性大的特点,以此吸引广大的投资者,近三年来辖内共推出的个人金融理财产品达57种之多,收益率从3%-8%。 三、平衡国债与个人理财产品多元化投资结构的思考 (一)扩大国债承销机构的范围,多层次疏通销售渠道。 充分发挥全体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将投资产品的品种类型、销售时间、销售渠道等投资信息通过网点全面的公布,吸引人们更多的富余资金用于投资。凭证式国债发行要借鉴个人理财产品巧妙地利用金融资源的方式,实行金融机构包销方式,扩大承销范围,在审定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股份制银行承销资格的基础上,增加具有遍布基层网点的农村信用社承销资格,解决目前国债销售网点集中于大中城市,而更广大的基层无销售点的现状。同时,可重新利用起国债最初发行时通过政府部门实行销售的方式,增加一条销售渠道,实现多层次的销售,真正将国债销售点布及全国范围。 (二)采取鼓励措施,调动国债销售机构及员工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越来越融入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员工的收入与个人的业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将金融机构及工作人员国债及个人金融理财产品销售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熏更好地促进各产品的销售。一是提高国债销售的业绩奖励。通过调整国债销售的考核制度,从原来按业务笔数计价改为按销售额计价,并将标准提高到与理财产品相当,以此提高员工促售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常态化与突击化的宣传模式。一方面是借助每期国债发行时,中央电视台均会进行通告之优势,及时组织各金融机构发挥点多面广和员工众多的优势,集中时间统一行动,采取电视、广播、柜面、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是国债知识与国债投资理念的宣传、讲解的常态化,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每个金融网点建立固定的国债宣传栏并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同时需长年摆放可供取阅的宣传小册,工作人员能及时对新客户传递国债投资的信息、及时解释有关国债问题的咨询。 (三)优化国债品种设计,确保国债投资有收益。 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受国内、外多种复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变动的预期也越来越难把准,大众的投资方向随着收益预期不断进行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因此,需通过优化国债的期限和加大利率的弹性,解决现有国债品种结构难于适应投资需求的问题。一方面是合理地分配短期与长期国债比重,吸引更多的不同期限的投资资金,同时,在国债的发行时间上实行预算制,发行时间表提早让有购买意向者及时把握购买时间,使投资者更加灵活地调度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是采取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相结合的方式,在确定国债利率时,既要遵循银行基准利率,也要适应市场化的收益预期。短期国债可以采取固定利率,而在通货膨胀波动预期难以把握时,中、长期国债可以尝试浮动利率,增强国债利率的弹性,在通货膨胀率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国债保值增值的竞争优势,具有满足投资者对国债投资既有收益又有安全保障的需求。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论农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摘 要]目前农村理财需求不断扩大,开发农村理财产品对农村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和金融机构发展中间业务、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意义重大。然而当前农村理财市场并不活跃,具体表现为农民理财意识淡薄、理财产品少、金融机构重视与支持不够等。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理财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努力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理财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理财产品;理财市场 一、发展农村理财产品的必要性 (一)满足农民收入提高后的理财需求 据统计,如今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91年的708.6元提高到2009年的5153.2元。随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农村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应注意到农民理财市场的潜力,也应该助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营战略转移,大力开发农村理财市场,满足农民的理财需求。 (二)有效应对通货膨胀下的资产管理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实现持续、全面复苏也将是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而国内经济虽然回升向好的趋势不断稳固,但消费疲软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好转,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目前农村富余资金普遍存放在银行,但是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实际存款利率为负数。2008年以来我国存款利率经历了9次变动,活期存款利率很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自2008年12月23日以来经历了几次比较集中的调高,截至2011年7月7日调整到3.50%,但是相对于同期的7.1%的通货膨胀率来说就是负利率。加上近一段时间股市低迷不振、楼市深陷调控,老百姓投资理财、抗通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三)降低农民参与非正规金融活动的风险 当前,民间借贷愈演愈烈,然而民间借贷的法制不完善,农民参与风险大。民间借贷利率从直接贷款的20%左右到通过中介贷款的超过40%不等,对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但作为企业的可持续融资来说成本过高,一些企业没有将所融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中,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老板资不抵债,跑路时有发生,许多农户血汗钱无法追还,近期温州和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风波就是实例。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温州近90%的家庭和60%的企业都参与民间借贷。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估算,温州市2011年仅有35%的民间借贷流入实体经济,较2004年超过90%的比例大为下降,其余的贷款或是进入房地产行业,或是在非正规的金融中介之间流转。农户对市场风险承受能力有限,难以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和收益的最佳时机。金融机构在应对市场风险上具有比较优势,应承担起满足农村理财需求的责任,向农民投资者提供合适的理财产品,减少农户投资理财风险。 (四)矫正农村金融领域“系统性负投资”现象 所谓“系统性负投资”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一个地区的居民中获得储蓄,而没有以相应比例向该地区发放贷款。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出现了这种“系统性负投资”现象。长期以来,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要么从农村撤离,要么把从农村吸收到的资金调度到城市使用,发放给发达地区一些大项目开发企业,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缺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1)的测算,1997—2000年,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的资金净流出量为10334亿元,这些机构成为地道的资金“抽水机”。这种农村地区资金净流出的“虹吸”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融资的真空。尽管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余额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其贷款余额的增加幅度小于存款余额的增加幅度,故而使信用社的负投资额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到2009年全国已达15150.42亿元。农村金融机构表现出“非农化”特征,资金流向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理财产品有助于农民主动获取收益,矫正“系统性负投资”现象。 二、目前农村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理财产品在大中城市竞争趋于白热化,而在广大农村发展得却非常缓慢,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理财产品品种少、起点高 目前,储蓄产品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理财的惟一选择。据统计,为“三农”服务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对保守型客户比较有吸引力的产品有本利丰系列产品,推出数量占比14%,其他三个系列的产品属于非保本型产品,农民一般对其很少问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至今推出的产品数量只有104只,适合广大农民投资的理财产品很少;农村信用社一般只提供储蓄类理财产品。同时农民的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而已推出的理财产品以闲置资金增值为主要内容,普遍存在期限固定、周期较长等特征。而且目前金融机构设置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以5万元、10万元、20万元为认购起点,对农民来说投资门槛偏高。 2.金融机构对农村理财产品的开发重视不够 农民理财意识淡薄,缺乏理财知识,习惯于将富余资金存入银行。2001年全国农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是13821.40亿元,到2009年达到49277.61亿元。而且在存款总额中定期存款占到近70%,这对银行来说是一项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银行偏向于在农村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城市理财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上。这种现象也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导致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模式,农村同城市的差距使得金融机构开发农村理财产品获益要远远低于在城市销售理财产品,因此金融机构缺乏经营农村理财产品的动力。 3.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发售的理财产品危害农民利益 目前非正规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力很大,农民被非正规渠道发售的相对较高的收益水平产品所吸引,并且对风险缺乏足够了解。特别是民间借贷简便易行,在农村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但也带来一定的危害。民间金融目前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相应的规范,一些民间借贷活动成为孕育“地下经济”的温床。且民间借贷中普遍存在的高利贷现象,提高了资金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使农户无力偿债,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并危及社会的稳定。 (二)形成的原因分析 1.农民缺乏理财知识,观念落后 由于没有金融机构的足够重视和指导,很少有销售人员到农村去推销和宣传理财产品,所以农户难以获取现代金融理财知识。农民理财保守化心理及陈旧观念不能尽快改变,缺乏主动参与理财产品的积极性。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金额已经高达22000亿元以上,这一庞大数字说明农民“除了把剩余的钱存在银行,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钱生钱的好路子”。在城市“钱财需要打理,人生需要规划”、“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等理财广告语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农民来说,如何理财、怎样使得富余资金保值、增值却成一大难题。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理财产品信息化趋势的矛盾 金融理财产品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理财产品的宣传和办理,都要依靠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理财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城市的理财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比较齐全,而农村基础设施差,计算机普及率较低,相当数量的理财产品很难在农村推广,此外商业银行撤销农村网点,直接导致农村金融设施普遍匮乏,制约了理财服务的推广。 3.政策上对农村理财市场的偏离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尚不健全。利益驱动使银行机构网点向收益高的地区转移,这是近些年银行从农村减少网点甚至撤销机构的根本原因。农村金融机构与城市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入、网点布局、业务发展、风险控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衡。 三、发展农村理财市场的对策 (一)普及农村理财知识 做好金融知识的普及工作,改善农村理财传统观念是发展农村理财市场的前提。很多金融机构已经相继推出许多理财产品,但是广大农民却对此比较陌生,金融机构应加大在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的力度,对广大农户进行金融扫盲,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理财环境。例如,金融机构可以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服务、印制一些金融基础知识读本重点介绍理财产品的特点、操作流程等。既要宣传理财产品的收益,也要强调理财产品的风险,让收益与风险意识深入人心。政府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下乡活动,广播或电视等主流媒体在各农林频道节目中,应定期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及图像向农户讲授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知识和股票市场操作要点及方法等。 (二)金融机构要转变“重城轻农”思想 广大金融机构应该认识到,在农村开展理财业务可以改善自身收入来源单一的现状,并带来管理、托管、佣金等多项中间业务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交叉销售机会,全方位服务客户,降低客户的流失率。金融机构必须改变理财只面对大中城市“高端客户”、农村客户大多没有理财需求的片面认识,充分认识到抢占农村理财市场的战略意义和历史责任。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重新定位农村市场,科学合理布局农村的营业网点,设立专业理财代办点,加大对农村市场调查和对农村金融理财产品开发的投入,加快拓展农村理财业务。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具有“支农”作用的金融机构一直以来面向的客户都是以农民为主,所以在农村开展理财业务具有渠道和客户资源、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多了解农民对理财的需求,充分利用其在农村营业网点多的优势,继续拓宽服务的覆盖面。 (三)积极增加农村理财产品的供给 农村市场对理财产品有着特殊的需求,并不是把城市理财产品搬到农村市场就可以成为农村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要想得到农户的认可就必须遵循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投资起点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能随时赎回等特点的理财产品。 投资理财仍需稳字当头,特别是对于偏向保守理财、风险抵抗能力弱的农户投资者而言,金融机构应该以推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主,一般银行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风险较低,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如投资于国债和基金产品等。在当前股市不景气,楼市观望的情况下,银行个人存款账户的“闲钱”开始增多,针对这种情况金融机构在理财市场上推出了不少针对短期、流动性强的新型金融产品,得到大中城市居民的追捧。这种理财产品风险较低,对农户投资者来说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金融机构可以向农户推介此类产品。 目前,投资类保险理财产品得到百姓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保险有保障,并且有投资收益,能分散投资风险。虽然目前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产品很多,但是保险机构在农村网点很少,许多保险客户经理由于入职条件低,技能有限,不能为农户提供好的咨询服务。保险公司应该多关注老百姓对保险产品的需求,针对农民目前关注的子女上学、养老、大病医疗等问题,应设计专门的投资理财产品。同时银行可以凭借农村的营业网点较多且在百姓心中信誉较高的优势,在农村设计销售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理财产品,农民可通过银行柜台购买保险,从而方便理财。 目前农村普遍存在青年劳动力流向大城市的现象,从而会出现大量土地闲置,这不仅使得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收入来源减少,还造成社会紧缺的耕地资源闲置浪费以及危及国家粮食生产安全。针对此现象,金融机构可以开发与之相关的农民土地信托的理财产品,土地信托是土地使用权人(委托人)为有效利用土地,将土地信托予受托人,由受托人利用其专业规划与管理,将开发经营的利润作为信托受益分配给受益人。农户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委托给银行,签订委托授权合同,由银行或银行委托其他专业信托机构对土地进行经营,期间农户获得收益分配。发展土地信托理财产品可以提高土地资源重组效率,有利于提高土地规模效益,使农业发展走上集约化、规模化道路。由于土地生产经营周期较长,此种理财产品一般是较长期理财产品,农户在投资时需要权衡利弊。 (四)努力拓宽农村理财产品营销渠道 在营销手段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以传统手段为主、现代手段为辅。传统手段是指依靠金融机构的网点进行产品营销推广理财产品,现代手段是指电话、短信、传真、网络等工具。金融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升级改造办公设备和网络信息系统等现代化办公通讯手段,建立电话服务中心和手机短信等业务平台。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可以采用建立农村金融超市。金融超市既可以采用网上金融超市也可以采用网点式的金融超市,金融超市可以展示各种理财产品供农户选择,同时应该有理财专业人士免费向农户答疑解难,帮助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同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员工情况为每个村选一个对其情况比较了解的员工担任理财产品客户经纪人,有利于金融机构熟悉客户需求以及介绍理财产品,从而节约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各种成本。 (五)大力提高农村理财服务人员的素质 员工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单位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金融机构要积极鼓励员工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邀请专业培训机构举办专题讲座。经过业务培训的员工,应重点充实到农村网点,以促进农村地区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要加强个人客户经理、理财师队伍建设,要努力将业务精、能力强、善沟通的人员充实到理财客户经理队伍中,做到人尽其才。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有关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银行也将理财产品和金融理财业务作为了实施战略转型以及拓展非利息收入重要的切入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创新力度也逐渐加大,其类型逐渐实现多元化,投资领域从低风险不断向高风险拓展,因此,本文关于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并且十分迫切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研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不断研发和发展,但是,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大和深化,国内那些发展迅速的理财产品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打击,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负收益以及零收益的情况常常发生,虽然经济危机已经不再发展,但是,金融危机对金融理财市场和产品的影响从未间断,因此,本文就对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情况机型研究,对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怎么样进行规划进行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逐渐实现商业化 在2004年初,中国银行最先将个人客户的外币资金进行集合,将其在国际市场中运作,退出了个人外币的理财产品,这一产品的推出已经成为了我国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真正的开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的主导就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内的商业银行充分利用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利率比储蓄存款利率高这一个有利条件,纷纷将各自人民币的金融理财产品推出。详细观察并不难发现,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策略往往都具有产业和政治这双重的属性,但是,伴随着我国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的属性也就日以彰显,增强网络经济这一个背景下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的经营收入,不断追求利润,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管理理念,将产业作为特质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也就开始浮出了水面,在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的双重属性格局下面,有些银行或者集团都已经开始将播出机构以外的资产剥离直接进入到了市场之中,按照我国商业银行的模式来进行商业的运作,有些都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并且努力的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进行运作,信息传媒业也正在逐渐日益产业化。传播媒介的机构极其容易成为一个独立生产信息的产品以及与其它相关产品综合产业的公司。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提升金融理财产品信息透明程度 面对变化多和难度大的银行金融理财产品,我们必须要对银行的信息真实性进行一定的监督,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质量,对信息进行全面和真实的披露,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准则来对银行发展工作进行必要指导和监督,把银行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的监督相互结合,不断的对新会计准则所执行的问题以及银行的造假行为进行约束,不断的对信息市场进行净化,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信息透明度,最终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使用人员提供一个可靠和真实的信息。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促进金融理财产品信息化 对于我们来说,信息化社会并不陌生,为了对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适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也应该要加快自身信息化这一个步伐,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工作可以建立起业务和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的系统,实现银行的业务和财务相关信息的一次性处理以及实时的共享,大型的集团和企业也能够实行资源的优化,信息的共享,将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可以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再加上当前形势下网络技术已经大范围的得到了普及,我们能够将人工管理的成本和人为的因素减少,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计算的准确性。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保护各方的利益 我国资本市场其实是一个弱势有效的市场,所以,对于投资人员的保护具有很大的缺陷,特别是那些中小投资者并没有发言权,通常情况下都是不能够利用投票这一种方式方法来做出一定的选择,在我国商业银行投资者保护问题上面,长久以来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银行进行筹集以后的实收资本,必须要依法委托给法定的验资机构,使其进行验资并且要出具一个验资的报告,不管这些银行实收的资本以任何一种资产形式来进行筹集。银行按照法律法规依法取得的各种资金,其来源不同,处理的情况不能相同。那些属于国家直接进行资本注入和投资的,按照我国相关的规定要增加我国国有资本或者国家的资本公积,那些属于专项经费补助和贷款贴息的资金,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来进行处理。我国的银行依法进行借款和发行债券以及融资租赁等等方式来进行债务资金运转的,必须要明确其运作的目的,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合理资金的需求以及债务风险,必须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优化的决策,并且要签订一个书面的合同,完善以及建立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机制,建设起一支支高素质的银行理财队伍,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实施,将银行进行金融理财产品发展力度大大加强,银行进行各类财务活动进行了规定以及指导性的规范。 五、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逐渐实现商业化、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提升金融理财产品信息透明程度、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促进金融理财产品信息化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保护各方的利益这四个方面对有关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理论只有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因此,笔者主张将有关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研究这一个理论知识应用到银行理财实际操作中去。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中国金融理财产品市场概览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金融理财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多种理财机构并存、各类金融理财产品多元发展、理财市场法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居民理财观念逐步转变的新局面。 中国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发展概览 中国居民理财需求呈现出鲜明的“高增长、高积累、高分化”的特征。 首先,个人财富呈现高速增长,房产净值和金融资产增长是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统计,从1995年―2002年我国人均居民财富实际年均增长为11.5%。 其次,财富构成呈现高积累的特点。房产净值和金融资产,特别是上市或非上市股权成为中国居民财务积累的主要渠道和推动力量。 第三,金融理财市场的空间被打开。随着财富的增加,居民开始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对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更为关注。从中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来看,银行存款是主体,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项之和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高达近65%,而定期存款的占比近50%。股票和其他资产所占比重则相对比较低,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投资渠道有限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强烈的高储蓄意愿及对银行高依赖度。 第四,居民财产分布具有高分化特征,提出了更高水平的理财服务的需求。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06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发现,不到0.5%的中国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富有客户群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管理资产超过50万美金(约400万人民币)的家庭手中。财产在居民中的分布不均衡,高分化的特征对各类理财业务提出了定位目标客户群和差异化服务的要求。 中国理财市场的总体特征 首先,快速发展的理财市场凸现了监管上不一致的缺陷。 中国金融体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金融行业内各类机构都有自己的法律规范,明文规定分业经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暂行管理办法》中规定:“除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外,其他任何机构不得从事资金信托业务。”然而,在实践中,绝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在从事理财业务。各金融机构从事的理财业务名称各异,相关法规有的并没有明确表明理财产品的确切属性。比如说商业银行将其集合理财业务称为人民币理财业务;证券公司称为集合理财计划:保险公司称为投资连接保险等,但没有一个部门法规明确表示这类产品的信托性质。这就导致各有各的监管主体与相应的法规,行为规范得不到统一,由此就滋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监管不统一、不公平竞争等,对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立了信托公司,但是当时的信托公司并没有真正从事信托业务,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上了,成为银行的补充金融机构。经过5次整顿以后,信托公司终于回归信托主业,开始从事信托理财业务。而这个时候,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理财产品,试图在潜力巨大的理财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然而由于中国理财业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况下进行的,由此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一开始就存在制度上的缺陷。无论是理财的法律形式,理财机构的管理或是理财的配套法律设施都极不规范。 其次,理财产品的操作流程各不相同。中国的金融机构不少都在从事理财业务,但是操作流程各不相同。按照通常的做法,一般都是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委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管理和运用这些资金,投资到证券市场或是具体的项目,投资的方向和具体项目都是在集合资金以后才确定。而在中国,除了基金产品,其它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运作流程基本上都是先有项目,然后再推出理财计划,集合投资者的资金,是采取典型的“项目评估+筹资+投资+分配”这种操作流程。 第三,理财的需求有待专业的挖掘。由于中国的文化、理财传统的关系,社会大众对现财概念的了解不够,过分依赖银行储蓄,不懂理财。并且这些年来财富积累已经相当可观,所以看似理财需求很大,但是理财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分流太多的储蓄。 各类理财子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由于中国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理财市场主要由不同类型机构发行的理财类产品组成的。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最近三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产品规模迅速壮大。 2006年以来,以外币为主的股票挂钩型产品大量出现,成为2006年理财市场的最大的亮点。这种产品,大部分挂钩海外某一类型股票,或某一指数,最终收益和股票市场的表现挂钩。为了迎合中国投资者的需要,这类产品大多同时通过一定的掉期期权,设计成保本产品,股票挂钩产品从前些年的挂钩汇率产品,逐渐过渡到挂钩恒生、国企指数,现在演变成各种概念下的挂钩产品,种类之丰富是前几年难以想见的景象。外币的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投资于海外以美元计息的债券、票据等产品,由于在2006年美联储(FED)连续17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目前美元的基准利率已达到5.25%,如此高的无风险利率,使得美元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水涨船高,从年初的3%左右逐渐上升到目前接近5%的收益率,产品的表现十分稳定,收益也颇高。 相比于外币产品的五花八门,由于受限于投资渠道的狭窄,人民币产品2006年无疑难以让人满意,流动性过剩在推动股市屡创新高的同时,也令货币市场利率每况愈下,一路走低。投资其中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最高时的3.5%左右,下降到目前在2%2.5%,与同期的基金等产品动辄100%以上收益率比较则相形见绌,也造成了下半年人民币理财市场的骤然变冷。 但人民币理财市场上还是出现一些让人欣喜的变化。首先是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该产品自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率先推出,通过挂钩汇率产品,实现了人民币产品的一个小的突破。其次,银行信托类产品的突围。由于信托运作灵活,业务范围比较广,产品收益一直相对较高,而2006年下半年,银行推出的类信托产品,扩大了理财产品的种类。伴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转行,“打新股”产品成为顿为实用的人民币产品,工行和中信银行都先后推出。 QD产品是2006年最有希望给国内理财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的事件,但是,由于人民币每年高达3%的升值,QD在最重要的环节――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的过程中首先损失了3%,造成了最终的收益率不尽人意。虽然各方对QD抱以厚望,而且监管层在政策上力挺QD,但依然无法摆脱认购惨淡的局面。 基金产品市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基金创新持续不断。 基金是目前的理财市场上发展时间最长、市场规模最大、产业最为成熟、 业务最为规范的部分。从1997年进行试点以来,在政策扶持下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特别是在2001年开放式基金试点之后,开放式基金数量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截至2006年底,市场上共有基金公司58家,持有基金资产总份额6325亿份,基金资产总规模564.6亿元。2007年初,一举突破1万亿元,成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中国基金行业得以超常规的发展除了获得管理层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外,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居民理财需求才是根本的推动力。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市场: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从2005年3月开始破冰,由创新类证券公司推出,在2006年,券商明显加快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绝大多数创新类券商都推出了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06年以来,共有12只券商集合理财新品面市,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总数达到22只,募集资金近300亿,已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容忽视的力量。 受益于股市的火爆行情,2006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偏股型单只产品的最高收益率为97.8%,整体收益率近30%。虽然逊于开放式基金,但是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因而产品的知名度也极大提高,迎来了发行规模的大扩容。据统计,2006年新成立的集合理财产品的期初规模总和达175.58亿份,较2005年增长近41%。而且在2006年底前多个集合理财产品在开放期又获得较大数量的申购,如光大阳光仅一天的申购就达到35亿的目标规模上限,中信避险共赢也在年底接近了目标规模。未来随着创新类券商队伍的壮大和券商创新业务的升级,以及规范类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加入,券商集合理财的总规模还将壮大;而股市、债市和货币等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将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美好前景提供良好契机。 保险理财产品市场:投资范围不断扩宽。 2006年的股市飘红带动了基金等主要投资于股市产品的热销狂潮,不仅引发了银行储蓄的分流,而且对于理财市场中的其他类产品形成更大的竞争压力。投资保守、追求长期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首当其冲,虽然万能险和分红险的收益率也比2005年有所提高,达到4%-5%的水平,但是与2006年基金的投资业绩相比则无竞争力可言,市场吸引力下降的结果使得保费收入在上半年高速飙升之后,旋即归于平淡,全年增幅乏善可陈。而保险理财产品中比较激进的品种――投资连接险的收益则受到股市的影响而变得诱人,大量投连险产品的年内收益率高达50%-80%,如此高的收益率自然受人追捧,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投连险新品。 在股市行情走牛和政策放宽的双重推动下,保险公司对股市的热情高涨,2006年前10个月共拿出864.35亿元投资基金,直接投资股票(包括未上市股权)的保险资金也累计达683.26亿元,较年初增长330%。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集团还“得风气之先”启动了对未上市银行的股权投资,如平安49亿元收购深商行89.24%的股权,国寿56.7亿元认购广发行20%股权。 保险资金开始向产业投资进行渗透,中国人寿集团以350亿元入股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为南方电网第二大股东,并且试点投资天津渤海产业基金,还有部分保险公司对于风险创业投资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信托理财产品市场:凸现了信托公司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从2002年算起,信托投资公司经历了四年的大发展,经过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信托业重新树立了自身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2002年底第一批信托产品面世至今,经过四年的发展,信托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无论在产品数量还是产品类别上都比成立之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凸现了信托公司的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印证了美国信托法专家斯考特的那句触及信托业本质的精辟评语“信托的运用范围可以和人类的想象力媲美”。 2006年全年共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545个,发行规模594.05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5.05%和13.61%,其中信托产品的平均规模为10900万元,平均信托期限为2.03年,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4.71%。2006年信托产品发行在经历了1-2月的调整后,便开始复苏,虽然产品数量只是略有增长,但发行规模增长明显。随着银监会53号、54号文的下发以及国家对房地产的进一步宏观调控,产品发行从九月份开始进入低迷状态,从而使整个年度的信托产品发行与上年相比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总的来说都比较谨慎,在投资方式上,主要采用打新股、结构化设计和组合投资等方式以规避或降低风险。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试析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要点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和类别,比较了国内外金融理财产品的定义模式,认为我国应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统一定义,在具体立法技术上可以参考日本的模式。 关键词:金融理财产品;特点;类别;概念 根据不完全的粗略统计,国内包括商业银行、基金、保险、信托、证券等机构管理的金融理财产品规模总量约有人民币10万亿元左右,约占2007年我国GDP的42%,占国内居民存款的25%左右。 有鉴于金融理财产品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有必要对其进行严肃的法律思考,探讨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制规范问题。而作为法律研究的起点,首先必须分析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概念。本文将从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出发,分析其类别和国际定义模式,最后建议我国可以采取的定义方法。 一、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和类别 与其他产品不同,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主要限于金融市场工具。投资范围的确定使得金融理财产品不同于将投资目标限定于不动产、艺术品等的其他投资产品,并且使得金融理财产品主要由金融监管机关负责监管。由于现代金融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工具范围日益扩大,只要是能够产生现金流并且具有一定流动性和交易性的产品都可以成为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内容,比如一些不动产经过证券化后可以成为REITs金融市场工具,而大宗商品、能源的期货和期权也被认为属于典型的金融市场工具。 第二,金融理财产品并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一种无形的金融服务。金融理财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比如设计不合理,或者发生投资亏损,一般很难实行类似有形产品(比如汽车、药品等)的“召回”制度。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修正,特别是一些面向大众营销或者具有较大客户群体的产品修正十分困难,投资者一般只能通过赎回的方式来停止这种金融服务。很多国家的立法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适度的公法规范,而不将其认定为一个简单的商事合同,完全交由私法规范。 第三,金融理财产品的提供者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理财产品是一种金融服务,需要有专门的服务机构提供理财等增值服务。金融理财产品不等同于通过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进行的投资。在这些组织形式中,投资者并没有依靠其他服务机构进行投资管理,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不同于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或公司中的股东。合伙人和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由各自的法律如《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等规范,对法律未明确的部分,合伙人和股东可以通过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等进行进一步约定。对面向公众或特定对象进行的公司股权募集或者合伙人邀请,不应被视为是销售金融理财产品,因而不受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规则约束或管辖。。对于有限合伙中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合同)是否属于金融理财产品,国外目前还有争议,我国对此也未有明确规定。 第四,现代社会中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和经营可以跨越多个金融市场,或者多个金融机构共同为某个金融理财产品提供服务。比如,在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经常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发行信托投资计划,其中,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负责信托计划的整体运营,而基金管理公司则负责信托投资计划中的投资部分。在国外,金融理财产品的跨机构性就更为普遍,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经常联合开发金融理财产品。金融理财产品的跨市场性使得对其监管和立法需要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 金融理财产品除具备有以上特点外,还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根据金融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数目,可以将金融理财产品分类为单一客户金融理财产品和集合客户金融理财产品。或称为集合理财产品。如此分类的意义是根据产品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监管规则。一般而言,集合性金融理财产品涉及的人数较多,具有一定的公众影响性。从保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相对于单一客户的金融理财产品而言,应给予更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根据金融理财产品的提供单位不同,可以将金融理财产品分类为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和非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其中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可以再细分为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金融理财产品等等。这种分类方式在金融机构监管模式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此确定具体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机关。而对于非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如私募投资基金,则需要根据其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监管和规范。 根据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客户不同,可以将金融理财产品分为个人(自然人)类金融理财产品和机构类金融理财产品。个人类金融理财产品针对自然人等个人类客户,机构类理财产品针对的是公司、企业等机构客户。各国法律法规一般对面向自然人客户的理财产品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目的是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在合格投资者制度中,对自然人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往往也比较高。另外,还有趋势是将个人投资者确定为金融服务的消费者,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别关注,而机构类投资者则不属于金融服务消费者,一般不会得到特别保护。 根据金融理财产品的复杂程度不同,可以将金融理财产品分类为简单金融理财产品和复杂金融理财产品。其中复杂金融理财产品中又以结构化金融理财产品为主,并还可以再细分为信用结构化产品和非信用结构化产品等等。对于复杂金融理财产品,一般需要比简单金融理财产品更为详细的产品说明和风险提示,而且从目前各国的立法和监管实践来看,一般不建议将复杂金融理财产品向社会大众进行营销。 二、国外金融理财产品的定义模式 纵观主要金融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财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很少有国家直接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法律定义。大多数国家将金融理财产品作为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一部分进行立法和监管。 (一)“金融产品(商品)”模式――以澳大利亚和日本为例 澳大利亚于2001年修改《公司法》,增加了法律对“金融产品”的定义。根据该法,除有特别例外情况,金融产品是指人们进行金融投资、管理金融风险或进行非现金支付的一种工具(facility)。・按照这个定义,金融产品包括证券,票据、股票或政府债券,部分衍生品,利率和货币互换,保险产品(包括具有投资功能的人寿保险产品),年金利益,退休存款账户,外汇。存款机构的产品,不动产或其他财产的抵押等等。 2006年日本废除了之前的《金融期货交易法》、《投资顾问法》等法律,将《证券交易法》改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扩大了“证券”的范围,并进而使得金融商品的范围也大大扩大,金融商品包括了有价证券、货币、基于存款合同的权利,其他证券及类似权证,政府规定的其他证券或衍生品(但不包括《商品交易法》中的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种等,最大限度 地将具有投资性的金融商品、投资服务作为《金融商品交易法》的规制对象,构筑了从金融产品的销售、劝诱到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的横向的、全方位的行业规制和行为规制的基本框架。虽然日本的存款和保险等投资性质的金融产品仍由《银行法》和《保险事业法》管辖,但这些法律根据《金融商品交易法》所确定的原则,修改了各自的产品销售规则和对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澳大利亚、日本的法律没有直接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定义。从“金融产品”的定义来看,澳大利亚“金融产品”的外延已经包括了各类金融理财产品。日本的金融商品虽没有直接言明包括银行存款和保险产品,但十分明确地将“集合投资计划”列为金融商品,并且调整了相关银行业、保险业和信托业法律,使得对具有投资性质的银行存款产品、保险产品、信托产品等的规范与对金融商品的规范相一致。《金融商品交易法》在不对日本现有银行和保险法律“大动干戈”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包括了金融理财产品的范围,目的是将具有相同经济功能的金融商品置于同一法律规则之下,完善之前因分业立法而导致的不同业态间金融商品的规则不统一问题,以便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金融服务”模式――以欧盟为例 欧盟《远程销售指引》将金融服务定义为:银行服务、信用服务、保险服务、个人年金服务、投资或支付性质的服务。此外,欧盟对具体的投资服务、人寿保险、金融工具市场、未监管的集合投资计划等还有单独的指引规定。从《远程销售指引》的定义来看,金融理财产品既有可能属于银行服务,也有可能属于现代保险服务,与投资也密切相关,因此无可置疑地是属于金融服务的范畴。 (三)“特定行为和特定投资”模式――以英国为例 英国也没有从法律上直接定义金融理财产品,但英国通过对在“从事业务经营过程中”个人和机构的“特定行为”和“特定投资”进行定义,将金融理财产品的规范囊括其中。根据《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受监管的“特定行为”不仅包括实际从事该行为,也包括提议或同意从事该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从事投资活动:即以本人或人的身份买卖、认购和承销某种“特定投资”:如果涉及的“特定投资”是保险合同,则包括履行该合同;(2)安排投资交易:即为他人买卖、认购和承销某种“特定投资”作出安排;(3)吸收存款;(4)保管与管理财产:即保管和管理属于他人的财产或作出该类安排(例如银行的保管箱业务);(5)投资管理:即管理属于他人的由投资组成的或包含投资的资产,例如各类投资管理公司或养老基金:(6)提供投资建议;(7)设立共同投资基金;(8)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发出投资指令:即用计算机系统为他人传递电子化的投资指令,以取代书面指令。 “特定投资”的种类则包括:股份或股权:创立或确认负债的证=陪(例如债券和存款证书);政府与公共证券;赋予投资权利的证=5(例如认股权证);代表证券的证明;共同投资计划中的单位份额;期权;远期;盘差合同:保险合同:参加劳埃德协会的保险业务:存款;以土地为担保的贷款;以及对符合上述规定的某类特定投资的权利和利益。金融服务局还可以在实践中将更多符合该定义的金融产品纳入“特定投资”的范同。从“特定行为”和“特定投资”的范围可以发现它们涵盖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基本包括了所有金融理财产品。 (四)“证券”模式――以美国为例 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采取统一立法的做法不同,美国的立法者没有对金融产品做统一定义。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的《证券法》将“证券”的定义设计得异常广泛,使得不少美国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或服务都属于“证券”,而归证券法律的管辖 美同1933年《证券法》第2节(a)(1)规定,证券是指各种票证、股票、国库券、债券、无抵押债券、利益证明或参与某种利润分配协议的证明、担保信托证、筹建经济组织证、可转让股权、投资合同、有投票权的信用证、证券证明、油矿、气矿或其他矿藏开采权未分配部分的权益;任何证券、存款证明或者组合证券和指数证券(包括根据价格而计算出来的利益)的卖空期权、买空期权、买空卖空期权、选择权或者特权:任何在全国证券交易所上交易的有关外币的卖空期权、买空期权、买空卖空期权、选择权或者特权:或者,从总体上任何被认为是“证券”的利益或工具。或者购买上述内容的临时的或中介性的收据、担保、保证等各种利益的证明。除例外或得到豁免,任何发行证券的行为必须遵守《证券法》的规定,并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 美国《证券法》对“证券”的定义是如此广泛,基本上只要是向公众发行的,即使不是公司的股权,比如说是可以自由转让的有限合伙合同(权利),也被认为属于“证券”。美国最高法院2004年在SEC v,Edwards一案中还判定:保证固定回报的投资安排属于投资合同,应归《证券法》管辖。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美国的“证券”还是不能完全涵盖所有金融理财产品的范围,比如对于投资“期货”的金融理财产品,就不属于“证券”,而受《投资公司法》、《期货交易法》、《银行法》等其他法律规范。造成美国金融理财立法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在金融市场早期,金融理财产品大部分具有“证券”性质,因而美国的有关立法机关将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对“证券”的规范上: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作为普通法系国家的美国,在涉及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制度中,即使没有统一的金融理财规范,但投资者可以借助受信法律(Fiduciary Law)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三、结论:统一定义我国金融理财产品 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与各国金融立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对各类金融理财业务的监管和法律标准非常不统一,金融理财机构按各自行业的标准和习惯从事金融理财活动,监管机关也按各自的标准对这些活动进行监管。比如,对信托公司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主要由《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来规范,对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来规范,信托公司和商业银行均由银监会直接监督管理,前述两个办法也由银监会制定。对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主要由《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和《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证监会规定来规范,对证券公司的金融理财产品主要由证监会制定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来规范。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投资连结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理财业务由保监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上述各个办法和法律都有各自的管辖内容,立法层次也参差不齐,有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也有行政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对金融理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并且,国内的各个行业协会,如证券业协会、银行业协会、信托业协会和保险业协会 等,也都没有联合对金融理财产品的操作规范进行统一自律。 鉴于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金融理财产品国际立法标准作为引导和参照,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规范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技术。也很难判断哪种技术更胜一筹。但美国模式所显示出的过于倚靠证券法律,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规范和监管规则散乱的做法显然不是最优选择,因为这不仅造成了金融理财产品之间的概念不统一,而且也造成不同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适用产生不同。同样是不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直接定义,澳大利亚通过定义“金融产品”,欧盟通过定义“金融服务”,而英国则通过定义“特定行为”和“特定投资”的方式,将金融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投资和经营业务囊括其中,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统一规范,在很大范围内规范了金融理财市场,避免在金融理财的法律规范方面出现立法真空或者立法交叉等问题。特别是日本通过修改现有证券法律,新设“金融商品”概念,取代之前过于倚重的“证券”概念,逐渐摆脱了美国立法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立法效果。我国的金融立法与日本一样,既具有大陆法系的基础,但又深受英美法系的影响。通过澳大利亚、日本、欧盟、英国、美国相关立法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统一规范比分散规范的效果相对要好,特别是在出现金融危机时,统一的法律规范更能有效地规范和控制金融理财产品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统一金融产品的立法目前已经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盛行起来,我国对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规范也一直比较分散,而且法院也不可能如美国那样进行“造法”,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统一定义是我国应该选择的立法道路。除美国外,澳大利亚、日本、欧盟和英国的模式都可以为我国所采纳和借鉴。即使是采取“证券”模式的美国,其实其对“金融服务”也有专门的法律定义。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法》明确了银行、保险、共同基金、年金、投资服务等都属于金融服务的范围。”从这个角度出发,金融理财产品应当被认为内属于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可以由相关的金融服务或者金融商品(产品)法所一并规范。而且,由于金融产品(包括金融理财产品)的变化、创新较多,如不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就有可能会出现监管或者法律规范的真空。为尽量减少立法成本,我国可以采取日本的方法,通过大改一部基本法律,如《证券投资基金法》,小改其他相关法律的方法,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统一定义和立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方式来统一定义金融理财产品:首先,明确金融理财产品是一种具有投资和风险双重特性的增值服务,其投资范围限于指定的金融工具市场;其次,通过不穷尽列举的方式,指出金融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理财计划、证券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计划、集合理财计划、投资性寿险合同、企业年金基金等具体形式;最后,区分集合类金融理财产品和非集合类金融理财产品,对其提出不同程度的监管要求。集合类金融理财产品必须由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提供,而非集合类金融理财产品则可以由其他机构提供。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对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影响分析 摘要: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主流。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采取银信合作主要方式,这一金融创新实现了多方共赢局面,笔者着重从金融宏观调控视角,分析了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可能削弱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并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信托;金融宏观调控 一、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发展概况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银行相继发行了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包括信贷类、票据类、货币市场类等理财产品。其中,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1]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是企业通过银行向企业和个人投资人借钱,并在到期后向投资人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一种类似企业债券的产品。 2009年前11个月,全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7594亿元,相当于全国人民币贷款新增额的8%。以一年期(含一年)以内的短期信贷理财产品为主,初步估算占全部理财产品发行额的60%。[2]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在3%-7%之间,高于同档次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发行主体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的设计和发售均集中在商业银行总行,商业银行一级分行主要是推介项目和售小部分理财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借款人大多是中央或地方的能源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政府机构以及高等院校,该类借款人普遍具有信用等级较高的特点。 二、银信合作方式是信贷类理财产品采取的主要形式 当前,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以“银信合作”形式为主, [3]发行规模上占到所有理财类产品集资额的80%左右。 银信合作指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该形式主要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由银行与投资者签订代客理财协议;第二环节,商业银行以单一委托人的身份与信托公司签署信托协议;第三个环节,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信贷资产保管服务协议,委托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管理。通过以上三个环节,银行作为中间媒介实现了投资者与信托的成功对接。从产品设计来看,上述信托产品的设计是一个完全符合监管要求的完美逻辑。 银信合作并非那么简单。从表面看,在银行和信托的合作中,信托公司是发起人,而银行只是单个委托人,但实际上,真正的发起人并非信托公司,而是银行。特别是银行与信托公司签订的“信贷资产保管服务协议”,银行最终履行了自家贷款的管理工作。从产品的推出流程来说,是银行先与投资者签订委托理财协议,开始募集资金,如果完成了标的要求,信托计划才会成立,银行才会和信托公司签署信托协议,一个完整的信托类理财计划才正式诞生。 三、银信合作信贷类理财产品在金融创新方面实现了共赢局面 通过银信合作使银行达到了金融创新∶从银行视角看,发放贷款不占用任何贷款指标,中间业务得以发展且收入增加,银行满足了个人和企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投资需求,银行后续的对公存款相应增加;从信托公司视角看,获得了中介费用收益,其收益额是贷款总额的万分之八至千分之一;从投资者视角看,相对于自行投资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降低了个人投资门槛,理财认购起点为5万元,满足了小投资者需求;相对于单纯信托产品,增加了银行的信用保障,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加了投资收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实现了银行、信托、投资者等多方面的共赢。[4] 四、信贷类理财产品削弱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 信贷类理财产品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削弱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 1.信贷类理财产品是银行将“表内转表外”的重要通道 信贷类理财产品是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银行通过信托平台,将银行资产池中的信贷资产设计成理财产品,发售给投资者,并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发放新贷款。这个过程就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信贷资产业务转变成中间业务,转到资产负债表之外,成为贷款增加的一个漏斗。 2.银行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变相增加贷款规模 从金融宏观调控角度,银行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变相增加贷款规模。一方面,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要将贷款“由小做大”。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使银行信贷规模受到限制,银行采取理财形式可以规避信贷规模管理,使理财形式的贷款由小变大。全国信贷类理财产品自2008年开始不断增加。2009年11月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理财产品在信贷类产品的带动下发行达到了576款,创下了今年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理财产品发行的新高,同时,发行规模预计在3400亿左右,也创下了年内的新高(见表1)。[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提供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得出。 另一方面,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要将贷款“由大做多”,突破资本充足率的约束。2009年上半年,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商业银行出现了天量贷款,进入下半年,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放贷款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而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可以不受资本充足率限制,呈现爆发式增长。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季度后在银行新增贷款逐月减少的情况下,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理财产品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9月全国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1525亿元,10月受国庆长假因素影响有所回落为852.9亿元,11月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亿元。2009年1-11月,全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7594亿元。[6][7]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可能削弱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根据经济形势,国家往往通过对贷款总量、信贷结构、融资条件等进行调整,增加或者减少某些行业的信贷支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目的。而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属于表外业务,不受信贷规模限制,银行的一些贷款项目就可通过信托来完成,使这部分资金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未能达到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从而可能降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 五、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1.将信贷类理财产品纳入宏观金融统计和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不计入其资产负债表内,因而也不反映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金融统计的“各项贷款”项下。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可参照“票据融资”项目,将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纳入信贷统计范围,更好地为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服务。同时商业银行应将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及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报送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集中统一信息管理,这样即有利于人民银行对理财产品的规模统计,又有利于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查询和风险控制,更有利于向银监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2.银监部门应加强微观监管。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金融创新,可能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风险防范,从宏观调控角度不容忽视。[8]虽然包括信贷类理财产品等在内的银行理财产品不需要审批,但是银监部门应针对理财产品进行监管和规范。目前,商业银行统一由其法人机构在发售理财计划(包括总行管理及总行授权分行管理的理财计划)向银监会监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报送相关资料的报送时限是10日前, 银监部门应将报送时限提前到30日前或者60日前,使银监部门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其拟发售的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测度。银监部门还应对银行理财产品执行从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到营销手段等统一的监管标准,执行统一的监管尺度,使银行理财市场步入了“先规范,后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 3.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风险控制和投资者风险教育。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虽然信贷类理财产品业务是投资者直接融资给企业,银行只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但投资者多是银行的核心客户,银行应控制信用风险,待前做好审核、贷中做好尽职调查、贷后严格管理,严把审核关口,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增强信息透明度,利于投资者风险控制。[9]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银行信托理财产品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应该对理财产品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在产品说明书中充分列示投资项目本身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政府信用风险等,向投资者说明产品预期收益率不能等同于银行存款利率,并可能发生投资利益受损的情况,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金融理财产品论文:信托理财产品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的盈利比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富的快速积累,居民、机构投资理财需求逐步增强,金融机构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发展,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活跃。尽管有关负面现象不时发生,但理财产品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唤醒了社会公众的理财意识,催生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清晰化和资产配置的个性化,理财市场正迈上快速发展的新台阶,并呈现产品类型多样、投资领域广泛、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等特点。 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条件下,不同金融机构按照不同的监管规则开展理财业务,法律和监管成为推动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发行金融机构类型看,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信托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战略重点。 各类理财产品的盈利模式比较 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 信托报酬。根据《信托法》规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应该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不得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取利益。信托公司经营信托业务,应当依照信托文件约定以手续费或者佣金的方式收取报酬,并应向受益人公开,说明收费的具体标准。目前信托公司在设定信托报酬时,有固定信托报酬和浮动信托报酬的不同设计。浮动信托报酬将信托报酬与信托收益率联系起来,通过设立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临界值,如果到期实际收益率低于临界预期收益率,受托人不收取信托报酬;高于临界预期收益率,受托人采用收益分成或其他交易结构方式提取浮动信托报酬。 一般而言,单一信托信托报酬较低,为0.3%左右,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信托报酬较高,为1%~3%居多(个别产品例外)。 投资者收益率。《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规定: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有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认购风险申明书至少应当包含“信托计划不承诺保本和最低收益,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较强的合格投资者”的内容。 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一般都有预期收益率。从产品预期收益率设计看,有固定收益和浮动的区间收益率。相当多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都根据客户资金规模和期限进行差异化处理,设计了有浮动的区间收益率。越来越多的信托产品采取资金或期限阶梯型浮动区间收益率设计,预期收益率通常与投资资金规模挂钩,一般资金规模越大,预期收益率越高;产品期限越长,由于流动性溢价的作用,预期收益率越高。 从整体来看,由于受到发行信托公司的市场形象、发行地区、发行规模、存续期限、资金投向、风控方式的影响,不同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低存在较大差别(见表1、图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主要针对零售客户的中间业务。理财产品的管理费是银行理财业务最主要的收入,一般收取的方式是按照理财产品的规模收费,或者按照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一定比例收费,或者将两者结合收费。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的设计非常丰富,有固定收益率和浮动收益率、不区分投资额度的单一收益率和根据投资额大小划分的资金递进收益率,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设计则根据挂钩对象的表现来选择。 从2010年1~10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结构看,超过92%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在5%以内(见图2)。 私人银行业务。全球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为手续费型模式,即以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鼓励客户经理多销售产品,着眼于销售业绩提升,这种模式盛行于北美;另一种为管理费型模式,以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是全面的理财规划,致力于建立并维护长期客户关系,较多存在于西欧。 中资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单一,普遍不对客户收取管理费,手续费成为私人银行最主要的盈利点。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应在准确区分不同资产规模、不同财富管理需求的客户和定位的基础上,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实现私人银行盈利模式的优化。 基金公司理财产品 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费用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金设立、销售、买卖发生的费用,该部分费用由投资者直接承担,即持有人费用,如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基金转换费等;一类是基金在运用过程中的管理费用,包括基金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 我国股票基金的认购费率大多在1%~1.5%左右,债券基金的认购费率通常在1%以下,货币市场基金一般不收取认购费。开放式基金现行申购费率水平在0.3%~2%之间,大部分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费率都是资金阶梯递减型,开放式基金赎回费率在0~1%之间,部分基金的赎回费率随持有期的增加而递减。 开放式基金按照固定的比例从基金资产中按日计提、按月收取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目前,我国股票基金大部分按照1.5%的比例计提基金管理费,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低于1%,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33%。基金托管费收取的比例与基金规模、基金类型有一定关系,开放式基金托管费通常低于0.25%。 管理费收益是基金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基金提取的管理费主要取决于资金资产的规模,而不是基金的业绩。我国不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投资业绩和服务水平大相径庭,而基金管理公司无论业绩好坏都“旱涝保收”地提取固定费率(表2,见下页)。 专户理财产品。专户理财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最低可相当于同类公募基金费用的60%,和公募基金相比有一定的费率优势。 业绩报酬是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独有的费率结构,它允许当基金赎回时的收益高于一定基准时,产品管理人可以提取一部分业绩报酬。按照相关规定,在一个委托投资期间内,业绩报酬的提取比例不得高于所管理资产在该期间净收益的20%。固定管理费用和业绩报酬可以并行收取。 在公布了业绩基准的一对多产品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绝对收益基准,只有极少数产品沿袭了公募基金的风格,采用股票和债券的混合指数作为衡量业绩的准绳。具体来说,一对多产品绝对收益基准的设定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在产品存续期内设置一个确定的年化目标收益率,二是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或在此利率基础上加上一个百分比,以此作为产品目标收益率。 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集合资产管理。集合资产管理产品的费用一般包括参与费、退出费、托管费、管理费、业绩报酬。不同产品的各项费率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一般而言,申购、管理、托管、手续和销售服务费是以固定费率为主,但产品的认购费、业绩报酬和赎回(或退出费)则以阶梯型费率为主,固定费率为辅。 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产品实行与客户风险共担制度。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产品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自购资金有限补偿法。证券公司通过投入部分自有资金,承担起一定的风险责任,并分享相应的产品收益。这类产品中,当投资收益出现损失时,证券公司将用自购资金对投资者的亏损进行有限补偿。二是收益锁定保障法。此条款类似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的“保息条款”,即在保本的基础上锁定投资者的部分收益。 定向理财。定向理财收取的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业绩报酬和其他税费,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为证券公司和托管银行收取,一般按日从委托资产中计提、按月或按季提取。业绩报酬是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每年末和合同终止时一次性从委托资产中提取。 保险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产品费用。万能险收取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部分领取费用)、退保费用。各项费用的比例在《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中予以上限规定。 投资连结保险收取的费用包括初始费用、买入卖出差价、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账户转换费、部分领取费用)、退保费用。各项费用的比例在《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中予以上限规定。 按监管部门规定,分红险在保险期间,保险公司不再另外收取费用。 保险理财产品收益。保险公司在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中演示保单利益时,用于利益演示的分红保险的高、中、低三档假设投资回报率分别不得高于6%、4.5%和3%,现金红利累积年利率不得高于3%;用于利益演示的投资连结保险的高、中、低三档假设投资回报率分别不得高于7%、4.5%、1%;用于利益演示的万能保险高、中、低三档假设结算利率分别不得高于6%、4.5%和最低保证利率。其中,用于利益演示的分红保险的假设投资回报率是指用于计算分红保险红利分配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假设,用于利益演示的投资连结保险的假设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连结保险对应资产扣除资产管理费后的净投资回报率。 万能险的投资账户一般有2.5%保底收益,此外还可分享投资回报。根据监管层要求,保险公司每月需公布万能险的结算利率。2010年以来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中国平安个人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已由1月的4.5%调整至7月的4%。 投资连结险没有保底收益,设有多个投资账户,分别投向股票、债市、货币市场等,投资连结险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据《华夏时报》相关统计,从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11月15日,纳入观测的30多家寿险公司240个投资连结险账户收益中,只有9个账户的收益率超过10%,75个投投资连结险账户的投资收益为负,占比达到31%,有38个投资连结险账户的投资收入不到1%,45个投资连结险账户的投资收益没有达到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2.25%~2.5%。65%的投资连结险收益抵不上一年期存款利息。 分红险预定利率通常设计为1.5%~2.5%,分红率则根据当年公司可分配盈余的70%来分配。2009年,国内分红险的年度综合收益率在3%~5%之间。预计,中国人寿2010年分红险的综合回报率为4.8%,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公司的分红险综合利率也会在4.5%左右甚至更高。分红险安全性好,具有保险功能,还能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但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收益=保底收益+不固定分红”)。所以一家保险公司的总体投资收益对其分红产品的分红状况至关重要。 因此,通过比较各种理财产品的特征可发现(表3),买卖费用、投资收益率是影响理财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从表3也可以看到投资者购买费用低、收益高、稳定性好是信托理财产品的主要卖点,也是信托产品重要的比较优势。 结语 分析比较其他理财产品的特征,总结其发展路径,对于正确认识信托产品的定位,促进信托市场的理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信托延绵数百年在世界各国经过普通法系和民法法系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结构变迁,其最大的功能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巨大弹性空间的财产管理制度,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财产制度安排。 “十二五”时期,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与优质服务将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理财业务将是中国金融业最具成长性的业务,市场需求旺盛,中国的理财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信托理财市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的明晰化,财富的分散化和管理的社会化,信托财产和信托资源进一步丰富与拓宽,受托管理、运用信托理财方式的需求不断扩大。通过弘扬信托制度,将为促进财产的有效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广阔的空间。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信托业的繁荣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信托公司应在竞争、融合、创新、发展的理财市场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以信托的制度优势促进中国理财市场发展,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跨行业合作,在为投资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理财产品中显示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系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兼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
工程勘察论文: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 图表 编制程序 岩土分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 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 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 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 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 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 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5)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 (6)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 2 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小;钻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则,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评述;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报告应附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勘探点测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图而省去表。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2.1 地质地貌概况 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2.2 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2.3 地下水简述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2-4、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2.4 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2.5 其他专门要求 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如饱和砂土的震动液化、基坑排水量计算、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刚度的测定、桩基承载力计算、软弱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等。 2.6 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3 图表编制要点 3.1 主要图件 (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 (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 (3)工程地质剖面图。 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4)专门性图件。 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3.2 主要附表、插表 (1)岩土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2)原位测试成果表。 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桩基力学参数表。 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4 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4.1 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4.2 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4.3 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4 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4.5 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4.6 提高综合知识技能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只要多干多学,善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地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 工程勘察论文:从工程技术审查看工程勘察产品的质量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的较好,也有的较差,审查通过率较低即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列举了若干质量问题的表现,阐明了审查不能通过的技术原因,提出了争取一次性通过技术审查可以把握的基本原则,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朋友们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 技术审查 勘察质量 基本原则 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报告一次通过阶段性技术审查的很少,一般都要补充修改报告,二次报审甚至三次报审才能勉强通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重复性工作?最直接的解释是勘测设计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我院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勘测设计技术把关的主要机构之一,主要任务就是工程技术审查,凡是国家投资(部分或全部)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不能通过我院的技术审查,就不能上报立项上马兴建。 影响勘测设计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列出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人文的、专业技术的等等,我们只讨论纯技术性的。笔者在本文中浅议关于某些工程勘察产品质量问题之后,主要还是从工程技术审查的角度,就我们所审查过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工程技术问题的把握原则,就工程地质专业(其他专业不议)而言作些浅显分析,希望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朋友们有些帮助。从不同角度对某些技术问题开展讨论,或许是有益处的。 1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产品质量的理解 物理产品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所组成的有体型轮廓的物理实体,例如大楼、大坝、桥梁、汽车、飞机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书桌饭碗等等。物理产品的质量,可以用明确的质量特性来描述:a)功能性;b)可信性;c)安全性;d)适应性;e)可实施性;f)经济性;g)时间性。 逻辑产品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例如勘测设计产品、文化产品、软件产品等等。逻辑产品的质量与物理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区别,可能不太适宜采用关于物理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界定。因为,勘测设计报告图纸这样的逻辑产品,是生产出大坝这样的物理产品的前奏,因此又被称为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而大坝这样的物理产品的质量特性必须是物理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才能检验。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怎样用逻辑产品的质量特性来有效地控制其将产生的物理产品的质量特性?显然,我们已经越搅越糊涂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系统曾经组织参照物理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搞过一阵质量特性评定实施细则的推广应用工作,好像后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勘测设计产品质量的起色。 关于建设工程和工程勘测设计的质量控制,国家建设部和各行业均了若干法规性文件(《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标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ISO900X》等)和标准(各类《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等),还有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专门机构,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质量技术监督局(站、所、中心等)、资质认证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TQC、QC小组)”,到20世纪90年代的轰轰烈烈的“贯标”运动,21世纪开始的“强制性条文宣讲”、“资质认证”、“质量认证”等运动,甚至不惜采用高科技的“工程勘测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等等,措施可谓全面,但却永远也不可能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像法律再严格但永远不可能不出现犯罪问题一样。 可见,关于勘测设计产品的质量问题,我们除了许多措施手段之外,也许还要从更为全面更为人性化的方面去考虑,就像国家强大了经济发展了但还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勘测设计产品的质量问题,或许也该去寻找新的出路了。 2 工程地质勘察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 根据笔者的理解,工程勘察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应该表现在:基础资料、分析论证、专业结论和成果表述四个方面。之所以技术审查通过率低,自然与勘察产品质量有关。体现质量优劣的这四个方面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放松,都将影响到产品的整体质量。 2.1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的获取一般有两条途径:收集和实测。我们只要随意翻开任何一本专业教科书,都可以见到关于如何获取基础资料的详尽阐述。 2.1.1收集类资料 一般说来,工程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基本地质环境条件,一方面可以从一些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教科书、地质图、专著、专业性期刊杂志上获取,最权威的是全国各省区都有的《区域地质志》;另一方面可能是前人留下的、他人提供的,或其他行业为其他工程已经提交的勘察报告、工程介绍等等,尽可能收集为我所用。 我们在工程审查中感到,此类通过收集就可以获取的基础资料,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却往往大有欠缺,主要表现在引用资料不能做到合理取舍为我所用,对正在勘察中的工程针对性不强,不能明确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工程区地质环境的概念,也不能正确地应用这些已有资料为自己工程添砖加瓦。当然这还是属于不足之处的小问题,只要认真对待即可解决。 2.1.2 实测类资料 针对正在勘察的工程的实测类资料是必须的也是最可靠的。此类资料包括勘探类(钻探、硐探、坑槽探、物探等)、地质测绘类(地质填图、实测剖面、地质描述、洞穴测试等)、测试类(岩土体室内外各种试验测试、渗透测试及长期观测、地质体变形位移监测等)以及由这些实测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后的归类资料。 实测类资料最怕做假。尽管个别造假资料并未对工程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其性质是十分恶劣的,后果也是最可怕的。实测类资料要尽可能避免以偏概全,例如某岩溶工程区经调查某一高程有泉水出露,但就以此当成该区岩溶地下水位,是不可靠的。 实测资料的分析整理是较为复杂的课题之一。经分析整理后的资料,需要提出工程区各类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地质建议值。这个地质建议值的技术含量最高,是建立在可靠的测试资料、类比资料和地质师的经验之上的,也是地质师对工程区地质环境的理解、对所在工程建筑物受力条件和运行条件的理解、对工程总体把握的程度等等方面的反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地质参数与地质师的专业素质关系重大,从而导致了人为因素的存在。学术界研究了许多地质参数的取值方法和理论,试图消除人为因素。我们搞工程,数学力学计算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某些方面仍然是经验性半经验性决策,这就是人为因素。当采用了所谓的理论方法消除了人为因素之后,不知道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请不要忘记时代强调的是“人的因素第一”。 实测类资料中对工程稳定(边坡、坝基、洞室等)有重要影响的地质缺陷体、结构面、洞穴区、渗漏区等条件的查明,边界条件的确定,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认真对待,重大问题还应考虑专门性勘察研究。此类问题对于重大工程一般不会遗漏,非重大工程出问题的较多。 2.2 分析论证 在充分获取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分析论证,这是体现地质师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思想的升华过程。我们的许多勘察报告所欠缺的正是分析论证这一环节,因此地质师们往往又被学院派人士白眼为理论素养不足的地质匠。当然,经验丰富的地质师对学者们的讽刺也是有说法的,因为学者们时而也在工程实际面前大跌眼镜。 其实,就搞工程而言,最实用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就是最好的理论;深入浅出摆事实讲道理式的文字说明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分析论证报告!那些让人看不懂的与工程实际相去甚远的所谓的理论性很强的杰作,请学者们慢慢研究去。地质师们需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回答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勘察报告中讲出道理,作出评价,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体现。当然,在分析论证充分说理的过程中,地质师的丰富经验与创新思想相结合,碰撞出超级火花,就可以申请工程院院士了。 我们所常见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分析论证方面略显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少有或没有分析说理的过程;有时应用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不符合当前研究的工程实际问题;所选取的类比工程与当前工程有本质性差异;对设计意图吃不透因而地质评价的针对性不强;对基本资料研究不透因而对问题的分析不能深入;缺相关专业的知识而导致对问题的研究抓不住实质;对规范的理解存在唯书论;等等。 2.3 专业结论 工程地质结论应该包括:确定性结论、推测性结论、可能性结论和暂时无法作出的结论。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对工程的把握,通过认真的理性的分析论证,准确地给出地质专业性结论,这是地质师的基本任务。当能够明确地得出确定性结论时,一定不要拖泥带水留下尾巴影响工程技术决策或误导后续勘测设计工作;而对于基础资料不足分析论证不充分暂时作不出明确性结论的,就一定不要勉强作出结论,但必须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推测性和可能性结论,则应留有余地并提出继续开展相应工作的建议。 地质报告中关于专业结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某些问题没有结论,例如摆了许多水库区的地层岩性条件之后,并不回答水库渗漏与否这样的实质性问题;某些问题超权限作结论,例如库区矿产问题,只能由地矿部门来回答且必须出具确认性文件;某些问题结论错误,例如某一类软弱夹层对某一类工程的稳定问题并不起控制作用,但却被作为主要问题来研究;还有一些不属于地质专业的表态性结论,例如坝址选择,我们只能从地质专业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分析论证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就完成任务了,并不需要我们这个专业去进行什么施工方便经济合理这样的综合性比较。这就相当于侦察兵和情报部门的任务是搞清敌情为战略决策服务但并不负责战略决策一样。当然有时地质专业在工程决策中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也是多专业全面比较综合评价的结果;只有当地质环境恶劣到根本不宜兴建工程,或兴建工程代价太大甚至可能诱发严重地质灾害时,地质专业就可以起到一票否定的作用。 2.4 成果表述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以勘察报告和图件的形式提交。报告和图纸主要是逻辑性质的产品,这些逻辑产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一本勘察报告,你完全可以从字里行间去读出报告编写者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学术思想和工作能力;你更可以体验那些报告的校核人、技术把关的总工程师们的工作态度。你也可以从一张普通的工程地质图去感悟制图者的专业境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主要由前述的基础资料、分析论证和专业结论三大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前面业已阐述,下面我们主要集中于报告编写方面的讨论。 2.4.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工民建系列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本质区别,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较为规范化标准化,甚至已有软件帮你写报告,你只需要填写一些基本数据就可以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没有标准的编写格式,只有大致轮廓的章节顺序。因为不同工程区条件和问题差异太大,分析论证的过程需要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安排大量文字章节,辅以若干插图插表,以及分析计算成果等等。 勘察报告编写质量主要表现在章节安排、逻辑顺序、文字质量、插图插表,最后是编辑打印等等方面。工程勘察花去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财力,成本较高,最终成果就是提交的勘察报告,因此在报告的编写方面下功夫不够差错较多是很不值得的。 2.4.2 工程地质图 工程界勘察已实现了计算机制图。图形看上去很美观漂亮,但有时却往往经不起专业推敲,甚至存在一些制图常识性错误。例如图纸上的图形在图例中找不到,给本来就令人头痛的地质图带来识图困难;而图纸上没有的却在图例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手工制图中决不会出现,因为多画一个图例就多花一分功夫,而用计算机制图时就被一个简单的拷贝命令立即成批地实现了。图件方面表现出的质量问题,一般还不是专业技术方面的,主要是制图者、校核人审批人工作态度的反映。 3 阶段性工程技术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的技术原因 近年来有相当比例的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报告不能一次性通过技术审查,在工程地质专业中纯粹属于技术原因的有两大类:第一类属于实测类资料差得太多,必须按需要布置地质勘探试验等外业工作予以获取。第二类属于基本资料尚可,但分析论证不力,结论有误;或尚差缺部分外业资料但并不影响到本阶段的技术设计方案的变更或重大修改,可以放到下阶段去补充勘察,但本阶段需要补充内业工作,修改勘察报告达到阶段性要求。第一类问题影响较大,补充外业勘探试验工作也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周期较长,有可能还会失去当前项目立项时机,因此应尽量避免。 最近我们审查过一个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阶段),230余米高的双曲拱坝。按规范要求,两岸30m~50m高程应有一层勘探平硐控制,但此工程两岸仅仅只有一至二层勘探平硐,且还不全在坝肩位置上,对于影响到大坝抗滑稳定的地质结构面的空间方位和性状等问题根本不能有效控制,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只有两组,完全不能满足高坝工程分析研究对基本资料的要求,属于勘探工作量严重不足且地质条件对工程设计方案有重大影响,设计方案没有可靠地质基础资料的支撑,重大技术问题不清楚不落实,技术审查当然不能通过,并且需要补充大量地质勘察试验工作。 大家知道,拱坝由于受力条件的特殊性,因而对坝基(肩)地质条件的要求是所有坝型中最为严格最为苛刻的。坝基岩体结构面的空间方位、性状、物理力学性质,对大坝抗滑稳定和变形控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任何分析研究推测判断,没有可靠的勘探资料予以确认,是不能作为设计依据的,特别对于重要工程的关键部位更是如此。规范规定30m~50m高程就要有一层人可以进去详细地进行地质测绘、试验、结构面统计等等地质工作的勘探平硐,也是从众多工程实践中归纳和提炼出来的,属于必须遵照执行的硬性规定。上面这个工程实例比较典型,勘察工作出现了较大反复,在此列举希望引以为戒。 当然,某些特殊问题也有留到施工期去补充勘察的。例如某工程为当地材料坝,河床坝基存在5m~12m厚第四系冲积砂砾石覆盖层,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应该对此覆盖层进行详细勘察,覆盖层的颗粒级配、密实程度、液化性质、变形特征、承载能力等均应作出评价,以便对覆盖层作出保留还是开挖的设计决策。但是往往许多工程在前期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作出保留与开挖的准确评价,这时可以考虑留到施工期继续研究,但在前期工作阶段宜按覆盖层全部开挖考虑,施工期可以通过补充工作后考虑全部开挖、部分开挖或全部保留的决择。 4 争取阶段性工程技术审查一次性通过的基本原则 阶段性工程技术审查不能一次通过,不一定是地质专业的原因。本文不涉及其他原因和其他专业的问题,只议工程地质专业争取一次性通过技术审查的基本原则。其实,前述第3节的工程举例中,已经表明了工程地质专业技术审查通过与不通过的基本尺度,这里我们来归纳出几条,以便大家来共同把握。 (1)勘探工作量应基本达到规范要求。特别是对于混凝土高坝类坝型,其对地质条件的要求远高于当地材料坝坝型,勘探和试验工作量至少应达到或接近规范规定的最低要求,不能像前节中列举的拱坝实例那样相差太远。 (2)对于本阶段稍微欠缺一些勘探试验工作的,地质应建议按最差条件考虑工程处理措施,这就是暂时不能作出确定性结论的,以工程量“包得住,留有余地”的方式去处理;各类地质建议参数在初期勘察阶段也应按“包得住,留有余地”的原则考虑。如此处理后,可以考虑将欠缺工作量留至下阶段补充,地质参数和设计方案也可以待下阶段进一步优化。 (3)本阶段的基本地质结论可以在下阶段的深入勘察中进一步充实和论证,但至少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应有一个基本把握,在勘测设计初期阶段就不应被遗漏。例如在项目建议书阶段水库不存在渗漏问题,可研阶段发现存在重大渗漏问题,这是不能允许的;又如可研阶段选定坝址初定坝型,不能在初设阶段由于地质原因将坝址和坝型都推翻重来;再如需要进行工程处理的地质缺陷,在项目建议书和可研阶段即需要打足处理工程量,不能随着勘测设计阶段的深入由于地质原因导致处理工程量的大幅度增加。 (4)基础资料不能有假,本阶段提交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质量基本满足本文前述的阶段性质量要求;各类地质图件其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把握好以上这四条基本原则,对于工程地质专业来说,一次性通过阶段性技术审查就没有问题。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大型枢纽工程而提出的,其他类型的工程可参照考虑,注意理解“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准确把握”。 5 结束语 工程勘察产品是逻辑产品,其质量特性不同于物理产品。此逻辑产品的质量实际上也就代表了整个工程勘察阶段的工作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性技术要求,现行规范有明确规定,满足了规范的技术要求,也就满足了勘察产品的质量要求(如果没有其他更为权威的质量标准,现行规范就是老大)。 根据笔者的理解,规范既是实际工作的技术准则又是工程审查的技术依据;既是指导性法规性导则又是束缚地质师创新的紧箍咒。因此,规范是名符其实的双刃剑。我们在遵守规范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对规范的批判性理解和超越规范的创新性见解,这样,工程技术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技术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源于规范高于规范。 近年来经我院技术审查的各类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的较好,也有质量较差的。有些很有名气的勘测设计单位所提交的勘察报告的质量,早已令人难以恭维了!笔者人微言轻,今借勘察总工程师论坛舞台,小声慢喊:质量是生命,质量是信誉,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百年大计…。 工程勘察论文:WTO与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准入制度 摘要:WTO对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行业的影响,除了体现在市场格局的变化和管理体制及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外,还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市场准人制度和执业制度的变革上。 关键词:勘察设计 准入制度 由于我国的工程勘察设计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单位分部门、分地区、分行业管理。市场准人制度以单位资质管理为主,资质按行业,分为甲、乙、丙、丁等级。而从业人员一般只能依托于某一单位,在单位资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这与国际上通行的执业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国际上只管个人执业资格,没有单位资质管理。国际上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咨询公司)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既不隶属于政府机构,也不依附于其他经济实体,与业主、承包商、制造商没有利害关系,它以提供公正的服务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信誉。它是靠业绩和声誉赢得市场,个人执业资格和执业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个人的执业资格条件也有很高的标准。执业人员的行为必须受行业协会的严格控制,并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条例。 由于WTO要求各成员国之间,对执业人员不得采用歧视态度和建立保护性壁垒,因此,很多国家建立了个人执业资格互认关系。例如,欧洲职业工程师协会组成了联合会,在22个国家之间,统一了注册工程师标准,实现了地区性的执业资格的互认。 中国加入WTO之后必然要引入和健全国际执业制度,这将对勘察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际执业制度对国内咨询市场的影响 (1)工勘设计咨询单位的现存组织模式将受到冲击。而符合国际惯例,组织干练、运行高效、信誉较好的工程咨询单位将脱颖而出,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点单位,并以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中外合资企业的成立将对当前的工勘设计咨询人才市场掀起巨大的人才流动波澜。优秀的人才将向合资公司和转型较快的公司流动,这为优秀的注册咨询工程师提供了本世纪第一次难得的“淘金”机会。 (3)对现有的勘察设计资质管理体系势必形成较大的挑战。现有的勘察设计资质管理体系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部门和行业条块管理的特征,不适应WTO对执业制度的要求。这也容易产生资质挂靠、不公平竞争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对WTO的承诺难以实现。这甚至牵涉到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如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以及政策职能如何转变的问题。可以预见,随着外资的进入和外国注册工程人员的进入,一些旧的观念和旧的体制将难以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和新的市场要求。 (4)现有的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将受到较大的挑战。目前的从业单位,大多是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型而来,有的还保留了事业单位的性质。其生产组织、经营模式不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国际通行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项目建设总承包或PCM(项目管理总承包),我国也逐步向这一方向过渡,这将给现有的工勘设计企业造成较大的压力。届时将有较多的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5)加入WTO之后,以单位为核心的资质管理制度,似乎存在一个不正当保护的问题。为了实现WTO要求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行业协会和行业自律要求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行政部门干预将逐步淡化。 总之,加入WTO对于中国的工勘设计这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冲击将集中地表现在从业人员执业制度和市场规则的变革上。这将使这一领域的人才资源产生大范围和深层次的重组和整合。目前很多优秀的高技术人才正翘首以待国家有关的执业制度的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不少单位已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占领制高点。 我国现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弊端 由于大多数工勘设计咨询是由事业单位转型而来的,其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封闭和单一,刚性较强。这极大地限制了这一领域的人才流动和人才的发展空间。目前,以行政手段建立的注册执业制度与国际上的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注册执业制度存在较大差距,只能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渡产物,在国际市场上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个人执业制度与单位资质管理,人才的自由流动与单位刚性管理之间存着尖锐的矛盾。而且,在我国建设领域投资主体的国有化氛围(即大多数大型建设项目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制)在招投标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与公平、开放的国际市场之间存在一个如何更好地适应的问题。行政部门的项目与部门下属的单位(或是与行政部门脱钩,与政府部门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血缘亲合关系,这使得市场化的个人执业制度就显得比较难以运作。这一矛盾始终是困扰工勘设计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咨询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解决途径 建立真正有效的个人执业制度,实现市场准入制度与国际接轨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有必要对现有工勘设计咨询单位进行产权结构及股份制改造。可针对部分单位,变国有单位、集体单位持股为主转向为职工持股为主,具体操作应依据《公司法》和《信托法》及其他有关法规要求进行。职工持股主体的建立可以完善公司(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这些单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有利于吸引国际上优秀的人才,建立国际通行的运行机制。这样可使个人执业制度从形式和内容上真正落到实处。 (2)逐步淡化和最终取消单位资质管理,并建立有关个人执业资格制度的法规政策体系,努力实现与国际执业资格的互认。首先要建立完善与注册工程师制度有关的法律保证体系,其次是建立完善注册工程师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机制。 逐步使用法律体系代替目前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逐步确定注册工程师行为的法律依据,变以单位管理为本为以个人执业管理为本。目前,一些观点认为单位行为较为可靠。实际上,在单位的产权和责任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单位的行为往往难以约束。出现问题谁都不负责任。经常出现众多部门及单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 (3)行业协会应成为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目前的很多协会挂靠在某一行政机构下,甚至是某一行政部门改变招牌而设立的,其行业自律和行业运作管理的功能很难与国际惯例接轨。这极大地限制了协会在个人执业制度建设与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规范引导协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将是解决个人执业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 (4)建立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工勘设计取费标准和取费制度,拓宽取费范围。我国的工勘设计咨询单位由于原来是事业单位,依托于事业费,与之相适应的取费方式和标准不能完全体现服务工作的成果价值。即使是目前的取费标准也仅仅考虑到从业人员的费用等方面而有所调整,仍不能满足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不少单位开展不正当竞争,缺乏行业自律,这给工勘设计单位的良性发展造成很多障碍,客观上影响了个人执业制度的经济发展基础。 (5)积极引入施工图和设计文件的审查监督机制。推行由第三方权威机构或资深专家进行审查的办法。建立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这项制度与个人执业制度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将有助于个人执业制度的健康发展。施工图和设计文件审查的费用可由项目费用中按一定比例支出,能否考虑将这一部分费用集中起来形成基金,用来支持非盈利的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这项工作。 (6)制订扶持政策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特别是加强从业人员的交流。工勘设计单位要改革内部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改善人才结构和人才环境,为尽快建立起我国的注册工程师人才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7)积极培养和造就WTO专业人才。由于涉及WTO的各项专业知识集中体现了对外贸易与相关产业的高度结合,因此,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经贸专业知识,同时拥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批人才的成长与我国在WTO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紧密相联的。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遇岩溶基究 论文关键词:岩溶 岩土工程勘察 岩溶地基 论文摘要:为了使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质量、地基处理设计以及施工水平得以促进提高, 本文分析了岩溶的成因、特点以及分布, 介绍了当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的基本勘察方法和探测技术,并且汲取借鉴前人理论经验,总结了安全、合理处理岩溶地基的方法。 1.前言 岩溶又可以称为 “喀斯特”,它是可溶性岩石如泥灰岩、石灰岩、岩盐层、大理岩、石膏等,在水的长期作用下经过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溶沟、溶洞、裂隙、石芽、暗河、钟乳石、漏斗等地质形态的总称。目前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可溶性碳酸盐岩,约为344万km2, 而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约为91万km2,其中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山西、新疆、西藏、内蒙、青海等地均有大面积出露,具备了岩溶发育的基本要求。目前越来越的专家学者日益重视岩溶这一特殊的地质现象,并从诸多方面加以研究分析,如岩溶的形成机制、条件、类型以及作用因子、形态发育等,并在许多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伴随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落实, 工程建设项目广泛涉及岩溶地区,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以适应岩溶地区工程项目的需要。 2.岩溶的形成条件。 2.1存在大量可溶性岩石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广泛存在岩溶发育主体-可溶性岩石,这是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其中硫酸盐岩、碳酸盐岩以及卤化盐岩在水的长期侵蚀溶解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在地表及地面。 2.2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本身具有的裂隙和孔隙为流动水的下渗提供条件。岩石的透水性随着裂隙的增大而增强,岩溶现象也越发明显。岩溶作用的强弱影响着溶洞的大小,以及地下管道复杂程度,岩溶作用越强,地貌发育越完整,并逐渐形成不断增大、完善的地下循环网。 2.3流水的溶蚀、动力作用。 二氧化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空气、矿物风化以及有机物的分解是水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这个反应赋予了水溶蚀的能力。流水的动力作用增强了水的溶蚀能力,流水作用使水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及时补充,以保证水的溶蚀作用不断进行,溶蚀能力不断加强巩固。与此同时流水带动水中砂石碎粒与岩石产生机械摩擦,进一步的侵蚀有利于岩溶作用的不断加强与深入。 2.4气候的影响 我国西南地区地表径流较为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得益于这些地区湿润的气候条件,降水规律且降水量大使流水得以及时补充和更新,岩溶作用得以不断进行。 3.岩溶地区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3.1地基稳定性受岩溶引起的地表破坏、形变影响 水库渗水、桥涵下沉开裂、建筑物损坏等现象是岩溶作用的结果。岩体洞穴顶板形变造成地基不稳定;岩溶岩面起伏造成土质地基的不均匀压缩形变;岩溶水流无规则变化造成工程施工及建筑使用的不便。这些现象不仅阻碍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并且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工程施工的地基处理受岩溶影响存在一定难度。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异常复杂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岩溶面的标高起伏高低不一,各溶洞连通性难以确定, 水流变化无规律,形成岩洞的大小方位无规律可循,时常有同一垂直面出现多个岩洞的情况。 4.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 目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通常采用钻探这一常规手段, 但由于该法成本高、勘探周期长,不可能全面探明复杂的岩溶分布情况。因此要求采用综合物探的方法对岩溶进行立体勘探,才能解决某些地质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4.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包含了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岩溶地形地貌的调查测量及试验。如勘察岩溶的一般发育区,应重点摸清溶沟、溶洞的分布状况、规模大小,以及充填性、危害性等等。勘察岩溶的发育区:由于岩溶发育区地基十分复杂,应重点摸清基岩溶洞的分布状况、规模大小,以及充填性,溶洞间连通性,地下水的径流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等。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方法实用简单,能较为直观获得野外工程地质资料。 4.2地球物理勘探 岩体中复杂的岩溶洞穴的探测适用此法,除了电阻率法、无线电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射气测量高密度电法、地面地震反射波法、微重力法等,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的还有层析成像、地质雷达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确定岩溶溶洞、土洞及塌陷等的形态分布以及充填情况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岩溶塌陷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突发性,单纯监测地面沉降、地面和建筑开裂情况来监测塌陷的效果并不理想,此时采用层析成像等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技术来监测塌陷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隐伏的岩溶问题监测,首选地质雷达、微重力和地震面波法,其次是地震反射波法、地震折射波、电阻率成像法等。作为最理想的勘探方法之一,地球物理勘探在勘探大面积岩溶发育和深部岩溶分布状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地理位置地等因素干扰影响。 4.3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 通过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对溶洞、土洞中充填物、岩溶塌陷堆积物的地基土承载力和工程地质性质进行探测。该技术具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各岩溶地区得以广泛应用。 4.4遥感技术 包括航空遥感、侧视雷达遥感、热红外遥感、地球资源卫星遥感(MSS、TM、SPOT)等技术,遥感技术具有重复性好、勘测范围大等特点,利于从总体研究岩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溶层组划分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地区大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而民用与工业建筑不常用。 4.5示踪试验 用荧光染料等示踪剂对岩溶地下水联通进行测试及长期监测研究,以测明岩溶的发育程度和溶洞分布、连通情况。该方法简单方便,可信度高,但不适用于无地下水的溶洞。 4.6模型试验 采用一定规模的模拟试验装置,模拟土层沙砾在诸如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岩溶塌陷过程,以此探求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该法通常用于研究岩溶的塌陷。 4.7插钎试验 在地基基坑开挖后,用一定长度钢钎以相同间距插入上覆土层的方法,探明土层中是否存在发育中的岩溶土洞或塌陷软弱层。该法具有施工简单、经济实用、效果显著的特点。 5.常用的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5.1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 对于风化裂隙破碎、围岩不稳定的岩体,可采用清爆填塞以及灌浆加固等处理方法;对于顶板破碎、高度较大,但洞壁完整的溶洞,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跨越处理方法;对于较为宽大的洞隙,可采用调整柱距和洞底支撑等处理方法。 5.2土洞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般对洞体采用挖填灌浆、梁板跨越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方法。 5.3岩溶塌陷的处理方法 通常采用灌浆、强夯、换土垫层、旋喷加固、梁板跨越以及地表水疏排围改治理的处理方法。 6.结语 岩溶地区地质情况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实际岩土勘探工作中遇岩溶问题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全面分析考虑当时的地质条件,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岩土勘察方法,以此清楚了解岩溶的发育状况和趋势,正确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工程勘察论文: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 内容摘要:往往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文地质问题常常被忽视,本文从以往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被忽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其危害给工程带来的不便。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危害 实践证明,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于容易被忽视,是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在勘探成果内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在勘察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人,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4)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2、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而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程度又与岩土类型有关。 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结合水尤其是弱结合水与粘性土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性质如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等归为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因其受强力束缚,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 3、全面了解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①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 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 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工程勘察论文:浅谈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与手段 摘要:本文仅就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措施手段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1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1.2 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1.3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 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1.4 现场检验与监侧。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2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2.1 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的是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2.2 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如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施工记录、静探试验记录缺责任者签名及试验日期,缺乏可追溯性,部分漏签、部分自动记录静探数据无责任人签名。不少单位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未真正落到实处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 2.3 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一些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3 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3.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3.2 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3.4 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控制管理研究 摘要:建设单位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控制管理的主导方,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主要通过现场作业的结果来体现,控制好现场勘探作业、取样作业、原位测试作业及其他现场试验作业,就会有优秀的勘察成果。文章主要阐述厦门新机场航站区详细勘察工作,建设单位的现场管控手段及效果。 关键词:工程勘察;现场控制;管理 1工程概况 厦门新机场航站区工程的详细勘察工作划分为两个标段实施,I标段勘察范围主要为T1航站楼、楼前高架桥和南北运控大楼,II标段勘察范围主要为停车楼、GTC和旅客过夜用房。I标段因填海造地及地基处理进度不同分阶段分区域实施。第一阶段勘察范围为T1航站楼主楼及楼前高架桥,共321个钻孔;第二阶段勘察范围为B、C、D、E区指廊及南北运控大楼,共482个钻孔。 2勘察工作 2.1勘察进度控制 新机场航站区工程原计划在2017年3月桩基开工,勘察招标在2016年11月才完成。招标结束后,建设单位第一时间组织勘察单位现场踏勘并及时审核勘察纲要,对勘察进度计划进行充分详细的编制,对投入的机械数量严格要求。本次现场勘察作业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下,合理安排人员、机械数量。建设单位要求对现场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性能完好的施工机械数量符合合同规定。增加履带式钻机以减少机台搬运时间、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别采用泥浆护壁与套管护壁以减少塌孔、关注极端天气预报合理调整进度安排等措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障进度计划顺利实施。工程内业资料整理根据野外作业完成的工作量及室内试验结果及时编制,并第一时间送至设计单位,对主楼的桩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勘察进度在业主有效的管控下满足整个工程的需要。 2.2勘察质量控制 (1)样板段。建设单位反复修改和论证勘察方案及纲要。建设单位对勘察的质量提出要求,并制定样板标准,首先要求勘察单位根据样板段交底要求实施5个样板孔的勘察作业,并全程摄像,建设单位全过程跟踪分析、提出作业要求和优化意见,通过整改、验收形成标准样板,并制定《勘察作业管理样板标准》,以规范后续勘察作业和管理工作。(2)钻探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样板段钻探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及勘察单位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纠正不合理钻探操作,保证钻探的真实性及钻探质量,严格要求钻探机组对岩芯的钻取必须全断面取芯,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范要求;并岩芯按1m一排摆放整齐,并标示取样、标贯位置。(3)原位测试质量控制。主要控制标贯数量与间距。严格按《勘察纲要》及样板段的标准执行:在砂层中间距为1.5m,在粉质粘土、残积土及全风化层中间距为2.0~3.0m。钻机机组对标贯试验积极性较低,常漏打、少打,针对于此,建设单位会同勘察单位对现场加强巡视、跟踪,督促机组人员做好每一次标贯试验。控制静力触探试验的质量,为了保证探头的精准度,未经过计量部门标定的探头不能使用。试验时,要求静力触探机安装平稳,触探前将触探头的电缆线一次穿入需用的全部触探杆。探头要求匀速垂直压入地面,并严格控制贯入速度。场地内为填海造地场地,场内有分布大量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因此十字板剪切试验也是本次勘察质量控制的重点。我们主要控制控制十字板头插入钻孔底的深度、扭转剪切速率。(4)取样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软土层,试样采用敞口式活塞薄壁取土器配合钻机以静压法采取;一般粘性土、残积砂质粘性土试样采用厚壁取土器配合钻机以重锤少击法采取;填砂、中砂、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中-微风化花岗岩试样通过岩芯管采取;地下水试样于钻孔内采取,场地土试样于场地内获取。全程跟踪原状土样取出的蜡封及运输,直至试验室。 3管理工作 3.1工程计量控制管理 建设单位会同勘察单位项目部负责所有钻孔的终孔验收工作,对每个钻孔的提杆过程进行旁站和见证,对余尺和杆长进行计量和记录。勘察单位技术员负责提杆和量杆全过程视频记录。有效杜绝了工人谎报或多计量,保证了钻孔深度和土层分层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有勘察外业工作量确认必须要有至少两名建设单位人员签字方可有效,并配有视频或图像记录。 3.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厦门新机场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它的社会关注度高,定期或不定期均有社会及政府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因此项目虽然处于勘察阶段,但场地内的安全文明施工形象要求较高。采取的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现场为填海造地,为配合省、市领导现场检查、调研工作提供方便,建设单位要求勘察单位严格按省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开工前在现场搭建了办公室、会议室、移动厕所、观景平台、围挡等临时设施;项目部严格按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建设工程勘察安全规程》对勘察单位进行了安全文明交底,并要求勘察单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巡查小组。施工前,建设单位督促勘察单位对钻探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并对设备、仪器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从源头处杜绝安全隐患;检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帽、操作手套、施工临时围挡、钻机架立稳固度,并不定时联合详勘单位对现场安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之后督促其整改完善。 3.3建立会议管理及内业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①每周一下午召开工地现场生产例会;②根据工程需要,现场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及时召开质量、技术、变更等专题讨论会议;③建立内业资料管理制度。要求详勘单位与我司项目部均按我司规定的档案资料清单建立规范的内业档案资料,存放于现场办公室专门的资料柜,定期检查。 3.4现场控制效果 通过控制勘察现场,使勘察内业资料整理更具有准确性及真实性,对桩基础的选型及设计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参数,并有效的加快了桩基工程前期设计工作的进度,为今后的桩基施工节约了时间和工程造价。场地内有效的探明了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残留体、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残留体的分布情况,对沉管灌注桩的沉桩有一定影响,勘察报告建议设计先采取引孔或补桩等方法处理,避免今后桩基施工再次出现异常情况而增加工程量,节约桩基工程造价。现场控制的效果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好评。 4结束语 现场勘察管理工作通常围绕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施工几个方面展开,但需认识和分清建设方、勘察方及设计方等参建单位的工作职责,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为项目服务,使项目增值。正是有了建设单位对本工程前期准备及勘察过程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才有效保证了勘察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完成。总之,优秀得工程必须要参建各方负责、高效、更好的参与才能实现。 作者:方巍 单位:福建兆翔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 摘要:水文地质勘查在岩土工程建设的项目中占居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对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当中水文地质指标参数,其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体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文章重点研究分析了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地位,而且详细的分析了其占居的重要意义,并且具体的论述了水文地质勘查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查;地位;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不但包括岩土的物质勘察,也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其发挥着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指导的作用,其中的水文地质勘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1水文地质勘查的概念 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构成环节的水文地质勘查,重点研究水文地质在工程建设中所起到的影响作用。重点是在前期的水文地质数据作为基础之下,采用合理的比例进行有效的科学验证,采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及勘察技术对水文地质的各项指标作出详细的分析研究,比对出影响水文地质勘查的各种因素,并对水文地质的每个参数变量作出其对整个岩土工程的影响范围。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位 2.1水文地质勘查影响建筑的基础埋深 地基的埋深程度和水文地质的情况紧密相关,地基根据水文地质前期的每个参数进行分析后才掌握其深浅的数据,然后划分地基埋深的最付款范围。对水文地质的动态数据了解全面后,再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对建筑物作出埋深尽寸的合理判断。岩土工程的实际施工设计当中要对静态地下水位作出准确的勘察。通常的情况下,建筑物埋深的标准是在地下水位之上,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建筑工程地下水位比较高,这就需要地基的基础埋深要符合其区间范围的要求,其建筑物埋深的位置标准要在地下水位之下,在施工的前期,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其水位,从而保证地下水的深度不会影响到埋深的位置。另外,地下水流会影响到土壤的软硬程度,这样岩石层就会也现软化的现象从而出现岩石干裂,这对地基的埋深影响非常大,所以必须要保证埋深处于岩石层之上。 2.2建筑工程的质量受水文地质影响 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地下水位,从而产生水位或高或低出现不稳定的水文现象。建筑工程中水位的高或低都会直接影响其发展。细致研究发现,所有的土壤中都含有酸碱,其只有保持平衡,土壤才会相对的稳定并保持其坚硬度,但是水位出现上升时就打破了岩石的平衡,同时地下水中含有的盐性物质可以腐蚀建筑材料,这样就会降低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样的如果水位上升也可以使暗河产生积水的现象,建筑材料会非常容易的产生裂缝,这样安全上就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2.3建筑工程支护效果受水文地质影响 处于良性循环的地下水动力循环,受到地质以及自然条件的干预下,一直处于平衡的水动力循环状态,如果受到人为因素,平衡的状态将无法保持,建筑工程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比如,现阶段我国人口不断的增长,使得土地的开发也出现了局限性,同时制约了土地的使用权限,所以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建造更多的高层楼房。楼层越高其地基就需要更加的埋深,其中位低水位的方法就是直线开挖或抽水,这样就人为的破环了地下水动力。从而改变了地下水处于的地质环境,岩层也随之出现了空心现象,大大的降低了岩土工程后期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 3.1自然地理条件 影响勘察的重要因素就是自然的地理条件。岩土工程勘察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自然地理条件的客观勘察,从而使水文地质勘查项目能够有序的进行奠定前期基础保障。其自然地理条件的勘察内容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的层面也比较大,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等。 3.2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的勘察是水文地质勘察中的主要勘察内容,其构成的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性质和地质的特征以及基底的构造等等,探索研究岩土工程地处区域中的地质环境,探索研究岩层在水作用情况下其能承受的抗压能力,同时对岩层所受到的腐蚀程度进行详细的测定,同时作出对岩土工程建筑物的耐久程度的具体且有效的判断。 3.3地下水位的具体情况 岩土工程中地下水位对其影响非常大,建筑物地基是否稳定坚固水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水文勘察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地下水位。另外,水文勘察内容还包括水位变化的情况以及水位上升与下降的特点,岩石环境范围内的水补充作用,同时分析研究地下水在岩土中的排泄是否正常,在历史方面也需要进行仔细勘察其特点,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掌握历史高低水位产生的主要原因。岩石层面上的物质中其性质都各有不同之处,而地下水蕴藏的多少也各不相同,其中水文勘察的内容就包括了水的流速以及水的类型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动态水位,这在岩土工程中基底的调整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及时有效的调整及改进基底。与此同时勘察地下水的过程当中,可以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来对地质水系进行合理有效的测定,例如可以采用探井和钻孔等一些方法进行水位上的测定;另外在进行水位的测定同时要注意时效性的测定,其必须要在静止的地下水位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测定,探索出地下水的渗透情况及其存在的状态。 3.4含水层以及隔水层的情况 水文勘察内容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含水层及隔水层,建筑物地基结构的层次及稳固程度受其直接的影响。勘察隔水层及含水层的内容重点包括以下方面:每一个含水层的埋深水位与其条件,其中主要的水层水位的具体情况和水层厚度的具体分布情况,每一个水层的地下水类型以及其水流的方向,水流的速度和水位动太的具体情况。进行地质水文勘察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到岩土工程中建筑材料对于水的敏感程度后,通过结合现代科学合理的应用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同施工现场的具体地理环境相结合,认真仔细的研究出每一个水层对建筑材料所能够腐蚀的情况,然后再进行岩土工程的材料设计。 4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水文地质勘查,同时岩土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安全性以及质量都受勘查质量高低的直接影响。因此,地质勘察人员必须要掌握水文地质勘查的具体内容及其地位,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效的实施奠定基础。 作者:王广开 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 工程勘察论文: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 摘要:本文仔细研究分析了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通过这个研究,简要概述了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和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也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岩石工程勘察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相关领域及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复杂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研究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工程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因为我国的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比较复杂且多样化,要想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进行工程的建设是比较艰难的,这无疑给工程建设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人们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都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极有必要的。除此之外,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能否有效的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并且具有决定性作用。勘察数据将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数据的偏差时常会发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状况,但是好在这种问题是可以通过使用新科技新技术避免的,随着新工程的发展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完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使用[1]。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与研究对其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简述复杂地质条件 从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来看,如果从地质条件来进行划分的话,一共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二级以及一级。三级是这三类里面最为简单的,一般是指勘察地区的岩土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也没有明显的性质变化,同时它也不会受地下水的影响;而二级地质条件属于普遍的类型,主要是指勘察地区的岩土种类较多,存在一定的性质变化,且工程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地下水影响,但是有办法进行化解;与其他两类地质条件不同的是就是一级地质条件,也就是复杂的地质条件,它的一般特征表现为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也相对复杂,它的岩土性质与外貌形态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它的地质与水文条件都不好,并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加上本身就有的多年冻土、湿陷性、膨胀性、盐渍性岩土,所以处理难度较大并且需要经过特殊处理。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主要需要做的是:首先要去搜寻与勘察地区相关的资料,包括气温、冻土层深度、地温、降雨量等气候状况,然后再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继而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域的土质构成和下伏土层的分布区域、土层性质以及形成原因等;除此之外,还要检查该区域的地下水类型,仔细研究当地植被生长状况等[2]。 2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 岩体工程勘察对整个工程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前进行岩体工程勘察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的水文情况。在工程建设前调查好区域周边水文地质状况可以更好的分析工程情况,可以更好的判断区域周边的水文情况是否会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对施工会造成多大的影响,继而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并考虑其可行性。②区域的地下情况。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可以探测到工程区域周边的地下存在的各种物质,从而更好的判断这些地下的物质是否会给工程建设造成副作用,如果结果是显示是有影响,那么就要提前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给工程施工造成更多的困扰。③区域的数据收集。对勘察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得出并记录下相关的数据,继而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得出施工区域的地质变化情况,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工程施工及时的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④区域的施工可行度。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立在工程建设区域的周边岩土参数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再与施工的其它要求相结合,为工程的施工可行度提供参考建议,减少不良影响的发生[3]。在施工前期与施工过程中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可以更好的把握工程区域周边的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地质灾害情况,这样就能在工程建设初期建立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一些影响施工的因素的发生[4]。 3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分析 3.1野外勘探工作不到位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没有深入和明确的了解勘探区地层以及工程结构和功能,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①勘探点间距和深度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加密勘探点,加之现场记录人员工作记录不仔细,比较随意,所以经常会发生相邻两个勘探点之间地层相差过大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事先对勘察区域的岩土特性不了解,没有仔细分析岩土是属于哪一等级,所以在采集岩土时,由于受盐渍土、湿陷性土等特殊的岩土的因素所影响,导致地基等级发生变化,最后就会发生勘探点间距不合理的情况。②原位测试的问题。如果在勘察的过程中发生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就会导致最终采集的数据不准确的情况,特别是在冬季与夏季,触探指标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差距;除此之外,在使用标准贯入试验时,孔深和杆长的校正也会出现偏差,孔底存在残留和缩径,没有及时的发现标贯器以及下落到测试位置,这样就会使标贯击数出现严重偏差。③地下水位测试和试样采集问题。在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工作时,需要量测钻孔水位,如果对区域周边是否有滋出地下水的陡壁和抽水井的情况没有进行调查的话,就极有可能给地下水位的测量带来困扰。如果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不严格遵照相关的标准,就会很容易发生原状样密封不到位、高度不够以及数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含水量出现散失的状况。 3.2资料缺乏与报告不准 尽管当前国家已经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引起重视,建设部门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存在较多弊端,对各个区域的地质研究不够,经常会出现建设区域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参考数据,继而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进行。而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要作用就是要提高有效的参考数据,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岩土勘察工作提供的资料与数据来选择合适的基坑围护方式、基础形式以及相应的持力层,这样才能帮助施工单位可以更好的根据资料去编写施工计划与方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后,它的勘察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偏颇,因为很大一部分的岩土勘察人员比较随意,结论比较马虎,走形式。这给建设单位、施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没有事实可以依据的前提下,很多的施工计划方案完全没有参考工程的勘察报告。 4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措施 4.1加强管理监督 由上可知,因为工程勘察工作发展时间较短,所以要想有效的规避上述工程勘察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加强监督力度和频率。管理人员还要努力向优秀的单位进行学习以不断完善自身。除此之外,由于工程勘察工作的性质是多变的,所以管理人员不仅仅是根据规章办事,还要懂得变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突发事件。也不仅是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监督机制,还要把责任分配到个人头上,这样出现问题就不会产生纠纷。监督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去到施工区域进行监督,只有自己亲自了解清楚施工情况,才能有助于在施工时做出更正确的选择,另外,监督人员还应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 4.2采用创新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一般为粉细砂状态相对比较松散,如果直接进行施工,就会导致上覆建筑结构后期运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需要对区域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再施工[5]。如果可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引进先进的勘察新技术,提高勘察水平,在处理勘察点布置的随意性问题时就可以对勘察点进行勘察时采用克里格法;在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提高精确度,可以利用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和高密度点法;为了对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进行准确的确定,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整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使用计算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结语 在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同时勘察的工作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知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勘察工作中。充分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以期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飞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地质运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在进行实际勘察的过程中,随着基础地质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使得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和施工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对基础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概况进行分析,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应用技术进行叙述,研究了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基础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1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各种工程施工,而在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通过对岩土工程的地质进行勘察,才能够获得施工地区的地形环境和水文环境资料,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础地质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应用技术 2.1钻探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运用钻探技术对地下岩层和土壤进行勘察,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地下岩层和土壤等信息进行了解,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在进行钻探之前,要根据勘察现场的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对地层土质进行初步了解,选择合理的钻探方法和设备。 2.2槽探技术 在地形情况较为复杂,例如陡坡、险道和悬崖峭壁等地区,无法运用钻探技术进行勘察,一般选择槽探技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运用该种技术,可以使勘察人员直接到工程内部对勘察内容进行观测和取样,有利于获取一手的勘查数据信息,从而使勘测人员获得更准确和丰富的信息,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2.3地探技术 地探技术对需要的技术仪器和操作水平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地探技术的种类选择合理的技术仪器。地探技术分为物理探测和化学探测两种,探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层岩土波速、电阻率、辐射参数、弹性动态和循环性以及土壤的金属含量等。根据不同地质在测试仪器中的不同反应,对该区域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查明,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技术性。 3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岩土勘察认识不足 野外地质勘查是获取一手资料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室内勘察报告的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勘察人员由于缺乏对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认识,并不重视野外勘查工作的开展,仅仅将野外勘察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并不指派专业的勘察人员进行。导致野外勘查工作的质量不高,数据信息等资料不准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勘察人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认识不足,导致勘查技术的选择也较为不合理,勘查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增加了后期施工的安全隐患。 3.2岩土工程勘察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相关规范还不完善,勘察的流程和环节还不明确,导致在进行实际的勘查工作时,一些工作人员的操作不科学,并不能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不准确,影响勘查工作的质量。另外,一些管理人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认识也不够,使得监督工作的开展没有落到实处,管理效率较低,使得勘察报告中的信息数据不准确,不能为后期的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只有部分人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都不足,导致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3室内测试结果不准确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室内测试形式,将岩土样品及时的送达,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要求进行室内测试实验,保证室内测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是由于目前的室内测试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岩土样品及时性送到的重要性,土壤样品得不到良好的保存,导致经常发生室内测试的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导致工程的施工设计出现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4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4.1在野外勘察中的应用 野外勘查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勘察,对岩土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探测和收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究和分析,对该地区的地质和岩层分布情况进行总结,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在进行野外勘查时,要注重以下几点:①要对勘察工作进行分层,对探测到的信息根据所分的层次进行记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②在利用钻机进行钻孔勘探时,应该对钻孔进行集中勘探,记录勘察的结果;③在进行原位测试时,应该严格根据相关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时,为了降低零漂现象的发生概率,减少试验所受的外界干扰,应该确定好探测的深度,并及时的记录温差情况。在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根据规范校正杆长和钻孔深度,确定具体测试位置,对标准贯入下降情况进行检测,保证贯入到勘测的软层中,确保勘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2在资料收集中的应用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由于不同工程的岩土情况也各不相同,且一些岩土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勘察获得所需的数据信息。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搜集与地质相关的信息。在勘察后期的搜集资料是为了保证勘察工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勘察错误影响施工的质量。因此,资料搜集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对基础地质技术勘察的补充和完善。例如,在野外勘察工作的后期,应该对基础地质进行划分,搜集勘察后的相关地质资料。由于在进行野外勘察时,是多台钻机同时进行勘查工作的,因此,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资料搜集工作。在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时,温差的大小对触探指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后期的地质资料,排除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对其中的软土信息进行确定,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岩土坍塌和变形。 4.3在室内测试中的应用 在进行室内测试时,为了避免因为样品放置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样本性能变化,因此应该在获得样本的最短时间内对样本进行测试。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原位测试时还存在压力值不标准和数据重复、冲突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进行室内测试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不断的提升室内测试的准确性,降低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本。根据实际的岩土结构和性质,选择合理的采样设备。例如,收集硬质岩土采用单动或双动二重管区取土器,收集软土样本采用薄壁取土器,在进行样本的收集时,应该保证岩土样本的完整性。因为不同的岩土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进行室内测试时要充分的考虑岩土的性质。例如,软土的抗压力较低,含水量较高,在进行测试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两个性质;黏土的测试应该考虑黏粒含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进行剪切时,应该将渗透系数控制在6~10cm/s以下,进行快剪试验。表1为某工程基础地质工作内容表。 5结束语 我国土建工程的快速发展促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促进基础地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岩土工程勘察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时,应该根据勘察地区的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勘查技术和勘查设备,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保证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作者:曹彦彬 张英青 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勘察技术应用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其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成为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研究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以岩土工程勘探为研究对象,对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技术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重点工作,其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对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随着今年里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得到创新发展,而如何科学应用勘察技术组织开展勘察活动,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准确指导,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进行了如下分析,以期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优化发展。 1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基于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果、岩土性质、土质特征等等)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勘探、分析与评价的工作[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设计与施工的决定依据,对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提升工程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广,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层钻探)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实现综合勘察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结合应用,如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等,可实现对岩土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全方位勘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勘测结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因此,研究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勘探与取样技术、原地测试以及室内试验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横波反射技术、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多瞬面波技术等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2]。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2.1工程概述 本文工程项目为3栋8层高的居民住在楼建筑,采用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基础设计为条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地基基底负荷量需高于160kPa,根据相关条例,判定本该工程重要性在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为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在工程施工设计与建设前,应用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其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对其岩土工程进行评价,用以为工程地基建设提供施工指导。 2.2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 根据工程施工场地情况以及工程建设需求,本文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勘探技术、原地测试以及室内试验技术以及新型多瞬面波技术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运用。工程地质测绘技术是较为常见,也是应用作为广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该技术主要侧重于对工程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分析研制岩土层存在的年限。与此同时,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人员根据地面情况的分析,为后续勘察技术的选用奠定基础。具有经济、准确、高效的优势。(2)勘探技术的应用。勘探技术是对钻探物等勘探方法的总称,侧重于地工程地下地质情况的勘察,并通过应用与之相关的勘探取样技术,实现取样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用以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此同时,不同工程环境选用的勘探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应用勘探技术时,需注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保证工程经济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物探、钻探或坑探[3]。(3)原地测试以及室内试验技术的应用。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国,为明确探知岩土工程的各物理指标与参数(包括地质强度指标、地下岩层结构指标、岩层固结变化参数以及地质渗透性参数等等)。基于现场环境下的原位测试技术,其工作周期相对较短,代表性较强,可实现对复杂岩土工程的高效勘察。但由于原位测试技术运用的投入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较大,不适用与大面积的推广。因此,针对应力路径管控难,边界条件相对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则需选择室内试验法进行实践操作。(4)多瞬面波技术的应用。多瞬面波技术(图1)是基于现代技术应用而形成的新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进行信息的高效收集与处理。其工作原理是借助不同介质中面波传播存在规律与变化,借助专业设备与仪器向地面发射面波,并通过感应器进行信号感应、收集、分析与处理,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用以体现地下岩土介质结构特征与地质条件,从而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目标,为工程项目建设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3结论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对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当今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背景下,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认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以及勘察技术科学应用的重要性,为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真实与全面,需依据技术应用特点,实现综合勘察技术的有效运用,从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整体质量,促进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工程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 作者:刘积富 单位:江西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工程勘察论文: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影响 摘要:基础选型是整个建筑的根本部分,对建筑质量、建筑施工等各个环节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建筑工程勘察要点以及常见的建筑工程基础类型进行分析,简单探讨建筑功臣观看差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察;基础选型 建筑工程勘察是整个工程的开始工作,也是较为基础的部分,只有经过详细的勘察后才能够获得建筑地点的地质信息和环境信息,才能够展开后续的选型工作。因此,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勘察的工作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基本的建筑基础类型进行详细的选型工作。 1建筑工程勘察要点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1.1对地容地貌的勘察 对建筑地点的地容地貌进行勘察是对地基稳定性了解的初步工作。在对地容地貌勘察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勘察人员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①勘测定点工作的展开。勘测定点工作的展开,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勘探孔深度,因此,在选择勘探点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其数量和布置方式,通常都会在建筑地点周围来选取,且在一定数量的勘探点中选取最为合适的勘探点,并提取样本,进行地质分析。②在对地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常会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对地容地貌进行分析,得出相关地质信息,进而为建筑的选型提供参考[1]。由此可见,地容地貌勘探对建筑选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供完整的地貌信息,同时还能够为建筑的基础选型提供数据参考。 1.2对土壤的勘察 土壤有着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土壤又具有不同的性能,进而对建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在对建筑进行基础选型前,应当对土壤进行勘察,以便提供详细的土壤资料。如:沙质土与粘质土,两种土壤在含水情况、渗水性能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实际情况中应当区别对待,避免土壤因素对建筑整体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建筑进行基础选型之前,应当对土壤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功能来对土壤性能、特点等作出更加精准的分析,以便得出详细的数据。 1.3对水文地质的勘察 建筑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对建筑的安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水文地质包括地下水位、含水量、地下水流向等方面内容。在建筑基础选型前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对建筑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同时对其质量也有着直接影响。因此:①建筑的地下水位应当在地基以下,若是地下水位高于地基,则会对地基的稳定性和质量产生影响,使建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②施工地点的土壤含水量虽然不会对建筑产生太大影响,但其也是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因素之一,若是含水量太多,则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含水量进行详细调查。③建筑地点的地下水蕴藏量可以为建筑后期的用水情况提供参考,若是过多使用地下水,则可能会引发地面沉降的现象发生,影响建筑的安全,同时也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2]。 2建筑基础类型分析及勘察要点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建筑基础类型,在选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基础类型进行不同方面的地质勘查,以保证能够合理展开工程建筑。如图1为基础类型的简单剖面图。 2.1天然地基浅基础 天然地基浅基础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如:经济性能高、施工简单、易控制等。该类型通常在楼层较少的建筑中使用,由于建筑的符合较小,占地面积较小,因此,其对地基产生的压力较小。从应用功能方面来看,天然地基浅基础可以分为拓展基础以及连续基础,从构造方面来看,天然基础选型可以分为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等。由于其分类较为明显,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①勘察人员所勘察的结果应当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并对工程所在地点周围环境的耐久性、适应性能方面认真勘察,保证其能够满足基本的设计需求。②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可以通过荷载试验或是压板实验来进行监测,保证地基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需求。③需要对地基的沉降问题进行检验,保证其沉降的数值在允许的范围内,且能够被有效控制,避免沉降问题进一步扩大[3]。由此可见,在对天然地基浅基础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勘察人员对以上三方面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勘察,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对建筑产生影响。 2.2预制桩基础 预制桩基基础类型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下而形成的,同样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如:工期较短、施工简便、适应范围广等。在选用该类型作为建筑基础时,应当做好沉桩可行性综合评价。由于预制桩基础需要在较深的土层内施工,因此,勘察人员应当对其上部土层的特点、功能等进行详细评估。在实际情况中,勘察人员应当对建筑地点的地层岩石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展开评价工作,若是基础持力层为硬质岩石,则在施工中应当注重桩尖持力层的岩面状态,以便确认岩石的种类,进而对基础的荷载做出准确判断。由此可见,在对预制桩基础选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持力层的岩面进行深入分析,对荷载力做出准确判断,这样才能够保证预制桩基础建筑的稳定性,进而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2.3沉井基础 沉井基础也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用在以软土为地基基础的建筑类型、桥梁工程在河海中的基础类型。该基础类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法相对较为特殊,其主要通过对井壁四周冲水增加自身重力的方式来实现下沉,或是直接在井内挖土,然后实现下沉。基于上述特点,在对该类型的建筑基础进行勘察的过程中:①应当重视井下沉的范围内土层的整体特点,是否具有均匀的特性等,且在么有硬夹层的地基中更应该重视该问题。②在勘察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沉井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勘察,避免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破坏。③需要勘察沉井的井底基础持力层的产状和平整程度,保证沉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避免其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的质量[4]。 3勘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的基础选型勘察工作是相对较为繁琐的工作,因此,勘察人员应当在实际情况中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为了减少勘察所耗费的时间,勘察人员可以在勘察前根据建筑地现有的数据进行勘察纲要的编写,这样不仅能够有序展开勘察工作,同时也能够避免勘察过程中出现遗漏的现象。②勘察人员应当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如:钻探、取样、试验等,根据各自的优势来展开勘察工作,如:干钻取芯钻进、泥浆护壁回转钻进。③对勘察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适当整理和分析,避免在勘察过程中遗漏相关数据,造成勘察结果的不准确,以便为基础选型工作提供完整的数据基础[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勘察工作对基础选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基础选型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在建筑进行基础选型前,必须要进行勘察工作,对建筑地点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土壤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不同基础类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勘察,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作者:李贵 单位:宜春市地质队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初探 摘要: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广阔,每个区域的岩土类型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就需要认真分析各个区域的岩土工程特性,做好项目勘察设计工作。作者在此前提之下具体阐述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关的内容,论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具体的应对方法等。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设;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最近几年,国家积极发展建筑行业,此时许多的建筑工程开始出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然而由于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非常宽广,每个区域的岩土类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具体开发的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导致岩土工程在开展的时候面对很多难题。岩土勘察设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内容,它的开展是否顺利直接的作用于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我们之所以开展该项勘察设计活动,其最主要的存在意义是为了结合项目地质学等知识,辅助先进设备和科技方法来对项目开展实地调查,并把勘察得到的数据评估以及设计,为后续的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所需的内容。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理论概述 通过分析可知,我们之所以积极开展勘察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为后续的建设工作做好前期数据和资料准备工作。在具体的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时候,岩土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精准的勘察工作能够确保后续工作的品质良好,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优良,所以,我们一定要确保勘察设计工作顺利开展。最近几年,由于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此时岩土项目勘察工作的工作内容明显增加,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之下,只有积极改革勘察设计的方式,才能够保证市场发展有序,才能够发挥出工作的存在意义。对于我们国家来讲,为了提升我国的勘察设计能力,相关机构陆续制定了多条政策用以引导勘察设计工作,便于其更好的为国家的建筑事业贡献力量,更好的创造价值。 2岩土项目勘察设计情况简述 2.1工作者的总体素养较低,技术能力有限 我们国家目前拥有许多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者,然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和国际接轨。除此之外,团队的勘察技术有高有低,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的技术工作者仍旧使用以往的设计技术,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而且结果也有失精准性,对于设计施工工作来讲非常不利。对于有关的管理机构来讲,在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对技术工作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使得技术工作者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开展勘察活动的时候时常发生不协调问题。同时,在当前时期,在进行勘察工作改造的时候,未合理开展技术交流,未适时的引入国外的优秀工艺。 2.2岩土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不高 目前,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机构已经实现了完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在开展运作活动的时候其所需的费用不再由国家调拨,而是自负盈亏。这种运作模式的出现有利有弊,其弊端在于此时企业过于重视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两大要素,很显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勘察设计的结果有失精准性,质量得不到提升,最终影响到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为工作者为了提升效率,通常会加班加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加之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缩减工作成本,最终导致质量下降。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勘察技术标准,同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期间不重视分层的准确度,甚至还会造成勘测上的疏漏。 2.3勘察技术与勘察质量标准未能符合国际要求 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和西方国家比对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具体来讲主要以为我们国家在该方面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力度较低,缺乏沟通,目前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仅仅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稍作发展,较为闭塞,对于和西方先进水平国家接轨来讲非常不利。 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讲,岩土工程指的是岩体以及土地的使用以及改造等内容,具体包含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测等工作事项。岩土工程勘察指的是按照工程要求,对场地的岩土条件、环境特点、地质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估,并以此编制相关的勘察文件。相对于其他勘察工作而言,岩土工程勘察更具有针对性,且它以实现工程建设需求为目的,故在进行勘察工作时应以此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查明、评估建设区域的岩土情况、环境特征以及地质条件即为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将各项情况调查清楚同时获得有关数据,对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相应的问题,确保工程的有效安全开展,则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其中涉及的技术有勘探与取样、地质调查与测绘、现场监测与检验、数据分析等。 4勘察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简述 4.1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在开展项目勘察设计工作以前一定要确定工作目的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工作的方向,才能够做好准备活动,才能够确保后续工作有序进行。不过,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作情况可知,当前时期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未做好准备活动、目的模糊的现象非常常见,具体来讲有如下的几个体现。工作不完善,结果不细致。比如一些勘察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细致,内容不完善,进而使得项目坐标和拟建内容的形式十分模糊。同时,因为一些勘察机构未认真开展准备工作,使得项目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地质问题,严重的影响到项目的开展,使得项目的品质变差。上述的各种现象的出现均是因为施工方的前期准备活动未开展到位,工作目的较为模糊,未依据工作步骤开展工作而导致的。 4.2未合理运用勘察设备 目前绝大部分的勘探企业都未及时更新工作设备,这就导致了工作能力的提升受到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工作者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问题频出,比如不了解设备的性能随意使用设备,这就直接导致勘察数据较之于真实数据存在很大的偏差,导致最终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4.3勘察纲要方面的问题 对于岩土勘察项目来讲,纲要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确保其精准完善。不过,具体情况是许多企业未实现上述标准,具体表现为纲要不完整。通过分析可知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机构未真正意识到纲要编订工作的意义所在。个别企业在纲要没有完成审核的时候就使用了,这不但是一种不负责的体现,同时还是一种低素养的体现。 5提升工作品质的方法简述 5.1制定合理的地方性勘察规范 对于岩土勘察工作来讲,注重事实是务必遵守的一个原则。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在区域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宽广,各个区域的地质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有工作中遵守实事求是原则才能够确保项目的质量良好。因此勘察规范不能够一刀切,而应在分析客观的地质条件之后,结合勘察准则来制定具有地域特点的勘察规范,从而使勘察规范的可行性与现实性得以增强。 5.2切实提升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养 身为项目工作人员,只有自身的技术和素养高超了才能够保证项目的品质有保证。对此,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工作者的技能和素养培训工作。比如实施轮岗制度,确保岗位间得到很多的交流;积极进行学术交流,确保工作者的工作面得到扩宽;做好培训工作,聘请专家开展知识讲座,确保工作者的知识能力得到提升。 5.3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 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牵扯的知识点非常多,比如力学以及地质学内容,它们都被划分为基础理论范畴。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出基础理论的存在意义,合理利用先进设备,认真遵守工作流程,以此来获取最为精准的信息,为项目设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4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勘察工作的精准度 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对于项目勘察工作来讲,也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提升效率,把先进技术融入到设计工作之中,以此来节省资源,提高工作质量。 5.5工作中要注意的要点 第一,认真分析安全性。由于土体会有存在一定的变形,加之预应力的改变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土层防护能力变差,进而使得岩土项目的安全性大打折扣。对此,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高度关注安全防护内容。第二,把多种方法融合到一起,提升总体效益。项目勘察设计工作开展的是否准确会直接的影响到项目的总体利益,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施工方法的实效和经济性。第三,认真评估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干扰。项目开展的前期阶段会对附近的生态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地表下沉,项目爆破的时候形成的地下水位变化以及震动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开展的时候一定要多方调查,比如水文以及地质情况等,目的在于将项目施工工作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第四,认真辨别防护方法。在使用防护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辨别。个别时候,虽然使用了防护方法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增加了锚杆密度但是没有增加长度,或是长度改变了但是成孔直径变低了等等的很多现象都会影响到防护效果的提升。 6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发展前景展望 6.1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研究工作与项目实施在未来均会遇到较为严峻的挑战。首先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地基深度开挖的保护问题,包括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的优化设计与改造问题;其次是沿海地带由于围海造田而引起的特殊土质问题以及特殊土质勘察技术问题,比如湿陷的软质土层所带来的施工问题和建筑实体的安全性问题;然后是大型的交通运输建筑设备建设的技术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各种高技术难度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会逐渐增多,比如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地铁轨道等;另外,还有岩土勘察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资源科学利用的问题,比如空旷地的填埋、污染地区环境的治理和废料的处理以及回收利用等。 6.2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与地下水系统息息相关,地下水的存在和地下水位的变动均会对建筑工程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地基以及水工构筑物在进行防渗施工处理时,都与地下水密切相关。当下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得出的资料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并科学考察复杂补给条件、渗流等因素,实现对地下水控制状态的分析与资源评价。与此同时,在研究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前提下,构建方程并确定相关参数。逐渐建立起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测试及运动特性参数采集的自动化处理系统。 6.3现代化勘察技术在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现代化勘察技术能够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地理科学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明显提升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的速率,而且可以确保品质良好。在具体的使用的时候,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分析技术特点,逐步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7结束语 对于项目建设工作来讲,勘察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会直接的作用于项目的进展速度以及品质,最主要的还会影响到相关人员的安全。不过通过分析可知,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岩土项目勘察工作在开展的时候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质量的提升,所以,作为相关企业和工作者,必须积极学习有关规范,切实改变工作方法,积极收集有价值的材料,在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处理。我们坚信在广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国家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王勇智 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中的问题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综合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着形势迅猛发展起来。并且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建筑工程在这一期间不断进行建设,使建筑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质量则有着更高的期许。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是一个建筑物打基础的时候的基础性工作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是对土壤进行各种分析,比如力学指标分析还有物理分析。对基础土壤进行分析可以方便设计以及施工人员对建筑物施工,并且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整个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案的选择;对策建议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它承载了整个建筑的重量,是一个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俗话说的好,根基是一棵树最重要的部分,相同的基础也是一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根基没有做扎实那么上部建筑建得再好也是徒劳一场。岩土勘察的目的就是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质条件的好坏,做一个比较客观的地址分析,同时进行一个专业的评估作出指导意见,从而为了施工提供了可靠意见。 1依据充分、目的明确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充分理解设计的意思,这样才可以合理地选取勘察的方法,科学地进行分析合理布置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只有将设计人员的意图理解清楚才可以顺利高效的解决岩土方面施工的问题。施工规范中提到,在施工之前应该提前明确很多种问题,比如:将带有坐标以及建筑总平面地形图的图纸进行全套搜集,还有整个建筑物的建筑性质规模还有结构形式等等情况进行罗列整理,务必将整个建筑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搞清楚整个建筑的设计师对地质勘探的要求。但是在市场上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在对建筑结构甚至设计要求都不明确的时候,地质勘察单位仅仅凭借业主方对本地块的期许以及陈述进行有目的性的地质勘探,结果就导致勘察出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甚至连土建工程施工情况都不满足,如果继续施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举个例子,某机械厂房它里面有很多机床设备重量很大,如果底下是天然的地基土,那么根本不能承载设备的重量,所以在动工建设前通过分析准备采用桩基础。但是当初这个地质勘查单位为了接下这个工程,不仅仅使用低价中标的方法进行操作,而且完全按照业主的意思为了节省费用使用天然地基进行建设,所以造成地基桩的钻孔深度不够,没有办法完成设计的荷载重量的承载,最终导致返工再次进行地质勘探耽误不少工期,造成很大损失。本身是一件很简单的工程,进行勘探然后进行施工,但是最终却又返工,费时费力。所以,通过这个先例,我们应该有所收获。我们千万不能偷工减料,一定要在理解清楚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勘察,这样才能在有目的性的情况下完成施工任务,满足土建工程的设计要求。 2勘察中土工试验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定期对设备检测或换新 我们技术人员经常使用的器械应该进行定期检查其精准度以及损耗程度,应该在发现问题后尽快进行维修或者换新,这样才不会影响下次使用效率保证每次测量出来的都是精确的数据,保证检测的效率。对于那些已经使用有些老化的器械或者没有老化但是精确率已经有偏差,已经无法进行再维修的就向上报备提出报废申请。对于这种情况,部门主管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及关注,时常过问一下器材维护情况等,不能让这种老旧的设备继续用在土工试验中来,应该及时增添新技术新设备,将老旧设备进行替换。 2.2对土工试验设备根据规范进行完善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物品琳琅满目挑选时应该十分谨慎。因为现在同等规格不同质量的器材十分普遍,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市场土工试验设备的质量把关。对于土工试验器材从在工厂生产到用户拿到手里使用中间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把关,对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将这种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工作从源头做起,杜绝非标产品流入市场混淆消费者的选择。其次,对于各个单位的采购部门也要设定规章制度,禁止采购部门从非正规渠道进货,一定要求正规厂家的直营店进行购买采购,开具由相应部门下发的正规发票,从各个方面进行把控,以保证土工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3加大对样品的检查 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作业中,对于样品的取样过程中,土质总是会多多少少的被人为地进行干扰,这样一来就对试验样品的数据造成很大的误差可能,因此,要求我们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来的状态。正确的施工方法是这样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取土仪器进行取土,保证样品的质量。在钻孔取土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出现塌空以及样品缩小直径等现象,否则要重新进行试验直到合格为止。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仪器进行检查,是否有上次试验残留在取土仪器中,金属仪器中是否有铁锈等等,一定要十分谨慎,防止一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东西对实验进行干扰,影响实验结果。并且在使用取土仪器的时候要检查取土仪器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规定,以免影响试验过程的数据。取出的样品土壤要进行标注,区分样本位置以及名称。对于样本一定要小心,不要对土壤进行摔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4要正确认识试验的重要性 对于土壤进行土工试验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试验对整个建筑影响的重要性。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要为了迎合业主的期望对实验数据进行更改造假。其次要多于同行们进行技术经验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监督,避免大事故的发生。再有就是一定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水平,要定期参加对土工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类课程,以及各个高等院校组织的培训教育。认识到土工试验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基础施工不合理的可能。这样才能保证基础的安全,也就是整栋建筑物的安全。 3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每个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都不同,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所以我们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得出相对来说比较合理,比较公正的结果,然后对勘探方法进行选择,以便得出最终结果。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这样各个单位都有很大的竞争压力。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部分勘察单位不是将注意力放在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方面而是为了中标得到项目而偷工减料,大量布置静探孔,甚至有的全部布置成全静探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沿海部位使用或者湖泊部位进行检测,但是在一些山前冲击平原或者颗粒较粗水位较低的地势进行运用就不太合理,检测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所以根据地形地貌合理的选择勘察方法对得出正确的结论十分重要。所以在勘察施工过程中,针对当地的地基图纸进行选择合理的检测手法和试验方法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十分重要,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 4小项目取样和原位测试数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 当岩土施工人员对一整个项目的地块进行检测的同时应该对整个施工范围的地块的图纸进行熟悉,将建筑物的位置以及坐标都在图纸中进行标注,方便后面施工需要。对整个项目检测试验的施工有以下两点注意事项:第一点在对规范熟悉的同时进行计算,在施工范围内的地方取多少个试验点比较合理。用总面积除以规范中单位取样点的合理范围,这样就得出单位取样点个数,这个数据比较有试验代表性,也可以适当加误差量,这样得出的结果比较公正合理。第二点对规范熟悉,合理分配取样施工的位置,不要对项目取样位置设置过于紧密,应该将试验点均匀分布在整个项目的各个位置,这样取出的样品数据进行加权平均,那么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可以代表整个项目的土壤数据数值。可以将每个地方的特殊情况都考虑在内,可以代表试验的合理性和普遍性,保证结果公平公正。 5结束语 在土工试验的过程中,结果的可靠程度还有准确程度不仅仅是和所提供的样品的质量有关系,还会受到试验本身基本特征等的因素干扰。所以,应该在试验过程中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各个部位以及细节部分足够重视,并且在得出实验结果时对结果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试验分析的同时应该将试验品的特征以及特性进行充分考虑,在综合各方面问题后得出一份数据结论。多次试验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可以为施工过程提供比较可靠的资料依据。 作者:刘泽澍 单位: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论文: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问题与对策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必须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做好水利工程设计。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程建设;测绘 自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是最重要的环节,很多水文地质问题容易被工程人员忽视,水文地质和水利水电工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工程项目的耐久性、使用寿命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勘察设计,对各种测绘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水平,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 1水利水电工程给勘察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是对地质、地层、水文情况进行了解的重要过程,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勘察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一方面是对地质学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对测绘技术有研究。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过程中,测绘过程应该要完成对水利水电工程勘察项目中的各种地质情况的勘测,并且将测绘得到的数据反映出来,为工程项目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和信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项目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在勘察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项目质量受到外界地质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地质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水文地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很大。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应该要重视工程周围的水文情况,尤其是地下水的埋藏情况,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该要对调查的重点进行明确,比如要设置必要的调查指标体系,要弄清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的变化规律等,从而对工程选址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解,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准确的支持。对于一些涉及到基坑的工程项目,还应该要做抽水和压水的试验,要调查土层的渗透性情况,对地下水可能出现的突涌、流沙等潜在的威胁要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 (1)未充分勘察就进行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对工程项目的勘察力度不顾,没有进行全面勘察就开始项目设计,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较大,设计不合理。(2)勘察技术精确度不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对勘察技术有着较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勘察、测绘,但是当前有的勘察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技术相对落后,加上有的水利水电工程比较隐蔽,勘察难度较大,因此勘察结果精度不高,有的数据不真实,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影响。(3)水利水电工程总体设计有盲目性。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的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在设计的时候凭借经验进行设计,或者完全依赖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结果,没有对工程进行进一步分析,忽视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因地制宜”的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2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策略 (1)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及设计能力。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在勘察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勘察人员的技术能力,勘察人员要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标准,按照相应地要求和规范进行工程勘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各种勘察仪器的充分利用,切忌墨守成规,借助各种新型仪器设备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和精度。(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勘察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质量问题都是来自于设计不合理,而设计不合理又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有关,由于勘察不准确而导致设计中的参数出现偏差、地基处理不当等。对此,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选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尤其是要针对各种细节问题进行处理,在保障安全系数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3)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实行设计,首先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建筑物进行等级分类,相关建筑物应根据规定采用一定的防洪标准,确保建筑物达到规范内发生自然灾害时能保证其安全。同时,要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进行设计,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满足质量要求,减少安全隐患。(4)应该要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学习,要对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等进行规定,工程勘察人员要了解工程勘察项目的具体内容,要将水文地质的勘察纳入到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提高地质勘察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随着水利行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项目勘察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严格的勘察设计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侯国栋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论文: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因关系着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利益等方面,故而对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稳定进行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又因为其对建筑工地进行勘察所规定的时间较短较紧张,所以任务负担很重。论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实地勘察;建筑结构 1引言 岩土工程勘测关系着施工的安全性,是对建筑结构设计和确定的关键依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设和高层建筑工程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但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就需要更加注重岩土工程勘察,这将对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发展较为缓慢,仍存在些问题急待解决。 2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1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性 相对来说,就岩土工程勘察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解决,例如,我国在岩土工程勘察的领域不够宽泛,有待开拓新的地区。虽然我国在很多施工建设工程中要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确保施工的安全性,但在整体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并且我国在岩土勘察工程中不能很好地利用高科技技术和设备,对此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解决。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关系着很多企业的发展,其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需要勘察人员正确面对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寻找解决方法和突破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模式,开辟新的路径去更好地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动工之前,需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所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对施工进行设计,这对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达标起到关键作用,否则将导致严重的问题产生。若施工的设计过于保守将对成本要求过高,降低效益;若过于不严谨会导致工程的安全性不够,不利于施工有效顺利进行,严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相关人员要时刻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的发展态度看待施工对象和范畴。然而,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数据资料的丢失和不足往往会受到费用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数据和参考资料的可信度越低会使施工进展变得艰难而缓慢。 2.2勘察工作准备前期出现的问题 在勘察工作准备前期因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时间、地点和气候等不可控制的客观因素,因此进行工作时为满足工作需要需选择合理的方案,故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死板方案,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适当灵活的变动。除此外,同样需要勘察人员对勘测地点进行周详的调查,这对勘察人员来说无疑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其需要根据施工工程制定好工作的预案和工作的流程。勘察人员在勘察时要尽可能地做到细致严谨,在收集和记录数据资料时应该避免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效率,使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勘察工程的实际状况,对施工工地造成安全性威胁[1]。另外,在进行采取样本的勘察工作时对选取的样本数量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但若样本数量不足或并不能真实反映勘察地点的实际情况时,将使勘察结果严重不符合实际。 2.3勘察技术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商业活动和工程建设当中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将计算机应用到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而我国在这方面来说相对较弱,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而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在勘察工作中设计应用到的软件功能性单一,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并不可靠,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实际勘察所得数据不具有代表性,造成施工困难。对此,我国应当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计算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各领域的经济发展。为提高勘察水平和数据可靠性需要引入高科技设备,合理使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勘察时人力所无法做到的工作,为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实现岩土工程勘察的电子信息化,促进其经济效益的加速产生。 2.4勘察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我国,就岩土勘察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来讲主要分为两种,其一,需要具备很强的野外实地勘察能力,确保勘察数据信息的准确力度;其二,勘察人员在室内需对施工数据进行合理实验和有效检验。而就目前国内形势来说我国对高素质的勘察人员供不应求,很多勘察单位为了保证勘察工作顺利进行将并不达标的勘察人员分配安排到勘察工作当中,对勘察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勘察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安全性、专业性。 3改进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举措和实施办法 3.1完善勘察前期工作 由于我国岩土的分类众多和勘察环境的差异,故而对不同的岩土需要采用不同的勘察方法。但在勘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勘察效率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勘察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更不能为降低成本而选择不当的勘察方法对施工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在岩土勘察前期需要做好相关调查以便在进行勘察时做出正确判断。 3.2提高勘察效率 为了提高勘察效率需要确保设计工作和勘察工作同时开展,方便岩土勘察工程收集到可靠的施工工程相关数据信息供设计单位设计出安全的方案时使用,而在实际的勘察中要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功能,可有效避免人工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的粗心造成数据不当。就如何合理高效使用计算机提高设计的质量,对勘测单位要求很高,需要其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而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有效相结合,不仅能促进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和勘察人员方面消耗,还能降低人为的失误[2]。岩土工程勘察应该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例如数字化和相关的地理探测技术。 3.3提高勘察人员的素养 勘察人员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勘察工作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勘察数据的准确度,对提高施工工程的效率有关键作用。对此,我国应该重视对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对勘察人员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并愿意对勘察工作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在勘察单位对人员进行聘用选拔时,应该划定合适的标准,为勘察人员选择合理的岩土勘察工作岗位,增强勘察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才能更好地使勘察工作准确顺利进行。 4结语 在本文中,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客观的见解和有效的建议,可以看出要想大力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勘察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学习探索的精神,只有加强培养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效率,才能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程,保证我国建筑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陈军弟 张亮 单位:浙江省化工工程地质勘察院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职业教育应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误区;改革途径 论文摘要: 农业职业教育要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就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出发,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造的误区 农业相对效益较低,使农业职业学校或学院的涉农专业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追求生存、发展,多数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老专业改名、新专业设置,目的是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相关改革,改造后的专业大多数换汤不换药,新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甚至没有,专业课教学依然存在“实验室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 2、教学环节的弊端 专业变化快,课程设置跟不上步伐,征订教材教师参与少,教材与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脱节,学生水平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师水平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教案的规范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领导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动力,教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导致教师队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又缺乏特色和职业能力,毕业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名称、新专业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中,生源又会陷入困境。 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1、充分认识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在政策上给与诸多照顾优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观,但我们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选择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况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与城市富余劳动力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低成本、低风险的土地将成为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况且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终也只能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并带来机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农业将成为一项新型产业,同样也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来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业发展趋势表现在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产高效,产品系统转向名、特、优、稀、新、少,林果牧渔各业及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技术,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的走向。以上各项战略均对农村从业人员的种类布局、技术结构和能力的层次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优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应密切关注“三农”需要,实施全面的、多元化的专业和培训,同时加强与之相配套软硬件建设。抓住机遇,以优质“产品”迎接挑战。 2、走出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构建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自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适用、够用,突出实用性、体现地方化、模块化和现代化。设置区域性或乡土性专业课程,组织编写适合地方特色的实用教材。结合实际增减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教材的选择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专业教师。至少有内行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人员参预订购教材事宜。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等于丧失了办学生命力,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突出“应用性”的 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强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启用教学能力评价模式。评价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是教师能力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把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删减当前的理论考试,把单独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水平的测试方式。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将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课堂,将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既对学生实行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又对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无论是改造老专业还是设置新专业,教师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碍。育人先育师,教师的专业培训,应当成为专业建设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新专业建设相匹配,新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体制、政策对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以实绩作为能力标准、待遇标准。取缔效益甚微的岗位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劳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建立、健全鼓励扶持政策,使全校职工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支持、鼓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技能的创新、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示范、试验。农业受天时、地利的影响明显,允许一二次的失败,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支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指导专业户或自办实体。以实体和专业户的效益、学生能力展示评价教师能力,并作为评选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奖励应倾向于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艰苦、能力要求高、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工作和岗位,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职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节假日深入各行业一线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活动。经过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采取引进人才、校企联合等完善师资队伍。 (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农业职业教育要办好,就要确立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自己的实训基地上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建立一套与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实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练,学有所得。而且该实体能对外营业,效益可观,使基地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以此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农业教育论文: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论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关键词:农业 物流人才 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形成先进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农民收入低和农村的生产方式、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堪忧的是,农村有资源却贫穷。解决“三农”问题亟待在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化、深加工;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结构绿色生态链,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物流。 中国是农业大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目前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农业物流人才教育领域更是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因此从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为契机,结合现代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围绕农业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大方面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探求培养高素质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的途径已势在必行。 农业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能够带动农业、农村、农民摆脱贫穷的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在职业教育中淡化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专业的口径,增强专业的弹性,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性和互联性。今天中国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运作、产业经营、销售、管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二,加强实践环节,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农业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农村经济落后、复杂的现状,构建农业物流教育体系一定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适应、分析、判断、经营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基础;第三,广大的生源应该立志于农、取之于农,立足于农、服务于农。因为解决“三农问题”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抓经济源头,聚焦点是要有农业规模、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的建设者。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者欲从教育教学领域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富有时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比较优势上:农业产品产业链规模经营比独立经营和单品经营农产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独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传统产业(农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相结合,具有古典精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优势。 总之,按照我们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新型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职业教育应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误区;改革途径 论文摘要: 农业职业教育要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就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出发,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造的误区 农业相对效益较低,使农业职业学校或学院的涉农专业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追求生存、发展,多数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老专业改名、新专业设置,目的是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相关改革,改造后的专业大多数换汤不换药,新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甚至没有,专业课教学依然存在“实验室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 2、教学环节的弊端 专业变化快,课程设置跟不上步伐,征订教材教师参与少,教材与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脱节,学生水平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师水平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教案的规范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领导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动力,教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导致教师队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又缺乏特色和职业能力,毕业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名称、新专业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中,生源又会陷入困境。 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1、充分认识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在政策上给与诸多照顾优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观,但我们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选择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况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与城市富余劳动力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低成本、低风险的土地将成为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况且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终也只能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并带来机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农业将成为一项新型产业,同样也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来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业发展趋势表现在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产高效,产品系统转向名、特、优、稀、新、少,林果牧渔各业及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技术,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的走向。以上各项战略均对农村从业人员的种类布局、技术结构和能力的层次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优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应密切关注“三农”需要,实施全面的、多元化的专业和培训,同时加强与之相配套软硬件建设。抓住机遇,以优质“产品”迎接挑战。 2、走出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构建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自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适用、够用,突出实用性、体现地方化、模块化和现代化。设置区域性或乡土性专业课程,组织编写适合地方特色的实用教材。结合实际增减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教材的选择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专业教师。至少有内行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人员参预订购教材事宜。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等于丧失了办学生命力,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突出“应用性”的 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强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启用教学能力评价模式。评价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是教师能力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把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删减当前的理论考试,把单独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水平的测试方式。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将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课堂,将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既对学生实行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又对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无论是改造老专业还是设置新专业,教师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碍。育人先育师,教师的专业培训,应当成为专业建设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新专业建设相匹配,新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体制、政策对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以实绩作为能力标准、待遇标准。取缔效益甚微的岗位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劳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建立、健全鼓励扶持政策,使全校职工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支持、鼓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技能的创新、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示范、试验。农业受天时、地利的影响明显,允许一二次的失败,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支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指导专业户或自办实体。以实体和专业户的效益、学生能力展示评价教师能力,并作为评选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奖励应倾向于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艰苦、能力要求高、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工作和岗位,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职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节假日深入各行业一线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活动。经过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采取引进人才、校企联合等完善师资队伍。 (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农业职业教育要办好,就要确立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自己的实训基地上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建立一套与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实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练,学有所得。而且该实体能对外营业,效益可观,使基地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以此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农业教育论文: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高吭 李玉柱 姬江涛 贺智涛 李心平 貌建华 罗四倍 论文关键词:行业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学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建设点建设为契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 教学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日本筑波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同类高校。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走访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达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强豫农业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合作教育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确定了“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一个强化、一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工学、农学、管理学齐备的多学科优势,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开设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体实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共计入校经费1000余万元,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各类实验样机如切割器实验台、风扇实验台、犁体外载测定装置等12台,价值60余万元。通过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专业课实验内容的50%以上。(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等38周的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若干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习训练。(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械、玉米秸秆处理、玉米根茬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耗,解决了双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主机宽度较大,田间作业开道困难等问题,正是生产实践对科研的反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到研究项目中来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校基金与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农业教育论文:论析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论文关键词:乡村教育运动;高等农业教育;农村 论文摘要:从历史的视角,探索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兴盛与改革、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与农村建设结合等教育实践,以期对当代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曾经兴起过一场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大规模乡村教育和建设试验,形成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各高等农业院校和众多博士纷纷走向农村,以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为基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试验。如北京大学农学院的罗道庄乡村建设试验区,金陵大学农学院的乌江试验推广区等,在农村先后设立的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区有193处。通过连续多年的乡村教育建设试验,积累了通过教育和科技改造乡村、建设乡村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这一运动持续十余年之久,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仍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而且高等农业院校责无旁贷。2006年12月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及全国农林院校在河北农业大学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座谈会,进一步明确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社会服务职责,坚持走“太行山道路”,使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为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现实启示。 一、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业学科调整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 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 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深;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坟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 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人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人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 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深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 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 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 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胜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2.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仍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互动提高。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前提是要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所用和被实践检验。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专家走出书斋,深人农村,就会使高等教育和农村生活打成一片,从中不断修改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并获得新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发展直接得益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不断提高,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之目的。 3.农民素质的提高仍是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尽管各教育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潜河径创办的“农村服务专修科”,晏阳初在定县创办的“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教育讲习所”,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梁漱溟的“乡村服务人员培训部”等等,都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农民的素质更决定了农村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村富,则中国富。而农村的兴与富,最终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识文化的新型农民。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院校大学生性别认知的调查与对性别教育的思考 试论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作者:张延华 姚江林 徐燕 周磊 论文摘要: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陛别满意度、性别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男女大学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有所帮助。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生的性别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基于高校性别教育的相对缺失以及大学生对于性别教育的强烈需求,建议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尽快开展性别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性别;教育 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进步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性别教育在高校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和阵地。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性别满意度、性别观念和性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启示。 一、调查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对象为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共调查学生200人,收取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其中男性30.3,女性69.79%;年级分组方面,大一42.1%,大二46.7%,大三10.8%,大四0.5%。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二、结果分析 1.性别满意度 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比较满意。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占39.0%,比较满意的占47.2%,说不清楚的占8.7%,比较不满意的占4.1%,非常不满意的占1.0%。男生和女生对于自我性别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的满意度比女生高,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持“非常满意”的占61.0%,持“比较满意”的占35.6%,而女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持“非常满意”的仅占29.4%,持“比较满意”的占52.2% (见表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对自己的性别满意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别。 2.性别观念 (1)对性别歧视的看法。调查显示,对于“你是否认为现实社会中有性别歧视现象”时,绝大多数认为有性别歧视,比例高达93.8%。在这一点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异,一致认为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2)对性别平等的看法。对于男女平等,《墨西哥宣言》早就作了比较权威的界定:它是指男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都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早已成为一种现实。时至今日,社会现实和公众观念层面上的“男女平等”究竟如何呢?受访大学生中84.0%认为“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认为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占11.9%。 (3)对部分传统性别观念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男性学习能力天比女性强”和“男性受教育程度应该比女性高”的说法,被调查者大多数持否定态度。对于“男性应该有更广的交际面”和“男性比女性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持传统肯定态度的占大多部分。 (4)婚姻家庭观念。近年来,在大学女生中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不胫而走,这既反映了部分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变化,同时也折射出女性应该固守婚姻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在全体被调查者中,对“对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不同意”者占64.6%,“同意”者占22.7%,“说不清”者占12.9%。而对于女大学生而言,65.9%坚决否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持“同意”态度的女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20.7%)。进一步分析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上的差别不显著。这说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虽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勇于开拓事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更具现代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对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少数学生持同意态度,反映出部分女大学生在社会竞争面前的退缩和无奈,以及陈旧观念和社会压力带给她们的认知变化。 在婚姻家庭观念上,对于“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不同意”者占64.6%,而对“女性应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丈夫”的观念,大部分也持“不同意”态度(56.9%)。另外在家庭的家务分工上,对于“结婚后女性比男性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务”的观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受到了挑战,持否定意见的居多,“反对”和“强烈反对”之和占到61.6. % (5)性别角色特征比较。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明,“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有抱负的、有独立精神的、富有竞争性的,女性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软弱的”。勇敢、坚强、理性通常被认为是真正的男子汉品格,而温柔、贤惠、感性常被认为是具有女人味,这就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性别刻板印象。本次调查发现,男性角色特征排名前六位的依次为粗犷、刚烈、冒险、包容、进取、坚强而女性角色特征前六位排名依次为:贤良、温柔、弱小、细致、坚强、包容。可见,两性角色特质中坚强、包容是共有特质,这与调查中属于中性特质的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四位的进取、坚强、包容、冒险有着一致之处。大学生选择男性角色独有的特质主要是粗犷的、刚烈的,而选择女性角色独有的特质则按重要性依次为贤良、温柔、弱小、细致。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男性角色观认同更趋传统,将男性描绘为粗犷的、刚烈的、冒险的、包容的、进取的、坚强的;而对女性角色观认同既体现了传统观念影响(贤良、温柔、弱小、细致),同也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认为女性坚强、包容,而这是以前男性的独有特征)。可见,大学生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特征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刻板观念影响,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并且已出现中和的趋势,发展出相对中性的性别角色特征。 3.对开展性别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比较迫切,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41.8%,认为“有必要”的占51.0%,两项之和占到了92.8%。 三、对性别教育的思考 1.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 性别教育是使男女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是如何使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男女两性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吗?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总体比较满意,性别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同时发现,男大学生的性别满意度比女大学生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男大学生的职业角色与性别角色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有利于他们增强自信和确立较大的自我发展目标,而女大学生却会因性别角色和职业差异的矛盾冲突产生困惑,由此会成为她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2.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大学生主张两性平等、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呼唤性别平等早日实现。大学生大都认为性别平等虽然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现实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男女平等”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愿景。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和就业方面体现“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念比较明显,而在学习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男性学习能力天生比女性强”和“男性比女性应该拥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的说法持否定意见。近年来,政府在促进女性教育与就业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社会为女性成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大量优秀女性人才,凡此种种使得大学生看到女性的学习天赋和职业能力并不亚于男性,应该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在婚姻家庭观念方面,无论是择偶观、两性社会地位还是家务分工,都体现出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 (2)传统性别角色特征呈现模糊化,双性化课题值得关注。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男性角色观认同更趋传统,而对女性角色观认同既保有传统观念,又具有现代倾向。男女性角色特征的某些概念特征已经模糊化,“中性”以及“双性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其实就是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的双性化人格的表现形式。“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身上得到很好的融合,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陕西师范大学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男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最差者是未分化者”。可见,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减弱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有助于形成大众化的性别意识,值得深入研究。 3.农业院校开展性别教育迫在眉睫 性别观念和行为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正值青年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性别角色选择和定位的困惑。在社会民主化和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和性别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未来家庭的质量、未成年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程度。性别教育就是要使男女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开展性别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性别问题的理解,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强化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的意识,为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客观认识自我、理性认识社会的性别视角,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男权制度历史的国家,文化和传统对民众影响至深,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同时,新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自上而下推进的历史也使得性别平等在法律层面和公众观念层面出现不对等,科学性别意识的引导、理性性别行为的塑造还需时日。多数农业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受“重男轻女”等传统思想影响较重,部分地导致农村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浓重。而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业院校多囿于传统,在校园精神上存在保守倾向,师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相对欠缺,校园文化活动还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因此,相对而言,农业院校开展性别教育的形势更严峻,任务更重。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性别意识懵懂不清,性别观念受传统影响至深,对“男女平等”等某些性别问题的看法还停留在经验感知阶段,缺乏深入分析与理性应对的能力,这与高校性别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同时,调查也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开展性别教育课程的需求非常迫切。长期以来,高校缺乏“因性施教”的理念,对学生实施的是“无性别教育”。由于缺少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女大学生的性别视角和心理需求,更不可能专门为女大学生营造成才的氛围和成才的条件,当女性潜能未被挖掘出来时,“无陛别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大氛围中可能就忽略了女性成长的空间拓展和潜能开发时机,这就会给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带来滞后性影响,进而影响男女大学生发展的同步性。 我国政府在2001年由国务院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高校贯彻“因性施教”的原则,就是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主动塑造和发展个体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别个体的整体心理水平。在具体路径方面,正如学者闫广芬所指出的那样,要将先进性别文化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包括有形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等,也包括无形的大学的教育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风貌的建设等。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便利的措施之一。目前,少数大学开设了部分性别系列选修课,但从全国来看,性别教育课程建设还是处于起步孕育阶段。我们应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把性别教育课程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可以加强教师性别意识的培养,鼓励性别教育融人课堂;开设性别教育公选课程,举办各种性别教育知识讲座,通过开展“女大学生风采展”等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校园性别氛围,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性别问题调查研究,多层面、全方位地普及和渗透性别教育,强化新时代科学性别意识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素质提升。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思考 摘要: 农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我国人们生活的基础模块。而农业科技则是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据。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面就“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工作”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 我国发展希望都寄托在未来的创新人才身上,而创新人才的科学培育离不开青少年的教育模块。即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可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够确保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农业科技推广是科研发展创新的拓展延伸,也是培育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借助农业科技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发展农村青少年科技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主力军作用。 1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是我国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包含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农情信息,为我国青少年带来充足的科普条件,把农业知识有机贯穿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青少年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农业科技的内涵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观察体验,有利于其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增强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有效培育其科学创造精神、提升其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与探求欲望,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我国青少年产生的积极影响。 2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进展 开展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是落实农业部和共青团中央“十二五”《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重要举措,从2011年开始,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开始认定,在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中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我国青少年在实际进行科普工作过程中可以借助很多机构,如:科技展示园、农业嘉年华平台活动、农场大观园、农业科普基地等,其中休闲农业科普基地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农业科普基地不但能够向我国青少年普及农业的技术知识、动植物生长环境、生态养殖感官认识等,还能够让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环节,增添了解、学习的趣味性与探索欲望。下面我们用深圳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内容,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案例】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既可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又满足休闲需求,增进青少年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的体验,达到农业科普的目的和作用。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根据功能分区可开展的科普资源活动如:经济动物养殖区,其建有生产区、亲牛园、自动挤奶大厅、通过展览、示范讲解、品尝等形式,开展奶牛生产、饲养、挤奶等科普内容,使青少年实地了解奶牛生产概念和技术、奶牛饲养营养搭配知识、奶制品生产链及自动化生产的优势等;瓜果蔬菜及花卉区,通过展示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技术、基质培养等让青少年了解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及现代生物育种知识等;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展示,都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学习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3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 农业科普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即其活动的具体内容,其内容的优劣能够决定该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为了不让农业科技科普活动变成形式化活动,我们要对活动的展示内容进行完善改进,根据农业科技的各种发展特点,进行各种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1)我们可以举办观察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试验过程或者成果进行观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研究兴趣,加强其观察能力。(2)我们可以举办体验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到农业的具体管理生产工作中,结合农时农事的不同管理阶段,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田间管理并了解现代农业设备的简单操作,激发其动手操作兴趣。(3)我们还可以举办探索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某一内容进行探索,如:做实验、查资料、做记录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思考能力。(4)我们还可以举办应用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选择蔬菜、花卉、畜牧小动物、鱼类等的种植和领养。培养其参与农事活动的兴趣,提高对农、牧、渔等不同领域的了解和基本管理技术特点,提高应用的实践效果。总之,有趣的体验和科普活动,传递的不仅是每一份“农产品”都来之不易的理念,也是影响青少年爱惜粮食,珍爱生命的教育主题,更让他们发现、经历农业科技背后的精彩,实现科学素质潜移默化的整体提升。 3.2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行完善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与我国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建设相应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组成具备专业农业知识、能进行科学传播的队伍,让其发挥三种功能。(1)第一项需要发挥的功能,根据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需求,规划出与其能够实现有效结合的科普活动形式。该农业科普活动需要具有专业代表性,同时还要契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需求。(2)第二项需要发挥的功能即其联动效能,该机构可同时担任组织宣传活动的任务。(3)第三功能,即可以充分发挥该机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的优势,能够有效推广、宣传农业科技成果、传播相关农业专业技术信息等。 3.3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宣传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传播力度能够对其科普教育工作最终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想要对我国青少年起到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与传统传播媒介,这样才能够将农业科技理念与成果向大众进行展示传播。其中我们可以利用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媒介,即:期刊、电视、网络、微信、报纸杂志等等。如此我们才能够增强农业科技科普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 4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关内容,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该科普教育工作的详细进展。同时并针对其有关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工作的建议,如: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推广有关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等等。 作者:刘彦侠 单位:廊坊市农业科技站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培养模式 摘要: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意义,承载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的重任。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学生品格、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笔者通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性的分析,提出“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创业教育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来袭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人才储备库和资源库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方向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中多次提到创业及其重要意义:“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可见创业不仅能够缓解新形势下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创造工作岗位、转化创新成果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指导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农业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源数量和质量逐步下降、教学经费投入偏少、专业思想不牢固、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一直存在。 1创业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提高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2]。在一份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中,运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3.56(单样本检验值t=3),处于中间值偏上水平[3],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值得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1.1创业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平台 参加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锻炼提高的过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基本政策、企业运作、市场竞争、企业文化、资本经营、团队意识等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比如现在采取的比较多的形式———企业家进校园讲创业活动,学生通过与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地交流,能够直面企业家的风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遇到的困难,也必然要去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阅读思考、积累、剖析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1.2创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企业,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农业高校的一份针对学习自主性的问卷调查中,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2.78(t=3),其中学习态度仅为2.38[4]。说明目前大学生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方式加强。在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找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与办法,大学生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发现与解决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良性循环,积累实践经验,为成功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发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业教育的推行及其理念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没有按部就班的理论,更没有可套用的模式,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极大地启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从创业计划、创业要素、创业类型、创业过程、创业融资、创业管理、创业风险、创业者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审慎斟酌与思考,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求同存异、启发思维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品质形成的过程。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每个有创新意识的个体提供平台,为其铺平道路,也要充分激活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显现的个人能力和创新思维。 1.4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本身与社会实践、基层一线结合紧密,需要随时关注动态发展、变化趋势、信息更迭等。通过创业教育将脑海中的创新点转化成实践成果,每个环节中都考验着创业者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将抽象的创新点和思维逐步转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进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1.5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所有创业教育必须倡导的理念之一,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会带来1+1>2的效果。在一个团队里,所有的个体各自发挥所长,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与任务,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通力协作。团队协作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荣辱与共观念、互相帮扶精神和顽强拼搏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较好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协调等组织能力。 2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5]。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理论体系教学、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创业实践训练、后期追踪反馈为四个基准点,实施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三种路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特优势。 2.1四个基准点 1)以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讲授是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播,特别应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系统理论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基础课的安排,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注重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和研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体验中对理论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尝试,拓宽知识面,培养敢于批判的自由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类主要形式,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以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创新研究项目、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作、撰写创业报告、开展创新型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载体,充分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与刻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3)以创业实践训练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可以较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一线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二次创造的过程,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学校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型项目的基础实践设计和基础性实践实训,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加大实践训练的比重,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走进基地和一线,走进企业内部和核心,通过最为直接的感官进行学习的再提升,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4)以创业教育后期追踪反馈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作为创业教育培养机构的高校在完成大学教育之外,其并未完成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应该继续进行后期追踪、加强反馈、统计分析。通过后期追踪形成人才培养报告,以此来指导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其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提高。比如: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温思美对国内17所高校近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调查,其中“三低”(创业率低、创业层次低和创业成功率低)是摆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大挑战,其中“大学教育对创业帮助”观测点在10分制的评分中还不到3.0分,为所有观测点的最低分。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局限于大学教育阶段,更要注重终生学习和后期持续培养工作,这种倒叙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2三种路径 1)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刘某某为例,该生为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后攻读动物科学领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该生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曾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该生硕士毕业时,放弃了高薪的饲料厂职位、体面的大学教师和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等工作机会,到珠海斗门农村,养殖南美白对虾。创业路上充满艰辛,靠着坚定信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摸爬滚打,勤奋执着,矢志不渝,愈挫愈奋。通过两年创业努力,已经在当地水产养殖领域初具规模,创造千万财富,水产养殖事业也正以蓬勃的态势高速发展,成为了该校毕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2)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该校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扶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红满堂”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刀阔斧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经费投入过300万。截止2015年,共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103个,有55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有45个企业正式注册落地。学校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扶持和场地,孵化大学生创业实体,推进校园创业环境建设,提高创业者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孵化园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3)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该高校自2011年起,与广东某大型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某某创新班,针对该企业的农科专业特点,实行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该模式主要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进入该班的学生,由公司从大二开始资助学费及住宿费,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锻炼,学生毕业后,公司优先录用,为毕业生在集团发展提供空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管理上,采取精细化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人担任班主任,每1~3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在教学上,除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外,还涵盖管理、营销、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课程,力图打造该农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三种路径均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刘某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是学校主导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校企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又博又专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这三种路径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 3组织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3.1保障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 机制建设是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院校可依托农科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适合学校特点的创业教育式人才培养,以其为突破口,将创业教育及其理念融入其中。加强教学条件和资源平台的整合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孵化基地、图书馆、高校联盟等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宣讲、论坛、沙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博、微信、BBS、APP、O2O等新媒体平台和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参与创新型人才教育;充分发挥农业院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校友等资源的作用;逐步提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认知程度,在制度、管理、队伍、硬件、环境、经费等多方面加以倾斜。 3.2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个体工作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能够对系统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调节,起到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7]。在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创业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考虑恰当地运用机会均等、阶梯晋升和破格提拔等措施,对人才进行规划和培养,公平竞争、惟才是举,特别是对非常之才、特殊之才等稀有杰出人才应该不拘一格,以激励促成长,以激励促成才。 3.3约束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约束机制是为了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8]。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应该如此。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多方面实情设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让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中来,也能够让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得到更好地培养,真正使教与学融合统一,共同发展。 3.4转化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成果转化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成果展示能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发挥扩散效应,持续保持创新型人才新鲜血液的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教研室、教研团队等资源平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如论文、专利、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成果、基地建设特点、学科竞赛优势、学术讲座成果、素质教育成果等进行互动展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对技术型专业技能的培养,尝试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结合创业教育理念,遵循创新培养规律,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作者:李伟 林佩云 陈雄锋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教育论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摘要: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很多优秀的农业文化,这些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智慧。茶叶作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入手,谈论分析茶叶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茶叶农业教育在互联网+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总结文章。 关键词: 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网络教学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茶叶作为其中一种,若能利用好互联网+,在当下茶叶农业的职业发展教育中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拓展的眼光去认识茶叶农业教学模式的问题。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进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趋势。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互联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适应互联网+新趋势。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为祖国培育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茶园建设。因此,只有利用好互联网+,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茶叶农业职业教育。 1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符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实现传统茶叶到社会教学的转型。社会越是发展,我国对于茶叶精神、农业信仰、学习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利用好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业职业教育的学术文章已经越来越多,社会正逐步重视茶叶农业教育。从85年的几篇论文逐年增长到上百,直接反映出我国对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之间都需要相互连接和沟通。要想创新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只有把握住互联网+的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在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中将其传承和发扬。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探究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把握住互联网+的核心,有效带动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水平提升。总之,茶叶农业技术以一种创新形式在延续着传统的精神,换句话说,茶叶农业技术是不会消亡的,它代表的是我国的传统精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会变得更好。 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茶叶农业职业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我们对于相关茶叶农业的人们做了一个调查(如表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真正懂得茶叶农业技术的人才并不多,大多都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教育,相较城市,利用互联网+模式学习的茶叶技术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如今,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对于茶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并缺乏茶叶播种实地操作。 2.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缺失 缺乏专业茶叶技术知识是影响农业职业教学的一大因素。作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要想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对于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当下,诸多农业职业学校没有重视人才的管理,将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种资本来投入。只是一味地让职业教师给学生讲道理,重复一样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茶叶的专业知识已经革新,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若农业职业学校依旧遵循传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欠缺互联网+茶叶技术的最新知识。这将会增加农业职业学校的流失,影响互联网+下教育模式的全新定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要想掌握茶叶农业技术,就必须要寻求复合型人才,指导职业学校。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能再止步不前,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3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措施 3.1加大支持力度,更新互联网+观念 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原有的茶叶农业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首先要提升茶叶技术上的课程设置,而不能纸上谈兵。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是我国农业教育价值的体现。茶叶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同时应当强调实践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否则很有可能遇到实际的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在这当中,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从增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入手,制定相关条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资金的投入,充分保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才能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往前发展。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让教学更加有趣和高效。譬如利用互联网+课程的形式,扩散覆盖面。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形式,搭配多媒体设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重新设置教学时间,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走出校园,去茶叶农业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提升上去。 3.2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教学和以往不一样了,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没有好的师资就没有一切,所以学校要切实提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对教师来说,要让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课程更加规范化,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师,应至少有茶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经验,严格招聘流程。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传授专业的茶叶农业技术。在培训教师时,要着力体验式教学,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在茶叶农业职业教学中,真正的发挥互联网的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有利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互联网+引入农业职业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进茶叶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为职业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挖掘传统茶叶技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曾志娟 单位: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继续教育培训有效教学 摘要: 农业继续教育是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发展中起着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培训基地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轻视或忽视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作者通过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农业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教学;培训效果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是对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参与,甚至英国、美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开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动这一工程,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行业继续教育工程的范围、对象、要求和方式。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成立了“继续教育工程国际专家工作组”,对各国继续教育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讨和论证,并介绍和推广了先进经验。此后,我国也相继开始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程。农业系统自1979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农业领导干部培训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此可见,农业继续教育在农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作为继续教育实施主体的培训机构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教学形式单一,双师型教师匮乏,部分课堂气氛死板,轻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培训基地如何在操作层面保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里,通过我本人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1基本概念 1.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其具备三种特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2有效教学培训与传统继续教育培训 传统的农业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采用直接的教授式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有着课堂上的绝对权威性,属于知识传递型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培训一般采用构建问题情境、学员自我探索、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学员学习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相对传统而发言较轻松活泼,属于知识建构型的培训方式。 2有效教学理念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期筹备 2.1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 农业继续教育教学设计应根据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培训目标,细化到各个知识点,培训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适度性和实用性。包括创设情境模式、学员自主探索、协同学习、评价效果等。例如:《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课程讲授中,分组创设栽培中各个环节的情境,利用道具让学员自己参与模拟栽培全过程;《果树的修剪技巧》课程讲授中,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之后,开设田间实践,让学员通过理论教学内容自己做枝条修剪,相互检查和评价,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最后做课堂效果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农业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3个原则需要遵循:一是注重人际关系与教学环境的融洽性。大家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若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造欲望和创新才能。同时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情、学生信任,可以导致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相反,不和谐的、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易酿成消极的、沉闷的课堂气氛。二是教学的要素要适应学员需求。教学要素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即: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影响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与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教学目的反应的是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条件。我们做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员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合学员需求的老师,设置符合实际的教学课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三是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是继续教育培训教学中的学习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继续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继续教育基地等培训机构在设计各项教学活动时,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学员参与平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有效教学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员分析 2.3.1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情分析 包括学习的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两个部分的分析。起点状态分析包括3个方面。①知识上:学员的认知基础。如:预防兽医课程的难易程度要针对上课对象是否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②技能上:学员已有的学习能力程度,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③素质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专业技术人员均为成人,一般地学习态度较为端正,教学工作重点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潜在状态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可能性。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适宜于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完成学习。如:学员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应,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2.3.2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分析 一般地技术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习中带有指向明确的动机,同时其对过往的经验有很强的信心和依赖,有着很强的速成学习心理。 2.3.3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特性分析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一般是在全年的工作过程中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插曲式、问题式、即用性、结果式等学习形式。 2.4教学素材使用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压缩、实践内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介,一般地倾向于充分调动学员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其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如在《蔬菜嫁接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中添加操作技术视频,在实践课程中设置嫁接手操课程,增强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2.5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主要分正规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和高适应性教学模式3种。正规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讲授模式、开放课堂模式和模拟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包括实训式模式、研修式的培训模式;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专题讲座模式,讨论交流模式,互助学习模式,活动学习模式,竞争比赛模式,才艺展示模式等。一般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应多采用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从近年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交流+活动学习/互助学习”或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显著。 3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后期实施 3.1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作为培训方要构建一种和谐、轻松、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讲解式、对话式、讨论式、发现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员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3.2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中一般分为学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4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不同于一般性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构成上较为复杂,有双师型的专职教师,又有农业行业的技术专家;有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也有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实践经验各不相同,师范类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能更好地让教师队伍掌握好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更好的开展各项培训工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应该启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为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有力地智力支撑。第一,提高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地选送系统内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第二,邀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服务工作。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活动,增强专业教师队伍力量。第三,发挥乡镇涉农干部、农机农业大户、农民科技能手等基层人员的实践技术优势,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才能达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教学,作为培训机构,需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开展学情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选择高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学员自动学习,进行适时的教学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李闻珠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农广校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对理论课所学的概念、原理等知识进一步得以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别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西北牧区由于地处偏远,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西北偏远牧区十五所民族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研,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对问题根源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思路。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微型化学实验 西北牧区民族教育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实施国家“两基”工作目标以来,基础教育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但是我们从每年招收的预科学生摸底考试成绩分析中发现,来自牧区民族中学的学生化学成绩普遍较差,尤其是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等全方位考察中问题较多。使我们感到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牧区民族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我院承担起了改革牧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任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阶段牧区化学实验教学和管理提出一点肤浅的改革思路,以供参考。 1调研内容及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牧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探索更加符合偏远地区实际的教学模式,我们利用送教下乡,教师培训、毕业生顶岗支教等方式,选择了十五所民族中学,从实验教师队伍、技能、素质、学生基础、学习兴趣、实验意识,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和调研方案。 1.1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和师资队伍——教师层面的反应 (1)各校均建有标准化实验室,上级教育部门按教学要求建设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实验设备,基本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2)学校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常用的化学试剂和必要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补充更新,严重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3)各学校缺乏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操作熟练的实验教师。(4)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较差,无法独立完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生基本上没能掌握。(5)学生实验中化学试剂用量普遍失控。往往“以量取胜”的意识来进行操作的现象突出。(6)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化学实验的习惯,从理论方面无法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达不到用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目的。 1.2教师教学技能、工作责任心、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情况——学校教务负责人、学生代表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反应 (1)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有待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检查指导学生预习情况。(2)学校缺乏教研活动,教师对实验内容缺乏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和异常现象得不到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长期以往学生对化学实验失去信心。(3)教师自身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以课堂演示实验代替实验教学,致使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无法完成,实验开出率较低。(4)学校缺乏专职实验管理人员,往往把教学任务轻、身体状况比较差的安排在实验室管理岗位上,影响教学质量。 2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目前牧区民族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经费不足,管理服务不到位,学校把实验教学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在安排实验教学任务时,把教学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教师放到理论课教学岗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验教学的现象,大多数学校缺乏懂业务的专职实验员,实验室管理较混乱。特别是化学试剂的管理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部分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舍不得投入,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严重短缺,无法保障正常的理论课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更谈不上严格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各学校平均实验开出率仅为教学大纲规定的60%。往往出现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是“纸上谈兵”。二是对学生缺乏实验意识方面的教育。在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上化学实验课前,首先自己动手准备安装实验仪器设备,称量好实验所需试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教师在黑板上详细讲述实验过程、现象、原因分析、实验结果处理等。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时,对实验课十分好奇,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也具有神秘感,但经过几次实际实验课后,感到在实验课上他们无所事事,在没做实验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实验现象、原因等,长此以往学生对化学实验课失去了兴趣,教师过分的强调实验中存在的危险隐患,出现了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想亲自操作没机会,故意浪费化学试剂以及逃课的现象,这样的实验课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思维开发、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以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作用。 3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步伐 在地域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我们更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主动探索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积极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3.1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建立健全实验室教学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和职责,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以合理的制度管理人、教育人、引导人,制定符合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计划和设备、试剂的管理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合格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实验管理的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理论专业知识,更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特别是要组建一支实验教学研究队伍,组织好实验教学创新研究,攻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制教具开发学生自主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3.2重视教师职后培训,不断更新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要有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和个人素养的思想,其自身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教师业务知识更新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更要学校有计划地进行职后培养,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适当的离职培训,通过离职集中培训,有利于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补充。另外,通过培训,能和其他地区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坦诚的交流学习,掌握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大对牧区民族中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实验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也有一些反应速度极快或极慢,反应过程无法观察,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速度可以调控的优势,放慢或加快演示速度来展示反应现象,这些都是弥补传统实验不足的手段。 3.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师生创新理解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是要理性的分析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的弊端,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综合归纳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改进实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其次,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好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 3.4树立环保意识,合理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教学 在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化学的今天,微型化学实验已经在实验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微型化学实验由于所用仪器设备进行了微型化的设计和改造,在实验过程中消耗的试剂量少,产生的废物较少,对环境带来的污染相对减少,也可以节约开支,因此,在各校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微型化实验教学的设计和探索,多开设实验教学内容,争取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探研牧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信在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照耀下,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基础教育一定会蒸蒸日上。 作者:任永丽 董海峰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中学化学实验综合考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均得益于科学实验。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供学生完成,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与此同时,实验综合题通常被视为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实验教学与科学发现过程以及实验综合题考查过程的融合,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学生实验能力发展情况分析 1.该校学生实验综合题得分率分析 高考(模拟)化学试题的大题基本包括四个部分:有机综合、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实验综合。通过分析该校2015年高考大题得分率可知,相较于其他题目而言,学生在实验综合一项上得分率最低(一模、二模的情况与高考相同,即实验综合一项上得分率最低)。 2.该校学生实验综合题各部分得分率分析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以及模拟题可知,实验综合题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内容: (1)常识知识考查学生常见物质的性质或常见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回答这类问题主要依靠学生的日常知识积累,因此常识知识部分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2)提出假说考查学生当实验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相符时,自主提出假说的能力。这一项学生的得分率最低,说明学生自主提出假说的能力亟待提高。假说是基于现象提出的假设,是设计实验的依据,因此如果学生无法有效地提出合理的假说,那么在随后的设计实验环节也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3)设计实验考查学生依据提出的假说设计实验检验假说的能力。这一项学生的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可提升的空间较大。学生在设计实验一项上遇到的困难一方面源于提出假说的合理性较低,另一方面源于学生对实验作用的整体性把握。换言之,即学生往往不明确此设计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4)结论现象考查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的现象以及通过现象推导出的结论的能力。这一项学生的得分率较好。结论中的现象往往是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时其形式发生变化,但其涉及的主要物质或主要反应基本相同。因此,只要学生关于实验的基本常识掌握的较好,这一类问题答对的几率就会较高。通过统计分析我校2015年化学二模实验综合题各部分得分率可知,学生在提出假说和设计实验两项内容上得分率非常低。 二、教学建议 1.融合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指导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的宗旨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思想、意识、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形成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因此,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途径在于将实验教学融合于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即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假说、设计实验的过程应当与科学家完成科学发现的过程相一致。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时应当充分融合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将学生视作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大胆提出假说,并通过实验的设计佐证或修正自己的假说,最终合理地解释现象。 2.挖掘实验综合题中的素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综合题的考察过程与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换言之,学生完成实验综合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纸张上”完成科学发现的过程。因此,实验综合题中涉及的素材往往是真实的实验情景以及发现过程,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其背后的素材,以此为据设计实验,融合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考察过程。 3.返还学生实验时间与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将实验教学融合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必然会延长实验教学占用的时间以及增加学生实验的次数。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仰赖于长时间的实践与反思,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将原本属于学生的实验时间与空间返还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每学期进入实验室的次数非常有限,而在实验室中学生几乎完全受控于教师,即实验药品的选用、仪器的搭建、实验的实施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均是教师事先告知学生的内容,学生进入实验室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既定安排完成实验即可。因此,返还学生的实验时间与空间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应当融合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以及实验综合题的考查过程。教师应当以上述两者为依据设计实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观察现象、提出假说、设计实验、生成理论等多方面能力。 作者:马玉强 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大荆中学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育实践 【摘要】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以提升化学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育;思考;实践 一、创造性人格教育 1.创造性人格的思考 在心理学领域,人类的人格组成包括两方面,即感受性系统与倾向性系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存在辨证关系,人格主要由倾向性系统机能进行主导。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条件是人具有极其强烈的创造动机,有动机才有活动的开展。个体将自己的智慧运用在某种或某些内、外部材料中,进而经过多种反应后会产生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这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就是创造活动。化学实验中种种新奇或有趣的实验现象虽然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但由于部分学校对化学实验研究乃至化学学科教学的长期不重视,学校领导和老师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化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轻实验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好奇心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系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往往得不到有效实施。这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不良影响,使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受到阻碍。 2.创造性人格培养实践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笔者在日常化学实验教学中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相关讲演,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实验的背景,操作流程,该项实验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同时为学生介绍创造该项实验的科学家生平,以及科学家对化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多次探究化学实验的坚毅,以及科学家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发展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这样的讲演中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挖掘其对化学实验的真正兴趣,进而产生创造动机,强化学生的实验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思想。例如我在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研究氮气密度的实验时,特别强调他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分解含氮物质所制得的氮气的密度之间只存在极其微小的差异,但他本着对科学实验认真严谨的态度,经过两年多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氩。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介绍却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对待科学必须锱铢必较,来不得半点马虎的科学理念,对学生的影响也许较之一个具体的实验更为深远。 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创造能力培养的思考 现阶段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以实验进行方式为依据还可分为演示性实验、随堂操作性实验以及学生实验三种。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学的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比重普遍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大多数教师认为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学生所学化学知识过少,不足以进行探究性实验;其二,相比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实施过程相对复杂,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易受到实验室条件、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大部分学校中探究性实验的开展难度系数较大;其三,探究性实验缺乏实用性,其开发与应用之间的连贯性较小,开发后在实际生活中也多是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对探究性实验的重视程度偏低。其实是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并不在于知识的多少,即便只运用一些简单的知识,只要老师精心设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精神,创新能力。究其根本就是转变学校领导、教师这种滞后的教育观念,从而获得根本性的改变。 2.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 为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多开展探究性实验学习,笔者以科学研究过程和中学教学特点为依据,制定出两种探究性实验的教育方式:第一,提出问题———介绍实验事实———进行科学抽象解释———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第二,提出问题———介绍实验事实———学生提出假说———进行假说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第一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而第二种方式学生接受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有待于到高中阶段开展实施。笔者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时,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俗名,以及与稀盐酸所发生的发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此外在进行初中教学时可以对其进行创新,添加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用pH试纸测定一下pH值,直观的将化学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即两者均呈碱性,且碳酸钠碱性更强。此外还可以进行添加Na2CO3和NaHCO3受热后实验,结果为前者质量不变而后者质量减少,为高中化学奠定基础。高中化学可以先设问“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酸碱性如何,谁强谁弱”。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进行验证,最后进行系统的解释。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问题,我们可以先设问:“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如何,谁强谁弱”,然后创新设计实验,增加设计实验图,最后再进行比较,并加以解释。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以及基础掌握情况,同时还让学生对液体滴加以及加热试管等基础性化学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结合教材知识,利用实验事实以及科学解释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创造了基础结构,进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三、结语 化学实验创新教育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因此,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化学实验创新教育方面做一个睿智的思考者,一个积极的践行者,从而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贾旭炎 单位:靖江市靖城中学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 1.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对于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并不像化学理论知识学习那样枯燥乏味,其具有神奇性、趣味性及奥妙性,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将有机会动手进行实验,从而使得学生成为化学实验的参与者,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化学反应的神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此便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事物和信息、吸收与获取相关知识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化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质,等等,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化学教育意义的体现,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正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很多化学反应和化学表象是在短时间内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反应或现象,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通过实验论证化学理论知识。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合理地穿插化学实验非常必要,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本质,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当然,化学实验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盲目观察实验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此次化学实验目的、步骤与结果。其次,在师生共同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从化学实验目的出发,对重要的现象予以观察,如仪器的正确运用、实验规范操作、化学现象等。最后,学生将所观察的内容准确记录下来,就可以有效地完成化学实验及化学理论的验证。 3.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很多化学物质或是食物中的一种组成成分、或是某种物质的组成成分、抑或是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料。学生对化学物质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对化学物质及其使用进行的学习,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化学实验直观的展示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所以说,化学实验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准确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措施,对于强化化学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浓重的化学学习兴趣,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将积累更多学习经验和学习知识,学生的化学成绩将有很大飞跃,这也间接促进化学教育水平提升。这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而这与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非常符合,促使中学化学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好地实施。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中学化学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等等,促使中学生全面发展,为成为祖国发展所需的栋梁之才做铺垫。所以说,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守艳 白聪 单位:靖远县第四中学 靖远县刘川中学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环保视野下中学化学实验论文 1师生一起,培养环保理念 中学的化学课程还是在教师的演示和指引下进行实验的,如果教师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处理出现问题,那么,学生也会不加注意,甚至会模仿。因此,首先我们要注意教师在实验演示中的各种行为,以及对环保理念方向的宣讲。比如我们在做稀硫酸与锌的反应的化学实验时,教师除了对实验过程的演示讲解以外,还要注意渗透,实验结果所产生的硫酸锌溶液应该妥善处理,否则就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实验的新奇很容易使他们忘记实验后对残液的处理,如果老师在上课时不断的提示和宣讲,学生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形成这种良好的环保理念,不至于一个随手的动作对环境产生破坏。 2注重实验室建设 作为化学教师,要不断的根据实验产生的残留物,对不同的实验垃圾进行回收,哪怕是一个小的纸张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在进行气体类实验时,一定要打开实验室的排风设备,保持实验室不被有害的气体污染;在做液体的化学实验时,我们要放置残液搜集桶,以便在实验结束时对残液进行有效的回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并使学生在生活中就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再有,在做一些容易产生有毒或有害气体的实验,教师要尽量开动脑筋,能用无毒药品能演示出效果的尽量用无毒药品实验来演示,如果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则可以通过减少药品的配比来实现实验的效果,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 3注意实验与生活相结合 虽然说化学实验大多是属于基本的化学元素实验,但如果任课教师能够精心准备,好多还是可以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当前,不少家庭都采用天然气来为家里提供能源,而未来的理想能源则是氢气,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分子式和反应方程来进行对比,为什么氢气是我们未来的理想能源,这样,在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理念的培养。另外,我们在进行盐酸的实验时,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如氯化钠等来让学生们了解盐酸和酸盐的差异,并养成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习惯,真正的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再有,我们在讲解氨的特性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这种气体是有毒的,但对庄稼的生长又是十分有益的,化学药品就是一个双刃剑,既可以有益处,也可以有害处,关键是你选择使用的地方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4注意培养学生节约的好习惯 在我们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并不是多使用药品,实验效果就越明细,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一定要经常督促学生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量,用最少的化学药品进行实验。这样,不仅降低了实验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少产生化学残物,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再有,在做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时,教师也一定要叮嘱学生,一定要注意药品的比例,不可随意增加,否则不但会影响化学实验的效果,也会对学生们的安全与健康产生影响。再有,在养成教育方面,教师要不断叮嘱学生不要随意的使用药品,否则不断实验失败,而且可能还会产生危险。比如我们在做反应剧烈的镁的燃烧实验时,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会造成危险。还有在使用酸液时,虽然我们实验室的酸液在浓度上都是低的又低,但如果我们不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一旦学生用此来嬉戏的话,很有可能对学生皮肤或眼睛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一定要多多叮嘱学生,告诫学生,不让做的实验千万不要乱作,否则会给实验室和学生本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到课堂,许多复杂的教学内容被变得简单,所以,在我们进行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长处,使之能够为教学更好的服务。比如我们在有些化学实验的演示时,有可能这个实验反应的很剧烈,学生还来不及看就已经结束;而有的则反应的很慢,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反应,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把实验的情况演示给学生,就会在适当的时间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各种化学元素的特性,同时也减少了二次实验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还有一些我们课上无法演示的,容易产生有毒或有害气体的式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这样,既让学生们能够看清楚实验的整个过程,也防止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无论对环境还是学生都是十分有利的。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保的理念下,我们的化学实验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把规定的化学实验按照操作规程做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节约、环保意识,并注重在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我们中学化学老师才能够在完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的同时,来培养起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独有的热爱,从而产生对环境的热爱之情,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不容忽视。 作者:果会金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三中学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学化学实验论文 一、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变抽象为直观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学科有的概念、原理、物质的微观结构较为抽象,因此,传统的语言文字表述和传统常规的实验使学生较难理解。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原电池反应原理等理论知识,我们可以借鉴计算机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就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的特征和变化的过程,变抽象为直观。此外,工业采用接触法制作硫酸流程;工业制硝酸的流程;石油分馏产品;钢铁的冶炼,工业合成氨等内容,单一语言表达和挂图展示,学生的感知认识度不高,此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传统教学创设了形象性的教学情境。 二、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补充传统实验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常规实验演示中,由于多种因素,有些实验的过程和现象不显著,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譬如,分子的扩散、气体的产生及固体的溶解等现象,学生观察效果并不明显。假如把这些实验的演示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来展示,充分运用它具有的定格、慢放、放大和重播等功能,来帮助学生观察,学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颜色的变化、沉淀的析出和气体的产生等现象。再譬如,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由于反应过程较快,学生不易观察,同样可以采用多媒体投影仪来辅助此实验的演示,使整个反应过程清晰起来。另外,像钢铁腐蚀这种现象,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演示这种腐蚀过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了演示的效果,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传统实验方式,增强实验的环保安全意识 有些化学实验若不遵循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发生危险的现象。比如,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纯度,不然可能引起爆炸。那么如何来展示它的危险性呢?在实验前先插入播放制作好的动画,展示点燃不纯氢气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直观且形象的反映出它的严重后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再例如,浓硫酸稀释时为什么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这样操作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我们也可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借助动画、声音等来模拟这一后果。通过多媒体的如此演示,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进一步明确实验操作必须规范、科学和安全的重要性。另外,有些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那么如何把它的危害性降低呢?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新传统实验方式,模拟这些实验。比如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室制取氯气;铜与浓硫酸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苯的性质实验;苯的溴化实验;苯的硝化实验等等。选择地替代某些传统实验方式,既演示了实验的整个反应过程和反应结果,又达到绿色环保实验的目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验是对传统实验方式的补充,必须坚持辅助性的原则,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能替代老师,屏幕也不能替代黑板,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极大优化了课堂结构。不管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都必须服从于教育教学目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只有把传统和现代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作者:孙润 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化学实验 一、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原则 化学实验的改进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生为本,结合校情、学情,积极探索研究,大胆开拓创新,力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节约试剂、低碳环保、安全高效,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特色。 1.“依标务本”原则。实验的改进要紧扣化学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规定了化学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化学实验的改进应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成为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化学教材是教和学的主要载体,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历经多次改版、修订,形成了系统化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实验内容是其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高校专家、一线教师、实验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大部分的内容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权威性、科学性。因此,对实验的改进必须明确课标要求及教材编写者的实验设计意图,弄清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实验教学规律,不违背教材编排的科学性,思索实验改进的可能性及内在价值,使改进有利于阐释化学原理,有助于形成化学概念。 2.“开放性探究”原则。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新知,亲自体验,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规律。将实验变成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利用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验训练学生科学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说现行教材实验设计探究性、开放性得到了一定体现,但在具体形式和程度上,还需作深入的思考和斟酌,精心设计,设法提升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教学过程的启发性与思考性更强。如近年来对于喷泉实验的各种改进及简易普发工容的改进装置,还有各类尾气吸收装置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探究和开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3.“联系实际”原则。实验的改进应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切不可为改进而改进,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新授的实验常以单独实验为主,亦可以将设计相关知识的实验进行整合。例如,可将SO2的制备、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尾气的吸收等设计成系列实验,一气呵成,效果良好,而复习课则可增补成设计综合性系列实验,若能以实验为线索引导学生复习,复习课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4.“简约易成”原则。改进实验要力求实验装置简化,实验仪器简单易练,实验药品节约,可见度高,实验结论易得。同时教师应探究实验原理,寻找最优化的反应条件,研究反应物的数量关系和形态,考虑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提高实验成功率,使实验准确及时完成。例如,铝的燃烧实验直接加热铝箔效果不甚明显,改用浸湿的滤纸沾上铝粉后晾干再行燃烧,现象就非常明显。又如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改用W形管,然后水溶加热,药品用量少,反应迅捷,现象非常明显;再如,现行中学教材中氢气还原氧化刚的实验室用氧化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被氢气还原的,现象多数较明显,也易成功,但耗时过长,若用经灼烧完的铜丝来代替氧化铜粉末,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5.“安全环保”原则。中学化学教学中涉及一些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气物质的实验。实验改进中要确保师生安全,防中毒、防污染。这可从改进仪器装置、增加防护措施提高实验技巧方面加以研究。把有毒有害物质参与或生成的敞开式、暴露式、半封闭式的化学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将物质的制备、多种性质实验的反应装置、尾气的吸收转化装置进行综合考虑,适当组合,让整个实验装置处于封闭、可控的安全状态,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消除易燃易爆隐患,杜绝有毒有害物质的任意排放。近年来有关溴苯的制备、SO2系列实验的改进等在安全、环保方面均作了有益的尝试。 二、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途径 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旨在提高现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察性,使其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辅助服务效能更优化,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是众所周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化学反应原理和原有实验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创新主意,巧妙构思,广辟途径。 1.从“反应条件”上着手改进实验。化学反应的发生与进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反应条件的研究与控制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与程度实验中,常见的客观条件有:反应物的浓度,用量的配取、温度、纯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反应体系及外界的压强、温度、光照,反应介质的pH,实验的顺序,溶剂的种、电流强度、电压等。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铜氨纤维制备的实验改进可从不同浓度的氨水溶解脱脂棉的影响、不同温度的硫酸对铜氨纤维制备的影响、不同浓度的硫酸对铜氨纤维制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选择了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服务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验。 2.从反应原理上着意改进实验。受制于中学化学实验的条件,中学化学很多实验成功率不高,是因为反应原理欠妥。如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虽然采取多种措施,诸如:溶液表面覆盖植物油、加热溶液除去氧气、长滴管伸到溶液中滴加等,但还是很难得到白色沉淀,若采用电解实验即可解决此问题。 3.从实验装置上着眼改进实验。改进实验装置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教”与“学”中的作用,而不是为改而改,标新立异,只新不优。改进实验装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简化实验装置;根据日常用品、本校仪器配备、本地常用器具特点,更换实验器材;针对现象不明显、可见度不高的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增加必要的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的实验技能大赛中很多优秀参赛作品在这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进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时,用“百事可乐”碳酸饮料或泡沫灭火器制取二氧化碳;在进行燃料电池的实验时,把两根碳棒平行插入硫酸钾的溶液中,用导线将碳棒和干电池连成闭合电路,进行充电,充电时产生氧气和氢气,再把碳棒连接在音乐卡片上,音乐响了;又如模拟酸雨使植物变得枯萎的实验,用植物的汁液作出的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的溶液,用做标准比色卡等。改进后的装置简易性、材料的廉价性、性能的可靠性方面收到了普遍好评。尤其是部分一线教师在注重改进科学性的同时,因地制宜采用代用品,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方便、实用、美观、廉价的化学实验仪器,既节约了经费,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废旧利用、变废为宝,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符合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如注射器、青霉素瓶、矿泉水瓶等经过改造或直接运用到化学实验中,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污染小、取材广,深受追捧。 4.从实验方法上着力改进实验。从实验方法上对化学实验加以改进,从而达到相同的实验或更好的实验效果,充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开放的思维方式。例如,中学化学中的氨的喷泉实验可利用减小压强的方法,也可以改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形成喷泉;还可用物质反应减小压强;亦可采用热敷法排出气体减小压强从而形成喷泉。 5.从其他学科上着想改进实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已成为科学技术进步的明显特征。化学实验教学也应该走出传统的自我封闭体系,借鉴相关学科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根据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原则和方向,引入一些新的仪器或电子元件,使实验操作更直观、更形象、更便捷,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华南师大附中将手持技术、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引入中和滴定实验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实验等教学中,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开拓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能力。 三、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发展趋势 现今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研究应该说是异彩纷呈、亮点迭出,但更多的是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其科学教育的功能发挥上有较大欠缺。伴随着科学实验的科学思维过程是更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而化学实验教学要力争能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明确思维方向、形成思维依据、体验思维过程,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内化、综合与概括。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2.将简单试管实验进行整合,更能体现科学思维; 3.引入正交试验,更重视对数据、图表、图像等信息的采集、复合、整理、收集、利用,更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4.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增加合作要素,强调就地取材,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表达能力,适应环境、因时因地制宜开展研究的能力。 作者:梁六珍 彭传宽 黄长亮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科院 湖北省安陆一中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岫岩地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实施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化学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保证。通过对岫岩地区初三学生和化学教师的调查,了解目前岫岩地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题;建议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对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有帮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既是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要的内容、手段和途径。化学新课程标准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现行的初中学化学教材(人教版)中安排了大量的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学生理解的课堂实验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课外活动。化学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当前这些实验、活动开展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如何使化学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岫岩地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1调查基本情况 1.1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岫岩地区4所不同学校共320名初三学生和20位化学教师参加此次调研活动。其中,教师组成中市级骨干教师2人,校级骨干教师15人,其余是普通教师;4所学校的情况为:1所重点中学,2所一般中学,1所条件较差的中学。调查方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共向学生发放320份问卷,收回316份。 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对学生的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认识。(2)对教师的访谈:包括学校实验仪器配备、不同化学实验的处理方式、学生做实验的个数、分组情况以及影响实验课正常开展的各种因素等。 2研究结果分析 整理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如下:新课程改革以来,多数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改善;80%以上的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50%的学生都能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想动手亲自做实验,但学生实际动手实验的机会还很少;90%以上化学老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能意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开发自身的能力持认同态度,但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化学实验教学的各项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及“家庭小实验”没有达到开展要求分别占50%,70%和80%,大部分教师多用语言上的叙述和黑板上板书完成相关实验。而开展“调查与研究”的情祝更差,仅有个别学校的个别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 3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3.1传统教学和评价观念 受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做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对实验课重视度还不够。素质教育的思想己提出多年,但受中考风向标的影响,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一个学校、老师重要的指标,这就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师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旁观,一些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甚至有时候教师的演示都少。虽然中考加试化学实验操作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了实验的教学训练,但仍有不少学校的老师临时突击应考,只讲述实验原理、操作过程、现象和结果。这种重理论,重记忆的做法,忽视了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3.2实验资源及师资力量不足 多数学校只有一个化学实验室,实验器材、实验药品数量不足,这不仅影响演示实验效果,也给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展造成了很大困难。即使是仪器、药品配备比较好的学校,也是多名学生一起做实验,学生很少有独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多数中学没有设置专职实验员,实验员皆是由任课教师兼职。从走访的学校情况可知,中学化学教师人均授课3~4个班,每个班化学周课时为3课时。面对课时紧,任务重的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实验、研究实验。更谈不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3.3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使教师和学生更关注的是考试成绩。教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多做习题来提高学习成绩。虽然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也能正确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培养动手能力上的功能和作用,也想亲自动手做实验,但面临中考,各科作业较多,没有时间进行家庭实验和课外调查研究。 4提高实验教学的策略 4.1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 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场所[2]。学校应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应尽力为实验课的开设配置必要的设备、仪器和试剂,为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4.2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独立做实验,以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精心构建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应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并概况结论。通过探究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驱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3积极采用微型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因其具有实验仪器微型化,试剂用量少,节省时间,减少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是目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微型化学实验应用到课堂教学,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把一些演示实验开发成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微型实验,让学生全面参与,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及解释,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 4.4合理使用媒体,实现最优化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使得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多种呈现手段创设学习实验的教学情景。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使复杂与微观抽象的化学概念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再造逼真的情景来表述,帮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过程的动态变化,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它使学生获得化学实验最直接的手段和最好的感性材料,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微课新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所授知识组成的基本单位由段变为点融入到视频课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4]。 4.5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实验 课外实践实验是对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加深,组织好课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化学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体现化学社会价值的最新科学技术,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研究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师生的人身安全。故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验习惯,分析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给出了实验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学校及学生和教师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这些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离不开化学实验。由于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较多,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安全隐患 (一)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引起的安全隐患 化学实验室应由专业人员管理。农村中学专业教师紧缺,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缺乏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科学、系统、实事求是地管理实验室,易造成安全隐患。表现在:一是随意往下水管道排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堵塞下水管或使水管受腐蚀破裂而污染环境。二是药品存放不正确。化学药品要按照性质、属性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药品不得混放,强挥发性、易分解的药品应低温避光保存,否则会变质,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爆炸。三是废物、废渣处理不正确。如把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顺手倒入有易燃物的容器中。四是药品、仪器管理不严格。学生把实验剩余的诸如金属钠、钾、电石、过氧化钠这类与水剧烈反应的药品带出实验室,埋下安全隐患。 (二)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埋下的安全隐患 实验室通风设备和上下水对完成化学实验非常重要,因为化学实验经常会产生或使用一些有毒、刺鼻的气体或挥发性液体,若实验室通风不畅,不能及时将有毒物质排出或用空气充稀,易对人体造成极大损伤。还有实验室水管松动或锈蚀漏水,电源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安装不合理等都是安全隐患。 (三)实验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隐患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的保证。实验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或不按规则操作实验,都容易引发安全危险。如稀释浓硫酸时,把蒸馏水加到硫酸中,操作不当,溶解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发生爆炸;做钠与水反应实验时,钠的用量太多剧烈反应也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时,没有检验纯度而引发爆炸;检验气体或挥发性液体气味时,直接用鼻子对着试剂闻;往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燃料易引发火灾;用试管加热液体时对着他人;还有玻璃仪器的使用不当,等等。 二、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化学实验 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把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一是制定具体的实验安全守则、危险化学药品使用制度,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二是合理利用反例来强化学生认识;三是认真辅导,实验前不仅要给学生讲清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流程,还要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要求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学习化学实验。 (二)树立安全意识,有效进行化学实验 为安全进行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并写出实验设计预习报告。做到熟悉实验仪器、药品,对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有所预见性,了解实验意外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严格按实验设计流程有效进行实验。 (三)教师把关,科学系统地进行实验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举动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即使是常用仪器的使用也要做到规范认真。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还要严格监督、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各类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作者:马克勤 单位:化隆县第一中学 中学化学实验论文: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 [摘要]在化学的教学中离不开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实验对于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实验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反应现象,又可以增加初中生对于现象的记忆,并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在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的中学,其条件的不成熟让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奢望。本文主要就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教学;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在一些较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教师资源本身就比较缺乏,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关注到实验所带给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甚至一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师本不是化学专业毕业,对于化学的授课工作非常业余,这也造成教师对实验的不重视。老师的教学任务以及管理实验室的任务繁重,其教学的精力明显不足,导致对于实验教学力不从心,只能用理论教学来代替实验教学。 2.实验教学环境差 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中学对于实验的条件和环境并不具备,这种情况一部分造成教师只能重视理论教学,另一部分也表现在教师的力不从心上,没有实验所用的工具,没有实验所用的教室,这些都给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环境较差,教师难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机会也造成了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3.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实验对于并没有什么兴趣和吸引力,这也成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缺少对实验的兴趣,也导致其丧失了很多实验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为了安全考虑,在学生缺少实验的时候也并未对学生进行督促,更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进行促进,部分实验的安排也是因为课程的需要,或者必须要进行实验而实施,或者对书中的理论进行验证。这也造成了学生进行实验较少的原因。 二、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的建议 1.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 在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是对于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化学教学所需要的化学药品以及实验工具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比如量杯、酒精灯、试管等等化学必备器材,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农村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难以达到更好的水平,就需要政府的帮助建设更好的实验教学条件,为实验增添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实验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2.注重生活中化学实验的挖掘 教师的能力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对化学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要挖掘生活中进行实验的工具,让化学实验走入到学生生活中。比如:在生活中白糖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调料品之一,就像白雪一般。但是,通过化学实验就可以将其瞬间变成为“黑雪”。此时,我取白糖5g放置于烧杯中,再滴入浓硫酸,学生们看到白糖瞬间就变成为一堆蓬松的“黑雪”,并且空气中还冒着“黑雪”发出的热气,随之“黑雪”的体积还会逐渐变大,甚至会溢出烧杯。通过这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学生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将会更浓厚。而这些有趣的实验需要教师从生活中不断挖掘素材,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灵活运用。 3.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因为农村学生相对而言获得的外界知识较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环境。比如:教师在进行《物质性质探究》教学的时候,对于化学物质的特性并不需要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寻找带有相应元素的物质,并对物质进行探索,对各种金属的性质进行探究,比如为什么烟花燃放会那么美丽?是因为其中含有镁元素,那么镁元素的物质特性是什么呢?我们所使用的铁工具具有丰富的铁元素,那么铁元素的物质性质是什么?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家庭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探索,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结语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其不仅需要通过政府等一定的支持来实现,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智慧来实现,在当前城市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不能忽视农村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甚至应当加大对农村山区的实验重视程度,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化学,通过实验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让实验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助力。 作者:司红梅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教研室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实施路径 摘要:本文基于幼儿园德育意义,探寻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营造德育氛围,发挥环境德育功能,创设德育情境,善于借家园互动之力,实现家园德育资源、实践活动互动,推动德育与其他课程互动,包括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互动等。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路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幼儿园是幼儿人生起航阶段,有效的德育将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能够确保幼儿掌握好人生的航向,也将为幼儿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之源,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接班人。 1营造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德育 1.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德育环境建设。首先,重视幼儿园硬件环境建设。幼儿园是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将对幼儿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幼儿园能够重视育人环境建设,通过优化校园设施建设,使每一处雕塑、每一面墙壁、每一扇橱窗等能够发挥德育功效。其次,重视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出这个班级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对幼儿的思想品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环境体现出浓厚的德育氛围,为幼儿德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1.2创设德育学习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实施要重视创设生动的德育情境,提升德育的有效性,成为提升幼儿园德育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善于利用课堂德育资源。幼儿园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德育资源,对幼儿实施德育,例如发挥幼儿榜样、教师德育资源优势,通过树立幼儿“德育标兵”,发挥幼儿的榜样作用;教师也要善于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德育榜样。此外,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幼儿园德育课堂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生动的情境,这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与需求。幼儿园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调动幼儿生活积累,促使幼儿进行德育迁移,提升德育效率。 2借力家园互动,在家园合作中实施德育 幼儿园德育的实施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尤其要借力于家园互动,发挥家园互动的德育优势。2.1家园德育资源共享: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就需要借助家园互动,实现幼儿园与家庭德育资源共享。一方面,家庭要积极向幼儿园输出德育信息。家长要及时将幼儿在家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地掌握幼儿德育发展信息,以实施有效德育;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主动对家长实施家庭德育指导。家长受学历、学识影响,德育水平层次不齐,不少家长在实施德育时,方法简单粗暴,教师的介入将有助于提升家长家庭德育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与幼儿园德育形成合力。2.2家园德育实践互动:目前德育说教味道比较强,缺乏有效的德育实践。幼儿园要基于家园合作,推动家园德育实践互动。首先,积极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幼儿园在德育实践互动中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推动家长进园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开展诸如“家园共话成长”实践互动,不同邀请家长走进德育课堂,参与幼儿德育学习互动,而且要邀请家长共话幼儿德育发展,推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以及师幼之间广泛的德育交流与互动,家长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家庭德育经验,倾听幼儿德育需求等,提升德育实践互动的有效性。其次,积极推动教师进家庭活动。教师进家庭是传统的德育路径,尽管微媒体为家园德育互动创造了便捷的路径,但是家访具有其他德育途径所不具备的“亲和力”优势,幼儿园要继续深化教师进家庭活动,建立长效、常态化家访机制,让教师带着目的进家庭,带着收获出家庭,使家庭德育与幼儿园德育形成有效合力。 3推动学科渗透,在课程整合中渗透德育 构建开放性德育课程体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幼儿园要积极推动学科渗透,将德育与其他幼儿园课程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在课程整合中渗透德育。3.1德育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与幼儿园其他学科的渗透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渗透,不能简单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叠加起来。教师要基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与德育整合意识,寻找德育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整合点,将德育有机渗透在其他课程教学内容中,改变传统说教的形式,做到在无痕中渗透德育,提升德育的渗透力,从而提升幼儿园德育效率。3.2德育与学科实践渗透:实践是强化德育体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除了要开展好常规德育实践活动外,还要基于德育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视角,将德育实践与学段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于其他学科德育实践机会与平台,拓展德育实践实施路径。例如将德育与幼儿园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德育实践与体育实践教学结合,在培养幼儿抗挫力、毅力等体育学习品质中,优化幼儿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通过实践体验使幼儿更好地实现德育知识内化。总之,幼儿园德育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要进一步提升德育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幼儿园德育任务的紧迫性与幼儿园德育形势的严峻性,不断开拓德育路径,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重视环境建设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借家园互动之力,推动德育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开创幼儿园德育的大好局面。 作者:张春燕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幼儿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音乐教育德育策略研究 【摘要】 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使命,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们亲近音乐的先天优势,采取学唱音乐歌曲、开展音乐游戏、倾听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春风化雨般感化孩子们的思想,让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幼儿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音乐歌曲;音乐游戏;音乐故事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教育步入集体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是孩子价值观念的萌芽时期,正确合理地引导幼儿园进行德育,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品德,帮助孩子养成优良的品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借鉴。 一、学唱结合,在欢快歌唱中熏陶品德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平时孩子们只要听到音乐,都会欢快地舞动起来,甚至跟着音乐哼唱起来,可见音乐是走进孩子心灵的一条康庄大道。幼儿园老师肩负着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音乐老师有着亲近孩子们心灵的便利条件,因为孩子们喜欢音乐,老师可以借助音乐课适时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通过日常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具体来讲,老师应该在一日教学活动中融入品德教育,把蕴含品德教育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孩子们学唱,春风化雨般熏陶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品德力量,在学唱中慢慢领悟到品德的重要性,这样老师也就达到了合理科学地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唱《谦让歌》,老师采取领唱的方式,一句一句教导孩子们学唱,逐字逐句讲解歌曲的内容,边学边唱,边唱边乐。老师在引导孩子学唱的过程中,可以问问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点名问孩子们“你知道这首歌曲讲的什么内容吗?”有的孩子会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孩子不正确的回答,老师可以恰当地进行纠正。这样,孩子们慢慢就会把谦让的品德转化成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应该谦让的重要性,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懂得凡事要谦让。通过学唱歌曲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要比单纯的语言说教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是老师教授音乐的价值所在。 二、寓教于乐,在音乐游戏中陶冶情操 音乐歌曲是通往孩子心灵的捷径,孩子们在学唱幼儿歌曲中受到了良好品德的熏陶。除了学唱音乐,老师还可以采取引导孩子做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行为特点,结合音乐教材,适时组织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舞动起来。教师通过唱、听、做结合,让孩子们深刻领悟歌曲中蕴含的良好品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得到良好情操陶冶。老师在选择音乐歌曲的时候,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容易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模仿音乐游戏,亲身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肢体美、品德美,从中感受歌曲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低下,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例如,老师在教《拉拉钩》这首歌表演时,可以让幼儿模仿歌曲中的情节,学着表演拉钩。这样,孩子们除了学唱歌曲,还可以表演歌曲内容。孩子们一起动起来,互相理解,互相承诺,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通过表演懂得了承诺的重要性,也知道了遵守承诺的重要性。诚信的种子就会慢慢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成长,学会讲诚信遵守诺言的良好情操慢慢就成了孩子们的向往。这种正面激励的作用,强化了孩子们良好情操的养成,有利于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 三、巧设情景,在音乐故事中升华思想 爱听故事也是幼儿园孩子们的一大显著特点,老师可以从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巧妙地选取一些音乐故事,用音乐作为德育的引线,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故事中领悟到德育的真谛。例如,老师在教孩子们歌曲《小蚂蚁》时,可以设计先用音乐导入的方式,把歌曲中优美欢快的旋律播放出来,孩子们一开始就融入音乐的氛围,然后老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变成小故事,讲讲小蚂蚁们在刮风下雨天,如何破除重重艰难险阻;蚂蚁们见面时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大家一起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蚂蚁们这种有礼貌、团结友好、尊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慢慢生根发芽。听过故事后孩子们唱起这首歌来既容易记住歌词,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霞 单位:海南省军区幼儿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音乐教育德育研究 【摘要】 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使命,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们亲近音乐的先天优势,采取学唱音乐歌曲、开展音乐游戏、倾听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春风化雨般感化孩子们的思想,让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幼儿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音乐歌曲;音乐游戏;音乐故事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教育步入集体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是孩子价值观念的萌芽时期,正确合理地引导幼儿园进行德育,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品德,帮助孩子养成优良的品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借鉴。 一、学唱结合,在欢快歌唱中熏陶品德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平时孩子们只要听到音乐,都会欢快地舞动起来,甚至跟着音乐哼唱起来,可见音乐是走进孩子心灵的一条康庄大道。幼儿园老师肩负着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音乐老师有着亲近孩子们心灵的便利条件,因为孩子们喜欢音乐,老师可以借助音乐课适时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通过日常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具体来讲,老师应该在一日教学活动中融入品德教育,把蕴含品德教育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孩子们学唱,春风化雨般熏陶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品德力量,在学唱中慢慢领悟到品德的重要性,这样老师也就达到了合理科学地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唱《谦让歌》,老师采取领唱的方式,一句一句教导孩子们学唱,逐字逐句讲解歌曲的内容,边学边唱,边唱边乐。老师在引导孩子学唱的过程中,可以问问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点名问孩子们“你知道这首歌曲讲的什么内容吗?”有的孩子会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孩子不正确的回答,老师可以恰当地进行纠正。这样,孩子们慢慢就会把谦让的品德转化成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应该谦让的重要性,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懂得凡事要谦让。通过学唱歌曲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要比单纯的语言说教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是老师教授音乐的价值所在。 二、寓教于乐,在音乐游戏中陶冶情操 音乐歌曲是通往孩子心灵的捷径,孩子们在学唱幼儿歌曲中受到了良好品德的熏陶。除了学唱音乐,老师还可以采取引导孩子做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行为特点,结合音乐教材,适时组织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舞动起来。教师通过唱、听、做结合,让孩子们深刻领悟歌曲中蕴含的良好品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得到良好情操陶冶。老师在选择音乐歌曲的时候,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容易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模仿音乐游戏,亲身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肢体美、品德美,从中感受歌曲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低下,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例如,老师在教《拉拉钩》这首歌表演时,可以让幼儿模仿歌曲中的情节,学着表演拉钩。这样,孩子们除了学唱歌曲,还可以表演歌曲内容。孩子们一起动起来,互相理解,互相承诺,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通过表演懂得了承诺的重要性,也知道了遵守承诺的重要性。诚信的种子就会慢慢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成长,学会讲诚信遵守诺言的良好情操慢慢就成了孩子们的向往。这种正面激励的作用,强化了孩子们良好情操的养成,有利于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 三、巧设情景,在音乐故事中升华思想 爱听故事也是幼儿园孩子们的一大显著特点,老师可以从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巧妙地选取一些音乐故事,用音乐作为德育的引线,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故事中领悟到德育的真谛。例如,老师在教孩子们歌曲《小蚂蚁》时,可以设计先用音乐导入的方式,把歌曲中优美欢快的旋律播放出来,孩子们一开始就融入音乐的氛围,然后老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变成小故事,讲讲小蚂蚁们在刮风下雨天,如何破除重重艰难险阻;蚂蚁们见面时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大家一起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蚂蚁们这种有礼貌、团结友好、尊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慢慢生根发芽。听过故事后孩子们唱起这首歌来既容易记住歌词,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霞 单位:海南省军区幼儿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幼儿德育论文 一、当前幼儿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家长对德育不重视 在传统教育观念及升学、就业压力影响下,家长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思想,幼儿德育观念淡薄忽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 (二)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绝大多数幼儿园和家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个别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的管教问题上存在矛盾。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协调、配合不足,使得幼儿德育工作缺乏连续性。 (三)社会消极心理因素负面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对幼儿德育工作缺乏广泛的支持,社会幼儿德育氛围不够浓厚,社会群体对幼儿德育态度淡漠等。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创造良好的幼儿德育环境为切入点,着力构建社家园联动“三位一体”幼儿德育体系,形成园内教育主导、家庭积极配合、家园密切联系、社会广泛支持的幼儿德育新格局。 (一)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创新幼儿德育方法,强化幼儿品德教育 要合理调整幼教队伍的结构设置,加快提高幼教队伍内在素质。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刚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以园本教育为主,开展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幼儿教师培训,强化幼儿德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业务素养,促进幼教队伍专业化成长。要以幼儿社会化培养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品德教育。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日常教育与情景体验相结合,耐心细致说教与合理强制管教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幼儿德育载体,注重幼儿良好品格行为的养成,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建立健全幼儿品德教育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广大幼教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幼儿品德教育工作,激发幼儿德育工作内动力。 (二)紧密家园沟通配合,增强家长德育观念,保持德育连续性 要建立健全家园沟通协调长效机制。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应重视并充分利用家长会、定期家访、开展家园活动周等工作措施,增强幼儿园同家庭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并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德育任务。要将园内教育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杜绝出现幼儿只在园内受教育,在家里放任自流的现象,使幼儿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得到连续的、同步的品德教育。 (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营造幼儿德育氛围,创造德育大环境 要大力宣传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德育工作真正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德智并重,以德为先”的幼儿教育理念,重视社会价值取向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消除社会上对幼儿德育的消极心理因素,营造良好的幼儿德育氛围,努力开创幼儿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总结 众所周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都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构建并完善社会、幼儿园和家庭联动的“三位一体”幼儿德育体系,强化幼儿德育基础,创造幼儿德育大环境,是提高幼儿德育质量、确保幼儿德育效果的根本性工作和必然要求。 作者:杨秀坤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毛洼幼儿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形成合力运用 本文作者:杨晓芹 作者单位:楚雄市鹿城幼儿园 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源头上的一点扭曲,都有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引导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方向,这正是德育的魅力所在。德育对所有的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幼儿园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功能。因为幼儿期是人的启蒙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的幼儿园教育,怎样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有效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呢?我认为,幼儿是幼儿园德育的对象,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增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园德育形成合力,学校、社会、家庭“三育”一体,纵横衔接,融会贯通,幼儿园德育才具有生命力。 一、建“网络”,创设教育氛围 幼儿园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要把德育工作抓好、抓实,首先就应重视和加强全程德育管理,建立全员、全方位科学育人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幼儿园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功能作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其次,还要编织一个德育网络,把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部门都有机地联结起来,组成一个由学校、党政、保教组、后勤组等分层管理,党、团、工会、年级组、后勤、保育对口管理的运行机制;再结合幼儿园实际,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紧紧抓住“养成教育”这个中心,制定出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趣味浓厚、手段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更贴近幼儿实际的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将幼儿园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园风、园纪、园貌以及保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出“德育无小事,事事有人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自主参与,团结干事”的教育氛围。 二、强队伍,形成德育新局面 “以人教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以人教人,即以自身的行为、准则去教育别人。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作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示范的教育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的校风,这样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园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从而形成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幼儿园德育合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实效,营造育人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教师要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感情丰富、易激动的特点,注意从情感教育入手,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幼儿有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如果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穿戴特别整齐、漂亮,教师用称赞的语气表扬小朋友:“咦,你今天特别漂亮,对不对”?幼儿肯定会高兴地回答说:“对”。教师可趁热打铁说:“你自己漂亮还不是最美,你的房子也要跟你一样漂亮才行。你看,你现在的玩具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好呢?”这时幼儿肯定会自觉收拾,教师要及时加以奖励,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幼儿,变批评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改正。又如,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孩子的心灵。因为是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充分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把德育要求落实到每个幼儿,才能使幼儿教育真正体现“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的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其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其诚实的品质为主;对待不良个性的幼儿应以矫正训练为主。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也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四、“三育”一体,整体协调,形成合力 德育工作的根本在于学校、社会、家庭的整体协调。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为确保幼儿园德育的持久性、实效性,幼儿园还应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可组建家长委员会,专门协调和配合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工作;可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幼儿情况;还可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讲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还可让幼儿家长现身说法,传授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为幼儿家长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平台。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逐步与社会沟通,向社区开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教育服务。因此,幼儿园应加强与社会沟通,与社区联手,不断加强幼儿园“三个文明”的建设;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加适量的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将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生活、学会负责。 总之,幼儿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综合工程。幼儿既生活在幼儿园里,同时也生活在家庭中,生活在社会中,幼儿学习、生活的空间决定了对幼儿的德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因此,德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家庭和社会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将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育”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构建一个主体化的思想教育体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稳步提高。一句话,形成合力的幼儿园德育才更具有生命力。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的低效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德育至关重要。幼儿的品德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也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乃至民族精神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人的素质培养要从小开始。因此,从小向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意义重大。然而,资料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德育效果不容乐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文献检索发现,对于幼儿德育效果的研究还很不足,因此,我们把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将教师一周内对样本幼儿(指在品德方面存在问题或者不具备某种品德的幼儿)的品德教育过程和样本幼儿一周内的品德行为表现作为观察分析的重点。另外,访谈样本幼儿的家长,了解样本幼儿在家庭中的品德表现。访谈教师,了解教师一周内德育的准备等情况。 三、幼儿园德育低效性的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德育的低效性问题的确存在。数据分析显示,幼儿园德育低效性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场合集中于课堂 统计表明,五位教师一周内针对样本幼儿的德育场合分配比例中,课堂场合占比80%以上。综合五位教师对各自班级的全体幼儿和样本幼儿的德育场合分布特点,可以看出,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德育场合,甚至作为唯一的德育场合。我们认为,把幼儿德育局限于课堂这一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之间,忽视课堂之外极为广阔的德育场所和更为丰富的课外德育时间,客观上造成了课堂上的德育活动与丰富生动的幼儿日常生活两者之间的隔离与对立,使教师当堂的德育成效难以顺利地迁移到幼儿更为自然的日常生活中去,形成不了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德育方式集中于说教 调查发现,五位教师针对样本幼儿的德育方式中,“说教”一项就占90%以上。这一数据表明,教师们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德育方式以言语说教为主。德育规律告诉我们,幼儿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著名心理学家皮阿杰和柯尔伯格都强调活动和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仅仅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是不能培养出儿童品德的。皮阿杰认为,儿童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逐步理解他人的观点,才能逐步摆脱权威的束缚,通过相互协作,逐步实现自律性道德。皮阿杰认为,只有形成了自律性道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柯尔伯格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是作为没有相互交流作答小组的一员,是绝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儿童只有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才能从自我中心逐步向考虑别人的感情、观点、动机转化,这正是道德发展的关键。观察表明,教师们不去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发展其品德,仅仅局限于口头上说教,是造成教师们德育教育效果不良的操作层面上的原因。 (三)德育花费时间不够 调查表明,由于教师用于样本幼儿的德育时间太少,仅占教师一周工作时间的万分之七,而教师平均花在每位样本幼儿身上的德育时间占其工作总时间的比例为万分之一点六。由此可见,在一周时间内,教师们几乎没有花时间对样本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根据学校德育原理,学生德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它要求教师要把幼儿德育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而实际观察和统计分析表明,教师在一周实际内对每位样本幼儿仅仅花费13秒时间进行品德教育,这对于品德养成期中的幼儿来讲无论如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对样本幼儿进行德育时仅仅浅尝辄止,这是教师们德育效果不良的原因之一。 (四)德育环节缺失 分析发现,五位教师在德育各项工作环节中,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平均共占74.6%,课前调查幼儿和课后追踪教育两项均比合计为5.4%,家园联系环节均比为零。上述数据表明,一周之内,教师们仅仅重视备课和上课环节,非常轻视课前调查幼儿和课后追踪教育环节,普遍忽视家园联系工作环节。课前不对幼儿品德状况进行调查容易造成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课后不去追踪教育使德育工作缺乏连贯性,忽视家园联系则容易造成德育工作缺乏一致性。这种模式违背了德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规律,容易导致德育活动陷于盲目和被动。这应该是造成被访教师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 (五)德育缺乏针对性 实地观察和调查表明,教师们的德育目标的制定要么来自于上级领导的安排,要么来自于书上内容的摘抄,都不是针对本班级幼儿自身的品德实际状况来制定的。因此,教师教育计划中的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 调查发现,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之前都没有调查本班幼儿是否在该项德目方面有问题,有多少幼儿有问题,是哪些幼儿有问题。这些方面教师都不太清楚。当问及他们上述问题时,教师都是泛泛而谈,一般根据他们平时的经验进行回答。回答结果显示,五位教师虽然都承认班级幼儿存在某些品德问题,但是她们都不能确定存在具体问题的幼儿有多少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是哪些幼儿存在品德问题。可以看出,教师的德育教育活动建立在对幼儿不太了解的基础上,这就为后面教师德育的盲目性埋下了伏笔。 调查中还发现,在几个案例中,没有一个老师针对样本幼儿的情况制定专门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对样本幼儿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方案缺乏针对性。 观察表明,教师的教育方案缺乏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对样本幼儿进行重点教育。他们大都面对整个班级的幼儿泛泛而谈,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品德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根据样本幼儿在品德结构上的差异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他们往往采取统一的说教模式对待品德结构上有差异的幼儿。 观察发现,所有接受观察的教师都没有在课后对样本幼儿进行追踪教育。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一位教师对样本幼儿采取比较系统的追踪教育,他们一般都是上完课就结束了当天的德育教育活动。 实际研究发现,家园联系缺乏,同步教育缺失。一方面,在每天家长接送幼儿时,没有发现教师就一周品德教育问题同家长进行过沟通与交流,也没有发现教师与样本幼儿家长进行过专门的沟通与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样本幼儿家长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师没有就样本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请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家园同步教育。 四、幼儿园品德教育低效性的应对策略 综合上文分析,目前幼儿园的德育低效性问题的确存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环节要充实到位 幼儿园德育目标的制订要依据幼儿品德的实际特点,教师课前要认真调查本班幼儿的实际品德状况,摸清本班幼儿在品德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制订本班德育教育目标。教师要根据样本幼儿的情况制订专门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和品德结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特别要对样本幼儿进行重点施教,课后要对他们进行追踪教育,还要会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 (二)德育必须加强针对性 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不同品德结构缺陷的样本幼儿,分别制订和实施不同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对待存在品德认知缺陷的样本幼儿,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要侧重于采取认知冲突训练等方法加强品德认知教育;对待缺乏品德情感体验能力的样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侧重于采取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等方法增强样本幼儿对该种品德的情感体验能力;对待存在品德行为问题的样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应侧重于采用榜样示范和行为强化等方法来帮助幼儿掌握该种品德行为的正确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待品德认识、情感、行为方面都存在问题的幼儿,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德育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 (三)德育场合的突破 在德育场合方面,教师必须突破“课堂中心模式”的局限,充分挖掘其他德育教育空间的教育价值,比如重视利用幼儿自由活动和游戏场合进行德育,重视幼儿生活场合的德育,重视户外活动场合中的德育,重视家园联系场合的德育,重视幼儿园与社区联系的场合等等。教师只有把德育工作跟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把德育工作深入到幼儿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才可能得到切实保证。 (四)德育时间的确保 上文分析表明,提高幼儿德育的效果,必须保证足够的德育时间,将德育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到课堂集中教育和课后分散教育的有机结合。当然,具体花费多少时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因幼儿的实际品德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教师安排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多少、教师采取的德育方法与手段的差异、教师本人工作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五)德育方式多样化 在德育方式方面,教师要勇于突破“说教中心模式”的局限。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容易引发幼儿讨论的含有正反对比的德育情境,组织有助于幼儿道德判断力发展的问题讨论,以发展幼儿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促进幼儿品德认知的自我构建;教师应该组织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增强他们对某种品德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移情训练进一步增强幼儿对这种品德的切身感受;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供幼儿模仿,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品德行为方式;同时,针对样本幼儿制订专门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对他们的品德行为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强化,以巩固他们的品德行为。 (六)扎扎实实做好家园联系 首先,教师从课前调查幼儿的品德状况时就应该同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为教师制订后续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保证。其次,教师在制订德育教育计划和方案时应该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育计划和方案的针对性。再次,教师在课堂上以及课后对样本幼儿实施德育教育以及跟踪教育之后,教师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自己采取的德育措施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同家长联系征得家长的配合以便形成家园同步德育,这都要求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七)幼儿园与社会、媒体形成德育合力 幼儿园要积极寻求社区的教育资源共同承担幼儿德育的任务,保证各种德育资源对幼儿品德的影响在方向上取得一致。各方应共同努力形成社会教育的支持网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内幼儿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整合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做好同步教育工作。此外,幼儿园可会同当地政府与电台、电视台以及电信部门协商制订音频视频节目播放许可协议,规定必须播放与幼儿园德育教育同步的音像节目内容,使之与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保持同步性和一致性,从源头上保证幼儿品德健康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同社会与媒体的合作共育的问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尽快立法,加快制订《学校与社会合作共育法》,从法律上保证有关各方对幼儿形成德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氛围。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环境创设德育 一、提供适时的物质材料,寻找适时的教育时机 幼儿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的认知能力正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的认识,更加的爱护。”我让幼儿和家长共同种植一小盆植物(如:大蒜、葱、萝卜、小白菜等)并带到自然角来。我负责写明植物的名称和喜好,然后由幼儿来照顾自己的小植物。在照顾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是喜欢喝水的,如果天天给他们浇水,可能有的植物很旺盛,而有的植物却枯萎了。这样的现象是会引发幼儿的思考,知道并不是所有植物的喜好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环境创设无需我们提前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在自己的亲手操作,亲眼观看和亲身体会中去感受植物生长的秘密。我认为这样的环境创设比单纯的给幼儿上一节、两节的教育活动更有教育价值。我还选择了孩子们喜欢又易于饲养的、生活习惯明显且便于幼儿观察、探究的小动物如:小乌龟、小金鱼、小蜗牛等。孩子们在亲手饲养、照料这些小动物的同时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恰好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切入点。比如:我班龚子杰龚子鉴的家长买来了两只小乌龟。九、十月份两只小家伙还爬来爬去,一有时间小朋友们就围着它俩唧唧喳喳讨论不停。天气渐渐冷了,特别是近几天,小家伙不吃也不动。孩子们着急了,龚子杰还差点儿哭起来“我的小乌龟死了”。我知道教育时机来了,于是我就趁机告诉孩子们小乌龟的生活特性——冬眠。明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小乌龟又会醒来和大家玩的。孩子们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所以,我认为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询问、搜集信息、验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不仅能发展幼儿探究未知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动植物的关爱与责任感。 二、充分认识、挖掘并发挥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要有效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就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就拿我们结构游戏区的积木来说吧。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实际地感知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以往我们的墙饰也太注重突出艺术功能和审美价值,有的墙饰的设计、装饰只是为了给幼儿观赏,没有更好地让它与孩子们互动。要让墙饰真正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充分挖掘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并能与幼儿有效互动、对话。首先,我认为墙饰的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或幼儿关注的问题。小班的孩子一入园,对幼儿园的一切东西都好奇感兴趣。特别是我们弹的钢琴。喜欢围着钢琴摸摸这摸摸那儿,有时还偷偷按按键盘。于是,我就设计了娃娃在键盘上跳舞这样的墙饰,小朋友们很喜欢。我们要善于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生成有益的教育内容。又如我班的“学穿鞋”,这个内容就是孩子们每天生活活动的具体体验。我发动家长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多种多样的鞋子,引导他们多次观察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形状、功能。并和孩子们动手制作了许多小拖鞋。把它摆在娃娃家,让小朋友们给洋娃娃穿鞋。多次操作后,幼儿终于找到了穿对“鞋子”的办法。 三、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 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也是幼儿有效地进行同伴交往、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要创造性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层次的、可供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的材料和环境。一是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是幼儿自选的,带有小组活动性质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因此,我们在班级中开设了内容丰富的区域活动,并同幼儿一道投放适当的活动材料供活动时使用、探究和创造。例如在我班“娃娃家”的创建中,我和孩子们先商量:家里面都有些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得异常热烈。电话、餐桌、碗筷、衣柜、镜子、挂钟…“还有牙刷!”“还有爸爸妈妈和宝宝!”就连平时害羞内向的佳佳、小真也积极的参与进来。很快,这些材料就由孩子们收集带来了。真是比我设想的丰富齐全多了。因为材料既丰富开放又是大家的劳动成果,所以孩子们玩得特开心特带劲儿。在阅读区中,我请孩子们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爱的书宝宝,把它们放在老师设计的布袋里,布袋色彩鲜艳,图案卡通。大小、高度也都非常适合幼儿取放。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阅读许多好看有趣的书,还懂得轻拿轻放、不推不挤、安静阅读的好习惯。运动区也是孩子们的最爱。除了班里现有的皮球、跳绳、球拍以外,我们和家长还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宝贝”如:毽子、滚筒、哑铃、高跷、纸球等。从此,我班的体育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在这些材料的支持下开展的更加有声有色。二是一日生活的环境创设。生活就是教育,我们要抓住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创设适当的环境。例如,我们小班幼儿在饮水时,往往有拥挤现象。于是,我们就在杯子柜前的地面上贴了一串小脚丫,并在杯子柜上贴了一张张不同的小笑脸,然后告诉幼儿说:“大家在取杯子时,一定要踩着小脚丫,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当你与杯子柜上的笑脸相对时,就是笑脸在请你饮水。他看着每一位小朋友,谁做得最好,笑脸就笑得最开心。”同时,我还表扬那些遵守规则的幼儿。在小笑脸的提示下,幼儿很快就改掉了饮水拥挤的坏毛病,做到了排队饮水。在幼儿洗手时,孩子们总是把衣袖弄湿,也不懂得节约用水。于是,我把洗手的方法和程序由说教变成了照片。请大班的小朋友来做示范,并把它拍成照片配以文字贴在洗手池上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从此,孩子们变得秩序井然,而且也没人把衣服打湿了。可见,恰当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所以说创设自由、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在我们幼儿园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 四、从爱出发,让幼儿和家长感受到环境创设的温馨和浓浓的爱 我班的幼儿大都只有两岁多,也没离开父母的经历。刚入学时又哭又闹,情绪很不稳定。家长们也是不太放心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形,我们就创设了温情区。如:“我爱我家”贴上和爸爸妈妈照的全家福,再写上温暖的话----“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们一家相亲又相爱!”孩子们想妈妈了就去那里看看摸摸照片,就会开心了。又如,“本月寿星”这个区,我把一个月过生日的小朋友的名字贴出来,让他们说说自己满三岁了。并和全班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孩子们很开心,真切的感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爱。还有“温馨提示”这一区,它是由大大小小的心形图案组成。家长们把要说的话写在纸条上贴上去,如:佳家感冒了,请关注。何思雨高烧,请喂药。今天有事,晚一点接王瑞……这个区角做出来以后,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说:“你们老师想的真周到,真细心。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可见,环境并不是死的,只要用心去做,它会成为老师和幼儿,老师和家长之间情感的纽带。也会为我们的保育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总结,你我共享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大多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孩子学会了创造,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总之,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 2.材料要有一定的结构,暗含着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对所投放的材料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使其暗含着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的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是由低到高渐进性展开的。这样,孩子们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的、有结构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3.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5.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等问题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活动上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以“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材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等。创造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愿我们以惊人的探索和研究热情、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让幼儿乐在其中。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方法 长期以来,在幼儿园经常使用的德育方法不外乎说服、榜样、行为练习、奖惩法。它们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地把一定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正确的观念,更不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正确的认识。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道德观念,不容易牢固,稍有变化,便会出现动摇。 为此,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引进国外行之有效的德育技术,再通过实验应用完善我国现有的德育方法。现选择介绍几种经实验证明应用有效的德育方法。 一、移情训练法 1991年,韩兰、琚贻桐在参考美国“学会关心:移情训练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幼儿的具体情况编制了一套“幼儿移情——亲社会行为系列教育活动”方案。该方案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移情训练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育,训练技术简便易学,教育活动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采用移情训练法的教育活动一般可分为三步,现结合《关心生病的小朋友》这一教育活动作一说明。第一步,主要是运用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技术,组织幼儿回忆、联想、讨论自己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过的情绪、情感体验,并鼓励其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如上述活动中首先要求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生病时是什么样子的?心情怎么样?会想些什么?引导幼儿追忆自己的体验,从而为下一步理解他人心情打下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第二步,主要是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境表演等基本训练技术,促进幼儿设想他人观点、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上述活动中要求幼儿进一步考虑:××小朋友生病在家会怎么样?会怎么想?等等,从而促使幼儿设身处地地替“生病的小朋友”着想,并鼓励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第三步,向幼儿展示假设的社会性情感情境,让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性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同时,教师运用巩固深化的技术,让幼儿把想法付诸实践,强化行为练习,使幼儿正确对待情境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移情训练法共包括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境表演等子方法,其主要作用和心理效果如下: 认知提示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组织幼儿讨论、绘画、唱歌、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幼儿辨别他人情感、设想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系。 情感换位是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家庭——父母——老人——邻居,幼儿园——同伴——老师等),让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某种情绪、情感状态,并促进其角色转换能力的发展。 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幼儿得以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相应的社会情境之中,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或设想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巩固深化是对上述活动的延伸,它引出“人不应只想到自己,还应考虑到别人,应该给别人带来幸福、高兴和快乐”的概括性主题,其作用在于把幼儿引向更高的层次,使之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情境,而是掌握普遍性的行为规范。 情境表演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让幼儿分析出在该种情形下怎样做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并根据幼儿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或通过欣赏、表演儿歌等,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并鼓励情感反应。其作用在于强化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使之正确地把握积极的行为方式,并进一步促进促儿设想他人观点和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 通过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可以使幼儿从更高的社会认知层次上去把握积极的行为方式,强化其正确的行为技能,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并作出亲社会行为。 二、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 “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认为,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或观点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在解决冲突时,幼儿不仅要考虑自己,而且还得考虑其同伴的动作、观点。这样,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导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1992年,徐彩华、李辉设计了“有教师指导的社会认知冲突训练”这种旨在使幼儿在活动中发生认知上的冲突的教育模式,并将它们与传统的教师说教分析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模式的教育训练能使幼儿正确而牢固地掌握社会概念,而说教分析法则做不到这一点。这一方法若和角色扮演法等常见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则效果会更佳。如《小羊过桥》教育活动,就是通过讲故事创设一个冲突的情境——“两只小羊同时都要过桥”,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和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寻求正确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并付诸实践。 有教师指导的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诱发社会认知冲突的客观情境,并且不急于向幼儿陈述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这样可以使幼儿在争论、辩解和表演(即社会认知冲突)中去主动探索,并寻求解决办法。在经历了冲突和解决冲突之后,教师的总结概括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可以让孩子考虑一些常见的社会认知冲突情境:只有一个苹果时是给爷爷吃还是给自己吃?车上只有一个空座,是自己坐呢还是给抱孩子的阿姨坐?只有一台电视机,自己想看动画片,爸爸想看足球,到底该怎么办?等等,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扮一扮,促使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孩子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再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他们付诸行动,使之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承担者在特定的情境中,遵循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即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从他人的立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道德规范。角色扮演训练能显著提高幼儿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换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地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幼儿扮演某一个社会角色,从而掌握该角色所应具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例如,幼儿普遍活泼好动、缺乏耐心、怕吃苦、畏难,老师就可以让孩子扮一扮哨兵,而且可以跟他比赛,“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当然,一定要强调好哨兵的标准,即保持固定动作越久越好。一开始,老师最好故意“输”给孩子几次,以激发其兴趣和勇气,等孩子接受了,习惯了玩这个游戏以后,就可以把这种要求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孩子时刻以哨兵自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于无意中习得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如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和道德要求(如坚韧不拔、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等)。这是固定模式的角色扮演训练。另外还有一种开放模式的角色扮演训练。它一般是给幼儿提供一个故事情境,这故事没有结尾,是让幼儿扮演情境中的主人公并尝试以自己的行为给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如“早晨,小朋友在排队做操,小明往后退时不小心踩了小海一脚。做操结束了,小海趁小明不注意,也狠狠地踩了他一脚,并转身就跑。小明愣了愣,赶紧去追小海”。老师可以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小明”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然后把结局表演出来。老师可以协助扮演,并启发幼儿想出一个好的结尾。幼儿亲自“表演”出来,才不易忘记,而且以后可以落实到行动上。 四、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让幼儿在活动中直接思考一些价值选择的途径,使他们对社会活动和周围人产生积极的态度。其实质就是让幼儿利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审查”自己的行动,“分析”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揭露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和别人进行价值观念的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行事。该方法结合幼儿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具有简单、灵活、生动有趣的特点。 1995年,冯根据价值澄清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幼儿特点的“幼儿价值澄清训练方案”,实验研究证实,该方案能够明显提高幼儿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水平,改善幼儿道德行为,提高其道德认知——情感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该方案围绕《幼儿园品德教育大纲》,确定了“一是帮助幼儿澄清价值观;二是帮助幼儿建立起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价值观”等两个活动目标。根据这两个活动目标,每一主题教育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诱发幼儿的态度和价值陈述。教师就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或班里常出现的问题向幼儿提问,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充分陈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充分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价值澄清策略,如价值表决、公开提问、愿望表达、自我展示等等。 第二阶段:从认知、情感、行为上对幼儿进行价值观的澄清教育。根据价值观形成所经历的四个步骤的标准,对幼儿实施价值澄清训练。教师利用故事、图片、幻灯、电影片断或情境表演等形式向幼儿提供一些生活中常遇到而又感到困惑的较为典型的道德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组织他们对此进行讨论和评价。活动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列举选择途径。针对所提供的情境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鼓励幼儿充分思考,尽可能多地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也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强调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且要让幼儿意识到这种种不同,但教师对所有答案并不作出或“好”或“坏”的判断。②想象后果。提问:“这样做最后会怎样呢?”“那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让幼儿充分考虑到每一种途径可能会引起的后果,然后加以比较。比如有的方法可能会顺利地解决问题;有的方法虽然解决了问题却会引起冲突;有的方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会造成不良后果。③自由选择。在引导幼儿对每一种途径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比较后,提问:“现在你是怎么看的?愿意怎样去做?”让幼儿自由地作出选择。然后问“为什么”,让幼儿阐明选择理由以对其认知进行强化。④情感体验。让幼儿从多方位去体验某种情境中不同角色的情绪或情感状态,引导幼儿对情境中不同人物的角色地位进行分析,从而进入他人角色,从他人的立场上去感受或认识有关问题。如让幼儿想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心理,设想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而非常焦虑时的感受,想象帮助小朋友之后自己会不会高兴、小朋友会不会高兴等。然后再想一想对自己所作的选择是否满意、愿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使幼儿对所作的正确选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⑤行为强化。鼓励幼儿把自己的选择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还可让幼儿把自己做过的有关事情讲述出来,并鼓励幼儿坚持下去,无论在哪里都要保持一致的行为。如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经常帮老师做事情,教师就鼓励他在家也要爱劳动,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教育发展策略 【摘要】探讨如何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和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促进每个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潜移默化 人常说:“三岁看到老”,不无它的道理。幼儿的内心正如一张白纸,喜模仿的性格,让他们从身边生活中学习,并养成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一些品质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幼儿期是人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重视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空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德育的渗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 一、为幼儿创设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要努力营造生活化、人性化、开放化的幼儿园文化氛围。除了创设童趣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教师则是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建立。 二、发挥整体德育功能,形成教育网络 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应发挥其主动性,加强家园合作,联合社区,形成网络教育。首先,幼儿园要通过家长会、专门会议、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家长们意识到良好的品行比知识、技能本身更重要,对幼儿一生发展的影响更大。幼儿园应畅通多重渠道,通过家园联系手册、网络等手段,与家长及时互通信息,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改变过去把问题推给家长的做法,请家长介绍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经验。对于个别孩子出现的问题,老师应与家长坐下来商讨教育策略,相互配合采取系统的教育措施。其次,社区是幼儿直接生活于其中的重要社会环境,对于幼儿社会化至关重要。可以邀请社区各行各业的人士向幼儿介绍相关行业的知识,比如请社区派出所的警察介绍派出所的职能、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讲解预防疾病的常识、社区超市人员介绍如何购物等。幼儿园还要组织幼儿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比如走进养老院、孤儿院等,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活动,遇到不同的生活学习场景,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狼来了”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不说谎,不骗人,通过情景表演加深幼儿情感体验;用“三只小猪”的故事,教育幼儿做事认真不敷衍,团结友爱,勇敢、机智地战胜坏人,逐步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加深与同伴的感情,培养幼儿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辱感。教师还应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例如,利用节日、传统活动的开展,渗透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在“重阳节”时,幼儿园组织幼儿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在家里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劳动节”时,开展“爱劳动,我是小巧手”的主题活动等,以丰富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构建优秀的个人品质。 四、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再者,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要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儿园品德教育产生实效。 作者:付媛媛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三幼儿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研究 随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宽带、云计算、互联网络、多媒体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革。信息技术的支持,知识的跨领域流通,给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幼儿园德育与信息技术的内涵 1.幼儿园德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促进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形式的活动总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覆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中,社会公德是每位儿童必须习得的技能之一。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龄前儿童,开始初步发展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也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可见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2.信息技术 20世纪末,随着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面渗透,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全球化日益加深,突破了时空界限,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呈现全球流通的态势;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教育行业,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转变,逐步趋向开放知识、多元需求、自主探究、合作型的教育;再者,知识与创新成为时代的关键点,知识将成为了财富与权力的源泉,信息被认为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大信息流的冲击下,如何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与共享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创新与求进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信息技术使得教育具有了崭新的特点,该特点也为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信息技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活力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与形成的,环境的熏陶与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幼儿添置与提供了一个更多维度、更深广度的认知与体验的空间,为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新型可拓展的现代化支撑环境 幼儿园教育与环境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增添了更多可选的支持环境。 (1)音视频环境音频和视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音视频环境是指以音视频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声音、画面或者声画同步传输的系统。幼儿园内的全园广播系统、影音播放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数字视频系统以及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构成了幼儿园校园音视频应用环境。①全园广播系统全园的广播系统在幼儿园里的利用率非常高,大型的活动宣传、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天的公开播音(如小小广播站、正面新闻信息的讲述简析、陶冶性情的音乐播放等),很多幼儿园利用了校园广播建立起正能量的宣传阵地,成为宣传的窗口,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②影音播放系统VCD或DVD+电视机或投影等构成了幼儿园简单的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几乎应用于所有幼儿园当中。③闭路电视系统幼儿园的闭路电视系统已经逐步普及,应用于监控视频和广播视频。监控视频主要面向幼儿一日的生活与活动记录,可作为个案的分享与分析;广播视频主要是电视或教育教学的统一筛选与播放。④数字视频系统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视频也开始在幼儿园中逐步推广,数字视频系统中的资料源主要通过自制、购买和网络下载等途径获得,自制通常是拍摄后加工处理的相片和视频,能够提供实时的记录或幼儿园外的有用记录。⑤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大部分幼儿园基本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麦克风、便携性音响、投影幕、实物展台、幼儿电脑、IBM等幼儿软件,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还配备了互动式的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等等。完善的多媒体系统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需要,并为师友互动、人机互动、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2)校园网络信息环境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平台得以应用与推广。幼儿园内常用的网络信息系统主要包含物理网络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络、因特网等)、网络资源(如可为教学提供支持的资料或音乐视频等、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学具等、可供幼儿学习的软件素材等)和互动网络(如家园沟通使用的校讯通、电子邮箱、QQ、微信等)。 2.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创新 (1)园本德育课程资源的拓展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设计、实施、评价等)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德育课程资源是“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传统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单一、封闭等弊端,而信息技术的精准、高效以及其独特的信息的海量性、动态性、共享性与可变换性等特性,恰恰能弥补传统德育课程资源的空缺。可利用的文本、音像、社区资源、人力资源等在数字技术下一览无遗,从园内资源的分享开发到园外家长、社区、世界各地区实时资源的利用都能“一点到位”。①鲜活资源的引入传统的幼儿园德育资源一般为文本、图片以及教师讲述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资源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更贴近生活形态、更具感染力的动态呈现。如,小班活动《一起玩,更开心》中,针对小班孩子日常抢夺玩具、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为切入点,以愿意和小朋友游戏、友好提出加入同伴游戏的要求,与同伴友好相处为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日常拍摄到的照片、录像镜头筛选展示,让孩子们通过数字视频系统重温当时真实情景,即刻吸引了幼儿的专注力,引发讨论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帮助他们学习换位看待与思考问题。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平实枯燥的围坐讨论,更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水平与思维、表达等能力水平,降低了讨论活动中“无话可说”的几率。②班、园、家、社资源的共育共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合力教育是教育发展中一种必然的趋势,家园合作更是幼儿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德育教育更需要家园共育的熏陶与教导。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快捷地获得与传递一切文明成果,为人与人之间搭建起密切交往与对话的桥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幼儿园各班级、全园、家庭与社区资源将得以高效流通、共享,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广泛、更有效的“四位一体”的课程参考与可用资源。如,《国庆节亲子活动》中,幼儿园通过幼儿园网站向家长发出活动设计、游戏组织、可支援的教育软件和硬件等的调查和邀请,通过网站留言板、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等回收反馈的意见。邀请家长委员、老师代表共同根据收集到的意见与可用支持,召开会议制定计划与方案。“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征集了来自各行各业家长们的意见,通过他们的参与挖掘了身边其他可用的丰富资源,而通过互联网络的多种沟通方式,图文并茂地及时掌握幼儿园本次活动的需要与欠缺的物品等,在短时间内集众人之力,解决幼儿园经费、物品、人员不足等问题。如:有的家长承接了民族展示与服装租借,有的家长联系了提供活动户外音响设备的广告公司,有的参与收集游戏中使用的废旧物品,有的家长承担了活动当天的摄影摄像工作……活动后,通过幼儿园网站的快讯回顾、班级网站相册的展示等,幼儿、家长、教师与社会各界都感受到了这一国庆主题活动的有趣与深刻的教育意义。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的可用资源不再只限于教学参考书中,而可随时随地寻找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资源;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的可用资源不再只限于此时此刻此地,还可随时回放、直播在社会、周边、自身发生的当地或异地的事件,更贴近生活,更能引发共鸣。幼儿在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的过程中,得以认知、模仿、同化与强化。 (2)园本德育课程的活化幼儿园德育课程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撑下,其规划、设计与实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借助幼儿园数字化环境,如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信息技术能推进德育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氛围、展示活动进程、凸显活动的效果,构筑无空间、无时间、无地域限制的幼儿园德育大广场,促进幼儿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逐步养成。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与成长。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才能达成幼儿园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的支持,多彩的图文声画,能提供给孩子更形象生动、更贴近生活的体验,符合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唤醒幼儿的记忆与共鸣。如,针对放学后,幼儿经常在园玩耍,玩具没有收拾,皮球、单车等乱停乱放现象,利用全园广播系统与内线电话系统,开展了一场《放学后该如何管理幼儿园软玩具和设施》的师生论坛。广播直播室中邀请了不同年级的老师、不同班级与年龄段的幼儿以及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参与,讲述放学后的玩具设施被乱摆乱放、孩子们只玩不收拾的现象,展开如何科学管理放学后幼儿园玩具和设施的讨论。各班老师组织孩子收听,并展开讨论,通过“热线”(内线电话)向直播室中传达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广播系统全园开播。一场热火朝天、打破班际的讨论就开始了,利用广播、班级多媒体系统以及内线电话系统,全园老师、幼儿、各部门的教职员工都收听并融入讨论活动中,实现了全员性的、深刻的、鲜活的德育教育活动。孩子们与老师们在活动中共同收获感受规则、遵守规则、爱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的德育教育。活动报道于幼儿园网站的快讯栏目向家长分享,同时让孩子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学习,利用幼儿园留言板、QQ群等反馈讨论后孩子的改变与幼儿园玩具和设施的变化,共同达成遵守与互相监督的共识。此举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全员参与的社会公德、环境意识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在传统教学模式是下无法轻易实现的。以幼儿园德育为目标,适度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恰当切入有效的现代化技术的支持,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打造便捷快速的教育教学信息流通渠道,达成积极参与、互动探究、多维合力的认知效果。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德育的结合,给幼儿园德育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适时运用好信息技术将为幼儿园德育提供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林敏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浅谈德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一、幼儿德育教育现状 :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向上,幼儿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育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从小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孩子总是处在众星捧月的地位;二是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无理”等不良意识和行为;三是存在重说教轻实践教育现象,使得孩子分不清是非对错。所为言传不如身教,教育者的言行不一使德育过程中达不到知、情、行的统一;四是存在重传递轻体验教育的现象,使更多的孩子从小养成了懒惰无理无情感没有同情心的性格,教育缺乏积极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五是出现重显性轻隐性教育现象,忽视了发挥环境陶冶、学科渗透、社会实践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使孩子的思维不够灵活,缺乏比较丰富的想象力。 二、幼儿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幼儿德育内容,塑师德修师风。 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师德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 2.德育教育渗透每个人的灵魂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教师们在掌握本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还应理解德育大纲的精神实质,使德育要求渗透到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第二、多途径整合德育内容。 (1)与领域活动整合 领域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幼儿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实践证明,在各个领域的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语言活动、音乐活动中,几乎每一个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优化教育环境,注重德育教育的隐性渗透 利用环境来教育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项革命。这里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指物质环境。二是指精神环境。我们的环境不作为一个摆设而是应该与教育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除了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还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3)与生活相联系 杜威曾指出:“学校的德育教育应从儿童参与生活出发,离开了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目的”。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去挖掘品德教育资源,把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引导幼儿去关注、去感受、学习与体验。可以利用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以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自由活动中注重幼儿与同伴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的培养;游戏结束后,注意让幼儿自己收拾玩具、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品德习惯。 (4)资源整合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组织幼儿到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去参观,让他们通过语言、绘画、版面、录象等多种形式描绘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逐步激发孩子为家乡而感到自豪之情,让他们够过语言、绘画、录像等多种形式描绘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5)与节日整合 一年当中有许多与幼儿相关的或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是一个开展品德教育的机会。围绕这些节日主题,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德育活动,也是一条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6)与家庭教育整合 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想协调,才能使得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为促进幼儿德育教育做出积极努力。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品德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在思想上与幼儿园取得共识,积极配合幼儿园,参与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活动,从中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德育训练。 3.注重情感Q位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单纯地对幼儿说教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要真正使道德品质成为幼儿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这就要求我们将“知”与“情”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动之以情。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情感换位。 4.在社会实践中导航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是德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否使幼儿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是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是德育过程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使导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总之,在全面事实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德育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全力关心,教育者积极努力。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 幼儿园德育论文:探究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摘 要】幼儿正处于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思想萌芽的A段,对幼儿道德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本论文在阐释幼儿道德教学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幼儿园德育教学活动原则分析,探索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诚信;知行;德育;渗透 幼儿身心发展处于萌芽状态,尤其是其心理犹如一张白纸,社会化的道德、思维、自我意识等还十分薄弱。正因为如此,幼儿阶段是形成道德观念、感受道德体验、养成道德行为规范的启蒙阶段。笔者结合个人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探索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幼儿德育教学的特征 (1)幼儿德育教学受环境影响较大。幼儿阶段的道德意识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教师的言行极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观念、意识与思维,并且,幼儿园里同伴关系会大大影响到幼儿的道德行为选择;在道德上,幼儿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并不强,这说明幼儿的道德认知距离道德认知内化还有很大距离。 (2)言行规范应当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受制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的德育教学不应该追求有多高的认识或者觉悟,而重在言行规范的培养上。 二、幼儿园德育教学活动原则分析 (1)全员、全园幼儿德育教育。就幼儿园教育而言,每个老师要想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都要首先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与规范教育,每个老师也都会在考察幼儿时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道德表现,所以,幼儿思想道德教育必然是全员的,每个学科或者活动组织者都要在教学中渗透幼儿德育教育。同时,幼儿园的各项布置、各项活动也都要恰当地体现德育内涵,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 (2)不重说理重行动。幼儿园德育教学活动不一定要以活动学时、教学内容多少来定,因为幼儿的认识水平、思辨能力还十分低下,可以说,幼儿园的道理还处于很难“说通”的阶段,只有用行动来引领幼儿,用行动来规范幼儿,幼儿才能从“做中学”,从行动中产生道德情感体验,从行动中产生道德认知。 (3)不重课堂重日常。幼儿园德育教学是一种渗透教育,这种教育在课堂也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幼儿日常生活更应当成为教育渗透教育的重要阵地,幼儿园、家庭都是渗透幼儿德育教学的场所。 三、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 (1)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在幼儿园,为发挥幼儿彼此之间的正面影响,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道德表现良好、具有典型性的例子,并将之作为榜样引领其他幼儿评点、反思,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典型榜样的正面作用,鼓舞幼儿“有样学样”,以榜样的行动规范为标准要求自己、审视自己。 (2)规范教育懂得讲究技巧。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其难以掌握复杂的行为要求,也缺乏理解复杂德育知识的经验,郎朗上口的儿歌能够让幼儿较为轻易地接触德育知识,以及掌握恰当的德育行为规范。比如编写上课礼仪、入园礼仪、游戏规则、就餐规则、午休规则等儿歌,鼓励幼儿背诵并且实际练习,则有利于幼儿快速地掌握规范行为的一些基本要求。 (3)实现德育教育向生活回归。德育教育的时空就不能局限于幼儿园教学时间及活动教室,而是要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实践,日常生活中就有德育教育的阵地。比如吃饭时两名幼儿之间发生吵闹、动手打人行为,而有另外一个幼儿前来拉架、劝阻,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在制止幼儿不当行为的同时,表扬另外一个幼儿得当的行为,并且要引导幼儿以同伴榜样约束幼儿不良行为、学会赞赏其他幼儿遵纪守法行为。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挖掘其中所隐含的各种教育资源,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加深了幼儿对“规范、纪律”等道德规范本身的理解,给予幼儿以思考“遵守纪律、规范”的契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实施道德教育、培养幼儿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4)于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促使幼儿在个人活动当中体验各种情感、知识,慢慢领会规范要求,掌握规范技巧,增强幼儿遵守规范的能力。比如在幼儿上下楼梯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在讲解“上下楼梯有秩序,不滑栏杆不拥挤”的行动规范时,提醒幼儿这么做的好处:大家都守秩序,那么大家才都能够顺利地上下楼梯,如果有人破坏规则,那么其他人也会遭殃,让幼儿慢慢体会到集体行动、大局意识;在多个幼儿一起上下楼梯时,教师一边在旁边协助一边就当中所出现的拥挤、抢道行为进行说明、纠正,并可以附带解释为他人让道是为了方便彼此的道理,让幼儿慢慢领会到谦让的意义所在。 (5)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幼儿的思想道德如“白纸一张”,幼儿最先接触到的教育与影响会对幼儿思想道德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慎重言行,以把好的教育传递给幼儿。教师要善于带领幼儿体验正确而且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一些情况下,做正确的事情并不一定就会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但是,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还是坚持道德先行,这才是他们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 幼儿园德育论文:新时期如何科学有效地发展幼儿园德育教学 摘 要:在时代的发展中,幼儿教育教学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亟待进行迅速有效地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幼儿园对于德育的教学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刻,而且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并不要求着重培养德育内容。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要求德育教学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着重提升幼儿的德育基础。探讨了新时期如何科学有效地发展幼儿园德育教学。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学;主体性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并不重视德育,教师一致认为幼儿的认知基础属于起步阶段,对他们进行直接的德育内容灌输显得不切实际,也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同时,由于这时候的幼儿园教学更要求从本质上为幼儿奠定学习的基础,因而知识内容成为教师着重关注的核心,整体的教学过程和模式都围绕其来展开。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幼儿园德育教学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贯穿下,社会各界普遍加大了对孩子所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要求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方面,因此,幼儿园教学受到了多重的压力和挑战,为了迎合新时期的需求,必须科学有效地发展幼儿园德育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 一、新时期幼儿德育的发展方向 1.德育目标的多样性 开展德育教学,幼儿园必须优先确立多样的德育教学目标,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新时代幼儿成长的需求。传统的德育教学,开展的基础都是一些统一的价值观,如简单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当整改,促使德育目标更加科学有效。现阶段的社会教育,应该有着全面而多样的德育观念,不再单独注重于传统的那几样,而应该结合时代的先进性,产生最为实际的教学效用。比如,新时代下的德育价值观包含了爱岗敬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都是传统德育目标不包含的,但是却具有较高的时代先进性,能够切实满足时代成长的需要。新时期的德育目标也应该做到实时的变化,及时改变教学策略,科学有效地促进幼儿德育的成长。 2.德育教学应该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每一个学生对于德育都存在不同的思考方式,理解的方向也不一致,并且,由于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没必要统一地把幼儿推向同一个德育目标,而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释放他们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德育修养提升过程。比如,有的幼儿家庭较为富有,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大手大脚,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其开展节俭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念,使得幼儿的不良习惯受到有效的遏制。有的幼儿家长性格简单粗暴,经常对孩子责骂,导致他们的孩子对自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因而自暴自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自强教育,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为他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使幼儿受到更加完善科学的德育。 二、新时期促进幼儿园德育教学有效发展的策略 1.以情说理,强化幼儿的德育感知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本身的认知水平十分低,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教师直接讲出的理论性内容,他们往往听不懂,即时听懂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同时,幼儿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索和思考,经常性地问为什么,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切实的回答,会留下较大的疑惑。为此,教师不妨在德育中采用以情说理的形式,对于幼儿所犯的错,并不直接给予指责和教育,而是优先对他进行一定层次上的引导,使他自主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并进行改正。比如,有的幼儿有着乱丢垃圾的习惯,教师可以把他们带到扫地阿姨面前,给他们介绍扫地阿姨的不容易:她们勤劳地维护着校园环境的卫生整洁,而环境卫生脏乱的制造者,正是幼儿自己,以此来为幼儿敲响警钟,促使他们能够迅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本质上实现有效的德育。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开展 对于幼儿德育而言,仅仅凭借学校的德育并不能产生最为实际的教学效用,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是幼儿接受德育思想教育的另一场所,同时也可以称为主要场所,因为幼儿的很多习惯都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源于周边大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在耳濡目染的状况下,幼儿的德育修养也会受到较强的影响。为此,幼儿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积极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共同设定德育策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开展,进而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变迁下,幼儿德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必须加大对幼儿德育的重视度,积极地进行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不再一味地批评教育学生,而是以情说理,深层次地打动学生。同时,幼儿园有必要与幼儿家长联手,共同对幼儿的德育合理引导,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之我见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品德教育,能激发幼儿积极心理状态,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关键,为其将来形成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几年来我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在实践中获得了些许经验。 一、我园德育工作现状 1.我园教师、家长、幼儿现状分析。 我园位于嘉峪关关城脚下城乡接合部,是一所新建园,教师均是新招聘上岗的,工作经验还很不足;孩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及个体商贩家庭,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有很多回族幼儿家长甚至没有上过学,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孩子就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缺乏稳定性,经济状况、家庭环境欠佳,导致孩子生活、成长的环境不够理想,养成教育没有形成,导致我园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2.德育工作方向单一。 教师工作经验缺乏,在方法上以集体教育为多;内容上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存在“重说轻行”的倾向,德育成效不高。如要求幼儿爱护环境卫生,家长有时却乱扔果皮、纸屑,甚至烟头;要求幼儿不要挑食,老师、家长却在就餐时挑挑拣拣;要求幼儿按时作息,家长参加活动却经常迟到等。这样的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是空中楼阁。 二、根据我园具体情况,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 1.转变观念,把握德育内涵。 幼儿园德育工作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情,做好这些小事,就抓好了德育工作。我园提出了这样的德育观念:要求老师做到的,园长必须先做到,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到。 2.强化师德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我园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学习闫桂珍先进事迹、观看最美教师张莉莉事迹报告会、爱岗敬业师德演讲、爱国诗歌分享会、学习《幼儿教师教态的艺术》等系列活动,规范教师行为,细化教师的一言一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3.注重发挥环境创设中隐藏的教育作用。 环境创建时老师在走廊、楼梯拐角、活动室墙面等处添画、粘贴小动物吃菜、与同伴打招呼、问候长辈等情景图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成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慢慢学会说:“爸爸你辛苦了”,“老师我爱您”,“我也要学小兔子,多吃蔬菜”,“靠右行走”等。 4.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1)早上见面时老师主动与同事、幼儿打招呼,引导幼儿学习;点名时,引导幼儿对没来园的同伴说一句话,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站队时,引导个子高的幼儿站在后面;喝水吃午点时,有时让幼儿自己为自己服务,有时设立“小小值日生”,为大家端水发午点,引导幼儿感受替集体做事的快乐,引导其他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进餐时,通过《吃得真干净》、《大公鸡和漏嘴巴》等故事,引导幼儿吃饭时不东张西望、不掉饭粒,吃完饭自己收拾餐具、擦桌子、摆放小椅子等,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午睡时教育幼儿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不吵不闹、安静入睡。总之,抓住一切有利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注重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老师带幼儿观察园内种植的花草,通过游玩、听故事、学儿歌等方式引导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懂得爱护花草树木,不随便摘花踩草;学做律动操《猪八戒吃西瓜》,教育幼儿吃完的果皮要扔进垃圾箱;在《峪泉农家乐》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等待、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公共场所不乱吵乱叫等。玩开火车游戏,学着给老爷爷让座;在娃娃家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开展“水果沙拉对对碰”自助餐活动、“周末玩具城”活动,孩子们感受到自助、分享的快乐;在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中设置情景表演,孩子们在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懂得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等,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很多。 (3)注重在主题活动中突出德育教育内容,我园幼儿流动性很大,随时都有新入园的孩子。我们就组织大班小朋友带领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戏、摆放桌椅、分发玩具等,在混龄活动中,大班幼儿逐渐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小班幼儿逐渐学会跟哥哥姐姐一起玩、不打人、不任性哭闹等。注重结合各类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教师节”,开展“打扮我的好老师”主题绘画活动;国庆节到了,开展“好娃娃唱红歌”、“童心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通过演唱《国旗国旗多美丽》、《红太阳照山河》等歌曲,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健康教育,向幼儿介绍刘翔、姚明等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 三、家园沟通,合作共育 1.主动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针对有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邀请其来园参加健康课堂、育儿课堂讲座,聆听科学育儿的方法;针对个别幼儿,邀请家长来园面谈,引导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培养教育幼儿。 2.制定峪泉镇中心幼儿园家长文明公约,引导家长注意文明礼貌习惯养成,如家长孝敬自己的父母、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 3.提醒家长们不要因为在外打工、身处农村就降低卫生要求,勤为孩子洗澡、换洗衣物、勤剪指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上车、购物、接孩子要等待、排队。 4.在家长开放日开展幼儿手工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六一文艺会演等,引导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学会怎样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 以上是我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点探索,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反复教育、不断培养的长期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相信通过幼儿园、家庭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孩子们一定会成长为活泼、快乐、阳光、自信的健康儿童。 幼儿园德育论文: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研究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幼儿的启蒙式教育,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有着事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地教育环境,提供了新的教育契机,丰富了德育教育课程。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课程 伴随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许多新型计算机产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例如说宽带、多媒体产品等等。同时,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为我国的教育环境提供了变革力量。信息化环境下,幼儿德育教育拥有了新的朝力。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对幼儿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信息化环境对幼儿园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 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社会性都在日常地生活里逐渐形成。他们是否能够养成良好地道德品质和教育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产生于发展,信息化技术为幼儿德育教育活动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教育空间,更加深层、更加广泛的体验空间,推动了幼儿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新型可拓展的现代化支撑环境 教育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信息化环境为幼儿德育教育提供了许多可选教育环境。 1.音频和视频环境 由于信息化环境的影响,视频与音频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环境中两项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这两种技术利用音频来传播声音、利用视频进行画面传输,通过它们可以进行声画并行传输。例如广播系统、视频播放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等。 2.校园网络信息环境 现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科技力量的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今,幼儿园已经采用了许多网络化信息系统,例如方便与孩子家长沟通的互动网络,即QQ与校讯通等等。 (二)信息化背景为幼儿园德育课程带来的影响 1.拓展了德育教育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指的是为了实现课程教学而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我们必须要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因此,为了使德育教学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德育课程资源是必须要得到拓展。在以往的德育教学过程里,课程资源比较封闭、单一,然而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课程资源的变革。正是信息化技术的高效、高精度特征让德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得到了拓展,并且弥补了以往德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着的一些空缺与弊端。 例如,传统式教学资源通常是以图片、文本和教师的论述等,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资源将会以愈加丰富地形式呈现在教学过程里。以“一块玩,更开心”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把日常教学过程里拍摄的图片以及摄像进行筛选,然后在孩子面前进行展示,孩子可以通过视频回想起当初的幸福场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模式避免了传统式教学中的枯燥地围坐讨论,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2.园本德育课程的活化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德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实现部分都有了很大的创新改革,同时还具备了鲜明地时代特征。基于幼儿数字环境下的幼儿德育教育,更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地行为品质,引导他们实现社会化精神。例如说利用广播、网络等一些技术可以加快德育教学的实施,创造出一种良好地教学气氛,凸显教学活动过程,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例如,以往放学之后,幼儿往往会在园内玩耍,许多玩具最后都没有被收拾。在现环境下,我们通过校园广播以及一些信息系统开展实施以“怎么样有效管理幼儿园玩具”的论坛,让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这个论坛,一起来讨论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玩具。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提高所有孩子们对玩具管理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投入到幼儿园玩具有效管理的活动中去。 三、总结 幼儿教育作为儿童的启蒙式教育,为了培养他们良好地道德品质,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我们要以有效开展幼儿德育教育活动为目标,选择合适地科学技术作为教育环境,选择有效的切入点,拓展德育教育课程资源,提高德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以此来打造出一种快速便捷的幼儿德育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全力合作。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日常地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里,可以为德育教育提供新式动力资源,实现幼儿德育教育的快速性发展。 幼儿园德育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摘 要:幼儿园德育是幼儿体验与习得道德品质与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独特特征为幼儿园德育提供了新的、跨地域时空的支撑环境,拓展了新的幼儿园德育的教育资源,活化了园本德育课程,为幼儿园德育课程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课程 随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宽带、云计算、互联网络、多媒体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革。信息技术的支持,知识的跨领域流通,给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 幼儿园德育与信息技术的内涵 1.幼儿园德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促进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形式的活动总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覆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中,社会公德是每位儿童必须习得的技能之一。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龄前儿童,开始初步发展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也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可见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2.信息技术 20世纪末,随着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面渗透,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全球化日益加深,突破了时空界限,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呈现全球流通的态势;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教育行业,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转变,逐步趋向开放知识、多元需求、自主探究、合作型的教育;再者,知识与创新成为时代的关键点,知识将成为了财富与权力的源泉,信息被认为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大信息流的冲击下,如何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与共享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创新与求进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 信息技术使得教育具有了崭新的特点,该特点也为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信息技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活力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与形成的,环境的熏陶与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幼儿添置与提供了一个更多维度、更深广度的认知与体验的空间,为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新型可拓展的现代化支撑环境 幼儿园教育与环境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增添了更多可选的支持环境。 (1)音视频环境 音频和视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音视频环境是指以音视频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声音、画面或者声画同步传输的系统。幼儿园内的全园广播系统、影音播放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数字视频系统以及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构成了幼儿园校园音视频应用环境。 ①全园广播系统 全园的广播系统在幼儿园里的利用率非常高,大型的活动宣传、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天的公开播音(如小小广播站、正面新闻信息的讲述简析、陶冶性情的音乐播放等),很多幼儿园利用了校园广播建立起正能量的宣传阵地,成为宣传的窗口,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 ②影音播放系统 VCD或DVD+电视机或投影等构成了幼儿园简单的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几乎应用于所有幼儿园当中。 ③闭路电视系统 幼儿园的闭路电视系统已经逐步普及,应用于监控视频和广播视频。监控视频主要面向幼儿一日的生活与活动记录,可作为个案的分享与分析;广播视频主要是电视或教育教学的统一筛选与播放。 ④数字视频系统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视频也开始在幼儿园中逐步推广,数字视频系统中的资料源主要通过自制、购买和网络下载等途径获得,自制通常是拍摄后加工处理的相片和视频,能够提供实时的记录或幼儿园外的有用记录。 ⑤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 大部分幼儿园基本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麦克风、便携性音响、投影幕、实物展台、幼儿电脑、IBM等幼儿软件,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还配备了互动式的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等等。完善的多媒体系统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需要,并为师友互动、人机互动、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2)校园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平台得以应用与推广。幼儿园内常用的网络信息系统主要包含物理网络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络、因特网等)、网络资源(如可为教学提供支持的资料或音乐视频等、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学具等、可供幼儿学习的软件素材等)和互动网络(如家园沟通使用的校讯通、电子邮箱、QQ、微信等)。 2.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创新 (1)园本德育课程资源的拓展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设计、实施、评价等)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德育课程资源是“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传统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单一、封闭等弊端,而信息技术的精准、高效以及其独特的信息的海量性、动态性、共享性与可变换性等特性,恰恰能弥补传统德育课程资源的空缺。可利用的文本、音像、社区资源、人力资源等在数字技术下一览无遗,从园内资源的分享开发到园外家长、社区、世界各地区实时资源的利用都能“一点到位”。 ①鲜活资源的引入 传统的幼儿园德育资源一般为文本、图片以及教师讲述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资源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更贴近生活形态、更具感染力的动态呈现。 如,小班活动《一起玩,更开心》中,针对小班孩子日常抢夺玩具、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为切入点,以愿意和小朋友游戏、友好提出加入同伴游戏的要求,与同伴友好相处为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日常拍摄到的照片、录像镜头筛选展示,让孩子们通过数字视频系统重温当时真实情景,即刻吸引了幼儿的专注力,引发讨论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帮助他们学习换位看待与思考问题。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平实枯燥的围坐讨论,更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水平与思维、表达等能力水平,降低了讨论活动中“无话可说”的几率。 ②班、园、家、社资源的共育共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合力教育是教育发展中一种必然的趋势,家园合作更是幼儿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德育教育更需要家园共育的熏陶与教导。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快捷地获得与传递一切文明成果,为人与人之间搭建起密切交往与对话的桥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幼儿园各班级、全园、家庭与社区资源将得以高效流通、共享,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广泛、更有效的“四位一体”的课程参考与可用资源。 如,《国庆节亲子活动》中,幼儿园通过幼儿园网站向家长发出活动设计、游戏组织、可支援的教育软件和硬件等的调查和邀请,通过网站留言板、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等回收反馈的意见。邀请家长委员、老师代表共同根据收集到的意见与可用支持,召开会议制定计划与方案。“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征集了来自各行各业家长们的意见,通过他们的参与挖掘了身边其他可用的丰富资源,而通过互联网络的多种沟通方式,图文并茂地及时掌握幼儿园本次活动的需要与欠缺的物品等,在短时间内集众人之力,解决幼儿园经费、物品、人员不足等问题。如:有的家长承接了民族展示与服装租借,有的家长联系了提供活动户外音响设备的广告公司,有的参与收集游戏中使用的废旧物品,有的家长承担了活动当天的摄影摄像工作……活动后,通过幼儿园网站的快讯回顾、班级网站相册的展示等,幼儿、家长、教师与社会各界都感受到了这一国庆主题活动的有趣与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的可用资源不再只限于教学参考书中,而可随时随地寻找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资源;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的可用资源不再只限于此时此刻此地,还可随时回放、直播在社会、周边、自身发生的当地或异地的事件,更贴近生活,更能引发共鸣。幼儿在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的过程中,得以认知、模仿、同化与强化。 (2)园本德育课程的活化 幼儿园德育课程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撑下,其规划、设计与实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借助幼儿园数字化环境,如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信息技术能推进德育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氛围、展示活动进程、凸显活动的效果,构筑无空间、无时间、无地域限制的幼儿园德育大广场,促进幼儿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逐步养成。 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与成长。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才能达成幼儿园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的支持,多彩的图文声画,能提供给孩子更形象生动、更贴近生活的体验,符合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唤醒幼儿的记忆与共鸣。 如,针对放学后,幼儿经常在园玩耍,玩具没有收拾,皮球、单车等乱停乱放现象,利用全园广播系统与内线电话系统,开展了一场《放学后该如何管理幼儿园软玩具和设施》的师生论坛。广播直播室中邀请了不同年级的老师、不同班级与年龄段的幼儿以及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参与,讲述放学后的玩具设施被乱摆乱放、孩子们只玩不收拾的现象,展开如何科学管理放学后幼儿园玩具和设施的讨论。各班老师组织孩子收听,并展开讨论,通过“热线”(内线电话)向直播室中传达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广播系统全园开播。一场热火朝天、打破班际的讨论就开始了,利用广播、班级多媒体系统以及内线电话系统,全园老师、幼儿、各部门的教职员工都收听并融入讨论活动中,实现了全员性的、深刻的、鲜活的德育教育活动。孩子们与老师们在活动中共同收获感受规则、遵守规则、爱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的德育教育。活动报道于幼儿园网站的快讯栏目向家长分享,同时让孩子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学习,利用幼儿园留言板、QQ群等反馈讨论后孩子的改变与幼儿园玩具和设施的变化,共同达成遵守与互相监督的共识。此举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全员参与的社会公德、环境意识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在传统教学模式是下无法轻易实现的。 以幼儿园德育为目标,适度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恰当切入有效的现代化技术的支持,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打造便捷快速的教育教学信息流通渠道,达成积极参与、互动探究、多维合力的认知效果。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德育的结合,给幼儿园德育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适时运用好信息技术将为幼儿园德育提供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园德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目标做以下论述:“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城市、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这一时期个性塑造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良好个性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对幼儿以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态,是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当今社会现状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优越,成人的溺爱娇惯 纵容,使得幼儿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恶习,养成任性执拗粗暴的个性,不爱惜东西。不善于与人合作,自私,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因此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启蒙教师应从小处着手,细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采取最适合幼儿特点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德育培养。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布置合理的环境,把德育渗透进去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教育首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物质环境这种意识和氛围来感染和熏陶幼儿的情感,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如;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为了突出这个主题,在我们幼儿园楼道有大型壁画:各族小朋友手牵手迎奥运,贴有福娃,有小动物在进行各种运动比赛等。幼儿走进幼儿园就能感受浓浓的奥运气息,渲染了友爱和平的气氛。在活动室内有师生制作的福娃教我学英语,有废旧光碟拼成的中国龙“2008”字样,五环旗。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自然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奥运的真实情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去 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 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进行德育教育 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让幼儿听听,学学,讲讲中学英雄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英雄的情感。如2008年的5・12我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知道,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区人民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房子,没有吃的,穿的。没有玩具,没有亲人他们多可怜,可是各族人民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从此孩子们知道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及向英雄学习,激发幼儿同情心,离园时孩子们纷纷要求家长捐款,有的幼儿宁愿把买奶的钱都捐出来了,献出了爱心。 (二)教学活动是幼儿德育的主要渠道 幼儿教学与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幼儿品德实践的主要途径。利用教材本身内在的思想性,在完成各科教学要求的同时,顺理成章的提出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 如在纸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对纸的种类,特性。作用。来源都有了解。他们模仿造纸过程,体验到一张纸来之不易,孩子们主动的提出要节约用纸,怎么节约呢?经过一翻讨论他们决定要爱护书,轻拿轻放不乱画,于是孩子们行动起来看书时不乱翻乱扔,把废旧纸收集起来,制作一本新图书,摆放在书架上,活动中孩子们的能力得到提高,道德品质得到培养。 (三)户外活动和区角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玩高跷、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自由活动时,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帮助。 (四)利用重大活动,培养优良品质 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阿姨们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把亲手做的小礼物献给妈妈、今年“十・一”国庆节是我国60周年大庆的好日子,设计‘爱祖国’画展。幼儿用绘画,手工的方式表现祖国的美丽,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抓住生活中的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动力。它的教育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要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个契机。如要求幼儿来园后给自然角的种植物浇水,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有一天,我发现一棵大蒜有点枯黄了,我连忙对孩子们说:“哎呀孩子们,你们看这棵大蒜怎么变黄了。”“大蒜妈妈肯定很伤心”。你们说该怎么办呀?”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给它浇水,可能是渴了”,“给它换盆子吧。”以激发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以及关爱情感。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德育教育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四个维度 众所周知,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举及其重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呢?正像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所说的那样: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许多不同于成人的道德判断方式,它们不是成人道德的“内在化”。所以,开展幼儿德育工作,必须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判断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人在长期的幼儿园德育工作中,根据幼儿的阶段性心理特点,探索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学龄前儿童身健康成长的环境,初步形成“四个维度”的德育特色。具体如下: 一、以日常教学为主轴,加大德育工作的密度。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随机性、非系统性。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品德教育的随机性,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抓住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教育机遇,随时随地进行幼儿的习惯养成和品德教育,做到德育工作全覆盖。 通过日常的生活和各类活动对幼儿进行渗透性的德育教育,从每个小细节中让幼儿领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德育要求。 第一,从常规教育入手,在点点滴滴中确立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独立自主和自制、自律的品质。比如,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幼儿与幼儿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因此在洗手、上厕所、吃点心、喝水、玩玩具、午餐、午睡等等环节时,老师都能及时提醒幼儿互相谦让、有序排队、安静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的方式相处,避免因拥挤、争抢而造成的伤害。 第二,结合开展的主题活动和领域活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开展每个主题活动时,老师都能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因素,有机渗透到活动中,丰富主题教育的内容,如“各种各样的桥”主题中,我们组织幼儿收集祖国各地桥的图片,让家长与孩子通过网上查阅了解家乡古代的桥、现代的桥等,促进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各种各样的桥梁建筑、桥梁设计师和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第三,利用游戏活动实践道德行为。游戏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还为幼儿提供了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如在开展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时,老师都能创设社会情境,把一些正面的人物角色,通过道具或者语言让幼儿去扮演,让他们付诸行动,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有道德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让幼儿逐步领会合作、互助、分享等道德要求,通过不断调整和选择自身的行为规范,将道德认知付诸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二、以节日活动为节点,挖掘德育工作的深度。 节假日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日子,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节点。我园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培养幼儿的美好品德。 一年当中有许多与幼儿相关的重要节日,我们结合节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三八”节开展爱妈妈、爱奶奶、爱阿姨的活动,“五一”节开展爱劳动教育,“六一”节开展好儿童教育,国庆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等,如利用重阳节邀请小朋友的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老师教小朋友制作礼物送给爷爷奶奶,让爷爷奶奶给小朋友讲他们小时候的苦日子故事,通过这种活动,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他们更加热爱和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深受老人们的欢迎,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我们充分利用节假日活动,挖掘德育工作的深度。 三、以课题教研为推手,维护德育工作的鲜度。 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喜新厌旧,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对司空见惯的东西懒于理会。通过课题教研可以不断开发幼儿德育的新领域,探索德育的新途径。我以省级德育课题《国学经典教育与幼儿德育的有效结合》为推手,挖掘德育工作的鲜度:每年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韵律美;编写国学情景剧《或饮食》和《一饭千金》等,在大班的表演游戏中深受幼儿喜欢。幼儿通过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实践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认真读书的良好品德行为。 除大型的省级课题外,也提倡开展短小灵活的县级课题、校级课题。它们团队小,周期短,见效快,更有利于及时更新德育课堂的内容和途径,保持幼儿德育工作的鲜度。 四、以服务社区为翼展,拓宽德育工作的广度。 幼儿德育不是幼儿园教师的独角戏,是教师、家长、社区三位一体的全景戏。我依托幼儿园早教指导小组,积极发挥“0-3岁社区早教基地”辐射作用,拓宽德育工作的广度。利用休息日,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0-3岁早教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指导家长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把德育工作拓展到“0-3”年龄段和社区范围。 以上是我从事幼儿德育工作的四个维度,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实效,总结出来,与诸君共享,更期抛砖引玉。 幼儿园德育论文: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那么,如何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避免教育流于形式?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契机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可见,教育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更影响社会的发展。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娃娃抓起,这已是全社会认同的事情。为了避免幼儿德育流于形式和说教,重要的途径就是善于把握、利用教育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得到几点启示: 一、把握幼儿道德情感和行为体验的契机 契机教育对幼儿而言是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幼儿园特有的教学模式,结合幼儿一日活动,针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激发幼儿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道德情感及行为体验转化为他们自觉主动的需要,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如新生入园时,为了缓解他们入园焦虑的情绪,我们会邀请大班的小朋友来和新生做游戏,让新生初步体验爱的情感,培养大班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再如我们结合主题“我爱地球”,让幼儿利用看、听、画、做等,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她、保护她,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社会领域中开展“做个守时的好孩子”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幼儿做什么事情都要守时的良好品质;在艺术领域“家乡美”“画你眼中的家乡”等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热爱自己生活、成长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适时树立德育参照物 幼儿模仿性强,道德认识尚处于他律阶段。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适时地树立一些参照物,让幼儿直观地进行比较认识,不仅能帮助幼儿清楚地辨别是非,而且能提高其道德认识。幼儿之间正面或反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幼儿自身的过去与现实,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榜样,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传说、故事中的优秀人物等,都可以作为幼儿德育的参照物。如在吃点心时,有的小朋友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而有的小朋友则吃得到处都是,还有的偷偷把点心倒在垃圾桶里。这时,老师可以讲一个爱惜粮食的故事,让小朋友辨别哪些行为做对了,哪些行为做错了,为什么?大家通过一正一反的对比,马上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念。教师再从中进一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懂得尊重农民伯伯及他们的劳动,从而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习惯。 三、利用社会道德环境和氛围的教育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中的种种信息正越来越快地渗透于幼儿的生活之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社会信息,适时利用社会环境和氛围,对幼儿进行德育。如全国开展的评选“美德少年”“最美孝心少年”活动,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幼儿了解少年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强自立、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尽责奉献等事迹,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再如,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根据幼儿园的安排,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各种针对传统节日的公益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绘画、手工DIY、环境创设等形式,营造氛围,在充分体验欢快节日气氛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家园共育,强化道德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德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幼儿一日在园时间只有不到8个小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如果家园教育脱节,家长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规范好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就可能养成自私自利、好吃懒做、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坏习惯,这样也将影响孩子一生。所以,要使我们的德育行之有效,家长的协调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设立家园联系栏等形式,一方面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脾气个性等,另一方面把幼儿园德育的计划、内容等情况,以及进行家庭德育的方法等向家长一一介绍,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德育,进一步强化幼儿的道德意识。 幼儿德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促进,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应及时纠正,并鼓励其改正,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影响幼儿,有艺术性地引导他们接受别人的建议或意见,以正确的态度对人对事,健全幼儿的人格修养。教师、父母及幼儿周围的人如果能好好把握幼儿德育的契机,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幼儿德育品质的养成。 幼儿园德育论文:加强幼儿园德育工作,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摘 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幼儿期又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期的重点。我们在掌握各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还应把德育要求渗透到其中去,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真正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每个孩子。 【关键词】幼儿;德育 ;良好习惯 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多年幼教实践让我得出这样一条经验: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注重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开展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而尊重实际,因人施教,却是实施幼儿德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一、将德育教育及时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处于幼儿期(3―6岁)的孩子,其个人兴趣和能力差异已有所表现,个性特征初步形成,这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由于现在4-2-1的家庭模式,绝大多数幼儿在家倍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就要注重每一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良好积极的发展。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时常参与幼儿活动,才能充分了解幼儿思想、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比如说,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如在各类比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取胜的道理;在跳绳、搭积木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学会分享,不争抢玩具等。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其一生都会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发掘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友爱、不怕困难、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设优质教育环境,环境布置体现德育内容 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是巨大的。如:“我可爱的家乡”图片展览等,可以自然的激发起幼儿热爱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真情实感,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我们也改变过去单纯地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把品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如,餐厅墙面的布置可以是一些珍惜粮食的图片和诗词,或者让小朋友们自己画一些珍惜粮食的图画等,在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图片、材料、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在健康、积极的情绪感染下,幼儿对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会有更深的体会,受到更好的教育。 三、注重家庭教育,好的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的教育和培养 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知道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方法和内容合适,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经常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使家长从内心赞同我们的观点进而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幼儿园,通过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服装,组织“时装秀”表演;利用重阳节开展亲子活动,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园参加亲子游戏,这种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使家园教育取得一致,提高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教育要全面,品德教育也应渗透于幼儿家庭教育中,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满口脏话,动手就打人,那他的孩子又怎能做到文明礼貌的去对待别人呢?家庭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做到家园一致,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发展导向,成为孩子成长的表率。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需要得到父母和教师温暖的牵引和扶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习、做人的能力,是传给他们一辈子享之不尽的财富。所以,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