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试论当前大学美术教育的弊端与创新策略 [摘 要]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文化思潮。在新时代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对美术专业的看法有了新的变化,但是,高校美术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所以,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弊端入手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升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策略;创新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1、忽略了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普通高校教学中通常重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课程的重要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过大,为了提高就业率,大多数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而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课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课,承担了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夯实了文化课,才能保证学生在美术的道路上脚踏实地。 2、对教学定位存在偏差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不看重对学生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些高校受到综合性大学教学思想的影响,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而盲目开设了众多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涉猎面广泛,但却不够精通。此外,由于部分高校对美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使得不少美术专业的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放弃本专业学习,造成了专业课程的荒废。 3、缺少合理的教学体制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社会上也出现了多元化思想浪潮。与此同时,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功利、浮躁。高校的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过分看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开始用不切实际的画技装扮自己,却忽视了个人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改善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弊端的创新策略 1、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特长生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几年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美术院校也逐渐扩大了招生比例,这使得更多的人关注特长生的教育领域状况。我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专业的分类、设置以及招生制度也比较单一,这与艺术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从而限制了学生个人才能的展示和潜力的挖掘。在美术专业的学习中,高校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采用新的教学体制来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不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不断深化高校美术教育体制的改革。 绘画技巧只是提高绘画技艺的一种工具,而美术课程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美术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和个人的文化涵养才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目标。高校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依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引导学生,使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如果高校美术教学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反而与外界隔离,这样的教育会事倍功半。美术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要使学生通过其它课程的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涵养,以帮助他们去更深的理解文化艺术的内涵,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去探索世界,开拓思维。 2、注意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 信息大爆炸时代来临,通过网络人们越来越容易获得艺术感受。而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却日益受到忽略。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竭尽所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探索意识,使实践成为学生提升艺术技能的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艺术,升华艺术,获得艺术的核心理念。 3、明确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培养目标 现在诸多高校的很多做法都与国家对美术事业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国家初衷本是为了培养可以从事美术事业的高水平人才,但是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成为了大多美术院校毕业生成为一个美术方面优秀人才的障碍。高校的美术教育目标并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著名画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此外,还应加大对学生的自主创造力的培养力度和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训练强度。 总结: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高校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应摒弃教育中存在的糟粕,探索美术教育的新形式,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积极改变传统模式,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需求。高校的美术教育要做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浅析大学美术教育与情商教育 摘要 面对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艺术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本文分析了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情商因素及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高水平情商。 关键词 大学;美术;情商;教育 一、情商的定义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合格的人才不仅指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更应是情商与智商和谐发展的人。情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也是大家俗称的EQ,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的成功的诸多主观上的因素里面,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80%左右。情商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品质要素。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情商能给大学生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竞争,情商是一个人有效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障。 (1)良好的情商是人心理健康的前提。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仅应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应是身心健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完成各项任务。 (2)良好的情商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良好的情商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良好的情商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给自己定位,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4)良好的情商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良好的情商正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大学美术教学可以影响学生情商的发展 人们在客观事物对其是否符合自己主观需要作出反映的时候,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些不同的反映受到人的情商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对作品不同的体验和主观反映,是学生获得心灵陶冶和学习动力的基础。美术教育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美术教育是最能容易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艺术教育。学生在美术教育的陶冶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实现其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行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过程。 四、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的手段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课程,它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情商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性和表现欲,提高学生在体验中调控自己心理情绪情感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他人情感,获得和谐生活、工作和发展的机会;指导学生正确协调人际关系,帮助其提高处世能力和水平。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情商的基本途径由以下几方面: 1.在美术表现中获得心理感知 美术活动是一项手眼脑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视觉形象创造过程,其中情绪情感的体验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点燃审美激情,激发表现欲,培养表现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情商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地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 2.在美术欣赏中陶冶情感 欣赏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在欣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情感 积极的情感培养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的需求,而且是学生情商培养的必需。改变评分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评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展评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听到多方评价的声音,与便学生在交流中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在集体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 在相互合作中体验人际关系,培养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共同探究、解决学习和操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对待集中的问题,共同承担集体义务;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劳动,共同分享集体成果。 5.在艺术设计的社会实践中培养交际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笔者曾于2010年利用暑假带学生到徐东书画市场和武汉一些设计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欠缺暴露无遗。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克服心理上的胆怯、害羞等障碍,同时也还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 结语:在美术教育中,注重情商培养是美术贯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行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和帮助学生不断实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的“成功教育”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有效手段。美术也是一种情感艺术,美术教育需要情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培养情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术教育适应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大学美术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本文通过习作点评环节的变革实验,研究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美术课堂的具体运用,以教学实例探讨互动式教学法的积极意义,为更深层次互动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美术 互动 教学 模式 一、互动式教学的定义 目前,“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逐渐进入课堂为人们所熟悉。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互动”的解释: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学生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绘画技法、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二、互动式教学在大学美术课堂中的初步探索 笔者承担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基础构成及装饰画等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我选择学生习作评讲这一最具互动特点的环节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作业完成后,将画室装扮成展览室。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作业不是被审判的对象,而是被观摩欣赏的作品。 将评讲式改为谈话讨论式。教师从评价的主角位置退出,做课堂导演,让学生纷纷上台相互发言,谈自己的得与失,谈同学作品闪光点,谈对课堂教学的想法,谈艺术谈生活,甚至谈对老师的评价。下面以我的一次课作研究案例: 设计色彩练习(1)作业评析课程教案 主讲:彭玮(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教学对象 :2011级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2班 教学内容:设计色彩作业评析 教学目的:1.通过对设计色彩作业的评析,使学生明确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进一步理解掌握色彩原理在具体画面中的运用。 2.通过作业的自评、互评,加强师生间思想、观念、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色彩原理在设计色彩中的运用;解决设计色彩练习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回顾上次课理论知识要点,阐述本次课作业评析的目的、重点、方式。 (1)放映教学课件,回顾上次课程内容:设计色彩中色彩原理的运用。 (2)阐述本次课作业评析的目的、重点、方式。 2.学生作业评析:(1)幻灯放映学生作业图片,教师挑选其中一张作评析示范。(2)参照教师的评析方式,学生按作业播放顺序做自评,重点谈设计色彩创作的构思体会与作业中的困惑,老师和其他同学根据问题展开讨论。 评析总结:(1)作业中的共同优点与不足之处小结。(2)幻灯放映优秀范例赏析,启发解决问题的经验。(3)对讨论过程的总结。 4、作业:根据讨论意见修改设计色彩大作业的草图 本课讨论情况如下: 通过作业探讨,学生设计色彩练习的修改稿普遍得到改善,本次课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互动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设计素描、装饰画等课程里我抓住习作评讲这一环节作了类似互动教学试验,获得一致的教学体验: 1.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和热爱程度 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专业基础课学习的自信心,自主钻研的热情高涨,个人价值在积极探究的艺术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2.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 解读同一件作品因人的阅历、个性、情感、智力等差异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艺术体验,并且能理解不同人的艺术观点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3.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 作业互评的一个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话,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思想,是对学生的公平与尊重。 4.使学生心胸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人 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及家庭的关爱中长大,自我意识强、有孤独感、对周围的人和事比较冷漠。 5.有效改善师生关系 互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它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和创造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尝试运用互动教学模式时,我发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才能让学生们感受绘画语言的魅力。第二,阶段性目的难易适中。在有一定难度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法是一种可取的做法。第三,建立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只有建立起一种平等互信、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勇于进行画面的表达。 结语:美术教育中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调动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只有当教学中的“引导、启发”真正指向学生个体时,互动的教学模式才会显得更有力量、更有意义,才能更好地引导、调整学生的自我掌控力,因地制宜地了解学生个体,因时而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启发、有所触动。无论多么完美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如果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对个性特点和审美心理的培养和发挥,那么它就已经失掉了它本身应该具有的意义。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大学美术馆的美育功能研究 大学美术馆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五项功能[1]实现艺术创作与艺术沟通以及公众文化认知度的提升。与社会公共美术馆不同的是,大学美术馆最直接、最稳定的受众是在校学生,因而大学美术馆的美育职能也就成为其诸多职能中的突出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院校美术馆的大量兴建和繁荣,大学美术馆在提高大学审美教育、开展艺术研究、服务教学和促进学科沟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本文以京师美术馆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美育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大学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充分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几点新设想。 一、京师美术馆现状调查 京师美术馆是坐落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的一所非营利性的大学美术馆。京师美术馆自建立以来已多次举办展览和学术活动,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美术、艺术设计、书法、数媒、影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展览及学术支持,并与外界建立了艺术交流的学术平台,成为艺术学院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由于京师美术馆的多数展览在策划与宣传方面多限于艺术专业,忽视了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针对展览开展的交流活动也多属艺术专业内部研讨,即便是对展览感兴趣的非艺术专业学生也因为展览咨询的获取不便而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下文通过“关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与大学美育”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非艺术专业本科生对京师美术馆的认知情况与接受大学美育的情况。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美术馆”为关键词,从调查对象的观展经历、对京师美术馆的接受情况、对京师美术馆功用的认识和展览活动的兴趣点等问题入手展开调查;第二部分以“大学美育”为关键词,了解学生对美育含义的理解,对大学美育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期望;第三部分以美术馆与大学美育的作用、关系为重点,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美术馆充分发挥大学美育作用若干模式和设想的认同程度。调查问卷的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涉及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外的23个院系的各级学生,按照院系人数比例进行抽样发放,采取分院系发放、宿舍楼发放和网上发放三种形式。调查结果回收了368份问卷,其中351份有效。 统计到的样本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男生比例为38.2%,女生为61.8%;其中39.1%是理工类,55.3%为文史类。样本分析显示,79.2%的学生有过到美术馆或博物馆的经历,排名前三位的是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但知道并到京师美术馆看过展览的学生比例为34%,听说过但没有到京师美术馆看过展览的学生比例为49%,从未听说过的学生比例为17%。以上数据表明,到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是本校学生较为常见的文化休闲方式,而京师美术馆在校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展览”和“来过但美术馆总是关门”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在校学生到京师美术馆看展览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于获得展讯的渠道,44.3%的学生选择了蛋蛋网,32%的学生选择了校园海报,28.5%的学生选择了校园广播台,9.2%的学生选择了官方网站,这些数据为美术馆的宣传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渠道。关于“希望在京师美术馆看到的展览类型”,统计发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展、影像作品展、设计艺术展、传统中国画展和文献资料展。最喜欢的展览类型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美育的侧重。在这一点上,美术馆与美育课程应互相协调,引导学生拓宽眼界,同时针对课程的需要举办相关展览和教育活动。 在调查关于美育含义的理解时,有47.4%的学生认为是“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5.7%的学生认为是“培养美的观念和能力”,11.5%的学生认为是“美德教育”。关于“目前我校美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理论而无实际训练”的占68.1%,“缺乏基本的训练器材和设备”的占53.3%,“方式呆板不能引起兴趣”的占50.1%,“不能与当下的文化艺术进行良好对接”的占22%。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单单希望学到美育理论知识,而是更希望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兴趣,提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机会。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美术馆中接受美育比在教室中接受美育的效果要好,而被问及“在美术馆中接受美育的形式”时,59.6%的学生希望在展出作品时有解说服务,47.1%的学生“希望能参加与展览策划人或艺术家交流的艺术沙龙”,40.9%的学生“希望学习绘画、书法、摄影等的实际操作”,31.5%的学生“希望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做一名志愿者”。 综上所述,大学非艺术专业本科生通过大学美育等课程的学习,业已形成了对美和美育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大学美术馆也抱有比较强烈的好奇与期待,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有着比较鲜明的态度和诉求,参观艺术类博物馆的行为在本校学生中十分普遍,这便为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的广泛接受奠立了基础。同时,大学美育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单一和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确实存在,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构想。 二、充分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构想 1.吸引学生走进美术馆——大学美育课堂的时间延伸 要发挥大学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现阶段美术馆在校园中认知度较低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学生到美术馆来,感受美术馆提供的丰富和直观的审美教育,这是增进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作用的基础条件。 首先,扩大美术馆的宣传。因为大学美术馆的展览一般面向本校艺术专业学生,展览的宣传也多在艺术学院内部进行,校园内部的宣传较少,方式比较单一,所以美术馆的认知度比较弱。目前国内的大学多数拥有比较发达的校园文化宣传系统,校园广播站、校报、学生会报、社团报刊等,都是传播大学美术馆文化的良好方式,可以在展览开幕之前邀请这些校内媒体参与宣传,并报道开幕仪式,扩大展览的影响。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校园网也是交换信息的良好平台,另外各院系的海报栏和校园海报也是宣传的主要阵地,都可以用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感受艺术美、接受美育的机会。随着大学美术馆美育类展览和活动的增加,大学美术馆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增强宣传的力度将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周边院校的学生和居民,使他们也能到美术馆来领略大学美术馆不同于公共美术馆的魅力,从而为公众美育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其次,创立志愿者机制。根据不同展览与活动的需要,大学美术馆可以不同程度地动员大学生参与美术馆的日常工作,避免参展者在面对前期准备、宣传、布展和现场控制等繁多任务时分身乏术的情况,让大学生志愿者机制成为协助美术馆机制向着更加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的有力支撑。比如物理学、光学和资源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展厅场景的选材和布置、展览灯光调控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历史学、文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撰写展览知识标签时也可发挥专业特长,补充艺术作品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志愿者还可以通过培训成为某些特定展览的讲解员。这一方面会巩固他们的艺术学知识,激发他们面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思考,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会帮助观众真正接近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引导观众深入理解作品,并通过作品获得与创作者的隐性沟通与思想共鸣。在此过程中,观展者产生的自我认同与愉悦感能够拉近他们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并引发他们再次回到美术馆的兴趣。 最后,建立美术馆与观众的现场互动。由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差别,他们常常因完全无法吃透作品的意味而产生怀疑和抗拒心理,进而对这一类型的展览失去观赏兴趣和信心。而且,在面对一些具有较强叙事性和背景性的作品,例如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时,观众也会因为不了解作品的叙述题材而无法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大学美术馆可采取现场调查、讲解、作品阐释标签和留言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美术馆展览、活动的建议和需求,以完善馆内运营,并及时调整相应机制和活动安排,这个过程正是美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2.美术馆即美育课堂——大学美育课堂空间的扩展 首先,展览是课程的引入。在前面的调查问卷中显示,许多学生认为目前学校里的大学美育、美术俱乐部等课程授课方式单一,不能引起学习兴趣。事实上,如果用展览的方式连接美术馆与美育课程,那么同样的授课内容也许会因为形式的一点变化而变得鲜活起来。由于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是大学文学、艺术学专业的教师,对本校美术馆有着较强的关注意识。在这个前提下,任课教师可以关注美术馆的展期设置,预先了解一定时间内即将展出的作品,然后以作品的类型、主题等要素为线索联系课程内容,将鉴赏展览作品作为课程的切入点,进而展开对艺术史某一时段或某种画科、流派乃至创作题材与形式美的讲解。这种建立在导赏基础上的授课方式,可以从直观的艺术作品入手,带领学生在美术馆的氛围中深入课程学习,并通过展厅中作品的实例讲解,使知识的传授变得生动起来。 其次,展览是课程的延伸。大学美育课程主要致力于传播艺术美,一般会选取历史上和现代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来阐释美的多重意义。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课上不可能做到将整个艺术史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介绍,但会留下一个个敲门砖式的作品或人物,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在课程之外对某个艺术家、某段艺术史、某个流派和画种作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因此,大学美术馆应与美育课程联姻,在规划展期时考虑与校内的大学美育类课程相配合,通过发掘自身馆藏,与国内外大学美术馆、公共美术馆、博物馆合作等方式开办课程协助展。美术馆遵循一定的学术逻辑,设定展览的主题、作品选择和组合原则、展出方式等,呈现最直观和真实的艺术史。在美术馆独特的气氛之中,学生徜徉在作品之间,脚步随着艺术史的历程延展,对课堂之上透过幻灯片观望过的作品会有更加真切和深刻的再认识;对课堂讲授过的作品,相关的画家、流派、画科也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比如结合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办一次“中国工笔花鸟作品展”,美术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以时间为序排列展品,并辅以时代背景、画家简介、技法介绍、作品意义与鉴赏等知识标签,让学生在观展过程中领略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美的同时,把握中国工笔画学科发展的脉络,充实课上学到的美术史知识。 最后,展览是课程的表达。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除去艺术与传媒学院,校内其他学院的本科生须选修大学美育、美术俱乐部、影视俱乐部等美育类课程,这些课程是现阶段综合类大学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内容除了美育知识讲授和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之外,学生也有尝试创作的机会。就美术方面的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专业技法也不甚成熟,但由于其对生活和情感的认识和感受力强,也有一定的学习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多不会为一般创作规律所约束,作品形态鲜活,手法新颖大胆,具有独到的特色和审美意趣。大学美术馆可以设立专题,研究大学美育类课程下学生的作品,并就一主题组织汇报展览,通过培养作品意识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对于美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形象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对其他涉及文学、艺术、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美育课程,教师也可根据学科特色和课堂教学情况,与美术馆合作,举办相应形式的汇报展和活动。 3.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大学美育的虚拟资源拓展 为更好地让学生共享大学美术馆的艺术品资源,大学可以探索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以及互动交流渠道。数字化美术馆就是一种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利用科学技术推介美术馆的有效手段。美术馆的数字化还给那些尚无条件建设美术馆的大学提供了一条积极的思路,使其能够在网络上将自己的艺术藏品公之于众,惠泽学生、研究工作者以及社会。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专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物馆是当时唯一入选的美术类数字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和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美术博物馆就能实现展厅数字化[3]。数字美术馆通过官方网站、虚拟展厅和资源论坛的建立,丰富美术馆建设,培养学生浏览艺术网站、获取更多文艺咨询与知识的习惯,拓宽学生接受美育的渠道。 建立美术馆的官方网站是外界了解美术馆的捷径,也是美术馆展示自我形象、集散学科资源、融汇交流建议的空间,是实体美术馆的无限延续。通过官方网站及时有效地传达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信息,为学生自主选择展览提供更多的方便。美术馆的官方网站可以成为美育学科资料的汇聚集散地。艺术史相关的画论、文学艺术理论、自然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作品评论文章以及画展开幕、艺术家访谈等的文献、视频、影音资料的收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料库,也是进一步展示和宣传美术馆的平台。另外,虚拟展厅作为实体展厅的延伸,以三维空间效果呈现展厅和展品的样貌,让观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地欣赏喜爱的作品,或者重温观展时的情感思趣。虚拟展厅的建设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藏品的信息。这种形式是美术馆的延伸,是藏品数量、展示空间限制之外的补充,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领略大学美术馆的全部风貌,并对所感兴趣的藏品作深入的探究。资源论坛也是不同专业师生交流互动的有利场所,美术馆可以发掘问题,激发讨论,也可以与学生交换意见,完善管理。总之,数字化美术馆是美术馆在时代特征下的新发展,是延续和拓展美术影响力、改善大学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的美育的又一手段。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馆发挥美育功能应注重三点。首先,通过加大和拓展美术馆的宣传和建立互动机制的方式,增加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到美术馆参观,以填补美育课堂时间的不足;其次,通过建立展览与课程的链接,让美术馆的展览成为大学美育课堂的引入、延伸和表达,以赋予美育课堂教学生动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展览中体验艺术之美的创造力和技术性,填补现有美育课程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的缺憾;最后,通过官方网站、虚拟展厅的建立,使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领略大学美术馆的全部风貌,获得更多的美育学术资源。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对于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探究分析 摘要: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大学美术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只有打好美术基础,才能为走上更高层级的艺术殿堂提供保障。为此。首先分析了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其次指出了这一教育存在的问题,幕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美术基础教育;艺术;创新 一、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的幼儿园、小学、初高中阶段都有美术教育,这些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是一种基础教育。在美术基础教育方面,前苏联对我国的影响较大。前苏联的美术基础教育侧重于写实训练,对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多数美术学习者是从素描开始人手接触美术基础的。由于历史原因,素描多是起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学生在初学阶段,接触西方的绘画作品和绘画大师比较多,容易过多地倾向于西方而忽视中国本土的绘画理念。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写生的关注程度都较其他绘画手法更为强烈。写生手法多是对着实物进行,重视对原型的真实反映,并没有融入绘画者个人的真实感情色彩。 二、大学美术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过于重视绘画技能的训练。不管是学生家长、学生本人还是某些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美术教育必须以技能教育为教学侧重点。当然,技能教育对于美术基础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只是做好美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涵盖美术基础教育的全部。如果只重视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绘画能力陷入呆板的怪圈。美术的初衷在于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来表达作者某种独立的情感。美术技巧仅是艺术的一种实现形式,技巧必须以艺术情感为依托,而不能孤立存在。高水平的绘画作品并不是靠其中的色彩和线条而取胜,更多则是靠色彩和线条体现出来的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只培养技巧娴熟而个人情感不强烈的学生的教育,算不上成功的美术基础教育。 第二,对于绘画作品所表现情感的重视程度不够。据调查,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非专业美术从业者都认为最好的绘画作品就是画得最像原型的作品。就连部分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教师也持类似看法。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功利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误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教师不重视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导致学生也持不重视的态度,极大束缚了学生自由创作的表现,对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如此下去,学生所画出的作品只能变成美丽但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雕塑而已。 第三,某些教师过于重视自身个性,忽略学生个性。某些教师虽然知道绘画作品显示个性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把自身的个性强加在学生身上。对同一幅画,每个学生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也正是有了每个人多彩多样的理解,才能为日后诞生更多风采各异的绘画作品奠定基础。而有的教师在讲解某一幅画所表达的含义时,只重视自己的理解,对于学生的理解不甚关注,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追求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强行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殊不知,艺术是最没有标准答案和标准规则的。在实际教学中,画室里有时候只悬挂教师喜欢的某种风格的绘画作品,对刚接触美术的学生产生误导,使其误以为只有这种风格的作品才是好的,不利于学生美术基础的形成。 三、提升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是改变“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行了多年,但从总体上来说,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应试教育主导了整个教育过程。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层级的评价有相当多一部分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家长、学生和教师都希望在现有的美术素质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学生以艺考规则为标准,进行“模式化”学习,这种“模式化”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容易使学生感到腻烦,进而降低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度,与艺术教育的初衷相违背。教师应该着力改变这种学习方式,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艺术潜力,实现美术教育全面培养人才的作用。 二是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表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和创新,必须以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上文已经提到过,我国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绘画技巧的训练,而单纯的绘画技巧训练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时就必须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从事绘画创作,无论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天马行空”,教师都必须给予充分尊重。只有在这种能够自由表达和自由创作的宽松氛围中,才能充分挖掘出每个人的绘画潜能,使每个人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加强美术文化教育。文化对于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美术亦如此。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基本没有涉及到美术文化培养。没有文化的底蕴和积淀,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日后的绘画创作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对于美术基础教育来说,必须重视美术文化教育。一名有能力的美术家必须要坚持美术文化修养的培养,不断丰富自身阅历,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在绘画作品中将时代的人文气息和自身的强烈情感巧妙融合,以达到艺术的另一个层级。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大学美术与心理健康的融合性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尤为需要的一种精神支撑,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什么重要的作用,并渗透在每一门学科之中。在大学美术课程中,将心理健康作为一种艺术教学,素质提升的综合性课程,在创造性课程中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激发美术创作的兴趣。本文旨在分析当学生美术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而探讨构建大学美术与心理健康的融合性发展模式,促进两者的有利发展。 【关键词】大学美术 心理健康 融合性 分析 随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受到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就会对美术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简述大学美术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1.1 艺术创作的最佳氛围 在大学美术课程中,如果单纯的进行美术创作,停留在对艺术作品的自我设计,而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就会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社会压力增大、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就会在艺术创作中表现的相对浮躁,这样,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心理,结合艺术作品的分析、品鉴等等,更好的形成创作的美感,在愉悦和健康的心态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1.2 知识肤浅带来的心理压力 许多大学生都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很大的积极性,热衷于网络或者自我世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自我系统化的训练,有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临摹、油画创意,没有整体的专业指导,收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有所减弱,这样,融入心理健康,能破解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寻求美术创作与健康身心的良好方式。 2、剖析当前大学美术教学中心理健康缺失 2.1 心理问题大有存在 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问题,造成心理上的歪曲现象,一方面,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人格方面的缺陷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每年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犯罪甚至自杀的案例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社会对普通人才的要求逐渐由专业性转向对综合素质的强调,对人格与能力的兼顾。而开发潜力、完善人格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2.2 理想信念的缺失 由于社会经济物质化的影响,生活水平、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初中生,尤其是一些留守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受到暴力、金钱、色情、等消极、颓废思想的包围,滋生不良思想,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心理健康成为许多初中生严重缺乏的一种素质,尤其是对于初中体育而言,课程的不严谨,设置的不科学,教学模式的单一等原因,造成初中学生理性信仰的严重缺失。 3、探讨构建心理健康融大学美术的最佳模式 3.1 合作创艺的美术活动 在大学美术课程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采用合作的有效方式,让大学生在理解、合作中享受快乐,懂得关心、照顾,促进个性思维与整体素质的提高。譬如在“秋天”的活动美术户外活动中,可以与“农业科技园”联系,带领学生参观了农业园,从大自然季节变化的各个特征,收集了各种“秋天”的材料,还特地送来了他们农业园培植的新品种的瓜果。回园后,一副副美丽的落叶画诞生了,更有的学生还自己尝试制作新品种的瓜果。还可以有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同伴之间互相借鉴、变通,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来共同新颖独特地表现艺术形象。譬如,在“我们的城市”主题中,学生们在美术活动中合作构建了美丽的动物园区,将各种可爱的动物绘画出来,形成对动物的基本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绘画和动物知识,也促进了性格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引导。 3.2 兴趣引导的心理培育 在大学生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融合兴趣引导,结合不同的心理需求,开设适合学生自由发挥的艺术空间,通过兴趣教育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大学美术教学中,以生动简洁的讲解、唯美的艺术创作,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创意的积极性,保持好的心理。同时,教师用启发、引导、激励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多多练习一些绘画的基本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并围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主题绘画,通过墙报、黑板报及报刊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 3.3 主题活动的全面健康引导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围绕培养学生平等、互助、友爱、宽容等一些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等等,可以采取不同的主题活动,开设不同的美术创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活动,通过主题创作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譬如,可以围绕“生命离不开水”的主题,开设户外创意美术活动,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健康心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形成平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发展学生的自主心理、进取心理、相容心理,并克服和矫治固执心理、孤独心理、封闭心理等等。 4、总结 大学美术课程不是单一的美术创作活动,更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在美术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从多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思考健康教育的融入方式,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水元素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水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意手法,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将水元素巧妙的融入到现代美术的教学中,尤其是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艺术点子等多方面的应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加强水元素的艺术理解和运用,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水元素创作的教学运用,将具有身后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简要概述水元素自身构成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创作心理,进行静与动的交替应用,凸显出水元素的声、光、色,动与静等特点进行有机的应用处理,加强水元素在大学美术中的整体认知和巧妙运用,构建全面的运用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 关键词 水元素 大学美术 教学中 应用 大学美术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形成构成,尤其是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强大和创新意识的浓厚,就要融入更新的艺术创作手法,从现代特色的美术作品中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融入现代水元素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创作理念,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简述水元素的运用特点 1.艺术融入性 在当代的艺术作品中,水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构成元素,是美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整体融入艺术性的美感体现,在大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可以通过对不同物体的描述,更好的融入水元素的特征,一般采用几何规整图形如圆形、方形、椭圆形、花瓣形等为艺术载体,形成水元素的整体构成要素,更加完美的体现艺术作品的流畅性、线条的美感性等优势。艺术手段多采用自然的、不规则的水形。 2.心理感受的融合 在水元素的艺术应用中,是一种心理上的艺术表现,尤其是对艺术创作的表现,可以形成一定的心理运用机制,对于大学生来说,将艺术创作与美感鉴赏等结合起来,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意境,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心理收获。静态水,平稳安详,给人以心理上宁静舒坦之感。动态水以其动势和水声,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走进大自然,直面自然,与万物对话,在写生中感悟、提炼、升华,将水元素与自感受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具魅力的艺术作品。 二、概述水元素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立体化的动感享受 在大学生对水元素创作的基础上,可以促成艺术立体化的效果,可以从中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在大学生美术课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整体设计课程,融入到生活化的场景中,将水元素的理解放到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譬如,可以开设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课程,让学生走入到大自然,走入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感受其中的水元素魅力,这样,可以感受水元素带给人的一种艺术作品的纯净、宁静等一些气质,实现立体化的美感享受。,并将水元素的流动性、线条美等等融入到自我美术创作的手法中,将具有更大的效果。 2.创作手法的全面更新 在现代大学生的美术课程中,一般都是原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形成整体的艺术运用,对自己的思维、手法创新等方面都缺少一定的联系,而融入水元素的艺术创作,可以通过各种感官的整体运用,更好的显示出水元素的应用魅力,尤其是一些素质强、个性强的大学生,进行水元素创作的培养,在各种艺术作品中,紫色琉璃灯,熔岩的屋顶与墙壁造型,水元素的设计艺术在这里也发体现得淋漓尽致,能充分展示水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的强劲作用。 三、探讨水元素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主题体现的创意活动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水元素的应用教学可以更好的与传统的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各种主题的创意活动进行整体的分析,以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内容,体现多主体参与,多向互动,课程实现,譬如在水元素美工课程的应用上,培养大学生对色彩,线、形及参与手工活动的敏感性,可以采取采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鸟飞蝶舞、小桥流水、蓝天和彩虹、鸟语蛙鸣,并结合各种有趣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进行色彩的自由搭配,并从中获取美感和成功感,让他们在生活的氛围中需求创造点,激活对美术的自我表现力。 2.艺术柔化空间的美感艺术 在水元素的教学运用,就要从水元素的各种运用中体现出一种流动性的真实感受,并通过柔和性的艺术创作,将水元素的艺术效应体现出来,激发大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譬如,利用水体的倒影、光影变幻可产生艺术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柔化自然空间,增添艺术作品与环境间的生气,改善空间关系,改变单调乏味的空间氛围,也可以在视觉上形成局部焦点,来表现空间的主题。或以一种内在的统一感相互协调于某一特定空间环境内,通过动水利用动势和水声,给空间环境产生各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和环境气氛。 3.与水相容的艺术感染 在大学生水元素的创作中,融入现代的心理课程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破处在信仰缺乏、理想丧失等多方面的不足,更好的学到“水”的精神,在水元素的创作中,学习水向下的精神,学习水不争的气度,学习水宽容的胸襟,从多方面培养自我艺术创作的心理素质,并打破传统的创作手法,在意境的追求上,艺术创作融合水元素的应用,在绘制一处山水动景物,尤其是农村风光的艺术图片,通过融入水元素的纯艺术角度应用,将枯水取山水之意向,枯塘之造型,以引导人们的联想,注入流动着的水元素艺术体现,会收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四、总结 水元素作为一种有着强大效应的艺术创作手法,在大学生美术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艺术表达、思维创新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并结合当前艺术创作的特点,更好的迎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凸显出水元素在大学生美术创作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优势。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探究大学美术教育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发展 【摘 要】现代社会环境下,教育资源丰富、多元,大学美术教育应该在吸收国际化的精华的同时,不断引入地方性特色文化内容加入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地方性的美术特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发展。在进行大学美术教育的时候,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开设民间艺术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够够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依靠地方特色文化帮助美术教育效果得到提升。 【关键词】大学;美术;地方特色;民族文化 一、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我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反映除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人们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地方传说,民族习俗等多项内容。总结所有的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绘画,雕塑,特色服饰,传统工艺和建筑等多种内容组成。 因为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和情感认知以及群众气质有所差异,所以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种和风格。比如说有些地区的雕塑,刻画艺术用于灯具和家俱的制造上,有的地方的年画和窗花的地方特色用于装饰用,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各项庆祝活动,少数民族的节日,剪纸,民族歌舞等都能够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简单来说,地方特色是形成我国民间艺术的基础,地方特色发展成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要结合地方特色内容才能更好的和民间艺术融合,由此实现自我提升。 二、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对大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的民间文化正在走向衰落,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民间艺术无人传承,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艺术特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审美要求。所以大学将现代化的美术教育和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相融合,能够公开并普及民间艺术的家坊和作坊式传承,还可以解决民间艺术的传播继承问题,最关键的是能够将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理念引入到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来,继承并发扬,实现创新和发展,塑造新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学的美术教育也会因为更多地方特色文化的加入,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大学美术教育当中引入地方特色文化,能够改善现今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很多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吸引,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地方特色文化,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地方特色文化的地位 其次,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大学美术教育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地方特色性文化能够影响一个地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其精神文化精髓和支撑。现代化信息发展加速,文化特色发展滞后,很多民族文化还没被了解就已经消失。保护并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不仅能够保护艺术的多样性还能够传承本土文化,引导学生追求本土文化的渊源,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文化的传承。 再次,融合地方特色艺术文化能够强化学校办学。我国高校的教学培养目的就是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培养面向社会发展的具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大学教育要走区域化,多样化以及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各地方高校因为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都会接触并感受到很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影响,应该利用自己教学和传播的教育优势,大量的了解掌握民间的特色艺术形式,承担历史众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进而培养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专业美术团队,这也是现在高校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三、地方特色文化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合理安排民间特色文化课程。民间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艺术价值高并且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美术教育可以和地方特色和自然文化相融合寻求入手点。现在的大学美术教育,学生接触的更多的是西方的知识体系,对本民族内的文化和美术特点了解不够。大学美术教育中中可以将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融合到其中,选择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资源,比如土陶,染织,刺绣,剪纸,木刻都可以融入到教育当中,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文化传承,达到教学提升。 其次,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在大学内融入民间特色文化不能只在表面的理论层次上进行,应该深入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要组织学生不断实践,实现发展,完成研究和创新。所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态融合到课堂上。比如说云南的大学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云南漆艺的操作教学,将涂、裱、刮、磨、撒、堆、刻等传统技法介绍给学生;福建的学校可以将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带到课堂上,通过向学生具体的讲解,使其在掌握地方特色医术形态的同时,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灵感和创新,实现艺术的发展。 再次,要加强实践考察活动。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到民间进行考察,了解地域文化,使学生欣赏并学习优秀的地方特色医术。可以通过录像等技术记录民间艺人的操作技术,访问老人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了解,掌握地方艺术的历史。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接近地方特色文化,还能够提升其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见识,提升学习兴趣。 四、结论 大学的美术教育除了要培养美术人才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艺术,发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要在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实现教育多方面发展的目的。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不仅能够促进教育发展,弘扬民族特色,还有利于学生个人文化和艺术素质的提升。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对现今大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摘要:大学美术教育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大学美术教育手段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必要要加强大学美术教育工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综合发展。本文就我国先进大学美术教育开展分析,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希望对于我国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育 问题 建议 大学美术教育在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教育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价值能够保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良好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更能够塑造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大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诠释,大学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出现了一定的扭曲,对金钱等物质的过度追求,造成了各种较为恶劣的社会现象,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乃至社会风气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通过大学美术教育,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有意义,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各种不良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育重在对美术艺术的宣传,重在培养学生了解艺术和创造艺术的能力,因此,大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中的建筑建设、产品设计都是美术艺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良好的美术教育,能够教给学生如何去利用艺术,发觉艺术,通过对艺术的延伸和迁移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这是美术教育的中心思想,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提高学生情感交流能力 对于我国大学生情感交流能力普遍缺乏,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人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减少,生活环境的封闭性造成了人们无法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使得人们的情感交流能力出现了非常大的障碍,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缺乏了情感交流,就容易造成心理疾病的产生,使得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自杀现象时有发生。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情感交流方式,帮助学生懂得如何认识欣赏他人,懂得如何评价和欣赏自己,这样,对于沟通交流活动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 二、现今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严重 政治、经济左右美术教育工作和内容,是目前我国大学美术教育所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政治不属于艺术范畴,因此,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不应该过多涉及到政治问题,也不应该由政治在左右艺术。然而,我国大学美术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许多美术教育内容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美术课程内容方面受到政治体系的严重制约,许多优秀作品无法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展示,从而阻碍了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的追捧,给我国大学美术教育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美术教育开始偏向对经济的服务,美术课程中逐渐加入了服务经济的相关课程,旨在通过美术艺术创作来提高经济效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危害相当严重的,严重挤压了优秀艺术作品的表现,同时,也使得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价值观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美术教育的理解问题 美术教育应该重在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然而,我国美术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出现了非常大的误区。就我国大学美术专业生源来说,有着非常大的问题,美术教育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偏重对文化课的教育,部分大学美术生是迫于升学压力而进行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美术兴趣的低下,使得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极为困难。美术教育是一种艺术性的教育,美术教育不该同考试成绩进行过多的联系,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解态度,一种良好的审美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培养“画手”,因此,关于美术教育的理解是目前美术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三、大学美术教育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美术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大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素质和交流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多数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程,加上教师自身教学能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美术课程没有太多兴趣,最终导致美术教学意义的缺失。教师在进行大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尽量提升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从而提高美术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促进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能力决定了美术教育教学的最终质量,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对于建设,将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加强院校间的教育工作交流,加强同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大学美术教育的独立性 美术教育不应该受经济、科学、政治等因素干涉,这些因素对于美术教育没有太多有效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影响我国美术教育的整体质量,扭曲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要争取大学美术教育的独立性,减少其他因素对美术教育教学的干扰,让艺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工具,成为学生良好心灵的导师。 总结: 大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探索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信息技术与大学美术课程交互探究浅谈 摘 要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交互,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美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学习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学习将成为今后美术学习改革的一个热点。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交互,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成为今后美术学习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需要在理论层面上认真研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1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习交互的意义 1.1 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是时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教育领域,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技术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与帮助,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为学习服务。对国际及国内有关教育信息化的了解,可以看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学习方式无疑是一种冲击,同时也为教育带来很大变化。这就需要美术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习进行交互,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这是大学生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 1.2 信息技术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这在历史的进程中已得到了充分证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对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其趣味性、直观性及强大的信息量为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过程的交互必将使美术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大学生得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将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2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交互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过程的交互,实现大学生从学习设计、学习实施到评价反馈学习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2.1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学的设计过程 以往的学习设计过程多以学生个体完成为主,设计思路及教材内容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研讨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修正认识上的误区,有利于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和理解教材。在这方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网络化的优势恰恰可以为学生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互动性及开放性,从而实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习设计的过程。 2.2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学的实施过程 1)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化的特点,它有助于大学生创设更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了大学生呈现学习内容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了艺术学科的感染力。 2)利用有效的课件展示,可以将复杂的知识技能形象化,便于大学生理解;通过大学生亲自上机制作课件,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发展的愉悦,为提高大学生的美术信息素养打下一定基础。 3)现代的美术学习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表现自己的所想所感,通过电脑技术对表现大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网络信息量大,具有交互性、开放性的优势,可为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在学习中应引导大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3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学习的评价反馈过程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习评价反馈交互的实验研究,探索在网上进行评价反馈过程,利用网络互动性、开放性的优势,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互,这种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的反馈、评价的活动范围更广,获取的交流反馈信息更为快捷,便于学生及时地总结及改进自己的学习活动。 2.4 计算机辅助学习的技术有多种,以下几种手段供学生参考 1)美术学习演示。最常见的是由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推出的Office办公系统中PowerPoint组建的一种功能,就是用计算机制成的一种新颖的演示文稿,也称为“电脑幻灯片”,然后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效果要比原先的投影片、幻灯片更生动、更丰富、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演示文稿上可以输出所需要的文字、表格、图形统计图,还可以插入各种超文本或超媒体链接,在Office软件中提供了大量的剪贴图片、照片、动画剪辑、声音,也可以加入艺术字、各种背景纹理等,都能使演示文稿生动、美观而有趣。为了制作方便,PowerPoint中还提供了很多“幻灯片版面设置”、设计得非常好看的“幻灯片模板”,可供直接套用。除此之外,还可采用Flash等专业软件。 2)多媒体学习。目前有许多种专门用来设计和开发多媒体软件的应用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将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录像剪辑以及文本资料组织到学习软件之中,实现超文本或超媒体的联接,还可以设计基础结构复杂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不断地改进。 3)计算机绘画,亦称“电脑绘画”。目前不少计算机软件中都带有绘画功能,如Windows系统中有一个“画图”软件,Office办公系统中也有“绘图”软件。绘画软件有一个工具栏,可用鼠标选择某一工具进行相应的操作;有“铅笔”“刷子”“喷笔”等工具,可选用不同的颜色、粗细不同的线条,自由地画出各种形状;有“直线”“曲线”“矩形”“椭圆”“多边形”等用来画几何图形的工具。 4)计算机美术设计。目前用于各种专业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很多,有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在课外美术活动中把比较专业的Photoshop、CorelDRAW等多种软件结合起来使用,进行封面设计、广告设计、招贴画设计等,可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大量的图像、照片以及材质资料,利用计算机中丰富多样的字形、字体,加上运用多种效果的计算机处理手段,设计出质量较高的作品来。 5)计算机美术欣赏。人们把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美术作品输入光盘,一张光盘中能容纳几百幅甚至上千幅作品,可以随意打开任何一幅作品来欣赏,还可以用“放大镜”将作品放大,仔细欣赏作品的局部或笔触。同时编入作品情况、画家生平介绍等文字资料,有的还配有人声解说和音乐,为美术欣赏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光盘里有多种检索的方法,如按年代、国籍、作者姓名、作品题目等方便地进行检索。 6)电子白板的独特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代替普通投影机幕布,在课堂演示中可直接投影演示画面,不用另外配备幕布;其配备的多色彩笔和板擦可以在白板上实现书写、画图、做表格、擦除等功能。在书写完后,可以通过PC连接打印机打印出来,还可以存储为多种格式的图片,方便以后进行浏览、编辑、打印或者以E-mail发送。 3 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美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信息化社会,学生只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更新学习方式,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 由知识的接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探究者 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知识的获取大多是由教师来传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开发与应用,学生只靠画笔、一张范画进行学习,已不能适应当今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在信息化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接收者,而应当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大量课例证明,信息交互状态下的学生正以新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引导者、参与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 3.2 由课程教材的受益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是课程实施的接收者。信息化社会为美术课程的研发、内容的实施与更新敞开了大门,课程不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课程资源不单单是教科书了,而是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综合的、文本声像结合的动态型课程。美术课程的实施有其自身优势,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包括制作课件、创设局域网站、摄制录像、进行影视处理等,通过信息技术交互对美术学习产生耳目一新之感。采用多种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美术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了明显的改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总之,信息技术与美术学习的交互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平台,要充分认识它的特有优势,同时更要全面认识、理解,有效地实施,这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对现今大学美术教育的一点建议 我们可以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中找到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那时的绘画艺术,是作为向后人表述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不能概述为当时人们绘画的审美取向,更谈不上美术教育。 到了封建社会,绘画艺术多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与之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的中国,外来入侵,不仅体现在武力上,对中国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战争使得整个教育时断时续,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倡导艺术百家齐放,对中国教育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大讨论。美术教育在其中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美术教育,关于美术教育的大讨论与社会大环境是相一致的。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争霸世界的需要使得美国在60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由布鲁纳(J.S.Bruner)倡导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结构主义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美术教育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本质论。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始终贯穿其中。美术教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与内涵。学生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阶段,本人认为美术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完善自身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大学美术教育则是我们用来影响与改造世界的工具。 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如同搭一座金字塔,越到上面专业性越强,越是达到顶层,越是各门学科融会贯通。大学美术教育在此时分科严谨,大致分为设计艺术、绘画与理论等几个方向。本人认为此时大学美术教育是改造世界的工具。艺术家使用艺术工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这种关注除了作品本身,还掺杂着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再认识。应该说,美术与评论是美术史上的两个篇章,后者对前者起到了解读,支撑,和普及的作用。虽然大学美术教育不同于科学的声势浩大,卓见成效。但其对文明的传承与影响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体现出来的。我国的大学美术教育,起步较晚,多以苏联为模本开设,重绘画,不重设计。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教薄弱。建国后,关于大学美术的学科开设,分段教育,虽一直改进,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需不断努力。 张道一在《设计观念――工艺美术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中说:“教学目标不明确,便不可能制订有力的教学措施和合理的教学结构,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情况,就其整体来说,仅仅是百衲衣式的碎片连缀,还看不出完整的体系。”本人结合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弊端: 一、学校追求就业率与招生效益,不具备条件,匆忙开设课程 最近几年,全国很多高校合并,中等学校升格,学校为了扩大招生提高经济效益,在专业软件与硬件都不成熟的条件下,不能脚踏实地,发展自身特色,匆忙开设社会上比较热门的新专业课程,使得学生素质不高,一时间某专业良莠不齐,市场饱和。近几年,设计类专业比较受欢迎,美术教育的市场需要趋于饱和,纯艺术类学生在短时间内看不出经济效益。因此,许多学校不顾多年教学特色,纷纷改专业,美术教育学生与纯艺术类学生,也迫于就业压力,按捺不住,纷纷改行,大大挫伤了这类学生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匆忙上马,有些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专业,因缺少实践的机会,如同纸上谈兵。而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因为专业的重新设置,与自己的原专业大乡径庭,迫于压力改专业来适应学校改革,结果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教学效果,还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不具时代性 能否正确认识与领会大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与本专业本学科特色,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例如,中国画专业的开设,在课程设置上是通过花鸟、山水、人物等内容循序渐进,在技法上,从工笔到写意逐步深入,如同搭积木般相互支撑,相互渗透。这是一门课程的开设。由此类推,一个专业的开设,其架构也是如此。我们开设了新专业,但设置的课程却没有大的变动,只是简单的进行了删减。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的方法一如既往,没有因为新专业的开设而有重有轻。应该说假使教师不能转变教学观念的话,我们的课程设置只能是“拉郎配”,如同一盘散沙,对本专业毫无给养。例如,素描课程的开设,在纯艺术院校里,比较侧重造型,明暗调子,但在设计专业中开设的素描课,就要侧重于设计素描,更注重结构。因此,教师根据专业设置,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非常重要。 三、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协调 大学美术教育在社会主义各阶段分别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美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作为宣传的工具,对缺乏美育的中国人民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与普及作用。但如今,生产力逐渐提高,物质丰富,艺术也不同程度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对艺术、艺术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紧抓时代的脉搏,让艺术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让艺术改变生活! 作者单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发展中的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于1985年,走过了艺术系美术专业、美术系、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学院等办学经历。1988年开始招收美术教育专业专科生,1993年开始招收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美术教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院教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9名,专任教师5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5名,省、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4名,博士、硕士26名,兼职教师18名。 学院办学规模稳步发展。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00余名,研究生50余名,同时招收自考生、函授生及研究生课程班学员。 学院教学与管理机构完善。学院设美术学系、艺术设计系、实践教学部、研究生教学部等4个教学部门;美术创作与学术研究部、美术与艺术设计实验室等2个学术交流与艺术实验中心;还设有素描教学研究室、色彩教学研究室、中国画教学研究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室、美术理论教学研究室、公共艺术教学研究室等7个教学研究部门。学院设有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3个管理部门。学院还设有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等组织。 学院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近5年来,承担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教改研究课题1项,省教育厅研究课题15项,学校研究课题35项,科研经费近100万元;在二级以上学术刊物上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在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美术展览中入选作品180余件,获金、银、铜奖多人次。 学院社会影响逐步扩大。从1988年到2006年,累计毕业生总数近2000余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和各种各类学校,承担着基础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各种设计事务、艺术管理、文化传播等工作。学院已经成为浙江省美术教育专业的主要教育基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办学实力。 学院对外交流活跃。先后与乌克兰、南非等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来院讲学或举办展览。先后派多名教师到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以及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访学、进修、考察。 展望未来,学院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根据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汇不同文化与艺术精华,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美术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协调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学院中有实力、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简论大学美术教学与R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民族文化意识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关乎国家的前途,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绘画、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意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有学者预言,在这个世界上,登上最后领奖台的,不是经济大国、军事强国,而是有着先进思想体系的国家和民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其思想的内核。而今,商品社会、世界一体化的大潮,汹涌澎湃,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而来,甚至造成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扭曲,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失落的危险,或者被边缘化。经济等综合国力相对弱势的民族,其文化也相对低迷,有的已经被取代,世界文化单一、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研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乃至世界,都是有益的。 民族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特质,是民族的“DNA”,是民族的精神皈依,很难一言以蔽之。近代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继承的尝试,但国贫民弱,弘扬弱势民族文化,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腾飞的时期,国家地位持续上升,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有了基础。有民族良知的学者都在尝试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融合,毕竟,在严重西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都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对饱含民族文化的美术作品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作品中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消极的,民族的美术作品常常被学生认为已过时,或者不能理解。对于传统,我们忘却的太多了,固本正源,还是要从青年人身上下工夫。1988年,在法国召开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在会后发表的宣言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七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所以,社会需要民族文化的回归,校园需要民族文化的回归,课堂需要民族文化的回归。 “美术学科教育的本质,概括地说就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播和继承美术文化知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文化存在的形式。它的内涵是培养人,其实质是将人类认识和创造的美术成果向受教育者内化,促使其身心发展,并实现其自身的社会化。因此,美术教学具有传递美术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特质的功能。 大学美术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途径,一方面,美术课程的内容就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美术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而且,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 一、利用传统绘画进行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国传统绘画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传统绘画本质上已经不单单是纯绘画,它是一种民族思想的载体,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这一点与西方绘画有较大的区别。传统绘画往往把精神寄寓融合到绘画中,或直抒胸臆,或隐晦表达,它的形象已不单是山川花草,而是生命的再现。传统绘画通过这种方式去表达民族的共性,是一种“绿色精神艺术”。因此在传统绘画的教学中,要围绕“文化”下功夫,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从而锤炼其品格。传统绘画中的诗情画意、禅意等精神品质是学生陶冶性灵、增长其社会责任心的教育素材。 传统绘画是传统民族文化孕育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承载着诸多民族文化精神的符号。我们当下的美术教育体系是西方的舶来品,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绘画已经过时,甚至对其轻视,认为传统绘画与西画相比,是陈旧和落伍的,这当然是短视和片面的。实际上,历史怎样解读,依靠诠释者的眼光和知识结构,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我们在熟悉中国传统绘画史的基础上,再用现代甚至后现代的美学去反观中国传统绘画,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诸多民族文化的因素。如李唐的《采薇图》即表现伯夷、叔齐二人不与人同流合污、宁死不屈,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近代罗中立的《父亲》,是皇天后土的真实写照,提醒人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孔子的“仁”是现实中人的觉醒,也是传统绘画理念的根基。仁者爱人,由人之孝外延至国、至天下,使人而生“良心”,并由此拓展到公共秩序中。“礼”是规范,可使社会发展有序,使人的行为规范,使人文质彬彬,是治国所需。孟子的“义”是道德的一种自我完善,与今天倡导的“以德治国”不谋而合。“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画品即人品,画格的高下往往是由人品来衡量的,故欲作画先做人,绘画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意识修养的过程。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文化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如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联合国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可见其外延之广。其中包括了传统手工技艺,如武强年画制作技艺、衡水内画制作技艺;民间美术,如苗族银饰、河北蔚县剪纸等;杂技与竞技,如吴桥杂技、太极武术、蹴鞠等;曲艺,如山东快书、河北梆子等;传统戏剧,如昆曲、川剧、秦腔等;民间舞蹈,如弦子舞、苗族芦笙舞、傣族孔雀舞等;民间音乐,如蒙古族长调民歌、川江号子等;民俗,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祭孔大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生态的,是民族文化的土壤。我们从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来看,它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智慧的结晶,与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物质文化可以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非物质文化可以超越这些障碍,影响人们价值认同,培养起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它体现了民众内在的时间化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感。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美术文化。这些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进入教材和作为教学内容,一方面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美术文化遗产进行美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有着特别的意义。自然界中可用于美术教学的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也很丰富,这些作为自然美既可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也可为美术教学中写生、采风提供良好的条件,是美术教学最好的素材。而各地的自然材料,自古以来就是当地民间美术主要的材料。如柔韧的柳条、质朴的芭茅、河滩的沙石等。 在实践教学中,对于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途径是多维的、发散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它同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围绕传统文化这根主线,搜索民族文化意识的载体。其实,在生活中,有大量这样可以开发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发现生活中的美,开发利用这此资源,对于拓展美术课程空间,丰富美术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文化意识,都是有益的。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大学美术探究型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探索型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学习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要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学习的结果更加广泛。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美术的探究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美术;探究;模式 探究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学习,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时空限制相对减少,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从探究时间来看,有的可能用不了一节课,有的可能需要几周。从地点来看,有的可能在课堂上就能探究出结果,有的还需要在课外继续探究。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探究型教学模式及目标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的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显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情感为动力,通过互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法与一般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 其一,探究型的学习与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形式是“研究”,实质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古代希腊雕塑”时,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完成“古典美术的探究”的主题。从课题上看,这是一个有不小难度的研究任务,但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的一个过程的体验。 其二,探究型的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只有亲自去做,才能有所感悟。这种学习更多强调的是其学习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探究型学习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宗旨的。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各项技能和潜力将得到发展。 三、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究型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一)确定目标、制订计划:教师在课前不进行任何教学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对某个需要学习的课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初步的想法,然后确定解决问题需要学习的内容,并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 例如在教授“建筑艺术欣赏――北京故宫”时,教师课前就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先利用网络或是去图书馆收集与北京故宫相关的资料,整理好在上课时讨论用,并且还要制订一个可以操作的探究计划。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引领学生进入相关学习情境,并适时提出问题。 (三)搜集资源、诱导探究: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对权威的、专业的学习网站和资源库等进行深入学习、讨论研究,并可以在网站上充分发表意见和进行提问质疑。 学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利用教师提供的google.com, baidu.com等搜索工具,以及国内外优秀的陶瓷专业网站,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处理、展示自己收集和整理的资料,通过网络与别人进行交流。 (四)讨论交流、深入探究:学生通过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将所学知识进行外化,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得到巩固与发展,从而牢固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纸面作业和设计说明,介绍盘泥条、拍泥板、捏制等方法,重点的制作环节用视频展示台演示。学生动手进行泥土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实践、完善升华:一旦学生觉得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之后,为了提炼和升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学生开始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作相互的对等评价或自我评价,此时教师要适当作一些关键点上的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互补互助,均衡分组。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一名学生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的不同,确保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小组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两名是中等生,而且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 总之,大学美术课程需要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大学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美术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应用了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在师生共同评价方面,设计了一个“鉴宝”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挂在网络上,大家来品评。在自评方面,让学生谈制陶的感受,介绍自己的作品造型及制作方法。评价要点: (1)能否主动关注生活中与陶艺有关的实例,如何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2)能否积极探求陶艺的特点,学习欣赏的方法。(3)掌握陶艺成型的几种方法。(4)陶艺制作中美感体验程度如何?(5)能否独立创作一件作品? 结论 总之,探究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把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案例中,教师向学生明确探究的主题与方向后,提供了检索网址,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检索、处理信息中了解和掌握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建筑风格、建造年代等许多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突显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数据管理论文:建立机电设备大数据管理系统探讨 摘要: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机电设备盘活工作采用手工记账,主要存在处理速度慢、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建立机电设备盘活系统可以对集团公司机电设备盘活管理所涉及存量机电设备信息生成、存量机电设备信息公示、盘活步骤、存量机电设备使用情况跟踪、分析等进行全程闭环式信息化管理,加快了设备周转、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机电设备;大数据管理;系统 1建立盘活大数据管理的必要性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设备机电管理处、设备租赁中心的机电设备盘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业务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机电设备信息以纸质单据或报表形式分散存放于各生产矿与集团不同部门,共享程度低,处理速度慢,易出错;机电设备信息汇总、统计慢,传递不及时,造成信息滞后,影响决策、分析;财务信息、存量机电设备台帐信息、现场实际情况对比困难,可能造成存量机电设备过储或供应欠缺;存量机电设备价值计算、平衡利库、库存预警等均依靠人工计算,工作量大。集团机电设备盘活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机电设备盘活系统或系统)对集团公司机电设备盘活管理所涉及存量机电设备信息生成、存量机电设备信息公示、盘活申请、审批、价值评估、调拨、租赁、出售、转让、接受、报废、存量机电设备使用情况跟踪、分析等进行全程闭环式信息化管理。 2盘活设备管理流程 系统从各矿设备台帐及集团各部门财务数据开始,生成存量机电设备台帐,实时/定期对该台帐进行数据更新;各生产矿可通过实际需求查询或由系统库存报警自动生成机电设备盘活申请;设备机电管理处、设备租赁中心依据该申请,联系设备归属矿、机电处、集团财务等相关单位、对该申请进行线上核实/审批,以及线下现场检验等;获得审批通过的设备,将在存量机电设备原所属单位进行出库,在接收单位进行入库。系统为管理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提供详尽准确数据,有效辅助集团公司解决存量机电设备盘活过程中业务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存在的执行、监控、统计等问题。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资产即指机电设备)。针对集团机电设备盘活业务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机电设备信息以纸质单据或报表形式分散存放于各生产矿与集团不同部门,共享程度低,处理速度慢,传递效率低,易出错;机电设备信息汇总、统计慢,传递不及时;财务信息、存量机电设备台帐信息、现场实际情况对比困难,可造成存量机电设备过储或供应欠缺;存量机电设备价值计算、平衡利库、库存预警等均依靠人工计算,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开发集团机电设备盘活数据管理系统[1]。 2.1建立集团盘活机电设备源数据仓库 目前集团公司各直属矿井、千万吨矿井、二级子公司所辖矿井的各类盘活机电设备信息共享程度低,针对各矿可盘活机电设备管理的不摸底,各矿盘活机电设备所在位置、盘活机电设备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情况不明朗。建立基于利用集团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的集团盘活机电设备设备数据仓库,对各矿盘活机电设备建立集团统一的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 2.2建立集团盘活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 目前集团盘活机电设备管理流程是基于手工层面的管理流程,各矿信息获取、申报、审核、批准等均处于手工或半手工状态。建立基于电子信息流程的管理体系,盘活机电设备信息状态在线共享,与集团财务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共享盘活机电设备的设备信息,状态建立集团层面的盘活机电设备管理运营标准实现机电设备盘活流程的电子信息化。 2.3建立集团盘活机电设备的考核指导体系 目前盘活机电设备的管理流程中有些环节还存在管理困难。目前集团各生产矿所属盘活机电设备的完整性,该机电设备是否已经被拆卸成不同配件;盘活机电设备的可用性,该机电设备是否在可以运行的状态;盘活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该机电设备是否得到了应有的维护。由于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上述工作的管理处于缺失或部分缺失状态。利用互联网电子信息化技术,将管理颗粒延伸到每一台盘活机电设备设备,针对各台设备进行信息化考核。 2.4完善盘活机电设备分析预测功能 通过对盘活机电设备的机电设备管理运营,建立设备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各矿盘活机电设备调拨、属地化管理等进行数据分析,实现风险库存、调拨预警等功能。 2.5实现平台分级管理、远程访问等功能 系统提供数据网络接口,可以利用Internet和集团局域网将盘活机电设备信息和分析报表等传送到有关部门及生产矿井,实现盘活机电设备信息的整合和信息共享、远程查询。同时针对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开放不同级别的盘活机电设备数据,做到信息分级化管理。 3大数据在机电设备盘活方面的应用及创新 将大数据概念引入机电设备盘活领域,同时兼顾煤矿集团企业架构与煤机管理特殊背景,在国内外此项研究均属首次。系统为同煤集团机电设备盘活管理工作定制开发,以机电设备盘活工作为主线,同时兼顾研究设备维检运行、煤机调配规律等实现对集团直属矿井、千万吨矿井、子公司等分级进行机电设备设备状态的跟踪监督;通过与设备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对接,利用现有集团局域网、国际互联网等,实现信息共享,与机电设备盘活工作信息化。主要创新如下:(1)建立集团盘活机电设备设备的数据仓库,记录从设备采购、地理位置、归属、维检、盘活等信息,记录盘活机电设备的“前世今生”。(2)建立基于集团局域网、国际互联网的混合网络架构,通过与财务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的煤矿机电设备盘活信息化工作体系。(3)通过对每台设备的数据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盘活监督考核体系,弥补了手工作业条件下,单台设备监督苦难的缺陷。(4)通过K-means、最大期望等大数据算法,建立机电设备盘活的大数据预警机制,实现库存、采购、盘活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功能。 4前期研究工作情况、现有的基础和条件 同煤集团集团公司在煤矿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塔山、同发东周窑等千万吨矿井已经成功实施库存管理系统,马脊梁矿实施了安全生产大数据系统。集团机电设备盘活大数据管理系统可充分利用机电设备管理与大数据风险预警的积累经验,为集团机电设备盘活管理工作进行定制开发。 5社会经济效益 (1)系统对集团盘活机电设备设备信息进行了统一化、标准化、数据化。通过建立盘活机电设备数据仓库,将集团各所属矿井的闲置机电设备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将各类可盘活机电设备进行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可极大提高闲置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采购。(2)系统对集团盘活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了数据化、信息化梳理,建立完善基于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机电设备盘活管理流程。从过去的手工/半手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为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模式。(3)系统对集团盘活机电设备工作进行了深耕细作,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从过去管理到矿/大类别的设备,精细化到每台设备的管理,通过监测每台设备的属地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机电设备盘活工作效率、通过对每台设备的精确考核,从而实现了机电设备盘活工作的闭环管理。(4)系统利用K-means、最大期望等大数据常用算法,建立大数据设备管理平台,通过监测盘活机电设备设备状态,为设备采购、设备报废、库存预警等提供管理支撑。 6结语 同煤集团存量机电设备盘活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机电管理处、设备租赁中心每年仅有数名管理人员,便已经实现了每年四亿元以上的机电设备盘活,为集团节省了大量采购开支。机电设备盘活大数据管理系通过对每一台盘活机电设备的精确管理、管理流程信息化实现、与现有设备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对接、商业智能机制引入,可有效提高闲置机电设备使用效率,大大节约集团设备采购数量。 作者:庞海龙 单位:同煤集团机电管理处 数据管理论文:大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解析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已经在我国众多领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发展过程,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和应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的问题,以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问题的控制和改善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优势;应用现状;问题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管理会计的功能已经由提供合规的信息不断转向进行价值创造的资本管理职能了。而管理会计的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在大数据的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功能是否能够有效的发挥,与大数据的信息化,高效性、低廉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一、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者要做到有效地事前预测、事后控制等管理工作,在海量类型复杂的数据中及时高效的寻找和挖掘出价值密度低但是商业价值高的信息。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就能够被看做是大数据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的一个相互结合,可以认为是通过一系列系统有效的现代方法,不断挖掘出有价值的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和其他非财务会计方面的综合信息,随之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分类、计算、对比等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此能够做到满足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各个环节的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等的需求。需要掌控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就能够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来实现;需要帮助管理者优化企业生产活动就能够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供产销一系列流程进行监控来实现;需要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解以此帮助管理者为企业制定战略性目标能够通过业绩评价信息化来实现。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仍在不断加强。正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是瞬息万变,与此同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方式,选择跨行业经营的模式,经营范围的跨度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实力,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要求。虽然不同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不相同,但对通过环境的有效分析和企业战略的充分把握,从而进行研究和预测市场的需求是如出一辙的。企业对需求的考量进而反应到企业的开发研发、成本控制以及资金流安排等各个方面,最终形成预算报表的形式来体现企业对未来经营活动和成果的规划与预测,从而完成对企业经营活动事后核算向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监管控制的转变。然而从2013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和元年诺亚舟一起做的一项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调研结果中得出,仅仅有4成的企业完成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大型的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这方面的普及率都不高,足以说明我国整体企业的应用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从整体上来讲,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并未在我国企业中获得广泛的普及。 (二)成本管理信息化 企业由传统成本管理企业向精益成本管理企业转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而基于大数据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对计划、协调、监控管理以及反馈等过程中各类相关成本进行全面集成化管理。而进行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价值流进行管理。企业能够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等进行有效地信息记录及进行标示,并结合在财务信息系统中产生的单独标签,使与企业有关的供应商、生产经营过程和销售等的过程全都处于企业的监控。以此企业可以做到掌握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能够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到原材料的消耗,产品的入库及出库等一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结合价值链的分析和价值流管理,企业通过将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分解,形成多条相互连接的价值链,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每条价值链的成本数进行有效的追踪监管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为企业提出改进方案,并使用历史成本进行预测,达到减少企业的不需要的损失及浪费,最终达到优化生产经营过程。虽然成本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使得企业完成全面的成本管理,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然而信息化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三)业绩评价信息化 业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的一种反馈信息,当企业的绩效处于良好状态,代表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也反映了企业现阶段人才储备充足,发展处于上升期,由此企业定制扩张战略计划。而当企业的绩效不断减少,代表企业的发展状况在恶化,也反映了企业的人才处在流失状态,企业在不断衰退,此时企业应该制定收缩战略计划。企业进行业绩评价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类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将对员工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的财务信息、顾客反馈、学习培训等各方面联系在一起。对于企业而言,具备一套完善且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业绩评级和激励体系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组织内部关系成熟的一种重要表现。然而,如今对于具备专业的业绩评价信息化工具平衡分卡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对业绩评价的先进办法对于数据信息的要求比较简单,通常可以由传统方式获得。所以,现如今能够完全将业绩评价纳入企业信息系统,并能够利用业绩评价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企业数量并不多。 二、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不重视 我国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重视的问题。首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和建设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甚至由于对于企业自身的认识不够充分,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趋势产生了质疑和抵触心理。再者,只有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中进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及应用,但是,企业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进而促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手段已经在我国众多领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发展过程,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受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与软件的设计和应用也要求较高,所以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基础建设还相对较落后。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与企业经管机制不协调 虽然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很多行业的不断涌现出新的企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以及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管理决策方面也产生了显著地差别。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权责统一,产生了管理层短视行为,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等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适应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要结合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在企业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理解和考虑,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好的法律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求企业处于相对较好的环境之中,以此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管造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内部环境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要求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树立有效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股东、懂事、管理层以及每个员工的价值观念体现,有利于各级员工都能够正确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再者,企业要储备足够的管理会计人才,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同时,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最后,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为企业创造长足的生命力,为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开发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不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会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组合使用,并且这种情况在未来也可能将持续下去,企业需要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面对着一些问题。因此,相应的措施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才能够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瑞君 单位:河南大学 数据管理论文:制造企业资源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制造企业逐渐认识到材料、标准件等基础资源数据统一管理的迫切性,传统思路是每一类基础资源建一个管理系统,存在建设重复、维护成本高、系统集成复杂等问题,文章着重分析了企业基础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共性需求,在分析基础资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建模为核心的企业基础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多种类型的基础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 制造企业;基础资源数据管理;管理系统;数据建模 1制造企业基础资源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深入应用,制造企业逐渐认识到基础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的迫切性,开始逐步开展设计、制造等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并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将企业经常使用的材料、元器件、标准件等基础资源整理后形成内部共享的基础资源数据库。然而,制造企业研发相关的标准件、材料、元器件等基础资源的分散在各个下属单位和部门,都不全面、比较零碎。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支持,各单位的数据库结构不一致、编码不一致、建设要求不一致,信息分散、数据重复、相互封闭,缺少持续维护,各数据库多数不具备完整性、权威性和开放性。缺乏统一的有效管理,共享程度低,必然影响设计制造一体化效率。传统的基础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是为每一类基础资源建一个管理系统,虽然实现了各类基础资源的管理,但也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 (1)投资大,开发周期长。 (2)运行维护成本高,管理员需要学习多个系统的管理技巧,需要与多个不同的系统供应商合作完成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3)使用成本高,使用人员需要熟悉多个系统,在查找一些紧密相关的数据时,需要跨多个系统操作。 (4)缺乏统一的、完整的基础资源管理,各系统间数据重复存储,造成大量数据冗余但又有部分数据不全的矛盾现象。 (5)集成应用成本高,各个系统间是独立的,为实现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需要额外的集成工作。针对以上问题,制造企业亟需研发支持包括标准件、材料、元器件等基础资源在内的统一的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为企业各单位和部门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管理系统就能完成各类数据的管理和查询使用。 2基础资源数据统一管理模式 以标准件在企业里管理基础信息资源的主要过程如下。 (1)梳理数据模型:标准化管理部门完成标准件信息梳理,包括标准件类别信息,每个标准件的描述信息等。 (2)开发系统:系统开发人员根据标准件信息设计数据库,完成系统的代码开发。 (3)部署系统:系统管理员完成系统的初始化,设定人员功能权限。 (4)数据录入:数据维护人员将标准件数据录入到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中。 (5)数据使用:标准件使用人员访问管理信息系统,查找需要的标准件并下载数据。材料、元器件以及其他基础资源的实现方式大同小异,最终企业往往在逐步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矩阵模式,即标准化人员、软件开发员、系统管理员、数据管理员和数据使用人员需要再多个不同的系统中完成相应的重复性工作。针对传统的多个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并存的缺点,本文提出的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抽取业务流程共性需求,通过一次系统开发实现多种类型的基础资源信息统一管理。 (1)开发系统:系统开发人员总结各类基础资源信息的数据模型共性,开发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 (2)系统建模及部署:系统实施人员根据基础资源数据结构和管理要求完成基础资源数据模型、表单模型、流程模型等模型的建立。 (3)数据录入:数据维护人员选择待录入的基础资源数据模块,将数据录入到系统中。 (4)数据使用:使用人员访问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查找需要的数据并下载数据。因此,建立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后能有效解决多个系统存在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需要设计开发兼容各类基础资源信息的建模工具。 3系统核心功能 针对新的数据对象的管理需求,数据管理功能模块为系统实施人员提供业务建模配置工具。 (1)数据建模:利用数据建模工具完成数据对象的数据模型的建立。 (2)表单建模:从数据模型中选择相关的数据源作为表单展现数据,利用模版自动生成表单的样式(HTML代码),美工人员借用第三方网页设计器完成表单页面的美化。 (3)报表设计:从数据模型中选择相关的数据源作为表单展现数据,选择报表的模版展示方式,生产报表页面。 (4)利用功能设计工具实现数据对象的展示页面(WebPage)的布局,设定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功能,确定页面的位置及关联菜单。 (5)利用工作流引擎设计数据管理的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角色、权限和业务逻辑。该步骤可选,即对于部分数据可以不经过流程直接提交数据库。 (6)用户使用新功能完成数据维护。 4数据建模设计与实现 数据建模功能是基础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块,是实现多基础资源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的核心。从企业设计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标准件、材料和电子元器件数据特点分析可以得出,基础资源信息由两类数据或属性组成: (1)基本属性:可以用数据可中一个字段描述的数据,包括字符、整数、小数、时间、文件、富文本、图片等。 (2)复杂数据对象:指资源的一个属性需要用多个数据来描述,在数据库中需要用一个结构化的表格来表示。因此,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需要提供支撑上述两种属性建模及数据录入功能。在数据建模中根据描述基础资源属性的不同,采用三种类型来创建及管理。对同一种基础资源建立一个单独的库进行管理,对每个库建立分类。注意到基础资源每个类别拥有该类别的独特属性。以材料数据为例,在金属材料类别中一个常用的属性是剪切强度,但对于非金属材料而言,如橡胶而言,一般不测试热导率。为保证系统能灵活定义基础资源属性的同时保证存储空间最优化,系统采用继承树的方式存储基础资源属性。数据建模的最终目的是生成物理表,在生成物理表的过程中有“继承”关系的体现,所谓继承就是根据分类的层级关系,孩子分类结点自动拥有父级结点的属性,同时孩子结点可以有自己特有的属性。Browser是浏览器段运行的JQuery脚本程序,在客户端对建模过程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精度以及是否必需等规则开展校验,T9PcategoryTypeAct为分类管理前后台交互类,属于基础服务层,获取从浏览器发出的建模指令,判断属性字段是否存在,T9PropertyCategoryAct负责数据建模前后台交互类,属于数据交互层,根据T9PcategoryTypeAct的指令完成在数据库(DB)中完成数据库表的建立。 5结语 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制造企业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基于统一管理模型,能有效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有效解决多种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重复、缺乏统一管理等突出问题,系统的核心是灵活的数据建模功能,使系统适应基础资源数据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已在制造企业实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价值。 作者:马戎 周翀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 数据管理论文:探析欧洲海洋数据管理网络及其服务 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是分散的。在欧洲各沿海国家内,分布着政府机构和私人工业的600多个科学数据收集实验室。他们通过船载传感器、潜水设备、固定或漂流平台、飞机、卫星等手段收集数据,用以观测物理海洋、地球物理、地质、生物、化学等参数。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又是集中的。它是全球海洋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的主要海洋区域,如北极、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以及北美和亚得里亚海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也都有各自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如西北大陆架业务化海洋学系统(NOOS)、波罗的海业务化海洋学系统(BOOS)等[2]。另外,欧洲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破碎复杂,各国还建立了许多局地海岸带监测系统,以便为海岸线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支持。 欧洲的数据管理网络 海洋数据的获取对于众多的海洋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预测、海洋国防安全等都离不开海洋数据。欧洲在先进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数据信息管理和服务网络,并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公开。通过使用人性化简单快捷的可视化用户界面,让来自不同背景的、无论是否具有处理复杂元数据库经验的用户来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对海洋学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轻松访问。这种便利的访问和获取方式将确保网络的使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业务海洋学中心和机构。学者及来自各界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将能够找到各种欧洲海洋观测系统和数据相关的信息,例如观测站点/设备,观测数据要素、测量精度、时空分布及观测数据所有者等特征信息。 1)欧洲海洋数据和信息管理网络 欧盟发起的海洋搜索(sea?search)计划聚集了来自30个欧洲沿海国家的33个研究所/中心,在不同的海洋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和附加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3]。数据的学科范围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水动力学。另外,这些中心在各自的国家局扮演海洋数据和信息的国家资料中心或联络点的角色。它们是国家的中心节点,与其他的组织相连接,积极参与海洋研究和海洋环境管理活动;因此,负责监测和检查国家海洋研究活动和海洋数据流。大部分的合作伙伴也加入了IOC-IODE系统的国家海洋学数据中心。这些成员机构也参与了很多国家级和国际级别的海洋研究计划,包括一大批的欧盟委员会①计划。在多数情况下,成员机构对这些计划的海洋数据管理给予支持或协调。通过这些过程,成员机构为数据和信息管理的全过程,即数据监测、追踪、质量控制、处理、存档、产品制作、数据分析、元数据库及数据库维护、支持服务、数据分发/服务等积累了专业的技巧,训练有素的员工,以及建设基础设施(软件、硬件、网络)。在sea?search(2002—2005年)计划期间,所有的成员组织一起建立并推广了来自欧洲30个沿海国家的海洋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泛欧洲目录以及概况。这些服务的维护、升级,以及未来的拓展由sea?search的后续计划———海洋数据网络计划(seadatanetproject,2006—2010年)来完成。sea?search计划的目标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维护及电子3个元数据产品/目录以追踪海洋数据和信息的动态,并提高欧洲海洋数据和信息的知名度、总体概况及可获取性。这3个目录分别是:①欧洲海洋环境数据集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data?sets,EDMED),一个索引和检索海洋环境相关数据集的欧洲标准,覆盖多个学科,它发起于1991年,至今仍在不断更新。目前,EDMED已经涵盖了来自超过574个资料中心的2814个数据集。②航次总结报告(cruisesummaryreports,CSR,旧称ROSCOP),一个通过调查船检索海洋航次信息的全球标准。它给出了这些航次所涉及的数据收集活动以及研究机构。航次报告由首席科学家编写。③欧洲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researchpro?jects,EDMERP),提供正在进行的研究计划、数据收集活动、参与机构和科学家、成果产品等信息。目前,EDMERP包括了来自超过62个研究中心的320多个研究计划。(2)针对数据和信息管理实践与方法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其发展和实施。(3)建立并组织形成处理、质控、存档不同格式海洋学数据的总体能力,并充分考虑单个团体能力差异以及新数据种类的出现。(4)定义、建立、实施公共数据索引(commondataindex)元数据目录,保证用户可以获得详细的海洋数据可获取性和地理分布信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将被应用于以分布式网络方式建立并维护新的元数据库,支持跨越多平台的检索。 2)海洋数据管理欧洲基础设施 欧盟海洋数据网络(seadatanet)计划是sea?search计划的后续计划,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来管理由海洋调查船和新型自动观测系统所收集的不同种类的海量数据集以及网络,并巩固现有基础设施,即来自35个欧洲国家的积极进行数据收集工作的40个国家海洋数据中心和卫星数据中心。这些专业数据中心的联合将产生一个独特的数据管理系统来在线提供统一质量标准的综合数据集[4]。seadatanet已联合开放数字资源库,对来自海洋船队,新型自动观测系统和空间传感器的数据、信息、产品和知识,进行管理、访问和共享。 通过使用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标准,现场和卫星海洋数据平台正在作为一个独特的虚拟数据中心提供元数据、数据和产品。seadatanet的各国合作伙伴将确保数据的归档和保存,以便它们被用于新的研究,保护不可能被重复创建的独特观测数据,提高供研究项目及海洋环境管理和教育、历史以及其他用途的数据的可用性。seadatanet还涵盖了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所强调的重要信任问题:安全性、保密性、所有权、保证来源、真实性,以及数据质量和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及其在通信和数据、元数据和产品质量保证问题方面的应用,为综合数据集提供了可通过评估的质量。seadatanet采用分布式网络方法对其数据资源实现综合协调的概述和访问,即通过制定和实施通用数据索引(CDI)服务来为用户提供了跨越整个欧洲的不同数据中心的海洋数据的可用性和地域分布等详尽信息。CDI为单个的数据集(如样本、时间序列、剖面图、轨迹等)提供了基于ISO19115的指数(元数据库),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在线数据访问接口。seadatanet同时还提供数据产品服务,其产品设计的目的是验证和综合有关海洋状态和健康监测的多学科数据集。区域涉及北极地区、北大西洋地区、波罗的海、地中海、北海等区域;主要变量包括热量和盐度、海平面、海流,还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相关变量,如营养盐和溶解氧等。区域seadatanet产品已通过这个项目的框架开发了专用的网络界面———OceanBrowser并向公众访问开放。通过这个网络界面可查看水平断面和任意垂直剖面。图形可以导出为各种格式,包括PNG,EPSSVG和KML,还可下载NetCDF格式的整个数据产品或使用OPeNDAP下载一个子集。seadatanet开发的基本型产品主要是环境参数的网格场,用于估算其平均值、季节变化及年际趋势。分析场使得seadatanet数据中心能够进行质量比对检查和其余离群值的检测。这些产品被科研团队广泛使用,如模型初始化和新的观测地点的优化选取等。#p#分页标题#e# 同时,一批面向非专业人士的高层次产品也将被,以实现贡献于国际气候变化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计划(IMBER)等重大国际项目、为Argo/Coriolis、My?Ocean、MFS/MOON等实时/业务项目提供补充产品等目标。用于分析的算法在优先级参数、时间和空间尺度和现有的程序方面,充分考虑了在不同海洋区域的特殊环境条件和需要。不同区域产品之间的一致性问题,由逆变模型分析进行的交叉检查来确保,并且通过参考DIVA图形软件专家和国际专家来实现。目前的工作主要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视化服务:用户将能够从产品目录中搜索到数据产品,然后在地图中查看以及下载产品。目录和地图查看服务正在与My?Ocean合作,根据INSPIRE和OGC标准进行开发[6]。在元数据服务方面,欧洲海洋机构目录(EDMO)、欧洲海洋环境数据集目录(EDMED)、欧洲海洋环境研究项目目录(ED?MERP)、航次总结报告(CSR)、欧洲海洋观测系统目录(EDIOS)等5个欧元数据服务,给出了欧洲的海洋组织和他们在海洋研究项目、大型数据集管理,以及调查船和监测计划获取的欧洲海洋和全球海洋数据方面的概要。这些目录由各国协同编制,由seadatanet合作伙伴整理。每个目录都有各自的来源,然而seadatanet已将所有目录在使用语法、语义和工具上进行了统一。下面分别介绍seadatanet的5个元数据目录[7]。 (1)欧洲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目录 欧洲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researchpro?jects,EDMERP)涵盖了海洋气象、物理海洋、化学和生物海洋学、沉积学、海洋生物学和渔业、环境质量、沿海和河口研究,以及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学科范围广泛的研究项目。在EDMERP编目中的研究计划是根据其题名或最关键内容的摘要而排列的[8]。其主要目标是支持用户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寻找其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使他们能够与计划的科研管理人员联系,并访问项目成果,如数据、模型、出版物等。数据库具有许多实用功能,例如确定沿海和河口的研究项目,包括它们的数据收集活动,确定灰色文献(greyliterature)等。EDMERP由欧盟海洋搜索(EUsea?search)项目发起。欧盟seadatanet是其后续计划,参加seadatanet的成员国覆盖了所有35个欧洲国家。此外,EDMERP最近完成了一次重大升级:EDMERP用户界面和在线内容管理系统已经升级到第二版(V2),这将更好地衔接其他seadatanet目录,并使用已被引入seada?tanet的通用词汇。用户可以查询和浏览EDMERP目录,还可以指定搜索条件的组合。由此生成的与查询匹配的结果将出现在一个浏览列表中,清晰显示所选的个数,并允许在列出的结果之间跳跃浏览。此浏览列表可按一些关键要素排序,也可查看每个条目更多的细节,用户可以从一个项目跳到另一个。所涉及的组织和国家机构名称均设置了超链接,以链接到欧洲海洋组织目录(EDMO)所提供的具体组织的完整地址和描述介绍。EDMERP条目的汇编和维护由seadatanet网络的参与伙伴进行协调,它们与各自国家的机构联系和沟通,确保收集到重要的海洋研究计划的最新信息以及有关合作伙伴机构的地址和相关配置文件。NODC通过位于荷兰的机构来协调EDMERP的维护。这是通过一个专门的网上EDMERP内容管理系统(CMS)实现的。NODC可以为该国机构设置子账户,使其可以拥有自己的登录信息,因此,各机构可以添加和编辑自己的计划记录。然而,NODC负责验证由当地机构执行的所有修改和新建条目,然后再通过EDMERP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另外,研究机构可以通过XML文件交换提供新条目和现有的条目的修改。因此,已经开发了一个新的适合单机使用的录入工具———MI?KADO。本着与seadatanet和NODC内的其他元数据库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目的,EDMERPV1XML架构和XML交换格式已使用ISO19115元数据标准的标签来制定。EDMERPXML格式使用了通用词汇(commonvocabularies),该通用词汇是在seadatanet计划内发起建立的,通过网络服务和用户客户端保持业务运行。通过使用ISO标签和通用词汇,确保了与其他元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性。MIKADO工具可兼容修订后的CSRV1的XML格式,并使用seadatanet通用词汇。 (2)航次总结报告航次总结报告 (cruisesummaryreports,CSR,旧称ROSCOPs)是记录和汇报航次调查或海上现场实验的常用手段[9]。传统上,首席科学家有义务在航次结束两星期内向其国家海洋学数据中心(NODC)提交一份航次总结报告。通过此报告给出海上测量和所采集的样本的第一级目录清单。在欧盟Sea?Search项目范围内,德国海洋局(DeutschesOzeanographischesDatenzen?trum,DOD)已经安装了一个创新的基础设施,以简化录入和更新航次总结报告(CSRON?LINE)的流程,并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提交航次总结报告(CSRRETRIEVAL)。作为其后续项目seadatanet的一部分,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参加seadatanet的所有35个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重大的升级是:CSR用户界面和维护系统已经升级到第一版(V1),与其他seadatanet目录更加一致,并使用了为seadatanet介绍的通用词汇。目前,CSR数据库涵盖了从1873年直到今天,来自欧洲30个沿海国家覆盖欧洲海域和全球海洋的超过37万条航次信息。其中也包括来自欧洲国家历史的CSR,从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ICES)数据库加载的1960年之后的航次总结报告。CSR的汇编和维护由seadatanet网络成员负责协调,他们与各自国家的首席科学家沟通并且提交其CSR报表。NODC是荷兰的责任机构,协调和指导NODC成员机构整理和维护全国的CSR条目。这可以直接使用在线内容管理系统通过seadatanetCSR数据库完成,或者以CSR的形式提交给NODC,然后NODC将传输XML格式的CSR更新至seadatanetCSR数据库。为了与seadatanet和NODC内的其他元数据库标准化和统一化,使用ISO19115元数据标准的标签制定了CSRV1XML架构和XML交换格式。CSRXML格式使用了seadatanet发起的通用词汇,它通过Web服务和用户客户端保持业务。通过ISO标签和通用词汇的使用,与其他元数据库互操作性得到了确保。作为seadatanet项目的一部分,输入工具也已经升级。已经开发了一个新的输入工具:MIKADO,它适用于单机使用,与修订后的CSRV1的XML格式兼容,并使用seadatanet常见通用词汇。#p#分页标题#e# (3)欧洲海洋环境数据库目录 欧洲海洋环境数据库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datasets,EDMED)。由意大利国家海洋学和实验地球物理学研究所(OGS)维护的海洋资料库目录介绍了由意大利几个科学实验室收集的500多套意大利海洋数据和普遍关心的国际数据库。该目录清单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生物海洋学、海洋气象、水文、海洋生态和水下声学等学科[10]。自21世纪初开始,已在全球范围收集多目录记载的数据集。他们的描述信息包括:观测的参数、仪器、数据处理、地理区域和时间周期、可用性和协调中心及联络人。它们以各自的格式(如数据库或文件、模拟记录、纸图、硬拷贝表格、生物样品等)被引用。完整数据集目录位于服务器上。 (4)欧洲海洋机构指南 作为seadatanet检索服务的一部分,欧洲各国的国家海洋数据中心维护着许多的元数据库。对于每个目录,重要的是具有海洋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活动和研究项目所涉及组织的最新名称和地址。因此,建立了欧洲海洋机构指南(Europeandirectoryofmarineorganisati?ons,EDMO),以简化和有效一致的方式来管理这些地址和组织概况。目前,EDMO列出并描述了超过1000个研究院、数据保存中心、监测机构、政府和民间组织,它们从事海洋和海洋科研活动和/或数据和信息管理或支持服务。EDMO条目的汇编和维护,由seadatanet网络的国家海洋学数据中心(NODCs)协调,他们与其所在国家的机构接触和沟通,以收集信息确保这些机构的最新地址和信息。每个现有的元目录的维护工作被并入这些NODCs的国家收集活动中,并已经实施新的手段和工作方法,以支持协调的维护。NODCs可以通过网上内容管理系统(CMS)检查和更新国家组织的条目。 (5)欧洲海洋观测系统目录计划 欧洲海洋观测系统目录(Europeandirecto?ryoftheinitialocean-observingsystems,ED?IO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欧洲海洋观测、测量和监测系统的检索目录,是欧洲全球海洋观测系统(EuroGOOS)的倡议之一,由欧洲委员会研究总局共同出资开发。该目录包含元数据,即位置、测量参数、频率、数据的可用性、仪器的技术信息、负责机构以及数据持有机构的链接等信息。EDIOS目录的定期更新,确保大多数欧洲进行连续观测的海洋观测系统的最新信息。该目录是EuroGOOS全面实施的先决条件,它实现了对欧洲业务模式的可用数据进行连续分析,从而能够优化仪器的布放、采样策略及分类设计;基于EDIOS可访问数据及其包括的海洋观测系统,将海洋观测设置为欧洲标准,并帮助定义欧洲海洋观测系统。EDIOS有如下几个目标:①收集目前在波罗的海、东北大西洋(包括西北部的欧洲陆架)、地中海的所有欧洲海洋观测站点/设备(站、断面、重复样品、浮标、平台等)获取的信息,包括其地理位置、技术特点、观测的频率,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一个可查询的数据库(目录)。②通过对使用中的海洋观测站点/设备进行分类来定义欧洲海洋观测系统。③创建一个可视化用户界面(用户参与),以方便各种潜在用户访问本目录。EDIOS分类系统对EDIOS元数据库中的条目进行了分类,使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的工作人员和使用者能开放式的以最小限制访问GOOS并立即识别描述观测站/数据的记录;访问某些组织和GOOS区域联盟的观测站/数据;以及那些仅设计为单一机构或本地接入和使用的观测站/数据。目前EDIOS包括12000多个信息条目,并不断地在更新中。EDIOS收录的信息包括:①数据收集手段(仪表、传感器、船舶、网络等)的技术规格。②地理坐标。③观测的详述以及他们的时空特征(但不包括观测值)。可以包括站点采样的生物和生物化学数据的信息,没有必要为这种实际记录存储做特殊的考虑。将提供包含实际记录的数据库/档案的链接。④测量的近似精度。⑤采样数据目前的应用,包括衍生产品的应用。⑥每个仪表或传感器的责任机构/研究所。⑦数据持有机构和研究所的链接。EDIOS使得各国的国家海洋观测系统能够快速组合和协调,提高欧洲周围海域的监测和建模,并发展和完善观测活动。它还允许对海洋观测和预报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通过建立业务海洋观测系统的分类计划,来为海洋观测技术设置欧洲标准。EDIOS将鼓励对目录中包含海洋观测系统产生的数据在国家间进行广泛科学使用,以助于预测、评估,并制订应对全球变化的方案。 EDIOS对欧洲业务海洋学的促进作用将凸显在业务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从仪器制造商、海洋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建模到附加价值处理和客户的需求。除了IOC/全球海洋观测系统、EuroGOOS、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计划的用户外,该目录还将寻找自己的用户群体。他们将是科学家和海洋科研院所和机构,环境和资源管理机构,气象部门等其他人员;此外还包括SMEs海洋行业的中小企业。EDIOS将有助于一般的海洋资源用户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数据来源。此外,欧洲海洋观测地点/设备的汇编将有利于业务海洋学产生数据的协作及科学使用,从而减少冗余或重复的数据采样。由此带来的成本节约可能吸引更多的调查研究海洋,进而增加我们对海洋过程的整体了解。对ED?IOS测量系统的分类,将建立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所需的欧洲标准。这些标准将处理由国家和区域机构存储的海洋观测站点/设备的格式、尺度、单位、地域分布、类型和详细信息。他们将有可能激励海洋观测设备的制造商和业主改善他们的系统。EDIOS将有可能首次实现对欧洲业务模式的连续性数据进行分析。主题网络将收集分散的海洋观测系统信息,将其整合归入目前正在使用的欧洲业务化海洋观测站点/设备的目录(包括黑海)。EDIOS的建立将尽可能与现有的如SEANET和EDMED等国际元数据库密切结合。如上所述,这样的一个目录能够协调各个国家海洋观测站,以改善欧洲海域周围的监测和建模,它是EuroGOOS全面实施的先决条件。EDIOS将会包括欧洲目前所有的目录以及数据存储机构和研究所的链接,从而有利于欧洲的海洋组织、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网和数据共享。EDIOS将采用未来定期更新的规定。EDIOS将向海洋科学、机构和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这将补充和支持元数据库,包含项目的档案记录,或该清单的科学航次,档案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目录和其持有者。到目前为止,海洋观测站/设备的信息包括:海洋站、重复站、锚系浮标、远程成像等,目前在欧洲这些信息分散且不容易获得。许多区域数据库包含某些类型海洋观测地点/设备的材料,或专注于测量变量和机构持有的数据。国家机构和研究机构通常持有他们经常使用的海洋观测地点/设备名单,但这个信息在不同的机构之间是不兼容的,即格式、尺度、单位等类型和详细信息往往不一致。因此,欧洲海洋观测地点/设备全面的目录将是业务海洋学和海洋科学领域一个新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在海洋数据管理领域,EU/MODB(地中海海洋资料数据库)率先提供了一个地中海温度和盐度的全面数据集。这项工作由EU/ME?DATLAS项目进一步发展,该项目制作了目前地中海地区最完整的数据集,包括温度和盐度的气候图集。正在进行的EU?MEDAR/ME?DATLAS-II项目,旨在通过收录化学和生物参数和黑海地区的数据推进上述工作。欧洲海域其他地区的数据库和元数据库包括:波罗的海海洋观测系统(BOOS)收集由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运行的观测站观测信息;对于北海,欧洲北海地区的固定监测网络研讨会(SeaNet)提供浮标和平台的全面信息;其他欧洲国家建设海洋数据和元数据的数据库的行动,与欧盟支持的区域海洋大型研究项目框架内进行的海洋数据和信息管理活动相互联系(OMEX、MTP、CANIGO等)。#p#分页标题#e# 除了BOOS和SeaNet元数据库外,所有上述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主要或完全以传统海洋航次调查期间收集海洋学数据为基础。然而,欧洲的海洋预报需要具有实时数据采集能力的观测网络和分析系统、数值模式和资料同化程序。为此,大多数欧洲沿海国家维护着业务海洋监测计划,这些计划通常由国家机构和研究机构或科研组开展。然而,这些计划和项目通常只在每个国家内部运作,很少互相协调,即使在一个国家的各机构之间他们往往也是不相容的。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有10到15个不同的机构在进行业务观测,如果计算所有那些地方一级的机构,数字可以达到更高。除了国家方案,业务海洋数据也来源于国际项目(如MF?SPP—地中海预报系统的示范项目)。总之,EDIOS是业务海洋学一个急需的工具,将填补现有欧洲海洋元数据库存在的差距。EDIOS将通过提供关于欧洲在连续使用的仪器和传感器信息的一个全面的目录,帮助Euro?GOOS建立欧洲海洋观测系统。此外,它的可视化用户界面会使用户很容易获得感兴趣的EDIOS资料,从而确保了EDIOS对所有海洋部门、商业和非商业组织的实用性。 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 (Europeanma?rineobservationanddatanetwork,EMOD?NET)是欧洲海洋委员会2008年发起建立的,其目的是把现有的、分散的欧洲海岸带、大陆架以及周围海盆海洋观测系统获取的原始数据整合起来,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存数据,为政府决策者、海洋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等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访问和获取渠道,提高海洋观测、预报、海洋资源管理、海运安全以及欧洲海洋研究效率等各项工作。EMODNET是端对端的系统,由传感器与平台、调查研究、通信系统、数据管理和信息工具几个模块组成。EMODNET将形成一个公共的数据管理办法,倡议和组织协调海洋数据的管理,包括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全欧洲海洋数据网络(seadatanet)的延时数据、欧洲海底观测网(ESO-NET)的海底长期、多学科观测站,欧洲全球海洋观测系统(EuroGOOS)区域的实时和准实时数据,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数据、图像和产品,国际海洋勘测理事会(ICES)的大量海洋学数据等。欧盟委员会已经签署了创建欧洲海洋观测数据网络(EMODnet)试点组件的服务合约。总体目标是创建试点门户,将分散和访问不便的海洋数据整合成完整海盆的可互操作的、持续和公开的数据流。整合的结果将有助于欧洲海洋观测数据网络的最终业务运行,为其确定流程、最优技术和近似成本。EMODnet-水文地理门户(EMODnet?hy?drographyportal)是EMODnet正在建设的数据门户之一。水文地理门户发起于2009年6月,目前正在为广大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在编制水深调查(铅垂线、单波束和多波束调查)目录方面正在取得突出的进展,并采用SeaDataNet的通用数据索引(commondataindex,CDI)结构,提供其数据检索和获取服务。此外,这些调查数据被整合处理,生成了欧洲下列海区的高精度的电子水深产品:①泛北海区域:包括卡特加特海峡(在瑞典和丹麦之间)及延伸海域。②英吉利海峡和凯尔特海。③地中海西部、爱奥尼亚海、地中海中部。④伊比利亚海岸和比斯开湾(大西洋)。⑤亚得里亚海(地中海)。⑥爱琴海-利万特海(地中海)。通过专门的数据产品查询服务,用户可以公开访问下列地理信息系统图层:①在0.25′经纬度DTM网格上的格点水深。②标注有等深线的标量水深。③选择查看单个DTM单元的质控参数和源数据。④选择显示沿航线的深度剖面。⑤海岸线。⑥通过OGCWMS协议选择添加CDI检索服务所包含的图层,如测深调查的轨迹等。用户可以下载多种格式的数字地形。此外,用户可以检索原始调查的元数据,并可以向分布式数据管理者提交对这些数据集的访问请求。OGCWMS还支持用户使用数字地形与其他门户网站数据产品相结合进行使用,这些门户包括EMODnet开发的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物理学和海洋生物栖息地门户和其他门户。许多组织参与了水文地理数据和产品的获取和提供,它们包括:①水文局,负责测量航线、港口航道,生产用于导航的纸质海图和电子海图(ENC)。②负责管理和维护港口、海防、航道和水路的主管部门。这些机构开展定期水深监测调查,以确保维持经协商的航海深度或确保国家的海防安全。③研究所,在其科学航次调查中收集多波束调查资料。④工业机构,特别是能源工业,进行多波束调查线路管道和电缆线(风电场),以及电信行业调查电话和互联网电缆的架设。EMODnet水文和海底制图组正在积极寻求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以生成更多的数据集(单/多波束调查、探测轨道、复合产品),以支持良好的地理覆盖率和高品质的水文数据产品。接收到的数据集正用于生产区域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分辨率为0.25′×0.25′。该数据集本身不,但在CDI的元数据中有所描述,提供有关制作DTM的背景调查的数据,数据的访问限制、组织者和者等明确信息。这样一来,门户网站不但为水文资料的提供者设置了一个向潜在用户展示数据集的有力窗口,还可以对数据集进行有效的管理。 结束语 海洋环境现场实测资料的采集和管理是监测海洋环境变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国防安全等一系列涉海事业的重要基础。海洋观测资料管理涉及海洋环境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共享等多个方面。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以海洋数据为对象,集海洋环境参数实时监测、海洋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和数据共享为一体的数据管理系统。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间,全球已经建立了海洋科研数据和元数据的几个国际数据库。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已建立了海洋环境数据和信息(MEDI)数据集的查询目录。从最初打印的目录开始,MEDI已于最近被重建为基于PC的应用程序。MEDI的数据库结构以全球变化的主目录(GC?MD)为基础。GCMD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发的一个有关全球变化的数据集目录(包括海洋数据集)。近年来,国际海洋资料和信息交换委员会(IODE)又发起了海洋数据门户(ODP)计划,旨在通过IODE网络下的国家海洋资料中心完整地获取海洋数据集和目录,同时考虑通过网络服务开发,使用户能迅速便捷地查询、评估并获取数据,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数据系统。此外,澳大利亚也已经开发了自己的“BluePages”目录。尤其是海洋国家占大多数的欧洲,海洋数据和元数据的发展更是走在世界前列,欧洲海洋学数据和信息管理网络(EU/EURONODIM)、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欧洲海洋数据信息网络等项目和计划正在不断的扩充和更新。欧洲的先进海洋数据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采取具体行动,建立我国的综合海洋数据管理网络,并确保其能够持续地发展。这里仅对我国的海洋数据管理和共享网络持续发展提出几条建议。#p#分页标题#e# (1)对国内现有的各种观测系统进行行动成本和效益评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预警系统。(2)通过加大适当的资金投入、鼓励机构间的合作、开展统一的海洋战略研究等手段,缩短各沿海省市、各涉海部门之间的数据观测和管理方面的差距。(3)尽快制定海洋观测数据和信息管理规定,指导并提高海洋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的科学使用,建立国家海洋观测资料共享机制,加快海洋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开发方便快捷的数据检索和下载界面,以方便用户能够非常轻松地访问并获取现有海洋数据和产品,并且是高质量的数据和兼容的格式。(4)尽可能收集军事与工业数据(如石油、天然气、渔业和海上运输),收集各沿海地方政府决策需要参考的数据,并列入我国综合海洋管理网络。(5)开发新技术(如深海观测站)、购置和布放新的传感器(如Argo浮标的有氧传感器);提高海洋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逐步改变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6)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全球和区域的观测计划,促进海洋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共享,扩充我国海洋资料储备,提升我国海洋观测和预报的能力。 本文作者: 于婷 王海波 董明媚 单位:天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数据管理论文:农业物联网数据管理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榷了《ITU互联网摄告2005:物联霹》将之定义鸯萼冬各释信息传感设备葛踅联网结合藏宋而形成的一个臣大网络.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一次会议上表示:“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n吨].”激家宝总理2009年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毅兴产照,攘抉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并将“发麟物联网,促进倍感化”作当年“两会”期间为讨论的主题之一. 当前世界各豳都投入了大鬣的人力和物力开展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丹麦运输公司采用IBM的传感器技术允许园艺供应链中的参与者跟踪鲜花和盆栽植物的运输进度(从种植者到批发商,到零售商,遍及欧洲40个国家).整条运输链的各方公司都可以利用传感器对运输的条件和气候进行跟踪.使运输过程更加透明.英国的Pachube允许给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物品、设备、建筑和环境添加标签,并分享即时传感器信息[3]. 我国在物联网方面也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这套设备由lO万个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散布在墙头墙角墙面和周围道路上.传感器能根据声音、图像、震动频率等信息分析判断,爬上墙的究竟是人还是猫鼠等动物.远望谷开发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C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铁路货车使用费用清算中实现了精确统计货车数量;消除了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盲区,提高列车正点率. 然而我国当前在农业物联网应用上做的工作还比较少.本研究结合传感器网络、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实现了对农田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对于农业安全管理、产品溯源都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概述 物联网有3个特性:全面感知、可靠的传送和智能作用[4],其控制特性与传感器网络‘51有很大不同,主要强调系统的可控性,而传感器网络则强调系统的可观测性.因此将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入时就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物联网的要求.物联网包括3个层次:1)传感网络,即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物’的识别;2)传输网络,即使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3)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可基于现有的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进行‘…. 本研究中,物联网中的“物”包括4种:农田(棉田、麦田与玉米地)、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终端和智能手机.构建物联网的目的是将这4种“物”连接起来,使农田能够成为网络中的一个可观测终端,在此一共包括3个层面的连接: 1)直接测量.通过传感器网络采集温湿度和光照;通过数据管理终端归纳并管理采集到的数据;并通过智能手机实现数据的实时查看、分析与管理. 2)多源数据集成.将当前已建成的气象监测网络获取的数据与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数据相结合,建立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特征点数据与大环境数据的对应关系,使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此网络更好地了解农田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3)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利用WebService将网络内的数据开放出去,使之可以为更广泛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例如为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地面数据支持等. 1.2网络结构与部署 网络由3部分构成:精准灌溉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并为邻居节点提供路由;数据服务提供者——在服务器上部署相关服务,用于连通网内成员,并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数据管理终端——包括智能手机、B/S数据管理网页和C/S客户端,用户可通过不同方式查看服务器上的数据.系统在新疆与北京分别部署,服务器设在北京.在北京主要监测种植春小麦和夏玉米的农田,采集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和光照,并由网关节点记录喷灌机行进数据;由于新疆采用滴灌,故仅采集棉田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和光照,人工记录灌溉时间与灌溉量.通过B/S网页或分布部署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的C/S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查看农田参数与农机使用情况,分析数据以提高灌溉效率. 1.3软硬件配置 传感器网络系统采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FieldwSNs(农田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载波频段433MHz,实际部署时节点间距50~100m,每子网包含20个传感器节点构成对等网.土壤含水率传感器采用ECH20水分传感器,工作电压为2.5V. 由于部署网络区域经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为方便部署传感器节点采用4节1.5VAA电池供电,通过稳压芯片t作电压3.0V;节点MAC层采用CSMA/CA协议,网络层采用洪泛协议;在能量管理上采用休眠/同步机制,使全部节点同时工作而后同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通讯时利用网络层的洪泛机制进行全网同步[7]. 网关节点采用太阳能供电,工作电压12V;为保证网关节点在雨季也能正常工作,蓄电池容量为12Ah.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采用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通过WebService与服务器相连.主要目的是:1)在部署时以机载GPS定位节点,将节点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2)在现场查看网络工作状态,方便部署与维护;3)方便管理人员远程监控农田参数、人员工作状态与农机工作状态. 1.4数据服务的设计 传感器网络在外部看来是网络化的传感器,更强调数据的采集,强调系统的可观测性【8].在传感器网络中观测的对象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以及网络的连接情况.而物联网则强调各个相连的事物之间的连通性,以及系统的可控性,物联网中传感器网络是连接观测者与被观测对象的渠道.因此,需要对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观测者需要的形式出去.主要包括2部分服务:滤波和插值和.观察者可以访问通过这些服务了解被观测对象,这一过程对传感器网络而言是透明的. 1.5数据滤波 由于传感器网络在传感器端没有作滤波,可能会有一些奇异数据被采集回来,在一般使用中需要进行滤波,只观测台理可靠的数据.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特别关心奇异数据,也可以通过滤波服务获取这些奇异数据.为方便计算,采用简单的平滑滤波∽j.#p#分页标题#e# 平滑滤波的目的是在不影响低频率分量的情况下减弱或消除图像中的高频率分量并将观测值中的细小中断连接起来.处理后的任一输出值弧均为观测值≈与相邻元素运算后的结果,如式(1)所示:Yk=≥:口:zf, (1)t=FN滤波窗宽度为2N,ai为加权系数,k为滤波窗中值. 为方便计算采用矩阵表达,可得y=IA】X/n, (2)其中l,为输出向量,x为输入向量,Ea-1为滤波矩阵,n为平均值参数. 针对不同情况可以使用线性平滑滤波和加权平滑滤波,线性滤波的滤波矩阵为行列元素皆为1的7阶矩阵,n为7;加权滤波的滤波矩阵为行向量为[1,6,15,20,15,6,1-1构成的矩阵,以为64. 对应服务为record[]DataProcess.Smooth(Datetimestart,Datetimeend,boollinear),其中start为起始时间,end为终止时间,linear为线性滤波标志,返回值即为滤波后的输出值. 1.6插值分析 如果观测者仅能获得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数据,就无法体现被观测的农田与观测者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插值,将空间插值后的数据提供给用户,使观测者只需输入位置信息即可获得所需的数据.因为同一农田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都是连续变化的,所以采用插值分析获得的数据是可信的.插值方法采用简单的两点插值和全图距离倒数插值2种. 1.6.1两点插值 两点插值又叫线性插值,取最近的2个点A,B的观测值为参考值,计算任意点的值.y一丝坚≯盟,(3)L其中L为最近两点距离,z。为插值点距A点距离,z:为插值点距A点距离,Y。为A点观测值,Y:为B点观测值.两点插值非常简单,而且不受其他点干扰,通常在部署网络时用于校验观测点传感器工作情况. 1.6.2全图距离倒数插值 两点插值计算简单,但是缺乏连贯性,每次参考点发生变化时插值结果会跳变,因此提供全图距离倒数插值服务,用户可以任意选用插值方法.全图距离倒数插值公式如下‘10]:3,一∑暑/∑z1, 其中zi为观测点i的观测值'rl为观测点到插值点的距离,n为观测点集的规模.对应服务double[]DataProcess.getValue(doublelongitude,doublelatitude,boolsimple),其中longitude为插值点经度,latitude为插值点纬度,simple为两点插值标志,返回值即为插值点湿度、温度和光照观测值. 2结果与分析 网络被部署在新疆哈密、石河子和北京,图2为新疆石河子的网络实际部署图.为保证通信质量,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节点被部署在2m左右的支架上. 由于距离较远,传感器节点须通过多跳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网关,实验中跳数最大为6,通信距离400m左右. 传感器网络在4个月中采集到大量的数据,通过相应的服务,可以采集区域内任意点的数据曲线. 用户观测的对象由传感器网络节点转变为被观测对象,可以通过选择位置直接获得观测值.展示了哈密实验田中经纬度与石河子实验田的土壤湿度和光照曲线,在7月4日至7月5日哈密经历了一场降雨,在降雨期间光照强度急剧下降,而土壤湿度则迅速攀升直到夜间降雨停止湿度才开始回落.而石河子则是多云问阴的天气光照强度发生变化,而土壤湿度则基本持平. 通过相关数据服务,用户可以使用装在手机上的移动客户端访问网络.定位系统包括2部分内容:1)利用手机GPS进行定位,通过服务现场记录节点经纬度,并提交服务器.2)通过服务获取网络中各节点位置及其数据,通过插值算法将数据与位置关联起来,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此时传感器网络对用户完全透明,用户可以直接获取自己所关心的位置的农田参数. 数据管理论文: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信息化发展 近几年,我国各级环境监测部门都积累了大量与环境有关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管理的手段还停留在单机和手工处理阶段,数据质量主要依靠人工检验,这就出现了无法有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甚至还会引发错误。如果数据出现错误,就无法反映实际情况,相关高层也就无法及时应对紧急的环境事故,继而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1开发系统的要求 建设信息化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主要是为了加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对监测数据的管理和综合分析,进而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网络、B/S、GIS、数据库、Internet/Intranet、智能化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收集、汇总、审核、统计分析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之后形成报表,从而实现信息的完整收集、迅速传递、高效管理、综合分析和共享。 2系统设计 2.1平台的开发 不同城市的环境监测系统开发平台是不同的。其中,大部分系统使用的都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NET作为技术开发平台,使用的开发语言为NET语言、VB语言和ASP语言,这些都是系统最常用的语言。而个别WebGIS部分是不用语言来编程的,它使用的是MAPINFO家族技术和MAPX技术。这2项技术和语言编程同样重要,并且该系统主体是用可以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行的B/S构建的,而录入使用的结构是由C/S构建的,可以有效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 2.2数据库建设 该系统所用的数据库为SQL-SERVER2000,它是用关系型数据库来管理数据的。由于该系统的空间关系不复杂,而且空间属性相对简单,所以,可以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数据有环境质量基础数据、环境质量标准数据、自动监测数据和例行监测数据等。其中,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包括环境质量各要素的基本信息,即各级环境监测站,湖库、湖库垂线,河流、河流断面,饮用水水厂、饮用水源地、饮用水采样点,地下水、入海河口以及近岸海域监测点,噪声监测点,空气、大气监测点,网格等主要要素的基本信息;环境质量标准数据是指评价环境时用到的各种国家标准;自动监测数据包括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空气日报预报数据;例行监测数据则由水、气、声三大监测数据组成。为了适应环境监测中一点多用的需求,数据库中还设计了水环境点位属性表和空气点位属性表。通过点位属性表,分析人员可以灵活管理点位的变化,并且按照某一属性分析数据,从而实现合理利用、监测数据的目的。 2.3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互换 系统使用了B/S架构后,要想简化操作,就可以利用WebService。这种简化主要就是实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互换。WebService在网络运行中能发挥调用的作用,以此来满足客户端的调用需求。只要调试了客户端,那么,WebService就可以在服务器中运行,并处理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各个服务端的数据收集起来,最后再把最终的结果返回到调试区域。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互换可以实现两者间的高效互动。 3主要功能模块 信息化环境监测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有例行监测数据的录入模块,导入导出模块,数据管理、分析模块,自动监测数据的管理模块,监测点位管理模块,WebGIS数据查询分析模块和系统设置模块。例行监测数据的录入模块主要为C/S结构,它具有清空数据库、导入数据、检测值校验设置、数据录入、数据查询修改和设置地区年份等功能,同时,还能得到规范的监测数据。例行监测数据的导入导出模块主要是提供DBF格式和ACCESS格式的数据,它不仅可以排除掉错误的数据,提示错误,还可以自行规定校验的规则,比如监测点位完整性校验、监测值范围校验等。分析结果会在EXCEL中被编辑,使数据和检测结果更加直观。例行监测数据管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和监测数据管理两部分。基础数据管理主要是指数据的查询和修改、基础代码数据年份间的转换、数据增加等;监测数据管理主要是数据的简单、高级查询,还有要按照点位属性查询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的管理模块包括水质自动周报管理和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管理。监测点位管理模块是为了适应一点多用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这个模块可以实现用户管理水和空气点位的需求,同时,用户还可以添加或修改属性类别满足自己的需要。WebGIS数据查询分析模块具有视图功能,可以修改图像数据,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而该模块还可以实现属性数据与地图数据的图文互查,为各类数据的分析绘制专题图,比如柱状图、面状图还有饼状图等。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数据,还能够更加清楚地呈现相关问题。系统设置模块囊括了地区设置、数据校验规则管理和环境标准管理。 4结束语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为人们的工作服务,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了需要人们不断思考的内容。环境监测数据的传统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所以,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刻不容缓。 作者:程诗雨 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环境保护局 数据管理论文:主数据管理应用下的轨道交通论文 1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日益向全球化迈进,为应对不同业务部门的个性化需求,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众多系统造成数据量不断增加。主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重叠现象日益显著,由于同一主数据在不同系统内部的标志和描述不统一,从而导致企业数据大规模形成冗余,用户无法确定其有效性,造成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业务差错率升高。即便在同一个应用系统内,所涉及的物料、人员、客户等主数据信息随着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规模和分散的程度也不断增长,同一主数据在同一应用系统中会被不同的用户维护成为不同的对象,企业无法出具精确的分析报表,导致企业领导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在信息化道路上高质量的数据已经成为区别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主数据是企业运作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基本信息,它们长期存储在数据库中,集中存储并且可以由各组织维护和使用,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主数据的有效管控,可以支持经营管理层便捷地获取多种业务角度的全面分析报告,加深数据挖掘和透视;可以保证业务管理层使用主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并可以帮助业务操作层人员统一沟通语言,降低沟通成本。一个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是否实施了主数据管理最终的结果有着鲜明的对比。 2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根据该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布实施的策略,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目标为:1)整个集团内制定并执行统一的,并且是符合业务要求的、科学合理的主数据标准;2)通过主数据标准的执行使得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环节使用的主数据完整统一,只有一个真实的版本并且质量较高;3)提高数据的使用率和用户对企业数据质量的信任度;4)满足企业的诸多管理战略目标的需求。 3主数据管理系统实施 3.1主要实施内容1)制定四类主数据标准会计科目:立足于集团财务报表需求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物料:包括原材料、标准件、成品和半成品,重点解决物料整体分类和对应属性标准。客户:制定集团统一管理的客户主数据的数据标准。供应商:制定集团统一管理的供应商主数据的数据标准。2)系统建设固化主数据标准和管理流程等,为用户管理主数据编码提供系统平台。实现对新增主数据编码的申请、审批、、更改、映射和查询功能。3)数据清理按制定的各类主数据标准对现有的会计科目、物料、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进行清理,对清理后的规范数据进行集团统一编码,并导入主数据管理系统供集团及各企业共享使用。4)建立有效的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建立主数据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建立主数据管理组织及职责设置。 3.2系统应用架构该公司选择了国际领先的SAP公司最新的主数据管理产品MDM7.1,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和强大的管理功能,但它本身没有流程审批控制功能。为了实现对集团主数据的申请、审核、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将主数据标准、流程固话到系统中,该公司自主开发了工作流平台,并与SAPMDM系统集成应用,实现了整个集团主数据(物料编码、会计科目、供应商、客户)申请、审核、、修改等管理流程,为整个集团实现研发平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决策支持系统(BW)等系统的全面集成共享奠定基础,实现了跨企业、跨系统的业务数据集成应用,主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架构。 3.3实施方法MDM系统的实施是组织、流程、标准、平台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实施推动工作巨大,主要的实施方法如下: 1)组织准备和MDM系统培训宣贯项目调研准备及集团数据标准宣贯,了解企业信息标准化现状并组织协调集团标准化专家进行标准培训。(1)了解企业各类主数据活跃数据量(存在于哪些系统,由哪些部门负责收集),确定数据收集范围。(2)了解企业各类主数据维护流程及编码规则。(3)建立企业主数据清理团队(包括内部顾问、关键用户)。(4)通过培训使最终用户了解主数据质量的重要性。(5)通过培训使最终用户了解物料、客户、供应商、会计科目等主数据标准规范。(6)通过培训使数据清理团队了解数据收集及清理方法。 2)数据收集及清理与数据的初始化(1)按照已确定的数据范围采集原始数据并存档。(2)制定数据清理流程及数据清理计划,划分数据清理过程相关人员职责。(3)汇总收集数据,按照主数据标准进行数据规范性检查,组织自身排重,检查和排重完毕后提报给MDM系统负责人,并存档;对于物料分类等标准问题,汇总记录后提交给集团标准化专家,并跟踪协调,直至问题全部解决。(4)MDM系统负责人对数据进行排重检查,将疑似重复数据反馈给原企业确认。(5)数据清理并检查完毕后,将清理出的所有主数据统一进行编码分配,导入MDM系统并下发至各企业相关信息系统。 3)MDM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1)系统集成方案讨论,结合集团现有集成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进行具体的集成方案讨论。(2)了解企业正在实施的系统内容,为系统集成及数据清理做好基础。(3)集成接口实现,制定数据映射规则,通过SAPPI进行配置,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 4)上线前准备及系统配置(1)收集企业组织机构,完成主数据管理系统内组织机构的创建。(2)收集系统用户申请表,完成平台内用户创建,分配用户的角色、业务权限及功能权限。 (3)配置各类主数据的申请流程,包括物料、客户、供应商、会计科目等主数据的申请、修改、分发等业务流程。(4)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关键用户进行MDM系统操作培训并编写用户操作手册。 5)系统上线及运维支持(1)建立系统运维组织及和职责划分。(2)做好系统支持及运维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系统与数据问题,对问题进行汇总记录,并持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 4应用效果及效益分析 4.1应用效果通过成功构建集团统一的主数据管理系统,建立集团统一的主数据标准、管理流程、支撑平台,保证整个集团基础公共数据的一致,促进了各企业规范基础管理,推进了全集团信息资源共享。为集团实现重要物料采购动态对标、财务综合分析、供应链优化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提升集团科学决策分析能力。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实施获得了以下收益:1)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起集团公共基础数据标准库,实现了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其它信息系统的灵活数据交换,为集团整体信息化建设综合集成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础。2)有效解决集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即缺乏公共数据的标准和统一编码,尤其是物料编码的统一。这是集团推进ERP系统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3)使用统一的公共数据编码标准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数据合并、整理、对比等工作量,提高效率,降低工作复杂性,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 4.2经济效益主数据管理系统自2009年12月上线运行以来,日均集团统一主数据编码300多个。用户每天登录主数据管理系统申请、审核、审批物料等主数据。与此同时,主数据管理系统与公司SAP-ERP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BW)的接口每天进行稳定的数据交换。由于有了统一的主数据管理系统,各类主数据的数据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按照业界调查统计报告,仅数据质量提升一项即可带来平均28.5%的收益。同时,由于主数据管理系统统一了各企业的物料编码,使得集中采购业务的操作性大大提高。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与集团供应链电子采购平台的集成应用,为推动采购对标、集中采购,阳光采购等管理手段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截止2013年底各企业线上采购金额已达到201亿元,线上降采金额约为7.6亿,综合线上采购率为50%,如果全部实现线上采购,降采金额预计超过10亿元。 作者:魏涛单位: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论文:开放存取资源元数据管理案例分析 1OAPS概述 OAPS是由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逢甲大学三校图书馆于2Oo4年7月共同发起的一个联合式机构仓储计划,即学生优秀作品仓储计划。目前已经加盟的成员有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建立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_1]。该联合机构仓储的目的在于更广泛地传播和利用各个成员机构的优秀作品资源,实现优秀作品快速、有效地交流和共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是以开源软件DSpace系统为基础。通过应用OAIHarvester2.0元数据收割软件和本地开发XMLParser软件,收割各成员机构利用DSpace系统建立的本地机构仓储元数据(及数字对象)的方式建立并提供服务的仓储网站。OAPS面向全球提供免费元数据检索。并通过OpenURL技术链接至各成员机构的全文资源。 2OAPS元数据标准的选择 建立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其元数据标准.由于OAPS采用了DSpace系统,而DSpaee默认的元数据标准就是DC元数据,因此DC元数据自然而然地成为OAPS的首选标准。虽然OAPS的成员机构仓储都采用了DC元数据标准,但各成员机构在应用时的元数据结构又有所不同,因此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采用取合集的原则,尽量保留各成员机构仓储的所有元数据字段。另外,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充分利用了DC元数据的特性,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了DC元数据的14个基本元素,并增加了Degree和Course元素。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的元数据方案如表1的DSpace-DC列所示。表1也给出DC元数据与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DSpace—DC的对应关系。 3OAPS元数据的生成 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的各成员机构的元数据主要通过表单提交元数据的方式生成。当然.OAPS各成员机构都规定了只有获得授权的用户才能提交元数据表单。用户只需参照各成员机构DSpace帮助项中的“submit”指示提交元数据,“sub—mit”中对每个元数据元素的填写进行了明确的说明。虽然DSpace系统利用元数据提交表单生成元数据很方便快捷,但是在提交的过程中,缺乏自动纠错功能。如填写Tide元素时,出现词汇错误,DSpace系统的提交程序无法自动检测,只有通过管理员的审核工作才能发现。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的元数据生成主要有2种途径:一种是收割成员机构仓储中的元数据;一种是远程直接提交元数据。收割生成方式将在下节阐述。远程直接提交元数据方式与各成员机构的元数据提交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OAPS元数据的 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以及各成员机构仓储都采用了DSpace系统,DSpace系统通过OAICat作为一个数据提供者向外元数据资源。OAICat是OCLC开发的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遵循OAI—PMH协议。因此,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以及各成员机构仓储的元数据能够被诸如GoogleScholar、Scirus、OAIster之类的网络搜索引擎检索。 5OAPS元数据的收割与解析 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的元数据收割主要通过遵循OAI—PMH协议的OAI.Harvester2.0软件实现。0AIHarvester2.0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者(ServiceProvider)从遵循OAI—PMH协议的仓储中收割元数据。OAIHarvester2.0遵循OAI—PMH协议的技术框架,它通过HrrP协议向数据提供者发送请求,数据提供者根据相应的请求返回一个XML文档,发送的H11、P请求不同,返回的XML文档内容就不同。OAIHarvester2.0主要通过请求动词和时间戳控制其收割的元数据范围。截止到2011年5月13日。OAPS联合仓储网站已经收割到1614条元数据记录。OAIHarvester2.0将收割到的元数据存储至本地服务器。为了将收割到的XML文件解析为DSpace系统能够导人的格式。需要利用元数据解析技术对XML进行解析。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自行设计开发了一个XMLParser软件。设计者在开发时。考虑到不同数据提供者在提供的xML文档数据格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XML—Parser开发过程中,采用了通用性和适应性原则。由于OAIHarvester2.0收割到的是DC元数据元素名称,但DSpace系统可接受的DSpace—DC元数据既有元素名称又有修饰词,XMLParser在解析数据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映射处理。另外,考虑到各成员机构仓储提供的元数据有所差别.XMLParser为针对每个仓储建立了专门的映射文档,以便准确地解析出元数据。 6OAPS元数据的增值 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将收割到的DC元数据转换为本地统一的DSpace—DC元数据,通过统一的界面对元数据进行了索引。从而解决了由于不同成员机构仓储元数据结构和索引方法的不同.给用户带来的资源难发现、难检索的问题。OAPS以用户服务为中心。对收割来的元数据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聚类,如从主题、题名、作者、日期等角度对元数据进行聚类。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检索浏览方式。 7对OAPS元数据管理的评价 0APS联合机构仓储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成员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重视,自成立以来,成员机构每年都会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讨论OAPS的发展事项.积极探讨有关OAPS的相关技术问题,如元数据标准及共享方案等技术问题。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采用DSpace系统作为资源组织的基础,遵循了OAI—PMH协议,统一了元数据标准,实现了仓储之间的互操作,并对元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增值处理。虽然OAPS联合机构仓储网站在元数据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同样利用DSpace软件开发的香港科技大学机构仓储相比,首先。OAPS联合机构仓储缺乏明确的相关元数据政策说明,不便于用户对其元数据细节的相关了解和使用。而香港科技大学机构仓储中有明确的元数据使用政策说明、元数据提交政策说明,比如其在元数据使用政策中规定任何人可以免费获得元数据,同时规定在非商业应用的情况下,只要提供其OAI标识符或原始元数据记录链接,就可以在没有获得事先许可的条件下以任何方式使用其元数据『3_。其次,OAPS联合机构仓储缺乏相关元数据技术说明,而香港科技大学机构仓储在其系统特征中明确说明其采用的是OAI—PMH协议和SRW协议。便于用户对其元数据互操作技术的了解。最后,OAPS联合机构仓储缺乏对DSpace已有元数据提交界面的修改.而香港科技大学机构仓储针对DSpace本身提交界面太复杂的特性,在其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得元数据提交更便捷,也更符合用户习惯。由于DSpace系统本身存在一些元数据处理方面的缺陷,比如DSpace在元数据扩展问题上,只能完成对新元素的注册,并不能在资源提交过程中自动添加新注册元素的属性描述项_4]。这就造成采用DSpaee系统的仓储在元数据管理上难免有些不足,因此.需要对DSpace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以增强其元数据管理功能。 数据管理论文:经计局发展数据管理计划 2009年我县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市统计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统计改革,夯实统计基础,规范统计行为,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质的统计服务,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精心组织,抓好国情国力调查 2009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关键之年,按照经济普查工作方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普查登记工作。普查登记工作是经济普查能否取得一次性成功的关键性工作,必须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普查业务培训和指导,严把普查源头数据质量关。要坚持依法普查,严肃查处经济普查中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普查计划,力争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抓进度、保质量,确保普查登记工作紧张有序稳步推进。 二是抓好数据审核处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做好普查数据的审核、录入和处理工作。要落实好审核及录入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及早做好数据处理硬件、软件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是加强数据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种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抽查、审核与评估,接受上级经普办的检查。要成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控制与监督检查,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四是做好普查数据工作。在数据审核、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向社会公布我县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有关数据,为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继续抓好普查宣传工作。动用各种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宣传方式,集中宣传经济普查的有关知识及方针政策,使各类企事业单位充分理解经济普查,主动配合经济普查,确保经济普查顺利推进。 (二)拓展职能,打响统计服务品牌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品种。紧紧抓住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增强统计服务的针对性。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把握重点。加强对全县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努力把握和反映苗头性、趋势性问题,重点加强对经济运行形势、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问题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跟踪、统计服务,充分发挥统计晴雨表功能。 二是注重调研。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依托全面、系统的统计资料,深入开展调研,加强专题研究,形成有较高价值的统计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当好参谋,做好助手。 三是深化服务。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人大有关会议提供参阅资料。加强部门协作,做好统计数据对外加工整理服务,并依法为企业及乡镇和有关部门做好评比、论证材料的认证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在*门户网站公开有关统计信息和统计数据。通过撰写《统计信息》、《统计分析》,编印《*经济动态》、《镇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卡片、《*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满足社会需求。 (三)深化改革,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一是注重服务业调查、贸易业调查、能源调查等专业报表制度和“一套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等新制度,从方法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上确保数据质量。 二是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基础工作。根据市局统计业务和我县相关考核工作要求,强化第三产业名录库管理工作,做好第三产业核算考核。 三是严格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加强对基层数据的审核力度,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严肃性。 四是严格执行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下管一级的规定,积极推进专业统计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方法的协调,做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与专业统计数据衔接,着力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数据与专业统计数据的匹配性。 (四)夯实基础,提升统计工作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盐政办发〔20*〕1*号),进一步明确统计机构的综合职能和职责范围,完善基层统计网络,加强部门、镇(区)和村(社区)统计力量。加强统计业务培训,组织好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统计人员的统计继续教育培训,抓好统计职称教育和高级统计师的评审推荐工作,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要进一步做好名录库维护管理工作。积极协调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建立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利用窗口行政记录及招商信息,依托各镇(区)及部门的力量,做好统计单位登记工作,确保名录库资料按时提供、动态维护、信息共享,提高名录库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和网上直报工作。加强基层计算机技能培训,拓展网上直报专业统计领域。加强统计信息网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提高统计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水平。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管理,指导和督促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四是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按照基层统计规范化、报表台账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全面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五是加强部门协调。理顺与部门统计的关系,搭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统计平台。 (五)及时准确,全面完成统计调查 一是强化质量意识,做好统计定、年报工作。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组织实施,明确目标责任,落实规范标准,及时、准确、全面完成农业、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房地产、建筑业、科技、劳动工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专业统计20*年年报和2009年定报工作。 二是强化能源统计工作。落实能源统计制度,加强节能降耗统计,认真做好我县节能进展情况、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数据质量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监测,确保能源监测工作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根据部门间分工协作的能源统计工作机制要求,协同配合做好我县节能降耗目标年度考核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县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以提高三产比重为突破口,完善服务业统计,健全规范服务业统计信息搜集渠道,全面准确反映我县服务业发展进程。 四是抓好各项专项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和质量评估机制,积极开展规模以下工业、规模以下能源、限额以下服务业、限额以下贸易业、企业景气调查、5‰人口变动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等各项专项调查;做好“平安浙江”群众满意率、食品安全感、软环境调查等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做好科技、妇女儿童等统计监测工作。 (六)依法行政,推进统计法制建设 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统计“五五”普法教育。按照省、市县“五五”普法规划,落实好2009年的“五五”普法工作。充分利用业务培训、经济普查和专项调查等有利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各项宣传活动,加强《统计法》和《普查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推进各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是要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研究统计执法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统计执法的突出问题。加强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计执法水平。坚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统计执法行为,推进统计法制建设。 三是要继续加大统计稽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案件。以重点行业为突破口,加强日常稽查工作,扎实开展统计专项检查,加大迟报、拒报、瞒报、虚报的处罚力度。强化监察、法制、司法、统计联合执法。加大对部门、镇(区)、企事业单位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统计进程。 (七)强化效能,增强统计工作执行力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的学习。要切实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要把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统计工作的具体实践上来。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确保机关人员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断。 二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更新、学习统计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国家及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努力培养既精通统计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好思考分析问题和判断预测能力的专家型专业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统计部门的工作水平。 三是要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争先创优等各项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五型”机关的创建活动,使局内部形成一个团结、协调、齐心、高效的事业型、创业型团队。 数据管理论文:计算机网络数据管理 [论文关键词]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论文摘要]本论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C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C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T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T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T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 AT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T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T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T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数据管理论文:电子商务数据管理 [摘要]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取决于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取决于信息的处理利用能力。如何化信息优势为竞争优势,是企业制胜于市场的一个法宝。本文论述了一种信息处理利用的有效工具——数据挖掘方法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据挖掘方法电子商务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传统商务正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向电子商务全速挺进。这种商业电子化的趋势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便利的交易方式和广泛的选择,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加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信息和购物行为特征的可能性。数据挖掘技术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将为正确的商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可靠的保证,是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一、何谓数据挖掘及方法 确切地说,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KDD),是指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隐含的、未知的、非平凡的及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或模式。它融合了数据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比较典型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等。它们可以应用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决策分析和管理的各个不同领域和阶段。 1.关联分析。关联分析,即利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挖掘隐藏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它能发现数据库中形如”90%的顾客在一次购买活动中购买商品A的同时购买商品B”之类的知识。 2.序列模式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和关联分析相似,但侧重点在于分析数据间的前后序列关系。它能发现数据库中形如”在某一段时间内,顾客购买商品A,接着购买商品B,而后购买商品C,即序列ABC出现的频度较高”之类的知识,序列模式分析描述的问题是:在给定交易序列数据库中,每个序列是按照交易时间排列的一组交易集,挖掘序列函数作用在这个交易序列数据库上,返回该数据库中出现的高频序列。在进行序列模式分析时,同样也需要由用户输入最小置信度C和最小支持度S。 3.分类分析。设有一个数据库和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别(标记),该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记录都赋予一个类别的标记,这样的数据库称为示例数据库或训练集。分类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示例数据库中的数据,为每个类别做出准确的描述或建立分析模型或挖掘出分类规则,然后用这个分类规则对其他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分类。 4.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输入的是一组未分类记录,并且这些记录应分成几类事先也不知道,通过分析数据库中的记录数据,根据一定的分类规则,合理地划分记录集合,确定每个记录所在类别。它所采用的分类规则是由聚类分析工具决定的。采用不同的聚类方法,对于相同的记录集合可能有不同的划分结果。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较为理想的起点就是从一个数据仓库开始,数据挖掘可以直接跟踪数据并辅助用户快速做出商业决策,用户还可以在更新数据的时候不断发现更好的行为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未来的决策当中。 二、据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能发现电子商务客户的的共性和个性的知识、必然和偶然的知识、独立和关联的知识、现实和预测的知识等,所有这些知识经过分析,能对客户的消费行为如心理、能力、动机、需求、潜能等做出统计和正确地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具体应用如下: 1.分类与预测方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应用最多的技术。分类的目的是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通常称作分类器。分类器的构造方法通常由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这些方法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到给定类别中某一个,以便用于预测,也就是利用历史数据记录,自动推导出给定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 2.聚类方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聚类是把一组个体按照相似性原则归成若干类别。对电子商务来说,客户聚类可以对市场细分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持。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类别的个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而不同类别的个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通过对聚类的客户特征的提取,电子商务网站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数据抽取方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数据抽取的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浓缩,给出它的紧凑描述,如求和值、平均值、方差值、等统计值、或者用直方图、饼状图等图形方式表示,更主要的是他从数据泛化的角度来讨论数据总结。数据泛化是一种把最原始、最基本的信息数据从低层次抽象到高层次上的过程。可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和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采用维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抽取,他针对的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客户数据仓库。在数据分析中经常要用到诸如求和、总计、平均、最大、最小等汇集操作,这类操作的计算量特别大,可把汇集操作结果预先计算并存储起来,以便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使用。 4.关联规则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管理部门可以收集存储大量的售货数据和客户资料,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发现关联规则。如分析网上顾客的购买行为,帮助管理者规划市场,确定商品的种类、价格、质量等。通常关联规则有两种:有意义的关联规则和泛化关联规则,有意义的关联规则,即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的规则。最小支持度,它表示一组对象在统计意义上的需满足的最低程度,如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客户数量、客户消费能力、消费方式等。后者即用户规定的关联规则的最低可靠度。第二是泛化规则,这种规则更实用,因为研究对象存在一种层次关系,如面包、蛋糕属西点类,而西点又属于食品类,有了层次关系后,可以帮助发现更多的有意义的规则。 三、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商业运作模式的必然选择。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充分发挥企业的独特优势,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企业在在电子商务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数据挖掘算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数据挖掘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内容提要】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在气候和环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已在进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项目,将使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还对历史地理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发表了看法。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地理学的分支。但由于历史地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必须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学所用,也被看作为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不仅具有历史地理学的共性,而且具有中国的个性。这是由于这门学科在中国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过程,也拥有举世无双的优越条件,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学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于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禹贡》虽然是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却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而且由于其中的内容来源不一,并不排除一部分记载来自战国后期以前的时代,可以说,中国人注意并记录以往的地理现象,开始于战国以前。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时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专著,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并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尽管作者班固并不以地理学见长,但由于他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所以还是开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雏形。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时代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 《汉书·地理志》的作者生活在公元1世纪,但依靠当时保留着的历史文献,对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的一些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关隘、寺庙、纪念地等都作了记载和简要的考证。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所记载的范围也不限于当代或作者的见闻所及,而是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使《水经注》成为继《汉书·地理志》以后最重要的一种历史地理著作。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之所以能知道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态势和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之所以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中国古代一直具有重视历史的传统。沿革地理历来被看成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一贯受到学者的重视。沿革地理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涉及到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十三经》和传统正史的理解和解释的有关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乾嘉学者无不致力于沿革地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具体成果方面几乎都推向极致。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是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以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934年初由顾颉刚首倡、谭其骧协助成立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还是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的。1935年初,《禹贡》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但从此后《禹贡》的内容和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和方向看,还是侧重于沿革方面的。而且,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随之进行的内战使禹贡学会不得不停顿,学者们的愿望无从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教育部列出的大学历史系课程中还只有“沿革地理”,而不是“历史地理”。 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其中以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意见最为有力。1953年院系调整后,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不久,北京大学率先在地理系中招收了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此后,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室、教研室,有的还招收了专业本科生。到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尽管由于的破坏,出现了多年的停顿,集中反映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还是在70年代末大致完成。到20世纪80年代初,历史地理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粗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形成了不少新的分支,在历史地图编绘、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行政区划史、移民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地区开发、环境变迁、气候变迁、灾害与社会、上海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在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陆续退出研究领域后,一批中青年学者已经成为各个分支的学术带头人,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位或留学经历,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学术梯队。近年由教育部确定的106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名列首批,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就是以该校的历史地理研究所为主组建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HGIS)已经完成首批样本,初步进入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在整体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所以大多数学者将历史地理学归属于地理学,少数学者认为它属于历史学,或者是介于地理学和历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对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建立在历史文献基础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而不是以实地考察为主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没有异议的。尽管历史地理研究离不开地理学的基础原理,同样需要采用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并借助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绝对离不开文献资料。正因为如此,尽管现代历史地理学首先产生在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尽管它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手段适应于各大洲的各个国家,但只有具有丰富的、延续的、系统的历史文献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加拿大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集中在历史人文地理,并且主要是17世纪以后的课题。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现象的变化尺度往往以数百年或千年计,在缺乏长达千年的、延续的历史资料的前提下是无法进行的。 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却具有举世无双的优势,有条件进行长时段的、持续的、大范围空间、长时段时间和全方位的研究。这是因为: 中国有悠久和延续的历史。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并且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通过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还可能将历史提前到夏朝以前。尽管目前得到证实的中国历史还不如埃及、巴比伦的长,但从夏朝开始,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作为历史主人的主体民族是从以夏人为中心的华夏诸族发展下来的,不像其他文明古国的历史早已断绝,当年的主人或者早已迁离,或者已经灭绝。 中国历来有辽阔的疆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一般都有数百万至上千万平方公里。尽管疆域时有盈缩,内部也有过多次分裂割据,但一般都能在北起今阴山山脉、燕山山脉、辽河下游,南至海南岛和南海,西起陇东高原、川西高原、横断山脉,东至于海的范围内实施着有效直接的行政管理,从18世纪中叶起又扩到今中国全境。这就为历史地理学进行大范围的、可比较的、前后连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数以十计,政权数以百计,行政区数以千计,使用过的地名数以万计,涉及的人物、事件、制度更难以数计,为历史地理学者留下巨大的发展潜力,也留下了不少千古之谜。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内拥有多种自然地理环境,跨越北半球的寒、温、热三带,拥有东亚大陆的三个阶梯,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和地貌,包括世界最高的山脉、最低的盆地之一、最长的河流之一、最大最厚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平原,以及其他多种世界罕见的地理现象,形成了很多景观迥异的地理区域。由于开发时间长、供养人口多,大多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过显著的变迁。这些都为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题。 中国历来人口众多。从公元初的6000多万人发展到1850年的4.3亿人,又增加到1953年的6亿余人,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一直占着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比例。从古代的华夏诸族、三苗、百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到今天的56个民族,中国始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尽管自古以农立国,以农为主,同时具有游牧、饲养、狩猎、采集、捕捞等多种生产方式,农、林、牧、副、渔、手工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各种特种行业全面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文化丰富多彩,方言繁多。尽管儒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同时存在,各种民间的、地方的信仰变化无穷,就是儒家文化内部也有各种流派。这些都是值得历史地理学开发的无尽的宝藏。 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在总体上还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东亚以外也没有产生直接的、整体性的作用。但早在先秦时期,先民就开始了与境外的联系,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英、朱应、康泰、法显、宋云、惠生、常骏、玄奘、王玄策、慧超、杜环、李志常、常德、亦黑迷失、汪大渊、周达观、陈诚、郑和、王景弘、费信、图理琛、谢清高等旅行家、探险家、航海家、高僧给我们留下了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记载,有的是世界上唯一、在当时当地也没有的珍贵记录。同样,竺法兰、安世高、安玄、康僧会、支谶、鸠摩罗什(Kumarajiva)、阿罗本、伊本·瓦哈伯(ibn-Wahab)、马可·波罗(Marco Polo)、伊本·拔图塔(Ibn-Battutah)、鄂多立克(Odorico da Pordenone)、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e Montecorvino)、邓玉函(JeanTerrenz)、利玛窦(Matteo Ricc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庞迪我(Didaco de Pantoja)、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徐日shēng@①(Thomas Pereira)、罗雅各(Giacomo Rho)、毕方济(Francesco Sambiaso)、冯秉正(Josephde Moyriade Maillac)、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等人因种种原因来到中国,或者传播佛教、景教、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带来了西方、阿拉伯、印度文明,或者向外界介绍了中国当时的情况,其中也有未见于中文记载的重要资料。具有如此多的研究中外交流史和世界文明史的资料,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者的幸运。 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开始于甲骨文,现在已完全能够解读。战国后期,各国间的文字交流已没有障碍。从秦始皇统一和规范文字至今,中文的基本构造的意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文字记录,传抄或印刷了世界上最多的书籍,保存至今的书籍和其他文字记载如金文、碑刻等,无论数量、内容和种类,都是世界上最多的。此外,还有和田文、粟特文、吐火罗火、吐蕃文、契丹文、西夏文、蒙文、满文、彝文等各种文字的史料,大多已得到解读。其中仅地方志就有8000多种,对明、清以来各地的记载非常详细。用中文译成的《大藏经》所收录的佛经,由于一部分原本早已散佚,成为有关资料的唯一出处。这样的历史文献资源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同样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缺损或空白,但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历史地理可以研究的时间最长,空间最广,资料的密度最高,可信度最大。 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做出独特的贡献 自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地球上出现了气候的急剧变化和不少自然灾害,大多数地方的环境趋于恶化,最近在中国北方出现的罕见的沙尘暴和各地普遍的春季高温更使人们对未来的气候和环境变迁充满了困惑和忧虑。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也在为未来担忧,而科学家的预测莫衷一是。科学不是算命,不能未卜先知,科学的预测只能建立在大量实践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但人类认识规律需要相当长的积累,如对一种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的了解,都需要一个比较长时段观察。如果不做长时段的研究,就要总结它的规律,来预测它未来的发展趋势,那是非常危险的,或者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幸的是,人类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来观测气候,如气温、风向、风力、气压、降水等,到现在最长只有170多年,能积累那么长年代资料的站点在全世界只有50个,其中的90%集中在西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完全依靠现代科学仪器积累起来的气候资料,那最多只能研究西欧四十几个点不到200年间的规律。而且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周期或长或短,如太阳黑子变化是11年一个周期,而气候冷暖的变化却有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周期。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上一世纪的气温的确呈上升趋势,但仅仅100年的资料能证明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吗?谁能肯定100年后气温是继续上升,还是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或者进入一个下降阶段呢?退一万步说,即使这170年的资料能够提供西欧地区的规律,也不可能解决全世界的问题。至于我国,能够积累100年以上现代气候观测资料的点也屈指可数,大多数县级观测点的资料是从1958年后开始的,比研究西欧的条件更差。幸运的是,依靠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各种信息,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更多的气候变化状况,有可能使我们了解更多的规律性。当然,科学家也可以利用孢子花粉分析、土壤沉积物分析、生物种类、碳[14]断代、考古发掘等方法来获得气候资料,但在信息的延续性、广泛性、精确性方面,与文献记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例如,现存的甲骨文中有好几条有关亚洲象的记录,证明殷人猎象已很有经验,在王都殷(今河南安阳)附近的田猎区内常有成群的野象在活动。另外,甲骨文中出现的十多种天气现象的字中,没有冰、霜等字。结合考古发现的其他证据,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是一个气温偏高明显的阶段,其年平均气温比今天还高,黄河以北地区的冬季气温比今天上海一带还要高。所以说,从上一世纪开始的气温升高并没有超过历史时期的极限。同样,我们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很多极端最低气温的记录,例如,上海附近的太湖在宋代冬天经常结冰,有时湖面完全冰封,上面可以步行和供车辆来往。苏州一带的运河也经常冻结,以至船只常都备有凿冰工具,不断破冰才能通行。这些情况,现在早已绝迹了,这说明历史时期长江三角洲冬天的极端最低温度比今天低得多。这就是说,近一个多世纪内出现的气温变化都还在历史时期“正常”的范围之内,在密切注视、认真对待的同时,不必过于紧张,过于悲观。 又如,建立在历史文献基础上的研究证明,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害,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州的大地震,死亡人数至少有83万。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已知黄河最大的洪水发生在道光二十三年,三门峡洪峰流量达到360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119亿立方米,相当于500年一遇。而20世纪内最大的1933年三门峡洪峰量是22000立方米/秒;1958年在河南花园口实测到的洪峰流量是223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86.8亿立方米,只相当于50年一遇。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大量类似的例子,这至少可以证明,自然灾害并不存在越来越严重的规律。人类活动固然会加剧自然灾害,但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或根本原因显然还是自然本身,这正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规律。 用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整理出来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程度、环境变迁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资料,结合其他历史信息,参照现代观测资料及其研究结果,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填补现代科学研究的空白,为更科学地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预测未来提供经验,为全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从传统历史地图到数字化、信息化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重大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和历史地图研制的一个里程碑。这部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末,包括20个图组、305幅地图和约70000个地名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除了内容丰富,收罗宏博的特点外,还在科学性、思想性和精确性方面大大超过了其他同类地图集。 严格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只能称为《中国历史疆域政区地图集》,或者是《中国历史普通地图集》,因为它的内容只包括历史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重要地名和有地名意义的建筑、具有政区性质的民族分布,以及作为地图必不可少的框架海岸、河流、山脉;而没有表达其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如地貌、水文、气候、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作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地图集,这些方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学术界需要这样一种地图集,根据我们的历史资料和已有研究水平也完全有可能编绘出这一图集,所以从1982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下,由谭其骧主编,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考古、近代史、民族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杭州大学等数十个单位的学者开始编绘一部包括20个图组、千余幅地图的三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稿已基本完成,正在制印中,第一册将于年内出版。 但由于印刷地图既不可能将不同年代的诸多内容绘在同一幅图上,又不能将历史时期地理要素的全部变化都用分幅地图表示出来,这种以静态地图来表示历史地理动态的矛盾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历史地图的使用者会有各种目的,但都需要找到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地区,而且希望能对原图上的内容有所取舍,删去不必要的点线,增加自己的内容,以突出主题。他们需要的是各种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历史底图,进而能将地图上的有关要素量化,计算出具体的数据。现有的印刷地图显然远远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历史信息的发现,历史地图必定有一个不断修改补充的过程,但传统的印刷地图的修订和制印却相当麻烦,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出版的地图总是落后于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 当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和数字化地图(digital map)问世以后,这些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如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决定不再简单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整理出版考释文字,而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China'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是: 制定一套完整、系统、全面、精确的编码系统,将所有能够发现并确定(包括能够部分确定)的历史地名全部编码,做到一地一码,即一个地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任何变化都将在基本码不变的条件下生成新的代码; 研制相应的数据库,要求容量充分,信息完整,检索便利,链接迅速,适应各种不同层次和探索的要求,将全部原始信息(包括史料、档案、数据、图像等)全部输入,并能不断更新; 以国家测绘局的数字化地图ArcChina(一百万分之一全国地图)为底图,逐渐上溯,明代以后编出包括县及县以上界线、县以下可考地名的逐年地图,此前编出包括县以上界线的可考地名、间隔尽可能短的阶段性地图; 在完成普通历史地图后,进一步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地理各分支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充实这一系统,使之日益完美,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将提供一套开放的地图和数据平台,从理论上说,可以提供中国历史上任何空间和任何时间的地图,供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和各类用户使用,或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其他全部产品将分批在互联网上,供全世界非商业目的的用户免费下载。 从2001年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ECAI,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on)等机构合作,在世界各国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已经启动这一项目的研制计划,并已完成和了第一批样本。这一项目将分阶段实施,以十年或更多的时间完成。 这一项目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地图的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所表达的内容是以中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化、庞大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的,加上二千多年沿革地理的传统和半个多世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完全有信心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例如欧洲的历史地图还只能编到200年前,目前正努力争取编到300年前,而我们完全可以编到2000年前,有可能编到3000年前。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我们的成果当然更先进。这样的水平是无可比拟的,没有争议的。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必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完成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向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折,将中国历史地理和历史地图的研究提高到新的高峰。 历史地理学如何为现实服务 作为一门科学,历史地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不是如何适应现实的需要。一味迎合现实需要,片面强调现实的需要,必定会影响学科的正常发展,甚至完全违背科学规律。1949年以后,历史地理学曾经受到政治因素的过度干预,因而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为现实服务。例如在历史疆域的研究中,常常因国家关系的改变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辽阔的疆域,不惜将不同年代的疆界拼凑成一幅极盛疆域地图。近年来,历史地理研究又受到经济因素和地方利益的影响,如削弱甚至放弃了必要的基础研究,以所谓的“成果”为创收手段,无原则地迎合一些地方开发旅游、抢名人、争古迹、以假乱真的需要。 这并不是说历史地理学不应该或者不必要为现实服务,历史地理学者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员当然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也应该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通过贡献或转让科研成果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仅完全正当,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发展方向。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只有学科本身得到正常发展,基础研究不断得到加强,才会有真正适应现实需要的成果。 为现实服务不是为一时一事服务,不能违背历史事实和科学规律。如果只是随大流,看风头,迎合现行政策,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而且贻害社会,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20世纪6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就论证了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根本原因是中游耕作方式的改变使水土流失减轻,流入黄河中下游的泥沙量减少。他认为,要彻底消除黄河下游的水患,关键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提出了农林牧并举,退耕还林,综合治理的建议。如果一定要为当时“大办农业”、“以粮为纲”的政策服务,他当然不能写这样的文章,或者提出这样的建议。但事实已经证明,谭先生这样的治学态度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为现实服务的典范。 正在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地理学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历史地理的各个分支都能有用武之地,也是学科发展的大好机遇。正确地阐述西部的历史地理背景,必然能对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投入。但是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同样存在着各种矛盾、认识的误区和不同意见,历史地理学者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不能简单地为现行的或当地的政策作解释,找依据。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地理的研究毕竟是以历史时期为主,而历史背景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为了突出学科的重要性而随意夸大历史因素的作用。 如何提高历史地理研究的水平 提高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途径很多,方面很广,但提高研究结果的精度是最重要的任务。固然,历史地理的一些分支和不少方面还是空白,亟需填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但一般说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研究力量、扩大研究领域来解决,而精度的提高却不是量的积累,而必须取得重大突破,是质的飞跃。 由于绝大多数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已经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复原,只能依靠文献记载,而现存史料中往往只有不完整的描述,普遍缺乏必要的数量,要进行量化分析相当困难,更难得出精确的结论,所以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对时间、地点、程度的定量精度很低。由于成果的精度不高,很难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也无法为归纳或预测提供可靠的数量根据,也难以得到其他学科的引用,受到运用部门的重视。 例如,现有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西北地区历史上曾经有森林分布,很多地方有良好的植被覆盖,但其他研究也提出了西北地区长期干旱,植被覆盖率一直很低,只在局部地区才有森林的观点。有的地理学家还指出,黄土高原上不可能有森林覆盖。孤立地看,这些观点都有道理,都可以找到史料根据,但却互相矛盾。你说某一朝代那里出产木材,他也可以说什么时候这里是不毛之地,且不说史料是否完全正确,那么史料没有提到的地方和年代(实际上占大多数)情况怎样呢?如果我们能提高研究的精度,从一般证明西北地区有森林提高到复原出不同时期具体的植被分布图,说明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有什么植被,以后有什么变化,哪些地方本来就没有植被,这些争论就能得出可信的结论。这样的研究结果无疑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必定会被相关学科和实际部门所采用。 又如,历史地理学对长时段气候变迁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如何将史料中十分粗略的记载转化为可靠的数据,并且能为国内外同行所接受,如何将这些数据的精度提高到一个适用的限度,例如年(时间)、县(范围)、摄氏度(气温)、毫米(降水量)、级(风力)等单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史料不可能有多少新的发现。依靠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不久就能将所有的史料收罗无遗,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已被历史地理学者推到了极致,要提高研究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努力。 中国历史地理学既然与历史学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和如此紧密的联系,它未来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整个历史学科的繁荣,也需要历史学科其他分支的重视。实际上,凡是与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有关的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历史要素都属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样,历史地理学的任何研究成果,都能为历史学各个分支所利用。两者之间目前存在的巨大差距正说明历史地理学的前景广阔,发展的潜力无穷。 中国历史论文: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兼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 内容提要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在侯仁之教授《历史地理学四论》的启迪下,对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接轨意识、综合系统性、时间特性以及促进学科发展的内外动力等几个方面,从有助于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健康发展的角度,作了简要的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四论》 理论与实践 国际接轨意识 综合系统性 时间特性 历史地理研究在中国有着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的悠久传统,但现代历史地理学首先是在西方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的。40年代,侯仁之教授就学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在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奠基人之一H·C·达比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正规地接受了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的薰陶。学成归国之后,侯仁之即结合教学科研实践,于五、六十年代不懈努力地在中国大力倡导现代历史地理学。然而,正当中国历史地理学刚刚迈上现代科学轨道之时,十年“”阻止了它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与西方本已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1979年,“”结束不久,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即开始取得新的突破,并逐步走上现代科学的正轨,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一书,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和历史地理专题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大发展,对实践的指导还没有新的突破。正是在这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俳徊前进之时,侯仁之将他先后发表的四篇理论探讨论文及“附录”四篇、“资料”两篇共十篇论文结集成册并题为《历史地理学四论》[②](以下简称《四论》)出版,既显示了他个人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认识历程,又从理论思维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展现和强调了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个新旧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在漫长的“神”本位观念(自然界的“地心说”、人类社会的君主制)主宰下的古代历史时期,历史地理研究只是为治史提供疆域政区变迁的地理沿革背景资料,以及在这些治史资料基础上编绘的读史地图。随着近代科学文明的兴起,科学观念、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逐渐冲破“神”的樊篱,哥白尼的日心说与牛顿的力学,使人们知道,自然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可观察可认识可判断可推理的客观存在,把握客观规律后,就可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也逐渐渗入历史学,要求历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也要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历史,以及人类活动叠加于自然环境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历史。在近代科学文明的大潮中,正是这些科学实践的客观要求,使地理学迅速脱离历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近代学科。而在近代地理学诞生之初,历史地理学就已经蕴涵了它在地理学中的潜在位置。[③] 在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问题,曾经长期地困扰过许多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A·赫特纳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地理学科,但又模棱两可地自我怀疑[④],R·哈特向既不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否定它的独立学科地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⑤]。在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前夕,来自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们,还为此进行过激烈的面红耳赤的争论。[⑥]由于争论者们本身缺乏深厚的历史地理研究实践,故未阐明历史地理学科的本质问题。而同时代的H·C·达比[⑦]、W·G·伊斯特[⑧]等少数几位历史地理学家,用他们坚实的具体历史地理研究实践,奠定了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基石。1940年,C·O·索尔在达比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要点、研究资料、野外考察以及研究方向等诸多方面。[⑨]从而宣告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诞生,同时也结束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其后不久,R·H·布朗[⑩]、D·怀特利瑟[①①]的著作和A·H·克拉克的一系列重要论文又丰富了诞生不久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 在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自明末至民国初年,其研究方法类似于西方,而研究成果数量不逊于西方,至本世纪20年代以来,才逐渐落后于西方。[①②]以至于建国之初,教育部仍然把“中国沿革地理”视为历史地理学的代名词而规定为大学历史系的选修课程。对此,学成归国不久即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讲授地理学课程的侯仁之立即呼吁将“中国沿革地理”尽早改为“中国历史地理”,并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其内容不以历代疆域的消长与地方政治区划的演变为主,而以不同时代地理环境的变迁为主,这样应该从先史时期开始,举凡每一时期中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重要变迁,如气候的变异、河流的迁移、海岸的伸缩、自然动植物的生灭移动以及地方的开发、人口的分布、交通的状况、都市的兴衰等等,凡是可能的都在讨论范围之内。”[①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侯仁之发表了第一论《历史地理学刍议》[①④],在中国首次阐述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总体理论以及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关系,不久又发表了第二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⑤],在北京地区历史地理与西北干旱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规划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7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学术界逐渐恢复了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学术理论研究也逐渐与西方接轨。强调综合整体研究的系统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尝试,至90年代已经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分支学科中得到充分运用,科学哲学界和地学界提出的“地球表层学”概念是否获得学术界普遍承认暂且不论,但其综合统一的系统研究理论符合地理环境的客观现实。侯仁之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时代的脉搏,连续推出第三论《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⑥]和第四论《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①⑦],吸收并倡议在历史地理研究实践中运用系统理论,着重强调了人—地系统的综合统一研究。如果说侯仁之《四论》中的前两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的话,那么,后两论则是他对新理论与新研究实践在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所获取的新认识。 经过几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者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的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实践证明:纯理论研究固然可能取得某些成果,但从学科发展的整体上看,唯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一条正确的唯物辩证之路:理论涵蕴于具体研究之内,具体研究凝缩于理论之中。 二、理论探索中的两种偏向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各门科学领域中的内在规律,经过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总结,最后将升华成科学哲学、乃至哲学的普遍性规律;哲学是科学的向导,具体科学的发展,无不有意无意地受到哲学的影响,经受了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后,尽管构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大厦为时尚早,但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存在着两种偏向。 一种偏向是对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名词、概念,作知识形态的学科体系表述。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阶段,这样的基本表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过方法论研究、新哲学思维等几个阶段到今天的多元化时期[①⑧],再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形态的表述,对学科的发展没有更为重要的意义。A·H·克拉克和J·帕藤在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创刊号的《社论》中明确地指出:“《历史地理学杂志》将不是提倡有关历史地理学的性质、或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或历史学之间关系的教条”[①⑨]式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两杂志的主编及编委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具有共识。 广义的历史地理学理论应该包括各种历史地理学说与历史地理知识体系,但历史地理学说与历史地理知识体系在属性、功能等方面具有本质的差异。更不能将历史地理知识体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因为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建成一门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决不是一件轻易办得到的事。”[②⑩] 另一种偏向是对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探讨的漠视和轻视。“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①]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理论问题。任何一项对本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具体历史地理研究,无论研究者持什么样的态度,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反之,一项具体的历史地理研究,如果就事论事地叙述或狭隘的考证,而事后又不进行分阶段的概括与总结,不找出所做研究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并充实和完善各种层次、各种专题的现有理论,这项研究对学科的发展就没有更大的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今后既要克服理论研究中的知识形态体系的简单叙述,也要纠正轻视和漠视理论研究的偏向,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三、国际接轨意识 就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要想获取重大发展,就必须接轨于国际学术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举凡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注重学术研究的国际性,并在某些学科或某些分支学科领域中成为国际研究中心。综观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发达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总是国际性的。从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编辑部在英国的事实讲,英国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而从该杂志设立“总编”与“美洲总编”的事实来看,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国家。由于英语已成为最主要的国际性通用语言,因此,其它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国家如法、日、俄、德等国,都注重与英语世界的国际交往,将它们国家的重要研究成果介绍、翻译成英文版进入国际学术领域。[②②]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并在已有的介绍国外历史地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始向国际历史地理学界宣传和介绍我国已经取得的重要历史地理研究成果。[②③]今后应当逐步深入、广泛地进行中外历史地理研究的多方位、多层次比较,在保持中国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了解和借鉴西方研究的资料、方法和思想,以期更快地达到真正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并在国际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中争得中国应有的学术地位。 四、综合系统性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以人文社会科学占绝对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附庸,以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描述为主;而历史地理学则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 近代以来,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创造和改进了大量改造自然的知识、工具和手段,使得自然界逐渐被人类的改造能力所征服;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更使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④]。自然科学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和创造,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的跃进,同时也使人类逐渐注意到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而带来的自然界不可逆变化的后果。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至逐渐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颉颃、甚至自然科学声势盖过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局面。近代的地理学已经脱离了历史学,并伴随着地质学、气候学、植物学等近代自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一门以研究自然地理为主、人文地理为辅的学科;而历史地理学则以描述历史时期人类居住环境以及诠释历史地理文献为主要内容。 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人类生产力,使人类对自然的大力征服不断遭到自然界的恶性报复,最终迫使人类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与社会活动,重新辩证地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在学术研究领域,则出现了一系列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边缘研究与综合研究,以致形成大量的综合学科。[②⑤]现代地理学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大力加强了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开始,形成了强大的人文地理研究思潮。现代历史地理学正是在人文地理研究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②⑥] 提倡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与自然越来越要求互生共存的客观现实,也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联袂研究的趋势[②⑦],其本质是提倡历史地理的综合研究,强调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要综合参考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双重要素,从人文与自然相区分的二元论研究向统一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历史地理研究的客观对象具有四级客观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一级子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二级子系统;所有地理环境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三级子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系统组成的地理系统—地球表层巨系统。所有各级系统都是相互间进行着物质迁移、能量转换与信息传输等内外部循环的开放系统,又都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再从有序向无序演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系统性符合系统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这必将要求研究的系统性。与其被动地经过长期、无数次地分门别类的单要素研究摸索才最后上升到系统研究,不如主动地接受现代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系统学理论去系统地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客观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侯仁之在《四论》的第三、第四论中一再强调历史地理研究的系统性。系统论的认识方法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获得普遍的应用,既表现在层层深入、内外联系的历史专题地理研究之中,也体现在逐级综合、分类归纳的历史区域地理研究之内,而动态的观点,则贯穿始终。以往的定位、定时研究应当逐渐向综合、系统和动态的研究过渡。 总之,伴随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诞生而出现、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学者的历史地理学科属性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学科的归属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在整个科学领域内,从分门别类的单一学科研究向交叉联系的多学科综合系统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系统学科,现代历史地理学更是一门综合系统学科。 五、时间特性 客观现实的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每一种系统要素都能发展成为一门地理分支学科,而每一种系统要素在历史时间延续中的发展变迁过程及其与系统内外其它要素的交互关系,都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均为有限的时空,既不是具体技术科学的时空,也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时空。它的空间主要指地球自然界的“生物圈(biosphere)”和受到人类影响的“理智圈(noosphere)”[②⑧]。其时间的上下限为:人类出现并产生农业而对自然界产生影响以来、直至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将来发展的未来趋势。关于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跨度,侯仁之在其《四论》中有精辟的论断,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坚决主张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这一段时期内,必须推向过去的时代,一直上溯到人类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并且在自然界中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之后,这项研究就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同样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严格地说,今天的地理,明天即成为历史地理”[②⑨]。 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时间特性,从科学哲学的辩证认识来分析,有三种对立的时间观念:⒈静止的历表时间和动态的历时时间;⒉单纯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和整个人类历史时间;⒊简单“过去”的历史时间和“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位一体的历史时间。静态的历表时间,反映不出人类历史的“活动”特征。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有明显的缺陷:首先,历史文献记载以前的历史时间,没有历史文献记载;其次,如同地表大陆的荒漠和地壳岩层具有间隔、裂隙和断层一样,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存在着大量的断缺和空白;第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地理活动,如果没有考古学、地质地貌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辅佐,就不能完全、甚至正确地加以反映;最后,历史文献如果没有近代与现代文献记载的延续和补充,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就显示不出它的现实发展意义。如果研究者持有简单“过去”的历史时间观念,就不可能重视近代和现代历史地理研究,更不可能在揭示过去、总结现在的基础上,去科学地预测未来。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创刊号《社论》是这样论述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性质的:“至于所考虑的时间性质,我们倾向于有部分近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稿件投送本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惊讶。可是,既然我们已经广泛地意识到:所有、或几乎所有的地理现象,在或长或短的历史时期内,都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变迁。那么,基于这种公认,我们将对近现代(包括本世纪)的历史地理研究给予关注,并值得在本刊占有一席地位。”[③⑩]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也已经注意到“研究的历史时代尽量后移,尤其要加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史地理的研究”[③①]。同时开始关注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动向。[③②] 从学科理论的整体上讲,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特性,当然是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的历史时间,但要克服具体操作中的难度,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六、内外发展动力 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历史地理学若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学术界内外双重动力的合力推动。外部动力包括:⒈历史传统延续的惯性;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⒊科学技术进步的促进;⒋社会机制功能的健全。前三种动力一般只是有无或大小的问题,而取决于人为决策因素的第四种动力,除了有无和大小问题外,还会涉及正负的问题,若把握不好,将会直接、即刻和长期地影响到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队伍长期分属历史学与地理学两个部门、且侧重于历史学部门的社会机制事实,使现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打下了深深的史学传统烙印,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大传统特点。我们一方面应当积极地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并根据现代国际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以稳定本学科发展的态度来维护这一现状。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局面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以便积极地加以改进。比如,我国现代地理学系统内大量涉及历史地理问题的实际研究,由于具有地理学基础的历史地理研究者少之甚少、而许多具有扎实历史学功底的历史地理学者又无法参与,最后只能由做具体研究的非历史地理工作者自己摸索着解决。这就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一种畸形现象:当前经济建设亟需投入研究力量去解决的许多历史地理现实问题没有历史地理工作者研究或参与研究,而与现实脱节、崇尚古代文明且只需一部分人研究的传统历史地理专题却有相对多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争相参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往日的地理的同时,还必须显示出为现实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应用性一面,方能在现代地理学、乃至现代科学之林中显示出它真正的力度。这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努力。 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是历史地理工作者的自我意识,包括:⒈对学科理论问题的不断反思和持久评估,以指导研究实践。⒉研究资料的新发掘、新发现。一方面要正确地对待历史文献资料,意识到历史文献资料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历史地理研究资料不局限于历史文献资料,以免陷入研究的误区。既要加强历史文献资料的疏理工作,也不能为历史文献资料所左右。⒊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最佳选择。随着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各种研究方法,均有它们的成功之时和成功之处,历史地理学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已经可以举出不下20种有名可指的具体研究方法,但具体研究对具体方法有具体选择,最终的目的是真正解决问题。既要反对为赶时髦而堆砌新方法的新名词新词藻,也要注意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更新。⒋研究思维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是研究者保证研究质量的自身主观意识。⒌不断地创造性地研究实践,是学科发展的本源。 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是几代学者群体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往每个发展阶段均有各自的研究特点,而新的发展趋势又必将有新的学术要求。本文在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的启迪下,评述了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几个新老问题,恳请前辈与同仁的赐教。 中国历史论文:《大分岔》与中国历史重估 近几年,对中国传统历史的评价,恰逢各种西潮重又汹涌东来的当口,开始也变得飘忽不定起来。原以为后现代、后殖民思潮不会对古老的中国历史发生冲击,事实却不然。地球既然已经变得如此之小,目下西方各种思潮纷繁迭起,争雄斗奇,怎么会把中国给遗忘在一旁呢?看来对此类事情,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先弄清其由来,难免会产生无所措手足的迷茫,更不用说理智选择了。 例如,“海通”之后,鉴于中西国力对比的现实落差,中国史家开始了对自己传统社会的重新检讨,中西历史比较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何以会由古代的辉煌转向近代的沉沦,何以不能像西欧那样率先转向现代,却落入后进挨打的命运,成了百年中国一直在苦苦追索的“天问”。现在,从大洋彼岸却传来了不同的声音,弗兰克、彭慕兰向我们棒喝道:欧洲最先进的英国和中国最先进的长江三角洲,在17、18两个世纪里,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道路基本相同,甚至后者比前者的发展状态还好一些,只是到了19世纪才开始分道扬镳。(见1月25日《学林》版周武文章《中国和欧洲何时拉开差距》)西欧的现代化,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完全是一些个别因素的耦合,因此中国何以不能像英国那样的设问,纯粹是一个被“欧洲中心主义神话”制造出来的伪问题。言下之意,我们多少有些庸人自扰式的“意恋”。 如何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史观 “二兰”的说法不免有些夸张,但他们主张在历史研究中要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桎梏,反映了要求变革史学观念的一种动向,值得我们重视。西来的许多社会理论往往产生于对欧洲历史经验的提升,从经验事实的层面上,自然就很难完全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地域历史的观察。不顾活生生的历史实际,硬将中国历史强行拖进欧洲经验框架以求“规律”一致,将西来的观念绝对化,我们过去确实有过这方面的严重教训。中国历史的走向自有许多有别于欧洲的特殊性,往往被欧洲中心主义史观所忽视。例如中国就没有劳役经济、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三段迭相更替的阶段,至少从西周起,三者即并行不悖,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及至商业、信贷资本在战国至西汉一度还相当发达。又如私人雇佣劳动、土地转让买卖出现之早,也决不落欧洲之后。当然,还有被“二兰”完全撇在一边的权力高度集中、权力决定财富的社会体制,这种体制一方面产生过经济高度发展的强盛国力,一方面也同时产生贫富的高度悬殊和严重的阶级对抗,此种现象亦为欧洲历史所不及。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在我看来,它只是要纠正唯欧洲历史为正常的历史偏见,而决非是要放弃对人类历史普同性的探索。相反,充分揭示各种地域历史的多样性,合理地进行各种历史量长度短的比较,正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全人类历史的实践经验,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普同性的认识。 坦率地说,“二兰”由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神话产生的新结论,对欧洲历史的解释实在过于简单化,简单得难以使人置信,例如直到如今仍然在影响世界历史面貌改变的时代转折的发生,竟系于一个或二个偶然的因素,而非历史众多因素(如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乃至社会革命等等)长期积渐发生的突变?相反从中国的立场看,怎么也更像新《天方夜谭》式的东方神话,似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不重要,毋需学习西方,也完全可以由自我逻辑的发展,重新恢复“世界中心”的地位。 无论弗兰克,还是彭慕兰,他们都坚持必须离开欧洲中心主义的路灯重新打量中国历史,如前所述,其主观意向并没有错。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挑战传统、新意别出的宏大历史叙事,话题太大,难点甚多,涉及到必然与偶然、个性与共性等一系列历史哲学陷阱,既然以“破”为主,过分苛求也许不近情理。但历史学不管如何变革,都不能改变它必须基于实证的“天性”。否则,它就不再是历史学。因此,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首先必须全面地准确地对待史实。如果立论在前,随意摘取与己有利的史实,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整体历史的体验,严肃地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命题,这样的“立一家之言”,就难脱思想制作的干系,即为宣传他们的反欧洲中心主义思想而刻意制作历史的嫌疑。 任何观念都有适用的范围和边界 这一事实使我强烈地感到,史家托出史识固然都申明有史实作依据,然而史家的心境和语境,却是读懂他们史识所万万不可忽视的“话外音”。说实在,我很怀疑弗兰克和彭慕兰对明清江南有真正深切的历史体验,或许他们对真实的明清江南历史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从他们的历史叙事里,可以闻到一股非常浓厚的挑战现代主流的“后现代”理论气息,选择史料是跟着他们的理论兴趣走的(因此,他们援引的史实多来自第二手)。“后现代”在史学上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否认历史有必然性,一切历史的变迁都是耦合的,任何历史发展模式都不具有普适性。因此,依托欧洲历史经验产生的“现代化理论”理所必然地要被排斥在历史比较的框架里,不被认可为一种值得借鉴的参照目标。与此相关,他们也强烈反对历史的目的论,认为一切历史的变迁都不是预设的,都是人们各自活动的自然延续,自然产生的结果,不可能复制、不可能重演。从这样的理论出发,他们当然会不无真诚地告诫中国人:你们自身的历史不仅没有错,而且更值得自珍自重。依着你们历史内在的自然逻辑,别管别人怎样,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去!我不知道这对中国人是一种诱惑,还是一种误导?试问: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的今天,我们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时候,难道还要重复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低级错误,拒绝接受任何对我们有用的,别人的、也包括欧洲在内的成功经验,重新回到“各扫自家门前雪”的状态吗? 现在有一种倾向,观念越新越好,见异而思迁,成了一种时髦,一种风尚。殊不知任何观念都有适用的范围和边界,决不会是全能的。“现代化理论”确有可以被反驳的地方,“现代化”也决非尽善尽美,但“后现论”正像有些人所说,破坏多于建设,可以质疑和反驳的地方也不少。历史学的悖论就在这里:观察历史无论如何不能不依靠理性的思维,因此一定的观念和方法是我们进行研究无法不用的“工具”。然而沉浸在历史情景之中久了,也多少能意识到,“史无定法”(吴承明先生语),任何“工具”一经滥用,都有可能成为遮蔽我们真实地观察历史的屏障,甚至是人为制造历史成见的陷阱。 我愿意相信弗兰克、彭慕兰的某些指责是有道理的,一味用欧洲中心主义的标准估量中国历史,一定会产生许多偏差。例如“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论”,不要说套用西欧“封建”是何等地不伦不类,就是近二千年来的帝国历史,易朝换代,其间又何尝没有许多显著的变化和发展?我也相信中国人的经济理性不低,江南人在人口密集、重赋重费的压力下,为了生存,逼出了一条多种经营的经济“活路”,就是明证。然而,又有何种充足证据能够否定,不管如何曾经辉煌,到头来农业经济高度发达的中国,到了需要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关口,却被卡住,不能主动走过去的事实?即使在近代化已经展开的一百多年里,我们遇到过多少“死的拖着活的”、逆向行走的事例,难道这也能够置若罔闻吗?! 解决问题最后还得靠历史情景的准确 弗兰克、彭慕兰的宏大叙事存在巨大的断裂,即对于解释英国19世纪何以能转变、中国何以不能转变这种强烈反差,与它们先前历史因缘果报的复杂关系,采取了逃跑主义的策略。这种不近情理的逃逸,终究显示出他们和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治史心境。他们尽量寻找19世纪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切光明面,置阴暗面于不顾;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期望中反对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光芒才相对黯然失色。然而他们并不能理解19、20世纪之际的中国人如何苦于向现代转变的艰难,这种心境并非来于观念,而是来于生活实在的体验;因此他们当然也不能理解,我们何以要痛苦地、自悔地究根刨底追问19世纪以前的历史,追问原有的社会发展机制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病根又在哪里?此真可谓“饱汉不知饿汉饥”,此一时、彼一时也。 “二兰”的中国命题,无视中国发展高度不平衡的国情,径用江南代表中国,以一斑窥全豹,明显是一个致命的论证软肋,经不起反驳。至于明清江南,也许确实可以找到不少证据,支持这样一种学术见解:这里的农业、手工业乃至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市场发育程度等等,其发展水平都不比同时期的欧洲为低。但同样是铁定的事实,而非人的幻觉,已经过去的几百年历史证明:江南是大一统中国的江南,无可避免地要受到更多国家因素、制度因素的制约,阻碍着这一过度发达的前现代地区顺利变迁到现代;即使被动地开始了现代化的驱动过程,社会的变迁也非常之不顺利、非常之曲折。我觉得,我们过去在“资本主义萌芽热”情景下产生的一些明清江南研究成果,重点在寻找“光明面”,看来是为“二兰”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提供了片面而不准确的“信息”。因此,现在很有必要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限度”这样一类重大问题上进行反思和重新研究。 与一些国外学者、特别是带有后现代倾向的学者之间的分歧,往往主要发生在心境以及语境的不同上,但解决问题最后还得靠历史情景准确而不是粗枝大叶的估定。新见,不管是何种新见,也都必须经受事实的检验。对明清江南,鉴于史料的局限,最难的是对发展程度作定量方面的估计。个别外国学者既然计算出了古代中国的GDP、人均收入以及占世界GDP的比重多少,中国学者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有此可能。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不作出必要的回应。明清江南的经济状况,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唯有对关联发展过程的众多因素(包括决不可忽视的非经济因素,如权力体制、财政体制等)尽可能逐个省视其实际状态,并作综合的整体分析,研究才可能有所细化。这就需要发掘更多的微观材料,加以细致的考订和总体汇合。因此,我觉得未来的明清江南社会研究的重心,很可能又要再次回到微观研究的层面上来。当然这绝不是初期研究的重复,而是有针对性地前进,否定之否定的升华。其中有些环节长期少有进展,例如各种经济主体(庶族地主、工商业者、农民)的财政与法外的经济负担,县级乃至市镇乡村的各种行政费用与名目众多的摊派,它们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都需要有切实的史料搜集作依托,才能据此评估其得失利弊。因为,在这一点上,正显示出中国历史与欧洲大相迥异:在中国,很难像欧洲那样产生具有主动推进现代化冲动的新富裕阶层(相反,中国的富裕者往往寻求与传统政治的融通,屈从于体制的压力),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引发国家与社会互动、变革社会体制环境的历史主角——独立的社会中间力量。 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什么样的新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需要有正常的对话来交流沟通。从历史考察的角度来说,“二兰”的挑战,我觉得无论是从宏观的史观、史学方法,还是从微观的史实考据,都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对于宏观叙事比较冷落的当下中国史学界来说,这一外来的逼迫,或许还是一种难得的推动。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 对于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以及文化区域三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迄今似乎未见过有专门的讨论。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由于题目较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先以例证式的方法予以说明。 在这三种区域中,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产物,由法律形式予以确认,有最明确的边界与确定的形状;自然区域是地理学家对自然环境进行的科学性的区划,不同的科学家与不同的地理观点,形成互有差异的自然区划方案。文化区域则是相对较不确定的概念,一般由文化因素的综合来确定,具有感知的性质,主要是人文地理学者研究的对象。 自然区划虽有不同的方案,但由于其所根据的是确定的自然环境,所以各方案之间相去不是很远。行政区划虽由现实的政治需要而确定,但要受制于历史传统与自然环境,从来都是在已有的体系上进行调整与改革,不可能凭空设想一个全新的体系。而历史传统中既包含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区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区与自然区也有依存关系,尤其是小文化区与自然环境关系更为明显。要之,行政区与自然区和文化区三方之间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一、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基本关系 行政区划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背景上所划定的政治空间,因此在人为的政区与天然的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契合与否的问题。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活于其中的植物动物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中国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业国家,对于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很深刻的认识,深知行政区与自然区的一致对农业生产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总是尽量保持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一致,以利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是长治久安又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是摆在有利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上的。而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统治者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在这种政治思想的指导下,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一致性越来越差,尤其是高层政区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后期与自然环境之间已经存在相当大的背离现象。 按照最近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国可以分成三个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这三大区又可进一步分成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东部季风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5%,总人口的95%,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对于作为中国历史疆域主体部分的东部季风区,古人早就认识到其内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季风区内可以划出三条东西向的分界线,第一条是在东北自然地区和华北自然地区之间,正与战国时期的燕国长城的东段重合。这条界线使得今辽宁省大部地区在自然区划方面属于华北而不属于东北。而在《禹贡》所划分的九州方案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同处于青州之中,说明古人对这一界线的认识与今人一致。 第二条界线是分开华北与华中两个自然地区的秦岭-----淮河一线。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两侧,无论地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显著不同。比如从气候上来看,此线是最冷月太阳幅射热量收支相等(即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零度),也是全年水份收支相等(即降水与蒸发相等)的标志线。这个标志作用自古以来就被观察到,"桔过淮即为枳"可以说是这一观察的最形象的总结。由于上述原因,秦岭-----淮河一线历来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不但南船北马、南米北麦由此线而判然,甚至分裂时期南北政权的对峙也常以此线为界。而且在元以前统一王朝之中,行政区域的划分基本上不跨越这条界线。 第三条界线是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分界,也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这一界线在地理学家当中争议最大,大致在北纬二十一度至二十五度之间波动。极端南界的方案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其他方案则画在南岭与北回归线之间。在北回归线以南,夏天时太阳可以从北边的窗户射入屋内,古代称之为"北向户"或"北户"。但对于北回归线古人的认识还不是那么具体,必须以山脉河流为标志才能更直观地感觉到,所以南岭常被近似地当成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岭上著梅未"就透露了岭南与岭北梅花开放先后的差异,标志着岭南地区近乎热带的风光。这条界线不如第二条界线重要,但在元代以前,行政区划界线也大致遵循此线,除了个别地点,一般不被跨越。 由三条界线所划出的四个自然地区以下,又可细分为十九个自然区。而在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内的自然区界线也极富标志性。在华北,由于距海的远近与湿润程度密切相关,离海越远,湿润程度越低,因此自然区界线呈南北走向。如太行山与西河(即陕西与山西之间的黄河段)就使河北、山西和陕西处于不同的自然区之中。在华中,地势的抬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因此武夷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乌蒙山都成为重要的自然区分界线。历代王朝的正式政区大部分分布在华北与华中地区,这些垂直的自然区的分界线也都成为政区之间的界线。 以下我们更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关系的历史变迁。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了控制边远地区,曾对某些政区,实行过犬牙相错的划界的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使政区的边界不和重要的山脉或河流相重合,以避免那些地区负险对抗中央政权。但从大的范围看来,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 北方的关中与山东地区开发充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郡的幅员较小,往往是几郡组成一个地理区域,如邯郸、钜鹿两郡为黄河与太行山间之三角冲积平原;雁门、代郡、太原、河东与上党五郡组成山西高原,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当然这五郡又各自为一个地理单元:雁门郡是大同盆地,代郡是蔚县、广灵盆地;太原郡是太原盆地,上党郡是潞安盆地,河东郡是汾河陷落谷地及河东盆地。其他自成一个地理单元的郡还有不少。最著名的是首都所在的内史,正占据当时最富庶的关中盆地,或称渭河冲积平原,今天依然是著名的八百里秦川。也偶有一郡包含两种地貌,如三川郡包有豫西山地和伊洛小平原。南方在秦代开发尚浅,地广人稀,郡域很大,甚至一郡超过今天一省,所以常自成一地理区域,或包括几个地理单元。如巴郡是川东摺曲山地及嘉陵江流域,蜀郡是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闽中郡是浙闽丘陵,九江郡是淮南平原与丘陵及鄱阳湖盆地等等。 秦郡的划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每郡都以一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这高原或山地,以便保证有相当地可耕地,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坚实的基础。汉兴以后,出于政治需要,已破坏了秦郡分划的主意。首先把秦郡划小,如内史一分为三,每郡都成支离破碎之区。其次是削王国之地以充实汉郡,使王国周围汉郡领域不断变化,以至如西河郡跨黄河两岸,临淮郡居淮水东西,与地理区域脱离了关系。当然南方的汉郡由于地域缩小,也有个别郡反面与地理区域相符,如豫章郡恰好是鄱阳湖盆地的范围,但这样的例子不多。因此汉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已与自然地理区划脱离关系,直到隋代重新统一全国以后才又有了变化。 隋炀帝在大业三年进行行政改革,将三百余州调整为一百九十个郡,并使绝大部分郡界与山川形势相符,这不但为以后唐代的十道分划奠定基础,而且也使唐以后的统县政区又与秦郡一般,大致与自然地理区域相适应,但当然是在更小的地域范围内。隋郡的幅员远比汉郡为小,比秦郡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就每一个郡而言,多数只是一个地理单元的一部分而已。但就一组郡而言,却往往与一个自然地理区域相合。因此秦隋划郡原则的对比,前者重区域,后者重分界。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诸州以山川形便分为十道,这十道严格地以名山大川及关隘要塞作为界限,并以之取名,形成在地貌组合方面相当完整的地理区域。这十道是:关内道,潼关以西,陇山以东;陇右道,陇山以西;河北道,黄河以北;河东道,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河南道,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淮南道,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山南道,南山(即秦岭)以南的汉中、川东山地、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剑南道,剑阁以南的四川盆地西半部;江南道,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岭南道,南岭以南。以上十道除山南道东西界外,各道之间都有明确的山川界线。 中国的地貌大势是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山脉都呈东西走向,因此十道的划分即以这些山川为骨干,先沿黄河、秦岭-----淮河、长江及南岭横切四刀,再以南北向的次要山川太行山、西河、陇山及淮水之源的桐柏山和嘉陵江为标志竖切五刀,就形成了十个地理区域,十分自然,也相当合理。十道的分划对唐代三百余州起了分组的作用。唐初派遣按察使、巡察使赴各州进行监察工作,年底回京汇报,这些使节之间的分区巡视肯定与十道有关系。所以开元年间将十道分成十五道以后,就正式成为固定的监察区。时隔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全国范围内被划为四十来个方镇以对付叛乱,这些方镇在唐后期成为实际上的高层政区,其幅员多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如原来的江南西道被调整为宣歙、江西、湖南三个观察使辖区,江西观察使与今天江西省完全一致,是一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湖南观察使则对应于湘、资二水流域。另外福建观察使也与今天的福建省毫无二致,为浙闽丘陵的南半。 唐代的州由隋代的郡划小而来,在地貌方面也大多自成一小地理区域。例如今浙江省在唐代分成十个半州,即杭、湖、越、明、睦、婺、衢、温、台、处十州及苏州的南小半。浙江北部是太湖平原,南部则是众多河流谷地。在这十个半州中,温州是飞云江流域和瓯江的下游,处州则由瓯江支流小溪与大溪流域组成,台州包括整个灵江流域,明州覆盖了甬江流域,湖州则与苕溪流域相对应。至于钱塘江流域乃由衢、婺、睦、杭诸州所分割,每州各包括其一条支流。浙江在唐代已经得到比较深入的开发,所以州的幅员已经够小。除了东北一隅以外,十个州的地域和界线自唐代直到清末一千年间毫无变化,只有名称的更改而已。诸州之间由于关山阻隔,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封闭圈,成为长期保持稳定的地理基础。可见政区的分划若与自然地理区域相一致,就有可能保持长期的稳定。 唐代无论分道还是划州,都力图使之与自然地理区域相适应,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寻求同一政区之内的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均一性,以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工作依然是直接为着农业生产服务的。因此了解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并使行政区划与某一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显然有助于古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指导和规划。同样的气候,均质的土壤,完整的地形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农业生产管理,便于进行水利建设。所以秦代与隋唐都有意使统县政区的分划与自然区划相一致。 汉代由于主要矛盾在于政治方面,在于中央专制皇权与地方诸侯王分权的对立,所以西汉尽一代之力,以分化瓦解东部地区诸侯王国林立的局面,既夺取王国支郡为汉郡,又以蚕食方式不断扩大这些汉郡的领域,因此郡域与郡界不断浮动,在这种情况下,而求其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岂不是等于缘木求鱼。因此西汉末年的郡大多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隋唐帝国刻意追求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一致,说明其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已偏向经济方面。但是隋唐的统县政区并非没有缺陷,出于政治目的,隋唐的州(郡)范围划得过小,在农业生产方面也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建设工程在此州为水利,在彼州可能就成为水害。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可以说,自隋唐时候起,直至清末为止,统县政区是与自然区划大体一致的。但是高层政区情况则完全不同,在宋代以后,已经与自然地理区域发生偏离。 宋代是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朝代,中央政府显然有意识地使作为高层政区的某些路的辖境,偏离山川形便的原则,以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中典型的例子之一是江南西路。该路并不和唐后期自成一地理区域的江南西道一致,而是缺去东北隅饶、信二州(即昌江与信江流域),并在西北边越过幕阜山而领有兴国军(今湖北东南角)。这样一来,江南西路就不成完整的地理区域了。另外,名为淮南东路,却地跨淮河南北;称做河东路,却领有黄河以西的州军,同时又不领属位于河东的河中府与解州。但是宋代的路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层政区,所以这种偏离自然区划的路还不普遍,如两浙路、福建路、广南东西路在地貌方面就都是比较完整的地理单元。因此宋代是高层政区脱离自然地理区划的过渡时期。 元代形势大变。因为行省是集民、财、军政大权于一体的高层政区,为了防止割据,省界的划定以犬牙相错为主导原则,行省的区划根本不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而是根据军事行动和政治需要来确定。蒙元征服中原的行动是由北到南进行,因此行省的布置也采取南北拉长的方向。但中国的主要山川是东西走向,因此沿北南方向布置的行省就必然要跨越黄河、秦岭、淮河、长江、南岭等天然界线,因而包容复杂的地貌类型。同时,温度的变化与纬度的变化成函数关系,南北走向过长的行省也不得不纵贯不同的气候带。加之蒙元设置的行省幅员过大,在北方,由于降水量由滨海地带到内陆呈逐步递减状态,这样的行省就不免要横跨湿润与干旱的不同气候区。如元初的陕西四川行省,在地貌方面既覆盖了整个陕甘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西部,又越过秦岭包容了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以至贵州高原北部。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来看,则是横跨了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两个自然大区。在季风区中又跨越了华北温带和华中亚热带两个自然地区,并且在华中地区还跨越了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个自然区。 当然这是战时体制的体现,当时全元疆域只分七省。之后,为了平时行政管理的需要,到元代中期调整为十一省的格局。上述陕西四川行省一分为三,成为甘肃、陕西、四川三行省。其中陕西行省跨越秦岭的形势已定,直至今日不变。又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组建一个新的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如果忽略宋代小规模跨越淮河的淮南东路,那么这是淮河南北地区第一次组合为一个幅员巨大的高层政区。这两个行省的建立,意味着秦岭------淮河这一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分界线在元代完全被弃置不顾,说明自然地理区域已经不成为划分政区的重要基础,被优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其他如湖广行省包容今湖北南部、湖南与广西、海南,江西行省包容今江西与广东,都是不合常理的表现。 明代改元代十一省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五省,每省地域有所缩小和调整。大部分省份都成为比较完整的地理区域。但秦岭-----淮河被跨越的状况依旧,同时还出现新的不合理的区划,即将太湖流域一分为二,分属南京与浙江。清代十八省,进一步由十五省析分而来。南京被竖切一刀,分为江苏与安徽,但依然是跨淮越江的形势,与自然区划无关。 统观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可以发现其与自然地理区划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那就是秦的相符,汉的脱节,隋唐的契合,宋的渐离,元的背离和明清的渐合。所谓自然地理环境,以中国的老话说,或可称之为天时与地利。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与降水,这可谓天时;地貌、土壤、植被则可比拟为地利。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天时与地利。行政区划是人为划定的,也许可以说是人和的因素之一。如何使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求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配合,以创造农业发展的最佳背景。这就是秦代隋唐政区与自然地理区域契合的原因。但是当政治需要超过经济动机的时候,政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就被忽视了,造成元代行省与自然环境的背离。然而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也不能长期维持,所以明清以后又部分地使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区域趋向一致。 二、文化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以及行政区划的关系 如果从一般直观的感觉看来,似乎在不少地区中,这三种区域是相当一致的,但仔细分析却不然。文化区域比不得自然地理区域,后者虽不如行政区划那样有法定的确切的边界,但在经过学术论证以后,也有相对明确的范围。但文化区域主要是由感知而来的认识,当选取不同的文化因子作为划分文化区域的标准时,其范围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在各文化因子中,语言(或方言)、风俗、宗教都是比较重要的标准,而其中语言的标准更显突出。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分析几个实例来说明文化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以及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会看到既有三个区域相重的情况,也有两个地域相重,而另一种区域与此二地域背离的情况,还有三种区域互相间都不重合的情况。 以湖南为例。历史上湖南的的综合文化地理区划可以分成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与西部的沅、澧二水流域两区,两者的分界以雪峰山为标志。这是与自然地理界线相一致的。在唐后期,湖南的概念初步形成,当时指的仅是湘资流域。沅澧流域则尚未得到深入开发,以五溪蛮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宋时期,沅澧流域得到开发,成为荆湖北路的一部分。由于对沅澧流域的开发是从湖北方向而来,而且在行政区划上与湘资流域分处两个高层政区,因此通两宋与元代,沅澧流域与湘资流域分属不同的文化区域。方言不同,风俗有别。元代湖广行省太大,包容今湖南、广西、海南及湖北南部,对文化区域的整合作用不明显,此时沅澧流域属湖北道,仍与湘资流域的文化不同,明代以后,原荆湖南北路合成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初,又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这时的湖南省包括了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于是湖南文化的一致性渐渐体现出来,经过三百年的整合,湘资流域与沅澧流域不再分属两个文化区,而属于同一个文化区的两个亚区。湖南的类型是文化区域既与行政区划大体一致,也与自然地理区域一致。 山西则是另一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来,山西似乎是三种区域完全一致的典型。例如作为行政区域的山西省在自然地理方面也基本上自成一区,周围有明确的黄河与太行山为其自然边界。在文化上似乎也有山西文化一体的感觉,晋中文化与相邻的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与陕西地区的关中文化似乎有明显区别。但仔细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不然,就在山西这样的地区,也存在文化区与行政区及自然区不一致的情况。如从汉语方言来说,晋语有入声,在北方官话区里显得十分特殊。但晋语并不复盖山西全省。在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地区的方言就不存在入声,不属晋语区的范围,而与关中方言十分接近。而方言与语言的认同,正是划分文化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再从历史上作深入研究,更可发现,在明代以前,并不存在全山西省范围的一体化的山西文化,其中运城地区与陕西关中文化一体,上党地区与河南省的河内地区文化接近,雁北地区则与边塞文化相对一致。这种情况也许会令人感到惊奇。因为在山西这样一个封闭的凸地形中,文化的一体性原本应该是无可怀疑的。 在南方的福建,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福建与江西之间的武夷山是划分自然区的标志界线,福建省本身也成一相对封闭的地形,两面是山,一面是海,只有南边与广东不存在明显自然界线。但从文化上看,闽西与赣南及粤东北却成为一个独特的客家文化区,既与自然区不符,也与行政区不一致。跨越三省的客家文化区的存在,说明文化区域的的活力并不受法定的界线(行政区划)与天然的界线(自然地理区域)所限制。当然,除了客家文化区外,福建其他地区的文化是存在某种一致性的,或者可以称之为闽文化区,但在这一文化区域中又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至少可以分为四个亚文化区。而这些亚文化区与历史上的统县政区(即唐宋的州与明清的府)的范围有密切的关系。另外,闽文化区虽然未覆盖福建全省,但却延伸到福建以外的广东东南部的潮汕地区,这是在明代就有明眼人已经看出来的。在王士性的《广志绎》里就说到:"(潮州)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当然,若仅以闽方言为准,则闽文化区还可以扩大到在地域上并不连属的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与台湾地区。 至于陕西省,则是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及文化区域相矛盾的典型。秦岭南北分属不同的自然区域,这一点在今天任何自然区划方案里都是一样的,在古代也是这样认识的。而从文化上看,关中文化与汉中文化也有明显的不同。关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而汉中方言却夹有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的成份。而且时至今日,汉中地区仍然流行用西南官话演唱的汉剧,而关中地区却是秦腔占明显优势。陕西内部的文化地域差异不但体现在关中与汉中地区之间,而且还存在于陕北与关中之间。陕北地区通行的方言是晋语,与关中的中原官话有相当大的区别,而与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共同语言。就自然环境而言,陕北的黄土高原地貌与关中的渭河冲积平原也截然不同。因此,陕西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文化区的无机的结合,是自然区、政区、文化区三不重合的典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元代将秦岭南北划在同一行政区以来,经过七百年时间,在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下,关中与汉中地区的文化却又有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最明显表现在中原官话区的扩大。向北,关中方言侵蚀陕北的晋语,而使之由北而南晋语特征逐渐削弱的现象,亦即入声字逐渐弱化的趋向。在汉中,中原官话则从东西两侧南下,使得西南官话的范围收缩到中部一带。同时,在汉中,在关中,都有秦腔的演唱,但倒过来,汉汉调在关中却呈逐渐萎缩的弱势。当然这种文化的整合过程至今尚未完成,因为要将原来自然背景与文化因素差异都很大的不同文化区整合为一,是要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的。 相对陕西地区而言,湖南文化的一致性就比较显著,尽管湖南的沅澧流域与湘资流域组成一个单一的高层政区仅有三百年时间,远比陕西统合秦岭南北的时间为短。即使加上与湖北共处一个布政使司的时间,也还不足六百年。但到底雪峰山所隔开的湖南东西两部分只是第三级自然区的差异,而秦岭所分隔的陕西南北两部分却是第二级的自然区域的差异。相比起来,当然前一差异要比后一差异小得多。加之,自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北来的移民到达荆南与江湘地区,使得沅澧下游与湘资下游的方言互相靠近,??假至于今日,新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差异也比关中方言与汉中方言的差异小。 在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的关系中,尺度范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情形,以上所说的是省区内以及相当于省区的大尺度的范围,已经体现行政区划的作用。至于省以下的文化亚区,行政区划的规范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文化亚区往往与历史上的统县政区的范围相一致。不但如此,在这个尺度范围里,文化区与自然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例如在浙江与福建,各中小河流的流域往往是一个个统县政区(即州或府),同时又是一个个小文化区。尤其在浙江,流域与府与吴语的次方言区基本重叠。在山西与湖南,也有同样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决非偶然,是与经济开发过程相联系的。一个府的地域,往往由一二个县先行开发,其他县再由这一二个县分置而来。因此一府之内的文化具有同一性,相对于其他府则有相异性。不但如此,一府的府治由于是该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对该府起着一种文化垂范的作用,从而使该府的文化同一性更形加强。这从政治中心所用方言往往是该府的权威土语这一现象可以看出。 三、简短的结语 对于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区域的关系,古人似乎就有明确的认识。东汉时期,巴郡太守但望给中央政府上了一疏,要求将巴郡一分为二,其分割方案与依据是:"江州(今重庆)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精敏轻疾。垫江(今合川)以西,土地平敞,姿态敦重。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敢欲分为两郡:一治临江(今忠县),一治安汉(今南充)。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盐铁足相供给,两近京师。"从自然地理背景看,两汉的巴郡东部是摺曲山地,亦即"滨江山险"。西部是嘉陵江平原,所以"土地平敞"。东西两部分自成地理单元。从人文地理基础看,东西部有风俗的差异。东部"其人半楚,精敏轻疾",西部却"姿态敦重",所以"上下(指上下游,亦即东西部)殊俗,情性不同。"以此为据,巴郡可以分为巴东与巴西两郡。风俗的差异就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是分郡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这里,分出的新郡,就是自然地理区域、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典型。虽然当时朝廷未接受这一意见,但我们却由此可以看出,关于上述三种区域的统一性问题,已经早有人注意到了。 形成文化区域是社会的力量,划定行政区划的是国家的行政权力,而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则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因此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区域的关系事实上体现了社会、国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不同的地域中,这三者有不同的关系,而且从历史上看来,这一关系又是逐渐在变化的,例如由于政治需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变化,行政区不断发生变迁。在今天,如何调整行政区以促进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在学术上,这项研究也可视为是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分支的桥梁,尤其因为行政区划是政治地理研究对象,文化区又是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因此这一研究等于是将自然地理与政治地理及文化地理的有机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如何更深刻地认识人地关系,使地理学成为研究人地关系而不单纯只是研究自然环境的科学,有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而且研究三者的关系对于文化区的重新塑造,深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有一定作用。 国外这方面的探索尚未见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美国,其行政区划大多与自然区划没有关系,许多州与县的形状只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谈不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欧洲各国虽然有政治地理研究,但都注重大尺度的地域范围,较少涉及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关系的问题。我国与欧美国家不同,在文化区,尤其是行政区的变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应当在学术研究方面加以充分利用,以对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有特色的贡献。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要探讨行政区与自然区及文化区三者之间最一般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弄清楚行政区划对文化区的整合作用,自然区对文化区的制约作用以及如何调整改革行政区划以适应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并与自然区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但兹事体大,以上所说只是一个提纲,详细研究,还待将来。 中国历史论文:细碎的农田制度及其对于中国历史的定型作用 一、题旨的说明 中国至今以农立国,全国人民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出口货物中绝大多数是农产,目前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显然偏倚在农业上。中国人是以勤俭著名的,尤其是农民的不辞劳苦。农事技术也因为积上几千年的经验相当进步,往往西人在晚近才做到或才由专家特地研究出来的,在中国古书上,数百年前,甚至千年以前,已经有记载了。照道理讲,中国农业应该很兴盛了。但是农民冻饿,粮食入超。即使在富庶的江浙农村,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要靠借来的米或卖米卖麦,吃一两个月的稀饭麦糊之类。偏僻穷苦地方的情形更差,甚至十几岁的女子没有裤子穿。而且几乎年年此处那处的闹着灾荒,灾民动辄数万数十万,甚至多到数千万。真是像孟子所说的:“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农立国的农业和农民,可怜到如此地步,岂不可怪。 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可以总括做一句话:“农民太多而每户耕地太少”。农多地少,再加上不断地把土地任意分割,因此形成细碎经营的农田制度。“细碎”是指每一家的耕地不但太少,这仅有的少量土地,还分成许多丘,可能相隔很远的散布着。这种细碎现象,不论在地权分配或土地利用方面,都可以明白看到。 而且这种细碎的农田制度,并不是新近才有的,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现在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如此深刻,从前也必然同样的深刻。它既然这样长期的深刻影响农民生活,农民百分率在古代比现代还要高,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以上,它势必影响到整个民族性和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我们的确可以说,农田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及其几千年来的历史,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定型作用。 本文的主旨,就是要检讨或分析这种细碎的农田制度的内容,它的发生和持久存在的所以然,尤其着重在它对于种种方面的影响。最后要附带地说明这种农田制度的继续存在或其改革,怎样关系到中国的前途,这说明势必牵涉得很广泛,但是这不是本文重心所在,本文只预备作一些极简单而概括的说明。 二、细碎的农田制度 据民国二十四年土地委员会调查江苏等16省,163县,1745000余户乡村住户的结果(见《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1937年2月出版),其中25.8%没有土地。在有地的1295000余户业主之中:有地不到5亩的业主,超过业主总户数的1/3;加上有地5亩以上而不到10亩的业主,差不多占业主总户数的6/10;再加上有地10亩以上而不到20亩的业主,就超过业主总户数的8/10,而他们所有的亩数合计只占总亩数的1/3强。50亩以上的业主,不到业主总户数的5%,而他们共有亩数,也占到总亩数的1/3强。这分配显然不均。但是总亩数的八成以上,在百亩以下的业主手中,而千亩以上的业主所有地只占总亩数的2%强。这又表示土地集中的现象并不严重,最显著刺目的是大多数业主所有的土地实在太少。6/10的业主,每户所有土地不到10亩。全体业主所有土地的总平均,每户也只有土地15.174亩。 虽则以上的调查限于乡村住户,遗漏了住在城里或外县的地主,但是这遗漏部分不难从同一调查里约略地推算出来。农家实际经营的面积共计2401万余亩,而乡村住户共有土地1965万余亩,这表示其中有436万余亩系向调查范围以外的业主承租来的,占实际经营面积的18.6%。在这436万余亩申,必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官田、学田、地方公田、慈善机关、庙宇、祠堂的土地以及同族中支派所有公堂田之类,可能这些土地占到这400余万亩的半数以上,假定有一半是属于私人地主的,并且假定这些私人地主每户有地200亩,那末约计10900余户,把这些户数和亩数加入乡村住户的业主户数及其所有亩数之中,来计算每户平均有地若干,也只能每户平均到16.175亩。即使假定这一半属私人地主的土地,是完全属于一个地主的,还只能平均到每户有地16.865亩。虽则有些地方的大地主所有土地,多到数万至数十万,甚至可能在100万亩以上,但是在全国计算起来,究竟是极少数。中小地主实在太多,他们所有的土地少得可怜。有地100亩以上的地主,通常已经要算大地主了。所以全国平均起来,每一业户所有的耕地,必然很少。 再看农家实际经营的面积,据前述同一调查,在1534000余农户中:经营面积不到5亩的占24.38%;5亩以上而不到10亩的占22.6%;10亩以上而不到15亩的,占13.75%;合计不到15亩,经营面积的农家超过总户数的6/10。而全体农产总平均,每户经营面积15.759亩。这是全国的平均,广东福建平均都不到10亩。又据金陵大学在22省调查16000余场的结果(见卜凯先生的《中国土地利用》1937年3月出版),平均约22亩有零。 再从人地比率来推算。我国面积虽大,全国土地在海拔3千尺以下的只占1/3(适于耕种的土地差不多限于这高度以下),而1万尺以上的占到1/5,全年雨量不及20?嫉闹辽僬既?婊???雨量在4?家韵碌氖巧衬?卮???贾?0?贾?涞氖呛登??0?贾?0?贾?涞氖前牒登?,所以可耕地的百分率很低,约为25%,不到40亿亩(据翁文灏先生的《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见《独立评论》3、4两号,1935年6月出版)。其中已耕地有多少,各家估计不一,或者还不到15亿亩。全国人口也只有估计,多寡不一,姑且定为4.5亿人,用来分配15亿亩的耕地,每人摊得3亩余。五口之家平均每户摊得16亩余。农民占总人口数的百分率,也是各家估计不一,大抵为75%(据《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为75.49%)。单由农民分配耕地,每户约可分得20亩。这数目也和上述实地调查每户经营面积的结果差不多。 耕地少而人口多,农民百分率又高,农家每户经营的面积当然不得不少。美国在农业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每年有大宗剩余农产品出口。但是最近美国农民百分率已经减到20%,比我们低了55%,或和中国农民百分率为4与15之比;每户农场平均面积增加到1170亩,比我们大了50多倍。相形之下,格外显得我们的农民百分率特别高,而每户耕地特别少。 据最近出版的《美国统计提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46),美国农民占总人口数的百分率和每户农场平均面积如下:(1945年的农场平均面积,另据一自美寄来的论文抄本,来源失载)。 农民百分率的减低和农场面积的扩大是有连带关系的。美国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很明显;只有当不景气时,失业工人下乡谋生,农民百分率可能有暂时的增高,而农场平均面积减少,但是数量有限,为时不久,并不能改变这趋势。 现在再把若干其他国家的农民百分率和农场面积抄录于下,以供比较(据吴文晖的《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对策》1944年11月初版)。 又据1944《日本年鉴》日本的农民百分率也在减少;1903年是64.07%,1937年是42%,1941年是40%。 欧美的农场,大都结集成一整片,而我国农家的耕地,分散得很历害。据《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全国平均每丘面积,水田仅一亩二分余,旱地亦不足三亩;各丘与农舍间之距离,平均在一里以上。”又据近年实地测丈的结果,杭县每丘面积平均一亩余,无锡不到一亩。一家有地十余亩的散布十余处。 总之,中国农家每产所经营的土地,十分细小而零碎,所以把它称做“细碎的农田制度”。 三、这种农田制度的发生及其顽固持久性 中国文化自始即是一种农业文化,它开端于夏民族的采集经济进化到农耕。发祥地在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一带地方,逐渐扩大,东向而入华北大平原。经商周以至春秋时齐晋秦楚等列国的开拓经营,战国时燕赵秦楚更向外发展,黄河流域除掉陕甘的一部分外,差不多都已同化并且扩展到长江流域。到了秦汉,不但统一蒙古大沙漠以内和新青康黔滇以东的大陆,东北的辽东朝鲜和南方的交趾也在中国版图之内(西域三十六国和西南夷服属于中国的,尚未计入)。不过汉代江南还是卑湿的边区,经济和文化的重心仍在中原。汉末中原大乱,人民南徙,东晋又来一次大迁徙,江南经六朝的经营,到了唐朝后半期中央已经要靠江淮的接济了。闽粤到宋元才繁荣。云贵的内地化,完成于明清。东北的大事开垦,始于清末。这些都是今日的农业区域。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大抵在今晋陕豫交界处一带的黄土区域。那里的土壤很厚,虽不甚肥,但是容易耕作,也没有茂密的森林,使初民容易在耕作之前清除掉。所以在新石器时代,虽则今日中国各区域,大都稀疏的散布着居民,只有这一地带最适宜于发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活。那里的雨量变率虽大,但是旱年不能使一切植物都干死,而且容易引导河水作小规模的灌溉,这个又促进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的进步。那里正是夏民族的故居,他们就由此兴盛起来,成为当时最强盛而进步的民族。其后起自海滨的商民族,逐渐西移,吸收夏的文化,最后打败夏而成为中原第一大国。而夏民族的一支,在渭水流域的周人,又强大起来东向而征服商,承继商的文化。夏商周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又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而且春秋时汉族自称曰诸夏或华夏。诸夏和夷狄的分别,就着重在文化上。所谓“城郭衣服”,差不多是诸夏农业文化的象征。春秋时中原一带及其附近,还有不少夷狄和诸夏夹杂着,血统相同而文化不同的就认做夷狄,血统不同而文化相同的则认做诸夏。可见夏实在是中国文化的初期,而农耕的兴起,即所以形成汉族,以别于蛮夷。 夏的疆域,大抵只有今陕西中部的东半边、山西南部及河南西部一带地方;它的声威或势力,可能远达山东河北两省境内。商的中心根据地在今河南,兼及山东西部及河北南部;它下面的侯伯,分布在河南的大部、山东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陕西东部以及江苏安徽的北部。周自武王灭商,周公东征,昭王、穆王和宣王向西和向汉水淮水流域的开拓,那时的封建帝国,已经统治今山东河南的大部、河北山西的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和江苏安徽湖北的北部,不过这范围内并没有统一,乃是一种诸夏和夷狄杂处的局面。西周的封建诸侯,可以说是在这大范围的疆土内,星罗棋布的建立军事据点,筑城以便攻守,在城外从事农耕,而列国的贵族,则为统治农民的武装集团。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兼并,霸国并兴,杂处中原的和边疆的蛮夷,或同化或北迁,尤其是吴越的兴起,扩大了诸夏的范围。战国时除中原诸戎为韩魏楚所灭外,燕开拓到今辽热察三省的南部,赵开拓到绥远;魏开拓陕西北部的东半边;秦开拓陕北、甘东、关中和四川的大部;楚开拓江西北部,湖南全部,甚至云贵的一部分。秦灭六国后,更南并福建、两广以及越南的东北部。汉武帝时,复辟甘肃西部,直到玉门关,而且服属新疆至申亚一带的三十六国;东征井朝鲜,置四郡;西南服属云贵一带的西南夷。秦汉已经奠定了中国今日版图的大部分。 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东北松辽平原,都很适宜于农耕。所以发祥于黄河中游黄土区域的农业文化,可以扩张到黄河下游,再向南次第推广到长江和珠江流域,向东北推广到辽河流域。蒙古和新疆的雨量太少,青海和西藏的地势太高,大部分不适于农耕;内蒙、河西以及新疆的北路和南路,虽有不少绿洲,但是面积太小,散处的少数农民,不足以抵抗游牧人的侵掠,所以农业文化扩展到内蒙河西就到了止境,而且在这地带屡进屡退,成为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互为消长的边缘,直到清末以来才渐有变更。即使在松辽平原也因为突入游牧地区,虽则农业文化早就扩展到辽东,但是不容易保持,进一步的发展还是晚近的事。 在三大流域中,黄河中游的黄土区域,最便于初民的农耕,已如前述。华北大平原因为黄河的时常泛滥改道,所以要等待到农耕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稍有进步后,才能够控制水患而利用它。商和西周的人口似乎都很稀疏,春秋时代华北仍旧是夷夏杂处的局面,要到战国时代才达到相当充分利用的程度。从夏商到战国,或说得比较稳妥些,从农耕初兴到黄河流域的充分定居与文化混一,可能已经花费一千五百年到二千年以上。长江流域的华夏化,或许开始于商代,然至西周之末,似乎还限于大江以北。晚至汉代,还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见《史记》)。湖南也是“卑湿贫国”(见《汉书·景十三王》传),四川比较好得多;但是全国精华差不多完全集中在中原及其附近。这是因为北方习于旱作,长江以南有很多水乡,不是水乡的又大都是丘陵地,由于雨多天热,草木茂盛,也和黄土区域或华北大平原不一样,发育于北方的农事技术,对于这异样新环境的妥善利用,不免感觉到茫然。尤其是江南浙西的水利,煞费经营。虽经六朝的开发,江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米粮还要靠荆裹的接济。后经五代时吴越的设置专官治水,北宋范仲淹等续修圩田和堤塘工程,至南宋而发展到极盛。自此江浙的富庶,甲于全国,取二千年来中原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而代之。这样,长江流域从开始接受中原农业文化,到发展至相当充分的程度,自商代至宋也差不多经过二千年的时间。 夏的农田制度怎样,现在不可考。商代大抵是同一族的人同居在一村落,共有村落附近的耕地,而且很可能的共同经营这耕地,没有像后世一样的家庭农场。西周行的是采地制度,庶人虽分授私田,但是要同耕领主的公田,公田是使用多人耕种的大农场。春秋时代鲁国的“初税亩”(见《春秋》),把公田全都分给庶人佃耕,齐楚等国也在把土地划分成小方块,授佃分耕,这才普遍流行着佃耕的家庭农场。战国时土地私有制确立,更为自耕或佃耕的家庭农场安排下不可动摇的基础。纵然有雇工或使用家奴耕种的大农场,那只是极少数的例外。战国时一天(亦即一家)所耕的标准面积,在黄河流域普通是100亩,合今28市亩余,和现在差不多,已经显得农场的很细小。一家耕地的分散情形,大抵在战国时也已经逐渐发生,但是像今日这样的十分碎散,可能是汉以后的发展。各地区的农田制度未必尽同,但是看得时期长一些,迟早趋向于同一型类。 夏商周农业和土地制度的考证,要费许多篇幅,在此处是不必要的。现在单就农户个别经营的家庭小农场的兴起,略作解释。在西周的采地制度里,耕者是农奴性质的庶人,土地是属于领主的。庶人由领主分授小量的私田,使他们耕种自养,无须纳租,但是要到公田上去为主人耕作,这就是所谓“藉而不税”的办法,藉庶人的力量耕种公田而免收私田的田租。春秋时鲁宣公十五年的“初税亩”,分明是开始废掉藉法,按亩收租(那时候的所谓税,实即今日所谓地租),这就必须连带着把公田也全部划分,分给庶人佃耕。因此农奴变为不自由佃农,耕地全部划分成佃农耕种的家庭小农场。此外齐国的要使井田畴均,相地而衰征(见《国语》)。楚国的画土田,井衍沃,量入修赋(见《左传》),似乎都是一种整理土地和租税的方法,把耕地的划成井字形的小方块,分给人民佃耕。结果和鲁国走上同一方向,促成家庭小农场的成立。 关于家庭农场的大小,孟子说:“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汉书·食货志》载魏国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又《沟洫志》载魏国史起说:“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可见战国时代黄河流域家庭农场的标准面积,是每户百亩。那时候的亩法和现在不同,周代以六尺为步,一百方步为亩,后世以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方步为亩。尺的大小也不同,周尺一尺,约合营造尺七寸二分,合市尺六寸九分余。所以战国时代的一百亩,只合旧营造尺亩三十一亩余,合市亩二十八亩余。春秋时代每户农场的面积,大抵也大不了许多。 春秋时代的耕地,既由领主划分授佃,甚至划成小方块分授农民佃耕,每户所耕的土地显然是合为一整片的。到了战国时代,土地可以买卖,私有制度确立。而且那时各国尤其是秦国,鼓励个人主义,商鞅令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因为土地的移转买卖和弟兄分家的结果,每户所耕的土地,可能渐渐发生细割分散的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农田制度,而且如此的流行于广大地区,流传数千年之久,至今我们仍旧在它的笼罩下?主要是地理环境促成的。第一,中国天然是一个大陆农业国家,很难发展为工商业社会,至少近百年以前是如此。这是因为(1)中国东南虽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是太平洋太大,即使邻近的岛屿,也隔着相当距离,在古代航海术幼稚时代是不容易到达的。在另一方面,内陆有如此广大的适于农耕的区域可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活,而且事实上经过几千年的移民拓殖,才把这广大农耕区域利用到相当充分的程度,没有急迫地向海外谋生的必要,所以中国很自然的成为一个伟大的农业国家,海外贸易不容易发生,直待明朝以后才有大量的移民出国,这是最基本的原因。(2)农业民族不习惯于航海,政府的税源可以取给于广大农地,也无须外求,想不到海外的利用,那时海上又没有强敌,没有建立海军的需要。没有海军就不容易管理海上的人民。因此政府不乐意它的人民和海外往来,甚至沿边的海岛也禁止移殖(例如浙江象山县属的大小南田、樊*[山+奥]鹁鸪头、大佛头、大月*[山+奥]、簪鱼头等,孤悬海外,直接大洋,自明代久经封禁,清初因之,后因私垦的人很多,道光时始设南田厅,民国改为南田县。)政府有意的采取闭关政策。(3)农业国家的税源既然依靠农田,官吏又出自地主阶级,而富商可以危害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战国时就产生重农抑商的思想,把工商看起末业,政府有意的抑止商业。 第二,在这古老而不易发展工商业的农业国家里,至少有下列几种重要因素,配合着造成这种细碎的农田制度而历久不变:(1)中国农业区域的气候和土地,很适合于园艺式的经营,可以支持稠密的人口,每户的耕地可以少。长江流域以南可以一年两收,黄河流域也可以两年三收,一亩可以当两亩或一亩半用,南方水稻的产量又多于旱作,更可以减少每户耕地的面积。而且园艺式的经营需用人工特别多,一年配合着种两季作物,更需用较多的人工,也使每户耕种能力所能应付的耕地面积不能大。这和苏联寒冷地方的土地大不相同,寒带地方每亩的生产少,每户耕地不得不较多。所以苏联容易在短期内改为机械化的大经营,而中国不可能。(2)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古代农事技术幼稚,耕作几乎全靠人力,每人所能耕的面积很少,所以利于人口的增殖。人口已经增殖到饱和点,则每人可能分得的土地就不得不减到极少。而且在利于人口增殖的社会,已经增殖到饱和点时,增殖率的惯性不易停止,常使人口增加到过饱和。这样不但限制省工农具的引用,而且减少役畜的使用,更使每户耕地趋向于减少。所以小农制必然持久存在。不像白种人到新大陆的时候,农事技术已经很进步,加以不久紧接着机器的发明,所以能够以少量白种人,创制省工的大农具,很迅速地开发广大地区,自然造成大农经营。这背景和中国是大不相同的。(3)兄弟均分田产,不但使农场趋向于细分,而且为求分配的公平,往往把肥瘠不同的土地搭配着均分,使一家所有的土地趋向于碎散。(4)分割卖买的自由,使农民可以东一丘西一丘分别零星出卖,甚至把一丘地划分劈卖,买者也是这样零星买进,因此也促进土地的碎散。 中国历史论文:历史研究的逻辑框架和中国历史纲要 一、实证历史学 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的实际运行过程,即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在搞清历史是什么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历史运行的规律。历史学要成为“科学”,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实证历史学必须排除价值判断,它不评价人物的好坏,不判断历史活动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不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进步和反动。 二、历史研究基本假设(公理) 1、人口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马尔萨斯原理)。 说明: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大大超过生物的简单更替水平。只要资源允许,生物个体都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它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基础。 2、人类行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经济人行为原理)。 说明:人类行为的选择倾向是相同的,就是利用和创造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人的需要可以分为本能生理需要、基本物质需要和社会高层需要三类。性欲的满足,权力和名望的实现,都要付出代价,所以都有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不同人遇到同一种情况之所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选择倾向,而是因为同一选择对他们具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 3、资源总是稀缺的(经济学基本假设)。 说明:满足不同类型的需要要有不同的资源。满足本能需要的资源是“异性”,满足吃、穿、住、行需要的资源是物质资料,满足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资源包括社会环境、组织、机构和职位等。相对于人的动态发展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会引起争夺稀缺资源的斗争,这一斗争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三、历史运行原理(框架) 各种组织、制度和文化都可以表示为资源环境的函数,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在特定“资源环境”及其变化条件下“合理选择”的“结果”。组织、制度和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下一步“选择”的重要参数(诺斯制度形成和作用原理)。 社会状况的终极原因(条件)是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包括自然变量和社会变量)。如果我们用S表示社会,用Y表示原始变量,用W表示外生变量,用F表示选择原则(对应法则),那么历史研究的框架就可以表示为: S = F(Y,W) (对历史研究框架的详细阐述,可参看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探讨历史终极原因的框架》) 四、历史探索的方法——执果索因 从历史结果出发,探寻哪些条件使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选择”了这样的结果,这些条件又是从那里来的,它们是原始的独立变量(自变量),还是由其它情况决定的中间变量因变量;如果是因变量,继续探寻它产生的条件,一直探寻到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为止。 五、历史论证的方法——由因导果 由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开始,阐明它们如何决定了人们的“选择”,初次选择的“结果”与原始条件一起,构成新的“客观环境”,又如何决定了人们的下一步选择。社会按照这一原则在自我运行(我不愿用“发展”一词)中,何时掺入了何种外生变量,它如何改变了约束条件,使人们作出了新的选择,这样,由原始条件和外生变量一直“推演”到当代社会状况。 六、历史研究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 传统历史学不区分“原因”和“条件”(我们前面也不注意这种区分),但区分“原因”和“条件”是有意义的。在导致人们“选择”结果的所有约束条件中,我们把最后成就的条件或最后掺入的外生变量称为“原因”,把此前已经存在的情况或变量称为“条件”。这样,原因和结果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任何一个结果都有唯一的“原因”。复杂的“结果”都是单一结果的合成。历史研究首先要把混合结果“分解”为一个个单一结果,探索单一结果的单一原因和条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原因和条件的来源,一直探讨到原始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这就得出历史运行的终极原因或条件。就“终极”来说,“条件”和“原因”是一回事。 由于历史的终极原因都是原始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所以历史探索的关键环节就不是要弄清终极原因“是”什么,而是终极原因“如何”影响了人们的选择,从而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状况。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社会的终极原因都都是地理环境及其变化。 由多因引起多果的笼统阐述,或者用因素的“共同”作用解释某一结果的出现,都无法令人信服地阐明历史过程的原因。 七、中国历史纲要 应用历史探讨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中国历史得出以下全新的结论(纲要): 1、粮食为主的单一食物结构。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既适合于牧草生长,也适合于种植粮食作物。粮食种植可以比畜牧业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无限增长的趋势使粮食种植业排除了畜牧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主的食物结构。 2、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黄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冬春夏秋多雨,这一降水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也使得单个农户也能够生产,于是形成分散耕作和生活的小农结构,同时决定了社会实行弟兄平分家产的继承制度。 3、宗族组织。农户繁衍分立形成血缘宗族。宗族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上可以互助,宗族组织可以为松散的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4、以县为基础的政治统治机构。平坦开阔的平原、稠密的村庄和人口,使得盗匪团伙难以藏匿和生存,一支小规模的武装就能够对广阔地域进行流动保护,于是形成以县为基本政治单位的统治结构。政府是为居民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公共产品,而以税收作为报酬的组织。为便于统治,在县以下设立乡、里、保、甲负责税收,在县以上建立省、道、府、州进行宏观治理。 5、统一国家。公共产品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政治单位越大,单个农户应分摊的成本就越低,所以统治者力图扩大统治范围,百姓拥护建立统一国家。 6、专制主义。在小农社会中,统治者没有可供农民分享的政治权力,农民对各个产品也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于是形成农民对统治者绝对服从的专制制度。 7、人口与食物。人口增长和土地不变,导致劳动报酬递减,人口饱和时食物只能勉强糊口。 8、人口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劳动报酬递减使得偷盗、抢劫等不正当手段的“相对价值”大大上升,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成本大大增加。 9、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提出,反映了在人口对土地造成沉重压力、社会秩序陷于混乱时,社会文化精英企图用“仁政”恢复正常秩序的努力。在正常情况下,儒家学说所主张的秩序,有利于政治统治,所以被统治者推崇。但它对治理混乱的秩序毫无作用。 10 、王朝循环。人口饱和加自然灾害导致自耕农民无法生存,于是爆发农民起义,引发王朝兴亡更替。新王朝建立后人口下降,人地矛盾危机缓解,开始新一轮的王朝循环。王朝循环有其具体特点和原理(略)。 11、清代人口问题的产生。明代从新大陆引进的高产作物玉米和番薯在清代得到推广,使中国土地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导致清朝后期人口比历代人口最多时增加了五、六倍,达到4亿多人。近代以来的人口问题,就是在清朝时期产生的。 12、太平天国。人口成倍增加使人均耕地大大减少,人口对土地造成从来未有的压力,引发重要由贫苦农民参加的太平天国“贫民起义”。历史上张角、黄巢、李自成领导的起义也是“贫民起义”(而秦末起义、反莽起义、反隋起义、反元起义则是全社会起义),“贫民起义”总是陷于失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社会内部力量运行的结果,而与资本主义这一外生变量无关。 13、资本主义压力与变法图强。社会精英在资本主义压力下作出了变法图强的反应,如洋务运动、、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其目标都是中国的富强。 14、生存和图强的关系。 贫民争取生存和社会精英变法图强,目标不但并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互相冲突,1949年才合二为一。 15、中国革命 条件:人地矛盾危机使农民普遍贫穷。 外生变量:劳动价值论的输入。 劳动价值论使贫苦农民能够理直气壮地打倒富人,进行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这是一因一果); 外生变量: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后的全面抗战使全国广大农民获得了在富人政权和穷人政权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共产党力量空前强大,终于在1949年建立全国性的穷人政权。 劳动价值论的输入和日本的侵略这两大外生变量缺少任何一个,中国都不会出现全国性的穷人政权(苏联十月革命的外因相同)。 16、穷人政权误入歧途。 苏联建立穷人政权的情况与中国完全类似,即人口贫困、劳动价值论的传播和对外战争。 表面上看中国是照办了苏联的制度,但从深层次看,共产党政权实行财产公有、计划经济,都根源于劳动价值论。由于劳动价值论否定财产所有权的重大意义,不承认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所以信奉劳动价值论的穷人政权不能发挥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缓慢乃至停滞。劳动价值论无视经济人正当的利益追求,使穷人政权误入歧途。 17、市场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改革,是使经济回归正道的伟大转折。 八、宏观历史问题解答 历史探索的逻辑框架和中国历史纲要并没有解决传统历史学的疑问。以下对主要疑问给予解答: 1、唯物史观的错误和缺陷 唯物史观的宏观理路无疑是正确的,但传统唯物史观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其错误在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机械的理解和划分,这一划分使人单从生产关系方面去理解“商品市场”,认为市场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把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归于技术的积累、提高和突破,而又无法探明技术突破的更原始的原因,这就使历史终极原因的探索走进了死胡同。 为了走出这一死胡同,人们回过头来开始由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解释生产力的发展,用上层建筑甚或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来解释生产关系,结果出现了用儒家思想、专制制度、宗法组织解释小农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长期停止不前的状况。 实证历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它们处于同一个逻辑层次,都是经济人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这样,实证历史学就改正了传统唯物史观的错误,加强了传统唯物史观的薄弱环节。 这样,实证历史学是改正、补充和完善了的唯物史观,是彻底的唯物史观。 2、技术创新原理(这一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阐明的。诺思是我们本文中所称的“实证历史学”的创始人)。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谈到中国古代在许多技术上曾经长期领先,但他始终没有搞清近代科学技术何以产生于西欧而不是中国。 人们的任何行为都牵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技术发明也不例外,只有那些预期收益显然高于预期成本的发明项目,才会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制。人类发明计时钟的过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原理。15世纪时,为确定远洋航行中轮船在海洋中的位置需要测算纬度和经度,测算纬度的问题早已解决,而测算经度需要一架在远洋航行期间保持精确的计时钟。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宣布对发明计时钟给予巨额悬赏。这笔悬赏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最后由英国的哈里森获得,他为了研制计时钟几乎耗费了半生精力。假如哈里森未研制成功而突患疾病死亡,计时钟还会被其他人发明出来,因为高额赏金是刺激人们进行研制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赏金,发明成果因被人仿制而使所获收益大大低于所付出的代价,就不会有人去进行这种研制。仿制他人的发明成果显然具有一种搭便车的利益,所以人们都想等待别人发明出来之后进行仿制,于是社会只可能出现一些象鲁班发明锯子那样的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简单的或偶然性的发明创造(历史上偶然性的发明创造之所以不断出现,正是因为它们不需要多大成本)。 尽管高额赏金能够刺激发明创造活动,但政府悬赏的只能是重大而又紧迫的项目,事事都靠政府悬赏是不现实的,于是保护发明者利益并给予创造活动经常性刺激的专利制度在西欧被发明了出来。如果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许多发明创造的预期收益是远远低于预期成本的,因而根本不会有人去进行研制。古代中国没有形成保护发明者利益的制度,所以出现的发明创造大都具有简单和偶然的性质。等到能够偶然发明的技术(几乎)都被人们掌握,剩下的都是偶然性原理所无法突破的时候,技术发明就会陷于停滞。中国的生产技术长期陷于停滞,基本原因就是如此。 3、西欧出现技术突破的原因是市场兴起(由诺思阐明)。 西欧工业革命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专利制度,但西欧最初出现生产技术突破时,专利制度还没有出现,所以应当到其它方面寻找原因。诺思在其所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之所以出现一系列技术突破,是由于人们利用商业扩张和市场兴起所带来的盈利机会的结果。 市场扩大引起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社会分工,制造业中精细的分工使人们只需要重复简单的动作,把人们天生的发明欲集中在容易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为用机械代替手工提供了可能。欧洲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就是在这种由市场扩大所带来的利益的刺激下出现的。没有市场兴起这一条件,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 4、西欧市场兴起的原理。 市场兴起是由于参加市场交换的人数众多,人们参加市场交换是为了获得利润,利润来源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基本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除自然形成外,地理条件差异的大小也与空间距离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之间基本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高于其间的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是交易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 西欧小范围内气候差异大,导致产品差异大,各地具有明显的比较利益;西欧河流密布,水量均匀,一年四季都适合于通航,水路运费低廉,各地的不同产品就能够实现交换,刺激了商品市场的发展。 过去,人们总把市场兴起看作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市场兴起增加了人们的盈利机会,吸引人们扩大生产规模,引起了操作过程的分工,刺激了技术进步。简单地说,市场兴起是原因,技术进步是结果。 西欧社会发展的因果链条可以归纳为,地理条件决定了产品差异大和运输费用低,刺激了市场的兴起和扩张;市场盈利刺激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扩大引起专业化和操作过程的分工;精细的分工刺激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进步。总之,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兴起,归根到底是由于那里有便于市场发展的地理条件。 5、中国何以长期发展缓慢 一系列的宏观历史之谜,例如中国封建社会何以如此漫长,中国小农结构何以长期维持,中国生产技术何以停滞不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何以萌而不发等,都根源于中国商品市场难以发展。只要弄清了中国商品市场难以发展的原因,其它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实证历史学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思路是明确的:商品市场难以发展是由于很少有人从事交换,人们不从事交换是由于交换无利可图,无利可图是由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不能抵偿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 在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都是东西方向(与纬线平行),从现今陕甘交界处向东一直走1500公里到山东半岛东端,各地的土壤、气温和降水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导致自然产品基本相同,因而没有交换的必要。虽说在南北方向上土壤、气温和降水差别较大,引起自然产品差异较大,但是这一地域没有南北走向的河流,产品交换只能通过陆路运输。在古代条件下,陆路运费大概等于水路运费的30倍,一般商品根本承受不了这样高额的运输费用,结果南北方向有差异的产品无法实现交换。中国农民将产品运到有差异的地区交换所需要的产品,比自己直接生产所需产品还要花费更高的代价,于是农民的合理选择就是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需求,结果社会就长期维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过去常常有人说自给自足的传统使得中国农民不喜欢与外界交往,实际上是从事交往无利可图才使得中国形成了自给自足的传统。 6、重农抑商政策是市场发展状况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们知道,历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何以重视农业,原因是明显的。在中国,农业历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统治者的力量,与其管辖的农户数量成正比,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发展。 历代统治者何以都实行抑商政策,却很少有人能够给予合情合理的解释。 认识抑商政策的关键是把统治者也看成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经济人”。统治者之所以实行抑商政策,肯定是因为(他们认为)商业对他们不利。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商业对社会、对国家也都是有利的,统治者之所以采取抑商政策,是由于统治者没有认识到商业的积极作用(短视)。这一认识太过肤浅。在两千多年中,历代统治者都实行抑商政策,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韩非甚至直接把工商业者看作社会的五种蠹虫之一(《五蠹》),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统治者的短视。 我们已经知道,生产成本的差额高于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是实现商品交换的前提。中国学者很少有人对古代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给予研究。从现有材料看,制约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因素是产品差异小和运输费用高。商品的运输费用与商品的体积、重量成“正相关”关系,物品越是低值笨重,越难以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在任何地区,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当然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中国古代的远距离贸易,除了金银、珠宝外,还有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产地有限、但用处特殊的物品,由于运费高昂,所以它们到达消费地以后都成为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加上它们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不可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多大影响。从消费的必要性上说,也许只有经销盐、铁才有利可图,垄断经营更能赚大钱。这一原理早就被人们发现,远在战国时期,统治者就开始实行盐铁专营制度(从经济角度看,国家对盐铁垄断经营的利润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税收),严厉打击私自制售,这就断绝了商人盈利的主要项目。由于从事农、林、牧、渔基本物品的交换无利可图,所以商贩只好行奸弄巧、坑蒙拐骗或者贩卖违禁物品赚钱,于是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为商人的代名词。行奸弄巧当然对社会起不到积极作用,贩卖违禁物品又严重侵害国家利益,所以盐铁专营以后,国家从民间商业中获得的税收还抵偿不了对其进行管理的费用。在统治者看来,商人的积极作用还弥补不了他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害,于是国家都采取抑商政策。 有人认为商业的流动性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利于统治者的管理,所以统治者才实行抑商政策。这一认识也是肤浅的。如果商业能够盈利,国家能够从一般商业活动中获得足够的税收,就能够雇用大批官吏对商业进行管理,这样既有利于社会,又可以为文化精英“安插”相应的“职位”,一举几得,国家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底,国家的商业税收来源于商业本身的盈利。由于中国正常的商业不能盈利,怎能够指望统治者积极扶持它的发展呢?抑商政策当然会对市场发展更为不利。不过,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即使没有抑商政策,中国的商品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发展起来。 地理条件制约中国商品市场不能发展,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小农社会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1年10月已出版论文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I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及其结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规律,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时展与结构综合的特性,“时间”、“空间”、“部门”构成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三大要素。曹树基的书评《以人为本的历史农业地理学》(《清史研究》第3期)认为: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现代地理学发展方向之一是展开区域研究,历史地理也莫能外。在区域研究理论上,鲁西奇继1996年发表《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汉大学学报》该年第6期)后,本年度发表了续篇《再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地区多样性包括景观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道路、模式的多样性,政区、移民、地理环境、经济类型、城市发展以及地方特权、方言、风俗是影响多样性区域之生成、演变的重要因素,地区多样性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架构和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建立连续的区域历史地理剖面是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思路。 此外,关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的论文还有葛剑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文汇报》11月4日)、毛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刘锡畴《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喀什师院学报》第1期)等。 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谭其骧先生早在1990年历史地理会议的主题报告《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中就已指出:“历史人文地理将是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希望、最为繁荣的一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将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文汇报》1991年1月6日第3版)。经过十年的稳步发展,历史人文地理已经成为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果多、质量高,代表着历史地理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人文地理领域广阔,宜分别概述其本年度的学术成就。 1、历史政区研究 历史政区研究是传统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在有的学者将其赋予“历史政治地理学”的内涵,或主张以“历史政治地理”取而代之。在这个领域内,本年度成果不少,但多集中于先秦、秦汉时期。张怀通《先秦时期的基层组织——丘》(《天津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作为先秦时期重要基层组织的“丘”,源于龙山文化末期在原野中用土堆积而成、人类藉以居住的台地;商代的丘是农渔田猎的基本单位,是军赋的承担者;西周、春秋时代的丘与国野制度相结合,是“野”中的政权组织,丘民耕种公田,缴纳禾、刍、米,春秋末则缴纳牛、马、车,充当甲士、步卒;战国时代因井田制和国野制度的瓦解,国、野两套行政系统混一,丘被乡取代,“丘”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十六辑)钩稽了春秋晋国较为明确可考的原、温、邬、祁、瓜衍之县、先茅之县等三十二个县,指出这些晋县大多分布在河水及汾水两侧,且多分布于晋国的边地,认为春秋后期其性质已出现了由县邑之县向郡县之县转化的现象。这是对周振鹤关于县制起源三阶段说的绝好补充。宋杰《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和列强兴起的地理原因》(《首都师大学报》第4期)将当时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划分为中原地带、弧形中间地带、周边地带的华夏与东夷中山诸侯、争霸列强、戎狄蛮夷三股政治势力,认为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及民风的影响,使弧形中间地带的齐、晋、秦、楚列国得以崛起称霸,超过了鲁、卫、郑、宋等中原地带的旧日望国。 汉武帝设立的刺史部,传统观点认为按州或州部派遣刺史,以致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疑难问题。汪清《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辨析》(《史学月刊》第3期)认为,“州”、“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帝将全国除京畿以外所有郡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部”,武帝应是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包括朔方刺史部,但不存在所谓“朔方州”。他的另一篇文章《王莽时期州制的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觞》(《郑州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王莽时“州”的行政化倾向被固化,而监察职能被削弱甚至被剥离,“保”区制的设立使州受到更多军事因素的渗入,州呈现了军政合一的性质。 李晓杰《东汉荆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考》(《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利用现存的文献史料,以东汉初年荆州刺史部作为具体的考证区域,将其时该刺史部所辖的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郡的沿革做了通代的详尽考察,使其变迁的分辨率精确到“年”,为进一步从事东汉政区地理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基础。彭建英《东汉比郡属国非郡县化略论》(《民族研究》第5期)从东汉比郡属国的设置背景、管辖对象、内部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东汉比郡属国问题,认为它是东汉王朝管理归降少数民族的一种羁縻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并未实现郡县化。 此外,这方面的论文还有万昌华《郡县制起源理论的历史考察》(《齐鲁学刊》第5期)、黄金铸《论六朝岭南争取激增无滥置之嫌》 (《学术研究》第6期)、郑宝恒《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述论》(《湖北大学学报》第2期)等。 2、历史产业地理研究 唐晓峰《鬼方:殷周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一文认为,早期传世文献上的“鬼方”是殷商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不是如后世匈奴那样的骑马游牧民族,在山、陕北部发现的鬼族遗存证明了这一点;自新石器时代始,今山、陕北部长期以来是原始农业的分布地区,后因气候变化而逐渐演变为半农半牧地区。 李伯重《革命乎?虚像乎?》(《九州》第二辑)从方法论上分析了导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论所使用的“主导法”与“集粹法”的致命弊端,指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只不过是空间意识缺乏所导致的一个“虚像”,并力图求得宋代江南农业时空变化的“实像”。高王凌《中国棉作分布的历史演变》(《九州》第二辑)重点研究了棉花传入中国后、尤其是清代棉花种植的地理分布,将棉花生产分作“自产有余且能大量外销”、“接近自给”、“不能自给”、“极少棉作”四类地区,发现全国约有70%以上人口的棉花需求都是依赖市场获得的,其中又有40%需靠省际交流,因此作者认为“把传统经济说成是‘男耕女织’、‘一家一户自给自足’,显然是不大合适的”。辛德勇《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使用翔实的史料,探讨了三峡地区原始农业、宋元及其以前和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状况,最后总结出服务现实的三点经验和教训,认为“今后峡区的农业发展,必须借鉴历史经验,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路子,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山地资源”。李令福《历史时期关中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探讨了历史时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关中为例简要分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戴鞍钢等《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指出其地域分布始终没有突破偏于沿海沿江地带的基本格局,认为这种状况限制了它的社会影响。此外,同类论文还有王双怀《明代华南的粮食生产及其地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尹玲玲《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渔业经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等。 3、历史城市地理与古城址研究 应该说,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本年度的成果以古都研究居多。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城市是文化的载体,都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化风貌的体现,汉长安城法天象地、灿若星辰,唐长安城周易礼制、政通人和,其规划思想反映了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变。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金代京、都制度最初是在照搬其他民族制度的基础上,融入女真民族传统的政治特征而形成的;在金朝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上,京、都制度不断调整、变革,在女真统治集团对国内各地各民族的种族统治运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代京、都制度上承辽宋、下启元明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韩光辉《论中国元代建制城市》(《历史地理》第十六辑)探讨了金元都市警巡院、城市录事司的官制与职能,详细研究了元代建制城市的规模及其户口特征、时空特征,认为元代建制城市的辉煌“就在于对一百余个城市实行了专门且有效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可惜明清城市管理又倒退到由附郭县或县负责的陈轨旧俗上去了。李孝聪等《清代北京城王府建筑的选址与分布》(《九州》第二辑)一文,由北京城王府的出现与发展历史过程入手,从王府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着眼,着重分析了清代北京城内王府在不同阶段的选址和分布特点,并对产生的原因作了探讨。尹钧科《十八世纪北京的城市建设》(《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认为当时大规模重修或新建宫殿、王府、寺观,使北京城市建筑更为完备,而大力整治街道沟渠和彻底改造城外大道,以及西郊“三山五园”为主体皇家园林的修建,使人们更能领略到十八世纪北京城市建设的辉煌。白洪希《清朝关外都城辨》(《辽宁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已是史书和学术界公认的都城,但努尔哈赤居住十六载的费阿拉城以及界藩、萨尔浒却不能算作都城。同类论文还有:于希贤《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第7期)、汪文学《古代都城地理格局之发展极其相关问题研究》(《江海学刊》第1期)等。 尧都平阳的传说,虽还没有得到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明,但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和已有的考古成果间接地表明它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说明包括临汾地区在内的晋西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直接起源地,是中国历史的主要源头。这是王社教、朱士光在《尧都平阳的传说和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一文中表述的观点。郑州小双桥遗址从1990年被发现和经过1990年、1995年两次考古发掘以后,有的学者多次撰文,一再论证这就是殷商仲丁所迁的?都,邹衡先生《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嚣)都说辑补》(《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对此观点加以肯定;然方酉生《小双桥遗址为仲丁?都说商讨》(《武汉大学学报》第1期)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实物资料认为,下此结论为时尚早,仲丁所迁?都应当是郑州商城。徐昭峰《试论偃师商城的性质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提出郑州商城为商汤所都之亳、偃师商城性质为军事重镇的观点。石泉《古夏口城地望考辨》(《武汉大学学报》第4期)从汉魏六朝文献记载出发,结合一系列相关地名的定位,通过缜密的考证与分析,初步认定汉末三国至梁、陈之际的夏口城实当位于今钟祥市或稍南处;在梁、陈之际的大动乱中,古夏口城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后“夏口”之名遂移至今武汉市。学术界对在西安附近新发现的沙河古桥的性质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看法,王维坤《沙河古桥的新发现与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通过对沙河古桥进行的综合分析,认为是“沣河古桥”的可能性较大。据李并成《汉玉门关新考》(《九州》第二辑)考证,著名的玉门关存在了1140年,关址最早设在今嘉峪关市西北约十公里处的石关峡,西汉太初三四年之际西迁敦煌西北,隋唐时又东徙今安西县双塔堡,五代宋初进一步东徙而迁回石关峡。 此外,石培基等《历史时期西北城市发展简论》(《人文地理》第3期)运用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的方法,通过分析周代至清末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过程,简要探讨了西北城市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这类文章还有段渝《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曹小曙等《历史时期昆明城区拓展及结构演变研究》(《热带地理》第3期)等。 4、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吴永焕《从 方言 所记地名看山东方言的分区》(《文史哲》第6期)从扬雄《方言》记录方言词语时所用地名单独列举与并举情况考察,看出秦汉时期山东方言大致可分为齐鲁、东齐海岱两区四片,如此格局的形成与齐鲁各地不同的历史人文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其格局在今山东方言中仍然保持着。湖北省境的演变自秦至明曾有一波三折的历史进程,张伟然《湖北历史时期的感觉文化区》(《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认为这种波折不可能只是纯粹的政治行为,而是文化在起作用——湖北省境是一个可以依凭的独特的感觉文化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湖北省境即使经过长期割裂后也始终保持着成为一个完整区域的要求,该文对湖北感觉文化区的演变、作为文化地域的空间构成、地域归属与整合、作为感觉文化区的判读指标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颇具新意。张晓虹《明清时期陕西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阐释了陕西民间信仰区域差异的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历程,从而揭示出民间信仰与自然环境及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干旱是影响关中农业生产、甚至人民生存的主要自然灾害,张晓虹、张伟然合撰的《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一文试图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阐释陕西太白山崇拜的产生及分布地域的形成过程,很有见地。据李仁《回族杰出人物的历史地理之分析》(《回族研究》第1期)研究,回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但杰出人物东高西低,认为东南沿海优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穆斯林优秀人才的出现、成长不无关联,因而呼吁:提高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5、历史地名研究 历史地理研究离不开地名,地名研究的专门之作为数也不少。华林甫《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历史研究》第4期)一文中关于西晋太康元年、隋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的论述是作者一大发现,他对中国历史上六次大规模更改重复地名运动所作之发覆,钩沉抉隐、爬梳排比,总结了历次更改地名的特点和规律,进而以这些规律来衡量当今地名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并建议现存50多组字同、形似、音近的地名在适当时候均应予以改名。刘宗迪《华夏名义考》(《民族研究》第5期)依据作者提出的人类族群建构于原始舞蹈的理论,通过对“华”、“夏”两字的文字学和文献学考证,说明“华”、“夏”两字最初都是舞蹈之名,表示饰羽之舞,中华民族最初名称“华夏”正是由此演变而来的。程二行《春秋都邑何多以“父”名?》(《中国典籍与文化》第4期)论述了见于《春秋》、《左传》中鲁、郑、卫、晋、楚诸国十来处含“父”字地名的来历,认为古时“父”、“阜”通假,“阜”义为土山,高大而上平,古人建都立邑多选择地势高敞之地。李锋敏《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指出河西走廊地区许多发源于匈奴语和汉语而至今仍沿用的古地名是各族历史融合的语言“化石”。这方面的论文还有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地理研究》第2期)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阿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代国号研究的论文,如《王莽新国号述论》(《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汉唐国号考原》(《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赵宋国号考说》(《扬州大学学报》第5期)、《蒙元国号概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等,并出版了《“中国”古今称谓研究》一书。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字学、心理学、名称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繁多的国家称谓分为三类,详细阐释了中国历代统一王朝国号,同时也论及分裂朝代的国号,考论中国古今名号和域外有关中国的诸多称谓;作者认为,中国的各种称谓往往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探其源、细释其义,有助于理解过去,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书中广征博引、以考带论,其言富有文采,饱含热情。该书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结构浑然一体,探索鞭辟入里,新见迭出,精义纷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卞孝萱先生之“序”谓此书为“奠基”、“开拓”,均非过誉。 6、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汗牛充栋,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成果亦复不少。据郭声波《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第6期)研究,北宋以前地理总志的代表作属于以州下类目县目夹杂为常用体裁、以政治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的地记型,南宋的代表作转变为以州下纯用类目为体裁、以文化名胜地理为主要内容、以趋时应景为主要目的的胜览型,这种演变不仅根源于宋代文化的发展、也根源于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合力所致。郭红《两幅大同镇图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对明代《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三云筹俎》中的大同镇图作了专门研究,据此可纠正《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山西图中“杀虎口” 、“阻虎堡” 、“宁鲁堡”、 “ 威鲁堡”等地名中的“虎”、“鲁”二字原为“胡”、 “虏”之误。王卫东《明代山西沿边的几个地名》(《历史地理》第十六期)据《明世宗实录》等史料也指出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这几处失误。中国现存的古代游记众多,但除了十数种著名的之外,绝大部分不大为地理学界所注意,周宏伟《中国古代非知名游记的地理学价值管窥》(《湖南师大学报》第2期)从一些具体例证分析,发掘出这些游记不但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自然地理学资料、而且也包含着不少重要的人文地理学内容,因此他认为所有的中国古代游记都是研究历史地理和地理学思想史的最为可靠的和极为重要的材料,应当受到地理学界的重视。汤开建《祝淮 新修香山县志·澳门图 研究》、《雍正 广东通志·澳门图 研究》(《暨南学报》第3期和第6期)专门研究早期澳门地图,前者通过图上首次出现的地名揭示清代澳门城市历史发展的内涵,后者对图中涉及的澳门华人庙宇起源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颜广文等《论阮元与 广东通志 的编撰》(《华南师大学报》第3期)从阮修通志的时代背景、阮元本人所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及其居中的领导作用、修志班底的构成及其主要成员的学术素养等方面分析,认为阮志体例架构既全面又完善,选材广泛,编撰独特,史料价值高,全志具有鲜明的由专注考据转向经世致用的时代特征。 此外,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戴念祖《邹伯奇的摄影地图和玻璃板摄影技术》(《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期)、李勃《 舆地纪胜 琼州部分纠谬》(《学术研究》第7期)、高福顺《简论 高丽记 佚文在地名学上的贡献》(《东疆学刊》第1期)等。 三、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黄河是中华大地的生母,治理黄河必然要参考黄河史研究的结论。谭其骧先生1962年提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著名论点,如今已成了治理黄河的指导性原则,但当时任伯平持有疑义;1997和1998两年,任伯平与赵淑贞合作发表二文,重申旧说,仍然否定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局面的存在。王守春《论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一文发现,任、赵二人的论文“许多史实和观点存在诸多错误和问题”,指出他们对历史文献的“随意曲解”是“极不严肃的”,“不是严肃的学者应采取的态度”,他们所谓“黄河下游并不安流”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黄河相对安流时期的出现,主要还是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结果,王景治河当然功不可没,但治河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维持长达七百年的相对安流。关于黄河壶口瀑布历史上溯源侵蚀的速度,七十年代史念海先生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和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的描述,推算出自公元527年至813年间平均每年后退5.1米、从公元527年至现代平均每年后退3.3米的结论;但是现代测量出壶口瀑布平均每年仅仅后退5厘米,两者竟然相差上百倍,故宋保平《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壶口瀑布的逆源侵蚀问题》(《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一文重新检讨了影响瀑布后退的四大因素,结果显示岩性特征、落差、流量、泥沙含量均非影响瀑布后退的关键原因,因而认为《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志》多为定性描述,只能称为“半定量”;如果一定要确定其侵蚀速度,那么只能得出从李吉甫时代到现代的溯源侵蚀平均数值即1.2米/年 这么一个模糊的数据。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蓝勇、杨伟兵《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表明,明清以前三峡地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但明清以后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地摧残了该地天然森林植被系统,清末各类厂矿的兴起对腹地森林资源影响较大,而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人口膨胀和大炼钢铁使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一度降到15%以下,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增多,因此作者认为“如何控制农业垦殖、特别是山地陡坡垦殖,进而退耕还林,发展合理的农林复合型(三峡)库区经济以利于水土保持已刻不容缓”。 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灾害是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为此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对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灾害与人口、灾害与社会经济、灾害与社会政治、灾害与社会文化等问题发表了高见。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认为这次清代后期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大旱灾形成的原因在于全球性的特强ENSO事件影响下亚洲地区季风的显著减弱。左鹏、张修桂《明清水患与江汉社会》认为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水灾是江湖自然演变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为人们提供了开垦荒田的淤地,也因此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堤垸的修守诚然是一种御患措施,但因其单一化而使江汉地区的人地关系日趋恶化。(以上三文具载《复旦学报》第6期) 环境研究方面,朱士光《西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陕西师大学报》第3期)研究表明,关中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对长安的城市建设、物资供应、经济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而西汉王朝对王畿所在关中地区所采取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也对保护与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本年度的历史地理研究成果喜人,学风严谨、论证扎实而又紧密结合现实的论著不少,作者队伍中也涌现出一批新人,昭示着本学科良好的发展前景。当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进程中,研究西部地区历史地理问题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的成果太少。 在新的一个世纪里,出于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企盼,笔者相信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一定会得到更加充分、完善、健康的发展,历史地理工作者在二十一世纪里必将大有可为! 中国历史论文:浅谈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 保护意义 现状 问题 保护的动力 保护的基本原则 经费的负担和筹措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资源配置问题 摘要:自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显著特点是治乱循环。历代的有识之士总是试图打破这个轮回,然而,众多的改革总以失败告忠,黄宗羲称之为积重难返之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王朝的统治阶层无法跳出儒家学识的认知框架,对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的人口规模极限缺乏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官僚集团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对王朝统治秩序的伤害。 关键词:治乱循环;中国历史;资源配置 自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显著特点是治乱循环。历史总是由一个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在一个个朝代的变更中伴随着一次次治乱循环的轮回,最终形成了荡气回肠的历史长河。对于这个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土地的兼并问题,更不能肤浅地理解为昏君、奸臣对王朝秩序地破坏,在笔者看来,导致王朝治乱循环的根源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人口与资源的发展矛盾 (一)人口规模与社会治乱的关系 从历史看,人口的数量规模与社会的治乱具有极其深刻密切的关系。 由图可见,在清以前,中国人口规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上限,即5 000—6 000万人。历史上达到了这一规模的时期为:西汉后期、东汉后期、隋初、盛唐、北宋、元、明末。 在对达到这个峰值的时间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人口曲线的各个高峰点,常常与那一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相伴随。而这个高峰期往往也是社会、历史即将发生大转折、社会发生重大变动的前夜。 例如,西汉平帝年间是当时人口最高峰时期,这恰是王莽篡政及绿林、赤眉起义的前夜。东汉桓帝年间是人口高峰期也是爆发黄巾起义、发生汉末大变乱的前夜。又如,西晋之太康年代,隋之大业年代,盛唐之开元、天宝年代,北宋之大观年代,以及明朝崇祯时代,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大的动乱时期,持续战乱所导致的人口大规模绝灭是极其残酷的。如三国时代人口减少了86%,东晋的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在80年间使人口减少了70%,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人口减少了67%,蒙古人南下使人口减少了84%,满清入关导致人口减少了80%。 如果说一次、两次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而这种历史现象的重复发生,则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历史上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政治之繁荣、衰落、动乱的周期性变动具有近乎同步的关系。 (二)人口与社会之乱关系的实质是对社会资源分配的自我调节 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假设,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是一个发展的难题。 在农业文明时代,对国家来说,最重要的资源自然是耕地。从中国的政治地理疆域看,自秦汉时代至明朝年间,中国领土的领域是大致相同的(元朝除外),也就是说耕地的总体数量是相对稳定,在生产力,尤其是农耕种植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以前,粮食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 在王朝初期,由于经过战乱,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这时候在资源分配上不存在大的矛盾,人心思治。 进入王朝中期,人口大幅增加,但仍然可以通过开垦新耕地来吸纳新增劳动人口,当人口达到一个规模,资源已被瓜分完毕,对资源的利用达到一个饱和点,也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最佳状态,即达到所谓的王朝盛世。 到了王朝晚期,人口规模开始溢出,但新增可用耕地数量越来越少,开发新耕地的成本大于获益,越来越多劳动力失业或就业不足,形成“流民”。随着流民数量的递增,逐渐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而王朝政权将之视为不稳定因素,不断地歧视、弹压,是故,方有“官逼民反”的口号。历史上多次发生“流民起义”,或者在农民起义中,大量的参加者就是这些“流民”。 因此,我们可认定在特定的生产方式及技术条件下,社会所能负荷的人口规模具有一个上限(在清代以前这个极限在6 000万左右)。突破了这个规模,社会资源分配即陷于失调,这种重要社会资源的分配失调最终必会导致社会变乱。 从这一意义上看,历史中治乱局面的周期性爆发具有其必然性。这种治乱,可以看作是历史对于人口规模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对于清朝人口突破1亿后仍继续增长的原因,个人的看法是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并未消失,太平天国战争等多次内部变乱实质就是这个机制在起作用。从人口统计曲线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过程中人口曲线出现一定幅度的升降摆荡,但由于此时人口基数已极为庞大,即使是千万人计的人口减少也不能影响人口的总体规模。 (三)发展工商业是打破人口与资源发展瓶颈的唯一途径 我们在分析人口曲线的时候,发现从秦汉至明末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期中国的人口规模的上限在6 000万左右,但在南宋时期,人口的规模突破了7 000万,如果计算上该时期金朝统治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规模将突破1亿。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是南宋时期,由于金国入侵,国土缩小到原来一半,为了维持财政收入,朝廷采取了鼓励工商与贸易的政策,由于工商业和第三产业可以吸纳大量新增劳动力,所以,人口规模得以突破而不产生动乱。而清朝中期人口突破1亿的原因也同样如此,一方面是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升以及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推广;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对外贸易的成果。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工商业发展是打破历史循环,解决社会危机,避免全局性动乱和战乱的一种可行方案。然而,由于中国自秦后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权威主义和工商业精神不相容,导致工商业本身积累发展的可能,被从体制上、政策上到思想上严密扼杀。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民营工商业,并不能发展为赋税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盛衰对王朝便不那么重要。 尽管历代不乏有识之士试图打破这种轮回,但由于无法跳出儒家学识的认知框架,出于对人口与资源问题认识的匮乏以及对工商业作用的鄙视与遏制,这种努力只能是徒劳无功的。 二、官僚集团对资源的掠夺导致王朝秩序的崩溃 (一)王朝制度与分封制度的区别 按照吴思先生的说法,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应当分为两种制度,一种是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另一种则是秦汉以来的王朝制度。 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是借鉴氏族部落居住地的构筑形制,把它引入政治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其着重于地方分权,虽然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臣民的最高所有者,是天下的“共主”,但周天子只能责成诸侯对中央有一定的贡献,而对诸侯采邑内部的处理,是无权进行裁夺的。周王朝分封制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血缘为纽带,在当时交通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授权,使其属下各个诸侯国得以不断扩张,最终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这种疆图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是无法想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不断变浅,疆土的扩张已到达一个瓶颈,围绕着资源的配置问题,利益的冲突开始产生。当部分诸侯国的实力超过共主之后,周王朝再也无力约束属下的诸侯,诸侯的混战开始了,分封制随着崩解。 取代分封制度的是王朝制度,王朝制度与分封制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通过官僚制度管理国家,而后者则是通过诸侯制度来管理国家。按照王朝制度的权力架构,其下层有一个能“尽其民力”和“地力”的自耕农制度,中层有一个由号令赏罚驱动的官僚制度,上层有一个控制一切资源的血缘继承的君王。与分封制度相比,王朝制度下的官僚阶层对其治下的各种资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要比诸侯大夫弱得多,短暂得多,与中央对抗的能力也就弱得多。对国君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高效而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官僚集团对王朝统治秩序的损害 王朝制度在解决分封制问题的时候又造成了官僚集团瞒上欺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新问题。由于官僚阶层与其治下民众的利害关系更加短暂脆弱,出于对自身私利的不懈追求,官僚阶层所追求的必然是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造成其比分封的贵族集团更不关心百姓的死活。 王朝建立初期,农民造反集团的余威尚存,出于对农民造反力量的敬畏,官僚集团对农民的盘剥较轻。到了王朝中后期,随着人口增加,农业依赖的土地资源也日渐紧张,社会各阶层对土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由于承平日久,官僚集团对农民造反力量的敬畏已荡然无存,王朝秩序的基本均衡被逐渐破坏。在和平时期,由于反抗官府压榨的风险远高于收益,自耕农阶级对各级权势阶层的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策略是忍耐。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比较容易得逞,这个集团的收入水平较高,这就激励更高比例的人口加入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贪官污吏的行列,从而加剧了王朝官僚集团膨胀和腐败的原有趋势。随着压榨程度逐步升级,底层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直到十羊九牧的生存危机出现,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暴烈反抗。王朝统治秩序崩溃,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直到新的王朝出现,由于此时资源相对充裕,掠夺的成本高于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成本,则人心思治,新一轮的轮回重新开始。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千古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描述。 (三)政治制衡的缺失是导致治乱循环的根源 在今天看来,制止官僚集团对资源掠夺的有效途径在于政治制衡,但是在王朝制度的权力架构里,这种制衡是无法达成的。 首先,作为最高统治者——天子,本身应当是最痛恨官僚对资源的掠夺行为的,因为这种行为是对王朝统治秩序的破坏,动摇的是王朝的执政根基,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是不吝于对这种行为作出最大的惩罚的,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其中,以明朝在惩治贪官上最为严厉,动辄抄家灭门,朱元璋甚至是下令将贪官扒皮塞草挂城门口示众,但反观明朝一代贪官污吏是层出不穷,朝纲混乱。关键一点就在于天子是无力约束这种庞大的私下追求的,因为在王朝制度的权力架构中,官僚阶层是维持其统治的关键环节,一旦失去了官僚阶层的支持,天子的地位也将不保。历史上王莽就是这个下场。 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作为王朝统治秩序的提倡者,儒家集团努力想维持这种均衡,他们通过参政争取帝王的师友地位,期望达到政治制衡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作为官僚集团的一员,可能部分儒生出身的官员真心信奉儒家道统,而更多的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把它当作升官发财的手段。由于儒家集团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内部缺乏欧洲天主教会那样的严密组织,其内部也是四分五裂的,再加上其政治对手如宦官集团、军人集团或后戚集团的存在,因而难以摆脱对皇权的依附状态,所以也就无法阻止这种失衡。 再次,是自耕农阶层,由于自耕农经济制度下的农户生产方式是以一盘散沙的状态存在的小农经济模式。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以两种形态交替存在:和平生产时期的一盘散沙状态与造反时期的集团状态。在和平时期,由于农民生活在里甲制度的严格控制之下,他们力量分散而微弱,反抗官府压榨的收益很微薄,却面临着杀一儆百的巨大风险。因此,在风险远高于收益的情况下,弱小而又分散的自耕农阶级是无力抵抗各级权势阶层的巧取豪夺的,自然无法形成对官僚集团的政治制衡。而当王朝晚期,农民集团造反时期,此时王朝的秩序已是完全崩溃,另一个轮回开启。 最后,是工商业阶层,中国的资本并不缺乏控制政府制定法令的愿望,但在大一统的王朝制度下,资本的利益仅是王朝治下的一个局部的集团利益,对王朝的财政贡献有限。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本身就带着一种必然。在当时,欧洲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王国林立的竞争环境,同时,王权与神权之间存在相互的竞争与对立,因此,也就限制了政权对工商业的过分盘削。而在中国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环境中,民间资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自然也就无所谓政治上的制衡。 三、小结 显然,上述失衡过程是一个势所必然的趋势,王朝的历史越长,这个趋势就表现得越明显。这个过程实质是社会对资源配置失调的一种自我调节。历代的统治阶层由于缺乏对人口与资源关系的深层次认知,因此,不能解决长期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王朝制度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权力架构中,是无法形成构造新型政治均衡的社会力量,因此,就无法解决统治集团堕落的周期性问题。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对历史总结的目的在于要为现在的执政提供借鉴。时至今日,人口与资源的问题,还有政治制衡的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两大难题。 尽管从清朝开始,人口的上限被不断突破,但我不认为人口与资源的发展极限规律已被打破,相反是蕴藏了更大的危机。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大量严峻社会问题,均与人口的巨大压力有关。这种人口规模对于我国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政治所带来的问题和压力是巨大的。历史启示我们,也是在警示我们——我们已经接近了人口增长的警戒线。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远快于国内可利用资源开发的增长速度,可以设想,回归内向自守的经济体制是无出路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成为能突破国际遏制,外向型的,即具有吸纳外部资源能力的开放型经济系统。 中国历史论文:近代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的“中间”知识分子 [摘要]民国时期著名的科技精英团体——“中国科学社”成员,多数有着欧美著名大学的留学经历,认同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而又满怀“科技报国”之心。这批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与执政当局的离合关系,表明了“科学社”同人终身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科学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同时也可见他们在中国近代阶级搏斗空前激烈的背景下,在面临历史大变局时表现出来的彷徨心态和无奈选择作了揭示。在中国近代国共两大政治势力已经形成后,“中间势力”生存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不管是“人世”还是“出世”,他们都没有成为独立的势力,因此也始终没有走出寻求自身定位的困境,他们的历史命运也从一个重要角度折射出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困顿。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中间知识分子;历史大变局 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转变,在思想进化的历程中,中国的知识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步获得了作为独立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政治家)的自由意识,并逐渐习惯于立足公众权利,自由地交流思想。这种具有独立立场的新型知识分子,乃民主、科学意识的主要社会载体。由于近年来学术界的思想解放,对这部分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动荡起伏历史变局中的命运,已有不少著述和论文涉及。但总体上来说,学术界的目光还主要集中在近代各个时段中活跃于思想文化界的此类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身上,如胡适、张君劢、罗隆基等,对与这些人物有相近政治诉求,但并不热衷于政治,却执著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知识分子类型尚未有深入的考察,而恰恰是这批知识分子建构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体。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尤其在中国现代历史发生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无奈选择,不仅折射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脉络,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乖蹇命运的写照。正因为如此,本文拟把考察视角对准民国时期最大的科技精英社团——中国科学社同人,以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段中与执政当局的离合关系为例,对此类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的心路历程作一探讨,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一、“科学救国”的力倡者——五四前后的“科学社”同人 1914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园的一个俱乐部里,一群中国留学生正在聚会,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大陆已战云密布,而太平洋彼岸他们的故土中国,也在阴霾笼罩之下,所以尽管此刻的校园里一片恬静,但会聚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却按捺不住内心忧国忧民之情,他们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不由得“引颈东顾,眷然若有怀也”。于是,有人提议“能否做一点什么,对祖国有些微的贡献”。由于在场的多为在美国专攻自然科学的学子,他们想到“现今世界里,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中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刊行一种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呢”?于是几天后,在一位叫任鸿隽的学生房间里,在哈佛和康奈尔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最为出色活跃的几位学生再次聚到了一起,他们将提议变为行动,决定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编写科学文章,发行《科学》杂志,并在当晚就草拟出一份《科学月刊缘起》的文章和一份《科学社招股章程》。就这样,在远离中国的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学校园里,一批中国留学生办起了我国最早的一份自然科学杂志——《科学》,并创立了一个以“科学”为职志的同人团体——中国科学社。该社成立后,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联络同志,研究学术,在海外留学生中的影响很快得到扩大,团体人员也迅速增加。据任鸿隽在《科学》杂志上的记述:1914年时,科学社人数为35人,次年10月增加到77人,1916年召开第一次年会时,人数更增加至180人。 就在科学社不断成长的同时,在他们梦魂牵绕的故土,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发刊了。与科学社同人标举“科学”大旗一样,陈独秀的《青年杂志》高举的是“民主”大旗,为的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要用这两面大旗,来撼动中国几千年的旧思想、旧文化,“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新文化运动很快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巨澜,也在海外留学生中得到热烈的响应。这时已为科学社骨干的胡适给陈独秀寄去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该文立即被陈独秀刊登在《新青年》上,从那以后,提倡“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坛也由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是在这场以“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伦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运动中,以群体面貌出现的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展示了他们的风采,使“德先生”和“赛先生”来了个亲密大携手,从而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国内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令海外学子归心似箭,不少科学社骨干成员相继返国,科学社总事务所也于1918年10月从美国迁回到国内。挟五四“科学”、“民主”之潮,科学社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中,胡适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新文化名人,其他科学社成员也都很快成为国内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骨干和佼佼者,他们用自己在国外所学的专长,致力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开创,除创办学术刊物外,还举行各种科学演讲、筹办科学图书馆、设立科学奖励、创建研究机构。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和开拓,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科学社组织已成为国内最大也最具影响的知识分子团体。 然而,中国的社会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如果说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题为“思想启蒙”,其时的爱国运动已直接转向以“救亡”为目标。围绕“中国的出路”和“救亡”问题,新文化运动中同处一个阵营的新知识分子由于思想、主张的不同而最终走向了分化。这个分化首先发生在《新青年》同人中,1919年底,也就是五四爱国运动进入尾声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开始了一场关于“社会改造”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因受“十月革命”影响,思想已趋于激进,并开始自觉担负起传播“主义”的使命;而胡适则因受他的老师杜威的影响,对社会改造持“点滴改良”的观念。于是便有了所谓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在这场论战之后,《新青年》同人中的部分成员坚决“左转”,成为五四后的“彻底改造派”,另有一些成员则明显“右转”,形成了以《努力周报》为核心的所谓“胡适派”。这样因意见分歧而导致的内部分化也几乎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很多新知识分子社团中。但与其他社团不同,由于中国科学社是基于“科学救国”思想而结合的团体,其成员中又多半为英美留学生,对西方“自由”、“民主”价值有较为真切的体认,回国后又多服务于教育、科学界,这些成员之间的同质性使科学社在五四后知识分子群体普遍出现分化时避免了分裂。当然,科学社成员在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也存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甚至展开过公开论战,但由于都有对“自由思想”的尊重,所以并不因此而影响同人间的私交和感情。而在政治上,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力倡者,认为科学“才是中国救贫救病的唯一的根本方法”,对当时风靡的来自苏俄的“阶级 斗争”理论,他们并不赞同,认为中国只有继续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之路才能有希望。所以,在五四后的那场“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科学社的成员大多是胡适“改良论”的支持者。略有区别的是,他们多数为自然科学学者,政治被他们视为一块“污浊之地”,故在五四后各种“主义”的喧嚣声中,学社成员多半采取了所谓“纯科学”立场,如学社的重要喉舌《科学》月刊即奉行“专述科学,归以效实,玄谈虽佳不录,而社会政治之大不书,断以科学,不及其他”之旨,刊载的文章对政治和时局少有涉及,同人的精力也主要放在独立兴办各种科学事业上,队伍和事业都得到了扩大。 然而,北京的政局却也一直让这些对“政治改良”抱有期盼的知识分子失望。1924年,曹锟贿选发生,随着“王宠惠内阁”的垮台,“好人政治”遂成泡影。这使曾经力倡“好政府主义”的胡适、丁文江等人也开始对军阀政府心灰意冷,《努力周报》因此而停办。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政治横行无已,这一政权已逐步为所有知识分子所厌弃。持温和改良立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尽管不赞成用“革命,’手段来推翻它,但对这一政权也产生了强烈的离异感。“好政府主义”的破产证明军阀政治体系已不能根据社会成员的要求调整自身,也完全丧失了对新知识分子容纳、吸收和整合的能力,从而也就失去了来自这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 二、由“出世”而“入世”——国难危机中的“科学社”同人 1926年,南方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虽然军事上势如破竹,但政治上革命阵营内部“左”右势力的对垒却越来越严重,国共矛盾也日益加剧。1927年4月12日,在北伐军进人上海后,终于发动了“”,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一年后,在“二次北伐”的进军声中,北京的军阀政权彻底倒台,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 在这历史大变局中,主要为“自由主义派”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曾对南方的革命有过怀疑和不安,但由于他们对北京军阀政府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对国民革命带来的这场历史大变动,大体上来说是欢迎的,对在南京建立新政权能在推翻军阀政府后帮助他们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也产生了幻想,科学社同人对新政权的这一最初认同,似乎可以从在1922年后就一直任科学社董事会董事长的蔡元培加入这一政权,并在创设中央研究院时得到诸多科学社成员的鼎助中得到印证。蔡元培与中国科学社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科学社作为一个民间的科学团体,其事业能“蒸蒸日上,若有无限前途者”,如任鸿隽在《中国科学社之二十年之回顾》一文中所述,“在于社会的同情与鼓励”,其中特别提到了蔡元培等人对科学社在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提携。1927年策划“四一二”时,蔡元培正在上海,平时过从甚密的有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等人,所以耳边满是诋毁共产党的言论。蔡乃一柔和雍穆之学人,素来反对“偏激”,当他听吴稚晖等诬称共产党人“为非作歹”、“杀人放火”、“诬陷本党同志,无所不用之极”时,也不免受其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任命蔡出掌教育,蔡乃将此作为实现其“教育独立”理想的机会,改旧制为“大学院制”,尝试实行“学者领政”、“教授治校”。在“大学院制”的推行中,蔡元培所倚重的几乎都是中国科学社的骨干成员,如科学社的扛鼎人物杨荃(杏佛),就被蔡委以大学院教育行政处主任、副院长,中央研究院秘书、总干事等重职,实际主持大学院工作。中央研究院是蔡元培“大学院制”最重要的成果,创设伊始,蔡元培就聘请胡刚复、王醚等科学社骨干帮助制定《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在1928年6月9日中研院正式成立及随后召开的第一次院务会议中,出席者大多是当时科学社的成员,中研院成立后下属10个研究机构的所长也几乎被科学社成员所包揽。 然而,蔡元培和科学社同人一心向往的“思想自由”、“教育独立”并不为国民党所容。大学院制“试行伊始,反对斯起”,试行不到两年便告结束。蔡从大学院制的命运中看清了国民党统治下政治的黑暗,知道自己难有可为,乃自动提出辞去本兼各职,出京赴沪。因不满于独裁,1932年,蔡元培与宋庆龄、杨杏佛等一起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为主席,蔡为副主席,杨杏佛担任总干事,因积极营救进步人士和爱国学生,为所嫉恨。对宋庆龄、蔡元培,蒋不敢轻易下手,于是便把暗杀目标指向了杨杏佛。1933年6月8日,蔡元培的得力助手、中国科学社骨干、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大学院制”的夭折和杨杏佛的被暗杀,是国民党独裁政权对蔡元培和科学社同人群体这样一批一心以“学术报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迎头棒喝。由于国民党大力推行“”,这批有较深西方教育背景、经新文化运动洗礼、向以“独立”自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国民党当局的关系陡形紧张。其实,在“大学院制”被撤废的同时,与“大学院制”遭到同样打压的,还有以“人权”标榜的“新月社”和“现代评论”社同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部分知识分子依附,成为新政权中的新贵;另一部分知识分子(主要指共产党人)取反政府立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仍有相当部分知识分子(主要为上层知识分子)既反对共产党的激进革命,也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因此他们声称“不附属于哪一党派”,希望走中间道路,他们以“科技救国”自持,崇拜欧美的宪政主义,其政治理想是把中国打造成一个民主国家,而不是哪一家的“党国”。“新月社”和中国科学社同人群体正是这类知识分子的代表。在遭受打压后,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于是就有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独立评论》的创刊。 《独立评论》创办于1932年5月,创刊人乃30年代京津地区主要任职在清华、北大、南开一些高校中被称为“北方学人”的著名教授,办刊经费由同人认捐方式筹集,其主要成员有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任鸿隽、陈衡哲等,其中很多人即中国科学社社员。刊物主编为胡适,谓之《独立评论》,意在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精神,就如刊物发刊词所说的,“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由于《独立评论》为同人所办,故能比较真实地刊载和反映不同的声音,因此一发行就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刊物。然而,同样为国民党统治时期,同样受国民党“党化”意识形态的高压控制,何以这份被公认为“自由主义”的刊物独能自由散布而不被扼杀呢?这显然与当时国民党当局对知识分子政策的某些转变有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发起了“沈阳事变”,面对日人灭亡中国的侵略野心,国内朝野上下都有了严重的危机感。作为执政的国民党当局来说,如何凝聚民心,增强国力,抵御外患,成为当务之急。再者,经过中原大战后,南京政权根基稍固,在亟待进行的建设事业中,需要有真才实学人物的襄助。然而,国内科技界的精英人物又多为“自由主义”者,如何改善和协调与他们的关系,对当局来讲具有紧迫性。同样,国难的加重,也使这些以“科技救国”为己任的学 人忧心如焚,关注现实问题,遂成为这一时期《独立评论》的一大特色。创刊后不久,刊物就开辟了“研究中国当前的问题”的专栏,其中在“建国”问题讨论中,“民主”和“独裁”之争格外引人注目。论争中胡适的“民主论”虽仍能赢得少数皈依者,但已不符合其时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而蒋廷黻、丁文江等人提出的“新式独裁”主张,却在当时知识分子中获得了众多支持。九一八后,日本侵占东北的现实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人们逐渐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集中到如何迅速增强国力以抵御外侮上。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人们似乎已不能容忍“缓慢的,分散的,经常是徒劳的”去解决问题,而把“急先务”作为国家需要的头条标准。此外,由于在进入30年代后,随着南京中央地位的加强,知识分子虽然对这一政权仍存在着普遍的不满,但已勉强地开始让自己逐步去适应这个政权。也就是说,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共两大势力的对峙,政治选择的空间变小了,两面讨好不可能,而两不讨好“最不现实”,在不得不择一而事的情况下,在中国缺乏“独立”根基的中间知识分子多数倒向了国民党。于是,中国这部分学有专长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中的很多人开始从“出世”走向“入世”,与政府合作,把他们拯救国家的努力与维护政府的权威联系在了一起。 知识分子对政府态度的变化,给了一个与学界、科技界沟通的契机,在1932年后的一段时期中,多次在庐山召见知识界的知名人士,对大局多有垂询。据蒋廷黻在其回忆录中所记述的,他因在《独立评论》和《大公报》的文章受到蒋的重视,几次被蒋约到牯岭去谈话。1932年11月,在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参谋总长的参谋本部下,一个被叫做“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新机构正式成立了。与其他机构大肆渲染的开张不同,这个机构的成立是平静的,甚至是秘密的,其成员以“私交”关系与蒋合作,直接向蒋汇报工作。主持这一委员会的就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社北京分社社长翁文灏。翁在上任后不久,就向提交了一份《国防工业初步计划》,内中对国防工业发展新战略的系统阐述,奠定了委员会今后工作的基础。委员会副秘书长是钱昌照,一位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委员会最初有委员40人,清一色的留学归国人才,毫无疑问,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当时都是“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居首位的人物”,也几乎都是中国科学社的成员。至于这一委员会成立后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上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民国史研究的深入,已有一系列著述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在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建设突飞猛进时期,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中所有关键决策、重大项目以及取得的绩效,都无不与这个委员会有关,正是这个机构,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与国民政府的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 三、由“合作”而“离弃”——1949年国共政权易手之际的“科学社”同人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给国民政府和知识分子提供了恢复和重建相互关系的极好机会。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形势下,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中这批最杰出的科技精英开始进入政府各个重要部门,为奠定抗战的国力基础,他们心甘情愿地放弃了高校教授和研究院优裕的城市生活,亲临西北、西南等国内人迹罕见之地,从最艰苦的勘探、测量、绘图、设厂干起,从事为中国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开拓工作。他们的工作热情完全是忘我的,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灵魂人物翁文灏为例,自担当起整个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总设计师的重任后,便以他看似瘦弱的双肩担起了“综理全国经济”的重担。他殚精竭虑,日夜操劳。1934年2月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翁文灏却还奔波在去浙江长兴煤矿的调查途中,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头部因此受重伤,昏迷两三个月后,才摆脱死神的纠缠。而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的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就是在湖南衡阳考察煤矿时因煤气中毒而去世的。他们这种无我奉献精神的原动力是什么?这在钱昌照为资源委员会写成的“会歌”中得到形象体现,歌曰: 我们决不想丝毫享受,我们决不要任何虚荣; 我们最厌听士大夫的清谈,我们最厌听弱者轻微的叹息。 国家民族到了最严重的关头,想什么享受,想什么虚荣! 清谈误尽了苍生,叹息活现着无能。 看随处都有我们应做的工作。 我们决不为名,我们准备挨着饿! 前进,前进,前进中开辟着国家的大道; 创造,创造,创造中树立民族的宏基。 永远积极,永远乐观; 哪里有不能解决的困难?哪里有不能排除的障碍? 这是我们的世界!一切由我们担当,当仁不让! 这是我们的世界!一切由我们担当,当仁不让! 从这激昂的歌词中,我们不难体验到那些书生们的耿耿报国情怀。由于有这种精神的激励,在资委会工作的科学社成员当仁不让地工作在“抗战建国”的许多关键性技术岗位上,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为抗战作出杰出贡献的玉门油田为例:石油为战时的军用、民用必备品,然我们国家却一无出产。战前,资委会在西北边陲之地的玉门发现了大油田,但由于玉门地方僻远,属戈壁滩上不毛之地,没有人烟,开发很难,加上战时外汇紧张,油矿开采设备又都需从国外进口,中央有人建议暂时放弃。终因翁文灏、钱昌照等人的坚持,资委会副秘书长孙越崎亲任甘肃油矿局负责人,远赴西北坐镇指挥,开采终得进行。1942年太平洋战争后,西南国际交通被切断,在进口石油万分困难的情况下,正是玉门开采的石油基本满足了前线以及大后方交通运输对油料的需求。像这样的艰苦创业事例,在当时的资委会科学社同人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不仅如此,在资委会工作的科技专家在个人操守上也堪称楷模。由于资委会管理的是国有大企业,主管手中掌管着诸多能源、矿产资源和战时紧张物资,在这样的位子上,经营者倘私欲膨胀,是很容易侵渔自利的,而企业的公营性质,也容易造成浪费和低效,这在当时国民政府的很多部门和行政机构中已是司空见惯。为防止被“权力”所腐化,身为经济部长兼资委会主管的翁文灏为资委会同人立下“规约三条”:“(一)同人互相戒勉,一切工作均以有益于国家民族及中国经济之前进为目标,公私分明,决不因私害公;(--)同人互相戒勉,对于服务事业之同类及相关事业,决不私人经营,既不为股东,也不为任何有关之营业;(三)同人互相戒勉,转为公共利益而服务,不为私人盈利而用力,对于任何垄断公利之私人,用意既属相反,工作无从联合。”翁文灏以这样的标准诫人,更以这样的标准律己。他担任资委会的领导工作,但从不在资委会领取兼薪。资委会另一负责人钱昌照在任职期间也兼任过教育部常务次长,当时教育部次长薪金为600元,还有400元的办公费补助。而资委会任职的薪金加上办公费总共不过500元,但他仍放弃了教育部的薪给而自动支领资委会的薪金。翁、钱两位克己奉公的操守为资委会员工作出了表率,上行下效,其属下一般也都能做到清廉自持,资委会“风气相当良好,贪污之风可称绝迹”,连域外专家也称赞资源委员会是“中国目前整个行政机构中,办理最优良及最现代化的一环”。这不仅是对资委会同人的赞誉,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荣 耀。有人因这一时期他们中很多人在政府部门担任了主要职务而称他们为“技术官僚”,实际上他们中多数人并没有因担任“官职”而沾染官场恶习,他们也并没有把在资委会工作作为个人的晋身之阶,只是借此舞台,施展自己的专长。在抗战中,他们确实是积极“入世”的,但对政治和官场却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这从科学社同人对加入国民党的态度就可看出。翁文灏的国民党党员可说是钦定的,“入党”实在是出于无奈。其他资委会成员也一样,国民党中央党部曾几次要求在资委会设党部,都被拒绝。直到1943年上半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通过下了命令,次年又作出“所有出国人员均需到中央训练团受训”的规定,在设立党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翁文灏、钱昌照乃向蒋提出在资委会内“设特别党部”的要求,建议负责人也从资委会原有的党员中产生,不必由中央另行派人。虽如此,国民党的党务活动并没有在资委会中得到开展。更可贵的是,他们也并没有因到政府内“做官”而忘记了他们“诤友”的责任,在战时的国民参政会中,常能听到他们要求改革的诉求。但他们显然对国民党是有幻想的,在抗战临近胜利时,他们似乎看到了战后和平建国的新机遇,为此,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战后国家工业化的实现途径,设计规划着国家建设的蓝图。 1945年8月,中国人在经过八年抗战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科学社同人们也和全国民众一样欢欣鼓舞,以为从此将开始一个中国经济建设的“黄金时代”。然而,接踵而起的国共内战很快又把他们的梦想打得粉碎。不仅如此,战后国民党一意孤行的内战政策和病入膏肓的腐败,不仅使他们的“建国”理想陷于毁灭,也使他们对这一政权失去了信心。关于战后这些知识分子与国民党政权越来越疏离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科学社机关报《科学》刊文动向上窥见一斑。为避免“《科学》踹政治漩涡”,以往《科学》杂志刊文原则是“断以科学,不及其他”。但战后的刊物功能出现了大的变化,如其“编后记”所言:“抗战以后,激于世变时会,转向到科学的社会功能方面来了”。1947年《科学》第29卷第5期上就发表了科学社总干事卢于道的《科学工作者亟需社会意识》一文。在该文中,作者对战后科学家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作了揭示,称“科学界人士尽管安贫乐道,可是生活却被压在柴米油盐里。甚焉者其职业是教人而自己的子女受不到教育,整天在研究营养而自己的营养不足,专长是研究心理而本人就精神萎靡以至于精神衰弱”,文末发出了“传统地对于政治不理会的态度是需要改变了”的呼吁。而《科学》第29卷第12期上刊载的科学社理事吴学周《悼亡友汪兄盛年并为国内科学工作者痛苦》一文,更是对当局黑暗政治扼杀知识分子的一个控诉。很明显,抗战的胜利不仅没有给知识分子的境遇带来任何改善,反而使他们落入贫困的窘境。尤其是内战战场上形势逆转后,国统区经济出现崩溃,很多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工作的科学社社员也和民众一样,被饥饿、贫困和通货膨胀所困扰。“大学教授1935-1936年间的收入还能够勉强维持一个中等水平的生活,自从1936-1944年之间,他们的薪给百分比突然迅速地降落到原来的11%。而最后到了1946年前头,跌到了3%。事实上,他们的收入已经比不上一个人力车夫了。” 关于战后知识分子因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而最终导致他们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已有一些著述作了反映。但为什么在战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知识分子能够团结在政府周围,同心同德,毫无怨言,而战后却不堪忍受了呢?概因战前经济还在继续增长,社会不平等问题尚未到全局性爆发的程度;而战后一方面是战争引起的资源空前短缺和由通货膨胀而触发的经济恶化,导致包括知识分子和普通公务员在内的绝大部分民众的生活都陷于普遍的贫困化,另一方面是党国显要还在借助他们垄断的权力,靠“劫收”中饱私囊,巧取豪夺社会的稀缺资源。这种强烈反差无疑激化了社会矛盾。国民政府也曾试图缓和这种不满情绪,但远未成功。于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很多著名教授的同情和支持,有些从不过问政治的教授,也毅然加入了游行示威的行列。而面对民众和知识分子的抗议,国民政府采取了高压手段,一些站出来伸张正义的教授因此而被逮捕,甚至遭暗害,这使那些以“纯科学”自负的科学社同人也发出了抗议的声音。把中间力量从中立逼向激进,这是国民党政权的最大失策。这一现象表明,已经失去农村和底层民众人心的国民党政权,也最终失去了城市人口以及他们中的精英人物——上层知识分子的支持。 时至1949年,由于在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主力被歼,南京政府大势已去,成王败寇,历史再次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大变局。面对败局,在为后路预作安排的显然对被称为“国宝”的文物和高级知识人才之价值是有认识的,他不愿把这批宝贵的资源留给共产党,于是在一面下令把“两院”宝物和收藏运台的同时,也一面部署著名大学的南迁,同时更制订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计划中被列入动员南撤的人士有四类:(1)各校、院、会负责首长;(2)中央研究院院士;(3)与官方有关之文教人士;(4)学术界有贡献者。这些计划主要由教育部长朱家骅亲自负责,陈雪屏、蒋经国、傅斯年具体执行,并由国防部等部门配合。毫无疑问,科学社同人中很多人被列在了动员撤台的名单之中。时移世易,在这历史即将发生大转折的关头,这批向以“不依傍任何党派”自诩的上层知识分子也陡然意识到,其时的他们和当时的整个中国一样,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他们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由于这批主要置身于学界、科技界的知识分子以往在政治上多持“自由主义”立场,在面临国共易势时,许多人内心的惶惑是可以想见的。对他们的心态,现在已有一些论著作了很好的揭示,如曾任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所长的陈三井教授就撰有《1949年变局与知识分子的抉择》一文。他在文内把处于纷扰变局中的这批知识界上层人士作了四大类型的区分:(1)迎接解放,共辅新朝篇;(2)心存观望,根留中国篇;(3)坚决反共,义不帝秦篇;(4)乘桴浮于海,花果飘零篇。尽管有此四种类型之分,但陈的文章也证实在这分道扬镳的四类人中,属后两类的都为数甚少,而属前两类的显然占了绝大多数。如科学社同人中很多人虽被列在了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之中,但被“抢救”到台湾去的却寥寥无几。以时为科学社理事周仁为例,1947年时,中研院院长朱家骅就要他把他任所长的中研院工程研究所先行迁去台湾,周仁以需要选择所址为由,一再要求暂缓。至1948年,朱家骅又两次写信给周仁,让他速去台湾,但都被周仁所拒。再以曾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物理学家科学社理事吴有训为例,他因对国民党失望,1947年在应邀出席联合国在墨西哥召开的组织委员会会议时,坚决辞去了校长一职,会后他去了美国,但在1948年秋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之时,他悄然回到国内,和中央大学学生一起迎接了南京的解放。也有科学社同人中的一些杰出人士在国民党政权行将垮台时,因学术声望和造诣已为海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有的人其时就在欧洲和美国等地讲学,但他们不仅拒绝了撤台,更选择了根留大陆。如时为科学社社长的任鸿 隽,大陆色变时已年过花甲,他的三个子女也都在美国,本来他也作了出国的准备,并已离开上海到了香港,但四个月后,他却毅然回返了内地。据有关统计,1949年时科学社理事会成员有27人,其中只有1人去了海外,其余26位理事全部留在了大陆。再如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中的重点对象——中研院院士,虽然当局为动员他们撤台竭尽了全力,但最终搬去台湾的只一个总办事处和数学、历史两个研究所,仅占中研院14个单位中的14%。就人数来说,去台的有130人,占总人数506人的25.7%。而81位院士中,去美国工作的12人,占15%,留在大陆迎接解放的60人,占院士总数的74%。更为感叹的是,1949年5月资源委员会在钱昌照、孙越崎、吴兆洪等人的率领下,在上海宣布了起义。资委会是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部门,其成员中多数人虽为科技人员,但颇受器重,因而在一些政府核心部门担任了一定职务,其核心人物翁文灏还一度被委以行政院院长的要职。而资委会同人的起义,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很明显,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局,在国共两大政治势力对峙的中国,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势力——“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心情,无疑是“极其错综复杂”的。然而,不管是彷徨、是欢呼,还是无奈,他们中多数人在变局发生时显然离弃了国民党,而选择了一个对他们来讲实际上还十分陌生的新政权。如前已述,类似这样的抉择也曾发生在二十年前,当时他们中的多数,选择的却是国民党。当然,在作出抉择时,每个人都有非常实际的考虑,按陈三井教授的说法,走也好,留也好,都是各人“一生自我认定的最佳选择”,其间“无不掺杂了个人情感、家庭因素、师生情谊、承诺与职责等考虑,甚至与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但陈教授也认为除这些因素外,更有决定性的因素乃深植于这些知识分子心中的那种“个体对大我的责任和使命感”。对此,其时发表于《科学》的一篇科学社理事曾昭抡的文章《1949年的中国科学家》颇能说明问题。他写道:“国内局面到了1949年,无疑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旧的势必死去,新的将要诞生。”而这“新”在他们心目中又是什么呢?显然,他们有着企盼,这就是“多年来科学的厄运,可望有转机”。于是他写道:“此时此日的中国科学家不但用不着怕大时代的降临,而且应该鼓起勇气迎上去,发挥自己一生伟大的抱负。我们不要消极地去应变,而要积极地提出主张,作为将来建设新中国的参考。”这种因对国民党的彻底绝望转而寄希望于新政权的心迹,以时为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的一段话甚为典型,他说:“我是中国人,不管哪一党执政,只要能把中国搞好,我都拥护”。又有人说:“中国好比有两个儿子,大的是国民党,二的是共产党。大的把中国搞糟了,应该让二的试一试。”正因为怀有这样的憧憬和期盼,很多在国共两大势力之间一贯持“中间”立场的知识分子,尽管对共产党及其将建立的新政权仍心存疑虑,但总认为“共产党当了权,也是要建设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有用的,你搞自然科学,那就更没问题了”。更有不少人认为“自己既不是地主、资本家,更未加入国民党,与中共无仇无怨,甚至还因同情学生运动而被当局视为‘思想左倾’。如今中共要掌权了,在新政权中,自己凭知识吃饭,当无问题”,这样的表述可以说是说出了当时被认为是“中间势力”的人,尤其是那些一生孜孜以求“科学报国”人士中多数人的想法。 由于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近代艰难的社会转型中,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尤其是五四后,国共两大政治势力已经形成,夹缝中的中间势力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尽管他们已从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中脱胎了出来,也力争过“独立”的地位,但“人世”也好,“出世”也罢,他们始终没有走出寻求自身定位的困境,最终仍然是一个依附性的阶层,这正是他们的悲哀。所以,在国共两大政治势力的决战揭晓后,由于中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与独裁当局作斗争时,曾高扬过“民主、自由”的旗帜,在开国之初,也贯彻了相对开明的知识分子政策,这些无疑都大大增强了这部分知识分子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当然,他们中也有选择出国和赴台的,但大部分认同了新政权则是不争的事实。客观而言,其中固有“趋利避害”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出于对国家美好前程的期盼。当年,他们在作出留国或返国选择时,对未来有过很多憧憬,虽在以后的年月里,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们初衷不改,报效祖国之心未曾稍移。 中国历史论文: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合一 一、政教合一及其三种形式 “政教合一”是政权与宗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现象。在上古时代的许多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的教规起着类似法律的作用,该宗教的祭司或僧侣对政治有很大的支配作用,对人民思想控制很严,有些国家首脑同时兼任宗教首领,这种状况在东方奴隶制专制国家特别流行。在中古时代,东西方各国都用有国教之名或无国教之名的实质上的国教作为统治思想,政教合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当时的国家一般地说都处于政教合一的历史发展阶段。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出政教分离的主张以后,政教合一的现象日益减少,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还提出“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神道教一直作为其国教。当代进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在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这里所说的政教合一,涉及的是狭义的政教关系,即宗教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的结合(西方人所称的relations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常译作“政教关系”,其实指的是“教会与国家之关系”,即体制化的宗教团体与作为统治机构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广义的“政教关系”应指一般的宗教(包括体制化的与非体制化的、正统的与异端的宗教)与一般的政治(包括统治阶级的与被统治阶级的、在朝的与在野的政治)之间的关系。这种结合的紧密程度,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是各不相同的。结合的紧密程度较大者,可称为“神权政治”,即宗教与政治、教会与国家、神权与政权的完全结合;结合的紧密程度较小者,可称为“国教统治”,即被抬高到统治地位的宗教在思想领域内的控制。当然,这两类情形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大多数政教合一制度,总是介乎最严格的神权政治(如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所实行者)与最松弛的国教统治(如《拉特兰条约》废除前的意大利所实行者)之间,我们可称之为“温和的政教合一”,由于这种情形比较普遍,较能代表宗教与统治阶级政治相结合的一般状况,我们为了行文方便,也可简称为“政教合一”。于是,按照宗教与统治阶级政治相结合的紧密程度,我们就得到了政教合一现象的三个类型——“神权政治”、“国教统治”、(温和的)“政教合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种政教合一的形式,是否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如果存在,又是什么宗教,以什么方式在这些政教合一形式中发挥作用。 二、中国历史上有“神权政治”吗? 神权政治是神权与政权合为一体, 国家机关与宗教机构紧密结合,借用神或宗教的名义进行统治的政治体制。神权政治只构成一定时期一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一个侧面,例如,它可以同君主制结合(如古代东方各国),也可以同共和制结合(如加尔文领导下的日内瓦)。在上古时代,由于宗教意识十分普遍和有力,由于原始公社中宗教与政治浑然一体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各国政治制度都或多或少包含着神权政治的成分。在这种制度下,宗教是维持统治秩序的重要支柱;重大政治事务往往以宗教形式作出决定;政治活动的得失成败往往被归因于神意;最高统治者被视为神的化身或人,上层统治集团包含大量的宗教上层人物;宗教上的考虑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古代的埃及、巴比伦、波斯、犹太、印度和中国。 神权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存在于上古时代,或者说从夏商直到西周。 所谓“有夏服天命”(《尚书·召诰》),夏禹“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说明夏代已有假借天命鬼神来统治的情形。至于殷商统治者,则不但自称天命而王,而且每事必问卜筮,以宗庙中的大室为治事之所,政令皆假神意而出,神权政治在此时发展到顶峰。周代开始“以德配天”,表明人伦方面的考虑在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开始加重,但是周王仍以“天子”自居。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地位下降,极端的“神权政治”也开始随着“礼崩乐坏”而崩坏了。然而,比较温和的“政教合一”制度,在中国并未走下历史舞台,而以一种新的特殊的形式延续了二千年之久。这就是特殊的儒教与特殊的中国专制政治的结合,关于中古时期的这种政教合一形式,我们将在第四节再来详述。这里先说上古时期的神权政治。 上古时期中国的神权政治,有其鲜明的理论表现形态,即把人间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一概说成超自然超人间的“天意”或“天命”的结果。最有代表性的表述,是《尚书·虞书》中的这一段话:“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眨惶熘扔欣瘢?晕椅謇裎逵乖眨弧??烀?械拢?宸?逭略眨惶焯钟凶铮?逍涛逵迷铡!痹谑导?疃?校?诮逃刖?卤徊⒘形?肮??钡牧酱罅煊颍?此?健肮??笫拢?陟胗肴帧保ā蹲蟠?こ晒???辍罚?6?漓胗胝鞣?祀与戎)以及其他重大事务,又往往先由专人贞卜吉凶,然后才能决定实行。贞卜事项多与政务有关,可见政教结合范围之广。至于政教结合程度之深,于下列记载可见一斑: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尚书·洪范》) 这就是说,在决策过程中,国君、辅相以及民众的意见,都可以被卜筮之类初级的宗教活动所否决。这还不是地地道道的神权政治吗? 祭祀与占卜对于政治既如此重要,主持其事的“巫”与“史”,即“宗教人士”,也就成了国君的辅相,即“政界要人”。殷商时代的“巫咸”、“巫贤”,就是此类人物。至于各种名目的“史”,负责在国政大计决定之前,贞卜吉凶,并保存贞卜结果。由于熟悉重大往事,国君遇有大事必咨询之。所谓“天道福善而祸淫,祸福之至,必有其几;君子见微知著,明徵其辞;其后或远或近,其应也如响。作史者比事书之而策,侍于其君则诵之,有问焉则以告之。其善而适福,足以劝焉;淫而适祸,足以戒焉,此史之职也”(汪中:《述学·左氏春秋释疑》)。由于史官于国政如此重要,故王国维经考证后断言:“古之官名多从史出。”(《观堂集林·释史》) 汪中曾综述说:“天道鬼神灾祥卜筮梦之备书于策者何也?曰:此史之职也。……楚公子弃疾灭陈,史赵以为岁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吴始用师于越,史墨以为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陈敬仲之生,周大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韩起观书于大史,见易象孔成子筮立君以示史朝。”(《述学·左氏春秋释疑》)史官负责解释的天道鬼神灾祥梦等事,竟与灭国、用兵、立君等重大政务有关!这亦表明政教结合之深。司马迁也曾追述说:“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化己。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史记·龟策列传》)这又表明政教结合之广。 神灵信仰的表现,主要是祭祀活动。在我国上古时代,祭祀乃“国之大事”,往往由国君亲自主持,即孟子所谓“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孟子·万章上》)。倘若废弃祭祀,甚至会授人以讨伐的口实,如葛伯不祀,商汤伐之,殷纣慢于鬼神,百姓怨望,诸侯有畔,都是明显的例子。祭祀的对象首推祖先。祖先崇拜在我国一直延续到近代,在中国传统宗教中占有核心地位,这是我国小农经济和宗法关系长期延续并占据统治地位的一个副产品。上古时代祭祀祖先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国语·鲁语》说:“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因此祭祖成了国君的首要职责,祭祖制度也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部分和明显标志。《礼记·大传》说:“礼,不王不*:。王者*:其祖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袷及其高祖。”至于庶人的祭祀,则“不过其祖”,不许“追远尊先”。到了周代,更定立了维护政治等级的庙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王制》)宗教制度成了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作为“国之大事”的祭礼,还有别的对象,即各种自然神灵。《尚书·尧典》有“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记载。《礼记·祭法》说:“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表明了自然神灵的祭祀也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紧密相关的。而且这类属于自然崇拜的宗教活动,也都由国君亲自主持进行。 除了“祀与戎”,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大事”,即生产活动。在渔猎经济时代,田猎是一项大典。进入农耕时代,氏族首领则须领导耕作,但在部族联合和阶级出现之后,对耕作的直接领导渐渐转变为象征性的领导,表现为一种隆重的宗教式的典礼,即所谓天子亲耕仪式,一直延续到封建时代。《国语·周语》描述道:“古者太史顺时?土,……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士乃脉发。……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稷则遍戒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零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由此看来,上古时代之宗教、经济与政治,真可谓三位而一体! 前述祭祖和庙制的宗教上的等级制度,从西周开始又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宗子有主祭特权,不许支子主祭(《礼记·王制》:“支子不祭”),都是这种结合的明证。宗法制的“尊祖”、“敬宗”和“亲亲”、“尊尊”等原则,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构成所谓“礼”的核心内容。而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首要特点,就是宗法思想居主导地位。(《孝经·五刑章》:“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法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礼”为法律的基石和准绳。在汉字中,“法”字本作“?”和“?”。据《尔雅·释诂》解释:“法,常也。”?的本义指常行的范型或标准,即行为规范。据《说文·?部》解释:“?,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就是解?,亦作獬豸,古人信其“性知有罪”。①《说文》解释说:“解?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所谓不直,即对当时行为规范的违反。这种种情况都表明,上古时代的宗教、伦理与法律制度,也可说是三位而一体。 另外,上古时代根据季节气候皆有“帝”或“神”在主持,违反时令即受惩罪的迷信,而有天子帅公卿大夫迎春于东门,迎夏于南门迎秋于西门,迎冬于北门的仪式(《礼记·月令》),有“度于天地,而顺于时动;和一民神,而仪于物则”(《国语·周语》)。的说法:在战争中常以占卜等宗教仪式来动员群众,假借神意来鼓舞士气,从占卜命辞到《易经》,都有不少卜问战事的记载,从夏启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到周武伐商纣,都自称是执行神的惩罚。②这些都是神权政治的明显表现,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对照本节开头所列的神权政治的各项特点、夏商周时代的中国宗教(包括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和统治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都无不具备。这种神权政治既神化了统治阶级及其各项政治活动,神化了当时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秩序,当然对于巩固当时的政治、维护统治秩序,统一新兴国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中国历史上有“国教统治”吗? 国教是由统治阶级或执政当局定为国家的全民性信仰的宗教,它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宗教曾经是氏族或部落的全民性意识形态。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出现之后,统治阶级往往以某一部落的神?为全国共奉之神,或者以征服者的宗教取代被征服者的宗教,或者创立或接受某种新宗教,将其定为全民信奉的官方宗教,以求获得意识形态上的统一。在国教体制下,国教的祭司或僧侣往往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权,对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发挥重大的影响,并排斥其他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造成意识形态单一化的状况。国教在中古时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逐渐被接受为现代政治和思想原则,意识形态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虽然某些国家仍然保留国教,但其强制力已大为减弱,对其他的宗教和意识形态已不再完全排斥了。 我们所说的“国教统治”,就是指这种利用某种宗教来统制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为既定社会制度辩护的现象。起这种作用的宗教,有的被宣布为“国教”,有的没有宣布,有的具有“国教”的名称,有的没有这种名称,有的有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有的没有这种制度,但它们都赋有同样的职能,实质上都是有形或无形,有名或无名的“国教”。 有人认为我国既无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当然也就没有“国教”可言。然而历史事实证明,我国自古以来的确存在着实质上的国教,或者说,我国古代的某些宗教确曾有着上述国教的特征和职能。 殷商以来的祖先崇拜和上帝崇拜,汉代以后的儒教,实质上就是我国古代的国教。上节所引的不少材料已经证明,殷周两代的祖先崇拜和天帝崇拜制度,都是由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宗教制度。这种宗教制度同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在全民当中推行,起着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下边这段记载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国于是乎蒸尝,家于是乎尝祀,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敬其粢盛,洁其粪除,慎其采服,?其酒醴,帅其予姓、从其时享,虔其宗祝,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于是乎弭其百苛,殄其馋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昵,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l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国语·楚语下》) 好一派为着人间的目的,上下左右虔诚祀奉的宗教场景!这种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的全民宗教活动,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对于“教化”人民虔诚“事上”,维护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气质,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 商族征服并统治其他部族以后,政治上的一元化必然要求意识形态上的一元化,其标志就是信奉“上帝”的国教的出现。“这个上帝不是商族的民族神,但却与商族有特殊关系;上帝的神性作用的范围遍及全国上下臣民,却又是殷商王朝贵族的保护神。”(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第258页,中华书局,1982年)所谓商王的祖先“宾于帝”的说法、多次出现在殷墟卜辞中。至于“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体”(《书·商书·太甲中》),“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书·商书·咸有一德》),“惟天监下义,典厥义”(《书·商书·高宗肜日》),“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同上)等种种说法,鲜明地表现出这种上帝崇拜维护殷商统治秩序的国教实质。 周灭商以后,上帝的名称多了(有“上帝”、“天”、“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天帝”等等),政治职能也扩大了。先王不只是“宾于帝”,而且本身就是“天子”(《诗·时迈》:“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社会规范和制度也来自“天意”(《礼记·丧服四制》:“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人民既然必须“奉若天道”、“恪谨天命”,当然不能违反或抗拒了。周的统治者还“以德配天”,使“天”赋有了更多的人格神的属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天帝崇拜“教化”下民的国教作用。下面这段话典型地说明了周代的天帝崇拜把统治秩序神圣化的作用:“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周书·泰誓上》) 至于殷周以来祝、巫、儒、史之类“国教专职人员”身居高位,对国家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上节已说得不少,这里不再重复了。 春秋战国以后,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然而祭祖和祭天、作为实质上的国教,并未废弃。郊祭、庙祭和封禅之类祭仪仍然进行。秦襄公曾作西?,秦文公曾作??,秦皇汉武都曾亲行封禅,汉高祖曾立北?,孝文帝郊雍,武帝幸雍、幸甘泉、郊祭太一,都是证明。不过诸侯祭天,是周天子地位下降在宗教上的反映,五帝出现,是阴阳五行观渗入上帝信仰的表现而已。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况说:“日月蚀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荀子·天论》)。又说:对于卜筮和祭祀,“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同上),“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荀子·礼论》)。一语道破了殷周以来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的实质。而国教不过就是统治阶级赋予了政治性质以便为自己服务的宗教。 儒家学派创立之初,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并非宗教。但它在宗教方面并不否认天命,在政治伦理方面鼓吹孝弟仁义,维护周礼和宗法制(我们知道宗法制是与祖先崇拜这种宗教形式密切相关的),并把两方面结合起来,主张由矢志“克己复礼”而又“知天命”的“君子”来治理天下。这种宗教方面的态度为它以后的宗教化提供了内在根据,而其政治主张又为它以后的国教化准备了条件。孔子本人对于天命鬼神的态度是矛盾的。他既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之类的话,同时又“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提倡“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总的来说,他不探究形而上的天命鬼神在本体论上的有无,但他从不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他明确地维护作为古代礼乐制度的祭祀之礼。③因此,从右的方面继承他的孟轲和董仲舒等人,分别发展了天命信仰和天人合一之说,借他的名义为统治阶级立言的《礼记》更说:“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是故夫记,必本于天,?ビ诘兀?杏诠砩瘢?镉谏ゼ郎溆?璩?福?适ト艘岳袷局?9侍煜鹿?铱傻枚??病保ā独窦恰だ裨恕罚?S炙担骸胺仓稳说溃??庇诶瘢?裼形寰???赜诩馈保?ü?漓耄?梢允谷恕吧显蛩秤诠砩瘢?庠蛩秤诰?ぃ?谠蛞孕⒂谇住保ā独窦恰ぜ劳场罚?K?裕?岸E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同上)。这就使古代宗教与儒家学说结合起来,直接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了。在这里,传统宗教、儒学和政治“三合一”的新国教的胚芽,已经清晰可见了。即令是从左的方面继承孔子的荀况也说:“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总而言之,后世的儒学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宗教的祭天祭祖内容,又阐扬了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礼制,再加上一套作为自身特征的仁义孝悌伦理说教,所以特别适合于上借神权,下靠父权,骨子里集权专制,外表上仁义道德的统治者的需要。它在汉武帝以后演变为专制国家的实质上的国教,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汉代统治者笃信天命鬼神祸福,自武帝以降,改元多达七十五次,便是一大表现。在经过汉初一段时期的选择之后,统治阶级终于看中融合阴阳五行说和传统宗教(敬天祭祖)而宗教化了的儒学,罢黜百家,定于一尊,确立了它统治中国思想达二千年之久的国教地位。从此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教育专以儒经为内容,“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汉书·艺文志》),“良家子弟之于六艺‘尔雅’,犹之乎西洋经院学者之于古希腊拉丁教条”④,“金马门、石渠阁、白虎观、鸿都门,‘服方领、习矩步者,委蛇乎其中’,这是活埋人性的中古道院的尊严所在”(同上)。除了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之外,当时儒教的国教化还表现在:第一,施政往往以“经义断事”,前述改元大事即是一例。甚至司法工作也有“引经断狱”的现象。第二,选用官吏,也以儒经为标准,以便于“祖传秘记,为汉家用”,以至于“大师众至千余人,皆禄利之路然也”。第三,天子亲与教义的制定。如宣帝甘露三年诏诸儒会石渠阁讲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章帝建初四年会诸儒于白虎观,讲五经同异,帝又称制临决,结果产生宗教法典《白虎通义》;灵帝时定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以取正而不杂异。无独有偶,在当时的世界上与汉帝国双峰并峙的罗马帝国,为基督教成为国教打开大门的君士坦丁大帝,召集了历史上第一次主教大会——尼西亚公会议,亲临致词,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统一教义,制定了著名的“尼西亚信经”,以后又以皇帝名义颁发《新约圣经》定本,命细工巧匠制备五十部分发各地教会,以止息一直存在的争论!这两大帝国的统治阶级都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过程,在大致相同的时代,确立了各自国家中思想领域内的国教统治。⑤ 自此,儒教经典一直成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从两汉时期的经学和谶纬之学,到魏晋时期以老庄解释儒经的玄学,从唐代排佛的“道统”说,到宋明兼融佛道的理学和心学,儒学的宗教特征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发展,其理论也益发系统而完整,孔子更被推崇为圣人和教主。甚至连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而掀起变法运动的康有为,也认为“孔子创教”而且仍要从该教的经典中去寻找维新的理论根据。 对照前述每一项国教的特征和职能,儒教都是当国教之称而无愧的。它是由执政当局扶持而占据统治地位的;它控制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上自君王,下至村夫,都深受其纲常名教精神的濡染,“天地君亲师”牌位深入于穷乡僻壤,仁义忠孝主题渗透于小说民谣;它的官方地位由于科举制度(从唐以《五经正义》,为取士标准,到元以宋儒经注为取士标准,直到明清的八股文以《四书》、《五经》出题,以宋儒经注为据)而进一步加强,并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在维护统治秩序方面,它通过“礼”的说教,起着“法”的镇压所望尘莫及的作用,因为这个“礼”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敬畏之感,使人服膺”(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第51~57页,1948年版);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加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同时又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排斥各种外来的宗教和意识形态(佛教不得不被它改造,甚至甚督教传教士也不得不迁就它)(由此而有所谓“中国礼仪之争”),维持了思想领域内的统一和专制;从董仲舒提出只有儒生才能做官,以至于“鸿都门学之士,至有封侯赐爵者”(《文献通考》,转引自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到隋文帝创设科举,以后有功名的儒生不但享有特权如秀才以上免役,生员无力纳赋,可以奏销豁免,举人以上犯奸不治罪,只“削职为民”。西方基督教教士在中世纪亦有特权。,而且对于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发挥着重大的影响,简直可以说,构成古代中国统治阶级主体的,从经济上看是地主,从意识形态上看是儒生! 国教在世界历史上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历史时代上越往上溯就越普遍。以同一时期来看,在比较闭塞和保守的社会中,国教比较常见。当然,一种宗教的产生和流行,绝非统治者的一纸敕令所能造成,但是统治者的政治措施,却可以决定它能否成为国教,这就要看统治者是否认为它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等)都有过成为国教的经历,儒教也不例外,因为它在封建时代既适合于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又适合于宗法制的社会环境,因而是有利于中国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的。 四、中国历史上有“政教合一”吗? 关于“政教合一”以及介乎“神权政治”与“国教统治”之间的温和的“政教合一”的界说及特征,我们在第一节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但这里所说的“政教合一”,所指的是第一节所称的政教合一的“三种形式”之一的“温和的政教合一形式”,这是应该记住的。如果说前节所说的“国教统治”主要表现宗教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职能,那么本节要谈的“政教合一”则主要表现宗教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职能。在中古时期,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封建统治者都常常宣扬君权神授,以神权巩固政权,政教合一是普遍的现象。所有的区别仅仅在于合一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而这种不同乃是各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的不同以及宗教和意识形态状况的不同造成的。 第二节已经提到,夏商周三代的神权政治崩溃以后,比较温和的政教合一制度,在中国并未走下历史舞台,而以一种新的特殊的形式延续了二千年之久。这就是特殊的儒教与特殊的中国专制政治的结合。 中国封建国家的政治特征是君主专制,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特征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宗法制,而儒教的重农观念⑥和纲常伦理⑦,恰恰与这三大特征相适应。所以它与封建国家的结合,在逻辑上是必然的,在历史上是有基础的。 政教合一现象的考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全面进行:政治指导思想,统治集团构成,教育制度,法律制度,基层统治。虽然儒教没有基督教那样的教会组织(其实其他宗教也都没有基督教那样的教会组织,但不能说它们就不是宗教),中国的封建国家与欧洲的封建国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儒教与中国封建国家的结合即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在上述五个方面都有独特然而是鲜明的表现。在政治指导思想方面,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儒教为正统思想,从帝王到大小臣僚无不自幼诵读儒经,熟习纲常名教,以为治国之本。因为儒教神化封建政治,有利于他们的统治。董仲舒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朱熹说:“法者,天下之理”(《朱子大全·学校贡举私议》),“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文公全集·读大记》)。他们把封建政权、封建法律和封建的政治伦理规范都说成是“天意”或“天理”的结果,类似的君权神授的说法在儒教理论中是不胜枚举的。所以儒教倡言的“礼”,在统治者心目中,不只有道德的意味,而且有宗教的色彩,又不只有宗教的效能,而且有政治的功用。所谓“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这个“礼”,不单是“礼教”,而且是“礼治”,是政教合一的“礼”。礼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一大独创,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曾经为之倾倒。殊不知它不过是与欧洲形式不同的另一种政教合一,所以欧洲各国自称“基督教国家”以别于“异教国家”,而中国自称“礼义之邦”以别于“化外之邦”。 在统治集团构成方面,前节已经提到,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由儒生构成。早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把仕途与学儒结合起来之后,这种结构体制就大致定下来了。汉代的儒教以经学形式出现,政府从在太学学经的儒生中选拔官吏自不必说,更由于经学以师法家法相传,这种“思想界的基尔特制”(参见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秦汉社会的研究》)由“累世经学”而“累世公卿”,由“士人”而“士族”,从朋比标榜,乡党品题,发展出汉魏的豪强高门,又发展为两晋的门阀世族,形成了隋唐之前统治阶级的主要部分。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以后,中小地主的入仕使统治集团在经济等级上多样化了,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更加单一化了。统治集团构成方面的政教合一更加紧密而稳定,而且制度化了。中国封建官场的这种特点,正好用得上这么两句话,叫做“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 宗教与教育结合,是历史上政教合一现象的一大表现。在中国封建时代,这种结合的密切和稳定也是举世罕见的。这主要得力于科举制度。秦汉以前,私学繁荣,百家争鸣,政治上的多元与思想上的多元相得益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对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正是要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从此不论太学、郡国学、校、庠、序等等大小官学,还是广布民间的所谓私学,都以儒经为主要教学内容。所谓今文古文之争,也同统治阶级内部在朝与在野两大集团的争夺密切相连,从王莽到王安石利用古文经,从刘秀到康有为利用今文经,都说明那儒经好一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过一段士族豪门垄断文化的时期之后建立起来的科举制度,更把儒教对教育的控制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由于科举是入仕的必经之途,因而科举的科目就成了封建教育这辆马车的驭者,使之永不离经叛道,而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应手的绝妙工具。唐太宗曾眼看着大批入选的儒生而喜不能禁,脱口而出:“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这些“英雄”即封建国家的“栋梁”,正是万千莘莘学子的引路人。所以,此后一千多年中,官学也好,私学也好,多半是学经入仕的预备场所,“四书五经”的一统天下。 在法律方面,中国封建时代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礼治”⑧原则。从董仲舒根据“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春秋繁露·阴阳位》)而提出“德主刑辅”,到最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唐律》的“一准乎礼”(《唐律疏仪·序》)、“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仪·名例疏》),莫不如此。直到封建法统即将告绝之际,宣统皇帝还下谕声称“三纲五常”“实为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法之大本”(《新刑律修正案汇录》)。正因为如此,历代封建法律都只以“治民”、“治吏”为目的,从来没有治君之法,法自君出,狱由君断,皇帝特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汉武帝定儒教于一尊之后,儒教不但成为封建法律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到法律运用和司法过程之中。隋唐之前,“引经决狱”、引经注律之风一度盛行,随着儒教经义的法典化,经学家也有兼而为律学家者,如马融,郑玄、杜预皆是。汉儒宣扬的阴阳五行四时之说,竟使“秋冬行刑”制度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儒教的宗法精神浸透了以家族为本位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习惯法,形形色色的家法族规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尤以宋朝以后为甚。这些家法族规不仅对于家族成员具有巨大的约束力,而且得到国家承认,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清末推行新政时,学贯中西的法学家沈家本主持修订新法新律,准备采用以个人为本位的现代原则取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封建纲常,在张之洞等人指其“败坏礼教”、“违背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和“男女之别、尊卑长幼之序”的攻击下,仍然不得不凭靠“治国之道,以仁政为先”的儒教理论进行反抗,最后并以退让告终。总而言之,宗法观念、君臣等级和重德轻刑的儒教精神,指导封建立法达二千年之久,构成了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却不利于商品经济和与之适应的“私法”的发展,特别在封建社会后期,更严重地阻碍了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封建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世界大国。庞大的中国社会不是靠生产的高度分工和社会化联合起来的,那么,小农经济的分散的基层,与封建政治的集权的顶层,乡村与朝廷,是靠什么联结起来的呢?曰:士大夫与绅士。士大夫即在朝作官的士,绅士即在野乡居的士,士就是读书人,也就是儒生。作为士大夫的儒生,执行着国家机构的正式管理职能,作为绅士的儒生,执行着社会基层的非正式管理职能。没有后者在“天高皇帝远”、官吏和政令难于深入的穷乡僻壤,作为官僚机构的延伸和补充,用统一的礼教去提供并实施一定的社会规范,则人口如此众多、幅员如此辽阔的封建中国能维持如此长久的统一和稳定,那是无法想像的。一般说来,这些绅士虽非“鸿儒”、亦非“白丁”,他们往往有过科举功名或者宦游生涯,休闲或退任而乡居在家,身兼地主或者与地主关系密切,于是凭借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优势,在宗族和乡里享有一定的特权和威望,俨然“以师为吏”。举凡乡里的道德“教化”,宗祠祭祀,排难解纷,民事仲裁,都少不了他们。他们还充当征收赋税的媒介人、学校、道路、水利等公用设施的筹办人或主持人,地方志的编修者,甚至乡练民团的组织者或统率者。康熙皇帝曾颁发圣谕十六条,悬于直省学宫:“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息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警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防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引自《圣谕广训》)这真是儒生充当编外基层官吏,儒教为封建政治服务、二者完美结合的全面写照! 如果我们把儒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把中国封建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和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虽然这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特征,它们的政教合一情况也有许多不同;但在上述五个方面,儒教的政教合一情况,同基督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政教合一情况,在基本点上都是非常相似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说了。 五、几点佐证 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同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合一问题有关,所以这里不能不提及。但这两方面的问题涉及面太广,理应专文论述,这里只能简略地说几句,同时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教合一现象的佐证。 第一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政治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二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宗教与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在野集团的政治活动的关系。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为自己的政治服务,一是利用其出世因素,因为所谓出世可以转移人们对此世的注意,从而有利于巩固现存的社会秩序,于是出世本身就成了一种入世,成了“用退出政治来参加政治”(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33页,1993年)二是利用其入世因素,因为任何宗教都有入世的因素,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因素可以表现为某种社会政治主张。由于同一种宗教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修持,尤其是社会政治主张,均因民族、阶级、阶层、职业集团以至个人的不同而不同,专制统治者对它的利用,仅以其在政治上有利于己,表现出顺从趋势为条件,倘有异己的倾向,则予以打击或排斥,即令对国教也不例外。 总的来看,封建中国的“国教”无疑是儒教,但是统治阶级的当权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出于自身的偏好,或由于一时的政治需要,也有贬抑其至上地位,或者打击其异己派别等情事发生。前者如梁武帝之崇佛,隋文帝之贬儒,儒教的国教地位曾一度岌岌可危。后者如东汉党锢之祸,北宋新旧党之争,南宋义理派时势派之争,明代东林党案,清代禁立盟社和文字之狱,代表正统儒教思想的儒生或士大夫,都曾遭到排斥镇压。这些历史事件都有各自的社会政治原因,但它们也说明,即使对国教,专制统治者也要令其完全屈从于己,以为驯服工具,倘有利用经义教理同自己作对者,定要排斥打击,置“仁政”、“礼治”的祖传圣教于不顾! 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佛道两教在中国没有儒教似的国教地位,统治阶级对之又拉又打的现象更为显著。佛教东来之初,统治阶级以为它能“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魏书·释老志》。,所以“莫不崇尚,亦我国家常所尊事也”(《魏书·释老志》)。佛教依附神仙方术而扎根,迎合魏晋玄学而发展,到南北朝时几有取代儒教而成为国教之势,隋唐时期更是盛极一时。这种发展,正是佛教方面的依附迎合与统治阶级的拉拢扶植相结合的结果。晋僧道安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行。”(《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这句话已为随后的历史事实所证实。 由于“中国的佛教的势力远不能与欧洲中古时期基督教的权力相比”(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29页),“佛教在中国不是唯一的宗教。因此,它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限度”(同上)。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势力类似欧洲的基督教而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还是儒教。即令那位以多次“舍身事佛”闻名的梁武帝,一边舍身事佛,一边还为孔子立庙,置五经博士,下诏宣称:“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厉行,由乎经术。”所谓教者,儒教也,经者,儒经也。梁武帝之立佛教为“国教”,是“使儒家的社会伦理观点与佛教的迷信思想密切结合”(同上书,第26页),这位中国最典型的佛徒君主,也“不能用佛教来排斥儒学在政治上的地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2编,第439页)。在中国的思想环境和政治环境下,佛教受到限制(计有分官设职,防止伪滥,限制立寺度僧,规定试经度牒制,沙汰僧尼等措施)甚至遭受打击是在所难免的。所谓三武一宗之灭佛,当然首先与佛教的经济,社会势力膨胀有关,但也同三教之彼此斗争有关。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灭佛,既有道士从中撺掇,又有禁斥“非圣之言”与“外方之教”之意。北周武帝灭佛,诏“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后周世宗灭佛,诏禁“亲无侍养者”出家,二帝灭佛,乃为维护儒教,弘扬礼乐、维护纲常。至于历代士大夫之反佛议论,更多于同一目的。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说:“及至李唐奠定宇内,帝王名臣以治世为务,轻出世之法。而其取士,五经礼法为必修,……科举之制,遂养成天下重孔教文学,轻释氏名理之风,学者遂至不读非圣之文。”(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39页,中华书局,1982年)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亦有类似遭遇。原始道教曾为农民起义的动员和组织形式,故遭受封建统治者压制。东晋以后与纲常名教相结合而产生的贵族道教,则受到统治者的扶持拉拢。但综观中国历史,除了在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宋徽宗、明世宗等几个皇帝统治下,一般而言,道教都未能上升到统治性意识形态的地位。道教与佛教互争,各有胜负,但二者均常同受儒教排挤而受挫。按范文澜先生的说法,儒释道三家的关系,大体上,儒对于佛,排斥多于调和,佛对于儒,调和多于排斥。佛与道互相排斥,儒对道不排斥也不调和,道对儒有调和无排斥。这话不用于思想理论方面而用于政治关系方面,颇有道理。这种关系也是儒教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实际上的“国教”地位的有力佐证。 前曾提及,广义的政教关系,还应包含非体制化的、异端的宗教与被统治阶级的、在野的政治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非国教的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宗教与某些历史发展关头的政治变革运动的关系。这些方面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我们在此且把它归纳为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即人民起义的宗教外衣,异端运动的社会实质,与宗教改革的政治内容三种类型。在中国历史上,这三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们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教合一现象。恩格斯说过:在封建时代,“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为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1页)中国封建时代也不例外,由于社会政治制度中一直包含政教合一的成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儒教与封建政治的合一),这种制度的身上一直披着那层“神圣外衣”。所以反对这种制度的人民起义,在用“批判的武器”为“武器的批判”开路之时,在“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的时候,也往往戴上一副神圣的手套,用种种宗教或迷信的方式作为宣传和动员组织的手段,这是从陈胜起义、黄巾起义、孙恩起义、法庆起义、母乙起义、方腊起义、钟相起义、王念经起义、红巾起义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都一再证明了的。 以上提到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利用非国教的宗教为自己服务的,这当然具有同统治阶级利用国教相对抗的性质(例如洪秀全的这种对抗就是十分自觉的)。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农民起义,利用了儒教理论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贵君轻”等说法,打起“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旗号以为号召,这些起义被正统儒生和封建统治者诬为“离经叛道”、“犯上作乱”,起义者的主张被视为异端邪说。这种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教合一的一个证明。正是由于一种宗教的正统理论受到统治者支持,正统教派或教内权威在该教流行的国家内与世俗当局关系密切,并借助政权力量压制非正统的思想或教派,所以一种宗教的异端才会与被统治阶级联系在一起,才会成为带有浓厚社会政治性质的、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在野派(或反对派)的运动。嵇阮之流菲薄周孔,被斥为“非圣无法”,反映出寒门庶族地主与门阀士族地主之间的社会矛盾,以及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政治斗争;康梁之辈维新变法,被指为“灭圣经”、“乱成宪”、“堕纲常”、“无君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以及改良派与顽固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而中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民间宗教和秘密宗教,往往是儒释道三教异端的大杂烩,也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总之,既然政教合一使得正统宗教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受正统宗教压制的异端与受统治阶级压制的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必然也会产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联系。这正是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双重控制的必然产物。 一般的政教关系不能不涉及宗教改革所具有的社会政治内容。提起这个问题,人们经常想到的是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不少人宁可大谈公元前15世纪末到14世纪初的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或者藏族僧人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就是不谈中国汉族历史上的宗教改革,似乎这种事情与中国无缘一般。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意识形态要适应社会状况,宗教不例外,中国汉族的宗教当然也不例外。当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与社会上层建筑的矛盾时,上层建筑包括宗教就必然发生变革;在宗教与政治紧密结合的情况即政教合一的历史条件下,宗教的变革必然带有政治内容或具有社会政治的作用。如前所述,中国既有自己的传统宗教,就必然有宗教的变革(不论当时有没有“宗教改革”的名称⑨),既有政教合一的现象,其宗教变革就必然其有社会政治的内容。 殷商时代产生了“帝”的观念,它统御原来各部族的种种自然神和社会神,超越了民族界限而又与殷人有特殊关系,这既反映出殷族与被征服各族的统治与被统治的新关系,又是原先各族分散的神灵崇拜不适应新的统一王国需要的结果。周灭商以后,不但上帝的称号增加了许多,而且出现了系统的天命观,上帝的神性大为扩展,上帝在道德和政治上的权能也加强了。商王与上帝并无血缘关系,只在死后才“宾于帝”之左右,而周王则被说成“天子”,所谓“有王虽小,元子哉”(《书·召诰》),“昊天其子之”(《诗·时迈》)。周公“以德配天”,把天帝的神性与社会道德和政治制度(周礼)更密切地结合起来。周朝统治者又制定了一整套宗教祭祀方面的“庙制”。这些做法,旨在使当时的宗教在维护王朝纲纪,驯服天下万民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总之,殷代夏和周灭商之后的宗教变革,正是政治上的“汤武革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假如我们承认,汉武帝摒弃汉初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罢黜百家,独尊含有大量神学和迷信、天命色彩浓厚的“儒术”⑩,设立官方的五经博士,实行思想统治,确实算得上意识形态领域(宗教在这个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一项重大变革的话,那么,这至少可以算是类似宗教改革的一种措施。这种改革措施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黄老无为之说不利于积极的统治,学派纷争有碍于控制人民的思想),明显的政治作用(调整统治阶级的思想,巩固君臣上下尊卑的秩序,为统治集团培养思想统一的“人才”,使封建统治带上神圣的光圈),以及深远的历史影响(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不利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等等),这也是毫无疑义的。类似地,王莽把古文经学扶上官方地位,刘秀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隋朝创兴科举制度,唐朝颁布《五经正义》用于科举取士,对这些重大的措施也可以从宗教改革角度作出分析。除此之外,寇谦之在朝廷支持下“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佛教禅宗“呵佛骂祖”,主张“即心是佛”,元代蒙古皇室大力推崇喇嘛教,这些事件不无具有宗教改革的性质,并且具有各自不同的或深或浅的社会根源,或大或小的政治作用,或好或坏的历史影响,于此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不论是根据理论进行分析,还是根据事实进行归纳,不论是从正面,即从政教合一的三种形式来观察,还是从侧面,即从儒释道三教的政治关系来观察,甚至从反面,即从宗教与被统治阶级政治的关系来观察,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历史上,政教合一的确是存在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政教合一,就是儒教与封建专制政治的结合。
本文通过分析新零售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阐明其回归零售本质的三个特点,并结合三只松鼠践行新零售模式的实际案例,对新零售背景下的淘品牌企业创新发展进行探讨,试图为同类型纯电商企业实现转型提供参考,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整体竞争力。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淘品牌是指淘宝商城(后改名为天猫商城)和消费者共同推荐的网络原创品牌,是一个全新的品牌概念。凭借淘宝的资源优势以及自身独特的企业优势,越来越多的网络原创品牌选择淘宝平台作为孵化器,并迅速成长为亿元级别的企业。目前比较成熟的一些淘品牌有韩都衣舍、茵曼、裂帛、三只松鼠等。随着环境的变化,淘品牌企业的发展瓶颈愈加凸显,以服装类淘品牌为例,2013-2017年,“双十一”期间进入女装TOP10的淘品牌数从2014年起逐年下滑,榜首逐渐被传统服装品牌所占领,而且前十名中淘品牌所剩无几,如表1所示。与之相反的是传统零售品牌如优衣库、ZARA、H M等触网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风头渐渐压过淘品牌。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线上流量红利消减 在天猫成立之初,由于没有传统品牌的加入,天猫平台只能通过扶植淘品牌来扩张市场,伴随着当时的电商红利,淘品牌要想提高销量,不仅没有太多费用,还可以获得平台在资金和流量方面的扶持。但随着传统零售品牌触网以及网红电商、跨境电商等的加入,天猫成为国内最大的B2C平台,淘品牌获取流量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且获平台政策的支持不断缩水,线上的流量红利已不复存在。 (二)供应链管理不成熟 淘品牌开始时基本上都是野蛮成长,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一直是其发展的硬伤,问题表现为淘品牌企业的库存下不来,供应链的速度上不去。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淘品牌企业产品大多款多量少,采取多种类、小批量的方式下单,但上游供应商很可能不愿意合作,他们更习惯交期长、单量大的订单。因此淘品牌企业退而求其次,自己消化库存,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供应商无法满足线上快速反应的需求,其原因一是供应商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准确信息,二是淘品牌企业补货节奏不确定导致生产商无法很好地安排生产周期,供应链无法做到敏捷快速。 (三)未能建立真正的品牌 经过几年的发展,淘品牌已经在平台上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积累,但离建立真正的品牌还有很远的距离。传统品牌通过建立终端实体店和铺设广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体验和品牌印象,但与之相比,淘品牌投入大量的营销和广告费用带来的只是线上号召力,而不是真实的品牌感受。随着互联网上的商品增多,消费者的购物成本也逐渐增加,要在上万家店铺中找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并不容易,而品牌可以提高商品的识别度,在与同类商品的竞争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是否能建立真正的品牌也决定了淘品牌能走多远(黄健松,2014)。 二、新零售的概念及特征 (一)新零售的概念及理论与实践基础 阿里研究院认为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以数据为驱动的一种泛零售形态”,具体来说是基于新兴的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种零售业态协同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全社会零售效率最大化的一种零售形态(徐印州、林梨奎,2018)。新零售产生的理论基础。多数学者认为日本学者中西正雄的“新零售之轮”理论可为新零售的产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该理论从产业角度揭示了新的零售业态出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业态变化的原动力是技术革新,并因此引入了“技术边界线”的概念。该理论框架由“技术边界线”、“等效用线”、“零售价格”和“零售服务水平”四个要素构成。其中,“技术边界线” 用来描述零售业态在某一服务水平约束下的最低零售价格水平线(蒋亚萍、任晓韵,2017)。新零售产生的实践基础。新技术可视为新零售出现的内生动力,而全渠道的演进作为一种外生动力推动新零售的产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购物不再受时空和媒介等因素的限制,而是在各种“接触点”大量使用互联网工具获得交易信息,最终完成消费行为。全渠道情境下,零售商就必须与全渠道消费者对应起来,即成为全渠道零售商,这是“新零售”发展的重要基础(王坤、相峰,2017)。线上和线下及各种触点服务于不同的消费人群,畅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保障了交易的达成,不断动态匹配和升级的物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各种新技术和交易平台、信用体系等商业基础设施的健全也为新零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新零售的特征 数字化。包括人货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以及交易过程数字化。首先,在新零售业态中,消费者手持的终端设备、商品信息和场地可以完全被定位和追踪,数字化的人货场可以使零售商实时收集和监控消费者的行为。其次,企业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过程一体化,甚至实现“零库存”。最后,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消费者购物的支付环节可以在手机终端直接操作,省去随身携带银行卡和现金与找零的麻烦,企业与供应商的交付环节也更加简单和安全。个性化。在DT技术未普及的年代,零售商只能单凭经验判断来确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及数量,而且通常是大批量生产。但随着大数据的普及,企业可以根据终端和互联网应用的情况洞察消费者当下与未来的需求,趋近消费者内心,为消费者提供基于其消费需求和偏好,且与其消费位置密切相关的服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与定制化。全渠道融通。新零售打破了线上线下渠道之间的壁垒,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移动设备、智能终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消费场景,这些场景既包括在线的网店、直播和文娱活动等虚拟零售业态,也包括线下的卖场、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实体零售业态。企业通过数字化运营来满足消费者购物、社交和娱乐的多维度消费需求,即达到线上线下商品统一管理(商品通),线上线下服务统一(服务通),线上线下会员享受同样的会员权益和体验(会员通)。 三、新零售背景下淘品牌企业的创新发展案例分析—以三只松鼠为例 (一)三只松鼠简介 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2年依托于淘宝孵化成立,是中国第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食品品牌的企业,也是当前中国在线销售规模最大的食品电商企业。2016年9月,三只松鼠在安徽芜湖开设了首家Feeding Store投食店,作为“淘品牌”的三只松鼠开始展现出“出淘落地”的趋势。 (二)三只松鼠的新零售模式 战略的转变。三只松鼠的初始战略定位是打造一个“纯互联网食品品牌”,即坚持通过B2C线上平台销售产品。新零售时期,三只松鼠的战略进一步升级为“共建互联网新农业生态圈”,通过数据化系统连接生产、消费及物流环节,集聚上下游伙伴构建新农业生态圈,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价值。全渠道布局新零售场景。三只松鼠通过多种渠道开辟线下市场。首先,2016年9月,三只松鼠在安徽芜湖开设了首家Feeding store投食店,目前三只松鼠的投食店在全国已达38家,未来布局将超过1000家。其次,2018年6月,三只松鼠入驻阿里零售通,借助零售通下沉到线下的百万小店;同年8月,三只松鼠与苏宁小店达成合作,苏宁小店成为其首个线下合作渠道。此外,三只松鼠也开发了APP,在每一种消费场景下都可以用APP扫码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便利支付的同时将消费者引流到线上。数字化驱动供应链升级。2015年三只松鼠完成了D轮融资后就开始了供应链体系的升级。为此,三只松鼠自己研发了一系列新兴自动化技术设备,配套生产和检测环节,并且建立了“云中央品控中心”和“云质量平台”,通过软件提取数据改进产品品质。该平台打通“农场、代工厂、检测、分装、客服、物流、消费者”的环节,将上下游联系在一起,实现实时、高效、精准的数据流转。供应链运作由以企业为核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核心,反应更敏捷,流通效率更高。个性化服务打造品牌IP战略。为了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三只松鼠借助“萌”营销和主人文化,转变传统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将品牌人格化。三只松鼠的首席品牌官郭广宇表示,目前三只松鼠的战略是品牌IP化,即将品牌进行持续的差异化和人性化,使其具有独特魅力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的过程。该战略的核心是“IP内容垂直、产业经营立体”,并规划了“一个IP、横跨多个产业、以三驾马车为驱动”的发展战略。为此,三只松鼠将投食店定位于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而且全力建造涵盖吃喝玩乐美的连锁化小型商业综合体“松鼠小镇”,以此实现IP到产业的连接,完成商业变现。此外,三只松鼠也投入动漫、电影、电视剧,现已拍摄了同名动画片《三只松鼠》,完整呈现品牌IP。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策略,品牌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亲切、真实的,体验感极强。 四、新零售背景下淘品牌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开拓线下市场打通全渠道 全渠道是新零售的一个典型特征,当线上流量红利消失,淘品牌可以挖掘线下的潜在流量。一方面线下与线上的消费群体存在异质性,在线上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通常是年轻群体,而到线下去会吸引其他的潜在消费群体。另一方面,线下通过客户体验、形象展示、社交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维需求,从而刺激消费。关于线下渠道的建设,淘品牌可以选择自建体验店,以便更好地展示品牌形象和服务于客户体验。但这种途径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没有实力自建体验店的企业可以选择与其他的线下渠道合作或入驻阿里零售通,零售通可以让淘品牌企业直接对接百万小店的需求,用低成本的方式达到高的商品流通效率,协助淘品牌企业线下落地。 (二)改造供应链以快速响应市场 实现供应链的全面信息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淘品牌供应链的库存和速度问题,淘品牌供应链最大的痛点在于供应链后端到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因此,淘品牌的供应链改造应聚焦于打通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和原料商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供应链的全面信息化。淘品牌企业作为零售商可以自建信息化平台连接上下游伙伴,通过数据信息共享,供应链的合作由原来的单向转变为双向,信息壁垒消失,供应商能减少新产品研发周期,更精准地制定生产计划,有效降低淘品牌企业的库存(宫春艳,2018)。另一方面,淘品牌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系统,从供应商准入、分级、合作、绩效、激励和退出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供应商能够适应企业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模式(卜克刀,2017)。 (三)打造品牌IP以提高竞争力 品牌IP具有天然聚合粉丝以及自我赋能的能力。打造品牌IP的两种手段分别是外部赋能和内部造血,内部造血是根本手段。首先,淘品牌企业应向类似于麦当劳、星巴克、苹果这类线下品牌学习,通过打造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青睐。其次,利用实体店宣传和体验品牌,实体店的建设要鲜明体现企业的品牌形象,装饰与布局要以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实体店是品牌形象展示、用户体验、社交和娱乐为一体的品牌综合体,是实现品牌价值和商业变现的载体。最后,企业可以拓展周边,通过品牌人格化或娱乐化的途径将品牌的基因与时代风口深度融合,最终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创建品牌IP的过程中,应当把握节奏,理性取舍,保持企业战略的聚焦和资源的高效配置。 五、结论 在电子商务市场日趋饱和的时代,新零售为淘品牌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零售更加回归零售本质,体现出数字化、个性化、全渠道融通的特征。对于以淘品牌为代表的纯电商企业而言,要强化其现有的竞争优势,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独特风格的产品和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应对新零售时代的挑战,加快企业的全渠道布局,优化供应链体系,重视品牌建设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黄健松.论淘品牌发展遭遇瓶颈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29) 2.徐印州,林梨奎.新零售的产生与演进[J].商业经济研究,2017(15) 3.蒋亚萍,任晓韵.从“零售之轮”理论看新零售的产生动因及发展策略[J].经济论坛,2017(1) 4.王坤,相峰.“新零售”的理论架构与研究范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1) 5.宫春艳.“新零售+共享经济”的产生原因与演进趋势[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6.卜克刀.从韩都衣舍转型看柔性供应链的威力[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7(10) 作者:张晓霞 郭立文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本文阐述了信息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意义,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弊端分析,从而提出了信息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策略。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下,可以说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进行的发展,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把企业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1信息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意义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人才的创新。如果想要让企业增强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从而为企业开拓更宽的发展市场,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情况,所以企业只有加快对于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才能够不断的完善用人制度,这样才能够让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1]。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市场变化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企业改革创新是为了适应企业、社会的需求,但是企业改革创新工作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问题。企业改革之后,工作人员会出现多出的现象,在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安置多出的工作人员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尤其是企业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时,其工作人员身份变化之后,会有很多多出的工作人员,是退休还是另谋高就,都需要企业妥善的安置。改革企业要以盈利为目标,企业将受到市场的影响,随着不断的变动筛选适应变化的企业,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的进步。企业的制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内容发生转变,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收到挑战,面对改革企业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传统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职工的思想观念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改制企业的管理体系,以适应企业的改革。 3传统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弊端 3.1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不足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少,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下,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由于都被眼前的经济效益遮住了双眼,从而让大部分企业只在乎眼前的经济效益,却没有认真的关注企业长远的发展,严重忽视了改革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的意识不足,严重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更无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从而也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3.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机构混乱、规章制度制定不合理或者落实不彻底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企业由于没有充分的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进行制定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没有切实制度规范给予指导,严重造成了企业管理内容混乱,员工工作主动性较低,存在敷衍工作的迹象,造成企业大量资源的浪费。 3.3严重缺乏科学性的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化,强调评价体系的标准化,而忽略了某些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以及职工能力的差异性,简单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复杂性,这要求企业必须改善绩效评价体系。职工的评价体系与现实的工作内容脱节,不符合实际的情况,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电力企业目前的绩效考核不完善,缺乏合理性、系统性,进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难度加大,使得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信息不完善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容易出现误差,绩效考核工作繁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考察人员不完善,加大了绩效评价指标的落实难度[2]。 3.4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特别重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但是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当中,由于企业负责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单纯的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忽略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还有人把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等同来看,把人力资源管理当成了简单的事务性活动,由于对人力资源的错误理解,从而严重导致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4信息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策略 4.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关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绩效考核的指标影响绩效评价的结果。绩效指标可以使得职工了解自身工作的范围和具体的职责,使得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内容分工明确,清楚的责任体系有助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职工可以根据绩效考核标准,了解自身能力的不足,及时的弥补短板,进而提高职工的绩效,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职位不同考核的标准也不同,职业技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力资源部门在考核的过程中,参照的考核指标也应当差异化的对待。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为了让职工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能力,使得绩效考核更加的多样化、透明化,企业的管理也更加的透明化、人性化。 4.2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创新发展是信息时代的特点,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创新,不能固步自封,埋头苦干。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对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在企业当中形成创新意识,积极的落实科学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力资源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不断地对人员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该及时的进行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定,只有明确人员的职责,才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4.3提升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近些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意识,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对人员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只有做好对于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对于人员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企业发展。 4.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增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力度,才能实现信息时代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管理知识,而且还需要增强员工对于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有价值信息的挖掘能力培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感受信息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让企业不断的根据信息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完善和更新,最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 4.5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 信息时代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必须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让他们具有非常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较为正确的决策意见。 4.6树立以创新作为企业文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具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以及引导员工的作用。一个企业的文化不仅能够让人才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而且在企业内部还能够形成强大的团结能力和向心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才产生一种激励的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和人才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只有让企业人员明白经营理念以及企业在生产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当中,才能让企业人员感受到自己才是企业的主人,这样不仅让员工认识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生产活动管理,而且还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很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不仅只是员工的工作场所,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际交流场所。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的完善人际交流的环境,只有做好日常管理,才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在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拉近了员工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不能够让员工们感受到穷也得温暖,从而提高了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以及主动性,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的到来,改革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不仅仅是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信息技术的信息分析,并对整个资源进行挖掘和有效整合,从而更好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为快速和正确的作出决策,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佳.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7(18). [2]王征.信息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7(20). [3]刘春.信息化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6). 作者:郭影 单位:宁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逆向思维”是学生应具备的一个重要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创新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通过逆向思考的方式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为了增强这一思维训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引入微课教学技术。本文将依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探讨教师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这一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微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打造适合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高效数学课堂。数学教学一直都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许多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展开顺向思考而忽略了逆向思考,这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实际上学生是否具备逆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水平。如今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愉快、高效、和谐的学习氛围下积极展开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应有的逆向思维,可以将微课整合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利用微课的学习资源展开自主学习与独立的逆向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教学现状 逆向思维实际上是指与正向思维相反却又存在一定联系的思维模式。只是目前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时,更多引导学生在正向思维模式下展开独立思考、探究课堂问题。这就导致逆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力度不足、教学指导方法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他们的薄弱点所在,具体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重视程度不足,思维训练强度较小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对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视度还不够高,思维训练强度也不大。究其原因,是教师普遍偏向于采用顺向思维指导学生展开数学思考。长时间下来,学生的顺向思维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使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时常会根据顺向的数学逻辑展开思考,所制定的数学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也符合标准要求。这种教学现象会挤压逆向思维训练的发展空间,也让学生的逆向思维得不到充足的发展。 (二)思维活力不足,逆向思维遇到瓶颈 很多小学生受正向思维所限,尚未具备足够的思维活力,无法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从对立、相反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使其逆向思维能力长期处于薄弱的状态。而且小学生接受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机会并不多,很多学习精力和学习时间都放到了数学习题训练中。然而数学习题训练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刻,学生潜意识也偏向采用固式思维解决数学习题。这意味着学生突破思维桎梏的力量较小,而且在逆向思维方面的自主发展意识还比较浅薄,容易忽略逆向思维的发展。 (三)缺乏准确认知,创新思考积极性低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处于萌芽的发展状态,而且缺乏主动展开创新思考的学习积极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学生尚未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条件,教师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还需经过一定的教学过程,这要求教师迎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锻炼;另一方面是学生对逆向思维缺乏准确的认知,很少愿意主动在课堂中从逆向维度展开创新思考。逆向思维理应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教师可立足这一教学现状展开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而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需要加大教学研究力度,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平台上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学会通过逆向思维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将微课融入小学数学逆向思维培养教学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已经成为数学教师在新时期应该完成的重要教学任务,目前教师虽然适当增大了逆向思维训练的力度,但是其思维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依旧不够明显。有的教师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希望能优化数学知识呈现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而在逆向思维训练环节,教师可引入微课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探寻它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面的教学意义。首先,微课是教师以教学视频为知识内容的载体,是向学生呈现精简化知识的先进性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微课优化思维训练方法,先向学生演示直观的正向思维活动过程,再合理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展开对立性的思考。这可降低学生展开逆向思考的难度,让学生在逆向思考的基础上更有效地进一步掌握对新课的数学知识。其次,微课的知识内容比较精简,有不少留白之处,能为教师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提供很好的条件。对此,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正向思考,也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逆向思考。而且在学生顺利地展开逆向思考时,他们的求知欲望会更加强烈,会乐于主动通过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探寻数学问题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更大,数学课堂中的活力也会更大,这对增强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活力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微课的开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教师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时,可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思考的方式突破固化的学习思维,让自己的数学思维品质得到升华。而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还需教师增强思维训练意识,要善于利用微课这一技术手段优化当下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尽可能为学生创造逆向思考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逆向思维活动的前提下,切实提升逆向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以微课为补充,促使学生反向运用知识 大多数数学教师都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有序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多是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点。因此不少教师都倾向于引导学生展开正向思考、有效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实际上教师还可在延伸教学环节借助微课技术手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将它们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区分开,并尝试运用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展开学习思考。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中,教师一般引导学生围绕“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这样的知识内容展开教学,因此学生通常会在正向思维下,去思考“1小时=()分=()秒”这一数学问题。而在逆向思维训练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微课补充一个新的知识点:120秒=()分钟?120分钟=()小时?7200秒=()小时?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发挥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展开独立思考,对新课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反向运用。这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新课知识,还可培养其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解决不同数学问题的学习能力,甚至促进了学生逆向思维的健康发展。 (二)以微课为手段,增强学生逆向思维活力 小学生正处于正向思维的发展阶段,其逆向思维意识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数学学习生活中难以主动想到通过逆向思考的方式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重增强学生逆向思维意识,使其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学会正向思考,还要懂得主动颠倒思考顺序,锻炼自己的反向思考能力。这可以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再僵化。在这方面,教师可借助微课优化逆向思维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逐渐养成逆向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中,教材强调的是让学生观察原图,然后打乱三视图的顺序,根据原图找出正确的三视图排列顺序,这反映的是正向思维过程。教师可借助微课向学生呈现不知原图的三视图,让学生在观察直观的三视图时,展开逆向思考:“想象一下,在观察某物体时需要站在哪个角度或位置才能看到这个形状的视图?”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逆向思考的趣味性,感知到数学知识的更多乐趣。同时,学生在这一逆向思考的学习过程中,显然可以增强自己的逆向思维意识,使其在以后独立思考数学问题时,懂得从反向思考入手,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以微课为基础,促使学生反向解读算式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先给出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分析题意、理顺解题思路、找准解题方法,然后列出算式解答题目中的数学问题,这反映的是正向思维下的解题过程。而在逆向思维模式下,教师可向学生先呈现一道算式,然后让学生解读算式的内涵。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还可给学生呈现直观的情景图,鼓励学生在解读算式时,根据情境图中的内容讲述算式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反向理解情景图的知识信息,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对运算算理的理解能力。从这方面来看,微课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方面也可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一课中,教师可通过微课向学生呈现几张情景图,并在旁边给出几道与之相关的算式:20-3×5;6×4+2;3×8-15。学生在观察微课中呈现的几张情景图之后,可尝试解读上述几个算式的意思,主动说出它的算理,然后计算它的结果。在学生的数学习题或考试试题中,常会出现这种没有情境图的算式,要求学生直接根据算式来进行运算,若是学生对算式的算理缺乏有效的理解,则容易出现运算错误。如今教师借助微课的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反过来解读混合算式的算理,无疑能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 (四)依托微课技术,呈现逆向思维错题资源 正因为学生习惯了运用正向思维模式来思考数学问题,这使其在审题时会下意识地忽略一些细节,然后出现解题错误。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意识到逆向思考也是一种常态,从而促使学生在解题时细心审题,避免踩中“陷阱”,犯了粗心大意的错。对此,教师可借助微课呈现一些错题资源,将错误解法与正确解法进行直观的对比,让学生快速了解错因,然后通过逆向思考纠正错误。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一课中,教师在微课中给出了63000、58400、621009、42523、31076等几个大数,并且让学生根据以下的顺序对几个大数进行排列:()>()>()>()>()。不少学生没有注意观察“>”这个数学符号,在正向思维下,直接由小到大对这几个大数进行排列。然而“>”表示的是“大于”,意味着最大的数字要排在第一个,即学生需根据由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列才是正确的答案。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不仅要学会从小到大进行数字的排列,还要注重根据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解题错误,这反映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大逆向思维的训练力度,让学生逐渐形成逆向思考的良好习惯,懂得运用逆向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五)利用微课技术,演示逆向思维发展过程 多数教师在利用微课视频演示某一知识的形成过程时凸显的是正向思维,反而很少向学生演示逆向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展开逆向思考。对此,教师应弥补这一教学不足,在微课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向学生演示蕴涵逆向思维过程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训练,促进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深化发展。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移与平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通过移动某一线段,得到它的平移方向、位置。此时教师可通过微课,反过来呈现一个已被位移的线段,引发学生展开逆向思考:“可以通过哪些位移路线得到这个被平移后的线段呢?”在学生经过了逆向思考和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可在微课教学视频中演示所有可能导致这种平移结果的平移路线,验证学生之前经过逆向思考后得到的答案。这显然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又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展示某个被折叠起来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展开逆向思考:“平时在判断轴对称图形时会在图形上寻找对称轴,再将其折叠,发现被对称轴分成两部分的图形可以重合,那么如果只看到了被折叠后的图形,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它究竟经过了多少次折叠才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些问题启发了学生展开逆向思考,学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推演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折叠路线。教师可在学生推演结束后,继续播放轴对称图形被折叠的整个过程,让学生验证答案,看看自己推演的路线是否与微课视频中的相同。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有效提升逆向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可加强微课设计,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增强逆向思维训练的教学活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微课教学指导方法,展开各种逆向思考。实践证明,微课是适合辅助教师开展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取得了不错的逆向思维训练效果。 作者:王玉红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
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创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走过40年之际,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史,分析高校学生的思想现状,总结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上的显著变化,并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时代是思想的风向标,指引着行动的实现路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走过40年风雨历程的今天,我国已向新时代、新征程迈出强劲步伐。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主流声音,在新思想和新思维的不断迸发中制度更加完善、理论更加成熟、文化更加自信。党的报告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步入新时代,这个时代是鼓励创新的时代,是追求卓越的时代,是拼搏奉献的时代。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1]。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教育理念提升与改进,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瞄准教育形式的现代化与教育内容的特色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全党、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时刻,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变革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行。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大学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来展开,在新时代总目标的引领之下,紧紧扣住主要矛盾,以创新思维应对时代挑战,使得新时代新青年能够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事业。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果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实现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的奋进史。经过70年的砥砺奋进,经过70年的拼搏奋进,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正在革新创效的政策驱动下、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焕发出重质量、重创新、重人才、重发展的生动实践。党的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的历史任务、奋斗目标与战略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出了更加明确的新蓝图。站在新时代、着眼新目标、面对新矛盾,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立足新未来、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历史性的变化,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与身份,在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1.2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规模、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较之呈现出了更加明显的个人特点,爱国主义情怀高涨,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的新一代大学生性格上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视野开阔,富有爱心,热心公益,关心社会,上进心十足。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追求进步依然是时代最强音,在要求入党、为国家贡献力方面等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多元化的方式来打造自己的成长之路,在不断提高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就业导向明确。正因为如此,高校大学生的成材率越来越高,一批接一批的人才不断涌现。在这其中,中华文化的五千年厚重积淀依然主导者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爱国爱家依然是时代最强音。在此之外,包容创新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意识构建的重要篇章[2]。不过我们也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现象,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方面、在团队合作方面,仍然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以物质利益为前提,缺少精神成长;道德观念缺失,知行脱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在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导致了集体主义精神的缺失,特立独行、追求个性的主导思维让他们把个人主义摆在首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的经济在40年的改革开放期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总量雄踞世界第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功利主义者。同时,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缺少主动思考、更愿意被动接受的情况。在过于追求成长速度的情况下,有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出现了拜金、物资的情况,在就业选择中害怕吃苦,不注重专业对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越来越复杂,一些基本道德素养在这部分高知识素养群体中出现了缺失迹象。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一些错误潮流趋势的影响,极少数的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出现了消极的倾向,荒废学业,旷课早退等不和谐现象开始在校园中懵懂,也有极个别人逾越了法律的红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我们不难发现,经过70年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了鲜明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些消极的行为迹象给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丰富教育内容、延展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载体,着力提升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牢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殷切教诲,摒弃思想的消极因子,做伟大中国梦的卓越践行者。 2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伴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扩大化、丰富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在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引申完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载体。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与创新。我们通过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总结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优化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处在以宣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百废待兴中践行社会主义德育为主要任务。在90年代初,中国在创新实践中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放在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核心地位[3]。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倾注了更多心血,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和重任于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理解这一内涵,在教育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会贯通,在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的探索实践中,着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在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牢牢树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时代观,在时不我待的拼搏奋进中,一步一步成长为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崭新一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顺势而为的改变。每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都与他所处的时代特点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与之相对应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了教学重点。 3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时代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传家宝,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4]。改革越深入,其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时间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科学使用新载体,把握好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吸引力,为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在具体工作中要以从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中寻求突破,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同步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回答时事热点话题以及学生最关心的政治前沿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同时,高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必须要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知识面,使广大学生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自己的人身把好方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微课、知识竞赛活动以及参与学校相关主题等活动来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强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同时,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国家复兴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高校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创新精神丰富具体途径,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落实。例如在班级内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载体的活动,进行新时代文明宿舍和创优争先班集体的评比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路径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内涵。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开展工作的主力军,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掌握新时代的节奏,唱响新时代的旋律,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深化,从理论、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方法,在新时代的伟大机遇期,助学生快成长、为国家育青苗。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张鹏仙.中德职业师范教育比较[D].中北大学,2018. [3]黄娟.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与发展趋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王华华,季卫兵.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2):60-64. [5]吴文浩.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5):168-170. 作者:郑思 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1水电站引水隧洞 引水隧洞具有提高水电站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等特点,是水电站水工构筑物的关键,而其主要作用是缩短引水的距离。水电站的发电原理是通过水位的高低形成的落差,将水流产生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促使水轮机运作,以此推动发电机发电。引水隧洞则是将水流上部引入水轮机的密闭空间,而隧洞又分为有压引水隧洞和无压力引水隧洞,将水流引入水轮机的密闭通道时,路线设计必须要短而简单,即洞线要短并且设计路线不能太复杂,同时,水流要能够顺利对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实施之前要对选定实施工程区域的岩石及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并要远离地下水区域。 2引水隧洞开挖步骤 1)要依据水电站建设的基本规章制度,在其进程中必须要同时进行平行作业,同时,在准则基础上保证每一天平行线都能够有间隔地进行开挖任务,此目的是为了保障隧洞工程的稳固性。以此提高通风的需要,保证进水区混凝土的施工量。2)水电工程引水隧洞挖掘的任务进程中,首先针对工程的下平行端和上下弯道端进行挖掘支持保护任务,其次再开展竖井段的任务。上弯道端的开挖任务要安排在上平行段的交面工程任务之后;下弯道段的工程任务要安排在帐幕注浆的任务之后。所以不管是哪一部分的开挖任务都必须依据分步序原则,这样才能能够确保竖井段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工程全周期良好的通风性,而针对下平行段也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整个施工环境较为重要。3)平洞阶段的混凝土喷射和锚杆工程任务要确保在挖掘任务完成之后立刻进行,还要着重把握工程当中避免超前锚固,需要在整个工程进程中随时随地对喷锚进行支持保护,确保其稳定性和稳固性。 3施工布置 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的施工布置主要包含两大类:机械布置和道路布置。首先,机械布置任务是由混凝土垂直传输机进行工程任务。依据水电工程任务的特征,需要通过综合考察,利用塔机和汽车吊等工程机械进行灌注混凝土任务。塔机和汽车吊在使用方向上有所不同。塔机不利于局部部位的灌注混凝土任务,因其具有不稳定、不好把握的特点,汽车吊则能够进行局部位置的灌注混凝土。道路布置任务是以混凝土为原材料进行道路铺置。道路铺置的原则是要严格依据实地状况进行操作,各个设备设施要满足工程标准,还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设备的使用应该利于产品生产,保证施工现场秩序的稳定。 4开挖技术的特点 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技术的选择要与隧道实际情况相结合。水电站工程开挖技术方式有支洞开挖和竖井开挖两种,二者都可以提升开挖的效果,以此来弥补功能上的缺陷。当工程项目得到确认后,专业人员就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及山川地貌进行分析,利用科学有效的开挖技术进行开挖施工。 4.1全断面开挖 此开挖技术是利用多臂钻机开掘出8~10m高度的隧洞。而多臂钻机的优势在于能够实行多钻机共同运行,因此,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保障了工作效率。而它的缺陷在于:首先对地质岩体的构造、机能有较高的要求;其次是此开挖技术挖掘的隧洞断面巨大,不易控制;最后是开挖技术操作要求甚为严格,对工艺要求严格、精细。因此,使用这种全断面开挖技术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而全断面开挖技术只限于岩石,地质结构必须稳固。 4.2断面分部开挖 断面分部开挖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隧洞断面分批次分成多个部分,然后分层级逐步完成工作任务。不同水电站还会根据挖掘方式将断面分部分为导洞方式和台阶方式。这两者是依据断面进行划分的,根据地质、跨度、选取方式的不一致,把断面又分成三部分:左、中、右。首先导洞方式的开挖技术会运用到大型隧洞工作中,其工作原理是向地面下部进行开凿,其必须要用在开凿工程大于10m的隧洞中。其开挖对岩体构架、排水系统和通风设施有着极高标准。实际施工的方法主要是:首先通过选择适合施工区域,在引水隧洞断面的上部开凿一个小洞,其次使用挖掘机器把小洞进行扩张。而导洞挖掘手段又可以分为上洞与下洞。由此可见,这类的挖掘方法比较细化,选择方式也较为宽广,也就意味着比全断面挖掘方式运用更加广泛,难度系数相对较低。因此,断面分部开挖技术可以适用于岩体结构和地质不稳定的环境中,即使隧洞洞径狭小也不影响[1]。 5支护施工的特点 任何工程竣工后,都会受到外部因素,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从而导致坍塌现象。所以,水电站引水隧道的施工团队必须做好后期的支撑保护举措。对岩体结构进行加固稳定,对地质进行再次勘探,保障技术人员的安全,以此保障施工后期进程的顺利开展。实施后期支撑保护的途径有两种:混凝土泵支护和新奥法支护。 5.1混凝土泵支护 此支护方式又可以称为混凝土传输泵。工作原理是使用设备把混凝土以持续不断的方式进行传输,传输通道的结构由两大部分组成:冲天尾管和导管。结束混凝土的传输任务之后,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传输到模板的内部,到此阶段浇筑任务结束。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较多。首先是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传输混凝土到仓内,要及时撤出内部的工具,当浇筑到与工作人员身高平齐时,工作人员需要离开施工地方。想要加快任务进程,结束浇筑任务后,应选择加大混凝土泵的功率,提高效率。除此之外,混凝土泵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管道内部的畅通,将开挖任务和支护任务同时运作,避免混凝土泵发生故障,导致窝工现象,对岩体结构造成破坏。 5.2新奥法支护 此方法在国内被称为“锚喷构筑法”。新奥法隧洞支护法是在混凝土泵隧洞支护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其稳固和保护效果提高一个台阶。而其工作的原理是根据岩体的结构特点形成稳固且密闭的空间,具有约束作用,再使用混凝土喷锚,使得周围岩体、混凝土及锚杆构建出稳固结构。对此,新奥法隧道支护法对混凝土的机能要求严格,对岩体结构稳定性也有较高标准。锚喷构筑法的施工特征有:时效性、封闭性、黏结性、柔性。四种特点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施工更加便利。锚喷构筑法又称新奥法隧洞支护法,由光面爆炸开凿、锚喷支持保护和围岩稳固情况监测三部分构成。其工作流程是隧洞开凿和支持保护过程,开凿挖掘时岩石会产生形变,从而提高岩石的稳定性,使得周围的岩体都进行加固、强化来抵挡外来的冲击,这就为内部环境提供保护作用[2]。 6水电工程运用现状 在水电工程建设初期,它与运行管理机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整体。施工队在水电建设过程中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建设完成后的运行管理就和施工队的建设相脱离。这使得运行管理的人员完全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这种建立机制持续了较长的时间,而到20世纪后期才打破了旧有的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从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到现代建制建设的运行机制,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进。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在当时却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如今,各个国家面对水资源问题都在寻找适合本国的解决方案。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东西已经焕然一新,面对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从未有过懈怠。不断摸索和改进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不适合的地方。所以,完善建设机制还是比较重要的任务。 7水电工程运行机制的意义 水电发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等都是水电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水电工程能否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则需要关注的是后期的运行维护方面。运行机制建立和实施的目的在于能够用较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这是一项利于提高我国实力和增强建设自信的工程,也是一项利于百姓生活的工程。水电工程建设的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在国家大力投资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管理人员浑水摸鱼,将利益装进自己口袋的状况。因此,只要加大控制水电工程后期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有效地将服务于百姓。 8有效措施 8.1互相监督 想要达到最好预期的成果或者是超过预期的设想,就必须让前期的建设团队与后期的运行维护团队进行合作。两个不同的管理团队互相制约,相互监督。在建设过程中,监督人员需要认真严肃地处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汇报、及时调节;配备水电工程建设方面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实施建设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定,建设过程中是否能保证人员的安全性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违规的环节必须进行修整。在管理方面,首先要确保管理机制中的成员都符合要求,其次则要在管理时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的情况改进措施,以此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8.2做好连接点 建设前期要仔细地考虑建设与管理二者结合能够带来的好处。如在建设中要考虑建设过程是否扰民,建设方案是否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甚至是不污染。后期的维护运行过程要注意与前期建设人员及时沟通。要求后期的运行管理人员要对整体的建设有详细的了解。而在那些极容易出现的问题上应做到能够冷静应对,做到建设与管理同步进行。 8.3保证资金 在水电建设中,保证资金是建设全生命周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建设前期先进行工程预算,对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进行明确的记录。资金发放也要到位,杜绝一切贪污腐败的现象,从而有力地监督各个部门使用资金的整个过程,保障水电工程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保证筹集到的资金比预算多,以保证在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因突发事件而导致资金不足的情况。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建设任务,各个部门需要严控资金的流向。 8.4加强资源管理意识 建筑项目的资源管理是审核工程质量是否优良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建筑工程竣工时必备的条款。我国已经下发了相关法律,其中也明确规定了与此相关的法律条文。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整顿建设企业中资料管理的相关内容,提高工程验收的标准,强化工程验收的程序。这里也包含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对竣工之际的验收和考察工程技术的标准程度,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保证资料的真实。同时,应该设立独立的资料管理岗位,安排有专业素养的人员进行负责,从而保证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到源头。除此之外,建筑企业的领导和负责施工的人员应认识到资料的重要性,以保证资料管理和施工同步进行。 8.5科学完整的方案 建筑团队的前期考察工作不容忽视,团队人员需要提前实地了解状况,根据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及人文风俗等方面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充分考虑方案的实践性、经济成本等的基础参考要素。通过制订一套规范、科学的施工方案,为建筑项目的进程提供必要保障。 8.6专业人才的培养 水电工程是一项涉猎很广泛的项目,并且其关乎着人们生活的方方方面面及我国的国际地位。专业人才的引入对于工程项目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引水隧洞施工环境比较狭小,所以,要充分考虑在此条件下的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那么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这几点着手。首先,提高水电工程内部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其次,企业可以邀请专业教授进行指导和讲解,让员工及时学习到相关专业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最后,不论是有经验工作人员还是初学者等学习相关专业的求学者,都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进行自主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8.7强化设备的保护及检查 根据引水隧洞工程的特点,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机器发生机械故障的现象,那么就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与保护。首先,隧洞内部湿润,其裂缝表面干燥,因此,要保证设备干燥剂的充足。其次,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故障的机器时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从而减少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因此,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维修及保养工作必不可少。 9结语 现代化进程逐渐成熟,社会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丝绸之路的步伐稳定而又坚实,这一切都代表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进一步提高,更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依据当下实际情况,仍然存在较多的隐患。因此,对于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以科学、有效、环保的理念进行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鑫.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135. [2]谢盛.印尼PAKKAT水电站隧洞竖井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陕西水利,2016(1):104-105. 作者:张朝磊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 STEM教育交叉融合了科学、技术、数学等较多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可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现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由于探究性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小学科学教师要准确把握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重塑探究性活动的设计原则与流程,改善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科学;STEM教育;教学创新 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为跨学科整合,要求结合现实情境问题,利用多学科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综合素养。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涵盖多个领域,且各个领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与联系,由此可见STEM教育和小学科学课程具有融合的可行性。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明显,主要利用探究活动来开展学习。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科学教师已充分认识到STEM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但并未深度结合STEM教育理念与探究性活动设计,导致STEM教育理念的价值、优势得不到全面体现。因此,教师要依据STEM教育理念科学设计综合性的探究活动,在高效传授学生科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同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 一、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实施原则 (一)内涵 STEM教育将多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有机统一了知识获取、方法应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同步培养。通常情况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跨学科性。在STEM教育理念下,教师科学设计活动主题,在项目活动中融入各领域,促使学科课程间的知识割裂和不足得到弥补。2.情境性。为顺利推进教育活动,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能力和教学主题,将真实、复杂的问题设计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3.合作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往往较为复杂,单依靠学生的个体力量难以顺利解决。因此,小组合作是STEM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小组成员结合各自的分工配合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二)实施原则 为切实发挥STEM教育理念的价值,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教师需依据正确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 1.关注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全面概括了学科中最重要的内容,将此门学科的重点知识综合起来。在开展STEM教育时,可对课程标准中的主题进行利用。其中,小学科学的核心宗旨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通过进阶学习与动手实践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紧密融合课程标准与STEM教育理念,科学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中高效内化知识,逐步形成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可知,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团队合作是STEM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搭配具有不同优势的学生,保证各个学生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展示与发挥,进而将科学学习的信心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解决生活问题。基础性知识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揭示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优化,还能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是应用STEM教育理念的主要目标,教师需转变为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所有学生深度参与进来,与其他学生加强协作,共同解决知识难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科学学习热情。 二、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设计活动基本信息 在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主要依托探究学习活动开展。为保证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施成效,在活动开展前,教师要科学设计活动的基本信息,如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教学重难点等,以便推动探究学习活动的顺利推进。 1.设定目标。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其他领域素养的发展需求,将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特征充分体现出来。一般来讲,可从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以及数学素养等四个方面划分活动整体目标。科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与原理,形成一定的科学观念。技术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各项实验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工程素养指的是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标,自主设计与调整实验装置。而数学素养则可在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分析等过程中形成。 2.选择主题。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实际生活,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主题。同时,要关联、承接活动之间的主题,以促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在单次活动主题设计时,要将上下次活动的承接关系纳入考虑范围,适当延伸活动内容。 3.确定时间。通常学习探究活动要保持在40分钟以内。活动时间过短,将难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时间过长,小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难以保证学习探究活动的实施效果。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导入时间,避免过多占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时间。4.设定重难点。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才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因此,教师需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认真分析此节课的探究内容,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为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并在活动后进行梳理与总结,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明确师生双方角色 在STEM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学生共同组成。和常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扮演着更加丰富的角色,学生则在小组中开展探究活动,承担着相应的职能,与其他学生一起探究任务。 1.教师角色。在科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十分丰富的职能,需结合具体的活动主题与目标及时转变角色,以便顺利推进科学探究活动。其中,最为主要的角色是“主讲”和“助教”。教师不再向学生直接讲授科学知识,而是以帮助者、支持者的身份辅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以主讲者的角色创设探究任务情境,保证设计的任务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提供给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各个小组完成的作品,来汇报探究结果。在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及时转变为助教的角色,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探究情况。如果有疑难问题出现,需及时给予支持,持续评估、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能够有效匹配科学探究活动,保证活动的实施效果。 2.学生角色。由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复杂性特征明显,小学生又不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依靠个体力量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要做好学习活动小组的划分工作,结合每个学生的特长、不足等进行合理分工。在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学生承担的职能、扮演的角色将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在STEM教育理念应用初期,学生缺乏相应的经验,不了解自己适宜扮演哪一角色,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某一角色进行体验,之后再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调整。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每组一般保持在4-6人。其中,小组内的主要角色有:(1)小组长。小组长主要承担领导职能,带领小组成员深入探讨探究任务,科学划分角色,向各个成员详细讲解各自需承担的职责,协调各个成员顺利推进探究活动。(2)记录者。此角色主要是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假设猜想、阶段性成果等进行记录,将记录内容及时分享给团队成员,与其他成员加强交流,梳理活动探究思路。(3)思考者。此角色需具备活跃思维,结合探究活动的实施进展,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将想法分享给小组成员。(4)建造者。此角色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负责完成动手实践类环节。(5)汇报者。各组完成科学探究活动任务后,此角色向其他小组及教师汇报本组的实施过程及产生的成果。 (三)优化活动实施流程 1.准备环节。教师需在此环节内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特征与教学主题的情境,利用情境揭示探究主题与探究任务。同时,关注班级学生的才能差异,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各个小组在内部开展交流活动,将各自的假设与探究方案制订出来。各个小组长深入分析教师布置的科学探究任务,领导小组成员深入探讨探究任务,具体划分任务内容。部分任务具有较大的难度,可用实现难度较小的子任务进行划分。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并发表个人的看法与建议。如果在讨论交流中遇到难题,教师可及时给予指导。完成讨论之后,将本组的猜想确定下来,并对探究方案进行构建。例如,在学习“空气在哪里”一课时,可利用乒乓球、玻璃瓶、水等材料在准备环节内示范开展找空气的实验活动。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如何用瓶子、水等基础性材料寻找空气,拟定假想与探究方案。学生在拟定假想的过程中,能够将STEM的工程与技术素养体现出来。 2.探究环节。各组学生明确教师布置的任务后,以讨论形式设计和探究任务,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最终获得相应的结论。在具体实施中,学生要实践应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融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育和发展。各组的记录者要如实记录探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产生的各项数据,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观察指导各组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将必要的学习工具、技能等提供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理念的导向功能,对各个学习小组的活动进程进行组织与调控,鼓励学生整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努力解决各种不可预见性问题,推动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在学习“把盐析出来”一课时,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后,确定了“电风扇吹盐水”“酒精灯加热”等探究方案。为避免有安全风险出现,教师要密切关注各组学生的活动进展,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不规范的实验行为。 3.分享评价。通过分享评价程序的执行,学生的思维视野可以得到拓展,促进后续探究活动的顺利实施。因此,完成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各组学生分别展示、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积极交流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的经验等。各组学生展示过后,教师依据公平客观的原则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指出探究过程及成果中所存在的问题。 (四)科学开展活动评价 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活动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依据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科学教师要同步优化评价机制,以便切实凸显评价的价值。完成探究学习活动后,各活动小组会将各自的成果展示出来,教师要结合此节课的探究重点与任务目标,对作品评价量表进行编制,客观、全面地评价各组的作品成果。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态度、知识能力等变化情况,利用问卷、量表以及访谈等多元化形式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与成果。通常情况下,可从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两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教师要密切关注各个学生的参与过程,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与探究行为。当小组汇报作品成果时,教师客观给出相应分数,在肯定学生成果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成果中暴露的问题。在学生自评方面,教师需向学生提供自评量表,让学生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等多个维度实施自我评价,深刻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结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认知自己,促进学生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STEM教育理念与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相符,能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等进行培育。小学科学教师要主动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依据STEM教育理念重塑教学模式,依托真实生活问题与科学探究活动,同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素养。为保证STEM教育理念的融入效果,教师要积极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持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崇岳.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神州(上旬刊),2020(4). [2]李慧敏.浅析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 [3]夏菁.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程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和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3). [4]黄宗强.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9(55). 作者:韩刚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南关小学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最快捷的手段,在各个领域都体现了重要的价值。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互联网模式逐渐在大范围内展开,它所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在这一情形下,各大电商平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为主,逐渐打开了农村电商的新思路。面对当前农村电商营销发展的新形势,本文从其发展的现状出发,深入研究“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营销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电子商务;农村电商;市场营销;营销策略;“互联网+” 农村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近几年备受关注,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指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通过互联网的诸多优势,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营销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农产品销售,必须以当地的发展特点为依据,促进农村电商营销在“互联网+”模式下日益兴盛,以此推动农村电商的稳定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1电商营销概述 1.1电商营销 电商营销就是电子商务营销,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及优势,完成各个环节的营销。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在新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而且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也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通过低成本就能达到高收益。从现代营销观念来看,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产业的模式和结构,生产者更加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其大规模的营销逐渐缩小,消费者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得到了极大满足。 1.2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对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而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了生产的管理、农副产品的网络化销售、物流运输,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管理等电子化的形式。这些新型的活动能够大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使得农村市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现阶段,农村电商的发展愈加成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村建设都产生了众多影响。如流通方式变革、流通成本降低等,这些变化使得农村各项生产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升级和变革,信息化水平也显著提升,农业市场机制逐渐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这一形势下也逐渐发展起来,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2营销理论 2.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环境进行整体分析,分别指出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前两者主要是强调企业之间的对比,后两者则是对所处环境的估算。这一分析法要求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将自身的特长和不足适用于所处的环境,包括妥善处理其中的机遇和威胁,进而获得成功。 2.2目标市场理论这一理论 强调企业通过对消费者群体的有效分析,以其中一个作为目标市场,通过市场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服务。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需通过三个层面:一是市场细分层面,这一层面要求确立细分市场依据,确定不同需求的细分市场。二是目标市场选择层面,这一层面需要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具体特征,确定目标细分市场。三是市场定位层面,这一层面需要识别潜在的竞争优商展经济势,定位核心竞争优势,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战略。在具体的做法中,可从产品的外观、特征等方面入手,或从客户的心理入手,如奢侈、华丽等。 2.3营销组合理论 营销组合理论是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针对营销策略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最终的营销成果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只会受到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的影响,企业自身可对这四个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并以此达到降低企业自身营销成本的目的。 3“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营销发展的现状 3.1“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营销发展的优势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当前农村电商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网络购物的营销额上,农村在2020年为1.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淘宝村数量为5425个,比2019年增长1115个;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淘宝镇数量为1756个,比2019年增长628个;2020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为31533亿元,同比增长37.7%。这些数据进一步体现了农村地区网络消费的市场潜力非常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知识爆炸”时代,各种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出一种交互的状态,互联网为信息的飞速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这种情形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迅猛。电子商务在年轻一代中非常受欢迎。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数量达到2.97亿,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农村地区电商营销的前景非常广阔。 3.2“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营销发展的问题 3.2.1物流配送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占据的国土面积远大于城市地区,高达70%,而且人均分布不够均衡,交通问题严重,村落之间的联系较为不便,使得物流配送成为一大难关。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主要集中在乡镇一些大型超市,我们所熟知的物流品牌,除了邮政,很难有物流将产品直接送到村民手中,大多是配送至乡镇级的地区,而且配送费用也比较高。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没有设立物流点,即使区域内的村民有开电商的需求,也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其次,一些特殊的产品保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农副产品的保存,为了延长它的保质期限,通常需要放入冷库之中存储,但是农村地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最后,由于村落之间比较分散,加之交通不够便利,不利于电商的统一管理。因此,电商的优势在农村地区难以发挥出来,村民不仅没有购物的体验,而且网络购物的意识也逐渐弱化。 3.2.2农民电商的参与问题 物流运输问题是农村电商面临的第一重困境,而农产品的输出也是一大问题,农产品作为农民生产经营的主要内容,不同地区各有其特色,加之绿色、健康的优势使得其备受人们青睐,但部分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现阶段,农产品的销售主要以淘宝、京东、拼多多这类集成性的平台为主,这些平台在用户基础上、信息化水平上都具有极大的优势,使其成了消费者在线购物的首要平台,他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来自于这些平台。但这类平台大都商品种类琳琅满目,农产品很容易被其他产品所覆盖,它们不具备专门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导致农产品的销售面临较大的问题。加上农民对网络信息的认知有一定的障碍,很多农民在网上进行购物时,往往不会操作,而且农产品的运输商也大都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导致农民电商参与意识不够强烈。 3.2.3营销人才问题 现阶段,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相融合,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电商行业的广阔前景,参与电商发展的人数不断增多,也就意味着电商行业的发展愈加激烈,要想在众多电商产品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敏锐的目光和专业的电商知识。农村电商不仅要会设计和管理店铺,学会相关的电商营销策略知识,还应该有一定的敏锐度,了解市场环境及服务人群。但现实中农村地区一般学历水平很难达到相应的要求,而且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电商营销培训,对电商的接受能力也不够,在具体的电商运营中,很难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产品。随着业务量增多,人员数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而且岗位工资偏低、工作人员业务发展积极性不高,致使项目发展受到制约。缺乏专业的电商营销人才,导致农村电商发展非常艰难。 3.2.4营销手段问题 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还有营销手段,现阶段,农村电商的发展仍旧是以农产品销售为主,没有个体的特色,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他们不能将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出来,很难勾起客户的购买欲望。如商品的数量虽然比较繁多,涵盖的种类可达数十种,但是由于营销手段不到位,导致很多商品出现重复。促销的方式非常单一,宣传也不到位,这些问题都使得农村电商难以发展起来。 4“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营销策略研究 4.1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 物流运输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阻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可以依托发达的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优化物流的组织方式,增强农村配送服务的持续性,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双向运输,工业品可以流通到农村,农产品可以运输到城市;建设农村县级、乡级和村级三级物流体系,深入促进“快递进村”工程的实现,形成高效率的运输体系,为农村电商的生产经营、流通运输、物流分配、消费这一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信息科技,把城乡区域链接起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结合,加快物流信息的传播速度,保证人流、物流更加高效快捷。例如在乡镇、村等设立不同类型的快递站,建立起和城市相同模式的快递服务类型,采取就近寄取快递的方式,使农产品可以真正意义上突破空间的限制,运输出去,工业品也可以运输进来。加大物流车辆的运输力度,解决乡镇之间的配送问题。除此之外,还能发展多种运输渠道,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更加方便的物流服务。 4.2以网络技术构建品牌优势 农村电商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具有自身的品牌特色,要善于利用已有的产品优势,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在“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电商可通过多样化的网络渠道,将电商和网络有效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知识共享等优势,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以独具特色的产品优势吸引消费者。例如,可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对产品进行宣传,使消费者明确产品优势,进而激起购买欲望;苏宁易购的易购服务就承担着农产品的输出和工业品的输入功能。只有通过对农村农业基地的建设,带动农产品网络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村电商的消费意识,将一些特色产品引入农村,增加村民对电商消费的体验,才能进而扩大电商的规模。 4.3以信息教育促进农村电商营销人才建设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营销人才,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我们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教育加强对农村电商营销人才的建设。我们可以建立农村电商咨询信息化平台,将信息化平台和各个区域的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营销策略知识共享,给农村电商提供更加专业化和针对性的网络服务。与此同时,一些专业的电商营销人才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来指导村民进行科学实践,提升农村电商的经营水平。例如由村委会组织电商人才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开展知识讲座,采取“一对一”的服务,给农民讲解电商营销的有关知识,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商业、既懂流通又会经营”的农村电商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构建网络一体化的电商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其进行营销策略知识培训、电商技术的指导及项目的追踪,完善营销人才的信息化教育体系。 4.4以网络平台创新农村电商营销手段 在“互联网+”模式下,我们可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创新农村电商营销手段。农村电商可以“社交电商”为基础,也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农村电商的运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共享已经非常普遍,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所需产品的信息,通过社交,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得以保存,就可以根据用户对产品的要求,给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例如在信息的推送、产品的推荐及服务的提供上,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农村电商也可通过社群反馈出来的消费者价值,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品营销成本,但营销效率却有所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创新促销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将产品的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如售卖“苹果”,电商可通过制作相关的视频,将苹果的生产售卖流程做成视频在网络上投放广告,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或者是利用微信朋友圈进行促销,扩大促销渠道。 5结语 “互联网+”模式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农村电商随之涌现,为了使农村电商的发展更加长久稳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是必然的,我们必须直面当前农村电商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多个方面出发,为农村电商营销提供积极有利的发展条件。 作者:李赫轩 单位:佛山市技师学院
摘要: 创业活动能够进一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为此得到很多行业的高度重视。自主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协作不仅有助于人才发展,同时还能促进社会进步,并能有效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本文以协调发展机制为基础,明晰自主创业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当前教学实情,对创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从环境构建、评估体系、激励机制等层面提出自主创业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协调体系。 关键词: 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协调发展;创业意识;评价机制 随着高素质人才数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饱和状态,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通过对国内市场就业趋势的分析得知,大学生就业倾向逐渐向热门行业靠拢,并将热门行业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在国家政府招聘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人争夺一个岗位的情况。鉴于该情况的出现,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在学生志愿自由填写时,许多学生就业过于集中,部分冷门专业出现无人报考的现象,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在这种就业趋势紧张的情况下,大学生想通过求职实现个人价值已经无法全面满足大学生的就职需求了。近些年,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教育目标也不断升级,使得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各行各业发展速度日益增快,很多行业的生存周期不断减短。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在扩招政策之下,每年学生人数不断提升,为有效消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着重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教育相较于其他教学内容而言更为复杂,涉及诸多学科知识。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创业观念,引导他们敏锐地捕捉创业机会,还需要优化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业实践的热情,保证创业项目持续稳定发展。 1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的协调关系分析 1.1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能够让他们由过去的被动就业转换成主动创业,同时还能进一步带动其他大学生就业。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使之具有前瞻性。另外,还要基于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目前,很多大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的接触较少,在人际关系处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必须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创业理念与坚定的创业意志,从而为其创业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1.2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高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可通过课上教学掌握知识,然后将其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支持学生参与到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通过不断实践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创业技能。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学生可从自身所掌握的创业知识出发,培养牢靠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教学可通过各类课程,激起学生对于创业项目的兴趣。相较于没有创业培训经验与创业经验的学生,有过创业培训经验和创业经验的学生更能接受创业的失败。 1.3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 大学生在参与创业有关活动时,可以更多地获取到有用的创业知识,相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创业知识,参与活动所学习到的,更有利于其日后创业。一部分大学生因为不了解创业机制,对创业有所畏惧,认为自己无法进行创业,进而对创业没有足够信心。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能从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和理论相融合的商业条件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 2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的发展症结 2.1创业教育观念落后 从发展与创新视角来分析,当前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认知出现错位。当创业教育出现认知错位时,会对大学生受教育程度产生一定影响。由于高职院校师生、管理者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误解,使得创业教育有效性很难达成预期。很多管理者表示,创业教育课程属于附加教育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创业与创新进行鼓励,导致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无法顺利实施。虽然高校的创业培训计划有了数量上的保障,但质量水平无从知晓,这使得项目应用很难真正转变成实际劳动结果,不仅不能很好地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能提升其实践能力;此外,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业,有了自己的小企业。但是他们的企业选址一般都在小超市、小商店附近。学生自身还未具备较高创业水平,无法展现出学生应有的专业创业标准。 2.2创业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因为一些高校未能真正理解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认为创业教育只是补充教育,意义并不大,所以在专业教师引导和创业资金方面缺乏一定支持。国内各地高校对大学生创业都没有资金支持,还是依靠当地创业资金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另外,行政指导和思想政治教师都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应适当添加一些创业教育的内容,确保创业教育的效率。总体来说,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学校应支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进一步完善教育平台。 2.3创业教育平台不健全 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主要根据单一的创新理论进行指导,导致创业教育工作质量较差,没有企业、政府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唯一一个在学生毕业后,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但由于就业指导中心没有完善的技术和项目,其教师理论基础较差,所以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 2.4师资队伍薄弱 首先,从高校创业教育团队来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较为专业的创业教育老师。大部分学校创业教育老师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担任,没有任何创业经验。创业教师结构较为单一,没有聘请任何创业成功人士与创业指导专家来兼职创业教师。不重视与国内外相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沟通交流,未通过互联网与其他院校共享教育资源与分享教育经验。高校并未真正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创业的兴趣,没有通过多种方法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没有通过网上学习App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创业知识,创业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化,无法激起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高校应建立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制度,重视对各个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和监督。社会与学校、企业与学校都没有进行深入合作,未能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这些都是导致高校无法正常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 2.5创业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大学生创业目前可以概括为三个类型:第一种是专业型创业。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自己在大学所学习的专业进行创业,如在大学学习的是医学,学生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自学知识创立一个药房,学习烹饪专业的则会开设一个餐馆;第二种是自雇型创业,就是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凭本身能力去开设一个淘宝店,自己雇佣自己可以减少相应的资金支出,成本较小;第三种是基于产品的创业,即大学生毕业后可利用自身能力研究出一项技术产品,产品流入到市场进行投资生产的创业类型。比如大学生在“挑战杯”活动中研究出的技术型产品,企业如果看好这个产品会进行投资生产,或自身通过贷款进行生产,这一过程叫作产品型创业。总体来说,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应将市场需求作为首要关注重点,尤其是与目前市场对于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为此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以满足市场需求。 3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 3.1创建指导机制 创业教育的实施,为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能源。为了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利进行,应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思想,创造先进教学理念,创建教学机制,实现学生和教师创业思想的协同发展。 3.2建立创业教育实践的具体操作模式 (1)渗透式。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在保证正常教授课程的情况下,应将创业有关的教学内容尽力完成。(2)合并式。在实践活动中适当融入创业教学,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分别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针对性地确定创业教育内容,最终顺利完成创业实践目标。(3)改善创业教育改革制度。目前,高校各个院系都拥有自己的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但同时出现了资源利用较低的缺陷。虽然投入了大量物力和财力,却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保证创业教育道路方向的正确性,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计划。 3.3科学构建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评估目的就是要对创业教育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改善,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效果。所选的评估专家主要构成包括综合能力强的创业教师、教务长、教学主管等。第一,对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目标进行评估,具体要构建科学的评估方法,给出客观的评估结果。创业教育目标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分析与考察的终极目的。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对目标进行分析,确保指标体系具有可评估性与可操作性。第二,对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评价。相关课程要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知识量,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同时还要提升其实效性。特别是这类课程本身存在着相关活动内容,为此,有必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第三,科学评价教师的知识储备情况与素质水平。教师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参与度与认知度,不能简单从整体角度来分析,还需要对他们在具体创业教育中应用不同方法的能力进行评估。第四,评价学校领导的创业教育。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使创业教育领导工作得到更好地开展。当然,评估兼具单一与全面属性,而且具有不定期性,从而有效提升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属性。在评价创业教育活动后,还需要科学运用评价结果,适当进行奖励与惩处,从而真正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 3.4优化校园创业教育的环境机制 3.4.1创建校园创业文化环境 校园创业环境是否良好是创业教育重点要素之一,校园创业环境不仅影响到学生创业能否成功,同时也是学生与创业之间的关键媒介。想要创建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确定重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利用学校的科技力量,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了解企业文化知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第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3.4.2完善创业服务机制 高校是学生接触自主创业观念的地方,也是学生接触到创业知识的起点,更是学生毕业后开始自主创业的关键。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创业发展之路,高校应全力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尽最大努力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机制。高校应将科学有效创业教育作为根本,完善创业教育后勤保障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帮助。除高校以外,地方政府与相关机构都应积极响应大学生创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流程指导,进而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4结语 每个学校的创业教育程度都有差异,创业教育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将自主创业理念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保证大学生自主创业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技能与知识。同时,还要保证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相结合,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自主创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辛福恩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市场迅速崛起,汽车行业企业急需应用型管理人才。文章通过研究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对汽车专业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对汽车专业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及汽车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灵活运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探讨,实现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分析研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探究如何培养出汽车企业管理型、应用型人才。文章提出的教学模式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学习成果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强调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该理论指导下,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1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汽车行业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经营目标、人才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管理、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目标:通过对现代汽车行业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掌握现代汽车行业企业管理的管理制度,以及汽车行业企业管理的内涵文化,现代企业市场经营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汽车企业管理的最基础知识。 2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学情分析 2.1学习目标 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结合就业、社会价值、生活与探索知识等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定位要以“成果”为导向,向着实用性与实现社会价值转化。要求学生与我国现存的社会环境,社会转型、经济迅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密切联系起来,同时也与当前高校提到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相一致。 2.2学习动机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条件非常重要,在一定条件下,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对专业的兴趣和成果的预期两个方面[1]。 2.3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上课听课情况,学生学完课程以后的课后复习情况,还有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提前预习是为课堂学习作准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应注意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复习时好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并使学习知识结构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复习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应选择适应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及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程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进行有效地复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消化并转化为能力,形成稳定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必须以实用型成果为导向。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成果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要正确,只要不断向着成果目标勤奋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OBE教育模式实施方案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及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对教学进行改革,引入OBE教学理念,找差距,补短板,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果不是学生记得、知道和了解,也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成果不仅是学生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具体实际的能力。学习成果越接近学生的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能力提升的越快。学习成果应兼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技能,并注重学习成果的实用性。 3.1运用OBE教学方法须具备的条件 运用OBE教学方法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要制定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目标,建立清晰的目标实现路径,分析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能力及应掌握的技能,确定学习内容。第二要模拟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所需要的环境。OBE强调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成功[2]。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人生目标,只是方法和路径不同,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机会是一样的,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路径,摸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OBE重点强调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差异,制定学生发展目标,并根据每个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综合评定,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OBE重点强调熟练与精通。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评价应综合考虑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不对学生进行排名,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而是进行纵向分析,只对比学生的过去与现在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学生是否取得了进步,根据进步的大小及对掌握的知识能否灵活运用,进行纵向的综合评定等级。一般按五级制进行评价,即不合格、合格、中等、良好、优秀,完全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进行评定等级。OBE同时也强调教师的责任。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学生取得的成功与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相反学生成绩平平,没有明显进步,教师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问题或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合理。学习目标过高,学生通过努力根本无法实现,学习就没有积极性,就会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目标太低,学生很轻易的就能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就会浮躁,不努力,学生进步较小。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负责,针对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通过努力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总之,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与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2OBE教学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教师要分析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学习内容,掌握汽车行业汽车企业管理内容,明确汽车行业企业管理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管理的区别,考虑汽车行业的发展及汽车行业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任课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该能够达到怎样的学习成果,任课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放宽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新的教学模式,对应不同的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实现学习目标的机会。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学生,要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更加宽松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任课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目标要在学生能力之上,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学习才有积极性。教师的任务就是,第一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激励学生为完成学习目标而努力学习;第二要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进行反向设计,教师以最终学习成果目标为起点,进行反向课程设计,开展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从最终学习成果进行反向设计[2],必须确定所有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并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学生实现学习成果需要怎么做。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反向设计要掌握两个方面:第一,要从学生期望达成的学习成果进行反向推理,不断增加知识难度来引导激励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二,注重重要的、基础的、核心的学习成果,排除不重要的学习内容。 3.3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在OBE教学模式下的实施要点 第一,要确定学习成果。最终学习成果既是OBE教学模式的终点,也是OBE教学模式的起点,学习成果应该可明确表述和直接测评,要将最终的学习成果转化成指标。确定学习成果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利益与学生的期望,要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生健康发展与个人能力培养。第二,重新构建汽车行业企业管理内容。本课程重点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能力培养,解决汽车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用学生的能力解决汽车行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企业管理课程需要改进的内容。第三,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OBE模式下的自我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进步,说明学生距离成功又进一步。重点强调实现学习成果的内容与学生本人的学习进步情况,对学生之间不进行比较。根据学生自己能够实现教育要求的程度,学生进步的大小评定等级。评定等级标准:如果学习过程中进步不明显或没有进步,则给定成绩为不及格;学习过程中有进步但进步不大,给定成绩为及格;学习过程中进步明显给定成绩为中等;学习过程中进步较大,进步较快,给定成绩为良好;学习过程中进步较大,教师满意,给定成绩为优秀。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详细分析,为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4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与OBE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3]。该课程主要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的观念与理论,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了解汽车行业企业管理内涵,具备企业战略与决策能力,具备解决企业管理难题的能力。当前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改进[3]。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强调从企业需要出发,综合多学科知识。学习难度比较大,内容涉及面较广,概念抽象,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必须重视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中,必须考虑配合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进度与理论教学进度一致,内容应紧密配合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实践要注意配备企业导师,同步指导,配有专门的实践课程实训教材。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使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做更好地融合,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已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时,教师按照OBE教育模式指导学生学习企业管理模式,鼓励学生以工、学相结合的做法,解决管理上的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优化管理,提升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 5结论 OBE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汽车专业企业管理课程评价主要衡量学生能够做什么,以成果为导向,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注重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学习成果的实现,提升学生对汽车行业企业的管理能力。本文基于OBE理念对汽车专业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在汽车企业管理方面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智运.对5641名大学生的学情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21,17(10):18-21. [2]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20,16(3):48-51. [3]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2(10):122-126. 作者:李华 于再亮 尚毅 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矿山采矿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其安全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矿山企业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来保障工作人员及开采设施的安全。为此,首先分析了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其次分析了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施策略,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操作;技术人员;技术水平 安全管理是矿山采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策略能够在确保各方安全的同时,提高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从而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需要贯穿在矿山采矿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具体包括工作人员管理、开采设备管理、开采技术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多项内容,需要各个部门共同配合,矿山企业需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1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 1.1火灾安全管理技术 矿山采矿工程中的火灾主要由操作不当、气体变化等因素所致,矿山企业不仅需要做到对火灾的及时预测,而且需要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解决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1]。火灾安全管理需要以预测为主、解决为辅,例如,在煤炭采矿工程中,需要对烟煤、无烟煤等代表性煤炭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煤炭的快速燃烧时间、激烈燃烧时间、低温燃烧可能性等,以及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能否及时向地面控制系统传输准确数据;对矿井内通风情况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风的流向及流速、风力大小。因为火灾发生的概率及情况与氧化反应有直接关系,在火灾发生之后,矿井内的空气会因为遇热而膨胀,从而出现自然风,并且火势变化及火源走向都与矿井内空气变化有密切关系。 1.2瓦斯安全管理技术 瓦斯泄露会给矿山采矿工程造成较大的危害,不但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会导致矿井内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泄露的气体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采取瓦斯安全管理技术非常有必要。具体来讲,在瓦斯泄露监测方面采用专门的瓦斯泄露监测预防体系,以此确定瓦斯泄露的含量、涌出量,并且将监测准确度保持在80%以上。根据钻探检测、地质勘察等结果,定期排放矿井内瓦斯,排放方式有采空区瓦斯先采后抽、卸压邻近层瓦斯边采边抽、煤层开采瓦斯采前抽取,多种排放方式的联合应用往往能够达到最高的排放量和排放率,确保矿井内瓦斯含量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也不足以引发爆炸。在矿山采矿工程中,应用钻孔抽采、预留通风口等方式,既能尽量降低采区瓦斯含量,又能同时确保开采效率[2]。 1.3爆炸安全管理技术 爆炸属于常见的矿山采矿工程安全事故,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安全事故,矿山企业需要采取专门的爆炸安全管理技术。具体来讲,矿山企业可以选择自建爆炸实验基地及巷道,在专门的场所内展开爆炸影响因素分析。常见的爆炸影响因素有瓦斯泄露、火灾、粉尘、操作不当等。通过分析来实现对粉尘含量、火灾源头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规避爆炸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针对不同爆炸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例如,针对火灾安全事故,需要在火灾发生后及时密封各个通风口,应用注胶体泥浆封堵进风端头;封堵工作面漏风通道,避免粉尘通过通道进入到通风口,以此来控制粉尘流窜;通过胶体或惰性气体来稳定粉尘,实现对火灾现场的有效控制,同时降低火源中心温度,避免高温导致爆炸。 1.4渗水安全管理技术 在渗水安全管理方面,矿山企业需要遵循“先探井再开采”“有疑问必汇报”“有问题先解决”等基本原则,在确保矿井周围不存在危险水源及渗水安全隐患后,才能够进行开采作业。具体来讲,工作人员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任何水层问题、地表水体问题、水温问题,都需要向相关部门汇报[3]。需要规避采矿安全隐患区,主要为上层有积水区域、钻孔出水区域、采空区域、老窑区域、上下两层距离小于安全高度区域等。雨季的下雨量会明显增加,渗水问题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是因为过多的雨量会对矿石密度、矿石腐蚀程度、矿石风化程度等指标造成影响,可见矿山企业需要做好对雨季渗水问题的针对性规避,并且在渗水现象发生后,进行渗水原因分析,从长期角度规避渗水问题。 2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存在不当认识 矿山采矿工程属于基础工程,尽管如此,部分矿山企业依然存在对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的不合理认知,从而导致了安全管理问题。具体来讲,矿山企业中能够掌握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知识的往往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多数开采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知不足,无法准确掌握工程的具体开采环境及地质条件,并难以通过先进技术及施工设备确保自身安全。部分矿山企业缺少对现代化矿山采矿工程管理手段的了解,依然应用传统的人力管理方式,尚未实现对科学管理体系、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导致难以满足现代化安全管理需求。部分从事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较为年轻,尽管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经验,而无法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安全管理作业[4]。 2.2安全操作缺少科学管控 安全操作是确保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效果的关键,但是工作人员在安全操作方面存在操作漏项、操作不当的情况,这些都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体来讲,矿山采矿工程比重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对工作人员安全操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但是部分矿山企业并未实现对工作人员的针对性安全操作培训,未能达到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受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矿山采矿工程发展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多数中小型矿山企业面临着技术人员有限的局面,导致企业难以在开采前做好相关规划设计,也难以从安全角度展开针对性管理。部分矿山企业负责人较为重视矿山开采效益,往往忽视安全设备不足、开采设施老化等情况,也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有待完善 我国矿山采矿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水平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距,再加上安全设备不足、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有待完善[5]。具体来讲,受到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开采人员在矿山采矿开采作业中更加重视开采效率和实际经济效益,即使是在矿山企业提供安全设备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未按照规定穿戴安全设备、操作开采设施,为了开采进度忽视自身安全等情况,由此可见,开采人员安全防护管理难度较大。在矿山采矿工程作业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承担起开采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可能会出现安全管理上的疏忽、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制定不完善等情况。 2.4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受到技术资源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矿山企业并未积极展开对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的深度研究,使得现有技术水平难以与现阶段安全管理需求相契合,无法从技术层面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具体来讲,我国中小型矿山企业明显存在安全设备、开采设施不足的情况。例如,安全防护系统不够完善、安全防护场所建设不到位、缺少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软件更新不及时等。究其原因,是中小型矿山企业无法平衡现有经济条件与未来投资规划。我国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技术体系是近几年才开始得到真正发展的,学术界及矿业行业关于安全管理技术体系的研究都有待加强,并且需要结合矿业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和调整[6]。 3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策略 3.1强化采矿工程安全管理认知 (1)矿山企业应构建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机制,通过机制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采人员等责任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提升对安全管理知识的了解,以此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建立矿井内环境监测体制,引导工作人员保持对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建立矿井作业责任制度,明确各位员工在矿山采矿工程作业及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从而约束其工作行为,推动工作人员培养足够的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纳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指标中,实现对工作人员工作成效的有效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针对性教育。 (2)矿山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各位员工切实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防护策略[7]。例如,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国家相关法律、矿业行业规定规范,以便各位员工能够做出符合法律规定及行业要求的举措;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安全培训会议,帮助各位员工消除对安全管理的错误认知,使其了解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常见安全事故类型,确保员工能够始终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3)矿业企业需要确保安全设备数量及性能均能够满足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需求,并且定期清洁、维护安全设备,及时处理不合格安全设备,避免应用不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避免影响到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就安全设备应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掌握安全设备的正确运用方式及标准。 3.2提升对操作的安全管理 (1)矿山企业应制定采矿工程安全操作规范,形成对工作人员开采行为、管理行为的有效约束,实现对不良操作行为的有效规避,从而确保安全操作规范的展开;为了确保安全操作规范的全面落实,应建立评价体系,对出现失误、违反规范的工作人员做出相应处罚,以此来起到警示作用。 (2)矿山企业应构建一支专业的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团队,选择安全管理意识较高、安全管理知识及技能掌握到位、责任感强、专业素质较高的员工担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对安全操作的有效监管,同时带领开采人员学习开采技术和技能、安全施工技术应用标准,对未能掌握施工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的开采人员需进行及时批评教育,并且进行后续整改监督。 (3)矿山企业应优化现有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矿山开采工作较为复杂,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操作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为了落实安全操作规范确保,需要构建专门的安全防护部门,并且保持部门的独立性,确保部门员工能够按照规定完成责任范围内的工作[8]。当然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于其他部门而言,各个部门之间依然需要做好交流与合作工作,通过及时沟通、资源共享、数据共享真正构建安全操作管理体系。 3.3持续优化工作人员安全管理 (1)矿山企业应优化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确保应用的安全设备能够与采矿工程安全管理需求相匹配,同时协调好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开采人员的关系,确保能够有效开展各项安全防护工作,实现对安全防护技术的科学运用。 (2)矿山企业应基于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展开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招聘,实现对应聘人员专业素质、责任意识、工作能力的有效考察,组建更加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同时确保安全防护人力资源的充足程度,为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9]。 (3)矿山企业应构建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安全管理认知、工作能力等方面,展开对工作人员专业性的有效考察,并且将考察结果与工作人员薪资水平及奖金福利相关联,从物质角度实现对工作人员的有效激励。 (4)矿山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开采人员薪资管理制度,改变传统以工作天数为薪资计算标准的模式,这是因为在传统薪资标准下,矿山采矿工程施工周期直接决定了开采人员薪资,即施工周期越长,开采人员薪资越高,这对矿山企业而言十分不利,极有可能导致开采进度被延误,无形之间会增加安全管理难度。 3.4积极提高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1)矿山企业可以加入产业技术联盟,与其他行业内企业共同展开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共性技术研究,从资源最大化应用、不断创新、技术研发角度展开安全管理合作,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具体来讲,合作矿山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经济效益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尽管可能存在研究进度缓慢等情况,但是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矿山企业展开自主技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矿山企业可以通过合同形式做到对采矿时间、内容、数量的明确要求,从而保护自身权益。一旦工程出现安全管理问题,必然会延长工期,基于合同便能够展开对合同方的预先培训,使其在掌握安全管理技术的同时,保持开采质量和开采效率[10]。 (3)矿山企业需要做好对安全管理技术的合理分配,优化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结构,提高对安全管理技术的有效利用率,始终保持对安全管理技术的内控控制能力,避免安全管理技术应用不到位等问题影响矿山采矿工程正常进行。 (4)传统矿山企业需要合理面对来自新型矿山企业的行业冲击和竞争压力,合理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建立与外资企业、新兴企业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强化自身实力,实现多元化发展,同时提升技术意识和认知水平,在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和模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合理解决现阶段技术问题,避免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导致的危险情况及安全事故。 4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管理体系已经无法确保现代化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需求,矿山企业有必要在矿山采矿工程中运用火灾安全管理技术、瓦斯安全管理技术等安全管理技术,同时采取强化采矿工程安全管理认知、提升对安全操作的安全管理等安全管理策略,重视开采安全管理问题。此外,矿山企业需要持续优化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作者:张三政 单位: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
摘要: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新四化”高速发展态势下的必然产物,其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现代技术于一身,并具有多重复杂的应用场景,颠覆了传统汽车生产制造理念,对国家监管、企业生产、研发创新、检测认证等各个领域提出了全新挑战。文章结合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和技术发展现状,概述了国内标准政策对智能汽车信息安全监管要求,并从标准体系、行业应用、技术创新、监管要求等提出应对建议,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科学发展。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政策 1背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智能网联汽车在传统的汽车领域上融合多种现代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辅助驾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等,这些技术都高度依赖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2]。智能网联汽车将通信功能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具有诸如复杂的环境融合感知、智能决策和协作控制等功能。网络和数据等安全问题隐含重大安全风险,信息安全漏洞已经危及用户的数据安全、个人隐私、通信安全甚至车辆的功能安全,导致用户群体的切身权益面临被侵害的风险[3]。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网络中存在的威胁,可以有效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和可靠性[4-5]。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大量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全方位信息安全监管,进行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从而促进新技术、新应用发展[6]。 2标准政策现状 2.1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 为推动车联网创新发展、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各主管部委纷纷发布管理政策,协同制订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积极推动智能交通和车联网发展[7]。2007年6月22日,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标志着等级保护制度正式开始实施[8]。2020年9月,公安部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防范网络安全威胁,有力处置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网络和数据安全[9]。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发布《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车联网、船联网建设,发展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构建国家级车联网无线技术验证平台等,以推动构建下一代交通信息基础网络[10]。交通运输部通过《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两客一危”联网联控并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对车联网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1]。交通运输部所建立的交通的基础设施、交通的环境、智能交通的环境建设,对于后续智能网联汽车在大范围的国际应用非常关键。2021年7月5日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汽车数据、汽车数据处理以及汽车数据处理者的定义和范围、个人信息采集处理要求、汽车数据处理的原则、汽车数据出境管理、数据安全审查备案等[12]。2021年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管理、规范软件在线升级、加强产品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11项具体意见。《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13]。2021年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从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基本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加强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以及法律责任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14]。 2.2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相关标准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于汽车信息安全风险危害及诱因,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部署纵深防御、韧性防御等系统性防御策略,从保护对象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预防性等多维度开展研究分析,开展标准化工作,加快组织制定汽车信息安全测试、车联网防护定级、服务平台防护、汽车漏洞分类分级、通信交互认证、数据分类分级、事件应急响应等标准规范及相关检测评估、认证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15]。2021年4月,正在撰写的《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立项为强制性标准,同年11月发布的《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40855—2021)、《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40856—2021)、《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40857—2021),涉及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汽车网关和电动汽车车载终端三个部件,对于关键零部件的信息安全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此外,《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车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安全防护检测要求》等标准正在陆续制定,还有涉及车联网密码应用、车载操作系统、车用安全芯片、车联网数据安全等多项标准正在预研中。 3应对建议 3.1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团体及国家联合标准体系 当前,汽车信息安全类标准体系仍属前期阶段,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与团体标准偏少,还需要加强标准研制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建议加强相关国家与团体标准的统筹协调工作,制定符合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标准,避免标准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汽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供全局性的标准化支撑。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验证标准的制定,为行业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抓手,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测试验证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基线,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横向流程体系与纵向防护技术的能力提升,从而加速实现信息安全与汽车电子系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深度融合。 3.2以数据推动运营模式创新 数据是智能网联汽车中最有价值的资产,如何充分利用数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建设中的竞争力。要想真正释放数据的价值,必须实现数据在智能网联汽车建设的内部乃至生态系统伙伴之间的顺畅流动与高效共享,打造完整的数据供应链。随着数据量和数据种类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从数据中发掘洞见的需求,这对人工智能等更先进的技术提出了更多需求。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和服务机构在平台上产生的互动将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洞察,将帮助其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建设中更好地了解一级供应商(TIER1)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OEM)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提升客户体验。这些数据还能提高运营效率,例如通过了解参与者的供应和需求,让互动与资源共享更智能和高效。最重要的是,这些数据经过分析整理,能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3国家监管与企业建设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所建设的基础数据库与技术能力,需要在满足TIER1和OEM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国家监管要求。在国家监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行业的优势,为国家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持和监管的技术手段,辅助政府相关部门保障国家安全。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体系。政府部委统一监管,采用行业公认的认证标准,授权具有资质和检测认证能力的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工作,认证结果在可供全社会查询的平台发布。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可避免重复认证带来的资源浪费、在全行业内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基准。推动汽车信息安全标准顶层设计工作,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国家与行业标准研究与落地[7]。其次,企业应按照标准要求研发产品,积极获得信息安全认证。汽车主机厂需要根据车辆产品应用场景和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明确汽车信息安全需求,在汽车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进行管理约束和测试评价,最后进行整体安全验证以及信息安全认证,并强化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信息安全管理,明确信息安全防护理念。最后,第三方机构应加强能力建设,为行业提供多维度服务。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作为汽车信息安全检测认证的主要实施单位,需要着力于突破安全检测核心技术,充分挖掘创新资源,大力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车端安全、外接终端安全、平台安全、通信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前瞻技术研究。同时要加强跨部门、跨领域测试评价机构协同配合,建立权威的车联网安全测试评价体系,重点研发零部件级、系统级、整车级的安全测试评价体系。 3.4推广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作为一个全行业的基础共性问题,应该严格遵循国家法规政策,同时承接国家的监督管理要求。因此,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技术发展可以借助国家纵向课题和企业横向课题的模式推进,一方面从国家角度明确政策、提出技术方向指导,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开展符合国家技术要求的产品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承接国家课题技术研究任务,协助企业内部完善技术开发能力。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并选择龙头企业进行试点示范,从技术可行性、应用性、平台化适应性等角度论证技术的成熟度,为进一步推进技术的产业应用推广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试点示范的过程中,技术成果往往可以为整车厂、检测机构、监管部门等行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和运行数据支撑。从点到面,从行业的一个分支拓展到全行业供应链,增进技术的推广和行业交流,更有效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落地。 4结语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阵地,其伴随而来的信息安全风险甚至已经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讲,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应该建立统一可行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与测试评价规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科学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讲,建立健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测试验证体系,是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谷阳阳 王磊 刘鹏飞 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
薪酬体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保障、激励、导向、调节和增值等重要功能,对于企业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激发组织活力、提升价值创造、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藏建投(以下简称公司)作为西藏自治区一家综合型国有建筑企业,我们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视角,基于国有建筑企业、建筑产业相关多元业务和业务型集团管控模式,在员工薪酬体系构建中,围绕专业人才的价值实现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一、业务结构、集团管控模式与人力资源现状 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家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为主业,涵盖工程监理、项目管理、造价咨询、施工图审查、项目代建、建材与环卫设备销售、环卫基础设施运维等业务的国有综合型建筑企业。公司拥有5家分子公司,为整合管理力量,优化组织体系,强化风险管控,采用了业务型集团管控模式,公司总部各职能中心履行集团管控和共享服务两大职能,下属分子公司只设立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其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由公司总部相应的职能中心履行,减少了行政资源、管理力量的分散,强化了总部各职能中心对下属分子公司对应业务的制度、流程、监管、评价与考核的统一。在公司业务型集团管控模式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公司总部及下属分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统一人力资源规划、统一制度体系建设、统一招聘培训开发、统一员工管理考核、统一社保福利。经过五年多的培育与发展,公司目前拥有员工210余人,平均年龄31岁,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47人,占员工总数的22%,其中工程、经济、会计序列中高级技术职称持有人员累计45人;持有各类执业(职业)资格类证书累计113个,其中国家一级类注册证书20个,二级类注册证书93个,累计持证人数占员工总数的53%。员工队伍总体呈年轻化、专业化、高知化特点,建筑工程行业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证书、及工程、经济、会计序列中高级职称证书持有人员比例较高。 二、现行薪酬体系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薪酬体系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员工薪酬结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补贴+伙食补贴+通讯补贴+高原补贴。其中岗位工资分为八级七档,每一档经测算后确定相应的薪点和基数,按照相应的岗位和职级确定具体的岗位工资和预期年收入,基本工资及交通、通讯、高原补贴根据相应职级确定不同档次标准。薪资采用“月发工资+年度清算工资”相结合的方式发放,按照不同职级确定月发工资和年度清算工资的相应比例,年度清算工资根据员工年度考核结果计算发放。现行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在员工定岗定薪中对资格证书持有情况与相应职级的起点薪档有明确规定,人力资源部门采用学历、职称、持有资格证书、参加工作年限、本专业从业年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员工职级薪档。 2.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五年多的运行,现行的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对规范员工薪资管理、员工招聘和人才引进、合理控制企业薪酬水平和人工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薪酬结构与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不相适应,未充分考虑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持有证书的市场价值,对工程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开发和用留的激励性不强,导向性不明显。二是岗位工资对应的薪点测算不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导致薪酬水平极差较大,薪酬水平呈倒金字塔型,对一般员工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激励性、保障性作用不强。三是员工定岗定薪实际操作中,对学历、职称、参加工作年限、从事专业技术年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但未有明确的可操作标准,自由裁量度较大。四是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薪酬制度未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与晋升通道进行专门设计,专业技术人才无法通过专业技术能力和贡献获得职业晋升、薪酬提升的机会,只能在行政管理职务上发展,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五是现行的总部员工薪酬管理办法,无法适应当前人力资源集团管控的要求,加大了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集团管控和共享服务的难度。 三、薪酬体系构建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建筑行业实行的是行业准入制,是充分竞争行业。企业资质与人员持证情况是企业发展、业务承揽、参与项目招投标竞争的门槛性条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业人才队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我们实施了薪酬改革专项工作。我们坚持从行业特点、地区特点和企业特点出发,立足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突出专业人才价值,服务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组织机构和岗位职级优化,对现行的薪酬结构进行了调整,对下属分子公司员工薪酬体系按照集团管控的要求进行差异化设计,设计了员工定岗定薪规则,缩小薪资极差提升基层岗位薪资水平等。 (一)主要思路 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员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方向,关注专业人才价值实现,以提升人才价值创造为重点,重点倾向生产经营一线岗位、倾向专业技术岗位,适度赋予所属分子公司在员工薪酬分配上的自主权,让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在管制度、管标准、管框架、管原则、管总额等方面发挥集团管控的作用,确保新旧薪酬管理办法衔接顺畅,平稳过渡,实现薪酬改革与员工稳定相统一。 (二)主要举措 1.定岗位职级。按照公司总部、所属分子公司本部和一线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三类分别设置岗位和职级,在公司总部层面设置七个职级五个岗位序列,为专业技术人员设置专业技术序列,其中专业技术序列按照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初级)设置一至四级技术专干;在所属分子公司本部层面设置七个职级两个岗位序列;在一线生产经营单位层面,按照工程项目部、代建与监理项目部、环卫设施运维项目部分别设置岗位和职级。建立了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与专业技术序列等多向职业发展通道,规范了岗位与职级设置和管理,将下属分子公司纳入统一的岗位与职级管理体系。 2.调薪酬结构。在现行薪酬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大、职称和执业(职业)资格证书多的特点,增设技能工资,分学历工资、职称工资和证书工资3类,鼓励员工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创获得价值认可。针对一线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增设项目岗位冿贴,鼓励本部员工到一线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去创造价值,鼓励员工在一线扎根、奉献基层、建功立业。 3.明定薪标准。针对现行薪酬管理办法在新员工入职定岗定薪中缺乏可操作性、自由裁量度较大等弊端,我们从新入职高校应届毕业生、社会招聘人员、在职员工和专业技术序列员工四个方面明确定薪标准。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单从学历这个指标进行定岗定薪。针对社会招聘员工,以学历、职称、持有证书、参加工作年限等4个指标进行定岗定薪,明确了不同指标组合条件下对应的职级薪档。为解决新旧薪酬管理办法有序衔接过渡,明确了在职员工职级薪档确定的标准,在社会招聘员工的4项指标基础上,一般员工定岗定薪增加了在本企业工作年限1项指标,副主管及以上员工定岗定薪增加了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现任职年限两项指标,明确了多项指标组合条件下对应的职级薪档。在专业技术序列岗位方面,我们明确将员工职称与执业(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挂钩,增加从事专业技术年限及近3年专业技术贡献等2项指标,明确了相应的职级薪档。 4.明调薪机制。在公司层面上,将员工薪酬调整与企业工资总额、企业经营效益、年度经营目标考核等挂钩,明确了企业不得为员工调增薪资的情形;从员工个人层面,将个人调薪与年度绩效考核情况挂钩,一般员工调薪的基本年限设置为两年,副主管及以上员工调薪的基本年限设置为3年,逐步缩小员工的薪酬差距。在一线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层面上,实行薪随岗变的动态机制,员工在公司本部工作,按本部员工标准定岗定薪,在项目部工作期间按照在本部的薪酬标准,增加项目岗位津贴,同时根据项目所处海拔的不同,按照高原津贴的地区系数对项目岗位津贴进行调节,其中项目岗位津贴根据项目规模、难易程度不同,由项目所在分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0.6-1.4的系数区间范围内予以自主调节,增强了下属分子公司在选择项目经营管理团队方面的主导权和自主权,在公司本部和项目部之间形成了薪随岗变的机制。 (三)主要成效 通过上述举措,我们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现行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与当前人力资源集团管控机制相适应,增强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新旧薪酬体系的数据化对比与推演,新旧薪酬体系能平稳顺利转接,员工总体薪酬水平略有上升,增强了对普通员工的薪酬保障作用,管理中坚力量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薪酬激励作用有了一定的体现,调节了中下层员工的收入分配,缩小了下属分子公司之间薪酬水平的差距,总体上达到了薪酬改革的目标。主要成效体现以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了“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的导向。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薪酬结构中增加技能工资,在定岗定薪机制上将学历、职称、执业(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等作为定岗定薪的主要条件进行综合考量,并明确了不同条件组合情况下的具体标准,在职业发展通道上,将专业技术序列与行政管理序列对应,按照职称和执业(职业)资格等级在工程、经济、会计等专业明确设置技术专干岗位,体现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以制度的方式保障和服务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待遇和职业发展。 2.树立了“鼓励员工扎根基层一线,干好项目开拓市场”的导向。项目部是建筑企业效益的源头,也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主战场。我们在制度上对一线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建立了专门的职级与岗位,在薪酬结构中增加项目岗位津贴,收入分配总体上倾向生产经营一线人员,打通了公司本部与项目部之间人员流动、交流轮岗的通道,鼓励支持员工到项目部等生产经营一线单位任职,鼓励一线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以项目为依托,干好现场,开发市场,在基层一线扎根,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了“学习提升自我,专业成就价值”的导向。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创新是价值的源泉。我们在薪酬结构中增加了技能工资,把学历、职称、资格证书、从事专业年限等作为定岗定薪的重要指标,从机制上鼓励员工通过学历教育、专业教育,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在职级和岗位设置上,单独设立了专业技术序列,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领域潜心钻研,创新创造,不断创造知识和技能成果,推动成果转化运用,打造企业的拳头业务,在专业领域成就个人价值。 四、人才价值在薪酬体系构建中的思考 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人才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此次薪酬体系构建的探索和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在制度方面予以保障。干部人事制度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干部人事制度建设要一切围绕人才来进行思考,要从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培育人才、如何用好人才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要从人才的类型、人才的特点、人才成长的规律、人才关注的焦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各项制度措施要环环相扣,有序衔接,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导向是风向标。我们在薪酬体系的构建中,树立了“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鼓励员工扎根基层一线,干好项目开拓市场”,“学习提升自我,专业成就价值”的用人导向,在薪酬数据化分析对比上验证了这样的导向,在意见征集和调研过程中,得到了职工群众的积极响应,从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员工对此次薪酬体系构建的期待比较强烈,专业技术人才更愿意专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3.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尊重人才价值和创造。在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中,把人才价值实现作为制度设计的初衷,把人才价值创造作为制度落地的结果,才能对人才真正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我们通过薪酬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对专业人才的价值尊重和价值认可,把人才的知识价值、专业能力和专业成果以货币化分配的方式给予认可,这不仅是对人才的劳动价值的体现,更是对知识、技能转化出来的生产力的体现。 4.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采取多措施激励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有理念上的引导、制度上的保障、环境上的培育,更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去激励人才,把资源变成资本。我们在薪酬体系构建上对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收入上的设计与探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绩效考核上、干部选用上、精神激励上、文化培育上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人才激励的“组合拳”,发挥人才管理的最大效应。 作者:陈达洪 单位:无
现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即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启发,使学生真正获得进步,不断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问题。有效数学教学,指的就是能让学生收获到数学进步的教学,并不是只需要教师讲解较多的数学知识,而是更加侧重于学生最终的数学进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更需要把握好每一节数学课堂,带领学生分析和探究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技巧。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形式不新颖 在当前的新高考形势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由于受到较大的升学压力,习惯于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口头讲解形式,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跟着听、跟着学,没有独立思考和分析所学知识的时间。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了教师所讲的内容,实际上等到下了课,很多学生就已经忘记了教师讲过的知识,再加上高中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其中包含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和概念等,更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单单只靠口头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难以形成深刻的数学理解,也无法提高其学习能力,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即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本身。虽然说,现在已经很多教师已经开始尝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也只是停留于形式上,无法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长此以往,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被迫记忆的状态下,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大量的数学知识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将会存在一些漏洞,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不丰富 高中数学教材是教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并不是唯一资源。部分教师存在一种错误的理念,即自己只能讲解数学教材上的内容,若是融入其他内容则将会脱离数学教学要求,甚至还认为融入其他资源只会浪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间。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导致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受到了内容上的限制,毫无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效率都比较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四)教学评价不完善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所设定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会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考虑在其中。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下,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对学生形成偏移态度,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好,教师就会给予更高的关注,而其他数学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则很少会及时指导他们。事实上,这种做法只会进一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是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可能部分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想要寻求教师的帮助,但是由于教师有偏移态度而选择自行领会,进而影响到该学生的数学学习。由此可见,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由于高中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部分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对数学知识形成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也不浓烈。而数学情境是快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围绕具体的数学知识,创设出相应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境的影响下,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由此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乐趣,以此来快速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数学情境的创设开始:“同学们,假如说我家距离学校8千米,班长家距离学校3千米,那你们算一算班长家距离我家多远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通过提出类似于这样的现实生活问题而不是直接开始讲解余弦定理,更容易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思考之后,可能有的学生算出来是11千米,还有的学生算出来是5千米等;这时,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学生,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这三个地点出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情况,会有怎样的结果?”之后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最后,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本节数学课的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了刚刚数学情境的铺垫,他们对这些数学知识也将会形成较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上文已经提及到,很多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不利于学生的数学进步,而信息技术中含有十分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由此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引入的教学资源必须与数学教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像数学微课视频的制作等。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取得数学学习方面的进步。例如,在学习《多面体与棱柱》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世界上著名建筑物的图片,丰富数学课堂内容,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图片上,图片欣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建筑物中都含有哪些几何体。这时候,教师可以再次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图片,并且将学生说的几何体名称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区分。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课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带领学生了解多面体的概念和特征。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数学教材的限制,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要想创新和改变传统口头讲解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必不可少,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不仅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而且还可以充分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由此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在组织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共同谈论和合作总结的过程中。相对于教师口头讲解的形式,学生对经过自己探究得来的数学知识将会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复数的几何意义》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和创新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首先,教师需要做好分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做好分工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和学习;其次,再安排小组探究任务,即让各个小组探究复数的几何意义;之后,再留出时间让小组进行思考和探究,并且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小组的探究情况。可能有的小组不知道该如何探究复数的几何意义,这时候,教师需要及时予以指导,让他们通过类比实数的几何意义来展开探究。经过教师的指导,各个小组也将会形成更加清晰的数学探究思路,进而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四)开展分层教学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所处于的学习环境都是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都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态度等也都是不同的。以数学为例,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在数学学习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更需要针对这种学生间的差异而采取分层教学,由此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具体来说,教师要在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可以保持较强的数学学习自信。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课时,教师需要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数学教学内容,针对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从一些常见的椭圆入手,并且展示椭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而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除了需要讲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外,还需要适当增加挑战性,让学生尝试推导椭圆标准方程。通过分层教学,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最终推动他们实现更加个性化的成长。 (五)优化作业设计,实现有效教学 数学作业是拓展和延伸数学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减少随意性,由此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听课表现,教师可以适当创新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除了数学教材以外,还可以适当延伸其他内容,增加趣味性;在形式上除了书面形式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类型的数学作业。相信这样的数学作业更容易吸引到学生,进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做好知识巩固。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类型的数学作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找出可以描述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物品,还可以动手制作。与书面作业相比,这种作业形式更加新颖,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要知识点。 (六)完善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其重要价值不容忽视。因此,教师需要制订出完善的数学教学评价标准,由此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除了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数学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等,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评价标准中的一项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推动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一课时,教师需要制订出较为完善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数学成绩的变化,更需要观察学生在本节数学课堂上的听课表现。部分学生虽然说数学成绩还没有取得较大进步,但是经过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已经可以根据题意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点对其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只能列出简单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再增加一些难度可能就不会了,学生经过了自我反思之后,自然也就清楚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并且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由此可见,完善的数学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数学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更需要针对“有效”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根本上切实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最终使学生在有效数学教学的推动下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晓春.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25—126. [2]徐凤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115—116. [3]张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6):9—10. [4]冯之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1(2):172—173. [5]段海莉.基于“互联网+”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创新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1(2):208—209. 作者:张春燕 单位: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
摘要: 经济的迅速增长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交通公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捷之处,同时也拉近了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然而,公路工程施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文章基于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特点的考察,提出操作主体缺乏专业素养、自然因素影响、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等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提出建立公路施工管理制度、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等策略,为解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安全事故;成因;管理控制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公路建设因此走上新的发展阶段。公路的发展承载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建设应当具备高标准、高质量的特征,从而起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然而,部分地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不断提醒施工单位需要提升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举措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为创造安全可靠的公路设施奠定良好基础。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 公路工程施工通常在野外环境展开,面临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通常伴随大量高危作业。公路工程施工出现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将难以估计。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防范的相关工作不够重视,且公路工程具有一定复杂性[1],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也对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不同公路工程项目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所差异,大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施工主体发现。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提升公路工程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1)严重性。在施工期间,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假如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在社会层面上也会引发非常恶劣的影响。(2)多发性。公路工程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实际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目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触电、土方坍塌等是最为常见的安全事故。(3)复杂性。我国疆域面积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水文、地质各不相同,而且差异也是十分之大的,如此会使公路工程的施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假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应用的工艺、技术与当地实际条件不相符,势必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4)可变性。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如果没有与施工规范相结合来开展各项作业,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而且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改变,在此情况下,如果未针对安全问题实行有效的管控,势必会使安全问题的影响程度加深,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成因 2.1操作主体缺乏专业素养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工程施工的安全。当前,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没有重视施工主体专业素养的培育,施工人员操作的随意性较强,导致公路工程施工的潜在风险上升。首先,施工单位出于对成本的考量,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设计面向施工人员的培训课程,或是在设计相关课程时由于资金、人员投入数量不足,课程体系起不到培育施工主体专业素养的作用。施工人员参与培训,但培训的内容通常流于形式,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久而久之,施工人员会对培训课程产生排斥心理,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意识变得更加薄弱。其次,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认为大部分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只要遵循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操作便不会出现安全问题[2]。管理人员的固有思维导致他们忽视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新风险元素,老员工还可能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风险因素会在无形中增加。 2.2自然因素影响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且具有特殊性,就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实状况而言,许多公路建设需要经过复杂路段,复杂路段的自然环境状况更加复杂,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的发生。极端气候也可能成为公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遇到特殊的地质和岩层条件,施工的难度会显著上升,施工主体为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必须对施工区域的自然状况进行充分的研究,防止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 2.3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通过调查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不难发现,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的缺失会导致施工主体在遇到安全事故时无法及时得出应急方案。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的问题在于:一是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举措,制度规范不够完善,无法为建立起良好的安全事故防范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也难以为监督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提供帮助[3]。部分施工单位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制度规范,但并没有将制度规范落实在安全事故防范的相关工作当中,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部分管理主体在制定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对安全事故的成因不够了解,制定出的制度缺乏可行性。部分安全防范制度主要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没有落实到规范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过程当中,制度规定和施工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防范体系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部分施工单位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此前提下严格控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压缩施工主体的公司。施工单位没有安排专员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管理,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显著提升。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对策 3.1建立公路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要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对施工人员的评价与监督摆在首先,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施工主体的专业素养状况,为建设科学的培训体系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企业应当全面认识现有安全事故防范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考察这些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制度和施工安全管理实际需求脱离的问题。管理主体要针对制度本身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模式,通过评价制度应用的实效性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各项安全事故防范制度的动态调整。管理主体还要加强与施工主体的沟通交流,结合安全事故防范的现实状况提出更加可靠与实用的管理措施,使各项管理措施更具可操作性[4]。最后,管理主体需建立起预警制度,利用信息化工具统计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结合统计结果探究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做到及时预警与防范,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在技术条件与资金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危险源观测与研究制度,指导施工主体在找到危险源时,依据制度归档标记危险源的具体位置、管理单位等信息[5]。还要逐步建立起分级管理机制,根据危险源的不同等级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职责,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如对具有较低危险性,引发安全事故也不会导致人员伤亡的危险源,管理主体需要通过检查各个班组的施工状况,对危险源实时进行监督。而对可能威胁施工主体人身安全的危险源,则要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监督、检查施工任务完成的状况,在固定时间进行记录下各个施工组的日常状况,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3.2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施工主体应当考虑施工队伍的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结构,达到合理安排人员的效果。还要对施工主体进行专业化培训,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育施工主体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践行符合安全事故防范标准的行为。一般而言,面向施工主体的培训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强化施工主体的思想认知,要求他们具备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习惯性违规现象的发生。企业则要为施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面向不同岗位提供差异化的培训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推动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需注重对施工主体实践能力的培训,在施工主体正式进入岗位前,为他们提供多种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考虑到施工主体的平均文化水平,负责提供培训的单位应当遵循由简到难的规律对施工主体进行培训,兼顾理论和实践内容的教育。在信息化工具与公路工程施工相结合的背景下,施工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化素养[6]。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培育施工主体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施工单位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施工主体的信息化技能,要求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精确度,达到防范安全事故的目的。精确的施工信息能够为施工主体判断施工安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在数据充足的前提下,施工主体甚至能够预判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及时作出预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首先,施工主体应当重视正式开始施工前的调查工作,对公路工程项目周围的地质、水文等状况仔细进行勘查,尽量避开存在不稳定性的地质区域。还要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施工现场研究工作,选定具体的施工位置后,施工主体还需邀请专家参与施工方案设计、制定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7]。其次,噪音与粉尘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主体需严格管理施工现场,防止大量空气与粉尘接触引发爆炸事故。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噪音可能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并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施工主体需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尘降噪工作,防止由于防范措施没有做到位引发的安全事故[8]。最后,施工单位需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具体时间设计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夏季施工时,工人需要面对炎热天气的考验,施工单位要科学安排施工时间,在保证施工主体安全、工程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下优化工作时间安排,使施工主体在得到休息的同时保持正常的工作效率[9]。企业还要为施工主体提供各类降暑工具,营造相对舒适的施工环境,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3.4重视对工程质量验收的管理和控制 对公路工程验收环节进行重点管控,也是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质量评价标准,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测和检验,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施工的质量效果。二是利用有关验收仪器,严格遵守验收规范和验收流程,对项目工程进行验收,并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方便日后查询和整改。 3.5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及其配置进行确保 (1)严格开展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中,为防止有故障问题的机械设备投入施工而引发安全问题,有关人员应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针对每台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与保养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实时跟踪存在故障问题的机械设备,不断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确保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2)配齐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可以分为两类,即个人防护用品与其他防护设施。在实际施工期间,为促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以确保,不但要建立与健全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制度,还需要确保质量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的数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要检查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使其能够更加规范与合理地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3)确保材料设施堆放的安全性。公路施工期间,不但需要使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还需要应用到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材料或化学药品,比如炸药、雷管等。实际施工期间,为确保材料设施的堆放安全,需要对材料设施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与完善。在选购材料期间,需要考察供应商的信誉,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开展对一些具有危险性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及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会导致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负面影响。施工主体应当不断强化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工作,保证公路工程施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排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随着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主体安全意识与施工技术的提升,公路工程施工风险将逐渐得到控制,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因此有所保障。 作者:杨萍 单位:渭源县交通运输局
一直以来,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育心与育德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需求的人才更加趋向于全面化,为此各大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方式。在育心与育德并行的条件下,将体育育人整合到原有的教学方式中,从而使学生的体质、品质与素质做到同步提升。 1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构建现状 1.1高校育心育德工作的根本要求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必须将育心育德教育根植于人的主观意识中,在高校教育中需要两个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分析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并且用自己的授课方式与独特的教学魅力去激励、感化学生,让其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激情,使其自身受到激励,发自真心地去汲取知识。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势必会影响到价值认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正确的奋斗方向,久而久之就会带来各种心理问题,如不敢面对挫折,对学习生活缺乏希望,觉得人生之路十分渺茫,这种情况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导干预。只有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使二者做到同频共振,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1]。 1.2高校育心育德工作模式构建的困境 如今很多高校的育心育德工作存在现实分离情况,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隶属于不同的院系,各部门通常都各行其是,缺乏沟通交流,协调性较差,使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存在明显的割裂状况[2]。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还是很难兼顾全体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通常都有较新的方式与教育原则,并且配有成熟的政策条例。但是,在心理教育上却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学校层面只是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事务繁忙,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心理的变化,学校现有的育心模式很难满足正常的学生心理教育要求。此外,各大高校都比较注重德育的形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层出不穷。相比之下,育心工作的形式就十分单一,或者说并没有在育德工作中注入育心的内容。育德工作无法关注到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个人情感无处排解与宣泄,长此以往负面消极情绪堆积,造成学生心理的扭曲,也限制了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良好建立。另外,部分高校缺乏育心育德工作的基础支持,一些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状态。而学生普遍对于心理咨询机构有偏见,认为咨询对象都是心理疾病患者,这种传统的育心模式在高校无法顺利开展,进一步影响了与育德教育的融合。 2“体德兼进”新模式的必要性 2.1体育育人的本质和作用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生力量,但如今“90后”危机以及焦虑症、抑郁症、猝死等现象层出不穷[3],这种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教育的缺失,在毕业生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没有将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完善,这都会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感到疲惫、崩溃、恐惧。所以在育人育德的大背景下,育体的融入势在必行。体育育人包含了“育体”与“育德”两个方面,其中“育体”主要是指学生的身体发展,而“育德”则是指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价值已成为学界共识[4]。2016年在学校体育学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初步确定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基本内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运动能力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掌握1~2项体育技能是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外在要求;健康行为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3个层面,这种三维健康观是培养体育素质的内在要求;而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体育不同于别的科目,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会坚持不懈的奋斗,不断突破自我,这样有助于团队意识与拼搏意识的树立。另外,体育通过身体各部分的配合,来实现动作的精准完成,这样有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个人体质。长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最大摄氧量与肺通气量,增强心血管机能与循环系统能力,有利于人体形态的塑造,通过锻炼,矫正不良体姿。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竞赛规则,通过体育比赛可以促使学生遵守规则,增强个人的适应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总而言之,体育育人主要在学生的生理培养与心理培养上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趋向于成熟,可以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通过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肺耐力,增强体质。此外,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运动方式,给超重、肥胖的学生选择一些可以快速燃烧脂肪的有氧运动,对较为瘦弱的学生可以建议多参加一些增肌的静力性运动。体育对于学生生理发育的益处显而易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大学生的心理成熟较晚,很难稳定地控制好个人情绪,运动是一种最理想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并且长时间的体育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2.2体育育人的价值归属 体育育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智育、美育、德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体育与德育一直以来在教育过程中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育育人存在的独特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完成一项具有竞争性的体育运动时,参与者在潜意识中就激发出一种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精神;在篮球、排球、足球等需要多人配合的运动中,团队协作意识会自然形成;当体育运动出现在各大比赛场上时,要求树立一种公平公正的意识。此外,闲暇时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根本保障后,群众就会更加注重文化修养和精神诉求,这种时代背景下就会诞生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力求传递正能量,这就是文艺育德的方式。不仅仅是艺术,每门学科除实现学科领域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育价值外,还要实现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的教育价值。体育不仅教会了学生各项运动知识、技能、方法,还教会他们用身体去感知自然、感悟世界、体会人生,实现了生命层面的“体德”。 3“体德兼进”新模式的可行性 3.1体育教师的育体方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不仅承担了强健体魄的使命,更加肩负着精神文明传承的重任,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一大难题。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大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末期,此时他们力求摆脱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束缚与干涉,情绪较易产生波动。不仅如此,自尊心也有所增强,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预期值而产生怀疑自己的自卑心理,所以针对这样的学生要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激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传授的方法,注重与学生的配合、沟通,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性教学。另外,还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让体育与健康教育完美融合,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 3.2通过育体实现育人 人的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构成的,只有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构成完善的人格。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融入学生集体,参与学生的各项运动,教会他们在玩中学,懂得思考,传达理解尊重、团结互助的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体育运动的开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与培养体育道德素质,学校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应该多增加一些团队性项目,让人人都参与进来,增强个人参与感,使他们融入整个集体;还可以举办一些分组对抗的项目,激发他们昂扬的斗志,学会相互配合,在竞赛中共同进步。通过体育锻炼来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实现了教育无痕,效果格外显著[5]。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体育项目中的长跑,长跑是一项既考查心肺耐力又锻炼心理耐力的运动,通过这项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更加活跃的气氛,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使学生更加健康并且富有活力。 4“体德兼进”新模式的实现策略 4.1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3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目的的体育锻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或是掌握几项体育技能,最重要的是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也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能让学生在学校里通过体育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当学生步入社会后,也会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故而创造这种体育氛围,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成功与喜悦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4.2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的体质状况、性格、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运动能力、注意力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显然是不合理的,例如那些接受能力强热爱体育的学生,只需要稍加引导他们就能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而对于那些本不喜爱体育运动,或是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采用统一标准,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消极的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今后与人交往的能力,这种自卑感有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所以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应该寻找不同的突破口,使他们能渐渐感受体育的魅力,自发地爱上某项运动。可以将体育理论与运动技能紧密结合,探索最适合学生心理的运动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达到科学运动的目的。其实无论作为哪门科目的教师,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体育技能,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4.3正确处理育人、育心、育德、育体间的关系 学习知识是育人的重要途径,知识的学习要围绕人的发展进行。育体其实涵盖了育人、育心、育德三方面的要求,学校体育在教书层面的要求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与健身方法,而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前提下,育人才是学校体育的本质。而育人又包括了育心与育德,教师作为教书的主体,总是会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思想去影响学生,并且教师个人的品德、修养、个性等个人因素往往也会对学生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情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用体育来育德也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处理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发展、品德培育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体育学科中有关于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育德的价值[6]。 4.4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种运动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载体。学校体育可开展项目多样的体育二课堂,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参与,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 4.5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是职业岗位与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7]。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体育职业素养与终身教育的精神,并且要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次要不断鞭策自己,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深入研究体育健身的价值,能够更有效地服务学生和大众;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正确处理好体育竞赛中的各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胜负观,使自己从单纯技术型教师向实践理论型教师转型。最后要善于捕捉体育教学中的育德时机,发挥整体成效,最终实现四位一体高校教育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秋莲.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构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4):59-60. [2]武超,何育民.“立德树人”背景下体育社团的育人价值内涵、困境与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0):22-23. [3]高君,郑丽.“育德育才育体育美”四位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9(4):120-122. [4]邵天逸.“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17(4):63-67. [5]徐正旭,龚正伟.体育何以让“立德树人”成为可能[J].体育学刊,2019(11):49-55. [6]曾良,马元方,谢峰,等.“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2(8):149-154. [7]徐立新.“课程思政”的教师实践理念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15):311-314. 作者:孙千力 刘会平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
“工程制图”是非机械类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工科各专业学习的大一学生,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与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图形进行表达与交流。尤其是在当前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工程制图”课程在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支撑作用,是当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1]。长期以来,“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画法几何、组合体、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几个部分逐层推进。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由于课程理论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容易让学生形成“枯燥、乏味”的印象,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课程教学质量[2]。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当前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大部分课程课时被压缩,有必要开展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1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项目教学改革 1.1应用三维软件逐步建立抽象思维 “工程制图”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开设,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而该课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两者存在矛盾。尤其是在当前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理论课时被压缩,如何在较短的理论课时内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抽象思维能力是目前“工程制图”课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图1所示圆柱与圆柱垂直相交时相贯线的变化趋势为例,讲授过程中如果只告诉学生随着横向圆柱直径的不断增加,两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如图1(a)~(c)所示,并要求学生关注两圆柱直径相等时两相贯线的特殊情况。学生学习后虽然能够记住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投影形状的变化趋势,但是其对相贯线的空间形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后续组合体的绘图与读图。在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在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后,采用三维绘图软件建立如图 2所示的两垂直相交的圆柱模型,通过修改横向圆柱直径让学生观察相贯线的变化趋势。通过这种演示教学方法,学生认识了相贯线的三维空间形状,再结合图1的相贯线二维投影,在相互对照读图的过程中对正投影方法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有利于学生空间抽象思维的逐步形成。 1.2挖掘理论知识背后的工程知识 虽然“工程制图”课程基本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绘图与读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阐述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但疲于记忆,而且会感觉该门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3]。以图3所示的零件图中尺寸的合理标注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提到“为保证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合理性,在给轴类零件标注尺寸时要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应该在合理的位置将尺寸链断开”。学生虽然建立了一个“轴类零件尺寸标注应该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的概念,但其并不清楚为什么不能形成封闭尺寸链,而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该知识点[4],并没有对该知识点背后的工程知识和工程原理形成认知,影响其工程思维的形成。在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则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工程知识,阐述其工程原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样以图3零件图中尺寸的合理标注为例。讲述需要避免形成封闭尺寸链后,还应该阐述为什么要将尺寸链的断开位置放在φ36轴段,而不放在其他轴段。首先,应该从零件的加工误差角度出发,明确加工误差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观念。其次,讲述图3中阶梯轴各轴段的功能,明确左侧φ30和φ24轴段需要与轴上零件配合,其精度要求高,在标注尺寸的过程中则需要优先保证;而φ36轴段并不需要与轴上零件配合,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将加工误差放到该轴段,确保该轴的功能得到满足。通过这种讲述方式,学生不但明确了“避免封闭尺寸链”的原因,而且还增加了对应的加工知识,建立了加工误差和尺寸优先级的概念,在后续其他类似的问题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3通过测绘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测绘实训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该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工程实际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应用绘图知识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5]。但是,由于零件测绘需要准备零件、测绘工具等教学设备,部分学校教学条件不满足,因此学校通常取消该部分教学内容[6]。该校工程制图教研室结合自身教学条件,开始在非机械工科专业“工程制图”教学中进行了测绘实训试点。通常,将该实训环节设置在“零件图”章节中,一共占用2个课时;选择的测绘零件主要是轴、轴套、立式轴承座等;测绘工具包括直尺、外卡钳、内卡钳、游标卡尺等;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对象零件,根据零件的具体结构选择合适的测绘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采用三视图、剖视、断面等表达方法,完成零件测绘。因为课堂内时间限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完成测量并记录数据,课下完成图纸绘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测绘零件制订具体的实训计划,并通过图片、动画等展示不同零件测绘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完成测绘实训。通过开展测绘实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将掌握的绘图方法应用到测绘工作中,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更加具体的感性认识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测量、结构创新意识,也能为后续相关课程内容学习奠定基础。 1.4构建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传统的以笔试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方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成绩,通常是以熟练掌握制图的相关知识点为第一导向,采用知识点识记等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存在学习成绩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不能对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另外,在当前线下教学方式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如何对学生的线下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也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在线下等其他途径的学习过程得到认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在以往由“出勤”“平时作业”和“笔试考试”构成的考核体系中增加了“大作业”和“线下学习”考核内容,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四位一体”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更加全面、全过程的考核。其中,所谓的“大作业”是指在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内容之后对学生的一个考查。例如,在学习零件图之后,给学生布置一道零件图绘图题目,要求学生在2个课时完成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并当堂提交,以此作为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而线下学习则是采用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学习平台,提前上传对应的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并在系统中完成对应的测试题目,以系统统计的学习时间和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线下学习的指标。 2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将教学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工程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考核科学性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工程制图”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要多琢磨、多思考,学生一旦不愿意思考,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就逐渐跟不上学习进度[7]。在实施面向工程实践的课程改革之后,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初空间思维能力较为欠缺的客观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三维软件演示与投影图一致的三维模型,并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展示经过截切、相贯等处理后的三维结构图形,学生将之与二维投影图进行比对,逐步形成将三维结构向二维投影转化的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由三维向二维的过渡期,使得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2工程知识得到丰富,学习兴趣得以提升 “工程制图”课程中的理论学习知识较多,对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8]。在开展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后,深挖案例背后的工程知识,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为实际、具体的工程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对相关的加工方法、材料属性等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学生后续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支撑作用。 2.3学习目标具象化,工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学习《工程制图》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以后学生在各类型工作岗位中具备基本的读图、绘图能力,满足具体的工程实践需求,这一点对于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工程制图》课程学习自主意识也有重要意义[9]。开展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改革后,在讲授“零件图”相关内容时设置测绘实训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对应的零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测量、记录、校正和修改,并利用前面学习的形体表达方法,将对象零件完整、合理地表达清楚,形成规范的图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建立了由三维模型向二维投影转换的能力,而且熟悉了绘图规范、形体表达方法的合理应用等知识,实现了理论知识的具象化。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实训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熟悉并了解了工程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4考核方式更加全面,能够更好评价整体学习效果 构建的多元化、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线上、线下和全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解决部分学生虽然平时学习态度端正,也能够理解并应用相关的知识点,但是因为应考能力不强造成最终考试不通过的问题。与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相比,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这种考核方式相对更加公平,95%的学生对这种考核体系予以认可,认为这种考核体系更加公平。这样,也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地提升学习效果。 3结语 面向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以当前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考虑课时压缩、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脱节等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理论知识背后的工程知识挖掘、基于测绘实训的实践能力训练和多元化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制图”教学方法。该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达到新时期工程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敏,陈卫华,李海燕,等.少学时工程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7):100-102,106. [2]孙艳萍,鲍泽富,曾威,等.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21,7(11):134-136. [3]茹秋瑾,武荣.疫情背景下工程制图CAD与识图课程“任务型”云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21(23):139-142. [4]蒲伟,黄梦婷,蔡华林.“工程制图”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教师,2021(21):119-120. [5]杨权权,李芸.《工程制图》课程中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20(15):224-226. [6]曹媛媛,程蓉.工程制图课程互动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7):158-160. [7]王班,周茂瑛.非机械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255-256. [8]方艳,张旭,何俊杰,等.留学生工程制图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227-228. [9]冉丽.关于《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3):92,94. 作者:曾威 孙文 孙艳萍 孙育红 张振军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引言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两张皮”现象,为缓解这种现象本文结合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契机,探析《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2《汽车构造B》课程特点 《汽车构造B》作为车辆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首门专业核心课,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汽车构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而为之后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建立理论基础,同时为将来以后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生产管理等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汽车构造B》是专业基础课程 随着我国“新四化”的不断改革,我国汽车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汽车类专业人才也成为市场上的紧缺人才。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汽车类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而《汽车构造B》作为掌握汽车结构的基础课程也成为各汽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2.2《汽车构造B》课程知识涵盖面较广 《汽车构造B》虽然作为专业课,但其内容涵盖面非常广,不仅涵盖机械、材料、化学、电子、控制等知识,同时还涉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等专业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就必须给予充分的学时,同时还要能够给与足够的知识保障。 2.3《汽车构造B》课程实践性较强 《汽车构造B》课程主要是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所有知识的汇总,包括有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五大系统,还有底盘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设置了32个理论课时,16个实验课时,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动力的传递路线。结合《汽车构造B》课程特点,该课程要在理论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课程评价方式、实践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改革。 3《汽车构造B》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3.1确定课程思政总目标 结合《汽车构造B》专业课程特点,将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汽车构造B》课堂知识传授中,采用学科融入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通过价值引领,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将思政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中国元素、创新理念等与《汽车构造B》中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爱国情怀、创新理念、专业素养”的人才。 3.2探索课程思政元素 1.通过弘扬中国精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课程总论内容中通过开展汽车发展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对国产汽车品牌的认同感、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其民族责任感。通过对国内外汽车发展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汽车在1949年成立之初,汽车工业还是一片空白,到2009年汽车年度总产量已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市场上最大的制造强国和汽车交易国。到目前为止,我国汽车产销量始终居于世界第一。除此之外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在不断发展,比亚迪公司从“零”到“壹”的尝试,使其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龙头,并成为国内首家对外销售技术的汽车公司;吉利汽车从一穷二白到享誉全球,成为首个乘用车销售量超1000万辆的自主品牌,同时收购全球知名沃尔沃公司,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且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奇瑞汽车作为国内首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品牌的公司,其销售额一直蝉联我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此外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走向国际市场。通过以上案例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史以及国产汽车品牌崛起历程,帮助他们树立对国产汽车品牌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工匠精神。在学习活塞连杆组时机构时讲述95后“大国工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蒋应成的故事。蒋应成作为学生的同龄人,其故事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蒋应成参加的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要求是油漆上下的厚度误差不超过0.01毫米,为了这0.01mm的坚持蒋应成周而复始的练习,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蒋应成的故事向学生传递工科专业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严谨负责、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学生敬业态度。在学习汽车行驶系统-悬架时,讲述研究悬架技术的翘楚—郭孔辉院士的科研道路。60年代郭孔辉院士作为香格里拉的继承人,并没有继承家业坐享其成,而是毅然决然的投身于我国汽车行业。他研发的空气悬架打破了我国“零空气悬架”的局面,并成功在北京一号无轨电车上试制成功。通过学习郭院士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激励学生将来投身于汽车制造和研发的事业,为国家多做贡献。 4.通过专业新技术开拓学生创新精神。在离合器拆装实验课上,引导学生思考目前使用离合器存在的优缺点有哪些,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来改进离合器的结构,最后介绍目前的新技术—双质量飞轮。通过此种不断深入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离合器结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3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案例一:车行百年梦不变通过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汽车发展史的思考,利用视频教学法观看国内外汽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路程,利用头脑风暴法借助学习通就“国产汽车品牌崛起”展开主题讨论;利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汽车的结构和布置形式,最后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为何现代汽车不采用后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原因。通过了解国产汽车品牌崛起路程帮助学生树立对国产汽车品牌的认同感、自豪感;利用超星学习通以“以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海外并购沃尔沃、2018年收购戴姆勒为例,你如何评价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一主体展开讨论,强化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其民族责任感;通过讨论”现代汽车不采用后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案例二:让“工匠精神”根植发动机内心通过视频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结构、功能以及动力传递路线;利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熟悉活塞连杆组各零部件对发动机的影响以及结构的设计要求。通过讲解活塞连杆组动力传递路线,提醒学生注重各环节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引出民族团结,培养学生团结意识;通过讲解“活塞销小零件的大作用”引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喷漆项目冠军蒋应成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下通过发布“如果将来以后你所从事的岗位是“不太起眼”的,你会选择坚持吗?为什么?”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就业态度进行了解,并在后续进行积极引导。 4《汽车构造B》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4.1打造双学科教学团队 《汽车构造B》教师团队长期从事专业教育,虽然在专业教育方面经验丰富,但在思政教育方面经验欠缺,教学方法不够创新。而思政课教师虽然在思政教育方面经验丰富,但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联系不够紧密,故我校创新组建专业和思政教师相结合的双学科教学团队。双学科教学团队通过协同备课,完成学科理论层面的系统整合,利用思政教师的学科优势,帮助专业教师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不同学科之间教学资源的交融整合。 4.2创新教学方法 思政课进课堂,实现全方位育人是一项全新的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会形成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两张皮现象,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是《汽车构造B》课程改革重点研究的内容。目前《汽车构造B》课程思政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案例教学法。《汽车构造B》课程内容知识点繁冗,内容较枯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增加中国汽车工业强人、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品牌以及其他中国文化元素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视频教学法。《汽车构造B》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涵盖汽车发动机和底盘的所有结构,如果仅靠文字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其内容。为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借助视频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了解其内部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小组讨论法。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汽车构造B》教师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引入了小组讨论法。通过在课堂上或课下布置教学任务,使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并在课上进行项目汇报,由此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3全面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或者是平时成绩(多以签到为主)+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类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尤其对加入思政教育的课程,此类评价方式无法反映学生思政教育接受的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对加入思政课程教育的《汽车构造B》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全面改革,目前《汽车构造B》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为过程性教学评价+期末教学评价,其中过程性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课堂活动。主要利用学习通进行选人、抢答、随堂测试、主题讨论等活动,系统会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打分,反映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 2.小组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并派代表进行汇报,根据汇报情况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打分,为避免有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现象,每次任务组内成员选出组内参与度较高的前几名学生。具体打分方式见表1和表2所示: 3.课下作业。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知识点设计略有挑战度的课下作业,例如让学生就“如何对发动机进行节能”绘制思维导图、就“吉利收购沃尔沃”发表自己的看法等,通过发布这些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5结论 《汽车构造B》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实质意义、《汽车构造B》课程特点、课程思政的总目标、课程思政案例开发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等方面探讨了《汽车构造B》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打造双学科教学团队,采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过程性加期末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高校的课程思政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该任务实施过程中需要全体教职工同心协力,打破专业课和思政课两张皮现象,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更多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爱国精神,同时为其他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2]王晓丽,陈书法,陈季萍,王华兵等.“双创”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改革与发展.2021,2(3):69-72 [3]尚霞,孟柯,赵尊章.课程思政在融入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探究[J].时代汽车.2021,6(12):91-92. [4]张军.汽车设计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J].时代汽车.2021,11(21):32-33. [5]李永力,王庆伟,范若寻,王伟军.课程思政在汽车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10):53-55+92. 作者:李倩 乔林焱 侯锁军 睢利铭 刘庆 单位:
2016年,自教育部正式提出“新工科”建设以来,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1]。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和化工之间的应用理科专业,如何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体现化学面向应用的发展思路并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2],是“新工科”建设以来面临的重要问题。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是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医药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也是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抓手[3]。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如何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知识应用能力的拓展,强化专业的应用特色,体现与行业企业的对接,使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要,是当前新工科背景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4]。本文对标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和优势,介绍了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近年来的有益探索[5],期望为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及课程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改革提供参考。 1编写实验教材 我们凸显实验教学的中心地位,将实验教学由理论教学的“从属”转变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实验教学成为创新教学的主体角色。早在2006年,就对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整体优化和整合,按照“强化设计、注重综合、培养创新、提高能力”原则[5],率先单独设置了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和应用化学科学训练两门课,强化综合实验和科研训练,并组织年轻教师撰写了实验讲义。2020年,课程组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及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实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了实验教材《化学化工综合实验》,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次编写,发扬了讲义原有的优点和特色,即采用模块化编写的方式,全书由研究类实验、工艺类实验和虚拟仿真类实验三大模块组成(表1)。及时更新了研究类实验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内容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科发展脉络,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综合运用,体现了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新工科”内容[4,6]。一是增加了工艺类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内容反映行业企业现行技术和实际应用成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二是增加了虚拟仿真类实验,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提供了附录,给出了“化学常用软件简介”以及“部分大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注重大型仪器分析和虚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促成多元协同的混合式教学。 2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工科”背景下,我们重构并优化了实验项目,将其分为研究类、工艺类和虚拟仿真类。研究类实验涉及到半导体材料、发光材料、电池材料、高分子材料、吸附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有机药物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不仅要求学生合成出新材料,还要求学生研究材料的合成工艺,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工艺类实验涉及化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包括催化反应、萃取、膜分离、离子交换、干燥等工艺,考察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效果的影响,为工艺放大提供参考,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及实践能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如高消耗、高污染以及安全隐患大的实验,大型仪器的操作与使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调整,完整的工艺过程等,训练学生的安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根据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我们精心挑选了“片状氯氧铋的合成、表征及其光降解染料分子的研究”“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锂硫材料制备、组装及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有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特征”“聚磷酸铵的合成及阻燃性能测试”“食品危害因子的拉曼快速检测及基底材料的制备”“聚苯胺导电聚合膜的制备及表征”“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合表征血浆中小分子化合物”“氯化氢催化氧化及反应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固定床反应器中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花生油”和“二氢吡啶类心血管药物硝苯地平的合成”等12个实验项目作为必修项目,总96学时。优化后实验项目不仅体现了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还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形式 中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实验用房5793m2,拥有60余台套大型精密分析测试设备及配套运行设施,设备资产总值8000余万元,能够从事物质的形貌、成分、物相、结构及性能等分析测试工作。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并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大型仪器,2018年以来,我们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开发了系列虚拟仿真实验(包括台式X射线衍射仪、台式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虚拟仿真实验),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模式。线上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预约并进入大型仪器平台学习。平台中根据仪器设备特点,设置了工作原理、仪器操作、仪器维护、数据分析等模块。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系统指令引导下进行操作练习,掌握仪器操作流程,保证在线下的实验过程中能正确操作仪器,加快实验进程,并防止仪器损坏。实践表明,课前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的预习,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实现传统和仿真模拟教学两者的有机结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3]。线下的实验部分更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迎合“新工科”建设,本课程已实现了学生“实验预习→文献调研→分组讨论→材料制备→结构表征→性能评价料→数据分析→科研小论文”的全过程培养[5],强调了多学科知识技能的交叉、融合和综合运用,突出了“学生中心”,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学生对开设的综合实验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全过程的培养中,学生获得了自信感和成就感。 4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们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实验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具体如图1所示。上课之前,进行线上预习,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2–3名学生。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文献调研,掌握与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研究前沿,写出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可适当修改实验方案或修订反应条件,提交给指导老师并与指导老师讨论,如老师提出质疑,学生需对实验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片状氯氧铋的合成、表征及其光降解染料分子的研究”实验中,我们允许学生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氯氧铋,并研究它们的光催化性能,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由学生查阅文献后讨论确定。在氯氧铋的制备中,需要将硝酸铋的硝酸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混合,但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溶液的滴加顺序以及滴加的速度,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无机纳米颗粒形貌和粒径的因素后,再拟定具体实验方案验证滴加的顺序和速度对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也不断进行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方案的过程。而且,讨论方案和修改方案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体现了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持续改进”要求。实验过程中,小组随时开展讨论会,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参与讨论并给予建议。实验完成后,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按照《化学学报》格式撰写科研小论文。对有较高创新性的论文,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实验内容,可能的情况下可将论文投稿发表,或参加国家的创新实验大赛。实践表明,通过全过程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加强课程思政,注重工程伦理教育[6,7]。例如,在聚磷酸铵APP的制备及阻燃性能测试实验中,让学生了解发展无卤阻燃剂的紧迫性,激发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在制备APP过程中,通过有机溶剂苯的使用,培养学生安全、环保以及责任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总结在实验中出现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多次实验,准确记录APP的产率、溶解度以及氧指数等数据,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价值观念等等。 5探索开放模式 除了必修的12个实验项目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通过开放实验,自由选择并完成其他实验项目,进行科研训练。例如,学生在完成“片状氯氧铋的合成、表征及其光降解染料分子的研究”的实验后,可开展“氯氧铋的表面修饰及光催化性能研究”实验。中南大学的实验室24小时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平台预约实验,同一个实验项目也可进行多次实验。实践证明,通过开放实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更多自主实验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 6多元评价体系 中南大学规定,实验总成绩按“平时70%+期末考试30%”组成。平时成绩考核中,我们采用多元方法完善过程性评价(表2),主要由实验前的线上预习、文献调研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内容完成情况和实验结果,以及课后的科研小论文和小组汇报等三时段组成。同时引入指导教师评价、实验员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的多元方式,也注重PPT制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果发现,过程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 7改革成效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对综合实验的兴趣普遍提高,参加开放实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近3年(2019–2021)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14人、112人、126人,占专业总人数的70%、86%、90%。通过综合实验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大幅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符合“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近3年来,专业学生承担的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50余项,参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等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0余项。 参考文献 [1]王强.大学化学,2019,34(7),42. [2]张树永,朱亚先,霍冀川,宋丽娟,徐华龙,郑兰荪.大学化学,2020,35(10),6. [3]雷洪,霍冀川,张廷红,黄鹤燕.大学化学,2021,36(5),2010083. [4]张树永.大学化学,2019,34(11),4. [5]黄健涵,陈立妙,李亚娟,王海燕,唐俊涛,桑商斌,潘春跃,宋相志,罗一鸣,刘又年.大学化学,2021,36(11),2104015. [6]张树永,朱亚先.大学化学,2021,36(5),2012036. [7]姜新东,肖林久,李志义,于三三,耿秀娟,封禄田,陈永杰,关瑾,张东享,阎峰,等.大学化学,2020,35(10),104. 作者:陈立妙 李亚娟 周发 厉江华 李嘉伟 刘又年 黄健涵 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开放和交叉。在科技飞速发展和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产生于传统学科的交界处。为适应大科学时代发展趋势,国家实验室作为一种新的科研活动组织模式应运而生[1]。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也有利于开展多学科交叉项目联合攻关。目前,北京中关村国家实验室、昌平国家实验室、怀柔国家实验室和上海张江实验室已经挂牌成立,正在凝练任务、聚集力量。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国家实验室作为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科交叉,而且国家实验室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开展学科交叉研究[2]。 1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的基本认识 1.1学科交叉的概念 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学科交叉是基于众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进而构成交叉学科,众多交叉学科又构成了交叉科学[3-4]。路甬祥院士认为,学科交叉产生了众多交叉科学前沿,其结果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5]。可见,学科交叉不等于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它来自被交叉的原有学科,但又不同于已有学科。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不断深入发展,其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作用更加突出[6]。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交叉学科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破除学科壁垒、突破学科界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知识生产方式、多维主体共同参与科学研究”的形式弥补了单一学科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各学科间的脱节现象[7]。在新的科学范式下,多技术跨界融合和多学科交叉会聚将会成为常态,并且不断催生出新的学科前沿、新的科技领域和新的创新形态。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点最有可能形成新的科学生长点,交叉领域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逐年增加。 1.2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加强学科交叉,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8-9]。 (1)具有新型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势。国家实验室在组织管理、人员考评、利益共享和分配、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不同于现有科研机构,实行“联合、流动、开放、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研究人员沟通交流、寻求交叉联合等。 (2)具有搭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的优势。国家实验室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综合性强,能将研究人员、资金和科学仪器设备等有机结合起来,为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提高学科交叉研究水平搭建了良好平台。 (3)具有整合科技资源的优势。国家实验室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平台,通过统筹、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在更高层面上组织学科交叉,提高了不同实验室协同攻克瓶颈型、卡脖子型或战略性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 (4)具有集聚学科交叉人才的优势。交叉学科相对单一学科而言,有利于突破人才培养的局限。国家实验室凭借自身平台优势,汇集了一批来自不同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依靠实验室的大科学装置,扩大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空间,拓宽了交叉人才培养的路径。 2美国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经验 “二战”后美国国家实验室快速发展,如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LBNL)、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LANL)、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ANL)等,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凝练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领域逐渐交叉、融合,整体上呈现出了跨学科、多领域的特征[10]。国家实验室会根据研究项目需求,组建不同学科研究小组,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在长期的管理和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经验,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 2.1注重国家实验室学科交叉的建设与布局 美国国家实验室主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领域广泛,覆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多学科交叉优势明显。如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BNL)拥有多个科学研究中心,中心研究方向涉及分子影像、核成像、同步辐射、计算科学等,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前提。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ORNL)主要在新能源、纳米技术、复杂生物系统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尤其是在能源、环境等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解决了美国面临的很多科学难题。多年来,美国国家实验室不断优化结构,形成跨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大型实验室,许多科研项目都是在不同部门共同支持下开展完成的[11]。如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一直坚持多学科交叉合作,1931年1月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诞生标志着物理学和工程学合作的成功,这也是劳伦斯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开始,为实验室以后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优化组织机构,促进学科交叉创新 不同科研组织机构的特点、形式各不相同。国家实验室作为大型科研机构,为有效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产生更多成果,一般选择跨学科、矩阵式组织结构。在美国,大型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一般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既有利于实现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易于在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科学交流。为促进协同创新,美国利用虚拟国家实验室形成了多主体、跨学科的科研需求响应机制,促进信息共享、激发创新思想、提高创新能力[12]。在20世纪90年代末,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共同组建了虚拟国家实验室,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和协同创新合作,经过多年努力突破了极紫外光刻技术,在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13]。 2.3与紧密大学合作,培养交叉学科队伍 在美国,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学就一直是实验室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大学的合作,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与林肯实验室等。加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和物理学教授可以共同在劳伦斯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并欢迎其他学科的教授随时加入研究项目,为实验室形成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平台创造了机会[14]。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明显,优秀科研人才集聚,便于国家实验室组建学科交叉研究队伍。在管理方面,如美国国家高磁场实验室考虑到有些项目学科交叉特性较强,允许研究人员可以承担不同组的多个研究任务,例如,一位科研人员既可以是直流磁场设施的负责人,也可以担任凝聚态研究组的负责人,从而增加了学科交叉的可能性。 2.4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综合交叉研究 大科学装置具有突破技术发展瓶颈的强大支撑能力,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最为有效的平台。美国国家实验室依托最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如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散裂中子源(SNS)、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等)在交叉领域开展研究,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15]。大科学装置集群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开展大跨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大科学装置的资源稀缺性和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开放性,通过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可以促进实验室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等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推动多种学术思想碰撞,发现更多的学科交叉点。 2.5加强实验室开放,注重交流合作 学科交叉融合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文化的交流。学术研究需要有更多探索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勇气,在科学共同体中形成一种有利于交叉科学发展的宽容环境,通过国家实验室开展交流合作,营造自由探索的环境,促进学科交叉。美国国家实验室通过开展学术座谈会、互访交流和交叉学科论坛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人员沟通与交流,为解决重大学科交叉问题提供思想源泉[16-17]。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卓越的领导者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成功的关键。美国国防部从201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实验室开放日,即“美国军方科学大会”。通过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国家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及技术转移的成功实例,对外集中展示创新性成果,寻求技术研究合作伙伴等[18]。 3基于学科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建议 3.1我国国家实验室基本情况 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背景下,国家实验室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同时也被赋予了“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将在支撑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9]。目前已成功组建的部分国家实验室包括怀柔实验室、中关村实验室、昌平实验室、张江实验室、合肥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几家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2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的建议 学科交叉促进了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创新与实践,并赋予传统研究领域新的内涵,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从美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史来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了新兴研究领域的兴起,带动了一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实验室发展,如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林肯实验室等均是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结合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学科交叉支持力度,引领原始创新。国家实验室通过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聚焦学科交叉前沿,进行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攻关,实现更多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首先,国家实验室在基础前沿性的交叉科学研究方向上展开布局,围绕国家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凝练出国家实验室重要任务,并在科研条件、人才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其次,在国家实验室内部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不同知识背景或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员组合,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交叉科学发展。如怀柔国家实验室所在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5个大科学装置和10余个交叉研究平台(表2)。国家实验室在聚焦主攻领域及重点子领域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现有交叉研究平台,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2)灵活搭建组织架构,促进跨学科项目合作。国家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往往是大型复杂的多学科交叉项目,需要建立多主体、跨学科的科研需求响应机制。为适应国家实验室完成复杂性任务的需求,可以构建“核心+基地+网络”的体制机制,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核心+基地+网络”是指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开展重大科学问题、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以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等分担某些研究子项目,放大和熟化一些科研成果;按需整合相关领域科研院所、高校、优势企业等资源形成网络,通过协作攻关、优势互补,实现实验室跨部门、跨机构、跨领域协调、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初衷。国家实验室从项目类型或学科交叉的角度组建研究小组(或团队),形成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发挥群体优势开展联合攻关。为完成紧急大型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国家实验室可从其他实验室或大学抽调科研人员,临时组建研发团队,根据任务明确分工,共同推进项目完成。 (3)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高校具有人才集中、学科门类相对综合的特点,是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实验室可以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积极引进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共同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室发展与大学密不可分。我国正在建设的几个国家实验室周边区域内拥有大量的创新型大学和研究所,为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资源(表3)。国家实验室在主要的学科领域或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布局优势明显,通过与大学各学科间人员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支持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队伍,扩大研究广度,增加研究深度,提高跨学科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发挥国家实验室培养学科交叉团队的重要作用,将研究和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完成学科交叉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T型”研究人才等。 (4)增加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领域交叉创新。在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过程中,国家实验室不同部门研究人员及不同实验室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之间通过交换意见,能够激发创新思维,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本学科,有利于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创造出新的理论知识。表4列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地的国家实验室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部分大科学装置。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优势,结合国家实验室战略目标和任务设定,聚焦重点交叉研究领域开展科研活动,推动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与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深度融合,形成能够支撑跨领域、交叉性、综合性的前沿技术研发能力。 4结语 美国国家实验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前在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进行布局,其成功经验为我国依托国家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借鉴。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对学科交叉的促进作用,培养、集聚一批复合型交叉人才,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助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刘国瑜,赵珩.基于学科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65–167,180. [2]王孜丹,杜鹏,马新勇.从交叉学科到学科交叉:美国案例及启示[J].科学通报,2021,66(9):965–973. [3]张雪,张志强.学科交叉研究系统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4):112–125. [4]许海云,尹春晓,郭婷,等.学科交叉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5):119–127. [5]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58–60. [7]韩启德.科学基金推进交叉科学研究大有可为[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2):169. [8]聂继凯,石雨.中美国家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比较与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5):144–150. [9]武晓娜,谢祥,肖尤丹.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8):239–244. [10]刘云,翟晓荣.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特征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22,40(6):1085–1095. 作者:西桂权 刘光宇 李辉 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科技情报研究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纷纷加强人才引进,希望以此获得优质人才,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本文主要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人才引进的相关内容,希望提高企业引进人才的质量,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人才引进的概述 随着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蔓延,国际政策和世界经济都因此受到了重大影响。为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改进升级,以适应当下国际经济局势。数字经济在此次危机中成长迅速,相关的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直播电商等科学技术不断地创新、突破,为中国经济复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动能。数字经济人才也成了劳动力市场的核心竞争,抢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将是保证未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动力”。人才引进的方式有很多种,包含海外高素质人才引进、应届毕业大学生引进、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引进等方式。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强人才引进对企业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储备人才队伍 数字经济环境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核心作用将进一步放大,企业强化人才引进可以不断储备自身战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此构建完善的人才队伍,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促进企业发展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专业化人才在企业发展中不断融合,思想不断碰撞。有各类专业化人才的支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做大做强做优。 (三)盘活人才资源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可以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在人才群体内部构建竞争机制,让现有的人才感受到知识危机,让新进人才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以此盘活企业的人才资源库。 二、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才引进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人才引进,忽视了人才的使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很多企业都出台了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纷纷创建人才引进的良好政策环境,引进了一些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但是,企业在引进人才时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重视引进而忽视使用的现象。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尤其要重视人才的使用,新形势下知识迭代、专业升级、技能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节点更加紧凑。现代企业,一是要给予人才发挥才华的平台,敢于试错、纠错、突破,培养一部分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二是要给予人才锻炼和成长的时间,让适合搞专业的人才更“专”。与此同时,现代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在人才引进时摒弃论资排辈的老观念,将人才派上用场,不要荒废了人才、浪费了发展机遇。 (二)人才引进缺乏有效的规划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才引进一定要与战略发展规划相一致,企业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模拟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类别,以此提高人才引进的有效性。但是,一些企业没有构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引进规划,没有规划出企业所需引进的人才种类和数量,存在人才储备不足或盲目攀比致使人才浪费的现象。例如,要求所引进的人才必须是双一流人才,对岗位职能没有合理的测度,人岗匹配度不高,造成人才浪费,用工成本增加。由此可见,企业在引进人才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预测劳动力需求,并且要对空缺岗位进行合理的工作测量。 (三)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才要想在企业发挥作用还必须拥有一系列的完善配套政策。例如,需要构建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数据传播非常迅速,很多人才的优待信息传播非常迅速,优质人才能够轻松捕获各类企业的优待信息。如果企业没有构建相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会逐渐下降,发展机遇更好的企业就更容易获得更为优秀的人才,这种现象在数字经济时代变得愈发突出。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使人才所做贡献与自身的报酬相匹配,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四)忽视了人才的培训 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必然要求企业加强人才培训,使所引进的人才可以跟上时代发展。但是,一些企业对所引进人才的培训目光非常短浅,重视引进而忽视培训,导致人才的自我成长非常有限,所引进人才的成长没有跟上企业发展需要,较为严重的甚至成了企业的包袱。数字经济时代,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企业非常必要。 (五)缺乏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数字经济模块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现有的人才队伍数字经济素质并不高,经验也不够,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缺乏数字化管理经验,并不知晓如何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和施策精准性。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奉献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浪潮下,一些管理人员依旧沉浸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机制中,并没有主动挖掘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潜力,难以真正识别使用数字经济人才。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人才引进的原则与机制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才引进的原则 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了提高企业引进人才的质量,企业可以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能本管理原则。能本管理原则强调人才的引进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最大限度地注重人才在企业内部所做出的贡献和业绩,需要突出对人才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视,还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成长为对企业有帮助的综合性人才。 2.激励相容原则。在数字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一个人都是自我价值和自我利益相统一的独立个体,每一个人都会按照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行事。因此,将人才目标价值与企业目标价值相统一,才能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需要坚持激励相容原则,以此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使人才所付出的成果与其自身的收益相一致,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契约管理原则。数字经济时代强调法治精神,企业在引进人才时也需要加强法律意识,企业可以通过与人才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责任书等方式,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结合项目责任制、员工持股、股权对赌等多种方式,通过合同化解企业人才引进中可能遇到的危机,提高企业人才引进使用的有效性。 (二)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才引进机制的思考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引进各种优质人才,推动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构建企业人才引进策略。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配置,更新完善人才引进策略,需要强化在人才引进中的岗位调研、职能测度、数据分析,通过科学手段合理预测引进人才的类型,以此提高人才引进策略的有效性。企业高层必须在企业内部构建长效的沟通反馈体系,发挥企业领导在统筹部署上的领导示范作用,还需要构建清晰完整的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及人才引进计划,夯实人才引进的基础,提升人才引进的质量。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准确分析社会宏观环境,数字经济发展涉及关键技术,包含5G、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直播电商等,各种信息化处理人才,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经营、运营成本。企业要做好专业人才引进评估工作,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别,人才所需要的从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通过信息数据提高岗位分析的有效性,做好人才引进规划,确保人才引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强化数字化人才岗位匹配工作。在完成人才引进的战略规划之后,企业就需要将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上日程,真正让企业能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必须解决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保证企业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储备,加大对青年人才、干部的培养。一是要储备各种基础性工作的技术人才,符合数字化发展的是软硬件程序员、系统架构师、研发工程师、交互设计师、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兴数字化人才,企业要根据自身核心业务,通过专业人才储备和培养,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围绕新兴产业合理分析新形势下的新职业特性,科学进行岗位分析,打造企业数字化人才的能力模型。是否具有数字经济经营管理能力、行业分析判断力?是否拥有专业技术技能、科技研发、数字化分析等能力?是否善于创新、革新、学习?还是善于组织管理、协调沟通、总结归纳?以此为依据形成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识别模型。三是企业还需要做好对内部人员的数据信息评估,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素质信息筛选。在各行各业传统业态中的主营业务中筛选出适应数字化的各类人才,在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引进人才。需要发展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财务、数字化管理以及数字化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数字化融合新人才,对于企业现有的人才,按需分配到工作岗位,以此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挖掘人才的上限,提高人才对企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数字化信息传播加速了专业技术、科技应用的更新升级和技术迭代周期更快,只有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人才的各项知识技能得到更新,以此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人才服务企业的质量。企业对数字化人才进行培养需要结合更多方式、采取更加快捷的培养手段。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将科研与产业相融合,既能有效地将理论转化为经济效益,又能将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研究;二是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企业与企业之间深度合作,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以人才融合推动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推进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4.不断丰富人才引进的渠道。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非常丰富,除了传统人才引进方式外,要结合“柔性引才”方式,创新人才使用模式,推动企业吸引优质数字经济人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企业数字经济建设。以企业“刚性引才”为主,辅助“柔性引才”,企业在着力培养核心人才的同时,应坚持与“柔性引才”并用的原则,加大对院校专家、科研团队、专业技术人才的紧密合作,打造科研合作平台、项目产业平台、经营销售平台等人才工作平台,精准开发人才技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能。在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的同时,与现有人才互相支持促进,带动企业培养自身独有特色的优势人才队伍。 5.加强人才引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强化人才激励引进机制,让引进人才可以看到自身的发展希望,以此提高企业人才引进的质量。为此,企业需要出台人才激励机制,给予引进人才工作上、经济上、生活上的保障政策,对于作出贡献的人才可以予以奖励,以此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人才进入企业。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出台人才引进的约束机制,企业所引进的人才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涉及企业核心机密需要加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和法律约束。6.培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想挖掘数字化人才的潜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必不可少。这里指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仅仅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而是涉及每一个用人部门的管理者。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所有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与企业数字化人才发展规划同频共振,掌握数字化人才管理的方法。同时,更新他们的人才使用理念,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中来,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的实际主动出击,为企业提前储备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提升企业引进人才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才引进的水平,企业需要创建人才引进策略,通过科学设置数字化人才岗位配置,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多样人才引进渠道,不断加强新型人才引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让各类人才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让数字经济成为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作者:李坚白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9年4月12日教育部与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指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也指出要推动经济、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学校专业建设,持续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须激发企业和学校共同整合双方资源,围绕培养高素质工匠型职业技术人才,共同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发挥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示范影响,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总之,校企资源整合同建共享实训基地即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也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校企整合共建实训基地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措施使我国新源电动汽产业蓬勃发展。根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其中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90%。当前,全球新能源电动车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这也催生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1.1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广西也非常重视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电动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方案,让广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销售量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12月底,广西新能源电动车保有量14.6万辆,在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建设方面,广西区内多点开发,已初步形成柳州、桂林、贵港、南宁四大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1.2广西贵港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广西贵港市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了重点扶持,因此广西贵港成为第一个建成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基地。 2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背景之下校企 共建实训运行机制优化的重要价值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动车产业相关人才做支撑,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培养产业相关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2.1有助于推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全新的发展时代,积极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将专业建设与实训室的建设优化进行紧密结合,进一步的对实训协调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可以结合校企合作等相关院校的发展思路,对合格的职业人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全面的凸显,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之中,可以看出,四对高素质人才要求较高,需求也比较大,充分加强校企共建,对实际的人才需求进行考量,可以在对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2有助于拓展校企合作的新渠道 当然,从微观角度来看,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构建,也可以最大程度上为校企合作新渠道的拓展提供重要的制度和机制支撑。从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渠道资金的引进,使学校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进一步的对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汽车维修设备研发等相关环节分配于不同细节之中。将主要的研究重点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之中,可以更好地在优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发挥校园和企业的优势,使校企合作汽车职业教育成果更加优化。 2.3有助于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构建科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校企共建制中,加强教学与服务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从宏观角度来看,加强校企共建模式的推广和落实,对实训基地机制进行优化,也可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从潜移默化之中,优化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理解能力。在优化拓展自身发展思维的同时,真正的对绿色环保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倡导和落实,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3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校企共建实训 基地运行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学校积极注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加强校企业共建模式的落实,将教学服务与企业对接等进行紧密结合,使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科学。但是,在对基本细节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无法通过专业内容的展现,对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在体系创新层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般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3.1基于实践教学重视不足的问题分析 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无法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加强合作共建模式的突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要求较高。学校等层面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操作优化层面存在重大问题。很多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为成熟,但是没有真正的从实践优化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修理或者维护等内容进行完善。在硬件设备使用水平优化层面存在较多问题。要真正的根据校企共建的基本思路,将新能源汽车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紧密结合,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3.2基于专业教师较为缺乏的问题分析 当然,在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校企共建思路以及实训基地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自身的综合资质亟待优化,使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效期共建思路落实受到了一定阻碍也是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很多教师在与企业进行对接的过程中,无法结合理论内容,深入把握实现指导的精准性。整体来看。授课逻辑不清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3.3基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分析 当然,从校企合作等相关角度来看,积极把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优化,也要从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内容更新等相关层面出发。目前来看。很多学校在对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以及培养目标制定等相关层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通过消息双方合作物质基础的优化,更好地探索现代化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优化层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真正的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机制探索之中。 4新能源汽车产业之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构建思路 我们都知道,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校企共建以及实训基地体系的完善,可以为企业培养专业的人才。无论是人才优化还是企业社会效益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充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强化资源整合,可以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完善取得良好效果。一般来讲,在对策略部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阐述如下: 4.1完善资源整合,构建科学的合作机制 在对全新的发展形态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职责、校园人才培养职责,更好的对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内容进行全面的落实,既要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进行落实,也要结合具体的激励政策和激励方法,充分把握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内容的明确。尤其是要理顺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制度和环境。通过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规模合理企业的筛选,进一步的对长期稳定的合作形态进行有效的打造。一般来讲,学院领导、车间负责人和带队教师,要形成三级管理小组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用的落实,通过统一管理,可以真正的在实际生产之中,做到科学、从容、迅速。在全面考核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优化,对于新能源产业体系的健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4.2优化校企融合,展现多元化的合作培养模式 当然,在对新能源产业专业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该专业发展的重要需求,重点将教学与服务进行紧密结合。在对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内容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建设等进行优化。通过企业实践能力提升等工作的推动,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对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生活实际。对专业实践思路进行探索。在课堂之中,可以融入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可以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的发展形态。与常规汽车进行对比,拓展新能源汽车操作的专业性,使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另外,在对校企优势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要科学的制定具体的生产实习计划。结合企业需求。做好流程准备,优化学生的选拔工作。挑选技能高、思想素质优,具有担当精神的学生,协助学校以及代替教师完成最终的培训和实训任务。在对实训基地运行机制进行落实的过程中,要通过良好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训练,最大程度上培养扎实基础的专业素养。结合岗位需求,要及时的对课程设置进行全面调整。根据合作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在优化培训课程和教材细节的过程中,要重点对生产实践思路进行全面拓展。 4.3构建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运行机制 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面向区域产业和企业发展,对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运行体系进行构建,可以加强各类生产要素交易要素的整合。要结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体系,对合作育人的需求进行凸显。通过资源共享机制的优化,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校教学环境和企业线上环境之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对接。要充分了解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训教学工作机制的合理分配,使实训设备实践指导达到良好效果。与此同时,要对线上开放课程平台进行全面构建。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的进一步挖掘,将整体的课程教学与线上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结合。尤其是要搭建信息化平台,在企业当中观看生产流程、生产过程现场。依托企业提供的生产项目,进一步的开发仿真实训软件。在校企共建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交流运行机制。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以合作发展为基础品牌共建机制的落实,要构建品牌合作项目。比如,新能源产业体系的推广,要结合具体的品牌产业链,加强发展规律的优化,使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4.4面向市场,优化产业发展思维 当然,在对校企合作共建区域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要通过行业主导和学校主导动能发挥,对校企一体建设机制进行全面落实。通过产业思维的完善,重点对市场共创校企资源优势发挥的导向作用进行发挥。与此同时,优化内控管理。在对新能源汽车操作内容进行把握的过程,要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科学,将工作实践的知识和现实带回到学校之中,使教与学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促进。比如,在对新能源汽车专业当中的汽车构造和维修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也可以进入到企业,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充分考虑到制造纯电动车的优势和具体目的,并完善在校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加科学正常。 5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在新的发展时代,充分把握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校企共建科学发展以及一体化体制构建的重要价值,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创新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发展优势。通过专业内容的展现,使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正确的认知,对于国家发展政策的全面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2]贺民,王俪颖.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校企共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1):130-131. [3]金希计.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J].内燃机与配件,2021(19):247-248. [4]贺文建,白晶.校企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汽车工程系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3):139-141. [5]胡应坤,吴国俊.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改革与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284-285. [6]龚文资,周雪峰,王凤军,李小卫,苏忆.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的探索与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1):65-68. 作者:李盛福 甘礼宜 张忠其 林万凭 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广东省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典型模式 (一)以广州医调委为代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广东医调委”)由广东省司法厅批准设立,于2011年正式挂牌运作,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其经费来源于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广东省卫健委、医院协会聘任的“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全省统保项目”的保险经纪顾问。它承担参保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中间人”角色,职责是对参保医疗机构提供保险经纪服务并办理保险有关事宜,协同参保医疗机构进行后续理赔。共同承保广东省医疗保险的的几家保险公司,将25%的保费交给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再由其支助医调委的全部经费[1]。故广东医调委及其下设分支机构为市场化运作模式,本文选取广东医调委下设的广州公益医调委(简称“广州医调委”)作为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代表。1.调解流程。“保、调、赔、防、管、法”相结合,以“调赔结合”为核心,是广州医调委解决医疗纠纷的运行机制。“保”即以医疗责任保险为配套保障,“调”即以评鉴作为调解方式,“赔”即医疗纠纷定责后按医疗责任保险合同进行赔偿,“防”即协助医疗机构、相关行政部门防控医疗纠纷,“管”即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法”即坚持依法调解。其特点为处理、定责及调解均通过第三方,通过多个第三方来实现相互制衡[2]。广州医调委采用“背对背”式调解方式,即尽量不使医患双方直接沟通。调解员依据专家意见对医方和患方分别进行调解,这一过程中,调解员相当于医方、患方、专家之间的信息传达者。2.模式特点。理赔更为公平。经专业调解以及医疗、法学专家的评鉴后,医调委出具调解报告,对医疗纠纷责任、赔偿情况作最终认定,保险公司依据报告及赔偿标准进行赔偿,完成纠纷的调解与结案。广州医调委的加入,改变了保险公司自判自赔的理赔模式,有效避免保险公司“耍赖”、少赔、不赔的情况发生,令理赔流程更加公平。 (二)以深圳为代表的民营第三方运营模式 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简称“深圳医调委”)为全国首个个人创立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因其自行筹资、接受公益捐赠的经费来源方式,使得深圳医调委在调解中完全独立于各方。1.调解流程。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可向深圳医调委申请调解。在双方申请调解后,深圳医调委对进行案件“审理”,若案件符合受理条件,医患双方于7日内向医调委提供相关资料。医方需提交的资料包括各类证书及证明、诊疗经过、陈述书等,患方需提交的资料包括身份证明、诊疗经过及陈述等。2.模式特点。深圳医调委为个人建立并自行筹集经费来源的民营第三方公益组织,其筹资方式主要来源于开展相关普法宣传、申报政府项目以及接受企业、个人赞助等。同时调解不向医患双方收取费用,完全独立于医方、患方、保险方,是三种模式之中最为公平、最为中立的。但也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深圳医调委的资金运转并不顺畅。 (三)以东莞为代表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东莞市医疗争议专业调解委员会(简称“东莞医调委”)于2013年10月经东莞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是广东省第一批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组建的医调委,在运作中取得了巨大成效。1.调解流程。与广州医调委采用“背对背”式调解不同,东莞医调委采用医方、患方、医调委三方面对面调解的形式。在调解流程安排上,采用纠纷双方轮流陈述方式,即先由一方陈述完毕后再由另一方进行陈述。患方在陈述过程中应提出自身诉求,包括经济补偿及其金额。待双方陈述结束后,由主持的调解员进行总结,并分析医方关于诊疗方面的说明解释,最后对双方进行责任认定[3]。2.模式特点。政府购买作为财政拨款是东莞医调委的运作经费来源,其部分工作人员拥有事业编制。同时,通过招聘专职医调委调解员参与调解。东莞医调委通过绩效工资及“以案定补”工作补贴作为物质激励手段,以及评选“先进个人”“先进小组”等荣誉称号作为非物质激励措施。但东莞医调委所采用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使得医患双方普遍认为东莞医调委属于行政单位,使得医患双方降低对其的信任。经调查,东莞市内过半数医方认为医调委属于行政单位,医方倾向于选择第三方调解,而患方则更倾向于自行协商。以上三种模式间相互独立。但民营第三方模式中的民营组织可以通过竞标等方式成为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中的第三方组织,为政府提供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项目服务,而东莞、佛山、广州等地市则同时存在数个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或是存在数种医疗纠纷第三方模式。 二、广东省三种典型调解模式的运行情况比较 (一)调解机构独立性 深圳医调委自行筹集经费、不接受商业赞助的方式,完全独立于医、患、保险、政府任何一方,其独立性最强。东莞医调委属于政府购买“人头”模式,患方时常误认为东莞医调委是行政单位而质疑其中立性,认为其在调解过程中会偏向公立医院。但东莞医调委运行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定额补助拨款,与公立医院间并无直接关联,加之东莞市所有公立医院均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医院无需自行承担赔偿费用,故东莞医调委独立性较强。广州医调委因其运作经费直接与保险经纪公司挂钩,其独立性饱受公众质疑。但广州医调委通过合同形式固定保费,以佣金形式按一定比例支付给保险经纪公司,再由经纪公司发放医调委经费,同时在省司法厅、省卫健委、省公证处进行公证,使医调委经费不受任何一方的制约。广州医调委明确了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通过两个第三方平台使其不受任何利益方的牵制,保证其独立性,但也因筹资渠道无法完全脱离于保险方这一“先天性不足”,独立性在三种模式中偏弱。 (二)调解结果有效性 广州医调委的“调赔结合”模式,经司法确认后保险公司将按照调解报告及赔偿标准进行赔偿,确保调解结果执行到位,故广州医调委调解的有效性最强。深圳医调委虽然与保险方联系不强,但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在全省首推在线司法确认,并与深圳医调委联合启用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使得在线完成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在快捷司法确认的背景下有效避免了任何一方任意反悔的情况,故深圳医调委调解的有效性次之。东莞医调委的调解流程与深圳医调委相似,但由于东莞医调委司法确认途径依然是传统的司法确认,耗时更长,故东莞医调委调解的有效性较弱。 (三)运作资金稳定性 东莞医调委经费来源于市财政定额补助拨款,其稳定性最强。广州医调委的资金取决于省内医疗责任保险的总保费,而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将在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大力推广医疗责任保险,在此背景下,医疗责任保险的总保费将呈稳定增长趋势,故广州医调委的资金稳定性也有较强保障。深圳医调委由于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故其运作资金稳定性最弱。上述三种典型调解模式及其运行情况的差异,可参见表1。 三、广东省三种典型调解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化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中立性与公正性受疑。在实践中,中立性与专业性是判断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是否具有公信力的标准[4]。以广州医调委为代表的“调保结合”市场化运作模式因其通过江泰保险经纪公司进行筹资,与保险方联系密切,令其中立性与公正性饱受质疑。2.司法确认程序冗长。因人民调解的调解协议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只能靠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在实践中广州医调委多采用将调解结果送至法院进行司法确认,以此增强调解执行力。但由于广州地区普遍采用传统的司法确认程序,手续繁杂、时间冗长,增加了调解过程的复杂性。 (二)民营第三方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运营资金不稳定。深圳医调委采用自行筹集经费方式,其运转资金主要来源于给医疗机构、街道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的宣传与授课、申报政府相关采购项目以及接受企业、个人的赞助等。但这些资金来源其实并不稳定,从而导致医调委的运营总体上较为困难[5]。2.内部激励手段不足。深圳医调委拟建立国内第一支专门协调医患关系的义工队伍———深圳市谐和医调服务志愿者总队。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为医调委调解过程提供人力支援。但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只有记录志愿时长与发放荣誉称号,难以调动内部积极性。3.医调委与保险方衔接不顺畅。深圳医调委在医患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会把调解协议、病例等资料送至保险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后,保险公司再依据医疗责任保险协议向患者赔付。由于深圳医调委与保险方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程序,也无法对保险公司进行干预,导致经常出现保险公司拖赔、少赔和拒赔的情况。 (三)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派驻机构分布不合理。以东莞为例,东莞医调委总部位于南城街道,在大朗镇和长安镇下设2个派驻工作站仅处理本镇的案件业务。而东莞医调委总部的服务范围则囊括了除长安、大朗2个镇街以外的32个镇街,案件受理区域横跨东莞全市。由于派驻工作站数量少、分布不均、服务范围集中,导致总部需处理市内绝大多数医疗纠纷案件,影响了东莞医调委整体调解效率。2.宣传力度不足。东莞医调委的组织架构中并没有负责宣传的人员。以“东莞医调委”为关键字,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查询相关信息,仅能查询到为数不多的新闻报道。而“东莞市医调委社工”官方微信公众号内仅有2018年发布的9条推文。相比之下,广东医调委与深圳医调委除了设置官方网站,其微信公众号也保持日常更新,并在微信公众号内上线调解帮助及在线答疑功能。由此可见,东莞医调委宣传力度较弱,无法满足日常宣传需要。四、广东省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优化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稳定的筹资渠道是第三方调解机构高效、可持续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探讨的三种模式筹资渠道各有优劣,更为理想的模式应采取“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其他筹资渠道为辅”的复合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既保证了调解公信力,使调解更为中立,还为调解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以确保医调委正常运作。其他筹资渠道为辅,一方面为调解员提供更多的物质激励,激发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与保险方相联系得以牵制保险公司,实施调赔结合,避免保险公司少赔、不赔、延赔的情况。 (二)优化司法确认机制,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因调解双方所签订的调解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只有法律约束力,签订调解协议后依然可以选择不履行,易导致调解结果化为乌有。因此签订调解协议后进行司法确认,一般都作为各医调委调解成功后的最后一个步骤。但现实案例中时常会因司法确认步骤多、时间长而出现在司法确认前其中一方反悔、毁约的情况,导致调解功亏一篑而进入诉讼阶段,加剧司法资源的浪费。而深圳医调委与福田法院达成的在线司法确认机制是三种模式中最为方便、快捷的,可在签订调解协议后1小时内完成司法确认,减少司法确认的手续与时间,客观程度上强化了调解效力,在对其他模式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一机制经验。 (三)完善保险与调解的衔接,保证医疗纠纷案件有效了结 根据前述五部委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责险参保率应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达到90%以上。这一举措说明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行为相关联已是大势所趋。市场化运营模式中的以“调赔结合”为核心是其最大特点,第三方调解的同时,也确保了保险公司对理赔结果的实现,保险公司根据医调委出具的调解报告,对医疗纠纷责任、赔偿情况进行认定和赔偿,完成纠纷的调解与结案。调赔结合保证了医调委与保险方的强关联,这一关联直接影响调解能否顺利结案。其他模式也应学习调赔结合方式,完善保险与调解衔接机制,保证医疗纠纷有效结案。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民众对医调委的认知 广泛宣传对塑造医调委良好形象十分重要,但社会公众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或是当地医调委的了解十分有限。以东莞为例,一项医患双方对医调委的知晓率调查显示,医方对医调委的知晓率为58.8%,而患方对医调委的知晓率仅为36.1%[3]。可见医患双方对第三方调解的认知仍不充分。这与医调委在宣传上的欠缺有直接关联,东莞医调委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后暂停更新,深圳医调委、广州医调委官方网站则从2018年后暂停更新,社会公众缺少了解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的渠道与途径。各地医调委应强化社会宣传,适时主动出击,与行业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和志愿服务等活动结合,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在活动中增加医调委的曝光度与知晓度,让“有医疗纠纷可以找医调委”的概念深入群众生活,成为医患双方共识。 作者:梁贵钦 翟方明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一、引言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基于P2P网络路由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这种技术首先被应用于比特币领域,2009年比特币发行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挖金”热潮,从而激起人们对于比特币最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兴趣。区块链以共识机制为基础,同时具备去中心化、难以篡改等优点,它既是一项技术革新,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对于会计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会计高度中心化带来的信息不透明,可靠性存疑等问题可以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结合解决,德勤的Rubix企业区块链平台以及金蝶、知链等平台都是对区块链技术与传统会计结合的尝试。 二、区块链+会计 1.区块链的应用分层 第一层次是简单的数据存储,即将数据直接存储在区块链上做永久保存;第二层次是逻辑化处理,即处理复杂的逻辑数据,比如组织身份认证,将名字、地址、时间、状态、区块号、交易号等进行绑定;第三层次是流程化应用,即处理复杂交易过程,比如货币兑换,跨境支付、核验等多环节操作。区块链的三个层次的功能可以为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提供技术基础。 (1)会计确认、计量 参与区块链系统的每一个节点都会备份完整的数据信息副本,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参与核验,根据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特点,处理会计数据时,对于每笔经济业务涉及哪些会计要素都必须得到区块链上所有成员的认可,这种机制就完全保障了会计要素确认的准确一致。同理,每个节点都保存有全部的交易信息数据,所以每一个节点都会参与验证交易的真实完整,区块链的链状结构使得每一个影响计量属性的元素都相对透明,消除了信息不对等带来的漏洞,每一笔交易都必须获取全部节点的认证,才能进行记账,避免了不规范流程操作带来的会计舞弊现象。 (2)会计记录 区块链中的broadcast(广播)插件功能要求所有交易在整个区块链上进行广播,这体现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财务系统中加入去中心化设计,避免了对会计记录和信息数据的篡改,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舞弊与差错的风险。 (3)会计报告 区块链技术与会计融合之下,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再依赖企业主动披露,系统可以按照系统内置的时间周期进行自动披露,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主观意识为主导,而区块链模式下变成了以客观信息为主导,根据信息需求主体的要求进行披露。 2.区块链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目前企业会计工作还是以集中式账本为主导,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都必须取得第三方专业审计人员的严格审计报告,但是审计人员自身的主观性影响或者由于自身专业技术局限会对审计结果带来差错,所以会存在潜在审计风险。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极大的主观操作性,所以信息需求者之间会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可能会利用漏洞来欺诈投资者和监管者等。区块链技术特有的优势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甚至会带来整个会计行业的变革。通过区块链技术,会计记录一经确认便不得修改,永久可追溯,减少了人工干预带来的主观性问题。其次,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大量的成本,比如记账成本、审计成本等,而区块链会计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成本。如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可以极大程度提高结算流程效率,将目前会计工作以小时计量升级为分、秒计量,大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区块链应用到会计系统中,每一笔交易确认和结算大部分都是自动化运行的结果,极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交易一旦获得区块链上每一个授权节点的认可,就可以被系统自动记账,同时将数据备份到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的账本里。最后,区块链技术的优势缩减了会计处理周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实时审计也为会计工作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区块链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区块链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手工记账、报账的模式,将海量的数据存储到各个节点。若会计人才没有系统的会计知识和数据处理的技能,不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就难以做好基于区块链的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才应掌握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工具方法,结合海量的数据去分析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帮助企业制定决策方案和战略地图。区块链是集信息技术、数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为一体,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拥有强大的专业能力,还要深入学习金融、计算机编程等学科的知识,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储备体系,成为复合型人才。会计是面向未来的,区块链改变了必须经过第三方中介才能达成交易的传统方式,建成了共识机制,这种现代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四、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会计系统中的应用模拟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会计系统中使用到的技术原理包括智能合约、三方记账、数据上链后不可篡改、实时进行验证、自动化处理以及数据路径溯源等。智能合约编写完成内嵌在系统内,有助于快速交易的完成,并催生了一个新的岗位合约会计,有别于传统会计,合约会计必须熟悉企业业务流程、预算决策等企业日常工作。 1.德勤Rubix企业区块链平台 德勤在2014年主导推出了Rubix平台,Deloitte'sPermaRec是该平台应用最成功的一个项目,其实质是全球性的分布式账本,事务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实时访问数据,进行实时全面审计以及自动报税。分布式账本的特点可以极大程度消除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所以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真实透明程度,从而降低了审计成本。通过分布式账本的优势,采取三方记账的方式,颠覆了传统会计的记账、审计以及档案管理方式,简化了支付流程(特别对于跨境支付),降低了支付成本,并且对于区块链上所有数据采用永久可追溯的保存方式,不可篡改,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国内一般贸易企业为例,通常情况下都以人民币为本位币,企业跨境支付业务一般会涉及很多环节,需要进口方、出口方、进出口方各自的银行和中间货币清算行的共同参与。传统模式下跨境结算需要3-7个工作日,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中间手续费,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慢(见图2)。Rubix模式使用的区块链技术,直接可以跳过中间金融机构的操作流程,原来以天计数的支付时间,直接变成秒级支付,直接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大幅提高了资金利用率。Rubix平台可以完全取代中介,企业通过Rubix平台上的数字代币进行交易,实现点对点的交易,进出口方各自的银行以及中间清算机构都不再需要,直接导致交易成本的下降。Rubix提供其客户访问多个分布式共识平台,取代的传统模式中的“中介”,形成一种“三方记账模式”。例如,甲企业与乙企业发生交易,并且两家企业都建立了区块链会计信息系统,那么在交易发生时双方可以同时记账,最终形成甲企业账本、乙企业账本和第三方账本,在第三方账本中详细记录了甲、乙企业账本记录之间的联系。区块链中每一个区块必须获得区块链上所有节点的验证才能打包上链,一旦上链所有记录永久可溯源并且不可更改。在Rubix模式下实现了点对点的交易,特别对于跨境支付业务来说,节省了大部分交易费用,提高了资金利用的效率。德勤推出的Rubix企业区块链平台已经获得很多企业的认可,在Rubix平台上建立区块链财务系统。Rubix当前的业务模块主要有四类,如交易对手确认、实时会计和审计、土地登记、忠诚度积分等。借助Rubix平台开发的企业级区块链应用平台,主要有去中心化交易所、即时支付、医疗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去中心化是Rubix模式的存储模式,数据信息被存放在私有链上永久保存,获得用户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企业的每一笔交易,而每一个用户节点都有对应的加密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知链区块链会计系统平台 知链区块链会计系统平台是基于Rubix模式构建企业超级账本结构(HyperledgerFabric),超级账本结构的基础原理就是区块链,整个应用平台由不同的组织和节点(Peer)构成,这些组织节点通过通道进行连接,必要参与的节点加入到通道中,依据联盟链的特点进行互相交易合作,并共享以及管理完全一致的账本和智能合约。以制造企业采购业务为例,知链平台基于以上的区块链设计框架,结合企业组织框架和部门岗位设置,首先需要创建联盟链,构建基础环境,接着做链上企业信息维护,包括制造企业和与其相关的供应商、工商部门和银行等相关机构的信息,将所有涉及的单据上链,永久保存到区块链结构当中。在平台当中可以进行用户权限设置,权限范围的限制可以有效控制信息的加密程度,避免信息外泄,将责任人缩小到一定范围内,降低监控成本。在供应链上,供应商的选择是企业采购业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所以供应商所有的营业执照和信用评级都必须上链,作为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在对供应商综合选择以后,要考虑隐私数据库的选择,将必要字段选择为世界状态,保护数据。所有的采购业务前期准备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本质上是单据在各权限操作人之间的传递。根据制造企业的采购业务特点,首先由部门提交采购申请单并审核。再传递过程中需要用到区块链非对称加密技术进行信息加密,其中数字签名是识别信息真假的重要依据。制定采购策略和签订合同之后,将采购合同在链上以数字摘要的形式进行加密传输,传递到对方企业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整个传送过程保密程度比较高,有效避免了信息的泄露以及篡改。接下来供应商发货并开具发票,开具的区块链发票上链进行永久保存。商品通过物流到达制造企业入库,向制造企业财务部门提交付款申请并支付货款。最后进入记账环节,根据区块链发票以及采购合同等,编制记账凭证并保存。以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处理为例,体现出区块链化的分层技术:接入层、合约层、应用层、共识层、激励层和数据层。首先企业信息上链在接入层,记账规则、支付条件、合约条款等在合约层,信用等级评估和财务处理在应用层,共识层信息有hash值、POW/POS,激励层有分配机制和发行机制,最后数据层的信息有支付、财务和物流等数据。应用平台基本还原了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全过程,覆盖了业务流程中的全部部门以及人员,分别给各个人员设置对应的权限确保联盟链中信息的安全。但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对后台服务器的考验比较大,当同时在线人数过多时,服务器的稳定性欠佳,需要更进一步的调试和升级。同时对于单据的传递到最后记账环节,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会计人员进行记账,增加了信用风险。 五、总结 目前国内区块链会计系统平台的选择还是比较少的,基本是以德勤推出的Rubix模式为基础,在此模式上进行平台和模块的设计,突破创新点比较少。一般来说,新兴领域和学术热点的出现往往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去跟进,德勤的概念化区块链会计通过全球化的Rubix平台已经得到比较好的实践,但是对于多产业、多领域的整合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国内来说,本土化的平台越来越多,知链平台就可以看出研发人员对简化区块链会计工作流程做出的尝试,但还是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有待加强,比如对于人员权限和数据传递加密的过程不够详细,用到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更明确地体现到模块设计当中去。目前国内对区块链的热度比较高,而区块链与会计的融合也是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必须加快区块链与会计工作相融合,降低各项成本,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赋能实体产业。区块链的出现要求现代会计人才不仅限于会计专业本身的素质培养,还需要与大数据编程等学科相结合。 作者:杨颢颐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经济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高科技逐步深入商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传统发展战略、经营模式及营销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品牌发展的需求。而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作为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不仅见证了陕西工商业的发展历程,也凝聚着丰厚的陕西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因此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的经营与发展对于陕西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百姓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餐饮需求的变化、消费群体年轻化等因素,都给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顺应时代要求、克服发展中的困难,重振老字号品牌企业的“金字招牌”也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为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的现状、问题,寻求破局之道,对于激活品牌、创新品牌、发展品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老字号品牌的认定工作已经从商务部扩展到各省市的商务厅以及各地市级商务局。经统计,陕西省共有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26家、中华老字号品牌27个,商务厅认定的陕西老字号企业100家,老字号品牌101个。就陕西老字号品牌而言,呈现出两个特点。 1.1地域分布 调查显示,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老字号品牌居多,其中西安作为陕西省经济和文化中心保留了最多的老字号品牌,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特征。 1.2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来看,陕西老字号品牌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批发、零售等9大行业。其中餐饮业的占比最大。因此本文将重点选择餐饮业陕西老字号品牌进行研究,分析其经营困境、制定创新策略。 1.2.1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发展困境 陕西省商务厅对陕西省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调研结果显示:陕西省有6个中华老字号品牌面临发展困境,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其中有5个属于餐饮业。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老字号品牌价值排行榜显示:陕西餐饮老字号的品牌价值逐年下滑。2006年西安饭庄品牌价值排名第67位,老孙家饭庄排名第72位,2007年西安饭庄排名100位,而在最近几年的老字号品牌价值排行榜中,陕西餐饮老字号已无上榜。创新一直是老字号品牌前进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在餐饮市场品牌竞争激烈的时代,失去创新精神,品牌也会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根据实地调查,走访各管理机构及典型企业,发现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在现阶段运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市场范围局限。 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多以陕西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菜品迎合陕西饮食口味,主要面向陕西地区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正是由于其文化的地域性和目标群体的固定性,使得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向外扩展的难度较大。受陕西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餐饮企业向外扩张的意愿不强、能力有限。随着四川火锅、粤菜等其他菜系占据市场份额的增大,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品牌的竞争,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较为典型的例子,以经营陕西特色菜“葫芦头泡馍”为主的某公司只有三家分店,且都分布在西安市,而全聚德作为“北京烤鸭”的代表已经在全国有了113家店,分布在包括西安在内的全国各个地区。 (2)产品结构单一。 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但这也加剧了其因循守旧、固守陈规的特点。为了保持其独特口味、稳定消费群体,常常几十年专注于特定的少数几种特色菜品的经营,产品种类缺乏创新发展,产品结构单一。西安某餐饮长期以来主打的菜品,也局限于葫芦鸡、松鼠桂鱼、金钱油塔等少数传统菜品种类;某水饺企业、羊肉泡馍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西安风俗饮食特色的代表回坊,每个摊位更是靠长年一两种特色小吃维持经营。 (3)在品牌定位、产品档次上存在空缺。 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其品牌定位多属中低档,面向大众消费。高端品牌市场空缺,产品档次有待提高。目前陕西老字号餐饮企业,从就餐环境、菜品档次、价格等方面均以中低档为主,表现出高端品牌空缺的问题。以西安市为例,老字号餐饮品牌中中高档品牌屈指可数。除西安饭庄、老孙家、德发长等稍具规模的老字号餐饮企业外,其余餐饮品牌主要是中低档餐饮企业。 (4)技术发展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纷纷应用于餐饮领域,促进了餐饮业生产流程自动化的进程;中央厨房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菜品口味的统一性和高品质。但大部分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在生产方面仍继续着传统的手工作坊形式,这也成为制约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人工操作的生产效率是有一定上限的,难以和标准化作业的流水线相比,极大的制约了其生产的规模化;另一方面,手工作坊式的模式需要在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以人工为主,这又造成了生产流程的不可控,难以控制产品品质,不利于品牌的标准化管理;同时人工成本的提高也会造成营收利润的下降。以魏家凉皮为例,其靠着中央厨房式的一体化管理迅速扩张,连锁店覆盖范围遍布全国。 (5)产品创新不足。 随着消费者爱好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关注地方特色的同时,实现产品创新。老字号也要有新意,创新是防止品牌老化的不二法宝。然而,陕西老字号餐饮品牌的经营却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仍习惯于卖方市场的模式,“我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就餐环境、产品口味、包装、销售方式创新不足,过度依赖老字号品牌的“招牌菜品”,缺少吸引消费者视线的“新菜品”“创意菜品”。 (6)营销渠道发展不完善。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品牌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不同营销渠道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整合;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消费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信息,而是掌握了信息接收的主动权。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营销渠道的建设尚不完善,未能体现数字经济下营销渠道建设的特点和优势。一方面,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对线上渠道的开发并没有覆盖生产、销售、服务和售后的各个环节,对互联网的利用仅限于线上消费渠道的建设。而对于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渠道的建设不够完善。只有西安饭庄、同盛祥等个别品牌有线上官网及网络宣传。另一方面,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的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线上营销渠道和线下营销渠道的消费数据没能互通。例如,消费者线上消费的反馈数据没应用到线下渠道的经营改善上,线下的客流量数据也没能充分引流到线上营销渠道中。 2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的创新思路 2.1以大数据技术助力老字号品牌定位差异化 在粉丝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红品牌越来越盛行,但也导致了餐饮行业的同质化,而找准品牌定位就显得尤其关键。陕西餐饮老字号的品牌定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产品属性、产品利益、情感体验。(1)产品属性,即品类定位。每个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都有几个知名度较高的核心产品,如西安饭庄的葫芦鸡、老孙家羊肉泡馍、德发长水饺,这类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选料、配方、制作工艺,传承几代人,与陕西、西安风土人情合体、经历历史风云变换、甚至还包含着历史故事。凭借这些核心产品使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具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时代的变化、消费者口味的改变、市场竞争的压力、新技术的问世、经营环境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给老字号餐饮品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从品类定位角度看,陕西老字号餐饮品牌可以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全面调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找准消费者需求特点,以核心产品为中心,开发出创新产品菜系。有效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在创新中实现品牌的提升。(2)产品利益,即价格档次定位。不同的餐饮老字号品牌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资源特点、发展战略,在价位档次上找准自身定位。从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建设全局来看,也应该合理引导,满足各类各层次消费者需求。第一,要有适合大众消费特点的老字号餐饮品牌,价格实惠、口味独特、网点布局合理方便。第二,要有代表整个地区、城市形象的官方老字号餐饮品牌,这对于城市形象、旅游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也要有高档次的,规模较大,环境优越的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真正实现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对市场需求的全面满足,在创新中扩大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宣传陕西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3)消费者情感体验,即文化定位。消费者情感方面的消费体验也有其不同的需求,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满足不同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情感体验需求。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多品种菜系、不同价格档次,不同就餐环境、不同就餐体验的陕西老字号品牌体系,正是全方位满足顾客需求,提供不同消费情感体验的有效措施。借助数字化技术,全面搜集市场信息,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建立满足不同情感体验的老字号餐饮品牌体系,助力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发展。 2.2以新媒体技术推动老字号餐饮品牌传播多样化 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内容方面积极创新:首先,在传播渠道方面,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一方面应结合消费者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在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以及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建立官方网站,在传播品牌信息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建设虚拟品牌社区,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其次,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要做好线上传播渠道与线下传播渠道的融合布局,做到“线上传播,线下体验”。在线下渠道的布局中应体现线上传播的文化元素与热点元素,而线上渠道的布局也应弥补线下传播成本高、辐射范围小的缺点。 2.3以虚拟技术支撑老字号品牌体验场景化 虚拟技术的发展运用使消费者可以跨越时间距离去了解陕西美食的历史由来;也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去领略三秦大地不同地区的风味美食,方便又形象。一方面在体验形式上,通过搭载数字影像技术,打造数字餐厅。将美食、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技术上集声、光、电一体;内容上集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味觉体验、嗅觉体验以及触觉体验为一体。通过投影以及3D技术使消费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另一方面在体验内容上,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应针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展开深入探索,围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用餐氛围,营造良好的品牌文化氛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汇入一定的“潮流文化”;在坚持品牌文化内核的同时创新品牌价值,形成包容性的文化创新氛围,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3总结 西安饭庄的葫芦鸡、德发长的饺子宴、同盛祥的羊肉泡,以及贾三的灌汤包等,这些老字号品牌产品既是陕西人的记忆,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面临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多重压力。因此,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也应跟上数字技术发展的脚步,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品牌定位上注重差异化;在品牌传播上注重多样化;在品牌体验上注重场景化,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在品牌延伸上注重体系化,扩大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与市场面。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创新陕西饮食老字号品牌,使其在新兴数字化时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树立城市与品牌形象、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同时也在陕西餐饮老字号品牌创新战略的指引下创出更好的营销业绩,使百年老字号金字招牌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关于认定第一批“中华老字号”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6-11-07. [2]关于首批认定“陕西老字号”的公示[EB/OL].陕西省商务厅,2020-12-18. [3]陕西省商务厅关于认定第二批“陕西老字号”企业(品牌)的通知[EB/OL].陕西省商务厅,2022-01-26. [4]陕西省商务厅关于报送老字号发展情况的函[EB/OL].陕西省商务厅,2017-11-30. [5]贾筱昱.“五感”体验在餐饮老字号品牌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8):3- [6]张安琪,付译婷.四川“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07):23-25. [7]张子涵,向永胜,戴慧倩,等.餐饮老字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知味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8):39-40. [8]余明阳.品牌学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李费飞.数字经济时代老字号品牌跨界创新影响因素与营销对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2,(04):13-18. 作者:陈瑛 刘兰芳 任乐晶 刘红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我国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模式,由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和普通高校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构建能够突显和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完全脱离常规本科的教育规律,在本科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突出行业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 1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严格要求其实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部分本科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调整课程体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目前依然很难平衡存在的现状。部分高校的理论课程较多,理论和实践课程基本都在课堂中完成,学生不具备相对应的实践经验,对于今后的岗位需求存在落差。针对这些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极大的发挥教师的作用,改革课程体系做好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提升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工匠精神,既可以体现学生对自我价值的体现,也可以完整的表达学生在创作产品时的意愿和想法,在创作过程中呈现专业技术和自我对产品的构建和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工匠精神不仅传递的是一种技术更能建立师生的情感交流,传承技术和匠心,工匠精神更是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1]。 3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渗透的有效策略 3.1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 传统的课程体系在设置的时候基本是从学科、专业的自身建设出发,由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共同设置课程,设置的课程没有对企业和行业进行充分的调研,部分课程的设置已经脱离市场的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后对于岗位的能力要求存在极大的落差。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保持一致性是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条件,根据人才能力的最终需求反向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以行业企业需求入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准确的市场调研数据基础上,根据数据的结果来调整和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模块,以课程的学习能力达成实现最后的毕业要求能力达成[2]。并通过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进行多元评价,形成良性的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重新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3.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重构课程内容 更新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打造一体化的高效教学课堂。课程内容立足于服装行业企业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将岗位能力分解为学习性的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项目训练和职业素养,依托能力的提升完成能力的达成。采用主体任务驱动、个性化学习和PBL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教学的创新性[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课程有机穿插融合问题导入模式、互动研讨模式、思育智育结合模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引入先进、新颖内容,集科学性、趣味性、拓展性和思政教育于一体,兼顾传统的问题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迁移、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组织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逻辑推理、归纳总结,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和探索专业课程知识。 3.3双师型、艺技融合的教师团队建设 在双师型、艺技融合的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需要团队教师深入企业,把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企业的需求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深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紧贴企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任教师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在更好地讲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操作,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教师不仅要深入企业还需要在企业中学到的最新知识和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高校教材的课本知识内容由于流程、编写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知识内容更新的速度比较慢。教学团队可以跟企业合作开发应用型教材,教材内容可以直接是企业的标准和技术支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具有绝对的参考性,教学团队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不再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还可以强化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4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班,校企合作过程中邀请一些具有扎实经验的企业人员给学生讲课、答疑解惑。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验,引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案例。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加强产学研的互动,企业的用工需求和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只是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校企双方针对各自的需求,可以共享双方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生的教学情况和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发布在校企共建平台,企业也可以将人才需求、培训资源、行业发展以及技术趋势等要求展示在平台。校企在平台上可以实时互动、对接需求,建立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交流。校企合作共建教材、远程工程师授课指导等方式都可以将校企合作的模式最大化利用,形成长期稳定而有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项目制教学,开设项目班从大学本科三年级开始,基于行业企业需求开设相对应的项目班进行项目制教学,项目班以企业项目为课程教学目标,从项目的实施、开展、落实到最后的成果都按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实施,企业导师在学期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并实施阶段性教学,可将整个教学过程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监督和指导,并通过对学生的多元测评,反馈修改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形成可在学校中实施落地的项目制教学。 4“工匠精神”视域下的服装类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施路径 4.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为原则,将课程体系框架确定为五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应用教育课程模块、双创教育课程模块。同时结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特点,对应主要的课程目标,在不同学期设置不同类型的产教融合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方向进行项目的选择[4]。 4.2产教融合项目教学的实施 在产教融合项目教学中主要以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学习过程的引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完成项目的主要实施者。整个项目教学分为六个项目过程:设计解读、市场调研、设计规划、设计表现、服装制版、服装工艺。整个项目过程主要以企业项目为主线,围绕企业项目完成项目制作的整个过程[6]。 4.2.1设计解读 设计解读作为项目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根据企业下达的产品研发单,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分组讨论,确定整体的设计方案初稿。学生整体的设计流程中主要包括:设计主题确定、灵感搜集、主题趋势研究、调研手册制作、设计理念确定、主题创意板制作、设计规划和拓展、样板制作、工艺制作。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资料整合和分析的能力。 4.2.2市场调研 第二阶段主要是市场调研,熟悉项目服装调研方式及调研操作的细节内容,掌握品牌服装市场的整体情况及相关实践性的问题,了解项目服装当前的流行趋势,服装产品相关的信息资讯,掌握服装项目任务过程,能撰写完成的市场调研报告。制订工作计划,分组讨论,完成调研报告初稿。主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解读流行信息的能力。 4.2.3设计规划 设计规划部分主要是进行主题、色彩、面辅料、风格的确定,最后制定主题板。学生在这个项目阶段能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数据,能够把调研知识应用到小组设计方案中,并通过小组产品的灵感来源、主题方案策划,设计制作主题灵感板。明确各组任务,深入设计主题,从各个元素确定整体构思。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2.4设计表现 本阶段项目的学习主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的构思方法和设计程序,利用各种可能的材料进行系列服装的表现、掌握从设计草图到效果图的全过程操作。通过草图的绘制进行款式的选择,确定好款式后进行开展后期制作。 4.2.5服装制版 系列服装设计是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款式设计是创造服装的立体造型,结构设计是将立体形态分解成平面的裁片,工艺设计是将平面裁片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重新组合成立体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在整个系列设计与制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款式设计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通过结构设计过程分析,把握服装的立体形态,选择相应的结构形式,绘制成符合款式造型特点,准确反映服装规格的平面图。在结构平面图衣片轮廓线的外面加放缝份和贴边量,最后剪切成服装样板。服装样板是生产制作服装的图纸,通过确定的款式图先进行标准码的制版,按照产品的规格系列及好型配置,利用标准样板进行推板,制作后期工艺制作或工业生产所需的全套样板。 4.2.6服装工艺 系列服装的工艺设计与单套服装工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类似,不同的是需要综合考虑面、辅料的用量,排料时可根据材料品类综合排料。首先项目小组根据确定的款式进行工艺分析,主要分析款式特征、工艺要求、工艺流程。其次进行裁剪准备,裁剪前需要熨平面料、里料,主要是为了预缩和校正布纹,但不能损坏面料原有的手感和观感。排料过程需要遵循“先大后小、紧密套排、缺口合并、大小搭配”等原则,避免在排料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工艺制作时需要先进行工序分析,项目教学过程中针对企业要求的各类系列款式设计,对接企业的工艺师进行企业化标准工艺的讲解,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产品时就按照企业的标准工艺流程进行制作。本阶段项目主要是制定工艺的工作计划,分组工艺制作,完成系列服装样衣的制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5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互相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精准分析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应关系,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集群,使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现代产业学院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新技术开发等功能有机融入,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六位一体”,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教育创新平台。现代产业学院可充分发挥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方的办学主体作用,推行专业共设、方案共制、教材共编、教学共施、师资共培、基地共建、成果共用、资源共享、就业共助、模式共构的“十共”协同育人新机制,走出校门,走进产业集群地,融入行业,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型的教育生态系统。 6结语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探索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与工匠精神同时也是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创立特色的重大举措,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好的借鉴、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刘志峰,张向阳.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58-61. [2]匡瑛,井文.工匠精神的现代性阐释及其培育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6-8. [3]张楠,高海.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效融合的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6):105-109. [4]袁天翔.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4):141-143. [5]戴立庆.“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2021(1):28-32. [6]赵丹,尹仕美.“双高”建设背景下皮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手工皮具产品设计与制作工艺》课程为例[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32(01):103-106+108. 作者:章华霞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服装工程学院 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思政课程建设的深度,加快构建思政课程体系,在“思政小课堂”上下功夫。医学教育是关于生命的学科,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培养以外,人文精神培养同样重要,要把思政和医学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培养全过程。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应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好课程思政主战场,将思政内容融入医学课程,起到启智润心、涵德化人的作用。但如何将思政教育巧妙的融入临床医学课程仍然面临很多挑战。综合查阅近五年中国知网文献,与心血管系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思政课程相关的文献并不多[3],且在万方论文数据库中未检索到将抗击疫情融入到心血管课程思政的文章。在既往临床课程思政融入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案例法结合法,急危重症救治情感共鸣法,医学人文价值升华法等。基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表现为“急”“危”“重”的特点,更容易让学生感受代入式教学及沉浸式体验,因此,要充分利用心血管疾病谱特征,积极探索心血管课程思政建设新方案。本研究探索“战地教学”模式,即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时,在“抗疫主战场”通过教师线上讲解新冠合并心血管系统典型病例,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心血管内科实践课程的新方式。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战地教学”模式思政融入效果是否优于常规线上实践教学思政融入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22年吉林大学2017级临床医学5+3专业的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轮转线上实习期间(新冠疫情期间,实习转为线上),进行非教学时段的实践学习。将入选的4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名学生。实验组20名学生采用基于新冠感染病例的心血管系统线上实践教学,以抗击疫情“战地教学”模式融合思政元素;对照组20名学生采用基于非感染病例的心血管系统线上实践教学融合思政元素。两组带教教师年资及职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实践病例难度系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及既往理论课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反馈及满意度得分。 1.2方法 1.2.1战地教学思政融入点 列举基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心血管内科章节对应心血管“战地教学”思政融入点。 1.2.2思政内容融入方案 对照组采用疫情期间常规线上带教模式,教师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带教。教师准备心血管系统典型真实病例,学生提前预习理论知识,教师以引导式及启发式方法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及互动,针对重点、难点及疑点组织讨论及解答,在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特点,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区,吉大一院心内科在抗疫支援阶段派出8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心内科医师管理新冠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实验组采用抗击疫情“战地教学”线上带教模式,通过新冠感染病例实践心血管系统常见病,通过“战地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对照组通过常规线上实践教学方式融入思政内容。实验组“战地教学”与对照组思政融入内容及过程:(1)思政融入点内容准备:①病例1,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开通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通道;2022年初在抗疫救治过程中,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突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根据我国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形势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流程和路径中国专家共识(第1版)》,由国家医疗队援鄂成员组成的金牌师资团队进行专业研判,因地制宜开启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模式,及时为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新冠患者易存在凝血机制异常,救治小组的成员每4h轮班,始终守护在床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并给予悉心的照护与指导,使患者得到成功救治。63岁的带队心内科教授是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专家,随医疗队南征北站,作为医疗队中的“定海神针”,用行动践行着“大医精诚,尚美至善”的崇高和伟大。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教学案例思政融入点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医德及价值观教育。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思政点不仅是守护心肌守护生命的理念,区别在于教师们身体力行,专人专病救治,快速研判与决策,以实际行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做好生命接力,做抗疫中的“护心人”。②病例2,实验组:呼吸之间,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开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之窗;新冠病人突发急性呼吸困难,伴频死感及大汗,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迅速恶化,心血管团队立即查体评估病情,在隔离病房,在抢救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实验组案例通过新冠合并心脏急症即刻抢救的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医者的使命与担当,挽救生命是至高无尚的荣光。对照组:急性心力衰竭救治思政融入点是对生命的珍惜及树立医学生自信感。实验组区别于对照组的关键点是疾病识别、诊断及鉴别诊断,需与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鉴别,救治成功体验加强了医学生对疾病早期识别及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③病例3,实验组:跳与不跳,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救治—打开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心脏起搏之门;青年新冠病人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反复晕厥,心内救治团队综合分析病情考虑为心脏传导系统异常,传统静脉药物救治只能暂时维持心跳,对于新冠患者改善预后及康复回归社会无益,因此,团队在三级防护措施下实施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让不跳的心脏恢复了正常节律。对照组:思政点是匠人精神及医学生对患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回归社会的人文思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思政升华关键点是三级防护状态下实施介入操作即为不便,教会学生面对各种困难积极克服的勇气与决心,及关注青年新冠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后双重心理变化、心理健康的培养。④病例4,实验组:命悬一线,高龄重症病人体外膜肺氧合的器械救治—重建重症病人的生命加油站;通过一位85岁高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多学科联合,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重要性及对合格医生必须具备精益求精高技术要求的“含金量”的体现。本案例思政特点是高龄重症新冠病人的复杂救治,进行有创操作及动作幅度较大的无创操作,都会增加自身感染的风险,但就像教师报名出征武汉时没有想过风险、得失一样,面临患者需要抢救的场景,从没退却,时刻牢记医学誓言、抗疫精神、国家嘱托、职责所在,不放弃每一位病人,这些榜样的力量正是医学生奋斗的方向,也是祖国能够不断发展、进步、繁荣昌盛的核心所在。对照组:思政内容缺乏带教教师榜样的力量,仅是多学科合作及复杂病例救治的难度体现。结合本科《内科学》教学大纲和计划要求,将大纲中需要掌握的常见疾病,如心绞痛,心房颤动,高血压等合并新冠典型病例作为教学案例,从不同思政角度与教学融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类疾病思政角度均结合了教师经历,示范作用及家国情怀,升华思政内涵。(2)思政融入过程:实验组教学实践中,提前录制患者临床表现,按教学流程及病情进展穿插“抗疫主战场”教师救治患者真实照片及适当播放视频,在心血管急危重症典型病例教学过程中融入抗疫场景(三级防护,技能操作,介入手术等),每课时思政总时长控制在5min。除此之外,实验组课程设置根据新冠患者病情发展,一幕幕呈现出来,通过引导、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仿佛身临“战场”其境,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设置学生互动环节,让学生们亲自参与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由老师进行指导和分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知识的掌握和升华。对照组病例结合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特点融入思政内容,没有实验组病例生动。实验组思政内容资源更丰富,素材新颖,结合实际从“抗疫”的新角度,挖掘榜样力量及事迹,升华医学人文素养及爱国主义情怀。 1.2.3考核评价方法 实习结束后从理论知识考核及病例分析能力进行考核,总体评估两组学生综合能力。理论考核方式为选择题及简答题两种传统题型,考核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病例分析题主要考核临床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成绩具体配比: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40%)+(病例分析成绩×60%)。考核结束后,由教师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部分的教学反馈。课程思政教学反馈内容包括课程生动性、树立医学生自信、增加使命感、坚定就死扶伤信念、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生命意义的理解以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重大责任意7个方面,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各部分按15、15、15、15、10、10、20满分比例分配。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计数资料使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基础资料比较 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及既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2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3两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反馈比较 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以下7方面满意度反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战地教学”模式对对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和“白求恩精神”传承等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讨论 “战地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思政手段,在面对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通过抗疫最前线的教师线上授课,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进而增加参与度,增强学生切身感受和体会[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战地教学”抓住了“现场教学”的大好时机,更加系统深入地向青年学子讲好“抗击疫情”这场生动、深刻的“思政课”,折射出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敢于亮剑,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将伟大的抗疫精神及其背后的鲜活案例及时融入教学,形成思政案例库,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制度优势,有效提升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抗疫主战场”对医学生而言是最生动、最真实的课堂,从“最前线”带来教学案例,从“一段病情”为切入点,把新冠肺炎的诊治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结合,还原临床真实案例,透过“新冠”洞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要点,汇总心血管系统知识精华,将教学课堂“延伸一公里”。从教学思政反馈可知(表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战地教学”更能引起情感共鸣,树立医学生自信心及使命感,敬畏生命及救死扶伤的信念等,缘于“战地教学”的病例鲜活生动,将“抗疫精神”融入教学,并充分结合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特点,教师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健康,诠释“黄大年精神”“为人师范”,将“大医情怀与白求恩精神”“服务及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把疫情当教材,用一流精湛的专业技术、仁心大爱的家国情怀、不辱使命的责任与担当,为学生呈现着医者荣光、铸魂育人的“战疫思政课”,教师们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尽善尽美的事业追求,是底蕴、是沉淀、是传承,引导、激励学生在人生路上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奔赴理想,让学生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团队合作意识,及认识到扎实掌握临床技术的重要性;赓续红色血脉,增加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此外,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能力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战地教学”方式融入心血管临床实践课程,使学生更专注地系统化学习理论知识和联系临床,更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因此,“战地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思政手段。后续通过思政案例库的形成使用及实验组线上教学视频的回放及教师案例教学复现,作为对照组同学的补充教学,使教学同质化。由于此种课程思政模式具有时效性,随着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减弱,传染病等级及抗疫政策的调整,此种课程思政模式不适于继续应用。但思政案例库可继续使用,并由此可借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充分联动周围资源进行整合及利用,善用“思政小课堂”,灵活、精准地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育人之本在育德。以“战地教学”模式融入心血管系统课程思政,是紧紧围绕国家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双一流”的战略决策,牢牢把握课堂育人主战场,深挖课程思政要素,更加精准的面向学生需求,面向社会需要,感召学生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职业自豪感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信心与担当。从创新性角度,心血管“战地教学”模式具备独创性,国内未见此类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从成效分析角度,结合“思政小课堂”,将理性科学临床思维与感性认识结合,具备实践深入度。从精神传承角度,兼具“红色基因、红色精神及白求恩精神”的传承,本团队作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认为在心血管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继续联动身边可利用资料挖掘课堂思政元素,将思政的种子埋入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教科社.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J].教育科学论坛,2022. [2]中国关工委办公室.教育部、中国关工委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J].中国火炬,2022,28(9):9. [3]丁铭铬,杨翠玲,成海娟,等.老年心血管病教学“课程思政”的探讨与思考[J].心脏杂志,2022,34(1):120–123. [4]钮晓音,邵莉.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高教探索,2021. 作者:周雯倩 张志国 徐赫 郑杨 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年限的不断增加,钢轨或焊接接头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服役伤损或偶发性外因致伤损,此时需要对病害钢轨进行更换作业。当病害钢轨较短时,不宜采用大规模换轨施工,如对钢轨局部擦伤或焊接接头重伤等伤损钢轨进行更换时,采用短轨插入焊技术是适宜的作业方式[1-3]。高铁钢轨插入焊技术主要有2种方式,即铝热焊和闪光焊。当前铝热焊最为常用,按照高铁修规要求,插入不短于20m的钢轨,在两端均采用铝热焊作业,其优点是仅插入段钢轨轨温不易受控,其他方面对线路扰动小。其缺点主要是增加了线路上铝热焊接头数量,钢轨重伤和断裂的风险更高一些。该方式施工组织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现场作业风险较小。闪光焊近几年开始大范围应用于线上插入焊接,随着闪光焊轨机或焊轨车的大范围普及,高速铁路新建和既有线区间无缝线路基本都采用闪光焊接[4-6]。插入轨首尾两端均采用闪光焊接,第1个接头采用常规的线上闪光焊接就可完成,施工难度主要在第2个接头(合龙口处),由于闪光焊需拆卸较多钢轨扣件,对线路扰动相对大一些,原有施工一般在实际轨温处于锁定轨温条件下进行,并且应兼顾对左右股轨温差及同一单元轨温差的控制。当实际轨温低于锁定轨温时须采用拉伸焊接的方式进行,需要满足插入焊合龙口接头的焊接和锁定轨温恢复两方面需求[3]。通过调研分析高速铁路现场插入闪光焊接需求及关键技术方案,制定了满足高铁既有线施工需要的焊接装备、作业模式和施工组织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形成了高速铁路现场插入焊接成套方案,为我国高铁后期轨道运营维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1现场插入闪光焊接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现场插入闪光焊接施工难度主要在第2个接头(合龙口处),需要在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前提下,解决合龙口焊接的同时恢复线路锁定轨温的难题。 1.1拉伸锁定焊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1)钢轨纵向阻力。长轨或拉伸长轨在现场焊接过程中须克服额外的钢轨纵向阻力(轨底摩擦力和拉伸力),对闪光焊接过程中的闪光、加热、连续等阶段的影响较大。非自由状态的长轨内在纵向阻力会影响焊轨机实际有效顶锻力值,从而影响闪光焊接过程中的送进和后退速度,最终影响焊接过程,导致加热过程不稳定,对接头质量影响也较大,造成与自由状态下钢轨焊接的较大差异。本研究将闪光焊接过程分为2个大的阶段:闪光加热阶段和顶锻阶段。控制方式改进为:全过程采用恒位移控制方式。闪光加热阶段长钢轨处于低纵向阻力的自由状态(采用钢轨拨弯+支垫滚筒方式);顶锻阶段实现顶锻量精准控制,焊接实际数据和短轨相当,而要实现相同的顶锻效果需要提高焊轨机额定顶锻力以满足拉伸状态下的顶锻能力。(2)钢轨内应力。当接头焊接完成进行焊后热处理作业时,长钢轨由于处于拉伸状态(实际轨温与锁定轨温的差距)而存在一定的内应力,钢轨接头热处理过程中易出现变形或被拉细的情况,须采用保压焊后热处理。虽然近年来现场焊后热处理装备也逐步实现了感应加热、全程保压以及自动化作业的方式[7]。但是钢轨拉伸锁定焊接一般都是在换轨合龙口或者应急抢修中运用,焊接只是换轨维修中的一项,维修天窗时间的限制是考验新技术、装备和施工组织的关键。焊轨车和热处理作业车配合作业1对接头一般需要70~80min,2个车的编组及调车作业也带来了现场施工组织的问题。 1.2拉伸焊接技术及装备 移动式钢轨闪光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一体机可采用一次钢轨夹持实现钢轨焊接和热处理自动化作业,实现了钢轨闪光焊接后直接原位保压感应热处理作业[8-9],方便了现场钢轨焊接需求,尤其是工务大修换轨线上锁定焊的作业。进行拉伸锁定焊接1对接头只需要25~30min,将闪光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两种作业一机化,减少相关装备、作业时间、人员等投入,可显著提高现场闪光焊轨生产效率。 2合龙口焊接主要技术方案 2.1闪光焊接钢轨消耗量 闪光焊接接头钢轨消耗量(ΔS)由闪光烧化量(Ls)和顶锻量(Ld)两部分组成,现场闪光焊接头消耗量一般在25~40mm。通过型式检验确定钢轨闪光焊机焊接参数后,钢轨消耗量也随之确定,但是由于焊接过程存在不稳定性,钢轨消耗量存在少量的波动。比如某移动闪光焊机现场焊接钢轨消耗量在28~33mm之间波动。钢轨消耗量波动的原因是目前焊接参数模式主要采用位移和时间双控,闪光烧化的各个阶段以时间作为节点控制,导致各阶段的位移由于焊接工况(轨温、气温、机械稳定性、阻抗等)的影响产生较明显的波动。要实现拉伸锁定焊拉伸量的精确控制,需要保证在拉伸焊接过程中钢轨消耗量的稳定,焊轨机焊接参数模式改进为恒位移控制,使每个接头即便在焊接工况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下仍可达到稳定的钢轨消耗量[10]。 2.2拉伸量与锁定轨温差 拉伸锁定焊接的拉伸过程选在对焊接质量影响较小的顶锻阶段,拉伸量最大值为顶锻量(一般为15~16mm),钢轨拉伸量(锁定轨温差ΔT)取决于待拉伸长轨的长度。以长钢轨自由拉伸为基准计算拉伸量ΔL与锁定轨温差ΔT,计算公式如下:∆L=∆T×a×L(1)式中:ΔL为钢轨拉伸量,mm;ΔT为锁定轨温差,∆T=T1-T0,T1为锁定轨温,T0为实际轨温,℃;α为钢轨线膨胀系数,α=11.8×10-6/℃(常温);L为钢轨在自由状态下的长度,mm。如果钢轨最大拉伸量为16mm(顶锻量为16mm),按100m长轨拉伸,最大可拉伸锁定轨温差为14℃;按84.75m长轨拉伸,最大可拉伸锁定轨温差为16℃。长钢轨可拉伸长度ΔL的范围选取,为了保证拨弯作业可靠且方便操作,一般来说不少于80m(一般在40~60m区间拨弯,太近会影响待焊端钢轨的顺直对齐,太远摩擦力过大会影响拨弯回直的拉力)。但是选取长轨长度过大(如500m),则可拉伸的温度只有3~4℃,恢复线路锁定轨温的能力还是偏小,适应不了大多线路实际作业需要。 2.3拉伸力与锁定轨温差 以长钢轨垫辊轮为基准计算拉伸力F与锁定轨温差ΔT,计算公式如下:F=E×ΔL/L×A+f(2)式中:F为总的拉伸力,N;E为钢轨弹性模量,E=210GPa;ΔL/L为钢轨伸长率;A为钢轨横断面积,A=77.45cm2(60kg/m钢轨);f为摩擦力,f=μ×G,μ=0.15为钢轨与辊轮的摩擦系数,G为长钢轨重力,N。如果以84.75m长轨作为拉伸区间,拉伸锁定轨温差16℃需要的拉伸力为314.72kN。2.4增加额定顶锻力为了满足长钢轨拉伸锁定需求,在满足原有顶锻力基础上,还需满足钢轨拉伸力和摩擦力需要,因此需要提高顶锻力。但是由于锁定轨温差(ΔT)随着环境变化,所需要的拉伸力也随之变化,而额定顶锻力不变,因此实际作用在接头的顶锻力会随着锁定轨温差(ΔT)不断变化,实际顶锻量和顶锻效果也不断地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每个接头不同的拉伸力条件实现相同的顶锻效果,同时保证相同的顶锻效果也可以实现钢轨拉伸量的精准控制,保证线路锁定轨温的准确可控。 3现场插入闪光焊施工组织及控制方法改进 3.1插入焊作业流程 插入钢轨首尾两端均采用闪光焊接,第1个接头采用常规的线上闪光焊接作业就可完成。施工难度主要在第2个接头(合龙口处)。当实际轨温与锁定轨温相当时,采用常规合龙口拨弯焊接;当实际轨温低于锁定轨温时可采用拉伸焊接的方式进行,满足合龙口接头的焊接和锁定轨温恢复两方面需求。将实际轨温与锁定轨温相当时候的常规合龙口拨弯焊接作为拉伸量为零的拉伸锁定焊接。根据线上焊和拉伸锁定焊的特点及需求,制定相对应的施工组织方案,高铁现场钢轨插入闪光焊接施工作业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3.2焊轨机位移控制方法改进 焊轨机为了满足不同锁定轨温差的拉伸需求,保证每个受拉力不同条件下的接头能够质量稳定,需要实现相同的顶锻量。采用恒位移的方式可满足长轨、拉伸状态的长轨(顶锻力加大)与短轨相同的钢轨闪光烧化量和顶锻量,实现钢轨消耗量的精确控制。具体改进后控制方式是:闪光加热阶段,由原来的位移和时间双控改为采用位移控制的方式;顶锻阶段,顶锻前期(顶锻位移前12mm)采用快速(大流量)顶锻方式(伺服阀+换向阀控制),顶锻后期(顶锻位移12mm之后)采用慢速(小流量)顶锻方式(伺服阀控制)。 4现场试验 合龙口拉伸焊接施工组织方案制定选取拉伸长轨的长度为84.75m,施工组织方案及施工过程中均按照84.75m作为拉伸长轨长度布置和计算,施工示意见图2。 4.1搭接量和位移观测量 4.1.1拉伸量与搭接量的计算 根据式(1)计算钢轨拉伸量ΔL。根据公式(3)计算钢轨合龙口的搭接量ΔD。ΔD=ΔS−ΔL(3)式中:ΔD为钢轨搭接量,mm;ΔS为焊接时钢轨消耗量,根据焊接型式检验确定,mm。通过型式检验确定焊轨机焊接参数后,钢轨消耗量也随之确定。比如目前某移动闪光焊机现场焊接钢轨消耗量为30mm(采用位移精确控制闪光焊烧化量),其中顶锻量为16mm。按84.75m长轨拉伸,最大可拉伸锁定轨温差16℃,平均每拉伸锁定轨温差1℃,拉伸量增加1.0mm,换算结果见表1。 4.1.2设置位移观测点 拉伸锁定焊接前位移观测及焊后位移观测点设置离合龙口接头1~2m和42.5m处。2个位移观测点:1~2m处应向焊接位置方向移动1个钢轨拉伸量距离(ΔL);42.5m处应向焊接位置方向移动1/2个钢轨拉伸量距离(ΔL/2)。测得实际位移观测量,计算作业误差。 4.2现场试验情况 2021年在某高铁伤损钢轨插入焊换轨施工中进行了合龙口拉伸线上闪光焊接技术现场运用试验。在每个作业点施工中,采用钢轨闪光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一体机先完成插入焊首端常规线上闪光焊接头,再完成尾端合龙口拉伸锁定焊接头。连续4个施工天窗的合龙口拉伸锁定焊接试验接头数据情况见表2。从现场试验效果和数据来看:(1)改进后的钢轨闪光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一体机顶锻力可实现不同锁定轨温差的拉伸需求,且完全能满足16℃钢轨锁定轨温差拉伸需要,还有一定余量。(2)钢轨现场实际消耗量和顶锻量的误差会造成最终线路拉伸锁定轨温的误差,但是误差范围可控,可实现5%以内。(3)合龙口拉伸线上闪光焊接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自由端长轨的拨弯和焊接过程中回弯效果,需要保证无阻挡,顺直可靠。 5结论 (1)高速铁路钢轨现场插入闪光焊施工宜在实际轨温不高于锁定轨温下进行,首尾两端均采用闪光焊接。当实际轨温与锁定轨温相当时,采用常规的合龙口拨弯焊接;当实际轨温低于锁定轨温时可采用拉伸焊接的方式进行,可满足合龙口接头的焊接和锁定轨温恢复两方面需求。(2)合龙口接头拉伸锁定焊接(实际轨温小于锁定轨温)关键技术及措施:加热阶段长钢轨处于自由状态;顶锻阶段采用恒位移方式实现拉伸状态的长轨与短轨相同的顶锻量,钢轨焊接实际数据和质量与自由状态相当,钢轨拉伸量精确可控。钢轨闪光焊接和热处理过程都须实现保压作业,防止高温接头受钢轨应力出现拉细、拉伤的情况。(3)现场作业根据实际轨温情况计算钢轨搭接量、位移观测量等,按照插入焊成套施工组织进行作业。(4)当前的钢轨闪光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一体机通过改进顶锻力及控制方式后可实现不同锁定轨温差的拉伸需求,满足不高于16℃钢轨锁定轨温差拉伸需要。现场钢轨实际消耗量和顶锻量会造成最终线路拉伸锁定轨温的波动,但是误差范围可控。插入焊合龙口拉伸线上闪光焊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自由端长轨的拨弯和焊接过程中的回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力,高振坤,杨云堂,等.高速铁路钢轨铺设施工方案概述[J].高速铁路新材料,2022,1(5):57-60. [2]刘丰收,杨光,陈朝阳,等.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现状及技术展望[J].高速铁路新材料,2022,1(2):1-6. [3]马丁乙,曹俊鑫.闪光对焊工艺进行无缝线路合龙锁定焊的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05(5):16-19+75. [4]李金华,丁韦,李力,等.钢轨现场闪光焊焊接和感应热处理一体机工艺研究[J].焊接技术,2019,48(6):33-36+5-6. [5]马军,李金华,李力,等.非自行式焊轨车线上焊接工艺和施工组织研究[J].铁道建筑,2014(4):132-134. [6]王莹莹,李力,宋宏图,等.钢轨移动闪光焊感应热处理装置及工艺研究[J].铁道学报,2018,40(3):120-125. [7]陈伟国,高成钢,邹良甫.钢轨闪光焊接头热处理工装和工艺的优化[J].铁道建筑,2014(11):167-170. [8]贾晋中,程建平.重载铁路75kg/m钢轨移动闪光焊焊接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4(7):143-146. [9]陈宽军,靳刘刚,嵇民,等.伤损焊头处插入短轨的闪光焊施工方法[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5):57-60. [10]李金华,李力,陈伟国,等.现场钢轨拉伸锁定闪光焊技术研究[J].焊接技术,2022,51(4):56-59+113-114. 作者:李金华 李力 陈伟国 高振坤 吴丹 康志坚 周烨 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广州铁路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到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开发合理的建设路径,是切实提高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应有之义。 1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1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1]。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对乡村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推动农业生产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补齐农村农业的发展短板,增强乡村经济的活力,而且要保护、治理和修复农村自然生态,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使得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成为支持农村生产的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资源环境的作用,从而推动新农村实现全面的乡村振兴。 1.2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绿色发展指明了乡村经济建设应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采用新型农业模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在推进绿色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集约化发展道路,促使乡村的自然资产升值,让农业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业结构共同发展的综合产业,促进乡村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再由乡村经济发展带动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引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城乡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3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身物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因此,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引导农民将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健康的生产方式,推进乡村生产的绿色转型,推动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保障农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和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农民群众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2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乡村经济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是经济的较快发展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5]近年来,我国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2.1农民生态意识淡薄 农民是乡村生活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大多数乡村处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状态,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呈现出知识匮乏、生活方式粗放的特点,缺乏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再加上农民的环保法治意识淡薄,对于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没有清晰的认知,往往会做出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比如焚烧秸秆、滥砍滥伐、使用农药、大规模使用塑料产品等。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片面化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增强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难度[6]。此外,对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农民生态主体责任意识培养不够,导致整个乡村地区的生态建设工作开展较为困难,由此造成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农民的实际活动不协调的情况时常出现,影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2.2乡村生态治理投入不足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在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设施用于乡村生态治理,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乡村部分地区仍面临着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于某些乡村的治理投入不足,包括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乡村由于缺乏基础设施、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不便于统一集中管理等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投入远不如城市。目前,我国不少乡村没有垃圾集中收集系统,农民生活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和家畜的粪便以传统的方式处理,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在部分建有垃圾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净化厂的村落,设备维护成本高、管理人员素质低等原因让这些设备形同虚设。农村的治理投入不足仍是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需要国家加强引领、社会共同参与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改善。 2.3生态治理法制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这些政策法规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缺乏精准对接。我国乡村的分布较松散,乡村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立法层次的环境治理规范缺位,各地区缺少贴近乡村实际的监督管理体制和绿色环保制度来重点关注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各级生态文明建设监管机构未形成合力。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监管机构逐渐增多,但各个机构之间缺乏紧密联系,管理松散,乡村又是一个熟人社会,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严肃性和公正性缺失的现象,从而影响执法的效果。 3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3.1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意识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这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对农民的宣传引导作用。坚持系统化、常态化地开展乡村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通过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农业耕作技术指导、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7]。相关部门应以身作则,坚决执行国家有关的生态政策,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引导作用。其次,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应该选择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清晰明了地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理论。除了传统的广播、贴宣传标语、通知栏、集会讲座等方式,也可以利用当前网络便捷、迅速的优势对农民群众进行新媒体的宣传教育。比如,借助微博、抖音短视频、QQ、微信等方式宣传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和理论,这些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潜移默化地把政策和理论渗透到农民的思想之中,帮助农民群众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接受生态环保理念。最后,立足于乡村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使得农民在参与产业建设的过程中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和生产技术,增加农业的经济收入。经济收入增长的过程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传播,使得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内化环保意识。 3.2完善制度体系,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新时代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用制度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立法部门需深入乡村,实地调查农村情况,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颁布并非一劳永逸的,必须在实际的建设中根据需要不断创新法律法规体系,助力法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8]。其次,制定生态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的要求,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明确规定,实现生态治理过程的规范化,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高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最后,需要建立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让乡村环境治理工作透明化、法治化和公开化,形成源头有把控、发展中有管理、完成时有评价反馈的一整套完善的乡村生态治理的制度体系。 3.3加大治理投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各地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加大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投入,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改善乡村生活环境。首先,加大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乡村生态建设投入更多的能量[9-10]。各级政府应结合乡村实际,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资金投入,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之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其次,人才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以政策吸收引进人才,探索有效的乡村人才发展机制,激励积极投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作出贡献,形成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社会风气。最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地区服务职能、服务效率[11-12]。完善乡村基础道路建设,提高乡村的交通水平;改善乡村医疗设施建设,保障乡村人民的生命与安全;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人民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高质量落实农村厕所改造、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合理设计改造乡村厕所,在建设质量上严格把关,建设干净、卫生的厕所,对投入使用的厕所加强管理,保障厕所的有效使用;促进沼气池建设,把有害物质变成利于乡村建设的能量;健全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垃圾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做好对乡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3.4倡导绿色农业,切实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释了生态与经济的有机统一,乡村发展的过程是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释放出长久的经济效益[13]。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够到位,农业生产方式较落后,只有实现乡村绿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学技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必须基于农业发展规律和乡村资源现状,打造较为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土地污染、河流污染等。乡村还必须培养新型的经营模式,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实现精细化劳作,大力推广无害性养殖,逐步减少农村肥料、杀虫剂的使用,普及喷灌与滴灌技术,鼓励农耕地区开展绿化建设,逐步增大绿色生态农业示范田的栽培覆盖面。同时,加大乡村的生态管理力度,帮助乡镇企业明晰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助力农村产业发展[14]。 4小结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过程,包括国家加强政策引领,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社会企业提供支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完善乡村生态治理体制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加大乡村建设治理投入,改善乡村环境;倡导绿色农业发展,切实保护乡村环境,推动新农村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乡村生态文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程,武婧娴.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7):36-38. [2]黄碧莹.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20. [3]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1). [4]欧迎红.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J].农家参谋,2022(10):10-12. [5]敦越.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2(8):41-43. [6]王琼.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1):110-112. [7]张硕.“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财政资金的整合思路及具体措施:以河北省为例[J].财政科学,2022(6):117-126. [8]耿言虎,夏涛.安徽省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挑战与应对[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8-13. [9]王欢.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以湖北秦巴山区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8):101-103. [10]贾安东,贾恒,李小宇,等.乡村振兴重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肥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22,44(1):75-79. [11]戴圣鹏.论“两山”理念所蕴涵的经济文明思想[J].人文杂志,2021(5):33-38. [12]张芸.基于乡村振兴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9):129-131. 作者:张小梅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提出,需要机械制造业视智能制造为主要核心,展开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现下,大部分企业都实行高度科学知识的技术性劳动标准,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将这一理念践行到位,科学合理的进行教育培养计划。机械类课程的创新研究,是每一个高职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工作,在建立的时候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理念,从而完成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架构。 1高职院校展开课程创新教育的意义 将知识进行重新创造、转换为另一种方式进行应用,这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创新教育也被称之为创造教育,能够对提高学生创造力带来巨大的有效帮助。创新教育可以涵盖五大内容,即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和对创新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是创造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良好的创造思维,才有助于开发其深藏的潜力。新时期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1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开展课程创新教育是当前时代下培养高职人才的需要,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一大必然前提,高职教师在开展日常教育培养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可持续发展培养。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在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强大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是经济发展提高的需要 开展高职创新课程教育,可以良好的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模式下就业,降低了就业压力。除此之外,开展高职院校课程创新,还可以让学生的就业面得到进一步扩大,侧面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创业,使学生从就业者逐渐转变成岗位创造者,可以为其他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提高,并为之注入新的血液。除此之外,实行高职课程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这代表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是提高青年学生思维思想、人格兴趣的一大必然趋势。 2智能制造对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 2.1管理知识信息化 信息化技术和项目管理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将传统管理模式下人员管理的难题进行解决,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关于信息化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生产车间之间的相互融合,需要教师将智能机器人作为核心,在讲述的时候需要在同类设备上的自动化装夹和各种加工工序中开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合理的减少了人员数量。信息技术和工业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改变企业的生产环境,在独立设备开展生产的时候运用信息化技术,会使设备间自身的通信功能更加强大,顺利完成自动化生产。 2.2专业知识综合化 在智能制造发展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知识技能更加复杂多元,这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体系,还应该学会运用企业软件、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智能制造企业所关注的内容也需要改变,从原本单一的生产流程环节,转变为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流程,通过运用制造执行系统来管理产品的生产信息和虚拟制造等工作,所以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也应该了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基本生产过程,掌握更多的具体知识技能。 2.3掌握物联网知识技能 现阶段,智能制造企业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需要合理运用互联网进行与线上客户的沟通,与此同时,还应该与线下的物料供应商进行交流,在企业内部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运用多种资源、人力,保障人和机器等形成一个链接,提高企业基本效率和生产质量。传统的制造模式将产品作为生产重点,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内容,而智能制造模式的运用则主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智能工厂和用户等个体,从而使制造流程更加可视化,为用户们提供了个性化的产品。在这样的模式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知识,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高职机械类在课程创新上存在的问题 3.1办学目标和管理理念不符 现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以就业为主要办学目标,常常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校企双方较为浅显的合作并没有太大作用。校方有校方的评判体系,企业有企业的评判体系,如,校方积极培养人才,对人才的管理十分严格,而企业只是被动的接受,在管理和要求上也较为松散;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所出方案也不适合企业的需要,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做人道理的培养,但企业看中的是整体经济收益,没有完整的培养体系;除此之外,在企业实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积极性,企业也缺乏科学的就业保障制度。 3.2缺乏专业的创新教育教师 现如今,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主要是由各个学科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组成的,虽然他们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却十分稀缺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经验,甚至都没有参与过科学、专业的培训。当前现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同等的学术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理论技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手动操作能力。但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培养机械人才的时候,只是单独的开展专业知识教学或者实操,缺乏相互结合的过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述或实际操作步骤,忽略了对教学课程的创新。所以,创建一个高质量的创新教育教师团队,营造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环境氛围,已经成为了各大高职教师的首要研究目标之一。 3.3创新教育实验区域小,质量差 高职院校机械类创新教育需要一个适合的实验区域,如某创新大赛或者学科竞赛,同时,还需要针对某一个实验区域的数量指标进行研究分析,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实验本身的质量和过程,只是为了数据而进行实验,从而导致有些项目数据粗制滥造。甚至好几个实验小组开展的实践练习课题一模一样,重复进行操作,且这种情况几乎遍地都是,这种荣誉的背后只涉及到了部分同学,大部分学生自身的创业思维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对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带来了沉重打击,无法令创新课程教育顺利开展。 3.4专业课程和创新课程不符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良影响,高职院校机械类教师在开展人才培养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校学习两年,然后在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且只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十分死板,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上都在专业知识教育之外,虽然现在有部分高校针对学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培养,但是也都只是普通的公共课程,或者将一些创新创业内容加之应付,没有穿插具体的可实践转业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身缺乏相关的创新意识,所以创新实践能力也并不高,只是机械化的进行实习,在企业中无法适应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不利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建设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无法结合人才链、教育链和产业链。 4高职机械类在课程应用创新策略 4.1营造和谐的创新培养氛围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氛围,提高自身对创新教育的整体认识,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创新教育能够有效的落实到位。对此,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社会需要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提供必须的条件基础。因为现代意义上开展科技创新,不能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下来实现,科技创新的活动越来越复杂、创新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高职院校开展机械类课程创新,需要政府部门的相应支持。再次,高职院校应该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交往环境,只有具备一个良好的课程创新氛围,才能够令学生置身其中,实现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的成长。最后,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高职院校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全完整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具备勇于实践、勤问好学,脚踏实地的完成学习任务,充满底气的投身社会实践中来,完成创新教育模式的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4.2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需要注意始终围绕着市场发展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培养,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采用适合的方法解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养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高职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每个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素养开展“因材施教”,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重新定制一个科学的高职机械类的培养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导师全权负责。分别对单招和普高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合理考虑到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创新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机械类专业知识作为基础,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实验,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资源、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的时候扬长避短,相互学习,这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应该根据所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市场需求,建立创新实验班,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从而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创新实验班,应该由高职创新创业教师和校外的专业人士共同开展,对此,校方可以在校外聘请一些对创新创业教育深入研究的评委专家或者具有创业成功经历的企业家等,开展联合产教,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带动到实际教学中来,通过列举校外成功人士再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圈。 4.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 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之上,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结合重组,进行新事物的创建,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想象能力。通过合理运用想象力展开对知识内容的推断,可以令学生认识到更多的机械类专业知识,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与此同时,好奇心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若一个学生不具备对事物的好奇心,那他可能就无法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开展机械类专业知识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各个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所展现出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科学合理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兴趣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乐趣。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个事物产生探索的兴趣,则很可能出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情况。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机械类专业知识教学的时候,还需要重视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站在全方位的角度思考问题,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理论,标新立异的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勇于大胆的猜测和设想。 5结语 纵观全文,时代的发展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提高,高职院校在开展机械类课程教学的时候,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的社会背景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整合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管理者也需要注意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教师团队,加强校企合作,锻炼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其自身智能制造专业群机械类专业知识技能,为学校、企业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基金项目一: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编号:2022YB0586,名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金项目二: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1-ZJXH-058,名称: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国平,刘吉轩,程爽,尚雪梅,门静,张琛.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1(01). [2]徐小婷,徐冬冬.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类专业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2). [3]李晶,杨立娟,郭艳婕.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1(10). [4]田欣,李昌浩,郭延波.新时代背景下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21(01). [5]李鹏祥,杨贺绪,巩云鹏.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2(17). 作者:邰鑫 黄力刚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物业行业发展加速,智慧物业建设正逢其时 近年来,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依托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呈现全面数字化覆盖趋势。在此背景下,以物业服务企业作为政府治理工作的有益补充,推行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协同联动机制,规范有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化治理格局,将在解决城市治理和发展的现有难题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物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随着物业管理趋于成熟,政府监管不断深入、完善,我国物业管理活动呈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趋势,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物业服务企业市场环境,对人民安居、社区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依法尽责、规范经营的既定框架下,物业市场涌现了大批物业服务企业,直接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安居大事”。然而,由于物业管理涉及面广、参与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复杂,问题和矛盾始终存在。从物业管理角度来看,市场物业服务企业众多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存在流程不清晰、物业服务不透明、数字化水平低等问题。从政府社区治理角度来看,存在监管手段缺乏、业主大会制度不够完善、物业管理主体未形成合力、数据孤立且重复建设严重、数据价值难以发挥等问题。因此,虽然客观上物业管理服务持续进步优化,但对标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服务要求,差距反而不断拉大,致使物业服务矛盾纠纷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 (二)智慧物业平台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1.政策要求:国家持续关注,物业管理精细化需求凸显。在“数字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近年来物业管理领域引导政策不断出台,旨在加强物业监管、规范物管服务。2022年10月25日,住建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这也是继2022年5月九部门集体聚焦智慧社区建设之后,国家层面对于智慧社区、智慧物业领域的又一政策强化。此外,国家“放管服”改革为物业管理释放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并逐渐向基层物业治理这一载体汇聚、发展。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包括上海在内,各地方政府正不断出台各类政策措施,逐步推动物业精细化管理国家方针能够精准落地。 2.技术趋势:数字技术驱动,重塑物业管理生态圈。依托物联网、大数据、AI等先进的技术,我国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成就有目共睹。这一发展现状倒逼物业两大主体拥抱数字化模式,以实现对物业数据的全周期系统化管理,就此拉开了智慧社区生态圈发展的新篇章。在政府层面,当前智慧物业平台建设主要以监管联动、居民服务、信息公开为主,较多集中于资金监管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等层面;在企业层面,侧重于服务及日常管理,主要涉及智慧门禁、智慧访客、智慧停车、安防监控、智慧能耗管理、物业缴费等日常化、场景化功能的实现与赋能。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在智慧物业平台建设中积极引入的智能科技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未来智慧物业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3.市场态势:行业洗牌整合,物业服务企业开拓公共服务赛道。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多年飞速发展之后,其售后管理面积、客户体量、运作体系迅速膨胀,有相当数量的小区住宅已进入维护保养阶段。由于业主越来越注重品质生活,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法逐渐遭到淘汰,促使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赛道来实现突围。构建以社区为基点、以城市为服务空间、以多元产业为支柱的智慧物业平台,正逐渐成为物业服务企业上下游延伸和整合的重要路径。在政策引导方面,基于2022年最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及《民法典》对物业有关方面的规定,政府正逐步加强物业监管,伴随示范项目评价、信用星级评定等工作的推动,将促使物业行业优中择优、洗牌整合。 (三)智慧物业平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需要明确,智慧物业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线下业务迁移至线上,而是成为构建基层治理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通过GIS、BIM、定位网、云计算、新一代通信设施、VR、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网格化管理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协同赋能,畅通政、企、民三者的互通渠道,成为助力优化物业营商环境的重要中介。以数据归集为基础,通过统一的大数据云平台建立高效联动机制,旨在打通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各单位的沟通壁垒,实现融合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具有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监测预警等特点,能为有效、快速地解决物业管理的各类问题提供有力抓手。 1.强化监管:立足全局观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智慧物业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成为政府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抓手,同时也是服务市民、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的具体体现,还体现了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全周期管理理念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实际应用,也是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落实。在社区场景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市场监督、执法进社区和便民服务,都是其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物业管理数据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利用,为政府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提高效率、改进服务、公开透明、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2.服务居民: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强居住幸福感。智慧物业平台的建设不仅优化了政府与居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架构,更是为强化与业主的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智慧物业平台能提供便民服务,为居民信息查询、网上交流、网上办事提供便利,及时响应业主的所需;另一方面,智慧物业平台能畅通反馈渠道,对物业服务进行评估,有利于物业服务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些功能可以畅通居民诉求的传达,作为良性的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有效助力。 3.赋能企业: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效能,降低服务成本。智慧物业是当前深度数字社会中,物业服务企业实现高效能管理进而得到高质量发展的最优模式,是时代驱动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物业服务企业提档升级的必然要求。通过智慧物业平台建设,优化物业服务企业自身服务,加强与业主沟通,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效能,实现小区日常管理及问题处置智能监管,可为物业服务公司节省可观的人力、物力,实现服务过程的“事半功倍”,从而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上海“三目标,一生态”创新物管模式 上海自2002年起开展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始数字化建设的城市,上海物业管理信息化从建设商品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和开通全国首条物业管理市民热线962121起步,逐步进化到当前“智慧物业大脑”和小区健康度体征画像,不断以数字化的“绣花”功夫细化城市治理精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并且提炼出以“三目标,一生态”为代表的创新物管模式,以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一)“三目标,一生态”模式概述 上海智慧物业平台基于“三目标,一生态”物业管理理念(图1),以实现政府规范管理、物业规范服务、完善业主诉求、优化社区综合治理为主要业务指标,通过多年持续建设,将上述物业管理理念落实于全市统一的物业管理信息平台中。 1.目标一:实现住宅小区客体、主体、行为数字化。住宅小区客体指的是小区、自然幢、门牌幢、分户、电梯、消防、道闸、排水等设施设备,为物理对象。主体指的是物业企业、居民、业委会、居委会、街道等相关用户对象。行为指的是生产行为、管理行为、服务行为、使用行为等活动对象。 2.目标二:实现数据融合、业务联动和管理闭环。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共建共享和数据融合,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信息融合、业务联动,形成小区事务处置管理闭环。 3.目标三:实现智能预警、实时监测、数据赋能。实现智能预警、实时检测、数据赋能,推进住宅小区智能化试点建设,并利用汇聚的要素与行为信息等大量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构筑算法库,利用小区健康度体征画像,对住宅小区运行情况进行精准刻画,为后续精细化管理、精准施策提供帮助。 4.一生态:构筑以住宅小区为核心的开放、可演进、自适应发展的智慧生态体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信息融合、业务联动,为住宅小区的安全有序运行和物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支撑,对人民在居住、出行、社区自治等高品质生活领域进行数据赋能,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使社区单位内的各个对象在数字化转型构筑的智慧生态体系中切实受益。 (二)上海智慧物业平台建设成效基于“三目标,一生态”模式,上海智慧物业平台聚焦五大业务场景(物业服务、业主自治、行业监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在对外服务层面已形成六套服务应用系统(表1),直面社会大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基本实现物业现代化治理、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全面化覆盖,其建设思路和主要成效如下: 1.整合海量数据,夯实数字底座。 物业数据异构多源、量大面广。上海通过数年数据治理,力求实现每个数据都有自己的编码。目前,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已建立跨市、区、街镇、小区各层级并涵盖全市小区的信息系统,整合了包括约1.3万个小区等在内的客体单位数据,以及相关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主体数据,基本实现了数据库和地理空间信息库的图数关联。这些系统与数据的有效梳理和整合为智慧物业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后续拆分复杂流程、形成业务闭环、实现高效处置提供了可靠的数字底座。 2.推进部门联动,服务跨行融合。 社区事务纷繁复杂,涉及业务条线面广线多。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智慧物业平台为抓手,构建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切实服务于居民急难的跨行融合。例如:基于上海物业管理与城管执法建立信息系统联动机制,目前智慧物业平台已完成多个街镇物业上报违规事件的联动处置,实现了房屋违法使用行为在小区内发现、劝阻、报告和处置的闭环管理;通过与市场监管局建立共享机制,已使全市十万多台电梯关联门牌幢,实现电梯困人、电瓶车入梯等场景业务联勤联动等。 3.凸显数字优势,落地智慧场景。 使“智慧”真正落地,是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上海智慧物业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底座和部门联动优势,从数字中自然生发智慧,再将智慧自然嵌入日常场景。以维修资金管理为例: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精确获知维修资金的“滥用”、“惜用”、公共收益未入账等异常情况。在具体街道案例中,以闵行区新虹街道为代表的基层街镇,基于智慧物业平台,实现了电瓶车入梯、高空抛物、水箱异常、消防通道占用、垃圾分类等场景的智能化监测应用落地,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4.构建生态闭环,集成大脑画像。 基于智慧物业平台构筑的“一生态”,“上海智慧物业大脑”逐步成型,涵盖小区生态中的居住安全、物业服务、业主自治、社区共治、舆情等方方面面,最终集成小区健康度体征画像,从而实现对小区问题的标准化描述、精细化呈现,为精准化预测和处置提供有力工具。目前,在“上海智慧物业大脑”中,小区的健康度体征画像已包含300多个指标,囊括小区安全、业主自治、服务质量和社区共治等多层次指标维度(图2)。以此为基,上海市房屋主管部门可实现对小区运行体征的精准刻画和动态跟踪,切实提升居民身处“人民城市”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上海智慧物业探索对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启示归纳上海在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中的数字化探索与实践,可获得如下启示: 1.党建引领物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4年下半年,上海市即开始探索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并融入区域化党建格局,通过将党组织有效嵌入物业服务,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联动,并基于数字化手段盘活数据资源,实现全面赋能和转型变革,最终将社区管理的“难点”转化为治理的“亮点”,在党建引领下推动政府和居民的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相关物业服务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2.联动机制保障高品质生活。 上海智慧物业平台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从小区健康度体征画像,关注小区生态的各个方面。通过建立跨行融合机制,以社区物业场景联动各部门业务资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于系统方法和具体措施中。 3.数据赋能实现高效能治理。 高效能治理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有力保障。上海智慧物业平台通过数据融合与数据共享,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模板,从962121热线前端一直到服务终端,将所涉问题最终汇聚成小区健康度体征画像的组成部分,进而促使各政府和所涉主体更有针对性地预判风险、主动应对,以推动物业服务全生命周期式的持续改进。在社区治理方面,可以预见:未来基于场景的治理模式将成为政府基层治理的主流形态。通过社会物业服务使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实现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的大势所趋。面对这一重大趋势,政府与物业企业都必须积极进取,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利用互联网对项目进行全方位数字管理与服务,实现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生态共生。 作者:张茜 单位:上海博彦泓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号角的关键时间节点。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相互融合、共建港澳国际金融走廊的建议,这一部署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添新动力。粤港澳大湾区极富金融活力、对外开放程度高,并且科技创新实力方面在我国各经济区中也名列前茅。大湾区具备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及国际金融资源集中两点优势,在粤港澳湾区城市合作间,进一步激发湾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力与融资能力,是打造超一流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有得天独厚的金融基础、多元的创新能力、利好的政策环境、丰富的城市企业群,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现状及未来预测 (一)粤港澳湾区经济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我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雄厚扎实的经济基础,经济活力强,并且对外开放程度高,拥有大量高端技术人才,人才供给充沛,创新要素突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约为12.6万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经济总量前列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应围绕国际科技创新建设。大湾区具备条件打造引领核心技术突破、帮助我国在关键技术和领先技术领域实现加速追赶的全球科技创新高度,这也有利于科技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粤港澳湾区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 粵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群发展阶段不同,且各城市的发展优势亦不相同。以香港、澳门为代表,二者的第三产业是纯服务型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占到90%以上;以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为代表,逐步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而江门、中山、肇庆、惠州、佛州仍处在工业经济阶段,为GDP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第二产业。粵港澳大湾区11城基础优势产业及具体主要业务如下:香港主要发展金融和专业服务,又因其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仓储物流业;澳门因地理、面积等限制,主要发展博彩及公共服务业;而深圳和广州作为内地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主要产业为金融业、制造业,深圳分支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广州则偏向医疗健康产业;东莞、佛州、惠州、江门、肇庆几地以制造业为主;珠海和中山在制造业发达的基础上还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医疗健康类产业。 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分析 1、相关政策支持。《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2010年,为了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进一步结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科技部会同多方联合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广州、佛山、东莞成为国家第一批16个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经过前期的投入与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发展规模。除广佛莞外,就深圳科技金融而言,在大胆积极寻求创新,出台各项全方位政策的同时,不断诱导创新,有效地引导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模式,加快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不断投入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融资。 2、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分析。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标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整体科技水平,是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相对公平水平的评价。粤港澳大湾区以74.73%的比例排名全国第五,但略低于上海和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上略显落后,进步发展的空间较大,支持力度应继续加大。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研发支出呈上升趋势,2017~2021年这五年间研发支出金额增长33.5%,且在逐年增加;研发人员在过去五年也增加了248,085人,说明粤港澳地区越来越重视创新研究和实验开发,积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和创新人才的引进。 (二)科技金融影响机制分析。 科技金融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其具体路径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融资下促进发展的科技创新;二是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过程中,通过资金融通使得粤港澳湾区内大批科创企业的创新资金得到支持,在有大量可投入运营生产的资金支持下,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类产品产业。此外,助力科技创新能够使得企业在经营或是在产品研发中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甚至化解。再则是创新模式的完善,企业内部的生产模式完善以及企业间运营模式的连接与完善,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与反作用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另外,在科技金融结合过程中,科技金融能够通过推动多元化产业衍生来扩大经济发展辐射范围,并且提高人才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推动产业结构实现动态存量转换等方式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最终带动湾区经济增长。此二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科技水平的提升同时伴随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发展,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三、基于DEA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研究 (一)研究设计。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CharnesA.和CopperWW.等著名运筹学家以“相对效率”为基本思想,用多表法对决定要素(DUM)的相对效率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评估不同的决策成员之间的相对有效性时,有必要确定决策成员的前沿生产通过直接输入和计算无需思考的重量指标和提前输入和输出指标,消除了许多主观因素,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其次,非DEA的有效决策单元能够对每个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和排序,它可以指出与最佳决策单元相比哪些投入和产出是过量的、哪些是不足的,为其提供提高效率的最佳路径。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择评价指标一般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典型性、可行性、精简性、关联性以及科学性,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同时参考学者的选取体系,最终确定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表1)在数据方面,考虑到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有时间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文假定滞后时间为一年,即文中采用的输出指标滞后输入指标一年,且因澳门特别行政区未找到连续准确数据,又因为澳门经济体量相较于大湾区总体经济体量影响较小,故选取大湾区10城数据。 (三)数据分析 1、粤港澳大湾区2016~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在2016~2019年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要素依次为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和纯技术效率。在2016~2019年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技术进步这一要素,这与近些年来我国对粤港澳地区的R D投入等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强有力的证明。2017年以后,随着大湾区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正轨,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其政策及经济支持。这个时期湾区加大技术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也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此外,此时期TFP的上升,不单是技术创新投入,更有国家制度及政策等因素影响。综合技术效率在这些年间均小于1,即这些企业距离有效生产前沿较远,但差值不大。综合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以看出在2016~2017年及2018~2019年间,纯技术效率数值要大于规模效率,技术投入较为明显,但企业规模效率仍未达到,这可能需要进一步融资兴建企业,跟上技术投入的步伐,共同提升综合技术效率,2017~2018年间反之。(表2) 2、2016~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从湾区内各地市情况看,绝大部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大于1,平均变动值也大于1。从影响TFP的因素来看,规模效率仍然是制约各个地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湾区内各地市TFP的变化情况和总体变动基本一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市是金融基础好或工业基础好或二者兼备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城市。(表3) 3、2016~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DEA测算结果。综合2016~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数据分析,在综合技术效率方面,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由表4可以看出,综合这几个地市的R D投入等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地市的R D经费、人员、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等不如深圳、广州这些地方投入多,但在产出方面能够与这些地方在同等程度的投入上表现较好。综合表内数据,广州、深圳、肇庆的效率值较低,一方面是深圳、广州等地是我国经济投入力度大的核心城市,其早年发展已居于前列,且近些年来人才引进等方面有较多政策举措,科技产出与人才经费的到位之间有一定的滞后性,故在2018年、2019年综合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这些地市的金融业较为发达,工业生产较湾区内部分地市稍显落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而珠海、佛山、香港等地综合技术效率在近些年里保持在0.6~1之间,效率表现中等。综合2016~2019年平均数值来看,综合效率虽表现不错,但处于逐年递减状态,纯技术效率2017年、2018年表现最优,规模效率呈现先减后增再不变的趋势,产出投入表现较好。在未来需继续探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研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进而促进湾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表4) (四)结论分析。 由数据分析可知:第一,在2016~2019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依次为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和纯技术效率。此过程中,投入总体大于产出,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短时间内的投入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资本流动及产业运作,产出较为滞后;另一方面是资本流动受阻,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好金融资本与技术企业的对接,融资兴建企业。加快金融要素的流通,创新融资渠道,跟上技术投入的步伐,共同提升综合技术效率。第二,从影响TFP的因素来看,规模效率仍是制约各个地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方面,要完善并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建立科技金融中介平台,形成金融产业链,提升规模效率。第三,由大湾区内10市投入产出表现,可以看出各市在科技与金融对接效果方面从金融基础、科技产业基础、政策实施等方面都有参差,要进一步加速产业互通与要素流动,落后城市加快实施相关政策,做好金融资本与科创企业的接轨。 四、科技金融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一)持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未得到重视的地方,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财政投入转化为较低的科技产出。在法律、信用、投资担保、机构约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我国应继续对法律制度进行补充,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政府出台一系列能够在长短期内都有侧重方向且能相对全面兼顾到经济发展的能落到实处的法律政策,来鼓励科技企业的发展以及金融方面的投入。第二,机构体系。大湾区现阶段内没有专门的科技金融管理机构,使得资源转化效率在一些情况下较低,资源对接信息不对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科技金融管理机构,引导基金的专业化、有方向性的、可持续运作,助力科技产出。 (二)加快金融要素融通,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多渠道加快金融要素的流通,赋予大湾区金融机构和科技相关管理部门一定权限,使科技财务管理资金实现有序合理的国际流通管理控制,并且核准相关金融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科技金融业务创新。其次,要将粤港澳大湾区中各地市之间的常态化协调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来。依托粤港澳特色优势和中国特色政策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运作体系。最后,在进一步加强湾区内各类资源共享的政策、方法基础上,国家还需推进硬性建设,推动科技金融资源的对接与流通,充分为此提供平台与媒介。集粤港澳大湾区合力推动科技金融的进步,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共同分享革新所带来的互惠。 (三)打造金融特色产业链,建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 围绕产业链打造金融链。由前文分析可知,粤港澳湾区内不同地市优势不同,如何将各地市优势集合起来更好地发展也是现阶段需要去关注解决的问题。集合湾区内各家之长,打造金融特色产业链,从资金流入到科技生产产出,打造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首先,建议我国银行保险机构建立投融资联合平台。其次,在大湾区内,服务业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制造业产业带,它们是大湾区内经济体系的基本支撑,是产业的核心焦点。逐步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创业投资、担保基金、地方金融机构、股票和债券市场等多维贷款建设。 参考文献: [1]陈非,蒲惠荧,陈阁芝.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分析[J].城市观察,2019(04). [2]胡军伟.论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促进意义和改进方向[J].商讯,2020(34). [3]刘佳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金融,2020(09). [4]吕鹏荣,杨嫩晓.陕西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评价[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5). [5]梁中慧.政府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研究述评[J].现代商业,2020(32). [6]庞海峰,尹若涵,张晓慧.基于DEA模型的黑龙江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研究[J].北方经贸,2019(05). [7]王学龙.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A]//2018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深圳)论坛——改革开放再出发[C].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2018. [8]杨道玲,邢玉冠,李祥丽.基于多源大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比较研究[J].中国物价,2020(01). [9]杨璐.长三角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问题和优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04). [10]余丽霞,郑洁.基于DEA模型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9(04). 作者:孙亿涵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展现历史风貌和表现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成为纪录片题材的重要来源”[1]。其中,关于诗歌文化的纪录片尤其值得关注。《诗行天下》《诗词中国》《掬水月在手》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相继问世,它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恒久魅力。不同于上述影片,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5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创新性地从诗歌与旅行的角度切入,以探访五位唐代诗人的一段生命旅程为叙事线索,通过“具身认知”式的旅行来唤醒古典诗词中尚未“苏醒”的文化记忆。同时,影片没有忽略对现实的观照,不仅真实地记录了诗歌文化对当下生活的重要影响,勾勒出现代社会的诗意图景,并从多维度展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当代价值,最终询唤了观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完成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表达。 一、聚焦文化记忆:诗歌与旅行的双向交融 “文化记忆”是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的理论概念。他指出,“文化记忆是一个社会全部知识的总概念,在特定的互动框架之内,这些知识驾驭着人们的行为和体验,并需要人们一代一代反复了解和熟练掌握”[2]。在历史长河中,文化记忆是人类延续民族精神、确立文化认同的重要参照。所谓“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化记忆不仅能够帮助今天的人们追寻历史印迹,同时还对当下及未来产生着深刻影响。因此,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记录、延续、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毫无疑问,文化记忆的传承需要载体。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附着于具体的记忆形象,源于文字、图像、音乐、舞蹈、诗歌、节日、仪式、建筑等”[3]。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古典诗词是独具文化气质和民族精神的记忆载体。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文学形式,更蕴含着先贤们千百年来的生命思索与智慧结晶。当读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勾起思乡之情;当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脑海中即会浮现母亲的伟大形象;当吟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能召唤出我们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上到老人,下到孩童都能脱口而出。中国古典诗词经过千年流转,历经岁月洗涤,在一代又一代国人的传颂中“高度成型”,最终凝结为一种“根基式”的文化记忆。然而,作为一种“根基式”的文化记忆,多数人对古典诗词的认知,主要聚焦于对诗词文本的学习和解读上。而那些书写在诗句当中的人文山水,暗藏在诗句背后的心路历程,却鲜为人知。事实上,诗歌与旅行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大量诗歌是在诗人的游历途中被书写的,“虽然地点之中并不拥有内在的记忆,但是它们对于文化回忆空间的建构却具有重要的意义”[4]。由此,诗人的旅途不仅浓缩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同时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正是切中了这一要点。该片总导演李文举在谈及创作构思时说道,“我们从小读唐诗,却很少有节目展示诗人们走过的那些足迹……把唐诗和旅行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用今天的方式去旅行,用今天的人的眼光去看,去感悟唐代诗人当年的感受,去揭示他们当年的经历”[5]。正如导演所言,与以往的诗词文化纪录片不同的是,该片并未将目光单纯聚焦于诗歌文化的科普介绍,而是选择重返“唐诗现场”,重走诗人旅程,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去体认千百年前诗人的心路历程。通过将旅行与诗歌的双向交融,以此唤醒关于诗歌背后尚未“苏醒”的文化记忆,从而询唤当代观众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认同。 二、唤醒文化记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在场 通过诗歌与旅行的双向交融,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聚焦于唤醒古典诗词背后潜藏的文化记忆。然而,文化记忆的唤醒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几个步骤来完成。在纪录本文微信网页版片中,五位唐诗寻访人从重返现场到亲身体认,从感官体验到心灵感悟,经由寻访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在场,尚未“苏醒”的文化记忆最终得以唤醒。 (一)从文学符号到具象景观 扬·阿斯曼在谈及文化记忆时曾说道,记忆的留存与唤醒需要各式各样的辅助工具,这些辅助工具也被统称为“记忆场”(lieuxdememoire)。“记忆场是一个符号系统”[6],它表现为蕴藏民族历史、激活文化记忆的载体及情境。因此,建构关于诗歌的“记忆场”便成为唤醒诗歌文化记忆的重要路径。值得指出的是,《跟着唐诗去旅行》在呈现诗歌文化、建构诗歌“记忆场”时,并未止步于诗歌文本的罗列与堆砌,而是通过纪录五位唐诗寻访人的旅途行程,重返诗歌中的人文山水、江山形胜,将原本作为文学符号的诗歌转化为具象的真实景观,使得观众可以依据现实场景,找寻到诗歌文化记忆的切入点。以第三集《长安》为例,学者郦波跟随诗人王维的行迹,以西安为起点,游碑林博物馆触诗人刻铭,驻灞河河畔感惜别之情;会友人重吟渭城曲,居教坊再听古乐音;后又前往辋川,登蓝关古道、再走鹿柴、临孟城坳、访鹿苑寺;最终行至终南山,在自然韵律里感受诗句描写的花草树木、雨雪风霜。经由寻访人重返唐诗发生地,那些原本静躺在古典诗词中的文字符号倏而跃然于屏幕之上,变成了旅途中可触、可知、可感的具象景观。而借助具象景观的显现,影片同时还揭示了现实中的自然风光、人文山水与诗歌创作的内在关联。当寻访人走过送别胜地渭水河岸,不难领悟诗人当年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的不舍之情;透过东西走向的哑呼崖沟,更加理解“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现实来源;看过如今稍显破败的鹿苑寺,愈发明白“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的浓浓禅意……《跟着唐诗去旅行》通过影像记录寻访旅途的所到之处,还原诗歌书写过的地点与场景,使其跨越历史时空的界限,以具象景观的方式重回观众的视野,成为唤醒文化记忆的辅助工具。与此同时,又以诗人的生命行迹为线索,通过寻访人的线性行走,将这些散落在诗人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心境之下的诗意景观串联至一起,最终聚合成诗歌文化的“记忆场”。 (二)从书面理解到具身认知 然而,“记忆场”的建构,只是影片唤醒诗歌文化记忆的表层体现。若要挖掘潜藏在诗句背后的“秘密”,则意味着需要以“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的方式“身”入其中。“具身认知”也称“涉身”认知,其核心内涵是指“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7]。在纪录片中,五位叙事者将身体作为“媒介”,通过行走、徒步、登高、骑行等一系列“具身认知”式的身体实践,将观众对诗歌作品的书面理解体验化、真实化和立体化,以此勾勒出诗人的鲜活形象,进而深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诗歌文化记忆。在第一集《江湖》中,西川从陇南出发,踏上追随杜甫晚年的漂泊之旅。在险恶延绵的群山之中,他切身体认到“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句中饱含的“厌山”情绪;采食甘苦的橡栗,味蕾的刺激令西川深切体味到“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所流露的不幸与艰难;途经成都,西川走访“白夜”诗会,与故友畅谈诗歌,仿佛亲身体验到杜甫当年入蜀后的惬意舒闲;在杜甫草堂,西川通过亲手修缮屋顶而体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背后的胸怀与担当;在街边,西川与好友大快朵颐,在筷勺交错、语句碰撞间讨论杜甫关于“吃鱼”的诗句,为这位诗人的“苦难形象”增添了一抹生动光彩的新鲜趣味;渡船至三峡,行走于风高浪急之中,登临至巍峨山峦之巅,西川得以真正领悟到诗人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对于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在全片中,诸如此类的身体实践比比皆是,都可作如是观。纪录片通过寻访人“具身认知”式的身体实践,将关于五位唐代诗人的文化记忆塑造得更加立体鲜活。对于寻访人来说,“具身认知”的方式是重返历史情境,帮助观众深化文化记忆的关键所在。身体的实践不仅揭示了诗歌创作与旅行路线的紧密关联,勾勒出诗人真实丰富的生命形态,更是将潜藏于书本、文字、史料当中的文化记忆生动地“活化”出来。由此,诗人与诗歌不再仅是书本中的文学符号,而是活现为真实可感的生动形象。 (三)从身体实践到精神在场 经由诗歌文化“记忆场”的影像建构与“具身认知”式的身体实践,千百年前的诗人形象愈发鲜活,关于诗歌的文化记忆逐渐清晰。与此同时,“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与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8],而情绪和情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记忆的生产与重构。因此,五位寻访人在找寻文化记忆的旅程中,不仅仅是充当知识科普、完成叙事任务的“叙事者”,而是主动将自我的思维、记忆与情感完全融入其中的文化记忆参与者。在纪录片中,当西川重走杜甫的“漂泊之旅”,两位诗人的对话让他触碰到杜甫胸怀天下的伟大灵魂,由此他生发出“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诗歌;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诗歌”的深刻感触;鲁大东重游孟浩然的“疗愈之旅”,抒发出“人到中年,需要改变”的人生感悟;郦波重访王维的“归隐之旅”,道出了“唐诗只是一个引子,生命才是最鲜活的内容”的心灵启迪;杨雨重回岑参的“荒凉之旅”,置身于边塞时她不禁哽咽,忽然意识到行走其实是在找寻自我;韩松落重归李白的“永恒之旅”,在名川胜地中感受到李白诗句里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将对李白的公共感情转化为了私人情感……当面对诗人曾经走过的山河古迹,感官的刺激与身体的实践,情感的触动与记忆的浮现,共同促使寻访人与诗人之间产生强烈的精神共振与生命联结,最终完成了自我生命的价值重塑。从具象景观到“具身认知”再到自我重塑,经由五位寻访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在场,影片为观众提供了一套关于诗歌文化记忆真实且完整的“影像证据”。观众即便无法真正参与其中,但借助观影行为,与寻访人形成情感呼应,共同从诗歌文化记忆中获得“精神感召”,达成“精神在场”,从而达成对诗歌文化记忆的深层共鸣。 三、询唤文化认同:历史与现实的双层呼应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对诗歌文化的记忆唤醒,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示诗歌文化的历史价值,更是将历史中的文化记忆引申至当代语境,以现代视野诠释五位诗人高尚可贵的精神品格,并以此为鉴,启示后人。同时,影片使用大量篇幅真实地记录了诗歌文化对普通人及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实现了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唐诗回到生活的人文观照,由此促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加深了对于诗歌文化及诗人精神的理解,最终完成文化认同的意识询唤。 (一)价值确认:文化记忆的历史启示 如若说影片唤醒了诗歌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丰厚,那么对于当代观众而言,这些“活化”的文化记忆又有何现实价值呢?实际上,“历史——那些已然消逝的过去,对于当下的意义——无论是盛世荣光还是乱世哀鸣,都有着必然的历史规律,挖掘出掩埋在古老时光中的那些宝贵的经验、规律的精髓,以之馈赠给今天的人们,才是历史对于今天的真正价值”[9]。换言之,只有在映射当代、呼应现实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确认并凸显诗歌文化记忆的价值所在。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通过诠释五位唐代诗人的生命境遇及人生选择,为面临同样处境、经历同样考验的当代国人提供了来自历史的另一番解答。杜甫一生艰难,但他却没有选择回避,反而将写作与时代深切地联系在一起,用诗歌诠释了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孟浩然一生不仕,却在中年“华丽转身”,以“人生不得志,便向青山游”的豁达心境启示后人,“人生不止在庙堂,还有诗与远方”;在大唐盛世中,王维因时代的洪流而无法左右,但他却难能可贵地保持着一片心灵净土,由此给予后人“坚持自我,回归内心”的精神指引;岑参两度策马向西域,不仅用诗句书写下报国雄心,更是以身先士卒的方式提醒后人,面对祖国山河要有发自肺腑的深情与担当;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自由洒脱,无论面对山川湖海抑或世道人情,永远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以自我的浪漫豪情告知后人,或许追求永恒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命题。借由诗歌文化记忆的探寻与唤醒,历史的纵深得以打开。诗歌文化作为连通历史与现实的记忆纽带,对它的价值确认不仅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的历史命题,更是成为指引当代国人“到何处去”的精神力量。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突破对诗歌文化的表面呈现,向文化记忆的更深处挖掘,最终将追寻“何为诗意”的记忆回溯转化为“诗意何为”的当代启示,为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复兴提供了重要的“镜鉴”意义。 (二)询唤认同:文化记忆的当代传承 通过对诗歌文化记忆的价值确认,无形中指向了本片主题的真正指涉——询唤文化认同。毫无疑问,“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发展与国家强大都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否则,民族国家将失去生存的土壤、精神的家园和前进的动力”[10]。因此,在影片中,询唤文化认同是确认历史文化价值的意义归属,也是唤醒文化记忆的终极目的。回顾全片不难发现,影片通过大量篇幅真实记录了与诗歌文化相关的不同群体。他们不仅是诗歌文化的参与者和讲述者,更是文化记忆的当代传承者。无论是为碑林文化奉献青春的讲解员杨烨,还是在辋川坚持寻找王维足迹的退休教师张效东,又抑或是杜甫草堂的小小讲解员尹麒竣,通过他们在镜头前声情并茂地讲述,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用生命热爱诗歌、用行动传承文化的鲜活人物。此外,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不知名”的素人形象,如“误入”镜头讲解杜甫雕像意义的路人阿姨,在西川忘记诗句时“接话”的青城山道士,将王维诗句脱口而出的邮差老人……这些素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行为、言语,已然于无形中显露出普通百姓对于诗歌文化记忆的延续与传承。不论是否能够意识到,诗歌已经在他们的精神深处化作一种滋养,一种本能和一种文化自觉。通过真实记录这些和诗歌文化相关的群体,影片将散落于当代社会的诗歌记忆凝聚在一起,并让观众深刻地意识到,原本在书本、教材、文献中静躺的文化记忆,其实早已跃出既定的框架,潜入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一呼一吸之间,成为你我与民族、国家紧紧相连的文化血脉。同时,在唤醒文化记忆的过程中,通过影像建构“人人读诗歌,人人爱诗歌”的素人群像,询唤了当代观众的精神共鸣与文化认同。正如学者郦波在影片中所说,“诗和远方的终极之处在哪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那个独属于华夏文明的烙印,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四、结语 从文化记忆的聚焦、唤醒到认同,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搭建起一道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记忆桥梁。在宏观层面,影片通过展示山河之美、体认诗歌之美、观照生活之美,向观众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宝贵价值与恒久生命力;在微观层面,影片通过对不同群体的鲜活纪录,建构出热爱与坚守诗歌文化的人物群像,透过他们的行为举止,观众得以感受到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认同。因此,《跟着唐诗去旅行》不仅在创作层面对诗歌文化进行了创新性表达,更是立足于时代语境,强调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释: [1]张欣.近年来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分析[J].中国电视,2015(10):27. [2]冯亚琳.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1. [3]孟洋.网络诗词: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记忆[J].当代传播,2015(01):80. [4][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44. [5]《跟着唐诗去旅行》:唐代诗人走过的路程远超我们想象。 [6]扬·阿斯曼,陈国战.什么是“文化记忆”[J].国外理论动态,2016(6):23. [7][8]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05):705,708. [9]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从历史中探寻真正的价值——谈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构思[J].中国电视,2015(12):9. [10]刘振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J].学术交流,2017(10):23. 作者:刘向阳 庄紫涵 单位: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
引言 近二十年,财务共享中心在全国的企业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公司财务管理领域的优势日益突出。随着5G+“大智移云物区”等新兴科技的广泛应用,已有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也将融入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大潮中,并顺势促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向高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运营方式发展,共同推动企业财务管控系统升级优化,助力企业的高效发展。 一、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概述 (一)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界定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有效协助公司进行内部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同时该服务系统的建立还能够为公司内部各业务计费方式提供有效的调整途径。此外,企业的财务中心还可以将不同的环节进行有效整合,以此确定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而实现公司财务的战略性目标,给公司财务部门带来更大的经营收入。所以,在数字化背景下,通过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以真正地做到数据的透明化与公平性,做到数据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二)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意义 1.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将企业营业系统的管理和财务系统的管理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达到整合企业运营各环节的目的,实现企业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有效整合,解决企业经营相关业务向财务传输相关信息的滞后性问题,通过影像系统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能够缓解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传输问题,会计信息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完善,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相关依据,助推企业业务实现质的发展。2.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控能力财务共享中心强调财务工作的集中性和规范性,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的相关业务也会在财务工作规范化发展的趋势下,实现业务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实现会计信息的格式化和精准化,使会计数据的传输管理更为规范,促进会计工作实现质的提升,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决策水平,在财务共享中心提供有效参考的前提下,也会实现一定程度的提升。3.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推动财务管理转型在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发展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时代,财务共享中心能够通过渐趋成熟的网络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便捷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下,原有的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会在原本的工作基础上,为实现财务共享而发生转型,这部分人员可以将工作重点聚焦在会计管理相关方向上。 二、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一)降低运营成本 在信息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正是利用当前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字化等前沿技术,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了精简,并将留下来的业务流程,结合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运用集中化的处理方式,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中,帮助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 (二)提升及时准确性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了更加标准化的管理,也使企业的各个子公司有了更加统一的管理标准。尤其是对于拥有不同地区的业务,或者拥有不同领域业务的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能够使财务工作在具体的处理过程当中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提升财务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业务的具体经营情况。 (三)促进核心业务发展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使企业实现了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下,企业业务需要与数字化发展实现高度整合,进而确保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帮助企业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在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实现财务、管理、经营业务等众多内容的数字化发展。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实现了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为企业核心经营业务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提供战略支持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企业有了更多样化的途径实现对财务数据的挖掘,在获取更多财务数据的前提下,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将为了迎合数字化的转型,在财务数据提供参考的情况下,实现发展战略的深层次转型。因此,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了支持,企业的发展目标也将更加明确,这有助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期从容面对诸多挑战,开拓更多的合作契机。 三、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及凸显的问题 (一)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 1.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中最为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会计管理工作也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会计凭证不再像以往一样,需要人工完成撰写任务,而是通过已经设定好的模板,在财务共享中心的系统内完成。此外,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功能的设立,也使管理人员掌握了更加全面、客观的会计核算数据,并根据具体业务开展的要求,实现了对数据的分类、整合和对比,使得业务人员无须再通过翻阅纸质档案来实现相关信息的查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2.资金管控中心充足的资金储备,为企业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保障,确保企业的业务能够正常开展。但是,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同时,也需要对企业的剩余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提升剩余资金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对经营相关流水进行严密的管控,避免资本浪费情况的出现,提升资本的利用率,使企业的资本回报有所增加。而且,通过企业的相关收支数据,可以对企业的资金往来进行明确的查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风险预防体系,便于在发现资金出现不正常的变化时,及时进行干预,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3.成本管理中心一般而言,企业对不同业态成本的管理,往往通过ERP系统来实现。但是在搭建起财务共享中心以后,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承接对不同业态的成本管理任务,通过在系统内设置成本核算的标准,进而实现对成本数据的核算,通过对ERP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进而将其在财务共享中心内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形成企业的成本管理报告,供相关审计部门审核,为管理者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4.税务管控中心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实现对税收支出的智能化监管,使企业的涉税风险得以降低。财务共享中心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对税收情况进行分析,将高税率的业务进行有效的转化,使其成为低税率,或者尽可能降低税率的业务。在企业可能存在税收风险时,财务共享中心也可以及时发现,并通过智能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税收风险或者避免税收风险的发生。5.数据分析中心依托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将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信息的分类化管理,为企业信息的检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此外,企业可以依托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分析系统,实现财务报表的制作,依托数据和决策分析的模型,为企业决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6.财务运营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内部的财务运营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企业的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并实行分类统一管理,将相关业务内容进行科学的派发,便于这些业务的科学化、高效化处理。此外,企业在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运营系统内,还能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咨询与检索服务,便于企业实现高效率的财务运营系统管理。 (二)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凸显的问题 1.专业技术型财务人才短缺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由于引进了信息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系统,诸多原本依靠人工操作的流程转为由系统代为操作,这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而考虑将原本负责基础操作的员工进行裁员处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引进的数字化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属于科技领域,原本的财务工作人员当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缺乏财务知识的专门培训,在财务知识积累方面不够成熟。至此,企业出现专业技术型财务人才短缺的困难。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公司的运营尤为重要。财务共享日益壮大,而目前国内相关财务会计的立法没有具体的规定,公司内部没有形成专门的财务共享中心内控体系,导致会计人员在控制后台时,也因为没有相应系统而造成管理与监察都不准确。部分公司人员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概念并不明确,认为财务共享中心只是财务报表系统,并未充分考虑财务共享核心体系在公司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而财务共享中心核心服务平台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实时反映公司业务流程,将会加大内控隐患。3.存在数字信息安全隐患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全面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安全的风险。现阶段,由于网络安全规范与法规不健全,如互联网安全规范、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等,财务报告存在信息安全隐患。4.数字化系统风险较高在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建立前期,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到中后期,就需要完成系统的完善与提升。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短期内的效益和资金投放不一定成正比,而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出现差错或疏漏,则企业不仅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资料,而且会承担巨大的资金风险,一旦企业无法完成资金周转,则很有可能陷入困境,而且企业要发现问题根源难度很大,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确定问题责任人。 四、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应用策略分析 (一)做好专业财务人才储备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完毕后,应明确该系统在运行中什么是关键的工作,在企业例会,和各单位领导(尤其是设备、采购、生产三个部门)、同事交流中,大概明确企业的工作方向和近期计划;通过绩效考核确定什么人具有担任管理者的资格,或者什么人暂时还不符合要求,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人才方案,确定公司管理中需要什么规模的人员和什么样素质的人员,才能够满足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需求。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互相帮助,解决专业财务人才短缺的问题。 (二)规范财务共享中心 内部控制体系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要制定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而实现部门职能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完善,以企业经营的目的和类型为主,促进财务共享中心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都承担着财务代管、税费缴纳的业务,但缺乏对于产品附加值财务信息的管理。因此,企业需要增强数字化转型的实力,进一步扩大当前的管理范围,结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工作效率实现质的提升。 (三)加强数字信息安全管理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需要统一规范的数据处理标准作为支撑,以便于各群体充分应用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使财务共享中心发挥实质性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数字化时代虚拟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数字信息安全的管理。对此,企业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制度,规范财务共享中心对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同时,需要确保在安全严谨的条件下,完成各部门之间系统内部的信息对接与转换,进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开展对外业务提供安全的数字信息系统环境。 (四)健全系统安全风险排除技术 财务共享中心风险防范体系涉及公司经营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数据安全经营风险和资本支出经营风险等,建设财务共享中心风险防范体系,能够对企业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干预、警示,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警惕意识。健全系统安全风险排除技术,必须提高企业财务控制的稳定性,及时对系统故障进行处理,并完善企业的应急方案,可以预防企业财务风险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结语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企业为实现数字化转型迈出的关键一步。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制度,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常青.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J].商业会计,2019(23):15-19. [2]罗兰春.论企业发展进程中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J].当代会计,2019(20):68-70. [3]乔伟.企业多元化战略下财务共享中心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12):81-83. [4]许杰.智能时代财务共享中心数字化转型之路[J].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5):192-193. 作者:牛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