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管理论文: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规章制度 1 总则 1.1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落实并规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开展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为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教育普及等各阶段环节提供管理与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既有学校校园建设的改建、扩建、运营、管理。以高等院校为主要适用对象,供其他各类学校参考。 1.3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应在校园设施的全寿命周期内、在各个环节中统筹考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满足校园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的示范建设,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4 在校园中大力开展节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提倡节约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风尚。 1.5 建设节约型校园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2 术语 2.1 节约型校园 指在学校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的校园。 2.2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指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和材料,节省土地和材料资源。 2.3 循环经济 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4 校园能耗统计 指对校园所有建筑、设施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能源的统计。 2.5 校园能源审计 通过对学校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学校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 2.6 校园能效公示 将学校能耗总量和各部门、建筑物的单位能耗等统计数据,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使用者、管理者和全社会定期公示,以接受公众监督。 2.7 需求管理 指对能源及资源使用方的管理。通过政策制度引导和激励用户节约、合理使用能源及资源。 2.8 分项计量 按不同用途(如空调、采暖、照明、动力等)、不同的能源资源类型、形式(如电、燃气、燃油、水等)分别设置计测仪表实施分项计量,以客观准确地把握学校能源资源消费的状况,为制定有效的节能节约资源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3 基本原则 3.1 建设节约型校园,应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控制各种资源消耗,追求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3.2 学校应高度重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工作,建立和完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组织,为持续地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提供全面协调和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 3.3 应注重建立有效的节约建设审查评估和管理监管体系,完善各种节约管理制度,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4 应使学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将节约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措施贯穿于校园规划建设、运营维护、教育普及等全过程。 3.5 加强资源节约宣传和教育,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培育校园节约文化。 4 监管体系 4.1 组织建设 4.1.1 学校应成立由主要校级领导负责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可由能源管理、基建、房产、资产、设备、采购、学工、团委等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方针,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组织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为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4.1.2 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可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校园节约工作开展咨询、指导、推广工作,审核项目规划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技术方案,建立校园能耗标准体系和用水定额体系,研究制定合理的校园节约管理体系。 4.1.3 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应下设办公室(如节能(节水)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校园节约的具体职能工作,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 4.1.4 建立院系和部门的责任人负责制度,各部门负责人作为该部门节约监管工作的责任人,负责监督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节约型校园建设任务。 4.1.5 学生思想教育部门、团委及学生会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生工作中,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校园节约活动。 4.2 制度建设 4.2.1 建设项目审查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校建设项目的节约资源评估审查制度。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新建项目的专项审查 校园新建项目应按国家相关规范和程序委托工程设计,并委托审查机构进行节能专项审查。 2)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 既有建筑分为历史建筑和一般既有建筑。 对于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以满足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为基本原则,组织专家论证和评审相适应的建筑节能 、节水、节地、节材技术方案,严格参照相关的法规条例实施。对于一般既有建筑,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设备的管理台帐;建立设备检定与改造的原则、组织和程序。应在优化运营管理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节能改造。改造应当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对改造的必要性、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审,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4.2.2 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 1)建立各级能效管理负责人制度 (1) 学校主要领导作为校园节能工作的责任人,并将校园节能工作与业绩考核挂钩。 (2) 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单位能效管理和节能工作的最终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业绩考核体系。 (3) 对于能耗较大的建筑设施或设备,如含有大型实验装置的实验室,应指定实验室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为能源管理责任人,督促建立或健全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及能耗计量、统计工作。 (4) 应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的能源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熟悉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具有能效管理专业知识,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职称。能源管理人员负责对本校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2)能源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和管理台帐 (1)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文件 明确校园建筑能源管理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及联系方法、记录表格(包括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或责任人的任命或聘用文件)并形成文件。 制定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文件,完善设备运行的管理台帐。如大型用能设备(制冷机、锅炉、大型实验设备)或设备机房的节能管理规定、规程、能耗计量装置(仪表)的校验证明;管理人员接受节能培训的证明文件。 (2) 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文件 包括: 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竣工图纸、计算书等。 (3) 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记录文件 对建筑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运行记录、分析报告、建筑自动化系统存储的记录数据等资料,应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的依据。 3)校园能耗定额管理 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及本地区的用能、用水定额标准和实际能耗统计结果,研究制定合理的校园用能、用水定额及管理制度。 4.2.3 统计审计制度 1)能耗统计 建立校园能耗、水资源利用等基础数据的专项统计制度和方法,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挖掘节约空间,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 建立校园建筑及用能设施分类能耗统计或分项能耗统计制度。 (1) 分类计量:可按照生活服务设施、行政办公设施、教学设施、学科研究设施、实验设施、实习设施等类别实施分类建筑物能耗计量。 (2) 分项计量:根据实际条件按建筑规模、耗能规模并参照《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条例》对大型设施建筑制定能耗分项计量实施方案。列入分项能耗统计对象的新建建筑或设施应按空调、采暖、照明等用途设计独立的电力线路并配置数字计量仪表,对于既有建筑应根据条件逐步配置数字计量仪表,为逐步建立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及网络远程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3) 能源管理人才培训 制订能耗统计实施方案、表式、分类统计标准,开展统计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并纳入能源管理岗位考核制度。 (4) 能耗统计报表及能耗数据库建设 能源管理人员应及时、积极、准确地记录能源消耗情况,建立能源消耗统计表。能源消耗统计表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表(附表1);建筑物耗电量、耗气量、校园照明耗电量的逐日数据表(附表2);建筑物耗油量、耗水量、耗热水量的逐月数据表,校园维护与维修耗水量、耗油量的逐月数据表(附表3);耗热量的全年数据表(附表4);能耗分项能耗计量系统(附表5)。建筑物用能用水记录或账单,统一按实际月(指每月起始日0:00~每月最末日24:00)折算。 (5) 建立校园能耗数据共享机制 应统一校园能耗统计数据的内容及格式,逐步实现数据采集记录的自动化、电子化系统建设,建立可靠性强、效率高、共享度高的校园能耗数据库。 (6) 高耗能设备设施的专项计量和能源审计 高能耗的实验设备设施应采取专门的分项计量措施,建立设备的运行记录,定期对高能耗的实验设备设施进行能源审计。 2) 能源审计 学校应定期开展能源审计,同时应积极配合并协助国家和本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建筑能源统计和审计工作。 (1) 校内能源审计执行机构 校内能源审计项目须建立如下的执行机构:学校成立能源审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能源审计的领导和具体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能源审计工作小组应聘用校内或校外建筑、暖通空调、给排水、会计、审计等专业人员参与。 被审计的单位应指定或委托专人担任审计项目联系人。 (2) 能源审计程序 召集被审计的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主要运营管理人员工作会议,了解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逐项核实基本信息表。 分析能源费用账单,分类计算出校园各类设施能源实耗值。 随机抽检10%的楼层以及重点耗能建筑,检测室内基本环境状况并记录。室内基本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照度等室内参数;采用巡检方式,在整个审计阶段跟踪连续检测。 (4) 能源审计内容 检查校园建筑的节能管理状况,包括节能管理制度、节能管理文件、所采用的节能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手段。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进步措施;学校应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应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与培训。 收集校园建筑的总能耗和主要用能子系统(空调、照明、办公设备、实验设备用能、特殊功能等)能耗,计算对应的能耗指标,从而判断建筑物整体及各主要用能系统能耗的合理性。 根据用能特征计算相应的单位能耗指标。 (5) 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能源审计结束后应提交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应列出审计的目的和范围、被审计设备(系统)的特性和运行状况、审计结果、确定的节能措施及相应的节能量和费用,提出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最后得出审计结论。 4.2.4 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 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提高节约意识,强化监督管理,应建立校园资源消耗数据公示及数据共享制度。1)建立校园能源、水资源消费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数据的共享度,提高管理效率。 2)通过校园网、媒体等公开途径向使用者、管理者和社会定期公示校园能耗、水耗统计数据、分类单位能耗及水耗统计指标数据(包括现实数据和历史对比数据)。 4.2.5 需求管理制度 建立校园能源及资源需求管理制度。 1)制订和完善能源计量、收费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 2)逐步建立校园用能、用水经费的指标化管理制度。校园用能用水逐步实行“全面计量,分类管理,指标核定,全额收费”的水电经费管理方式,加强师生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和节能节水意识。 3)建立校园节能节水奖励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对节能节水管理、宣传、节能技术应用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4)建立校园节能节水目标责任制度。将节能降耗和节水目标任务纳入各院系、部门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水耗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5)建立校园用能用水设施档案制度。定期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用能用水设备和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检测评价,定期维护,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4.2.6 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 学校应建立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制定学校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具体实施办法。大力推动学校节能采购,禁止采购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产品和设备。积极采用能效高的产品。 2)严格控制办公设备、家具、交通工具等的配备标准,完善学生公寓家具的标准化配置。 3)鼓励网上采购、集中采购手段,节省交通、纸张、人工成本费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4)加强对学校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 4.2.7 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校园环境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 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要点 贯彻实施《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78号)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以及现行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相关法规,并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及相关的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条例等,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工作,并将其贯穿于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及用能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按照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建设节约型校园。 5.1 建设阶段 5.1.1 校园规划 1) 场地规划 (1) 树立节约理念、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应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要求,根据学校规模确定用地指标,避免土地资源的不当占用和浪费,杜绝规划设计中追求豪华奢侈之风,注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校园场地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校园选址应保证场地内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校园建设应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注重与社会资源整合和协调。 (4) 合理利用校园土地,规划合理的容积率与绿化率。 2) 环境整治 (1) 合理规划校园交通,应充分考虑人车分流,确保停车场设施和自行车停放场所。 (2) 积极实施透水性道路铺装,合理设置遮阳遮雨设施。营造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3) 针对校园生活垃圾的特点,进行垃圾分类,实行分区收集处理;对于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回收,提高再利用的比例;将无法回收和再利用的废弃物集中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影响。 (4) 严格管理实验室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回收和处置,减少环境污染。 3)景观规划: (1) 绿地规划 在绿地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中, 合理保留原有植被、动物栖息地。 科学研究并应用适宜的技术修复和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合理规划校园绿地, 努力实现校园绿地的均衡布局与绿地景观的品质 提升。 (2) 景观规划 校园应结合地域、地形及气候特征,积极营造具有校园人文气息,符合师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交流、休息、运动等需要的校园景观, 水系规划应结合校园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可豪华奢侈建设。 (3) 树木种植 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平衡原则,合理选用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坪种植。 4)能源规划 (1) 科学预测校园建筑的能源负荷,应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因素与校园建筑使用的特点,合理确定校园用能需求量。努力实施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对口利用。 (2) 结合当地供能状况,合理优化校园能源系统的结构。 (3)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应造成对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合理的制定节水规划方案。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 (2) 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充分考虑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回用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校区实施污水的能源化和肥份利用。 (3) 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对于新建校区或新建建筑,产生的暴雨径流量宜小于或等于建设前的水平,以减小对城市暴雨径流的峰值,维持当地生态用水;对于既有校区改造或既有建筑改造,产生的暴雨径流量须小于改造前的水平。 (4) 合理确定节水指标。努力实现浇灌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等传统水源。 6) 新建建筑规划 (1) 建筑布局和平面规划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参照相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 同时还应结合校园特点合理进行设计。 (2) 校园新建建筑应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设计规范。 (3) 校园大型新建建筑的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4) 项目设计应提交节能设计专篇。 (5) 注重与校园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6) 既有建筑改造规划 (1) 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结合校园整体建设合理定位。 (2) 一般既有建筑的改造应基于学校发展的合理需求和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可行性和投入收益比。 (3) 既有建筑的改造应注重与周围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4)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机制,鼓励多元投资。 5.1.2 设计 1)创造适宜的校园 环境采用绿色生态理念,应用现代化计算机环境模拟等先进设计技术,优化校园的声、光、热、风及水环境设计。 声环境:校园总平面规划设计注意噪音源及噪音敏感建筑的合理布局,必要时采取隔离及降噪措施,对校园环境噪音进行预测评价,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 光环境:对校园建筑布局、朝向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避免建筑间相互遮挡,确保日照及采光需求。建筑设计中积极采用自然采光。 热环境:积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校园区域的微气候进行预测分析,优化热设计。积极采用室外绿化、水景、透水型路面铺装等措施,缓解热岛效应。寒冷地区需积极采取防寒抗冻措施,炎热地区应积极采用遮阳设施。 风环境:积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校园区域的微气候进行预测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及风环境设计,积极利用自然通风改善环境,避免建筑风害。 水环境:设计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确保校园的用水安全措施,进行水资源有效利用和雨水、中水、污水的循环利用设计。 2) 建筑本体节能设计 (1) 建筑热工设计 ①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指标符合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及所属地域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②根据节能要求优化建筑窗墙比。对空调房间的外窗鼓励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外窗,有条件时外窗玻璃材料鼓励采用low-e玻璃。 ③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应根据建筑物功能、地域特性与朝向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方式。 ④南方地区鼓励采用综合绿化等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寒冷地区加强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冷热桥节能处理,确保隔热保温性能。 ⑤南方建筑屋顶应强调隔热,可采用屋顶绿化、架空屋面、阴棚等设计,北方建筑屋顶则强调保温。 ⑥严格执行国家节能规范的建筑的窗地比。 (2) 建筑通风设计 ① 鼓励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设计与布局。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夏季自然通风。 ② 建筑外窗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① 根据校园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日照分析,尽量满足不同建筑的采光需求,减少人工照明数量。并实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切换控制。 ② 教室照明应考虑校园特点安装合理的控制措施。 ③ 校园照明应采用节能灯具。 (4) 用能设备系统节能设计 ① 暖通空调设备系统 空调设计采用全年动态模拟计算确定负荷,结合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和设备,并满足相关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 根据校园建筑物的功能、特性与寿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形式和控制方式。 冷热源设备系统设计应注重校园用能特点,满足正常教学与寒暑假期不同情况需求和部分负荷运行特点,设备能效指标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的相关要求。 校园建筑的节能设计须满足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② 电梯系统设计 根据校园特点考虑对应平时运行与寒暑假期运行的模式切换的设计。 3)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 配置冷热源设备、照明、空调输配系统、生活热水等用能设备系统的分项计量系统,并预留数值传输接口。有条件的可根据建筑用能规模和特点建立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实时监测系统。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 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供水管网漏损;合理设计供水管网水压、杜绝超压出流现象和爆管现象。 采用高效节水型用水器具,淘汰非节水型器具。 水表等计量装置的设置应保证能对室内管网尤其是室外埋地管网进行分段的水平衡测试。 (2) 非传统水源利用 ① 雨水处理及利用 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并宜结合景观进行设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的积蓄、处理及利用方式。 ② 污(废)水处理及利用 在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及利用设计。 对于以完全分流式收集系统收集的优质杂排水为原水时,可以采用物化处理,或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在有条件的校园,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湿地等运行维护较为简单的处理工艺。 对于以合流式收集系统收集的污水为原水时,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或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进行处理。 (3) 用水安全 饮用水、杂用水和景观水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避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处理后的雨水、污(废)水回用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回用水管道上不得安装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4) 鼓励校园内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即市政饮用水供水系统仅供给师生饮用、洗浴、洗手等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的用水。而冲厕、绿化、道路冲洗等的用水宜采用回用水。 5)可再生能源利用 因地制宜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主动式或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并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结合建筑条件及当地资源条件采用地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及地热技术。 可根据校园建筑条件和特点积极采用热回收型热泵系统,提高校园空调采暖及热水供应系统综合能效比。 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 用材安全 建筑工程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cai《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 不得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18号公告)禁、限的建筑工程材料。 (2) 节约用材 ①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应避免大量装饰性构建。 ② 土建与装修及新技术材料应用一体化设计。 ③ 采用符合当地地质、气候特点的新型建筑体系,选用工厂化、规格化、多样化、半成品化、装配化和模数化的建筑工程材料与部品。 ④ 在保证建筑物性能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型墙体材料。 7)室内环境质量 校园建筑设计应重视改善室内环境、保障室内人员的舒适性和健康,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与环境的友好和谐。 (1) 室内空气品质 ① 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新风量及送风方式设计满足室内通风换气卫生要求。 ② 对要求空调的大空间建筑宜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气流组织,改善室内空间气流、温度及有害物质浓度分布,提高空调通风效率。 ③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复合系统方式。 ④ 有条件时设置室内空气质 量实时监测及显示装置,集中空调系统中利用co2浓度监测控制空调新风。(2) 热湿环境 ①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温度、湿度、风速等设计参数应符合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要求,并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节能运行的倡议。 ② 新风需求量大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应考虑过渡季节全新风节能运行设计。 ③ 寒冷地区采暖系统应注意管路水力平衡设计,并考虑房间温度调节措施。 ④ 高大场馆建筑宜合理采用低温辐射采暖系统、分层空调方式。 3)采光与照明 (1)室内采光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要求。室内采光系数或窗墙比满足当地光气候区要求。 (2) 合理采用天窗、反光板、反光镜、光导集光等自然采光强化和调控措施。 (3) 室内照明设计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的要求。 ① 室内照明指标设计和功率限值符合现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要求,室内公共空间照明采用分区照明和自动控制措施。鼓励采用led、无极灯、三基色荧光灯等绿色节能灯具。 ② 教室照明应结合校园特点设计节能控制方式。 4)声环境 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建筑设备、机房等采取消声、隔振及减震措施,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及振动干扰。 建筑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要求。 建筑沿交通干道的外墙、外窗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5.1.3 施工与工程监理及验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做到文明施工、节约施工、环保施工;规范工程监理及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1)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控制 校园建设的施工现场应注意场地的生态保护和安全维护;严格控制施工对环境大气、土壤、水资源的污染;努力减少施工的振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产生的光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施工的资源节约 (1) 施工节能 应实施包括施工方案、资源管理以及节能降耗措施在内的施工组织总设计; 应对施工及工地生活用能进行计量、监管;严禁使用非节能型大功率用电器具;实现单位施工面积实际用电量比定额计算用电量节约4%以上。 (2) 材料节约 应通过施工程序的合理化、施工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等措施,实现施工材料的节约;加强施工材料的循环利用,努力实现重复使用的施工材料在现场的使用率超过70%。 (3) 施工水资源的节约 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所有用水部位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和安装计量装置。有条件的工地要充分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施工监理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工程施工监理,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验收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等国家有关工程验收标准和规范。 学校相关部门应尽早介入工程建设及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以利于将来运行管理。 5.2 运行维护阶段 校园用能设备主要为采暖、集中空调、照明设备,应重点强化这些设备的运行维护阶段的技术、管理及行为节能(节水)措施。 对大型物业管理鼓励社会化、市场化,应导入公平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实行物业管理招标。逐步实现专业化、现代化管理。学校应与物业管理公司制定节能减排管理目标。 5.2.1 设备系统节能(节水) 1)集中空调 (1) 根据校园建筑负荷特点有效地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件时空调水输送系统、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 (2) 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节省新风处理能耗。 (3) 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开机能耗。 (4) 实施室内温度节能设定,夏季室内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5)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定期实施空调设备及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品质。 (6) 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计量。 2)采暖 (1) 加强采暖锅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辅机变频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量回收;对于燃煤锅炉,有条件的应采用炉渣二次回烧;加强锅炉的除氧和水处理及防腐阻垢等措施,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2) 按节能标准要求对供热管道进行保温,杜绝供热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3) 改善管网输配性能。做好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试,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力失调。避免“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状况。 (4) 加强管网系统的调节能力。对于既有建筑,有条件的可采用平衡阀及平衡阀智能仪表取代调节性能差的闸阀或截止阀,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加装热量调节和计量装置,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5) 强化节能运行。根据学校不同建筑、不同使用特点实行分时段供暖,夜间低温运行。 (6) 供暖系统宜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进行调节,确保按需供暖。 (7) 逐步推行供热按热量计费管理方式。 3)绿色照明 (1)对教室等公共照明系统进行有效的分区分时控制。 (2)对学生宿舍照明,鼓励实施定时熄灯制度。 (3)制定寒暑假期间教室等公共场合的节能照明控制措施。 (4)更换非节能灯具,积极采用节能照明灯具。 4)节水 (1) 节约用水 ① 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和路面喷洒等用水不使用自来水。 ② 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方式,合理安排绿化的灌溉次数及用水量。 ③ 对供水系统定期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2) 水质管理 ① 对回用水和景观水的水质实施定期检查,确保各项水质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② 对景观用水的水质保障设施应定期检修。保证水体的更新率处于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富营养化发生。 5.2.2 行为节能(节水) 加强校园节约文化建设,树立节约理念,普及节约科技。全员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将节约理念贯彻到每个人的行为中。 1)行为节能 (1) 校园实施对节能行为的奖励和对浪费行为的教育处罚措施,将师生员工节能行动纳入行为规范建设中。 (2) 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节约型校园学生志愿者队伍,巡查、监督并制止校园的能源浪费现象。 (3) 自觉执行室内空调采暖温湿度的节能设定,严格控制空调开启时间。开空调时不开门窗,提倡下班前半小时提早关闭空调。过渡季节尽量不开或少开空调,以开窗通风或使用电风扇为主。 (4) 离开办公室前随手熄灯、人离关机。 (5) 倡导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学校班车的满载率。提倡校园内使用自行车。公务用车采购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车辆,按规定及时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 2)行为节水 (1) 公共用水场合张贴节约用水提醒标示牌。 (2) 实施能源缴费校园一卡通,将水资源消费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3) 水龙头随用随开;跑冒滴漏,及时报修。 3)行为节材 (1) 倡导纸张耗材节约行为。节约用纸,推广无纸化办公,废纸重复利用,积极采用可再生纸。提倡双面用纸,减少打印复印次数,节约使用打印耗材。 (2) 严格控制会议铺张浪费。减少或不使用精装请帖,避免礼品过度包装,减少或不使用校园横幅,积极使用电子显示屏及网站。 (3) 废旧资源如废旧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废旧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电子设备和器材应当再生利用。 (4) 鼓励校园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活动,积极回收利用书籍、衣物、文具等。 5.3 各类建筑节约专项措施 5.3.1 教学建筑 1) 照明节能措施 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避免教室白天开灯、无人开灯、人少大面积开灯等电力空耗现象。对物业管理部门应落实岗位责任制,采取适当的方式如根据学生人数分层分区开放教室等措施限制教室开放数量。 2)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1) 根据学校寒暑假特点,制定相应的节能运行策略。 (2) 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教室空调设备的开停,避免课后空开现象。 (3)风扇与空调结合的方式,对于南方的高校,建议采用风扇与空调结合的方式。 3)教学设备节能措施 (1) 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多媒体设备使用状况,减少空开或待机电耗。 (2) 严格管理计算机房设备,采取措施减少待机电耗。 5.3.2 办公建筑 1)减少待机电耗 办公室用电设备(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等)应根据使用情况设置节能模式或及时关机。 2)合理使用空调 过度季节延缓空调开启时间,尽量以电风扇取代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室内制冷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制热温度应设置在20℃以下;提倡下班前半小时提早关闭空调,室内无人时应关闭空调电源。 3)照明节能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晴天时少开灯;人少时少开灯;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或下班后要关闭照明电源。 5.3.3 科研实验楼 1)严格执行办公建筑各类专项措施外,对高耗能、高耗水实验仪器、设备应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做到节约使用。 2)本着“谁用能,谁付费”的原则,能源费用计入科研业务费成本。 3)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可以采取有针对性地空调节能措施。 5.3.4 学生宿舍 1)开展学生宿舍节约型校园建设宣传活动,倡导校园节约风尚。在宿舍公示电耗水耗数据,展开节电节水竞赛等方式,实现加强学生节约水电意识,量化节约成果,并配套实施相关奖惩措施。 2)积极采用节能型供热水、用水设备,应及时改造原有陈旧、能效低的设备。可重点结合校园学生集中浴室等设施实施再生能源利用、废热回收利用、中水利用、节能节水运行管理措施。 3)将节能内容纳入学生宿舍住宿规定中。通过实施定时熄灯,晚间限时断电,插卡用水等措施,强化宿舍能耗管理。禁止学生宿舍使用电炉、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等电器。 5.3.5 学生食堂 1)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制止不文明的就餐行为。 2)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节约和控制采购成本;对食堂员工严格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操作程序,在清洗、烹调、消毒过程中,充分注重节约水、电、气等资源。 3)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筷子,提供经高温严格消毒的餐具,以节约资源。 5.3.6 学生浴室 学生集中浴室是校园生活设施中的耗水耗能大户,应根据地域条件和校园条件合理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积极采用洗浴废水的热回收及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导入ic卡节水管理系统及节水型设备。 5.3.7 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 分类分项计量把握校园设施能耗状况,确定重点用能部位或设施。积极采用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建立校园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对高能耗建筑或设施,以及校园能耗的主要参数实施实时在线监测。 6 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宣传活动,将节约理念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将节能技术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和科技实践,增强师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生活理念,使节能节水成为每个师生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6.1 课程与讲座 6.1.1 课程 1)将节约理念的倡导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提升学生的节约意识与忧患意识,培养一代具有科学发展观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新型人才。 2)教务部门应积极整合和优化校内外资源,开设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授课,增加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 6.1.2 讲座 1)利用高等学校的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定期开展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和观摩活动。 2)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传播和宣传节约理念、节约科技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交流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经验。 6.2 科研与实践 6.2.1 科研 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组织开展校园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建设示范项目,总结经验,积极推广。 6.2.2 实践 以节约型校园建设为舞台和基地,鼓励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结合校园实际,开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发明实践活动。 6.3 宣传与普及 6.3.1 媒体宣传 通过校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型校园宣传活动,倡导良好的节约风气,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舆论氛围。 6.3.2 普及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配合社会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开展如城市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学工部、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节约竞赛活动和社区节能宣传普及活动,制作分发节能节水宣传小册子,在校园和社区普及节能节水科技知识。 7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考核评价办法 7.1 评价打分标准及格式 为配合本导则的实施,特制订考核评价办法。 评价范围基本以“导则”内容为基础,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硬件条件、政策与制度、建设效果、专项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统筹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力 争客观公正,并将在实施中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加以完善。具体评价打分标准及格式参见附表六。 一硬件条件(25分) 1. 节约型设备(10分) 1)节水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 2)节电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 3)节能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 4)学生ic卡的使用(2.5分) 2. 计量设备(10分) 1)院系和部处耗电计量设备(1.5分) 2)院系和部处耗水计量设备(1.5分) 3)学生公寓耗电计量设备(1.5分) 4)学生公寓耗水计量设备(1.5分) 5)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水计量设备(2分) 6)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水计量设备(2分) 3.可再生资源使用(5分) 1)中水回用设备(1.5分) 2)太阳能利用设备(1分) 3)太阳能热利用(1.5分) 4)其他可再生资源设备(1分) 二政策与制度(25分) 1. 管理制度(20分) 1)建设项目审查制度(3分) 2)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4分) 3)统计审计制度(4分) 4)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4分) 5)需求管理制度(3分) 6)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1分) 7)环境管理制度(1分) 2. 组织机构建设(5分) 1)设有各级节约管理负责人(1分) 2)设有校级专门机构和人员(1分) 3)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设置(1分) 4)运行人员素质状况(2分) 三建设效果(30分) 1. 资源节约效果(20分) 1)校园节电效果(4分) 2)校园节水效果(4分) 3)校园节热(冷)效果(4分) 4)中水回用率(4分) 5)其他资源节约效果(4分) 2. 建设项目落实情况(10分) 1)新建项目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 2)既有建筑改造中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 3)设备运行及维护情况(2.5分) 4)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2.5分) 四专项措施(20分) 1. 专项组织实施工作15分 1)教学建筑(3分) 2)办公建筑(3分) 3)科研实验楼(3分) 4)学生宿舍(3分) 5)学生食堂(3分) 2. 宣传教育工作5分 1)课程与讲座(2分) 2)科研与实践(2分) 3)宣传与普及(1分) 7.2 评价办法说明 7.2.1 硬件条件(分) 本项内容包括节约型设备、计量设备和可再生资源使用三个方面。 节约型设备和计量设备项具体打分根据实施范围而定。即全面实施为满分。部分实施可按实施比率打分。可再生资源使用按实施的有无打分。即有实施为满分,无设施为零分。 1 节约型设备(10分) 1)节水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校园设施用水处安装感应节水器、自动冲水器、感应冲洗阀、自动节水器、智能冲水器、节水控制器、节水式水箱冲便器、感应节水产品等节水型设备并能保证正常使用。 2)节电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包括智能ic电卡、照明节电器、节能灯、节能照明控制设备、智能控制开关等节电型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3)节能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主要指空调、锅炉等大型用能设备的节能控制装置的安装及改造。 4)学生ic卡的使用(2.5分):在浴室、宿舍、教学楼等学生集中用水、用电的场所,安装ic卡计量设备,实现ic卡计量收费。 2 计量设备(10分) 1)院系和部处耗电计量设备(1.5分):校内行政办公楼安装耗电计量设备。 2)院系和部处耗水计量设备(1.5分):校内行政办公楼安装耗水计量设备。 3)学生公寓耗电计量设备(1.5分):学生宿舍楼、公寓安装耗电计量设备。 4)学生公寓耗水计量设备(1.5分):学生宿舍楼、公寓安装耗水计量设备。 5)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电计量设备(2分):校内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设施安装耗电计量设备。 6)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水计量设备(2分):校内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设施安装耗水计量设备。 3 可再生资源使用(5分) 1)中水回用设备(1.5分):建设中水回用校园污水处理站。 2)太阳能光伏利用设备(1分):太阳能发电装置。 3)太阳能热利用设备(1.5分):集中式太阳能热水装置系统。 4)其他可再生资源设备(1分):包括地热、风能、生物质能等。 7.2.2 政策与制度(分) 本项内容包括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两方面内容。 1 管理制度(20分) 1)建设项目审查制度(3分) 学校建设项目节约资源评估审查制度主要包括新建项目专项审查制度和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制度。一般打分标准为(个别注明项除外):完全实施为得分,否则不得分。 (1)新建项目专项审查制度(1分):按国家相关规范和程序委托工程设计,并参照建筑节能节水政策和标准对设计文件委托审查机构进行节能专项审查。 (2)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制度(2分):对于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以满足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为基本原则,组织专家论证和评审相适应的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方案,严格参照相关的法规条例实施;对于一般既有建筑,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设备的台帐管理,建立设备检定与改造的原则、组织和程序,同时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对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投入收益比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审,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2)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4分) 主要包括各级能效管理负责人制度、能源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及管理台帐制度、校园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1)建立各级能效管理负责人制度(分):学校主管领导作为校园节能工作的责任人;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单位能效管理和节能工作的最终责任人;对于能耗较大的建筑设施或设备,如含有大型实验装置的实验室,指定实验室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为能源管理责任人,监督建立或健全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及能耗计量、统计工作;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熟悉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具有能效管理专业知识、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职称,负责对本校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2)能源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及管理台帐制度(分):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文件,明确校园建筑能源管理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联系方法、记录表格(包括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或责任人的任命或聘用文件),制定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文件,完善设备运行的台帐管理;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竣工图纸、计算书等;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记录文件,对建筑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运行记录、分析报告、建筑自动化系统存储的记录数据等资料,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备注:本项可根据实施状况打分:完全实施为满分) (3)校园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分):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本地区的能耗、用水定额标准和实际能耗统计结果,研究提出合理的校园能耗水平,制定校园能耗、用水定额及管理制度。 3)统计审计制度(4分) 主要指建立校园建筑及用能设施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制度。 (1)能耗统计(分):建立校园建筑及用能设施分类能耗统计和分项能耗统计制度。(备注:分类及分项全面实施为满分,部分实施为1分) (2) 能源审计(分):定期开展本校 的能源审计,设立校内能源审计执行机构,按生活能耗、教学服务能耗、科研办公能耗、特殊用途能耗、供热基本能耗等类型分类审计,分析能源费用账单,计算出能源实耗值,并检查校园建筑的节能管理状况,提交能源审计报告。4)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4分):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校园能源、水资源消费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媒体等公开途径向使用者、管理者和社会定期公示校园能耗、水耗总量统计数据、分类单位能耗及水耗统计指标数据。 5)需求管理制度(3分):主要内容包括制订和完善能源计量、收费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校园用能、用水经费的指标化管理制度;建立校园节能节水奖励制度;建立校园节能节水目标责任制度;建立校园用能用水设施档案制度。 6)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1分):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学校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具体实施办法;严格控制办公设备、家具、交通工具等的配额标准;鼓励网上采购、集中采购手段,节省交通、纸张、人工成本费用;加强对学校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 7)环境管理制度(1分):建立校园环境管理制度,鼓励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 组织机构建设(5分) 1)设有各级节约管理负责人(分):学校主管领导为校园节能工作的责任人,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单位能效管理和节能工作的最终责任人,并列入业绩考核内容。 2)设有校级专门机构和人员(分):由校级有关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校园节约的具体职能工作,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 3)设置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分):成立由主管校级领导负责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可由能源管理、基建、资产、设备、采购、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方针,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组织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 4)运行人员素质状况(分):包括空调、锅炉等用能系统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工作态度等内容。 7.2.3 建设效果(分) 本项包括资源节约效果和建设项目落实情况两部分内容。打分标准:根据自身纵向对比效果打分。年度节约效果超过10%为满分,无效果为零分,以次推算其他情况得分。 1 资源节约效果(20分) 1)校园节电效果(分):按生均耗电量指标 2)校园节水效果(分):按生均耗水量指标 3)校园节热(冷)效果(分):按生均耗热(冷)量指标 4)中水使用量(分):指中水在校园道路洒水、浇灌绿地、冲洗厕所等方面的用水量比例。 5)其他资源节约效果(分):包括节地、节材等方面内容。 2 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分) 1)新建项目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包括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设计规范;落实能耗分项计量措施;提交节能设计专篇;注重与校园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内容。 2)既有建筑改造中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可行性和投入收益比;注重与周围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3)设备运行及维护情况(2.5分):包括空调系统的变频控制及运行情况、锅炉采暖系统及管网的运行情况、照明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水系统的管理及维护等内容。 4)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2.5分):分类分项计量把握校园设施能耗状况,确定重点用能部位或设施;积极采用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建立校园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对高能耗建筑或设施,以及校园能耗的主要参数实施实时在线监测。 7.2.4 专项工作(分) 本项包括专项组织实施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两部分内容。 1 专项组织实施工作(分) 1)教学建筑(分) (1) 照明节能措施(分):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避免教室白天开灯、无人开灯、人少大面积开灯等电力空耗现象。对物业管理部门应落实岗位责任制,根据学生人数分层分区开放教室。 (2)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根据学校寒暑假期间特点,制定相应的节能运行策略;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教室空调设备的开停,避免课后空开现象。 (3)教学设备节能措施(1分):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多媒体设备使用状况,减少空开或待机电耗;严格管理计算机房设备,采取措施减少待机电耗。 2)办公建筑(分) (1)减少待机电耗(1分):办公室用电设备(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等)根据使用情况设置节能模式或及时关机。 (2)合理使用空调(1分):过度季节延缓空调开启时间,尽量以电风扇取代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室内制冷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制热温度应设置在20℃以下;提倡下班前半小时提早关闭空调,室内无人时应关闭空调电源。 (3)照明节能(1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晴天时少开灯;人少时少开灯;离开办公室一小时以上或下班后要关闭照明电源。 3)科研实验楼(分):本着“谁用能,谁付费”的原则,能源费用计入科研业务费成本。 4)学生宿舍(分) (1)强化学生行为节能宣传活动,倡导节约型校园风尚。在宿舍公示电耗水耗数据,展开节电节水竞赛等方式,实现加强学生节约水电意识,量化节约成果。 (2)积极采用节能型供热水,空调系统和用水设备,更新、改造原有老旧的设备。 (3)将节能内容纳入学生公寓住宿规定中。通过实施定时熄灯,晚间限时断电,插卡用水等措施,强化宿舍能耗管理。禁止学生宿舍使用电炉、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电器。 5)学生食堂(分) (1)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制止不文明的就餐行为。 (2)加强食堂内部管理,从源头上节约和控制采购成本;对食堂员工严格要求,在清洗、烹调、消毒过程中,充分注重节约水、电、气等资源。 (3)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筷子,提供经高温严格消毒的餐具(或可重复使用的碗筷),以节约资源。 2 宣传教育工作(分) 1)课程与讲座(2分):开设节约相关课程、讲座,将节约理念的倡导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开设以节约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并定期开展以节约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和观摩活动。 2)科研与实践(2分):组织开展校园节约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建设示范项目;鼓励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结合校园实际,开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发明实践活动。 3)宣传与普及(分):通过校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型校园宣传活动,倡导良好的节约风气,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舆论氛围;认真开展适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的城市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等活动,配合社会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学工部、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节约竞赛活动,制作分发节能节水宣传小册子,普及节能节水知识。 建设管理论文:分析气田产能建设项目中的投资管理 摘要:气田产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的一些特点,分析了气田产能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重点和措施。从气田产能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各个阶段投资管理的责任入手,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对气田企业在产能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产能建设 投资管理 一、前言 建设工程总投资,一般是指建设某项建设工程所花费的全部费用。产能建设是气田快速发展和持续稳产的必要手段。一个气田的产能建设项目,依赖于新的油气储量的探明,由开发方案确定的建设规模,以及配套的地面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从准备到项目建成投产需要经过以下的步骤: 开工准备、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计划的制定、工期质量和投资控制、直到竣工验收、结算、投产使用,经历了很多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与投资控制密切相关。投资管理是油气田产能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低成本开发的主线,转变投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全过程控制投资和降低成本的理念,深入研究降低投资的长效机制,突出源头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全面推进标准化流程,全面推进标准化造价,严格工程结算审查,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确保投资不超,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投资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投资管理机构是项目建设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 : 1.工程投资的分解、下达、控制; 2.投资清理、计划、合同管理; 3.工程进度款拨付的审核; 4.合同谈签和重点工程竣工验收; 5.编制月度资金计划,提交财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 6.编制、审核预算报告,参与工程造价的确定; 7.执行资金管理制度; 8.预、决算及合同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计划经营部门依据公司下达的相关费用标准,进行详细的费用测算,并依据项目分工情况,实行分块管理,分项控制。将费用指标项分解下达给各专业部门。各部门领导为投资指标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根据职责分工和下达的投资控制指标切实履行甲方投资控制职责,制定本部门控制投资的具体措施,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动态分析,过程跟踪。 三、投资管理的具体措施 ㈠强化控降投资意识、激励所有项目人员参与投资控制 气田产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控制投资、降低成本,必须从源头把关,从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入手,通过会议要求、加强宣贯、统一思想、下达指标等措施,促使所有项目人员树立全过程、全方位降低成本的意识,促使参与建设过程的每个人都来关心投资控制,并运用各自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将控制投资、降低成本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㈡注重合同管理,增强约束力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人们对于法律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面临的法律环境也越来越恶化,一旦产生法律纠纷将给产能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在合同管理方面要重点放在规避合同及法律风险上下功夫,使合同真正成为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屏障。 1、推行合同标准文本,规避合同及法律风险 推广使用公司下发的标准合同文本,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对合同中的施工工期、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做出明确的约定。此外,应制订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2、理顺合同前置控制程序,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各业务部门做为合同条款的主要审查和把关部门。切实发挥各部门职能,明确各部门的审查职责,通过对口审查,专业把关,各负其责,理顺合同控制程序,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3、落实授权签约,明确主体,责任到人 合同的签订环节也是影响今后工程造价控制及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公司授权签约制度,不具备签约资格的不得签订合同,具有合同签约资格的严格履行合同签订职责,做到谁签字,谁负责。 ㈢注重施工全过程的控制 1、施工前期 ⑴全面推进标准化预算,严格预(结)算审查 标准化造价是公司造价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工程结算时凡是设计内的工作量直接用公司的标准化指标进行结算,重点审查设计变更工作量。同时建立与公司快速发展相配套的科学合理、规范简捷、公正透明的标准化、市场化造价计价体系,满足项目组对产能建设地面工程实行单井标准化投资控制的新机制、新要求,促进预算编制、合同审核、结算审查的高效规范和一体化管理。 ⑵认真审查施工图预算,合理确定地面工程投资 为了合理确定气田地面工程投资,根据施工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院编制的施工图预算进行了认真审核。调整了施工图预算中有关工程量漏计、计价依据错误,调整了预算中建筑工程大宗材料控制价格。为合理确定地面工程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施工过程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签证的数量控制关是关键。首先,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由现场监理、建设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把关,严格要求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同时也要求各工程参造人员都能认真审图,尽量能在施工之前就熟悉图纸,审阅图纸,以避免在施工后再由于图纸不合理而进行设计变更。其次,合理审定发生的设计变更、签证,对于超出范围的设计变更,必须由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监理共同签字认可方为有效。 3、竣工阶段 本阶段是投资控制工作的关键,依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验收资料、公司结算政策等,对送审的竣工结算进行工程量核实,落实签证费用,使结算审核后的结算真正反应工程实际造价。本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 审核工程量 按照现行定额计算规定审核施工方工程量,核对竣工资料,检查有无重复计算的现象,保证工程量的真实反映。 ② 审核乙供材料价格 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材料单价由于生产厂家 和品牌不同,材料单价差别很大。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工程所在的地方大宗材料进行详细的价格调研,并根据出厂价格和运距进行了测算,详细了解地材材料市场价格动态,为预算中地材的合理计价取得依据,客观公正的反映地方建材价格,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③ 审核定额套用 施工单位在上报工程概算时,往往存在重复套用定额子目或在套用定额时套高不套低的现象,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定额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审核竣工结算时,合理执行相关定额标准。 ㈣注重结算、财务结账阶段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价控制的最后环节,也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非常重要的一环。竣工结算如何切实反映整个工程造价,反映了预算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办理工程结算,认真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结算,单项工程造价严格控制在公司下发的标准化指标内,指标价为最高限价,决不能突破。同时积极同现场相结合。要坚持深入现场了解现场施工与施工图的变化情况,保证工程结算审核的准确性。 ㈤严格会计核算、杜绝财务风险 计划经营部门结合以前年度财务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全年的财务工作计划,从财务制度的制定及制度执行方面严格控制,从而有效保证了各项财务支出的合规。严格执行计划部门的费用核销渠道,合理归集各项成本费用,保证了计划与财务工作的统一,做到了工程成本真实、可靠。 ㈥全面依托ERP系统管理,强化投资控制力度;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思想,强调对企业内部甚至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ERP系统是基于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将财务、采购、销售、制造和库存等业务功能综合集成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业务流程的规范、统一及标准化,是企业资源规划和业务流转的优化管理工具,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ERP系统在投资计划方面的作用 在ERP系统中,WBS元素作为主体发挥作用。产能建设任何一个项目都必须赋予一个WBS号,而且这种结构被层层细分,开发井工程WBS细分至每一个井号,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实现到钻井、测井、试油等单项施工,地面工程WBS细分至单井管线、单个站厂等。通过这种拆分,一个项目被分解为若干细化的管理单元,项目的投资预算就可以有效的分配到这些管理单元上,实现了项目管理对象的精细化。产能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通过投资计划人员实施预算分解、下达,才能在系统中释放其核算状态。项目实施过程中,ERP系统自动监控每个项目分解结构的实际成本发生数,在超预算时及时反馈信息给相关业务人员,对项目投资规模进行实时控制。进一步加强了投资的有效控制。 2、ERP系统在项目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⑴转变了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应当至少具备核算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要具备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能力,ERP系统中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以集成会计核算凭证为依据,基本实现会计信息直接来源于业务本身而非财务系统本身,也就是说财务系统中90%以上的会计凭证是自动生成的。使得财务管理从过去的事后管理到现在的事中监控的转变,对相关业务部门的工程、价格、费用以及资金的结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行集成会计凭证清帐。 ⑵简化了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 财务人员只需要对ERP系统集成的会计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把好ERP系统的监控关。一要是对各项完工工程的采购订单进行查询、分析(文秘站:)、核对,保证计划部门及时、正确地地录入ERP系统中,检查订单的交货、开票工作的完成情况等,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反馈到计划部门,以便进行及时调整。二要及时跟踪、核对物料模块的发料数据,主要是各种物料的结算情况。三要将财务的自有数据必须及时录入ERP系统中,包括生产成本费用以及报销费用等。另外,必须运用标准路径来处理会计业务,促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快捷。 四、投资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㈠外部施工环境 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也会引起项目建设费用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批复的建设用地,无法及时交付,导致工程无法开工,延误建设工期;项目建设中的土地征购费、土地使用费及青苗补偿款都是通过签订合同由施工单位支付给地方政府,然后由地方层层划拨,这样,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农民由于迟迟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则对施工进行层层阻挠施。导致项目建设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协调解决,无形中增加了建设费用; 二是向产能建设项目收取各种额外费用;受到利益驱使,现在地方各级和相关部门以各种借口索要补偿费,凡是与项目建设途经的道路、房屋等设施都要求给予补偿。 1、气田产建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使得气田开发所利用的地方道路也越来越多,由于受资金限制,改造修建的乡村道路和通村油路等级较低且承载能力有限,各乡村为保护路面,往往在道路上设置限高杆,车辆要通行就必须支付高额的乡村道路补偿费或承担毁损道路的维修费用。 2、施工大型车辆通过乡村道路,造成沿路两边的窑洞、房屋等建筑物产生振动,必须支付相关补偿费方可顺利通过; 3、为保护生态环境,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植树造林、绿化道路等生态环境建设政策,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工程都要同步搞生态环境建设,气田开发建设要对施工场地和道路进行绿化,否则拒绝审批产建项目。 ㈡外部地理环境 随着气田建设步伐的加快,可以有效利用的施工场地越来越少,地理条件复杂,形成施工场地比较困难,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将导致人工、机械、油料费用的增加,给投资的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 五、结论 项目计划投资一经核定,就应成为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的依据,必须严格贯彻事前控制、过程管理的观念,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在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与财务决算阶段概算执行情况的有效监 管,实现投资的有效利用及控制。因此,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监管程序、技术手段,在项目领导统一协调下,配合各相关专业来实现全程投资控制。 建设管理论文:试论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和发展 论文摘要: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管理的工作关系着国家的各项工作的部署与安排。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应用,带动着我国各项工作信息化进程。人口管理的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对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给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的建设都是朝着这个目标方向不断努力的。人口管理信息化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各项工作不断改革、进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热潮,无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人力方面的投入,都实现了突破。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讲,做好人口管理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实现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将会给计划生育部门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对有很大的挑战。因此,作为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体制和策略等方面深化人口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以实现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就是在人口管理的工作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人口资源,完善人口管理服务的职能,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人口管理现代化的实现的过程。 二、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人口管理的信息化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信息的创新而出现的,其本质特征是现代化,其是在现代化的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现代化的人口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挂历方法、手段等。 三、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从公安部门组建“金盾”工程以来,我国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认真的贯彻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的精神,坚持“抓创新、树亮点,强基础、建机制,高起点、快速度,重发展、促应用”的原则,进行周密的部署和组织,根据每个地区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建立程度和水平评出优秀市、县,以积极的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很多的便利,例如能够准确的了解管理地区的常住人口的婚育状况,为人口计生管理和相关人口工作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从而不断的提高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水平。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可以召开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汇报会。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是以全部常住人口为管理对象,以户为单位进行管理,涵盖公民身份信息的大型人口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针对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等因素,市人口计生委专门成立领导机构,统一部署。各区县人口计生局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定“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安排和部署信息采集、审核和录入等三个环节工作。 四、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是计划生育部门管理中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的过程,其主要包括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双重推动。 1、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社会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的信息化就是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应用的普遍化,也就是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管理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还是很有限,其中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有些地区缺乏足够的经费与人才保证。 2、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就是信息技术在人口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发挥,信息技术在人口管理信息中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层面是实现: 第一,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信息设备、信息资源和计生信息网络作为基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因此,要实现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基础条件上下大功夫,保证这方面工作的完善性。 第二,人才和制度的保证。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实现,对现代技术信息要求的水平比较高,因此,要有一定的技术人才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保证。在人口管理中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培训、院校学生的培养和引进外来人才等来建设一支具有高技术、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技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人口信息技术的工作与日常的工作进行整合,在各个环节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技术功能的发挥。 结语: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全国各级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我国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前我们更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推动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建设管理论文: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摘要]阐述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针对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作为项目群系统研究,构建了扩建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围绕集成化管理的三维坐标体系,解释了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涵义,分析扩建工程的项目群特征及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一体化组织结构。建立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结构矩阵和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可持续性晴雨表建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总结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建设管理能够为后续工程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的启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 ;集成化管理 1前言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工程实施和运营的目标。应当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作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为扩建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理念,以此体现高速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社会经公路自身发展和对地区未来发展的反思和探索,并济的快速发展引起的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且每条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都应不断创新发展,寻求原建设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部分高速公路已不能新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思路,为其后续其他地区高速承担国民经济运输大动脉的作用,甚至影响或制约公路的扩建树立典范和给以启示。 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城镇规划。自广佛 (广州 —佛山)高速公路扩建开始,我国高速公路开始进入扩 2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的密集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速公路扩建 2. 1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将成为我国公路投资的主要领域。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高速公路扩建本身就是对原路功能适应性的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进,又是对其功能的传承。作为一个地域的重要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成部分,高速公路扩建不仅要能充分满足基本的质力。”[2]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也量、费用和进度目标,还需要从更深层次反映地区风在不断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对可持续发展貌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念、国的定义不同。但归纳起来,有三点是一致的 :a.发家发展战略和总体指导方针。因此,高速公路扩建展必然要有经济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工程必然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要求其进步 ;b.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经济、环 境与资源协调一致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相协调一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以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欧美国家的建筑业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建设的行业发展战略,将可持续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建筑业的延伸和深化,希望通过在建筑业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建筑行业从过去片面的、只注重实施阶段管理的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建设生产方式转变。例如,英国政府在 2000年《创建更高质量生活 ———实现更可持续建设的战略》报告,确定了英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业发展方向[3]。 2006年 1月,英国政府总结过去 5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2006年可持续建设发展战略报告 (草案)》,对未来英国 2015年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化的指导性措施[4]。在发达国家,环境与公共关系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来,国外研究越来越多地重视扩建如何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公众生活的影响。可见,可持续建设已经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化,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乃至建设工程发展和变革的趋势。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是指将全寿命周期方法贯穿于工程的策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的全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实现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生态、经济、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多重目标,包括 3层涵义 : 1)创造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 ———可持续工程。工程运营自然资源消耗量少、使用过程能耗低、拆除后大部分材料还可回收利用。 2)可持续建设模式,即在扩建过程中通过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如集成化管理理论、信息化手段等实现低自然资源消耗、较高生产率和集成化协同工作。 3)体现以人为本,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以实现人与组织机构共同发展。不但在组织内部体现以人为本,扩建工程与运营并行,也对通行者体现以人为本,要求扩建过程中通行的顺畅与舒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以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全寿命周期信息化体系为支撑。 2. 2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以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和时间价值的最优化为目标,从项目构思阶段就引导人们着眼于整个项目寿命周期,这样就将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长远眼光与人们的现实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全寿命周期管理,寻找一次性投资与长期运营维护费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也综合考虑项目的环保与健康问题,使得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总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节约和项目的经济效益最优,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 2. 3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建设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1]。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战略是由多方面 的目标体系组成的。没有可持续性的目标体系会导致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项目参加者目标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容易使人们不重视建设项目的运营,忽视建设项目对环境、对社会和对历史的影响,不关注工程的可维护性,导致目标战略的失败。结合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特点,依据全寿命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参考《中国 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表 1所示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3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求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并行,必然集项目群与并行工程的特征于一体。可持续建设必须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构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分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和项目管理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原理,研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工程系统和项目群结构、项目管理各要素,构建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 (见图 1),以实现项目全寿命期、全过程动态管理和项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它是包括如下 7个方面的三维系统。 表 1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Table 1 Objective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标体系一级目标二级目标目标解释功能性目标工程项目本身固有的功能性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使高速公路本身能够长期健康、稳定、高效率地运行,可持续发展经济性目标在保护自然资源和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的前提下,运营经济利益最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经济与社会目标人性化目标社会发展目标资源保护目标保证扩建期间高速公路的通行者的便利,减少干扰 ;保证建成后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快捷、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保证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保护基层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不仅考虑到业主、政府、投资者的需求、目标和利益,而且充分考虑到沿途城市和周边居民的利益和交通要求,达到使各方面满意的结果促进扩建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可能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土地,少占用耕地。充分有效使用原公路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扩建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达到原工程废弃材料的循环使用生态与环境目标生态保护目标采用生态工法,使扩建工程的周边边坡和场地、取(弃土 )场地保持生态功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损害。充分使用其他废土、河道和湖泊清淤土方,减少对耕地和山林的损害环境保护目标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应用环保、清洁生产工艺等环境友好型技术,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各项环保指标图 1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Fig. 1 Management system of expressway extension project注: HSE为健康 ( health)、安全 ( safety)、环境 ( environment) 1)工程项目的综合计划和综合控制体系。 2)基于整个扩建工程的项目范围,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必须针对整个项目范围。 3)管理要素集成 ———项目管理维度的集成。 4)必须将整个扩建项目的工程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这涉及构成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的各个工程专业和拼接中对老路的诊断以及再利用子系统的集成,把扩建项目包含的子系统作为项目群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5)全寿命周期各过程的集成 ———时间维度上的集成,综合考虑项目从前期决策到运营各阶段的关系。 6)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要求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必须贯彻先进的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扩建实施的同时不中断交通,做到设计 —施工 —运营的并行管理与协调。 7)分析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流,以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体系为集成化管理的支撑。 4集成化管理系统的要点研究 4. 1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涵义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理念关注工程项目从构思到运营报废的全过程[5],将它作为规划、计划和管理的对象,注重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一体性,注重工程项目运营阶段的功能、健康和持续发展。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作为项目来说,也有其产生、发展、实施和结束的过程,也就是说有完整的寿命周期。这个过程是指从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建成后全面评估以及运行阶段所持续的时间。但扩建同时又是原路的全寿命周期 (新建 —运行维护 —扩建 —运营维护 )的一部分,是原路生命的延续。因此,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应以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进行建设管理。这个全寿命周期不仅包含扩建工程自身的全寿命周期,还应当向前延伸至原路的运行阶段,与原路的全寿命周期相衔接。 1)扩建项目的决策、设计和计划必须以原路建设和运营情况调查和总结、病害分析为依据。 2)扩建项目的建设必须以高速公路运行目标为导向,提高高速公路的功能、服务功能的可靠性、人性化、可维护性等。 3)为我国新建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借鉴与新的要求,并为项目运营与保证高速公路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启示。根据提出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涵义可以确定其全寿命周期过程管理的主要工作 (见图 2)。图 2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寿命周期过程和管理的主要工作Fig. 2 Life-cycle process of expressway extension project and major work in the whole life-cycle management 4. 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项目群特征分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一般线路长,沿线跨地域较多,地域划分清晰,工程系统共包含道路、桥梁、互通、服务区、通道涵洞、收费站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由几十个独立的项目组成,其中每一个项目可作为独立标段发包,也可捆绑发包,而这些独立的项目之间又处于同一线路上或同一区域中,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因此从整体来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系统是一个由若干项目组成的项目群系统,具有典型的项目群特征。图 3为沪宁 (上海 —南京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群系统常州段的分解结构。建设管理必须研究工程对象系统,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对象系统具有项目群特征,因而必然要求项目管理方法随之改变。通过对目标体系和项目群的结构分解明确项目的系统结构,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原路状况的调查说明,做出扩建工程的项目分解结构 ( project breakdown system,PBS),确定项目系100中国工程科学图 3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群系统的分解结构Fig. 3 Breakdown structure of programme of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system extension project统范围。 4. 3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并行的管理要素集成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成功的项目管理,笔者认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要素集成与一般工程相比,不仅集成了传统的项目管理各要素,而且它的特点是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的并行工程管理。并行工程管理集成体现在建立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一体化组织 (见图 4)。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提高运营管理与扩建工程施工的关联程度,实现建设与运营并行协同管理,保证高速公路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图 4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一体化组织Fig. 4 Incorporate organization of“extensionoperation-traffic management”一体化组织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与运营的结合度,但也需要外围专业协调组织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进行协同管理,以解决边建设边运营带来的交通协调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例如,向用户提供及 时的信息、保障交通的运行等。扩建工程实施 过程中各参建方积极沟通,及时准确地理解项目管理组织的要求。同时,项目管理组织要接受交通部、省交通厅、省审计厅等单位的监督和指导,使各方面形成一切为了工程质量和利益的工作伙伴关系,主动和高层管理者、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联系,使扩建工程得到各方的主动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 4. 4全寿命周期信息体系扩建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工程实施中不同的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文字、图表等业务信息需要传送和,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流,高效的信息流可以有效地加强对物流、工作流、资金流的管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全寿命周期的信息体系 (见图 5)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信息按工程对象系统进行分解,形成了各子系统在工程实施期间所需要的信息模块。如路基工程在勘察阶段所需要的信息 LJ1等。图 6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Fig. 6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面对项目群的并行工程实施,对各个施工段和综合交通分流方案进行分析,建立快速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以保证施工安全、交通平稳运营。 5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借鉴 Prescott-Allen提出的可持续性晴雨表[6,7],建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见图 7)。图 5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信息结构矩阵Fig. 5 Information structure matrix根据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项目群系统结构和扩建与运营并行的特征,构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见图 6)以全面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这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充分体现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对象系统的特点,构建适时控制的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和快速反应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模块。 1)基于对扩建工程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块的分析,构建投资、合同、计划、费用等综合管理集成系统,努力构建各方绿色无阻尼沟通的个人信息门户( personal information portal,PIP)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管理职能的综合集成,从而提高各级参建单位的管理效率。 2)扩建工程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图 7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评价模型Fig. 7 Weatherglass evaluation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评价模型通过计算新的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经济与社会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1和生态与环境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2来评价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好坏。f1和 f2又是各自二级目标实现状态的函数。 f1= f( x1,x2,x3,x4 )( 1) f2= f( x5,x6,x7 )( 2)式( 1)和式 ( 2)中,x1表示功能性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x2表示经济性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 x3表示人性化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x4表示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 x5表示资源保护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 x6表示生态保护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x7表示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状态指数。评价模型在工程实际评判中可采用如下步骤: 1)针对每一工程的可持续性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通过 Delphi等专家评判的方式首先确定 x1~ x4在状态指数 f1中的权重和 x5~ x7在状态指数 f2中的权重。 2)将评判时的各状态指数所代表内容的实现情况与计划中期望实现的可持续性的状态指标进行比较,定量化的数据直接计算百分率,定性指标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计算各状态指数。 3)各状态指数 x1~ x7的数值乘以各状态指数的权重可以计算出生态与环境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1和经济与社会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2。 4)将它们绘制在相应的坐标轴上,就可以确定新建成的高速公路的可持续性晴雨表的标值。这些指标的交叉点就是该扩建工程的可持续性标值,与历年可持续性标值比较得出的趋势表示了该工程是否达到可持续性的进展。 6结语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应当能够推动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每条高速公路的扩建在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目标以及公路交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建设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技术经验,为后续同类工程的建设发展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1)对新建高速公路建设的启示。包括对新建高速公路的前瞻性要求、新建高速公路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人为本、各方满意等。 2)对新建公路运营管理的启示。运营管理的提前介入,对新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运营管理的意见,保证工程功能齐全、质量一流、安全、经济、快捷。a.运营管理对扩建工程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工程设计要符合人性化、可施工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等要求。b.运营管理对新建工程提出的全新的施工要求。要求追求工作质量、扩建工程质量、最终整体功能、运营服务质量的统一性,注重运营,发挥工程的整体功能价值,并关注工程在运营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性检测、监督工作。 3)为扩建后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新平台。a.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理念的提出,完善了扩建工程总体功能,延长了大修年限,减少了运营和维修费用,优化了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实现了项目整体资金和资源投入的节约。b.建立全寿命周期信息体系,为工程诊断和维护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平台,可以动态了解扩建工程运营的整体状况,及时反馈各类问题信息,根据发生问题的程度、范围等基本情况,保证维护处理的及时实施和资金的及时拨付 建设管理论文:社区建设管理论文 关键词:读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区 摘要:本文论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繁荣昌盛,必须勤奋学习、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并从如何建立自发性、持续性的社区学习机制,从而引出全民学习的必要性:面对国内外形势,丞待加强学习;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不学习将成为新的文盲;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市民;我市产业结构调理,需要专门人才;终身继续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将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现实。因此,我们全体市民要与时俱进,创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区。首先开展读书活动,建立全民学习的社会机制;其次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探索建设学习型家庭的有效途径;再次要有求知求进求创的精神,为我区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献智献策。总之,广大市民要志存高远,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的良好风气。为网的繁荣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倍努力学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存发展和繁荣兴旺,必须要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作动力。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关头,越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既来自于数千年来无数人民的伟大创造与实践,也来自于我们的智慧。而读书与思考,正是智慧之重要源泉。中华民族之所以为礼仪之邦,之所以为文明古国,今天又之所以能走向伟大复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度。 5月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获得广泛的响应。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等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最终获得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网的飞速发展。因此,我区如何与时俱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本文作了初浅的探讨。 面对形势丞待加强学习 同志曾告诫全党:“当前的国际斗争,尽管形式多样,矛盾错综复杂,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是领导者的能力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国内,新世纪、新社会的各方面、各领域的不断变化和进步,使许多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面对国内外形势,全民丞待加强学习。 1、中国加入wto,不学习将成为新的文盲 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型产业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在这种机遇面前,努力提高发展自己的素质已成为必需。今天,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社会要成为学习型社会,社区亦要成为学习型社区。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高智能计算机、生物技术等似曾高深莫测的东西在一夜之间已经走入我们的家庭。我们生活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个人终身相伴的一件大事情。在那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为终身学习规划自己的课程,无论老年、成年还是青少年。知识经济的到来,别的姑且不论,仅人的知识结构就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就是不识字的人,但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落伍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重新定义,现代文盲是指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不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的人。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文盲概念,成为一个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新的语言和符号、图表会更多,使现在的语言、符号、图表由现代的前沿水平下降到基础知识的地位,不学习新的语言和符号、图表,就可能成为文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对文盲下了定义,社会和经济系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果知识更新的速度太慢,就会成为新的文盲。 2、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需要高素质市民 作为跨世纪的新市民,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必须不停地充实和发展自己,学习各种理论,学习文化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时代,对个人来讲,要想获得稳定、较高的收入,就必须培养和激发创造能力。在我们的社会中,传统的体力劳动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大量的工作需要技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涌现出了更多的成功者,也造就了大批失败者。各种职业在不断地出现、消失,各种人才在不断更新换代。江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为此,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顺应潮流才能站稳脚跟,获得成功。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市民。 3、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专门人才。 入世将对我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就业。入世后企业不仅只注重高学历人才,同时更注重人才的通用性和综合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从事直接生产的工人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将少于2%。在此基础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必然会提高。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入世后,我区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在许多领域会出现人才匮乏的现实。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将成为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公务员如有职位空缺,都将严格按照职位要求,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一些跨国公司、企事事业单位亦将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这样人人机会均等,地位平等,人人都可以成功,全在自己努力争取。 在创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区,也不能一蹴而就,要认真分析社区情况,人员分布、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兴趣爱好等。积极加以引导,趋利避害。 1社区人员 基本上是在职干部,能够集中学习和参与社区学习的机会较少;且多数以各自为战为主,他们或在家中自学,或在网络中交流,或在单位学习。 2消费观念的差异,使多数人在读书消费上投入偏少,而在服饰或其他方面的投入却大把出手,引至学习资料缺乏的现象。 3随着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化的出现,书本越来越受到冷遇。图象和屏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时俱进创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创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已成为政治、经济、信息和文化全球化之后,奠定国家知识资本及保存本土性文化根源的基础,亦是我国迈向学习社会及建立终身学习体制的行动方案之一,因此,如何建立自发性、持续性的社区学习机制,将是我国能否成功提升国家竞争力,全民共同开创二十一世纪新局面的重要关健。 一、开展读书活动,探索建设学习型家庭的途径 1、评选表彰“学习型家庭”活动。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社区要依托文明市民学校、人口学校、家长学校等宣传阵地,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各种读书活动;针对社区内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居民多的特点,邀请他们中的各类优秀人才前来授课。要在社区内积极开展“道德新风、科技学习、消费理念、法律知识、卫生知识”“五进家庭”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美德格言”“写给世纪父母”和“一二三”读书活动,评选表彰“学习型家庭”,召开“学习型家庭”经验交流会,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家庭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吸引力强、参与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颖载体,唱响学习型家庭的口号,推出一批学习理念新、爱学习,学习氛围浓、会学习,学习范围广、创造性学习,学习目的性强、学以至用的学习型家庭。引导每个家庭读书、藏书的习惯,要求每个家庭拥有一个书架、订阅两本杂志、300册以上的藏书。在全区营造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氛围,为建设新型社区作贡献。 2、非典时期非常学习法。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非典疫情,人们外出的时间少了,在家中的时间相对多了起来,社区要积极响应全国工、青、妇以及新闻出版总署等四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五月份在全国广泛开展家庭读书活动的倡议书》,根据社区非典时期家庭成员外出比较少,留在家中时间比较多的情况,积极倡导广大家庭和全民多读书、读好书,为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认真组织好书源,力争把家庭读书活动引向持久深入。社区要借此东风,将此时当作读书的好时机,组织“读书演讲比赛”,畅谈学习心得,把家庭读书活动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结合起来。制定长期读书、学习计划,为培育整个社区的阅读风气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为全民学习营造良好环境。 二、活到老学到老,建立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1、社区要成为学习型社区。要建立全民学习的社会机制,必须先了解学习型社区的定义。学习型社区的定义:学习型社区的需要兼顾个人成长与社区发展以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民众学习机会及多元的管道以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公共领域的建立促进民众透过沟通与对话来关心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籍由批判与集体行动进行改革,使社会朝向经济进步与社会统合的目标发展。 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学习、再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终身相伴的事情,无论老年、成年还是少年。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社区在成为学习型社区。学习,终身学习对于人人来说,成为在所难免。要学会适应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2、学习是终身行为,要坚持不懈。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市的市民必须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快的前进步伐。社区广大市民必须不断学习,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要立足区情,发挥社区老干部多、文化素质高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他们接受再教育,以老人大学和社区文明市民学校为载体,设立老人研讨班,研究社区各项大事、政治时事,学习新知识,提高社区老人自身素质,陶冶情操。以老人活动中心为载体,成立社区图书室,阅读室、南音社、健身室,为活跃社区文化做出贡献。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的侨乡工作。同时社区要成为学习型的社区,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进一步增强社区的活力、凝聚力、影响力。 三、求知求进求创,为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献智献策。 1、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一个现代化社会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统筹全面的思维能力;洞察问题的判断能力;把握未来的预见能力;审时度势的应变能力和不断开拓的创造能力。这些,是干部素质全面提高后所必须拥有的,是我区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工作高效的基础。因此,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干部自身成长的必备前提;是造就一支与时俱进的干部队伍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迎接时代挑战、创造性地开展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具备这些要求。 2、学习要与创新结合起来。社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 ”,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学习要与创新结合起来,创新才有进步。要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根据各自不同需求,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工作格局。努力推进培训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提高培训效果。 新的机遇与挑战正不断迎面而来,广大市民要志存高远,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良好风气。中国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传统。开卷有益,益已、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打好为网的繁荣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建设诚信网,加倍努力学习。 建设管理论文: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 团队,即是介于组织与团体之间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合作方式。其精髓是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进步,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有战斗力的团队。由于中国市场各个行业的不断整合,行业前列的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地都建立销售分公司和营销中心,这驻外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成了大家都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营销工作的特殊性和驻外销售队伍的团队建设没有很好地执行,区域市场内的业务工作,还是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层面上,团队合作失去了意义,甚至出现的1+12。团队文化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认同的前提下,形成一种积极、易沟通、学习的精神状态。团队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团队有共同的工作目标、集体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共同的工作目标是指团队全体成员愿意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团队,以争取取得良好的业绩。而集体活动的开展可能让许多的销售经理忘记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总部给你高薪是有高要求的。但这集体活动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可偏废。其实这集体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很难,在每次例会后举行一场足球赛、篮球赛并不是过分的要求。或者一次OK、一文秘站版权所有次晨跑也是好的。但很多的团队领导宁愿跟商家喝到胃出血都不会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学习也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习公司的销售政策、学习新品知识、学习彼此优势等。只有学习型的团队才能取得好的业绩。,因为学习的态度反映团队的精神面貌,是团队工作技能的保证,是沟通的需要。 四、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销售的人都是生意人,不可否认加薪或者升职是工作的动力之一。一个优秀的团队,应给队员提供个人的发展平台。合理的人员流动,是非常必要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业务工作有强烈的态度需求,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换一个工作区域未尝不是一个让激情再次燃烧的方法。假如,在你的团队有优秀的人才,团队就应给他激励的考核。在这个时候,团队的领导就应该向公司推荐人才,并给予培训指导。一个优秀的团队应是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个人在团队工作中,应把自己的职业规划跟团队业绩相结合。 综上所述,营销团队的建设需要一个既有业务能力,又有团队建设意识的领导。团队负责人的工作风格将决定团队的发展文秘站版权所有。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团队的工作沟通水平和团队文化的建设。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工作中的乐趣是最重要的,它可以让人最大可能地发挥潜能,这是公司与个人双赢的结果。 建设管理论文:对海南省社区综合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论文摘要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有关概念的定义、海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出发,建议从社会工作职业体制、教育培训体系、人才激励机制、社会整体氛围等方面对海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以积极建设。 论文关键词 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 综合管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当前,海南正处在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价值观念变化,势必引发社会的一些重要关系的重组,产生着不协调与不平衡,矛盾与冲突逐渐凸显,这需要社会管理发挥作用,以实现社会服务、社会控制和社会发展之功能。社区综合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保障,如何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当下海南各级政府、广大民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社会工作?根据百度百科,代表性的定义有6种:一是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活动;二是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四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五是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六是对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过去海南学界对社会工作研究不多,对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主要是指专业社会工作,源于之前的社会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展开,受国际定义的影响,为教育界所认同的专业社会工作。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事研究社会工作多了起来,于是有了专业社会工作、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甚至包括从事社会建设的其他工作的不同角度的探索。本文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来使用社会工作的概念的,是指在社区管理中,遵循专业伦理守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整体性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于2006年12月18日发表了《努力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的文章,把社会工作人才界为“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中组部在2007年3月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题研究班,将社会工作界定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减灾救灾、慈善事业、优抚安置、扶贫开发、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等领域,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二、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根据海南省民政厅2011年统计,海南省共有社会工作人才11814人,队伍呈现以下四方面特点:(1)年龄趋于年轻化。35岁及以下的4306人,占36.45%;36-45岁的3818人,占32.32%;46-55岁的2721人,占23.03%;56岁及以上的969人,占8.2%.(2)素质相对较高。研究生学历413人,占3.50%;大学本科学历4650人,占39.36%;大专学历4007人,占33.92%;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2744人,占23.22%.(3)大多由政府支付报酬,主要分布在三类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卫生、教育、司法等系统;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和农村的社会工作人员。(4)城乡分布不够均衡。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占65.50%,分布在乡镇、农村的社会工作人才4076人,占34.50%.目前,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一)社会工作人才匮乏,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根据海南省民政厅2011年统计,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仅1676人, 占4.99%,社会工作相关专业5792人,占17.24%.竖在职在岗的11814名社会工作人员中,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均未接受过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工作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难以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无法有效及时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起步晚,教育培训力量相对薄弱由于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体系尚不健全,教育培训力量相对薄弱。直至2012年3月“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才在琼州学院挂牌成立,这是我省唯一的一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公办高校。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2011年7月出台的《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能适应和谐海南建设的要求”,预计至2015年,我省社会工作人才数量达到1.6万人。至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数量达到2.1万人,实现所有在社会工作岗位的就业人员,都系统接受过专业教育或取得相应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显然,仅靠一个教育培训基地,是很难承担起这样的建设任务的。 (三)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规范,任职条件标准低海南省由于条块分割体制存在,社会工作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下派任务多,提供支持少,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规范,任职条件标准低,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专业人才进不去,管不好、留不住,社会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进程缓慢。 (四)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评价认同度低目前,海南省关于社会工作人才以培养、评价、管理、使用、激励、保障为一体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开展社会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不浓厚,财政资金支持的力度不够,就业岗位渠道不多,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条件较差,社会地位低下,社会评价认同度低,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到社会工作队伍中来。 三、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推进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必须结合海南省情,从社会工作职业体制、教育培训体系、人才激励机制、社会整体氛围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出符合海南省情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来。 (一)建立高标准的社会工作职业体制首先,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建立包含职业资格认证、从业规范、教育培训、登记管理、考核评估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职业制度,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第二,建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统筹协调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良好服务。第三,政社分开,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由定量拨款向定性拨款转变,由人头计费拨付向服务质量拨付转变,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出台社会组织扶持办法,培育专业社会组织,根据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诉求,设计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第四,实行社区治理任务责任区域网格化。按照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团队等主体权责,运用网格地图技术,对包括居住人口、区域公共设施在内的300-500户的标准划分成立体网格单元进行空间定位,实行管理与服务。 (二)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平台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是海南未来社会工作实现专业普及、提升的必然选择。探索建立贯穿高校专业教育、社工任职培训、社工继续教育等立体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根据社会工作不同领域的专业要求,在各类专门院校设立教育培训基地,全面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改革;二是整合现有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教育培训资源,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建立实训基地,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终身学习培训机制。三是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探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要使社会工作人才进得去,管得好、留得住,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各类激励机制:一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按用工渠道不同,采取多层次的薪酬保障机制。以公务员岗位录用的,按相应职级的公务员薪酬待遇;以事业编制录用的,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录用的,按学历、资历、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体系,实行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原则,其待遇不低于同等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待遇。二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晋升机制。健全社会工作者职级体系,规范职业资格条件和程序,创造合理的职业晋升空间,保障社会工作者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建立统一的社会工作人员数据库和信息网络,设置就业指导机构,定期举办社会工作人才专场招聘会,及时人才信息,搭建供求双向选择平台,促进社会工作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四)优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社会整体氛围社会工作是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社会认同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势在必行的。一方面要借力宣传媒体,提高社会认同度。通过先进典型推介、宣传报道、总结表彰等,让广大民众了解社工作用,接受社工模式,参与社工活动。另一方面完善志愿者、义工队伍的管理。完善志愿者协会,培育和组建社会工作不同领域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逐步推行义工登记制度,开通义工服务网,为专业社会工作开展储备力量。积极推动“社工带领义工,义工带领群众”,扩大社会参与率,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助人意识。 建设管理论文:对于园林建设及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 1文登市绿化建设的现状 在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中,为了能够不断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出真正的适合人居的现代都市名片,文登市尤为重视发展园林绿化工作。文登市遵循建设“花园城市”和“森林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绿色生态、适宜人居”的城市发展理念,围绕“特色在山、灵气在水、文化在‘文登学’”,确定了 “城市外围绿化以山林绿化为主,结合防护林带环绕城市四周;市区绿化以峰山公园为主体,河滨绿地、市区公园、庭院绿化为辅,林荫路为补充,延伸外围山峰绿地,使青山进城”的城市绿化布局。先后建设了“文登学”公园、抱龙河公园、峰山公园等20多处精品工程,公园绿化面积占到了总用地面积的70%;在绿色通道建设上,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完成了世纪大道、文山东路、虎山路、文昌路等30多条(段)道路绿化改造;在城市通道绿化上,完成了西出入口、北出入口、五里立交桥等绿化工程,基本建成了层峦叠翠、四季常青的城市绿化景观。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1931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6%,绿地率43.2%,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6.7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2文登市绿化养护管理现状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则是巩固园林景观,完善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只有做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1规章制度健全,确保规范化管理。 制定出台了《文登市城市绿化办法》、《文登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绿地公园管理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绿化管理有章可循;实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把城市绿化全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大力推广绿化建设招投标制度和绿化建设竣工验收制度,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养护质量,成立了园林绿化管理考核办和园林绿化执法大队,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考核体系和管理体系。 2.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养护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了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为了强化绿化养护管理,划片成立九个绿化养护管理处,使地有所属,确保绿地不存在漏管、缺管现象。管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管护质量的高低,把提高管护人员的素质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努力提高人员“养管”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 2.3绿化养护管理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是否充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绿化养护管理面积在逐年递增,而机械设备增加的幅度远远跟不上绿地的增加,造成在管护中设备紧张不够用,从而影响管护质量。比如在干旱季节水车不够用,病虫害发生集中的阶段,打药车不够用,从而影响抗旱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建设管理论文:对我省道路建设税收管理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西宁、海东及其周边地区和各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公路、铁路建设纵横交错。建设投资和规模的空前,大大带动了我省道路建筑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我省道路建筑营业税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由于该行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具有流动性大、建筑形式多样、税收隐蔽性强等特点,税收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为此笔者从“两条干线”(公路干线和铁路干线,下同)的税收征管透析道路建筑业税收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一、道路建筑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不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十五”计划期间全省公路和铁路建设总投资223亿元,按照施工进度应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4.57亿元,实际缴纳1.5亿元。所有道路建筑企业中几乎没有主动、按时到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和报验《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纵观全省情况,由于施工企业中80是个体经营,或是临时组建挂靠其他单位,或是仅给正规建筑公司上缴管理费而新建立的项目部,或是外省(市)来本省施工的企业,这些企业组建随意,分散灵活,有工程时集中,工程完工后即行解散,再加上建筑工头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外省,其纳税意识淡薄,法律观念模糊,而且许多人主观上有偷逃税思想。今年6—9月间我局分赴我省除果洛州以外的一地一市五个自治州及其所属各县沿线的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现场几乎找不到工程项目负责人员,向施工企业现场的工人问询,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也不知道。造成难以进行税收管理的困难局面。 (二)承包形式复杂多样,不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从施工企业的承包形式看,有口头承包、转手承包等形式,有的工程甚至设立假合同,只包工不包料、有的工程层层转包、有的建筑公司挂靠单位太多,管理相当混乱。从铁路和公路建设的施工企业看,多数采取了分包、转包。由于建筑企业挂靠、承包经营造成代扣代缴和属地管理的互相矛盾,而且不按规定办理纳税现象普遍,即使代扣代缴,在入库级次,发票开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可操作性,由此引发代扣代缴单位长期占用税款,纳税人不申报纳税,并将责任转嫁代扣代缴人现象。形成税务机关在征收上的代扣代缴与纳税人自主纳税孰为优先的问题,进而带来了责任追究问题。 (三)“以票控税”与“项目管理”不能齐举,造成税收漏洞。我省征收单位至今多数采取的还是“以票控税”手段,坐等纳税人上门开票,而忽视了纳税人仅对财务报销方索要发票才来税务机关开票,由此导致税务机关不能掌握施工企业完整、真实的纳税和财务情况,尤其对应纳税项目管理出现“真空”,企业财务核算失真。仅“两条”干线采取“以票控税”,也未能及时足额征收税款,施工企业应纳税收流失或管理滞后现象比较严重。 (四)企业欠税有增无减,税务机关清欠乏力。企业欠税原因很多,归集起来无非两类:一类是客观所至,如施工企业垫资经营和工程款回笼迟缓直接造成资金不足,使施工企业无力缴纳税款或不开具发票逐渐形成欠税。另一类是纳税人主观故意延迟纳税,有意占压税款,税务机关虽然清欠但收效甚微,甚至有的企业停业或者关闭,税务机关无法或无从清欠,长期形成“死欠”。 (五)偷税手段多样,施工企业偷逃税现象普遍。许多施工单位、个人,主观上存在偷逃税侥幸心理,税务机关查出来后他们便托关系、“走后门”,设法减轻处罚。而税务稽查力量有限,不可能对每一户企业都检查,因此纳税人偷逃税胆子越来越大,甚至互相借鉴。有的施工单位认为工程干一年算一年,当年挣了钱下年又到别处干或者找不到工程闲着,能不开票则不开票,能拖缴税款则拖缴税款。根据税务检查查出的问题可以将纳税人偷逃税现象和手段归纳为以下种种:一是用白条支取 ,!施工合同签小干大,偷逃印花税等。七是通过不法途径开具假发票领取工程款,造成偷税。 (六)部门协作不畅,税务机关前期介入管理困难。目前在建设项目中,既没有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先期参与权,也没有相关部门明确向税务机关提供信息义务,所以税务机关对道路建设工程的立项、招标、开工、资金投入、承包合同等情况无法及时准确掌握,由于前期没有介入,工程实施后,只能通过问询、观察、检查等来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因而不可避免地发生类似工程已完工,税务机关才着手进行调查的介入滞后情况,从而造成工作被动,税收流失。 二、加强道路建设税源管理应对措施 (一)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努力为青海经济服好务。在税收工作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和税收筹集财政资金的功能,去服务和促进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首先地税部门应从全省经济大局出发,把依法征税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充分领会税收是建立在经济和经济发展之上的,不能孤立地看 待税收问题,寓税收于经济发展大局之中去强化税收征管,抓好税源建设;其次加强对一般性税源的全面监控,注重抓重点税源、重点项目的税源监控,把税收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握二者的互动关系,实现税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 (二)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利用每年的税收宣传月活动,地税部门有针对性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建筑业税法宣传。归集相关税收知识,财务处理相关信息,举办纳税人税收知识培训,指导会计建账,把宣传材料送到建筑工地,让建筑业纳税人知道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促其及时、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和报验登记,依法足额缴纳税款,构建和谐、有序、良好的税收环境。 (三)创新征管手段,强化税源管理。要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提高干部的税收征管能力,做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同志在20__年全国流转税业务会议上提出:“行业管理符合流转税管理的基本规律”;“税种管理是针对各税种的性质,特点而进行的一种个性化税源管理”。因此结合道路建设特点,有必要创新征管手段,实现个性化税源管理。第一,实行“项目登记”与“以票管税”相结合制度。要求施工企业、单位、个人与建设单位签定工程承包合同后,必须及时向建筑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和报验登记。税务机关将工程名称、地点、预计投资额、施工期限等情况记录在案,进行分类建档。同时要求纳税人按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申报缴纳税款,并在工程结算时,开具建筑业专用发票。第二,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建筑业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根据采集的税收基础信息,研发、应用建筑项目税收管理的信息应用软件,设置项目登记、项目跟踪、工程款结算、申报开票、票款解报、催报催缴、统计查询等功能,实现信息共享,做好信息比对分析。第三,开展纳税评估,加强对建安行业的宏观税负分析和微观税负分析。对纳税异常情况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结合行业情况,确定实际的税收负担率,实行行业税收预警,对在行业负担率以下的企业列入预警对象,实施税务检查。 (四)强化税收征管,提升税收征管能力。找准薄弱环节,以此作为突破口加强征管 1、规范税收管理。对省内分包、转包工程以及挂靠经营的施工企业、单位、个人,税务机关应进行前期监控,收集其相关涉税信息,并督促施工企业按时、主动申报缴纳税款。 2、守住税源,完善代扣代缴和委托代征工作。对转包和分包工程实行由总承包人代扣代缴的征管办法,无论是省内或是省外施工企业,凡将总承包工程转包、分包给其他企业和个人的,一方面要求受转包、分包方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提供有关转包、分包合同;另一方面要求总承包人认真履行代扣代缴转包、分包工程应纳税款的扣缴义务。鉴于目前外省来我省施工企业较多的实际,应重点抓好转包、分包工程项目代扣代缴工作。对于外地来我省施工企业承包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的,为便于控管,可采取由建设方委托代征税款的办法,建立委托代征关系,明确委托人的代征义务,赋予其代征税款权,也可委托建设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代征税款。与建筑管理部门联系,在工程投招标时税务部门提前介入,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控制税源。 3、实施跟踪管理,加强道路建设项目的动态跟踪。根据“项目登记”记录,税收管理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建设项目完成工程量、拨付工程款情况了如指掌,以便于准确审核纳税申报,及时、足额征收税款。同时,对到外地经营的建筑企业,要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并登记管理台账,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和施工地税务机关进行信息交换,以防止税款流失。 4、管好“小税种”。印花税、资源税是道路建设中不大引起重视的税种,在税源管理中应加以注意。对建筑安装合同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对施工企业收购的未税矿石的资源税应实行代扣代缴制度。 5、加强道路建设的税务稽查。征管部门应将涉嫌偷逃税款或经纳税评估有问题的企业、单位、个人移交稽查部门依法稽查。稽查部门应加大对道路建设涉税犯罪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使用假发票,做假账等的行为,净化税收征管环境。 (五)完善机制,创新工作方法 1、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税收征管机制,对地方税收实行专业管理模式,分区域、划类别,明确职责,确保思想、措施、责任三到位。目前对省级公路、通县油路、高速公路、铁路建设项目的税收管理已设立专业管理部门,实施专业化的税源控管。除此以外,对其他建筑项目也应考虑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监管机构,确保建筑业税收应收尽收。 2、努力把好“四个关口”。一是“登记关”,严格做好施工企业的税务登记和报验登记工作,完整、准确地掌握纳税人信息。二是“发票关”,与建设部门协定,凡工程项目验收均应有税务机关开具的建安发票,否则不予验收。三是“资金支付关”投资(建设)单位须凭本地地税机关开具的发票支付工程款,即使是预付款也须凭地税机关开具的发票,否则不予支付工程款。四是“建设项目进度关”,税务征管部门应及时将建设项目进展相关数据录入信息库,从一个项目的立项、招标、建设、竣工验收、决算等诸多环节入手,进行全程监控。 3、创新征管方法。一要建立纳税台账,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纳税情况及时登录,逐月反映和对比项目纳税进度以及工程形象进度;二要建立项目档案,加强建筑项目的延续性管理,防止建筑项目税款缴纳留有尾巴(形成欠税);三要催报催缴,将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发送到建安企业,明确税收法律责任,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主动性,对欠缴税款要及时督促,凡不按时缴纳税款的必须按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加收税收滞纳金,以防止新的欠税;四要加强协税护税,建议各地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工程立项、开工时,由计划、财政、城建、交通等部门将工程有关信息情况传递给税务机关。对有的建设项目可直接委托当地有关部门代征税款, 如零星建筑项目,装饰、装潢等,以提高征收率,保证税款的及时入库。 建设管理论文: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管理策略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脉,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农业的稳定、农村的安定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是当前水利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受到气候方面的影响较大,农作物收成常常会受到干旱、高温等各方面的情况影响,导致减产,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成为我国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抗旱救灾的首要目标。随着不断加快地方现代化农业,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则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走上一条农作物、果树、鱼类等等能够一体化循环发展的农业之路。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作物就可能长期受到干旱的影响、草地会出现退化、树木干枯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农业的正常发展。 2、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2.1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够重视 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可以改善防灾、减灾的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不够重视,从灾情的分布来看,山区是多发区,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过于薄弱。从宏观角度来说,一方面是水利建设布局无法满足需求;其次是农田水利设施属于公共品,需集体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取消原有的“两工”体系,但是相应替代机制不健全,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 2.2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 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都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锐减等问题,据相关资料记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的损坏率近 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 50%,配套率不足 70%。在一些新型的农田水力中,工程设计标准低,技术差,服务功能落后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缺位。从其原因来看,可能是由于政府的不够重视,也可能是由于“两工”体系一度维系着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取消后,农民投入产生外部性,若没有合理的报酬,农民不愿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体的缺位,导致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僵局。 2.3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及农民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不愿多花资金在短期看不到收益的农田水利建设中,金融机构或者民间组织更加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风险大,回报时间长,缺乏投资激励。总的来看,经过权衡,三大投资主体最有可能放弃农田水利设施。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3.1高度重视,着眼于大局观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生活质量、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到民生的问题。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就需要进一步地打造粮食核心区的高度,做好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相关建设,并且将建设的主体落实到县一级的政府部门。各级政府和党委也需要从心底引起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的重视。从而建立起以政府的规划管理为主,运用资金进行扶持引导,提供建设技术服务指导,让农户、农村合作社等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且将经营管理的新机制引入到市场机制当中来。 3.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为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县区要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水利部门设立农建办,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抓农建工作,建立领导包抓责任制,明确各级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3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毕竟政府的资金财力是有限的,因此就必须要广辟筹资渠道,加大社会各行各业的资金投入。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投资到农田水利建设中,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建设周期长、建设投资大。因此,除了政府补助外,还要大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依靠社会的力量将这项利民的工程建好,以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 3.4加强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发挥最大效益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对符合“四制”管理的,必须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市县区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按项目管理要求,管好资金,堵塞漏洞,严禁挪用。二是定期开展督查。要建立水利部门自查、市政府督查的工作机制。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要专门组织检查,市政府督查室要专项督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市。三是严格奖惩制度。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考核评比,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水利工程示范标准。市政府每年组织一次考核评比活动,对评比名列前茅的县区和优秀水利 局长进行重奖。并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告。 3.5调动积极性,加强项目建设宣传 当确定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后,项目实施部门、单位也需要与该地区的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沟通,认真的听取他们在项目建设上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在乡镇中,也要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的优势、益处的宣传力度。给农民、群众多讲解党的惠农政策,将项目的规模、工程的作用、质量的标准透明在群众面前,从而让整个项目都在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进行。如此,才能够将群众以往的要我干逐渐地转变成为我要干,让他们拥有一种“主人翁”意识,能够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自己家园的帮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更快的建设,也有利于管理。 3.6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如果不妥善的进行管护,那么其寿命、使用率也会大大降低。在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上,需要将管护资金和管护主体这两点落实,对于已经有专门机构管护的水利工程,要尽快将人员定岗,做到人在其位,尽其责。另外,绝大部分的农田水利项目都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护,更谈不上专门机构的设立,因此,就需要在工程建设总额资金当中预算管护费用,从而便于工程的维修和管理上有专人进行。如果在项目建设中并不存在管护费,县一级政府部门就需要对管护人员进行资金上的补贴。由于自然灾害,而受到严重损坏的工程,也需要及时地拨付资金进行维修,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结束语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使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因为没有过硬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也就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会成为空谈。该项目的建设将为平罗县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环境与经济论文: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研究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涉及生态、资源、社会、经济等系统的复杂问题。随着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且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对水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把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而且要把水污染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以寻求污染源的减少和治理资金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的四分之一,排名121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有18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近年来,大江、大河的萎缩,湖泊的断流现象严重,塔里木河枯水严重,近20年下游断流,黄河断流时间一年超过200多天。另外浪费、滥用地下水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地表及建筑物出现裂缝,造成地表水位大幅度下降和地表水严重不足,可以说,我国未来水资源形势严峻。 二、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直接影响饮用水的水质,危害人体健康。二、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三、制约工业的发展。四、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五、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环境影响十分明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她的水源水质的清洁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三、水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1.水污染经济损失。目前,如何有效防治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制定合适的水污染防治方案,有效防治水污染,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计算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2.水环境投入与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水资源量的稀缺和水质的下降,水资源的价值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再利用,努力开展水污染的综合整治,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四、对策 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建立健全的水环境保护法规,同时严格执法,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环境建设的最简单、最经济、最有力的手段。 2.全面协调、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一方面利用污水发展农田灌溉,确保粮食增产;另一方面保证饮水和粮食安全。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加大监控力度,科学适度地开展污水利用。 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国家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即城市工业污水采用各工业企业自行处理,居民生活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或预处理,并通过塘库调蓄处理,使土地生态处理及农、林、牧、植物生态处理结合起来,以尽可能节约用水量,从而充分利用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同时要建立健全污水灌溉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污水灌区水土环境指标体系及监测信息系统。 五、构建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对水环境有一定的负外部性。如何消除这种负外部性,使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构建机制。 1.水环境安全预警机制。水环境污染事故与其他事故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故一旦发生后就较难控制,容易造成大面积、跨流域的污染,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除,容易留下后遗症,从而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重工化业时期,对水环境保护不能仅停留在理念上,如果继续坚持低环境保护标准和低生态保护标准,那么频繁的水环境突发事件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建立水环境安全预警机制,需要制订和完善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大对水环境监测和应急装备投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应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网络,通过设立固定监测点,定期对水环境进行常规监测,由专家依据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水环境变化趋势,并及时地把专家意见和建议向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应把水环境安全问题像安全生产问题一样,纳入政府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从而增加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受益者付费与保护者受益机制。不仅水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特性,而且水环境质量作为水产业的产出也具有商品特性。因此,水资源的使用者和水环境的受益者应该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目前应该首先建立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再建立水权交易市场。经测算,我国现有的排污收费标准和处罚标准的成本明显低于治理污染的成本,排污单位缺乏治理污染、参与排污权交易的积极性。因此应尽快调整标准,建立受益者付费与保护者受益机制,实施水资源的市场化管理。 3.水环境治理的融资机制。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治理主要以财政融资机制为主,辅以政策性融资机制,市场融资机制所占比例较小。以事业性为主体的水环境治理模式,由于政府财政预算的紧张、水环境基础设施需求激增,导致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供需矛盾加剧。目前,水环境治理的融资机制存在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水环境治理的要求。 解决水环境治理的融资困难,可以考虑引进适合国情的先进管理模式,允许采用 BOT(Building-Owning-Operation)等方式,开放部分市场,促进水污染控制技术创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和以装备成套供货为主体的工程承包。一方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排水设施实行企业化管理;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经营,按成本核定收费标准,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企业化运作要求水环境基础设施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在政府满足公共利益的管制下,可灵活地制定价格战略,以横向联合等形式实现最优的市场组合,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环境与经济论文: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环境保护 海洋灾害 前言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 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着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着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 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 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切枰?重点研究的课题??BR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 效的手段。 三、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 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环境与经济论文:民营经济发展与现代市场环境 民营经济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重要经济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长足发展与其成长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强弱,是当今我们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注意并着力规避的问题。 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因素、市场环境因素、交通环境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等,今天我们主要分析市场环境因素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环境作为影响民营经济发展诸多因素中一个方面,在某个地区或者是某个时期却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技术含量和价值取向。 市场环境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民营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南方温州为例,该地区的产业比例基本处于:小手工业45、工业20、商业30、其他5,市场呈现产供销一体化、单个企业产品专业化、整个市场产品综合化的成熟的环境。多年来该市经济在以手工业、工业为主的产业链中合理地发展,劲头十足、发展迅速,表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市域民营经济正朝着健康、持续、快速的方向发展。相反个别地区有着同样甚至更突出的优惠政策,却得不到投资企业的青睐,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产业结构,企业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还有就是产业结构单一,虽然区域内商业林立,但加工业、手工业却相对欠缺滞后,而且商品流通仅限于区域内需,经济也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之中,发展缓慢、萎靡不振,甚至出现经济滑坡现象,综上都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致。其实,企业与人类有着惊人的相似,也有自己的优点特长和缺点不足,不可能十全十美.以加工桌椅的民营企业为例,如果当地有专门为该企业组织原材料的企业和负责桌椅销售的中介公司,那该企业的专业化将更强,风险率将更低,合作性将更成熟紧密,更利于发挥其优势去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反之,如果当地没有这些相互服务、共同发展的企业链条,没有这样的市场环境,那该企业既要有组织原材料的设备、人员、经费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经验,还要有负责生产、销售的设备、人员、经费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经验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风险、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从而制约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市场环境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产业发展链条之间衔接是否紧密,决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 市场环境中竞争秩序的健康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和发展速度。哲学说得好,矛盾是发展的内因。市场经济规律同时证明: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外因,竞争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现今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不进则退,不优就汰。首先,良好的竞争秩序、健康的竞争环境带给企业的是危机也是动机,既是挫折磨难,更是机遇挑战。为了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生存,企业就要学会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具体到企业就是需要进行技术、设备、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改造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海尔集团曾把服务、创新、整合力作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实例。同时海尔建立了一个创新体系,其中囊括了战略、观念、技术、组织、市场和文化六个方面的创新,这些都是企业面对竞争做出的本能反应,而且无一例外地提高了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企业在竞争中不是比技术、比服务、比创新,而是比投机、比钻营、比眼前利益,那么民营经济绝谈不上向前发展。再者,成熟市场环境(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市场需求和合作期望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平等地享受市场机遇,且让尚未参与的个体能够直接参与并相对降低了市场风险,从而使人人参与民营经济成为可能。 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文化建设,决定着民营经济的价值取向。企业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竞争是企业引进人才、尊重人才、利用人才的关键。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优势,有了人才,资本才得以向企业集中,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优胜”。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市场文化的主流,团结进取、人心思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必将营造出竞争有序、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相反则会导致恶意竞争、假劣横行,由于利润空间较大,让人铤而走险的几率提高,往往是一哄而上败坏一方风气,因而危害性极大。前几年浙江的温州、河北的白沟,以及98年的文水假酒案件,05年的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影响带动着市场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民营经济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在现今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铺好路、架好桥显得尤为关键,下面就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发展民营经济有些借鉴作用。 首先,运用政策杠杆调整好产业结构平衡,加大对外向型、高科技、环保型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布局,营造成熟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合不合理不是简单改变一下产业数字比例,我国多年的市场实践已经证明,盲目跟风、死板教条只会导致供求恶化,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综合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因素对市场进行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并结合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等因素,给市场一个合理的建议和引导。 其次,加大执法部门对市场竞争的监督管理力度,强化个体私营协会和各类行业协会的引导教育力度,促进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工商行政管理 机关作为不正当竞争的主要监管部门,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11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对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的竞争行为,不仅要严查,还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消除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其他经营者能够明辨是非。同时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作为民营经济从业者的“娘家人”,要同其他各类行业协会一起加强对经营户的引导教育,强化法制宣传,注重开展“讲诚信、重操守”和争当“光彩之星”等活动,促使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最后还要注重企业、个体经营户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端正新闻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弘扬正气,打击压制歪风邪气,营造文明健康的市场环境。 环境与经济论文: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双赢”,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常山县_镇实际,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_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位于“中国胡柚之乡”的常山县城北郊的_镇,是衢州市四大强镇之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石灰石储量为10亿吨,石煤储量3亿吨,无论在储量上还是品位上均居全省首位。依托资源优势,建材、轻钙等资源消耗型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96余家,其中水泥企业3家,轻钙企业10家,石灰立窑12家,石灰生产加工企业20家等,到20__年,全镇工业生产总产值已经达到14.5亿元,工业利税达到3800万元。但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原有土法烧制的土窑,石灰加工棚、一批石灰石石煤破碎点磨粉点,吃进矿石,也“吐”出了大量的烟尘,加上水泥、轻钙企业、石煤开采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管理不到位,使_镇成为全省有名的污染重灾区,老百姓深受环境污染之害,环境污染纠纷频繁发生,极大的阻碍了_镇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区域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一方面,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_镇几十年的污染现状使得当地老百姓对环境污染都习以为常,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直接损害时才会去寻求赔偿和保护;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当地企业主缺少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愿意在环境保护设备方面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甚至经常性闲置环保设备并偷偷排污,往往牺牲和破坏环境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还有当地基层不少镇村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生态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太大且产生二次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气环境、水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环境质量低劣。但区域经济总量不强,持续发展能力差,20__年单位面积GDP产出仅为0.029亿元/平方公里,属于极低的水平。 3、经济增长方式仍旧属于粗放型增长。_镇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传统的产品和传统的生产方式来增长,属于粗放式增长。表现为:产品质量比较差,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下;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但开采、加工技术比较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并存在严重的隐患;企业规模比较小,竞争力不强。 4、资源型工业经济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随着石灰石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水泥、轻质碳酸钙、石灰等产业不断扩大,特别经济强镇战略不断推进,资源型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同时,资源型工业经济结构对环境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水泥的粉尘、噪声污染,碳酸钙的尘、污水的污染,石灰的二氧化硫、固废污染,石灰石、石煤等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等。 5、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不力和执法不力。作为一个工业企业众多、污染严重、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衢州市经济重镇,没有相应的环保管理机构,缺少相应的专职环保人员,镇政府多年的环保工作更多的是协调处理群众环境污染、纠纷和协助环保局开展收缴排污费等工作;县环保部门的监察执法力量也较为薄弱,缺少有专业知识的环保工作人员和工作车辆,难以应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同时,执法和管理力度不够,对环境污染行为较为宽容,造成企业存在“违法成本较低、守法成本较高”的不良思想,缺少较好的措施以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工作。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处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县确定了“工业立县、特色发展”两大战略,作为经济强镇,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笔者以为,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来促进发展,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1、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价值理念,实现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绿水青山意味着优美的人居环境、清洁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可以大大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大减轻因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付出的巨大代价,大大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高度一致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2、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责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教育干部树立长远的、可持续的政绩观,改变以牺牲长远利益换来短期效益的政绩观。要树立结构决定功效的宏观调控理念,着力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当前,要根据我镇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定位,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区域开发新格局。要着力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3、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 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推行清洁生产,不断运用综合性的预防战略,努力改进产品设计,改变生产工艺,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由于历史原因,我镇有部分行政村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如:灵湖溪、石木岭溪流域。如果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全镇环境这盘大棋。因此,必须痛下决心及时清除现有的污染源的同时,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其环境现状。4、把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坚决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一是建立协调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依法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二是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现场检查制度、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等。三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环保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环保执法。同时,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让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活动、环境决策、监督中来。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问题。 5、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不仅仅是改善市民的住房条件。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文明发展与协调稳定功能,以人为本,下决心解决市民广泛关注,影响环境质量和日常环境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饮用水源的环保严管措施,保证饮用水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灵湖溪资源,确保生态环境改善。继续整治水泥、碳酸钙、石灰煤烟污染。大力改善新区环境,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同时,要着力加强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确保农产品基地环境安全。 6、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来抓,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体系,将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逐步规范环保产业市场,打破地方与部门分割,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污染治理设施资质运营制度,积极推动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和运行体系,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针对我镇工业企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业实施重点整治、严格排查。从我镇工业整体来看,石灰行业、水泥行业、钙产品,制造行业是全镇造成污染较大的几个行业。如果对这些行业的污染问题避而不谈,那么我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能是纸上谈兵。以钙产品行业为例:在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石灰石矿开采、选矿以及尾矿处理等环节中,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我们就要针对其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弥补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由现在的以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充分利用高峰村、灵湖村、大埂村这样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中心,带动全镇生态农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当前,我镇由于石灰石等部分资源比较丰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扭曲现象。人们长期以来机械地理解一些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天赋的,没有劳动的参与,没有价值。这种错误的观念在政策和实践上导致了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以致造成资源损耗过快、生态恶化加剧,经济增长中显示出虚假的繁荣。对于资源再生产活动,过去我镇一直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产业看待。实际上,像矿产资源普查和勘探、土壤改良、耕地的恢复、采种育林、育草、水产育苗、废气废水的净化等活动,都是社会化再生产活动,应当作为一种独立的产业来看待,以确立它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资源的消耗与经济的发展形成消耗—恢复补偿—消耗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提高一般工业废气物综合利用率。一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资源型工业比重,提升技术型工业比重,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通过改进工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手段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除此以外,还要大力发展消纳工业废弃物的建材等行业,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在环境政策领域,市场手段正迅速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和采纳。与传统的直接管制手段相比,市场手段既能保证环境质量改善,又能满足我镇经济增长的要求,是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因此,县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及时制定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从政策上对企业行为以及进行合理引导。自然资源是我镇生产总值赖以不断增长的物质基础,它的大量消耗必然导致未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受到阻碍。因此,应该像对机械设备、厂房建筑的损耗进行折旧那样,对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核算,以正确地估量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自然资源核算工作主要是提出一些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公式,对自然资源的实物总量对应的价值总量和价值变化量进行核算,按照资产更新和折旧的方式,把资源的增加和消耗以货币形式列入社会经济帐户中,以此来反映我镇自然资源历年消耗的变化情况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总之,我镇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走科学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全县作贡献。 环境与经济论文:环境立法经济手段的运用——协调发展原则与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的运用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根据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协调发展原则以及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以及我们现在运用的局限,提出引进市场机制理论,并据此而讨论适用于他国实践的一些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关 键 词:协调发展原则,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市场机制,环境保护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然而在环境的立法上,主要还是行使国家的职能,加大环境的治理和预防的力度,同时适当的收取与此有关的责任人的相关费用。然而,在市场经济下,适当的经济手段也可在此此处使用,让市场来引导一定的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原则,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则、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一原则,正确的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即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1996年8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上述的各项都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确立。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立法的趋势似乎不仅仅在行政方面,同时根协调发展原则与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经济手段的介入环境立法,是环境立法的趋势。 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主要体现在3点,第一,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第二,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三,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前两方面主要是政府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体现,即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发展策划。而最后一个方面,除了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的政策,进行奖励、优惠或者征收之外,个人和企业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有利于其的经济或技术的措施。如何使得企业个人投入进采取这方面之中呢?这就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入进行引导。环境立法需要引入市场机制的引导功能,而不是单方的一些奖励或优惠政策。根据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政策未必起到真正很有效率的作用。 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的贯彻,也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第二,对超标的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的力度;第三,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污染、破坏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第四,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这个原则的贯彻和本文的命题有最重大的关系。 于此,我们得出,社会发展兼顾环境的保护是当代环境的要求,同时市场机制是引导发展趋势的最好的调节器。根据以上两个原则,对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是这种经济手段介入的背景。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如采用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经济利益或利润所决定,另一个方面,环境退化主要是各种不适当的经济活动的产物,机制失灵(又译为制度失灵)是环境资源退化和发展不可持续性的原因。在美国的法学家波斯纳创设的法律经济学中,核心概念是“效益”,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用同样多的资源消耗取得较大的效果,这里的“资源”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法律权利等人为资源。我们这里可以从环境资源的角度理解引入市场机制的基础。 下面,我将根据这两个原则以市场机制的引入浅谈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现在采取的手段可以分为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非经济手段主要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例如政府的治理和规划。经济手段主要是奖励、惩罚、征收税务等等手段。 再者,以上谈到的经济手段都是将个人或企业的责任放在征收治理费用的角度上的,或者低效率的防止他们过渡的破坏环境。这样而来,企业需要减低他们的成本不会在环境的角度。因为无论怎样,他们对环境的负责是一样的,不存在一个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空间。如果,引进一个量化的交易权的话,就有可能将环境问题与成本挂钩。例如排污交易权,即排污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来进行污染排放控制。政府先要设定某区域内的总量调控,对该地域或空间内可容纳的最大污染物总量面向企业进行分配,在初始分配后允许企业进行交易排污权,这样通过市场手段将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企业流向治理成本高的企业,最终实现社会以最低成本减少排污染物,从而使环境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个环境押金的制度。押金制度是指通过强制性的措施,使消费者在玻璃或塑料等容器(包装物)上存款或押金,以促进消费者退回或循环使用这些容器或包装物。一般作法是:在消费者购买饮料等商品的同时,为包装或装有这些饮料或商品的容器或包装物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如果消费者将使用过的这些容器或包装物退回给原销售者,则销售者根据其退回的容器或包装物的数量,退还消费者预先为这些容器或包装物所支付的押金。如果消费者不退回其已经付过押金的容器或包装物,则其所支付的押金将不能退还。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市场机制。除了这两种制度之外,还存在生产和治理结合的方法。早段时间,新闻上报道了关于计算机废物的问题。主要是在现在,计算机的更新很快,同时引起了很大的计算机垃圾的问题。然而这样专业的垃圾,具有巨大的污染性,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具有处理这样的垃圾的能力的。于是,美国的电脑公司引进了一种制度,即在计算机的成本中加上了之后处理的费用,用户可以将被淘汰的计算机交回购买的公司,公司进行免费的接受和专业的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使用者对电脑垃圾的处理的困难,另一方面,电脑公司减低了其对计算机垃圾存在的污染责任,因为其负责了主要的处理任务,且费用方面已经加入到成本内,由消费者支付了,其实也就 是节省了对环境问题的经济投入,减低了成本。同时,这样帮消费者分担了处理废物的担忧,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额度。而在处理废物的同时,公司因为需要降低成本,不断地提升其处理废物的技术和消费以增加利润减低成本。以上公司的行为,其实在追逐其最高的利润,但是在客观上对环境的保护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最需要的效果。 然后,在征收税的方面,虽然税收是我们处理环境问题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我们往往在税收方面很少贯彻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即不同的行业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贯彻公平原则,应该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来进行不同的征收。很多国家,如美国、欧盟国家都有对环境保护税收的相关的立法。美国已着手对每吨碳征收6 至30美元的碳税,并开始征收交通税,每次行程收税1~4美元。比利时、德国、英国、丹麦、意大利等国也制定各种生态税收法,分别针对能源、三废、产品包装等征收税收。 最后,在财政上,我们可以设立更多的辅助制度来引导环境的保护。很多国家有环境保护资金的设立。欧盟国家通常采用的经济手段包括环境保护税收、收费、低息贷款、保险手段、环境标志、环保拨款、补助金、押金、加速折旧、排污许可及排污交易等。美国《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1980年)规定设立危险废物基金和关闭后的责任基金。其中,低息贷款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法。例如,一个对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必定在成本上有关于环境方面的投入,因此会提高环境成本,与其追逐利润的目的相违背。若进行对其的低息贷款制度,在贷款上对其进行帮助。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奖励的行为,奖励和鼓励这种对环境的关注的企业,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环境保护的进程。设想,进行此种财政上的帮助与对一个不注重环境保护的企业的环境治理所花费的费用相比较,节省了很多费用,符合双方的行为目的。根据波斯纳的经济法学的理论,法律的作用便是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在此处环境立法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客观上需要在环境立法上引进市场机制的理论,符合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市场机制与环境保护的特点,我提出了一些国外实践证明可用的主要经济的手段来引导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总结下来,主要是四项主要的措施:第一是收费和收税;第二是可交易的许可证;第三是押金制度; 第四是财政补贴制度。 以上是我对协调发展原则和利益和责任原则在环境保护的具体作用的理解。具体与社会的相关适应与和中国具体的国情特殊性相矛盾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探讨。不过,在以后,也是我值得思考的问题。 环境与经济论文: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 一、全球经济增长强劲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5年稳定增长后,2006年前三个季度,虽受到油价高位波动、利率捉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东地区动荡加剧以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但仍难以阻挡全球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快速增长。特90是,虽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对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上说,高位徘徊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比预期想像的要弱。多数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1)油价上涨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旺盛的结果,并非供应不足,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轻,同时也体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2)发达国家高度依赖石油的经济增长模式在逐步转变,十分重视对能源利用的效率并不断得到提高,经济活动已经向能源需求相对低的服务等行业转移;(3)近期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同以往石油危机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已经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需要大量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石油收入被需求增长大量消耗,弥补了因石油收入增多带来的贸易不平衡差距的拉大;(4)油价的上涨和石油收入的增多使许多石油输出国大量购买发达国家的债券,导致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增长,有助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发展。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看,尽管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对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基点不同,但初期一致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低于12005牢的经济增长。半年过后,全球经济总体运行超出了国际机构最初的预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第一、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4.7%和4.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2.9%和2.8%,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6.5%和7.0%。对此;有关国际机构又一致认为2006年上半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后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同时存在,但经济复苏将明显加快,并纷纷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2006年初,联合国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中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略高于3%,与2005年基本相同,下半年联合国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重新调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至3.6%。世界银行最初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与联合国最初预测基本一致,最初预计全球经济增幅为3.2%,与2005年持平,上调后的预测高于联合国,上调到了4.4%,并大幅度上调了部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测。WTO的预测则略低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最终全球经济增长可达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期和近期的预测则均高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WTO的预测。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3%,2006年4月上调到4.9%。尔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6年即使在原油价格高位徘徊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依然表现活跃与强劲,对全球经济前景更为乐观,将经济增长预测再次上调到5.1%。上述预测还不能说是最后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有可能还会被改写,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已成为定局。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旺盛。2006年全球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束缚,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样也支撑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需求上看,2006年世界各国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体现在能源上,而且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由于美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良好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年初以来国际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与能源价格并肩屡创新高。在居民消费需求上,2006年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持续旺盛,美国商品零售额1-5月份同比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其中5月份增长了7.6%,比上月高出0.6个百分点;1-4月份消费信贷折年率分别增长了3.9%、2.1%、0.8%和5.9%;欧元区第一季度居民消费同比增长了0.7%,高于2005年第四季度的0.3%,4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为近年来最高水平;日本上半年民间消费增长了0.6%。与此同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需求也出现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在能源和有色金属需求强劲和居民消费增长的驱动下,上半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增长呈现强势增长。以美欧日为例,美国工业生产1-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了3.2%、3.1%、3.8%、4.7%和4.3%;欧元区1-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1.6%、1.7%、1.8%、2.2%。和2.6%;日本1-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8%、2.5%、3.1%、3.3%和3.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条件和增强了动力。 2.经济行为活跃。经济行为活跃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从许多预测数字表明,2006年全球各种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商业和服务业(如旅游、商务旅行、交通、零售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等经济活动并没有因恐怖活动的猖獗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减少,反而进一步活跃。以商业和服务业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贡献上看,预计商业和服务业的活跃将推动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增加0.4个百分点,再加上与此相关的连带效应,这个数字则有可能扩大1倍,经济行为的活跃意味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将继续保持下去。 3.全球贸易增长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2004年全球贸易迅猛增长,贸易额增长了21%,贸易量增长了9%,2005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全球贸易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9.5%,进口同比增长了10.3%,全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7%,明显好于2005年。其中经合组织(OECD)贸易增长将在5.5%-6%,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将进一步扩大。全球贸易持续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加快以及发达国家提供了主要的消费市场,进口明显要快于出口;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成为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动力。另外,近期国际泊价、矿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在石油和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石油和资源出口国出口额猛增,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部分盛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强劲需求的带动下从中受益。 4.国际投资进一步复苏。2004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情况下,国际投资开始呈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国际投资继续大幅度增加,达到8950亿美元,增长29%。从2006年的国际投资形势看,随着全球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活动的活跃和跨国 企业并购的增多,全球国际投资将继续攀升。从国际投资流向看,国际投资流向的主流仍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据有关人士分析,2006年国际投资流入发达国家将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流入美国的国际投资将超过2000亿美元,这不仅将有利于恢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活跃与繁荣,同时也将给美国和西方整体经济的恢复注入新的强有力的活力。与此同时,2006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也进一步增加,从资源战略上看,国际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侧重点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对石油等资源需求旺盛,资源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战略问题。另外,从地区特点上看,国际投资的重点也开始从传统地区向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未来亚洲和东欧地区的国际投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国际资本对拉美的投资将进一步复苏;流入非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复苏,体现了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与活跃。 5.失业率逐步下降。2005年全球平均失业率为6.3%,2006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使世界各国失业状况普遍得到逐步改善,其中西方主要国家美、欧、日2006年以来失业率均出现下降趋势;困扰俄罗斯多年的失业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善;世界其他国家失业状况均有不同的改善。1-5月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稳步下降,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7%、4.8%、4.7%、4.7%和4.6%,均低于2005年底4.9%的水平;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8.2%、8.1%、8.0%、8.0%和7.9%,低于2005年底的8.4%;日本失业率分别为4.5%、4.1%、4.1%、4.0%和4.0%,除了1月份出现回升,其他月份均低于2005年底的4.4%。预计到20%年底美、欧、日失业率不仅不会高于现有水平,还会有所下降。尽管目前俄罗斯失业率仍高达7.7%,失业人数为570万人,但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3.8%,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2005年拉美地区的城市失业率为9.3%,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6年有望进一步下降。东亚、南亚和东南亚2005年失业率分别为3.8%、4.7%和6.1%,预计2006年同样有所下降。目前,各国失业率的普遍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6.全球跨国企业并购增多。长期以来,跨国企业并购一直是发达国家企业实现扩张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介入,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跨国并购浪潮空前高涨。近年来在这全球化的并购热潮中,发达国家企业并购活动有增无减,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企业并购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占全球并购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充分意识到跨国并购对于巩固:自身优势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性,也开始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也在逐步增加,在全球并购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0年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额仅占全球的,6%左右,目前已上升到12%以上。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一方面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以及地区相互间的跨国并购,一方面表现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并购。在发展中国家,东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跨国并购持续呈上升之势,中国和印度是跨国并购热点的国家。2004年全球跨国并购再次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超过了2.5万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全球并购额达到1.93万亿美元,全年将超过2.5万亿美元全球跨国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2006年初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均有良好表现,尽管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和地区增长趋势存在着差异,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繁荣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目前;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通常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时期,能够活跃在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导作用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和状况。虽然美国仍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统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但全球经济严重依赖美国经济的增长将有所减弱。2006年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的兴起、日本经济的全面复苏和欧洲经济的改善,以及石油和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国家重要性的进一步突出,这类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全球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力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进一步显现。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俄罗斯经济的兴起,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日本经济的复苏,将恢复其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将有可能拉动全球整体经济的复苏,促进全球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欧洲经济的改善,不仅改变了近年来欧洲经济的颓势,也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随着世界各国对资源需求的增大,石油和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国家的重要性已经不再仅仅体现在地缘政治方面,而且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从现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看,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这一局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多极化的发展将挑战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的霸主地位。 在全球经济格局,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世界银行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达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已位居全球第四,且近几年占全球经济增量中的比重在15%左右。由此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对全球和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影响力的显着上升,国际上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投票权份额调整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2006年世界银行的年会上,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和发言权发生了变化,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分两步走的投票权改革方案(即第一步给投票权低估最严重的少数国家特别增加投票权;第二步是修改投票权份额的计算公式,增加基本投票权),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0年来进行的最大规模改革。会议决定给中国、韩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等四个投票权低估程度最严重的国家特别增加投票权,其中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份额将由原先的2.98%上升至3.72%(位于第六)。与此同时,年会期间还举办了题为“亚洲中的世界中的亚洲”大型研讨会,主题之一是关于中国、印度经济发展对区域、全球经济的影响。另外,在年会上,就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如通货膨胀、高油价、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中止、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及全球经济不平衡等风险等问题,中.国代表呼吁有关各方加强协商和对话,促进国际和地区争端的有效解决,为维护能源安全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避免高油价造成新的冲击,以及各国共同承担责任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保证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得到普遍认同和共识。由此可见,本次年会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也反映了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四、全球经济隐患依然存在 虽然2006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比预期要好,但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潜伏着各种隐患,前景也不容乐观。从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势头从整体上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负面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振荡徘徊;全球经济发展失衡严重;贸易保护主义 蔓延;各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全球利率普遍上调;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中东局势动荡加剧。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些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是来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和潜在威胁。 从国际政治环境看,最为突出的将是与局部地区动荡相联系的地缘政治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以及全球范围恐怖主义活动的猖撅。当前,由于世界局部动荡地区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加深,特别是中东和非洲地区。在中东,战后旷日持久的伊拉克安全局势日趋严峻,自杀性恐怖事件接连不断;难以平息的巴以冲突不但依然看不到缓解的迹象,而且再度加剧的可能依然存在;2006年7月中东地区硝烟再起,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黎以军事冲突给中东和平再添阴影;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始终僵持不下,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变数。在非洲,一些国家不安定因素长期得不到解决,内战和动乱爆发的可能性不能排除。2006年以来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不仅使该地区安全形势恶化,而且还有向周边地区和国家蔓延的趋势。因此,地缘政治的不安全因素给全球蒙上了一丝阴影,地缘政治影响进一步突出。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和紧张局势的蔓延无疑是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巨大的威胁,一有风吹草动,敏感的资源性产品就会随之进一步攀高。另外,尽管2006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少于2005年,但全球范围的恐怖活动始终没有消声灭迹,8月在英国挫败的重大航空恐怖袭击事件,再度导致全球航空业恐慌,表明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导致全球安全形势严峻,一些国家和地区随时有可能成为恐怖活动袭击的目标,特别是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怖活动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而遍及全球的恐怖活动依然是威胁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恐怖事件的发生将打击人们的信心,特别是消费和投资信心。与此同时,打击恐怖主义仍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不能排除新一轮反恐军事行动的随时展开,这将使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当前制约全球经济发展潜在隐患突出在五个方面: 1.油价的影响。国际油价依然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2006年初以来,在中东形势进一步动荡和全球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大,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由于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油价继续在高位徘徊,油价的浮动范围从2005年底的每桶56—60美元提高到70美元,甚至超过了75美元,一度达到近年油价的最高点,与每桶80美元只有一步之遥。尽管进入2006年10月后,国际油价从高位持续下跌,跌至55-60美元徘徊,但未来全球经济能否较快增长,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国际油价的走势。预计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而油价的不确定性,受到石油供给、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排除油价的走势出现大幅震荡的可能性,这将会给各国经济发展难以预料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如果国际油价再度走高,将阻碍石油消费国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价位,而油价的坚挺,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增大,对国际石油安全机制的影响也进一步突出。 2.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进一步突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差异日益扩大,美国以及包括中国在内东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和国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对石油和金属等资源性商品的需求高于经济的增长,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状况日趋恶化,同时石油等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加重了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经济发展失衡的进一步加剧,给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将可能加大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大幅度减弱的可能性。 3.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带来伪影响。近年来,全球范围各种贸易争端和摩擦层出不穷,这不仅体现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体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抬头,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带有政治歧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形成和泛滥,近期在钢铁、农业补贴和纺织品等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尤为突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仅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严重危害和影响着全球贸易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全球普遍上调利率。2006年7月开始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上调了利率,其中日本在实施零利率政策6年之后首次宣布加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同时上调利率25个基点,澳大利亚来行将利率由5.75%上调到了6%。导致世界各国纷纷加息的主要原因是,2006年初以来石油和金属等资源类价格一升再升,加大了生产成本,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重,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渗透和扩散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只是各国表现程度有所不同。通货膨胀是目前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全球新一轮加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从而有可能导致消费、投资、居民收入和信贷增长缓慢以及股市的低迷,全球经济增长也将有可能减缓。 5.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脆弱。目前,虽然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表现活跃,但依然十分脆弱,如有风吹草动或突发事件,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也在所难免,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也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环境的稳定。此外,近期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持续波动,带来潜在风险的程度有所增加。如果美元汇率继续走低,虽然有助于缓解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不断增加,但是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也会产生严重伪后果。一方面有可能导致外汇市场动荡;另一方面欧元和日元的进一步升值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正在上升阶段的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减慢,甚至葬送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苏。 另外,全球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2006年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笼罩着世界各地,接踵而来的台风(飓风)、地震和旱涝以及酷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给许多国家与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并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中不能忽视的负面因素。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除了气候变化异常等自然因素外,经济增长对全球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如果不能善待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又会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此外,目前各种疾病在全球许多国家扩散;难以预料的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难免对有关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密切关注和应付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和疫情,不仅是有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看,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相对稳定,股市繁荣与活跃,全球范围发生金融恐慌和灾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不出现意外不会有大的波动。另外,尽管当前全球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增强,但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不同程度的经济隐患和变数,一旦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波动甚至反复。 环境与经济论文: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研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公众利益与会计业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人们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然而,在我国资本市场接连出现的会计造假以及美国安然、世通等著名大公司因财务造假而被迫申请破产等事件中,一些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涉嫌参与。这些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会计信息信任危机,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为此,本文仅就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影响较大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 市场经济 会计信息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环境要素作用于会计的程度与方式取决于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但经济环境因素有着基本的影响,虽不直接,但会通过宏观环境发生作用,同时,通过科技、法律、历史文化等也可以找到经济根源。各类基础的或上层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环境因素相互交织,不断对会计确认与计量提出新的要求。 会计是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会计发展水平。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产权结构单一,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会计只能发挥着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基本职能,提供的会计信息大多只为经营者部门和企业内部所利用,会计信息没有走上市场,“失真”的动因基本不存在。 我们知道,经济环境的快速变迁引发了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两大难题:通货膨胀会计和衍生金融会计。解决这两个难题首先需要突破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包括确认与计量原则的松动和单个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1.当币值稳定时,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下,会计核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如果物价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期末资产以及本期取得的净收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难以处于变动的市场和经营环境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以什么为计量依据对外报告其资产、负债等价值数据,以什么为依据确定因物价变动对净收益的影响,从而正确确认本期的实际净收益,就成了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我国加入wto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以其“以小搏大”之势,不断涌现与经济各个领域,它在为使用者规避各类价格变动风险的同时,陆续暴露出其本身的高风险特征。由于传统会计坚持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被排除在外,其风险信息无法得到适当反映和充分披露。故而,提出了确认的标准: (1)当且仅当一个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企业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欠债; (2)当且仅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一部分的合同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项金融资产的一部分;如果企业行使了合同中规定的获利权利、这些权利逾期或企业放弃了这些权利,则表明企业对这些权利失去了控制; (3)当且仅当金融负债或金融负债的一部分消除时(也就是说,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解除、取消或逾期),企业才能从资产负债表上将其剔除。 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来看,经理层和大股东作为公司管理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他们是不同层次的信息提供者但并不是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当会计信息因为监督契约的履行而获得协调利益分配功能时,他们会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修正,以不公平地占有契约他方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例如,经理层的分红可以通过粉饰利润提高,大股东可利用会计操纵获得额外的融资或侵占公司资源等。 上市公司产权结构一方面推动了会计信息市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却又为“失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随着公司产权结构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是因股权高度集中而产生了单一控股股东,他垄断了董事会,更加倾向于侵占中小股东权益;二是因股东极度分散使股东控制弱化,经理层通过影响董事提名反过来控制了董事会,“内部人(指经理层)控制”更易造成股东权益受损。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不仅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产物,它也要依赖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基础机制来运作,以保证准则能够被严格运用和理解。”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将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我们应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自身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完善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聘任独立董事,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依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决策程序,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实现公司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国有股减持工作,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改革上市公司审计聘任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的管理咨询和审计业务实行适当的分离,以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公正性。总之,只要通过上述努力,就能够从根本上为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正确执行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和环境。 随着我国会计环境及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日臻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治理。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对会计的理性认识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会计项目的设定和核算,更应该把影响会计的经济环境因素考虑再内。经济环境在一个大的环境中为会计审核提出了新的指标,是会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通过深入地分析,我们更能明确理论发展中的经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促使我们在今后的会计学习和研究中能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环境与经济论文:民族旅游经济与其发展环境的关系研究 摘要:石林县不仅是一个少数民族(彝族)聚居县,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县,它的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利用周围的发展环境来加快石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当地一定的旅游吸引物,特别是中国的旅游业目前还处于大众旅游观光期,这些旅游吸引物绝大多数是一些物质的不可移动的资源。 关键词: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环境 引言 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县城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2006年底,全县辖7镇1乡,总面积1 725平方千米。县城鹿阜镇距昆明78公里。全县年末人口236 90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2 178,占总人口的34.69%;彝族人口80 107,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48%[1]。 石林县原名路南县,1989年县人民政府明确该县的性质为:(1)彝族自治县;(2)农业县;(3)旅游县[2],这个排列说明了当时路南县发展重点的次序。但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天地杰作——石林风景区以及多姿多采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石林县又成了一个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大县。从1978年4月1日石林风景区对中外游客实行售票游览开始,石林县的旅游经济就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到2007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大关(其中,石林景区接待游客高达26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3亿元,综合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3]。它的旅游经济能发展的如此迅速,与它独特的发展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特有的旅游资源条件 石林县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6℃,森林覆盖率42.2%,空气清新,水质清纯。同时它还拥有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来的世界典型喀斯地貌的国家级石林风景名胜区,它包托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大叠水、长湖、月湖、奇风洞、仙女湖等八大景区,总面积达352.78平方公里,这些景区集天下喀斯特地貌之大全。前往游览的游客不仅可以在融雄、奇、险、秀、幽、奥、旷为一体的地质地貌奇观中游览,还可以游玩在四季如春、清新自然的气候环境中,增加了游客的享受度和满意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为景区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连接着周围地区 石林县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从而成为红河、文山、曲靖三地州市18县进入昆明的门户,地区之间的国道、高速公路、旅游专线非常发达,所以石林县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交通枢纽,这为石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不过它的区位条件在有些时候成了限制其旅游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一个障碍,石林县的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石林风景名胜区,但风景区距昆明78公里,距石林县城9公里,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石林到昆明的旅游直通车隔半个小时一趟、客运班车隔15分钟一趟、每天连接石林和昆明的火车达12个车次。 二、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石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当地经济环境的改善也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4年,石林县的旅游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在高达35%左右。同时地方财政再出资建设一系列的硬件设施、美化旅游区周围的环境、在广告媒体上宣传造势等,它们之间将会达到一个双赢的效应。 1.良好的经济环境将直接为旅游业各项设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只有整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地区的财政收入有了增加,才有能力为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注入资金。例如,为了促进少数民族聚集的维则乡阿着底村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市民委帮助解决农产旧房屋改造、修建农业观光休闲园的游路、改造村容村貌等,共补助56 000元,这些资金的投入,将有力地促进阿着底村农家乐的建设步伐,改善了困难村民的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加快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同时石林县还准备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1 000万元用于“生态美县”建设,重点进行景区外围、主干道沿线和县城周围40平方公里范围的绿化工程,这样的生态建设就是为了保护石林,而保护的最终目标则是为了发展。 2.良好的经济环境又可以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经济环境才能吸引各路外资前来投资,随着近几年石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石林县正在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2008年,石林县与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石林旅游服务区(中区)”及“石林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场”项目投资协议书,这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达30亿元。投资15亿的石林旅游服务区(中区)项目将建设成为集餐饮、购物、住宿、会展、演艺为一体的高标准旅游综合接待区。石林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场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以石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基地。这两个项目的完成将会大力推进石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始终是在自上而下的制度框架中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双休日”、“黄金周”、带薪休假等制度安排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发展,诱发了前所未有的大众旅游度假流的“井喷”行情。而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后的黄金周制度也为石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小长假的增加可以促使来昆游客选择较近的景区去游览,那石林风景区无疑就是一个最优选择;同时附近的居民也增加了出游的机会,这也成为石林旅游业发展的潜在客源。同时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从整体全局上带领旅游业的发展,石林风景区政府实行的“旅游扶贫”项目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政府组织并提供树苗以及技术上的指导和管理,在景区内栽种一些人参果、枇杷等果树,水果成熟以后归村民所有,村民自由销售以后享受其经济收入,这样既绿化了景区又增加了附近村民的收入,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另一方面,石林县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如对外来投资的企业在审批程序、手续上依法从简;实行利润提成奖励;解决户口、本地购房、子女入学等问题。这些优惠政策的实行,将促进石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其实,每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周围村民的致富都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以石林风景区为例,在最开始村民并没有从景区的发展中获得很大的收益,于是就出现了村民以极低的价格带领游客从村中逃票,这样村民只获得一少点利益,景区也损失了很多。后来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如景区内只允许五棵树村民出售商品、让村民从门票收入中提成一部分、政府出资在景区栽种树木并把果实归村民等,不仅让逃票的情况基本上杜绝了,还让村民自觉的保护景区内的一山一石。2007年6月,以云南石林为主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通过审议,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个世界自然遗产,政府准备对石林风景区进行扩容改造,其中五棵树村作为石林主景区有碍景观设施第一期拆迁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搬迁成了一个必然趋势,村民必须搬离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离这个旅游发达的景区,这是村民所不愿意的。但是为了石林将来更好的发展,加上景区政府对搬迁后的村民实行的多项优惠措施,大部分的村民还是选择了以大局为重,主动搬迁。 五、充分利用发展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1.把地理区位中的限制性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 石林旅游服务区(中区)及石林生态民族体育运动场的兴建,以及石林文化产业的创建,将会为石林留住更多的游客,此时它所处的地理区位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石林作为昆明市的远郊县,有其他旅游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利用昆明是来滇游客最大的集散地,把大部分这样的散客也吸引到石林;同时应该在景区周围修建一些经济型酒店来满足中低层次游客的需求,使石林可以全方位的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2.在地方财政加大对旅游业直接投入的同时,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发展旅游业 随着近几年石林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在逐年增加,反过来地方财政在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相关行业直接投入的同时大力吸引外资,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006年,石林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就与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省农行将提供10亿元信贷支持,助推石林打造国际旅游品牌[5]。更要综合运用土地注入、净地上市、合作开发、项目招商、有偿转让、银行贷款等方式,发挥政策引导、产业引导、资金引导等的作用,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小城镇建设。 3.借助政府政策的带领和帮助,在已有的旅游经济发展基础上继续加深 政府凭借它特有的权利和职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就为旅游业的发展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带动和鼓励下,人们会积极的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行列中来。正是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才吸引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石林投资30亿,建设大型的旅游服务中心。 4.坚持以人为本来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人文环境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一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靠它特有的自然资源,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个氛围的营造就需要景区服务人员、周围村民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把旅游业的发展和周围社区、村民的致富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农民热爱家园、勤劳致富的热情,形成农民自觉参与景区发展的局面,这样的旅游区才有长久的发展潜力。 环境与经济论文:云南旅游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 要] 20多年来,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在云南省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十分严重,已影响到了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云南旅游经济 生态 环境 一、云南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扩张的工业生产体系在给云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工业“三废”排放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云南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城市附近河流和湖泊的水污染呈加剧趋势,城市和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逐渐加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云南省大面积的旅游资源也遭到了被污染的命运。云南省其它著名旅游区的不少名山胜水也处于伤痕累累的生态恶化困境。旅游活动会给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带来多种污染,其中包括垃圾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旅游者在住、食、行、游、娱、购等消费活动中,很容易打破自然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平衡和协调。 二、云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资源 1.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云南跨越7个气候带,几乎囊括了全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独特的气候多样化孕育了植物的多样性。云南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密集、种类最多、时代最早的恐龙动物群化石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地(澄江县);以及世界闻名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猿人化石地(元谋县)。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省先后建起了92个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网络,占全省面积的38%,国家级、省级及地(州)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和保护范围居全国第一。 2.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云南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富饶秀丽的边塞风光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云南是亚洲几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以形态多样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自立,兼容汉、藏、巴蜀、荆楚、南亚、东南亚文化的精华,形成异彩纷呈的多元民族文化。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2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景观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为典型、最为集中的,这也是云南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3.旅游产业体系渐成规模。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在食、住、行、游、购、娱等结构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综合接待能力位于全国的中上等水平。在旅游产品方面,丰富绚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多姿溢彩的旅游产品,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生态旅游、会议节庆旅游、雪域旅游、探险旅游、漂流旅游等旅游产品,被广泛分布在全省六大旅游区,并分别连在11条国家级精品旅游专线中。经过近20年的努力,以及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和昆明世博会的拉动下,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已经颇具知名度。 三、发展云南生态旅游的思路 1.生态旅游进行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做到有控制、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能力以及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一律实行严格的封闭性保护,对开发条件趋于成熟的,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规划先行,实行有序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规划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只有规划和监测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性开发才会落到实处。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生态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要在对生态旅游地区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同时,规划时要注重多方的参与,普遍征求所有与区域总体布局等相关利益集团的人员的意见。 2.加强政府的宣传与管理。面临着日益开放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云南旅游业,竞争更加激烈。与国内外著名的精品景区相比,云南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景区景点特点不突出,规模小、档次低,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配套,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不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抓好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是保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主导旅游发展,应当科学处理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政府主要对旅游业实行宏观调控,而不是以政府代替企业或市场本身。地方行政领导不得越权审批资源开发项目,不得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环保执法,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给予保障。把资源、生态状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以弥补“市场缺位和市场失灵”的弊端为依据,对旅游企业实行间接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进行系统实施。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补偿机制。云南地区应该按照“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原则,由国家出面,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国家对下游生态受益地区统一征收生态保护税再返还给上游生态建设地区和人民;通过国家预算,加大对西部生态重建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专项补贴范围和数额,如对西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建设项目应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给予补贴;继续实行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休养生息政策;加大国家的综合扶贫力度;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等等。 环境与经济论文:浅析企业经济环境变化与成本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 [摘要] 成本会计是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而成本管理模式是成本会计的永恒主题,成本管理模式对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会引发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改变。 [关键词] 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企业环境 知识经济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引起成本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本文试图以企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阐述成本管理模式的路径,揭示企业成本管理模式要在变革中不断发展。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以统计为主体的成本管理模式 如果说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是产生复式簿记的温床,那么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工场手工业则是产生成本会计的摇篮。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其核心问题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态进行转换,生产出新产品,这种转换是在工场内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下完成的,因此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账簿需要对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和每一项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正如会计学家保罗·加纳(s.paul garner)指出:“这些早期工业会计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记录并不是为了用来定期和精确地确定企业的收入和合伙关系的。其次,也不是用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总之,绝大多数工场会计系统的目的似乎是用来:第一,对生产的各步骤进行控制;第二,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和毁损。”因此,这个时期成本管理是松散、粗糙的,注重的是构成产品的实物材料,其成本的计算是通过统计方法来进行。 二、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成本管理趋于系统化 资产阶级的革命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为向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19世纪产业革命后,伴随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断增长,如何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及间接费用分摊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另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企业主开始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效率。针对这一时期的特点,会计学家把当时的成本会计定义为:应用普通会计原理,系统地记录某一工厂生产和销售产品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便确定各种产品和劳务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提供工厂管理层决定产销策略的参考。从这种角度上讲,这时期的成本会计的成本计算由账外统计核算演进到了账内管理,成本管理的模式逐步系统化,更加重视企业内部之间的核算,并且成为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具。 三、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标准成本管理模式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工业化格局已渐露端倪。企业主在重视固定成本增加对利润影响的同时,也意识到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近代工业的发展。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风靡制造业,其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生产、工作各个方面的高度标准化。这种科学管理理论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这些同科学管理方法直接相联系的方法开始引进、应用到会计中来,形成了标准成本管理模式。 四、20世纪20年代,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 20世纪20年代,被o·威廉姆森(o·williamson)称为“美国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一项创新”的分权式企业组织机构-事业部制开始出现,它打破了集权功能式企业体制一统的局面,通过由企业管理中心向下或向外层层授权,使各部门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职责。在实践中成本管理的模式逐步发展为包括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制造成本、责任成本,以及与这些方法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方法体系,构建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雏形。这一时期的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成本管理的重心是提高通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企业追求经济效果的目的,即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五、20世纪50年代,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产,企业迫切要求管理现代化。现代成本会计不断吸收现代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了以成本决策为重心的现代成本模式。比较典型的如在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兴起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就是根据市场信息确定消费者对一项新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的需求以及满足这种需求的可能性,从而决定是否开发该产品及按什么目标成本对其进行开发,其目标不再是产品的售价,而是制造具有一定质量和功能的产品时企业所能负担的成本水平。20世纪60、70年代,适时生产系统(jit)、全面质量管理(tqc)等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也相继形成,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由“战术型”向“战略性”发展,着眼于企业长期的成本发展战略,并围绕企业的总体战略、事业战略以及功能性战略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 六、知识经济下的成本管理新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企业从可预见的、增长的线性变化的状态面向了一种全球都密切相关的激进的不连续的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具有非线性的策略以保持企业的持续能力,与此相适应的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就要从信息为基础的竞争收益型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新世界的特点是:重新定义事物,不再是将事情做好,而是做“最好的事情”。知识将取代资金、土地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和最稀缺的资源。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中以实物、资产为主要构成内容转变将为以人力资源成本为主要内容,从而催生崭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环境与经济论文:企业利益下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的冲突 摘要:现代工业生产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每年不可避免地会泄漏约600吨的化学物质到大气中,泄漏引起的后果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更严重的是致使胎儿畸形,对子孙后代有严重的影响。而政府不顾及群众的感受引进该项目是为了提高gdp。透过事件所引出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的冲突背后的伦理问题,是值得现代人们慎重思考的。 关键词:污染;经济价值;环境价值 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虽使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成了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尖锐的主要原因 [1] 。而且,环境对人类报复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使我们不得不敲响警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据相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200多起严重的污染事故,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都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其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为: 1.水污染。水的污染涉及到海洋、河川、湖泊和地下水。据报告显示全世界大约有1/3的淡水资源受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2000年的时候,世界污水的排放量已经惊人地达到了36万亿吨。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当时每四个病人中就有一个是因为饮用了不清洁的水源而患病的,每年约有1 0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水而导致的传染病。 2.大气污染。大气或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一旦大气遭到污染,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存。世界每年排放的有害气体的总量达6亿多吨。大气污染使得许多城市里的人致死或致伤,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和统计显示,每年有30万~70万的人口提前残废,而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大气的污染。 3.气候变暖。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人类焚烧化石矿物来生成能量的行为愈演愈烈,而这些燃烧产生的多种温室气体“笼罩”着地球,使地球反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锐减,这必然地导致全球气温的上升,也就是我们频繁地听说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暖,冰川和冻土消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调,威胁人类的居住环境。预测到2030年,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气温上升1.5℃~4.5℃,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加快融化,海平面将升高0.2米~1.4米。 4.土地荒漠化。由于乱垦滥伐和植被的破坏使得土壤退化,世界每年损失的土壤已经超过新土壤的形成量。全球土壤流失率已经增加到每年260亿吨,使得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荒漠化的土地以每年5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5.森林破坏。根据2006年的数据显示,发现地球上只剩下10%的陆地面积是未受侵扰的森林。大面积森林的消失不仅加速土地荒漠化,还使地球失去了“肺”的功能。 6.臭氧层变薄。臭氧层就好比整个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够保护地面生物不受紫外线等的辐射伤害。然而氟氯类物质的长期排放却使得这层保护膜的含量减少甚至出现空洞。据分析,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便增加2%,据估计,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臭氧含量已经减少了3%,到2025年,有可能会减少10%。这就会使得紫外线等短波辐射增强,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同时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如何保护臭氧层已经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7.酸雨污染。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这些表现已经发生在人类的身边,其后果的严重性足以给人类敲响警钟。 出现以上后果人类不仅仅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深入的是要分析其背后的伦理问题。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环境只是任何一个中心事物周围与此事物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某个事物被当成中心事物时,与它相联系的有关事物就变成了该事物的环境。这样看来“环境”的概念具有无限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可以作为中心的事物是无限的,必然会有环境无限的特征[2]。通过以上对环境污染的表现分析不难看出,受害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自然环境,可见自然环境是工业化发展的巨大牺牲品。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它承载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空气、水、土壤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了生产和实践的承受体,为人类的所有活动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源。人类活动的附带产物排放到自然界中,自然界具有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对这些产物进行处理,对有害和有毒物质进行降解,如果没有这一过程的存在,或超出自然界的净化能力,人类的活动就是单向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净化,这样循环过程不能实现,人类活动也将面临终止。自然环境不单单服务于人类的经济目的,同时也是人们释放压力,陶冶情操的地方,为人类丰富的生活提供了精神家园。 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涉及到的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人类环保意识的主流。所谓环境道德的主体就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之后,自觉形成的约束自我物质贪欲,善待自然的思想意识。这种道德的形成是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由外在环境的变迁而引起的,是传统道德观的发展和延续,也是人类道德意识形态的最高阶段。环境道德的行为与人类获取物质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很难把握道德的尺度。科技的力量间接地破坏着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存环境系统,人类的环境意识发生急剧地变化,并成为人类主导意识流之一。这种意识的巨变究其根源是现代企业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企业活动已经成为现今能影响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企业在生产中利用设备开发自然界中他们所需的原料,进而加工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财富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可随之而来的还有给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现在有些企业存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周围利益,只顾生产所得到的利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宗旨,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控制下,利益成了驾驭一切的东西 [3]。20世纪中期,企业的发展不重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高额利润的回报促使企业迅速发展,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造成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对于环境的破坏,企业虽说不应承担全部责任,但也必须承担大部分责任。 以上问题中突出表现的是企业利益与环境价值的冲突。价值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能满足并实现主体需要和欲望的效用 [4] 。在人类生存环境系统中,作为主体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体效能外,系统中每一个独立因子对于人类还具独立的效能和功用,能满足和实现人类的不同需要和欲望,对其不同效能和功用的评价,使形成许多自然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价值除了具有一般价值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其自有的特性:(1)整体性。环境价值的客体具有整体性,环境价值是各种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效用;同理,环境价值的主题是人类整个群体,而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其影响和作用的对象也是人类整体,这就很容易被个别人和个别群体的私利所忽视 。(2)长远性。自然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长远的。环境治理的行为发生在近期,而其将带来的长远效益却在远期。环境破坏的行为发生在近期,同样其带来的后果也将持续到远期。(3)不可替代性。环境价值不可能用其他任何一种价值来代替,经济价值也代替不了环境价值,环境价值的各种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也不可能代替。我们不可能用晴朗的天空来代替乌烟瘴气的空气,更不能用一定金钱来衡量原始森林的全部价值。(4)不易度量性。环境价值不像经济价值那样显而易见,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隐匿性。有许多专家尝试度量环境价值,但是都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环境价值 [5]。 正因为环境价值具有以上的特性,所以它的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类普遍认为环境是自然赐予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物,人类不顾及其可承受之重地随意使用。环境虽也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其周期较为缓慢,环境通过自我调节使被破坏的地方得以修复从而使生态达到平衡,就是这自我修复的能力遮盖了人类的视线,岂不知自然修复的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6]。许多企业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企业价值与环境价值永远不可能站在一个层面上论述,并认为创造利润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的,从而忽视企业的环境责任。事实证明,环境价值始终不能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分开来讨论,其三者的地位是不可彼此代替的。因此,首先企业应该认识到对于企业的管理,不仅仅是对于人的尊重,也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进行尊重生物和自然界的管理。也就是说企业要在认识自然价值和环境价值的前提下,使企业朝着符合环保的方向,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具体做到:首先生产要在无害于环境的高新技术的指导下来进行,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其次是所研究和开发的新技术一定是在不破坏环境或者对环境破坏不大的前提下;最后就是开发和引进处理三废和垃圾的技术,做到早处理早受益。 环境与经济论文:论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控制 关键词: 纯粹经济损失;环境侵权;利益衡量;损害赔偿 内容提要: 环境侵权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较之其他领域更具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一定的范围内认可其可赔性。通过利益衡量,对环境侵权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进行有限度的赔偿,既符合社会公平正义也符合效率的原则。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环境侵权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实践中很少获得支持。我国应该通过建立和完善侵权责任、环境责任保险、赔偿基金等多元化的损害赔偿机制来实现对受害人的充分赔偿;同时,应结合我国现状,通过制定单行法,对环境侵权中的纯粹经济损失实行有限度的赔偿。 纯粹经济损失应否列入环境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是环境侵权理论与实践中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2010年,全球两大能源消费国发生了各自历史上最大的石油泄漏事故: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和中国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污染事故。两个国家在损害赔偿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当中国面对因受泄漏原油污染影响而造成巨大损失的渔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还在发出“由谁埋单”的疑问时,美国则针对墨西哥湾事故损害,“迫使”英国石油公司设立一个200亿美元的第三方赔偿账户,专门用于对遭受原油污染损害的沿岸居民进行赔偿,除了对人身伤害以致死亡和用于支付环境清理产生的相关费用进行赔偿外,还包括工资损失、业务中断、利润损失等纯粹经济损失赔偿。[1]面对美国完善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我国学者开始“拷问我国环境侵权赔偿法律的救济范围”。[2]纯粹经济损失在环境侵权中该不该获赔?获赔应当考量哪些因素?如何利用法律技术控制纯粹经济损失的边界?我国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该如何赔偿与控制?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析。 一、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利益衡量 由于纯粹经济损失作为一类不与实体性损失相联系的损失,其独立性、无形性、连锁效应、[3]不确定性[4]等特征决定了作出赔偿与否抉择的艰难,人们需要在受害人与行为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权衡更多的利弊,进行更多的价值判断与政策考量。 利益衡量是决定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主导模式。从各国环境立法来看,环境侵权赔偿救济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基于容忍义务,对轻微损害不予赔偿。例如,日本在公害救济中用“忍受限度”理论来评判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5]美国法院在环境妨害案件中以“损害重大”作为衡量标准,[6]微小的损害并不干涉。二是超出容忍义务界限,在尽到高度注意义务仍然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及损害时,按严格责任承担责任,但对其赔偿范围通过责任限制、免责条件予以控制。例如,德国在1990年颁布的《环境责任法》中对环境问题用严格责任取代了过错责任,同时为了促进环境民事责任保险的发展,该法确定最高赔偿限额为6000万马克。[7]三是行为人没有尽到保护环境的高度注意义务,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及损害,则按绝对责任承担责任,并丧失责任限制、免责条件等优惠性利益。例如,《加拿大环境保护法》规定,未获批准证书从事生产活动或倾倒固体废弃物的行为应适用绝对责任。[8]这三种情形背后体现的是法律效率与公平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领域的博弈—既要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不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美国的学者盖多·卡拉布雷西在谈及事故法体制的首要目标时提到:“首先,它必须是正义与公平;其次,它必须减少事故的成本。”[9]因此,笔者认为,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否,也需要从公平与效率两方面进行利益衡量。 (一)从公平的角度衡量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 在环境侵权中,需要权衡相互冲突的利益,寻找一种既能够在侵权人和受害人之间公平分配损害,又能够防范和降低环境侵权损害发生的环境侵权损害分担规则。例如,美国为了达到联邦环保局民事责任政策的三个目标—阻止违法环境行为、公平而平等地对待每个涉案当事人、迅速解决环境问题,规定了“计算民事责任”的公式。该公式全面考虑过错程度、以往守法情况、支付能力、合作程度等因素,以及当事人是否迅速解决问题或是采取补救行动来考虑是否减轻或加重民事责任,进而确定最终的民事责任赔偿金额。[10]相对于环境侵权人即排污企业来说,受害人明显处于弱者的地位。环境侵权人具有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预见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因此,将纯粹经济损失作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范围,虽然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责任并限制其行为自由,但同时也可以督促其更加谨慎地行为,从而促进社会公共安全。 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并不意味着环境侵权人要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任何纯粹经济损失承担责任。纯粹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无形性等特点会导致企业由于无法承担过重的赔偿负担而破产,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要严格控制,与一般的环境侵权赔偿责任相比,更需要强调其归责性,例如丹麦《环境损害赔偿法》第4条规定,当损害是“因故意、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时,或导致的是人身伤害或明显的物的损坏时”,排除“对环境影响的忍受义务之适用”。[11]如果排污企业已经尽到其保护环境的高度注意义务,仍然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时,就不需要承担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但如果排污企业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而致环境污染的,其行为具有较大的可归责性,则需要承担因污染所致的纯粹经济损失。具体的赔偿范围应考虑该受害人对造成环境污染事实所具有的预见力和控制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另外,有些国家如德国基于社会财富等差观念,根据权利位阶理论,认为法律对不同权益的保护范围和程度,以及秩序有一定的区别。原则上纯粹经济损失应位于人身损害、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之后获得赔偿。对于受害人无法获得赔偿的纯粹经济损失,有些国家则通过环境损害保险制度或是设立赔偿基金等相关制度进行补偿,以尽可能符合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从效率的角度衡量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 将效率作为法律的价值,就需要运用经济学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方法,对法的一些概念作出定量分析,并通过数学模型对法的概念进行转换,以设计出效率最优的法律制度。[12]在纯粹经济损失在侵权法中是否获赔及赔偿的边界方面,许多学者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定的观点。德国法学教授于根·g.巴克豪斯(jurgen g·backhaus)根据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和寻租理论等对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进行了经济分析,认为纯粹经济损失是市场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只有当市场活动要求有创造性的破坏时,该破坏所导致的纯粹经济损失才可不予赔偿。因为赔偿会阻碍经济的进步,这是“市场动力机制所意达到的结果”。[13]另一种观点则在尊重责任排除原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重构。他们认为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责任及获赔的边界取决于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关系。由于纯粹经济损失具有无形性,受害人个人损失与社会损失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而应从效率的角度考量,就行为引起的社会损害程度进行分析,只对构成社会损失的那部分予以赔偿,以设计出最优的责任规则,从而起到激励和威慑作用,避免对受害人产生过低或过高的赔偿。持该观点的主要有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科·帕里西(francessco parisi)[14]和德国的汉斯-贝恩斯·舍费尔教授( hans bernd schäfer)。[15]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进行经济分析的,这和环境侵权救济中个人利益受到法律保障必须与社会整体利益相调和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由于环境侵权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很多环境侵权行为不可避免。因此,导致环境侵权行为赔偿与一般侵权行为也应有所不同,应侧重从社会的角度进行衡量,以增进社会福利。在对不特定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现行的环境侵权法只能将一部分损害内部化,而另一些损害则规定由全社会分担,例如基于容忍义务所造成的损害。[16]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是否获赔以及获赔的边界,也应当从社会整体视角进行衡量,既要保护个人利益,又不会阻碍社会经济活动,同时又能将环境损害最小化。对纯粹经济损失绝对不予赔偿,虽然会对排污企业产生最大的激励作用,但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对公共利益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必然是没有效率的;对纯粹经济损失全部予以赔偿,不确定的受害人和不确定的损害额又会导致合法的生产活动无法进行,社会无法发展,同时也不会激励排污企业积极地消除妨害,最终也必然会降低社会效率。因此,以不损害企业产生消除妨害的积极性作为营利企业对受害者的纯粹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边界,才是一种有效率的做法。 综上所述,从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去衡量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最后导向了同样的结论:对环境侵权中的纯粹经济损失应当予以有限度的赔偿。 三、国外对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控制 对纯粹经济损失有限度的保护在于对其边界的界定。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侵权法律制度,运用其特有的方法来处理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控制问题。英美法系法官通过判断特定情势下是否存在注意义务,来判断受害人的利益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也采取了限制性的司法政策,仅在有限的情势下通过类型化获得保护。大陆法系在处理纯粹经济损失赔偿与控制方面,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呈现出了“放任式”和“保守式”两种不同的处理模式。《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至第1384条并不区分权利和利益,也不区分哪种利益所遭受的损害可以获得赔偿,损害是否获得赔偿只需要满足过错责任的通常要件。因此,因过失所引起的纯粹经济损失也可以获得赔偿。对它的赔偿控制主要通过因果关系的要件加以把握。在德国,如果加害行为只是造成了受害人纯粹经济损失,而不涉及《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列举的“权利”侵害,受害人不能依照该款规定获得救济。实践中,德国法院除了创设“营业权”和通过扩大所有权保护范围,从而将纯粹经济损失权利化来补充德国侵权行为法对纯粹经济上利益保护的不足之外,还广泛地利用合同救济。 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制度就是建立在上述侵权法的背景之下的。出于公平与效率的利益衡量,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在环境侵权责任方面,均趋向于采用严格环境责任。与此相对应,纯粹经济损失在环境侵权责任方面原则上也开始越来越趋向于具有可赔性。 有些国家直接在立法上肯定了纯粹经济损失的可赔偿性。1995年生效的《芬兰侵权责任法》第5章第1条规定:“赔偿包括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的获赔。如果损害是因被刑法禁止的行为或者授权行为所致,或者在其他情况下有特别的理由,则赔偿应包括与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不相联系的经济损失。”瑞典国会于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环境损害赔偿法》,规定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因不动产的人为活动通过河流、湖泊或者其他水域的污染、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位的变化、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或者其他类似的侵害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害以及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均适用《环境损害赔偿法》。其中对可得利益的赔偿,应该能够合理估计,才可以给予赔偿;理由充分的,可以确定年赔偿额。[17]希腊第1650\1986号《环境保护法》第29条规定:“任何导致环境污染或其他损害的自然人或法人都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除非当事人能够证明损害是由不可抗力或第三人的故意行为所致。”该法第2条第2项和第4项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损害都作了极其宽泛的定义,隐含了相当广泛的潜在责任。[18]比利时的《民事侵权法》规定可获赔偿的损害包括纯粹经济损失,但对纯粹经济损失进行了二分法处理,即将因污染导致财产利益受损而产生的损害称为“经济损失”,包括收入的丧失、酒店利润损失等,这类损失可以获得赔偿。 有些国家虽在侵权行为法中没有对纯粹经济损失是否赔偿做出规定,但却通过其他保护性的法律和特别法进行处理,[19]在特定领域对纯粹经济损失予以赔偿。如加拿大规定在污染物泄漏事故发生并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制造者或支配人必须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害,除非他能够证明确实已采取了一切合理措施来预防泄漏的发生或泄漏具有法定的免责理由。根据epa,污染物的制造者或支配人将对国家或其他人承担损害(包括身体损害、生命丧失、财产的观赏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失和经济损失)赔偿责任。[20]英国法在1990年《环境保护法案》第73(6)条规定了“对垃圾造成的一切损害”之赔偿责任。即使在对纯粹经济损失不予赔偿的德国,在其《水资源法》的第22条也例外地对纯粹经济损失予以一定的赔偿。[21]美国在海事普通法中通过robins规则明确排除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但在《油污法》中将纯粹经济损失纳入了油污损害的赔偿范围,规定“任何人因不动产、个人财产或自然资源的损害、毁坏或损失造成的损害、利润损失或收入损失,均应获得赔偿”。[22] 在确定对纯粹经济损失予以赔偿时,各国在司法实践中也充分利用其法律技术确定其赔偿边界,包括因果关系的盖然性举证、放宽对违法性的认定等。德国法院“倾向于通过弱化民法典第826条主观要件的要求弥补第823条对纯粹经济损失保护不力的状况”。奥地利最高法院认为“造成纯粹经济损失,不仅在有绝对的侵害意图时而且在加害人的利益应被认定为低于受害人的利益时也被视为符合违法性要件”。[23]《瑞典环境法》第32章第1条和《芬兰环境损害法》第5条甚至都不以存在刑事违法行为为要件,而只要损害“有一定的重要性”(瑞典法用语)及“不是轻微的”(芬兰法用语)就赔偿经济损失。[24]关于国际油污损害的《1992年民事责任公约》和《1992年基金公约》通过对“污染损害”的定义,承认了对环境损害所造成的利润损失的赔偿,该纯粹经济损失的索赔标准是合理的近因标准,即只有在污染和损失之间存在合理的近因关系才能得到赔偿。[25] 此外,为了对环境损害的受害者给予全面、及时的补偿,同时也考虑到环境侵权行为具有适法性、价值性、公益性等特点,在私法救济不能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环境保险制度、基金制度等以社会化方式分担损害的补偿机制,对环境侵权中产生的纯粹经济损失予以补偿。在欧盟成员国中,芬兰和瑞典确立了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补偿范围不仅包括因环境污染遭受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害和经济损失,还包括因采取预防和限制措施、清除污染和恢复环境的措施而产生的合理费用。但油井污染的赔偿则由油料污染基金支付,不适用于环境损害保险法。[26]美国在《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中设立了超级基金,用于资助环境清理措施的联邦基金,并规定了基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其中包括了设备或场所的所有者和操作者对第三者造成的个人损害和财产损害的全部责任。[27]新西兰1972年制定的《意外事故补偿法》和日本1973年制定的《关于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均为污染受害者提供了迅速救济和紧急治疗的社会保障,补偿费用不仅包括医疗的实际费用,还包括生活上受到的损害(逸失利益、精神损害等)。[28] 从法律技术上来看,各国或是通过一般条款的规范方式将纯粹经济损失纳入保护范围,或是通过单行法加以规定。尽管如此,各国在对待纯粹经济损失方面还是较为谨慎的。在各类纯粹经济损失中,它们大多只认可利润损失和收入损失的可赔性。在边界的控制方面,它们不仅充分运用私法救济,利用因果关系、违法性等要件及有限的领域等来限定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同时,还越来越倾向于设立环境责任保险、赔偿基金等社会化补偿机制来对受害人进行充分的补偿。 四、我国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对于纯粹经济损失是否属于侵权法的可赔偿范围,我国相关法律条款并未明确规定。关于纯粹经济利益是否属于《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财产”的范畴,理论界也存在争议。对此,我国学者大多认为该条包括纯粹经济损失,但是保护程度低于绝对权。关于如何解释或者适用该款规定才能够实现这一低程度的保护,学者少有探讨,且意见不一。[29]2009年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并对民事权益进行了列举。从文义解释来看,它应该保护所有的民事权益并且保护程度相同。葛云松教授认为,这种解释将导致严重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目的性限缩。纯粹经济损失是否属于其中,“应依各具体制度的规范目的,分别解释其保护范围”。[30] 在环境侵权方面,《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此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71条、《水污染防治法》第85条、《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2条等都有类似的规定。这些法律对赔偿的范围都没有明确的界定。结合前述观点,葛云松教授认为,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的“损害”不宜做宽泛解释,对于纯粹经济损失是否赔偿,应采谨慎态度,不应扩及所有类型的环境污染,而应通过单行法加以规定。[31]可见,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侵权法中的地位虽然不清晰,但仍有可纳入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农业部颁发的《水域污染事故渔业损失计算方法》规定,“在计算经济损失额时,将直接经济损失额与天然渔业资源损失额相加”,考虑到了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2011年环境保护部在其颁布的《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中提供了一个《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该方法将环境污染损害定义为“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害,包括环境污染行为直接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破坏、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及其减少的实际价值,也包括为防止污染扩大、污染修复和/或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利益的丧失,污染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期间损害”。但同时又提出,“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损害逐步纳入评估范围。近期可操作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应急处置费用、调查评估费用和污染修复费用”。从该文件可以看出,我国虽认可纯粹经济损失在环境侵权中的可赔偿性,但是目前还是持较谨慎的态度,没有将其纳入损害评估的范畴。 (二)我国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实践 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在环境污染侵权司法实践中,纯粹经济损失获得支持的案例较少,除了2004年“包头市供水总公司诉内蒙古塞外星华章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中,法院支持了原告的因停产所造成的产值损失和增加的成本、费用的赔偿之外,大多数环境污染案件只对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进行赔偿,而并不考虑纯粹经济损失。由于司法救济的不利,人们在遇到环境侵害后,很少选择诉讼的方法,例如,在我国近年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故、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污染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遭受纯粹经济损失的相关受害者,都没有选择提起诉讼。 除此之外,我国《侵权责任法》虽然在机动车交通事故里构建了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模式,但是在同样实施严格责任的环境侵权领域,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在环境侵权的各个具体领域中,目前只有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社会化赔偿机制。《海洋环境保护法》第66条规定:“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2010年3月施行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52条至第56条对船舶油污的保险和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对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依然不明确,而且也未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做出规定。实践中,大连、长春、沈阳等城市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但由于规则设计存在局限性(如承保范围狭小,保险费率过高而赔付率低等)、保险的外部环境(法律不健全、市场信用机制欠缺、地方保护主义等)不通畅,以及这些环境责任保险大多属于自愿性保险、企业投保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等原因,导致环境责任保险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目前,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32]这种现状导致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也无法通过社会化的赔偿机制获得相应的补偿。 五、对我国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控制的设想 如上所述,完全不对环境侵权中的纯粹经济损失予以赔偿,是不符社会公平正义和效率原则的。但鉴于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目前环境侵权中的法律地位及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救济机制的现状,要实现对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首先应完善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的强制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与侵权责任制度在功能上能够互补,以实现对受害人的充分救济。其次,由于纯粹经济损失的复杂性,因而结合我国实际,在环境侵权的纯粹经济损失边界的控制方面仍需采取谨慎的立法态度,对此,笔者主要有以下两点设想。 第一,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领域目前不宜过宽,可以通过单行法的规定,在一些高风险领域如核电站、石油、化工等方面将纯粹经济损失纳入赔偿范围。因为在这些领域发生的事故通常属于偶发性、突发性的环境损害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所以对纯粹经济损失予以赔偿可以督促企业更加谨慎地经营,并采取防范措施。而且,这些企业规模一般较大,资金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赔付能力。当然,以后随着环境责任保险和基金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逐渐将纯粹经济损失的赔付范围扩展至其他方面。 第二,在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边界方面,虽然对环境侵权实行严格责任,但在确定赔偿范围时,可以考虑责任人的过错程度,对于因违反相关法律制度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所致的纯粹经济损失应该规定予以赔偿。具体赔偿范围可以通过因果关系的构成要件加以控制,对此,可参照其他国家,对于因污染环境直接受到侵害的纯粹经济损失应规定可以获得赔偿,而且首先考虑收入损失、利润损失等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在赔偿数额方面,可以通过确定最高赔偿限额,使受害人的损害基本上能够通过保险予以弥补,这样可以使企业不致于在事故发生后因面临巨额索赔而陷入破产的境地。虽然我国对社会财富在传统上是否持有等差观念难以考证,现行法律规定也并未区分权利和利益的不同保护,但是在赔付顺序方面,纯粹经济损失应考虑安排在人身、财产损害之后更为适宜。 环境与经济论文: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会计管理体制是一国会计模式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主要研究: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机理;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机理 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一定的方式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或控制,也就是说;各国实际上都存在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然而,会计活动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干预、干涉或控制的。十九世纪以前,国家对会计活动是不加干预的,巴其阿勒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指出,账簿处理被认为是商人的秘密,不可示众,政府官员对帐簿所作的检查,只是检查帐簿记录的真实性;乔伊和米勒在其所著《国际会计》中,认为那个时期:“会计人员值得他们在干什么。”只要记帐正确,资产负债表平衡,那就无可非议。直到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事件”爆发后,英国政府颁布了1844年《股份公司法》对股份公司的会计记录作了明确要求,国家对会计活动的干预才真正开始。在1929一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出台,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便流行开来,“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管制,借助会计管制来达到市场运行的有效,是国家干预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也就是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原因。归纳起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国家的战略规划和经济计划进行事前调控。二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进行事中调控。事后调控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改善战赂规划和计划。会计信息是这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更为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必然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国家对会计话动进行干预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美国会计学家藏维·霍斯盆斯说过:国家和联邦政府执行机构“越来越清楚公司报告(即财务报表)的行为性方面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应地,我相信,他们将要求那些负责制定公司报告zs则的人们所制定的准则将能引导各个体的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这一认为,促使会计准则制订转而成为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部分”。 2.协调利益关系的需要 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所反映的经营成果,不汉是企业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的依据,而且还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依据,是企业能否如期偿还债务的衡量依据。为了协调有关利益关系人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有必要对会计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与引导。 3.稳定资本市场的需要 资本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处于中介地位和轴心地位,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的整体经济。1929年到1933年间资本市场的崩溃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事实证明,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美国会计学者ball和bnwnl968年的研究报告认为,会计收益的变化方向与证券价格的运动方向正相关,而且证券价格运动可以预计收益结果,在收益后的一个月内,价格不会作不正常的运动;1972年b;arer,1973年suder,1982年biddle和undal的研究表明,将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会影响证券价格。于是,基于这一点;各国为了稳定资本市场,防止证券价格的剧烈波动,相继对会计活动加以干涉,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二、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 为了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会计管理体制的涵义。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表述有如下两种: 第一,会计管理体制可以解释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本国(或本地区)会计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管理和约束的总和,它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制定权限。不难看出,这种表述将会计管理体制理解为组织、管理和约束本身,这显然偏离了“体制”。而会计管理体制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及会计制度制定权限,这种界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需要对本国(或本地区)会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队这种表述将会计管理体制概括为一种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显然不是十分全面。除了组织和管理方式外,会计管理体制还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我仍认为,所谓会计管理体制就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以及据此所制定的一系列会计规范。这一定义所要强调的是以下三点:其一,会计管理体制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判断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其二,任何会计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干预、干涉、控制会计活动;其三,会计管理体制具有动态性,即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综观世界各国会计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与立法管理型;另一种是自我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只起着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的国家,英国、美国是自我管理型的国家,而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则主要倾向于立法管理。从趋势看,集中立法型国家也在部分吸取“自我管理”的合理因素,而“自我管理型”的国家也部分吸取集中立法的内容,双方的差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由于会计活动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人员)、行为客体(企业经济活动)、行为标准(会计规范)三个要奈所构成的.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不居于女计管理的范畴,因而会计管理体制,就相巴地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管理体制及会计规范本身三个部分的内容。 会计人员管现体制一般包括对会计人员的资格的确认、业务郸级的核实、工作职权的规范、会计人员的任免,以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确认、执行业务的条件、范围和工作规则等,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由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所组成. 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上。不同的国家,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规范的制订与执行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会计规范是在会计领域内起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公认性、统一性、客观性、广泛适用和反复适用性,作为一种标准,它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如何工作的问题,为评价会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作为一种机制,它是保障和促进会计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制约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部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会计规范的集合体。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会计规范的总和,构成了会计规范体系。 任何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都有管理的特定范围,这一范围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业务的影响范围,一般而言,个体业主的会计无须管理,小企业的会计即使需要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而对那些大型企业、股份公司的会计的管理则较为严格,大多敌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就是在对段份公司会计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这一范围也取决于管理的特定形式,立法管理的范围常常限于该法律的管理范围,行政管理常常限于行政权力的范围。另外,会计管理体制所涉及的范围也与会计目标有关。 三、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一)竞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美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从总体上百,美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后于自我管理型,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会计活动,而是借助一些必要的手段,间接地干涉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行使管理职能的是会计职业团体。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看,就企业会计人员而百,英国企业会计人员资格的确认、业务等级的认可、工作职权的规范、会计人员的任免等.都完全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意见。会计人员只对管理当局负责,管理当局只需按公认会计原则要求组织和领导本企业的会计工作,提报合乎要求的财务报告。政府不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但是,在美国,企业会计人员要受到会计职业团体的监督,如美国管理会计人员协会制定有《管理会计人员道德行为规则》,对会计人员执法、公正客观提供信息、保密、解决与上级领导的冲突等都有规定。就注册会计师而言,美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兼或采用了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及自我管理,坦主要还是自我管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法律主要是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及各州自己制定的注册会计师法。备州政府设立的会计事务委员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属的执法司承担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州会计师协会是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职业组织和地方性职业组织,其主要职责: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制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执业行为规范,为会员提供各种专业咨询服务等等。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看,美国采取的是自我管理型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把行使制订会计准则的权力限制在监督作用上,准许鼓励bl司机构(目前通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保持主导地位。此外还有由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全国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业协会六家职业组织赞助的财务会计基金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监督和提供咨询。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美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职业道德守则》、s—x规定(联邦法规17条210项和s—k规定(联邦法规17条229项)、公认会计原则(gaap)组成。s—x规定和s一k规定主要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美国的公司法很少涉及会计问题。 就会计管理所涉及的具体范围来说,美国会计管理体制并不短盖会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般的会计活动是极少受到政府干预的、有关法规及会计准则所约束的是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的会计。 美国会计管理体制之所以呈现如上所述的特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美国实行的是竞争性市场经济,公有企业少,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主张干预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弱。另外,美国证券市场高度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律环境上,美国属于英美法系。在社会文化环境上,美国呈现出个人主义,对不明朗因索反应较弱,权距较小,阳刚的特征。就政治环境而富,与欧洲不少国家的君主立宪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其特点是“三权分立”、“牵制与平街”、“地方自治”。所谓三权分立,是根据美国宪法,政府中的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管。所谓“牵制与平衡”是指政府三大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所谓“地方自治”是指宪法赋予各州拥有立法权,实行地方自治。 不难看出。美国竞争性市场经济的本质(不强调政府的干预)决定了美国自我管理型的会计管理体制,政府不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会计人员,不直接制定会计规范,会计职业团体实行自律,民间机构来制定会计规范是这一类型会计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由于美国股份公司的主导性地位,证券市场十分发达,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否极大地影呐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要求美国会计管理体制所涉及的范围涵盖殿份公司的会计,同时也决定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会计管理官万机构的地位,当然这一点也是与美国会计以投资者主要是股东的利益为目标相关的。而美国的法律体系决定了美国的法滦,不管是证券法还是证券交易法都只能间接地对会计施加形响,真正影响会计的则是不具法律性质的公认会计原则。美国政治上的地方自治,决定了《注船会计师法》的立法权届于各州。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日本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日本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看,为培养本国具有国际水平的cpa,为国家和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日本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的优越性,同时又充分强调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在日本,涉及公认会计士行业的法律、法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会通过的法律,如《公认会计士法》、《商法》、《民法》、《证券交易法》、《公司所得税法》;第二层次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和发邪的政汉,如《公认会计士法》相大藏省令;第三层次是公认会计士协会作的解释性规则。大藏省是日本cpa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大藏省对cpa行业的管理有绝对的权威。大藏省下设证券局企业财务课,负责政府对cpa行业的管理,下设cpa考试资格审查会组织cpa考试,下设企业会计审议会,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jicpa)是日本唯一的全国职业会计士组织,其宗旨是:根据公认会计士的使命和职责,为维护职业声誉。提高审计服务和其它相关业务的质量,对会员进行指导、联络和监督,以及从班公认会计师和见习会计师注册登记研宜等。可以看出。在公认会计师行业管理方面,日本领向于江箔的法律管理相权威的行政管理。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思。目前,日本会计方面的主要管理机御有:大暖饼(财政都)、企业会计审议会(大破音一1。下没机构;、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其中.企业余汁审议会的主要职贺是姓饮会计与鄙计服则的制订任务;j1cpa主要是解释原则和陷则,并制定应用指南:大藏省则负密管理准则和法规的实施。企业会计凉议会是日本制定准则的唯一机构,其性质上是行政机构,成员来自jic—pa、教育界、企业界,大多是财务、会计方面的专家。审议会成员由大藏省任命,经费由大藏省提供,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制订会计准则的机构是政府部门而非民间组织。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日本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企业会计原则》组成。 显而易见,日本的会计管理体制明显与美国不同,这是因为日本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美国迥然不同。日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高,政府决策的集中程度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同时,日本的证券市场比较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法律环境而言,日本是实施大陆法系的国家.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日本呈现出如下的特征:集体主义,对不明朗因索反应较强,权距较大,阴柔。因而不难看出,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在经济中作用大)决定了召本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在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上强调行政管理与立法管理,制订会计规范的机构集中于大藏省这一政府部门,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小,便是这一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由于法律环境上是大陆法系,则决定了《企业会计原则》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予以颁布,而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中的会计规定非常直接、评纫、明确也就不足为怪了。日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微观(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这一目标决定了日本《商法》中的会计规定及《企业会计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但由于日本证券市场的发达,股份公司的重要地位,使得日本不得不在证券交易法中对股份公司的会计作出规定。日本社会文化环境的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影响着日本的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使得日本不象美国那样强调行业自律,而是重视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 (三)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德国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倾向于立法管理。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看,德国的会计规范寓于法律之中,没有独立于法律之外的专门的会计规范。会计职业团体的力量较碑弱,其作用有限。德国审计师协会(类似于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发展会计职业准则,并作为德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按其章程,协会应促进会计职业的发展,培训审计师,并负责维护审计师的利益。协会还要负责组织制订会计准则,并要求其成员执行。但事实上,由于法律约束的广泛性,审计师协会无法按其章程规定行事,它只能针对股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相应地提出关于会计准则的解释和建议,可以看出,尽管作为民间组织的德国审计师协会,按照规定,它不象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那样没有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力,但是实质上审计师协会在制定准则方面的作用不大,这又不同于美国的情况。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德国的会计规范主要来自于商法、公司法、税法等商业和税收法规。 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其社会经济环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政府决策和集中程度强于美国,但弱于日本和法国,同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是以大量经济立法为保证的,近40年来,?国已通过2000多项立法。此外,德国证券市场没有日本和法国那么发达,尽管股份公开公司十分重要。德国企业证券筹资利用较少,较多地依靠银行贷款。在法律环境上,德国是一个大陆法系的国家,捣目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出集体主义i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权眨较大,阴柔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作用强于美国,弱于日本、法国)使得其会计管理体制不象日本、法国那样强调行政管理,但德国经济大量立法的,瞪使得德国会计管理体制倾向于立法管理。这一类型会计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是:会计法规寓于法律之中,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不大。由于企业借款筹资比重高,所以服份公开公司法中的会计规定强调保护债权人权益。法律环境上是大陆法系,使得商法、圾份公开公司法及税法中的会计规定非常详细、具体。当然,德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从另一侧面影响着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 必须指出,为什么德国和日本一样,税法对会计的影响很大呢 其原因是两国的税收体制均强调计税按会计利润进行。 (四)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法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法国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但更偏向于行政管理。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看,法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不象美国那样实行所谓的自我管理,监督、管理注册会计师的是官方组织和半官方组织,它们主要通过法国商法,公司法及有关法令、税法、会计总方案来实施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会计职业团体发挥的作用很小。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看,在法国,负责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是国家会计委员会(前身为财政经济事务部组建的会计标准化委员会naca),其具体任务包括:(1)协调并直接从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综合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会计实践八2)与其它有关团体和部门进行合作,在政府颁布会计规章之前,提出建设性意见;(3)负责发展和修改会计总方案,提出井审查各项会计准则、规章和说明解释,交政府有关部门。委员会下设五个部,处理委员会的各种日常事务。其分工情况是:一部,负责制定一般会计原则;二部,负责制定财务会计准则;三部,负责制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准则;四部,负责制定行业会计准则;五部,负责制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naca)定期为执行和发展会计总方案所需的有关会计准则的意见和建议。沮这些意见和建议没有强制约束力,仅供政府会计准则和规章时参考。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法国会计。规范体系以会计总方案为核心,此外还包括商法、公司法和税法。 法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高,政府的集中决策对私营企业决策起着决定性影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法国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借款筹资比重高。在法律环境上,法国实施的是大陆法系的法律。而其社会文化环境又与德国相似。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法国的有计划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法国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政府在制订会计规范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甚微。 环境与经济论文:浅析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之间的博弈关系 会计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的他所处的环境,会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当然这些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等,每个国家的这些客观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会计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作为会计人员只有充分了解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才能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本环境下会计存的意义和价值,并真正的理解会计的含义,做出更加真实的职业判断,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说如果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环境的重要性,那么会计人员从事的会计工作将是闭门造车、海市蜃楼,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这个专业工作之中,因此,下文着重从对会计影响最大的经济环境入手,分析会计发展同经济环境之间的博弈关系。 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 从历史的角度看,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期,人们的生产活动非常简单,生产成果与生产耗费的计算、比较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单凭人脑的简单思考、记忆或直觉就能完成,无需专门的记录、计算,因而也无需会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日趋复杂,仅凭人脑的记忆和简单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管理生产活动等经济活动的需要,必须通过计量、记录来反映,于是出现了极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如我国古代的“接绳记数”)这些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被看成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2. 经济环境的发展决定了会计的发展 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一国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此外,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也表现在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如目前的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很多企业(经济主体)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为了度过“寒冬”提供了各种失真的会计信息,混淆视听,这对会计的发展相当不利。 3. 经济环境也离不开会计,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3.1会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通过对经济主体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为经济发展服务。 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作为社会主要的经济主体,依赖经济信息系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有效且有序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商品多,价格波动大,同时科技进步快,使生产设备更精密、更复杂。仅仅凭借管理经验或直觉很难制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合理的预测,帮助制定科学的决策。因此必须依靠会计信息系统,将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以此来控制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由于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并导致利益相关方的经济行为的改变,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从全社会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理论上说,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那么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的决策,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 3.2会计也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其内控机制,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 从宏观角度来看,运用会计手段,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从微观角度来看,会计可以明晰产权,明确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就表现为管理当局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4. 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审计的发展,经济发展决定着审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是,审计也并非完全被动地受制于经济的发展,审计自身的完善与创新,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审计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社会审计就是为了会计的良性发展而存在的,同时会计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审计的要求。所以社会审计、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扩大,致使全球经济已经处于衰退的局面,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堪重压,纷纷倒闭,这种经济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十分不利,不过很多发展中国家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这种局面来看,对于世界会计的整体发展来说,反而是一种比较好的势态,我们也知道,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经济环境运行良好的态势,其会计水平也要远远高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会计制度的完善,对于经济全球化来说是一个好的方向,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也给与了充分的保障。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有个迅猛的发展,不过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以促进会计制度的完善,为此,国家要制定一些相应的好的经济政策,国内的企业也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法规的规定,会计从业人员更要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工作中不断的开拓进取,将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更好的融合,争取在源头上解决发展难得问题。 环境与经济论文:试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关系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 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参与性,做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贡献。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不与经济建设相对立,相反,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建设方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多角度建设林业资源相关产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变成经济增长引擎。健康的生态林业发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点,提供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环境与经济论文:谈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 林业作为经济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对林业的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林业经济模式,采用新模式,就必须坚持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 1 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生态循环系统,林业资源中的大部分产品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林业资源也是生态文化的源泉,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正确经营理念,体现的是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协调和统一的发展,根据现行的经济政策及相关技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的进行调整的发展道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资源,是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比较严重,物质生产力呈现衰退的同时,其效益功能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恢复和发展林业资源是在必行。要想恢复和发展林业资源建设,除了不断的完善林业资源建设的功能性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企业,增加林业经济来源,使林业经济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策略 2.1 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系统、科学、可持续工程,要想充分的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就要将林业与自然、社会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为社会、生态建设、生态发展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更加民主、科学、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要充分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2.2 发展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假期去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最好的选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根据人们的需要,林农及开发商应该以当地特色的森林资源为基础,开展生态旅游行业。一些林区已经先后开展了生态旅游业,就目前发展来看,森林生态旅游业是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想更好的发挥森林旅游业的作用,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其发展成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交通、餐饮、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经济体系。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可以使森林资源功能得到有效利用,也可以加快林业经济建设步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林业资源除了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相应的副产品。可以根据不同林区的特色生产林果、动物及花卉等副产品,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副产品加工厂,对林果、动物及花卉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加林业收入。 2.3 促进工业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建设浪费已经达成了共识,可持续发展已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以经济建设为发展的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工业区的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简单而全面的平整,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太大的效率。要想实现工业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要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基础,科学的对水源、植被及山体进行保护,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要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应该建议规范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流通,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2.4 发挥林业的功能性。 在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生态功能,也要考虑其经济功能。只有将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挥好,才能使其经济功能得以实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以林业资源生长规律为前提,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使其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应该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林农作为林业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林农遵守相关的制度及按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发挥林业资源的功能性,市场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整个林地资产,才能解决林业经营周期慢及生产风险等问题。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林业市场发挥作用,通过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也可以向社会吸收零散资金,以便更好的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对现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知道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发展林区经济,就要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资源为前提。只有林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林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林业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环境与经济论文:浅析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沿海 经济 的迅猛 发展 ,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 影响 。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 自然 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 问题 。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 研究 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 规律 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环境保护 海洋灾害 前言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 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 目前 科技 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 方法 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 应用 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 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 计算 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 分析 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 科学 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 理论 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 现代 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 发展 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 问题 ,主要 内容 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 影响 ,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 规律 研究 ;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 理论 ,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 社会 经济 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 分析 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 自然 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切枰?重点研究的课题??br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 网络 技术、 计算 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 效的手段。 三、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 目前 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 方法 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摘要: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酒店也应运而生。由于旅游酒店不同于普通酒店,在经营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有自己的特色,需要有创新意识,使酒店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更加贴合旅游酒店的自身情况。本文就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旅游酒店所面对的是旅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旅游景点,所以在经营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一家酒店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关系到了酒店内部的人员安排同时也关系到了酒店的整体运作。本文针对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一、旅游酒店的经营模式及特点 1.淡旺季区分度较大由于旅游酒店地处旅游景点,大多数酒店都是淡、旺季区分度很大,例如哈尔滨以冰雪世界而闻名,所以哈尔滨的旅游业季节性就很明显,冬季旅游酒店的盈利要明显高于夏季。所以在旅游酒店的经营中,淡旺季的出现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同时也是旅游酒店一个发展的契机。2.服务对象是来自各地的旅客旅游酒店地处各地旅游景点,不同于普通酒店的“固定客源”,旅游酒店所面临的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旅客,所以就存在着与部分旅客沟通的障碍。同时旅客的个人习惯不尽相同,所以旅游酒店在服务方面要更加细心周到,要保证服务质量,才能提高旅客对酒店的满意度。3.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旅游酒店所面对的是来自各地的旅客,所以当今的旅游酒店基本都有着完备的服务设施,尽可能地为旅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同时由于旅游酒店地处旅游景区,所以不同于普通酒店以富丽堂皇而知名,旅游酒店更多的则是环境优美,具有当地特色。4.酒店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由于旅游酒店大多地处郊区,所以很少有高楼迭起的情况,一般都是占地面积较大,各种服务部门分散开来,为旅客提供既能游览又能享受的高质量服务。这已经成为目前旅游酒店的一大特色,同时,在部门沟通协作方面也给旅游酒店的经营带来了困扰。 二、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工作人员波动性较大旅游酒店的淡旺季区分很明显,所以为了保证旅游酒店的经营效益,酒店会在淡季的时候辞退一些员工,来减少酒店的人员开支。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造了很大的工作障碍,包括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招聘不及时等,既加重了员工的工作量,降低了服务效率,也为酒店未来的发展造成了阻碍。2.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在当今的旅游酒店服务行业中,很多旅游酒店由于人才招聘的不及时,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旺季临时招聘的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也不是很出色,大大降低了酒店整体的服务质量,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酒店的声誉。3.员工工作强度较大由于酒店占地面积大,服务部门较为分散,在许多情况下就会增大基层员工的工作量。例如,旅客想在游泳池旁边举行宴会,而餐饮部门和休闲娱乐往往是分开的,所以这中间繁重的搬运工作就落到了基层员工的身上,增大了员工的工作强度。4.员工业余生活较为无趣出于对员工人身安全的考虑,很多旅游酒店对员工是进行封闭式管理的,所以在酒店处于淡季的时候,员工的工作量小,业余生活又较为枯燥,导致整体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出现赌博、酗酒的情况,为人员管理部门以及酒店的安保部门造成了很大困扰。5.不同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旅游酒店占地面积大,各个服务部门较为分散是旅游酒店的一大特征,同时也造成了酒店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工作不协调的情况。遇到事情相互推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旅客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旅游酒店的服务质量。 三、针对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1.吸收专业人才的创新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有了高质量人才就等于有了竞争的资本,旅游酒店也不例外。不论是管理阶层的人员还是服务阶层的人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如果在对外招聘方面不能及时招收高质量人才,可以在酒店淡季的时候选拔员工外出培训,这也是一种吸收人才的途径。2.与公司合作的创新员工工作量大,主要是由于繁重的搬运,毕竟旅客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各种新颖的想法。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酒店可以考虑与主营搬运的公司进行合作,既降低了酒店员工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服务效率。3.员工业余生活的创新在淡季的时候,员工单调枯燥的业余生活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酒店可以考虑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或者学习,既有利于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的做法不论是在提高旺季时酒店服务质量还是在招聘高质量人才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4.与学校进行双向交流的创新酒店可以考虑与学校进行合作,在淡季时派员工到学校去进行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在旺季时也可以从学校招收酒店服务方面学员到旅游酒店实习,既解决了酒店淡旺季人员波动性大的问题,提高了员工素质,也可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助力。5.各部门协作的创新在各部门的协作过程中,可以考虑由一位员工全程负责游客的各项服务需求以及与各个部门的沟通,这样既有利于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也可以提高酒店服务质量。 作者:汤雯迪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如何做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培育高素质的团队,提供高档次的服务,事关酒店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酒店业人员管理状况的研究,分析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立足于实践,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酒店业随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了达到国际水准,国内酒店努力完善硬件设施,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国内有五星级以上的酒店759家,占全国酒店数的60.8%。与高档豪华的硬件设施相比,加强管理突出酒店特色,提升服务品质才是酒店竞争的核心,关系到酒店的生存与发展。 一、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打开国门以后,国内的酒店业震撼于国外酒店高档的环境设施,致力于改善硬件条件以达到国际标准。这在国家有利政策的扶植下,只要实力雄厚并不难做到,但当硬件条件基本拉齐,以此提升利润空间的做法陷入“瓶颈”之后,酒店的管理者们意识到酒店之争实则是员工素质之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只有靠提升管理突显服务特色,才能打通利润上升的“瓶颈”,于是酒店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纵观我国酒店业的现状,无论其规模大小,实力强弱,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酒店业重要的软件条件总体上发展相对滞后,还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比如,酒店员工普遍学历层次较低,薪酬两极分化严重,中低层员工工作强度大,报酬低,积极性不高,对企业忠诚度差,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成本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逐渐把酒店拉入慢车道,如果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则可以使酒店的服务质量、品牌价值、盈利状况大为改观,赶超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二、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管理人才匮乏,管理观念陈旧。我国酒店尤其是民营酒店,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普遍匮乏,这主要表现在:1.人力资源部力量薄弱,地位不高。很多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由原来的人事部转变而来,但仅是名称的改变,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人力资源部为了应付频繁的人员流动,招聘与培训新员工成了日常的主要工作,而改进员工绩效,开发员工潜力的工作少之又少,没有真正地发挥人力资本的开发功能,因此在行政部门中的地位不高。2.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我国酒店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餐厅、厨房和客房,基本为高中学历,近三成的员工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大专和本科寥寥无几,硕士以上学历和有留学经历的员工通常在高级管理层。这是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普遍认为做服务员与自己的学历不相称,所以当实习结束,如果选择留在酒店工作,他们更倾向于管理岗位。3.人力资本投资和开发意识不强。人力资源之所以被看成人力资本主要因为它的可增值性,而这种增值效应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再投资,即再培训和再教育。98%以上的酒店员工表示入职后并没有受到过正规、系统的培训,在这一点上,我国酒店业的投入显然是不足的。对酒店而言,员工流动频繁已经让酒店承担了高额的人力成本,不愿意再承担成本高、见效慢的培训与开发费用,普遍执行“拿来主义”。管理观念的陈旧使得酒店对人力资源认识不足,还停留在成本与利润的博弈上,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可增值性特征,因而不能从人力资本开发与增值的角度进行管理,人力资源部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二)稳定性不足,流失率居高不下。酒店业人员流动频繁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用人机制落后。服务岗位技术含量低,胜任人员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管理岗位则因专业人才不足,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线的服务岗位,通常要求形象佳,外语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协调能力,这种条件在低学历层次中本来就难招,加之工作强度大,工资低,激励性不足,使得员工流动就更为频繁。1999年中国旅游协会曾对部分酒店人员流动的情况做过调查,“工资福利”“个人发展”“学习知识”“成就感”“人际关系”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占84.32%。可见在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酒店员工不仅看重工资福利,更看重知识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而这恰恰是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易忽视的地方。(三)激励机制失效,两极分化严重。在酒店服务岗与管理岗的比接近8:1,但是在薪资上相差悬殊。在深圳,酒店的高级管理岗每月可拿到过万的薪水,而服务岗只有1000多元。薪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和希望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而人员流动频繁使酒店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费用于基层员工的培训和激励上。长期不痛不痒的小恩小惠使员工很难将个人发展与酒店发展捆绑在一起,因此看不到希望,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四)文化氛围薄弱,员工忠诚度不高。很多酒店每半年就要换一批服务人员,这种频繁的人员更换是造成酒店文化氛围弱,员工忠诚度低的主要原因。企业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没有人向新员工展现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言行示范,员工对于酒店的理解基本来源于规章制度,这使酒店文化拘泥于条条框框,生硬而无生机,员工感受不到来自集体的关怀和温暖,荣耀和自豪,使个人发展目标与酒店发展目标出现分歧,对酒店的忠诚感降低。很多酒店急于解决服务人员更换频繁的问题,大批使用在校中专生和大学生实习,这虽然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缓解了岗位压力,但是实习生本着实习迟早要离开的想法并不能融入企业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 三、改善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酒店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优质的服务需要优质的员工,这就要发挥人力资源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为酒店的战略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酒店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紧密围绕发展战略,突出酒店特色,在用好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酒店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状况,系统地指导员工招聘、培训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养、育、留”来代替“裁、招、补”,重点开发员工的潜能,做到人岗匹配,确保酒店时刻都有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二)完善招聘制度,优选招聘渠道。招聘工作通常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头工作,招聘的重点和难点在人力资源的两头,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有着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先进的经营理念的高级管理者是酒店发展的核心力量,通常通过猎头公司或者行业内挖掘可以获得。二是基层工作人员招聘。为了保证基层人员的稳定供给,很多酒店与职业学校或高校的酒店旅游专业取得联系,以实习生补足岗位空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人紧张的难题,但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不能是主要措施。因为实习生并不能把未来的职业发展与酒店发展捆绑在一块,这不利于酒店文化的建立与传承,亦不利于酒店的长远发展,长久之计还是要变被动招聘为主动招聘,专注培养酒店内部的优秀人才。(三)加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员工培训。现代化的酒店管理倡导员工与酒店的共同发展。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员工不仅关注薪资待遇,更关注学习知识和能力提升,青年员工或者择业余地大的员工这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酒店应认真分析员工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加强员工培训,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现代化酒店管理必须摒弃狭隘的拿来主义观念,把岗位培训放在酒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位置,制定一套长期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一方面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倡导以兴趣选择岗位的理念,使员工明确自己的晋升路径、发展空间,力求达到正规化、实用化、优质化;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社会教育、创新教育与适应性教育,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定期为员工进行职业评估,以确定下一步的职业发展,当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员工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感,愿意为酒店多做贡献。(四)优化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现代化的酒店管理需要着力解决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合一运作的酒店模式问题,其核心就在于能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潜能,推动酒店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完善酒店的绩效管理,结合薪酬激励做好绩效评估,配合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素质,持续改进整体绩效。酒店的绩效考核可以根据员工岗位和职位不同,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从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四个角度实施多级绩效考核。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管理,注重绩效反馈对员工绩效的改进作用。为了稳定员工,酒店应该确立内有公平性、外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公正、科学的考核体系下,依据员工的贡献和能力进行收入分配,从待遇、发展机会、利益共享、股份上给予员工最大的政策倾斜;增加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使员工的工资随绩效进行合理浮动;给予员工自我管理的主动权,以“福利菜单”的方式多元化满足员工的不同需要;对员工节省花费的资源进行返点奖励,鼓励员工的节约行为;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肯定员工对酒店的贡献,让员工感受到来源于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五)构建企业文化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酒店文化是酒店的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共同形成、共同遵守的文化共同体,是酒店发展的源动力,亦是员工的精神支撑,可以在无形中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酒店塑造企业文化要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服务品质,注重员工形象,形成酒店特有的核心价值观。酒店的领导层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宣传,形成共识,让品牌价值被酒店全体员工所共享。在团队内部提倡合作精神,开展积极有益的团队合作和集体竞赛活动,营造互助互爱的工作环境。领导者还要关注每一位员工的需求,把员工放在最喜爱的、最合适的岗位上,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只有员工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认同,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结束语 酒店业是我国经济浪潮中不可缺少的一朵浪花,它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我国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酒店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唯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的管理问题,才能塑造酒店的服务特色,在竞争中持续发展。 作者:刘博 臧思琪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市场经济下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是酒店发展中的宝贵资源,是酒店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因素,对于酒店的稳定持续发展以及服务行业的整体进步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酒店的生活依赖和服务需求日益增多。酒店保持与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优质的服务,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载体,因此,在新的经营理念下,如何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酒店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市场经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现状;对策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学理论,对酒店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合理配置以及潜力开发,通过这些管理方法使其能够得到更加优化的组合,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激发,从而顺利实现酒店的经营管理目标。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不少酒店都具备了星级标准,在设备与设施上也更加接近于国际水准,但是酒店的综合服务质量却与国际水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分析个中的原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欠缺,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做好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高酒店员工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更是酒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引发酒店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酒店在用人上的灵活性、随意性以及开放性,而且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酒店的门槛较低,许多高校的毕业生中虽然有很多人会选择去酒店工作,但是仅仅将酒店看做成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个跳板,一旦时机到了就会舍酒店而去。人才的流失使得酒店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酒店的招聘工作因此变得更加忙碌,致使酒店相关负责人顾不上对招聘人员进行科学、严格的甄选,这对于员工素质原本就不算高的酒店来说无疑是权宜之计,不利于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员工培训力度不够 培训与接受教育是提升员工服务技能以及整体素质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不少酒店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都开始注重对员工职业技能的培训。但从目前酒店业的培训状况来看,其力度还远远不够,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比如在有些酒店中,有的员工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对酒店的服务标准与流程还不够熟练和了解,因此有时在面对顾客提出的特殊要求时会显得无所适从,影响了酒店在顾客心中的形象。 1.3人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更多地强调酒店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与个人魅力,忽视了对管理制度的规范与构建,使得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容易受到领导个人意识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风险。比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酒店管理更加注重的是工作目标的实现,员工只是用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手段或者工具,员工所具备的技能与素质都必须满足工作的要求,对员工的考核以及员工工资的高低也都取决于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这样的模式只是一种片面的人事管理方法,容易忽视对员工潜能的运用与开发,所以说人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酒店的发展。 2完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措施 2.1构建科学的人才招聘制度 酒店的招聘工作对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直接性的影响,酒店领导者要不断地审时度势,结合酒店发展实际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招聘制度,以便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首先,酒店领导者要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成立专业的人才招聘团队,根据酒店经营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招聘流程计划,为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其次,酒店要彻底改变以往容易出现的任人唯亲的现象,要运用对外开放的招聘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外部社会人才的招聘,通过严格的命题考试、面试以及岗前考核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加入到酒店这个大家庭中来,不断地壮大酒店人力资源队伍,为酒店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再次,酒店领导者要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重用具备专业职业技能以及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推荐其到酒店的高层管理队伍中去,并且要特别注重考核他们的职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思想品德以及服务态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此一来酒店的高层管理队伍素质就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为员工起到良好的带头表率作用,让新进来的员工都能以此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2.2加强对酒店员工的培训工作 加强与完善酒店员工的培训工作,是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实现酒店的管理目标。首先,酒店应当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员工的个人学习与技能提升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通过员工工作手册内容的补充、设立文化墙和读书角、提供学习经费保障等多种有效的方式,引导酒店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注重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以便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工作中的新挑战与新任务;其次,酒店领导者要根据员工工作需求以及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借助于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员工外出深造等,让酒店员工在具体的培训中不断地提升自我素养;再次,要注重加强对酒店员工的考核,考核的内容要包括工作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等,并将考核的结果与他们所获得的福利待遇、薪酬相挂钩,从而进一步增强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第四,酒店要引导员工做好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员工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安排其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基层得到必要锻炼后再对他们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考虑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员是否应该到更高一级的工作岗位中去,如此一来能够增强员工的职业成就感,有利于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2.3重视酒店文化的建设 酒店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重视与加强酒店的文化建设,不论是对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对酒店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酒店文化建设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要提倡民主文化,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沟通和交流。酒店要派遣专业人士,构建专属于酒店内部的网络信息平台,并定期将酒店发展概况、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最新进展、优秀员工表彰、顾客忠诚度调查情况等内容展示于网络平台上,以供员工及时了解和掌握酒店的实际发展概况;同时,要开辟专供酒店员工和顾客表达意见与建议的平台,鼓励他们针对酒店的实际经营现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参考,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得民主文化真正地发挥作用。二是要构建服务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把酒店员工看作酒店的内部顾客,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来决定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实施和制定,通过加强与员工交流、采纳员工良好意见、奖励贡献突出的员工等形式,让员工在被服务中感受到服务文化的深刻内涵,督促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与水平,实现员工与酒店的共同发展。总之,酒店相对来说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的稳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酒店管理者应当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关注员工与酒店的双赢发展,探索更多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推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酒店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使酒店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作者:焦鹏真 单位:平顶山神马大酒店有限公司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管理教学人力资源管理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敏感善变的人生阶段,希望得到酒店领导的认可但又难以接受酒店工作中带来的挫折和辛苦,常常造成岗位流失率高,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过渡困难,内心转换期过长,忍受不了煎熬,导致岗位提升率不高。职业生涯管理中的重要一点是将员工的发展方向、员工的人文精神与特质与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与统一,最终实现双赢。还要使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相衔接,实现二者的共同跨越。职业生涯管理对企业和员工都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企业来说,帮助员工制定成熟的,切实可行的企业生涯规划可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与创造力,最终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员工来说,企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职场人必备的能力与素质,它关乎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度、自我认可与社会价值最大化,所以非常重要。 (一)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好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是对个人职业生涯开发和管理的前提。然后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再后的就是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员工,最后要争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企业领导。这就是每个认清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自我觉醒和提升的过程,这是企业员工生涯职业规划与开发的第一步。 (二)酒店发展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个人长期发展目标与酒店发展目标相匹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成功体现为自我价值实现,它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与提升,精神方面的从工作过程中获得快乐感、满足感和成功感。而酒店的成功则在于:挖掘员工的固有潜力,提升劳动力使用效率,最有效地使用了促进酒店持续发展的人才,从而减少了酒店人才流失的风险并降低了相应的损失。 (三)职业生涯中的培训与考核 职业生涯导向下的培训必须注重两大方面:一是在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尽最大的可能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合作进行,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把员工个人的近期发展需要、物质生活的满足纳入进来,并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二是培训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眼前和短期需要,也要把员工和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考虑进来。而考核在职业生涯开发中必须贯穿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始终,使培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的跟踪与巩固。 二、酒店员工动力激发与士气激发 (一)酒店员工的动力激发 刚刚从学校大门走出的酒店专业的中职生特别希望自己得到企业的认可,本身就具有内在的动力。而酒店则需要把这种动力保持并进一步激发。充分调动学生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在酒店和在学校具有一样的归属感、存在感与幸福感。 (二)酒店员工士气激发 士气时刻存在于员工的内心和集体中,一个优秀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必然有其成功之处,而员工在具备了清晰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后目标明确,内心一直保持着向上的动力与士气,再和成熟的企业文化相匹配,终会形成酒店与员工正能量循环的状态,所以酒店必须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多下工夫。 三、构建和谐的酒店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强烈的凝聚力、创新力、和谐力、适应力和持久力。它能够在时间上传承、空间上传播企业的精神、信念、道德、心理等多种文化因素,因而它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怎样将酒店的长远规划与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相统一呢?企业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它不断包容新鲜血液使自己不断强大且充满朝气,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而员工则融入其中,找到自我、激发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达到双赢。这就是和谐的企业文化应该做到的。 (一)以人为本是酒店企业文化的精髓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酒店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软实力的竞争,谁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谁能留住更多的人才,谁能将员工的个人企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谁就拥有了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酒店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酒店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日常酒店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它包括客观、公正地对待企业员工的每一次付出,包括对员工工作中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包括合理地报偿,包括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规范制度,也包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一心一意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为企业赢得更高的行业口碑。 (二)坚持诚实守信是酒店企业文化的核心 诚信是做人之本,经商之本,诚实守信更是酒店企业文化的基础,信用无价,信誉更是无价。贪得一时之利会失去更多的潜在客户和更广阔的市场,也会使自己的企业人心涣散,最终失败。信誉是在市场中酒店企业信用的长期累积与升华,是企业在社会上的口碑,在消费者心中的企业价值,更是企业自身的无形资产与宝藏。企业文化的诚实守信应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诚实守信,打造和谐团队;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守信,企业之间的诚实守信,不搞恶性竞争;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这是企业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诚实守信。推而广之则是整个行业及从业人员的全方位的诚实守信。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企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在酒店管理教学和学生就业后的工作中非常重要。对酒店企业文化的缔造,防止人才流失意义重大,对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持续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作者:龙雨 单位: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新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1人才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更多强调某一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艺术,而忽视了制度的构建和规范。这样,就导致酒店的发展受领导个人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幸运地遇到了较为开明、能力较强的领导者,酒店就会迎来发展的春天;而如果不幸遇到了思想保守、能力较差的领导者,酒店的发展就会遭遇寒冬,这种管理模式的风险很大,通常很难左右。而西方成熟的管理,更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制度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这就为酒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2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特定组织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人力资源实施科学的组织、培训和配置,使人力与物力之间、人力与人力之间,保持恰当合理的配比关系,同时,对该组织人员的精神意识因素和行为模式进行科学的诱导、控制和调配,从而使该组织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确保特定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2.1员工培训 现代意义上的培训,是指酒店雇员通过学习,使自身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不断提升,从而适应现在的或将来的岗位要求。在之前,培训基本上处于不固定的自由发展阶段,每个酒店都会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员工的特点,开展道德、业务培训。但随着人力资源在酒店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培训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化。现阶段酒店培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对象的普遍性。上至领导层,下至一般员工,都会纳入酒店培训的范围,这样有利于酒店员工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与范围广泛相对应的,必然是培训内容的广泛性,涉及生产、销售、行政等各个环节。二是对象的终身性。这既是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也是酒店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酒店的成长壮大,员工不能仅靠在学校受到的书本教育,还应当不断补充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挑战。三是方式的多样性。当下的培训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酒店,还应包括学校、酒店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训系统,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培训,使员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四是内容的计划性。改变了以往培训“野蛮发展”的阶段,而是专门由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因而,也会有相对稳定且不断增长的培训经费作保障。 2.2薪酬绩效 薪酬是指酒店员工通过付出体力或脑力,而获取相应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回报。现在的薪酬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物质的,即货币、实物等;二是非物质的,比如良好的办公环境、服务人员的配备,以及因工作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等等。薪酬不仅仅是对自己劳动的补偿,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要想实现有效激励,单纯依靠增加薪金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必须重视激发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自尊心。所以,现如今的薪酬激励,不单是指金钱激励,这只是薪酬激励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以及发展前景、工作愉悦感、自由度和开放度,等等。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薪酬激励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用不好,就可能会培养员工的逐利心理,这对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很不利的。 2.3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酒店员工的职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最为著名的当属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认为,选择职业生涯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人不断实现自我概念的过程。每个有着正常智商的人都是具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其实就是一种驱动力,它不断推动着个人将自我概念融入工作中,并在工作中更为深刻地理解自我概念,实践自我概念。具体来讲,舒伯认为,每个人在能力、性格、兴趣、需求等问题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所从事的特定职业。职业和个人之间应当存在较大的自由选择度,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身能力、性格、兴趣和需求的职业,职业应当成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而不是谋求生存的目的。上述个人的特质,包括自身情况,以及对职业生涯的选择,都会随着自身的成长而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一般在青少年后期会逐渐稳定和成熟。个人职业生涯选择的过程,也是自我概念在探索、定型、巩固以及衰退的过程。当前,在现实过程中,职业生涯的选择不可能像理想状态那样,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性格、兴趣和需求的事业,在自我和社会之间适当做些妥协也是无奈的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个人在工作中所获取的满意度应当与其体验到的自我概念实现的程度成比例。 3酒店走出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对策 3.1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落实改革与创新 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一个完善的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酒店发展的速度。一是要立足于现代人力观念,着力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二是健全岗前培训和学习培训终身化制度,不断提高酒店员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四是大力培养酒店文化和协作精神,增强员工团队意识,持续不断地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3.2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现代酒店的管理模式应当是扁平化的结果。在以往多层级式的管理中,酒店领导下达命令,然后逐级传达,基层一线反馈信息,也要逐层上报,层级越多,信息失真越多,这样造成了酒店上层和一线员工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传导机制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对酒店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而,精简中层领导机构,使酒店的组织尽量扁平化,就成为现代酒店管理的一个潮流。酒店组织的扁平化,必然使人力资源主管机构更趋扁平化,这又必然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须要转变角色。以往承担人事管理的部门,只是单纯就管人事而管人事,与酒店战略发展关系不大,相应地,人事管理人员也不大能够站在酒店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现代管理的趋势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随之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须建设成为领导高层决策的参谋部。二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主动剔除在人才观念上的片面化认识,只把人才理解为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其实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才是酒店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工作积极性如何,才是决定酒店发展的根本力量。因而,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及成才观。再者,选拔人才不应当拘泥于学历,还是应当在实践一线中去考察评价人才,真正把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员选拔到合适岗位,发挥才能。三是要健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切忌把人才选拔变成领导个人行为。要牢牢把握住发现、开发、聘用、考核等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力求制度化、规范化,给广大员工一个良好的预期,只要努力工作,技能够硬,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一定会得到酒店的重用。 3.3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酒店文化 现代酒店特别注重酒店文化的重要性。所谓新型酒店文化,就是指在酒店组织中工作的全体成员经过历史积淀和现实发展,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精神因素。酒店文化是维系酒店长久发展、健康发展的纽带,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源泉。许多工作,即使再有兴趣,时间长了也会觉得枯燥,这就更有必要构建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对员工予以关心关爱,使他们找到“家”一般的感觉。这样,通过酒店文化的精神纽带,就将员工个人和酒店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酒店成为由个体人组织起来的集合体,这样的酒店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也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 作者:梁丹琳 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摘要:在国内市场经济开放之日起,旅游行业的兴起多如牛毛,在不断的市场需求下,带动旅游行业经济的稳步上升,随之而来的旅游酒店遍及各处,在实体经济的良性竞争中,纷纷崭露头角。有创新、有亮点、有本行业的服务特色和旅游酒店的严密管理模式,需能够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中立足,而旅游酒店的人力资源又是酒店的核心管理层,调控好内部管理,掌握外在需求,更能够抓住实体经济的脉搏,接下来分析一下旅游酒店人力资源创新模式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一、旅游酒店的发展史 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对酒店的认识仅是政府机构的“招待所”和一些小型的社会旅馆。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悄然兴起,兴起的同时有着对旅游酒店的需求,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目的是扶植饭店、酒店公司的发展,但酒店的发展并不顺利,出现了行业萧条的景象。2000年之后迎来了繁荣,各旅游产业下的公司、连锁酒店、私营酒店、合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人们的思想也发生改变,旅游不仅仅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还有入境、出境。具体来说旅游已是国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就是这样的需求,也更加严苛的考验了旅游酒店的综合标准,它是标准的实体经济服务行业,伴随着客户的不断需求和各家酒店公司的竞争驱使下,酒店内部的掌控尤为重要。能否立足于当下迅速发展的经济和达到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需要各酒店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谨慎前行。 二、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的定位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是大众化的,分层、分级、各部门各司所职。人力资源对各部门员工的流动、培训、管理、面试都逐一把关。旅游行业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今天,客户对旅游酒店的选择也是精挑细选,那么服务行业内部的管理是需要系统、有序的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前景中资源管理起着核心的价值。在人力资源内在管理模式中从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中衍化成科技、互联网的新型人员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的变化可以分为从基础的人员档案、人员培训、实践操作转为新型市场经济旅游酒店的多角度实际操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与时俱进,在经济社会进步的今天人力资源需要的更多是带动企业的运营,让企业的发展不掉队。 三、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运营管理多数企业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基于行业的最开始,并没有被经济体制的改革淹没,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属于静态管理从管控、激励、规章制度、人员安排、管理层是逐级管理,并以人力为中心。雇佣形式上单一,应聘资质不一。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旅游酒店在不断竞争和改革的方向中披荆斩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驱动着企业从内部到外部的整改和总结,从内部抓住企业的创新机制正如现代资源管理模式与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的区别所在。互联网的时代,客户的需求通过智能掌控便解决,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减少了人员的安排,同时对员工的能力、素质也提升了一大截,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在筛选的过程中严格管理。多数客户通过互联网对酒店的测评显而易见,整理出测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前行与发展通过客户和网络媒介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和态度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局限企业内部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内外新型管理模式并能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成不变就是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严苛下,我们怎样冲出去与时俱进,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上传统模式会逐渐从企业模式中变革。新型管理模式在入住企业中需要内部的协调和引领,旅游酒店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是根本,科技领域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企业的变革、国家的前行、消费者的需求都已提速,在旅游产业繁华的背景下也提防着前进的速度,过慢则落后于别人,过快得占领科技网络创新的实体经济并能满足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新型体制变革中改变了员工的思想、价值观、技能操作知识提升最主要的是工作效率和智能管理的结合。从外部来看是对客户群体的良好信誉与智能的体现,现代人是一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人力资源要从外部掌握大部分客户群体的实质性需求是很关键的,通过普及内在员工的高效率、智能化操作,延伸到外部客户群体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互相资源整合利用,有创新思想,符合大众要求、掌握新形势下发展的方向,时刻管理内部,为员工提高基本知识理念、服务宗旨、正确的价值观。 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实践思考 旅游酒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也不断地在创新,通过不同的效仿、学习、实战、实际运作来配合新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繁荣带动着旅游酒店的发展。旅游酒店的运营和发展不单单是利益的趋驶,要设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拘于眼前的利益,对待消费者以标准化的模式和新型的服务体系。不断的实践、整改、汲取对企业发展有深远策略的方法,从传统模式晋级为现代智能服务模式,人力物力的改变、增强内部员工的心理素质、员工定期访谈、有学习时间、让内部员工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体的运营得到高效率的回报。抓基础、抓生产、酒店管理的创新要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外部的宣传亮点、实际客户的满意率,抓细节、抓问题、不断地解决与探索,才能摸索出酒店管理的实质性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的数据每年不断创造新高,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大量的,需要酒店管理者、参与者有良好的互动和高度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正确的前行目标是必要的。 作者:黄纵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分析 摘要:绩效考核已成为当下各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的主要方式,绩效考核的效果直接体现了员工工作的效益。加强酒店绩效考核,有利于酒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有利于整个酒店的整体发展,本文就通过分析现在酒店人力资源中运用绩效考核的优势,以及绩效考核遇到的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提升员工的绩效考核做一系列的阐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绩效考核;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各大企业开始将绩效考核方式引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该方式对企业的经济发展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将绩效考核在酒店员工的管理中始终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员工的绩效一直在标准水平以下,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将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工作效益,也有利于酒店的经济发展。 一、什么是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利用制定好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员工在以往的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效益进行评价,并且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表扬或批评,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引导和加强的方式。绩效考核是一种管理体制,也是一项工程,主要有业绩考核和行业考核两种。 二、在酒店中运用绩效考核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将员工的整体的最终薪酬进行均匀分配,而是利用这种方式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的各项标准,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估,这种方式可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员工改正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管理人员也可以发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员工改进问题,这种正面引导的方法,有利于激励员工,增强他们工作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的重心应该是薪酬和绩效相结合,在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在固定工资的基础上,增加绩效工资的方式进行分配薪酬。通过增加绩效工资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表扬的方式,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有意识的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最终促进酒店的经济发展。 2、有利于进行员工培训和规划 对于酒店员工来说,一定的职业培训能够加强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酒店整体效益。利用绩效考核能够给员工发展培训提供一定的基础,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录入员工工作档案,同时,对于员工表现也不能仅仅只看绩效结果,要关注其平时的工作态度和表现,才能对一个员工有更全面的了解,对员工的表现能够有更了明确的认识,才能根据其表现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给员工提供职业培训能够加强员工的工作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员工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为酒店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标准化 由于绩效考核有全面的一套考核机制,酒店人力资源管人员可以根据这一考核机制更好地对酒店其他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根据明确的规定进行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标准化都有显著作用。以往,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都是根据领导的判断对员工进行奖惩,难以服众,降低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益。实行绩效考核可以根据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定标准的奖惩机制,严格对酒店上下员工的表现参考绩效考核的标准进行评价,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工作质量,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加强了酒店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 三、酒店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标准的考核机制 虽然绩效考核已经应用到各个企业的人力管理中,但没有相应的标准也不具有任何作用。绩效考核标准应当根据酒店的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统一特点确定出管理标准。大多数酒店都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其考核方式都很随意,采用的绩效考核标准指标太多,领导的权利又比较大,另一方面,在硬性的指标上没有做好量化的工作,使得员工的考核不具有规范性、标准性,例如,酒店对员工的考核等级划分上很宽泛,只分为“优秀”和“称职”,没有明确的界限,使得工作人员大多数都处于同一水平,难以反映职工的绩效差异,大大降低了绩效考核的真正能发挥的效益。 2、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足 虽然绩效考核已经成功引入到我国的许多酒店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但仍然不能获得最优的成效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运用绩效考核方式。由于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素质,知识水平不高,又没有对绩效考核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酒店内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只是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添加了形式上的绩效考核,而且酒店这一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需要的员工人数比较多,以致管理人员也缺少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结果的全面分析,这样就导致绩效考核没有发挥出应当具有的效果。 3、员工对绩效考核也没有兴趣 酒店采用员工的方式具有很特别的灵活性和流动性,由于酒店是一种服务性的行业,对员工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低。而且酒店员工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以至于酒店比较重视对员工的使用,不在乎员工的整体质量,由于人才质量不高,导致最终短时间内人才流失量特别巨大。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酒店的员工意识不到绩效考核的作用,因而对绩效考核方式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酒店不仅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人力资源管理单方面的工作,不作为一个需要整体配合的事情。而且,对绩效考核的宣传也不够,酒店只是将绩效考核中的惩罚机制拿出来运用,在心理层面上加大了员工的压力,更加的使得员工抗拒这种考核方式。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导致完全没有兴趣参与绩效考核的管理机制,直接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最终效果。 4、管理人员没有对绩效考核做好定位 酒店没有做好对绩效考核的讲解和宣传,致使绩效考核在酒店员工眼中只是一种增加提成的方式,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将要处理的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绩效考核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就仅仅只是一种形式,没缺乏真正有效的实施,导致绩效考核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5、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 酒店管理人员对其他员工的额绩效考核若是对其他员工造成心理压力,或是出现其他员工觉得不公平的现象,就会给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只用一套绩效考核机制就能解决问题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是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谨慎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是提升绩效考核最终效果的重要部分。同时,影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原因,还有一方面是因为酒店没有设置标准的考核制度,大部分酒店都是考核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最终工作效益,这并不是绩效考核的中心考核标准。另外,酒店没有在现有的考核标准上做好量化工作,导致管理人员做出的考核结果缺乏准确性,进而影响考核的最终结果。 四、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绩效考核的策略 1、建立标准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 要实现绩效考核的效益的前提是必须要标准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酒店不同职位的共同特点制定出适用于每一位员工,包括领导阶层的工作人员的考核体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并保证此标准能够顺利实行。根据绩效考核标准,在考核时也加强量化的力度,保证考核结果准确有说服力,使得员工更加信赖绩效考核制度。在建立了标准的考核机制上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资源管理部门员工的管理能力,酒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技能进行培训,给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进而加强他们这方面的技能。 2、加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 要从根本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应该从酒店所有员工对绩效考核的全面认识开始下手。通过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意识到自己平时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的重要性。酒店应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员工职业培训,特别是给新人培训时,给员工讲解酒店所应用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不同的渠道,比如酒店宣传栏、员工手册等文本宣传方式,有意识地宣传绩效考核机制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能够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其个人的绩效效益关系到酒店的整体战略目标和经济发展效益。通过正确的认识,以及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员工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根据绩效考核标准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发挥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 3、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 对绩效考核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应该及时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的参与积极性。要体现绩效考核带来的效益,就必须要将考核机制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需要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并付出一些努力。这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使得绩效考核在酒店的所有员工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应用。酒店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的方式,或者提倡发展为绩效考核模范团队的激励方式,来使得员工主动参与。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需要酒店每一个员工共同配合,共同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有责任,责任归属感不会让员工有替别人承担承担责任的心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4、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 采用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分配薪金,而是着重要培养更优秀的员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信,工作积极性。通过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管理出优质的员工,促进酒店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其目的最重要的就是使得员工、酒店双赢。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员工管理中加强绩效考核的作用,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员工平时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促进酒店的整体经营效益。正确规范的采用绩效考核,还能使得酒店的所有员工成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模范,提高酒店的对外形象,加强了酒店在国内和国外的整体竞争力,使得酒店能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其它行业更为繁琐和复杂,加上酒店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及工作内容的繁重性,如何实现酒店人力资源的最优化管理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国外对于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集中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如Rosabeth(1983)得出任何企业都需要一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去帮助他们适应对柔性和创新所产生的需求“战略奇迹”的速度。国内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徐栖玲等(1994)首次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相对接,强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三基教学”。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甚少,但随着酒店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又重新得到了学者的重视,如熊一坚等(2012)对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探讨。近年来我国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日益频繁和严重。因此,深入了解我国高星级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清影响高星级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的关键因素,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1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员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 酒店行业入职门槛较低,部分酒店甚至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年龄及教育程度呈现出零要求现象,长期以往导致我过星级酒店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高星级酒店业不例外。 1.2员工离职率较高,人才流失严重 酒店员工离职率高,早已成为困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心头病。高离职率不仅给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增加了酒店人力资源的人员招聘、培训等管理成本,同时也给酒店行业的长期发展设置了高的壁垒。 1.3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酒店管理教育历史短,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有限,但是我国酒店业却发展迅速,管理者素质提高滞后于酒店发展的速度。现在许多酒店的管理者仍然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忽略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多元性,追求管理环境的稳定性,忽视创新和变革。管理者只靠议论、估计、总结这类经验方法已经远远不够只掌握简单的定量管理技术,是无法适应酒店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 1.4员工对酒店业认识不够,对岗位待遇要求过高 当今社会还有很多人对酒店行业的工作性质存在误区,尤其是对高星级酒店部分工作岗位存在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酒店工作和工厂里面的流水线工作相似,不要动脑筋,只是简单的体力活。另一个怪区是酒店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但员工对工资、休假、奖金等薪酬福利待遇要求很高。 1.5薪酬体系不均衡,没有有效晋升机制和激励管理方式 我国星级酒店的基层员工的工资普遍处于地区基本工资水平,员工的工资几乎只有基本工资和全勤奖两大部分构成,导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同时我国大部分高星级酒店在管理人员的招聘上重外部招聘,轻内部招聘,重外貌和年龄,轻能力和技能。缺乏对员工激励方式的研究和探讨,导致企业员工对工作失去动力,对自身在酒店的长期发展更是缺乏打算和努力。 2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员工流失的控制与管理 做好员工招聘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自主意愿。酒店对员工的流失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运用合理的法律手段来约束员工的离职行为,使员工流动有法可依,还可保障酒店的利益。管理者还应当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学习其他酒店的经验,尽量做到科学决策、合理分工、有效控制。 2.2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实施绩效管理 首先员工的工资能够处于市场经济正常水平,避免他们轻易辞职;其次对于基层服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分别实行不同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标准,让员工感受到酒店对他们的鼓励和关怀;最后还可以让员工参与到酒店薪酬的设计当中,集思广益,制定更加切合员工自身发展和需求的薪酬体系。 2.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酒店还应重视优秀员工和管理者的选拨与培训,尤其是中低层次管理者的选拨与培训。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轮岗和提升等发展机会,让员工看到未来的美好希望。2.4注重酒店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宿感好的酒店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聚集优秀人才,减少人员流失。加强酒店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体恤员工生活,让员工感觉酒店就是自己漂泊在外的家,自己的温暖港湾。酒店管理者要经常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情绪,帮助员工,使他们能够以轻松、上进的心态在酒店工作。 3结论 高星级酒店是酒店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是整个酒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高星级酒店既要看到自身相比中低星级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在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调整和转型时,也要根据酒店自身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定位特征,结合所在城市的用工与招聘情况,以人为本,兼顾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协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提升服务质量,实现酒店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 作者:蒋利衡 单位: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整体酒店餐饮业的发展,当然对于其他的企业发展来说也是相同的道理。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实现了酒店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半。在目前的酒店餐饮行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已经获取了有效的成绩,但是相应的操作方案和技能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发展,结合相关的创新工作,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足实际社会的发展,从而保障酒店餐饮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本文主要是研究现阶段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 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完善的项目系统管理工作,其中就包含了选择人才、培育人才以及应用人才等工作,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完善性,需要构建全面化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结合实际酒店餐饮业的发展状况,构建满足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优质化的人力资源为酒店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餐饮行业的发展是我国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发展的情况和展现了我国国民的生活状态,以此促使更多的投资者对酒店餐饮行业进行投资,以此拓展酒店餐饮行业,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餐饮行业包括高档的饭馆、各种街边小吃等,餐饮行业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都存在,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从而促使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加大,也就提升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餐饮行业的工作者流动性本身就大,以此更为其管理工作增添了问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现代化酒店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酒店餐饮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并且结合结合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 一、现阶段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 现阶段,对于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的研究和分析来看,酒店餐饮工作者的构成,主要是包括了服务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厨房管理者以及厨师等。目前,在酒店餐饮行业工作的人员,初中或者以下学历的占24%,高中学历的占71%,大专学历也包括进修的人数占据4.7%,本科学历的占据0.3%。并且对整体工作人来源分析来看,具有社会经验的工作者较多,专业学校毕业或者社会非专业的人员较少。其中,工作者流失效率在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者已经达到了34%,餐厅工作者的流失率为27%,厨房工作者的流失率也已经达到了37%。对人员构成和学历划分而言,餐饮行业是一种传统形式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需要重新看待现阶段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和构成问题是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需要改变整体的人力资源构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酒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资福利较低 在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影响工作者选择因素的就是自身的工资问题。在酒店企业中60%的工作者选择跳槽都是因为自身的工资过低。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酒店实施的工作有不同的需求,以此导致工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是工作者的工资和自身的期待有一定的差异,就会让大部分的工作者转行,以此加大人员的流动性,减少酒店人才的数量。 2.员工素质较低 酒店企业是一项服务较多的工作,以此导致酒店服务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同时酒店企业在人才招聘中设定的要求较低,以此酒店餐饮行业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普遍较低,促使酒店工作者的知识储量和专业能力不断下降,尤其是餐饮行业的服务工作者和客服,一般情况下都是初中、高中,但是大专和本科的专业人才却少的可怜。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酒店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3.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依据。一个完善的企业不但需要有效的管理工作者实施管理,还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来约束着工作者,管理工作中的人才,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依据对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发展而言,大部分酒店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并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促使工作者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工作者进行更好的工作,从而获取完善的绩效考评工作。 4.较高的人员流失概率 依据相关数据分析而言,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工作者流失率在不断地增加,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某城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工作者流失量已经达到了22%到73%,这种问题导致的因素有两种一个是新人的出现,还有一个是优质工作者的跳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若是信任流失,就需要对其人工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有效的方案,例如提升培训工作的力度,并且将各种管理机制变得更富有激励作用,深入工作者的生活进行分析,以此减少人员的流失概率。 5.整体薪酬水平较低 在研究辞职率情况的时候,需要明确工作者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工资水平。结合实际研究分析的数据来看,餐饮工作者的基本工资较低,临时工、学徒的工作就更低,以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工作者找到更高薪酬的企业之后,就会选择离开。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大部分民营酒店的出现,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薪酬管理问题是现阶段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影响问题。 6.厨房的非正式组织 餐饮行业中的厨房系统中具备非常不完善的团体,大都是依据师傅相传,这种形式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性,若是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也具备非常强大的执行能力,其满足传统意义上的酒店企业,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徒弟要想超越师傅的能力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徒弟都不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更不具备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此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 三、改善酒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 1.完善人才招聘制度,优化人才应用过程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和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三大标准进行招聘,其一具有良好的形象,其二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其三有非常强大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后期部门等都是酒店餐饮行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招聘高级管理工作者的时候,需要选择事业心强大,良好的责任心以及协调的能力等,以此来承担职位所具备的压力,促使人才得到有效的应用,提升人才应用的价值。并且,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择原则,并且透明酒店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走进酒店餐饮企业的大门,为酒店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人员的聘用工作需要结合有效的考试、面试、考察等多方面的工作实现,并且对工作者的全面内容进行检查和考试,以此确保酒店企业全体工作者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2.提升对员工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 在选择优质的人才之后,需要依据实际的规定和过程对新来的工作者进行全面化的、有效的培训工作。在酒店行业中,培训工作包含了企业自身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礼仪礼貌等。同时设定有效的培训机制,有助于提升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工作,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酒店在实施培训工作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问题:第一,需要选择酒店中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礼仪态度好等又在的工作者对新员工实施培训工作。第二,培训教师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培训工作的内容,结合简单完善的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结合多样化的形式和教学方案,创新课堂环境,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第三,在结束培训工作后,还要不断的向学员实施培训考核工作,结合实际结果对表现优异的学员实施奖励,以此提升工作者在培训工作中的表现态度,从而提升学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全面发展能力等,这样就为酒店餐饮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平台。 3.不断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 在人才竞争不断加大的市场中,人才聘用是一项双向的工作。人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主要关注两点,一个是薪酬,另一个是社会保障。这就需要在酒店餐饮行业中构建完善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工作者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有安全感,以此激发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酒店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有效的、全面化的保障系统,特别是关注生育、人身、财产、失业等问题的保障。只有保障了这些问题,才有助于员工更好的工作,以此为酒店餐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工作。 4.构建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制度 在酒店餐饮业中构建完善的制度的时候,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并且将其融入到实际考核工作中,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和提升职工薪酬等形式加大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以此为酒店拓展市场,让更多的优质人才融入到实际发展工作中,还可以加大酒店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并且,激励制度的构成也可以提升酒店员工的安全感,以此激发其工作热情,减少人才流失的问题。 5.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工作主要是指高校和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获取发展的道路,依据协议的形式,融合两者的双方资源,将学校的高素质人才纳入到实际企业管理中,依据职位为教学工作和任务,促使高校和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实现彼此的目标,以此达到校企合作的形式,各个酒店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对以往的教学和工作实施创新,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校企合作可以依据淡季工作者的需求量划分人力资源。为了保障酒店餐饮业的有效发展,酒店在人多的时候需要选择更多的人才,加大工作的时间;在淡季的时候减少薪酬、员工等方案,以此保障酒店企业的成本支出,但是较大的变化会为失业员工的心理和经济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促使工作者没有一定的安全感,阻碍其工作的热情。若是工作者没有完善的安全感,难以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工作。第二,关注学生的实习工作,依据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依据酒店企业与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学生在人较多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依据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为主要的资源,从而满足实际酒店发展的需求。第三,依据校企合作的形式,促使酒店更好的完善人才准备工作。高校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时候,是理论结合实践工作获取有效经验的过程中,并且也是酒店企业认识高校专业学生最好的时候,将优质的人才留在自己的企业,以此储备自身的人才库,并且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系统和意义,减少学生适应的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酒店餐饮业中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引导酒店企业建立有效的文化资源,以此为酒店餐饮行业提供有效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经济市场,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酒店的竞争力,促使酒店提升市场竞争力,保障酒店健康的发展,更快的发展。由此可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此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酒店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酒店餐饮行业是一项完善的系统工作,其中包括了对人才的选择、留下、培养等工作,因此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需要构建全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融合现阶段酒店餐饮行业的实际工作,构建完善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优质的人力资源设备和资源为酒店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酒店企业的文化,而优质的文化可以为酒店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大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使其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为酒店企业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作者:李姣施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摘要】国内本土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观念陈旧、效益不佳等诸多管理模式的困境。本文以常州为例通过问卷、访谈、检索等调研对本土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国高星级酒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本土 我国许多酒店在部门设立时也使用了人力资源部这一名称,但是管理实践中却没有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内涵。为充分了解我国本土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常州为例进行相关的抽样调查,对常州大酒店、常州明都大酒店、常州阳光国际大酒店、海洋大酒店、天目湖宾馆等常州本土高星级酒店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92份,占回收问卷的96.84%。同时也对一些酒店管理人员及政府官员进行了访问,了解其对中国本土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从中发现我国本土高星级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我国本土高星级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1、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酒店内最具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酒店增值的目标。因此,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酒店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2、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还包括中级甚至高层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酒店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国外知名酒店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3、仍把员工看成是一种成本一种负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作为一种资源一种投资,企业的“企”无人就“止”。资源是可开发、可挖掘的,投资是有回报的。4、采用刚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被调查的酒店目前大都是实行“控制一行为”强制性或命令权威式手段进行军事化、金字塔式的刚性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世”的挑战,以原来的命令方法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利。同时,信息网络化,改变了过去一项信息逐级下达,上多下少的局面。因此,管理应: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 二、员工素质偏低 我国酒店员工学历普遍偏低。多酒店的员工服务工作缺少主动性,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微笑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开展不起来,原因就是个人修养和文化水平低,员工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对本职工作没有认同感,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导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酒店业员工素质急待提高。 三、员工流动速度过快 据统计,本次受访酒店的去年员工流动率大多在30%左右,有的饭店高达45%。酒店员工的大量流失使得酒店不得不经常进行人才招聘,形成了边招聘,边流失的人才“漏斗”现象。从问卷中分析得出造成这种现象发生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1、招聘考量不科学在招聘过程中,受访酒店大多将员工经验作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忽略了对员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考量,以至于招聘的员工与其职位不符,最终选择放弃、离开,增加了酒店员工流失率。2、薪酬不合理72.3%的受访酒店员工不满意其薪酬机制,导致员工流失。快速度的员工流动使得员工队伍不稳定,加重员工的危机感,进而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也加大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3、酒店文化建设薄弱我国大部分酒店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强烈的文化凝聚力,员工没有积极性,精神上产生巨大压力,最后选择离开原有酒店,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酒店。4、服务行业因素酒店的“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需要进行一线对客服务的部门,对员工的年龄、相貌、性别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客观上造成这部分岗位的员工流动较大,并且酒店职位晋升有一定难度。因此许多酒店员工千方百计寻求机会流向其它行业。 四、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在对受访酒店的人力资源总监访问时,他们普遍谈到不愿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因为:一是由于酒店员工大多是年轻人,教育背景也较为接近,很难公正地确定培养对象;二是花钱让员工工作能力提升,也增强了其流动能力,员工炒酒店的鱿鱼就会导致投资落空;三是酒店需要维持日常运转,各岗位工作时间和班次不同,学习培训的时间受到很多限制。基于以上考虑,很多酒店干脆不再为此操心,只重“使用”而轻“培养”。尤其是重点管理岗位人力不足时,宁愿外聘也不从内部提拔,由于没有学习充电的机会,原有管理者因循守旧,酒店整体管理水平很难依靠个别新成员得到改进,员工服务质量更是无法提高。 五、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 1、注重短期效果及培训形式与数量,忽视长远效果及培训内容与质量。不少酒店出于用人的现实性以及员工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培训上重视短期效果及培训形式与数量,忽视长远效果及培训内容与质量。酒店的培训内容主要突出实用性,对知识性、文化性、素质性培训很少甚至几乎为零,酒店文化等积蓄能量的培训不够重视。2、对实习生、新员工及老员工、管理者等培训对象上在培训需求及培训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由于培训需求分析不够,造成培训内容上的不到位,更缺乏针对性,也就谈不上什么培训效果了。培训对象重点针对前线操作部门,而其他部门培训的机会微乎其微。主要针对基层员工,中高层经理却很少。3、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与手段单一。要解决培训上的问题,必须从总经理开始重视,总经理就是总培训师、培训负责人,对培训要有足够的认识及培训实施能力,才能把培训真正做好、做到位,发挥出培训应有的效果。 六、缺乏科学、公平的考核薪酬福利制度 通过对问卷13至16题的数据分析以及与受访酒店管理者的访谈中,发现被访酒店在人事管理上,未制订一套合理、严谨、完善、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严重挫伤了优秀员工积极性。 七、酒店对员工职业规划缺失 问卷调查中有78.6%的被访员工感觉自己在酒店没有得到鼓励和发展,他们感到其职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和成长的机会,从而产生消极怠工,积极寻找机会跳槽。如果员工的晋升通道漫长而且渺茫,不仅不能激励员工工作热情,还会破坏洒店员工的稳定性,加速员工的流动,进而影响到洒店的服务品质,最终使酒店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作者:施燕丹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漫谈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酒店服务业人力资源培训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随意性大。企业对员工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就酒店业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也就是在入职培训上岗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做得多一些,中、酒店的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就很少,造成在提供对客服务过程中,大部分员工的服务不到位,更谈不上给客人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造成一些高素质、能力强、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疲乏、看不到日新月异大发展,大进步的社会,没有新的技术、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凡此种种,使酒店服务业人力资源培训、需求性问题显得较为突出.2.酒店服务业人力资源年度考核走过程、绩效考核不够科学,甚至有的酒店就直接根本没有考核制度。因考核标准粗,德、能、勤、绩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形成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其次是在单位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酒店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领导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有可能促成员工,只做领导看得到的表面文章,不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也有的只注重人际关系,不钻研业务技能;目前很多酒店对考评结果除单纯用于晋升档案工资外,基本上没用在职务晋升、职务续聘、解聘、调整工作、发放奖金上,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3.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观能动性难于调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单纯依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多方位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准也有所改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技术性人才,仅靠物质激励手段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没有把员工的职业规划与单位的发展联系起来、没有把酒店整体与个人角色联系起来,也没有使企业文化建设与酒店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更没有把职工个人能力与单位提供的职业平台匹配,是很难留住人才,只能成为其他酒店培训人才的摇篮。4.酒店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设滞后,重视程度不够。服务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完成计划任务,劳动人事部门在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调配(人力资源配置)、工资分配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劳动人事部门虽然注入了新的内函---人力资源管理,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部门,大多数人只把这个部门看作是一个服务型的部门,更有人认为是一个安置型部门,原因是这个工作,什么人都可以做,因而淡化了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设,在部门人员配置也有所放松,就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要求不高、出现管理人员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意识不强;有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也从不与熟悉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沟通,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存在。更不明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队伍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的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许多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注入成劳动工资部门,由于部门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原因,目前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事多人少、只顾忙于日常事务的劳资、统计、社会保险、档案等工作,很少涉及到人力资源分析、职业规划、绩效评估和培训、更没有将这些职能与招聘、晋升、培训等有机结合的理念。致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较难真正发挥好其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作用。 二、改进措施 1.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更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作为酒店的管理者必须重视人的价值,同时要尊重每一个酒店员工,酒店经营发展的目标必须能够将所有员工的愿望反映出来,而且还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赞扬和表彰员工。另外,还要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并及时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这样才能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让他们积极努力工作。2.加强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与酒店服务业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对于新的酒店成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让员工逐渐了解并适应日后的工作环境,通过培训,还可以增进与其他员工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因此,只有加强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保证酒店各项工作顺利进行。3.建立激励机制。对于酒店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处于一线的员工,可以给予给员工进行物质奖励,或者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另外,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各项奖惩工作要透明,而且要做到公正与公平,将激励机制的分寸掌握好,并将人员具体工作情况划分明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4.明确员工的工作责任,并做好员工的职业规划。刚刚从事酒店业的员工对工作环境比较陌生,而且不熟悉具体的工作流程,为此,酒店管理人员必须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酒店工作流程,同时酒店还要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为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这样有利于在工作中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并对未来寄予很大的希望。 三、结语 员工是酒店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酒店成功的第一要素。“以酒店的爱心,换取员工的向心。”,酒店管理者首先要爱自己的员工,才能换回员工全心全意地为酒店工作,爱店如爱家,像对待家人一样关爱员工,不但关心他们的生活,更加关心他们的前途。只有关心员工前途的酒店,才会让员工爱店如爱家。有家的感觉,员工就会留下。 作者:计文婷单位: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龙开口水电厂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DEA模型进行效率分析时,指标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指标选择很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不同的行业由于其投入产出的差异,会有着不同的指标体系。为了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时需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简洁性、可比性、可行性等原则。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目标出发,本文选择的产出指标包括营业总收入、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接待顾客总数等四个指标;选择的投入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离职成本四个指标。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获得人力资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包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等内容;开发成本是指企业为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岗位需要而支出的教育培训费用;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人力资源时所支付的包括工资福利、津贴以及社会劳保等在内的费用;离职成本是指企业因辞退职工、职工自动离职、职工离退休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根据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最后形成包括投入和产出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 二、人力资源效率评价 1.评价数据获取通过调查获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酒店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为了使所有数年均为正向指标,通过1-员工离职率进行换算,得到员工稳定率。数据整理后,X1表示招聘费用,X2表示培训费用,X3表示工资福利,X4表示员工总数。Y1表示营业收入,Y2表示员工满意度,Y3表示员工稳定率,Y4表示顾客满意度,Y5表示接待顾客数量。 2.评价结果分析通过MaxDEA5.2计算,得到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目标改进值。其具体结果如表五和表六所示。海南省的总体效率为0.96,技术效率为1,规模报酬递增。香港、澳门总体效率和技术效率都为1,规模报酬不变。广东、福建总体效率都小于1,技术效率为1,规模报酬递增。海南省酒店业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工资福利、员工数量分别减少0.1、0.1、0.8、和0.1个单位,营业收入、员工满意度、员工在职率、顾客满意度、接待顾客的数量可分别提高7.75、1.18、1.20、0.96和48.1个单位。这些数据表明海南省酒店业人力资源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结论及建议 由于员工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工资福利政策不尽合理,加上员工数量配置不科学,海南省酒店业的员工满意度、员工离职率较高,能够有效服务的顾客数量有限,顾客满意度较低,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待提升。由于海南省酒店业具有明显季节性,旺季时,酒店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旺,酒店招聘大量员工和临时工;而在淡季时,客人数量急剧减少,人员需求大降,酒店为节约短期成本又大量裁员或大幅度降薪,从而导致大量员工流失。员工的频繁变动,一方面,增加了酒店的招聘和培训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培训,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能有效服务的顾客数量严重受限,顾客满意度较低。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海南的酒店业从战略高度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减少旅游季节性波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 在需求淡季时,通过加强培训,稳定待遇,留住员工,为旺季提前储备必需的人力资源;在需求旺季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意科学使用各种物质和精神激励政策,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酒店从业人员应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旅游淡季,强化技能培训和学习,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同时,海南酒店业相关职能部门,应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政策制度,引导酒店树立人力资本意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张侨蔡道成单位: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论当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一、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酒店从业人员层次较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为初中、高中学历,大专和本科寥寥无几。由于当前酒店劳动力市场资源相对不足,各大酒店重点争夺一些高学历、年纪轻、酒店从业经验比较丰富的管理型、技能型员工,致使人才频频跳槽,严重影响到酒店服务质量。 (二)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酒店的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都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没有经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估,薪酬的发放随意性强,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当员工发现薪酬与自己预期出现差距时,对其激励不到位,导致许多酒店即使是高薪聘请也因为使用不当而留不住。花了不少的钱,但没有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反而招来员工的种种不满,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三)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地位不高 在引进“人力资源”概念后,传统的人事部门更名为“人力资源部”。但名字的变更并不意味着真正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成立和完善。许多酒店的“人力资源部”只是配备人事经理和办事人员,酒店的高层决策人员丝毫没有介入,所谓的人力资源部基本只是执行招聘和传统的“管人”以及例行的培训等,没有真正参与酒店决策的权力,本应是重中之重的人力资源部在整个酒店中却是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 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完善酒店人力资源计划 酒店要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内外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酒店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使酒店和员工得到长期的利益。在面试时,要让应聘者充分了解所要应聘岗位的工作内容,这有助于酒店选择到更为优秀的员工;其次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合理的定员能帮助酒店充分挖掘劳动潜力,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同时,要优化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结构,变单一性为多样性,使人力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优,促进人力资源系统有效地运行。最后,要鼓励员工内部流动,以增进他们对不同工作的理解,提高协作效率和全面的执行力,并使员工始终处于一种不断进取,努力不懈的动态工作中。 (二)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员工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个人在工作中的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酒店通过员工培训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为自身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酒店的培训应该是一种全员式的培训,酒店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所有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都应参与其中。酒店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让员工由被动转为主动参与,找出员工感兴趣的培训方法,制定与其相符合的培训策略。现代酒店发展要求的是全面型的人才,要在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的基础上,多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酒店要以员工的培训需求为导向,制定与酒店发展相符合的培训计划。 (三)合理制订薪酬体系 酒店员工大量流动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薪酬问题,薪酬是酒店留人的最基本条件,酒店应该确立具有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的薪酬政策,才能保证薪酬政策的公平性。酒店企业内部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现象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薪酬要体现出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只有员工相信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才会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激励员工的作用。企业内员工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体系就是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以员工为中心,根据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实行弹性福利制,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以此提升酒店员工的满意度,加强酒店整体的经营管理效率,增加实际收益。 (四)注重酒店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无形的资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同样是生存发展的必需品,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员工互帮互助,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平台,所以说酒店企业文化建设是酒店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酒店文化管理就是把酒店文化渗透到酒店日常管理当中,用酒店价值观、酒店精神去影响、改变员工的行为,进而塑造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以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酒店文化,并以此为载体,使酒店文化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促进酒店和员工的和谐合作、共同发展。 本文作者:王伟工作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差异思考 【摘要】尽管实行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大多数外方管理的酒店在中国市场上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当中仍然存在问题。正确的认识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提高,是当前外方管理的酒店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外方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酒店业竞争日益成为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日益重要。外方管理的酒店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外方管理的酒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薪酬模式实施困难 个人业绩付薪奖励体系是国外酒店业普遍做法,它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将薪酬奖励与考核结果挂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中国员工却对目前职务和岗位挂钩的薪资模式表示满意。因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正好可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个人业绩付薪体制实施受到了阻碍。而且外方管理的酒店员工对工资待遇信息必须保密,否则处分严厉。 二、由员工素质低引起的服务质量问题 尽管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很快,但与客人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相比,员工素质和技能差距明显。主要原因是学历偏低,外语不熟,对工作没有认同感,缺乏职业修养,由此导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 三、由员工跳槽引起的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外方管理酒店用人制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员工流动率较高,而且流失的多是骨干,尤其是大学生,致使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宁愿要职校生,也不愿要大学生。这对酒店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 四、中方管理人才还不够成熟 很多中方管理者实践经验丰富,但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战略把握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缺少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对东西方制度和文化都有较深理解的高级人才。而且,一部分员工“服洋不服内”,也给中方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带来了障碍。 五、员工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多数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除非有高额的奖金刺激,否则只是服从酒店的安排,这样难免使培训流于形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培训队伍的构成、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计划的安排。符合员工对培训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需求,才能调动积极性,培养合格人才。 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管理中的摩擦 外方管理人员在进行国际委派时虽然会进行跨文化培训,酒店中外方员工关系总体比较和谐,但也存在着一些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问题。 科学的人力资源系统理论假定人生来是勤奋的,员工中蕴藏着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丰富智慧和创新精神。简单的说,酒店留住员工并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动因可以被归纳为:合理的薪酬、有发展力的职业前景、愉快的工作氛围、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酒店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性格特征聘用法” 员工选择不当是导致员工跳槽、人员流失的首要原因,还导致成本上升。因此,选拔员工时,应首先对空缺职位细分,按岗位特点选拔符合其性格要求的员工。此外,要任用那些充满激情、快乐、友善的员工。里兹·卡尔顿酒店集团通过运用此法精心选拔后,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是高效率的,人员流动也明显减少。 (二)把核心能力植入人力资源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 薪酬要与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首先要明确酒店的商业战略,例如,假日酒店集团的商业战略是“提高营业额,使运营成功,重新构建和统一机能,壮大酒店基础,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掘战略优势”。然后对面试中发掘的个人能力进行认证,证实其有助于酒店商业战略的成功。再把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体系相整合,核心能力完全被整合到所有体系中,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评等。最后,以能力为基础制定薪资体系,并将能力体系引入新员工的认识环境中,以明确酒店的期望。假日酒店集团使用能力体系,成功的转变了其海外子公司的企业文化,使人力资源战略与公司战略和薪酬体系保持一致。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酒店应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规划,使其看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招聘时,应选择有潜质并热爱酒店工作的大学生,按其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到部门,给予基层工作锻炼,待达到特定指标并通过评审后提升。这样,通过不断的磨练和培养创造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例如,喜来登酒店承诺给予每位员工平等的录用、发展的机会,不论其种族、肤色、信仰等,始终致力于通过内部晋升来加强员工队伍。而假日集团在美国孟菲斯设假日酒店大学,集团经理们都得在这里进行2至5周的学习。喜来登集团在全球3大洲设有5个培训中心训练中高级管理人员,这样的培训将有助于留住人才、激励人才。 (四)交叉培训 这是员工通过接受额外服务技巧的培训来满足多个岗位需要的方式。它有助于保持人员素质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有效控制成本。一方面,培训带来挑战,也减少了员工长期重复产生的厌烦情绪。另一方面,使员工一专多能,效率大幅提高,从而节约了劳动资本。正如喜达屋酒店集团所认为的,多种技能的发展既使酒店不断地超越宾客的期望,又使员工(下转第23页)(上接第17页)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拓展的事业机会。而马里奥特酒店集团采用交叉培训管理模式后,压缩了30%管理职位,每年的净收益增加了10亿美元,并使员工规模达到了最优化。威斯汀酒店集团实施交叉培训后,高质量的员工队伍和优质的服务已经得到反馈:82%的客人有再度下榻威斯汀的打算,87%的客人准备把威斯汀推荐给他人。 (五)酒店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发展的源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它以价值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是全体职工和企业领导的长期共识。良好的企业文化应具有兼容性、学习性、战略性。就世界知名的成功酒店而言希尔顿酒店集团以“快”字服务著称于世;香港文华大酒店以其“情”字服务成为业届的佼佼者;而喜达屋酒店集团则于2006年4月,投入2亿美元执行一项叫“我们归属”的品牌营造计划,将文化融入品牌。 (六)员工参与 应为员工创造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满足其精神上高层次的需求。当员工与其他人合作一起解决问题时,其社会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员工认识到他们对酒店很重要时,其尊重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员工为自己的贡献而兴奋不已的时候,其自我实现需求得到了满足。酒店通过内部“员工参与”的激励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留住优秀人才。在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启发下,里兹·卡尔顿酒店集团推出“自我导向工作团队”措施,通过授权员工行使原上一级管理人员的权力,为员工营造自由空间,激励并释放他们的潜质,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提高了服务质量。 假日集团的创始人威尔逊先生曾说过: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就没有令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酒店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酒店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酒店业,惟有兼收并蓄、扬长避短,走适合自己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才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正是基于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特别是对居于第三产业中的酒店管理来说,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进入广泛应用的发展阶段,从酒店管理着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问题,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显著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酒店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高新技术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已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将成为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人力资源会计正是基于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特别是对居于第三产业中的酒店业管理来说,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进入广泛应用的发展阶段,从酒店管理着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问题,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显著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源会计概念界定 1人力资源本质及特征。广义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狭义的定义有多种,如: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领域内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等等。本文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人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与其他资源如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则具有无形性、垄断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2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中新的分支,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目前,会计学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尚不统一,主要流行的观点如美国著名人力资源会计学家埃里克·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和报告组织的资源———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程序;我国则有人指出:人力资源会计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管理活动,是会计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分支。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定义为:以货币和中介变量的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价值和效用,为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人力资源的投资信息、维护信息或利用信息等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内涵的探讨 在会计学术界虽然已有部分涉及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但尚未有对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作过系统表述的研究成果。弄清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形成及其本质的一般认识。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酒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记录、计算、分析、控制、考核和反馈各个环节的工作,对酒店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全过程,以货币和非货币的计量形式,将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而形成的大量数据转化为具有综合、连续、系统等特征的信息。从工作内容和程序上看,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个系统,由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两个子系统构成,通过这两个系统的共同作用,来实现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目标。 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来分析,社会实践不仅是其产生的源泉,而且是其逐步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基础。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是酒店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期,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环境的变化促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诞生。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分支,对其进行探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探讨,人力资源与资本、技术和土地一样,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会计学领域是新经济时代的要求。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为获取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财产经管责任的考核评价和经营管理的经济信息,从而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力求更全面的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其产生是酒店管理的客观要求。 2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但其工作程序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认识其基本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酒店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其对资产的依赖程度,由其稀缺程度决定其在契约中的地位。在目前市场的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决定酒店盈亏、发展的是“人”而不是“物”,也就是只有通过酒店人力资源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才能保证酒店的客源和利润。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在酒店契约中不平等的位置,在酒店业充分显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事实。(2)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职能仍然是反映、控制和参与决策。酒店业是一个具有特定业务内容,特定作业规律的行业。酒店以拥有用于接待宾客使用的大量的固定资产为凭借,酒店取得的效益全靠酒店人力资源活劳动的支出。人力资源的因素是酒店成败的关键,而体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服务具有特定的综合性、直接性、不可贮藏性,不确定性等,酒店必须对其人力资源的原状与增减流动情况,通过会计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而控制方式可以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也可以是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控制。在参与决策时,除了注重酒店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人力资源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酒店社会效益,使用人力资源不能只重人的能力,而不讲人的修养。 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领域内一种行业特征相对较强的企业会计。酒店是以为旅客提供服务为主要对象的经营性实体,它的行业特征首先体现在酒店人力资源对顾客的关注和情怀,对酒店的真诚和奉献,酒店的生气、元气、士气都源于此。大的首要目标如高利润和较强的竞争定位的实现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质量水平来增加顾客满意度。其基本程序和方法系统以及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的核算与其他会计有着相近和相似的内容。因此,酒店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承袭传统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外,还应当吸收旅游学、人事管理以及酒店业管理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体系。 三、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对象和任务 1酒店人力资源会计对象。酒店是借助有形的设备、设施、通过提供服务而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单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业由小到大,酒店数量由少到多,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目前,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酒店人力资源获取成本:招聘开支,包括广告费、测评等开支;上岗培训开支;重置成本;其它开支。 (2)酒店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酒店工资报酬、个人福利如住房、伙食、探亲交通等开支等;间接成本,包括集体福利如食堂、娱乐中心等、各种保险、在职培训、公差成本、管理成本、其它开支。 (3)酒店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离职成本;机会成本;其它开支。 上述人力资源投资价值总和可视为人力资源消耗的“补偿价值”,其中一部分是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价值,是可以分摊和逐步转移的“转移价值”。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以此为对象可以通过多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取得帐面资料。除此以外,酒店人力资源通过投资后在其使用中所创造出来的“创新价值”,也就是转移到为客人提供有偿服务绩效的那一部分价值,是酒店人力资源会计重要的核算对象。其中主要有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贡献、决策贡献、所有员工的劳动贡献。综上所述,作为酒店的人力资源,其创造的新价值总是大于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具有服务绩效潜力。目前将人力资源支出列作费用处理是不妥的。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为对象,来对酒店进行管理。通过对酒店人力资源价值运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达到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促进经营发展,提高酒店效益的目的。 2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任务。酒店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工具,是从价值上对酒店经营活动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酒店经营目标,保证酒店在经营活动中得以迅速地进行所需的人力资源的价值运动信息分析,主要体现在:加强酒店人力资源核算;真实、准确地向酒店管理当局提供酒店人力资源资源构成、变动的会计信息;监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对人力资源计划的考核和分析;发挥人力资源会计在提高酒店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此外,预测酒店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也是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任务。 四、酒店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 目前,在对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管理中,酒店人力资源会计主要表现出以下作用。 1人力资源获得方面。酒店人力资源获得包括招聘、选拔、提升等一系列满足酒店目前及预期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在完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之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以酒店员工需求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获得工作预算。人力资源会计可为这种子预算提供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使人力资源在酒店的管理中更实际并具有预见性。例如,酒店人力资源会计提出了用货币衡量人的预期价值的方法,能使招聘、录用、选择及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量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更适合新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 2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酒店为提高人的各种技术技能、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举办的定向培训。酒店业特别注重培训,岗前基本操作培训、在岗技巧培训都是不可少的。但在开发中计算预算时一般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拟议中的酒店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价值;即资本预算,亦即资源分配问题;二是估算拟支出的成本,即成本估算。人力资源会计通过衡量投资而核算人力资源在酒店中的回报率,帮助酒店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公务员之家 3人力资源配置方面。酒店人力资源配置是将人分配到酒店的各岗位上去的过程。在人力资源配置决策中,首先要将合适的人配置到具体岗位,其次在酒店人力资源配置时充分考虑工作效率、人力资源潜能开发、个人满意度这三个变量。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帮助酒店确定人力资源配置法中所含的变量数,并用常用的量度单位来描述这些变量,便于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佳方案。 4人力资源保证方面。为防止酒店人力资源在量和质上的损失,酒店必须经常衡量人力资源的保持状况。目前,酒店业一般根据人员流动率来计算人力资源保持状况。人力资源会计可通过计算重置成本说明人才流失的代价。同时,它还能通过测量和报告有关人才市场状况的某些征兆,提供一种早期预警系统,能在酒店实际出现人才流失之前评估其发展趋势,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持酒店人力资源的效用。 5人力资源利用方面。用价值衡量方法来帮助酒店管理人员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就是通过优化措施提高组织的整体价值。由此出发,工作分析、工作设计、人员选拔、人员配置、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绩效评价以及支持工资报酬等,就不仅仅是一系列工作环节,而是可用以优化人力资源进而改变整个酒店状况的一套管理方法系统。 6人力资源评价与工资报酬管理方面。人力资源会计通过货币计量员工的工作绩效,帮助酒店测算员工对组织的价值,从而确定员工工资报酬。人力资源会计对工资报酬管理具有帮助作用,有利于创造一种珍惜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活力,促进员工自觉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探究:浅谈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与管理 摘要:在我国迈入新世纪以后,公路通车数量迅速的增加,道路桥梁的承载负荷也日趋增大,这对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问题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管理措施;重要性 引言 道路桥梁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快速良险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工程本身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物资能否得到快速的流转,因此,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应当及时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 1、地域性。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生产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的生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由于受到工程所在地区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结构、构造、施工选用的材料和施工方案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2、周期性和重复性。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序一般由下至上为道路的路基、垫层、基层、面层;桥梁每个部位的施工也可以大体分为钢筋的绑扎与焊接、模板和支架的安装与固定、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等。而这些工序基本上都是一步步循环进行的,从而体现了道路桥梁施工的周期性和重复性。 3、高空作业性。一般的桥梁工程都具有形体庞大的特征,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任务的日益增大,各类大型桥梁的施工任务也越来越多,使得桥梁高空作业的特点日趋明显。 4、周期长,耗用资金数额大。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每个工程又受其自身的工艺流程和施工环境的制约,从而导致施工周期长,耗用资金额大。 二、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推进,道路桥梁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以及城市建筑物分布的复杂性,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很多问题的解决没有前车之鉴和好的经验可以依照,因此,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道路桥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它的疏通关系着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交流与合作是否疏通和顺畅。它特有的灵活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也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贯穿于全国的各种地形地貌的建设中,如同人体内的血管,担任着新鲜血液的不断输送,由此可见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性。 但是道路桥梁的建设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桥面裂缝的处理,再就是公路中间夹层的处理,依照目前的现状,道路桥梁的建设不仅需要的是资金上的支持,更需要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的支持。 三、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由始至终都充当着最主要的角色,施工应着力于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要做到让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就不能只注重管理施工的过程,而应当注重对施工人员的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施工人员的各方面素质符合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好整个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应当注重对员工责任心的培养,只有员工具备了重视质量问题的责任心,才能在施工队伍中树立出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才能树立出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第二,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还应当要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让员工能够积极的进行劳动,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自主性。第三,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应当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及专业性考核,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资格认证,并且设立相应的资格薪资制度,激励施工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 2、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工程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当要努力的做好质量把关,以防在设计环节出现差错而造成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缺陷。在桥梁施工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把关环节,应当要积极的推广设计理念,从而为企业迎来质量方面的信誉,对一些高水平的工程,应该在设计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预算,以在设计环节上做好质量保证。同时设立设计工程奖惩制度,邀请知名的专业人士参与设计方案评分,评审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对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嘉奖。在施工图的审查上也应当要选择资历和设计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进行审查,以此全方位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3、道路桥梁建设施工工艺的管理 关于道路桥梁建设施工工艺的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混凝土进行混凝土面板的修补,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其次是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对于水和水泥的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一些级配优良的小石子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间的空隙,还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强度,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与此同时,设计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道路桥梁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在施工材料之前一定要考察好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不能够为了节约成本而不注重现场砂石等材料的配比等,设计人员还要协同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构件的养护工作。最后,就是要注意混凝土模板的强度问题,由于道路桥梁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公路修建,对其稳固性应该由更加高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模板温度的控制以及浇筑时的分层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施工工艺管理上做好养护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强调的是在浇筑腹板的混凝土的同时,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夯实度,设计过程中如果出现支撑架的变形或着加密杆的间隔过大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裂缝, 4、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上,工程质量项目经理应当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谎报质量、胡乱作假、擅离职守等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施工纪律,且提前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应当给予积极的奖励,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注意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及维护,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施工机械需要专业的机械维护人员运用计算机进行维护及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还必须做到日常的跟踪监督工作,以防止机械临时故障得不到解决而影响到施工进程。 5、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监督管理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建设施工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实行的。监理工程师首先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将质量管理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落实到位。然后,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制定监理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制定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最后,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对于所有的工程建设来讲,是最具典型的工程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不仅是我国工程建设当中长时间的一个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所以的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制度,这对于加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相当重要的,也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探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发展速度之快,新的行业、领域不断出现。但不论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工程项目建设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则是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内容做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前言 道路桥梁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各方面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足够重视。随着改革开放时期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兴起,项目管理在我国各行业开始展现勃勃生机。由于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各部门工作的最后体现,为此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1概述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管理的单位、部门、企业,受到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委托,进而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的、科学的管理活动,并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列的服务活动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它分为起始、执行和结束三个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由此可见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只有提高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的社会,不论是企业中的项目管理还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都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和一个施工工程成败的关键部分。在道路桥梁建设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部门和其他施工的工作人员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用少量的投资,创作以利润为目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工期当中,工程施工的项目和施工建设项目的质量二者之间是为了寻求一个最有效果的平衡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提高工程项目在管理控制上的水平,把管理中的内容和企业之间的发展合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进而推进企业公司的快速发展。 3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安全管理、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进度控制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几方面。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真正的认识这些管理内容,区别它们的差异,才能将相关管理措施的原理应用于道路桥梁建设的实践当中。 3.1安全管理 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都是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因此参加工程建设的各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对此提高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有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整个工程建设才能顺利的进行。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是道路桥梁工程两大永恒的主题,工程管理部门应该设置安全管理小组,全面对工程的安全管理从制度上开始落实,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学习,将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和坚持"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牢牢地安放在员工的生产观念中,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计划同时制定、同步实施,有计划的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对于有缺漏的地方及时汇报及时修正,把" 安全法规、安技术、卫生安全" 的安全生产原则全面贯彻到工作之中并要做到在设计时考虑安全因素,在审批时关注安全工作,在施工时做到安全施工,验收及使用期间做到安全检查,对重要危险因素要设立醒目警示标志,对临边、洞口、支架、脚手架、爬梯等关键部位加强安全防护;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天天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合同管理 建设施工合同是指承发包双方为实现建设工程目标,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件。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 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的,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 3.3 质量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情况发生。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合同约定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不得偷工减料,减少返工造成的浪费;对高填土下沉、软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防护工程等质量通病制定预控措施,使主动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反馈等被动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使工程项目质量始终处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控制之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4 进度控制管理 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是将工作内容、工作秩序以及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衔接并按照计划付诸实施,然后再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检查施工进度或者工程进度,一旦出现有偏差,就应该着手进行分析,排除产生偏差的障碍,在不影响总进度的前提下,对原计划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它的最终目标是要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的时间投入使用,及时发挥投资效益。为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必须协调好参建各方的关系,处理参建各方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做好联络、联合、调和工作,搞好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3.5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比如做好施工采购规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外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新材料,使用新开发机械设备等。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公路桥梁的建设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又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综合工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结合桥梁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管理中重要与关键的环节,制定最佳的施工管理方案,为道路桥梁建设的稳步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有利条件和有效方法。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探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不同方法以及措施 摘要:在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的管理部门和其他施工的工作人员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有关的法律规定,用少量的投资,创作以利润为目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工期当中,工程施工的项目和施工建设项目的质量二者之间是为了寻求一个最有效果的的平衡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提高工程项目在管理控制上的水平,把管理中的内容和企业之间的发展合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进而推进企业公司的快速发展。本篇文章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中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些不同方法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措施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国计民生当中的重要关键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对桥梁工程项目管理重视起来,这也是道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在一定的周期内,用科学的工程性理论与观点方式上的表现,实行合理有效的计划、决定、调节和组织,科学的项目管理活动,根据工程项目质量上的要求,在时间、投资的总额和资源的环境条件中,落实工程建设的目标,本篇文章在近些年我国的道路桥梁项目建设管理做出了分析研究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中,在数量的代表上都是有典型性的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当中桥梁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中是重要的来源,道路桥梁项目工程的建设中管理,综合性的利用工程项目管理在实践中的经验和基础的理论,同时会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比较重要的理论性的实行,在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建设的管理上让项目管理逐步的向系统和科学性的方面转化。我们就项目工程建设的企业来说,想要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有系统化的理论性的依据来进行,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是确定了整个项目工程实行的主要的条件,所以,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的社会,不论是企业中的工程项目的管理还是道路工程的建设项目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和一个施工工程的成败的关键部分。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方法 、项目的经理责任制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来讲,工程项目管理采用的责任制是全世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的形式,而这样方法的实行也是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承包商而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经理是通过专业性的资格考试,合格并且注册之后任用的,这就要求承包单位在工程项目经理的责任制上进行解决,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工程项目经理上任以后,就会对工程项目经理进行管理方面的工作。明确的指出工程项目经理岗位的责任,实行考察措施,加强监督管理,进而避免这一问题的再一次的发生。 、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建设上,工程项目中经理是这个工程的中心 工程项目经理的工作是和整个工程中桥梁工程项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在工程项目团队的成员的选择上,只有这样做才会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进一步协调与交流,才会确保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道路桥梁项目建设的管理材料和设备的选择 道路桥梁项目建设是否成功的完成对项目建设材料和劳动力的要求,基于工程施工设备的选择的要求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实行的,但是对项目工程建设来说,劳动力的选择和文化程度的选择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素质的要求上也是相当高的,应该避免那些素质比较低的项目施工工作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施工人员会导致建设施工单位在信誉和形象上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在项目工程的原材料选择上,应该采用没有招标底线方法的进行采购,确保建筑材料有很高的性价比,机械化设施的采用也是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的一部分,高性能的机械化设施对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和进程的速度都是不能忽视的因素,所以,对于机械化设施的选择上,监督管理制度是不能缺少的。 (四)、道路桥梁项目工程建设中对施工人员的约束制度 道路桥梁项目工程的建设对整个项目工程而言,也是非常典型的项目建设,在整体的道路桥梁项目工程施工建设中,应该合理的计划和明确的规定实施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层,和实行调控的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实施方案。所以,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就要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提高,合理有效的制约并且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办法。 三、道路桥梁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一)、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各式的责任制形成是加强整个项目工程管理中的主要的条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和经济的效益是项目工程的主要核心内容,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对项目工程质量的管理应该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工作人员的身上,此时,在责任制度方面上,应该确保明确的制度,当中我们对桥梁工程建设建筑材料和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的接触到项目工程人员的身上,确保各个职位的分工进行。 (二)、做好技术上的存储,技术的存储就是在工程的技术管理中的技术人员,对新兴的技术和新兴的工艺进行培养,对技术方面来讲,技术人员的工作素质也是确保项目工程是否成功的基本条件,不仅可以使工程施工的技术性人员对整个项目工程原材料和工艺的深刻了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 (三)、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检测制度的确立,我们从技术方面来说,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从施工建设中对程序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这时的质量检测制度优势就显现出来,在一定的情况下,这对道路桥梁的项目工程进行质量的检测,也是工程质量达到指标的保证。 (四)、在对项目工程的质量上,项目管理应该对现代化科学技术重视起来,目前,现代化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桥梁的项目工程质量的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达到很高的地位,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当中,应该对道路桥梁的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决定和信息资料的管理,还必须要建立工程质量的管理的信息系统,我们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对道路桥梁建设上是加强工程建设的意义。 总结: 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管理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建设工程的任务,因此,我们要加强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在我国道路基本的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道路的施工中是有成效的,合理有效的道路桥梁项目工程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道路桥梁的实行管理方法,通常可以说需要实践性的经验和长时期的探索才能够达到的。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探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探讨和分析 目前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以及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1)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调拱调坡层的工程质量。针对该层进行施工的时候首先要做好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的把关工作,在施工中要保证该层在有效的宽度内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由此才能保证工程的基层的质量。 (2)在进行基层施工时,必须保证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要尽可能保证减少基层成型,在初压之后要进行人工对其修整,对于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工作必须要做到位,如果出现碾不到的情况,就应让工人用锤等工具将其夯实来保证其质量。 (3)加强对基层的养护工作,在基层施工完毕之后,利用麻袋或者沥青乳液来进行养护。如果无法封闭交通,那么必须要对车辆限重、限速。 (4)做好基层的平整工作,要采用3M的直尺对基层是否平整进行检查。面层在摊铺之前应该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存在泥土杂质的应采取压力水冲刷,由此保证表面清洁无物,最终确保面层的平整度。 2.裂缝的形成 裂缝是所有建筑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一旦建筑出现裂缝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承载力逐渐减弱,并在持续的受力下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最终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对于道路桥梁的建设来说,必须要最大化的避免裂缝的出现,而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其一是水泥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是放置的时间过长导致变形,而影响其质量;其二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骨料的选择上采取就近采挖,而未经过检验就进行施工。 (2)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很多工人都习惯于凭着经验来进行配比,而这种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最终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在浇筑灌浆之前,针对混凝土的振捣存在不足或者过猛的情况,由此就会产生混凝土的结构不均匀、骨料沉陷,而在干膜后会就会产生蜂窝、麻面状等现象。 (4)在浇筑后,混凝土在自干的过程里因为其自身结构不均衡而导致预应力制约而产生裂缝。 3.局部麻面、蜂窝以及气泡现象问题 出现这些现场的原因就是因为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严密性出现问题,严密性降低也就代表了其结构会出现疏松的现象,内部的强度也会降到最低点。而在实际的使用中,其承受力就会大大的减弱,并且出现这些问题还会让混凝土因为被腐蚀而产生一定的损坏,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影响巨大。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 (1)在实际施工中,工人在配比时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上也出现违规操作,并且工人的施工工艺较差,随意性较强。 (2)振捣工作出现问题,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工人的振捣工作不规范并且振捣不均衡,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麻面、蜂窝、水泡等现象;再者在振捣过程中出现骨料下沉的现象,这就容易出现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出现裂缝。 (3)混凝土模出现问题,目前很多混凝土模都会出现加工工艺的精度不够,或者周转次数过多的情况,这就会造成混凝土局部变形或者出现漏洞。而接缝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漏浆就会使骨料的间隙无浆,最终形成蜂窝现象。 桥梁施工的项目控制 1进度控制 依靠工程目标在开工前应针对整个工程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整体计划,在计划中要将道路桥梁工程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确定,并且将其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重点。不仅如此在施工计划中,必须要针对每个阶段都进行计划性的安排,并且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查看施工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2.技术管理 对于道路桥梁的建设来说,其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例如墩身、墩基础等对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并且道路桥梁的建设技术还会受到不同地质、不同气候、不同环境的影响。所以项目部必须要成立一支专门的技术小组,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技术上的难题给予攻破。小组人员要依靠科学、务实的态度进行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解决不同的技术问题,由此保证整个工程的技术方面不会出现问题。 3.质量控制 首先要针对所有人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要求人员将桥梁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效率作为主要任务。其次项目部要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质量检查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来充分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4.安全控制 首先对于所以人员都要明确的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并时刻将这一理念作为行动的标准。其次建立一只安全监督机构,由项目经理和安全负责人组成,针对各种技术都制定出相对的安全措施,并针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针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对策 1.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合理安排人员的作息时间,让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防止出现因过度疲劳而导致的施工意外。一般工程都会采用轮班制,由此可以让工人在长时间工作后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压力和疲劳,保证工程施工中不会出现疲劳而产生的意外。 (2)加强针对人员的培训,因科技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必须要针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由此可以让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机械操作技术,熟悉技术的同时也增强了人员的信心,由此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2.建立规范的施工质量保证制度 (1)建立规范的奖惩制度,有效刺激员工的积极性。项目经理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公平的奖惩制度。并通过奖惩制度针对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弄虚作假、隐瞒真相、擅离职守等行为都必须做出严厉的惩罚;而对于那些认真工作,认真思考的员工给与一定的奖励。只有公平的奖惩制度才能有效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重视机械的维护与保养。对于机械的维护工作必须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并且操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并且给与监督。而在保养上必须要做到细致、谨慎。 3.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首先工地必须要存在一个功能完备的工地实验室,以及专业的人员,由此才能保证桥梁的质量;其次监理部门必须要做好验收工作,必须要依据有关的规定进行检查,在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进行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如若存在问题必须马上改正;最后施工单位必须要保证施工时间,不能出现延误工期的现象。 4.保证施工的环境条件 施工环境对于施工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要将施工环境调整到最好的情况,也就是要保证施工的采光照明、环境问题以及现场环境都处在最佳状态。 结语: 道路桥梁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任何施工单位在看到道路桥梁建设的利润时,更应该看到桥梁的建设对于社会和人民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要做到事事谨慎,最后才能建设出利国利民的桥梁。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探究:浅谈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各种方法以及措施,从而使工程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道路桥梁;交通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要求施工单位运用知识、工具、技能节约成本从而获得最大收益为出发点,在工期、效益和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项目管理重在提高项目管控水平,将项目管理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 l.工程项目的任务划分以及目标确定 对施工单位而言,一项工程包括开工、施工、竣工三个阶段以及缺陷责任期。为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必须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或人,确定工作范围、目标和标准。项目由经理部、协调部、工程部、综合部、安全部等部门组成,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工程部及时收集信息从而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2.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以及综合协调 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就无法使工程顺利进行,在工作中也会走很多的弯路,从而可能会使企业受到无法预估的损失。所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主要内容为:熟悉图纸工程量、合同,熟悉地形、地貌、工期、质量要求等各方面信息,并执行总结一套完整可行的计划书,然后编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旬计划,计划的编排要将计划与实际进度相结合,与自身的生产能力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准之日起就应抓进度管理,确定各种项目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制定进度计划,调整和控制进度的变化,控制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绝不能仅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而应控制影响项目的全部条件的进度。如设计,对外谈判签约,设备、材料采购等等。 4.项目成本管理及成本预测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4.1工、料、费用预测 首先分析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是否包住。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的材料规格的不同,对比实际采用配合比的水泥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它材料费,在混凝土实际操作中要掺一定量的外加剂等。 4.2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 4.3辅助工程费的预测 辅助工程量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例如混凝土拌合站等,也需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好具体实际的预测。 4.4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 大型临时工作费的预测应详细地调查,充分地比选论证,从而确定合理的目标值。 4.5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 小型临时设施费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需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 4.6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有1)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2)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3)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4)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5)对气候的分析。 5.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由承包单位质保系统与监理单位质量控制系统相辅相成,有机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是为保证产品能满足技术设计和有关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情况发生。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文化 摘要:两厢车进入中国以来地位一直很尴尬,而从安全性和实用性上来说两厢车都不低于三厢车,而它始终不能进入主流市场的原因更多的是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问题,就现在而言,两厢车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各大厂商也在极力推出自己的看家两厢车来抢占市场,车市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又一轮洗牌的过程。 关键词:两厢车、安全、中国车市汽车文化论文 两厢车-----不就是三厢车少装个尾巴吗?其实这一“变种说”是对两厢车缺乏了解。追溯起来,两厢车的历史几乎和汽车发展史一样长久。 在21世纪50年代前,两厢车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大众甲壳虫、奥斯丁迷你等两厢车型不仅是汽车史上的里程碑,更是车坛常青树,至今仍备受广大车迷拥戴。上个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令体积小巧、燃油经济性显著的两厢车又重新风靡市场。如今,在巴黎、罗马、汉堡、伦敦这些人口较为稠密、街道相对狭窄的欧洲城市中,两厢车更是大行其道。长期以来,两厢车在国内被认为是配角,主流市场上纵横驰骋的一直是三厢车。但近几年市场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两厢车的销售持续看好。 两厢车自从引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消费者不认可,政府又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着限制,然而最近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真正的两厢车概念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情况下,两厢车的命运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我一直很关注两厢车的发展,在中国出现的两厢车中老一辈的算是奥拓和夏利等底档次的产品,由于那个时期的市场主要由官方车和有钱老板的车来支持,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两厢车是不会被认可的,而在汽车逐渐进入家庭的现在这个时期,更多的老百姓开始成了汽车消费的主力军,而更小巧更经济更环保的汽车概念自然会在这样的一个消费群体中受到青睐;由于最近石油价格疯长,能源问题和油价问题被大多数消费者放在了考虑的范围内,而经济省油的两厢车成了首选也在情理之中;自从政府上台以来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了议事日程,而随着各大城市限制小排量汽车的不合理法规被曝光,政府的一系列相关保护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举措正在酝酿或正在实施。这一切有促使两厢车现在备受关注。 至于说到两厢车的优点,它的实用之处首先是占地面积小,驾驶灵活。车子美长一点在城市里转弯和停车的灵活性都会降低一分,两厢车优势相当明显;其次,两厢车由于没有后背箱,制造时原材料使用少,整车成本低,且整车质量较轻,油耗也会相应的比三厢车低;没有后背箱的两厢车,在转弯时离心力较小,高速转弯时车子不容易发生甩尾,在运动性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在设计这类大两厢车时,厂家一般都把运动性能作为设计的重点;没有后背箱的好处还有,不必在设计车身外形时,牺牲后排乘员的头部空间来照顾整车的流线造型。两厢车充足的后排头部空间,使整车舒适性更高;装载大件物品时,两厢车比三厢车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是大家认同的。 有些人会认为两厢车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毕竟少了个后备箱从后面的撞击必定会直接缓冲到后排乘坐人员身上,这点不可否认,从追尾事故上看三厢车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事情总是两面的:首先,在正常行驶尤其是在城市中行驶的情况下,家用轿车的速度相对于客车和货车来讲是相对较快的,而被从后面的撞击还要达到一定的相对速度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被追尾的车多是静止停放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大雾天遇到交通以外以后的车辆,这种车后排再坐上人的情况就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各国的碰撞试验中很少有测试后面撞击的;其次,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的正面撞击,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两厢车安全,因为车相对轻,惯性小,容易减速和操控;即使以同样的速度撞击,质量小的话撞击能量就小一些.大家可以设想一:BORA和一GOLF同样速度撞墙,肯定是车轻的Golf安全;另外车头部的结实程度如果从一个级别或者说一个平台开发车来的两厢和三厢车应该是一样的,例如凯悦HRV和凯悦或者BORA和一GOLF,这一点是肯定的。 再来谈谈中国的两厢车市场,最早的两厢车在中国是奥拓和夏利,因此现在有些人一谈到两厢车还是总拿夏利做比较,其实那早已是时过境迁的事了。在中国首先出现的主流两厢车市大众的POLO,它真正开启了中国两厢车的大门,无论从营销策划还是广告宣传它都为现在的汽车销售作出了典范,从那时起人们也真正接受了两厢车的概念,POLO的造车工艺在当时应该算是先进,更蕴含着德国车的谨慎原则,更难得的是两厢POLO更是时尚的代名词,它代表着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和崇尚敬业精神,努力工作,但也懂得自我放松的生活品味,然而,POLO的配件和维修业由于其造车工艺的先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这也是现在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POLO的销售举步维艰的原因所在。 真正在中国进入工薪阶层的两厢车还是奇瑞的QQ,它在中国车市可以是和桑塔纳媲美的神话,价格也就是三四万,很受年轻人的喜爱,而由于它可爱的造型更是吸引了无数女性的眼球,它的热销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这款仅为老百姓设计的车来讲,在技术和做工上我们还能要求它怎么样呢?但就我个人看现在的QQ做工上已经和当年刚出道时有了明显改善,我认为这就够了。 另一款主流畅销的两厢车是广州本田的飞度,它无论从工艺上还是外观设计上可以说都是两厢车的一个高峰,连正在酝酿的大众新款POLO在设计上除了那个典型的进气隔栅外其余都酷似两厢飞度,而它的热销自然也在情理当中,据说广州本田的生产线是国内最高效率的生产线,唯一的不足我认为这个档次的车仍采用后轮鼓式制动,对于这样一款外形酷似MPV的车来说未免有些小气。然而和POLO一样在高价位搏杀的两厢车飞度也陷入了销售下滑的低谷中,十月份的销量已经跌破4500辆,看来今年很难实现去年的辉煌了。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目前被期待最多也是年底即将上市的标志206,在经历了307两厢改三厢的尴尬局面以后,此次206几乎原封没动搬到了中国市场,只是内饰上才用了和307同样的色调而已,而从307看标志的造车工艺和态度应该说还是有保障的,据说价格会定在8万左右,也就是说这样一款欧洲主流的两厢车即将在中档两厢车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对雨燕、飞度、骐达、POLO和已经半死不活的GOLF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么降价,要么淘汰,市场将面临又一场混战之中,而我个人认为它的定价将十分贴近9万,去争取飞度的市场,而对于已经下探到5万左右的GOL、乐驰、SPARK和本就底价的QQ、吉利系列等汽车来说基本上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总结中国车市的两厢车品种已经丰富了很多,从低档的吉利系列到GOLF已经覆盖了3万到16万的价格区间,但普遍还不够贴近大众生活,按市场定价而不是按成本定价的现象仍然普遍。现在的政策我认为对两厢车来说十分有利,税收政策的倾斜、保护经济型轿车政策的出台和正在酝酿的燃油税的政策无疑都是为两厢车的推广注入了强心剂,下面就是看各方如何把握时机的问题了。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的运用 1前言 自从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国内的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我国是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大国,而我国的汽车生产商业很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汽车生产商可以将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应用。 2汽车广告文化概述 2.1汽车广告文化的概况 汽车广告是商业文化向汽车营销拓展的产物。汽车广告现在在商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汽车文化是一种价值体系。这种体制的主要活动的参与部分就是汽车相关的公司等。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组成了我们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参与程度很大。现在人的出行离不开汽车,这有也由于交通的便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的出行的要求提高了。而汽车广告也随着汽车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2.2汽车广告文化的特征 2.2.1社会性 现在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已经提高,对生活的追求不仅是“面包和牛奶”,在物质上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同于上一世纪。而汽车是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的,只要你出门就难以避免的开车、打车、坐公交等,所以汽车的生产厂商和广告商就想到了汽车广告,与社会群体共同分享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虽然不是人们主动获取的,但是又有一定的社会性,你难以避免的接受这种文化,这种信息,而且很多的汽车文化是被很多人认可的,其表达的思想、文化、民俗和政治等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汽车文化的社会性使得汽车广告被人们不知不觉的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等[1]。 2.2.2时代性 汽车产业的发展促使汽车广告文化的形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产业也在不断的进步,汽车广告文化也在不断的完善。在不同的时期,汽车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同,汽车广告文化所表达的文化、形式、价值观念和创作等方式也都不同,现在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都比较快,所以汽车文化的更新也很快。但是又有每个时代的发展都不同,都在进步,可能进步的方式和进步的方面有所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所以,文化才具有一定到的时代性。 2.2.3商业性 汽车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商业价值的实现,所谓商业价值就是通过汽车传达一些广告,这也是一种营销模式。主要就是为了宣传和销售,其表现出的商业性很强,这也是汽车文化的重要部分。 2.2.4依附性 汽车是汽车文化表达的一个载体,汽车是信息传播的唯一途径。广告文化的表现离不开广告本身的表达。作为物质的载体,汽车承载着广告文化的理念和价值。汽车广告文化是由于汽车广告才存在的,没有汽车广告,就没有汽车文化。 2.2.5约束性 汽车广告的制作和展现,也要遵守一定的法律规定,行业的要求,而其汽车生产厂商和广告商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定。所以汽车广告的展现也不是随便的,其也要受两方面的约束。 2.3汽车广告文化的内容 2.3.1广告道德 汽车广告在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下,还需要遵守一定的广告道德,广告道德的越是不是强制的,即使没有遵守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制裁,这种道德的限制完全靠人的自觉。但是在人们的心中会有一杆秤,你的做法即使没有制裁,但是会形成人们对你的厌恶,所以企业和经销者还行需要有一定的广告道德。 2.3.2法律法规 法律制度是汽车广告行业正常、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一定的法律制度才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否则就容易出现广告的盗用、对消费者的欺骗等现象的产生,汽车广告的发展一定要有良好的法律机制,这样虽然是一种制约,但是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手段,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方法。 2.3.3价值观念 一个好的汽车广告一定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就是汽车生产商和广告上赋予广告的价值观念、企业的形象和文化等。在汽车广告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企业形象树立的重要方式。 3汽车营销中汽车广告文化的应用 3.1特色主题和创意的融入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只有创意才能成就一个广告。而汽车广告也是一样,汽车广告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意,这种创意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使人们的印象深刻,增大汽车广告的影响力。一个广告创意的好坏就是其吸引人的多少。往往越好的广告吸引的人越多,销售情况也越好。而坏的广告则反之。广告的内容就是广告的主题,而汽车广告的主题都是有关车的性能方面的介绍。如,车的质量、车的价格、车的品牌、车的性能等。每个广告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决定了这个广告面向的人群。所以广告的设计前的主题的确定是广告的关键所在。广告商在这方面应该与汽车的生产商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汽车的特点,汽车面向的人群,汽车最大的优势等等。只有将信息全面的了解,才能写出很符合实际、也更加能流行的广告语。在这方面,广告商业生产厂商一定要明确的沟通。 3.2汽车广告目的性的加强 汽车广告的目的就是通过广告达到销售的目的。这种目的的达成需要生产商和广告商对汽车的品牌和汽车信息的不断的宣传,这样广告的效果才能更高。只有群众了解了这种汽车的信息,才会有购买的欲望,这样销售行为才能达成。汽车广告的都应该以这一活动为基础,进行汽车广告的投放。 3.3汽车广告效果的注重 汽车广告的投放一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的呈现方式不同,汽车广告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经济效果。即汽车广告投放后即产生了效果,群众就开始购买汽车,实现销售。这种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产生的经济效果并不一定很大。二是企业品牌的宣传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比较常见的,很多时候广告的效果并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这是一种长期的效果,可能在汽车广告的宣传中,人们对这个品牌、车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现在不一定需要车辆的购买,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这个品牌,进而形成销售,这种销售是长期的宣传的效果,也是最为常见的。 3.4汽车广告对健康消费观念的引领 现在的人们对环保的概念非常的注重,很多东西的购买都会询问这一问题“环保吗?”。所以,生产商和广告商可以从消费观念的引领上进行广告的设计。在宣传中,也会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4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现在人们是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大,而汽车厂商和广告商在设计汽车的广告语的时候,可以从特色主题和创意、汽车广告目的性、汽车广告效果、汽车广告对健康消费观念扥各方面进行汽车销售,这是一种汽车广告文化,对汽车销售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雯娣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文化论文:专业文化汽车技术论文 一、高职推进文化育人改革应明晰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明晰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指导文化育人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文化核心应该是以“自强不息、创新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大学精神,从这个视角来审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都将以德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文化也应包含其鲜明的职业特色的文化形式,那就是以“职业导向、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规律,这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地方。因此,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应该是“重德尚能,德业并进”,它应被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一脉相承的文化。只有在正确理解高职教育文化基础上推行的文化育人改革才不会偏离轨道,既能坚守教育的本质属性,又能彰显高职的教育特色。 (二)构建和完善高职文化育人的建设机制 高职文化育人的顺利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机制和制度保证。首先应该建立有利于高职文化发展的组织和决策机制,而且要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顶层设计,需要有整合资源以及科学决策的组织统筹;其次应建立为高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咨询机构,以加强高职文化建设规律的研究探索,确保高职文化的科学发展;再次必须建立以师生为主体、以大学精神为内核、以专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最后应建立一整套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高职育人综合评价体系。 (三)文化育人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的核心堡垒作用 学校的人才培养都是以专业为单位予以实施,因此,专业文化的形成及传播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工程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各专业都应该在学校文化育人内涵的整体框架内提炼和总结本专业的专业文化内涵,并在专业教育中予以积极的传播和推进。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一)专业文化的界定 教育界许多学者都对专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各有差异,但反映出的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专业文化应该是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以及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从专业文化应遵从大学基本精神的视角来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毋庸置疑应该传播“追求真理、人文关怀、理性选择、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此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理念。专业自身的文化理念应该包含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准则等多种元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汽车销售、汽车技术服务类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文化主要还是应该包容服务类岗位的人才文化属性。因此,专业文化理念可以高度的概括为“诚信、仁和、坚韧、担当”。首先,“汽车营销人”必须诚信,对企业诚信,对顾客诚信,对社会诚信,这是最起码的职业精神;其次,服务类岗位应该倾听顾客的心声,理解顾客的行为,包容顾客,也就是“汽车营销人”应该具有“仁和”的精神,这也是一种气质的体现;再次,“汽车营销人”在职场上经常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会因为压力而破坏自己设计好的职业规划,阻碍了人生的发展。因此,“汽车营销人”应该体现“坚韧”的精神;最后,“汽车营销人”还应该具有“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勇于担起责任。在上述专业精神背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应是“与人为友、仁爱宽和、挑战自我、激越灵动”。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打造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文化气质 的品牌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在文化育人的改革中,如果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自身都缺乏文化熏陶、文化素养,甚至缺失起码的师德修养,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育人也只是徒劳。育人先育己,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打造具有师德品格、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品牌教师团队。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力,如聘请一些文化大师、名师做一些有关人文方面的专题讲座,多宣传一些身边优秀教师的人文事迹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评价教师考核体系中建立一种机制激励教师的文化育人行为。 (二)形成以专业文化为指引的专业行为准则和标准礼仪体系,约束所有专业学生的行为 1.打造专业的诚信文化,体现“汽车营销人”的诚信。如建立专业学生“诚信评分卡”,内容包含学生的考勤、品德操行、课堂行为等;建立班级“诚信指数观察站”并进行评比;开展“诚信”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业内形成建设诚信文化的氛围。2.严格制定学生的课堂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对学生课堂的着装、用语规范以及尊师态度都应该有规范的标准,并以此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同时还可以评比出“行为礼仪标兵”在宣传栏进行表扬和宣传。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人文素质课程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以岗位需求为依托,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课程体系。但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看,稍显缺失。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调整,开设一些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开设“演讲与口才”“汽车文化”“销售艺术”“中华文明赏析”等系列的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为学生建立整体的科学和正确的方法论提供知识、思维和价值上的帮助。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灵活 调整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及教学组织,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推进专业文化育人只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够融入文化元素,这样大的文化渗透空间应该被充分利用并显现出文化育人的效果。例如,《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就可以融入“汽车文化”“营销艺术”“成功汽车营销人赏析”等专题,传递色彩斑斓的汽车文化和营销文化;《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可以融入“诚信文化”“保险人精神”等精神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操等。 (五)充分利用实训课堂推进职场文化的渗透 首先,在实训课堂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完全引入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文化标准,用职业精神和行为约束规范学生的实训,尽量使学生对职业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者:潘浩单位:广东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文化论文: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设计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传统的汽车文化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却为他们提供了崭新的学习途径。学习内容作为课件的主体部分,其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既是决定《汽车文化》网络课件质量的核心要素,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设计。该文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为中心,以培养和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按照内容选取科学化、构成系统化、组织模块化、形式多样化、呈现层次化和区分特征化的要求,对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设计,力图满足不同层次自主学习者的需要,促进现代汽车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 目前,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已不再是过去交通运输部门的专业工具,而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汽车给人们带来就业和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中私家车车主或驾驶员缺乏对汽车最基本的了解,是造成我国车辆使用寿命短、交通事故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随着汽车的普及,对全民进行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生将是未来拥有车辆的主要成员,在校大学生也有必要对汽车的发展、构造、性能与使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1]。由于社会大众和在校大学生多方面的显著差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文化教育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普及。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以下简称网络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系统,通过交互界面把动态的开放性多媒体教学材料呈现给自主学习者,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使他们能够自由选择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该课件在客户端无需安装和维护,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功能多、可共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媒体多样、交互性强、高度模块化、使用灵活方便、易于维护和升级等特点,既可以助教又可以助学[2]。因此,利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开展《汽车文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获取、处理、运用信息和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适应无边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是其中的主体部分,是《汽车文化》课程学习目标的知识载体,也是学生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课件学习内容本身的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既是决定《汽车文化》网络课件质量的核心要素,又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1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汽车文化》课程学习者在生活阅历、专业背景、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依据建构主义设计学习内容,给学习者创设实际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使其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为中心,以培养和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3]。设计的一切学习内容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进行分析可为学习内容设计提供依据。在《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的设计中,应该对参加网络自学的学习者进行调查,包括他们的职业背景、心理特征、学习风格、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结构等,并建立相关档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便对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开展个性化教学。 2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的基本要求 内容选取科学化[4]。《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应科学选择,首先要足够丰富以满足课程教学和学习者的需要,并且完整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其次要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疑难问题和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内容构成系统化。《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除了内容讲解外,还应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说明、课时进度安排、参考教学资源、答疑资料库、练习题库等,题库应包括所属模块、题型、试题正文、标准答案等字段,题型应包括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内容组织模块化[2]。《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并以有良好导航结构的WEB页面为主。模块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而且要建立起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确保用户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跳转。 内容形式多样化。《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采用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通过文字说明、背景资料支持、配音阐述、重点过程动画表现以及小画面教师讲授录像播放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通俗形象,使受教育者易于掌握,真正学会。 内容呈现层次化[5]。《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每个知识结点取多少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采用较大的知识结点,冗长的篇幅显然对学习不利。因此,在内容呈现设计中应采用分层及逐层递的方法,即在基本层次上采用提纲式,学员可通过浏览提纲,决定是否获取进一步的资料。 内容区分特征化[6]。《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应使用特征在明暗、色彩、大小、形状、序列、位置上的对比将关键性和非关键性教学资源加以区分,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3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方案 《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设计方案严格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确定《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为五大模块(图1)和三个层次(图2),根据不同层次对模块进行组合。初级层次主要针对普通大众,中级层次面向未来可能购车的潜在消费者,高级层次专门为将来可能从事汽车技术或服务的人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 下面以汽车公司与商标知识点为例,说明《汽车文化》网络课件学习内容在构成、组织、形式、呈现、区分方面的设计。该知识点的内容构成见表1,内容组织、呈现和区分见图3。其中蓝色下划线表示该内容有超链接相关的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爱好确定是否点击浏览;黑色表示一般的学习内容,红色表示凯迪拉克品牌的鲜明特点,1 2 3 … 尾页等表示知识点分页显示时的快速导航链接。该知识点内容比较简单、没什么难点,呈现形式主要是文字和图片。 4 结束语 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以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及评价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本文对课件学习内容的框架进行了概要设计,并以汽车公司与商标为例简要介绍了知识点的详细设计,具体内容设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并且,课件制作完成运行后,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使《汽车文化》网络课件满足自主学习者的需要,促进现代汽车文化的发展。 汽车文化论文:寻找汽车城文化基因 这片巍峨矗立的厂房和仪态万方的厂区,一直是长春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就是这个气势磅礴如森林般的工厂,不知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又实现了多少人的梦想。汽车城的故事,就像是一部英雄史诗,这史诗的字里行间皆是“我们学习,我们创新;我们抗争,我们自强”的字句,那是这史诗的灵魂,这该是企业文化。汽车城的文化基因在哪里?在这一钢一铁、一草一木之中,在每个一汽人的血液里。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2007年,刚刚继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徐建一召集一汽下属所有品牌企业的200位高级经理,召开了一次会议一汽第六轮集团战略研讨会。 在此次会议上,徐建一明确提出要举全集团之力搞自主,并提出了一汽集团未来自主品牌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此举被普遍视为徐建一上任以来,打响一汽集团新自主品牌占如各未来走向的第一枪。 在徐建一的主导下,此前,一汽红旗事业部和红旗销售公司一并被撤销,统一归口一汽轿车;在销售模式上,红旗也由过去的直销变为网络销售,并同奔腾并网销售。而在自主品牌发展最为核心的技术路径选择上,徐建一并未拒绝或者否定其前任的思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的目标。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奔腾B50的开发和上市才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这意味着,一汽率先基本完成了自主品牌产品系列和技术布局的全覆盖。 一汽的企业文化在哪里?在一代代掌门人的鞠躬尽瘁、奋勇拼搏里,在辉煌与成就背后,在勇往直前创新的征途上。57年,一汽开创了一段历史,在这部雄伟壮阔的史诗之内,赫然写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小人物的大故事 2001年4月30日,正在青海格尔木服务的解放贸易公司服务部技术员常彦江接到一汽本部电话,一辆解放卡车因为司机迷路,超载陷进河套里,在阿里无人区抛锚,司机已经被困20来天,生命危在旦夕。常彦江立即动身,从格尔木驱车23个小时来到拉萨机场,取到本部空运的备件,然后又带上向导,马不停啼地跑了1700多公里赶到阿里,当找到那位司机时,他已经几天水米未进,奄奄一息。人车得救后,那位司机拉着救命恩人常彦江的手,热泪横流,长跪不起。 一汽解放贵阳服务站夜间值班员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这是凌晨4时5分。敲门的是一位解放车用户,此刻正提着一块坏离合器从动盘向值班员陈述着:他的车坏在了服务站38公里开外的地方,车上装的是用于铺路面的热料,要是没法在早上8点之前送到工地,将会造成上万元的损失。库管员莫艳在睡梦中接到求助电话后,急匆匆地赶往服务站,却不想惟一一块离合器从动盘已被修理工人领走。她立刻联系修理工,可是,已经用了。看到用户几近绝望的神情,她打起精神,带着用户直奔数公里外的一汽配件专卖店。用户拿着所需的配件,激动地连声道谢:“到了一汽服务站,真正感觉像到了家一样!” 一位飞行员从广州的一家经销商那买了一辆宝来,买车自然需要维修和保养以及其他服务,一来而去,经销商跟车主熟络起来,也非常认可经销商的服务质量;不久,车主生了个胖小子,竟给儿子起名“宋宝来”! 自然不是每个汽车人的名字都能为人们所铭记、奉为英雄的,但是企业文化在哪里?就在这些小人物的心中。小人物也有大心愿,他们想要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学习、创新、抗争、自强”,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而电是这千千万万的小人物的精神,凝结成了这部史诗的灵魂――汽车城的文化基因。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文化趣谈 汽车自1886年1月29日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三十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三十多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当我徜徉在国家会展中心、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的2017上海国际车展13个展馆中,欣赏着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知名企业争相登台表演的“车坛盛宴”;感受到本届上海车展人气爆棚、再创新高,规模和含金量都可谓空前而带来的快感;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欣欣向荣和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以及蕴含其中的不断发展的越来越丰富的汽车文化时,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汽车在制造和使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等构成了汽车文化。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为载体并与之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汽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从汽车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都深深打下了文化的烙印。 汽车是流动的风景,带给人们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汽车文化也将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有的魅力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车商的介绍使我深刻认识到汽车文化绝非单单某一方面,它不仅包含极具观赏价值的汽车广告,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感觉,它还包括汽车展览,让我们大饱眼福,包括邮票、车标、老爷车、房车、改装车、影视剧、游戏、车名趣谈、汽车模型、汽车书刊、购车指南、汽车竞赛、汽车电影院、汽车俱乐部、汽车博物馆、汽车与体育、汽车与文艺、汽车与休闲、汽车与教育等等。 历经百年的汽车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汽车历史是一面文明之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变迁兴衰、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追求和人们改造环境的情况。刚刚诞生时期的汽车,是权利、地位和富有的象征,到了流水线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时代,汽车才成为平民大众能够接受的消费品。平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也融入到汽车之中,这为汽车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汽车文化的蕴义丰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含义、宗旨、设计理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对汽车的认识也有差异,比如美国、欧洲、日本,他们的汽车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 因为历史和文化差异,各国名车不尽相同。有人说“在美国的传统中,最大的就是最好的”,此话的确不假。纵观美国名车“卡迪拉克”、“林肯”、“别克”、“道奇”、“雪弗莱”和“福特”等,最显著的特点是既长又宽,像一只扁铁箱似的。美国轿车豪华气派,设备齐全,宽敞舒适,行驶平稳,处处显示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霸气十足;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名车受日本汽车的影响,车身有所减小,可在世界汽车中还是“大个子”。德在世界车市走俏的名牌车有“宝马”、“奔驰”、“大众”、“奥迪”和“保时捷”等,设计追求完美,科技含量较高,讲究严谨,线条挺拔而有力度,给人一种坚固耐用的感觉,海外有开“宝马”坐“奔驰”的说法,足见德国轿车能给人以莫大的享受。英国知名度最高的精品车为“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和“美洲虎”等,英国轿车造型优雅脱俗,充满了绅士贵族风度,表现为复古保守,精贵稀少,很少为迎合时尚而随波逐流,车身设计别具一格,甚至有些怪诞。 在全球闻名遐迩,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优雅别致、线条简练、极富动感的法国“雪铁龙”;有精巧灵活、充满活力、世界“跑车之乡”美称的意大利“法拉利”、“林宝坚尼”和“玛莎拉蒂”等名牌跑车;有以美观、实用、价廉而著称于世的日本名牌车有“凌志”、“皇冠”、“公爵”、“蓝鸟”、“雅阁”和“三菱”等等。 前不久刚从美国旅游归来的儿子告诉我,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有着深厚悠久的汽车文化历史,有着影响全球的三大汽车品牌,有着最为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汽车渗透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坐在车里享受看电影乐趣的汽车电影院,到专为司机们设计的麦当劳餐厅“汽车穿梭窗口”;从遍布美国的汽车旅馆,到专门为房车设置的露营地,汽车是现代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确实,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伙伴、家人,或者就是自己最钟爱的一个情人。美国是一个坐在汽车上的国家,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汽车的美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对老中青很多美国人来说,汽车更是人生成长的一个标志,至少许多人第一次销魂就在车上度过。尽管美国车很多,但在许多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严重。一则是因为科学的道路规划和路标设计,比如在华盛顿,一些要道,上班高峰时进城道路4车道,出城道路3车道下班高峰时,隔离栏挪位,出城4道,进城3道,以此疏导交通。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相对严谨的交通意识,面对行人,即使是闯红灯的行人,美国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因为虽然道路是汽车的道路,但在美国,行人拥有第一行路权,在人与汽车争路的时候,永远是行人第一;如果有汽车不顾行人而继续前行,则会遭到周边司机和行人的共同鄙视。 没有文化的商业没有前途,没有文化的商人缺少品位,没有文化的商品则不会有市场。于是,汽车有了文化:汽车,这个由上万个零件组合的机电产品,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谐地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绽放出绚丽的文化光芒。汽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再说,有汽车就有车迷,就有典雅庄重的名车、精美的汽车模型、别致的汽车匙扣、亮丽的汽车服饰、惹眼的汽车杂志,还有汽车打火机、T恤衫等汽车礼品,这些,都是车迷们的最爱。 汽车自诞生伊始,就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它的高速性、机动性大大加快了人类改变自然、改变社会的步伐,人类也已经离不开汽车了。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已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2009-2010年,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新车销售国,年产销汽车达1800多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保持世界第一,平均每月突破15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超过1900万辆;预计到2020年产量将达到4000万辆。当一种消费品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时,它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汽车也不例外,因此汽车文化应运而生。 “城市新名片・繁荣新见证”的上海国际车展精彩纷呈,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可谓春花芳菲开千枝。新车型、新技术、新面孔层出不穷,从中也折射出汽车文化的很多新内涵、新拓展。比如说,上汽集团提出“爱上汽车,畅行天下”的主题文化,表示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我还看到一家汽车公司提出了企业的最高价值: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开创一片美好的蓝天;企业精神是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企业宗旨是:追求卓越品质,共创幸福生活;企业理念是“三个满意”:靠完美的汽车开辟美好的生活让顾客满意;用精细的管理创造最好的回报让股东满意;以舒适的现场提供最好的环境让员工们满意;质量方针是:让顾客享受超值,抓质量命脉,促持续改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核心价值是:引领潮流,品位睿智。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上海车展,描绘出自由出行的美好蓝图。无法否认,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更为舒适、便捷、安全、绿色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汽车文化论文:当前开展中国汽车产业文化史研究的必要性 一、“汽车文化史”研究背景 1.文化是国家及产业“软实力”的体现 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我们的汽车产业在近十多年间取得了L足进步,但我们的汽车文化相对落后,这与我们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身份不符。因此,亟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汽车文化的繁荣 我国汽车产业相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起步晚,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近些年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但都面临着一个向上走的问题,而且普遍头顶一块“天花板”。关于这个“天花板”是什么,业界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看法是这个“天花板”就是文化支撑。没有文化支撑,自主品牌始终会在低端徘徊,只有突破了这个“天花板”,我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汽车文化不仅涉及汽车制造和消费,还包括交通、能源、环境等内容。剖析并解决制约汽车发展的这些重大问题,在当前尤为迫切,这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路上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 3.加强汽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是解决汽车社会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私人汽车市场,自2002年开始呈现“井喷”态势。在本世纪最初的15年里,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几乎扩大了10倍。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并进入了“汽车社会”。在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开始显现。从宏观层面看: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已严重制约现代社会发展;从中观层面看:非法改装,地下赛车,乱停乱放,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空白等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靠技术进步和政府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公众中普及积极健康的汽车文化,最终形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4.中国汽车文化发育尚不成熟,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始终对技术有一种过度的“痴迷”,而忽略了文化的建设,总是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一切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造成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上进步“神速”,而汽车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我们现在进行的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是在补以前拉下的课、还以前欠下的债。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依然大有可为,而且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为汽车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 5.产业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缺失对“产业人”的培养十分不利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产业人”的贡献。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有文化、有理想、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新一代“汽车产业人”来完成。而汽车产业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缺位严重影响新一代“汽车产业人”、“汽车职业人”的培养和造就,对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找到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认知产业文化的呈现方式,找到一条能够让学生有效体验和践行产业文化的教育路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汽车文化史”研究现状 1.汽车文化类书籍和文献“重技术、轻文化” 目前市面上发行的汽车文化类图书及职业院校教材,多以技术类书籍的面目出现。内容以介绍汽车文化的技术层面问题为主,很少从文化层面,尤其是很少从产业文化层面介绍汽车文化。在各职业院校,汽车文化相关课程,多被定位为丰富学生知识、感性认识专业,而很少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定位此类课程。 2.汽车文化类书籍和文献中以西方汽车文化为主体 这个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的原因,毕竟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比较短,汽车文化兴起的历史更短,但也与国内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关系。这正是我们这个课题需要填补的空白。 三、“汽车文化史”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构建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并能兼顾长远的理论体系,通过开发一系列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将汽车文化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广泛传播,最终实现对全社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研究内容 包含体系研究、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等四个部分: 体系研究:通过对西方国家100多年的汽车产业发展史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特点,构建中国汽车产业文化史的体系,并编写中国汽车产业文化简史。 课程开发:依据上述体系研究成果,开发出适合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汽车文化类课程及教材。 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检验上述课程和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等,对不足之处加以修正。 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进一步开发以上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更富现代感的手段,一方面可向社会大众更广泛的传播汽车文化,营造更为良性的“汽车社会”氛围。 四、“汽车文化史”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出汽车文化史的起源及发展线索,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 2.比较分析 通过比对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的汽车文化史,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和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文化史研究提供参考。 3.实地调研 通过参观博物馆、走访企业、访问当事人等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 4.教学实验 对开发的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科学、严谨的教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研究团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职业教育研究所,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六、研究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期两年。 第一阶段: 2015年3-4月,查阅资料;准备子课题开题报告。 2015年5月下旬,参加课题开题会,汇报和修改开题报告。 2015年6月底,完成汽车文化简史编写大纲。 2015年6月底-12月,编写完成汽车文化简史初稿。 第二阶段: 2016年1月底,完成汽车文化简史初稿审定并准备出版。教学实验组工作启动,研究确定实验方案、组织教师培训等。 2016年3-7月,进行汽车文化史教学实验。 2016年8-10月,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总研究报告。 2016年12月初,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七、“汽车文化史”研究成果 本课题旨在系统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文化脉络,挖掘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民族精神特别是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精神,总结与升华行业规范、职业伦理等;并以此教育、影响、熏陶职业院校学生,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提高他们的汽车产业文化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本课题拟通过整合汽车行业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在系统梳理研究汽车文化史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文化史框架和职业院校汽车产业文化史教育的课程和实施方案。 汽车文化论文:十年前谈市场十年后谈智能啥时谈汽车文化 “两会”结束时,就是京城百花盛开的时候了。 偶尔翻了一下十年前“两会”关注汽车的话题,那时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北京老百姓关注的是还有啥新车型会在奥运前开卖,买普通轿车,还是SUV,还有就是北京奥运期间要实行单双号,是否要购买第二辆车……专家则是关注民族汽车工业,担心国产汽车会被国外工业击垮,担心中国会成为第二个巴西……但是,谁也没有谈到怎样提高汽车文化。 十年后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产能过剩、大城市限购、交通拥堵、尾气污染、新能源骗局频发……今年“两会”关于汽车的关键词是:智能汽车。至于新能源车嘛,要规范成“清洁能源车”。总之,现在明白人是越来越多了,套路不好玩了。这也许是有汽车文化的一大表现。 有人说,汽车文化是个很大的概念,在一些大学的汽车专业里,汽车文化甚至是一门必修课。但汽车文化其实很简单:从你选购那天就开始了,比如是买A级车,还是C级车?日本车肯定不考虑了,那韩国车也不会买了吧?有人说,汽车要增加,或减少一些部件才算玩改装了,其实,你在车身上贴一张贴纸就算有文化了。十多年前,美国很多人会在前后保险杠上贴贴纸,一是可以遮挡小擦伤,二是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是花钱最少的改装哦),被称为“Bumper文化”。几年前去欧洲旅游的人会发现车尾贴着:GB(英国)、D(德国)、F(法国)、S(瑞典)的贴纸,其实那都是欧盟组建之前的产物。那时,尽管有国界,但有些欧洲国家之间有小联盟,过境是不需要检查的。现在反而很多车身上贴的是“E(欧盟)”,但车主可能是来自俄罗斯的。 车贴文化也是很自然地进入中国。酷爱赛车运动的,车身上有著名F1赛道的贴纸、WRC的拉花,但我看到一辆国aSUV后窗玻璃贴着日本秋明山线路的贴纸,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国内的车贴也反映政治气候,比如很多日系车上都贴着:钓鱼岛是中国的!(那是五年前的痕迹)如今我在想,韩系车主要贴点啥? 路上的车多了,路怒族也多了起来,最近我看到这样的车贴:关上你的远光灯,傻X! 中国的车多了,但汽车文化没有长进,反而是落后了。不管何时都开着远光灯的,除非被抓现行,被晃的车主也是无可奈何。有个地方的交警让开远光灯的司机坐在灯前自己感受,不过马上有人指出:这不合法。其实,对这种无汽车文化的人,就是用车贴骂,也不是办法,为何中国就不会用法律手段逼这些人懂汽车文化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同意智能汽车这个概念了,要开着这种车是否变线加塞就会被拒,不该开远光时是否就打不开……没文化的车主被有文化的车给治了,好像还挺符合国情的。 转眼之间,《汽车之友一冲程》已经发行第四期了。2017年,汽车之友下半刊的升级,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耳目一新。其实,“冲女郎”只是我们想丰富一下读者的汽车文化,但后市场和赛车运动内容才是让你提升汽车文化的必读物。 本期你可以读到奔驰、宝马和本田的改装案例,还能跟我们的记者体验保时捷的冰雪试驾。汽车运动方面,除了一年一度的泛珠春季赛,还能看到我对金港达人老叶的专访。 春天来了,汽车文化的春天也来不? 汽车文化论文: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汽车文化建设与实践 摘 要:互联网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汽车文化借助网络媒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网络汽车文化异军突起,高等院校的汽车文化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通过阐述汽车文化建设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网络时代下汽车文化发展的营销优势,探究互联网时代下汽车文化建设的营销策略,以期为高等院校的汽车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文化;现状;营销;策略 引言 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十分的不稳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汽车文化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是人与汽车之间的发展关系,汽车作为“第一商品”越来越受到网络多媒体的关注与重视。网络多媒体的出现,成为汽车文化传播与销售的主要途径,汽车文化借助网络多媒体,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互联网汽车文化建设的特征 第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传播速度在文化传播方面远远超过其他的传播手段,网络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这一宣传平台,汽车公司也开始在互联网创建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的官方网站平台,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化,通过互联网获取汽车信息资源是汽车企业的首选。据相关资料显示,汽车网站每天的浏览人数都会突破百万,与传统的汽车媒体相比存在很大的优势,消费水平及文化程度较高的消费者是互联网的主要人群。 第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个人的文化互动空间和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和同步性,电子公告牌、博客、微博、汽车论坛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的网络空间,这些形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广泛,关于汽车使用的原创文章、新车的试车报告、汽车网站的链接分享、汽车公司关于产品资料信息、使用者评论等信息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这样网络宣传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对汽车信息的了解,加强了汽车文化的互动性。 第三,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覆盖率广、受众群体多、传播效率高、信息资源容量大、互动性强、花费成本低、试听效果好、可以随时自行等优势。同时,网络汽车文化在设计时遵循美学特征,突出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及艺术性,汽车企业网站在官方平台上传大量各种车型的图片及信息,进而加强对人们的视觉冲击效果,展示汽车的独特创意和功能性需求。 第四,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更具时尚色彩。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网络汽车文化呈现出流行、快速、多变等特征,网络汽车文化具有时尚色彩,主要表现在对新款车型的设计、汽车衍生品、汽车装饰及汽车美容等方面,汽车更新速度和流行速度快,采用动感流线设计,将一些时尚浪漫、流行元素赋予到汽车外形设计中,汽车的色彩上以实用、速度、空间、庄重、高雅等流行元素作为主题设计。 二、汽车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由盲目消费过渡到理性消费。过去,人们了解汽车产品的渠道比较狭窄,导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使汽车市场价格攀比严重。现在,随着汽车营销模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消费观念由盲目消费逐渐转变为理性消费,销售者的消费心理越来越成熟。但是,目前的汽车行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价格攀比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第二,汽车市场混乱导致汽车行业的经济利益越来越低。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还比较缓慢,汽车行业的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善,汽车体制的规划也不够完整,导致汽车市场混乱,汽车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小型的汽车公司开始模仿汽车类型,汽车企业不能及时地制定创新策略,使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汽车行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汽车生产厂家对消费者需求的忽视,使汽车企业发展缓慢。汽车的营销渠道以汽车厂家为主,汽车经销商的营销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营销技巧和营销水平还比较不成熟。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只是一味地进行产品资料的讲解,单项交流的销售模式忽视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使企业不能针对消费人群的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进,进而导致汽车企业发展缓慢。 第四,汽车的营销对象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我国,汽车的营销对象大多数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城乡的消费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汽车销售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汽车市场还有一定的开发空间。 三、互联网时代汽车文化发展的营销优势 互联网时代汽车文化不但具有宣传作用,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挖掘商机。互联网时代,汽车企业在营销方面存在以下椎阌攀疲 第一,有利于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受互联网文化的冲击,汽车的消费观念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得以体现,将互联网文化与汽车消费理念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汽车消费文化,使汽车文化的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进一步推进消费群体对汽车产品的消费。 第二,有利于扩大传播汽车营销信息。互联网文化的科技性、先进性、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特点,使汽车信息资源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不受种族、地域、国度的限制,尤其是汽车是全球性商品,只要消费者愿意为其消费,不管哪个国家生产的汽车产品都是消费者的消费对象。网络文化是自由的、开放的、可分享的,网络文化的全球化特点使汽车的品牌形象和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极大地拓展了汽车的营销市场和影响力。 第三,加强了消费者与汽车营销的互动与认知。网络文化具有无限的开放空间,汽车企业的销售情况在网络环境中可以随意地传播、互转、评论、褒贬,人们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加强消费者与汽车营销人员的互动、消费者与体验者之间的互动、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汽车企业及时了解大众消费者的需求,也利于大众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度。 第四,汽车文化传播呈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是经济成本低、传播速度快,是汽车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汽车文化传播过程中经济成本花费高、传播速度慢、传播效果可见一斑,网络文化应用在汽车文化传播中,将汽车信息资源迅速的传播至各个领域。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快捷性、系统性、全面性、动态性等传播特点,汽车企业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借助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展示汽车企业的品牌优势。因此,现在很多汽车企业开始重视网络文化中汽车的营销价值,并将其作为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 四、互联网时代汽车文化发展的营销策略 第一,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手段。互联网时代网络搜索引擎手段可以及时、快速、精准地进行信息搜索,汽车企业应该着重加强对这项功能的重视,充分发挥搜索引擎手段的作用,通过与引擎机构合作,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汽车的销售范围和销售渠道。目前,国内的大型的搜索引擎机构有百度、搜狗、好搜、易搜、有道等,国外的大型搜索引擎机构有雅虎、谷歌、必应、Goo等,汽车企业要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同时还要加强与商业引擎的合作,如阿里巴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各种网络资源,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促进汽车文化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 第二,利用网络优势开发消费者需求。汽车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加强消费者对汽车企业的认可和了解,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感。这样在了解消费者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相关产品的推荐,对消费者的疑问认真、耐心、全面地进行解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售前及售后消费者服务满意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服务基础。 第三,建立汽车网络服务体系。组织各大汽车企业建立汽车网络服务体系,加汽车行业在网络市场中的互动与交流,一方面可以实现汽车行业客户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进行汽车品牌信息的展示。同时,汽车网络服务体系的建立,还能营造专业化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进而提升汽车行业在市场的影响力。 第四,建立专业的汽车网络销售、咨询与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时代下的汽车文化建设要不断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同时遵循汽车营销理念,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维护客户资源信息,加强潜在客户的开发和消费客户的回访,建立汽车企业网络销售、咨询与服务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巩固网络汽车市场。 第五,加强网络营销手段的开发。网络环境下,应根据互联网文化的发展特性,有针对性地对消费人群进行营销。汽车企业应该加强网络营销手段的开发,通过汽车专题报告、汽车宣传片、汽车专家访谈、汽车网络游戏开发、汽车电邮等网络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以多样化的网络宣传方式展示汽车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硬件优势,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升汽车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文化建设在营销模式上有着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充分了解汽车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研究与分析网络环境下汽车企业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汽车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汽车文化论文:浅谈汽车文化之车展 在现实生活中,汽车文化及其相关的一系列现象也在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汽车展览会应该是最能体现汽车文化的现象,它带来的许多新车型、汽车展会风格和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汽车工业跳动的脉搏。 义乌第八届汽车文化节(汽车展览会),服务人员介绍,它始创于2007年,是以文化为主线,采用静态展示、动态体验、娱乐互动、知识普及等多种形式集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文化活动,让大家在购车之余能了解和感受除了汽车本身以外更多的文化气息。经过这些年的培育,随着汽车厂方标准展具投入的增加,规模也随着扩大,目前已成为浙中地区最大规模的汽车展。本届车展让我大开眼界,不仅世界豪车巨头法拉利、玛莎拉蒂、劳斯莱斯、保时捷、凯迪拉克、路虎、英菲尼迪、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个不落,合资大腕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亦悉数到场,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力帆等也以强大的阵容展示品牌实力。现场活动丰富多彩,美女模特、劲歌热舞、抽奖、有奖问答、新车等等让大家在赏车购车之余也享受到了游玩之趣。展会上除了各种车型、品牌让我大饱眼福之外,主办方对于著名车种历史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汽车文化独特的魅力,每一个小小的标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想,驰名全球的五大车展也早已走过卖车阶段,而今多是交流技术、传递汽车文化,现如今车展真正的意义,除了挑选和购买汽车、一圆自己的“汽车梦”之外,还要让大家来感受汽车文明和汽车文化。 车展显示了汽车工业、汽车文化的繁荣发展与蓬勃生命力,但是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它总是有利有弊的,汽车文化也是一样。我们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承受着汽车社会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安全、不文明用车等负面影响。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无时无刻不在污染着我们呼吸的空气,汽车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汽车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财产。走在大街上,最让行人苦恼的应该就是汽车尾气和鸣笛问题了,我想,尾气问题只能靠新能源开发来解决,鸣喇叭则要求司机素质、交规硬性规定来控制。暑假理论考培训时,看了不少关于交通事故的短片,我深有感触,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原本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的,却有不少人因它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这并非汽车存在的初衷。文明用车是汽车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平时见到的不文明用车的现象实在不少,我们的教练一直非常调“车德”的问题,司机、行人素质提高了,交通井然有序,我国的事故就会少一些。我认为只有建立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人类才能更好地享受汽车文明,才能更快实现人车和平共处,达到“人车合一”的理想境界。 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文化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汽车强国之路将势不可挡,我们也终将走进真正的汽车时代! 汽车文化论文:军校汽车文化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军校教育目的、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特殊性,探索军校汽车文化有效教学的策略。提出四个策略:把握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以校本为原则构建教学理念,以素质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在这四个策略的规范下,军校汽车文化教学体现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 关键词: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有效教学;校本;策略 0 引言 有效教学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标准条件”[1],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指“可以在教学实施中推广的研究成果或结论”[1]。教育目的不同,有效教学的涵义和评价标准也会随之变化[1]。随着汽车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普及,我国已经从整体上逐渐进入汽车社会,地方高校汽车文化教学成为“普及汽车文化的有效手段、引导广大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提升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2]。在社会和汽车工业发展背景下,军人生活中与汽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由于军用车辆装备增多,军人在工作中涉及汽车的机会也增多了。为此,军事交通学院从2013年开始推出汽车文化选修课,并针对军校教育目的、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特殊性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 1 把握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 汽车文化选修课作为全院公共选修课,选课学员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不同年级,包括士兵学员和青年学员以及有地方院校学习经历的学员。通过对数百名学员的调查和了解,发现每次选课学员总体情况虽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但是有一些共同点,例如,普遍喜欢汽车但是感情不深厚、不稳定,没有把对汽车自发的、外在的情感转化为促进专业学习的自觉的、内在的动力;不清楚安全出行、文明交通的社会背景和必要性,对当前道路交通中出现的问题动辄成为社会热点缺乏深刻的思考;学习过专业课的学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程度地被课程与学科所分割,没有内化为自身的岗位任职素质;等等。 进行有效教学,首先要在了解学员总体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下的交流,尽快掌握本次x课学员的具体特点,根据学员专业、年级、经历等方面决定的学习基础,明确选课学员总体的学习需求,依此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并把具有代表性的学员个体的学习需求融入课外任务中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实现差异化教学。 2 以校本为原则构建教学理念 汽车文化选修课是具有专业性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地方高校的教学成功经验表明,结合本校优势特色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应该符合军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那就要以校本为原则,即从“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3]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理念。 军事交通学院军事交通运输特色明显,近年来更加突出“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实战”的教学导向,强调教学“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大力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加快向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的转型。基于该院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等科研成果和汽车运输勤务等特色教学内容,在军队和院校改革背景下,构建“要求为依据,素质为核心”的指导性教学理念,明确“教什么”的问题。 军校学员自由活动时间少,接触互联网机会少,组织很多课外活动的难度大,不像地方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竞赛活动或社会实践更深刻地理解汽车文化,但是他们同样渴望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希望了解部队岗位需求。基于军校特殊教学环境,考虑军校学员与地方高校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别,构建“课堂为阵地,媒体为前哨”的方向性教学理念,明确“在哪里教”的问题。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课学员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其中不乏汽车爱好者甚至“发烧友”、汽车游戏高手、驾驶技能高超的汽车兵,也有的几乎为零基础;有高中毕业入学的学员,有经历过部队历练的学员,有曾就读于其他学校的学员;有的学员具备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有的学员即将学习汽车专业课程,还有的学员没有机会学习汽车专业课程。同一课堂的学员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期望不同,传统的讲授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目标。基于选课学员专业、年级、经历的多样性,针对由此带来的多元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构建“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执行性教学理念,明确“怎么教”的问题。 3 以素|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 学员的汽车文化素质指他们在参与社会中汽车相关活动特别是道路交通所应具有的汽车社会公民文化素质,今后在与军车相关的任职岗位上所应具备的汽车军事运用素质,作为学员在专业学习特别是汽车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所应具有的稳定的学习动力、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会出现因为学员学习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而导致学员个体学习目标难实现、课堂教学难组织的实际问题,进而导致事实上的无效教学。以素质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是把对学员的汽车文化素质要求进行解构,具体化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专业学习自主意识、岗位任职实战意识三个方面,学员在三个方面意识的现实基础与课程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体现了他们的学习需求,选取适当的实例作为载体,突出“军味”和“特色”,把适于大多数学员学习的汽车安全文化、汽车及其技术发展和汽车军事运用三方面内容的具体知识点融于实例中。尽可能避免重复其他课程中的知识性或技能性内容,力求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选修课不受学科体系限制的优势。同时,挖掘本院教学科研特色优势中蕴涵的汽车文化资源,提高实例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4 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 汽车文化选修课主体教学方法为传统的讲授法,通过来源广泛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激活课堂,实现高效率的教学。但是也通过课外任务的布置和引导等方式鼓励、指导学员充分利用内容日益丰富的校园网和更加宽松的互联网上网环境,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更多汽车文化知识,了解更多汽车文化资源。在专业知识的引入方式和讲授角度以及课堂研讨交流的组织、课外任务的布置与评价方面体现教员主导作用,在教员给各类型学员提供的课内研讨发言和课外任务中体现学员主体地位。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除了课堂教学组织中的研讨交流,还公布教员联系方式便于有交流意向和需求的学员课下交流,讨论对于汽车及相关问题的看法,讨论关于汽车的困惑。对于因遭遇交通事故等原因对汽车专业学习存在恐惧、厌恶等不良情感的学员进行疏导和鼓励,对在课堂上精神不振的学员询问情况,对生病、身体不舒服的进行关心,对因体能训练、执行任务等导致疲惫的加油鼓劲。 第二是鼓励学员参与教学。在课堂上为对汽车感兴趣而且了解较多的学员提供展示的时间,对课外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学员提出表扬和奖励,以带动其他大部分学员的学习。加强课外任务的分工与合作引导,目前课外任务已经从单纯的个人提交结课论文,发展为需要自发结成小组或教员指定分组的协作完成的综合性任务,布置的任务力求有趣而又要求对汽车有一定理解,要求各组自己协调分工共同完成并保证每名学员都有具体任务。 第三是尊重学员个体差异。随着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修课从以地方汽车文化教材加军车介绍的内容逐渐向校本教学内容过渡,实现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向素质要求体系的过渡。在教员的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员对汽车文化的理解、改变学员在汽车文化观念上的缺失、错误和偏差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在学员的课后学习中,以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主。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使不同基础的学员都乐于学、都有收获。 虽然对于上百人的选修课,关注到学员个体并不容易,但是由于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修课已成为广受欢迎的一门课,学员选课踊跃,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较开课之初明显提高,学员以各种借口缺课和在课上心不在焉隐性逃课的现象明显减少,课堂教学的学员参与率由10%提高到了80%,课外任务的完成率由40%提高到90%。 5 结束语 根据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文化选修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把握学员特点和学习需求、以校本为原则构建教学理念、以素质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以学员为中心实施教学四个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分析学员的基础上,遵循校本教学理念,以素质共同需求为目标、以实例为知识和技能载体规划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的参与程度,会比较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对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的有效组织和引导,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一致性与学员个体差异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四个策略的规范下,军校汽车文化教学体现出了面向全体学员、加强学员与教员互动、学员相互合作、积极学习等有效教学的特征。 汽车文化论文:对军校汽车文化课程目标的探索 摘要: 汽车文化选修课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在具体化为教学目标并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用于实际教学情况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理论支撑、现实需要两方面分析了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构建基础,并对总体目标以及素质与意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分类目标给出了表述。从课程目标的层面实现了对学员学习需求的全覆盖,并为同一课堂面对不同基础学员的有效教学、课内导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差异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P键词: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课程目标 0 引言 地方高校汽车文化教学在汽车逐渐普及并带动城市和国家进入汽车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普及汽车文化的有效手段、引导广大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提升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1]。军事交通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汽车文化选修课,作为军校中的新课程,对课程目标的探索成为重要的工作。 课程目标是课程工作者在明确了课程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及在深入研究了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基础上确立的,使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以具体地、充分地体现[2]。根据军事交通学院课程标准规定,按照总体目标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分类目标的形式,对汽车文化选课学员结课应达到的要求进行了表述,初步建立了类似专业课的课程目标。但是这种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在具体化为教学目标并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用于汽车文化选修课实际情况的问题。 1 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是统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对选修课学员不适用。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具有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还直接影响着其他两个分类目标。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或是服务于知识与技能的实现,或是其外在体现。但是统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年级、专业、经历等学习基础不同的选修课学员不适用,例如,汽车文化中发动机的发展史就不宜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要求。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发展史是汽车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有极其丰富的教学素材,相关教学内容展开必然涉及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然而很多学员在专业课中已经学习过发动机专业知识,也有不少学员对发动机知之甚少,讲会使具有专业基础的学员“吃不饱”,不讲则会使没有专业基础的学员“难消化”。 第二是照搬必修课和限选课的过程与方法对选修课不适用。例如,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课后作业促进学员学习,可以要求学员进行预习和复习,但是受选修课性质所限,课外任务过重甚至课堂教学方法过于正式都可能严重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甚至选课的积极性。另外,必修课和限选课可以安排参观见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汽车文化选修课受开课条件、上课时间等因素制约目前只能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以知识与技能为纲的课程目标,仅从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分析,就可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是附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不适用。我国高校的汽车文化课程是从2000年左右逐渐开设并不断发展的,其背景一是社会中汽车的普及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二是教育部在高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及普及工作,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的汽车文化教育大多是以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出现的。借鉴地方高校汽车文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应该定位于军校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而非具有专业性质的通识课。因此,仅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不够的,附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更不能体现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要求。 第四是忽视学员个体差异的课程目标对军校选课学员不适用。对于汽车文化选修课,相比地方高校选课学生,军校选课学员的情况更复杂,年级、专业、经历等方面的多样性不仅造成学习基础的差异,而且因专业不同带来的学习需求和因个人兴趣不同带来的成长期望都要求实现教学的差异化,统一的课程目标显然不能促进不同类型学员都乐于学、都有收获。 另外专业课形式的总体目标针对性不强,放在汽车文化选修课课程目标中有空话、套话的感觉,没有体现出汽车文化的特点和在实现军校教育目的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独特功能。 2 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第一,高等教育“培养专业化的社会行动者[3]”,根据行动者的理性成熟度,可以把高等教育目的分为经济理性、道德理性、思辨理性三个层次[3]。按照这个逻辑,将高等教育目的转化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表达能力、就业技能、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理性气质[3]”。课程目标要把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因此,蕴含“道德”、“思辨”、“能力”、“意识”、“气质”等内化为品质的素质方面内容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其实是很好地衔接了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是教育领域一直追求的。传统课程从注重知识与技能向注重素质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新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就没必要再去走这样的弯路,而是应该把素质放在核心地位。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分析得到的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具体化为课程目标,是从教育学原理或学术角度对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第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版)等最新的文件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对受教育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4]。随着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以及我国对教育认知的深化,在相关文件中对教育目的表述,从最初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外在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要求,逐渐发展为开始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即核心素养[4],是从政策层面对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军队要聚焦实战、提高实战化水平,对院校教育的发展也作出重要指示。院校教育要为提升我军实战化水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和人才支撑的内在本质要求更加明确,军校课程要聚焦强军目标的核心要求和实战化训练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养能打胜仗的军事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传承创新军事文化[5],是从军队建设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决策方面对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理论支撑。 3 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现实需要 汽车文化选修课选课学员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但是提高汽车文化素质却有普遍的共同之处,这就是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现实需要。 第一,在道路交通中遵法守规是汽车社会基本公民素质。我国已逐渐进入汽车社会,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成为社会共识,社会对具有大学生和军人双重身份的军校学员具有更高的素质期望。需要消除军校学员因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造成的对当前社会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的模糊认识,引导他们始终如一地把遵法守规内化为自觉行为。 第二,部队车辆装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任职与汽车关系更加密切。特别是汽车相关专业学员,由于没有地方大学生那种就业压力,在校学习期间对汽车的情感和专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具有稳定的学习动力甚至是否能获得良好的专业学习效果。需要引导学员将对汽车自发、浅层的兴趣转化为有利于专业学习和岗位任职的自觉的、内在的动力。 第三,部队训练越来越实战化,军校教育也不断向实战化聚焦,但是不论军校怎样向部队靠拢,军校教育都不可能替代部队训练,院校定位于“人”的培养,注重影响和熏陶,注重基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长期以来以后勤保障为基本任务的军车要提高实战化,使用与管理军车的人具有实战能力是基础,在学员实战化教育方面,除了最基本的实战化训练项目之外,更应该注重实战理念、实战精神的培养。 4 以素质为纲课程目标的构建 4.1 总体目标表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提高汽车文化素质,更好地适应汽车社会道路交通的要求,增强专业学习特别是汽车相关专业学习的动力、专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增强与汽车相关任务的实战理念和实战精神。 4.2 分类目标表述 ①素质与意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养成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专业学习自主意识、岗位任职实战意识,从而提高汽车文化素质。 ②过程与方法。学员通过听课、参与讨论、交流观点、完成课外任务、自主学习等过程,实现三方面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通过国内外道路交通状况与管理变化历程的学习,形成“在道路交通中遵法守规是汽车社会基本公民素质”的时代观念;通过研讨交流理解军人驾驶员交通违法的原因和预防对策。通过听课、完成课外任务、讨论与交流,发现学习汽车文化的乐趣并由此提高汽车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汽车特别是本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学习,培养对汽车的情感和专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通过对汽车技术发展过程的学习,认同指挥、管理和工程技术问题的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培养工程思维意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通过对军车结构特殊性、军车驾驶特殊性、军车运用环境特殊性带来的实战化要求的学习,培养学员爱车爱岗、爱学爱拼的实战理念、实战精神。 ③知识与技能。了解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理解汽车对社会和军队的影响,理解并自觉遵守与汽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中的各种规定。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利用汽车文化相关内容自主地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理解专业知识,以对专业的兴趣和岗位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在工作中能够根据汽车发展历史正确认识我国我军的汽车现状和自己的岗位职责,能够有机结合汽车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化建设和开展有关文化教育活动。 5 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以素质为纲的军校汽车文化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价值: ①ρг毖习需求在课程标准层面实现了全覆盖。军校汽车文化选修课,同很多具有专业性质的选修课一样,在教学中也存在“学生基础差异大、课程容量大与课时少相矛盾”[6]等问题,而且表现得更突出。以素质为纲的课程目标,把学员的学习需求全面地统一在了素质方面,避免了以知识和技能无法对学习需求全覆盖的局限。 ②为实现同一课堂面对不同基础学员的有效教学提供依据和指导。在将以素质为纲的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教学目标时,蕴含素质教育需求的实例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对于在专业课中学过的学员,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学习;对于没有学过的学员,在涉及该实例的学习中,由于知识性、技能性内容少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即便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也不会对素质的提高产生太大的影响。因而可以实现同一课堂面对不同基础学员的有效教学。 ③为实现课内导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差异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由于明确了素质要求、激发了学习动力,通过课堂教学的串讲、课外任务的规划和学员自主学习的引导,可以帮助学员针对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构建个体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化教学。 汽车文化论文:追求东方文化的汽车设计师 题记: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中去,是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一直以来所追求并不懈努力的设计理念。他常常说,在设计中,人们常常会加入精神层面的情感需求,不仅是中国人,更是东方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象征。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中,家用汽车也有幸采访到张帆,在这个速食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听他讲一讲东方文化对于他的设计,都形成了哪些深远而富有价值的影响。 根植东方文化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东方人的诗句总是优雅中透露着宁静的气息,哪怕现在的城市已经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交通出行也能够朝发夕至,然而有些人的骨子里依然保留着最初最纯净的情结。张帆说,就像我们在传统的起居室、在家里或者庭院之中,都会放置很多贯穿自然的摆设,比如盆栽、花草、观赏鱼等等,这些实际上一直是伴随着国人几千年来对于空间文化和设计的诉求。 同样,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谈到车,它不再是简单的运输工具,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移动的人居空间,而在移动的人居空间里面,我们在满足了人们所有的工作化需求之后,更多地会关注到情感化的需求。张帆对于这一点,深信不疑,他说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情感化也是广汽传祺在车型设计中所做出的系统总结。 谈到东方文化,不得不说到源远流长的儒家学说,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境界是“和而不同”。主张不是为“和”而“和”,而是“和而不流”,必要时还可“求同存异”。张帆提到,在车型的家族化设计中,广汽传祺并没有随波逐流、一成不变,而是将每一辆车都赋予它充分的特性。和而不同,也就在这一点上体现出来,即使将广汽传祺所有的车型摆在一起,你也能够辨识出,它们是一家人,然而每一辆车又能够彰显出自己的性格,对于年轻的品牌来讲,这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广汽传祺,张帆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心血,每一辆车,都是他赞不绝口的作品。比如传祺GS4,作为A级的SUV,它面对更加年轻的市场,因此造型也更加犀利、活泼、有动感。而传祺GS8的目标客户,是35岁左右有家庭、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因此造型上更加追求稳重、有气势。张帆认为,一旦简单地将任何一种产品固化,将不会做出好的产品,广汽传祺也完全没有必要走某一种固定风格的道路。依据车型,定位不同,目标不同,做出不一样的产品,才是企业最终的追求。“就像有的人出生于皇室,再落魄,你也能感受到他的高贵气质;有的人出身破落,穿再好的衣服,也只能成为一个暴发户”,张帆笑着打趣道。 追求从不妥协 经历过风浪起落,今天的张帆显得更加成熟、有内涵,面对质疑、面对拷问,他都能从容应对。在传祺GS8亮相之初,很多人发现作为一台量产车,相较之前的概念车它的还原度非常之高,有人问张帆,在设计中是否存在妥协的部分?张帆的回答温和却不失坚定。 当设计团队在做传祺GS8的时候,在设计之初就希望树立出一个新的标杆,能够做到突破和引领,所以大家都有机会感受,当你一眼看到这个车的时候,很多的设计细节本身就很领先,很像概念车,比如大灯,矩阵式的四颗LED大灯设计,不说量产的话,很多人都会以为是概念车,包括尾灯,八字形隧道式LED尾灯,还有整个车这种威猛的气势,车身高威硬朗和细节精致的结合。 张帆对传祺GS8量产车本身具备的数值、颜值都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在传祺GS8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遮掩,它真实的存在已经足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市场的话题,并且为量产车铺好道路,所以从2016年四月份到后来十月份真正上市,传祺GS8从未变过,原汁原味。也正是这一点,这个车的独特设计,从2016年四月份北京车展,到后来量产上市,这种极高的还原度,反而会更加增添用户对这个车的期待和喜欢。 作为国内顶尖的汽车造型设计师,张帆对于本土设计师也同样寄予很高的期望,他认为,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有能力设计出面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而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产品在欧美市场大卖了,他们的媒体一定也会去挖掘我们的设计师,去追寻车型背后的故事。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艰辛与坎坷,我们的车,不仅要做到外观好看,更要适合欧美成熟发达的汽车市场所具备的更加严苛的标准和法规,如何争取到欧美市场中消费者的认同,打破他们挑剔又固有的成见,对于广汽传祺,乃至整个国内自主品牌厂商来说,都是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年轻从不惧怕未恚张帆对于广汽传祺的明天,也更加充满信心,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已经打开,未来等待他的,将是充满挑战与冲击力的明天。祝福张帆,也和他共同期待广汽传祺的明天,希望他能带领这一支设计团队,扬帆起航,创造属于他们的传奇与辉煌。 汽车文化论文:汽车品牌、车型英文名称文化浅析 摘 要: 汽车大规模走进中国普通家庭,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交通工具,了解汽车品牌、车型的英文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必要性逐渐显现,对汽车品牌、车型英文名称进行探析,可以使我们发现近在咫尺的身边英语竟然包含如此深刻的文化。 关键词: 汽车 英语 文化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汽车产销量排名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逐步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汽车已然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买得起、用得起的高档耐用消费品。 汽车品牌与其下属车型一般都有其独特的英文名称,对这些英文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原来英语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世界汽车集团主要来自以下八个国家(地区):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台湾、中国,主要汽车集团名称如下: 德国:大众、宝马、戴姆勒;日本:本田、铃木、丰田、日产-雷诺、马自达、三菱;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韩国:现代(起亚);法国:PSA(标致雪铁龙);意大利:菲亚特;中国台湾:裕隆;中国国企:一汽、东风、北汽、上汽、广汽、长安;中国股份制企业或民企:长城、奇瑞、吉利、江淮、比亚迪、力帆。 上述基本囊括了世界主要汽车集团,每个汽车集团拥有若干个汽车品牌,每个汽车品牌又下属若干个车型。本文试图在各国汽车品牌、车型英文名称的基础上,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命名行为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层次历史文化背景。 1.源自品牌、车型英文名称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Polo波罗 在中国销量屡创奇迹的上海大众Polo,本意为马球,马球古时为贵族娱乐,如今仍是一项极为昂贵的富人运动,Polo一词彰显出该车型购买人群的运动、时尚、富有等特点,同时对购买人群的“贵族气质”进行了一番夸赞。 Cruze科鲁兹 科鲁兹Cruze是来自雪佛兰的一款主打车型,由于该词源于动词crucify,意为将某人钉在十字架上,因此Cruze作名词有“十字架”之意。车型名称Cruze(十字架)与雪佛兰品牌的车标――斜十字架暗合,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断,科鲁兹想必一定是雪佛兰品牌的主打车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Transit全顺 作为江铃与美国福特(Ford)合作生产的一款畅销的轻型客车,单词Transit本意为运输、转变,符合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最本质特征,名字取得虽然朴实无华,但简洁大方、言简意赅。 Refine瑞风 作为自主品牌江淮的一款车型,Refine本意为提炼、淬炼,暗示该车型是生产商千锤百炼出的精品。 2.源自相关英文名称首字母缩略 BYD BYD既是比亚迪的集团名称,同时又是品牌名称,该品牌源自比亚迪汽车的广告语Build Your Dreams,意为构筑你的梦想。对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有房有车是实现人生梦想所必经的重要环节,Build Your Dreams作为动宾结构,简单直接,切中主题,以此广告语为基础,取其首字母缩略BYD作为品牌名称,使得该品牌具有一定的内涵意蕴。 MG 于2005年被南汽收购的英国品牌MG的全称为Morris Garages(中文意为莫里斯家的车库)。由于该汽车品牌创始人英国的威廉・理查德・莫里斯首先创立的是销售汽车的车行,而非汽车生产厂,因此用Morris Garages这样一个名称来命名(因为车行必定有一个停放待售汽车的车库),其后,莫里斯将该车行转型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厂,MG随之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品牌。MG取自莫里斯创业时期所开办的车行的英文名首字母缩略,因此具有浓重的怀旧纪念色彩。 JAC 来自安徽的江淮汽车品牌名为JAC,英文全称为JIANGHUAI AUTOMOTIVE CO.LTD,意为江淮汽车有限公司,JAC既是公司英文全称的首字母缩略,又与英美常见人名Jack杰克谐音,因此朗朗上口较易为人们所记住,但该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止于此,单词jack作名词时意为千斤顶,作动词时意为用千斤顶顶起,由此突出了该品牌汽车性能的稳定与动力的强劲。 3.创新性质的加工词 Luxgen纳智捷 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汽车进入内地市场时选择与东风汽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东风裕隆,品牌名则定为Luxgen――纳智捷。Lux是英文luxury的前三个字母,意为奢华;-gen作为词根在英语中有根源、祖先、种族之意,因此Luxgen作为一个创新性质的加工合成词,意为从根源上就很奢华的汽车。 Excelle凯越 该车型英文名称实为一臆造词,来自单词excellent(作形容词为优秀的意思),截掉最后两个字母后剩下的部分,同时,剩下的部分excelle的前五个字母excel本身是另一个英语单词,作动词用时意为比他人更优秀。因此,凯越的英文名Excelle既有“优秀”的意思,又有“更优秀”的意思,实在是够得上非常优秀。 Infiniti英菲尼迪 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Infiniti的名称由来并不复杂,只是对英语中一个固有的单词infinite做了轻微的改动,infinite一词一般只作形容词性,意为无限的、无穷的,象征着该汽车公司对品质永无止境的追求。 4.源自品牌创始人的名字 Ford福特 1903年创立于美国的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创始人为美国人Henry Ford。鲜为人知的是,ford实为一英文单词,作动词时意为水而过,该公司汽车品牌用Ford这一单词,既是品牌创始人的姓氏,又具有“跋山涉水”之意,实在再合适不过。 Buick别克 通用集团旗下别克品牌的英文名来源于该公司的创始人大卫・邓巴・别克David Dunbar Buick的姓氏。1908年,依托别克品牌的成功,杜兰特于当年创立一个集团公司,并沿用别克BUICK品牌作为开拓新公司的基石,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公司之一――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5.源自动植物名称 Hummer悍马 来自通用的悍马SUV虽已停产,但仍是驰名世界的硬汉座驾,为美军和众多硬派拥趸所追捧,但是,hummer作为一个英文单词,本意却为“蜂鸟”,身形微小的蜂鸟与彪悍的骏马相对比,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Lotus路特斯 来自英国的Lotus Cars与保时捷、法拉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Lotus本可直译为“莲花”,但由于中国青年缺乏道德的傍名牌行为,导致Lotus Cars不得已在中国市场将曾经的品牌名“莲花”改为“路特斯”。
信息化管理论文:浅谈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研究和建设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本文针对筹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契机,提出实验室建设中信息化平台的定位和设计原则,综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集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于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立体化、开放化的教学和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一、教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述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分析测试技术的集合体,是一个包括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实验室的内部管理在内的高效集成的管理系统。它以实验室样品分析数据的采集、录入、处理、检查、判定、存储、传输、共享、报告以及业务工作流程管理为核心,将实验室的人员、材料、设备、技术、方法、资料档案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测试资料自动采集、网上调度、实验信息安全共享、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而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它也是连接实验室、管理部门及用户的信息平台。 二、教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1.信息化平台的定位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平台和载体,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于实用、高效、节约,着眼于构筑与时展相适应的信息化环境,确保实验室内部知识信息从创新到应用各环节问相互协调与高效运作。建设的核心是将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加以科学管理,为实验室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环境,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教学和科研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 实验室信息化平台,服务于“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是一个开放、深度、学术、实战多方面结合的平台,是一个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的平台,是一个既重理论更重实践的平台,也是一个服务于知识经济、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学习、知识创新和所有知识者的平台。该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内容为主、学生优先、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原则。 2.总体规划 系统所运行的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实验室数据信息资源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信息管理的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管理方法的效率,扩展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功能,最终实现全面信息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其体系结构可以用一系列同心圆表示,内圆是核心,是基础,外圆是在内圆的基础上提供的更进一步的服务。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四层: (1)网络基础。网络是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最基础的硬件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 信息化管理论文:浅谈地区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论文摘要: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VC++、SQLServer等通用工具开发。软件采用C/S、B/S两种模式,支持多用户协同工作,且将现状资料、电力预测、图形平台、潮流计算、经济评价集成于统一数据平台上。软件具有图形化操作界面和数据库管理功能,功能全面,操作灵便,能够大大提高电网规划工作效率。 论文关键词:电网规划;统一数据平台;C/S;B/S 地区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是电网规划设计人员的一款辅助工具,它使电网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电网建设能够起到先导的作用。 目前,已有不少成熟的电网规划商业软件应用于电网规划设计领域。国内的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侧重于研究电网规划中的某个功能,如:负荷预测。这些软件在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水平,减轻规划人员劳动强度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目前的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始显露出一些局限性:(1)不能很好地与其他软件集成;(2)不能很好地支持多用户协同工作;(3)缺乏功能强大的图形平台支持;(4)不能很好地对规划数据进行管理;(5)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6)结果输出形式单一;(7)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三维技术等新兴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给软件开发带来了新气象。借助于这些软件新技术,充分考虑电网规划的流程及规划人员使用的方便,开发了一个结构合理、界面友好、处理灵活、功能齐全的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 下面对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总体设计、关键技术、软件特点等进行介绍。 一、总体设计 城市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地(市)级供电公司电网规划部门的工作特点,能够将电网规划辅助决策系统与管理信息化系统融合一体。它的特点能够实现:功能强大、图形界面友好,操作灵便。能够面向未来城市电网的发展,全面实现电网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1.软件结构 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采用C/S、B/S模式。其中,数据服务器分为主数据服务器和备份数据服务器,主数据服务器承担平时的所有数据管理工作,备份数据服务器保持与主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在主数据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客户机负责处理主要的正常业务,实现人机交互的界面。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采用C/S、B/S模式,促进了数据共享,加强了数据的统一管理。其功能结构涵盖了地市级供电公司电网规划流程。 2.主要功能模块 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有现状资料、负荷预测、电力平衡、电网规划、潮流计算、经济评价、规划编制、系统管理等。分别介绍如下: (1)现状资料模块。现状资料内有文本资料、输变电设备情况、历年铜陵地区经济和电力发展实绩、电网基础数据、典型负荷日等历史数据,为规划水平年的负荷、电量、网络提供具有支持性的历史依据,确保数据同一性和准确性。 (2)电力预测模块。通过取历史数据,采用年增长率法、移动平均法、灰色模型法、线性回归法、指数增长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预测电量和负荷,也可以采用人工干预指定年增长率的专家预测结果,使预测更贴近实际,满足外部环境突变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各种预测结果并能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反映出来。 (3)电力平衡模块。根据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本地区电力平衡,设置好各级电压容载比,进行变电容量平衡。 根据变电容量平衡中的各电压等级变电容量盈亏,合理安排规划期内项目。 (4)电网规划模块。 1)地理信息:采用1∶50000矢量电子地图做为背景,也可自定义地理信息。选择不同的比例尺时,屏幕上显示的信息会发生变化。比例尺越大,显示的内容越详细。也可三维化显示。 2)城市规划:根据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地理信息图上绘制地块,能够自动计算地块面积。预先设置好负荷密度参数,自动计算出地块负荷。也可以对计算出的面积、负荷值进行手工校正。地块属性中加入需用系数和容积率,自定义设置,使计算出的负荷值更加贴近实际。 3)电网规划:电网规划借助于图形平台集成的供电区域信息,可以查看区域内现有变电站供电能力与地块负荷、电力盈亏、点负荷信息(大用户负荷信息)、区域内包含的地块信息,据此给出辅助决策,合理布置变电站和线路廊道走向。变电站和线路图的绘制利用强大的图形平台作支持。变电站通过图元颜色和形状区分出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绘制线路时,系统自动计算出线路长度,并支持经纬度坐标精确定位,线路的颜色、线条样式可以根据所属的线路电压等级和线路属性(运行、规划)自动生成。可以将地理位置接线图直接输出到打印机上,也可以将城市规划图及电网地理位置接线图导出成CAD格式。 (5)电气计算模块。根据电网拓扑图的连接关系及用户设置的参数可计算潮流分布和无功电压。计算结果自动标注在图形上,形成电网潮流分布图。 (6)经济评价模块。可以调用已有模块中的电量预测、项目分年度资金需求汇总表中的数据。通过设置好经济评价参数(如:还贷期、贷款年利率等),系统将自动生成筹措表、还本付息表、成本费用表、全投资、资本金、损益表、一览表等。 (7)规划编制模块。电网规划最终要形成规划报告,在编制规划报告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文字材料描述和表格数据资料,用户可以自定义章节和目录名称,Word格式操作界面。可以很方便地调用“现状资料”、“电力预测”、“电力平衡”、“电网规划”、“经济评价”、“规划编制”各模块中的数据表、图表、图形等资料,加入到规划文档中,极大地方便了编制,提高了文字描述与图表、图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供了编制质量,节省了时间。 (8)系统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维护:主要维护地块负荷密度与线路参数。用户管理:对用户进行分组,设置不同权限。日志管理:跟踪人员操作。 二、关键技术 下面对城市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所涉及的负荷分布预测、辅助决策、图形平台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1.负荷分布预测 用城市总体规划划分的诸多功能小区负荷密度法。该方法首先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负荷特性将城市划为诸多功能小区。通过大量、广泛地收集国内外功能小区负荷密度值,按照历史和规划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功能小区负荷密度进行统计处理,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的功能小区负荷密度数据。再根据国内外同等城市相应小区主要历史阶段而推导出来的负荷密度(kW/m2),分别测算出小区负荷,汇总整个地区的供电负荷。该软件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划分为如下几种区块: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绿地等。为使负荷预测接近未来的实际,增设了人工修正,使负荷预测在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增添了负荷预测的灵活性。 2.辅助决策 根据事先设置好的不同功能地块的负荷密度,自动计算出各地块的负荷,在城市规划图中任意框选一区域,将显示该区域属性,从区域属性内可以查看到区域类型(地块性质)、区域面积、区域负荷、区域平均负荷密度指标,根据区域已有供电能力,对该区域进行辅助决策。 3.图形平台 强大的图形平台工具,给电网规划图形展示以及网络查询提供了方便。图形平台实现了以下功能:根据规划布点,在地区电子地图上进行网络绘制,已运行的变电站和线路可通过输变电地理信息数据(变电站、杆塔GPS的经纬度)自动生成电网图,可以看出真实的电网接线网架图;实现了分层管理,可以生成不同年份、不同电压等级网络图;实现了进入投运的变电站内三维图形展示功能;实现了将图形保存到网页浏览文件夹中,方便各终端用户利用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电网规划图形。 三、软件特点 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可以很好地与其他软件兼容。如:excel、word、autoCAD;还提供自身数据接口,方便与其他软件集成,或者调用其他软件数据。 可以很好地支持多用户协同工作。电网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多人协作。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采用C/S模式,使用SQLServer商用数据库统一管理规划数据,可以供规划小组人员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它改变了以往规划人员的单人单机工作模式,同时,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对用户认证、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性等方面作了充分考虑。 提供功能强大的图形平台支持。电网规划设计工作是与现有变电站和线路空间位置密切联系的工作,直观易用、功能强大的图形平台支持使规划设计更加合理可行。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图形平台集成了地理信息和城市规划信息图,突出了电网规划紧密与城市规划结合,给规划人员对规划的变电站落点和线路廊道走向提供了参考。 通过B/S网页浏览,能够实现:查询浏览现状地理位置实际接线图、规划期内不同年份电网规划地理位置接线示意图、规划期内不同年份负荷预测表和输变电项目建设表。 四、结语 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三维技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等软件新技术应用于城市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并且将电网规划信息化管理软件各功能模块集成于统一数据平台上,能够加强管理部门对电网规划信息的掌握,由助于规划数据的积累,给电网规划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大大提高了电网规划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化管理论文:基于工程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初探 论文关键词:施工现场 ;网络;视频监控;视频会议 论文摘要: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是工程管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应该作为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也要求达到信息化和标准化,打造“数字化工地”已成为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施是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数字化工地”的前提和基础。 一、 基于ADSL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基于ADSL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继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之后的最新形式,它是融合了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数据库技术、流媒体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这种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化的系统,可以同现有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方便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同时在系统中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报警、语音对讲、远程控制等功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开发出这样的集成产品,例如,北京九为安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安卫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系统功能与特色 通过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施工现场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远程协调、指挥工作,能够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通过Internet传输到任何您能够上网的地点,如办公室、家中、出差地。由于施工现场不具备宽带以及良好的外部通讯方式,通常可以选择最为经济的通讯方法,如通过ADSL作为视频图像、语音、控制信息的传输媒体,在ADSL线路环境下,可以实现与现场完全同步、实时的图像效果。通过安装于经理办公室计算机和现场工地项目经理办公室计算机中的视频语音通讯客户端软件,管理者可以随时将指示发送到第一现场,能够实现将现场图像实时显示并存储下来。现场工地项目经理可以远程登录检索历史视频图像文件,也可以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对工地情况进行监视,监控点通常安装于现场工地较高地势装置上,如塔吊、邻近高层建筑。以安卫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例,系统具有以下特色: 1、网络化监控。通过计算机网络,真正做到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对任何现场都能实现监控。 2、网络化存储。系统可以实现本地、远程的录像存储及录像查询和回放。 3、高可靠性。系统所采用的视频编码器和网络摄像机均为整机嵌入式系统,是工业级设备,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即插即用,无需专人管理,特别适合于无人值守的远程监控点。 4、高图像质量。系统所采用的视频编码器和自适应高性能流媒体服务器设备,融合多种新型专利技术,图像流畅、画质清晰,图像清晰度可达到DVD效果、实时性好。 5、方便使用、操作管理简单。既可以安装客户端软件,也可以直接通过WEB方式进行远程监控和远程管理,图形化界面。 6、完整的监控管理功能。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监控画面选择,电子地图使用,对云台、变焦的行控制,预置位和镜头的轮巡,以及实现图象抓拍、录像和录像回放、报警和报警联动功能。 (三)系统解决的问题 通过Internet与ADSL,无论是作为政府领导、建委、建筑使用方、建筑开发商还是工程监理方,也无论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在可以接入互联网的地方,通过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施工现场的视频图像和声音。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工地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状况、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能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及时制止违规行为,管理部门通知,并可对违规行为录像取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2、对于建筑开发商,可以随时让集团领导、工程项目经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在办公室、家中、外地随时看到工地施工情况,掌握工程进度,并能实现远程协调、指导工作,有效地节约管理费用。 3、对于建筑使用方,可以随时看到工地施工情况,掌握工程进度,工程的施工工艺,工程使用的材料等情况。 4、对于工程监理方,可以随时让领导、工地监理能够在办公室、家中、外地随时看到施工工地上的各个工程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情况,掌握整体工程施工进度,监控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得当,工程使用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甲方要求,并能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发出语音指令,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基于CDMA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CDMA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套完善的、高效率的、性价比极高的网络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整合了CDMA数据通讯功能和数字视频编码功能为一体化的便捷式的产品。它把摄像机图像经过视频压缩编码模块压缩,通过智能无线通讯终端发射到CDMA网络,实现视频数据的交互、发送/接收、加解密、加解码,链路的控制维护等功能。根据应用,把实时动态图像传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联通通信网络。可以通过Internet从系统中控端得到实时图像信息。该系统整合了CDMA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优势,无论您身在何处、任何时间,都可以迅速接入系统,随时随地的进行远程监控管理。 CDMA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联通的CDMA网络,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前端视频采集模块,功能是从普通的视频摄像头中捕捉瞬时的视频信号,然后压缩;无线传输模块,将压缩好的视频图像文件通过联通的CDMA网络进行传送;监控管理中心,是一台具有公网IP或者域名的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的集中存储、加工和发送任务。 三、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经常要就施工进度、质量、材料等举行现场协调会议,传统的会议模式,要求参会人员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准时参加,现实中很难做到如此的统一,尤其在施工现场更是如此。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只要求参会者具有客户终端,无论参会者身处何地,都能通过网络参加会议。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利用视频、音频压缩技术及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通信技术,构筑在IP网络上的全新会议解决方案。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会议控制中心,服务多点控制单元,用户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一)可以实现IP电话功能 与相应的产品整合,用户可随心所欲地同时进行视频会议和点对点的视频即时通讯,用户还可以将普通电话变成IP可视电话机使用,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二)完全基于Web方式的系统管理 通过基于Web的会议管理,系统提供包括用户管理、会议预约管理、会议配置管理、会议通知、会议中止、会议延长等各项会议管理功能。 (三)支持使用CDMA技术加入会议 会议的应用可拓展至无线方式,支持电话打入参加会议。与会人可以通过固定电话、手机、CDMA等通讯手段参加会议。当与会人打入电话时,由主持人进行身份论证后将其它会场的声音转发,这样,与会人就可以身处异地,便可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各分会场的声音。 (四)良好的音、视频质量表现 逼真的实时交互式会议系统,具有高画质的图像,CD级音质,且图象连续,唇音完全同步,低延时。 信息化管理论文:试论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体现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员 信息化管理 价值体现 论文摘要: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竞争重点是管理和服务,也是各高校图书馆馆员总体素质的竞争。本文对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价值体现进行了探究,望借此为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馆员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进而达到提高效率、改进馆员服务模式为目的,这从根本上改变人才信息资源的储存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 以快、准、精地提供有特色的知识产品和优质服务。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价值体现的必要性 技术/设备到位。 选择技术成熟、兼容性、通用性强、运行稳定的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采用C/S+B/S架构, 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或根据本馆的性质、服务功能进行自行研制管理软件,保证信息化系统上线后良性运作,高效使用和安全维护。 馆领导重视。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方向、目标需要有长期规划,逐步走向规范化,以提高信息化的决策水平。同时为了使其能够持续稳步地发展,有丰富的IT 知识和阅历的项目主管如技术部主任和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资历的图书馆馆长的鼎力支持是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条件。 建立客观可行评价指标和方法。 通过图书馆服务流程分析和岗位分析,明确各项工作在服务流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考核点和制定考核指标,并制定针对该工作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法。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一)服务信息化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全体馆员的信息化思维和服务观念的彻底转变。馆员学习平台设有专家解答、业务知识总结、行业信息、案例研究等功能,并伴有搜索引擎,馆员可随时上网进行知识学习或下载资料,实现了全体馆员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根据馆员目前的岗位、自身能力状况和图书馆对馆员的能力要求,确定馆员的培训需求,并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或提供相应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并将培训总结公布网上,供所有馆员学习。 (二)高速快捷的管理平台 招聘平台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 将图书馆未来战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然后形成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与素质要求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将未来所需人力资源结构、职位和人才要求从模块数据库里提取出来,形成完整的招聘计划。在线管理平台可查看其下属馆员的相关人力资源信息并更改其职权范围之内的信息。自主管理平台使馆员可在线提交请假/休假申请并进行相关的审批程序和维护个人信息、查询个人考勤记录等快捷便利的自助服务。 (三)及时全面的绩效管理 图书馆员的绩效管理信息化过程见图1。它通过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及改进这四个步骤的循环活动,指导图书馆员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从而改善部门整体绩效的持续交流和沟通过程。根据各岗位馆员考核要素和权重,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参照基于服务业务流程的SCOR模型和“KEMPT”模型绩效考核模式进行专业指标,关联指标(两者占70%)和阶段性任务指标(占30%)的月度全部考核,按照馆员工作业绩、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等方面进行馆内馆员及来馆读者网上在线考评。通过对图书馆部门组织、馆员个人的工作绩效的管理和测评,提高馆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强馆员市场意识,从而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效能,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竞争力。 (四)持续高效的激励机制 结合绩效管理,实行基础分加分或减分及红灯警示等方法,并与薪酬工资挂钩,形成激励争创优良服务业绩激励机制。同时激励的手段多样化,如馆员个人能力的优先发展机会、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获得职位的提升,以及获得公开的精神奖励等,促使馆员产生强大的绩效改进动力和压力,在平等、合作的氛围中促进了馆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实行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可促使馆员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发挥最大潜能,进而提高图书馆组织整体的工作绩效及整体效能。 信息化管理论文:试论档案信息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档案;档案信息化;措施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步人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不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1、档案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 1.1定义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 1.2内涵 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第二,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第三,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第四,要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耽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在已认知的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兀不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3、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又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归纳其主要内容有: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人国家信息网。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 3.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2.1 档案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3.2.2 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3.3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论文:论实现军队干部体检工作全程信息化管理 论文摘要:根据军队干部医疗保健例行体检工作的特殊需求,特别开发了《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军队现有医疗信息资源,规范管理体检数据,为体检工作搭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平台。该系统于2006年度在全军干部体检中推广使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员 体格检查 软件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 军队干部担负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任,维护和促进干部健康是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中央军委对干部的体检工作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师以上干部的保健工作,每年定期组织体检,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过去,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手段,体检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2003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受总后卫生部委托,开展《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课题的研发,先后通过了总部组织的专家测试、驻京部队师以上干部体检试运行,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该系统在各大军区及各军、兵种已全面推广使用。通过2006年全军师以上干部体检过程跟踪、反馈及体检数据上报和汇总质量来看,该软件的运行,为全军干部体检工作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对提高体检质量、全面掌握军队干部健康状况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对常见病患病情况、变化趋势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为规范军队体检工作创造了条件。 1软件编写指导思想 1.1与全军卫生信息化接轨,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军卫一号”工程在军队医院全面开通及军队医改全面实施的形势下,以往军队干部体检工作自成体系,与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脱节,不能共享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医院现有网络数据资源,使体检软件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加强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年度例行健康体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必须优化体检工作流程。体检前的准备、体检过程管理、体检后数据汇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提高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程度,强化各个环节数据采集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体检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1.3完好保存个人体检资料,建立干部健康档案体检资料的完整性是掌握干部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必须自动、连续地保存每个体检人员的健康档案,从动态变化中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4及时提供健康保健指导,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以预防为主,帮助体检人员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养生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系统要能够自动判断体检结果,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制定出健康指导,减少一些对健康影响的潜在因素。 1.5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可靠保健决策军队体检与地方个人体检最大区别在于体检结束后的数据统计分析,如何准确地将体检信息通过有效的方法上报、接收、汇总,并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地统计、分析,形成各类报表,是保健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要将体检合格率、疾病发生率、成本费用等繁杂的数据快速分类统计出来,为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解决方案 2.1建立统一标准,实现军队干部体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2.1.1确定一套符合我军实际情况的基本数据模型所有的数据元素都经过认真考证,严格按照国标、军标进行规范。无标准可循的,按军队长期使用的习惯暂定,使全军体检数据有了统一的标准。 2.1.2加强体检前期准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集中式查体是军队体检的特点,每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过去每年体检要提前两个月做准备工作,要为每个人填写十几张检查申请单,非常繁琐〔本系统将过去所有手工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计算机化,自动按人员性别、年龄、级别选择套餐,并打出全部申请单和体检导引单,个人持单直接体检即可,既省时省力,又节约纸张。 2.1.3加强查体结果采集信息化管理检验及设备检查结果直接从网上提取,专科查体结果的采集比较复杂,要使录入方便、快捷,必须提供多种编辑方法,本项目研究出几种适合健康体检的独特编辑功能,如健康指标默认值法、常见异常选择法、组合式文本描述语法等;同时,提供分科医生工作站录入和集中录入两种模式,将模板与数据库链接,方便医生填写。 2.1.4加强体检结果数据上报过程信息化管理陆、海、空三军联勤后,整个医疗保障体系重组,所有干部就近在体系医院体检,打乱了原有的各军、兵种只保障本系统人员的状况。建立顺畅的信息接收、上报、反馈渠道,既满足医疗保障体系需求,又满足各军、兵种准确获取本系统人员的体检信息及健康情况的需求。 2.2建立共享机制,合理利用卫生信息资源。 2.2.1依托军队医疗改革的成果实现体检人员信息共享。体检人员信息不用人工录入,直接提取军队医改人员信息库信息,既快捷,又准确,解决了长期以来承检单位对受检单位、受检人员的具体信息难以掌握的难题,保证了体检率、发病率等统计信息真实可靠。 2.2.2依托“军字一号”工程实现检查结果信息共享。与全军应用的“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二采用接口技术.提供多种连接方式,直接提取网络中的检验、检查结果信息,实现医疗信息和体检信息的共享,提高效率,保证了体检结果的严谨性。 2.3采用多种数据库,单机版与网络版数据统一针对部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软件采用了ORACAL数据库、ACCESS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分别编制了单机版和网络版供承检单位选择。单机版和网络版的数据结构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利用接口技术,通过自行设置,单机版也可以与网络相联,直接提取网络数据。 2.4建立数据仓库,应用多维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全军体检信息量大、统计需求复杂的特点,运用数据仓库理论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技术,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定制查询内容,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提供灵活、可调的报表设计和独具创新的打印功能。 2.5提供知识库,建立体检结果自动分析系统在提供体检结果的同时,运用专家知识库,自动生成个性化的体检报告,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体检建议,指导干部的自我保健。 3体检工作流程简介 军队体检的特点是以单位为主体,统一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人员集中、时间紧、任务重。软件针对这一特点,优化了体检流程,尽量简化过程,减少中间环节,使体检流程规范、合理(见图)。 3.1体检人员数据准备为了满足部队健康统计的需要,人员的基本信息内容比较多,除了普通的信息外,还涉及许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客观因素,如兵种、驻地(高原、高寒、高温)等信息。人工录入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不容易准确。软件对人员数据准备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取消了人工录入,应检单位信息直接从网络军队医改中提取,再按应检单位提取人员信息,保证信息完整、准确。 3.2体检导引单生成大批量体检申请单据的准备是一个费时的工作。军队人员体检项目是根据级别、年龄、性别等条件统一规定的,针对这一特点,设定了自动判断批量打印的功能指弓}单的打印又分为单张打印、多张打印,以适应不同承检单位需要。体检者持导弓{单即可完成所有检查项目。 3.3申请信息自动发送体检人员的各种检查申请自动发送到相关科室,体检者本人或标本到该科后即可进行检查。 3.4体检医生工作站在各专科医生站检查时,医生将体检者的检验结果、仪器检查报告、检查图象等调从网络中调出,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后,作出体检结论、建议。 3.5体检报告打印具有批量打印和个别打印功能,供单位和个人选择,为了节省纸张,报告可选择全部打印,也可选择非止常结果打印,一般情况下,检验、检查结果是必选项。根据各种检查结果,系统自动作出分析报告,包括睡眠和心理、运动和户外活动、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如尿高则提示低嘿吟饮食、少吃海鲜及豆类品、不吃动物内脏等,提高以个人预防为主的保健意识。 3.6体检数据上报汇总数据上报是军队体检特有的,从基层卫生所、门诊部上报到体系医院,医院再上报大单位医疗管理机构,直至总部。上报、接收、汇总关系到许多层面,数据量大,必须确保上报方便、快捷、准确。各级利用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 4软件运行后的效益分析 该软件已在全军推广使用,特别在2006年度师以上干部体检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1规范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将过去所有手工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计算机化,体检前的准备、体检过程管理、体检后数据汇总实现了体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使体检工作高效、有序。 4.2明确人员信息,提高体检率过去人员漏检情况严重且无法掌握,系统采用军队医改人员信息库后,可以准确地判断应检和实检人员情况,及时督促未检人员进行补检,使体检人员数量明显高于往年。 4.3上报渠道畅通,汇总数据准确根据联勤后的体系保障关系,按不同级别逐级上报,保证了上报体检数据的安全、准确、快捷。系统运行后,信息采集质量由过去的65%左右提高到83%。 4.4数据分析真实,极具指导意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多维分析处理,从不同年龄、身份、驻地、军兵种等多项条件组合、对照,对疾病的病种、发病率、发病原因等作了客观分析,对部队“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决策及进一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5增强保健意识,做好自我保健通过系统提供的体检分析报告,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及时发现与“亚健康”有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并能获得相关的保健提示,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加以调整,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促进向健康转化。 5软件改进措施 通过系统在各个体检单位的应结合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我们反复论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拓展了新系统的应用功能。 5.1增强智能化功能不断增加知识库的内容,使对疾病及阳性体征自动判断能力进一步加强。 5.2提高自动化程度机关职能部门对统计的需求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统计内容都不一样,要根据不同单位的统计需求,自动记忆统计方法及组合条件,无须每次将统计条件重新组合。 5.3加强指导性意见逐步完善个人体检档案的管理功能,提供个体健康状况预测、警示并及时加以保健指导,提高个人保健能力。 信息化管理论文: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探讨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索护理人员绩效考评管理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方法 我院从2002年4月起,在护理人员中建立高效科学的网络信息化绩效考评管理体系,运用逐级考评法、目标管理法、强制分配法等管理方法,以绩效改进为中心组织实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绩效考评。结果 起到教育培训、保证组织目标的实施、提高员工绩效、增进沟通、促进护理人员职业的生涯发展、增强管理效能等作用。结论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护理人员绩效考评管理中,是新时期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 良好的工作绩效是医院的重要目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有效控制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1]。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绩效考评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为适应卫生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我院从2002年4月起,在护理人员中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以绩效改进为中心组织实施,积极发挥绩效分配的杠杆作用,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绩效考评规则,为培训、薪酬、晋升、岗位人事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护理人员在德、勤、绩、能等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起到激励员工、增进沟通、增强护理队伍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和组织效率等目的。现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效果介绍如下。 1 建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 在护理管理中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首先要护理人员理解绩效考评体系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建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帮助护士们了解医院的组织期望要求,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明确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人员考评的一个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以绩效改进为中心,根据绩效考评标准公平、公开、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工作人员,目的是将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中去,激励员工,以评促改,不断促进个人绩效提高,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2 绩效考评标准的制定 科学确立绩效考评标准是提高绩效改进的依据,是绩效考评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2.1 制定绩效考评的原则 遵循绩效考评内容切实反映实际各级护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和保持开放性沟通、客观性、常规性、可操作性、发展性的原则,制定护理部、护士长至护士的绩效考评标准。强调考评指导思想与医院文化一致,真实反映各岗位工作职责内容,注重关键点的指标,考评项目尽量简明、精炼。为保证考评程序化、标准化、效率化,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电子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1,2]。 2.2 绩效考评的内容 2.2.1 绩效考评评分信息系统的组成内容 绩效考评评分信息系统分为科室考评、考评查询和考勤记录。科室考评评分为考核表类别维护、考核评分表维护、考核评分表分发、考核评分表自评、考核人评分录入、考核评分表审核。考评查询分为个人查询、人事查询和考核监控。考勤记录分为科室考勤记录和人事考勤记录。 2.2.2 绩效考评内容 (1)个人评分表项目包括:科室、姓名、级别、考核时间、评定分数(自评和管理人员评价)、考核说明、个人意见、审核人签名。(2)管理人员基本考核内容包括:组织领导能力、计划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工作绩效、协调沟通、责任感、创新发展、特殊贡献加分项目、红灯警示扣分和一票否决内容。(3)护士基本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素质、工作知识和技能、主动性和责任感、组织纪律、工作绩效、合作性与创新性、特殊贡献加分项目、红灯警示扣分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科室根据工作岗位说明书和组织目标确定本部门的绩效考评标准和项目权重数。 3 绩效考评的实施 3.1 考评前培训 制定绩效考评过程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双向沟通共同确立绩效考评标准,保证了考评标准的客观性和可行性,使考评更具说服力。由各级管理人员负责考评前培训,使其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掌握考评方法、内容、时间、程序,做到事前明确组织期望要求,保证绩效考评的有效性,达到持续绩效改进的目的。 3.2 区分考核表类别 依照逐级考核法,按照管理层次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护士,护士分为A级、B1级、B2级及新毕业四个级别。 3.3 确定考评周期 常规绩效考评周期为1个月,要求在下个工作月10日前完成上个月所有人员考评工作,提交医院人事科审核。 3.4 考评方式 采取自评与上级评价双结合的方式。先由主管根据被考核人级别每月分发个人评分表,被考核人先对照标准自查自评,然后按管理层次逐级审核报告,上级审定,每月有考核说明。 3.5 考评分值与比例分配 按照强制分配法,将考评底分统一定为100分,10分为加分奖励项目,总分为110分,设倒扣分项目,考评工作完成后电脑自动统计分值。考核比例:<90分占10%,90~94.9分占20%,95~100分占40%,>100分占30%。考评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绩效分配挂钩。 4 讨论 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实施效果探讨。 4.1 教育和培训作用 实施绩效考评规则后,在护理管理上,管理者每月依据归因理论,根据绩效考评指标和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问题的因素,找出缺陷的内外原因[2],做好“缺陷”管理,对个人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考核反馈中肯定成绩,强调工作表现积极的方面,给予成就激励,这对建立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此外,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和教育培训,帮助护理人员认识自己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共同制定改进的方案,使护士获得建设性的反馈意见,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适时采取面谈方式教育培训,起到持续绩效改进、促进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作用。这种绩效考评方法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员工的不足之处,减少考评结果中人为的误差,避免因晕轮效应、趋中效应和近因效应等所带来的误差。 4.2 保证护理组织目标的实施 考评结果显示,护理总体组织目标确立后,部分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各种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管理和责任要求,主要表现为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违反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发生问题,在护理总目标中制定相关对策纳入考评规则,要求护士全程参与,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使科室工作目标达到与护理部工作目标整体联动,使护士在整个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中有明确的职责。将组织目标的实施纳入考评规则中作为考评要素,让护理人员充分参与组织目标的执行管理过程,变上级被动式管理为全员的主动式管理,从而保证了护理组织目标的落实,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工作中尽量使个人行为符合工作目标,促进了护士行为的自我控制,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4.3 工作绩效的提高 通过绩效考评分析,有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清、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根据绩效情况反馈,按照各岗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重新修订各级别岗位说明书,要求人人签署岗位承诺书,以完成岗位职责作为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考评内容。岗位职责中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关键点,将岗位职责落实到绩效考评中后,使护理人员关注自己的工作效果,关心工作质量,把“病人是否满意、工作是否规范”作为想问题、做工作的出发点,主动并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断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3]。 4.4 加强沟通协调作用 通过绩效评价,变单向控制式管理为双向的互动式管理,促成了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4]。 4.5 激励作用 奖优罚劣是护理人员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中,使用了在基础分加分和减分及红灯警示一票否决的办法,根据业绩评价结果确定护士对组织的贡献,以此作为组织奖罚决定的依据,这种以正强化激励,争创优良业绩为主,辅以适当的负强化以约束不良行为保证工作技师的激励机制,使护理人员产生了强大绩效改进的动力和压力,同时在一个支持、合作、平等的条件下,促进了护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6 科学信息化管理作用 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发放考评表,全程网上考核、管理、信息畅通,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起到护理绩效考评科学信息化管理高效有序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程序分析各种护理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护理现状和动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人员调整、培训、转岗、留聘等多种措施,以保证用较少的人力资源获得较大劳动成果,使各护理岗位的人员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达到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目的[5]。 通过建立系统、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目标管理法、强制分配法等管理方法,配合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经过3年多的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实践,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绩效,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保证了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玲芬,张洁.绩效考评在护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4,18(10):1768. 2 高静,成翼娟.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护理管理,2003,17(11):1282. 3 廖玉联,黎月英,梁锦屏,等.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24. 4 加里,肯尼斯.绩效考评,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 5 林菊英.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6. 信息化管理论文: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的探索 摘要:本文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辅助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功能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它的研制和试用对于建设工程实现施工过程的信息化、加强施工质量预控、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施工过程 信息化管理 钻孔灌注桩 施工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设计方案转化为实物产品的重要阶段。为了加强对施工活动的管理,近十几年来,我国完善了建筑法规体系、建立了监理制度、推行了“贯标”活动……,这些重大措施,营造了工程施工的良好环境。在这个氛围下,怎样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使施工水平上一个台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计算机技术正在广泛地使用。在设计、造价、项目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许多软件可供运作。唯独在施工阶段内,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尚局限在文字处理、表格填制等低层次上,还没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的功能,在施工过程的管理、决策层次上发挥作用。 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实施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的素质、水平、甚至一时的情绪和注意力都会对施工状况产生影响。如果能将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流程、相关计算、统计报表、管理经验等等都固化成一个标准化的程序,随着工程进程,这个程序能不断地提供相应信息来引导施工,那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管理者可能存在的弱点或不足,减少失误,把施工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这样的软件,能够参与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是进一步把施工挪入标准化、规范化轨道的有力保证。 由于工程施工的复杂性,要编制这样的软件有很大的难度。钻孔灌注桩有很强的隐蔽性,它的工程目标常需在施工过程中确定,对其实施工程控制的难度很大。但它有成熟的工艺流程、完备的规范、规程,因此,比较具备研制和应用这类软件的需求和条件。经过努力,我们研制出《钻孔灌注桩施工辅助管理系统》,希望对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做出有益的探索。 《钻孔灌注桩施工辅助管理系统》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他们的内容、功能和研制重点分别介绍如下: 一、工程目标的设定: 这一部分包括了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部分合同要求。这些要求构成工程所应达到的目标。它们需要在开工前记入系统,作为衡量施工过程各个方面是否合格的标准与依据。 由于各地的岩土条件不同,各个设计单位的表达方式不同,桩基工程的设计方案是五花八门的。要使一个软件适应各种工程情况,在系统编制前就要做大量分析整理工作,将不同桩型设计参数及相互关系归纳、梳理清楚,编出有条理的输入方式和顺序。例如,系统中对确定桩深的原则,就归纳了给定桩长、给定桩底标高、按嵌岩深、嵌岩深与桩长双控、嵌岩深或桩长五种方式。届时,按设计的做法选定方式并输入数值后,桩长与桩底标高会立即配套显示。 当一个工程有两个以上的建筑轴线系时,系统能把不同桩的坐标值换算在一个坐标系内。对桩位坐标的输入,系统提供了多种方法,可按设计的特点选用。对桩型、承台类型相同,且有规律分布的桩(包括直线分布和圆弧分布),可以成批输入,结果不但一次算出该批桩的坐标值,还同时编上了桩号,并与设计参数建立了联系。由于是成批输入,不但加快了输入速度,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输入的桩位还能在屏幕上显示,一旦有错,很容易观察出来,及时纠正。 在开工后,如遇设计变更等变化,工程目标可随之相应调整 二、现场施工管理: 这是系统与现场管理人员联系的窗口,也是进行工序管理的平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系统根据现场管理人员采集的数据,对现场所有施工活动,包括设备、材料的验收与检测、成孔、成桩的各道工序、事故停工事件等进行记录,然后自动地对各工序、各项质量指标全面进行检验,自动形成报表,记入施工日志,并按事先控制原则,对后续工序做出提示。各种材料、各道工序都配有相关的规范条文备查。系统还备有工况分布图与实时状态表,可随时直观地查询各桩、各桩机当时的施工状况。 所有输入项目的选定遵循了以下的原则: 1、要全面反映设计方案及以规范、规程为主体的各项技术标准的落实情况。例如,许多报表对实际采用的钢筋直径没有反映。而现实施工中,可能因材料代换、可能无意、或有意改变了设计规格。要求输入这一数值,就会引起对这一项目的注意; 2、要满足有关部门规定的资料要求,例如竣工表格规定填写的内容,施工过程中就应采集生成并存入数据库; 3、要能提供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统计、分析的各方面资料数据。例如,为了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在现场就应采集各种事件的发生时间; 4、输入的应是管理人员现场第一手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后处理由系统自动来做,保证资料的客观、真实、准确、可靠。像护筒偏心距、孔深、笼顶到位差、沉渣厚度等都是需要通过计算求得的,不应直接填写,以减少中间环节的差错; 5、要有利于现场人员的使用。程序设计上每一步都提供了提示信息和相关项目的默认值,帮助工作人员避免现场工作的疏忽,并使得系统操作简便。像上面提到的实用钢筋直径,就以设计规格作默认值,如果没有改变,就不需另外输入了。 以终孔工序为例,来说明一次工序输入所引发的系统一系列响应: ① 当对话框出现时,有当时时间的默认值。若它与终孔检查时间相近,就不必改动。 ② 在对话框中输入桩号。如果桩号有误或者上道工序未完成,系统会弹出提示。 ③ 桩号确定后,各输入项会出现默认值。如果这些默认值都不必修改,一般只要填写钻杆总长与余尺两项就能完成此次输入。 ④ 确认输入内容后,系统会显示桩深、桩径等质量指标的检查结果。 ⑤ 认可后,系统会显示后续施工提示,包括应制的钢筋笼规格、长度、需准备混凝土数量以及要求的首灌时间等。 ⑥ 自动形成全面、详尽的工序报验表,相对人工填制的报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可以打印出来报监理检查。 ⑦ 退出对话框时,在施工日志上会添上一行记录,标明了检查时间、结果、结论和指令。 从上面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系统在工序管理方面是比较严密的。作为对质量的事后控制,系统自己会按设计、规范等要求来判定质量合格与否,避免了出错的可能。作为对质量的事前控制,每道工序对紧后工作都做了提示。计算机给了我们一个工具,它使一直强调的事前控制措施,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施工安排: 在这一部分,系统为施工中各项工作任务的安排准备了一套工具,包括桩位测放数据计算、开钻通知单、制笼通知单、自拌混凝土配料计算、桩孔施工顺序优化计算等。 在制笼通知单中,只要输入桩号和给定钢筋的定尺长度,就会自动出现笼子的配筋方案。特别对变截面笼,会列出两个不同的方案,可根据现场材料等情况选用。 钻孔灌注桩桩孔施工顺序的优化计算,是在遵循跳打原则条件下,以移机路径最短为目标进行的。按计算结果可绘制出移机路线图,以备打印使用。 四、周/月进度计划与统计: 系统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为工程例会及工程月报提供资料,也是管理者获得各类统计信息的一个平台。它包括了上一施工期的成桩情况、各桩、各机完成工程量统计、各桩各工序段耗时统计、各桩各项质量偏差统计等。在制定新施工期的施工计划时,能自动计算出本期的各项工程量细目和所需的各种规格材料数量。这些资料数据是掌握工程施工状况、进行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 在质量偏差统计表中,列出了各桩、各项质量参数偏离标准值的数值,从中可以对施工的质量情况做出判断和处理。 桩各工序段耗时统计则主要用于进度控制。该表中列有各桩钻土、钻岩速度、各工序耗费工时、事故停工时间、移机耗时等。各桩、各机的施工效率的差异提供了进度挖潜的可能。此外,工程调度是否合理也能得到反映。对这些数据分析比其他方法更具有说服力,因而成为优化施工进度的有力手段。 在完成工程目标输入之后、实际开工之前,计划表中的待完成工程量及尚需材料总量,可作为工程量清单用于工程预算。 五、图表查阅: 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输入的数据资料,均可分门别类地在此查得,供施工管理、决策作为依据和参考,以及用于费用结算等。它包括: 1、施工日志。可以按桩、按桩机、按责任人、按指定时段查得并打印。这对于一些专门问题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方便。对单位考察人员的表现,也提供了资料。 2、质量与安全。包括设计参数、成桩数据、工序报验单、质量偏差、事故异常等9类表格。各种质量、安全情况都能在不同侧面上得到反映。 3、设备材料。包括各类设备、钻机钻具、各类材料及检测情况、材料供耗统计等7类表格。材料供耗统计表中有计算库存与实际库存的对照,可以评价材料管理上的问题,以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4、工程量与进度。包括工程量、耗时统计、施工计划完成情况及工程进度图等6类图表。在工程量统计中,不但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还列出工程量的调整值以及偏差值,供结算时选用。 六、竣工用表: 根据建设管理机关对竣工资料的要求,按格式规定,系统能自动生成各种相关表格,既免除了填制资料的工作量,又提高了竣工资料的准确度,保证了填报质量,客观地反映了施工情况。 2004年,某监理公司在对一桩基工程实施监理时,对该软件进行了试用,对其实用性做了检验。该工程有工程桩239根,支护桩290根。桩径有Ф800、Ф900、Ф1000三种。桩深的确定方法有给定桩长和桩长、入岩深度二者取一两种。钢筋笼规格繁多,连接既有搭接焊又有冷挤压。这些多变的因素组合成的桩型多达15种。施工管理上难度较大。 系统的试用与正常监理工作平行进行,相互对照。从中可以看到使用系统的长处: 1、每道工序验收时,系统对各项质量指标的落实情况都有鉴别数据生成,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敦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而人工处理时,难免会有不少的疏忽产生,弄得不好,会发生质量问题。该工程的施工单位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专业基础公司。虽然它有多年的施工经验,但当使用本系统对它的工作检查时,仍发现了不少质量或数据问题。例如,Zha33桩,按其填报的测深计算,沉渣为-98cm,显然填报的数据错了。Zha35桩笼顶安置深度差了1.57m,吊筋长度不足。ZHd29桩的机高,开孔与终孔时数值不一致。ZHc14终孔深度,系统计算比报表多了5cm,施工单位手算发生了错误。等等。发现后有的做了整改。也有的无法改了。像Zha87多打了0.46m,Zha24多打了0.48m等,显然事前控制没有做好。这不仅是个浪费,若有岩性变化,还可能对承载力产生影响。 2、人工很难进行大量数据的统计工作。而本系统提供的各种统计报表,为全面深入地掌握施工状况、深化监理工作创造了条件。例如,对工序耗时统计的分析表明,各桩机的施工效率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施工调度方面却有“压快扶慢”的迹象。例如,在打ZHd1型桩时,某桩机三根桩平均每根用了70小时,另一桩机却用了152小时。但安排下笼与灌注,后者只用了16小时,而前者却要等21小时。这对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是不利的,施工方应该做出调整。 3、各类工程量能自动统计,随时查阅。每一施工阶段的工程量、材料用量都能事先做出预算,为合理地进行进度安排、材料管理、资金运转提供了可能。事后也都做出详细的统计,为工程决算提供了方便。这些都为企业内部经济核算、挖掘节约潜力提供了依据。 4、操作简单,便于使用,方便快捷。一般一道工序、或一个记录,从数据输入到报表打印,全过程仅在一分钟内就可完成,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是很高的,对计算机多用途使用的影响也很小。对使用者的计算机知识没有专门的要求,只要会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就行。 通过试用,证明系统的功能是可靠的。它对数据的处理快捷、准确,能不受干扰地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减少了许多错误和疏忽。它提供的各种信息对深化管理、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起了很好的作用。试用情况也表明,施工中即使较好的队伍,也会有人工不易察觉的各种问题产生。借助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对避免质量、进度等问题的出现、提高人员素质、养成企业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很有必要的。 钻孔灌注桩对整个建筑工程而言,是很微小的一部分。但本系统研制的初步成功说明,其他各项工程的施工管理,也是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控制的。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加强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相信研制这类软件和使用这类软件的事例会陆续出现。它们必将一步步地推动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管理论文:基于工程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初探 论文关键词:施工现场 ;网络;视频监控;视频会议 论文摘要: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是工程管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应该作为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也要求达到信息化和标准化,打造“数字化工地”已成为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施是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数字化工地”的前提和基础。 一、 基于ADSL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基于ADSL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继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之后的最新形式,它是融合了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数据库技术、流媒体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这种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化的系统,可以同现有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方便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同时在系统中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报警、语音对讲、远程控制等功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开发出这样的集成产品,例如,北京九为安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安卫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系统功能与特色 通过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施工现场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远程协调、指挥工作,能够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通过Internet传输到任何您能够上网的地点,如办公室、家中、出差地。由于施工现场不具备宽带以及良好的外部通讯方式,通常可以选择最为经济的通讯方法,如通过ADSL作为视频图像、语音、控制信息的传输媒体,在ADSL线路环境下,可以实现与现场完全同步、实时的图像效果。通过安装于经理办公室计算机和现场工地项目经理办公室计算机中的视频语音通讯客户端软件,管理者可以随时将指示发送到第一现场,能够实现将现场图像实时显示并存储下来。现场工地项目经理可以远程登录检索历史视频图像文件,也可以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对工地情况进行监视,监控点通常安装于现场工地较高地势装置上,如塔吊、邻近高层建筑。以安卫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例,系统具有以下特色: 1、网络化监控。通过计算机网络,真正做到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对任何现场都能实现监控。 2、网络化存储。系统可以实现本地、远程的录像存储及录像查询和回放。 3、高可靠性。系统所采用的视频编码器和网络摄像机均为整机嵌入式系统,是工业级设备,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即插即用,无需专人管理,特别适合于无人值守的远程监控点。 4、高图像质量。系统所采用的视频编码器和自适应高性能流媒体服务器设备,融合多种新型专利技术,图像流畅、画质清晰,图像清晰度可达到DVD效果、实时性好。 5、方便使用、操作管理简单。既可以安装客户端软件,也可以直接通过WEB方式进行远程监控和远程管理,图形化界面。 6、完整的监控管理功能。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监控画面选择,电子地图使用,对云台、变焦的行控制,预置位和镜头的轮巡,以及实现图象抓拍、录像和录像回放、报警和报警联动功能。 (三)系统解决的问题 通过Internet与ADSL,无论是作为政府领导、建委、建筑使用方、建筑开发商还是工程监理方,也无论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在可以接入互联网的地方,通过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施工现场的视频图像和声音。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工地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状况、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能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及时制止违规行为,管理部门通知,并可对违规行为录像取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2、对于建筑开发商,可以随时让集团领导、工程项目经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在办公室、家中、外地随时看到工地施工情况,掌握工程进度,并能实现远程协调、指导工作,有效地节约管理费用。 3、对于建筑使用方,可以随时看到工地施工情况,掌握工程进度,工程的施工工艺,工程使用的材料等情况。 4、对于工程监理方,可以随时让领导、工地监理能够在办公室、家中、外地随时看到施工工地上的各个工程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情况,掌握整体工程施工进度,监控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是否得当,工程使用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甲方要求,并能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发出语音指令,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基于CDMA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CDMA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套完善的、高效率的、性价比极高的网络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整合了CDMA数据通讯功能和数字视频编码功能为一体化的便捷式的产品。它把摄像机图像经过视频压缩编码模块压缩,通过智能无线通讯终端发射到CDMA网络,实现视频数据的交互、发送/接收、加解密、加解码,链路的控制维护等功能。根据应用,把实时动态图像传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联通通信网络。可以通过Internet从系统中控端得到实时图像信息。该系统整合了CDMA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优势,无论您身在何处、任何时间,都可以迅速接入系统,随时随地的进行远程监控管理。 CDMA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联通的CDMA网络,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前端视频采集模块,功能是从普通的视频摄像头中捕捉瞬时的视频信号,然后压缩;无线传输模块,将压缩好的视频图像文件通过联通的CDMA网络进行传送;监控管理中心,是一台具有公网IP或者域名的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的集中存储、加工和发送任务。 三、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经常要就施工进度、质量、材料等举行现场协调会议,传统的会议模式,要求参会人员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准时参加,现实中很难做到如此的统一,尤其在施工现场更是如此。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只要求参会者具有客户终端,无论参会者身处何地,都能通过网络参加会议。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利用视频、音频压缩技术及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通信技术,构筑在IP网络上的全新会议解决方案。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会议控制中心,服务多点控制单元,用户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一)可以实现IP电话功能 与相应的产品整合,用户可随心所欲地同时进行视频会议和点对点的视频即时通讯,用户还可以将普通电话变成IP可视电话机使用,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二)完全基于Web方式的系统管理 通过基于Web的会议管理,系统提供包括用户管理、会议预约管理、会议配置管理、会议通知、会议中止、会议延长等各项会议管理功能。 (三)支持使用CDMA技术加入会议 会议的应用可拓展至无线方式,支持电话打入参加会议。与会人可以通过固定电话、手机、CDMA等通讯手段参加会议。当与会人打入电话时,由主持人进行身份论证后将其它会场的声音转发,这样,与会人就可以身处异地,便可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各分会场的声音。 (四)良好的音、视频质量表现 逼真的实时交互式会议系统,具有高画质的图像,CD级音质,且图象连续,唇音完全同步,低延时。 信息化管理论文:试论档案信息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档案;档案信息化;措施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步人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不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1、档案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 1.1定义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 1.2内涵 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第二,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第三,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第四,要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耽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在已认知的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兀不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3、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又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归纳其主要内容有: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人国家信息网。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 3.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2.1 档案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3.2.2 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3.3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论文:电脑信息化管理在燃气行业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天然气球罐几种置换方案介绍、分析和对比,并以学堂堡储配站天然气球罐置换为例介绍,说明天然气球罐可用天然气直接"置换"方法。 随着城市燃气事业的迅速发展,为解决天然气供气不均匀性即日负荷调峰问题,根据重庆的天然气资源、实际环境条件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一般在储配站按要求宜设置多台球型储罐。目前,重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设了19台球罐,几何容积共23,600m3。同时为满足逐年用气量增加的趋势,还计划在江北区溉澜溪头塘建造6台(每台几何容积为10000m3)球罐的大型储配站。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公司每年都有球罐开罐检查的任务,它包括超声波或磁粉探伤、射线照相检查、测厚和球罐表面的防腐处理等工作。并对有缺陷部位进行维修,检查合格后需对球罐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压合格后再对球罐进行置换。球罐置换首先要确保球罐的自身安全;其次是确保第一次由球罐中供出的燃气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球罐置换是一项危险性的工作,若置换方案选择不当或操作失误,均可能发生恶性事故造成惨重损失。为此,球罐置换的安全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其次,球罐置换还应考虑经济问题,若方案不当将造成置换工作量大,费用高。用什么安全、经济的方法将罐内的空气置换到允许标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发表一些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储配站的具体情况,球罐的置换方案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可以采纳。 1 惰性气体置换法 用惰性气体先置换球罐里的空气,再用天然气置换球罐里的惰性气体。即把惰性气体作为置换中间介质,这里所说的"惰性气体"是指既不可燃又不可助燃的无毒气体。如氮气(N2或液氮)、二氧化碳(CO2)、烟气等,均可以采用。 此法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将惰性气体充满球罐,加压到一定程度置换出空气,直至罐时惰性气体的浓度达到预定的置换标准为止;然后再以燃气充满球罐,同样加压到一定程度置换出惰性气体,从而完成置换程序。此法操作复杂、烦琐反复进行两次换气,不仅耗用大量惰性气体还耗用大量的燃气发生费用较高,其换气时间长,工作量大,既不经济且费事。但是它可以确保进人罐内的燃气不会与罐内空气接触,不会形成具有爆炸的混合气体。因此此法可靠性好,安全系数高,成功性大。对于本身有制气(惰性气体)手段和条件的工业、燃气行业普遍采用这一成熟的传统置换方案。 2 水置换法 用水先置换球罐里的空气,再用天然气置换球罐里的水。即把水作为置换中间介质。 此方法操作过程是先将球罐灌满水以水排尽罐内空气,然后再排掉水同时充入燃气,待罐内水排尽时天然气也充满,置换就完成了。因为此法不但确保了进入罐内的天然气不会与罐内空气接触,不会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混合气体,绝对安全可靠;而且水比其它惰性气体便宜得多,也很容易解决。而对于储配站内一般都设置了消防水池(栓)、消防泵房,充足的储水量以及配备的双电源等,这些给水置换带来了良好的条件。若是将置换工作安排在球罐的强度(水)试压会格后进行,即排水的同时进行充气置换,那更是一件很经济的事情。因此此法具有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置换周期短、费用低和还可多台罐连续置换等优点。但是它要求球罐基础条件较好,即球罐基础(基座)可承担置换重量,同时置换用水浪费较大,对于1000m3以上球罐置换,考虑到球罐基础条件(因球罐投运多年)和置换用水量因素,一般不宜采用此法。 3 燃气直接置换法 此法操作过程是直接将燃气缓慢通人球罐替换出空气,从而达到置换目的。其置换示意如图1所示。 当置换到一定程度时,从排空管的采样口取样,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空气达到预定的置换标准,置换宣告结束。 此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简便也较经济,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在置换过程中,球罐里必然要产生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且要经历爆炸极限范围。对于纯天然气来讲,它的爆炸极限为5~15%,再考虑到其混合的不均匀性,天然气含量45%以下均应视为危险区,遇火源,就要发生爆炸。为此必须严格控制,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确保无火种,才能安全地渡过其"危险区"。 要确保置换过程中,没有任何火源引爆这极具危险的混会气。为此进行如下分析:球罐的检查入孔、接管(进出气管、排污管)全部是封闭的,不可能由外部投入火种;球罐封闭前进行了开罐检查、试压、清扫等工序,有时还搁置了一段时间,内部不可能有残留火种;罐内没有活动部件,不可能因运动、撞击产生火花;唯一可能并需要控制的就是随进罐天然气流"带入"的火种。这种"带人"火种有两种:一是高速气流会因"摩擦"产生静电。但是,由于球罐及管道系统都有良好的接地,即便有静电负荷产生,也会立即通过接地装置导人大地,不会有电荷集聚导致高电位,而产生放电火花。二是高速气流吹动管道中可能残留下来的石块、铁屑、焊条头等固体物品带进球罐,与罐壁、内梯等碰撞产生火花,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就是危险。根源是高速气流,解决它关键是坚决杜绝高速气流而确保低速;即便有石块等"杂物",也不会被吹动,也就不可能产生火花了;同时为了避免"杂物"带进球罐,应事先在进气管道上设置"过滤器"。根据暖通资料及管道实际吹扫经验,我们确定将置换球罐用天然气速度控制在3m/s以下并采用流速计或 U型压力表(计)观察球罐升压速度的办法来测量其充气流速,用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流速(混气过程中控制阀前的压力要保持稳定)。 经上述分析、认识与措施,说明天然气球罐可用天然气直接"置换";即先少量充气置换后再投入运行。该法必须注意排除其危险性,方法较简单,经济合理。目前我公司以及附近地区各燃气公司球罐的置换工作均采用"天然气直接置换球罐里的空气"方法,历经过了四十多次试验,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 燃气直接置换法实例 沙坪坝学堂堡储配站投产于1987年,担负着沙坪坝区民用气调峰任务。站内设置了四台每台几何容积为1000m3的球形储罐,其贮气能力为3.2万m3。按要求1999年对3#、4#球罐进行了开罐检查;而2000年9月份,又对1#、2#球罐进行开罐检查,经重庆市锅检所对其进行超声波或磁粉探伤、X光照片和测厚等检测,并对有缺陷部位进行维修,合格后即进行气压试验,试压介质选用空气。试压合格后随即进行置换,步骤操作如下: (1)试压、置换前的准备工作 ①成立球罐开罐检查(试压、置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的分工,各负其责。 ②经过多方研究讨论,确定了试压、置换方案,并制定了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打印成文以便遵照实施。 ③对与球罐相联接的管道和设备进行了试压,对阀门、法兰、焊缝等各种设备和联接处都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对有泄漏之处进行处理。 ④联接好试压、置换工作所需用的临时管道和设备。如加气管、排气管、空压机等;并作好其它一切有关的安全防范物质准备工作。 (2)试压及置换工艺流程 ①在球罐的排污阀(6)之后,加一短节。短节一端采用法兰联接,另一端盲死;在短节两侧各焊一加气管,并装上控制阀(7或8)加以控制,它们与空压机(9)相连。 ②以球罐的进(出)气管作为置换的进气管,球罐上的安全放空、增设的加气管(卸下空压机后)作为空气的放空管,也可作为取样点。如图2所示。 (3)试压、置换的操作步骤 ①为了便于指挥、控制,不致操作失误,在试压、置换前,首先关闭全部阀门,并加装盲板,使整个系统成为密闭状态。 ②启动空压机(9),打开加气管的控制阀门(7或8),向球罐充空气,使压力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至试验压力0.92MPa时(因球罐设计压力为0.8MPa,实际运行压力为0.78MPa,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借人停止加压稳压半小时,在试压前应将球罐的安全阀送国家压力容器检验部门将其开启压力调至0.92MPa(试压后将其压力调至设计压力,但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1.05倍),以确保球罐试压安全;最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稳定,观察球罐及基础均无异常情况,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变形即为合格。 ③试压合格后进行置换。首先拆下空压机沙),打开加气管的阀门(7或8)和安全阀(2)进行放空,待与大气相平衡为止,关闭各放空部位的阀门。这时球罐里空气体积在计算工况(0.1MPa,20℃)下为1000m3。 ④打开球罐的进(出)气管上的阀门(4),向球罐缓慢充气,流速控制在3m/s以下;当球罐充气到0.05MPa时,可适当提高充气速度,流速不超过5m/s;当充装天然气到0.1MPa后,关闭进气阀(4)停止进气,开启加气管上的控制阀(7或8)缓慢地向外放散,其速度不超过10m/s,表压为10KPa时停止放散,这时取样进行分析,确认天然气含量达到置换标准(50%以上);再次开启球罐的进气阀(4)以不超过10m/s流速向球罐充装天然气,直至球罐运行压力0.78MPa为止,置换完毕。 在置换过程中,球罐的表压P(MPa)随进罐天然气体积V(m3)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过程视为等温过程(注:Pn为当地大气压,取值0.1MPa)。 (a)当球罐压力升至0.1MPa(表压)时,球罐里空气体积在计算工况(0.1MPa,20℃)下为1000m3,而在某一工况P下其空气体积为(1000-V)m3,其关系式为: (b)当球罐充气至0.1MPa(表压)时,停止进气,进行放空至10KPa止,这时球罐里空气和天然气的体积在计算工况(0.1MPa,20℃)下各为550m3。再次将球罐压力升至其运行压力0.78MPa为止。其关系式为: 通过以上关系式,可以算出各个工况下球罐里的天然气、空气体积组成及其压力变化情况见表1。 综上所述,经球罐置换的几种方案比较,以天然气直接置换较为方便、经济。虽然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可以通过控制进气速度,以及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协调配合,完全可以安全地越过混合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对于天然气球罐置换可以广泛采用此法。 信息化管理论文:试论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体现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员 信息化管理 价值体现 论文摘要: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竞争重点是管理和服务,也是各高校图书馆馆员总体素质的竞争。本文对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价值体现进行了探究,望借此为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馆员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进而达到提高效率、改进馆员服务模式为目的,这从根本上改变人才信息资源的储存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 以快、准、精地提供有特色的知识产品和优质服务。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价值体现的必要性 技术/设备到位。 选择技术成熟、兼容性、通用性强、运行稳定的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采用C/S+B/S架构, 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或根据本馆的性质、服务功能进行自行研制管理软件,保证信息化系统上线后良性运作,高效使用和安全维护。 馆领导重视。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方向、目标需要有长期规划,逐步走向规范化,以提高信息化的决策水平。同时为了使其能够持续稳步地发展,有丰富的IT 知识和阅历的项目主管如技术部主任和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资历的图书馆馆长的鼎力支持是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条件。 建立客观可行评价指标和方法。 通过图书馆服务流程分析和岗位分析,明确各项工作在服务流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考核点和制定考核指标,并制定针对该工作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法。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一)服务信息化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全体馆员的信息化思维和服务观念的彻底转变。馆员学习平台设有专家解答、业务知识总结、行业信息、案例研究等功能,并伴有搜索引擎,馆员可随时上网进行知识学习或下载资料,实现了全体馆员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根据馆员目前的岗位、自身能力状况和图书馆对馆员的能力要求,确定馆员的培训需求,并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或提供相应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并将培训总结公布网上,供所有馆员学习。 (二)高速快捷的管理平台 招聘平台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 将图书馆未来战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然后形成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与素质要求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将未来所需人力资源结构、职位和人才要求从模块数据库里提取出来,形成完整的招聘计划。在线管理平台可查看其下属馆员的相关人力资源信息并更改其职权范围之内的信息。自主管理平台使馆员可在线提交请假/休假申请并进行相关的审批程序和维护个人信息、查询个人考勤记录等快捷便利的自助服务。 (三)及时全面的绩效管理 图书馆员的绩效管理信息化过程见图1。它通过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及改进这四个步骤的循环活动,指导图书馆员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从而改善部门整体绩效的持续交流和沟通过程。根据各岗位馆员考核要素和权重,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参照基于服务业务流程的SCOR模型和“KEMPT”模型绩效考核模式进行专业指标,关联指标(两者占70%)和阶段性任务指标(占30%)的月度全部考核,按照馆员工作业绩、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等方面进行馆内馆员及来馆读者网上在线考评。通过对图书馆部门组织、馆员个人的工作绩效的管理和测评,提高馆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强馆员市场意识,从而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效能,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竞争力。 (四)持续高效的激励机制 结合绩效管理,实行基础分加分或减分及红灯警示等方法,并与薪酬工资挂钩,形成激励争创优良服务业绩激励机制。同时激励的手段多样化,如馆员个人能力的优先发展机会、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获得职位的提升,以及获得公开的精神奖励等,促使馆员产生强大的绩效改进动力和压力,在平等、合作的氛围中促进了馆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实行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可促使馆员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发挥最大潜能,进而提高图书馆组织整体的工作绩效及整体效能。 信息化管理论文:对高校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房产档案管理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计算机在高校管理中的普遍应用正为高校房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管理房产档案,是提高高校房产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高校建立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困难入手,探讨了房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房产档案、信息化 高校房产管理是高等学校的房管部门对学校房屋财产、教职工住房以及与之相关一系列事务进行的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档案是很重要的信息资源,在高校中,作为档案众多门类中的房产档案,是学校房产管理部门在房产权属登记、调查、测绘、产权转移、房屋变更等房产权属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房产历史记录,是房产权属登记管理工作的真实记载和重要依据。随着计算机在高校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如何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房产档案管理相结合,提高房产档案的利用价值,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高校建立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困难 1.1 领导重视不足 重视程度不足是目前影响我国高校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许多高校管理人员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档案资料其实只是处于长期堆放的状态,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更谈不上利用。一些领导往往管理观念陈旧,而工作人员也并不习惯于在网上了解信息,不接受网络办公的方法,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法,习惯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处理房产档案信息。 1.2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房产档案管理部门的电脑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数据处理上,无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互联网的认知度、参与度等都远低于其它行业。大多数高校的房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接收移交档案,编目立卷、存储入库、查阅调卷,档案馆类似于资源仓库。管理介质绝大多数仍为纸质档案,光盘技术和机读方式虽然已经有运用,但十分有限,数据库的建设与当今信息传输技术的要求相差甚远,档案部分应发挥的作用远远未能有效挖掘出来。 1.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差异比较大,缺乏协作精神。采用网络化办公以后,管理部门之间需要相互提供有用信息,才能达到方便、快捷地办公目的.但如果其中一个部门不及时更新信息,没有专人维护,就无法查询到最新资料。目前高校中各个办公室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差异大,很难达到信息共享。这就使部门间网络化办公的力度大大降低。 2.如何建立高校房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1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快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内容的多样化、档案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多媒体、光盘以及缩微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不适应时代的变革,我们应认识到,以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等管理应用为主,利用计算机、缩微机、扫描仪甚至互联网等对档案进行检索、存储和管理,是档案管理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房产档案信息化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房产档案作为社会信息业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房产档案信息资源,必将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使房产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房产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2推进房产档案馆数字化进程 实现房产档案馆数字化是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健全数字房地产档案馆,首先要把握好节点有偿访问。一般性查询、检索无论传统服务还是远程服务均可无偿义务提供,但网上深入查询或特殊专题检索、下载等应为有偿服务,对于科技成果还应收取成果转让费。另外,关于档案开放范围和权限问题,要设立相应的访问权限,对于那些可以对公众开放的档案,公众可在公共网上查询、利用,而只可对内部人员开放的档案,只能通过上内部局域网查询利用。开放数字房产档案馆的建立必将会进一步提升房产档案馆的宣传、教育、服务和经营功能。 2.3完善房产档案信息归集、检索系统 为了全面、准确地收集信息,就要将房产档案信息系统与房产交易系统有机地结合,将房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房屋产权信息自动归入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形成文本信息;另一方面要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先进设备将有关资料以图像信息方式归入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原始档案数据进入计算机后,再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分类、组合、检索、调阅、复制等功能建立起完整准确的房地产档案数据库。由于房产产权频繁异动的特点,房产档案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在档案数据库的更新、管理、维护上要实现实时控制,保证房产档案信息与房产产权状况的同步变动,这是房产档案管理的核心所在。由于高校房产交易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建立高效的房产档案信息检索系统。由于司法查封、抵押登记、房屋租赁、房产交易等不同业务的特点不同,对房产档案信息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多角度的档案检索系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将房屋坐落、产权人姓名、房屋面积、交易时间、产权状况等房屋产权管理中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检索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形成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互补的档案信息检索体系,实现万能检索,从而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 2.4建立准确的房地产档案数据分析系统 房产档案信息不仅要满足产权人产权交易的需要,而且也应该为高校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整套房产档案数据分析系统,以便管理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房地产产权产籍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运用相关调控手段,使学校房产需求保持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达到科学决策,回避风险的目的。 2.5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日趋完善,要靠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档案专业人员来实现。档案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现状,应正视自己的业务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主动、及时地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和档案学知识,做到依法治档,使档案得以安全保管和科学利用,要加强学习业务文件和各级档案专业刊物,明了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贯彻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执行新规范,密切注意国内外档案工作的发展动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档案事业逐渐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推进档案工作的发展。推广使用新归档方法,减轻档案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责任。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与档案管理软件,对档案的收集、存档、查找、借阅甚至统计等等实现电脑化的规范管理,提高档案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为相关部门提供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 3.小结 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房产档案信息资源,必将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必将使房产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使房产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大大减少了房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联系渠道的费用支出,缩短了大量事务的处理时限,使高校房产管理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信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信息化管理论文: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 【摘要】 随着医院内部对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运用,各项管理工作都依托于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由此导致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加大,因此,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就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谈到了在信息化管理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要点。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医院 内部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会计已经从原有的记账、报账向着经营管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对单位内部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信息化管理下进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医院财务电算化信息系统由五部分组成: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库存物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与his的衔接控制 (1)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中数据核算的起止时间应与his系统相一致。两套系统的时间如果不一致,会导致收入、支出等多个账目无法核对,起止时间的一致是保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按月核对门诊收入与his门诊收入统计数。日常工作中,有的单位因为当月所收款项缴款不及时,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的门诊收入与his门诊收入会不相等。医院应设置专人查询his系统中未结帐金额。同时对长期未结帐收入予以关注,防止收费员截流医院收入。重点检查门诊病人退费手续是否完备,退回的发票联与存根联是否相符,所退金额与his的退费金额是否一致,对可疑的退费要详查。 (3)按月核对预交金总账科目发生额与his系统预交金缴存统计数。医院有关预交金的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加强预交金的内部控制极其重要,一方面可防止住院处工作人员贪污舞弊,另一方面可帮助他们查找录入错误。 (4)按月核对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住院收入数与his住院收入汇总数。核对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账目和his系统中的统计数,发现问题及时更正,保证住院收入安全汇缴。 2、对“医保”账目的内部控制 很多医院都是医保定点单位,每天都发生大量的医保应收款,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应在“应收医疗款”下设“医保应收款”二级明细科目,根据医保性质按人名设相应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月终将上述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相互核对并与医保办及时沟通,及时催要未返回医保应收款。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收费员有无虚列医保患者账目套取现金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核查会计核算软件系统操作人员有无录入错误。 3、加强收费票据的管理 医院应设专人核销门诊收据的领用情况,核销住院处收费人员缴款单所列的预交金起止号,防止利用虚列预交金、截留多退款的情况。审核交回作废的张数是否齐全,有无漏交或截留收入的情况。审核大小写金额是否准确,有无涂改情况等。 4、药品核算的内部控制 药品是医院最重要的库存物资,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应授权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权限内办理具体工作,其他部门只能查询或使用,不得随意录入或更改。物价部门负责按相关物价规定对药品维护零售价,财务科重点审核供货单位发票是否规范,入库手续是否齐全,金额是否准确,每月按照his系统的统计报表来进行会计凭单的录入。月末应核对his系统药品收入与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的药品收入数是否相符;药库药品每月入库数额与会计核算软件系统应付账款的相关金额数是否相符等。药库定期盘点,与财务账目的相应余额进行核对,认真履行盘点手续可以有效核查在药品流转过程中的差错,出现合理范围外的盈亏,应仔细核查。 5、库存物资的内部控制 医院的库存物资种类繁多,且使用频率高、周转速度快,应从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方而加强内部控制。月末应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核对库房管理软件中的库存物资余额与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的相关余额是否相符。 6、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总务库房、医疗器械库房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的数量与金额管理,财务科对固定资产实行金额控制。北京市所属的医院都已经统一按财政局要求使用了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每购入一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会计将该固定资产的分类代码编号、名称、规格刑号、取得日期、使用状况、使用方向、金额、累计使用年限等项目录入信息系统做成固定资产卡片,形成基础数据库,在资产上贴唯一标识的条形码,同时相关信息通过动态系统时时上报财政局。每月固定资产会计打印固定资产明细账,向财务科上报固定资产报表,财务科将报表金额与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的固定资产明细科目相核对,每年要保证至少一次固定资产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医院信息化管理下的财务内部控制情况复杂,只有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才能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控制测量论文:GPS静态控制测量及其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推动下,市政工程项目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必须要进行相应大地控制网的布设。以GPS技术为基础的静态工程控制网,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技术精度更高,成本也更低,相应的测绘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目前GPS静态控制测量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文章结合GPS静态控制测量技术的特点,就其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GPS静态控制测量;市政工程;应用 1 GPS静态控制测量概述 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是GPS定位得以实现的设备基础,将用户接收机天线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作为观测量,根据GPS卫星瞬时坐标,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对应的观测站位置。GPS静态控制测量需要应用到GPS静态定位接收机,在进行位置的确定时,设备的位置为静态的,定位的方式由包括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两种。需要注意的是,两种静态定位的观测量都是观测站与GPS卫星之间的伪距离。根据观测量的不同,又可以将静态定位划分为测相伪距静态定位和测码伪距静态定位两种,一般来说,载波相位测量的静态相对定位可以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 2 GPS静态控制测量特点 2.1 GPS静态控制测量的优势 现代信息社会对于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量技术除了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测量过程的质量外,还需要具备便捷的特点。GPS静态控制测量可以对测量区域内,一定时间段内的卫星信号数据进行获取,之后通过GPS数据处理软件的处理,便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测量结果,较之传统的测量方法更为便捷,数据的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GPS、GIS以及RS的综和应用可以对土地资源的调查数据、地籍测量数据等进行获取,从而为土地统计、动态监测等提供依据,在国土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 GPS测量误差及解决方式 GPS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以及设备处理都有可能出现数据的误差,同时,地球整体运动包括潮汐、相对论效应以及负荷潮都会对GPS测量的精度产生影响。周跳是导致观测值误差的重要原因,对于周跳引起的数据误差来说,大于十周的较为容易消除。GPS观测值误差的消除和削弱的具体方式有四种。一是求差法,对不同的观测值进行相互求差,进而减弱这些数据中存在的相同误差的影响。二是回避法,即选择测量精度较易保证的区域作为测区,避免容易产生误差的环境,同时采取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设备,解算软件的专业性以及测量点的坐标也会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因而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需要提高起算点的精确度。三是误差改正模型的建立。四是参数法,对测量数据的系统性偏差进行求定。 3 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 应用概述 GPS静态控制测量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政管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大型工程中都需要确保较高的测量精度,从而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城市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建设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必须要结合实际采取合适的测量技术手段,在保证测量数据精确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测量的难度。测绘工作应当尽量减少对于原有建筑物的破坏,保证已有市政管线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工程测绘的内容包括四等水准测量、地下管线竣工图测绘、平面位置校验和测绘、管线纵断面测量以及GPS控制网测量等。 3.2 工程平面控制 由于市政工程的覆盖面较广,因而,相关测绘的工作量也比较大。一些市政工程的测区总面积较大,且测量区域内的道路不规则,乡村道路以及城镇主干道纵横交错,整体呈现网络状。为了确保GPS静态控制测量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以及相关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级布网,即在测区内原有的已知四等点的基础上,构建起可以覆盖到整个测量区域的国家E级GPS静态测量控制网,根据测区的面积、地形、建筑状况等进行GPS平面控制点的测绘,并通过区域内已有的三等水准点和之后布设的GPS点构成的附合水准路线来进行测区高程控制测量。还需要对测区内布设好的GPS定位测量点进行拟合,可以采取连续运行卫星服务系统的RTK技术,进行GPS点的检查和拟合,并对测区内所有图根控制点进行加密。 3.3 平面控制结算 在GPS控制网布设完毕后,还需要利用相应的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基线解算。市政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中可以采用Compass基线解算软件,该软件的计算效率以及结果准确性都得到了认可,应用较为广泛。市政工程平面控制结算一般将与工程要求相符合的双差固定解作为基线结算的最终成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施工数据要求,一般将基线结算结果保存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并在平面控制数据处理软件的支持下完成WGS-84坐标系下的三S无约束平差。在进行静态控制测量和平面控制结算时,需要根据行业规范和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参数的设定,为了确保基线解算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从而对基线数据的精度进行判断。根据检验计算的结果对基线进行处理,存在严重误差的数据要进行提出,解算合格的基线要继续保留。一般的市政工程通过检验的基线数量在150左右,平面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的总和需要在100以上,以满足市政工程测绘对于测量精度的要求。 3.4 高程控制 在正式进行测绘工作之前需要对市政工程建设地进行实地勘察,在GPS控制测量区域内找出保存完整可以使用的三等水准点,这些测量点可以作为该工程高程控制测量的起算基准。根据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求以及测量区域内的实际路网和建筑建设状况,布设三条四等水准闭合路线较为合适,在这三条水准闭合路线测量的中途还会经过多个工程建设之初设置的,新的GPS点以及加密的新的GPS-RTK图根控制点。如果工程测量区域内的原有的可用的三等水准点较少,无法满足GPS水准高程测量的需求,针对这种状况,将GPS高程拟合计算的结果与四等水准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再取GPS控制测量网中的几个GPS点作为计算的起始点,并将这几个点的四等水准成果作为起算数据。再进行二次曲面拟合高程,计算控制测量网的高程值,最大高程差值需要在3.0cm以下,高程误差的算数平均值在1cm左右,在较为平坦的市政工程测量区域,当GPS静态控制测量网的覆盖范围在20km2以内时,并且有五个分布较为均匀的水准点,利用GPS在中原地区进行高程拟合可以达到四等水准精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静态控制测量具有自动收集记录数据、不要求测量点通视和全天候观测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市政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建设的效率,还可以节约工程成本。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GPS静态控制测量凭借优异的使用性能和更为广泛的适用范围,将逐渐取代传统控制测量,促进城市测绘的发展。 控制测量论文:市政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内各种管道铺设、公路桥梁施工工程不断增加,确保施工质量变得愈加重要。工程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控制工程测量的精度受到越来越多施工单位的重视。文章阐述了影响工程测量精度的问题,并针对测量精度的控制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市政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测量;精度控制 前言 市政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桥梁、给水排水、堤防护岸、涵闸泵站及煤气管道等)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是直接为设计服务的,同时也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因此市政工程设计对市政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测量内容有一定的要求。而测量精度对市政工程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忽视测量精度,就可能造成拆迁已有建筑物或平整大片土地,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如果片面的强调精度,又会造成时间与经济上的浪费。所以只有按照各种市政工程对测量的不同精度要求进行测绘工作,这样所得的测绘成果成图资料,才能满足各种市政工程设计的需要,又为施工测量提供了方便,加快了市政工程的建设速度。 1 市政工程ζ矫婵刂撇饬烤度的要求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如果布设地下管道较多,用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每一种管道都要按其最小的间距要求布设。如:下水管道离建筑物的水平净距不小于2.5m;汇水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汇水管道离下水管道不小于1.5m;道路侧石边缘离下水管道不小于1.5m;中压煤气管道离下水管道也不小于1.5m等等。如果原有建筑物的位置不准确,则有可能将管道布置得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间距。因此设计人员认为对于原有的建筑物所施测的解析坐标,其最大点位误差不应超过10cm。如果布设的地下管道不多,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超出了最小水平净距,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与邻近已有构筑物以及与平面控制点的相对位置误差也不应大于10~20cm。 根据上述设计人员的要求,在一般市政工程(如汇水排水管道、煤气管道、次要城市道路、堤防护岸等)建设中,布设四等以下各级平面控制网时,可按最弱点点位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大于士10cm的精度进行施测。这样相邻同级点的点位误差会小于土10cm,能够满足设计或施工单位对一般市政工程施测线路交点,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或用解析法测定地物点坐标的精度要求。 2 市政工程中影响工程测量精度的问题 2.1 缺乏专业测量规范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测量工作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规范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测量工作是一门具体的学问,具有科学的测量体系及理论依据,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采矿业胜任,要做到保障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必须建立一个共性的行业规范。目前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没有标准的测量规范,测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许多测量人员不专业、测量设备质量差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市政工程的质量。 2.2 测量设备操作不当的影响 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问题在于测量人员对于测量设备的错误操作,人为的操作不当、错误记录使得测量结果准确性大幅降低。在具体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的测量技能,其中一部分测量人员职业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感;还有一部分测量人员甚至达不到测量资格,一些测量工作由实习人员、兼职人员进行,这些人员大多对测量设备使用规范不熟悉。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市政工程的测量精度不准确。 2.3 设备质量误差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施工单位对测量工作不重视的情况。众所周知,工程测量所使用的设备价格普遍很高,但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投入,往往购买质量较差的测量设备,这些测量设备相对落后、精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另外,许多测量人员对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重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维护保养,使得测量设备精密度下降,这也是影响测量设备的重要原因。 2.4 测量技术问题的影响 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不仅仅依靠测量人员的操作和设备的优劣,测量技术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也是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工程测量工作中,测量技术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此判断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多施工部门信息技术的缺乏,导致测量精度无法得到保障,丧失了市政工程建设问题的判断能力,由此直接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质量。 3 市政工程中控制测量精度的措施 3.1 专业的工程测量规范 建立一个专业的工程测量规范是落实工程测量精度的必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首先,政府机构或专业机构应当构建相应的职能部门,通过职能部门对市政工程的施工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加强测量环节的有效控制,达到对工程测量的引导规范的作用;其次,对监测人员、监测设备的资质进行严格限制,确保工程测量的基础条件达到规范要求。通过测量规范的监管作用,避免工程测量环节形同虚设,规范了工程测量程序,有效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 3.2 专业的测量技术人员 专业的测量技术人员是保证市政工程中控制测量精度的关键,不能因测量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而影响测量的精度。在工程建设中要定期组织测量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测量技术人员团队中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保证测量人员技术与时俱进,同时也要注重“老带新”的方式,加强测量技术团队建设,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测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要保证测量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减少人员变动,保证测量工作的效率。 3.3 优先选用先进的测量设备 市政工程主管部门通过加强工程质量的硬性要求,促使施工单位加大工程测量设备的资金投入,以此确保检测精度更加准确。另外加强检测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在施工单位引进先进检测设备后,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及时的保养维护,必将大大缩短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检测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范,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设备需及时安放储存,避免受到损坏,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做到及时解决,保养维护工作要做到长期规律,降低设备检测误差。只有确保检测设备的质量和后期保养,才能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精密。 3.4 选用最新的测量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部门要重视先进测量技术的引用,并且通过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不断促进自身测量技术的研发,以满足部门自身实力的提高。目前国际先进的监测技术包含PTK定位技术和GPS数字定位测量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有助于实现测量误差的降低,大大提高了测量效果和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发挥了基础作用,工程测量精度的准确直接决定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测量工作,做好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提高测量设备质量和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因此,必须做好程测量精度的控制。只有做到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保障市政工程质量,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高鸿(1973,05-),女,大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论文:探析市政管道工程中的控制测量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管道工程成为城市整体规划中的基础项目之一。控制测量技术是市政管道工程中的主要工作,测量的准确性对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要加强市政施工管道工程中的控制测量技术。受环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保障市政管道施工的整体质量,做好市政管道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管道工程的控制测量技术。 关键词:管道工程;控制测量技术;市政 市政管道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项目,包括水、电、热能、电信等多方面,关系着城市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多样化,在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质量等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有力反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建设体系,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条件。受到环境、地形、水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市政管道工程中的施工质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在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强市政管道施工中的技术支持,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利保障。 1 市政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市政管道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要求较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对技术监督也要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对施工数据进行测量,为管道工程实施设定基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相关施工数据。控制测量技术在管道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精确的数据要求在管道施工过程中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城市管道工程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施工条件下对施工周期、管道工程质量的制约和影响都是需要考虑到的情况,地下管道、交通路段行人车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管道工程施工的展开。在市政工程中,排水管道是最核心的部分,雨水排水管道、城市污水排水管道都需要充分考虑城市降水量、污水排放量等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控制测量技术是关键。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问题有以下几个。 (1)市政管道施工中存在管道位置偏移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数据的测量作为施工依据,而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对数据的测量不够严格,与实际施工要求有差距,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管道发生积水、位移等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出现偏差,管道施工很难有精准的效果,测量工作不到位,是发生位置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位移问题也由此产生。 (2)管道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井变形或是下沉问题。这种问题一般和建筑材料的质量有关,施工前没有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导致整体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对井口数据进行收集不够,井口表面在浇筑过程中不够稳定,井墙施工不到位,管道承载力达不到工程要求,管道承载力加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井盖坍塌现象,这类安全事故在管道施工中造成的严重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施工中注意控制测量技术的精确度。另外,管道渗水、漏水问题是市政管道工程中常见问题,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出现积水,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外力作用增强发生渗水现象,对整体施工会产生不利影响。 (3)城市管道施工在回填土沉陷问题上处理不够完善,管道工程对整体地表环境的破坏给城市建设造成后续问题。这种施工遗留问题应该得到及时处理。回填土的质量、土体含水量、夯实程度等方面不符合工程要求,造成沉陷问题会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后期维护更加复杂化,也会加剧这一现象的严重程度。 2 加强市政管道工程中的控制测量技术 市政管道工程在铺设前、铺设过程中、铺设后等阶段都对控制测量技术有严格要求。施工准备阶段要注意图纸设计、管道选取、放线测量等各个环节符合施工要求,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准备阶段在后期施工中得到有效实施。城市管道工程的复杂性在图纸设计中更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是否相符,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管道工程多在地下环境作业,如果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预估的。管道铺设过程中,着重做好管道检测检验,通过闭水实验检测管道整体质量,对管道出现缺口、破损等问题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及时更换管材。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材料的管理保护要做好妥善安置工作。优化排水管道的闭水实验,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防治措施,应及时进行管道更换工作。 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监控测量技术体现在数据上,同时也体现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数据的精确度关系着施工质量,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问题。控制测量技术的提升还需要不断端正工作人员态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管道施工测量工作的控制。在管道主点的测量上,在施工前期设计中包括中桩测量以及转向角测量,这项工作从管道起点、终点、转向点等都进行测设。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要熟悉图纸,对施工设计意图等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了解,不同管道的起点环境不同,在测量控制上也有所不同。供水管道的起点是水源地,电力管道起点是电源,热力管道起点是来气方向,不同类型的管道施工过程中起点条件不同,在施工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测量依据也会不同。转向角在实际测量中存在特殊要求,数据结果会有出入,这些问题在技术上要有精准的控制。 管道横、纵断面的具体测量一般使用水准仪皮尺法、经纬仪视距法等,在测量比例尺上也有固定常用的数据。管道截面在实际施工中对初期开挖边界等使用行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做好控制测量技术,才保证断面测绘数据的精确。在管道施工中进行测量首先要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在测量工作中才能保证准确性。通过相关设备仪器对现场进行检查校对,对不稳定性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测量工作中要注意加密处理,这有助于数据保存,减少了环境影响因素对测量工作的开展。管道竣工测量工作对整体工程中的数据M行处理,管道竣工断面图、带状平面图等整理编绘给管道后期管理、维护、整改等提供参考数据资料。对管道后期质量评定等都需要从参考数据中对施工效果进行对比鉴定,如竣工带状平面图是为了检查管道起点、终点、转向点以及附属建筑物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管道控制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在精确度上出现偏差造成的施工事故和后续问题,解决过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等,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要做好管道工程中的控制测量技术。 3 结束语 社会发展对市政工程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还将面临更多市政工程中的挑战,管道工程施工也将面临更大压力。提升控制测量技术,克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突破现阶段市政管道工程施工中技术瓶颈必须面对的问题。实现市政建设的质量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作者简介:刘明强(1980,10-),男,大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论文: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分析 摘 要:掌握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地震勘探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对复杂地形进行有效的地震勘探。从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的应用来看,这一方法在勘探测量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是地质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应对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的应用过程,了解其GPS网的布设要点,掌握其埋点和观测方法,并对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特点,做好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地震勘探;测量方法;有效性 1 前言 在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做好GPS网的布设,通过GPS网的布设,能够确定勘探范围,做到在固定范围内进行勘探。在布设了GPS网之后,需要使用埋c观测方法,重点做好内业设计和外业作业,提高埋点的监测质量。在多年的应用中,地震勘探控制测量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要认真分析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过程,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重点了解,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2 地震勘探测量,应做好GPS网的布设 2.1 GPS网布设的具体方法 采用同步图形扩展式:同步图形扩展式的布网形式,就是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又迁移到其他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采用边网连接方式,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 在地震勘探控制测量中,GPS网的布设是关键。之所以要进行GPS网的布设,不但要为了有效的划定测量范围,同时也是对测量地点以及测量区块的全面观测。通过GPS网的布设,能够对所测量的范围有初步的认识,还能掌握测量范围内的地形特点,并对可能出现的测量问题以及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进行预估。所以,做好GPS网布设,在实际布设过程中采取科学方法,是提高GPS网布设效果的关键,也是做好GPS网布设效果的重要措施。 2.2 GPS网布设的注意事项 基于GPS网布设对地震勘探控制测量结果的影响,在GPS网布设过程中,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GPS网布设应选准布网形式。目前最科学的布网形式就是同步图形扩展式,这种布网形式覆盖面广,能够保证测量范围符合实际要求。其次,要采取接收机同步观测的方法。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提高测量质量,使GPS观测数据能够在不同的接收机上都得到体现,对于纠正测量错误和减少测量偏差具有重要作用。再次,要对同步图形进行边网连接,提高连接质量。 2.3 GPS网布设取得的积极效果 在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应用过程中,GPS网布设之后,有效的划定了测量范围,实现了测量范围内GPS信号的覆盖。除此之外,通过GPS网布设,也初步掌握了测量区域的地形特点和区域特征,对下一步埋点的选择以及观测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GPS网布设可以形成网状的测量结构,对提高测量结果和满足测量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GPS网布设是关系到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效果的重要因素,做好GPS网布设是十分必要的。 3 地震勘探控制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地震勘探控制测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通讯、交通运输、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许多同步点开关机时间不统一,很多点同步时间不够,甚至没有同步时间,从而造成大量的返工重测。 结合地震勘探控制测量实际,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同步开关机时间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保证同步时间,那么在测量中各个测量点的数据就会出现较大误差,对整个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测量同步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同时,由于同步时间的长短不一,部分基线精度高低不一,基线剔除率相对较高,控制点的总体精度不太令人满意。 在具体的测量中,不但需要测量同步时间一致,同时还需要基线精度在允许范围之内。如果不能满足这两项指标,那么测量结果将无法满足准确性要求和有效性要求,测量点的测量工作则需要返工,增加测量工作量。 3.2 地震勘探控制测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基于地震勘探控制测量实际,以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确定测量范围,对地形复杂的测量区域,应在每次测量中选择较少的测量点,但是需要保证测量点开关机时间一致,确保同步时间一致,以此达到提高测量准确性的目的。 其次,在实际测量中,应对基线精度进行控制,对于基线过高或者过低的数据进行剔除,保证所选择的控制点在基线精度上满足测量要求,以此达到提高测量准确性的目的。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实际测量中,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但能够提高测量效果,同时在测量准确性上也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于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的优势,我们分析这种测量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建议,保证地震勘探控制测量方法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积极效果。 控制测量论文:浅谈《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教学改革举措 【摘 要】《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是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在《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本科专业课程之一。通过近几年来的《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以及本学年度《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教学,提出了基于编程、制作PPT和出试卷互考等教学举措,以期提高学生对海洋大地测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教学改革;海洋测绘 0 前言 《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是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最新成立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近半世纪以来,人民对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洋科学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的开设是在我国不断重视海洋权益的背景下,其前身是《大地测量学基础》。她是在原有《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侧重讲述大地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大地测量学基础》是一门古老而又活跃的学科 ,研究和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球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1]。通过本学年度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本科课程教学发现,课程讲授结束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不充分,特别是对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投影变换的认识仍有所欠缺。因此,为及时掌握与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有必要对《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的课程内容与目标,然后探讨了今后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一些举措。 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课程理论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讲授教学40学时,讨论教学8学时。相比原《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而言,增加了讨论教学部分的学时,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强对课程涉及的概念的了解。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开设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主要可分为以下5个部分: (1)绪论:主要介绍大地测量学的定义、作用、体系和内容,以及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及未来技术发展展望;重点介绍大地测量学技术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对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内容达到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2)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主要介绍地球的运转规律、特点,以及大地测量应用中涉及到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由于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与《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同时讲授与学习的,因此,此部分内容可以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坐标、时间系统一同学习。特别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程序的方式,让学生实际动手,加深对坐标转换等相关知识的认识。 (3)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了解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高程系统、测定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确定地球形状等基本概念。本章关于地球重力场内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球谐函数等相关理论知识更是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但是,本章重力场的知识与海洋重力及相关应用息息相关。因此,对《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而言,本章学生更需要对与地球重力场相关的高程系统、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等核心概念进行必要要掌握。 (4)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在《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中,本章涉及的大地主题解算、地图数学投影变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换算等内容仍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在后续海洋大地测量的成果转换与成果的全球统一中,将是不可或缺的。 (5)海洋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海洋的开发与陆地一样,也需要测绘各种资料,来保障海运事业的发展。海洋大地测量除了需进行包括海洋控制点、边界测定、海底地形绘制等工作外,还需要为海洋工业、工程、航运、渔业等提供保障,并为海洋科学提供重要资料。海洋大地测量的任务是精密测定海域的各种控制点(海上和水下)的位置,研究地球潮汐与海洋潮汐的相互作用,潮汐循环、大气循环对地球自转的影响,以及海面地形、大地水准面和海底地壳的变化等[2]。 2 教学改革举措 通过前几学期开展《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以及本学期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的讲授,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2.1 程序编写 由于《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中设计的理论复杂,计算公式复杂,导致学生对很多重要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且经常容易将不同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混淆。为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相关参数计算方法的理解,非常有必要对需要重要了解的知识点进行程序编制。且程序编制前,需要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对程序编写的思路、流程进行总结与整理。特别地,在课程第4部分内容中,坐标正反算、大地主题解算、投影换带等内容涉及的公式非常多,更有必要让学生理清思路。 2.2 PPT讲解 可以在重点章节、重点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选定几个重点概念与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后制作PPT,然后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将PPT的内容进行讲解,或者以小组的名义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对于PPT讲解比较突出的同学,可以通过增加平时表现的分数予以奖励。 2.3 课堂测试 由于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讲授后,如果不经常复习,很容易遗忘。可以要求每个同学自己看书,然后选出自己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给出来。然后选择一到两次课的时间,将每个同学所除的试卷随机发放给其他同学进行测试。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书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编写比较合理的题型和题目,选入最终的期末考试中进行测验。 2.4 结论 在本文中,对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期改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编程、制作PPT和出试卷互考等举措,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本R档睦砺壑识。在今后《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教学中,我们还需将进一步探索海洋大地测量学的教学改革方法,提高海洋测绘及相关专业学生对海洋大地测量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为我校的“海洋特色”添砖加瓦。 控制测量论文:“翻转课堂”在《控制测量》(上)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本文以《控制测量》(上)课程为例就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翻转课堂;控制测量(上);自主学习 《控制测量》(上)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实践性强。其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传统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而且不能实现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体特性的充分展现。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堂上的“知识传递”和课后的“知识内化”颠倒过来,形成了“学习在课外,内化在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通过视频的呈现放在了课前,学习在课前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学习了解课程章节的重点,并可通过反复观看予以巩固。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老师仅仅起引导作用。学生看视频中出现的疑问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反馈,如果小组反馈无法解决,则可通过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学生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翻转安排,主动发现并探讨问题。 基于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控制测量》(上)课程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际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实施对象选择:选择测量技术专业学生。 (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具体分配:根据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占24学时,课间实习为24学时;此外,本课程综合实习时间为2周。 (三)教学模型或教学环节设计(包括翻转课堂讨论的组织及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典型角色发现及选择机理及方法等)。 (四)学生成绩评价及激励机制的制定:翻转课堂在课程中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进行课前设计、课中翻转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任课教师精细考虑。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若没有预习,就不上“翻转”。为解决这一难题,课前任务设计中要把学生完成的任务、课中任务设计中学生的讲解与讨论参与的程度,均列明算分方式,总分将作为学生课程考核与实训考核中平时成绩分值。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翻转课堂总体分为课堂教学翻转(见图1)和实践教学翻转(见图2)二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的翻转环节,课堂翻转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学习内容,再通过实践教学的翻转课堂使之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具体过程为:(1)在课堂教学中按教学单元,教师根据课程核心内容制定翻转课程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预学习,完成相应预学习任务,再通过翻转课堂由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愿原则,进行主旨性讨论。如图1所示。(2)在课内实验和集中实训教学环节,按实践内容设置翻转课环节:①教师首先指定实践内容,②学生先根据指定的教学资源进行预学习,③进入翻转课堂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操作讲解讨论,④最后进行实际的测量实践。 三、翻转课堂取得的实效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学技能。教师不在拘泥教学方式,主动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网络技术。教师重新给自己定位,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和学生互动的创造者。 (二)通过课程翻转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能够使得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带动部分学习不主动的学生,整体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下,翻转课堂势在必行。教师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将传统课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及互动的课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发展。 控制测量论文:中高职衔接“2+3”教育模式下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本文分析控制测量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与理念,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制度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中高职衔接“2+3”教育模式下控制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2+3”教育模式 控制测量课程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控制测量是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主要阐述控制网的布设、控制测量技术设计、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等内容,是一门理论知识较深、数据处理量大、仪器操作性教强的课程。在中高职衔接“2+3”教育模式下,这门课的短板较为明显,一方面中职学生没有经历3年高中阶段的学习,理论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欠缺;另一方面这门课理论知识深,数据处理多,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计算能力。 为了提高控制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中高职衔接“2+3”教育模式下,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把“工学结合”作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适当弱化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革,满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要求。 一、控制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运作过程中企业参与色彩不浓。工学结合的“工”强调的是实训、实践,其“精髓”就是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在职业环境中强化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控制测量课程的实训、实践往往只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简单的控制网模拟练习,实训的外业环境,控制点布设,控制网精度、范围和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无法跟实际工作中的控制测量任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学生在实训过后仍然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无法完成工作中的实际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测绘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只有与测绘企业密切合作,建立联合办学机制,由企业定期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控制测量实训指导,跟校内实训教师一起完善实训指导书,在指导书中引入真实的测量任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制度、规章和相应技术要求完成实训任务,达到学以致用,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快速适应测绘工作岗位,实现就业零距离对接。但由于目前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体制机制还没有理顺,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往往是学院积极想和企业联合办学,引企入校,但企I由于各种原因参与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 (二)教材内容脱离工作实际需要的现象比较普遍,理论性太强。教材是课程的记录,更应该是课程的设计,体现教学设计思想。目前高职控制测量课程的教材是在本科院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内容以三角网理论为主,理论性强,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不利于高职学生掌握,导致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很差。而且教材中介绍的测量仪器以J2型精密光学经纬仪和电磁波测距仪为主,这类仪器操作复杂,在控制测量外业中已经很少使用。随着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常规控制测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测绘企业在野外控制测量中使用的仪器以全站仪和GNSS为主,布设的常用网型是导线网和GNSS网,数据处理以电算化为主,不需要很强的理论知识,只需掌握简单的仪器操作和相应计算软件即可。但这类知识在控制测量课本中很少被详细叙述,只是作简要介绍,一笔带过。可见,教材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脱离了工作实际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在控制测量岗位上不能学以致用,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兼职教师数量过少,且教学时间不稳定。控制测量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内容包括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野外控制点的布设、控制网的观测、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等,要讲授好这些内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兼职教师正是最佳人选,他们都是测绘行业、企业里的技术骨干,长期在一线测绘岗位工作,对目前常用的测绘仪器和方法十分了解。通过他们的亲身讲授,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第一线的测绘技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兼职教师还可以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兼职教师授课的待遇不如专职教师,且无法享受学校的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兼职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有的兼职教师在企业的测量任务十分繁重,并经常需要去外地测量,无法长期兼顾学校的教学任务,因此师资队伍里稳定的兼职教师数量过少,无法保证正常的实训教学,这极大地制约了控制测量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四)校外实训基地很难真正落实,无法保证正常教学需要。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与社会机构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成立与专业课程对应的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利用学校与企业、行业的优势,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设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后续的更新和维修,为了节约资金,很多院校依靠私人关系把校外实训基地搬到企业,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可是这样的合作关系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实训基地建立初期,企业碍于个人情面,会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但由于校企合作双方缺乏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持及互惠利益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及市场经济的利益冲突,这样的合作方式必然进入“休眠”状态。这种短期行为使得校外实训基地缺乏稳定性,无法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控制测量校外实训基地需要建设多媒体教室,配置若干台不同类型的高精度测量仪器,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一般由学院投资建设多媒体教室,合作企业则提供实训所需的测量仪器和技术人员。但企业出于自身经营、仪器安全和学生实习安全等因素考虑,不愿意长期接纳学生到企业参加测量生产实训,导致实训基地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校外实训基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控制测量论文:浅谈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的应用及测量精度 摘 要:在当前的工程控制测量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因为其自身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首先这一技术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其次它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第三,其自动化水平相对发达,并且可以应用在很多的领域中。当前工程控制测量中,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到显著的降低,并且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传统的几何测量方式显然是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因此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本文重点对这一技术的发展以及具体应用情况展开了论述,希望可以促进今后测量精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控制测量;应用;测量精度 与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手段相比,GPS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是在传统工程测量基础上的革命。因为这项技术打破了天气以及通视条件的束缚,在定位精度上变得更高,并且操作也十分便捷,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不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就能实现工程测量的工作。所以,对GPS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人们对工程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通过GPS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国工程测量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所具有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采用GPS技术应用在工程控制测量过程中,主要是通过GPS接收机对测量信号进行传输的,将天线安装在检测站上,同时启动接收单元,GPS接收机就可以正常的进行工作,随后在完成测量工作以后,将电源关闭,接收机就结束自动接收的任务,同时将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中,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 其次,GPS技术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无论是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中,GPS技术的应用都十分的广泛,尤其是在工程测绘时,施工人员对GPS技术十分青睐。工程测绘补偿中,不仅需要对地壳板块的运动情况进行检测,还需要对大地以及其他工程开展测量工作,所以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并且这一技术能够进行自动化的检测,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第三,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GPS技术在测量精度方面,如果进行短距离的测量,那么能够满足毫米的级别,如果进行差分导航,那么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的级别,因此在对工程建筑以及构造物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测量,在相应的处理软件以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高效的处理效果,这样让相应的高程以及平面精度都达到毫米的精确度。 2、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文章以工程为例,该工程采用了6台Ashtech型静态单频GPS接收机(测量精度为5mm±1ppm)采集野外信息,作业基本要求包括:数据采样率(S)不超过30s;时段长度不小于60min;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量不小于4;平均重复设站数不小于1.6;同时观测有效卫星书不小于4;卫星截止高度不小于15°。每时段观测都采用测量天线高两次的方式,相差小于3mm,天线高为测量的平均值。GPS观测数据采用Ashtechsolutoons2.5进行基线解算,以此保证每一个基线都能求出整周模糊度。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实现静态定位的效果。在每个流动站中分别设置GPS接收机,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静止观测的方式,同时,可以对太空卫星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接收,对基准站的同步数据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对监测站一周所产生的未知数和三维坐标加以进一步的解算,如果测量的精度符合相应要求的规定,那么就可以停止测量,如果测量精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其精度的准确性,那么就需要对测量进行加密控制,所以即便是在恶劣的环境以及地形中,都可以促进测量精度准确性的提高。 其次,可以实现动态定位的效果。在测量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定位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且前期准备是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先选取一个合理的控制点,并且在这个控制点上观察一段时间,事先设置好流动站,这样就可以在流动站上进行自动测量,同时将基准站观测到的数据相互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将具体的坐标位置确定下来,以实现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实现动态定位。当前工程测量对于精度的要求相对较高,通常要求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别,动态定位能够独立完成桩测量、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量等,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致使动态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第三,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的测法测站与碎部点之间必须通视,不仅拼图环节的精度不能保证,并且还需要至少两人进行工作,花费较长的时间。采用GPS技术,仅仅需要一台机器和一个人,并且花费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够完成碎部点高程以及坐标的测绘工作,然后输入特征编码,能够迅速成图,显著的降低了绘图难度,提高测绘速度。 第四,选线以及放样。将GPS的接收机作为流动站,在一定的距离接收测量数据,对重要的物质进行定位,然后将获得的信息输入接收机,并利用CAD绘图软件进行选线。采用GPS技术进行放样测量,仅需输入点位坐标,接收机能够将提醒信息准确的传输至任何放样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放样精度,还能够降低劳动量,加快放样速度。 3、提高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精度的措施 (1)创建工程控制测量网络。工程控制测量网络是工程管理、维护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工程测量精度的重要措施。通常状况下,工程控制测量网络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小,占位密度相对较大,对测量的精度要求相对较高,采用边角网的方式,创建工程控制网络,在采用GPS定位技术时,能够充分的体现GPS技术精度高、作业时间短、工程耗费低等优势。 (2)PTK碎部测晕以及放样。PTK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采用PTK技术对相位的测量进行处理,能够将基准站收集的载波相位信息传输给用户,用户通过对基准站差分信息进行求差解算,能够准确的找到用户的位置坐标,并将定界标点标出,采用PTK碎部测晕和放样,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和标定的准确性。 (3)区域差分网络的碎部测量以及放样。当碎部测量出现在区域性的GPS的差分系统中时,基准网和放样会对所有基准站提供差分信息的权,并实现差分的定位,提高PTK接收机标称精度,能够提高PTK测量点的精度,进而提高测量精度。 (4)测量精度评定。采用平面平差基线相对精度统计、基线残差统计、环闭合差统计进行GPS定位中误差统计,100%的点位精度控制在1cm以内,甚至控制在0.5cm以内,如果测量数据合格,则表明基线解算质量良好,GPS技术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实际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的实践应用中,对操作要求相对^高,并且随着现代工程测量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控制测量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流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测量精度,进而为工程的控制测量提供更好的服务。 控制测量论文: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中的几个问题探讨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铁路事业也迎来了一全新的发展局面。在具体的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高速建设施工的顺利实施以及如何确保运营维护与放样精度,关键也就在于建立一套经济、有效的精密测量控制网。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高速铁路控制测量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希望能够对后期的相关工作有所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高速铁路;控制测量;问题 0 引言 铁路不仅属于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而且还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铁路建设也步入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高速铁路成功建设与通行,更是促使我国交通运输进入了世界先进发展之列。高速铁路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效率高、速度快,同一般铁路不同,高速铁路对于基础控制测绘工作与轨道工程精度的要求更为严格。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之前的铁路控制网也存在b点密度不足与精度低等诸多问题,所以,建立一套轨道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1 基础平面控制网 1.1 基础平面控制网点位的选择需满足的要求 (1)点位的安置位置周围要有着开阔的视野,而且也要便于安装GPS接收机,一般要同地面高度角维持在15度左右。另外,为便于GPS信号的接收,在其内部杜绝存在成片的障碍物。(2)在点位的附近尽量避免不要存在大面积的水域与对卫星信号接收存在强烈干扰作用的物体,如广告金属牌等;(3)点位尽量选在一些牢固、稳定而且容易寻找、不易破坏便于安全作业的区域;(4)点位要与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保持不低于400米的距离。 1.2 基础平面控制点的施测 (1)测量仪器:采用技术先进的双频GPS接收机;(2)基础平面测试点要满足不低于GPS点和三角点联测,同时保证在每50千米左右具备一个国家三角点的联测,国家三角点联测的个数要多于三个; 1.3 GPS网平差与坐标转换 相关测量数据在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应用相应的商业软件(或随机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GPS基线网平差要应用GPS基线的双差求解;(2)三维无约束平差要在WGS-84坐标体系中完成,并需要对三维坐标平面进行三维转换,将其变换为一个独立的工程平面坐标;(3)采取一个已知方向和已知点进行必要的坐标变换,并将变换后的坐标引入到相应的坐标系中;(4)在坐标进行转换之前,需要对联测三角点的精度进行检查,并对控制点精度进行确认,在确认所有相关要素满足要求后方可采用进行后续工作,以此来保证GPS测量的精确性。 2 线路控制网 一般情况下,线路控制网都布设在基础平面控制网的上演线路附近。线路控制网在基础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采取C级GPS网或四等导线进行施测,同时满足离线路距离要在50米到100米之间,点间距要在80-100米之间。此外,线路控制网的控制点位的选择尽量定在不易被破坏的铁路用地范围之内,而且所选择的位置土质要安全、位置要僻静,能够便于保存和观察,最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埋石。因此,也就需要在所有线控制网的控制点位位置处书写相应的说明,必要的时候可通过测量该点位到距离稍远明显地物的距离,并绘制相应的示意图,做好记录。 对于一些在线路勘测的不同单位测量衔接地段,需要同时设置两个以上控制点砟为共同作用点,最后的测量结果要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此外,所选择的线路控制点要具备良好的通视条件,对于一些条件较为困难的地区通视点数目可适当降低,但至少要保证拥有一个,以此来有效的满足施工测量与放线需求。 3 基桩控制网 基桩控制网所指的主要就是分布在线路沿线的三维控制网,该控制网起点和重点为基础平面控制网或线路控制网。对于基桩控制网的施测一般都是在其他线下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该控制网测量工作的实施给无砟轨道的敷设以及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提供给了可靠地控制基准。对于基桩控制网的测量工作,可采取后方交会法或导线测量法来完成,在其控制点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和运营维护要求进行综合的考虑,其埋点同样需要设置在一些僻静、安全、便于测量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段,同时掩埋地段还要有着良好的抗移动、防冷冻和防沉降的特点。 4 高程控制测量 对于高程控制的测量,需要能够与一级高价水准相联测;其中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而言,一般要满足每150千米联测一次,条件困难的联测距离可放宽至400千米(不得大于这一距离);四等水准的测量保证每30千米联测一次,条件困难的联测距离可放宽至80千米,并形成附合水准路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客运专线与另一铁路相连接时,首先需要对两条铁路的高程系统相互关系进行确定。此时附合水准路线要保持沿线敷设,同时水准线的埋设也要满足具体以下几点要求: (1)保证每2千米设置一水准点;部分重点工程项目还要结合自身项目特点进行水准点的增设;水准线不仅可以单独设置,还可以与平面控制点共用;但对于单独设置的水准点而言,要保证其距离线路中线的距离在50米到100米之间。(2)关于水准点的选择,要尽量定在一些位置僻静、安全,土质坚实、便于观测和能够长期保存的地段;(3)要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进行水准机点的测量工作;(4)在应用四等水准测量时,如果在平原地区可以选择水准测量方法,而在丘陵、山岳等地区则可以选择三角高程和电测距等测量方法。 5 结语 在之前传统的铁路测量方法中,普遍存在着精度低和坐标系统不统一的缺点,而高精度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缺陷,促使我国高速铁路的控制测量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在包括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的勘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后期的营运维护等全过程中均贯穿着精密测量,这对于更好地保证高铁轨道的稳定性、高精度以及平顺性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控制测量论文:影像图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摘 要:基于测区像控测量任务为背景,论文首先探讨了将CORS技术应用于像控测量的工作原理,进而探讨了具体的作业流程,包括前期的数据准备、像控点的目标选择、像控点位置标定和像控点的位置测量,内业处理、像控测量误差来源分析和像控测量的质量保障措施等。结果表明,使用CORS不仅能达到像控点测量的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测图精度高,不存在误差的积累。 关键词:CORS 像控测量 误差 质量保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土地利用现状也随之快速变化,各种城市发展决策、规划管理需要依靠影像图来提供更多、更直观的城市空间信息。目前由于相片的采集成本越来越小,所以影像更新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相应地导致对相片的处理速度、精度和处理的面积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某区通过获取2008年10月以后最新的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经过正射纠正、匀色、配准、裁剪等处理手段完成1∶2 000DOM数据库,而该文主要论述正射纠正作业过程中影像图的控制测量(以下简称“像控测量”)任务。 该区位于宜昌某河网地带,测区内包括建成区、村庄、河流、湖泊、林地、岛屿等多种地形,在市区内建筑物较多,周围则以河流、树林、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地形复杂,通视条件较差,常规的分级控制测量方法基本难以在既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 1 CORS应用于像控测量的工作原理 像控测量是指根据相片在内业设计布点方案并选定能在实地观测的地物特征点,在实地根据划定影像的灰度和形状确定像控点的位置,外业实测求解该点三维坐标的过程,该项目则是引入湖北CORS中网络RTK测量方法,实时获得像控点的三维坐标,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湖北CORS用于像控测量的动态模式为网络RTK模式,该模式可直接获得观测点的坐标,方便快捷,精度可靠。目前主要适用于低等级控制网和精度要求不高的测量应用,比如:四等以下的控制测量、图根测量、海岸线测量、像控测量等。 2 作业流程 2.1 前期数据准备 为了实现GPS网与地面网的联合平差与高程转换,GPS网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已知三维地方坐标和GPS坐标控制点,其实际数量一般不低于3~4个(该项目采用了7个控制点),且要求分布均匀。如果控制点没有高程,可从附近高精度水准点引测。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地验证平差结果,还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已知点作为验证点。根据测区交通和地理环境信息,精心安排同步观测计划,既要保证设计的线路能够顺利在实地标出,又要考虑所选像控点在实地无法观测等情况,做好在附近找点的准备,更要考虑如何省时高效地完成观测任务。 2.2 像控点测量 根据获取的影像图,该区覆盖了3个条带的QuickBird 影像,共9景数据需要做正射纠正,而正射纠正采用的像控点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像控点必须分布均匀,二是每景像控点个数必须满足微分多项式,根据该区的地形地貌特点该方案初步设计对于山区地段采用4次多项式、平原地区采用2次多项式来做正射纠正,用4次多项式需要的控制点个数为15个以上,二次多项式需要的控制点个数为10个,为满足不同条带接边限差,故不同条带接边处必须共用相同的控制点数据(和相邻景接边处一般为3~4个),因此该项目测区均匀分布共约80个点作为正射纠正的基础控制点,分布如图1所示。 2.2.1 像控点的目标选择 像控点的目标选择是GPS像控测量中一个关键问题,内业选点必须要考虑几个方面:(1)像控点具有容易识别的特征,能在实地、影像图上均都能明确辨认。(2)像控点应该具有相对永久固定的特征,不容易随着城市建设频繁变化。(3)像控点较理想的目标是近于直角而且又近于水平的线状地物的交点和地物拐角上,如,道路交叉点、拐角点、围墙或平台的拐角点等。(4)像控点应尽量避免选择高电区、高建筑物区等带有信号干扰、信号盲区的地方。(5)像控点附近交通应较为理想。 2.2.2 像控点的位置标定 由于像控点坐标误差的影响使相片边缘产生的像点位移和影像变形比中心部分要严重。为了提高外业判读刺点和内业点位的量测精度,相片所选像控点的位置距相片边缘要大于1~1.5 cm。像控点选定之后,相片上要准确标示出它的位置。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细针在像控点的影像上刺一小孔,小孔中心表示该点在相片的精确位置,刺孔不得超过 0.1 mm。刺点时要将相片影像与地物形状仔细对照辨认,点位刺出后,要实地检查核对并做点之记。该点之记与控制点的点之记不同,主要是为了便于内业人员判点。记录中要包括点号、刺点位置文字说明,文字字头朝北,可充分利用代码记录更多信息。在内业工作中可以将这些现场的草图描绘用AutoCAD进行整饰与保存。 2.2.3 像控点的位置测量 (1)设备准备与设置,采用网络RTK作业,在该项目只需要准备2.2中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即RTK接收机、接收天线、电源、手簿、通讯模块(GPRS接入设洌纯桑连接好设备后通过GPRS方式拨号接入系统,用湖北省国土局提供的 湖北CORS账号登录湖北CORS系统,并进行简单的网络、解算方式等设置,即可接入湖北CORS系统。 (2)野外点校正,像控测量中网络RTK实测的坐标为 WGS-84大地坐标系坐标。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观测已知点进行联测来求解转换参数。在静态测量中,可通过与地方坐标控制点联测,并使用后处理软件来求取WGS-84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关系,进而把GPS观测的WGS-84坐标成果转换为用户所需坐标成果。 (3)观测与记录,在该项目中,像控点一般取100个历元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每个像控点观测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观测结果。每个像控点的观测均要按照《实时定位观测记录表》记录,并在点位上做好标记,用数据相机拍照正面、远、近景等3张照片。 2.3 内业处理 网络RTK的另一个提高效率的表现在于内外业一体化,相对于在外业过程中把内业部分的计算(即数据后处理)工作已经完成,因此,该项目的内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观测记录的整理,观测记录的整理包括了观测记录的计算整理、像控点位置示意图详绘等,涉及到坐标转换后处理工作的需要将观测原始坐标文件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简单的编辑。(2)像控点平均值计算,如2.2.3所述,每个点观测3次,所有单次初始化平均值求取平均值作为该点观测成果。(3)坐标系统的转换,坐标转换主要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手簿软件中录入转换参数实时转换;另一种是外业观测数据全部采用WGS84坐标系,内业后处理,采用计算机计算模式得出用户所需的转换参数以及对应的坐标系成果,两种坐标转换方式的原理都是一致的,只是转换程序的载体不同而已。(4)高程解算。高程解算主要是通过湖北CORS与湖北省似大地水准面结合应用进行的,即湖北CORS一般采用湖北省似大地水准面成果作为高程求取方法。在进行WGS84坐标系下的约束平差之后得到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将此大地坐标值内插到湖北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中解算控制点的正常高程。(5)已知点检测精度统计见图2。 有图2可知,其中平面坐标较差的最大值为3.3 cm,高程较差的最大值为4.0 cm,可以看出,湖北CORS测量精度成果具有较高精度,完全满足像控测量中0.05~1.0 m的精度要求。 2.4 像控测量的误差来源 根据像控测量的作业流程,像控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1)选点误差。主要来自于内业人员对影像图的判读、图上标绘、刺点等所引起的误差。(2)观测误差。主要有仪器对中误差,观测方法(观测时长、观测历元数)引起的误差。(3)湖北CORS本身存在误差,包括:与卫星有关、信号传播有关、仪器设备有关的误差。 2.5 像控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像控测量是一项大面积的测绘工作,质量控制应贯穿全过程作业中,以下是针对应用湖北CORS作业模式下测量精度的检验措施。 (1)已知点的检测,在测区内找到已有的控制点,我们可以用湖北CORS对其进行观测及转换参数的修正。 (2)像控点距离较远的可采用网络RTK进行点位重复测量精度检查。 (3)对于较近的像控点可以用常规仪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相对精度的检查,包括两点之间高差检查、边长检查等。 3 网络RTK相对于其他测量方法的优势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结合湖北CORS建设理论知识,可以得到湖北CORS在像控测量中对比常规导线测量、静态GPS测量、常规RTK测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跨行业特征,可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不再局限于测绘领域及设站单位。(2)可同时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在实时性方面的差异,能同时提供RTK、DGPS、静态或动态后处理及现场高精度准实时定位的数据服务。(3)参考站网的建立可部分取代常规测量布控。(4)能兼顾不同的用户对定位精度指标要求,提供覆盖m级、dm级、cm级的数据。(5)覆盖范围广、作业效率高、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特点。(6)提供统一的参考坐标系给所有用户共享,规范基础测绘数据。(7)提高作业区域的精度一致性,降低系统误差、提供外业数据质量。(8)提高生产效率,单人测量系统成为GNSS主流作业模式。 4 结论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与传统像控测量相比,主要总结了使用CORS以下几点优势:(1)精度高,使用CORS不仅能达到像控点测量的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测图精度高,不存在误差的积累。(2)单机作业,完全可以满足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要求。无需重复架设基准站,不受基站与流动站距离影响,做到真正的单机作业。(3)内外业一体化,可以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方法。参与坐标转换只需要对测区内均匀分布的3个或3个以上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即可求解转换参数,计算可以由手簿自动完成。(4)外业工作强度减低,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外业的工作强度。通过实际测量结果砜矗CORS 应用于像控测量,操作简便,灵活方便,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测量速度,而且能够大大减小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这在像控测量中尤为显著。(5)效益好,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控制测量论文: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中存在问题探析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对市政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加强市政府道路改造施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控制测量是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进度。目前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与解决。本文从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关的完善措施,以提高控制测量工作效率。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控制测量;问题;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任务也逐渐繁重,控制测量工作作为道路改造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控制测量工作通过测量仪器对道路的位置、地表等情况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为道路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存在着仪器老化、人员失误、环境复杂等问题,影响控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相关部门要针对道路改造中控制测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相关问题的优化处理,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性、高效性,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改造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1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1.1 质量控制 控制测量是市政道路改造施工的前提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整个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提高测量质量是市政道路改造施工的重点工作。市政道路改造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地下管线、路基路面以及桥梁工程的建设,对施工工程进行准确的检查与测量,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整个道路改造施工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对测量精度进行准确的掌控是整个控制测量工作的难点问题。在实际施工前,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测量质量和目标进行准确的控制,并对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测量仪器精度提高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测量工作的监理力度,从而确保测量工作有效性,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执行标准的控制 通常来说,在工程测量中,导线测量是监理控制点的常见方法之一,在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导线测量主要是以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为基础,设置加密控制点,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两点:第一,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加密导线的中心位置进行设定;第二,根据设计单位已经设置好的点展开测量。目前,在道路改造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直接采用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而不进行实际的复测和加密,由于自然、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之前的数据难以适应当前的施工实际,进而影响道路改造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测量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实际效用。 2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测量仪器的老化和不规范使用 测量仪器大部分属于精密仪器,在道路改造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中,常常存在仪器老化以及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控制测量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恶劣,直接影响测量仪器的使用效果,同时容易造成仪器的损坏,加速仪器的老化,使得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降低,造成测量误差,难以为施工提供可靠数据依据。同时,在测量仪器使用的过程中,测量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而是进行粗暴的应用,导致测量工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例如调整旋钮用力过大,使得旋钮刻度出现偏差,影响测量精确度。 2.2 施工测量人员素质偏低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的控制测量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对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参加控制测量工作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难以达到工程的实际要求。在实际的控制测量工作中,很多测量人员由于专业水平较低,不熟悉测量工作的各项流程和技巧,对测量仪器的操作规范和方法也掌握不足,对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由于专业素质偏低,很多测量人员不能正确认识施工测量图纸中的相关要求,甚至将测量目标简单的定义为在实地中标出图纸上的点,缺乏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测量分析,导致控制测量精度较低,影响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质量。 2.3 测量周边环境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大都位于市区,施工控制测量工作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与一般道路测量工作不同,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进行控制测量需要综合考虑市民出行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例如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需要对交通进行暂时封闭或半封闭,为尽量降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多工程对控制测量工作的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制,使得测量工作十分紧张,容易出现失误和遗漏。此外,城市建筑、地下管线、绿化道路会影响控制测量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密集的人群还可能破坏测量控制点和桩位,使得控制测量工作难度加大,效率降低。 3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改善措施 3.1 减少测量仪器与人员操作误差 在实际的控制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要对仪器进行严格的调试和校正,并做好测量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定期清理仪器表面灰尘,保证测量仪器的干净整洁;用专门的擦镜布擦拭望远镜镜头的污物;使用完仪器后对所有旋钮进行复位归零操作,将螺旋调制中间刻度;将仪器存放到干燥、整洁的环境中,避免仪器发生腐蚀损坏;由正规监测单位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核,为测量工作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在较为恶劣的测量环境以及高温、低温等气候条件下,相关人员也要注意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测量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注意调整旋钮时的力度控制,减少测量误差。 3.2 提高测量人员综合素质 测量人员是市政道路桥梁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只有提高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保障控制测量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质量。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把关测量人员的录用资格,选择专业素质较高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相应的测量岗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量人才队伍;其次,加强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培训,还要进行相关工作规范的培训,让测量人员明确认识施工测量中的各种测量要求,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最后,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的奖励机制,对测量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出现工作失误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惩罚,从而激发测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个控制测量工作质量。 3.3 加强施工测量的复测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受到城市固有环境的影响,使得地下管道、路面路基、桥梁工程等的控制测量工作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加强施工测量的复测,以减小测量误差。在道路改造施工中线控制桩和水准点高程是_定线路方向的关键部分,容易受到地表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需要结合成果表所规定的高程和平面图,进行严格的复测。在复测过程中要注意建筑结构的相对位置和图纸是否存在差异,经过核查后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相应单位进行核实,查明问题后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改善。在市政道路改造测量时,需要综合考虑现场交通状况与人口密度,注意周边建筑物对测量作业的影响,在测量点标志制作时需要选择在安全容易保护的位置,避免在古文化建筑及城市标志建筑中做油漆标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加强控制测量工作对于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控制测量作为道路改造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保障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提高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复测排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进而提高测量效率和质量,为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控制测量论文: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应用技术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以安徽省公路路网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系统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定位系统;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应用 1概述 1.1 GPS系统的组成。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测量用户当然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2 GPS的工作原理。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需要的位置P点架设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ti同时接收了三颗(A、B、C)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PS接收机至GPS卫星的距离SAP、SBP、SCP,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三维坐标)。从而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 P点的维坐标(Xp,Yp,Zp),其数学式为: SAP2=[( Xp-XA)2+(Yp-YA) 2+(Zp+ZA) 2] SBP2=[( Xp-XB)2+(Yp-YB) 2+(Zp+ZB) 2] SCP2=[( Xp-XC)2+(Yp-YC) 2+(Zp+ZC) 2] 式中(XA,YA,ZA), (XB,YB,ZB), (XC,YC,ZC)分别为卫星A,B,C 在时刻ti的空间直角坐标。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称地固坐标系统,我们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常用地固坐标系统。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变换,来求出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观测成果,因此在测量中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GPS测量的技术特点 2.1 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2 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公里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500公里的基线上可达10-6~10-7。 2.3 观测时间短。观测时间短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min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观测时间更短。 2.4 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2.5 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GPS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2.6 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3GPS系统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3.1 高速连接线控制测量。 3.1.1 建立布网方案。高速连接线地物地貌较为复杂,部分区域和方向有遮挡,该测区内原有BJ54坐标系的E级控制点二个(已知起算点),根据工程需要在附近沿线加密控制点,以便于测设。 3.1.2 大地测量法。主要采用大地测量仪器如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等。国道310线郑汴高速连接线控制网采用测边网,高程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按照观测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3.1.3 GPS静态测量法。GPS静态测量法就是根据制定的观测方案,将三台天宝4800GPS接收机安置在待定点(a2,c1,c2,c3)上同时接收卫星信号,直至将所有环路观测完毕。 3.1.4 大地测量法与GPS测量法结果比较。由于两种测量方法本身的测量误差和坐标转换数学模型误差以及在平差计算中观测量权配置等因素引起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值,由于其三维坐标差值均小于±10mm,因此可以满足高速连接线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3.2 GPS的动态测量(RTK)在新建工程的应用。大道新建工程周围地势起伏较大,在北城墙外JD4~JD5区间穿越五十公顷面积的国家森林公园,大范围的密林、密灌地使通视较为困难,而规范对附合导线长、闭合导线长及结点导线间长度等有严格规定,一般对于高等级公路均要求达到一级导线要求。这样,导线附合或闭合长度和结点导线结点间距等指标都有严格规定,这种要求一般在实际作业中难以达到,往往出现超规范作业。公路局勘察设计院于2000年用10人花费20天时间,用全站仪和测距仪通过导线形式完成了该路段进行了控制测量。 4小结 通过以上对GPS测量的应用事例的探讨,可以看出GPS在公路工程的控制测量上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它的作业不受环境和距离限制,非常适合于地形条件困难地区、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整个作业过程全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预处理、自动平差计算。RTK能实时地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这种技术非常适合路线、桥、隧勘察。它可以直接进行实地实时放样、中桩测量、点位测量等。GPS测量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减少野外砍伐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GPS高精度高程测量同高精度的平面测量一样,是GPS测量应用的重要领域。 控制测量论文:资源勘查中GPS系统的控制测量与工程测量应用 摘要:本文基于GPS系统及定位的原理论述了资源勘查中GPS系统在控制测量环节与工程测量环节的科学应用,利用GPS定位技术的高精密性、灵活观测性发挥了其在资源勘查工作中的重要测量作用,有效解决了GPS系统高程控制难、缺乏丰富经验、控制水平有限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资源勘查;GPS系统;控制测量;工程测量 1 GPS在资源勘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1.1 GPS控制测量 依据GPS控制测量工作的特点与性质可将其分为外业操作及内业操作。前者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观测站的位置、标定观测标志、具体的野外观测作业及后续的观测成果质量检验等。而内业的工作则包括GPS系统具体的测量方式设计、技术检验、对测量数据的科学处理以及依据处理成果进行的技术总结等。 1.2 测量方式及技术要求 本文依据某地区的地下水源勘查项目进行对工程的基础控制测量,并通过对工程的位置分析、交通状况调查、地形地貌勘查、气象环境监测、水系划分资料分析等各项数据对工程的技术指标、测量方式及相关要求做了统一、完备的规划与精心的设计。 控制网平面以北京坐标体系为依据,按6度分带,采用至少两台接收机,并将其置于同一条或数条基线的端点进行作业,基线边的长度要控制在15km以内,按照基线长度、精度及GPS系统测量的外业标准要求进行实时、同步观测至少四颗的卫星时段数值,从而将时段长度的定位精度通过测量等级合理确定。为了使观测成果的检验更具便利性、成果的测量精准度更高,在该种作业模式下,对独立基线边的观测应构成完全闭合的几何图形,从而使控制网的强度大大提高,使测量工程的开展高度精密、科学。该工程测量模式同样适用于各类精密控制网,如桥梁、隧道测量、城市道路测量、勘探测量等。总之,依据GPS控制测量的要求严格性、工作量大、技术支持复杂的特点我们只有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开展周密、精心的设计并努力科学实施,才能有效的缩短工程测量时间、降低人力、物力投入,使精确的测量凸显更大的服务价值。 2 控制测量布网方案的选择 2.1 平面与高程控制 在测试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我们可采用GPS中的D级网并结合线形锁式的方式进行。在网布控制设计时应遵循集合图形结构性强,能反映良好的自检与约束能力的特性。在选择平面与高程控制时,我们应尽量将起算点控制在国家二等及以上的三角点范围,联测点的数量也要控制在至少三个以上。 2.2 选点及观测 在选点观测开始前期,我们应广泛的搜集测区的地理情况及控制点分布状况,检测标架、标型及标石是否完好无损,从而确定适宜的选点位置。同时在选点过程中还要遵循易于安装、环境空旷、利于观测的至高点原则,使点位目标更突出,有效的规避遮挡、障碍现象的发生。同时,点位的选择还应远离功率较大的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系统、无线电微波传输系统以及水域环境,从而使GPS信号受干扰、受弱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另外,还要保证点位的交通便利、地面基础稳定、易于保存。 在观测作业的环节中,我们主要通过对捕获GPS信号的跟踪、测量与处理获取定位的信息与数据。观测人员应依据观测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必要的观测准备与数据记录,依据科学的操作流程开展安全启动、合理自检、实时记录、持续观测、科学调整、适度增加观测、控制电容量、始末按时测量、防范接收安全、检查无误迁站、及时检测仪器存储空间、保护观测数据等工作,从而使观测仪器在高效的运转中,操作人员规范的记录检测中高效能服务。 3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拓宽应用――RTK 如果说GPS属于静态的测量方式,那么实时动态测量――RTK则是在GPS系统拓宽应用的成功典范。顾名思义,动态的测量相比于静态的工作方式更具实时性、先进性与高效性,不受通视条件的约束。因此该技术已被成功的广泛用于各个测量项目中,如工程控制测量、施工策略、地形测量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1 RTK的技术关键 RTK测量的技术关键在于对转换坐标的参数求解、观测基准站的设置以及对作业半径的严格控制上。在测量中,我们必须实时得出被测对象在实用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因此对于坐标参数的转换求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求解中基准点的精度、密度和分布位置直接影响着求解的质量,因此,基准点精度应越高越好,同时应取三到六个基准点并使之均匀的分布在测量周围。我们应科学的运用不同算法、采用不同基准点的匹配方案来求得多组的转换坐标参数,根据差异的比较选择其中精度最高的一组。另外,由于GPS卫星信号在高空传播中容易受到电离层、对流层的干扰,同时,采用超高频电磁波传输的RTK数据链也易受到接收高度、大气折射的影响,因此,为了使信号的收折损率降低、提高接收质量,对基准站的选取必须远离干扰源,远离高大建筑物的遮挡、远离大面积反射物的阻碍。 3.2 RTK测量的科学策略 为了提高RTK测量的精准度,除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外我们还适当的增加观测卫星数量,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合理,从而使卫星观测的图形强度有所提高,进行高效、高准确度的RTK测量。同时,测量作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专业水平,依据丰富的操作经验与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操作环节的零误差。如对接收机整平、天线高度的确切标定、准确输入坐标、严格矫正仪器基座与水准器等。当观测结果确定后要经过反复的测量,排除个别差异数据,通过前期、中期的复核,先对已知点进行检测,而后将已知坐标与新测坐标进行较差衡量,当符合标准后再进行RTK测量。而中期测量则是指根据作业过程中选取的不同起算点进行部分重合点的测量,或在同一点上进行两次测量。同时,依据精准度高的测量目标我们可采用多历元的结果观测并应用三脚架进行天线固定。 4 结语 总之,应用GPS系统及RTK技术进行资源勘查的控制测量与工程测量是科学实践的又一次伟大创新,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该系统高度的跨时空性、严密的准确性、全天候的灵活适应性、自动化的运行测量方式,在强化专业技能、规范科学操作的同时,不断开发深化功能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才能最终使之不仅在资源勘探中,更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发挥最大化的服务价值。 控制测量论文:GPS技术在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高程控制技术在公路路线测量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其提供统一的高程基准。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在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引入GPS技术已经是一种重要的趋势。GPS高程转换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求得GPS点的高度。在了解了GPS定位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本文对高程转换和GPS高程测量的原理做了详细说明,并将GPS技术用于公路高程控制测量,阐述了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GPS技术;公路高程控制;测量 1、GPS技术 GPS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空间部分中最主要的是GPS卫星,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地面控制站发来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进行一些数据处理,将其转换为卫星接收指令并且将其发送给用户。地面控制部分由监测站、主控站、以及注入站三个站组成,其中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卫星发来的信号,并且对其进行监控,然后将卫星发送的信号数据传送给主控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接收监测站传输来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将其传送给注入站;当卫星经过注入站的上方时,注入站将对应该卫星的信息传送给此卫星。用户设备主要是接收卫星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最后完成导航工作。 GPS技术有一些适合应用于公路高程控制测量的特点:可以24小时全球定位导航,并且导航定位的精度很高,因此在任意时刻都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公路高程控制测量;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和良好的抗外界干扰性,可以保护敏感的控制策略数据。 GPS高程控制测量首先需要GPS设计技术,GPS设计技术是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用途来进行设计的,其中包含一些图形设计,精度技术指标的控制以及设计基准等。其中精度技术指标是GPS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能会影响GPS设计的整个布局,最终会影响后续的数据处理,所以要慎重确定。在进行GPS设计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需要找一些地面控制点(一般不得少于3个)与GPS网点重合;2)GPS网需要通过一些线段连接成为闭合的图形,目的是提高GPS网络的可靠性;3)寻找一些视野开阔并且方便去的地方设置GPS网点,这样容易观测;4)GPS网点应设置在公路旁边,这样容易加密公路导线。随着GPS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GPS数据处理的方法也逐渐的完善,处理数据的自动化程度也极大的提高。GPS数据处理过程一般被分为精加工过程、基线解算过程以及系统转换过程。 2、高程转换和GPS高程测量 所谓的GPS高程测量指的是先测量若干GPS观测点的正常高,然后测量GPS大地高,并根据这二者得到所有观测点上的高程异常;最后用数值拟合方法得到高程异常和观测点的近似拟合似大地水准面,从而得到各个观测点的正常高。 实现公路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是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规格有二等、三等以及四等三个等级;不论使用哪种等级的水准测量,都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而且在进行纵横断面测量前还需要首先进行屏幕控制测量以及高程控制测量。在公路工程的各个阶段,高程控制测量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运营管理阶段,它可以事先规定公路工程的改造、扩建等的基准;勘测设计时,它可以充当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的重要参考,还能够为横断面和纵断面测量提供高程基准;施工阶段,高程控制测量又是复测的必要环节。 利用GPS技术进行高程测量能够获得空间点的三维坐标,而且在经过约束平差后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值得注意的是,直接利用GPS技术得到的高程数据是大地高程系统数据,不同于正常高程系统,所以需要进行高程数据的转换。在获得GPS的高程测量值时,一般以WGS84为参考系。假设WGS84是一个参考椭球面,高程异常值可以被定义为此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的差值。获得椭球面的异常简单便捷,因此GPS高程测量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高程异常值的测量方法有重力测量法和几何解析法,由于重力测量法需要借助于重力测量的一些资料,获得重力测量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数据,因此重力测量法是很难应用于实际中的。而几何解析法是利用一些几何测量和几何换算方法计算出高程异常值,方法简单便捷,需要参考的资料较少,易于理解。 影响GPS高程测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卫星分布不具有对称性,对流层延迟导致测量精度误差,基线向量的坐标误差以及其他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导致接收误差或者测量误差等等。GPS高程控制测量需要采用同种类型的高程系统,如果不能够采用同种类型的系统时,需要一种高程转换系统。 3、GPS技术在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要将GPS技术应用于公路高程控制测量,首先需要建立GPS公路路线控制网,主要包括确定测量的精度指标、路线控制网的图形设计和基准设计。测量的精度要求和公路等级密切相关,精度指标可以具体表示为路线控制网中相邻点间的弦长精度;路线控制网的图形设计依赖于具体用户的要求,但不管怎样设计,其独立观测边都应该可以构成三角形、四边形或环形、星型等网状结构;路线控制网的基准主要是位置、尺度以及方向上的基准。 控制测量的各个测量站点间不是必须要进行通视的,所以选点不需要遵循一些必须的原则,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观测点位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于高程测量数据结果的精确性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保证公路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选点前有必要先了解观测点周围的地形情况,和原有测量标志点的分布情况。一般而言,在确定GPS观测点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GPS信号会受到磁场等信号的影响,所以观测点周围不应该有高压电线等强磁场信号;(2)观测点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而且交通要便利,这样方便安装信号接收机,而且易于同时使用其他测量手段;(3)选择好的观测点要按照一定的原则绘制,以便后续使用。 实际应用GPS技术施测前,需要先制定观察计划,并根据路线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可靠性、以及接收机的数目等,确定具体的测量工作量。如果GPS观测点比较多,而接收机数目有限,那么就需要进行分区观测;要注意的是,相邻分区要设置三个以上的公共点,因为过少的公共点会影响测量数据的精度。另外,观察点和卫星的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要满足一定的限值,这样才会得到更好的观测效果。确定了观察位置后,在正式进行公路高程控制测量时,还要制定接收机的调度计划,这对于顺利实现公路高程测量任务极为重要。 4、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GPS技术基础,然后说明了GPS高程控制及高程测量的相关原理,最后阐述了GPS技术在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控制测量论文:特高压输电线路控制测量中的GPS―RTK技术分析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社会各领域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输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基础平台及核心设施,为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施工过程中,需将测量放样工作做好。GPS-RTK技术在电力企业施工中得到较好运用,其不仅操作方便且测量精度高,因此,对于输电线路测量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首先对GPS-RTK技术在线路控制测量当中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特高压线输电线路工程控制测量特点予以分析的基础上,以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施工的“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为例,探析GPS-RTK技术所具有的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省力及省时等特点。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 控制测量 GPS-RTK技术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在其各个阶段均用到测量,可向设计部门提供带状图,无论是后期开展监测还是施工放样,均提供更为准确的放样基准。对于控制而言,其作为整个施工当中的重要环节,相比于传统的工程控制测量,宽度小及控制范围长乃是其突出特点。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如何在测量精度得以保证的状况下,将控制测量工作尽快完成,对后期所开展的施工、工勘、设计及测图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线路折双全长为213.117km,其中15.866km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新建铁塔418基(不含N0620号塔),其中悬垂塔384基(含直线转角塔1基),耐张塔34基。线路途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镇、城川,沿线地形以沙漠、丘陵、平地、泥沼为主,海拔高度1200m-1500m。工程计划2015年12月开工,2017年投运,线路工程应2017年6月底具备带电条件。通道清理工作与本体工程同时完成竣工验收。暂定工期为2015年03月01日开工,2017年06月10日竣工。 2 GPS-RTK技术原理分析 RTK定位技术实质乃为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所开展的实时动态化的定位技术形式,其能够将指定坐标系当中具体的三维定位结果,向测站点实时提供,其在测量精度方面达到Cm级。针对实时动态差分GPS系统而言,通常情况下,其由三部分组成,即数据链、流动站及基准站。基准站又被称作参考站,其工作原理为:将已经明确的观测数据及WGS-84坐标,通过电台实时向流动站进行传送,而流动站完成接受后,则对其开展实时差分处理,最终便可获取流动站及基准站相应基线向量,进而将流动站具体的WGS-84坐标得出,依据坐标参数,将其向流动站相应海拔高h及平面坐标(X,Y)实时转换。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是指±800kV(±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及相关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的主要特点是输送容量大、电压高,可用于电力系统非同步联网。在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中,将以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为主形成特高压电网骨干网架,实现各大区电网的同步互联;±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则主要用于远距离、中间无落点、无电压支撑的大功率输电工程。 3 特高压输电线路控制测量中的GPS-RTK技术的实际应用 对于传统形式的特高压线路控制测量而言,通常选用分级布网,而对首级控制测量来讲,在日常运用中,较为常见的是GPS定位,而后基于此,选用导线测量方法,对其开展加密。若考虑导线测量方便性,则在首级控制网具体的布置方面,就会出现不规则,而在线路当中,需每间隔隔10km左右,便需布设一对GPS点,各对点间距离区间为500-1000m,而此时首级GPS网聚,则在点距长短方面,就会比较悬殊,而在网中短边方面,其为相对闭合差状态,因此,超限现象还易发生。而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当中选用GPS-RTK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操作流程上也变得日益简便,当将参考站设置完毕后,如若流动站上,卫星具有较好的信号接收条件,仅需几秒钟时间,便可将厘米级高程定位予以得出,还可将更为详细的毫米级平面定位精度予以得出。特别是GPS-RTK平面,其相对定位精度高。如若测区的规模比较大,则需将一个完整的、统一化的平面控制网予以构建,现以在建的 “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为例,就其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具体的控制测量进行分析,且就控制测量中运用GPS RTK技术的具体方法予以探析。 3.1 构建首级平面控制网 整个测区长度共计213.117km,依据GPS-RTK作业便捷、点距及工作路线,于所需检测的线路上,将D级GPS点,于每间隔8-9Km便布设一个,共计布设数量为24个。这些点乃是测区更好的开展测量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其也是RTK测量具体的参考站,在位置的选择上,尽可能选周围无遮挡、稳定且具有较高地势的地点,因为,这些相关于参考站作用范围。通过对静态化GPS接收机的选用,将标称精度完成设定,即为(6±1)ppm,依照D级GPS在作业当中相关规定及要求,在方法的选用上,以相对静态定位为宜,针对各条基线,则需对其实施同步观测,时间需 30min,在整个网络中共有21个网点,基线边共测得74条,共组成同步环35个,此外,还有16个复测边及16个异步环。在网中最长及最小边分别为8546m、230m。各项内容均与D级GPS网相应要求相符。 3.2 CPS-RTK野外测量 上文构建首级控制测量的目的在于,求出测区坐标在具体的转换参数方面的精确数值。基于GPS在坐标系统的选用上,乃为WGS84,因此,只有将WGS84坐标系统,向地方坐标系统予以转换,且将其参数予以求出,方可运用GPS-RTK,于各个流动站上,将所测电具体的地方坐标实施获取,其操作流程如下: 3.2.1 设置RTK基准站 对于基准站而言,其实质乃是实施RTK测量重要的参考站,其在首级控制测量具体的控制点上进行布设,而连续观测GPS卫星乃为其主要功能,此外,还可对根据所获得的观测数据,运用发射电台,向流动站即时发送,而流动站则可与其随时同步,将所测点具体坐标实时求算。对于基准站而言,其操作重点为: (1)电台及基准站接收机的假设。 (2)设置基准站接收机参数。对于基准站点号而言,通常情况下,基准站点号仅用作标识,如若其在坐标转换方面不予参与,则其所存在的地方坐标可忽略。将椭球高、经度值及WGS-84纬度予以输入。然后将天线高输入。 (3)对收星状况实时查看。 (4)查看星图。 (5)将所获取的坐标及参数,向基准站接收机完成传送。将用于电子手簿方面的所设定的相应接收机参数,以及基准站已经知晓的相应WGS-84坐标,将准站接收机进行设定。而后则需对基准站接收机现行状态方面的信息进行查看。 (6)当完成基准站设置之后,则需将基准站电台进行检测,对系统功能正常与否进行查看。如若所选用为Pcific CreSt电台,则其其发射状提示灯就会不停闪烁,1s/次。此状态则表明基准站正向外发送其数据。此时工作人员不可远离,需对流动站是否正常工作进行检测。如若接收灯闪烁,则表明已经完成基准站所发来的信息的工作。 3.2.2 设置RTK流动站 对于流动站接收机而言,其则放样及完成测点相应工作中予以运用,其可结合于基准站,对GPS卫星开展同步观测,还可利用电台,将基准站同步观测数据即时获取,且于电子手簿上,将相对于基准站点具体的基线向量进行及时解算,经坐标向测点予以转换的实用坐标。因为能够对定位精度进行实时监察,因此,对于测设质量方面也可得到保证。 (1)设置流动站接收机参数。 (2)将基准站点位坐标,向流动站接收机予以遥控传输。 (3)将电子手簿相应设定参数,向流动站接收机进行传输。 (4)对接收机具体动态显示予以查看。 3.2.3 采集RTK数据 对于RTK采数测量而言,其实质乃是对空间已经存在的点点位坐标进行直接测定。对于各个待定点而言,其在具体的采集数据时间方面,可设置为4s,以此对其可靠性予以增加,该测区所设定的数据采集时间,通常 8s,该测区选用GPS-RTK方法,总共测控215个E级控制点。 3.2.4 电子手簿和微机的数据传输 Microsoft公司专门为Pc机及电子手簿间开展数据传输,提供了ActivcSync软件。将所采取的各种数据,通过下载方式保存至Pc机上,便于诸如地形绘图软件及工程设计软件等处理软件开展更为恩如的加工处理操作。同样还可将相关工程设计数据,从Pc机上向电子手簿予以安装,以此用于后续的打桩测设。 4 结语 综上可知,控制测量特高压线路,选用GPS-RTK作业模式,相比于传统的作业模式,其优势更为明显,其不仅受到外界诸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小,而且还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在待定点上,仅需几秒便可。
农业生态论文:分析生态农业的运营方式 1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偶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高效的生态农业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两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为此,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生态经营模式不仅在生产技术上要求高,相应的池塘条件也非常必要,为了方便说明,以实例作为说明。具体情况如下:1985年黑龙江省水产学校毕业的张作军、1983年农学班毕业的王晓云、1958年转业来此北大荒开发建设老官兵退休后王庆停、刘思杰等在1997年根据黑龙江农垦水塘低洼地荒芜面积大的特点,在农场一些领导的支持下承包了4个占地2100亩荒废多年的废旧鱼池,进行长达近10年的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的轮作的生产研究,取得了宝贵的数据及经验,同时受到农业部、黑龙江省水产学校专家的多次指导,并认为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的轮作是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 1.1要求每个池塘的面积为200-500亩这与现代机械化作业投入管理的成本最低额、利润的最大化、地块迅速排灌排涝、造就生态养鱼环境,同时适应了黑龙江省农垦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方式。 1.2要求面积为200-500亩池塘2个以上,而每个池塘之间能达到自排自灌条件每年都保证有一个池塘在养鱼,主要是节约水源。因为第二年进行水稻或大豆轮作的鱼塘进行秋后清塘,将水排干,可部分灌入第二年仍进行生态养鱼的池塘中,由于东北冬天寒冷,鱼的越冬很关键,池塘的水位达到2--3.5米以上。 1.3每个池塘要求池塘的内部结构是一样的,而且结构特殊(见后附截面图)原始底质状态要求保留,特别是草炭等有机质是主要的营养元源。 1.4每个池塘养鱼3年后就进行轮作旱田或水田,每个池塘的种植旱田或水田1-2年后就再进行生态养鱼,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下去。 2生态养鱼就是依托一定的鱼池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控制,调节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鱼池的原初生产力,最终得到纯天然的优质绿色的鱼产品。其不同于精养塘,高投入高产出导致产品成本过大,不适合市场价格条件和纯天然渔产品的要求,也不同于自然水面的粗放粗养,生产产出随机性、偶然性太强。经过生产实验,生态养鱼产量达70斤/亩,高于水库产量20斤/亩的3.5倍。主要技术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底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底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营养元素、底栖生物等有些可以被鱼直接利用,但也有一些必须经过一定的人为措施,才能使其释放出来。特别是多年养殖的池塘底质淤泥变厚出现老化之后,我们采用养殖3年再进行1-2年的种植过程,配合PH的调节疏松了底质,释放了营养元素,繁生出大量的底栖生物,使池塘生产力得到大大恢复与提高。 2.2水体资源的利用:水体中含有浮游生物,视季节辅以人为措施自会大量繁殖而形成高峰,这在常规养鱼中多有措施,在此就不多解释。 2.3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适量地投入草食性鱼类,即可直接利用,配合鸡鸭鹅等畜禽养殖,可有效控制杂草过度生长,又起到鱼池施肥的作用。 2.4杂鱼资源的利用:由于鱼池生态条件优越,鲫鱼、老头鱼、柳根、船丁等小型杂鱼繁殖生长旺盛,这为生产肉食性鱼类创造了条件,在鱼池中定量投放鲶鱼、黑鱼等优质肉食性鱼类,效果非常理想。 3有机农业强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倡导不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其它人工合成化学物品,减少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应用畜禽粪肥、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有机产品(以有机食品为主)。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给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等;另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机农业则追求农产品的纯天然,原生态的生产环境。 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生态经营模式,在池塘鱼类养殖3年后的残余物和淤泥其他有机成分可转化为旱田、水田农作物如大豆、水稻、小麦等快速生长的有机肥料。鸡鸭鹅的粪不仅是鱼的饲料同时是种植最好的农家肥。进行养鱼第三年后的池塘,在秋后撤水,来年的春天,进行大豆的种植311亩,产量达300斤/亩。另外一个池塘进行水稻种植350亩,产量达1050斤/亩,同时边沟20亩还进行了外荡式稻田养鱼。 通过截面图可以看出每个鱼池内部结构相同的鱼池的水撤入边沟时,坝内中间是1块平整的耕地;当水灌满坝内时是个大生态鱼池,此时池内边沟水位3米以上,中间耕地的水位1.5米以上。鱼在池中间耕地浅水位吃水草 植被浮游生物,在边沟深水位越冬。基本上不用投料喂养。这种生态养鱼法,养出的鱼味道鲜美,比高精养的鱼卖价高25%-40%。当池塘养鱼年数为3年后,底质淤泥太厚影响养鱼时,可以撤干池塘的水,进行农作物的轮作(即种植大豆或水稻),中间耕地腐质土层肥沃,种出的水稻、大豆成本低,收入高。而且生态养鱼旱田、水田生态养鱼经营模式,虽可以互相轮作,并不破坏池塘内、外部结构,各种产品均是纯天然绿色的食品。 由于自然界中鱼类储量和产址不断减少,进行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我们相信我们的垦区、我们的黑龙江省乃至全中国一定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同的、高效的、根据各地独特的资源、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因为从事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保护健康,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农业生态论文:生态农业沼气经济应用 1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4]。 1.2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5]。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 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绪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农业生态论文:对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关 键 词: 生物;依存关系;生态农业;建设 摘 要: 通过对生态农业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动态性与全面性,认为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既符合生态农业的基础本意和内在规律,又可避免建设时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误区。在实 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又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先后建立了一批具有当地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平原立体种养模式、山坡地立体开发模式、沿海林带生态保护模式、低洼地高畦深沟模式、流域腐生食物链模式等,使生态农业由初期的生态农业户、村、乡逐步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市,并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覆盖面积已达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1-3]。然而,审视我国生态农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两种倾向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警觉,因为其已然对生态农业的基础本意和内涵实质造成不小的冲击:一是由专业人士设计的小而全模式,这是一种将多种生态元素简单累加在一起的“理想型”生态农业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均有存在;二是将生态农业简单等同于绿化造林、美化环境、种草养畜、发展旅游农业等,目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有必要从更高层面探究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进一步理顺生态农业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全社会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理解,为生态农业实践提供更切合实际、更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本文主要透过生态农业概念的辨析,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围绕产业内部、产业与产业之间进行区域农业产业生态链设计,并利用宏观和微观调控的双重作用,构建一个与生态农业内涵实质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建设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 1 关于生态农业概念的辨析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是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 Albrecht在1971年首先提出的[4]。关于生态农业的概念,国内外均有不同的观点。如1981年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8年我国学者叶谦吉指出,“中国生态农业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应发扬我国过去传统农业的精华,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生态农业’”[5]。1991年我国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其优点在于导致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稳定、持续地取出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社会生活质量提高”[6]。1993年我国着名生态学家孙鸿良阐述的生态农业是:“生态农业吸取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地力不衰的优点,摒弃了其生产率低的缺点;吸取了石油农业的集约化、高效生产的优点,克服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的缺点;它是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国际上所寻求的未来农业可供选择的目标模式之一”[7]。2002年邓玉林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和现代农业理论指导下,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以适度规模建立与环境相适宜的多业并举的复合生产系统,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符合农业产业的经营体系”[8]。另外,王如松[9]、骆世明[10]、姜作培[11]等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定义。 尽管上述生态农业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均强调资源利用,强调技术组合集成,同时强调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和功能营建,从而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综合来看,生态农业应是一项动态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动态”是指将传统农业逐步加以改造、发展成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农业生态位由低到高不断升级的过程;“全面”是指生态农业建设既包括微观和宏观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又包括生态农业建设中自身的各个子系统以及生态农业建设与其他生态经济、社会建设系统的互动关系。在着手进行生态农业结构设计时,应当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农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多项产业进行合理组配与耦合,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形成多业并举、各业齐养,各业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物能多级、多元循环利用,用养循环贯穿于整个系统中,既具有环境稳定、又具有效益显着的产业经营体系。当然,这个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生态农业的内涵也会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将日臻完善。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各地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理解和把握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科学规划生态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的合理配置,整体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平衡,切勿陷入“以偏概全、盲目求快”的误区,使生态农业建设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设计 2.1产业设计 一是 产业内部设计。即立足于某一个产业,利用生物间的互生共存关系,有效配置与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在产业内部形成物能多元循环利用生态链,促进产业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业产投比,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产业内部设计在传统种植业中并不少见,如采用作物种类组合布局、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土壤轮耕、合理密植、生物固氮菌应用、病虫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施用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兼顾了系统内部光、热、水、气、土壤肥料、微生物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间的组合搭配、协调统一,较好地调节了作物群体之间以及作物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生态关系,而且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有效克服或减少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及其机械化耕作带来的地力渐衰的弊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保证品质的同时,维持了地力,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12]。如近年来广西扶绥县利用甘蔗、西瓜一高一矮以及两种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在甘蔗生长前期套种一茬西瓜,取得了明显的叠加效益。据测算,甘蔗套种西瓜每公顷纯收入约31500元,比纯种甘蔗每公顷增收18000元左右。2007年该县完成甘蔗套种西瓜0.67万hm2以上,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二是产业与产业之间设计。即以优势物种资源开发为基础,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设计不同产业的优化组合与配套联动,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合理流动,在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与产业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目前面上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就是产业与产业之间设计的成功典范。“猪—沼—果”模式以生产沼气为核心,把种植、养殖和生活3个孤立的活动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延长食物链和生产链,使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生物的养料或生产原料,实现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度集聚[13-15]。这种模式不仅克服了传统种养模式中微生物密度小、分解废弃物时间长、养分及能量损失大、容易产生面源污染等问题,而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家庭烧饭照明,沼液、沼渣中富含氮、磷、钾、钠、钙营养元素及腐殖酸、沼气菌等,用于还田种果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目标。 2.2区域设计 一是区域内部设计。在某个特定区域(如市、区、县、乡、村或农场等)内,围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态关系,对区域内的优势物种资源进行产业化、生态化设计与开发,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生态链,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广西崇左市依托蔗糖产业资源优势,从发展养殖业入手,大力推广“蔗—牛—菇”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即利用蔗叶、蔗尾(梢)饲养肉用牛和奶水牛,用牛粪和蔗渣种菇,用菇泥作肥料种蔗,实现了种蔗、养牛、种菇的良性互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蔗糖产业为龙头,以养牛业为纽带,引领食用菌业、乳品业、肉品加工业、饲料业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再以广西支柱产业——蔗糖业为例,目前广西已率先在全国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两条综合利用链条, 以新型制糖产业、蔗渣制浆造纸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食糖深加工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成的糖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基本形成自我循环的再生生产链: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甘蔗。 二是跨区域设计。生态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概念,不能单纯理解为在一个局部区域内既搞种植,又发展养殖,而应当从现代化大生产的角度,理解为农业生态产业间的互补与优化。因此,生态农业也可以是一种跨越一定空间的产业联结系统,如河流、湖泊、流域、石漠化等跨区域生态化治理以及实行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结合[1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应以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为中心,利用生物间的互生共存关系,将不同区域的优势物种资源进行生态产业化设计与开发,使资源转化为产业,最终通过产业的循环联动在不同区域之间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跨区域物能多级循环利用。近年来江西、福建、江苏、浙江、贵州、广西等地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跨区域环境治理、生态恢复重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贵州、广西两省区针对喀斯特石山区石漠化突出、耕地少的现状,联合开展了跨省区石漠化生态治理行动,一方面大力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行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如玉米与烟草间套种、玉米—养牛—制沼—肥料还田、种桑养蚕—蚕沙—制沼—肥料还田等,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再如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围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行的绿色农业、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严禁围网养殖等,均为跨区域设计。 2.3政策设计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就目前而言,其所创造的社会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宏观和微观调控,从政策层面营造一个理解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促进生态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统一指导和协调管理,制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和政策取向,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建设。二是加强服务工作,着力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创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不能强行推进,更不能搞“拉郎配”或者直接干预。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7],在资金投向上以集中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产业。四是重视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工作,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设计,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发展技术型生态农业。五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导和扶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产业和企业,通过产业化模式实现整体优化,做大做强生态农业。 3欠发达地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依据和意义 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自然、生物、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普遍存在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欠发达地区推进基于生物依存关系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以广西为例。首先,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合甘蔗、玉米、水稻、木薯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生物质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其次,广西是全国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之一,“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少、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承载能力弱,这些地区性条件的限制使得广西至今仍属我国西部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其三,广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农业形态特征,但从生产和经营方式看,传统的小农经济在广西农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农业总体水平较低,集中表现为土地利用不充分,资源能源消耗过大,投入产出比不理想,面源污染严重[18],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综合开发滞后,成为广西农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依托广西农业优势物种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互生共存关系,建立以物能多级循环利用为主线的农业产业生态链,既符合循环经济“5R”的原则,也是保证广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利用广西丰富的甘蔗、木薯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既能逐步提高广西能 源的自给程度,又能通过生物能源外销产生巨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另外,在生物质资源向生物质能源转化的过程中,利用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区域生产布局和产业集群设计,也能实现物能在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产业之间的循环流动,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当然,政府部门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也是广西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政策、资金、技术和规模等因素外,规范化管理也不容忽视。 农业生态论文:节水农业对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以色列节水农业基本情况 在以色列还未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之前,位于内盖夫沙漠地区的农业生产处在十分落后的状态,当地人耕作的方式是使用骆驼牵引木犁进行的,在作物选择上,只能选择极其耐旱的作物,单产水平十分低下。基于此,在建国之后,以色列政府意识到,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想要保证国家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政府耗巨资修建了从位于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将水源一直输送到降水量极少的内盖夫沙漠地区的水利工程,这为改善当地水源欠缺的客观现实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外在帮助,然而在降水量极端缺乏的干旱地区,即使供应水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假如使用传统的方式灌溉,依然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探索出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案,以色列在20世纪中期,首创了以滴灌为代表的微量灌溉技术,这一举措为提升本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作出了跨时代的贡献。在以色列,节水在农业管理中一直是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最大限度地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以及单方(1m3)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直是以色列政府所关注的重点。对于以色列来讲,无论是农作物生产,还是绿树、草地种植,甚至是鲜花种植上,绝大部分都是使用滴灌的。当地人按照一定标准,在每天的特定时间依据一定量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以及营养,利用管道直接传递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可以少量的水达到最佳效果。科学家在研究中证实,以色列农业生产中水、肥的有效利用率能够保持在惊人的80%~90%,节水维持在50%~70%,肥料能够节约30%~50%。不仅如此,当地为了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出现,还对传统灌溉所使用的沟渠占地问题进行了处理,从而成倍地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土壤条件已经不再是困扰作物生长的因素,仅仅成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依托的一种媒介。无论是在什么样条件的土壤上种植棉花、玉米以及其他作物,全部使用滴灌施肥,农作物可以在高质量、高产量的情况下健康的成长,保证了当地的农作物生产条件的同时,由于滴管技术可以十分有效地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以往不见生机的不毛之地慢慢成为到处充满希望的绿洲。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也由最初的16.5万hm2迅速的变成目前的4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由最初的3万hm2上升至目前的22.5万hm2。农业产量增加了整整16倍,可供养人口由50万增加到今天的620万。由于以色列生产条件的恶劣,以色列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一直被认为是世界农业发展所取得的奇迹。 二、以色列节水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经过系统分析,以色列节水农业发展有如下特点。1.灌溉管理科学化在灌溉管理上,始终将科学化看做是重点。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当地积极引进计算机、遥感等先进技术,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有力地保证了整个管理的高水平进行。2.大力推广“污水农作”技术由于水资源的稀缺,当地政府耗费大量资金进行以废水灌溉技术为代表的再循环研究。迄今为止该技术研究已经获得了成功,在不同过滤装置的参与下,废水中的污染物以及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因子被大大的祛除,在此基础上,政府再经过综合考察选择出最适应土壤生长的作物,时至今日已经有超过70%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这种“污水农作”技术不仅仅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还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污水产生无法处理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3.大力发展节水产业20世纪80年代塑料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为更好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当地政府鼓励各大机构研制、开发和生产出与节水技术向配套的成套的多品种、多规格、系列节水器材和设备,这直接推动了滴灌系统的发展。4.节水研究方向从传统的节水转向生物节水在节水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以色列农业科学研究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节水农业这一目标推进。例如,在当地番茄节水农业的发展中,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就达40多个,这些种类各异的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在灌溉质量还是在灌溉规模上,都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户需求。5.科学研究始终服务于农业生产以色列农业之所以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获得发展,关键在于科学研究中各个环节都与农业节水紧密结合。始终服务于生产是当地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特色。除此之外,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坚持精准化的发展策略也是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当地无论是在土壤适应性、环境选择性还是在生产成本、资源消耗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论证。支持其能够顺利开展此项工程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水平,二是以色列国家施肥技术的精准,以色列政府在这两方面的大量投入,最终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始终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三、以色列节水农业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 1.较高的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保证笔者通过对以色列农业组织形式考证得出,该国的经济体制是沿袭着公平、公有的原则而实行的合作制,在常见的合作形式中,基布兹以及莫沙夫是最常见的两种,这两种组织形式中,基本上每一个组织都有450人参与,在全国有超过270个这样的组织,一共涉及12万人。较高的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对于大规模地普及农业机械组织生产以及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新技术是十分有力的。中国现今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这在推进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2.要发展生态农业,重点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保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最终提供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才能够顺利进行。在以色列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农业部下设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具体到地方、基层单位全部设置有推广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获知最新农业科技信息之后,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具体来讲,为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农户,当地通过建立起研究成果定期报告制度、业内专家学术交流制度以及农户交流反馈机制和咨询制度的完善,让推广人员深入田间进行试验,真正地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落到实处。就中国而言,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科技一直是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柱,只有切实保证现代科技成果能够真正传递到农户家里,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打好基础。3.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以及运行制度,促进节水技术顺利实施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节水技术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传语,而是将节水技术落到实处,保障生态农业这一目标可以顺利实现。以色列政府为了确保节水技术能够真正地推行开来,不仅仅将完善水土保持法律看做是一项重点工作,而且在执法层面,坚决不允许不认真履行节水职责的行为出现。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政令以及补贴相结合的政策,让节水技术真正落实,同时,在宣传上政府也不遗余力,节水普遍成为公民的基本意识。除此之外,由于水资源的稀缺,以色列水价是十分昂贵的。政府在水价制定上的最终目的是推进百姓节水。例如,假设农民用水量在定额的60%之内价格则为基本价,在60%~80%则要加价20%、在80%~100%则加价将会增至60%,一旦超过定额,超过部分需要200%付费,并且下年度的配水也会受到影响。以上种种措施为保证节水技术顺利实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 中国在建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借鉴。4.将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看做是最终归宿节水农业不仅是一项仅仅关系着农业的工程,还与水利、农业机械以及生物等多方面密切相关,以色列在推行节水农业的时候,不仅重视对土地进行平整,制定灌溉制度,同时还考虑到设备、栽培技术等,将节水农业看做一项系统工程,在一定的标准下实施,在避免了问题遗漏的同时,也避免了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这种将节水农业作为系统工程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旅游模式探讨 摘要高科技农业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科单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在转变观念、培训队伍、配套建设、狠抓管理、开拓市场、争取政府和行业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已成为投资省、风险少、见效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大有发展前途。 一、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项目的起动。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珠海是座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的海滨旅游新城,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而珠海“农科奇观”位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优势,背靠碧波荡漾的梅溪水库,环抱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珠海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并拥有“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最近又被联合国授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98年“农科奇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学生市场,作为珠海市学生农业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学生就达6万多人,有不少幼儿园也组织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活动。珠海市有中小学生十几万,澳门也有十多万,香港则有百多万,邻近的广州、中山、深圳的学生市场更为广阔。目前已与港澳及广州、中山等地的教育部门达成了学生到“农科奇观”学农实践的意向。98年接待澳门学农学生4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现有各门类的科研人员70多人,建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65座,可种植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获得35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省、市一等奖5项,特别是无土栽培项目,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属国内先进水平。基地引种的是世界各地的名优品种主要是创造新、奇、特效果的观赏类作物,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连忘返。而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传统农具展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植物“克隆”工厂,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4、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游客在“农科奇观”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开心,还可以吃得惬意,满载而归。农科餐厅出品的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产的产品,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回头客大增。不少旅行社把我们的农科餐厅作为定点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游客吃饱喝足,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让亲朋好友分享。 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起动是在科研基地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二是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农业高科技演示厅、双龙山庄等;四是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走廊、农家作坊及车水抓鱼、点瓜种豆、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五是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六是对科研基地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并适度对外进行推介。 三、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 农业科研基地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特点和优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既有朴实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奇特的动植物群落生态景观。既有科研实验、科教培训设施,又有接待服务设施。整齐的生产大棚,整洁的组培工厂,典雅的接待大楼,那成林的果树,葱笼的茶园,墨绿的蔬菜,盛开的鲜花,以及珍 禽园地,青青草坪,营造了一派田园风光。所以,无论是旅游参观还是考察访问的客人都认为基地是闹市中的田园,繁华中有野趣,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都市村庄。 农科基地内上千种、上万株植物吐泻着人体所需的新鲜氧气。这里鸟语花香,月朗风清,行云流水,安宁幽静。先后建起的“神奇的瓜果世界”、“农科之窗”、“荷塘观鱼”、“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蝴蝶兰园”、“沙漠植物园”等一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正在开发的还有“百鸟园”、“蚕桑园”、“药用植物园”、“茶文化庄园”等生态旅游项目。 农科基地不但有农大毕业的专业讲解员导游,还将所有的花草树木、农作物挂上说明牌,标明品种、属性、原产地、功能、栽培要领及注意事项,游客每来一次,便受到一次深刻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亦成为人们喜爱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四、加强管理与营销,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1、抓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旅游资源开发科,下辖导游部、餐饮部、客房部、产品展销部,并相应培训了导游接待、厨艺、服务、营销和园艺工程等旅游专业职工队伍;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国内外考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组团参加了96、97、98年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和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98广东人游广东嘉年华”、“江苏、淅江旅游推介会”等学习和促销活动,提高了旅游专业管理水平,拓展了客源市场。 2、抓接待设施配套。建起了环保停车场、接待楼、卡拉OK歌舞厅、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大厅和学生绿色营地、双龙山庄别墅等,大力开展旅游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建凉亭6座,铺草坪2万多平方米,建大型花坛和天台花园多处,种果树3000多棵,其他绿化树1万余株,铺设双车道水泥环园路4.5公里,在排灌河道两岸砌花岗岩石雕护栏,安装新颖别致的行人道路灯,种植高大挺拨的大王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科技旅游景点建设。在无土栽培65座大棚设施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了中心实验室、组培工厂、全光雾快速扦插育苗工厂、图书室、信息中心,以农业的高科技吸引游客。占地20__多亩的“农科奇观”拓展工程,也将在99年完成总体规划。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开创了高科技农业旅游的品牌,中央、省市和港澳等地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竟相报道,大大地提高了基地的知名度。几年来,我们先后接待了78个国家首脑、专家的参观访问和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了60多万国内外游客及8万多学农学生和各省市区兄弟单位考察团数万人。在旅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98年旅游收入305万元,比97年增长两倍多。现与港澳及周边城市80多家旅行社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还针对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对象适时推出“蜜瓜品赏团”、“龙眼荔枝团”、“学生套餐团”,学农欢乐一天游及二天游活动等促销措施,收效甚佳,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4、合理利用资源,狠抓节流增效。农科单位底子薄,资金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元去搞景点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高科技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内功的锻炼,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作文章: 4.1转变观念,注重开发观赏实用型科研项目。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人们喜爱的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让游客既可观赏,又可品尝,亦可买下带走,如玩具南瓜系列、无土栽培的盆花等。此外,应不断更换作物品种,引进新、奇、特异的品种,同时不断变换栽培方式,如无土水培改无土基质栽培,基质也不断变换,如今有砂砾、珍珠岩、椰糠、锯末、石子等等20余种,使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回头客愈来愈多,有的港澳游客甚至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今年初,我们又开发了无土立体栽培项目,可节省土地25以上,提高产量50以上,且植株上、中、下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4.2培训队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例如对专业讲解员采取请资深导游员现身说法,到旅游社跟团实习,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等方式,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又如餐饮部采取与市旅游职业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餐厅实习,学校和学生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餐饮部节省了人力费用,学生又学到了新的菜式和烹饪方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此外,我们还坚持干部职工每周两天义务劳动制度,要求员工个个成为多面手。基地内的园林绿化、水电工程大多数为我们自己动手建设,既有农科特色,又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游客爆满时,其他部门员工自觉到旅游部门当导游、售货员,端茶传菜,洗碗扫地,既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节省了人工费开支。 4.3配套建设,不断推出新的旅游服务项目。我们刚开始开发旅游时,只有旅游接待部从事专业讲解导游服务,之后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服务日趋配套。97年成立餐饮部,开设了农科餐厅和卡拉OK歌舞厅、烧烤场及钓鱼走廊。98年初成立产品销售部,开设了农产品商场、客房部,使基地逐步建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服务配套成龙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 4.4开拓市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中心原是以珠三角及港澳团队游客为主,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港澳团队客人有所下降。97年3月,我们成为珠海市学生农科教基地后,打开了学生这一个大市场。98年除拓展了澳门学生市场外,又通过学生带动了散客市场。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开拓了会议团和培训班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5狠抓管理,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首先建章立制,年初制订了2万余字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权责利落实到人,奖罚兑现。其次是狠抓环境卫生管理,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人的心。再次是建立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牌,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间和凉亭、护栏、宣传栏,设立投诉电话和意见箱,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遂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行得安心,杜绝了宰客现象,保持了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它投资省,风险少,周期短,见效快,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党的 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管理。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农委,特别是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国家、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的肯定和支持,在98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检查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地是“珠海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之一”,并将99生态旅游年珠海开年仪式放在我中心隆重举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中心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创收又为科研加大了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中心科研等各项事业和发展。 五、今后的发展设想。“文秘站”版权所有 生态旅游农业,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将成为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给人是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而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的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和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感力和吸引力,因而则更具发展前景。难怪有不少港澳游客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与主题公园景观相比较,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富于创意与变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开展农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通过社会各层人员的观光、旅游,可更好更广泛地普及良种良法等农业科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参观者的科技和环保意识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科技,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资源、生态、旅游等为支柱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更可以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合理地统一起来,必将为本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我们拟将“农科奇观”建设成为既是农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中心,又是珠海市的动植物园;既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风景区,又是学生农业科学教育的实践基地,力争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50-100万人次,旅游利润创收超过500万元,树立起珠海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的品牌,创出珠海市旅游拳头产品,为特区二次创业,再造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建立概述 劳动力这一常量的动态变化并未引起农地的增减,老人和妇女往往力不从心,如在除草时节,选择使用农药则是他们解决问题最省时、最有效的方法。从深层次来讲,非农收入的增加降低了人们对农业收入的预期,传统的“生存理性”已不再是支撑农业生产的原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如今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乡镇企业更是遍地开花,农村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非可持续发展不久将会使农村环境“乌烟瘴气”,废气、废物、废水的积聚必定是制约未来农村发展的顽疾。乡镇企业三废排放占全国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50%左右[8]。特别是部分乡镇采矿业存在滥采乱挖、采富弃贫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负效应近年来,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殖业发展、鼓励农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在养殖业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了望》周刊报道,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已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方净土”,农村现已成了大中城市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与此同时,城市“送企业下乡”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将污染转嫁给农村,让农村也成了城市的“污水废物处理厂”。据统计,96%的养殖场都分布在城市的郊区与农村,但这些地区正是环保治理和监管的“自由区”,没有建立相应配套的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也未能将其加以综合地利用变“废”为“宝”,不加控制的排放势必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深度污染。例如,浙江嘉兴地区养猪业比较发达,据调查周边大部地区地下水都因遭到短期内不可修复的生态破坏而不能作日常饮用,这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恐慌和高度重视,率先试行推出“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在2010年嘉兴市举办的浙江省环境法年会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国现有生态环境政策在农村适用的局限20世纪早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污染成为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 尽管当时农村环境的污染还未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但希望制定的环境政策能够在城市和农村通用却是制定者的期望目标。然而,这种“理性”制度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环境的异质性,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适用发挥效用的“半径”是有限的。首先,行政管制是中国环境政策的主要手段[9]。然而,国内专门的环保部门只在县级以上设立,农村环境管理及其监管机构的缺失很难促成失范化的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向环保型转变。其次,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市-农村”二元机制,区域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注定在配置农民环境权益上的不公平,从而导致引导性环境政策在农村失去广阔市场。引导性环境政策的目标是鼓励和引导环境利益关系中的社会各方主体积极主动式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其手段大多是采用激励的方式,如给予优惠政策和生态补偿、赋予荣誉称号等。也就是说,环境权益的公平配置是引导性环境政策顺利实施的前提,利益驱动机制的建立是其保障,长期稳定的有效政策是人们对国家的高度信赖。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城市因工业化连带的“福利”和污染“转嫁”向农村的现象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再次,生态环境补偿措施不到位导致农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减少。农民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以理解,有限理性的农民往往弃生态利益于不顾,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说明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很难唤起农民的主动参与。 大力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农业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指用一种清洁环保的理念指导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最大限度降低农业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环境风险,其实质是要建立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农业投入要素,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方式。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以运用绿色肥料、绿色地膜、清洁灌溉等手段来确保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重价值目标。农业清洁生产要满足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①以最小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大化的价值;②农业生产方式要清洁,减少对环境保护的危害;③农产品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符合绿色健康的环保标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农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农村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与环保机构对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农业清洁生产在技术推广、制度管理以及组织形式创新等领域的路径变窄,动力不足。所以,今后应重新审视农业与环保部门的职能分工,鉴于农村环保制度的断裂,将农村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均纳入农业部门进行整体规划是明智的选择,也有利于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普及。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技术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已十分严峻,为了控制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和力求恢复已被破坏的土地、水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技术并加以运用是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化技术攻关和推动技术创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只占科技投入总量的23%,这种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应将其比例增加到35%左右比较适宜。当前农村推行的精准农业、平衡施肥技术、田间综合管理技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面源污染。但是,这些技术由于实施成本比较高、技术性比较强并未得到产业化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创新改进[10]。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国家应围绕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制定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体系的指南,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国家应针对农业和农村环境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重点科研项目,大力扶持研发低毒高效农药、有机复合肥料;与此同时,将有利于 农村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技术纳入到农业发展的范畴,进行专门统一的管理,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实现农业与环境技术的一体化,带动农业环境技术创新。秉承生态文明,挖掘农耕文化,提倡生态农业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两条途径,分别为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集约式农业生产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意义。 如在棉花垄之间种甘薯、马铃薯,芝麻和大豆的混搭播种,玉米和西瓜套种,并且还在田沟地角种植油菜、小豆等农作物。休养生息的轮作、层次分布错落的套种方式,遵循了物竞天择的植物生长规律,充分吸收了天然的水分和光照,从而丰富了农用地单位的产出数量、质量和品种[11]。提倡生态农业中国的生态农业是指将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运用在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变式和再利用,通过高水准、密集型的农业技术将农业发展对农村环境的外部性效应内在化的综合性农业系统[13]。生态农业主要是维护水、土地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保护基因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建立有益于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机制,抑制和消除系统内不利关联,尽量减少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其具体实施表现为对农作物的秸秆进行深耕掩埋,利用水窖、滴灌和倒灌技术,使用粪便和草木灰肥料,采取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12]。生态农业具有自我保持和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如传统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通过人工捉虫;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各种动植物间相互制衡的价值,如猫头鹰、青蛙、蟾蜍、蜥蜴等均是田间虫害的克星,最终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同步发展。坚持“引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政策导向自农村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长期推行自上而下“强压型”的环境政策,但农村环保机构缺失,农业部门职能错位,该政策很难实现对庞大农民主体和分散的农业生产行为的有效监管,最终也势必导致农村环境的长久性污染。所以,政府应主张由“强压型”向“引导性”的环境政策转变,使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成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一种自觉。可以这样说,推行“引导性”环境政策的过程也是将环保理念、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内化于农民的过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环保农业技术推广、环保教育等手段促成农民对生态农业的偏好选择;另一方面鼓励消费群体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使农产品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但“引导性”环境政策和“自主性”(具有自组织特性)环境政策并非是一对等同性概念,政府在制定和推行该政策的过程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对政府的参与形式和参与阶段的角色定位有所变通。一般来说,政府在“引导性”环境政策中承担的任务有: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监管环境信息公开;开展环境科技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及时重大环境信息,创建环境信息员监督制度;制定激励机制,促使农民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并从中受益;二次分配环境公平权益[13]。适合农村的“引导性”环境政策有:绿色或有机食品标志;农村生产、生活废物的综合利用;农村经济结构及种养结构的调整等。此外,农村的环保工作行动中,村民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角色,对此行动的有关信息了解很少,也不愿主动去了解政策的有关信息。由于没有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政策中去,村民缺少对当前环境的认识,也不清楚自己在农村环境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只要村民还没有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力量,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工程、面子工程,环境还会持续恶化下去。适合农村的“自主性”政策有:农民环保信息员、民间环保组织和民间环保自卫队。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政策设计者急于应对“三农”问题的功利性,缺乏一个从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共益出发的整体性视角,导致农业发展“一手抓”,农村生态环境“一边倒”的现象。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时必须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以充分考虑。反过来讲,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考虑到农村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对农业发展正负效应,在二者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风情,运用灵活的、综合的农业、生态环境政策加以调整,各有侧重或兼容并包。建构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一体化的农业、生态环境政策是今后农村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纲领,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的必然要求。 农业生态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从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的业务发展出发,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业务和事业要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单位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中也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服务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更强;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目的是为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不断促进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从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来看,当前国家和政府对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得到了国家和公众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而我们目前的业务水平还很难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内蒙古气象事业的发展,如果不发展落后就会被淘汰,也是要求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必需发展,这样才能为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求真务实创新是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 求真务实既是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基础,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党支部一直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想事、干事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我认为,求真务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从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实际出发,立足区情,把握行业特点,自觉地把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工作融入到全国和全区气象业务的大格局中去,找准自己的定位。二是有全国气象业务“一盘棋”思想,充分认识到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是中国气象业务和为地方气象服务的一部分。三是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最近中心积极完成气象对自治区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保障服务方案的制定,积极完成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规划设计。使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逐步明确了业务发展方向、思路、服务水平达到什么水平等问题。 目前在学习阶段抓紧学习中心每个党员抓紧学习,提高认识,并结合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不断思考,办实事,求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力争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促进气象对自治区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保障服务。 农业生态论文:探究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1生态农业的功能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生物之间的共生规律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农业旨在建设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除了传统农业具有的自给自足及提供就业与收入等农业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一些独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类功能为经济功能。生态农业向市场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农副产品,不仅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还能满足居民对新鲜、优质、安全、多样、反季节的绿色食品,以及对方便、深加工农产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态农业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水平与资金回报率的提高,生态农业不再是需要补贴和日益萎缩的夕阳产业,而是作为一项发达的现代产业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使农业投资不断增加、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第二类功能是社会功能。作为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农业在传承传统文明、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农家乐”、“农业旅游”等经营方式提供的休闲和旅游新场所,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挖掘了农业的潜能。农业中特有的风俗、文明也将随生态农业的发展而延续,因而生态农业传承了传统文明,增强了农民的科学与环境意识。生态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向传统农业辐射,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通过提供就业与收入机会,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第三类功能为生态功能。生态农业具有显着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和土壤;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条件的约束,生态农业追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农业发展历史来看,从原始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方向。现代农业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用机械化替代人力和兽力,用化学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机农业,用高产品种与新耕作法代替低产品种和传统耕作法,用商品经济代替封闭式经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使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增长,对解决人类食物供应功不可没,但在资源、环境、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效应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能源过渡消耗、水资源无节制使用、生产成本增加、污染加剧等问题。无论是在工业发展还是在农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发展途径和生产方式不完全相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方向,但需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应将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以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生产出清洁产品,使现代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促进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江西省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使全省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生态农业产业规模扩大,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着。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生态农业意识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短缺等问题。江西省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随着江西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3.3%。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多方努力。 2.1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要重视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等行为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使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农业市场;鼓励企业建立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政府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提高生态农业本身的科技水平;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2.3加强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 农民是发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主体。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还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通过生态农业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关政策;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农民直接看到建设生态农业对发展生产、美化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潜力,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和信心。 2.4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资金短缺是江西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可以借助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让农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的积累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借助旅游的收益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农业能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得到发展;引进外商投资,与外商合作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支持生态农业建设;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多种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生态农业的资金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等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和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强生态意识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论文: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特性与其推广分析 摘 要 利用推广学原理分析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指出它的优越性并不突出、技术复杂,相容性、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差,从而导致生态农业推广缓慢。 要害词 生态农业 推广 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熟悉,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 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 0.6%和1.5%。其次是显着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 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治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熟悉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究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轻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 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治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把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把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把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 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 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把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非凡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非凡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经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 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究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非凡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农业生态论文:对我国生态农业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生态农业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文章就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现状进了阐述,分析引起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实现生态农业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农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1.1 土地资源减少 土地资源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特别是高质量耕地资源减少。土地污染呈急速增长趋势;土壤生态系生物多样性功能减弱,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或降低;农用化学品、重金属造成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等现象严重,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48%,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流失而失去的耕地为271万km2, 平均每年6.7万hm2以上;土地沙漠化速度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每年2640km2 ,目前已曾长为每年3546km2 。 1.2 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情况及其不协调。全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夏季,在空间上,水资源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就是这样紧缺的水资源,还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据水利部《中国资源公报:2000》公布的数据,在我国700多条、11.4万km河长的水质评价中,Ⅰ~Ⅱ类水只占28.9%,Ⅲ类水只占29.8%,人体不可触摸的Ⅳ类水占16.1%,人体丧失了使用价值的Ⅴ类水和劣Ⅴ类水河长占25.2%。 1.3 民众意识淡薄 民众意识可以通过198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立项,由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一项全国规模的大型抽样调查中得到体现。比如“谁应对保护环境问题负责任”,其中受访者当中有85%的人,认为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责任比较大;受访者当中有85.5%认为本地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责,转自任最大和责任比较大。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人们的环境观念中,环境保护更多的是政府的事,与个人的关系不大;从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的重视程度比较看,对于“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只有15.3%的人认为非常严重;41.4的人认为比较严重;19.9%的人认为不太严重;2.9%的人认为没有问题;20.5%的人不知道。在对我国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排序时,受访者则把环境问题排在第5位;对“近一年来,您是否参加过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其中65.9%的人低度参与,25.9%的人中度参与,8.3%的人高度参与。从这一组数据看,我国的公民对环境保护和参与程度还是很低的。从公众的环保道德意识看,有75%的人购物时不考虑环境保护,仅有25%的公众考虑环保问题。 2 实现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和260多项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仍比较笼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农村农业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和约束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外在平衡,通过保护农业发展的各种生态和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系统的内在平衡,做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2.2 实现维护生态安全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也生态循环经济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把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实现农区内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完善的营养循环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灾害少、成本低、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也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经济模式,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在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中,从经济活动源头来解决如何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它能消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的矛盾,因而,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形式,是对“资源——产品——污染”这一传统经济模式的摒弃,这对我们这个农业资源紧缺和生态安全险恶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2.3 提高农民的生态安全意识 农民的生态安全意识一直是农村生态保护的脆弱环节,要建立农村的生态安全就必须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使他们意识到没有生态的安全也就没有经济的发展,甚至没有他们生存的空间,要树立“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正确生态安全观。只有正确树立了正确的生态安全观,才可以规范农民的生态行为,才能保证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制度的正确执行。为此,需要加大农村生态安全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农民对生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地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生态论文: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 摘 要: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作者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并对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成功的运行模式与经验,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是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 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 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 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业生态论文:地方农业生态经济论述 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结构分析 1.1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结构 2001-2008年株洲市的总能值投入逐年递减,环境资源能(包括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保持稳定,工业辅助能呈现波动中减少的趋势,可更新有机能的投入也逐年减少,工业辅助能和有机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总投入能值的变化.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占整个工业辅助能投入的90.81%以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能投入占总投入67%以上.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能投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从业人员、役畜劳动和种子的施用.2001-2008年间,虽然有机能投入减少,但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较大.人力在有机能投入中占据绝对比重,5年来都在99%以上,说明该地区的农业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机械化程度较低,还没有成功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1.2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结构 农业总能值产出逐年增加.其中,林业占绝对优势,而且比率增加很快,从2001年的5.55E+20sej/a增加到2008年的1.17E+21sej/a.种植业、畜牧业也在逐步发展.渔业产出能值的份额较小,发展缓慢,是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种植业中,稻谷的主导优势地位仍不可动摇,几乎都在70%以上.蔬菜和水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值产出不高,但经济价值高,可获得较多交换能值.畜牧业中猪和羊的养殖数量和出栏数最大,但是羊对林草的破坏性也大,滥牧是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能值指标的比较分析 2.1净能值产出率净能值产出率(NEYR)为系统产出能值与经济反馈能值的比值,与经济分析中的产投比类似,是用来衡量系统生产效率的一种标准[8],值越大,表明系统的生产效率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从表3可知,2001-2008年株洲的NEYR逐步上升,表明株洲向外界输出的能值量有所提高.2007、2008年分别为1.45和1.64,超过了全国农业平均NEYR(1.42)[9],说明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效率较好,回报率较大. 2.2能值投资率能值投资率(EIR)等于是用来衡量经济活动的竞争力程度和环境资源负载程度的指标,值越大,说明系统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株洲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EIR在8年间变化不大,除2001年为12.55以外,2002-2008年均在15.00附近徘徊,远高于黄淮海地区、甘肃、新疆、江西、广东等地[10].表明每单位无偿环境资源的利用相应投入了较多的购买能值,环境压力较大.能值投入率高,会加大农产品的成本投入,影响其竞争优势. 2.3环境负载率环境负载率(ELR)等于购买的能值和不可更新的能值之和与可更新资源能值的比值,是衡量一定经济状况下环境系统所承受压力的指标.它具有环境预警作用,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状态,系统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反之,表明农业生态系统有发展潜力,应进一步加大其购买能值的投入.研究期间株洲市ELR增加,说明农业环境压力上升.ELR在0.37~0.44之间,低于全国平均值5.89,表明株洲市环境资源未达到高效利用,未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运行状态,农业发展环境压力小,具有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说明的是,ELR的大小并不与该系统的环境保护效果的好坏成正比[11]. 2.4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即EYR与ELR之比,值在1和10之间,表明经济系统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10时经济不发达,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3结论与对策 (1)株洲市区域环境资源优势明显,ELR较低,未达到高效利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的农业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工业辅助能值投入较少,系统整体回报效率低,系统产出能值不足以补偿购买能值,缺乏竞争力.应使剩余农业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加大农业科技辅助能值投入,使株洲市农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以提高农业系统竞争力,获取较高效益.(2)株洲市农业产出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出占整个生态系统的95%以上;畜牧业、种植业和渔业产出极小.应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种植业和渔业的能值产出贡献率,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林业、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生产功能区,达到规模化和集约化,使系统能值的投入产出向高水平发展.(3)株洲市可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农林牧业综合开发及其产品深加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能源开发.农业的发展最终必须依靠属于高能值转换率和高能值等级的现代农业科技.因此,要促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素质.同时要建立优化、配套的农技科教体系,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使株洲市走上一条建设物耗低、技术含量高的生态农业化道路. 农业生态论文: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 现代法治理论主张,法治的基础得有善法,并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法治的核心在于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法律的执行得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来控制和保障,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法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立法、行政执法、如何依法调整各方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等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措施,已成当务之急。 1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问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国家相继制定、颁布、修订了《农业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从地方来看,也有22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农业(生态)环境条例,但从全国而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综合立法缺位和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 1.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缺位 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分别规定在农业、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之中,这种分散立法与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早在1995年,全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就已达成共识:颁布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势在必行,因为这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全国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武器[1]。但时至今日,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依然缺位。 1.1.2 立法技术滞后 “善法”是法治的必要前提,要制定出好的法律,需要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进行,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体现客观规律[2]。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的难产,与立法技术滞后密切相关。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民主性、公开性不够。主要以政府部门起草为主,很少有公众参与,其内容也主要倾向于规定行政权的便捷行使,而很少关注如何增强行政执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定程序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另一方面,我国地方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仍过于原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规定和政策宣言式的规定无法执行,从而严重影响执法效果[4]。不少地方性法规条文只有行为模式,没有相应法律责任规定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体现不出法律的威严[5]。这样的法律离“善法”尚有距离。 1.2 缺乏符合行政法治要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缺乏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更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症结所在,突出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缺乏法定性,职能或缺位或重叠,导致执法无效;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等。 1.2.1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缺陷 从行政执法主体来看,一方面表现为机构重叠,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下,农业生态环境的执法主体林立(包括环境保护、建设、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统计、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各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权限也不甚分明,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扯皮,争权推责。”[6] 在实践中,各有关机关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出现各部门机关为了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争着管抢着管,甚至越权管理,导致执法秩序混乱不堪的现象[5]。就在农业部门内部,行政执法权分散于植物保护、种子、土肥、环境保护各个机构中,形成了多元的执法主体[7]。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法定职能没能落实到位,阻碍了农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8]。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机构缺位。如:《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至2003年该省在省、市、县3级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农业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及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以至出现污染事件时,未能及时发现,也未能及时制止[9]。 1.2.2 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 程序比目的更重要。没有行政程序,行政职权就难以合法运作。行政程序的基本功能在于:扩大公民行使参政权的途径,监督行政主体公平实施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益等[10]。实践中,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过分强化政府权力的同时,却又缺乏有效的环境行政监督机制。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相关条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行政部门和公民(特别是农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过多地确立和保护的是以维护政府权威及各部门利益,以保证政府集权和经济统制[4]。涉及政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虽有一系列的应然规定(表现为应当如何如何),但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却找不到关于政府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时应承担何种责任的条款。实践中,当前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损害群众环境利益的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进行查处的重点[12]。某些地方政府成污染帮凶 [12],这自然有违公平行政的法治原则。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虽然早在1991年11月和1994年12月就已分别颁布了《山西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实际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农业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存 [13],事实再一次昭示古训“徙法不足以自行”的正确性。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事务制度缺失,对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范围、方式、途径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也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执法的效果。 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缺乏应有的程序性保障。以往大多数环境程序规范具有十分浓厚的管理色彩,它们主要是单方面规定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应负的义务和不履行义务的后果[14]。事实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程序,都可能给相对人设定程序性义务和限制其权利。综观已有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诸如: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时,行政相对人的听证权、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辩解权、申请回避权、时效权等的行使和保障,鲜有规定。这为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提供了“土壤”。实践中,有的地方一些执法人员无任何证件和标志,随意进入现场对排污单位进行检查,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15]。 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失衡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利益冲突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症结所在。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法律调整手段。 1.3.1 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 有的地方,农业执法机构类型多样,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的事业性执法机构乱收费乱罚款,而那些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却不能得到及时纠正[16]。有学者曾尖锐地指出,我国在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主要领域已经基本上有法可依,问题在于执法不严,执法无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部门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生态环境,致使“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17]。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的环境利益。 1.3.2 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禁伐禁猎禁渔,推广应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修建污染防治设施等必要措施,可能会导致部分人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对此,国家尚没有依法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补偿制度。另外,缺乏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保的优惠政策。从法理上讲,优惠政策意在权利与义务的重新配置。在现有的以省级立法为主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中,大多规定“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但无具体的安排,这样原则性的规定,使得国家应给予的优惠无法有效落到实处。 1.3.3 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 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排污企业,多为地方的利税大户,是地方政府的腰包。地方政府纵容恶性污染行为的结果是百姓的性命安危[18]。而且由于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型企业也宁愿受罚不治理,特别在造纸、酿造、化工、冶金、水泥、制药等行业尤为突出[19]。从全国而言,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基地的代价,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各种农业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20]。 2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 2.1.1 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 制定一部反映农业生态环境客观规律,体现民意,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的综合性的善法,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是当务之急。瑞典在1980年以后,相继制定了15个单项的环境法规,1999年1月1日又出台了一部完整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其环保政策和法规有的已被欧盟用作共同准则的样板[28]。瑞典的做法,可资借鉴。 2.1.2 贯彻《立法法》精神,改进立法技术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单一部门难以胜任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建议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农资委和法工委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直接主持起草。当然国家立法机关在立法时也需遵循立法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对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正当环境权益和程序权益的保护。立法中要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外部行政程序规定。如规定严格的告知制度、听证制度、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制度等[21]。其次,应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上的程序保障,赋予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应包括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自卫权、索赔权和诉讼权等[22]。再次,对政府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义务应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凡要求政府履行责任的条款,都应有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时要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应条款。 2.2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行政执法体制 2.2.1 建立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逐步向综合执法体制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并非是指将现有农业部门以植物保护、种子、化肥、农药等监管为主的狭隘的农业生态环态监管体制,而是指在机构改革中,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宏观上的大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将所有涉及农业生态环境监管的行政职能集中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建议考虑组建土地、水利、林业、煤炭和地质矿产、大气、农业、畜牧业、渔业行政、乡镇企业环保等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于一身的“农业生态环境稽查总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综合执法的效能。 2.2.2 强化行政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设,既要加大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力度,又要注意克服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中的随意性,尽量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对于涉嫌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或者环境监管失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而不能简单地以罚代刑了结案件。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程序权益。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应依法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告知制度,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权,依法采集证据,做好行政检查的笔录工作,并规范相关文书。对每一起案件从提起、立案、调查、裁决、执行直到归档,都应依法进行,切实做到依法办案,按程序办案,规 范办案。 2.3 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 2.3.1 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所需的经费 惟有让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都能够吃上“皇粮”,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履行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职责,才能克服“重利轻管,以罚代法现象的发生。”[23] 2.3.2 要依法实施政策、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各级政府应特别重视优惠投入制度的建设。日本政府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以建立环保型农户为载体,从政策、贷款、税收上给予支持,以提高环保型农户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此外,政府还对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也依法在政策、贷款和税收上给予适当的优惠[24]。 2.3.3 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机制 根据WTO“绿箱”政策规定及国外经验,我国政府可对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培训、推广与咨询服务等一般性政府服务,与环保措施挂钩的价格补贴,如退耕还林还草、休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25]。令人可喜的是《退耕还林条例》已对退耕还林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作了专章规定。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行“绿箱”扶持政策。德国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凡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粗放经营的农户或农场主在经济上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一定补偿。……显然,这些补贴措施都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6] 2001年德国对生态农业生产实体的扶持就达6115.4万欧元,平均150欧元·hm[-2][27]。就环境保护而言,对环境有相当影响的德国农业,有近一半的收入取决于政府补贴[28]。我国对于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地区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运用财政补贴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引导企业、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29]。 2.3.4 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和污染责任保险政策 为了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国外主要采取征收环境税和其他环境补偿性措施。欧盟对排放污染物,制造噪音和某些产品如农药和汽油等征收环境税[30]。荷兰政府将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政策的目标,实行生态税制,生态税收主要用于生态目的,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31]。在产生环境污染和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印染、采矿、水泥、造纸、皮革、火力发电等行业,建立强制性污染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也不失为良策。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愿花时间和金钱、精力去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害怕承担培训成本,以及员工跳槽后的风险。因此,只想着要员工创造价值和利润,却不愿付出培训成本,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使员工缺乏发展空间和成长的机会。第二,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片面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指依据员工的需求与企业发展的要求对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同步成长。有的家族企业虽然也有培训活动,但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时间受到限制,培训的内容往往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没有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员工真正的开发需求。第三,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系统的、连续性的企业培训制度,培训常流于形式。 二、对完善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加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最大的内在影响因素。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灵魂,我国家族企业想要作出优秀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我国家族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加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遵循这个原则,家族企业内全体员工才会心甘情愿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他们无限的潜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才能对其他的资源,如物力、财力与信息等更好的利用,从而提高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其次,旨在指导企业功利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我们要建立的家族企业文化,是要能对家族企业树立正确的核心理念,实现功利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结合起指导作用的。再次,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应符合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同时,应体现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追求。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家族企业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那就要求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具备灵活性。 2.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家族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先从观念上改观,由家族式管理转换为现代企业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分权化和专业化,使之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1)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最宝贵的财产,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对家族企业来讲最主要就是让对企业管理的知识经验以及能力不足的家族成员逐渐放权,成为企业所有者,而将企业的实际管理经营权交给那些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人,任人唯贤、人岗匹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手段。 (2)一视同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制度的设立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因此是必须要贯彻执行的。从人力资源使用的随意性和封闭性可以看出我国家族企业的现有的规章制度只对非“家族”成员有限制作用,而家族成员的复杂人际关系渗透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公平公正的价值评价标准。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制度的执行作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可能实现。因此,家族企业制度规章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后,所有成员应该一视同仁,一律遵守,没有人站在制度外,否则企业的制度就会失去当初设立的意义。制度化的实施需要每一个员工的积极配合。 (3)分权不分散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多都是集权化,企业的决策权大都集中在企业主或者以企业主为核心的权力集团手上,前面提到这种决策方式有失合理性和科学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提倡分权化,使更多的有能力有知识经验的员工参与到决策中来,提升企业的民主性,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工作积极性,把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统一,把企业当自己的事业来看待,更有利于保持企业的较强凝聚力,以及员工的向心力。所以,分权化并不意味着分散。 (4)实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制度规范外,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因为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深深地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涉及到企业人员招聘、选拔、培养、评价等一系列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如果不专业则会发生人岗不匹配、培训开发不到位、绩效考核欠公平、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而如果没有给予信任,牵制防范,不仅打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妨碍员工工作顺利开展,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导致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三、总结 总之,我国家族企业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必须跳出原有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效力,才能使企业能够长久地良性发展。 作者:车海平 单位:烟台市人才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加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然停留于传统的人事管理 目前的煤炭企业虽然已经应时展的步伐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没有充分地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原有的人事管理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尚停留在企业人事安排和调动、员工的工资奖金发放、按照企业领导的安排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缺乏了服务意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几乎不会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技术创新,不但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企业高效运营下的各种协调关系。 (二)煤炭企业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煤炭企业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诸如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承担社会供暖责任等等,这些都直接关乎到国计民生。基于煤炭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更多地关注完成政府工作任务,并保证经济收益,而忽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有政府行为性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对于企业员工极具影响力,企业员工也会因为么有良好的社会保障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如果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而没有具体实施,就会导致企业人员流动率增加,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稳定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满足企业员工需求的基础上的,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以稳定人员。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往往倾向于政府行为,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将更多的人财物放在了政治性激励,而较少将激励机制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结合,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益降低,严重地削弱了企业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二、现行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的人员流动大 新的社会形势,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转变。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给人们以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加之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更为注重人才竞争,成为了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我国人才市场呈现出企业人才需求量大,而就业难的矛盾现象,这就使企业的高端人才炙手可热。在同等薪资条件下,如果煤炭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无法吸引人才。特别是其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惩罚制度,就会导致企业员工重新选择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此外,煤炭企业对于引进的人才缺乏培养机制,使得员工无法将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建立起联系,更无法寻找到发展空间中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实施了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了重点建设内容。由于我国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较晚,煤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起步也晚,使得部分煤炭企业领导对于企业的文化的内容以及其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地认识。煤炭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更多地注重形象设计,深化了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使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形成。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员工精神文化,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使得员工对于同一个发展目标产生共鸣。从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企业文化过于形象化而使得品牌战略没有落实到实际,导致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提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将企业文化纳入其中,为了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展开。但是,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理念涵盖与其中,导致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匮乏,并不会主动地承担起企业发展的责任,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源结构缺乏合理性,过多的产业工人,知识层次较高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管理层人员主要由技术人员承担而缺少管理经验。整体上来看,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并且在规划认识上存在着不足,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职能交叉现象严重。 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一)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相结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煤炭企业中,加强岗位管理,对于岗位人员的配置要经过分析和评价之后,才可以选择合适的人员。对于岗位要实施动态的制度化管理。组织结构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向匹配,工作岗位的确定,以及工作流程,都要与劳动力多元化向适应通过促进岗位设置以及人员分配到合理性,在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同时,还会形成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要做到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的有效结合,就要将多余的机构精简。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往往会存在“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这种隐性缺员要重点解决。对于煤炭企业中所存在的岗位管理问题要从现实的角度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为了避免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要做好任职资格设计以及配备人员标准等等,采用竞争上岗的机制,以做到择优录用。 (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力量。煤炭企业要将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树立起来,就需要在全体员工中宣传文化,使得企业所有员工都能够遵循统一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得企业的经营模式能够激发原发员工主动地履行工作职责,并为积极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文化可以形成强大的感染力,使得全体员工都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建立在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认同相同的使命感,并形成基本的信念,以为企业预定的最高目标而努力。煤炭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使得员工从具有积极意识的价值观角度,能够感受到工作中的成就所带来的人格尊严,并发挥敬业精神。煤炭企业文化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就要开展学习型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形成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企业的形象固然重要,但要使煤炭企业在同行业中打响品牌战略,就要注重企业精神的培养,并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就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并逐渐使价值观向人格化方向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向心力,那么,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就要注重企业知识氛围,出而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之外,还要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出发,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四、总结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出人才需求计划,选择适应企业的需要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人才,并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计划。煤炭企业的在职员工也要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下接受企业文化的引导教育。为了促进煤炭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结合企业文化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不断地创新,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作者:赵亚军 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文 1知识增值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关系 随着知识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大量的科学知识被人们所掌握,并为我们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很好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保障,与此同时,知识的增值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可以更好的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因此,可以这样说知识时代就是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人才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大资产,这时就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挥自己的作用,尽最大可能为企业招揽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在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不仅有生活方面的,同时也包括工作、交流等多方面的改变,并且这些变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要面临解决的主要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以企业为荣,在企业各个环节中用好人、用对人,使其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在进行企业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其根本就是要不断挖掘人的真实价值,以更好的将传统的企业管理转变为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很好的完成上述要求,就要从人的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和生活方面去充分的挖掘员工的潜力,建立一个完善的奖励机制,以更好的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把广大员工的力量、智慧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企业最终目标而努力奋斗。 2基于知识增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2.1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人才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以及人力资本增值等多方面内容,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作用于实体主体的职能环节是以实体主体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实体主体与工作、实体主体与实体主体、实体主体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获取: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只有首先获取了所需的人力资源,才能对之进行管理。(2)整合:这是使实体主体之间和睦相处、协调共事、取得群体认同的过程,是实体主体与组织之间实体主体认知与组织理念、实体主体行为与组织规范的同化过程。(3)奖酬:它是指为实体主体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而给予奖酬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凝聚功能,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4)调控:这是对实体主体实施合理、公平的动态管理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控制和调整职能。(5)开发:它是指对组织内实体主体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以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最大地实现其个人价值。以上基本内容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的。它们包含功能性管理作业与支援性管理作业。功能性管理作业直接用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而支援性管理作业则是支持和保证功能性管理作业的顺利进行。实现知识增值就需要加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持续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为知识增值不断注人新的动力。 2.2分阶段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动态是随着社会、环境、机遇的变化而变化的,并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的整体特征和企业竞争力的大小,知识的增值过程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影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2.2.1知识的激活阶段任何一次人力资源的调整都会引起企业内部出现波动,并且表现了一定的刚性,很好的维系着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和谐发展。但是随着知识增值的冲击,企业人力资源原有的体系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这时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人员配置,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使他们不断吸收新知识,最终达到知识增值的同时还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调整就很好的改变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了质上的创新,保持了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分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2.2.2知识的创新阶段上一阶段获得的知识会使员工有效的完成知识增值,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内涵,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定期为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掌握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取更多先进的新型知识和技能,然后利用新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知识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因其“碰撞性”的思维过程,较独立思维方式易于出产新成果,因而被称为新知识的“生成器”。可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促进知识创新与知识增值的又一个有效手段。基于知识共享视角,设立明确的创新目标,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2.2.3知识的沉淀阶段这一阶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促进新型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内部进行积累和扩散,有效的加强和知识的积累。而且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防止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外溢。企业还要对新员工进行定期的评估,如果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适合企业的发展,我们将会给予重用,反之,如果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将会适当的进行调整,甚至给予弃用。新型人才的展览的评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并且相应的评估工作也不可能只有一次,这样可以很好的督促员工进行知识的增值。 3结论与思考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从高科技的发展、研究方向看来,人的自身能力与自身素质则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关键点,人作为知识创造、知识发展、知识传递、知识使用的主体,只有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分析,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都需要人,在运用知识过程中人有意识的相互沟通、交流,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人才经济时代,人是知识经济时展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是发展国家知识经济的关键,只有将增加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知识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因其“碰撞性”的思维过程,较独立思维方式易于出产新成果,因而被称为新知识的“生成器”。可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促进知识创新与知识增值的又一个有效手段。基于知识共享视角,设立明确的创新目标,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 作者:任彦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建筑工程施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现场员工队伍普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农民工没有稳定的工作时间,甚至工资一日一结的日工还大量存在于施工工地。因此这部分员工很难得到相应的制度约束,往往责任意识淡薄。此外,由于员工的更迭过于频繁,员工之间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班组的员工时常处于磨合期内,这一情况不仅严重制约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2.建筑施工现场基层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由于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乏,造成从普通员工中选择提拔基层管理人员的情况十分普遍,这类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没有相关的资质证书,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依靠有资质的人员挂名,而由他们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工作。这种名实不一的现象极易造成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且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3.建筑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激励机制上不够重视,首先是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较低,没有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使企业员工不能及时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在分配机制上平均主义思想仍然严重,在工资形成机制上重资格,轻能力倾向严重,因此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浮于事,企业和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激励机制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某些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其次目前有激励机制的企业其激励方式大多也只停留在物质刺激层面,很少有建筑企业注意在精神层面关注员工,激励员工。 二、建筑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提高施工现场员工的招收标准和加强在职员工培训。建筑施工现场在进行人员的招聘时一定要提高要求,保证新员工具有建筑作业的相关技能,身体健康并具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如果必须选择农民工,在上岗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尤其是安全教育培训,这一点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尤为重要。通过培训使其具备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使新员工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搞好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在职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岗位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建筑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2.加强管理层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基层管理者素质。建筑施工现场的基层管理人员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因为这些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岗位确定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协调,确定具体施工内容和控制施工进度等等。此外,基层管理人员还要对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督促,其岗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建筑企业除了要慎重选拔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之外,还要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投入,不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既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的思想。 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一线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施工作业过程中工地安全设施齐全,标示明确,防护工作严格到位。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加强劳保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导向,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减小员工的流动性,保持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并重。由于各建筑企业缺乏激励机制的支撑,造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企业在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整体水平的前提下,按照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来确定工资标准,多劳多得、不能搞平均主义,这就是物质激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单靠物质激励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在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神激励,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关心员工的精神诉求,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普通员工的地位。 三、结语 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几个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的特殊历史特征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随着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平稳健康的发展。 作者:张加阳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社保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要增强员工的竞争力,通过强化管理稳定员工队伍。基于此,企业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大力度,利用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吸引人才,让职工从中切实的感受到企业对其的温暖,进而使员工队伍更加的稳定,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稳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的促进作用,之后阐述了新经济形势下做好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社保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随着我国新出台的《社保法》,使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基本框架得以确立,这有助于改善与保障民生。而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势不可挡,这就要强化对人才的培养,从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大力度,利用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吸引人才,让职工从中切实的感受到企业对其的温暖,进而使员工队伍更加的稳定,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稳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员工是一个企业生产当中最具有活跃性的要素,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当中已经成了其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因此,作为企业来说,要促进整体发展和提升就必须促进员工工作效率和主动性的提升,相应的采取有效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社会保险的普及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然而,因为我国社保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同地区以及部门间缺少良好的先结婚鄂融合,使得养老保险很难进行有效转移与徐姐,给广大基层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同时也使得优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受到制约。而新的经济形势下,新出台的社保法律体制确立了将身份证作为社保账号的基础,使得社保的管理以及使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桎梏得以突破,促进了人才的有序和合理流动。作为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的重要部分,社会保险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的发挥社保的积极作用必然会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激励的效果,提升企业生产力,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减轻人力资源管理压力。所以,不论是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应充分发挥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积极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二、新经济形势下做好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人员的观念的转变 从当前来看,一些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在社保的重要性上缺少正确的认识,相关的管理人员配置上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要通过社保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首先强化管理人员的观念转变,使社保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真正的发挥作用。首先,要不断的强化对相应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促进其对社保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使其在管理方法和职业技能得以提升的同时,还掌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管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要对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进行不断的优化,构建规范性强,科学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并在其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把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的进行结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二)加大社保作用和意义方面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社保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的发挥积极作用,一定要加大对社保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方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职工以及管理者都可以对社保的政策及时的了解,使其正确的认识到社保对企业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为此,企业应该相应的制定有关政策强化宣传,是社保的惠及范围得以扩大,使广大员工能够真正的体验到企业的温暖,更有动力的为企业的提升做出贡献,这样才可以在企业当中使社会保险制度得到更好的配合和响应,同时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效用的提升。 (三)对社保规划和方案不断的进行完善 企业要使社会保险能够更好的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就要在对其方案的制定时不断的进行完善,要使其能够很好的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员工为本,对员工的实际需求给予重视,科学的制定出合理的社会保险管理规划和方案,让更多的职工能够得到社保的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社保管理有力的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保障。因此,要制定社会保险方案时,企业的相关人员应该对新的社保法规进行认真地研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保方案,进而使得劳动争议问题可以有效的加以预防,降低不良成本产生的风险,获得员工对企业的信任,避免因为此问题的存在造成的人才流失,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稳定、持续。 (四)强化社保业务网络化建设和服务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得到了普及,对社保进行网络化管理也已然是必定趋势。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应该强化社保业务的网络化建设,使其可以更好的为员工服务,使员工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方便其对自己的社保信息及时的查阅和了解,对最新的社保政策有所认识,确保其可以掌握自己的参保权、知情权以及监督权,让社会保险权益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挥保障作用,从而让员工可以在企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推进。 (五)要重视职工医保管理 首先,要不断的对医保观念进行更新,拓展思路。因为医疗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在管理中应该结合医保政策的服务理念以及政策的调整不断的调整思路,其次,要让广大职工对于当前企业员工及时的对本地区医疗报销的比例,医疗报销的相关政策以及流程有所了解。第三,要对医保的信息平台不断的进行完善,构建动态检测平台,要对住院病人的检查、医疗以及用药等情况进行监察,监控反复住院的病人,随时备案等级特殊病种以及特殊治疗的病人。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教育论文 要想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最主要的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而队伍建设中最关键的核心环节是员工的素质建设,素质教育的最根本前提就是要从中小学阶段扎实搞好基础教育。 一、用人单位对员工基础教育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各类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其自身要素已经触及到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消费者消费水平和维权意识的同步提高,促使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从业者自身素质建设上良莠不齐现象相对凸显,要想解决这个薄弱环节,就应员工职业素养抓起,这就需要从中小学时期筑牢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阶段的成长对一个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 二、基础教育对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时代需求 搞好基础教育是构建一个和谐企业的前置条件和内在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首先,基础教育定位要体现时代性。一个成功的企业的离不开良性的经济增长、透明的民主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向上的精神文明,这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这一变化,所以要从员工入职前做好社会化对接,这就要求每个人从中小学入学后到入职前这段时期内,扎实接受基础教育,这样才能适应和驾驭和谐企业的新目标,为构建和谐向上、文明法治的企业文化筑牢基础,良好的基础教育将促使员工较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而推动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其次,基础教育内容要不断更新。基础教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包括基本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修养建设,尤其是践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需要中小学基础教育既要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机制体制调整的新要求,创新理论基础和教育方式,不断寻求社会进步新规律、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多角度、全方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后天积极性,准确把握时代新需求,传播社会进步正能量,从而为学生成长乃至日后入职就业过程自觉提高精神境界。第三,基础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建设一个进步和谐的企业,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作保障,从学生教育时就对新情况、新任务有了认知和理解,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矛盾化解时就会顺理成章,在出现一些问题和分歧时便于企业运用法律法规调解纠纷,通过情感交流与思想教育消除误解,实现基础教育和现行企业管理高度结合,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内部矛盾,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第四,基础教育机制要不断创新。现代企业需要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卓越的企业文化做支撑,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文化理念,都是以人为核心。优秀的企业更看重的还是人力第一成本,从基础教育抓起无疑是企业推进管理创新的必然基础,所以当前我们要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传统基础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长效性和基础教育功能的可持续性,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础教育务必引起社会的共同重视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在构建和谐旅游企业过程中作用匪浅,一些企业出现不和谐现象,其根源来自传统观念的误导和思想觉悟的低下,这与一个人的接受教育程度不无关联,正是因为缺少起码的基础教育和觉悟素养,导致一些问题处理的不尽如人意,甚至使一些矛盾和问题升级,为企业和谐带来稳定隐患。客观地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基础教育对后天职业成长有很大的潜在影响。所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感知初始期,这个阶段传授给人的既是学识基础,又是素质启蒙,这个时期固化的思维方式、意识取向往往比掌握一项技能要受用得多,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目的是筑牢道德根基;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也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胜任的牢固基石,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宝贵财富;基础教育更是一种难得的职业素养,用始终如一用敬业精神来对待工作,一定会在平凡岗位上也会获得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能够在岗位上更好地激发工作热情,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约束和指导自己在职场成长为一名优秀员工,基础教育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唐东 高峻峰 单位: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实施必要性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一、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目前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情况,要求企业所有者需要靠会计部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来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目前我国在运用人力资源会计的企业中,实行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实行股票期权。企业通过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就可以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相对减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能有效的防止企业管理者为追求短期利益而采取减少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支出、奖金及福利支出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再者,比如传统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人力资产等项目并没有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体现,这样其实就会低估企业资产的实际总额,然而,如果企业使用人力资源会计,就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有关人力资产的相关数据,财务信息使用者就会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例,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前提条件。 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在现行的传统会计中,企业将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全部支出直接计入企业的当期费用,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导致不能单独给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变动的情况,也不能提供人力资源投资带来的经济价值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经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决策又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点,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可以决定企业管理者能否进行正确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也会影响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正确分析。如果有了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大力支持,企业管理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来判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取决于其生产、服务的需要及其投入与产出之间等因素。 三、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求 现行会计中,对人力资源的核算方式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将人力资源投资的全部支出直接费用化,计入当期费用来处理,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严重违背了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支出,如果支出的收益期属于在一个会计年度或在一个营业年度以上的情况,都属于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应该先予以资本化,在合同规定的受益期间内分摊,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进行摊销。目前,人力资源投资日益增大,如果继续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的话,必然会造成各期利润表的盈亏不真实,导致低估当期盈利,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最后就会造成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并且当企业面临大量裁员的风险时,按照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来说,尚未摊销的投资支出应作为一项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报告未能反映这种损失,也不利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因此,可以得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 四、与国际会计模式接轨的需求 会计核算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应当逐步实现与国际模式的接轨,现在许多国际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在有些方面尝试运用人力资源会计,对于我国高科技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也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对人力资源会计尝试使用,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以符合国际会计模式的发展趋势。综上,不论是从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方面来说,还是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而言,都可以看出,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再结合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革,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环境和条件也会越来越成熟。我国还需要在实证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现代企业尝试使用人力资源会计,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才会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可以实现人力资源会计不仅仅在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其他现代企业都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徐倩倩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利润分配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1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个崭新的会计学分支,在我国,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实际应用存在较多困难。目前,我国还没有企业完全实行人力资源会计,部分企业只是从人力资源会计的某一方面进行实践,如深圳华为,其是国内第一家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尝试性应用的试点单位,继华为之后,又有联想集团、山西大同秦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等都开始部分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此外,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都是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一种演变。 2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会计确认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有必要列入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整体价值。根据资产定义,资产是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关于人力资源能否作为资产列入财务报表,学者对此还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劳动者,企业无法拥有其所有权,不能满足拥有或控制这一条件,不满足资产的定义;有学者认为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合同有效期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有拥有和控制权,符合资产条件。 2.2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是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由于人力资产的主观能动性,其价值处于不断变化中,很难将某项经济利益的流入和特定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源的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满足。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主要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每种计量模式都存在较大缺陷,缺乏可操作性,需要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导致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困难,缺乏统一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式。 2.3人力资源会计利润分配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对人力资本能否获得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权尚存在争议。实际上,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收益的分配以各自产权为基础,由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无法准确测试人力资源价值。近年来,虽然一些企业为平衡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收益分配的矛盾,推出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等,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产权是收益分配的基础,在产权范围无法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人力资源能否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及如何分配等都是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4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模式。在实务中,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在传统财务报表中体现企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相关项目在报表中并无详尽列示,仅在职工薪酬项目一栏中可查找到以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同时,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基本工资及工资构成等信息并无体现,仅有总金额,外界难以了解员工的工资是否达到最低工资水平。由于人力资源信息列报和披露本身的复杂性,大多数企业没有将此类信息披露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应用中的一个巨大挑战。 3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3.1传统观念和理论研究落后 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对明码标价的做法始终不认同,这种观念上的束缚在相当程度上阻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尚存在争议,未达成共识,如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主体、计量方法、信息披露形式、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等。且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实践受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滞后,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 3.2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准则和制度,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减退。同时,企业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时,缺乏权威和有效准则制度的引导,即使想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和管理,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和制度,以提高人力资源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性。 3.3企业和社会公众人才意识淡薄 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识不强,没有重视人才在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企业应增强人力资产意识,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加强培训和日常管理。作为潜在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社会公众,也应增强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敏感性,企业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是投资决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披露认知不足,对披露要求不高,导致部分企业不披露或少披露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降低大众的重视程度。 3.4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不足 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人力资源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企业没有规范的报告形式;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对人力资源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还有部分企业出于对自身安全利益考虑,不愿过多披露人力资源信息。因为人力资源信息是企业内部信息,如果对其进行披露,竞争对手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看出企业发展方向或通过中介机构挖走企业核心人员,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3.5人力资源价值的估值存在技术障碍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每种计量方法都需要会计人员利用估值技术,进行判断。但是,首先,我国估值体系尚不健全,还未对人力资产评估作出具体规定,且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估值方法;其次,人力资产具有不同于物力资产的特殊性,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最后,评估人员缺乏相应的评估指导和评估经验。因此,要实现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还存在较大困难。 4促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对策建议 4.1更新传统观念,尽快构筑人力资源理论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为适应时展,企业必须转变传统资产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认识,强化人力资产概念,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一起计入财务报表,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真正树立起劳动者权益观念,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共同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大都停留在对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尚未针对我国国情,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因此,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和理论界要结合我国人力资源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务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对当前理论上的空白和争议较大的项目设置课题,针对每一个课题进行有组织、群体性的研究,提出一套统一、切实可行的方案,尽快构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 4.2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离不开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保障,只有制订人力资源会计准则,明确人力资源产权地位,才能引起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从而使实务界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因此,我国准则制定委员会应在充分借鉴外国人力资源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制度和准则,为人力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3在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全面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困难较大,为降低推行成本,建议国家出台试点方案,选择部分人力资源投资大且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试点工作。这些组织的试点经验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有助于发现理论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要及时发现不足,完善理论研究。 4.4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一项资产,在编制报表时,增加人力资产一级科目,并设置人力资产、成本和人力资产、公允价值为二级科目。在经营期间,对人力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有减值迹象的,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要明确难以计量并不代表不能计量,建议采用货币和非货币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在具体实施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普通劳动者,其工作具有同质性,因此,可以采用群体计量方式;而对企业的核心人力资产,则采用个体计量方式,聘请评估机构对他们的价值进行评估。 4.5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人力资源会计准则,规范披露模式,可以采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对能通过货币计量的,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反映,对非货币计量的,可以通过报表附注用文字、数字和表格的形式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具体应披露人力资源投资状况、人力资源整体状况、人力资源计量方法及计量依据、人力资源价值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法等。完整的人力资源披露信息有助于报表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5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实施中都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我国政府要在充分借鉴国外论和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完善人力资源理论体系研究,尽快出台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人力资源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同时,有选择地鼓励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试点应用,积累经验,补充完善理论研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姜慧艳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资产评估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实施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作为资产确认存在争议 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的定义很难套用到人力资源中,再加之其价值很难衡量,且其摊销问题也没有解决,摊销标准、摊销期限这些未定项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着很大的阻碍。现代人喜欢冒险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有很大的随机性,制约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幅度和范围,这就会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难度。这也是一些专家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否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人力资源资本化过程中的计量存在障碍 由于人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容易受到经济市场环境、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自我价值实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等主观内部因素的控制,使得人力资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在计量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存在很多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会计计量方法,可是对于人力资源这样的独特性,貌似这些计量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方法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也就限制了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3.人力资源会计报表披露不完全、不统一 会计报表的披露部分是企业信息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企业管理和实际经营中的许多情况,这些披露信息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状况是,大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披露还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介绍上,而且披露多为描述性的语言,没有实质的内容,缺乏人力资源的量化,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情况。准则中没有统一的规定也导致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披露不重视,甚至是忽略的。致使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二、打破人力资源会计困境的对策研究 1.完善人力资源资产评估,改进计量方法 要想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人力资产的价值评估是首要前提,由于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人员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只有建立了人力资产评估体系才能合理的评估其价值,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奠定基础。同时加强资产评估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评估能力,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还要有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专业人才的加入,才能使整个过程行之有效。评估体系中人力资源计量的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选择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方法,人才的价值评估才有效可信。 2.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人力资源信息披露 由于相关准则的缺失,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举步维艰,没有统一的规范,使得许多企业无所适从。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使得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时有章可循。对于相关信息的披露,应该规定统一的内容以及披露的统一格式,这样会更加规范报表的编制,也降低了工作难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还弥补缺乏专业人才的缺陷,如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专项部分加入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还可以开发相应的人力资源会计专项软件,来专门核算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使得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可以减少、成本降低,会推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 3.加大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的力度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企业还很少,导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停滞不前,仍然处于理论阶段,无法真正发挥其效用。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将试点企业首先锁定在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这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且有能力有人才有技术可以实施全新的会计体系。还应该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是人力资源充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实施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且更容易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采用试点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大范围推进还不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便于控制和掌握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应用策略。 三、总结 人力资源会计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也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领域,它的实施可以使我国企业更好地管理员工、留住人才,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虽然我们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阶段,但是我们应该充满信心,也应该有高度的创造激情和实践热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进一步完善理论,加强实践,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 作者:常慧霞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论文 一、人力资源会计中的成本构成 (一)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顾名思义是当企业获得人力资源时所发生的成本,即企业通过招聘、录用以及聘请等行为,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增加时所消耗的其他资源,即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通常,人力资源成本的承担者为资源本身,即被企业录用的工作人员,承担方式为在其工作时间内分期摊销。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养和提升,使其熟悉企业经营范围和业务内容,并使其具备基本的工作岗位必需技能时所产生的成本。同时,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也包括提升员工现有技能,使其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产生的费用。同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一样,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也是由员工在工作期间内分期摊销。 (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即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成本,包括企业派发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费、保险费等,即在员工工作期间内企业按规定发给员工的金钱或物质。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往往将这一部分的成本全部作当期费用化处理。它所体现出的是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 (四)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由于员工离开企业而产生的成本,由于员工在离开企业之前工作状态一般不佳,因此会造成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而在员工离职后,职位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缺,使得企业正常的经营受到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往往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以及空职成本。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推广对策分析 (一)深化人力资本观念 要想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视,除了更多的宣传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首先,应该提高人力资源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将人力资源成本与经济资源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同等对待,并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的特性确定其计算的方式,明确人力资源变动的随机性的特点。另外,也要让普通人力资源与重要人力资源一道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虽然一般来说,重要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会高于普通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但是也不能因此轻视普通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不能脱离作为基础的普通人力资源而存在的。因此,为了体现企业的公平性,在进行剩余价值的分配时,企业也不能够忽略普通人力资源。 (二)完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相比于其他资源的会计的核算,人力资源成本被正式得到考虑的时间还较短,因此其分析理论与核算方法都还不够完善,且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当前较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归纳,丰富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关理论,根据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创造出更多适应性更好的人力资源核算模型,最终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的准确核算。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只有在实际使用中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检验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分析理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其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积极的开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小范围的实验来考察当前运用的分析理论是否适用于企业的现状,同时,企业也应该做好一定的准备,以应对由于试验失败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在前期的试验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相比于之后所能得到的回报都是渺小的。企业还应该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结构,便于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统计和归纳,以简化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和步骤,提高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性。 (四)规范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和报告 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制作财务分析报告是一项较为普通的会计工作,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将相关的资源成本进行费用化或是资产化处理。而在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核算中,就需要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的特点,对于属于一个受益期限的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而对于多个受益期间的要分期摊销。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更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管理方式,将人力资源成本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其他成本的核算与报告中。 三、结论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在其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关注度,重视其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其相关理论、改善其核算的方法,让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作者:葛风云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区域经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应为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规划提供基础保障和服务。在人力资源数量上、劳动技能上、知识水平上等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并且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升级发行传统产业模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四、结语 总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只有经济基础雄厚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当前社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某种程度上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 作者:陈家兵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民族宗教团体综合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高校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一、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内涵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在高校中从事各方面具体工作的高校职工总体所具备的劳动力综合。高校的人力资源具有文化背景好、整体素养高、主观能动性强、注重精神追求等特殊的特征。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指的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模式去发掘、组织、使用学校一切现实或潜在的人力资源,通过科学的人事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规划等,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劳动力的潜能,使得高校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基本现状 我国高校的教师人数通过近年来的扩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资源依然存在不足,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高端知识型科研人才缺乏,热门性、研究性、开发性学科教师相对不足,而传统型学科教师过剩。高校的教师素质与水平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两方面,高学历人才相对集中在重点院校导致一般院校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不能满足教研的需要。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高校教学质量不能很好的提高。再者,高校缺乏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导致高校的管理也存在相关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已经逐渐意识了人力资源的概念并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力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观念的应到下,高校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并注重人才的引进和留用。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如教师职称评定的竞争机制、教学量化、按劳分配、鼓励机制等使得教学资源优质化,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质。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1.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总的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自国家高等学生扩招以来,虽在教师资源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但相对之学生数量的增长,教师数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教师数量的急需使得很大一部分教师来不及接受较为正规的职业培训,在工作经验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对人才的培养、学校战略规划的实现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其次,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由于高校的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职业门槛的降低,教授、博士等数量较少,使得高校的科研型人才不足,骨干型、学术性等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尤其匮乏。高学历高质量的科研型教师相对集中在大城市、重点高校,导致地域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均衡。然后,高校的一部分教学资源来自于留校生,这种单一化的“近亲繁殖”的运作方式使得教师结构趋于单一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第二,管理人员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高校的管理人员整理素质偏低,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都不能够达到足够的水平,这在全国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行政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偏低导致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滞后性,过于按照现成的规章办事,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资源等不到充分的利用,教师个人发展受阻,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高校“论资排辈”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使得一些年轻的具有游戏管理能力的行政人员无法很好的实施举措,开展工作。 2.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中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高校应该摆脱陈旧的管理经验与行政制度,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为中心的现代化人事管理制度,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深化改革考评制度、用人制度等。在人才引进方面注重质量,破除人才引进单一化,综合考评人才素养,增高人才引进门槛。充分挖掘人才的可利用性,注重人才的培养,为青年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专业的职业培训,进行潜能教育的开发,提高综合素养。第二,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使用在管理制度中加大竞争机制与鼓励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定与创造性。在员工的绩效考评中注重“质”的考评而是不是量的考评,加强职称评定的综合性,注重教学的优质性和科研的创新性,对各方面的工作人员明确综合的考评标准,以考评标准的绩效作为人事决策的科学有依据,以此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在激励制度方便注重精神的导向,体现公平的原则,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薪酬的分配与工作的绩效挂钩。在工资、津贴、锋利等方面提供带有工作奖励性的类型,激发工作积极性。给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长期回话,提供培训、晋升机会等,使得人员流动性降低,工作态度等有好的改变。 四、总结 在科学技术发展高速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已经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不仅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对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还有更长路要探索。 作者:沙烜伊 唐旭 李佳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一、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内涵 某一国家或地区拥有的,曾经或者可能具备获得高超运动成绩的人才,在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研究能力的条件下,就可以被称为体育人力资源。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则是在农村地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农村相关领域做出过应有的贡献。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其实属于人力资源的一个分支,它与城镇体育人力资源的区分在于地域的不同,两者各有各的特色。在农村,体育人力资源通常包括:农村户口的工人和体育活动(包括生活在城市工作的人,但在农村户籍的情况),但在农村,也包括城镇居民家庭参与运动或从事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工作。也就是说,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必须有体育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指的是他们的人力资本可以由自己来处理和决定,可以直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服务,并能够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和价值的农村人口。 二、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一)经济发展方面城乡差距悬殊,农村地区明显落后 据我国2006年经济结构调查数据显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其在我国GDP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13.2%,而农业劳动力在总的就业劳动力中所占比重竟然高达46.8%,农村人口总数在城乡人口比重中,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58.7%。13.2%的财富却是由占总劳动力数量46.8%的人口创造的,农村劳动力水平的低下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国家统计部门给出了相关的资料数据:2006国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农民的人均值为2929元,实现的增长百分比为6.75%,增长幅度却呈现了连年下滑的趋势,从1995年的8.9%一直到2001年的1.87%,增长幅度长期稳定在7.8%左右。国家从没停止过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帮扶和财政扶持,结果却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不曾低于3.19∶1。农村体育人力资源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理想的开发,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二)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我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强度 数据显示,2014年,在城市地区的财政支出比重中,人均教育经费为49.56元,这一部分的花销在农村地区仅仅为9.3元,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高出不止5倍,其中城镇家庭的教育支出,也明显超过农村家庭的3倍左右。在农村劳动人群中,曾经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仅仅占0.34%,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农民仅仅占0.4%。因为我国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投入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更谈不上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就造成了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低下。 (三)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数量较少 体育人力资源通常包括体育教师、专业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专业人士和运动爱好者。成都研究所教授提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普遍集中在一个为数不多的体育院校。我们有着相当广泛的体育人口,农村人口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员仅仅占总人数的25.77%,而农村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4%左右;在全国1.4亿体育人口中,农村仅仅占44.89%,大约是0.62亿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和城市体育人口的比例还不平衡,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地方政府部门管理者必须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必须要认识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加强开发力度,确保农村人力资源在生产技能上有明确的提升;其次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已经成为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农村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利用,积极引导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以及生产等劳动力需求也在与时俱进地提升、扩充,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找到了很好的途径,体育产业必将吸纳很多的农村体育人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转变,地方政府必须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培养和提升农民群众的自我开发意识,让其能够积极自愿接受体育产业中有关于经营管理、生产等技能的培训教育,让其能够真正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在农村地区加强基础教育是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体育运动的综合能力,我们要树立起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放在所有工作中最重要位置的意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以往经历的约束,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体育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缺少正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很少甚至不设置,基本运动设备不完善。要改变体育在农村的现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重视基础教育对农村体育的评估,评估未能通过的学校,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还应该努力尽可能多地培训农村的体育教师,改善和提高治疗体育教师的福利状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可以到农村地区的农村发展体育产业做出贡献。 (三)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是不得不提及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建立乡镇文体站,同时制定好完善的监管框架,各个工作站的管理人员要定期集合交流和交换工作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体育界和城镇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工作站组织的作用,营造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体育人力资源在农村的发展。还应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做到“以城镇为指挥、在村庄集合、各级组织相互支持”发展农村体育人力资源,要坚持政府引导,乡镇支持,村民自我管理,确保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在为农民群众增收服务的过程中,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体育产业的稳步前进,充分挖掘出其在促进农村体育经济、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四)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机构应在指导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高素质的体育大学教师,能够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高等学府应当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资源。高校可以选择在假期中间委派教师或大学生去农村地区参加定点支教服务,或者从农村地区召集体育运动爱好者和积极分子,组织他们定期到高校培训,让他们学习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还应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更大范围覆盖,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并经济可行的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这能为体育农村建设提供更充足的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弥补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村体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群众体育综合素质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且见效快,能够很好地满足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农民、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尤其需要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必须认识到,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本文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之外,我们还应当进一步探索新路子、新途径,最终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体育经济的双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袁帅 贺彦纳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在不断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高素质的高速公路建设人才晋升空间窄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等大型基础建设的控制权还是掌握在政府职能部门,这部分建设的掌控权掌握在国有集团的旗帜之下。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存留的一些问题,对专门建设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中人员的升调方面存在重视工作年限、工作经历、轻视高学历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不被重视,在企业中缺少升职空间和发展空间,这很大挫伤了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损害了优秀人才的利益。 (二)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良好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报酬是吸引优秀员工的基本物质保障。而且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员工的福利奖惩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员工的薪资酬劳没有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建立关联,而是和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相联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看不到做出很大成绩的氛围,只是要求自身不出现大的错误。员工的努力与付出得不到工作绩效的认可,这样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员工流动性比较大。 (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不尽人意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形成企业的良好工作氛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对于整个企业的建设具有精神性的影响,促进企业的有序稳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果企业过分单一,缺少多样性,内容比较单调,员工之间还存在严重的等级化,这样的企业文化造成很多员工离职。 (四)缺少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当中与高速公路建设相关的人才培训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样造成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人才供给的不充足。同时,受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影响,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项目刚刚建立的时候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企业在对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不够关注。员工在工作的时候都是一边学一边做,在工作中渐渐摸索,不算掌握工作技能。但是员工在缺少培训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在工作的时候错误率比较高。 二、解决高速公路人力资源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为了促进高速公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不断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单位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标准和人才激励方法,不断促进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人才激励机制的健全,并且与企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最后在工资方面不断符合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在奖金和晋升空间上日益符合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留住人才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不断改变传统的观念,对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行改造,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愉悦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要在企业的发展中高度重视,以企业文化推动力来促进企业的整体品质的提高。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 要建立适合选拔人才的激励型人才机制,将适合的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发掘人才的同时还需要设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设定能者居之的上岗原则,做到竞争上岗,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每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因此,有效的内部晋升机制的建立是保障岗位人才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不断引入高科技因素,因此,人才的引进方面对科技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具有更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够适应未来高速公路建设部门的岗位,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按照以往的经验,高速公路建设部门能够吸纳比较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新的项目如果缺少骨干人员可以向其他的部门暂时调用优秀骨干人才,为了促进人员的稳定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晋升机制,留住人才,建立一个适合优秀人才留下来的工作环境和人机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期计划,定向向高校吸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样的合作计划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快熟悉专业工作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建立人性化的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目前,高速公路事业发展非常快,但是也出现了在人事制度的问题,这充分证明了对人才的争取和保留对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单位需要正视在人事制度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争取人才和保留人才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不断规划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管理战略规划,建立人性化的人才吸纳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高速公路人才吸纳方面需要借鉴人才调研机构,不断完善人才招聘和选拔制度,不断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研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活动,召开不同阶层的座谈会,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各个部门进行积极的交流工作。在做好基层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建立并完善公路建设队伍的员工培训机制 员工的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可以尝试在员工培训机制方面不断进行完善,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自学和岗位成才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在工作的实施中,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显得很必要。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对工作人员培养应采取多种方式,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和多渠道的培养人才,形成良好人才教育和学习氛围。并在人才方面进行交流,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实现人才流动培训,送优秀人员进修和请专家学者讲学。努力提高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者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高速公路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地位日益重要。各级管理者了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也在不断探索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法。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将为交通事业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万娜 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高速集团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昌樟管理处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论文 一、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契合的作用 1.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何在社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成为各企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有效契合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需要企业管理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不仅仅需要符合企业当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且需要调动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热情,使其充满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做出贡献。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促进企业发展。 保证企业发展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战略目标,企业整体的工作目标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也是整体工作中最难以开展部分。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可以更有效的促进企业工作的开展。企业战略渗透进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调配,同时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方针。 3.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开展工作。 企业战略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目的性,并且充分为企业战略提供服务。与此同时,两者的有机契合可以使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更为了解,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内部制度,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现存的问题和缺陷。例如,企业的战略目标中预算成本控制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严格按照战略目标进行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投入。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措施 1.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需要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制定,与此同时,各企业间人力资源管理情况都不尽相同,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这样符合企业的发展方针,使企业平稳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就需要将二者真正结合在一起,使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发挥作用,促进企业战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契合应该在企业战略实行前实现,只有前期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高度契合,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要想达到上述的内容,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意识到企业战略实施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作用,将二者有机结合,如此才能使企业长足发展。 2.将企业战略引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有效契合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全考虑企业战略层面,以企业战略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契合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从领导者到基层工作人员都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单独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目标。非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协作完成工作,可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能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员工做表率,为员工规范标准,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契合。 3.将企业战略融入各项管理工作中。 将企业战略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第一,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契合为核心,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员工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进员工成长。第二,为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契合,企业可以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薪资体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薪资是员工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通过改善薪资体制,将其与企业战略有效契合,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并且明确其工作方向。这样员工的价值得以体现,同时还可以使其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进而使企业更具竞争力。第三,绩效管理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该与企业的战略有效结合。企业首先应该将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使企业内部运行的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绩效管理模式,这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实有助益。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效契合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为保证二者的有效契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得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整合企业战略,将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其充分融入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同时还有企业的薪资、绩效管理等体系,使企业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关键因素,企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应该不断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其工作能力,培养其专业技能,同时加强职业素养,这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多为其提供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机会,使其不断进步。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展和结果需要得到考核和评估,企业应该创建完善的考核机制,评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的结果,同时建立奖励制度,激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当代的企业发展更具优势,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就成为企业需要研究和探讨话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可以使员工明确工作方向,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但是如何使二者有效契合,就需要企业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改革,这样才能使企业长足发展。 作者:许丽波 单位: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集团培训中心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 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统计分析的可信程度主要决定于统计数据所具有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程度。由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出来的结论要具有说服力,必须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统计数据时要在范围及口径以及计算方法上,在时间层面上能够有机地进行衔接,要建立可靠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本文从统计数据主要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统计数据质量的改善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质量体系 当前,社会对统计数据的诸多质疑经常性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比如2012年4月国家统计局数据称: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某门户网站有相关调查显示,63.7%的网民对此无感或者表示有出入并表示质疑。在我国已算高度严谨的统计数据尚且遭受质疑,可见统计数据当前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其首要问题就是统计数据的质量可靠性。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统计分析的可信程度主要决定于统计数据所具有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程度。由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出来的结论要具有说服力,就必须要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统计数据时要在范围及口径以及计算方法上、在时间层面上能够有机地进行衔接,要建立可靠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来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一、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理念 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统计机构为满足用户需要,确定了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理念。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理念主要指的是统计数据信息对用户要求满足的程度,主要是指准确性、可比性、适用性、可衔接性、方法专业性、及时性、客观性、可取得性、可解释性、有效性、健全性等。 二、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调查与数据汇总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统计数据分析体系的各个阶段中,统计调查与数据汇总阶段存在着诸如错报瞒报、漏报、虚报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于在基层统计数据时会发生数据篡改乃至伪造的现象。另外,由于手工记录的数据在进行计算机录入处理的时候,也会出现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低导致录入数据文件和打印时产生误差。这对当前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的可信性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二)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统计调查方法需进一步改进,过分依赖全国统计报表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抽样调查与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不相适应,容易形成层层搞抽样调查或上面搞抽样调查、下面搞全面报表的局面,影响抽样调查优越性的发挥及统计数据的质量。抽样调查尚不能满足调查内容指标繁多和多重分组的要求,这也会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性与有效性的要求。 (三)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中仍然以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全面的、综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质量内涵的理解相对来说仍较为狭隘,在实践中主要围绕着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和用户充分参与进来,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缺乏明确的数据质量管理目标,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料的充分认可。 三、统计数据分析体系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急需的管理对策是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其设置原则要基于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而使得评价指标数据规范、涵义明确,统计数据能够正确反映待评统计数据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 四、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对质量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在质量体系总体设计阶段,首先应该制定统计数据质量方针,确定统计数据质量目标,然后进行统计数据质量现状调查,并与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进行对比,找出管理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对统计资源(包括统计人员及物资设备)进行配备,建立数据质量组织体系结构,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数据质量责任和权限。 (二)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的原则是“写你所做”,即写下在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的。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将统计信息生产过程文件化,建立起三个层次的质量体系文件(作业、程序、质量手册文件)。 (三)执行质量体系。执行质量体系的原则是“做你所写”,即按照质量体系文件中所写的特定科学程序生产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阶段产生的全过程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对统计数据产生全过程确定控制标准并设置必要的控制点,通过对控制点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执行质量体系控制标准的确定不能因人为因素而降低标准或做过高的苛求,要客观且具有可行性。 五、结论 在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中,由于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没有明确的评价数据质量原则与标准存在诸多的缺陷,尚且没有卓有成效的控制理论及方法,控制方法与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中国近30年的一系列成功经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实施全面管理,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公信力差的现状一定能得以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客观性、可解释性都必将得到有效改善。统计数据也将能够正确反映待评统计数据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探讨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摘要】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分析方法是关键的组成部分,随着统计分析调查尤其是市场调查调研的广泛应用,统计数据分析方法也随着技术的进步正在逐步的完善。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必须要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也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达到相应的目的。笔者试从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以期能为市场统计调查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市场调研;判别分析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内涵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解决管理决策或营销研究问题所需信息的过程。所谓的数据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工作中,数据统计分析能使我们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并以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指导决策的制定。 二、数据统计分析的原则 (1)科学性。科学方法的显著特征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客观性,数据统计分析作为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具有同其他科学方法一样的客观标准。(2)系统性。市场调研是一个周密策划、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并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步骤、活动和成果组成的过程,而不是单个资料的记录、整理或分析活动。(3)针对性。就不同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而言,无论是基础的分析方法还是高级的分析方法,都会有它的适用领域和局限性。(4)趋势性。市场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实用性。市场调研说到底是为企业决策服务的,而数据统计分析也同样服务于此,在保证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现实意义。 三、推论性统计分析方法 (1)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看作是t检验的一种扩展。它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比如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性、关联性的程度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检验各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存在着大量的一种变量随着另一种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这种对应的因果变化往往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数据的统计工作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从定量的角度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归纳。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描述两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事物之间有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仅仅是伴随关系;但如果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则两者必然存在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在大部分数据统计分析中,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人们自然希望找到较少的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信息。所谓的主成分分析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很显然在一个低维空间识别系统要比在一个高维空间容易的多。(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使数据简单化,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对变量进行分类。这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而原先的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4)聚类分析。在市场调研中,市场细分是最常见的营销术语之一,它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分割为不同的族群,并使族群之间具有某种特征的显著差异,而族群内部在这种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聚类分析就是实现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聚类变量将样本分成相对同质的族群。聚类分析的主要优点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归类比较客观,有利于分类指导。(5)判别分析。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若在已知的分类下,遇到新的样本,则可利用此法选定一种判别标准,以判定将该新样品放置于哪个类中。由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判别分析区别于聚类分析的地方,而在判别分析中,至少要有一个已经明确知道类别的“训练样本”,从而利用这个数据建立判别准则,并通过预测变量来为未知类别的观测值进行判别。与聚类分析相同的地方是,判别分析也是利用距离的远近来把对象归类的。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加强质量评估统计数据分析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 要: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代会)是发展和保障基层民主的基本制度,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已于2001年建立了市、县职代会制度。为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加强职工代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国电信安徽公司近年来尝试开展市分公司职代会质量评估工作,以促进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进一步落实,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发展;质量评估 2013年,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员工公认、持续改进的原则,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工会组织16个市电信工会开展了市级职代会质量评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总体情况 根据汇总统计,2013年16市分公司共有市级职工代表1155人,其中1057人参加了市分公司职代会质量评估工作,占比为91.5%。各市分公司认真做好评估前准备工作,组织职工代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成立职代会质量评估工作小组、印制评估材料;会中或会后组织职工代表填写质量评估表,部分分公司还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或开展个别访谈。各分公司认真分析数据,提交职代会质量评估工作报告。 本次质量评估的重点内容包括:职代会职权的落实;职代会的运作;职代会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职代会作用的发挥和职工代表的产生和管理等,共分20项具体内容。从评估结果看,各市分公司都能坚持职代会制度,不断规范职代会程序,充实职代会内容,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职工代表对职代会的召开综合满意度,表示满意占96.3%,基本满意占3.7%。 二、评估结果 经对16个市分公司职代会质量评估报告表数据汇总统计,15项具体内容评估结果如下:(1)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和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表示健全的占97.8%,基本健全占2.2%。(2)职代会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表示健全的占97.6%,基本健全占2.4%。(3)职代会的筹备工作程序是否规范?表示规范的占97.1%,基本规范占2.9%。(4)职代会换届改选工作程序是否规范?表示规范的占97.5%,基本规范2.5%。(5)职工代表的选举程序是否规范?表示规范的占96.9%,基本规范占3.1%。(6)职工代表的结构比例是否公平合理?表示合理的占95.7%,基本合理占4.3%。(7)职代会文件是否按规定以书面形式提前十天下发?表示同意的占93.6%,不同意的占6.4%。(8)对分公司行政工作报告是否满意?表示满意的占96.3%,基本满意3.6%,不满意占0.1%。(9)职工代表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结果是否及时向职代会反馈?表示及时的占96.9%,不及时占1.9%,未反馈占1.2%。(10)涉及职工利益的方案是否都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表示是的占93.9%,部分是占5.8%,不是占0.4%。(11)赋予职代会的审议建议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选举权等是否得到体现?表示体现了的占96.5%,基本体现占3.5%。(12)对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报告是否满意?表示满意的93.2%,基本满意占6.1%,不满意占0.7%。(13)《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是否满意?表示满意的占95.6%,基本满意占4.3%,不满意占0.1%。(14)《女工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是否满意?表示满意的占96.9%,基本满意占3.1%。(15)职工代表提案的质量如何?表示好的占84.1%,较好占14.1%,一般占1.7%,差占0.1%。 三、取得收获 从上报的材料分析,各市分公司及时召开职代会,基本做到按规范程序进行,听取审议行政工作报告,审议和协商确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规章制度和方案,听取审议集体合同、女工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年度全面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职代会提案征集落实情况的报告和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报告并进行民主评议,部分分公司还签订新的集体合同和女员工专项集体合同,完善了职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 2013年市分公司职代会的召开与往年有一些特点和亮点。如:绝大部分分公司取消纸质会议材料,会议日程安排、代表分组情况和报告等材料通过“会议云”形式向代表们提前,缩短会期,紧凑且内容充实。马鞍山分公司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职代会机制建设,突出“简约务实”的特点,会场没有鲜花,简约、清新、务实,使职工代表耳目一新。蚌埠分公司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有效利用职代会做好企务公开工作,充分体现职工代表和广大员工(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亳州分公司提前将拟提交职代会审议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出勤及休假制度》及《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三个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给职工代表,请职工代表们审议,并反馈意见和建议。淮南、滁州分公司通过开展评估工作,着重对基本满意及以下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四、存在不足和改进建议 从上报材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职工代表的培训及素质提升工作还需加强。二是职工代表提案数(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职代会文件以书面形式提前10天下发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等。 改进建议:一是要进一步重视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他们通过培训不断增加“话语权”,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提高职工代表提案的质量。通过提高职工代表个人素质和能力,学习提案管理办法和细则,广泛征求员工意见,进一步提出高质量的提案,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同时要加强职工代表提案的闭环管理。三是要结合实际,尽可能将职代会文件以书面形式提前下发给职工代表,以便职工代表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解相关职代会文件,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要进一步落实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的厂务公开工作,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代会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和联系员工制度。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基于spss统计数据分析的大学生素质评价模型构建 摘要:针对新一代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党建教育者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符合当今青年期望的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使得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能跟上青年学生价值判断和榜样的标准,使得大学生党员能够在青年中具备更好地带动性,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从收集大学生对大学生党员期望出发,使用spss数据分析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从大学生的角度思索学生党员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党建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评价标准;模型;spss;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党员素质模型研究的背景 随着“90后”一代步入大学殿堂,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和自我的特点越来越显著,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员特点开展党建教育工作、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带动作用以及如何衡量党员素质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直以来,高校发展学生党员都严格遵守“优中选优”的要求,大学生党员不仅在专业科研方面有突出的成绩,在学生工作等方面也是骨干,他们应该是优秀大学生的代表,但我们会发现,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带动作用一直不够明显,党员个体的优秀成绩在带动普通同学方面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究其原因,认为是学生对学生党员个体没有完全的认同,党员的表现与普通同学对他的期望之间存在的差距过大,以至于党员没有成为同学学生学习的榜样,导致带动作用明显减弱。这就意味着思政教育者在发展和培养学生党员时不仅要关注发展对象个人的情况,更需要了解当代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党员有怎样的期望,只有培养和选拔符合党员基本要求同时又迎合当代青年期望的学生党员才能真正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积极风貌,受到学生群体的认同。 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展大学生党员素质模型的研究,通过了解学生对大学生党员的期望,建立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评价模型,用于培养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工作实践。 二、基于spss统计数据分析的大学生素质模型构建 (一)构建模型的数据收集及信度验证 根据研究的要求,首先开展访谈工作,访谈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抽取了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学生党员20人。第二次从四种学科类型专业中各个年级随机抽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同学,共32人开展访谈。访谈的内容围绕“我心目中的学生党员”展开。由学生提出党员应该具备的具体素质。通过访谈笔者总结出38条内容,分为“道德品行”、“政治素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心理素养”几方面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模型建立的核心调查内容。 调查的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对访谈生成的38条建议进行评价,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对学生党员的期望来判断学生党员是否必须做到这一点要求,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每个问题采用随机排序的方式组成问卷主体。 为了使设计出的问卷更加科学和合理,能够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理解和接受,在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之前又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研,调研的重点在于验证问卷中各问题的提法是否科学,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歧义和含义上的遗漏,是否便于被调查者理解。 在正式的调查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东华大学及少数上海市其他高校校内在校生开展调查,通过在“学生街”现场发放和回收以及发放电子邮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4份,通过有效性筛选的问卷为188份。 在获得有效数据后,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信度用克隆巴赫(Cranach’s α)系数测量,该系数表示问卷调查结果总变异中由不同被调查者导致的比例占多少。整个问卷和各个子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如表所示: Cronbach's α系数值介于0与1之间,α值越大表示问卷题目间相关性越好,内部一致性可信度越高。本问卷在各个问卷因素间的值均达到了0.7左右,且总问卷值为0.788,问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有一定保障的。 (二)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模型 在保证了调查研究有效性的前提下,通过spss数据分析中因子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确立学生心中的党员素质模型,进行因子分析时,原则上应该将所有变量的测量一并纳入因子分析中;但是,当变量的个数太多时,采取这种做法不太适合。因此,本研究将所有变量分为五大类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即道德品行、政治素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心理状态几个分类。 为了验证获得的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Bartlett's Test和KMO指标检验。Bartlett's Test 检验的sig为0.000显著,说明参与分析的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整总体,即数据相关数阵不是单位矩阵,KMO测度的目的是检验采样的充分性如何。KMO的取值在0~1之间,其值愈逼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愈好。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KMO在0.7~0.8之间,表明适合作因子分析。检验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变换法。在分析过程中,按照剔除无法解释指标和载荷值在0.5以下的指标来筛选指标。 首先我们对道德品行分类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类别由3个因子组成,结合载荷值和指标的内容,将因子分别定义为继承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三个方面的指标。详细的内容如表4所示。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党员的道德品行要求是比较全面的,不仅包含了我们以往评价党员的奉献精神,还包含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公民素质的要求,这要求学生党员不仅在大的利益面前要懂得取舍,还要在生活细节方面有较强的奉献意识。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在成为模范公民的同时,从事社会活动要具备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主动帮助弱势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党员不能居功自傲,积极分子更不能凭借为集体作出贡献就认为理所应当成为党员,个人道德品行是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教师在培养和发展党员过程中不能以点概面。 使用同样的因子分析方法,我们对其他几类要素进行分析。 在政治素养方面,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有两方面的具体指标,分别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社会正义感”。其中“鲜明的政治立场”指标要求学生党员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入党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维护党的利益,有鲜明的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和思想觉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些学生党员没有热情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同学中有时以传播负面新闻赚取同学们的关注,在同学对党有误解时不能挺身出来解释,不能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存在以上问题的学生党员将会大大减少普通同学对党员群体的认可度,减低学生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社会正义感的评价指标要求学生党员要处处明确自己作为学生党员的责任,要主动关心和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前景,忠于国家和人民,具备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有端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能积极引领校园文化,成为构建和谐文化的主力。只有具备社会正义感的学生党员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在学生中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保证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大学生党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积极适应社会、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荣誉感”几方面的指标在大学生党员评价中比较重要。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党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规划能力,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积极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这要求大学生党员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随着新一代青年走进大学校园,大学适应和生涯规划的概念逐渐引入大学新生教育工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大学期间他取得的成绩,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为学生党员的必修课,只有把自己的事情管理规划得好,才能更好地为他人服务。沟通能力指标要求学生党员要有较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这也是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党员在追求个性的同时,要学会与周围同学沟通,才能在同学中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党员的先进性才能辐射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荣誉感指标要求学生党员要有较强的荣辱观念,热爱自己的祖国,有集体责任感。学生党员作为全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我国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将会肩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也将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才,热爱自己的祖国,对集体负责是个人发展的动力,学生党员只有具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热情才能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对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进行因子分析,均为一个主要因子。所以将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作为具体的指标进行解释。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党员要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能够做到把理论学习与实际需求联系到一起,做到学以致用,有创新精神,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是大学生党员今后能担任起社会发展重任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学习,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和把握自己的未来。工作能力指标要求学生党员具备一定的担当学生干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策划、领导能力,有一定的号召能力,在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的同时积极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敢于尝试和提出新的想法,学会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处理问题,保持思想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以便大学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两项指标在高校平时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时最容易衡量优略,因此也最为常用。但往往成为衡量学生党员的全部标准,使得学生党员的影响能力大大降低,学生党员绝不是“学习好+工作好”的代名词,学习好和工作好要成为学生党员普遍具备的素质,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和优秀的个人品质。 三、大学生党员素质模型的现实指导结论 以上的分析是在对在校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突出了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党员的具体要求和期望,从分析的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党员的看法和认识还是比较全面的,涵盖了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四大方面,立足于大学生具体的生活,以校园为核心考查领域并逐步扩展到社会范围,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纵观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的出以下结论: 首先,评价标准要求的针对性强,突出了大学生的特色。以往有较多的党员评价标准,也强调了党员的党性、先进性、奉献精神等各个方面,但都过于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党员干部,这是由于这些标准是以学生党员进入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展开的,和校园生活结合不紧密,并不能体现学生党员在学校培养过程中的特点,忽略了学校培养教育的关键点。比如在个人品质要求方面,以往的标准在对学生党员奉献意识强调的同时往往忽视作为公民个人的基本要求,这就会将学生党员教育变成空中楼阁,可望却不可及。而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开展的学生党员期望调查中就能很好地结合大学生党员自我发展和认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能更好地涵盖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能被青年学生接受。 其次,评价标准要求的涉及范围广,合格公民的标准是底线。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党员的素质要求内容范围较广,不仅在学校生活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其社会层面的活动也有积极的期望,希望大学生党员能作为社会一份子,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对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要求在学校做“优秀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更要做“好公民”,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积极引领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模型基础是在合格公民的要求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强调了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方面的要求,这与以往对学生党员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一定的拓展。 再次,评价标准要求的思想深度深,强调具备过硬政治素养。在以上的党员素质模型要求中,可以看出,青年大学生对党员同学的思想要求深度高,要求学生党员不仅要了解党内的政策、理论,还要在行动中表现出作为共产党员的政治分析能力,有过硬的分辨是非能力,这是全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作为学生党员受到普通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在政治素养方面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一点说明青年大学生对于党员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党员同学具备的政治素养有较高的期望,这相对以往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党员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看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最后,评价标准要求的内外统一性高,党员素质要求重实效。不仅要求学生党员要具备某项优秀的素质,还要时刻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新时期大学生对于学生党员的素质要求在思想要求和行动要求方面内外统一性高,要求学生党员不仅要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做到优秀,在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方面也要有一定的高度,同时要将自己的先进性不断地辐射到周围的环境中,起到带动作用,要求在衡量和评价学生党员时要看实效,看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对于细节的关注更多。 通过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对学生党员的期望,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目前高校学生中需要的什么样的学生党员作为榜样,党建教育者应该在培养好学生、好公民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党员对党员责任的认识,提高政治素养,这与青年学生对党员的认知是一致的,好学生不等于好的学生党员,只有培养和发展具备较高政治素养的合格公民,才能成为符合学生期望的学生党员,才能成为积极引领校园文化的优秀分子,才能担负起发展社会的重担,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 关键词:考命题,计量史学,统计数据,分析题 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历史学科命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多种史学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多种史学研究角度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则涉及了社会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心理史学等领域的方法。在史学领域广泛运用的计量史学方法,近年在高考试题中不断采用,成为一大趋势。为了便于表述,以下将“应用计量史学方法的试题”简称为“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题”。 计量史学的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对一系列可以量度的现象进行的历史研究。①计量史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它的显著作用是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用模糊的语言解释历史的缺陷。由于这一历史研究方法有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意识和素养,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不乏计量数据的引入。本文以2013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分析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进而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求教于同仁。 用各类统计数据命题在高考中由来已久。近年的趋势是形式多样化,应用广泛化。从今年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高考试题中运用广泛。根据对今年全国各地15份历史文综和历史单科的试卷统计,有11份试卷涉及计量史学的方法,占试卷总量的77.3%。在11份试卷中一共有22题涉及计量统计的方法,涵盖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教材的内容。 第二,数据统计方法各异,试题的形式多样。现有试题主要通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以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同时,将数据制作成各种表格、条形图、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还有不少试题将制作的数据表格和文字或图片相结合,组合成图文并茂的史料阅读题。 第三,试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经济史的相关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数据资料和统计信息,如赋税、物价、产量的数据等经济资料,在以描述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史学体系下,这些资料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计量史学使用数据统计方法可以合理处理和利用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大量的史料,从而更能反映传统史学难以描述的历史史实。在今年各地数据统计的高考题中,涉及必修一的占4.55%,必修三有18.18%,必修二则占到了77.27%。 高考试题中运用统计数据来命题的各类题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从试题的能力层次上体现出来。以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类试题反映出的四个能力层次。 第一,依托统计图表考查相关史实。这类试题中图表数据作用不大,只是依托,能力层次主要停留在学生的记忆能力。如2013年江苏高考第8题: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这道题是用1928―1935年中国轮船的相关统计数据说明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但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和数据统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以不去分析数据,而直接依据1928―1935年这个时间段,根据记忆的课本内容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这道题要求的能力层次相对较低。 第二,考查统计数据解读能力。这类题能力层次稍高,但也仅仅是对统计图中所反映趋势进行解读,如2013年四川文综试题的第三题: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历史上,中国政府对农业一直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也留下了很好的农业数据记录。同时,中国古代政府也留下不少经济学中的非农数据,如城市户籍与人口。计量史学可以根据城市人口发展来推测城市的经济活动。四川卷的这道题涉及的统计数据是1620年和1850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统计。表面上看和前面轮船统计题很相似,但这两道题的能力层次却不一样,这道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要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数据表明从1620年到1850年,城镇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农村,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答案是B选项。这道题首先需要读懂数据,并联想到人口数据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这是考查统计数据解读能力的典型题目。 第三,考查统计数据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图表数据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换,读懂数据背后的东西。我们来看2013年海南高考第15题: 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这道题的能力层次较高,首先,要理解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能够反映出一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程度。其次,通过不同地区的数据柱状图的对比,要能够判断出该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再次,还要注意题中的时间1919年,此时,德国战败,法国忙于战后事务,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刚刚建立,因此,这三个国家都应排除,只有日本利用了一战的有利时机,巩固和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就是集中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思考力能达到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已经不是简单地解读数据,而是在理解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应用相关知识。 第四,考查统计数据的比较能力。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来解决历史问题是这一类试题的特征。如2013年重庆文综第9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有效利用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科素养、优化教育流程、有效的传授知识内容、合理的训练学科能力、恰当的传授思想方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教”与“学”之间的相辅相成,对实际学情的理解和分析,因材施教,适时调整策略并进行针对性教学,是实现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方法目标的必经之途。把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与长效性,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塑造高素质人才则是教育教学的必然之由。 关键词:计量数据 历史知识结构 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策略 引言: 对于高三教育教学和备考复习而言,如何有效的讲授知识内容结构、如何合理的训练学科能力、如何恰当的传授思想方法、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科素养是一个多解的命题。要实现这四个角度的教学目标,切实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发展,优化教育效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实事求是的理解学情、科学规范的训练、及时调整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差距,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技术问题。 在下文中,笔者不揣浅陋,拟就如何有效利用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的话题略呈管见,希冀能抛砖引玉,敬请方家指正。 维度一:科学规范的命制试题 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没有规范的学科训练就没有规范的学科思维。规范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比如课堂教学、研究型学习、史料研读及遗址考察等,但是最简单而且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还是试题测试。科学的试题、科学的测试、科学的训练对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训练和历史学科规范及学科素养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命制科学规范的试题可以建构一个计量统计的模型,以分析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如何才能命制一套较为科学和规范的试题?这不仅需要了解测量技术的相关问题,还需较为深厚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教育经验和教材的熟悉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般来讲,一套试题从结构上需要体现以下几个考察的方向:学科基本知识、学科基本能力、学科素养的体现。而学科方法则是沟通上述三个角度的桥梁。 从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角度讲:内容应该包含高考考察的七个结构模块,即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古希腊罗马、近代世界、现代世界及选修模块。从历史学科能力角度讲:文科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将历史学科的高考考核目标表述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能力要求①。具体来讲包括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重构历史时序、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理解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方法论证、评价历史问题。历史学科素养则是如何应运历史知识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灵活体现,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必然内核。培养素养“要关注知识的消化,关注它是不是发生了有益于吸收、转化为有益于生命的酶化”。②“把死知识变活,把活知识变灵”③是知识酶化的主要目的。 规范的命制试题后,设计测试的双向细目表,建立一个完整的测评模型后便可指导解决实际教学中有效利用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学情和调整教策略的问题了。 下文,笔者拟就操作中的实例来讲述具体过程,以期抛砖引玉。在模型样本选取上,将本年级文科班分成程度好和程度一般两类。以较好的为参照系,在程度一般的学生中进行测评和策略检验,找出规律并进行验证。 维度二:利用分数段分布的统计数据分析学情以调整策略 下图为分数段数据,来源于分组中程度一般的学生。测试后将数据做出统计,结合数据分析学情,调整策略,矫正教学。 分数段分布数据可知如下学情:分数段的分布百分比可确定学生的层次、明晰学生是属于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的“知识型不足”,还是史学能力不到位的“技能型不足”;确定教学中重能力还是抓基础的后续教学重心、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与深浅度。 上图所示,中间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较多,反映出大多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比较好,可继续加强和保持效果,确保不出现知识型问题。但非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如:课本小字部分(即自学内容)、非重点内容。 高分段人数较少,反映出技能型不足的问题。表现为运用历史方法论证、评价历史问题能力不足和逻辑思辨能力、史学理论方面存在欠缺。通过试卷作答细化分析发现语言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及规范答题能力欠缺。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数据分析采取如下策略:为了能提高高分段人数比重,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通过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和理论储备,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技能与方法,以提升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欠缺。指导和训练答题技巧,训练其在作答过程中语言简明、清晰、严密、要点化、序号化的能力。 在下阶段训练跟踪并在同一模型与难度下测试,如图所示: 数据统计后,发现效果较明显。中间分数段的学生人数百分比稳中有升,高分段人数明显增多,运用历史方法论证、评价历史问题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史学理论方面存在欠缺等技能型不足的问题得到修正。 维度三:利用能力结构得分统计数据分析学情以调整策略 、针对此问题调整策略,借鉴语文方法,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如找准关键词、对有效信息的提炼和概括、历史要素与关键词的关系,题干限定语的查找等。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名词内涵与外延的准确理解度,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考习惯,训练其推理、判断、论证的能力。系统讲授历史学科方法与理论,如历史唯物论、辩证法、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树立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历史的思维、史论结合及生产力标准等论证和评价历史的方法。对学生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行逐个训练与指导。 在下阶段训练跟踪并在同一模型与难度下测试,数据统计后,发现效果较明显。如上图所示,样本学生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运用历史方法论证、评价历史问题两个方面的不足得到修正,进步明显。 维度四:利用知识结构统计数据分析学情以调整策略 知识结构的统计分析,可知道学生哪些知识掌握的不到位,以便及时查漏补缺。由于知识模块范围太大,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双向细目表及各小题得分率仔细分析,准确找到薄弱环节,再结合能力结构统计数据,分析是知识型问题还是能力型问题,以便更好的掌握学情。 上图所示,样本学生在“古代中国史”和“现代中国史”两个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查找薄弱环节,详尽分析,调整应对策略,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加强,如古代经济,古代科技等。理清中国古代史的时代特点及线索和发展脉络,按通史时序梳理知识。现代中国史教学中注重时政与历史的关联,补充中国现代史中文化、教育、科技等相关内容。利用对世界史的知识优势,将中国史与世界史交叉起来,通过中外关联与对比,来加深理解。对基础知识进行再强化,加深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深刻性。 在下阶段训练跟踪并在同一模型与难度下测试,数据统计后,发现效果较明显。如上图所示,样本学生中“古代中国史”和 “现代中国史”两个方面的不足得到修正,进步明显,超过了参照系的学生。 五:结语: 课程改革实施下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科素养,优化教育流程,有效传授知识、合理训练学科能力、恰当传授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规范和学科素养、传授技巧和思维方法、挖掘和熟练教材、夯实主干知识的根基、关注史学研究动态、渗透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学习和借鉴、科学的训练、多元的思考、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和史学素质可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教”与“学”之间的相辅相成,对实际学情的理解和分析,因材施教,适时调整策略并进行针对性教学,是实现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方法目标的必经之途。把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与长效性,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塑造高素质人才则是教育教学的必然之由。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海关统计数据分析论文 一、汽车出口海关统计数据及揭示的问题 自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出口发展极为迅速。由海关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额为19374万美元,出口数量为22779辆;到了2005年,中国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额已达到190396万美元,出口数量为1084309辆。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上看成绩喜人,但细看下来,情况却不容乐观:据计算,中国入世五年来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数量增长了46.60倍,而出口额只增长了8.83倍,这与同时段进口额增幅略超出进口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现象并非小问题:出口量增幅远大于出口额是汽车大部分瞄准低端市场低价出口统计上的表现。据海关统计分析显示,2005年我国整车出口企业共有1025家,其中出口量在10辆以下的就有600家,出口仅1辆的有185家,近900家企业的出口额仅占全国整车出口额约10%。随着中国低价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他国逐渐采取反倾销和关税壁垒措施来应对。 二、汽车出口价格低廉成因分析 低价的原因自然包括了中国的劳动力水平相对较低,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许多品牌汽车也选择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环境下生产,但同样高价出售。这说明,低价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低导致。 汽车出口低价的另一原因是中国相对缺乏自主品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同质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大,顾客对价格的变动极敏感。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化采取降价的方案,最终基本只能得到正常利润,无法获得超额利润。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还屈指可数,且大部分局限于模仿水平,真正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出顾客很难找到替代品的汽车的情况还很少。汽车大量的同质化使得厂商选择打价格战。 着重于模仿而非创新也使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知识产权纠纷不断。美国、欧盟、日本在与我国的经贸谈判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即是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而国内汽车企业在知识产权的拥有数量和质量上与外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相比都远处下风。一方面,不少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进行品牌扩张,并积极通过商标注册维护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国汽车厂商也把精力放在模仿而非创新上,很多没有清晰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意识。 出口秩序混乱,一些汽车厂商不规范生产,是出口低价的另一原因。一些厂商出口翻新车、报废车,或者用废弃零件生产的汽车,这类汽车要价低廉,但质量一般没有保障,更不必说销售及售后服务,这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面对难以鉴别优劣的汽车市场,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出高价去购买可能面临质量风险的汽车。中国低质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大量出现将会对中国整体的汽车出口都带来负面影响。 可见中国汽车出口量增幅远大于出口额增幅折射出了包括缺乏自主品牌,出口秩序混乱,生产不规范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引发反倾销、知识产权纠纷,对中国汽车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的思路 为促进中国汽车出口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推动技术与质量的升级 中国一直以来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并未发挥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加工贸易方面,大部分情况中方只赚取一些加工费,并未得到技术外溢的收益。即使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我国企业也普遍存在“大钱搞引进,小钱搞改革,没钱搞消化”的问题。引进技术不能引进核心技术,没有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大部分厂商制造出同质产品,极易导致价格战的出现,不利于厂家战略发展。 目前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与扶持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政策坚定地进行自主创新,推动自身的发展。 2.加深知识产权认识,着重自主品牌打造 我国大多数汽车企业中并未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营管理的范畴,真正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并不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使得部分企业出现要么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从而引起纠纷,要么在合作中放弃了知识产权的权利要求,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单单是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需要主张自己的知识产权权利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正确且充分的知识产权的认识将为自主品牌的打造提供有利的环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出口秩序,要求企业保质保量生产销售 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中国汽车出口进行引导和推动,以改善中国汽车出口环境,为高质量汽车的出口搭建平台,加强相应的服务并提高效率,规范汽车出口的秩序,并且通过广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中介机构的努力,以实现汽车出口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科研管理论文 西安石油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西北地区惟一以石油石化学科为特色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在国家“十五”期间科技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学校结合实际,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加强制度创新,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加大地调动了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对学校的科技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科技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和变化。 一、科技经费增长速度加快 2005年学校科技总经费为7922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05年自然类科技经费为7735.8万元,人文社科类科技经费为190.25万元,较2004年增长较大。 科技经费增长速度较快,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校科技投入加大。学校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5年科技投入1027.1万元。这主要源于学校科技政策的改善。学校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对科研基地、高级别纵向科研项目的一系列资助配套,促进了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通过加大对科研基地的投入,以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国内知名学术带头人,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为目标,带动科技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科研基地分层分类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来源:公务员之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这些文件制度规范了科研基地管理,使其按照科学规律成长。 “十五”期间学校投入自筹资金2500万元进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整合现有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不断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加大投入改造技术装备,增建研究实验室等措施,构建科技创新基地。经过几年努力,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立项新增了四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为了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保障高层次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学校制定了《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办法》。以重大和高级别科技项目的争取作为契机,组织各学科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十五”攻关、国家3计划及各省市设立的科技项目,凝聚整合科技力量,产出科技精品。“十五”期间先后对高级别项目进行配套384万元,用于科研平台与科研环境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得到提高。2005年纵向科研经费万元,比2004年提高%。 2、企事业委托经费增长较快。2005年企事业委托经费达5619.9万元,较2004年增长2651.4万元,增幅高达89.32%,占当年科技经费总收入的70.9%,是我校科技经费来源中的最大组成部分。由于企事业单位委托高校开发的项目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对于纯研究项目和实验室阶段的成果不是太感兴趣,所以这些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3、人文社科类起步晚,但进步很快,成绩喜人。2005年我校人文社科类积极争取纵向课题经费,国家、省、市专项费较2004年经费增长108万元,增幅高达近9倍。特别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年共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它院校相比,我校人文类科研实力和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今后还应不断努力。 二、R D经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近年我校R D经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R D经费为3794.1万元,比2004年年增加了1853万元,增长95.5%。从R D经费结构看,基础研究经费增幅最大,比2004年增长140%,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各增长108%和86.3%。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2004年高等学校是R D经费增长较快的部门,高等学校R D经费的快速增长对全国R D经费总量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来源:公务员之家()作用。从我校的R D经费增长趋势来看与全国高校R D经费增长趋势是相一致的。此外从R D经费结构看基础研究所占比例较低、显示我校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精神还不够强,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还需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产出学术精品和大成果的决定性因素。 三、数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校数量持续增长,2005年我校661篇,较2004年增长129篇,增长24%,我校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7篇,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多。 这主要源于学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各类评价方法和措施,在强化科技业绩考核的同时,处理好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关系。针对近年来存在单纯以论文数量为依据对教师考核和评估科研业绩的现象,导致大量低质量、低水平的论文出现,学校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科技评价体系。制订完善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认定办法》,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从国内核心期刊到国外核心期刊,从不同角度规范和引导教师通过科技创新和长期积累,发表高质量、高级别学术论文,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再上台阶。 此外加大奖励力度,制订了《科技奖励办法》。对高水平的论文进行奖励。科技奖励制度在教职工中反响很大,极大地鼓舞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也调动了更多的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较前几年有较大提高,促进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的持续、高速、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与其它院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今后还要在特别是高级别论文上加倍努力。 四、教学与科研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1、年龄结构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学校教学与科研人员年龄分布为:35岁及以下人员总计占42%,36-40岁的占19%,41-45岁的占21%,46-55岁的占14%,56-60岁的占3%,61岁以上的占1%。(详见图6)。45岁以下人员占到了82%,可见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我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 2、学历结构 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文化程度呈以下分布(详见图7) 3、职称结构 教学与科研人员技术职称构成(详见图8) 从图7、图8中可看出学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占到一半,具有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员占65%,所占比重过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高校正处于新老教师交替的高峰期,由于扩招,教师缺编,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他们将是今后学校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青年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缺乏科研启动资金,很难开展学术研究。青年教师的科研训练工作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因此支持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承担科研项目,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学术带头人是一项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近年来一直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通过实施“百名博士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优秀人才,培养、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带动学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制订了《科技基金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青年教师申报创新基金的热情非常高,有力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力。对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学校给与科研启动金,资助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十五期间共立项143项,投入资金近100万元,资助了143位中青年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1/3以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 五、专利及出版科技专著尚显不足 近年来在学校科技政策的激励下,专利申请量有了大幅的增长,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往年有了较大的增长。2005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共申请专利23项,较去年有大幅提高。虽然与以前相比,学校拥有的专利从申请、授权均增幅较大,但是和省内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绝对值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 2005年学校没有出版科技著作。针对近年来学校学术著作偏少,教师出版学术著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2005年制订了《优秀学术著作资助办法》,主要对学术价值高、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学术著作进行出版资助,并优先资助与我校特色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著作。通过制定这项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教师出版著作的积极性。从制定该政策起一年内资助4部著作,总计金额10万元。学术著作的出版宣传了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升了学校学术地位。 从以上对西安石油大学近年的科技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行制度创新,推进了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评价体系建设,搭建了科技创新的崭新平台。通过强化科技意识、实行政策激励、突出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管理机制、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投身科技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了学校学术声誉和影响,从而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总结:科技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各单位的科技工作从人力、经费、机构、课题、成果、获奖等方面进行全面汇总、整理,取得翔实的统计数据,可有助于全面了解高等学校的科技活动情况,对分析学校的发展、决策等能给于一定参考,是用来评估机构、个人科研绩效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畜牧生产统计数据分析 摘要:统计是目前我国基层进行管理和决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助于相关部门对目前生产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所以统计数据的质量,将会直接对基层工作推进的有效性造成影响。统计的信息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准确性而言,需要体现出数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及时性需要体现出数据的时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基层开展畜牧生产统计数据还存在较大的难题,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关键词:基础;畜牧生产;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目前的畜牧业在进行生产数据统计的过程所采用的方式为层层上报,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然后产生全面定期的报表制度。这种报表制度,目前可以较好的满足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但是在准确性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制表过程中,最基础的起报单位往往没有可以考察的地方,而且多数的生产经营情况也无法进行考察。多数的畜牧养殖都是散户为主,以囊谦县为例,一般每个乡镇有1万多户,每个月都到家家户户去收集现有数据,凭着目前的人力物力不现实,且部分养殖者也不愿意提供信息。 1当地畜牧业情况 囊谦县位于青海的最南端。耕地面积约为9333hm2,目前可使用的草场面积约为106.67万hm2,林地面积约为26.67万hm2。目前所养殖的牲畜数量约为68万头(只),绵羊数量约20万只,牦牛数量29万头,山羊16万只,马匹2万头。牦牛数量最多,均是野牛驯化站的成果,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独特牛种,稀有家畜品种;藏系绵羊的数量排第二,这是藏系粗毛羊的一种,毛比较粗糙,适应性比较强,而且生产的能力比较强,对于高原寒冷的环境有较好适应;山羊的数量排第三,对于森林以及灌木丛的环境可以较好的适应。 2提高畜牧统计数据质量的要点 目前畜牧统计数据收集较困难,在搜集数据过程中数据准确性较低,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尽可能的改善目前的统计工作,为国家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保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所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2.1数据的来源要统一可靠。对于检疫以及生产项目的补助,防疫等工作都需要使用统一的报表模板进行数据的统计,这样才可以做到数据的全面共享且保证精确。采用统一的数据采集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基层的统计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一些人为因素对于数据准确性的影响。目前所执行的防疫、生产、检疫以及项目补贴的工作都应该被纳入标准化统计的类别中,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制表程序,这样基层会按照实际的需求量填写表格,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将会起到很大的保证作用。在统计过程中,如果采用了统一报表,主管机关各个部门可以享用报表中统一的数据,也有利于各个基层单位之间进行数据的监督和协调控制。2.2改变报表的设计。目前基层单位常用的报表一般都是填写最后的报表数据,需要通过项目的负责领导人对数据进行审核,无误后进行估计签字。基层单位的上级单位,无法准确的分辨出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可以准确相信的,哪些是可以大致估计的,所以在报表后期改革设计中,需要将报表的准确和估计部分进行合理化的区分,方便上级单位对其分辨[2]。2.3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相关部门需要尽可能收集更多的准确性消息,这样才可以保证后期政府单位决策的有效性。对于每年的春季以及秋季,在开展防疫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在乡镇中不遗漏任何村,在村中不遗漏任何户,在户中不遗漏任何畜禽,这种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摸清畜牧的原始数据。所以,政府在前期需要增加畜牧统计资金的投入,尤其在春秋两季的防疫过程中,需要组织统计人员采用普查的方式,统计人员进行统一的数据收集和管理,将数据的真实性提到最高,有利于估计出栏数量,其他月份的存栏量可以按照前期的数量进行分析,按照增减的变化数量进行填报,而不是采用大致的估计方式。 3具体操作措施 囊谦区域内畜牧业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必须由户级单位进行上报,同时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建立、填写和更新及时账目[3]。负责畜牧生产统计的人员,需要定期对当地的情况进行考核与调查,全面的了解当地畜禽的实际增加量(购买和自繁)和养殖(出售和死亡)的数量,充分掌握此类信息,也要反复检测是否出现了新的养殖者,并且对养殖的规模进行管理,并按上级要求按时上报畜牧生产情况。统计员在完成数据的检测之后,需要加盖公章;乡镇统计站、县区统计局需要及时对数据进行上报,不得进行虚报瞒报。县区统计局专业人员在每个季度的检测中,村级的单位需要超过2个,户级的单位需要超过5个,生产经营单位需要超过2个,需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统计局要不定期的对畜牧业生产统计开展质量的抽查,实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掌握和管理,对基层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检测,检查台账的记录更新情况,检查县级统计局检查指导职责履行情况及有关记录,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和整改。 4结束语 基层畜牧数据统计准确性的保证对于基层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基层畜牧数据统计的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对现有的统计措施进行完善,这对于畜牧业管理的推进非常重要。 作者:彩阳 单位: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农牧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机械加工企业统计数据分析 1、机械加工企业统计工作的特点 1.1与实际工作的融合性 机械加工企业的日常生产涉及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总体可以概括为机械结构件的热加工和冷加工形式,包括热处理、电镀、装配、车、铣、刨、钻、磨、钳等工序和工种。所以,机械加工企业的统计管理者,需要对这些工序和工种有一定的了解,合理的分辨出各种生产信息和管理信息,并进行科学的统计,才能在本质上体现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2监督管理的职能 机械加工企业的统计工作,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各个部门、环节的经济和生产活动的运转状况,开展宏观和微观的检测,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活动中出现的失控、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考核企业的经济技术指标情况,明确部门的相关责任,为企业提供科学、全面、客观的信息资料,保证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加科学性和先进性。 2、统计数据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立 2.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创建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国内统计行业长期探讨并研究的课题。而对于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能够彻底反映机械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监控能够完全落实。鉴于这个出发点,企业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1)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涵义要明确,涉及的资料要容易获得,计算方式简便,在保证各种指标能够相互衔接的同时,还要确保指标的稳定性。2)整体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的内容要全面、评价要准确,并能系统地反映出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3)可比性。建立的评价体系需要通过对历史、行业等统计数据质量的应用情况中获取经验。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统计数据质量对比,可以了解到统计数据质量的发展与变化,并设置评价体系需要提高的幅度;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行对比,可使本企业的统计数据质量得以提高。4)可量性。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这些影响因素有的可数量化,有的则无法进行数量化。所以,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以可数量化的影响因素为基础,从大体上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2.2制定评价指标 统计数据使用者的不同,对质量的侧重点与评价标准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统计数据的内容应包括生产经营的计划编制、成本核算等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数据,涉及的评价指标要具有适用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1)适用性。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是指统计数据在满足国家统计管理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完全适用于企业的微观管理需求。2)全面性。统计数据要系统的、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经营生产的全孙惠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冶炼设备制造厂辽宁鞍山114021貌与全过程。3)及时性。数据的统计工作,要严格的按照统计报表中所规定的调查和搜集时间执行,并及时完成各种资料和报表的上报任务,以备企业管理者及时作出生产决策。4)准确性。统计指标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加工特点并按照统计工作流程,再经过科学的设计、调查和搜集,确保统计指标能够真实并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原始资料偏差的测定方法 统计数据质量出现偏差大致可分两种情况,其一是人为的瞒报或虚报。这种情况属于系统性的偏差范畴,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其二是随机性偏差。当企业的统计人员预测定原始资料是否存在偏差时,首先应判断这些大量的原始资料是否属于系统性的偏差,找出失真的原始资料并将其剔除或修正,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统计数据的监控质量。在技术应用上,可以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对原始资料中的失真情况进行判别,再经过多重比较或采用效应图的分析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在修正并清除部分失真的资料后,对原始资料再进行最终评估。利用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或效应图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鉴定原始资料的偏差,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4、统计数据质量的保障措施 企业的统计工作属于基层统计,是国家经济统计数据的源头,是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与决策的基石。因此,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评估质量,就必须要从统计的源头数据做起,通过严格落实一些列的监控保障措施,提高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机械加工企业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应以国家统计的法津和法规为基本出发点,将企业的统计工作并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统计、法制监控。2)机械加工企业要始终以“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相互监督”为基本原则,对企业统计人员和领导的统计工作态度和道德进行监控。3)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确保企业统计工作的标准化,监控制度的规范化。4)企业应加快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并运用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实现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办公。同时应增设统计信息的管理中心,对企业的统计工作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5)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统计团队的综合业务素质,减少较高业务能力的人才流失,并对统计人员的日常统计工作进行有效监控。6)运用科学且合理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反复验证和评估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数据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统计的过程进行监控。7)建立并健全统计工作的质量考核与奖罚制度,严格落实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的相关规定。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和工艺方法被应用到机械加工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要求。为了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管理和规划,提高生产成本的有效利用率,机械加工企业应根据国家统计的法律和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企业统计的信息化管理,保障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作者:孙惠 单位: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冶炼设备制造厂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环境统计数据分析情况及完善建议 1前言 环境统计工作涉及数量庞大的污染源,数据库是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筛选的基础和依据。做好环境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明确指出全省的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找出年际间环境统计的变化趋势,对污染减排核查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2湖南省环境统计数据和评价概况 2010年,湖南省参与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有3929家企业,汇总工业企业总产值6521亿元,这些重点调查单位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各县(市)排污总量(指该县(市)排污申报登记中全部工业企业的排污量,或者将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进行动态调整)85%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6.1%。全省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初步核算,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9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5.82%和1.26%。2010年,湖南省废水排放总量2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9.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7.2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9.8万吨,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8万吨。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1.0万吨,工业废水中:氨氮、石油类、氰化物、挥发酚、汞、镉、六价铬和砷排放量均较上年减少,其中:石油类、氰化物、挥发酚和六价铬下降幅度明显,湖南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比上年有所提高。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4672.8亿标立方米;排放二氧化硫80.1万吨,烟尘31.2万吨,工业粉尘39.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773.35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6.6万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4797.3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1.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6.4万吨。湖南省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COD和SO2排放量的考核是基于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总和。湖南省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工业污染物指标的代表性,选取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和工业废气、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表征环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汇总并分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和污染情况,基本上能反映全省工业污染源的排放状况,能够反映排污情况的总体趋势,能确定全省工业废气、废水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区域及主要污染行业。 3湖南省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和综合分析评价现状 3.1环境统计数据质量现状 目前湖南省环境统计调查范围包括工业、生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医院等5类,大量的排污单位没有纳入环保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机动车尾气、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的统计未纳入。 3.1.1环境统计数据优先使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湖南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各行业差异很大,不确定因素多,需要复杂的监测技术支持。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须由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按照总局要求进行比对实验并合格的)并与当地环境监测站联网的单位,采用实时监测数据的汇总数据作为排污量数据;未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单位,在采用现场实测法计算排污量时,为保证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全年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需多次测定样品取值,并经同级污控、监察、监测等部门共同认定。 3.1.2环境统计数据严格按细则要求进行审核环境统计数据严格按照审核细则,对数据的完整性、突变指标、规范性、逻辑关系和合理性等进行检查。选择两年以上数据,对数据变化量大于10%的指标进行深入查询,具体追溯至点源。重点检查同向或反向的指标间的逻辑变化趋势、重点检查主要指标和重要衍生指标的取值合理性[2]。 3.1.3环境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1)行政干预近年来环境统计日益与环保责任考核,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政绩评价等工作密切挂钩,部分环保部门为应付各种考核,实现各种达标创建评比活动,人为修改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也存在报喜不报忧等问题。(2)环境统计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基层的数据质量监控主要还是人为管理,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往往在不经意间被忽视。环境统计中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基本上靠企业自报,缺乏对数据准确性的有效监督和科学审核,企业错报、瞒报甚至不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3.2环境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现状 衡量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在统计上有无显著性。最常用的技术是Daniel的趋势检验。全省汇总的工业污染源资料,仅对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评价[5],评价的方式采用的是等标污染负荷法。采用Daniel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污染物年排放情况进行趋势分析,采用Daniel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工业固体废物分行业和种类产生情况进行趋势定量分析。 3.2.1环境统计工业废水评价方法、项目和标准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根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要求及全省环保“十一五”规划中确定总量控制所包含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工业废水的污染因子,选择COD、汞、镉、铅、六价铬、砷、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和氨氮等共10种。评价标准采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见表1。 3.2.2环境统计工业废气评价方法、项目和标准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依据《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中所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见表2。 3.2.3环境统计综合分析时效性有待提高由于环境统计数据在时间上的滞后性,统计分析只能针对上年度的数据做事后评述和趋势分析,后期开发利用少。环境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处在较低的水平,缺乏专业的研究开发,无法在环境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和综合分析改善建议 4.1改善数据质量建议 4.1.1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各种专业培训,使统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范围,不仅要学习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等,还应对与环境保护相关学科进行学习,如气象、地质和生态知识等。培养一批掌握辖区内排污单位状况、擅长污染源管理和数据分析运用的环保管理人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4.1.2拓宽环境统计范围,实施总量测算制度在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实施总量测算制度。工作中建立环境统计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关系,科学估算宏观总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4.1.3加强统计指标的解释指导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统计指标的原始范围、口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及时更新统计指标的涵义,做好指标的解释指导工作;培训基层的统计人员明确指标涵义,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4.1.4加快统计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完善局域网的建设与管理,建立污染源动态基础数据库,保证网上数据传输的畅通无阻。软件系统应有强大的查询、汇总及兼容功能,紧扣报表内容,开发环境统计、总量控制、在线监测、新建项目等一体化管理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模块,实现全省污染源数据网上申报、传输、查询功能,并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部数据上报的要求。降低统计数据在人为计算、存储、传输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性差错,逐步提高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统一性。 4.1.5开展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环境统计数据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计划和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依据。开展数据联审工作,准确掌握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为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既有利于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4.2提高综合评价分析能力 4.2.1把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及其排放量结合起来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及其排放量是密切相关的两项重要内容。应将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结果和环境质量指标相关联,进行综合分析,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4.2.2选用恰当的综合分析表征手段[3]综合分析表达的主体是文字及图表,且不断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图表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量以图代表。在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时,尽量选用拆线图;在进行年际横向对比分析时,多选用柱状图;在进行行业分担率分析时,尽可能多用饼图。综合Powerpoint、Photoshop及绘声绘影等多种软件技术,实现声、像、文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印象深刻。 4.2.3加强数据解释技术,强化综合分析要点环境统计人员应进一步对水、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参数和监测数据进行深入了解,定期对辖区内污染的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种类等分布情况结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污染趋势分析,提出控制辖区污染的对策和建议,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因果、预测和决策分析。 4.2.4加强分析全省工业污染物的空间变化,进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评价在了解湖南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集中率[4]和地理集中指数来分析工业污染物的空间变化特点。采用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全省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计算污染物排放强度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评价[5]。综合评价值越小,表示污染物排放强度小,环境效率越高。 4.2.5加强全省特征污染物的分析汞、镉、铅是湖南省特征污染物,根据重金属污染物行业分布特点,确定特征污染物,进行趋势分析,加强对行业节能减排和项目脱硫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准确的预警提供真实完善的环境信息和决策依据,更好地履行监测单位的环境保护职能。 5结语 在“十二五”环境统计工作中,将以2010年度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作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约束性考核目标的基数,逐步提高环境统计分析的质量,把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环境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揭示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断地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环境统计分析,反映出湖南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绿色湖南建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构建和谐湖南。 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探讨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内涵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解决管理决策或营销研究问题所需信息的过程。所谓的数据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工作中,数据统计分析能使我们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并以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指导决策的制定。 二、数据统计分析的原则 (1)科学性。科学方法的显著特征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客观性,数据统计分析作为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具有同其他科学方法一样的客观标准。(2)系统性。市场调研是一个周密策划、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并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步骤、活动和成果组成的过程,而不是单个资料的记录、整理或分析活动。(3)针对性。就不同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而言,无论是基础的分析方法还是高级的分析方法,都会有它的适用领域和局限性。(4)趋势性。市场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实用性。市场调研说到底是为企业决策服务的,而数据统计分析也同样服务于此,在保证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现实意义。 三、推论性统计分析方法 (1)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看作是t检验的一种扩展。它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比如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性、关联性的程度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检验各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存在着大量的一种变量随着另一种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这种对应的因果变化往往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数据的统计工作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从定量的角度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归纳。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描述两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事物之间有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仅仅是伴随关系;但如果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则两者必然存在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在大部分数据统计分析中,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人们自然希望找到较少的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信息。所谓的主成分分析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很显然在一个低维空间识别系统要比在一个高维空间容易的多。(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使数据简单化,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对变量进行分类。这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而原先的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4)聚类分析。在市场调研中,市场细分是最常见的营销术语之一,它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分割为不同的族群,并使族群之间具有某种特征的显著差异,而族群内部在这种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聚类分析就是实现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聚类变量将样本分成相对同质的族群。聚类分析的主要优点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归类比较客观,有利于分类指导。(5)判别分析。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若在已知的分类下,遇到新的样本,则可利用此法选定一种判别标准,以判定将该新样品放置于哪个类中。由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判别分析区别于聚类分析的地方,而在判别分析中,至少要有一个已经明确知道类别的“训练样本”,从而利用这个数据建立判别准则,并通过预测变量来为未知类别的观测值进行判别。与聚类分析相同的地方是,判别分析也是利用距离的远近来把对象归类的。
浅谈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世界银行天台农村及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研究 【摘 要】本课题根据世界银行项目组的系列文件,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咨询和项目过程的了解,结合天台已实施的非世行污水治理项目的情况,认为课题研究较有现实意义。因项目还未进行工程建设,事实效果和数据有待以后调研,本课题报告仅属阶段性报告,构建了课题的框架和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方向,提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世界银行;贷款;污水治理; 问题; 思考 一、本项目概况和世行贷款项目研究概述 世界银行集团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组成。成立于1945年,有183个成员国,是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把帮助贷款国减轻贫困作为终极目标。到2011年6月30日,在中国执行了337个项目,累计贷款491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和新能源等各方面。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高度重视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问题,提出优先保证人民群众的需求,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倡导通过建设基础设施,解决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充分和可持续性供水问题,提供废物管理(垃圾处置)服务,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世行的国别战略根据中国政府的目标、编制的相应的贷款规划、投向,安排贷款资金用于相应项目。经浙江省积极争取,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下达了《利用世界银行2013-2015财年备选项目规划》,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被列入备选项目清单,拟安排世行贷款2亿美元,在安吉、富阳、天台、龙泉4 县(市)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天台县项目预计总投资8685万美元,世行贷款4388美元,贷款占50.5%,在165个自然村实施。天台成立了项目办公室,开展相关工作,经过两年的准备和多轮谈判,现在已签订合同,4月30日进行了第一批项目的招标工作,按规定要公示3个月(现未满),项目还未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2013年,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并迅速开始实施,其中农村污水处理属比较复杂、难解决也必须解决的主要工作。天台县政府从2014年5月开始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594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2014年要完成的150个村,目前据报表显示完工。 世行贷款在项目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评估,实施,监测评价等方面有比较完整的体系,被中国政府作为项目管理的创新和规范引进到中国,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办法。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开始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对世行贷款的研究,学者根据项目目标,实施的过程,结果研究,认为成果比较好的据多,但偏离目标,或产生对实施国不利影响的也存在。中国学者着重于项目实施的绩效研究,用比较分析(前后对比)、根据定量、定性分析,成本收益方式,细分了成本(基本费用、辅助费用、无形费用)收益(基本收益、派生收益、无形收益),引入影子价格校验偏离值,并对确定性和风险、外部效果等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进行评估。运用美国运筹学家A.Charmes和W.W.Cooper的DEA方法模型(处理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也有学者用联立方程法对世行项目队中国经济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对世行项目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在项目选择决策、信息、经验积累、监督等方面都存在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学者侧重于研究某一领域如采购管理等。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基本框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环境治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有了比较强的解决环境治理的经济实力,青山绿水成了的政府对民众展示政府作为的新的目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显要标志。本届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并推行了群众性运动的办法(“吃公家饭”的都要捐款)迅速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因而被高度重视,各县都制定了时间表,成了各级政府和官员的重要考核内容。其投资体量大,如天台县原定世行贷款项目仅165个村,总投资要5亿多元,村均要300多万元。现在提出3年全覆盖到594个村,村均预算200万元,总投资约12亿元,如此庞大的投资,对决策和实施过程、成果的研究颇有意义。 2012年,世行对贷款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问题以备忘录的形式提出了很多现实问题,认为项目准备各环节不够准确。2014年6月,在内部报告中明确提出“浙江省项目办和县(市)项目办的世行项目管理经验不足。他们的人员配备、项目管理能力和监督业务的专业技术都比较有限。项目实施单位的世行项目管理能力也很有限”。这个结论是项目已开展了2年多的在正式报告中提出的,结合中国各级政府“五水共治”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决策实施的情况,确令人深思,值得研究。在反复阅读世行相关报告、备忘录过程中,感到世行项目管理尽管体系完整、分析比较全面,风险管理也提出了应对办法,但由于基础数据可能存在问题,实施操作分散,项目目标也存在较大的偏离可能性。其投资估算的回报率也有待实际检验,事实回报率和还款计划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全面、深入、跟踪的客观研究意义重大,对政府项目决策实施会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本课题将根据世行浙江省供水、污水处理项目提出、立项、实施的过程、环节、成果的预判的可行性、合理性与天台本地事实进行对照分析,对实施过程的进行跟踪观察,对实际成果客观分析,对真实的投资回报、效益、效率展开客观评估,并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中国各级政府项目的决策思路、科学性、真实可行性、事实成果应该说存在着很多问题。决策“拍脑袋”、成果“晒太阳”的情况确实存在,政府投资的真实效率也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真实客观的项目研究,提供真实可行的理论、方法,不断改进。世行项目本身的管理体系、监测评价方法、指标也要在项目研究中校验,不断完善。 本课题属管理决策、政策研究范畴,采有对比分析方法,项目实施前后对比,世行项目与天台已开始实施的农村污水治理进行对比。把握现象、表象,各级政府、世界银行的数据、结论,与实际情况的印证,决策与实际是否存在背离、偏离,从中找出问题、原因,提出对策方案。以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为依据,从理论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如天台与有对比意义的地区进行分析,从中也可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 三、项目实施存在的要重点观察的问题 1.项目决策 农村生活污水要治理是无可争议的正确,但用什么方法治理,治理的效果,投入的成本和产出效益需要精细的研究。世界银行项目研究对投入产出进行了比较,从财务做了技术经济分析,但依据的基础数据由当地提供,项目组对数据的准确性一直持有疑问。但因世行对项目团队和项目经理的管理偏重于绩效考核,随着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快速推进,项目目标村有被先实施的而可能不能按预计完成的情况,促使项目团队和项目经理快速、灵活处理,对决策的真实、可靠性会产生影响。而天台农村污水治理在“五水共治”这样的疑似中国运动式方法推动、完成政治任务的态势下开展,就更缺失严谨的决策过程。在排放标准制定,农村污水对水环境的真实影响(如认为农村生活污水对水污染的整体程度要达到50%以上,有专家就觉得缺乏科学依据),选择的技术方法、投资成本、维护,全寿命期运行成本,资金的筹措、项目规划、工程实施、监督,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在项目决策程序上都缺少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这样的建设项目难免会产生很多问题。要世行项目少受所谓不好的“中国式”得感染,尽量保持世界银行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进而对当地的政府项目产生积极的影响,应该成为世行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 2.技术选择 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目前技术进步的要求,本着简便、实用、维护简单、投入成本最少来选择。对当前比较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如:预处理加生态滤池技术、厌氧加复合人工湿地技术,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技术,多介质土壤渗滤污水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预处理加生态塘污水处理技术,省环科院的层叠生态滤池技术等,要根据以上原则因地制宜选择。 天台县政府根据2015年治理的要求提出了实施细则,提出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课题组将根据今年实施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世行项目实施有借鉴作用的提出建议。 3.项目资金 世界银行对项目资金特别是配套资金能否实际到位落实和贷款回收的风险评估比较慎重,对天台的财政收入进行了审慎分析。认为配套资金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过过高,经反复争取,先同意了原来的安排,但要根据第一批项目实施情况,如不能按计划完成资金配套和项目进度,还是要把项目调整到其它县市。这种审慎态度和管理办法对政府建设项目较有实际借鉴意义。而浙江省的做法可能会给项目的资金链造成很大问题。按计划省里先按户均4000-6000元测算工程投入,按年计划拨付32%,其余38%在省拨统筹转移支付中解决,因要赶进度完成治理任务,把三年的32%一次性拨付给天台县。对天台这样每年靠省财政转移支付约10亿元才能维持政府日常运转的县分,又将户均造价定为8000元(可能是为争取更多的省政府拨款),将势必挤占其他资金,会面临极大的资金难题或产生大量的地方新债务。 世行的资金管理比较严格,项目资金按规定不得截留,直接按合约拨付给施工队伍,避免了中间环节和产生债务,但因配套资金要省县市解决,以后的资金管理会产生怎样的问题有待观察。 4.工程建设管理 按世行的项目管理,对工程招标有严格的准入要求,任何变更都要得到批准。招标也有严格程序,按最低价中标,按严格的条款在验收合格后采给予拨款。在当前的建设项目市场,政府项目如按最低价中标,往往投标单位明知亏损也敢报价,靠各种方法偷工减料,工程中途变更、索赔来弥补和争取利润的习惯做法盛行。能否保证质量、工期不出争议,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会发现,如确能打破惯例,对中国的工程管理意义重大。 四、对政府投资项目思考 政府投资按现代经济学理论,属于正外部性大由无法通过有效补贴由私人投资来完成的项目,或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投资,属于不能排除或排除使用成本大于不排除的领域。如公路、河流用水,大气、水环境整治等。但对于排污处理,已属于可以有效办法促使排污者的外部性内部化,西方国家包括中国部分地方实行新的办法,从收取“边沁税”发展到排污权交易的办法来解决相关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本属村民要自己承担的责任,可以设计一套补贴和收取排污费相结合的系统办法来实现。特别是天台农村有30万以上的村民平常在外地,大部分的房屋基本闲置,如此化费几亿的投资其效益值得商榷。世界银行也提到要选择的目标村要符合农村发展规划,不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可能消失的村落,但没注意到农村这样一种候鸟式生活的状况。也是在本课题的后续阶段要重点考察的。 因本人经常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也曾参与建设项目的争取工作,对农村和其他政府投资项目有些感性认识,总体上说问题很多。对村社、乡镇、县级政府或想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的个人、企业,也不能单凭能找到资金就盲目去争取,随着各级政府和出资方对项目管理的严格,对需要确实完成(以前往往是报表、报告完成)的项目,要慎重,至少要做到真有效用(不单纯是经济效益),而且要能弥补全部成本,包括自身投入成本、机会成本,要做到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县、乡镇、村、企业、个人争取资金的项目全周期现金流为正,应成为项目评估的主要指标。 作者简介: 何凯(1967―),男,籍贯:浙江省台州市,学历:大学,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浅谈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农村污水治理中的共同受益者责任探讨 摘要 阐述了在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相关理论为共同受益者即全社会成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主体提供的前提和依据,提出必须按照科学设定和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明确共同受益者的资金投入责任及其支持、参与责任。 关键词 农村污水治理;共同受益者;治理责任;理论依据;资金投入 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居住区范围内产生的以居民生活污水为主的综合排放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成分复杂,来源面广,治理难度大。因此,必须按照科学设定和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农村污水治理的实际出发,明确共同受益者的治理责任。 1 共同受益者治理责任的理论依据 1.1 环境正义理论 环境正义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中的个体在利用环境资源、分配环境成果时应得到平等的关注和尊重,在承受环境风险、治理环境污染、确定环境责任时,应平等地面对和分担。 城乡环境正义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中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利用环境资源、分配环境成果时应得到平等的关注和尊重,在承受环境风险、治理环境污染、确定环境责任时,应平等地面对和分担[1]。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均享有基本的环境权益,同时均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城乡环境正义关注的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中的利益平衡问题,县域城乡环境正义的目标正是要处理好县域范围内城乡居民间的环境利益平衡。县域环境自身所具有的整体性、系统性、稳定性、综合性特征要求在处理县域城乡环境利益平衡问题时以环境正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所享有环境权益和所承担环境义务的一致性,以及城乡居民在承担环境风险和责任上的平等性与合理性。县域农村污水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县域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县域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合理分配城乡居民间的治理责任,平衡城乡居民间的环境利益,保持城乡居民所享有环境权利与所履行环境义务的统一。 1.2 发展补偿理论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对当代中国农村与农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正是城乡环境二元化趋势与环境保护“城市中心主义”的根源,直接影响着城乡环境正义的最终实现[2]。 “以工补农”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破除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提供了思路与政策支持。为改善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解决城乡环境二元化趋势下的农村环境问题,避免农村环境问题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与生命健康损害,得益于传统体制的城市居民和群体,在取得城市发展和城市适宜环境后,有责任、有义务分担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部分重任,对农村和农民提供受益补偿。同时,这种责任的承担也有助于权利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的实现和城乡环境正义的实现。另外,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性环境利益并非为凝固的或一成不变的。从长远看,城乡环境二元化趋势的存在同样会对城市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农村污水治理中,共同受益者,即全社会的治理责任包括资金投入责任及其支持、参与责任。 2 共同受益者资金投入责任 国务院于2002年1月30日以国务院〔2002〕第369号令,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并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原国家环保总局又先后颁布了《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减及缓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7个文件,与《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配套实施。 2.1 明确共同受益者资金投入主体――城市居民 共同受益者资金投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3]。受益于传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和农村污水治理的城市居民,其治理资金投入责任应当通过《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予以明确规定,并可通过以下2种途径进行。 途径1:在《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中,明确将城市居民纳入征收排污费对象的范围,而不是针对城市居民另行制定收费办法。在此基础上,将针对城市居民所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城市污水处理费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补偿费,用于包括农村污水治理在内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途径2:在《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中,明确将城市居民纳入征收排污费对象的范围,但不对城市居民所征收的污水处理费进行区分,而采取政府统筹使用的方式合理安排,统一用于农村污水治理当中。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在城市居民最高水费(含污水处理费)支付能力范围内适当提高征收标准,或采取阶梯水价的方式,稳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补偿费的来源,保障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 2.2 进一步强化征收手段 要对城市居民排污费缴纳、征收、管理及使用等环节的违法行为,作出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并加大处罚力度。对不缴或者欠缴排污费者,可处应缴纳排污费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另外,要确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城市居民污水处理费的征收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或者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 2.3 严格监督管理,加强部门监督 要在《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污水处理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城市居民污水处理费用于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法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截留、挤占、挪用用于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资金的,不按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3 共同受益者的支持和参与责任 3.1 共同受益者间接的支持和参与责任 主要是指将针对城市居民所征收的污水处理费部分用于农村污水治理,并在城市居民最高水费(含污水处理费)支付能力范围内适当提高征收标准,或采取阶梯水价的方式,稳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补偿费的来源,保障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居民所缴纳的污水处理费及相关费用是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的重要来源。城市居民履行法定职责,按时、足额缴纳污水处理费及相关费用,也就确保了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的顺利筹集,支持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3.2 共同受益者直接的支持和参与责任 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农村污水治理,一是提供农村污水治理专项机构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二是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机构开展工作提供其他便利。 4 结语 在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环境正义理论和发展补偿理论为共同受益者成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主体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因此,必须按照责任设定的基本要求,明确共同受益者的资金投入责任及其支持、参与责任,从而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快速、高效、有序推进。 浅谈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浅析农村污水治理技术 【摘要】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一直致力于城市环境治理和工业环境治理,环境基础薄弱的农村成了滞后点。然而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标准也有所提升,用水水质成了村民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农村污水性质及特点的描述,提出了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同时简单分析了几种国内外都可使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农村污水;性质;特点;现状;处理技术 一.农村污水的性质及特点 1.污水性质 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具体范围包括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两个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排放的污水等。农村生产污水是指居民在进行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甚至包括降雨形成的村庄径流水及农田径流水。 2.污水特点 由于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使农村生活污水与城市生活污水从水质、水量及成分上都明显不同。 2.1、污水水质 (1)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成分复杂、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 (2)悬浮物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呈弱碱性; (3)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中基本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4)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2、污水水量 (1)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水量都比较小。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人均用水量相对较小,因此相应产生的生活污水水量也比较小; (2)变化系数大。农村居民生活非常规律,导致早晚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远多于白天,且在夜间排水量骤减,甚至断流。水量变换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3)每天都存在高峰排放量的时段:上午、中午、下午; (4)农村地区集中给水用水量为20~35L/(人*d),龙头安装到户的用水量为30~40 L/(人*d),有淋浴设备设施的为40~70 L/(人*d)。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应根据村庄居民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发展潜力、卫生设施水平、排水系统完善程度等因素确定。 2.3、污水排放体制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到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随意地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常常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对农村污水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规模较小,在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和管理上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国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强。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指出优先在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以及水污染治理重点流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到2010年基本完成1万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建设。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这大力推动了农村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北方及沿海地区的缺水城市大力发展再生水利用,实现污水再生利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 三.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但从工艺原理上分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呼吸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可以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其中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 3.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溉渠道和附近的荒地,废水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立一个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新技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送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并经过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体的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底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的影响,表面径流的味觉影响较大,因此适应于人口居住非常分散的偏远农村。 3.2、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给予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送到经过一定改造,距地面约50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的土壤中。投送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这种技术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而且整个处理过程处于地下,不影响景观,不产生臭气。 3.3、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鼓风机向污水中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细胞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并以剩余底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进行了有效的净化。例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不断的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O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还有比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法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能力强,建设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果高。但是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3.4、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无需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高于好氧处理,无日运行费用支出。但是厌氧处理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瑕疵,主要为生物处理效率低。 四.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水资源,将污水资源化,不仅可有效地解决农村污水乱排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利用刻不容缓,这是对国家环境保护的负责,也是为农村居民生活健康和生活环境健康的负责。 浅谈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浅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及治理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现状;治理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有效改善农村水源地的污染,是我国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本人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及治理现状 1.1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厕所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厨房污水和其他污水(畜禽养殖、水厂养殖和家庭农产品加工等)。据统计,农村居民人均日排污量为100L,并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上升。 1.2 现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主要是针对能集中收集污水的社区、集中居住区,采取县、区、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治理及村集中治理和分散治理的模式,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常采用的治理模式有以下几种:(1)污水处理厂集中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对靠近市区和中心城镇的农村,农村生活污水可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治理。(2)人工湿地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人工湿地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是采用人工湿地系统中生物的降解和稀释作用,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农村生活处理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3)地埋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降解反应器,在反应器中投放适当的降菌剂,使其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实现污水处理并再利用,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1.3 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村镇建设集中居住区,但由于村镇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建设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的社区缺少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造成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不能进行处理,而仅在化粪池简单沉淀或根本不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或湖库。生活污水中的生活洗涤污水和厨房污水主要含有清洁剂、洗涤剂、肥皂及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其中含有一些成分在自然界中降解速度较慢,污水中含有的磷元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这种农村集中居住区内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外排,这对于地表水的水质和周围环境生态都有较大的影响。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由于受经济方面的限制和环保意识的淡薄,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都采用明渠或暗管收集污水,污水收集设施缺乏,不能实现雨污分离的收集模式,因此收集的污水成本较复杂。水量的增多和污染物浓度被稀释,影响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的主要因素是粗放式的排放方式和管网系统的的缺乏,因此造成生活污水形成地面径流和地下渗透,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污染农村居民的地下饮用水安全。 2.2 技术选择不符合实际。我国面积较大,农村地区也较多,这就形成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因此,农村污水的治理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地区过分的追求低投资、低运行费,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即便是运行费用较低的生态处理技术,也需要一定的运行费用。因此在技术的选择上,应该综合考虑技术的选择是否适应当地实际情况,如当地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处理设施的占地等,不能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都按照同一技术进行处理。 2.3 处理设施无法长效运行。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通常一个村的污水处理投资就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目前我国的城乡经济差距还较大,有的农村的经济条件还较差。并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费用只是占整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的一部分。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只重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而对于后期的运行管理却缺乏重视,造成很多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来源,无法承担运行维护费用,导致处理设施的闲置。同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缺乏专业的监管人员,由于长期无人维护,污水处理效果降低,造成二次污染,且水质缺乏专业的检测,使处理效果好坏无从得知。 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3.1 完善农村地区的污水收集体系。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是影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想要改善农村水环境现状,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随我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会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目前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也已经建设了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形成了完整的收集和处理体系。 3.2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并设立专项资金,对于经济条件较弱的乡镇和农村,统一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并鼓励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来,倡导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 3.3 健全管理机构,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政府及主管们的职责,并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发挥其污水处理作用。 3.4 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较多,且工艺成熟,但对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技术,这样才能使农村的水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选择处理工艺,对氮、磷等元素超标的水质,应选择脱氮除磷效果较好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时,不仅需要考虑运行效果、投资、工艺技术应用性,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和规定的使用年限。 结语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能有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实现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和达标排放,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水污染现状;且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利用,解决部分缺水农村的用水,缓解用水难的问题。 浅谈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生活污水粗放性排放,不仅导致河道水体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污水下渗还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本文首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并提出治理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为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对策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重点强化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进行专门分析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解决对策,才能在缓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推动整体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 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所谓农村生活污水,指的是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排放的清洁洗浴污水、厨房污水和厕所污水等。农村生活污水有着随机性强和较为分散、分布面广等特点,污水水质较复杂且变化较大,但生化性较强,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 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来看,六十多万个行政村和二百五十多万个自然村占据全国总面积约90%,其污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全国90%以上农村并未建有排污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直接肆意排放,最终径流到江河湖泊当中或渗透到地下水中。这不仅导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氮和磷占比过大,也使得农村周边生态污染严重,居民健康受到较大威胁。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2.1 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不完善 我国虽尽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治理现状来看,形势仍十分严峻。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不完善,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建设污水排放系统,生活污水经由明暗沟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泊当中,或者在雨水径流渗透到地下。同时,雨污无法有效分流,污水未能得到有效收集,粗放型排放问题严重。在这一形式下,要进行污水的统一治理难度巨大。 2.2 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不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分布地域条件不同,相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推广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时无法采取相同标准和统一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探索和起步阶段,污水治理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当中,也就缺乏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设计的具体技术也就十分匮乏。这样一来,在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广下,一些农村地区不得不进行技术的生搬硬套,而不是结合当地水质特点进行有效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不强,不仅治理效果不佳,浪费大量资金,还引起农村居民的较大不满。 2.3 缺乏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相对漫长,且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也就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未能建立起长效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缺乏充足的运行费用,且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和维护,造成污水治理工作无法长效进行。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于零管理状态,不仅设备故障无人维修,发生水池堵塞问题时也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污水处理中断,无法发挥长效作用。更严重的是,一些污水处理设施问题不断积累,引发二次污染问题。 3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收集系统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做好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工作。依据农村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综合具体的社会条件和风俗习惯等考虑,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方法进行有效设计。依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除市政统一收集和镇村集中收集外,还可采取住户分散收集的模式。选择最佳的收集模式,并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铺设好污水收集管理网络,为生活污水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3.2 选择最佳污水处理技术 选择最佳的污水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契合农村特定的污水排放特点,达到最佳的污水治理效果。目前,我国投入应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高负荷的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和多级跌水新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两种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处理效果和建设成本也存在一定区别。应当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成本、能耗和维护、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选取最适合的处理技术。 3.3 建立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起长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长足目标并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和补助力度,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起专业的设施管理队伍,既要保证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知识,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污水治理管理和维护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可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委托工业企业或技术公司承担污水治理工作,在协议规范之下确保污水治理的长效性。 4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应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选择最佳污水处理技术,并建立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确保污水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长效进行。同时,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更新,并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以不断提高整体治理水平。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居委会管理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居民自治居委会自治功能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而要实现社区和谐,发展社区居民自治是必然的趋向和选择。要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就必须纠正社区中权威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行政化角色错位,发挥其自治功能。本文通过以上逻辑推导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城市社区居委会必须充分发挥自治功能。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以来,社会各界对这一论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政府沟通民众的桥梁,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符合社区居民内心愿望、管理成本低廉、能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且有利于社区民主建设,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然选择。而要实行社区居民自治就必须纠正社区中最具权威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行政化角色错位,使其真正发挥自治功能。由此可知,社区居委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不可退却的责任,即: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城市社区居委会必须充分发挥自治功能。 一、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应该是介于街道和现有居委会之间的、具有完整地域性和基本服务功能的生活小区。社区作为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重心,能否以优良的服务惠及社区群众,以有效的综合治理确保社区的安全和稳定,以优美的环境促进社区居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占领社区阵地,以良好的参与机制推动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首先,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对企业事业单位直接管理,城市社会由一个个企业事业单位构成。国家通过单位管理社会,并事实上覆盖着社会。在这种情形下,主流城市社会成员大都属于单位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传统的单位制开始解体,城市的人们也逐步从过去的“单位人”转变成现在的“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能也开始向城市基层组织转移。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由单位行使的社会职能,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为社会人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社会人的许多需求,或者通过社区的社会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所以说,和谐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 其次,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转有序。和谐社区建设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即通过开发和动员社区资源,将社区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的家园,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只有直接生活在社区之中并能对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负有责任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能够最及时最准确地反映和表达社会需求。在城市社区这一层面,社区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对于城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时期,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托于社区。政府各个部门只有依托社区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可以说,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 第三,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虽然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但是健康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每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也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增强党和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在城市中,社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地,社会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在社区完成,社区处在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就能够充分尊重群众在法律范围内的表达自由,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合理解决利益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发展社区居民自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然选择 英国政治思想家约翰·密尔在其著作《论自由》中写道:“对于一个人的福祉,本人是关切最深的人;除在一些私人联系很强的事情外,任何他人对于他的福祉所怀有的关切,和他自己所怀有的关切比较起来,都是微薄而肤浅的。”[1](p.82)“有许多事情,虽然由一些个人来办未必像政府官吏办得那样好,但是仍宜让个人来办而不要由政府来办;因为作为对于他们个人的精神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加强他们主动的才能,可以锻炼他们的判断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在留给他们去对付的课题上获得熟悉的知识。”[1](pp.118-119)密尔从人性偏爱的角度说明,任何事情交由与其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人来办理总比交由与其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的人来办理好。按照密尔的逻辑,社区内的事务都是些与居民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些事务交由居民自己来办理,总比交给其他人来办理好。社区实行居民自治既能够提高居民自我管理水平,又可以培养居民关爱社区的情怀,使邻里间和睦友善,亲密合作,从而最终促成和谐共处的社区环境。 首先,社区居民自治是应对全能政府“失效”,构建和谐社区的内在诉求 社区居民实行自治,可以间接地帮助政府改进工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密尔认为:“所要办的事,若由个人来办会比由政府来办要更好一些。”[1](p.118)因为政府工作呆板、单一,缺乏灵活性。中国疆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因时、因事、因地制宜,才能求得最佳效果。社区实行居民自治,自治组织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来为居民办好事,服好务。更重要的是,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全能政府体制“失效”基础上产生的。行政导向的社区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整合社会,但所构造的社会与传统体制具有同构性,即社会仍然为政府所吸纳,社区的工作主要是落实政府任务。在这一体制下,政府难以超脱各种利益群体,专事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也不可能长期持久的包揽所有社会事务。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将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分开,由社区组织承接政府和市场都难以承接的社会事务,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它可以促使结构合理分化,政府专事公共管理,市场专事营利,社区专事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事务,从而达成社会和谐。[2] 其次,社区居民自治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区的必要路径 任何一种体制只有当它能够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才是有活力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能政府为什么会“失效”,其重要原因就是需求信号不灵,无法及时迅速了解社会需求,并提供有效供给。我国现在既是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期。社会转型必然要造成利益格局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影响社会稳定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发生在社区。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新的挑战,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所以会经常出现矛盾和纠纷,而矛盾纠纷和分歧争端正是隐藏在社区内的不和谐因素。当这些不和谐因素处在萌芽状态之时,就要协调解决,让不同的意见表达、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一致。社区只有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才能够防患于未然。[3]而在这方面,市场的反应往往是“盲点”,且信号容易“失真”。而政府由于其体制的“科层性”特点,也使其难以及时有效了解社会成员大量具体、细致的社会需求,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并提供有效服务。那么,谁能够最及时、准确地反映和表达社会需求呢?是直接生活在社会之中并能对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负有责任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社区成员通过社区自治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满足政府和市场难以满足的社会需要,参与解决社区发展问题,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最终建成和谐美好的社区家园。 第三,社区居民自治是发展基层民主,维系社区和谐的必要保证 人民是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要素,没有一定的人口也就无所谓国家。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本国人民的努力程度是分不开的。国家的福祉由人民分享,国家的建设要靠人民奉献。要焕发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励人民的爱国之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能真正当家作主。[4](p.92)对于一国的建设是这样,对于一个社区的建设亦是这样。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和谐社区的建设因之于居民、依靠于居民,社区和谐的福祉为之于居民、分享于居民。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政府沟通基层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在社区实行居民自治,可以有效地培养居民的民主精神,使居民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与自己相关的政治生活中去,并在这一政治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热情,使国家的政治生活得到良性和谐的运转。可以说,社区居民自治是发展基层民主,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化建设的战略起点。同时,也只有在社区实行居民自治,保障居民们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出自己满意的自治组织,让居民通过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来讨论决定自治区域内的所有大事,办什么,不办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才能反映大多数居民的意愿,避免居民的权利被僭越,达到民心顺畅,从而形成社区内真正的和谐,并为维系社区的长久和谐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三、社区居民自治要求居委会发挥其自治功能 城市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产生的。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在基层社会建立了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并通过《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确认了居委会的群众自治性质。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城市居委会一直没有发挥民主自治的载体作用,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计划经济所塑造的“单位制社会”下,基层居委会的生活空间和公共管理作用被超强的政府完全“替代”和“真空化”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全能政府”的计划行政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逐步削弱,同时政府的直接管理深入到基层社会细胞也需要巨大的成本。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展了公共生活的空间,需要通过社会自治体的培育发展管理公共事务,满足群众的各种生活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居委会的群众自治在新一轮的社区建设大潮中开始逐步酝酿发展。 从法理上讲,城市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第二条第一款进一步明确规定:“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居委会不属于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它是城市居民在本居住区域内自己组织起来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城市居委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行政化的特征:实际运行中,居委会更多的是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性事务而演变为作为政府“一条腿”的准行政组织,发生角色错位,使其应有的自治功能受到很大的拘束而难以有效发挥。据调查,目前居委会所承担的工作有十大类近百项,其内容包括小区环境卫生、小区社会治安、物业管理、民政帮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迎接考核评比、收款、人口普查等方面。而且,这些工作任务主要来源于政府。对居委会干部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93.3%居委会干部认为各项事务主要来自于街道办事处,相比之下,只有6.7%的人认为来自于社区居民。[5] 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造成居委会自治组织角色发生错位,使其应有的自治功能难以发挥,由此不仅导致基层民主建设迟滞、政府行政管理成本上升、社区资源无法有效利用,而且也致使社区自治理念匮乏、公民自信心降低、政府与社区关系扭曲。所有这些,都会对社区居民自治产生致命的冲击,并最终损害到和谐社区的建设,进而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中,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内的权威性自治组织,是国家承认的社区内组织的最高代表机构,负责管理社区的一切公共事务,负有说服社区内的组织与国家合作来实现政策的有效实施的责任。同时,在社区中,居委会与其他的社团组织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如它的自治性质受到了专门的法律保障,在与居民长期的交往互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与居民之间相互掌握的信息大体对称,已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运作方式等等。因此,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居委会在发展社区居民自治的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居委会在社区居民自治中要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必须打破目前的行政化趋向,纠正角色错位,成为真正的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出来的、代表民意的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使其受到束缚和压抑的自治功能得到解放和有效发挥。只有如此,才能使居委会真正成为代表民意沟通政府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促成国家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社区的有效自我治理机制。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居委会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中心平台,成为城市社区发展居民自治的有效载体,从而有效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并最终促成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在这项系统工程的实施中,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城市社区是构造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达成社区的和谐,才能小和谐促成大和谐,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而要建设和谐社区,从长远来看,实行社区居民自治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因为只有实行居民自治,让居民自己来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社区内、居民间的矛盾冲突及时得到解决,而不致使不和谐因素产生积累效应,对社区,进而对社会产生大的冲击和震荡。要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就必须有效利用城市社区内权威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平台载体作用,打破其行政化倾向,纠正其角色错位,开发其自治功能,使其成为城市社区中真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居民自治有可能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城市社区居委会必须充分发挥自治功能。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民主管理 内容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社区旧有的组织管理体制、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下重新建立的新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来说明城市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并说明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一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的概念重新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中被得到运用。 “社区”一词译自英文的Community,其原意为“人群共同体”,20年代传入中国时和“社会”一词混用,特指一种以地域特征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具有同样的文化特质,守望相助,形成一些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本文中所讨论的城市社区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聚集在城市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①具有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参与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②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其界限一般来说是比较明确的;③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④有一套相互配合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⑤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在情感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具有的地域性特质,它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含义。城市社区是一种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用到社区这个概念。 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其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单位是政府的附属物,凡学校、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等一切社会组织,均自下而上地隶属于某个上级,构成一个体系,最终归属于中央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结构具有纵向单一性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事务,垄断了所有资源,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社会成为国家的附属物,社会成员对单位、最终是对政府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国家和政府控制着几乎所有的资源,习惯上运用行政化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和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地区工作。在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城市社区概念,只有行政区划的分别,政府只是简单地通过行政方式来管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组织管理模式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街道”社区的“条块分割”问题,即街道办事处、五所一院(工商所、派出所、地段医院等)分别属于不同的条块,有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都是通过纵向渠道来实现,互相之间无直接关系。在这种体系中,政府运用行政指令来实施对社区的管理,基层组织缺少自主性。社会成员被严密地控制在其中,对各种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缺少发言权,每个人只能机械地服从政府的命令和号召。长久以来,社会成员已经习惯于这种管理方式,他们的积极性逐渐丧失。而政府由于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也很难了解社会成员的真正想法,他们只能凭借经验来管理社会事务,结果造成政府管的不少,效果却不好。 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方式。新的住宅小区不断建立,形成各种新型社区关系,以往的街道社区模式已不适应这种新发展了。人们的流动性增大,对单位的依附性越来越小。政府对单位的控制无法起到象以前一样的作用,改革使政府和企业原来承担的相当一部分社会功能分离出来,转给了中介组织和社区。因此,人们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渴望亲自管理社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旧有的街道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起作用,户口归属于街道的居民只能服从街道的管理,居委会作为居民代表也只能起“传声筒”的作用。这种单纯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内在的利益需求。 加强社区民主管理是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中出现许多新问题:①政府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观事务管理过多;②企业分离出来的大量社会职能交给了政府,使之难以承受;③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政府难以“消化”;④老龄问题加重了政府的负担;⑤政府难以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全部困难;⑥令政府大伤脑筋的社会治安问题;⑦城市管理条块分割、体制不顺,造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矛盾;⑧城市管理机构设置格局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这都是改革中涉及到城市社区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强社区的民主管理。 社区组织重建是发展社区民主管理的根本 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建设主体的作用。社区建设主体包括政府法人、企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要充分发挥政府法人的主体作用,理顺政府法人与其他方面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企事业法人的支持作用,利用本企事业的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完成自身承担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要充分发挥社团法人的中介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中介组织角色;要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基础作用,形成广泛参与、共同创建的局面。 其次要建立合理结构与有效的运行机制。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旧有的管理体制是“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两级政府”指市政府和区政府,“两级管理”指市政府、区政府对社区建设所实施的管理;应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重点是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管理功能。如上海市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实行这种新的体制。 第三要重构合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其基本内涵是:在原来行政、社会合一的城市行政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突破“街道”这一基层行政区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构建规模不同、类型各异、功能明确的社区体系,形成纵向管理以行政区为主、横向发展以社区为主的“纵——横”结合的“行政区——社区”体系。在原体系中,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微观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削弱了政府在宏观层次上的调控和整合作用。在“行政区——社区”体系中,政府组织通过转变职能,将部分微观的管理服务职能交给社团一类中间组织,并逐步强化政府自身的宏观调控和整合职能,并以行政力量推行。不过在现行体制下,行政区体系仍是社区组织体系的主导结构,社区体系只是对它的补充和修正。 第四,重建社区组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重建新型社区组织,就是要根据管理、社区服务的需要,培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社区为活动区域的公益性、事务性、中介性社区组织、中介机构和待业性公司,依靠它们进行社区内的管理和服务活动。政府行政组织则主要从事宏观协调、监督作用。具体地说要进行组织角色的确定,原来政府的派出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应从“家长式”管理这种角色中退出,把一些社会性管理与服务职能交给相应的社区组织来完成,转变政府职能,变全能管理为权能管理,适当放权给社区组织;以法律形式确定社区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而不再是政府的依附。 对新型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设想 要加强城市社区民主管理,就要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其基本思路是从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的高度出发,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构建合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确定合理的社区规模,大力发展各种社区组织,实现社区组织结构与组织功能的合理分流与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多元化的、“纵——横”结合的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体制。 国外已经实行的城市社区管理方式也是可以借鉴的,因为他们的城市发展得比我们早,比我们的城市发达,相比之下拥有更多的经验。比如,从组织类型来看,德国、意大利实行的是协会型,即由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法国、瑞典、日本实行的共同团体型,即参与社区共同管理的团体;美国、英国实行的单一功能团体型,即因社会管理功能的明细化而产生的单一功能组织;还有韩国、泰国及我国目前实行的公共团体型,即类似地方自治体的团体。像日本的居民组织——町内会,对我们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町内会原则上是指旨在把居住在同一社区内的所有家庭和企业组织起来,共同处理社区中发生的各种共同的问题,能够代表社区并参与社区管理的居民自治组织。町内会以遵循非赢利、非党派、非宗派三原则为特点,促使人们按照这三原则监督町内会的活动,促进町内会的民主化。当然各国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经验,我们可从别国的经验中吸取适合我国的部分,再结合我国国情创造适合我国特点的城市社区管理形式。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我们对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设想: 由于我国具有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使得社区整合也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要构建一种多元社区组织管理模式。既要兼顾已有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还要纳入一些新型组织以补充街道社区的不足。具体来说,可以在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中设立和完善这样的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民情委员、社团组织、企事业组织、政府组织、居民委员会等。 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常设机构,行使社区管理的宏观决策权。它是实行社区管理的主体,它应在上级政府指导下,通过召开社区各方代表参加的“社区代表大会”,由与会代表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由政府代表、各社区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内各企业、事业等单位代表组成,具体人数和代表构成视社区规模和社区性质而定。在委员会中,各方代表地位平等,集体进行管理决策。其中,政府代表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其它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起沟通制衡作用。社区管理委员会有以下一些职能:①统筹规划,根据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社区发展和社区管理作出统一规划,确定社区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与任务;②组织协调,根据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利用有效的机制和方法,寻找并落实管理任务的执行者,协调社区各部门关系,配合社区管理工作正常实施;③监督调控,以管理职责为依据,并以有关的法律、法规、协议、合同为准则,对社区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使之符合社区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社区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大会,社区居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实现对社区的管理。 民情委员是一种监督性组织,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检查社区内各项工作,看它们的设立、执行、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社区内成员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社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是社区管理委员会和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它一般由社区内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由上级政府直接聘任,是一种荣誉性职务。其人数视社区规模大小和社区基本性质决定。它主要起沟通媒介作用,没有决策权。它独立于社区管理委员会之外,其成员没有报酬,属于自愿参加。 社团组织主要指社区中各类公益性、服务性、中介性组织。如社区福利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或一些行业组织,如个协、体协、舞协等。其主要职能为社会性的管理与服务、重大决策的参与,包括:①参政议政,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管理重要措施的制定;②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行使一部分专业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③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承担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各种公益性职能;④帮困解难,开展社区扶助服务、志愿服务、福利服务活动;⑤社区治安、民事调解、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等。社团组织主要是社区管理委员会决策的执行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具体通过它来实现对社区事务的管理。社区成员的生活问题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得到解决。政府应转变职能,大力发展各种社团组织,把过去由政府包揽的社会职能分配给社团组织,由它们来承担,减少政府负担。 企事业组织在社区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性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它不参与社区内具体管理与服务活动,但通过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与社区其它组织沟通,可享受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有义务为社区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另一类是社区内专业性的行业管理公司,如物业管理公司,这类公司的管理服务内容与社区管理委员会有交叉,所以,要通过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明确自己相应的权限,其主要职能应以社区内的物质设施为重点。 政府组织在社区中主要包括街道办事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延伸机构,如派出所等。在旧的管理体制中,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政府性质,不具有独立的财政税权,它是代表区政府管理地区性的社会事务,但其作用并不突出。为此必须使办事处的权责到位,真正具有综合协调和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基层辖区范围里的工作的权限;应该努力提高街道办事处在居民心目中的政府权威形象,排除各种非政府行为的任务向办事处摊派,要增加办事处发展社区事业的政府财政投入。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委员会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主要职能是:①代表政府参与社区管理,体现政府意图,起宏观协调、监督指导作用;②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行使辖区内行政管理权限;③工商所、派出所等则代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相应行政事务,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 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内居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也是社区管理的基本单元。其职能主要为:①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管理特定居民点的日常事务;②推举居民代表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反映民意、民情;③配合各专业性社团组织、政府组织,维护社区环境、社区安全,提供便民服务。从目前居民委员会的实际情况看,有几方面问题应予以解决。一是减少对居委会的行政性分派任务,使居委会的工作更多地产生于当地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能否搞好居委会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居委会工作是否真的出自社区居民的共同需要,是否体现了对社区的公益性。二是如何解决好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的来源以及人员编制问题,其理想状态是居委会成员以兼职和义务性工作为主,可以靠志愿者服务。政府可以适当投入部分人力和财力,形成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行业群体,作为联系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纽带。三是对居委会工作进行宣传,增加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了解。居委会干部应多与群众进行联系,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建立在组织重建基础上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其实现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法规建设,它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使社区管理规范化;②社区整合,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关系,充分运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管理手段,协调各组织间相互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社区全面发展;③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计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④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提倡社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⑤政府转变职能,要将基层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把社会职能交给社会组织,通过这种属地化管理实现对社区工作的指导。 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于宏观决策,使政府从琐碎的事务管理中脱身出来;有利于真正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有利于社区的发展;有利于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它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社区民主管理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努力,要在旧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组织重建,当前的重点是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推进一系列对旧有城市社区组织体制的改革,深化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意识,使社区脱离单纯的行政区划的概念,将行政化和社会化相结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同时,这也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才能真正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必将带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道德管理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消防管理 在社会学中,社区(community)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所谓社区消防是指利用现有社区的组织机构,建立社区消防网络,发挥管理服务功能,实现社会消防自治,共同预防火灾的发生,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化消防管理格局。社区消防管理主要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消防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居民消防安全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消防行政管理的活动。社区消防管理通过各种体制、手段、方式等要素来落实管理社区消防的特定目的,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称为社区消防管理模式。 据考证,人类用火最早的历史是在我国的元谋人和西候度人,距今大约170-180万年。人类学会用火,是跨入文明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消防”一词,是在我国清代光绪年间才出现的。中国历史上一般将同火灾作斗争称之为“火政”或“火禁”,防火与救火等。20世纪初,“消防”一词从日本引进我国,曾经泛指消灭与预防火灾、水灾等灾害,后来,约定成俗,“消防”一词才具有现在“火灾消防”的特定含意。而“社区消防”这个概念的产生是由于1986年民政部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同时,把社区消防作为社区服务项目之一也推进了千家万户。如今,社区消防安全现在已经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如何通过社区这一有效载休,发挥群众消防组织的作用,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无缝隙"覆盖,形成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合人们生存环境需要和现代城市发展的火灾预防及救助体系,提高全民消防素质和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推动城市的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已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区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环境现代化、家庭设施电气化、家庭装潢高档化、家庭生活燃气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社区消防安全的管理、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已远远跟不上居民家庭的快速变化,致使居民家庭火灾持续高发。据统计,1990至1999年,仅上海市共发生居民火灾10953起,死亡327人,伤40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84.6万元。火灾起数、死亡人数、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市火灾总数的36.3%、63.2%、38.3%和15.4%。由此可见,居民火灾占相当大的比重。自从2000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各地普遍建立社区居委会,形成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把消防建设列入社区建设之中,建立起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社区消防管理和服务网络,是新形势下社区消防工作的新模式。 一、社区消防的特点和意义 (一)新形势下社区消防工作的特点 1、社区自主性。目前,社区建设是以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开展的,其基本特征是让社区居民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按照群众的意愿自主发展,按国家政策法规做好相关工作,为依法行政、落实管理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国家管理与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所以,公安消防机构在开展社区消防工作时,必须树立群众自治理念,依靠社区群众,尊重群众意愿,重视和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把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社区消防功能,作为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 2、政府指导性。作为政府机构的公安消防机构,随着社区消防工作的迅速发展,引起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消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公安消防机构不再扮演包办、管理的领导角色,而是处于指导、协助、服务社区消防建设的地位。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消防建设中既要看到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消防工作自治,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尊重和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避免短期行为,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社区自治,单纯认为社区消防工作是社区的事情,社区居民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不积极履行推动和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职能。 3、工作群众性。社区建设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单位的积极性,依靠自身力量,对社区公共事务实施自我管理。而这一目标也正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内涵所在,即组织和动员社区单位、群众广泛参与,挖掘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自己管理自己的消防事务,维护消防安全,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本质特征仍然是群防群治。 (二)推进社区消防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配合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的需要。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迅速,2001年底全国有城市688个,城市人口39590万人,城市面积832817. 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2.9%(上述数字不包括建制镇和集镇)。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民政部"中国城市预测与规划"课题研究组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为42%左右,今后10年我国每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0.8-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以上,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沿海多数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达50%-60%,而西部大多数省区城市化水平将保持在30%-40%之间。我国城市的建设和改革适应了社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城市住宅小区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的发展。由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单位而组成的、居住在同一社区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开展消防工作,积极适应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建立全新的、真正大众化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性化的大消防的格局,是各级消防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 2、立足社区开展消防工作,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适应国际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努力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我们探索和拓展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新领域提供了契机。开展社区消防工作,建立完善的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也是其社区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也是我国社区消防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如在日本,社区建立了完善的防灾体系,不仅有完备的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和器材,而且社区消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他们在社区和市民中倡导"自己居住的地方应由自己来保护"的理念,以及社区消防宣传、防灾、救灾体验和演习、消防纪念和表彰大会、消防志愿者活动等,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防灾、救灾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这些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符合社会发展的主题,代表着当今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的潮流。因此,重视社区消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社区消防管理经验,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符合我国加入WTO后社区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潮流。 3、推进社区消防工作是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前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民对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防火越来越重视,人们希望远离火灾,而消防安全又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需要帮助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以"火灾发生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强化城市基层消防工作,明确社区消防管理和服务职能,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消防问题,发展社区消防文化,建立安全稳定的社区消防安全新秩序,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参与,可以及时消防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为安全生存的空间提供有力保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健康的发展的目的。 二、社区消防管理的模式以及存在不足 (一)社区消防的管理模式 根据社区管理活动中主体角色不同,可以将社区消防管理分成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市场主导型管理模式、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四种类型。 1、企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社区内各种基础性设施享有所有权,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下,企业直接或间接行使社区消防管理职能的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社区消防管理模式是典型的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消防。然后,企业对社区消防进行管理。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是企业对社区消防实行直线管理,融社区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消防宣传教育服务于一体,由企业房产、保卫、宣传等有关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对社区内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配备、维修、管理、使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社区内的各项消防事务实施一条龙服务,政府、社会、市场在单位社区内消防管理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社区消防的各项活动基本上由企业包办。 2、政府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种社区消防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是以市辖区人民政府下派的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居委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区消防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配备、维修、管理、使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各项消防事务进行管理。上海市人大1997年1月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规定了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①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②举办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活动,普及科学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③开展绿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维护社区整洁,优化生活环境;④健全治安防范网络,创建安定社会秩序;⑤其他社区建设工作。因社区消防是社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从法律上确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消防管理模式的地位。 3、市场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又可称“物业管理模式”。它是在城市综合开发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经营性的社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内容:⑴由物业管理部门依照法规、合同对统一规划开发的新建设住宅小区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以经营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向居住人提供多方面的消防服务。⑵小区消防管理通常采用签订消防承包责任书和承诺的方式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岗位管理人员身上。⑶对住宅小区中消防方面的社会管理、行政管理职能由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消防等有关方面配合进行。 4、社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可称自治模式,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其他各种主体(非政府组织、新经济组织、企业、个人)一起,共同参与社区消防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的消防管理模式。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内的基层民主形式.在社区中以居委会为核心,挖掘社区中各项潜在的消防资源,共同建设社区消防,为社区的消防建设服务。社区内的各项社区消防事务由社区居委会及其他成员按社区的各项规则办理,社区消防的管理经费由社区成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国家对社区消防事务的管理,以社区内各种组织、团体等为载体,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从宏观上对社区消防的工作进行指导,引导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 (二)社区消防存在的不足 纵观各类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其共同存在的不足有: 1、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里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几乎是空白和消防宣传教育的不到位,人们对消防的了解,只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和单位的安全培训。因此,社区居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有的居民对消防一无所知,不会使用任何灭火器材,缺乏在火灾情况下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不知道消防队是干什么的,火警电话是多少。社区居民对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也不接受、不支持,听之任之,阻碍了消防进社区持续发展。有的社区从领导到居民,他们对“消防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社区消防建设中,这些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不够高,认为那是消防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你上头要我干啥就干啥,大家跟“风”行事。这种表面上“热闹”的现象,事实上只能是“昙花一现”。到头来,各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精力、人力乃至财力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雷声大”而“雨点小”,社区消防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另外社区消防宣传教育资金落实困难也是制约社区消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各街道办事处,在消防宣传教育资金上可谓捉襟见肘,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往往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社区居民受到的教育不多,效果不大。 2、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一是现有的《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等,都只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了笼统的规定,而对社区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均未明确,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的难度。正缘于此,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在市、区两级都基本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贯彻落实,而在街道和社区一级,由于缺乏专门的消防机构具体操作,组织上没有了保证。大部分社区在消防安全管理上,都是通过签订“乡规”、“民约”等形式,与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等建立协调关系,共同做好消防工作。采用这样的体制和方法管理消防,用一时可能有效,但长此以往,没有了规矩势必难成“方圆”,使社区消防建设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流于形式成“花瓶”,起不到“保一方平安”的实际作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虽然规定了居民住宅区地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如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畅通,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等等,但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各地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致使该规定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操作性不强。例如物业管理单位如果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应受到怎样的处罚,由谁来处罚以及如果居民区没有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由谁来管理等等问题均不明确。二是《消防法》对于建立社会消防管理体系缺乏宏观整体制约和保障,不利于社会消防管理机制的长效建立。《消防法》虽然明确由各级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负责,也规定了教育、劳动、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主管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法定职责,但是缺少有效的整体制约和保障机制,各行政主管部门实际操作中也是按照本部门相关基本法律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执法。同时,《消防法》设定的法律义务,不能有效地与其他法律进行配合,其他的法律也没有相应的消防规定,这样不利于纠正人们惯常认为的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的传统思维模式,消防部门既要向政府争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部队装备建设投入,又要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审批前置等诸多问题,更要承担着对社会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工作被动。 3、社区消防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不少社区没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的内容,仍然依靠上级会议、通知等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注重工作的突击性,忽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长效管理措施。譬如消防宣传工作,有的社区仅在“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日”期间开展几次活动,没有将消防宣传纳入社区教育等日常性基础工作。二是工作运行机制整体还不协调,横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往往注重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忽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消防规划的完善等工作,对全局性工作的把握和参与程度不够,导致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具体工作增多,未能形成良性工作运行机制。派出所、社区、物业公司、业主之间也有类似问题,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消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部分社区居委会没有将消防组织网络建设延伸到居民小组、楼道、经营单位,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责任职责不能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居民家庭,使得社区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自主性,各级消防安全职责还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而社区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的使用和判断是否过期都不知道,加之没有明确的奖励机制,难以将消防安全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此外,公安派出所在对社区业主实施消防监督的过程中,由于社区民警承担着专项治理、治安防范等大量工作,在社区工作的时间一般很难达到规定要求,同时由于重罚轻奖的考核机制,使社区民警对消防执法的积极性不高,与严格执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社区消防基础建设薄弱。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许多场所的消防设计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有些建筑施工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二是社区消防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在城区内规划的新建社区的消防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上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但是经济落后的老城区社区消防建设“先天不足”,电器线路老化、消防水源缺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群众消防意识淡薄等现象十分普遍,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大多数社区灭火器材等设施配置较少,少数社区即使配置了,也是量少质差,甚至失效过期;有些社区尽管安装了室内消火栓,但水带、水枪没有配备到位,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毫无作用。硬件设施的缺乏和保管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就难以进行火灾初期的有效扑救。在如有的社区为便于管理,禁止机动车辆随意进入,便在社区入口安上铁栅栏、石礅等,只能让行人通过,机动车辆不得进入。从而在万一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消防车也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部,进行扑救。此外,社区内的一些菜市场、小地摊、书报亭、修车摊等也见缝插针,占用着消防通道。社区内的建筑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疏散楼梯,对于每一户居民来讲特别是在六层及六层以下的单元或住宅中,只有唯一的一个疏散楼梯,一个安全出口。而有的居民经常将家中的自行车、破旧家具、纸箱等堆放在楼梯间和通道上,甚至在通道上搭盖厨房、储藏室,严重占用了疏散楼梯。 如果底层住户发生火灾,楼上各层人员将难以从疏散楼梯顺利疏散。再者现在许多居民为了家中防盗,在门窗上均安装了比较坚固的防盗门和铁栏杆,这样既不利于安全疏散,也不利于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有的社区由于规模小、开发早,根本未设置一只室外消火栓。住宅楼特别是七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六层以下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根本没有任何室内消防设施和器材。即使是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和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以及底部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了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但由于开发公司或物业管理部门对此疏于管理,不按照维修、检测、保养,再加上居民的挪用,不法分子的盗窃等原因,使住宅楼内消防设施损坏丢失严重,绝大部分都不能正常使用。此外,由于居民的消防意识薄弱,几乎没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灭火器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区内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极易使小火酿成火灾。三是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导致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难以为继。由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运作机制不规范、整体水平低等原因,物管费收缴率低,用于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上的更是屈指可数,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更是举步维艰,造成消防设施失管失修问题严重。部分社区消火栓损坏、消防器材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物业管理公司对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积极性不高,投入较少。部分经营较好的物业的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依靠政府拨一点、社区筹一点、共建单位出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而部分长期亏损的物业公司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补贴,房产开发公司出资的目的是从售房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社区内住房一旦售完,开发公司势必停止补贴,因此物业公司无法长期保证消防设施维护费用的落实,这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火灾扑救。 三、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以广泛深入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 一是建立社区消防宣传网络社区消防宣传工作,应在已有社区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消防宣传网络。社区消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社区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只有依托这种完善的社区消防管理网络,才能使社区消防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得以实现。二是建立社区消防宣传阵地。每个社区要在人员集中或休闲场所建立消防宣传栏,有条件的可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中心”、消防画廊、消防公益广告栏,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文体娱乐活动。各社区可借助社区内的人文景观、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要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此同时,各社区可将对外开放的消防站作为重要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之一,组织群众定期到消防站参观、体验消防生活,接受消防教育。各社区领导机构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增强新闻单位对社区消防宣传的关注力度,在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消防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消防意识,通过消防宣传阵地,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社区内应普遍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橱窗、消防画廊等,统一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119”消防警示牌。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场所和有线广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社区应在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社区报刊中增加消防方面的内容;在公共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室、消防画廊等;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警示牌、居民防火公约;设置消防宣传教育室,提供各种消防法规、书籍和画册供群众阅读,定期播放消防安全VCD宣传片;利用社区培训家庭防火员,发行《社区消防安全简报》;社区志愿消防巡逻人员每天早晚鸣响防火警示笛,提醒居民关闭“三源”(电源、气源、火源),防止火灾。各社区在寒暑假期间应组织少年儿童进行防火教育,召集老弱病残人员向其讲授防火常识,举办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艺汇演,结合季节火灾特点和重大节日,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活动,将消防知识融入其中,做到寓教于乐。公安消防机构也要加大社区消防宣传力度。消防站应对社会开放,定期接纳社区群众进行参观,开展火场逃生训练,使其增强对消防知识的了解。公安消防部门还可以开通消防热线,随时接待群众的消防投拆和消防咨询,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消防宣传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是提高物业人员的消防技能.对社区内物业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专门的集中培训,使之更多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扑救与组织施救技能,提高对社区内公共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保养技能,能够在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技术认证考试来规范和保证社区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上海市就充分发挥上海消防学校的固有资源,对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化学危险品“三员”、公众聚集场所经营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专业培训,两年内共计培训各类人员8万多人,大大提高了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另外,建议社区内的单位和家庭参加火灾保险,以提高其抗御灾害的能力。 (二)加快保障社区消防安全及消防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居民社区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管理职责,填补了长期居民社区消防工作无人管理的空白,但还没有统一的社区建设国家消防安全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效果仍然参差不齐,使城市居民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很难进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因此,针对社区消防法治不健全,应尽快制定出高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与《消防法》衔接配套的社区消防法规体系,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可根据《消防法》出台相应的规定,逐步使社区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法可依。对相关职能部门、公安消防机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和居民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要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要明确民政、城建、工商、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社区消防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负有建设、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明确公安派出所实行责任区民警包片负责制,督促辖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职责、开展防火检查,切实发挥公安派出所的监督作用;明确消防处(科)要加强社区消防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对社区内的单位实行抽查,消除火灾隐患;明确规定辖区消防中队要做好消防站开放工作,对辖区内单位、居民住宅区底数清、情况明,制定灭火预案并实施演练;明确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将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制定社区消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消防工作会议;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与驻区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状等;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制定防火公约,定期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住宅楼院及消防通道开展防火检查,对辖区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特别是当因其不履行其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时,应处以什么样的处罚要有较详细地规定。并根据社区的规模、性质,特别是针对新建社区和老城区的特点,分层次对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车库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等制定相应的规定,《规定》要把握好尺度,不宜过细,既要有普遍性,又要灵活性。对新建社区消防软硬件建设要坚持高标准,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把实现规范化管理作为这类社区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对老城区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重点从软件上下功夫,突出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严格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对车库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的老城区和建设相对较晚的社区,在政府未统一规划建设停车场的情况下,可会同城管、“创建办”等部门,利用小区空地,采取划线管理的临时措施,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如上海就根据建设部、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召开的济南会议精神,在立足本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意见》、《社区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建立社区消防工作三级网络、推进“八个一”工程和强化消防工作责任制为重点,确定了五年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目标,并在03年内及时总结和推广了黄浦、长宁等区试点工作经验,实现全市100%的社区消防工作达标. 在单独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将消防安全纳入社区其他管理规定中。社区自身也要建立、健全具体的社区消防工作制度、消防联席会议制度、消防宣传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等。建立社区消防档案,对社区单位、住宅小区、重点辖区分别登记、造册建档,实现社区消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另外,在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下,还可以编写《社区消防工作指南》、《社区消防工作手册》等,用于指导社区的消防实践工作。 (三)要从源头上建章立制,进一步细化规范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消防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主要是加强社区消防的制度建设,明确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办公室、警务室等机构及社区消防安全责任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和落实社区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例会、宣传教育、防火巡查检查与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管理、火灾扑救等制度,规范社区消防管理。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召集不少于一次的年度社区消防工作会议;社区每年与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住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推动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作机制。主要是建立如下机制: 1、互动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要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工作关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履行其管理职能时,与被管理者一般都是单向互动,即定期向被管理者下发文件、传达指示,公布信息,这种单向的互动能使被管理者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倾向和政策动态。但社区消防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有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没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同时单向的信息流通也不利于社区消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制定定期走访制度,或者定期、不定期地与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共同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 2、服务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促进管理,增强社区消防建设的活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可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协调服务、引导服务、宣传服务。一是政策服务,即制定出台规章制度,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支持社区依靠自身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火灾事故防范功能,解决社区消防安全问题,为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二是协调服务,即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其完善组织建设,实现责、权一致,积极帮助解决社区消防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帮助社区健全各类消防组织,主要应建好“四张网”:一要建好组织管理网。通过颁发消防责任任命书、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构建社区、居民小组、楼道三级管理网络,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和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要建好自救网。把社区义务消防组织建设作为扑救社区初起火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以发展,组织妇女、物业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经营业主等常备力量,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社区扑救火灾的能力。三要建好防护网。在发挥社区保安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员等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建立消防志愿巡逻队、义务值勤队,增加消防巡查密度,进一步严密火灾防护网络。四要建好监控网。通过采取加大返还罚款额比例的措施,调动派出所、社区民警做好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依法强化对社区业主的消防监控。同时,在社区保洁员、收费员等服务人员中建立松散型的流动消防监控网,使其成为安全防范的“耳目”,派出所定期组织活动,了解掌握社区治安、消防动态,形成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立体组织网络,夯实社区消防工作基础;三是引导服务,即引导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整合驻社区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和推动社区消防建设;四是宣传服务,即社区消防建设要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消防建设。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着重宣传社区消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还可以举办“社区消防建设义务服务日”等活动,为社区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扩大影响,进一步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 3、监督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充分履行监督职责,是社区消防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监督可分为法律监督和过程监督。一是法律监督,即社区消防建设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要监督社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二是过程监督,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重大活动,定期到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听取社区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和情况反映,了解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落实政府有关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任务。 4、激励机制。社区消防建设具有自主性、社会性和群众性,为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三方面都要运用激励手段来推动和鼓励社区消防工作。可采取目标激励、精神与物质激励和情感激励三种方法。一是目标激励,即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各地积极开展社区消防建设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帮助社区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推动社区消防建设的进程;二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即要及时总结社区消防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定期总结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有条件的可适当采用物质激励。社区也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对参加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评比奖励;三是情感激励,即社区和政府职能部门要实行以联络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人员的情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主动与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心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打造社区消防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上海市公安局就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制订出台了《上海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明确了派出所第三级消防监督工作的范围和权限,并对1000余名专(兼)管消防民警进行了业务技能培训,同时,结合公安警务机制改革,把社区火灾控制指标列入了社区等民警的目标量化考核范围,有效地发挥了基层一线民警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观能动性。 (四)建立完善的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基本的灭火装备器材和社区消防队伍。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区规模大小不一,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做到。因此,在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针对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城市新建社区,要本着“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步到位”的原则。对于在原有城区基础上调整划分后新组建的社区,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基础抓起,不断补充完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两种社区要采取“政府出一点,街道补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在社区内做到:1、有单独设置或与社区警务室合并设置的消防站点。2、依托社区物业管理单位、治安岗亭、门卫室等单位、场所建立消防自救点,设置报警电话和消防器材箱。3、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灯等消防器材。4、有高层建筑的社区要设置集中消防控制室。5、单独或依托社区服务活动室设置消防宣传活动室。6、建立社区消防安全档案。社区消防办公室要建立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消防组织人员登记册、火灾情况登记册、消防设施器材登记册、消防宣传教育情况登记册、防火巡查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记录、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等有关档案资料,有条件的社区应配备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7、要有室外消防用水。没有室外消火栓的社区,可利用生活用水水池安装消防泵和消防接口,做到一水两用。8、老式居民住宅要安装简易水喷淋。上海市消防局就积极当好政府参谋,2003年内完成了“为9万户老式居民住宅楼住户安装简易水喷淋、逃生设施”的市府实事工程项目,实际完成10.5万户,超额完成1.5万户。此项实事工程效果非常明显,在虹口、静安、黄浦等区先后发生的老式居民楼火灾中,由于安装的简易水喷淋发挥作用,及时扑灭了初起火灾,避免了小火酿成大灾,有效防止了类似“11.27”四川中路居民楼火灾事故的发生。9、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消防队伍。在省会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的社区,要建立和发展由政府建站、购置装备,由不脱离工作岗位的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或者通过招聘合同制消防人员担负执勤任务,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必要的法规、政策,规范志愿消防队、合同制消防队的工作和保障等事项;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城市,要依托社区现有保安、联防等队伍,将消防与治安联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专多能,担负起社区的防火检查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对于社区内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由各物业公司承担,如有困难的,可由政府拨款或采取政策扶持的办法加以解决,同时政府应明确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费在物业管理费中的比例,不足部分可采取适当调节收费标准或共建单位支持的形式加以解决。各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规定的形式明确社区消防活动、奖励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经费来源渠道。通过社区消防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由消防工作盲点向消防工作亮点的转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前,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正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潮流,已进入第四次飞跃发展的新的机遇期,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这个着力点,紧紧抓住全面实行消防责任制这个关键点,深入抓好消防宣传教育这个根本点,扎实打好消防设施建设这个基础,依法抓好建立消防管理长效机制这个动力点,我国社区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就一定能为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治理管理 论文关键词:社区治理业主角色定位 论文摘要: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和谐社区的基本途径。如何搞好社区治理,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深入发展,社区治理主体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社区业主是构成社区的基本元素,在社区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今的业主与以往的居民并不相同,对他们的管理、组织等遇到了新问题。所以应根据新情况,给社区业主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使业主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社区治理。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城市社区建设这一概念是在我国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努力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形成,配合人们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进步,重塑‘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1](p2)在新形势下,对社区的管理不能沿袭以往的方法,由此产生了社区治理这一理念。社区治理强调的是治理主体多元化,这就把社区业主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一、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发展趋势 “治理”这一提法有其独立的丰富内涵:“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政策结果不是中央政府行为的产物,中央可以通过一种法律,但是在随后执行的过程中,它要与地方政府、保健机构、自愿部门、私人部门等发生互动关系,相应,后面这些制度间相互间也要发生互动。中央政府的凌驾地位不存在了,政治体系日益分化,我们生活在‘没有中心的社会’,即以多个中心为特征的多中心国家中。政府的任务是使社会——政治活动具有能动性,鼓励出现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和分配服务的安排。这种新的互动模式种类众多,例如自我管制和相互管制,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管理以及有企业家精神的合资企业。社会——控制论研究方法强调了处于中心的行动者进行管理时所受的限制,声称不再有单一的主权权威,替代它的是:每个政策领域特有的多种行动者;这些社会——政治——行政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的目标;界限模糊的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自愿行动部门;行动、干预以及控制方式的多样化和新出现的方式。治理成了互动式的社会——政治管理方式的结果。[2](p92-94)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要求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政府管理。“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governmentadministrationorgovernmentmanagement)。而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不一定完全是政府,私人部门、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等都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治理(governance),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3](p12)治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的主要特征有:“1.政府理念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2.公共治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3.公共治理的研究对象有了巨大的扩展;4.公共治理机制和手段的巨大变革。”[4](p91-92)社区治理的理念来源于公共治理理念,以往是政府作为单一的社区管理主体,而现在由于政府理念的转变,使得治理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使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同主体在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为社区建设出力。如果这一套治理体系能够良好运作,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这一新治理模式起步晚,在实际操作中还要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治理主体之间职责界限模糊,甚至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在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社区业主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二、社区业主的角色定位 (一)社区业主与以往的社区居民的比较。 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业主,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商品化之后购买房屋全部产权的购房者。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部分,拆除旧房屋建造新房屋则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新建的住房大都是商品住宅小区,城市里的社区基本上就是以这些商品住宅小区为主。小区业主与以往的社区居民相比,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1.以往的社区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大都是单位福利分房性质,居住在一起的居民一般是在同一单位工作,彼此非常熟悉;现在的小区是商品化住房,业主购房都是个体行为,业主之间互相不认识。 2.以往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对社区进行管理,而现在这些机构已经淡化,应运而生的业主委员会担负起了管理社区业主的责任。 3.以往社区的公共服务由单位统一提供,现在住宅小区的公共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物业公司根据其工作内容和性质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 可见,从传统社区向住宅小区的转变,不仅是人们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更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前实行的以“单位制”为主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的社区形式作为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是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 (二)存在的问题。 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社区业主提出了要求。社区业主作为跟社区部门、物业公司具有平等地位的治理主体,理应很好地发挥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社区业主与物业公司及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矛盾很大,此类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从上面总结的社区业主与以往社区居民的不同点中可以看出,现在的社区业主之间没有工作上的联系,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总是很忙,人情淡漠,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其他成员更是不会主动去结识交往,这就造成了社区业主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把自己当成社区治理主体的觉悟。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业主委员会的建立是社区自治发展的标志,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很多方面还不成熟,而且业主委员会是民间性组织,号召力似乎不强,许多业主对于委员会的职能性质都不了解,支持委员会的工作就更无从谈起了。物业公司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也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目前社区里的矛盾问题,最集中的就是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往往是业主认为物业公司在收取了较高的物业管理费之后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于是拒绝缴纳以后的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则认为他们收取的管理费都不足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了,这样一来,后果一般是物业公司不再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社区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业主深受其害。 (三)社区业主的角色定位。 矛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那么业主在社区治理中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既然前面已经提出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业主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与物业公司及其他社区部门有着平等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发挥出业主应有的作用,这促使我们对社区业主的角色定位进行反思。 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是社区治理理论的组成部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必然要经历一段磨合期,在此期间可能会产生很多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综观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与演变,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模式或三个阶段:1.行政型社区——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模式。2.合作型社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结合型的治理模式。3.自治型社区——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型的治理模式。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5](p136-137)在这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社区业主对自身的主体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社区管理模式中,社区居民是被管理者,是接受政府管理的一群人,人们在思想上已经形成了对管理者的依赖。现在的社区没有了所谓的上级管理者,更多的是靠自己进行管理。而靠自己进行管理,又没有明确的管理方法和标准,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不管理,对公共事务不闻不问,至于私人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别人也无权过问。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社区业主对社区事务的普遍不关心,即使出现了会影响到自身利益的问题,只要他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不会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法,从众心理在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还有就是单位制解体,尽管凸显了人们的自主性和个性,但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不紧密,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人们缺乏内聚力,对社区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也就不足为奇了。业主委员会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得不到业主们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其根源还是前面提到的社区业主之间缺乏内聚力。同时,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责界限模糊,对自己应负的责任认识不清,责任意识不强,也是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妥善解决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也许是在磨合期间无法避免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过渡的关键。既然现在社区业主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作用,那就应该在实践中将其定位在一个还不能够达到治理主体水平,但正在向着治理主体前进的位置。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将业主群体往治理主体的方向引导,并让其认识到社区事务与自身利益有着密切关联性。 三、努力引导社区业主发挥其治理水平 将社区业主放在一个还不能够达到治理主体水平,但正在向着治理主体前进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业主向治理主体引导。 (一)强化业主委员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由上级机构管理社区居民,而且人们的思想方式受其影响很深。既然这样,完全可以顺应这一思维方式,提高业主委员会的地位,强化其作用。业主委员会虽然是民间性组织,也不是对社区的业主进行上对下的管理,但它是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强调业主委员会的组织功能,委员会是通过民主程序推选出来的业主代表组成的,跟大家是同样平等的身份,这就不会出现以前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业主们有什么困难,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委员会反映,委员会帮助业主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业主委员会可以填补在没有了传统管理者之后人们心理上的缺失,业主们通过委员会解决了困难与问题,自然会感激业主委员会,在心理上对其产生认同后,要拥护委员会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业主委员会必须强化自身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当业主们还对自己的治理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时,业主委员会就应该站出来,代表广大业主发挥治理主体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社区中要选出大家都信赖的、人际关系较好的、热心为大家服务的业主代表来组成业主委员会,组成之后要建立一套业主委员会运作的规章制度,切忌三分钟热情,要切实把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并一直坚持下去。其次要加强业主委员会与广大业主的联系,获得业主的支持。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困难,由于前面已经说过的一些原因,很多人都对所居住社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还是必须依靠业主委员会自身勤做工作,不能只是在产生问题和发生矛盾时,委员会才能证明其是存在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出业主委员会的存在。 (二)加强社区业主间的内聚力。 社区业主的内聚力不强,是业主不团结,对社区公共事务不关心的根源。如果在这方面有所强化,许多问题解决起来会更容易。由于工作、生活上的差异,社区业主也许很难在同一时间聚集到一起,这也给他们的沟通造成了一定困难。加强业主之间的联系,可以先从老人和孩子着手。退休在家,平时无事可做的老人们完全可以加强联系和沟通,业主委员会可以组织老人们参加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加深对其他人的了解和熟悉,老人之间互相来往多了,会影响整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来往,慢慢地就可以把业主们联系起来。孩子们也是,平时经常在一起玩,家庭之间的联系自然就会越来越紧密。社区业主之间的联系紧密了,内聚力自然就会加强。业主们对社区公共事务就不会再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这个社区的一分子,社区的大小事务都与自己息息相关,也乐意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来,负起自己那份责任,这样,社区业主达到社区治理主体的水平就指日可待了。要加强社区业主的内聚力,要做的还有很多,而且这肯定是一个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二)业主应加强与物业公司的互动。 物业公司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是当前的主流。尽管物业公司是企业,但由于其主要业务是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如垃圾清理、安全保卫、绿化维护、车辆管理等,收取的物业管理费也在业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物业公司是为社区业主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当前普遍存在的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很大部分还是由于物业公司自身不完善,提供的实际服务与承诺时的标准不相符,收取费用与提供的服务不相符等。由于物业管理的质量与业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上的联系,使得业主与公司之间的问题十分复杂且敏感,一旦出了问题,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责任,致使本来也许并不严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本可以协商解决的矛盾也变得不可能解决了。当前我国的物业公司发展较快,但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很突出。社区要找到一家负责任讲信用的物业公司并不容易。撇开客观因素,业主自己应该做到的,是重视最初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拟订的标准执行,如果物业公司日后提供的服务没有达到合同上规定的标准,业主应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业主应时常监督物业公司的运作,及时沟通,出了问题立刻解决,尽量不要拖延,以保证问题能尽早得到解决。业主与物业公司的互动加强了,一些潜在的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就能够被消除,双方都深入了解对方,就可以更好地合作。物业公司与业主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所以就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监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出现矛盾问题尽快通过协商解决。当然,企业性质的物业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在经济利益与提供的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也非易事,所以业主们在监督物业公司工作上必须付出更多,而一个有威信和号召力的业主委员会就可以替业主们担负起监督物业公司工作的责任,这也证明了社区里建立一个有威信有号召力、负责任,能真正代表业主的业主委员会的重要性。 (四)政府为社区建设提供外部支持。 政府是传统的社区管理主体,在当今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政府的作用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应该为社区建设提供一些外部支持,“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政府必须协助社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要解决区内居民的就业问题。为了将社区内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这三类组织统一调动起来,使之为整个社区的利益和目标而共同努力,需要政府担当起协调者的角色,理顺城市社区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6](p135)社区其他治理主体都是通过政府授权才可能成为治理主体的,所以政府在社区工作上起到的总领性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政府为社区建设提供外部支持,相当于减轻了业主的负担,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政府还应在政策和法律制定上为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应该有法可依,一些社区部门目前还没有法律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部门的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社区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这同样也有助于社区业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综上所述,社区业主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在当前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为治理主体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实践中逐步采取措施,引导社区业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强化其责任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促进社区建设快速稳定的发展。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管理政府功能定位 摘要:转型时期特定的国情和社会背景,决定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选择“政府主导”的模式。社区管理中的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政府必须扮演多种角色、行使多样职能,更好地培育和扶持社区的持续发展。但是,政府角色的不当和政府行为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容易导致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因此要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社区;社区管理;功能定位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1]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从目前的实践看,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政府支持不力或包办过多(行政化倾向),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普遍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了社区建设走向深入。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找到社区管理的出路,推动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2] 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鉴于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当前存在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我们必须定位好政府在社区管理的地位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导致作为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功能失调、角色错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进行定位。 (一)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直接目标是支持具体社区活动的开展,而深层目标则是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和动员,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积极发挥引导推进作用,在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决不可“越位”、过度参与包办。 各级政府是我国社会管理中最具控制力的政权组织,能有效地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准确而有效地引导社区建设的方向,合理运用场地、设备和资源,限制任何偏离社区建设总目标的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保障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管理和服务、组织协调服务和动员社区参与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二)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平台、场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街道办事处层面构建社区组织的网络结构—社区理事会。社区理事会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其负责人由街道办事处代表兼任。社区理事会建立后将成为社区运行的主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规划、协调和监督。 其次,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需要大批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推进社区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的发展,协调社会关系,在服务社会成员、推进社会互助、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安全阀和推进器的作用,因此作为城市政府应积极开展培养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工作。[3] (三)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政事分开的有效载体,要按照行业职能“同类项合并”的原则,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界面,逐步将现在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进行彻底的剥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而不要再层层下放到社区。 笔者认为首先要取消挂社团的“挂靠制”,保证社团的民间性、自愿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对于从事社团活动的个人,无论是对其所在组织实行完全税收优惠、部分税收优惠,还是完全税收,都要完全按照个人收入的多少,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4]第三要完善社团的有关法规政策,政府是社团组织的后盾,负有为社团提供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的责任;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团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在整个社区建设中,政府、社团和居民共同参与,明确定位,合理分工。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倡导者,社团是社区建设的具体操作者和组织者,是沟通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居民则是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加快社团的发展,形成社区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另外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管理,从法律上保护社团的合法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引导建设与社区需要相符合的新型社团。 城市社区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和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切实的指导,方能健康发展,这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充分、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进程与质量,这一点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足够重视。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管理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消防管理 在社会学中,社区(community)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所谓社区消防是指利用现有社区的组织机构,建立社区消防网络,发挥管理服务功能,实现社会消防自治,共同预防火灾的发生,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化消防管理格局。社区消防管理主要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消防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居民消防安全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消防行政管理的活动。社区消防管理通过各种体制、手段、方式等要素来落实管理社区消防的特定目的,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称为社区消防管理模式。中国论文联盟 据考证,人类用火最早的历史是在我国的元谋人和西候度人,距今大约170-180万年。人类学会用火,是跨入文明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消防”一词,是在我国清代光绪年间才出现的。中国历史上一般将同火灾作斗争称之为“火政”或“火禁”,防火与救火等。20世纪初,“消防”一词从日本引进我国,曾经泛指消灭与预防火灾、水灾等灾害,后来,约定成俗,“消防”一词才具有现在“火灾消防”的特定含意。而“社区消防”这个概念的产生是由于1986年民政部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同时,把社区消防作为社区服务项目之一也推进了千家万户。如今,社区消防安全现在已经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如何通过社区这一有效载休,发挥群众消防组织的作用,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无缝隙"覆盖,形成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合人们生存环境需要和现代城市发展的火灾预防及救助体系,提高全民消防素质和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推动城市的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已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区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环境现代化、家庭设施电气化、家庭装潢高档化、家庭生活燃气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社区消防安全的管理、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已远远跟不上居民家庭的快速变化,致使居民家庭火灾持续高发。据统计,1990至1999年,仅上海市共发生居民火灾10953起,死亡327人,伤40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84.6万元。火灾起数、死亡人数、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市火灾总数的36.3%、63.2%、38.3%和15.4%。由此可见,居民火灾占相当大的比重。自从2000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各地普遍建立社区居委会,形成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把消防建设列入社区建设之中,建立起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社区消防管理和服务网络,是新形势下社区消防工作的新模式。 一、社区消防的特点和意义 (一)新形势下社区消防工作的特点 1、社区自主性。目前,社区建设是以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开展的,其基本特征是让社区居民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按照群众的意愿自主发展,按国家政策法规做好相关工作,为依法行政、落实管理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国家管理与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所以,公安消防机构在开展社区消防工作时,必须树立群众自治理念,依靠社区群众,尊重群众意愿,重视和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把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社区消防功能,作为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 2、政府指导性。作为政府机构的公安消防机构,随着社区消防工作的迅速发展,引起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消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公安消防机构不再扮演包办、管理的领导角色,而是处于指导、协助、服务社区消防建设的地位。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消防建设中既要看到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消防工作自治,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尊重和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避免短期行为,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社区自治,单纯认为社区消防工作是社区的事情,社区居民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不积极履行推动和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职能。 3、工作群众性。社区建设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单位的积极性,依靠自身力量,对社区公共事务实施自我管理。而这一目标也正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内涵所在,即组织和动员社区单位、群众广泛参与,挖掘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自己管理自己的消防事务,维护消防安全,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本质特征仍然是群防群治。 (二)推进社区消防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配合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的需要。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迅速,2001年底全国有城市688个,城市人口39590万人,城市面积832817. 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2.9%(上述数字不包括建制镇和集镇)。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民政部"中国城市预测与规划"课题研究组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为42%左右,今后10年我国每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0.8-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以上,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沿海多数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达50%-60%,而西部大多数省区城市化水平将保持在30%-40%之间。我国城市的建设和改革适应了社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城市住宅小区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的发展。由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单位而组成的、居住在同一社区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开展消防工作,积极适应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建立全新的、真正大众化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性化的大消防的格局,是各级消防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 2、立足社区开展消防工作,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适应国际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努力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我们探索和拓展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新领域提供了契机。开展社区消防工作,建立完善的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也是其社区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也是我国社区消防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如在日本,社区建立了完善的防灾体系,不仅有完备的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和器材,而且社区消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他们在社区和市民中倡导"自己居住的地方应由自己来保护"的理念,以及社区消防宣传、防灾、救灾体验和演习、消防纪念和表彰大会、消防志愿者活动等,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防灾、救灾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这些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符合社会发展的主题,代表着当今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的潮流。因此,重视社区消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社区消防管理经验,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符合我国加入WTO后社区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潮流。 3、推进社区消防工作是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前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民对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防火越来越重视,人们希望远离火灾,而消防安全又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需要帮助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以"火灾发生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强化城市基层消防工作,明确社区消防管理和服务职能,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消防问题,发展社区消防文化,建立安全稳定的社区消防安全新秩序,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参与,可以及时消防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为安全生存的空间提供有力保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健康的发展的目的。 二、社区消防管理的模式以及存在不足 (一)社区消防的管理模式 根据社区管理活动中主体角色不同,可以将社区消防管理分成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市场主导型管理模式、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四种类型。 1、企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社区内各种基础性设施享有所有权,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下,企业直接或间接行使社区消防管理职能的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社区消防管理模式是典型的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消防。然后,企业对社区消防进行管理。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是企业对社区消防实行直线管理,融社区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消防宣传教育服务于一体,由企业房产、保卫、宣传等有关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对社区内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配备、维修、管理、使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社区内的各项消防事务实施一条龙服务,政府、社会、市场在单位社区内消防管理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社区消防的各项活动基本上由企业包办。 2、政府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种社区消防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是以市辖区人民政府下派的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居委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区消防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配备、维修、管理、使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各项消防事务进行管理。上海市人大1997年1月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规定了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①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②举办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活动,普及科学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③开展绿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维护社区整洁,优化生活环境;④健全治安防范网络,创建安定社会秩序;⑤其他社区建设工作。因社区消防是社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从法律上确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消防管理模式的地位。 3、市场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又可称“物业管理模式”。它是在城市综合开发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经营性的社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内容:⑴由物业管理部门依照法规、合同对统一规划开发的新建设住宅小区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以经营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向居住人提供多方面的消防服务。⑵小区消防管理通常采用签订消防承包责任书和承诺的方式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岗位管理人员身上。⑶对住宅小区中消防方面的社会管理、行政管理职能由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消防等有关方面配合进行。 4、社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可称自治模式,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其他各种主体(非政府组织、新经济组织、企业、个人)一起,共同参与社区消防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的消防管理模式。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内的基层民主形式.在社区中以居委会为核心,挖掘社区中各项潜在的消防资源,共同建设社区消防,为社区的消防建设服务。社区内的各项社区消防事务由社区居委会及其他成员按社区的各项规则办理,社区消防的管理经费由社区成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国家对社区消防事务的管理,以社区内各种组织、团体等为载体,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从宏观上对社区消防的工作进行指导,引导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 (二)社区消防存在的不足 纵观各类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其共同存在的不足有: 1、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里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几乎是空白和消防宣传教育的不到位,人们对消防的了解,只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和单位的安全培训。因此,社区居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有的居民对消防一无所知,不会使用任何灭火器材,缺乏在火灾情况下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不知道消防队是干什么的,火警电话是多少。社区居民对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也不接受、不支持,听之任之,阻碍了消防进社区持续发展。有的社区从领导到居民,他们对“消防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社区消防建设中,这些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不够高,认为那是消防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你上头要我干啥就干啥,大家跟“风”行事。这种表面上“热闹”的现象,事实上只能是“昙花一现”。到头来,各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精力、人力乃至财力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雷声大”而“雨点小”,社区消防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另外社区消防宣传教育资金落实困难也是制约社区消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各街道办事处,在消防宣传教育资金上可谓捉襟见肘,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往往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社区居民受到的教育不多,效果不大。 2、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一是现有的《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等,都只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了笼统的规定,而对社区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均未明确,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的难度。正缘于此,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在市、区两级都基本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贯彻落实,而在街道和社区一级,由于缺乏专门的消防机构具体操作,组织上没有了保证。大部分社区在消防安全管理上,都是通过签订“乡规”、“民约”等形式,与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等建立协调关系,共同做好消防工作。采用这样的体制和方法管理消防,用一时可能有效,但长此以往,没有了规矩势必难成“方圆”,使社区消防建设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流于形式成“花瓶”,起不到“保一方平安”的实际作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虽然规定了居民住宅区地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如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畅通,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等等,但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各地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致使该规定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操作性不强。例如物业管理单位如果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应受到怎样的处罚,由谁来处罚以及如果居民区没有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由谁来管理等等问题均不明确。二是《消防法》对于建立社会消防管理体系缺乏宏观整体制约和保障,不利于社会消防管理机制的长效建立。《消防法》虽然明确由各级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负责,也规定了教育、劳动、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主管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法定职责,但是缺少有效的整体制约和保障机制,各行政主管部门实际操作中也是按照本部门相关基本法律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执法。同时,《消防法》设定的法律义务,不能有效地与其他法律进行配合,其他的法律也没有相应的消防规定,这样不利于纠正人们惯常认为的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的传统思维模式,消防部门既要向政府争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部队装备建设投入,又要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审批前置等诸多问题,更要承担着对社会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工作被动。 3、社区消防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不少社区没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的内容,仍然依靠上级会议、通知等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注重工作的突击性,忽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长效管理措施。譬如消防宣传工作,有的社区仅在“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日”期间开展几次活动,没有将消防宣传纳入社区教育等日常性基础工作。二是工作运行机制整体还不协调,横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往往注重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忽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消防规划的完善等工作,对全局性工作的把握和参与程度不够,导致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具体工作增多,未能形成良性工作运行机制。派出所、社区、物业公司、业主之间也有类似问题,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消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部分社区居委会没有将消防组织网络建设延伸到居民小组、楼道、经营单位,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责任职责不能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居民家庭,使得社区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自主性,各级消防安全职责还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而社区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的使用和判断是否过期都不知道,加之没有明确的奖励机制,难以将消防安全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此外,公安派出所在对社区业主实施消防监督的过程中,由于社区民警承担着专项治理、治安防范等大量工作,在社区工作的时间一般很难达到规定要求,同时由于重罚轻奖的考核机制,使社区民警对消防执法的积极性不高,与严格执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社区消防基础建设薄弱。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许多场所的消防设计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有些建筑施工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二是社区消防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在城区内规划的新建社区的消防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上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但是经济落后的老城区社区消防建设“先天不足”,电器线路老化、消防水源缺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群众消防意识淡薄等现象十分普遍,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大多数社区灭火器材等设施配置较少,少数社区即使配置了,也是量少质差,甚至失效过期;有些社区尽管安装了室内消火栓,但水带、水枪没有配备到位,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毫无作用。硬件设施的缺乏和保管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就难以进行火灾初期的有效扑救。在如有的社区为便于管理,禁止机动车辆随意进入,便在社区入口安上铁栅栏、石礅等,只能让行人通过,机动车辆不得进入。从而在万一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消防车也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部,进行扑救。此外,社区内的一些菜市场、小地摊、书报亭、修车摊等也见缝插针,占用着消防通道。社区内的建筑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疏散楼梯,对于每一户居民来讲特别是在六层及六层以下的单元或住宅中,只有唯一的一个疏散楼梯,一个安全出口。而有的居民经常将家中的自行车、破旧家具、纸箱等堆放在楼梯间和通道上,甚至在通道上搭盖厨房、储藏室,严重占用了疏散楼梯。 如果底层住户发生火灾,楼上各层人员将难以从疏散楼梯顺利疏散。再者现在许多居民为了家中防盗,在门窗上均安装了比较坚固的防盗门和铁栏杆,这样既不利于安全疏散,也不利于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有的社区由于规模小、开发早,根本未设置一只室外消火栓。住宅楼特别是七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六层以下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根本没有任何室内消防设施和器材。即使是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和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以及底部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了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但由于开发公司或物业管理部门对此疏于管理,不按照维修、检测、保养,再加上居民的挪用,不法分子的盗窃等原因,使住宅楼内消防设施损坏丢失严重,绝大部分都不能正常使用。此外,由于居民的消防意识薄弱,几乎没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灭火器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区内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极易使小火酿成火灾。三是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导致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难以为继。由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运作机制不规范、整体水平低等原因,物管费收缴率低,用于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上的更是屈指可数,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更是举步维艰,造成消防设施失管失修问题严重。部分社区消火栓损坏、消防器材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物业管理公司对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积极性不高,投入较少。部分经营较好的物业的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依靠政府拨一点、社区筹一点、共建单位出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而部分长期亏损的物业公司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补贴,房产开发公司出资的目的是从售房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社区内住房一旦售完,开发公司势必停止补贴,因此物业公司无法长期保证消防设施维护费用的落实,这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火灾扑救。 三、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以广泛深入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 一是建立社区消防宣传网络社区消防宣传工作,应在已有社区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消防宣传网络。社区消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社区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只有依托这种完善的社区消防管理网络,才能使社区消防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得以实现。二是建立社区消防宣传阵地。每个社区要在人员集中或休闲场所建立消防宣传栏,有条件的可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中心”、消防画廊、消防公益广告栏,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文体娱乐活动。各社区可借助社区内的人文景观、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要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此同时,各社区可将对外开放的消防站作为重要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之一,组织群众定期到消防站参观、体验消防生活,接受消防教育。各社区领导机构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增强新闻单位对社区消防宣传的关注力度,在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消防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消防意识,通过消防宣传阵地,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社区内应普遍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橱窗、消防画廊等,统一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119”消防警示牌。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场所和有线广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社区应在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社区报刊中增加消防方面的内容;在公共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室、消防画廊等;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警示牌、居民防火公约;设置消防宣传教育室,提供各种消防法规、书籍和画册供群众阅读,定期播放消防安全VCD宣传片;利用社区培训家庭防火员,发行《社区消防安全简报》;社区志愿消防巡逻人员每天早晚鸣响防火警示笛,提醒居民关闭“三源”(电源、气源、火源),防止火灾。各社区在寒暑假期间应组织少年儿童进行防火教育,召集老弱病残人员向其讲授防火常识,举办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艺汇演,结合季节火灾特点和重大节日,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活动,将消防知识融入其中,做到寓教于乐。公安消防机构也要加大社区消防宣传力度。消防站应对社会开放,定期接纳社区群众进行参观,开展火场逃生训练,使其增强对消防知识的了解。公安消防部门还可以开通消防热线,随时接待群众的消防投拆和消防咨询,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消防宣传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是提高物业人员的消防技能.对社区内物业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专门的集中培训,使之更多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扑救与组织施救技能,提高对社区内公共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保养技能,能够在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技术认证考试来规范和保证社区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上海市就充分发挥上海消防学校的固有资源,对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化学危险品“三员”、公众聚集场所经营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专业培训,两年内共计培训各类人员8万多人,大大提高了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另外,建议社区内的单位和家庭参加火灾保险,以提高其抗御灾害的能力。 (二)加快保障社区消防安全及消防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居民社区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管理职责,填补了长期居民社区消防工作无人管理的空白,但还没有统一的社区建设国家消防安全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效果仍然参差不齐,使城市居民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很难进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因此,针对社区消防法治不健全,应尽快制定出高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与《消防法》衔接配套的社区消防法规体系,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可根据《消防法》出台相应的规定,逐步使社区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法可依。对相关职能部门、公安消防机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和居民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要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要明确民政、城建、工商、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社区消防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负有建设、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明确公安派出所实行责任区民警包片负责制,督促辖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职责、开展防火检查,切实发挥公安派出所的监督作用;明确消防处(科)要加强社区消防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对社区内的单位实行抽查,消除火灾隐患;明确规定辖区消防中队要做好消防站开放工作,对辖区内单位、居民住宅区底数清、情况明,制定灭火预案并实施演练;明确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将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制定社区消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消防工作会议;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与驻区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状等;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制定防火公约,定期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住宅楼院及消防通道开展防火检查,对辖区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特别是当因其不履行其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时,应处以什么样的处罚要有较详细地规定。并根据社区的规模、性质,特别是针对新建社区和老城区的特点,分层次对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车库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等制定相应的规定,《规定》要把握好尺度,不宜过细,既要有普遍性,又要灵活性。对新建社区消防软硬件建设要坚持高标准,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把实现规范化管理作为这类社区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对老城区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重点从软件上下功夫,突出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严格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对车库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的老城区和建设相对较晚的社区,在政府未统一规划建设停车场的情况下,可会同城管、“创建办”等部门,利用小区空地,采取划线管理的临时措施,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如上海就根据建设部、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召开的济南会议精神,在立足本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意见》、《社区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建立社区消防工作三级网络、推进“八个一”工程和强化消防工作责任制为重点,确定了五年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目标,并在03年内及时总结和推广了黄浦、长宁等区试点工作经验,实现全市100%的社区消防工作达标. 在单独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将消防安全纳入社区其他管理规定中。社区自身也要建立、健全具体的社区消防工作制度、消防联席会议制度、消防宣传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等。建立社区消防档案,对社区单位、住宅小区、重点辖区分别登记、造册建档,实现社区消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另外,在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下,还可以编写《社区消防工作指南》、《社区消防工作手册》等,用于指导社区的消防实践工作。 (三)要从源头上建章立制,进一步细化规范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消防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主要是加强社区消防的制度建设,明确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办公室、警务室等机构及社区消防安全责任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和落实社区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例会、宣传教育、防火巡查检查与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管理、火灾扑救等制度,规范社区消防管理。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召集不少于一次的年度社区消防工作会议;社区每年与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住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推动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作机制。主要是建立如下机制: 1、互动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要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工作关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履行其管理职能时,与被管理者一般都是单向互动,即定期向被管理者下发文件、传达指示,公布信息,这种单向的互动能使被管理者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倾向和政策动态。但社区消防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有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没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同时单向的信息流通也不利于社区消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制定定期走访制度,或者定期、不定期地与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共同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 2、服务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促进管理,增强社区消防建设的活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可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协调服务、引导服务、宣传服务。一是政策服务,即制定出台规章制度,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支持社区依靠自身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火灾事故防范功能,解决社区消防安全问题,为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二是协调服务,即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其完善组织建设,实现责、权一致,积极帮助解决社区消防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帮助社区健全各类消防组织,主要应建好“四张网”:一要建好组织管理网。通过颁发消防责任任命书、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构建社区、居民小组、楼道三级管理网络,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和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要建好自救网。把社区义务消防组织建设作为扑救社区初起火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以发展,组织妇女、物业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经营业主等常备力量,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社区扑救火灾的能力。三要建好防护网。在发挥社区保安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员等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建立消防志愿巡逻队、义务值勤队,增加消防巡查密度,进一步严密火灾防护网络。四要建好监控网。通过采取加大返还罚款额比例的措施,调动派出所、社区民警做好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依法强化对社区业主的消防监控。同时,在社区保洁员、收费员等服务人员中建立松散型的流动消防监控网,使其成为安全防范的“耳目”,派出所定期组织活动,了解掌握社区治安、消防动态,形成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立体组织网络,夯实社区消防工作基础;三是引导服务,即引导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整合驻社区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和推动社区消防建设;四是宣传服务,即社区消防建设要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消防建设。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着重宣传社区消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还可以举办“社区消防建设义务服务日”等活动,为社区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扩大影响,进一步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 3、监督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充分履行监督职责,是社区消防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监督可分为法律监督和过程监督。一是法律监督,即社区消防建设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要监督社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二是过程监督,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重大活动,定期到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听取社区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和情况反映,了解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落实政府有关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任务。 4、激励机制。社区消防建设具有自主性、社会性和群众性,为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三方面都要运用激励手段来推动和鼓励社区消防工作。可采取目标激励、精神与物质激励和情感激励三种方法。一是目标激励,即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各地积极开展社区消防建设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帮助社区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推动社区消防建设的进程;二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即要及时总结社区消防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定期总结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有条件的可适当采用物质激励。社区也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对参加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评比奖励;三是情感激励,即社区和政府职能部门要实行以联络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人员的情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主动与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心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打造社区消防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上海市公安局就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制订出台了《上海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明确了派出所第三级消防监督工作的范围和权限,并对1000余名专(兼)管消防民警进行了业务技能培训,同时,结合公安警务机制改革,把社区火灾控制指标列入了社区等民警的目标量化考核范围,有效地发挥了基层一线民警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观能动性。 (四)建立完善的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基本的灭火装备器材和社区消防队伍。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区规模大小不一,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做到。因此,在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针对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城市新建社区,要本着“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步到位”的原则。对于在原有城区基础上调整划分后新组建的社区,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基础抓起,不断补充完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两种社区要采取“政府出一点,街道补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在社区内做到:1、有单独设置或与社区警务室合并设置的消防站点。2、依托社区物业管理单位、治安岗亭、门卫室等单位、场所建立消防自救点,设置报警电话和消防器材箱。3、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灯等消防器材。4、有高层建筑的社区要设置集中消防控制室。5、单独或依托社区服务活动室设置消防宣传活动室。6、建立社区消防安全档案。社区消防办公室要建立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消防组织人员登记册、火灾情况登记册、消防设施器材登记册、消防宣传教育情况登记册、防火巡查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记录、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等有关档案资料,有条件的社区应配备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7、要有室外消防用水。没有室外消火栓的社区,可利用生活用水水池安装消防泵和消防接口,做到一水两用。8、老式居民住宅要安装简易水喷淋。上海市消防局就积极当好政府参谋,2003年内完成了“为9万户老式居民住宅楼住户安装简易水喷淋、逃生设施”的市府实事工程项目,实际完成10.5万户,超额完成1.5万户。此项实事工程效果非常明显,在虹口、静安、黄浦等区先后发生的老式居民楼火灾中,由于安装的简易水喷淋发挥作用,及时扑灭了初起火灾,避免了小火酿成大灾,有效防止了类似“11.27”四川中路居民楼火灾事故的发生。9、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消防队伍。在省会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的社区,要建立和发展由政府建站、购置装备,由不脱离工作岗位的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或者通过招聘合同制消防人员担负执勤任务,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必要的法规、政策,规范志愿消防队、合同制消防队的工作和保障等事项;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城市,要依托社区现有保安、联防等队伍,将消防与治安联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专多能,担负起社区的防火检查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对于社区内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由各物业公司承担,如有困难的,可由政府拨款或采取政策扶持的办法加以解决,同时政府应明确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费在物业管理费中的比例,不足部分可采取适当调节收费标准或共建单位支持的形式加以解决。各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规定的形式明确社区消防活动、奖励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经费来源渠道。通过社区消防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由消防工作盲点向消防工作亮点的转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前,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正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潮流,已进入第四次飞跃发展的新的机遇期,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这个着力点,紧紧抓住全面实行消防责任制这个关键点,深入抓好消防宣传教育这个根本点,扎实打好消防设施建设这个基础,依法抓好建立消防管理长效机制这个动力点,我国社区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就一定能为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组织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猛发展,如何实施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的革故鼎新,以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自治建设,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旧有模式及其缺陷众所周知,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是一种行政一体化的外制型模式。它的集中性便于统一分散的力量,它的超强行政性克服了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无序状态,对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对城市基层行政区的建设和管理,稳定社会秩序,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指出,这一模式本身存在诸多缺陷:1.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旧经济体制下,城市基层社区的组织构架由相互联系的区、街、居三级组织构成。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一是街、居组织机构过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二是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缺乏独立性。2.社区组织管理职能不明确这主要表现为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不明确。街道办事处原本只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但在社区管理中,行政、执法、街道经济发展等各项任务都下放到街道办事处,使它从一级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逐步演变为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市、区的各专业管理部门也存在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3.社区组织管理目标的设定不科学社区组织管理的工作目标是社区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文化与教育水准的提高等,而过去我国城市社区工作却把社区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来规划,过分注重社区物质与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街道经济的发展。许多组织的社区服务工作,都带有扶助经济的性质,而忽略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忽略了人的建设,使社区内组织干部的素质提高不够,社区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够,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和自治不够,社区的凝聚力不够。4.社区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托或相互扯皮。三是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组织等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能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 二、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三种模式及其比较为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摸索和总结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国家民政部于1999年在北京、上海、沈阳等10个城市确定了11个城区为“社区建设实验区”,一些社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笔者选取哈尔滨、上海和沈阳三个城市社区的改革为案例,对其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1.行政主导型模式: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例哈尔滨市南岗区在改革中所建立的社区组织是以加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为核心,以强化民政部门的主管职能为重点,以增强各部门的协调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为基础的行政主导型模式。南岗区社区组织管理体制从纵向分为区、街道、居委会三级。其改革重点放在区一级。在区一级,成立了南岗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区委书记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南岗区社区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委员会下设“社区建设办公室”和“社区建设指导中心”,前者为协调机构,协调社区建设指导中心的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后者为日常工作机构,由民政局长兼任中心领导。在指导中心内部,根据社区建设的内容,由相关的委、办、局组成7个工作指导部,它们均为实质性工作机构,其业务工作、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分别由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同时这一管理工作系统自上而下延伸到居委会一级,以实现民政部门对社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2.半行政半自治型模式: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例五里桥街道从社区不同的行政事务和目标出发,建立了三个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1)行政组织领导系统:街道办事处及城区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最基本的单元在社区行政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行使领导、协调、监督等职责。城区管理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环卫所、工商所、街道医院、房管办、市容监察分队等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商量、协调、督察城区管理的各项事务。(2)行政组织执行系统:四个工作委员会,即市政管理委员会、社区发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对辖区内市政市容工作实行综合管理;社区发展委员会负责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福利、劳动就业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治安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对街道企业负责,扶持和引导街道经济的发展。(3)社会组织支持系统:中介组织。这一组织系统由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居民群众及其自治性组织构成。通过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事务咨询委员会及各种居委会组织,对社区事务进行商议、协调、指导、监督和咨询,以对社区行政提供支持,并促进社区行政管理的社会化。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城市实施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社区管理体制已不符合新时期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很多城市已开始逐渐探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路径。探索现代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文章分析了社区管理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0前言 社区属于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逐渐推进,社区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所承载的功能也更加广泛。在新形势下,过去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符合新时期的要求,所以我国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社区管理体制。这不仅是社会建设发展在现实层面上的体现,同时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 1社区管理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社区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文明的创造,所以是否能够探索出符合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建设。要创建文明城市,首要工作在于创建文明社区,对城市实施综合治理,推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总的来说,社区管理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有助于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而仅仅凭借政府部门难以有效管理,如果继续沿用过去那种政府包揽一切的城市管理模式无法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应当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确保城市管理的相关措施得以贯彻落实,促进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次,有助于保证城市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社区属于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当强化社会建设,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做好城市社区管理工作,有效协调社区中各居民的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矛盾问题,确保社区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保证基层社会稳定,能够有效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1]。再次,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社区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各项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宣扬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的战略阵地,城市社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所以,促进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改革,是确保城市文明发展的有效举措。最后,有助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民主化进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符合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另外政治民主化代表着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和政治生活中来。城市社区管理中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有效的实现了基层民主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直接体现,也必然会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2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利用社区现有建设资源 无论是从目前我国的财政能力出发,还是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城市社区建设最关键的资源应当是社会,城市社区若强调拓展、优化以及整合内部资源,社区系统就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平衡,从而实现有效运转。第一,对于社区建设资源来源单一化的现状,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来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构建政府、社区以及社会三方共同投入的社区建设投资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开放已有资源,通过款物资助以及智力投资等不同手段来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第二,对于社区内部资源的闲置现状,要积极组织进行调研工作,掌握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了解社区内部资源的存储量,同时根据调研结果来对社区规模进行调整,形成人力物力资源得以更加优化配置的现代化社区,促进社区内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第三,对于社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结合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以及社区资源的实际特征,推出具有特色的便民服务以及文化教育服务等项目,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2积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进行统一规划,明确规定市、区、街道、社区的相关职能定位。政府职能定位要坚持从控制转变为引导,坚持落实政企分开、政社分开以及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把企业经济功能还给企业,还给市场,把剥离出的社会职能还给社会、还给社区,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让政府从过去掌舵与划桨的角色转变为只掌舵而不划桨的单一角色,慢慢的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权利分离,进而构建三元社会管理主体结构。详细来说,现阶段转变政府职能应当从下面几点着手:首先是真正尊重城市社区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能够积极主动的维护这一地位,同时将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当成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政府部门避免直接干预社区自治范围中的各项事务;其次是应当遵循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下放权力,提升社区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后应当避免条块分割,采取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2]。 2.3建设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 城市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管理效率,而社区管理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可度以及自身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首先应当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适当增加社区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推进社区管理工作职业化,进一步探索社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准入机制,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还可以从增加社区管理人员待遇,在物质方面给予城市社区工作管理人员以保障,让其能够安心开展好本职工作;其次是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实施社区管理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逐步扩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真正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技能强以及知识结构合理的管理人员队伍;最后应当做好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社区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训社区管理人员,从而促进社区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4健全社区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应当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定社区管理委员会等决策组织的法人地位,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规定其和政府行为的边界,避免其成为行政部门的附属部门;第二,应当借助于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城市社区相关工作委员会或者执行机构一定权力。比如说对于城市社区的治安、卫生以及公共设施的保护,应当确保相关职能机构可以行使好自身的管理、检查以及监督处罚等权力,确保社区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出实际作用,避免存在过去居委会那种“看得见却管不了”的情况;第三,应当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确立社区中相关组织的职权范围和相互关系,构建对各个组织机构对工作的内外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社区组织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法治观念,提升执法力度,确保社区居民合法利益的实现[3]。 3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具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但也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属于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新体制的建立以及旧体制的转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矛盾与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现阶段,宏观社会结构依旧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的过渡性也决定了微观社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也必然应当紧随其后,对地方性的工作来说,应当在积极借鉴吸取已有模式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地方实际情况,大胆创新,从制度上确保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实现,在反复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作者:王鹏 单位: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党校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管理现状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本文先介绍了社区管理的含义和特征,又分析了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分析的问题来提出对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型城市社区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社区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一、社区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一)社区管理的含义 社区管理这一概念内容很丰富,近些年来被使用的较多,较频繁。它是指社区里面的各个社区基层职能部门、团体(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在特定的社区地域范围内,对社区的正常秩序和社区经济的发展等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二)社区管理的特征 我们从社区管理的定义和具体内涵不难看出,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自治性的特征。 1、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 社区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围绕一定范围内的社区进行的,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范围局限在社区范围内;从管理方式上看,主要发动社区内的各种管理主体,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自我组织、服务和管理。现在的城市管理主要是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为带头的社区管理,他们将工作中心放在本社区,调动社区内的积极力量和可利用资源对本社区内的环境、卫生、文化等给方面协调管理。通过开展各项社区活动来提高小区内居民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也要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来加强小区内居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2、社区管理具有多样性 这里说的社区管理的多样性指社区管理主体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内有街道办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也包含了政府职能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他们种类的多元性,共同构成了社区的多样化。他们每天在社区内活动,共同在本社区党工委和街道办主导下对社区进行管理,共同促进社区的发展。 3、社区管具有自治性 自治性是社区管理的性质,它强调社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功能使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社区内居住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居民,社群各项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因此,社区管理具有自治性。 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街道办事处内部结构不合理,自我认识不清晰导致职能定位模糊,社区内居委行政色彩比较浓厚 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社区内第三部门人员和居民。在社区管理中,政府一般不愿意下放权力,而且社区内的党支部建设处于失衡状态,政府往往自己独揽大权,不利于社区的管理。在行政与自治的管理中更多突出行政意志。总是以行政意志为主,自治意志为辅助地位。 2、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共同体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管理结构也比较单一 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参加活动少,有的邻里之间还陌生,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进而对社区公共管理方面的事物的积极性也不高。好多居民由于工作没时间,自身维权意识也不够,每次参加活动都费事、费时和费力等原因,他们喜欢有问题直接找政府,这跟之前的管理模式分不开(之前政府是“管制型”),各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意识淡薄。过去社区组织的运作及居民的参与大多 3、社区公共服务缺乏社区内公共服务开展缺乏,政府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够 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往往由政府承办,在开展活动时很少结合居民实际需要。之前,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把大量资金投入社区内的设施建设中去,对这区内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条件较高。居民较少参与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过程中。 三、构建城市新型社区的对策 1、完善社区结构体系 加强社区各主体协同管理社区,政府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有时候也是有限的,社区建设不能单靠某一种力量去推动和实施。调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为社区建设所用。发挥社区中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2、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社区自治管理效率 在社区管理中要想建立一支服务能力高的队伍,就要面向社会广泛吸纳人员。可以通过正规的考试招聘,也可以进行民主选举的办法从社区中选出优秀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对于新录用的人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对考试。 3、加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 在社区管理中应该区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和社区内部的公共管理。鼓励社区内开展公共管理服务,并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和金钱的奖励。对于社区内部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可交由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来完成。 总结 城市社区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仅谈谈作者对社区管理的一点认识。社区管理离不开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参与,政府需要调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引导居民进行自我管理。找准社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针对性实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鲁翠翠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行政管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机构养老不堪重负,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安享晚年,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亿万百姓福祉。当前“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与既有住区老龄健康居住环境危机交织下,解决既有住区高龄、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的居住生活问题及其老龄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亟需破解的社会难题。本文试在行政管理视角下探讨社区养老模式的主要困境,提出对策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视角;居家养老;行政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逐年下降,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养老问题在老年人群体中始终占据着较高的关注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家庭和社会机制为主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人们比较认可社区养老模式。在当前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科学地摆脱“未富先老”的现状,对我国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社区养老模式概述 在国内,通常以居委会或街道为单位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聚居着许多老年人的社区几乎承载了老年人全部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利用社区进行养老服务具有其可行性和优越性。社区养老,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1.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 (1)社区养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的困难,又解决了去机构养老所遇到的亲情淡薄、环境不适、习惯不同等问题。(2)区别于以往大型养老机构选址和规模特点,社区养老模式本身就更符合国人传统的养老不离家的观念,借助二次开发再利用城市既有建筑,通过介护型养老设施为城市中心区注入创新服务业态,对于塑造宜居养老居住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社区养老模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包括小规模、社区型、多功能、广覆盖、低成本、高效能、专业化等,它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功能有机融合起来,把国家、市场、家庭、志愿者等多元主体都调动起来,分担压力,取长补短。因此,融合式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层次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社区周围的各种资源,最终可以实现老年人就近养老的愿望。 2.社区养老模式的开展思路 (1)开展社区养老模式是政府的职责。开展社区养老模式是项新工作、新课题,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应对其高度重视,有长期规划的目标,投入经费积极开展实施,给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及若干优惠政策。(2)开展社区养老模式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社区养老在我国还是一种比较新的养老模式的尝试。要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就需要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固有机构养老及相关理念的基础上,率先转变观念,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为居家老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里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3)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目前,政府对于社区养老服务保健基金的补偿和投入不足,使社区养老难以巩固和形成规模,给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带来很大困难。为促进社区养老模式的开展,需要制定同社区养老服务制度相衔接的相应经济政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逐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基金的水准,另一方面,还需制定相应的收费和免费项目的标准政策。 二、我国社区养老的困境 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改革,社区养老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一系列新的困境。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作简要地分析。1.资源匮乏的困境。首先,资金方面存在不足。社会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对于我国来说,这部分资金主要是由社会集体进行筹款或者政府财政拨款的形式。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障事业由于存在比较大的资金缺口,这一事业的发展非常的落后,尤其是服务设施比较老化,更新速度非常慢;其次,还比较缺乏从事这一行业专业的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就社区服务行业来说,其经济效益与社会地位都比较低,很难吸引社会人员投入到该行业中。现阶段,社区或者街道的领导人员,严重缺乏养老服务的管理经验,在社区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工或者下岗职工等。此外,社区还比较缺乏养老设施,在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对于一些新的社区,主要是为年轻人服务,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养老需求,也只能为老年人提供比较少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老年人实际的需求。2.参与社区养老的意识淡薄。在以往,人们对于养老的认识主要是靠自己的子女或者依赖单位进行养老,缺乏社区的概念。社区养老实际上是由政府主导的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项目。实际的调查发现,民众对此普遍缺乏认识,很多老人对此并不了解服务机构的具体性质。所以,民众对于这种形式的养老也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3.政策法制保障不健全。目前,社区养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关该养老形式的法律等还不够完善。对于很多社区来说,其养老任务主要是由上级部门下达,在社区中再就这一问题进行展开。在具体的管理方面还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也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情况也使得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开展。 三、中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就社区养老来说,我国的特色主要是却白社区服务的同时,比较重视政府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区养老的落实与进一步发展。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由政府进行推动,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能够充分利用养老资源的养老模式。通过对上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政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突破点。其中包括老年人的思想意识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对风险的应对能力等。对政府来说,要牢牢把握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的影响因素,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提升行政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推进服务模式的创新。 1.在计划方面,政府要充分考虑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首先,要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战略规划,并且据此制定出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要确保组织的目标统一与力量统一以及资源统一等,进而确保在运作过程中组织的连续性。其次在赌气你规划方面,还要注意灵活使用政策,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2.组织是社会行政管理的基础 在国家发展体系中,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政府应为此设立专门的机构,并且还要在各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主要用来对居家养老的问题进行处理。在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设置时,还需要明确各方的权利,确保各个机构都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办事。此外,还要设置参谋机构,并聘请资深的专家对该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在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管理时,还要做好社会分工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领导,以此来确保组织的协调和统一。要实现对其的领导,就需要各个部门加强组织上的配合,并且完善信息沟通的渠道,并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 4.控制。在进行控制时,要注意合理使用监督和评估的手段 在实施居家养老政策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监督机制进行规范,并加强对经济运作等行为的监督。此外,还需完善评估机制的建设,确保其具有科学性,并评估居家养老的政策。 四、结语 我国未来的养老模式将以居家形式为基础,并且依托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等,来对养老体系进行完善补充。在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行满足的同时,还要注意强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所获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等,提倡采用文化的方式进行养老,并将其与物质供养有机结合,以满足当前时期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并挖掘老年人的潜能,从根本上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林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城市社区管理政府职能转型分析 [摘要]社区已成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但相应的政府职能在社区的实现却略显滞后与粗放,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严重。随着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主体的多元化,居民公民意识与法治思想的不断增强,政府必须实现社区管理上的职能转型,探索出新的城市社区管理创新之路。政府要树立起“有限—有效—共赢”的职能转变目标,向服务型有限政府转变;厘清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明确政府与其他社区组织的权力边界;同时与各社区管理参与主体建立起合作共治的社区管理模式,满足公民利益需求,实现社区福祉。 [关键词]社区;政府职能;转型;合作共治 一、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现状 (一)主导性过强的“全能型”政府 在社区管理社会化的形势下,很多应当交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的职能,政府依然大包大揽,尤其是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与社区安全等范围。另外,在人员设置与安排上,社区应该以居委会为主以合同方式聘任社会人员,并在经费上采取财政支持与社会化筹集相结合的方式。但事实上,社区工作人员往往是事业编制或者公务员编制,由政府主导招聘,造成了财政经费的紧张。从这个角度讲,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应只是“事”的转变,而是观念与“权”的转变。 (二)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政府对居委会职能定位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往往更像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而非自主进行社区自治管理的主体。在事务性工作中,居委会承担了大量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成为了任务落实的执行层。另外,街道与社会团体这样的机构在社区管理中承担的应该是监督与考核的职能,但是在实际中却成为了接受政府考核的单位,导致无法有效地搭建起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桥梁,反受其咎成为众矢之的,大大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 (三)政府对社区自治的保障不力 政府在城市社区管理上的越位与错位并不代表其本职工作的完美,恰恰是在行政过程中的“缺位”造成了更多的问题。首先是在制度保障上,并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配套法规,旧有的原则性宏观性的法规年代太远,已不能细致到指导具体工作,对一些新问题并不能做出及时调整,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社区的发展建设。另外各级政府对城市社区自治并未形成系统的政策指导,没有建立起运行流畅的机制保障。其次是在对“第三部门”的培育与保障不到位,对社区的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没有进行有效的资助与组织,不论是资金还是政策激励都没有相应的系统倾斜,致使社会团体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在公共服务提供上,政府依然不能提供足够保障,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社区内图书馆、活动室等建设由于资金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性解决,使居民无法感受到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公民意识不能有效地实现向社区意识的转变,影响了社区管理的实效。 二、城市社区管理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政府要想改变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的越位、错位、缺位,必须进行着力于社区建设与政府主导的政府职能转变,其中角色的定位、关系的厘清与模式的选择格外重要。 (一)观念的更新:有限有效 政府在社区管理上的误区,尤其是大包大揽与直接经营的做法,根本在于观念上对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定位不清。政府对社区的管理职能不必也不能体现在直接管理上,社区的自我管理与发展不会削弱政府对社会的管控,恰恰相反,实现社区自治的和谐繁荣就是增强政府宏观控制力的途径和体现。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新问题,逐渐积累科学合理有效运用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进行社区引导与管理,事无巨细的包揽只能造成决策与执行的混乱。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在观念上实现更新,树立起“有限一有效—共赢”的基本目标。“有限”即政府要适当放权,退出社会和市场力量可以自发管理服务的领域,以政策制定与宏观调控为主,将“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有效”是指政府要着力于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以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供软硬件保障,注重实效性;“共赢”要求政府职能实现过程中保障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将利益分歧消弭在公平公正的政府行政与社区管理中,实现政府社会管理、社区稳定繁荣、企业经济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各方的共赢与和谐。在观念上,政府务必校正行政笼罩的政府定位,达到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社区利益的互动;构建起民本至上的政府观念与公共服务的职责定位,消除“人治”观念,在“法治”道路上寻求社会整体发展与社区、公民、企业利益的契合点,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政府目标。 (二)关系的厘清:权力边界 从关系上说,政府与社区应建立起政府指导下的社区自治关系,政府行政与社区行为之间相对分离,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宏观调控来对社区管理进行指导,方式相对间接,其目的是协调社区各方利益并提供相应支持;社区的具体事务则是在社区自治组织与相关社会团体及公民自主管理下实现的,与政府部门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这种社区自治并不代表社区脱离政府,而是政府扮演政策制定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角色,社区扮演管理者、执行者和受益者角色,二者之间是一种“政府负责规划指导、给予资助,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关系模式。在关系厘清基础上需要明确认定的就是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问题。居委会是宪法与法律规定的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关键还在于明确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的合法权力。2010年1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政府对居委会提供必要的经费与办公保障,委托居委会办理事务应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对各类考核评比要大力压缩。这一原则性规定强调了政府作为国家强制力与进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社区自治组织之间明确分工又有机合作,二者应当在各自的权力边界内履行好职能。 (三)模式的选择:合作共治 现代化的城市社区管理是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各主体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保证社区内公共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主体间利益的平等,因此主体间应建立起平等互信互惠的关系,最终实现各行其道且有机结合下的共赢,这种模式就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合作共治模式。从政府角度来说,合作共治模式有三个要点,第一是实现社区自治功能的回归与完善。作为法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由居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着居民的利益,肩负着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职责。政府应当依法合理规定居委会的功能与职权,使居委会不仅成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也“担负起协调邻里之间、社区组织之间、居民与社区各类组织之间关系的重任”,协助政府共同维护社区稳定与和谐。第二是要完善社区内中介组织与市场组织。各类社区服务类机构,如业主委员会、社区文化协会等在社区管理中已经凸显出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发育还不成熟,尤其是保障公民权益与组织公益活动上还有欠缺。政府在培育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加入到社区管理的同时,也要以合法合理的途径引入市场机制,将企业组织引入到社区管理中,发挥其服务的专业性与管理的社会性。只有充分调动其社会与市场的力量,才能更好的满足社区内公民多层次的需求。第三是要坚定政府主导性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对社区各类组织进行有效引导与协调,才能保证社区发展的方向,保障公民的权益。总之,政府社区管理职能的转变既非政府职能社区化,也不是社区建设的去政府化,多元化的社区合作共治模式下,政府将管理职能转为参与与协调职能,并引导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与体系,调动和发挥社区自治组织、非政府社区组织、市场企业组织和党组织的社区管理积极性,为社区管理提供切实的主体保障,达成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实现社区福祉与公民权益的满足。作者简介:马旭红,女,1964年生,湖南洞口人,本科,副教授,工作单位为贵州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政治学。 作者:马旭红 单位:贵州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通信施工中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 摘 要伴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铁路的作用愈发突出。但是,因为我国铁路路线分布十分分散,并且其所涉及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加强铁路通信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据此,本文对铁路通信施工中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铁路通信 数字调度系统 应用 1 铁路通信系统现状 铁路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各地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交流,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我国逐渐加强了对铁路建设的重视程度。从发展至今,已经全面实现了速度的提升,效率的提高,其对区域经济交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铁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度和更新,其通信技术是确保铁路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经济的主要标志。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铁路也帮助人们实现了区域交流,从而共同进步和发展。 2 铁路通信施工中应用数字调度系统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铁路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铁路通信业开始逐渐走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已经渐渐开始形成了数字通信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安全、可靠、快速运行和服务。在数字化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促进系,铁路数字化系统也进一步优化,以此形成了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所谓数字调度系统实际上就是以铁路通信系统和运输调度设备作为平台,全面完善智能化和数字化,充分合理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相关设备,促进铁路通信系统的调度通信系统的完善,促使既有通信系统在具备员工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功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和物力消耗,降低相关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数字调度系统网络主要划分为四种,即链状型、星状型、树状型、综合型。其中,在数字调度系统中,通信系统是主要的系统,调度系统属于分项系统,在系统中,实现通信系统和调度系统的有机连接,关键在于网络管理系统。将数字调度系统切实应用到铁路通信系统中,不仅可以及时提供健全、有效的监控系统,还能够帮助铁路值班人员和调度人员有效完成一定功能和作业。在铁路通信系统施工过程中,积极应用数字调度系统,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通话质量和其可靠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扩展铁路通信系统功能,实现通信系统自我测试和智能警示功能的完善,大大降低资源消耗和相关施工成本。数字诊断系统中有很多的接口,可以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业务。 3 铁路通信施工中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分析 3.1 调度电话的应用 在确保数字共线的同时,数字调度系统能够实现电话通信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各个铁路段和站点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电话语音的方式,调度和指挥铁路车辆,以此保证铁路车辆的运行效率和行车安全性。另外,为了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不发生意外而致使不能连接现象出现,促使通信网络能够正常有序运行,可以把调度回线操作设置在各站点的接口处和系统主机的接口处,构成备用通信线路,从而保障通信网络的实时正常运行。 3.2 区间通信的应用 因为各站点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进行自己区段链接号码拨打时,直接呼叫上行或下行区间的车辆,因此数字调度系统不仅可以完成除了自己区段通信工作以外的上下行区通信工作。而且,为了便于指挥和调度车辆,相同区间内所有站点人员之间,都可以直接联系、交流和沟通。另外,为了有效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发生危急情况时,由于通信转折,耽误抢救时机,可以把系统磁石接口和区间抢救电话直接连接,分系统可以直接把通信服务转接到主系统中,以便于实现直接通话,确保车辆能够及时救援。 3.3 站场通信的应用 专用通信系统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是及时播报客运情况,监督车辆运行情况,维护通话系统等,站场专用与通信电话、调度电话、站内用户等组成专用通信系统,这些元素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其能够促使铁路车辆运行情况实现实时监督与管理。如果想要站场之间的通信能够顺利完成,就需要进一步保证分系统与各站点之间网络的正常连接,负责通信的主要部分就是站点值班室电话,所以站点值班室电话采用2B+D式的接口和分系统之间相连接,其他电话就是以终端形式作为依据,决定和分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 3.4 音频通道的应用 在铁路运行过程中,音频通道是必须具备的,这主要是因为音频通道的存在,不仅能够为电力运输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还可以有效完成无线列车的调度工作,因此,音频通道是铁路通信服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铁路列车主要的应用的是2/4线点对点的音频通道,从而确保音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数字调度系统中,音频业务与系统的有机结合,主要是以数字接口或模拟接口为载体进行连接,想要实现与系统的有机连接,必须将数字接口和模拟结构作为辅助,以此才能够全面实现其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效促进了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而随之提高的还有人们对铁路通信的要求。另外,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铁路通信服务,不仅可以降低运输风险,还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铁路通信系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尤其是充分具备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渐形成了数字调度系统,其可以有效降低通信施工成本,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还能够进一步简化铁路通信系统,确保其可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从而实现铁路通信的现代化建设。 铁路调度论文:浅谈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基础业务培训、安全管理方法等方面促进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提升,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保证铁路运输活动的进行了阐述。也针对日常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度命令不够规范,班组安全管理薄弱,行车调度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发挥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安全工作;思考;调度 一、浅谈当前铁路行车调度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铁路调度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 1、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2、运输专业知识学习不全面、应急处置能力差、独立处理事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3、疏于对新调度员的上岗培训、新上岗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培训教育的针对性不强。4、在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大形势下,需加强调度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CTC设备的运用和基础知识的掌握5、调度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 (二)铁路调度命令不够规范 调度命令作为一种特殊凭证,关系到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指挥安全,在日常运输指挥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调规》、《技规》等规章的要求,了解好现场情况正确及时的下达调度命令。调度命令纰漏是调度安全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调度安全生产的隐患。 (三)调度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调度安全管理制度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调度指挥安全,提升安全管理理念,确保运输安全的有力保障。 二、提高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班组建设,规范调度命令 班组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最基层的活动单位,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落脚点,运输生产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的目标必须通过班组实现。在日常调度指挥工作中要以行车调度台作为工作出发点,加强对安全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安全控制体系。对于跨调度台调度工作,要保障相邻调度台间的有效联系,监督检查彼此工作是否到位,相互卡控,堵塞漏洞。计划调度员要对所管辖行车台的调度命令、阶段计划、行车组织、施工组织等关键作业环节进行卡控,按时上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及时的处理。 以班组为单位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每个班组指派一位安全员(可依情况由值班主任担任),专门负责班组安全,协同联系计划员加强对调度台列车运行情况、限速情况、施工组织等重点环节的把关。遇到紧急情况,安全员必须上台进行全过程指导、盯控、协调,对调度命令和应急指挥进行把关,保证行车安全。 加大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培训工作,查找分析调度命令环节存在的问题,落实关键环节安全卡控措施,对施工组织、接触网停送电,超限运输组织、限速、汛期雨季限速慢行及封锁开通区间、故障及事故的应急处理等安全关键环节进行卡控把关。 (二)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思想认识层面,要培养调度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要使他们树立高度的调度安全责任感,保证运输生产的有序进行,可以通过奖惩严明的手段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工进行奖励,对由于自身疏忽造成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处罚。要形成榜样效应,党员、管理人员应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找借口,不搞特殊化,不独立于制度之上,积极学习业务技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榜样效应,使调度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从技术操作层面,调度人员要掌握行车工作的全过程,熟悉自己管辖的线路、桥梁、隧道、牵引供电、信号、通信等设备,知晓规章制度的条款和条款制定原则,积极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调度员、业务能手学习调度指挥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不断摸索积累实践经验,弄清工作要求,这有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日常行车情况,做出正确的指挥。 (三)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完善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好制度执行情况,党员干部和职工在制度面要一视同仁。要做到制度的完善合理,要求制度制定者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和政治思想高度,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加强对制度的监督,奖罚分明,不搞形式主义,不偏向任何个体。强化调度安全基础管理,对各级调度人员要高标省⒀弦求。所谓高标准就是从思想上、从行动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养成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把被动的调度安全意识进一步上升到“安全文化”建设上,切实增强思想宣传工作的感召力。以大力加强调度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安全第一”价值观为核心,进一步加强调度安全理念文化建设;以养成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良好习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调度安全行为文化建设;以构建约束有效、激励有力的制度体系为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强调度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享受安全氛围为依托,进一步加强调度安全环境文化建设,使职工在安全文化环境中自觉规范和养成良好的岗位作业行为,全面增强保调度安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三、结语 保障行车安全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永远的主题,现阶段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还存在不足,根据已有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将促进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长效安全稳定。 铁路调度论文:强化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的思考 摘要: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承担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客货运输、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职责。通过强化铁路调度指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促进调度指挥水平的提高,是确保运输安全和完成经营任务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了当前铁路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铁路调度安全意识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铁路;调度;安全;意识 一、铁路调度指挥的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调度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虽然现在很多的调度员都是经过了专业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工作,但是很多专业知识都是死记硬背来通过专业的考核,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些新上岗的调度员是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很多规章制度的东西他们都是记得很熟悉,但是在工作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用,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漏洞。而一些新的管理人员则是对于自己所管辖区域当中的设备和人员都不是很熟悉,而且他们当中很大的一部分人对于行车的经验也不是很足,导致在出现一些需要他们去解决的问题时,就只能是依靠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去选择解决的方式,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行车的安全事故。 其次就是调度员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恰当或者是违章的指挥。调度员有时候会对作业计划或者是会车计划进行一些比较随意的改变;在编制工作计划的时候,也没用充分的考虑到乘务员的作息时间和上班时间,在值班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越权办事以及窜台指挥的情况等。 最后是一些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并没有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来。关于一些行车调度方面的设备,现在很多的部门配备还不是很完善,而对于那些在使用当中的设备,它们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更新也不是很及时,很多的设备在使用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故障。 二、强化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的措施 1强化超前意识 (1)超前预想,思路明确。安全工作具有一步主动、步步主动,一处被动、处处被动的特点。因此,各工种调度人员必须客观地判断形势、冷静地分析问题、超前地谋划工作。铁路调度具有指挥、协调、决策等职能,工作责任重、联系范围广、执行力度强,在日常安全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全盘掌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既定安全目标,不断分析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新方法,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2)超前防范,弥补不足。超前预想是基础,超前防范是保障。对于那些带有关键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必须超前采取措施,抓好具体问题的解决,抓好惯性事故的攻关,抓好关键环节的控制,抓好安全措施的落实,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解决安全的问题上,必须要做到“快”、“准”、“稳”。“快”僦是要果断处理,不能等、拖、靠,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将问题隐患对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准”就是要抓住问题实质,采取正确的方法措施,积极消除问题隐患;“稳”就是要讲程序、抓细节、求保证,要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做到方法正确、效果明显。 (3)把握规律,防患未然。调度指挥虽然每天不尽相同,但有其独特规律可循。应善于把握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实践,从日常工作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经验和规律,结合实际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进而形成规范合理的制度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控制。 2强化基础意识 (1)完善调度安全监控体系。①完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落实逐级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实现调度安全的自控、互控、他控。②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调度安全和运输组织的新特点、新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卡控措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③坚持安全分析考核制度,对发现的倾向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考核,及时消除影响安全的问题和隐患。 (2)扎实开展专项整治。适时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是解决问题和夯实基础的有效载体与途径。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攻关活动,着力解决安全突出问题。①积极安排。通过安排部署、全面推进、总结提高“三步骤”,制定出每一阶段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强化措施的落实和问题的整改。②落实责任。针对整治内容,确定责任人,全面负责活动的检查、落实、整改等环节的落实。③强化控制。分析影响运输安全的诸多因素,查找调度人员在安全指挥中的不足和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卡控,确保调度指挥安全。 (3)强化关键作业卡控。①加强调度命令安全。认真学习调度命令的有关规定,严格按规定调度命令,提高命令质量。②加强施工组织安全。严格按要求编制、审批和下达施工日计划、\行揭示调度命令、施工调度命令,认真核对限速情况,确保调度、机务、现场一致性,严把列车放行关。③加强安全关键顶点的盯控。重点是对旅客列车、专特运及重点列车、超限超重货物、乘务员超劳、机外停车、多方向接发列车等关键点的盯控。④加强阶段性重点工作。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做好重点列车、新图调整、作业方式变化、季节性运输等工作。 3树立严管意识 (1)坚定不移地抓职责发挥。要落实各工种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岗位程序进行日常工作,切实将安全指挥步入到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通过职责发挥,实现各级管理人员尽职尽责抓安全、尽心尽力保安全。对由于履行职责不到位、检查监督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发生问题的人员,要严肃追究其管理责任。 (2)坚持不懈地抓标准落实。在日常调度指挥过程中,因标准落实不到位而造成各类问题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下硬功夫、采取硬手段认真加以解决,用严管来实现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作业标准的有效落实。要以推进铁道部“三项工程”、开展铁路局调度所标准化建设为主线,应用先进的标准化建设原理和方法,开展立标、学标、对标、达标工作,促进调度在管理、作业方面的全面提升。 4强化协调意识 (1)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围绕运输相关的车、机、工、电、辆等专业知识,以及人、车、天、地、图等方面的情况强化培训,促使调度人员接受新知识、熟悉新业务、掌握新技术、接受新挑战,适应运输组织发展和技术装备进步的需要,将调度培养成为行家里手。 (2)加强运输指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运输指挥中的不足和缺陷。通过科学的调度、精心的指挥,使运输区段能力有效运用,使各部门配合有序衔接,使安全结合部有效控制,从根本上减少问题的发生。 (3)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是调度人员在非正常情况下协调能力的具体体现。发生事故或设备故障后,充分发挥调度的协调能力,正确应对、积极处置,将对运输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对调度人员的基本要求。 铁路调度论文:高速铁路通信调度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随着高速铁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调度通信系统也在逐渐升级换代,趋于优化和完善,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宽带化、网络化发展,运行效率与通信质量大大提高,为行车指挥、运营管理、安全运输提供了快捷的通信手段,为铁路运输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通信平台。 【关键词】高速铁路 调度通信 技术发展 回顾与展望 铁路调度通信就是为保证铁路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调度指挥和车辆信息传送的通信系统,铁路调度通信具有集中管理、沿线分布、点多线长和保密性、稳定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等特点。铁路调度通信在建设中要求稳定、稳步、安全、可靠,其发展过程具有不同于其它通信行业的铁路特色。 1 铁路调度通信的发展回顾 铁路调度通信的第一次快速发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重要的技术革新是从脉冲选叫到双音频选叫。设备实现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架空明线向长途电缆,从YD型调度系统到YG型调度系统的转变。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渐由“双音频”向“数字编码”过渡,由数字编码组成的DC系列程控式调度让呼叫更准确、速度更快、抗干扰性更强。但是这一阶段仍然属于模拟设备,话音传输依然是传统的模拟信号。 铁路调度通信的第二次快速发展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专用数字通信网络逐步建成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和TDM交换技术在调度通信中普遍应用,现了通道传输的数字化和端站的数字时分交换,传输载体以光缆为主,使用集成芯片,针对调度通信、区间通信、站间通信、站内通信等通信业务的综合接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入。调度通信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但是由于设备还处于刚刚研发阶段,不同设备厂家的设备兼容度不高,不能做到综合兼容和互联互通。 铁路调度通信的第三次快速发展出现本世纪初,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GSM-R系统和FAS系统开始进入调度通信领域,调度通信和飞速发展的高速列车一样,驶上了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无线调度、数字调度、移动通讯这些高科技通信技术,既能满足固定用户接入需要,又兼容原有的数字共线业务,以及固定接续、点对多点、点对点业务。全新的触摸式调度台具有呼叫列车、号码显示等先进的功能,支持对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的紧急呼叫、全呼、组呼、单呼、广播、会议等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的应用需求。 2 高速铁路通信调度系统与传统调度通信系统的差异 在传统的调度通信系统中,主要是以下达话音指令为主的调度形式来实现对行车各关联环节的运行指挥。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各关联环节的运行指挥也越来越复杂,单纯以话音指令为主的调度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以传输指令数据和计算机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行车指挥调度方式逐渐广泛使用,计算机和数据控制为主要手段的调度方式同样在区间控制列车运行系统中采用,使铁路运营管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高速铁路通信调度系统与传统调度通信系统的差异主要在与是否运用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撑。 传统铁路调度通信业务如表1所列。 那么,在高速铁路通信调度系统中,调度通信业务和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呢?通过分析比较,主要有几个方面,如表2所示。 3 高速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高速铁路调度系统不再像传统的调度指挥系统那样在一定范围内设置调度所将行车指挥通过车站来办理和执行,增强干线调度功能和区间接入,将传统区段调度予以合并和省略,充分运用干线调度业务替代区段调度业务。高速客运专线,更是取消了货运系统的相应业务,以保证和满足高速旅客运输为目标。这样一来,调度业务中的远程控制、图象接入、非话指令数据系统在原有的数字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将高速铁路调度指挥通信整合为一个非常有效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无论是独立性还是集合程度,都是高度结合在一起的运行整体,既满足了高速铁路调度通信联络指挥的基本需求,还具有环境动力检测、集中监控、故障诊断、远程维护等全新的现代化功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系数,满足了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速铁路调度通信系统也更加完善、优化,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运输的局限,同时也提高了运行效率与通信质量,为运营管理部门集中指挥、管理和安全、便捷、高效的行车指挥提供了最为方便可行的调度通信手段,并将为铁路运输信息化提供更广阔的通信平台。 铁路调度论文:浅谈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维护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神华准能大准铁路公司使用的数字调度设备,阐述了自己在其维护管理方面的心得与经验,分析讨论数字调度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本文亦注重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进行基本性的论述,以给广大通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欠缺之处难免,在此与大家磋商。 [关键词]数字调度指挥系统 设备 管理 维护 一、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维护特点分析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也称为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而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主要是区别于我们以前使用的铁路模拟调度指挥系统而言的。相信有20年工龄以上且从事过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值班员、车务段当过车站值班员以及在电务段从事过专用通信维护的同事会深有感触: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使用的北京二七通信工厂出产的YDHF-1调度分配器、DC-6程控调度电话、CZH-III车站电话集中机、QJ-7区间电话等等设备吗?也就是大家当时通俗的统一称呼其为行车黑电话,那刺耳的铃声以及通话时嘈杂的蜂鸣音,如果一旦这黑电话悄然无声了,就说明系统出问题了,通信维护人员就得赶快进行处理等等等等,这些有些久远的记忆也代表着铁路行车专用通信发展的一个时代,其实当时就是采用模拟技术方式实现行车调度指挥的铁路模拟调度指挥系统。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方面数字化已经非常普及,除了在某些特殊场合,模拟通信方式已很少被采用。现在我们大准铁路采用的是佳讯飞鸿公司生产的MDS3400型和较老一些的FH98型数字调度指挥系统。 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属于铁路专用通信的范畴,由于其和铁路安全高效行车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其维护方面要做到一刻也不能中断,只要一中断,就是铁路通信一类障碍,且随着中断时间延长,故障等级会随之提升。因此,确保其高可靠性和迅速处理障碍是其维护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这需要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二、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维护分类 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维护根据维护设备的状态不同可分为两种:例行维护和障碍维护,障碍维护也叫障碍处理或故障处理。由于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所承担业务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对障碍处理要求尽量要短而又短。 我们知道,任何电子设备的故障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发生,于是,就有了设备的例行维护这一概念,简而言之,例行维护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并且在设备出现故障前能尽快的发现所存在的隐患并加以预防。 例行维护和故障处理是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维护工作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例行维护做的到位,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故障处理的次数和时间。分类可用图1表示: (一)例行维护是预防性的维护,主要指在设备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其所存在的缺陷或隐患,保持设备的健康水平,使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安全、可靠运行而对设备进行的一种定期维护和保养,它是一种预防性的方法。如日常设备巡检、日常通道检查、日常电话终端检查、日常用户走访,以及我们每年春秋季进行的机电设备大检查活动中的各项检查、测试、检修项目等。 这里例行维护又按照维护实施的周期长短来区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两项。 日常维护是指需要我们每天进行的、维护过程相对简单,并可由一般维护人员实施的维护操作。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日常维护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机房环境日常维护 1.1环境状况,查看机房环境告警,包括供电系统、火警、烟尘等,应该一切正常,无外部告警产生。查看机房的门、窗等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坏。 1.2 温度状况,观测机房内温度计指示,可以在短期正常运行机房的环境温度在+5℃~+40℃之间为正常,可以在长期正常运行的温度范围为+15℃~+30℃,否则为异常。 1.3 湿度状况,观测机房内湿度计指示,可以在短期正常运行的机房湿度在20%~85%之间为正常,可在长期正常运行的温度范围为30%~65%,否则为异常。 1.4 防尘状况,观察C房内设备外壳、设备内部、地板、桌面,所有项目都应干净整洁无明显尘土附着,此时防尘状况好,其中一项不合格时为防尘状况差。 2 日常运行状况维护 检查各单板的主备、运行、通信、告警指示灯,主用单板主备灯应亮;运行灯闪正常;通信灯状态应亮;告警灯应灭。这里可能因设备型号不同,其指示灯设计方面会有差别,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不再赘言,下同。 3 网管系统日常维护 3.1 网管系统日常维护,检查网管系统与设备的连接状态,应显示连接正常。 3.2 告警记录查询,检查网管系统告警窗口显示的告警信息,告警状态指示正常,应无多余告警。 3.3 操作记录查询,可在网管系统操作记录窗口根据条件对所有的操作记录进行浏览查看。查询结果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4 日常例行维护 4.1 电源情况,检查电源是否有断路现象等。 4.2 运行情况,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4.3 工具仪表及资料,清点工具仪表和维护用的资料不应有短缺和损坏。需要充电的仪器仪表、工器具要确保其有电,状态良好,做到随时可用,资料台账要随时更新,保存完好齐全,否则应作出说明。这项大家需要注意,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仪表、工器具是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一定要确保其状态保持良好,做到需要时随时拿来就能用;技术资料要齐全,但这也是在日常维护中常常被忽视的方面。作为一位有良好素养的维护人员,这一点切不可忽视,这是无数个故障处理延时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教训,切记。 定期维护则是指需要按一定周期来实施的、维护过程相对复杂,对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周期可以按旬、月、季度、半年等区分,定期维护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1 调度台呼叫测试,用调度台呼叫用户,能正常通话,效果良好。 2 数据备份,对系统数据进行多地方另行存储,期限可以按月或每次进行数据修改的前后,以防止系统出现问题后能及时的进行恢复,缩短故障延时时间。 3 机柜、单板清洁检查、除尘,这项工作一般根据机柜、单板的状态来定,可在机电设备的春秋检时进行。 4 电源线连接,全部电源线连接安全、可靠;电源线无老化,连接点无腐蚀。 5 地线连接,检查各地线、地线排连接是否安全、可靠,各连接处无腐蚀;地线无老化;地线排无腐蚀,防腐蚀处理得当,联合接地Q1欧姆。 6 备品备件检查,清查备品备件库,必须的备品和备件应无短缺和损坏;否则应该申请购买。 (二) 故障处理可以说是一种补救性的维护,主要是指在系统或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了迅速定位并排除故障,恢复系统或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的应急型检修和维护,它是一种补救性的非定期维护。 按照故障处理的紧急程度高低和影响面大小,故障处理可分为一般故障处理和重大故障处理。 1 一般故障处理是指不太紧急的、影响面小的,或具有备份措施不需要立即执行的维护操作,如故障单板更换、冗余电路复位处理等。从单板更换这项可以看出,我们上面第(一)部分的定期维护中的第6项的重要性。如果这里单板损坏了,我们要用备板来替换,却发现没有备板了,或有备板却发现备板是坏的,这时作为现场维护人员的你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只能用糟糕和郁闷等类的形容词了! 2 重大故障处理是指比较紧急、影响面大需要立即执行的修复操作,比如系统断电重启、数据恢复处理、调度台故障恢复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系统中有最新的数据备份,就可以直接从数据备份中进行加载,这样需要的时间是最短的,如果备份的数据不是最新的,和现用的数据有出入,那系统启动完成后,维护人员就必须得修改数据,使其和现用数据相同,这样的话,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成倍增加。 三、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维护内容分析 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维护内容比较复杂,具体操作也各不相同,作为维护人员,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维护项目的目的和原因,这样我们维护起来才能做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我们的维护工作有所侧重,做的更加到位。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维护分类及项目,这里我们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分析。 (一)机房环境要求方面 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对机房环境的要求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温湿度: 组成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都要散热,随着业务量和用户越多,能耗也就越高,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越大,这些电子器件正常工作是受一定的温度范围限制的,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都会导致器件发生故障,严重时还会损坏设备。同样原因,对环境湿度也要求维持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比如机房湿度太大,会使机器的金属部件生锈,腐蚀设备,会造成线路绝缘降低,电路短路等现象。反之,机房太干燥,则容易产生静电,直接威胁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防静电: 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内部电路采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器件。而这类器件对静电敏感,受到较强静电干扰时极易损坏,由静电引起的故障可以涉及到系统的各个部位,严重时还可造成系统整体瘫痪。因此系统设备要可靠地接地,维护人员对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硬件进行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手腕。 3.防电磁: 目前电磁环境的干扰覆盖面较广,在铁路通信机房内和附近,禁止安装大功率无线电台,以防止电磁辐射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在机房内,系统设备的各种通信电缆与市电交流电源线应尽量远离,不要长距离并排铺设,以免造成电磁耦合干扰。必要时,各类线缆应互相交叉通过。 作为维护人员,也包括设备管理人员,要确保设备运行在符合要求的环境范围之内,才能保证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正常工作。 (二)系统维护方面 1.硬件状态检查: 这包括观察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机柜、机框、电路板的外观是否清洁、接触是否良好等,现在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软件系统一般都有对硬件设备的检查、检测命令,可以获得硬件状态的当前信息。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在正常开机运行过程中,其印刷电路板和接插件等部件不能随便触动。因此,维护人员对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硬件的日常管理维护基本是除尘保养和技术维护。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主要板件应有备件,以便出现故障及时予以更换,缩短故障时间,其重要性在上面提到过,不再赘言。 2.软件状态检查: 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软件检查普遍和告警信息相关联,系统也有软件自检功能,通过这些方法可及时的获得软件运行状态,确保软件运行正常。及时对服务器,网管终端,带软件的调度台等进行软件杀毒,保护主机和软件的安全。 这里重点提示一下,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及其附带设备所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必须用正版,确保其稳定性;备份用的介质如大容量U盘和可移动硬盘必须专机专用,确保其安全性。可能有的设备管理人员觉得这无所谓,使用正版软件或移动介质专机专用有些浪费,可能出于成本考虑对其M行缩减,这是错误的观点;要知道系统频繁的故障率影响行车造成的损失、维护人员超负荷的故障处理压力造成对正常维护的影响,这和节约的那点成本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供电方面 供电方面的检查一般和设备的硬件检查可以同时进行,这里我们之所以把供电方面单独列出来,主要是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供电系统有的和数字调度指挥系统不是在同一个机房,需要单独进行检查测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所有通信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知道,通信设备的应用地位越高,其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苛刻。为了防患于未然,维护人员需要定期对供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以确保万无一失。 (四)地线方面 规范而良好的接地是确保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地线在保障人身安全、预防静电电磁干扰、雷电干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要求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地线阻值小于1欧盟,地线测试可以放在每年的机电设备春秋检期间进行,且每年春季必须进行,以防随之而来的雷雨季节雷电对设备造成损坏。 四、总结 现在,不同的通信公司生产的设备并非完全一样,现在市场上基本是北京二七通信工厂、佳讯飞鸿通信公司、光哈通信公司等几家公司的产品,但设备的型号并不是维护和管理的制约因素,相信作为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维护人员,只要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作风和很强的责任心,都可以将铁路数字调度指挥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做的很好。 铁路调度论文:浅析铁路通信施工中数字调度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摘 要】近些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铁路通信施工中对数字调度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铁路通信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铁路通信具备了越来越高的质量,铁路车辆的行驶安全也得以保证。基于此,论文简单介绍了数字调度系统,并深入研究了铁路通信施工中数字调度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希望能够对铁路通信施工工作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帮助。 【P键词】铁路通信施工;数字调度系统;应用 1 引言 当前的铁路网络通信逐渐向着信息化、数字化以及融合化的方向进步。在铁路列车运行的时候,就是由铁路通行网络来指挥与调度铁路车辆,从而让车辆的运行更加安全、有序。但是,如今铁路线路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其分布极为复杂和分散,这就使得铁路通信调度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其先进的处理技术能够使铁路通信质量大大改善,使得铁路车辆调度与指挥的准确度大大增强,从而使得车辆的行车安全得以保证,使得铁路运输事业能够更为稳定、迅速地发展。 2 数字调度系统简介 电话设备是过去铁路通信网络指挥与调度用来传递信号的工作,而现在,铁路通信则应用了先进的数字调度系统,用数字设备来代替了传统的信号传输设备,一种新型的、以数字传输通道为媒介的通信网络系统由此形成[1]。网络管理系统、主系统以及分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了数字调度系统,这三部分相辅相成,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专用的调度通信网络可以通过主系统与分系统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将传输系统所拥有的E1通道作为依据,来长久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看来,主、分两个系统中间具备着很快的数字传输速度,甚至可以达到2MB/s,但只有在保证主系统和分系统都处于共线状态的前提下,运行车辆才可以对传输通道进行使用。按照常理来说,车站起到调度作用的每个区域都能够通过2B+D型的接口方案来与数字调度系统中的分系统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使操作系统中的通话得以实现,从而对调度与指挥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稳固的保证。 数字调度系统组网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综合型、树型、总线型、星型、链状等。站场通信系统一般处理会以星型组网的方式进行,局部调控系统则通常会以总线型的组网形式来处理,这都是依据铁路管理工作的具体特征来进行的。分系统和分系统之间、分系统和主系统之间通过基本共线单元来进行处理,其分别为下行口和上行口。为了使数字自愈环的建立更加容易,系统在运行时的两个透明传输通道是十分必要的,这两个通道一个会被当作备用通道,另一个则作为主通道而存在。当前环形为大多数数字调度系统的组网方式。 3 铁路通信施工工作应用数字调度系统的现状 3.1 对调度电话的应用 在数字共线得以保证的基础之上,数字调度系统可以使电话通信功能得以实现[2]。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每个铁路段与铁路站点上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以电话语音为通信手段来调度与指挥铁路车辆,从而使得车辆的运行效率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得以保证。为了保证通信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而导致无法连接的现象,使得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可以将调度回线操作设置于各站点的接口处与系统主机的接口处,构建一个备用的通信线路,从而保证通信网络随时都可以保证正常运行。 3.2 区间通信的应用 铁路通信施工所指的区间通信不光指的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对各区间的转机工作进行良好地完成,其还能够轻松实现上下行区段的接口连接工作。由于各站点工作人员可以在进行自己区段链接号码的拨打时能够对上行或下行区间的车辆进行直接呼叫,所以数字调度系统亦可以完成除自己区段通信工作之外的上下行区通信工作,当然,为了方便对车辆进行指挥和调度,相同区间内所有站点的人员之间都可以进行直接联系与沟通。除此以外,为了避免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危急情况时因通信的转折而延误抢救时机,可以将系统磁石接口与区间抢救电话直接连接起来,分系统将直接把通信服务转到主系统,使得直接通话实现,从而保证车辆可以被高效、及时地救援。 3.3 对站场通信的应用 专用通信系统在铁路通信系统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对客运情况进行及时播报、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对通话系统进行维护等,而站场专用与通信电话、调度电话及站内用户等组成了专用通信系统,这些元素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这种紧密的联系使得铁路车辆运行情况的实时管理与监控得以实现。若想要站场之间的通信得以顺利完成,就必须要使得分系统与各站点之间的正常网络连接得以保证,而负责通信的重要部分就是站点值班室的电话,因此,站点值班室电话采用2B+D式的接口与分系统之间进行连接,而其他电话则是以终端形式为依据来决定与分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 4 当前铁路通信施工中数字调度系统的发展 如今,铁道部广泛采用GSM-h系统作为基础通信应用的工具,GSM-h系统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FAS通信系统的进步和发展。到目前为止,GSM-h系统仍在不停地发展与进步,跟其有关的各个领域也在加快着自身的脚步。我国当前的铁路调度水平由FAS系统的高度所体现,不管是在具有极为重要意义青藏线中的安装,还是在秦沈以及哈大等高速线路中的使用都能够极为明显的表现出这一点。FAS系统与GSM-h中的用户能够良好地进行连接与交换,这就让铁路通信能够更好地进行与完成。铁路调度体系将有线与无线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将FAS中的30B+D接口与GSM-h中的交换中心联系到了一起,使得车站FAS中与枢纽FAS的通信能够在同一时间达成。 5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铁路通信施工中已经广泛应用了数字调度系统,使得传统铁路通信施工工作中的不足得以有效解决,铁路通信的功能得以增强,大大提高了铁路通信效率,使得铁路信息传输更为高效、准确、安全,铁路运输事业由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铁路通信工作人员不能安于现状,其要不断钻研探索,让数字通信系统更加健全,从而使得铁路通信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为和谐铁路运行环境的构建做出应有的努力。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牵引供电调度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供电调度是保证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工种之一,对于牵引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维修和故障处理等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太原铁路局现状,对铁路供电调度在安全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制定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调度工作的安全卡控。 关键词:铁路行业;牵引供电调度;安全风险;对策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铁日益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最佳选择,而旅客对于铁路行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准点率等服务水平也越来越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铁路的安全运营,是铁路工作者的首要目标。牵引供电调度作为铁路行业中重要工种之一,可以有效的指挥对牵引供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和事故抢修工作,有利于保证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 1 供电调度工作概述 供电调度肩负着铁路局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调度、指挥工作,其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不间断的运行。现阶段,我局供电调度在调度所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模式:(1)高铁供电调度:实行一级调度模式,局电调可以直接通过远动的形式进行程操作,做好各路电源开关的控制工作,直接指挥工区、变电所人员。在工作期间,可以通过SCADA系统对整个高铁中变电所、开闭所、供电所等运行现状进行合理控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2)普铁供电调度:实行两级调度模式,局电调负责掌握全局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负责与列调办理停送电签认,并指挥故障抢修;供电段电调度负责直接远动控制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设备情况,了解设备运行状态,直接指挥现场的故障处理和抢修。 2 铁路供电调度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局供电调度指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作业及管理风险,因此我结合实际中的调度工作谈一谈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供电施工、维修计划审核不当,把关不严,调度员复核计划制度不执行。计划调度员在编制施工维修计划过程中由于人为状态不佳,素质不高,以及不落实牵引供电施工、维修日计划的卡控制度,容易导致计划存在错项、漏项,以及在发令过程前,调度员落实核对制度不到位,导致调度命令错发漏发。 (2)命令下发复诵制度落实不到位,供电段调度员疏于复诵,引发命令执行有误。部分段电调不严格要求、落实命令复诵核实制度,凭借主管经验,口语化停电供电臂名称,不强化命令纠错制度,复诵不及时,缺项漏项,导致调度命令存在执行错误风险。 (3)供电段对运行方式变化不汇报、汇报不及时。部分供电段尤其是地方铁路公司在事故发生,新建铁路送电或牵引供电方式发生变化时,不第一时间向路局汇报,尤其是枢纽地区、和存在越区供电的区段,这样一旦发生故障时,容易存在指挥错误或错误停送电的风险。 (4)牵引供电跳闸处理流程执行不到位。当发生跳闸重合失败时,对停电范围掌握不明确,对车站、机车信息收集不及时,不结合是否同时发生红光带,是否存在上跨线脱落造成上下行同时跳闸等情况,过分重视停电时间的影响,盲目指挥电调,进行强送电,扩大事故影响范围。 3 实现铁路供电调度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1)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要实现对供电调度工作安全风险的管理和防控,日常的安全教育工作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适应供电调度工作特点的安全文化体系来提高其有效性。要确立调度员安全文化的理念,根据调度员的具体情况组织家庭走访和组织家属访岗探岗,与家属进行座谈,畅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必要的安全警示教育,使安全文化走进员工家庭,争取员工家属对调度安全工作的支持,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自觉地遵章守纪,主动地追求安全、维护安全。 (2)增强安全学习的自觉性。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文化理念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在安全生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供电调度员安全学习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调度中先进工作者的实际作用,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调度操作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加深其他调度员的学习比武热情,打造良好学习氛围。 (3)提高事故演练的真实性。对事故预案要组织调度人员认真学习和分析探讨,并进行日常演练。只有通过不断的演练,才能使调度员遇到真正事故时不会手忙脚乱。演练的环境要做到贴近真实的事故现场,演练的内容应根据供电调度的实际情况而定,多挑选复杂枢纽地区作为演练场所,通过不断的探讨加深调度员对于预案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探索更适合实际的应对方法。 4 总结 安全无小事,调度无小事。调度员的每项失误都有可能影响铁路交通运输秩序。供电调度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供电调度工作的安全、稳定、有序对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开展供电调度工作风险点分析,强化风险预判、风险过程控制、风险事后分析是保证供电调度安全、有序、稳定的重要手段。 铁路调度论文:浅议铁路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摘 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任何环节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对铁路运输造成严重影响,这就需要供电管理人员在调度层面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保证供电系统稳定运行。本文就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调度应急处置情况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希望对有效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供电调度;应急处置 0 前言 在电气化铁路的组成中,牵引供电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向电力机车及动车组提供稳定的电能,牵引供电设备由变电设备(变电所、AT所、分区所)、接触网和远动系统等构成。牵引供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构成部分的各个环节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故障,这就需要作为指挥中枢的供电调度具有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对牵引供电系统所存在的各类故障进行快速分析处置,保证电气化铁路的稳定运行。 1 提升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及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达到12.4万公里,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运营里程超过了2.2万公里。电气化线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在铁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一旦发生供电设备故障,其停电范围大、故障查找困难、影响时间长等因素,势必对运输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打乱运输秩序。而作为铁路供电设备运行、检修和故障抢修指挥中枢的供电调度,肩负着快速查找故障地点、合理制定抢修方案、及时恢复供电和行车的天职,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恢复列车正常运行秩序,最大限度降低供电故障所造成的影响。 2 供电调度在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供电故障应急处置流程主要是故障类型判断、故障地点查找、抢修力量组织、抢修方案制定、停电手续办理、抢修方案实施、恢复供电行车、遗留问题处理、观察行车状况、记录整理上报等,特别是故障发生十分钟之内黄金时间的组织,对后期的故障处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起供电设备故障分析,发现供电调度在供电故障应急处置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2.1 供电故障类型判断不够准确。 供电故障类型判断是否准确是供电故障应急处置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故障地点的查找进度、故障延时长短和抢修方案的制定。因远动系统故障报文数据采集出现错误,致使故测装置指示里程与实际故障点偏差较大;因变电所亭保护装置时限配合存在`差,跳闸所亭开关动作顺序发生变化,影响故测数据的准确性,误导供电抢修人员查找方向;而因现场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同、专业基础知识不同、对SCADA系统各项功能的掌握不同,不能准确判断分析同一故障类型造成的保护装置动作情况表现出的差异性,不能够灵活运用SCADA系统对故障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故障判断的准确度大大降低,导致现场排查处置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极大的遏制了供电故障处置效率。 2.2 抢修力量组织不够合理。 在发生供电设备故障时,供电调度应根据故障判断情况及时组织抢修人员,进行故障原因查找处理,压缩故障延时,减少对运输的影响。实际处置中,因故障信息反馈不准确,造成抢修机具及材料携带不全;未能合理安排相邻抢修力量及时出动配合,导致抢修力量不足,造成处置时间较长;出动方式不合理,未能及时协调列调腾空线路组织供电轨道车出动,造成抢修人员不能尽快到达现场。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故障处置延时的原因。另外,抢修方案制定不够严谨,对运输需求掌握不全面,对设备不熟悉,制定处置方案与实际运输情况脱节也是问题之一。 3 针对牵引供电调度在应急处理中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3.1 优化供电调度员选拔培养方式。 要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就必须要保证供电调度员选拔质量。既要强调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不仅应具备各供电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以及其它铁路专业的相关知识,真正选拔出适合供电调度工作的人才。而现有供电调度选拔培养方式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工作经历简单,岗前培训时间较短等弊端,不能满足供电调度工作需要,应该予以优化。建议对供电调度员进行定向培养,明确培养目的,制定培养方案,确定培养时间,有针对性的安排理论学习及工作实践锻炼。 3.2 完善供电调度员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要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及处置办法。通过对实际故障情况及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进而合理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置方案。供电管理部门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要以应急管理工作为基础,不断对供电调度应急处置预案及处置办法进行完善,既要有工种工作的独立性,又要兼顾与其他工种间的配合,更要重视供电调度应急预案与现场及其它专业应急预案的衔接,保证供电调度应急处置预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加实用,以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效率,保证应急处置效果。 3.3 加强供电调度基础管理。 要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基础管理。要从基础入手,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加强供电调度作业风险研判,从设备运行监控、运动倒闸操作、停送电联系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和作业流程,适时修订作业指导书,更新完善供电调度基础技术资料,切实夯实调度基础。 3.4 强化供电调度应急培训。 要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就必须要在培训工作上下功夫。通过采用多种培训学习方式,提高调度员的基本业务素质,特别是在应急处置方面,要加强故障案例教育,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总结分析故障处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切实提升供电调度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4 结论 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发生故障,势必会对铁路运输秩序造成影响,而供电故障的有效处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供电部门不断强化和提升供电调度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完善供电调度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办法,以保障电气化铁路的稳定运行。 铁路调度论文: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高技术、高要求等特点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在分析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调度集中指挥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调度基础管理,完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度。 关键词:调度指挥;规章制度;安全保障;建议 高铁调度是日常高铁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在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承担着日常运输组织及非正常应急处置等重要职责,是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鉴于高速铁路运营速度高、行车密度高、高科技应用程度高、安全要求高等特点,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 一、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铁路在意识形态上是以安全运输为主旋律。较多单位在具体安全管理形式上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这种安全管理方式,把铁路上的所有干部都融入到安全管理人员中去。做到了安全运输的全方位管理。这样虽然也能在安全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短期效果,但这种管理模式会产生另一种弊端:就是其中不少管理人员未从事过铁路运输方面的工作,缺乏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使他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大受影响,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二、目前铁路安全工作的法规及规章制度 本世纪铁路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后,随着铁路部门的多次改革调整和大量新建、改建的铁路设施陆续投入运营;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尽管近几年一些铁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几经修改,也还是跟不上铁路的变化形势。甚至有些规章制度印刷好还没有完全发到每个职工的手上,就又要修改里面的条文。造成职工作业无所是从。 三、现今铁路安全技术设备状况 抓好铁路运输安全就是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首位。而优良的铁路基础设施和先进的铁路运输技术装备就是预防铁路事故,确保现代铁路运输安全不可或缺的“硬件”。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广泛采用保障铁路安全现代化信息技术产品,为我国铁路事故逐年大幅度的下降,保证运输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就上述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设备的稳定性不高,故障时有发生。 四、铁路运输安全的外部环境 现在铁路年年提速,可是铁路沿线周边一些单位和居民安全意识颇为淡薄,有的单位或个人图方便在铁路线上非法私自设置道口、铺挖人行便道,还有在铁路防护围墙开小门,破坏铁栏网,随意进入铁路,违章在铁路上行走和放养牲畜,不按规定穿越轨道。有的机动车驾驶员不顾安全盲目抢越铁路道口,屡屡造成路外伤亡事故。每年铁路路外伤亡事故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同时每年也给铁路运输造成不少损失。 五、对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的思考 (一)深化铁路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 为改变我国现行铁路在安全监管上“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和安全管理迁就于运输生产经营的不合理现象,就应当理清行政执法和运输生产的关系,维护国家和群众利益,公平正义地解决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矛盾和纠纷。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改革 在铁路机构改革的设计中,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不能一拍脑袋,心血来潮就从眼前的局部利益搞出一个所谓的改革方案,可是当这种方案实施没多久就发现问题百出,又走回头路。在改革中要尽量避免运输安全管理中翻来覆去的不稳定因素。要建立科学高效和规范有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改革中必然会出现的运输安全危机措施。 六、根据现场职工违章违纪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和处理 1、加强现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用血的事故教例告诫每一位职工,事故的发生来自至违章作业,来自违反劳动纪律,要求职工做到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自觉严格地按照标准作业。同时使用必要的现场监控设备和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力度,以督促“两违”职工克服侥幸心理,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理论和现场实作考试,及时了解职工业务理论水平和作业中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组织学习培训,特别是在新的规章制度颁布实施前就要抓紧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对于比较少遇到的非正常行车办法要定期组织有关职工进行学习,以确保在非正常情况出F时,职工能从容应对。 七、铁路要与地方部门的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爱路护路活动 抓好铁路沿线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铁路外围的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铁路和道路相交应尽量设置成立体交叉,加强铁路行政执法,坚决撤除非法私建的道口和人行过道,对繁忙的铁路线两侧按规定设置栅栏进行全封闭,严禁行人或牲畜进入铁道,防止铁路机车车辆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和其他障碍物相撞的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八、结语 高铁调度是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现阶段,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高技术、高要求等特点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将在分析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调度集中指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强化管理措施,以此促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进行。 铁路调度论文: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陆上人员交通及物资运输更为频繁,铁路作为重要的陆上交通运输渠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铁路对于人员及物资的输送能力,数字调度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调度系统是铁路通信基础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铁路系统能够对列车的运行情况进行更为精确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于列车的运行和调度,文章将在分析数字调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铁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数字调度系统;铁路通信;应用 前言 铁路通信作为铁路运行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铁路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通信技术也有着重大的突破,通过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做好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铁路通信系统更为简化,从而有效的提高铁路对于通信服务的质量。做好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铁路运行能力,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特点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是一种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将铁路沿线中的各个站点和单位的通信业务通过已有的数字通道的形式实现对于各种功能的综合所形成的集成化的铁路通信系统。数字调度系统在继承并实现原有调度系统所有功能的同时,也对原先所使用的各种模拟调度功能进行了良好的简化,从而使得铁路通信系统的结构更为合理、简洁,并使得与铁路沿线中的各个小站点的通信也更为通畅。 相较于传统的铁路调度系统,数字调度系统具有以下的一些优势:(1)信号传输质量高,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使用数字通道来进行信号的传输,相较于普通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保真效果好、噪音小,通话质量有保障。(2)安全可靠性高,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大量使用的集成电路并采用分散式的控制方式,并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采用热备份件作为系统的核心件确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工作中如发生故障则备份可以投入运行以使得系统能够尽快恢复工作,通过这种自愈环的方式确保铁路通信系统不会造成中断从而使得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良好的进行工作。(3)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兼容性强,接口丰富能够良好的满足现今铁路通信系统中对于组网的要求,从而为后续铁路通信网络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组网上根据组网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链状、星状、树状以及其他综合型等,根据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范围的不同及铁路系统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需要在数字调度系统中采用链状的组网方式。此外,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通信系统是其主要的系统,调度系统则为其分系统,铁路数字调度系统通过接入到铁路通信系统中用以完成对于铁路列车实时运行信息的监控并具备使铁路值班人员能够与调度人员完成通话的相关功能。通过将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于铁路通信中能够极大的提升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从而有效的降低铁路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此外,通过使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可以使得铁路列车的管理与调度更为方便,铁路通信系统也更为完善,使得铁路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此外,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所具有的大量的接口也使得其能够完成多样化的业务且拓展性大为提高,使得铁路能够更为安全、高效的运行。 2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调度电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调度电话主要由调度台、调度分机以及数据通讯连接等部分组成,其中对于列车的调度主要利用的是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操作来来实现对于列车各沿线车站值班员进行群呼、组呼等的呼叫并进行相应的通话,对于货运列车则利用专用的系统来实现对于货运列车运行沿线的各车站进行通信,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所采用的数字共线方式能够将各区段内的与列车调度相关的各部门连接在一起并进行相应的通信,此外,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还将各区段原先的列调回线并入到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作为备用方案。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对于区段内的区间通信可以通过拨号呼叫的方式与区段内的每一个站台、调度台等进行呼叫连接,通过设置在各区段内的上、下行电话回线来完成区间内的通信,此外,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还能够将区间的抢险电话接入到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从而完成全区段区间内的通信。 站场通信是铁路通信中的重要的一环,其通过铁路中的调度电话、专用电话等进行联系,对于站场通信主要依靠的是放置在站内的分系统来加以实现的。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铁路沿线中的各区间的通信,依靠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所具有的区间转机功能采用电话拨号的方式来与铁路列车运行沿线各值班室中的通话联系,同时也可以依靠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来对铁路各分站点、列车值班员等进行呼叫通话,其中电话通信回线接入到列车车站的上行和下行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接口中,通过利用铁路通信系统中主系统所具有的交换功能完成对于区段内每一区间内的通信连接与列车的调度。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于铁路列车调度中时,其主要实现的是对于系统内的行车、客运以及货运的调度,并且在铁路沿线中的各调度台中设置与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进行直接连接的调度分机以实现对于铁路列车的合理调度。在各区段的调度台中都设置有相应的单个呼叫、全组呼叫、状态显示等的功能,此外,对于呼叫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可以通过分组处理或双通道处理等的方式来予以解决,同时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对于呼叫还具备自动或是选择性应答的功能,从而实现与区段内各站点的直接通信以完成形成完备的通信调度网络,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取代了原先列车调度所使用的车站电话集中机构建起了对于列车运行完备的调度网络,以便对铁路列车进行更为合理的调度。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还具有良好的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功能,通过设置网管来对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维管,以确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使得对铁路调度系统中的各支线及枢纽场站的数字化改造的需求日益紧迫,必将推动对于铁路系统中的各支线及枢纽场站的数字化改造。但是现今在铁路列车调度系统中仍然有大量的模拟机在役,如对全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成本巨大,因此需要选择一种简便、实惠的数字化改造方案来做好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调度中的应用。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中应当做好铁路干线中的各数字调度设备的更新,将原先铁路沿线中所使用的调度设备更新改造为FAS型数字调度系统,并积极与铁路中的LTE无线通信网络相连接,提升铁路通信系统的通信能力与列车调度能力。做好软交换技术在数字调度通信中的应用,软交换技术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中的技术核心,通过运用统一开放的平台能够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的多种数据的信息传输,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数字调度通信将为铁路调度通信从原先的语音调度向多媒体调度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调度系统正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现今在各铁路线路的改造中由于资金、技术等改造条件的不同使得铁路调度系统的改进有所差异,现今对于铁路高铁客运线中主要使用的是FAS型数调系统,而对于普通铁路干线中的数字化改进中主要采用的是普通的数调系统,并在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配合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文章在分析数字调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统一调度与铁路运输效率的关系分析与实践 摘 要:铁路运输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加强铁路统一调度指挥,可以显著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效率的提升。文章就铁路运输中调度指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统一调度指挥的协调方法,最后总结了统一调度与铁路运输效率间的关系,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铁路;统一调度;运输效率;分析 1 概述 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员和货物流通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以动车和高铁为代表的现代化铁路建设更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向前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但这些铁路线路的调度指挥还依赖于各地铁路局的属地化管理,即在地方铁路局设置独立的调度指挥中心以实现对地方铁路的调度指挥工作。 在一定时期内,这种调度指挥方式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但在铁路线路和行车数量日益密集的今天,这种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了不少缺点,已经难以胜任调度指挥工作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调度指挥业务的发展需求,建立统一调度指挥机制。这对于保障运输生产正常、有序开展,提升运输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铁路运输中调度指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统一调度指挥的内涵和具体实现方法,最后讨论了铁路统一调度与铁路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希望对行业内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2 调度指挥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作用 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运输形式,无论是客运列车还是货运列车,要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输生产,都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调度指挥。相较而言,客运列车的调度指挥比较简单,仅需根据运行图进行操作,而货运列车的调度指挥就复杂许多,必须确保调度指挥和组织计划之间的相互协调。 在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具体则包括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两类。此外,在制定运输计划时,还必须对货流、车流的方向以及数量进行通盘考虑,要确保所制定的计划既要与当前的运输能力相适应,又要能满足实际运输需求。 除了需要制定铁路运输计划之外,还必须解决列车的编组问题,而这就需要制定铁路的编组计划。在实际工作中,编组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列车数据、相应的时间表以及各个列车站的实际容纳能力,在科学确定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的基础上,对列车和沿线设施等资源做到合理利用。 现实中,考虑到我国铁路的线路较多且在这些线路上通行的列车数量也非常多,所以在编制列车运行图和列车时刻表时,必须对相关的铁路资源做到合理配置,通过使铁路运输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来提升铁路的运输效率。 我国传统采用的运输计划制定策略是每年编制一次列车运行图。这种方式虽然对客运和货运列车的运行线路及时点进行了详细规划,但应对突发状况的适应能力较差。鉴于此,我国近年开始制定日度调度计划,具体车流工作的组织则完全根据日度计划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了解列车的现状和货物集结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实现对列车的有效调度指挥。 3 铁路统一调度指挥的内涵 铁路调度指挥主要涵盖日度调度和行车调度这两方面的内容。前者通过制定每日的调度计划来对车流进行优化调整;而后者则依靠各地铁路局间的调度指挥来确保列车的准时运行。这两方面虽然在工作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彼此之间联系紧密。 行车调度与铁路行车的统一指挥在内涵上有所差异。前者主要是指一系列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准时运行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而后者主要指调度员对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列车行车进行统一的调度指挥,这也是当前国际上所普遍采用的列车调度方式。 因为车流调整属于较高层次的调度指挥内容,其涉及到行车管理体制和运输组织模式,因而必须在更高层次和更大区域范围内实施。具体而言,需要对每日的车流计划进行合理编制,进而确保车流、运输资源以及线路等能够被合理分配。 铁路的车流调整内容主要包含装、卸以及编组列车等,其调整方式则主要有重车、空车以及备用车三类。对于重车调整来说,其主要包括集中、停止、调整、限制装车、更改车流运输路线以及去向别撞车等方式。其中,去向别装车能够实现对车流的合理分配,对于减少车流积堵效果明显。而空车调整主要是根据运输需求来对空车进行配备,这是当前车流调整的一种主要方式。 现阶段,我国的车流调整越来越多地开始体现统一调度的特点。当地方铁路局的调度中心编制调度日计划后,会及时向下级单位下达第二日的梗概计划。地方铁路局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根据上级计划来完成管辖区域内的列车组织和调整。其中,在对车流进行组织安排时,需要对当前的车流和分布状况进行实时地了解,并以此为根据编制和执行日度调度计划,最后还需要根据上级批复的日度计划来对各站点的装卸车任务进行组织安排。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日度调度计划是确保铁路运输生产正常、有序进行的关键,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现实中,考虑我国原有的铁道部已经转型发展成为了铁路总公司的企业模式,所以在对待车流的调整工作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实行不一样的管理体制,然后在市龌肪诚峦ü各地铁路公司间的指挥协调来保障实施。 4 实现统一调度指挥的协调方法研究 现实中,要想实现对铁路运输的统一调度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调度指挥中不同部分间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形成科学的协调控制方法,目的是加强调度指挥不同部分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通过提高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性来加强对铁路运输生产的统一控制,进而为统一调度指挥体制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根据对铁路统一调度指挥的内涵、内容和机理分析可知,铁路统一调度指挥机制必须要解决权限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以及信息交流这四个方面的协调问题。权限管理是指对调度指挥中的不同部分进行权限明确,包括各自所具有的职能、所应完成的业务以及具体的管辖范围等,目的是实现各部分间的明确分工和有效配合,这也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统一调度指挥工作的基础。计划管理是指以工作计划为主线,对运输任务、铁路列车以及沿线的设施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从而形成科学的计划工作机制。组织管理是对计划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专业以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进行管理,以保障调度计划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地执行。信息管理是指对调度指挥中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促进调度各环节、各部分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这也是实现统一调度指挥工作的关键和媒介保障。 下面将对统一调度指挥的协调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4.1 权限管理 在组织铁路进行运输生产时,要求各级铁路调度指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自己的管辖范围和工作职能开展具体业务,而这就要求铁路的统一调度指挥机制对这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管辖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协调来确保铁路运输网的正常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铁路统一调度指挥的权限管理应遵循“不遗漏、不重叠”的原则,科学的权限管理要能积极促进各部分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不遗漏是指对调度指挥过程进行细致、全面的分解,要确保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所有业务细节都不能有任何遗漏,也就是说要实现对所有层面上的调度指挥业务的全覆盖;不重叠是指要明确各个部分的具体工作职能和业务管辖范围,在确保各专业、各单位间的业务可以正常衔接的基础上,又使它们的业务管辖范围不存在任何交叉现象。 对于铁路统一调度指挥机制来说,权限管理可以分为纵向权限管理和横向权限管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代指各级调度指挥单位间的职能分工,主要需要遵守“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而后者主要代指同级单位间的管辖范围分工或不同调度专业间的业务范围分工等,通过确定明确的范围分界线来确保调度指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2 计划协调 现实中,我国的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主要实现的是计划工作机制,即在通盘考虑影响铁路运输生产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对运输任务、铁路列车以及沿线的设施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再经统一协调编制成科学的调度计划。具体而言,下级调度指挥机构必须严格遵守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并且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细化,从而为最终的顺利组织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过程中的计划分解工作保障了上、下级调度指挥单位间的调度计划协调性,以此为原则组织铁路的日常生产运输生产可以保障铁路运输的连续性、有序性,对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具有积极效果。 4.3 组织协调 铁路运输生产的调度指挥牵扯到不同的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具体调度业务又具有一定的范围,如何确保各个专业间的协调配合是组织协调的关键内容。具体而言,可以选定某一个起关键作用的专业为核心专业,然后在统一调度指挥的过程中,让其他专业围绕核心专业来协调其具体业务,从而共同完成统一调度指挥工作。 在实际的调度指挥工作中,基本都是以行车调度专业为主来开展具体工作,但这并不是说其他调度专业就是完全的配合关系,各调度专业间的协调在实际上也应该是双向的。事实上,铁路调度指挥的组织协调在所有存在业务往来关系的专业间都存在,而这种关系是以不同专业的分工合作与信息交流来保障的,是一种横向的协调。下面将对统一调度指挥机制中的信息协调来进行详细论述。 4.4 信息协调 铁路的统一调度指挥机制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含不同的调度指挥单位和专业,又包含多种类型的调度指挥业务,使得其中的协调内容也变地非常复杂。其中,信息可以被认为是确保统一调度指挥中各个方面相互协调配合的关键载体,如果没有信息协调,那么铁路运输的统一调度指挥也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确保统一调度指挥过程中的信息协调,要确保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这也是实现指挥协调配合的关键所在。 具体而言,不论协调对象是调度指挥机构还是调度指挥专业,只要是实现统一调度指挥作业,就必须确保需要协调对象间的信息交流顺畅。在铁路运输的统一调度指挥作业中,信息协调应该与整个调度指挥体制一一对应,即信息协调的内容和结构应该与统一调度指挥体制中协调对象间的信息需求和结构完全对应。 现实中,铁路统一调度指挥的信息协调可以划分为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这两类。前者与权限管理中的纵向权限管理类似,主要代指上、下级调度指挥单位间的信息交流,既包括由上到下的控制信息,也包括由下到上的执行反馈信息。后者则与权限管理中的横向管理类似,主要指横向平级的调度指挥单位间的信息交流或者不同调度专业间的信息协调,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来确保业务之间的正常合理衔接,进而保障铁路的运输生产工作能够顺利、有序进行。 5 统一调度与铁路运输效率的关系分析 传统制约铁路运输效率提升的一个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各地铁路局间的信息壁垒。因为各地铁路局在进行铁路运输组织时都是以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利益为先,不注重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共享,造成各地铁路局之间、铁路局与铁路总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这就可能导致我国铁路统一调度指挥效率的下降,进而造成铁路运输效率的整体降低。而当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实施统一调度指挥工作时,就可以显著改善以往地方铁路局因管辖区域狭小、局间分界口过多而造成的车流不畅问题,这显然可以大幅度提升我国铁路的行车组织水平,在显著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 此外,加强在全国范围实行铁路运输的统一调度指挥工作,也可以促使各地铁路局之间在分界口车流交换上的合作关系更加顺畅,如果同时再加强对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如图1所示)的建设并建立有权威的监管结构,还将会促使铁路运输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 Y束语 通过对铁路统一调度指挥内涵的详细介绍,以及实现铁路统一调度指挥协调方法的深入研究,更好地说明了铁路统一调度指挥解决了传统铁路调度指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大幅度提升了行车组织水平,显著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 要: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由于受到历史问题以及发展问题的阻碍,导致调度指挥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对调度指挥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制定科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x。本文主要探究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提升调度指挥工作效率的策略,希望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可以不断完善。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问题 0 引言 在铁路行车时,需要通过调度指挥来完成,其不仅可以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有序,同时可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但是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中,由于存在命令不规范、制度不完善以及人员素质较低等调度指挥问题,影响了行车调度指挥的安全性,同时为铁路运输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探究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科学的处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意义 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其对于铁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铁路指挥调度安全工作,可以保障铁路运输的井然有序,在现代铁路运输中,线路相对较多,保证调度的有序性,可以规范铁路运行[1]。 其次,加强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可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最后,保障铁路调度指挥的安全性,可以规范铁路运输,从而可以提升铁路运输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其高速发展。 2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缺陷 2.1 调度指挥人员素质不足 在铁路调度指挥中,铁路指挥人员的素质不足,对指挥调度安全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铁路调度指挥问题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是由于调度工作的缺陷[2]。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指挥调度人员上岗时,缺乏对员工的上岗培训,导致部分上岗员工缺乏实际经验,无法顺利完成指挥调度工作。 其次,缺乏对指挥调度人员的长期培训计划,在工作人员上岗后,通常会长期担任一个岗位,然而在铁路线路以及配置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对员工缺乏培训,导致安全指挥调度问题进一步增加。 2.2 调度指挥命令不规范 在铁路调度指挥中,调度命令出现问题是严重的问题,影响调度指挥的安全性[3]。在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完善铁路调度指挥命令,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挥部门缺乏对调度人员工作能力的考虑,通常会简化调度程序;部分工作人员越权行事。例如,在山东省济南铁路局调度所的工作中,曾经出现漏发限速的命令,导致铁路交通出现混乱的状态,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正常顺序,虽然事故相对较少,未发生事故,但是同样需要带来一定的警示。另外,还有漏发机务段信息,导致列车被拦停。 2.3 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安全运行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度缺乏标准化,在工作的过程中,指挥调度人员缺乏具体的工作规划,导致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仅仅能够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完成指挥工作,对指挥调度工作的科学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管理制度规范性中,相关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督制度,导致指挥调度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例如,在济南指挥调度所的工作中,虽然设置了监督机制,但是监督人员通常是由管理人员兼任,虽然具有一定的监督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监督素质,导致监督工作的效率较低。 另外,在监督工作的发展中,监督人员缺乏责任感,在监督中存在感情用事,对于关系较好的指挥调度员,缺乏有效的监督。 可见,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管理制度不规范对调度指挥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4 配套设施不合理 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可以保证监督指挥工作的合理性,在现阶段的指挥调度工作中,其配套设施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配套设备缺乏完善性,铁路行车的科技在不断更新,信号及信息系统不断数字化和科技化,然而配套设备依然运用传统的设备工具,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的发展需求。 第二,在配套设施中,缺乏健全的指挥系统,无法对整体的调度指挥工作进行协调,降低了调度指挥的效率。总之,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中,由于配套设施不合理,对铁路行车秩序的保障仍然有待完善。 3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思考 3.1 提升调度指挥人员素质 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中,由于调度指挥人员的素质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其对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调度指挥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调度指挥工作的需求。 首先,在调度指挥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应该建立完善的上岗前培训工作,对于员工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指导员工掌握科学的规范以及专业知识,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并且颁发上岗证,对于未达到要求的指挥调度人员,要严格禁止其上岗就业。 其次,在调度指挥人员上岗后,应该定期的对员工进行上岗培训,使员工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使调度指挥人员的工作可以不断完善。例如在信号数字化的指挥系统中,应该对员工进行综合培训,使员工掌握数字化调度指挥的操作方式,从而可以提升调度指挥效率,并且可以顺利完成指挥调度工作。总之,只有不断的培训员工的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才可以降低行车调度指挥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3.2 规范调度指挥命令 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由于调度指挥命令不当,对行车调度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应该不断地规范调度指挥命令,提升调度指挥效率。 首先,调度指挥部门应该完善指挥命令,设置完善的指挥调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挥命令表。员工在接到指令后,要进行核实和校正,保证调度指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在调度指挥过程中,要设置严格的监督手段,对指挥部门的命令发放以及员工的执行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于不按照规章办事的员工,要严格惩罚。 最后,在调度指挥工作中,要设置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灵活的员工,可以加强对其培训,使其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可以果断处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总之,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中。只有不断地规范调度指挥命令,才可以更好地保证调度指挥的有效性。 3.3 完善管理制度 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由于管理制度不规范,对行车调度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准则,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严格要求和规范,使员工在调度指挥工作中,可以做到有据可依。同时在工作准则中,要对领导部门进行规范,明确行事准则,建立规章制度,全面提升整体的规范性。其次,在完善管理制度时,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聘请专业的监督人员来监督工作,规范调度指挥行为。 3.4 完善配套设施 在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导致指挥调度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需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以此来规范行车调度管理工作的秩序。首先,需要加强对科技设备的投入,在现阶段,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以及TMIS等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铁路中,因此应该引进配套设备,保证其调度指挥效率。其次,在调度指挥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或者接收指令,从而保障调度指挥效率。 4 结语 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对行车的安全性及铁路运输的秩序性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现行车调度指挥中主要存在命令不规范、制度不完善以及人员素质不足等问题,同时制定了规范命令、完善制度以及提升人员素质等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不断的提升行车调度指挥的规范性,从而可以保障铁路行车的持续稳定发展。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思考 摘 要:运输调度作为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当以保证旅客及货物运输中的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工作核心。其中,增强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文章将对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必要性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统一指挥;调度;建议 0 引言 铁路运输是国家最基础的设施,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铁路日常运营的维系离不开运输调度,其工作内容必须遵从安全运输、系统指挥、分级负责、严格执行的原则,一切运营活动都务必遵从统一指挥的运输调度,才能确保铁路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 1 强调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性 1.1 _保运输安全 “安全第一”一直是调度指挥的基本原则,调度工作者需依此对列车进行合理的指挥。所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即便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还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这时就凸显出统一指挥的必要性,短时间内积极有效的集中调度不但能挽回损失,而且不影响到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更是为旅客的人身安全及货物的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列车常遇到晚点的情况,就应当采取集中统一指挥,及时恢复列车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一并出现的问题,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1.2 确保运输效率 铁路运输是一个对各线车流不断调整的过程。各个铁路局需通过统一调度指挥对各线车流进行灵活调控,以保证行车秩序、提高运输效率。如根据需要及时变更行车路线,进而保证铁路畅通,避免出现拥堵现象。一旦产生拥堵现象,很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到站的列车不能驶入,出站的列车不能驶出。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列车的使用率,并且极大地影响到铁路的运输效率,同时也浪费掉旅客大量的时间、给他们带来不便。因此,为了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调度上采用集中统一指挥是必要的。 1.3 确保重要物资的运输 其一,通过统一调度,铁路局可以对物资内容、货物去向进行系统地控制,在日常运输组织当中,采用科学的装卸模式,增大空车的利用率,做到来到就装、装了就走,避免浪费等待的时间及空车所占空间,以提高物资的运输效率。其二,通过统一调度,严格执行由铁道部发出的车流调整命令,依据货运计划安排装车去向,将利益放在最后,权衡轻重,优先保障国家重点物资的及时运输。 2 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现状 2.1 安全意识不足 在日常的运输组织当中,安全意识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相关工作人员对潜在的危险不能及时察觉,如天气恶劣、列车故障、铁路拥堵,因而未能及时有效的调整措施; ②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的调整指令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执行; ③不懂得防范于未然,未提前制定应急措施,以至于在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出现胡乱指挥的情况; ④信息传达较慢,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准确地将信息传达出去,不便于上级领导指挥工作,从而延误救援时间。 2.2 信息共享程度低、车流调控不当 曾听到有人这样抱怨:“每次都晚点,每次都晚点!重新制定时刻表不就完了,省得赶个车还要考虑晚点时间,都犯得着挤火车了谁还计较晚他个把小时,提速提不上去又没什么大不了的,老是说抱歉,感情是用礼貌用语掩盖了科技难题。”费了好大劲才把火车给提速了,却在晚点的问题上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很多情况下,火车晚点是对车流的调控不当造成的,也常见到一列火车晚点影响到其他的火车。 铁路是一个尤为复杂的网络系统,除了自身所包含的大量行车信息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影响行车的潜在因素。然而,由于当前落后的信息传递方式,目前的信息系统多是按照“自下而上”进行设计的,仅供服务于本工种的工作方式,造成信息独立,使得信息共享程度低下,许多部门擅长在各自平行的单线上进行指挥,一旦各个线路相互交叉、所需信息量剧增时,就难免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2.3 相关人员素质不达标 其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利益至上,这方面多表现在指令下达者身上,甚至是铁路局本身这样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铁路局是从本局利益出发进行调度,然后才考虑总公司的利益,更不用说是为了广大旅客的出行方便。因此,当铁路局接到不利于己方利益的指令时,大概会出现拖拖拉拉、甚至是拒绝服从的情况。②缺少责任感,这方面多表现在执行人员身上。不少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做事松散,对即来的指令未能认真对待,将事情凭主观判断划分重要或不重要;对潜在的突发情况未能及时察觉,从而导致变故的产生;对已发生的变动未能及时准确反馈,从而拖延事后的调整时间;又或者是做事凭借经验,一旦事情超出经验便手忙脚乱。 2.4 列车工作计划编排不当 列车工作计划的编排首先要对管内车流进行推算,但目前对车流的推算仍是以人工为主,其准确性实在难以合乎要求。 3 针对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提出的建议 3.1 强力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有关部门需对发生过的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归纳总结,反省自身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其他工作上的疏忽,对存在安全隐患、违反行车规定的过往经验进行整改或者删除。对行车人员定期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以及对安全隐患的敏感程度,使其时刻保持警惕。定期开展事故演练,以确保今后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持头脑清晰,做到有条不紊地指挥现场。 3.2 车流调控系统化 车流调控不当首先是技术上的不足,由于该方面的信息化薄弱,多数的工种一般通过查询信息系统,然后展开调整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劳动负荷大,不能准确地推算车流的运行时间及交叉时段,导致实际情况与计划出入较大,以至于后续的行车恢复也难以进行。其次,执行力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极个别部门懈怠职守,不及时服从上级的统一指挥,导致列车在分界口造成拥堵,或者随意修改车次编组,从而影响整个调度工作。 因此,首先要加强整个信息传递系统,使信息在所有不同工种的部门当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共享,各部门能方便沟通,除单线作业外,开设部门进行综合系统作业,以分析交叉因素产生的新问题,最后再反馈给各个单线,方便工作人员及时作出判断。类似于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只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才能保证铁路正常运行。其次,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对车流路上实际用时的推算能力,使得在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预测时间与实际时间偏差不会太大。 3.3 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 在统一指挥的调度当中,决策的目的性以及决策的执行程度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指令本身没有问题,却达不到如期的效果,或者指令本身就存在不足,上到指令下达者,上到执行人员,都是影响整个调度过程的关键。首先,要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工作核心,一切以大局为重,严格杜绝贪图小利的现象。铁路总公司要以提供服务为宗旨,严格下达调度指令,对部分拖延执行或者拒绝执行的铁路局进行整顿。另外,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基层执行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严肃的工作风气,部分职业性较强的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 3.4 更合理地编排列车的工作计划 对于列车的工作计划仍需改进,根据准则,在编排列车的工作计划时,列车交接的计划中应当包含车次、到点及开点时分、列车去向、车种别及空车数。首先确保用于编排的资料的真实性,拒绝空头计划,以制定有效的行车计划。其次,保证车次之间有足够的衔接,使机车运行平稳高效。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严格遵守预定的编排计划,更不能违规运行。 4 结束语 国民经济在飞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火车也在飞快地提速,作为火车命脉的运输调度千万不能拖了后腿。虽存在问题但不能急于求成,技术整改要结合现实,制度也需逐步完善。另外,一切命令的意义在于执行,对于技术的改进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相关工作人员在职能和职业道德上进行严格审查。技术与制度两把抓,努力实现运输调度的统一指挥,将国民经济再推向新的高峰。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调度工作有关问题探讨 摘要: 本文通过对铁路调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对安全、管理、基础等方面的表现及危害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调度;基础;安全;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铁路调度、运输装备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含量显著提升,规章文电变化较快,施工频度增加,列车密度加大,运输环境日趋复杂。在调度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的情况下,调度基础及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适应新形势,不断强化调度安全基础管理,确保调度指挥安全,是当今亟待研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调度安全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铁路行车调度,是行车工作的指挥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处理日常行车工作中有关问题以及在非正常情况下组织指挥行车有关部门和人员办理行车工作。它体现了铁路行车工作分级管理、统一指挥的原则。各行车有关部门和人员都必须服从行车调度,严格按照调度命令的具体要求进行工作,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调度命令方面调度命令的差、漏、错等惯性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抄收受令处所、受令单位上还有漏项,对调度指挥安全带来较大隐患;调度员责任心不强,错、漏、传命令;调度员对所辖区段设备不熟悉,错、漏、发调度命令;调度命令转达环节不规范等。 1.2 安全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调度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卡控不到位造成限速车辆缺少运行条件运行。 1.3 调度“结合部”安全卡控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与邻局(或公司)间存在分界口施工组织与管理沟通协调不足,跨局(或公司)机车交路变更、邻局(或公司)生产力布局调整过程中的文电转接下达、分界口调度命令的传承衔接等问题隐患较大。 1.4 调度业务素质与适应铁路新设备方面存在差距主要表现是调度员每天疲于应付日常的生产,忽视了对基本规章的学习。主要表现在有些调度员缺乏对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理解,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5 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与效率错位抢交车、抢卸车、抢能力是调度员的天职,但是在抢的过程中却蕴含着安全隐患。在处理效率与安全的矛盾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动摇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 2调度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发生在调度安全上的种种危机,反映出了调度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管理职能作用不强专业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调度指挥动态的业务督导和技术保障力度不强,尤其是对安全的关键点卡控和盯防不够到位,专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2.2 运输部门“结合部”安全卡控相对薄弱各系统、各单位之间以及调度台与调度台之间存在联系不紧密、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机车乘务员之间存在互补、互通、互控、互动不到位的问题。 2.3 规章制度有缺陷其中,既有制度不明确的问题,也有制度不落实的问题。 2.4 有的规章制度不随设备、作业条件变化及时修订,甚至《行规》的某些章节还不够完善。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调度作为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担负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国家重点运输、提高客货服务质量的重要责任。调度安全是铁路运输指挥工作的永恒主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调度安全基础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打牢根基,更好地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安全有序可控的目标。切忌把安全只挂在墙上,帖在网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误区。 3加强调度基础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3.1 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生命线,安全不好、路无宁日,违章就是自杀、事故就是犯罪因此、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铁路调度部门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始终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的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安全第一的位置不动摇,安全第一的导向不偏移,安全第一的标准不降低,以调度命令为控制点,确保调度安全;以安全信息处理为关键点,确保季节性安全;以施工组织为着力点,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尤其要卡死非正常情况下列车放行条件,接到任何危及行车安全的信息,现场情况难以判明时,要坚决拦停列车,并做到宁可错停,决不盲行。要建立健全调度员违章、事故危机高压线,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震慑违章、事故危机的苗头蔓延。 3.2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管理运输系统,优化“调度员―调度设备―现场环境(车站、司机等)”系统结构,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铁路调度安全保障体系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从规律的高度思考去调度安全管理问题。并坚持调度安全两手抓:一手抓安全技术教育,一手抓安全科学管理,切实加强调度安全管理工作。在调度所设立技术革新组,经常性的全员开展安全管理等专题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优化、升级调度管理模式和调度命令模块,对调度基础、安全管理、运输生产技术革新等方面做出成绩的班组和个人,要分别给予表扬和奖励,营造革新、创新、优化的氛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促进调度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升级,有效地提升调度指挥科技安全含量。 3.3 调度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根本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充分利用交接班的时间,对班组调度员采取“学一条、留一条、问一条”的滚雪球方法,积少成多,各级调度员必须熟悉人、车、天、地、图,苦练业务过硬基本功,不断提高铁道运输专业理论和岗位技能,学好规章、用好规章。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以人的素质为核心的业务技术教育、培训、考核、激励、约束为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其次要更好地规范调度员行为,抓好调度所以及各专业调度室、各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落实机制,使人的行为、群体行为、管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坚决遏制干部作风不实和职工“两违”影响安全生产两大顽症。 3.4 安全管理要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尤其是针对调度命令错、漏、发以及违章作业引发的各种事故和事故危机以及惯性违章及差错,不定期开展挂图教育和事故案例分析,排出调度日常指挥操作、命令和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点,分层次实行有序控制。细而又细、严而又严、万无一失应成为调度员调度命令的最高境界。要在调度所醒目位置设立“点将台”,由各专业调度室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安全、基础管理等方面的热点、难点提出问题,指定有关人员限期答题,揭挂在点将台上,供广大调度员学习、讨论、研究和争鸣,最后由专业调度室公布正确答案,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抓好安全信息管理信息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车机联控信息、外单位反馈的问题信息都要认真分析,根据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提高调度安全管理的超前性、预见性。 4结束语 从建立健全调度基础工作入手,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采取微观到宏观、静态管理与动态追踪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专业调度室的作用,创新性地开展调度督查督办及落实工作,抓好日常安全控制,对出现的问题追究有关调度员和班组的责任,对一些疑难杂症和热点问题,开展百家争鸣,积极研究、共同提高,使危及安全和影响效率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止惯性和倾向性问题反复反弹,防微杜渐,向精细化管理要安全,向精细化指挥要效率,只有这样方可确保调度安全的持续稳定。 铁路调度论文: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中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承担着大部分的生产资料运输和人员运输。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工作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铁路行车调度员的个人素质、调度部门的管理水平以及调度岗位的设置等都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调度员的管理、提高调度管理所内部的管理水平、优化调度岗位的设置都是控制行车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行车指挥;铁路行车调度;风险控制;安全 0 引言 铁路运输是国家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资料运输的主要承担对象。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是提升运输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各项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铁路行车的安全性是铁路行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铁路调度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经济建设事业中各项生产资料的有效运输,以及在旅客运输中保障铁路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高度重视铁路调度岗位上调度员的思想管理工作。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 1 行车调度的重要性分析 铁路是我国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输部门,承担着货物资料和人员运输的主要任务,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经济等运输优势,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工作关系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输,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铁路部门的行车调度工作是在特定的铁路行车范围内进行的行车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国铁路行车与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的重要基础。调度员在具体的行车指挥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调度管理规范,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保障铁路行车的有效调度和铁路行车安全。同时,铁路行车人员在行使中要严格遵守调度员的管理工作,配合行车,提高整个铁路系统的行车效率和速度,确保行车安全[1]。因此,铁路行车调度工作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度工作的有效进行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2 透视行车调度的安全风险 2.1 安全意识层面 行车调度员自身认识不到安全指挥行车的重要性,因此常常出现班中离岗、工作工程中精神不振、违章操作等行为。对已经出现疲劳驾驶的列车未能及时采取有效调整,为铁路行车指挥安全埋下隐患。 部分调度员,尤其是大多数新职员,认为只要列车行驶脱离自身管辖范围内,出现事故或没有进行调车工作均不是自己的责任。并未深刻认识到行车指挥员的真正意义,只局限于自身责任范围之内,没有从全局考虑安全行驶、安全指挥的意义。一旦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人员伤亡、车辆损毁、阻碍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等。我国曾在2008年发生过一次重大列车行驶事故,足以引起铁路工作人员以及列车调度指挥员的重视,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列车行驶指挥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原则[1]。 2.2 安全管理层面 部分行车调度员在工作岗位中,作风漂浮、缺乏严格的自我管理。出现此种现象最多的是经验丰富、从事此行业多年的老调度员,以及新上任的部分年轻调度员,前者通常认为,自身从事此行业多年,有丰富的经验,有信心可以处理任何突发状况;年轻调度员则大都因为刚刚接触此行业,没有认识到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的重要性。因此,常常对现场状况不加以了解,经常因为换岗时间到,而放弃目前做了一半的工作,且交接工作做的不到位,对列车及乘客安全不够重视。在自身管辖的区域及时间内,没有制定一个完成的计划,导致出现货车行驶顺序错乱的现象。列车运行计划的不严密,为现场造成了很多困扰,同时也为铁路安全行驶埋下隐患。 2.3 岗位设置层面 自从我国全面开展铁路局直管站以来,一直处于行车调度员少,列车行驶速度长、调度管理范围过大等问题,对行车调度指挥员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行车调度工作虽不繁琐,却责任重大,一旦出现工作上的失误,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财伤亡等严重后果。尤其当出现天气恶化、修建施工、非正常行车等情况时,行车调度员长时间处于繁忙、紧张的调度工作中,偶尔会因为烦躁或其他原因,导致指挥不当,甚至手忙脚乱,此种情形不只会影响运输效率,同时对行车指挥安全造成一定干扰。因此铁路管理层应对行车调度员进行责任划分,明确规定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及权限,以免出现命令重复,或者遗漏某辆车的行车指挥,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升行车安全率[2]。 3 控制行车调度安全风险的思考 3.1 强化安全意识 通过现实中的各种事故或其他的形式对调度人员进行深入的责任、安全意识的教育。使调度人员心中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铁路输送安全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得到提升。工作过程中把始终遵循安全理念,调和好安全与效率间的关系,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完全的遵循,行车调度员的岗位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调度员工作的全过程严格的执行。同时,调度所的所有科室不但要适时组织调度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运用,还要对调度指挥的方法进行良好的传授,宣传推广相关方面的有用的经验。此外,行车调度员的本身要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精神的发扬与光大[3]。 3.2 加强安全管理 对施工、客运、罐车、军运等不同岗位的作业标准进行完善与修订,中心是“安全”二字。各工种在调度过程中要为调度员的指挥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有关科室人员要进行不断的配合、探索和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来提高调度员的素质与水平,从而培养出一支业务业务一流、吃苦耐劳,能保障铁路运输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值班主任、副主任对与安全有关的文件、指示等进行全面的指导与提醒,特别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主任或副主任要对调度进行检查与指导。各科室对行车调度台要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调度台除当班调度员还要有一位包保干部,在遇到特殊情况下,有关部门要立即派出调度员进行指挥,协助作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提高调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评选出各类标兵称号等,对于优秀人员进行物质及精神的奖励,来刺激调度员的积极性[4]。 3.3 优化行车调度台 目前,行车调度台距离过远,行车调度台的作用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影响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效率,同时也给社会群众的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切实解决行车调度台工作跨度大的问题,必须要尽快优化行车调度台,要科学的增设行车调度工作岗位,协调行车调度台和其他部门工作上的配合,提高行车调度工作的工作效率,保证行车调度工作的工作质量,在行车调度工作相对繁忙的时间段,也能充分发挥出行车调度台的作用,同时避免行车指挥员忙中出错,有效降低指挥安全风险,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5]。 3.4 工作方法科学化发展 铁路调度部门应该重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强与信息管理部门与运输部门的各项联系,通过提升科技水平来提高调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优化调度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4 结语 强化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提高铁路行车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应该从调度员个人素质的提升、铁路调度部门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调度岗位优化设置等各方面来进行铁路行车安全风险控制工作。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调动行车指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思想认识上提升调度员对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优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服务于铁路行车安全调度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会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就分析的内容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会计基础 工作规范 职业道德 内部控制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工作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依据,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会计监督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进行了详规定。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直接针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因此它赋建立规范科学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都具有现实的意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属于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行为规范的一般功能和意义。结合会计行为的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义在于: 第一,提供了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所应遵守、执行的标准。由于行为规范通常规定了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何种行为有效、何种行为无效,这就为行为人提供了一个事前的判别标准的行动指南。例如l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章第二十五条就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第二,确定了对会计行为进行评价、监督的依据。行为规范不仅是行为人执行的事前标准,也是对其进行事后监督评价的尺度和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就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它还起到了降低当事人与监督评价方的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的作用。 第三,提供了会计行为优化的一种激励机制。由于行为规范往往内设了一定的奖惩机制,为当事人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预期,他们据此计算风险值并权衡利弊,然后根据趋利避害原则作出选择。因此,只要是一项设计台理的行为规范,将使得行为人违反的成本高于其收益,从而促使行为趋向合理、优化。 二、会计职业道德及内容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特定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的。职业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会计亦如此。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悠久漫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仁义礼智信”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普遍遵循、崇尚的行为准则。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注意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我国会计界老前辈潘序伦先生创办了立信会计学校,造就了立信精神,构造了立信会计模式,“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综观国际上一些先进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道德,如1980年7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委员会拟订并经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理事会批准,公布了《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了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等七个方面的职业道德内容。1983年6月1日,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管理会计事务委员会发表一份公告,概括了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包括:正直、客观、独立、遵从、保密、披露相关性、职业的胜任能力。日本、英国、德国虽然没有明确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但从其文化特征、公司法、会计准则及其他规范中可以认知其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源不同,其约束机构也必然有所差别。职业主义特色较浓的国家,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和颁布机构就是会计职业团体,其制约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职业团体,属于行业自律性。这样的制约机制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必然灵活、独立性强,很少受其他组织的影响,便于适应不同情况的发生。但是,在约束力、惩治力方面就会略显不足。而法律控制特色较浓的国家,职业道德起源于法律规定,其制约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律,属于政府管理型。这样的制约机构惩罚力度大,约束力比较强,只是不利于职业团体发挥其职能和作用。 尽管不同的国家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各异,使其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只是实施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而已。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 我国的会计历史悠久,会计职业道德源远流长,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却未达到同会计法律相适应的程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师人员的工作及其质量。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所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如何建立与成文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相适应的一整套施行机制以保证其贯彻、推行,对发挥会计的作用,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的意义。笔者认为,当期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应注重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决策能力。现行会计职业道德的伦丧较大部分是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引起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可通过以下多渠道进行,以形成统一的体系:(1)专业成才教育:(2)在职继续教育:(3)社会教育。第二,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针对会计从业过程中可能的具体情形,制定相应的行为细则。第三,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民间会计专业组织,培养成熟、理性、高素质的会计职业队伍,形成以专业团队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主要形式的职业道德考评和监督机制,使得对职业道德和遵循成为一种行业发展的自觉压力和要求。 三、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为了促进我国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包括《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工程项目》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章第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基础工作规范还规定了各单位应当建立的十二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将内部控制的原理、内容和方法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所做出的具体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存在形态,是实行与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与依据。也是企业管理中一重要的管理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总是与企业的会计制度紧密相连的。因为它们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因此,在会计制度设计中,必须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在会计制度建设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现阶段,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当,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的削弱、滑坡甚至混乱,影响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其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条例,重点分析目前中国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状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不仅影响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因此,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以保证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目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方遗失发票需复印的未履行登记手续,复印件提供人员与收件人员未签名或盖章;编制发放劳务费等款项人员名单表,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2)随意填写会计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3)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2.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各个单位会计机构都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等,但是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如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且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被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租用房间、租用车辆、用餐标准、用餐数量、会议用品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报销的培训费更是五花八门等,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部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认真执行过。目前主要不规范问题有:因人力有限,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发票、收据管理不严格,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等。 4.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不清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出现“固定资产增减不记账;对于接受捐赠、以旧换新的固定资产不记账;已经报废的资产不作账务处理长期挂账;日常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或者多提或少提折旧,账面与实际严重不符”等。 二、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部门对基层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检查、监督力度不够。随着改革开放和基层单位扩大自主权,有关政府部门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缺乏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管理仅限于会计工作结果和会计报表的管理,会计监督职能得不到正常发挥。(2)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意识淡薄。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不过是简单的账务处理事务,对财务管理没有多大影响,不重视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不重视会计人员的聘用和聘任,从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1.各级领导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财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检查组进行抽查或普遍检查或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具体措施有: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二是定期对各单位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系统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目标。各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一般由高校内部的审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合规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审计流程为:内审部门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抽调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专业人员,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方面开始进行定期审计,检查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及其执行情况,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情况等,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另外,必要时候可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流程等内容的梳理,从而有效保证高校会计工作的合规性、有效性。 3.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对于凭证审核和管理,应做好以下两点:(1)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高校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2)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在该环节,要注重对原始凭证的进一步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目前广大高校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使用的软件应经过财政部门认定。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都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应序时编号、附件齐全、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装订成册。对于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高校应根据核算内容及具体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四、结语 “面对市场经济国际化、信息化趋势,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会计行业的发展与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之间还有不少差距。”在新的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将带动会计工作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会计管理工作也将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也迫在眉睫;而目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原始凭证要素不全、原始凭证不合规、现金管理不规范;项目经费核算不规范,未按照部门预算及会计制度要求对项目经费分项目核算;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政策素质亟待提高等等。因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但同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基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控制风险规避探讨 随着近年来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幅度的增大,为控制管理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各企业积极地探索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以加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等配套指引在部分上市公司的推广实施,一些会计基础管理问题在推行过程中逐渐被揭露和浮现出来,而根据近年来对相关案件的查处与分析,企业的风险敞口很大一部分暴露在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其中重点凸现在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和规避内部控制风险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会计基础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案件的深入分析,目前,虽然各企业在完善会计内控组织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落实会计内控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防范操作风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合规操作意识还未牢固树立,会计基础管理仍然薄弱,内控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一系列经济案件的发生,其方法与手段并不高明,恰恰是通过利用一些会计基础工作的漏洞和缺陷而实施犯罪或违规行为,这也暴露出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形势的严峻性。 一是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一些企业领导人对会计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发展、轻内控思想,未能将业务发展与制度执行、风险防范有机结合起来。忽视会计内控建设,认为会计工作是具体工作,责任应由会计人员承担,没有将会计内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在业务发展与执行制度出现矛盾时,往往是规章制度让路,导致一些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 二是合规操作意识淡薄。人情大于一切、关系重于规定、习惯代替制度等现象自上而下不同程度存在,不学习、不了解、不掌握、不遵守制度大有人在。有的负责人胆大妄为、明知故犯,有的基层员工盲目听从,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不抵制、不报告,老好人思想严重,导致违章操作问题屡查屡犯,进而也害了自己。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大量存在,有些违规问题十分严重,随时都可能引发案件。 三是内控制约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一些内控职责定位不清,会计主管超范围履职,会计人员配备不到位,监管人员缺岗兼职现象严重,重点岗位强制休假、轮岗制度尚未有效执行,内控制度未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程序、各个部位和各个环节,重点岗位、主要环节没有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四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检查成果利用不够。各企业每年开展的检查不少,但没有达到加强监管的实际效果,检查方案不细、检查不深、频度不够,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部分主管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使会计操作风险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而业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问题,对履行自律监管职能重视不够,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失去了应有监管作用。 五是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率较低。近年来,内、外部检查审计越来越多,对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会下达整改意见书,但一些企业审计后续整改工作不重视,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不落实,敷衍应付 ,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使得一些本该纠正的错误和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屡禁不止,形成恶性循环。 六是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还需加强。人员素质与业务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基层人员配置、岗位设置未完全达到风险控制的要求。部分员工薪酬待遇较低,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压力不对称。在员工管理方面,八小时内外管理脱节、制度未全面落实、监督举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部分员工受赌博、博彩、炒股等社会环境影响,职业操守不强,存在道德风险。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 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资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由于会计人员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必须要明确,明确的分工能够让会计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会计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跨离自己的岗位,更不能越权操作。企业要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确保会计基础工作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对会计人员的职责分配上,企业需要采用岗位轮换制度,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会计的行为影响着会计资料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存亡,甚至影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因此要严格规范会计行为,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为,财会部门必须要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对会计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合法运行。 (二)加强对高层管理者的沟通管理 务实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规避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对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行,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制度,企业高层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高层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职责分工、制度建立等起到关键性作用。现在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法人的治理公司规范起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其运行需高层管理者的主导与配合。管理者必须设立有效的职能机构,以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这对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要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严格执行规定,发行责任义务,对于不相容职务要分开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授权、核准、签发、执行、记录等具体步骤都由相对应的部门操作,领导不能随意插手或干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规避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通过专业的,有责任心的会计工作人员的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首先,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才能够承担起责任感。在会计工作人员招聘上,要着重考察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考察其对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的操作把控能力。对于在职会计人员,要做好定期的专业培训,传授会计最新知识,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同时,企业不仅要提高会计的知识水平,还应该明确会计的选拔任用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会计人员自学地学习知识,努力工作,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 其次,会计工作人员更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接触企业资金的机会多,面临的诱惑也大,国家的经济类犯罪很多都是由于会计人员滥用职权为自己或者领导牟利,在会计人员的选聘上,要尽量避免会计人员和公司其他同事或领导的裙带关系,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让会计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行为的约束,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员工自觉遵守规定。企业需要完善诚信档案建设,把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检查情况 ,奖惩情况都有记录下来,并且作为考核的参考,对会计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四)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经济活动和管理状况。规范企业相关人员的行为,对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支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审计部门应该独立于其他部门,这样有利于行使其审计职能,提高审计部门的公正性,独立性,审计部门不仅要监察企业内部的舞弊现象,还要参与公司的治理方面的管理,扩大审计的范围,审计的重点应放到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审计上来,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企业各部门都应该合理分工,财务、审计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监督。 三、总结 会计基础工作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紧密相连,企业应做好高层管理者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措施,完善内部监督职能,规避内控风险以达到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析加强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提升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引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公路养护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公路养护管理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单位养护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单位放松了会计基础工作,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的削弱、滑坡,影响了会计改革成果的巩固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国家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后,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并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但是部分单位没有能一贯坚持,现在又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就在于该部分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认为通过达标验收就行,而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管理工作来抓,对一些不符合规范的会计行为也不坚决抵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纠正,因此出现滑坡现象在所难免。 (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的素质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本人认为,塔城公路管理局所属的会计人员基本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但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会计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会计不过是“写写算算”、“收收支支”、“琐琐碎碎”的工作。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懂“税法”、不懂“审计”,不擅长沟通、说服等等,只按企业领导意图办事,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三)账务处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的经济业务内容填写不全,如开具的发票缺少对方单位的名称、日期、数量、单位、开票人、收款人等;自制原始凭证缺乏制表人、审核人等。记账凭证或主管、或审核、或记账、或出纳印章缺失。现金支出未按规定限额执行,超过标准的未按规定通过转账结算。经济业务的摘要欠详细、或过于简单表述不清、或会计术语运用不当等。相互牵制的岗位存在兼职,如库工岗位大多身兼数职,夏季工作繁忙抽不开身时有材料员、代点收材料现象,不利于相互监督。重要岗位没有实行回避制,如机运员调用自家私车参与单位养护生产工作收取机械费,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四)内部审计不力 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在行使监督权时独立性较弱。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属同一系统职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就使得他们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顾虑,往往考虑领导的利益或是怕得罪人,造成内部审计制度难以落实。 三、完善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推行力度,提高认识 各单位应广泛宣传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让单位领导、重要岗位人员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仅仅是会计岗位的职责,也是单位每一职工应遵循的制度;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既是各单位的内部管理行为,也是社会管理行为;认识到因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甚至还会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信息失误,扰乱国家经济秩序,以致侵害到国家利益,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有一个良好环境。 公路养护会计人员首先应做到执行国家财经法令、政策,遵守财经纪律,贯彻《会计法》,执行《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并按照《公路养护单位会计核算办法》(试行)的规定进行工作。其次还应认真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和分析工作,坚持以公路养护为中心,以提高路况为重点,切实加强单位公路养护成本核算工作,促进单位降低养护成本,充分发挥养路资金的投资效果,检查和分析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最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改进工作措施和管理水平,将公路养护会计工作做到更好。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必须改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应采取多种形式,对会计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持续开展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会计队伍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善。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审计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还应加快落实会计委派制,维护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益,保障其开展核算和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三)加强账务处理规范化 公路养护单位应依法建账,不得设立账外账、不得做假账;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记账凭证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更正错误方法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经有关责任人员签章,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错误更正方法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及时、文字规范、内容详实,设有必要的备查账簿;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现金和银行日记账按日逐笔顺序登记,银行存款账和银行对账单及时核对,经调整无误;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整理归档,妥善保管,调阅和销毁符合规定手续;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制度,材料员不得代库工点收、分发材料;重要岗位实行回避制度,机械调度员应回避调用自家私车为单位服务收取台班费。 (四)建立健全审计控制体系,加强审计力度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配备高素质审计人员,将审查审计监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除了审查会计账本、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审阅有关资料外,还应多采用观察、访谈、抽样调查等方法,对养护单位资金实际使用真实性、满意度、使用效益进行现场核查;不断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把审计同整改提高有机结合,促进管理的加强和改进;必要时还可借助外部审计力量进行绩效审计,以确保审计质量。 (五)对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考评 公路养护单位应实行严格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制度,将各基层单位财务规范化建设列入公路养护管理年度重点工作考核的内容,使各单位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也要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列为基层单位评先创优的考核内容,实行奖优罚劣的政策,对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实绩的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规范化工作组织不力、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滑坡的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对整改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或是处罚,有效地推动各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程。 (六)建立健全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检查监督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财务审计业务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检查工作以单位自行对照检查整改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各兄弟单位之间的财务人员进行相互的检查,或者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力单位采取强制措施或处罚政策,以敦促各单位自觉加强财务规范化建设。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简单介绍,以及对加强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虽然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还有待改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下,一定能够使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它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基础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会计基础工作为中心点,通过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 基础工作 财务 会计法 规范化 前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且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然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是当前各级单位与各个财务部门所肩举的一项重任。 一、当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上级对会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基础工作,继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⑴近几年来,财务人员的数量快速增加,导致着他们的具体操作技能不能完全跟上,这些新上任的财务人员,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达标的周期延长了; ⑵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部分地区的财务人员换岗频繁,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标准降低了; ⑶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业务量较大,涉及面较广,而财务管理部门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将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是需要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一些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他们是当前会计基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 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工作监督体系滞后,不断约束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 二、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的策略 1. 贯彻落实好各项财务的规章制度 一些单位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然而却并没有真正将这些制度加强与落实,如《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内部牵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里拟订的内容,都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点核心,如果能真正明确与落实这些制度,可以让单位会计工作,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所以,应不断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工作中的漏洞,首先必须加强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贯彻落实好各项财务的规章制度,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一些城镇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可以建立一些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以此来一步步减少会计基础工作的漏洞,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 2. 全面掌握与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 要让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与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要熟悉里面的法规、法律和各种制度,作好准确报账、依法建账等工作,真正将会计基础工作落实。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宣传,最好是定期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宣传课堂,以便让各部门领导真正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 3. 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财务人员的素质修养,与会计基础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财务人员是会计基础工作最亲密的接触者,想要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财务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当前,提高财务的素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⑴财会部门与各级领导要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规则,有计划地分期分组培训在岗的财会人员,特别是对于税收、财会、金融这些刚出来的新政策,要加大组织力度,组织财会人员们参加这些新政策的培训,好让他们能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⑵应培训财会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不仅要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还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学习,让他们自觉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增加自身的责任感,以此来让他们更好地规范自己,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爱岗敬业,将会计基础工作一步步地做到位。 4. 加强落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而财务人员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各个财务人员的素质也都不一样,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本保障。所以,各级单位应成立一个定期监督检查小组,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这些小组可以由上级部门组成,也可以由财务人员们组成,这样一来,还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互相检查,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 5. 将财务人员参与经营过程的管理工作提高 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他们的工作范围太小,只局限在室内报帐,除了报帐还是报帐,以至于很多会计对于真正生产的流畅与经营的过程根本不知,因此,要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们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的机会,并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才能使财务人员能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由内而外地更加程序化、制度化。 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它在单位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它不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流程,它更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以及增加自身业务水平的体现。当前,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是各级单位与各个财务部门所肩举的一项重任,这需要所有会计人员共同努力,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做起,从而来一步步实现整个经济活动的有序运作,为企业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摘 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好就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加以纠正,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会计基础 管理制度 会计监督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账薄的设置、登记、核对、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审核;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会计岗位责任的划分;会计监督、内部牵制制度等等。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1.会计人员任用不当,素质不高,差错严重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该回避的不回避,单位领导对此置之不理,监督机构对此也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致使经济案件时有发生。 2.不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资产反映不实,数据失真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但一些单位擅自增减、合并会计科目,随意确定科目名称,任意改变核算内容。如有的企业不设“利润分配”科目,直接用“未分配利润”代替;还有的企业在“其他应收款”下设置“待分配盈余”明细科目等。 3.会计凭证的填制有较大的随意性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一种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都必须附原始凭证。”摘要应与原始凭证内容一致,能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表述简短、精炼。但个别企业记账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相符,还有的企业根本不附原始凭证,随意填制记账凭证;摘要不真或乱填,使人弄不清该业务的主要内容。 4.不按规定记账、结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账,记账时应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内容记入账内。而有的企业在记账时,只记金额,不记内容摘要、日期、编号等,不及时核对总账和明细分类账。造成总账与明细账严重不符,账簿记录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还明确规定: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有余额的账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但有的企业结账不规范,一是对结转次页的不进行合计后结转,只结转本页最后一笔金额,或不进行任何结转。二是有的会计年末根本不结账或不累计,不能从总账账面上反映出本年的累计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三、要想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好支持。因为从领导做起,严格要求会计人员取得真实、完整、无误的原始凭证,账簿记录、报表填制都要规范。从源头上控制,可为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其次,应配备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所谓高素质,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单位的经营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一个会计人员,仅有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中给领导尽出歪主意,使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有的企业,对损失的存货不报批,直接增加销售成本,冲减存货成本,不进行进项税额的转出,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再次,要有严格的会计管理制度。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划分是比较细的,分工也是较为明确的。如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总体,而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是会计凭证的产生环节,每个环节如何控制,岗位之间如何牵制,是我们订立会计管理制度的起点,要从源头上控制好,从而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 四、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证 有的单位,货币资金账户反映的余额与实际存款余额有较大的差距,但会计人员不及时查找原因,对发出的支票存根不及时追回,更不及时取回相关票据,业务不入账,自然也没有减少货币资金,日积月累,加上出纳人员变更,没有将上述业务交接、核对清楚,致使货币资金余额与实际相差甚远,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还有的企业,下属有几个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为严格管理,将几个分支机构的账目合并到总公司统一核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财务人员在并账时,没有将企业内部之间的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冲账,而是将相同科目简单相加,致使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数额巨大,加上财务人员的变更,致使企业资产虚增。因此,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会计档案,每一个步骤的填制、登记、审核,除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业务水平外,更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五、加大对会计监督、检查的力度 有的单位为了掩盖其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达到转移资产、偷税漏税、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故意不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将账目做的越乱越好,乘机谋取个人私利。这就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错误,对做得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屡教不改的会计人员和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奖罚分明,促进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后续的培训学习必须加强。企业应建立常规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次巨大考验,全体财务人员面临极大不适应,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是当前会计人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做假账”是最基本的要求。综上所述,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只有不断提升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化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此来加强全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该规范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高校会计工作作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行为也须遵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 1、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制度不健全。轮换制度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会计工作的多面手,又可以在轮换中查错防弊,也有利于减轻会计人员职业倦怠感。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制度和计划,会计人员在部门内的流动性差,造成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利于财务部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并使高校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2、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不完善。会计交接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主管人员交接和会计电算化交接等环节上。部分高校会计主管人员在离任时,没有对继任者详细介绍重大的财务事项,更没有介绍会计人员的情况,甚至对于需移交的遗留问题也没有撰写书面材料,造成财务工作缺乏连续性;对有关电子数据的交接,没有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会计人员岗位变更时,没有在系统中重新设置权限,形成了内部牵制的漏洞。 3、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高校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偏低,无法合理、科学地建账,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查询困难。具体表现在次级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等方面。这一点在往来账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4、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衔接不好,造成账实不符。高校对资产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新增和减少的资产往往没有进行账务处理,也没有在校资产管理部门的台账上予以记载。财务账上没有反映已经实际使用但没有付款的资产,造成实物账与财务账脱节,不利于学校资产的管理。此外,还缺乏财产清查制度,且没有及时处理财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 5、原始凭证不规范。原始凭证的内容不齐全,有的发票没有注明开具日期和开票人的姓名,摘要不清,大小写不符。对于一些财政拨款,没有将批准文件作为附件装订到凭证中,也没有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自制的原始凭证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性大,发放事项不清楚,更正的地方没有加盖公章。 6、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摘要不能准确的反映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张数填列不正确。 7、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对预算监督不力,具体表现在随意在各预算项目中进行调节。有些高校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乏,复核流于形式;会计流程不科学,形成业务处理“盲区”,没有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会计岗位责任不明晰,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失职行为没有严格追责;缺乏成本核算制度,无法核算办学的绩效;财务分析指标设置不科学,无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8、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档案没有及时移交学校档案部门。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装订也不规范。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1、财政机关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监管有所放松。近年来,财政机关忙于研究和推广新的会计准则,对高校会计工作的管理重心主要放在部门预决算以及绩效考核上,对于高校的会计基础工作疏于管理,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使高校财务部门缺乏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动力。 2、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而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面对新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显得无所适从,对于工程借款利息、融资等会计业务处理方法随意性大,使高校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3、资金短缺。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有的高校还很严重,校领导的工作重心放在资金的筹集上,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重视不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客观上降低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要求。 4、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有些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不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无法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质量不高。 5、高校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高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会计人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较难,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会计人员缺乏改进会计工作的欲望。 三、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财务负责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引导高校财务部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的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公开媒体上进行披露,并限期整改。 2、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企业会计现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准则体系,企业会计的每一次变革都表现出与我国经济良好的适应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从会计发展历史看,这些改革必然对事业单位会计包括高校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以指导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3、加强会计工作标准化建设。高校领导层应强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督促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制定统一的、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和会计业务处理模板,使会计工作标准化,以此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内审力度,将会计基础工作列入审计的重点,并实行跟踪审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断地通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但在会计基础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近人意的薄弱环节。 (一)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明确地指出了有关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 1.首先会计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2.记账凭证后必须附有原始凭证,除特殊(如结账、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有些单位不按要求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不够认真,甚至会出现,没有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填制记账凭证,这些做法是错误的,也是非常恶劣的。 (二)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 为了简化手续,有些单位,只设有“现金”、“银行存款”的日记账,并不设有总账科目。不设置“利用分配”科目,用“未分配利润”科目来代替。这样容易使企业账实不相符、财产情况不真实、数据真实性的缺失现象。 (三)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按照规定,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数据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说明清楚。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故意做假账,伪造、编造假的会计凭证,利用其做出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对会计监督职能的不认真执行,参与、出谋划策违法违纪的活动等。 (四)手续不清,差错严重,记账、结账不符合规定 记账、结账的明确规定: 1.会计人员,在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后,将审核无误的凭证进行账簿的登记。2.账簿中的要素包括:日期、编号、摘要、金额等。3.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用蓝黑、黑色墨水或碳素笔进行书写。4.在制作凭证或登记账簿时,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进行书写。5.如果当账簿记录有错误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6.在账簿结账时,每个账户都应结出期末余额。7.在账簿结账中,应在摘要栏内注明,需要结出当月的借、贷方发生额,本年借、贷累计的发生额。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素质普遍较低 1.政治素质 有的会计人员不清楚账簿、科目、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会计人员由于学历的不同,有的是自学会计,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训练。 2.业务素质 有些人员虽掌握了一些会计核算的相关基本知识,但却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缺乏应该有的职业道德,降低了工作中应有的标准,不按照规定去做事,从而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二)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工作中,若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业务学习工作不重视,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对新的会计基础知识认识不够,从而容易在工作中犯错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不重视,在工作中达不到会计制度的要求,从而影响到会计工作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的态度,反应了基层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的缺乏。甚至对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核算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制度是否健全,无人理睬。因此,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 (四)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1.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一点小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在会计数据上做手脚,将其真账做假,假账真算,这样就造成了账实的不相符。2.有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非法目的,如偷税、逃税、转移国家的资产等,就会出现虚盈实亏、虚亏实盈现象的出现。3.一些企业不按照有关的会计制度法规,建账、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使账目混乱,不按规定编制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4.私设小金库、设账外账、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出现使单位内部的管理出现混乱,财务收支失控。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实行,资产重组现象的出现,许多股东、股民等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表现得很关心,他们想从报表中,看到企业的可靠的真实的数据。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的前提——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想要更好的处理、收集、利用、提供信息,只有将会计基础工作健全起来,才不会使信息推动可靠性,才能使其得到提高。有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出现管理失控、账目不清、秩序混乱、假账泛滥的现象,就是会计工作没有发挥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它不仅能够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还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一个企业的重要决策,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宏观调控的发挥;影响到利益者的利益分配等。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就是生成并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资料,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四、总结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最主要的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其最直接的对象。而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业务素质都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它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对会计工作的不断改进、加强都起到了最为直接的作用,还能提高其自身的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议中小学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一、前言 教育部和财政部在教材[2008]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个别问题仍然存在。为了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切实规范财务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几点意见:第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严格中小学收入管理;第三,严格中小学支出管理;第四,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第五,加强中小学财会队伍建设;第六,强化中小学财务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这些说明中小学财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改进,下文就将针对中小学财会工作现状做几点总结。 二、中小学财会工作现状 (一)会计基础工作环节薄弱 审计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校,尤其是由矿业集团学校转变而来的中小学,以前还在属于矿业集团之时,财会工作是由它们隶属的矿的财务部门集中担任,进行统一核算,采用报账制度,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来处理学校的财会事务,所以会计基础工作在这类转型过的学校中亟待加强和规范化。也有部分学校是由于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于财务管理的态度不够重视,甚至放弃管理;学校财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基础薄弱,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对一些不合理的财务收入和违规事项都无心监督和管理。 (二)存在违规乱收费乱支出的现象 通过一些已有的对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某些学校仍存在着违规补课和收取学生补课费、资料费的情况,尽管近年来强调禁止非法补课收取补课费,但是许多学校仍不顾及规定盲目开课,产生了高额的补课费和资料费让学生买单,并且此部分收入未纳入学校法定账册进行统一核算。 乱支出现象在农村中小学较严重。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紧张,但使用起来却没有计划和预算。第一,公款招待。领导干部下来检查时往往在教育系统内就餐,一些干部也经常到学校里开会,但却极少(几乎没有)缴纳伙食费,此部分开销均为学校承担。第二,乱送礼。每逢各种节日,许多学校都会给上级干部送礼,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票据报销和审批程序不够完善 票据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是没有使用符合规格和要求的收据。许多中小学在进行收费之时,并未开具财务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且所开具的收据手续不齐全,票据上的收款人不明确也无盖章。更有甚者,甚至不开具发票和任何收据。许多中小学除了开学的收费外,中途还有不明收费,此类收费一律无票据。第二是各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白条支出现象、大额办公用品未附明细说明及凭证金额与所附的原始票据金额不符等现象。白条支出不仅是偷税漏税的非法行为,还难以辨别消费情况真假,许多支出不明不白。 (四)教育经费被挪用 一些学校利用政府拨下用于建设或是更新教学设备的费用挪作他用,例如拿来公款消费,或者私纳囊中。这些行为不仅是挪用了公款,更是侵犯了中小学生们拥有更好学习环境和设备的权力。让中小学教学蒙上污点。 三、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原因 (一)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地方政府只注重中小学财务的投入和支出,并不重视其中资金的使用过程,没有起到监督作用。教育主管部门也只注重了教学管理,却忽略了中小学财务管理之中的问题。 (二)学校领导班子变动 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子对于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学校领导产生了变动,那么许多数据都会随之变得不明确,有些账目无法核实。部分领导则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对校内的财政管理没有负起责任。 (三)中层干部法纪观念淡薄 中小学学校中部分中层干部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了解欠缺,从学校支取资金长期不还,更有甚着使用不正当手段花费公款。 (四)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 许多中小学未制定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规定如何使用,如何结算,如何审查等,所以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制度可依,在工作时就没有明确的界限。 (五)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低 绝大多数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会计人员绝大部分人员是学科教师半路转行,没有聘请专业会计从业人员。此类财会人员往往对会计方面知识不够了解,对账目也糊里糊涂,各种专业的编制预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等更不可能做到。财会人员是学校的管家,如没有一个好的管家,各类中小学就难以脱离财会工作混乱的现状。 四、改善学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保障机制 1、完善和调整政策 各地区财政局和教育部门在向中小学拨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可盲目拨款,造成一些学校款项剩余一些学校款项紧张。 2、完善管理体制 要明确责任,逐步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学校真正做到以教育为本。对于配套经费的使用应该加强监管和检查力度,实行责任问责制。让学校领导和各地方政府领导都能够重视配套经费的来龙去脉。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合理调整人事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及早进行人事改革,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尽量避免因教师个人作风问题而私用公款的不良事件发生。 (二)科学编制和执行预算 1、建立健全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 所有的中小学的各项收支明细都要编入各地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预算编制要坚持量入为出和统筹兼顾,尽量保持收支平衡,预算中各项经费的使用都应该有重点。保证学校的顺利运行和教学安全。年度预算一旦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并规范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确定公费收支明细 不同类别的中小学公费要制定不同的开支标准,要适当向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规范收支行为 1、遵守内部会计规范 各中小学必须执行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各中小学内部控制牵制制度,遵守会计岗位的管理原则。 2、严禁乱收费 对于乱收费和灰色收入现象必须严厉禁止,坚决打击违规收费。任何部门或者单位都不可向学生强制收取补课费和资料费。 3、严格采购制度 纳入了教育局采购目录的购置项目都必须要编入采购预算,由教育局进行统一采购。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1、招聘 对于中小学财会人员必须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各校的财会人员都必须统一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保证校内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 2、培训 在各校财会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教育,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争取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五、总结 虽然中小学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9年义务教务的推行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小学会计基础工作也必须随着改革而不断完善,对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解决。让中小学财会工作能够帮助中小学更好地推行义务教育。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探讨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做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体制的转轨,我国会计事业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历程,在会计标准建设与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前,加强会计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是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关键是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时代呼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就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里,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诚者最易受到伤害。因此,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21世纪, 五、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会计管理,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1 明确领导责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具体体现,是依法理财和依法办事的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作为责任主体的单位领导人,不但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而且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按照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落实本单位的财务工作。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严格的需求,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工作能够及时提供更多的会计服务。为此,会计人员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强化依法监督理念和服务意识。 3 通过整章建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工作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首先,科学设置会计岗位,合理配置会计人员,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其次,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不但可以使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还能使会计业务中的漏洞在岗位轮换中暴露出来,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从会计凭证到账表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可控性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以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加强教育系统会计基础工作 [摘要]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教育系统有序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要求,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加强 教育系统 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教育系统的会计工作也随着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这就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建立现代化教育制度等结合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教育系统有序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等。 1.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以不真实甚至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没有规范和约束,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所记录和提供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如何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资料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记账凭证的编制,必须以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以保证记账凭证的质量。 (2)会计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对单位全部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是保证会计资料记录真实,完整的重要基础。 (3)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法定要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更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面总结和综合体现。 (4)其他会计资料,其他会计资料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它们也是会计资料不可缺少的部分。 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资料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对实现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和提高会计参与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要求,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的学习精神 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不少是“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此外,还有的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还有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等。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 1.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指导。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督促指导企业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还应定期组织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凭证传递、资产管理、盘点监督等制度。 2.设置会计机构、配备适应的会计人员。具体包括: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符合法定手续;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设置总会计师;会计人员持有会计证;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 3.加强会计核算。具体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记账凭证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更正错误的方法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并经有关责任人员签章;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错误更正方法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顺序登记,结出余额,银行存款与对账单及时核对、经调整无误;对外报送的各种财务报告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章。 4.规范会计档案的保管。已建立综合档案室的企业,财务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企业,财务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会计档案。对已离任的财会人员,其会计档案应交本企业综合档案室或财会部门保管,不得自行存放。对已终止核算业务的企业或部门其会计档案应交主管单位档案室保管。 5.规范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会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交。会计人员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移交清册上应包含的内容有: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姓名、职务或职称、目录、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书、交接明细表和需要解释说明的问题及意见等书面材料。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前后衔接及内容的完整。接替人员接管移交会计工作后,应按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继续办理移交前未了的会计事宜。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四份,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6.完善会计稽核机制,制定监督措施。一是遴选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稽核人员(一般两年轮换一次),对企业所有会计事项进行审核,以保证会计事项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二是对差旅费和招待费等报销业务应进行严格审核,诸如报销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扩大开支或财务部门由于人情关系多给补助等。三是企业一把手应与财务主管签订协议,对渎职或执行不力者应给予行政处罚。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 本文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分析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的对策,并以d校改进会计基础工作为例,尝试在提高高校会计工作水平方面作出一点创新。 【关键词】 高校 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性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此来加强全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该规范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的建立。高校会计工作作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行为也须遵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 1、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制度不健全。轮换制度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会计工作的多面手,又可以在轮换中查错防弊,也有利于减轻会计人员职业倦怠感。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制度和计划,会计人员在部门内的流动性差,造成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利于财务部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并使高校会计工作人员形成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2、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不完善。会计交接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主管人员交接和会计电算化交接等环节上。部分高校会计主管人员在离任时,没有对继任者详细介绍重大的财务事项,更没有介绍会计人员的情况,甚至对于需移交的遗留问题也没有撰写书面材料,造成财务工作缺乏连续性;对有关电子数据的交接,没有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会计人员岗位变更时,没有在系统中重新设置权限,形成了内部牵制的漏洞。 3、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高校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偏低,无法合理、科学地建账,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查询困难。具体表现在次级会计科目设置繁杂,账务体系臃肿等方面。这一点在往来账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4、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衔接不好,造成账实不符。高校对资产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新增和减少的资产往往没有进行账务处理,也没有在校资产管理部门的台账上予以记载。财务账上没有反映已经实际使用但没有付款的资产,造成实物账与财务账脱节,不利于学校资产的管理。此外,还缺乏财产清查制度,且没有及时处理财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 5、原始凭证不规范。原始凭证的内容不齐全,有的发票没有注明开具日期和开票人的姓名,摘要不清,大小写不符。对于一些财政拨款,没有将批准文件作为附件装订到凭证中,也没有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自制的原始凭证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性大,发放事项不清楚,更正的地方没有加盖公章。 6、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摘要不能准确的反映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张数填列不正确。 7、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对预算监督不力,具体表现在随意在各预算项目中进行调节。有些高校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乏,复核流于形式;会计流程不科学,形成业务处理“盲区”,没有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会计岗位责任不明晰,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失职行为没有严格追责;缺乏成本核算制度,无法核算办学的绩效;财务分析指标设置不科学,无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8、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会计档案没有及时移交学校档案部门。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装订也不规范。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1、财政机关对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监管有所放松。近年来,财政机关忙于研究和推广新的会计准则,对高校会计工作的管理重心主要放在部门预决算以及绩效考核上,对于高校的会计基础工作疏于管理,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使高校财务部门缺乏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动力。 2、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而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面对新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显得无所适从,对于工程借款利息、融资等会计业务处理方法随意性大,使高校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3、资金短缺。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有的高校还很严重,校领导的工作重心放在资 金的筹集上,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重视不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客观上降低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要求。 4、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有些高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不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无法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质量不高。 5、高校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高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会计人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较难,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会计人员缺乏改进会计工作的欲望。 三、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拨款和财务负责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引导高校财务部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的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公开媒体上进行披露,并限期整改。 2、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企业会计现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准则体系,企业会计的每一次变革都表现出与我国经济良好的适应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从会计发展历史看,这些改革必然对事业单位会计包括高校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以指导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3、加强会计工作标准化建设。高校领导层应强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识,督促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制定统一的、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和会计业务处理模板,使会计工作标准化,以此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内审力度,将会计基础工作列入审计的重点,并实行跟踪审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4、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将业务培训常态化,并采用轮岗实习、经验交流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激发会计人员的学习兴趣,促使高校会计人员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要建立绩效制度,科学地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以考核会计人员工作成绩。要明确奖惩制度,将工作业绩、福利待遇和职称职务晋升与工作成绩结合起来,以激发会计人员改进会计工作的热情;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随时跟踪会计人员的心理状态,尽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保持会计人员积极的工作欲望。 四、改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对策的运行效果分析——以d高校为例 1、d校的基本情况。d校具有七十多年的校史,是一所综合性的普通全日制师范类高校,在校生近两万人左右,教职员工近2000人。学校在改制期间形成了大量债务,以银行贷款为主。改制成功后,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随之不断攀升,但债务收入比达到近6∶1,且运行成本较高,资金周转比较困难。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学校财务将工作重点放在筹资和控制运行成本方面,以免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d校财务部门基本情况。d校财务管理实行分管校领导负责制,由院党委指定一名院领导负责财务工作,下设财务处,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分管财务的院领导实行定期轮换制。财务处的职能涵盖预决算管理、拟定财务管理制度、筹资、控制运行成本、监督并核算校本部的日常经济业务、监督并核算二级单位的经济业务、经办国库业务和税务处理业务、经办奖助学金和大学生医保等事务。财务处共计职工1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中有2人担任副处长职务。财务处职工年龄在25-60岁之间,其中25岁至45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70%。职工学历以本科为主,但具有会计专业学历背景人数较少,缺乏业务能力全面的会计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的人员不多。财务处设置有会计核算科、学生事务科、基建管理科、财务管理科和会计核算中心等五个职能科室,各科室工作压力较大。 3、d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d校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会计业务处理不够规范,凭证填制随意性大、科目使用不正确、会计业务流程不合理上。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领导重视不够。由于d校债务沉重,从校领导到财务处长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筹资和化解债务风险上,对 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力度不够。第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般,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由于d校在合并、筹资和化解债务时出现了大量融资和合并的会计业务,而目前的高校会计制度对融资业务和合并业务没有规定详细的处理方法,因此,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然而,d校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总体不高,难以胜任这些会计业务,造成日常业务处理不够规范,会计信息难以满足决策的需要。第三,由于d校财务处采取副处长分管制,将会计工作人为分裂开来,造成会计业务处理出现“盲区”,会计流程设计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第四,会计人员待遇不高,没有明确的职务职称晋升机制,且财务处没有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造成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改进会计工作的动力。第五,随着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对提高自身会计业务水平的意愿不够强烈,造成财务处业务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阻碍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4、d校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及其效果。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d校采取了如下措施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第一,财务处领导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聘请财务顾问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诊断,科学地合并了有关会计业务,并组织专班设计会计工作流程,指定专门人员编写财务管理制度汇编手册。第二,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职工进行会计业务学习,并多次组织财务处职工到外校进行交流活动。第三,设计了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了每周讲评制度,对职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第四,根据学校的人事制度,对财务处职工进行定岗定编,将工作成绩与年终评先结合起来,将职务职称晋升与个人业务能力进行挂靠,促进职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第五,依托学校有关院系,定期对职工进行心理测评,实时关注职工心理动态,并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缓解职工的工作压力,减轻职工的职业倦怠感。 通过上述措施,d校财务处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业务流程更加流畅和科学,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浅谈新时期高等院校会计基础工作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会计工作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高校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严格做好会计工作。良好的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高校的抗风险能力,增强高校的各项工作实施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九八年以来逐年增加,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快速变身。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扩招也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办学规模逐年增大,资金来源更加广泛,高校面临的会计环境也发生着显著变化,横向联系更加广泛,涉外财务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高校在会计方面的压力。再者,我国高校的所有者以国家为主,但是国家这一特殊的所有者却给高校带来了资产和效益方面约束缺失的问题,导致了高校由于会计管理方面的不良操作,进而使得高校陷入债务循环之中,使得高校的会计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高校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严格做好会计工作。良好的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高校的抗风险能力,增强高校的各项工作实施效果。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内涵 1.内涵 高等学校会计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核算和监督教学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为提高社会效益的一种非营利组织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高等学校会计等专业学校;客体是教学资金的取得、使用和结果;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核算教学活动的资金耗费,监督教学资金的取得和使用并考核支出的效果;目的是提高社会效益;本质是非盈利组织会计。 2.基本内容 高校会计工作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预算、决算管理。高校决算管理包括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其中财务报告又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高校财务报告对财务报表作了统一的规范,以资产负债表取代资金平衡表,将拨入经费增减变动表、经费支出明细表、对外服务收支表等报表合并为收支情况表。为了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分析和使用会计报表,高校还必须编制有关附表及补充资料,作为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和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的补充;高校财务分析突出了高校独立法人主体的地位,体现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分析和测量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从资金的使用和负债风险的角度,全面分析了高校的资产、负债以及资金的可支配能力,说明学校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大小,为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财务资料。 高校会计工作的另一项内容就是收支管理。近年来,高等院校的主要收入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投入,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校友捐助等也是高校主要收入之一。高校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各项收入,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高校的支出按支出的不同经济性质分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建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高校对支出的管理必须要:正确划分各类支出的界限,加强各类支出的预算管理和控制,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视专项资金支出的管理,实行收支匹配原则,准确反映经营活动成果。 二、新时期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应财务状况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收支情况说明书等”。这种报表从总体上说仅起到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反映的内容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主要侧重于反映预算收支结余情况,比如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就没有进行真实的反应。高校要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教育部门都要制定有关收费和投资政策,首先对教育成本进行分析,而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高校教育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就使教育成本不真实,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本分析,影响到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正确决策。而且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缺乏时效性。服务的对象比较单一,尚未建立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以政府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无法满足多元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无形资产的计算欠合理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各种无形资产应视实际情况合理摊销。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例如购买土地所支付的出让金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等等,成了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3.高校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共1300万人左右,但有学历、有职称者比重偏低,特别是中高级会计人员比重较小,尤为短缺;从年龄结构上看25岁以下者占16%,45岁以上者占6.5%;从学历结构上看: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5%,无学历者占76.4%,即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是在高等人才积聚的高校中财会人员的现状也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专科学校或几个地方性院校合并而来,财务人员本来就参差不齐、人员结构老化,甚至有的人连计算机都不会操作;还有就是财务部门因为掌握着经济大权,成为目前引进人才热潮中许多“随军家属”趋之若骛的地方,造成财务部门人员结构很不合理,有的甚至连起码的会计基本技能都没有,会计工作的质量根本没法保证。 三、加强新时期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监督制度的精髓,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这就要求高校设置专业的会计师制度,会计师既要评价内部监督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内部监督的意见;又要检查内部监督的执行情况,督促内部监督的有效执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财务报表。 2.完善财务报表体系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和报表附注,完善了报表体系。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已逐步转变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在高校现行报送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还应增加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现金流量表可使有关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得到准确的反映,来满足如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银行、企业等投资主体的需求,他们可以用来预测高校未来现金流量,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局限性,一些有用的会计信息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主表,而通过附注披露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以提高高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加强高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的提高 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的工作,尤其对那些地方新建院校的会计人员来说,本身专业知识并不丰富,所以要干好会计工作,必须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相关行业的会计理论以及行业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知识。业务技能是指会计人员处理具体业务的方法和技能包括上通下达与人交往的技能等等,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了精湛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恰当的处理会计业务,即专业知识促进业务技能的提高;相反具有了良好的业务技能,又能发现新事务,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必须首先拥有业务知识和掌握业务技能;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必须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基于模板化的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探讨 摘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性地提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工作方法,阐述了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重要意义,列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模板化。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离不开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记录、反映、监控企业管理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需要,更是加强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实行模板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有效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1 开展模板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规范化。将企业财务活动、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模板的形式固化下来,有助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防止管理随意性,便于稽核、检查和监督。 (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贯彻企业内控要求,将管理制度格式化、表单化、程序化,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对各类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按照规定的模板进行撰写,能够从全面性、强制性等方面进行深刻财务分析,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有助于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模板化简洁明了,使财会人员既能从全局、又能从微观了解具体工作,能够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5)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会计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反映,通过实行模板化的措施,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模板化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1)会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各类自制原始凭证,例如原始凭证粘贴单,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原材料入库、领料单,产成品出入库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础表,无形资产摊销基础表,应缴税费计算基础表,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结转基础表,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表等。②会计手册,记账凭证格式,会计账簿格式,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档案管理等。 (2)财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货币资金收支活动方面,例如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及执行表(年度、季度、月度)、货币资金收支日报表、资金支付审批单、借款单等。②财务管理方面,例如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表、合同审批表等。 (3)财务分析类模板。主要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季度、月度),企业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析,资产负债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4)财务管理业务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类模板。财务决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利润分配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关于公司向银行借款的议案,关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议案,关于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收购股权的议案,关于调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等。②汇报请示类模板。会议纪要,考察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财务负责人履职报告以及有关财务事项请示等。③财务会计制度类模板,按照企业统一要求制订。④财务协议合同类模板,按照企业规定和交易方的要求统一制订。⑤可行性分析模板。投资可行性分析,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可行性分析,收购股权可行性分析,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的可行性分析等。 3 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要求。 (1)模板设计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财务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设计模板时,要认真研究、学习和执行国家相应规定,体现模板的政策性。 (2)模板设计要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防范风险、规范运作的有效办法。各类财务会计模板,要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化,以表单为载体,体现模板的流程性。 (3)模板格式设计要规范。无论是表单式模板还是文字式模板,务必按照国家写作规范来进行,反映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 企业文化特色,结构清晰,内容完整,避免随意性,体现模板的规范性。 (4)提升模板的执行力。模板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大模板的推行力度,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加大对模板执行的检查监督和考核,体现模板的强制性。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各项财务会计工作模板,要根据模板所反映的内容,充分利用财务核算系统、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模板的先进性。 (6)及时更新模板内容。模板内容要结合企业管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体现模板的及时性。 (7)充分运用模板所反映的内容为企业管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模板是工具,通过研究模板所反映的企业财务会计情况,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查找管理不足。对于模板反映出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体现模板的实用性。 4 结语。 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有效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决策支持作用。因此,应大力推行模板化管理方式。
中小学教育论文:浅析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科研 问题 解决对策 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来看,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认识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从整体而言,部分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充其量“传道、授业、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误区三,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钱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学校教育科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来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科研经费不足造成教师参与科研主动性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研究成果价值偏低。 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曾经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①。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各种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 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向“研究型”转变离不开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培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论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判断教育科研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当然,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一段经典的言论:“如果你想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艺术,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在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过程中,“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一方面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当多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中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应贯穿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内容 摘要:世界上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工业生产的节制不严,形成对环境的破坏、大气的污染,使之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和环境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是任重而道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远处着眼,从中小学的教育着手抓起来,把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贯穿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去,论文以三点理由讲述了其必要性,在五个方面加以实施,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必能收到长远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资源;环境;爱护;保护;中小学;教育 爱护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保护自我生存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和紧迫任务。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已对爱护资源、保护环境提出了限制排放污染和治理方案,有的形成公约。上世纪90年代初,联会国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党和政府对资源与环境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出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等等的具体防治措施,投入巨资予以治理,努力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效益型的经济发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我们社会,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普遍提高,各行各业正在同志“科学发展观”的号召下加快落实,成效越来越显著。我国每1000美元gdp消耗的油当量已经从以往的0.6吨下降到0.3吨左右。作为中小学教育,在爱护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美化校园、静化学习环境方面有显著成绩,但与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的要求相比,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出“要把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贯穿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去”的响亮口号,让孩子们尽早加入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列中,从小实践保护人类、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 其所以这么提,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让他们从小知道资源、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增强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产生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土地、水、矿产、粮食都是人类赖依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居环境的要素。没有这些基本的东西,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而且,这些物质如土地、水、矿产是自然资源,地球上总量有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资源越使用越少,直至可以用完,如矿产资源方面的煤、石油;据有关专家预测,世界上的石油以现在的速度使用从现在起仅能再供人类使用30多年,煤仅能再供人类使用150年左右。所以现在油价煤价都涨的很高。尽管油价现在有回落,可是从长远看,价高是一个不变的趋势。现在人类正开发新的石油替代能源——生物醇,开发新的动力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核能。粮食是农民伯伯在土地上耕作培育收获的产品,它是可以年复一年收获的,但土地如果遭到破坏,如有害物质给予污染,有害物质污染了水传导在土地上,使土壤结构中含有破坏庄稼生长的毒素,使庄稼或蔬菜不能生长,就不能生产粮食和蔬菜,或过度开垦土地严重沙化粮食种植要减产。而人的生育是呈上升的趋势,必然造成粮食短缺,形成饥饿,灾荒,威胁人类的生命。 二是让他们从小认识资源使用、环境变化状况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产生爱护资源、保护环境,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使国家富强挤身世界之林的精神动力。我国建国五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很快,gdp增长迅速,2007年达到24.66万亿元(合3250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比建国初期gdp增长了十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单位gdp消耗矿产资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而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以2003年为例,我国gdp占全球gdp总量不到4%,而我国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31%,消耗的石油占7.5%,钢材占27%,水泥占40%;环境污染也高出世界水平,我国排放的温室气体co2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平均每4美元gdp排放的co2,美国700千克,日本400千克,中国900千克,排放so2,美国2.3千克,日本0.3千克,中国18.5千克。平均每立方米空气含有的悬浮颗粒物,按微克计算,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60-90,2000年北京370,上海162,广州151,而美国洛杉矶1998年时只有52。单位gdp排放的废水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也披露,我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有人计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5%。当我们听到和看到这些信息时,产生许多危机的感觉,坐如针扎,一定产生科学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念头,以便将来更好的治理环境、爱护资源,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三是让他们从小克服浪费资源有损环境的小毛小病,养成良好的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同时通过这些青少年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形成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广泛的社会力量,促进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福人民。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中小学生,特别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存在有洗脸洗衣不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时关开关,吃饭不注意珍惜饭食,随意扔掉剩余饭菜,走不多远也爱让大人驾车接送,不仅多排车辆废气,浪费汽油,还形成街道堵塞;也还存在有走在公园、农地不注意爱护庄稼、花草、树木,走在街上有不注意小便去厕所、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现象,有打扫卫生倒垃圾不往指定地点运送的情况,干净了自家门,影响了街道卫生、邻里卫生。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对于大多数的青少年来说,只要知道了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危害性和产生了危机感后,都能自觉克服,逐步改正。并且通过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和宣传,能够引导家庭、社会,扩大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力量。这就如同《老外在帮我们清除心理垃圾》(《中国信息报》2005年11月24日第5版刊载)的事例一样,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相当广泛的。这则消息是说:美国老人,已退休的法学博士路乞,客居湖北省黄石市,同武汉的环保志愿者一起沿路捡拾垃圾,清理环境卫生,在他的带领下,黄石市随后有数百名志愿者也都积极地参加了环卫义务活动。同样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也发生了这样的一幕。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还包括30多名儿童参加。我国的不少旅游者看到非常感动,从而参加了该行列。 那么,怎样的办法才能把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贯穿到小学教育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第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把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贯穿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去。新闻媒体与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经常开展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的活动,不仅使社会各界受到教育,也使青少年学生受到教育,还使教育机关的学校老师、校长也受到教育,明确认识爱护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自觉地把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良性的教育互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 改革和充实中小学的有关教材教学内容,将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有关知识列入教材教学之中,使之内容在一些教材中占到一定比例。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科学》中就可以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教材中;一二三年级的一些语数课本中利用编题、问题回答,适当编入有趣话题,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初中、高中地理可增设一些章节,专讲资源的地球存量、消耗及节约使用途径等问题,引起兴趣,留下深刻影响,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第三、加强培训工作,使各科教师懂得防止污染、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等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教学中进行应用。 第四、修改小学生守则内容,充实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学生可以落实在行动上的条款。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珍惜粮食,不挑饭食等。 第五、以爱护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开展少先队队会活动、共青团组织生活会活动或班内讨论活动,联系实际想人类,畅谈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扬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有组织的突击活动,清理一些公共场所卫生死角和景区塑料污染,在有益的活动中改正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小毛小病,增强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激发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志向,加强学习,长大成材! 中小学教育论文:试论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小学教育的性别应视 论文摘要:社会性别作为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是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用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在学校、教师和教材层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亟需改进。 论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性别平等;性别教育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对男女特征的定义与角色要求。“社会性别”概念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它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也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现已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闭。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在教师层面、教材层面和学校层面都存在着诸多性别歧视现象。 一、教师层面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性别刻板印象.认定男性大多坚强、独立、胆大、冒险、理性,适于从事家庭以外的、具有竞争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而女性大多温柔、内向、仔细、体贴、情感细腻、胆小,适于从事家务以及服务性的工作,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是在内隐地起作用,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投射到教师身上,他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采用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引导男女学生的发展方向。例如,研究者陈霞于2007年2月对江西省铅山县县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性别意识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的男女平等观不成熟;(2)教师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识浓厚;(3)教师的女性发展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4)教师的性别态度不公正,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一方面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之中.另一方面又得到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保护,很容易产生社会已经“男女平等”的感知错觉,造成社会性别意识淡漠,不能对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而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如果教9币没有采用性别分析的视角去评析,很容易让学生,尤其是女生回到过去刻板的性别模式。从心里很自然地接受这些约定俗成的对女性的偏见,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传统的刻板的性别模式的历史性重复。 儿童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体,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并不是天生就决定的,是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之一.其本身的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对性别文化和现象的评价与思考能力都是很重要的,都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社会化。为此,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国家在“妇女与教育”的策略措施中明确提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这有助于在教育政策层面加强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提高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提升教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教师教育。 二、教材层面 西方国家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检视教科书中反映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内容,并制定了按照社会性别公平化的准则,使用无性别偏见语言编写的教材,清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国的研究者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分别对我国中小学教材中的人物插图和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分析。结论是,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思想的内容:第一,男女两性在课文和插图中的出现频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严重忽视女性人物。教科书中描写女性人物的课文只占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总篇数的11.89%,女性人物插图也只占人物插图总数的16.5%,女性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显得微不足道;第二,男女两性在职业角色、性别观念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有显著差异,继续延续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十分浓厚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在大量地传播着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性别观念与行为;第三,男女两性在对社会文化和历史进步等方面的贡献描述存在极大的差异,明显地不注意宣传女性人物,忽视女性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在教材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偏见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男性标准”问题。从教材的编著到教材内容的筛选都以男性的视角为基点,都刻上了男性的价值标准的烙印,是无视或极少考虑社会性别文化因素的。 女性在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不仅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被以男性的标准来要求她们,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这不仅是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且也会造成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此,学者们呼吁只有将性别平等原则和视角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改中,消除教材、教法中的性别偏见才能确保实现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目标。 三、学校层面 学校教育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与期望、性别行为,完成性别角色塑造与定型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可以纠正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可以更加强化传统的性别偏见。如教育哲学家简·罗兰·马丁认为,西方教育存在两个极端,要么完全无视性别,要么唯性别论,这给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不平等,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和不平等,可替代的办法就是在教育中保持性别敏感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父权制”的社会。虽然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与推广,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仍然未能撼动“重男轻女”这个深厚而悠远的历史文化根基。传统的性别观念仍旧渗透到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我国的教育,从中小学开始就在为了追求教育公平与性别平等.一直奉行着“性别无涉”或“性别中立”的原则,即男女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穿着统一的校服,学着同样的课本.遵循同样的标准。从表面看,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都施以相同的要求和标准,似乎是公正的。但是,这种为了追求性别平等而努力保持的性别中立,“不仅忽略了男女学生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性别差异性,而且也忽略了在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性别差异性结果使得反对教育中的性别歧视而追求教育平等的过程,变成了人为制造现实教育中性别歧视的过程”。所以,我国现行的教育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政策层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偏差.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教师态度、教育行为、教育评价、学校文化等,无一不存在着性别歧视主义。 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成为自由人,获得发展的机会与权利。而我国男女两性在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不利处境,教育领域发生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与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过程,必须把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纳入我们每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教育的承担者——教师,都要扫除理论认识的盲区,在提高自身社会性别理论素养的同时。还要创设“性别为先”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真正把社会性别视角贯穿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另外。我们还要在帮助学生认清并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引导他们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中小学教育论文: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摘要】当今,农村问题是关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一个大问题,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问题又是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发展农村教育势在必行。家庭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教育 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因素 一、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例如,有资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家庭收入水平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随着城市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或是教育投资的拉大,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或是缺少家庭教育投资认识而无法实现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1)“全面发展观”与“成绩至上观” “全面发展观”即德、智、体、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而且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受教育者形成来那个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美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蔡元培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受教者的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受教育者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无用观”与“教育有用观” “教育无用观”是在大学扩招以后才逐渐流行,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者接受。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批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确实存在,但也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民族素质和自身发展的深度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3)“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教育平等观”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观念在中国存在了数百年,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更被封建家长奉为圣言。然而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在一些农村这一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教育者,许多家庭教育者仍然不愿意将太多的金钱投入到女性受教育者身上。引用龚继红,钟涨宝的“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直接投资的影响”调查资料就能清楚的看到家庭在各项事务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家庭男孩的教育。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农村长期以来积淀的思想观念是不无关系的,以男为重、重男轻女的行为常常是不由自主的发生的。“教育平等观”与之相对立,许多城市家庭是独生女,他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了男女平等观,并且在教育中实践了教育平等观。 3.家庭教育者自身状况 家庭教育需要通过家庭教育者来实施。因此家庭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地位等因素也会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家庭教育者自身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因素 家庭教育者的职业背景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上直接发生,而且职业习惯也影响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2)文化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者的教育经验不仅来源于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还需要从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各类刊物中汲取经验教训,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而很多农村家庭教育者文化素养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教育质量。 (3)与学校合作态度 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及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合作态度。这种态度影响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家庭教育者与学校不合作,就不能得到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进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二、通过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来提高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的建议 1.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这些错误观念不转变,家庭教育将难以有大的发展。“成绩至上观”、“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育无用观”等观念的存在使得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使家庭教育者转变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2.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 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甚至已经赶超了城市家庭,只是在思想上农村家庭教育者还没有家庭教育的投资意识。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投资的意义,量力对家庭教育增加投资。 3.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多为严厉型或放纵型两个极端。在这样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下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积极改善教育方式,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引导但不可过于干预,包容其个性发展但不可过于放任,促使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4.建立一个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多是处于自发的、比较随意的状态,还没有科学、规范化的教育引导机制,特别是实施这种教育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在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经济方面的保障上都还存在薄弱环节。长效机制能帮助家庭教育者了解家庭教育功能,指导家庭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促进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家庭教育者多途径获得教育信息和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使家庭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 中小学教育论文:当前日本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日本 中小学教育 启示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教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面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国制定了以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一、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近代日本教育百十余年的历史就很好地想我们说明了教育本身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艰难性。1872年就开始了近代化历程的日本教育,由于没有注重自身的近代化,最后沦为军国主义的工具,将大量善良和无知的青少年培养成杀人工具送上了战场。在上世纪末的经济危机风暴中显露了其脆弱性。于是再次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古老又新颖的问题。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从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民族开始觉悟到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通过一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成功的日本的教育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准。 日本文部省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改革的基础上,陆续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平成8年7月19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展望21世纪我国的教育的理想目标”的答辩中,明确地提出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力”,即“今后的儿童需要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能自己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主地判断、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及能力等”的培养,将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也体现了日本教育的新学力观。尽管没有“素质教育”的明确说法,但是从其内容上来看,与中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相同之处。 在这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从1997年起,日本开始制定了《教育改革计划》,以后每年都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及发展形势进行修订,逐渐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为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注重培养个性,完善生涯教育,学校教育多样化、弹性化,高等教育个性化、高度化等,将成为日本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点。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1月25日的《21世纪教育重生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了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七个战略重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提高基础学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体验活动养成感情丰富的日本人,完善可以愉快安心学习的学习环境,创建受家长、地方信赖的学校,培养“教育‘内行’的教师”,推进世界水准的大学建设,确立与新世纪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完善大学的基础设施。 因此,必须承认教育的独立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人的发展,不在于其他,至于其他都是教育在完成自身的目的后的副产品,不能跃过教育的现代化,用手段的现代来取代教育本身的现代化。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程,百年树人,需要认真地,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有半点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能幻想教育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回报。日本成功的经验在哪里?通过对日本教育的研究和分析,感觉首先对基础教育,日本是抓的很紧,而且经过反复摸索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当然也有其不足和教训之处,这些对我国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或是明天的基础教育的设计,都不无参考价值。 二、要做到立法严谨,执法坚决,依法治教 1984年8月,中曾根首相设立临时审议会。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发表了4次咨询报告,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等,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各级的职责都由法律明文规定,一目了然。法律形成体系,法令执行细则、实施条例等环环紧扣,面面俱到,避免了人们在执行过程中任意曲解。不仅要制定和完善法制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们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有法不依,甚于无法。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更要严格守法。政府部门按照法律行事,老百姓依照法律对其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反或不执行的,都属于违法行为。违法民法、触犯刑法是犯法;违反有关教育法规的也是犯法,也得由司法部出面加以追究,进行处理。 要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从日本基础教育管理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教育基本上分三个层次,即中央政府的文部科学省,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哪一级教育该由谁管,谁负责解决经费,都通过立法分工的一清二楚,各级部门各操其事,恪守其职。基础教育基本上由市町村政府负责,但是,国家制定整个教育的大政方针,决定教学内容、颁布教学大纲、提供教科书。这样就使得全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能保持一个比较齐整的水平;同时国家还补贴负担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的人头费开支,避免了各地因经济发展不一,而造成的不公平。经济发达、财政实力雄厚的地方则少补或不补,以此来调节各地的教育经费,保证教育质量。 三、要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效性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培养教育“内行”的教师。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日本政府在平成9年7月28日进行的“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第一次答辩中,就“面向新时代的教师养成的改善对策”对教师提出了基本养成目标:在全球角度行动的素质能力,在变化的时代生存的素质能力,与实践性指导相关的素质能力。平成13年1月2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1世纪重生计划》中更明确地提出培养“教育‘内行’教师”的方针,将不称职的教师调离教学岗位。日本国在教师教育研讨中,特别注重实效性和高水平。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中,首先选择“课程设置、教材研究”为突破口,这无疑是正确的,并且强调课程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聘请国内外一流教授、专家投入研究工作,研究的成果具有国际水平。另外,强调联系实际,联系全国的各类中小学,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指导意义。以此提高教师教育的实效性和水平。我国在教师教育中,也注意教师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水平,尤其在编写教材中,注意提高质量。但是往往一考虑中小学教师需要,有些部门就考虑经济效益,盲目追求经济利润,忽略了质量的提高。其次,我国也设立了面向全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根据日本的经验,人员编制与选拔、研究项目和承担任务,请国外的客座教授,教育部都要予以指导与支持,这对我国是有启发的。再次,在实施中小学教育中,要反对形式主义,例如,日本东京大学教育部长、日本国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成员藤田英典在研讨中提出,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反对形式主义,要讲究实效。他也反对只顾尖子生的培养,要发展普及性的教育等。以上这些,对我国的教育也是有启示的。在教师教育中,日本特殊注意与中小学校联系起来,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专门的培训并不能使教师人人受益,也不能保证教师终身受益。让教师终生都处在培训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学、专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联合起来,为教师提供随时的服务”。日本对教师研修制度给予充分的肯定,把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校工作日程,构建了学校的校务分管制度和研修活动制度紧密结合的体制,对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中小学校教师接受高层次教育都起到推动作用,这对我国的教师教育也是有借鉴作用。 同时,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神户大学科学发展学部副教授船奇俊雄指出,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教师的形象十分重要,让每个教师都知道,当教师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教师才能清楚的认识教育的实质,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他列举本人当教师的体会谈到,自从读了“日本战后教育史”自己才明确了怎样当教师,怎样认识、理解教育,他提倡教师要了解历史,尤其要了解教育史。这件事,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因此,中小学教师都要学一点中外教育发展史,有百利而无一弊。这样,才能明确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四、要注意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育改革重视个性的原则,这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在教育中注意尊重个性、尊重自由和培养学生自律与自我负责的精神。必须按照这个原则重新评价日本教育的制度、内容、方法、政策,凡是与此原则相抵触的东西,必须加以革除。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战后日本的教育具有浓厚的集团主义的色彩,教育的均等化、规范化,在有利于贯彻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也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划一刻板化,对发展学生个性极其不利。因此,日本政府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强调了由偏重知识的灌输教育向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展个性的教育转变,扩大选择范围,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另外,个性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家庭、社会的义务,日本文部省制定的“学社融合计划”体现了社会教育对于发展个性教育的职责所在。中国面临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能实现。高考制度的改革、用人制度的改革等,都对义务教育的普及有重大影响。日本对各类不同类型的学员注意施以不同的教育,即使对残疾人,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对我们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我国也创办了特殊教育专业,据了解,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性还不强,现代化程度还不高,学员的收获受到一定限制。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教授方法,为了让残疾学生学到某种技能,搞一些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正如日本奈良大学文学部附属小学校副校长大津昌昭先生所说,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考虑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喜闻、乐见,这样才能教好学生。我想只要每一个教师都考虑学生的需要,教与学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永恒的良性循环,我们的教育就会大有希望,就会培养大的的高素质的人才。 五、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改革的多样化原则。要实行学校制度的多样化、类别化和开放化:要改革教育内容,纠正偏重智育的教育,重视创造力、思考力和判断力的培养,重视德育和体育;要扩大中学阶段的选修课:高等教育要实现学科和课程的多样化和内容的灵活化,取代现行的国立大学一次性统考制度,创设国、公立大学都可利用的共同考试。 创新是以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挥为前提的,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关键。这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要求,也是人道主义精神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创新活动的逻辑要求。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创新只是某种或某类个性的产物,而是要承认并尊重个性的多样性。只有个体以自己独特的思想、独特的方式、独特的内容作出独特的贡献,社会才能在综合众多个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其是神户大学科学发展学部藤田英典先生认为,创新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是不变的,根据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经验,创造能力是由3个最基本的要素:“读、写、算”,再加上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体现的,这是最基本的、不变的。他特殊提到,要实施“尊重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要尊重学生变化性,要尊重学生取得的各种成果。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健康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上这种观点是对我们是有启发的,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也要提倡“尊重的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六、重视充实心灵的道德教育 “知、德、体”——“三育主义”是日本教育多年来的方针,加之家庭、社会的“教育力”下降,青少年道德性的问题日益严重,正义感、伦理观、同情心等在青少年中非常淡薄。少子化、老龄化、核家族化、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原为三位一体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环节中,本该承担人际关系、品德形成、传统文化的传授等教育职责的家庭、社会的“教育力”显著下降,间接导致目前已成为日本教育严重问题的“欺负虐待弱小同学”、“拒绝上学”等现象多发,学校暴力、少年犯罪率上升,出现了“学级崩坏”(注:指小学生上课时,在教室内随意行动、讲话,我行我素,不服从老师的指示,致使班级全体无法正常上课的现象。)、“学校荒废”等严重后果。为此,在《改订学习指导要领》中,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而道德素质也是中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首要的素质,更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德、智、体教育方针的体现。在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发文强调“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尽管中日社会制度不同,德育教育的要求、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则是德育教育的共同目标。 总之,尽管中日目前经济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面临的教育问题不同、中小学教育改革使用的用语不同,但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培养适应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社会竞争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概括来说,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最基本的,日本称为“心灵的教育”,中国则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德育教育。第二,培养各种基本能力。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包括基本生存能力、身体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素质等。第三,培养自立性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好基础。 中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一、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策略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并强调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新信息技术。当前中小学经费短缺,软件、硬件缺乏,应该在省、市、地、县、乡(镇)、学区建立学习资源中心,为周围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中心还将为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条件,促进学习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学习化,为实施全民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何媒体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够解决特定的教学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或新媒体,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已有媒体技术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对媒体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以最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中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 摘要不同的理论观点,既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也会在管理实践中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也直接影响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东方伦理主义形成了影响世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三种理论思潮。三种理论在相互攻讦、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三种理论思潮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融合,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管理改革的一种理论导向。 关键词教育管理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伦理主义理论导向 从中小学教育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古今中外,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时,总会采取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批判、继承、交流、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流派。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因其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不同,会认同不同的管理理论,也就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我们为论述方便,可以大体将他们归并为: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以效率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行为科学”理论;以伦理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①。在当今世界,这三种理论导向构成了教育管理的基本图式。在当代中国中小学,对各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但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这三种理论导向发展的趋势,都正在逐步由对立走向整合,对这种趋势的深入研究,对深化我国中小学管理改革,意义极大。 一、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管理 在科学主义者眼中,科学是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客观真理被认为是可以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而对“科学方法”的普遍性信念,则被认为是人们在认识客观真理之后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法宝。现代科学管理是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之下,对科学主义理论的一种实践。在教育管理中的科学管理作法,许多是从企业管理中移植过来的。对形成20世纪以来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影响重大的最早一种学说是英国工程师F·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有四条,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选择工人和管理人员;三是培训工人,使其掌握自己工种的学问;四是资方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职责均分,资方要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不要把它们都推给工人②。这种理论提供了解决企业管理中怎样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两个环节的方法,因而成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它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主义”。其思想不仅在企业界得到广泛运用,而且也运用到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在美国,由于公共学校教育在19世纪末得到迅速发展,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的棘手问题,同时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巨额投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向学校要效率,学校管理人员只好求助于泰勒的方法,成为在教育管理上与当时西方掀起的“教育科学化”运动遥相呼应的一种思潮。在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改革开放的热潮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社会、政府、家庭给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条件,同时对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引发了教育管理人员学习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热情,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教育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科学管理”思想影响下进行的。 科学管理思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20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基础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大量增加,社会、团体、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也大量增加,这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效益的广泛关注,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对学校在管理上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管理人员把重点放在质量和效率上。为此提出必须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考核,在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之下,教育管理人员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教育价值观,转向接受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管理模式,科学管理的思潮开始在学校管理中流行,它要求教育和管理人员明确了解教育目标,了解学校的总效率与员工们的工作效率的联系,了解教师的工作成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一个班和另一个班教学效果的差别,了解本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孰优孰劣,即注意把经费的分配同教学成本联系起来。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师富兰克林·博比特就提出,要提高学校行政的效率,首先要确定学校产品的理想标准(即学生标准);其次规定学校的生产方式;生产者(教师)必备的资格和工作准则。这样“管理人员就一定能够牢固地掌握控制生产成本的规律并懂得如何引进更有效的工作方法”,而“效率意味着权力的集中化和监督者对全部执行过程实施明确的指挥”③,这样注重效率、成本、管理全过程的观念对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二)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 随着科学主义观念的流行,教育科学研究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量化方法如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成了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工具,成了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产品及其成本的手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管理中十分流行的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的量化,标准化考试的盛行,甚至学生品德也要实行量化标准,各种统计技术、量表以及成本核算程序的运用,使学校管理由粗放化走向了集约化之路。为保证质量和效率,竞争和淘汰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分数和年级、名次和证书,成为管理的主要手段,一切与此无关的兴趣活动和课外活动,便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三)以科层管理为组织基础 科层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组织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xweber)提出来的。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威基础上的等级体系。科层管理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革命改变了工作场所的性质,即分工细化和管理复杂化,这就有必要发展控制工作的综合机构,创造沟通和协调的系统,确定管理者及其属员的行为准则。在韦伯看来,“充分发展的科层组织机制较之其他组织,简直就象大机器生产与非机器生产方式之别”④,也就是说,他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 虽然对教育管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应用科层管理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⑤,但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人员仍试图运用科层组织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来说明和解决教育管理问题,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切实的影响。如在教育系统中建立上下衔接又有明确分工的管理体系;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赋予各级教育组织以明确的职责和权力;在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组织网络,各职能部门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有标准的工作程序;各级领导要经常考核下属的工作效率,并按他们的能力和成绩决定进退,等等⑥。 上述观点充分反映了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点。由于有了效率意识,教育管理人员更容易与社会各界沟通,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理论化,促进了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理性化、协调合作、连贯性和激励作用,为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导向在实践中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首先,它把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只能服从,忽视了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事业,仅仅视教师为执行命令的工具,无意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人失去人性并使教师和学生屈从于机械程序和某些领导人的专断独裁行为;其次,缺乏对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认识,不重视处理组织中的人的问题,在组织结构上的基调是独裁式,过份强调组织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等,缺乏对人格的尊重和对人的灵活性的重视,其等级化、制度化的管理常常使组织僵化,束缚了事物的发展。第三,在强调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共性时,忽视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劳动与工人劳动、教育投资与生产投资、教育结果与工业产品的区别。虽然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首创了运用定量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弥补了过去纯定性分析的不足,但事实上很难完全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其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 随着时间的发展,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加速了学历社会的形成,在教育中形成了两个无休止攀爬等级阶梯的群体,教师为更高的工资、更高的职务和职称而攀爬,学生为更好的学校、更高的学历和学位而用功,使教育背离了教育本身的价值,教师和学生常常在为许多虚假的目标而奋斗。其次,在教育内部,颠倒了人和教育的关系,压抑人性、摧残儿童,把人培养成了科学技术和官僚管理制度的工具,教育严重脱离了生活。再次,学校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成为一个“筛选”的等级化机构和发放学历证书的场所,另外,由于学校教育转向考试中心主义,毕业证书成了挑选职业的通行证,其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了普遍的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因此,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理论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批评,一是来自人文主义,一是来自伦理主义,他们抓住科学主义的要害猛烈开火,批评它忽视人、忽视人性、忽视教育的本质、忽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但它们各自的管理思想也是泾渭分明的。 二、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 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劳工运动和民主思潮的蓬勃发展,新兴社会科学的产生,加上学校规模扩大和学校系统内部结构变化,科学管理思想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猛烈抨击。于是,民主管理的新思想开始酝酿、诞生。其中名气最大、影响最深的倡导者当推杜威,他在系统地提出基于人文主义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的同时,提出要让教师有机会更充分地参与管理,这不仅不会改变学校组织的本质,而且还将改变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作为学校管理人员的“领导应当是通过和别人交换意见从而激发和指导智慧的领导,而不是那种孤立地依靠行政方法专横独断地将教育目的和方法强加给别人的领导”⑦。以后,工业和社会科学所进行的人际关系研究似乎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民主管理的支持者的所抱的信念——人道主义的领导方式能够提高组织的士气和效率。 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当时工业方面进行人际关系研究的著名实验是美国芝加哥霍桑工厂的管理部门与哈佛大学管理教授E·梅奥(EltanMayo)等人合作进行的“霍桑调查”,其研究结果促使管理上的“经济人”模式向“社会人”模式转换,即注重集体以及集体中人与人的关系等社会问题对个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不久,此种研究形成为有广泛影响的人际关系学说,其基本原理是:工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不仅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还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以及安全、归属等方面的社会和心理的欲望,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是提高效率的关键;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好集体工作,要在正规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作人员的非正规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必要平衡。 最早意识到把人际关系学说的研究和教育管理联系起来的教育家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导主任拉尔夫·泰勒,他在《变化中的思想概念促使教育必须调整》(1941年)一文中提出人际关系的研究与学校管理人员有关,他预见今后教育管理必将受到“霍桑实验”的影响。二战以后,把人际关系学说和教育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增多,如威尔伯·约契主张校长要正确处理好全体教职员之间的关系,要和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对话等,给教育管理理论以新的启发。 (二)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际关系理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士气。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员工士气呢?人际关系理论研究者认为:追求满足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是激励人们的动力。以后的一些行为科学研究者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人们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出自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需要。因此,人们的需要和动机确定了人们行为的目标,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从人们内在需要出发,推动人们采取某种有目标的行为,最终达到需要的满足,这就是激励的过程。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行为科学论者认为,没有达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出发点,行为的推动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励两因素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激励的前提是,一方面,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而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是激励的因素;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按重要性的等级排列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这个进程是没有止境的,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地生活和工作的。马斯洛在1954年发表的《激励和人》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些基本思想被后来的实际管理人员广泛接受,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用更高层次的需要手段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教育管理人员普遍研究的课题。 2.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励两因素论” 赫茨伯格同他的助手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人们不满足于工作时,是对工作环境不满;如满意工作时,则是满意于工作本身。1959年他在发表的《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激励的两因素论。即:第一,保健因素或维持因素。这种因素是维持一个合理的满意水平所需的,没有它们,职工就不会满意,但它们的存在并不构成强烈的激励。第二,激励因素。这些因素构成对职工强烈的激励,能使职工高度满意于工作。激励理论明确指出人们的工作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又取决于人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而人们的需要是否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又受到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的影响。70年代以后,马斯洛、赫茨伯格的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与日俱增,“自我实现”既是教育管理者自身的一种追求,他们也认为,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帮助每个人成为自我,如格里菲思就断言:“学校全体教师中士气的高涨,是和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每个人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所能达到的程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⑧ (三)注重领导方式的研究 行为科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在影响企业各部门工作效率的因素中,领导是最主要的因素。他们发现生产效率高的领导人总是让下级清清楚楚地知道目标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要求,然后让他们有充分的工作自由。并且还认为,如果领导人员以职工为中心,不仅注重职工工作,而且经常关心他们的需要和愿望,那么这个部门的效率就高;如领导人仅以工作为中心,不关心职工的愿望和要求,这个部门的效率就低。利克特和他的助手在调查研究中就领导是否对下级信任、下级在工作中有无自由的感觉,以及领导是否积极与下级发生联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组织领导的四种基本制度;一种是剥削式的专制制,第二种是仁慈式的专制制,第三种是参与制,第四种是民主制。调查结果发现,工作效率高的单位多采用第三、四种制度。因此,利克特认为,高效率管理人员领导人的组织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整个组织中每个成员是相互高度信任,目标一致,并有参与、支持完成目标的意识;第二,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有明确、合作的态度和正确的动机;第三,组织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工作有效的社会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领导鼓励成员有效“参与”;第四,对成绩的总结,主要用来进行自我引导,而不是为了控制。国际知名心理学家K·节英(Kortlewin)与其研究生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领导作风如何影响群体行为。结果显示,实行民主领导的组织活动成果丰富,组织成员对相互间的交际感到满意,他们表现出更有创造性和独立性。 不难看出,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思想之所以被教育管理界广泛接纳,除了与本世纪20—30年代的民主思潮发展有关外,更实际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由于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越来越官僚主义所造成的问题。同时,教育组织的进一步专门化及其在规模上的扩大、教育活动的复杂化都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在处理有关事物的过程中应更加依靠教师的合作和专业知识,而民主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两者的确都提供了一些重新分配决策责任,以及帮助教育管理人员更好地同教师一道工作的方法。这种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实际管理中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它改变了教育管理中对人的看法,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将人的组织行为作为讨论的重点,不仅可资借鉴,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繁荣;其次是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发展了管理理论,一方面开创多学科协调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的行为的调查研究;另外,它还强调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和行为规律,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三是提出了在工作中实现“民主”和“自主”原则,恢复“人的尊严”或“人性”,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等新的管理方式,开辟了一条管理新路,特别是倡导教师参与管理的各个方面,“目标管理”和“丰富工作内容”等方式方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影响是很大的。 然而,民主的人际关系学说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定阶段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它不可能解决管理的全部问题,也无法解决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特别是这种理论被行为科学论者片面强调其作用,夸大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有效性,其片面性显得更加突出。加之制约人的组织行为的因素相当复杂,单靠某一种理论予以科学的把握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寻求多种理论的整合使教育管理理论趋于完善便成了人们继续奋斗的目标。 三、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管理思想是由一系列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思维定势所组成,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就是他的管理观念的体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们无不出自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融合。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管理思想则是东方文化的产物,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道德和思维定势。中国人处事、待人、律己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是非标准为准绳的。在管理思想上重人论、重和谐、重传统居于主导地位。正如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所说:“人伦关系和人伦价值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起点,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支柱,人道主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归宿。修养践履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本要求,而推己及人则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唯一重要方法。”⑨我国现在的教育行政与管理人员就是在人伦为本的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在他们头脑中潜藏着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强调政教合一 道德理想主义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视教育为改造人的灵魂的工具。有一句名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⑩,可说是这一观点的代表。道德理想主义者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里,政治就是教化,教化也就是政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管理者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他们反对自然主义学说,认为人在组织中如不被好的东西去影响、改造,就会被坏的东西影响、改造。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化性启伪”,引人向善,就是把人的本性中好的东西发掘出来,用以驱除后天不好的东西,向“仁”和“君子”迈进。管理就是通过管理者的教育,使被管理者遵守人伦关系中的秩序。 (二)重视知行合一 道德理想主义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用一整套伦理规范来规范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乃至个人的生活小节,管理就是建立一种伦理规范,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做、行,在做和行的过程中养成行为习惯,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管理者相信、道德理想、道德秩序是个人精神和国家的支柱,它甚至可以超越经济的、军事的力量,并且相信一种理想的道德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途径有效地灌输给受教育者,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就是进行这样的教育,也是实践这种管理。陶行知把它概括为“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12) (三)讲求人伦秩序 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十分讲求人际关系中的秩序,要求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特别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朋友之间的“信”,上级对下级的“义”。办事要谦虚谨慎,宽容忍耐,严于律己,沉着稳健,工作勤奋,生活节俭,讲究中庸,强调团结,重视和谐,遵守纪律,这一切对于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理想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思想在中国的教育管理者的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的,从儒家的“修道之谓教”,到王阳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都可以看出道德理想主义的影子。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若服务于一个理性的、民主与法制健全的国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教育将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这种管理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土壤中也衍生出一些消极因素,成为中国人前进中的包袱,比如崇尚权力的官本位专制主义思想;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和行为准则;只重情义不讲效益;和为贵,忍为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等等。这是我们今天所必须摒弃的消极因素。 四、融合——当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走向 从以上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西方管理思想还是东方管理思想,各种理论导向都有自己的视角和侧重点,科学主义导向产生的变式都关心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组织更富有效率的问题,其视点在于组织结构方面。人文主义导向产生的变式其注意力则在于人的情感和其他的心理因素,强调人的需要。道德理想主义产生的变式则强调秩序、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趋势影响之下,许多学者发现单独一种教育管理思想解决不了问题,教育管理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融合,即博采众家之长,促进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在西方,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理论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一种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开放系统管理理论开始受到管理界的欢迎,并引入教育管理,可以视为教育管理理论走向融合的发端。系统管理论认为,学校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认为学校、社区和社会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渗透的、相互作用的,社会上各种因素(政策的、观念的、经济的、风情的等等)都在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工作秩序和效率。一方面,系统管理学说从系统观念上给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提供一种把学校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进行思考的方法,要求教育管理人员树立起整体优化观念、合理组合观念、动态平衡观念、开放与闭合统一观念、信息沟通与反馈观念。同时把系统分析的方式应用到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决策、教育规划、教育评价、教育诊断之类的教育行为之中。另一方面,系统管理学说认为教育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体化系统,它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系统。第一,学校是由人、物资、教育媒介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复杂系统,一个系统的变化会引起另外几个子系统的变化,学校领导人在协调学校内部管理过程时,要注意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第二,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外部环境影响,如社会对学校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及广泛的文化影响,它同时也影响外部环境,它只有在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系统管理理论往往同权变理论结合起来,不承认在处理组织问题时有一套放之各种组织而皆准的方法,管理应该是根据学校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具体情况对组织问题作出灵活处理。 在我国,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管理思想的过程中改造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学习西方管理理论,无论是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还是以行为主义为导向的,都是为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根据对以上三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我认为必须用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教导为指南,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管理理论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把现代的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大加讨伐。纵观整个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理论与运用,多样与综合,已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完善与更新的大趋势。 中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科研 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却还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有不少人认为:教育科研工作自有专家学者去研究,我们教师不就是按照书本教书吗,还搞什么教育科研?其实这就是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目的意义不理解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怎样做到教育“与时俱进”,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提高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虽然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没有专家学者的高,但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是普通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果,它都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作为中小学教师,不管你对教育科研有没有兴趣,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怎么办?难道你不去解决吗?而这个解决的过程不正是你的教育科研的过程吗?就这一点说,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最主要的目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教育科研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思考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 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科研。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我一再强调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联系实际,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不少的教育科研工作都存在功利主义色彩,假大空现象很突出,教育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实际的,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科研工作的作用,相反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内容必须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之,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只有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遵循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少一点功利主义色彩,多一点实干精神,这样,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健康发展,也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中小学教育论文: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 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由州一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负责。中小学教育共12年,从1年级到12年级。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首都行政区,中学从7年级开始,其他州一般是8年级开始。义务教育到10年级结束。11年级和12年级的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以面向大学升学为主,也包含职业性课程的训练准备。 中国中学生留学澳大利亚,比较合适的年龄是在中国读完高一,大体相当于澳洲的10年级,然后到澳洲读11年级。由于语言上的差距,中国学生很难直接进入澳洲主流课程,一般都需要先读语言课程。 留学澳洲中学,在申请操作上,中国学生有三点要注意,第一,申请的语言课程最好和主流课程在同一间学校,第二,语言课程不能超过6个月,一般以4-5个月为宜,语言课程如果超过6个月,往往被拒签,第三,澳大利亚签证申请时间很长,所以申请者必须留有足够的提前量,一般需要提前一年。例如,想报读澳洲11年级,那么应该在初中毕业就开始申请,高一读完后可以赴澳洲。 还有几点需要提醒中国学生和家长,澳洲学校不接受插读12年级的学生;澳洲学生签证,对留学11年级以前的学生,不需要TOFEL或IETLS成绩;高三学生申请留学澳洲,一般都被拒签;澳洲位于南半球,大中小学的学年一般从2月份开始,到11月结束。 在澳大利亚进修英语。 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制度中的一环,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及有关服务。全澳总共有100多所注册认可的ELICOS学院。每年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赴澳就读ELICOS课程。从签证角度出发,中国学生不能只在澳洲学英文,ELICOS课程必须作为一个正式课程的预备课程。 ELICOS学院设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英语课程。全日制课程通常为期4至8周;全日制或兼读制的考察课程通常为期1至6周。课程分不同程度设置,以适应初学者乃至高等程度学生的需求。 ELICOS种类包括使用英语、学术英语(为准备升学而设计)、中学预备班、公开考试预备班(如剑桥公开测试、IELTS及托福测试等)、专业英语课程(如商业英语、计算机学应用英语等),以及考察学习课程。国家ELICOS评审计划署(NationalELICOSAc-creditationScheme,NEAS)为全国学院确定评核制度,NEAS评审学院的管理、员工、最低师资要求、设施、服务、校舍,以及课程等。 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于1850年创立。时至今日,全澳大利亚共有40多所大学,另外,还有提供职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TAFE)。修读高等教育的全日制,业余及海外学生达57万多人,其中有超过一半属走读性质的全日制课程学生。现在就读于高等教育学院的海外学生约有5万人。澳大利亚的大学在英国及美国的院校中享有盛名,而且在计算机及科技水平方面也遥遥领先。 很多大学现在正提倡学术研究国际化,积极鼓励员工及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计划,并与其他海外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发展新课程。 澳大利亚的42所大学中有36所是纳入国家统一教育体系的公办大学。4所是联邦政府办的特种高等专业学校。两所为私立大学。 外国学生 大部分外国学生要进入澳大利亚需办学生签证。签证有效期比学习期限多1个月。来澳大利亚接受短期培训不足3个月者可申请访问签证。学生应弄清打工、医疗保险以及回国的有关规定。澳大利亚有严格的法律保护学生的费用。许多私立学校参加了“学费保障计划”,即使在学校主人发生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受到保护。在澳大利亚使馆尚未通知颁发学生签证之前,最好不要交付费用。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AIEF)是澳大利亚政府和提供教育部门的合作组织,其宗旨是推进国际教育和培训,向学生提供信息。 中小学教育论文:美国中小学教育服务性学习 摘要:服务性学习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之一。服务性学习把社区服务作为获得特定学术目标的载体,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公民责任。 要害词:美国;服务性学习;中小学生 服务性学习是学习、服务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独特方式,目前在美国已经成为一项贯穿学前到12年级以及大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运动。在服务性学习中,学校等教育组织与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紧密联系,学习从教室延伸到社区,并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时间,比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融合个人和小组的活动与服务,反思自己的服务与学习经历,服务性学习能够发展和丰富学生真实的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增强他们终身的社会责任心与公民价值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对他人的关怀感、服务性学习有效地把学生的知识获得和不断发展与丰富联系在一起。 一、服务性学习释义 对服务性学习的理解有多种。一般认为,服务性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学策略或者是一种学生学习经验的补充。它强调把社区服务作为学生学习与把握技能和知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行动中不断观察和熟悉,不断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反思,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外,服务性学习更强调价值观的养成和增强。“它为学生提供镜子以观察自身,提供显微镜以审阅社会,提供双倍望远镜以探究前景”。 密执安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阿登·姆恩(ArdenMoon)认为,服务性学习是将服务与内容结构予以统合并进行实施的一种课程计划。伊勒(Evier,1999)和盖勒斯(Giles)认为服务性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教育模式,“经验促进理解,理解促进更有效的行动”。 美国国家实验教育协会(NationalSocitetyforExpefimentaialEducation)对服务性学习的定义如下: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进行积极反思的有组织的服务活动。 美国服务性学习委员会最近颁布的《在行动中学习:美国学校服务性学习的力量》的报告指出:“服务性学习与自愿服务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把社区服务和学术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增强其公民责任感,同时促进社区发展和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服务性学习不是一种自愿者的计划.也不是学术课程的附加,而是课程本身;服务性学习不是用来惩罚学生的服务,也不是只适用于高中与大学,更不是使学生或社区单方面受益,而是使双方互惠;服务性学习强调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服务性学习不是只适合于某一些学科,而是可以在任何学科和任何年龄段的学生中开展,方式可以不同。 服务性学习与社区服务是不同的。服务性学习将社区服务作为实现学生的学术目标的媒介,与学术内容和学术标准相联系。阿登·姆恩教授认为,社区服务不涉及正规学术性的需要及其任务;社区服务通过学生的自愿努力满足社区需求,服务性学习也满足那种需要,但它将那种需要作为审阅我们自身、社会和未来的基础。并且,服务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来应用新的已获得的技能与知识的机会。学生从事的服务对于社区而言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然而,我们应明确,只有当社区服务适应学校课程目标时,服务性学习才有可能发生,并具有一定的价值。 美国的服务性学习已渗透到各级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服务性学习中,一般是首先确定一个课题,进行讨论,然后分小组到社区服务一段时间,最后描述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教育改革服务性学习联合会(AllianceService-learninginEducationReform)认为服务性学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预备——学生在他们的社区中发现问题,并制定适应社区需要的发展计划; (2)合作——来自于社区团体的学生与当地社区形成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3)服务——学生实施有助于社区发展的服务性计划; (4)课程统合——学生为解决社区问题而运用在学校里把握的知识; (5)反思——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所从事的社区服务性工作进行思考、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文字材料。 二、服务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美国服务性学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思想、早在1915年,在阿巴拉切亚就出现了工作、服务和学习相结合的两年制或四年制的民间大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改善经济萧条的困境,美国决定提供受教育机会,要求学生毕业后以服务社会作为回报。人们发现,学校不是社会的“孤岛”,大量的社区活动能够不断地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活动之中。20世纪60年代,服务性学习被首次提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从地方扩展到全国,参与人数迅速增加。 1979年,美国国家服务性学习中心成立,并提出三条基本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教育界掀起了服务性学习的热潮,服务性学习在全美得到普及,教育界已经开始探索各种服务性学习模式。正是因为意识到服务性工作计划的内在价值,美国的决策者、立法者及教育者才全方位推进丁地方、州和国家层次的计划。 美国政府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TheNationalandCommunityServiceActof1990)和1993年克林顿总统颁布的《全美服务信任法案》(TheNationalServiceTrustActof1993),均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服务性学习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在美国各州和地方学区的推动下,服务性学习运动已经从教育的边缘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流。从1984年到1997年,参与服务性学习的中小学生从90万名上升到126万名。1999—2000学年,在349所接受调查的大学中,有71.2万名学生参加了服务性学习,有12.2%的教师提供服务性学习课程,有9%的学校把服务性学习课程作为毕业的要求。美国服务性学习委员会2001年的报告指出,2000—2001学年,美国参与服务性学习的中小学学生超过了130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和实施服务性学习项目的专业人员与州和地方认证机构合作,把服务性学习纳入教师教育改革之中。其具体做法是: (1)建立能够培养高质量服务性学习教师的课程体系。 (2)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大学和学区)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对教师教育项目重点使用“教学对话”和“认知练习”的方法,尤其注重以反思性实践为重点的服务经验的现实性和背景性。 (4)要以长期培训代替短期培训。 1993年,为了探讨发展美国服务性学习教师网络的可行性,在一次由大学校园协作组织召集的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编辑一套关于服务性学习与教师教育的丛书。除了公立学校提出的项目外,一些大学和学区的教师教育项目也开始将服务性学习纳入教师教育中,力图将服务性学习项目与知识渊博的教师、提供支持的治理者、见多识广的社区成员和真正从事服务性学习的学生结合在一起,并力图以长期培训代替短期培训。 三、服务性学习的目标与价值 当今的美国学生正日渐脱离社区,失去了公民责任心,服务性学习有助于学生重构公民责任。服务性学习促进学生在连接理论与经验、思考与行动中学习,通过有意义的与必需的在社区的直接服务,满足尚未实现的需要,使学生有能力帮助他人,奉献自身,并与他人建立关爱的关系。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Fifkin)声称,“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21世纪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服务性学习的目标主要包括: (1)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科目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2)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做事,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帮助; (3)增强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责任感,并具备履行公民职责与权利的能力; (4)向学生揭露社会的不适当、不公正问题,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5)给学生提供跨文化学习的机会。 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性,就能够提供给学生尽最大努力学习的理由,使学生积极参与服务计划,既达到服务社区的目的,又让他们形成了更高的学术成就目标。在服务性学习中。学生会分析社区和社会,了解社区的演变历程。他们会与无家可归者紧密联系,还会与上代人密切交往。除了参与服务性工作本身以外,学生们通过这种计划能够发展多种能力。 学生在服务性学习中.可以洞察社会特征,解决社会问题。学生参与服务如建筑改造、健康看护、环境保护、邻里联系等,能够使学生服务于社区,通过服务经历进行反思,能促进对学科的学习,并为公共健康、社区工作、城镇计划等作出贡献。研究表明,参与服务性学习的学生,其社会责任感、交往及学业能力等都有所增强。有94%参加服务性学习的学生认为,服务性学习教会了他们怎样与同伴和老师相处得更好,怎样在一个集体中工作得更好;帮助他们了解了社会,并知道怎样使它变得更好。 姆恩说:“我们的文化缺乏对年轻人进行公民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心的养成性教育。服务性学习为中小学生开启了跨学科课程学习的大门,并给他们学习生活技能(如团队工作)提供了机会。”服务性学习对于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学术成就、公民责任心的发展以及职业拓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学生通过服务性学习,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对于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具有更深刻的熟悉,从而对社会文化更轻易接受。 中小学教育论文:私立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引言 本文不拘泥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力图从世界背景看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并尽可能地依据具体数据来说明观点,从而鲜明地区别于我国很多学者在介绍外国私立教育时所常用的定性方法。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为教育决策提供些许相关决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这句话既明确了国家政府对我国民办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对民办学校的“补充”功能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然而,这里的“补充”是维持民办学校现有办学规模的补充,还是允许其适度发展的补充,尚无明确说明,只能等待《条例》的“实施细则”来作出规定。而本文可作为“实施细则”的一个小小的注脚,因为我国民办学校规模的预测和确定,不能完全忽视国外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和经验。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报告》里的有效数据。所谓“有效数据”,就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数据,也有九十年代的数据。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一个时期的数据,则不在选择之列,因为无法作前后对比。在这一原则下,笔者选择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数据和7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中等教育的数据。数据均为同一个指标,即私立学校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通过对这个比值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将得出几点结论,并将结论作浅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国私立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本表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初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美国,1980年的比值为11%,而1992年的比值为10%,其变化特征为下降,尽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初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53个,占54%;有所下降约有28个,占28.6%,而没有变化的有17个,占17.3%。 (3)表明:国外的私立初等教育,尽管在各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但发展和上升的势头是明显的。 释读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26.5%;在5~9%之间的有17个国家,占17.3%;在10~24%之间的有34个国家,占34.7%;在25~49%之间的有11个国家,占11.2%;在50%以上的国家有10个,占10.2%。 (2)比值在25%以内的国家有77个,占78.6%;在50%以内的国家共88个,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数国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规模都在25%以内,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种补充。 三、78国私立中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中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比利时,1980年的比值为64%,1992年的比值为66%,其变化特征为增加或上升。 (2)在7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中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42个,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个,占37.9%;未发生变化的有5个,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围而言,上升势头是明显的。 (1)博茨瓦纳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个百分点;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个百分点。 (2)增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9个国家;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4个国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个百分点之上;如果与表2相比,则可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的变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区分布而言,升降幅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除孟加拉国、斐济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国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数前10位的国家中,除斯里兰卡和希腊未发生变化外,其它国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从表7与表3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一些,例如就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数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则由48%上升到62%。 (1)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7个国家,约占9%;在5~9%之间的,有14个国家,占17.9%;在10~2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33.3%;在25~49%之间的,有19个国家,占24.4%;占50%以上的国家有12个,占1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内的国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间的国家有40个,居三分之二多。 (3)如果按照10个百分点划段,那么则发现:10%以内的,有23个国家;11~20%之间的,有17个国家;在21~30%之间的,有12个国家;换言之,多数国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30%以下。 (4)可以发现:多数国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规模要大于私立初等教育的规模,因为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25%以上的国家,仅占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规模超过25%的国家,约占40%。 四、结语 自1980年至1992年,私立初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有28个,占98国的28.6%,私立中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共31个,占78国的40%弱。由此我们可从反方向得出:世界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明显的。私立中小学教育继战后初期的大发展而曾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那么为什么八十年代以来能够出现这种反弹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增加教育服务的品种,扩大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而选择的背景,自然是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的反映,以及人们对公立教育信心的不断下降。因此,鼓励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这里的鼓励不是以牺牲公立教育为代价,而是尽可能的创造适度竞争的氛围,以带动公私立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如果说传统上私立教育的发展往往是与宗教因素、个人行为相关更多的话,那么这个时期政府行为的日益凸现则是其突出的特点。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个百分点;格林纳达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个百分点。 (2)在变化最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增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有8个,降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仅有3个。 (3)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5个,占98国的15.3%,说明多数国家的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之内,私立初等教育变化的相对平稳是明显的。 (4)就地区分布而言,增降幅较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亚洲,很少出现在欧洲(东欧除外)和北美洲,说明这些地区的私立教育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公私立初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两组比值代表了两个极端,虽然就统计而言,它们都不在常态分布范围之里,但12年间未出现较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机构与其环境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2)这些国家的比值,无论是特殊的高,还是特别的低,绝大多数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尽管上升的幅度多数在两个百分点之内。 (3)比值较低的国家,其公立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这些国家似乎十分珍惜那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二,而不是政府缺乏财力来举办这很小一部分的教育。 (4)国别的地区分布中没有表现出特别之处。 中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信息发展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推进,但这次改革的成功基础在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新课程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新课程的实施将是一句美丽的空话,只能是“穿新鞋(素质教育思想),走老路(应试教育手段)”。因为新课程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即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而这需要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学信息、教学工具等)的支持。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无法解决这个资源问题,只有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才能很好解决这个难题。 全面中小学校达60多万所,根据“校校通”工程的要求,90%以上都要在2010年都要实现“校校通”,而发达地区(大中城市、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等)则要在2005年提前达标。 目前,全国“校校通”工程的投入累计资金达3000亿以上,建成的校园网不少于20万个。但这些教育信息化设施,由于受当前应试教育环境和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制约,特别是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革新教学模式、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为全面和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相反,人们还在“用骑‘自行车’的方式开‘飞机’”,这些昂贵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成了用之不能、弃之不忍的鸡肋,成了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们时时隐隐作痛的心病。 面对以上大好的市场形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企业又是如何面对的呢?他们的生存状态又如何呢? 一、当前教育信息化产品存在的问题 随着2000年10月国家和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校“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各地的企业和资本都极其看好这一发展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新兴IT市场,纷纷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组建教育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在2002年高峰时期,全国从事教育信息化业务的企业愈千家。其中一些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行业资源优势的企业,在市场中迅速壮大,并在业界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如北京的科利华、清华同方、K12、校际通、翰林汇、中教育星等;广州的唯一、TCL、智囊等;江浙的浙大网络等。这样的强势企业在全国也有十来家。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迄止2004年底,其中的绝大多数企业不仅没能按人们预想的结果继续发展壮大,已是纷纷偃旗息鼓,被迫悄悄地黯然退出了这一巨大而且仍在高速发展的前景无限的黄金市场。剩下的屈指可数的几家强势企业,目前也仅是在作垂死挣扎,而苟延残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 (一)表层(产品和市场)原因 1.产品同质化:即各企业的产品严重趋同,各自无特色。A企业的产品线及其产品功能、特点与B企业、C企业、D企业的产品线其及产品功能、特点大同小异或完全一样。 这一方面是同行之间懒得创新而互相抄袭,另一方面是企业研发人员大量流失后以母公司产品为原型自创小企业的缘故。 2.应用摆设化:无论那家的产品,在中小学校中都不能切实解决人们期望的降低师生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目标,因而只能成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昂贵“摆设”。 3.市场微利化:其于以上两个原因,一方面同行之间同类产品只能相互通过“杀价”和“反馈好处”甚至“免费”或“分期付款(后期款无法收)”来进行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采购方(各地教育部分和中小学校)既然只是买一件用来“糊弄”上级和外行的“摆设”,就没有必要购买动辄几万、几十万元一套的教学软件,而只需买小企业那几千元,甚至几百元一套的同类、同(相似)功能的软件即可。这就是教育软件市场微利化的直接原因。 (二)深层(本质)原因 1.理论指导缺失: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软件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研发蓝本开发的,其产品只支持模拟式整合,而不支持数字式整合。 所谓模拟式整合,就是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嘴说”改为用“喇叭放”,将“手写”改为用“屏幕显”。这样的整合不仅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而且严重地加重了师生学习的成本,教师要用很多时间做“课件”,学生用很多时间课后“补课”。这样的整合可谓是“事倍而功半”,难怪会受到师生们的“冷落”和“抵制”了! 所谓数字式整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营建一个适合学习者智慧发展(学习)的高效的学习环境。这个外在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必须要与学习者内部的基于心理发展的认知结构之间达成“内外和谐共振”,才能称之为“高效学习环境”。 要构建这样的“高效学习环境”,就必须要在深入把握学习者学习机理和学科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的各种学科学习支持资源,依照学习者的学习心理需求和学习规律需求进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设置。这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这,才是当前市场所急迫需要和实施的,即是各中小学校迫切需要的数字式整合。 2.教学应用低效:当前信息技术的使用的现实结果是,不仅没有降低中小学师生的教学成本,反而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成本,降低了教学效益;所有教学软件仅能小部分,而不能充分、有效地支持师生的教学活动。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在于“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即大幅度地降低教学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益。 但当前的模拟式整合的结果与此背道而驰,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多的教学精力,而教学效果很多时候却比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更差。 这就是模拟式整合在中小学校中不讨师生欢迎的原因了。 3.运营模式落后:各自分割,不能充分分享资源;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益驱动机制,人人都只想坐享其成。 成功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在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有两个条件:①教学系统中必须积存有多倍于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供师生择优选用;②学校,特别是教师愿意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拿出来与人分享,并积累地研究和制作这样的优质资源。而这一切,依赖于对各学校及其教师的根本利益驱动——名誉的和经济的利益多劳多得! 但当前的现实状态是:各校各自封闭,都禁止教师将其略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和资源外传,而只鼓励教师到网上下载和共享别人的优秀资源,以期达到使本校成为本地区或全国教学资源的领先的学校;同时,教师也不愿将自己辛苦研发和制作的优秀资源轻易与人共享,而只想下载和共享别人的优秀教学资源,以使自己在教学资源的占有方面超越别人而领先。这样,人人都只想占有别人的优秀成果,而不愿奉献自己的优秀成果。这就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虽已实施了好几年,但教学资源仍极其匮乏的根本原因。 如何打破这种校校、人人都只想坐享其成的现状呢?这需要形成一种鼓励校校、人人争先恐后积极参与和分享的新型教学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即越分享得多,其学校和教师的声誉和赢利越高、越大。 4.市场模式错误:以产品为导向,而不是以应用为导向。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具体就是要达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成本的降低。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开拓模式注定只能以应用为导向,而不可能以产品为导向。 产品模式的特点,是一锤子买卖。实施产品开拓模式,只要产品功能强大、运行稳定、价格合理,这种产品就能受到客户的欢迎。而这在教学应用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学校购置教育信息化产品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而不在于产品本身,即产品仅是一个应用工具。如果仅有一个工具,而不知和不能应用这个工具发挥效益,这个工具就一点价值都没有,而仅是一件“废物”和“摆设”! 因此,教育信息化市场只能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应用服务”。这个“应用服务”产品应包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集成的硬件的、软件的和应用指导三个方面的综合支持服务。唯其如此,才可能全面、真正解决当前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达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 二、走向数字式整合 当前,传统教学信息化模拟式整合产品已走到尽头,必须寻求新的全面突破和产品换代——这,就是基于新型信息化教育理论——社会进步主义教育理指导下的数字式整合支持体系——三效TM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系统。 这套解决方案,是硬件设备、软件体系和应用服务三个方面内容在创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体系。解决方案体系结构如下: 其中,教育信息化应用科研指导服务体系已构建完成,全国已有50多所中小学校参与这一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旨在提高学校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能力和教学应用的水平。 目前,正在全面构建与社会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相适应的教学实施体系。这一体系旨在大幅度降低师生的教学成本(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这样,才能最终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跃上数字式整合的新台阶,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天地、新阶段。 中小学教育论文:提高新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来,我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市政协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根据市政协的部署,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组成调研组,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采用座谈会、访问、个别谈话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深入市教育局、鸿山镇、永宁镇、祥芝镇,与分管领导、教委主任、中学校长、部份小学校长和校董进行座谈,个别访问了审计局、教育局中教、小教、幼教、器材、计财等科室负责人。调查表明,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紧张,学校运转困难,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难以稳定,外来工子女就学压力加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 一、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人口23.5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76.8%。农村中小学共68所,占全市各类学校数的41.98%,其中中学11所,小学57所,农村中小学学生27500多名,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45.6%,农村中小学教职工1542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0.28%。此外,还有幼儿园(班)63个,就学幼儿6700多名。多年来,我市针对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着力做好“二改二加强”工作,即着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装备,推动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区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二、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欠缺合理,亟需规划调整 一是存在小规模学校的现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逐步减少,生源随之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随之出现。据统计,我市生数不足200名的小学就有8所。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校本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例不合理,办学的规模效益很低,造成校舍设备、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的严重浪费,教师无法专职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当前,拆并校工作仍存在困难,既有并校后学生接送困难、交通安全隐患等客观原因,也有相当部分村委、村民、华侨阻挠并校等主观原因。如:祥芝古浮小学三年前就已不足200人,教委三年来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但因50%的村两委和村民不同意而停止。二是存在“多校一地”的现象。“三校一地”,即银江中学、小学、幼儿园同在银江中学校园内使用,银江中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腾给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无法开展相关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两校一地、一校两地”,即永宁中学初二到高中年段在新校舍,初一年段与永宁中心小学同一旧校舍办学;“幼小一地”,即普遍存在着幼儿园附设在农村小学的现象。众所周知,各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作息时间、管理方法、教学活动和行为规范要要求不同,这样的“多校一地”,不但无足够场所开展活动,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也造成了学校管理十分困难,教学活动互相干扰,教育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前一种是生源太少,规模过小,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而后一种是校舍设施的不足,互相影响,制约教育教学的发展。事实表明,我市农村中小学校亟需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亟需优化整合。 (二)教育经费紧缺,学校运转艰难 在调查中,教委、学校、校董会纷纷反映:办学经费车薪,学校运转困难。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教师差旅费出现困难,无力派教师参加培训,无法进行教研,只能以看cd代替培训;有的教学设施坏了,费用巨大,不能维修;有的学校无力支付维修、保养、更换的费用,因担心设备、仪器损坏而停止使用,使之成为摆设;有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配备不足,实验课开设率低,制约了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如:东明小学校长反映,经费十分紧张,难以支付电脑室的监控、多媒体电灯、电脑配件等费用,甚至因支付不起矿泉水费而取消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比赛。又如:祥芝中心小学反映,今年市财政拨付公用经费共计5万多元,仅第一季度的电费就达1万多元等等。据测算,500人规模的农村中学比城市中学少收6万元,支出却比城市中学多支出3-5万元,等等。显然,我市农村中小学经费紧缺问题十分突出。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以前我市农村学校可以收杂费(小学每生每年收9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20元)、借读费(小学每生每年收8(00元,中学每生每年收1300元),但是,从今年起,我市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部免除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借读费后,原来作为教育经费的杂费和借读费两个重要来源的渠道被取消,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学校必要的经费来源减少,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市财政投入只能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的基本运转。据教育局的统计,03年我市预算内教育经费8033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7735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8850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8531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5年预算内教育经费8850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8531万元,学校公用经费319万元;06年预算内教育经费13405万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12662万元,学校公用经费443万元,学校设备费300万元。这份数据显示,我市预算内教育经费虽然做到逐年增长,但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投入少。三是教育附加费没有全额用于教育。《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泉政[2002]文2号明确规定“城乡教育附加费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然而,绝大部份乡镇都没有把所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全额投入于教育,有的乡镇甚至还采取变通办法挪用。审计局曾对我市9个镇(街道)2003年度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管、用进行审计,发现部分镇(街道)支出代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手续费偏高,超过规定的比例,挤占专项资金5万元;有6个镇(街道)扩大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开支范围,挪用教育事业费附加86万元。2004对全市教育费附加开展专项审计,发现7个镇(街道)共挪用教育费附加88万元。四是村财和社会支持办学力量有限。长期以来,我市村(居)、旅外华侨、企业对农村中小学办学给予很大支持,但因相当部份村(居)、旅外华侨尤其是菲律宾经济萧条、企业支持办学没有完善的机制等各种因素,村(居)、社会支持办学和奖教奖学难以保障。 可见,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三)教师严重流失,队伍难以稳定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整个教育工作链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正常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迹象表明,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问题较为突出。倘若不着手解决,将会给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安心在农村执教,争相往市区调,优秀骨干教师外流,教师严重流失,师资十分紧缺。如:祥芝镇教委反映,近十年有六、七十名从学校毕来后,只在该镇从教五、六年,正值成为骨干发挥作用时相继调走的,留下的教师要么年轻要么年老,致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据永宁教委统计,近十年有近百名骨干教师外调,造成优秀教师严重流失。总之,学校普遍反映,精心培养的骨干教师纷纷调往市区,农村学校成了市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从而也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差距明显:一是办学条件差。市区学校的设备已达一类标准,而农村还未达到二类标准,相当部份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设备、多媒体、运动场、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等设备不全。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比市区小学落后了50年。二是生存环境差。如:学校周边工业多、环境污染,不适合人居;有的学校没建教师宿舍,教师无处安身,许多教师在市区购置住房,盼望尽快调离,改变环境。三是工作条件差。校舍简陋、配备落后、设施不足、家长素质低、生源质量差、班生规模大、工作量多、压力重,制约了教师能力发挥,影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子女受教育环境差。农村教师的子女不能就读于市区公办学校,为了让子女能就读于市区公办。五是福利待遇差。农村教师的奖金福利远远差低于市区教师,存在着待遇不公平的现象。 (四)外来学生剧增,就学压力加重 随着我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外来工纷纷涌入,外来生就学日益增多,给我市农村学校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一是数量大。导致教室不能容纳,设备无法配齐,储备教材不够,班生规模超编,师资力量紧缺。如:鸿山镇福民小学现有学生964名,每学期新增50名外来工子女。每班生数已达54人,无法再容纳外来生。据预计,随着年底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成,近万名外来工将带来二、三百名子女入学;永宁中心小学教师紧缺,班生数达58人,已经严重超标,教室十分拥挤,等等。二是所占比例大。相当部份学校外来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的已超过半数,如:祥芝大堡小学现有604名学生,其外地生占441名,占总生数73%。原来为了本村学生就学,村委、村民义不容辞,捐款助学,但是现在学生结构已发生变化,本地生少、外地生多,村级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筹集资金投入教育的力度有所减弱。再者,因村财有限,即使全力投入,也难以满足大量涌入的外来工子女就学的需要。三是流动性大。外来工频繁更换工作,子女随着不断转学,许多学校每周有都外来生入学转入,给学校管理造成十分不便。四是随意性大。中途转学、提前离校或超时归校的现象经常发生,教材版本、进度不一、语言不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制约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显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应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给农村中小学校带来的冲击,妥善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切实减轻学校的压力,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三、建议 (一)作为重中之中,确保优先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发展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强化我市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功能,是提高我市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一是党委政府把农村中小学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宏观政策制定上充分体现农村教育目前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保障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发挥好独特作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三是建立市领导挂钩农村学校的制度,把领导挂钩到农村,同时赋予一定的义务、权力、财力,切实为学校排忧解难,积极解决制约农村教育的问题。 (二)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针对我市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建议,一是把我市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按照“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留有余地,适当调整,合理拆并,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做到学校布局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二是把幼儿教育纳入我市初级教育的内容,确保每个镇都在一所初中学校、一所中心小学及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前,我市9个镇(办)中只有祥芝和永宁两个镇有公办中心幼儿园。三是盘活被撤销、合并学校的现有资产,所得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性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出台吸引教师在农村执教的配套政策,例如,建设农村教师住房,解决子女上学,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补助标准,把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到实处,让他们安心农村教育,切实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二是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现状,适当放宽农村学校教师配置的师生比,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切实减轻教师因缺编而造成的沉重课时负担,避免长期的超负荷运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需要。三是充分发挥市进修学校的作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一至二年的全脱产进修、鼓励教师自学进修提高学历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等途径,整体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确保他们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四是延长支教时间,加大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和教师交流力度,增强城乡教育互动融合。也可适当引进高学历的研究生带动教学教研质量的提高。五是切实可行地解决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由市财政按各校缺编的教师人数拨付给学校聘请,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 (四)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经费投入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经费落实得好,则农民得实惠,孩子得希望,教育得发展;如果落实得不好,则影响的是一个地方的农村教育事业,是一大批农村孩子的未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可靠的投入是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物质保证。为保障农村教育投入,建议政府,一是将农村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确保落实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二是从新增农业税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水平”;三是按照《教育法》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的规定,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在自愿的基础上捐资、集资发展农村教育。四是征收的教育附加费专款专用,全额用于教育,不得挪作它用。五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设备添制、校舍维修、教师的继续教育等等公用经费标准。六是建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用于资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扶困助学制度。 (五)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外来生学校 《义务教育法》(草案)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享有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在流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流入地政府应尽的责任。流动人口也是纳税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子女教育应该得到我市本地入学儿童同等的待遇。然而,随着我市发展建设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镇级工业集中区正在整合兴办,外来工子女日益增多给农村学校的经费、设施和教学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当前,正值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市委倡导“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方针,深入人心。在此,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对外来生学校给予倾斜,由市财政按外来工子女入学人数增加经费,确保学校经费的足额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既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之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全面素质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迅速加以解决,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 中小学教育论文:情感教学中小学教育管理应用 【摘要】情感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情感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教育内容,其与理论知识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引入情感教学模式呈现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于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都处于关键发展期的小学生而言。本文即以情感教学和小学教育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情感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情感教学如何有效应用于小学教育管理活动之中,以期为小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教育管理;应用 近年来,情感教学逐步出现在各个学校的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愈加受到教育部门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情感教学一般不会独立存在而多借助于一定的教学形式或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融入,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情感教学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活动起步较晚,仍有待拓展与完善,笔者基于工作经验与对情感教学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应用之道。 一、情感教学及其重要价值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英文表达为affection,是指主体在面对某些现象或需求是否被满足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活动或体验,情感产生于一定的外在环境之下,同时亦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情感教学即是指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积极融入个人情感,而非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传授,同时借助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温暖、积极和正向的学习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情感态度,达成情感或心理发展类教学目标。 (二)情感教学的重要价值 情感教学既是现阶段已经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亦是一种教学方法。情感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创新性,保证教育质量。以情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或方法与传统的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并不相同,其关注学生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能够满足其对于更高层次的情感需要,继而形成温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情感教学在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同时亦能够提升其学习和进步的内驱力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观察,并强化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乐于学习转化。其次,帮助学生构建优质的品行,达成互帮互动的和谐校园氛围。教师于课程开展或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情境或活动形式实施情感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包容尊重的社会交往态度,还可通过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构建乐观、博爱、乐于助人等优质品德。 二、情感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学应用于小学班集体建设活动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或年级的高低而进行不同的设置,重点包含两个方面,即低年级班集体建设和高年级班集体建设。对于前者而言,教育管理者应积极引入情感教学,以构建温暖、包容的学校教育氛围,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必然会存在不适应等情况,教育管理者采用情感教育模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情感或心理方面的转化,感悟到学校及师长的温暖。而对于后者来说,针对年龄略大或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育管理工作应以情感陶冶与培养为核心。高年级学生已在学校学习了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其情感过渡已完成,亦能够适用学校生活,此时,其性格开朗、活泼,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同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逐渐增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针对性的实施情感教学,以表达关爱之心、构建出良好学校氛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继而促进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班集体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班集体活动管理作为小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形式或方法举办以班集体为单位或班集体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分配与管理。班集体活动管理是学校管理与培养学生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品行构建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丰富而多样的集体活动不仅可对小学学生班集体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参与的同时,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情感表达,继而构建出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并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健全的人生态度与积极情感。这其中,情感教学最贴合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同时亦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性格封闭且沟通不足的学生。学生们参与不同的班集体活动,一方面能够增进不同学生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集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亦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平台,锻炼其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小学教育管理不仅是维护学校日常运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肩负着熏陶学生情感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活动中应用,以推动优质的教育效果、保证教育质量。 作者:蒋育清 单位:邵阳市大祥区西直街小学 中小学教育论文: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一、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形式主义严重,多做表面功夫,为了展现教育管理成绩,组织大量“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教育管理形式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过于形式化。另外,在教育管理制度上,很多学校都存在问题,很多制度不能与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一些制度为了管理方便,某种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师生负担,更影响了教学质量,得不偿失。 二、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时代精神同步发展的思路 1.提高教育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开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教育管理者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实现管理者的自我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现代思想,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应深入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精神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保障教育管理有效性。 2.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中小学教育管理效果差,缺乏执行,无法发挥教育管理职能,这和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教育管理体系应明确职责分工、保障管理秩序,实现提高教育管理的高效。管理体系建立中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统筹,制订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跟踪、反馈、调整机制,从而实现将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教育管理制度 完善制度是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教育管理内容的制订应详细,细化到教师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制度的制订要符合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并随着教学具体情况变化,随之调整,重新修订,避免制度的滞后。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强化教育管理执行力,更能够起到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个人修养,提高教育水平的作用。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意义重大,是保障教育管理工作与时代精神同步发展的关键。4.加强教育管理的开放性。如今,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社会和家长都心系教育。因此,学校可以增强教育管理的开放性,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学校与家长对教育管理的重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目前,日本、美国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教育管理机制,如日本的PTI协会,在家长的监督下,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加强教育管理的开放性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结语 新时期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管理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提高中小教育质量为目标,科学合理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杜绝形式主义,将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时代精神的共同发展。 作者:彭锐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探讨 摘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农业工程”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是“一门应用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特殊的工程科学”。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对农业工程的定义不断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工程内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与生物科学的融合是国际农业工程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农业工程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深窄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从而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建议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为了迎合就业,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 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经常会有抱怨,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有机械制造,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并采取多种措施,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建立学生双导师制,与企业联合培养,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倡导自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农业工程类论文: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 摘要:我国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体系,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行分类,有利于推动设施农业工程的建设工作,促进农业工程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文章分析了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分类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工程;设施农业;分类方法 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一直是我国发展社会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发展设施农业。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研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从简单的工程技术,一直发展到如今的系统性强、科学、合理的综合体系,并在其中融合了多学科、多门类科学知识,作为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战略指导。尽管我国大部分学者归纳和综合研究设施农业技术,但是对于其充分把握的程度还是比较低,无法更加完整和深入地研究整个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行分类,能够充分掌握其中存在的规律,为建立完善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学科体系打好基础。 1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含义 所谓设施农业工程是指综合工程手段和某种保护设施,合理控制和调节农业环境因素,为农作物改善和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率和产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选用的都是先进的农业技术、新型的生产材料,以及优良的工程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作为主要生产能源,调节和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如光照时间、环境温度、湿度、营养等各种条件,实现设施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 2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的概念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可分为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和工程技术,但这一分类方法是根据技术的类型进行划分,只能体现出宏观层面的特征,不能够充分体现设施农业技术中更深、更细的层次结构、时代特点等各方面的特征。所以需要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广义概念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设施农业工程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其包含的要素也具有一定的广义性,不仅需要根据农业工程的生产工具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根据生产者、生产对象以及生产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和分析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广义要素,有利于构建一个联系性强、相互作用的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作为主体的有机整体,其主要内容涉及到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等多种社会学科内容,形成合力的技术系统,并有效体现系统的人文科技精神。所以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高农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促进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随之解决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的主要特征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实际上是一个繁杂的技术系统,系统内部的各项技术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性,既能够相互作用,也能够相互影响,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特定功能就体现在这些技术相互作用下,所以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进行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放大各项技术的功能,所以在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行分类时,应注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主要特征:3.1层次性复杂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由多个小系统组合而成,所以在进行分类时,需要通过解释不同层次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之间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完善研究内容,同时提高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层层递进,从低到高逐渐增加分类的层次。3.2稳定性分类时,全面根据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技术创新的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系统结构的独立性、长期性和基础性,放大细分技术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功能水平,充分发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3.3开放性开放性是推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分类工作的本质要求,能够有效长期保持技术系统的动态性和成长性。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是一个融合了多领域科学知识的应用型交叉社会学科,确保技术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有效保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运用的动态平衡。其次,还可以帮助技术系统不断吸收新的技术环境积极因素,提高系统自身的组织水平,增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进步的效率,但要注意的是,在吸收新型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时,不宜分层太多,要注意为每一层次预留更多的延伸空间,避免降低技术系统的稳定性。 4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 设施农业工程是一门典型的交叉社会学科,所以其技术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帮助我国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适应技术环境的多变,尤其是合理的分析和总结某些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新兴技术,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分类。4.1横向分类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功能运行,主要是在农业产业链有效运转的基础上,同时也是我国设施农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实现我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目标,实现和发挥农业工程技术功能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设施农产品商业化,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内容覆盖设施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并根据这一特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横向延伸,丰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的层次内容。4.2纵向分类进行纵向分类层次,能清晰、简介地解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常用的纵向层次划分方式是线分类法,根据所选定的属性或者特征分次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成相对应的类目,然后排成层次性强、逐渐开展的分类体系。一般可以分成4层,分别是大类、中类、小类以及子类,能够有效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链条、技术环节、技术功能以及具体技术和措施等属性。4.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定位方法采取这一分类方法,需要根据分类工作的稳定性特征和原则,鲜明地体现不同层次上的技术内容的特点和功能,在横向发展的同时形成并列关系,所以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农业工程技术的主要属性和功能作用,便于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为农作物改善甚至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5结语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更,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动态性、成长性以及开放性必定会越来越鲜明,同时作为农业学科研究和建立完善学科体系前提,技术分类方法会随着社会农业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累积不断提高,逐渐体现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集成化、手段人文化等多种现代特征。在进行分类工作时,要充分尊重农业工程技术的特点,在动态组织中把握其功能和特点。提高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水平,能够有效揭示存在技术系统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农作物改善其生长环境,提高我国的农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要不断地发展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就要不断地推进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实施大项目,有效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有效促进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协同创新,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不断提供先进可靠的设施装备和科技支撑。科学合理的技术分类,可以在专业设置、研究方向把握、复合型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特别是通过分类过程中揭示技术内在的矛盾关系,对解决不同的学科间融合与支撑的难题、形成设施农业大学科格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晓敏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边疆地区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规律的再思考 云南地形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滞后,山地多,北方平原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及灌溉等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的农业工程形式。因此,根据山地立体农业工程特点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培养适应性强、个性化、多样化、具备在特定环境下独立工作、全面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是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地区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山地立体农业工程专业性、地域性、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覆盖面宽广,新技术发展快,创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突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培养宽口径、综合型、适应型的创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体系改革与创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创业人才。 二、边疆地区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立足边疆民族地区,面向区域和市场,充分利用云南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尤其针对地域、地区特色,培养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需求、熟悉基层工作、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的宽口径、厚基础、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的主要素质要求有:(1)具备扎实的农业工程基础;(2)具有一定大农业知识背景;(3)具有一定的管理、经济、商贸、法律和营销等知识;(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5)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6)具有相应的边疆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即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山地立体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 2.培养方案。(1)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构筑“1+5”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学科交叉和学科发展及用人单位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人才知识需求和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1+5”课程体系即农业工程专业知识加农业基础拓展知识、管理经济和营销拓展知识与技能、人际交流拓展知识、执业资格和创业技能、边疆多元民族文化拓展模块。(2)构建“3+1”联合培养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工程实践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培养工程意识;熟练掌握工程技术中的一般方法论,以创新精神解决工程问题;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进一步依托企事业单位,构建“3+1”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工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大学的最后一年或者一年半开展“工程立体实训”培养工程综合能力。(3)面向创业、打好基础、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开展人文教育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4)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走志在四方路,当艰苦创业人”理念引导学生成为善于扎根边疆基层、吃苦奉献、爱岗敬业的新型农业工程创业人才。(5)加快实施创业教育推进计划。整合创业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和内容,结合实践训练、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构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体系。更新观念、培养意识、训练能力,层层推进。(6)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实施分级教学和自主选课,通过校园“一卡通”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继续开发综合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安全、畅通的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7)以“基础平台+名师讲堂”为模式。以“名师(名企业家)、名课、名教材”为主线,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基础平台+名师讲堂”的培养方式,保证了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突出个性发展“,名师、名课、名教材”贯穿于实验区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了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教师的参与,鼓励了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对教改研究热情不够,通过实验区的建设和资金保障,吸引教师回归教学本位,参与实验区建设和教学改革。 2.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学生开始受益,不断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将理论教育成果转化为创业实践,有效地指导了毕业生创业,指导的多个创业团队获得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奖励。 (二)经验 1.积累了项目管理与运行管理经验,为项目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 2.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参与教改、教研,提高了教师参与热情,促进了实验区所在单位的教改、教研水平。 3.多渠道、共参与为实验区建设成功提供了保障。自实验区立项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渠道,实施项目内容,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王龙文俊龚爱民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路径 1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农业工程科技出现了以自动化、信息化、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及经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首先,我国农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农业工程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统筹规划和对话能力;其次,随着农业工程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宽,将会出现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农业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融合也不可避免,因而农业工程本科教育的传统专业(如农业机械化等)面临着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涵盖面和统筹规划能力等发展问题,而农业工程的一些新兴专业(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则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进行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十分宝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再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农业工程教育的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培养方案以及经费投入都要适应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因此,在依赖于知识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能力的国际竞争时代,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我国的农业工程本科教育迎来了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 2我国农业工程教育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基本延续了苏联时代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把培养“窄深型”的专家作为目标,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培养模式过于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实践环节薄弱,导致了学生把主要学习功夫都花在课本上,较少参加社会实践,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设置的真正意义,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也不能综合地进行思考和解决.同时,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视野不够开阔,尤其是没有掌握本应该掌握的农业工程相关知识,如农业生物、农艺和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农业工程应是以农业领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及其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要为农业的工程化服务.而且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社科类内容普遍薄弱,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教条化,解决问题过于公式化,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综合考虑来解决,并且现设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大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缺少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人类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课程. 3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农产品竞争的国际化,我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来说也是一个全面改革的时机,这就要求全国各大高校的农业工程教育要重新审视“三农”问题,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并且我国农业正面临着由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规模化农业经营方式,保证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培养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加强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广泛投入,河南农业大学为了能够培养出满足现代农业所需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实现了现代工程、生物技术、系统管理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很好地体现了目前农业工程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原则,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不再是以前的“深窄型”专员,而是综合素养都很高的现代化工程师,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并且明确了他们的专攻方向(就是为我国的“三农”服务),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地解决所面临的现实的复杂问题.河南农业大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农业工程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探索. (1)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进行了部分调整,加大了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了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加开了生物环境和能源有关的课程,如农业微生物、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能量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课程,实现了专业课的综合化,同时,还增加了多门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目前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公共课课时、基础课课时、专业课及相关课课时、实践课课时等所占的比例都进行了调整,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2)扩大研究领域,促进学生多领域发展 农业工程学科涉及机械、材料、电工、电子、生物、信息、资源、环境、经济及管理等多学科,农业工程教育的教学计划应体现工程与生物、技术与管理、机与电的三个结合点[6-7].因此,我校的农业工程类专业扩大了研究领域,实现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多领域发展.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学生的研究方向分为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高效农业、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产品物流工程五部分,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使他们能够向复合型人才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机会,提升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在影响本科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师资队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河南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目前,农业工程类专业正在加快建设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教学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不仅重视现有教师资源对学校生存的影响,更注重新生师资力量的培养,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交流,使他们能在各个方面都为学生做好模范引导作用.农业工程类专业在编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双聘院士1人,海外讲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多人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等.现已建成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科研要求的师资队伍,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创新技术团队.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我校的农业工程类专业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一直非常重视,合理地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热工实习、新能源实习等.同时,在实验课中加大了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专业课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因此,近年来我校的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在全国的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证明了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宽口径教育方式满足了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农业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广,农业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都成为具有工程技术知识又具备农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大地满足了我国“三农”问题对农业工程人才的需求. 本文作者:王艳锦、王振锋、张全国、徐广印、蒋丹萍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教改研究 摘要: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文章就《工程力学》课程的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编排、多媒体运用与模拟实验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工程力学》课程建设应结合具体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核心,将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思想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农业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程力学》这门课的教学由我校工学院力学教研室承担,开设专业有环境工程、设施农业、食品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其中仅环境工程专业为必修课,其他专业均为选修课,总共56学时。课程体系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客观地说,《工程力学》这门课对非机械类学生,尤其对缺少必要的先修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由于这门课理论性强、概念多,教师要讲清讲透问题本质,需要联系众多工程实例来建立概念,通过力学公理、法则及规律,经数学逻辑推理建立得出理论,然后应用于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生产实际中,物体的受力、变形、失效、破坏等现象随处可见;工程设计中,力学分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农业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不够重视,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学习时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不够;甚至还有学生觉得公式定理太多,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兴趣,这样导致学习这门课的效果不佳。经典力学包括工程力学,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很强,我们学习《工程力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它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学好力学,对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生产科研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在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已开设多年,学生反映良好,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可以作如下概括和总结。首先,凝聚共识,通过对《工程力学》进行改革,把基础公共工程教育和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通过自学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次,改革着眼于我校农业工程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把“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理念付诸具体实践;第三,力学教学的改革同样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对新时代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要求,这是我们进行《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环境工程、食品工程、设施农业和工程管理等)与力学教研室所在的工学院(机电、能源和自动化类)学生在基本素质、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实验教学要求不一样,教学培养目标不一样,学生今后的去向更是不同。机电、能源和自动化类学生有前修课程如机械制图、大学物理、金工实习、机械原理等知识做基础,在讲授材料力学内容时,学生较容易接受。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不同,有些专业学生学过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有些专业甚至连这样的前修课程也没开设,如果不区别对待,采用同样的讲课模式,同样的语速,同样的互动方式,不少学生要即刻消化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就比较困难。因此,在《工程力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入《工程力学》的实例和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重点突出农业工程类专业实际应用的特色,注重能力的培养,满足并保证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教师授课的着力点应侧重工程应用和拓宽拓展知识面,培养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编排与创新 针对农业工程类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和教学大纲要求,在课程的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汇交力系、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与静力学专题等六章。如果以研究的问题进行重新整合,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部分,即力系的简化与等效替换一部分,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一部分。组织教学通常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可以很好地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使得力系的合力矩定理以及力的平衡方程的证明与推导等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减轻了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效率。实践证明这样编排和讲授学生易于接受,是可行的,可以推广。材料力学部分主要讲授四种基本变形,即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剪切和弯曲;另外还介绍组合变形、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和压杆稳定等问题。先讲解基本变形,后介绍组合变形,甚至可以把组合变形安排在应力状态之后讲解。四种基本变形其内力、应力公式是不一样的,但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其实都是相通的。先作外力分析和内力分析,再作应力分析,建立强度条件及应用,最后作变形分析,建立刚度条件及应用。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对比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课后列一张基本内容一览表,表示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强度及刚度的计算式。这样,学生会加深对各种基本变形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四、多媒体运用与模拟实验 《工程力学》优质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支持。《工程力学》这门课工程背景很强,一些工程实例,如工程结构、机构的动作及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可以通过屏幕活灵活现地展现,使学生能够将该课程与实际工程背景联系起来,增加感性认识,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新颖有趣,生动形象,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充分展示,尤其充分展现启发式教学的全过程。就拿“静力学基本概念”、“约束与约束力”、“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这些单元来说,因为抽象概念较多,需要的图形和图片数量较多,以往教师课堂上板书的工作量很大。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消化课程的内容,而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在提高。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完全离开黑板粉笔。农业工程类专业开设《工程力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有些时候更能将这一分析思考的过程直接地再现,尤其是在推导力学公式时,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授课教师应根据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适时采用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引入力学概念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出直观生动形象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分析求解问题时,可借助粉笔黑板逐步展开,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力学的美、逻辑的美。 从当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工程力学》实验课依然是理论课的补充,基本任务是验证定理和公式,所以一般为验证型实验。从实验内容看,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用已经制作好的试件进行加载,测取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和讨论工程实际问题,有所收获,但这样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目前的现状是,由于授课班级较多,软硬件跟不上,把《工程力学》作为必修课的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选修课的学生甚至连实验室也进不了。为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力学实验过程。目前国内不少大学网上模拟实验做得比较成功,可以有效利用网上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理解。 五、结语 以上就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谈了一下个人体会和粗略见解,还有不少模块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比如网上例题、习题的精选、师生互动、网上综合测试等环节都需要我们做深入讨论与研究。总而言之,优质课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关心。一个体系全新,内容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工程力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是有相当难度的,这项工作既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会只有唯一的“解答”,愿本文能成为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优质课程建设的铺垫。 农业工程类论文:设施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摘 要]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型,人才培养定位也随之改变。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高水平应用型设施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因此,针对目前设施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构建设施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构建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提出构建“2233”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和构建实践教学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三个部分,并结合本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情况,分析实践效果,可以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农业科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构建 实践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是巩固理论教学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知的重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实践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要求,要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农业工程类专业。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重基础理论的教学,轻实践教学,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设施农业工程、离不开农业的信息化等现代技术。因此,设施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高等学校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实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随之改变。应逐步开展对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改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推动实践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本研究结合本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探索出一套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旨在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效果及课程建设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水平,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整体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在高等教育质量教学体系中,与理论课程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内涵不明确,而且监控评价的体系与理论课程相似,不能真正起到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此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也不规范,所有的专业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方式都一样,而且时间比较固定,如农业设施建造与施工课程实践,在露地实践操作时遇到雨天,就要推迟实践,而顺延就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合理性。目前,我校还缺乏系统地实践教学监控评价组织和科学的信息处理分析手段,质量监控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导致实践环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缺乏标准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受环境条件及实践平台条件的限制,加之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机动性较大,如同一实践项目,实践地点和时间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实践环节的内容标准及考核标准就很难制定,同时过程监控也存在变数。尽管学校也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因此无法对学生、督导等监控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这使得监控过程缺乏依据,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造成质量监控结果不科学,盲目性大。 (三)实践教学保障制度不完善 由于长期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人、财、物投入较低,仍然按照实践项目及班级进行投入,这严重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如农业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课程,由于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在实践中多是参观学习,真正动手的机会很少。这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同时也让实践教学失去了意义。由于很多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是从实验室到实验室的博士,其理论研究能力很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这制约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二、 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 为给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提供参照及规范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践环节内容,明确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质量标准和实践课程考核标准等。但这些标准的制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也应随之改变。如我校以培养地方应用型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就要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质量标准,即以培养“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创业能力强”为标准,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采取过程性考核,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二)构建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初步构建了“223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构建教学督导员和学生信息员两支队伍:教学督导员由学校和学院选派业务能力强、具有高职称的教师担任;学生信息员由班级学习委员担任。校、院二级监控,学校构建了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学院也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针对实践环节构建了相应的监控体系。针对实践环节的教学、实践、质量采取教学运行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三线管理,三线合力,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针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采取学生、教师、行业企业按照标准和一定的权重比例进行三方评价。两支队伍对实践教学内容、过程、方案、考核等进行随机、全方位督导和信息反馈;二级监控实行期初、期中、期末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和各阶段实践教学巡查,制定相关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或办法,形成实践教学制度并逐步完善;实行三线管理、三方评价。 (三)构建实践教学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 利用学校建立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管理和考核。构建信息平台,针对实践教学评价信息的收集可以采取实时评教和期末评教相结合,学生评教和督导评教相结合,学生实践课程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等方式,充分挖掘收集的信息,科学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查找不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把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这样能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三、应用效果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桥梁,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是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校2013年开始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实施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监督,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为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应鼓励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实践教学,不断深化实践教学考核改革,加大课程考试内容、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规范考核程序,考核内容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如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省级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在其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并有多名学生创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工程类论文:提升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思考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逐步加强,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满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从加强基础教学、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发挥产学研教相结合的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培养农业工程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产学研教相结合 创新型人才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所以,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如何培养出具备宽厚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宽广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已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现代化农业建设对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不仅需要大量的各层次、各专业的农业类专业毕业生,而且在质量上需要知识面广、素质技术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东北农业大学既是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又是省部共建重点高等农业高校。学校在为发展农业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着眼于国家战略,在实施大众化教育环境背景下对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如何培养农业工程类本科生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一、夯实基础,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仅注重“讲授-接受”,重视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侧重培养和训练单一专业的实践能力,使得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这种传统的“饱读诗书”式的灌输教育、“一技之长”的专业教育、“一劳永逸”的一次性学校教育[3],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扼制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生产、社会一体化交叉趋势的逐步加强,使传统灌输、单一模式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一)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基础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规范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能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变革传统教育模式,能够强化基础理论教学、训练多种思维方式、孕育科学研究精神、培养人文素质;同时确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础素质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和融合,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专业教育平台,注重因材施教。 完善专业教育体系,使专业教育向系统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量身定做培养计划,因材施教,采取个性、自主、探索式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修读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鼓励跨专业选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科学研讨班及开展科研训练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丰富学习形式。 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研讨论坛、学科竞赛等活动形式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师师、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指导、研讨互动机制,拓展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空间,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有序、开放高效、激励进取的学研氛围。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索、勤于实践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使教学活动真正在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潜能激发、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使创新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四)采取层级递进模式,优化培养机制。 在基础教育之后,开展专业教育,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综合素质,进入课题组和实验室,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实施基础素质培养、专业素质提升、强化动手实践、提高科研能力的四年创新思维引导的分级培养机制。让学生将理论带入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探索学以致用、体察科学奥秘,培养研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五)考核与激励机制并存,激发学习兴趣。 考核应从课上表现、课下作业,课内学习、课外实践,中期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学生的自主研修和跨学科选课所获学分可以冲抵部分选修课学分,学生在课题组和实验室的综合表现可以计入平时成绩,对于有突出表现和优异成绩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4]。 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因而也就不是完备的理想的教育系统[5]。比如过去高校只限于为社会输送人才,高校与企业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的机会不多,高校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富集区,企业自主研究和开发的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几乎无缘进入大学的课程,实用的新知识这股清新的空气很难吹入沉闷的大学课堂。凭借一本教材和一本教案,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地讲授下去,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目标,传统的、封闭的和单一的教学条件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克服学校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的不足,实现教育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侧重功能性。 重点强化基地的三大功能,即生产功能、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并对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施运行方式的创新;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建立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训练基地,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该模式可概括为:拓宽思维想象空间,注重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参与程度,实施综合能力培养。 (二)校企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协同与联合。 对校外实践基地,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规范双方的行为和义务,并根据企业的类型、性质与规模,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实践的方式,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科技示范园为主。 以科研为先导,开发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使科研成果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教师和学生在科技园区对科研成果进行示范,示范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发挥科研促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形式,让科研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进入课堂,并引入教学内容,把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保证。 根据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针对学生的素质基础,采用层级递进式教学方法,兼顾多层面实践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拓宽培养途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教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组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及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平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类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学探索与发现活动,以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6]。充分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地处农业大省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科研实力,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加强实践,因材施教。只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更新观念,加快高教改革,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农业工程类人才。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探讨 摘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农业工程”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是“一门应用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特殊的工程科学”。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对农业工程的定义不断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工程内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与生物科学的融合是国际农业工程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农业工程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深窄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从而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建议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为了迎合就业,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经常会有抱怨,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有机械制造,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并采取多种措施,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建立学生双导师制,与企业联合培养,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倡导自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农业工程类论文:地方高校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蕴含人才培养理念及其相应行为方式的组织运行机制,体现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以及检测评价四个基本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地方高校需要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云南农业大学利用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转变,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农业工程 据某教育媒体一项针对12398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79%的人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77%的人认为在大学所学东西与现实脱节,80%的人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满意。[1]其中,相当部分调查对象就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调查结果反映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差异。因此,适应大众化背景下有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由简单照搬照抄官方规定或名校经验,结合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转变与创新。 一、云南农业大学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概况 云南“三农”问题突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稀缺,需求量大,而经济发展滞后、民族文化差异、山地立体农业决定了农业工程形式多样,农业工程人才需求具有典型的地域、民族和区域经济特征。 2009年10月教育部以教高函[2009]27号正式立项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以培养与农业相结合、具有扎实工程技术基础与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贸易营销法律知识的创业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手段,辐射资源与环境等学科专业领域,初步形成了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立体农业,在高原山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小型山区农业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民族传统食品等领域具有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的特色鲜明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改革思路。实验区立项建设后,确定了“工科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理论与实践并重”为指导思想的改革思路,紧密结合边疆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培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灵活的、适合学生个性发挥、充分挖掘创业潜力的培养模式,着力于“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措施。(1)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改革,构筑“农业工程课程模块+通识(人文)教育模块+创业教育模块”课程体系;(2)利用校内外、行业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以创业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立体实训”,创造性地把工程实际环节和课堂学校融为一体,让学生和市场无缝对接;(3)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帮助自主创业;(4)加强执业技能培训,强化创业能力,拓宽创业渠道;(5)不断总结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教学理念、培养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6)继续积极尝试“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次培养”的教学改革。 三、边疆地区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规律的再思考 云南地形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滞后,山地多,北方平原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及灌溉等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的农业工程形式。因此,根据山地立体农业工程特点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培养适应性强、个性化、多样化、具备在特定环境下独立工作、全面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是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地区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山地立体农业工程专业性、地域性、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覆盖面宽广,新技术发展快,创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突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培养宽口径、综合型、适应型的创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体系改革与创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创业人才。 四、边疆地区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立足边疆民族地区,面向区域和市场,充分利用云南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尤其针对地域、地区特色,培养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需求、熟悉基层工作、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的宽口径、厚基础、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的主要素质要求有:(1)具备扎实的农业工程基础;(2)具有一定大农业知识背景;(3)具有一定的管理、经济、商贸、法律和营销等知识;(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5)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6)具有相应的边疆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即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山地立体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 2.培养方案。(1)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构筑“1+5”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学科交叉和学科发展及用人单位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人才知识需求和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1+5”课程体系即农业工程专业知识加农业基础拓展知识、管理经济和营销拓展知识与技能、人际交流拓展知识、执业资格和创业技能、边疆多元民族文化拓展模块。(2)构建“3+1”联合培养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工程实践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培养工程意识;熟练掌握工程技术中的一般方法论,以创新精神解决工程问题;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进一步依托企事业单位,构建“3+1”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工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大学的最后一年或者一年半开展“工程立体实训”培养工程综合能力。(3)面向创业、打好基础、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开展人文教育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4)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走志在四方路,当艰苦创业人”理念引导学生成为善于扎根边疆基层、吃苦奉献、爱岗敬业的新型农业工程创业人才。(5)加快实施创业教育推进计划。整合创业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和内容,结合实践训练、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构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体系。更新观念、培养意识、训练能力,层层推进。(6)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实施分级教学和自主选课,通过校园“一卡通”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继续开发综合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安全、畅通的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7)以“基础平台+名师讲堂”为模式。以“名师(名企业家)、名课、名教材”为主线,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基础平台+名师讲堂”的培养方式,保证了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突出个性发展,“名师、名课、名教材”贯穿于实验区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了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五、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教师的参与,鼓励了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对教改研究热情不够,通过实验区的建设和资金保障,吸引教师回归教学本位,参与实验区建设和教学改革。 2.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学生开始受益,不断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将理论教育成果转化为创业实践,有效地指导了毕业生创业,指导的多个创业团队获得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奖励。 (二)经验 1.积累了项目管理与运行管理经验,为项目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 2.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参与教改、教研,提高了教师参与热情,促进了实验区所在单位的教改、教研水平。 3.多渠道、共参与为实验区建设成功提供了保障。自实验区立项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渠道,实施项目内容,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农业工程类论文:关于中日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差异的对比 对中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招生与录取、学生培养和导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高校教育中倡导创新由来已久,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作为教育的高端,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而在农业工程领域,更是面临生源质量差、培养模式落后、毕业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而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作为一水相隔的日本,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2012年末,日本共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领域获奖人数多达16人,中国人依然无人问津。因此,为促进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对中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招生、培养和导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一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比 1研究生招生与录取方式对比分析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有基础知识扎实、具备研究能力的生源为基础。所以在研究生培养的入口,我们必须把好入口关,为后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而在研究生招生与录取工作中,中国和日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中国现行研究生招生与录取 中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属于一种行政选拔制度,整个研究生招生都是围绕着国家这个杠杆在运行,特别体现在招生计划、招生规模与分数线的划定上。 关于初试,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设置不合理,其中英语、数学、政治全国统一命题部分占据了总全国分的70%,由高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课只占30%,完全剥夺了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首先,这种考试形式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很难分辨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知识水平,不能选拔真正高素质、有研究潜力的研究生。 关于复试,基本流于形式。初试是对考生综合知识的考核,复试则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和深层研究潜力的考查,但实际情况却背离了它的初衷。由于农业工程类报考数量不足,初试全国统一划线基本决定了录取,因而大多数学校复试方法单调、简单而机械,面试往往走过场。 (2)日本现行研究生招生与录取 日本研究生的选拔模式与思想与中国截然不同。其选拔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日本研究生招生对象面向全社会,其中包含三类对象,一般考生(本科毕业学生)、外国留学生和社会人士。这里仅对一般考生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研究生的招生和录取各大学拥有高度自主权,自主组织考试,自主命题,自主决定最后录取。这一制度保证了各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办学特色,合理确定选拔标准和招生人数。对学生的选拔,导师是第一关,导师是否接受是学生提出申请与参加考试的前提。基础知识的考查是第二关,一般包括英语和相关专业课地考查,英语考查采用“托业”考试成绩,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专业课根据大学、学科以及研究方向不同,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关,教授会的审核与面试。这一关,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科研潜力。审查包括简历、本科成绩证明、入学志愿、志愿理由、研究计划等内容。面试由多名相关专业教授组成的教授会负责,针对学生的入学志愿、研究计划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最终确定是否录取。这一系列的考核,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减少了学生的备考工作和心理负担,为学生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功夫用在平时,而不是考前的突击备考。 其次,是导师与学生的完美结合。本科四年级学生,按照惯例,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向和相应的指导老师(本科阶段的称呼),并进入指导老师的研究室,这是学生的第一次选择。接下来的半个学期,将对老师的研究动向以及研究室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选择是否继续研究生学习,这是学生的第二次选择。在此过程中,老师也充分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选择此方向继续读研并且老师接受,一对师生将完美产生。由于研究生考试考查的重点是综合能力,学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备考,因此,大四学年在研究室的学习中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因此日本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赢在了起跑线,比国内研究生的培养提前了大约整整一年的时间。 2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中日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在形式上基本相似,分为理论学习和导师科研项目参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完成研究项目和毕业论文。但是在培养的思想、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导师的管理培养以及国际化创新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中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关于思想培养。农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重心侧重于导师和导师的研究课题,前者决定了模式,后者决定了内容。是以一种学生跟着导师走、围着课题转的培养思想。选择的范围是老师课题下的分支,而不是自己主观意愿的自由表达。由于选择是固定的,学生缺少自己的思考,创新思想在起点受到限制。 关于专业划分。根据21世纪对农业工程人才的要求,此类学生应该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整体的知识结构,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此类学科不应专业区分过细。而我国农业工程方向划分较细,并没有足够考虑未来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 关于研究生课程。在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上,基本理论课程的教授重视程度不够,太过浅显,在实际研究中出现问题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学科之间的交叉不多,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热点和研究进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视野不过宽阔,对待问题不能够多角度分析,缺乏创新的基础。在学科交叉方面,农业工程应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体现机与电、农机与农艺、技术与管理三个相结合,其知识结构应具备农业工程、农学、农业经济和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 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的大本营,却在种种体制、人为因素的制约下,失去了其本意,其结果是学生完成了课程,拿到了学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能力。 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和指导。首先国内导师与学生之间缺少确定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问题往往仅仅针对某一个点,某一件事情随即发问,没有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思考,也不够系统。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和自己的思考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这样就浪费了导师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培养。由于沟通的随机性,使得导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其次实践能力对于工程学科研究生而言是重中之重。因此导师并没有根据学生专业与具体研究方向,给予相关工程类实习建议,这将导致学生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关于学科前沿和学术会议。国内农业工程研究生普遍存在一种缺陷,即论文水平有一定欠缺,受科研经费的限制,研究生参与国内学术会议的情况比较少,参与国际会议更是天方夜谭。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一般仅限于国内期刊文献的查阅,对国际情况的了解则取决于导师的要求以及学生自己。由于以上两点原因,使农业工程研究生很难有思想高度和广度的加强。这样很容易导致我国农业工程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具有实干精神但缺乏做报告的能力。 以上诸多原因造成研究生培养只懂基本理论,不会应用,缺少创新。培养过程中学生没有接触到太多的新鲜空气,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新事物的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偏离了预期设想。 (2)日本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在培养思想上,在整个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来自学生的声音,给与学生足够的表达和实践自己思想的空间。导师的作用更多的是研究过程中的指点和宏观研究方向的把握。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关于研究生课程,在课程教授内容和考核方式上均体现出培养模式的差异。课程教授的内容大多是教授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前沿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思想走在所学领域的最前沿,并且研究生课程也比较注重学科的渗透和交叉,一门课程一般是由统一领域的不同老师教授,使得学生充分吸收来自不同老师的精华,从而增加了其创新的基础。体现不同的还有最后的考核方式,研究生的最终考核没有考试,以发表和报告为主,发表的内容必须是最新、最前沿的内容,报告的内容大多也都是目前研究的空白领域,学生想省点力气是很难的,东拼西凑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外界条件的限制逼上梁山。 日本导师对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的指导、能力的培养。除了平日实验中导师给与点拨和指导以外,导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培养。 第一是每周的研讨会,研讨会要求全研究室全体人员参加,大的研究室也可能分学年进行,时间也是根据研究室的情况而定。在研讨会上,每人作5~10分钟的简短发表,发表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上周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动向,或者是自己外出参加会议、旅行的一些感悟和看法,也可以说说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研讨会,导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导师可以掌握学生的最新研究动态,把握研究的方向,了解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导师系统的解答,研究方向得到了扶正,研究更加明朗化。同时在发表时,是对平日工作的总结和成果展示,对学生平日的学习起到了一种很好的督促作用。 第二是较为大型的发表,称之为“Seminar”。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这里得到体现。进入研究室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均有机会参加“Seminar”,一般一个学期研究生会有2次发表机会,大四学生会有1次,根据不同的大学、领域、学科,也会稍有不同。“Seminar”的发表内容一般是本领域内前沿的英文学术期刊,学生将期刊翻译成日文,并且将其中的理论、方法、过程、成果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要查找资料,弄清楚为什么,因为在发表时,老师和学生均可以向发表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Seminar虽然是以研究室进行的,规模不大,但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识,为其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学术交流,日本导师十分重视研究领域内研究会议或学术交流会议的参与,只要经费允许,师生同往或者只派学生前往的情况比较多见,这和国内导师一人外出参加会议,学生留守研究室形成鲜明对比。学术交流活动的参加,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国内、国际的一些知名学者专家的研究动态、最新研究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打开学生视野,保证了学生视野和思想的国际化,前沿化。与之相应的创新能力也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关于研究生培养导师的对比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其导师的学术水平的高低,有着莫大的关系。一名优秀的导师,在其研究领域内应当站在学术的前沿,同时拥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也至关重要。 1关于中国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导师的在职培养问题。在农业工程领域,大多没有细致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国外继续培养的项目也较少,大多导师后期的培养来自于自我培养,同时也缺乏考核制度,因此造成部分导师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下降。另外,研究生导师的评选只是学术水平的衡量,而没有管理水平的考查,后期也没有培训措施,加上研究生培养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的形式,从而研究生的培养成为导师风格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单一导师制问题。单一导师的好处在于能够确保权责分明,便于导师日常的管理和学生真实水平的考查,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包揽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学生所接受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博采众长、提升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关于日本研究生导师 在导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上。日本非常注重在职老师的继续教育,一般采用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这大大提升了日本导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因此塑造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生培养团队。但是日本的导师大多实行终身制,尽管日本导师的自我约束力和职业精神都普遍比较高,但是导师在学术上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于日本研究生导师团队。研究生的培养一般由3名导师组成,一名主担当导师,负责学生绝大多数的培养工作,也是学生所在研究室的负责人,两名负担当老师,主要在Seminar发表,毕业论文的完成以及平日研究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这就使得学生在一名导师的研究室中接受了3名导师的学术思想的熏陶,对于科研能力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总之,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更关系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从文章的中日研究生培养对比分析可见,我国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改革中应结合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农业院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借鉴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从研究生招生到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革新,逐步确立一套适合于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方案并得以实施,确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农业工程类论文:新形势下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 要]新形势下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针对新形势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探讨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农业工程领域学术型拔尖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一对一”专业导师制和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等举措来强化对农业工程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营造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学研氛围,为新世纪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业工程 拔尖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体系 育人环境 前言 农业工程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为发展农业和合理配置资源服务的工程技术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程本科教育为我国农业工程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社会,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能够迎接21世纪高新科技挑战的,具备宽厚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宽广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农业工程本科教育领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东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为发展地方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着眼于国家战略,在学校开设五个优势学科专业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2011年,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的布局与水平,选择一批师资水平高、教学条件好、优势特色学科支撑的专业招收优质生源,以拔尖人才培养班的形式,实施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导师队伍和众多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同年,以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为支撑,成立了农业工程类拔尖人才培养班,并全面负责实施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那么,如何让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造就一批具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全面的综合素质、高强的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呢?对此,我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对一系列教学体系、制度和配套政策的改革,构建了以拔尖人才培养班为依托,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管理模式为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 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2]因此,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着不同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则根据自身实际,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末位淘汰、分流培养、按比例择优推荐硕士研究生和交换留学生的培养模式,牢固掌握农业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尽可以地培养出实践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宽广、综合素质优良的农业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3] (一)优化理论教学体系 由于在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中不断出现新情况,以及农业工程学科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课程设置要注重综合性的学科交叉,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构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教学体系,赋予学生宽广的学科知识背景。[4] 理论教学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通识教育重点强化思想政治、外语、数理化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专业教育按“精专业、多方向”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专业教育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测试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农牧产品加工、农机创新理论、农机前沿新技术等。个性化教育按本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设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个性化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三个主要模块组成,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生产一线。 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了以往的专业界定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按专业性质进行组合,建立按不同学习阶段区分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将各阶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实现人人动手、人人参与,让学生体会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3]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这种实践是直接接触生产。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既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又能够了解到本行业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为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营造课堂研讨氛围,探索讨论式、自主式和网络式教学模式。加大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参与性实验课的比例,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式”、“应试式”教学向学生“自主式”学习的转变。 教研室应为拔尖人才培养班量身定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单班授课。根据课程特点引入相关教学内容,拓展知识空间,如: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引入数学建模知识、英语教学引入专业科普知识、计算机教学引入程序设计竞赛知识、专业课程教学引入实际工程问题和案例等,力求拔尖人才培养班的学生具备基础扎实、专业精通、知识广泛和应用能力强的综合素养。 (四)“一对一”专业导师制 建立有计划、有方向、有目标的专业培养模式,实现后三年“一对一”的专业导师指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大二时开始选择专业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为学生制订具有个性化和研究性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根据导师的指导,通过自学、研讨、跨学科选课等方式开展个性化修读。 (五)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高起点招生,通过末位淘汰、分流培养、按比例择优推荐硕士研究生和交换留学生的培养模式,为促进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 重视平时表现,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教学实践实习、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学生个性化修读所修学分可以冲抵主修专业课和选修课学分,也使得考核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避免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不良现象。 二、营造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学研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创新思维得以培养,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创新、脱颖而出的育人环境。[5] (一)设立研讨论坛,构建学术交流平台 学校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学术报告和设立导师论坛等学术交流研讨平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学习和交流,按比例择优推荐硕士研究生和交换留学生;拓展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营造良好的学研环境。 通过平台,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农业工程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生成才。通过平台,也可以让学生就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经验和体会、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考研和就业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讨。在研讨中,教师要注重正面引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 (二)加入科研团队,注重科研能力培养 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从大二开始就可以申请加入课题组或实验室,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科研训练;倡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申请专利,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的奥秘,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基地为平台,成立各类科技兴趣小组,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如: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高教杯”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让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完善规章制度,培育优良学风 在学生选拔与分流、推荐研究生、交换留学生和成绩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保证奖惩公平公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研氛围。 三、结束语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农业工程类人才,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广泛地加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向前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又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具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拥有工程实践、农业工程开发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农业工程类论文:试论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中外对比与改革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差异,主要从招生录取工作、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工程技术需求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改革对策。 关键词:农业工程;研究生;改革对策 一、引言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具有北方的大农业特色,对现代化的大农业机械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对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也有更强的要求。根据美国MSN的careerbuilder网站列出的美国未来十大工程师职业中,农业工程师被列为最被看好的职业之一,农业工程师的年薪位列十大工程师职业第四。在我国,根据《金陵晚报》2004年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也是人才需求量较大的100个专业之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卓越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为农业工程事业提供优秀的高端人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研究适合北方寒地的现代化农机装备提供人才保障。近几年,伴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开展和实施,高水平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已经初见成效,然而与之配套的卓越研究生培养计划尚未广泛开展。因此,如何提高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完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体系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工程技术居世界前列的某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与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诸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体系的改革之路,为完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中外研究生培养的差异 首先,在某国,由于各大学对研究生的招生和录取都拥有高度自主权,自主组织考试,自主命题,自主决定最后录取。所以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某国各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办学特色,合理确定选拔标准和招生人数。而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自主招生。其次,某国的本科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可以进入导师的研究室进行实习和研究,非常有利于学生在本科阶段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的未来,是就业还是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而我国研究生都是考上研究生以后才进入导师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为了获得最后学位,不管适合不适合都得坚持学习,如果实验室不适合,往往束缚了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学生和导师都很无奈。另外,由于经费获得方式不同,某国的研究生往往有很多机会参加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并且每个研究室都有团队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而国内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大多是研究生直接面对导师,导师如果很繁忙,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就会影响学生下一步的工作,往往使研究不能很好继续。最后由于某国数字信息化比较发达,很多事务和学习可以在网上完成,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三、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改革措施 1.招生录取工作改革。取消现有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接触教育和行政的捆绑,放权高校,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招生人数。选拔的中心思想是侧重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科研潜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加强平日知识的积累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现在的考前突击和应试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本校作为继续深造的高校,这样可以提前熟悉研究室和导师,大大提前进入研究状态的时间,研究生的学制也不必是现在多数高校执行的3年制,2年研究生培养以及本科在研究室的前期培养已经完全可以。学生在大三下学期以及大四上学期的考研备考时间也被省去了,减轻了考研压力,解放了学生的时间,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以及学术研究。与考研相应的各大考研机构也随着考研制度的改革烟消云散了。 2.培养目标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工程类的研究生培养除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勤奋进取的工作精神。掌握农业生物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与使用评价的基本知识之外,至少还要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简单英语交流,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还必须要了解本专业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具有机械化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控制装备的科研、开发、运用评价、营销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基本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成为农业系统等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教学管理方法改革。教学管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着手建立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了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价三者结合,互相推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①全面教学工作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中期教学工作检查,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的进程,监督和指导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使教学活动产生预期的结果。教学检查采取学院检查和系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主要是选择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风气,教学配套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等。根据每一学期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每一次的教学检查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检查的途径主要有通过系汇报、听课,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在教学上,教师均有完整的讲稿、教案、讲义、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学院和系里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②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定期进行评教、评学,开展听课活动,召开师生教学座谈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抽查学生作业和试卷,对测验和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及早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扬长避短,发扬先进,总结经验,在学生培养过程起着监督和促进作用,以保证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运行。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不定期到课堂听课,了解师生的教学情况。③领导听课。院系教研室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5次,不定期检查授课情况,了解师生的教学情况。④建立年轻教师培养制度。指导教师带新教师,主要是学习指导教师的教风、学风、作风,指导教师要定期考核新教师;同时新教师要听指导教师的讲课情况,掌握讲课的技巧、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⑤解放导师繁杂事务,注重导师的继续培养。解放导师的繁杂事务,以便可以潜心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而此项工作的前提是研究项目申报和职称评定合理化、规范化、简洁化。这些方面的改革将会对导师的工作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导师的在职培养首先采用国际院校交流项目、学术会议参与等多种渠道让导师在学术上进行继续深造,保持所在领域学术上先进性,其次要对导师的管理水平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培养,可以采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各导师互动交流等形式。最后,建立相应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和要求导师知识结构和学术上的创新。⑥加强学术交流。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应当特别加强研究生对国内学术会议的参与,国际会议也要尽力支持,对于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熏陶都有重大的意义。 4.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转变培养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为目的,研究项目只是培养的载体,导师只是培养过程中的领路人。在强调导师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其次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要加强基本理论培养,同时更加注重讲授学科领域的前沿科学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上课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舞台,也是为学生提供表达思想和锻炼能力的舞台,使课堂成为讨论的会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总结。考核方式上,摒弃现在应试考试的方式,采用阶段性总结报告以及学术前沿课题的研究报告等形式,尽力挖掘学生独立思考、推陈出新的潜能。再次,以最近发行的英文期刊为主,研究生一个学期至少进行2次发表演讲,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导师和研究室的其他人员进行讲解,附带有学生和导师的提问,由导师进行总结和指导分析。最后,引入多导师制度,定期开研讨会,加强师生交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导师团队,最少应该有2名导师,以便学生吸取不同导师的精华,并弥补导师外出时,研究生无人指导的空白。定期召开以研究室为单位的研讨会,副担当导师也同时参加,给予指导和建议。形成制度,加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避免学生一个学期只见到导师几次的状况。 5.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军事训练、体育选课、金工实习、金属工艺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拖拉机驾驶实习、测量实习、新能源工程实习、毕业实习等。这其中有农业工程类学生所必修的实践教学,如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驾驶实习等。也有专门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认识实习、测量实习、新能源工程实习。这些实习实践都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自身能力。开设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要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知识特点,增强感性认识,实践操作,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让学生深入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将所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相比较,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同时为就业奠定基础。 总之,我国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需要把握农业工程领域的需求和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围绕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涵盖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内容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训平台的构建 【摘要】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农业工程类专业为例,探索建立了有特色的开放型实训平台,该平台具有实验中心单独建制、资源高度共享、运行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平台的构建思路及运行模式亦对其它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训平台 科技创新 按照教育部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精神,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注重工程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为突出学生的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以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初步设计了一个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1 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农业工程类专业具有工程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原则,坚持机、电、自动化并重,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相互渗透,使学生既兼顾机、电、自动控制的基本方法又在各方向有所侧重,其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今后拓展人才的适应性奠定基础。这一教育理念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高等院校竞争意识的增强应运而生的。为此新专业或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使农业工程的专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实验室功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为例,该院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这个学科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四个专业。近年在这些专业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农业机械化工程、食品机械与工艺、机电一体化、运输工程、动力与能源工程、农畜产品加工、工厂化设施农业、地方电力系统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等专业方向。此外又新增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个专业。同时在这些专业的基础上又拓展了软件设计开发、网络技术、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应用、流体传动及控制等专业方向。这些新办专业虽然属于农业工程学科以外,但由于智能农业、精确农业、物理农业、生物环境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发展,这些专业都与农业生产、加工息息相关,都是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高新技术基础,在这里也将其归属于农业工程类范畴。 以上这些专业或专业方向都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实验课程如何设置,其实验内容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需求、办学成本等各个方面全面衡量是否合理,已经设置的实验课程是否能真正开得出来,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内容的设置因课而定,缺乏统筹安排,没有形成以人才培养方向为前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实验室建设相对零散,没有形成综合性试验平台,各种实验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不明显,存在与上述教学理念相违背的现象,不利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3)由于专业方向的细化,造成办学成本与实践教学需求的矛盾。同时,由于专业隶属于不同的系、部,有重复建设或内容相近的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2 实训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树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坚持“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求综合,提高素质”的培养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从事高等教育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重视实训平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 所谓的实训平台,是指某种集中管理的运行机制环境,这种实验室集中管理的运行机制环境的最终体现就是实验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工程实验中心是一个大平台,在此平台下又按学科功能划分为几个小平台,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这种实训平台的优点有: (1)实验中心单独建制,成为一个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实体,这样有利于实验中心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2)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实验仪器的共享、不同分室之间仪器设备的相互调度及人员的调配和管理等。 (3)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实验分室的利用率,满足实验教学及开放实验的需求。 (4)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每年学校拔给的设备经费,从根本上避免了旧体制下出现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的矛盾。能根据各实验分室的实际需要,合理的添置新设备。 (5)能及时高效的保障教学实验的开出率和实验仪器的完好率。 (6)有利于各种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实施。 3 建设指导思想与方案 3.1 实训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以学院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向为前提、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提出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综合性试验平台的指导思想。 一个好的实验室是学科发展的一个关键,学科建设推动了实训平台的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又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流的实训平台。以按类招生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果为基础,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整合,建设综合性试验平台,进行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建设,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注重工程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为满足当今高教改革和评估体系的需求,当务之急是必须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规划,选择突破口,对实验内容更新,那么,加强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与创新就成为必然。 研究理论课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拟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向,解决因专业方向的细化带来的办学成本与实践教学需求的矛盾。研究通用综合实验室、专有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和实验课指导方式,形成以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向为大前提的实验内容设置总体思想,使实验内容和实践教学自成体系。 建设服务于多种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室,按照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 3.2 平台建设方案 3.2.1设立与专业课对应的专业实验课体系 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把《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等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开设具有高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发动机性能测试实验、汽车与拖拉机整车性能测试实验、拖拉机带农具作业性能实验、发动机用到联合收获机上综合性能实验”系列综合性实验体系,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方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自成体系,知识综合性强、实验设计性强,对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2.2 针对一门实验课进行实验分级 (1)综合设计性实验初级平台 先在系列基础实验中建立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初级平台,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内容,设计一个零件,工艺设计,选材料,安排工序,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加工,通过初级平台建设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和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2)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中级平台 建立综合设计型实验室,开设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现代综合分析实验,作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操作主平台。其操作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课内式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专业学生必修的;开设的全部实验以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并将设计装置加工出来,最后对产品进行品质分析为主线,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为背景,相关老师积极参与为保障,并以本校及各相关专业的特色为基础。二是开放式的设计性实验,在教学计划中作为实验选修课,定出选修实验时数和选修实验方向,学生可根据所学理论、实验知识及自己的兴趣,结合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实验,然后完成实验方案设计、产品合成与性能测试。 (3)创新、研究性实验高级平台 创新、研究性实验,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开学时给学生列出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可供学生开展研究的内容,以供学生选择,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己选题和组合,老师在课外时间开放研究室进行指导,并提供材料和设备,由学生完全自主、自动地进行研究性实验,完成报告。科学研究实验不同于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要求学生运用现代科学实验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生产实际问题等,开展创新研究。 3.3 实训平台的管理 实训平台完成搭建以后,实行综合管理,按照专业门类的相关性,实现实验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实验中心由学院直接管理,突破了以往具体系管实验室的分散管理体系,具体的各个实验由实验教师牵头负责,实验室人员积极配合,在实验开设、内容设计,实验过程控制等环节由与实验相关人员和学生共同完成。 4 结论 以加强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着实验中心单独建制、资源高度共享、运行高效等原则所建立的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实训平台经过几年的建设与运行证明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最大限度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突出作用。同时,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平台为特征的实训环境构建思路及运行模式可对其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农业工程类论文:农业工程类专业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根据农业工程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本科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并着重说明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作用。以灌排工程学课程为例,基于主体教学理念和课程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重构,提出了理论教学、课后作业、科研实验、课程设计、师生教学相长网络的“四加一工程”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农业工程类;专业课 ;课程体系 农业工程类专业兼有工科和农科的特点, 一般设置在农业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农村经济的实际需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根本前提下,成为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任务较纯农科的学生重,学习内容又较纯工科的学生庞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教改中提倡“宽基础、多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育原则,由原来的强调专业学习向综合能力培养过渡。因学时有限,迫使专业课学时在原来基础上减少1/3左右。以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灌排工程学”专业课为例,教改以前为72学时,教改后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8学时,总学时减少了16学时。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精品建设课程,如何能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使基础偏差的学生既具有综合素质,又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这就对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在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做了多方面教学尝试,得出了“四加一工程”课程体系。“四加一工程”的具体内容为:“四”为硬件工程,包括课堂cai教学、课后综合练习、科研实践和实验、课程设计;“一”为软件工程,即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网络模式。把新型的师生网络模式融入教学活动中,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新思维。 一、理论教学框架构建 理论教学框架构建包括教材建设、教学大纲修编、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 1.统编与自编教材互补的教材建设 灌排工程学课程的统编教材有两种。一是武汉大学主编的《农田水利学》第三版(1995),二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学》(1998)。武汉大学主编的《农田水利学》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方面有一定的普遍性,但该书最后一次再版距今已经15年,许多新知识、新规范没有涵盖,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地区性特点比较强。针对上述原因,任课教师以武汉大学主编的《农田水利学》第三版为主选教材,并吸纳现代灌排理论和技术的新成果,编写了《灌排工程学学习与指导》(2004)、《灌排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2010),与统编教材配套使用,使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互相取长补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课程大纲制定 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的灌排工程治理模式正逐步向水利工程、土壤改良、农业技术等综合治理模式过渡,课程的教学计划也随之发生变化。大纲与教学计划相适应,在继承本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了适合寒区特点的渠道防渗工程模式、中小型喷灌机的选型和应用、非充分灌溉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48学时的理论课课时安排上力争使详讲精讲所占的比重较大,难点问题也相应加大学时力度,泛讲知识尽量缩减学时。 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程难点,特别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例如在“土壤水分运动”一节,因涉及到本科《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知识,又有研究生阶段的《积分变换》内容。讲课前一周通知学生预习并自学与课程有关的基础知识,上课过程中教师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推导,加大课堂教学力度。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比较适合农业院校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对于“灌水方法”、“管道工程”等内容,属于知识面问题,教师泛讲为学生引路,并向学生提供一些喷头、滴头、微喷头教具,国内、国外最先进的喷滴灌设备样本,国家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的有关文章,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广泛涉猎知识,写出综述或体会。这一方法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效果较好。 3.形象生动的cai课件和网站建设 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编制了集ppt、flash、jpg、player等效果的课堂教学课件,建立了课程网站,应用综合立体的教学模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4.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实践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的效果有天壤之别。所以在理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具体采用的方法有:(1)学生对某一重要知识点进行文献检索搜集后,利用 2学时课堂讨论发言;(2)每班至少一名学生进行教课体验,鼓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3)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和方法提建议,分章评价打分,以便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做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连续三年,成绩优良率在60%以上。 二、科研与设计并重的实践教学框架 1.强化实用性和代表性的课后练习 灌排工程学课程在每次课后,都针对当堂的内容留有思考题。另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并涵盖本课程主要内容编制了六项比较大的作业。作业题目均来源于勘测设计研究院、灌区实验站和管理站,教师做了适当的修改。题中涉及到的河流、地区、灌区等均采用真实名称,参数采用接近实际的数值。比如“水稻的灌溉制度设计”选用黑龙江省龙镇灌区的资料;“旱田灌溉制度设计”选用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的资料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单纯是数字计算,而有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就感。 2.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的科研和实验 在学校“211工程”建设经费的资助下,本课程建成了专门的校内灌排实验室和香坊节水灌溉实验基地。学生通过亲自设计实验到完成实验操作,提高了感性认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当前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所参与的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吸收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参加,共同探讨问题,有多名学生针对教师的科研课题,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锻炼了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继理论课、实验课、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灌排工程学课程设计选题注意培养学生比较全面掌握课程的知识点,设计内容涉及到本课程的70%以上。因实际工程涵盖面有限,所以教师做了大量的完善和补充工作。在课程设计前一周把设计任务书、基本资料、指导书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设计说明书字数1.5万字左右,设计图纸3张(折合1号图)。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求学生在设计中充分发挥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精神,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 经过三年的实践检验,课程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优良品率达到70%,为学生毕业设计和在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工作起到了入门和引路的作用。 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网络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教师这一方面,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必不可少的,但公正、不偏袒、爱所有学生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那一方面,刻苦上进的钻研精神、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了解老师的教学理念,学习水利前辈的奉献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这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境界。本着这一理念,任课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及课堂,建立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的综合模式。该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在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尽量做到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大多数学生理解老师的想法,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同时学生们在学习方面及个人成长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加一工程” 课程体系是任课教师在灌排工程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过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后,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进行实践检验,其中四个硬件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个软件工程还需要不断构筑和完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一软件工程,是教学工作的灵魂,是教学相长的动力。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时代意义及措施 摘 要: 从新时期幼教事业发展经验看,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立体化德育环境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发展与科学认知活动观念形成。幼儿园应重视创造和谐愉快的德育环境,把趣味化教育教学内容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密切联系起来,实时引导幼儿积极融入德育环境构建中,共同创设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的活动场所,注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游戏活动中,让品德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道德教育 时代意义 一、从小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幼儿阶段起就应培养幼儿良好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营造立体化德育网络氛围,构建德、育合力的成长环境。在幼儿园进行多种活动,应重点创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同时应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为了让幼儿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考虑物质环境的影响与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如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就能感受到幼儿园工作人员文明礼貌和互帮互助的热情,遇到同事生病或家中有困难都能热情地伸出援手。幼儿园教师带头经常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到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支教,参加植树等环保性宣传和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幼儿园举行大型活动时,应让大班小朋友帮助小班弟弟妹妹们搬小椅子、扶着他们上下楼梯;大班毕业前,让孩子们将自己看过的图书、玩过的玩具送给中班、小班的小朋友等。和谐的人际氛围与教师树立的良好榜样会直接感染幼儿,使他们主动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幼儿园活动场所用各种品德行为规范标语和图画进行精心布置,将德育文化很好地融入其中。教育幼儿将平时废物及时入箱,爱护公共设施,与同伴互助互爱和谐友好相处,关心自然角里的小动物,等等。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形象化的标志使幼儿的道德规范渐渐趣味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实时调整幼儿的行为习惯,遵循先进的道德规范标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把幼儿德育渗透在游戏与学习中 当前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应注重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整个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开展多项品德教育系列活动,创设一切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培养的文化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德育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光说不行动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必须注重加强品德教育实践性,德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千万不能把德育只当做一般知识传授。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转化过程,不用说教,需要引导,更要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因此幼儿园还要额外重视为幼儿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此,幼儿园可以多多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在“让道德回归生活,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理念指导下,把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可以结合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谈话”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进餐时教育孩子爱惜粮食洗手时让孩子学习既把手洗干净又能节约用水的方法;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对形成幼儿良好道德行为很有帮助。应多利用游戏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幼儿更易接受。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合作、互助,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此外,幼儿园可以多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参与社会建设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德育工作形式,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道德教育方面幼儿园应携手家庭,形成德育合力。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班级搏客、家长学校、“家教园地”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德育方法,让家长们了解、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建议并支持家长经常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决不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平时教育孩子们学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经常组织家长参加幼儿园开展的“爱心家庭义卖活动”,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这些活动让幼儿园品德教育内容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以德育统领各种教育资源 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主要寻求并且抓住德育教育发展契机,针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从预设教学计划中进一步拓展幼儿德育教育范围,不拘泥于传统德育教学形式,尽可能将德育工作开展得妙趣横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将本土文化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引导幼儿充分了解家乡的巨大发展变化,深刻感受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当地名胜古迹、收集有关家乡变化的图片及资料,极大激发幼儿的自豪感。让幼儿多角度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促使幼儿产生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理想,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特殊节日中开展,围绕节日主题,让幼儿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德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平时要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系列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与自豪感,提高幼儿德育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幼儿教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对未来的发展注入时代正能量等强大驱动力。在和谐文明的精神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童趣,净化幼儿的美好心灵,启发他们的智慧。教师创造环境实时开展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把幼儿德育融合在各项教学内容与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幼儿德育活动中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浅谈幼儿道德教育 【摘要】幼儿是社会的接班人,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道德教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道德教育 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机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时代的发展,对幼儿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面临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家庭的组合日趋4、2、1,独生子女的普遍性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段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不断进取。儿童的智慧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限定了儿童道德教育的主管随意性,同时也暗示道德教育所应采取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其智慧水平是不同的。在所处不同的环境中,所感知的事物,接受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园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采取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 一、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儿童:知识水平的道德教育 以道德规则的传授为主,同时进行道德启蒙,发展道德的自律性和学习的兴趣。幼儿园小、中班的儿童基本处于他律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道德是一些不可更改的、客观的、实在的行为规则。对于他律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独立地游戏或活动,也已开始较多地与同伴交往。老师、家长为了使他们正常地生活、交往,应把一些必要的规则传授给他们。在行为道德传授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则本身应当是合情合理的。 规则应是正面的、具体形象的、示范性的,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切忌出现大而空或成人化的倾向。这样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使幼儿能够接受。 2.道德的传授要建立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上。 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同学。在家中,父母是他们心目中的依赖、权威,他们的言行都受到长辈的熏陶。到了幼儿园,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依赖发生了转移,,他们大多数都服从老师。大多数幼儿常常会用“老师说的”这句话向家长、同伴表明自己正确和要求的合理性。因此,老师要尊重、热爱、关心他们,培养幼儿与老师、个人与集体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思想。老师应以身作则,用严谨的作风唤起幼儿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感知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宽松,没有压抑的环境中。 3.道德传授应使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 要让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让儿童学习和掌握社会认可的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方式;二是让儿童学习扮演社会角色;三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积极态度。 4.进行道德传授时不要忘记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中班的幼儿在此阶段对道德的认识水平是较低的。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人物,对是非的理解和认识也常常是表面的,只以“好、坏、对、错”区分,缺乏分析概括性。幼儿对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总是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价,而后才逐渐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不会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综合起来考虑,也不会评价行为的社会意义。从上述几点说明老师应对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习俗。学习语言、行为规则、思维方式,能正确称呼他人,使用餐具、玩具,能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因此,老师必须耐心和长期坚持下去。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推理水平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应日益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自律性,大班儿童已有一些鉴别力了。如何发展自律道德?老师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时期是人的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此时也是培养提高想象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皮亚杰科而伯格等人的道德教育理论,皮亚杰认为,发展自律道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交往)。 2.“自律”相对“他律”而言,是自己对自己施加行为“自我监控”则相当于在个人心中树立一各楷模,以随时提醒自己,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怎样去做。 通过这样促进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使孩子在群体交往中,增强“自律性”和群体感。这一时期的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作出表率。父母本身不具备的特点,很难在孩子身上体现,那些活泼、热情、容易和别人和睦相处的孩子,大都有一个美满、幸福、和睦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尊重别人,爱护同伴的品德。父母要促进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使之相互发生作用。家长应经济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各类伙伴交往,帮助孩子建立广泛的同伴。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增长辩别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3.与儿童对话,成人应该虚心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和对话。成人不能漠视儿童内心感受,从而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或其他情绪深藏于心底。长期如此,他们的心理就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当孩子感到失望、沮丧和愤怒的时候,成人应该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理解和体谅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孩子设法处理问题,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使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莎士比亚曾说过:“假定一种美德,如果你没有,最好是假定,并以肯定的语气说出对方有你所期待的美德,给你一个好名誉去实现,他就会竭尽全力为他的名誉而奋斗。”因此,儿童有过激或片面的道德行为,只要教育者采用一种委婉的方法、手段营造一个民主、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学生会自然而然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体会到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信任的喜悦。 4.为了让儿童成为一个与社会相适应,今后并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实施统一的品德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该模仿的。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外国一位心理学家的经验,他说:“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老师应从这段话中得到启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榜样,会使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 三、结语 当今儿童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应净化环境,消除负面影响正确 倡导,启迪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应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儿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事教育的应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水平和方式,应随着儿童年龄、知识的增长发展的新阶段而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总之,较高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以童谣游戏助力幼儿道德教育 近年来,在重智轻德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全落在传授知识上。古人云:“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因此全社会必须形成共识,明确幼儿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幼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为主。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游戏是人类的自由本性和完整人格充分体现的途径与证明,更是幼儿展现其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幼儿是在游戏玩耍中不断成长的。由于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童谣所富有的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生动活泼等特点能够与游戏很好地配合,同时也能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道德学习的积极性。因而,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童谣游戏与幼儿道德教育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当中,童谣往往是与游戏结合在一起的,一面是朗朗上口的纯真的童谣,一面是欢快俏皮的游戏。如“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一翻。”这曾是在孩子们中盛行的一个童谣游戏。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更增强了游戏的情境体验、生活气息和娱乐精神。此外,童谣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特征,加之与各类形式的游戏活动相结合,更为广大幼儿接受和认可。因而,童谣游戏不单纯是一种娱乐活动,它对幼儿道德的养成亦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所具有的精神特性更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了解和重视的。 1.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童谣游戏与德育活动的形式具有统一性。第一,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童谣游戏的主角是幼儿,从童谣游戏主题的确定设计,到游戏活动的准备与实践,都是幼儿自己策划设计的。游戏的过程是游戏者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它有别于以往德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设计都是教育者操作,幼儿只是被动参与执行,甚至在活动过程中紧张焦虑,完全失去自主的被动道德教育。第二,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并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辩方式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靠灌输,而是靠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获得的。对于幼儿而言,童谣游戏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丰富的情趣体验与感悟,正是这种享乐、体验和感悟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 2.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童谣游戏所具有的特性和精神,正是德育活动所欠缺的。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的主要问题在于: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追求,忽视幼儿的自主自由;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的视阈,是空洞抽象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而童谣游戏所具有的自由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精神实质恰巧弥补了德育活动存在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将童谣游戏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更好地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 二、以童谣游戏助力幼儿道德教育的策略 既然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也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具体有效地运用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呢? (一)突出幼儿主体性 创造与体验童谣游戏体现了德育的主体性,幼儿是童谣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承载者。童谣游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在人们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童谣游戏都是由幼儿自编自创的。 (二)注意场地开放性 在童谣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游戏场地的营造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童谣游戏依赖游戏场的各个组成部分,依赖于游戏场的营造。民间童谣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除学习活动以外,还有许多生活活动,如一餐二点、入厕、洗手、课间休息、午睡等,这些生活活动的前后可以充分利用,组织幼儿吟诵民间童谣,不但有利于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学习和发展,而且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了紧密自然的过渡,减少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有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些幼儿要挑食,吃饭前大家快乐吟诵童谣《吃饭咯》,“吃饭咯、吃饭咯,大家吃饭咯。一大口,一大口,饭菜吃完咯,你高啦,我高啦,大家长高啦。”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吟诵,久而久之,挑食的现象消失了。 (三)关注家校配合性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游戏即“玩”,是逃脱学习、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行为,更别说有什么教育作用、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了。其实,家长应全面了解游戏的真正本质和内涵,了解童谣游戏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了解童谣游戏给幼儿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应让家长参与到童谣教学中去,因为: 1.家长的参与能极大丰富民间童谣资源 不同的历史时期,童谣的时代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而家长不同的年龄段使童谣因时间的长久而得到了丰富。民间童谣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孩子们的祖辈、父辈年龄不同,知道的童谣也各不相同。因此,将祖辈、父辈们的童谣收集起来可以建立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丰富我们的童谣内容。 2.家长的参与更能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 家长在与孩子一对一的传授中,能直接、亲密地与孩子接触,并更好地将童谣内容传授给孩子,还能给孩子讲解童谣所表达的意思,最大化地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亲子活动能更好地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如在童谣《外婆桥》中,“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在与家长共同玩童谣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童谣感受到与家人亲密接触的快乐,并同时进行了德育教育。这正是我们进行童谣活动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这种童谣的亲情表达形式,让童谣发挥了它的最大教育价值。 总之,好的童谣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孩子们通过传读童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民间文化的种子,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且对幼儿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六横方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让苏州童谣融进驻幼儿的心田,传承吴侬软语独特的文化,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幼儿道德教育”之我见 幼儿道德教育是人生的基础。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时期的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从小父母和老师就告诉我: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人,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长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母的表率,教师的教育,是每一个人成长历程中最宝贵的财富。而今,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尤为看重对幼儿良好习惯和健康品格教育的培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自从聆听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应用研究》讲座后,受益匪浅,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幼儿道德教育教法的探究。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家、园、社会一起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道德教育渗透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日常行为习惯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使道德品质教育与生活学习实践相结合;根据幼儿亲身接触、亲眼目睹的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利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间的交谈。”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利用活动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和生活学习习惯。利用堆积木、欣赏故事、阅读图书等教学手段及时进行道德教育;通过人物形象特点或行为进行正面教育,辨别对错与好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渗透我园园本课程――“诗画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如:快乐诗画时,幼儿协作完成诗画作品,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幼儿诗画出的内容进行整合,共同创编故事,道德教育体现其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班本教学特色活动中,以“我爱我家”为主题,渗透于各个领域教学中,展开了次主题教学活动。即: (1)我的家――幸福是什么?猜猜我家几口人?家是什么?我的家等。 (2)我的爸爸妈妈――家有老爸、采访爸爸、爸爸本领大、父与子、我的妈妈、在妈妈肚子里(过生日)、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等。 (3)我的家乡――美丽滨州是我家、带你游滨州、滨州的旅游景点、家乡特产、黄河住我家等。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我们在开展谈话活动《过生日》时,将道德教育有效地渗透其中。谈话预设问题: (1)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 (2)你过生日了吗?过了几个生日了? (3)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4)你是怎样过生日的?我们最应该感谢谁? (5)过生日吃蛋糕,大的送给谁?小的留给谁? 谈话中,孩子们争先恐后说得津津有味!此时,欢乐和幸福洋溢在每一张笑脸上,孩子们纯真的情、善良的心感染着自己。相信,这也是做幼儿老师特别心仪的时刻。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逐渐萌发爱自己的家、爱幼儿园、爱集体、爱滨州、爱劳动的情感;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和分享;培养幼儿自信、勇敢、讲文明、有礼貌、有爱心、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道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从中促进幼儿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促进幼儿道德教育的发展 幼儿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家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好幼儿道德教育,需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构建以幼儿园道德教育为主体、家庭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做到家庭、幼儿园相互一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的教育不能和谐,或有截然对立的观点,可能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稳固的道德标准。为使家庭和幼儿园都成为幼儿品德成长的优良环境,教师和家长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或教育活动开放日、建立家园联系册、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接送交谈与家访、便条或电话联系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实现道德教育同步化。 现在的孩子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父母一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在家里,家长能替孩子做的,就不让孩子做;家长能满足孩子的,尽一切努力满足孩子的需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为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内心脆弱。没有道德意识的引导,会造成孩子追求享受,不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任性、自私等不良品格。 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养成了孩子只知道享受,不知道付出和分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尤为深刻的意义。如:我园在举行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中,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全方位的: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能力的表现,更有良好品德的展现。家长在观摩中,不仅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父母随时进行适宜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指明方向,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成人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幼儿道德教育的发展。家庭和谐有利于幼儿建立自信、友爱、礼貌的良好品格;反之,会导致幼儿胆小、孤独、怨恨等行为。因此,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实践活动。幼儿道德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在真实的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对幼儿来说,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中,帮助幼儿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期望,引导幼儿知晓道理,有道德之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1、帮助幼儿思考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如:如何合理的解决争吵、如何分配读物及游戏材料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类道德问题。在活动中遇到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进行正面教育。如:刚插班入园的浩浩小朋友在活动中,将撕下的纸屑胡乱扔在地上,我发现后边帮他捡拾纸屑边对他随机进行教育:“浩浩,你撕得小花真漂亮!请把撕下的废纸像小朋友们一样放在纸篓中,废纸随便扔在地上,地板就不干净了!”浩浩不好意思地笑笑,赶紧把废纸捡起放在纸篓中,并且以后再没出现过乱扔纸屑的现象。实践证明,遇到有关道德行为问题时,教师若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则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教师与幼儿沟通交流。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他们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教师虚心地倾听幼儿的道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与谈话,透视幼儿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做出相应的引导,引发幼儿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在带幼儿郊游时,先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能不能摘花?踩踏草坪?为什么?带幼儿逛超市进行实践活动时提出问题:在超市购物应该怎样做?安静有礼貌还是有吵闹声?不买的东西能不能随便乱拿乱放――怎样遵守交通规则?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等。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让幼儿与幼儿之间充分的沟通,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理解同伴的想法;学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同伴观点的区别;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对于小朋友们普遍喜爱的动画片如天线宝宝、奥特曼、葫芦娃、猫和老鼠、玉米人农庄、海绵宝宝等,结合德育教育,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幼儿讨论。 发展幼儿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的路程。在以后的教育指导中,我会更好的将正面教育与行动相结合,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德修养;充分利用可利用资源,认真做好有益于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的一切行动。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养成教育与幼儿道德教育探究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习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3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有效开展幼儿道德教育 摘 要: 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情感 认知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如何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相结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因此,德育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如何实施道德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首先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道德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的规范。 家庭是社会的摇篮,父母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生活中为孩子做出榜样。例如小班的一位小女孩活泼可爱、从没打过班里的小朋友,而且非常懂礼貌。一天,一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抢了她的玩具,还把她的脸抓破了,到了第二天,这个小女孩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时,用牙咬这个小朋友的手,老师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咬时,她回答:“是我妈妈教我的,我妈妈说我打不过的小朋友就用牙咬。”同时还很滑稽的向老师表演了一番。老师听后非常吃惊,同时也很伤心。这个例子说明: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的父母。因为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社会化的过程。“近墨者黑”,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孩子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社会化程度能提高吗?我认为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本身就是道德素质教育,也是最早、最长期的道德教育。家长和老师应共同担负起孩子社会化培养这一职责,让我们的花朵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卓越的一代。 2.从小重视孩子的良好品格行为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的宠儿和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一位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我们小的时候条件不好,现在条件好了,孩子需要什么我们都满足他。”这样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有一位小朋友游戏时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奖励他一个小礼物,过了一会,这个小朋友由于开始顽皮,老师把小礼物收了回来,孩子受不了此打击,觉得很委屈边哭边打老师。这个例子中,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脆弱、任性、固执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别人得到奖品了,别人当班长了,我得不到就哭闹,今天你有一盒好看的彩笔或新买的书、玩具,明天我也让妈妈买,老师让他分东西时,先选一个最好、最大的留给自己,小的分给别人等等,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造成孩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不具备分享行为的能力,没有建立分享规则所至,另一方面孩子的道德意识方面的残缺,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独苗身上,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养成了孩子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唯我独尊的心理。其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让幼儿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变得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具体表现在:小朋友摔倒了,没有人去扶他,玩具扔了一地,没有人主动拣起来等等行为。良好行为习惯、品格的形成应从小培养和纠正,使幼儿从小积累经验,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3.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现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则把“萌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幼儿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当今的孩子一味的追求“吃好、喝好、穿好”。“爱国”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甚至是笑话。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果问他们长大后干什么?很多孩子回答:“当经理”“当董事长”“当警察”。他们的目的是当经理、董事长有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当警察有枪,坏人就不敢欺负我,而没有人说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过度地追求享受,而降低了对祖国的热爱,很少人想到我做这件事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的。 爱国教育应从小培养,如果把一些爱国教育的内容渗透生活中孩子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用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幼儿道德培养的渠道和方法 根据孩子道德行为的表现和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主动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随时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的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可见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因此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其次,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为孩子指明方向。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去旅游,去认识我国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等,使幼儿认识到我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激发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 3.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如故事《玲玲的草帽》中玲玲不小心草帽被风刮跑了,很多小朋友帮玲玲捡草帽,反映了乐于助人的典型,还有《好心的小鱼》等故事,孩子通过读、听、看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资料,培养幼儿的兴趣,使孩子喜欢听、读、看故事、儿歌、图片、动画片等。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因此,运用感官进行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也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 4.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 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在走廊墙围上布置一些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在班内开创值日生角区,让孩子轮流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5.德育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发小礼物或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6.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一致性。 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及其措施 摘 要:从新时期幼教事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环境以及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发展与科学认知活动观念的形成。从幼儿阶段起就应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网络氛围,构建德育合力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幼儿教育;道德教育;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应重视创设和谐愉快的德育环境,把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密切联系,实时鼓励幼儿积极融入德育环境的构建中,共同创设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的活动场所,注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让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 一、在和谐环境中陶冶幼儿道德情操 在幼儿园进行多种活动,不仅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还应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为了让幼儿能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考虑物质环境的影响与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有人说,教师就是幼儿的一盏灯,在成长的道路上为幼儿一路引航,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教师要多参加一些公益事业,比如带头为困境中的社会人员捐款捐物,并鼓励幼儿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带头,不管捐献财力物力多少,关键的是激发幼儿的爱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的爱心都会得到回报,自己应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能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需要帮助,也需要被帮助,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变成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事无大小,只要尽心去做,教师就应该及时表扬幼儿,肯定他们的积极表现。 在幼儿园活动场所,将各种品德行为规范标语和图画进行精心布置,将德育文化很好地融入其中。例如,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设施,将平时的废物及时放入垃圾箱,与同伴互助互爱,和谐友好相处,关心自然角里的小动物等。借助实物或形象化的标志使幼儿的道德教育趣味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实时调整幼儿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遵从道德规范标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把幼儿德育渗透到游戏与学习中 首先,应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开展多项品德教育系列活动,创设一切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培养的体育游戏活动。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安全性高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游戏内容要有益幼儿身心健康,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教育,此所谓寓教于乐。一个好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幼儿公平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良好心态,让幼儿树立追求理想,追求更高目标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永不放弃的精神。 其次,对幼儿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有的幼儿娇生惯养,在家里是全家的宝贝,在学校经常是自私伴着骄横,让教师很头疼。但是,大多数幼儿的心灵还是非常单纯的,帮助幼儿慢慢改变一些不良习惯,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再次,幼儿园还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参与社会建设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班级博客、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德育方法,让家长了解、掌握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建议并支持家长经常带幼儿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幼儿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决不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教育幼儿学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经常组织家长参加幼儿园开展的“爱心家庭义卖活动”,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园品德教育内容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实时提升幼儿道德品质 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要寻求并且抓住德育教育契机,针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幼儿德育教育范围,不拘泥于传统的德育教学形式,尽可能将德育工作开展得妙趣横生。 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将本土文化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引导幼儿充分了解家乡的巨大发展变化,深刻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收集有关家乡变化的图片及资料,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平时要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系列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与自豪感,提高幼儿德育的整体水平。 和谐文明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情趣,增强他们的爱心,净化他们的美好心灵,启发他们的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创设环境开展德育工作,把幼儿德育融合在各项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浅谈幼儿道德教育 【摘要】幼儿是社会的接班人,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道德教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道德教育 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机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时代的发展,对幼儿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面临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家庭的组合日趋4、2、1,独生子女的普遍性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段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不断进取。 儿童的智慧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限定了儿童道德教育的主管随意性,同时也暗示道德教育所应采取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其智慧水平是不同的。在所处不同的环境中,所感知的事物,接受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园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采取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 一、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儿童:知识水平的道德教育 以道德规则的传授为主,同时进行道德启蒙,发展道德的自律性和学习的兴趣。幼儿园小、中班的儿童基本处于他律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道德是一些不可更改的、客观的、实在的行为规则。对于他律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独立地游戏或活动,也已开始较多地与同伴交往。老师、家长为了使他们正常地生活、交往,应把一些必要的规则传授给他们。在行为道德传授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则本身应当是合情合理的。 规则应是正面的、具体形象的、示范性的,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切忌出现大而空或成人化的倾向。这样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使幼儿能够接受。 2.道德的传授要建立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上。 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同学。在家中,父母是他们心目中的依赖、权威,他们的言行都受到长辈的熏陶。到了幼儿园,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依赖发生了转移,,他们大多数都服从老师。大多数幼儿常常会用“老师说的”这句话向家长、同伴表明自己正确和要求的合理性。因此,老师要尊重、热爱、关心他们,培养幼儿与老师、个人与集体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思想。老师应以身作则,用严谨的作风唤起幼儿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感知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宽松,没有压抑的环境中。 3.道德传授应使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 要让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让儿童学习和掌握社会认可的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方式;二是让儿童学习扮演社会角色;三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积极态度。 4.进行道德传授时不要忘记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中班的幼儿在此阶段对道德的认识水平是较低的。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人物,对是非的理解和认识也常常是表面的,只以“好、坏、对、错”区分,缺乏分析概括性。幼儿对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总是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价,而后才逐渐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不会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综合起来考虑,也不会评价行为的社会意义。从上述几点说明老师应对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习俗。学习语言、行为规则、思维方式,能正确称呼他人,使用餐具、玩具,能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因此,老师必须耐心和长期坚持下去。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推理水平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应日益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自律性,大班儿童已有一些鉴别力了。如何发展自律道德?老师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时期是人的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此时也是培养提高想象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皮亚杰科而伯格等人的道德教育理论,皮亚杰认为,发展自律道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交往)。 2.“自律”相对“他律”而言,是自己对自己施加行为“自我监控”则相当于在个人心中树立一各楷模,以随时提醒自己,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怎样去做。 通过这样促进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使孩子在群体交往中,增强“自律性”和群体感。这一时期的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作出表率。父母本身不具备的特点,很难在孩子身上体现,那些活泼、热情、容易和别人和睦相处的孩子,大都有一个美满、幸福、和睦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尊重别人,爱护同伴的品德。父母要促进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使之相互发生作用。家长应经济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各类伙伴交往,帮助孩子建立广泛的同伴。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增长辩别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3.与儿童对话,成人应该虚心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和对话。成人不能漠视儿童内心感受,从而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或其他情绪深藏于心底。长期如此,他们的心理就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当孩子感到失望、沮丧和愤怒的时候,成人应该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理解和体谅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孩子设法处理问题,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使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莎士比亚曾说过:“假定一种美德,如果你没有,最好是假定,并以肯定的语气说出对方有你所期待的美德,给你一个好名誉去实现,他就会竭尽全力为他的名誉而奋斗。”因此,儿童有过激或片面的道德行为,只要教育者采用一种委婉的方法、手段营造一个民主、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学生会自然而然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体会到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信任的喜悦。 4.为了让儿童成为一个与社会相适应,今后并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实施统一的品德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该模仿的。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外国一位心理学家的经验,他说:“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老师应从这段话中得到启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榜样,会使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 三、结语 当今儿童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应净化环境,消除负面影响正确 倡导,启迪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应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儿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事教育的应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水平和方式,应随着儿童年龄、知识的增长发展的新阶段而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总之,较高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新时代实施幼儿道德教育之我见 跨入新时代,幼儿德育活动的课程化,为他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保证了时间,更引导教师对这项任务给予更多的重视。要让抽象的道德观念入耳入心,关键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对于理论学习能力尚未发展的幼儿更是如此。一直以来,我园不断强化“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理念,确立“道德立园,文明育人”的办学宗旨,把德育目标融入活动课程,积极创新德育载体,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了幼儿思想道德建设。 一、大兴文明礼仪之风,创办“文明绿色幼儿园”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貌教育,对培养文明、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提出了“文明人建文明园,文明园育文明人”的办学宗旨,以“礼仪文明教育”为核心以“争做文明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开展“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的教育活动,利用以图为主的宣传栏和“好人好事园地”等教育平台,使每一层走廊、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都成了“文明育人”的阵地及展现文明礼仪的窗口,使幼儿基本做到了“把礼仪带进幼儿园,把谦让带给同伴,把孝敬带给长辈”,自觉保持园舍的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说脏话,和同伴友好相处。 二、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学会分享和谦让 调查表明,我园有部分幼儿是缺乏分享和谦让行为的,特别是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比较普遍:有的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有的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就哭或抢;有的想玩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这都表明幼儿十分缺乏分享和谦让的意识与行为,使得这些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主要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在“独”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单向的爱使幼儿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形成了众人为我的中心定势,长期处于被关爱的氛围中,无须学习关心他人,势必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使幼儿的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化发生困难,难以培养幼儿的“分享的观念”和“感恩的心”,甚至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菜让孩子一人独吃,看电视遥控开关由孩子主宰,家里来了小客人,孩子竟不容许妈妈把食品送给客人分享。针对这种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家园共育的途径, 帮助幼儿从学会关心他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 三、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热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热爱幼儿,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个教师不可缺少的思想品质,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可塑性较强,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了解、热爱幼儿,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可爱而去爱,而是由于爱才可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爱”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将以“爱的传递”作为幼儿德育的核心,把孩子们最爱过的各类节日“利用”起来,把德育教育贯彻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一段时间,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袋变灵了,每天劳动习惯也养成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决非一暴十寒所能奏效,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失时机地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成人要捕捉各种教育契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幼儿起床、盥洗、吃饭、睡觉、待人接物、整理日常用品等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期望,引导幼儿知晓道理,指导他们付诸行动,反复练习,从而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合格的小公民,是一项光荣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无论衣、食、住、行、玩哪一方面,我们都会面临着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充分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而育人又以育德为先,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应当从早抓起。3~6岁幼儿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巩固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启蒙时期。所以应当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及时向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为个体发展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素质基础。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试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 最后是移情,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洛克德育思想及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阐述了他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不乏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论及了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本文简述之,并谈谈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 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洛克没有系统的论述,归结起来,涉及到以下几点: 第一,羞耻心。洛克认为,鞭笞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不能真正地约束儿童,“只有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只有触及儿童心灵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康德有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心: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苍穹,一个是人内心的道德律。我想,洛克的话可以说是与康德这句话的后半句相得益彰。 第二,礼仪。洛克说的礼仪主要是指礼貌、礼节和风度,避免粗暴、轻蔑、非难和刁难他人的行为发生。这是符合他的“绅士”教育的思想的。这对我国幼儿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三,大量。指的是一个人的气度,有大方的意思。洛克认为“凡是最大量的人总是最富裕的人,而且还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称誉”,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要培养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这一点已经涉及了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已经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行为习惯、礼貌礼仪,可以说是道德的升华。但是“大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得到上层人士的尊重和称誉,这是洛克思想的局限性。他还提到了“贪婪”,认为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但这是相对于“赠予”而言的,他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乐善好施的,因此他将“贪婪”归入人的品德的范畴,此处没有社会学的意义。 第四,公道。“不可让儿童有侵犯公道的举动”,洛克所谓的公道是指诚实无欺,不夺取别人的财产之类的品德。这属于社会公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五,真实。洛克非常强调儿童说话要“真实”,他认为许多过错都可以得到原谅,“惟有曲解事实,用遁词去遮掩任何过失就不然”。可见洛克所说的“真实”与“诚实”同意。说谎是幼儿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应该重视,洛克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说谎有时候并非是他故意要说谎,而与幼儿的自身认知发展水平有关。这是洛克没有加以说明和阐释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批判地吸收他的德育思想。 二、德育的方法 关于德育的方法,在洛克的著作中多有论述,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榜样和示范。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的心里”,教育儿童“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与其依从规则,不如根据榜样”,洛克强调父母的榜样作用,尤其作为教师,“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去做他所希望做的事情。” 第二,说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说服教育,他认为,“对待儿童也要说理”,“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对儿童来说,说服比强制命令要容易接受得多。对待儿童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第三,奖励与惩罚。奖励是必须的,“尊重”、“称誉”、“赞扬”是很好的奖励,但是“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避免”,而惩罚,“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用用。”但是他又说,一旦惩罚,对有“顽梗”和“反抗”过失的儿童,第一次受到的鞭笞就要“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可见,洛克对惩罚的理解,类似于体罚,但他对体罚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而且认为如果用了就要发挥它的作用,但不鼓励体罚。此外,他还提到了要慎用物质奖励,要“小心避免”用儿童心爱的东西去奖励讨好幼儿,他的这一思想对纠正我国当代幼儿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过多地运用物质奖励的现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注意。 三、德育的原则 第一,及时强化原则。抓住第一次教育机会。儿童第一次出现错误的时候就要指出他的错误,加以纠正。以培养公道为例,洛克认为“儿童第一次显出任何不公道的倾向的时候,做父母与做导师的人就要表示惊愕与骇怖的态度去把它克服”。再以儿童说谎为例,他说当“儿童第一次说了谎,你最好把它看作他身上的一件极古怪的事情,表示一种惊愕,不可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过失去责备”。由此可见,要防微杜渐,不能纵容孩子的第一次犯错。 第二,兴趣性原则。洛克反对灌输,注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材施教,认为不能让幼儿觉得一件本来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变成了任务,那样只会徒增幼儿的厌倦情绪,反而抹杀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之一。 第三,正面教育为主原则。强调惩罚不可多用。如果儿童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你就应该表扬他的坦白,原谅他的过失……原谅他……不要再去提起它”,“不可使他因为坦白而感到任何极小的不安”。由此,洛克认为惩罚不是目的,让儿童认识到错误并改正才是目的。 四、启示 笔者认为,洛克丰富的德育思想对我们幼儿德育有如下启示: 第一,充分重视幼儿的德育,并且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最基本的品行,如诚实、礼貌待人、为人大度,乐于分享等。重视习惯的力量,使幼儿的良好品行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外界的强制与命令,因为“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因此,我们要转变认识,重新认识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教育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不是本末倒置,一味强调知识的学习。 第二,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为主。重视说服教育,少用甚至不用惩罚,尤其杜绝体罚。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天真,好奇,充满求知欲,但是他们有自尊,而且很容易受到伤害,再加上幼儿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和不足,要特别注意给幼儿多一些的表扬、赞赏,多一些的说服教育,少一些的责骂,甚至奚落和嘲笑。另外,要注意不可滥用物质奖励。 第三,注意榜样的示范作用。让教育深入人心,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幼儿天生就是个模仿的天才。周围的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和判断,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表现。教师和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成人,这是优势,但如果不注意,也可能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让你的一个行为毁了你对孩子一百次的教育。 第四,及时纠正,及时强化。幼儿年龄小,的确容易犯错误。虽然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但不代表是可以放纵的。有些不道德行为,如打架、骂人、偷窃等行为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讲明道理。一般幼儿还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犯下错误的后果的,只是这种认识很模糊,要及时让幼儿认识到这种后果,及时教育,因为这时候最能唤醒幼儿内在的情感,如果时隔太久,事情已经淡漠,就难以再唤起孩子心灵的认同了。对于表扬和赞誉同样应当及时,否则就错失教育的契机了。 最后,由于洛克提倡的“绅士”教育主要是针对贵族子女的,他说的德育也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道德教育,这自然有他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除了批判地吸收洛克德育思想当中的精华外,也要看到他的不足,那就是他忽视了社会教育,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和鼓励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学习和体验各种社会道德规范。 总之,要让德育深入幼儿的心灵,首先要重视道德教育,正确认识和把握幼儿教育的任务。其次,只有能让幼儿引起情感上共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反对强制、灌输和空洞地说教,要注重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要注重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在生活的切身体验中进行品德教育,以理服人。最后,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一个好的榜样胜过一百次的说教。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基于“礼尚往来”引发的幼儿道德教育深思 摘要:幼儿道德教育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礼尚往来”是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一门基于礼仪和交往的学问。“礼尚往来”对我们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影响,并创造积极的环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儿德育;礼尚往来;潜移默化;教育环境 “礼尚往来”是一种社会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是普遍存在社会发展的文化状态。“礼尚往来”是人类道德的一种认知,同时还是规范人类道德的行为的一个标准。“礼尚往来”在宽泛意义的层面上讲,也可以当做一种人类相互了解的活动。幼儿道德教育中也是需要普及“礼尚往来”的道理,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普及这个道理能够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赠与、同时学会接受。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以下内容:幼教园对于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建立在情感的教育基础上,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出发点,注重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根据幼儿的品德发展规律以及幼儿品德教育的特点贯彻幼儿教育的纲领,在教育的发展阶段对于幼儿进行统一的要求。但是也需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学会情感表达。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良性的培养,把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渗透教育结合,有目的地实施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施加教育的影响,让幼儿德育的教育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创造良好幼儿教育的环境,注重隐形的渗透 《幼儿园教育纲要》阐述道:幼儿活动的校园需要创设给幼儿教育相匹配的环境,给幼儿的性格养成提供机会与条件。环境的优良是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重要的因素。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体会:幼儿若生活在和谐环境之中,幼儿的情绪表现为愉快,生活的态度表现为积极,他们会较为乐于接受他人。因而,也可以判断,幼儿通过环境变化也在无声地养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所以我们要给幼儿创设出一个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地利用该教育环境进行一系列的德育隐性渗透工作,让幼儿可以萌发出良好情感,而后能成长成为心灵积极健康,对社会有热爱心、感激心的人。 提供健康并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个环节要靠教师在教育中的情境设置。例如,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小爱再大爱,由爱家乡到爱祖国。这些爱的传达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口中让孩子们听到,还需要通过进行创设的教育参观“可爱的祖国,或者是可爱的家乡”等相关展览,让幼儿熟悉可爱的家乡,了解伟大的祖国。还可以在活动准备中师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览,这样幼儿在教师情感感染下,在其他孩子帮助下,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礼尚往来”的接受和感恩。 二、“礼尚往来”的教育需要具体地渗透在各项活动里 各个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把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里去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必须了解自己所处幼儿园的特点,积极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处适应自己园区的活动,然后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工作。 1.最大化地了解日常生活园区的德育教育特点,对园区的幼儿进行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们能在园区的刻意活动中潜移默化领悟到“礼尚往来”的意义。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都是以差不多的流程重复,在这潜移默化之中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德育的教育工作可以用随机渗透的形式进行操作。这需要我们的幼师教育工作者把握住渗透机会,了解以及掌握幼儿的行为品质和各种动态,不间断地进行随机的教育,幼儿通过这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地利用日常的生活中因素来进行幼儿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 2.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活动,在各种活动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幼儿的品德。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可以多彩多样,例如,可以注重综合教育手段综合的运用,发挥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所达到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在玩乐中进行幼儿教育工作,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能够懂道理,受到熏陶。 三、把“礼尚往来”的教育普及到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家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它们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幼儿在进幼儿园学习之前都是受家庭的影响,进幼儿园以后,就受到了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和家庭环境差别太大,那么幼儿的行为习惯就很难形成,甚至出现成长中的分离。所以,在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基础之上,还应该让家长一起努力,建立起一个有利于渗透教育进行的家庭环境。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家长要有必要的提醒,多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注重细节,定期开家长会,将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反映给家长,并还可以告诉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的教育就是把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娱乐中。“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对幼儿进行渗透式培养“礼尚往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发挥幼儿园和家庭两个环节的作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浅探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摘要】道德是稳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保障,是传承先进文化,构建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是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文明行为的使者,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重点分析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幼儿道德教育;影响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所以它是稳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保障,是传承先进文化,构建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是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文明行为的使者,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有很多种方法,但本文重点分析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幼儿具有优良的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所以我们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五爱教育、文明行为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把幼儿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使各种文明行为成为他们的习惯,使坚强、勇敢、自信、乐观的性格伴随他们成功,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具有五爱的意识、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呢?我园用三年时间尝试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1. 利用各个传统节日传说,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意识 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好传说,这使幼儿不断地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从而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比如:春节放炮竹、贴春联、门神,让幼儿感受到古代人们是多么希望和平、安详的生活,而今他们生活在没有野兽侵扰的现代是多么地幸福,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现在祖国的热情。而“端午节”的传说,“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更让幼儿深刻了解到一个爱国者是多么地受人尊敬和敬仰,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做爱国者的志向。 2.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 爱劳动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了从小使幼儿养成爱劳动的意识,我们除了日常教育活动之外,还利用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比如《春节》主题中“我为幸福来扫尘”、“我为大家包饺子”等活动,使幼儿感受到扫尘、包饺子、贴对联虽然辛苦、劳累,但给家人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从而使幼儿养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及尊重家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此外只要是在幼儿园期间过的节日,我们都会让幼儿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幼儿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可以美化环境,从而促使幼儿付出更多的劳动,为家人、教师、同伴带来更多的作品,养成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 3.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 尊老爱幼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一个小宝宝是四位老人的掌上明珠,老人们为了表达对(外)孙子(女)的爱,常常对幼儿的无理要求无条件地满足,逐渐使幼儿养成“我是小皇帝”、“我是小公主”的霸道习惯。有需求时,就对长辈百般顺从,不高兴或无需求时,就爱理不理,甚至拳打脚踢,从来不把长辈作为长辈,而是作为自己的玩偶和撒气桶。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主题中的“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谈话活动和《中秋节》主题中的“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怎么给长辈拜年,长辈送给了什么礼物,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样子、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和自己如何向爷爷奶奶表达爱,让幼儿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爱和关心,从而萌发了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 4.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习惯 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我园不仅在日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譬如在《春节》主题“年夜饭”的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要菜用语,懂得在餐桌大喊大叫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文明用餐举止。在《清明节》主题“为革命烈士扫墓”活动中,我们要求中、大班幼儿在去、来的途中不能随手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大声喧哗,并让其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保持陵园的卫生,是为了表示对烈士的敬仰,结果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做。这就说明只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是能够做到的。 5.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坚强、乐观、勇敢、持之以恒等的良好性格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而纵观历史长河,任何成功的人都具有坚强、乐观、勇敢、持之以恒等良好的性格。幼儿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具有坚强、乐观、勇敢等良好的性格,才能敢于面对,才能想方设法找出解决办法,所以我们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良好的性格并不是靠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但经过无数次的一朝一夕的教育、引导,必定能有所收获。我们教师正是坚信这个信念,不放过每一个引导的机会,时时刻刻呵护着幼儿的良好性格,抵制着低迷、消沉性格的滋长。比如“年”的传说,让幼儿感受到满头白发的矍铄老头面对凶恶“年”时的镇定和勇敢;“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感受主人公东方朔遇到问题不急不躁、勇敢、乐观的性格。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其睿智的语句再度提醒世人注重早期教育。而德育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从小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但一方面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社会性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园直通车,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为幼儿提供一个文明的、和谐的、充满爱的大环境,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美好未来!
电视论文:电视新闻中领导活动报道的“走转改” 摘 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并不是宣传文化战线的首创。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要求领导干部要“走转改”。现在,新闻战线也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如何将两个“走转改”结合起来,以什么方式做好做活中领导活动的电视新闻,也是当前新闻战线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领导活动;走近领导;转向群众;改变文风; 有人调侃《新闻联播》说:“前十分钟,领导很忙”。这也说明,时政新闻报道中,领导活动的报道是我国广播电视报道报道中的重头戏。领导干部要“走转改”,新闻战线也要“走转改”,这也就给时政新闻中领导干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走近领导 领导的活动除了开会、出访和接见之外,更多的是领导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领导活动深入基层的调研,可以说是时政新闻报道的富矿。在采编过程中,记者要是能够走近领导,敏锐地把握住领导活动的核心内容,敢于跳出程式化的报道形式,相信这种新闻的传播效果一定要更加显着[1]。 在地级市的广播电视台,如果遇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到地方调研,这种新闻是必须上当地新闻的头条。2007年7月4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阳江市阳东县平地村调研,他在调研中说:“我第一次来的是2003年10月26日,现在是七次了,我也目睹了平地村这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记得我第一次来平地村的时候,当时村委会是在路边,一进村口几个妇女领一班小孩,我当时跟他们拉家常,我就鼓励他们,你们孩子要上学,要多读书,你们的希望就是把孩子培养好,要多读书,要发展教育。”记者马上抓住了“七次”和“教育”这两个核心词,再翻阅原始录像资料,发觉张德江七次到平地村,七次都说到了教育,于是做了一个专题报道《张德江七进平地七问教育》,并将张德江前六次在平地村与当地干部、村民和学生交谈时提到教育的资料画面重新串联起来,特别是多处使用张德江与小朋友拉家常、打乒乓球的片断,生动地反映了“领导走进群众”和“群众靠近领导”的干群和谐关系。后来,《张德江七进平地七问教育》也被当地组织部门作为党员电教片向社会发行,可以说达到了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转向群众 在领导干部的“走转改”活动中,领导虽然放下架子,走到群众中间,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在农村里的群众,看到上级领导来了一般都存在敬畏感。如果将镜头和话筒都对准领导,漠视群众的,领导“高高在上”的报道形式,只会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对领导敬畏,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推得更远[2]。这种对群众“漠视”的报道形式,群众当然也对广播电视时政新闻 “漠视”了。一些开明的领导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同志在任广东省委书记就说过:“不要将我的每次活动都发稿,比如没有新闻性的日常调研活动就不用发稿。真有新闻性的东西,你放在第八版都有人看,没有新闻性的,在头版做一个版也没人看。”[3]笔者也曾多次参与书记的政务活动,2010年9月21日,广东省西南地区发生千年一遇的“921”洪灾,9月27日,视察茂名和阳江的灾后复产情况。我们的记者按常规做了一个《充分肯定我市抗洪救灾工作,要求发挥连续作战精神夺取抗灾复产全面胜利》稿件。同时又打破常规做了一个《新闻特写:省委书记盛赞“铜锣书记”刘经忠》。在新闻播出编排时,编辑是这样处理的,将常规新闻编辑成为简明新闻在《正点报道》中播出,而将《新闻特写》作为当天《阳江新闻》的头条播出。《新闻特写》说的是在特大洪灾中,一个村支部书记忠以敲锣通知全体村民转移,全村无人伤亡的奇迹。在视察灾情时,专门了解 “铜锣书记”的救人故事。当时的录音如下: (问村民):房子倒了,你家几口人? 村民:我家十几口人。 :要不是村支部敲锣把你们叫出来,那就没命了,那又是多少条人命。 刘经忠:我看见水已经这么高,已经走不出来了。 :就打锣了, 刘经忠:就打锣管用。 村民:我们这些村干部、大队书记很好,敲锣打鼓叫我们出来,不然就浸死了。 :这不然就没命了。 村民:很多谢他们,就是这个干部(刘经忠)。 :表扬这个干部。(古重村)塌了24户,没死一个人,如果不是你们这些基层干部,这么负责,不然死的人就多了,如果不是(基层干部)发挥作用,这24户又是多少人。这里的工作做得好,这是咱们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得感谢基层党组织和村支部、村支委发挥作用。 《新闻特写》中,虽然刘经忠整个过程就说了两句话,才二十二个字,但记者在画面上却大量使用了刘经忠在领导后面帮村民整理家务的镜头,尤其是在说要感谢他的时候,插入了一个长达十秒的刘经忠特写镜头,而且他那淡然的表情,也正好反映了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情操。这种虽然领导的说话很多,但特写镜头很少,领导在新闻中“退居二线”,基层干部和群众成为了“主角”的报道形式,群众是这样说的“我和刘书记上电视了,汪书记表扬了刘书记”,这也就说明这种报道形式人民群众更乐于接受。 “关注民生、关注生活”这是领导干部政务活动的普遍出发点,也是当前新闻工作的落脚点。从“关注民生、关注生活”角度入手,把镜头转向群众,把话筒对准群众,把画面留给群众,这种报道方式已经要将时政新闻中的领导政务活动做好做活,巧妙地利用新闻编排,以简明扼要的形式报道了领导活动,又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场新闻生动地报道出来,这也算是一种时政新闻报道的作风转变[4]。 三、改变文风 纵观中央、省级到地市级和县级的“联播类”时政新闻报道,也经常发现这样的新闻稿件:“某年某月某日某某领导到某某地方视察,提出重要的要求”的生硬报道模式。有稍为“灵活”点的时政记者,他们跟随领导采访时,跟着领导的行程,采录几段现场音,加插在稿件当中,这是一种最 保险的时政报道方式,这样也可能反映了领导干部活动的“走转改”。可是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有一次,一位记者跟随领导深入灾区救灾时,领导发现四名记者跟着他坐上了去救人的冲锋舟,于是大发雷霆,厉声对记者说:“把救人的座位留给受灾群众!”现场记者一肚委屈地向编辑说,到不了现场,没法做报道,还怕别人不相信,就说有领导的录音为证。本人了解情况后,马上指示现场记者做一个连线报道《救灾最前线:把救人的座位留给受灾群众》。 这个报道在电视上,虽然镜头没有对着领导是一种缺陷,但是,领导急切清晰的声音,也让观众感受到灾情紧急,以及领导把“人民群众生命重于一切”作为救灾现场的工作重点。事后,这名记者还因为这个报道,得到了那位领导的多次的表扬,说这是一个改变文风的重大时政报道方式。 要改变时政新闻领导活动报道的“八股文”形式,首先将群众放在当作新闻的主体,将群众的利益当作新闻的主题,坚持从老百姓的视觉来做新闻,让领导活动“接地气,有人气”。其次,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所拥有的声画元素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现场的特点,记者在现场敏锐地捕捉到现场的画面和同期声,做到“现场关键时刻不要停机,编辑的时候要保持现场声和画面的连贯性,向观众呈现原生态的画面”,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对于时政新闻人物报道来说,领导的话语、表情这些细节都是非常鲜活的材料。如果媒体记者在报道中越来越注意挖掘细节、表现细节,突破了一些报道程式的局限,一定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说服力以及亲和力,让领导活动的报道“活”起来[5]。 四、结 语 领导活动是绕不开的“主题”,对于同时承担新闻报道和宣传职能的时政报道,只要遵从新闻报道规律,深入落实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近领导,转向群众,改变文风”,就不仅能做出领导放心的新闻,也能做出群众爱看的新闻。当然,如果能够从新闻的播报和编排上能够进一步改进,少用官腔,多用老百姓熟悉的群众语言播报时政新闻,或者让普通的老百姓“走”在头条新闻,让领导活动“进入”群众中间,“退居”二条、三条,群众对我们新闻的关注度,满意度将会更高[6]。 电视论文: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 近年来,方言类节目在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兴起,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在一片赞扬和肯定的声音背后,我们也不难听到社会各界对电视方言节目的不同声音和意见。一些节目策划准备不足急于开播,质量问题和不良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在此,笔者试图对方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和优化之道进行一些探讨。 一、电视方言类节目出现的必然性 电视方言节目是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地方语言为表达形式而推出的一类节目。继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之后,电视方言节目逐步向全国各地蔓延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一家老小向前冲》、《故事会》、《红胖子哈哈秀》等节目不但让观众津津乐道,同时也借由节目的高收视率捧红了主持人汪涵、马可以及本土相声演员奇志、大兵;而广州电视台的粤语新闻《新闻日日睇》、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上海电视台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福州电视台的《攀讲》等,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很喜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的收视取向也越发地多元化和专业化,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了“窄播”时代,面对的目标受众也从原来的“大众”走向了“分众”,进而再走向有着特定收视喜好的“小众”。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讲,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和特色栏目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诉求点上,方言类节目作为电视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以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了地方观众的收视需要。 此外,电视方言节目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民化的节目内容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感;而富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更是以一种“邻家小妹”或“邻家大哥”的亲切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因此,电视方言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电视方言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略 电视方言节目发展到今天,引来了各界的质疑。观察几种不同意见,我们发现目前电视方言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优化。 1.表达方式受到质疑,应予优化 语言文字工作者认为,方言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在方言类节目一出现时就被质疑。其实,这只是个节目比例问题。也有语言学家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存方言并不对立。方言是地方生活方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些描述地方风俗、特有文化现象的词语,只出现在该地的方言里。 保存方言不仅可以对当地特有的文化进行传承,还可以与海外乡亲拉近距离。流行于闽南一带的闽南语更是因为相同的方言,让台湾同胞对大陆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加强两岸交流、密切两岸关系都起着很好的作用。福州电视台的《攀讲》栏目通过福州广电集团的门户网站——福州明珠网上线后,远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的海外福州十邑乡亲通过网站点播就能收看到《攀讲》节目,在海外福州乡亲聚居区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不少人还来电来函索要节目光盘资料,甚至还要跟栏目组订制福州话节目内容。 此外,方言对于考证汉语史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就福州方言来讲,保留着不少古汉语的一些语音和语调,是汉语历史变化的活化石。许多汉字读音的变化,只有在方言里才能找到依据。如果方言消亡了,那么这种依据也就无从找寻,我们的汉语就不易寻“根”了。因此,电视节目不仅要起到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也要承担起保护方言的责任。在这点上,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的特色板块“福州好好玩”就在挖掘地域传统文化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板块重点介绍福州传统风味小吃、历史古迹、传统艺术形式,同时通过专家讲述、观众参与、演绎再现等形式,对福州历史文化进行梳理,把历史掌故、民间传说故事等搬上屏幕,使福州百姓倍感亲切,既拓展了节目内容,又很好地推广传承了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 2.播报方式影响受众范围,应予优化 有研究者分析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方一般是经济较发达、文化厚重、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群众生活较富足的地方。恰恰是这些地方也都是外来人员大量聚集生活的地区。方言节目对于这些新兴的城市新移民来说就有点显得格格不入了。不难发现,方言节目的热心观众大部分是本地区的中老年观众,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偏低,无论是对社会的影响力还是对所投放广告商品的实际购买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方言节目在照顾本地中老年观众的喜好之余,也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上再作点创新,多研究一下外来新移民的心理需求,通过加配规范汉字字幕等形式,方便非方言群体的收视;甚至还可以开辟相关小栏目,结合普通话,介绍本地俗语、俚语等方式,让外来新移民能够通过方言节目这个窗口和渠道更好地了解他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风俗,在潜移默化中使新移民形成收视习惯,成为方言节目的另一群忠实观众。这样,方言节目的受众就会有一定的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也会加强。电视方言节目不能由于语言障碍人为地设起文化交流的屏障,而应该通过有效地利用语言文化的吸引力搭建一座文化和情感交流的桥梁。 3.方言节目要避免“三俗” 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为了盲目追求高收视率,打着突出亲和力和原生态的旗号,在内容和语言上以打“擦边球”和所谓的“出位”方式来赚取收视。在这点上,笔者认为节目主创人员应该对方言节目有更加理性的思考,加强对节目品格的提升。方言节目应该以通俗化为目标,但通俗并不等于不顾格调、良莠不分地把一些落后、粗鲁、庸俗的内容搬上荧屏。方言节目的真正魅力应该在于节目内容对百姓生活的真正贴近,对百姓心理的准确把握,并通过节目表达实现与观众的共鸣。因此,要提高方言节目的品格和格调,应该始终牢记“方言是壳,内容是核”的原则,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突出方言节目的文化品位,增加文化内涵。苦练“内功”,真正做出让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节目,弘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才是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在这方面,福州电视台的《攀讲》节目早有认识。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甚至是福州本地人心目中普遍有一种“福州话很土,上不了台面”的心理印象。为了改变这种观念,同时也为了提升节目的品位,《攀讲》节目组高立意策划、高起点准备,开辟了一档方言娱乐竞技节目《福州话我最霸》——让福州话不仅可以“攀讲”,还可以“秀”,可以表演。低门槛的参与方式点燃了大批年轻人的热情,使节目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年轻观众。 4.方言节目形式要多样化 目前,我国各地的电视方言类节目,主要还是以新闻和娱乐两大节目类型为主,以一两个方言主持人串场的形式贯穿节目始终。因此,电视方言节目的创作者完全可以放开思路,尝试创作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在这点上,福州电视台方言节目《攀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攀讲》节目在创办之初,仅仅是一档以新闻类为主、时长20分钟的小栏目,后来由于收视效果较好,栏目组对节目类型和形态进行了尝试和创新,相继开辟了一系列小专栏,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形态。三年多来,《攀讲》推陈出新大小改版创新近百次。阅评专家和观众都说,很少有节目能像《攀讲》这样总有“新花样”,而这些“新花样”正是《攀讲》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宝。经过几年的不断积累和努力,如今的《攀讲》节目已被打造成为一档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电视方言杂志类节目。除了每天平均六七条由主持人穿针引线娓娓道来的社会新闻外,“攀讲馆”板块 里市民嘉宾就热点话题热烈争论;“社区故事汇”板块里社区居民自己来说身边大事小事新鲜事;“福州好好玩”板块带领观众朋友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体味传统文化。如今的《攀讲》栏目,各类民事纠纷、奇闻趣事、民风民俗、公益道德,几乎无所不包。主题歌《齐来攀讲》,更是用浓郁的“虾油味”配上生动俏皮的动画,让节目增色不少。 同时,《攀讲》还积极开展线上互动,开拓收视新群体。 通过资源互换,在人气旺盛的福州家园网上开通“攀讲”论坛,开通互动QQ群,大家纷纷在论坛上发帖跟帖,热烈探讨福州话及福州话节目,甚至是福州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等,创下日点击量过万的纪录,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福州话热。网上的“攀讲”论坛和电视上的《攀讲》节目相互推动,巩固了大量的年轻观众,成为收视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电视方言节目不论是从社会大环境、媒体自身发展还是受众需求的角度来说,都有着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方言节目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方言节目,创造性地改进和提高方言节目的品位,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尝试开拓新类型。这样,我们的电视方言节目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带来丰富和有益的荧屏享受。 电视论文:浅谈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探索 【论文关键词】电视新闻 前期拍摄 后期编辑 【论文摘 要】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如今,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一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改变以前的新闻节目播放模式,逐渐尝试使节目具有更佳的现场性的新型模式。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一、前期拍摄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电视制片人不仅要仔细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严肃认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要用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追求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确保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比较声画两者之间的难度,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可以判定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所以,增强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策划应进行强化,让编辑依照记者选择的题目,明确报道选题,记者主要任务是进行采访素材,写解说词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报道包装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还可以使整体编辑力度得到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落实,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强化。目前,电视特技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机会。例如,以前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比较多。但是现在有所不同,我们能够利用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意外的境界,对画面进行分割,将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运用特技与字幕,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是编辑部。一个时间段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策划新闻视角,把握好舆论方向。 编辑与记者不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期的编辑、制作。它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字的编辑,即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一定要依照自己所负责时段的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工,有些重要的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的话,配合发表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写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传播到全国各地。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符合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以下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保持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一致;在在适当的位置上展现字幕;画面需要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辑来完成,出现一个编辑单独完成的较少。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各道环节的衔接。若遇到插播消息,就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精确的运算,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跃、拓宽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是以一个知识、科技为主导的社会,电视新闻行业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只有进行培训、完善和创新电视新闻队伍,才能与激烈的新闻竞争相适应,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电视论文:电视对外传播的本土化策略创新机制分析 2011年11月23日,译成斯瓦西里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语版译为《豆豆和她的婆婆们》)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3月25日,主席到访坦桑尼亚,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提到斯瓦西里语版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该国播出,说:“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人生乐在相知心。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观众了解了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使《媳妇的美好时代》走进非洲一事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地区的播出,为影视产品国际传播、市场培育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也带来诸多启示。本文介绍了项目产生的背景及实施过程,总结了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就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媳妇的美好时代》译制成斯语版的起因 向海外推广优秀国产影视作品是传播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欧美及日本、韩国一直采用的方法。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非洲国家电视台很少播放中国的影视剧,偶有播出也多通过欧洲国家获得,剧目陈旧,难以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为改变上述情况,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相关人员与驻坦桑尼亚使馆文化处开始了接触和探讨。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解决经费、版权、译制、播出、推广等一系列问题。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和反复协商,2010年12月2日,国家广电总局终于正式批准向东非地区译制推广36集国产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工作方案,目的是“传播国家形象、涵养非洲市场”,要求参与各方密切合作,打造精品力作,探索合作模式,培养观众兴趣,发挥引领作用。考虑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语言优势并与非洲各国联系密切,2011年3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正式委托国际台承担节目译制和海外推广工作。国际台对此高度重视,从翻译联络部、斯瓦西里语部抽调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剧本翻译、配音合成和节目推广等工作,国际台驻非洲记者总站也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经过6个多月的共同努力,终于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的传播效果 2011年11月23日,《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开播,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刘昕生参加了开播仪式。面对热烈的场面和纷至沓来的祝贺短信,一同出席活动的时任坦桑尼亚新闻、青年、文化与体育部长恩钦比兴奋地说:“感谢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坦桑尼亚播出的第一部译成斯瓦西里语的外国电视剧,反映了中国对我们民族语言的极大尊重,也为坦桑尼亚电视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该剧播出一周后,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电视节目部主任西里玛给国际广播电台斯语部打来电话说:他们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和电话,普遍反映节目内容精彩,故事亲切感人,剧中人物毛豆豆、余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许多观众说:通过收看电视剧了解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很羡慕中国人的生活!虽然两国文化上有差异,但婚姻与家庭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电视剧。店主尼斯?希克斯贝对国际台驻内罗毕记者站记者介绍说:他在商店放了台电视机,每天傍晚电视剧开播时都有许多人来看电视,他的生意也变好了。我驻坦桑尼亚使馆来电反映: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向坦桑尼亚人民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全新图景,90%以上的坦桑尼亚朋友表示看过并喜欢该剧,其社会影响是任何短期交流活动无法比拟的。 斯语版中国电视剧在东非国家的热播,引起了非洲及欧洲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坦桑尼亚当地报纸及广播电视媒体均对国家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剧给予了报道。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网站、英国Media UK和英国数字媒体经济网站paidcontent-UK第一时间刊发了由记者Andy Sennitt 撰写的《中国电视剧在坦桑尼亚播出》(Chinese TV Opera Launches in Tanzania)的消息。2012年8月23日,来华参加首届中非媒体论坛的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台长布依罗?基图吉姆介绍了与中国合作的经验,各国代表纷纷称赞此项合作拓宽了中非媒体交流渠道,开创了合作新模式。继在坦桑尼亚播出成功以后,该剧又先后在乌干达、肯尼亚、科摩罗、布隆迪等非洲国家播出,均收到良好效果。 三、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的成功经验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国家播出取得成功,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 (一)选择当代优秀剧目,满足本土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播出的中国影视作品以武打片、古装戏为主,给观众留下了中国人“爱动拳脚”、“工于心计”的刻板印象。为向非洲民众介绍一个开放、发展的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现实题材、主流价值、百姓生活”的指导思想。在经过内部讨论并征求驻外使馆、国际台外籍专家等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既轻松愉快又亲切感人的现实题材作品《媳妇的美好时代》。该剧围绕夫妻、婆媳、翁婿、朋友、同事等家庭和社会关系,讲述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健康向上、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此前在台湾、韩国、日本等海外主流电视台播出取得的良好效果,也是该剧被选中的重要原因。为实施该项目,国家广电总局提供了全部节目译制和推广经费。版权方华录百纳公司在听说广电总局有意将该剧译成斯瓦西里语在东非地区推广后,欣然提供了非洲地区五年的播出权。 (二)契合收视特点,确保译制质量 尽管英语是坦桑尼亚等国的通用语言,但普通民众多用本土语言斯瓦西里语交流,且文化程度不高,电视机尺寸较小。根据上述情况,中方在制时没有选择英语,也没有采用打字幕,而是改为制作成本较高的斯瓦西里语配音方式,以方便普通民众收看。在完成剧本翻译后,国际台专门派工作组到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等国物色配音演员。经过严格筛选,最后决定聘请三名肯尼亚高知名度影视剧演员来华配音,其它角色也尽量由外籍专家 、留学生和驻华使馆工作人员承担,以确保人物关系清晰,对话自然流畅。第一集完成后拿到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审看,坦方对中方高超的译制水平惊叹不已,纷纷称赞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对白机智幽默,演员仿佛是在用斯瓦西里语演戏。 (三)做好节目推广,探索合作模式 为做好节目推广,国家广电总局委托国际广播电台与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国际台负责提供节目,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负责在黄金时间播出;双方积极开展广告营销:在坦桑尼亚播出时2分钟的广告时间归中方所有,其余广告时间由坦方支配;坦方负责在其它非洲斯语国家的节目推广,受益由双方平分。为做好宣传工作,播出前国际台通过自办节目及网站进行了节目预告,并安排斯语部主任韩梅接受坦桑尼亚国家电台、电视台专访,讲述此项合作的意义和故事梗概,引起观众兴趣。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电视剧播出过程中,国际台还与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合作,通过手机开展了观众有奖问答活动。 为探索长远发展之路,国际台还进行了商业化运作的尝试和探索。投资坦桑尼亚的两家中国公司在电视剧的开头和结尾播出了介绍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广告,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也在节目中播出了介绍中国的国家形象广告。上述广告播出尽管收益不多,但为今后开拓国际市场、传播国家形象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对外电视本土化传播战略的展望 由于坦桑尼亚没有专门的收视率调查公司,很难对节目收视情况进行准确把握,但从各方面反映可以看出,该剧在坦桑及其它国家播出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带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一)反映共同情感,打造精品力作 《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再次证明,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理想、共同命运的作品可以被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受,这也是中国影视剧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我国每年生产约15000小时电视剧,电影故事片产量也超过500部,但真正适合国外观众的作品并不多,需要我们在创作、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国际社会的思想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只要我们开阔视野,解放文化生产力,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为国际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产品。 (二)发挥各方优势,拓宽交流渠道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原因,非洲、中东、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多来自西方媒体或身边的中国人,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通过影视作品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社会风貌,拉近民众感情,对树立中国美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广电总局从2013年起着手组织实施对非影视合作工程,每年翻译10部优秀国产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和52部电影,供非洲各国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让非洲观众有更多机会感受中国文化,了解当代社会风貌。①。与此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与中石油合作向缅甸推出的国产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也于2013年6月在缅甸国家电视台播出。向斯里兰卡、黎巴嫩、约旦等南亚和中东国家推广国产影视剧的工作也在进行中。 (三)确保译制质量,使原创作品保值增值 把独特的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准确传递给国外观众,需要对中外文化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做认真细致的工作。就此话题,本人曾于2013年3月1日专门采访过香港电讯盈科总裁陈祯祥先生,他介绍说:近几年电信盈科与海润影视、华谊兄弟等公司合作对国内优秀影视剧进行剪辑、译制,打包后销售到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IPTV网络,收到良好经济效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产品再加工的一丝不苟,包括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把握每一幅画面,对每一句对白进行精心处理,真正让观众觉得赏心悦目,心领神会。只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才能把中国人的动人故事讲给外国人听,使其“悦耳悦目”,进而“悦心悦意”、“悦志悦神”②,感受到中国的美丽和智慧。 (四)强化机制建设,追求传播效果 文化走出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政府的投入不能成为主要渠道,只能起到一定的引领和辅助作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是重要的文化产品,免费送人是对创作人员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也不利于树立中国文化品牌、培育国际市场。要使中国的影视节目真正走向国际,必须在提高国内影视产品制作水平、优化市场环境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影视公司参与到对外交流行业中,通过积极的商业运作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对少数欠发达国家,则通过建立影视文化交流基金等规范方式予以少量赠播,以达到交流目的,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干扰。近年来韩国电视剧及流行音乐在世界广受欢迎并非偶然,它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开放媒体管理、扶持本国媒体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带来的可喜成果。希杰公司(CJ Media)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媒体公司,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中国的影视产品制作水平提高了、商业营销渠道通畅了,中国的影视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电视论文:广播电视台党支部工作特色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支部工作——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工作特色总结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的工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求真务实”,用实实在在的关怀,让每一位党员和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能打硬仗的坚强集体;每一位党员、每一个员工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使北仑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宣传、事业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习扎实 宣传工作是广播电视台的中心工作,党支部要求每一个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确保新闻节目导向正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因此,党支部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 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以下一些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对这些重要文件的学习又是紧紧结合宣传工作的中心任务来进行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们分组认真学习和讨论了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领悟了这次会议的精髓,记者们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宣传工作中,使学习和宣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边学习边探讨出许多新颖独特的宣传报道方式,在出色完成宣传任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 今年以来,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党支部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问卷考试,借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支部还着手抓组织和制度的建设,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新闻从业人员堵漏、差错奖惩制度》、《禁止有偿新闻》等一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健全,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产生的温床,给所有员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指导和服务结合——工作踏实 广播电视台专业性强,工作性质特殊,记者们缺少业务上“充电”的机会,支部活动就针对这些现状开展了各种培训讲座。新设备更新时,马上就组织摄录编播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改造广电网络,推广数字电视时,就及时举办网络技术培训;播音员上岗前,外请资深播音老师进行普通话讲座。这些培训讲座由党支部组织,参加人员全部都是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大家都毫无怨言而且积极参加。从讲座上学到的知识会立即体现到工作上,学习、实践,实践、学习,广播电视台培养出一批把关能力强、业务过硬的骨干。 党支部还组织采编播人员积极向广电专业刊物投稿,今年共发表业务论文十多篇,学术风气在台内越来越浓。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既总结了工作经验,又培养了理论创新意识,还为大家评职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今年,广播电视台节目创优外宣形势喜人,新闻作品、播音作品和各类专题获市级以上奖项25个,广播电视作品预计被中央级媒体录用10篇,省级新闻媒体录用90篇,市级录用700余篇。党支部组织的活动非常丰富,先后举办了“革命老区行”、“植树绿化行”、“军营一日行”以及各种调研等活动。“革命老区行”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到井冈山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军营一日行”活动,与浙江省海警二支队一大队结为共建对子,组织党员干部到军营体验生活。“植树绿化行”,全体党员到广播电台发射基地茅洋山顶植树绿化。 党支部还组织业务骨干赴广州参观交流,了解兄弟单位在业务管理上的先进经验。 党支部的活动,不仅面向全体党员,也面向所有员工,广播电视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八节的时候,工会和党支部举办迎“三八”联欢晚会,大家欢聚一堂,每位女同志都得到了一枝鲜艳的玫瑰花;中秋节,党支部就会招呼家不在北仑的员工吃顿团圆饭,开联欢会,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因为工作忙,很多员工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可每到这个时候,党支部都会把一大束鲜花和一个大蛋糕送到“寿星”的面前。 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党组织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很多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人数目前已发展到34人,极大地提高了单位的战斗力。三、爱和奉献结合——对党忠实广播电视台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广大党员、干部把对党的忠诚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化作无私奉献的行动,他们身先士卒,率领广电系统全体从业人员为党的新闻事业添砖加瓦。20__年是北仑广播电视台创建市级水平电视台、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对党员的考验尤为严峻。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使这些党员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北仑新闻》全年播发稿件2988篇,平均每天用稿11.7篇,当天新闻占82.77,广播新闻全年发稿11235篇。充分挖掘台内潜力,自我加压,在《北仑新闻》实现日播的同时,电视专题节目也实现了日播,开创了北仑电视自办节目的先河。北仑广播电台FM100.8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播出时间达19小时,自办节目9小时以上。全年用于设备更新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使北仑广播电视台的摄录编播设备顺利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化的转换,在全大市位居第一。全区乡镇新增光接收点169个,布放光缆133公里,投资300多万元,全长125公里的全区广电主杆环网建设已全面完工。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始终做到重要时段前端机房双岗值班,工程维修人员24小时候岗,实现了365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这就是我们北仑广播电视台党支部,他们学习扎实,工作踏实,对党忠实。求真务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党支部把这种时代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摒弃华而不实的虚夸,力求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工作见到实效。 电视论文: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引 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与生俱来就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又因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任。 相对于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接受等多个环节,涉及技术、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1]。因此,在总结和评价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进行多环节、多层次考察。浙江广播电视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之举,尤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渠道、内容和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这也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二、渠道建设:覆盖全,技术新 以功能划分,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平台集成创新两个层面。基础设施建设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标,保证所有公众都享有广播电视的视听权。新技术平台的集成创新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目标,满足公众对广播电视视听效果的需求。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着。自1998年开始,浙江省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村村通”工程,至2012年5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和99.9%以上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134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提高到90.7%。在巩固“村村通”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计划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此外,浙江省还推出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广电进渔船”和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配套工程。至2012年底,将达到100%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立广播室。对农村“低保户”实行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费全免政策,使全省城乡“低保户”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将完成3000艘渔船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完成200个乡镇广电站设施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在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7.1%,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其他城市达到90.8%。同时,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农村地区整体转换完成率和双向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66%和47%。 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投资组建的华数数字传媒集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信息化的主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内容应用服务的重要平台。2003年,华数率先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推出双向互动模式,将“数字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业务进行了融合,开创了跨网、跨屏、跨媒体的“全媒体”模式。2010年华数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同时,华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数字节目内容库,储备了数百万小时的精彩视频内容,为三网融合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内容生产:公益性节目比重持续增加 播出内容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内容本身难以衡量和取舍,但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功能定位应该是可以把关和把握的,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应该传达健康、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 浙江广播电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无论是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公益性节目的比重持续增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12个电视频道和7个广播频道,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和精品栏目基本上都以公益性节目为主,如浙江卫视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五洲四海看浙江》、《创业创新在基层》、《走向蓝海》,荣获“全国10大创新创优栏目”的《我爱记歌词》、《江南》,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钱塘老娘舅》等民生栏目。广播的《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分别开设了“厅长在线”、“向人民报告”等系列专栏,邀请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走进直播室,与全省民众开展在线交流,发挥了通达民意、沟通社会、化解矛盾的积极效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还创新举办了中国电视观众节,开创了广播电视“为观众办节”的先河,每年吸引2000多万人次观众参与,被称为“电视的榜样”、“观众的节日”。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十大民生工程”等年度评选活动,影响也比较广泛。 200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开播了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立足全省、面向城镇、服务基层,体现了地方性、联办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07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实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公共频道的整合运营,改版后的浙江公共频道收视率不断攀升,形成了一大 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比如浙江最前沿的创新致富资讯杂志节目《新山海经》,浙江首创的电视流动舞台形式的平民草根互动竞技节目《流动大舞台》,浙江唯一一档房产装修舆论监督服务节目《房产装修我来说》,超大容量的新闻资讯节目《雪倩说新闻》,以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浙江新农村“创业创富”大赛、“新农村冲击播”浙江特色乡镇全方位电视助推行动等品牌活动。 四、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兼顾效率与公平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资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公共财政供给难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依靠浙江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资金优势,并综合运用多种财税优惠政策。资金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与水平,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 浙江省建立了对农节目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从2008到2011年,用于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工程已纳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予以保障。“户户通”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负责承担,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及用户个人共同承担。“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购置费由用户个人支付100元,其它由省财政补助。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直播卫星服务管理机构,承担了全省直播卫星设备的采购、发放、维修、服务等工作。 同时,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广电有线网络的运营主体,对已加入到浙江华数公司的市、县(市、区),主动承担其所属自然村、行政村有线联网任务的相关建设经费。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实力,全力推进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平台。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引进配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16讯道高清电视卫星转播车和各类卫星转播车11辆,建成规模不一、功能各异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演播厅21个,完成电视制作楼整体改造、广播5.1环绕声录音棚、卫视高清新闻演播厅和非编网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投资启用5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浙江广电传媒大厦”和“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两大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成为迄今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浙江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内容生产和资金投入三大支柱,彰显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电视论文: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革新 一、在新闻内容上创新 相对中央、省、市级电视台,县级电视台最大的优势在于“接近性”,包括地缘的接近性,文化的接近性和情感的接近性。县级台最了解区域受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更容易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县级台应把这种优势有效地转变为自己的新闻特色。 (一)改进思想观念创作“三贴近”新闻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在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更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县级电视台要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百姓爱看的新闻,就需要记者在采写新闻前改变思想观念,以“走转改”活动“、八项规定”活动开展为契机,树立起“新闻从实际中来,从生活中来,从群众中来”的理念,积极主动深入一线,了解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当地的落实情况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关心的问题、存在的困难等。只有把这些情况调查清楚,记者才能在新闻报道时反映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以及民生情况,创作出“三贴近”新闻,受百姓的喜欢。2012年,南靖电视台记者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基层,采写出了《加快农网改造确保春节百姓用电》、《龙厦铁路将于6月30日通车》、《干群齐心协力我县打响5A景区保卫战》、《百名干部下基层一线服务促发展》、《县行政服务中心:“比作风”提升服务水平》等反映五大战役项目建设、土楼景区整治、作风建设的好新闻。尽管这些新闻政治性比较强,但由于所说的事是当地群众关心的,报道也是通过群众的视角、群众的语言,所以群众还是挺喜欢。另外,民生这方面,由于南靖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所以农民朋友需要农业致富项目、农业技术介绍、农产品市场流通和产业规模经营走向等方面信息。该台播出的新闻《计生二女户“猪倌”的“华丽转身”》、《台湾金苹枣助碧侯村村民增收》分别讲述了农户通过科学养殖豪猪、种植金苹枣,从而走上致富路的故事。由于题材选自当地农村,深受群众欢迎,农民朋友们主动打电话过来询问如何养殖豪猪,种植金苹枣。 (二)立足新闻广度、深度丰富新闻内容 丰富新闻内容、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深入一线,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广度拓展,深度挖掘,在及时客观报道新近和目前发生新闻事件的同时,还要对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过程、周围关联、事后效应等作详细报道。新闻的广度在于报道面的拓展,包括以前被县级台冷落、忽视的生活服务、商品流通等领域以及一些散发着强烈时代气息的新事物。南靖电视台可立足本地大事要事,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开辟新栏目,对政府的新政策,对百姓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等百姓关注话题等进行报道,拓宽新闻广度。如南靖电视台曾播出的《我县在全市率先开通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我县发动农民搭建大棚、抢收作物防寒减灾》、《未来一周我县预计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等就不错。新闻的深度要求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挖掘新闻现象的原因和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深度,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2012年2月南靖电视台在《南靖新闻》播出《金山镇:竹马戏有了接班人》,对竹马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对找到接班人的意义进行阐释。此条新闻播出后,引起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及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戏的认识了解和学习兴趣。新闻深度也可以通过编后语、本台评论、本台短评等方式进行新闻评论,实现新闻事件向新闻实质的方向发展,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如2012年8月27日《福建新闻联播》播出的《南武夷合作社:草根合作社的升级之路》,报道了邵武"南武夷"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破资金、技术和产业瓶颈,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在这篇新闻报道后面增加了《记者手记》,对农业合作社的升级提出了“集中农民的钱袋子,在资本市场上演‘蛇吞象’;延伸产业链,向上下游要空间求发展;反哺森林资源,让闽北的好生态二度增值”等新路子,让观众得到启示。 (三)凸显平民视角提高新闻宣传能力 在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内容方面,采编人员应凸显平民视角,从百姓关注的内容入手,以普通百姓的微观视角切入,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百姓关心的信息更生动更有效地宣传下去。2012年10月11日在南靖召开了一次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工作现场会,南靖台记者受传统观念束缚,只采写了会议新闻《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而福建电视台记者采写了《南靖:让农民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民生新闻。同样是讲农业技术,省台新闻以一个农场场长切入,讲述他种植新品种"茂谷柑"获得的好效益,倒叙他在引进这种新品种遇到的病虫害问题,解说农技人员用“以虫治虫”的方法为他解决病虫害的故事,从而拓展到南靖县基层农技站的生态治理模式。整条新闻如讲故事般跌宕起伏,娓娓动听,既宣传了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农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以群众的视角阐释了农业新技术的作用和科学发展的好处。这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是生动的一课。在社会新闻上,采编人员要怀着满腔热情,“沉”入基层,用百姓的眼光、语言选新闻、看新闻、说新闻,使新闻契合时代的脉搏,反映民情、传达民意。南靖电视台记者采写的《南靖“:造福工程”让越南归侨成为有福之人》是可以借鉴的。这条新闻摆脱宏观叙事的新闻视角,以平民的个体视角———越南归侨李世才入手,用百姓的语言,真实记录李世才由刚回国的艰辛到现在的幸福生活的历程,客观反映“侨居旧改”、“侨民饮水”、“侨区水泥路”等造福工程对侨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政府在改善侨民生活条件所起的积极作用,让观众在身边的人物故事中了解到越南归侨目前的幸福生活和政府为百姓所做的工作。 (四)增加服务性内容提高新闻服务功能 增加新闻服务性,可以使县级电视台更加贴近百姓大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县级电视台可以从群众的需要采写新闻,为群众解疑释惑 ,提供服务。今年4月,南靖县城群众流传某所民办幼儿园一名幼儿因感染禽流感H7N9病危的消息。南靖电视台记者就此事深入那所民办幼儿园和南靖疾控中心,采写出《我县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这条新闻里,记者不仅报道了那名幼儿是感染禽流感H1N1而非禽流感H7N9,且目前病情好转无大碍的事实,还采访了疾控中心主任介绍感染H7N9禽流感症状,日常生活预防禽流感H7N9的方法。这条新闻播出后,既澄清了事实,稳定了群众的恐慌情绪,又让观众从报道中学到了一些预防禽流感H7N9的有效措施。再如,去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后,南靖广播电视台从各中学了解到一些优秀高中毕业生由于家庭特别贫困面临失学的消息,便立即在电视《南靖新闻》中开设《关注贫困考生》专栏,派出记者前往贫困优秀考生居住地采访,回来后制作成的反映优秀贫困考生家庭情况的电视新闻在全县有线电视中播出。新闻播出后,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观众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优秀贫困考生捐款。受帮助的考生因此凑齐了大学第一年学费,高高兴兴地迈进了大学校门。这个《关注贫困考生》栏目的开设就体现了很强的服务性,它实实在在地服务人民,体现了人文关怀,同时也使南靖电视台得到了观众更高的评价,像这样的新闻报道在新闻节目中应该大大增加。 二、创新新闻形式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好的内容再配以新颖的表现形式,能使新闻本身增色不少。在“走转改”、“八项规定”形势下的新闻,可以通过形式的创新,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新闻内容的观赏性,进一步赢得观众。 (一)创新编排力求亲近群众 目前,对于时政资讯,可以从加入资料性画面或者改变文字稿硬语气等方面,使时政新闻也变得耐看,同时对其它新闻进行巧妙安排,灵活穿插。在时政新闻后编排社会新闻,使“硬”、“软”新闻搭配,其它综合性消息与独条新闻穿插,让节目在播出上有节奏,更有可看性。此外,在提倡短新闻、加大信息量的同时,对重要新闻适时聚集处理,采用主体新闻与相关报道有机结合等方式,扩充重要新闻的信息含量,加大引导观众视线,产生社会舆论力量。另外,可在新闻栏目中设计群众关注的热点为互动话题,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话题讨论,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使新闻栏目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二)发挥优势满足人们需求 电视能进行视听的立体传播,可以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强化内容,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见证与参与新闻事件的感觉,满足他们对第一手信息、资料的需求。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应尽可能利用本台条件,在以往配音加画面加同期声的表现形式基础上,增加音乐、图表、动画等元素,凸显电视视听优势。在社会新闻上,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在一些新闻事件上,可采用直观性和时效性强的现场报道。“所谓现场报道,就是指通过电视台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电视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直接描述、评论,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2]”。县级电视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尽量采用现场报道,通过记者的现场描述、电视镜头记录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和氛围,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进展进行即时报道以及即时评论,可充分凸显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增加新闻的现场感、亲近感,让观众感到新闻节目中有正在发生的未知新闻和最新信息,产生兴趣,从而被吸引。 总之,“走转改”、“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弘扬,是新闻报道方向的再创新。要进一步深入推进“走转改”、“八项规定”,必须不断拓展、创新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坚持走群众路线,调动基层媒体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使县级电视新闻永葆活力。 电视论文:分析电视台新闻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几个方法 1 新闻编辑处理稿件时必须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1.1扎实的岗位能力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扎实、专业的岗位能力,编辑人员的岗位能力包括——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高端的艺术审美能力、现场指挥控制能力、文辞修饰和组合能力、理性逻辑能力等等。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会在其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新闻题材和体裁,编辑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更要求灵活巧妙、真实具体的驾驭、拼接、组合各种文字和体裁,让事件以多维立体的形式再现给大众。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要具备处理视频影像和图片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稿件处理软件对新闻画面和影像视频进行技巧修改和处理。不光要熟练画面排列、标题选取、内容提炼等基本功底,还要掌握音频录制、复制等技术能力。 1.2敏感的新闻触觉 电视台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分别为——敏感的新闻触觉力、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和亲民的新闻姿态。其中,敏感的新闻触觉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编辑的先天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天资。敏感的信息咨询触觉就是编辑应有的对新闻咨询的价值判断和衡量。而后两者,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的和亲民的新闻姿态等岗位素质的养成则更多的依靠于电视台新闻编辑投入职业岗位后的历练培训。每天每刻都要整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新闻资讯和信息,新闻编辑可谓是遨游在信息的采取、信息的检定、信息的提炼、信息的整合和信息的定稿、等信息的海洋中。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很多,如果单纯的将事件复制给观众,或者转载其他媒体人的文章,是无法满足新闻的力量性与时效性的。新闻稿件的处理也要讲究一个宁缺毋滥,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咨询,或者是将其他媒体人已经发现的咨询以标新立异的角度和漂亮的技巧重新展现出来,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稿件编辑技术。 1.3新闻素养 新闻编辑必须树立新闻素养,即把受众理念放在关键的地位,坚持以受众为本的理论思想,以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度和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为基础,进行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稿件的处理。在报道新闻稿件时,要采取与民众贴近、与生活贴近、与实际贴近的方式,报道的内容也要精选正在或者曾经、将要发生在大众身上的事。只有具备平民角度和平民眼光的新闻报道才能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给大众一种亲切的感觉。 第一,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但要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精通新闻中的画面语言,能够从大众的心理角度和思维认知出发,控制好新闻中的画面节奏感; 第二,要学会熟练的应用不同的画面转换技巧和镜头组接技巧,在渲染画面、强化画面的表现力度时,要能够熟练运用蒙太奇手法; 第三,新闻编辑必须能够熟练的操作同期声,要按照清晰、活泼、具体、形象、自然的原则进项同期声的选择和处理,以保障同期声与解说词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第四,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处理、编排新闻稿件的内容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节目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不能人云亦云,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受众吸引力,最大程度、最大范围的发挥出稿件的最佳传播效果。 2新闻编辑应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 2.1团队配合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编辑稿件,还有整合稿件。阵营庞大、程序复杂的专题性报告等新闻节目的制作所必需的文字稿件和视频画面等任务的分工,编辑应该事先明确。一个称职专业的新闻编辑不但自身具备新闻稿件处理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协调、组织自己的记者队伍,能够对团队成员的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岗位特长和不足有全面充分的掌握,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分配任务时做到针对性和层次性,实现队伍人才能源的系统利用。 2.2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在处理新闻中大量的图像视频时,只有精通、熟悉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才能对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进行专业的稿件处理。 在播放电视新闻时,画面和声音是持续滚动的,具有稍纵即逝的性质,大众在对画面和声音进行信息的感知与存储时,具有一定的难度。新闻编辑的工作就是针对记者拍摄的镜头画面配置准确到位的文字补充。通过动画技术、特效技术、字幕技术等后续技术对新闻画面进行语言文字的补充,实现视频影像与文字语言的完美结合,保证信息的受众性。 3.1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包括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内的各行各业中,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其它任何素养的基础。思想政治素养最直接、最明显的控制着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习惯。新闻具有时效性和力量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对社会的态度。新闻编辑的责任重于泰山,在新闻媒体工作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党性,保持新闻媒体的纯净性,坚守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党性。 3.2灵活的创新素养 目前新闻媒体行业竞争加剧,社会需求日渐多元,新闻媒体不得不创新稿件的编辑质量,通过各具特色的编辑手段发挥新闻咨询的魅力所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编辑创新已经成为目前新闻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3.3踏实的工作作风 新闻编辑是电视台的幕后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稿件处理任务,处理稿件时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冗杂繁琐。对每句话、每个文字都要细细推敲、认真审查。 例如,在编排电视节目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突出节目主题,又要辅之以绿叶点缀。各种表现形式交相搭配,灵活运用,吸引大众兴趣与关注的同时,给观众带来积极的人生启发。 4结论 新闻编辑在电视台新闻工作中,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积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要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领,坚持新闻媒介的党性原则,为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不断努力。 电视论文:论文学散文到电视散文的审美空间拓展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于散文这一文学形式的论述,深刻阐述了电视散文的文化艺术及其创新、发展。 关键词:文学 电视 散文 传播媒介 传承 拓展 电视散文出现的历史并不长远,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精美的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将观众带到了真实的情境当中,而电视散文正是借助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优势弥补了文学散文单一、刻板的形式,凭借电视屏幕观赏实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可以说它的出现不仅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为散文开创了一番新的领域。 电视散文审美意境的超越与提升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达意境,意境乃是思想与描写对象的高度统一,当作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与画面、声音融为一体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幅用文字表达的精美画面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散文如同幽兰一般散发出动人的麝香。在电视散文中,特殊的传播媒介在观众和作品之间架设起了一道神奇的桥梁,观众不仅可看可听,而且使之具有了更加宽广的想象空间,电视散文可以使观众在鉴赏中对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表现的更直接、更快速、也更充分。因为电视散文可以直接用感情的色彩、情感的旋律、情感的画面创造出一个感情丰富的艺术世界。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的过程中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思想感情和情感的双重交流。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方,而是通过画面、声音、字幕的完美结合置身于美文的故事情境当中,运用所听、所见、所感描绘出自己对于描述对象的具体感受。 电视散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不仅仅是硬生生的文字,更是生动的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同步实现,这是过去的平面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也有助于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散文的内涵和意境。在这种直观的画面中,观众可以达到雅俗共赏、见仁见智的审美效果,从电视散文的欣赏过程中获取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和陶冶。 电视散文表现形式的丰富与创新 图像画面、声音音乐、字幕和诗文吟颂是构成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首先。图像画面是电视诗歌散文形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图像画面就不能称为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本质的体现是文学的联想性在画面中得到栩栩如生的浮现,好的电视诗歌散文的确会挖掘文字的内涵、文学的韵味、意向的确定性,丰富文学文本的表现力。其次,音乐音响是电视自身独特的表现,它熏染文本表达的色彩、表现文本空间幻化变迁、突出心理意蕴的节奏、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无形纽带、将情感的旋律模式化,从某种角度看,音乐音响更能深入的暗示点化文学的缜密内涵,发挥电视散文的抒情达意的特点。第三,字幕以及旁白的出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电视散文样式被赋予了文学联想空间,汉字所赋予人们的天然美感和吟颂所牵连文学的体味享受在这里成为文体的标识,意义重大。这三种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整体,而电视诗歌散文的样式创新性就在于三者的水乳交融。这种艺术的混合无疑是高明的、充满想象力的,并且在长时间内将被大众所欢迎和接受。电视诗歌散文以其别出心裁、新颖独特的变幻形式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转换和过渡。 电视散文节奏与韵律美的突破与发展 散文的节奏张弛有度,情节跌宕起伏,表现出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这种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一般要求比较苛刻,有时候在字面意思晦涩难懂的情况之下可能就无法体会这种美感,从而使散文的美感大打折扣。电视散文通过一种直观的感受传达给每一位观众,首先是画面或者文字映入眼帘,紧接着配上音乐和声音旁白的适时插入,散文的脉络清晰可见,一气呵成,给人一贯通上下的畅快感,这也为理解散文的主旨和内涵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调。散文在这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心灵上的愉悦,也为下一步的升华为审美意境提供了条件。 电视论文:浅析电视剧作品中的法律瑕疵 在我们观看电视剧作品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法律程序或规定的镜头,笔者将其称为“法律瑕疵”,“法律瑕疵”不仅影响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影响着执法者的社会形象,就此笔者谈一下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常见的镜头 1、三名疑犯冒充重案组干警对一对情侣进行殴打,并进行行政处罚(罚款)。受害人到纪检委上访,纪检委到公安局进行调查核实,公安局负责人领着两个受害人和一名证人共同到公安局进行辨认。 镜头中的错误:①纪检委接到被害人控告,应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如属渎职侵权案件由检察院立案侦查,如属抢劫或冒充公安干警招摇撞骗的应移送公安部门。②询问证人与受害人应分别进行。③辨认时两名受害人与一名证人都应分别进行,受辨认人不得少于5人。 2、一位律师费尽周折将被继承人留下的巨额遗产交到了继承人的手中。继承人为了表示对律师的感谢欲付给律师2万元感谢费,律师却说:“我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接受你的馈赠”。 错误之处:律师表明自身身份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武装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而律师属于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 3、几名警察冲进疑犯的住宅将疑犯擒住,搜出相关证据带走。 错误之处:①没有出示相关证件,如:拘留证、逮捕证、搜查证件。②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两份,并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 4、一名侦查人员在对一名嫌疑人进行讯问时,首先问:你除了盗窃,还有什么罪?你一定老实交代,我们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错误之处:①侦查人员单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错误。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③“坦白”是法律规定的酌定的量刑情节,法律上没有“抗拒从严”的相关规定,再有就是将政策和法律混为一谈。 二、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 1、编导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十分庞杂,单刑事诉讼法就能分出很多分支学科,编导不可能全面掌握。 2、没有设立对电视剧中涉及法律问题的审核机构。一些电视剧发行商为了节约资金,往往忽略了法律审核工作,不设法律顾问。 3、只注重情理,忽略法理。制片人往往为了烘托剧情,只图便捷简化,遗忘了必备的法律程序,认为繁锁的程序会影响情感效果。 4、只注重观赏性,脱离司法工作实际。制片人为了刻画出某个干警的个性,不惜违背司法工作实际,明知不符合法律程序却一定要那样描写。 5、传承老影片的模式,简单照抄。法律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但制片人往往停滞在老影片的圈圈里没有解脱出来。 三、遏制法律瑕疵的对策 1、编导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掌握和学习。在涉及到法律问题上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制作过程中要在“精”上下功夫,不能理解、不懂的要“不耻下问”。 2、要加强影片的内外部审核工作。内部要设法律顾问,外部要通过监管、发行等部门的法律问题审核。 3、吸取借鉴港台警匪片中的有益经验。如:我们在看一些香港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做为呈堂证供”。看似简单、而枯燥的一句话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香港警察必须履行和遵守一项必经程序。 4、电视剧作品要符合、贴近司法工作实际。客观真实的电视剧作品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哗众取宠式的,脱离客观实际的作品只能事得其反。 5、对以往的老作品要做辩证的扬弃。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电视论文:电视经济栏目专业化的内涵与外延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以往存在于传媒个体间平和、稳定,极少对抗的关系越来越多地为一种紧张、对抗、利益攸关的竞争关系所取代。作为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在经历了短暂的“皇帝女儿不愁嫁”之后,很快便跃入随人挑拣的地步。 今天,电视媒介在面临竞争之后,终于开始重新检讨,认真对待自己那份事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作为行为主体的电视台,应该用市场营销观念去重新调整和变革。表现在一方面,媒介市场日益细分化,就电视面对的对象而言它已经从面向大众的笼统的全面广播走向了非大众的具体的细分窄播;对电视传播内容的认识,已经从新闻为主的综合内容走向了单一的新闻、经济、影视等专业化频道和专业化栏目,寻求个性化、风格化和规范化经营,占据自己独有的市场。另一方面,电视媒介逐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模式和道路。 电视媒体的产业化整体发展方向是:立足本业经营和拓展本业之外的多种经营多元化的发展。有些电视媒体在发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明显的困扰:善于经营电视媒体的电视台在经营电视之外的产业上缺乏经验,缺乏善于进行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对市场分析、发展目标的理性依据。这些实际反映出,在现有的经营观念指导下,多数电视台还不具备发展电视以外的产业的素质,因此仍将选择“本业回归”,从本业的发展中积累资金和经验,逐渐发展以本业为依据的多种经营,笔者思考后认为专业化频道特别是专业化栏目的发展将是电视产业化的突破口,这也是专业化栏目本体的外延拓展。 经济栏目专业化的内涵:节目细分化 在美国电视业中有一句老话:“人们不看电视台,他们看的是节目。”这就是说人们根据节目来选择看哪个台,而不是根据电视台来选择什么节目。审视我国电视节目的空中大战,以省会城市济南为例,每天有省内、外几十个频道的节目在播出,尽管出现了新闻、经济、生活、影视等专业频道的分类,但是专业台特征模糊,节目风格更是雷同与接近,专业栏目大都在某一方面的边缘进行循规守矩地说教,节目个性不强,既不“广”又不“专”难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欲望,形成了频道多,而好看节目少的现象,造成电视媒体的萎缩。 电视栏目专业化的构架。 1、专业化栏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定位已从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走向了面对细分受众的专门性。专业化栏目的定位除了具有“节目的新鲜感,节目的成熟感,节目的品质感”等优点外,节目的对象感是有别于其它节目的突破点。 节目对象感,节目是针对目标受众的,特别是分众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指望一个节目照顾所有大众的需要是不可能的。电视目标的对象化,要求节目的对象也细分化,因而专业化节目已从面向所有受众,走向细分受众,进而走向适位受众和一对一受众。 济南电视台经济部的《生活杂志》栏目,开始尝试栏目专业化定位,一周七天的节目,每期节目长度20分钟,每天的节目定位于专业化的版式,分别设定为“家电版、保健版、环保版、电脑版、汽车版、房产版、时尚版”等七大专业板块,定时、定期、定量播出,固定了自己独有的收视群。 比如:电脑版的定位,栏目名称为:“电脑总动员”,从观众对电脑兴趣和知识的需求来设置小栏目。有“电脑信息快递”、“电脑行情”、“电脑俱乐部”、“电脑经典”,既有电脑业宏观信息的传播,又有电脑使用方面指导性的手册;既有着名品牌电脑科技含量的展示,又有电脑价格变化的报告。立体专业地为电脑使用者和爱好者服务,同时激发对电脑不太了解观众的兴趣。 2、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业记者。 专业化栏目每一版的编导,长期较为固定地制播某一专业领域的节目,已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他既是这一领域的传播者,又是这一方面的实践者。他既具备以往所需要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外,又具备另外一方面即商业经营素质。 3、栏目的形象包装。 形象包装是强化栏目个性和特色并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的手段。专业化栏目应重视和加强栏目的整体形象包装,从栏目名称的确定,标志的设计,片头的制作,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到栏目开始曲、结束曲都带有专业化的色彩。 4、专业化栏目的宣传。 即将跨入下一世纪的今天,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谁了解自己面对的受众,谁会向受众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形象,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专业化栏目,一些固定的领域是节目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有一批固定的受众,这样以栏目名义开展一些受众参与的经济活动和公益活动以赢得社会的好感,同时也能获得经济利益。比如《生活杂志》的环保版将与南孚电池公司共同操作一次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回收废电池,这样既宣传了栏目,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在宣传中努力推销自己的重点节目,以便受众对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可以提早留心、注意收看。 电视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一个媒体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求得致胜和发展,唯一出路就在于全面提高节目质量,努力建构自己的品牌个性,用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品牌栏目把现观众粘合到电视屏幕上。专业化栏目的成功就是专业频道的前奏,专业频道的资源就会象其它矿藏一样得到开发,为电视台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奠定基础。 经济栏目专业化的外延:市场化。 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指出,过去我们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既要宣传,又要经营。 总书记的讲话,在肯定新闻传媒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也强调新闻传媒应具有经济行为。 探讨经济栏目的市场化,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认识我们的电视媒体。 自70年代末至今,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了从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经济的市场化成为电视媒体市场化的外在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电视媒体逐渐推动了国家财政供给的保证,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种压力同时成为电视在市场中追求利益的动力。 ②生产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可选择的商品,消费者也需要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电视广告信息节目无疑适合承担这一功能。广告市场的恢复和发展首先为电视媒体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经济财源,而且使媒体对于广告获利能力产生了自觉。 ③市场方式的出现带来了传媒间的竞争,市场方式的发展又使媒介间的竞争逐步升级。因为失去了经济保障的媒介不得不依靠自身的经营谋求生存,而首先面对的是广告市场,这个市场非常大,但并不是无限广大,生存于有限的市场中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需对广告市场进行争夺,在市场的争夺中,媒体的市场运营行为也不断发展,市场营销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经济的市场化推动电视媒体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同时也看到,以往计划经济受到严格控制的媒介在经济方面获得空前自由,而这种自由又使得媒介追求利益的愿望和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涨。近年来,国家经济不景气,广告收入下滑,它不再仅仅满足广告市场的争夺,开始开拓信息利益外的多种经营,走产业化道路,电视媒体以所有可行的经营手段创造前所未有的利益。但是电视媒体的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也暴露出资金的短缺与人才不足,更多的是行为的超前与能力和观念的滞后,有些媒体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于是又回归到电视的本体--电视节目来探讨媒体产业化的突围。有些专业人士认为电视经济栏目专业化,或许为媒体走向产业化积累更多的资金和经验。 电视经济栏目专业化,以其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建立,相对稳定了一批收视群体,占据了属于自己的收视市场,同时培养、锻炼了一批专家型记者,他们除了具备节目本体的业务素质外,也学会了一些商业素质,其中包括经营意识。传播着市场的经济信息,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是一个巨大的获利潜力市场,从而使信息的传播行为与利益行为结合了起来。电视经济栏目市场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栏目的市场意识。 a.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的节目策划和节目优化。 观众是栏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源泉。随着栏目市场观念的引入,观众不再被认为是被动的接受的群体,而成为左右节目的消费者,根据受众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节目。节目面对的受众越来越准确化和窄化,即从面向广大受众,走向面对细化受众,适应受众。专业化栏目应以自己独有的窄播收视群占据其它栏目难以替代的位置。 b.以节目包装和推介手段的节目营销。 基于以观众需求为节目发展的主导认识,专业化栏目运用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栏目包装,主持人形象宣传,栏目推介乃至频道包装。 这样,节目营销不仅作为一种策划和宣传栏目的方式,还有深化电视媒体节目运作的主导思想,以此来协调和规范电视台的整个节目运作和广告经营。 2、专业化栏目在“节目核心论”的理念指导下尝试多种经营。 栏目除了信息利益经营外,还包括广告经营和多种经营。广告经营主要是以栏目时间为主的经营;多种经营是利用电视台专业化栏目的广告时间和资金积极开拓空间,根据有关规定和专业化栏目本身的条件,发挥其信息、人才、技术、知识、设备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国家政策允许的,本身业务有关的服务和经营活动。 以济南电视台的《生活杂志》栏目为例。 a.专业化栏目努力开拓电视信息和娱乐功能。 栏目的时尚版是向观众推荐服饰的最新流行趋势是其中内容之一,这样利用栏目自身的条件与广告公司、企业、商业单位合作通过组织时装表演、产品推介会、大型音乐会等户外直播活动,与信息服务相结合,提升栏目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也获得多元发展的经济利益。 b.利用专业栏目的专业人才参与企业活动。 房产版、汽车版为例。 以栏目广告时间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投资,与房地产公司共同操作房地产生意活动。 采用电视直销的方式,与汽车生产厂家合作汽车直销,从中获得利润。 c.以货物抵顶广告信息费用的形式,开发那些广告经费紧张的企业潜力。 利用抵顶来的货物举办一个购物商场,以电视媒体自身的信誉取得顾客的依赖。 专业化栏目的专业化走向频道的专业化,好比是企业从产品质量提高到规模化发展的过程。 电视媒体这种栏目专业化的经营思路,就是通过电视台信息功能和附属市场的开拓,从电视节目入手发掘市场潜力,实现电视广告经营和以电视专业化栏目为出发点的多种经营创收,从而实现电视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的目标。 电视论文:对我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思考 所谓“益智”类电视节目,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档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我国出现这种节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之后,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内人士看好。一、我国大陆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状况 80年代中期,我国还没有像英国、美国那样成熟的益智类节目,当时盛行的知识竞赛节目便成了益智类节目在中国的雏形。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电视台都一窝蜂地举办各类知识竞赛节目,《节水知识竞赛节目》、《保险知识竞赛节目》、《军事常识知识竞赛节目》、《党史知识竞赛节目》、《中学生知识竞赛节目》等等,可以说,雏形期的益智类节目是知识竞赛唱主角。 起初,受众对于这样一种寓教于乐又略带悬念竞争意味的新型节目形态充满好奇,但是久而久之,呆板的问答形式,题目的专业性过强打击了普通受众的收视愿望和兴趣,电视现场答题与坐在家中收看的受众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受众逐渐失去了对于这类节目的好奇心,自然也使得知识竞赛节目很长一段时间在荧屏上“半死不活”。 随着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传者中心论”向“受者中心论”的转变,电视工作者对于受众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此时,电视工作者又重新拾起了知识竞赛这种节目样式,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全新登场,将知识竞赛在提法上改称为益智类节目,并如愿以偿地掀起了全民益智的高潮。 90年代初期,上海电视台开播的《智力大冲浪》可以说是新一轮益智类节目的率先倡导者,收视率居高不下。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等一批大型益智类节目的闪亮登场和在受众中急速提升的人气指数,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重拳出击”,湖南台的《超级英雄》、上海台的《财富大考场》、江苏台的《无敌智多星》、广东台的《步步为赢》、香港的《百万富翁》……这些节目都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益智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益智热”中,益智类节目进入到了它的发展期。 节目集趣味、益智、知识、奖金、紧张、幽默于一身;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撑,确保场内场外热情互动、扣人心弦的参与气氛;舞美、灯光、音响协调配合;从参与到收视完全面向普通受众,平民化意识得到加强;选手选拔机制科学、公平;题目设置广泛且难易适度;这些都保证了节目自始至终吸引人心。20__年上海刚推出的《财富大考场》把通常每周一档的节目周期缩短到每天与受众“不见不散”。 总体上讲,这个阶段的益智节目更注重娱乐、更加尊重观众、更加平民化。经过精心打造的益智类节目极大地强化了娱乐竞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加强又恰好契合了现代人逐渐增强的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乐于竞争的心理,对于参与者而言,无论动机如何,他们完全进入到游戏状态中,没有太多的外部压力,完全是一种主观竞争愿望和求胜心切的心理展示的融合。 然而,益智类节目在占尽风头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之后,要想延长它的辉煌就有赖于节目形式的不断翻新。正在此时,益智类节目中又推出了新贵《智者为王》,为渐趋走弱的此类节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表明益智类节目在面临新一轮的“智者风暴”的同时,也开始步入到更新期了。 二、从平面单一角度的“知者”到立体全方位的“智者”展现 从所有益智类的节目形态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知者为本体。无论是第一阶段处于雏形的单纯知识竞赛,还是到第二阶段发展期的结合娱乐休闲的益智类节目,节目策划者或编导都没有将视线他移,即紧扣主题,围绕“知识益智”而进行,当然,这里的所“益”之“智”,也只是围绕“知识”的全面、回答问题的敏捷、口才的流利以及运气的最佳。其核心始终没有绕开“知识益智”的圈。一种思维定式的出现,使得节目虽是花样迭出,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艺术形态而言,也只是停留在雕虫小技和拼盘上,实质上的“益智”再是“冲浪”也不过是点点浪花而已。 20__年初,由英国C制作的高水准名牌益智类的节目《最薄弱环节》,以授权个别地区制作的形式在我国大陆登陆,命名为《智者为王》,获奖者最高奖金可达20万。这档节目,不仅是奖金极高,更主要是节目形式的出新,十分有吸引力。 《智者为王》的出现,可以说是从“知识益智”的“冲浪”游戏,进入到一个综合性的“航天”计划。虽然节目从表面上看仍然沿袭了发展期益智类节目的知识性、平民化、高额奖金刺激等众多特点,但是节目的竞赛规则、淘汰机制、获奖方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参与者必须有知识、技巧、速度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们要团结成一个团队进行比赛,但同时彼此又是竞争对手,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胜利并拿走全部20万的奖金。 这个节目最本质的变化就在于,节目现场提供的“拟态环境”,把现实生活中“适者生存”的理念悄然引入,这一富有创意性的节目形态与其说是在进行一场“知识秀”,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本性秀”、“生存秀”。这时的益智类节目已不仅仅是一场游戏,其中也夹杂着参与者复杂、多元的心理活动层面。主持人冷若冰霜的表情与发展期益智类节目主持人轻松活泼、嬉皮笑脸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现场冷蓝色追光和阴森恐怖的亮白光束配合,急促的音效营造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因此,《智者为王》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在进行知识竞赛,而是在进行一次模拟生存的竞赛,是将“知识”本体转化成了“人性”本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革命。它从平面的游戏切入生活的岩层进行深度的人性开掘,展现人性的侧面。与其说这是选手在场上进行的生存竞争,不如说是向人们展览人性的善恶。因此,大众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益智类节目通过游戏的形式巧妙地重现了社会竞争,每个人被视为享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个体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最终物质与社会成就上的不同。 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在观赏《智者为王》的时候,总是被节目中自然流露出的戏剧性所吸引,仿佛在观赏着一部春秋战国时期雄霸一方的诸侯各国之间,上演的瓦解吞并、合纵联盟的活剧。节目进程中受众更注意的可能不是答题对错本身,而是选手将如何运用自己的策略确保自己不被淘汰出局。节目始终使受众处在兴奋点上,受众会不自觉地为参赛者或拍手叫好、或幸灾乐祸、或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虽然场上并无互动设备,但节目过程的悬念迭起、竞赛结果的扑朔迷离已经足以激发受众的主动自娱性的收视热情。 三、对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大陆的益智类节目从发展模式上看,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同类节目无疑给了中国的电视人以深刻启迪,但形式的模仿最终导致了克隆后的变异,异型的恐惧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也许,将节目的形式创新和大众文化心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找出一条既符合电视本性,又符合大众观赏习惯的节目策划之路,是所有中国的电视人研究不尽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是喜好欣赏具有较强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文本,故事往往成为欣赏者的焦点,这种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也不断地校正着艺术的创作。 从益智类节目的本体认知角度看,我们也许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将“益智”单纯地认知为“知识”甚至“常识”,而应该将“益智”视为以“智”为主 的宏观课题,将以“知”为主体转向以“智”为主体,“智”更关注着人性的种种呈现,而且必然将逐渐走向益智类节目策划的焦点位置。 从传播知识为主体,到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并重,再到以生存竞争为主,在“拟态环境”中凸现“智”的建构;从被动参与到竞相报名、层层淘汰选拔的主动参与;从受众被动的观赏性参与到传授双方互动的竞争性参与再到受众主动的自娱性参与,益智类节目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中带领着中国受众经历了其自身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推进都体现了一个“变”字,推陈出新便成了中国益智类节目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了。 电视论文: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数年以前,当我们刚刚听到“电视电影”(TV movie)这个陌生名词的时候,还把它完全当作一个遥远的舶来品;今天,当我们再度说起电视电影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竟离我们这么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熟知了众多外国的电视电影作品,而且,还因为我们也有了国产的电视电影作品。伴随着艺术家们的辛勤探索,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新型的艺术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现代电视传媒和电影艺术整合发展的新亮点。 一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1]。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 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二 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3]。 为了促进电视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树立品牌、明确导向、奖励先进、鼓舞士气,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批准,电影频道于2001年设立并举办了电视电影“百合奖”,并启动了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评选活动。 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从1999年、2000年两个生产年度的影片中,分别评选了一等奖10部、二等奖10部、儿童片奖1部。其中有塑造一代伟人领袖风范的《少奇专列》,表现当代军人群体形象的《劲舞苍穹》,反映高校知识分子人际与爱情的《杨守敬与吕贝卡》,关注北京外来人口生存状态问题的《上车,走吧》,描述古代著名诗人在帝制政权下不幸遭遇的《王勃之死》,展示当代农村一对年轻小夫妻在奔小康路上性格成长历程的《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重新演绎经典英雄心灵与品格的《杨子荣》,凸现市场经济下小人物人性光彩的《大戏小戏》,叙述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而不得不深思的风俗闹剧《礼尚往来》,等等[4]。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丰富,手法新颖独特,构成了一幅幅鲜活、逼真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艺术画卷。 2002年6月1日,电视电影“百合奖”二度绽放。这次评奖又从2001年度生产的102部电视电影中,评选出了5部一等奖影片,5部二等奖影片,1部儿童片奖影片,3部评委会奖影片。其中,《大沙暴》,表现了人民空军在灾难救援中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气质。影片取材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段真实的故事,编导努力尝试类型片中灾难救援片的表现手法,情节紧张,悬念迭起,尤其将新型特技和传统特技手法结合起来,大大加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情归天尽头》描述了革命老区妇女对革命默默无闻的奉献故事。影片精致、流畅,感人至深。《古玩》则根据曾经轰动一时的同名话剧改编,仅此一举,首开电视电影改编话剧艺术的先河,从而为电视电影这一年轻的影视艺术形式注入了一分厚重的文化底蕴。系列片《刑警张玉贵》多层面、立体化地塑造了公安干警的 艺术形象。影片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风格,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表演手法上都显示出新颖、独到的魅力。《咱得有个家》反映了城市旧房改造中老百姓自立自强、通过奋斗改变自身生活状况的故事。影片视角平和、贴近生活,宛如平常一首歌,令人回味久长。此外,展现名将陈再道事迹的《血浴羊山》,表现农村教师和学生为理想奋斗的《半碗村传奇》,展示少数民族历史与爱情的《白魂灵》,充满西部风情、动作性很强的《黑风暴》,表现基层官兵生活的《我的连长》、《兵哥》,表现下岗职工自强不息的《一介平民》,表现农村法制建设的《法官老张轶事》,表现城市生活和爱情的《爱情是蓝色的》、《8点35分》,表现青少年成长的《我真棒》等,均可圈可点,透露出向上、创新的时代气息[5]。 电视电影的优秀作品不仅受到了电影频道的重视,而且,还于2001年度首次在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等国内重要奖、节上亮相,《劲舞苍穹》、《杨守敬与吕贝卡》双双获得2001年度“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上车,走吧》、《王勃之死》获得2001年度电影“金鸡奖”优秀电视电影奖,《杨守敬与吕贝卡》、《情归天尽头》同获该奖提名奖;2000年,《阿桃》还在上海电视节上获得“白玉兰”奖[4]。仅此一斑,便可见出电视电影的不俗“成绩”和辉煌未来。 三 尽管从“历史”的角度来回溯,电视电影的“历史”似乎并无悠久可言,尤其国产电视电影短暂的三年多几乎更无“历史”可回溯,但是,电视电影迅猛发展的道路,正说明了影视合流、互动、互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和美好前景。 随着全球电视传媒业的飞速发展,电视的先进科技手段,如数码技术、高清晰度影像等,大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能力,而电视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直至整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既体现出了影视艺术在新传媒时代强烈的整合需求、现实的可能性、必然性以及新型的整合形式,同时又反映出了影视艺术同宗同源而又殊途同归的深层美学特质。 100余年的电影艺术发展史和近70年的电视传媒发展史,似乎令我们感受到电影与电视在美学特质中的共通之处,即二者都要运用摄影机或摄像机进行拍摄,二者都要运用镜头语言、画面语言完成造像性,都要运用音响要素进行组合,都要遵循蒙太奇的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的组接关系,都要用光影、色彩来突出造型,都要体现出镜头的运动性和画面的造像性来……等等。 同样,影、视的分流发展,也使我们愈来愈感觉到二者之间的内容与形式、意指与文本的巨大差异:电影在逐渐向艺术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而电视则已成为时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首选传媒。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它承载着泛文化的功能,它是我们这个资讯异常丰富、多变时代的信息承载体和传播者,其构成要素、意指单元似乎要比电影复杂许多。 因此,如果从电视的传媒特征来看电视电影的话,那么电视电影无疑首先侧重和发挥的就是电视作为重要传媒的功能与作用。电视电影以电视作为当前自身的传播载体,它要借助电视的制作、传输、播出技术,它要借助电视沟通传播者与受众的特殊网络,从而完成对电影艺术作品的终极传播。前文所述电影频道收视数据,足可以说明电影借助电视传播的巨大业绩。 基于这样的传播环境和路径,电视电影的重要特征就是要依从和符合适应电视制作、传输和播出的技术,寻求适应电视化的表现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电视电影普遍应用磁带拍摄、16毫米胶片拍摄等。国外早已实行高清晰度、数码摄像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已被应用于电视电影的拍摄,而且也已在大型电影故事片中被应用。2002年5月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中,有5部使用了高清晰度,数码摄像技术,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导演卢卡斯(Lucas Georges)的科幻片《克隆人的进攻》[3]。据悉,电影频道已于2002年开始转向用高清晰度摄像机拍摄[3],这一举措不仅会对国产电视电影的品位提升大有裨益,而且还会对未来电视电影的多渠道延展埋下伏笔。 虽然,目前电视电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电视媒介,但伴随着互联网宽带技术、数码影像合成技术、高清晰度摄像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未来电视电影的多渠道传播路径将愈来愈宽阔。 四 与电视电影在形式上颇为接近的是电视单本剧。一般电视单本剧可以是上下集,也可以是上中下集,大体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片的时间长度。电视电影也多为上下集结构形式,在上下集之间便于电视播出台插播广告。近些年来,我国[:请记住我站域名/]的电视剧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长篇剧和中篇剧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力军。由于受电视剧播出反馈效应、商业操作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动,时下电视剧创作者们均将目光投向长篇剧和中篇剧,忽视甚至放弃了“出力不讨好”的电视短剧。尽管中央电视台1996年底至1997年初曾一度强力推出了全国优秀电视短剧展播活动,起到过一定宣传和倡导作用[6],但大势所趋,市场无情,电视短剧或单本剧几乎已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 目前,电视电影的兴起,似乎正从另一方向弥补了电视短剧创作极其匮乏的缺憾,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正在替代电视短剧尤其是单本剧的功能。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的著名影视评论家仲呈祥指出:“电视电影作为近年电影频道大力扶植的新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影视剧创作当中短片剧的主导力量,扭转了中国电视剧短片创作每况愈下的情况。我认为这不仅对中国的电影艺术,也对中国的电视艺术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在电视剧语言形态的日益完善、审美能力的日益发现当中,短片创作起到探索的作用,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电影的一个实验基地。甚至我现在感觉,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将来电视电影这种形式要取代电视剧创作里面的短片创作。”[7]仲先生所说的“取代”问题,的确是当前电视短剧创作所遭遇到的尴尬局面,但又是电视电影旺盛生产力和艺术生命力所表现出的强劲势头。 如果要从电视电影为何能够“取代”电视短剧或单本剧的深层因素来看,那么,不可否认,电视电影所具备的与电影艺术特征的亲近性是电视短剧或单本剧所无法企及的。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认为,“电视电影的一个特征是造型和影像需要较高的表现力,需要一定的电影味儿和影调效果。它不像长篇连续剧主要用情节和台词去吸引观众,影像方面平淡化处理亦能奏效。电视电影虽然由于成本限制,但它们需追求一部电影的所有艺术指标,只是要躲避大场面、奇观化、超惊奇的视觉效果。”[2] 尽管对于电视电影的艺术特性问题目前尚难有完全划一的准确界定,但就其技术标准和艺术标准方面来看,理论界和制作者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首先,从技术标准方面来看,相对于一般电视剧,电视电影应该是更精美的制作。它应该比一般电视剧的影像更清晰,这首先是一个技术手段和材料介质问题。为了使电视电影达到应有的清晰度,以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电视电影应该更多使用电影胶片或数码技术来拍摄。这样既可保证电视播放时的清晰度,又可择其优者制成拷贝在国内城市或农村放映,还可以送到国外进行影视节目交易,同时这也是电视电影之所以叫做“电视电影”的基本技术要素[2]。 其次,从艺术标准方面来看,专门为电视电影创作的剧本既要区别于电影的题材,又要有电影剧本那样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影语言及较高品位的内涵, 有比电视剧更深化的主题;电视电影要找到自己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的空间,注意发挥艺术的个性,在叙事方式、节奏和文化含量方面向电影靠拢;选材方面还应具有平民视点与国民视角,避免庸俗化。电视电影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电影艺术文本的一种补缺,甚或是电影艺术文本另一种形式的再生。所以,对电视电影的艺术要求必然趋近于电影艺术的普遍标准[2]。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发展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旅游供应链构建与评价 【摘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低碳旅游属于一种新的方向。文章将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对于绿色旅游绩效评价以及供应链进行构建,并对于传统旅游之中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比如核心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缺失以及合作响应机制缺失等,并通过集成化产业供应链等方法进行绿色旅游的构建,之后提出对于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构建的相关办法。 【关键词】低碳 绿色旅游 供应链 绩效 近年来,旅游业被当作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之中也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供应链的运作成为了其基础内容,在开发旅游资源以及游客涌入的情况下,全国各个地方的旅游行业有多种问题的存在,主要是运作成本比较高,有着严重的资源破坏等问题,因此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地的相关发展。将其作为基础,提出绿色旅游供应链,属于解决如今旅游供应链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内容。 传统旅游供应链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供应链缺乏相应的合作响应机制。在供应链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使其相应速度以及效率得到提升,另外也能够让相关企业得到利润。如今,合作供应链已经不再属于一种传统的企业关系,而转变为较为全面的合作关系。在长时间之中,我国旅游市场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旅游供应链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并没有建立较为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不同旅游主体之间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没有较快的速度对于变更计划反应进行处理,从而有较高的协调成本,导致很多游客投诉的情况出现,对于旅游地的相关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以说,导致供应链上企业没有较强合作关系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就是与企业经营模式之下的观念以及制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包含文化冲突以及机制冲突等内容,另外也可能会与合作意愿以及利润分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旅游供应链核心企业缺乏相应的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之中,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有相应的控制能力以及支配能力,可能属于上游或者中下游企业。将旅游供应链作为出发点,如今较为认可的观点就是在供应链之中,旅行社属于核心内容,然而在对于核心企业的认识方面能够了解到,供应链不仅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还应当有相应的规模。所以旅行社在相关供应链之中的核心角色被怀疑,因为其规模并不大,在如今经营分包或者转包的状况之下,旅行社很难更好地影响或者协调其他的合作商,或者对于相关价格进行掌握,导致旅行社的影响力以及地位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如今恶劣的环境之下,供应链之中缺乏相应的核心企业,导致其地位下降。(如图1) 图1:影响旅游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主要因素 旅游供应链之中缺乏畅通的信息。旅游供应链不仅包含了将商品以及物资作为基础的数据流动等内容,还包含了将游客流动作为基础的相关内容,这并不是一个非常闭塞的信息,而是开放的而且包含众多内容的信息,比方说飞机火车延误到达的状况,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位置改变等状况,这些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活动,进一步会对于所有的供应链产生影响。如今看来,物流领域的相关跟踪识别技术,以及其他结算管理系统还没有在旅游行业进行应用。从而导致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快捷的意识内容,旅行社也没有办法对于有关企业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掌握,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有景区拥挤以及游客滞留的情况出现,另外旅行社对于交通运输车辆闲置率以及酒店空余的床位数等方面没有全面的了解,可能会造成交通运营费用以及高成本的情况出现,餐饮以及旅游并没有掌握相关方面的借贷人数,可能会导致旅游物资出现过量采购的情况,导致高库存积压的情况出现。 绿色旅游供应链实施情况 旅游行业信息以及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在新的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就是智慧旅游,其是将旅游资源整合作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方法,能够使游客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使成本得以降低。甚至可以说智慧旅游能够使旅游供应链更加高效,使旅游信息得到全方位集成,从而构成供应链的全方位保障,如果要进行信息集成的话,应当将供应链流程作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社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信息的集成中心,是在各方面信息之中交汇融合的策略,从而对于旅游活动产生指引以及集成旅游信息化。首先是对于物联网在旅游行业之中的应用以及普及有一定的依赖特点,另外是联系了所有的运载工具、设施以及相关景点内容。其次是进行有关于旅游行业的数据库以及相关信息的建立,匆匆而共享有关信息内容。最后是建立旅游业有关的相关合作关系内容。 在旅游信息集成化的前提下,如果想要真正提升相关品牌影响力,就应当摒弃过去的管理思想,将供应链之中的企业以及各个部门当作整体,产生集成化的相关体系内容,从而优化以及集成经营管理思想、人员以及技术等内容,集成化的核心内容是控制回路,其中包括业务重组、集成规划以及过程控制等内容,另外还包括创业团队、顾客化策略,另外在控制回路之中,会包含集成化旅游供应链,从而产生互相之间进行合作的整体内容。 旅游产业低碳化。如今旅游活动之中,最重要的形式内容就是低碳旅游,应当将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基础,然而低碳化的旅游形式并不能确保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应当更好地构建旅游产业的低碳化道路,一方面包含了出行过程中的低碳化,比如低碳住宿和交通,从而使旅客的活动尽量少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另外,采购旅游产品和物资也需要进行低碳化的相关运作,特别是在开发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以及经营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低碳理念,依托相关技术,进行环保材料以及能源的推广以及使用,旅游地产品应当彰显相应的特色生态,不应当过度的进行开发以及建设,应当反映原本的生态文化,总的来说,旅游产业低碳化应当将供应链作为总体内容,需要不同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主体的参与,从而实现低碳发展和经营,这样一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应的持续发展策略。(如图2) 最小化旅游供应链运营成本。旅游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指的是为了使游客的相关活动需求相满足,比如旅游交通、餐饮、旅行社以及住宿或者导游,产生这些需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协调运作以及相关接待成本,在旅游供应链运营的过程中包含了隐性以及机会成本等内容,我国如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这样一来会导致游客出现出行成本的增大,对于大众旅游开展非常不利。另外,隐形旅游成本并没有被人们认识以及重视,比方说旅游景区的生态破坏或者环境污染成本比较高,特别是没有办法估量相关生态成本。所以应当将供应链作为主要内容,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改造,使供应链成本降低的最主要办法发就是进行供应链的改造,从而更好地设计旅游线路,对于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连接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可以进一步采用相应的环保技术以及节能技术,比方说在景区内部以及相关短途线路之中进行电瓶车的使用。另外要进行旅游商品配送和采购管理的强化,因为在供应链成本之中,采购成本的比重比较大,所以旅游企业可以利用集中采购或者协同采购等方法使采购成本得以降低,在优化旅游商品物资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基础设施平台的完善,从而进行集散中心的打造,使旅游物资的相关配送路线得以优化和提升。 绿色旅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 在供应链之中,绩效评价的效果就是对于供应链运行的协调效果以及实现程度进行衡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的决策和支持有非常大的效果。评价供应链绩效这个方面,国内以及国外都有了相应的研究,传统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对于绿色供应链这个理念而言,提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并没有形成相关评价体系内容。本文将绿色供应链作为出发点,进行了绩效评价方法以及指标的探讨。 了解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一是传统制造业和旅游供应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属于一种网络链,其基础是产品生产制造、采购以及销售的网络链,对于旅游供应链而言,则是围绕游客进行的活动而产生的餐饮、酒店、旅行社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所参与的网络结构,其基础内容和核心要素就是游客,在运营方式改变的过程中,供应链之中的绩效评价点产生了变化,在传统制造业之中,将速度作为基础的供应链有非常突出的物流重要性特点,虽然说旅游物流有一定的重要性,然而最重要的是相应的服务质量。在长期过程中,我国旅游企业并没有产生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运作理念以及意识,企业之间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及保障,只是各自为盈,并没有较为强大的合作联盟的构建,因此传统买卖关系比较明显,造成旅行社之间出现了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导致游客投诉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旅行社的整体形象被影响。在这段时间,很多知名旅游地,比如海南三亚以及云南丽江等,由于出现的各种宰客和强制购物等事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应当围绕建立相关绩效服务指标,使旅游地的运行得到较好的提升和保障。 二是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管理水平的提升。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本质特点是持续优化相关运行系统,旅游供应链网络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非常大的差异,有的是直接参与到餐饮、旅行社等过程中,另外也有一些间接的旅游服务上,从事物资销售、采购以及流通的过程中,在选择企业群体评价方法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然而无论如何,应当将供应链的优化作为出发点,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评价内容:第一是判定如今旅游供应链的运行状况,对于运行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进行参考标准的设置,对于差异展开一定的分析,同时对于供应链系统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识别,对于供应链运行的好处和坏处进行全面的把握。第二是进行供应链方案的优化,对于供应链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辨别,从而进行一定的提升以及改进,相关措施和方案应当利用指标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于上升水平进行性考核,比方说旅游企业的利润以及回报率等内容,这些指标对于企业盈利更为注重,在进行优化以及改进的过程中,供应链内部的效益比较复杂,因此有的措施并不能进行利用。 三是成本约束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给供应链体系以一定的决策以及依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供应链的管理得到改进,不过在这个时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方说供应链较为复杂,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更加复杂的问题出现。有时需要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采用较为复杂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这会导致管理成本提高,有时甚至高出相应的收益。所以应当更好的考虑投入以及产出等方面的问题,从数据方面评价相关绩效内容。 四是选取不同旅游地的指标方面有差异存在。将我国旅游业这几年的关注点作为基础,旅游地的发展成为了如今非常重要的一项议题,旅游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过度开发等问题是非常突出的,而实施相应的供应链就是要在旅游产业系统方面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体系,不同环境之下,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并不相同。所以在评价相关旅游地的时候,应当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予以关注。 选取评价指标。国内选取绿色供应链相关指标的基础是业务指标流程,并与其他评价指标相结合,本文对于供应链的评价需要综合化的选择,在实际操作方面,供应链会有高昂的管理成本的发生,所以在选取指标的时候应当从实用性等方面作为前提。 旅游服务质量,将游客的整体感受作为出发点,具体指标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则包含了相关服务水平以及质量问题。业务流程水平。反映了企业具有的业务效率以及业务水平协作程度等内容,另外还包括供应链的相关资产,以及旅游利润和收入增长等指标内容。低碳化属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将其作为基础可以对于相关运营状况进行衡量,并进一步衡量废弃物的排放以及旅游地的影响等内容。 绿色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近年来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顾客满意度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并出现了其他成本增加之类的问题,而对于绿色旅游而言,其发展与成本的降低息息相关,以最小的环境破坏作为代价进行下一步的发展。能够了解到的是,在今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就是低碳经济,其是将游客作为基础,并且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从而共同进行相关运作,在选取评价指标的时候应当进一步进行完善以及优化。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编/张蕾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发展探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理念,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与此同时,低碳经济所涵盖的产业范围不断扩大,对目前的经济模式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低碳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丰富和促进了绿色旅游的发展。本文是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我国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和绿色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建立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低碳绿色旅游发展模式,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了人民对旅游活动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如不量力而行,则可能带来旅游的负面影响。本文是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我国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了解我国低碳经济和绿色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建立一种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的低碳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概念及国际国内研究动态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旅游的概念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在当今社会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由于对各类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需求与消耗,从而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一种使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模式。简而言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 低碳经济这一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清洁能源的使用结构问题,然后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建立,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同时,当前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对低碳经济发展也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2.低碳视角下的绿色旅游 绿色旅游一词源于国外。工业革命之后,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了环境与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人类在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之后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文明”,20世纪80年代,“绿色旅游”的相关概念开始传入我国。对于绿色旅游的解释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具有亲近自然以及保护环境特征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狭义的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前提,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亲近大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时尚旅游方式。它与乡村旅游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体验和参与式的旅游。本文关于绿色旅游的分析,主要着眼于以广义的绿色旅游为论点。绿色旅游要求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者,即旅游消费者、旅行社以及相关行业人员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降低碳排放。 低碳视角下的绿色旅游,是指开发有利于人类健康,让人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同时还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开发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并在旅游过程中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的。简而言之:运用低碳理念,推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绿色环保旅游的核心内容。 (二)国际相关研究动态 在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一词首次被提出。该白皮书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但并未对其作出明确的概念介绍。而后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做出的《斯恩特报告》中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现今我们所广泛引用的概念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对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研究,David A. King William P. Stewart(1996)认为,旅游景区的残留废物主要来自飞机、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较高碳排放量的尾气。如果对旅游活动管理不当,就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土壤冲蚀、土壤紧缩和植被破坏;Geoff McBoyle(1996)认为,绿色旅游应遵循几项规则:应建立在不影响当地人生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原则之上,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必须能给予贫穷者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工具,必须适应当地的承受力并可在美学及生态学意义上进行度量等。Susanne Beckena,David G.Simmonsb,Chris Frampton (2003)研究发现,旅游业能源消耗量与旅游者行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旅游者选择不同的出游方式、不同的住宿设施甚至是饮食方式等,都影响着旅游过程的能源消耗。其中,旅游交通占据了能源消耗的65%一73%,是降低旅游能源消耗的重中之重。 (三)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相对国外要晚一些,对低碳经济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鲍健强(2008)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尽管学者们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的介绍各有不同,但是最终表述的内涵却是相似的,即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其实质是调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冯之浚等(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缓解当前高碳排放量所导致的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国际压力的需要。 关于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旅游,施惟仑、张维瑛(2000)认为,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全面超越了传统旅游,丰富、深化和完善了旅游,使其上升到高级形态。因而,绿色旅游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种最佳定位模式;李伟、黄远水(2003)认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充分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循环可持续地利用资源,从而保护有限的旅游资源;廖晓义(2004)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绿色旅游更多的是一种环保概念或可持续发展概念,包含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社区建设和旅游服务四位一体的内容;杨建华(2009)从绿色饭店的视角出发,认为建设绿色旅游饭店有赖于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即统筹配套的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制度保障;马驰(2009)认为绿色旅游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旅游业的综合性、开放性、粗放式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说明低碳绿色旅游是十分必要的;文章认为应该合理确定生态承载量、统筹选择低碳运营模式来发展绿色旅游。 二、我国发展绿色旅游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一)绿色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绿色旅游的发展则是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发展绿色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绿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壮大发展,同时对平衡社会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1.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省市的重视。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市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的经济效益。而发展绿色旅游,它提倡提供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可能会对旅游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问题。绿色旅游的发展,需要提供良好的服务水平及管理质量,而低碳视角下的的绿色旅游产品,对旅游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较小,节能减排等技术的使用能降低旅游成本,从而提高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2.促进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自身发展需求的能力为原则。发展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为前提,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维护地球自然系统这一基础之上。在生态环境方面,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以长远的眼光对待旅游经济开发活动,旅游资源要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并限制旅游目的地接待的容量。这样的发展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当代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后代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保护,旅游产品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情况下,旅游业将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发展绿色旅游,要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以及旅游服务。绿色旅游产品本身就具有环保的特点。运用低碳技术,相对传统旅游而言,它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会改善。在资源的利用方面,要采用新型能源,如水电、太阳能、自然能源等,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旅游商品方面,采用易于回收且可以循环利用的无污染物品或再生物品,以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中国绿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如今,我国旅游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奠定了我国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环保的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升,绿色旅游也开始得到了发展。但是该领域的研究尚不深入,绿色旅游依然停留在亲近自然的浅显的一面,对其自然的保护存在遗漏,绿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排碳量高 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在这几项旅游要素中,碳排放主要是体现在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这两个方面。 人们的出行离不开交通运输,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不断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国内游客出行人数由2004年的11.02亿人次逐年递增到2014年37.6亿人次。国内游客周转量在数据上逐年递增,在公路、水运、航空三者之间游客周转最多的依次是公路、航空、水运,这三者之间碳排放的高低顺序则是航空、公路、水运。由此可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游客出行人数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于出行人数的增加,同时也使得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由此便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旅游饭店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员来往众多资源密集的公共性场所。旅游饭店主要是满足游客最基本的住宿与饮食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它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旅游饭店虽然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目前,我国一些饭店已经开始注意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饭店的高能耗,以达到绿色饭店的标准,但是这一方式主要还是体现在一些星级酒店方面,普通饭店在低碳绿色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变,因而我国绿色饭店所占的比重和比例并不高,旅游饭店的碳排放量依然很高。 2.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污染大、破坏性较大 虽然绿色旅游得到的广泛的重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各种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同时对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在发展绿色旅游的过程中,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为迎合绿色旅游发展的热潮,过度开发资源从而导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现阶段,我国旅游资源开发还是处在一种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阶段。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在景区接待上不顾景区的实际接待量,使得大量的游客进入,造成景区拥堵及大量垃圾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虽然保护区得到建立,但是在保护区外面或保护区内修建各类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破坏了保护区内的资源特色,造成景区的生态环境失衡。大量游客的涌入,还对景区内原住民的文化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当地传统文化的丢失,我国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地方因为过度开发使得当地的文化受到了冲击,使得原有的文化特色流于形式。 3.低碳技术的含量比较低,运用少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活动中碳排放量最高的一部分,至今能耗和排放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旅游饭店也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低碳技术的运用也不广泛,依然存在很多商家只在乎眼前利益,而不愿采用低碳技术对饭店进行改造,使得旅游饭店的碳排放依然很大。 4.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旅游活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资源消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存在浪费严重这一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还是主要体现在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不足,绿色旅游虽然得到发展,但是并没有被广大旅游消费者所接受,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浪费主要体现在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景区的文物或者服务设施进行胡乱刻画和踩踏绿地,损坏了景区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同时也对景区内的服务设施造成了浪费。在饭店的吃饭住宿方面等各项消费方面,大吃大喝,造成食物浪费,这一些行为对绿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需要引导教育与改善。 三、对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群体三者共同的配合,相互协作得以开展和顺利实施的。我国现阶段无论是低碳经济还是绿色旅游,它的发展起步晚,不成熟,因此更应该发挥各方的力量促进该模式的健康发展。首先,我们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为绿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便利和建立发展目标;同时市场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社会群体应发挥其主人翁精神,使其顺利实施。 (一)国家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必然离不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依然落后于许多国家,故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一条刻不容缓的任务。发展低碳经济,要为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以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在法律上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和保障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企业对污染物、温室气体的排放,将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的标准内。其次,对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等制定严格的低碳标准 , 并将其纳入星级酒店和 A 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中 , 加强旅游相关企业低碳的考核制度。对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和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 , 从而加快整个旅游产业抢先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 2.制定有利于绿色旅游发展的规划和决策 绿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方式。它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让地区的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及规划应该依法禁止或者取缔。政府还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一些高污染、破坏环境的旅游开发项目要提高银行借贷门槛。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以保证绿色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3.建立监督体制 绿色旅游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利益主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有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有旅游业相关的其他行业,也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和旅游者。为了使绿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完善和良好的发展,设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监督体制的存在,可以协调各利益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还可以使得相关政策的落实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做到有法可依,使该模式不会成为一纸空谈。 (二)市场积极配合 1.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和支持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旅游企业真正可以做到提供绿色服务。因此,科技的创新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旅游业要充分利用低碳技术,努力做到低排放、低污染,提供绿色服务。 旅游饭店作为消耗较大的产业,在住宿和餐饮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低碳技术必须要引入到旅游饭店中。同时,旅游饭店也应积极使用相关的创新技术,以保证旅游饭店做到绿色环保。比如,酒店的空调和洗衣机等电器上要使用具有智能节能的新技术新设备,要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降低碳排放,饭店在建筑布局、水资源循环利用、温度控制、湿度保持和垃圾处理等方面也应采用低碳智能新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2.旅行社制定低碳绿色旅游线路 旅行社作为绿色旅游发展的一个主体,直接接近消费者,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部分旅游者的旅游线路是依据旅行社制定来进行的,为了发展绿色旅游,旅行社应制定更多亲近自然、贴近历史,可以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得到 享受和受到教育的旅游线路,多开发一些生态旅游等相关产品。比如,自行车旅游、森林漫游、观鸟旅游、滑雪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等。要积极发展“线上旅游”,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和信息传送等功能全覆盖的旅游项目。这些产品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丰富人们的科普文化知识,还为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和爱护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旅游交通,坚持“低碳”出行。 “低碳”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旅游者要不断地学习低碳旅游知识,掌握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在旅游的全过程中积极践行低碳理念。在行的方面,尽量减少小型汽车自驾游的次数,采用低碳或无碳的交通工具,这种环保的旅游方式既可以让人接近自然、放松心情,又可以减少碳排放量,为低碳旅游创造了更多机会。 (三)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 1.低碳意识教育 发展绿色旅游,必须要提高社会群体低碳环保的绿色旅游意识。社会群体并不单单指旅游消费者,它还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居民。要同时对他们进行低碳环保知识的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影响力。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要宣讲低碳绿色环保的观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对旅游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宣传绿色旅游环保观念,提高从业人员、政府工作部门有关人员以及旅游地居民的绿色旅游的意识。社会群体意识的提高,将会大大促进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目标的顺利实施。 2.社会媒体和舆论宣传的引导和监督 提高社会意识,不仅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相对于教育针对的部分人来说,社会舆论具有更广阔的受众群体,使得更多的人员了解到绿色旅游。要想充分地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向群众宣传绿色旅游,提倡低碳生活。比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社会媒体,使绿色旅游知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同时,通过社会媒体对一些有悖于绿色旅游的行为进行适时曝光,可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3.提高旅游消费者低碳绿色旅游的消费意识 要想提高旅游消费者低碳绿色旅游的消费意识,需要政府和相关旅游企业的引导。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做到因地制宜,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做到低碳环保,同时,在旅游的过程中要引导游客养成正确的旅游行为,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降低在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做到低碳出行。通过对绿色旅游的宣传,使旅游者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若不好好保护,再多的资源也将被破坏殆尽,因此,必须大力宣传低碳绿色旅游的消费观念,促进我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合理规划生态承载能力 我国研究者高吉喜将生态承载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生态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主要侧重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每一个旅游景区都有着一定的旅游人数的数量承受范围,当旅游者的人数超过这个范围后,必将会对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在旅游景区,必须要科学准确的计算出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力,要了解到景区的日承载能力和年承载能力。通过了解生态承受能力,合理规划旅游出行时间,在公共假期将旅游者进行分流,从而方便旅游者的出行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五)选择低碳运营模式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要发展低碳绿色旅游,必须要选择低碳的运营模式。旅行社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旅行社内部的人员教育上推广低碳理念,树立旅游企业低碳的企业形象。同时,要设计低碳绿色旅游线路和提供低碳的配套旅游产品和相关服务,使低碳理念可以被广泛了解。此外,旅行社还要配合政府的工作,宣传低碳旅游的信息,承担起低碳旅游的社会责任。在旅行社的内部运营方面,充分利用节能技术以及互联网,降低资源的消耗。 结论 低碳经济是时展及需求的产物。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基于政府、市场、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它有利于促进低碳排放、保护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旅游,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发展探讨:基于低碳经济下的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现在旅游从观光旅游发展到现在低碳旅游,人们都重视环境的重要,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但黑龙江旅游发展缓慢,黑龙江低碳经济旅游产业起步比较晚,但现在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低碳经济下的黑龙江旅游产业大发展,旅游主体要践行低碳旅游方式;创建绿色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保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低碳旅游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中国政府要求到2020年比2005年一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50%,提出低碳经济,这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需要走的道路。低碳经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有低碳经济的服务意识,我们每个人通过生活与工作要有环保意识,提倡低碳经济、绿色旅游,降低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减少污水等排放工程,推荐绿色经济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绿色环保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背景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但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森林、农场、湖泊、油田、湿地、气候比较适宜,促使黑龙江的生态旅游更加丰富,尤其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森林避暑旅游的首选地。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关系非常密切,黑龙江发展低碳旅游具有很好的资源条件,黑龙江低碳旅游发展比较晚,但发展空间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黑龙江经济发展。黑龙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展低碳旅游,具有非常好的发展优势,春节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世界闻名,每年吸引很多游客进行游玩,冰雪大世界是一项低碳旅游,也符合黑龙江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现在政府都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根据生态旅游发展,建立旅游产业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促使生态资源健康发展,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政府以开发旅游产品为切入点,使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发展旅游产业,以实现旅游强省的建设日标。 (二)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低碳旅游起步比较晚,但是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好。现在黑龙江在一些低碳旅游景点,申报低碳旅游城市,并取得一定效果,在进行低碳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餐饮、酒店、服务行业、房地产等一些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就业问题,对提高区域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的低碳旅游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是黑龙江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黑龙江省最有名的低碳旅游建设区是位于我国的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其人口为 53 万,总面积 8. 3 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 791 公里,黑龙江是当今世界唯一未被污染的界河。大兴安岭林木蓄积量为5. O 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7. 8 %;森林而积为7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9.83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嫩江的源头,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也是我国而积最人的林区,低碳效果超强。超高森林覆盖率的大兴安岭,号称中国最好的天然氧吧,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3. 8万个。由《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内一百多名旅游摄影记者评选出的三大低碳旅游区中,大兴安岭以综合得分18分名列第二。2009年12月27日国家级区域性战略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我国首个获正式批准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为此,大兴安岭地区将低碳经济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构想,重点围绕“低碳产业、林业碳汇、低碳能源、低碳生活方式”四人基本战略,努力打造低碳、绿色和生态品牌价值,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建设生态自然化、产业低碳化、经济持续化、生活和谐化的具有林区特色的国内低碳经济先行区和国际低碳经济示范区。 2009年11月,作为黑龙江第一旅游名镇的五大连池镇全而启动建设,力图将五大连池打造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龙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典范,国际低碳旅游示范镇。五大连池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五大连池区,在1 0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14座新老期火山群。奇异的地貌,神奇的泉水中外闻名,是我国著名的养生天堂,其拥有举世罕见的六大自然环境:纯净的天然氧吧、优质的冷矿泉水、宏伟的全磁环境、灵验的洗疗泥疗、天然的熔岩晒场、绿色的食品园区。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国际低碳旅游示范区,其彰显的形象将突出“人气人关人自然,宜居宜游真人文”。建设标准将重点突出“资源统筹、节能节地,“低碳生活、循环产业”,“管网与地下走廊“,“被动住宅、绿化公建”,“慢行系统、公交导向”,“雨洪管理、中水利用”,“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七大低碳核心概念。 黑龙江省铁力市市低碳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城市,铁力市一直牢固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城市、生态、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向,大打铁力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开发、经营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2010 年 11 月,由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低碳旅游建设峰会上,黑龙江省铁力市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铁力市的低碳旅游取得成功,进一步增强了黑龙江低碳旅游发展的决心,现在全省都在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为黑龙江整体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一)旅游主体要践行低碳旅游方式 低碳旅游的发展,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因此,要推行低碳旅游就需要旅游者将低碳化理念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景点的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应用,从其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考虑,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旅游资源项目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要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低碳旅游。践行低碳旅游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游客加以引导和规范: 在旅游的过程中,提倡游客食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鼓励从源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自带轻便水壶,饮用白开水,减少瓶装水的消耗;入住酒店时,选择环保旅馆;随手关灯,离开房间时手动关闭电视机和空调等电器,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在旅游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产生垃圾,对于旅游途中产生的垃圾,随手携带出旅游景区,放入垃圾分类箱中;选择火车、自行车等低碳交通工具;购买旅游商品时,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应季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布袋等。以上阐述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 (二)创建绿色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 旅行社是沟通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媒介,旅游产品多是通过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的。因此,要发展低碳旅游,还需要旅行社向旅游者大力推介绿色旅游产品,提供低碳旅游线路。对旅游景区来说,弃用纸质门票,使用磁卡门票; 景区景观采用当地的原始材料,这样既环保又与自然环境协调;景区内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对景区饭店来说,倡导人们放弃使用一次性消耗品; 棉织品采取“一客一换”制度;降低用水、用电量。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低碳旅游城市。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保障 目前,黑龙江省的低碳旅游城市建设正在稳步发展当中。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手段,以低碳社会为发展目标,实现城市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近几年,黑龙江省大力推进低碳旅游城市的建设步伐,目前形成了大兴安岭、五大连池、铁力等低碳经济示范区、低碳旅游示范市等。发展低碳旅游,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黑龙江省应在现有低碳旅游城市的基础之上,发掘更多具有潜力的城市,并将它们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低碳旅游城市。 (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低碳旅游发展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鼓励、引导低碳旅游的发展。以国家鼓励低碳旅游发展政策为背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建和评选“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城市”,以推动各地区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建立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和战略规划,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引导作用,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采取科学措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全面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健康的引导与开发促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黑龙江旅游发展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空间比较大,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正确的引导,促使黑龙江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拉动黑龙江经济快速发展,现在旅游强调的都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其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式下,黑龙江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健康合理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引导黑龙江经济快速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模式之一,现在人们旅游的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从原始的观光旅游,发展到现在生态、休闲旅游,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转变,因此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需要改变,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可靠支柱。旅游业低碳化发展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可以加快旅游产业升级转型,降低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经营成本,增加旅游业利润。黑龙江省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需要各个地区的共同努力,各地区应积极寻找适合本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以促进黑龙江省全部低碳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黑龙江旅游的发展拉动黑龙江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其经济发展的模式,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发展探讨:低碳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构建与实现 摘 要:近些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倡导的主要发展模式,这一现象在旅游业的表现也很突出,乡村旅游景点由于绿色低碳的环境,目前成为很多城市游客开展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作为目前旅游业较为推崇的旅游模式之一,低碳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关注度的重点。本文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了阐述,对于现在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低碳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了提出了合理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极大丰富,旅游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随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亦越来越严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低碳、绿色的旅游模式也成为较适合社会发展的模式。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污染的环境、狭窄冗闷的城市空间使人们迫切希望走近此乡村,接触大自然,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外出休闲的另一种旅游方式。 一、关于乡村生态旅游 生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旅游。我国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较少,不少学者诸如王嘉学(2005)、刘德谦(2006)、曹瑞祺(2010)等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权威共识,学者们均认为其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体,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休闲观光,放松娱乐的需要,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的功能。乡村生态旅游以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为背景,崇尚绿色、注重环保,讲求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和废旧资源的再利用,与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联系很紧密,具有乡村性、体验性、生态性、教育性等特征。 低碳经济的理念核心是充分运用阳光、风等自然资源和一些化学清洁能源例如氢,少量一氧化碳等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追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低碳经济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既能满足旅游者的休闲体验,又能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以产业化带动乡村发展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旅游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很多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区发展方式还是传统的粗放型。因此,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必要的,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减排,保护乡村环境,使乡村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依靠。 二、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生态旅游规划不到位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对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不够重视,对其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认识不到位,导致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其次,部分地区虽然开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但其发展水平受到很多限制,没有为低碳乡村生态旅游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政府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旅游的投资较少,建设过程中缺乏资金投入,使得乡村生态旅游硬件资源不具备,软件资源也缺乏,技术上的指导也就无从谈起,导致许多打着发展低碳乡村生态经济旗号的旅游区甚至没有对其碳排放量有过具体的统计,更别说在这基础上开展合理的整体规划,科学的旅游经营模式和旅游路线设计。 2.旅游者环保理念薄弱 尽管我国近些年多次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态发展理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旅游者由于素质参差不齐,观念不强,对于低碳环保等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购物娱乐等方面不注重节能减排,不注重在旅游中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例如很多单位集中在节假日安排旅游,使得旅游压力剧增,旅游地点选择时没有避开旅游热点,这对于乡村旅游环境的承载力有着很大的威胁。还有很多旅游者都采取自驾游的形式,汽车的排放量逐渐增大,不利于减少碳排放,部分旅游者为了便利,旅途中多次使用一次性餐具及塑料制品包,积少成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大,由于公共假日集体出游造成的垃圾数以吨计,垃圾清理工作量随之剧增。因此,树立正确的旅游意识、建立全民参与低碳的生态旅游模式刻不容缓。 三、低碳经济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有效策略 1.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 目前,部分各地政府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乡村村民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对于其产生的经济的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得而知。因此,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政府首先要重视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深入思考绿色、环保、低碳的旅游模式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对乡村地区的旅游经营管理者进行节能减排的相关培训,使旅游业管理者认识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政府带头保护原生态资源,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要对乡村旅游区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注重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教育村民保护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资源,进而提升他们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2.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机制和科学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区域 以前乡村的主导产业是以农业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依赖农业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打造循环经济模式,依托乡村资源,建立乡村生态旅游的合理分区,对于生态系统有重要支撑与维持功能的区域,严格受到保护,限制旅游者的进入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对于有着便利交通,乡村气息浓郁和淳朴的自然村落或者村镇,则是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集中区域,在评估该区域的旅游承载量后,旅游者可以在这个区域的旅游充分品味乡村原生态的民俗风情,开展购物、住宿、娱乐等旅游活动,对于一部分村民的用于经济效益的生产土地、鱼塘、果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区域,虽然会给游客带来新奇和更原生态的旅游体验,但更要注重乡村生态景观与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利用,限制游客的数量,以保护为主,不允许现代交通工具的进入,提供低碳、环保的自行车、木船等简单交通工具,保证这一区域的生态资源长久效用。 3.采用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 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低碳旅游主要以低碳技术为保障,转变能源消耗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例如充分利用沼气池、太阳能等既减少了碳排放,又减少空气污染。大力推广其他能源的清洁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风能和水能,清洁能源逐渐取代秸秆焚烧,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持。其次,在乡村生态旅游循环利用资源过程中,政府同样要加强财政补贴,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能源转换站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奖励技术推广,对旅游产生的垃圾气体、液体、固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发挥低碳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巨大作用,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4.创新低碳模式,加强游客管理 我国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差异,旅游形式和主要内容也有不同,例如南方以村落景观、生态园为主,北方一些乡村以冬季雪景为主,但无论哪种地域,都将绿色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因此,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要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创新生态旅游模式。其次,我国乡村旅游管理者要加强景区管理,对游客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在保障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基础上,交通方式上鼓励游客采取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既锻炼身体又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出行,旅游过程中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例如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景区设置垃圾点,及时清理旅游垃圾,个别景区放置醒目标识,注意安全防护等,宣传方式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APP等方式大力宣传低碳旅游的积极意义,提高旅游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有计划、规范地开展旅游活动,进而提升乡村生态旅游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和环境利用的有效结合,由于其低碳、环保的特性,必定会越来越受到政府及旅游企业的重视,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乡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发展探讨: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 摘 要:低碳经济是现代化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推动经济的发展中,要时刻遵守低碳经济建设的原则,通过宣传与实践,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文章对低碳经济在森林旅游业中的发展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从交通、建筑、用品和废弃物等方面阐述了践行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森林旅游业;发展路径 在低碳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森林旅游业必将朝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森林旅游业的低碳化主要表现为旅游企业能源效率的提高与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理性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森林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经济促进森林旅游业低碳化发展 1、森林管理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我国的低碳经济践行中,人们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通过对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等方式为低碳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在实际的工厂作业中,则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较少原材料的使用等方式来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但是这些做法都具有间接性。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实质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直接性。森林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净化空气质量,并且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气候变化,改善土壤和水域环境。通过近几年来的营林建设,我国正在逐步的提高固碳能力。同时在森林旅游业的管理变革中,正不断的完善体制建设,减少人为对森林环境的污染,提高现代化森林建设水平,推动低碳经济的有效实施。 2、提高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 森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在于国家的经济规划,另一方面在于人们的自觉意识。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亲近,能够有效的缓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鸟语花香和山川河流,不仅陶冶的情操,还促进了人们回归于自然、回归于淳朴的本性,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自然环境的健康与惬意,而与灰色建筑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联系。低碳经济不仅仅要通过森林建设来实现,还要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建设,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可以在森林旅游的渗透中,传播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让人们在切身的感受中提高低碳经济的认识,并在回归城市生活中继续的发扬出来。 3、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森林旅游过程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森林旅游要借助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每种交通方式都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饭店作为高消费场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污染源。一座中等规模饭店的燃煤锅炉,一年会排放4200t二氧化碳、70t烟尘和28t二氧化硫。再如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在购物环节,厂商为吸引顾客眼球,土特产和纪念品的包装上大量使用难降解材料,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旅游者乱扔的垃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同时也产生碳排放。森林旅游各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森林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优良的环境是森林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森林旅游业的竞争力所在,为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求节能减排,保护森林旅游赖以发展的环境。 4、森林旅游业更易于实现低碳化 多年来,森林旅游业不断地沿着“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性旅游”的方向发展,已为低碳化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森林旅游的发展要以一定面积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将森林用于发展旅游,不但能够以较低成本达到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的目的,而且带来就业与收入增加、扩大交流、社会进步等多种协同效应,是林业产业体系中实现三大效益最明显的产业之一。此外,与木材加工、造纸等第二产业相比,与伐树开荒、毁草耕田、放牧渔猎等传统农业相比,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森林旅游业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产业。 二、森林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应普及低碳知识,让人们消除误解,帮助地方政府、企业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同时让人们认识到低碳是一个方向,一个过程,只要今天做得比昨天好就可以,并把低碳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坚持减排。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在中国还刚起步。在森林旅游区推行低碳旅游,将面临诸多障碍,要将低碳观念转变为自觉的低碳行为将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 1、交通低碳化 发展绿色交通,提倡选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交通工具。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森林旅游区内禁止外来车辆、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以保护生态环境;修建环保停车场,使用无污染生态材料,如石板、卵石、沙子等铺设景区道路。 2、建筑低碳化 在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建设依赖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注重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考虑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推广节能灯与智能控制等降低能源消耗。例如:楼层外立面贴有高科技瓷砖,可以吸附有毒气体,并释放纯净氧气,1m2瓷砖的净化效果相当于种植了40棵白杨树,外立面铺设纳米科技瓷砖,不仅外观靓丽,还有独特的自洁功能,能让楼宇长时间保持光洁如新。 3、能源低碳化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尽量使用自然能源、生态能源(沼气)、清洁能源以减少石油能耗的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在日常运营中节约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尽量减少水污染。 4、用品低碳化 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5、商品低碳化 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合理利用当地全生态、无污染的原材料,采用绿色、生态标志,让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 6、废弃物低碳化 废弃物要分类收集,便于无害化;提倡清洁厕所、节水厕所,推广生态、沼气厕所;餐厅内每天残余的食物,作为一种可堆腐的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 结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中,生产和生活用品不断的创造出来,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是在木材、煤矿和电力等应用中,却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急剧上升,并反作用于社会建设中。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通过低碳经济的建设原则,促进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共处,通过人人有责,人人环保的发展路线,推定低碳经济的全面建设。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发展探究 1建筑工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很大的比例,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影响国家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影响国家GDP的发展和人民的就业。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建筑工程经济研究不够,没有长远的规划,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建筑工程经济从业者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制定不完善 现如今建筑工程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工程经济从业者在认识上还不能及时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在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比如管理者对整个经济气候发展认识不够全面,总体理解还有比较大的偏差,相关信息搜集的方式不够先进,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经济发展预算不全面,使得工程发展落后,甚至工程不能收回成本,这也成为工程建设造成浪费的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中,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决策者一般是精通经济管理和建筑领域方面的综合人才;我国现状是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经济理念,使得建筑工程决策者不能很好地把握工程经济的重要性,经济不能更好地在建筑工程中体现相应的价值。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经济主要由国家投资和个人投资两部分组成,国家投资的工程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受限制条件多,发展活力不如私营经济,可能导致利益不是最大化,使国有建筑经济发展进度比较缓慢,很多工程在工期进度、建筑经济性方面有不合理的地方。 1.2建筑工程经济专业研究人员综合知识水平较差 在规划建筑工程经济发展方向时,不同的工程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侧重点不同,使得决策者对经济发展的预估和判断有偏差,所以加强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研究人员的整体素养是影响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如今公司追求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对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建筑工程经济的决策中考虑不够周全。所以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者从意识上提高认识,加强对建筑工程经济决策重要性的理解。 1.3绿色建筑工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 绿色建筑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绿色建筑在当前未能合理有效地得到发展,绿色建筑工程经济规模小、重视程度不够。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政策还没有支持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工程经济没有和当前经济发展同步,利润空间比较小,企业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绿色建筑工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改进措施 2.1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认识 管理者需要正确的认识建筑工程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需要整体规划建筑工程经济发展大局,并制定政策,并落实到位,长期实施,使建筑工程经济的发展有充分的保障。建筑工程经济的决策者需要掌握建筑方面、经济方面的知识,并且经常与工程设计师沟通,按照经济发展大局制定发展策略,达到建筑工程经济预期收益。在建筑工程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要充分认识非国有经济在建筑工程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制定私营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积极的政策,通过建筑工程经济内部提高和外部环境的保障下,使建筑工程经济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2提高从业者专业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可以为建筑工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建筑工程经济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课题,从建筑工程前期立项到建筑工程施工,资金流动涉及各个领域。需要专业管理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人才。建筑工程经济要紧跟经济发展的大潮,建筑工程经济不仅要掌握经济预测与财务预算能力,必须具备法律知识与建筑工程管理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提升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工程经济中提高更好的收益,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2.3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力度 绿色建筑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绿色建筑工程经济是一条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将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相结合,是使企业得以生存壮大的必由之路。这需要决策者们尽快建立自身的绿色建筑工程经济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前期可能会达不到目前这种发展模式的收益,但将来绿色建筑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是企业生存的正确方向。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为了使建筑工程经济拉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经济的决策者、管理者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头脑和彻底改革的决心,必须建立科学的发展道路,淘汰落后的发展模式,总结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经验,寻求绿色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使之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局面,使建筑工程经济的发展更加美好。 作者:陆宇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信息中心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策略 一、引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企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而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整体来看,由于其建设工期较长,涉及因素多,且工序复杂,其经济管理也相对较为复杂,加之,许多建设工程企业并未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管理缺乏实施力度,并未的得到全面贯彻,导致建设工程经济管理混乱的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建设工程企业发展。 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1.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筹资越算、资本预算、技术经济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设质量管理、预算决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涉及内容较多,其管理相对较为困难。 2.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 在建筑企业经营发展中,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主要肩负着建筑企业的资源考核与分配,并对一些非财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促进企业经营规范化发展,最终实现建设企业既定目标。另外,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也是一种成本管理,通过实施经济管理手段,对建设企业项目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并为企业经营发展赢取最大利益,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步入高速化发展时期,其经济管理质量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而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难度也日渐增大,原有的传统经济管理观念,已不适用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环境,因此,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1.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工程定额主要是由各级工程主管部门根据工程建设当地情况进行颁发,但由于各地区情况不一,工程定额要求也不一致,当执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对问题进行直接处理,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协调性,而当把具体情况对上进进行反应后在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受到延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目标。 2.缺乏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意识。 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大多数领导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提高施工技术质量即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而工程资金主要是由工程预算中直接拨款下来,与建筑工程质量并无直接关系,致使许多领导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仅重视工程质量,忽略了经济管理,导致工程建设经济管理风险加大。 3.招标工程清单与施工图纸不符。 在建筑行业中,许多工程为加快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招标工作,但由于设计阶段方案不完善,难以估计实际工作量,到后期施工时,实际工作量与招标工程清单不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时,也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更大风险,后期施工不能有序进行,漏洞百出,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4.工程质量加大经济管理难度。 工程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在通常情况下,实际施工过程中均有较大风险,如停工、返修、保修、索赔等问题,都会增加建筑工程花费,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增加建筑工程经济成本,而一部分建设企业为节约建设经济成本,忽略了质量管理,导致建设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5.成本管理意识差。 在建设施工前,企业应先进行成本调查,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而许多建设单位在建设前,仅重眼前利益,忽略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提前进行市场调查,后在施工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增加大量的无效成本。 四、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1.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可以说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首先应加强成本管理,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现对项目建设施工设计标准及工艺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建筑工程施工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详细计划,在后期施工中,将其全面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项目成本预算执行。 2.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领导应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工程经济管理部门,并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同时,企业中其他部门应密切配合经济管理部门,有计划的制定管理目标、管理计划及考核标准,将预算执行力度与员工自身利益相挂钩,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加强经济管理监督工作,提升员工工作责任心,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进度,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3.加强合同管理。 在制定招标合同前,建筑企业应先对市场经济发展做一个全面的调研,详细了解相关建筑材料价格,聘请专业技能强,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招标合同的制定,并成立专门的监督审计小组,对合同中的款项进行反复审核,以防止出现合同漏洞,造成建设双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签订合同时,要在双方平等、认同的基础上签订,签订前,双方人员应仔细阅读合同中的各个款项,如有疑问,应及时提出,以防止合同款项与实际施工情况出现偏差。 4.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企业应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选拔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组织,对各种行政支出进行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所有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办事,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工作中表现不好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办事效率,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 5.提高投标水平。 在投标前,建筑企业应先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夜店、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并结合以上方面,对整个工程成本及风险进行相应的测算与评估,再根据测算评估结果合理的制定报价,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与施工图纸不符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双方进行协商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要想推动建设工程企业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建设工程经济管理,因此,各建设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工程经济管理制度,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道路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徐巧芳 李晓光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经济管理建筑工程论文 一、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由前文可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普遍存在施工成本控制的参考依据缺失、奖惩制度缺失及投资预算的准确性缺失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形式,本文认为若想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效果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 (一)加强建筑工程进度控制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进度事关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顺利开展,因此任何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以便对建筑工程成本造价进行有效控制。若建筑工程进度有所变动,那么建筑工程成本造价同样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进度控制能够实现建筑工程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顺利推进。但实际施工过程,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往往受到人员变动、施工环境、建材供应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工作的开展必须从以下方面逐步推进:一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与施工质量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进而确保建筑工程如期施工完成。二是建立起具备高效率、高能力、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同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涵盖权责利的奖惩制度,进而调动企业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求建立起专门针对质量控制管理的奖惩制度,以便让所有员工均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务必要认清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建立起专门针对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与运行制度,此外建立起目标成本,进而实现对作业层成本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除此以外,工程施工成本预算必须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编制,进而明确建筑工程目标预算成本,注意必须层层分解目标成本,同时对目标成本进行监管。 (三)注重合同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施工方虽然形式上控制管理着项目部和分包人,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它们的关系是地位平等的协议合作关系。特定性和临时性是项目部的重要特征,从其特征可以看出,项目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趋利性。趋利性的存在,就决定了要对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责任管理制定有效的合同,通过合同来具体规范双方的行为,约束施工方,使其在规定下按义务进行施工。施工方在遵循合同办事的时候,需要有效的监督项目部、责任人的合同履行情况。同时,监理方需要按照合同的规定,严格进行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的控制,做到为建设方负责任的义务。 (四)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务必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加强建材的管理。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所有人员务必要严格按照限额领料单与施工任务单进行建材的领取。考虑到建材控制管理对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建材进场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对建材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与核对,同时对每道工序的领料情况与实际耗材进行严格核对,进而确保最后结算的有效性。二是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质量的成本控制,即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质量事故等问题,不仅影响工程成本,而且影响施工工期,会造成极大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的不应有的浪费。三是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安全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安全投入一定要落实,不少在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都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投入费用不到位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侥幸心理要不得。 二、加强工程项目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理念的不断更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不断变更,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时代推动着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策略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在工程项目领域,运用价值理念,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优化,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对实现工程价值有着巨大的作用。价值分析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以提高产品价值为目标,通过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最大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它是一项有领导、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工程项目中,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用最少的人力、财力来获得工程的竣工,实现工程价值的最大化。工程价值分析主要是针对于开发阶段。价值分析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用途的地方,将其进行合理的去除,进而来达到降低成本,实现最大价值的效果。 三、结语 建筑工程具有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工序复杂、涉及面广等显著特点,因此建筑工程往往被归集到系统性工程范畴。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综合效益的提高。尽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已经历过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但目前尚存的诸多问题却严重制约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要求建筑工程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其具体涉及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及原理、建筑工程行业管理的主要业务活动及科学方法等内容。总体而言,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合同与招投标、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经济总论、建筑企业管理、房地产经济与开发经营、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核算、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项目经济评价及投资方案评价与选择等。纵观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经济管理现状,具体涉及施工成本控制及工程造价两方面的问题。 作者:刘小燕 单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浅析 1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很多地方建筑行业也出现高速发展的态势,虽然当下我国出台了多项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文件,但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仍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为了赶超工程进度,不惜以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作为代价,这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落实的非常落后,建筑质量也不见提高,给人们的直接印象就是多花钱不办事。对于建筑工程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为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使建筑工程中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工程成本控制及建筑质量上,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投人获得最多最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以降低建筑工程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原则 2.1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对于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包括原料、施工、人力等,都是构成整个建筑工程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想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面成本控制,对于其中每一个细分环节的控制是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在人的责任上,建筑工程中每个施工、管理人员都富有监督降低建筑成本的义务,任何成本控制的措施和原则都是由人来实现的,如果管理及一线施工人员对成本控制不到位,将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人人有责,但人人不管的情况,使得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纸上谈兵。 2.2权责一致原则 建筑工程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无论是管理还是施工人员不但负有控制建筑成本的义务,同时也富有监督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的权利。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管理部门及各班组要对自己部门的运营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及详细的把握,同时项目领导也要对各部门、各班组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于表现优秀的部门要进行适度的奖励,做到有功必奖有错必罚。只有将建筑工程中各部门的权、责、利相结合,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达到预想的效果。 2.3目标管理原则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从管理方式上与其他项目管理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样可以用目标管理的方式展开,因为整个工程的建筑成本也是由各个细分项组成的。在建筑工程施工初期做好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总体目标,再对这项整体目标进行细分和细化,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责任人身上,将建筑工程的目标管理细化到部门、到班组。这样实施首先明确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各班组的责任权利,同时也方便今后对于项目成本管理考核时做到KPI细化、一致。 2.4动态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工程普遍较长,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对于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要采取动态控制的方式。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动态的管理各个细分目标的实现情况,并根据各情况做出适当的更改措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的实现。 3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容易出现的问题 3.1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理念还较为落后,主要体现是把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局限在施工决断,只是片面的要求一线工人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用材和施工设备的保护,但是对于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握不准确,如对于项目人员安排、成本控制的目标细化都还有很多问题存在。 3.2负责人员专业知识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大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负责成本控制的专职部分,很多都是一个部门、一位领导兼任多项职务。这样分管建设成本的领导,很多对于成本控制的专业知识积累不足。国内外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案例,但是很多建设单位的分管领导对于当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到位,不及时。而且由于公司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监督意识不强,导致负责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知识的积累重视度不高,导致其专业知识不足。 3.3成本核算往往流于形式 一般来说,建筑单位都设有预算专业职位,但是建筑企业中预算专员所做的具体工作也多位按照施工图纸或者现场指示来测算,很多阶段性成本分析、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比较没有对于企业接下来的施工方式产生多大影响。因此,很多成本核算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其岗位本应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成本核算既没有为企业减少建筑成本做出多大贡献,反而其本身构成了建筑企业的建筑成本,这样发展下去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4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的建议 4.1加强动态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期一般都比较长,在这段实践中会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发生,这将会直接影响着企业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的管理。而且建筑工程的管理关键在于项目总体成本的目标确定,在接下来的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的经济成本管理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也应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在项目初期的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是从项目的收益的角度出发的,随着项目施工的不断变化,项目施工成本也应随之不断变化,在实际施工阶段出现与预算成本出现差异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4.2采用先进工艺和流程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项目管理流程,不但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工程质量和工期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该综合考虑影响施工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这些影响因素确定项目施工的总体施工工艺,和每个细分阶段的施工任务。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各班组人员安排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安排。 4.3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成本管理,对于建筑工程从施工材料的采购应该首先依据公司的预算价格进行采购,当然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制定的预算价格很可能与市场价格存在一定出入,但是也应将预算价格作为参考依据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而后期企业对于库存施工材料的管理,应该采用限额材料领料单来实行,保证公司库存有一定的预算和准备,如果由于项目进展无法调节施工材料库存和现实需要的关系,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做好提前进料,避免造成最终企业仓促进料所造成的成本上的负担。 4.4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对于施工过程中施工因素导致的成本问题,各施工企业基本都有相应的准备和防范措施,但是对于项目成本管理也同样重要的非生产性支出,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非生产性支出是指企业为了组织和管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在企业施工经济成本管理中占有相当份额,但同时其本身又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施工企业为了防止这类非生产性支出所产生的浪费,应当采取严格审批、精简部分等措施来实现。 4.5加强人力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初期应该对该项目所需要的各工种及数量做出整体的预算,并做好相应人员规划,在工程开始后也要对现场及机关人员做好人员规划,避免造成施工需要与人员供给不匹配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应对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加班加点及部分员工懒工怠工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规定。另外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进而把公司的人力成本降到最低,把员工的工作效率发挥到最大。 5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成本管理的几个突出问题,这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提供了方向。为了更好的决解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我们应利用目标管理的手段,权责分明,并把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工程中经济成本的代价。 作者:葛宝林 单位: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的成本控制探讨 一、医院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优化技术的经济性 医院建筑过程是一项高成本的建筑项目,普通的建筑施工已经十分成熟,在建筑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材料上的价格区间波动较大,通常情况下,建筑预算成本是巨大的。在建筑方案完成后,财务就可以根据具体方案进行成本预算。一些设计人员为了降低成本会以降低建筑物质量为代价,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建筑过程中利用优化技术,在保证建筑物预期质量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资金,利用最少的成本使建筑的质量达到最佳,例如楼层与地面面积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材料的使用数量,例如在建造钢架结构的时候,利用多少钢架能够达到承受应力的水准,不至于材料使用过多导致浪费。通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优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建筑项目的总投资成本,有助于后续工序的展开。另外通过优化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医院建筑的合理性,便于施工展开,实有助于缩短工期,便于医院建筑快速投入使用,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制定有效的资金预算 对于医院建筑项目来说,工程预算一般受到较多限制,在方案制定后很少有资金灵活运用的余地,因此必须找到最佳实施方案才能让资金利用率达到最佳。方案实施主要内容有四项,施工机具和选择、施工方法的确定、流水施工的组织和施工顺序的安排,这四项内容如果得到合理预算并将成本管理良好控制就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某一医院建筑工程而言,其资金是有限的,建筑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资金预算,最大程度上发挥建筑资金的经济效益。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有一定的流动资金量,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筑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控制资金的平衡点,既保证医院建筑工程能够按计划进行,又能保持建筑项目的柔性,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建筑方案的改造,消除建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建筑项目的展开目前主要是投标,最终竞标价格一定,因此必须保证项目资金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预算过程中需要对建筑项目中存在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分析,并做好相应的风险规避政策,避免资金超过原估算。 三、对医院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并以此理念展开各个环节的成本预算从而降低全过程的实施成本。全过程主要包括工程开始施工到竣工的每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项目成本都需要进行管理跟踪,每项经济业务都需纳入成本控制范围,即成本控制的管理过程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材料成本在建筑施工中占据60%总成本,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从承接工程开始,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材料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减少次品材料流入工地,并不定期抽查材料的质量及相关财务账目。另外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计划安排、项目质量控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预算,并对各种风险作出分析预判,时刻不能松懈。在对成本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中要做到集思广益,因为成本控制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少数人的义务。在控制成本时应加强成本控制有效策略的研究,应用新成果,做好方案比对工作,通过不同的方案比选使每个环节都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有效减少浪费 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有利于建筑企业的良好运转。建筑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高层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业务部门、施工部门、市场分析部门等。对各个部门进行明确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将工作内容具体化,避免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通过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是建筑企业处于动态平衡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突破,有效消除浪费,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建筑过程中会涉及多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水、电、煤气、燃料油等。建筑过程中应用最多的资源是电,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以及日常照明等都需要电力的带动,例如搅拌机、取暖装置、抽水动力装置等。燃料油主要包括柴油、汽油等,在建筑行业主要指柴油。各种运输车辆以及大型混凝土搅拌装置需要通过柴油作为动力。水作为基本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生活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施工过程要贯彻绿色施工的理念,避免盲目追求奢华,浪费资源。严格意义上来说,所有与提高建筑质量无关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为浪费,因此必须尽量减少这部分浪费,保证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 五、结束语 医院建筑工程事关民生大计,在建筑过程中必须做好成本管理技术,我国建筑业不断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冲击,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促进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必须有效利用建筑成本,制定降低建筑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注意不能因为对成本的过分控制而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 作者:谭学农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基建办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原则 1.1以全过程经济效益为主,结合阶段性经济效益预测 建筑工程有效地开展,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工作环节,分别是:对项目目标的确定、技术方案的提出、方案的筛选、工程的实施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等等。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流程中也有所重点,经济预测要突出全过程的经济效益。然而,在以前的建筑工程经济预测中,往往忽视了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只重视施工阶段,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很难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所以,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首要原则就是立足于全过程经济效益的预测。 1.2最优化预测与满意度预测的结合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过程中,要遵守原则最优化的处理方案,这种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所创造,其中关键词汇为“满意程度”,因为人们在对建筑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环节时自身处理问题的容量与问题本比较十分渺小,所以要想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十分困难。为此该经济学家提出满意程度一词,用满足度来替换最优化,在预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期间合理的结合最优化与满意度,这样便能够降低盲目追求高效率,却事倍功半发生的几率。 1.3以主动预测为主,结合被动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就是要将系统处理问题时即将面临的状况进行评估,从而确保工程实施的高效性。以往的操作方式是将实际值与预期值进行对比,倘若实际值较预期值相差甚远,便分析其内部因素,并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这种预测方式被称之为被动分析,只能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系统评估和改进,无法达到预测的效果。如今,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控制理论与体系理论融入到经济预测的内容中,事前主动的分析施工状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主动预测为主,结合被动分析将成为今后实施途中的主要原则之一。 2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方法 2.1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具体方法,分别是:平均移动法、平均简单法和平均加权移动法。平均移动法对实际发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求平均值,一般在时间周期方面要移动一个周期左右,所得数值即作为下一个周期的经济预测值。平均简单法通过对以往的数据信息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经济效益值,这种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适合处理短期的经济预测情况。第三种平均加权移动法利用加权来反应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的区别,该方法的经济预测平均值比较准确。 2.2定性预期方法 定影预期方法主要由专家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组成。专家分析法的经济预测评估对象为专家所提出的建议,专家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和所掌握的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来从以往的项目中寻求规律,并对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判断。判断提出之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以及归纳环节。专家分析法还分为个人分析与集体分析,个人分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调动专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集体分析的优势在于专家能够提出大量的数据信息,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全面,有利于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经济预测结果精准程度较高。德尔菲法通过匿名的形式对专家的建议进行分析、整理,可以算作专家分析法的一种延续。 3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决策方法 3.1非确定性决策 非确定性决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决策方法:第一,最大最小后悔值法,首先需要选定一种建筑工程技术的施工方法,从而其最优化方法便得到确定,倘若一开始决策方法并不是最优化方案,实施人员便可能会后悔,为了避免这中现象的发生,在作抉择时便应该采用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后悔数值即为所应用方案的效益值与最大化效益值的差值。第二,最小最大效益值法,首先寻找出各个决策方案的最小效益值,然后在这其中选择出效益值最大的方案,并将其作为最优化方案,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第三,最大最大效益法,顾名思义,该方法与最小最大小效益法正好相反,选取效益值最大的决策方案,即各个方案中处于自然状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3.2风险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也包含两种决策方法,第一种决策方法为等概率方法,又称之为合理性标准,该方法的实施条件一般是在统计数据资料不足或是参考资料缺失的情况,该方法假设正常状态下的自然概率均相等。第二种决策方法为标准期望值法,通过对每个方案进行期望值的计算,选择出损失最小或是效益最大的方案。期望值即某种方案在自然条件下所出现的损失值。由于该数值无法获得准确性的数据,便将其称之为期望值。 4结论 在建筑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经济预测,并选择好决策方法,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由此不难发现,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以及决策方法在各项工作环节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有效的控制工程的经济效益,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篇论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方法、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决策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作者:万东操 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成本管理下的建筑工程经济论文 一、分析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重点 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受到企业施工项目现有经济状况的影响,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经济状况做一个事先的分析整理,掌握本企业中经济效益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采取积极的措施做以解决,促进成本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在进行经济成本的体系管理时,首先要对相关项目的责任体系进行最大限度的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同时,需要将经济成本管理的内容列入到岗位绩效评定系统中,以此严格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实施工作内容,以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2.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控制制度及成本核算 经济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快速度促成项目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目前对于我国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制度而言,施工企业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制度方面有很多问题,核算方面也有缺陷,这就使得成本分析和核算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对于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善于借鉴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要不断增强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在管理体系和制度上有效的实施监控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促进企业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 3.不断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激励机制 做好财务激励机制可以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以及个人的预期效益,以此使得员工可以拥有高昂的斗志,极大提升经济效益。 4.对预算管理和执行进一步强化,实现管理目标 对预算管理与执行有一个良好的掌控,可以极大程度上促进对经济成本的管理。对于每一个环节,企业都要有针对性的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监督督促其实施。比如预算编制阶段,只有全面考虑到施工地的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具体情况,才能取得高效的收益。另外,工程进度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在施工方法上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状况来加以考虑,这样可以促使对建筑的规划更加合理,避免出现只为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发生,降低之后所需要投入的治理费用,客观减少了企业可能会有的损失。 5.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 责任的落实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强有力的掌控之中,对于每个分项目的管理人员来说,务必要明确本身所要完成的工作,同时也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对于技术部门来说,要合理运用当前最为先进的工艺和技术,用新技术带动传统的运营模式,使得项目实施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对于经济部门来说,其主要责任就在于项目的预算,在预算当中能够分清楚各个项目的支出是多少,都分别用在了什么地方,从而强化资金管理。同时,激励和奖惩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使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其所涉及到的机构多,并且施工程序和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有效落管管理责任制度,使得各项要求都能够纳入整体规划当中去,科学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工程成本的降低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做好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当今的社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成本目标的抽取和突出,合理规划、指导以及控制相关的成本费用,以此降低企业损失、增加经济效益。这一管理优势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成本管理能力,第二是利于成本管理目的的实现。因此,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引进这一方式是十分有利的,能够促进成本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另外,将项目成本管理的需求作为最基本的依据,更为准确的制定经济成本的总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施工企业,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是当务之急,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收入,严重时关乎企业存亡,这就迫使要加快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不断完善。除此之外,引进先进的经济成本管理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以此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 作者:姜春 单位:北京轩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 一、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法和制度不够完善 这几年来,我国的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不断补充与完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制度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尤其在市场竞争的建筑市场,技术、工艺、材料等更新速度较快,由于目前工程预算实行为定额换算,在现行制度和计算方法方面无法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预算目标和结果的谁确性。 (二)对质量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某些建筑企业没有真正意识到工程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有的建筑企业过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忽视了工程成本,使得经济效益低下。有的建筑企业则盲目追求低成本,导致工程质量和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出现经济效益虚增实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建筑企业对工程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 (三)成本控制的局限性 在建筑企业中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程施工部门只负责施工质量和工程期限,材料采购部门只负责材料价格和材料管理,工程技术部门只负责技术,表面上看似乎是各负其职,实际上成本控制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联动,互相协作,这种各扫门前雪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到工程成本核定的谁确性。 二、加强工程中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措施 (一)加大建筑工程预算监督管理力度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筑企业应当首先做好工程项目预算监督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开发商、造价部门、预算部门、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制定预算监督的原则和规范,避免监督过程表面化、形式化,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二)实施全面性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当组织工程建筑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全面做好控制与预算工作, (三)加强对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视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积极转变“重生产,轻管理”的错误观念,真正认识到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对建筑企业的重要性,依据建筑市场的变化与预算、成本控制的标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科学的对工程质量、材料采购、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建筑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利润。 作者:潘培彩 单位: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构建 一、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框架与实践 2.1财务治理和预算管理的全方位的构架制度。 (1)财务治理和管理的基本构造。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时,首先就是要构建财务治理的框架,它为企业的工作开发提供了依据,即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有了一个更好发挥的平台。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财务运营模式、企业财务组织结构与企业财务部门岗位等四方面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构造。财务组织结构在这四个方面中,对企业财务权利的规章制度起到了健全和基本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再一次分配了企业在权利部门内部的财务治理权。企业要有效的管理预算管理权在结构面上的分配,严格的监控分配后的任务,促进经济预算管理的全面实现。 (2)在财务治理中财务权责的分部。财务治理是指重点分配权责,与此同时各相关方的制衡和约束都隐约的形成了。财务权责主要体现在可以随时的支配财务资源的权利,支配权利包括收益权、筹资权、决策权以及投资权等多方面。它们把财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分隔开来,易识别。财务进出的权限分部是财务权的本质内容,财务的薪酬制度与限制制度的联系和利益方与高层的联系也随之表明。分部财务权责,即调节好上文描述的财务关系的程序,财务的规范与整理和构架的设计都是由这个程序来表明的。 (3)财务管制的建立,财务治理的实践。财务治理这个项目在企业的经营中不好把握,规章制度和组织类型由他决定,企业的决策方案与管制制度也由他决定。由上面可知,对于繁杂的信息资源要做到认真细致的检査,使整体的治理能够多样化,合理的做好治理的工作。企业内层,客观的治理体系一般都是大相径庭的,任何一个部分它们的治理构架和解决方案都是独到的,企业内部的客观部分要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优化和调整组织结构。 (4)激励制度的创建,财务治理的健全。综上所述,权责的分部是由财务治理来呈现的,体现出了财务制度分配在领导层中的重要性。做好财务治理工作,首先财务制度要有效造成,企业制定的激励制度具有科学性,它是为了保护层级间的利益。创建激励制度后,责任方重视到自身的责任,它们能更好的造成财务工作,实现企业财务的目的。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工作方面,企业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分配好各部门的预算。 2.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方式。 (1)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筑工程预算的管理和编辑在多个部门涉及到,如政府部门、建设银行、工程设计部门与实施企业,多种的部门,管理的繁杂性也就出现了。达到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有效目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就要相应的完善,积极的合作在各部门中。 (2)加强建筑工程工程量审计工作的管制。在建筑工程的工程量中,预算的合理性是由审计工作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来决定的。那么,相关的策略包括:考察工程量,审计工程量的相关证件,项目的合理分配由审核建筑工程决定,套用定额的要求由审计部门决定。 (3)建材价格浮动状态的重视。交易的建筑市场,繁杂的建筑原料,它的多样化,丰富了建材的种类,变化的价格,不同期间的建材价格是不同的。所以,一方面建筑工程审计人员是不能忽视建材市场的价格的,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实时信息,如在网上收集有关资料和了解形式,订阅有关的报纸。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不定时监督现场的情况,得到更新的消息。 二、总结 企业采用具有有效性的方法来组织预算,就是为了让预算组织的质量能够更高效,建筑工程中的投资能够稳定,管理建筑工程资金的科学性,健全的造假管理制度就可以实现了^制度的健全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客观性与整体性、系统性以及战略性,企业工程管理的升级是一定要完成这方面的。对于工程预算管理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是需要企业能够深入了解的。对管理结构的设计和组织预算方案,工程的目的和经济利润要贯穿到整体的组织中来,让他们能够相互的融合,取得高效益。 作者:徐璐 单位: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重点分析 一、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重点分析 1.1完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需求、针对建筑工程企业施工项目经济成本管理现状与问题,工程施工企业应对自身经济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与评价,了解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体系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体系。在经济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明确项目责任体系,以岗位职责、权限的完善确保施工过程中各岗位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经济成本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将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内容纳入岗位绩效评定中,督促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各岗位人员具体工作内容的实施与执行,保障经济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1.2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控制制度及成本核算 在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中,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是影响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受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能力及经营理念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及核算工作中存在诸多的不足,影响了成本分析及核算工作的开展。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快成本核算制度及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借鉴同行业管理经验及问题分析报告中的对策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并利用持续性管理制度评价机制,对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制度进行实时监控评价,及时发现并弥补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1.3完善建筑施工项目财务激励机制 财务激励机制是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针对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成本管理需求,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加快财务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此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企业项目价值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以财务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及奖励政策,对不同员工进行激励,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4强化预算管理与执行,实现经济成本管理目标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济成本管理中,预算管理与执行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经济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工作。根据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各阶段管理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各环节的管理与控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保障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的科学性。例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材料、人工成本,避免套用不同区域成本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同时,分析考虑工程所在地气候因素、施工方法等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合理规划建筑工程进度。避免赶进度带来的质量隐患、降低质量通病治理成本,避免进度拖延造成合同成本增加。在工程施工阶段及预算执行中,施工企业还需要加强财务职能的充分发挥,以财务审计、控制等工作避免预算超标降低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成本管理目的。 二、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目的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现代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门,是通过成本目标的抽取与突出,指导、规划并控制成本的发生及费用的指出,以此实现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增值目的。目标成本管理方法能够极大的调动企业成本管理能力,以此实现成本管理目的。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项目经济成本管理能力。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成本管理需求,确定项目经济成本总目标。在总目标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目标分解,再由部门领导组织员工对各自岗位工作进行分析,将部门目标进行分解。 三、结论 在现代建筑施工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加快成本管理体系的分析与完善。以持续性完善工作的开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成本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同时引入科学的经济成本管理方法、强化管理工作重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的。 作者:文成威 单位: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升途径 1建筑设计中节省材料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程序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较小的工程,有时将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合并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分两阶段进行。其实,这一设计程序的思想也正与工程设计原则的演变进程是一致的。回顾工程设计原则的发展,从安全系数法到极限应力法,再到现在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在这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工程设计的一步步科学化、理论化和趋于事实的精确化。那么,现在的工程设计原则使得这一思想是否还有向前发展的空间呢,我们是否还需要人为地增加设计计算的结果呢,是否还有可以挖掘的原则或方法来引导设计以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良好结合呢。不妨来重温一次我们已经搞了无数次的设计,再次体验我们的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对于任何的工程设计,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结构分析,根据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来选择结构分析方法,如线弹性分析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或试验分析方法,当然我们在实际设计中采取的默认值是第一种方法即线弹性分析方法。并且我们已经很清楚一点,那就是线弹性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page24)。 为了能够更明确的阐述问题,不妨拿最常设计的正截面承载力来讨论。简支梁的荷载为:q=1.4q0+1.2g0并且在计算时,我们要按照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进行:其一,截面应保持平面。即平截面假定,这一假定使混凝土设计的安全性在一开始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其二,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最通常的偏压(受弯)构件的受力分析图,其平衡条件为:M=α1fcbx(h0-x/2)+fy’As’(h0-αs’)fyAs=α1fcbx+fy’As’当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其结构抗力就要加大。根据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可知,构件中受力纵筋的总面积已经增加了近10%,也可以说受力钢筋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1.1的安全系数。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又考虑了重要性、耐久性、抗震要求等等,最后的结果-无论是截面尺寸还是配筋已有了一定的扩大。有了以上的一些对比,我们是否还要保持一贯的偏于保守的作风去加大设计时的计算结果呢?从两个层次上回答这一问题:一、在遵守《规范》的范围内,我们不需要再人为加大按照理论计算的结果。二、把《规范》做为我们视线中的一部分,从工程设计原则的发展和现在所遵循的原则来看,设计原则向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许弹塑性理论和塑性理论就是发展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跳出混凝土设计的《规范》,去寻求更大的空间来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更好结合。首先,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贯穿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有调查表明,与传统的设计相比,用优化设计可以使土建工程造价降低5~30%,这对与现代工程承包特别是EPC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优化设计能最好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结构内部个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并且具有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度。其次,采用钢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进行设计,从而部分或全部地跳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限制,节省材料,达到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钢材的屈服点比混凝土要高的多。在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构件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钢和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则更能发挥砼和钢在不同方面的优良性能。另外,钢材用于结构设计时,由于材质均匀,从而使其受力时材料内部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便于明确结构传力路径,使简化结构更为方便,计算模型更为接近实际。再次,做为EPC项目的后期阶段,在采购及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趋于工业化。采购趋于工业化,是指采购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原材料的采购而是更多的采购专业化的建材、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这种以专业化的结构构件来代替设计中出现的受力复杂构件,一方面便于前期的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利于后期的施工进行。这后一点与工业化的施工是相通的,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使得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合理,施工过程更加快速高效,材料利用更加充分,从而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对工程设计原则的发展方向及现行设计原则的内涵加深认识,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设计是以一定的安全储备为基础的,所以不需要再以感觉为基础而加大设计结果。如果这可以说是节省材料的话,那么再加上采用性能有保证的专业化生产构件以及应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讲这也是充分利用材料的一种途径,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无庸质疑的。 2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来提高经济效益 2.1国内节能建筑状况目前国内住宅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现在的城乡建筑中,98%为高能耗建筑,新建住宅只有5%符合现阶段节能标准。同样气候条件下的国内住宅能耗是欧美住宅的3倍以上,这些数字都很可怕,也使节能住宅的推广成为房地产业的当务之急。在土地利用方面,许多城市的中心旺地建设了大批低标准的多层住宅,使土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大打折扣。这种因观念滞后而带来的浪费,这种因产业科技水平低下而带来的能耗浪费远比生活中的浪费要大得多。因此,从产业方向看,提高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科学合理规划土地,打造节能省地住宅是大势所趋。 2.2节能建筑含义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指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在规划、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到首位,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并尽可能地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充分做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住宅。节能省地型住宅也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节能: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建筑朝向等设计手段,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节地: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少占耕地,提高土地效率,提高单位住宅用地的住宅面积密度;节水: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利用与补给的平衡关系,通过分质供水、推广应用节水器具等节约用水;节材: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和高性能的建筑材料,推行一次装修到位,减少环境污染;环保:建筑和装修中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住宅节能潜力巨大。 2.3节能省地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房地产迟早要实现品质地产取代资源地产的转型,需求也会由传统的解决人居条件短缺、城市化短缺与移民输入型的房地产格局,转化为改善优化型需求为主的市场格局。如果这样一个转型来到了,无论是住宅的建设、规划、管理部门,还是开发商、设计单位,都应该全面正视我们是一个能源和土地短缺国家的现实,在提升商品住宅开发建设的品质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的风格、形式、景观等外在的品质,更要关注建筑节能问题,降低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符合卫生和节能及采光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的密集度和容积率,加大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的集约用地。同时全社会也应形成住宅节能省地的观念,市民在购房时除了追求地段、户型、环境等,也要追求建筑节能,以此推动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开拓住宅节能省地的空间。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经济分析 1建筑工程项目费用的经济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方案可能有多个,一个方案的技术组织方法又可能有多种,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方案可比条件和经济效果的差别,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建筑工程方案组织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费用是建设和运用于某项工程或技术项目生产效益过程所支付的货币金额。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的社会投入的劳动消耗价值包括建筑项目初次投资的费用、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费。经营中使用的设备的折旧费和维护费、向国家交付的税金以及使用终期的残值等。经济分析的主要目的既要对这些费用的成分、性质以及不同时期的等效价值进行研究,还要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怎样消耗,怎样回收和怎样带来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包括:占用的地皮、房屋土建费用,设备和材料的购置费用,施工费用和设备安装调试费用,设计费用和咨询费用,人员初次培训费用,道路使用权、基础设施占用与协调费用,公关、保安和法律服务费用等。据此,按动态的观点计算出投资总额。考虑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残值,按照使用年限法、年数之和递减法、单位产量法或偿还年金法计算折旧费。计算生产维护费和年经费。生产维护费包括:维修人员的工资和工资附加费,设施的维修材料、配件、低值易耗费、运输和保管费,设施运转能源费,企业管理费、业务经营费,设施保险、房屋维修、工具开支、法律服务、意外事故等费用。年经费是建筑项目投产使用期间每年经营的全部费用,在数量上等于折旧年金和生产维护费用年金之和。此外还要计算出税金、利息和其它费用。论采用建筑工程经济分析降低施工成本李永杰(山东省烟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施工过程中工程经济分析的运用 2.1施工准备阶段 应结合实际施工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它相关资料,科学地编制实施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通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2.2施工阶段 以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控制。 2.3工作程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切可行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经济有利的方案付诸实施,保证以最小的资金耗费满足预定的目标要求.其工作程序为:确定目标列举方案(凡能达到目标的所有方案都列出)分析比较(对所列出的方案进行经济计量与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劣)评价(在前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按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各方案的分析结果予以比较)决策(在评价的基础上,以经济分析数据为依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各方案中作出最终选择). 3保证经济分析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真实地反映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效果,工程经济分析应做到以下几点: 3.1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就是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目标,当项目的主要矛盾是经济问题时,工程经济分析的结论即可决定其取舍。 3.2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3.3价格与经济参数必须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3.4对于不同方案的比较,必须具有可比性。项目成本及其方案的分析指标、计算指标和评价指标的口径与尺度应当具有可比性,以及计算经济效果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有形效果与无形效果的深度与广度应当具有可比性。 3.5在微观分析(财务分析)与宏观分析(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不确定分析,以保证控制项目成本决策的可靠性。工程经济分析是为工程决策服务的。工程决策应按认识问题确定目标收集有关数据确认可行方案选择或判断方案的准则方案内在关系的模拟预测各方案的效益结果选择达到目标的最好方案成果的事后评估即工程项目的事后评估。为了更好地运用经济分析,来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做出正确的工程决策。 总之,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施工工艺方案,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教改分析 一、《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素、现金流量与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建设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分析与风险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中的应用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评价各类工程项目和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从中选出经济的可行的最优的方案,为全方位提高方案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指明方向。通过学习,使学生领会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了解工程的经济活动规律;熟悉现行的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的主要规定;掌握对成熟的技术和新技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和评价的方法,从经济的角度为技术的采用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现在《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教师很大程度上还是注重“工程经济”基本理论、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再经过大量例题和练习题的练习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降低,对存理论吸收接收难度较大。例如投资收益率、借款偿还期、净现值率、偿债备付率等名词的概念含义、经济意义和计算方法等,即使教师多次讲解,举例阐述,大量练习仍然有很多学生不理解;又因工科学生对财会知识掌握甚少,在学习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时感到很吃力。因此,《建筑工程经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职业理论培养的基本规律,定位于实践活动,理论作为实践的辅助,以够用为度。 二、《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思路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应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应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项目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工程经济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需够用的知识。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和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三、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基本内容 1、采用自编教材进行教学。教学上对老师的要求不是机械教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灵活调整和自编教材。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课程建设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自编教材是根据《建筑工程经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建设的目标来确定的,内容创新,反映当前工程经济特点和学科前沿知识,具有整体连续性,合乎教材规律,富有启发性,符合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反映学科新成果和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优秀成果。教材中引进很多工程实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阐述《建筑工程经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教育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发现新难题的本领。为补充教学需要,我们又自编了多种讲义与习题集、实践指导书等,完善了教学。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英语原文文献做辅助教材,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坚持走工学结合之路。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行业社会问卷调查及与行业专家座谈等形式调研,我们对原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行知识内容分解,并按能力指标要求对原相关知识系统进行重构,把《建筑工程经济》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同时在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背景下,我们将知识模块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规律,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小型学习单元,设计学习情境。 3、坚持按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课程设计中体现职业性要求。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工作任务要求,分析构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设计中体现实践性要求。课程内容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同时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实行工学交替,开展项目法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情景设计。 4、教学手段上引入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用动画或实物来演示原理或系统。教学环节设计成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和信息获得量都得到了提高。每一个学习模块完成后,积极联系知名企业,创建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案例参观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职业岗位急需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结语:《建筑工程经济》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纵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自身本领内在需求,过去教学方法已经不可以完全适应现代教学方式。《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也应改革提升该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建筑工程经济深入分析 1建筑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建筑产品的流通形式包括出售和租赁两种。研究建筑产品的流通,必须掌握建筑产品流通的特点,如流通的区域性、分解性、反复性等。对建筑产品消费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建筑产品消费特点的研究上,如消费的长期性、普遍性和公共性。在研究建筑产品消费的问题上,更要关心建筑产品的消费效益。消费效益是指在使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建筑产品期间,使用者实际接受到的功能与建筑产品所具有的或者应该发挥的功能之间的比率。人们消费一定的建筑产品能否取得最大的消费效益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高建筑产品的消费效益,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这里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是建筑产品使用率的高低;(2)是同类建筑产品之间使用的均衡性;(3)现有建筑产品是否与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相适应,例如一些地方存在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偏低的现象;(4)对建筑产品的使用是否正确合理,比如随意改变房屋建筑的内部结构就可能危及整体安全性等。 2绿色建筑的成本控制 建筑企业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只有在建筑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提高成本控制方式,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于是很多建筑企业都提出要生产“绿色建筑”,其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使用天然的材料;(2)精心融入“高科技”因素;(3)实用且节能;(4)建筑在寿命周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小化;(5)减少建筑寿命周期内污染排放;(6)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与环保相统一。“绿色建筑”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效益,主要从决策、设计、招标及合同、实施、运营及维护、拆除和翻新等六个方面来控制。(1)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绿色建筑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项目规模、建设水平、项目选址、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等因素。合理地确定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方面采取措施,随时纠正发生的投资偏差。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和评价,并提出优化办法,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在不突破投资限额的前提下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3)招标及合同阶段的成本控制。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取标价合理、能保证质量和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好的承包商,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合同条款的缺陷。建议合同的承包方式采用“设计、采购、建造”EPC合同工程总承包方式,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全程参与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服务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配合。(4)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承发包商的行为来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要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5)运营及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建立运营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的管理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采用绿色建材;加强材料性能和环境指标的检测,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6)拆除与翻新阶段的成本控制。拆除与翻新阶段发生的废弃成本主要指工程项目拆除后所发生的废物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成本;环境损害成本主要指由于工程项目废弃后对环境和资源的损耗、保护恢复所支付的成本费用。对弃置成本的重视,有助于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社会效益。 3建筑工程的经济评价 建筑工程的经济评价在建筑工程经济评价的研究中,一般将其评价方法分为三种:(1)在部分价格调整的基础上按照传统的经济价格进行评价;(2)以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重点进行全面的价格调整,按照得出的计算价格或效率价格进行评价;(3)把积累和收入的分配问题加以考虑,按照动态的社会价格进行评价。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筑工程项目,不管是按何种标准确定都应该进行经济评价。因为将要实施的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其本身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必须定量地加以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的评价方法或理论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纲,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实施工程项目的基础。无论是需求预测,还是利益估算,归根到底都是按照经济评价方法来完成的。 3.1几种建筑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1)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是利益费用比较法。对于可计算利益的建筑工程项目,需将利益和费用的现值加以比较。①内部经济收益率(简称IRR):用经济分析方法将利益和费用调整后贴现的利益现值总和与费用现值总和相等时的贴现率即内部经济收益率;②净现值(简称NPV)或利益费用差的方式:用一定的贴现率将建筑工程项目寿命期间发生的利益和费用分别贴现为现值,利益现值总和与费用现值总和之差如果大于零,则该项目较为可行;③利益费用比率(简称B/C):利益现值总和与费用现值总和之比,叫做利益费用比率。全部建筑工程项目都进行利益费用比较是不必要的。对于不能计算的工程项目,可用其他的定性评价方法。 (2)贴现法。在建筑工程项目寿命期间所发生的利益和费用,要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变成现值之后再进行比较。这是因为,虽然项目的利益和费用是发生在5年、10年的长时间里,但必须是现在比较利益和费用,决定是否投资。这样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把将来具有不确定性的,有时间价值差的利益和费用拉回到现在时刻来计算。可见,投资不同于消费,其特点是在将来一定时间内继续发生投资效率的情况下,不是只评价投资费用的高低,而是要进行经济分析。 (3)费用比较方法。有些建筑工程项目不能计算利益。例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就是这样。对这类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是把各种方案的费用贴现为现值后,比较现值的大小,选择费用小的方案,通称为“最小费用法”或“费用效益分析”。这种评价方法也可用来选择利益一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选择那些投资高而运行费用低的高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决定选择使用机器还是劳力更为有利。 3.2内部经济收益率和资本的机会费用的标准 在经济评价方法上,各国对内部经济收益率有着不同的要求,世界银行规定为12%。从发展水平和部门选择考虑,在经济发展初期,比较重视农业和基础工业部门,工程项目的贴现率比一般工业要低。 3.3各种经济评价方法的比较 上面谈到三种利益费用分析方法:内部收益率(IRR),利益费用差(NPV),利益费用比率(B/C)这三种方法的差异和优缺点如下: (1)内部收益率(IRR),随着项目的寿命不同而异,如15年、20年……若是几年,就要解几次多项式,因而在理论上可以得出几个IRR值。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采用其中哪一个值更好,所以只好规定工程项目寿命,并以此对几个IRR进行敏感分析,除此,没有更好的方法。 (2)关于利益费用差(NPV),利益费用比率(B/C)这两种方法,它们都是由外部规定贴现率,所以难以规定准确的数值。但作为一种方法,由外部规定贴现率是正确的,(均衡)利益是在资本市场上通过竞争决定的。 (3)有些工程项目,利益和费用在各年度的分布状况是不同的,这时如果用IRR,结果则大相径庭。一般地说,IRR法的前提条件是适于那些初期投资较大,尔后只需少量维持经营费用的项目。否则,都宜选用利益费用差法和利益费用比率法。 (4)在ABC……等项目的IRR都大于资本的机会费用。而投资额都有限的情况下,就必须对这些工程项目加以排队,选择以确定实施的工程项目。如果要进行优先度排列,这时由于IRR,B/C都不能合计,只得用NPV法。另外,对于有两个方案且IRR相同的工程项目,应选取资本的机会费用贴现后NPV较大者。 3.4各种经济评价方法的应用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最经常用的是内部收益法。其理由是事先不必规定贴现率,而是在运算中经反复求出来。内部收益率代表着资本的收益性和周转能力,从经济意义上说,它使资本的生产效率试验成为可能。但是,当生产经营费用相对于投资比较大时,则不能用IRR法。利益费用比较法体现在用数字来表示项目的利益和费用,特别是用数字表示特定的收益,并进行有关的经济计算。可行性研究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科学,它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财务、经济等方面加以评价,最终给投资决策者提供是否选择该工程项目进行投资的依据。目前我国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十分重视,凡未做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国家一律不予批准,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项目。 4结语 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其生存之本,只有效益提高了,企业才能得以发展壮大。然而效益的提高是一个企业中各部门各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抓好企业中每一事项和环节,协调好每个部门。特别是要进行成本控制和项目经济评价,提高企业效益。 建筑工程经济论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随之得到了长久的进步和发展。为提升建筑行业中企业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工作安排应该从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增长方向入手,充分考虑建筑行业市场经济体制变化,以及市场的走向。本文从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方案出发,给建筑工程中经济效益的提升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高;市场 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完全依靠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予以重视。从以往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来看,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施工团队的人才管理办法,施工方案,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想要促进建筑行业中经济效益的发展,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应该从这几个角度来入手。 一、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 (一)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 在建筑行业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办法中,对人才的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建设的发展。无论任何企业想要维持相对稳定的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就应该从人才管理的角度来入手,选取一定数量企业人才进行适合他们工作的管理工作。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在面对繁重的施工建设安排中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工作状态。 (二)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资本管理 企业的资本管理制度不仅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走向,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上层建筑。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奖惩体制的好与坏都由资本管理制度决定着,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尽快的完善各个企业的资本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到达一定的高度,首先需要完善自身的资本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能有效的避免企业的薄弱环节,从而将企业所有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所谓的资本管理制度不是仅靠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的,他需要资本家从中进行调配。一个企业的成功失败与否与管理者所拥有的资本管理制度方案密不可分。有效的资本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管理与人事调动,还可以帮助建筑企业达成它们的目标。加强建筑企业的资本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资金链,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加强建筑企业的资本管理,可以有效的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事调动和各部门的重要合作;加强建筑企业的资本管理,可以提前预算建筑造价,给建筑企业以执行基础环境。 (三)加强内部生产成本管理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决定着企业效益的高低,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企业的的生产成本包含着管理人员的管理成本、材料成本及机械设备成本、劳务成本等方面。要从严控制施工周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通过选择合适合格高质量的劳务施工队伍或者施工班组,并且进行合理的施工工序交叉进行来降低劳务管理成本与施工成本;进行集中招标、集中采购的方式,通过规模化采购,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以及租赁成本,并且保证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实现工程生产成本降低。 二、着重提高建筑水平 (一)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企业不仅需要一套完善的资本管理制度,还需要一套严密的技术管理制度。严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决定着建筑企业能否走到金字塔的顶端。同时,完善严密的技术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能否盈利的重要保障。完善严密的技术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建筑人员的建筑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严密的技术设计以及重要的技术创新。在现阶段的中国,为什么总是出现一些中国制造,那是因为中国缺少创新。因此,一个企业完善技术管理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技术创新。于是,它就要求各个建筑企业引进新的技术管理制度和一些新的技术管理人员。建筑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类服务,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把实用性和安全性放到企业重中之重。严密完善的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建筑水平,还能有效的做出建筑的预算,减少资源材料的浪费。 (二)提高建筑师以及建筑人员的建筑水平 一个建筑企业能否走到金字塔的顶端俯瞰整个建筑界不仅仅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同时需要拥有一批强大的建筑师以及建筑人员的团队。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对建筑师们以及建筑人员们时不时地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的建筑知识和理念。同时,建筑企业还可以进行一年一次或者三年一次的人事技术考核,激励建筑师们以及建筑人员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师们以及建筑人员们的建筑水平,还能带动整个企业的能动性,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一定角度上也增加了企业自身的合作伙伴。 三、规范建筑管理市场 建筑工程是一个长久、复杂、枯燥的过程,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资金短缺或者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我们需要规范建筑管理市场。建筑工程具有长久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国家完善市场管理法,以便规范市场的行为。同时也需要执法者的介入,加大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从而维护好管理市场秩序。规范建筑管理市场不仅仅可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利益,更重要的是杜绝了一些黑心建筑企业的违法违章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高回报,从而使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材料或者进行大量的偷工减料,这样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这种不良的市场管理制度不仅会带来老百姓的暴动,还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的治安,国家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规范市场管理制度,全面的、科学的得市场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推进建筑企业的自身发展,还能推动国家GDP的增加,同时增加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有效正确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人类沉思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做好人事调动和各部门的合作事项。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企业的资本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的可调性,加强建筑企业自身的素质。再者,我们还需要提高建筑企业自身以及建筑师们自身的建筑水平,多多进行创新,发散思维。最后,我们还需要做好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的行为,给商家和从业人员一稳定的市场。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将建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还能给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收益,从而让建筑企业走上金字塔的顶端。 作者:李丙磊 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教师师德师风篇1 青年教师群体为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和榜样,其思想道德品质即师德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出持之以恒坚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明确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并为教师指明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关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不断丰富完善,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随着师德建设新问题、新困难的出现,将师德建设与新时代要求紧密结合,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标准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代赋予国家教育大业新的使命,也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从立师德、塑师魂出发,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育工作者最基础、根本的道德修养。师德作为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促进和规范着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师德建设的根基是教师,青年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责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品德直接影响着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落实,影响着无数青少年人格品质的形成及身心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师德高尚的教师,因此师德建设是推动师生德育的核心,其关系着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落实,关系着教育强国的实现。我国青年教师群体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在质量上总体学历水平较高,综合素养较强,敬业爱岗,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师德建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少数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和改善。新时代,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困境及原因 受经济、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师德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抓住机遇、放大优点的同时所遇到的困境是不可忽视的,其反映着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的不足,这促使高校不断完善师德建设工作。教师师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要素构成,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会从各个方面对教师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产生影响,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2.1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困境的内部原因 青年教师作为我国广大教师队伍中年轻新鲜的血液,有着更为鲜明的特点。新时代人才济济,教育领域人才辈出,青年教师经过专业训练、考核与选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将教书放在工作首位,造成“教而不育”现象。部分教师为了晋升职位,更注重科研成果和评价考核,忽视了师德建设,进而导致德育缺失。在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中,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岗前培训也不足以系统地学习师德知识,对于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书只是为了培养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师德上的表现应该成为学生的典范,应正面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2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困境的外部原因 教师的师德建设不能仅依靠个人实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对师德的建设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的碰撞,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道德失范、享乐主义在社会中悄然滋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更注重职称晋升,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工作。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教育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但同时教师的知识权威也受到了挑战,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的培养。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离不开高校的管理和支持,应杜绝重业务、轻师德的风气,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不以工作量、研究成果等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增加教师在教育作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评价,有效落实师德考核制度,不流于表面和形式。国家政策及相关教育文件对于师德的建设具有先导性,引领着教师师德的建设方向,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各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水平不同,进而对师德的建设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乡村教育虽然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内容,但一直以来乡村教育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存在难点和短板,乡村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 3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策略 新时代,社会环境的变革导致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青年教师应与时俱进加强师德建设。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要求是针对当前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境进一步分析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的路径与策略,不仅要从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出发,更要着眼于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在师德建设工作的观念和制度上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新局势。 3.1教书育人相统一,师德学习需加强 师德的建设首先离不开青年教师,教书而不育人的观念源于自身的德育意识与理论知识的淡薄。自古以来都强调教书与育人是统一并举的,青年教师更要传承这一思想。教书是传递知识,育人是促人向上,而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育人,当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就不可称之为教育。教师教书更不能仅仅是为了一己私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绝不能忘记育人的初心,不仅要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更要以育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重任,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强化师德的理论学习是必然的,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不仅要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也要在师德建设的学习上保有与时俱进的劲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岗前培训,使得师德建设常态化、日常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青年教师线上线下师德师风教育平台,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识,提高自身师德建设水平。 3.2理想信念要坚定,课程德育应重视 理想信念作为思想的根基,是师德师风的根本。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应该是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基准。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下,青年教师首先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自觉学习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时代的复杂性,更要坚定自我,自觉抵制和反对社会不良思想或风气。每个学校和教师都应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大使命。课程德育是将智育与德育相融合的课程,课程德育要求教师以心育心,以言行时刻影响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但课程德育是有别于线上课程而高于线上课程的,线上课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是以取代真实课堂为目的的,因此作为青年教师更需要对真实课堂进行创新,提高真实课堂的吸引力,在课程中融入德育建设非常必要,在教学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3.3师德管理要强化,考核制度必严格 师德管理的第一步就在于严格把控教师职业的入门要求和标准。对于教师资格的认定以及招聘制度,把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作为新教师入职的进门坎是德育建设的开始。以师德建设为重要标准对学校及教师进行评估,抵制形式主义、只看表面的成绩。各学校各部门要落实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结合各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际,强化师德管理。要重视师德管理就要从青年教师考核制度出发,将师德考核作为考核的首要指标,坚持多元主体以及多元评价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从多维度出发,不仅要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更要将重心放在对其思想品质、教学作风、职业道德的评价上。将考核与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使评价具有公平性,应建设并完善评价监督机制。成立学校督查小组,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做出防范措施。监督主体也应多元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横向与纵向的有机结合。拓展监督渠道,线上与线下监督相结合,保证监督的全面性。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给予奖励,为师德建设树立榜样。对于师德不正的教师也要给予其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示警戒。有效的师德建设离不开高效有力的管理、监督、奖惩机制。 3.4乡村教育要振兴,国家政策需扶持 乡村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体现,更是推动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高质量的乡村师资队伍力量不足,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乡村教育更需要他们的加入。国家对于乡村教师的“留住和引入”需要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并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特殊帮助,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的魅力和影响力。青年教师要给予乡村教育更多信心,高校应将师德建设纳入到乡村教育中,为国家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进而使我国教师师德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4结语 促进我国教育大业的发展要以落实师德建设为首要任务。新时代赋予青年教师新的使命和要求。立师德、固师魂,从培养教师思想道德意识、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关注教师行为道德表现出发,把好教师入门的师德之风,做到严格管理,重视乡村教师师德建设,促进整体师德素质的提升。要建设教育强国,师德师风建设是评判新时代青年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为立国之本,教师为教育之根,师德为教师之魂。青年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战力量,更应从思想政治、作风纪律、道德品质上对其提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为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抓好师德建设,为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金思妤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教师师德师风篇2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新要求 鉴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如何跟紧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变成了职业院校的重要目标。作为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好坏对于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的内涵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新时代即是这个关键转折点,其主要特征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新时代的内涵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起点下,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继续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努力的时代。新时代不仅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更是我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内涵 随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加强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关键在于把握好新时代的总体要求,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重点学习,从而针对每个方向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相应建设。 1.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主要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贯彻学习对于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论述,把立德树人的思想和相关成效作为检验教育院校的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将师风师德的践行作为评价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素养好坏的第一标准,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终贯穿于我国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制定,对日常教育活动进行持续监督,通过加大教师队伍权益的保障、在社会中兴起尊师重教之风的同时,进一步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进而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建设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2.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特征 (1)以德立身。自古以来,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首要特征就是要以德立身,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进程中,要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基本原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注重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保障师德师风建设中主体部分,即教师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始终处于规范的范围中,保障师生的内生动力。 (2)以德立学。因此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二个特征便是以德立学,只有教师本身的人品端正才能够做到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表里如一,在为人师表的过程中坚守正道,严格遵守新时代对于师德师风的新要求,爱岗敬业、严谨教学。 (3)以德施教。作为教师职业任务中的核心部分,职业道德在其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因此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三个特征便是以德施教。现代化的职业院校教育要求教师做到思想进步、政治立场坚定的同时,热爱国家热爱党,从而在教育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在树立正确政治目标的同时勤奋学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当代新型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工作者在这个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培养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社会国家责任感的新青年,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民族责任感。 (4)以德育德。与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培养课程接触最多的教师队伍,对于思想道德理论课程的相关理解也最为深刻。因此当教师工作者进行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也就代表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第四个特征,以德育德。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其对于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只有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同时兼具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品质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学生的道德修养提供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榜样。二、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下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通常处于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其他事务的多重压力下,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岗位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而使得我国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思想上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部分的教师队伍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教师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教职岗位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同时具备相当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元化,社会迎来了新的转型,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潮流也随之出现,因此西方国家盛行的各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开始在我国社会中广泛传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刚进入教育行业时,很有可能在相关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处于较为稚嫩的程度,会很容易被这些西方主义的价值观所影响,使得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方向。同时,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全面,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我国坚持的共产主义信仰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认为新时代的政治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并没有实际意义,从而使得其正确的政治意识开始逐渐淡薄,反而对西方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信奉,个别教师还有可能在课堂上对于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和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从而对学生教育产生了错误引导和示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2.科研中缺乏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本身具备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身份,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在进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科研创新工作。但由于职业院校本身的基础和资金存在一定不足,导致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普遍起点比较低且学术创新的风气也不够浓厚。因此一些教师工作者对于科研的创新精神存在一定的匮乏,没有积极地进行相应的科研学术研究,学术建设也不够严谨,存在一定的学术不端现象。例如,购买专利、虚假填报科研经费等现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科研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新时代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3.课堂教学中缺乏严谨的态度。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师资队伍建设,通常会加快引进外来的高质量人才,但是相应的会对本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而导致本校的教师工作者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严谨性。 4.工作实践中缺乏进取意识。由于现有职业院校的双重定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既兼具辅导员和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任务。在诸多方面的压力下,教师工作者的整体工作,生活都会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因此其对于现有的体系和知识就会产生一定懈怠,从而缺乏进取意识,长此以往,也会进一步阻碍我国职业院校在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师德师风的建设。 (二)新时代下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发展阶段,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不断变化,作为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教育教学质量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导致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把物质享受作为工作,生活好坏的唯一衡量标准,职业院校的部分老师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重视金钱收入,忽视学生教育,从而使得我国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教育理论还不够完善。由于我国对于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起步较晚,相应的教育理论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通常院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充分,却忽视了更重要的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相关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充分和完善,没有系统的对教师队伍进行相应思想教育课程安排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布置,从而导致某些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和思想认知存在一定的错误偏差,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职业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 3.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尽管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新措施,但是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使得大部分有关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都是和普通高等院校相同,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使得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无法适应社会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特殊需求。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时候,要有长期意识,要认识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巨大的工作体系。因此,在进行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时要对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对策安排:一是加强思想建设,使得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学校对于教师的系统培训;三是加强学校建设,从而为教师的教学以及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领导风气从而带动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领导班子对于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的各级领导班子要做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先锋,从而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其次要加强教师中有关求真务实的精神建设,从而使得教师队伍可以始终保持廉洁奉公和勤于律己的工作精神,自觉端正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为教师队伍形象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同时有效推动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助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 首先,教育部门要进行合理规划,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开设一定的思想教育课程培训,加强教师队伍的“育人”意识,使得教师工作者意识到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角色定位。通过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使其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加强学生相应的思想、政治、道德培养的同时,反过来促进教师工作者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使得教师在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三)为教师的教学以及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为社会的参与者,教师工作者自然也会受到社会层面的影响,尽管我国对于现有的教师待遇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和规范,但是目前教师队伍的工作仍然面临着压力大、任务重、待遇低等问题,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师社会认同感更低。因此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进一步保障教师的待遇条件,使得教师工作者的工作得到良好的保证,也要综合的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从而深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站在教师工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进一步切合实际的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他们做出最优化的安排,通过创造尽可能的有利条件来保障教师的教学和生活正常进行,有效地推动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奖惩机制,把师德师风考评结果与教师聘用、评优、晋职及绩效工资等紧密挂钩,对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监督机制,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网向学生、社会公开监督方式;三是学校、教师和家长联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邀请各界进校园评教师、评学校活动让社会和服务对象评价师德师风;四是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戒,深入推进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元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我国职业院校规模也在稳定扩大,这也意味着教师队伍的同步壮大。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也起着引领作用。通过对新时代的内涵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特征等相关概念进行相关深层的辨析,同时对目前职业院校中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现状分析可以得知,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通过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教师的教学以及生活创造必要条件、建立长效建设机制四个方面的措施对现有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改善,在推动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职业教育提供更为专业且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人才储备。 作者:刘保翠 厉伟 王善坤 马启海 周桂玉 单位: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 教师师德师风篇3 1引言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幼儿园总数量达到了28.12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为17.85万所,占比达到了63.48%。由此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发展体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276.31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教师人数达193.56万人,占比为70.05%[2]。由此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教师也是学前教育教师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教育部等五部委共同出台的《针对开展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重视学前教育,大力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落实公益普惠,不断倡导与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必然要紧密结合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主要为面向大众、收费不高、品质有保障的民办幼儿园[4]。教师是幼儿园不断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也是现代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与继承者。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改善幼儿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开展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十分有必要。 2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国家与社会方面的问题 2.1.1未构建完善的法律体制 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民办幼儿园管理规定》《民办幼儿园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转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现有的法规文件已无法满足当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育需求。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方面的文件更是屈指可数,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师行为标准与考核体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一般围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文件,但是这些法律范围较广,并不是专门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制定的法律法规[5]。当下,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低龄幼儿,幼儿的认知水平、思想等均处于刚发展时期,而当下已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性不强,不能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提供良好的指导,更不能有效管理教师的失范行为。因为没有构建相应的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当出现教育问题时,执法单位往往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条文进行公正处理。 2.1.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从幼儿教师发展过程来看,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起点不高。在我国古代时期,幼儿教育主要是通过“保姆”代为行使的,重点针对幼儿开展保育事项,教育内容相对不多[6]。在以往的社会中,幼儿教师不属于教育人员,对其考核标准也非常低,只需要掌握基础的育儿知识就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教师都被视为“保姆”。从幼儿教师实际工作状况来看,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不高,同时,由于幼儿的心理与思想特征,导致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付出的劳动往往较多,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使得部分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职业责任感越来越低,导致难以有效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水平。 2.2幼儿园方面的问题 2.2.1幼儿教师选拔标准较低 从上文中可以得知,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幼儿园中占比很大。尤其是在近几年,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给政府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控,许多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没有经历过系统学前教育培训的人员也进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导致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此外,由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普惠为宗旨,收费不高,为了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只能降低日常运营成本,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会降低教师考核要求,一些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人员也能顺利进入幼儿园任教。 2.2.2缺乏合理的师德管理体系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思维决定了幼儿园今后的发展高度,合理的师德培训、评估体制是强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师德水平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大部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没有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的师德培训,这不利于幼儿教师今后的职业发展。即便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展了师德培训,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培训人员占比不合理、培训模式固定、培训内容枯燥且不贴合实际等。此外,许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没有建立相应的师德管理体制,没有明确各自的责任,考核评估体制不科学、不合理,师德建设工作开展得并不好。 2.3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 2.3.1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法律意识不强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必须从强化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两个方面进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心理产生较强的不平衡感,在工作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围绕升职加薪、评优等进行[7]。幼儿教师没有从思想上正视幼儿的发展,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社会责任。在出现问题时,这些教师一般先维护自身的利益,难以按照规定要求管理自身的行为、摆正自身的心态,极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错误言行。 2.3.2职业倦怠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范围较为广泛,一方面要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担负起幼儿保育的任务,还要进行节目编排、手工制作等许多烦琐的工作。每逢传统节日以及重大表演活动时,幼儿教师往往处于长时间加班状态,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逐步丧失对生活与工作的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感。教师在这样的心境下,会逐渐丧失耐心,情绪失控时甚至对孩子大声吼叫,这不仅会对幼儿成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出现师德失范问题。 3新时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路径 3.1国家与社会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3.1.1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开展,健全教师资格认证体制 法律法规不仅能够对大众行为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能为其提供外在的“硬约束力”,因此,在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法律与制度的引导与约束作用。在开展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通过相应的法律与制度来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师德行为,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指明不符合师德的行为。与此同时,国家与社会在构建法律与制度时,还要积极向国外学习经验,全面了解和掌握成熟的立法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构建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为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不断发展提供保障。 3.1.2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福利待遇水平 国家与社会要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依托于“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途径不断强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确保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相匹配,解决幼儿教师经济上的困扰。此外,国家也要对工作细致耐心、责任心强、教学能力优秀以及师德水平高的幼儿教师给予必要的奖励,对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任职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从而有效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促使更多高素质、高水平人员投身幼儿教育事业。针对一些违背师德的幼儿教师,在对其给予严厉处置的同时,也要广泛宣扬幼儿教师积极向上的形象,对优秀师德个例进行传播,依托于学前教育宣传主题活动等,加大整个社会的学前教育宣传水平,让社会大众都能够充分意识到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明白幼儿教师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过程的艰辛,从而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维护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8]。 3.2幼儿园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3.2.1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审核标准 早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针对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建议》就具体阐述了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而获得教师资格证是必须达到的要求。如果教师已有的教师资格证与幼儿教育学段不相符,在正式入职前,还要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系统化学前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上岗的幼儿教师都能满足教学需求。在第三个学前教学工作规划中,指出要在2020年保证我国从事幼儿工作的教师都具备教师资格证。未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等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师德水平也难以全面掌握。为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应聘人员都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的过程中,要重点考查应聘人员的道德素养、思想状况等,对达不到师德标准的应聘人员,即使能力再出众,也坚决不予录用。 3.2.2完善幼儿教师师德培养及评估体制 通常情况下,通过道德就能体现出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幼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中要特别重视的内容,也是幼儿教师开展学习培训的重要目的之一。为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定期举办幼儿教师师德培训主题活动,构建合理的幼儿教师师德培训与交流互动体制。当下,尽管已有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展了师德培训活动,但是存在培训内容单一枯燥、培训方式固定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较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逐步改变传统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现状,不再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师德培训过程中尽量融入一些真实案例。全体教师都要参加培训,要特别关注每一位幼儿教师的学习状况,认真倾听和获取幼儿教师的学习状况与反馈,并以此为基础对今后的师德培训内容与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教师师德评估融入教师平时工作的全过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设定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内容时,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清晰地了解自身岗位考核指标与内容,促使教师师德考核持续化、规范化。对于一些不能实现量化的考核项目,需要依托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基于道德考核评估结果,奖励具有榜样行为的幼儿教师,同时惩罚道德失范的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教师实现道德自觉。 3.3幼儿教师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3.3.1开展自我教育,坚持依法从教 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应倡导教师拥有良好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学习发展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思既是教师发展历程中对自身所作所为的审视,又是形成师德意识、强化自身师德水平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依托于反思,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哪些行为有利于师德养成,哪些行为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哪些行为还能够进一步完善,哪些行为会伤害到幼儿的心理。幼儿教师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等,明白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幼儿的合法权益,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在出现问题时能够从自身做起,管理自身的言行举止,维护幼儿的正当权益,从而更好地符合新时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需求。 3.3.2提高专业认同,树立职业信念 对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要从正式入职前开始,幼儿教师要主动学习和领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充分感受自身的职业使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等问题时,要积极请教综合素养高的老教师或者向心理咨询人员请求帮助,在第一时间消除负面心理,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幼儿,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十分重要。国家与社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要全面认知与理解当下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工作,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3-11. [2]王蕊,金玲.幼儿教师职前师德养成机制探究:基于《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5(7):102-106. [3]左俊楠,刘恋.欠发达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提高途径研究:以张家口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109-112,115. [4]王帅帅.吉林省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9,35(9):21-25. [5]龚玉洁.“全人教育”理念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园本支持体系建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6-30. [6]夏传沛.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培养基本框架建立的实践[J].幸福家庭,2020(19):37-38. [7]龚红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1(7):4-5. [8]李洪玉,严佳雪.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本科实习生师德意识的关系研究:以绵阳市十所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9):1-7. 作者:李婷婷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煤矿经济论文: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思考 【内容摘要】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煤炭形势的影响,煤炭价格不断下降,市场不断萎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煤企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发展形式,要想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企业管理不断进行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优化管理煤矿企业的具体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优化煤矿企业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把企业的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矿企业;优化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励,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要想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必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作基础,要对企业管理不断创新与优化,及时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不断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优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煤矿企业优化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煤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更加合理地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与控制,以便更好地组织与协调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来把既定的经营生产目标更好地完成。在煤矿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的管理观首先要科学。进行企业内部预算控制,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优化预算组织结构设计。 建立的预算组织结构要科学、合理,可以成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来控制与协调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预算组织结构中的成员要包括企业的管理领导人员、产品的供销人员、财务人员等等,可以成立一个网络系统来负责各个部门的预算工作,规范各部门的预算工作。此外,对考核系统的评价不仅要不断加强,而且要及时作出其分析报告。要想使预算工作的控制与监督能够更好地实现,在企业基层管理部门中,要有专人负责登记预算台账,对预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有专人及时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交流。 (三)强化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可以通过在煤矿企业中实施定编定岗定员的制度来管理煤矿企业的人员,这样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合理分配员工工资,更好地维护每位员工的利益。可以通过建立职工绩效量化考核制度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物耗、安全、出勤、质量等指标与职工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这样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度十分有利,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便保障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优化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人工工资总额。对煤矿井上、井下工作要科学、合理进行优化,对直接与辅助生产两个环节的比例要合理制定,为了更好地避免企业人员过多或缺失现象的发生,要依据每个岗位对员工专业技能的需求,合理分配工人。要依据生产的进度,合理组织与优化工作面作业,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煤矿的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合理压缩人工成本。 (四)强化煤矿企业设备管理工作。 预防性维修意识应在煤矿企业维修人员中不断强化,可以通过检测与分析设备故障,制定相应的普修计划,来对设备的保养工作不断完善,要注重保养与优化设备状态,每年制定的普修计划要严格执行。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设备管理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在设备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线检测以及点检技术,做好这两项工作实时交换与共享各种数据,企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在信息化的平台上能够更及时更全面看到,这样非常便于管理人员管理与维护各种设备。对在线检测系统的技术标准要不断进行完善与优化,要有效整合各种设备管理资源,对数据库的格式要不断进行统一,要形成一个设备检测、分析、维护一体化的良好循环系统。 (五)加强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企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应逐步改变煤矿企业中的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成本管理思想要逐步由短期成本管理理念转变向长远成本管理,要引进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长期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在煤矿企业的成本控制过程中,提高运输效率是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通过优化运输效率,科学、合理设计配车量,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次数,提高装载效率。对企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应不断强化,以便在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位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地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六)加强管理煤矿企业的物资消耗。 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煤矿企业的的日常管理工作要不断进行强化、要合理控制煤矿企业的物资消耗,应以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加强管理煤矿企业的用水、用电以及一些其它物资消耗,可以通过考核采用定额的管理办法来严格控制煤矿企业中各项工作的用水用电量,以防造成能源浪费现象,要科学用电,为减轻用电高峰期的用电负荷,煤矿企业的调度运行工作必须要做好。 (七)强化煤矿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要合理,要以全面预算管理的完成情况为基础进行选择,评价时要从煤矿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额收入、总利润额度着手,并且要充分考虑经营目标实际的完成情况。要争取使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达到最小,最大限度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由于改造技术的专项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等这些项目存在特殊性,所以在考评时要实际考查这些费用,并且不要将它们作为主导指标。要想实现员工奖罚的科学化,则需要建立的考核体系与薪酬制度必须公平、公正,要依据落实目标战略的实际情况,来评价预期的生产经营业绩。 二、优化煤矿企业的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过对煤矿企业管理的不断优化,可以使煤矿企业所得的各项指标信息都更准确、更能切合实际,有助于企业的领导者依据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成本构成和运行状况,使煤矿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高效与和谐。 (一)优化企业管理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人员短缺的现象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但如果有过多的人来参与企业生产,又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优化企业的管理系统,可以使得企业的人员配比与成本控制达到最佳匹配状态,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优化企业管理有利于降低煤矿企业的成本费用。 在预算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的成本消耗费用是已经确定好的,这就促使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项费用煤矿企业各单位都会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费用有效进行管理与控制,使企业更加重视节约各项费用来降低自身的成本支出,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刘艳艳 煤矿经济论文:经济管理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领域的改革与更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对于我国煤矿企业来说,经济管理对煤矿企业生产运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制约煤矿企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煤矿企业必须对经济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加强运行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让其逐渐适应时展,充分保障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采取一定措施来加强经济管理,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本文就经济管理对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分别从经济管理相关概述、经济管理对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作用、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促进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1经济管理相关概述 所谓经济管理,实际上是指对企业中的进、销、存一系列过程进行分级处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提高企业利润。经济管理往往贯穿于整个生产运行流程当中,涉及供应商的选择、生产量的预算、原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通过财务的预算,以及对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行。 2经济管理对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作用 2.1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经济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一定促进作用,首先,它能够促进监控的高效性,对一个工作流程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运行异常的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告知相关人员,充分保障企业生产运行安全;其次,经济管理对于实际作业安全情况也有一定作用,我们在对煤矿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时,必须根据运行特点制定相关经济管理体系,尤其是对井下施工全过程要进行有效检测,一旦发生意外,安全管理系统便会发出警报,相关人员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充分保障煤矿企业的运行安全;最后,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赋予每个员工相应的职责,让他们去履行,明确责任制的本质就是为了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 2.2促进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 煤矿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经济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煤矿企业通过经济管理能够很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有显著效果,对企业生产程序进行合理规划,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消耗降到最低;此外,还能进行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推算出销售量,为企业人员配置提供相关依据,为企业计划制度及生产策略的制度提供重要保障。 3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3.1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助与配合,常常会导致企业人员岗位职责分工不明、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效率,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还存在着管理人才缺乏与管理思路陈旧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展。 3.2发展资金的不足 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政策上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科学性、严谨性。再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使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进程相对缓慢,存在明显滞后性,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快速发展。 3.3企业自身缺乏管理实力 尽管我国煤矿企业在经济管理的发展上比较迅速,但由于部分煤矿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没有足够实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因此,相关企业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去解决这些存在于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发生,加上各地煤矿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不能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从而容易造成有效资源的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促进煤矿企业生产运作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4.1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煤矿企业必须将企业财务管理转变为精细化模式,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资金大量浪费,对煤矿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不断完善。 4.2充分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流程 煤矿企业必须对经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将管理制度落实到企业各项收入、支出中,对每一项经济交易进行严格监督,将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加严谨有序,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高效率。 4.3加强对管理人员相关培训 首先,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促进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熟练掌握程度。其次,加强对自身管理行为的监督,增加财务透明度。 4.4加强预算管理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经济预测,对于每一笔开支都做好相关记录,采用先进管理手段,使经济管理手段更方便、简洁,更有利于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4.5加强企业收支管理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成本观念,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为工作重点,降低各种消耗,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以此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各项收支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流失,对往来账目进行及时清理,促进资金有效使用,充分优化企业经济结构,杜绝浪费。 4.6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支持,一方面,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拥有足够资金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同时资金的投入还能对企业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对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对小型煤矿企业进行引导,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煤矿企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之一。 4.7将系统监控与人员监控有机结合 为提高煤矿企业运行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系统监控与人员监控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系统监控对于生产流程能够进行全方位监控,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这也是人员监控无法做到的,另外,人员在进行监控管理时,难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产生疏漏,例如:身体不适、精神欠佳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带来的疏忽对于整个生产运行会起到严重影响。然而人员监控也是监控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系统监控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难免会产生系统紊乱等状况,这些状况的产生会大大影响生产运行监控管理的高效性,据此,我们必须将系统监控与人员监控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运行安全最优化。 5结论 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煤矿企业而言,不仅对财务管理有促进作用,还能对整个生产运行进行安全管理。尽管我国目前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但相信随着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相关人员的不断学习,我国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一定能取得有效进展,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作者:朱鹏飞 贺伟锋 姚凯 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煤矿经济论文:煤矿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论文 一、强化经济合同法规学习力度,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与法律处理能力 针对煤矿企业,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必须依靠合同法律意识,员工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方可管理好经济合同。现阶段,煤矿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改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加上营销任务逐渐加重,部分煤矿企业通过学法用法,提升了合同问题甄别能力,避免了不法分子的合同诈骗行为。当然,也有部分企业领导层的法制意识不高,缺乏契约意识。近些年来,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经济法规增多,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全体职工必须懂法,认识到法律认识紧迫性、重要性,提升业务人员素质,科学掌握法律知识。作为煤矿企业管理领导,必须起着带头学习、示范作用,邀请法律专家传授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多样化活动形式,对管理人员、企业领导层加强法律培训,通过案例解剖,提高法律感染力,注重合同承办、违约追究、合同履约等知识培训,使煤矿企业自我保护与保护能力得以提升。 二.加强基础性建设,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合同的签订,合同便具备法律效应,合同中的每项条款,均代表了双方利益、双方意愿,是合同履约的重要凭证。所以,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必须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首先,构建经济合同管理网络。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必须加强网络建设,使网络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煤矿企业需构建经济合同管理机构,保证充足合同管理人员,使经济合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于重大合同,需确定二级机关、二级机构,设置专门合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业务合同管理,进而建立经济合同的管理网络,实行全面性经济合同管理。确保经济合同主管职能与分管职能落实到位,方可构建合同管理网络体系。其次,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按照煤矿企业的先进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例如,合同会签、合同审查与监督、合同台账制定、合同管理等制度。第三,严格控制经济合同签订。在经济合同签订方面,必须把好三道关:其一,审查关。在合同管理阶段,合同审查是第一关,对合同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行审查,确保手续完善与合同严密。对于资信不明、内容不合法、价格不合理的合同,一律不签订合同。其二,签约关。由于经济合同的签订,是一个非常严格行为,具有法律效应。在合同谈判与合同签约阶段,必须确认对方资信,审查对方履约能力。其三,履约关。待经济合同签订之后,除了变更、解除之外,必须履行合约,不然需由不履行一方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因此,签订合同之后,需加强跟踪服务,动态掌握合同履行状况,若出现质量、计算等方面问题,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通过双方协调解除、变更合同,防止经济损失。 三、结语 煤矿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随着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机制、结构的优化调整,经济合同也必须随之优化。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经济利益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经济合同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完善经济合同管理机制,提升经济合同管理水平。 作者:杨彩芳 单位:永煤集团城郊煤矿 煤矿经济论文:煤矿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些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少对现代化煤炭经济管理的认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他们认为企业的先进化就是配备计算机、连接互联网,认为这就是管理工作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实现。然而,这与真正的企业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差距太大。煤矿企业还是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 二、煤矿企业创新策略 通过对煤矿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下面就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更新观念与管理意识 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可以知道: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必须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与意识,因为这些观念和意识对于当下的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已经产生负面作用。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更新和树立新的正确意识,让其引导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煤炭企业经营者要树立危机意识和战略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战略意识的指导下实现企业发展的宏图大业。 2.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要想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就要根据煤矿生产实际中出现的产量低、成本花费高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经济管理工作人人有责,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在每个管理环节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严格考核,做到生产工作中的成本节约。 3.采用先进技术,全面增强安全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大力进行管理技术与创新环节的改造,完成煤矿井下的无线通讯系统建立,在运输商建立集中控制系统,为井下工作人员配备跟踪定位系统,提高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监控,也有利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加强改善运输系统,避免煤炭为环境带来污染的问题,也避免产生资源浪费。 4.整合煤矿安全管理,高效完成生产工作 进行煤矿企业基层单位和责任范围的整合,同时将煤矿管理与监督考核作为整合重点,让整合工作方向明确。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对企业整合工作应该大力支持,克服困难,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三、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 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工作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创新,让企业与市场共同发展。 四、结语 当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命运。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关乎企业的成败问题。煤矿企业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合理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武装起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慧芳 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马兰矿 煤矿经济论文: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论文 一、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些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少对现代化煤炭经济管理的认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他们认为企业的先进化就是配备计算机、连接互联网,认为这就是管理工作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实现。然而,这与真正的企业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差距太大。煤矿企业还是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 二、煤矿企业创新策略 通过对煤矿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下面就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更新观念与管理意识 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可以知道: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必须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与意识,因为这些观念和意识对于当下的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已经产生负面作用。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更新和树立新的正确意识,让其引导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煤炭企业经营者要树立危机意识和战略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战略意识的指导下实现企业发展的宏图大业。 2.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要想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就要根据煤矿生产实际中出现的产量低、成本花费高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经济管理工作人人有责,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在每个管理环节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严格考核,做到生产工作中的成本节约。 3.采用先进技术,全面增强安全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大力进行管理技术与创新环节的改造,完成煤矿井下的无线通讯系统建立,在运输商建立集中控制系统,为井下工作人员配备跟踪定位系统,提高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监控,也有利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加强改善运输系统,避免煤炭为环境带来污染的问题,也避免产生资源浪费。 4.整合煤矿安全管理,高效完成生产工作进行煤矿企业基层单位和责任范围的整合,同时将煤矿管理与监督考核作为整合重点,让整合工作方向明确。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对企业整合工作应该大力支持,克服困难,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三、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 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工作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创新,让企业与市场共同发展。 四、结语 当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命运。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关乎企业的成败问题。煤矿企业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合理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武装起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慧芳 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马兰矿 煤矿经济论文: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重中之重 因此,煤矿,特别是处于衰老期的煤矿,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山西焦煤在煤炭副产品上下功夫,大力开发能源产品,全力打造多能源化的矿井,开发创新,不断涌现出多样化的煤炭新型矿井。 二、发展循环经济途径和方法 我们国家整个煤炭工业,山西也包括在内,多年来粗放的方式一直困扰着煤炭工业,煤炭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集中化、洁净化、多元化”的“三化”方向发展。所谓“集中化”,就是要改变煤炭行业现在的“弱小散乱”。必须要提高煤矿的集中度,整顿关闭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规范煤炭资源整合,鼓励有条件的煤矿实行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生产和正规化开采。山西焦煤集团正是在我国煤炭企业改革中组建的以资产为纽带的大集团。集团先后投入50亿元,在吕梁市的柳林县、兴县、方山县、临县、临汾市的乡宁、洪洞县开发了6大现代化煤炭综合利用新矿区,不仅关闭淘汰了落后小矿,推动地方及社会的就业,而且还加大了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力度,促进了山西省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同时也将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所谓,“洁净化”。要把煤矿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物质资源不断再循环利用。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并已提供了一些经验: 1、实现瓦斯治理由单纯抽放到综合利用的转变。 2、加快固体废物治理与综合利用,首先加强煤矸石治理和开发利用;加快生态恢复;积极开展矸石山植树造林活动。其次加大粉煤灰和煤泥的治理与利用,重点研究煤泥发电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粉煤灰堆放管理,提高粉煤灰筛分技术,搞好粉煤灰生产水泥、制砖、切块生产线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搞好矿井水治理和开发利用。 4、加强采煤沉陷综合治理,要站在构建和谐矿区的高度,以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所谓,“多元化”,既是能源生产主力军,又是能耗大户,在紧张的节能减排任务面前,煤炭矿井压力巨大。如何有效利用瓦斯、煤矸石、中煤、煤泥这些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同时充分利用煤焦化后续产品延展焦化产业链,已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的重大命题。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新的思路、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新的方式”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切活动必须有一整套的法律体系作保证。为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煤炭法》和《煤炭经营管理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规,为煤炭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煤炭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制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一切合法利益。其次,在煤炭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到三证齐全,即: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由于历史原因,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虽然是采用集权与分权相互混合的方式,但集权的色彩极大。一个近万人的煤矿如同一个生产车间,人、财、物、产、供、销的权力在集团公司一级,难以调动煤矿一级单位参与竞争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煤炭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跨行业的“网络舰队”的新理念是当前煤炭市场动作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煤炭行业在被推向市场后,必须按照“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兼顾各方利益”的市场联合新思路。一是产运合作,即煤炭生产企业与铁路、水路、公路等运输部门及单位联合;二是产销合作,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经销公司、出口公司、煤炭联营公司等经销商、零售商、出口商之间的联合;三是产产合作,即煤炭企业与钢铁企业的合作,因煤炭企业需要钢铁产品,钢铁企业也离不开煤炭产品,为了双方企业各自正常的原料供应和生产经营,双方可签订一定量的必保合同,以解决双方供销和利益问题。为社会提供的就不是单一产品,它的产出全身是宝,不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平了道路,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发展了循环经济,煤炭矿井作为基础能源在今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朱红英 单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地煤矿企管科 煤矿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下的煤矿企业的发展 一、煤矿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煤矿企业的经营缺乏科学规划。国内煤矿企业经营一直比较粗放。以山西省为例:在煤炭资源整合前,国内煤矿有许多的小煤矿企业,以乡镇集体所有制为主。这些小煤矿企业的经营处于采矿权人、经营者、投资人处于分离状态,存在着严重的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受经营体制问题的影响,煤矿开采出现层层转包、掠夺式开采等严重问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在山西省内开办起了数量不少的煤矿企业。这些企业管理粗放,开采过程大多是采用的原始开采方式。导致国内市场上的煤炭供应量大于社会需求量,导致煤炭市场价格曾持续走低。 (2)国内煤炭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面对国内混乱的煤矿开采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关闭和淘汰了一批生产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的小煤矿企业。在此次资源整合过程,煤矿关率达到30%以上,将年产量9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通过此次煤矿企业的调整,实现了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60%以上。仅山西省就有1000余座煤矿被关闭,近600座煤矿因无安全生产许可证而被吊销营业执照。到2010年,山西省内年产量30万吨以上煤炭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另一方面,国内煤矿企业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煤矿开采为主,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发展才刚刚开始。煤炭全身是宝,如果能够深加工提炼,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大大提升。 (3)新环境要求煤矿企业发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煤矿企业虽然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企业,但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破环矿区生态环境,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当前全球环境逐渐变暖,温室效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国内的生态环境也被破环的非常严重。重视国内经济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新环境下做好煤矿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是新时代对煤矿企业的新要求。 二、低碳经济视域下煤矿企业发展路径策略 (1)在煤矿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下,需要对企业的经营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对煤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做出评估。通过综合评估结果就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环节,并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改善和优化。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完善的财务分析管理基础上的,通过企业成本分析、企业收益分析等财务管理措施,实现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监控。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煤矿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低碳经济指标。 (2)政府要重视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发展的政策扶持支持。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实践。但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大部分煤矿企业出于短期盈利的考虑,对节能减排的实践积极性并不高。另外,技术革新和设备革新是节能减排发展的关键。但技术革新和设备革新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从目前国内煤矿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许多的煤矿企业还处于经营亏损之中。因此,国内的煤矿企业在技术和设备革新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正是这个原因国内煤矿企业一直得不到有效发展。政府在国内经济宏观调控方面发展着重要作用。面对煤矿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政府必须积极出台扶持政策。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为煤矿企业提高金融贷款支持。对于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贷款财政补贴。通过金融政策解决煤矿企业转型创新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对煤矿企业的税收政策做适当的调整。通过税收杠杆协调作用,鼓励煤矿企业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最后,低碳经济对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求比较高。 (3)重视资源整合,实现煤矿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过程。作为煤矿企业在做好传统产业地能耗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资源整合的发展,利用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煤矿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煤矿企业可以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开展与国外优势企业的合作,建立生产加工贸易企业等等,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服务国内企业。最后,做好专业人才的引入也是有必要的。在企业内部开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结束语 重视低碳经济视域下煤矿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煤矿企业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煤矿企业积极开展企业运营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能耗,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相信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支持下,煤矿企业一定能开创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辉 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煤矿经济论文: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宏观对策 煤矿企业属于典型的管理密集型企业,不仅生产工艺流程链接紧密,而且综合性较强。随着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现代的煤矿企业也面临着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资源消耗、成本控制、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煤炭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此时作为一家全省骨干煤炭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神火集团采取了一系列“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新举措,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成功转亏为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经济体制不断转轨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煤矿企业的宏观管理进行探讨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一、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分析 在煤矿企业中,其经济效益指在煤矿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投入与相应产出之间的比值,而煤矿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对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对煤矿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直接有效的作用。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经营利润的高低是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指标,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盈亏的一个明显指标。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是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企业高效益的实现必定是以低成本获取高效益的技术和管理而实现的,因此较高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具备了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保障。(2)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煤矿企业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煤矿资源都属于重要的稀缺资源,为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劳务,就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高效、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因此,现代煤矿企业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不断降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耗费,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各种需求。实际上,这也正是现代煤矿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途径。 二、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分析 1.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降低成本,这也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在煤矿企业中,其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是人工成本和安全成本,为提高效益,企业都力求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首先,煤炭企业要认识到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是密切联系的,两者相辅相成,企业的效益并不会因为偷工减料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就能实现增加的目的。其次,成本的降低也不能通过简单的费用削减来实现,而应该通过机构改革、技术改进等方式来实现。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规划来实现人工成本和安全成本的优化与管控,从而将人工成本和安全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和比例内,而非通过简单地缩减人员和费用来实现。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现代煤矿的生产经营中,人工成本过高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煤矿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和配置企业的人才资源。此外,企业还要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技创新,努力提升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不断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实践与摸索,切实降低生产中的资源耗费,从根本上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就神火集团来说,该企业在成本意识的指导下就很好地实现了对成本的调控。神火集团在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时,出台了领导干部带头降薪、严抓项目建设、精简机构、缩减人员以及加强经营全流程管控等果断措施。通过“瘦身”,神火集团成功实现了自身的机构改革,机构数量减少30%,管理人员减少15%,领导干部带头降薪70%以上。此外通过严格管理将1至4月份非生产性费用支出降低达50%以上,成功实现了成本控制,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 2.重视煤矿安全。煤矿安全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也是另外一种生产经营活动。煤矿安全投入,顾名思义就是煤矿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的安全进行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总和。重视煤矿安全,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对于改善井下劳动条件、提高安全系数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提升企业的防灾救灾能力,在面临危机时降低企业损失的成本。此外,安全投入还能够提高煤矿作业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加安全知识,为煤矿经营的安全奠定良好的人员基础。不过,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属于隐性成本,由于并不能够通过安全投入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体现到企业的产出之中,因此大多数煤炭企业的领导层对安全投入的热情并不高涨也不主动,而安全投入自然也不够到位。有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所发生的煤矿事故中,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比值约为1:10。从当前的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来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不应该吝啬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实际上加大安全投入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安全投入的增加将会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科学整合煤炭资源。煤炭行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同样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证其作用的更好发挥,要对煤炭资源进行良好的整合与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杜绝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煤炭企业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扩张史,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扩张,难免会出现如盲目开采等与相关规定不相符合的不合理行为,出现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为避免和解决煤炭企业发展中的粗放和混乱现象,需要为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制来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好开发程序并落实到位。企业也要遵守相关规定,做到严格自律,科学发展,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为了规避发展中的问题,神火集团通过自身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企业的自我转型与升级。神火集团利用其独特的品质和区位优势、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优势等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五彩湾工业园区规划建成了包括年产80万吨高精度铝合金、40万吨碳素及4×350MW超临界发电机组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实现了自企业创建以来的最高赢利纪录。 三、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煤矿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然要从企业的综合管理方面入手,要尤其注重宏观管理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首先从整体上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从成本缩减、资源节约以及耗能降低方面加以优化。企业并非是一个单方面的活动,同时需要人力、物力和自己财力之间的相互配合。煤矿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综合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衔接有序。通过科学合理的宏观政策的规划与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经济竞争力等都会发挥关键作用,使煤炭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陈伟 单位: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煤矿经济论文: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成为煤矿企业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方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从现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方式现状着手,分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创新 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煤矿行业的经济也跟随着大部队一起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不乏挑战。煤矿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方式是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在充满淘汰机制的现代社会取胜的关键,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煤矿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只有创新了经济管理方式,企业才得以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的经济结构,才能够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大多数成功的煤矿企业都有比较完善的经济管理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发展之下,仅仅安于现状不足以保全企业的地位,企业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坚持可续发展观下的经济管理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企业取得优胜的重要手段,所以创新经济管理方式是煤矿企业首要完成的工作。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不仅在产品上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上也创新到一定境界,使得管理方式更适合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但是在其他的企业中,经济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限制性的问题,不少企业依旧坚持着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缺少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较为低下,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经济管理制度缺乏严谨,程序不够完整,企业缺乏应对经济危机时的策略,缺乏对安全隐患的管理。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采收煤矿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都是经济管理方式不完善的原因。所以,创新经济管理方式尤为重要,增强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领导人积极改善经济管理方式,积极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增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这是改善企业各大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优先战略。 二、煤矿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的策略 1.合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经济管理决定着企业的运行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合理发挥企业有限资金的价值,并且有效控制成本的支出是企业经营的原则。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资金管理工作往往难于其他工作,资金管理稍有不慎便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麻烦,传统的经济管理手段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企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管理资金。资金需要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要求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得到创新。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煤矿企业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与合作商签订合同方面,甚至在劳资工资结算方面都能够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还可以使得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混乱现象。大型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更是错综复杂,繁重的财务问题往往是财务人员最困扰的事情,这时候企业可以采取ERP信息化管理,其中蕴含的先进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优化财务管理,减轻财务管理的繁重,系统地管理企业的资金问题,坚持时刻为客户服务的原则,促进企业向现代化社会进军的步伐。 2.转变经济管理理念 近几年资源极度短缺,环境屡屡遭到破坏,国家倡导各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以煤矿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坚持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管理方式。循环经济是符合当今社会高速率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开采收集到的煤矿需要再循环、再利用,最大化地提高煤矿资源的使用率,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在日常开采煤矿资源的工作当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电资源,这违反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也体现出企业缺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坚持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矿企业需要在工作期间遵守循环经济,节约水电资源,不仅保护了环境节省了资源,同时还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企业积极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3.培养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能够间接体现出企业的风貌,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往往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因此,培养员工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是创新经济管理方式一大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企业应该重视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使员工得到基本的技术培训,这要求企业在培训员工方面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少量的投入换来足量的技术性员工,员工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企业更好地谋福利。虽然职业道德水平与先天性道德有极大的关联,但是后天性的学习也能够为员工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可以创建合理的奖励机制,奖励表现好的员工与工作素质高的员工,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能,员工不再迫于上级而工作,而是主观性地为自身求发展,为企业谋福利,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的基础。 三、小结 煤矿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完善经济管理程序,资金的合理利用等关系着企业内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技术水平保证各大程序的正确运行。同时,企业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管理,开采煤矿容易发生突发事故,企业需要为开采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器械与安全设备保证人员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合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这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胜的关键,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经济管理方式。 作者:张运站 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 煤矿经济论文:经济下行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挑战 摘要:国内经济下行造成煤矿行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局面,分析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煤矿行业脱困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全;经济下行;监管 目前,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下行趋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受此影响,煤炭下游各行业,如火电、化工、冶金、建材等需求严重不足;社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压力逐步加大,煤炭用量受到严格控制;优质清洁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能加大,造成全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煤价连续下跌,煤炭行业发展陷入困境,甚至一些煤矿因资金状况难以为继,主动停产、转产。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当煤炭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煤炭经济处于大起大落的时期,往往也是煤矿事故的多发期。煤炭工业经济持续低位运行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煤矿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1]。 1.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煤炭行业进入“四期并存”的阶段,即需求增速放缓期、超前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约束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这是10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从有利的一面看,“四期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必将推动煤炭行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从而促进安全生产。同时,由于一些小煤矿业主抗风险能力较差,为避免亏损被迫退出煤炭行业,整顿关闭阻力减轻、障碍减少,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良好环境的形成,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全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2]。一是为促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条件。经济下行客观上迫使煤炭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整合重组,全面结束煤炭行业依赖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进程,转向依靠理念创新、科技创新,走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提高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绿色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产量受控促进安全生产风险整体下降。控制国内煤炭生产总量是帮助行业脱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依法调控、依法治理,促进企业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了安全生产风险。[3]从不利的一面看,为防止陷入亏损,各煤炭企业均采取措施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摊薄成本,甚至以量保价,低价促销,降低安全标准,违规超能力生产,造成安全生产风险加大,为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一是安全投入减少。当前,煤炭企业各种税费较重,融资十分困难,融资成本较高,加之下游企业的拖累,加重了煤炭企业财务费用负担,致使企业安全投入必然会减少,各种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改造、设备设施更新升级等难以落实到位。二是人员情绪波动。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分散了企业负责人抓安全工作的精力,造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的情绪波动,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生产、技术、管理骨干大量流失,动摇了安全生产基础。三是管理水平下降。部分煤矿为防止巨额亏损而采取降薪措施,客观上造成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热情下降,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不到有效激励,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大打折扣,企业安全生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4]。 2.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为煤炭企业清费利税,严格落实煤炭资源税改革措施和煤炭企业收费清单制度,调低煤炭增值税税率,合理减免有关涉煤费用。进一步改善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信贷状况,尝试建立政府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引导、支持、帮扶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等投入,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煤炭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组政策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安全的产能,优化煤炭开局,提高生产集中度[5]。 (2)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继续通过开展“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等活动,了解煤矿真实情况,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普遍性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把执法监管过程当作为企业服务的过程,在不降低安全监管标准的前提下更好地提供各类服务;组织专家帮助企业排查隐患,支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为企业安全技改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提高各类涉煤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矿井)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标准体系,实现“四减”(减矿、减面、减产、减人)要求。 (3)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生产整治。整顿关闭小煤矿和“打非治违”是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整治,把小煤矿数量降到一定程度,从整体上提升煤炭工业的素质和安全保障能力。对违法违规建设的项目一律责令停工停产;对超能力生产、越层越界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一律严厉处罚,直至关闭;对非法违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安全基础条件差且难以改造,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小煤矿,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加快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 作者:穆壹 单位:六盘水市钟山区安监局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对股市暴跌暴露出来的中国经济问题 在面对经济管理问题上,中央政府更像欧盟,而我们的一个个省穷的像希腊,富的像德国 一年半前中央政府为解决经济失速,刺激经济成长和就业而出台的“四万亿计划”,似乎正成为新问题的元凶和祸首 两周来,A股连续暴跌,10个交易日刚好跌去了10%。这一轮暴跌源于4月中下旬开始的对房地产业的严厉调控(说严厉有点轻了,说不择手段地打压也没有过到哪里去)。但是五一节过后,希腊的债务危机引起欧元危机,令中国的领导人联想到中国国内类似的问题,恐怕又传导到市场上令股指加速下跌。 两年前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完结,人们对走出危机的信心实际上还没有建立,即使有也相当脆弱。中国国内一度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受危机冲击相对较小,抗冲击能力也相对较强。但中国资本市场近两年来的表现,却无法支持这个观点。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曾经遭遇的各种经济问题。危机到来的第一个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强烈的“保八”目标的设定就是对“失速”担忧的体现。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别是隐性失业被暴露出来,当局者甚至担心大量失去工作的农民工酿成严重的“盲流”,从而加剧社会动荡。 随后是贸易问题。伴随着全球贸易问题的萎缩,中国的出口下滑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实在惊人。这让一度为中国经济成长增速贡献超过1/3的净出口变成了净缺口1/3,这个反差让当政者认识到中国经济如此依赖外贸的问题有多严重。要知道,中国国内一直被充斥着这样一种看法,外国人对中国出口的质疑“别有用心”——我们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赚外国人的钱时,他们无法接受了。 直到危机出来时,我们才认识到“平衡”的价值,无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还是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的盈亏转化并向平衡运动的道理。 在贸易问题上还有一个问题相当困扰,那就是人民币币值高还是低的问题。这中间有非常复杂的经济逻辑需要搞清楚,但是一个眼见的事实是,中国一度引以为荣的“成本优势”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过低的劳动力成本致使中国国内的消费能力无法水涨船高。低工资带来的收益被外汇管制制度转换成了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资产价格问题了。这其实是一个广义的问题,但现在似乎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房地产价格”上。如果房地产价格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的话,它本身只应该反映“货币和它所要标识的资产的价格关系”。也就是说,货币过多时,标识资产(当然通货膨胀问题也一定会反映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就会高;反之,货币减少,标识资产的价格自然会降低。 第四个问题,我们正在面对,那就是在中国经济中是不是也有“希腊问题”。其实这个疑问早在迪拜问题出来后就已经出来了,但对我们的当政者,恐怕希腊与欧盟更具惊吓意义。也许这个类比不十分恰当,但我坚信它是被领导人拿来运用了的,那就是在面对经济管理问题上,中央政府更像欧盟,而我们的一个个省穷的像希腊,富裕的像德国。 当欧盟不得不与世界其他经济体谈判一揽子万亿美元的救助机制时,我们的中央政府在想,如果中国的地方政府所属的“融资平台”也出现类似希腊的问题后,它会找谁商量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问题不是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全部,但显然,它们决定了当前管理者在关键政策决策时仍然如此犹疑。比如,货币政策的加息选择。加息对经济增长以至于就业和出口的影响是显着的,我们的领导人仍然没有足够的信心认定中国经济进入上升期。但面对资产价格的升高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的巨大债务,如果不以提高利息率加以控制的话,后果也是可怕的。因此,我们就会见到,无论是央行还是中央政府其他部门,采取了他们可以采取的所有“行政命令和管制式的”手段,这中间也自然包括央行运用的大量“数量工具”,来实现“调控目标”。 但我以为,中国经济能看得见的问题还都是“标”,而不是“本”的问题。我有一个疑问想提出来,不知道它是否涉及到“本”的问题。那就是,一年半前中央政府为解决经济失速,刺激经济成长和就业而出台的“四万亿计划”,似乎正成为新问题的元凶和祸首。而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除了难以抹去的“作秀”的色彩,却看不出它真实要达到的目的。我们现在需要更深入的答案,为什么我们的问题总是无法解决?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文章客观地评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隐患点和发展前景,大胆地提出了以自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等拯救经济的几点建议,旨在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辩证;自省;协作 据国际清算银行第79届年会年度报告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全球许多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仍未好转,走出危机的路依然很窄。”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多年未遇的困难和考验。面对这场危机,也有人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也有人急躁冒进、病急乱投医。必须尽快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正确评估,以自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依据自身实际辨证施治,迎来中国经济的再增长! 一、辩证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辩证思维方式、概率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是现代三大思维方式,辩证的方法、分析的方法、现象学方法和释义学方法是现代四大思想方法。恩格斯把辩证的方法规定为“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称之为“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辩证的方法是我们正确评估当前经济形势的哲学依据。 从横向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矛盾和隐患依然存在。依据当代经济理论和国际惯例,评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4项基本指标: 第一,经济增长率。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中国9%、俄罗斯6.8%、美国1.4%、欧元区1.2%、日本0.5%,可见中国是最高的。但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8%,而今年上半年只有7.1%,下半年“保八”比较艰巨。 第二,失业控制率。据统计,2004年中国16-65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09亿,比美、日、英、德、法、意、加7国总和还多3个亿,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这种压力更大。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国失业率不是最高,却依然是绝对数和压力最大的国家。 第三,物价上涨率。中国最近几年的物价上涨整体上属于正常的结构性上涨,但这种结构性上涨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特别是最近的粮食、猪肉价格上涨。2008年上半年中国物价上涨率在6-8%,年底开始下降,如果持续下降会出现投资者不投资、消费者不消费的问题。事实证明,适度温和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复苏是有利的。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去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保持双顺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1316亿美元,繁荣景象的背后暗藏隐忧。 首先从纵向看,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是阶段性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赖物资资源的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释放、认识和化解是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2003-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高增长已经出现了两轮,从全过程看,中国经济到了深度回调时期。再次,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等周期。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有着共有的特征和相同的周期。因此,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雨后出彩虹,明天会更好! 总之,从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增强的局面。但是,世界经济的前景还不明朗,外需持续萎缩;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强,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困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居“危”思“机”,辨证施治。 二、自省是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根本途径。 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不仅是个人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方法,而且是治理金融危机的良方,这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宏观扫描这些政策和措施已经起到初步的刺激效果;微观细察“12字方针”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是落实既定拯救方案,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三省”: (一)一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有43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60%的GDP和48%的税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处境艰难,200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已经有6.7万家倒闭,2000多万人因此失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如果失去了政府的保护,就会纷纷落入斯芬克斯的魔口。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落实?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把优惠政策变成“慰问信”。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是“调结构、促民生”的重要措施,这是初级层次的“自省”。政府应该从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审慎思考,引导中小企业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家居方向发展,这是宏观自省;中小企业内部加强管理、节约成本、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等是微观自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输血”是为了激活它们的“造血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不是为它们购买“养老保险”。 (二)二省:加快城镇化建设。 中国要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绑架,就要加重投资和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这是中国经济正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高级层次的“自省”。现在全世界(含非洲)的城镇化率是接近50%,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中国是45.7%,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保增长、扩内需”根本途径。它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来城市,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城市化率提高了,自身的代谢功能加强了,危机缓解了,社会也就进步了。中行湖北分行与武汉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银企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内,该行将提供不少于500亿元实质性授信,支持武汉城市建设。全国都能如此,何愁危机不解! (三)三省:打造区域经济。 打造区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展开和延伸,是更大范围的“自省”。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多项措施打造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已全面开花,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其中的一个新亮点。 武汉城市圈是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黄石、鄂州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圈内各市在经济、科技、教育、交通、旅游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建立以武汉为龙头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1+8”合作机制,呈现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武汉城市圈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56531”总体框架的实施,武汉城市圈必将成为一个极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三、协作是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自省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根本途径,协作则是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协作就没有现代经济。协作,不仅包括国内各领域的内部协作,而且包括对外交流与合作。战后日本加强协作实现经济复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是地处远东的孤岛小国,人口众多,资源奇缺,发展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经过二战重创的日本,原有的再生产结构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彻底崩溃,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和混乱之中。在美国的庇护和扶植下,日本逃避了战争赔款,利用了朝鲜战争军需拉动等外部条件,形成了日本特色的履带式社会结构。日本履带式社会结构就是由个人、企业、国家组成的三个轮子,在包容和献身两条履带的传导下,朝着赶超欧美的目标,为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全速驶动。不难看出,日本履带式社会结构的精髓就是协作,“三个轮子”要协作,“赶超欧美”靠协作,“两条履带”是高境界协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性利益优势等都是协作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战后日本正是依靠协作改变了被动局面,迎来了日本经济的新时代。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大国。1989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生产手段、产业结构、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的现代化。公务员之家 学习日本经验,首先要通过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中日两国国情差异很大,中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当年日本的经济崩溃性质根本不同,产生背景和特点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不能照搬日本经验。但两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都面临着复苏经济、建设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说明日本经验有可学之点、可取之处,而中国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需要协作。 学习日本经验,必须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经济实力较强,有一流的战略家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信心……诸多迹象表明,率先走出低谷的条件基本具备,全面复苏的时机已经成熟。 学习日本经验,可以节约资源、少走弯路,而一切进步最终表现为时间的节约。对于当年日本的经济政策要认真研究;对于日本政府的调控手段和刺激经济的有效措施要大胆尝试;对于日本人民认真守纪、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正面宣传。对于积极采取措施自救、团结协作搞得好的经济体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于“两眼望青天,两手捂钱包”的思想和行为要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制裁。正如《与“鬼”为邻》的作者萨苏说:“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努力,勤奋超过得他,勇敢也超过得他”,应该再加一句:只要我们加强协作,成就一定超得过他。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战胜金融危机的精神动力。国务院总理多次强调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中国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问题分析 前言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区域性经济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并且逐渐成为核心经济的支撑单位。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格局,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是我国四大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由于四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人口基数、自然环境等一些因素都有所差异,因此导致四大区域经济出现了偏斜状态,并且逐渐拉大了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距离。 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问题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区域经济会出现空间、时间上的倾斜,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将区域性经济单独列举出来,并且称之为区域经济问题。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迟滞病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主要的四个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区域性经济。 (一)落后病 落后病就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从未有发达过的区域性问题,这种问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过低,当地经济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均落后全国其他区域,当地的科学、教育、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人民收入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低,这种问题主要会出现在我国西部地区。 (二)萧条病 萧条病是指一个区域中的经济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但近期经济却陷入困境所患的区域病。其主要的表现为当地主体经济的地位逐渐下滑或者被取代,整体的经济框架设计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乏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的发病区域在我国东部区域的经济带。 (三)膨胀病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瓶颈阶段时就会出现这种病症。病症的主要表现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地区经济产业的规模逐渐膨胀,生产与生活的人均成本直线上升,从而导致区域内的综合竞争力直线下降。从我国的经济整体上来看,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或一些国内经济发展大省。 (四)迟滞病 迟滞病的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科学、生产、教育等上升空间受到阻碍,当地现有的产业机构不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一些区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六省。从我国经济的整体上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的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被拉大,区域经济之间缺乏互动性和交流性。 二、协调我国经济全局,优化我国区域经济问题 纵观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经济类型都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发展问题,各国面对经济发展问题都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有的提出经济改革、有的完善该国的经济体制,有的建设成熟的经济发展框架。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多种经济协调方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让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已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状况较为复杂,区域经济的协调措施只不过是为区域经济确定了发展方向,要想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建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制,增强国家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力 1、设立区域经济相应的管理机构,在区域经济层面的基础之上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单位,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布局,调整行业、企业、区域之间的经济格局,协调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纠纷,从而保证让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在区域内划分出标准经济的位置和问题经济的位置,我国的区域经济没有准确的标准经济和问题经济的划分,并且缺少一种目标较为长远的经济发展框架,区域经济的划分非常的笼统和简单,再加上多种要素长时间的变动,很难保证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对于问题区域经济划分的问题,国家政府主要确定了贫困地区的界定,不存在经济萧条区域、膨胀区域和迟滞区域,因此区域倾斜政策很难制定相应的条款和真正落实到实际当中去。 (二)统筹规划问题经济区域,协调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根据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我国四大区域经济进行发展联动,从而制定以下发展战略: 1、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沟通机制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想要得到创新和重组,仅凭单一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其他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综合联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够让本地区域经济和全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机制,就是通过沟通的形式,让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个体协同发展,从而让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在确定了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自身的优势后,确定经济个体的层次,结合周边的产业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互帮互助,创建经济错位发展的机会。 2、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内的合作模式根据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和经济现状的实际情况,可以创建一些极为松散的经济合作区域,在我国已经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合作典范,例如: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泛珠三角区域以“珠三角”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逐渐向周边进行辐射式的扩散,整个覆盖范围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国。这种松散式的合作区域的建立,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实现经济上的优劣互补,全面促进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人才、科技、文化和教育是如今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想要得到明显的进步,必须从自身的根本出发结合国家的相关经济扶持政策,确定相应的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全面解决区域经济内的问题。 作者:张馨月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中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思索 60年前,王亚南先生就大力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并身体力行,留下了大量重要著述。①中国经济学研究是王亚南先生毕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无独有偶,60年后的今天,建立中国经济学又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引人注目的论题之一。在王亚南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先生有关著述,颇感诸多启迪。本文是在阅读王亚南先生的《中国经济原论》等有关著述的基础上,思考当前中国经济学讨论有关问题的读书札记。 一、中国经济学的讨论反映了斯大林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失效 理论是实践的反映,实践是检验理论最重要的标准之一。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论坛上关于中国经济学的讨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国内经济体制转轨,我国经济学界逐渐认识到了既有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解释能力,从批判旧理论到寻找或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思想历程。 建立中国经济学,意味着对既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否定。在讨论中,有的论者认为并存着两种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危机,即不仅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危机,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也存在着危机,而且后者危机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前者。这种说法值得质疑。因为,讨论的问题是建立中国经济学。它显然是对过去被中国经济学界视为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否定。众所周知,近半个世纪里,西方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因此,建立中国经济学所隐含的对中国既有经济学理论的否定,不可能是针对在80年代中期之后方在我国经济分析中引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因为它自引进至今不到20年,至今为止,它也没有在我国取得公认的主流地位;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能力,还未得到充分验证。而且,由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学术中断,就整体水平而言,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各种学派的理论还处在学习、消化、鉴别、吸收的阶段。对西方经济学不同学派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实际上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建立中国经济学,所否定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以斯大林主持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为蓝本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下称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在讨论中,对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是局部否定还是基本否定,有不同看法。持局部否定看法的人认为,这个理论体系毕竟对计划经济体制做了较好的描述,只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它才不适应了。因此,可以在基本保持原有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局部调整,扩大其理论内涵,延伸其分析外延。当一个研究纲领的危机来自其辅助假设时,可以通过对保护带的局部调整,扩大其基本假设的解释力,但是,如果危机来自其基本假设,那么,调整也就不可能。一种理论的基本假设规定了它最大的理论内涵和解释外延,它们不可能是无限的。与此同时,任何理论不可能没有基本假设,也不可能并存多种相互矛盾的基本假设。因此,一种理论的基本假设被改变,也就意味着它已经被另一种理论所取代。当然,这种否定,总是表现为扬弃。因此,认为可以在基本保持原有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局部调整,扩大其理论内涵,延伸其分析外延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目前仅仅是辅助假设从而个别结论出了问题。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完全可以认为目前的讨论不过是庸人自扰。这种看法或是低估了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理论危机的严重性,或是过高估计了该理论体系的自我调整能力,某种程度上也由于隐隐地担心对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的否定会导致更大的否定。我认为: 1.正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斯大林在苏联20-30年代党内斗争中先后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等各个党内反对派之后,主持撰写的为自己正名的党史一样,斯大林主持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也具有深刻的苏共党内斗争的历史背景。①它基本上是服从斯大林的政治需要,把斯大林主张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作为理论主线。全书以描述苏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计划经济实践为基本内容,认为它体现了“建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的、基本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政策的基础”,无视或者忽视它,就是修正主义。②20世纪20-30年代苏共党内理论与路线争论,基本上是一个新生社会的领导者们对这个社会发展方向、道路、政策的探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存在意见分歧在所难免。但是,在不正常的政治环境下,理论争论与党内的权力斗争搅在一起,无法形成正常的理论探讨氛围,最后党内权力斗争的胜负结果成为判别理论是非的标准。今天,当历史正逐渐恢复其本来面目时,继续把斯大林模式及其理论不加分析地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惟一正宗,显然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正确与否尽可以讨论,但是,对这一理论以及斯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批判,最后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都应当视为是一种正常而且必要的学术研究。 2.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已经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较大不同,但是基本分析框架还是一样的,其基本假设:集体主义的分析基点和行为观,国家的完全理性假定,国家的最大化假定等,仍然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致相同,因此,从理论体系上说,它只是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的一个亚种。这种理论逻辑体系的核心是论证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其最大理论半径,至多是勉强地论证了有计划商品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不改变它的基本假设,就根本无法合理地解释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运行。①因此,计划经济实践的失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就包含了对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否定。随之而来的理论更新势必表现为研究纲领的更迭。 3.能否认为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正确地分析了计划经济运行,但是目前的社会生产力未达到实现计划经济的发达程度,因此它是一个超前的而不是一个非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失败必须由实践而不是理论本身负责?显然不能。对此,当然可以从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的诸多理论结论与现实计划经济运行情况的矛盾进行详细论证。这里只要指出一点就够了。这个以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己任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竟然无法预见这种体制与现存生产力之间的巨大矛盾必然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不断下降,最后不得不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相反,却认为建立在既有生产力水平上的经济形态是从多种经济成分向两种公有制发展,最后过渡到单一的公有制,从商品经济到保留商品货币关系的初级计划经济再到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高级计划经济!显然,仅从预测能力来看,这个理论体系即使对现实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说,也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研究纲领”。一个号称是对计划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的理论体系,对该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发展趋势尚且不能做出科学解释及正确预测,我们又何能期望它将来能大放异彩呢? 二、建立中国经济学无须构建新的理论范畴体系 建立中国经济学是否需要构建新的理论范畴体系?对此,王亚南先生有过很明确的看法:“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那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1](P127)王亚南先生指出,现代意义的经济学起源于英国,因而曾有人把它称为“英国经济学”,但是当继起的法国、德国、美国等先后都采取了与英国大致相同的生产方式,这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在他们本国的经济运行中就都发现了与英国相同的经济法则,所以“他们就用不着再为那种经济形态下的价值,利润,工资,地租等等,去定立法则,结局,原本是产生在英国的经济学,就成为一切商品货币经济国家共同的经济学了。”[1](P128)因此,“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1](P128)当今世界上,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在此基础上,能否超越世界上生产力水平最发达国家的现存生产关系,形成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的回答是肯定的,尽管它与其承认的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原理之间存在难以解释的矛盾。它之所以在过去被我国等接受,是由于过去在生产资料国有制及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形成了一种假象,使这种理论似乎得到了论证。然而,它最终被实践证伪了。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它体现在社会的诸种经济制度之中,是它的总称或集合体,因此,社会生产关系也是具体的。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在世界不同国家生产关系序列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各种具体社会经济制度的国际比较得出客观的综合评价。近20年来,我国的各项主要经济制度,如银行制度、财政制度、贸易制度、汇率制度、证券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调节制度等等,甚至产权制度及其结构的演变,都呈现出借鉴并向发达甚至是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趋近的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认为只发生在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中的经济现象,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失业、证券市场投机,以及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所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等等,也都在我国出现了。因此,如果对中国现存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应当承认,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确实不可能超越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斯大林体系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并不符合历史唯物论观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国经济学无须构建新的理论范畴体系。王亚南先生指出:对法国、德国、美国而言,“因为生产的方式同,生产的社会关系同,作用在那种方式,那种关系之下的运动同,于是,原来就英国经济现象研究出的经济学,一样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的写照。”[1](P128)这个说法对建设中国经济学有启发意义。今天的中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今天甚至昨天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起作用的经济法则,也会渐次地出现在我国。因此,从分析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动中总结出来的一般经济学理论范畴,可以而且必须应用于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引用国外尤其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问题,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中国经济学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如此说来,中国经济学似无独立存在之必要。但是,有无自己独立的理论范畴体系与是否应当存在独立的中国经济学,是两个问题。例如,王亚南先生是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的,但同时认为建立中国经济学不需要抛弃世界性一般性的经济法则,去构建独立的理论范畴体系。王亚南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著作,如《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等都是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杰出成果。王亚南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学就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他的《中国经济原论》就是这样的中国经济学,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题为《中国经济原论》。[1](P126)可以说,王亚南先生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中国经济学不需要抛弃世界性一般性的经济法则,去构建独立的理论范畴体系的远见卓识,并且用自己杰出的理论研究及丰硕成果证实了这一思想。王亚南先生认为,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可以形成中国经济学,不仅仅因为它是国别研究。在现代,如果不同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近,生产方式类似,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基本相同,国别的经济研究就难以形成独立的经济学。王亚南先生曾指出,“人类社会愈在早期的阶段,他们的社会活动,愈会受制于自然条件,他们的社会,哪怕是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会显示出各别的特殊性。反过来说,如其社会愈发达到现代这个历史阶段,它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将愈来愈大,愈有力克服气候、地形、人种,以及其他种种自然因素的特殊性。根据这正反两面的推论,我们就似乎可以大胆作出这样的结论,说社会劳动生产力较大的甲国资本主义社会与乙国资本主义社会间所表现的差殊性,要比社会劳动生产力较小的甲国封建社会与乙国封建社会间所表现的差殊性为小,或者说,两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间所表现的一致性或一般性,要比两封建制国家间所表现的一致性为大。”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生产力,曾经使世界的一致性增大。”[2](P61-62)因此,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等,虽然因国情的不同,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各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1](P136)因而,这些国家没有形成国别经济学的可能与必要。国外一些学者也持类似看法。①但是中国则不同。王亚南先生之所以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写《中国经济原论》,是因为“资本制以前诸历史时代,既是愈向着过去,其各别民族国家,在同一社会史阶段所表现的差殊性愈大,而资本制以前诸社会阶段的经济事象,虽然愈来愈简单,但因为要就这些愈来愈会在各不同地理环境或自然条件下表现着极大差殊性的同一历史阶段的诸经济事象,研究出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是不免愈来愈觉困难的。……如把中国这种封建制的原型,及其在现代掺杂进的混合物,加以详尽的研究,那对于广义经济学的贡献和充实,是有极大的意义的。”[2](P62)也即,在王亚南先生看来,之所以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学,是因为:(1)各国的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相比,有更大的差异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全部实质;(2)当时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以及这种经济形态的过渡性,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在其特殊性中蕴涵了某种一般性,对它加以详尽的研究,“对于广义经济学的贡献和充实,是有极大的意义的”。显然,王亚南先生的这个意见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学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之所以仍有建立中国经济学之必要,是因为:1.中国经济仍处在前市场经济阶段。尽管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余年,把建立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也已经10年,但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是相当低的。①而且,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低相比,有其特殊性。 2.这个前市场经济阶段无疑是一种过渡经济形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形态。这种过渡是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因此它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以及从自然经济或简单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所不曾提供的经济现象,而且,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至今为止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独特的。 因此,对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在经济学理论发展上有其一般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可以认为,对这个历史阶段的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有可能形成中国经济学。这个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中国经济问题。但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方法,却不必也不可能抛弃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已有成果,在白纸上自创一套理论范畴、方法体系,而是要在科学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并大胆运用迄今为止世界范围经济学研究的全部科学成果———世界性一般性的经济学法则,来研究发生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的各类经济问题的来因和去向,以及隐含其中的客观规律。 四、发展中国经济学应当提倡研究纲领的竞争在《中国经济原论》中,王亚南先生还指出了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必须有相应的研究方法创新。王亚南先生是《资本论》的译者,但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研究却不为《资本论》的研究体系所限。“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马克思的《资本论》提供我们一个完整而科学的研究体系,但这个体系是不适用于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因为在封建社会,有关地租或租佃的生产关系,是说明全部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正如利润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说明全部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或基础一样。可是,到现在为止,以地租或租佃的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为中心的有关封建社会经济的经济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并且,就是建立起来了,也不能机械地应用它来说明中国现代的封建生产关系,因为我们现代的封建生产关系,毕竟已在解体过程中……对于这样一种经济构成,该当怎样安排它的各种经济范畴的叙述次第呢?我觉得,透过各种带有资本主义外观的表象去把握它的本质,既是,大体按照资本主义的那个体系来分别论证它的那些经济范畴规律的非资本主义性质,由它的不是什么而确定其是什么。……采用这样的体系,就需要借助于比较的、全面的和发展的研究方法,才能把我们这种经济形态的特质及其特殊规律揭露出来。”[2](P73)服从于把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视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并揭示在该经济中各种带有资本主义外观的经济现象的非资本主义性质,解释这些性质的形成的研究目的,王亚南先生大胆地采取了与《资本论》不同的研究体系。 王亚南先生这种比较的、全面的和发展的研究方法,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仍然有借鉴意义。他实事求是地根据研究的目的,大胆进行研究方法创新的理论勇气和精神则更值得今天的研究者学习。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应当倡导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可以是各种不同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之争,也可以是不同研究纲领之争。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革命时期,不同研究纲领之间的自由竞争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如果说,不同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之争在科学发展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在科学常规发展时期形成知识的量变和积累,那么,研究纲领之间的竞争,则是新的更科学从而更有解释力的研究纲领取代旧的研究纲领,从而实现科学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目前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学问题的讨论,说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正在进入科学革命时期。正因为如此,研究纲领之间的自由竞争,对目前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研究纲领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科学研究的质量及其对现实的解释预测能力。研究纲领的优劣无法先验地判定,因此,发展中国经济学,必须大力提倡运用不同研究纲领进行探索。实践检验真理的说法,本身就隐含了对不同研究纲领相互竞争的肯定。而对研究纲领的教条主义限制,只能导致经院哲学的盛行和研究的枯萎。这已经多次为历史所验证了。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当前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文章客观地评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隐患点和发展前景,大胆地提出了以自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等拯救经济的几点建议,旨在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辩证;自省;协作 据国际清算银行第79届年会年度报告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全球许多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仍未好转,走出危机的路依然很窄。”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多年未遇的困难和考验。面对这场危机,也有人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也有人急躁冒进、病急乱投医。必须尽快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正确评估,以自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依据自身实际辨证施治,迎来中国经济的再增长! 一、辩证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辩证思维方式、概率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是现代三大思维方式,辩证的方法、分析的方法、现象学方法和释义学方法是现代四大思想方法。恩格斯把辩证的方法规定为“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称之为“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辩证的方法是我们正确评估当前经济形势的哲学依据。 从横向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矛盾和隐患依然存在。依据当代经济理论和国际惯例,评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4项基本指标: 第一,经济增长率。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中国9%、俄罗斯6.8%、美国1.4%、欧元区1.2%、日本0.5%,可见中国是最高的。但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8%,而今年上半年只有7.1%,下半年“保八”比较艰巨。 第二,失业控制率。据统计,2004年中国16-65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09亿,比美、日、英、德、法、意、加7国总和还多3个亿,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这种压力更大。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国失业率不是最高,却依然是绝对数和压力最大的国家。 第三,物价上涨率。中国最近几年的物价上涨整体上属于正常的结构性上涨,但这种结构性上涨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特别是最近的粮食、猪肉价格上涨。2008年上半年中国物价上涨率在6-8%,年底开始下降,如果持续下降会出现投资者不投资、消费者不消费的问题。事实证明,适度温和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复苏是有利的。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去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保持双顺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1316亿美元,繁荣景象的背后暗藏隐忧。 首先从纵向看,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是阶段性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赖物资资源的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释放、认识和化解是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2003-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高增长已经出现了两轮,从全过程看,中国经济到了深度回调时期。再次,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等周期。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有着共有的特征和相同的周期。因此,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雨后出彩虹,明天会更好! 总之,从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增强的局面。但是,世界经济的前景还不明朗,外需持续萎缩;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强,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困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居“危”思“机”,辨证施治。 二、自省是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根本途径。 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不仅是个人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方法,而且是治理金融危机的良方,这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宏观扫描这些政策和措施已经起到初步的刺激效果;微观细察“12字方针”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是落实既定拯救方案,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三省”: (一)一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有43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60%的GDP和48%的税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处境艰难,200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已经有6.7万家倒闭,2000多万人因此失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如果失去了政府的保护,就会纷纷落入斯芬克斯的魔口。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落实?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把优惠政策变成“慰问信”。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是“调结构、促民生”的重要措施,这是初级层次的“自省”。政府应该从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审慎思考,引导中小企业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家居方向发展,这是宏观自省;中小企业内部加强管理、节约成本、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等是微观自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输血”是为了激活它们的“造血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不是为它们购买“养老保险”。 (二)二省:加快城镇化建设。 中国要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绑架,就要加重投资和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这是中国经济正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高级层次的“自省”。现在全世界(含非洲)的城镇化率是接近50%,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中国是45.7%,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保增长、扩内需”根本途径。它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来城市,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城市化率提高了,自身的代谢功能加强了,危机缓解了,社会也就进步了。中行湖北分行与武汉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银企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内,该行将提供不少于500亿元实质性授信,支持武汉城市建设。全国都能如此,何愁危机不解! (三)三省:打造区域经济。 打造区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展开和延伸,是更大范围的“自省”。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多项措施打造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已全面开花,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其中的一个新亮点。 武汉城市圈是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黄石、鄂州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圈内各市在经济、科技、教育、交通、旅游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建立以武汉为龙头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1+8”合作机制,呈现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武汉城市圈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56531”总体框架的实施,武汉城市圈必将成为一个极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三、协作是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自省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根本途径,协作则是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协作就没有现代经济。协作,不仅包括国内各领域的内部协作,而且包括对外交流与合作。战后日本加强协作实现经济复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是地处远东的孤岛小国,人口众多,资源奇缺,发展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经过二战重创的日本,原有的再生产结构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彻底崩溃,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和混乱之中。在美国的庇护和扶植下,日本逃避了战争赔款,利用了朝鲜战争军需拉动等外部条件,形成了日本特色的履带式社会结构。日本履带式社会结构就是由个人、企业、国家组成的三个轮子,在包容和献身两条履带的传导下,朝着赶超欧美的目标,为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全速驶动。不难看出,日本履带式社会结构的精髓就是协作,“三个轮子”要协作,“赶超欧美”靠协作,“两条履带”是高境界协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性利益优势等都是协作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战后日本正是依靠协作改变了被动局面,迎来了日本经济的新时代。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大国。1989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生产手段、产业结构、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的现代化。公务员之家 学习日本经验,首先要通过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中日两国国情差异很大,中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当年日本的经济崩溃性质根本不同,产生背景和特点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不能照搬日本经验。但两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都面临着复苏经济、建设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说明日本经验有可学之点、可取之处,而中国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需要协作。 学习日本经验,必须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经济实力较强,有一流的战略家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信心……诸多迹象表明,率先走出低谷的条件基本具备,全面复苏的时机已经成熟。 学习日本经验,可以节约资源、少走弯路,而一切进步最终表现为时间的节约。对于当年日本的经济政策要认真研究;对于日本政府的调控手段和刺激经济的有效措施要大胆尝试;对于日本人民认真守纪、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正面宣传。对于积极采取措施自救、团结协作搞得好的经济体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于“两眼望青天,两手捂钱包”的思想和行为要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制裁。正如《与“鬼”为邻》的作者萨苏说:“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努力,勤奋超过得他,勇敢也超过得他”,应该再加一句:只要我们加强协作,成就一定超得过他。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战胜金融危机的精神动力。国务院总理多次强调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关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摘要]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自2003年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在2009~2010年,该项目组共了24篇与当代中国经济有关的工作手稿,分别涉及当代中国的经济、人力资本、对外贸易等问题。通过这些手稿,可以了解到国外机构对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些新特点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可以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得到比较全面的见解和看法,从多角度审视这些重要理论,在面对国内现实问题时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当代中国 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 自2003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成立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以来,各方面专家已经陆续发表了63篇相关的工作手稿。本文所要评析的是其中的25篇(2009—2010年)。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除1篇研究中国古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之外,其余24篇均是研究当代中国的经济问题。其中7篇涉及中国的人力资本问题,6篇研究中国的对外贸易问题,4篇探讨中国的金融市场问题,3篇论及企业问题,另外3篇则研究中国的土地市场、行贿和受贿问题,以及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一、中国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 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有关这一话题的文献差不多占1/3,与之前的研究成果相比出现了“后来居上”的现象。这也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即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形成。目前,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并面临再次的艰难转型,经济发展逐渐转变为依靠“中国创造”和扩大内需,人力资本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并已成为不少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近两年来发表的7篇相关论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解读。 一是从宏观上对中国人力资本总量的研究。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关于人力资本估算的统计方法,之前对于人力资本的计算多数是从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或总体教育水平等局部特征作为人力资本的度量指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央财经大学成立了专项基金,并联合中外专家开展“中国人力资本测量和人力资本指数”的研究项目,以期计算和预测出中国1985—2020年的人力资本水平。李海峥等多人合作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本》一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关于1985~2007年期间中国人力资本的总量及人均人力资本量的阶段性研究报告。该报告运用并改进了国际主流的人力资本计算方法,如JF(Jorgenson—Fraume,ni)的终生收入法,认为1985~2007年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增长了3倍,并以每年6.74%的增长率递增,特别是1995—2007年增长率达到7.86%。从区域发展角度分析,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移民的流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等因素,城镇地区的人力资本总量则以8.95%的速度增长,高于农村地区4.19%的增长率;从时间角度分析,1995年之前人力资本总量的增长率快于人均人力资本量,1995之后这两个指标的增长率趋于一致,作者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从性别角度分析,以性别为区分因子的人力资本差异,并没有以教育为区分因子的差异大,但男性由于退休年龄较晚(女性退休年龄为55岁,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有更多的时间在要素市场中获取收入,因而终身收入也会高于女性。报告在肯定中国人力资本总量不断增长和人均人力资本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也指出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固定资本来说,人力资本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人均人力资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作者指出,中国现在虽然已经是人力资本大国,但并非人力资本强国。与GDP的增长速度和固定资本的增长速度相比较,中国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仍较为缓慢,未来有必要增加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是关于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约翰·惠利(John Whalley)和赵西亮的《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文,把人力资本因素从全要素生产率(TFP)中剥离出来,通过比较索洛(Solow)模型和巴罗一李(Bam and Lee)模型,以及改进的舒尔茨(Schuhz)人力资本理论,从机会成本和真实工资方面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于中国GDP的贡献。与之前对中国人力资本的研究观点相比,该文认为,人力资本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1978~1999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3%,1999~2008年上升到54%。其中,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2003~2008年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59%(TFP为-6.68%),所以固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比例仍然达到48%,而负的全要素生产率则表明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出效率有待提高,固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分配过程中也存在不均匀现象。通过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的论证,作者一方面肯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强调“中国奇迹”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也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地利用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 三是关于工资收入问题的研究。约翰·惠利和邢春冰的《中国城市不同地区的雇员技能溢酬的分配》一文,认为近年来中国内地员工技能溢酬(即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额)的地区差异性越来越大。作者运用了三个年度的重要研究报告资料,即1995、2002和2007年中国城市家庭收入情况,对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技能溢酬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文认为,1995~2002年各个地区技能溢酬的增长速度差不多,但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2002~2007年沿海地区技能溢酬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内其他地区,这与出口经济活动以及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有明显的关联性,而1995年和2002年各个地区技能溢酬的增长则是制度变迁的结果。从作者对技能溢酬地区差异性的深入研究中,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探究中国城镇职工工资不平等的变化情况。正如作者所揭示的,中国的工资和收入水平呈现出地区和行业间的不平等,这不仅仅是教育不均所导致,也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沿海地区因其具有良好的对外贸易基础和吸引了较多熟练的劳动力,所以这些地区的工资收入和技能溢酬与内陆地区相比普遍较高,而这也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前往沿海城市和地区就业,加剧了技能溢酬的地区差距。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试论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问题 摘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对于一个理智的决策者,要学会防微杜渐。纵观全球,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占领华尔街”高潮迭起,并不断升级;中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深受“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日本经济问题多如牛毛,可从首相频繁更迭中管中窥豹;韩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战略走到尽头;俄金融领域受到欧债危机冲击。一言以蔽之:“灾难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 众所周知,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旋即席卷全球。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金融市场首当其冲,银行和股市暴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股市一度走向崩溃的边缘。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巨擘,“美国一打喷嚏,全球都随之感冒”的“蝴蝶效应”凸显。距这场规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3余年后,其“并发症”不容小觑,世界经济何时复苏尚未成定论,研究并反思这场危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当代世界经济形势及思考 1、虚拟资本主义的膨胀和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贫困 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并在2008年发展升级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灾难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自不待言。2011年9月17日,十几名美国民众高举“我们代表着99%的民众”的标语,聚集在纽约曼哈顿区,“占领华尔街”愈演愈烈并波及美国多个大城市,逐渐成为全美群众性社会运动,其导火索便是金融危机,民众控诉华尔街金融大亨的贪婪与无耻、缺乏自律,对危机负责,并督促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2011年初,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掀起北非和中东反政府示威潮,随后,这朵引发阿拉伯世界革命的“茉莉花”,漂洋过海,来到英国,骚乱在伦敦蔓延开来,随后乘着西风,远渡重洋,在美国生根发芽……这些现象看似偶然,实则联系紧密,凸显了资本主义世界也经历着底层民众对政府社会职能的拷问。华尔街运动敲响了新自由主义的丧钟,是虚拟资本主义的贫困的表征。1971年,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制度失效,二战后确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宣告了浮动汇率时代的来临。此后,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的约束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虚拟经济迅速膨胀,世界经济主体已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非物质生产部门,由此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王建 乔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催生“虚拟资本主义) 窃以为,虚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为基础,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殊标志。此次危机将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病暴露无遗,向世人昭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只注重搞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终有一日会出大问题。19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新特征: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列宁从全局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垄断的”资本主义。然而,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资本主义内在的调节能力。时代的局限性使然。但,如若就此否定和妖魔化列宁主义,便是和犬儒主义的行径。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天衣无缝的理论,一切企图坐锯终极真理的地位的行为都是徒劳。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违背了《资本论》中的货币流通规律以及美国国家信用长期透支过多,体现在美国国家积累的巨额内外公债和私债上,总体规模据说在50万亿美金以上,即期应兑的规模也高达7―10万亿,这是个天文数字。(《何新:反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批判》,3) 2、美欧之间激烈的“货币战”,欧元面临挑战 希腊于2001年加入欧元区,而这一代价是欧洲的整体利益,欧元区被希腊绑架,希腊被高盛绑架,此后,希腊的财政赤字率不断上升,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基辛格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欧元在其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被美元排挤。截止到2012年,“欧猪五国PIIGS”未清偿的国债高达几万亿欧元。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经济体制本身的弱点,其导火索却是房产泡沫,尤爱尔兰和西班牙。 3、“量化宽松”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美国针对危机所采取的多轮“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无疑转嫁了国内危机,向全球输入了“通胀”。美国对付危机的手段便是发行国债,向美联储透支预借,此次危机即马克思所言的“资本主义金融信用的全球性危机―总体危机,而不是局部危机。”2012年,美国或将推行新一轮QE,将有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受到影响,给疲软的全球经济增加困难,长此以往,美国的信用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此行为实在得不偿失。 二、关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及其思考 1、新自由主义泛滥成灾,金融领域乱象横生,经济软着陆困难重重 新自由主义长期主导我国经济改革,同时它也是中国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自由竞争,金融自由化。纵观30年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得大于失,但问题触目惊心,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的盲目崇拜和金融领域的乱象。新自由主义群魔乱舞,表现为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以及养老金市场化,而我们却忽视了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制基础之上,中国的法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随便引进市场机制,后患无穷矣!虚拟经济时代,金融领域的安危愈来愈关乎国家生死存亡。我国金融问题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问题颇多,吴英案暴露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混乱,金融监管力度不强,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够及时,更重要的是还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加上出口受大肆炒作的有毒食品和农产品以及玩具的影响,信誉崩溃,未来出口阻力必然增大。同时,这也增加了国内就业压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通胀,国内通胀较为严重,加之基尼系数已逾0.5(新华社研究员:中国基尼系数超0.5或致社会动乱,网易新闻,2010-5-21),超过国际的警戒线,“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既问主义,更问苍生。邓公的“先富论”绝不意味着让一部分人暴富,而让大多数人更加贫穷。 2、地产市场困局与“国退民进”,既得利益集团企图侵吞国有资产 1998年为扩大内需,刺激国民经济,推行住房市场化,由此拉开了中国房地产进入支柱产业的序幕,在随后十几年中高歌猛进,带动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众多民营企业开始瓜分资本市场。盛极必衰,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已成畸形,泡沫惊人,房价远远偏离正常轨道,“居者有其屋”显得苍白无力。随着住房的商品化,房子对于相当一部分工薪阶层而言,可望而不可即。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明显回落局面,但据此而断定中国地产“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是极不科学的,这是中央宏观调控和地方博弈以及危机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房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度下落,势必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房屋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耐久的资本品,房地产投机的实质是金融投机,根源是金融问题,故,调整金融政策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根本策略。(《何新:反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批判》,42)。近期,一些别有用心者叫嚣,国企严重垄断,应加快国企股份制改革,以提高其运作效率。其居心不外乎:通过股改,实现国有资产的私有和世袭。其中,不乏外资的操纵和炒作。绝不能让国有资产沦落在一小撮人手中,改革成果理应让全民共享。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提振经济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全局长远角度出发,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用政治经济学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问题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目的不是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论经济,也不是就目前的股票市场论股市,而是要从表面上看起来离现实比较远的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经济。这些基础的理论研究和思考对于分析当前的具体经济形势和股票市场形势是非常有用的。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经历的最重大的事件。我们对于开放的中国经济以及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经常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寻找一些研究方法,有时候也直接借用一些结论。这样的研究很有价值,但远远不够。我觉得有必要有意识地探讨,研究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的一些经济学理论问题,特别是经济研究的方法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研究的适用性问题。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中国?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说当这些资源不多的时候怎样配置得最有效率。但是有另外一条,我们在什么样的框架下、体制下研究这个资源配置,这个前提和框架是需要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举个例子,国有企业需不需要改革?改成什么样子?国有企业股票卖多少?定价依据是什么?控制权要保留在什么水平?这些东西都不是简单的经济学可以解决的。经济学是在一定的前提之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比如说,在研究企业行为的时候,西方经济学假定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很多人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中国的企业,往往会忘记了―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根本就不是、不应该是、也不能够是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而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制度前提是社会主义国有制度。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适用前提搞清楚了,才能够学好用好经济学知识。但是,这个前提不是现在所说的经济学能够研究的,而是要靠政治经济学来分析。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生产关系的第一条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我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及其表现形式要不要改革?怎样改革?要改成什么样子?改成谁的企业?这一定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课题。 生产关系的第二项内容是人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这个企业由谁控制?谁说了算?这要考虑企业里面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更要考虑国资系统,也就是政府和公司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国资体系里面国资委和各大企业之间是有矛盾的。这就是生产关系的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生产关系的第三项内容是产品分配,这是利益归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的利润分不分?分多少?分给谁?怎么分?国有企业的高管和员工的薪酬怎么定?定多少?这些也都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东西。 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改革框架,用经济学配置资源 简单地说,只有当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前提确定了或者相对确定的时候,经济学才谈得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与不同的生产关系前提相对应,经济学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在美欧留学的时候学的经济学,其政治经济学前提与我国的现实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类似情况下应当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不一样的,同样的经济政策导致的经济后果是不一样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的生产关系也是不断演变和完善的,生产关系的完善本身就需要深入的政治学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学体系,是研究中国的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与研究这一生产关系中的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简单地讲,要用政治经济学来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前提大框架大趋势,要用经济学来研究这样的大前提大框架大趋势下的资源有效配置。 研究股票市场也一样,大政策、大背景就不是平常所说的基本面分析或者技术面分析所能做好的。假如在一个大框架和大前提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看市盈率是多少?哪个企业好不好?有意义吗?显然意义不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状况下我们研究股市的重点是不一样。在前提不确定的时候要首先研究前提,这个前提首先是在政策方面,政策研究至少要上升到政治经济学的层面。当大的前提不变或者相对稳定的时候,才会去研究下一步股市怎么演变,哪个行业好,哪些上市公司有投资价值。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里,我们既要研究投资学、金融学、经济学,更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也会不一样,对于投资决策的指导意义也会不一样。 我尝试着“换一个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就是分别从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角度研究当前的中国经济,特别是研究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和我们所在的股票市场。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要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内在关系。经济的内在机制,以及出口、外贸顺差、产能、价格、利润、汇率等等,这都是经济变量的关系。但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绝对不是经济变量能够解释的,如果用纯粹的经济变量去理解,我们会犯错误。国家之间要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要研究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要研究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是高于一切的,这在国家竞争中是毫无疑问的。美国逼着人民币升值,我们不升值,还有一大群的经济学们分别论证升值或者不升值的理由。这些东西是讲给别人听的,是为政治决策服务的。我们的政策决定了,美国人讲一大堆升值的道理,我们不会因此升值,也不应该升值。政治决定的背后是实力,如果美国让你升,你不升,美国会找一些方法逼你,压你,你有实力,就不怕,否则,只好听他们的。做经济学研究的人,研究中国的外贸,要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要基于这些关系制订适当的经济和外贸政策,但是一定要知道后面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关系。 国际贸易中反倾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这大部分都是借着经济学的说法最后实现经济上的利益,实质上是要实现政治经济学的结论。我听过一个专家说,美国要征收碳关税,那么我们也要求一个人力资源的全球合理配置。碳关税听起来是经济学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我们以其人之道,用人力资源的经济学课题提出资源配置的要求,但背后是美国根本无法接受的政治结论。 国有经济改革的主导力量在哪里? 研究中国经济,除了研究对外开放之外,还要研究改革。改革是什么?中国改革的主题是国有经济的改革,我们用纯粹经济学的说法解释不清楚,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我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经济改革划分为1992年以前的准备阶段,1992年以后(10年)的国有经济改革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三个大的阶段。 我从改革主导力量的利益和行为来分析中国国有经济这十年的改革。中国改革的主导力量是什么呢?中国改革的主导力量是行政力量,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人,行政力量是设计、推动、主导和掌控整个改革过程的主导性力量。一个社会经济过程的主导力量一定要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利益,否则这个过程就不可能进行下去。如果这个前提假设是能够成立的话,那么行政力量就一定要从国有经济的改革中获得好处。但从理论上讲,我国的改革是一个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根据定义就是行政力量不断弱化,经济力量不断强化的改革过程。行政力量怎么可能设计、推动、主导和掌控使自己不断弱化的改革过程呢?这个表面的形式逻辑的矛盾,通过实际的行政权力换经济利益得到解决。行政权力换经济利益,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行政力量推动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不断强化的经济力量的补偿,其结果是导致权贵资本的形成。前期的国有经济改革主要地采取了国退民进的方式,实现国有中小企业的私有化。国有中小企业的问题往往通过个案处理、局部解决,由权力圈子内的少数几个人决策。这种改革以经济学的分析为理由,比如说,保留一家每年亏损的国有小企业,还不如卖掉算了,能卖多少钱都合算,哪怕是零价格,总比每年亏损要好。改革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还是以产权交易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1992年开始的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市场,它是为国有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服务的融资工具。我们有国家股、法人股,企业职工股,还有一些政策,国有企业要捆绑上市等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经济现象,而是政治现象。不能按经济学的思路来理解,只能按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理解。但是,这样的改革往往缺乏在经济利益、所有制、公平公正性、对于员工的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使得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了改革成果的私有化和改革成本的社会化,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失衡。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再不建设和谐社会,这个社会就危险了。和谐社会建设不取决于一两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缓解和消化前一段时间改革造成的社会失衡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民心和历史要求的英明决断。 前面说过,行政权力推动经济改革的动力来自于经济利益的补偿。如果不允许掌握行政权力的人从改革过程中得到好处,他就不会把改革推下去。如果强行要推一个对他没有好处的措施,那么这个行政机器就要崩溃。要避免行政机器崩溃,就不能推动对他们没有好处的改革。只要你断了他的好处,改革就会停下来,要让他改就要让他得好处。因此,前段时间改革了,社会失衡了,现在不让他得好处,改革就一定停下来。所以改革一定是改改停停。改革停滞过程中,直接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了,但行政权力是不会闲着的,难免会出现行政集权,权力越来越集中。这一点大家都感觉到了。在经济利益方面,财政聚财,以政府的名义,大量的收入、财力集中到财政去。同时,央企以全民所有的名义集中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由于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权力部门不能得到好处,导致以前的改革停顿,行政部门热衷于集权和聚财。一千个大学毕业生追逐一个公务员的名额就是行政至上的最有力证明! 国有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必然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 这是一个符合辩证法的改革过程。作为对传统的行政集权计划经济的否定,是改革开放;而导致社会失衡的缺乏政治经济学论证和支持的国退民进,必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而再次平衡的社会随着国有经济和行政干预的内在矛盾的运动,不可避免地需要进一步的国有经济的改革。国有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必然要通过资本市场,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来实现。从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过去的资本市场是适应国有经济初步改革的要求,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的资本市场,未来国有经济深化改革需要的资本市场,是更接近严格意义上的透明和规范的资本市场,我们今天经历的正是从前一个资本市场到后一个资本市场的过渡阶段,是资本市场规范建设和发展的阶段。以后的国有经济改革一定需要规范的、透明的、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为什么呢?因为老百姓不再接受前一阶段的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模式,在前一阶段改革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本的人们也会要求强化资本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资本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前景广阔,大家做好准备。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中国经济问题“四市” 要把今年四季度工作做好,把明年基本思路理清楚,对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些重大热点问题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 目前,社会上对楼市、股市、债市、汇市何去何从议论纷纷。这些问题背后实际上都涉及到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不仅“十二五”规划难以开好局起好步,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社会震荡或危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有所作为,从长计议,进一步加强系统调研、部门协调和顶层设计,尽快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楼市问题复杂化 这背后涉及到房地产问题、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城镇化途径问题和城乡协调发展问题。 据发改委汇报,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7月份下降的城市增加到16个,持平的城市增加到30个。截至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986万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8%。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我们把能用的行政手段几乎都用上了,到现在楼市下降或持平的城市也就46个,这还不算没有实行限购政策的众多二线、三线城市。 前几天佛山市出台了一个放宽限购的政策,不到12个小时又宣布暂停执行。安徽人大财经委提交的报告也提出,目前安徽城镇化率只有43%,对住房需求潜力较大,而且房价总体不算高,建议国家实行区域对待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目前楼市萎靡僵持,“金九银十”变成了“钢九铁十”,有的地方“十一”期间一套房子也没有卖出去。如何打破楼市僵局,恐怕需要对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的楼市调控政策进行反思,从探索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途径、继续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寻求出路。 住房制度改革已探索20多年,上个世纪末停止福利分房,近几年来似乎彷徨徘徊,在商品房开发售租政策翻云覆雨的同时,又出现了所谓普通商品住房、政策性商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以及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住房等诸多种类,住房政策和住房体系越来越混乱。 目前,我们对高档商品房缺少有效调控手段,对保障性住房诸如政府责任边界、土地供应、建设资金、供应方式、租售和使用管理、退出机制、上市交易收益调节等缺乏制度性规定,照此下去,形势只会越来越复杂,问题可能越来越难解决。 股市问题欠改革 这背后涉及到资本市场问题、融资体系问题、金融结构和监管体制改革问题。 据央行汇报,今年2月以后股票市场逐步走低,9月末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分别收于2359点和10292点,较上年末分别下跌16%和17.4%。前不久更有新闻报道称,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万多亿元,普通投资者分红总额不超过0.5万亿元,占融资总额的比率只有10%左右,不到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十分之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综合股指20年来累计上涨不到20个点。近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上市企业利润年均增速接近20%,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速接近30%,但股市走势却与经济运行和上市企业赢利状况严重背离。 正因为如此,有人把中国股市比作普通股民的“赌场”、机构投资者的“剪羊毛机”、上市企业的“圈钱怪兽”和“吸金黑洞”。我们设立股市的初衷,不仅是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更是为了拓宽社会资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目前,全国股民开户接近1亿,其中经常交易账户超过5000万,但股市非但没有能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反而还剥夺了许多股民的财产。 由于股市长期低迷,商品房限购、实业投资经营艰难、银行存款负利率等诸多因素,导致大量社会资金流出银行体系进入地下投机虚拟经济领域。据央行汇报,今年1月-8月新增存款同比少增1.38万亿元,仅8月份就少增3700亿元。 与此同时,表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等社会融资新增2.22万亿元,接近银行新增贷款的50%。8月末,保险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同业存放余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33%。地下钱庄、抬会等民间高利贷和私募基金泛滥,具体数额无法估量,商业银行表外理财异常活跃,国内游资和国外热钱如流沙翻滚、像幽灵游荡。 近几年来,交易所建设热潮从一线城市向地、县级城市蔓延,据说全国各地目前已设立300多家名目繁多的交易所,交易品种超过百种,不仅包括稀贵金属、农副产品、医药产品、各种产权和衍生指数,就连文物、艺术品、大蒜、红辣椒都成为一些交易所的主营业务。 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即期权益与预期收益都变相证券化、货币化、资本化,体外灰色经济、地下影子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畸形发展,正在极大地冲击着实体经济,导致国民经济过度投机化、超前虚拟化、人为空心化。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结构调整和系统改革,从整体上构建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防范金融机构表外资产风险,防范金融体系之外的系统性风险。 债市问题待统筹 这背后涉及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中央政府赤字和债务问题、投融资体制问题和财税体制改革问题。 据央行汇报,今年前三季度各类债券(除央票外)累计发行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相当于银行新增贷款的90%。根据审计署审计,截至2010年底,在全国2779个县级政府中,除54个县没有政府性债务外,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亿元。 这次审计出来的10.7万亿元债务,有一半是在2009年-2010年发生的。审计结果公布之后,有关部门迄今并未拿出有效措施,相反前不久还发出通知,允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大举借债。 中央政府赤字和债务问题也不可小觑。2008年财政赤字只有1800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赤字大幅增至7500亿元,2010年为8000亿元,2011年7000亿元,三年财政赤字总规模达到22500亿元,同时还代地方发债6000亿元。 2010年国债余额实际数也增加到67548亿元,相当于“十五”期末2005年的2.1倍,其中十年以上长期国债占比达到26.8%,相当于“十五”时期的6.2倍。2011年国债余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另外,三家政策性银行2010年合计负债已达7.3万亿元,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时留下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迄今没有处理完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存在3万多亿元隐性债务。 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过快增长,不仅给未来留下居高不下的隐性赤字和债务负担,而且也给银行带来信贷风险。最近欧洲部分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社会动荡,美国、日本政府的巨额债务也严重拖累经济复苏。 必须着手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通盘考虑并提上议事日程,调整税制、税源和税负结构,缩小政府投资的范围和责任,完善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削减中央预算赤字,清理和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全政府负债会计制度,加强对各级政府直接债务和间接债务、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汇市问题看结构 这背后涉及到外贸结构调整问题、外汇储备资产运用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国际化问题、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改革问题。 据央行汇报,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于6.3549,较上年末升值4.21%。从1994年算起,我国已经进行过三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截至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6.9%,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58.5%,但国外很多人仍然不“善罢甘休”。 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热钱流入、国内通胀预期,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升值压力。我们一直处在两难境地,一旦人民币升值过大,会对出口导向型产业造成损害,如果采取小幅度方式,必定带来更多资本炒作人民币汇率,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 与人民币汇率密切相关的还有外汇储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出口和引进外资迅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加。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2.8万亿美元。今年6月底,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 据有关机构测算,因巨额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达到20多万亿元人民币,货币投放基础规模过大必然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成为推高通货膨胀和高房价的重要因素。 我国以资源、环境和工人健康为代价换来大笔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外国政府类、机构类、公司类等多种金融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随着数量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泛滥、美元贬值、债务增加,前不久几家国际评级机构宣布降低美国信用等级,迫使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再次为美国“弱美元”“低利率”政策埋单,严重威胁到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严重损害了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面对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资产问题,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 同时还要更加积极地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逐步扩大汇率波动范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完美结合 如何解决中国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实际问题,是许多政府部门需要直接面对的难题,同时也是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又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公民所关心的事情。我国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总体起步较晚,相应的宏观管理理论和实践与国外差距较大,尚有许多重要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已有的这方面教材,主要介绍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虽然理论性较强,但是缺乏联系实践,同时针对性不足。因此,现有教材还不能够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人士的要求。 赵德海教授、和淑萍副教授主编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已于2010 年 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是第三版。该书基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时引入大量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案例、特别是引入了我国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情况,以中国实际发生的经济事件为主要阐释对象,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出来,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该书受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还是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系统性强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定位、发展历程及基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就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第十二章对当代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的发展、基本观点、分歧及新近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从全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每个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详细划分,结构清晰。同时,对本学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和辨析。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语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强 宏观经济学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懂、听得明白的学科,认为那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很多的教材、专著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人敬而远之。读过这部宏观经济学教材后发现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直白,让读者看后能够感到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学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语言直白、透彻,把经济中的问题用百姓的话说了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语言的通俗性是这本教材的一大优点。 三、反映了学科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绍了已较为成熟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如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对当前热门话题绿色GDP的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部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分析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这些前沿性研究资料的引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有学者在讨论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性时曾说过,判断一本学术著作或论文的价值之高低,资料来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这方面来看,本书的资料是丰富、新颖而又可靠的。 四、宏观理论实践化,兼顾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真正的舞台是阐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开发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在对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例如,为什么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膨胀水平和失业率如此之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彻、精辟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一些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这就克服了时下不少翻译出版的国外宏观经济学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实中,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翻阅《宏观经济学》一书时,给我感受深刻的是以赵德海、和淑萍为首的编写团队甄选相关案例的良苦用心。其实对读者来讲这更是抛给我们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相信此书无论是对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对政府工作管理人士,都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股市暴跌暴露出来的中国经济问题 在面对经济管理问题上,中央政府更像欧盟,而我们的一个个省穷的像希腊,富的像德国 一年半前中央政府为解决经济失速,刺激经济成长和就业而出台的“四万亿计划”,似乎正成为新问题的元凶和祸首 两周来,A股连续暴跌,10个交易日刚好跌去了10%。这一轮暴跌源于4月中下旬开始的对房地产业的严厉调控(说严厉有点轻了,说不择手段地打压也没有过到哪里去)。但是五一节过后,希腊的债务危机引起欧元危机,令中国的领导人联想到中国国内类似的问题,恐怕又传导到市场上令股指加速下跌。 两年前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完结,人们对走出危机的信心实际上还没有建立,即使有也相当脆弱。中国国内一度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受危机冲击相对较小,抗冲击能力也相对较强。但中国资本市场近两年来的表现,却无法支持这个观点。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曾经遭遇的各种经济问题。危机到来的第一个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强烈的“保八”目标的设定就是对“失速”担忧的体现。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别是隐性失业被暴露出来,当局者甚至担心大量失去工作的农民工酿成严重的“盲流”,从而加剧社会动荡。 随后是贸易问题。伴随着全球贸易问题的萎缩,中国的出口下滑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实在惊人。这让一度为中国经济成长增速贡献超过1/3的净出口变成了净缺口1/3,这个反差让当政者认识到中国经济如此依赖外贸的问题有多严重。要知道,中国国内一直被充斥着这样一种看法,外国人对中国出口的质疑“别有用心”――我们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赚外国人的钱时,他们无法接受了。 直到危机出来时,我们才认识到“平衡”的价值,无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还是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的盈亏转化并向平衡运动的道理。 在贸易问题上还有一个问题相当困扰,那就是人民币币值高还是低的问题。这中间有非常复杂的经济逻辑需要搞清楚,但是一个眼见的事实是,中国一度引以为荣的“成本优势”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过低的劳动力成本致使中国国内的消费能力无法水涨船高。低工资带来的收益被外汇管制制度转换成了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资产价格问题了。这其实是一个广义的问题,但现在似乎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房地产价格”上。如果房地产价格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的话,它本身只应该反映“货币和它所要标识的资产的价格关系”。也就是说,货币过多时,标识资产(当然通货膨胀问题也一定会反映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就会高;反之,货币减少,标识资产的价格自然会降低。 第四个问题,我们正在面对,那就是在中国经济中是不是也有“希腊问题”。其实这个疑问早在迪拜问题出来后就已经出来了,但对我们的当政者,恐怕希腊与欧盟更具惊吓意义。也许这个类比不十分恰当,但我坚信它是被领导人拿来运用了的,那就是在面对经济管理问题上,中央政府更像欧盟,而我们的一个个省穷的像希腊,富裕的像德国。 当欧盟不得不与世界其他经济体谈判一揽子万亿美元的救助机制时,我们的中央政府在想,如果中国的地方政府所属的“融资平台”也出现类似希腊的问题后,它会找谁商量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问题不是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全部,但显然,它们决定了当前管理者在关键政策决策时仍然如此犹疑。比如,货币政策的加息选择。加息对经济增长以至于就业和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的领导人仍然没有足够的信心认定中国经济进入上升期。但面对资产价格的升高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的巨大债务,如果不以提高利息率加以控制的话,后果也是可怕的。因此,我们就会见到,无论是央行还是中央政府其他部门,采取了他们可以采取的所有“行政命令和管制式的”手段,这中间也自然包括央行运用的大量“数量工具”,来实现“调控目标”。 但我以为,中国经济能看得见的问题还都是“标”,而不是“本”的问题。我有一个疑问想提出来,不知道它是否涉及到“本”的问题。那就是,一年半前中央政府为解决经济失速,刺激经济成长和就业而出台的“四万亿计划”,似乎正成为新问题的元凶和祸首。而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除了难以抹去的“作秀”的色彩,却看不出它真实要达到的目的。我们现在需要更深入的答案,为什么我们的问题总是无法解决?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在对土木工程方面的施工也提出了新要求,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文章主要就土木工程施工的特征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对土木工程施工现状和创新技术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理论研究,有助于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 关键词: 土木工程技术;现状;创新 引言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就要能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中还存在着问题,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对施工的问题解决就比较有利。 1土木工程施工的特征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1.1土木工程施工的特征分析 土木工程在具体的施工中,已经形成了诸多鲜明特征,土木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多是采取露天施工的方式,所以在环境方面就比较恶劣,并且在整个过程的施工中,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比较深。会由于受到恶劣的环境影响,而在整体的施工方案上进行变更。再有就是施工的流动性特征表现的比较突出,在施工的地点上是不固定的,在施工的专业技能方面也较为缺乏,一些施工人员多是来自农村,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专业化程度上还相对比较缺乏[1]。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复杂性特征上表现的也比较突出,由于土木工程具体施工中的工种比较多,每个工种的施工有着很大差别,这就造成了施工的复杂性比较突出。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就比较关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主题是相适应的。建筑行业要想得到创新发展,就要能充分注重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只有在施工技术层面得以有效创新,才能在具体施工质量上有效保证,才能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2]。创新土工工程施工技术,也能对建筑企业自身竞争力得以有效提高。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背景下,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充分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才能在竞争力上得以提高,才能有助于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 2土木工程施工现状和创新技术应用 2.1土木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的情况来看,具体施工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施工的技术标准方面没有规范化。有的土木工程在技术标准上没有严格遵循,缺少技术标准等,这就必然会在施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比较的滞后,但一些施工企业为能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比较的滞后以及不合格,从而出现了施工质量问题。再者,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技术理论层面没有和具体的施工条件相符合。这就使得具体施工中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很难良好呈现。土木工程的施工内容相对比较多,在对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控制层面的要求就比较高,这对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质量就有着很大影响[3]。加上施工中的管理机制层面没有完善呈现,在具体施工监管工作上没有做到位,监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现场的情况没有详细了解等,这就必然会带来施工问题。除此之外,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操作规范方面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相对比较复杂化,在施工的程序上比较多,这就对整体的施工质量保障有着困难。由于在施工的技术操作规范方面没有得到加强,这就必然会影响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对于这些层面的施工问题,就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对问题要能针对性的解决。 2.2土木工程施工创新技术应用 第一,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理念的创新。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就要能从多方面考虑。要注重在施工技术的应用理念方面进行创新。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要能充分重视自身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在技术层面的创新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对长期的经济效益获得就打下了基础。土木工程的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吸取经验,促进技术理念的创新应用。要在施工技术的机制创新层面进行加强,对施工技术体系的完整性能够得以有效保证,只有如此,才能为土木工程的施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加强土木工程新型预应力技术应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对新型预应力的技术应用方面就要加强重视。新型预应力的技术应用,是把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的截面外,这一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和以往的构件布置相比,在技术水平上有着很大进步,对体外预应力的特种结构以及混凝土道桥施工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而粘结体外预应力作为体外预应力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技术,在管道结构外不会有太大的摩擦产生,并且能够在后期维护层面相对比较简单化。体外预应力的技术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化,并且在经济效益上也比较高。第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应用也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就在具体施工要求上有着提高。通过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应用,将桩锚支挡体系加以科学应用,对深掘深度相对比较深的土木工程施工,相关施工人员就要能够对施工的地质条件加以明确化[4]。在发现施工的地质条件达不到施工要求,土质比较松软,以及在坑壁的密度不高的情况下,就要能够对灌注桩体系以及对预应力锚杆的技术加以应用,从而能够对施工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在对不同类型地下水文土层的施工,就要充分注重将套管水冲法成锚的施工技术加以科学化的应用。第四,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自动化以及生态化的发展要加强。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在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就要能注重施工技术的自动化以及生态化的呈现,自动化施工技术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应用,将自动化施工设备加以应用,就能有助于对密集型的人工操作加以替代,从而在整体的施工效率水平上能有效提高,对人工成本的开支可有效节约。在生态化的发展技术应用层面,就可将生态化的施工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加以应用,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作用也比较突出。土木工程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应用中,对新型土木墙体无污染以及无甲醛等材料加以应用,就能对施工的整体造价得以降低。在水平孔混凝土墙体以及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材料的应用方面,有着抗压以及耐腐蚀的特和那个,对整体的施工质量就能有效提高。第五,注重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创新。土木工程技术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要能紧密的和具体施工情况相结合,在技术的管理层面加以创新应用,对管理的制度能加以完善化,只有制度上完善实施,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的整体效果上才能良好呈现。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全面改革背景下,要充分注重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只有从技术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土木工程技术优化创新的目标也将会实现,这就能从基础上为提高施工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高帅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技术 【摘要】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边坡支护属于基础性的施工工序,边坡支护达到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土木工程的质量,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会对工程周边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充分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加强边坡支护工作,确保土木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施工 引言 建筑行业属于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土木工程来说,质量控制就是其核心工作。随着科技的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这就给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坑属于建筑施工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施工工作,其形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质量,而边坡支护作为最重要的基坑处理技术,其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施工质量。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边坡支护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1土木工程基坑支护的类型 (1)排桩内支护: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排桩主要包括冲孔灌注桩以及砖孔灌注桩两种。其余方式还包括预应力管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等等。根据建筑物所具有的平面结构不同,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内支撑系统,例如可以采用角撑对称、水平拱圈等等方法。 (2)桩锚支护:此种支护方式主要应用在土层性能比较良好的施工场地,对于某些深度比较高的基坑来说,需要固定岩土锚杆参数,例如可以采用高压注浆的方式,或者控制轴向抗拔力在650kN之下。 (3)自立式支护:此种支护方式对于土木工程建设环境要求非常高,施工所在地所具有的地质条件一定要满足相关标准。自立式支护应用比较方便,并且后期可以方便的采用机械进行作业。但缺点是支护桩顶需要较大幅度的唯一,若是施工所在地地质条件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4)锚喷支护:此种支护方式是组合式的支护技术,主要是通过锚杆、钢丝网以及喷射混凝土形成联合的支护方式。此种支护方式主要应用于粘性土以及人工土的场地,但是由于某些细砂层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因此不能通过此法进行支护。另外,采用此种方法对于基坑深度要求较高,基坑在11m以上时施工就不能采用此种支护方法。 2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 2.1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要想保证土木工程边坡支护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就需要建立起较为健全、完善、安全的边坡支护方案。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土钉支护的方法进行。此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①此种施工工艺的材料用量非常少,施工灵活性大,操作较方便,施工周期短、速度快;②此种结构非常轻巧,具有较大的柔性以及延展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地震性能以及抵抗车辆振动的能力;③施工不需要非常大的场地,可以紧贴已有建筑物进行基坑开挖。同时对场地底层适应性也比较强。土钉支护非常适合具有一定粘性的砂土、粉土硬黏土以及硬塑土;④具有较大的安全度。由于此种施工方式应用非常多的土钉,所以就算某个别土钉发生质量问题也不会对整体支护造成影响。在发生特殊状况时也可以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从而防止出现较大的事故,具有非常大的安全度;⑤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根据国外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相比于其他方式的支护,土钉支护的总体造价可以降低10~30%。而我国进行土钉支护比进行灌注桩支护能够降低1/3~2/3的总体造价,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 (1)在进行打土钉钻孔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成孔深度,实际操作人员可以在孔口进行标注,在满足深度要求后就可以停止施工; (2)在土钉形成孔之前,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标注出孔位以及相关编号; (3)土钉被打入之后就要进行拉拔试验,此过程中要注意对注浆量和注浆力的控制,拉拔试验一定要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确保拉拔试验实验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一定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注浆水灰比的控制,若是需要添加外加剂,一定要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且通过实验进行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可以采用重力注浆法进行注浆,直到注满为止,在浆液初步凝结之前要进行1~2次的补浆操作。 2.2喷锚网支护 首先要进行土方开挖,然后对坡面进行必要修正,并且设置相应的钉位并成孔,之后施工人员就可进行土钉的安装和灌浆。在完成了灌浆施工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若是发现灌浆量不足的情况就要进行二次灌浆,确保桩柱具有足够的密实度。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实施焊接以及喷射混凝土工作,在上述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就要进行边坡的养护,从而完成边坡支护施工工作。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土木工程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边坡支护技术,包括喷锚网、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环形支护以及水泥搅拌桩等等,喷锚网支护是其中主要的支护方式之一。此种支护方法能够对基坑进行及时的保护,同时能够起到增加边坡强度的作用。对于我国很多地区来说,最主要的地层结构还是原始土层结构,对于此种土层结构来说最适宜的就是通过喷锚网方式进行边坡支护,此种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 2.3预应力锚杆框格梁支护 相比于其他边坡支护方式来说,预应力锚杆框格梁支护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边坡支护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对天然岩土体钻孔灌浆锚固的预应力锚杆以及框格梁形成的边坡支护体系,前者主要是利用灌浆和孔壁周边摩擦产生的摩擦力将预应力传递到较深的岩石内部,另外,锚杆以及框格梁共同形成空间框架形式,此框架可以抵抗边坡的土压力,从而有效的控制土体的位移。同时,框格梁在边坡的表面会给斜坡土体施以相应的压实力,从而使土体的抗剪强度有所增加,能够很好的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进一步能够防止边坡出现崩塌以及土流失的问题。此种支护方式是主动承受压力的形式,其优点在于自重比较轻、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外观较好,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比较适合于高大边坡使用。 2.4滑挡土墙施工 此种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小型滑坡支护施工中,实际操作比较简单,能够对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一般情况下抗滑挡土墙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抗滑桩以及挡土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在边坡下部前方修建起挡土墙,若是边坡滑动情况较严重,那么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联合技术(主要是抗滑挡土墙、刷土减重工程以及排水工程)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边坡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并且加强其对边坡施工的认识程度,确保施工数据的准确性。 3地铁施工中基坑支护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地铁施工中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3.1.1施工质量和设计有着一定的差距 在进行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环节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使得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和设计有着一定的差距。围护桩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导致每个围护桩的受力不相同,严重降低了施工的质量。另外围护桩自身的质量问题也对基坑支护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受到泥浆配比、施工工艺以及成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围护桩有着一定的自身质量问题,大幅度减小了支护强度。 3.1.2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对基坑支护有着一定的影响:①如果地下水减少,使得地基土有效应力提高,让地基发生形变;②如果地下水减少,使得基坑周围存在一定的水力坡度,地表内的细小颗粒也会减少,引起地面下沉。由于没有及时对地下水作出处理,很容易使基坑发生事故。 3.1.3开挖和支护不能彼此同步进行 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开挖与支护没有同时施工,很容易造成基坑事故。一般来说,开挖与支护是由两个施工队分开进行的,因此彼此之间缺少沟通,有的时候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使得基坑支护不到位,基坑严重变形,基坑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3.2地铁施工中基坑支护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2.1充分意识到基坑支护的意义 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深刻的意识到基坑支护设计的意义,争取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基坑支护的施工环节。施工企业要贯彻落实基坑支护安全方案,保障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施工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给他们树立质量意识,要让施工人员深刻意识到基坑支护的意义。 3.2.2降水影响的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降水的影响:①应该要设计合格的防水井,对于防水井的设计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如果有需要可以制定方案;②要保障降水井的质量,一定要使得出水含砂率达到设计的要求。含砂率不能大于1/20000,如果超过,必须要进行控制。 3.2.3加强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的协调,合理有序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开挖与基坑支护应该同时进行,要做到分段分层开挖和基坑支护。要保证开挖的顺序以及开挖的方式与设计方案保持相同,要按照“先撑再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为了防止基坑侧面在空气中暴露过长的时间,需要及时封闭,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底板施工进度要及时,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在外。 3.2.4加强深基坑变形观测 在施工期间,施工企业要时刻监测基坑围护桩的受力情况和形变情况,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时了解开挖与基坑支护的实际情况,分析误差,这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土体变形情况、基坑附近土体的沉降程度以及地下管线的受力情况。通过实际的数据监测,能够了解施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作出调整。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规模不断增加,土木工程建设也会面临着不断增加的问题。为了得到较高质量的土木工程,采取合适的边坡支护技术就成为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上建筑物的数量以及地下相关设施的复杂程度都在不断的增加,在此种背景下,一定要通过合适的基坑支护技术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土木工程需要。施工设计人员要认清现今形式,不断增加对边坡支护技术的分析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善于对工程实际施工经验进行总结研究,从而提升边坡支护技术在实际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水平,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作者:朱文飞 单位: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城轨分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 我国在新疆地区的土木工程建设,在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却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怎样合理有效的对整个新疆地区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是所有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的新疆地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改正措施,来保障整个新疆地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新疆地区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土木工程项目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土木工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能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一、新疆地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木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合格 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影响整个新疆地区木工工程的安全使用寿命,还会对新疆地区老百姓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造成土木工程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钢筋漏放或钢筋长度不达标;钢筋成型绑扎的不正确;砌筑砂浆配合比不合理等等。 2、土木工程的合同管理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还不成熟,施工合同会出现一些“不平等条款”,但是施工企业为了企业效益也会接受,但是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造成合同的违约,使施工企业增加了法律风险。 3、土木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有很多新疆地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管理经验匮乏,合同和法律意识淡薄,这都能给整个新疆地区土木工程的施工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目前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大部分仅限于项目施工阶段,而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高效益,随意压价,使得管理人员为了工程顺利进行而勉强接受,但这大大抑制了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不但会使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还会从另一个方面加大工程施工的成本。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有效措施(以新疆地区为例) 新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它的主要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其中,南疆气候干旱,光照时间长,降雨少;而北疆的降水相对较多,平均气温也比较低。因此,在新疆地区实施土木工程建设时,除了要考虑到施工资源的管理问题,还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新疆地区实施土木工程施工时,往往采取就近原则,在当地招聘一些施工技术人员。由于当地施工人员匮乏,难免会需要聘用一些专业水平不高的工人,但是这些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土木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所以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要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必要时采用当地语言进行同步翻译,并保证所有的人员都拿到国家颁发的上岗证书,持证上岗,才能确保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2、构建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首先,要对所有施工技术交底责任制度进行切实落实,并制定合理简洁的施工技术指导方案,针对施工中难度较大的环节更要加强管理工作;然后,在质量管理点配备相应的实时监控设备和技术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减少损失;最后,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要合理安全,努力建设能让新疆人民满意的土木工程。 3、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在新疆地区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不能盲目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还要全面地考虑到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可以根据往年的气温和雨水来实施检测,并且按照最初的工程设计图合理合法的将周围的建筑物或者杂物、树木等进行清理或避让,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或者地貌,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试,以便能及时修改设计图中不可行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式的施工工作。 4、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措施 由于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怎样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建设高质量的土木工程项目就成了所有施工单位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新疆地区地广人稀,材料的运输和技术人员的聘用都有着一定的困难,所以应该采取就近原则,一方面可以在当地聘请一些有资质的施工人员,技术不达标的也可以进行岗前培训,来降低人工费用;另一方面根据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特性,尽可能的就地取材,这样大大降低了材料运输成本。 5、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 (1)在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之前,应该针对施工人员的不足进行集中培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让工人意识到安全施工、规范施工的重要性。 (2)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责任管理制度,来具体确认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来确保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3)在新疆地区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由于新疆昼夜温差大,所以在工棚中要设置取暖工具,防止施工人员受凉生病而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受影响。 (4)在新疆地区进行施工时,除了要保证施工材料的正常供应,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温湿度来选择合理的存放材料的方法,避免材料受潮或者风干等造成的资源浪费,进而增加成本。 三、结语 土木工程项目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对于以新疆地区为首的偏远地区而言,土木工程项目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经济发展。所以,怎样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是所有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关系到我国各个地区的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对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提升施工单位行业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韩永召 单位:新疆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思考 摘要: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抓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常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对保障项目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实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同时对环境等一些非人为因素进行合理科学应对。 1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重视问题 一是对施工质量重视不够。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要求理解不到位,漠视施工质量规范和要求。二是设计粗糙。如果图纸设计前没有认真研究设计方案,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设计图无疑是空中楼阁,无法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三是遵守程序不严格。对施工质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作业过程中投机取巧,打擦边球,不按规定操作,如对可行性研究马虎了事,甚至花钱请人做可行性研究;在施工之前不做专业性规划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1]。四是管理偏差。不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或以草率的态度制定、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导致施工出现偏差。五是原材料存在问题。对材料把关不严,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等。比较常见为是混凝土配比达不到要求、砂石级配标准把握不严、水泥标号不合要求、外加剂不合格或掺加标准不合要求等。 1.2环境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环境千差万别,气候变化、温度高低、晴雨规律、土质特点等因素都会对不同程度地对施工质量施加影响,对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果前期勘察工作不细致、不科学、不全面,那么如果施工措施“以不变应万变”,必然放大环境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1.3人员素质问题 一是施工人员职业水平低。有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实践,对施工中的工序和质量要求认识不清。二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有的施工单位配备施工管理人员较为随意,对专业要求、技术规范、工艺工序、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管理粗放。 1.4违规操作问题 一是违规招标。有的在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有的存在长官意志,有的为了中标不择手段,这些违规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到施工质量当中,或疏于管理,或偷工减料。二是作业不规范。突出表现在:钢筋作业不规范、砂浆配合不合理、砖砌体砌筑与纵横墙不同步等。三是监理失位。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疏于监理或有意纵容。 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建立责任制体系 确定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有效推进,将责权利紧密相联;施工企业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定期督查反馈和考评监督项目经理履职尽责;对项目管理责任、建设承包方责任、施工班组责任一一明确到单位、到岗位、到个人,形成单位协调,岗位负责,个人尽责,失责必究的良好局面。 2.2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图纸是开展施工的基础。在开展施工之前,应全面研读设计图纸,对其设计理念、实现目的、工程技术要求等熟稔于心。结合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勘察,综合考察地质特点、细部特征、民风民俗、气候温差、降水规律等外部环境,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充分预估并做出相应预案[2]。在制定方案时,要广集群智,充分采纳各专业人士的意见,在人员队伍、机械设备、用材用料、质检验收等方式确定标准。完善工艺流程,根据水文、地质、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合适的工艺方案,对施工工艺严格要求,既做到细节完美,又照顾到整体施工过程的顺利进展。 2.3材料控制 在采购环节,按照工程需要和有关标准,严格对材料技术细节的要求。招标结束后,对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对其生产实力、质量管理和有关资质进行检验。材料进场前,对每批次材料都要进行抽检,以防伪劣材料混入场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要立即停用该批次材料,防止给工程质量带来更大影响,同时对已使用该批次材料的工段进行检验。 2.4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一是优化程序。综合考察项目建设的环境及条件,结合自身优势,找到最佳结合点,制定最佳方案。二是优化制度。在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结合项目特点制定质量目标,并将其细化到每个流程、每个工序、每个岗位上,使每一步操作质量都有章可循。三是提高技能。针对项目特点和施工要求,在每个项目施工过程中,都有针对性地对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操作更具准确性。四是强化监理。完善监理体制,重视和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随时根据监理意见对施工技术和过程进行调整。五是加强施工检查。杜绝工程转包、分包。对于允许实施一级分包的,要保证分包方具有施工资质,且该资质在该土木工程许可的范围以内。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查,按照先上、后本、再下的顺序,如果上一道工序没有质量问题,则对本工序进行检查,本工序没有质量问题,才可对下一道工序开展施工。加强对重点部位、重要指标的检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施工,认真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整改未完成,不得继续施工。同时举一反三,对类似问题进行抽查。 2.5人性化管理 施工管理虽说是“制度管人”,但终究是“人管人”。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创建企业文化,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个人的意识之中。关心员工、爱护员工、保护员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员工增强归属意识,认识到质量关系到个人荣誉、关系到单位生存,从而强化质量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抓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不仅要提高思想认识,而且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同时加强管理措施和管理创新,并针对环境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王健 单位:济南汇中新实业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摘要: 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从安全、质量、进度、技术、材料及生态环境方面,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有效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材料,施工质量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木工程对建筑业的发展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就是施工管理,做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土木工程几乎涉及到国家建设的所有项目,其施工管理的好坏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所在,关乎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所以说,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把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材料、成本等方面的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口碑、企业形象以及经济效益。然而,虽说土木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短,而且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但是其施工管理仍然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不够重视,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制度和体系,行政及硬性指挥的管理手段情况严重,缺少科学性的验证,管理方式过于传统和保守,无法满足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对企业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会被其他的同行企业挤下去。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环节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下文主要从安全、质量、进度、技术、材料等几个方面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a.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要想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然而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班前安全交底和三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施工作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b.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教育、分项交底较为简单,缺乏针对性,很多内容直接套用于其他项目,施工技术方案脱离现场实际情况,专项安全技术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存在工人施工作业缺乏监督,施工监管不严等问题。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监督机制,没有严格的纪律予以约束,导致施工人员之间缺乏配合,因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制度不完善。 土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工作就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然而很多土木工程项目都存在质量检查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导致施工进度失控。近几年,我国土木工程中“豆腐渣”工程频现,很多新建的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坍塌或者工程项目完工后因质量问题无法投入使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材料都必须认真检查,只有完善的土木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并严格实施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施工进度的安排是土木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它是对施工工序及施工时间的有效结合,使得整个施工项目合理、有序的进行,不仅可以节约施工成本,还能够缩短工程工期。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的建设项目各方有总包单位,也有分包单位,涉及的单位比较多。由于各个单位之间都各自有各自的施工安排,这就导致建设方很难对施工进度有统一的要求,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与总施工进度计划有出入。虽说对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都有合理的计算和安排,但是其中有一些分包项目内容单一,施工简单,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其工程进度的要求模糊不清,造成工程项目因分包工作未及时完成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最终影响总的施工进度,使得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不能按照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完成,影响施工工期,造成成本的浪费,对建设方的投资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项目的灵魂,它贯穿于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离不开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不仅是设计者意图的表现,更能够检验竣工效果。所以说,成熟、先进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我国建筑业各类技术规范和条文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不按照技术规范施工的问题,造成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土建工程施工中主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个:防水技术、深基坑开挖技术、预应力技术、混凝土技术等,这些工程技术对土木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工程质量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先完成施工技术指标,就必须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满足各项技术规范的要求。随着土木工程的施工难度的增大和施工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技术也越来越复杂,造成了技术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漏洞。虽然土木工程监理会对施工技术加以管理和控制,但很容易忽视对现场、气候、资源等问题的考虑,影响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5)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管理问题。 a.材料的采购问题。土木工程施工所需的大部分材料一般由项目部进行采购,然而土木工程项目的采购人员通常没有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编制材料的采购计划,只有一个模糊的采购意识,项目材料采购人员只是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导致材料的采购量与实际用量存在偏差,材料采购不足则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材料采购过多或者积压则容易造成成本浪费。甚至有一些项目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供应商勾结,材料采购过程暗箱操作,材料以次充好,材料数量不足等,这种现象就难以保证工程的施工的质量,可能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和人身事故。b.材料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材料进入工程现场时,一些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的把关验收不严,导致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材料数量不足等问题。这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材料的合理化管理。土木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要有专业的系统管理知识,熟悉建筑材料市场,掌握各种材料的综合性能,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控材料的价格、质量等。c.企业材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目前国内很多土建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材料管理机制,一些企业干脆就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同时也没有具体的物资管理程序和材料管理办法,这样就造成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缺乏制度的约束。因此,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并完善材料管理机制,从而节约项目的材料成本。 6)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中往往容易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要求的限制,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例如残留混凝土、钢筋、碎石等,这些材料的随意丢弃不仅会给施工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到施工现场附近环境,成为陆地垃圾。此外,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污水等也会造成大气及水体的污染,进而破坏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现阶段,随着人民大众的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热议话题之一。 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工作,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信誉。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各项安全交底工作,做好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防火、防触电、防机械伤害、防坍塌等工作。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必须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不可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项目安全员要对土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要求整改,严抓安全施工问题,对施工作业人员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罚,预防为主,将风险源头及早消灭。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要针对项目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人员要对预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并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 2)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一方面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各项工序的交底,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土木工程竣工验收时,工程项目负责人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改正,质量问题改正后要再组织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时要仔细检查实验报告、技术数据、图纸等,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各项规范、标准的要求。 3)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土木工程项目的进度必须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确保工程在规定的日期能够交付使用。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的参照就是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尽量详细,既要涵盖所有的分项工程,也要编制各个项目施工的具体日限,严格控制节点工期。在与各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时要约定好施工的进度和工期,如因分包单位原因致使工期发生延误,分包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进行经济赔偿。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人、材、机进行合理的安排,弄清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形成流水施工。此外信息技术对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还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虽然信息技术只是一个管理平台,不能对施工起到具体的作用,但是在施工管理中加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也能够对施工现场做出合理的分析,促进各个施工单位的有效沟通,合理合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带来好的效果。 4)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土木工程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施工比较复杂,涉及的施工技术比较多,所以说,技术控制系统的建立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来说十分必要。项目施工前,对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现场条件等制约因素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从而尽可能的实现设计目标。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技术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在施工阶段要建立现场监督机制,对施工技术中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也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对于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持证上岗,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 a.规范材料采购。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想要解决材料采购模糊的问题就应该根据工程预算和材料消耗定额,结合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出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同时项目的采购人必须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拒绝回扣,做好项目材料采购环节,防止材料发生质量问题。b.加大材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定期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通过相关培训,提升材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材料管理人员。c.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和体系。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管理,不仅可以直接提升工程质量,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节约工程成本,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由此可见,在材料管理中,建立岗位责任体系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首先,项目经理是材料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与领导者;材料主管与材料员是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班组领料员是材料管理中的执行者,他们在材料主管与材料员的指导下,协助班组长组织和监督本班组合理领、用、退料。其次,项目材料的使用必须有计划、有秩序。在项目正式施工前,材料主管或者材料员要向材料总管部门提交一次大规模的材料计划,为项目开工做好准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主管或者材料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进度及时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后续材料供应计划,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最后,要建立系统的材料管理制度,保证材料的进、出、存都有据可循,从而规范材料的管理程序,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规范材料的管理方法和步骤以及手段,明确各种材料的质量要求以及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6)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a.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一方面能够减少材料的损耗和浪费,节约施工成本,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及固体废弃物,而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b.施工中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材料是构成土木工程项目实体的主要物品,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使用绿色材料不仅可以减少能耗,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提升舒适度与安全性。c.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大能耗、大废弃物的处理,所以说,不管是施工的哪个环节,都必须严格加以控制,不仅要严格限制建筑垃圾的倾倒,施工污水也必须经过处理并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指定地点。 4结语 土木工程是一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工程,其施工过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主体的有机配合。我们要善于发现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避免施工的安全、质量问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注重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及施工成本的管理,不仅是施工安全的有效保障,也是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更是节约施工成本的有效方法。唯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才能使工程项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沈俊桥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注浆技术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已经成为目前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质量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由于施工技术、施工条件、施工技术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经常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对建筑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本文主要对建筑土木施工中的注浆技术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参考。 关键词: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主要采用压送方式,将胶凝状态的浆液输送到比较松散的土层或者岩石层中,凝固后形成的颗粒可以填充岩石裂缝,对土层和岩石层的力学性质具有很大作用。注浆技术已经在高分子力学、自动化技术、机械以及计算机中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坝、地铁隧道等领域,具有适应性强、应用较广泛等特点。 1概述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注浆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建筑行业中,特别是一些混泥土工程,如城市市政道路、路桥工程和房屋建筑都会使用注浆技术。注浆技术比较广泛的应用于一些混泥土裂缝填充中,一旦房屋建筑出现裂缝和渗漏问题,就可以使用注浆技术进行修补。从房屋建筑结构分析,渗漏经常发生在厨房、卫生间、地下室等位置。在应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很多问题,例如,必须根据渗漏出现原因选择材料,在具体施工中,还要根据渗漏位置,选择合适的修补方法。只有注意到细节问题,才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 2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土木施工中应用的优点 经过分析发现,已经建成的房屋建筑容易发生房屋墙体漏渗、砼结构损害、门窗漏缝、变形、缝隙、预埋件漏渗等问题。将注浆技术应用到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第一,工艺简单、设备比较灵活,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注浆法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方便;对房屋建筑中无法正常施工,或者需要进行拆除的工程具有非常显著特点。第二,施工范围小、加固效果较显著。注浆法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将损坏的墙壁修理完整,不受墙饰面影响,具有施工影响范围小,效果明显等施工特点。第三,与其他防水方式比较,具有显著优势。注浆法主要利用泥浆进行缝隙填充进而完成施工,所以在防水方面效果更为显著,提升了砼的防水性。第四,可以作为砼补给材料,力学综合性能较好,抗腐蚀性较强,不会产生污染。注浆法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固体材料和液压结合起来形成粘结剂,具有粘接效果好等优点。如果压进环氧材料,还可以对钢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环保、无污染等特点,值得在施工中广泛应用。第五,注浆法可以加强固砼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注浆法使用时,主要应用于一些老腐朽的砼上,可以改变砼的固体结构,增加内部性能,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3注浆技术的类型 3.1静压注浆法 地基比较软的地方经常使用静压注浆法,采用劈裂原理实施(在地基中加入水的泥浆)。泥浆自身具有压力大、比重大等特点,可以在底层最薄弱的地方实现延伸,在延伸和变化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些不同状态的凝结体。此种形式的凝结体可以起到骨架作用,对周围建筑和土层形成保护作用,提升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差。 3.2复合注浆法 复合注浆法是一种将静压注浆和高压旋喷结合的注浆方式。首先,使用高压旋喷方法将水泥浆形成桩柱体,然后再利用静压注浆法将泥浆向四周扩散,减少注浆盲区。此种操作方法使用范围比较广阔,在粉土、细沙、淤泥层均可使用。 3.3高压喷射注浆法 此种注浆方法,经常用于水利工程和一些地面比较软的地基加固上。除此之外,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高压喷射注浆法也可以引用于一些深基坑工程的防水操作中。 4将注浆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技术中的具体要求 很多楼房比较常见房屋病害,此种房屋危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房屋使用时间。开凿方式是日常处理的主要方式,由于此种方式对操作水平具有很高要求,一旦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严重的漏渗现象,给房屋使用造成了很多潜在威胁,增加了处理费用,缩短了使用期限。所以,必须对房屋建筑结构全面分析后,再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4.1对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做好全方位控制 由于造成房屋建筑损害的因素比较多,只有从施工各个阶段进行控制,才能有效的分析出房屋建筑存在的损坏。在建筑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很多新型材料越来越多,只有掌握并使用这些新型材料,才能控制房屋建筑存在问题。进行注浆设计的时候,必须从经济和使用效益两方面进行衡量。主要对防渗、地基承载力和土体的稳定性进行考虑,进而保证土体的稳定性。 4.2选择注浆材料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注浆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亲润性,可以灌入很小的缝隙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粘合度;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好,强度较高,抗老化性能较强;材料形成固体之后,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 4.3加强注浆材料管理 对房屋病害进行处理时,严格控制好材料,禁止使用假冒伪劣材料。只有清楚了解材料力学性质之后,才能投入到注浆中使用。因此材料的选用对房屋建筑病害处理效果具有很大影响。 4.4注浆时控制好注浆压力 如果力过大,就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压力,损伤建筑物结构。通常建筑物中的门窗等注浆压力控制在0.1到0.3Mpa。梁柱、地下室注浆压力控制在0.25到0.8Mpa。 4.5积极做好安全防护 注浆过程中,应该严格保护周围环境和个人安全,加强安全管理。 4.6提高注浆效果的监控和管理 对注浆效果实施监控和管理是注浆技术的重点技术。堵水是注浆技术的主要目的,可以对注浆前后泥浆的效果进行检测和比较,检测注浆渗透性,比较实施检测后土层的强度变化。例如,现阶段经常使用注水试验、注浆前后土层强度变化程度判断注浆效果。从现阶段注浆效果监测结果来看,注浆技术依然是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今后还需求技术人员共同实施并完善。 5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5.1在混泥土结构部位运用注浆技术 第一,根据病害产生部位设置孔位。设置孔位的时候,应该将各个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0到400毫米,并且将孔径控制在0.5到1.2毫米,对于湿缝隙可以利用岩缝开槽方法实施干缝隙可以将孔位设置在25到45毫米之间,同时在封口位置利用环氧胶进行封堵,减少注浆时流出浆体。第二,使用强度较大的水泥进行埋管和封槽。如果埋管和封槽是湿缝隙,可以在注浆材料中加入适当的水,增强固结的补强效果;干缝隙,可以使用粘度较低的材料,同时将固化时间控制恰当,最佳时间是14小时,只有按照埋管和封槽标准进行,才能提高粘接作用。 5.2注浆技术在墙体部位的应用 裂缝是房屋建筑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楼板外力的作用下,温度发生热胀冷缩就会造成墙体裂缝。处理墙体裂缝时,可以从墙体和楼板的连接处进行处理。在不同位置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对楼板位置进行修补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施工设计,合理选择注浆材料。灌浆完成后,工作人员必须对修补出现漏洞的地方进行查找,然后再重新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修补。 5.3注浆技术在厨房和卫生间的应用 通常厨房和卫生间出现渗透现象,主要发生在砖缝间,出现此种状况时,墙面经常会出现潮湿状况。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必须先将水管关闭,缓解渗透情况。然后在墙底和地面相邻的位置挖出排水管道,并设置孔洞,利用环氧砂浆对排水进行处理,保证排水槽可以顺利排出渗透水,不会再发生渗透状况。 5.4地下室生渗透补救方法 地下室渗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灾难,给人们的居住造成了很大影响。一旦出现此种状况,必须及时使用注浆技术进行补救。首先,必须找出渗漏出现位置,然后处理渗漏缝隙中的杂物,完成清洁之后,再采取高压注浆方法对漏洞进行处理,完成注浆后,也许会出现一些渗漏点,所以必须再次进行后期处理。 6结束语 房屋建筑中的裂缝问题是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主要问题,对房屋建筑的使用期限造成了严重影响。注浆技术是现阶段解决房屋裂缝的主要方式,已经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增加了房屋自身的承载力,可以实现较好的修补效果,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实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注浆技术还将发展和完善,对房屋建筑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作者:张建文 单位:山西介休市城区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的施工与建设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高度越来越高。土木工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断为人类创造新的优美的环境,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但随着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一些工程质量上的问题也逐渐出现。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土木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 土木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各类建筑施工的总称,土木工程一方面包括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施工建设,例如桥梁建筑、公路建筑、水利工程、铁路隧道工程。另一方面包括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设计,勘测,工程预算等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工程技术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大的成就。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随着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施工项目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前项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质量不合格,安全设施不全面,管理不规范。土木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和不严格,很多人凭借关系或者花钱进入工程管理部门,这些人不懂管理,不懂技术,不懂设备,不懂工程预算,导致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降低。 (二)采购的材料差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采购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或者采购环节很多有能力私扣成本的人会拿走一大部分资金导致进购材料时资金不够,进购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另一方面,采购回来的材料管理不恰当,存储时间的长短和存储环境不合理,使材料破损腐烂。 (三)材料质检制度不规范 材料检测制度不严谨,检测方法过于传统,手工检测比较多,误差比较大。进行抽样检测时,抽样样品不合理,统计数据时,擅自修改数据,土木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检测标准不严格,工序不严密,因此材料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加上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操守,弄虚作假,导致出现很多豆腐渣工程。 (四)缺乏安全措施 工程建设中出现很多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管理系统不健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不懂得自我保护,有不合理的地方也没有及时汇报,所以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一)重视人才的选拔 有选拔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加强管理部门的人员选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对管理人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调动大家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的技术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土木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大型设备也比较多且都很难操作,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严格执行操作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工程质量。 (二)提高工程建设和采购材料的监督 明确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充分了解施工周围的环境特点,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如项目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及时上报和修改,及时检查项目施工设备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和施工人员能否有能力按时完成任务。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加强监督力度,购买材料时提前做好预算,适当提高预算,以防出现为节约成本采购价格低质量差的材料,系统严格的管理制度还可以防止中间出现有人私自进行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的现象发生。对于采购回来的材料,合理安排其存放位置与存放环境,对于采购时间也要提前算好,以保证材料的质量。 (三)规范材料质检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如果材料质检在采用传统的方式,过多的依赖手工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多的话,将不利于土木工程的发展,因此,引入新的设备势在必行,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规范材料质检制度。防止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混进工程中,滥竽充数。材料入库时要进行合格检查和抽样复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应追踪同一批产品。对于重要材料且需现场配备的,形如钢筋混凝土,防火材料,防腐蚀材料等,应该严格按照比例配备且有人现场监督,按国家标准和有关部门规定进行抽查。整个工程设计和材料标准都要经过专业工程师的许可,上级监管部门不能放松警惕或者假公济私。对于新引进的设备,要进行检查,抽查,复查等,如出现缺陷,应及时更换和上报。 (四)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安全问题,虽然国家不断的加大对土木工程的投资,但安全事故还是时常发生,最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部门的松懈与安全体制的不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直接反应整个工程的整体水平,如果一个工程连安全都不注重,那么工程的质量也难以保证。首先,建立严格的安全制度和岗位责任,其次,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本身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在不安全的地方和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醒目标志, (五)监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由于监督管理部门人的监管职能滞后,给一些建筑商一些侥幸心理,即使工程中存在不合理不安全质量不过关的地方也不及时改正,监管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各处疏漏比较多,建筑商为了个人利益,不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偷工减料。监管部门应随时进行抽查,对待一些不合格的建筑,该警告的警告,该停止的停止。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坚决抵制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问题是土木工程的重中之重,要想保障工程质量就要做到提高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材料的质量,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加大管理力度等。这样才有利于土木工程平稳快速发展,降低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以上是通过本人查阅资料后自身的理解,因能力有限,存在不足的地方,仅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大家注意。 作者:王栋 单位:承德市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分析 摘要: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其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工程周期也相对较长,而边坡支护属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前期工作,边坡支护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对整个土工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程周围的地下管道与建筑物。本文便以边坡支护的主要技术为研究基点,对主要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关技术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土木工程;边坡支护;基坑 在土木工程中,做好边坡支护工作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有很大积极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边坡质量的因素排除。因此,在进行边坡支护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对边坡支护工作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边坡支护的主要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常见的边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锚杆支护,该技术是边坡支护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通常会辅助水泥土墙来提升支护效果,对于边坡侧向有非常良好的稳定效果,但这种技术只适用于6米以下的基坑,对于6米以上的基坑则支护力不足[1]。第二,开槽施工,该技术指的是以边坡支护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基坑的四周挖出一定的内槽,通过其内部的支撑力形成挡体,并以此提升边坡稳定性。第三,土钉支护,该方式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只能应用于特性土质中,且其水位不能很高,一般应用于12米以下的边坡基坑中,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第四,逆作拱墙,该方式是以基坑情况为依托进行拱墙支护的设计,通过拱墙为支护提供更高的支护能力,这种方式主要有局部与全封两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适当选择。 2主要技术的应用分析 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边坡支护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支护方案的制定 在进行边坡支护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以土木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以确保边坡支护方案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顺利进行。本文以某工程为例,进行边坡支护技术方案的分析:首先,这项工程运用的主要边坡支护技术为土钉支护,从方案规定出发,确定土钉深度,从而保证支护强度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标准,且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施工要求[2]。其次,对已经成孔的编号以及位置进行准确标记,以方便在支护施工过程中进行识别。再次,由第三方通过拉拔实验的方式,确定土钉的强度与打入效果,以保证工程质量。最后,科学制定注浆比例,并对外加剂用量进行严格规范,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重力灌注的方式,如果出现特殊情况,还可以通过补浆方式进行处理。 2.2开挖基坑 这一环节在边坡支护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在于在挖掘基坑过程中,很容易破坏工程环境中的地质结构与土层结构,这就提升了基坑的开挖难度,特别是在工程后期,变形或移位等现象非常普遍,因此,需要通过分区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作业,在保证基坑平衡的基础下进行下一步开挖工作,另外,通过分区的方式,还能够对基坑设计量进行有效控制。举例来说,某工程在进行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开槽以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对其进行支撑,在确保该区域的稳定与平衡之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开挖工作。在挖到与支护边坡相距8米处,采取分段开挖的方式,25米为一段,这样不仅方便计算设计量,还能够提升开挖的速度[3]。 2.3地质监测 在进行边坡支护时,离不开地质监测的应用,其作用在于排除一些对工程不利的地质影响,确保工程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变形。该应用对于基坑这部分的施工尤为重要,通过地质监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工程的地质风险,还有利于对合理安排边坡支护的施工工作,有着非常良好的监控作用。相关人员通过观察工程环境的地质变化,根据其变化情况对工程方案进行改进,从而提升边坡支护质量,使其在工程中发挥出更好的支护作用。 3相关技术的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土木工程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工程对边坡支护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边坡支护技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边坡支护技术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工程施工以前与工程施工过程中: 3.1施工前 对于施工前来说,需要明确工程的土质特性,从而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将边坡支护对土质的破坏降到最低。另外,相关人员需要以图纸为基础,对施工技术进行一个大体上的规划,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施工所用的材料与设备满足施工要求,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质量缺陷。 3.2施工时 在边坡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对其技术的质量控制相对复杂,需要在将工程质量观念表现出来的同时,提升工程的安全控制力,在最大限度上规避工程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全面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实时清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程进度,对技术质量进行重点检查。第二,技术交底,交底时需要对工作位置明确标记,确保其具有较高的衔接特性,尽可能避免相关程序中存在交叉现象。第三,结合边坡施工技术,对相关的安全管控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确保其能够在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做好这项工作,能够确保工程的基础稳定,并为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安全的施工条件。本文通过分析边坡支护的主要技术,重点研究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并强调了质量控制对边坡支护技术的重要性。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将边坡支护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 作者:王永全 单位:淮安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1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及主要问题 1.1材料选择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耗费都用于相关的施工材料上,可以说,施工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是最主要的管理内容之一。施工材料,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相关安全性、工期进程和最终效益都有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如果选择了合适、正确的施工材料,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能让企业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竞争性。相关的施工企业想要在行业内部立足,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就要保证土木工程的具体质量。要想达到这一要求,企业就要在施工前期,合理选择相关材料,来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2材料选择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材料选择杂乱无章。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时,通常都是交给采购部门独立完成,没有其它部门的制约和影响,更没有相应的监督与监管。有的采购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在选择材料时不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导致所选择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有的采购人员和采购部门甚至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收取回扣,选择劣质材料,这就造成了施工企业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杂乱无章,没有形成一定秩序。这种不合格的材料,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作用,会给整体的施工质量带来不良影响。第二,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自身没有认识到材料选择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这样就会造成企业内部的材料选择具有较大程度的随意性。一些企业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具体的实物与登记记录无法准确对上,内容失实;一些企业选择材料的时候没有根据自身需要,随意进行选择,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还有的企业施工材料保管不当,发生无谓的损坏和变质。这些材料管理中的混乱现象,不仅造成了施工材料的浪费,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整个施工工程的进度和相关质量造成严重的阻碍和不良影响。第三,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施工企业内部的材料管理人员较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给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目前,很多材料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没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有些甚至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这样的管理人员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时缺乏针对性和合理科学的手段,无法对材料进行科学化的系统管理。 2如何加强材料选择方面的相关质量控制 2.1建立科学、完善的采购制度。 施工企业想要做好相关的材料选择,加强质量控制,就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来保证材料选择过程的合理性。某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材料选择中,注重相关制度的确立,为材料的合理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企业的负责人在管理中专门成立了采购部门,要求采购部门在工作中遵循相关的规定进行工作,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该公司明令禁止采购人员在采购中收取客户的回扣,不能以次充好,对于材料质量要进行严格选择。公司管理者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较好的采购人员进行合理奖励,如果采购人员出现违反制度的行为,就要进行一定的处罚。该公司在这样的制度管理下,采购部门对于材料的选择就真正重视起来,严格选择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这样,公司的效益得到了很大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合理保证。 2.2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施工材料的采购,只是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还要做好相应的材料管理。施工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自身质量不仅与生产厂家有关,更与存放环境、相关管理有很大关系。施工企业要做好材料保管的环境工作,尽量让存放环境保持干燥,不要在保存环境中放置危险品。一旦危险品造成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还会给相应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在进行材料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还需要相应的部门进行合理监督。特别是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需要得到很大程度的关注。施工现场相对来说较为混乱,人员较多,材料在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冒领甚至丢失,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严格控制材料的领取,做好实时登记,掌握材料的使用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材料的管理做到合理有序。 2.3施工企业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 某施工企业很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对于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点培养。该公司的管理者定期举行培训,要求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加强理论素养,与此同时,管理者还注重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该公司的相关人员在经过培训以后,提高了理论知识能力,还在工作中杜绝了不良思想的影响。该公司的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材料选择中不拿回扣,不会用低劣材料来以次充好。这样,就保证了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也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4针对材料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施工材料的种类较为繁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施工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材料特性,合理进行选择。施工企业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熟悉和掌握所选材料的具体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测试和检验,只有达到标准的材料,才能进行使用。比如,钢筋具有很强的抗压性和坑腐蚀性,施工企业就要针对这种特性,对所选用的钢筋进行一定程度的测试,看其自身特点是否达标。施工企业只有合理掌握施工材料的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才能保证材料的整体质量,让其促进施工工程的整体建设。 3结束语 在土木施工中,相关的材料选择及其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关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有针对性地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手段,遵循相关的制度与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土木工程施工的材料选择及其质量控制。 作者:崔振强 单位:甘肃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木工程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木工程的正常进行。 1.管理难度比较大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土木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繁多,素质不高;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进度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同种类的工程材料,增加了材料的管理难度。另外,土木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无形之中使得土木工程管理难度加大。 2.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施工技术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薄弱,无法达到土木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求,使得土木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很难达到设定的工程目标,最终延误工期,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投资。有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水平低下,施工效率很低,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由此可知,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 3.施工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差 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防范意识不够高,直接导致很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出现。同时,由于施工过程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对土木工程检查不够合格,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要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很多的管理和施工人员,主要包络工程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具体的操作者,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是第一位影响因素。监理机构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质检、材料以及设备等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地检查和认证。对于要求比较高和难度比较大的施工程序,施工单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对于高空作业或者具有危险源的施工现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为保证安全,要禁止出现违规施工的现象,防止没有任何技术资质的施工人员上岗。总而言之,要不断提高整体施工人员素质,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2.施工技术和方法的控制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控制、管理,包括每一个施工的环节和工序,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要落实到个人,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性和质量意识。施工单位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建立良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要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和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不断打造土木精品工程。另外,要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这样才能促进施工技术的改进,不断提高施工的总体质量,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最后,施工单位要施工现场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应着重检要的环节和程序,同时要考虑到质量管理的水准和难度,定期检查整个施工作业质量的运行情况。 3.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对土木工程施工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使用安全机械设备,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全体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文明施工的教育和选产,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科学管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观念,增强施工单位的凝聚力,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技术、成本、进度管理计划,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不断建造精品工程。 作者:吴晶 单位: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一、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安排较少。 由于受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影响,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就教材而言,包括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等,这两个部分又被分为16章节,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而且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还包括很广泛的知识面,例如材料学、力学、网络技术、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此庞大的内容课时安排得却比较少,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课时中很难将组织程序和项目施工完整地进行讲解,对于一些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的知识只能先选择略过,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在参加工作之后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造成很多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课时进行合理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教学多以技术为主,忽视管理和组织。 在传统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教学中,往往将土木工程技术作为授课的重点,而将土木工程管理放在次要的位置,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施工的组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善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还可以节约施工成本,保障工程顺利地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土木工程技术和土木工程管理并重,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3.教学内容之间关联较少,无法形成体系。 和其他学科相比,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内部更专业化、模块化,这就造成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很大的跨度,联系比较少。比如说混凝土工程和土方工程教学之间在教学上基本不存在联系,但是由于受土木工程施工学科的自身特点的影响,这两个知识点还是要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在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之间关联较少,无法建立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中的各个部分协调发展,为社会的土木工程建设培养更多专业性的人才。 二、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1.跟随发展脚步,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设行业随之迎来自己的发展机遇,这就使得建筑行业对人才需要的方向有了改变,由传统的施工技术型人才逐渐向施工管理型人才转变,在很多企业对员工培养中,多采用土木工程加土木工程管理的培养模式,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必须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跟随社会的发展脚步,结合社会发展,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课程尽量与社会的需要保持一致,为我国的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重视施工管理和组织,各部分协调发展。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改革中,还要重视土木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坚持两者并重,使教学的各个部分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课程安排上对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协调,改变以往的教学安排,坚持两者并重;二是要将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相结合,在进行施工技术的课程讲解中适当加入一些施工管理的内容,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反而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三是要将课程设计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将案例讲解与实训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比如模块化、跨度较大及知识点比较分散等,因此要将案例讲解和实训相结合,对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并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将案例讲解作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各个部分比较零散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串到一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4.在教学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 受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的影响,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践的环节,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往往无法将教师所讲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改革的时候,必须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问题及未来的职业选择,所以进行土木施工工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结构、重点结合社会需要进行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游雪婷 单位: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有的地方,项目经理负责多个项目,导致施工单位的固定单位分散在施工现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调配的难度,使得施工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导致在固定在转移过程中,很难真实有效的从账面上反映出来,使得施工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发展壮大。 1.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账实相符是保证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施工单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比如有账无实或者账实不匹配。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同时有的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对资产进行检查和清查。还有的施工单位固定资产利用不合理,在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情况下,就当成废品处理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降低了企业施工效益,不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责任不明确 根据相关的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就要进行必要的惩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处罚不够彻底,导致一些项目负责人没有得到惩罚,使得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成为一纸空文。另外,相关的管理责任不明确,造成项目责任人责任意识较差,不重视施工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规现象,影响到施工单位的正常进行。 二、做好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为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良性运营,施工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好施工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1.要依法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法律越来越完善。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发展运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则,遵守市场经济法律。因此,在实际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的管理约束机制,做好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障施工单位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加强资金管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采用财务管理一体化制度,对施工单位的运行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统一性,对企业运行的资金进行分级核算。第一,要统一部门,对于各个分支机构要隶属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第二,要统一人员,就是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由单位财务管理中心负责;第三,要统一资金,就是要单位所有的项目资金都要由单位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第四,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要采用分级核算的方式。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管理,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工作;还要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考核。 3.合理评价绩效 在实际资产管理过程中,要明确企业成本管理责任,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施工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把企业成本费用分为可控制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对于可以控制的费用,要不断核实指标,真正纳入到实际的经济责任考核过程中。还要不断明确责任,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单位全员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作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撰写成本分析报告,还要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评级企业发展的经营水平,从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4.要明确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价值判断标准,正确区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主要由于劳动资料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会出现变动,但是这些劳动材料会占有很大比例,具有很长的使用年限,因此,这些也属于固定资产。在实际过程中,虽然有的劳动资料价值达到了固定资产规定的限额,但是具有不稳定性,也可以列入到低值易耗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的特点,合理划分标准,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统一列入目录,控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以后核算和结算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借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建立定期盘点制度,根据单位运营情况,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吴晶 单位: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1土工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土木工程是一门复杂的施工项目,不仅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施工的参与人员也不在少数,同时施工工序极其繁琐,因此,工程质量控制必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土木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同时农民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高,在工程施工时还需兼顾农田劳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的衔接上存在一定问题。而且土木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危险,施工难度和强度都很大,在这样的危险情境下,农民工的情绪难免会受其影响,对于工程质量而言也会有相关的影响。其次,土木工程施工经常会出现总承包商之下又有很多分包商的情况,承包本来是市场上正常的经济制度,然而相关的监管不够到位的话就容易出现一些违规分包现象。有些总承包单位在工程分包的时候对于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考察,相关的监管制度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资历、技术不够的施工单位来进行土木施工,而土木施工需要严格的设计和专业的技术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这就导致了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土木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建材使用不规范、材料配比不科学、人员管理不灵活等都是常见的质量控制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土木工程施工,如何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为工程质量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成为了现代工程施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抓住工程施工重点 土木工程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必须要抓住工程施工重点,做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样,抓住重点才能做到厚此薄彼,把作为重要的环节放在首位,可以从宏观上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加强工程图纸设计控制,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实际考察,同时结合施工要求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设计是工程施工最为关键的第一步,需要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第二是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控制,工程质量除了施工技术因素之外,材料的好坏对于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进场材料的参数、数目、规格都需要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才能开工;第三是将施工环节分成多项进行质量控制,施工过程包括多个环节,如果只是简单的从整体上对于施工质量作要求的话,在具体的施工中就容易出现一些环节的懈怠,只有对于每项工程都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把关,保证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才能最终实现整体的工程效果。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较为复杂的项目,抓住控制重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在专业技术和组织纪律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关键。首先,建立严格的上岗考察制度,对于上岗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达到标准才能上岗;其次,推进激励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施工人员给以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同时对于促进施工人员自我完善也很有帮助,只有施工人员素养不断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当然,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能让施工人员从心底里服从管理、完善自我。 2.3提高监管能力 土木工程施工工序复杂,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相关的监管控制必须到位,才能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工程招标、承包分包、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各个环节到最后的工程验收,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监管需要贯彻整个工程项目。就目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来看,在监管力度上做的不够到位,不仅因为土木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在监管的广度和深度上难以周全,也由于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员对于监管效力认识不到位。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只有严格监管、透明监管、公正监管,才能真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4安全施工 安全是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第一要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模式。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在工程施工前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存在危险的机械操作必须强化训练,保证施工井然有序,确保安全。除了施工前安全教育之外,安全施工需要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在施工中一旦发现机械运作异常,必须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停止操作,检查排除故障之后才能继续开工。安全问题之于工程施工是容不得半点懈怠的,土木工程施工的危险性很大,施工器械、环境对于工作人员都是一种考验,只有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才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谈质量,安全施工是施工质量的保证和前提,是每个施工单位必须落实的根本要求。 2.5强化生态保护理念 土木工程施工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工程施工中对于山河面貌的改造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能源的使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随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的倡导,人类关于生态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高,土木工程施工也必须强化生态保护理念。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说,强化生态保护不仅能够为土木工程施工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土木建设与生态保护实现共赢,也能够促进相关科技的发展,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真正实现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人员和管理上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施工质量的不达标。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抓住工程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提高监管能力、确保安全施工、强化生态保护理念等都是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对策。随着经济建设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作为一项基础的施工项目,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相关的技术和体系正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进行。 作者:何彦双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土木工程传统的施工技术 1.1桩基础施工 在土木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是最主要的方法。桩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分为正常施工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种形式。建筑基桩根据承载形状划分,主要分为摩擦型桩与端承型桩;摩擦型桩有摩擦桩与端承摩擦桩两种;端承桩有端承桩与摩擦端承桩两种。摩擦桩与端承摩擦桩的桩顶竖向载荷主要承受对象是桩侧阻力,端桩阻力忽略不计;端承桩与摩擦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载荷主要承受对象是端桩阻力,桩侧阻力忽略不计。如果按照成桩方法进行分类,则可以分成非挤土桩、挤土桩,以及部分挤土桩。基桩的制作材料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木桩、钢桩,以及混凝土桩。不同的施工材料、不同类型的施工方案,适合的地基基础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第一步要选确定桩型。在土木工程地基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时,仅仅考虑单根桩的施工质量是不行的,还需要对群桩基础综合考虑,避免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在吊运预制桩时,对于单吊点与双吊点的位置,要遵循相关规定进行,而且要将预制桩吊运过程中遇到的冲击与震动考虑其中。与此同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也必须要遵循正确的施工步骤,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地点划分,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预制法与现浇法两种。所谓混凝土预制法施工,即建筑施工现场以外进行的混凝土浇筑,预制混凝土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点,成为建筑行业的备受欢迎的施工技术。现浇法,即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建筑业施工最早、到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的混凝土施工方式。此外,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根据预应力筋张拉的顺序,还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 1.3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环节,具体的工作是吊装构件。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完成场地清理、基础准备,以及装备检查等。建筑钢构件的运送要按照施工顺序的先后进行,运送到施工场地之后,要尽量将其放到起吊的位置,并且要有木枕作为支撑垫垫底。在进行吊装时,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对构件的标号与位置,而且要对构件表面进行有效清洁。同时,因为钢结构在施工中可能会进行焊接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提前准备灭火器以防止火灾发生。土木工程建设中,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还需要做好关键点的连接工作,而常用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与焊接。在处理连接问题时,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一方面还需要对连接位置准确确定,一旦出现了连接不当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整个结构的整体性,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施工技术的设计乃重中之重。土木工程施工设计相关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式的探究,结合施工情况将土木工程施工技度上会受到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当施工现场施工情况受到限制时,工作人员要勇于创新施工技术,对原有施工技术有所突破,特别要对深基坑施工技术与预应力技术进行创新。 2.1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建筑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抗震性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在新时期,深基坑支挡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桩-桩-锚支挡体系,即在地质条件较差地区,应用先进的技术,采用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与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进行施工;(2)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即在土木工程中,将临时支挡桩、地下连续墙、永久性柱,以及地下室墙一体化,不仅能够满足支挡与承重的要求,而且能够使得施工速度加快,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旋挖,即在钻孔柱桩的施工阶段,这种施工方法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成孔质量,避免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2.2新型预应力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是目前建筑行业里不可缺少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体外应力,其是当前预应力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体现。体外预应力主要应用在大跨度的土木工程、特种结构施工,以及混凝土道路施工中。体外预应力的具体施工方法是在对钢筋进行张拉力时,首先要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的截面上。新型预应力技术分为粘接与无粘接两种体系。粘接体预应力产生较小的摩擦力,对后期施工维护起到有利作用;无粘接预应力的施工方式操作简单,摩擦损失小,并且使用单根张拉进行施工。由此可见,体外预应力施工比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能够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工程施工要求,要想提升现代工程施工效率,就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入到土木工程建设中,从而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3.1科技化发展 建筑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对土木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能够在不断推进施工技术创新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使用来实现对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更能够促进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3.2自动化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筑行业的自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实现了传统建筑建设方式的转变,优化了生产方式,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从建筑构件到脚手架等都是工业生产完成的,标准化施工在提高了建筑效率的同时,更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创新。 3.3生态化发展 施工技术是当前人们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渗入生态化施工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生态保护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体现,降低施工环境污染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促进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4结语 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偌大的综合工程,对于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的土木工程建设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施工等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设计、预应力、深基坑支挡、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现有施工技术。 作者:瞿春发 单位: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析 1土木工程发展意义 随着土木工程的各项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高层建筑随处可见,桥梁和公路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土木工程可以使人类的居住环境,交通水平得到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发展体系的完善,社会、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实现,都是土木工程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人类需要更好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为了实现人类的需求,土木工程的技术将会变得更加优秀。 2土木工程发展现状 为了使土木工程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就一定要清楚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并由现状总结出土木工程有什么样的特点。 2.1土木工程理论发展 土木工程发展分为理论与设计两方面,理论是基础,设计是实际证明理论的过程,想要土木工程的设计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就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作为前提条件。土木工程理论由多种学科组成,近年来由道路和建筑等土木工程开发了很多模拟施工的计算软件,这些软件的开发对土木工程设计的突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信息化在不断发展,有关土木工程的各类资料和技术的传播、交流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通过网络,我国就可以吸收各个国家优势的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并在网络上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2.2土木工程设计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对土木工程的经济、安全等各类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新型材料、施工方法等不断出现,土木工程的规模被人类扩大化,高层建筑越发地高,土木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逐渐向长、高、柔转换。土木工程设计以理论为基础,由于对土建项目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土木工程设计也要向多样化发展。就目前来说,土木工程设计还是发展得不错。 2.3土木工程施工发展 施工发展表现在材料、设备和工艺,就材料而言发明了碳纤维、双层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节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这些材料被应用在很多的建筑中,更是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新型的施工机械,可以解决大规模土木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其建设发展速度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城市地下的工程中出现了明挖、盖挖、沉管、冻结和注浆等施工工艺,这些工艺为地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来讲还有所欠缺,为此我国在新型结构、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这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需加强。 3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与超大型城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生活空间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寸土寸的意识已经深入到城市居民中。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问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就应运而生,并不断增加,将有限的城市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城市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不仅要考虑生存空间,也要考虑到电力、能源的问题。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石油等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在我国大型公共土木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项目。我国能源一般分布在西南地区,其所处地形较为复杂,而且山区和丘陵等比较多,这就使资源的开发显得比较困难。从以上的分析看来,在未来,土木工程将逐步地被应用到高层建筑、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运输等方面中,而大跨度桥梁和超长隧洞,可以摆脱自然环境的阻碍,使经济更加快地发展。 4土木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4.1质量管理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主观、客观因素存在,这些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建筑所投资的成本较大,建筑施工只有固定的一个地方,因为是露天工作,比较容易受到天气影响,施工的过程也会显得比较复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使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基于以上的问题,在施工前期企业就要制定较合理的、符合规定质量的政策,这就需要我们做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承诺,并分析其可行性后,符合客户提出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就会被视为施工内部的行为准则并严格执行。在建筑工程中,主要的依据是质量的方针,要有与之相关的质量目标和规划,而且目标一定要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4.2质量控制 大多数来说,以预防为主要是质量控制的原则,与此同时再结合检验。在管理施工时,任何一个时候都一定要对人员、机械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控制,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尽可能避免问题的出现从而降低经济的损失。大家都知道,人是土木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所以质量控制必需要加强人员的管理。提高人的素质,加强人的责任感、质量观,保证施工中的质量,一定要按照质量的要求来实行全方位的管理。要使建筑的施工人员清楚的知道质量关乎所有企业成员的共同利益,在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工程的质量 4.3土木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中有温度、湿度,地质、工通风、天气的异常等都会对施工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5结语 我国土木工程在一些领域处在世界的前列,但土木工程在理论、设计、施工这些方面还有些问题存在。为了使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有关土木工程的技术并合理运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以后的关于土木工程的研究中,需要更深入地对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也要使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吴强 单位:广东省增城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分析 摘要: 随着新型经济形式与结构的出现,对现有经济格局的不断冲击与挑战,农业经济管理则成了重要的话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法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并且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和创新具体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完善和创新。本文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1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 打破了以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要想合理地展开创新,就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得到解放,这样才能够摆脱以往束缚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也就意味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思想意识上能够得到极大的解放。另一方面,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新的时期我们在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也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处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过于落后时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科技逐渐形成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还是十分的脆弱,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的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科研人员因为薪资待遇条件不好,对科研工作失去积极性,以及用于研发的设备过于老化等,追究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以及加大对农业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2.2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从科研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入手,主要是对农业科研部门管理的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对科研部门的环境和资金管理进行创新,要拓展科研部门经费的来源途径,确保农业科研部门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以往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太过于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但是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部门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产品,再组织工作人员把新产品在市场中进行大力的推广,这样就能够为农业科研部门获取一些科研经费,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部门的良好发展。在确保科研经费充足的时候,还需要对科研部门的工作环境和研发设备进行改善,主要是指对恰当的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农业产生的研发中,以及对过于老化的研发设备进行更换,这样才有利于科研人员对新产生的研发。其次,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还应该针对信息管理方面进行创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农业信息管理也应该引入这些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以及高效化。 2.3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 以往农业科研部门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因为科研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和缺少相关经验等原因,使研发得到的新产品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先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再从国外聘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士来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好水平的技术知识,也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科研人员中的精英组织起来进行交流,从而丰富他们的科研经验,这样科研人员在以后的研发工作中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第一,树立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客观地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全面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对策进行处理。第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具有了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后,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这几个方面出发,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许红杰 单位:松山区城子乡人民政府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如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但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仍然要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的主要任务也在不断地变化,新时期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任务,要达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要对农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科技化与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其实现离不开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指的就是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成果,更快捷更高效的实现各类农业信息与知识的全面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利用这些获取的信息与知识促进传统农业的迅速改造,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及其管理决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各方面水平来确保农业的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对现代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状况好坏将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方面,贯彻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研究全过程,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升级,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以往传统的农业在种植方面都会按照政府的安排进行种植,农民对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都不了解,不懂得分析与选择,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种植作物,往往会造成盲目种植致使农作物滞销,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市场上农作物的合理种植,在一些农村地区,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区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步骤、体系建设都不了解,盲目利用计算机进行体系建设以为会用计算机上网就是实现了信息化,使得信息体系建设失败,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有限使得他们利用计算机了解市场信息的能力受到约束,农民只能种植自己长期以来种植的农作物,无法从事其他作物种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制约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主观因素之外,还要客观因素制约人们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如设备不健全、缺乏专业知识、资金投入短缺等。 (二)缺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人才随着需求的增加不断增加,信息化人才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亦是如此,现阶段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农村地区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其待遇差专业化人才更加不愿驻扎农村地区,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持,现阶段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对网络知识更是缺乏,地区之间差异不断拉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成为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 (四)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进而就不能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系统,对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足使得农产品种植与市场脱节,对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会使得信息采集途径狭窄、信息正确率低,出现基层信息孤立现象,此外还会造成农村信息来源单一,影响农民的选择,农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规划与实施 根据最新搜集的信息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规划,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通与传递,各部门分工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关键,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科技的作用,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解决农产品方面的技术难关,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得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整个地区的技术水平,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三)加快网络体系建设 在农村各地区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各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利于网络体系的健全,提高了农村地区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农民与市场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农作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投入 要采取培训与管理等有效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农业信息技术不断研究,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进行招标等手段引进外资,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了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农产品多样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五、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者:孙长波 单位:白山市林业技工学校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 农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虽然近年来农业所占的产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依然无法动摇农业的第一产业的地位。民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从该国家的农业发展程度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必将迎来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已成为国际农业经济发展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顺应国际大趋势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 1低碳经济时代的相关概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环境之下的时代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指导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各项技术,以及利用产业升级、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一次能源的使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1.2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时代是指以低碳生活为理念,遵循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指标发展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就标志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报告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低碳经济理念很快在世界传播开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一次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及高耗能对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始倡导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耗,降低污染,顺应环保大潮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应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了只有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农业发展方式才具备了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由初期逐渐走向中期,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属于中期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上,我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此外,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美元,达到了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农业发展GDP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并且有专家学者指出:以我国民族文化保护程度及农业发展历史来看,我国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以低碳农业取代高碳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上述的种种先行条件都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1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是基于生物界本身的理念,利用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达到系统平衡,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率,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高碳农业对于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盐渍化等,而生态农业则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在农田系统中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利用自然规律来治理农田,结合科学技术去发展农业经济,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1]。 3.2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的核心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尽可能实现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使用率。在农业经济生产活动中,很多农业资源都因为重复利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循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增益减排的目标[2]。在传统农业经济活动中,许多农业资源的资源利用率都是较低的,很多可利用资源由于人们的疏忽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大了农业投资和社会负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低碳农业,因为要想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发展循环农业。 3.3发展有机农业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为了提高产量,农夫们往往会选择使用化肥农药及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不仅提高农业经济的碳排放量,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性威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有机农业则是以有机农家肥及绿色饲料来对农作物和家禽进行栽培和饲养,避免了激素残留于农产品内,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率。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4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 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种有机结合,旅游也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而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将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体现。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负担,使得农民能够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做到城乡结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3.5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学会利用我国的科技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中,通过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培养农民的种植技术,达到提高农副产品的增收目的外,还可以培育优良的农业品种,做到保证产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质量,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3]。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技术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反馈农业市场信息,减小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大琼 单位:四川省大竹县高穴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我国“互联网+农业”产业大肆兴起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解析“互联网+”及“互联网+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持基础,并结合这些优势畅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的主要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创新;支持基础;实践路径 1“互联网+”及“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信息挖掘、技术升级、信息与技术充分应用的数字化技术。利用“互联网+”的辅助,可有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互联网+农业”是在“互联网+”功能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到农产品计划、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的产业。其中,“+”代表的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直接拼凑与组合,而是结合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农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进而促进农产品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使互联网为农业生产与运营提供有效支撑,全面推动农产品实现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简单而言,“互联网+农业”,就是将传统农业产业链以互联网的方式转化成新型高效的农业经营方式,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向新业态方向继续发展。当前,“互联网+农业”主要实行了三种相对有效的模式:①在生产领域,结合物联网技术,打造涵盖范围广的智慧农业模式,从而实现农产品生产的精确化,减少劳动力及农产品生产资料的浪费,提高农产品的时空分配效率,为农民、农业争取最大化的经营效益;②在流通领域,接入互联网,构建农业电商模式,使农产品流通由原来的线下单一渠道转化成线上线下共同流通的渠道,进而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生产、高效销售;③在产业链方面,使互联网与农业实现深度融合,即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使更多人的能够获取农产品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等,并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和融资服务,从而全面提升“互联网+农业”的竞争力。 2“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基础 2.1农业生产愈加趋向规模化,农业发展需互联网支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生产利用局面形成。尤其是在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明显趋向规模化。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规模化还不够成熟,粗放管理现象严重。尤其是在资金周转、农资产品大批采购方面,缺乏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基于这个农业生产与发展现实,我国农业向前发展亟需取得互联网的支持。尽管我国已有部分农村地区开始构建生产资料电商,但其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互联网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2.2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向前发展 我国中央机关曾在2015年的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粮食与食品安全逐渐成为了生产发展的重点。同时,中央部门高度强调,必须要积极贯彻落实农业科技,使互联网农业转化成解决农业发展困境的主要方向。而后,相关部门为推动互联网农业落实,又提出了一些意见,明确提出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使农村农产品能够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良好的农业服务,推动农村电商加快网上购销对接,进而全面降低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成本。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还特地出台了清扫“互联网+农业”发展障碍的相关政策,为农产品实现互联网化提供了较良好的优势环境。直至今日,我国各地依旧高度倡导支持农村电商向前发展,使“互联网+农业”真正落实到农产品的实际生产与经营中,实现“互联网+农业”更上一层楼,并反过来助推农业经济向前进步。 2.3农村网络普及,农业产业互联网技术条件具备 近年来,随着网络迅速普及,农村居民家中几乎都配备了完善的基础信息设备。如当下,光纤、宽带进村,农村宽带提速工程全面开展等,就是在农村网络普及理念下执行的具体工作。其次,我国大部分农业经济产业都已开始贯彻落实云计算、遥感等互联网技术,农业经济已由原来的技术荒漠转变成了新兴技术“当家作主”,农业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再者,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工具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国农业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融合速度,线上线下互通,共同推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趋势明显。而且据电信机构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成为了网民增量最大的地带。随着未来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农业”将拥有更坚实的实践基础。 3“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 3.1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智慧农业 在“互联网+”视域下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首先要在现有“互联网农业”的基础上创新智慧农业。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举措:①将互联网及其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肥灌溉的效率,节约农业经济成本,并保护环境。如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能够使农业经营的每个步骤,包括育种、栽培、灌溉、收割、加工等都实现数据精细化,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创新效率;②利用物联网的功能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一方面,物联网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将农业经济信息采集、通信等集合为一体,使规模化农业经营者能够通过远程控制等方式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事宜。另一方面,农业物联网体系实现了感知技术、GIS技术等技术的集成,有利于各地区农业机构的数据共享与农业数据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率;③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如引进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加快农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构建符合畜禽生长实情的优化调控系统;建成集智能感知、传输等为一体的农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与生产效率;打造专门监测农田水利、病虫害情况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提高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监测能力。 3.2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 如果说创新智慧农业是农业经济创新的首要步骤,那么构建并完善农业电商则是最直接的创新表现。构建并完善农业电商,并不是帮助农民更好地买卖农产品,而是帮助农业经济更好地明确其消费导向。即市场需要什么,农业才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农业才生产多少。由此可见,创建与完善农业电商的最主要目的是转变农业经济的传统经营观念,使农业经济纳入互联网思维。据悉,目前,部分农村已开始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农产品网络交易愈加活跃。而且,部分农村地区也逐渐回归到市场端口,全面扩展网购市场,企图利用推广网购来提高农业经济的水平,使农村资源能够在市场上找到足够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在创新农业经济过程中,还可设置具备中介性质的、专门解决用户低订单密度问题的“中转站”,使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实现有效流通。通过这种设置,农产品销售速度还可适当加快,规避农产品买卖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提高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 3.3借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 在“互联网”视域下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必须要先明确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产业链。首先,毋庸置疑,借助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重新塑造农业产业链,能够解决传统农业产业链问题。如解决传统产业链中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脱节问题、农产品销售的合同问题等。据悉,在传统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买卖时,双方一般以口头协议为主,违约风险较大。但依托互联网构建的农业产业链则不同。它不仅为农产品买卖合同提供了良好社会信用监督环境,还能够通过搜索、索引等方式借用其他同行的电子交易条款制作纸质合同,实现农产品交易双方良好合作,规避不必要的买卖争执,提高农产品买卖效率。其次,借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还要特别注重培育具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全面提高龙头企业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增强龙头企业的信息专业化程度,进而推动龙头企业成长为一个竞争力强、影响广泛的企业。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改造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优化生产过程,确保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效率与质量能够同行;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形成相对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五是在农业经济生态圈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农村电商,并使金融业务逐渐和农村经济相互挂钩,实现大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从而有效满足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资金需求。 3.4构建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 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实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看,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在互联网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农产品市场相互衔接的准入机制,扩大追溯范围;②结合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打通农产品的“种子”到“舌尖”流程,实现信息互通,上下游质量追溯无缝对接;③以标签的方式记录农产品所有环节的数据,并尽可能让扫描终端全面读取农产品标签,包括农产品的生长区域、生产环境、质检报告等所有信息;④针对该互联网追溯体系存在的漏洞,制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以确保农产品质量的追溯有法可依;⑤加大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作用的宣传,向消费者全面普及相关的质量安全知识。同时,若在农产品质量追溯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全社会,使农业各生产环节都能意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4结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二三产业,还是农业,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支持。可以说,依托互联网而生的农业运营模式乃至农业经济融资方式,都将大大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因此,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坚持在“互联网+”视域下,构建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机制。 作者:刘树磊 毕鹏 王欣兰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摘要: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河北农业经济而言,京津冀一体化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河北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十分缓慢,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1]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交通的发展,不仅对京津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系着整个东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2014年京津冀公路里程共计达到2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56万公里,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3月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规划以及投资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体现了铁路建设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京津冀还形成了“一环六射”的运输通道,2020年,将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极大地缩短各地的交通运输时间。京津冀地区交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交通一体化发展必将极大加速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二)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充分利用该地的人才等优势资源,协同带动津冀地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输出到津冀地区的相关技术合同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3475项,其中成交总额约为83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时京津冀地区共用大型科研仪器也是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体现,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就有单位44家,474台(套)价值2.5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实现对外开放共享,汇集科技需求200余项、开放实验室21家,研发服务合同总额达4688.86万元,其中河北省作为北京科技主要共享单位,积极引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共有的科学网络技术平台缺乏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部门间缺乏共享意识,不愿意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共享,降低了平台的存在价值。同时由于地区间发展差异的存在,使得人才流动较为困难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包括农业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河北省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高素质人才,阻碍了当地农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现状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融合,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北京搭建的产业合作平台就已经拥有40个左右,其中中关村在河北以及天津等地创立的企业合作机构达到了1500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除此之外,京津冀在资源要素流动对接对流以及区域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极大的推动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首先三地之间的交通不断的得到完善,为产业协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地之间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三地产业协同的发展。其次三地之间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这就为三地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北京地区拥有充分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而河北地区拥有土地等资源优势,双方通过合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内联系不断加强,产业间协调合作力度不断加大,跨区域投资总额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经济较为落后。如能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受益,将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 随着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与京津两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便捷,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使得河北省农业粮食可以较为迅速地销售到京津地区,广阔的市场环境极大激发了河北省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河北省对区域内农业经济的需求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能够及时把握农业市场的经济走向,调整相应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农民生产损失,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从2005年到2014年,河北省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到2010年增加值尤为巨大。农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反映了河北省农业生产的不断加大,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京津冀一体化为河北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生产市场。[3]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影响的分析 随着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农业科技水平在此机遇中也得到了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内部区域合作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北京以及天津等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不断向河北地区输出科技设备,提高了河北地区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其产业化发展程度的提高。由表2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图表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6年到2013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增长。除此之外,河北省还充分吸收北京等地的高知识人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壮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4]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急速涌现,培育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粮食新品种,同时还有许多国家级科研成果。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生产资金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内部资金流动更加便捷,河北农业发展在资金方面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经济投资也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人,从而不断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2014年1月至11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18962万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33242万美元,其中期末投产企业33个,新批合同项目个数为8个。[5]同时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河北地区农业竞争力,地方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产出。2009年全省农林支出为253亿元,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河北省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多,在2005年达到了11142万元,2010年达到了8402万元。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显示了有关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 (四)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加快区域内部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已经达到了6666.1亿元,同比增长8.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4.2%,同比增长1.2%;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个数为688个,同比增长2.5%;龙头经营组织个数为1974个,同比增长7.5%。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水平,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河北省如何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对接京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到整个河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6] (一)大力引进资金和人才,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京津两地作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经济中心以及环渤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在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人才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投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才能够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总体产量。而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对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支持,才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不断改善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因此,加大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资金和人才投入是改善河北省农业经济状况,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区域政府势必会在一些政策上给予河北省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主动引入外部资金,支持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主动引进优秀人才,给予优秀人才以优惠政策,提高农业经济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河北承德充分引进北京地区的资金,建立京承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总投资额达200多亿元,惠及农户20余万户,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改变。2015年4月,北京顺义和河北威县合作建立“威县•顺义产业园”,通过此次合作,河北威县将会大量引入北京顺义的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顺义区企业的进驻,将会给河北威县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等带来极大影响,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成经济发展的保障 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前进,维护社会稳定,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比如对农村粮食种植实行补贴;提供支持,促进农业土地流转;对粮食价格实行保护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水利环境,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同时鼓励粮食生产,对粮食生产大县实行相应的奖励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在实施中央政策时候,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现象,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坚决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民生产的培训力度,让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7]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大力鼓励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落户,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更好地落实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河北省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够相应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北京和张家口农业合作过程中,张家口的蔬菜产品大概占北京市场的40%,而北京市人民政府每年给予张家口的农业补贴也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同时还向一些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厂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开发了各种支农合作项目。因此河北省政府需要及时落实好各项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改良经济发展的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面向市场进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市场竞争力,是农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需要面向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结构进行调整。[8]京津冀一体化之后,区域信息更加流通,农业生产市场灵敏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也有了很大发展。因此河北省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机遇,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搞好农产品区域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科学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扩大作物种类,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来源。[9]2015年3月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农业嘉年华,通过该活动,京津冀三地区的农业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同时通过该活动,让河北省更准确地把握了农业市场的需求,为调整农业结构做了很好的参考。 (四)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的布局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下,还存在着三方各自只顾自己利益发展的情况。比如在资源等方面不愿意做出共享;在区域规划上只顾自己利益,一些规划难以达成共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北农业获得外界资源支持的能力。[10]因此京津冀地区要建立好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协调和各方利益,促进区域合作的长远发展。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展。例如随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也在加速进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交通“一卡通”给他们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好处,如果实现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市民只要持有一张卡就可以随时去到自己想要去的京津冀城市,但是目前河北省以及北京交通部门给出的答案是该项目未有实质性的推进。京津冀“一卡通”项目的实施困难,虽然有很大部分为技术原因,但是同时区域利益难以协调也占据了很大因素。“一卡通”在实行过程中将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机制,比如北京地区公交公司、河北地区的公交公司等,如何更好地协调各区域机构之间的利益,是促进交通“一卡通”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农业经济在河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一直是当地政府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好各种优势资源,最大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来臣军 王磊 卢恩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生产园林设计分析 摘要 在20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城市土地、环境等问题。发达国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逐渐探索出一条园林模式农业的道路。园林模式农业使风景园林设计与农业工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的多重效益。本文论述了园林模式农业主要代表之一的观光农业的起源及其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园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类型,最后讲述了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国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发达国家;农业园林设计;园林模式农业;农业经济生产;观光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研究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对中国的农业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为缓解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中国农业成功转型,让园林模式农业向生态、科学等方面发展,从而也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1园林模式农业的由来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后,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居住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发达国家提出“田园城市”的新概念,形成了大量的主张以田园、乡村作为城市问题的出路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和流派[1]。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的思想对现代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影响,主张“在城市中创造田园风光”。法国在发达国家城市农业景观园林中最具代表性。受法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城市园林设计与农业、园艺、园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色列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施罗墨•阿龙森在他的设计中非常重视环境与本土的农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风景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效益,果林、麦田等农业特征元素成为体现本土农业文化的载体。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手法,都反映了设计师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2]。发达国家园林农业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农业模式,它兼具观赏、休憩、生产等功能。园林模式农业设计主要是依托农业景观,把树林、水渠、草地这些特殊的元素加入设计中,再加以一定的规划和艺术设计,使其具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 2园林模式农业的内容与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对于设计者来说,一方面开发出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园林设计还必须具备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典型代表,观光农业也是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在发达国家又被称为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虽然名称不同,也只是功能上有所区别,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它是以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为特征的。观光农业是高度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 2.1观光农业的内容 2.1.1观光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观光农业是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景观,并与本土的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观光农业是从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适应经济的发展逐渐转型,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新兴产业。观光农业因其本身的特点,充分开发和提倡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城市污染产品的使用[4]。观光旅游是一种集生产、艺术和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它主要是让游客欣赏到城市没有的自然风光和体验本土的农家活动。观光农业很好地把景观园林设计和农业经济生产相融合,设计师合理有效地营造了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生态效益,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2.1.2观光农业具有旅游业和传统农业的双重功能 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业园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具有农业生产与旅游的功能。对于农业来说,观光农业在农业产值的基础上附加了旅游产值,农业产值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型产品,如粮食、水产、花卉等。对于旅游业来说,它主要为社会提供一系列的精神、服务产品,与农业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旅游产业的内容和范围,让旅游业更加丰富多彩。 2.1.3观光农业与风景园林设计密切相关 风景园林设计在观光农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观光农业的面积、地理位置,还是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绿地的规划,都离不开景观园林设计。农村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托相关园林设计理论,从当地农村地域特征出发,对特有的植物、土地、水等自然元素进行规划设计,创造出具备美学、生态、艺术、经济等效益的农村观光园。 2.2观光农业的特点 2.2.1具备物质与精神生产功能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依托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根据农业生产的园林景观设计,生产功能依然是其基本功能。园林模式农业生产双重产品,如花卉、水果、水产品等,以及附带在农产品上的精神产品。观光农业的生产功能主要是体现在为旅游者提供农产品、农副产品等特色的物质产品上,还表现在游客体验休闲农事活动所产生的心灵愉悦的精神产品上。 2.2.2提供休闲、学习场所 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了自然清新、别具特色的农家休闲场所。发达国家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设置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游客能够充分体验到农村的慢节奏、放松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心情舒畅、修身养性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光和体验农业活动,直观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可以有效地让游客认识和了解农业及农耕文化。游客亲身体验农事生产,可体验宁静朴实的乡村生活,更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2.2.3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 观光农业的园林景观都是依托本土文化来进行规划设计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使得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得到推广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2.2.4内容广博 (1)资源的广泛性。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项目多设定在自然风光保存完整或者独具特色、物产丰富的乡村地区。因此观光景色丰富,资源良好,更加符合游客想要回到大自然的要求。 (2)形式的多样性。观光农业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农业观光游览,还往往提供操作、采摘、健身等特色活动。 (3)地域的差异性。不同的发达国家具有自己特色的观光农业,如荷兰的观光大棚。荷兰的观光大棚能够将荷兰的田园生活很好地融入到从城市来的游客身上,让他们直接和大地接触,亲自感受种植植物、采摘果实、赏花割菜的乐趣。荷兰的观光大棚是把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集合在一起,更有教育农园的模式。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丰富了观光农业的内容。 (4)活动的季节性。生产功能是观光农业的基本特征,各个季节的不同自然环境造成了观光产业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 2.2.5效益多元化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因此经济收益很广泛,有来自农业本身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也有来自旅游服务的经济收益,除此还有科研会展的收益,各产业相互补充,经营灵活。对于单一产业来说,观光产业的风险更小,收益更大,不同的开发层次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旅游市场广泛。 3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及类型 3.1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 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19世纪,意大利就建立了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主要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城市居民在农村的生活体验。20世纪,欧洲的园林模式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始终是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经济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逐渐扩展到亚洲、美洲的部分国家。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萌芽时期、观光采摘阶段、度假阶段、租赁阶段。(1)萌芽阶段。发达国家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观光农业产业,只是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中感受生活,在这个时期,园林规划设计并没有参与到农村观光经济中,游客主要是参观农业的生产过程。(2)观光采摘阶段。发达国家开始把经济的重心放在第三产业和城市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问题上,观光农业逐渐得到重视,对观光农业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萌芽时期的欣赏普通的农业生产景观,出现了具有明确观光职能的农业观光园区。设计者也开始对观光园的设计越来越重视,根据不同的农村特色和本土文化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观光园区。(3)度假阶段。在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度繁荣,游客的旅游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转变。观光园增加了大量的娱乐和学习设施,拓宽了观光农业的功能,如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功能的增加要求园林设计师不仅仅要满足原先的观光采摘要求,更要满足游客在精神层次的需求。(4)租赁阶段。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观光、体验、度假相结合的成熟观光。租赁模式主要是发达国家把大的农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租赁给游客,平日主要由农场主人照料。游客既体验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包括采摘、种植、欣赏等,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这种租赁形式要求园林设计者必须对农村景观和本土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3.2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类型 3.2.1观光园区 观光园区类的这种园林模式农业一般建立在城市近郊农村。由于属于城市近郊,游客游览的时间主要以一两天为主。根据农村观光农业的主题不同,分为采摘、教育、科技主题。法国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是全世界闻名的观光园区,被誉为“薰衣草故乡”该薰衣草庄园集薰衣草、向日葵、晨曦、爱情大风车、草坪等各种景色于一体,具有休闲、旅游、聚会、摄影等多种功能。 3.2.2休闲度假类 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农业的景色一般比较优美,观光园主要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园林设计在原有的地域和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并融入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园一般是半开放的形式,在观光园中不仅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农村风光,还能亲自体验采摘和种植的乐趣,游客还能在观光园中住宿和进行短时间的度假。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游客旅游时间多为一周左右。澳大利亚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大利亚本国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酸甜适中,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地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3.2.3租赁自助类 租赁自助类观光农业的前提是有面积较大的农场,根据游客的需要把农场划分为若干小块,分别租赁给游客,主要用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等。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园有利于让游客独立地体会农村生产和种植过程,体验农村乐趣。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假期游客到农场作业,平时由农场主代管。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一般是建立在城市中或者城市近郊,游客的体验时间一般很长,多为数个月。由于租赁的观光园是由农场分为若干部分分别租给游客,各个部分都是独立的,要求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园林设计必须根据游客的喜好进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坐落于锡耶纳和格罗塞托之间的MontecuccoWine地区,共有70hm2的土地,包括森林区、牧草区和穿插于两者之间的别墅群。假日农场的别墅是经过整体重建的,在保留了意大利托斯卡纳朴素的奢华的同时,每一间都针对客人的要求精心设计,让游客体会到家的温暖。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可以完美地让游客与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 3.2.4综合性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 景观园区的设计是依据当地乡村特有的景观,利用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起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农事体验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区,规模一般较大,综合性强。这种大型的观光农业,园林设计时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让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现今,欧洲的生态农业庄园是典型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它是集生产、旅游、生态于一体的绿色观光园。 4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生产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对国家的农业经济生产起到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促使本国农业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水平,优化国家农业生产结构。园林模式农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观光农业优化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它是一种把传统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国家的农业和旅游业快速、和谐地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是观光农业不可忽视的作用之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富余劳动力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扩大化、各种暴力行为等。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调剂生活方式。园林模式农业的环保、高效的特征有别于传统农业。园林模式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经济效益不仅来自于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还来自于旅游业的精神消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经济转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园林模式农业丰富了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从而让经济形态向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经济、美学、生态和社会等效益的高度统一[5]。园林模式农业具有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园林模式农业以地方特色为主,主要将地方产品呈现给游客,把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使其具备文化和经济等双重效益。观光农业为能够更好地把旅游产品呈现给人们,必须做得更好,更具观赏性。 作者:刘峻岩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在我国经济中,农业经济是其核心组成要素,而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出发,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不断促进新时期农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讨 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农业经济发展占据重要位置,能够折射出我国已有的综合国力,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管理都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农业又是新时期农村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意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促进农业的综合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以此,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农业发展关乎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把农业、农业经济放在核心位置。就农业经济管理而言,它是以国家制定的经方针政策、市场环境等为中心的管理活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市场经济条件、市场环境,以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为基点,使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化,优化信息化再生产过程、生产资料再生产过程的各要素,确保农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走上“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道路。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生产化。 随着科技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中,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来说,也需要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使农业生产处于高效运转中,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自出台农业合作政策以来,农业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农业化机制不断完善。在一些大企业的作用下,逐渐实现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2、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已成为核心内容,要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新时代下,社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必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维与方法,优化农业增长方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1、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在新时代下,农业经济逐渐走上转型的道路,而农业经济管理逐渐融入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的不同环境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优化已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遵循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2、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的科技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下,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与管理方针。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向,优化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融入更多新的元素,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要采用深加工的方法,美化传统农产品包装,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要运用各种科学技术,不断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社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3、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地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紧随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政治素质,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要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此,强化他们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意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确保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健全已有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有效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矛盾,能够兼顾各方面利益,需利用自身的服务与经济职能,加强农业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还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村级资产清查,相关部门要做好农村离任干部的资管审计工作,加强各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都能迈入崭新的阶段。 4、注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 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必须注重它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政府部门要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引进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引进各种先进的农业设备。在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实施人才战略,巧妙地利用人才项目、招商引资等方法,把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优化农业结构,注重科技创新,为农业经济管理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各地区农业发展规模,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下,政府部门必须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已有的管理制度,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信息化、产业化等水平,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与质量,促进各地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史晓光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财政局索伦镇财政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古至今以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也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体力劳动向以集体为单位的科技型经济发展。如何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又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秩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向具有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农业经济发展。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即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比较快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纵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也迫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上国际舞台。此外,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匮乏、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也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过几千年的农耕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经验和技术相比于现代机械效率就显得十分低下。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差的问题。例如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灌溉问题,由于农田的水利建设不到位,水渠的修建没有规划,有些地方还保持着用桶挑水的原始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农耕机械单一,种植过程过分的依赖体力劳动,常见的播种、施肥、除草和收割,大部分时候依然由农民手动完成,与使用现代机械进行种植相比,效率十分低下。这种纯体力劳动的农业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和价值,其产量和质量只能满足自身家庭需求,无法形成产业化的种植规模,如此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谈不上发展可言。 2、农业知识缺乏,农民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相比于农村的种植业,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到城市谋求发展,留下来继续耕作的就是一些老弱妇幼,这些人缺乏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往往沿用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农耕模式,劳动力也显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农村的经济建设又最最缺乏人才的支持,长久以来,没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思维和技术,我国的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继续保持着产量较为低下、农产品质量不高、种类也较为单一的原始耕做方式,而没有新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农耕,我国的农业经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无人问津的危险。 3、农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种类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但是一些农民长期在农村务农,不了解现代社会新的需求,目光较为短浅,仍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种植种类单一,甚至好几代人都只种植固定的农产品,而不愿意尝试水产品、畜牧和花卉种植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如果赶上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往往造成收益小于投入的亏本状况,更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了。这种单一的种植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竞争力,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此外,大部分的农村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的产量小;销售渠道仅仅是靠农民个人零售,销量也小;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出去的周期较长,这种非产业化的链条不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不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频繁征用,可种植农产品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农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再加上企业的粗放型经营,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遭到破坏,引发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就难以提高。种植过程中,农民为通过人为手段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等,同样给水土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土地越贫瘠越使用化学物质,越使用,土地就越贫瘠,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还不够完善,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对外出口的道路上频频受阻,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水利,电力和道路,各级乡镇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农作物的基本生产和种植提供基本保障。对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上级部门务必加强监管,一个政策的执行往往比制定意义更加重大,资金落不到实处,不仅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助长了贪污受贿的歪风邪气。各级乡镇部门,应对每一笔基础建设的支出做好详细记录,通过正常渠道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上级部门对最终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农民意见,积极做出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国家应大力扶持农用机械企业,从源头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并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时,应予以相应补贴,可以采取定点销售或者通过乡镇集体团购的形式来落实这项惠农政策。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价格较贵的农用机械,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体公用的形式解决。总之,要坚决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种植的局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大部分农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的种植仅仅依靠祖辈留下来的经验,没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国家应将提高农民专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宣传广泛的农业知识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督促各电视台多多出品传授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的电视节目,各出版社多多出版农业类书籍,并积极调控其价格,让农民买得起,买得放心;组织农业专家全国巡讲,深入农田和农民交流种植经验;鼓励大学生等有文化素质的人群回乡创业,积极引导,并予以资金支持,让愿意真正回到家乡致富的人有信心、有条件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实到乡镇层面,以村为单位,可以经常举办农产品种植经验交流座谈会,可以在村内或者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出去,把别人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过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时,切不可不管不问,各乡镇领导要努力寻找原因,请农业专家协助解决,杜绝灾害的再次发生;经常举办农业技能比拼,收获时节可以视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产量评比,并予以优胜者适当奖励和表扬,鼓励大家的种植热情。总的来说,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文化水平,国家和各级乡镇都要做出努力,既要注重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又要积极引导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回乡创业,双管齐下。 3、丰富农产品种类,逐步形成产业化链条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另外,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改进。与此同时,要扭转农民不愿尝试新产品的思想,鼓励适合当地自然资源的水产品、畜牧业和花卉种植,聘请农业专家从选种到收获进行全程指导,让农民对新产品有尝试的信心和热情。另外,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结合企业需求,开拓农产品销售途径,例如联系各大酒店提供农副产品,为各大乳制品厂商提供牛奶等,尽量避免仅仅依靠农民零售的低效率方式,依靠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销量上去了,农民尝试新产品的信心就有了,种植热情也就高涨了,只有农民有了热情,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焕发活力,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国家应出台详细法规严格规范和监督农田的征用,避免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造成土地资源毁灭性的伤害,注重循环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实行土地流转与承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这个过程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监督指导,对流转标准,流转程序提出详细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级乡镇要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资源回收重复利用工作,鼓励农民使用绿色环保肥料,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国家实施立法和行政措施,严厉打击有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严格监督有害农药和催熟剂等的流通,对于靠近农田的生产企业,尤其需要对其环境资质进行审查,确保有一套完整环保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工业发展为理由污染农业环境。另外,我国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只有标准提高了,才能督促农产品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论是农业种植规模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都是不可胜数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政策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丰富农产品种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种植的希望,并积极投身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罗一鸣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统计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发达国家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结合 摘要: 在20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城市土地、环境等问题。发达国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逐渐探索出一条园林模式农业的道路。园林模式农业使风景园林设计与农业工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的多重效益。本文论述了园林模式农业主要代表之一的观光农业的起源及其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园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类型,最后讲述了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国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发达国家;农业园林设计;园林模式农业;农业经济生产;观光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研究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对中国的农业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为缓解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中国农业成功转型,让园林模式农业向生态、科学等方面发展,从而也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1园林模式农业的由来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后,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居住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发达国家提出“田园城市”的新概念,形成了大量的主张以田园、乡村作为城市问题的出路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和流派[1]。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的思想对现代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影响,主张“在城市中创造田园风光”。法国在发达国家城市农业景观园林中最具代表性。受法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城市园林设计与农业、园艺、园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色列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施罗墨•阿龙森在他的设计中非常重视环境与本土的农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风景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效益,果林、麦田等农业特征元素成为体现本土农业文化的载体。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手法,都反映了设计师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2]。发达国家园林农业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农业模式,它兼具观赏、休憩、生产等功能。园林模式农业设计主要是依托农业景观,把树林、水渠、草地这些特殊的元素加入设计中,再加以一定的规划和艺术设计,使其具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 2园林模式农业的内容与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对于设计者来说,一方面开发出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园林设计还必须具备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典型代表,观光农业也是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在发达国家又被称为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虽然名称不同,也只是功能上有所区别,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它是以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为特征的。观光农业是高度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 2.1观光农业的内容 2.1.1观光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观光农业是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景观,并与本土的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观光农业是从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适应经济的发展逐渐转型,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新兴产业。观光农业因其本身的特点,充分开发和提倡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城市污染产品的使用[4]。观光旅游是一种集生产、艺术和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它主要是让游客欣赏到城市没有的自然风光和体验本土的农家活动。观光农业很好地把景观园林设计和农业经济生产相融合,设计师合理有效地营造了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生态效益,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2.1.2观光农业具有旅游业和传统农业的双重功能 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业园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具有农业生产与旅游的功能。对于农业来说,观光农业在农业产值的基础上附加了旅游产值,农业产值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型产品,如粮食、水产、花卉等。对于旅游业来说,它主要为社会提供一系列的精神、服务产品,与农业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旅游产业的内容和范围,让旅游业更加丰富多彩。 2.1.3观光农业与风景园林设计密切相关 风景园林设计在观光农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观光农业的面积、地理位置,还是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绿地的规划,都离不开景观园林设计。农村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托相关园林设计理论,从当地农村地域特征出发,对特有的植物、土地、水等自然元素进行规划设计,创造出具备美学、生态、艺术、经济等效益的农村观光园。 2.2观光农业的特点 2.2.1具备物质与精神生产功能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依托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根据农业生产的园林景观设计,生产功能依然是其基本功能。园林模式农业生产双重产品,如花卉、水果、水产品等,以及附带在农产品上的精神产品。观光农业的生产功能主要是体现在为旅游者提供农产品、农副产品等特色的物质产品上,还表现在游客体验休闲农事活动所产生的心灵愉悦的精神产品上。 2.2.2提供休闲、学习场所 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了自然清新、别具特色的农家休闲场所。发达国家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设置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游客能够充分体验到农村的慢节奏、放松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心情舒畅、修身养性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光和体验农业活动,直观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可以有效地让游客认识和了解农业及农耕文化。游客亲身体验农事生产,可体验宁静朴实的乡村生活,更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2.2.3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 观光农业的园林景观都是依托本土文化来进行规划设计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使得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得到推广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2.2.4内容广博 (1)资源的广泛性。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项目多设定在自然风光保存完整或者独具特色、物产丰富的乡村地区。因此观光景色丰富,资源良好,更加符合游客想要回到大自然的要求。 (2)形式的多样性。 观光农业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农业观光游览,还往往提供操作、采摘、健身等特色活动。 (3)地域的差异性。 不同的发达国家具有自己特色的观光农业,如荷兰的观光大棚。荷兰的观光大棚能够将荷兰的田园生活很好地融入到从城市来的游客身上,让他们直接和大地接触,亲自感受种植植物、采摘果实、赏花割菜的乐趣。荷兰的观光大棚是把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集合在一起,更有教育农园的模式。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丰富了观光农业的内容。 (4)活动的季节性。 生产功能是观光农业的基本特征,各个季节的不同自然环境造成了观光产业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 2.2.5效益多元化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因此经济收益很广泛,有来自农业本身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也有来自旅游服务的经济收益,除此还有科研会展的收益,各产业相互补充,经营灵活。对于单一产业来说,观光产业的风险更小,收益更大,不同的开发层次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旅游市场广泛。 3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及类型 3.1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 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19世纪,意大利就建立了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主要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城市居民在农村的生活体验。20世纪,欧洲的园林模式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始终是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经济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逐渐扩展到亚洲、美洲的部分国家。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萌芽时期、观光采摘阶段、度假阶段、租赁阶段。 (1)萌芽阶段。 发达国家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观光农业产业,只是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中感受生活,在这个时期,园林规划设计并没有参与到农村观光经济中,游客主要是参观农业的生产过程。 (2)观光采摘阶段。 发达国家开始把经济的重心放在第三产业和城市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问题上,观光农业逐渐得到重视,对观光农业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萌芽时期的欣赏普通的农业生产景观,出现了具有明确观光职能的农业观光园区。设计者也开始对观光园的设计越来越重视,根据不同的农村特色和本土文化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观光园区。 (3)度假阶段。 在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度繁荣,游客的旅游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转变。观光园增加了大量的娱乐和学习设施,拓宽了观光农业的功能,如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功能的增加要求园林设计师不仅仅要满足原先的观光采摘要求,更要满足游客在精神层次的需求。 (4)租赁阶段。 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观光、体验、度假相结合的成熟观光。租赁模式主要是发达国家把大的农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租赁给游客,平日主要由农场主人照料。游客既体验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包括采摘、种植、欣赏等,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这种租赁形式要求园林设计者必须对农村景观和本土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3.2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类型 3.2.1观光园区 观光园区类的这种园林模式农业一般建立在城市近郊农村。由于属于城市近郊,游客游览的时间主要以一两天为主。根据农村观光农业的主题不同,分为采摘、教育、科技主题。法国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是全世界闻名的观光园区,被誉为“薰衣草故乡”。该薰衣草庄园集薰衣草、向日葵、晨曦、爱情大风车、草坪等各种景色于一体,具有休闲、旅游、聚会、摄影等多种功能。 3.2.2休闲度假类 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农业的景色一般比较优美,观光园主要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园林设计在原有的地域和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并融入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园一般是半开放的形式,在观光园中不仅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农村风光,还能亲自体验采摘和种植的乐趣,游客还能在观光园中住宿和进行短时间的度假。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游客旅游时间多为一周左右。澳大利亚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大利亚本国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酸甜适中,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地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3.2.3租赁自助类 租赁自助类观光农业的前提是有面积较大的农场,根据游客的需要把农场划分为若干小块,分别租赁给游客,主要用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等。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园有利于让游客独立地体会农村生产和种植过程,体验农村乐趣。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假期游客到农场作业,平时由农场主代管。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一般是建立在城市中或者城市近郊,游客的体验时间一般很长,多为数个月。由于租赁的观光园是由农场分为若干部分分别租给游客,各个部分都是独立的,要求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园林设计必须根据游客的喜好进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坐落于锡耶纳和格罗塞托之间的MontecuccoWine地区,共有70hm2的土地,包括森林区、牧草区和穿插于两者之间的别墅群。假日农场的别墅是经过整体重建的,在保留了意大利托斯卡纳朴素的奢华的同时,每一间都针对客人的要求精心设计,让游客体会到家的温暖。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可以完美地让游客与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 3.2.4综合性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 景观园区的设计是依据当地乡村特有的景观,利用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起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农事体验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区,规模一般较大,综合性强。这种大型的观光农业,园林设计时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让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现今,欧洲的生态农业庄园是典型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它是集生产、旅游、生态于一体的绿色观光园。 4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生产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对国家的农业经济生产起到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促使本国农业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水平,优化国家农业生产结构。园林模式农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观光农业优化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它是一种把传统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国家的农业和旅游业快速、和谐地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是观光农业不可忽视的作用之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富余劳动力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扩大化、各种暴力行为等。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调剂生活方式。园林模式农业的环保、高效的特征有别于传统农业。园林模式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经济效益不仅来自于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还来自于旅游业的精神消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经济转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园林模式农业丰富了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从而让经济形态向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经济、美学、生态和社会等效益的高度统一[5]。园林模式农业具有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园林模式农业以地方特色为主,主要将地方产品呈现给游客,把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使其具备文化和经济等双重效益。观光农业为能够更好地把旅游产品呈现给人们,必须做得更好,更具观赏性。 作者:刘峻岩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网络化理论思考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等原因,信息闭塞,对网络经济相对陌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实现网络信息化创新,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结合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阐述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改革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阐述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的迫切性,并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济;网络化;重要性;建议 21 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较多,然而相对于各大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滞后,似乎网络时代与他们非常遥远,导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网络化已经备受农业界与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以网络经济带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市场信息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必须重视网络化网络经济是将资源配置实现网络技术化,是集合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各种资源配置网络、现代通讯网络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并不同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直接经济”“高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对我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是高速经济网络经济 以现代高科技的光纤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主导和灵魂,信息流通、传播速度极快,且流通量较大,具有直接性和简捷性的特点。高速的信息流通加快了产品供求的变化节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各行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一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随着掌握市场的动态,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将生产型农业转向创新型农业。 (二)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经济组织结构的平面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内容,使信息与市场同步,有利于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依据。同时交易者可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市场流通体制以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民而言,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水平直接影响能源消耗,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促进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帮助解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产生网络经济的基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性突破了地理、时间的束缚,使市场竞争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竞争合作型”经济。基于这一特征,我国农业经济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迫切需要网络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结构不合理,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仅就市场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生产力过剩所致。因此,我国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网络信息找准市场,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构筑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经济效益需求 农业信息与其他产业市场信息相较而言,更具复杂性、分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市场供求信息、管理信息、气象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信息手段想要获取、处理这些信息难度较大,经济成本较高,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可准确、及时、安全、经济地广泛搜集信息,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较低,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网络化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利用率,使生产决策尽量与市场贴近,提高生产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益。 (三)增加农民收入要求 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而农产品的市场变化较快,因此农民生产决策与市场供求变化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增加了农产品生产以及交易的风险。我国农民的农产品生产近几年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供求信息匮乏所致,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农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农民的市场供求信息不畅,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数量生产,但是产品结构以及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农产品与市场脱节。利用网络技术,可减少信息流通环节,直接联系市场交易双方,可降低交易费用,交易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可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三、对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农村地区网络经济的宣传力度,增强网络经济观念 目前,我国已明确提出应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为优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作为推进社会信息化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网络信息意识缺乏,导致农业并未普及应用各种信息设施。因此,首先我们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经济知识宣传,让农民走进网络信息世界,感受网络世界的神奇,对网络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网络技术对于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以及科技教育水平,这需要全社会总动员,凝聚力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丰富办学形式,普及计算机知识,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网络化的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农业网络技术应用硬件设施 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前提是具备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设备,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一批部委和地方信息中心以及信息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为我国农业信息交流和进一步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计算机配置、网络建设以及信息获取、传递、加工等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农业发展配置各种计算机网络硬件,同时应开发、设计科学、系统的农村经济网络系统,实现信息系统健全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达到资源共享,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考虑到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还没有设置宽带传输网络系统,县或县级以上单位可以设计网络信息中心,乡镇可以设置网络信息站,而乡村则设置网络信息分站,进而建立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和导向,带动农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经济宣传,加强广大农民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网络经济意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裴树峰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发展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经济结构组成的农业领域,近年来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在农业生产力及生产效率方面,得到了急剧的提升,在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业领域的金融发展模式也由此提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随着社会各领域建设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国家对农业、农村及农民“三农”问题也越来越为重视,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农业在我国的国计民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其他经济领域类似,农业金融发展模式,也逐渐纳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关于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的研究很少,即使是如同美国这样的一个农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对于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时间,至今也只有三十几年,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初始阶段,然而研究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其相关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下文将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1、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探讨 1.1建立模型。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从结构建模,研究其模型系数,来实现对其关系的探究,该模型所选取的经济数据是,自我国改革开放至2012年农村人均GDP值,以及农村经济开放程度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等,由此建立VAR计量模型,该模型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同时其模型中的每个变量,均将其作为变量滞后值函数,予以建模,相比于以往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建模,该计量模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1.2挑选指标。 在VAR模型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方面,可以选用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来予以替代,同时用RFIR表示,该值的计算公式是,将农村的总的金融资产,与农村总的GDP值相除,其所得到的值就是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值,然而由于我国在农村金融资产方面,缺乏有效的统计,加之农村资本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因而在计算时,金融资产实际上可以用农村的存款及贷款额来替代,即农村贷款及存款余额,作为农村的总的金融资产;而在农村经济增长指标方面,则采用农村的人均GDP值代替。 1.3数据解释。 农产品进出口总和,指的是农产品的进口总额,加上其出口总额,而农村贷款总额指的是,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及国家银行贷款余额等的总和。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手段对变量进行处理,其主要方法有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以及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由于VAR模型其在经济分析中,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因此为了确保变量的变动,可以采用考虑残差项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手段,然后再借助因果检验法,来探究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1.4协整检验。 VAR模型中,只有首先对其模型结构予以确定,才能确定其滞后阶级问题,此时,可以选用JB检验法来实现,我们能够知道其残差数列的稳定性较好。此外,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至少有一个协整向量,由此可以说明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其各个变量间都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农村金额发展水平,以及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提高的同时,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增长。 1.5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协整检验方式,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其结果表明,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一种长期稳定平衡的关系,即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是,在农村经济改革方面,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村经济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而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其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农村金融改革,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改革,因此要想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并不断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村金融的发展,向多变性及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从而有效的促进农村资本的流动,提升其资本利用效率,进而与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配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二是明确农村金融的市场主体性。要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农民资本流失数额,同时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制的工作效率,以保障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机协调,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对农村资本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贷款的投资力度,给予农村发展所需资本的经费支持,提升农村信贷的资本投资,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人均资本量,以确保农民拥有足够的资本用于经济活动,从而有效活跃农村资本市场,提升其经济活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紧密联系,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加大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的相关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张亚娥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这种趋势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运用完善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 四、结束语 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古至今以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也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体力劳动向以集体为单位的科技型经济发展。如何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又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秩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向具有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农业经济发展。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即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比较快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纵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也迫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上国际舞台。此外,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匮乏、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也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过几千年的农耕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经验和技术相比于现代机械效率就显得十分低下。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差的问题。例如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灌溉问题,由于农田的水利建设不到位,水渠的修建没有规划,有些地方还保持着用桶挑水的原始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农耕机械单一,种植过程过分的依赖体力劳动,常见的播种、施肥、除草和收割,大部分时候依然由农民手动完成,与使用现代机械进行种植相比,效率十分低下。这种纯体力劳动的农业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和价值,其产量和质量只能满足自身家庭需求,无法形成产业化的种植规模,如此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谈不上发展可言。 2、农业知识缺乏,农民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相比于农村的种植业,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到城市谋求发展,留下来继续耕作的就是一些老弱妇幼,这些人缺乏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往往沿用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农耕模式,劳动力也显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农村的经济建设又最最缺乏人才的支持,长久以来,没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思维和技术,我国的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继续保持着产量较为低下、农产品质量不高、种类也较为单一的原始耕做方式,而没有新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农耕,我国的农业经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无人问津的危险。 3、农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种类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但是一些农民长期在农村务农,不了解现代社会新的需求,目光较为短浅,仍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种植种类单一,甚至好几代人都只种植固定的农产品,而不愿意尝试水产品、畜牧和花卉种植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如果赶上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往往造成收益小于投入的亏本状况,更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了。这种单一的种植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竞争力,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此外,大部分的农村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的产量小;销售渠道仅仅是靠农民个人零售,销量也小;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出去的周期较长,这种非产业化的链条不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不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频繁征用,可种植农产品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农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再加上企业的粗放型经营,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遭到破坏,引发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就难以提高。种植过程中,农民为通过人为手段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等,同样给水土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土地越贫瘠越使用化学物质,越使用,土地就越贫瘠,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还不够完善,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对外出口的道路上频频受阻,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水利,电力和道路,各级乡镇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农作物的基本生产和种植提供基本保障。对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上级部门务必加强监管,一个政策的执行往往比制定意义更加重大,资金落不到实处,不仅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助长了贪污受贿的歪风邪气。各级乡镇部门,应对每一笔基础建设的支出做好详细记录,通过正常渠道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上级部门对最终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农民意见,积极做出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国家应大力扶持农用机械企业,从源头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并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时,应予以相应补贴,可以采取定点销售或者通过乡镇集体团购的形式来落实这项惠农政策。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价格较贵的农用机械,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体公用的形式解决。总之,要坚决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种植的局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大部分农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的种植仅仅依靠祖辈留下来的经验,没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国家应将提高农民专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宣传广泛的农业知识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督促各电视台多多出品传授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的电视节目,各出版社多多出版农业类书籍,并积极调控其价格,让农民买得起,买得放心;组织农业专家全国巡讲,深入农田和农民交流种植经验;鼓励大学生等有文化素质的人群回乡创业,积极引导,并予以资金支持,让愿意真正回到家乡致富的人有信心、有条件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实到乡镇层面,以村为单位,可以经常举办农产品种植经验交流座谈会,可以在村内或者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出去,把别人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过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时,切不可不管不问,各乡镇领导要努力寻找原因,请农业专家协助解决,杜绝灾害的再次发生;经常举办农业技能比拼,收获时节可以视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产量评比,并予以优胜者适当奖励和表扬,鼓励大家的种植热情。总的来说,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文化水平,国家和各级乡镇都要做出努力,既要注重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又要积极引导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回乡创业,双管齐下。 3、丰富农产品种类,逐步形成产业化链条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另外,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改进。与此同时,要扭转农民不愿尝试新产品的思想,鼓励适合当地自然资源的水产品、畜牧业和花卉种植,聘请农业专家从选种到收获进行全程指导,让农民对新产品有尝试的信心和热情。另外,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结合企业需求,开拓农产品销售途径,例如联系各大酒店提供农副产品,为各大乳制品厂商提供牛奶等,尽量避免仅仅依靠农民零售的低效率方式,依靠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销量上去了,农民尝试新产品的信心就有了,种植热情也就高涨了,只有农民有了热情,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焕发活力,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国家应出台详细法规严格规范和监督农田的征用,避免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造成土地资源毁灭性的伤害,注重循环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实行土地流转与承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这个过程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监督指导,对流转标准,流转程序提出详细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级乡镇要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资源回收重复利用工作,鼓励农民使用绿色环保肥料,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国家实施立法和行政措施,严厉打击有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严格监督有害农药和催熟剂等的流通,对于靠近农田的生产企业,尤其需要对其环境资质进行审查,确保有一套完整环保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工业发展为理由污染农业环境。另外,我国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只有标准提高了,才能督促农产品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论是农业种植规模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都是不可胜数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政策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丰富农产品种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种植的希望,并积极投身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罗一鸣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统计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 摘要: 基于浙江省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条切实可行的促进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创新路径;浙江省 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水平稳步提升。各种农业示范建设基地的落成,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使浙江省农产品经济水平持续增长。但在提升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浙江省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且在浙江省实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计划后,促使现存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革创新,以跟愈演愈烈的农业经济市场相适应。 1浙江省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提出,21世纪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可持续农业。具体而言,可持续农业是保护自然环境、粮食供应充分和农业市场公平公正的有机结合,它最本质的要求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协调,并且这种协调是建立在可持续性、共同性以及公平性的原则之上。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环境与农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式。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极易造成使用水平大于资源承受水平的情况,如果不改变现状,平衡农业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会造成农业资源过度利用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严重不良后果。就浙江省农业现状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总体上改良基层农产品市场的结构,运用高水平技术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营销体系,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 2制约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农业原始资源不足 浙江省人口众多,目前已达到5500万。人口数量非常巨大,而土地面积却只有10.55万km2,占全国的1.10%。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食品、供能、居住地等生活必备条件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浙江省在快速发展城镇工业化的同时,却没有做好相应原始农业资源的保护措施,致使许多农田出现荒芜化现象。农业原始资源被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给浙江省发展可持续农业及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原本一些能给农业经济带来效益的成果也将被相应抵消。 2.2浙江省政府在农业上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先进 尽管浙江省政府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这部分支出占财政部门总支出的比例却仍然较低,这就意味着省政府在农业发展趋势上所投入的财力物力还远远不足。具体来说,浙江省农业高水平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其他农业大省。另外,推广机制不健全,更新维护速度较慢,农业科研人才储备不足,研发资金供给不到位,这些都是导致浙江省农业经济无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此之外,数量众多的农业从业人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种植思想仍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从总体上看,农村人口的学历普遍为初、高中,有些落后地区的平均水平甚至只有小学,这直接导致了浙江省农民不能很好地接纳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从而影响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种植能力。 2.3浙江省农业市场的体系不成熟、机制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产品也改变了以往自产自销的模式,转变为规模化生产销售。面对规模化农产品产量急剧上升的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培育与管理机制,势必会影响产品的对外销售,从而导致现有农产品的区域流通性和结构完整性出现过剩,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进行下去。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培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更多的农业基地面临着生产销售体系不成熟、缺乏合理稳定的贸易渠道的局面。以上不良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农产品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正常发挥对产业的干预能力,从而进一步导致农业经济市场不能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3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促进农业市场体系完善 为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带动农业周边产业,例如林业、牧业及渔业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健全农业市场经济体系,努力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此外,省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各县市区建立更多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完善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一条龙流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3.2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 逐步改变之前运用的土地漫灌方式,使用新型的灌溉技术,并加强在农村城镇等农田多的地区进行推广。对于农作物病虫害以及农田杂草问题,改变以往施加农药的做法,转变为运用生态科学技术,例如使用“生物天敌”防治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现有局面,从而最大程度地减缓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3.3推动建立农业保护区 作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产业体系,农业需要人为的保护,而不能任其随意发展。农业的核心基础———农田,也是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它的维护同样需要人来干预。所以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护区是至关重要的。借鉴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的做法,我们需要建立保护区和示范区来规避市场竞争和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从此处可以看出,推动建立风险保障体系,包括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产品储备准则和农业风险评估系统等,是极其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省农业厅需要联合科技部门进行及时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与风险预测,并准确地传达给农业工作者。这些都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措施和根本保证。 4结语 随着浙江省农业经济越来越发达,一系列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之产生。浙江省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积极探寻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方法,增加对其投入的财力物力,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高水平标准,从而使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加健康稳定。 作者:刘克勰 陈晓菊 单位:宁波大学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 随着新型经济形式与结构的出现,对现有经济格局的不断冲击与挑战,农业经济管理则成了重要的话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法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并且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和创新具体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完善和创新。本文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1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 打破了以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要想合理地展开创新,就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得到解放,这样才能够摆脱以往束缚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也就意味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思想意识上能够得到极大的解放。另一方面,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新的时期我们在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也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处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过于落后时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科技逐渐形成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还是十分的脆弱,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的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科研人员因为薪资待遇条件不好,对科研工作失去积极性,以及用于研发的设备过于老化等,追究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以及加大对农业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2.2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从科研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入手,主要是对农业科研部门管理的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对科研部门的环境和资金管理进行创新,要拓展科研部门经费的来源途径,确保农业科研部门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以往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太过于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但是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部门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产品,再组织工作人员把新产品在市场中进行大力的推广,这样就能够为农业科研部门获取一些科研经费,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部门的良好发展。在确保科研经费充足的时候,还需要对科研部门的工作环境和研发设备进行改善,主要是指对恰当的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农业产生的研发中,以及对过于老化的研发设备进行更换,这样才有利于科研人员对新产生的研发。其次,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还应该针对信息管理方面进行创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农业信息管理也应该引入这些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以及高效化。 2.3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 以往农业科研部门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因为科研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和缺少相关经验等原因,使研发得到的新产品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先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再从国外聘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士来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好水平的技术知识,也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科研人员中的精英组织起来进行交流,从而丰富他们的科研经验,这样科研人员在以后的研发工作中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第一,树立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客观地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全面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对策进行处理。第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具有了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后,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这几个方面出发,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许红杰 单位:松山区城子乡人民政府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特征,并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最后提出了“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其目的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加快。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农业”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要想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互联网+农业”的概述 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特征是很富有时代性的,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得到整合。将网络的优势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互联网+”这种发展模式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对农业进行政策引导以及给予一定的支持,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跟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给其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他产业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互联网+农业”能够使我国农业发展实现重大改革,实现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使农业资源高效率地整合,最终使其生产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通常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生产智能化类型,在这种类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技术得到提高。第二种是农业电子商务类型,使用该种网络营销模式,通过农产品O2O,实现更有效率的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信息化发展类型,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互动频率更高,从而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2“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如能将农业经济发展跟互联网发展高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型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长。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对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以及后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实现了由资源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跟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最近几年,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以资源型为主要发展方式,我国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2.3节省农业发展资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通过“互联网+农业”,农业发展成本得到节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那么就能够同时为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快速提供信息。众所周知,现在面对的市场环境是随时都会变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只有把握好市场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第二,节省农业流通成本。通过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程序由烦琐变为简单,农产品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技术获取和学习更加便利,最终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能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2.4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得到提升 在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时,“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科学化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学会更多的经营和管理知识,乃至获取信息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他们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把更多更好的科学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升他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诚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已经有多个省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此,我们应当侧重于如何改进产业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数据,以及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得到带动,农民更加富裕。主要创新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互联网+”发展高效农业。众所周知,在转变农业经济方式的过程中,高效是其中一个凸显的特征。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开发,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分工更加细化,农业门类增加。依托互联网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农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第二,借助“互联网+”发展精细农业。在精细农业中,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利用。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与环境层面的效益得到提升。目前,就我国而言,可以借助国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比如GPS、RS等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乃至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第三,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农业。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京东商城和淘宝电商平台力争打造规模化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它们建立直销网络模式,促进了专业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借助信息平台,农产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户面前;其次,通过云端网络技术,农产品信息和质量得到监控,相关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生产经营者,为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4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农业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应当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尽早实现。 作者:许金 单位:法库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开始大变革,各国采取的低碳经济措施,为人类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找到一条新路,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本文对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有机农业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因其自给自足的能源模式,逐渐转变为需要进口的消费模式,使英国充分的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于是英国在2050年以前致力于建设一个低碳国家,为节能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国内外低碳经济概述以及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1.国外的低碳经济 虽然英国的低碳经济概念出现最早,法国与英国不同,法国近十年以来,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创新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推广减碳少碳理念,有效的控制碳排放量,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工程又进了一步。西班牙是世界风能和太阳能大国,其能源的途径与意大利法国一样,主要来源于进口。在面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时,西班牙创新技术开发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健全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及规划。比如,2006年的CTE新建筑条例等。瑞典的优美环境在全世界知名,因其广泛推广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中,并为了鼓励国民参与低碳活动,推出了一系列低碳生活的奖励措施。比如,推广环保型汽车、鼓励购买清洁燃料车等。 2.我国的低碳经济 我国近些年来,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下降,不仅影响公路交通秩序,更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于是在2007年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大力呼吁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WWW)2008年与中国合作开展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选择在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进行城市转型发展模式项目。在保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中提出:在“新能源产业带动城市低碳发展”的原则下,我国的工作重点是主要引进先进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的新理念;向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推广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成功经验;建设保定市的新能源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保定市合作的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促进了保定可再生能源及能效产品的出口和应用,并对该项目取得成就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且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为了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保定市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计划,并将配套资金和需要的人力提供到位。 3.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理念后,我国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虽然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理念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没有构建低碳经济建设的发展指标。但对不同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国家,也提出了符合其国情的低碳经济新要求。对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绝对减少碳排放量是关注的重点以及执行目标,而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来讲相对减少碳排放量是主要的发展目标及方向。我国主席曾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四次提出有关低碳的问题,即“发展低碳经济”的研发,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为了限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释放,我国要将低碳经济列入国家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呼吁人民群众观积极参与至低碳经济建设中,这样可以保证降低碳的排放量,有效控制了温室气体对气候系统的损坏及影响,减少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各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政策及项目的实施,将完全切断温室气体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保证农业经济增长的独立性。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农业发展建设一般在相对闭塞,少有人烟的偏远地区,因其落后闭塞的现状,导致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创新的思维意识,更没有保护环境的观念。总体来说,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农村地区建设了大量工厂,而有些工厂的排污系统没有效用,将生产的污水以及有毒物质排放到农民的土地当中,导致土地无法种植植物,农民没有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农村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对于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采取消极应对的状态。比如,在农田作业中农民为了去除虫害,增产量,由于使用方式、方法不正确,且农药、化肥量过大,也会造成水资源和土地环境的污染状况,从而使动植物的生长力下降,不仅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2.农业产能偏低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是人民群众食物的主要来源,更是创造生产的一切先决条件。国家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到第二三产业上,从而导致出现农业不受重视的局面。由于一些落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尽管我国政府看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高了农业的技术投资和基础设备,采取城市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策略。但农村的现状及基础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农村的一些硬件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农业产能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土地生产力偏低的地区,尤其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都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水利设施和设备,但西部地区的很多村庄仍然使用五六十年前淘汰的水利设施和设备,不仅没有技术含量,还不能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品质。 三、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策略 1.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转型 我国传统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一些植物生长添加剂和牲畜饲料,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害。现阶段,我国可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将农村烧火做饭的玉米秸秆还田利用,使用绿色健康的有机肥,向社会提供绿色、健康、无污染,食用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不仅保证了人民的人体健康,还能够有效降低或抑制环境的污染,低碳排放对生态平衡的恢复有巨大的积极作用。此外,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还能够增加农民就业,保证农民的日常收入,同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力。 2.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在工业领域,低碳环保理念受到广泛的推广以及应用,但在农业领域,低碳经济理念还未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宣传,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偏低,人员素质不高,对低碳经济理念达不到浅显的了解,更别说应用到农业生产方面。因此,势必要加大农业领域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农民使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对实施低碳生产模式的地区,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农村干部及农民带头人的低碳思想意识,发扬榜样的作用。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农业领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我国低碳农业的建设,向实现低碳生产的模式转型,我国必须要加快对农业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工作,只有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监督和支持,低碳农业生产才有长远发展的未来。为此,在我国要加大对农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力度,起草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要符合农业发展现状以及低碳经济理念的内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领域低碳发展的问题,优化农业生产机构,迎接农业低碳模式的转变。 4.运用科技的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农业知识教育,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创新低碳环保的农业技术,并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鼓励参与培训学习活动,增设农村先进的使用设施,使农产品得到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宣传推广组织机构,引导农民的生产朝着更加标准化的方向进行,建立健全的农业生产安全机制,保障农业劳动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产风险,减少农业劳动者的经济损失。最后,建立农业信息专栏,及时的颁布农业信息,比如天气预警,防潮方案等,尽可能的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农业生产信息。 四、总结 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国内外的环境问题,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指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作者:刘阳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审计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对广大农民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广泛,不同农业区域的农作物类型、经济效益及发展模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而且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必须更新农业发展思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仍占主流 精耕细作的小农种植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效性和死板性,使得其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受到个人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群体收入水平的影响,很难将农业耕地进行集中的生产利用。而农民本身缺乏农业生产设备置办和农业科技引进的资本,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举步维艰。此外,农业生产受市场的影响较大。但是,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市场波动也比较大,农民无法及时接收到市场的反馈信息,很容易导致农民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造成农产品滞销,进而对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业从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必须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1.2农业人才缺乏 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的投入,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处于粗犷的低效率生产经营阶段。农产品质量较差、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农产品生产规范的缺乏,使得我国农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有足够高的竞争力。我国农业院校的数量不少,但是,对于农业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仍然有很多人对农业存在误解,大部分高校的农业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进入该产业工作,农业科技推广面临重大的阻力。而本身从事农业的农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必要的科技投入资本,导致其仍然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经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农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2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市场机制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加以规范和引导,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现代化生产经营尚未完全建立的现状,必须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市场机制来进行引导,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市场机制、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市场机制及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机制。农业科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管理现代化程度,因而,要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投入。通过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引进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地方农业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引导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1]。 2.2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根据地,因而相关高校要提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增设农业相关专业,加强对于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科研院所要加强农业相关技术的研究,对当前的农业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设备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农业专业人才要切实服务于农业,利用其专业的培育管理技术和生产经营技能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增设专门的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和农业科技培训机构,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养人才。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模式变革以及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要善于向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借鉴经验。 2.3完善农业保护政策法规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侵占了大量的农业用地。而我国本身的人均耕地水平就比较低,加之农业相关保护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使得农民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转而进城打工,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对当前的农业保护政策法规进行完善。政府应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进行补贴,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制定农产品最低价保护、土地补贴等经济政策,为了确保政策的落实情况,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农业保护法律法规,利用行政、司法手段确保政府对农业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增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2]。 3结语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政府加大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熊辉 单位: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机关后勤服务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一带一路农业经济发展困境思考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国家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表现,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发掘沿线城市、区域与国家发展优势,推动农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吐鲁番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战略节点位置,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充分推动吐鲁番农产品发展与出口,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理性认知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思考突破困境的发展路径,以实现农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 农业;经济 1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性问题分析 从区域与市场角度来分析,吐鲁番地区属于极端干旱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农业生态条件不充分,虽然建设了一定的水利工程,但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区域缺水的现实情况。加上该地区属于山间盆地,表现出较强封闭性,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对较低,绿洲内市场过于狭小,且分散性突出,区域与国内、国外市场间距离较远,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因素;从民族与人口素质来分析,吐鲁番地区民族数量较多,区域教育水平不高,人口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这也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资金角度来分析,该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个体经营分散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2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 虽然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多现实性问题,但可以通过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农业,科学布局,打造高端农业产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品出口,切实扩大农业经济效益。具体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构建现代农业基地,培育品牌效应 吐鲁番农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农产品质量,而产品品牌则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缺乏质量,则无法占据较好的市场地位,缺乏品牌,则无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十分充分,无霜期十分长,这也为其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如葡萄、甜瓜等,农业产品质量十分高。通过区域规划,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并关注品牌培育,塑造吐鲁番农产品品牌,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基地构建,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工作,确保质量持续与稳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质量形象,从而培育吐鲁番农业品牌,为区域其他农业发展与产品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2.2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关注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要实现持续性,就需要切实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吐鲁番农户栽培技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当前实际来分析,吐鲁番农业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尚未形成标准化作业,量化指标尚未建立,且缺乏相应的量化控制设备与技术,导致农业过量施肥或盲目应用农药,这不仅降低了其农产品质量,还给农产品带来了一地的有害物质,甚至出现了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对消费者健康存在较大影响。与此同时,过量施肥或农药施用,对生产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构成污染,不利于区域农业的长远与持续发展。基于此,吐鲁番需切实关注现代农业技术普及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并实施量化指标,切实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2.3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思维 吐鲁番地区属于传统农业区,为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优势,将生产、经营、与服务相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实现吐鲁番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理念,可以实现产销有效结合,将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模式,转化为消费导向模式。同时,也为发展精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如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农业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农业控制水平。借助互联网,还可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市场等信息,切实降低农产品积累等风险。 2.4发挥“一带一路”优势,推动农业出口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吐鲁番处于一个战略节点位置,且随着该地区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其势必会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吐鲁番可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充分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农产品出口,以满足周边地区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别是中亚地区,这也是吐鲁番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还应关注物流建设,为吐鲁番农产品走出去提供现实条件,推动其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艾皮孜古丽·阿布都古丽 单位: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 我国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区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提高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极为密切之联系。也就是说,农业经济在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具备了无法被取代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通过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改进农业技术等手段以实现种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状况,并探讨了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农业经济 所谓农作物种植结构,是指在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耕作过程之中,运用调整农作物的主要品种以及具体种植方式等而产生的相对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古代,以农作物种植为重要基础的种植结构推动着区域性农业经济中心逐步建立。在此情况下,鉴于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区域农业经济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两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经济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借鉴以往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进对区域农业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1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状况 据考古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黄河流域就已建立起相对比较稳定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体系。虽然当时的农作物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由粟和黍等粮食作物构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中心。随着此后我国农作物类别的不断增加与种植形式的多元化,到了夏商周时期之后,黍、粟及麦等农作物被大量种植,从而让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得更为多样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粮食的总体供给结构。多元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以往那些简单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起来,显得更富有稳定性,也就更能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体系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精耕细作型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已经成形,从而逐步建立起以粮食生产为主体,保证一年一熟的农作物生产结构,且该生产结构至秦汉时变得更为丰富,蔬菜、油料等作物的加入让原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得更为稳定。在唐宋元等时期,这一种植结构始终没有大的变化。在明清时,随着外来农作物的引进,农作物种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尽管传统农作物中的小麦还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玉米逐步实现了大规模的种植而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农作物。明清时期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更加大的变化是经济类作物在种植结构中具备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切实改变了我国明清时期的总体农作物种植结构,对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基础的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经济性作物和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性作物在种植上的差异就在于,粮食作物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自身实际需求与缴纳税款之所需,所以往往极少会用在商品性流通之中,特别是我国古代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状况之下,自身所能生产的粮食产量相当有限,除了缴纳税赋之外,往往只能满足家庭成员的生存之所需,如此一来,粮食性的作物在明清时期以前极少会作为商品被拿至市场中加以销售。经济作物与粮食性作物完全不同,经济作物的特点是极难为农民群体所直接加以消费。大部分农民群众把经济作物视为一种能够赚取额外收入的重要方式。经济性作物的交易需求推动了农村当中的专业性交易市场的建设。随着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就会产生“市”,而且还会进一步形成以“市”为核心的专业性农作物基地。这一经济作物的区域化种植趋势到了明清时已经极为普遍,而且产生了蚕丝、棉花以及花生等种植中心。鉴于两宋时我国的经济中心从中原往江南进行转移,随着江南地区大力发展蚕桑,北方地区的蚕桑生产开始滞后于江南,但是到了明清时,因为政府积极鼓励发展蚕桑,北方的蚕桑又产生了复苏之趋势。在区域性特色化农业生产格局产生之后,在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当中,农作物生产之改变确实能够让本区域的农业经济出现非常大的发展。明清时江南地区的蚕桑生产推动江南地区产生了诸多以蚕桑生产为主要产业的集镇,而且还推动了江南地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发展。花生、棉花以及烟草等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对于当地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形成了相当专业的区域化农业生产中心。围绕着区域形成以部分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区域性农业经济发展中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会极大地推动现代商品经济之发展,自然也能够促进区域性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是能够实现区域土地的初步规模化种植。为了能够推动村镇土地的规模化种植,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以下变化:其一是刻意淡化了农奴制体系,积极鼓励广大农户对土地进行包揽,虽然这与如今健全化的土地承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但也表明了当时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显得较为先进,而且更加有价值的一点是农户包揽能够产生示范带头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当地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力,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加多的农民群众加入到土地规模化耕种之中,强化了农业产业生产的高效和集中化发展,推动了本区域内农作物产业的总体能力之提升。其二是要积极服务于农户群众的承包耕种,主要是指不断推动农民群众自身去进行耕种和承包,这样一来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同时,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古代朝廷承担起来的责和权力所行使的质量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降低朝廷政治管理资源储存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朝廷对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资源的供给度,而且还能保正这一时期之中农户群众的耕种质量也能得到持续提升。二是能够稳定农户群众的耕作权不受损害。我国古代为了能够稳定住耕种的权利,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在明朝可进一步健全完善广大农户的耕种权利保障机制,主要是为切实稳定农田组织结构和广大农户的实际生活。所以,不仅能够健全完善广大农户的耕种权利保障机制,为广大农户的出路问题找到一条理想的途径,而且还能够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更有力的支持。比如,我国明朝时在健全农户土地利益保障机制之时,就探索建立起诸如衙府田吏等职务,从而为当地农村农作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而稳定的基础条件。到了清代之后,朝廷更是积极做好用于种植农作物的相应土地耕种分配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区域内农户的切实权益。同时,我国古代就已经十分注重于发挥土地产权在对农户的土地产权实施国家以及地方等各个层级的保护作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保护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在最大限度上保护本区域内农户的合法土地权益,进而实现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才持续发展。三是能够健全完善本区域内的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于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国明代的地方政府就已经普遍建立起定位准确、职责明晰、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能够为本区域内的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均应当定期对区域农业经济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农业经济发展支持本区域内的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进行督查与评价,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消除与防范当地官府内部人员的贪污或者违规行为,而且还能提升朝廷在当地百姓中的正面形象建构,这对于当地更加高效地使用朝廷所下拨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也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历代朝廷还十分关注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各地实际状况积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强化对相关官员以及工作人员贪污腐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此情况下,负责有关工作的朝廷执法工作者必须要树立起对农村工作、经济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够更加严格地执行国家涉及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而能够更好地完善当时的整个财政体系,创造出当时最为先进的财政体系,从而发挥出同时代最强的调控力度和监督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朝廷对于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四是能够推动本区域内涉及农村相关事业的同步发展。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在利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变迁来推动各个地区涉及农村相关事业的同步发展,尤其是在进入到明清时期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朝廷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对地方衙门实施宏观调控工作的力度。在落实农村地区公共供给的过程之中,地方政府也已充分注意到了其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运用对有限的资源实施合理的调整与分配,以实现本区域之中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其中主要涵盖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辅助设施的建设进程。然而,就当时的实际状况来说,这一涉及农村相关事业的发展也只能够实现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可能真正地完全实施。我国清代地方政府在努力实现当地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之中,首先能够做到对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需求状况实施合理区分,其后能够做到紧密联系实际,不致于出现盲目发展的状况。当然,清代政府还立足于各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地区分配各类资源,并且充分利用好朝廷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支持,确保了当地农户能不仅能够做到生存无忧,而且还能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 3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状况的调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古代统治者们往往会运用轻徭薄赋、兴建水利设施、引入新型农作物品种、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开设屯田等各项举措,让各区域农业开发均能得到持续性发展,推动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对历史记载资料进行查询后可发现,进入到明清之后,我国各地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总体上是较为富足的,绝大多数来百姓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且人口数量也出现了快速增加之趋势,土地被尽可能地开发利用。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以及纳税的人口,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作物的总体产量,进而能够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曾潍嘉 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索 摘要: 本文以低碳经济时代为研究背景,重点论述如何让农业发展由高碳到低碳进行转变,以及如何在低碳经济视野之下寻求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 与高碳经济不同,低碳经济是以节能环保作为经济发展前提的,在进行经济生产过程当中主要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能源。通过使用环保型的能源不仅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使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同步进行。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各国共同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学者针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也十分宽泛,主要集中在对能源消费与排放的研究,经济发展与排放的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与碳排放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模式的转变等等。从研究内容上看,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还稍有不足。 二、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高值化的农业生产。所谓的农业生产高值化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经济环保为主要目的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低碳经济的转变主要利用低碳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第一,放弃土壤耕作。摒弃传统的土壤翻耕生产转为免耕生产。传统农业在进行种植之前都会对土壤进行翻耕,但是这一过程会将土壤中大量的碳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土壤中碳的含量。实行免耕的生产手段可以尽量减少土壤中碳的排放,同时免耕的过程也可以减少机械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的排放。其次,土壤中碳的含量增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化肥中的主要成分是N2O,其也是温室气体之一,所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也进一步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免耕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第二,改变灌溉方式。传统的浇灌技术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农业低碳生产技术就是将浇灌方式转变为滴灌或喷灌方式。采取滴灌或喷灌的灌溉方式可以让农作物最大程度获得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滴管设备安装方便,方便生产者对农田进行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第三,改变秸秆的处理方式。许多生产者在收割之后就将秸秆进行燃烧,但是秸秆燃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起这一资源,可以将其回收作为牲畜的饲料,或是将其掩埋在土壤当中,作为土壤的肥料,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其碳的排放量。 三、低碳经济视野下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路径 1.转变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 低碳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必须秉承低碳的理念,改变生产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就是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首先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尽量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倡多次使用,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其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节能设备,同时较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政府加大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扶持力度 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经济的管理。提高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政府部门在对低碳农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农业生产者进行交流,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还要制定完备的政策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细致化的指导。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监管。通过制定完善的地方法律制度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约束,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促进农业经济更加稳固的发展。再次,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政府要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为了更好的鼓励生产者实行低碳经济的生产模式必须给予生产者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在生产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最后,政府要帮助生产者进行技术指导。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依靠他们进行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难度,政府可以为生产者提供与专业人员交流的机会,或者邀请专家直接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生产创新。 3.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现代农民 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知识教学体系,让农民有机会学到专业的农业知识,能够与专业的农业生产人员交流经验。政府可以采取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让农业生产者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让他们形成进行低碳生产的意识。然后再帮助农业生产者与农业科技专员进行交流,了解到最专业的生产知识。 4.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推进关联产业集群节能减排 实行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是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集群的形成不仅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可以最大成都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在关联产业集群当中进行能源和信息的集聚,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应。例如,在集群当中可以将一个产业产生的废水废料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录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新形势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表现为: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金技术短缺3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3个角度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为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既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为切入点,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面临的第1个问题便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例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尚存在很多“木犁牛耕”现象。不要说使用大型的耕种、收割设备,即使小型的收割机、打谷机也没能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甚至是没有。水利设施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民依旧“靠天吃饭”。如果不改变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又如何取得良好的发展? 1.2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基本绝迹,但不可否认“牛耕人种”的情况并不少见。沿用了上千年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规模小、效率低、收入少。一言以蔽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存在技术含量不足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意识。 1.3农业资金技术短缺 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农业资金技术含量低下等原因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就当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对稳定型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对农业经济基础的投入上并没有做到严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乡镇领导需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城镇经济才能取得明显的发展。此外,乡镇领导应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加大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乡镇农业经济想要发展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的方式,改变乡镇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将良好的技术水平加以推广利用,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微型农业企业。政府鼓励、引导农村建立微型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众所周知,加工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约在“原产品”的3倍以上,利润高且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属一举两得。 2.2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发展。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式而言,存在很大的弊端,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的跟从,而是要始终将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元化,有效的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政府应对农民加强力度宣传、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现阶段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想要得到落实,需要政府有效的落实强农惠民的相关政策,做好角色定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对农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此外,政府在对农业投资过程中,应遵循“密集化”原则。农业资金如果过于分散,必然导致各地区、各工程“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建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量虽少,但是具有长远的使用性、高效性。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携手努力。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实施;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如此,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作者:丁冉 张华民 单位: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农经站 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张农经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探讨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本文主要探析了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为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新农村建设要有效推进,必须由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基本物质保证。简单来说,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新农村建设的动态发展视角来看,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则又会反过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不完善。当前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地方存在农田水利、供电供水、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问题。具体而言,现有配套水利设备和设施存在实际抗灾能力较弱的问题,水库、沟渠、塘堰等设施抗灾能力较弱,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利设备还存在失修和老化问题,排水沟渠堵塞,水库出现病险状况,整体呈现出较弱的抗灾能力。我国农村实行农田标准化的地块占比较低,难以形成高的综合收益,无法形成规模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村山区,那里的村镇几乎没有规范的公路,现有公路多是断头路和泥泞难走的土路,当地的山货资源无法便捷地转化成经济利益。配套的农村供水供电设施医疗服务网点、宽带信息网刚刚起步建设。整体而言,这些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艰苦,农业发展条件落后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阻碍。 2.土地流转严重滞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低效率的土地流转机制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土地流转机制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附加值较低、承包关系不稳定、短期掠夺性种植。附加值低,农业生产盈利不高,无法为土地流转提供高附加值,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流动需求不旺,最终导致土地流转效率低下。承包关系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农田水利设备老化,抗旱防灾水平差,农民耕种信心差。承包关系不稳定,造成土地流转行为发生难度大。短期土地承包关系下,当前承包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土地价值会不顾土地的后续肥力进行过度生产,最终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甚至土地质量长时间难以恢复,最终严重影响土地流转效率的提升。 3.农业结构不科学,经济效益差。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需求现状发生极大转变,市场需求日趋高品质化和多样化,当前单一死板的农业结构则显得极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农业结构问题主要是农产品种植缺少准确市场定位,农业生产存在严重盲目性,农产品存在较大销售风险,最终影响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 4.人才匮乏。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应该依靠新型农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通政策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也只有这样的高素质农业人才才能够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的常态是,农民子弟毕业后更加愿意在城市发展,还乡高材生人数较少。更多的青壮年劳力进城打工,农村实际上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孩子,新农村建设缺少踏实肯干的青壮年劳动力。 5.农业科技的应用转化成果差。科技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要发展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上的投资金额占比较少,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存在基础设施差和推广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实际造成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民生产需求不协调,导致了农业科技应用转化成果差的现状。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分析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农业的政策方面,县乡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农田水利、网电、道路设施建设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优化调整农业发展支出结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重视投资项目的建设,而且要重视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使用价值,项目审批和施工都必须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或专家坐镇监督指导,确保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切实有效,真正帮助农民搞好生产,为农民生产提供便利。例如水渠的建设,则必须详细论证水渠覆盖的面积和供水量的关系。灌溉水渠供水通常采用河水引流的方式,临近河水流量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无限制地满足水渠覆盖区域,这就需要科学测算河水引流能够有效灌溉的土地面积。河水无法覆盖的农田,则可以通过蓄水井引水,或另寻水源引水的方式解决灌溉问题。河水能够覆盖的灌溉区域,也应该考虑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中水渠引流总量变化,适当增设蓄水井补充水渠供水,确保灌溉质量。 2.推动土地高效流转。要实现土地流转的高效率,必须要完成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强土地承包人对土地长期盈利增长的预期。县乡各基层政府要积极牵头和相关农牧企业接洽,鼓励集体承包和长期承包行为。推广先进种植方式,给按照该种植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政策优惠或现金补贴,并对破坏耕地的行为给予严惩。总之,要想方设法增加土地的价值预期,切实有效地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3.优化农业结构,推行产业化农业经营。转变过去粗放型农业结构,在重视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加工、销售,将农产品经营形成生产、销售的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例如水果种植方面,可以借助农村电商渠道,实现农户到买家的一对一供应。农户为最终客户提供水果等农产品时,要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则必须增加水果包装和外送的模式。实际操作中,可以在村镇自建农村电商公司,每个农户成为电商公司的供货商,农户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调整自己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多生产需求不饱和产品,增加消费者购买满意度,并提高农户的农产品销售营收水平,最终形成农业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化经营。 4.积极培养和吸纳人才。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积极吸纳和培养人才。当前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较为普遍,在农闲时应鼓励年轻农户去农业发达区域参观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农业思维。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本地大学生毕业后还乡务农,让他们把学习的先进知识和文化重新投入到家乡农业建设上去。还应给外来农业人才在本地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他们进行技术推广和来本地创业。总之,要让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多走出去长见识,要让走出去的高素质人才积极返乡,让外来的人才愿意依靠本地农业资源发展自己的农业事业。 5.强化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增加本地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和教育资源投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方便相关农业院校来从事农业实验研究,在用地、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配合支持。构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制,明确研究者和推广者的利益分配,确保各方利益,保证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形成高效流转,确保研究成果快速得到应用。各县乡农机站要积极配合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推动农业生产更快更好的发展,还应该尊重外地农产品企业在本地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行为,积极借助外来企业的竞争压力刺激本地农产品企业的发展,积极和外地农产品企业开展更为广泛的技术交流。 三、结语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严重滞后、农业结构不科学、人才匮乏、农业科技的应用转化成果差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研究,具体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还应根据本地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郭建平 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浅论 摘要: 生态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旧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农业回归自然,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协调性,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优势尽显;持续性,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内,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耕地质量不断恶化。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耕地资源较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治标不治本,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整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彩霞 冯俊霞 王尚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邯郸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差、科技水平低,生产生活活动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生产活动环境污染严重 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使现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农民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大肆破坏森林、草原等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造成沙化等问题。其次,农作物种植活动中,农民为防治病虫害或提高产量,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与农业同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等,不仅对大气环境、水文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使土地资源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形成破坏。 1.2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现阶段,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尤为凸出的问题,因而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条件下,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十分明显。低碳经济时代下,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思想观念为主,而资源配置不合理与资源浪费严重,违背低碳经济的理论要求。尤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水资源浪费较多。据相关统计,我国农业生产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少于50%。面临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倘若农业生产活动中,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资源压力[2]。 1.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水平具有滞后性,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仍然采用传统耕作方式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不利于环境保护。首先,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发展农业科技的观念不以为然,进而在农业生产中,未能依据科学技术而开展生产活动。其次,对于农村生产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偏远农村地区的推广难度相对较大。最后,偏远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降低农作物产量、质量,制约着地区农业发展。所以,有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而提升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使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首先,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使农业经济发展计划得以调整,有利于低碳农业思想理念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其次,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产量,但农作物质量大打折扣,不符合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提升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使农民利用科学技术而增产增收,确保农产品质量。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重要的[3]。 3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3.1走循环经济之路 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深入,不仅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对自然环境有着严重污染。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持续增长的人口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为有效缓解此矛盾,农业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首先,针对农业生产活动采取有效的节能、节水对策,加快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建设步伐,以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率,为循环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建立和完善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机制,既能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实现低消耗,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3.2走生态经济之路 生态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因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对策,引导农业走生态经济之路。首先,改善农业环境,制定政策以规范和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的使用量,降低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政府等部门积极制定法律法规,进而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使区域农业发展中选择合理的生产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农业资源,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再次,积极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严厉打击不符合规定的农业资源开发行为,维护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秩序。最后,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减少污染,实现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此可见,走生态经济之路,是低碳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必须坚持的方针。 3.3发展观光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居民更加青睐去乡村体验生活,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发展观光旅游。首先,观光旅游是农业、旅游业的结合,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能够为地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有助于激发城市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未地区农民增添经济收入,对改善农村环境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4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低碳经济时代下,要彻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充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加强科研研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效推广全新的技术,有利于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发展有积极影响。一方面,政府等部门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使农业科技理念逐渐深入农民之心,增强农民用科技发展农业的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会农民利用先进设备设施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自动化、低碳化的发展进程。最后,相关部门与农民之间建立友好的沟通关系,既为农民提供技术性指导,又做好农业调研工作,确保农业发展始终遵循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现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以转变尤为重要。 作者:钱纯海 单位:太和县委党校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主要目的是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确保农民的经济收益有所提升。但是,在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不仅仅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同时还有一定的因果影响。因此,本文就将简单针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充分利用财政农业支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真正起到改善农民经济状况的目的。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以及农民生活状况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加大力度,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财政农业支出比例不断扩大,确实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数据分析与多年的经验来看,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1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且通过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分析,也足以看出。首先,伴随着农业支出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总值也不断增加,且始终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也就可以得出结论,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财政支出的增加必然会造成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但是农业生产总值减少,未必是因为财政支出减少造成的,同时也不会使得财政支出呈现出减少态势。针对以上研究分析得出,当前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最初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彼此之间还形成了单向因果关系,即财政农业支出的增加或者减少,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但是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对农业财政支出造成影响。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是影响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但也绝非线性关系。 2针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应对措施 2.1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 对我国的传统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具有一定意义。我国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我国的财政总支出有限,所以在对农村地区进行财政拨款的时候,会存在财政支付制度不够健全的现象,而这则直接导致了本地区的农业财政支出无法及时到位。所以,对农村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可以调整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果,向着收益相对较高、影响相对较大的项目上转移。这样这些资金则可以被应用于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以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层面。另外还需要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使用秩序进行明确规定,尤其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资金支出与投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尽快缩小各地区的贫富差距。 2.2监管我国财政农业支出 我国在财政农业支出方面,普遍会存在监管不完善的现象,这就会使得支农资金存在严重违规使用现象,从而造成我国农业财政资金无法落实到位,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效果并无法体现出来。所以,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分配制度,通过对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确保农村地区得到相应的资金扶持。另外,还需要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与及时审查,这样能够确保资金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还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对支农资金中违法使用的现象进行严厉惩治。严禁在我国出现挪用、随意乱用财政农业资金的现象。 2.3建立国家财政扶持基金 在我国还可以建立起国家财政扶持的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从而帮助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尽快实现转型,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包括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或者对全新农产品的推广,并且在这一园区中可以进行必要的农业科普知识讲座与心得交流。甚至可以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帮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注入全新的活力。因此,将财政支出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实际上也是进行农业扶持的重要方式。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切实改善农民的日常生活水准。 结束语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注重对农村经济的扶持,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拨款的形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与保障。同时,也要客观分析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建立制度与体制,保障财政农业支出得以落到实处。 作者:熊敏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发展农业经济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经济为切入点,在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旨在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而言,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现行土地政策不够健全、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村经济人才十分匮乏和农业科技应用发展缓慢五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看,许多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受资金、观念、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都受其影响,直接导致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比较低,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形成。 2.现行土地政策不够健全.现行土地政策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存在的诸如短期式承包经营、农产品价格低迷、土地流转困难等问题,都是由于土地政策不够健全造成的。其中,短期式的承包经营造成对土地的掠夺性使用,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农产品价格低迷,土地附加值偏低,土地转包困难大,出现新的耕地抛荒现象;农田水利设施陈旧,造成承包者农业生产信心不足,使土地承包关系难以稳定,土地流转遇到重重障碍;一些地方受城镇化影响,城市规划区在不断修整扩大,但建设滞后,规划区内的农村土地无法流转。这些问题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土地使用效率。 3.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使得农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上看,单一的农产品种类显然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使得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突出,从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经济人才十分匮乏.农村经济人才十分匮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当前,具备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极少的一部分,对农民的培训滞后,效果不佳,农村经济发展往往依靠的还是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加之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偏低,不能深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业科技应用发展缓慢。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表现在农业科技应用发展缓慢方面。目前在我国农村及农业上科技的效果很不明显,农业科技的应用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主要包括:一是科技投入不足,资金问题是限制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重要原因;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农民和市场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及诸多的不协调;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很多农业科技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研究上或实验研究中,而没有转化为实际产品,没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探索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势在必行。 二、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了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要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为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各级政府对此应保持高度关注,整合项目和资金,多渠道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并加强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2.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在实行土地流转时采取更为灵活的机制,既要维护农民的权益,又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要将稳定的土地承包与有序的土地流转进行有机统一;二是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程序、流转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问题有章可循;三是要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民放弃经营土地,向小城镇转移,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3.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发展优势产业,这时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弱化劣势产业。一般来说,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农业结构进行多层次调整,推进农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发挥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品,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提高。 4.积极培养农村经济人才。积极培育农村经济人才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的现状,加大培育适合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培养农村经济人才,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对农民工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农村经济人才的培训工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民创业,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5.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方面,首先,要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促进自主创新。其次,要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应用开发水平。 三、结语 总之,农业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培养农村经济人才、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生了低碳经济的来临,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应有所转变,文章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长久以来,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前景如何。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发展低碳经济便成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而,本文对于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基本上是以农药、化肥作为农业发展支柱,以化石能源作为基础,虽然有效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壤邮寄结构的构成与食品安全均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运而生。所谓低碳经济,其将新能源创新、新工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创新等作为主要手段,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耗能特征,且严格坚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观。低碳经济形态可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以及促进经济环保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若要实现低碳经济,需实现每一个环节的低碳运行,只有这样,才以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尚存在部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综合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低下的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群体是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者,同时也是管理者,但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营与管理的了解并不全面,再加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工业的迅猛发展争夺了农业发展中的年轻劳动力,留下的老年群体因其体力差、并不能较好的打理农作物、缺乏对先进农业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农业生产效率。 (二)落后的农业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对于部分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发展方式较之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地区甚至仍然沿用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其并不能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质量。 (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工业与农业的沿用性发展方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或过量的农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除此之外,农业发展过程能中掠夺式开发较为严重,最为常见的是大量植被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因而环境污染遭到破坏后使得农业发展受阻,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便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三、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发展的规律作为参照依据,当经济发展进入都中期阶段后,便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此,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但耕地面积较小,为有效提高耕地面积的合理性,有必要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农业循环经济方向转变。首先,实现对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渐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经济体系,对于回收的资源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农业废弃料为例,可采用发酵的形式将其制作为沼气,通过对其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应遵循“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原则,且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顾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层面。 (二)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作为实现低碳经济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的生态经济,就其发展而言,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原则。在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对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做好规划,利用农药、化肥使用率的降低来第农业进行保护,促使其符合环保绿色的标准;其次应重视良性农业发展方式的推广,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的生产效益,同时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基于当前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经济在促进农业低碳经济的实现方面可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进而使环境压力得以缓解,改善环境质量。首先,加大有机肥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农产品质量;其次,充分利用沼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提高有机物循环利用;最后,可实行作物轮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抗病虫害,尽量选择无害肥料完成施肥,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经济 农村发展旅游业是近几年来的常态,其作为第三产业,较之于以往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对环境破坏的程度相对较小,且并不过多的依赖农业能源,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低碳经济方面可起到较大作用。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田园旅游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亲近大自然的主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其次,可经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相结合,如愈发火爆的蔬果采摘旅游等,此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会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 面对大部分农村并不能顺利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现状,处于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充分重视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定期组织农民学习,帮助农民提高对先进科学的了解与认识能力;还应以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逐渐设立科技信息站点,保证农民接收到最及时的农业资讯,以用于农业生产。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生产率低下、生态破坏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在农业发展受阻的环境下,可为今后农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且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文珍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发展与计划生育的关系 摘要: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在农村地区实行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就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计划生育实行的基本情况出发,探究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计划生育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长时间存在早婚、早育、多育的传统习惯,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庞大的人口负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传统的计划经济开始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重大改变,必然会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现状 由于一些历史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生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年龄段的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经过我们实际调研发现具有以下特征:①50岁以上的人中持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生育观念的人占绝大多数,他们都是从计划经济的年代走过来的,当时生活资料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经济不是影响生育行为最主要的原因;②40-50岁年龄段的人,在他们的适婚年龄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部分人开始接受少生、优生的政策,但是传统观念很难改变,生育动机受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他们大都经历了计划生育最艰难的时期,也是超生现象最普遍的群体;③20-30年龄段的人开始普遍接受计划生育政策,也是计划生育政策受益最多的一代人。面对日益高昂的生活费用和子女抚养费用,且超生的家庭不能享受国家相关的福利政策,他们大多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胎,人口增长速度得到进一步控制;④20-30年龄段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符合二胎标准,但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且人们更多的希望过简单的二人世界或三人世界,对孩子的性别往往不太重视,传统观念得到了大力改善,农村人口数量也逐渐趋于稳定。 二、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进而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尤其是在封建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人普遍认为人口即财富,只有多生育才能有充足的人口进行劳动生产,导致农村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导致农村人普遍认为没有儿子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很多家庭在接连生了几个女儿之后一直希望生个男孩,然后就一直生下去,无疑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尤其是从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呈井喷式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不再满足于以前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生活乐趣,而超生必然会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很多家庭即使符合生二胎标准也不再生二胎,无疑使人口增长速率进一步下降。另外,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儿童的教育经费,很多家庭负担一个孩子的教育经费就已经很吃力,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抚养更多的孩子,这也是农村人口的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人口素质的提升 随着农村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已经逐渐被引进农村地区,并被广大农民和养殖专业户接受。一个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提升家庭收入、改善个人生活环境以及促进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被引进新农村建设中,人们普遍要求实现市场规范化和法制化,并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评判个人行为最重要的标准。这就对农村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观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解放,也促进了少生、优生的理念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从另一方面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传统的以人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被取代,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相反对劳动力的机械操作技术和综合素质则进一步提高,人口出生率必将下降。因此可以说农业经济发展在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关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生育率下降关系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是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提升人口素质的关键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惠农政策的颁布必然使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经济发展也必然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并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同时,人口素质的增长也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为进一步实现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作者:李国春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人民政府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 文章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增长因素,传统农业经济的均衡,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增长;转型 1传统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中国在发展的第一个千年里,人口的增长平稳,直到公元960-1280年的宋朝时期,中国经济才出现了新的发展活力。首先在宋朝的人口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大约从宋初的5500万左右人口上升到宋末的1亿。其次,地区经济中心出现了转移,宋朝起初定都在人口稠密的开封,而后在1127年,由于北方有来自满洲的金人入侵,宋朝迁都至长江以南的杭州,因此出现了经济中心的南迁。长江以南水稻种植区的人口大幅度上升,而北方的重要性急剧下降。长江以南的人口在唐代(75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4%,而到12世纪末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60%。在13世纪末时,居住在南方的人口已经达到85%以上。宋朝统治者为了大力开发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方式引进了新的早熟稻种———占城稻,从而使得水稻的两季或三季播种成为可能,中国的复种指数从公元1世纪的汉朝0.6上升到8世纪唐朝的0.8,到宋朝时达到了1.0。另外,在生产工具方面,宋代创造了“鉴刀”、“秧马”、“耘荡”等劳动工具,对于土地的开垦、插秧、田间作业等有很大的帮助,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在宋朝时期灌钢法、百炼钢法得到了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先进的耕犁得到普遍推广;唐代时的曲辕犁,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改进,制作更加精利。除此之外,政府对保护耕牛的政策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府鼓励民户养牛,并对耕牛进行保护,宋朝政府规定,民间不准无故屠宰耕牛,违者皆罚以流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期至中期阶段,中国以世界领先的经济体出现,与同期的欧洲相比,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工具保证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耕地租的制度又保证农民可以从税收剩余中获取少量的但稳定的积累,农村家族文化和士绅文化保证了乡村的经济稳定。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就鲜有突破性进展,最初领先的农业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接近其生产率极限。但是西方诸国在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条件下改造传统农业,从而建立发展现代农业体系,使得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传统农业经济的均衡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在传统农业框架下,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产量是考察农业经济效率的基本要素。从1400-1957年,中国人口增长38倍,在557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395%;中国的耕地面积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为0.272%。从总量上看,人口增长远快于耕地面积增长,前者比后者多1.3倍。从速度上看,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比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要快0.45倍。在长达500多年的历史时段中,从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到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王朝在此二百年中从勃兴走向衰亡,距清立国仅44年,人口增长与耕地增长的矛盾比较突出。在传统农业经济框架下,人口增长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受到以粮食成本为代表的生活成本的约束及相关税收影响。耕地面积除了受到一个国家疆域面积和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实际可耕地面积的约束,还受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影响。如果把土地所有权作为一个控制变量,那么人口、耕地与粮食作物产业之间即可抽象为一种特定模式的投入-产出关系。在古典理论框架下,由于耕地资源稀缺且有限,受土地肥力递减律约束,一定单位面积的耕地只能供养一定数量的人口,一旦人口总量增长快于耕地面积增长,就会出现“剩余人口”抑或“饥饿人口”,因而产生了马尔萨斯式的悲观预期。但中国的情况却是一个例外。透过历代王朝的更迭,历次农民起义和革命可以看出,在反复出现的制度变迁背后,中国始终是一个为世人所公认的超稳态经济体。在人口-耕地关系中,二者不是一种互动关系,即人口多了就去开荒,耕地多了再增添人口的循环模式。在可耕地总量有界的条件下,从投入-产出视角出发,就增加的劳动人口的再投入会导致对耕地的开发利用从粗放(外延)扩大向精细(内涵)生产的转变,最终导致单位产出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人口-耕地矛盾的紧张与冲突。在技术不变的假设下,往往表现为在农闲时的劳动力闲置,而在农忙时则达到人尽其用的状态。在中国的近两千年的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中国农民在人口-土地关系中形成一种趋于静态的均衡配置,换言之,在传统农业经济约束下,尽可能的提升单位耕地的粮食产出。从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开始到1957年,中国的粮食单产量一直在缓慢的稳步提升,在前期的370余年中,单位产量提升的速度最为缓慢;在中期的80余年中,提升速度加快,在最后的100年中,提升的速度最快。在整个长时段中,粮食单产的平均速度慢于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但接近于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这种情况表明,中国农民在把荒地改造为良田的历史进程中,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极大代价。也正是这种创造性劳动支撑着中国人均GDP在1400年之后的长期下降趋势中保持着相对稳定性,使之成为中国经济体保持超长稳定性的内在动力机制。 3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在十四世纪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生产力水平都遥遥领先于欧洲,GDP总量大约是欧洲的两倍,人均GDP远高于西欧,截止十四世纪,中国人口大约是西欧总人口的1.8倍,因此中国当时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14世纪以后,这一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单从人均GDP来讲,在公元1500年的时候,欧洲的人均GDP比中国高出198国际元,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落后于欧洲的人均GDP的大约30%。中国一直维持着传统农耕模式下的经济停滞,在人口增长了4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下的静态均衡模式。随着近代科技的勃兴,西欧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发生变化,西欧人均GDP已经开始逐步赶超中国,到1820年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而欧洲的工业革命随之全面爆发,欧洲的人均GDP在1820年以后以一个较快的速率上升。到十八世纪末,西欧的人均收入大约是中国的2.5倍,使得世界经济实力架构出现逆转。西欧取代了中国世界领先的经济地位。在传统农业经济框架下,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源都等于农业生产,由此产生的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紧张和压力,迫使农民节约生活成本,维持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把所有可能的物质资本投入到土地之上。“这意味着增加一些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沟渠,一些用于耕作的牲口和工具,或农民已经用了几代的其他形式的物质资本,对农业产量的增加帮助甚微,小到不能产生有足够吸引力的投资收益率”。由此产生的在消费与积累之间的价值失衡,成为维系传统农业经济持续生存的巨大代价。近代以来,由于国民对西方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的集体无意识,在长期封闭状态下老大自居,忽视或排斥西方的科学技术及经济体制,对现存的传统农业体系和技术手段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世代坚守传统农业那么只有世代与贫困相伴随,这是理解传统农业向现代经济转型的基本出发点。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是任何一个现存的文明古国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推进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现代化。同时结构转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把中国建成一个“世界工厂”绝不是经济转型的目标,经济转型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或“幸福水平”。 作者:刘珊珊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论文:论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历史;流派;研究方法;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尽管发展经济学有上述的庸俗观点,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其本身是有参考价值的。发展经济理论中对一些局部的、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并非都是谬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各个侧面如人口、工业、农业、贸易、财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论点。 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还可以看到激进学派的理论。激进学派是作为主流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有关经济发展的许多重要问题上,持有与新古典学派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关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性质和根源,激进学派就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总之,经济发展被认为是一个无冲突、无飞跃、无质变的过程,它所要求的仅止于创造适当的刺激、完善市场的机制和起动会自行运转的增长机器而已。 发展经济论文:论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方法探析 [论文关键词]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广义的结构转型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方法的涵义,通过对“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和“广义的结构转型”两种具体分析方法的分析,对发经济学结构主义方法做出评价。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或Economics of Development)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兴起但都面临着贫穷落后的经济局面,当时这些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增长率高、经济增长率低、经济结构落后、失业问题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共同对该问题作出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其中首树发展经济学理论大旗的是结构主义学派的彼德·T·鲍尔(LordBauer)、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刘易斯(A·Lewis)、缪尔达尔(G·Myrdal)、纳克斯(R·Nurkse)、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n-Rodan)、赫尔希曼(A·O·Hirschman)、普雷维什(P·Prebisch)、汉斯·辛格(H·W·Singer)、霍利斯·B·钱纳里(Hollis Burley Chenery)、M·赛尔奎因(Moshe Syrquin)等人。由于结构主义方法产生较早,这些学者也构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在2 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颇具影响。 一、何谓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方法 (一)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经济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并不统一。本文采用我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解释: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他认为“发展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发展经济学是指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学说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其理论可以溯源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中涉及到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狭义的发展经济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发展经济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所谈的发展经济学是指狭义的发展经济学。 (二)结构主义方法。结构主义方法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基本理论要素包括其发展观、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描述、资本形成理论、伪装性失业理论和国际经济理论。而指导这些理论的分析方法的对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对经济结构构成的分析:经济结构的构成在结构主义者当中说法不一,根据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马颖和陈波的归纳分析,其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结构构成是指宏观意义上的整个经济各个部门的构成及相关变量,包括有关的经济活动部门和作为生产中主要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投资等变量;第二,结构构成是指按经济活动部门所组成的部门结构或者按某种需要来划分的经济结构。”[1]其中大多数学者运用第二种含义进行分析。例如W.A.刘易斯有关二元经济结构的分析。霍利斯·B·钱纳里的“两缺口”模式即是按经济活动的部门结构进行分析的。且霍利斯?B?钱纳里是按积累过程(包括投资、政府收入和教育三个类目)、资源配置过程(包括国内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三个类目)、人口与分配过程(由劳动力配置、城市化、人口转型、收入分配四个方面构成)这三个过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的。其认为,结构构成表现为“一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关系。” [2]2.对经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的分析:结构主义方法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型”(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的分析一直在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学派研究纲领中占据着中心位置。“结构转型”亦称“结构变迁”(the structural change)。它们被钱纳里定义为“需求、生产、贸易和就业构成的一组互相关联的变化,而“需求、生产、贸易、就业构成的各自的变化又反映了因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资源配置格局转移的不同方面”[3];赛尔奎因则把“结构变迁”定义为“从生产和要素使用角度来考虑的各部门在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工业化便成了结构变迁的中心过程” [4]从钱纳里和赛尔奎因两人对“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的定义中可看出两层含义:第一,“结构转型”本身就涵盖了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而赛尔奎因的定义中提到的“各部门”实际上也是指“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结构转变”过程同“结构转型”过程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结构转型”的作用因素,影响着“产业结构转变”。3.对经济结构与经济现象之关系的分析:结构主义者还透过经济运行中的众多变量,强调经济结构作为“深层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他们看到了影响经济运行的诸多因素,指出,在一国经济中,劳动市场二元结构、农业、运输、动力、进出口等行业都被列举为结构刚性。如农业部门对价格激励做出的反映严重滞后于工业部门,往往会成为导致发展中断的瓶颈;运输和动力等基础设施部门中的刚性表现为生产缺乏伸缩性,对价格反映存在滞后性;这些部门还会因为投资不足而拉整个经济的后腿。 二、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方法工具例析 在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指导之下形成了具体的研究方法,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B·钱纳里、M·赛尔奎因即在产业结构转型研究中倡导“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和“广义的结构转型”分析方法。以下通过对两种研究方法的概述,对这两种方法做出评价。 (一) 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方法。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型方法主要指统计方法与投入——产出法。最早对产业结构转变进行研究的是克拉克。他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三个部门就业人数的变动入手,研究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农业部门的相对规模不断缩小,工业部门先增大后缩小,而服务业处于部门不断增大趋势;第二,效率和需求是促成产业结构转变的两个基本方面。库兹涅茨对克拉克的研究方法作了进一步发展,他在《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一书中,指出了有关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三个部门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关系式: ri=ai(1+rT)—1 式中,ri和ai分别表示部门产出和国民总产出每 10年的增长率,ai为部门某一时期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对10年前该部门占总产出比值的比例。通过分析一个世纪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门各自占国民总产出比重的变化可以得出ai,再经过对国民总产出增长率进行估算得出各部门的产出增长率,进而描述各部门的变动趋势。该公式基本描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门的变动趋势,为结构主义研究的精确化作出了贡献。 霍利斯·B·钱纳里将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统计研究方法又作了进一步推进,在他与M·赛尔奎因1975年合著的《发展模式:1950——1970》一书对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变动作出广泛的统计上的解释。在该书中其除了使用传统的统计方法之外,还巧妙地使用了相关分析。他们为了创造一整套可以对更为广泛的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度量的方法,专门设计了对包括积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在内的10个基本过程进行描述的27个变量,以便分析与各国经济增长相伴随的产业结构转变。 钱纳里率先用投入——产出方法来分析产业结构转变,早在1959年,在他与克拉克合写的《产业关联经济学》一书中,就第一次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间的结构关联问题。这一分析方法共两个步骤: 第一,用于投入产出方法来细化行业分类,建立起全面的产业结构转变分析框架,用以克服传统的统计方法在分析结构转变方面的缺陷。他们通过对中间产品使用比例wi和中间产品投入比例uj进行计算,将产业结构中的各行业细分为四种类型:中间产品使用和投入的比重均偏高的产业 (钢铁、石油制品等)、中间产品使用比重高但中间产品投入比重低的产业(农林业、煤矿业等)、中间产品使用比重低但投入比重却偏高的产业(服装、造船、食品加工等)、中间产品使用比重和投入比重均偏低的产业(渔业、运输业等)。wi值和nj值的高低代表着产业关联程度的强弱。 (二)广义的产业结构转型方法。CGE模型于20世纪60——70年代问世,起初由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家运用该模型讨论经济问题。由于CGE模型具有能够对 经济全面地加以模拟的巨大优势,自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们以结构主义的假设,使之能按照结构主义表述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问题。结构主义这一研究方法至今影响尚存,被新一代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所继承。恰如新一代结构主义领军人物泰勒所言,结构主义思路的基本假设“在于一个经济的制度以及各生产部门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决定这个经济的宏观经济行为方面起主要作用”。[5]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结构主义学家改变传统方法一般地分析产业结构的转变,而是从某一具体角度来研究包括产业结构转变在内的广义的结构转型。例如,CGE模型被用来分析短期内在外汇短缺前提下调节政策的选择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以说明宏观调节与结构转变之间的关联所在;CGE模型还被用来讨论包括货币、债券和分割的可贷资金市场在内的金融压抑问题,使其既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又能解释市场不完善条件下各种替代机制的宏观经济学本义;而且,工资水平、生活状况、金融资产收益、资本利得等方面也被纳入CGE模型,以便分析贸易条件变化对发展中经济所造成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德尔曼——罗宾逊模型。其是1978年阿德尔曼和罗宾逊在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CGE模型的基础上,建构了第一个结构主义CGE模型,讨论了韩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广义的结构转型相伴随的收入分配问题。 三、对发展经济学经济结构主义方法的评价 结构主义方法产生于早期新古典主义方法之后,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早期新古典主义方法的缺陷,但由于其是二战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显现出许多不足。 (一)理论框架的粗糙。虽然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为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理论框架过于松散。同新古典思路相比,结构思路更接近现实 ,但不如新古典主义方法那样严密。结构主义的各主要假定前提只是以描述性陈述为特征,还远未达到公理化程度。其分析方法初衷显然是想建构能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非经济参数包纳进来的理论模型,但由于变量太多 ,致使理论框架显得过于松散和粗糙。造成结构主义框架此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 ,结构主义所依赖的逻辑基础主要是归纳法。而新古典思路所依据的逻辑基础主要是演绎法 ,故而这一方法从根本上很难达到精密化的程度。第二 ,结构主义方法的数学化形式表达难以包括所有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本身就受分析方法局限性的制约。 (二)微观基础的不足。结构主义方法从总体上是可以说是一种宏观理论。在建构上深受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方法的影响。虽然早期结构主义方法有着比新古典方法更为广阔的视野,但缺乏微观基础的不足酿就了结构主义方法的“阿基里斯之踵”。这方面从结构主义方法所使用的弹性这一术语上可以看出。而弹性概念是早期新古典方法的微观分析工具。结构主义方法将其借来应用于结构与制度分析工具的辅助性手段。而且严格地说 ,结构主义者所使用的“刚性”术语 ,实质上也是对弹性不足的另一种表述。从而显现出其微观基础的不足。 (三)方法过于理论化。无论是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方法,还是广义的产业结构转型方法,其理论都需要进行量化,而许多人文因素是很难用量化的指标进行分析的。故而,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也因为过于笼统而缺乏可操作性。如他们在观察并分析了许多市场失灵的情况后,就草率地做出中央政府必须代替市场的结论。发展经济学经济结构主义方法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当前已被多重均衡分析法、发展微观分析法、现实主义制度分析法所取代,但其曾经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提供过指导作用,而且至今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在我国当前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形势下更有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从而促进我国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论文: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摘 要: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70 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以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产生于19 世纪20 年代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时期。[1](p.3)而对发展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休戚相关,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力和其政策主张的切实效果将直接决定该学科的发展命运。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结构主义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出发,提出“资本化、计划化和工业化”“三位一体”的“国家控制教条”(拉尔语),政策推行的结果尽管使一些国家经历了初期的短暂增长,但最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使陷入了农业停滞、工业萧条、寻租盛行、二元结构次级分化和经济发展乏力的恶果。 不仅如此,结构主义在以发展中国家特殊国情为基础,向理论宏观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其理论基础却依然置身于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作为参照来提出其思想和政策主张。一句话,没有将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研究贯彻到微观层面,结构主义最终造成了发展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不协调,影响了其整体的一致性和完善性。理论建构和政策实践上的双重缺陷,最终使结构主义主导的发展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在猛烈抨击结构主义中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制度既定、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信息的严格假定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会在理性的驱使下,对价格机制做出灵活的反应。发展中国家只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实现。既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同时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那么独立的发展经济学就无存在的必要。在新古典主义“单一经济学”(哈伯勒语)主张的冲击下,发展经济学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所指出的,“过去经济学家之所以不能够充分解释经济增长,关键是第四个因素—制度—受到忽视。”[2](p.2)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共同缺陷是都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未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制度缺陷,这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而且也使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不可能。 早期已有些经济学者意识到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如刘易斯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中指出,技术进步是表层原因,而由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等所激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才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他对二元结构的分析显著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各方面的不均衡性。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提出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库兹涅茨对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历史统计和罗斯托对“传统社会”的分析,也体现了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及社会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但是,在这些学者看来,制度是很难进行严格分析的范畴。他们只是描述、罗列了大量的现象,并没在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体系。[3](p.362)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者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阶级的视角来分析的。 制度分析方法真正对发展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利用科斯和诺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以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来解释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4](p.4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1、在方法论上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 [5]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6](P.2)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人对“运用启发式研究”的推崇即与科斯、诺斯一脉相承。他们期望“运用启发式研究来详细阐述选择—行动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内在的约束和刺激”,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 。”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2](pp.351-353)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以赫希曼、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7](p.4)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学者也明确指出,“采取这样的(启发式研究)方法时,我们不必设想人类经验的世界需要被概念化为诸如‘国家’和‘社会’、‘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笼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2]( 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2]( p.122)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在发展政策上 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特定制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对它的需求和供给。D·菲尼认为,“对制度安排变化的需求,其基本上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既然现有安排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安排,他们能够获得潜在的原有制度下所得不到的利益。”而“制度变化的供给,取决于政治秩序提供的新的安排的能力和意愿。”[2]( p138)而弗农·拉坦则进一步阐明了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一方面产生潜在的增长利润,这是对制度变迁的需求方面;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组织行为等方面的知识进步,这构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方面。两方面综合导致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可见,拉坦式的制度变迁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鉴于制度的公共物品特性,林毅夫认为,如果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所以,由政府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必要的。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和“诺斯悖论”却向我们昭示:政府一方面可能通过安排激励系统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等因素而导致政府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有鉴于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发展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于一切。而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出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政府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即建立一个受限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破除了结构主义“政府万能”和新古典主义“市场万能”的幻想,为发展经济学的政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总之,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从理论本身涵盖的内容来讲,新制度经济学都汲取了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诸多积极因素,并在自己的框架内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充分反映了发展经济学微观实证化,内部各学派之间融合的发展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分析方法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地位日高,可能是发展经济学真正的复兴之路。 三、发展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与今后的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们刮目相看的同时,其自身也因为尚处于成长阶段而又有诸多不足。不可否认,制度是一个涵盖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复杂的范畴,对它的分析早已超越了主流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与之相适应,有关将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相结合的文献还显得驳杂和凌乱,不仅诸如制度、交易成本等一些核心概念尚无统一定义,而且缺乏一个公认的严谨逻辑体系,模型化也不够。在逻辑实证主义依然是检验经济理论必不可少的主流方法的现在,其主要概念的可计量性差,取得数据的困难,也严重阻碍了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更为精确和深入地研究,妨碍了其在政策研究领域的定量运用。对发展经济学来说,将制度经济学整合进来还需进行大量的概念梳理、框架建构和模型化的工作。 同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抨击新古典是“无制度”分析的制度主义,其本身对制度的内生化也是不完全的。比如,张五常在充分利用交易成本分析契约安排的选择时,就把立法机构的法律实施水平视为当然;V·奥斯特罗姆等人也是将发展中国家的宪政体制作为外生变量来进行分析的。而且,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制度。但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从理论上解释市场何以产生。科斯只是在市场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企业的起源;威廉姆森也是将“市场存在”的假定作为其分析的初始条件。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培育市场的理论作为指导,面对这一情况,制度分析至今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于以上的问题,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贡献。 另一个重大的挑战,正如V·奥斯特罗姆等所承认的,是“如何理解人类社会中秩序的本质和建立”。因为“它要求学者及有关职业人士选择使自己能够探索他人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所创造的制度安排格局。解决这个难题往往是我们陷入不正当的文化种族中心主义,……相对生活在欠发达社会中的人,生活在发达社会中的人易于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如果不是傲慢的话……”[2](pp.334-335)比如,在当今新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学融合较好的代表作《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钱堂冯实际上认为美国式的多元化民主制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V·奥斯特罗姆等人也或多或少地认为,只有在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市场制度下,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对于今后的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结合而言,如果不能真正做到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考察这些国家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因素对制度安排的要求和影响,也必将行而不远。 20世纪80年代勃兴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已经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如阿罗所说,“新制度经济学运动”主要并不限于对经济学的传统问题给出答案。相反的,他还回答了新问题,即经济制度为什么以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出现;它与经济史相融合,带来了比传统理论更加犀利的“本原经济” 的分析。诺斯也说:“我们对制度的严肃研究还只是一个开端。这一研究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可能对所有这些问题永远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发展经济论文:边远民族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 ————贵州省册亨县的调查与分析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1989年春节期间系统地调查了我省典型的少、边、穷县册亨县。 该县位于黔西南边缘南、北盘江夹角的崇山峻岭地带。全县土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6万9千人。主要居民为布依族,点总人口的74%。册亨县原是一个布依族自治县,1984年取消自治,归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列为全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纯收入130—15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 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 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农业基础薄弱 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1.2亩,比全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71亩还多0.49亩。但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该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动力总量仅有852.96万瓦,平均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机械动力0.43万瓦。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自给”但不能“自足”的窘况中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自解放三十多年来,该县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半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政策等诸主面的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1951年是册亨县解放的第一年,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是13%,这个比例自然是很低的;但经过六年的发展到1957年,也只达到15%;到二十年后的1978年,商品率达到21%,仍然是很低的;到1987年增到23%;1988年又下降到19%。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几乎与农业是平衡的:1951年和1957年的商品率都是14%,1978年是21%,1987年是25%,1988年略有下降,接近25%,发展也是很缓慢的。林业算是该县所长,森林覆盖率为17%,高于全省14.5%的水平,因此林业商品生产的发展相比农业与牧业要快要高:1951年为33%,1957年为35%,1978年为50%,1987年为53%,1988年上升到73%。 市场不健全、集市贸易不发达,也是制约该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册亨县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专业市场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同时,农贸市场也非常残缺,全县区(镇)乡共有集市20个,平均8千农村人口才有一个集市,而且这些集市规模小,只限于少量农副产品的交易。大多数集市与集市之间距离远,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整个流通领域没有真正搞活,大桩农产品产销很难直接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总起来说,该县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只是占了十分有限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一点便宜。其他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的后劲仍然很不足。 (三)工业生产十分落后 册亨县工业产值极低,1985年以来一直徘徊在500万元左右。该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为开发矿产资源,一哄而起办了很多锑厂,至1987年10月先后建起了县锑选厂、华侨锑深加工厂、民族锑冶厂、联合锑厂等。但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电力,原料又是由私人个体开采经营,地质勘探工作无法得到深入,找矿缺乏科学依据,生产率很低。因此原料时多时少时无,不能保证计划供应。再加上技术、管理水平差,工厂常常处于半瘫痪状态。目前,这些盲目投资、争相上马的企业正在滑向破产的边缘。为开办这些企业共向银行贷款686万元,其中517万元现已无力偿还。 该县酒厂本应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厂,所生产的“灵芝酒”被评为1985—1986年全省优秀产品三等奖,深受消费者喜好。在连年亏损、不景气的情况下,1986年略显生机,产量达2,000砘。但由于设备、技术、原料、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量仍十分有限,经济效益很低。 (四)地处偏僻,交通闭塞 发展交通运输是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但该县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十分落后。册亨县城离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广西百色市分别为130公里和220公里。距离省城贵阳400多公里,没有直达客车,出差贵阳要中途展转两天才能到达。汽车是该县唯一的交通工具,但县境内公路量少,现有公路13条,总长仅376公路,通车里程才310公里,还有13个乡不通公路。以面积计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于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国(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县公路没有一条柏油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危险路面多,桥涵多,基本属于四级和等外级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总起来说,该县公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运输在工农业生产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几十年来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五)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少、边、穷地区多是一个封闭体,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带,地上地下都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地区确是“富饶的贫困”。若论册亨县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自然的资源优势占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此,已发现的地下资源有金、锑、硫磺、雄黄、珠砂、铅、火硝、大理石、冰川石、无烟煤、铜、铁、锡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可能蕴藏有石油资源。据地质部门测定,册亨金矿还是个富矿,很有开采价值。若是各方面条件具备,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加工,单凭发展原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就能使国民经济得到翻身。但因该县人力、财力、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先天”不足,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 册亨县的地上资源主要是林木。林地面积有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高于全省(14.5%)和全国(12%)的水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亩多,也高出全省和全国的水平。据1985年清查森林的统计,全县成用木的活立木蓄积量高达519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有关林木管理和开采的政策措施不得力,加之林区交通不便,多少年来一直是死采树,采死树、采树死。一没采伐计划,二无林产品加工业,三是交通不便,因此森林经常遭到乱砍滥伐,每年腐烂在深山沟里的有用木材不计其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和解决长途运输问题;可是要全面解决这两大难题却又是该县本身现有的人、财、物力所无法办到的。 二、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册亨县地广物多,自然资源丰富。可是这些潜在的资源优势总是难于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拥有丰富资源的人民总是无法挣脱贫困的折磨。造成这种“人坐宝山讨饭吃”的现象,除了上述的客原因外,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本身”的问题——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劳动者素质低 据1988年的统计,全县仅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1,335人,其中大学本科生49人,专科生177人,中专生1,109人。到目前为止,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6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人,中级职称人员82人,初级职称人员537人。农业科技人员极少,而且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用武”之地狭窄,也很少有进修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旧知识得不到更新,新技术得不到学习和推广。加之,在农村实际包干到户后,每项技术指导涉及到千家万户,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就更得不到充分发挥。 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据1984年统计,全县十二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68,000人,占这部分人口总数的65%,占总人口的43%和不同年龄文盲总数的78%。小学毕业生30,000人,占总人口的20%;初中毕业生9,400人,占总人口的6%;高中毕业生2,200人,仅占总人口的1%。直到如今,上述情况没有多大改变,而且文盲、半文盲人数和比例都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由于教育事业的落后,再加上现实生产和生活中读书无用情况的实际存在,老文盲无力扫除,新文盲又不断增加。据前两年的调查,农村中“五匠”(木匠、铁匠、石匠、瓦匠、篾匠)人才仅占农业人口的1.4%,全县农村中几乎没有既懂文化、又懂科学种田的所谓“新型农民”。 (二)干部素质很低 干部队伍文化素质低也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据1984年底的统计,全县2,400名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00人,占干部总数的8%;中专生800多人,高中生200多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000多人,几达干部总数的一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干部在干部总量中有所上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成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干部人才上调和外流)。以上是从学历方面来看。如果就领导工作所需知识和才干来说,受过正规的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知识教育、培训的干部更是微乎其微。这样一支低素质的干部队伍根本无法适应各方面经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在现有干部中,绝大多数人不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处在当前的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绝大部分干部不懂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基本知识。商品意识观念淡漠,不能正确地学习和领会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并正确地贯彻执行。许多群众常常抱怨:中央的政策好是好,就是到下边叫我们干时就不一样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党员干部缺乏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 (三)农村群众思想性文化的极端落后性 人的文化素质应该包括思想性文化素质,它是整个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性文化(尤其观念形态)的落后在少、边、穷地区显得特别突出。我们在发展山区文化的问题上,一直都比较注重于知识性文化(科学、技艺等),而不大注重于思想性文化,这悖离了落后山区的现实。因为科学知识只是提供发展经济的手段,而思想观念才是启迪和激励人们自觉创造和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的内驱力。因此贫困山区的人民特别需要思想的启蒙教育。 事实上,在不少贫困山区,常常是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而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册亨县的居民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旧意识观念,主要是中庸思想。这种思想的束缚使他们缺乏进取精神,生产是简单的,生活是艰苦的,终年勤劳,只求温饱甚至半温饱,不求富裕、害怕“冒尖”,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农民至今仍保留着视工商为未流的传统观念,习惯于靠大自然的恩赐过日子。如木棉、木耳、木材等自然界存在的物质财富,俯拾可得,他们乐意享用这笔财富;若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科学繁殖木耳、植树造林等,他们便难于接受。多数农民都习惯于过一种苦中求乐、清贫乐道、半年农忙半年闲的日子,普遍存在着“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了盐巴钱”的自给自足观念。他们有的甚至连砍一根锄头把和收割庄稼的份内活都承包给“川军”去干(所付工钱是卖自然资源得来的微薄收入),而面对着“川军”挣钱的勤劳精神,多数农民是麻木、无动于衷的,他们不能从惰性与贫困中觉醒,甚而嘲笑那些“川军”是穷鬼,发誓自己讨口也不去干“那种事”(补皮鞋、拉大粪、拉板车等),俨然一付孔夫子“人穷志不穷”的尊容。这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严重地阻碍着商品、价值、竞争等现代经济观念的树立。 我们要发展山区民族经济,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就必须要首先冲破这些旧意识观念的束缚。但这绝非易事。少、边穷地区人民思想观念形成与更新的特殊性是:思想观念不易被接受,也不易变革,其封闭性、沉淀性、保守性犹如一只巨轮,不易启动,也不易中止。再者,过去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因借助“”的威力莫不深入人心,而现在更新观念的冲击力则较弱,因此观念变革更显艰难。这些地区由于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维持着一种超稳定、绝对保险的生存空间,给陈旧观念留下再生的土壤,而今要用外在的力量来彻底铲除和改造这块浸透旧意识观念的硬土,恐怕需要一个较长的艰苦的过程。 (四)重才与用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人,没有众多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改变少、边、穷地区的落后面貌。现在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很流行,很时髦。针对少、边、穷地区来说,存在的问题是:是否真的尊重人才,以及使用什么样的人才。事实上这些地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人才。这里面有一个观念的问题,而这种观念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为广大群众受“天人合一”的思想束缚着,养成一种思维定势,习惯于依靠大自然、被动地谋得生存条件,什么人才对他们来说是用处不大的,送孩子上学只要能认识人民币和称杆就“毕业”(退学)了。迫于这种习惯势力的重压,有时领导干部也只得随波逐流。就使用什么样人才的问题,笔者抽样调查了10名区乡干部,他们一致认为要用“老实听话”的人,并且还说,“就象上级要求我们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一样,保持一致就是要听话”。不少领导干部习惯于在贫困窝地里四平八稳地过日子,不敢大胆起用那些少而宝贵的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干和工作富于创造性的优秀人才。在经济、文化如此落后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些有理想、有胆识、有创造力的领导干部,根本无法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 (五)人才缺乏、人的素质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事业的落后 册亨县现有中小学82所(包括14所民办完小),就平均分布情况来看,数量不算少,主要是质量上不去。制约因素有管理、师资、资金等各个方面。现任的校长、教导主任中,多数未受过教育行政管理的专门培训,严重缺乏教育理论知识,更缺乏现代管理知识,而且一部分学校领导的文化素质本身也很低。大多数学校领导人在实践中要么蛮干,要么被动应付,或束手无策,工作效率很低。全县有中小学教师1,200多人,数量不足,而且质量普遍都差,教师胜任不了教学工作的情况大量存在着。如坡坪区中学是全县6个区级中学中师资力量最强的学校,但在28名教师中只有5个专科生,高中课程多数是师范生在上,教学质量无从得到提高。 近几年来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只达70%左右,而且巩固率也不高,因此老文盲未扫除,新文盲又在增加。该县由于缺乏正规过硬的职业技术教育,成百上千的初中毕业生争着读高中、考大学,结果只是送出几个远走高飞的大学生(考上大学的人多数不愿回来或不能回来),而被淘汰下来的成千上万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除了为应付各种考试而学的一些书本知识外,却无一技之长,干农业不懂农技,当工人不懂技术。这种情况实质上是落后地区花费巨量资财、牺牲无数青少年的前途来为发达地区输送几名大学的合格人才。前年该县办了一所职业中学,但因师资数量少、质量低,生员不足,因此也很不景气。对贫困地区来说,创办职业技术教育,因地制宜地培养所需人才,这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条出路。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使这一工作很难做得好。 三、结 论 综上所述,制约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客观环境条件的落后和人才奇缺。其中人才问题又是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少、边、穷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也只能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归根到底,少、边、穷地区之所以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并不是穷在资源上,甚至从最根本的方面来说也不是穷在资金上(难怪前述开办锑冶厂就浪费了大量资金以及大量的资金扶贫却很少有地方脱贫),而真正穷的原因是在于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美国获得诺伯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一句名言:“不要念念不忘土地面积,这不是什么决定性的东西;基本的问题是人的素质、教育、经验和知识。”没有人才,尤其是干部人才、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我们将无法使少、边、穷地区很快富裕起来。没有人才,不管是采取什么扶贫方式,也不管有多大的扶贫规模,都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近几年国家对不少贫困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可是收效甚微,越输血越贫血,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人才,因此钱用不在刀刃上。有了人才,只需少量“输血”作为接济,就会大大增强少、边、穷地区的“造血”功能。抓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主要目的,这对象册亨县这样的民族落后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展经济论文:中国水工业发展经济政策体系浅析 内容提要:文章针对市场经济向新兴的水工业提出的挑战,分析水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包括价格、税收、投资信贷、市场刺激,以及经济核算体系等几方面的内容。 水工业是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新产业。水工业既然作为一项产业,就应该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其发展的保障,其中水工业的经济政策就是水工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正日益加强,如何加快建设市场机制下我国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更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水工业的发展和完善,尽快地与国际机制接轨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国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分析 1.1 我国的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基本状况 在我国,传统的水工业管理政策是以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其中的经济手段只是法规制度(尤其是排放标准)的辅助工具。目前,所使用的水工业经济政策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和完善的体系,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制度、综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收费制度及民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收费制度等。 1.2 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存在问题 目前实施的排污收费制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等政策虽然对我国的水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制度和政策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或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提出的,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指令性的自来水水价的问题,由于自来水的水价不是按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的,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自来水的价格相当低,结果自来水公司因没有足够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或重大技术改造,导致城市缺水状况日趋严重,自来水公司多在亏损或微利的情况下运营。 ②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已有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就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如排污收费的有偿使用和贷款豁免本身就不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由于我国当前合理用水水平还较低、单位取水量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有很大,所以水工业经济政策没有真正体现价值规律(如排污收费大大低于污水厂的运行成本),同时,也未引入市场竞争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分配机制。 ③ 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局限于在水工业管理系统的内部考虑,较少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向更多地应用经济手段转换的角度来制定水工业政策。 ④ 已行的经济政策本身需要重构或改革,尤其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违章超标罚款制度,在标准的制定、排污费的征收、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工业经济政策研究 笔者认为,在当前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大潮中,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建立适合市场机制运行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价格、税收、投资信贷和微观刺激以及综合的水工业经济核算制度等主要政策。 2.1 水工业的价格政策 水工业是集产、供、销及回收于一体的行业,也是唯一对产品用过后进行回收的行业。自来水就是一种具有“二重性”的商品。因此,自来水的价格,就应该将“二重性”商品的特点包括进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制定。这样,水价除水资源价格外,不仅要把自来水公司以及水厂等一切设施的修建经营、折旧以及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在内,同时必须把所有废水的收集、回收以及最后排放等全部设施的相应费用也应包括在内。 而且我国水资源价格普遍偏低,在今后的价格改革中,应逐渐把水资源直接投放市场,根据价格规律和供需关系来调整水资源价格,使市场价格准确地反映水资源成本,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性水资源价格体系。 建议可以采取的政策主要有: ①根据全成本费用确定水价格,对那些明显不利于水工业持续发展的产品征收附加税,使这些产品准确反映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水工业成本。 ②根据地区和质量差异实行差别价格政策,鼓励节约用水。 ③在国家或企业制定水资源的开发投资计划时,采用经济价格以取代低于长期边际成本的市场价格或指令性价格; ④权衡价格调整的替代影响,充分利用其它刺激(如税收或使用收费)措施,以消除价格上涨对主要用户(如城市居民)的不利经济影响。 2.2 水工业的税收政策 在完善水价格体系的同时,对一切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或产生污染行为征收一种税收。目前,正值税收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工业税收体系。建议该体系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建立和实行税收差异或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水工业的发展,近期可以在现存税种的税率基础上实行。 ②对于废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在一定期限内免交全部或部分税收。 ③对于结合水源保护区管理,开展多种经营的收益,也应给予税收或减免优惠。 2.3 水工业的投资和信贷政策 保护水源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性,为了持续发展水工业,需要政府在财政预算、投资渠道和信贷市场方面给予扶持。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使更多的资金投放水工业生产过程中。建议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国家水工业基金或国家水工业投资公司,在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中设立国家水工业专项贷款基金。 ②国家也可以通过中长期债券,筹集大型水工业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家应对水工业投资项目的贷款利率、还贷条件和折旧等实行优惠政策。 ③全面推行水工业投资有偿使用,包括政府财政拨款、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等。地方水工业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包括中长期债券、股票或利用外资等。 ④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如把水工业尽早推向市场,对水工业工程实行招标承包,推行自来水厂、污水厂的企业化经营。 2.4 基于市场的水工业刺激政策 在建立宏观和中观层次上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之后,必须有相应的微观层次的水工业经济刺激手段与其相配套,以真正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除去前面提到的排污收费和水工业税收政策外,在我国还可以实行以下水工业经济刺激手段: 排污交易制度:国家应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尽快推出有关排污许可证交易政策或规范,在其成熟时向全国推广。该项制度需要与现行的排污收费、限期治理和集中控制等政策相协调。 水工业的保险制度:条件成熟时建立水工业保险制度,解决由于无过失污染事件引起的经济赔偿和治理污染的经济责任问题。 2.5 水工业与经济核算制度 水工业经济与水资源核算对于确定真实的国民财富价格,全面客观地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及正确协调长期发展与短期增长,经济增长和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议采用如下措施建立该项制度: 建立水工业与水资源的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完善、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选择适当的部门和地区进行水工业经济综合核算制度的试点,把水资源核算以及水污染损失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水工业与水资源的再生产活动为一个独立产业部门的核算体系。 3. 结论与建议 现有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已很难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正值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应抓住机遇适时制定和实施有关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水工业经济政策。而且,我国的大部分有关水的法规和管理制度都是在计划体制或转轨时期建立的,在新的形势下,应加快市场机制下的立法、管理体制重构或创新,为实施有关水工业的经济政策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和配套措施。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市场发育和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家应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水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并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当务之急,还应尽快着手制定价格政策、水工业税收政策、投资信贷优惠政策,并对这些制定或实施水资源的政策进行预评估和跟踪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或完善实施条件。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水工业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不断需求,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发展经济论文:如何激活江西营间发展经济的潜能 〖摘要〗激励起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要在降低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工作,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一定要使我们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家群体,通过他们的代表,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政府要有一定的制约能力,如果不能够制约行政主体的行为,市场运营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对于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社会不能对国家进行制约,民间不能制约政府,市场主体不能通过规范的法律程序和他的合法的代表,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进行一些必要的制约,不确定性就非常大,市场风险就很难预测。所以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就要求约束政府的许多行为。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发展 一、江西民营经济的现状 激活民间发展经济的潜能,就是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经济的潜能。民营经济指非政府投资的经济实体,包括集体、个体、私营、联营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从全国来看,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工业增加值和吸纳劳动力方面甚至超过了国有经济。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已经唱起了主角。民营经济天生具有与市场经济接轨、融合的特点,对中国经济转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民营经济已不仅是补充力量、生力军,而是经济发展的方面军,不久的将来还要成为主力军。 江西省的人口与浙江省相当,但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远远落后与浙江省。江西省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只有浙江省的24.35%,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浙江省的14.12%和17.28%。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也处于中下水平。 江西民营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源于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不良的外部环境是制约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不良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有关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和管理落后于、甚至违反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但这个问题并非主要来自省、市一级政府,而是来自中层和基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有人把这种情形概括为“上热下冷中阻梗”。 省、市地方政府大多都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热),但江西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尽人意(下冷),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层和基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民营经济的阻滞(中阻梗)。江西省的GNP长期大于GDP,存在资源的净流出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省外一些地区相对优良的投资环境吸走了一部分资源和劳动力外流外,本省的“中阻梗”也挤走了不少资金。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问题则主要在于:很多民营企业忽视了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二、 江西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开放产业投资领域的问题 目前,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行业主要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使用稀有资源的工业,以及产品会带来公害的行业。限制民营企业参与行业就更多了。另外,民营企业对外经贸方面也有诸多限制:“准入”开拓国际市场的只是一般国际贸易,而且实行审批制,应有进出口经营权;至于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引进外资等开拓国际市场的行为还严禁民营企业“准入”。所有这些禁止和限制的规定,有的可以说是似是而非,有的则是缺乏一个明确的适用标准,导致不同时刻、不同地区、不同的部门,对于某个市场或行业民营企业能不能进入,回答常常是不一致的。 近几年,民营企业投资增幅回落,与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有限是有关系的。为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产业投资领域。 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一些过去是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如电信、电力,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逐步变成了竞争性产业,它们放松了政府管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借鉴它们成功的做法,加快开放这些投资领域,应一视同仁对所有类型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开放。 2、融资问题 民营企业的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头等问题。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在创业之后,追加扩张投资时,民营企业继续主要依靠内部渠道,企业留存收益和主要业主的投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1995年和1998年至少分别为52%和62%;在外部融资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当;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及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IFC的调查结果还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银行在民营企业融资方面,无论是创业资本还是后续投资,所起的作用总的说来要小。江西省这方面的数据还无法得到,但相信跟全国的情况差不多。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状况的不断改善,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资金供给渠道不断拓宽的过程。比如,在企业初创阶段,由于既没有抵押能力,又没有信用记录,只能依赖于内源融资和有限范围的直接融资;企业的继续成长,企业有了抵押能力和信用记录,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度,这时,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当企业从中小型变成了大型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降低,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银行可以对其提供中长期信用贷款,同时在直接融资上,企业能够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 3、法律地位与法律保护问题 多年来,我省民营企业与全国一样,存在着法律地位不够和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不充分的问题。如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而对民营企业仅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可见,国家对私有财产缺乏与公有财产同等的宪法保护。又如,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而对民营企业的雇员非法占有企业的财产,并不作为“贪污罪”处理,只能做经济纠纷处理,不利于民营企业财产的保护。民营企业法律保护不足还表现为私有财产地位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法律保护,难以根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事件发生。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当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时,所有者就缺乏稳定和乐观的预期,从而遏止投资积极性。 4、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问题 当前,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一些民营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仍然象全国其地区一样,设置基本上一致的经济管理机构,如乡镇企业局管理乡镇企业、工商局管理个私企业、经(贸)委抓全面、计委主管宏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种管理体制未必合理,容易形成“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来管理市场经济”、“苦乐不均”等弊端。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政府有关部门对个私营经济的管理既有交叉、又有漏洞。首先,“一个崽、八个爹”,令企业无所适从,并且容易出现“有利争着管、无利没人管”的现象,其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众多本身就是企业的负担,管理部门就是靠向企业收费来维护生存的,再次,由于归不同部门管理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归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可以优惠得批地,归民政和教办的企业则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等,这使得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防碍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企业进一步发展可能由于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而大受影响。因此,要深化民营经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各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彻底改变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来管理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完善个体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方面、一些地方做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如江苏无锡市由工商、乡镇、税务、卫生、环保等部门联合建立了个私营经济“一站式”服务机构。还有些省市探索建立不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按企业规模进行管理的综合机构,以统一政令和管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还需要统一政令和管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三、促进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导向、理清管理思路。 1、 在政策制定上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在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要明确在国家宏观决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特点,或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地区经济中来,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或是实现公有制经济在某一行业的战略性退出。在经济形态选择方面,要明确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水平,或是侧重鼓励发展劳动者与所有者结合紧密、个人投资与家庭投资结合紧密、经营者与从业人员关系紧密的个体工商户;或是鼓励发展经济应更加显著、在吸纳下岗员工再就业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社会效应更加突出的非公有制企业。既科学又合理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形态在本地区的分阶段发展和有行业侧重的发展。 2、在管理思路方面强调资源优选和优化配置,促进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政府在管理思路上要完全破除以往的所有制框架约束和地域资源约束,在资源选择和配置方面注意吸收外部优质资源,构成不同地区优质资源在本地区内的优化资源,构成不同地区优质资源在本地区内的优化配置,形成强大的资源合力;要改变以往单纯从经济效益指标出发,忽视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综合效应指标的做法,不仅鼓励发展符合自然生态指标要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活动,更要鼓励其产品、技术或服务有利于净化环境、消除污染、形成能源替代或资源再生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此基础上制定吸引外部地区优质资源进入或与本地区优质资源结合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 (二)重视制度创新,宽松经营环境。 1、减少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注册资本额度调整、经营规模和经营负债等方面不公平的限制性约束,使非公制经济组织在依法获得行业经营资质方面、享受纳税人资格条件方面、接受外部审计方面、注册资本变更方面真正获得同等的待遇。同时,建议调整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时要求的年度商品销售额限量标准、延长商品销售额达标时限(如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确认期延长,由一年改为三至五年;将年度商品销售额标准适当调低);对处于初创阶段的各类性质的中小企业不强制性要求他们进行年度外部审计,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在企业负债经营方面统一遵从国际企业经营的惯例,不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设立歧视性规则,创造利于他们平等生存和快速成长的空间。 2、 改革现行的年检制度。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情况下,改变目前政府要求企业性质和政府部门的不同要求分别申报年检、接受审核的做法。采取由所有企业一次性在指定部门进行相关资料的统一备案,供各部门分别调用,政府各部门根据其关注内容的不同提取资料,完成年检的方式。各类性质的经济组织一律平等,取消为某些快速通过年检建立的“绿色通道”,堵住某些部门借年检收费的渠道,消除个别部门与个人为谋求私利而刁难非公有制企业的现象,切实减少经营者的经济负担的心理负担。在具备修改、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条件时,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减少行政干预的力度,删除目前可导致有关部门主动介入,了解企业经营事务、不断核实其注册登记内容的年检制度条款,将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向对不法案件的查处、市场秩序的市场信用的维护上来,切实惩治有违法经营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改变目前存在的有关部门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假想敌、侧重了解其内部事务、越位监管的现状。 3、 规范行业管理行为。行业管理要坚持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经济组织一视同仁,但对处于不同经营质量水平的经济组织的经营者个人可区别对待、在管理上有不同的侧重。如对初涉特定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可坚持实行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的要求,而对具备一定经营资历的人员则主要侧重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改变现阶段不分经营者资质水平和所提供服务水平,在持证上岗和技术培训方面一刀切,强制要求经营者或员工接受服务或培训,不必要地增加一些经济组织和经营者个人实际费用负担和占用其经营时间的做法。 (三)设立特定园区,改善场所条件。 1、 合理安置拆迁商户,维护其合法经营权益。承诺并落实安置原有可利用资源被重新分配、原资源使用者在重新分配过程中不再具备参与分配资格(如城镇改造、原有市场取消而失去必要经营场所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为那些资源重新配置后难以承受资源使用成本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或个人再次提供地理位置改变,但相对价格低廉的经营场地资源。 2、 引入外部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为吸纳外部优质资源,鼓励其与本地优质资源合作并共同发展提供场所条件,并有利于聚合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辅助性产品、为经营规模较大企业的产品经营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应资源。推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其主要目标可以是那些在其家乡初期创业成功,为熟悉整体市场规则,有利于跨地域引进高素质人才,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并加强企业竞争实力而希望在异地成功实现二次创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或个人。 3、 提供发展空间和配套服务,壮大企业实力。政府应注意为那些已出现新的土地资源或场所条件要求,迫切需要经营上规模、产品与服务上档次、但无法在原经营所在地满足其发展要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及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和配套设施方面的公平待遇与合理条件。以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无谓损耗,促进提高该经济组织在所处行业内的竞争能力。 发展经济论文:以发展经济学为例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 摘要:问题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与成长,也是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除了教学内容的安排之外,一个平等、宽松、求真的教学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和学都需要目标统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机会;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论点进行寻证而整理、研读、分析案例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疑难问题进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及证据。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李约瑟难题 问题是学习与创新的起点和生长点,问题意识是促进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力。[1]大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与成长,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学生不愿意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正在丧失极为重要的思考能力。[2]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发展经济学教学大多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单纯以教材知识讲授为目的,教学内容从固定教材出发,缺乏将教材内容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相联系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我国当前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案例教学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李约瑟难题这一案例教学进行探究,并结合发展经济学相关教学内容予以拓展,为实现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有益素材。 一、李约瑟难题及其“问题”价值 在充分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基础上,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的近现代科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首先产生于拥有伟大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中国?为什么与系统的实验和自然假说的数学化相联系的近代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迅速兴起?这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NeedhamPuzzle或NeedhamProblem)。众多学者试图对李约瑟难题做出解答,比如比较典型的高水平均衡陷阱说、官僚体制说和系统结构论等。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典型的启发式问题,它能够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对李约瑟难题不断地分析、论证与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过程,这显然是其研究意义所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科技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不断演进,而且还受到社会结构、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以,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应该将科技的发展置于更复杂的系统环境下,这样才能够加深人们对科技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认识。 二、李约瑟难题的探究与发展经济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专题教学目标,结合发展中国家某一方面或某几个需要解决的与教学目标相符的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虽然国内《发展经济学》教材版本较多,但一般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二是发展要素分析,三是结构转换与城乡发展,四是制度因素与政府作用分析。就上述内容来看,李约瑟难题这一案例具有广泛适用性,比如它可以放在第一部分作为开篇导论,让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的主题,以及学科内容和学科特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对于第二部分的发展要素分析,李约瑟难题可以作为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资源、人口和技术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对于第三部分的结构分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和主流经济学的两部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第四部分的制度分析,李约瑟难题的制度决定论回答可以很好地佐证相关原理和结论,比如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一)资源、人口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要素分析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3],又称人地比例假说,是从资源、人口和技术之间内在联系的视角来解读李约瑟难题的。其认为中国古代技术发展没有引领现代技术革命,是因为我国人地比例失调,充裕的劳动力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少。与此同时,人均剩余的减少也导致了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不足。高水平均衡陷阱说利用土地、人口、技术之间的内在经济关联解释了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分岔,但是,上述假说是以技术不变或进步极端缓慢为前提的。如果出现持续的技术进步,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的情况则很难出现。事实上,如果用中国的疆域变化来代替中国耕地面积的数据,那么高水平均衡陷阱只能解释明清后半期的经济发展困境,却不能解释两朝中期以前的情形。[4]此外,这种假说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资源和技术决定论,忽视了李约瑟难题的制度重要性以及人口与技术、资源之间的复杂性和相互交织的特征。 (二)结构决定论与结构分析结构决定论强调中国和欧洲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系统在理解李约瑟难题中的重要性。一般是将中国和欧洲分别看做两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从各自系统的结构、内部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的比较中来解说李约瑟难题。[5]政治组织结构是众多研究的重点。从政治组织结构出发所做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大一统体制说和官僚体制说。大一统体制说认为传统中国古代帝国的意识形态的统一,阻碍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成长。官僚体制说认为中国特殊的官僚体制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中的农业生产发展,但却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成长。相对而言,西方世界的贵族式庄园制却有利于商人阶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上述对李约瑟难题的解读也属于制度功能视角,这将在下面的制度决定论中再予以进一步阐释。 (三)制度决定论与制度分析制度决定论认为,相对于西方世界,李约瑟难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由于技术产权保护不到位,激励了寻租创租,这显然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广义制度来看,中国的皇权专制制度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结构决定论中提到的官僚体制说认为,传统中国的官僚体制没能产生出适合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激励机制。具体来看,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从而导致科学革命无法产生,而科学革命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传统中国无缘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6] (四)各种答案的述评上述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被称为“因素分析法”。[4]比如,上述的高水平均衡陷阱论、结构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等都有一定的单因素分析色彩,而事实上,大多数的观点都应该重新审视问题本身的性质,即李约瑟难题所代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或社会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历史、社会、政治等相互交织,个人与集体、组织相互作用,社会和社会相互影响,资源环境、人口和技术相互关联的宏大问题。而学者们要理解这类问题,就必须给予其所具有的非线性、动态性和整体性以充分的认识,否则难免就会陷入各说各话的逻辑陷阱当中。这显然不仅不利于学者们对李约瑟难题的继续研讨,反而会影响甚至误导学者们对问题本质的探讨。鉴于李约瑟难题这一开放式和启发式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继续延伸相关问题。比如韦伯疑问———较早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为何没有发生工业革命,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大国之谜———如何才能成为大国,等等。这些教学案例可以通过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结 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当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进行了教学内容设计的尝试,为当代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素材,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综合素质能力。除了教学内容的安排之外,一个平等、宽松、求真的教学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和学都需要目标统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机会;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论点进行寻证而整理、研读、分析案例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疑难问题进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及证据。这些问题可能是先由教师提出的,但学生内生的疑问才是根本。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自学、表达的能力,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田相辉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论文: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作者:饶毅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发展经济论文:企业发展经济管理论文 一、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可以说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种和谐促进的关系,高效合理的经济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发展,二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即:保证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健康、长期发展,然而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基础条件,因此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整体的发展状况良好,但是在经济管理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的企业管理者缺乏经济管理意识,或者是在经营过程中过分的注重拓展业务,忽视了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使得片面的认为经济管理工作只是做好账务处理就行了,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例如企业陷入融资困难、账目混乱、收入与支出不明晰等,因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的宏观与微观的经济活动有着促进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今天,经济管理即对市场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风险投资、更好的制定经济管理制度,怎样增加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投入,怎样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企业的经济管理行为是企业值得考虑的问题。 (二)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发展 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的经营者很难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原因之一是他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业务的拓展和管理企业员工上,同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改变不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利润的增长、成本的增加,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矛盾,例如岗位责任不明晰、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此为了达到企业经济运作的井然有序、有章可循的目的,企业就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经济管理活动,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确定合理的经济战略目标,例如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财务体制,引进一些现代化的财务软件,这样财务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软件高效的完成报表的编制工作,并将其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上面的例子只是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一个简单的层面,总的来说经济管理是以企业发展为最终目标的。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建议 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提升经济管理水平是企业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 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企业的经营者树立的经济管理理念必须与企业的经济战略目标相一致,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一个很高的层次,同时也要对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效仿。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注重对经济管理活动的拓宽,针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风险的预测和规避,不断探索新型的经济管理方法,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好坏,企业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经济管理队伍。 (三)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求企业在相关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系,使得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环境下进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在健全经济管理制度的时候,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阶段相结合,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要保证经济管理制度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企业也要通过建立奖罚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来提高经济管理制度的效率,对于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经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样企业发展的好也会提升经济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的经营者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只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燕丽华单位: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经济论文:财政税收发展经济论文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财政税收的改革力度,先后推行了多种税收改革政策,如实行分税制、减免农业税、个体工商税等等。这些税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地的财政税收积极性,为区域理财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尤其是分税制的实施,更是给予了各地政府更大的财政支配空间,使其能够更加灵活的完成财政税收的征收与转移支付。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税收自然也存在较大差异,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给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增大了难度,使得各地不断在财政税收工作中隐瞒真实财政状况,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增大,使得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1、影响财政税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1历史包袱太过沉重。在长期的财政税收工作中,受各种问题的影响,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都累积了大量的财政历史问题,使得财政税收工作在税制改革后依然担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很难轻装上阵,并且呈现积重难返的局势,仅仅依靠中央下放的一些税权是很难全面解决历史遗留的税收问题的,甚至还可能会使部分地方的财政问题更加严重。各种挂账、欠账的包袱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1.2指导思想较为落后。在地方的财政税收发展理念中,很多领导依然沿袭采用传统落后的指导思想来指挥财政税收的发展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以计划经济理念指导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错位现象,注重财政税收的分配,而忽视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从而造成财政税收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1.3财政资金分配不当。由于分税制给地方财政部门下放了一定的税收分配权力,使得税收这点“香饽饽”被政府各个部门盯上,并出现部门之间相互争夺税收分配额等不良社会现象,给政府工作的开展以及经济、财政的发展都带来极大不利。 1.4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力度较弱。当前地方财政收支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矛盾现象,相关行政机构的结构过于臃肿,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只挂空职而无实际工作内容。这样的机构不但办事效率低下,且不利于政府机构的社会化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财政税收工作的长期持续发展。而在改革这些相关配套服务机构或设施中,各地政府表现出改革不利的现象,改革成效较为微弱。 1.5经济体制设置不合理。受经济体制关系混乱的影响,多个地方的财政常常需要承担多种额外支出负担,给税收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6政策性减收增支过多,财政监督管理不力。在实际的财政税收工作中,很多地方都将税收用在发展项目上,但这些项目并非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社会矛盾,影响了财政税收的长远发展。而对于财政税收的资金用途也无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更是使得地方财政税收面临各种难以解决的困难。 2、如何创新实现地方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2.1正确处理地方财政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1)必须处理好市场功能与政府财政职能关系。要重点在市场干不了和市场干不好领域发挥政府财政的独立作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必须结合政府的事权分工,明确本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和职责内容,使政府财政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应有的功能;(2)必须处理好经济体制与政府财政体制关系。从当前和今后发展来看,包括区域财政在内的我国各级政府财政,都必须适应体制转变需要,尽快建立起相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财政运行机制;(3)必须处理好市场运行方式与财政运行机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选择各级政府的财政调控机制,必须尊重市场的运作方式,必须有利于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区域财政分析手段、分配工具等的选择与搭配,理财方式和方法的采纳与改进,必须体现公共财政的统一性、公平性、法律性和规范性的内在要求。 2.2创新政府理财制度:(1)财政支出的创新。要以拓展范围和延伸链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采购制度;要深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按照外溢性产业发展要求,变政府包办制度汲水财政制度;要按照国有企业有进有退,适时进退的改革要求,实现我国政府投融制度创新,重新定位政府投融资范围;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模式转换的发展需要,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要按照改进补贴方式,控制补贴范围和压缩税式支出规模的要求,推进财政补贴制度和税式支出制度创新;(2)财政收入制度创新。要按照税费归位的“费改税”制度创新要求,正确处理好税费关系;要改进税制结构,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制度;要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将各国有资产收益和变现收入纳入政府实际可用财力,以适应政府投融资制度改革要求;(3)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创新。要以统一政府财政为目标,实行财政综合预算制度;要以强化预算管理为目标,推行精编、细编预算制度;要以提高财政运行绩效为目标,推行业绩预算制度;要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目标,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科学顺序,推行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公债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的专项管理制度。 2.3全面提高地方财政税收运行质量:(1)在正确处理地方财政税收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前提下,必须积极培养区域财源,为地方财政税收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要高度重视防范、控制和化解区域财政风险,特别是风险程度较高、风险较大的县乡财政更要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3)在正确处理财政开源与节流关系的前提下,必须积极推行财政综合预算制度和精编、细编预算制度,真正将政府理财纳入统一化、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轨道;(4)以公共财政建设为目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将国有资产收益纳入财政的实际可支配财力,积极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等,这是实现地方财政税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 3、结语 总之,以当前的税制改革力度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税收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摸索前行,优化财政税收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论文:经典作家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重要思想 中国在革命前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从经济上看,封建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就当前中国的经济运行而言,发展自由贸易和市场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中国具有现实意义。十月革命后,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列宁,形成和提出了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环境和形势,苏俄施行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实际上封闭了市场。战争结束之初,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和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的副作用,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为转折点,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正是在这以后,列宁形成了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主要内容是: 第一,苏俄必须发展贸易自由和商品交换。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直接的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由此,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实行粮食税制,使农民在纳税后留有一定的余粮。然而,仅使农民手中留有余粮还不能达到上述目的,根本的方针是恢复商品交换和市场关系,这是农民以自己的余粮和其他农产品换取必需的工业品,保障生活和生产走上正常发展轨道的关键。鉴此,列宁1921年3月在俄共(布)十大的报告中指出:“实质上可以用两个东西来满足小农。第一,需要有一定的流转自由,需要给小私有主一定的自由。 第二,需要弄到商品和产品。”“流转自由就是贸易自由……流转自由和贸易自由,这就是指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商品交换。”[3]54在同年5月,他在起草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有关决议草案中写道:“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3]327同年10月,列宁进一步提出发展苏维埃俄国商业的思想。他在莫斯科省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苏俄面临着恢复小农经济的任务,面临着振兴大工业和恢复国内正常经济关系的严峻任务,只有通过发展商业的道路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他说:“这条道路比我们预料的要长,但是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不这样我们就不能摆脱危机。别的出路是没有的。”[4]229为什么这样说?在他看来,由于苏俄各地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性和不平衡性,由于苏俄经济成分的多层次性,只有经过发展商业,才能发挥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人在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实现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联系。显然,所谓贸易自由、商品交换和商业,就是指市场关系。列宁主张发展贸易自由、商品交换和商业,说明他向党和人民提出了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任务,说明他产生了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第二,利用现成的经济形式发展贸易和商业。当时的苏俄存在着小农、小手工业、小商、农村富农、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等现成的经济形式。列宁认为,应该利用这些经济形式发展贸易和商业,“我们必须立足于现有的资本主义关系”[4]230。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他提出苏俄发展商业所应采取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4]245显然,所谓“立足于现有的资本主义关系”,“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是指正视现成的旧经济形式,充分肯定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苏俄的商业。列宁清楚地看到,贸易自由和私人商业的发展,甚至会使资本主义因素得到发展。他在《论粮食税》中论及商品交换时写道:“既然有交换,那么,小经济的发展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真理,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原理,而且被日常经验甚至是普通百姓的观察所证实。”[3]210如果强行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通道的话,那实际上是在干蠢事,是在自杀。可见经济形式是当时市场关系得以产生的条件和赖以立足的基础。列宁肯定利用当时经济形式的必要性,进一步说明他形成了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的思想。 第三,把商业原则即物质利益的原则引入国有企业。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展开了国有化运动,完成了大工业企业国有化的任务。列宁认为,在大力发展商业的过程中,应把商业原则即物质利益的原则引入国有企业。1921年10月,他撰写了《〈按商业原则办事〉一文提纲》和《一篇文章或讲话的两份纲要》,集中论述了这一问题,并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这一问题。他指出,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用有关经济指标如利税等作为评价企业经营效果的标准;把企业的效益同职工的个人利益相关联,同工资挂钩,“我们不应当规避商业核算,而应当懂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造起码的条件,使工人不仅在工资方面,而且在工作量等方面得到满足。只有在商业核算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经济。”[4]239“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4]191“应当收回成本”,反对懒惰、办事马虎和纪律松弛,讲究“经营有方”,“使每个国营企业扭亏为盈”。在列宁看来,把商业原则引入企业管理,要求根据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针对俄国农村市场十分广大的事实,列宁在有关文稿中写道:“为农民市场、农民的消费服务;寻求消费者;满足他们的需要;进行计算;获取赢利;商业核算。”[4]243显然,上述列宁的思想,实际上是利用市场关系和原则搞好国有企业的思想。 第四,共产党人应该善于同外国人“做生意”。仅1921年,苏俄从国外订购了几千台机车,几百辆油罐车,还进口了一千多万普特粮食。列宁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同苏俄之间有经济联带关系,发展相互间的贸易对各方都有利,苏俄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次年4、5月间,欧洲20多个国家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举行国际经济和财政会议,此前列宁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说,苏俄共产党人欢迎热那亚会议的举行,并且准备以商人的身份出席会议,去同外国资本家谈生意,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苏俄就必须同它们做生意。列宁提出,要善于同外国人做生意:“我们要做生意,他们也要做生意。我们希望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意,而他们希望做有利于他们的生意。至于斗争将怎样展开,这要看我们外交家的艺术了。”[5]70他根据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趋向及特点的分析,把这些国家区分为“醉心于武力解决问题的国家”与主张“和平主义”的国家,告诫苏俄代表区别看待,用不同的态度与策略同它们谈生意:“如果一个商人不善于掌握这种区别,不能使自己的策略适应这种情况来达到实际目的,那他就是个蹩脚的商人”[5]70。显然,同外国资本家做生意的思想,具有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接轨的思想因素。 上述列宁的思想,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所谓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基本的条件是需要形成市场经济。根据上述列宁的思想,各种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生产、私人工商业企业、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和国有企业等等,都可以存在和发展下去;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贸易,商品交换和商业是实现企业与企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企业根据商业和市场的原则进行内部管理,并且根据商品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这说明列宁已经描绘了当时苏俄市场经济的轮廓。所谓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关键的环节是无产阶级国家对市场的利用。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苏维埃国家,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新的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利用市场关系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发展之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并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形成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的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里没有商品交换和货币。前文列宁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当时的苏俄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因而列宁的思想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或者发展市场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建立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遇到过且没有予以回答的新课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探索,逐步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搞市场经济。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6]23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他反复地、深入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在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夕,他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7]203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7]373上述邓小平一系列论断的意思十分明确: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经济与生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可以同现代世界上性质各异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即它不仅可以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不仅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所利用,而且可以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利用。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这一思想。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8]226这既是对邓小平重要论断及思想的肯定,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肯定。 2.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的观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手段,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都可以利用。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进几十年、基本建成且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市场经济会不会有一些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就此,邓小平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6]236这里他强调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社会的,即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1992年6月,在提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时说:“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级分化;三是在运行机制上,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节社会分配。”[8]202他的这个论断,从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运行机构等方面,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即社会主义因素同非社会主义因素相联系,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1993年12月,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在所有制结构上、分配制度上、宏观调控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因而也具有资本主义不可能有的优势。”[8]355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的和任务的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事业,同党的宗旨以及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目的和任务是一样的。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目的在于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目的在于革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的目的和任务也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993年12月指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使国民经济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和后劲,保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和协调,保持积极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统一,保持生产效率和分配公平的正确结合,同时要保证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得到加强,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其他经济成分积极发挥其补充作用,保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8]356这里他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达到四个“保持”,四个“保证”,归根结底是保证“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00年12月,进一步提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9]182200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10]21以上论断,也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4.关于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观点。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因素同非社会主义因素相联系,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这个主要特征已经体现了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将坚持这些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譬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促进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此,指出:“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10]20这里,他肯定了党在实践中实现了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要求。他还提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又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我们党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正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10]20这里他提出了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途径。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的和任务的观点,关于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观点。同经典作家尤其同列宁的思想相比较,列宁关于利用现存的经济关系包括小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思想,关于发展城乡商品交换的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来源。但从理论的性质看,列宁的思想是“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后者的地位和意义是前者所不及的。从理论的内容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内容体系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这是列宁的思想所不及的。所以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发展之二: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途径的理论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肯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且展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途径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途径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这里只阐述若干关键的内容。 1.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企业制度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其特点是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管理等等。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责任制改革,开始尝试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党的十四大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将企业改革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提出,将其定位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抓紧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8]228指出,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务,并且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解释如下: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地重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说:“不把现代企业制度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好像建立在沙滩上,那是不稳固的。”[8]368意思是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008年也说:“我们着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10]21在这里,他强调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关于价格改革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来配置资源,实际上是遵循价值规律和自觉地按价值规律办事,而这依赖于价格改革。但价格改革,引起价格变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存在着社会风险。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提上日程时,中国共产党人决心推动价格改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8]2291992年底,他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价格改革,要认真贯彻积极稳步的方针。粮食价格,将根据统一政策、分类指导、分省决策、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国陆续放开……价格放开、经营放开以后,应该注意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品种差价,使价格真正起到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积极作用。”[8]296以上论断说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价格改革态度坚定,办法稳妥。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确定了深化价格改革的任务:在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顺少数由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尽快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平抑市场价格。上述理论和政策指导中国价格改革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关于金融改革的理论。金融即资金的使用和融通,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金融没有起到配置资源的作用。邓小平曾说过,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金融改革的任务提到日程上。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论及加强市场体系的培育时提出,积极培育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提出:发展和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建立发债机构和债券信用评级制度,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规范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并逐步扩大规模。货币市场要发展规范的银行同业拆借和票据贴现,中央银行开展国债买卖。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章的集资、拆借等融资活动。根据党中央的精神,金融改革迈开步伐并稳步前进。党的领导人继续高度关注这个问题。1997年指出:“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11]73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后,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9]5502008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指出:“我们应该牢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正本清源,对症下药,本着简单易行、便于问责的原则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建立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金融体系。”[12]3积极推进金融改革,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但要采取稳妥的办法和措施,特别要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和教训。 4.关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会保障政策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应有区别。提倡社会互助。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党中央的上述指示精神指导了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党的领导人也高度重视,不断地提出新的论断。1999年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继续加强以失业、养老和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程度。要多方面筹集资金,在企业改革和重组的过程中,统筹考虑补充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也要打足预算。”[11]4422005年也提出:“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13]21可见,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总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就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者说采取什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比较而言,经典作家的思想如列宁关于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是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应急”的思想和主张,虽然这些思想和主张对于当前的实践具有借鉴的意义,但是它没有条件形成系统的、深刻的、科学的理论。它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制度长时期的、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上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思想。 作者:俞良早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社会主义研究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机械日常保养的成本管理 摘 要:本人从事公路施工机械行业多年,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进行探讨,且提议出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从而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2.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路施工企业人员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性能的完好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机务管理的力度,要求机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联系和监管作用,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部门和机械部门的连接纽带,及时的掌握工程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我公司安机部由专人负责,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从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到维修保养直至报废,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都登记备案,以便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分析、判断,及时准确的消除故障。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机务管理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再次要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我经历的S241扩建工程、镇江新区经十路工程、通港路改造工程,S340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等项目中,由项目副经理兼管机械,坚持谁用机械谁管机械的原则,在抓施工的同时抓机械调配使用,保证了机械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机械出勤率和完好率。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操作人员的文化 素质低,对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维修保养成本首先要在操作人员的录用上考虑其文化水平,在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招收一些大中专筑机学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我公司在冬季施工淡季,开展内部学习,由专业人员给施工一线的职工授课,使他们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我本人就多次参与,授课内容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如何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工程机械日常养护项目等。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对机械的认识,减少了不规范操作,使机械的故障率大为降低。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强保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机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并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加强广大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次数,缩小故障规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维修成本。 (4)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推动下,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已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逐步趋于完善,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应合理而有效的控制,因为在注重效益和效率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效益是企业快速发展的能量石。 公路施工论文:对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交通事业也跟随在不断的进展当中,对此,在公路施工技术上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公路交通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对此,行车速度也有所提高,由于车辆荷载在逐渐地增加,同时也就促使对于公路的路基和路面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路基是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对其质量技术也就影响到了对路面的使用。由于出现的路基质量问题会直接导致路面出现沉陷和翻浆等问题,造成车辆不能正常通行,因此,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促使路基达到稳定和坚实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 路基 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作为公路的主体同时也是路面的承载,作为主要的支承体。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它是按照一定的路线位置以及技术要求建设的构造物,所承受是由路面传递的交通荷载。因此,在路基土的应变特征与应力对路面整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路基工程建设中具有几个特点: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的劳力比较多以及工程的数量比较大等,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求其质量的控制,这也是作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是在公路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路基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造成影响路基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问题还是由施工技术问题引起的,这不仅影响到交通道路的安全畅通问题,甚至出现事故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加强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公路路基的重要意义 公路路基一般主要包括了路堑和路堤两个方面,它的基本的操作就是通过挖、运、填三个方面的工序,并且较简便,然而在施工中的条件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由于在进行公路建设施工中一般主要是在外面操作,所以条件较差,施工作业较为艰难,并且交通运输也不方便,对施工建设的供应条件比较困难。同时,在进行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都是较分散的,相对工作面也比较狭窄,很容易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所以,如果在遇到这种复杂的状况时,注重施工的质量,以高效、快速、安全施工为主,同时也要注重路基施工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的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配备具有稳定性的施工专业队伍,而且要具有一定技术力量与机械设备,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制度,从而确保完善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手段。 2 对于路基的处理 由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在路基的填料性质以及路基压实的程度,所以,为了可以更好地改进填土的要求以及压实的条件,这也是确保路基质量的最佳方法和手段。 2.1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所应用的压路机都是大吨位的,因此对于碾压的效果也就很明显,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2.2 对于特殊较潮湿的范围公路路基压实处理。通常在较潮湿的地区内,处理路基的压实作为是非常困难的,在规范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①在压实度的标准上可以依据试验的资料来确定数值。②天然稠度应小于1.1,而液限应大于40,并且塑性指数必须要大于18的粘质土。③需要改善填料的性质,所以需要在土中掺入生石灰,一般可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3 对于黄土路基的压实处理。在进行黄土路堤的施工时,必须要处理好填、挖界面的结合。如果当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则需要均匀的进行加水再碾压。如果在含水量较大时,需要翻松晾晒后再进行碾压。如果发现老黄土由于透水性较差,而干湿很难进行调节,又因大块的土料不容易粉碎,因此在进行应用时必须要通过试验再决定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来修筑边缘的拦水以及截水沟的构造物,需要把水引到坡脚外,而高度如果在大于20m的路堤,就必须要按照设计的要求来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在黄土地区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路基的排水,针对地表水需要进行分散、拦截以及防冲和防渗的原则,同时也要做好对出水口的加固处理。 3 对路基的排水处理 在公路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注重施工的排水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对路基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 3.1 对于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快速的排除在路面范围之内的降水,从而降低水沿着路面进行渗入,不再冲刷路基边坡。促使雨水排出路面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利用集中排水的方法,需要在硬路肩的外侧来设置通过现浇的沥青混凝土拦水带,这样会与硬路肩路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集水槽,同时,在每隔20-50m的间距设立一个泄水口以及一个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的衔接这样把雨水可以直接排到坡脚的排水沟中。而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分散排水的方式,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应用在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而纵坡一般会小于0.3%的长路段。 3.2 一般所应用的进行地面排水的设施就是截水沟、边沟以及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等。然而对于公路上的排水沟渠,通常都是要求铺砌防护。一般应用浆砌片石进行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 4 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4.1 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技术其中比较好的材料就是级配砂砾,但是由于砂砾材料其本身的质量好坏就会影响到垫层的使用以及对于整体路面的施工工程质量,因此,作为监理人员就必须要掌握好对于砂砾技术方面的要求标准,需要控制好级配砂砾垫层的工程质量保证。一般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分成运输摊平、碾压路槽、整形洒水碾压以及初期养护等方面的工序,而级配砂砾它主要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材料,在避免受到行车破坏的同时,作为监理人员必须要提醒在实施施工计划时,需要采取半幅通车与半幅施工的方式,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因施工原因造成混乱行车的局面,而级配砂砾垫层在表面出现平整度较差并且较松散的情况。 4.2 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分为两种。①在应用路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的砂砾基层,其主要工序是,需要初平砂砾料、进行摆放水泥、需要摊平水泥、进行机械的搅拌以及整型找平和碾压成型后洒水等工序。②应用厂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主要施工需要进行砂砾的备料、适当的水泥剂量、进行加水搅拌以及运料上路和摊铺碾压、进行洒水等工序。 5 结论 总之,在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公路路基作为基础工程,并且在全部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于以后的路基工作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必须严格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按照公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建设具有质量优良,社会效益显着的公路工程。 公路施工论文:简析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现状的论文 多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只要施工设备能够进行工作基本上不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这也造成公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也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现代施工设备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因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以减少由于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存放、养护、操作以及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涉及施工设备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设备的完好,促进其在公路施工中作用的发挥。以此为基础,现代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有效保障公路施工设备的完善性,促进公路工程施工。 以科学的选型促进工程的施工 不同的公路工程对设备的需求也不相同,这也使得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公路与高速公路施工宽度决定了其摊铺机设备的宽度与压路机碾压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的设备在进行管理时其养护周期、成本也存在差异。作为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的选型是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设备型号,促进公路工程的科学开展。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是现代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以工程场地规划、工程规划为基础,对施工设备的存放进行规划。以此使施工过程中减少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行使成本。另外,存放管理还应针对设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控制的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各项公路建设已成为现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投资和支持。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质量佳、进度快且造价低的精品优良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目前来说,面对公路建设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公路的设计标准、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并且要保证资金的投入有效、正确,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这就要求必须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现代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在工程准备进入工地前,要结合该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参与施工建设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出适合本工程的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将质量目标逐层分解,使其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落实到每一项单项工程和每一道施工工序上,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为质量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1.2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中标后,中标单位要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该项目的组织机构,将每个部门的人员责任都明确分工,质检科的所有成员负责开展具体的作业工作,并按要求组建试验室、质量检查组、资料整理组等。要求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将各自相应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从而使工程质量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3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教育。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全体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挂牌作业,从而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与相关的技术规范来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职工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尽最大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从潜意识中自觉自愿的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积极渗透到日常行动中,也可以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来激励广大员工们的积极性,对胜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使员工更大程度上的为之而服务, 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对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序管理方面应做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开工前,编制上报“开工报告”;施工中,首先施工企业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继续施工。 (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项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 (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全线工程的施工。 2.2对施工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促进 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对策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其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及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整合优化现代公路工程施工流程、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对施工质量的促进作用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日常技术管理、施工过程工程测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 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是为了保障工程能按施工方案进行,解决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指导施工人员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其内容可分为基本工作和琏础工作两大部分。基本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和施工技术的开发与更新三大项,前两项工作保证生产过程中和技术秩序,立足为当前生产服务,第三项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为下一个项目的施工打基础。 3.1建立和健全集中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从工区项目部到施工队各级组织都要有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技术职能人员,明确各人职责,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工作。做到有职有权。 3.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5一组织设计,明确图纸及规范要求、操作要领、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实验内容等,结合技术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解决发现的问题 3.3在正式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任务的全体职工明了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救,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3.4认真做好测 量管理和试验管理两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3.5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4 工程测量管理 在公路施工中,测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4.1根据工程内容配备数量上、精度上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及工具,认真做好测量仪器管理工作。测量仪器在运输、使用、存放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要定期进行检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仪器档案,对仪器的类型、编号、产地、主要性能状况、维修及校验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4.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各级测量人员要经常巡视。发现控制点和标志、标志有毁坏或位移时应及时补设。永久性导线点、水准点在每年开春后和雨季后应进行两次全面检测,临时性的点位要经常进行检测。 4.3加强测量资料管理工作。测量资料应字迹工整,工程项目、地点、部位、使用仪器、日期、观测记录 者姓名应齐全,记录的数据和数字直准确无误,严禁涂改,记录不得转抄。外业观测必须用铅笔记录在测量专用本或表格上。各种放线定位、施工测量资料必须事先计算复核后才能在现场应用。测量资料要按工程项目、施丁顺序及部位进行整理。妥善保存,及时归档。 4.4中心测量组要认真组织好工程竣工测量的实施工作。 5 加强质量控制 5.1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 质量目标责任制是确保质量目标实施和实现的根本保证,当前公路工程中业主往往对建设方和监理方提出了质量目标,但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将该类目标进行具体细化,以将各具体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上,并应定力明确的责任制以确保各层各个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均有明确的质量分工和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各方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实现其依靠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对质量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5.2对原材料的质量控 (1)优化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原材料的进场价格都必须遵循工程投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价格信息,应尽量控制在工程报价以内。 (2)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损耗。a.要对各种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并设有标识牌;b.对水泥、钢材等容易受潮、变质、锈蚀的材料,要及时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施工中,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中,公路建设和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知道施工技术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加以促进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建设优化的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交通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混凝土沥青路面因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等优点,在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极端天气经常出现的公路,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违反的操作规程都会给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对于超重车辆较多的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早期质量破坏现象非常严重,大大的缩短了其预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实践证明,施工质量的高低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中质量控制及施工后质量控制三个环节,其中施工前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公路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或制品进行仔细的验收,确保所进原材料符合本次施工的相关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仍然要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进入验收阶段,在验收的过程中依据规范标准要求的标准指标,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 2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要想保证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首先要明确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以往同类工程中所产生的质量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即对施工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根据各种指标的控制图,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检测数据的信息采集工作,并将其绘入控制图后进行异常分析。如果信息数据显示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其次是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还是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监理,都是对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或者已完工的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1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图的选择 首先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施工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对其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要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指标与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图。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按照控制图的指标性能特点与功能进行选择,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参数目标值作为依据,经过试验检测所得的数值在报警范围之内,通过有效的选择施工质量控制指标,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公路混凝土沥青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2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持续改进与应用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质量控制图,再根据质量控制图对其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异常的判断,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必须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持续有效的改进。因此在施工的程中,针对每一个控制指标所选定的控制图,随时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的控制。再把每个步骤中所检测到的数据信息绘入控制图,通过与控制图的信息比对,如果数据信息一致表明施工情况一切正常,即可进行下一轮的担质量控制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将其改进后,才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质量控制工作。 2.3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人员素质、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等因素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图控制的技术标准最好依据预备数据信息来确定,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方面的质量数据,采用图控的方式将技术质量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进行处理,从而确定技术指标的参照值,当参照值的范围与预备数据的标准范围相交时,其相交的范围即为最终的标准,当参照值范围大于预备数据的标准范围低限值时,则以检测的标准范围为最终标准,如果参照值范围小于预备数据标准范围高限值时,必须调整施工技术参数,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合理的配置相关的机械设备,合理分配技术人员、针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信息的记录与反馈工作,经过系统的分析与加工后,将信息输入到相应的控制模型中,如与要求的标准不一致,则需要调整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跟踪检查的方法,收集全面的施工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施工论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要点 1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第一,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完成之后和路堤填筑施工过程,公路的路基就会产生一定的路基沉降,以及剩余沉降。怎样才能有效的对路基沉降进行控制,并保证其沉降控制在预期的设定目标,同时还要保证公路路基不同结构结合处的平稳以及公路路基高度预留高度保障道路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路基施工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软土路基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路堤滑坡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的造成路基基础的失稳,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软土路基中固结速度过慢,路基强度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对地基进行稳定性的保护,以及对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保证,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提高填土速率,也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排水法 通常可分为三种:一是砂井排水固结法,二是挤密砂桩法,三是振冲碎石桩。这种直排水法在软土层较厚的软土地基比较适用。一般情况下,为增强软土的强度,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清楚表层淤泥,二是砂井排水固结,砂井排水,即通过预压砂井法先使排水固结,地基提前沉降。此方法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需注意的是,软土地基要想完全固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2换填管理法 换填管理法就是将基底下的软土挖出来,换一些材料进行填补,再加以夯实,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些填补的材料必须满足低压缩性、无腐蚀性的要求;第二,挖出的软土必须在基底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此方法有一定的限制,需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具体操作。换填的材料有相应的垫层,如砂和砂垫层,碎石与矿渣垫层。底层的材料不一样,相应的垫层也随之变化,垫层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同点,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代替软土来承载基础压力,填筑的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抗剪度,其压缩性要小。在填充的同时,会有一些空隙出现,通过此刻发挥其透水性能,提高排水速度,使软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固结,避免出现低温冻胀的情况。在水利施工中,利用此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时,上部软土朝下施加的应力很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考虑工程的规模和稳定性等问题。 2.3化学固结法 即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对地基进行固结,以加强其强度,提升其稳定性。经常用的处理手段通常有三种:一是深层搅拌法。二是灌浆法,三是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即在软土中掺加固化剂,经搅拌机搅拌,软土和固化剂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将软土硬化,加强其整体性。固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多是水泥石灰等,搅拌机为特质搅拌机,另外,软土和固化剂的黏合尽量在地基深处就开始进行。利用此方法,主要就是为了增强软土的强度,提升承载力,以达到减少沉降量的目的,从而为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必要保证。此外,之所以要用搅拌机加固,主要是为了让软土和固化剂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它与混凝土的硬化有着很大区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比较快,因为其进行的是水解水化作用。 2.4旋喷法 为加强地基的强度,常采用旋喷机制造旋喷桩,这就是旋喷法。将带有特制喷嘴的注浆管放在土层预定的深度,提升其高度,喷嘴会按照设定的速度开始旋转,同时喷射出水泥固化浆液,与软土合并并发生作用,进行凝固硬化,形成的桩就是旋喷桩,旋喷桩压缩性小,强度高,主要用于对粉细砂和软粘土地基的加固,但是对有机成分较高的地基加固效果较差。 2.5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应选择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过小,需先将加固范围内的土层浸湿,接着按先外后内的间隔进行成孔的顺序;含水量过大,需利用干土粉或石灰粉吸收部分水分,或者快速成孔浇灌。在进行孔填料之前,先对孔底夯打大约三锤,夯锤形状以梨形和枣核形为佳,重量要在100公斤以上,然后以所测出的密实度为标准,对夯击次数和下料速度实行严格控制。对于已出现疏松、断裂或夹层的情况,应先将其取出,再依据设计要求填夯灰土,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此外,还有预压砂井法、加筋法、爆炸排淤法以及强夯法、井点降水发等许多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交通量和公路路面工程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为顺应发展,某些级别较高的公路的路基面通常会采用科学化、规范化和定性化的施工技术。其中软路基施工技术对路基施工有严重的影响,要解决公路软路基施工的技术问题,就必须在准备阶段就给予重视,强化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正确分析影响施工的原因,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方式 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表层的方法 1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通常一些土质很好的地基之所以成为软土地基多是含水量过多引起的。针对这样的软土地基,工程作业人员在开展填土工作前,要先在地的表层开挖出来一道沟槽,排掉地面和软土地基表面的水分,从而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开挖沟槽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工程作业人员常会选择透水性极佳的沙砾或者碎石来进行回填。 2砂垫层法 1)施工中进行砂垫层操作时要把机械设备自身的厚度、机械轮胎跟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压力以及机械的偏心程度和地基表层的承载强度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制定出准确的砂垫层厚度。针对极软地基的施工,施工单位常把表层排水法、敷垫材料和砂垫层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促使大型施工机械正常运行,还节省了成本,既经济又实用。2)在进行砂垫层施工时要预先安置样板。对路面进行摊铺时通常会将自卸汽车和推土机联合起来进行操作,并保持二者进度同步。另要妥善处理砂垫层的端部位置,以免侧面排水不便。 3敷垫材料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基,可以避免出现部分区域沉降不均匀或者出现侧向变位的情况。敷垫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剪和拉抗力,有利于施工机械通行的增强,促使地支承填土荷载量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4添加剂法 在路基表层粘性土里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提升地基的强度、改善压缩性能,还可以稳定填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添加材料通常由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三种原料组合而成,这种石灰类添加材料一般都是现场进行搅拌或者厂拌,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减少土壤里的含水量、产生团粒,更是从根本上固结粘性土壤使其发生质变,从而巩固整个土体。 实施粉喷桩加固措施 1)粉喷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2)开展平整场地、清理障碍物的工作。3)所有的机械在使用前要先组装,再试运转,确保无问题时方可正常投入使用。4)粉喷桩的施工方案主要是依据工程设计要求的配比以及实际测量所得的各种参数,试桩稳定之后再行确定的。 竖向排水固结法 施工过程中对于粘性土的地基常常会安置垂直的排水柱,从而减少排水的面积,固结住地基排水,进而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垂直排水柱一般会采用沙井和纸板两种材料。砂井排水法因为施工方案不同,方式也就不同,常有打入式、水射式等,多与加载法和缓速填土法结合使用,用于层厚大的均质粘土的地质使用效果最为明显,但不太适用于泥炭质地基。在对排水砂井进行设计时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再测量砂井直径和排水的距离,并预估改良的范围;最后计算地基的稳定和沉降率。 处理方案评价 1)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一般采用排水固结措施,这种方法非常经济适用,效果也很好。2)在国内对轻质路堤施工时常用的材料是粉煤灰,这种路堤常见的三种类型是:①单一型;②粉煤灰;③粉煤灰和土互层形成土砂等混合。这种路堤成本低,效果好,很受欢迎。3)施工时采用土工布以及塑料加劲格栅等一些简单实用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地基整体的稳固性能,也避免了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还能减少滑移,促进工程早日竣工。 公路施工论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 近来,由于工作之便,找到三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地考察,实地参观了施工现场,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和程序有些思考。今撰文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现行的施工技术程序为三道工序: 1、爆破后,在裸体岩巷中采用锚喷技术进行支护,封住裸岩; 2、喷展表面铺贴一层有机板材; 3、在有机板上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这种工艺为刚柔结合的防水衬砌技术。 当参观现场作业后,第一层是喷射混凝土,效果仅是支护,喷层无抗渗性能。而对于隧道工程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层串通微细裂隙给工作面造成淋渗水时,这种支护的质量抵挡不住岩体渗漏水的浸入。当工程第一道工序结束时,仍有部分区段照旧淋水。仅是把原来在基岩的渗水,现位移到喷层表面,喷层根本没有封住淋渗水,因喷层无抗渗效果。 针对淋水问题询问施工人员,答复为;他们一旦铺设有机板材后,淋水即抵挡在有机板外顺板材流入盲沟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受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道至关重要的防水屏障,在铺设了有机板材时必须与支护层贴实,而喷层表面是凹凸状不平整的工作面,在这样基础上铺设有机板材,留有许多小空间却无法贴实。 有机板材的应用位置,是两层混凝土间的夹层,喷层不平,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石子锋芒容易刺破有机板材。那么,一旦有机板材被人为破损,何谈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一。另外,喷层与浇筑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把一个实施30cm的混凝土工程人为分成两层,并且不能粘结为一体,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性,损失其承载功效是沿弊病之二。再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有机板不能同步,混凝土服务年限大于70年,而有机板小于70年,也小于工程的服务年限。夹层有机板材客观存在自然老化,因此说,一旦有机板材老化即丧失了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三。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被动防水,因第一层支护不防水,仅依靠有机板材和衬砌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这样,工艺多而没有达到主动防治水的效果,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现提供用二道工序完成隧道防水与承载的施工技术方案: 1、锚喷治水支护 2、内衬自防水泵送混凝土本项目的特点:锚喷治水支护、迎水封堵渗水点,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第二道衬砌工序与前道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形成整体的自防水高强度构件。 1、粘结力作用,BR防水剂与水泥水化时,反应生成物——无机硅胶,在喷射作业时,喷射物在胶体粘结力的作用下,呈团状喷出,在岩体上粘结牢固,迎水喷射能有效地封住淋渗水点、微细裂隙等。形成的喷层达到治理淋水目的。 2、在速凝前提下,喷层抗压强度提高10——35%,改变了掺速凝型产品而损失喷层程度的通病。 3、降低回弹率,本技术回弹率低于15%,而其它产品回弹率为35%,对于提高工效、降低原料消耗是十分显着的。 4、喷层内在质量有所改变,因本技术喷射混凝土是团状,在岩体上因喷射物粘结力大于3MPa,利于粘结。作业时,后续喷射物呈嵌入式粘着成型,提高了喷层的密实性,抗压程度提高10——30%。喷层不仅是提高强度,抗渗指标大于S20,级配喷射混凝土最佳时抗渗可达S30以上。本发明的锚喷治水支护把原锚喷支护的技术改进为以治水为主,并达到自防水功能的双重效果。 5、喷层的耐久性,BR锚喷治水支护把常规的顶板淋水问题迎刃而解。广大用户对BR喷层治水与支护耐久性是非常关注的。因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喷射物粒子粘结力和粘结附着力,经检测粘结力大于3.4MPa,在常规的喷射混凝土工程中,这样的质量是极为少见的。所施工程无剥离,不起鼓,粘着牢固。喷层厚度8——12cm,抗渗大于S20的自防水质量,封闭了岩体渗漏水的通道,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 另外,BR水化物——无机硅胶体对混凝土体内钠离子拆出有抑制作用,杜绝化学腐蚀。对于喷层提高耐久性。抗渗自防水的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本项技术对支撑的钢拱架和钢筋无锈蚀危害。 本项技术是用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工艺,顶林水作业,在顶板每平方面积淋水量1m3/h的条件下,用本技术可治水封闭岩体,治理淋水,喷层抗渗大于S30的抗渗性能。 1、凝固时间: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30s一7min; 2、喷层厚度10cm,喷射混凝土配制C20的级别,喷层抗渗大于S20; 3、提高抗压强度10——30%,粘结力大于3.4MPa; 4.适用地质条件:表土层渗淋水,砂层涌水封治,泥质角砾者普淋普渗,各种基岩淋水和冶金矿硫酸根离子含量448mg/L,均可预水治理。目前,己实施治水工程四万延米,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锚喷治水支护层的表面,干燥无淋水的条件下,浇筑BR泵进自防水混凝土为第二道工艺,混凝土抗修大于S32,抗压提高10—20%以上,耐久性稳定。 在隧道工程技术要求中,一般抗渗约在S12左右,因本技术两层混凝土抗沙值大于S32,不仅满足工程需要,有S40的自防水保障的质量,这一点即是提高耐久性稳定的重要一环。本项目不受地质条件及渗淋水的制约,可全天候施工,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单位。 一项技术创新关键是科技进步。因本厂长期在封治地下工程水害的工程中探索了20年,这项发明已经过大量的煤矿深层井巷淋水考验。特别是大秦线景钟山铁道隧道试用段,每平方米淋水点174个,淋水量大于2m3/h,治理取得成功。另外,在新疆库尔勒泥质角研岩普淋普惨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完成了治理每平方米1.8m3/h淋水的封治任务。今给予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出本项技术发明,目的是为广大地下工程施工者提效降耗提出技术方案,如有此类工程的单位愿意合作,本厂愿全力配合在实际工程中再攀新高峰,为加速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有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请来函磋商,以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公路施工论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意识。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因素中,技术力量是需要软硬件共同努力才能完善提高的。管理方面是确保工程有序可循的保证,这就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经验,高素质、懂技术、富有责任心的管理人才。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是不行的,必须有配套的施工设备作为实施的保障。 一、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念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施工管理是指工程从施工准备、建筑安装到交工验收的全部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其中包括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等。狭义的施工管理是指施工过程中生产作业方面的管理,如施工准备、现场作业组织、平衡生产能力、指挥调度等项管理工作。 二、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短。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许多高速公路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高速公路在等待审批和开工。然而,与这种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的是,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测绘管理方式还很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费用难以精确控制、测量工程事故容易发生。 (2)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多,为施工带来不稳定因素。以姜眉公路宝鸡段为例,该工程的施工地段在秦岭深山的古褒斜道上,路线沿红岩河、龟川河逆流而上,穿山跨河,地质结构复杂,桥、涵、隧工程项目多,姜眉公路宝鸡段原工程设计在很多地方存在不完善或不尽合理之处,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变更原设计,使之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三、提高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策略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制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 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 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 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 ,要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 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 个人的脑海中。 2、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 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 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例如,连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 、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 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 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为什么不在发生质量问题的前期,采取预 防 措施?为什么非要等既成事实之后,再来兴师问罪?因此,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 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 、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 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连徐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 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 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 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 ,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 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3、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 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不合格的资料,千万不能擅自修改合格后往上报,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高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4、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 管理人员就 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连徐 高速公路E-4标段奎河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 紧 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 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5、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 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N4标的T梁施工中,虽然我们敲掉了一片外观不符合要求的T梁、报废了三套T梁模板,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认真,在短短的8个月中,顺利完成了476片25m T梁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线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连徐高速公路的某些施工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砸掉多道涵洞基础 ,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 6、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 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连徐高速公路罗岗互通立交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连徐高速公路贾村分离式立交、毕庄分离式 立交和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施工中,至今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还没有施工完。 在连徐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 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徐州铜山地区地质情况多变化,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 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 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E-2标段的K235+830盖板涵就是这么一个鲜明的事例。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 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 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 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 和损失。连徐高速公路上就发生梁与支座间距离偏差1m的严重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 计坐标产生错误。E-1标的罗岗互通立交在放桩基础样时,也发现桥台桩基础坐标与设计坐 标偏差25cm的现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的,没有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 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 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 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7、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 要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的偏差,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 关键词 公路 施工 招标 投标 管理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模式自建国以来,几经变革,到八十年代至今,公路建设投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公路工程建设模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及监理制已成熟并稳步推开,公路工程项目走向了市场。1992年5月颁布的《公路工程监理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建设二级以上公路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和监理制度。"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减少建设市场的行政干预,规范业主行为。 1 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近几年参加公路施工招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有些地区及部门对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度理解不够,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偏差,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些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 有的地方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一些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只负责出资质,任人挂靠,收管理费了事),这种"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违反基建程序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有,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漏洞,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1.2 国内招标项目和民间集资(包括引进港资、外资)标段划分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合理 一般公路工程施工标段的划分应根据工程规模、建设条件、机械化程度及对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则来进行。广东某地近20km长的二级公路,当地政府及建设单位,按长官意志行事,竟将标段划分为最小近200m,过多施工单位的进入,影响了工程的连贯性,不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开展。 1.3 有些地方工程建设市场较为混乱 存在着"五无"(无规划、无报建、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质量监督)工程,工程仍监管不到位,制止不力,工程基建程序不能认真执行,招投标行为图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在同一次招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一标两投",或者对同一份投标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价;同时,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分包管理不严,界限不清,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层层转包现象相当严重,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1.4 有些地区尚未完全打破地区和部门垄断,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县一级,公路等专业工程项目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目的,对中标企业硬性供应原材料,这是与《招投标法》相悖的。如广东某地一国道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水泥企业的发展,强制中标施工单位使用本地水泥。由于水泥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造成一批桥涵结构物强度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的有7道涵洞和一座小桥的实心板,使索赔工程量大增。 1.5 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工程交易中心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法律、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招标文件编制较粗糙,特别是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出入较大,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其次,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评标办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同时施工企业由于自身需要,为达到中标目的,有意压低报价,采用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损标,致使投标书编制缺乏规范性。 1.6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设工程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建设单位利用招标权收受"回扣",对按国家规定应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指定招标或议标,搞"暗箱"操作,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这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中失职、赎职行为。 2 改进措施及对策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首先必须实行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使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建立项目法人公司,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资本管理机构与营运机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招标投标制是在建筑市场中沟通与融合投资法人责任制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的桥梁和枢纽。 2.2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避免优秀施工队伍的落选,资格预审及后审可适当增加那些参加过同类工程项目并得到质量奖项的施工单位的预审及后审分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3.3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办事 ①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要行为公正,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 ②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 ,以确定合理标底。 工程定价模式要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统一量,放开价,工程造价要随行就市。 国内工程施工招标中的定标原则一般是标价不得超出标底的指定范围(-20%~+10%),否则将作为不合理标价而不能中标。 ③编写合同应全面、详细、慎密,技术规范内容应详实、准确、可操作。 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FIDIC的评标原则是"最低价中标",这与国内一贯使用的"接近标底"和"最低价"中标是有所区别的。作为邀约和承诺的条件,施工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注意将评标时采用的方法、规则写清楚。 ④要做好招标过程中关键时间的控制,这包括: a.编制招标及投标文件的时间; b.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 c.评标时限与签订合同的时间等。 2.4 施工单位为达到中标的目的,应下大力气提高投标书的编制质量 ①组建精干、高效的投标领导小组,对人员合理分工,作好标前准备工作。 ②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在了解材料单价基础上,做好价格分析。 ③编制科学合理的报价。施工招投标是在工程质量标准明确、工期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标价也就理应成为投标竞争的重点。检查投标书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是否合理,有无不平衡报价,是合理报价的关键所在。 ④要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定额及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投标价,以增强招投标竞争力。 公路施工论文: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人们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里的重要组成,路面施工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舒适、速度及运输成本,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到广泛欢迎,可是随着车流量、车载不断增加及车速提高,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现象,这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为确保路面质量,应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1材料来源确定与进场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材料检查工作,尤其是沥青、砂、矿粉、石屑及石料等有关材料检查及验证,要从源头上就加强质量控制,同时,还应该从质量及经济方面进行材料合理选择,通常应该选择正规及大型沥青厂商或石料场。当原材料进行施工现场时,要有专门监督人员进行原材料数量、质检报告、日期及厂商等方面检查及审核,特别是填料及粗细集料质量要格外注意,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还应依据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每批材料的抽样检查,当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放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 1.2机械检查 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对相关机械设备给予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机械及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尤其是路面施工过程所需要的运输设备、拌和设备、矿料撒布车、洒油车、压路机及摊铺机等有关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性能检查,以确定设备配件齐全,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做好调试及养护工作,防止施工时候出现故障,耽误路面施工时间,减少了路面施工的效率。 2混合料配比控制及质量控制 2.1混合料配比控制 沥青混合料在生产之前,要试拌试铺,对拌和时间、拌和温度及矿料的加热温度进行确定,拌和机操作工艺也要进行确定,计算机的打印装置可信度进行考察,还应对配合比设计与混合料压实性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的最佳点进行确定。在混合料拌和过程里,有待料及溢料就表示冷料仓供料比是不相配的,应依据待料及溢料集料粒径对冷料仓转速作出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让冷料仓的供料比达到平衡,拌和机在调整稳定后,应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及抽屉试验,对生产配合比的试验结果及取样实验结果给予对比,其沥青含量及混合料配比与马歇尔的设计及特性是否一致,进行钻孔取芯,主要是通过压实度及压实的孔隙率来检验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2.2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里,要对各进场材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项目检查或者抽样试验,保证材料质量与相关技术要求相符,在平常质量检验里,其检验频率应依据质量及材料波动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质量稳定性。在混合料的温度控制里,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主要包含沥青材料的出场、到场、摊铺及辗压等温度的具体参数,在这些温度参数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其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接下来的到场、摊铺与辗压温度,造成出场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稳定性、集料的干湿度及出场温度的设定值等具有很大关系。在沥青含量的控制方面,其含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性质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稳定度、孔隙率及流值指标等,沥青含量比较少的时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会变差,会对沥青路面耐久性产生影响,特别是沥青用量较少的情况下,路面的孔隙率增大,其沥青膜会变薄,当公路沥青路面在空气及阳光影响下,就会发生较快老化,降低沥青含量的变异性,要保证沥青拌和的楼计量系统能够稳定,混合料的取样均匀,设定温度也要保持恒定,另外还要对沥青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时刻掌握,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给予解决。 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摊铺及辗压的施工技术 摊铺机运行速度要依据搅拌机产量、摊铺宽度及厚度、相关施工设备情况等来确定,通常按照2-6m/min进行预先设定,路面施工过程要均匀、缓慢及一次摊铺,不能够随便改变摊铺速度,在摊铺过程一般不用人整修,当遇到交叉口及十字路口等特殊情况时,可在专业的人员指挥下,进行混合料更换或者人工找补,当摊铺缺陷较多时,要铲除重新摊铺;摊铺所应用钢丝是扭绕式,其直径要控制在6mm以下,每5m设置一钢丝支架,并且拉力要在800N以上,在摊铺机前面左侧可设立钢丝,安装横坡仪进行控制,摊铺机后面的右侧也设立钢丝,其左侧可在摊铺完层面之上走雪橇。辗压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最主要步骤及施工最后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提高沥青路面压实度,这需要增加压路机压实功能,并且对压实机速度给予密切关注及控制,有效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辗压过程里,辗压次数及速度是互相作用及制约的,当辗压速度快的时候,为确保质量,辗压次数会相应增加,这样压实效率就会降低,辗压速度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速度控制在2-4km/h之内,如果是轮胎压路机的话,可以适当提高压路机速度,可也要控制在5km/h以下;压路机速度过慢的话,也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尤其是会在压实及摊铺间产生孔隙,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为确保沥青辗压质量对压路机速度给予合理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在沥青路面的辗压过程里,会出现辗压不明、漏压及重复辗压的现象,还有辗压间隔时间较长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辗压方式进行改善,使用黄红绿对辗压区段进行初压、复压及终压等标明,防止重压及漏压现象发生,还可以运用排压方式进行作业,使其成为流水形式,环节紧密,在辗压的过程里,还应注意辗压车道变换问题,要在已辗压路段,及压路机停止振动情况下进行变道;变道的时候,方向变换要缓慢进行,防止沥青路面破坏。 3.2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混合料配合比及压实是很重要的两步骤,当配合比比较合理科学时,沥青路面没充分压实,路面使用功能就会降低,进行路面压实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缝隙,增加路面密实性,从而提高公路路面耐久性。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见到纵向及横向的施工缝,对于纵向施工缝可运用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使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纵向接缝,先在已摊铺混合料中,留下1-2dm位置,这位置不进行压实,这样就会有5-10cm的摊铺层发生重叠,可以运用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从而消除缝隙;对于横向的施工缝,应该运用平接缝,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其端部直尺要呈悬臂状,把直尺脱落及摊铺层地方当做裂缝处理位置,使用锯缝机进行切割铲除,在摊铺之前,要把接缝部位的粉尘进行清理,再添加一些沥青进行摊铺,进行辗压的时候,要用钢筒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跨缝向新铺的层面逐渐进行压实。 4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在公路工程里,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沥青面层给予检测的,原材料检测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混合料拌和、辗压及压实提供基础保证,沥青路面检测,能够改善不合格路面施工质量,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的动态管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及检验,对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质量评定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重要依据,应该给予仔细认真检查,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科学路面质量评价标准,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5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施工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 高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公路施工论文: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摘 要: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 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 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 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八五”以来,我省的高速公路得到迅 速发展 ,到199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05km,居全国第3位。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 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 质量。 1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制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 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 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 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 ,要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 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 个人的脑海中。 2 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 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 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 到家 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 :请记住我站域名/ 。例如,连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 、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 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 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为什么不在发生质量问题的前期,采取预 防 措施?为什么非要等既成事实之后,再来兴师问罪?因此,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 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 、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 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连徐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 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 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 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 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3 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 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 器 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不合格的资料, 千万不能擅自修改合格后往上报,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高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4 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 管理人员就 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连徐 高速公路E-4标段奎河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 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 紧 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 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5 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 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N4标的T梁施工中,虽然我们敲掉了一片外观不符合要求的T梁、报废了三套T梁模板,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 认真,在短短的8个月中,顺利完成了476片25m T梁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 线 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连徐高速公路的某些施工单位,没 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砸掉多道涵洞基础 ,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 6 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 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连徐高速公路罗岗互通立交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连徐高速公路贾村分离式立交、毕庄分离式 立交和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施工中,至今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还没有施工完。 在连徐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 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徐州铜山地区地质情况多变化,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 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 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E-2标段的K235+830盖板涵就是这么一个鲜明的事例。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 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 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 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 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 和损失。连徐高速公路上就发生梁与支座间距离偏差1m的严重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 计坐标产生错误。E-1标的罗岗互通立交在放桩基础样时,也发现桥台桩基础坐标与设计坐 标偏差25cm的现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的,没有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 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 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 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7 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公路施工论文:谈高速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1该土壤的独特点。 根据名字我们也可以大体的推算出它的特性,所谓的膨胀土,自然是当遇到水分之后会自动变大,而一旦水分供应不充足就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收缩现象,它的亲水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性能,总之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的不具有稳定性能的。 2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各种弊端。 在进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该土壤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工程。因为它一旦碰到水源之后就会变大,而远离之后又会非常明显的出现收缩的现象,会给我们的各类工程项目以非常不利的作用。在这几年,我们国家相关的机构组织针对上述的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认真地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现了它易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3如何对其进行判定 我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做的是对土壤进行区分,要分清施工的突然是不是我们上述的这种土质,如果是再具体的对其性能特征的强弱进行总结,之后我们才能够根据问题合理的进行分析,然后寻找最有力的方法。通过过去的实践活动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土壤虽然性能对我们的施工不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来降低这种不利因素,不过最应该担心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判断不合理的情况,常常会因为判断出现误差而导致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的工程。针对上述的这个状况,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展开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调查,而且也获得了很多成就。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对此土壤的判定给出严格的规定,不过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是现场定性和室内简易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及土的自由膨胀率指标来综合判定: 第一,裂缝,我们在施工中最常遇到的裂缝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出现的裂缝,另一中国你是表面有痕迹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缝隙里存在粘土,而且一般多是灰色或者绿色等,当外在条件一定的情况喜爱是一种塑性形式呈现的。 第二,最常见的区域是丘陵地区以及盆地的四周地区,通常地势比较平躺,不会出现非常显着的坡度问题。 第三,项目的中的缝隙常常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当气温比较高的时候,缝隙就会自然扩张,而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又会自然的收缩等。 第四,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种难以辨别的土壤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这些要素进行判断,如果该土完全的符合上面的各项标注,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位为上述的土壤,当初步断定之后,我们在具体的分析它的指标性能等特点。 4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4.1路基断面。我们在确定路基的断面尺寸的时候,应该尽量的保证坡度问题,要对坡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果工程需要最好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而且在设置路肩的时候,要尽量的将其设置的较宽点,这样可以确保道路下的水分维持稳定,如果过于窄小,就会影响到这种性能,我们通常将这种宽度设置为两米到二点五米之间。 路肩横坡要尽可能大一些,以利于排水;路肩与路面结构层用相同的材料铺砌,以利于保持路幅内土基水分的均匀性,并铺较薄的不透水面层或做防渗处理,以防水分下渗;边沟适当加宽、加深,沟底应在土基顶面以下至少20—30cm,并尽可能离路面结构层远一些;路侧不应种树,特别是不应种生长快、吸水和蒸发量大的树种,如桉树等;若成排种树,其距离应在边沟外侧1.4—1.5倍成长后的树高以外,至少也得是成长后的树高以外,但不得小于5m。 4.2路基排水。路基排水设施对膨胀土路基的稳定尤为重要,所有排水设施均应精心设计,要做好路基地面排水工程,使排水通畅,防止地表水下渗,浸润土质。所有地面排水沟渠,尤其是近路沟渠均应铺砌和加固,防止冲刷渗漏。边沟应比一般地区适当加宽加深,路堑边沟外侧应设平台,保护坡脚免遭水浸,并防止剥落物堵塞边沟。堑顶设截水沟,以防水流冲蚀坡面和渗人坡体,截水沟纵坡应利于排水。对于台阶形高边坡应在每一级台阶内设截水沟以截排上部坡面水,且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设一定宽度的平台以利坡脚稳定。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基底蒸发失水引起膨胀土干裂收缩。 5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使用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要求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其涨缩总率接近零为佳。 第二,路基两边边坡部分和路基顶部要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必要时需铺一层土工布,从而形成包心填方。 第三,膨胀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以内。 第四,填挖交接处2米范围内挖方地基表面上的土应挖台阶,翻松并检查其含水量与填土含水量是否接近,同时选择适宜的压实机具,使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第五,开展工作的时候最好是躲避开阴雨天气,如果必须要在这种天气进行工作,要认真地做好排水工作。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白该土壤是一种对我们的道路或者倍的项目有非常不利影响的一种物质,在以往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要想合理的解决这种弊端,我们首先应该分析它的性能特征等,只有将它的不利性能进行更改之后我们才可以合理的使用到我们的工程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多更有效的力量。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路基路面 压实施工 技术措施 【论文摘 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形变、渗透系数、饱水量及可能产生的形变并增加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并强调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公路压实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重要一环,对公路的整体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达到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形变、渗透系数、饱水量及可能产生的形变并增加稳定性,对进一步改善公路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 1.含水量 在压实过程中,路基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是随密实度而增加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大,压实到一定密度后,某一压实功不能再克服土的抗力,压实所得的干容重小。当土的含水量逐渐增加时,水在颗粒间起润滑作用,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容重。在这个过程中,单位的土体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土的含水量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限度后,虽然土的内摩阻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中的空气体积已减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却在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样的压实功下,土的干容重反而逐渐减小,土的干容重和含水量的这种紧密关系,在全标纸上就形成了驼峰形式水实曲线。因此,细颗粒土、天然砂砾、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石灰和水泥稳定土等多种材料,都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容重。此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但是,某一种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压实的功能而变化。在室内进行击实实验时,它随所用的击实功而变。在工作碾压时,它随所用压路机的重量或功能而变。 2.压实功能 如果我们保持压路机重量不变,而增加碾压变数,或增加压路机重量,不改变碾压通数,都可以得出与室内击实试验相同的含水量密度关系。因此,随着压路机重量的增加,土或路面材料的最佳含水量要降低,而最大干容重都要增大。但是,这种现象是有一定限度的,假如超过这个限度,即使继续增加压路机重量或增加碾压遍数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增加最大干容重。保持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以保证所要求的压实度。此外,压实机械的选择应用、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应与使用的碾压机械相适应。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1.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的压实作业 第一、进行压实作业时要保证摊铺速度与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之间的协调,并保持二者的大体稳定。其中在气温比较高,而且风速比较小的时候,碾压段的长度不宜过短,而在气温低,风速比较大时,碾压段的长度可以短一些。 第二、进行压实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牯轮现象,可以通过向碾压轮上洒少量水。 第三、在尚未冷却的路面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允许放置任何重型的机械设备等其他较重的物体,并且不能向其上方撤落矿料以及油料等杂物。 第四、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公路路基路面部分应采用振动夯板来完成压实作业。 第五、碾压段的长度要依据路面沥青的出场温度、混合料的性质以及当天的温度和风速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设定。 2.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后的压实质量的检测 (1)核子密度仪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测定,该测量方法要求测定层的厚度在20cm的范围内,其中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利用散射法测定,而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的测量采用直接透射的方法。该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位置的确定和仪器的预热。首先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来确定测试位置,然后预热仪器,并将核子仪平稳的放置在测试位置上,准备测试。 第二、进行仪器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读取。打开测量设备,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读取测量结果,关闭测量仪器。 第三、测量结束后要将核子密度仪仪器放置在专用的且符合核辐射安全规定的仪器箱里,确保仪器和人员的安全。 (2)灌砂法,灌砂法是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那些具有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的测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选用相应规格要求的均匀砂,并将其按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到测试的洞里,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以及集料的含水量等数据来进行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检测。 3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1.对路基填土或路面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应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要求,从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出发,制定土的类别、性质,看是否适合填筑路基,应根据所修建公路的地理位置,选择既经济、性质又好的土来填筑路基。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碎石、砾石集料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有良好的级配,这样才能保证修筑的结构层有足够的密实度,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2.对地基和下基层的要求 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如地基本身比较湿软,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路堤的第一层(每层以压实厚度20cm考虑),甚至第二层上重型压路机也无法进行碾压,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就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湿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方法:一是换填土层法;二是强夯法;三是振冲法;四是挤密桩法。 3.对含水量的要求 (1)含水量试验。在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有机质土类。 酒精燃烧法。本试验方法适用快速简易测定土(含有机质土除外)的含水量,工地施工中常采用此法。 (2)标准击实试验,本试验可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试验方法,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实际需要选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干法,即加水法,土允许重复使用,但容易击碎的试料不宜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试料的干燥处理会影响试验结果,宜采用湿法,即减水法,让采集的至少5个试样分别风干至不同的含水量状态。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由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若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计算或重做(应给出技术指标)。 4.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和采用正确的压实方法 (1)采用的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便能适应土体强度的增长。 (2)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样土被机械推走。 (3)组织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直线段一般先两侧后中间,以便保持路拱;在弯道部分没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开始逐渐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的两次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证压实均匀不得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4)应注意检查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达到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总之,在公路施工中,必须采取充分必要的技术措施,对路基填土和路面结构层材料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这样才能保证路基、路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面的使用品质。 公路施工论文:关于公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监理的实践经验,谈谈公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工作,供公路监理人员参考。 施工阶段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的灵魂。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融会贯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做好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1.施工质量及工序的检查、认定,均以通过测量、试验的数据为依据,监理的试验、测量人员参加承包人的试验、测量工作的监督或旁站,进行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时按频率要求进行必要的抽检、抽测及复检、复测,以控制工程质量。通过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验收试验等试验,以及对工程定线控制、施工放样、完工验收等测量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认可,进行质量控制。各种试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率、标准等均按部颁规程、标准、合同文件的技术规范进行。对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功能、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资料管理等进行经常的、有效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承包人的自检质量。各种抽样检测频率原则上控制在20%,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和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项目和无现成标准可循的项目,承包人应提供相关的科技资料及鉴定报告,拟定符合工程实际的暂行标准和规程,报总监审查业主批准后使用。 2.对承包人的各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各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机械、配合比等进行全方位的巡视、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全过程的旁站,全环节的检查,以达到对施工质量有效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驻地监理工程师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每天巡视施工现场,发现并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2)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及工艺,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及时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3)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在每道工序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查和认可,并现场监督承包人的试验抽取及施工记录,及时签认施工原始记录。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事前控制 1.首先要督促承包商自检体系的正常运行。承包商自检体系是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即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企业自检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点。 2.要严格审查分项工程的开工报告。分项工程开工以前,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商的开工报告,提出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的程序及说明,以供所有监理人员、承包人和施工人员共同遵循,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建筑材料、施工放样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和审批,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项目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3.要做好工程的“预控”。“预控”是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预先控制工作,也就是在工程确定方案以前,应能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予以事先控制。在单项工程开工前,应及时召开技术交底会和监理、承包商见面会,促进了解,剖析工序,细化要点,把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较高水平的监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就发现不了问题,同样也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驻地监理首先应加强监理的技术考核和业务学习,对将要开工的分项工程做到胸有成竹。结合设计图纸和工作规范,对一些关键工序做出施工监理提示,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提高一次性合格率。 4.加强试验检测、测量监督监理工作。在各项工程施工中,应对工程的位置、高程尺寸及线形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并对中间交验和竣工验收进行检查,是预防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要加强工程测量检测的检查工作。试验检测的任务是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和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各项工程的物理、化学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试验监督检查工作应对进场材料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做好各种配合比试验、集料级配、标准击实试验、结构的强度试验等,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施工抽样检测试验,并做好工程验收试验检测工作,试验数据应保证科学、准确、严谨,以指导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二)事中质量控制 1.要加强旁站监理。监理的工作实质是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旁站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旁站应能找出监理工序的关键所在,对隐蔽工程必须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旁站,并做好施工记录,同时用照片的形式对这些隐蔽部位的施工过程加以留存。在旁站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展情况。对施工中一些突发性问题,应做到处理果断、及时。对于非隐蔽工程应做到旁站与巡视相结合,驻地监理应做到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隐瞒问题。 2.土方施工质量控制。驻地监理应重视路基土方试验段的工作,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来确定机械设备的配套、碾压组合、松铺系数、压实遍数等专项指标,并用来指导施工。认真检验路基填方所用土质特性,抽检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数值,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场不得用于路基填方施工。执行三不抽检,即:有“弹簧”不抽检,含水量偏高不抽检,平整度不好不抽检。 3.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监理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中有关工程地质资料,发现有流砂、暗渠等不良地质,应提示承包商采取措施,认真复核护筒位置,检测泥浆比重、泥浆稠度及循环情况,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全过程旁站。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检查外加剂使用情况,量测导管埋深、井孔水头等,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情况,灌注过程中应规范要求,留取相应试件。 4.涵洞砌筑工程质量控制。对于用作砌筑工程的石料,应保证无风化无杂质,厚度不应小于规范要求,颜色与纹理应一致,片石分层砌筑,严禁将片石摆满后灌浆,采用座浆法进行施工。砌筑时,砂浆应有较好的和易性,砂浆应饱满无空间。督促承包商做好勾缝和后期养生工作。 5.台背回填土质量控制。桥头跳车已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通病,危害甚大,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解决桥头跳车问题要从基础抓起。首先要控制台背回填的材料,台背回填必须采用渗水较好的砂砾石或碎石填筑,施工过程采用大型压路机和小型打夯机配合施工。 6.重视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在目前,质量意识普遍提高,结构物外观已成为一个衡量混凝土体质量的关键要素,做到混凝土外观光滑、平整、密实、无漏筋、无蜂窝、无麻面、颜色一致。模板应要求做到接缝顺 直,不漏浆、不跑模。混凝土振捣应做到快放慢抽,保证振捣范围、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 (三)事后质量控制 1.监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工程质量的优劣,内业资料具有重要的位置,内业资料的整理应遵循“完整、及时、准确”的原则,设立专门的与承包商独立的资料档案室,依照档案法和工程档案条例,制订相应的资料管理方法,设专人负责,分类明确,卷内目录详尽,资料填报应及时归档。 2.隐蔽工程的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快、嘴快、行动快”,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排除掉,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对独立的公路工程或构造物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和检查,一旦不合格马上进行返工处理,避免因此而引起巨大的浪费。 3.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承包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便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对于每一次巡视检查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监理日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关工程资料,及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综合评定。 三、工程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程序 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或在完工后,如发现超出技术规范、标准允许误差范围的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质量缺陷程度及时指令承包人进行返工或修补处理,达到质量要求。未经修复达到质量标准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承包人继续施工造成更严重缺陷或不执行监理的指令,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令暂停施工(先口头后书面)并按程序上报代表,经批准下达停工令,对不合格工程不予计量支付。如有必要,业主可雇用其他施工队伍修复,其费用从原承包人的款项中扣除。对工程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人尽快提出事故报告,并抄送业主。总监代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审查承包人提出的工程缺陷和事故的修复、处理方案,经总监代表同意后,批准承包人进行修复。如修复处理方案未经总监代表批准而自行处理的,不予计量、支付和验收。总之,监理工程师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项目的质量控制,存在共同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监理工程师要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监理合同、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施工过程认真检查、监督和管理,才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 公路施工论文: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摘要]“九五”以来,我省的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 质量管理 问题 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 二、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例如,安林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安林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白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质检站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质检站一次检查不合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三、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质检站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四、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安林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五、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安林高速公路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 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安林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地质情况多变,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和损失。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七、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西方经济理论分析 哈罗德—多马模型及资本形成分析 哈多模型强调资本的重要性。这种模型由于忽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适合落后地区。此时,资本内含了技术,机器设备与经过培训的人力相结合,就可以生产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落后地区缺少技术、人才、资本,必须吸引外来资本与人才,营造生产要素良性聚合机制(赢利企业)。资本形成,即实业投资,是人力资本、先进机器等的集合。 对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后发劣势。类似德国崛起、日本崛起等以重工业崛起为特征的后发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存在。例如,在软件业领域,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手中,我国的应用软件开发一直跟在美国的后面;钢铁、水泥、重化工等产业现属夕阳产业,污染高、能耗高、产能过剩、利润空间少,且对环境影响大。后发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存在劣势,且经济资源外流,还要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这些地区不找准、不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地区发展将不可持续。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优势是矿产资源优势和旅游优势,主要劣势是市场容量不大,人口不多,人力资本不足,资金、技术不足等等。 总之,从资本形成角度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先期大规模投资的基础上,最终经济能否实现腾飞及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前期投资的利用率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与保持。 索罗-斯旺模型及分析 模型分两种情况:一是当不考虑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时,主要结论有:人均储蓄率越高,人均投资越高;人均投资越高,人均收入越高,但人均收入随着人均投资的增加边际递减;投资越高,折旧越高;存在一个最佳的投资规模,此时,长期可持续性消费水平达到最大化。二是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时,主要结论有:人口过快增长降低了人均资本,从而降低了人均收入;在人均gdp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达到稳态时,人口增长带动产出总量增长,这也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资本需要更高的产出率(折旧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才能维持可持续的最大消费能力;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 索罗-斯旺模型存在诸多不足。一是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假设。在该假设下,穷国应该比富国增长得快,这个推理结论与现实并不符。穷国比富国增长快是有条件的,必须打破穷困恶性循环、低水平均衡陷阱、循环积累因果效应,或者对多个互补的部门(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轻工业)在政府主导下同时“大推进”(p.n.rosenstein rodan,1945),并要达到“临界最小努力”(利本斯坦,1957)。二是模型忽视了市场问题。西方经济学普遍忽略市场问题,似乎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自动销售出去。实际上,市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英国、德国、日本的崛起都是从国内市场保护开始的。中国对外开放市场,只是因为这个市场非常大,容纳了大部分华商企业、欧美跨国公司,还有国内的中小企业。 索罗-斯旺模型告诉我们:一是在人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是经济总量增长的促进因素。人口密度低的我国西部地区要制定一系列人口政策,想尽办法吸引外地人口与优秀人才,重视利用市场手段笼络社会稀缺人才。二是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故应利用金融、财政甚至非经济手段,促进技术进步。三是对应于长期最大可持续性消费的资本存量有一个最优值。 另外,也要注意市场问题,注意通过配套政策与机制、投资驱动等来打破穷困恶性循环、低水平均衡陷阱、循环积累因果效应。主要方法有:培育外部市场,通过人口政策培育内部市场。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起因于经济学家不满足于索罗-斯旺模型将技术、储蓄等作为外生变量而提出的一整套思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开放、劳动分工、技术进步、知识溢出、边干边学、人力资本投资等有利于经济增长。它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所有地区和国家最终经济增长率趋同的思想。由于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引入,改变了过去资本边际收益率下降的传统经济学假定,知识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 内生知识增长理论强调教育投入和专利技术发明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性研究,由于需要更大、更长期的投入和更高智商的人才参与,越来越呈现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发达国家占据了知识的源头,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下游有所作为的难度越来越大。即使日本模拟技术在20世纪60-80年代风光过,90年代在数字技术上也无法与美国抗衡。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军事科技往往是技术革新的源头,美国新技术的起源就在于军事技术革新转民用。对于中国来说,加大军事科技立项和支持力度,是哺育民用技术的一条综合效用很高的道路。科技研发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难以短期见成效。这种情况下,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国际人才,特别是留学人才归国创业,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路径。我国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如导弹、芯片都离不开归国的留学人才。 要争取研发基地、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人才落户到我国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对于落后地区来说,技术引进和消化是最好的选择。此外,大力发展教育、开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都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选择。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者克鲁格曼200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反映了经济地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自然要考虑到经济地理的作用。经济地理在地理学里与政治地理、城市地理等学科同处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见图1)。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各有侧重。区域经济学更加理论化、抽象化,经济地理则更加实用化、个性化;区域经济学涉及到的学科主要是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则涉及到多个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思维过程大致是:针对具体区域,从具体条件出发,深入分析研究诸地理条件,再结合经济思维,从而形成对区域的正确认识。 西部地区的经济地理特点:旅游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丰富。长期被边缘化,一直是发达地区的原材料产地、劳动力来源和市场。一般有广大的山地为腹地,盛产水果、中药、林木等。生态脆弱,如果被破坏,恢复困难。 鉴于上述经济地理特点,我们认为:一是与发达地区存在协作的可能,例如,可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国家要把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避免在东部地区内部转移。二是因本地市场空间不大,西部地区的产品主要应销往内地、珠三角或国外。此时,市场将成为巨大制约因素。三是西部地区初期应主要依靠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经济。四是应注意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渔业产品的深加工,很可能会由于沿海钢铁产业带来的污染而受到重创。新经济地理学强调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小区域循环经济。因此,钢铁产业、镍加工产业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不可破坏环境。五是经济起飞过程中,投资规模、产业规模、集群规模都要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才有可能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没有发达的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服务。要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上,配套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教育、高科技、研发、咨询、销售等。 增长极理论及分析 增长极理论主要分为三个学派:一是“法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工业,以此作为“增长极”来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美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区域发展计划应围绕着城市之建立来进行,以使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三是“联合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增长极在区域发展中不应仅起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应起综合性的发展中心的作用。实际上,法国学派推崇的是增长极的产业涵义,美国学派推崇的是增长极的空间地域涵义,联合国学派则重点强调的是增长极的作用,三者并不矛盾。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增长极作用机制的两个方面,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二是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三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四是经济集聚效果。西部地区要关注中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资本集中与输出、规模经济效应以及经济集聚效果,这是增长极的核心思想。要从这四个维度去培育增长极,力求避免“拉郎配”。 产业集群的区域实践、转移及升级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为之提供一系列的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区域发展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的集群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其他一些配套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产业集群之所以能比单个企业节约成本,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各企业的集中,可以共享集群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在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时,要着力于提高集群内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建设水平;二是完备的信息咨询等服务设施,政府要支持和鼓励集群内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完备的产品供求、政策导向、新技术的更新等最新消息,减少企业在这些方面所付出的搜集成本;三是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些公证、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种机构就可以在某些方面代替政府发挥作用;四是健全的产业配套体系,包括政府为企业举办的贸易交流会、与国外市场互动的交流访问等。 我国第一产业集群如云南的花卉产业集群、普洱茶产业集群、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集群等。而分布最多、最广的是第二产业集群,特别是制造业,并且绝大部分都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产品附加值不高,且主要集中于轻工产业领域的化纤纺织、服装、机电、家具等和重工业领域的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的产品主要是最终消费品,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产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且主要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来获取竞争优势。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只分布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十分有限,发育比较滞后。第三产业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但发展情况不理想。如文化创意产业等,现在还只分布在较少的一部分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深圳等。金融服务业集群虽然这几年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也仅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数量较少。 原来的一些劳动力和土地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家电、陶瓷水泥等产业集群,包括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资本需求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在收益结构中仍占主要比重的产业集群,如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等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开始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融资能力差、资本积累不足、缺乏规模经济、信誉不高,转移较为困难。 这种转移要积极主动地完成,否则,可能会造成东西部双输的局面。第一,由于欠发达地区收入增加缓慢,消费结构的变化缓慢将减缓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第二,发达地区较早地享受到了政策优惠,现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期望如果得不到尊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将会加剧,同时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地区将更加雷同,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效率下降甚至出现紊乱。 在发达地区将过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同时,本地产业要进行产业升级,包括过程升级(生产过程更加效率)、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改变价值链中自己的位置)、价值链升级等。 其它经济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该理论研究经济的起飞准备阶段和起飞阶段。其主要方法是在投资驱动下,主导部门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产生新产业,扩大出口,并在投资乘数作用下带动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如广西北部湾产业规划通过钢铁、冶炼等巨型企业的引入,配套基础设施,带动配套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地方就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它产业的发展。这种规划是合理的、可行的。这种投资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对先进设备的高度依赖,技术蕴含在设备和生产流水过程中,对工人和管理层的创新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发达地区对该产业的主动放弃。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经济已经到了服务业占主导的阶段。但是,对于大多数东部地区的城市来说,轻工业与重工业都不发达。中部地区,如安徽也在吸引水泥、核电等大型企业入驻。 (二)二元经济理论、三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正视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的经济现实。传统部门包括自给自足的农业,简单的、零星的商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很低,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零甚至小于零,是维持生计的产业,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现代部门包括技术较先进的工矿业、建筑业、近代商业、服务业、容纳的就业劳动力较少,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主要存在于发达地区。传统部门工资低,现代部门工资高,剩余劳动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三元经济理论引入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传统部门要么主动升级,要么被挤占或淘汰。 (三)大卫·李嘉图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李嘉图坚持认为报酬递减规律约束了利润增长,从而制约了投资增长。边际报酬规律只有人力资本或者技术革命能够打破,技术革命能将边际报酬放到另一个轨道上,实现报酬递增的飞跃。按照这种规律分析,美国现在如果能够领导高科技革命的话,就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了。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现实与原有世界秩序发生了矛盾:中国在现代工业领域进步太快了,而美国的高科技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却相对不足。美国的国策似乎就是制约中国这种快速发展势头,以给美国高科技更多的缓冲时间。因为信息技术只是知识经济的敲门砖,美国从信息技术中获得的利益并不足以维持目前的世界旧秩序,其地位相对于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来说,已经衰落了。而基因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医学技术的巨大市场空间将远远超过信息技术,美国还觉得自己很有希望。美国未必愿与中国一战,但是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符合它的利益。中国要摆脱在目前世界格局的不利局面,技术上一定要后来者居上。同时,我们要强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处在中国大发展的背景下,一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然受到涉及。因此,可以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仰仗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 (四)新制度经济学 gdp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内涵,即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政治制度创新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情况下,有所思考和创新。电子政务与网上监督、政策公开、投诉解决机制等结合起来,执政水平还可以上一个台阶(北京经验)。新制度经济学的公共品供给、寻租、法的经济学分析、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有限理性等概念与思想对我们有一定启示。但是,要在私有化基础上解决我国公共产品(如医疗和教育)供给的问题,是注定要失败的。我国构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元素目前主要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培育了国民的自私自利、破坏规则、没有道德底线等性格。“物欲横流”的西方文化风格与中国国家整体利益不合拍。中国要成为世界超一流强国,“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必不可少。 (五)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导金融与经济关系理论的基石 在2008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损失最小,是与中国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等分不开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金融与经济关系上,经济始终第一性的,金融则是由经济所决定的,并为经济服务的。因此,在本部地区发展经济与金融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第一位,并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业的发展,否则,金融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另一方面,也应当充分重视金融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力发展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结论 (一)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本、市场都依赖外部环境 人口数量与质量是本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移民政策、人口政策、人才政策、教育政策是解决劳动力质量与数量的一揽子政策。西部地区必须借助外来资本,因而资本净流入是经济腾飞的前提条件。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市场往往在外地,因为本地市场规模容纳不了大规模产业投资所对应的市场扩张。 (二)扬长避短、扎实推进 以重大军事科技立项、军用技术转民用、归国留学人才创业等手段来推动知识内涵式增长。西部地区往往拥有一些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须做大做强,以点到面,带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这个切入点要比笼统地投资高科技产业园区更加可行。以地产为驱动力的高科技园区建设,与高科技的内在规律恰恰是矛盾的。这是我们的高科技园区不“高科技”的内在原因。 经济在起飞准备阶段需要主导工业部门实现规模经济。要把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办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并争取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垄断优势。西部地区发展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有优势,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污染环境。旅游业季节性明显,且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增长率,故可以惠民,但难以富民。 (三)相关方法、原则和条件 “大流通、大工业、大市场”以信息社会为背景,是解决小农社会意识与生产方式的重要武器。产业集群的软硬基础设施需要政府进行投资,巨额的资金缺口迫使政府不得不调动民间私营部门的积极性。政府对私营部门要真诚,讲信用,互利多赢。西部地区要从技术创新或扩散、资本集中与输出、规模经济、经济集聚等维度培育经济增长极。规模报酬递增的科技革命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决定了中国今后几十年的走向。它必须能够控制源头性创新,并能够不断衍生新技术应用。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引导民间融资进一步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论文关键词】民间 金融 引导 地区 经济 【论文摘要】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地区 社会 经济呈井喷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态势,地区投 融资 结构呈现资金来源及其融通机制社会化趋势,民间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重要渠道,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民间其中蕴含的风险亦不容忽视。文章分析了民间融资的双刃剑效应,并提出相应规范措施,以引导民间融资为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 一、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繁荣发展的经济背景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 发展战略 西移的 历史 机遇,借助自治区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政策优势,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 工业 化”带动战略,地区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千亿元关口,达1150亿元,同比增长24.3%,人均gdp超1万美元; 财政 收入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固定资产 投资 完成813.32亿元,同比增长42.8%,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新阶段,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增长中呈现的显著特征是,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直接融资方式,已成为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状况和特点 1、从事民间融资的机构多、数量多 据 统计 ,经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担保公司159家,典当行12个,委托寄卖商行4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实际上从事民间借贷活动,未正式办理手续的机构和个人数量难以数计。 2、民间融资业务发展迅速,投融资量巨大 据人民 银行 当地中心支行对两家投资公司、1家担保公司、1家典当公司、1家委托寄卖商行的 调查 ,注册资金为7000万元,投资总量为14000万元,民间融资4200万元,民间融资占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委托寄卖商行全部资金来源的60%左右。据估计,投资总量平均为注册资金的1.9-2.2倍,以此比例测算,全市投资公司投资总量在180-200亿元之间,吸收公众存款在87.4-107.4亿元之间。 3、民间融资参与主体多元,借贷用途多样 民间借贷的参与主体包括民营企业、个体 工商 户、事业单位等。资金投向由消费性资金需求为主转为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与消费性资金需求并重。5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高载能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500万元以下的主要是汽车经销商、个体工商户短期资金周转。 4、利率高、期限灵活、手续简便 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为月息18‰,最高可达25‰,期限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一年。发放贷款的利率视不同期限、额度而变化,一般为月息30‰-35‰。期限最短的5-10天,最长为一年。资金需求旺季利率高达35‰-45‰,手续简便快捷,对中小企业有较强吸引力。 三、鄂尔多斯民间融资高度发达内在成因分析 1、正规 金融机构 虚位为民间融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集约化经营战略, 市场 定位于面向大型企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形成了对县域经济和农牧区信贷支持缺失。鄂尔多斯地区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充足资金,民间融资由此获得了生存发展空间。 2、资本的趋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生生不息的推动力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从 投资 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放贷于何种行业何种企业,获利是其根本驱动力。随着地区综合 经济 实力进一步增强,居民收入大幅迅速增长。2002-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58元增加到17000元,年均增长18.8%。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 环境 不断改善,使居民对于闲置资金保值增值的期望较高,寻求新的投资方式拓宽收入渠道。 四、鄂尔多斯民间 融资 对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效应分析 1、民间融资对经济 金融 发展 的积极促进作用 (1)民间融资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扩张、实力增强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但由于 银行 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经济复杂多变的融资要求,大部分民营企业未获得 金融机构 信贷支持。民间融资强大的输血功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 (2)民间融资促进了地区就业状况的改善。民间融资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间接地支持了本地区的劳动就业和 农村 劳动力转移。2006年末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7.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45.14%。民间融资主要支持的房地产业、公路桥梁等行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3)民间融资促进了民间财富的积累。民间融资的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居民投资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民间融资投资的高额回报,加速了民间财富积累。 (4)民间借贷 市场 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经营能力的提升,提高地区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民间融资繁荣对正规金融体系形成了压力,为争取 社会 资金融入正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必须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 管理 效率,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2、对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间融资的逐利本性,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民间融资的本质是追逐受益最大化,加之自发性、松散性和信息滞后性特点,必然只关注利润收益,而漠视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冲击,加大了地区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优化难度。如近几年来国家已明令严格控制小煤矿、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高污染企业,但在行业高额回报的刺激下,这些企业受民间融资扶持而屡禁不止,直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 (2)民间融资分割了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影响金融稳定。民间融资机构未经银监局批准以存款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18.56个百分点的利率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严重冲击了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市场份额。2007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同比回落7.81个百分点,成为2003年以来储蓄存款增速水平最低的年份,主要原因是民间融资市场吸引了居民闲置资金大量投入。储蓄存款的下降,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积累,对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信贷支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3)大量地下民间融资造成国家大量 税收 流失 。税务部门对从事民间融资机构主要采取定额征收方式进行征收,只能收缴在 工商 部门注册机构的税款,对从事民间融资但未办理注册手续的机构、个人无法进行征收;一些机构在许可经营范围之外从事民间融资活动,形成事实偷税;民间融资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导致了储蓄利息所得税流失。 (4)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可能触发民间融资存在的薄弱链条,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市场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非法集资或卷款逃跑恶性事件,但民间融资链条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有赖于民间融资“输血”的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资金供应链断裂,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为例,由于面临政策控制、供应过剩、 成本 上升三重压力,行业预期回报率下降,一部分民间融资机构已从房地产行业抽离资金或进行行业转型。房地产业是民间借贷市场主要资金借入方,市场趋冷,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房利润下降、资金回笼困难,一旦某一地产商无法兑现还本付息的承诺导致融资链条断裂,可能会触发大范围内的资金供应偿还问题,引致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 (5)影响正规 金融 机构 发展及其制度变迁。从国家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来看,新的正规金融制度必须正视非正规金融制度所导致的利益格局,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对于民间借贷 市场 做出的反应调整有限,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持续弱化,不利于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 五、合理规范引导民间 融资 ,促进区域 经济 发展 1、更新对民间金融的认知,为民间金融合理定位 根据国务院1998年《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定义,乱集资是指未经任何批准,向 社会 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集资活动,包括擅自以还本付息或支付股息、红利方式筹资、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筹集股份等等。据此,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活动大多可被列入非法集资活动的范围。虽经人民 银行 和银监局多次清理,仍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国有金融体系体制缺陷造成的,是现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狭小、缺少层次和 行政 垄断的必然结果。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 投资 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资金的供求双方只能自己创造市场,在 法律 制度的规范之外从事投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并规范其经营。 2、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 建议尽快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缩小非法融资的范围,严格界定违法融资活动。修正的重点一是对非法融资活动做出准确界定,明确禁止从事融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二是明确开办民间融资业务机构的条件。三是明确对民间融资的 管理 部门,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管理。目前民间融资机构由多个部门登记管理,这些部门仅履行市场准入管理,业务合规性监管的力度和深度严重不足。由于缺乏法律支持,银监部门、人民银行无法对这些机构实行业务监管,形成民间融资监管真空。四是制定明确细致的监管办法,有效监控此类机构日常运营与经营风险。五是明确对非法融资活动处罚标准和实施办法,对经认定的非法融资加大处罚力度。 3、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步伐,改组改造非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投资 环境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地方经济建设,合理引导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组建民营银行、创投基金、小额贷款协会等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防范民营银行风险可以从提高注册资本金,建立存款 保险 制度着手,切实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民营银行可利用其特殊的经营模式,较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昂交易 成本 和风险问题的优点,来补充大中型银行服务不足和空白。对民营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确保民营银行健康发展。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体系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应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具有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上市的门槛,给与更多的上市机会;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对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鼓励风险投资发展。 5、加快正规金融信贷 管理体制 改革,继续发挥其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银行要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快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简化贷款手续,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6、加强民间借贷监测分析,制定风险突发的解决方案,有效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政府应会同相关部门构建信息共享的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定期对民间融资的规模、利率水平、流向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建立对民间借贷指标分析和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突发解决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和处置程序,有效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动荡。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及其超越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决定论的角度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具有某种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就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决定论所提供的方法,充分把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必然性规律,才能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并且能充分改造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性政策,才能健康持续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决定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超越 决定论原指肯定事物之间具有因果制约关系,事物发展受必然性限制,后来决定论引申为肯定物质世界存在着客观普遍性、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决定论,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它是一种承认客观存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内在因果关系的,并且这种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哲学思想,这种关系会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目前就西南地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代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据1999年调查研究认为现阶段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其中包括了非民族地区经济)要比东部落后15~20年。以此比较的话,如果是单一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东部落后起码要在20年以上。用马克思主义决定论视角来看,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这是由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具有某种必然性。只有把握这种必然性,才能利用这种必然性,并通过对决定和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改变,达到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2005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同志在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认为,在“十五”时期,民族地区自己和自己相比发展很快,但与全国或东部相比,经济发展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落后许多。“十五”与“九五”相比,民族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从8.9%下降为8.5%;人均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比重从39.2%下降到2004年的36.7%。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可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很大的。 西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种滞后性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存在于其自身赖以生存的诸多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之中。换言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特别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恶劣表现为居住环境差、干旱、自然资源贫乏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和陡坡地区。以及自然环境比较差的地区如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高寒山区。还有一些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牧区、散杂居住地等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困人口分布区的自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当然有些民族地区如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受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社会条件较差。就社会条件来说,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发育程度低,使得其在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缓慢,多数还保留着较多传统习俗,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差,文盲现象严重,劳动技能差;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遭受地方病、传染病等干扰;地理位置边缘化,基础设施较落后;等等。社会条件较差还表现为交通设施差、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政府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人、政府发展经济能力不强等,无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人才严重缺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分量越来越重,甚至可以说科技主导甚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缺乏,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培养是由教育部门来实施的,人才严重缺乏显然是教育极为落后所造成的。解决人才缺乏问题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近年来实施的西部人才培养计划有重要意义。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有的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因素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经济发展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就现实来看,东部地区靠海,属于平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好,交通方便,文化教育程度高,对外开放早,并且很早就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等,这些条件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优越得多,所以东部发展快。从这个角度上说,东部经济快速发展显然是自身的优越条件和国家的倾斜性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差,而这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显然不能马上通过一定的外部力量的作用立刻就把这种劣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转化为与东部地区具有相当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创造条件来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 二、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决定论是一种要求人们要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和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哲学思想。它要求人们把握事物和过程的历史进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认为,只要一种决定事物和过程的某种关系的因素发生改变,事物和过程之间原有的因果关系会发展变化,原有的规律性、必然性将不复存在,或者它们将会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对决定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进行及时改造,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必然性关系给予调整,使得这种滞后性的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这就是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摆脱经济发展规律性的制约和影响,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经济发展上的超越,必须把决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改造为有利的自然条件,把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改造为有利的社会条件,对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彻底改造,才能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腾飞。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首先要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退化、沙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并优先安排与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并努力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其次,国家要重点建设一批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以及机场等尽可能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等等。 2.加强教育、优势产业和社会保障等建设,改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首先要发展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民族地区拥有各种各类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适合民族地区的能源、工矿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中草药业等优势产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新型民族工业发展模式。其次,利用沿边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接壤的优势,加快边境贸易和对外开发的步伐。再次,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投入,重点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当地需要的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第四,要致力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最后,要对民族地区政府进行改革和政府体制创新,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稳定的政府运行机制,运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采用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和方法,以达到节约政府运行成本,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办事和为人民提供各种急需的服务,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和政策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3.加快人才的培养。有人认为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政策和措施是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但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政策是加大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社会管理人才的投入和培养,即人才引进和教育投入。要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就必须加大民族地区的高级人才培养,并提供能留住人才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只要有了社会各个领域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人才,运用现代社会管理技能经验并加上资金的到位,经济必然能高速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缩短与全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又好又快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性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决定论是一种科学探求事物和过程之间因果关系和规律性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帮助人们对事物和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阐述;同时有利于人们了解和把握事物和过程之间本来的关系和规律性,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它为人类服务。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把握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规律,通过改变制约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政策和措施等,特别是国家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等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等的功效,找出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才能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文化化问题探析 [摘 要] 文化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文化的作用,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等一系列文化观念,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观念 经济、政治、文化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往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并以之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和评价标准导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道德、观念、习俗等文化价值失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源、植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被破坏,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构成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生产方式产生问题。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应重视资本、技术、劳动等的作用外,也应重视文化的作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好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文化化”一般指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赋予更多的文化理念和内涵。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内涵,不断发挥文化要素的作用,不断提高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更多地体现文化的内容,在经济产品中不断丰富文化的含量。可以说经济文化化涉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文化化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主要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目标已经由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主,转向了全面解决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民族地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减少,而文化消费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增加,文化需求将进入旺盛期。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经济活动及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2.经济文化化是民族文化产品属性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民族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为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产品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满足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耗费了人类的抽象劳动,使民族文化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且能通过流通过程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民族文化产品是整个社会产品的有机构成内容,具有经济属性,这为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与经济融合提供了舞台。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要素作用日益发挥,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使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第二,市场经济是交换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效率越来越高,传播能力越来越强,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和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第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资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除了有赖于传统的有形资本外,更重要的还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文化这种无形资本,其作用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等有形资本的作用更大,文化资本理论最终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及其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不同,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知识经济阶段是知识。文化与知识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事物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认识的总和。而文化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智慧、人文素养、精神气度等表现形式,是要深入到认知者的本体中去成为生命体中灵魂的东西。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知识的凝练和升华,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特点,无知识的文化,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文化的知识如同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因此,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内涵截然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以文化知识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内涵 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friedrch von hayek)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因此,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角度看,文化包含传统性和观念性两个特性,传统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它来源于特定地域与特定人群的经济活动。观念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总是需要这一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 从文化的传统性与观念性来看,在经济活动中,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来赋予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不同特性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文化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约束、激励来发挥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1.导向作用。文化观念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体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会出现不同的经济活动取向。 2.约束作用。特定的文化观念构成经济行为主体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3.激励作用。文化观念往往构成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因此,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来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体现了文化传统性与观念性的典型特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来源于经济活动传统,并最终以观念的形式影响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深刻内涵,从而认识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关键在于更新民族地区经济行为主体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观念武装经济行为主体的头脑,并指导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三、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方向性问题 一般理解,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切有利于人本身的健康发展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既包含意识形态成分,也包含非意识形态的成分。狭义上的文化则是特指上层建筑中的思想、道德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荣辱观,等等。从广义看,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形成的前提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受特定地域限制,且在当今世界,人类是归属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形成具有“国界性”。从狭义看,文化是上层建筑,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文化的形成和内容更是受制于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从而使受制于经济基础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国界性”和政治性。 不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理解,文化都是在特定地域形成、为特定人群服务并受经济基础所制约,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不竭源泉,具有鲜明的“国界性”。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文化无国界,更不能把西方不适于我国的文化用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经济行为,而应牢记文化作为价值体系总是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所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必须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 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观 文化主要是以观念的形式影响经济行为主体并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树立经济行为主体先进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观念武装经济行为主体的头脑,并指导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主要应树立与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观念。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观。科学技术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的,也就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典论断。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的系统,生产力的三要素中都凝聚着科学技术的因素,科学技术通过向生产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渗透而改变这些要素的质和量,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劳动者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可以丰富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总是凝聚着一定的科学成果,是科学的物化,而且生产资料的变革总是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的生产对象的发现和开拓,劳动对象的日益增强和劳动领域的拓展,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力的三要素结合起来,就可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种渗透和融合日益强烈,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 民族地区要使经济持续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关注科技事业的发展,改变过去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含量少、产品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粗放、服务档次低下的总体状况。在农业生产上变“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甚至刀耕火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服务业上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科学技术促进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2.尊重知识的文化观。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知识的升华。要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首先就是要有知识,要有尊重知识的观念。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材料、能源和资本,而现代知识经济理论已把知识列为核心生产要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知识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发挥核心作用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而知识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知识。在知识经济中,一方面知识因素更高程度地溶入经济活动,与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紧密结合,并最终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另一方面,在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的知识取向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富含知识的人才的竞争。 民族地区正在经历知识经济的洗礼,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民族地区必须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认识到知识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以知识中的高科技为重要依托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将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将取决于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内的知识创新体系的支撑作用,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地区来说,知识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3.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分析和检验一切工作的实质。相应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就是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来检验经济发展实效的发展观。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越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会越高,也就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最终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象,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由于违反法规政策而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追求个人“政绩”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忽视发展实效的短期行为屡禁不止;为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顾生产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等等。如此一系列现象都是在经济建设中没有以人为本的表现。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经济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的中心地位才能最终落实;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充分挖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之时主动地为社会创造和贡献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最终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4.全面发展的文化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5.协调发展的文化观。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指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民族地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走的是纯粹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泥石流、酸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扩大,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社会经济秩序失范,效率与公平矛盾等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出现,这些不协调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族地区的发展目标,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民族地区树立协调发展的文化观,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严格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指导当地经济建设,也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上加强对资源、自然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促进经济系统发展的同时,找到一条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人与社会的协调上,要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社会发展就不叫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也不叫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尽快形成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人与人的协调上,要在经济发展中建立和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社会各阶层间公平正义、平等团结,党群干群间血肉联系的良好人际关系。 6.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一般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外延及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其出发点在于经济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基础上当代人的经济福利不断改善的同时,能保证后代人所得到的经济福利不小于当代人所享受的经济福利。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代内和代际间的公平与平衡,不仅要涉及到经济本身的发展问题,也要涉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问题。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就是要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本身发展的同时,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推广环保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能力,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多种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创新的文化观。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早在20世纪初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就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的理论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经济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 内容摘要: 民族 地区适宜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正确的民族观下 指导 选择的,只有符合该区域各民族的发展需求,实现其 历史 阶段作为民族中的基本元素“人”的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加入了人文理念的 经济 发展概念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是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根本。针对西部地区中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现实状况,引入正确的民族观,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 民族发展观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 社会 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进程,不仅涉及到物质产品的增长,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即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价值判断的演进。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短期的外生因素引起的经济上升或下降,不能反映发展的本质特征,必须不仅着眼于经济规模在外延上的扩大,而且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既然区域经济发展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那么,什么样的区域社会、经济制度和价值判断才是合理的,这是一个规范性问题,不同区域经济主体所做出的认定具有差异性1。西部地区因为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形成多民族大杂居,个别民族小聚居的特点,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在发展经济时应该确立民族发展观,不能只着眼于单纯的经济发展,而要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速民族间的平等发展,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国内许多学者也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很多探讨,多从中东西部经济格局进行比较分析,着眼于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涉及了很多经济发展模式,甚少涉及民族发展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民族性进行分析,寻求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模式。 一、 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主要在于自然资源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首先是能源方面,全国三大天然气田四川、陕西及新疆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1%。西南地区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是全国的70%,可开发蕴藏量占全国的77%。全国重点开发的10大水电基地有四个分布在四川。其次,加 工业 原料充足。西部地区拥有大量各种原 材料 ,可发展加工业。举例来说,新疆盛产葡萄、棉花及羊毛,为食品加工和纺织业提供可观的 投资 机会。四川及云南的 中 药 材占全国已发现品种的51%,有利于发展现代中药。据2000年数据, 控方式的特殊性。其三,由于区位条件、 历史 发展的不同, 民族 地区区域 经济 发展呈现多层次性。在西部不同的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同,发展产业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民族地区区域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差异性。其四,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住地自然条件的不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市场 结构、消费结构、生产方式很不一样,有的地区 旅游 业、商贸服务业发达,如云南省的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丽江地区,有的地区畜牧业发达,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广大牧区,也有工矿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如青海格尔木地区,四川省的西昌、攀枝花地区,即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差异性。总之,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水平,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3 三、 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建立多元化发展模式,保持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 上对与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区域布局问题,区域发展理论基本沿着两大理论轴线发展延伸,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生产布局理论,或称为两大理论体系。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布局什么?理论核心是解决产业的选择、如何形成专门化生产,以实现区内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区际间的协调配合。生产布局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布局?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布局的空间问题,如何组织区内产业之间的结合形式及区际关系、经济联系等问题。这些理论主要从空间角度研究区域的布局与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布局理论,包括区位论、空间结构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及模式。经济理论主要从资源要素配置进行探讨,很少涉及到经济主体的主观因素,即人这一经济活动的主体的群体性价值判断问题。民族,根据斯大林于1913年写出了《 马克思主义 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予的概念“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 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 文化 上的共同 心理 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作为 社会 中人结合的一个群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性质与斯大林给予的民族概念有所出入,但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整个民族发展中还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探讨西部地区开发时,就不得不关注于民族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1、 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念,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大一统就能体现社会的大一统发展。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 传统文化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就曾忽视过民族与经济发展这两者联系,例如,苦聪人是拉枯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金平县境内。50年代以前,他们在金平县长约400公里,宽约30公里的原始森林中过着迁徙生活,从事刀耕火种的游耕 农业 ,兼营采集和狩猎。从50年代初到1957年,政府派出工作组进入森林寻找苦聪人,经过诸多努力,终于说服动员大部分苦聪人走出森林。政府为他们配备耕牛农具,动员其他民族让出较好的田,帮助他们组织互助组进行农业生产。然而1958年以后,刚过上定居生活不久的苦聪人表现出对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部分人陆续重返森林。几十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 人力 物力财力,并为他们建盖新寨,但仍有苦聪人不断重返森林,时至今日,也还存在这一现象。4 “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民族本身的发展,不能离开民族的发展来讲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5 在现实情况中,“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极少会有某个特定区域内只有一种或几种完整而纯粹的民族经济模式,而某种民族经济也可能是跨区域的,因此,二者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民族”视角,并不仅局限于“民族区域”的空间范围,而是对于探索一切符合民族情况、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都富于启发意义。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得到政府、市场与区域群众的相互支持与协调,否则将难于达到高质量的发展目的。政府的决策措施,以及市场体制的运转都必须考虑到区域民众对发展目标的认同和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是要在政府与民族群体的相互努力下才能真正发展。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在制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时,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 指导 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 调查 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长期以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汉族地区与先进相等同,把民族地区与落后相等同,于是也就把汉族地区的发展模式看成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当然选择。这实际上是“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一种表现。这并不是说少数民族不需要学习和借用。学习和借用在各少数民族的交流史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被称为传媒时代的今天更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也是谋求发展所必需的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和借用应是自觉的过程。因此,在考虑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 工业 ,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 托于现实所赋予的基础条件才能走自身发展的道路,与重 工业 发展相联系的产业链选择是 民族 地区的总体选择。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而民族群体的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评价,并不能单纯从 经济 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结合到人文 社会 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 历史 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3)培养区域发展增长极,点轴式发展,以点带面,促进城乡间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中也有一部分中心省会城市经济基础较强,工业体系完整,人才结构合理,又有资源优势,可以将这部分城市作为区域发展中的增长极,实行多极化开发,分段与整合相结合的方法。把区域内中心城市、中型城市和县级小城市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实行多极化开发与 管理 ,加强一级中心城市的增长级作用。对于处于第一级的中心城市,利用其作为中心地带的资金、技术、科研、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集聚程度较强的优势,走“产业链规模经济”的道路,通过规模经济的崛起,使中心城市隆起为强劲的增长极,带动周围二级、三级地带的发展。而二、三级增长极点则根据集中战略原则,走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的道路,实施“板块规模经济”模式一一区域培育由一大批生产相同产品和相关产品的小企业集聚成群体如专业村、专业镇等,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作为区域的第一级增长极,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 交通 与 市场 营销 网络的辐射力,把区域内各个板块的生产能力整合为区域竞争合力。大部分民族聚居地都是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区域,要充分利用和周边城市的关系,利用城市的“扩散效应”,走产业链经济发展道路。 (4)加强人才 发展战略 ,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西部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 人口 整体受 教育 程度低,所以在西部开发中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民族地区针对民族性的特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5)循环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就是一一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饱暖)、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 环境 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这三项人类活动之间的资源配置格局同样应当满足边际投入与获得的边际效益相等的原则。即在资源、环境、资金等稀缺资源间,只能以人的福利最大化为惟一标准来统筹。据此,必须认识到资源、环境固然是有限的,但用来治理污染的经济资源本身也是有限的。不能先验性地决定一个就比另一个更珍贵。哪个更珍贵,取决于哪个的市场价值更高。正确的选择是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在效率最高的用途上。6但在选择时后要注意到,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还有就是生态环境有其不可恢复的特性。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而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对于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 文化 观,对现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综合上述分析,民族地区适宜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正确的民族观下 指导 选择的,只有符合该区域各民族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历史阶段作为民族中的基本元素“人”的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加入了人文理念的经济发展概念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针对西部地区中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现实状况,引入正确的民族观,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基于后发优势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摘要】后发优势理论已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一个重点,但对于民族地区如何利用该理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得还不多。本文以永顺县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了永顺县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这不仅对于加快湘西开发和促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后发优势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后发优势 民族地区 实证分析 一、后发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论。1966年,列维从现代化的角度,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具体化,认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对现代化认识上的优势;二是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可以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四是由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的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1992年,南亮进、金泳镐等通过对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分析,进一步印证并修正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和阿伯拉莫维茨的追赶假说。1996年,范艾肯建立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模仿和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认为在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成本要远高于技术模仿的成本,因而经济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大量的技术模仿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随着模仿技术的增多,模仿成本也会增加,在形成一定的技术能力之后一国将从技术模仿转向技术创新。同时,他认为技术模仿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将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技术创新的有效程度则取决于一国边干边学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前述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国家或大的地区,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后发优势的研究还不多。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永顺县为例,结合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分析。永顺县的宏观后发优势主要表现为机遇型后发优势,政策扶持力度大。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更多的倾斜,这将为永顺县各方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永顺县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表现为矿产资源型后发优势。县内矿藏已探明储量的有36种,矿产地30处,主要有煤、铁、铅锌、磷、大理石、膨润土等,其中铁矿石储量2350万吨,磷矿石储量10166万吨,大理石储量3.8亿立方米,膨润土的品位居全国前列。而且,永顺县劳动力充足,可转移富余劳动力多。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4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3.12%,农业人口占86.88%。 此外,永顺县具有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表现为旅游资源型后发优势。地处偏远山区、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居地湘西永顺县经济发展落后,却保留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永顺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自然山水清秀奇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拥有六大特色各异的景区,被誉为张家界的“后花园”。猛洞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猛洞河漂流被费孝通题辞为“天下第一漂”。王村千年古镇保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五里青石板街及两旁土家民居吊脚楼,更因著名导演谢晋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而闻名。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享有“天然盆景”之美誉,因湘景名峰第一岩观音岩和天然温泉而成为拜佛、休闲、疗养的圣地。土司古都老司城为800年土司政权时期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民族文化遗存。小溪原始次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中南十三省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森林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而唯一幸存的生物基因库”。 三、后发优势实证分析策略 1、优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永顺县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特别是全县的大部分山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不灵,城镇发展滞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全县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不改变这种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永顺县的发展就缺乏后劲。因此,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眼光,加强水利、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提供外部动力,为全县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2、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首先,积极推进景区整合。打破行政管理界线,加快推进王村古镇、猛洞河、老司城、小溪、塔卧、不二门六大景区的整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实现六大景区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宣传、统一经营。通过六大景区的整合,形成资源合力和联动效应,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强强联合强更强。 其次,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湘西地区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更多资金,加快各景区之间连接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旅游网络。对于景区和景点的建设,在积极争取政府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项目包装开发,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的创新获取建设资金,以推动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突出县城和王村旅游中转地的作用,形成以县城和王村为主的旅游接待中心。严格控制各景区内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禁止在景区内大量兴建楼、堂、馆、所等,合理利用资金,减少接待资源浪费,保护景区生态环境。重点扶持家庭式和村寨式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建好土家第一村双凤民俗村。 最后,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发挥永顺土家族文化中心优势,挖掘千年土家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文化经营理念,把土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土家文化与自然的融合与互补,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内涵。重点办好土家社巴节、猛洞河漂流节、小溪探险节。打造以王村为中心的三条精品线路:第一条是王村古镇遗产休闲—猛洞河漂流—栖凤湖度假—小溪生态休闲—德夯苗族风情—凤凰古城湘西民俗风情游览线;第二条是王村古镇遗产休闲—老司城古遗址怀旧—猛洞河漂流—张家界山水旅游线;第三条是王村古镇遗产休闲—不二门度假(温泉疗养)—塔卧红色革命纪念地—神龙架—三峡旅游线。进一步加强与张家界、凤凰等周边景区合作,注重产品开发互补、线路设计协作、客源扩张互送、旅游市场共建,加强旅行社和导游队伍建设,抓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素质导游队伍。 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扩大教育供给,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争取到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重点把县职教中心办成省级示范性学校,初中毕业升入职高升学率达到30%。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支持永顺一中、二中、州民二中等示范性高中发展。办好特殊学校教育,改善县特殊学校办学条件。重视成人教育,推进远程现代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加快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改制步伐,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各类民办教育。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论文关键词:东北经济 发展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能源、原材料短缺,这为东北地区资源依托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 1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度垦荒,移民开发,超载放牧,超采地下水等因素,导致了土地沙化、河流枯竭和湿地减少,自然生态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废水、垃圾排放,造成了河流、水库及空气污染,这些己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重建生态环境的任务己刻不容缓。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 2 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建立环境经济体系的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拉长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由初级原材料输出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3 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对污染排放的经济代价,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模式,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损害支付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随着绿色gdp理论的建立与推广,依靠循环经济提高效益水平的步伐明显加快,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主流模式。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才能使产品生产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对外贸易;才能缓解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4 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必须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对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欠发达的东北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而紧迫。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4.1 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争取工作,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在制定“十一五”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优先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的项目,规划建设若干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圈。在农村,应以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推广发展一批种植、养殖、能源(沼能、秸秆气化等)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区。 4.2 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应用足用活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完善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等,把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簇群的培育纳入到生态产业链之中,鼓励和扶持能够衔接上下游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防止出现园区入驻企业的“大杂烩”。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排污收费,特别是要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4.3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把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的引进,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重点扶持风能发电、秸秆气化和沼气等新型能源开发,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通过技术引进、联合攻关、嫁接改造等措施,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延长矿产、建材、化工、棉花、畜产等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企业间废弃物的资源化连接,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4 择优发展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广泛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产业链试点工作。通过择优扶强,重点培植,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企业,示范带动集约型、生态化工业体系新框架的建立。 4.5 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提高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摘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影响已开始从沿海等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蔓延,经济发展呈现新的特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扩张阶段,但增长强劲势头开始放缓;工业化进入中期初始阶段,但企业运行出现困难;对外开放水平进入全面提升阶段,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特色资源进入加速开发利用转化阶段,但产业升级更加困难;劳务经济进入稳定成熟阶段,但农民工返乡问题比较突出;外贸进出口进入迅猛增长阶段,但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面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征,必须从推进产业升级、推进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开辟农村就业岗位等方面谋划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最新经济特征;对策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必须科学准确把握、灵活审慎应对。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散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依存度较低,因此危机的影响来得较慢。但从新疆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简称伊犁州)和吉林省白城市两地情况分析可看出,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不够牢固,经济抗风险能力还很脆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一)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扩张阶段,但增长的强劲势头开始放缓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了连续快速增长。如,新疆伊犁州2005年生产总值增长13.3%,2006年生产总值增长13.8%。但从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年初看,国际金融危机对伊犁州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2009年1月,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同比下降19.7%,地方财政收入24 553万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48.3个百分点,比2008年末减少26.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1.64亿元,同比增长0.6%。工业、建筑业贷款分别下降42%和12.9%,三大经济指标的回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对伊犁州经济的影响。(数据来源:2009年伊犁州统计信息)白城市2005—2008年gdp年均增幅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40%以上,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幅20%以上。这种情况表明,白城经济已进入加速扩张时期。但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对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甚至加深。 (二)工业化进入中期初始阶段,但企业运行出现困难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伊犁州目前工业化水平开始进入中级阶段,且工业化进程呈明显加快特征。2008年伊犁州人均生产总值达11469元,比2007年增长11.9%,经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07年放缓,由2007年增长26.8%,逐步放缓到25.2%。而2009年1月重点工业生产情况也自2005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了下降。(数据来源:伊犁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以来,吉林省白城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4%,2007年高达41.4%。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前5个月发展速度呈逐月上升态势,从6月份开始出现下滑,到2008年底,完成工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07年增速下降6.2个百分点。影响最重的是汽车配件产业,到2008年10月末,全市汽车配套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7.7%,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27.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白城市2005—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此外,冶金、造纸、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也出现停产半停产问题。 (三)对外开放水平进入全面提升阶段,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 伊犁州2008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12个。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伊犁,入驻的重要企业达147家,是项目开工最多、力度最大、投资最多的一年。(数据来源:伊犁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年末以来,伊犁州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吉林省白城市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全市引进域外资金200亿元,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6个,总投资1248亿元,完成投资206亿元。已有3个世界500强、12个国内500强企业到白城投资。(数据来源:白城市2005~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出现了新变化。一是在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投资方的融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直接影响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有的甚至会暂时搁浅。二是外来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势头减弱。 (四)特色资源进入加速开发利用转化阶段,但产业升级困难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转化进入鼎盛时期,但由于产业升级困难,很难实现优势资源的转换。近年来,伊犁州紧紧依托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业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工业开始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2005年以来,伊犁州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整合步伐,优化资源配置,传统产业快速发展。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产业升级更加困难。吉林省白城市主要开发项目有农副产品深加工、煤炭资源开发、风能开发、土地资源开发整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到去年上半年,资源开发利用转化形势较好,累计总投资达241.4亿元。但这些项目大多处在建设过程之中,还没有实现投产达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这一背景下,白城市能源、农产品加工这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刚刚起步就遇到困难,特别是刚刚启动生产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还没有开始实施,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五)劳务经济进入稳定成熟阶段,但农民工返乡问题比较突出 2008年伊犁州农民外出务工人数43.79万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加10.16万人次,增长30.2%,劳务创收13.7亿元。(伊犁州2008年农业统计年报)国际金融危机也给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末因合同到期不再续签而返回的劳动力比2007年明显增加。吉林省白城市自2008年10月份后,外出的农民工出现了返乡潮。这次返乡农民工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即省外返乡的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多、年龄偏大缺乏技能的多。目前,全市返乡的农民工有7 630人,占省外返乡总人数的22.2%。 (六)外贸进出口进入迅猛增长阶段,但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 进入2003年后,伊犁州进出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国际金融危机对该州商品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口企业经营成本增大,出口利润不断受到挤压,出口动力明显下降。二是出口加工企业生产量减少,面临有价无市的困境,制约工业经济增长。三是产品出口市场价格下降。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外贸进出口呈现迅猛增长势头。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白城市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全市去年第四季度工业制成品扣除美元贬值及国内通胀因素,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于零。 二、欠发达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风暴,如何正确认识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欠发达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升级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把优化产业升级的重点放在成长性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优势产业和有发展后劲的重点项目上,放在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引进先进设备、扩大内销、节能减排上。今后应重点抓好能源、绿色农产品加工这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依托资源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工业园区新建企业。通过扶优扶强、扶大扶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产业升级。 (二)着力推进招商引资 要围绕本地资源优势,从市场需求、融资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精心论证、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真正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集中时间外出招商,以招商洽谈会的形式广泛宣传、广泛推介、广泛联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上的主体作用。当前,要紧紧抓住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调整结构的历史机遇,精心筛选,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项目争取的核心就是“选得准、会争取、能干好”。“选得准”就是要学会找项目,学会从政策文件中、从横向比较中、从上级对口业务部门和经济需求程度中找个性化的项目。“会争取”就是要有挤、钻、恒、抢的精神,与有关部门联手,安排专人紧盯有望项目,并且善于应变。“能干好”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用精品工程为今后争取项目奠定基础。 (三)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首先,加强硬环境建设。要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机遇,提升欠发达地区“硬件”建设的档次和水平。目前要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机场建设项目、铁路建设项目、引水工程建设项目等,以此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其次,加强“软环境”建设。要从党风、政风、民风和人文风气人手,从建设服务型机关、服务型社会人手,多管齐下,综合整治,全方位营造一个创业的良好社会风貌。要把领导干部抓优化环境作为政绩来考核,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时效。要大胆宽容创业的失误者,倡导一种在干事中积累经验、在干事中完善政策的风气,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永不满足、跨越发展”的思想,形成“人人都是发展主体,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招商代办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长效机制保障环境优化。最后,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内容。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要抓好林业生态产业工程、引水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再造欠发达地区水肥草美、物茂林丰的秀美景象。 (四)着力开辟农村就业岗位 要大力开辟农村就业岗位,就地安置返乡农民工。这应成为当前欠发达地区挑战危机、抵御经济风险的切入点。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吸纳返乡农民工。第二,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进度。新整理出来的土地优先发包给当地或区域内的农民工耕种。第三,大力发展养殖业。针对欠发达地区农牧业资源丰富的实际,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业。第四,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要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桑养蚕等林业生态工程吸纳农民工就业。第五,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一些长期在外的农民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熟练的生产技术,有一定的资金积累,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使有一定资金积累和技术的优秀返乡人员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掀起返乡创业热潮。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讨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鉴于此,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机制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全中国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 地区仍是牛犁、人背、马驼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农民种、养出来的物资运不出去买,也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年份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自然灾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前期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发展后劲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调研中有这样一种感受,山高坡陡路漫长,资多效低领导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在重工业化阶段中又经历了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化转移的演变;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而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3)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4)循环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饱暖)、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而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文化观,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上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度作用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区位因素也有资源禀赋因素,既有资本因素也有劳动力和技术因素。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滞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迅速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制度因素是发展的主动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制度因素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一般学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在我国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大多十分恶劣,都存在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地区土质恶劣等等。这些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 (2)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据估算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82个百分点。但目前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一是路网密度低,二是通达水平低;“两差”:一是道路等级、质量差,二是出海条件差;“两不足”: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二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进步的影响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教育落后,造成了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低水平、低效益上循环。 (4)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度大。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地方经济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工业以初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而这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正在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 (5)经济活动中短期行为严重。“资源换增长”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地方衡量业绩的惟一标准,就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指标,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先选择做那些比较能够“急功近利”的事情。 2 制度的概念及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变换的激励结构”。美国学者舒尔茨也将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的规则。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作为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能极大地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一般而言,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各种投入要素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制度安排对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制度安排的直接作用。制度作为政府管理辖区内各项事务的无形工具, 其发生作用反映的正是政府本身的意志。当代经济学认为, 政府的功能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 政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特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帮助社会中分散的个人或团体, 降低沟通协调的信息成本。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组织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 其作用对象可能包括个人、一批自愿合作在一起的团体或者政府。 (2)制度安排的间接作用。即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通过非制度性因素控制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 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等。相反, 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例子。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给个人或团体提供有选择的激励来实现节约制度成本这一功能。 3 民族地区制度落后的表现及对经济影响的深层次分析 (1)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市场观念淡漠。西部民族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农耕文明影响较深。正是受到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商品意识差,造成了人们市场观念、契约意识的缺乏。加上少数民族长期形成的与原始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相适应的价值观、财富观、消费观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比内地汉族聚居地区更大的发展阻力和障碍。还有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过多地消耗了并不丰富的社会财富,制约了扩大再生产能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信心不足,依赖性强,发展意识差。由于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而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使民族地区对自身经济的振兴信心不足,依赖国家,不敢发展,使自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一味向上伸手。依靠外援,坐等补贴,不仅使大量中央财政补贴起不到“造血功能”,而且随着国家财政补贴的逐年递增,一部分人的进取心反而下降,依赖性增强。 (3)市场体系不健全,发育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大小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发育的程度。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和政策导向上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低、进程缓慢,以致生产要素难以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资源难以得到最佳配置,从而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市场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尽管商品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其二是西部地区市场主体发育缓慢,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落后,设备陈旧,进入市场困难重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 (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度主义认为,虽然技术自身的演进对经济起着重大的影响,是不可选择的,但技术演进的速度是可以选择的。即相应的制度安排可以延缓或加速这一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科研进行了大量投入,使西部民族地区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整体水平又落后于东部,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前提分析,不难看出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西部民族地区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应制度安排滞后。由此可见,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整体水平落后并不是简单的投入问题,而是西部民族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始终落后于东部地区,进而延缓了技术进步的速度,技术进步的整体水平滞后发展又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 (5)市场化与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化与开放程度,这反映了经济增长制度环境的变化。我国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市场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具有渐进性质。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由两方面决定:一方面市场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就决定了不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提高可以加速要素流动,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层次的区域因要素吸纳能力的差异而不同。 4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对策 (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内因,而外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虽然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国家的扶持和先进地区的帮助只能从外部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民族地区要摆脱经济文化的滞后状况,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必须从改造自身入手,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活力,形成一整套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变“输血”为“造血”,这是“治本”。而“治本”的关键应该在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素质,转变他们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 (2)调整所有制结构。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滞后,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也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存在着多层次性,不同层次生产力有着自己发展的不同空间,原有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难以适应西部民族地区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发展规律,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制度调整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和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相结合,国有经济自身也要进行制度创新。调整所有制结构需切实实施“抓大放小”方针,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放活大批国有小型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和领域;国有企业自身企业制度要进行创新,需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西部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应结合企业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时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朝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二是依靠逐步壮大的各种非国有、非公有制的经济成份,突破传统所有制的制度框架,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信息与政策引导,为非公有制的发展积累资本,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类人才的培训提供有效支持,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合力。三是和西部民族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相结合。西部民族地区要发挥诸多要素价格相对低廉和颇具潜能的庞大存量资本的有利条件,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国外、区外的开放,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 (3)构建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应制度。目前民族地区地理区位、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条件与东部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知识经济时代来到的今天,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稀缺资源要素价格明显上升。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在宏观制度环境层面,需要建立一种更有激励效应的产权制度。民族地区应在经济运行中主动打破行业垄断,吸引外来投资者、高技术的拥有者参与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以多种方式的产权联合共同开发西部落后的民族地区。在微观的制度环境里要相继安排具体的各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制度,重奖有功科学技术人员,在高技术产业中推行股权奖励制度、产学研相合、人力资源作为资本入股等。在注重对民族地区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更注重投入的效率,从宏观到微观积极构建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应制度。 科技的发展可以导致生产的重大突破, 同时会引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科技制度创新, 为此:①围绕支柱产业, 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重点找准符合本地的科技成果项目, 以“见效快、投资少、易推广、效益好”为原则,通过集聚效应、扩散效应, 实现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变革;②在科技推广上, 建立政府与科技部门启动, 企业与组织带动, 农户全面应用推广的“三步走”发展模式;③建立科技激励制度,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多渠道引进人才, 完善用人机制。 (4)健全市场体系。现实情况表明,迅速提高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基本构成要素上、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在资本市场方面,应重点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直接融资;在劳动人才市场方面,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本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成长提供条件;要取消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从法律上确认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权,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民族地区应依托该地区一些大中城市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等中介结构,加强企业之间、企业和成果发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快捷成功;以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为基础,促进西部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的结合;大力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便与全国各地市场信息的沟通、传递与交流以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以提高西部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为民族地区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硬环境,从而弥补区位上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以制度变迁和演进为实质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结果。如果没有制度的深层次变革和根本性创新, 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是难以顺利实现的。我国东部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过程中, 除了要素投入以外, 关键还在于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及其“游戏规则”, 从而以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了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作为经济欠发达且处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攻坚阶段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存制度结构运行效率不高,正式制度流失严重,非正式制度有较的生存和约束力,整个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缺乏激励性的制度安排,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制保障。因此,制度就成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新一轮经济开发与增长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变量。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浅谈科技化时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 摘要: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分析,指出包括贵州黔东南地区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应当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走具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内源式经济发展道路,有效实现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科学技术;内源式发展;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旅游业 科技进步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据s.kuznets测算,在1889—1929年间,科学技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比例只有33.3%;但到1929—1967年间,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增加到78%。在当达国家中,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科技进步的社会后果分析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从原始的主要依靠投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学技术不但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更进一步,科学技术促进了现代工业的产生,而现代化生产技术又催生了优质高效、低耗能的机械化、电气化等各种集约型经营模式,从而实现人类追求经济原则的目的。二是科学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促使产业部门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有效地抵消了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总体而言,科学技术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0世纪以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发展趋势,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我们在庆幸科学技术为社会带来充裕物质财富的同时,绝不能漠视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的普遍应用,造成了人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恩格斯曾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在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去取消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越来越强,因而对环境的破环也就越来越大。从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看,既有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又有垃圾污染,化学污染、核废料污染。如今震惊世界的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环、酸雨增多、厄尔尼诺现象、拉尼拉现象等的出现,就是人类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的表征。由于人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不够,他们利用科技手段无止境地向自然界摄取物质生产生活资料,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诸多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危害是极其巨大的。 二、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贫困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下、教育滞后,这种既定的社会环境制约了该地区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业,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内源式经济发展之路。 (一)内源式发展模式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在《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决议中首次将经济发展目光转向“内源式”发展。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中,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1990年12月联合国宣布了《第四个发展十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标志着以内源式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从本质上讲,内源式发展模式要求发展应当从内部产生,以服务人为目的,同时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自然、社会、人类三者的和谐共存。走经济内源式发展道路,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由“救济”型向“生产”型、由“潜在”型向“开发”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切实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自我发展。 (二)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内源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1.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ucn)特别顾问希贝洛斯·拉斯额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其要点主要有: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天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生态旅游概念提出来之后,世界许多研究者和组织纷纷对之做出界定。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大致界定为:生态旅游必须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满足人类 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为前提,它既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又能为当地创造足够经济效益的旅游活动。黔东南具有诸多原生态环境,是都市人民反扑自然的理想之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109°35′、北纬25°319′~27°31′之间,东靠湖南省怀化市,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西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贵州省遵义市、铜仁地区,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公里,总面积30 337.1平方公里。黔东南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53.68%以上,在其崇山峻岭中流淌着大小2 900多条河流。全州除了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有月亮山、弄相山、上塘、龙头岩、无噶冲、佛顶山等原始性较强且生态系统发育较好的郁郁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总面积达165 550公顷,树林中生长着各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译为祖国南方的“绿色宝库”,“动物王国”和“地球统一维度唯一的绿洲”。这里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黎平天生桥,有苗族母亲河——清水江、侗族母亲河——都柳江,有五万亩台地草场——青山界等,这些资源其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功能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移植性。黔东南州神奇的山水、奇石异洞、飞瀑流泉、生物资源等原始性自然生态系统所凝固的景观,除了其感官上的赏心悦目外,更以它丰富的美学、科学及文化内涵吸引着千千万万游客,是“后工业时代”喧嚣都市人“洗肺”的好去处。因此,只要我们科学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建设,开发具有高原特色的各种生态旅游项目,走生态旅游产业化道路,推动黔东南绿色经济的发展。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素有中国“苗疆”之美称的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底蕴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原生态民族文化构成了该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条件。黔东南境内居住着苗、侗、布衣、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340多万,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8%,是全国苗族侗族最大的聚居区和苗族侗族原生态文化中心。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黔东南州长期以来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始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尤以苗族和侗族丰富多彩和原生民族文化令人自豪和骄傲。这里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有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施洞,有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有由杉木演变而来的、凝固了时间和空间的侗族古老的建筑——侗族钟鼓楼;有记载着历史散文精美、而又被诗圣杜甫盛赞为“五溪衣裳共云山”的苗族服饰,有代表苗族族徽和图腾的苗族银饰,有流淌着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苗侗民众民间生活。在历史文化方面,黔东南州境内有世界寒武纪生命大瀑布三大遗址之一的台江八郎古生物化石群;有至今仍然无法确定建筑年代和族属的岑巩“木中召”古遗址;有史称“先有思州后有贵州”的古思州治地岑巩;有被人戏称为“太极图上的水城”、拥有227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有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生活过、诗仙李白提到过的“味道龙标过五溪”的古“龙标尉”治地、被誉为“古人最理想的家园”的锦屏隆里古城堡及其汉文化生态博物馆;有被誉为“天书”、至今无人破译的雷公坪石碑;还有红军长征时的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等等。这些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完全能够满足“后工业时代”人们在文化上追求多样性与变异性的消费心理需求,这是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民族文化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有效避免工业化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中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因势利导,依托自身特殊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业,在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共荣共生与和谐共处,实现内源式经济发展目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支撑性平台建设滞后,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平台载体建设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各地都比较注重平台建设。但淮安等一些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在各种平台载体中并未明确哪些是要着力打造的支撑性平台,哪些属保障性平台。事实上,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园区和专业市场体系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性平台,其他平台都属保障性平台,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两大平台建设。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供给基地,还是产业集群、经济聚集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及营销网络是原材料和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之间的桥梁。但从目前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情况看,各区县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园区只是工业园区,功能单一,没有原材料、半成品、专业设备和成品专业市场做支撑,无法形成高度产业集群和发达的块状经济。 区县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区域间相互恶性竞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非常明显,有的以纺织业为特色,有的以珍珠业、袜业为特色,有的以小商品产业著称。这种特色化发展避免了各地恶性竞争,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园区只能依据资源和招商引资情况确定化工、机械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同质化,产业链短而不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招商变抢商,手段大多是提供竞相降低的廉价土地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带动成效不明显。 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和政策措施,但缺少相应平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是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一大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也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各种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缺少平台。更具体地说,园区是中大型企业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才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平台。只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民营经济才能大发展。 地市和区县的职能、体制机制亟需厘清和明确从实际情况看,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地市与区县之间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矛盾已成为县域开发区建设瓶颈,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管辖权限的制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可用财力紧张,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加之土地指标较少,项目等地、等配套现象突出。地市级政府继续简政放权,保障区县园区用地需求是县域园区建设的保障。 应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承接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转移,确定民营化发展思路和方向,实现以商带工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苏南发展模式的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承接其产业转移,还要承接其发展模式的转移,要实施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建立起从原料到产品生产、销售的较为配套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走“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之路,实现以商带工,带动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培养区县特色产业集群,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以工促工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每个县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从研发、生产到物流、营销一个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布局,避免各区县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共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共建园区,借力发展。引导区县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引资规模,更要注重引资背后的品牌、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市场空间、环境保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形成等。 (三)培育人才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保障浙江发展迅速就得益于庞大的营销人员及其营销网络,苏南地区则得益于庞大的技工人才队伍。要摆脱依附性发展,只有着力培养四支队伍,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的营销人员队伍、一支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政府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庞大的掌握各种技能并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级技工队伍。围绕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形成相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队伍。 (四)着力功能配套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物流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专业市场发展不起来,或者发达不起来。因此,要着力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大胆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五)加强各级财政支持,继续简政放权,促进区县园区建设大发展一是加大国家、省、地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县域基础设施、园区开发和专业市场等建设。二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很多发达地区都减少了行政审批项目。比如凡是省授予市里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授予县(市、区)。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继续削减30%以上。三是进一步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建议淮安等地原由市级备案的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全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备案。市属企业需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可自行选择由市级或所在县(市、区)核准或备案。除国家、省另有规定外,省以上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上报,同时抄报市级备案。同时,建议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国省道施工许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下放到项目所在县(市、区)审批。原属市政府审批权限的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由县(市)政府审批。四是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建议淮安等地,凡县(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符合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的,在取得法定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文件前,可凭政府有关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筹建登记。五是保障用地需求。建议淮安等地,已列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重点建设项目,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同意,可以使用增划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按占用一般耕地报批。市政府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转用指标和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政府,各地在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时,应优先考虑试点镇、中心镇用地需要。 作者:田青单位:江苏淮安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特区理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李景祥 刘允忠 特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试验区.特区理论则是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借鉴特区理论和特区建设的模式,推出了《9388工程》,以建设北方温州为目标,全面加快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步伐,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仅以特区理论对七台河市畜牧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谈点不甚成熟的体会和看法。 一、特区理论在七台河市畜牧业建设中的实践及其意义 搞好畜牧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推出的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我市经济建设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最近我们搞了一次全市畜牧经济调查,下面这组畜牧经济发展数字极具说服力。到1994年二季度末,全市大畜牧存栏4.6万头,比1990年提高14.4%,比上年同期提高12%。其中黄牛3.6万头,比1990年同期提高67.5%,比去年同期增加16纬;生猪存栏10.01万头,比1百9。年同期提高35%,与上年同期持平;家禽存栏115万只,比1990同期提高33%,比上年同期提高9.8%,各类养殖大户达‘210户,比199。年提高36.3%,比去年同期提高29%,发展势头很猛.对农村和农业的稳定、改革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特区理论、特区意识,则是畜牧业建设的原动力。一是特区理论促进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解放,增强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发展了生产力。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层的领导同志,以小平同志“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论述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以敢于冒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创与闯的精神,打开禁区、打破禁锢,率先提出了变七台河市单纯肉、蛋、禽消费市场为双向幅射的商品市场,变传统的畜牧业为农村经济主体产业的鼓舞人心的口号,并率先地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注入的“一大二公”的传统模式,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尺,用市场机制选择财政、银行资金的投向,在省里尚没有明确说法之前,将三十万元和八十万元贷款投放给个体养殖大户张国波与社会化服务实体谢恩波等人;并在资金、闲置固定资产处理,土地等资源配置上,采取在全社会投标,有关部门调查论土地等资源配置上,采取在全社会投标,有关部门调查论证、效益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特养大户宋家春,养、加、销和防疫综合体谢恩波、张士平、张国波等多方面支持,使其科技含量、生产水平以及服务功能迅速提高。区(县)、乡(镇)和村等各级党政组织也都解放思想,为畜牧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多元投入、多轮趋动,加快发展畜牧经济。先行一步发展起来的勃利大四站的肉鸡生产基地、后起之秀的新兴区红胜村的蛋鸡专业村、茄子河区闰家的大鹅专业村等,都是各级领导同志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打破小农经济、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发展畜牧业的传统模式,带头树立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特区意识,加快建设市场农业、加快发展畜牧经济的丰硕成果和具体体现。二是特区理论促进了对建设畜牧的探索,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开拓意识,发展了生产力。广大干部和群众以邓小平同志“深圳特区是个试验”和“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论述为指导,对发展畜牧业从政策的设计出台,到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生产规模的确定,都坚持先试验后推广,先典型后一般,先论证后实施的科学态度,取得了少投入、多产出、周期短、效益好的效果,使大畜牧的种子迅速在全市开花结果。就拿勃利大四站发展肉鸡生产来说,也是实行科学饲养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的产物‘习惯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农民,向来是比较保守的,改变也比较困难.大四站镇委、镇政府开始发展肉鸡生产时群众并不买帐,是镇里采取了优惠价格供雏,无偿防皮和技术服务等多项措施,培养了几户养鸡专业大户,试验成功的效果唤起了广大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发财致富和扩充资本的欲望与镇里倾斜发展肉鸡生产战略同步共振,才使全镇发展肉鸡生产的能量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形成了一批专业户带起一个专业村,一个专业村带起一个村屯群体的组团式发展的效果.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个镇已经建成了一个肉鸡生产基地,形成了一个肉鸡批发市场,专业户可以不出村就能卖上好价钱,形成了一个产销链条,实现了鸡雏繁育、防疫培训、产销服务的良性循环.现在又涌现出一批立体养殖、生物链饲养大户,使科技含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镇里充分利用他们的试验成果,进一步推广,用第一生产力带动全镇“鸡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三高两优一大”(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和优良品种、优质饲料、大规模)已初见端倪。据统计,去年勃利肉鸡出栏达130万只,今年上半年已出栏52万只,比去年同期提高12%。在饲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勃利县肉鸡生产能保持经久不衰的势头,人们的科技意识、开拓意识提高,规模效益的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特区理论促进了“窗口”建设,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开放意识、特区意识,提高了凝聚力和辐射力。各级干部以小平同志关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和“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总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的论述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了畜牧“窗口”的建设,并从专业示范户开始,继而扩大到专业村、专业乡,畜牧一条街、小区和某些牵动力较大的龙头企业、联合体、服务实体等,形成了多功能作用,全方位导向的多样化“窗口”。 过去由子受条块体制的束缚,省的国营企业勃利种畜场、北兴农场、勃利冷冻加工厂等农牧加工企业,与所在地的经济横向向的联系比较少。甚至像勃利冷冻加工厂这个以出口肉鸡为主要产品的外向型企业,和生产双环牌奶粉这一部优产品为主的奶制品深加工企业,长期以来,鸡源和奶源一直供不应求.近一二年主动打破封闭,并制定和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扶持地方养鸡、养牛业的发展。勃利种畜场出台了吸引地方奶牛养殖大户落户等办法;并和北兴农场州起采取出租草场和闲置耕地等办法,使各类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最近被勃利种畜场的政策吸引,双城、海伦等养殖大户也都相继地来勃利种畜场洽商落户或租赁经营等事宜。国营大农牧场和加工企业为能量正在释放出来,带动了地方畜牧经济的发展,以产加销一条龙牧科教一体化而闻名的养鸡联合体利成海公司,也走出市门津正大集团联合发展饲料生产。还将与台商合资办饲料加工企业,现已实现了电脑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生产规模急剧增加,总投资已达二百余万元,年效益可达五十万元左右,其幅射能力也达周边各市县,据分析,全市这类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的大户还将进一步增加,其窗口作用和示范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发展的后劲很足。四是特区理论促进了物质文明向梢神文明的转化,增强了广大群众规模意识、产业意识,加快了集约化、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广大干部与群众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物质文明来的嘛”的论述为指导,搞对比、算大帐、算细帐,提高对发展畜牧经济和规模经营、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加大投入的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出现了一批积累式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科技示范大户。许多养殖大户已经进入了工厂化经营的阶段,一些国营牧场也在经营管理水平、生产规模上不断提高档次.在许多个体养殖大户和畜牧场,饲料都严格按科学配比,场舍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也都比较规范.甚至在个体养殖大户张玉志家,还将养殖效益与开矿办企业的效益进行比较,并且得出了一个万只养鸡场(蛋鸡)可相当于一个年产万吨小煤矿的效益,还没有生产事故、市场波动、运输制约、三角债困扰等后顾之优的结论一。‘目前,他正筹集资金扩大场舍和改造条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扩充的欲望极其强烈。在个体私营企业康禽实业公司,我们则看到一种更为可喜的现象,业主张士平不仅实现了种禽、饲料、兽药等多种经营,而且还一次支付15万元租金租赁经营了市种禽场,准备对肉鸡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生产和经营条件,延伸服务半径。他们将提高供优质饲料、优良品种鸡雏、优质高效服务作为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目标,也作为盈得用户发展自己的手段,努力实现文明生产、文明经商、文明服务。在八里乡的养猪一条街,则可看到一些青一色砖瓦房、清洁卫生的圈舍和优雅舒适的生态环境,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受,令人钦佩不已。一大批乡村正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物质文明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一大批文明村、镇(乡)正在崛起。 二、学习运用特区理论,发展七台河市畜牧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要以特区理论特制是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论述为武器,解放思想,调整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大二公”的畜牧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要继续以“创”与“闯”的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调整某些已经时过境迁和不再适应的政策。比如价格调解基金是用来调剂付食余缺和平抑物价的资金,能否拿出一块以贴息的形式扶持发展畜牧生产,把地方的肉蛋生产基地搞上去,从根本上和长远上解决猪肉市场缺口大、价格波动大的问题.再如按传统模式牧业只是副业生产,发展乡镇企业也只是搞以煤矿、建材、农产品的粗加工等,能否按大农业、大牧业的绿色农业的模式,将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某些近郊村以发展工厂化、立体养殖业为主的专业村,乡镇工业也以农牧产品的精深和系列加工为主攻方向,促进我市市场农业上档次、上水平等等. (二)要以特区理论特别是关于从内向转到外向的有关论述为武器,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循环,发挥现有的龙头企业作用,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绿色食品生产.充分利用勃利冷冻厂现有的条件和国外市场的基础,扩大销路,增加以肉鸡为主的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的加工出口,带动全市的肉鸡生产基地建设,建立起松散或半紧密型的肉鸡繁育、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联合体,并采取利益驱动、产销挂勾等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向集团化、区域化目标推进,使肉鸡生产和加工真正成为繁荣我市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朝阳工业和创汇大户.与此同时,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大鹅的系列加工和精神加工伺题,尽快将大鹅制品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带动养鹅业的发展,并逐步地使之成为我市大牧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新的生长点,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要以特区理论特别是关于按价值规律、经济规律办事的论述为武器,加快牧业经济市场化的步伐,尤其要加快服务社会化的步伐。在前段牧业建设与发展中,广大基层干部与群众已经创出了以市场化推动服务体系社会化的经验,我们应因势利导,促进其尽快的成熟与发展起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利益驱动的倾斜政策,发展个体私营、合作股份、国有民营、集体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大畜牧的发展,尽快地走出“一大二公”和单纯依赖国家投入支撑发展乡、村综合服务站的误区。 (四)要以特区理论特别是关于“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的论述为武器,以开拓进取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超常规地发展我市的畜牧经济。我们已经在专业大户、专业村、一条街及小区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特殊性的扶持发展政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应该进一步予以总结,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上档次、上水平。如小区建设、一条街建设,如何使之和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尽快地改善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差别,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文化和整体素质,夯实畜牧经济的基础.此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省直国营农牧企业以及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规模的非国营农牧加工企业的作用,采取一些倾斜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资金、信息、人才和经营范围与发展空间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使之幅射能力、服务功能不断地增强,带动各类基地建设和千家万户发展畜牧经济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立民、立村、立乡,乃至立区、立县的中轴经济。 (五)要以特区理论特别是关于特区是个窗口的论述为武器,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在推动广大农户发展畜牧经济的同时,加大内引外联的力度,发展各类联合体和企业集团,提高适应市场变化以及梢化来自外界的不可预见因素的能力。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分析 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大量资金需求来说,所能获得的资金供给量是十分有限的,影响和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资金供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财政财力有限,直接投入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政策倾斜,将投资布局的重点转移到东南沿海地区,如果以人口分布作为衡量的标准,我国国家财政投资的重点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近几年,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比较重视,财政上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从总的趋势看,近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即国家财政的聚资能力不断减弱,再加上行政管理、国防、文教卫生和非生产性支出的扩大,能用于欠发达地区投资的资金已经十分有限,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大规模、长期性的投入就缺乏足够的资金。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考虑,国家虽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大量资金需求量而言,还远远不够。 (二)银行资金进入不足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经济基础薄弱,风险承受能力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小,投融资的风险比发达地区大。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以利润和效益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尽可能地回避和防范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贷款大部分都向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发达地区倾斜。政策性银行毕竟也是银行,也要有风险意识,要求贷款能够按时收回,也不愿将贷款投向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欠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贷款相当谨慎。这就导致了银行投资进入欠发达地区便面临很多问题,银行资金进入非常有限。这样,在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就得不到发展,金融业具有的调节润滑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反映和监控经济运行的作用和功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利用外资的机制不灵活,引进外资水平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面对国家财政投入有限、银行资金进入不足等资金短缺的状况,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大规模地利用外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外商投资,因为充分利用外资是欠发达地区加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外资已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长期以来国家政策的倾斜,使得外资也向发达地区倾斜,在我国境内的流向呈现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落差较大的不平衡状态。再加上利用外资的机制不灵活,引进外资水平低下等原因,欠发达地区无论在规模数量上、产业分布上、利用外资的方式上、投资效益上都不如发达地区水平。总体来说,外商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供给十分有限。 (四)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渠道狭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市场的基本框架。资本市场对于推进发达地区的金融深化,促进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欠发达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就股票市场而言,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证券经营机构不仅数量少,发展程度也低。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证券经营机构无论在规模实力、经营范围、承销能力,还是在业务素质、服务水平方面都处于落后水平。这就造成了资本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区域结构上的失衡,由于欠发达地区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对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深化、促进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转变的意义很有限,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渠道非常狭窄。 二、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建议对策 (一)注重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强化金融支持 在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和我国资金市场化的现实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应注重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强化金融支持。要充分发挥央行对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先对于虽然没有利润,但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而言又不可或缺的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财政直接投资,然后诱导信贷资金的投入,或由财政对银行贷款进行贴息等方式来支持银行贷款的效益实现。政府还可以对欠发达地区提供无息贷款,由政府出面对贷款进行担保等方式来弥补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较差的缺陷。在国外,如德国、印度等的优惠性金融计划、投资补贴计划和税收信贷等,都是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得很好的例子。 (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来投资力度 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差,是其利用外资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一个地区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不断扩大吸引外资规模,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即铁路、公路建设及通讯设施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又能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软环境的建设,即引入法律公正的国际准则来充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当投资者和当地企业发生法律纠纷时,应该秉公执法,在充分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对外资企业存在的偷税、漏税、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法管理、监理。还要对投资者的知识产权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进一步健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种法规,清除和废止不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各种规章制度,对改善投资环境尤为重要。 (三)积极完善资本市场,推进区域资本中心的建立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较强,对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价格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降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各类市场的交易效率和分配效率。在欠发达地区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为国内外各类投资者投资欠发达地区提供便利工具和有利场所,也可以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筹资、融资功能和作用。因此,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形成区域资本中心。在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无异于构建一个可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区域性资本市场中心的建立,能够积极有序地发展直接融资。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有效提高欠发达地区资本形成能力,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作者:春花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委党校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信息化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1.1是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尤其是贫困地方经济,其经济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不多,支柱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基础脆弱,产业化程度低,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经济分散,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要抓好这项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步伐取决于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如果科技信息化发展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就会加快,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又会反过来加速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这种速度作用于当地企业发展和经济活动中,就会大大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整合发展,从而加快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发展。 1.2是地方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转变的“参谋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是地方经济的最大特点,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极其粗放,高优农业、现代农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相当小。工业经济大部分是资源型工业,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污染大、市场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发展高优农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是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地快速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要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可靠的科技信息服务,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为此,基层科技信息工作要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参与,提供新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信息,做好新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工作的参谋,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1.3是培育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器目前,各地都想在“十二五”规划开局阶段,在经济转变方面起好步、开好局。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强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毕节也不例外,政府把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加大项目引进和开发力度,尤其是积极探索培育和发展新技术产业。这客观上要求信息化工作必须有所作为,这是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此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一定要进一步拓展视野,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等科技信息,使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实现跨越发展。 1.4是地方科技普及和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知识经济快速兴起,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实施。要适应这个特点,加大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全民的科技水平和科技意识,全面、深入地普及科学技术。而要真正实现科技普及和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加速信息化发展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为此,地方科技情报信息部门应充分发挥具有充足科技信息来源的优势,发挥科技人员对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能力,有效利用信息化的发展抓好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其中,重点是农村,要紧密配合宣传、农业等部门,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大科技信息下乡宣传力度,提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层次。真正实现信息化助推当地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毕节市科技情报所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手机平台收集和传播各种市场或实用技术等信息,组织全所人员多人次利用“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及平时工作下乡期间到区内各乡镇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宣传,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培训和辅导,足迹遍布区内几十个乡镇,努力提高乡镇老百姓的科技信息意识。充分发挥了科技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 2信息化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举措 2.1加强科技情报信息队伍的建设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更多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但目前在基层科技部门从业人员中,情报信息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从发展的角度看,要尽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情报信息人员,培训他们在不断加深对科技工作认识的同时,结合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所需人群,让科技情报信息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基层科技情报信息部门普遍存在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及其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以及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情报信息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对基层科技情报信息部门来说,必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建立激励机制,在良好的人才使用机制下,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同时要重在培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对在岗的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周期性地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2.2加强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服务成效,除了人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大量的、多渠道的、内容丰富的信息来源,同时要有畅通有效的传播渠道。这就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简而言之,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Internet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总和。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资源形式,具有形式多样、时效性、共享性强等显著优点,能满足用户各种需求。人们足不出户即可瞬时查阅各种最新信息,且成本低廉。我国信息化工作起步晚,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基础更加薄弱,人才更加缺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网络化的进程,加强网络的使用,立足科技情报信息部门,开展社会协作,为社会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基层科技信息部门通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网络,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西部地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基层特别是山区,经济欠发达,投入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资金很有限,现有的科技信息网络设备落后、网络面窄、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对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科技网络的综合功能,促进科技信息的网络化,建立先进的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对科技信息需求。毕节市科技情报所从2006年以来,抓住国家对毕节试验区大力扶持的有利时机,通过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先后建起了集网络、视频、短信、语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毕节科技信息网”、“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建起了金沙双兴、黔西韦寨等多个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站,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聘请专家对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农技培训、进行远程视频和现场技术指导等,推动了区域产业发展。 2.3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科技信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推广应用。而目前基层科技信息的应用比较薄弱,对科技信息的利用一般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有什么信息就传递什么信息,要什么信息就找什么信息,很少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其价值。因此,基层科技信息部门必须加强这项工作,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建立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科技项目数据库,对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项目开发利用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建立必要的试验基地,对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直接参与试验,得到第一手资料,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毕节市科技情报所近年来在开发科技信息资源方面的做法是通过组织市内农、林、牧、中药材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远程培训、网站培训、田间实地培训、到乡村示范点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区内专家编写实用技术或信息技术培训教材发放给农技人员和农户。先后编写了《农业实用技术手册》、《抗旱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信息服务宣传手册》、《经果林栽培技术》等资料。另外,与市委组织部远教办合作,通过市科技情报所的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手机短信平台向种养大户发送技术、市场类信息,使各种技术信息资源能高效快速地传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3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当前,由于信息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信息机构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很多信息机构先天基础设施落后,科技信息人才储备不足,且在现行体制下,受利益分配关系的驱使,在开展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各自为阵,各部门(行业)之间没有建立健全的共享机制,各部门(行业)各自开发自己的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产品严重重复,不足与闲置并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在实施信息化服务时难以取得理想和预期的效果。因此,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各种信息机构应面向市场,打破各自为阵的传统体制,在机构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行资源共享。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政府扶持下,面向全社会积极开展公益性情报信息服务。其次,要适时引入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从整体上加强人员的聘用和监管,提高现有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的潜力,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大力整合各信息部门的数据库资源。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将采集的信息整理、序化,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信息分散的特点,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对分散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调控,以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形成全面、系统、多方位、深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4结束语 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应有重点地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各地科技信息机构网络应成为当地强大的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中心和政府网络工程,成为当地区域的网络中心,以及各地重要的科技信息枢纽的重要基地,更好地发挥科技信息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刘禹龙从霞游泳吴桂兰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贵州省毕节市委党校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探求 一、驻马店市金融发展现状 驻马店市有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分布于各县域的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各银行与农村地区或多或少存在着业务往来,但最主要的还是以农发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近年来,驻马店市金融业在各项金融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展,现金收支增速趋升,银行业经营效益良好。201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73.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2.37亿元,增长19.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0.81亿元,增长9.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9.26亿元,增长10.6%;中长期贷款余额177.29亿元,增长19.2%。个人贷款余额80.78亿元,增长51.0%。如图1为2007--2011年驻马店存贷款余额走势图。农村金融是金融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由于单个、分散的农户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与众多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并存,使得农村资金需求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长期以来,为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政府设计出不同的金融组织模式并大力加以推动。但从驻马店这个农业大市来看,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农村贷款难、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等问题不仅未得到有效缓解,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历史包袱得到政策消化后,新的信贷风险等问题仍在不断积累,支农功能呈弱化倾向。相反,由经济发展催生的、市场自发形成的民间借贷虽不规范甚至不被政府所认可,但显示出特有的活力与势头。 二、驻马店市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考察驻马店市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所涉及的变量包含金融支持和农村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指标,本文选用农业增加值来表明农村经济增长。对于金融支持指标,本文选用最能反映金融对经济支持作用的农村贷款指标。考虑到资料的可得性,选择的样本跨度为1999年到2010年的相关数据。如表2:资料来源:《驻马店统计年鉴2000-2011》。2.模型建立。为了分析驻马店市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择能代表驻马店市农村经济增长的“农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择表示金融支持水平的“农业贷款”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把这两个变量,为分析被解释变量(Y)和解释变量(X)的线性关系,如图2所示的散点图。从散点图2可以看出农业增加值(Y)和农业贷款(X)大体呈现线性关系,为分析驻马店市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影响及程度,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二)估计参数 假设所建模型及其中的随机扰动项μt满足各项古典假设,可以用OLS(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将表下面的对应数据输入Eviews6.0处理得出以下结果: (三)模型检验 1.拟合优度。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可决系数R2为0.936237,修正后的可决系数值为0.929861,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农业贷款”对被解释变量“农业增加值”的绝大部分差异作了解释。2.F统计检验。在给定α=0.05,查F分布表:在自由度为(11,11)时的临界值为2.82,远远小于回归结果中F统计值,这表明该回归模型是显著的。3.t统计检验。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10时的临界值为2.228,由于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大于临界值,同时解释变量系数的P也远小于给定的α=0.05,充分说明农业贷款对农业增加值有显著地影响,即农村金融的支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显著。4.经济意义。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估计参数β1=117.9859,β2=1.744735解释变量前的系数为正值,说明业贷款每增加1元,农业增加值的平均值提高1.744735元。这也就表示农村金融的支持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驻马店农业贷款对其农业增加值有显著的影响,进而说明驻马店市金融的支持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寻求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完善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其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进驻马店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构想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较多,但由于各机构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加上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使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衰退的现象。例如:各股份制银行网点逐步从农村收缩,主营业务基本以城市和工业为主;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小且动力不足,主要以政策性的粮油棉收储为主,但支持的力度相对有限;农村信用社也开始商业化经营,资金向收益高的城市和非农产业流动;民间借贷又不规范,透明度不高,风险极大。基于上述情况,在驻马店市农村地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拓展驻马店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服务功能,实现支农的重点逐步从农产品流通领域向农业产业化领域转变。第二,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引导驻马店市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中。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在资源方面向农业倾斜,充分发挥完善的组织和网点网络体系,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信贷技术对农村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户给予重点支持,解决农业产业化进程过程中对信贷资金的大规模需求。第三,规范和引导民间信贷。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在驻马店市的金融体系中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农村经济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间信贷,政府应采取正确引导与规范的手段,使其拥有更大地发展空间,积极发挥其对农村金融体制的辅助与补充作用。对于民间信贷,政府应正确引导与规范的手段,使其拥有更大地发展空间,积极发挥其对农村金融体系的辅助与补充作用。 (二)建立强有力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资金却面临着不断外流的现象,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都通过吸收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存款直接转移到城市金融领域,随后将资金投入到获利丰富的非农业领域和大中城市,在抽走大量农村资金的同时,也使农村金融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为了缓解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瓶颈,驻马店市政府可相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增加农村金融资金的有效供给:对驻马店市所有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进行利差补贴,对保留的亏损网点予以财政补贴以避免农村金融机构的大量撤离;对涉农贷款实行减免或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的措施、对不良贷款核销等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农村,同时提高银行在农村业务方面的盈利水平和自我经营能力;明确农村所有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户生产经营、民营企业发展、农户助学和消费上来;对邮政储蓄银行资金使用方面除加强自身农业信贷业务创新之外,还可以允许其将存款资金委托农信社或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采取利益分成、风险共担的形势经营贷款,最终使其农村存款资金全部回流到农村金融市场上来。 (三)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条件。通过在全市建立农户信用评估机构,按照信用评定标准,对农户进行个人信用评估,确定市内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驻马店市农户信用档案,按照信用程度考虑农户的贷款额度,对信用等级差的坚决予以信贷制裁,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贷款。同时该机构应同各商业银行密切联系,对农户实行动态评定,根据农户的信贷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及时调整农户的额度标准,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又可以使各金融机构具有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农村金融资源向诚实守信的农民服务,逐渐在农村中形成珍视信用、培植信用、爱护信用的良好的风气。 (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使得农村金融系统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与否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方法和服务质量。 作者:屈晶单位: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网构造 1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 西北地区是我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地区,是“西部大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之地。丰富的资源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及潜力所在,但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改善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防止不可逆的生态环境恶化。西北地区是我国矿物资源的巨大宝库。陕西、宁夏、甘肃交界地区属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油气资源富集区。甘肃有1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镍、铂、钯、锇、铱、钌、铑、硒、铸型粘土、重晶石。具有发展有色冶金的资源优势。新疆的石油、煤、钾盐、铬铁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塔里木盆地石油储量为108亿吨、天然气蕴藏量8.39万亿立方米。 钾盐是我国稀缺资源,罗布泊湖床蕴藏的钾盐远景储量2.5亿吨,具备成为中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青海省已探明盐化工、石油与天然气、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共60种,有37种矿物名列全国前十,其中居第一位的有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溴、化工灰岩、硅石、石棉等。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在20世纪90年代前因地处偏远未大规模开发,“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设立,加快了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力度,未来将建设成为天然气开采和外输源头及有色金属、盐化工工业基地。西北国土资源开发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将重点开发塔里木能源集中区、黄河中游能源资源集中区、东天山北祁连有色贵金属及能源资源集中区、柴达木能源化工资源集中区、秦岭中西段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区。 2适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网建设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并且有大量绿洲城镇。因此,西北地区物流主要靠公路、铁路、管道,客运和部分货运则较多依赖航空。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以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宁等省会城市为干线,以旅游城市(敦煌等)和其他支线为补充的地区机场格局。为适应西部开发需要,应积极发展支线运输,建设支线机场,根据市场需求增辟航空线路。 管道运输方面围绕石油、天然气资源,现已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塔中-轮南、轮南-库尔勒、鄯善-乌鲁木齐、库尔勒-鄯善、靖边-北京、靖边-银川、青海南八仙-敦煌、格尔木-拉萨、涩北-西宁-兰州等管线。基本形成了能源富集地与加工、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通道。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需根据需要对资源量大、产量增长快的通道进行扩能及网络化建设。 西北地区地域十分辽阔,城镇间距离远,很多地区现状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建设公路较为经济合理。因此,形成了公路网覆盖全境的现状。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需围绕人口、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工业集中城镇逐渐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化。西北地区目前经济欠发达,但同时又是资源丰富之地,铁路建设对开发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青藏线、包西线、宝成线、宝中线构成的路网主骨架。陇海线、兰新线两条干线横贯西北、中南、华东,并同京沪、京广、焦柳、同蒲、宝成、包兰、兰青、北疆、南疆铁路相连,是西北地区向华北、东北、华东、东部海港、中南、向西与中亚和欧洲沟通的国家干线铁路。随着正在逐步建成的徐兰客专、兰新第二双线的建设,陇海、兰新通道的客货运输能力大幅增强,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运输保障。包兰线中段、南段途径银川平原及甘、宁两省区的能源开发(水电、采煤)和主要工矿区(石嘴山、银川、白银、兰州)。兰青线、青藏线是甘、青、藏三省区经济联系大动脉,对沿线旅游开发及柴达木盆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敦格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新疆、甘肃北部与青海、西藏间的便捷通道,对相关省区客货交流及沿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宝中线、包西线纵贯西北地区东翼,对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意义重大。兰渝线、宝成线、西康线是西北、华北地区入川和连接西南地区的通道。 随着近年西北地区铁路网建设,已经形成了连接主要资源富集区、主要城市的铁路网主骨架,为加快和适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未来年度还需扩展路网干线建设,如建成临哈线(成为新疆资源富集区与华北资源消费区之间的快捷通道)、建设库格线、格成线(成为新疆与川渝等西南地区的便捷通道)等,使西北地区干线路网主骨架更加完善。同时需对现有干线路网根据需要进行扩能改造,为资源开发及客货运输提供强有力的后方通道能力保障。随着路网主骨架的逐步完善,西北地区路网运输能力逐步增强,在此基础上,各资源集中区、经济集中区可根据运量需求,加强协作、统一规划,经济有效的进行专用线建设,使西北地区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安卫军单位: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与措施 第三次转变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渔业经济维持了十多年的繁荣之后,因渔业资源被掠夺式开发、湿地被大量开垦及松花江下游流域的水污染,使鱼类失去了繁养生息的自然条件,致使鱼类资源严重萎缩。1995年,基于无鱼可捕的事实,赫哲族开始依托自然、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元经济,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赫哲族经济发展方式历经三次大转变,每一次转变都带动了赫哲族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依托多元经济的架构,许多赫哲族群众走上了富裕路。综合归纳赫哲族经济发展成就,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依托多种产业发展经济首先,扩大种植业比重。赫哲族聚居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如表1),非常适宜绿色作物的生产。为了发展现代农业,黑龙江省多个赫哲族乡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引进农场机械代耕模式,推行全程大型机械作业。其次,扩大养殖业规模。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普遍具有草原较多、水草丰饶的特点(如表2)。赫哲族农民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八岔赫哲族乡发挥牧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家禽等畜禽的养殖,2010年,全村生猪存栏350头、肉牛350头、西门塔尔牛186头、禽类3500只。街津口赫哲族乡则先后建立了以蓝狐、水貂、野猪等野生动物为重点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养殖蓝狐1000多只、水貂1500多只、野猪400多头,实现了特种动物规模化饲养。再次,依托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赫哲族独具特色的饮食、纯朴的民族风情加之居住地的秀丽风光,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传统食品“刹生鱼”、“烤塔拉哈”成为赫哲族酒家的招牌菜,过去居住的“地窨子”、“撮罗子”、“木刻楞”翻建后成为游客欣赏的美景,过去的渔船改装成为游船。其中,街津口赫哲族乡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赫哲民俗文化村,为赫哲族人发展旅游业搭建了平台。赫哲民俗文化村中建筑包括渔猎雕塑、图腾柱、神偶群、萨满深宅、垂钓场、游乐场、歌舞台及民俗展览馆等,村中还有赫哲工艺品销售、风味餐馆等服务项目。 (二)收入水平增加,且传统渔业收入构成降低,多元化收入逐步凸显随着多元经济的发展,赫哲族家庭的收入增量及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一,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从表3可以看出,赫哲族人均纯收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一直高于全国和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水平。其二,传统渔业收入构成降低,多元化收入逐步凸显。种植业收入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及旅游业收入逐年攀升,渔业收入减少。自1995年转产后,传统渔业收入占比逐年减少,种植业和其他产业的收入占比在逐年增加。如,四排赫哲族乡从2003年至2008年,人均收入增长率近10%,其中种植业贡献率达80%以上,渔业贡献率不足10%;街津口赫哲族乡2009年生产总值19399万元,农业产值12765万元,渔业产值440万元,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产值6194万元,种植业、第三产业在街津口赫哲族乡的经济收入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一、制约赫哲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赫哲族在20世纪90年代转变生产方式后,经济状况逐步好转,截至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民族来说,赫哲族经济的发展仍有许多不足。从总体上看,多元产业发展不均衡、资金短缺及人才匮乏是制约赫哲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多元产业发展不均衡。赫哲族已由单一的渔业生产方式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多元生产方式,但当前的生产方式仍存在着多元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赫哲族地区的资源优势。首先,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且种植品种过于单一。以街津口赫哲族村为例,该村2007年种植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5%,养殖业等收入仅占15%。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比过大。而且该村自转产以来,农民只种大豆,大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着全村的收入。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风险很高,而且连续数年种植大豆,易造成严重重茬,降低经济效益。其次,养殖业发展缓慢。基于疫病风险、投入成本、饲养技术等多方面的顾虑,赫哲族村民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整体不高,没有充分发挥赫哲族地区草原、淡水等资源优势。再次,服务业发展水平低、趋同性高、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许多赫哲村民在选择致富项目时,把餐饮、食杂、理发等简单服务项目作为首选。比如,仅在街津口村,2003年就有饭店10余家,小卖店5家。这种现象会造成行业内部同质化、效益低等问题。以民族特色旅游为主的乡村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当地旅游业仍处于半年旺、半年闲的状态。旺季娱乐、餐饮、观光、手工制作、表演等市场需求较大,而淡季则大部分旅游项目闲置,赫哲族农民无事可做。 (二)资金短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因资金严重不足,一些赫哲族村民只好选择食杂店、小饭店等小本经营方式。另一方面,缺乏资金使得一些赫哲族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旅游产品大多老化单一,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较薄弱,不能吸引游客。与此同时,经营方式简单、开发深度不足的旅游产品只能给这些赫哲族村民带来微薄的收入,无法满足后续的发展需要,致使这些发展落后的赫哲族村陷入了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如,南岗、抓吉、红光3个赫哲族村信息闭塞,地处偏远,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全省赫哲族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2006年人均收入已达4000元,而这3个赫哲族村人均收入却依次为1200元、1420元和1300元。长期资金不足使这3个赫哲族村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生产生活方式依旧非常落后。 (三)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了经济的长远发展。首先,赫哲族文化素质仍有待提高。1998年,赫哲族率先实现“普九”目标,成为全国10万人口以下第一批完成“普九”目标的民族之一,但该民族整体文化素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次,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赫哲族农渔户近年得到的扶贫资金3000~5000元,但仍然贫穷如旧,究其原因,是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低,投入的资金无法带来效益。有的项目国家扶持资金达几十万,但回报的利润率不到1%,究其原因,是管理水平差。除文化素质、经营能力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便是由于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及“外部”现代文化的冲击,赫哲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衰退的局面。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文化的衰退将制约赫哲族旅游的长远发展。此外,思想观念较为滞后,商品经济观念淡化,靠天吃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赫哲族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加快赫哲族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赫哲族经济发展应结合赫哲族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确保赫哲族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经过分析和调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赫哲族的经济发展。 (一)均衡发展多元产业。赫哲族地区有远近闻名的大粮仓、大森林、大草原,而且其传统礼仪、生活习俗等人文资源独具民族特色,这些使赫哲族具备了发展多元经济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新形势下,应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结合赫哲族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通过提高品质、扩大总量及打造品牌,发展特色、绿色及无污染的大豆、玉米、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其次,应结合水草等资源优势,加大养殖业的发展。包括:大力发展肉羊、绒山羊、肉牛等畜牧业生产,逐步实现养殖规模化;构建以水貂、野猪、蓝狐等野生动物为主体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再次,应结合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发展之路。同时,可针对旅游纪念品进行深度开发。兴建旅游纪念品生产厂,重点开发独具赫哲族特色的山野菜软包装、脱水干菜及民族手工艺品、鱼皮制品等。 (二)加大政策补贴,拓宽融资渠道,为赫哲族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资金是制约赫哲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一个村子的经济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鼎力相助。对于一些基础较差、起步较晚的村子,政府应当在政策和资金上适当倾斜,给予优惠。这些年国家对赫哲族地区进行了多次投资,包括2004年黑龙江省政府投入资金50万元帮助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改善住房条件,并为同江市街津口和八岔赫哲族乡修建赫哲族村支部;2005年在同江市建成赫哲博物馆;2007年对同江市水质进行改造等。但相较国家对西部少数民族的专项资金投入来说,国家在对赫哲族经济建设上的投资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在对赫哲族投资时,也应有所侧重,对于那些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的村镇补贴力度应有所加大。除了依靠国家投资填补资金缺口,赫哲族村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赫哲族乡村吸引外资的水平和能力。借助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形式,以全方位、大手笔、立体化的视觉效果,广泛宣传赫哲族村的历史巨变,提高赫哲族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奠定舆论基础。其次,搭建引资平台,为招商引资提供载体。应当围绕赫哲族在种植、养殖和特色加工方面的好项目,吸引外地有实力的民营工业企业,将资本与赫哲族的特色资源强强联合,组建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赫哲族的特色手工艺品、特色饮食等搭建引资平台,形成以民族手工艺品为核心、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文化产业。 (三)提高赫哲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赫哲族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提高赫哲族群众的文化素质是重中之重。首先,应办好义务教育。虽然赫哲族在普九义务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进一步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中专、高中、大学的升学率。其次,应加强专项素质培训。借助电视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赫哲群众种养殖等实用业务的素质,让他们掌握一两门现代实用技术,逐步提高其经营水平。最后,应加大赫哲族文化的培训,为发展旅游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包括:培养赫哲族民俗文化人才,让更多的赫哲族群众掌握赫哲族语言、歌舞和鱼皮技艺;培养赫哲族饮食文化人才;培植赫哲族历史文化人才,以确保为游客提供专业细致的讲解。 (四)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对俄边贸。抚远县的抓吉赫哲族村,位于乌苏里江的左岸,同江市的八岔和街津口两个赫哲族村地处黑龙江右岸。3个村距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均在50~100公里之间,而且在哈巴罗夫斯克城附近有个那乃区,那里居住着1.2万那乃人(20世纪80年代报道的数字)。中国的赫哲族与俄罗斯的那乃族为跨界民族,他们感情相近,风俗习惯相同,身体特征相似,语言相通。而且哈巴罗夫斯克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与我国进行边境贸易的互补性很强。我国赫哲族聚居区所拥有的地缘及族缘优势,为其开展对俄贸易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为开展对俄贸易,2002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将同江市定位为东北亚国际物流贸易与中转中心。这样的地缘和族缘优势,为赫哲族对俄出口和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依托口岸优势,积极开展对俄边贸。以绿色生态为主基调,开发适宜赫哲族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蔬菜生产,适时将蔬菜出口俄罗斯;扩大山野菜和黑木耳的生产,加大肉牛的养殖等,逐步开拓俄罗斯市场;可以论证在八岔兴建年产500吨脱水干菜生产线和在街津口兴建年产100吨山野菜保鲜软包装生产线。二是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俄罗斯游客。 三、结论 赫哲族在20世纪90年代转产后,经济状况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从传统单一的渔猎经济转变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旅游业和商服业并举的多元经济。2005年,赫哲族聚居区已有80%人口初步达到小康水平。近些年,赫哲族发展越来越快。从赫哲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角度来看,赫哲族改善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人员素质、发挥地缘优势等。赫哲族聚居区经济的发展需要赫哲族人民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赫哲族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使赫哲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作者:张启文刘红艳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系列论文: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软件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软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改革,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技术,从而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软件工程;双语教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IT技术的不断应用,高等院校在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已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面向英语、日语等外语与中文环境相结合的软件外包服务业也迅速发展,大型IT企业需要大量的掌握双语文化知识的软件开发人才。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系列实践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双语教学的内涵与作用 双语教学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使用中文、英语语言文字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本文通过在软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及实验中开展双语教学,采用新的与国际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构建双语实验教学体系,主要起到三大作用: (1)有利于软件开发人才与国际接轨。近年来,欧美公司的软件外包服务逐步向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印度由于其母语为英语,其软件公司和软件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好于中国,中国要获得更多的软件外包或培养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软件人才,必须让从事软件开发的大中专学生广泛接受英语语境教育,实现跨国软件人才的无缝接轨。 (2)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双语教学,锻炼了教学语言能力,开阔了国际视野,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 (3)有利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通过开放、标准的双语实验教学体系,更能使外来人才和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 课程教学环节设置 在软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及实验中设置双语教学环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通晓国内外的软件开发环境、理论体系及实践环境的知识。能进行双语教学环节的软件课程有: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C语言、Java语言、数据库原理等。 课程涉及的外语环境软件,比如电子设计软件Protel、Java开发平台Eclipse、C#应用软件VS2008、操作系统Linux、Cisco Systems、SQL Server 等开发平台及软件大部分都是全英文版的。并且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实验课程教材大部分也是英文版的。 3 双语教学案例分析 由于实验课程平台的多样性,需要在软件实践课程中采用双语实验教学。 现以数据库实验课程和Java实验课程为例,进行相关的实验课程双语教学。数据库实验课程由具备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主讲,采用的是自编SQL Server 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和Administering a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Database(英文版)两本教材相结合,实验软件为SQL Server 2000。实验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和分组实验方式,实验演示软件和数据库软件采用英文版,讲授和示范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 主要通过如下几个环节来提高学生对双语实验教学的认知能力: ①实验指导预习环节:在进行实验课之前,先给学生列出有中英文对照翻译的详细实验指导,并让学生自行熟悉SQL Server 2000等英文版软件; ②实验操作环节:对实验的关键部分用英文注释并向学生作中文解释; ③实验小组采取“1+1+1”模式,即1个英语好的学生+1个软件操作能力强的学生+1个理论理解能力强的学生组合; ④实验报告环节:实验报告主要以英文撰写的模式,并附上中文解释; ⑤综合性实验环节:借鉴香港大学IS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特色,实验数据库技术和其它系统进行集成和整合。 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学生对英语特别是与数据库相关的专业英语术语的接受程度不一,并且对软件操纵能力的水平不一,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分组的搭配要合理。在进行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前,可制定一份详细的摸底调查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软件开发能力进行摸底,然后进行人员搭配和分组。 根据摸底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先对英语能力和软件掌握程度好的学生进行培训。以掌握英文阅读能力和英文软件为主,而英文能力差的学生则以掌握中文为主。再通过“1+1+1”模式,让英文好的学生传、帮、带英文水平差的学生,最后实现共同进步。 关于实验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英文讲解时与学生的沟通问题,由于一些术语比较专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预先给予注释并进行解释。 由于数据库实验课程引进了双语教学,其实验课时的安排有所增加,具体课时如表1所示。 4 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对双语教学课程中学生反馈信息的总结,可以确定双语教学的开展产生了如下效果: (1)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双语学习掌握了准确系统的英语专业表达方式,并提高了专业英文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课堂提问、软件实践、书面作业等形式,以介绍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软件开发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软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有全面了解,初步培养了学生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开口说、动手写的技能,提供了学生与教师间进行专业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后,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初期可以充分自由地利用新的外文资料。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服务行业的外文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面向市场的竞争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软件专业系列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能力前后对比如表2所示。 5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室也是科研的基地,是出人才的地方,也是出成果的地方。把实验课教得更好,把科研搞得更好,才能为我们的教学、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程系列论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改革 摘要 根据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的现状,结合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文章提出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改革方案,阐述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内容,确立了培养学生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目标。从课程整合优化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及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冶金类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课程改革 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18日,是苏州大学与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合作共建的苏州大学二级公办学院,是目前国内第一家校企合作创办的新型钢铁学院。本文主要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论述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基本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致力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②它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参与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了规划。本文将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角度,分析沙钢钢铁学院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状,探讨相关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案。 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状 学院现有冶金工程一个本科专业,以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过程装备及控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过程自动化)等2个本科专业方向,开设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包括:《热工仪表与自动化》、《冶金过程检测与仪表》、《高炉过程控制》等几门课程。 目前国内冶金类专业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通常由自动化专业课程简单削减而成,体系不够完整,针对性差,缺乏冶金行业背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实验通常采用电路模拟分散的、个别的典型环节与系统,其结构简单,难以模拟复杂的生产过程,与冶金工程实践脱节较大,缺少针对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实验,学生难以将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实际冶金生产联系起来,实验教学成效不显著。 3 课程建设与改革 3.1 课程整合优化与更新 学院现开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热工仪表与自动化、冶金过程检测与仪表、高炉过程控制),由自动化专业课程简单削减而成,体系不完整。但另一方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明确要求按现有学制培养工程人才,在增加企业学习的情况下,不增加学习时间,因此,冶金类专业就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的全部教学。 针对课时有限,又要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要求,将已有的三门课程,更改为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冶金过程控制,增加选修课程现代控制工程,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辨识与滤波、过程建模与仿真以及冶金企业常用仪表及检测技术,对于控制理论中较复杂且不常用的部分归并到选修课程现代控制工程中,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冶金过程控制则覆盖钢铁企业典型生产过程(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连轧等)的控制系统,并涉及部分有色冶金的典型过程控制系统,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冶金工业中常见的控制系统,缩小学校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相结合。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生产一线的工程训练,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经历。通过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对课堂学习知识的理解。并针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其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做到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③ (2)学校教学与冶金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及校园各种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统筹规划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实验课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教学体系中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的状况。④在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向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的方向发展,使实验教学由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科研设计方法,提高实验的科技含量。⑤ (4)教材建设。综合性实验的开展离不开实验指导书的支撑,由于针对冶金行业的综合性实验没有现成材料借鉴,因此设计冶金专业综合性实验的同时,应同步编写综合性实验指导书,确保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4 总结 本文针对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现有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状,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从课程整合优化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与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学院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好了基础。 工程系列论文: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气工程系列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结合浙江理工大学机控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要求与教学特点,对电气工程系列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多年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的教学工作体会及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就业与人才的需求情况,从系列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的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考试改革、教材建设等。经过几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人才;电气工程;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一次明确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形成的以传承知识为中心的观念使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工程能力,使学生满足于对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注重模仿和重复以应付考试,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相适应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2-4] 浙江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生,本校的电气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由于是新专业,这两个方向并没有严格分开,也就是说,这两个方向的课程学生都要学习。与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及东南大学等高校的电气专业相比,本校的电气专业刚起步,办学经验不足,专业建设更处于较低水平。为了避免电气专业学生在起步阶段与其他名校学生拉开差距,本校汲取其他高校在电气专业办学上的经验和长处,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开展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气工程”系列课程建设,这对电气新专业的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立教授为首的系列课程 本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电气工程系列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及自动控制四个系列课程。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系列课程包含的课程有“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设计”、“运动控制系统”、“MATLAB与系统仿真”及“电气传动大型综合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包含的课程有“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工程”、“供变电技术”及“建筑电气与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包含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源技术”、“ARM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DSP技术及应用”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系列课程包含的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导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纺织电气控制”及“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以本校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一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的改革情况以及建设特色、建设成效。 二、系列课程建设改革 1.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 为了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本校建立了一个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共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5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1人;45周岁以上2人,其余均为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成员学历与职称层次高,年龄、知识、学缘结构合理,团队意识强,合作出色,另外,还聘请了5名相关专业指导教师。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列课程建设组的职责、功能、任务是:制定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修订教学大纲;相互随课堂听课;开展教改和教学法研究;规划和编写教材建设;教学与检查实验;培养青年教师。 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科学化。以电力系统分析精品课程的建设为龙头,按照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原则,围绕本校纺织电气特色,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建立一套适应性更强的“421”全方位教学新体系,即通过理论教学、CAI技术、实践教学、参与科研等环节,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而学科建设的发展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还要和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各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完善现有教学计划,从时间上顺序相连,从内容上环环相扣,使课程体系科学化。 (2)教学内容现代化。根据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修订面向21世纪、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电气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现代化;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国家级优秀教材等,注重教材的先进性与前瞻性;讲课时引入教师科研中运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而且能够关注学科前沿。 3.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专业,培养的是工程人才,必须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作为立足的根本。[5]目前,本校电气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完成实验。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于电气设备的操作、电气设备事故和异常情况分析处理等电力生产运行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有工程实践体验,不能只纸上谈兵。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 (1)根据电气工程行业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软、硬件开发改造实践教学平台,使实验过程接近于实际的工作环境,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 (2)开发电力系统分析实验平台,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并修订实验指导书,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综合性实验要体现专业课程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打破单个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界限,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在“微机保护”实践教学中,可以综合“单片机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仿真”等多门课程知识。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设备开发,综合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选择教师科研过程中的生产实践问题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将实践教学与工业现场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4)编写电气工程大型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来自教师的工程设计课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例如35kV或110kV变电站的设计等,让学生通过大型课程设计,熟练掌握变电所设计主要内容及设计流程,把电气工程系列课程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系统化,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性应用锻炼,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巩固、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将课程实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科研实训多个环节相结合,充实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及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 (5)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展预约实验、兴趣实验,力争实现网上实验。这个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时间开放,实验室安排一个时段完成某一个或某一类实验,由学生自己来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二是实验内容开放,即实验指导书只提出实验的基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的具体内容、步骤和实验线路。 (6)利用MATLAB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开发潮流计算软件、负荷计算软件、短路电流计算软件、微机保护算法等,搭建电力系统仿真平台,进行电力系统各种短路、变压器励磁涌流、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等各种仿真研究。并将开发的各种软件移植到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装置中,检验这些软件和算法的实用性。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1)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教师要潜心研究、精心备课,做好课堂教学策划,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结合课题进行案例分析,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贯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2)互动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形成互动。此外,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外准备,留作下次课进行讨论。学生为了准备这些问题,事先必须对本章节进行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这种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声形相应、生动逼真等特点,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使学生全方位地接受信息。例如,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控制回路的动作过程、高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都可以开发和制作成FLASH动画,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反复操作,既可以吸引学生又使该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会使学生来不及记笔记,或为记笔记而不注意听课。课堂上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因此,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扩大信息量;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向教师直接提问,形成互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充分利用网络。目前,本校已经开通了无线上网功能,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手机等在校园和生活区上网,这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将问题发往邮箱,教师通过回复邮件来解答学生的问题;此外本校建立了4A网络教学平台,“电力系统分析”、“供变电技术”等已经申请了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在课程网站直接下载许多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系统与学生在线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5)教学与科研互动。本校提倡“双师制”教学模式,将理论讲解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双赢。 (6)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手段不仅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而且可以加大教学信息量,使学生能以工程为背景,理论联系实际,加探对知识的掌握,做到学以致用。 (7)数字虚拟实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现有的纯物理的动模实验室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验教学要求;而且,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新专业,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实验场地和教学经费有限。数字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机上仿真电力系统的各种稳态和暂态过程,例如利用LabVIEW中的Prony分析工具对三相短路电流进行分析,得到各个模态的信息。此外,出于安全性的要求,很难将纯物理的实验做到开放性和设计性,数字虚拟实验可以实现实验的开放性和设计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5.考试改革 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与效果的考查,将其按适当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其中卷面考查占5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20%,平时成绩占10%,案例分析占10%,机动奖励分(、参与项目)占10%。逐步实现教、考、评分离,使考试更加科学、规范、公平。考核方式采用多元综合考查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发表研究论文。 6.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必须整体考虑系统性和学习的渐进性。教材与课程以及与课程体系乃至知识体系密不可分,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必须要注重教材与课程、课程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的衔接。本校相关课程组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结合电气工程系列课程建设情况,编写了《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原理与指导》实验教材一部。内容涵盖“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供变电技术”、“建筑电气与自动化”等课程的主要实验项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内容,并计划出版一本符合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与定位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教材。 7.教学文件的制订与完善 这一环节由相关部门辅助完成,主要包括: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性环节;制定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教学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由教师和学生填写,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形成反馈,再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计划,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等相关教学文件装订成册,规范管理。 三、结束语 本系列课程的建设通过“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主要课程教学特色如下:进行了理论课程的优化重组,形成了课内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自选研究专题、数字化实验平台、研究型实验等系列研究性教学方法。总结和补充国内外科研重大成果和学科前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通过建设可由以前单一的基础性实验模式发展为基础实验、设计型实验及综合开发型实验,并对综合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实行开放式教学;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数字化实验新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网络教学特色,可实现网上课件演示、习题提交解答、制定网上学习活动等,对加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实验教学网站、构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将教师的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先进的电力系统动模数字化实验平台,同时教学研究也可以带动科学研究,促进数字化实验平台的研究。 工程系列论文:新疆焦煤集团中级以上管理人员工程系列知识分子中层管理人员163人体检分析 2007年对焦煤集团中级以上管理人员及工程系列知识分子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共检163人,其中男124人,女性39人,年龄32~55岁,平均42.55岁;汉族153人,少数民族10人,焦煤集团公司部分领导因工作关系,未在此体检之列,检查结果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根据体检的要求,做了心电图的检查,肝、胆、脾、胰、双肾的B超检查,X线胸片的检查,乙肝表抗及大生化的检查,以及内科的一般检查。经检查发现163被检中,心电图提示窦缓伴律不齐的10例,肢导低电压伴ST-T异常改变8例,肺型P波1例,左室肥厚1例,右心扩大1例,右位心1例。B超提示胆囊炎合伴胆石症的28例,脂肪肝46例,右肾囊肿3例,多囊肾1例,右膈粘连1例,肺气肿5例。表抗+大生化检查,甘油三脂偏高或明显升高66例,尿酸增高或明显增高41例,胆固醇增高28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9例,草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9例,空腹血糖增高或明显增高27例,肌苷升高2例,表抗阳性2例。一般内科体检,心律不齐10例,心动过高3例,心动过缓5例,血压偏高或明显增高36例,其中血压122/82~140/98mm之间25例,血压 142/100mm者11例。 甘油三脂偏高或明显升高的66例,占体检人数的40.49%;脂肪肝46例,占体检人数的28.22%;尿酸增高或明显增高的41例,占体检人数的25.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29例,占体检人数的17.79%;胆固醇增高28例,占体检的17.17%。经过心电图检查及内科听诊,心脏有异常的38例,占体检人数的23.31%,血压偏高或明显增高36例,占体检人数的22.08%,空腹血糖偏高或明显升高27例,占体检人数的16.56%;草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9例,占体检人数的11.65%。胸片提示有异常情况9例,占体检人数的5.52%。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集团公司中级以上的管理人员以及工程系列知识分子中层管理人员人员,目前身体状况不容乐观。163人体检高血脂的人达66人,其次是脂肪肝46例,尿酸高41例,心脏有异常情况38例,血压偏高或明显增高36例,胆囊炎合并胆石症28例,血糖高27例。前面所列举的有明显异常情况的,一般与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所以导致上述疾病的明显增高。 笔者建议,要保持清淡、低油、低脂、低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戒烟限酒,多运动、劳逸结合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及时就诊治疗。 工程系列论文:博物馆展陈建设工程系列问题的思考 内容提要:博物馆展陈建设是多项专业工程的综合建设,本文针对博物馆展陈建设中容易发生遗憾和遗漏的环节,提出有益于工程建设的想法。文中重点分析了博物馆展陈建设中的分项工程管理,在安防建设、多媒体和灯光搭设方面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为提升博物馆建设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和经验。 关键词:安防;多媒体;灯光;进度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政策,为中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博物馆的发展应注重数量与质量的共同提升,①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博物馆更加满足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需求,成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作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场所,通过对展陈环境的搭建,把精美的藏品展现在观众眼前,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是博物馆质量提升的具体表现。而博物馆在展陈建设方面,由于缺少相关专业人员,使得工程建设不得不以请代建公司代为管理的方式进行,博物馆的建设工程成了交钥匙工程,导致了建设完工后经常会发现有这样和那样的遗漏,甚至出现不宜使用的情况。下面将通过对展陈工程建设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分析,探寻其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招标文件的制定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建设资金一般都来自政府财政,近年来政府对于财政的支出管理相当严格,这就要求建设方在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在招标文件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这其中除了馆舍的展区设施项目外,还有一些容易被遗漏的项目,如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环境绿化、电容量扩容等方面。此外,在招标文件中应对标书中的工程造价确认有所规定,所有主材和辅材的品牌材质要做细致的界定,对于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做详细的划分,由监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共同对造价进行控制,做到合理申报,多方控制。在招标阶段,由于有些不诚信的施工单位会通过对招标文件的修改,达到降低价格的目的,所以就要求建设单位必须仔细比对招投标文件,避免漏项的出现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分项工程的管理 ㈠分项工程管理原则 由于博物馆较高的功能需求,使得其分项工程种类繁多,包括:强弱电、消防、安防、暖通、加固、展柜等。多项目同时进场开工,直接导致施工面的重叠和人员设备的难以管理,所以总的原则就是把握每个施工项目的流程和熟悉相关专业项目的规范要求,根据现场的情况和实际使用需求,合理的划分和衔接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面。当出现施工重叠面较多的情况时,宜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提前排定施工进度和材料进场表,错时进场施工。 2、保证每周召开一次分项工程协调会,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分项工程施工细则,汇总和公布各分项工程进度,并做到赏罚有分。 3、主线施工单位必须在每个任务节点考虑次线施工单位的因素,例如强弱电施工时必须考虑展柜的设计尺寸,计算预留管线长度以及为其他布线工程预留空间和管道,避免重复施工。 4、所有分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服从政策法规要求,例如同样是顶部施工,暖通设备的管线如果与消防管线设计重叠,则必须以消防管线的布置为先。 5、对于已出现的施工矛盾,建设方代表必须深入现场直接协调解决,避免由于时间因素导致矛盾的扩大。 安全设备的搭建 博物馆既是公共服务设施,又是文物保管单位,所以安防建设是博物馆建设中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但在进行安防建设中,防火与防盗究竟谁该服从谁,一直困扰着博物馆的建设者们,而要建成一流的展馆,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如何做到既满足文物的安全要求,又符合消防验收规范呢?综合多方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建设初期,针对消防和安防统一规划设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知道,目前展馆安防的主要手段是由物防与技防组成,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其只能实现单一的防盗功能,一旦其与消防设备功能融合后,矛盾就迎刃而解了。这里以消防通道为例,我们可在钢制防火门上安装门磁感应器,正常情况下闭合门磁,当入侵发生时可以通过报警设备通知值班人员,如发生火情,消防主机可以接管操作,优先处理,切断门磁电源,打开生命通道同时通知监控主机发出入侵报警,也就是双联动的概念。 ㈢多媒体设备的搭设 多媒体展陈作为现代化展览中必不可少的展示工具和辅助手段,其在博物馆展陈工程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它的验收要求也区别于普通的安装工程,除了要在展览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必须兼顾造价、节能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硬件选择方面,如何让硬件配合软件双向和谐发展是建设者们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在硬件选择时,应从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配置、维保等各方因素对造价的影响,通过对每个单元软体程序的分析,以及其在展览中所处地位的高低,阶梯式地选择合适的硬件,避免攀比之风和铺张浪费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考虑到未来的维护成本,尽可能选择同品牌且易于维护的产品将有效降低维保的难度。 柜灯光的布局 如果说展品是展览的骨骼,多媒体是让展览流动起来的血液,那么灯光就是展览的灵魂,好的灯光设计可以让展览更具艺术气质,合理的灯具类型和照度角度的选择,可以为观众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展厅氛围的同时又满足凸显文物展品的需要。环保与创新将成为未来展览灯光设计的主要方向,大环境中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的顶部直接照明已渐渐被展柜与场景中的反射光源所取代,不仅满足了环境效果的要求还间接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在通柜中选择可调照度与角度的轨道射灯除了可以让文物的轮廓更加突出,也为日后的灯具维护提供了便捷。在射灯灯口选择合适的滤镜,将有效避免光斑的形成,也使得照明光线对文物的损害减到最低。为独立柜配上寿命更长,能耗更小的Led光源将大幅降低由于维护展柜而对文物造成损坏的几率。大型场景中,分轨分层照明的应用可以使得人物和背景的明暗关系更加分明,同时方便博物馆根据不同的展览需求及时调整照明层次。 施工进度管理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们不得不提到工程进度这个概念,博物馆建设作为政府工程,在造价和质量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按时交付使用是最难完成也是最不可预见的目标。由于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控制手段,所以根据实际经验,采取以下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期延误的发生几率: 1、划分时间控制节点,采取进度考核的方法,利用每周的进度会,对上周的进度进行总结和考核,对下周的进度提出节点控制要求。 2、以总进度为依据,明确各分包单位的分包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分包责任。 3、及时协调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顾全大局,围绕核心问题把握进度。 4、尽量避免边设计,边施工的建设模式,频繁变更设计方案同样会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博物馆功能的特殊要求使得其区别于普通的大型公共建筑,它建设完成后需要集展览陈列、文物保护、公众服务宣传、修学休闲于一身。而建设过程更是涉及招投标、展览格局设计、消防安防、强弱电、进度管理等多个领域。作为涵盖多项专业领域的展陈工程,就需要建设者们在设计与建设时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规划,充分考虑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维护阶段中各分项环节的具体要求,对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的规律及遇到的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为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施工单位及时修正错误的工程决策。希望文中对当下博物馆展陈工程建设思路的梳理,有助于提炼、归纳出有益的理论和经验。 摘自《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加强与完善》作者:单霁翔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 22 届大会管理委员会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工程系列论文: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类课程。文章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坚持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案例引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学中,深入探索分层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模式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 工程实践能力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卓越计划”的实施及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我校作为省属一般性本科院校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整为:为地方经济和土木工程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其中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土木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在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其中案例式教学在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理论教学中取得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2.案例式教学的实施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包括工程地质、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等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程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系列课程教师在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与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互融合、理论教学中渗透工程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项研究与实践开辟了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的案例式教学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与教学内容结合适时引入工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式教学模式从真实的工程案例出发,注重“主导―主体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系列课程的案例式教学已形成两个教学层次,即工程案例引入式教学模式与工程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 2.1工程案例引入式教学模式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均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只按教材的章节按部就班地介绍成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则学生会感到抽象和枯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违背课程的学习规律。为此,收集整理国内外土木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及软弱地基加固等工程问题及所运用的技术方法,以实施这些技术方法形成的真实而完整的典型工程案例为教学资源,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介绍与分析,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程案例引入式教学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感性认识为核心的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2.1.1结合重大地质灾害开展教学 在工程地质课程的地震部分引入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和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而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宣布,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教学中,及时将这些典型地质灾害引入课堂,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地震的形成原因、类型及地震的危害等相关概念与知识,以帮助学生建立防灾减灾的意识与责任感,促使学生探索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 2.1.2结合社会焦点和热点工程问题开展教学 在土力学课程的地基变形与稳定部分曾引入“成都楼歪歪”事件和“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在建住宅楼倒塌”事件等社会关注的工程事件。2009年7月17号,成都“校园春天”小区6栋和7栋两栋楼发生倾斜,两栋楼越向上贴得越近最窄距离为6厘米,6栋、7栋相邻的墙壁呈20度夹角,屋内墙面出现细微裂痕、房门变形,邻近的8栋楼业主家里也陆续发现了细细的墙面裂缝。而在这3栋居民楼的楼下,道路路面出现多条纵横交错的裂痕,最宽达1厘米以上。道路与两边绿化带相交处,出现最宽达14厘米的裂缝。路边就是小区的围墙,上面也有五六条裂缝,最宽的一条达到4厘米。经过分析认为是相邻的“德馨苑”小区开挖基坑,影响到“校园春天”小区楼房的稳定性。此事件被网友称为“成都楼歪歪”事件。而在2009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发生倒塌事故。事故发生后专家分析事故原因与该商品楼的地基基础问题有关,此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将这些社会的焦点与热点工程问题作为案例引入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感性认识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2工程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 工程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对工程案例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工程实践背景,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2.1课内探究式教学模式 此方法在学生已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工程问题提出观点,课堂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比如,曾在工程地质课程中的地下水危害部分引入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内容,以此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地面沉降问题是区域性地面高程下降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也是一种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成因复杂,公认是由于抽汲地下流体,而引起松散层内液压降低,是导致区域整体性沉降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我国的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的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断陷盆地这三个地区。而海水入侵问题则以大连地区为例,大连市作为海滨城市长期以来由于布井不合理,地下水开采量过大,渐渐引发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衰竭、海水入侵等问题。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增强了学生对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的认识,促使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又如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教学中结合经典工程案例“意大利比萨斜塔”开展教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几个世纪以来,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始终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各种解释众说纷纭。进入二十世纪后,“地基原因”逐渐占了上风,这种解释认为,比萨斜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塔本身的重量较大,塔基北部的地下的土质较松软,无法承受塔的压力而导致塔身发生不均匀沉降。同时,列举拯救“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历次地基加固方案,如环形基坑卸载、灌浆加固等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2.2.2课外探究式教学模式 此方法由教师布置课外综合性作业,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课外积极查找资料完成作业,事实上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课外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一般结合重点工程问题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等形式提交学习成果。近年来,曾结合大连地区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普遍存在的滑坡问题及地铁、隧道工程存在的坍塌问题,以“建筑工程中滑坡的防治措施”及“地铁、隧道工程坍塌问题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等为题目,引导学生探究综合、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3.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在岩土工程系列课程中进行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尝试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工程系列论文: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 摘 要 在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系统思想的培养对控制类研究生树立完整的系统观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加强对学生培养系统思想的引导、加强学生系统思想培养方面的训练、引入系统级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际教学中等方面探讨了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列课程建设。实践表明,在控制类研究生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系统思想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系统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系统思想 系统工程 系统观 课程建设 系统工程师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果在控制类研究生教育中忽略了系统思想与理念的培养与引导,而只是局限于具体的、具有非常强的时间性的技术细节,将很难培养出符合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的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①②作为系统思想和工程技术核心体现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建设对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有着重要意义。③该系列课程包括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线性系统理论、运筹学、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制造系统工程、生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等,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为研究生形成关于系统工程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探索与实践表明,在控制类研究生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系统思想培养对培养学生树立完整的系统观,使其能站在系统观的高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④ 1 在系列课程建设中加强系统思想培养的意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所设置的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终都是为系统设计服务的,特别是系统工程系列课程,是进行系统设计的基本工具,与系统设计结合紧密。⑤⑥而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目标,学生应当具备系统级设计能力,因此系统思想的培养应该贯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在系统工程系列课程中加强学生系统思想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站在系统层面上看问题,具有系统观和整体意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将各个基础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将基础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对系统进行逐级分解,并进行设计的方法。总之,加强系统思想的培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总体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 2 当前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形成关于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课程主要讲授开发、运行各类复杂系统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包括贯穿始终的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技术,既有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又有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和应用。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程学习非常重视,学习热情也很高,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1)传统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其中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而对于更重要的系统思想却很少关注。 (2)教学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学生们只是学会了基本原理,而不注重系统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能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与本专业结合起来。 (3)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完全形成“系统”的概念,表现在理解系统最优化比较吃力。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系统”的认识不足造成;另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相对落后也阻碍了学生头脑中及时形成“系统”的概念。 基于以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工程系列课程需要结合控制类学科的建设目标,将系列课程建设成培养学生系统思想的示范性重要平台。 3 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实践 (1)加强对学生培养系统思想的引导。引导学生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研究和思考人类社会和科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正面地介绍现代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成果,使学生对于现代系统科学带来的启示有所了解,有所体会,让学生们能和国际学术界同步地研究和思索。教师以专业学科领域研究的历史沿革和跨学科分析的视角准备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基础理论的传授方式引导研究生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研究前沿。教师引导学生对系统思想进行培养,包含指导学生对本学科或者相近学科领域相关的方法论理论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 (2)加强学生系统思想培养方面的训练。在系列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系统思想培养方面的训练,在课堂上组织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学术辩论等,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论文撰写。着重细化系统初步分析、规范分析、综合分析方法,并要求学生根据实例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做出相应分析。⑦如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组建由三到四人组成的分析小组,各个小组首先完成第一阶段布置的思考讨论题,并且在“系统工程方法论”一讲结束前,结合自己所要开展的课题研究或者以前自己曾实现过的系统提出一个可以用系统分析原理进行分析的问题,或者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背景,初步形成小组拟进行分析的题目(课堂讨论Ⅰ);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各小组完成系统分析报告的框架,结课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堂讨论Ⅱ);课程结束后需要完成正式的系统分析报告,分析中鼓励学生使用必要的专用软件。课外自觉并及时地做好各章节的思考与练习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两三次集中的课堂练习,强化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3)引入系统级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系统级任务为脉络展开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通过系统级任务将各个基本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体系结构。系统级任务设计应当体现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如果总体任务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则可将任务逐级分解为一些子模块,从而将系统思想融入到任务当中。 (4)加强系列课程之间的联系,建设案例库。在尽量考虑系列课程联系的基础上,加强对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在考虑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能增强系列课程中课程间联系的知识点的讲解学时。⑧对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进行收集与设计,加强系统工程相关案例库建设,以丰富课堂内容,供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使用。 (5)将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在承担相关研究生课程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量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将实际的工程系统作为工程实例呈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将实际工程系统作为教学案例并和理论教学结合,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思考拓宽自己的视野,使其能站在系统观的高度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⑨ 4 结论 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建设对研究生建立完整的系统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系统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系统工程方法论,能初步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并基本掌握系统工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对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将系统思想的培养融入到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思想,也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形成。当然,在系列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系统思想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去继续努力,我们要不断积极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系统思想的方法、措施和管理手段,以适应培养具有很强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工程系列论文:面向移动应用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改革方案的研究 摘 要:近年来,移动软件行业蓬勃发展,市场对此方向的人才需求也急剧增加,鉴于移动应用与传统桌面应用在软件开发过程、开发方法、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存在不同,高校现有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内容也需随之调整。在深入分析了移动开发的特点和目前高校软件工程系列课程所存在问题后,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三方面论述了面向移动应用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初步构建和实施,对于系统的增加学生的移动开发知识,训练移动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软件工程 移动应用 课程改革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视机都成为了计算机终端,继而社交、导航、支付等应用日益盛行。随着对移动设备使用率的飙升,人们对移动应用的需求骤增。从2011年至今,移动软件开发成为就业首选,移动软件开发技术也成为学习热点和就业必杀技。分析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首先是熟练的移动开发技术,此外还要求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跨界复合能力。该院将软件工程专业设为教学试点,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强化移动开发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日益完善的移动开发生态体系。 1 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移动应用(Mobile Application)简称APP,是指运行在智能移动设备上的软件。从本质上讲,移动应用仍是软件,其开发过程依然遵循软件工程过程。但是,移动开发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特点,平台多样化、数据安全性、系统能耗等传统桌面软件开发相对关注程度较少的问题,在移动应用领域尤为突出。 另外,移动应用也有其独特的开发模式。2014年8月15日,在主题为“在移动计算时代获得成功”的客户研讨会上,Gartner研究副总裁Van Baker提出了“传统应用程序开发实践将对移动应用失效”的观点。他表示“应用程序开发经理应该采用功能、性能、负载、用户体验测试以及敏捷开发实践。”以区别于传统的线性软件开发过程。移动应用所采用的这一开发模式将开发和测试周期延长至企业应用使用的整个周期。开发完成一定功能,立即测试,并部署上线使用,根据反馈和需求变化,再继续开发,测试,部署。即将原来线性的周期,变为更短的不断循环的多个小周期[1]。 综上所述,移动应用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传统桌面应用的开发模式和特点。而与此同时,在高校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中,却缺乏对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过程的应有关注。为此,研究移动应用开发中的需求工程、软件重用与软件质量度量等问题,分析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与开发者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成果,并将其引入软件工程系列课程中来,作为相应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移动应用开发能力与移动互联软件工程意识都将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2 教学改革的内容 通过在该院建立软件孵化实验室作为改革试点,对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跟踪和分析,总结经验不足,将软件工程系列课程改革的重点集中在3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机制。 2.1 优化教学内容 该院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包括理论类课程、系统开发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而鉴于移动应用开发与传统桌面应用开发的主要区别集中在软件过程模型、软件质量度量、对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的关注上,因此,该次课程改革方案主要集中在《软件工程》、《统一建模语言UML》、《人机交互》和《软件测试》四门核心课程上。 (1)在《软件工程》课程中,除介绍传统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以外,增加移动互联软件开发过程和模型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环节中,使用并验证此类知识。 (2)在《统一建模语言UML》课程中,依然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增设移动应用开发案例,并指导学生通过UML对案例进行分析与建模,对比非移动开发案例,体会其间异同。 (3)在《人机交互》课程中,除介绍人机交互界面的一般设计原则及方法以外,补充有关移动界面的设计原则、要素、设计技术与工具的相关知识。在实践环节,增设基于Android的移动应用设计实战项目,让学生体验移动界面开发过程。 (4)在《软件测试》课程中,除介绍常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方法以外,针对移动应用在用户操作方式、界面布局、设备网络连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补充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网络链接及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知识。在实践环节,增设移动应用的系统测试项目,让学生参与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的设计,总结其与传统桌面应用测试间的异同。 2.2 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所以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的,因此需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既普及知识又训练技能的目的[2]。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鉴于软件工程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和实践性,在授课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变身为项目导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和验证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推动实施软件工程课程群“一案到底”教学法[3],摒弃传统教学中以课程章节或知识点作为案例的讲解方法,改进原有系列课程中独立选择案例的教授方法。精心挑选综合性的系统案例,既保证学生对其业务处理熟悉、感兴趣,且功能足够全面、具有代表性,又要兼顾传统桌面应用和移动应用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完成对案例核心部分的分析和设计,并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知识点之间、课程之间、以及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衔接关系,并逐步形成整个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全局观。 (2)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完成核心部分的解决方案后,综合性案例的扩展部分可作为学生自主实验内容。如果案例规模较大,则可采取分组形式完成。通过案例实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的指导下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在单独开设的实践环节中可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将项目或案例进行任务分解,并分配到各小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并进行讲评和答辩。同时,针对移动软件开发中具有的软件规模较小、需求较明确等特点,采用“场景法”,由学生扮演最终用户的角色,切身感受和想象手机用户在不同场所需要的交互和功能,继而完成软件的需求采集、需求分析、设计和测试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4]。 (3)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自学任务和课后作业等及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利用各种沟通交流工具,了解、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实现课外主动学习的目标。 教师在授课的同时,通过此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教师定期对内容进行维护和更新,修订教学大纲、课件、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增设有关移动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收集有关移动应用领域的成功案例,对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完成全方位覆盖,并保证知识新颖、内容详实,实现网络平台内容的动态化。 (4)扩宽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除了课堂教授、实践过程巩固等教学方式外,通过“任务型”教学、案例分析拓展实战、推荐阅读经典教材、借助网络资源等方式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职业素养。 2.3 完善考核机制 由于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主流软件的工程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建模工具、程序设计方法等技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开发方法,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有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重结果而轻过程,考核内容偏理论轻实践,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需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考核机制。 (1)注重过程考核 将过程考核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并适当增加比重。过程考核内容主要体现为课堂出勤率、案例的参与度、自主完成作业的质量、实践环节解决方案等。通过将考评侧重点向过程考核转移,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以出勤率、实验成果和实验报告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考核方式通常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且所有学生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尽管公平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将实验项目分配至各小组,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综合考虑整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在小组内部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并增加小组集体答辩和小组互评环节[5],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软件开发产业的蓬勃兴起,移动互联企业的人才需求突飞猛进。与移动互联开发相关的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作为人才培养土壤的高等院校,其软件工程系列课程中目前更是缺乏其应有的支撑内容。因此,在高校软件工程系列课程中,提出合理的软件互联知识域框架,引入移动互联开发所需知识,增加移动互联实践案例,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将成为必然之举。一方面可以为面向移动互联及“大数据”的先进软件工程技术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移动互联开发时代提供技术利器,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程系列论文: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培养工程设计型人才是工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我校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以完成工程项目的CDIO过程作为核心课程群设置或整合、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师资和教材建设的核心,以完成“完整技术工作”的训练实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速学生从在校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已历经机械工程系累计4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设计;核心课程;CDIO;完整技术工作;角色转变 一、培养工程设计型人才是工业现代化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正向集成综合自动化过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机械产品及设备的技术复杂性和涉及知识的交叉性,使得现有的技术人才难以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自动化的重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科院校主要专业,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将直接面向工厂、面向车间、面向工程应用与设计的现代化主战场。而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长期采用灌输式理论教育,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知较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由于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通常是隐性的,无法再像课堂学习一样,根据已知条件和固有步骤就可得到答案,加上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大量应用于生产实际,设备的复杂性和涉及学科的交叉性大大提高,使得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阻碍了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其培育的纸上谈兵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业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工科专业进行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设计能力的内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现代机械工程师,使学生接受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受到机械工程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除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般知识与能力外,作为现代机械工程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1)能够正确判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2)具备针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系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机械制造行业的工程设计、工程开发能力;(4)能适应机械制造行业涉及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具备协调与合作能力;(5)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培养现状 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包含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等理论课程,以及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与相关课程关联关系强,在机械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机电传动控制》为例,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强,涉及动力学基础、电机与拖动、传感器、机床电气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等知识面,关乎《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前期课程,和《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同期课程,甚至《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后期课程的关联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尤为重要。现有教学体系中,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均存在内容量大,知识面广,教学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现状。理论教学方面,由于原理图多,文字叙述较抽象,学生又无实物接触,难以全面了解、掌握机械工程技术在生产实际应用中的内涵和精髓,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降低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的后劲。在工科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实验或实践教学环节,多采用验证型实践教学,且往往由于受控对象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维护难等因素,难以大量装备于实验室,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无法感受工程实践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验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另一重要环节,即考试,现有的考试方式仅注重于考查具体知识点的了解或掌握,比较理论化,并不注重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往往出现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考、考后即忘的现象,无助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机械工程领域知识的复杂性和交叉性,使得实际工程问题通常是隐性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无法再像课堂学习一样根据已知条件和固有步骤得到答案,企业必须投入相关资源进行二次培养,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高校的人才竞争能力都大受影响。因此,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针对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实施以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需要。 四、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我校以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总体目标,贯彻以工程项目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全过程为载体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打破以理论知识全面性为原则的专业课程群设置方式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方式,以完成工程项目CDIO过程作为课程群设置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含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和教材建设的核心,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一个典型的领域工程项目(一级项目),其CDIO过程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几乎可以涵盖一个专业方向甚至一个专业的所有课程(含实验),这就给专业课程群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整合提供了一个内在的“纲”,极大地增强了专业课程群的整体性。与此同时,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及各部分工作内容也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安排提供了有效依据。以工程项目运行过程来驱动课程教学实施,构建真实的工作场景,以完成“完整技术工作”的训练并以此来实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速学生从在校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解决现有教学体系中重理论轻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引入、教与学均是纸上谈兵等教学问题;解决现有实验环节以传统的验证型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动手能力差、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欠缺,以及现有实验设置与工厂实际脱离、与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脱离的现状,使实验教学环节与培养工程设计人才目标相促进;解决现有考试方式“考”老师所“教”、考试内容简单化、命题标准化等教学问题,真正避免现有教学制度下,老师教学生“考”而不是教学生“学”和“用”的现状。 针对教学体系改革,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如教学过程中,以“车用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专机”的完整设计工作为主线,给出学生某企业待加工气瓶产品的不同形状与尺寸规格、加工精度要求、加工效率与设备成本要求等参数,要求学生直接进行该产品加工设备的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既围绕“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专机”的实际工程课题研究,又紧密围绕《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各章节内容,注重工程实际在恰当知识点的引入。如进行第二章“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内容的教学时,将转矩折算与电机选择、专用钻孔动力头设计、车床变频器主轴改造等工程实际案例逐层相结合,扎实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路和能力。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三通球阀加工专机设计”、“铝塑药品包装机改造”、“80喷漆线伺服系统”等相关工程设计实例贯穿课堂的教学和设计指导。部分章节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PLC控制技术”等采用了现场教学模式,使学生易学,老师易教。 在《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共有三条主线:其一,课程自身教学系统主线;其二,工程设计项目与实验教学主线;其三,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验证学习的主线。三条主线围绕工程设计项目主线同步展开,最终为学生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服务。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企业委托项目《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专机》的研究与设计。因涉及学习内容多,工作量大,单靠课堂学时远远不能完成。但是由于构建了一个学生进入企业后真正的现代化生产主战场,极大地激发了整个团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课后大量的资料查阅与学习,课堂上再结合教师对《机电传动控制》相应章节的讲解与对该工程项目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即完成了该项目的工厂调研、工艺分析、方案设计、刀具设计等工作,完成了企业要求的设计任务。并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直动式电控叠加溢流阀”、“专用锪车复合刀具”等9项,目前均已获得授权。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后主动学习时间大增,在这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相对以往教学模式轻松。教师更多是扮演“导师”角色,而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通过实际的工程设计历练逐步建立和深化了工程意识与能力,达到的是双赢效果的工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步实施的实验环节改革,强调针对工程实际进行设计、选型、搭建、调试的系统性实验,培养动手操作和创造能力,注重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联设计,注重该环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对于考试环节,不以最后一考来定输赢,而以阶段性工程设计与期末整体性设计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注重工程设计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考评。 五、总结 目前,我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五年,并带动了机械工程系列相关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由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以工程项目运行过程来驱动课程教学实施,以完成“完整技术工作”的训练实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速了学生从在校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两届)看,就业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团队意识、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较往届有较高水平的提升。 总之,我们将继续积极进行改革,密切观察实施过程,冷静分析成绩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期望能为中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做些实事,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为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工程系列论文: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的交叉渗透浅析 摘 要 机械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的知识交叉渗透,能解决教学中各课程步调不一的问题,消除“知识孤岛”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提出了进行核心课程交叉渗透研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机械工程 核心课程 交叉渗透 知识孤岛 1 工业自动化的集成综合发展对机械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正向集成综合自动化过渡,机械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械工程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概念和体系已经涵盖了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等知识的高度综合交叉。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自动化的重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本科院校常设的主要专业,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将直接面向工厂、面向车间、面向机械工程应用与设计的现代化主战场。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复杂性和涉及知识的交叉性,使得市场需求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对具有厚机械基础、宽专业口径,同时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切实的机遇。 2 国内外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现状 基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平台,能灵活应对该领域技术复杂性和涉及知识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国内相关专门研究及实践均较少。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美国大学提出的“本科整体知识观”,其强调大学课程的完整性,各课程之间应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知识体系,使本科教育内容尽可能系统、连贯并形成一个整体,并正成为美国21世纪大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日本机械类课程比较注重应用性和广泛性,着眼于与实际工程应用和工程设计的联系,扩大机械相关知识的学习。德国的工科类高校则比较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国内,吉林大学针对会计学专业课程进行过知识交叉性的研究。 国内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都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环节”的原则设置,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课程压缩的问题,又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机械人才,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培养框架知识体系,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践中能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将高等教育的阶段性教育转化为终身教育,是目前国内高校亟需研究的问题,也是国外机械工程类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 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的三段式框架,基于这一框架,由主干课构成机械类人才培养的主要知识系统,由其他课程构成关联知识系统和辅助知识系统。通过近几年来调研国内外众多高校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教学现状发现,目前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相同的知识和内容,在诸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和重复讲解的现象,即各专业课程间存在知识的交叉与渗透问题。各课程教学体系在知识的呈现和表述上各自为政,出现“你唱你的,我说我的”步调不一致现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大纲、课程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而不是来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一来,在其他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和内容,在教学中重复出现,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和教师的劳动,同时也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中、后期的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出现的频率更高。 (2)不合理的课程交叉点设置打断了完整的“教”与“学”的链条。具有先后知识衔接关系的课程可能同时进行甚至错位安置,使得本应实现的拓宽同期课程学习、印证前期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打下教学衔接基础的完整教学链条被打断,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尤其在工科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实验教学环节,在一些高校纷纷实施的“开放型实验”模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对理论课程进行验证学习的实验环节与理论学习环节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3)各课程独成体系,缺乏连接能力,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存在诸多知识“孤岛”,不能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机械工程知识体系,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差。忽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各自为政的教学模式使得有些知识支离破碎、关联松散,学生的整体知识体系构建过程受到影响,掌握的知识具有片面性。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由于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通常是隐性的,无法再像课堂学习一样,根据已知条件和固有步骤就可得到答案,加上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大量应用于生产实际,设备的复杂性和涉及知识的交叉性大大提高,知识“孤岛”缺乏连接,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应对在将来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力差。这也是美国一些高校失败的教训,我们应当注意。 3 实施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交叉渗透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1)工业自动化集成综合发展形势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契合程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宽厚的现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视野开阔、具有灵活应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技术和涉及交叉知识的能力、社会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工业自动化的集成综合发展。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就必须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建立起结构紧密、整合的本科课程体系。 (2)探索可行的教改模式,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间的交叉渗透,促成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迁移与紧密联系。在现有各课程体系各自为政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研)研究的情景,协调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推陈出新、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运用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达到知识、技能、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3)基于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交叉渗透平台下各课程的具体教学体系、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实验体系,研究各课程具体的教学广度与深度。需注意机械工程领域知识复杂性与交叉性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修订或调整;解决专业平台下课程之间的知识交叉渗透问题的同时,需注意衔接课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问题。 同时,需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研)研究的情景,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对其他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关注度和信赖感,培养其大机械工程的视野和主动学习能力。 4 总结 通过研究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的交叉衔接关系,可完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逻辑上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消除现有教学体制下课程间的重复或“孤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体知识体系,使其面对机械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能融会贯通、相互促进、多角度思考以及综合判断,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变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 工程系列论文:结构工程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 【摘要】本文提出把结构工程系列课题的专业课设计部分,以一个整体方案将各分支连接起来,然后进行整合,使其达到系统化的教学目的,从而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提高专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结构工程 综合改革 整合实践 本科教学中的理论部分都是多年延续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建筑结构中,因此,多数毕业生反映工作后还要重新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差,理论学习不扎实[1];同时设计和施工部门也反映学生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方面领悟性差,培养起来时间长。因此,本文对结构工程的系列专业课进行了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的初探,希望使毕业生能够尽快进入实战的工作环境中,达到入手快、实践能力强的目的。 1. 结构工程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1)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进行基础课的学习,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结构工程设计类专业课安排见图1,专业理论课和设计课彼此独立 [2]。而进行一个具体结构工程其包含的设计理论知识是多方面的,首先甲方下达设计任务,建筑和结构设计人员按照场地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和设计要求,初步确定建筑方案和结构选型,方案通过后进行建筑设计,然后由结构设计人员开始结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荷载计算――构件主要内力计算――梁、板、柱等主要结构构件的选择和计算――节点、附属构件、围护结构的构造和计算――基础的设计和构造。 (2)一个结构工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课有:房屋建筑学、结构选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土力学、土质工程学等各门专业课程,在一个工程中各环节彼此衔接的非常紧密合理。而在教学任务中则拆开授课,各自完成独自的教学任务,学生学完专业课后,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孤立的,缺少完整性。 (3)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见图2,理论部分讲解的是在各种受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各种主要构件的计算;设计部分讲解的是在各种结构体系中主要构件梁、板、柱以及剪力墙等部件的计算。授课方式也仍然是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也只是了解混凝土结构构件怎么设计计算。当在实际工程中,遇到各部件的衔接部分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各门专业课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 结构工程专业课程整改措施 在现有理论教材和课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合理的布局,进行整合优化现有课程,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课程改革与整合。 (1)从大一到大三的基础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保持传统授课模式,需要学生牢固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从大四开始,进行专业设计部分,首先,教师通过基础课对学生的了解选择由浅入深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需要的教师,不要采用一个方案一个老师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同时与现代结构形式相联系。但是需要教师之间彼此沟通,集体备课,共同讲解一个设计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防止知识的漏讲和重复讲解,每个教师在讲解每个阶段的设计时,要尽量让学生联想专业基础部分的知识。这种授课方式是设计任务不变,设计人员不变(即学生),而老师在变,每个设计阶段都是由对该设计方法最为熟悉的教师去讲解,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2)设计内容不再是纯粹的砌体设计、钢结构设计或混凝土设计,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布置任务,模拟真实的设计工作流程,按照工程招标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结构选型以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要突破传统的结构体系,与当代建筑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由此得到的结构设计方案可能不再拘泥于一种材料,可能是:钢材、混凝土或砌体,或者是某两种或三种材料的结合,根据教师的教学领域选择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深入讲解。在整个专业课设计过程中,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需要进行一榀框架的手算和整体结构的电算,将结构从基础到主体部分的设计全部完成。 2.2整改方案的优势。 (1)学生尽快进入实战状态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教学。 (2)教学质量容易保证,因为每个环节都由最熟悉该部分的教师讲解。 (3)避免教师讲授的永远是自己熟悉的方案,讲来讲去十几年不变,严重与社会脱节,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于。 (4)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对下一设计环节充满期盼。 3. 结束语 结构工程设计类课程是结构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的专业准备阶段。对于这一重要的教学阶段,教师应很好的运用,真正要学生从理论升华到实践,培养出更有特色的学生,使其更能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工程系列论文:“公路工程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 【摘 要】教学团队的建设是“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对长安大学公路工程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设置特色与建设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团队在公路工程系列教材与教学队伍方面的建设内容与成果和教学改革措施,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推广教学成果的情况。 【关键词】公路工程 系列课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 基金项目:“公路工程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09)资助。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通过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模式,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提供可推广、借鉴的示范性经验。 根据公路工程课程的特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教师队伍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和实践教学改革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路基路面工程》与《道路建筑材料》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精品课程的支撑者和执行者,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 团队概况 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公路交通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81年以来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省级教学实验中心。 在本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面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讲授由公路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的课程群,教师的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专业配套且稳定的“公路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中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5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学团队中包括省级教学名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交通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团队带头人是著名的公路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 团队建设 1.教学队伍建设 (1)现在教学队伍情况。团队建设需要成员具有优秀的教师风范。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不仅为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也为全校师生树立榜样,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配置好团队成员是建设和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基础[3]。 团队中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5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本团队以公路工程本科专业系列课程建设为平台,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积累和改革实践,形成了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好、学术水平高、团结协作、富于创新的团队特色。 (2)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①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在各个教学环节指导青年教师适应教学要求,从课堂助课、批改作业、参与课程设计等环节参与教学实践,培养青年教师认真扎实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方法。 ②定期组织讲课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定期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讨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树立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 ③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进入同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和进修。 ④鼓励并带动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科研课题,特别是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4项,还获得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奖励。 ⑤在加强对团队内青年教师培养的同时,本团队还指导来自福州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兄弟院校的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派出学校的好评。 2.教材建设 公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我国近年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材建设必须适应新的形势。 本教学团队注重教材建设,编写了8部本科生教材,其中《路基路面工程》与《道路勘测设计》2部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为面向21世纪教材,3部获得了省部级优秀教材奖。道路承担教改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奖励5项和软件著作权多项。《路基路面工程》与《道路建筑材料》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工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教学改革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多媒体课程的建设。本团队积极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答疑等方式探索与实践网络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重视实验和实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4项,还获得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奖励。 (2)改进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注意教学重点与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根据专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向和新的行业标准规范的修订,结合教师科研与生产活动中的研究成果与工程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根据调整的教学内容和新编写的教时完成若干示范工程和培育创新研究基地用于教学。 本教学团队利用充足的科研经费自行开发或购置了相关实验设备,在进行科学实验的同时,分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研工作中,有意识地给部分本科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锻炼机会,以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本团队教师指导的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高性能化学构网改性桥面防水材料》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基于废橡胶微波处理的以废治废型沥青路面再生剂》“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AMF-I型沥青路面磨光仪的研发及室内评价体系的建立》获全国第二届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 本团队平均每学期举办学术报告与讲座3-4次,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广泛地学术交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应用推广情况 团队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团队主持的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与本科人才培养之中。本团队进行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等方面的教改成果已经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根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按照我国目前公路建设大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调整了公路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和学时分配比例,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门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对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满足了公路大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公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勘测实习和道路勘测毕业设计是四个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前由于受实习场地(校园)、仪器及经费的限制,测量实习和道路勘测设计生产实习只能采用传统的仪器和方法,这非但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技术训练,也不利于学生对先进测设仪器和方法的掌握。自《公路勘测实习基地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教改项目完成以来,加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独立从事测设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注重测量实习、勘测实习与道路勘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毕业设计之间的有机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效果。目前学校太白公路勘测实习基地在国内已颇具影响,不仅满足了本校公路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而且多次接受本校土木大类专业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前来实习。 目前本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不仅在本校的专业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尤其是所编写的教材和制订的教学大纲也为国内多所高校的同类专业所采用和借鉴,对国内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陕西西安 工程系列论文:浅谈交通土建工程系列特种新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摘要:由于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幅员面积,无论是从地理因素、从地质因素、还是从气候环境因素的角度上来说,都有着较大的变化。为了能够确保各类环境条件下,交通土建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安全与可靠,就需要积极展开对各类特种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适应不同环境对于建筑结构提出的挑战。本文以交通土建工程为切入点,对近年来交通土建工程施工领域所涉及到的新材料性能以及新材料的应用要点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通过对上述各类材料的综合应用,达到提高交通土建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特种材料;性能;应用 交通土建工程的主要构成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路建设工程项目;2)铁路建设工程项目;3)机场建设工程项目;4)海港码头建设工程项目。在上述各类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受到环境、气候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会相对比较大。以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存在的盐湖区以及盐碱地而言,由于地下水当中存在有大量的硫酸盐以及硫酸成分,使用常规混凝土材料下可能会受到硫酸的侵蚀影响,对此区域内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同时,在隧道等项目施工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所穿越山体结构当中含有大量的煤层,煤层中的瓦斯浓度较高,常规内衬混凝土施工下的气密性无法满足其施工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为此,展开对特种新材料的研发,并将其作用于交通土建工程施工领域,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本文即围绕此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 1 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性能与应用 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首先应用于对军用机场跑道在受到敌方攻击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的紧急性修复工作当中。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是一种建立在特种超早强剂渗入干预状态下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按照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1)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此类材料的流动性取值在30.0~50.0 mm范围之内;7d抗压强度高于80.0 MPa,28d抗压强度高于90.0 MPa;7d抗析强度高于10.0 MPa,28d抗析强度高于12.0 MPa;7d限制膨胀率为0.03 %,28d限制膨胀率为0.04 %;2)高流态型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此类材料的流动性取值为260.0 mm;7d抗压强度高于60.0 MPa,28d抗压强度高于80.0 MPa;7d抗析强度高于5.0 MPa,28d抗析强度高于7.0 MPa;7d限制膨胀率为0.04 %,28d限制膨胀率为0.04 %,无明显变化。 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的技术性能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凝结硬化速度较快,支持在3.0~60.0 min时间范围内实现材料的终凝反应;2)早期强度发展速度较快,7d时间内的抗压强度、抗析强度数值能够迅速提升;3)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具有一定的膨胀性特点,无收缩,同时具有较高的材料粘结强度;4)此类材料对于酸碱、高盐侵蚀环境具有良好的抵抗性,耐久性优势突出,抗冻等级高,不会对钢筋材料产生锈蚀作用。 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的应用价值则表现在:对于超早强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而言,可将其作用于对道路混凝土材料的紧急快速抢修工作当中,路面修复完成后45.0 min内即可投入使用,具有相当快的恢复功效;而对于高流态型混凝土快速抢修材料而言,当前主要将其作用于对复杂环境与结构条件下,混凝土的灌注作业当中。道路抢修完成后10.0 min内可以承受重载货车碾压,对道路交通通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 抗腐蚀混凝土泵送剂材料性能与应用 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存在的盐碱地、盐湖区而言,地下水当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硫酸盐、以及硫酸成分。使得在以上区域内所形成的建筑物混凝土材料无法避免受硫酸的侵蚀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当前所生产的抗硫酸盐水泥原材具有成本高、效果差的特点,始终无法从广泛意义上替代常规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而对于抗腐蚀混凝土泵送剂材料而言,由于将此类材料渗入常规普通水泥后可发挥良好的反应,对于当前的抗硫酸盐水泥原材具有良好的取代价值。值得在盐碱地、盐湖区有关交通土建工程的建设作业中加以广泛应用。 抗腐蚀混凝土泵送剂材料的性能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抗腐蚀混凝土泵送剂材料的干预作用下,所配置形成的混凝土抗蚀系数达到0.9 以上;2)抗腐蚀混凝土泵送剂材料满足我国当前有关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中对于混凝土泵送剂材料一等品的划分标准,对酸碱、高盐侵蚀环境具有良好的抵抗性,可提高混凝土使用寿命。 抗腐蚀混凝土泵送剂材料的应用价值则表现在:以隧道工程为主要作用区域,可以解决超强侵蚀性地下水环境当中,混凝土材料抗腐蚀方面的问题。大量隧道工程内衬混凝土抗蚀系数监测结果显示:在该材料作用下的实测强度可达到35.0 MPa以上,满足设计要求。 3 高压灌注堵漏材料性能与应用 在地铁工程、隧道工程等项目施工作业的开挖阶段当中,针对所涉及到的地下压力水围岩,需要通过灌注堵漏的方式,对此类质量问题加以可靠的解决。同时,针对已投入使用的大量地下工程而言,受到环境侵蚀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开裂、以及渗漏等方面的问题。而高压灌注堵漏材料无疑在此类工程灌注堵漏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压灌注堵漏材料的性能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压灌注堵漏材料遇水后会呈现出一定的发泡趋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制止结构性渗漏水问题的目的,且可渗入直径在0.02 mm以内的发丝性裂缝当中,堵漏效果良好;2)在高压灌注机的压力干预作用之下,高压灌注堵漏材料能够通过止水针头渗入墙壁裂缝当中,并具有面向四周进行扩散的优势,能够实现大面积的灌注堵漏目的。 高压灌注堵漏材料的应用价值则表现在:可作用于对下工程开挖面岩缝渗水的灌注堵漏,以及隧道、地下室、大坝、屋面等各种已建混凝土工程的灌缝堵漏工作当中。在此基础之上,还可将此类材料应用于对地基的加固、以及护坡工作当中。 4 结束语 受到技术投入、设备投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的已建交通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相对较低。加之环境、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对交通土建工程运输作业的开展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如本文所提到的公路、铁路、机场、海港码头工程项目而言,一旦出现结构失稳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就需要结合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展开对特种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并将其作用于实践。总而言之,本文针对当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几类特种材料展开研究,总结了特种材料的性能优势以及应用要点,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水利企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水利企业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本文作者分析了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水利企业人才管理配置不均衡,水利企业对于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够,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等。对如何加强水利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加强人力资源创新研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优化水利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等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升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水利企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 1.加强对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认识 人力资源是水利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水利企业进行竞争的最重要资源。水利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活动。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而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等。通过企业实施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能够调动自身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够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自觉的为企业服务,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终真正的形成人才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要切实做好和完善水利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水利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2.加强对我国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2.1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来进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始终贯彻水利企业发展的战略,确保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远见和效率。但是目前我国水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是以短期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和配置,很难做到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这点,可以说有时完全没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即使水利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从事企业人员的招聘、调配、薪酬、激励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却不是以服务水利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都是为管理而管理,这样既不能促进水利企业的发展,也无法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另外,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缺乏系统、持续的规划,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表现为对人力资源规划认识不全面;忽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未能预测潜在的人力资源过剩或不足;缺乏有效的晋升规划,增大替代成本;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快,规划滞后;补充规划不全面、调配规划不当、培训开发规划支持不够等。 2.2水利企业人才管理配置不均衡。比如,一般水利企业每年都要到高校招聘些毕业生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但是很多引进人才到了企业后一般很短的时间就会离开水利企业另谋生路,水利企业成了其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结果是造成的局面每年都在招人,但每年都缺人。另一方面, 水利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闲散人员,有些甚至已经在其他企业上班了却还在国企挂名领钱,“把国企这个铁饭碗保住”。这些闲散人员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每年还要给负担大量的社保费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3水利企业对于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可以说,企业文化具有很好的精神功能,这就需要水利企业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来影响和感召广大员工,并最终使企业的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目前水利企业往往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甚至根本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即使有些水利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却往往强调的是企业文化为公司利益服务,而忽视企业文化中的人性成分,这必然对水利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4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激励机制。水利企业束缚人才体制缺乏激励竞争机制和流动性,物质激励和约束机制都不合理,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的集权体制下国有经济部门中,劳动力配置是一种单一的行政配置机制,劳动力一旦配置于某一具体企业、岗位便会沉淀下来,陷入“锁定状态”,并不能充分地体现个人的业绩和贡献,更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还是其他的一般人员不仅在企业外部而且在内部也难以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水利企业必须尽早建立一整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薪酬体系。 3.加强对水利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3.1要加强人力资源创新研究。在水利企业必须从操作层面向战略层面转变,建立和完善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和机制。要通过市场手段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环境。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适合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建立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做好各个阶段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需求预测,有效管理取得成本。其次,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将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文化融合与渗透,使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有效管理替代成本。再次,完善岗位设置规划,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硬件要求和任职资格,从而做到所选人员从一开始就能适合企业内各岗位的需要,避免造成额外的费用 3.2要重视水利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员工创造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此,在水利企业,我们必须树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从思想上重视水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企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从而确保水利企业集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3.3要优化水利人才资源配置。必须树立人才开发需要投入的观念,把人才建设与开发作为企业大事来抓;按照企业的实际和人才成本价值,最大限度地引进、培养、吸引、使用好人才;树立人才资源需要储备的观点,着眼于水利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增强水利企业发展后劲,正确把握好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建立和完善水利企业各类后备人才队伍和内部竞争市场,进一步做好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把优秀人才放到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调整组织结构。 3.4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完善人才选拨评价机制。必须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凭能力、政绩用人,营造良好的人才选拨氛围。全面的考核和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自我定位,激发其成就感,责任心和事业心, 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水利管理者来说,准确的考核评价更是促进合理竞争的重要手段。考核要避免采用一个模式和方法,克服机械化和程序化。考核要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员工,按岗位和职责提出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指标,反映出不同员工的职位特点和专业特征.要明确在什么岗位,必须有什么职责;有什么职责,必须确定什么目标,使所定目标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岗位实绩的本质.达到人人有指标,个个有压力,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总之,水利企业只有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具有水利企业特色和适应市场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受行业自身专业性和特殊性影响,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制约着企业自身发展及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应以人为本,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及薪酬体系建设,优化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科学设置用人岗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薪酬体系 岗位配置 培训机制 引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当前,人力资源已成为水利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和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水利企业要始终贯彻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充分体现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为员工自身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水利企业具有自身专业性和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岗位人员较多,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配置仍注重短期利益,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自身发展及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必须认清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水利企业发展。 一、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企业文化重视度不够 一个企业,要从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为企业员工创造一个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充分体现出企业精神文明,利用文化思想转变员工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习惯,使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并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而实际上,水利企业人事部门只是一个单纯的管理部门,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对企业文化理解及重视度不够,过分强调企业文化的经济效益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严重的因人设岗、因事设岗等现象,而且人才配置及开发缺乏长远发展目光,未充分发挥出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这不仅阻碍着水利企业的正常发展,且不利于企业个人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配置不合理 水利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受行业特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等同于行政管理体制,与其他企业相比,尤其在人才配置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不均衡现象。尽管企业每年都在对外招聘新员工以充实企业人力资源,但最终能长久留用的人才少之又少,而且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企业员工个人发展空间被限制,致使大量人才流失;同时,企业内部因各种原因安插的闲散人员较多,企业经济负重较大,再加上企业新生力量注入不足,存在着企业员工老龄化、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等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现象,这也是企业人才配置缺乏合理性所致。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 受长期计划经济统治,水利企业还沿袭着传统集权体制国有经济部门下的劳动力配置观念,行政配置机制单一,人员配置在企业具体的某一岗位后便会沉淀下来,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及其他的一般人员在企业外部或内部岗位不管是否适合即陷入“锁定状态”,而且很难再流动,这样就难以突出个人工作能力,也无法激发员工工作能动性和创新性。这种具有束缚性的人才管理体制及不合理的薪酬体系等致使企业缺乏激励竞争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所以要必须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 (四)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 规范、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能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热情,有效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推进企业规范化发展。由于水利企业的特殊性,水利企业当前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指标量化程度低,开展的考核也只是走过场,达不到真正的激励目的。而且未形成与绩效考核一致的薪酬激励机制,与个人业绩挂钩的激励办法执行不到位,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是干与不干都一样,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发挥。 (五)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水利企业内部人员管理仍存在着旧观念的制约,人才管理没有得到创新,还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人才开发利用的思想问题,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单调呆板,管压现象严重,员工的工作潜能通常被遏制或打压。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几年也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但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学习培训的科学合理规划,遇到上级部门下发通知就盲目安排,而且培训课程内容老旧,缺乏新颖、创新,知识结构更新缓慢,缺乏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学习培训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和觉悟。 二、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要想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稳定发展,关键因素是加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及创新,因此,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水利部门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逐步完善人才聘用、选拔、配置及开发等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各部门人力资源,将水利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坚实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水利企业集体效益。而且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所以,水利企业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使员工发展规划与企业文化充分结合在一起,增强企业员工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潜能,凝聚企业核心力。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的竞争及其与管理水平的竞争,是新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现代化的水利企业应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综合收集并整理企业人力资源组成、分布等信息数据,并进行分类,然后确定企业需要引进、开发或培养哪方面的岗位人才。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标准体系,对分散的企业员工评价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回拢,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网络,确保信息渠道完善、通畅,为企业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并吸引留住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三)加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及薪酬体系建设 建立公平、公正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这是对企业员工工作成效、业绩贡献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进而将评价结果作为个人劳有所获的凭证,是企业员工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进行衡量的有力凭证。当前,根据水利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需要,应全面构建企业内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打破传统用人观念,以人为本,建立人才选拔评价机制,将人员能力、业绩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全面、公平、公正的考核,根据人员工作能力和政绩决定是否留用和提拔,形成良好的人才选用氛围,实现企业内部人员公平竞岗。同时,还要注重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根据水利企业不同岗位特点制定多层次、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和方式,确保每个岗位的考核结果均能反映出岗位人员的真实成绩。而且,建立完善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之与考核机制相匹配,制定出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合理的薪酬水平,并按照员工岗位职责、风险、绩效考核成绩等进行合理分配薪资报酬,个人收入与个人贡献挂钩,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的现象,由此拉大薪酬差距,营造一个工作上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还要针对不同员工需求对优秀群体进行不同的物质、精神、目标等方面的多种形式的激励,释放员工激情活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企业留住人才并充分利用人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水利队伍,而且也可实现对企业人工成本作用的控制,激发员工先进继续发扬、落后追赶先进的自觉学习技术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的认识。 (四)优化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科学设置用人岗位 新形势下,水利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及体制,完成操作层面向战略层面的转变,不断优化企业内部人才配置,科学设置用人岗位,对人才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选用,实现内部人才流动及外部人才引进,最终实现水利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益化。面对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水利企业要作出科学预算,通过人事招聘中介、媒体广告、网络宣传等多种招贤纳士渠道,向专业复合型人才抛出橄榄枝,大力引进外部人力资源,为企业广纳优秀人才,奠定企业发展必须的人力基础。同时,对企业内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顿,不断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到因人设岗,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实现人才合理流动,可根据员工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进行轮岗制度,这样就能强化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员工综合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位员工工作潜能。 (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人才是企业第一战略资源,因此要结合水利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资源需要储备理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合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才能科学使用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正确引导员工创新和发掘自身才能的动力,充实水利企业内部各类储备人才队伍,增强水利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根据企业工作特点,了解掌握员工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规划。一是加大在职员工的继续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制定长远人才培养机制,针对性的开展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然后形成优秀带落后的互帮互助学习局面,实现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三是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实时跟进检查,及时督促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效果可通过开展培训考核来判定,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勇于创新,切实发挥培训应有的最大化效果,提高水利企业全体员工素质水平。 三、结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切实做好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企业人员招聘、岗位配置、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机制等,以服务水利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改进,改革创新,确保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远见和效率,实现水利企业的快速发展。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形象学视野下我国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骊 摘要: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一个企业要想加强自我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形象建设,企业的实践者就是企业形象的符号。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在企业形象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更好的代表企业形象。本文就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水利企业发展来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我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水利施工企业;形象学;薪酬体系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标识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显示事物自身特征,标示事物间不同的意义、区别与归属。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模式”“中国制造”“中国元素”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评论最多的话题,形象成为时代最强音。国家是这样,企业更是如此。保护和重塑优秀企业形象,加大人力资源形象管理投资,重视人力资源形象管理,保障水利企业快速、稳步发展,有着时代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 [2] 2. 发展水利行业的战略重要性 水利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水利建筑商品或提供水利建筑劳务的企业,它通常包括水利建筑公司、水利建筑安装公司、水利机械化施工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及其它专业性建筑公司等。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对建筑企业实行资质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2.1水利的战略地位 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水利的地位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早在1934年,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 2.2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因此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障碍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却存在着诸多障碍。因而影响了我国水利施工企业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我国目前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障碍影响,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对改善目前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有所帮助。 3.1对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 虽然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单纯的福利工作,发展到人力资源招募、选择、训练、再到人际关系的培养、自我满足的激励。反映出人们日益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在水利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重视。[3] 企业的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销售等一些能够对企业利润产生直接影响的活动上。管理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企业一切事物的管理归根到底都要从对人的管理开始。[4] 3.2员工企业形象代表意识被动 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中的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 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事, 与自身无关,实际上, 员工是企业形象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是水利施工企业的形象员工职业生涯的开发、规划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5]。我国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劳动者一旦被配置于某企业、行业或部门,就会沉淀下来,一定终身,缺乏竞争、缺乏流动、不能从整个企业出发,代表企业形象[6]。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加强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 4. 综合运用激励理论对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员工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的本质在于激励,它是一把双刃剑,激励不足或者过度均不会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而合理激励的“度”难以把握。如何发挥薪酬激励正能量历来是管理学界研究的难点,如何通过设计高效、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激励员工成为企业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20 世纪后,随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激励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等研究成果。内容型激励理论认识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因,但它仅研究了“用什么激励”的问题,没有揭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未解决“如何激励”的问题。过程型激励理论揭示了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强化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行为结果对行为的反作用。以上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都过于片面,仅研究了人类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并不能够解释人类行为的整个动机模式。人的复杂性,注定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解释人类所有的动机模式,即使相对全面的综合激励模型也不能面面俱到。 4.1以公平理论确定 “给多少”,以期望理论明确“给什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注自身报酬的绝对值,还关注报酬的相对值,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做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这里投入指为工作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工作时间、教育程度、工作投入及其他无形损耗等,而产出指员工从组织中获得的任何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晋升和认可等。依据公平理论来设计“给什么”、“给多少”,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性,不仅要让能者多得,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追求公平需要避免走入平均主义的误区,公平讲究的是能者多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公平包括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前者是指员工在投入后获得产出具有公正性,后者指产生这种结果的决策过程具有公正性。根据公平原则,薪酬体系应采用分层分类,所谓分层分类的薪酬体系,是指根据员工的职位类型和级别等的不同而采取的与其需求相适应的薪酬管理方式。我们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除了要保证设计的公平性外,还要注意引导员工的公平心理,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期望理论强调,一个人是否会采取某种行为取决于他对个人努力能否导致个人绩效、个人绩效能否导致组织奖励和组织奖励能否满足个人需要这三对关系的期望。组织奖励满足员工需要是期望理论的核心,也是激励员工的根本。 虽然人们的需要难以把握,但不外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种。“ 给多少”固然要依据公平理论来设计,但不可否认,员工对几乎所有组织奖励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如绩效提薪的幅度、奖金发放的比例等。如果薪酬体系的设置达不到员工的心理预期,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2以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来确定“什么时间给”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 双因素理论将使员工产生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而将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前者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 如个人成长和晋升机会、责任感、认可和赞美等) ,后者主要和工作环境及条件相关( 薪金、职务、与同事关系等)。 激励因素可以产生满意; 保健因素可以避免产生不满意; 而没有激励因素,则没有满意但也没有不满意。根据双因素理论,员工只有在感到满意的时候才会采取积极的行为,在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而在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 阴影区域) 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出现怠工行为,但也不会出现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实践中,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定情况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明确哪些因素使员工没有满意但是还没有产生不满意,哪些因素已经使员工产生了不满意。通过“什么时间给”尽量让员工在没有满意但还没有产生不满意的因素方面感到满意,使已经产生不满的因素不再增加并尽量减少员工的不满意[7]。 5.结论 运用形象学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分析水利的战略地位、发展水利的重要性,在分析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障碍基础上,通过提出以公平理论确定 “给多少”,以期望理论明确“给什么”,以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来确定“什么时间给”的综合运用激励理论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为我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浅析如何全面构建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摘要】水利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因而如何全面管理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提出了要从水利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旨在促进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确保水利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利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 可持续发展 前言 面临严峻形势的市场挑战和考验,切实抓好人力资源管理,是水利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利企业为了推进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推动水利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取得新成效,就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其概括起来,应主要从五方面入手: 一、改革水利管理理念,促进管理理念现代化 我国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将人力资源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对此,要想适应水利企业改制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对于人力资源的工作就应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担任。在现代水利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对于人力资源的工作,应与战略性、基础性这两个层次上的管理相结合。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我国水利建设规划和实施中的重大项目,要提前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企业储备高品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性的水利人才工作要求。其次,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如何对人力资源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更好地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人才优势成为水利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优化水利人才配置,促进人才管理高效化 基于现阶段各地水利的具体状况,优化人才配置可以说是现代化水利建设的目标。水利企业要想保障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应当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原则来选拔。首先,选拔领导干部上,水利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的选拔和管理程序,通过严格的检验拟任人选后,才可决定。其次,引进专业人才上,水利企业要严格按照水资源规划和业务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人才需要,并明确界定大型专业招聘人才的方向。简单地说,就是将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为水利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完善水利激励机制,以激发水利人才活力 水利企业要想开发、利用好人力资源,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为此,采用何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水利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具体而言,水利企业应在完善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环节结合起来,做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首先,水利企业应该把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相结合,以此作为企业支付员工工资的统一标准。可以说,水利企业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全面实施,可以从根本上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工作动力。其次,为了充分激发水利企业管理层干部的热情和创新活力,要对水利企业经营层及基层员工实行年薪制。总的来说,水利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真正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最终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水利长效机制,促进运行机制规范化 可以说,深入推进我国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切实可行、科学考核、择优录取、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人力资源管理长效机制是关键。首先要确立水利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文化导入、文化变革、文化巩固,建立起符合水利行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其次是在严格遵守机会平等、公开公平原则的基础上,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 ,在一方面有效推进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水利企业,以进一步加强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终促进水利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加强水利人员的培训教育,以适应现代化水利建设要求 水利企业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不断加强管理层及基层员工的培训教育。首先,通过加强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使管理层的素质得到与时俱进的提高,为水利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其次,结合现代水利企业的特点,加强水利基层员工的培训教育,加大发掘员工潜能的力度,并建立一支高素质且适应现代化水利建设需要的水利队伍。也就是说,要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机制,把高技能水利人员的培养教育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为水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以达到现代化水利建设要求。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只有充分结合水利企业的特点,通过改革水利管理理念,优化水利人才配置,完善水利激励机制,建立水利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水利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养,才能促使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为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使水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主要环节。农村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媒体技术装备农村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在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应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逐步由农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 信息产业部提出十一五”村通工程”目标,2010年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降低农村通信价格,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都要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如期实现农村信息化和电信小康的目标。 2007年,是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一年,农村网民数量突破3700万人,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成为农民创造收益的有效手段。 2007年度也是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定和战略部署,以及由此展开的波澜壮阔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年,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理论逐步深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推动力不断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总之,在这一年里,中国农村信息化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并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以良好的发展势头迈向2008年。 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信息内容全面、客观、真实、收集及时有效、信息深层次开发,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服务不仅包括宏观政策、统计信息、技术信息,还包括微观市场信息;不仅包含国内农业信息,还负责收集和提供世界各地的农业信息。大量调查直接来自农业生产者,或者通过电话访问、实际观察等方式,部分信息来源于卫星和遥感信息系统。 信息服务无偿和有偿多形式并存是农村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发展的趋势。在发达国家,从信息服务的主体角度来看,官方信息服务是财政支持,通常是免费的,主要提供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各类农产品的行业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的信息服务,属于其成员的自助、自我服务性质,根据各组织本身的一些特点及其运营方式,有收费和免费之分,收费的行业组织或协会一般只收取成本费,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主要进行农业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科研成果的推广、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根据其提供内容的不同,也有收费与免费之分,如出版书籍等就是有偿的,一些基于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国家农业信息中心网站、图书资料等就是无偿的;大部分提供信息服务的私人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通过一些信息媒体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技术支持,通常是在生产者价格和社会平均利润的范围内收费。 经济落后的国家是农业国,发达国家是工业国。其实不然,现代化的农业建立在生物学、土壤学、病理遗传工程学、气象学,乃至经济学、经营学等基础之上,是研究开发型的、技术进步速度很高的产业(如战后美国的技术进步率,家业方面为年2%,工业方面为1%)。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机制,推进农业各商品化、家业化、现代化转变。我国21世纪的农业必将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同时,致力于”信息搜集”、”人力积累”、”种苗培育”等等,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生物本身潜力的”软件”技术。 未来农业将随着社会发展自然信息化,信息的拥有量将成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农民将从广播、电视、报刊或互联网上获得市场信息,从而决定生产经营的品种、项目和数量。例如菜农能从手机或网络上查询到市场上各品种蔬菜的销量、价格及积压库存情况,从而合理地安排次日上市品种。粮农也能根据全国各大粮油交易市场的需求信息制定正确的经营抉择。 信息对于粮食生产经营者就显得至关重要。人们除了坐摊候买以外,会更多地去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季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和国际国内的及时信息。信息在未来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依旧采取传统的耕种方式。比如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一带农民至今仍然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施肥、种田,不顾土壤养分的变化和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养分需求,农技推广较优的地区至多也是测一下PH值而已。但未来的农民将亲自取样到土地管理站作土壤分析,按需分期施肥,即通过购入土壤分析的信息获得很大利润,还会免去因土壤某种养分过多引起的植物不正常生长。 畜牧业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基本上还是以”平均”来考虑问题,如根据乳牛的平均体重决定使用多少饲料。但未来畜牧户会根据乳牛产乳性能的高低和泌乳前后期所需营养量不同来分配饲料,并通过饲料的配方来控制牛的疾病,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减少了医药费用。 当农业的各个领域都处于过剩状态,产地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农民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最重要的是如何得到农科技术和市场信息。因此,农业必须加入市场竞争行列,信息和脑力劳动最终决定农户的竞争能力。 未来的农村除农副产品市场、商品市场外,还有兴旺的信息市场、农业科技市场和农业人才市场。农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应该达到大专以上,他们有能力成为该市场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信息市场包括信息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及农业信息咨询业。人才市场包括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以及劳动力的经营与消费。 农户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将有新的自身组织──农民协会。其性质是民间社团,主要作用是开发和组织经营农村市场,同时能更好地搭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下情上达,反映农民呼声。政府依托协会加强农村市场自我管理,协助推广农技,接收传递信息,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有农村市场管理功能, 农技推广和情报服务功能,只要得到健全的信息化农业有关法律的保护,对农村市场的规范将有重要意义。可见,完善的农村市场和自我管理的农民协会是信息化农业的又一条件。 在对信息的利用上,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除了新闻浏览外,城市网民“最常用”的三种功能都与娱乐有关:经常玩游戏的网民占62.2%,经常下载音乐的网民占56.5%,经常浏览娱乐信息的网民占53.5%。互联网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手机短信除了联络感情外,能够大规模发展也是因为搞笑短信、整蛊短信等娱乐化内容的大量转发。这是城市人对信息使用的基本情况。而农民呢,他们更看重实用的致富信息,除了农业政策外,最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劳务用工信息,每一项都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用信息来生产经营,用信息来增收致富!对于农民,信息能够带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总之,农业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适合我国的具体模式,明确目标,有利于制订农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经济、科技还相当落后的农业大国,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大农业思想,大力发展和推广家业科技,加强信息产业在农村的发展,携手共进,阔步迈向”机械操作、科技基础、信息主导、市场完善、法律健全”的信息化农业社会。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加强农村信息化主体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特别是协会组织的推力作用。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从主体建设抓起,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业信息企业等民间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其辐射及带动作用,更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措施,大力启动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从源头上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要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关键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改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片面认识。结合实际,制定出宣传方案。宣传内容围绕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来展开,提高我国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通过宣传,使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服务内容实用、准确、可靠和主客体间的互动性上,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服务模式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农业财政部门短期内担负不起这么庞大的财政支出,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大投入、高成本的做法,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必须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最低的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目前情况下,把信息网络铺设延伸到村、入户是不现实的。所以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报纸、农业培训等各种低成本的传播渠道将是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必由之路。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统一数据处理标准、规范和应用软件,整合信息资源,同时,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促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政策法制环境,实现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抑制信息垄断、信息封锁,打击坑农、骗农的虚假信息。 制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构建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提高农业信息部门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帮助信息员更新观念,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水平,增强其对知识和信息的接受、分析能力,进而提高信息到达农户的利用率,改善信息进村的效果。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建立健全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 从本质上讲,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除了市场风险之外还有自然风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农业经营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态势给中国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是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工业化尚处于中期阶段时拉开信息化序幕的。信息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初始投入,靠农业自身是难以满足的。国家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各个产业创造了二次开发的机会。中国农业应当紧紧抓住国家经济信息化起步的机遇,以实现历史性飞跃。 从技术的内在特征看,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认识。在信息技术面前,传统的比较优势如资源、人力等作用将大大削弱,但为传统意义上的弱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多样新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公共产品性和开放性,如果后来者或低起点者能够有效利用,无疑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 从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看,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从技术开发延伸到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管理也是从信息技术管理过渡到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之后,资源建设就是方向。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抓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便有希望在信息基础设施利用方面先走一步,抓住今后发展的契机。 加快并发展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的腰包开始鼓了,思想开始活了,对信息的渴望强烈了。同时我国信息基础建设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全国4.6亿部移动电话中一半在农村,且增长迅速;全国很多县、乡镇、村都开始接入宽带,使用互联网。种种迹象表明,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农业现代化是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过程,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因此,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普遍应用,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武装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然途径。农业信息化必将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促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也要实行市场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各环节,使其实现有效衔接;要求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作保证。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状况复杂,交通通讯条件远不如城市,除了发达地区已进入小康的农民之外,还有大部分农民仍在传统农业的束缚下进行农业生产。鉴于这种情况,急需寻求一种广泛、实用、便捷、廉价的方式,让大多数农民能共享信息化所带来的实惠。 农业部启动”十大行动”,在为农民办16件实事中,涉及了培训农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等。中组部牵头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将在9个省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力争在2010年底,在全国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文化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2007年至2010年将投入24.7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服务点和数字资源建设……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湖北省今年的支农投入将超过120亿元;山东计划实施六大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研发中心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 结论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在2007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上指出:到2010年,要实现农村”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劳动就业等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在”三农”方面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结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比热规律。在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主动迎接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 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具有后发优势,农村在推进信息化的时候,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从一站式开始建设,实现信息内容资源的整合服务和应用的整合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信息,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是做好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流畅的农业信息通道 为了落实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信息资源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农业部信息中心联合各省区市农业信息中心,加大资源整合工作力度,开展建设“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工作,以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现实需求 农业部已经使用的一套中国农业信息网信息采编发系统(简称:WCM),需要人工进行信息的录入和编辑最后到农业部网站。这种工作方式的不足是明显的:工作量大、重复劳动、效率不高、时效性不强,不仅影响信息服务效果,而且不能满足众多省市区的要求。 比如,全国已有9个省区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电子邮件每日或不定期向中国农业信息网发送信息,要求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的“中央与地方新闻头条”栏目中信息,扩大影响。但“中央与地方新闻头条”栏目所能容纳的内容有限,每日仅能10条信息(7月22日后已经扩大为15条),不能满足所有省区市的需求。 而在信息上,中国农业信息网将接收的部分省区市的电子邮件信息以及从各省区市网站上摘录的信息,装载入WCM采编发平台的资料库中供各省区市信息中心选用。各省区市每天接收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去的电子邮件信息(滞后一天),或从中国农业信息网上摘录信息。 因此,建设“全国信息联播”频道和“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从中央到地方均有迫切需求。 规划设计 “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收集和的信息容量巨大,既有党中央、国务院、农业部、有关部委局、各省区市的政策法规和重大涉农信息,所以,宜实行分级收集和制度。比如:农业部负责收集整理中央级的信息,并负责资源库开发;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则负责收集整理地方级的信息并上传到资源库。同时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工作基础等),委托相应的信息收集专题,如某省负责收集蔬菜方面的信息,某省负责收集大豆方面的信息等等。 使用方式上,在农业信息网上有必要设计一个模块“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各试点省区市通过认证,进入库中提取所需信息;同时开辟“全国信息联播”区域,其内容是从各地信息联播子栏目中精选的信息,显示信息来源、标题。 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呢?在各省区市网站的信息采集界面,标出要送到部里的信息和信息类别,通过省区市级的消息中间件,形成XML文件,传送到部网络中心,部级的消息中间件,解析XML文件,存放到数据库服务器,纳入中农网采编发的管理平台。 同时,中农网采编发平台将需要在全国各省联播的信息存放于不同的目录下,通过消息中间件进行下传并在各省进行入库或直接载入网站系统。 系统构架 构建该系统的整体数据流主要有7个环节构成:省前端数据发送、中心接收数据提交至WCM系统、中心进行数据到各省的数据广播、省前端解析XML进行插表、广东上海WCM系统前端发送数据、广东上海接收数据提交至WCM系统、静态页面文件下传。 以上七个环节共同完成各省数据上报农业部,部里收到数据后调用WCM提供的Web服务接口入网站资源信息库;农业部采编平台准备出要广播给各省的数据(.ZIP文件)存放在不同的目录下,下传给各省。各省前端收到数据后,如果有WCM系统的,将直接调用Web服务入本省的资源信息库,没有WCM系统的则需要解压缩ZIP包,解析XML文件,并分别入基本信息表以及附件信息表;同时还要完成静态页面的下传。 基于中间件的系统特点 以消息中间件技术、应用集成中间件技术为底层框架建立“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的具有如下特点: 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以消息中间件、应用集成中间件为基础平台建立的“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系统,采用开放技术标准,如XML、JMS等技术,便于与基于不同开发技术实现的各种内、外部系统互联互通。 应用开发的便捷性充分屏蔽了技术实现细节,以简单而便于开发人员理解和使用的API提供上层应用程序所需的基础服务,保证应用开发人员集中关注应用业务逻辑,有效地降低开发难度。 传输的可靠性利用消息中间件构建的底层数据传输平台,能够很好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中间件为整个应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业务类型扩展性和业务规模扩展性,保证系统随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时,能够快速方便地引入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保护旧有投资。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但是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 ; 信息化 ; 技术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后,我政府大力推行农业的现代化,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虽然现在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农业信息化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1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传感技术发展水平低 农业传感技术虽然应用于农业,但是就技术本身而言仍然属于技术层次较高的科技。目前我国生产农业传感器的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其生产的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降低了农户的使用热情。另外,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技术水平低、素质不高,对农业传感技术认识不足,也限制了农业传感技术的应用。 1.2 精细农业技术水平低 虽然我国是农业古国也是农业大国,但是在精细农业技术方面比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要远远落后。精细农业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增加农业产出,这对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平原少的国家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由于我国受长期粗放型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精细农业的关键技术、精细农业技术开发体系、服务体系方面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单位面积产值不高。 1.3 农业服务技术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化推广的核心要素是要有专业知识强、技术水平高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水平不高。截至2015年底,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20.8万个,共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13.8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不足6%,大部分都是未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加入农业服务技术推广队伍。这些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高,限制了农业信息化的推广。 1.4 农业信息化软件应用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化软件的应用范围和水平的高低对农业信息化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水平农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目前我国的农业软件应用水平很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从事农业软件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交通、电力、医疗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开发的软件市场大、利润高。而农业软件的开发费时费力,市场小、利润低,因此国内的软件企业对农业软件的开发缺乏兴趣。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对农业信息化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软件操作水平低,导致我国农业软件应用水平很低。 2 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对策建议 2.1 加快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 我国政府应当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体制,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在农业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精准作业装备、机器人、决策模型等核心技术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2.2 完善农业信息化标准和评价体系 农业信息化标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的基础,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检验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依据,因此应当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办法和工作体系,引领农业信息化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2.3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培养体系,尤其是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制定积极的政策,吸引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加入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 2.4 加大资金的投入 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和水平的提高是一项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工作,政府应当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推广示范性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国有农场、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使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关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能够显著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信息化的建设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一、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农业现代化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与多个环节、多个系统相互融合,整合和强化各方面的信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初步形成的重要途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涉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在产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基础供应;在产中,信息化技术推动信息的传播,提供服务;在产后,通过构建平台来保证农产品的流通和畅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化服务链条的形成,为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支持。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法律法规不健全,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造成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不高,农民对信息化陌生,信息化难以推行。 (一)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地市和绝大多数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最急需信息的基层乡镇,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弱小,尚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优势。同时,也没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不能及时和搜集信息,导致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等得不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就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较落后。与农业信息化的需求相比,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够。我国部分农村移动电话信号、网络信号不好也是事实。 (二)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服务能力较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全面开始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在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采集制度,在采集信息时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信息采集完毕后,未能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第二,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种类少、供给不足。在很多地区,农业信息资源很少涉及土壤、天气和气候等方面。部分国内外的关于农业的政策、市场和科技信息还不够完善。第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在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信息资源比较丰富,而在落后的地区,资源就比较匮乏。另外,在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结构也不合理,一些专业性的和实用性的信息比较缺乏,而大家都熟悉的信息比较多。这就导致信息资源不能为农民提供指导。 (三)农民对农业信息化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低,没有自觉的意识去获得信息、利用信息,这也就导致了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不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仅仅认为只要有了技术人员、网络、计算机和传真机就实现了农业信息化。体现出农民对信息主体、信息服务和信息法制等缺乏认识。另外,一些农民认为我国的农业比较落后,高科技技术距离农村还比较遥远,还不具备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条件。 (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 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虽然各部门也都积极建设农业数据库及相应的系统,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规划,造成资源的重复。在对农业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和法规。然而,在我国关键技术、信息的存储以及信息的描述和命名等缺乏相应的标准,造成数据的累积,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究 (一)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以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进行的。信息之间的传递,离不开网络技术,它是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农民进行远程教育,指导农民的选种、种植、合理施肥、防止病虫害等。通过通讯技术,及时解答农民遇到的难题。通过通信技术平台,将农业技术、市场行情、致富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农民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反映遇到的问题,使政府的政策得到实际应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二)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增强信息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缓慢,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增强农业信息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为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努力改变当前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落后的现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推进我国农业信息标准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第二,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现状;第三,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满足不同层次农业信息用户的需求。 (三)大力宣传,增强农民信息意识 很多农民由于对信息科技陌生,无法认识到信息化给农业带来的巨大改变,甚至因为陌生而抵触信息化,缺少信息化的动力,因此需要增加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果,使农民逐渐认识农业信息化,逐渐认可农业信息化,对信息化和农业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关注农业信息化;另一方面,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活动要持续进行,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其对农业信息化充满期待,满怀热情投入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去。另外,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可以在各级政府、相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农民之间形成一个关心、关注农业信息化的氛围。从而使农业信息化的开展更易进行。 (四)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应法规制度,促进农业化快速发展 信息的采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因此,农业信息化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共同制定出一套信息采集的标准,对数据格式、数据质量、信息的存储等都要有统一的标准,确保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信息的使用率,促进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另外,对历史数据也要充分利用,健全数据分析机制,对数据进行充分利用。 四、结语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农业信息化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要想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业效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就应当建立新的农业信息观。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选择适应中国实际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并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市场培育、农业信息人才建设等结合起来,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制定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强化农业科技、教育、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在京启动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吸引各界目光聚焦三农,“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农业新四化”、“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等成为社会聚焦关注点。与之对应的,农业信息传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国内农业和涉农媒体达万家,如何汇聚农业信息的整体力量服务现代农业,业已成为国内农业媒体人的整体思考。为此,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旗下的吾谷网联合农视网、艾格农业、灌溉网、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农产品期货网、《新农业杂志》共同发起“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并于1月22日举办了“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成立仪式新闻会。《农产品市场周刊》作为联合发起媒体,参与了联盟启动仪式。 除了发起媒体,联合发起媒体还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西部网、盛世金农网、中国科技网、中国经济网、《农资导报》、新农村商网、《中国农业信息》杂志、《农经》杂志、《中国农村科技》杂志、魅力城乡网、水艺网、第一农经、一亩田、神农网、阿里巴巴农业、和讯现货、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魅力城乡网、中国养殖网、畜牧大集网、搜猪网、猪E网、畜牧人网站、中华粮网等近50家农业信息媒体。“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是媒体人的自发行为,致力于通过发挥行业优势,整合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网络等多方媒体资源,通过各媒体平台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多形式、多地域信息传播,有效挖掘农业信息传播价值。 与会发起单位代表纷纷表示,期望“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真正能够带动农业媒体行业间的传播互通的交流平台。吾谷网、农视网、艾格农业、灌溉网、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农产品期货网、《新农业杂志》等几家发起单位联合签署了首批媒体合作协议。未来,“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将不断吸纳更多农业和涉农媒体参与,定期组织线下农业媒体的发展论坛,以促发行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共赢,进而更好地服务涉农产业。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中国农业信息应用 摘 要 新版地理教材有两大特点:叙述性文字少了,图片性内容多了; 教师主讲性内容少了,学生活动内容多了。结合教材特点,恰当的运用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科所用,是现今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下必须做到的环节。作为一个未来的地理教师,本文结合我对地理这科的认识,就充分运用现代媒体营造优质的课堂资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环境等方面谈了点自己的看法,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网络 媒体 课件 探究 拓展 构建 创设情景 信息技术辅助教育以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地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充分挖掘教材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是每位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而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解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教师要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使我明显认识到:现代教学就是以创新为主。现行的地理教材突现出两大特点:叙述性文字少了,图片性内容多了,教师主讲性内容少了,学生活动内容多了。这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难题、新挑战。面对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难题,如果恰当地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把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内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层和创设情景相互交融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教学过程,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引发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运用现代媒体营造优质的课堂资源 对于地理教材特点,运用媒体技术,把每节课的内容,恰当的整编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使知识体系与知识情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领略知识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路的拓展,变信息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假如我在讲中国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时,在课件制作上关键是把民族、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等主要的知识点,利用热链接把相关的动画和图片都融合在了一起。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放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所选择的学习主要内容。这样在网络上教学的教师与学生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他们不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教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网络在此时就成了研究式学习的有利支持。在制作课件时,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件。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 网络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是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绝妙之处。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从整个地球大环境方面去把握好每一节课所要设计讲的内容,要充分拓宽一节课的知识面,可以一改以往因教师主讲黑板板书而造成的知识展示面狭窄的情况,通过媒体课件,包容丰富的知识资源,广泛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层次,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其次,教会学生网上查询知识信息技能,让学生通过查询,捋清每节课知识层次,掌握知识要点,丰富课堂活动内容,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目的。 三、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是视听合一、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特别是地理教材中,往往会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或奇、险、幽、深的美丽图片,如果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美妙的音乐、妙趣益智的游戏,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这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地理教材中,都有配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如果很好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再把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填空、判断、选择、连线及游戏等不同形式,采用激励和游戏的方法进行演示和传授。使学生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生面对有趣的练习,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还有悦耳的音乐或精美的图片给予奖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更加饱满。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同时担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及组织者的角色,不断尝试、坚持创新,就能把丰富的地理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协作学习,从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地理课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有待于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和发挥。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对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从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困惑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困惑;出路 0 引言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的任务。但在当前的建设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困惑,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引起关注。 1 现状直击 1.1 农业信息网络已初具基础和规模 自开通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以来,已初具规模和基础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全国已有2200多个农业网站,大部分省、市都建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专家系统、资源数据库等,7000多个乡镇信息服务机构已在全国开展建立,正逐步建立乡、县级农业信息中心,国际农业生产贸易信息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等依托农业部而建立,基本形成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链条,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农村“乡乡能上网”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通宽带建设工作在2008年取得明显进展,实现全国能上网的乡镇占97%、通宽带的乡镇占95%,“乡乡能上网”的省份达到27个。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增幅达13.1%,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 1.3 农业部组织实施了“金农工程” 农业部在“十一五”期间,按照总体要求做强一个国家综合农业门户网站、做大一个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完善一个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目前“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的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已投入使用,正陆续上线运行的包括动物疫情防控系统等10多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3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群,近百分之五十的全国县级农业部门、超过三分之四的地级农业部门、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和局域网遍布所有省级农业部门。 2 困惑原因分析 2.1 政府主导不够,法制建设滞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目前我国政府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央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发挥主导作用不够,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支持、补贴及有效监管机制没有形成。特别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市县,更无暇顾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市县有时连发放农业信息组织员工的工资都困难,加之财政支持的运行费用不足……由于农业信息化制度和立法建设的滞后,使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筛选、整理和传播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尽管农业部“金农工程”的标准化建设从2009年开始推进,主要内容包括八大体系32项标准的确立,相关培训工作也辅之以行,地方项目建设得以及时指导规范。但需要制定相应标准与规范的现有农业数据库等资源的信息整合,目前关键技术的标准与规范、信息的存储、药品命名及描述等缺乏标准,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历史数据的大量积累而无法提供参考,资源的利用率无形中就减弱了。 2.2 建设缓慢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整个农村层面没有遍及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由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受地方和中央偏重,造成农村还比较薄弱,整个农村尚未覆盖电视、网络、电话的使用。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约信息资源的90%尚未电子化,仅为15%~20%的计算机设备利用率和联网率,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的农村许多地区尚存。 尽管逐步增大规模的农村网民,但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度慢,城乡、省份间宽带发展失衡。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0%的东部一些省份与互联网普及率不足15%的中西部一些省份,致使农村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2.3 缺乏共享机制的资源建设,水平较低的信息化服务 中国农业信息采集机制目前尚不健全,主要以国内范围为主,涉足国际农业信息不多的采集范围,国际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较窄信息采集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受到了严重地影响。据析,分散在各部门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有80%的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各行业的各类系统和网站中,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不同的地域系统建设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系统间缺乏共享机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像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缺乏对数据库建设的统筹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农业信息标准,缺乏互通互联性,不适应网络代数据共享的需求。 2.4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渠道不畅通 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信息服务体系缺乏与我国农业的整体性发展战略相结合,各地、各级信息化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呈现零散、统的局面,造成这一客观事实。尽管农业信息网络已经建成连接县、市、省三级农业部门,但村级及乡镇与市级的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相比差距明显。或者说,最为薄弱的是与农民最贴近的基层农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农业信息向基层的传播在这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使提供与开发农业生产信息技术失去了市场导向,为农业提供实用性信息服务可能落空。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为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而奋斗 任殿国董事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多年来从事信息产业行业,曾管理过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并取得骄人成绩,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农村信息产业建设具有独到分析和见解。曾应邀在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峰会中国科技博览会等多领域论坛做主题演讲。 论坛上,与会各方见仁见智,纷纷就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社记者对论坛的主办方――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首席执行官进行了专访。 《时代》:您认为此次“新农村・新农商・新产业――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为什么中国数字农村网会成为此次论坛的主办者? 任殿国:众所周知,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点。然而,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农村信息化建设更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规划与推动,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搭建一个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交流沟通平台,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关注和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事业中来,集群智,汇民力,更好的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三农”事业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数字农村网会成为此次论坛的组织者,我想这是由我们“为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而奋斗”的项目使命决定的,只要是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对缩小城乡差距有利,对“三农”事业发展有利的,中国数字农村网就乐于并敢于去做。 《时代》: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您认为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面临的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任殿国: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布局分散,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长期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注入,尤其是缺少现代信息产业这一高端产业链条的带动与整合。同时,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知识普及面还不够,农民对于互联网的不了解也成为制约农村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城乡信息资源的统筹和农民互联网知识的普及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而这也是中国数字农村网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中国数字农村网”有效了整合以城市多年来发展积累的最具价值的商务信息资源和以农村地区有效市场信息资源,并建立起覆盖全国、直达城乡的机构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超级市场。另一方面,项目还在全国各地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农资、农机等各种实用农民培训,让信息化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时代》: “为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而奋斗”的项目使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数字农村网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决心,我们想知道目前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运作情况是怎样的?未来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任殿国: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数字农村网“诚实守信、关爱‘三农’”的理念和各项务实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面认可。截至目前,项目已在全国建立省、市、县及乡镇分支机构近1000家,培训信息员近10000名,在北京、山东、天津、江苏、河南等全国各地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产品代销等各项运营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当中。 “十二五”规划即将拉开大幕,接下来,我们将朝着规模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上市准备,我们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形成一条全面的农业信息化产业服务链,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刊记者/林立权 杨淑倩摄影记者/杨绍锋 杨淑倩)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十二五”中国农业信息化喜“逢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信息化则是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管理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我国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通过农业信息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及科学化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最终诉求。 “十二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信息化处于稳步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中,必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发展“春天”。 传统农业将靠信息化实现“升级” 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浪费严重,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变。 小农户、大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一大矛盾,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升级”。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还较低,其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各级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信息化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鼓励与推进政策还很缺乏,稳定、可靠、低廉和实用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同时,相应的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也还没形成。 “十二五”时期,农业的信息化将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农业生产方式将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转变,这些变化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一阶段,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分工更加精细,农民和市民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化逐步成为方便市民、富裕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全社会的这一认识会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农业信息化投入会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专业化、标准化、步伐加快,多功能、经济型、智能化的农业装备设施和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信息技术和产品将大量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业信息化的综合经济效益凸显,农业企业投入显著增加,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将进入迅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面向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营销网络即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农业信息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从1000美元升至1500美元,城镇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信息技术革命也将如期而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信息化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期。 首先是经济环境方面,“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承前启后、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农民的人均收入有望达到1500美元。伴随收入水平的递增,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将增强,百户拥有电脑的台数将从目前的7.5台,增加到30台左右。这一变化将加速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和水平。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会迅速提高,这将进一步刺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也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转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 其次是社会发展环境,“十二五”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信息化与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加强,国家在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为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最后是新信息革命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是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农民教育整体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并迎来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这一时期,物联网技术将从概念设计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必将大大催生农业传感器、农业传感网和农业电子产业发展,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注入坚强的技术动力;这一时期,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农业云服务时代的到来,农业企业和大户将由技术产品购买转向购买服务,软件即服务,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服务时代的到来,将催生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模式,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又一个春天;这一时期,3G、4G和移动互联等新型信息技术将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发展将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信息化技术由单项技术应用向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业信息化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迅速发展的高潮。 “信息化”硕果 渐露端倪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截至2010年,全国乡镇实现了100%的上网率和通电话率,农村网民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在广播电视网方面,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2010年的96.78%和97.62%,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信息采集方面,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通过远程联网采集、报送农业农村各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动态、价格行情、科技教育、自然灾害、动物疫情、农民收入、质量安全等信息。在农业网站建设方面,全国建有覆盖部、省、地、县四级政府的4000多家农业网站。在农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我国农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基本格局。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有农业信息化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拥有信息服务站。此外,全国有100万个乡村信息服务点和70万农村信息员。 农业的信息化促进了部分地区农业的良性发展。如吉林农委与吉林联通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打造了“12316”新农村热线。浙江利用“农民信箱”,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其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上海的“农民一点通”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宁夏作为西部后发展省区,探索出了适合宁夏农业信息化实际的“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模式,破解了资源整合难、信息共享难、网络进村难等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云南则积极打造“数字乡村”,建成了覆盖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1348个乡镇四级共1494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和13431个建制村、124206个自然村网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及各大国营农场成功得到应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北京、江苏、河南和新疆等地,改变了“一张嘴,两条腿”式的传统农技推广模式。黑龙江农垦、北京、江苏无锡等地区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养殖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大型奶牛场引进物联网技术,操纵先进的挤奶机器人获得巨大成果。 农业信息化 需关注四大环节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政策、投入、组织和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方面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化的主体是生产者,即农户、生产型农业公司(集团)、农垦生产系统,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等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业生态安全。 农业经营信息化的主体是经营者,即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商务企业,目标是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交易、市场等环节,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网络系统、条码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以及数据融合等技术,对农产品进行一体化设计、信息化管理、产业化运行、电子化交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安全和信用安全。 农业管理信息化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监督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以及农业相关部门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农业管理信息化对搭建农业政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系统,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保障农业政务管理高效、公正、科学、安全,确保国家农业信息安全、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服务信息化的主体是基层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目标是要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对加强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健全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创新基层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化和机制,让信息走向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实现信息服务农民千家万户。 支招补贴政策 助力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国家实施了“农机、良种、家电”等惠农补贴政策,但在信息补贴政策方面还是空白。信息补贴政策可以从以下四类群体入手。 第一是农民。农村家庭上网费贵是影响计算机在农村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可协调对农户进行一定上网补贴,培养农民信息消费习惯,让农民感觉信息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第二是基层信息服务站点,补贴可用去购买一些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装备,扩大服务效果。 第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91万家,涉及农户29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可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农产品交易的水平,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第四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研发者,信息技术研发不是目的,目的是应用,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现产品的缺陷和问题,产品才能不断升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才能不断增强,这些产品才能真正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对这些研发农业信息技术的单位进行补贴,支持他们把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论中国农业信息化之路 摘 要: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柱。农业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三农问题、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论述了用信息化改造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产业化;三农问题;数字鸿沟;信息不对称 1 问题的提出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概括起来可从“信息技术论、系统工程论、农业经济论、信息资源论”等角度来描述,即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三种空间高新技术系统――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CI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应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变的过程总称。因此,农业信息化必将引起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变化,并表现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主导向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主导的转变。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的影响如图1所示。很明显,农业信息化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能够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讲,农业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农业信息化特点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性、高风险性。[1] 在国内,引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体制改革尚待深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主要以农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标志。90年代我国开始规划建设农业信息体系,制订了《“九五”时期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设立了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项目。进入21世纪后,农业信息化被提到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被先后列入“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但是,目前我国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镇化率低―农民收入低-国内需求不足-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的格局,农业信息化所处的地位如图2所示。为此,国内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的认为其关键在于农业企业化[2],有的认为其关键在于农村工业化,有的认为其关键在于加快城市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等。从相关的讨论不难得出,农业信息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寻找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2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79年我国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农业,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到1981年中国建立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即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开始以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为主的农业科研与应用研究;再到1987年农业部成立信息中心,开始重视和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和应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才初具雏形。1994年“金农工程”面向全国全面实施以来,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相继开通运行,标志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大陆涉农网站已有6000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2003年12月10日,我国科技部863计划支持的重大专题“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荣获世界信息峰会全球大奖,标志着中国在农业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辖14个乡镇、5个街道,共108万人口。寿光的一部分农民在家发展蔬菜、瓜、果、花卉,另一部分农民到各地农村去指导农业技术,充当技术员的角色。有许多农村都很富,在村里建有村科技楼,专门进行定期召开村里农业技术会、农民进行农业技术交流以及听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专家的经验与技术指导讲座。在农业生产中,有的实行无土栽培,采用专门的培养液,生产当前流行的“贵族产品”来获取高收入。在寿光的一些村里还设有农作物试验田,专门聘请专家来进行管理。每年菜博会召开,当地以及附近的农民都去获取信息和听取经验,比如去看一下有什么新品种的蔬菜、瓜果、花卉等,然后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应该去栽培,或者对已栽培的品种经验与技术来指导以后的栽培,或者去了解一下各种产品的市场行情指导自己日后的生产等。农业信息化使寿光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甘肃省黄羊川村,一个祁连山下的小镇,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是国家最贫困乡镇之一。2000年5月,英业达天津公司向学校捐赠11台旧电脑,建立了局域网,联通了互联网。同年11月,黄羊川职中建成了第一座网站:黄羊川网。这一网站日后成了千乡万才公司的网站地址。制作出了97个网页,从方方面面介绍黄羊川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当地特产。农民因此获得了较大的收益,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 尽管如此,现实中的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仍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发展较快,而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基础较薄弱、手段不完备,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软件开发和信息采集的资金严重短缺,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仍较落后;人才缺乏、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比较落后、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3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3.1 从“三农问题”看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信息贫困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大问题。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不了解往往会影响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行农业信息化,能够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生产种植信息是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农民能够在农产品价格和到非农领域就业方面获益;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村的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可能在信息化过程当中获得低成本的快速发展。如一些地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精准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用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为实现农业信息化做了大量工作,农业信息化也有成功的例子(如寿光农业和黄羊川村发展实践),但利用信息技术为 “三农”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距离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地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平衡。一些涉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还不够大。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急速增加,网站信息种类繁多,但很多内容缺乏行业特点和本地特点,信息源不明确,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无法保证。信息网络建设缺乏规范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强政府在农业或农村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宏观调控、用信息引导生产。 3.2 从“数字鸿沟”看农业信息化重要性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在通信业大发展的今天,我国城乡、地区间居民获得信息公共服务机会却严重不平等。数字鸿沟非常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见,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缩小数字鸿沟已成当务之急,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羊川村例子说明,广泛普及信息化能为广大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越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得到通信网络保障后,当地农民的直接收益(如增加产品销售额)和间接收益(如劳动力输出)就越大,“减贫”作用就越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特别是边远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完全与信息化绝缘,他们渴望同外界沟通,渴望通过通信网络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脱贫致富。通过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既切实可行又刻不容缓。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引进资金与设备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可进一步缩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并且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方面缩小数字鸿沟。 3.3 从“信息不对称”看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特・帕金森一个著名的定律引申,在有人群的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毫无例外地将他们依其对信息的占有程度而区分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并由强势群体在活动中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由于两个群体在信息问题上的差异和市场不透明,如对信息占有量的不平衡,对信息敏感性的不同以及对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机会的不均等,由此而决定了其在决策过程中的不平等性。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首先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没有建立起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农民很难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与产品产量,故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使农产品供给短缺和过剩现象交替出现。其次是科技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项目不能在农村迅速推广,导致一些人趁机利用假科技信息、栽培和养殖信息欺骗农民,甚至利用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害农民,使农民遭受巨大损失。第三是政策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农民对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再加上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低,这不仅使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及时表达、权益得不到充分实现,而且也使政府难以准确制定出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政策。 在目前城市信息化水平与日俱增的时候,如果任由农业信息不对称存在,这些地区将永远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边缘地带,从而贫者益贫。从这个角度说,为偏远、贫穷的农村地区提供通信服务、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是信息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必须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国情,适应农民需要的途径,来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结合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如下: 4.1 加强政府引导 由于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在认识新事物的能力方面有限,因而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科技部门的引导作用。政府是驱动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力量。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再加上真正能够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到户的服务系统,才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最有效的途径。 4.2 重视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技术培训 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其中农业人口占很大的比重,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低、信息产业竞争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且质量不高。因此,在实施国家人才培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信息技术掌握的多少。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鼓励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培训从而达到提高农民农技知识的掌握能力之目的。 4.3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与服务 信息网络也称(信息高速公路)是以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传输和应用的一种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信息的多方向、全方位交流和传输,促进了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信息网络建设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化的宽带、高速的农业信息网络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农业信息服务通过农业信息网络进行传播,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 4.4 成立灾害预防系统 在农业生产中,灾害是影响和制约农业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旱涝以及病虫害等。预防灾害的措施如建立三种空间高新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应用于灾害研究和预防;开发利用GIS软件,分析并建立合适的灾害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求解,提出预防灾害的技术对策来指导农业的生产与管理,从而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5 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技术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移动通信是代表未来通信发展趋势的技术,必将在今后的普遍服务中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处在信息前沿的移动通信企业,为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减少信息不对称、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国内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力之一的中国移动通信认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从网络建设、信息支持、资费优惠等各方面入手,为农村和贫困地区搭建与外界沟通、获取信息的桥梁。例如: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接收农业信息的方式,利用类似智能电话等农信机产品接收农业信息的方式。其中,北京光彩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功。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向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叠加时期迈进的阶段,这是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未曾遇到的历史机遇。一方面,我国农业不能再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的常规发展道路,而应该摆脱传统思维的模式,实施以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农业信息化的经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充分地消化利用信息化生产力,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来赢得时间以便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措施 一、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院所在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病虫害防控、科学种养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建立起了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领域,纵贯中央、省、市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广大农业科研院所在优化学科布局、健全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国1000多个农业科研院所共有科技研发人员6.4万人,占全国农业科技研发人员总数的60%;育成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数占国审品种总数的80%以上,占省审品种总数的70%以上。农业科研院所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力量。同时,与农业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与国外先进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于我国科研领域的老问题,也有在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凸显的、在农业科研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的新问题。 一是科研机构布局和分工不尽合理。当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以中央、省、市三级农业科研院所为主体,基本按行政区划设置,不能充分体现农业生态特点和农业区划要求。现有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学科专业设置雷同,研究内容趋同,不同层次上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上下一般粗”问题突出。分属不同部门的农业科研力量条块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二是科研经费支持总量不足,结构问题尤为突出。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反映,随着近几年国家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院所“找打仗钱”的压力大为减轻,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科研院所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据对农业部部属三个研究院的调查,2009年在职人员经费实际支出为7.4297亿元,而财政拨款为2.6834亿元,仅为实际支出的36%。 三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由于相关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研究所的微观管理依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政府对科研院所干预过多、科研院所自身行政化倾向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科研院所自身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体现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实现,科研院所管理还没有真正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 四是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在改革过程中定位不够准确。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初衷是把需要政府支持的公益类研究机构与应该面向市场开发的应用类研究机构分开,采取相应的支持和管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简单的“一刀切”或者按比例来确定非营利科研院所数量的情况,一些拟转制农业科研院所因为定位不准,不仅没有能转型为现代农业科技企业,而且其基本发展能力和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在“八连增”新的高起点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水土资源和环境生态刚性约束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必须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上找出路,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做文章,在创新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机制上求突破。要通过深化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激发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好农业科研院所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骨干和主导作用,为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思路 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工作要求。前不久,国务院专门组织开展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深化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要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在措施制定和方案设计上,坚持和把握以下三个要求: 一是坚持和把握中央改革政策的原则性。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把促进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科技需求作为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办分离、事企分离,建立健全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政策,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科研院所的后顾之忧。 二是坚持和把握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性。要遵从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普遍要求,从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和保障条件入手,夯实科研院所的发展基础,增强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化人才的主体作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农业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农业科研条件建设,按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科研的上中下游,合理配置科研资源,确保农业科研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鼓励联合协作,打破部门、区域、行业、单位和学科的界限,强化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涉农企业、科研院所与推广体系的有效联动,推进大联合大协作,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三是坚持和把握我国农业科研的特殊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科技工作服务“三农”,其科研成果惠及亿万农户,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性和社会公益性特征。同时,农业科研的对象是动植物、微生物及其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风险性特点,投资回报率较低,社会投资相对不足。 特别是在当前条件下,企业还难以离开科研院所而独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坚持和把握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突出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特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把服务农业发展作为科技活动的出发点,把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科技成果的检验标准。 三、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政策建议 深化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出发,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立足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需求,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通过剥离、整合、转制、转型等方式,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努力为各类科研院所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造和积累有益经验。 一是科学分类、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特征。对目前一些定位不准确的农业科研机构,要抓紧完善改革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对于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公益性职能任务的研究所,要明确其公益性质,按公益机构管理和运行。对以公益性科研为主,同时兼有经营开发活动的研究所,要将其经营开发活动剥离出来,实行分类管理。对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任务,按公益机构管理和运行;对其剥离出的经营开发活动,要走企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生产经营机构管理和运行。同时,要按照农业科技创新不同环节的特点,科学布局创新力量,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市等不同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任务,形成既有分工、又互相协作的创新格局。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配套措施。农业科研院所主要承担公益性科研任务,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政府公共财政是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要针对目前农业科研投入总体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尤其要大幅度增加科研院所的人员费用和基本公用经费,保障科研院所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条件能力和基础公共平台及野外科研设施、基地建设,保障运转经费,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要尽快落实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离退休人员待遇政策,对改革前的离退休人员,无论是非营利科研机构,还是转制科研单位,按政策保障其离退休经费,同时加强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加快推动农业科研院所进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与地方社会保障对接。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转制单位的政策扶持,在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调动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转制积极性。 三是创新机制、提高效率,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的运行制度。按照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农业科研的特点,抓紧建立健全农业科研院所运行制度,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决策机制上,完善院(所)长负责制,建立决策、咨询、监督工作机制,形成健全规范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在人员管理上,健全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中长期聘用和项目聘用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方式。在收入分配上,坚持按岗位和业绩的定酬原则,建立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办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技评价上,按照分类评价原则,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定位、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研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在科研立项上,强化产业需求导向,发挥技术用户在立项论证和成果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实行择优稳定支持与公开公平竞争相结合,对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中周期长的科研领域建立连续稳定支持机制。在成果转化上,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试行科技成果定期制度,探索建立公益性科技成果社会共享、盈利性科技成果拍卖转让等运行模式。 科技创新论文:分析环境监测中的科技创新的方法 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合理科学的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进行保护和改善。在实际情况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哨兵,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科学的的方法对环境污染因子进行定量测取,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环境变化,分析研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过程的一种科学活动,所以环境检测质量决定了对环境进行保护质量。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的发展,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进步,推动节省能源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很特殊的意义。 一、环境监测中的科技创新 1.先进的检测设备 环境监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它所采用的监测设备和实验仪器以全部实现了现代化,监测和测试手段包含有:离子色谱、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 近几年来,环境监测已实现了监测自动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监测设备能够实现全天制的连续监测,不需要人员看管,每在一个时间段内就可以自动采样,在进行分析,得出数据,与传统的技术相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现今空气监测技术不但包含对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检测,还有对有机物的挥发进行自动持续的监测,对重点河流湖泊水质的监测和工业污染源,陆地生态监测等。因此,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检测仪器的发展,在监测中,现代化设备又占了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种类,对有毒物质的监测也有了良好的效果,更便于环境的保护。 监测设备竞争激烈的市场,出现了各种方法和尅性的监测设备,但是质量和技术的水准不一,在大力开展监测设备的技术开发一记推广力度时,要加强对设备的质量监管,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必须严格的一招国家规定使用和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产品 2.环境监测的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发研究 环境监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它是经过对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确定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和辩护的趋势。因为科技和工业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向外延伸,从对工业污染到对环境污染的监测,监测的对象不仅是环境的污染因子,扩展到了对生态变化和生物的监测。所以提升了对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和需求。 2.1水资源污染物监测 追至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水和养殖业排放,这里面有机物污染的比例比较高。有机物对环境污染的种类非常多,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很大的危害。通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已经有了监测多部分有机物的能力。保证了我们重点水源地的安全。但是环境监测部门还在不断地努力,联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开发新技术,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对有机物的监测能力。 2.2对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 工业污染是我国最大的污染威胁,工业废气是作为空气污染的杀手存在,废气中含有多种的有害气体,当中的颗粒物和粉尘是对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实践表明,颗粒物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比较长,通过人们的呼吸进入身体内部,使人们的一大杀手,对于空气的清晰度影响也比较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大城市里的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光化学污染危害,所以对尾气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点,现今很多城市都建立了尾气检测点,许多地方也建立了相对应的大气污染设备监控体系。 2.3污染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技术 现在随着对特殊污染物的特点研究,小型便携带设备的发展,全国各地区已经具备了部分污染物的监测应急能力,对现场应急监测快速响应的方法和仪器,要求它的选型恶性好灵敏度高、便于操作,可以快速准确的监测出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等,可以为应急处置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深红高素质人才的建立 加强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体系建设是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增强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实现检测事业的发展,就离不开信息、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条件和要素,更加离不开先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知识。所以要从战略的角度看待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工作,努力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监测队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1.我国现在存在环境监测专业人才人数总量不足,搭配不合理等问题 环境监测是技术型单位,需要大量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环境监测部门尤其是基层基本上都存在知识更新比较慢、编制不足、专业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环保部门有关领导曾经指出,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监测站的整体规模小,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缺少高级技术人员,监测设备比较落后,这些方面都制约着监测工作的发展。 2.大力建设复合型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团队 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诗歌总体性比较强的系统工程,要作为环境监测建设中的一项战略目标来进行。在环境监测的能力中,专业的人才是积极的因素,完成环境监测任务,对工作进行创新,都要依靠高水平的人才完成。所以,要正确的实施人才强站的战略,用科学的知识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选用,因人而异。首先,要选好人才重点培养,实现人才强站,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吸引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人才机构的完善,组建合理的梯形人才团队。其次,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它体现了工作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着重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考核。利用考核制度,鼓励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的技能。 三、总结 现在是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在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实际问题,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势,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合理的采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建立全面社会需要和反应环境质量的业务体系以及监测为内容,更好地为我国环境事业服务。 科技创新论文: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一定能够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十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做大量、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原则,又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加强领导,善于引导,通过典型示范和科学普及的方式,引导农民自愿地学科技、用科技。防止一哄而起、一窝蜂、一刀切,强迫农民用“科技”;杜绝一些人好大喜功,假科技之名,搞“面子工程”;更要防止某些人借科技以营私,败坏科技的名声。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农业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 科技创新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经济科技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实践证明,对科学理论的认识有多深,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吴忠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滨河生态新吴忠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敢于解放思想、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历史发展大机遇,立足本职岗位,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们已经壮大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但是由于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不强。所以当前我们应该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冲击。因此科技创新,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也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科技创新就是要提高广大人员的科技认识和科学素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的关键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所以加快科技创新机制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对促进企业技术的全面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障,产品创新是载体。我市作为西北地区尚不发达的市县,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全民科技意识还不够强,科技投入长期不足,科技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工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协助企业成立创新中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作用,一是要尽快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企业与科技的结合。要加速培育和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成立开展创新服务、新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型企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提供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二是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目前,我市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很低,我们要从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持一批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要立足现实,集中力量,有所侧重,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三是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传统产业尤其是支柱性的传统产业产品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要尽快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优化结构,通过加快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产品。农业园区的建设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要加快科技示范园区的改选升级,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利用和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使农业经济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工业重点围绕乳品深加工、机械、化工等优势行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四是坚持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针,联系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促使产、学、研紧密结合。中介机构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牵线搭桥,,建立起企业可靠的技术依托,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建立企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围绕提升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开发、引进、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五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整合和开发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避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现象,帮助企业引进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管理系统的应用,以企业信息化提升地方工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注重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把大批高科技项目、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引入生产领域,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吴忠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重点是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工作要发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作用,把企业与创新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走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之路,使科技资源加速向经济领域流动,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科技创新论文: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纵观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政策、投入和科技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三种力量发挥作用的大小不一,其中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持续增长的。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的难度逐步增大,改革的成本不断提高,发展农业的政策潜力变得相对有限。与此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富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近期内政府财政和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很难有很大的提高。相比之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不仅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而且具有持续的增长潜力。笔者认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科技,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着眼于创新科技体制,推进农业科技化水平,从而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我国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局面已为供给相对过剩所取代,买方市场正在形成。农民面临着来自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压力,农民收入的增长也由过去依靠生产总量增加转向增产和市场双重依赖。我们要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依靠科技创新生产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快科技创新是解决农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矛盾、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耕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农业生态恶化等,给农村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这些深层矛盾的化解,其根本出路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加强政府对科技市场的监督。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农业生产总经费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应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多渠道筹措资金,使我国农业科研再上新的台阶。提高农业生产力,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科技,应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活动为国家的公益事业,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投入的最低增长幅度,建立一套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投资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制,确保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各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加强政府对科技市场的监督,实行规范有序运作。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国内外农业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加强对执法的监督,对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出现的假冒伪劣农业技术和信息以及不规范交易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为农户采用科技成果创造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建立全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并给予政策保障。可选择农业科技、教育人才较为密集的区域创造适合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使知识和资本对接,加快孵化、培育或引进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从而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开发战略。特别要重视对懂得农业高科技、企业管理、市场开发和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坚持不懈地抓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的逐步深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上。目前,当务之急是着力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制,采取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强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努力提高农民学、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培育具有现代农业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新型的农民群体,培养一大批各类农业技术带头人,形成以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农业人力资源结构和人才优势,推动农业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深化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能把生产咨询行为转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创业,把干部的“被动”锻炼转为主动发展,使广大科技干部的潜力和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要进一步明确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建立服务承诺公示牌,加大对具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派驻力度,通过深化制度创新和人才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 (五)加强农技110建设。要通过成立农技110机构,开通农技110咨询电话,建立农技110信息网络,聘请专家实行无假日工作制,开展“坐诊”与“出诊”服务,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接受农民的政策、技术和信息咨询,及时解决农民群众在农技方面的急难问题,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物资。要通过现场咨询、实地指导、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发放资料,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指导和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活动,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产品的流通。这样,可以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 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当前世界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自然资源和资本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要素。于是越来越多的国人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是决胜21世纪经济的关键。科技创新是时代的大趋势。 一、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具有了巨大的创新潜力。要想顺利实现在新世纪的头20年,使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在中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0.5%,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另有资料显示,20__年,中国全部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总和,还不如一个福特汽车公司当年研究开发经费的一半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不搞短期行为,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为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留下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条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是基础,经济持续增长是条件,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为三大持续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我国的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鸿沟——科技研究与开发游离于企业: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和市场,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甚至不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近20年,我国企业的进步非常大,但这个进步基本上是靠引进成果。引进是要受到限制的,靠引进推动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最强的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转变。例如,海信的生存与发展就得益于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人才是本,技术是根,创新是魂”是海信的技术观,以技术孵化产业是海信创新科技的特色。 二、科技创新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因此企业经营必然表现为不断地创新。 联合国人士间曾流传一个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造力的差距。”把这个论断演绎到企业界,同样可作这样的论断:“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也在于创造力的差距,即科技创新的差距。” 在市场经济史上,凡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优秀企业,都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时时处处致力于企业的科技创新。 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刚起家时,仅20名员工、500美元资本,但在经营决策上坚决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别的企业都大上普通电器时,索尼公司独家开发出的录音机;在晶体管刚刚诞生时,索尼公司又及时抓住机遇,迅速推出应用晶体管的袖珍收音机……这样,平均每年推出上千种新产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创新,终于缔造了一个“电器帝国”,在总结其成功的奥妙时,仅归结为四个字“科技创新”。 产品结构调整要注重科技创新来获得更新换代的效果。北京建筑五金实验厂原先只生产传统的老产品铸铁水龙头,由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乏力,企业陷于亏损;1993年通过转换产品创新机制,积极开发了换代产品陶瓷片水龙头,在性能上做到了使用60万次(约20年)不漏水,外形上更推出了铜镀铬、镀钛的流线型,企业立即取得了效益,走出了困境。实践证明,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而企业的最大财富技术创新是使产品摆脱疲软的根本手段。 三、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从企业内部看,任何企业都有三大系统:经营系统、管理系统、技术系统。这三大系统之间,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技术是企业的工具及动力。我们必须强调,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非常重要,但是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十分明显,不必多说。但是科技只是工具及动力,科技也不是目的。科技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经营要前进,就要拿出升级换代、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离开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这是办不到的。我们要搞电子商务,离开科技创新也办不到。管理要前进,这要搞iso9000贯标、iso14000贯标,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搞信息管理,离开科技创新也不行。经营管理的前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为管理服务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如果科技创新出现问题,会出现什么情况? 高层次的竞争,高在内心,高在创新。大家都很熟悉海尔,因为它是搞家用电器的,家用电器在价格上打的这么厉害,你看到过海尔降价吗?基本上没有。许多人要问,市场经济不就是价格竞争吗?应该说市场经济价格竞争是永恒的,尤其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是,价格竞争档次并不高,比价格竞争档次高的是特色竞争、设计竞争、创新竞争。海尔不搞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而搞高层次的特色竞争,设计竞争。总而言之,科技创新,海尔不降价,海尔到处是老大。 我们看一下海尔的商品经营:客户的需求就是我的研发课题。20__年海尔在开国际经理人大会的时候,海尔的美国经理针对学生公寓对冰柜要求的信息提出,应该开发出一种抽屉式的冰柜。海尔总部一听,很有道理,马上下令开发抽屉式的冰柜。结果怎么样?经过十七个小时,居然拿出了两代经过改进的第二代抽屉式冰柜的样机,十七个小时拿出了两代抽屉式冰柜,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就送到了会场上,这样的快速反应就是科技创新,因此海尔的商品经营相当优秀。 至于“市场疲软”的观点,是思想僵化者自我束缚。其实,市场是棵常青树,市场是永远不会疲软的。市场是需求的反映,而人类的需求是不会终止的:许多需求都是永恒的,并且是发展的;数量需求会到质量需求;旧的需求会到新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会到高层次的需求,永无止境。至于中国的市场,这是有12亿人口支 撑的最大、最肥的市场,又是极不成熟的市场,更是不可能疲软的市场。那么多的外商企业,都在盯着中国的市场眼红,待踏上中国的土地后,更是惊呼:中国的钱真好赚!不难发现,外商打入中国市场,,往往不选择高科技、高精尖的项目,而最愿意进入的,则是我们许多经营者口口声声在喊“疲软”的量大面广的低技术领域。然而他们的产品一旦打入我国市场,虽然总比我们的传统产品卖得贵得多,但市场却也立时不见“疲软”,让这些商品迅速取得了市场霸主的地位。他们都不喊“市场疲软”。例如最简单不过的牙刷,在质量与品牌的基础上,外资企业的商品在每一局部的形状,表面防滑诸方面精心设计,刷毛则更是加上了波浪型的形状设计,然后在电视广告上一演示:这样刷牙最干净。怪了,市场的大门马上为其敞开,卖得决不便宜,但马上成了市场上的“老大”。其实,真正的道理很简单,这是设计与策划的竞争,即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就是外资企业的财富,也是他们发展的动力。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环境里,围绕全局性的主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创新机构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讲对策,但更要讲战略。从科技层面上看,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极为重要。战略的落后或失败,会导致可怕的、难以设想的后果。企业的情况也是类似,受成本和资源约束,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对策。由于资源有限,对策的实施常常排挤战略资源,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企业的创新战略多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既然技术创新是工具,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驾驭并保证科技创新使企业腾飞? 1、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基础。企业是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是干什么的?在市场竞争中打仗,并且必须打胜仗。要打仗,要打胜仗,没有秩序不行、没有纪律不行、没有积极性不行。管理创新就是解决企业的秩序、纪律和积极性的。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基础,管理非常重要,搞好企业离不开管理。但是,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而科技创新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作用仍需经营管理创新作保障。 2、具体措施保证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加上市场才等于科技创新。我们的企业里也有科技人员,但是基本上只有科技工程师一类,科技工程师习惯于技术导向,不去研究市场,搞了半天还是技术进步,往往脱离市场,并非科技创新。我们企业里的科技力量之所以发挥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具体措施来保证市场导向、保证科技创新。 3、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 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世界上评论:企业的科技投入如果只占销售额的1%,则无法生存;如果只占销售额2%,则勉强生存,如果占销售额5%,才可以有竞争力。仅国外很多优秀企业的科技投入都占销售额的5%甚至达到10%,我们在口头上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就不顾科技投入,根子在什么地方?片面强调勤劳致富。旧的观念不解决,新的观念进不来。 总之,只要存在竞争,存在优胜劣汰的制度,总有企业被淘汰,可又有更多的企业在崛起、在成长、在腾飞。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新陈代谢。事关每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当然都想知道:有没有永葆青春的诀窍?历史告诉我们确有永葆青春的诀窍,这就是不断创新。尤其到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创新经济,企业的新陈代谢的速度要远远超过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面对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成长、要腾飞,始终离不开不断创新。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因为,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面对wto,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是经营,最差的能力是创新,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最应当提高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论文: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一定能够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十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做大量、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原则,又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加强领导,善于引导,通过典型示范和科学普及的方式,引导农民自愿地学科技、用科技。防止一哄而起、一窝蜂、一刀切,强迫农民用“科技”;杜绝一些人好大喜功,假科技之名,搞“面子工程”;更要防止某些人借科技以营私,败坏科技的名声。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农业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 科技创新论文:浅谈TRIZ理论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论文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TRIZ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对于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涌现,可以加快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从而推进电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7月,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着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多年的时间,对25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科技创新论文: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构建 一、信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意义 身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即时化、资源共享化等演变过程中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由知识教育阔步迈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而不仅仅培养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通过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除去学校的大力支持之外,要积极号召并联系社会团体、优秀企业,良性结合广泛的社会力量。 二、信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支撑因素 分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图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夯实基础,为其未来创新性积蓄能量。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构建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高校各部门要协调起来,优势互补,最好是能够成立信息科技创新工作小组,统一规划和领导信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指导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规划、资金筹集、活动开展等。完善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加强工作小组的成员构成。将科技创新提高到工作的中心位置,划拨专项资金,不定期邀请科技创新学者、专家讲学传授经验,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营造平等轻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鼓励学科专业间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组建高素质、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指导信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问题,首先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具备精准判断,不好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不太了解自己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项目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配备相关指导教师介绍信息类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研究,对具体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准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改善学生科研条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目前科研立项及经费设置中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师科研而忽视学生科研的现象,很多高校甚至没有任何学生科研支持及经费投入。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有序对学生开放学校各类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学生科研立项及经费投入上适当倾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如学分制等,明确职责及任务,奖惩分明,激发师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三、构建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塑造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信息科技创新氛围 着力构建适合信息科技创新的校园学术氛围,大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其在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完善自己,培养其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意识,积极推动发展科技社团打造创新队伍,发掘学生创造潜力,培养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整体环境熏陶下,积极引导其发展个性,增长见识和才干,激发科研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伴随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存在分化综合,边缘学科、横向学科不断涌现,求知需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阶段的学习了,不断学习成为生存基本需求。要勇于打破学校阶段性教育束缚,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及专业结构,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及多元性,强化学科间的联系,加强基础,优化结构,以提高素质为基本原则,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不断发展会赋予新内涵。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要求和个人发展为根本,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三)倡导学生参加科研,吸收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步骤是结合教学和研究,让学生能尽早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思维,鼓励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作为科研助手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教师也可以划分科研子课题交给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研究问题。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 (四)有意识、有组织地推出高水平的课外科技活动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课外科技活动基于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模式多元标准多样,能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按照兴趣爱好结合职业规划自由选择,具备进行创造的内在动力,借助多种途径捕获知识和信息,尝试多种方案,合作者之间开展讨论并互相启发,学校保障政策制度,提供物质条件,在自由、宽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信息创新能力。组建院校科技协会,鼓励团队协作精神,保证科技活动的连续性和作品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活动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条例,拓宽渠道,积极寻求社会广泛支持。 (五)举办知识讲座和科技 征文活动 知识讲座和科技征文系列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便于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广泛邀请相关领域内专业人士分析介绍学科当前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开展研究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后由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指导交流。讲座的内容安排上不应过于注重效果及形式,重要的是营造和活跃创新气氛,重点把握讲座内容的新颖性与生动性。各院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举办征文比赛、科技制作活动等,该方式适合广大学生参与,使他们在宽广的想象空间自由思维,各院校之间可以展开合作、积极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六)建立大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基地 信息科技创新活动需要长期、连续开展,学校可以从现有实际考虑,借助自身科研实力,依托相关院系、部门及教研室等与社会团体及优秀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实现科技创新的基地,为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优良平台,学生利用基地的设备工具和便利条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指导下建立创业计划、从事科研工作、开展生产实践、激发科研兴趣,提高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论文:区科技局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纪实 区科技局牢牢把握“以科技抓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以“增强学习意识,提升业务素质;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能力;增强效能意识,提升行政效率;增强大局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四增强四提升”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科学技术事业的蓬勃快速发展。 突出抓好科技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鼓励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技术创新,加大科技项目申报争取力度和跟踪服务,促进了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近年来,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7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10项,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5项,省级科技发展计划20余项,为企业争取无偿资金4500万元。仅20__年,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5项,争取无偿资金1792万元。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5项,其中5个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4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6项。这些项目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区域带动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对全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基础上,主导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__的决定》、《关于开展校企联合“手牵手“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从政策上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品开发,为各种创新资源的集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了企业及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进一步优化创新载体和平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创新载体建设,加速创新成果的形成与应用,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工陶耐火材料院士工作站、山东鸿雁蓝莓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相继获批,全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院士科研工作站3个。认真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强化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目前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2013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 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我区转移。每年都组织企业参加中国(__)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相继与华中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100余所院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累计签订各类合同、协议、意向300余项,引进高层次人才120余名,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余条,建立了产学研专家数据库及项目库。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与我区经济发展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我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注重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增强知识产权获取、实施及产业化能力。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各种专利违法行为,近三年共查处假冒专利案件、调处专利纠纷51起,其中专利侵权案件3起、假冒专利案件48起。对重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专利管理人员进行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等方面的培训,构建起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了对全区专利的宏观管理,为知识产权产生、维权、转化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网络服务。20__年,我区被批准为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区;20__年,我区的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达到6家,并被批准为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 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演化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长波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国际经济发展长周期波动的成因和演变规律的重要视角,本文试着就经济长波与创新周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进行分析。 (一)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由周期性的创新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是不连续和不均衡的,它体现为繁荣和萧条的交替进行。由此,长波周期缘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经济的长周期性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技术创新的不连续性所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以周期性波动的形式呈现的,而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联系,周期的产生是因为创新不是均匀地出现而是以集群形式出现。同时,经济长波经历的时间跨度也内在地由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决定,当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速度加快时,经济长波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可能随之缩短。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往往是作为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先导,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产业组织的演进、市场结构的变迁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熊彼特关于经济长波起因的解释,是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及其应用和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轮“长波”的标志的,从而使经济长波周期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四个阶段。雅各布?J?范?杜因在其《创新随时间的波动》(1986)一文中考察了截止1973年的经济长波,总结了前三波的各个阶段以及第四波的前两个阶段的主导技术创新及其历时时段(表1所示)。陈漓高、齐俊妍(2004)在其《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以美国为例的分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二战结束以来美、日、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并着重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状况与经济波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第四轮长波的后两个发展阶段,描述了以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第四轮经济长波(1948~1991),并认为在经济下降期孕育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可能会推动经济进入又一轮长波,明确提出正在经历的以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五轮经济长波的存在及其第一阶段(繁荣期)开始的时间为1991年。另外,熊彼特还指出每一次经济长波都会产生新兴产业,并且其中的一些新兴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传统产业受技术创新影响进行大量的改进创新,从而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每一次经济长波和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呼应。技术创新推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一旦出现某个新兴产业,高额的利润会诱导大量资本的投入,驱使企业家的需求大量增加,投资高潮紧随而至,新兴产业将急剧发展。而技术创新在关联产业间的扩散、流动,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联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战略和发展新能源技术,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化“危”为“机”,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以此发动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各国积极响应,如英国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全欧洲到2020年降低30%的减排,2050年降低60%的减排总体目标;法国考虑创造“零碳经济”;瑞典大力推行“环保车计划”;德国将环保技术产业确定为新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丹麦则在全球率先建成了绿色能源模式,成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典范。日本也重点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7月29日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致力于以长期目标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作为又一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也努力通过国家计划统领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于2008年6月30日《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确定到2017年将实施8个国家计划。中国也于2009年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加紧部署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许多省市的地方性规划早已纷纷出台,且选定了重点发展领域。应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计划的调整和筹划适应了经济周期变化的需要,有可能推动世界经济真正走向复苏和新一轮的繁荣。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卡萝塔?佩蕾丝(CarlotaPerez,2002)在其着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针对学术界对金融与技术间关系问题的忽略,指出了金融资本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技术革命—金融泡沫—崩溃—黄金时代—政治动乱”这样的顺序大约每半个世纪重来一次,形成一个周期。两百年来这样的技术创新已经发生过五次,产生了五个经济长周期。[4]7-16在佩蕾丝看来,在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制度创新以及金融资本在其中的作用中间,存在着如下的一个阶段序列:一次产业革命的序列开始,即新产业资本的产生(技术革命爆发期)金融资本对新旧产业资本的投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狂热阶段)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反思、调整、治理,导致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转折点)金融与产业资本在新的制度支持下的合理的生产应用(协同阶段)市场饱和与技术成熟,埋下新的金融危机的种子(成熟期)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开始,金融资本投向新技术(技术革命爆发期)。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有循环论的意味,卡萝塔?佩蕾丝认为,在过去二百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经历过五次这样的产业革命长波周期,其中“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增长的节奏和方向”[4]13。而且,技术革命或新兴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社会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在由技术创新引发的经济社会的重大演变和革新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首先支持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继而加剧了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制度领域之间的不协调,而这些不协调可能引发冲突的产生和放大。当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建立起来后,金融创新又成为技术创新进入展开期的推动力。一场技术创新即将结束,金融创新又会对催生下一场技术创新产生重要作用。佩蕾丝将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演化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两个时期是导入期和展开期,各含两个阶段。导入期的两个阶段是爆发阶段和狂热阶段,展开期的两个阶段是协同阶段和成熟阶段,介于两者之间会有一个转折点。如此划分,整个技术变革周期就由爆发、狂热、协同和成熟四个阶段构成。爆发阶段是技术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衰败,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开始形成。伴随着新兴核心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新产品、新产业呈爆炸性增长特征,此时,金融资本开始介入,金融资本成为促进技术革命的新的风险资本。狂热阶段是金融的时代。在这个阶段,金融资本主宰着技术革命不断引导新范式深入地传播,对新兴技术体系、新兴产业过度融资,出现大量金融资本追逐技术资本,产生资本市场狂热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疯狂现象,并进而出现泡沫破裂和狂热衰退现象。协同阶段是生产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技术开始缓慢走向成熟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金融也受到必要的干预和规制,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形成愉悦的联姻,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形成相对的协同和一致性的成长。成熟阶段是孕育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饱和,技术创新的潜力逐步耗尽,技术革命的动力逐渐衰竭,技术创新的收益不断递减;产业接近成熟,利润率下降,使得宏观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甚至进入 持续的萧条和衰退周期。此时,金融资本开始退出并寻求新的机会,因而,这个阶段也成为新的核心技术、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的酝酿和培育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也就是由于两者创新主体不一致(金融资本集团与科技生产者)所带来的问题,如创新收益分配不一致、创新激励不充分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周期性机理和趋势性特征,这需要探讨由于创新主体不同所引发的创新主体效用最大化问题。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演化博弈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相关假设和观点,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探寻促进两者结合的制度框架与政策安排。模型假定条件如下:(1)设θ表示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投入程度,θ∈[0,1],θ=1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投入创新资源,为理想状态下的状态;θ=0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不投入创新资源。因此,在金融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互动过程中,θ值一般为正,且数值不断上升。(2)设Δr表示创新收益,它表示在科技创新收益外溢的条件下,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占优策略,也即Δr要受到θ的约束,同时Δr越大,表示金融资本集团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越大。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科技生产者可以根据最优策略选择达到效用最大化UP*,最优策略选择为θ*;金融资本集团地方政府最大效用为Uf*,最优策略选择为Δr*。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技生产者可以通过多回合了解金融资本集团的行为特征,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同时金融资本集团也可以通过这一博弈过程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效用最大化,实现激励相容。这一动态博弈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推动创新融合的路径选择:在科技生产者行动决策θt的基础上,金融资本集团总是会有一个占优行动策略Δrt,Δrt中表现出了金融资本集团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机制———Δrt中带有金融资本集团内部各成员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变迁的需求。在Δrt的基础上,科技生产者会在下一期行为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占优策略进行修改,在不断推进θ值下降的动因下,科技生产者同时也考虑到了金融资本集团对相关制度创新的诉求,这一诉求在模型中被涵盖到Δrt当中并通过金融资本集团的策略反应出来。因此,科技生产者根据Δrt制定下一期行动策略θt+1,由此不断演化下去,多次博弈在这一机制下,在实现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制度供给,推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整体变迁。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制度支撑 (一)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联动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以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改变科技与金融各行其是、单打独斗的思路和做法,突出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利益诱导作用和金融创新的服务平台和资金杠杆作用,将科技成果预期转化为撬动金融的利益杠杆,进一步实现金融政策与科技政策的无缝对接。同时,要不断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联动的利益联结机制,使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以创新利益共享的方式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中心任务,支持新兴产业的先导和支柱作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走集群化发展之路,着力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融通资金、风险控制等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监督约束等机制。针对技术革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制定专项科技金融服务方案,着力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技术转化的附加值;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金融供给的多样性;开发多种信贷产品,支持一批发展前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中小技术型企业。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任务:其一是形成利益驱动机制。体现在创新层面上是各种动力机制的确立,科技创新主体与金融创新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主动结合,并在合理配置资源与分割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率的创新活动。处理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促进创新主体、研发、融资、中介、管理等各系统之间的关联,发挥创新集群、创新联盟、融资平台的优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促进联动目标的实现。其二是形成“激励相容”利益机制。一方面,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激励创新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和专利保护制度是以保护技术创新主体以及参与各方的创新利益和创新权益,并以此激发技术创新主体和参与各方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创新集群内各主体形成有效激励和评价,降低或分担单个创新主体的风险和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创新系统内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资源吸纳力,保证各方利益的“激励相容”。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在产业起步阶段,通过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知识产权保护、国家扶助、金融倾斜来提供成长源动力;在产业扩张阶段,通过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技术创新主体和金融创新机构的行为,诱导传统产业更新和新兴产业涌现,实现产业跨越性发展目标。其三是形成基于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多主体创新模式。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和联动是当今新的课题,它要求更多并行、多角度的创新资源整合和相关利益要素的高效集成,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准的多主体创新模式和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如通过官、产、学、研、金、中(介)等创新要素的集成和联合,促进各主体在合作竞争中通过利益相关的维系,获得共同利益,谋求共同发展。其四是形成创新收益的分配机制。由于不同的企业对一个技术机会拥有不同的职能联系,从而会形成不同的创新利润期望。只有那些期望从创新中获得可观利润的人才会创新。[6]具体而言,金融创新收益是指金融家的创新劳动收益———投资知识商品生产研发和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技术创新收益是指创造者或创新者的创新劳动收益———创新劳动者通过科技上的发明创造等创新性劳动而获得的价值。[7]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外溢比率”即创新收益分配的份额问题,即要处理好技术创新收益溢出性、非独占性与金融创新收益独占性间的关系,形成多方共享创新收益的分配和激励格局。 (二)建立“官产学研金”等创新资源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和创新体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官产学研金等部门和全社会之间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互动,使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最优的配置。其中一环的脱节将影响整个创新机制的良性运行。从当前来看,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官产学研金紧密结合、耦合联动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而目前我国在风险资金、创新投融资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产学研的合作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尽快协调和改进。要继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完善官产学研金的科技合作体系,促进官(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金(金融机构)的有效结合,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产学研结合的新技术与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充分发挥官(政府)的主导作用、产(企业)的主体作用、学(高校)的基础作用、研(科研机构)的骨干作用、金(金融机构)的保障作用。要形成两类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和机制。科技创新的主体包括作为基础研究主体的科研院所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各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协作,有助于实现对创新系统内各种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创新的整体能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不仅具有创新资源,而且有促进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和机制,这种制度不仅会再造新的创新资源而且还会促进创新资源(主要是知识、人才资源)的快速流动。当前,要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构建新兴产业投融资平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以此作为金融与科技合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三)构筑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新兴产业投融资服务链新兴产业处于一个产业 生命周期的孕育和成长期,也就是经济长波的初期。新兴产业具有孕育、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期,技术成熟度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新兴产业的培育充满了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这往往需要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安排,同时,政策性的信贷支持在此阶段也很重要。另外,处于孕育期所具有的高风险、高增长的潜力特征,需要来自私募股权基金(PE)、风险投资基金(VC)、创业板上市等风险偏好型的股权融资模式[8]的参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期,其产业规模与产业增长潜力适中,风险和收益均为适中水平。此时,间接金融制度的安排尤为重要,可通过设立中小商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性贷款机构等金融创新方式。另外,政策性贷款有效融合了政策性信贷支持与市场性信贷支持的机制优势,是另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形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期,其产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特征,产业规模较大,产业增长速度稳定。此时,需要政策性金融机制的扶持作用,这种扶持方式可能更多的表现为: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扶持政策,来引导信贷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上市政策,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9]同时,间接金融制度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信贷支持也是重要制度安排。另外还需要通过证券市场主板公开上市的直接金融制度形式,此时,在孕育期的风险投资则实现退出。 (四)促进科技金融制度与政策间的有机衔接和有效整合具有适应性效率的金融制度结构应当具有制度耦合性特征,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正式制度内部是耦合的。要整合现有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法规等制度,促进金融支持政策间的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政策效应。目前,把现有的科技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权激励政策整合好、协调好、配合好,发挥存量政策的更大作用,尤为必要。[10]第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耦合的。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支持各种要素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进入的金融和财税政策;需要鼓励民间资本、创业资本、私募股权基金参与此过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多元化的金融制度环境。这种具有耦合性的金融制度结构,有助于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金融自组织系统。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更紧密结合,为支持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政策。针对这类政策资源聚集的现象,应完善科技金融创新体制机制,更充分地利用政策优势和行政资源,持续增加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创造科技与金融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金融环境下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有机结合,引导带动社会投资,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科技进步和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论文:浅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应该做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一、 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在有关"磁铁"的教学中学生对磁铁能吸铁感到很新奇,特别对隔着木板都能把铁吸住很感兴趣。于是就让学生去想:这个特性 可以应用到那些方面 ?经过引导和辅导,学生就发明了加装在玻璃黑板上方便挂图的"黑板挂图磁块导轨"。参加了佛山市青少年创新大赛。 二、继承前人知识,鼓励学生质疑。 真理的相对性,知识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前人思维的结果会因为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适应现代的今天。让学生以审察的态度去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不足,去大胆质疑,这是成功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但是这种质疑不是对前人的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的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现代的眼光,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发现的真理,前人总结的知识。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有进一步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就能塑造出敢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的品格。就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新性行动。就能进而达到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结果。 例如:自然教材中《叶的光合作用》这课书里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课后曾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水底植物苦草在阳光照射下能放出氧气的实验。实验后就有学生对鱼塘管理中,一方面把水里的苦草割掉,另一方面又不断开增氧机给鱼塘增加氧气的做法表示怀疑。于是老师就引导学生用有苦草的鱼塘和没有苦草的鱼塘进行对照,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测试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进行对比。通过反复的观测,得出了鱼塘里留下适当的苦草对提高鱼塘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塘鱼的产量有帮助的结论。后来把反复对照两类鱼塘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水质的观测记录,塘鱼产量的对比进行整理。写出了《苦草净化鳗鱼塘水质的试验》的小论文。论文不仅对当地生产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变了鱼塘中的苦草全部清除的传统习惯。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三、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 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的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凭借他们的好奇心和直觉,发现生活中、生产中的不够合理的部分,通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借助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发明创造的技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创造出创新的作品。 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到问题而引起的,要结合实际,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出难易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创设的问题不应局限在教材内容,而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 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有一位女同学,经常帮助家里做针线活,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用品找缺点的思维活动中,她用魔术贴结合常用的方形蚊帐发明了不用夹子夹蚊帐口,不用配蚊帐钩来钩蚊帐的"方便蚊帐" 四、创设和谐气氛,师生共同协作。 创设和谐气氛,就是要求老师抛弃师道尊严,客观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创设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学生愿意思考,乐于参与,积极动手。师生共同协作就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中,老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起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里,通过积极、自觉的思维去接受、理解、消化和运用。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有限,老师则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启发诱导和适当的帮助,但决不能包办代替,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否则就容易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才能。 老师和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协作,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参与,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有利于学生探索、创新、创造。例如: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是经营鱼苗场的,他经常到鱼苗场参加劳动,对水产养殖有一定的了解。他就曾经提出根据薄膜育秧的道理给要冬眠的鳖保温,缩短鳖的冬眠时间使鳖的生长期缩短的建议。对于水产养殖了解很少的我,没有扼杀这个建议,反过来向他了解这个建议的可行性,提出在学校的生物园里进行这项试验,并由他来主持。老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后来在老师的辅导下把这次试验的做法和结果写成论文,参加了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五、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鼓舞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是启发学生认知积极性的一种积极心理,是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欲望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使讲授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更新;采用的教学形式的不断地变化,对教材的处理更要表现出灵活性、艺术性、创新性。 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思维不断求异、创新。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的精神。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求教师重视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造就学生的进取心、成就感、荣誉感和快乐感。因此教师要特别地重视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辅助教学。 标本、模型,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 ,容易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幻灯、挂图,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运用CAI软件可以变静为动,超越时空,化抽象为具体,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图像,激发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通过思索引发创新的思维过程。 六、根据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环境中受到的熏陶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气质等方面独特品质和风格,形成自己的特长。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 因材施教,首先要求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 和个性特点,要注意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材施教,还要求老师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方案时,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要让学生把话讲完。然后根据学生的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辅导。既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创新发明的客观规律,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创造发明,使他们都能成为我国科技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科技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思维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情况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5家,其中泰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省级6家、泰州市级19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据统计,列入泰州市考核的19家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42.6亿元,利税2.05亿元,共投入科技开发经费0.52亿元,挂靠科研院校8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开发新产品43个,申请专利85件。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家,其中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家,泰州市“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家,省科技型农业合作社2家。据统计,全市15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实现销售8.6亿元,利税0.96亿元。 3、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情况 至2010年底,我市共有5个泰州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0个靖江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由于这些示范园(基地)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市场信息灵,科技意识强,推动了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近三年,这些示范园(基地)共投入科技经费0.36亿元,挂靠科研院校10家,引进新品种46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0项,开发新产品18个。 (二)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1、农业科技超市建设情况 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靖江市红芽香沙芋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半年来,按照科技超市“六有”标准,设计刷新了店面形象,设立了成果展示(技术培训)室、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农资服务室、产品储藏室,常年聘请了省市科技特派员12人,创建了香沙芋销售及科技服务网站,加快了红芽香沙芋的品牌建设;举办“香沙芋集中温室育苗”等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300多人次,今年新增香沙芋种植户1000多户,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科技超市的建设,推动了我市香沙芋特色产业的发展。 2、各类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1)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开展情况 从1990年至今,我局与农委每年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市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参与承包的农技人员,使这项活动得以持续20年正常开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组织700人次农技人员,签订承包合同365份,承包种植业560万亩次,养殖业1200多万头(只),水面6万亩次,为农民增收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2)农业科技信息采集、活动开展情况 从1999年起,根据企业及农户技术需求,我局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及农业龙头企业人员到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校,采集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经筛选汇编成册、制作光盘后,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信息。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最新科技信息460多条,组织市、镇、村专题会25场,此项活动深受企业和农民欢迎。 二、现状分析 (一)科技载体持续创新需要多方支撑 目前,我市共2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个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这4个企业是我市特种水产养殖、肉制品加工、香沙芋种植、鹌鹑养殖加工等四个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挂靠8个科研院校,初步建立了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两个科技创新平台,近三年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农业三项工程等省级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12项,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需要政策(视同省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撑,才能持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二)科技服务活动需要长效化、制度化 开展农技承包活动,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但这种承包是无偿的,工作开展依赖于政府资金的奖励,今后将逐步探索市场化有偿服务机制,使这项活动长效化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项工作今后一要形式多样化,二要跟踪管理,三要提高成效,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开展;要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要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资源特点,重点发展沿江休闲观光农业、粮食物流、肉制品加工等三大特色产业,构建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产业、生祠高效农业、粮食产业等四个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科技载体建设,培育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泰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工程中心3个,靖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个。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制订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转化新成果、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建立(参与)技术创新联盟,创建工程技术中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挂靠科研院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已挂靠企业,由单一合作向全面合作、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由一般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切实推进我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加快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依法争取财政科技三项费用足额拨付,不断提高科技三项费用总量,集中支持重点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加我市科技投入。 (四)提高科技服务成效和能力 为企业(农民)提供项目咨询、论证、申报立项、难题攻关等科技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成效;探索新型科技服务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绿色经济论文: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山西实现绿色转型 摘要:文章在简述绿色经济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的产业结构及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 1 什么是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按一般的原理讲。主要是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讲的,这种经济形态有3个最突出的特征,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绿色经济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5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2 山西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 2.1 山西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6%,比例之高在全国排第6位;2007年,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突破3 000亿元大关,达到3098.2亿元,占gdp(生产总值)比重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82.02亿元,占gdp比重47.1%,超过全国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对山西省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 (2)超重型的产业结构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受山西自身资源条件、国家投资重点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山西形成了畸重的矿产资源型和原材料初加工型为主导产业,低科技含量的产业结构。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低级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般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山西却是逆向而动,全省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发展特征。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山西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煤炭、电力、冶金和焦炭已实现了优化升级,山西还重点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煤化工等新兴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方向迈进。但总的看来,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依然偏小。2007年,装备制造和煤化工在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仅在7%和5%。 (3)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经济结构最突出的特点。 2005年全省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处前5位的煤炭、炼焦、黑色、有色冶炼、电力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1.14%,行业集中度在全国排第二位,远远高于全国36.61%的水平。2004年,全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70.6%,山西则高达82.15%,2005年上升为83.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前述7个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到97.8%。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山西经济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 2.2 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遭遇挑战 如果说产业结构历史性的畸重所导致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日益恶化,是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严重瓶颈的话。那么由此而衍生的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断遭遇挑战,则给山西社会经济的未来创造了更大的威胁。 (1)在经历了20余年能源基地建设之后,山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已遭遇到能源的约束与威胁。在山西的重工行业中,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外输电量全国第一、焦炭产量全国第一、镁合金产量全国第一、不锈钢产量全国第一、氧化铝产量全国第二等,这些居全国产量第一的行业所诞生的是能源消耗的极度庞大。 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从1990年到2006年山西能耗总量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42%。在主要能源消耗中,焦炭和电力的年平均增长最多,其次是煤炭。但是。目前,山西煤炭经过长期、大规模、高强度开采,浅层资源、优质炼焦煤资源已经不多,随着矿井向纵深延伸,煤炭采掘成本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山西铁矿和铝土矿探明储量以不足以支撑全省目前的钢铁和铝工业生产规模。 煤炭的消费比重过高,使能源使用效率明显降低外。还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5年全省废水排放置9.51亿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21亿m3。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69万m3,其中工业排放量16.82万m3,占排放总量的43.47%。2005年全省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51.64万t,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120.03万t。 (2)作为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已面临了巨大困境。长期以来,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承载力弱是山西水资源的主要特点,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山西水资源快速衰减的现状正在日益严重。有人做过一个测算,改革开放至今,山西共产原煤近70亿t,而每开采1t煤炭平均破坏地下水资源2.48m3,按此测算,山西有近170亿m3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随着未来人口总量的继续增加以及山西煤炭产量的无法突降,水资源的缺失将更加严重。 (3)山西大气承载力的脆弱与降低环境污染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由于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万元工业产值二氧化硫、尘灰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5.5和3.2,而电力、冶金、焦化三行业工业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污染的83%以上,面对此种局面,从实质意义上能够推动环境保护的却是只有政府在孤军奋战,而山西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gdp在实现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同时使全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对于山西未来经济的增长无疑是压力巨大的。 3 山西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3.1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山西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从20世纪末到现在,间歇性地出现了“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短缺现象。随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以煤炭为原料、燃料生产的焦炭、火电等二次能源,其价格一路走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面对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对国内缺油、缺电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现状,山西作为以煤炭、焦炭、电力生产、外销以及出口为主的能源大省,其能源工业的发展走向,对山西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从事关山西自身和 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把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发展融入国际能源大格局中、纳入到国家能源总体战略中来制定山西能源发展战略。 3.2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金融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危机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势,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将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而务实的努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 3.3 突破绿色壁垒要求山西发展绿色经济 关税壁垒作为自由贸易发展的障碍被各国所抵制与反对。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按照山西省发展的现状,发展绿色经济是山西突破绿色壁垒,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山西省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将改善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向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内涵。 4 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的策略和建议 4.1 山西的煤炭发展要实现“绿色开采” 山西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煤、焦、铁这“三角产业链”,占山西gdp的一大半。过去的6年,在乌金经济的带动下,山西省gdp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保持了30%的增长,但也形成了产业结构畸形,支柱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趋紧的不良结果。让人庆幸的是,以煤为纲、统驭全局的时代正在远去。山西正为产业跃升拓出一条新路。 山西的发展,都离不开煤,但首先要实现“绿色开采”。山西一方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组建了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10多个大型“航母”企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与废弃物资源化改造。另一方面,对遍及全省的矿井,加大了兼并重组力度。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从现在的近3000个缩减至1000个,所有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安全生产将达到更高水平。 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钢铁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3388万t,电力行业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142万kw,水泥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1370万t……企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综合能耗与排放水平也相应降下去了。 4.2 发展非煤经济,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消费和服务业,改变山西经济盘子中的这条“结构性短腿”。面对金融危机对重化工业的冲击,山西视为一种“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运行形态。2008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速近7年来首次超过工业增速,近4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2009年1月-2月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业领域投资同比增幅高达223%。 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一批新产业成为山西的经济支柱。2008年,山西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了9000万人次,全省旅游产业同比增长了27%,旅游总收入739亿元,占到山西省gdp总量的将近11%。 4.3 倡导广大企业主动积极参与绿色变革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绿色变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普遍期望的要求,也成为中国广大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一批先进企业从转变观念人手,制定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全过程的绿色战略,不断推出绿色产品,主动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理念;鼓励科技型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型产品,努力创新致力于环保技术开发的应用。 绿色经济论文:浅析绿色建筑推动低碳经济新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学者甚至断言低碳经济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即低碳革命,它与全球各个国家息息相关,没有谁可以独善起身。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本文就绿色建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工程;经济发展 一、引言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绿色建筑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工、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 二、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 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 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提高绿色建筑建设 绿色建筑的建设不但要和环境融和,更要经济实惠,让投资人有适当的回收。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越高,越能节省寿命周期费用,不但提高绿化效果,更能增加投资绿化建设的吸引力。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提高能源效率途径包括减少建筑寿命期限能量可以采用延长建筑及其设备的寿命;使用耐用的建筑材料、设备产品,另外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上考虑维修、保养等等。 三、绿色建筑与低碳工程 1、低碳经济的概念 由于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 升高导致全球气候恶化,人类社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为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之策,一方面,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 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是建立在化石燃 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 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 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 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它是建立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 排放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我国也明确提 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2.建筑节能是低碳经济的要求 低碳经济在给全球建筑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机遇,从世界范围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已将建筑业列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重点。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到2020年,比2005年再下降40 —45%,而且仍将同“十一五”规划一样,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接受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保证承诺的实现。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可见,建筑节能是我们国家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作潜力非常大。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排放领域,一旦现在建造的建筑不节能,今后再修正难以改变。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低碳”和“节能”都刻不容缓! 四、绿色建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提出正确的引导意见。例如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消费模式预计,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绿色建筑、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绿色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 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与传统产业相比,我国在若干新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如新能源,我国初步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加上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望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技术优势的独特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 结束语 绿色建筑要求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绿色建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脉相承的。 绿色经济论文:中国经济绿色GDP之路 摘要: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将全世界的注意力引到了环境保护上,“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追求的新模式。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传统gdp指标无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无法适应低碳经济的评判标准。目前衡量低碳经济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就是绿色gdp。本文借助ekc曲线分析我国的绿色gdp,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绿色gdp;ekc曲线;低碳经济 一、绿色gdp概述 (一)传统gdp简述 1、传统gdp的含义。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它包括几个方面含义:首先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即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其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第三,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而不是所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第四,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2、传统gdp的优缺点。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诸多优点。首先,它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的全部产业活动,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统计范围内的经济情况;其次,它计算所有部门增加值之和,有效区分了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避免了重复计算;第三,它能提供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运行状况的详细资料,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衔接和总体平衡有很好的帮助;第四,gdp的产生和推广有助于各国对经济控制,很好地服务世界经济。 但是gdp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 gdp计算的是经济活动的总量,不论质量好坏的产出都计算在国民财富中,反映不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其次,它没有考虑社会生活的质量,不能反映社会成本和人们的生活福利状况。第三,gdp无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第四,gdp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且忽略了家务劳动、自给自足劳动的价值,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社会发展的全貌。 由于gdp存在上述局限性,众多学者开始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经济指标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增长。绿色gdp应运而生。 (二)绿色gdp 1、定义。绿色gdp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所谓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底,反之亦然。因此,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计算成为其计算的关键所在。 绿色gdp的算法是:ggdp=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自然部分的虚数主要指资源环境方面的损失,人文部分的虚数指贫富悬殊等不利影响。目前,对绿色gdp的实际测算,主要集中在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测算上。 2、我国发展绿色gdp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其实这是一个过时的说法。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石油探明储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2%,天然气人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还有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还存在着严重的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万元gdp的耗水量是国际水平的6倍、总能耗量是世界水平的3倍。特别是一些地方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如由于乱采、乱伐,我国的森林面积大幅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过度开发水资源,造成江河断流,地面沉降;由于过度排放污染物质,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8个。造成这种局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现行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的gdp指标的局限性所致。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概念,把握好gdp与绿色gdp的含义,开展绿色gdp的核算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用ekc曲线分析中国的绿色gdp (一)ekc曲线 1993年,panayotou首次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ekc曲线。它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ekc揭示出环境质量开始随着收入增加而退化,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收入增加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为倒u型关系。(注:若y轴变量选定为环境污染程度,则会呈现为u型关系) 如上图所示,当经济与环境关系处于u 形前期阶段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的不断开发,废料、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逐渐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并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环境与经济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日渐突出直至a 点。经过a 点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和环境治理开始受到重视,环境质量将会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也表明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健康循环的u 形后期阶段。 (二)eck曲线与绿色gdp 绿色gdp考虑了生态成本,强调污染与治理的并行,它反映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顶点或顶点后的部分。按照ekc 理论,只有人均gdp 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行有效的绿色gdp 核算模式。如下图所示,ekc 的峰值由较低的a 点提升到a 点,相应地,开始出现峰值的q 点也一定程度的升高。这说明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绿色gdp 核算方法介入对环境质量的考虑,会使环境质量的转折点在环境质量的较高水平提前出现。但前提是必须从gdp 中抽取一部分用于环境质量的恢复,就是纵轴(代表环境生态质量程度)的峰值提高,同时代表横轴的人均gdp 有所减少,减少后得到的gdp 即为绿色gdp。 从历史数据上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拐点在人均gdp5000至10000美元之间。现在我国部分省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就北京市而言,在2004年人均gdp指标就已经进入了ekc曲线标准的拐点区间了,但是环境质量却没有大的改善,而且现在仍然经常受到沙尘暴、阴霾等恶劣天气的侵扰。因此,我国是否已经达到了ekc曲线的拐点,还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三、绿色gdp的实践 (一)绿色gdp在国外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瑞典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着手对资源与环境进行核算。1993年,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同sna一致的解释环境资源存量和流量的系统框架,并开始在墨西哥、博茨瓦纳、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进行试点研究,以评价环境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美国在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方面更侧重环境资源核算,包括物质方面的效益和对环境的损害。美国环境核算的基本思路是:第一,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提出一些新指标,以便详尽的、准确的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变化。第二,建立一个新的概念体系适应环境核算的需要。第三,重视环境计价方面的研究,以便从实物量核算过渡到价值量核算。第四,修改现行的核算账户,把环境当成一个产业部分,计算环境治理及防止污染的费用(投入),并估价其收益(产出)。 (二)绿色gdp在中国的实践 对于绿色gdp的概念, 国内的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都认为应该包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核算,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等在gdp的核算中一并考虑。从政府层面上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51~1981年) ,实行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与当时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第二阶段(1982~1991年),两种核算制度mps与sna并存,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第三阶段(1992~1995 年),正式启用sna 核算体系,与国际统计口径接轨。第四阶段( 1995~) ,sna国民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与seea体系(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过渡。1995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力求保持sna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sna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2001年我国开始自然资源核算工作,2004年启动“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正式完成了《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两份报告。其中,《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提出了我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探讨了可能采取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不仅提出了构建我国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总体原则,建立了环境实物量核算、环境价值量核算、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和经环境调整的绿色gdp核算四个具体的表式核算框架,还阐明了核算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这两份报告构筑出了我国“绿色gdp”的基本理论框架,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北京、天津、河北等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 (三)中国发展绿色gdp的障碍 1、观念的障碍。部分地方官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意识到保护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传统的绩效考评中,gdp是占比最大的绩效考核指标,部分地方官员认为绿色gdp的推行,会影响自身的政治前途。 2、操作的困难。绿色gdp的核算牵涉到很多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而环境保护对官员没有硬性约束,细节上缺乏可操作性,在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地方一般都会选择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四)建议 1、转变执政理念。加快改革目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摒弃以gdp增长来考核干部政绩,引入绿色gdp作为对各级政府和官员的考核指标,引导各级领导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实现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普及“绿化”观念。大力宣传和教育、培养和树立国人绿色gdp、人均绿色gdp增长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还可通过公众参与进行核算补充,让公众通过切身体会对一些大的公众项目做出自己的评价,专家把这些评价资料收集汇总作为绿色gdp核算的一个重要补充。 3、进行技术革新。一是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干预手段,制定针对企业进行环境核算的相应激励措施,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二是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奖励机制,鼓励科技人才研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经济技术,鼓励各高校重视培养与循环经济相关学科的人才,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加强内部技术人员培训,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扩充企业的人力资源。三是加快新进技术的开发推广。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4、完善统计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着重解决绿色gdp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不接轨、统计数据收集分析难的问题,同时,还需各相关部门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针对我国各种资源能提供更详实、更精准的数据。 发展绿色gdp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结果。同时,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公共信息,可以有力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为公众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发展绿色gdp成为全国民众共识的今天,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条件更加改善的绿色gdp之路。 绿色经济论文: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绿色经济论文:关于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原文作者:王玉庆 摘要: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触发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革,实际上是一场绿色经济的变革。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绿色经济产生的背景是自然资本日益稀缺、社会资本错误利用新技术创新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观念更新、制度建设、绿色技术、产业链环节创新、政府对创新技术的扶植等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3;f205 21世纪头10年,有两件大事是涉及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所有人的。一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尖锐地摆在了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面前,怎么看待、应对与解决它,目前还争论不休。二是金融危机。一件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一件和环境和生活密切相关。这两件大事的爆发触发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革,这个变革实际上就是一场绿色经济的变革。 一、绿色经济的概念 首先,笔者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三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对绿色经济及绿色发展的概念进行说明与辨析。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议论如何合理利用能源的问题。一是如何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因为化石能源要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二是要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三是要节约能源。有些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要充分利用它。低碳经济主要是围绕能源的使用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主要是针对资源来说的。环保常常有句话,“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中国最早把从事“环保”工作称为“三废”,1973年成立了“三废”办公室。当时很多专家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认为实际上是一种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能够循环再利用,是循环经济需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既包括可再生的,也包括不可再生的资源。笔者认为,循环经济重点解决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各种矿产资源,但是能源不在此列。能源一般不讨论循环问题。它只能接替利用,不能循环。循环主要针对资源来说。特点是不可更新的资源。为什么这些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呢,各种矿物资源,虽然矿产可能开发殆尽,铁矿价格越来越高,铝矿、铜矿,稀土等等,但物质是不灭的,铁矿开采完了,拿废钢铁炼钢。现在发达国家,把废钢铁回炉再利用比例已经相当高了,已经超过了用铁矿石消耗来制造钢铁。 (三)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个更综合的概念,较前二者而言,低碳经济是主要针对能源的,绿色经济主要是针对资源的,而绿色经济是一个总的概念。如何理解绿色经济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1年了一个报告,对绿色经济的定义是: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绿色经济本身还是经济,对经济有增长、有促进,同时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在这个条件下,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从这方面来理解,经济发展的模式使财富的实现不一定以环境风险、生态稀缺和社会分化日益加剧为代价。在经济发展中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gdp即使增长了,财政收入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但是环境在恶化,收入差距在扩大。如何能够在环境生态不恶化、收入差距又不扩大的情况下来发展经济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可以视为发展绿色经济的简称。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更侧重讨论经济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一方面要求发展绿色化,另一方面绿色要创造发展。下文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绿色发展。 1.经济发展的绿色化 发展的绿色化是指现有的各个经济部门、行业在发展中要把环境要求和资源消耗作为一种刚性的约束,做到低污染甚至无污染,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达到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耗的增长和环境恶化脱钩。即经济在增长,但污染物的排放没有增加,维持稳定,有的甚至还在减少,经济呈上升趋势,环境恶化呈减缓趋势。同时也要求把投资放在恢复自然资本的存量上,即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修复和促进增长进行投资,在发展中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系统的目标。这一点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做到了。 2.绿色创造发展 绿色创造发展是指一切用于改善环境、治理污染和节约资源的投资和资源资本的合理利用,又将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达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社会经济目标。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这些措施,对自然资本进行投资,反过来我们合理利用它,又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比如我国环保产业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实际上它对经济是拉动的,对就业、对消除困难都有积极作用。例如,自然环境非常好,生态保护不错,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绿色经济产生的背景 关于绿色经济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本的日益稀缺;二是资本的错误使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绿色经济成为可能。 (一)自然资本的日益稀缺 工业革命以前或者说再早一点时间,人类就一直在和自然打交道。不断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自然反过来作用人。那时候,人口相对于丰富的自然资源来讲是比较稀缺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当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内燃机、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一个人可以干十个人的活。后来电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化革命几百年以来,人口日益增多,现在达到了70亿,预计将来要达到90亿,而自然资本却日益稀缺。有观点认为,有些国家环境问题已经解决得很好了。但是老的环境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问题却给人类生存带来更大的威胁,比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的枯竭、持久性的污染物污染、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土地荒漠化等等。所以一些学者开始反思,如何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提出应该把经济看作环境的子系统,而不是把环境看作经济的子系统,这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认识上的一个根本转变。可以把它比作为哥白尼推翻了托罗密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中世纪以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认为地球是中心,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这是托罗密的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来应该是太阳为中心,地球围着太阳转,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这样现代科学特别是天文学、物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过去认为环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引起的,注意一下就可以了。认为环境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而现在,人类的一切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应该把它看作为环境的子系统。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口数量相对少于地球面积,生产力不够发达,自然资本非常丰富,但是工业化以来,自然资本就日益变得稀缺了。据野生生物基金会的研究,地球生产力生命指数在下降,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生态足迹就已经达到了地球的承载能力,80年代就超过了,现在已经超过了它1.5倍,这体 现了自然资本的日益稀缺。 (二)资本的错误使用 此处资本主要是指社会资本,即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资本。当前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涉及全球范围金融危机,揭示了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无节制地满足人类对物质消费的欲望和对财富的追求,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矿物燃料的开发及一些金融衍生品,而很少投入对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提高能效的有益领域和相关的基础设施,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目前也是这种情况,前几年房地产业和股市吸收了大量资金。同时大力发展钢铁、煤炭与铝等有色金属,以致国内资源匮乏,需要从外国进口。中国一进口,物价就涨。实质就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这些资本很少用于投资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提高能效及一些相关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等,森林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等等。这样不但使人类走上了与自然对抗的不归之路,而且使经济受到了重创。股市不景气、房地产遇到了新问题、美国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如何走出困境,世界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发出了实行绿色新政、应对多重危机的倡议。2011年又了迈向绿色经济,通往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绿色经济不再是一种概念,或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而是已经正式走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拉开了演出的大幕。 (三)科技的巨大进步使绿色经济成为可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直接推动力,每次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都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变革,甚至形态的变化,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但是新技术的发明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财富增加、便利人民生活的同时,往往给环境、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持续的危害。比如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很多都是化工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作出改变,研究技术,不再仅仅是为国家创造gdp,为企业创造利润或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从生命健康和生活环境本身需要出发,从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正是因为科学技术进步,才使绿色革命成为可能。比如,现在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发展很快,这些技术的突破使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三、促进我国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五个部分之一。多年来中国一直强调市场经济,强调提高效率,强调创造财富,社会物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在这个大潮中间,下一步的发展要靠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制度显得非常重要,但制度需要人来制定。要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才能把握住将来社会发展这种单纯物质化的趋势和潮流。 第二,关于制度的建设。人的行动不完全取决于认识和观念,还取决于现实的利益与外部的压力。到地方去调查的时候,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也包括一些省领导,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非常深入。但是落实与实施起来就差强人意。因为有现实的各方利益需要均衡。对于现实利益的约束靠制度。好的制度可以产生一个导向,使利益导向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某一项。所以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要,制度建设也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的根本。要靠制度、法规、标准、规范与法律的建立与实施。 第三,关于绿色技术。要重视科技创新,但是科技创新不应该笼统地谈。应该提倡绿色技术的创新更为重要。过去的技术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现在技术的研发方向应该把自然的效果和环境的影响作为这个技术是否先进的最重要的指标。新技术产生后,产品与技术应用过程到底对环境影响有多少、对污染有多少贡献?这应作为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中国人口众多,就业是大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倒不是最为紧迫的。是否节能、节水、节材,是衡量技术是否先进、是否需要推广的标准。政府致力推广的一切新技术都应该将资源效率、环境影响作为指标。有些产品看起来很先进,比如电动汽车在都市行驶认为是零排放,但生产过程当中,特别是电池不加以改进,就是重大污染源。电动自行车所使用铅酸蓄电池是国家铅污染最主要的来源,前几年全国发展了两千多家生产铅酸蓄电池的工厂,加工条件非常恶劣,很多工人、儿童铅中毒。要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进行评价。这是关于新技术的问题,也是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经济的最重要的环节。 第四,生产环节的链条创新。不要仅仅认为技术研发是创新,它应该是个链条,从研发到技术转变成产品,最后到市场,整个过程都叫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国家要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研究院所仅从事技术研究,不能低成本地生产出来,那么意义仍然不大。因此,创新应该全面理解。 第五,关于政府对新技术的扶植。企业和政府应该看到,绿色技术是未来作为后发优势的很重要的制高点。当前对一些新技术的推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有些措施还需要斟酌,国家政策出发点应该是为技术创新提供清晰、长期、可信赖的金融刺激和公平规范、法制化的市场环境,而不是在一些技术尚未被证实持续有效前,就匆匆选定几家领头企业予以扶植,靠国家财政补贴发展的技术是没有前途的。也许短期可以,但长期是不行的。 绿色经济论文: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探讨 【摘要】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信贷支持 一、循环经济是国际金融危机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国经济已经领先世界开始复苏,在新格局下,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动调整路径,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旋律。 200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加速趋势。首先,经济增长的总体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2009年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4%,而gdp同比增长6.1%,反映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同比降低2.89%。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27个百分点。六大能源消费较高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次,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回收利用能量1935万吨标准煤,回收利用率为2.25%。最后,投资结构中,节能减排项目增幅较大。2008年11月,国家紧急部署的1000亿元用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新增中央投资中,约200亿元是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今年1—5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15亿元、23042亿元和29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29.1%和34.9%。如果我们把第一、第三产业作为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产业,把第二产业作为相对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显然,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 以上数据表明,能源消费总体回升、单位gdp能耗下降,中国投资结构正经历巨大转折,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拉动力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一国的金融越发达,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循环经济要大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好的支持。 绿色金融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金融功能的服务范畴,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进行融合,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也是金融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十一五”期间,仅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4000亿元,中央财政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金融力量的支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因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reduce,recycle,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 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及自然风险。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手段的支持。 同时,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其发展过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绿色金融手段的有效支持。 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2、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决定其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特征导致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在企业层面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最需要对其技术改造或新型生态技术生产项目辅以资金支持,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都比较复杂多样。在产业园区层面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涵社会效益,也包涵企业效益,因此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一揽子金融工程设计上,更强调将不同投资人与多种金融工具有机结合,共同支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产业组合、产业升级和政府发展规划。在社会层面上,由于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才能达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分析 1、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金融政策亟待出台 高科技、节能型企业一般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暂不明朗,而且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出于对防范信贷风险或获取短期效益的考虑,银行大多对上述行业采取了谨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不仅授信总量少,而且利率上浮高、担保条件苛刻。截止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出台以低利率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政策,没有建立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绿色投资基金,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局限于加大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授信等通用式做法,没有制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性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专项优惠措施。 2、金融服务短期行为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 高耗资源产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金融对高科技、低耗能经济支持不足。无论是社会化的大循环经济,还是具体的产业单循环经济,要实现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来启动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导致企业“短贷长用”,潜在金融风险加剧,另一方面企业挤占流动资金,影响企业优势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仅如此,支持循环经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严重缺位,未成立专职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法人地方金融机构,且绿色金融产品单一,对循环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 3、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尽管我国政府允许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过去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很少有政府之外的资金投资于循环经济项目。我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社会财力的支持。由于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不得不优先保证基本职能的需要,从而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出现资金匮乏的局面。 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上市公司稀少,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难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企业商业信用不畅,造成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债券等间接融资工具量小面窄。 四、构建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体系 1、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目前,现有的金融制度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是制约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一种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 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要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制度;要与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度方向一致;要有利于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具体实施;贯彻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明确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 2、完善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为了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上市审批要把绿色因素考虑在内,在同等条件下,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绿色产业优先上市。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今后亦可尝试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再次,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200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95%,而2008年同期仅为89%,信贷占融资的比重在全年必将突破95%。最后,成立绿色基金。绿色基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热心环保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以及污染者支付的环境污染费用成本等。筹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环境保护项目,奖励对环保事业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保的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或购买环保型企业的债券、有价证券和一些股票为基金增值,也直接或间接支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经营的环保型企业,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担保机制 首先,在担保机构的组建上,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政府单位出资建立。实行政府担保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时的信用担保。其次,在担保运作过程中,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信用担保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提高担保的灵活性,即可提供一笔贷款的全部担保,也可对抵押不足的部分进行部分担保。最后,在相关政策上,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应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吸引大商业银行、大公司、大财团的资金支持,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担保机构,不断充实循环经济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支持循环经济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框架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国家出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第二,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3r”为原则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转型,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第三,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商业银行的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支持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存在专业性强、风险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支持循环经济的营业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倾斜,降低面对循环经济生产的资金经营成本。 总之,在当代全球经济中,金融作为各种生产要素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融通的载体,金融活动的独特运行规律及其有效支持,对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发达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有绿色金融的服务驱动,必将推动循环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绿色经济论文:探析绿色GDP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无序开发严重透支国人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针对危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3 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使环境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绿色gdp是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绿色gdp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把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 绿色gdp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动力。我国必须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完善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才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化。 绿色gdp是政府介入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有必要把绿色gdp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使政府更科学更积极地介入并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用短短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生态和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加剧,我国环境污染已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形成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无序开发严重透支国人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针对危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3 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使环境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绿色gdp是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绿色gdp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把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 绿色gdp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动力。我国必须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完善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才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化。 绿色经济论文:机械行业绿色制造视阈下低碳经济论文 1低碳经济视阈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扬州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十二五”期间,扬州市全力加快传统机械产业的升级改造,向规模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已具备了加快发展低碳绿色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从机械行业的结构看,以低碳制造、绿色制造为特色的高新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新的推动力。2013年,机械制造业为全市产值做出重要贡献。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610.4亿元,居行业之首,占全市总量的18.9%。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52.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3%。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正逐步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扬州市业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船舶及配套件三大产业集群。2013年,汽车产业实现产值939.2亿元,同比增长40.7%;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稳健,实现产值2562.8亿元,同比增长18.5%;船舶产业实现产值547.9亿元。这三个产业集群为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从行业碳排放情况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节能减排经验。机械装备业运用新技术设计制造的节能型内燃机已经在汽车产业进行广泛的运用。从地区产业政策看,低碳发展理念得以体现。机械行业不断增加对创新技术的资金投入,2012年,扬州市政府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资金1.5498亿元,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80%,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2%。此外,扬州实施企业“退城进园”政策,建设了汽车产业园等八大工业园区,为发展低碳机械制造业增加竞争实力。 2低碳经济视阈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扬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机械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也在明显增加。扬州机械行业要实现绿色制造,低碳制造还面临诸多挑战。 2.1机械制造业结构重型化、高能耗特征明显 扬州制造业以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件等机械类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及产值依旧占机械行业企业的大多数,对能源产品需求量巨大。扬州清洁能源及低碳能源资源缺乏,机械制造业能源产品消耗依然以煤炭为主,造成能耗居高不下,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困难。如下图所示,近年来,机械制造业一直占据扬州制造业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2.2扬州地区资源稀缺,需加快利用低碳能源 扬州市属于能源欠缺地区,矿产资源产量不足。近年来,能源自给率持续递减,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扬州必须开展低碳能源的开发,并且研究在机械行业用低碳能源替代矿产能源,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制造。 2.3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十二五”期间,扬州机械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资金不足。2012年,扬州市政府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费用,比2011年仅增加了19万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数有913个,仅占制造业企业数的36%;2012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博士、硕士学位人才数量为2418人,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的10.3%;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18996件,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4115件,占比为21.6%;全市发明专利申请4222件,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数为1287件,占比为30.4%。 3低碳经济视阈下扬州市机械制造业发展绿色制造的对策建议 在整体经济发展放缓、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供需紧张的环境下,扬州机械制造业需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应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技术,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3.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制造支撑体系 进一步优化产业园区,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同类型企业对能源需求相近,园区可以集中供应电、水和热等能源。在园区设立集中废弃污染物处理中心,降低制造业废物处理成本。上下游制造企业就近安排同一个园区,减少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重点开发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将产业结构向低耗能产业转移,培育更多的生态型、节能型机械企业;对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进行资本运作和技术升级,实现规模经济。积极解决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企业耗费能源、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积极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向集约化生产制造要效益。 3.2落实配套政策和资金,引导企业开发运用低碳资源 3.2.1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扬州可利用地热、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台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清洁能源开发企业,积极组织开发地热能、光能等清洁能源,为本地区机械行业能源结构清洁化、多元化提供动力。 3.2.2制定企业低碳制造管理办法,实施奖惩制度 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是督促企业积极运用低碳资源的基础。根据扬州市工业现状,制定相关环保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的环境测评和节能监察。对于运用低碳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扶持。对于高耗能、减排效果不明显的机械制造业依据管理办法整顿或关停,从而有效约束扬州机械制造企业向规模化、低碳化方向转变。 3.3研发低碳技术,实现机械制造全流程绿色工艺 长三角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拥有科研院校众多的科研优势。近年来,众多名校来扬州与地方机械企业合作,开发低碳技术。扬州应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优厚待遇,建立优势行业的人才、技术高地。同时,针对低碳技术投入巨大,企业无力承担的问题,政府可以实施产业补贴等政策,帮助企业将低碳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在消耗能源,排放废弃物。对于机械行业而言,低碳绿色制造不仅局限在产品生产阶段,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产品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的问题。扬州机械行业应全流程贯彻低碳理念,实施绿色工艺。以扬州的汽车产业为例,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零部件选材的环保,还要不断研发创新,设计能耗更低的汽车以及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制造阶段,需要及时运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材料,减少资源损耗,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做到科学管理,减少不合格产品。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扬州市机械行业应继续结合地区资源和经济优势,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研发运用低碳技术,实现全行业的绿色制造和产业升级。 作者:王波 张崎静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概述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建造使用周期内,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以达到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目的。它倡导的是人们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相融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鉴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往往能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方面比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它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欢迎。在发达国家,这种绿色建筑已得到有效的推广,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绿色建筑的应用是建立在其经济评价体系能够为人们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基础之上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在国外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发展。如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加拿大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GBC),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等,都有着较为详尽的评价方法,丰富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起步较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导则》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作了一些说明,而《住宅性能评价标准》作为我国第一批相关评价标准,于2006年3月开始实施。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以设计者为基础的,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广绿色建筑的覆盖面,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经济分析,建立一套全面的经济评价体系是必然。 2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2.1评价体系建立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涉及费用较多,因而经济评价指标也必须由多方面确定。为此,根据相关文献设置了一次性造价、维护费用、建筑全寿命期运行、绿色投入率和绿色投入产出率等评价指标,由此构成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系的初步基础。同时,为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依据相关资料又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技术难度和社会效益这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以上两个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在技术和功能上,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做一些客观评价。文章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础,结合当前绿色建筑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从环境、能源、节水、材料、运营等方面对其成本进行经济分析。 2.2绿色建筑的费用指标研究 对绿色建筑而言,建设期费用会比传统建筑费用高。同一项建筑物,运用绿色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相比,在初始阶段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高5%-10%。在建造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运用绿色建筑设计,会增加大约2%的费用。在建筑物完工后的运行阶段,由于绿色建筑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自然资源,能源消耗低,同时绿色建筑节约水资源,公用设施的维护上费用少。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综合考虑到建筑建筑中和建筑后的一系列费用,在综合前提下总结各项费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在衡量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寿命周期较长的特点,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计算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费用。2.3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研究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环境对绿色建筑的影响较大,反映在评价体系上就是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从效益的角度考虑,通过对比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带来的环境效益,在节能、节地、节水、运营管理众多层面综合考虑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效益差别。绿色建筑的一个典型效益就是缔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通过人性化的设计,采用先进的建造技术,运用节能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构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第二个显著效益就是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低能耗的建筑方式,在后期运行中,绿色建筑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绿色建筑的效益衡量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列出各个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权重,把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个人舒适度、环境效益等转化成能够进行度量的效益性指标,通过对比不同的权重,按照轻重程度对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进行量化。 3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通过比较方案费用系数、方案效益系数和方案费用比,用以衡量绿色建筑的可行性。方案费用系数=本方案费用现值/各方案费用总现值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效益/各方案总效益方案效益费用比=本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费用系数最后由方案效益费用比的计算结果,比较系数大小,系数比最大的,就是最优方案。 4绿色建筑在经济评价方式上的不同 传统建筑经济评价模式是以投资者的利益作为参考标准,通过列出投资者利益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投资的一种形式。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综合考虑投资者、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在经济评价的过程中,受益人直接影响着经济评价指标的衡量,受益人产生变化,评价指标也随之改变。传统建筑经济评价在前期的建筑规划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对环境、技术和其他条件进行了论证,对整个工程的意义重大。然而这种评价容易忽视设计使用年限和其他问题。绿色建筑费用初期投入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费用越来越小,能耗低的优势显露无遗,保证了每个受益方都获利。 5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在全球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短期内资金投入较高,因而在看待绿色建筑时,要着眼于长远收益。文章运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评价理念,以一个全面的系统分析了绿色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成本,同时结合绿色建筑的概念、与普通建筑的区别对整个绿色建筑进行分解,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经济评价体系。如何更全面地确定绿色建筑的可行性,进一步对绿色逮筑的经济性进行研究,还有待同行们的继续研究。 作者:刘青 单位: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我国绿色经济金融论文 一、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在绿色金融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下列问题。 (一)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社会投资者构成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目前,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条块分割、共享难等问题,导致绿色金融发展信息成本较高。首先,环保和征信信息由政府环保部门、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信息收集、加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环境污染信息尚未进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不完整的信息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掌握服务企业真实信息,对投资、担保、贷款及上市企业难以作出准确判断。其次,由于政绩利益驱动,一些部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隐藏“两高”企业真实信息,致使金融机构监管风险和成本增加。再次,绿色经济发展,涉及大量新领域、新技术、新知识,金融机构缺乏与之适应的专业人才,调研、信息甄别难度加大。最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获得绿色金融投资渠道、企业绿色环保资料以及绿色金融产品等信息,抑制其投资选择,使得民间资本不能有效地配置到绿色产业中去。 (二)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及激励机制 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及人民银行出台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性指导意见,但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环保核查机制、资本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违法惩罚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造成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审核、监管和处理违约的企业时缺乏处理依据。外部而言,政府还未推出税收、财政扶持以及消费引导激励机制,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缺乏践行绿色金融的外在动力。内部而言,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企业绿色文化制度、推行绿色金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缺乏推进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服务手段不足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多元化的服务手段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而且减少企业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社会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有效地引导民间资本充实到实体经济建设中来。不仅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同国外金融机构相比,贵阳市金融机构提供给企业、社会投资者选择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基本集中在绿色信贷方面,多元化的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互换等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还不成熟。使得企业、社会投资者选择范围较窄,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和业务规模的扩大。 (四)绿色金融发展中主体之间缺乏 协同绿色金融的发展是由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多主体构成复杂生态环境。绿色金融要能充分发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必须要求生态环境中参与主体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相互之间协同配合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的共同目标。贵阳市绿色金融实践现状分析,绿色金融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各个部门的管理和相关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导致金融机构对企业投融资、信贷、保险的风险增加,抑制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动力;增加企业、社会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产品或服务的选择难度、信息收集成本,企业、社会投资者缺乏多元化融资或投资产品和渠道的选择,抑制企业、社会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政府、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理念、发展和激励机制宣传的不足,造成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对绿色金融发展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缺失。 二、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对策及建议 绿色金融的发展对应贵阳市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转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贵阳市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对策和政策建议。 (一)针对政府及监管机构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1.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不对称,增加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增加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增加社会投资者投资选择成本和风险,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及风险,不利于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机构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建立贵阳市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绿色金融相关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促进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绿色金融发展的信息成本及风险。 2.建立第三方独立评级和监督机构 为保障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投资者信用评级、信息评估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政府应建立第三方独立评级和监管机构,承担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的信息、纠纷等方面的咨询及评估。公平、公正、公开地为参与主体提供专业信息咨询、纠纷评估等,成为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各参与主体联系纽带和仲裁机构。 3.建立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机制,有效协调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中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者的利益,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税收、财政协同机制的建立,能刺激、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者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活动,促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产品、绿色投融资发展;惩罚协同机制的建立,能抑制“双高”企业的发展,激励绿色企业的发展;准入退出、信息披露、监管等协同机制的建立,能规范、约束绿色金融参与者的行为。 4.建立绿色金融人才培养环境 通过绿色理念来影响绿色金融参与者行为,逐渐建立绿色金融文化。树立绿色金融理念,绿色金融活动参与者应将社会、环境价值纳入治理目标及文化建设体系。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投资者应认识到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确定环境风险和机遇,不仅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绿色金融文化建设,加强对相关人员绿色金融参与者绿色理念教育,理顺参与者之间相互关系,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强化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培养具备金融、环保、管理知识的绿色金融复合人才。 (二)针对金融机构的对策及建议 1.绿色信贷方面 银行机构应根据国家经济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从事绿色经营生产、绿色制造和绿色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低利率的贷款;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等产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和设立绿色信贷通道。加快开发贷款类、理财类、票据类、租赁类等绿色创新产品和工具,关注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方向,扶持绿色环保项目,推动“绿色信贷”市场发展。 2.绿色保险方面 保险机构应加快多样化、多领域、多层次的绿色保险产品研发,建立行之有效绿色保险体系。对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投保企业因污染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受害者进行合理赔偿。既可以减轻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赔付经济压力,又可以发挥市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和调节力度,加强舆论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3.绿色基金方面 证券机构应设立节能减排、环境优化专项投资基金,对绿色环保、低碳的企业进行基金投放,通过资本投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绿色基金投向具备低碳特征、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和发展前景的领域。 4.绿色证券方面 通过公开发行绿色债券解决社会效益好、资金需求量大的绿色项目资金需求;通过建立绿色企业上市审批绿色通道,拓宽绿色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通过将绿色因素融入金融创新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彩票”发行;通过推行排放减少信用度等低碳金融衍生品,推行“排放减少信用”交易机制,建立规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三)针对企业的对策及建议 1.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首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观,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以人为中心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向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转变。其次,树立绿色经营道德观,把平等、正义等道德观念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企业环境保护的社会道德意识。再次,树立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明确环境责任,依法治理、保护环境,建立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问责制度。 2.推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 企业利用技术、管理手段对生产全流程进行排污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消除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企业推行绿色营销战略,加强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宣传。在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定价、促销活动等营销链中,坚持“绿色理念”,促进企业发展与消费者、社会利益趋同。发展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渠道、树立绿色形象的绿色服务营销战略。 4.建立绿色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员工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认同体系。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融入绿色理念、环境保护、社会价值等,引导、规范、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并将绿色文化元素贯穿企业经营、行为等活动过程,逐步树立以绿色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三、结语 贵阳市在绿色金融发展践行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善和监管机制相对滞后、绿色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内外部激励等问题。分析绿色金融活动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发现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层面、经营企业以及社会投资者等层面提出解决对策建议。通过融入绿色理念、发挥职能,引导、规范和监督参与者行为,建立绿色金融协同发展体系,实现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解决贵阳市政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长期发展目标。 作者:施若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建筑生态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与经济优势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不断更新。在当今注重生态和谐、环境舒适及科学合理建筑的背景下,引发了人们对优化的空间利用与建筑设计的新追求,同时也对建筑综合症提高了警惕并加紧防范,这一切都使得具有节能效应和健康性能的绿色建筑备受追捧。绿色建筑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具备着许多潜在的经济优势。第一,由于绿色建筑对能源消耗较低,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建设成本。第二,由于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上符合保护自然生态的时代趋势,能够带来长远的环境效益并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因此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经济优势并不会直接转化为市场动力,众多开发商不愿主动进行绿色建筑投资。因此,绿色建筑本身的经济优势和实际的经济效益之间就形成了极大的矛盾,亟待政府部门和建筑学家的解决。 2绿色建筑在生态经济优化中面临的困境 2.1全生命周期优势难以实现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绿色建筑对环境效益的实现和降低资源消耗方面具有其他建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若从短期效应来看,这种优越性则表现得并不明显,经济及环境优势会被极大程度地削弱。这一优势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全生命周期价值与使用主体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由于一栋建筑的使用寿命与每位使用者的使用期间相比显得极其漫长,在这漫长的生命周期内会涉及到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物业管理及各个用户等多方利益主体,而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在和经济需求是多样化的,例如他们需要在各自的使用期内履行义务,追求各自的经济目标。这就造成了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在实际分配中变得复杂,无法使自身的经济优势得到应有的发挥。 2.2国家标准与操作协同不一致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以建筑专家设定的权重系数为参照而形成的框架体系。目前这一体系在解决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问题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体系中对生态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且生态目标的组成与相互关系也比较固定。然而,实际的建设和操作中,情况往往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地区的资源和地理环境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难以按照统一的目标加以实施。同时,这一目标在不同环境下实行的结果,往往是对促进生态和谐发展初衷的背离。其次,该标准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等要素缺乏必要的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在这一标准的限制下显然难以实现。 2.3协同工作的复杂性 在理论上,绿色建筑对环境效益的实现是有序进展并合理搭配的。但落实到实际的设计会商时,则会面临种种复杂的情况。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指标权衡的复杂性。由于对环境质量的评定标准各不相同,又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常常引起各方在节能、节水、空间优化等不同方面的争议,这一问题在受到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尤为突出。通常的解决办法是以建筑师或甲方的经验为依据进行取舍,而这些经验往往缺乏技术上的保证。 3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 3.1时间层面 为了解决好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效益与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首先应从时间层面的角度,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进行优化。首先,应重点对整体起始端组分进行优化,原因在于起始端的一切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引发乘数效应。举例来说,在对某节能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外围优化列为先行解决的问题,其次才是空调或供暖设施的优化。这是以较低成本换取最佳优化效果的解决方案。其次,应注意技术措施实行的时间性。采取技术措施的时间、次序和步骤都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最后,针对绿色建筑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全生命周期,因此可考虑实行相对应的实时优化方案。既要保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完成总体优化,也应注重周期内各个阶段的优化措施;既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也应在之后的建设和使用中进行优化,形成系统化的优化方案。 3.2制度层面 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成功将其经济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不仅要依靠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措施,同时也对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完善的生态经济优化方案应是技术与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建筑产品,其市场推广严重依赖于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绿色建筑能够在我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应努力争取制度上的支持,从而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应该在指标评价标准、生态目标划定等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能够在制度的推动下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 3.3内容层面 面对专业协同的复杂性问题,应在内容层面进行优化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根据多重收益原理,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措施加以整合,使其应用到同一个设计当中,力求使各个措施能够协调运作,发挥整体效能,最终使多个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还可以提高每种措施的效率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这一原理可应绿色建筑在环保的不同侧面的措施得以整合优化,从而有效解决协同工作复杂性的问题。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以及目前发展中的瓶颈,揭示了绿色建筑在生态经济优化中遇到的种种困境。通过对这些困境的研究,提出了跨出困境的相关策略,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指出了方向,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及开发机构提供帮助。 作者:夏磊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绿色经济论文: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论文 1绿色建筑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 1.1低碳要求带来的高成本 相对西方国家,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专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技术比较落后,绿色设计费用相对较高,绿色建筑的建材产品种类不多,数量也比较少,国内没形成产业化。因此,要全面推广和实现绿色建筑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进口先进建材,这就直接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1.2外部性导致内部收益较低,外部收益不确定 绿色建筑所产生的公共利益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但是这部分收益是通过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在绿色建筑当中进行绿色设计以及使用绿色建材所产生的,因此,绿色建筑的外部性导致生产者的内部收益降低,且公共收益也要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难以将其进行量化。 1.3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大 绿色建筑的初始投资成本比较高,而高成本投入势必要转嫁给消费者,形成绿色建筑价格的上行。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银行银根紧缩,刚性需求客户都难以获得贷款,房产需求受到严重的打击,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难以回笼,增加投资无疑成了开发商的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上行的风险,房地产价格走势很不确定。在这样的环境下投入高成本是否能够成功转嫁增量成本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迫使大多数的开发商不会选择绿色建筑开发。 1.4建筑与设计偏离 我国的建筑节能首先强调的是设计节能,2010年底,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未来通过逐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到2020年,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到2010年,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都已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但在施工阶段却做的不够好,监督也不够,导致建好的建筑与设计偏离。王庭阳(2013年)调研发现,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约65%的绿色技术运行效果良好,达到设计目标要求,但35%的绿色技术存在大量问题,运行效果欠佳,如,外遮阳系统损坏或遮阳效果不佳,透水地面破坏较多,灌溉设施破坏严重,屋顶绿化缺乏维护管理,可再生能源、非传统水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情况不理想等。 2绿色建筑消费者面临的问题 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90%的时间是消费者在使用建筑,绿色建筑的外部收益包括节能直接降低的生活成本和优化的环境带来的无形收益(如健康的身体和福及子孙后代等),因此,消费者是绿色建筑最大的受益者。 2.1消费者的观念陈旧,接受程度不高 虽说绿色观念在我国已经推行数年,但是我国居民低碳绿色的观念仍然比较弱。而且,我国目前房地产需求当中仍然以刚性需求为主,大多都是需要贷款买房,更多的选择价格实惠的住宅建筑,因而对绿色建筑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2.2消费者认识不到位 目前,对于住宅建筑,消费者在自己装修的时候越来越注重环保建材的使用,但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标准基本上是无知,也就是说对于建筑物来说,应该通过哪些指标来衡量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消费者是不清楚的。另外,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外部性效应认识不到,且大多数的消费者只关注眼前利益,而不会考虑绿色建筑所带来环境保护效应,也不愿意为公共利益部分来买单。 3政府和研发机构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相应的绿色技术研发中心,但是成立时间还比较短,技术人员短缺,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且研发费用比较高,绿色建筑产品数量少价格高,不适合全国范围的推广。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不够细致精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的国家标准,它分为3个评定等级。根据我国现有国情,评价标准在主要项目上更强调节约的概念,缺乏量化的评判标准,同时评价指标没有主次之分,不利于评级的实施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 2)政府方面已给予绿色建筑行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包括强制性政策当中的法律法规,激励性政策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以及金融支持。但我国现有政策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强制性法律法规有形无实,不执行或者敷衍应付的行为普遍存在;二是法律法规设立不够全面,形成执行真空,难以监管;三是已有政策与我国绿色建筑的初始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导致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比如,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4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现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让生产者有利可图,也要使消费者能低成本的享受绿色建筑带来了低碳生活,由技术研发机构研发低碳技术,政府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来完成。 4.1推广绿色建筑观念,明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首先,只有将低碳建筑的观念推广开来,提高绿色建筑的关注度,人们认识到低碳绿色的重要性和优势,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激发企业的开发动力。其次,应明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简化控制指标,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提供空间,增强绿色建筑的评级的可操作性,才便于我国绿色建筑支持政策的落实,也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有利于绿色建筑经济体系的构建。 4.2加强金融支持绿色建筑项目的全过程 尽管大部分银行正在争夺绿色信贷的资源,但是在贷款利率放开银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较高的贷款利率又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因此,应该由中央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以及利率优惠政策对绿色建筑进行倾斜支持。其次,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投入需要金融支持,不管是绿色建筑生产企业还是研究机构都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来解决其资金投入问题,同时政府应该构建绿色建筑投融资平台,提供担保,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4.3提高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度 最终是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将绿色建筑所产生的增量成本分担到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在前期的推广阶段,需要政府利用财政收入给予绿色建筑企业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以分担企业一部分成本;另外,将消费者可能节约的生活成本提前计算以预付的方式支付给生产企业,这需要生产企业与能源部门进行合作,并签订长期合同,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保障也对绿色建筑生产企业提供了约束。而后期则应该完善绿色建筑市场依靠市场的竞争机制维持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朝霞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建筑经济 1、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原因 1.1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任何行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下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从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考虑,建筑业都应当以绿色低碳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用最小的资源消耗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适用的使用空间和居住环境,实现建筑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2改变建筑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过当前的建筑模式大都是高消耗、高投入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严重背离,并且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的建筑业没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产值与其它行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还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恶性竞争,压低报价最后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盈利,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创造绿色建筑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3保护环境的要求。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能源、资源、环境都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国建筑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还有一些建筑在没有规划好就开始施工,最终导致快要完工的建筑被摧毁,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建筑物产生的垃圾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已经占了城市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每年因拆除旧建筑物和建立新建筑物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已经达到3亿吨,建筑物内部的取暖设备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到气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建筑施工带来的噪声污染已经非常严重,鉴于建筑行业给资源、能源、环境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迫切需要走绿色建筑经济之路,实现建筑与环境、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 2、建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提高绿色意识。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绿色意识,是促进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对绿色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加大绿色知识的宣传度,让普通市民加强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让市民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社会成员的节约意识,大理贯彻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理念,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积极鼓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会成员绿色低碳建筑经济知识的普及,让社会各界了解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绿色观念培养,通过对施工一线人员的绿色建筑理念培训,加深他们对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在施工中贯彻绿色理念,用行动做到绿色施工;最后,全国高校要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经济有关学科建设,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接受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就能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进行绿色设计。设计是建筑业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设计不仅决定着建筑物的外观美,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建筑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好设计关,首先要聘请拥有绿色理念,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担当,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制作设计图时,要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到选材、施工、设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进行建筑物内部设计时,更要引用绿色设计理念,不仅追求设计的舒适度,更追求设计的环保性,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尽最大努力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 2.3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运营与回收。绿色建筑不是单纯字面上的绿色建筑物,而是要实现建筑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和谐,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把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把对资源的利用提到最高的水平上,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运营与回收能够大大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建筑行业绿色运营与回收,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作为建设单位,要选择优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对绿色建筑进行管理;其次物业管理公司还要建立完善的节能环保制度,同时加强对制度的监管,还要建立绿化制度,提高建筑绿化质量和水平,有效控制建筑垃圾的流向,进行分类回收处理;最后,对于生命周期终结的建筑,要雇用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拆除,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最大可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4引进先进的技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施工技术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机械化水平较低,大大阻碍了施工效率的提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实现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更新建筑物原有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实现绿色施工方法的创新,同时要敢于淘汰落后的设备,不要把眼光仅放在减少资本投入上,要把重点放在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通过引进优秀的人才,为绿色建筑经济领域注入生机和活力,通过技术和人才实现建筑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 3、结束语 我们在看到建筑业迅猛发展势头的同时,还要看到建筑行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在认识到建筑行业对资源、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基础上,转变粗放型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建筑经济发展模式,走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建筑行业的前景,认识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是绿色低碳建筑,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还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发展绿色建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李太胜 单位:河南焦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金融低碳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的意义 1.1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是有利于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实施绿色金融则有助于在金融服务上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二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可以在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经济行为,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 1.2促进生态环保与能源节约 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环境治理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资金短期又是影响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而绿色金融则是将环境治理作为工作的发展方向,通过绿色金融为环境治理提供大量的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境治理企业,这样可以强化企业的节约意识,规范他们的环保行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绿色管理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比如银行机构进行的账单无纸化方式,节约了纸张的使用,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1.3促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绿色金融为银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良机。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社会对环境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投资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行业,而绿色金融业务则是将绿色概念与金融产品融合为一体,丰富了银行金融服务的内容,拓展了银行的业务;其次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绿色环保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切入点,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因此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势必会降低银行机构的经营风险;最后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力。实施绿色金融虽然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评估成本,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短期盈利。但是长远看,绿色金融符合国家的根本政策,优化了信贷结构,实现了金融机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路径下绿色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2.1政府部门对发展绿色金融缺乏动力 虽然“低碳”“、碳金融”成为当前最热门的名词,人们也意识到发展碳经济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在追求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表现得明显不足,而更多的是依赖外界的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绿色金融创新,比如中投公司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事碳交易,却以碳交易市场规模小、制度不完善等由,拒绝参加碳交易,没有为我国额碳交易市场建立提供应有的力量。 2.2绿色金融实施的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实施绿色金融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银行机构开设的绿色信贷业务,而其它一些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的探索则非常有限,比如证券业虽然对上市企业融资设立了环保要求,但是其主要针对的是“两高”行业,同时对低碳、环保企业的激励制度也不完善,导致上市企业实施绿色金融存在较高的难度。保险业虽然也在绿色金融实施方面进行着局部试点实验,但是其仅限于环境污染责任险,使得绿色金融在保险业很难获得全面推行。 2.3绿色金融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 作为绿色金融运行过程中的两大职权部门:环保部门和银行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一方面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布无法满足银行部门对环保信息的需求,影响绿色金融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与银行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模式不科学。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为单项运行,导致信息反馈机制的不健全,同时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也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 3低碳经济路径下的绿色金融创新模式 3.1加强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 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国家要制定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建立与绿色金融监管体系相适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并且要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规模;二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机构,国家要鼓励各大银行进行绿色金融改革,积极推广绿色金融服务,拓展绿色金融产品;三是要建立绿色信贷体系。实施绿色信贷体系既可以实现对绿色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可以限制与淘汰高污染的企业,实现经济的发展。 3.2加强环保部门与绿色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针对环保部门与绿色金融机构、司法部门与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我国政府部门之间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首先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企业信息的检查力度,并且将污染企业的各项数据提供给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则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对污染企业进行信用授权以及信贷审批。同时金融机构也要及时将企业的信贷情况信息反馈给环保部门;其次建立新更新和异议处理机制。环保部门要及时对要求整合的企业进行重新审核,并且将审核信息反馈给金融机构,如果企业对于重新审议的结果存在异议,环保部门则要对企业进行评估与重审,并且将重审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 3.3开拓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发展绿色金融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一是银行机构要完善绿色信贷,在信贷行业、环境评估等方面制定统一的绿色信贷标准,并且创新信贷政策,比如在还款方式、还款周期上进行创新;二是保险业在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比如对于环保达标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保费等方式开展保险业务产品;三是证券业要完善上市公司环保门槛,同时建立可环保板块,为环保企业提供融资环境。 3.4加强绿色金融社会组织的建设 目前我国以“绿色良友”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绿色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我国还可以尝试发展更多的绿色金融的社会组织,投向绿色公益事业,如绿色企业家协会、绿色环保基金会等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发挥监督作用,对金融机构实施绿色金融的社会责任进行全程评估,促使环保部门和金融业认真务实地落实绿色金融各项制度。以广泛交流协商为前提,积极探索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组织,进行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着力开展绿色金融的规则制订、标准协同、机构发展、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和绿色认证。 作者:傅程华 单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绿色经济论文: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综述 一、当前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现状。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相应的政策扶持下进行,而绿色建筑所采用的工艺材料往往需要较高的费用,所以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就会阻碍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没有经济利益的趋势,势必会导致绿色建筑发展迟滞不前。与此同时,我国在节能减排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交流平台严重缺乏,过分注重技术与设备的摆设,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绿色建筑必须是通风采光的合理设计,方能实现建筑节能的减排成效,尤其是当前一些企业利用高能耗建筑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来获得经济利益,而这势必会导致绿色建筑经济泡沫的出现,从而加剧了对绿色建筑的误解。 2.面临的问题。 未来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同时也在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未来建筑投资商势必会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标准才能建造成绿色建筑,而这就会导致其初期成本加大,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即使房价一直保持高位态势,但很多建筑投资商也不愿意加大投资力度而提高自身的风险,再从消费者的层面分析,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的性价比更高,加上我国很多民众的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而绿色建筑发展不容乐观,所以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必须经过漫长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即使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环境,但对于唯利是图的建筑投资商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使得这成为未来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 3.从绿色建筑的外部对其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的标准。 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而采取措施是否具有有效性,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检验。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经济成效的检验,应分别从外部其经济效益进行检验,从而为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提供相应的思路。对绿色建筑外部经济效果的评价,实际就是对绿色建筑“绿色”效果的评价,采取工程经济学对其进行分析,因而其外部效果的分析实际就是对国民经济的评价,对建筑消耗的社会资源及其为社会带来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建筑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性和合理性,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标准对绿色建筑外部经济效果进行评价:首先绿色建筑建设的规模是否适当,各地纷纷竟先建设绿色建筑的话,势必会导致投资成本与效益的增加,加上其机械化程度较低,势必会导致经济效果低,因而难以确保工程质量;其次是绿色建筑建设所采用的高新技术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有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再次是是否遵循了节能减排的理念;最后是是否能节省更多的资源等方面对其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成本的降低。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其具有一定的优势,而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成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找出绿色建筑外部效果发展的优势,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始终遵循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即尽可能地将绿色建筑的能耗降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排放物的处理,切实做好保护环境是工作,以此打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实现建筑质量和功能与节能减排的高度统一。二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意识到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引导和指导工作,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为投资商提供更多税金的补贴,想法设法降低投资商前期资金的投入,使其觉得有利可图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而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提高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效果。 2.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成本的降低。 一是从提高土地质量入手,这是因为绿色建筑对土地质量的要求较高,通常绿色建筑对土地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日照效果、较强的自然通风能力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只有在这样地段上的土地才适合绿色建筑的建筑,而这就会降低绿色建筑投资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绿色建筑的经济效果,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绿色建筑虽然对土地的质量要求高,但其所取得的成效也较大,因此通过提高土地质量有助于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二是稳操胜券,降低建设成本。绿色建筑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投资商的引导,对于确定的任何一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必须采取正规的招投标方式进行,在实际过程中,可以先采取试点的方式,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在建设时,不仅要减少建设规模,还要借鉴发达国家有关绿色建筑的标准,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最大化的减少建设成本。 三、对未来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因此我国应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进行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未来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未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环保意识会不断提升,绿色建筑也会得到广大投资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对绿色建筑和面临问题的认识,切实掌握绿色建筑经济效果评价的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致力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必须于是道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建筑企业只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抢占市场先机,屹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璇 单位:贵州建工建筑装饰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模式也日趋成熟,其中质量控制是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管理要素。本文阐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内涵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 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初步建立相关的制度,21世纪初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随着房地产质量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进行相应的管理优化,实现对房地产项目建设质量的控制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概述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也就是指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于设计阶段中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施工图等进行相应的管理,依照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在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的机制。例如在设计阶段中,依照我国相关的建筑质量标准制定合理的质量参数标准,在建筑材料选择、抗震等级、防火设施等方面进行规范,防止在设计阶段出现质量问题[1]。同时,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设计信息变更,例如建设单位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在要求方面发生了变更,应当进行完善的论证。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是保障建设质量的重要阶段,在设计阶段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也最大。因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中进行质量控制,也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情况和设计要求。 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房地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应当看到,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房地产建设质量问题最为突出。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房地产建设质量事故,如何在房地产建设中进行完善的质量控制,保障其建设质量便是重中之重。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从而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质量可靠性[2]。从这一角度来说,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反复的设计论证,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要求以及我国在建筑方面的相关质量标准。 三、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设计人员明确的责任制度 首先,在当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中,还没有建立起较为明确的责任制度,一些关于质量控制的责任制度较为笼统,缺乏实际指导意义。例如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中,缺乏对于设计人员职责的较好明确,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无法明确追究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责任。同时,在设计阶段,对于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相关责任也没有进行明确[3]。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使得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控制中,虽然制定了相关质量控制制度,但是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约束,没有较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设计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主要是指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没有在质量控制机制中建立起相关的监督机制,缺乏对于质量控制措施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单位自身缺乏较好的监督机制,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和相关质量监督部门也没有充分参与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于设计单位的较好监督。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还表现在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控制的设计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对设计方案合理性、科学性的审核和监督,对质量控制机制的完善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缺乏在设计过程中较好的计划控制应用 在质量控制方法方面,对于计划控制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弱点。计划控制主要是指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分阶段的检验计划实施情况,并且进行评价,为后续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4]。而当前在计划控制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相关质量控制计划方案的制定缺乏合理性,在制定计划方案之前缺乏较好的深入调查和评估。同时,在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计划制定中,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例如当前在质量控制计划制定中主要偏重于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忽略了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计划。特别是在设计阶段中,往往设计单位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设计方案变动较大,一旦发生变更,就会影响到质量控制计划,因而很多设计单位也并不重视制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四、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1.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 首先,责任制度作为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关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应当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要对于相关的责任制度进行细化,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设计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特别是在责任制度的制定中,对于设计单位的责任要予以明确。通过建立这种明确的责任制度,对设计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提高其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设计人员能够在设计工作中自觉进行质量控制。责任制度应当细化到个人,例如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中,对于设计图纸的信息完善性和合理性应当进行明确,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质量控制数据,应当予以细化,参照我国的相关标准,提高设计图纸的规范性。 2.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当在设计单位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例如图纸审核机制,由不同的设计负责人对设计图纸进行多次审核,针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重点审核。通过设计单位自身的约束机制,对于设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进行控制,并且应当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使得建设单位和相关监理部门也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督。 3.充分应用计划分析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方法方面,应当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针对不同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特点和不同的环节阶段,选择适宜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应当在设计方案中明确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此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充分应用计划分析的相关方法和理论,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对质量控制计划进行细化,划分为若各个质量控制阶段,设置阶段性的计划目标。依照质量控制计划,设计相应的计划考核机制,定期对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在计划的制定中,为了确保质量控制计划的可实施性,应当进行完善的调查评估,针对设计方案的质量要求,确定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设计要求变更或者设计图纸变更,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论证,评估设计变更是否会影响到整体设计方案的质量控制,在发生变更后,及时更正质量控制计划。 结论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也就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这对于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计人员责任制度不明确、设计单位缺乏监督机制、缺乏设计阶段较好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用等等。因而应当积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此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设计管理也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公司的重视。现阶段房地产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所造成的。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决定了未来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也就决定了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值,另一方面设计也决定了产品的大部分支出。想要更大的收益必须加强对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质量管理;协调管理 引言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阶段处于项目建设周期的中前期,是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的开始。设计质量对项目总体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设计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设计进度为制定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设计阶段的管理对于整个项目来说至关重要。 一、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的意义 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建筑设计的最终成效是由建筑设计专业人员所共同完成的,能够集结多数专业工程设计人员的智慧结晶,使建筑项目更具实用价值,满足大众需求。另一方面,房产开发公司的项目设计人员在项目策划与设计阶段所起到的沟通、协调等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对项目后来的规范施工有着重要的促进效用。如在项目设计阶段中,由于房产开发公司设计人员的介入,能够使的项目设计阶段更好的控制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各项内部资源与项目作业人员的能动性,从而更加利于项目设计管理走向成功。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流程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或委托设计院),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 二、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益。为了使得建设单位或开发商选取自己的设计方案,盲目追求建筑的外观效果,高标准配置,甚至不惜为此徇私舞弊。近些年来,在施工过程经常可以发现施工图纸的问题,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少的损失,这些都是由于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设计管理造成的,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阶段总体方案及专业方案优化设计不够 有的设计方案一经确定便需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但有的工程设计方案需要按步骤分级进行。深化设计是应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即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直到项目施工图设计,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到了施工阶段才发现有些专业图纸深化程度不够,如果在设计阶段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将深化、协调工作做好,就不会出现施工后再深化图纸的现象,也将会减少各方经济利益上的一些纠纷。 2、设计管理过程中只重视主体工程设计,忽视附属及配套设计 不少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只注重主体环节,而对附属设施,例如小市政工程,室外管线等没有予以重视,给日后的施工带来麻烦,如果在设计阶段,设计管理公司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协调好各个专业的配合工作,此类麻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以我自身经验为例,项目A,项目B是同一园区内的两栋建筑,但启用了两家不同的设计单位,在室外管线设计时就需要管理公司特别注意,有谁来做此设计,做好接口工作。 3、设计管理过程中,图纸校审不认真 有些设计单位内部缺乏统一的管理措施,没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当然这在选择设计单位时需要建设单位或开发商走严格的招标程序或认真做出选择。如果由于各种综合情况选择的设计单位出现此种情况,设计阶段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管理公司认真督促进行图纸校审工作,保证图纸是按照统一规范设计。 三、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措施 1、设计过程进度控制 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中采用方案招标来选定方案,也有的采用直接委托某一设计院来直接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房地产公司在取得项目后,一般都会委托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策划,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而房地产公司也会对项目进行内部方案设计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方向,作为招标任务书拟定和评标的依据;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方案招标作为项目研究的手段和过程之一,或考察设计院实力的方法,招标方案的成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影响不大。对建设项目整体方向把握还不太准,或希望项目有所创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集众家所长。一旦房地产公司对项目形成强烈的主观意志,一般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以免不必要的反复而浪费成本和时间。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原则、任务 (1)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原则 首先,建设工程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其次,工程设计应当按建设基本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原则;再次,建设工程设计力求做到适用、安全、美观、经济;最后,设计应符合设计标准、规范,计算应准确,文字说明应清楚,图文指标要清晰、准确、避免“错、漏、碰、缺”。 (2)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编制管理细则,确定目标控制计划,督促设计单位完善质保体系,建立内部专业交底及会签制度;设计方案、图纸、概预算和主要设备、材料清单的审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分析原因,发出修改设计的指令;对设计工作的协调控制,及时检查和控制设计的进度,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使各专业设计之间配合、衔接,及时消除隐患;参与主要设备、材料的选型;组织对设计的评审或咨询;组织设计文件、图纸的报批、验收、分发、保管、使用和建档工作;组织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处理或参与处理设计变更和因设计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编写管理后评估。 3、方案设计阶段对项目风险管理 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实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4、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 一般而言,一旦项目设计方案已经确立,此阶段的项目设计管理阶段的重点就是能够为项目在今后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资源分配、进度管理等作业环节做出重要铺垫。为此,这就需要在这几个环节中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以此才能保证最为重要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环节工作做好。首先,当项目拟定好设计单位后,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对项目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审核,具体内容可以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关键作业工序、作业工艺等内容进行衡量,同时还要结合设计公司对项目的具体进度安排进行有效评估,以此才能控制图纸设计质量不足引起的大量整改问题发生,把遗漏、错漏控制在可控范畴内,保证工程进度控制目标与质量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其次,还要重点审查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的出入程度。也就是说,要对图纸的特殊标注、以及施工现场的交叉工作环节要予以详细的交流探讨,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得意有序进行,图纸的规范、要求都要结合现行施工单位建设方的各个专业技术部门做进一步审计,如果审计中核查出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要及时调整,避免延误施工周期,从而使管理协调工作更有效率。 在此阶段,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 5、设计成果的评审设计成果的评审是设计意图得以实现图纸化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建设单位或开发商对设计成果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检验,此项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日后在施工阶段出现设计变更及洽商的多少,很多房地产开发单位忽视此项工作或仅仅走过场了之,导致大量的后续工作出现,我认为做好设计成果评审,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评审会的合理组织。合理的组织需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专业人才时间都非常宝贵,应在评审会前根据图纸量的大小提前数日下发图纸,使从业务部门抽选的评审会成员提前熟悉图纸,评审时能立即作出判断。另外应采用有资历的人员作为评审会主持人,以使大家对评审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可由其当即拍板,避免问题一拖再拖。(2)参与部门要充分。一般而言,提供设计输入资料的部门及相关领导均应该参加,以确认输入时所提供的设计要求在设计图纸中的体现情况。如有必要,还应邀请外部相关专家参与评审会。(3)评审纪要详细。只有对评审纪要认真对待方可提高各部门对评审会的重视程度,还可为日后的分析总结做好足够的资料积累,每次的评审纪要都应详细,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字确认。④参与部门的充分重视。只有参与部门足够重视才可能出现良好的评审预期,但参与的部门一般都是比较繁忙的业务部门,这就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到会充数的状态。 6、设计费用管理 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房地产开发商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完全可以建立起工程造价的数据库,从而确立合理的投资限额,实行限额设计,在此基础上,由设计单位与企业签订设计合同,商定奖励与惩罚的条款,对设计造成的工期延误及超出投资限额的损失,要追究设计人员责任,并进行赔偿;对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按限额造价与实际设计造价进行比较,节约部分按比例给予设计人员奖励,超出限额造价则给予处罚,从而提高设计人员进行限额设计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措施,有效的内部化设计取费的外部性。 另外,对设计费的支付程序也要进行变革。主要是设计费在工程施工开始前即给付完毕,结果造成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没有压力积极提供现场服务,为此,设计费的支付方式上可以预留设计费的固定部分如10-15%的激励费用,待工程竣工后激励费用与设计尾款一同结清,这样就可防止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现场服务的不到位现象,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要追究设计单位的责任,操作上可以设一限值,(如10万元),如因设计原因引起的变更每超过10万元,则应扣除设计费固定部分的1%,考虑到设计变更不可避免,10万元以下部分可以不考虑设计单位的赔偿责任,最大的赔偿金额也不超过设计费固定部分的10%,这样,迫使设计单位重视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结束语 总之,在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阶段,会时常发生设计方案确立周期时间较长的现象,从而给后续施工图纸设计造成时间匆促、赶图的被动局面,甚至造成边作业边设计的施工窘境。为此,项目设计管理阶段,务必要确立好时间安排,严格控制好方案设计、质量管理、时间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才能保障工程项目下一阶段的各项任务顺利执行。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论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措施 【摘 要】设计管理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预控管理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归纳了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设计变更阶段的设计管理,根据项目设计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对房地产项目设计各个阶段进行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变更管理 1 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程序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不一而足,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延误了建设工期。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组织执行结构是必须的。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从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案设计阶段要进行风险管理。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的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它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管理在执行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流程相对简单。 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已完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公司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环节控制,保证中间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安装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执行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必要时组织由规划、消防、人防、设计、合同等方面的专家提出整改意见,把设计缺失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总体时间管理上,一定要严格控制关键点的时间安排,以利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完成。 3 设计变更阶段的管理 3.1 设计变更的概述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需要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阶段,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设计失误和疏漏等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帐,后变更。 3.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增减工程内容;改变使用功能;设计错误、遗漏;提高合理化建议;施工中产生错误;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如基础加深。 3.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个参建方提出,均应由设计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过分管领导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出具相应图纸或变更,并由工程管理部门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予以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②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③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④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⑤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⑥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验收工程中,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⑦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3.4 设计变更的实施与费用结算 设计变更实施后,由工程管理部门签注实施意见,但应注明以下几点:①本变更是否已经全部实施,若原设计图已经实施后,才发生变更,则应注明,因其牵扯到原图制作加工,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②若发生拆除,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以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均应回收。 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作为结算的依据,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正常程序相同,应注明原因,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②由设计管理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所发生的费用,由合同管理部门与设计管理部门协商是否索赔;③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扣减监理费用;④设计变更应视为原设计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⑤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⑥属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若施工单位拖延,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削减费用结算单;⑦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⑧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由工程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大众化、经济化、科学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层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所以本文立足于新的经济形势下,就如进一步提高工企业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第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的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的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想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目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定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定位时普遍被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了在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性。因此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着的特色,课程体系形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了培养内容与市场的不兼容性,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理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是课程体系上的又一不足,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木有较大的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实用性,但是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中缺乏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职业岗位适应相对比较缓慢。最后,过于重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性知识,长期以来,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的只是灌输,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虽然课程丰富,课时总量膨胀,但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多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题,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能力较差。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不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被培养对象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培养的管理人才多是机械式的“机器批量产品”。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一,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多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上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理论型的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指导实践;而应用型的人才则需要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参考不同类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设置培养课程,形成“课程篮”。同时,根据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适用原则、够用原则。在学科教学上,“可以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注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设置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密切联系起来,并且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 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课程就爱哦学,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拓宽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实现多种技能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程教学上尽量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为主要依据,在专业技能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规划管理、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想联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计划培养。按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需求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科学性、理论性、时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第三,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人才的自我创新意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有新鲜的血液促进企业的进步,才能与时俱进的走在市场的前端。所以,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观摩学习的机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理论渗透。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加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注重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在企业培养有计划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目标上,进行思路创新:以学科为基础,职业技能为主导,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最后,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岗位只能要求,有计划的培养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所需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和社会交往技能。通过以上人才培养路径的实施,培养出具备一定特色和较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并具有后继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和技术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管理上的规范化,还需要对其进行社会经验、信息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步伐,企业的发展才不会落伍。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小议企业的人才管理与配制 [摘 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一词有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 [关键词]企业 人才 管理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预测有多少工作岗位,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填补,该岗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企业吸收新成员,一般可分三种目的。 第一,正常补充,这是针对企业原有职工离职、退休、死亡等情况所作出的补充,其岗位责任明确,对于新职员的要求可比照对原有职工的要求,并不存在太多问题。 第二,替补缺勤,这一情况与正常补充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于正常补充,举一个例子,企业原来实行6天工作制,现改为5天工作制,企业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从事原来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原定的工作计划的完成。替补缺勤的岗位其职责不完全明确,但由于其职位虽是新设,而工作却是以前所有,故岗位职责并不难确定。 第三、开设新业务的需要,细分起来,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已设立了新的机构,其方向较明确,这样所招募的员工的职责可以预定,尽管不完善,倒也相去不多;二是其方向并不明确的新业务,这就很难列出其岗位的要求了。 以上是岗位的情况,下面来谈人的区别。就能力而言,我们将它分为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现实能力是当前所具有的可以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它是由以前的学习、经验积累而成的。而潜在能力是可以发展从而在未来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都可以为未来从事某种工作提供基础。对于任务工作,都要考虑到求职者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对于前面所说的岗位职责明确的工作,可以针对其职责侧重于现实能力。就是一般所谓的“专业对口”等问题。而对于岗位职责不明确的工作,像开设方向并不很确定的新业务,就需要更多地考虑求职者的潜在能力。通过对岗位和人的双重衡量,从而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也就是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在现实中,业界往往重视人才的现实能力而忽略了人才的潜在能力。重视现实能力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来即能战”,所谓高薪诚聘高级管理人员即是强调现实能力的重要表现。 但是,由外界聘请中高级管理人员存在着两个对于企业发展非常不利的问题。首先,企业应是一个共同体,倘若只有硬件是不变的,而人员频繁地变动,企业很难维持下去。表面上,企业不断吸收新人,好像效率能够提高,因为每个人都有漂亮的履历,实质上因流动的增多而牺牲了可能增长增高的机会。这还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不在于公司业绩,而是在自己的履历表上添加好的资历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使另一个老板认为他很能干而聘用他。第二,从外部聘请管理人员对内部员工而言是一种打击。对受人尊敬的职位、丰厚的报酬的期望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之一,而从外部聘请则粉碎了内部员工的期望,导致员工心理的不平衡,产生一种被剥夺感,导致其积极性降低。可见,如不是为了宣传公司形象,我们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在组织内部,在人才的合理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掘企业现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不断培养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配置是一个基础,在做到相对合理的配置之后,在管理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将会满足他个人的需要。说起激励,过去我们主要靠精神激励,而近年来,所强调的又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这是在今日的中国一种普遍的思想,同时,也是企业界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它的效果如何呢,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又将如何呢?应该说,精神不是万能的,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物质激励不能代替一切,我们必须掌握适度。这一点,从西方管理学百余年的经验中得到了证明。 早期管理者认为,一般人有一种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只要有可能,他就会逃避工作。由于人类不喜欢工作的本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并以惩罚相威胁,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付出适当的努力。一般人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基于这一观点,企业所采取的是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所期望的,员工们付出了“适当的努力”,企业毕竟还是有所收获,但同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对付磨洋工的现象。本世纪初,一种新的理论风行起来。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因此,工人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如果在能判断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指挥,接受管理,结果是工人得到实惠即工资增加,而企业主增加了收入,方便了管理。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大大的进步。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引导,同时,也不再将工人与管理者摆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了。这也是当今中国使用最广的激励形式。但如果进一步分析,这种形式也有致命的问题。之所以在中国目前看来很有效,是因为中国普遍的收入很低,低水平的生活决定了企业员工们对于收入的重视。但从长远看来,企业员工们总是期待着工资的上涨,只有不断上涨的工资水平才能维持员工的积极性。 职员的安全需要所追求的是保障职业,防止意外,企业的职业保证、退休金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都是针对此种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是最基本的需要,从双因素理论来看的话,都是属于保健因素,做到这些并不一定能使职工全力以赴地工作,但做不到的话,就一定会使职工不满。后面的几种需要是社会性需要,现代所谈的激励,主要是针对这几种需要的。 社交的需要。职员所追求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企业需要通过协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乐制度来满足职工需要。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董事长小汤马士·屈臣有这样一段言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良好的人际关系及随之而来的高昂士气。要达到利润目标就必须借重优秀的员工努力工作。但是光有优秀的员工仍是不够的。不管你的员工多么了不起,如果他们对工作不感兴趣,如果他们觉得与公司隔膜重重,或者他们感到得不到公司公正对待——要使经营突飞猛进简直就难若登天。良好人际关系说来容易,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时刻不忘力行其事,同时要确实知道经理人员是正在和你一起同心齐干的。 尊重的需要。职员所追求的不外是地位、名分、权力、责任、与他人薪水的相对高低。企业对此建立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资金发放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来满足职工需要。信任是满足员工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人都乐意得到管理层的信任,乐意聆听管理层对他们解释各种政策和发展方向。而事实上许多公司的管理层都倾向于尽量不向员工透露公司的情况,尽管其中并没有什么保密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表现为在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的需要。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浅谈对企业人才薪酬管理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企业人才 薪酬管理 现代市场经济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各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着巨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激励和薪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对当前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随着当今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即劳动力和初级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向资金密集型即“依靠大规模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变,最终向“知识密集型即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化这样3个发展时期。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激励更多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力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成为企业界的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企业如何褚勿子人才的激励,如何用好薪酬这把双刃剑,也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 一、激励与薪酬管理 激励(motivation)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这个定义中的3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企业薪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员工的报酬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等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薪酬管理实质是评估、控制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比例,即薪酬的构成及配比、与薪酬相挂钩的业绩指标选择、薪酬数量确定标准。 加强企业的薪酬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人事部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形成吸引力、凝聚力的强有力的支柱。企业通过薪酬制度中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的制度,向员工表明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效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而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则反过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需要理论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动,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Her}ber乡的激励一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克莱顿·爱尔德弗(ClaytonAlderfer)的ERG理论和戴维·麦克莱兰德(DavidMcclelland)的需要理论(theoryofneeds),人们都有对物质追求的需要,无论它是作为基本的生理需要还是成就需要,薪酬在对人才的激励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的主义观点,它强化塑造的行为。它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认为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行为结果之后如果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薪酬就是对员工努力行为的强化物,如果员工的努力的结果跟随的是薪酬的提高,则员工就会对工作加强努力的程度。 (三)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和其他人报酬的关系。企业员工会把自己的投人和产出比与其他相关人员的投人产出比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比率与相比较的其他人的比率相等,那么就是公平状态。公平极为重要,当员工感到比率不相等时,就会经历公平紧张。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Adams)认为,这种消极的紧张状态能提供一种动机使人们采取行动以纠正这种不公平。 (四)期望理论 维克多·弗鲁姆(Victor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具体而言,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良好的绩效评价会带来组织奖励,如奖金、加薪等;组织奖励会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因此,这个理论着眼于3种关系,如图1所示: 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对薪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薪酬管理职能。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领导者应当认识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资源,必须改革以适应竞争的要求。 《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错误评估员工行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而我们对个体活动的知觉和判断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对其内部状态的假设的影响。要合理地分配薪水,管理者就需要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进行评估,而大多数企业工作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工作绩效评价工具失效;领导者以主观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导致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和刻板印象等,这就造成了评估的失真,从而导致薪酬分配不合理。 (三)薪酬设计不科学 首先,薪酬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条件及环境下,薪酬是对人才价值认定的表征,体现某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并得到社会承认。而高付出低回报则抹杀人才价值,人才不可能聚集而只会流失。其次,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企业通过职位评价确定职位和工资等级。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等。再次,企业缺乏薪酬管理方面的技术、工具和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只是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人力资源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不仅关心工资水平,而且还关心工资差别。企业内部薪资标准的不规范,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 首先,薪资的调整与公司整体发展的关联性不大。薪资与员工的工作行为努力程度相关联,并具有导向睦。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做新的战略调整。其次,企业经营战略不同,薪酬策略也应不同,但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统一的薪酬策略,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 四、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薪酬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本效应 要实现薪酬管理的创新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薪酬观念。薪酬管理必须树立‘能本管理”思想,对薪酬的内涵要作广义化理解,并树立以“可比价值”为基础的新的薪酬公平观念。能级制、长效激励、公开化是现代薪酬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传统的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的薪资体系应逐步转变为业绩工资体系和技能工资体系。企业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作用,考虑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通过薪酬激励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双赢”。 (二)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薪酬制度 企业薪酬制度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一个良好的并具有导向性的薪酬制度应当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并且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薪酬制度将和企业战略、核心技术、重组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坚持公平性原理 无论是薪酬数量的确定,还是薪酬类型的选择,都应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公平性原理。从事同一具体工作的人应公平地付给同样工资,员工希望所分配制度能够让他们觉得公平、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当报酬公正地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社区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时,就会导致对工作的满意。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 首先,在对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时,为了保证企业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对每个职位的报酬首先应该进行职位分析,根据各职位的职位评估来确定,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岗位,并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量、职位数、权利关系、考核要求进行清晰的描述,为岗位人员的配置、培训及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最优化决策模型来确定最佳的薪酬水平,如图2所示: (五)选择适当的薪资决定方式 薪资决定方式是由各企业薪资支付制度工资集体协商、聘请一定的专家咨询、雇用双方个别洽谈等,在企业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对特定职位的员工,如核心员工,或某一特定时间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个别协商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只可作为企业薪资决定的补充方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行股票期权和期股制度;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资结构;实行绩点薪酬制;实行团队薪酬制度;实行分享经济制度;实行纯收益分享制度;实行技能工资制;实行浮动工资方案。 (六)设置正常的薪资晋升渠道 为员工薪资晋升机制,使员工在整体薪资水平随着地区物价水平或行业平均收人水平逐渐增长、跟随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增长。同时由于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同,为激励努力工作的员工,在岗位工资级别内设置多个档次,对那些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员工,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予以晋升工资,使员工对工资晋升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强化薪资的激励效应。 (七)坚持薪酬管理的“能级制”原则 所谓“能级制”是指通过在组织内部确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能力测评标准体系,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客观评定,并给予合理的岗位定级,从而建立起与其职务阶梯相匹配的业务能力阶梯,使组织成员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然后据此设计薪酬体系,实施薪酬管理。首先,测评能力。然后,配置与使用能力。测评能力的目的是有效使用能力,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一个组织内部,使用能力与配置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对员工能力的使用,就是对其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重视能力和充分发挥能力的过程。最后,按能力付酬。在能级区划的基础上设计薪酬体系,并在能力测评与使用的过程中实施薪酬管理。 (八)建立灵活福利制度 灵活福利制度是指组织为每个员工建立一个灵活的、通常以他们工资一定的百分比为基础的消费账目,并为每种福利标明价格,允许员工从众多福利项目中选择,允许每个员工选择一组适合他们需要的福利。员工所享用的福利和他们工作的业绩是密切相连的,而员工定期的绩效评估结果则决定福利的档次差距,其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员工力争上游,从体制上杜绝福利平均的弊端,设计一套积极有效的员工福利制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策略进行优化。在对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而且需要在制度上实变革以吸引到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并合理地用人才,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逐步稀释企业资本存量,以效率促发展求平,解开民营企业的产权“死结”,实现企业和经理人力资本股权化,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战略性激励机制和高度凝聚力的整合管理系统,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浅论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 人才管理 论文摘要: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才流动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客观环境,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才流动将有更大的自由度。对企业来说,一方面,人才流动是好事。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起来后,企业可以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去挑选人才;另一方面,人才流动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优秀人才的流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能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如何留住人才,也就是企业如何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战略。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又有管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管理者的要决,因此,学习、研究管理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别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思考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正确认识人才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不是学历与职称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水平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应该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对待人才,一要正确看待,人才往往都有点“刺”,有点个性,对待人才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要求人才样样都能,而要宽容大度,看其主要方面,取其长处,发挥其优点。但是,要注意:有才无德不是人才,有才有德才是人才。二要善于识别,尽管那些未被认识的人才常常用“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来安慰自己,但人毕竟不是金子,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果一个人才过了生命的辉煌期才被赏识,才被使用,那他的才能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浪费了人才。千里马需要伯乐来识别,没有伯乐,哪里有行千里之马呢?对待人才亦是如此,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开发人才资源,在群众中识别人才,挑选人才,挖掘人才,避免人才浪费。 二、大胆引进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篇大文章,要做好不容易,应以人为本,采用积极主动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一要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招聘经营管理人才到企业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者,造就一批掌握先进科技经营管理知识、善于与国际一流公司竞争与合作的经营人才。二要千方百计引进企业适用的科技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胆引进高学位、多经验、掌握行业发展方向的高级科技人才到企业担任学科带头人,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后劲,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 三、合理利用人才 人才被识别、挖掘出来后,企业要合理使用人才,采取措施激发人才的创造力。首先,要进一步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必须打破“铁饭碗”,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为每个人才创造平等竞争机会,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汰的人事用工格局,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和竞争环境。其次,要合理调配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从现代管理心理学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有一定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型人才要放在一定的管理岗位上,科技型人才要放在重要的关键性的技术岗位上,给人才一定的担子,同时给人才一定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 四、优化环境,让人才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高薪是防止人才流失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对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薪金确实很重要,但与发展机会和工作成就感相比,实际在很多人眼里,它已开始处于次要地位,而对员工的不重视是最根本的原因。真正的人才最害怕的还不是生活的清贫,而是环境对自己才华和意志的消磨。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被一些客观不可能实现的重要条件束缚手脚,那么只能是无能为力了。人都是想干一番事业的,都希望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寻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潜力的发挥。当人才在公司感到压抑,自身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时,往往容易产生寻求一种更能使自身价值和潜力得到发挥的工作空间。由此可见,有了人才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如果没有适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人才自然会流失。企业要优化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为人才搭建一座能够取得学术成果的桥梁,在他有能力跳跃起舞时,为他铺设一块尽情施展的大舞台。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视野空间和成长舞台,这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法宝,也是防止人才流失的积极做法。重视人才,合理晋升可以避免人才外流,从而维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只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培育一片适于人才生长的土壤,人才才能深深植根于企业这片沃土上,才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促进职业发展,让人才与企业同步成长 人才需要培训,不仅是因为可以学到新的工作技能,还因为他们能够更新已掌握的工作技能,扩展人才的价值,提高绩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了生存的条件和壮大的资本。因此,企业要留住人才,不是把人才绑在椅子腿上,而是要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靠职业发展留人。职业发展就是在工作中培训人才,是要利用工作让对方的能力或态度有所进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和社会培训资源,对员工开展针对性地培训。向员工传授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建设技能等,同时更多的公司注重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价值观、客户服务、团队精神等培训。联想企业为每位员工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人尽其才,使每个人都成长为人才,都增长才干。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努力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环境的同时,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做出系统培训计划,不断使人才知识更新。要让人才感到有希望,有前途,有奔头,为其提供学习发展机会,使人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总体目标达成一致。 企业留住人才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制定留住人才的措施,切实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创业条件。通过四项措施,留住优秀人才,并使他们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关于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才管理 论文关键词:铁路企业;人才管理;科学方式 论文摘要:目前,随着铁路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改革的一项关键问题是企业重组后带来的人员的重新分配、人员的流动,如何促进企业人才流动,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重组后的企业,同样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乏,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探讨人才管理的科学方式。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资源成为这个时代企业中的另一种资本,有着原来资金资本无从替代的作用。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源于人的发明创造、传授推广和实际应用,没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知识资源也就不复存在。“tE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21世纪是人才争夺战”之说。其原因就在于此。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管理好人才,使人才为企业所用。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如何选择适合铁路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谈谈自己浮浅看法。 1 招聘人才不能唯文凭唯职称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知识、人才推上经济建设的舞台,企业不再视知识、人才为路边草,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在招聘时唯学历、唯职称。时下许多企业招聘人才不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而是言必称“本科以上”以显示企业的技术含金量。给人以“惜光”之嫌。有的企业对应聘人员提出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力求“全才”,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全才”。这些招聘方式都是一种旧观念的反映.应当改革,提倡实事求是。面对知识丰富、热情涌动的人才群体,企业招聘的是人。不是应聘者的学历证明。职称证书。学历、职称是一个人的过去。是静止的,不能说明他的现在,更不能代表他的将来。招聘应当把眼光放到鉴别应聘人员的现实知识水平上。因此,企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就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对本企业各层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考核测试方法,以此遴选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人才进入企业后,就有施展其才华的“用武之地”,真正为本企业所用,为本企业服务。也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学历不在高。有真才实学则灵。如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计算机从业人员是非专业人员,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一些科班毕业的高学历者实际技能往往不及他们。 2 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员的流动,人才不断流入企业。应抓住机遇,重新调整人才使用的新格局。首先,要成立人才工作指导委员会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本企业的人才工作,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是针对铁路企业单位比较多,在人才管理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资源整合和利用受到制约的现状,要建立人才信息通报、人才协调培养等项制度,建立各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渠道,协调各方,增强人才工作合力;第三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要采取直接管理党政干部和间接管理企事业单位人才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提供服务相结合,深化改革与创造环境相结合,着重为各类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计划、财政、科技、教育、劳动、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配合。要发挥各自优势、做到谋划经济发展时,考虑人才需求,制定工作计划时考虑人才保证,研究经济政策时兼顾人才政策,部署工作时研究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确保经济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 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新标准 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不仅需要我们研究如何管人才,还要研究什么样的人是人才,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界定人才。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先当务之急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成立人才测评机构,建立先进的人才测评系统,配备专职的人才测评人员;其次是积极探索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统计标准,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就是要考虑受教育的程度、从业经历和作出的贡献;第三,按照国际惯例,探索制定职位薪酬进行统计的实践方案,积极探索实行人才执业资格制度。 4 创造人才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做到人才培养立体化、人才引进多元化、人才开发社会化、人才服务产业化。 4.1 人才培养立体化 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中央(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制定适合本企业、本单位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确保人才结构的调整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搞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选送优秀人才参加研究生以上学历培训,选拔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高级研修、新技术研讨等短期进修学习;要加强同高校的联系,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固的委托培养关系,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充分发挥地方办学潜力,将地方办学单位纳入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不断探索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还要大力加强人才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和能力,要着眼干人力资源培训的先进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能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先进经验.人才市场建设的最新成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培训,使之从容应对当今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的挑战,做好人才工作。 4.2 人才引进多元化 要制定特殊优惠的政策,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吸引和鼓励有志之士:人才到相关企业或单位长期工作或短程服务;要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战略,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把技术骨干进行企业问的交流联系。作为引智、引技、引才的系统工程,鼓励他们为企业服务;要积极创造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依托大企业和大项目,全面抓好“载体”建设,以项目引人才,切实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和容纳能力;要拓宽人才信息渠道,发挥人事人才信息网站快速便捷的优势,宣传各种优惠政策和人才需求情况,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 4.3 人才开发社会化 要盘活现有人才,鼓励中高级职称离退休人才、下岗人才和大学本科待就业人才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兴办科技实体等活动,允许科技人员利用完成本职工作后的剩余时间业余兼职;要大胆启用优秀人才,全日制大学本科学位毕业生可优先安排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企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岗位要选拔具有高校专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项活动,切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选拔党政领导人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行竞争上岗,坚持优胜劣汰,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使优秀的领导人才脱颖而出。 4.4 人才服务产业化 要树立人才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理念。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以产业化的运营模式。搞好人才服务;要加快人才服务机构的内部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鉴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把人才服务机构改制成公司制运营或虚拟公司运营;要加大培育人才市场的力度,站在人才市场和人才产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制定政策和法规,充分尊重人才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做到依法管理,努力营造有力于人才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宽松环境。 4.5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 党委、政府必须将人才开发纳入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规划,要从依托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把人才视为资本,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产业来发展。以此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人才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做到信念坚定,追求公平。企业领导要胸怀宽广,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有用人才,要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责任和职责。促进企业人才的“危机”感,它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研究起点。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探讨预防企业危机的手段和解决对策。不断引进人才,管好、用好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浅析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才资源 管理 论文摘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人才资源问题,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管理问题。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瓶颈,提出了解决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瓶颈的对策。 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贡献越来越显著,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量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企业创业者对市场机会、国家政策的成功把握,但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使得不少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出现了发展的停滞,甚至衰退、倒闭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发展瓶颈。有的民营企业虽然察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人才的支撑,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的措施也在加强,但是由于企业缺乏系统的人才管理制度,出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本文总结了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典型问题,剖析其中原因后,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瓶颈 1、民营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影响企业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多民营企业创始人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对国家政策和市场机会的敏感,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机会,获得了成功。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素质关系重大,没有意识到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什么样团队能胜任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民营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人才资源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多数民营企业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创业者文化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加之市场对企业发展在技术与管理上的牵引,企业领导者逐渐认识到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纷纷招聘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到自己的企业。但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制度不规范且缺少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支持,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不强,领导者决策随意性大。这些人的专业意见与民营企业磨合困难,甚至冲突严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发挥程度,很多人在短暂几个月磨合后就离职,长一些的能达到一两年,但超过三年的实属凤毛麟角。一项有关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人才流动方面,一般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在10~15%左右,而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平均流动率却接近50%,有的甚至高达70%。这些人才的流失不仅带走了技术秘密,也带走了客户,增加了企业人才重置成本,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对民营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3、为吸引人才的高薪政策没有产生合理的回报 民营企业为从外部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保留内部人才,企业大多参照外部市场薪酬水平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但往往缺乏科学的保证内部公平的分配机制,没有建立起绩效导向的考核机制,使得人才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现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专业方面的管理不完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些企业的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从股东的角度看,对人才的高薪投入并没有产生应有的回报,产生所谓的“老板为员工打工”的现象。 二、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瓶颈的剖析 1、企业战略不清晰,导致高层人才流失 民营企业往往没有形成明确的战略规划,即便有战略规划也只是在个别决策层者的头脑中,并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成为全体人员共同认可的发展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的这些核心骨干早已解决温饱问题,他们追求的不仅是金钱,更追求的是事业目标的实现和人才价值的体现。但现实情况是,在摸不到老板的战略思路的前途下,只能听命于老板在具体事务上决策干预,缺乏对事业长期发展方向的深度参与和实质认同。这种简单的高薪,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的事业,对这些中高层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离职率高也就在所难免,同时也直接影响下属员工的工作心态,工作成果也不能达到高水准。 2、部门、岗位职责不清,人才资源管理基础条件薄弱 部分民营企业经过高速发展具有相当规模,旧有的组织结构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能重叠或空缺,分工不清,多头指挥,人员配备不当。因没有一个有效运作的组织体系,使得组织绩效评价缺乏客观的标准,激励功能作用不强,人才资源管理的基础薄弱。 基本的人才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人才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和辞职、辞退等工作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人才管理上往往凭领导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企业领导人注重血缘、亲源关系,因人设岗,不论能力高低都被安排在重要岗位;对引进的人才,岗位设计不合理,职责过大,要求苛刻,很难进入决策层,这也是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酬与绩效管理缺乏科学方法,激励机制不完善 薪酬体系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岗位和业绩的价值。民营企业在薪酬与绩效管理方面常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开始尝试奖金与绩效挂钩,但前期的岗位分析评价、绩效考评体系等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导致考核无法拉开差距,加之浮动奖金的比例较小,对整体薪酬的影响有限,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第二种情况是企业将人才工资与奖金的激励功能错位,把绩效薪酬视为薪酬的主体,基本薪酬等处于次要地位。造成有的企业年度发的奖金很多,年收入加起来不比外资企业少,但是难以吸引到一流的人才。 三、解决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为了实现民营企业从经验管理为主向科学管理过渡,人才资源管理应从“人治”转向“法治”,依靠组织体系实现企业目标,充分发挥各岗位的作用,调动企业骨干的积极性,必须基于系统思想解决人才资源管理瓶颈。 1、构建清晰的企业战略,指导人才资源管理实践 组织力量,将企业老板的发展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并结合企业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变量、产业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析),找到将企业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匹配的战略,作为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和目标。在企业战略明确的情况下,制定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战略,做好人才资源规划,指导人才资源管理实践。一个组织的人才深信其所从事的事业有广阔的前景和崇高的社会价值时,他们就会充满热情、才思敏捷、积极进取,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与企业风雨同舟,为实现自己和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2、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调整支撑战略实现的组织架构 确定企业关键职能,分析面向客户的重点流程,调整组织架构,合并交叉职能,设计相互制衡、有效协同的岗位机制。再配以适当的制度,确保合理的集权与分权。提供人才可以施展才能的舞台。 3、建立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实现科学化管理 管理的价值体现主要通过制度,或者说体制得以实现。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团队,制度的力量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制度的比较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人才资源的问题,实现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符合现代人才资源管理理论和经验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与进步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大到企业的人才资源的战略选型,小到人才的筛选管理制度。笔者仅就人才资源管理中起关键作用加以提出,主要包括人才资源规划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以上各项制度互相配合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和人才共同发展。 基于科学的方法制定薪酬管理制度与绩效管理制度。薪酬制度不仅直接能够对企业的人才产生激励,更重要的是它会反过来对企业人才资源的来源以及价值创造过程本身产生影响。薪酬制度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外部公平性,这需要企业了解本行业的薪酬水平,然后考虑企业的价值取向,以行业水平作为参考,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以达到外部公平。其次是内部公平,需要将人才分门别类,在考虑岗位价值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类人才分别设计相应的薪酬结构。再次是人才自我公平,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积极而又有效地管理员工绩效,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才的薪酬与其考核结果挂钩,确保达到自我公平。企业可以考虑对核心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他们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通过适当分配股份使人才与企业利益共享,把人才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4、职业经理人的引进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的问题,注意吸收企业外部专业人才,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承担企业主要主要管理岗位,改变目前经营管理队伍的结构,使企业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同时企业老板们调整工作重点,从具体业务指导和事务决策中解脱出来,借助职能部门建立人事、财务、投资、战略等职能管理,通过选拔职业经理人,建立良好的计划预算机制和例外管理机制,在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范围内给人才充分授权,发挥下属积极性,老板们集中时间思考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总之,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瓶颈的解决,必须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构建实现战略的载体,制定人才资源管理管理政策与制度,使民营企业从产品成功型企业转变为企业成功型企业。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基于人才队伍分类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探究 论文关键词:供电企业 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摘要:供电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与资产密集型企业,其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是众多管理决策者关心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并分别给出了适合不同类人才队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供电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管理创新,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1-3]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供电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在整个人力资源队伍的规划中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需要在日常的人力资源工作系统中进行应有的调整和发展。当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整个人力资源工作的优质运转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主动的人和成长的人”,而其效果的呈现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强化与保障。因此,供电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应围绕如何使员工成为“合格的人、主动的人和成长的人”来进行加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并分别给出了适合不同类人才队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一、对“合格的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合格的人”是指在客体能力方面可以满足企业职位所需的人。为实现合理配置合格人力资源的目标,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做好三项工作。 1.形成完整的职位体系 在完成了岗位名称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职位类别和所属的专业类别梳理清晰,形成完整的职位体系。职位体系一般是指所有岗位的一个“族谱”,能够清晰地显示企业发展所需的所有岗位,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所在等级,是组织结构的另一种体现;同时也只有通过职位类别及其专业分类,开展各项专业的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目前供电行业中基本的岗位名称及其内涵比较一致,但在具体的分工,尤其是管理岗位上仍不够清晰。2007年,供电企业对管理岗位的职位体系进行了一次较为完全的整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由于管理岗位与部门、专业类别交叉比较多,使得管理岗位的专业分类比较难,对管理岗位的人力资源情况只能处在按层级或按所在部门/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对管理岗位人力资源的规划、使用和发展会起到比较大的限制。应该在职位体系梳理的同时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做好岗位能力模型建设工作 明确各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深刻理解岗位能力模型的作用,认清能力模型建立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岗位能力模型的建设工作。人力之所以成为资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具备这样或那样的能力。人的行动源于能力,个人的绩效源自能力,企业的绩效受到个人和组织能力的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全部工作就是在解决如何拥有能力、如何使用能力、如何发挥能力和如何发展能力。因此,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应以岗位的能力模型为基石。在尽快完成能力模型和能力辞典之后,对每个岗位(或每个关键岗位)和企业总体所需的人员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甄选、招聘、培训、认证、使用、评价和补偿以及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必须注意只有全面认识能力模型,才能真正发挥其真正作用。源自心理学的“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知识、工作操作技能等仅仅是能力的一小部分,也是能力模型很片面的组成部分。知识对于能力而言只是记忆了一些信息,工作操作技能也只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这些信息。而能力模型真正要关注的反而是那些能够收集、分析和整理各种信息,创造性地使用这些信息的心理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才使得人们能够应对不同的新环境、新问题,才能使个体和组织的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能力模型如果只关注到显性的知识、技能,而没有分析和确定对目标和成就的渴望、对组织的感知这样一些基础的素质,那么能力模型就很难帮助企业挑选真正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中,要特别注意对一些基础核心能力和素质的分辨,在能力素质类别划分上应当尽可能做到不重不漏,而不是相互兼有。有些管理能力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使用在不同的专业中,那么就应该找到管理能力的本质所在,而不是按专业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有的能力模型会提出“销售管理能力”的定义或分类。其实销售管理能力已经是一种能力的综合体了,在这样的分类情况下,不利于判断和培养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或是否有发展这种能力的潜质。更好的方法是,将销售管理能力分解为“管理和培养他人”、“影响和说服”、“了解和沟通”、“分析、认知”等能力大类,再进一步分解到更小的能力模块去进行构建、判定。建立岗位能力模型,特别是关键岗位的能力模型,对企业的贡献很大,而这种贡献是建立在准确建立能力模型,科学测评个体能力的基础上。供电企业在建立岗位能力模型上既有优势,又面临相当的困难。优势在于,本身具有较多同一岗位的个体,为开展关键行为调研和比对提供了较多的样本;困难在于众多的岗位有着复杂的行为,要想充分开展调研,仔细比对同样任务中不同个体的行为内涵和动机、基本素质,总体的模型建设工作必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由于能力模型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实际管理中应根据岗位类型进行区别对待。如对于大部分的班组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及运用专业知识的技能,就已经拥有了出色完成相关工作的能力,因此需要重点建立起各类型班组人员所需具备的知识及技能体系;而对于各层级管理人员,出色完成本职工作除需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外,动机及性格也需要与岗位相互匹配,职级越高,对深层次素质匹配的要求越高。因此,供电企业岗位能力模型建设工作既可以采取在网公司或省公司的指导下,与其他兄弟单位分工协作的办法,也可以采取选择关键性岗位先行开展,然后逐步扩大范围的办法。 3.拓展人员进入渠道 结合能力模型的要求,完善结构性甄选招聘,使新生接收与内部转岗工作可以对岗位所需的人员能力有进一步的保障;同时适时拓宽人员进入的渠道,获得最佳的社会资源的补充。能力模型的健全为人员的选择和聘用不仅提供了通常意义上的任职资格与条件,更重要的是对人员的内在潜质和素质提出了要求。如果选择对象仅仅满足了学历、资历、能级等条件,但却不能达到真正的能力需求,那么这个选择对象在进入岗位后的绩效结果与企业的期望之间一定会产生差距,从而影响到全局的绩效水平。因此,在开展新员工的招聘和内部员工甄选调配、晋级时,应依据能力模型将必要和期望的条件分开,作为选拔的标准。只有满足必要能力需要的选择对象,才能进入预定的岗位。通过这样的固定模式,来保证人员“进口关”的质量,确保企业的绩效目标能够有足够的个体能力作为支撑。由于供电企业长期处于自然垄断经营的环境,致使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危机感和变革的动力,使得招聘渠道也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化的大环境,一定程度上闭塞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新陈代谢机制,使企业需求并可以直接使用的优秀人才难以直接引进,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外部招聘,影响了企业招聘的员工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因此应适时拓宽人员进入渠道,使得条件合格的社会人力资源能够及时地补充到企业中,让企业的发展能够得到社会最佳人力资源的支持。 二、对“主动的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主动的人”是指在具备一定能力的情况下,人的主体自觉自愿地调动自己的能力投入相应的工作。为了使全局人员都能成为主动的人,积极投身企业发展所需的各项工作中去,在保证了规划所需的人员配置后,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努力做好三项工作。 1.建立转岗激励机制 建立转岗激励机制,并配套“热门技能”补贴促进人员内部流动。企业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对不同岗位进行人员数量的调整,这就需要企业能够有一批适合不同岗位或愿意转换岗位的人员。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立转岗激励机制是一项能够在短期和中长期都保持人员活力的利好措施。岗位薪点工资制度是供电企业基本薪酬制度,主要围绕本岗位的行政等级、职称、技能和工龄等价值及贡献开展劳动补偿。员工主动学习多专业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内部复合型人才缺乏,不利于内部人员转岗使用。通过转岗激励机制,对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员工开展培训,鼓励员工拥有多种专业技能,并对主动参与多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发放一定的补贴。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紧缺的专业发放“紧俏技能”补贴,鼓励员工从技能要求较低的专业向技能要求更高的专业进行流动。 2.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明确每个岗位、每名人员所需要完成的绩效。绩效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系统的灵魂所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既是人员合格的评价标准,也是促进人员自觉工作、努力对标的客观需要。指标体系设计好坏会影响到供电企业创先战略目标能否落地,能否促使每位员工都为局战略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可以实现战略对各单位/部门及岗位的有力牵引。目前,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分为对单位/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及各单位/部门对内部员工考核的指标体系。对单位/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是从单项业务(如安全生产)出发,根据业务相关性对相关的单位/部门进行考核,这种指标分解模式容易造成重要指标的遗漏或重叠。对员工绩效指标的设定过程中,由于各单位/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一,员工的考核指标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整合,形成清晰而正确的指标体系,通过一套明确的指标及其标准要求可以使已经上岗人员能够始终保持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使所有人员有明确目标可以攀登,保障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 3.深化内在激励 在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按贡献分配的基础上,丰富职业发展通道,改变外部刺激为主的激励方式。人员的主动工作需要得到内外条件的不断激励,对人的激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的长期激励一定来源于内在的动力和激励而非外在的。仅仅依靠不断上涨工资、增加福利、过分强调沟通和人际关系、开展全面的员工咨询等积极的保健因素,会使员工的基本满意度门槛越来越高,而对工作的激励则不能产生较大作用。职位体系的丰富不仅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困扰国企人员的“官本位”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员工长期激励的需要。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是职位体系丰富的主要内容,已经引起整个南网系统的关注,广东电网系统也在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多元化的试点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发展通道的多元化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技能人员的等级、待遇问题(这只能解决员工的外在激励问题,却难以形成对员工的长期内在激励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通过职位体系的设计满足员工的深层兴趣(高层次需求)。通过丰富和明确职业发展通道,给予全体员工一张“发展地图”,更重要的是使员工明确,自己可以根据兴趣来选择一条不断挑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终身发展之路,使员工了解到企业会如何帮助每个个体进行发展,直到他们自己能力和期望的高度。因此,除了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职位体系、等级等内容之外,应该重点衍生出各岗位之间的发展通道,为员工的终身发展提供“按图索骥”的服务。 三、对“成长的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成长的人”是指企业如何能够保障自己的员工队伍从个体到整体、从思想到能力上都能紧随甚至超前于企业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这是涉及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因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势必对人员的成长提出要求,因此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过三项工作来加强人员的成长。 1.完善针对岗位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目前,供电企业为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已启动了一般管理岗位和班组岗位培训课程体系开发工作。一方面使员工明确岗位的培训要求,了解自己学习提高的路径,另一方面可根据岗位培训要求为员工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并将岗位培训要求作为员工考核的关键要素,建立与岗位相适应并利于开发员工潜能的员工机制。未来供电企业应进一步发展以完整的能力模型作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基础。完整的能力模型在于提供了核心素质的内容。在培训中,核心素质的长期培养,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系统、流程的完善要相结合。在结合能力模型开展培训时,既要通过一些显性的专业管理课程给予受训者一些快捷、好用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技能,又要通过一些课程增强受训者的隐性、深层素质的培养。比如销售管理课中,可以直接教授一些销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使受训者迅速掌握使用的工具;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培训却不能满足对员工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旦受训者离开销售专业,就又要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开展一些针对分析能力、辨识能力等深层素质培养的课程,可以使受训者更加容易适应不同的岗位,很多时候还能促进员工融会贯通之后的创新思维的产生。这些基于单纯类别(而不是混合、重叠类别)能力素质的培训,符合人类发展心理学的等级整合原则,即人们可以天然地将单纯、独立发展的技能整合成更加复杂的技能。开展这类培训不仅可以使受训者有更加广泛的适应能力、节省更多的培训成本(包括时间的、经济的),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大力发展电子化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电子化学习已经成为最具前景和影响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比以往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传播和更新知识,而且解决了广阔领域内的低成本覆盖问题,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轻易地实现个人实时和终身的学习。目前,供电企业全员网络培训及考核系统平台已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培训信息化管理。通过在基层单位大力推广网络教育平台的宣传及应用,目前平均每天达500至1900人上网学习,其中生产一线员工学习培训率达84.22%。供电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员工人数较多、覆盖地域广阔、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而电子化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以较低的综合成本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多年积累的和借由广州特殊区位优势建立起来的各种资源和资源渠道,形成功能强大的知识管理和学习系统,完善供电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一大基础内容。 3.更加广泛和积极地推进绩效反馈与辅导 目前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刚刚建立,工作重心还放在绩效指标体系及规则体系的完善上,且为保持过渡阶段的平稳性,绩效考核结果的透明性不强,种种主观及客观因素导致各层级人员对绩效辅导与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绩效管理的重点在于进行绩效辅导与提升,在于寻找工作短板所在并不断加以改进。绩效管理的本质在于组织的绩效来源于个体绩效,只有人的成长和进步才能带来绩效的改变和提升,而人的成长必须得到企业不断的关怀,特别是组织、领导和同事持续的绩效反馈和辅导,也就是绩效管理要着眼于持续的反馈与辅导。通过绩效反馈与辅导可以使员工获得组织层面的支持与帮助,从而真正保障了每个岗位、到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有适宜的人员与能力。部分员工也存在着“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再把绩效评估和考核等同于打分和奖金的分配手段”的误解。如果绩效管理在企业员工的头脑中等同于奖金和考核表,那么就不会有人真正地去运用绩效“管理”这一手段去持续不断地、系统地改善和发展企业。不仅个人无法获得更快的成长,企业也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损害。考核是阶段性的、对结果而言的,反馈和辅导则贯穿于任务执行的全过程。只有反馈和辅导才不会让企业无奈地接受一个结果。因此,绩效的反馈和辅导必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四、结论 当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正在进行以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公司化改造、 商业化运营、 法制化管理为取向的改革,电力企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转变观念,构造新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捷。供电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力资源队伍的发展,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主动的人和成长的人”,而人才队伍建设的效果则需要通过建立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来得到强化和保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并分别给出了适合不同类人才队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浅谈对企业人才薪酬管理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企业人才 薪酬管理 现代市场经济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各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着巨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激励和薪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对当前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随着当今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即劳动力和初级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向资金密集型即“依靠大规模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变,最终向“知识密集型即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化这样3个发展时期。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激励更多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力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成为企业界的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企业如何褚勿子人才的激励,如何用好薪酬这把双刃剑,也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 一、激励与薪酬管理 激励(motivation)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这个定义中的3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企业薪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员工的报酬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等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薪酬管理实质是评估、控制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比例,即薪酬的构成及配比、与薪酬相挂钩的业绩指标选择、薪酬数量确定标准。 加强企业的薪酬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人事部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形成吸引力、凝聚力的强有力的支柱。企业通过薪酬制度中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的制度,向员工表明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效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而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则反过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需要理论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动,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Her}ber乡的激励一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克莱顿·爱尔德弗(ClaytonAlderfer)的ERG理论和戴维·麦克莱兰德(DavidMcclelland)的需要理论(theoryofneeds),人们都有对物质追求的需要,无论它是作为基本的生理需要还是成就需要,薪酬在对人才的激励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的主义观点,它强化塑造的行为。它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认为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行为结果之后如果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薪酬就是对员工努力行为的强化物,如果员工的努力的结果跟随的是薪酬的提高,则员工就会对工作加强努力的程度。 (三)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和其他人报酬的关系。企业员工会把自己的投人和产出比与其他相关人员的投人产出比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比率与相比较的其他人的比率相等,那么就是公平状态。公平极为重要,当员工感到比率不相等时,就会经历公平紧张。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Adams)认为,这种消极的紧张状态能提供一种动机使人们采取行动以纠正这种不公平。 (四)期望理论 维克多·弗鲁姆(Victor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具体而言,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良好的绩效评价会带来组织奖励,如奖金、加薪等;组织奖励会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因此,这个理论着眼于3种关系,如图1所示: 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对薪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薪酬管理职能。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领导者应当认识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资源,必须改革以适应竞争的要求。 《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错误评估员工行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而我们对个体活动的知觉和判断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对其内部状态的假设的影响。要合理地分配薪水,管理者就需要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进行评估,而大多数企业工作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工作绩效评价工具失效;领导者以主观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导致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和刻板印象等,这就造成了评估的失真,从而导致薪酬分配不合理。 (三)薪酬设计不科学 首先,薪酬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条件及环境下,薪酬是对人才价值认定的表征,体现某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并得到社会承认。而高付出低回报则抹杀人才价值,人才不可能聚集而只会流失。其次,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企业通过职位评价确定职位和工资等级。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等。再次,企业缺乏薪酬管理方面的技术、工具和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只是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人力资源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不仅关心工资水平,而且还关心工资差别。企业内部薪资标准的不规范,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 首先,薪资的调整与公司整体发展的关联性不大。薪资与员工的工作行为努力程度相关联,并具有导向睦。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做新的战略调整。其次,企业经营战略不同,薪酬策略也应不同,但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统一的薪酬策略,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 四、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薪酬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本效应 要实现薪酬管理的创新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薪酬观念。薪酬管理必须树立‘能本管理”思想,对薪酬的内涵要作广义化理解,并树立以“可比价值”为基础的新的薪酬公平观念。能级制、长效激励、公开化是现代薪酬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传统的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的薪资体系应逐步转变为业绩工资体系和技能工资体系。企业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作用,考虑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通过薪酬激励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双赢”。 (二)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薪酬制度 企业薪酬制度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一个良好的并具有导向性的薪酬制度应当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并且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薪酬制度将和企业战略、核心技术、重组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坚持公平性原理 无论是薪酬数量的确定,还是薪酬类型的选择,都应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公平性原理。从事同一具体工作的人应公平地付给同样工资,员工希望所分配制度能够让他们觉得公平、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当报酬公正地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社区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时,就会导致对工作的满意。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 首先,在对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时,为了保证企业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对每个职位的报酬首先应该进行职位分析,根据各职位的职位评估来确定,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岗位,并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量、职位数、权利关系、考核要求进行清晰的描述,为岗位人员的配置、培训及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最优化决策模型来确定最佳的薪酬水平,如图2所示: (五)选择适当的薪资决定方式 薪资决定方式是由各企业薪资支付制度工资集体协商、聘请一定的专家咨询、雇用双方个别洽谈等,在企业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对特定职位的员工,如核心员工,或某一特定时间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个别协商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只可作为企业薪资决定的补充方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行股票期权和期股制度;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资结构;实行绩点薪酬制;实行团队薪酬制度;实行分享经济制度;实行纯收益分享制度;实行技能工资制;实行浮动工资方案。 (六)设置正常的薪资晋升渠道 为员工薪资晋升机制,使员工在整体薪资水平随着地区物价水平或行业平均收人水平逐渐增长、跟随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增长。同时由于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同,为激励努力工作的员工,在岗位工资级别内设置多个档次,对那些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员工,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予以晋升工资,使员工对工资晋升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强化薪资的激励效应。 (七)坚持薪酬管理的“能级制”原则 所谓“能级制”是指通过在组织内部确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能力测评标准体系,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客观评定,并给予合理的岗位定级,从而建立起与其职务阶梯相匹配的业务能力阶梯,使组织成员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然后据此设计薪酬体系,实施薪酬管理。首先,测评能力。然后,配置与使用能力。测评能力的目的是有效使用能力,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一个组织内部,使用能力与配置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对员工能力的使用,就是对其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重视能力和充分发挥能力的过程。最后,按能力付酬。在能级区划的基础上设计薪酬体系,并在能力测评与使用的过程中实施薪酬管理。 (八)建立灵活福利制度 灵活福利制度是指组织为每个员工建立一个灵活的、通常以他们工资一定的百分比为基础的消费账目,并为每种福利标明价格,允许员工从众多福利项目中选择,允许每个员工选择一组适合他们需要的福利。员工所享用的福利和他们工作的业绩是密切相连的,而员工定期的绩效评估结果则决定福利的档次差距,其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员工力争上游,从体制上杜绝福利平均的弊端,设计一套积极有效的员工福利制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策略进行优化。在对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而且需要在制度上实变革以吸引到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并合理地用人才,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逐步稀释企业资本存量,以效率促发展求平,解开民营企业的产权“死结”,实现企业和经理人力资本股权化,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战略性激励机制和高度凝聚力的整合管理系统,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小议企业的人才管理与配制 [摘 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一词有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 [关键词]企业 人才 管理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预测有多少工作岗位,哪些工作岗位需要填补,该岗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企业吸收新成员,一般可分三种目的。 第一,正常补充,这是针对企业原有职工离职、退休、死亡等情况所作出的补充,其岗位责任明确,对于新职员的要求可比照对原有职工的要求,并不存在太多问题。 第二,替补缺勤,这一情况与正常补充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于正常补充,举一个例子,企业原来实行6天工作制,现改为5天工作制,企业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从事原来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原定的工作计划的完成。替补缺勤的岗位其职责不完全明确,但由于其职位虽是新设,而工作却是以前所有,故岗位职责并不难确定。 第三、开设新业务的需要,细分起来,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已设立了新的机构,其方向较明确,这样所招募的员工的职责可以预定,尽管不完善,倒也相去不多;二是其方向并不明确的新业务,这就很难列出其岗位的要求了。 以上是岗位的情况,下面来谈人的区别。就能力而言,我们将它分为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现实能力是当前所具有的可以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它是由以前的学习、经验积累而成的。而潜在能力是可以发展从而在未来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都可以为未来从事某种工作提供基础。对于任务工作,都要考虑到求职者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对于前面所说的岗位职责明确的工作,可以针对其职责侧重于现实能力。就是一般所谓的“专业对口”等问题。而对于岗位职责不明确的工作,像开设方向并不很确定的新业务,就需要更多地考虑求职者的潜在能力。通过对岗位和人的双重衡量,从而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也就是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在现实中,业界往往重视人才的现实能力而忽略了人才的潜在能力。重视现实能力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来即能战”,所谓高薪诚聘高级管理人员即是强调现实能力的重要表现。 但是,由外界聘请中高级管理人员存在着两个对于企业发展非常不利的问题。首先,企业应是一个共同体,倘若只有硬件是不变的,而人员频繁地变动,企业很难维持下去。表面上,企业不断吸收新人,好像效率能够提高,因为每个人都有漂亮的履历,实质上因流动的增多而牺牲了可能增长增高的机会。这还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不在于公司业绩,而是在自己的履历表上添加好的资历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使另一个老板认为他很能干而聘用他。第二,从外部聘请管理人员对内部员工而言是一种打击。对受人尊敬的职位、丰厚的报酬的期望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之一,而从外部聘请则粉碎了内部员工的期望,导致员工心理的不平衡,产生一种被剥夺感,导致其积极性降低。可见,如不是为了宣传公司形象,我们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在组织内部,在人才的合理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掘企业现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不断培养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配置是一个基础,在做到相对合理的配置之后,在管理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将会满足他个人的需要。说起激励,过去我们主要靠精神激励,而近年来,所强调的又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这是在今日的中国一种普遍的思想,同时,也是企业界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它的效果如何呢,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又将如何呢?应该说,精神不是万能的,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物质激励不能代替一切,我们必须掌握适度。这一点,从西方管理学百余年的经验中得到了证明。 早期管理者认为,一般人有一种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只要有可能,他就会逃避工作。由于人类不喜欢工作的本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并以惩罚相威胁,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付出适当的努力。一般人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基于这一观点,企业所采取的是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所期望的,员工们付出了“适当的努力”,企业毕竟还是有所收获,但同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对付磨洋工的现象。本世纪初,一种新的理论风行起来。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因此,工人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如果在能判断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指挥,接受管理,结果是工人得到实惠即工资增加,而企业主增加了收入,方便了管理。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大大的进步。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引导,同时,也不再将工人与管理者摆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了。这也是当今中国使用最广的激励形式。但如果进一步分析,这种形式也有致命的问题。之所以在中国目前看来很有效,是因为中国普遍的收入很低,低水平的生活决定了企业员工们对于收入的重视。但从长远看来,企业员工们总是期待着工资的上涨,只有不断上涨的工资水平才能维持员工的积极性。 职员的安全需要所追求的是保障职业,防止意外,企业的职业保证、退休金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都是针对此种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是最基本的需要,从双因素理论来看的话,都是属于保健因素,做到这些并不一定能使职工全力以赴地工作,但做不到的话,就一定会使职工不满。后面的几种需要是社会性需要,现代所谈的激励,主要是针对这几种需要的。 社交的需要。职员所追求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企业需要通过协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乐制度来满足职工需要。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董事长小汤马士·屈臣有这样一段言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良好的人际关系及随之而来的高昂士气。要达到利润目标就必须借重优秀的员工努力工作。但是光有优秀的员工仍是不够的。不管你的员工多么了不起,如果他们对工作不感兴趣,如果他们觉得与公司隔膜重重,或者他们感到得不到公司公正对待——要使经营突飞猛进简直就难若登天。良好人际关系说来容易,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时刻不忘力行其事,同时要确实知道经理人员是正在和你一起同心齐干的。 尊重的需要。职员所追求的不外是地位、名分、权力、责任、与他人薪水的相对高低。企业对此建立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资金发放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来满足职工需要。信任是满足员工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人都乐意得到管理层的信任,乐意聆听管理层对他们解释各种政策和发展方向。而事实上许多公司的管理层都倾向于尽量不向员工透露公司的情况,尽管其中并没有什么保密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表现为在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的需要。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浅论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 人才管理 论文摘要: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才流动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客观环境,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才流动将有更大的自由度。对企业来说,一方面,人才流动是好事。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起来后,企业可以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去挑选人才;另一方面,人才流动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优秀人才的流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能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如何留住人才,也就是企业如何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战略。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又有管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管理者的要决,因此,学习、研究管理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别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思考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正确认识人才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不是学历与职称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水平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应该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对待人才,一要正确看待,人才往往都有点“刺”,有点个性,对待人才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要求人才样样都能,而要宽容大度,看其主要方面,取其长处,发挥其优点。但是,要注意:有才无德不是人才,有才有德才是人才。二要善于识别,尽管那些未被认识的人才常常用“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来安慰自己,但人毕竟不是金子,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果一个人才过了生命的辉煌期才被赏识,才被使用,那他的才能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浪费了人才。千里马需要伯乐来识别,没有伯乐,哪里有行千里之马呢?对待人才亦是如此,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开发人才资源,在群众中识别人才,挑选人才,挖掘人才,避免人才浪费。 二、大胆引进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篇大文章,要做好不容易,应以人为本,采用积极主动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一要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招聘经营管理人才到企业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者,造就一批掌握先进科技经营管理知识、善于与国际一流公司竞争与合作的经营人才。二要千方百计引进企业适用的科技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胆引进高学位、多经验、掌握行业发展方向的高级科技人才到企业担任学科带头人,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后劲,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 三、合理利用人才 人才被识别、挖掘出来后,企业要合理使用人才,采取措施激发人才的创造力。首先,要进一步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必须打破“铁饭碗”,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为每个人才创造平等竞争机会,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汰的人事用工格局,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和竞争环境。其次,要合理调配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从现代管理心理学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有一定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型人才要放在一定的管理岗位上,科技型人才要放在重要的关键性的技术岗位上,给人才一定的担子,同时给人才一定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 四、优化环境,让人才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高薪是防止人才流失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对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薪金确实很重要,但与发展机会和工作成就感相比,实际在很多人眼里,它已开始处于次要地位,而对员工的不重视是最根本的原因。真正的人才最害怕的还不是生活的清贫,而是环境对自己才华和意志的消磨。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被一些客观不可能实现的重要条件束缚手脚,那么只能是无能为力了。人都是想干一番事业的,都希望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寻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潜力的发挥。当人才在公司感到压抑,自身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时,往往容易产生寻求一种更能使自身价值和潜力得到发挥的工作空间。由此可见,有了人才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如果没有适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人才自然会流失。企业要优化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为人才搭建一座能够取得学术成果的桥梁,在他有能力跳跃起舞时,为他铺设一块尽情施展的大舞台。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视野空间和成长舞台,这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法宝,也是防止人才流失的积极做法。重视人才,合理晋升可以避免人才外流,从而维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只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培育一片适于人才生长的土壤,人才才能深深植根于企业这片沃土上,才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促进职业发展,让人才与企业同步成长 人才需要培训,不仅是因为可以学到新的工作技能,还因为他们能够更新已掌握的工作技能,扩展人才的价值,提高绩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了生存的条件和壮大的资本。因此,企业要留住人才,不是把人才绑在椅子腿上,而是要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靠职业发展留人。职业发展就是在工作中培训人才,是要利用工作让对方的能力或态度有所进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和社会培训资源,对员工开展针对性地培训。向员工传授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建设技能等,同时更多的公司注重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价值观、客户服务、团队精神等培训。联想企业为每位员工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人尽其才,使每个人都成长为人才,都增长才干。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努力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环境的同时,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做出系统培训计划,不断使人才知识更新。要让人才感到有希望,有前途,有奔头,为其提供学习发展机会,使人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总体目标达成一致。 企业留住人才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制定留住人才的措施,切实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创业条件。通过四项措施,留住优秀人才,并使他们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关于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才管理 论文关键词:铁路企业;人才管理;科学方式 论文摘要:目前,随着铁路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改革的一项关键问题是企业重组后带来的人员的重新分配、人员的流动,如何促进企业人才流动,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重组后的企业,同样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乏,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探讨人才管理的科学方式。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资源成为这个时代企业中的另一种资本,有着原来资金资本无从替代的作用。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源于人的发明创造、传授推广和实际应用,没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知识资源也就不复存在。“tE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21世纪是人才争夺战”之说。其原因就在于此。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管理好人才,使人才为企业所用。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如何选择适合铁路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谈谈自己浮浅看法。 1 招聘人才不能唯文凭唯职称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知识、人才推上经济建设的舞台,企业不再视知识、人才为路边草,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在招聘时唯学历、唯职称。时下许多企业招聘人才不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而是言必称“本科以上”以显示企业的技术含金量。给人以“惜光”之嫌。有的企业对应聘人员提出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力求“全才”,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全才”。这些招聘方式都是一种旧观念的反映.应当改革,提倡实事求是。面对知识丰富、热情涌动的人才群体,企业招聘的是人。不是应聘者的学历证明。职称证书。学历、职称是一个人的过去。是静止的,不能说明他的现在,更不能代表他的将来。招聘应当把眼光放到鉴别应聘人员的现实知识水平上。因此,企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就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对本企业各层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考核测试方法,以此遴选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人才进入企业后,就有施展其才华的“用武之地”,真正为本企业所用,为本企业服务。也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学历不在高。有真才实学则灵。如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计算机从业人员是非专业人员,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一些科班毕业的高学历者实际技能往往不及他们。 2 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员的流动,人才不断流入企业。应抓住机遇,重新调整人才使用的新格局。首先,要成立人才工作指导委员会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本企业的人才工作,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是针对铁路企业单位比较多,在人才管理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资源整合和利用受到制约的现状,要建立人才信息通报、人才协调培养等项制度,建立各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渠道,协调各方,增强人才工作合力;第三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要采取直接管理党政干部和间接管理企事业单位人才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提供服务相结合,深化改革与创造环境相结合,着重为各类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计划、财政、科技、教育、劳动、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配合。要发挥各自优势、做到谋划经济发展时,考虑人才需求,制定工作计划时考虑人才保证,研究经济政策时兼顾人才政策,部署工作时研究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确保经济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 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新标准 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不仅需要我们研究如何管人才,还要研究什么样的人是人才,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界定人才。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先当务之急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成立人才测评机构,建立先进的人才测评系统,配备专职的人才测评人员;其次是积极探索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统计标准,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就是要考虑受教育的程度、从业经历和作出的贡献;第三,按照国际惯例,探索制定职位薪酬进行统计的实践方案,积极探索实行人才执业资格制度。 4 创造人才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做到人才培养立体化、人才引进多元化、人才开发社会化、人才服务产业化。 4.1 人才培养立体化 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中央(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制定适合本企业、本单位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确保人才结构的调整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搞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选送优秀人才参加研究生以上学历培训,选拔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高级研修、新技术研讨等短期进修学习;要加强同高校的联系,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固的委托培养关系,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充分发挥地方办学潜力,将地方办学单位纳入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不断探索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还要大力加强人才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和能力,要着眼干人力资源培训的先进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能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先进经验.人才市场建设的最新成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培训,使之从容应对当今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的挑战,做好人才工作。 4.2 人才引进多元化 要制定特殊优惠的政策,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吸引和鼓励有志之士:人才到相关企业或单位长期工作或短程服务;要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战略,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把技术骨干进行企业问的交流联系。作为引智、引技、引才的系统工程,鼓励他们为企业服务;要积极创造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依托大企业和大项目,全面抓好“载体”建设,以项目引人才,切实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和容纳能力;要拓宽人才信息渠道,发挥人事人才信息网站快速便捷的优势,宣传各种优惠政策和人才需求情况,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 4.3 人才开发社会化 要盘活现有人才,鼓励中高级职称离退休人才、下岗人才和大学本科待就业人才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兴办科技实体等活动,允许科技人员利用完成本职工作后的剩余时间业余兼职;要大胆启用优秀人才,全日制大学本科学位毕业生可优先安排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企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岗位要选拔具有高校专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项活动,切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选拔党政领导人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行竞争上岗,坚持优胜劣汰,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使优秀的领导人才脱颖而出。 4.4 人才服务产业化 要树立人才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理念。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论,以产业化的运营模式。搞好人才服务;要加快人才服务机构的内部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鉴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把人才服务机构改制成公司制运营或虚拟公司运营;要加大培育人才市场的力度,站在人才市场和人才产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制定政策和法规,充分尊重人才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做到依法管理,努力营造有力于人才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宽松环境。 4.5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 党委、政府必须将人才开发纳入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规划,要从依托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把人才视为资本,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产业来发展。以此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人才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做到信念坚定,追求公平。企业领导要胸怀宽广,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有用人才,要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责任和职责。促进企业人才的“危机”感,它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研究起点。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探讨预防企业危机的手段和解决对策。不断引进人才,管好、用好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浅析加强工商管理人才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摘要】在现代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如果想要创造更多的利益财富,就需要重视加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实践证明,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劳动、员工的努力以及对员工的管理,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建设工作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训 管理水平 企业主体 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培养出创造力的人才,可以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来实现。工商管理对人才的培训要求在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能够合理的应对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日趋剧烈的局势。企业的工商管理在当代管理水平上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应用性的手段和方式,在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发现,加强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工商管理中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新的培训理念和方案措施,减小和避免了传统的工商管理方面的弊端和不足,充分运用和掌握了管理学的原理将成功的管理经验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分析当前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中对人才的培训信息不对称 我们这里所讲的工商管理中对人才培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如传统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一味培养人才的销售能力和技术能力,护士对人才在工商管理方面的培训。工商管理中员工如果接受到合理恰当的培训,可以将管理方面的大量信息更好的运用到工作质量、数量、时间安排上。现在部分中小企业中存在盲目的呼应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方案,不了解企业工商管理的实质和要求,进而造成了对人才的培训中信息部队称的错误行为。如果企业只是做到片面的培训人才的销售能力和技术能力,则不能满足企业管理中活动行为的高效运行,没有达到工商管理的实质要求。由此可见,现代企业想要做到在实现组织目标中获取显著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做到坚持重视工商管理中对人才培训的信息对称化。工商管理中需要加强人才对企业经济活动、经济法、期货市场、管理原理等多方面的了解,充实人才的知识储备加深内涵,锻炼员工对工商管理的应用水平。 (二)工商管理中对人才培训的方式不恰当 企业的工商管理中对人才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往往在培训的过程中出现员工的学习主动性不被彻底的激发出来,你恰当的培训方式造成了一段时间后的培训效果不明显,对员工的培训作业不突出。不恰当的培训方式不仅浪费了企业的大量的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且也使受培训的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被人们称作“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鼓励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而影响他们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关系。从霍桑实验中可以得知,如果将实验结合工商管理对人才的培训上来看,对人才的培训不能仅仅要求选择培训方面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人才,而且要注重培训人员与企业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是为培训学院与学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步骤之一。恰当的培训方式不能一味的对学员进行灌输管理知识和严肃的培训态度,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方式,认识和了解到学员在培训的过程对工商管理学习中不理解的地方和相应的地方,培训人员及时的调整不恰当的培训方式,不但能达到提高培训水平的目的,而且企业人才的学习主动性也被成功的激发出来,所以,培训方式在工商管理中如果得到恰当的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二、加强人才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首先,企业做到重视工商管理对人才的培训,强化管理内部系统运行机制是工商管理中对人才培养的前提。工商管理中的目的有为了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种管理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减少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违章或者风险发生。企业重视工商管理中对人才培训的工作,是建设企业管理团队的有利手段,而通过强化管理内部系统的运行机制能够提高学员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但能将企业管理团队的成员之间在管理工作中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作用有效地开发出来,顺应了现代企业发展和工商管理的需要。一旦管理内部系统运行机制得到强化,企业能够满足人才对工商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让人才在学习中学会正确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不但能发挥和调动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企业人才学员之间高效的团结和协作能力。因此,重视工商管理对人才的培训是企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强化管理内部系统运行机制对企业管理层面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其次,企业工商管理对人才的培训中可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我国企业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各大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企业人人才应该具备的工作技能之一。当然,在企业工商管理的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条件。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企业对人才管理进行有效培训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培训过程中还要根据学员的理解水平设定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按照所教的学员掌握水平来设置。如果过于专业化,学员将不能理解,因此,在培训过程时,要将培训人员和学员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培训效果更加明显。融洽的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就可以在沟通方面畅所欲言,能够充分发挥出企业人才在工商管理学习的潜力。而在日常的培训教程中,要做到系统无误的培训步骤,设置好一环扣一环的培训环节,使企业人才在工商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一个和谐、平等、互助的培训氛围内,融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才的思维是开阔、思维发散,会使学员的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工作的压力使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思维的运行会变得迟钝,精力和身体也达不到合格的标准。在企业工商管理对人才的培训中,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员在培训中,身体和心理得到一定的放松和缓解,对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工商管理人才培训的意义和作用 加强企业中工商管理的人才培训是提高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合理手段。企业的管理水平本质上就表现在持续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就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和最终的活动目的。在加强工商管理的理念中,通过对人才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能让企业人员进行活动时做到全面的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