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论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近两年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压力。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总结、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党中央提出的“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的指导下,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能源增长翻一番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在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和总结国内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累了经验。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一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未能很好落实,节约优先没有很好体现到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三是尚未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四是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五是全民节约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对头、消费心理扭曲、消费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树立节约型的思想观念。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 高、国民素质增强、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要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开发区建设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加强重点行业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积极保护耕地,提高单位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化用地,土地使用功能适当混合。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推进建筑废物综合利用;新建建筑实行装修一次到位,禁止二次装修。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有条件的要发展分布式供热;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住宅小区建设要配套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加快再生水利用,推行分质供水。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构建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精准化水平,节约使用土、肥、水、电、种、药等投入要素。继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资源能源的产出效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和附加值;积极推进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并使之成为农村的补充和替代能源。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在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鼓励购买低油耗、低排量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禁止过度包装,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产品。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和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意义,明确将“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并列为基本国策,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把节约资源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深化税收、财政、投资、金融等改革的重要内容。 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建立执法责任制,保证现有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要加快国家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对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开发准入条件;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加快制定工业耗能设备、机动车、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强制性、超前性的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的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的节能标准。完善重点用水行业取水的定额标准。建立和完善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新建建筑的准入制度,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度等。 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体系。加快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的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加快研究制定鼓励使用节能节水减免税产品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发展节能车型与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完善资源性产品进出口的税收政策。公共财政要加大对政府资源节约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制度。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包括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工程应用科技的开发,将其纳入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化发展规划。 促进机制创新,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信息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国内外各类资源节约信息,引导企业挖潜改造。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担保,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即耗能用户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此外,还要广泛开展国情教 育,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经济建设论文: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个重要因素,因为在整个社会运行中,意识形态能发挥多方面的功能,而其巨大的经济功能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正确对待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积极利用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服务。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创新社会意识形态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不断创新社会意识形态理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下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之路。面对新 情况新问题,社会意识形态工作不改进就没有活力,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与时俱进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继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工业强则国家强”的理念,用足用活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经济建设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坚持节约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五大战略”理论创新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以来,根据时代的新特点和实践的新要求,不断地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来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并维护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扩大了阜新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力,从而实现了以人为本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实践。 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摘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互动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纳入到更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指导思想之中,并明确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原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就是要确保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协调,并努力防止在实践中出现相互偏废现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实力要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相协调。没有一定的国防实力,国家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得到保障。而脱离国家经济建设安全环境,单纯追求国防实力的增长将耗费大量的宝贵资源,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二是国防发展战略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得以延续、保持稳定和走向繁荣的两个重要支点,只有在国防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情况下,国防和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三是国防建设投入要与国家经济的承受力相协调。经济是国防的基础,国防建设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不仅国防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经济发展也将因此受到拖累。四是国防体制要与国民经济体制相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国防体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经济体制的变迁必然要求国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除此之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协调还包括其它许多方面内容,如国防发展方向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国防政策要与国家经济政策相适应等。 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涵,随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和平时期,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依托,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前提下谋求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只有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国防建设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下谋求发展,使国防投入、军队规模等控制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富国不等于强国,一个国家即使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也难于巩固已有的经济建设成果,难于取得与其自身经济实力相符的国家地位。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是要立足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当前,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还存在某些不相协调的地方,一是国防发展实力与经济发展实力不相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我国现有武器装备综合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也不占优势。军队建设整体上处于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阶段,而发达国家正在进入信息化军事阶段。二是国防费占gdp比重过低,同经济建设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长期呈下降趋势,“六五”和“七五”时期平均分别为3.6和2.0,“八五”和“九五”进一步下降到1.5,20__年回升到1.5,20__年进一步回升到1.7。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国防费的投入,但仅仅是一种恢复性增长、补偿性投入,国防费占gdp的比重低于3的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应当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适度增加国防费占gdp和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增强国防实力和应对各种安全因素的能力。 二、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良性互动机制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矛盾的统一体,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尽量减少和降低两者对立矛盾的因素,促进和强化两者互为依托的能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军民分离”和“军民结合”两种模式。在“军民分离”模式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自封闭、互不相通,两者在资源的分配上通常表现为相互对立关系,难以起到良性互动作用。而在“军民结合”模式下,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可形成双向扩散、交流和融合的态势,促进国防与经济良性互动作用。因此,通过军民结合,不仅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克服资源重复配置现象,缓解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争夺资源矛盾,而且可提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效率与效益,从而能够更好地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就是要打破军民分割、相互封闭的传统界限,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求,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也就是,一方面将国防建设根植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形成国防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建立起军民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项目立项、资源配置等方面真正实现相互融合。国家和地方在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公共基础建设以及光缆、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等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不仅要考虑经济建设需要,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军事和作战需要,做到寓“战场建设”于“经济建设”之中,使一笔投资能获得经济和军事双重收益。军队在人才培养和后勤保障上要充分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做到寓军事人才培养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获得持久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通过物资供应、卫生勤务、交通运输和技术保障等军事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做到寓后勤保障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使军事后勤保障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应当按照军民一体化要求,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大军民兼容设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努力促进国防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互溢流和优化配置,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努力发挥国防支出的投资乘数效应、地区乘数效应与就业乘数效应,使国防建设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形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需要相应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为之配套。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改革和完善国防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制度。政府需要适度放宽国防市场准入,逐步降低民用部门进出国防市场的门槛,允许和鼓励非公有经济进入军民兼容的军工行业和非关键领域。同时,还应当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使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相对较弱的国有军工企业,能够自主地退出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使有科技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民用高科技企业,能够自主地进入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从而彻底改变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相对封闭格局,迅速扭转国防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局面,并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的加快建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必须及时修订和完善军用标准和规范,扩大军品和民品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程度。比如,在武器研制和采购方面,只要不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凡是适合采用民用标准和规范的地方,就应当尽可能使用民用标准和规范,以此提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军民融合程度,从而达到降低资源重复配置和浪费的作用。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决策、协调和评价机制。在决策机制上,政府应当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求,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纳入统一规划进行决策。其中,经济建设的决策要贯彻国防原则,国防建设决策要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协调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军地联系办公会议制度,从项目立项、投融资、价格、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加大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力度。在评价机制上,应当把“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使各级政府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兼顾国家安全利益。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让有限资源在和平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于经济建设,在战时可有效地保障战争需要。最后,还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应法律和法规,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三、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投入就更加有限。为了使国家有限资源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国防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上,我们还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不够发达仍然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制约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将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我国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时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有所侧重原则,避免出现全方位推进和平均着力而导致国防建设效率低下的现象。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就是以增强国防实力和提高军队战斗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国防实力及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根据“木桶效应”原理,系统的整体功能主要由系统的“短板”决定。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系统的“短板”问题。为此,必须根据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特点和规律,抓住我国国防建设特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原创://一是军事战略威慑能力的建设。提高军事战略威慑能力是遏止战争,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军事战略威慑力量的建设,通常被认为是“费效比”较高的国防建设活动。在国防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应当以足够的投入确保急需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杀手锏”武器的研制生产,并逐步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从而依靠强大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震慑对手。二是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建军目标,也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国防和军队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大军队信息化装备以及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等方面投入,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加快推进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步伐。三是军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的联合作战,需要海、陆、空、天、电、磁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有效配合和联合作战。军队能否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为此,需要加大军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建成一体化的作战指挥系统、火力打击系统、情报侦察系统、装备研制与采购系统、动员及后勤保障系统等。四是国防和军事人力资源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国防和军事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国防和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配置由 数量型向专家型和职业型转变。 国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而且是特殊的公共产品,国防现代化建设理应由国家来进行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由国家来进行投资。实际上,国防建设的某些领域,国家完全可以充分依靠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军事、民用技术协调互动重视不够,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通用化程度较低,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和低效率,不但损失了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后劲。为此,国家对国防建设的资源投入,应该集中投在民用部门“不能”、“不愿”和“难以”进入的国防建设领域,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安全保密性强、投资大和风险高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国家应当在项目立项、投融资、土地使用等各个方面,逐步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支持力度。而对于一些军民兼容性和非关键的国防建设领域,国家应当允许和鼓励民用部门积极参与,以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后劲。另外,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手段,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国防费保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国防费保障向精确化转型,提高军队和国防建设的质量效能。 经济建设论文: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关系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参与性,做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贡献。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不与经济建设相对立,相反,它是一个非常好的 经济建设方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多角度建设林业资源相关产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变成经济增长引擎。健康的生态林业发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点,提供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经济建设论文:加强市场监管服务经济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 经过多年努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行政执法队伍。 实践证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条件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有手段在短时间内对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进行大范围的检查和清理,有能力对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或重大应急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在我国市场监管体系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重要执法力量。 我们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经济形势变化对市场秩序影响的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消除市场秩序中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对____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总结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只有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工商行政管理才能树立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更新监管理念。要把落后的、传统的、随意的监管思维向文明的、现代的、依法的监管理念转变,牢固树立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的理念,努力做到创新监管、规范监管、高效监管。要把依法行政看作生命线,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完善体制机制。要针对维护市场秩序的实际需要,着力在丰富发展“四化建设”的内涵上下功夫,着力在各项监管制度的完善上下功夫,着力在完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四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创新方式方法。要按照推进“四个转变”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力在巩固和扩大创新成果上下功夫,着力在提高监管执法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着力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推进“四个转变”的工作力度。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提高监管效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协调配合、业务条线的上下联动、区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强资源整合,增强监管合力。要完善应急机制,健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当前,特别要注重从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出发,深入研究解决涉及全局和扰乱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问题,努力防止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今年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要始终牢记:只有做到公正执法,工商行政管理才有执行力和公信力;只有做到依法行政,工商行政管理才能实现规范监管、科学监管;只有做到廉洁文明执法,工商行政管理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只有做到创新监管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才能提高执法效能。我们要坚持把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职责,强化监管,创新监管,以高效能的监管树立工商行政管理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 经济建设论文:对省域煤炭经济建设思索 一、内蒙古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 虽然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但长期形成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先导,以原料输出为依托,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煤炭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内蒙古当前煤炭生产主要以原煤为主, 这种固有习惯的传统生产方式使得原煤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全区煤炭工业产品在高新技术方向的发展能力有限, 使得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2009 年,全区加大了对煤炭深加工的资金投入力度, 一批煤制油项目加快了研发部署和生产,但就总体水平来看,煤炭深加工的量不足原煤总产量的 3%。 (二)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加剧 根据调查, 当前全区经济在享受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收益的同时, 煤炭开采对全区环境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统计显示,因开凿和采煤产生的废石和煤矸石量与原煤产量的比例接近于 1:1,其中原煤产量与煤矸石的比例接近为 1:0.2~0.3。 当前内蒙古煤炭产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因此,每年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也在大量增加, 预计每年将达到 6 吨以上。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更是致命的威胁。 但从煤炭工业对环境的补偿力度方面看,开采原煤同时对环境的补偿费用却很少。根据对相关资料显示,内蒙古 2009 年煤炭价格中用于治理环境的各种税、在煤炭价格中仅为 25 元/吨左右,不到其/,!/煤炭销售价格的 5%。 (三)煤炭收益分配不公问题突出 煤炭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以内蒙古重点煤炭生产地区鄂尔多斯市为例,部分地区发现煤炭后,开采企业或投资人以近百万元/亩地的高价征集相关土地的使用权,使部分人一夜暴富, 但没有被征集土地的居民群众生活依然较为贫穷。同时煤炭开采后,真正受益的是与之相关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个人, 而开采后所遗留的环境等问题则由周围居民来承受, 煤炭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收益分配不公问题。 (四)煤炭开采中资源浪费严重 据测算, 内蒙古每开采 1 吨煤就要消耗 2.5 吨的煤炭资源,同时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达 8 吨,损耗水资源 2.4 吨。 但在以经济发展为各地区基本要务的思想下, 这种资源浪费并没有引起各地区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煤炭开采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同时,这种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使得今后由煤炭生产所引起的环境补偿费用逐步增加,今后全区仅矿区塌陷治理费以及植被再生费就需要上百亿。 (五)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 作为最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进行大规模勘探和生产的中央煤炭生产企业,拥有着专属的煤炭运输线路和较为丰富的可供开采煤炭资源。 根据调查,央企煤炭生产企业 2009 年在内蒙古生产的原煤占到了全区原煤总量的一半以上,实现煤炭收入上千亿元。 但由于历史原因,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将收入中的所得税部分(所得税率现为 25%)划归中央财政,而留给地方财政的仅为增值税部分(增值税率已上调至 17%)所得收入,中央和地方收益相差了近30%多,央企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贡献度较低。 二、政策建议 (一)改善资源管理政策,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内蒙古煤炭资源现行的有偿使用制度,是通过征收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实现的。 但是这两种形式是以煤炭产量或销售收入为征收基础,不能真实反映资源本身的价值,没有体现出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和资源有偿使用的全部内涵,不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也不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要实现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当前的煤炭资源管理政策。 对煤炭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以合理的资源价值为基础,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发展生产的目的。 同时,要继续加强煤炭工业深加工能力,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值,促进全区煤炭工业的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煤矿技术改造和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信誉等方面品牌资源积累。 并且要加快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战略,抓紧发展一批大型煤炭洗选加工转化项目, 扶持水煤浆、“煤制油”工程项目建设,扩大原煤入洗比重和炼钢喷吹煤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 同时加快非煤产品项目建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加大水煤浆生产规模,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调整煤炭输出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内蒙古煤炭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大煤炭企业对资源补偿力度 要适当提高煤炭开采和生产企业对资源和环境补偿力度,增加煤炭企业各种税费。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煤炭开采生态监测管理体制。解决各地区乡镇、个体煤矿只管挖煤赚钱,却在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长期欠账问题。 有专家估计,全国仅治理采矿区一项就需要投入上千亿元。 因此政府在加大审查的行政执法力度, 对煤炭生产企业或个人进行的煤炭开采与生产活动进行一个有效的环境生态评审并建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规范煤炭开采中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行煤焦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注重提高资源开采水平和洗选效率,以传统矿区节能降耗、废弃物利用和新建矿区原煤高效开采、洗精煤外销、中煤及其他劣质煤发电、矿井水及生活废水处理后回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合理开发的煤炭矿区资源高效循环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并促进煤炭资源效率的提高。 (五)加强对煤炭工业的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 要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炭生产资源回收率。按照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开办煤矿标准, 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加快采煤改革的步伐,推广采用粉煤和水煤浆燃烧、辅机系统等节能先进技术,扩大集中配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应用范围。 (六)促进本地煤炭生产企业发展,加强相关煤炭生产企业责任 中央煤炭生产企业其对煤炭价格制定具有较高的话语权, 而其他各地区国有或私营煤炭生产企业对煤炭价格的制定一般依据央企煤炭企业所定价格定价,不公平的竞争,造成了煤炭市场竞争 机制的缺失,不利于煤炭生产企业间的正当竞争。应尽快依托本地区自身优势, 积极促进本地区煤炭生产企业发展,同时,制定相关规定加强中央煤炭企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发挥中央企业带头作用,并建立一种有效的补偿机制,对中央煤炭企业所得收益中,除支持了中央财政外,同时也应加大对其地方或省(市)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经济建设论文:强化媒体优势服务经济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闻媒体也日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新闻媒体既是喉舌和工具,却又不能全部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生存运转;既要保证其政治导向的正确,又要计算其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因此,广告作为新闻媒体必须具备的一种宣传形式,同时又成为我们新闻媒体不可缺少的经营项目。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遵循《广告法》相关法规,努力探讨广告工作规律,做了一些工作,很愿意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各位。 注重政治意识强化导向性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是全县唯一的新闻媒体,其指导性、权威性、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我们广播电视台广告工作的全过程,而不只是仅仅视为一种单纯的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在做广告工作的时候,一直坚持“先看证件后谈广告,先予查证后拟合同,先审文字后拍样片”的广告工作操作原则。 广告样片出来后,依据“编辑初审,主任覆审,台长终审”的审查程序,层层把关,把涉及政治,涉及大局,涉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字词句和声乐影反复斟酌,尤其是广告词中的一些绝对化用语、比较性用语,我们都予以严格剔除,并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敲定到既坚持政治倾向,又满足客户需求的那么一种定位。近年来,我们的广告没有出现任何政治差错或主观性宣传。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广告的生命同样在于真实。广告宣传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还肩负着引导县内外消费者健康消费心理的责任。因此对每一项广告业务,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个“真”字。我们近段制作某种药品广告时,采用了真实地址、真实人物和真实疗效的实地拍摄手段,让本地患者用本地语言叙说本人的医疗感受,达到了方方面面满意的效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麻烦。有的客户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提供虚假的广告内容,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通过刊登广告而赢利的目的。对一些医疗广告、药品广告、邮购广告,以及一些格调和质量不高的广告,我们都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广播电视台声誉负责的态度,宁缺勿错,宁肯不挣这个广告费,也都坚决抵制。在非典猖獗时期,邻近某县市药店要做板蓝根冲剂广告,因拿不出药品检验纪录,我们当即拒绝,药店老板便拿着红包到台长家来,说是做生意要的是赶时间,希望先做广告,后补检验单。为着全县以及周边地区民众的用药安全,我们坚持了原则,没有做这笔广告。 就这样,我们通过广告,使平民百姓既了解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的实际景观,又让他们接受了健康有益的经济和文化信息,享受了正常的消费服务,使我们的广告版面成为广播电视台其他版面内容的合理的延伸和补充,成为党和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形象化的、实际的解读和宣讲,让广告也成为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熏陶的有效载体。 注重竞争意识强化形象性广告作为现代商业不可缺少的门类,不仅具有政治和文化的含量,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特点。近几年来,我国广告业空前发展,经营单位从1996年的5万家发展到去年的9万家;而广告额则从1996年的3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03亿元。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是空前激烈的。 作为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如何面对这样的竞争呢?我们首先做到的是确立竞争意识,就是明确定位,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打主动仗。近年来,我们与中盐宏博集团、富士特集团、美国杜邦公司等大型企业有过不少成功的合作,双方也各自不同地取得了各自需要的利益。 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就是一条:解放思想,大胆出击,以诚相待,平等互利。关键是,我们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清楚地介绍了云梦广播电视台广告的市场定位,把广播电视台的服务经济特色介绍清楚,把可能的市场前景分析清楚,让他们在产业诚信、产品诚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把广播电视台潜在的传播优势发挥出来,把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发挥出来,为这些大型企业的市场分割、市场重组、市场扩张、市场吞并而制造先期舆论,并进而凝聚企业文化,扮靓企业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兼并而摇旗呐喊。 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使排除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也要为这些企业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这些从云梦土地上崛起的大型企业是建设楚天强县的坚实基础和力量。 我们十分珍惜我们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我们在全台开展了“四个珍惜”活动,即:珍惜广电荣誉、珍惜工作机会、珍惜个人前途、珍惜家庭幸福。我们把塑造广告客户形象同塑造我们自身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凸现自身形象的基础上做好广告工作,讲求诚信,讲求信誉。 有一个外县白酒批发商自制了一大批浓香型白酒,打算在云梦广播电视台投一笔可观的广告费,我们帮他分析了云梦地区的白酒消费习惯和状况,并告诉他,目前云梦的白酒品种非常齐全,其中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凤香型各种酒的品种达几百种,市场十分饱和,因此做大量广告效果未必理想。对方很感激,尽管他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上做广告,但却帮我们联系来许多其他的广告客户。这使我们认识到,广告不是硬拉就能"拉"来的,诚信是产生效益的基础。 今年5月,云梦城南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国药商场等10多家客户因非典原因,经营一落千丈,有的客户还准备撤离云梦市场,我们理解他们的临时困难,主动承诺在有线台和影视频道免费为他们继续做广告,共同战胜非典带来的市场波折。我们的做法使客户们深受感动,他们说,云梦广播电视台讲求诚信,讲求信誉,与朋友共存共荣,在这里投放广告一百个放心。就这样,我们以我们的理念,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忠诚的广告客户。注重经营意识强化效益性广告工作既是宣传,也是经营,是经营就不能不讲效益,就要带头遵守工商行政法规和《广告法》。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具体支持和指导下,为了抓好广告工作,我们成立了广告中心,内设业务、制作、监播和收视调查等4个小组,规范地履行接听电话、提供价格与段位信息、分工洽谈广告业务等职责。同时,多次组织广告业务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它应知应会的工商法规与业务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广告质量,我们在年初投资了120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投资140万元,对摄编播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率先在全省县市电视台中实现了硬盘自动化播出,广告制作和播出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地理顺了三个关系: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广告也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把公益广告也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抓。今年,为了配合县委大力开展再就业的工作,我们采用镜头组合方式,将做早点的、搞建筑的、拉板车的普通劳动者组织成一组动态画面,既歌颂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劳作,又揭示了“就业的路就在脚下”这一极为朴素的道理,为下岗工人寻找新的就业门路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数。与此同时,我们拷贝了中央电视台的“诚实”“信任”“宽容”系列伦理教育公益广告,在每晚黄金时段播送,以滴滴温泉沁润着人们日益向善的心灵。 二是企业效益与电视台效益的关系。企业在广播电视台做广告要追求一定的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广播电视台也要按广告的规则取得自身的效益,其中的效益比例应该尽可能地数字化。梦阳集团是一家生产和经营食品、饮料与饮食的私营企业,我们把梦阳酸奶、王氏焦切和梦泽古酒系列产品与当地民间传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策划出让著名曲艺家张明智亮相荧屏的传播方案,使梦阳集团名声大振,企业效益成倍飙升,产品成功走出云梦。与此同时,我们广播电视台也按照与商家事先商定的比例,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回报。正是我们兢兢业业地为客户倾心服务,20__年,我们克服了因非典带来的重重困难,经营收入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全年广告总收入比20__年净增100万元。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是集体效益与个人效益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通过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号召我们的广告工作者既讲市场规律,又讲思想觉悟;既讲合理分配,又讲无私奉献;既讲全国同行业的大环境,又讲云梦现实的小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工资分配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个人目前所执行的档案工资为基础,结合每月出勤状况,外宣任务和广告创收业绩等因素,予以结构上的工资浮动,努力创造一个“多做贡献多拿工资,少做贡献少拿工资,不做贡献不拿工资”的分配格局。 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的广告事业刚刚起步,未来的道路更漫长,工作更艰苦,挑战更严峻。但我们有信心在全体同志的支持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经济建设论文:试论执法监察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 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 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执法监察是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最直接的体现。开展执法监察要紧贴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通过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实践探索新思路,不断提高执法监察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一、找准方向,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针对性 执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 既不是放弃本身职责去直接从事经济工作,也不是单纯对违规违纪问题处理,更不是片面的地方保护主义,而是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和问题,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 治理经济环境是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抓住这个切入点,执法监察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才能体现出为经济工作服务的自身价值。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贴近经济,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认真调查研究,查找并及时解决干扰、阻碍、危害经济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经济发展清淤排障,保驾护航。就目前情况而言,干扰和影响经济发展的消极不利因素突出表现为两大矛盾:一是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决策、决议与个别单位部门贯彻落实上中梗阻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着不办、落实不力;二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优质高效服务、文明依法行政与个别单位部门及工作人员职责意识差、服务质量低劣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作风疲沓、效率低下,甚至乱收乱罚、吃拿卡要、作风粗暴 。另外,打假打私不力,制假售假泛滥,欺外排外、寻衅滋事以及扰乱社会稳定等问题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执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 就要突出解决两大主要矛盾,同时重视其他各类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作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良好环境的培育、维护和治理,对于经济发展振兴的作用尤为重要和突出。因此, 坚持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清理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和问题, 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这是当前及今后执法监察工作的主题和方向。 二、强化措施,拓宽服务经济建设的途径 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任务。开展执法监察,既要树立服务经济的意识,找准位置, 明确方向,更要强化措施,拓宽领域,增强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我们认为,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充分发挥两项作用,当好两个角色。一是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当好服务经济的“检查官”。执法监察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有其独特的职能优势,从执法监察方式上,可以主动地走向监察对象,可以定期检查,也可以随时检查;可以超前检查、同步检查,还可以跟踪检查。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守法情况的监督检查,是“执法的再执法,监督的再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经济建设的实际,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机动地运用不同的监察方式,切实解决干扰破坏经济环境,阻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当好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检查官”和“ 守护神”。在监督检查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典型,查办案件树权威,这是执法监察工作效果最有力的体现。在治理经济环境方面,其作用表现在查处一件,带动一线,影响一片,既对危害经济环境行为起到了惩戒和教育作用,又能对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各执收执罚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起到较强的震慑和警示作用。同时,开展执法监察不仅要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查处,还要关口前移,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防范,将被动查堵向主动预防转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大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二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好服务经济的“协调员”。执法监察工作涉及面宽,业务性强,随着反腐败形势的发展,在治理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部门化、职业化、专业化,纪检监察机关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当好“ 检查官”, 还要当好“协调员”,要通过组织协调,调动起单位部门共同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既牵好头,当好主角,又充分发挥有关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主动搞好协调配合,把业务部门熟悉管理、法规、政策和内部监督的优势同纪检监察部门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 坚持不越位也不越权, 既不揽功也不诿过, 始终站在监督的角度 , 正确展行监察职能, 发挥综合监督的整体效能, 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经济建设的效果 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客观上对执法监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而发展,促进执法监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效果。一要注意机制创新。开展执法监察最根本途径包括专项检查和受理投诉。专项检查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综合性较强;受理投诉举报,可以及时抓住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 快速受理, 快查快办, 主动性、时效性更强。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和充实专职执法监察队伍,成立专门机构,开通热线电话,认真受理企业群众投诉举报, 拓宽社会各界对治理经济环境工作的监督渠道,要研究制定受理、审批、调查、处理以及督办等一整套规范完善的工作程序, 做到既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又高效优质办理, 加大对损害经济环境行为的监督和查纠力度。同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 研究效能监察、廉政监察和专项检查在服务经济建设中“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探索重点经济项目跟踪督查机制,认真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加强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开展执法监察,只有在新形势下大胆尝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要注意把握政策。在政策贯彻中,要正确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既要认真研究国家大政方针、规定制度,又要立足地方实际,克服盲目性,增强创造性和实效性。处理经济环境问题主要依据是党政纪条规、公务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在治理经济环境具体工作实践中,通过监督检查和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往往是群众有反映,调查有结果,但在处理违规违纪行为上没有更具体、更对口、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处理依据和标准。纪检监察机关要注意加强制度 规定方面的总结和研究,在对违纪问题处理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当前,违反规定,片面追求单位部门利益,乱收乱罚、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成了影响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对症下药地进一步完善细化这些制度规定,为优化发展环境,严惩违规违纪行为提供更严格具体的处理依据和标准。要注意在工作实践中定制度,又通过实践对制度规定进行规范完善善,增强制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建立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之,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实际明确服务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又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服务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探索实践,开拓创新,正确认识并把握好这一关系,执法监察工作才能有权威、有作为、有地位,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展现执法监察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经济建设论文: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国土资源规划工作随之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其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到底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呢?本人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并结合现代经济的特点和未来规划的发展趋势,粗浅地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 讲规划先谈政治很多人不理解,在表面上看好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殊不知,规划和政治实则紧密相关,相辅相成。首先,规划工作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这已是广大规划工作者的不争事实,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已是政治经济学家早就得出的科学论断。当然还有无数的历史事实可以充分证明。如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受不同的政治路线影响,国家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事实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影响经济,[本文作者申明:仅提供给文秘站 !注:]当然也就影响着在经济建设中起龙头作用的规划工作。可以这样说,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政治的人能够搞出一个有远见、有生命力的规划来。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刻关心政治,不断了解政治,并从中认清方向,看清形势,及时了解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规划工作,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科学的规划建设,进而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二、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规划工作的成败,还会严重影响着办事效率的高低。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更新,信息瞬息万变,作为我们的规划工作就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时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仍然靠吃老本,沿用旧法,遵循旧制,那么就会象老牛拉破车一样落伍,就会被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所淘汰,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较高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学懂、学通、学透,为什么?因为一个好的规划,必定要在政策的范围内,必定要在法律的制约下,离开了政策和法律而制定的规划,就不是一个好的规划。如果一个规划工作人员对政策、法律、法规不懂或半懂,不通或半通,不透或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导致规划工作的失误或失败,就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某些开发区的建设规划,由于规划工作人员对政策缺乏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导致一些方面的规划起点不高,没有远见,致使一些刚建成不久的大楼,马上要拆除,这样不仅给县域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又如有些乡镇的集镇规划,由于规划工作人员对国土法学得不够,作规划时没考虑到国家的基本农田要受保护,随意破坏了良田,留下了无穷后患等等。 其次,就是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电脑测绘、制图等)。 如果一个规划工作者对相关的高科技术不懂或操作不熟练,就很难如质如数按时制出高水准的规划图来。如果一个用地单位的规划图纸迟迟制不出来,或达不到预定的标准,那么,它不仅会严重影响用地单位的建设进度,还会损害本部门的形象,更不利于当地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快速掌握和提高日益更新的与本部门相关的现代技术,是现阶段规划工作者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三,就是要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特别是在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今天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规划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他不是写小说、唱戏,写写而已,唱唱了事,至于后果怎样管不了,而现代的规划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它既要求泽及当代,又要考虑造福后世,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创造社会效益,象过去的一些纸上写写,墙上挂挂的规划已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在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今天,规划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必须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再有,规划工作还要求要好中求精,有不得一丝误差。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图纸上误一厘米,实施中就会误上一万厘米甚至更远,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因此,在规划工作中,必须做到精益求精。 三、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内容涵括很宽、很广,很难面面俱到,一一细说,我这里着重就二个方面归纳浅谈如下: 1、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超前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谈到“超前意识”的作用,我们规划工作人员,无不身同感受,因为在我们以前的规划中,有很多由于缺乏超前意识而导致了现在的落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有的甚至不惜惨重代价重新规划建设,因此,在现代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树立“超前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于“环保意识”的重要,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人都很清楚,过去由于在这方面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城镇的规划上,很上考虑到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激剧增加,各种厂矿企业的蓬勃发展,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找材料到文秘站 -ˇ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致使现在一些城区的水域惨遭破坏,空气被严重污染,生活环境每况愈下,导致现在政府不得不花大投入、下大力气来治理和整顿。因此,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是对每个规划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对于树立“忧患意识”,早在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给我们做出了楷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今天,作为规划工作者,更应该仿效古人,树立“位卑未敢忘忧镇、位卑未敢忘忧城”的忧患意识。在现代化城镇规划建设中,我们的规划工作首当其冲走在先,对城镇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 ,只有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会把规划工作搞得更加完美无缺。城镇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要具有三种基本功:即嘴功、笔功和做功。 “嘴功”即说话的功夫或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人说,搞规划主要是靠脑的思维、靠手的操作,而与“说”没什么关系。我认为并非如此,为什么?一个好的规划当然离不开脑的思维,但当一个好的规划在大脑中形成并要变成现实的时候,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就要领导审批通过,究竟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呢?领导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有高素质的,有一般水平的;有内行的,也有外行的,如果遇到外行,仅凭一纸写满专业术语的文字报告恐怕还不能打动他,这时,“嘴功”就可以大行其道、大显神通了,它既可以抛砖引玉,也可以旁敲侧击;既可以旁征博引,也可以引经据典,既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又有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等等这些,都是“文字功夫”所不能及的。当然,对规划的宣传和付诸实施同样离不开“嘴功”。因此,“嘴上的功夫不可小视,有些时间它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功”,即写文章,做报告的功夫或笔杆子功夫。一篇规划论文或报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项好的规划的顺利实现。假如一篇规划方面的论文如果用词不当,或逻辑不强,或结构不严谨,或谋篇布局缺乏新意和特色。那么,就很难有说服力,就很难被读者接受,自己的规划当然就很难付诸现实,即便是再好的规划恐怕也只能在想象中保存,在现实中流产。因此,练好笔杆子功夫至关重要。 “做功”,即做事的功夫,有人就会提出疑问:“做事还要有功夫?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我说,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是个不会做事的人,至少是个不称职的干部。我认为,真正的“做功”,主要应做到“实干加巧干,汗水加智慧”。一项工作的好坏既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身体力行,还应该做到勤思考、善总结、多兼顾、巧安排。尽量在工作中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这一点,只要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都有很深的感受。因此,“做功”在个人素质方面占有重要一席,绝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综合素质还表现在职业道德修养;求学治学的态度,等等一些方面,这里我就不一一论证。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呢? 本人认为,要具备这些素质,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有选择地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首先,是“学习”。谈到“学习”,博览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学者,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学习,而到达成功彼岸的。大文学家韩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道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何况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越来越丰富,不懂的、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难道不更应该从师学习吗? 要学习,向谁学,怎样学呢?我想第一要向书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是有前人的经验教训作基础,就是有中华五千年广博深厚的文化作根基,就是有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的广泛融合。这些文化的搜集和流传主要靠书本。因此,读书就成了承继古今优秀文化成果的主要途径。 当然,光靠书本还不够。孟子云:“尽言书则不如无书”,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它总结的只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一个地方的一般现象和一般规律。对解决现阶段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可能不适应,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就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还得到实践中学习。爱国诗人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其中不难悟出实践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到实践中学呢?我总结为“四多四少”。 1、多搞些调查研究,少搞闭门造车。 2、多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少来些夜郎自大。 3、多向有一技之长的同志学习,少一些骄傲自满。 4、多征求群众意见,少搞一言堂。 “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我们只有所实深入实践,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更快地增长知识和才干。更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当然,仅广泛的学习还不够,还应该勤于“思考”。如果说“学习”是个搜集材料或信息的过程,那么“思考”就是个加工的过程。它是把学来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变成可利用的信息,它是把搜集来的材料合理加工搭配,变废为宝,成为有用的东西。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加思考就会变得迷惑。又云“三思而后行”,即凡事都要再三思考后再做,等等这些精辟的论述无不说明“思考”的重要。因此,“思考”是提高自身素质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说,要加强学习,但更要勤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再有,“学习和思考”是没有时限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是不断进步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学习和思考”就永远不能停止。孔子云:“学不可以已”。也就是说:“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学无止境。”因此,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我们规划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我们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永立潮头、永不言败、永远充当时代的弄潮儿。 经济建设论文:探讨如何提高林沙产业的经济建设 1森林及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胜区开展了林业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日元项目等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着。根据2010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近年来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面积达到51245.2hm2。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14010.5hm2;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3148.4hm2;退耕还林工程23410.0hm2;其他工程(日元项目)面积10676.3hm2。东胜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必将进一步加大。一是社会需求向多元化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经营水平低、综合效益差与促进区域发展、满足林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应结合生态建设工程,进行沙产业建设。通过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的协调,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行政地域间的协调,将林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保证全社会的整体协调性。东胜区降水量少、大风天数多、蒸发量大、气候干燥,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土地沙化、退化的潜在威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抑制,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难度大。尽管东胜区林草植被明显增加,但自然生态系统还未恢复,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情况还未得到扭转,土地沙化、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还没有彻底摆脱。 2沙产业发展的措施 2.1充分发挥灌木树种在沙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中所占优势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实施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灌木林在生态建设和治理沙地中的重要性,而逐步加强灌木林地的保护和人工造林力度,灌木林地的面积也逐年增加。 2.2协调发展,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生态效益优先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就是木材,这就决定了林业必须把木材生产放在首位。现在形势和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是生态需求,是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沙化和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等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因此,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天保、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重点工作,真正实现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移。在严格保护天然林、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加快生态恢复与建设的同时,发展沙产业,积极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营造人工林,加快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森林科学经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确保区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发达的林沙产业结构,创造优良的林业投资环境,推进沙棘、沙柳和柠条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东胜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东胜林业健康发展。 2.3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东胜实际出发,确立防沙治沙及生态建设新思路 西部和南部沙区以种植沙柳为主,适当与柠条、沙棘、红柳等树种混交造林,“封飞造”结合,实施锁边封沙治理;东部地区以柠条、沙棘、油松混交林造林为主,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实践证明,分区治理的措施是得当的,“十五”以来,东胜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为8.4万hm2,每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34万hm2,每年可减少向黄河排沙3000万t。全区治沙造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东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2.4实行全面禁牧,保护防沙治沙治理成果 实践证明,东胜区禁牧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方面,禁牧使造林保存率和造林合格率大幅提高,林草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林草得到有效休养生息。全区林草面积达到20.3万hm2,牧草的平均高度达60cm,年产草量达到3.04亿kg,是1999年的50倍。另一方面,禁牧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畜牧业基础建设得到有效加强,畜牧业生产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到2008年底,东胜区已建成养殖小区60处;建设标准化棚圈600余处,3.6万m2;建“两贮三化”窖池8376处,总容积达21万m3;青贮种植面积0.2万hm2,产量1.2亿kg;牲畜总头数由1999年的11.06万头只增加至30.96万头只,羊绒产量由1999年的4t增加到58t;母畜和绒山羊的养殖比重增加,畜群出栏周转速度加快,出栏率和绒毛质量大幅提高。 2.5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赢”东胜区 按照“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基本思路,在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时,围绕“调整结构、改善生态、增收增效”的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沙区生态建设不动摇,一手抓沙区资源开发利用不放松,立足沙区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积极做大做强以沙棘、沙柳、家具制造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并逐渐取得了“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明显成效。 2.5.1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林沙产业园区的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东胜区林业建设转变旧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林业发展是基础,农民增收是关键,农村进步是根本。一是要牢固树立林业的发展地位。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的首要地位。二要切实提高对林沙产业建设的全面认识。在广泛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认识,全面了解新时期新阶段的林业发展方向,全面学会运用现代林业的标准和要求去发展。培养新型农民,最大限度地适应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的建设模式、思路和办法。三要统筹协调、全面配合、共同营造林沙产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转变。 2.5.2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龙头 企业是林沙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东胜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思路,为增强龙头企业辐射作用,东胜区对符合林沙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规模和效益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林沙企业,在资金、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把园区建设作为林沙产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载体。一是要根据东胜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才、科技及区位交通优势,坚持“有所 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把沙棘、沙柳、柠条种植及精深加工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二是政策到位。积极调动农户种植沙棘、沙柳和柠条的积极性,坚持实行“谁治理、谁拥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对土地实行有效流转和合理利用。三是服务到位。东胜区一改过去的旧的的思想观念,扶持壮大林沙产业规模,加大对林沙产业的投入,带动农民积极参与种植。不断的扩大沙棘、沙柳和柠条的种植面积,形成了企业投资为支撑,地方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格局。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国土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积极提供优质的服务。 2.5.3逆向拉动,林沙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东胜区林沙产业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林业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增强。依托得天独厚的灌木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逆向拉动”战略,用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思维来指导林业生态建设,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有效措施,支持宏业人造板、天骄沙棘资源、高原圣果等林沙龙头企业,建成沙柳原料林基地2.53万hm2、柠条原料林基地3.93万hm2、沙棘原料林基地5.00万hm2,建立健全发达的林沙产业结构,创造优良的林业投资环境,推进沙棘、沙柳和柠条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东胜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东胜林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形成以沙棘加工为主的林果一体化和以沙柳加工为主的林板一体化的林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铜川镇沙棘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引进王致和天骄、高原圣果、伊利达、佳音和万立五家公司,其中,天骄、高原圣果已经投入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二期工程现已启动;宏业人造板厂年产高密度板8万m3;林业产业链不断延伸,食用菌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九成功、秦直通等生态文化旅游业日渐兴起。林沙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5.4构建和谐,以林沙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东胜区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结合东胜区实际情况,建成林沙产业园区,拉动生态建设,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林沙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使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聚集,推进东胜区城乡统筹建设。二是通过园区核心区的建设,使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合作组织、农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体效应、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总之,通过加快林沙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可以从根本上缩短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到目前,东胜区林沙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以沙柳原料为依托建成中密度纤维板创花板厂1个,年产量8万m3,产值近1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以沙棘资源依托建成沙棘醋酱系列饮品生产线及沙棘深加工企业5个,年产量1200t,产值800万元,利税100万元;以森林资源依托绿色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使森林资源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出经济效益。 3结语 进一步延伸林沙产业链条,提高林沙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转化价值,从而实现“高原增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林业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实现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论文: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一、幸福的涵义及其评价标准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其着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伊斯特林悖论”。“伊斯特林悖论”提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3]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要看这种增长和发展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总理明确提出,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对人本主义视角的经济学幸福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山东大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教授刑占军的《幸福测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和《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研究报告》,都在试求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幸福问题。幸福经济学采用幸福指数(GNH)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效用函数来计算主观幸福。1972年,不丹王国提出了GNH的概念,并将追求该目标的最大化作为政府的最高发展目标。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幸福经济学采用幸福指数来计算主观幸福感。居民幸福指数(GrossNationalHap-pinessIndex),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居民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整体的感受水平,是衡量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具体感受程度的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居民幸福指数(GNH)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居民幸福感的标准。[4]居民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部分的幸福感,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数,与GDP的关系是辩证的。GDP是硬指标,是前提和基础;GNH是软指标,是动力和保障。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所向的“风向标”。 二、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一)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民生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民生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的发展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有利于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缓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从而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经济结构单一的工业城市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产业转型失败,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必将导致破产。与底特律一样,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现实困扰。高昂的房价、拥堵的交通、肮脏的空气,促使诸多白领“逃离北上广”。而“底特律之痛”警示我们,城市唯有实现产业再升级以获得新的发展支撑才能持续发展。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对于城镇化,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普遍愿望,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我们要从底特律破产中吸取经验教训,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其直接作用就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二)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与落脚点。”[5]澳大利亚华裔教授黄有光提出“东亚幸福缺口假说”,指东亚国家和地区不仅有高收入水平而且经济具有高增长率,但整体上看却比其它地区幸福水平低。“东亚幸福缺口假说”实际上是“幸福悖论”在东亚的体现。导致这一现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东亚地区经济高增长和民众高消费所引致的拥挤、污染和其他形式的环境破坏,经济增长破坏了生态文明,导致人们感觉不幸福。[6]我国农民工“临时夫妻”问题在2013年两会上被广泛关注。为了更多的收入,无数农民工进城务工,但由于户籍、高房价、子女教育等原因,很多外出农民工没法拖家带口,不得不和配偶分居两地,并在打工地与异性组织“临时夫妻”,直接造成农村夫妻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升高,严重影响下一代教育。这些问题凸显了社会建设尤其是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比较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我们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让人民富裕,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党的使命。(三)改善民生是评价经济增长的最高标准人民的幸福指数的提升是评价经济增长的最高标准。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动力。要把GDP转化为人民幸福,就得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近年来,雾霾天气侵袭我国东中部大片地区,尤其是京津鲁豫、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大气污染十分严峻;违规排污事件和水污染隐患,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频现。“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作为关系到老百姓健康和安全的“底线”,已成为当前最大民生期盼。空气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过度追求GDP发展速度,导致经济模式太过粗放,过度重视具体经济指标和发展数量、依赖资源开发,都是科学发展观没有落实好的“症状”。要从让老百姓能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放心食品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出发,从吃喝住行让人民感到满意,逐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这才是经济建设的最高标准。 三、倡导民生与经济相结合的“民生经济”模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倡导民生与经济相结合的“民生经济”模式,是基于幸福经济学思想的“幸福国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一)提高发展质量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要把GDP增长转化为人民幸福,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无论何种经济增长模式,不管哪种经济发展指标,都应表现为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传统经济学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把工业化看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把向自然的索取作为发展的手段。而幸福经济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在发展目标上,要求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且这种全面进步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的是共同富裕;在发展内容上,强调既要考虑经济指标的增长,又要考虑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生态保护、社会结构完善、文化繁荣以及收入分配的改善;在发展的后果上,强调低代价发展,既实现发展的代内公平,又保证发展的代际公平。我们要调整以GDP为中心的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大力倡导民生经济模式,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民生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传统经济学发展观是物本发展观,只关心物质财富增长,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在物本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一味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导致经济发展成本增加,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现象。幸福经济学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涵。幸福经济学人本发展观克服了物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物质增长,更要重视精神需求和社会关系性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重视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自由,健全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以期达到最高层次的满足水平———自我实现的幸福水平。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注重可持续发展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积极发展教育文化,推动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人类就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只注重人对自然的单向性索取,造成人与自然失调;在发展内涵上,只重视经济指标增长,造成了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在公平效率上,过分强调效率,忽视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造成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协调。我们要学会用经济的方法、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又要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实现民生与经济的双赢。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必须统筹划兼顾,协调发展,具体有以下五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农业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经济”要义就是创造和共享,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强大支撑,最大限度让人民共享;二是统筹收入分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扩大中等收入者的规模,提高社会整体的丰裕程度,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三是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四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乡居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五是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不断融合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功能,确保内外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的思考实践 摘 要:"人性化"管理一直是众多企业不断摸索的探讨的优质管理模式,如今在中小学基础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管理的人性化思考渐渐转变为实践话操作,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也让紧张的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缓解,让学校优质化管理成为常态。本文探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管理人性化模式的初探,并为基础教育教学提供管理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教学管理 人性化 思考实践 近些年,“师生关系”成为继“医患关系”之后,又一对比较敏感的社会关系。学校中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新闻,如“教师公然大骂学生”,“学生在学校受到教师凌辱后退学”等等,这样的负面新闻让本来“教书育人”的教师典范形象瞬间成为众人指责的众矢之的,这样的转变教育部门应该引发反思。学校管理的任务就是整合人、才、物及各种办学资源,管好人、理好事、办好校、育好人,究竟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的方式是要遵循传统,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唯诺诺;或者是运用更为灵活和方式,运用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让学生更加爱其师尊起道,让校园环境更加和谐。同样,这种管理模式也可以作为校方对于教师、教辅等人员的管理方针,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 一、目前中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 1.观念障碍 一部分学校教师仍然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项“产业”看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区分教师与职工的差异。教师教书育人,承担的责任远远高于一个普通的企业员工按部就班打卡上班的职责。传统教育观念把教育当作实现某种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的手段,教育为社会输送人才,已达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样的理念是陈旧而错误的。教学管理的全部任务就在于培养精通专业技术的“才”, 而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体制障碍 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在保证学生“整齐划一”的规范守纪律的同时,并不关注学生个性化、创造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打开国门,让以前根本见不到的改革开放的全新特色,出现在各行各业当中,教育当然也不会例外。如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人心,教育体制也随之进行改革,用人性化思考理念看待走进教室的学生,打造学生成为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 3.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缺失 由于观念和体制的障碍,让教师的校园生活充斥在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当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最为保守的“职业病”。学校管理体制守旧,导致学生接受到的管理也是严苛而不通人情的。教师滥用职权、辱骂学生、甚至殴打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责问其教育道德何在?学校需要建立规范的教育教学人性化管理模式,从而保障学校对于中小学学生、教师的管理是合乎规范的,是尊重人性的,是有道德行为约束力的。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模式初探 1.制定以“人性化”为参考理念的教学管理守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校方的“规矩”更是指引师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最重要“指明灯”。学校管理理念必须推崇“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制定《教师管理条例》、《学生管理守则》方面更要注意是否考虑到“人性化”。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的最佳局面就是“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以工作为本”,学校领导需要把教师的地位放在第一,因为他们是学校职能真正顺利执行的第一线工作者,是保障学生学习、校园正常运转的最稳定力量。教师则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因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在学校工作自然承担了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责任,这不同于一般企业对于一般员工的要求。如果学校能够形成这样的管理模式,达到至上而下、全体教工的协同工作,保障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让人性化管理深入教工人心,提升教师主人翁精神,把学校和学生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进行照料,发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2.建立公正公开的民主测评体系 教师的工作比较复杂,难以通过简单的“指标”去衡量其工作的好与坏,这对于学校民主测评教师的工作业绩势必增大了难度。但是如果能够测评教师的水平,对于规范学校人性化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学校管理者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保障学校良性运转。如何对教师工作进行比较人性化的民主测评,这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做好自我测评。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较为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及时反省自己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做好时机。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发展优势和不足,拟定出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的体系。其次,重视学生对于教师的民主测评。学生是接受教师教育的最直接受众,学生对于教师展开的民主测评可以显示出教师阶段性工作是否让学生满意,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在第一时间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3.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定期开展教师素养培训 学校并不担心教师教学教法出现大的纰漏,因为教法的缺失可以通过技能培训的方式得以弥补。但是教师如果本质上有道德的缺失,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欺负学生、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并且以此为乐不以为意,这势必给学生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老师和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对学生的心智健康培养和改造存在非常消极的不良影响。所以定期开展教师素养培训,对教师道德规范这一方面及时进行“补课充电”,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所肩负的重担,增加教师的责任感,这是学校人性化管理所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一项艰巨任务。此外,也可以在校园内部可以建立“优秀教师模范展板”,对学校优秀教师进行嘉奖,这对于其他教师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项参考,保证教师良性竞争得以开展。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用来形容教师的。学校管理重视人性化,势必为教师工作有效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样也为学生学习创设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让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升,因此,学校在制定校园管理方案的时候,务必要多加考虑如何在校园内部形成良性的人性关怀管理趋势,保障师生的共同利益。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表扬艺术的运用论略 【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了解表扬的含义和作用,按照表扬的原则,运用表扬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长处、优点和成绩,诚心诚意、实事求是地赞美和肯定,使表扬起到鼓舞士气、催人奋进、转化落后、显美扬善、融洽感情的作用,从而收到开启学生心智、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效果。本文首先解释了表扬的含义,然后,本文就如何恰当使用表扬,从表扬的原则、方式进行了着重阐述。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表扬艺术;运用 一、表扬艺术的基本内涵 表扬是一种正面强化,通过对孩子正面行为的肯定,满足孩子被欣赏被喜欢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促进孩子对美好行为的重复,养成好的习惯,争取更大的进步。[1] 表扬,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遵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诚心诚意、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长处、优点和成绩进行赞美和肯定。其目的是:一方面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自我认可的能力。 二、中小学教学中表扬艺术运用的基本逻辑 (一)使用表扬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表扬要及时,是指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应马上给予表扬。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它可以使学生很快的了解自己行为的反应,有利于巩固成绩,向前发展。表扬的及时强化,不仅能坚定学生的信念,增强其积极性,而且还能以此教育其他学生,促进大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动机[5]。特别是对于在集体中缺少信任和威望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当众表扬,满足这类学生渴望友谊、渴望被人尊重等心理需要。 2.具体化原则 表扬要具体,是指教师要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对于被表扬者进行,具体事例的表扬而不是抽象地凭感觉。表扬越具体,被表扬者被重视感越强,效果越好;表扬越抽象、越通用,越让人感到是随意性的表扬。表扬只有言之有物,有血有肉,道出了被表扬者的心血和精力之所在,才能使人感到表扬者观察得细致入微,从而激发被表扬者的知音效应,产生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动力。教师表扬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有一说一,掌握好表扬用语的分寸,不能任意夸大情节,评价失实,随意拔高,教师应认真观察、悉心留意,真心实意地去发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得到必要的自尊心的满足的同时,进而进行充分的自我肯定,不断地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3、真诚性和真实性原则 表扬要真诚,是指教师表扬的态度要诚恳热情,发自内心。人们都有喜真恶伪的天性。只有真诚的东西,才会被人所接受。表扬也不例外,教师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去表扬,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挚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和友谊感,愉快地接受表扬。只有表扬者在感情上很真诚,被表扬者才会受到感染,心里也才热得起来,才会愉快地接受。表扬要真实,是指表扬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事实要准确,事和人要值得表扬。如果表扬的事实被夸大了,言过其实就会贬低表扬的价值,致使吹捧、华而不实等不良风气的产生,也会使被表扬的学生感到不自在,其它学生不服,影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理相容。如果值得表扬的事和人被贬低了,轻描淡写,学生会认为你不公正,官僚主义严重,对你的表扬从心理上不能认同,产生不信任感,削弱你的威信。因此,表扬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应从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满腔热情地表示赞扬,并热切地希望学生能够把这些成绩优点发扬光大。 4、区分场合的原则 表扬要针对情况,区分不同场合进行。一般可分三种情况:单独沟通式表扬、树立典型式表扬和间接表扬。单独沟通式表扬适用于个人进步性质的学生,班主任和学生平等沟通的同时,恳切的祝贺和表扬可以形成无形的动力,促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树立典型式表扬适合开会场合,在大会上提名表扬某些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这样既可使被表扬的同学心理预期得到满足,增强其责任意识,又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间接表扬是借助第三者来实现的,比如说有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劳动积极或者学习有一定进步,班主任在与学生聊天时提起此事,然后通过同学或班委将表扬传达给他,这种表扬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选择恰当的表扬方式 1、点人表扬和点事表扬 点人表扬是指教师表扬具体人,他的为人处事、思想品德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肯定。这种表扬适用于树立先进、模范。点事表扬是指教师对某件做得好事情进行正面评价,它不涉及某个人怎样,而主要评价某事的成功与意义。这种表扬,要求把表扬事和评价人区别来,对事不对人。即使做这件好事的人,过去犯过什么错误,或者现在毛病还很多,同样可以表扬这件事。当然这种方法只限于班级内部采用。 2、直接表扬和间接表扬 被表扬者在场,教师提出表扬,叫做直接表扬,又称为当面表扬。这种表扬方法的优点是表扬及时,产生效果快。间接表扬,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教师在背后进行表扬。有时间接表扬的效果要比直接表扬好得多。特别是学生对某教师有成见、有误解时,教师多采用间接表扬,往往能消除成见和达成谅解,融洽双方的关系。 3、当众表扬和个别表扬 教师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表扬某人某事,叫当众表扬。对那些突出的好人好事,或带有方向性的良好行为,以及过去在群众中有不好影响、现在确有转变的人,教师采用当众表扬方法,常常能收到鼓励先进、鞭策全体学生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如果表扬不得当,特别是大家也做了同样的事而未受表扬时,便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服。因此有的人害怕教师当众表扬他,对这些人适合用个别表扬法。个别表扬就是没有第三者在场时,教师表扬某个人。对于害怕当众表扬的人,适合用这种方法。教师的这种表扬,不仅能使人上进,而且能沟通关系,融洽感情,起到当众表扬无法起到作用。 4、个人表扬和集体表扬 个人表扬是教师表扬成绩突出的某个人。集体表扬是教师对集体进行表扬,这种表扬应具备以下条件:集体做出了明显成绩,集体的成绩不是少数人努力的结果,大多数人对集体的成绩都有贡献。集体表扬的优点是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进团结,其缺点是使荣誉分散。因此它常常与个人表扬结合起来运用。注重表扬的效果,就要因势而变,恰当地运用表扬的方式方法。如小的孩子喜欢父母的搂抱和爱抚,而对稍大的孩子一个特定的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表扬的方式。若表扬的方式长期重复也会失效,所以表扬方式也要与时俱进,灵活多样。 5、性表扬 性表扬,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委托比自己更起作用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实施表扬【4】。人的地位、身份、影响力和人际关系不同,各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力,难以互相替代,性表扬就是根据这些情况加以选用的表扬形式。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的表扬具有行政权威,优秀教师的表扬令学生信服,同伴的表扬让人感到亲切。无论班主任或是科任教师,都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人实施性表扬,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对数学教学效率的影响 摘 要: 现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仍以“服务于中考指挥棒为出发点,“应试”还是教育的主阵地,与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相去甚远。从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层面看,教师除了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及实施过程的影响,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管理和评价教师,无法让教师和树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再加上人为因素太多和实施环节“退变”而导致本来适合的制度形同虚设。因此,致力于符合一方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实施管理,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管理问题 教学策略 从学校管理大环境层面看,现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甚至是仍以“服务于中考指挥棒为出发点,‘应试’还是教育的主阵地,与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相去甚远。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数学课改很难落到实处”。导致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培养不能有机结合;学校各项计划制订头头是道,落不到实处,形式主义;不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方向上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浓重;不以学校现实为出发点,只重办学规模,不结合学校实际,不以办学效益为根本,以牺牲数学教学质量为代价;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轻教师人文关怀”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质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对学校管理政绩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很多学校都在形式主义、功利上、政绩上、规模上下工夫,而不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美其名曰“办学特色”,反而得到认可。从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层面看,教师除了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及实施过程的影响,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管理和评价教师,无法让教师树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再加上人为因素太多和实施环节“退变”而导致本来适合的制度形同虚设。因此,致力于符合一方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实施管理,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一、现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学管理制度过度分散,制度的科学性差,实用性不强,形式主义。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区、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制度与教师工作承受力匹配不科。如:备课则统一手写备课教案,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及量的要求等。由于每周初中12―16节,小学16―20节课的课时量,再加上班主任工作(并没有真正实施班主任课时减半)繁重的工作量,让师资匮乏学校一线教师顾此失彼,有时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备课过程没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言。 2.师资严重匮乏,让学校管理陷入艰难境界。在编人数多,能胜任一线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少。一线数学教师与教辅人员绩效分配矛盾不能制度化科学化划分。矛盾重心下移,让学校管理畏首畏尾,使即便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变成了“一线教师的紧箍咒,越受累越被管”,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对学校管理政绩起到太多影响,因此,学校整体管理对教学科学管理缺少青睐,流于表面、形式、功力。口号喊得响,对“实质触动教师积极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多采取规避、保守状态。 二、现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以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实施民主化的管理,学校管理者要随时随地虚心倾听教职工的意见,接受其监督。从学校实际出发,既要明确各基层组织的职权范围,建立健全指挥系统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又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2.协调工作量比,保证整体趋于平衡,避免差距过大造成矛盾。现代中小学一线教师工作负荷规定严重不合理,教师不仅要上课,每一堂课的前期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巩固跟踪等隐性工作量也需要耗费教师很大的精力,现在执行的中小学课时规定,让教师无暇进行相关延伸。不能用简单的体力劳动标准衡量脑力劳动的价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得已为了应付检查,教师自然就压缩应该做的相应课前准备、课后延伸。不尊重脑力劳动规律,不结合一线教学实际,过多地给教师施压,怎能不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导致职业倦怠。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节在“语数外8―10节;政史地、理化生、科学10―12节;其他学科12―14节;班主任6―8节”区间的教师能真正发挥潜力、胜任工作、各项教育教学指标科学完成。因此,上课要依靠教师,实行校本管理,既要尊重教师,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此作为贯彻和落实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要将教学管理置于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地位,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3.学校办学要以地方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办学根本。教育工作者哪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地奉献。面对形式主义和所谓的“办学特色”,魏书生指出“要老老实实地搞教育”,也就是教育面向全体的同时因材施教。 4.增强教学管理执行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职能部门执行水平,确保学校各项制度公平、公正、公开,执行透明。 总之,学校数学教学管理,既要有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依法办学,又要合理调动教师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既要靠科学、民主管理,又要结合学校实际、地区实际防止形式主义、政绩色彩,让数学教育教学在正确的轨道上蓬勃发展。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改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旨在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中小学教育模式、要求、目标、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改变,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走向和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为了促进教学常规更好地贯彻落实,我们修整和完善了备、上、批、辅、考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对课前候课、老师拖堂、不按时进课堂、随意调课、随意占课等各项常规进行检查。教学常规的规范实施,促使老师更加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者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新课程的理念没有被真正内化为教学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淡薄,维持性过强。 2.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教学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持续性;教学管理系统开放性欠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与部分教师现有专业水平存在差距;教学管理方式方法落后。 3.加强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总得来说,我认为,学校管理者要转变管理思想,树立促进发展的教育理念,开放管理系统,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教学工作者整体素质,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教师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就必须先从头脑之中真正理解新课标所传达出的理念和精神,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老师要按照新的理念要求自己,坚决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目标。 2.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小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3.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4.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5.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的思考、实践 摘 要:教育管理者没有人性化的理念和意识,就不可能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更难以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学校的个性化建设和发展就得不到落实。 关键词:人性化;创造性;管理模式;和谐发展 中小学是教育人、培养下一代的摇篮,最终目标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提高人的素质做好铺垫。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完成的。因此,管理和激励教师就要使其“位得其人,人尽其才”。可是,我们的管理者总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导教育教学。所以,提倡中小学管理的人性化和学校建设的个性化,是中小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我对中小学管理浅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管理者的理念和意识 教师作为“人”,有其较强的自主意识、个性意识和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有奋斗目标,也有人生理想。教师的工作,不仅为了获得工资,而且有着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在意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并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具有创造性,它不同于体力劳动,更不同于操作性的工作,而是依靠滋生的知识和灵感,积极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过程具有个性和创造性,工作的成果却难以预测和计量,并不是学生的成绩就能决定教师的一切。他们的工作在极大程度上是自身智力的投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又是多个教师集体汗水、智慧的结晶。 二、新课程改革需要学校管理人性化 新课改应吻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节拍,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作出准确的定位,要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新课改注重人性化,这就需要造就高素质的人性化教师队伍,更需要学校管理人性化。 三、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人性化 学校管理的任务就是整合人、才、物及各种办学资源,管好人、理好事、办好校、育好人,正因如此,学校管理必须推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从师生心理培育入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培训、自主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要把教师放在第一。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以工作为本,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因为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他们既要承受特殊职业所赋予的巨大心理压力,也必须承受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需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样的美丽光环,更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否则,教师的需要和潜能得不到有效调动和激发,所有的工作和先进的理念都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如何制订实施人性化管理评价方案 1.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主要提倡的评价方式,是教师评价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也是教师总结经验,反思的过程,它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发展,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管理者可以依据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本校实际情况拟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发展优势和不足,拟定出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的体系。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有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因此,教师应放下长者的架子,让自己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管理者要定期召开座谈会,作为定性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作为阶段性评价。 3.家长对教师评价 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合作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体现着“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能使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主动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让家长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教师之间相互都比较了解,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对每位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细致的、量化的和公平公正的。根据这一特点,每学期应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论学习,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试验进展,课堂教学设计改进、创新与效果等。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人性化管理思想的管理者,肯定会受到广大师生的厚爱和支持;一个能把人力、财力和物力综合利用并发挥出巨大潜力的管理者,才能建设并管理好一所具有个性化的学校,使其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为下一代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竭尽所能。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讨 1 加强对教学思想的管理,提高对教学工作的认识 中小学教学管理首先要把着重点放在对教学思想的管理上,确保管理者和教育者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思想的管理中,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应该认识到学生智力结构的多元性,发现学生的特长;应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能和学好的愿望;不要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仅仅寄托在生源的改善上,要知道事物发展远离极限时,只在稍加努力,就能取得较大的发展;应相信学生的发展性和可塑性,也要相信自己能够教育好大多数孩子甚至所有的孩子;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生了合乎要求的变化,没有变化,学习就没有发生。因此,应该根据教学的目标层次和学习的水平层次,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布置精当的练习和作业,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条件,避免把学习变成低级的、重复的、手工劳动的“题海战术”。为了实现对教学思想的管理,校级领导、学校中层、教研组长以及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有明确的听课任务,查阅教师的备课笔记,测试试卷以及作业批改情况,了解教师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与教师一起学习,共同研究,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2 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抓好备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两个重点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备课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可以采取“微格演课”或“说课”的方法来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组集体研讨好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之后,可以将一节课从引入、呈现、操练到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每一个环节分头准备,备课组逐一讨论各自分头准备好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选择最佳方案,最后形成完整的教案。备课的环节准备充分,一般就能够上好课。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业的性质是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首要条件,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制约作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对学生来说,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和提高学习成效,激发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对教师来说,作业可以提供教学反馈,修正教学计划,挑战教学方法,合理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因此,必须优化作业设计,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作业布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难度应控制在适当水平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较高的成功率;②内容和形式应体现趣味性。内容应便于学生理解;方式可以有言语的、图片的、实物的、操作的、体验的、思考的、口头的、书面的等形式;③应选择新颖而又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的作业,使学生因觉得作业有价值、有意义,学生因而积极努力、坚持不懈地去完成,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④相关性是指作业任务目标与所期望的教学目标的密切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即:能够为特定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提供适当的运用和练习机会,以有利于学生完成作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⑤应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应有纠错的要求。教师的批评和批改符号应规范,注意批改行为本身对学生的示范性和教育性。 3 重视教师素质的影响力,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 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的教育理论又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教师对于学习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3.1 要倡导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教师经常给学生说的话,而对于教师,我们也应该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①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学校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他们上好观摩课、探讨课,做好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示范,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②鼓励“自学”,号召教师全程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教师自学弥补自己在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积极提高自己,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外化为能力;③积极搭台子、铺路子,尽可能多提供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的机会。 3.2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力。教学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年复一年的重复着相似的事情,这也引起教师的审美疲劳,造成教学的效果不佳,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力,举办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潮。大力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 4 结束语 总之,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统一性、政策性很强,并且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管理工作。要解决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是必须的,而提高思想和观念上的认识是更为重要的。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 【摘要】作为新课改的组织者与执行者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他们对新课改的作用可谓重大。因为他们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践程度不仅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改革进度和深度。因此,本文试就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认真透视和分析当下的课堂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切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为此,必须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因此,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的“管理”,其本质的要求就是最大地发挥人、财、物的效益。中小学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进行自身形象的改造,树立民主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和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切实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校教师的发展。必须要明确,“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应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加强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 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提出了校本管理的理念,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可在我国,教育专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起步不久,而“校本管理”的理念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仍旧是新鲜的。因此,必须一方面要求教育专家和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校本管理”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吸取他国经验,结合国情开展实践探索,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学习。 随着“校本管理”理念的兴起,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这样方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更好地运作,从而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因此,要通过培训,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刻理解校本管理的理念,深刻认识开展“校本管理”的意义及其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引导他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管理特色。 上文提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故我们必须重视“人本管理”,积极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在高校毕业生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初期,由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为其导师,帮助其迅速成长;组织本校以及外校教师学习交流;开展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另外,必须意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人才有特长。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教师、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重视校风学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 校风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校风学风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师生理想、情操、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校风学风更是学校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然而,在很多中小学的校风学风建设中,时常出现“紧一阵、松一阵”的不良现象,导致各项要求很难落实,故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检查与监督。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校风学风建设的繁琐内容分解成各项具体指标,全面进行量化评比,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必定可以保证中小学校风学风建设的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全面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根据中小学实际情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另外,教育教学管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工作主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全面优化校园环境。 第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我国各地中小学因其地域差异,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文化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1.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利用。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民俗民风和乡土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挖掘的资源,甚至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乡土资源的利用。 2.多与家长交流,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当下,很多中小学在每学期都设有家长开放日,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学校咨询活动等。我们应该通过此类活动,切实加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在中小学,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各类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第六,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强化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估机制,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践行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切实改变和调整传统的数字化考核思路,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方面,考评内容和标准要建立在常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原则,充分把握新课改的要求。把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新课改的实践、创造性教学的开展等内容引入考评范围。坚决杜绝一切形式主义,让中小学教师在对其的考评过程中得到自我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认清传统数字化考核的弊端,杜绝片面化和绝对化,新的考评体系应该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正确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总之,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论“课改”中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 要: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农村课改;教学问题;资源配置;评价机制 中小学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而要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必然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自身问题;二是学生的主体问题;三是教材教学资源及资料的配套问题;四是评价机制问题。如何处理与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课改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也是能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非口号性的关键。 一、教师问题 教师处在课改最前沿,是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也是课改的直接实践者,课改能否顺利展开,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个执行者。 1.教师因惯性心理和对教材的依赖而不愿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由于原有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惯性,教师很难于短期内在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调整,在原有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把“课程”看成是“学科科目”或“教材”甚至就是书面的“教科书”。因此,教师秉承的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在最大程度上再现课程编写者的意图,忠于课程的内容。这种心理就造成了教师只在课堂中再现课程的内容,传递专家学者指令的现状。因而失去了课改中关键的一环―――教师不再是新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建设者。并且形成一种普遍的心理:课程的开发,那是专家学者的事,我只要用好教材,教好我的书就行了。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我能否成为一个开发者抱怀疑的态度;自己开发出的课程,校本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能满足大纲的要求,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了他们不愿成为一个开发者。 2.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及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的老化使他们无法成为“课改”者 新课程理念的无法接受,教学方式难以调整,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的不能使用等使他们无力去完成新形势下这种“角色”的转换。比如,某县教育局的一份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报告上的数据显示,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4200余人,平均年龄46.2岁,这些农村教师中70%是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初参加工作,90年代转正的原民办教师,还有10%是20世纪80年代老教师退休后顶职的教师,这些教师因为本身受到学识水平与专业水平的限制而无法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因而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障碍。 二、学生问题 学生是一张待描的白纸,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主观能动性很强,教师如何引导,用什么方法引导,引导是否得当,引导是否会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都有待于师生共同探索。能否揣摩他们的意向及可能的思维形式,把他们引导到成功的彼岸,这是教师应做的。但在教育教学这种双边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原有思维、知识基础上会发生与新理念、新方法相抵触的行为。因为他们中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行为,突然间转变为自我主动探索知识这种意识非常薄弱,甚至于无所适从,由此而变得对新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无法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方法和路径,好像失去了依托,掉进了一个找不到方向的深渊而迷失方向。如此说,在课改中,有些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比如,讲故事、做游戏或搞活动,而在探究前或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引入探究的目标与方法,有些学生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听故事、做游戏或搞活动的单纯参与者,而不是学知识,因而也就失去了教与学的意义,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教材、教学资料及资源配置问题 1.随着“课改”的深入,很多课程的具体实施是没有固定模 式的 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既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教材,这样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就无章可循。 2.教材的频繁变更,使得教师无所适从,甚至出现教材的不连贯性使用问题 比如,2003年七年级的英语教材,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基础上编写的一套教材,而农村小学原来并没有开英语课,和城里的学生共用一套教材,学生必须在ABC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却要依照教材要求学句子和课文,这种现象使得教师无法教,学生没法学。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进度。 四、评价机制问题 “课改”已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然而与之配套的评价机制却迟迟没有出台。这个评价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教师的,一是评价学生的。 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他实施了课程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而这种教学并不见得在学生能力增强的同时应试能力出增强。而且根据实践证明学生应试能力还会大不如前,那么,如何来评价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与成绩,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课改”中如果不把农村中小学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解决,课改的顺利进行在农村中小学里怕也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单位 湖南省新邵县寸石镇武桥中学)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培育和造就亿万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目标之一,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大系统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目前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和导向等重大理论认识上依然存在困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难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样本县(区)及农村学校深入调研,主要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观点。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1.不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和本体功能是育人,是促进人的发展,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换言之,农村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具有现代精神的一代新人,即促进人的现代化。它不仅仅是为改变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储备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基础教育使得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基”。 2.在当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目标转变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是很必要的,但不要刻意固守“必须为农”且“仅仅为农”的狭隘观念和做法。 能否接受教育或者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个体知识层次的高低。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而且为每个受教育个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安身立命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农村学校教育要扩展其内涵,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服务。可以说,发展农村学校教育是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的先决条件。” 3.受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当下农村中小学生和家长离开农村,“千军万马挤大学独木桥”的意愿很强烈。 对此,农村学校要在师生和家长中大力开展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成才观、成功观教育,树立“全面发展,学有专长,能力多元化、成才多样化”的人才观,树立“升学报国、成功就业、成功创业”同属成功范畴的成功观,努力改变普遍存在的轻视甚至鄙视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现象。 二、如何对待农村中小学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和为农村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阶段的教育,最主要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以育人为本,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至于培养农村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靠初中以后的分流以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承担。因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课教学时间,还要有大量的实习基地、设备和专业课教师,这些必须具备的条件普通中小学根本无法达到。当然,农村普通中小学并非与培养农村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关联。首先,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要依赖于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其次,在指导学生学习国家课程中,可结合农村产业特点和地方独特的教育资源,进行适当地渗透;第三,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占总课时的16~20%,这为农村中小学走特色办学的路子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学校可通过实施地方课程、建设校本课程,达到开放办学,为农服务的目标。这里需特别强调:普通中小学开展的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的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参与程度以及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关于提升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与增强教育“软实力”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确实对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给予了政策扶持和巨额财政援助,各地政府也配套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各地区差异仍很明显。这种状况导致人们将提升农村教育办学水平的关键聚焦在经费和投入之上。其次,改善办学“硬件”设施是显性的,而增强教育“软实力”是隐性的,人们观察问题往往容易关注显性东西而忽视隐性的因素。第三,改善办学“硬件”设施短期内即可显现效果,而提升教育“软实力”是修炼“内功”,需要较长时间的“铸造”和积淀,在急功近利思想的主导下,往往看重“硬件”条件的改善,而放松“软实力”的提升。 以上分析启示我们:今后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硬实力”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增强农村教育发展的“软实力”。否则忽视了这一点,即使解决了投入问题,硬件设施赶上城市学校,也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相对薄弱的现状。 作者单位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浅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 摘要: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眼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门数多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由于到了中学,学习的内容变多了,学习任务变重了,学生很难适应这种情况,所以笔者认为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尤为重要,这是引学生入门的一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中学;小学;教育教学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总是感觉初一的数学课最不好上。究其原因,是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好。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眼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门数多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由于知识内容的加深,加之原来学习的基础不同,智力的差异,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且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着走,使大部分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落伍,出现滑坡;特别是少数学生由于接受的信息量少,知识面较窄,基础不扎实,顺利完成初中学习生活的跨跃难度就更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材的衔接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然而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及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也是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较教材衔接显得更加重要。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一、建立真诚的沟通渠道,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生理和心理都有发展,从生理上来说进入了青春期,从心理上来说他(她)们已认为自己是大孩子,有了一定的主见。从空间上来说,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化了,他们寻求新的集体并且要在新的集体中寻求自己的定位。老师们应充分重视这一系列情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护他们,同他们建立真挚的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而达到心理上的沟通。 在小学,我们的教师经常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辅以直观、形象、活泼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王国的神奇与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向更深知识探究的欲望。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趋于成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而又像一只小刺猬,具有反叛的心理,对教师似信非信,学习上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因此,在升入初中学习以后,要给孩子们上好至少一堂有关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辅导课,消除孩子来自发育阶段由于身体的变化而造成的莫名的恐惧或自卑心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心理过渡,构成数学学习最佳心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可持续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 1.应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三、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要想找到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几乎是办不到的,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多种教学方法穿插使用力争全优的结果。教师要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条件不断探索,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既传授知识,又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任务。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教师要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又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每讲一个概念,也注意到如何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教会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 1.首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2.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3.把教育的触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去争取学习上的胜利。 四、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们认识事物也有一个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教学也应该遵循这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优势,使之产生正迁移,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小学算术教材之中,已渗透了一些七年级代数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要抓好衔接点。如在学习负数这一内容时,学生遇到的就是引进负数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回顾小学中整数和分数的产生过程,然后通过实例,说明客观世界中有种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直观的认为负数的引进是必然的,负数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中数量关系的反映。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进而引导学生按“整”“分”和按“正、负、零”进行分类,使学生对有理数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 五、教师间加强交流、讨论,切实理解知识差异 初中、小学的任课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互相听听课、评评课,让双方都能了解一些教学上的情况,吸取一些教学上的长处,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方法的调整。其次,学校每学年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为老师、学生、家长上上课。另外,小学的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初中教师可适当保留一些小学的教学方法,将初中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渐地加以渗透;不急于求成而破坏学生在小学里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性的逻辑思维,然后对小学的教学方法采取逐步扬弃的方式。 总之,中小学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的教学,我们必须树立“大课程观”,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这也要求我们中小学的数学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学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多开展这样的交流活动,才会取得衔接工作的成功和胜利。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数字故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潜在应用 摘 要: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不断发展正在产生教学和学习的新方式,其中数字故事提供了一种教育人的新途径。本文试图探索数字故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不同应用方向,以及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数字故事的优势,以期能为以后的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关键词:数字故事;教育教学;教育应用;优势 一、数字故事与教育教学 在国外,正在开展或已经开展了许多关于数字故事服务教育的研究项目,以下就从国外研究现状和我国教育实际出发提出将数字故事融入到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构想。 (一)数字故事与小学教育 在国外,教育软件程序可以根据使用者提供给计算机的一些信息和资源产生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生动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住他们,当然吸引住学生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欣赏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故事,而是让他们在欣赏故事的时候能从中学到课本上的知识。 (二)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 在国外,基于中学的数字故事的研究是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联系起来的。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在这个软件系统上可以展现出各种不同种类的博物馆,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场所。 (三)数字故事与项目学习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的项目学习在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很难规定学习内容的顺序和范围,知识的零散性影响学习的系统性、结构性和连贯性等。国外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数字故事来进行项目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叙事的方式,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系统性有机地构建起来,弥补了项目学习的不足。 (四)数字故事与语言教育 数字故事在语言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件难事。完成的数字故事作品会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成就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大大增加。 二、在教育中使用数字故事的优势 (一)多样化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在所有给出的关于数字故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练习方法而言,数字故事更加具有多样性。数字故事的创造性,可以使得电脑呈现的故事、场景没有任何一个是相同的。一旦学生使用了数字故事制作软件后,千变万化的故事内容就会和多样的故事场景结合起来,形成多样化的数字故事作品,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了,从而可以最大化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促进价值观的内化 数字故事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因为数字故事的魅力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其创作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制作数字故事作品的激励下,能够更加有意识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课堂外投入大量的实践到学习中,在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学生行为的投入。 (三)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创造力 主动学习,意指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学习。它的发生前提是学生有对学习的渴望和需要,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在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下按部就班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四)促进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意义整合 有意义的技术整合被认为是在课程中使用可行的技术进行任务学习,这些任务能帮助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学习。整合的依据不是技术使用的数量和类型,关注的是如何选择和使用技术,换句话说,有意义的技术整合课程学习关注的是用技术辅助学习而不是学习技术本身。 三、小结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将学生所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出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按照这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制作数字故事任务的驱动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的实施,为学校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条件,为学校步入信息时代提供了最佳的机遇。对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引进先进的课改理念,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及提升现代教育教学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教师观念;技能培训;学以致用 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是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弥补自身不足,加快农村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整合优质资源为农村教育服务的需要。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的是大力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别。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的实施,为学校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条件,为学校步入信息时代提供了最佳的机遇。对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引进先进的课改理念,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及提升现代教育教学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让现有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让远教资源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1 加大力度,转变教师观念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教师观念,要使广大教师感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到这是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能否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大问题,从而能自觉地改变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积极、自觉地去学习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加强对教师的技术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教育,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打破传统教育技术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分界,根据教学需要寻找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途径,实现教育手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的整合。 2 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立足学校实际,培养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有了设备,没人用,一切都是空的,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大多数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不高,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守老一套粉笔加黑板的方式,连投影仪都很少使用,对计算机甚至有畏惧感。因此,只能立足本校,自力更生,通过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教师队伍。 3 学以致用,边用边学 教师结合学校的课改和教研工作,有选择性的搞好课题研究,远教资源对教师的课改及教研提供了信息支援,这对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和教学水平,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无疑提供了物质保障。教师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展示和动画,优化教学结构,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烘托场面,以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场景的改变,把学生带入新的情景中,使学生感到是在观看动画片,通过欣赏情景,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学习的内容。既创设了学生乐学的环境,又使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并掌握了媒体技术的组合,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根据自己任教学科和教学内容,游览下载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因特网上所提供的外地优秀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选用切实可用的教法,编写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增加授课的广度与深度,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国家拨巨款给我们农村中小学配备了这么丰富的“远教”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加以利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及策略分析 摘要: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总结了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目的是为了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新课程教学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改革在稳步进行,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理念创新、与实践脱节、边远地区及农村教学环境弱等,为此应采取教学观念上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措施完善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现状 1.教师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中小学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是学生高中或大学学习的重要保障。但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追求成绩和升学率上,强制性的将中小学教学内容“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很多题目设置统一的答案,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潜能,阻碍了我国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 2.教学与生活经验严重脱节 新教改背景下,教育部门鼓励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但许多教师认为情境教学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备课和授课时间和难度。因此,部分教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抵触情绪,认为以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授课传道解惑”几十年,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新的情境教学法可用可不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教师教学与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同时也不利于教育改革的落实和实施。 3.边远地区及农村教学环境较城市薄弱 我国广大边远地区及农村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生活收入来源,生活条件艰苦,从客观环境很难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农村相对城市学习环境差,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以“散养”为主,自我约束力差,无心读书;二是农村学生家长学历层次不高,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业,对孩子的学习关心较少;三是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甚至有的教师一人教授几门课程,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学生对老师会产生视觉疲劳,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体制影响 目前,中考高考仍是学生改变命运的重要方式,可以说“一卷定输赢”,因此家长、学生、教师都将所有精力用在备考上,只是一味地、最大限度的提高成绩。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或轻实践、重理论的人才,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仍眼高手低,求职不顺,屡屡受挫。教育的本质诣在于提升国民素质教育,培养出一批有志之士为祖国的发展多做贡献,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x圣贤书”之人。 2.教师教学形式主义 目前,很多的教师还局限于只按照教学大纲备课,只是将精力放在做题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并不是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显得尤为形式主义。还有少数的教师责任心不强,为了减轻自身负担,作业由学生对照答案批改,听写和背诵由学生代为检查,这就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农村教学条件限制 我国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根本没有能力建设多媒体教室或微机室,一些教学模型也是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拼组起来的。受教学资源匮乏的限制,一把教学三角尺可能从一年级用到六年级,或再轮几个学年都有可能,这样死读书、读死书成为广大农村学校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些情境式教学法、微视频教学、幕课教学模式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很难融入农村教学体系中,由此可见改善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是促进农村教改革的前提。 三、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 1.从观念上重视教学管理工作 中小学学校应该树立“教学质量竞争”的意识,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应切实地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面,不断引进创新型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现代化的四有新人不解努力。虽然教育部门一直提倡“减轻减负”,缩短中小学学生课下作业时间,但并非真正实施下来,中小学生作业仍然繁重。针对这一现状,除了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外,最重要的是应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2.激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并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汲取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只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那么对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就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位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掌握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学生保持沟通,科学施教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促进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中小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从日常生活中能够找到教学的“影子”,因此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更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小朋友习惯用掰手指头的方法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那么百以内的加减法如何熟练掌握呢,这就需要老师认真思考找到简单易懂又便于学生掌握的方法。例如可以利用买菜找零钱的方法,锻炼小朋友的计算能力,如“100元花费78元,找零22元”,这就将日常生活和教学有机地进行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教学环境 “环境造就人”一群积极向上的学生在一起,课余生活都弥漫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例如图书馆挤满了众多求知的人,安静的环境和氛围会使阅读者走路的节奏和说话的频率会自然地放缓,目的就是不为了打扰到周围的阅读者。对学校来说,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监督约束孩子的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从改变育人环境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中小学学习和思维习惯对高中或大学学习将具有巨大影响,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更注重教学管理工作,克服种种障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和谐的教学氛围。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的思考 摘要:中小学是教育人的摇篮,最终目标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提高人的素质做好铺垫,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完成的。因此,管理和激励教师就要使其“位得其人,人尽其才”。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思考 中小学是教育人的摇篮,最终目标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提高人的素质做好铺垫。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完成的。因此,管理和激励教师就要使其“位得其人,人尽其才”。可是,我们的管理者总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导教育教学。所以,提倡中小学管理的人性化和学校建设的个性化,是中小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下面,就笔者对中小学管理的人性化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管理者的理念和意识 教师作为“人”,有其较强的自主意识、个性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有奋斗目标,也有人生理想。教师的工作,不仅为了获得工资,而且有着成就事业的追求,在意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并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新课程改革需要学校管理人性化 新课改应吻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节拍,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作出准确的定位,要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新课改注重人性化,这就需要造就高素质的人性化教师队伍,更需要学校管理人性化。 学校管理的任务就是整合人、才、物及各种办学资源,管好人、理好事、办好校、育好人,正因如此,学校管理必须推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从师生心理培育入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培训、自主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要把教师放在第一。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以工作为本,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三、如何制订实施人性化管理评价方案 1. 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主要提倡的评价方式,是教师评价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也是教师总结经验、反思的过程,它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发展,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管理者可以依据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本校实际情况拟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发展优势和不足,拟定出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的体系。 2.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有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因此,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管理者要定期召开座谈会,作为定性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作为阶段性评价。 3. 家长对教师评价 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学生在学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合作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体现着“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能使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主动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让家长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教师之间相互比较了解,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对每位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细致的、量化的和公平公正的。根据这一特点,每学期应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四、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得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美化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 优化人际环境。据权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关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净化心灵环境。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及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环境,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其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人性化管理思想的管理者,会受到广大师生的厚爱和支持,一个能把人力、财力和物力综合利用并发挥出巨大潜力的管理者,才能建设并管理好一所具有个性化的学校,使其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为下一代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竭尽所能。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子县教师进修学校 046600)
新闻翻译论文:蒙汉新闻翻译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的传播,让翻译在我国语言交流领域成为了主导,其作用和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新闻行业中,对外开通了中法、中英等频道,在国内也相继发展了汉语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本论文以蒙汉新闻翻译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蒙汉新闻翻译;网络资源;利用方法 蒙汉新闻翻译 蒙汉新闻翻译是指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实现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随着我国语言文化的不断融合,蒙汉新闻翻译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网络资源的发展为其带来更多的语言信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新闻翻译,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专门通过互联网技术研究了蒙汉语言翻译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这种系统主要采用BLEU-SBP自动评测指标,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同时,我国蒙汉新闻的其他翻译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些翻译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让蒙汉新闻与网络资源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同时,实现蒙汉新闻翻译,能够保障蒙古族人民对新闻信息的拥有的权利。 蒙汉新闻翻译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1.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 蒙汉新闻翻译工作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源,其中包含了蒙汉词汇资源、语法资源、标点符号资源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中很多平台和软件可以帮助查询到蒙汉新闻方面的信息资源。众所周知,蒙汉新闻翻译需要考虑很多元素的影响,在翻译时,需要翻译员结合新闻语言和语态,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恰好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蒙汉新闻翻译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在资料库中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便于翻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在网络语言资料库中,可以容纳无限的语言资源,对蒙汉新闻实现准确无误的翻译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可以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借助现有的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人才技术,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语言资料库。二是通过很多软件平台,开发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化的APP,在蒙汉新闻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难以翻译的词汇时,可以通过APP寻求正确的答案。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十分必要。 2.通过网络信息识别蒙古语 蒙古语有其固有的特色,尤其在新闻官方语言中,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蒙语中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7个表示元音,有24个表示辅音。蒙语的语法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了便于连写,字母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第二,为了区别语音,字母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例如:圆唇元音o、u共用一个字母,?、ü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在词首使用一种字母变体,在词中有元音前和元音后两种字母变体,在词末使用另一种变体,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必须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识别蒙语。网络信息技术包含了蒙古文输入法、蒙古文电子词典等,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实现蒙汉新闻的准确翻译,为广大读者带去更加准确的新闻信息。首先,作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人员,要懂得搜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学会网络信息词汇的查询方法,进而识别新时期蒙古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从中找寻到识别蒙古文字体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其次,不断开发或者寻找官方的识别蒙古语言文字的软件或者官方出版的数字蒙古文词典,确保蒙汉新闻翻译在语法、词汇上的准确度。 3.充分利用蒙汉新闻翻译系统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双语互译,我国科学研究所开发和引进了多种系统和自动测评软件,在这些系统和自动测评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了蒙汉新闻翻译的效果和速度。众所周知,新闻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时效性,那么,在每天传播的大量新闻中,不仅要实现蒙古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互译和交流,还需要让蒙古族的新闻“走出去”,让其他地域的新闻“走进来”,蒙汉新闻翻译就需要借助这些翻译系统和自评的方法来提高其效率。一方面,建立语言模型,即N-gram模型,通过假设汉语词汇与蒙语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选择最为贴切的语汇进行互译,这样对应的翻译方法,可以实现蒙汉新闻专业化的互译,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翻译模式。此外,还有IBM模型等,能够矫正蒙汉新闻翻译的现状。另一方面,建立系统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请标注人员进行人工测评,但是这样的方法既浪费人力,也浪费财力。此外,还有BLUE(双语测评的替代指标),这一测评原理是通过假定的形式,对单语进行有效的翻译,但是这样的翻译方法会直接引发作弊的行为。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且有选择性地利用好翻译系统,同时要制定出翻译后的反复验证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 4.以短语为翻译单位 近几年,以短语为翻译单位的翻译方法受到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热议,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从平行的双语语料库中抽取双语短语并通过计算的形式计算其概率,寻找其中的相似比,通过对数线性模型,考虑各个特征函数的参数。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引进繁衍率、插入和删除等附加的概念,通过计算,来排除各种阻碍对应翻译的因素。在蒙汉新闻翻译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短语都能寻找到对应的契合点。首先,众所周知,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系列变化,随着外来词语的引入,让汉语从构词到语法生都有所转变。蒙古文也是如此,在表述同一个物体或者同一件事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为此,当以句为单位或者以字、词为单位进行翻译时,会产生很大的表述差异,造成语境、语义会有很大的不同。以短语为翻译单位,能够促进翻译系统从中寻找到契合点,最终实现翻译。其次,在新闻语言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更能够提升新闻翻译的效率和效果。众所周知,新闻语言单位不要求过于华丽,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对信息进行传播,这就实现了蒙汉双语互译简单化。 5.规范自动测评标准 规范自动测评标准是为了建立蒙汉新闻翻译自身的评估体系。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很多国外翻译自动测评的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对于蒙汉新闻翻译来说,这些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为此,建立符合蒙汉新闻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十分必要。一方面,从建立的翻译系统中,根据蒙汉双语的特色实现翻译,在计算概率时考虑到双方的语境和语法,最终实现有效的翻译。另一方面,建立蒙汉新闻翻译的相关制度,规范其操作行为。规范自动测评标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新闻传播的风格和渠道,从不同的角度上看,规范自动测评标准对蒙汉新闻翻译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是今后蒙汉新闻翻译工作的重要发展保障。 结语 在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才能为读者带去丰富的信息,使他们了解最前沿的新闻。随着网络资源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才能做好蒙汉新闻的翻译工作,用最新的语言来传播信息资源,促进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并实现跨民族的语言交流目的。 作者:乌云毕力格 新闻翻译论文: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特点及翻译 摘要:在媒体新闻报道中,俄语新闻所占比例不断扩大。随着中俄合作关系的发展和稳固,两国在经济、政治上联系日益密切,公众对俄罗斯政治、文化关注度更高,对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俄语财经新闻结构及特点,探讨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特点;翻译技巧 随着中俄合作关系的确立,中俄贸易来往的日益密切,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语财经新闻准确、客观地反映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有利于中国公众对俄罗斯经济政策、贸易资讯的了解,也是专家学者分析俄罗斯经济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俄财经新闻文本特点、翻译的探究,有利于推动中俄合作进程,实现共同发展。 1俄语财经新闻概述 俄语财经新闻对俄罗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决策等方面的最新事实及情况进行报道。俄语财经新闻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各种经济活动。根据财经新闻所涉及经济层面来分,俄语财经新闻有宏观层面经济报道、中观层面经济报道、微观层面经济报道三大类。宏观层面经济报道涉及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总体、经济活动、经济运行状态方面资讯;中观层面经济报道通常以地区经济、企业集团经济、部门经济为新闻出发点;微观层面经济报道是针对某个企业、某个经营单位的报道。 2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特点 俄语财经新闻文本体现了新闻报道特点,表达内容清晰、真实、准确,文本中句子、段落连接紧致,逻辑性非常强,文章层次鲜明、突出。俄语财经新闻中新鲜词汇、外来词汇、程序化语句出现频率较高,在增强新闻吸引力的同时,引起观众共鸣,提高新闻收视率。俄语财经新闻文本在准确、真实表述经济活动内容的基础上,突显俄语文化特点。如俄语财经新闻中经济术语的运用,在最新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新闻报道中使用经济术语,更快的将观众带入报道中。宏观层面经济报道中常用的经济术语有通货膨胀、失业、货币创造、双重均衡宏观经济模型等;中观层面经济报道中常用的经济术语有股份公司、交易所、股东等[1]。 3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原则和方法 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本质及原则与新闻翻译相同。俄语财经新闻文本是利用文字形式表达财经新闻内容,经过二次传播,将翻译后的新闻文本呈现给第二语言受众,使读者获得原始新闻报道信息的同时,实现与译者的交流及共鸣,增强信息分享和文学享受。 3.1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翻译原则 1)注重实效性。新闻报道是一种高时效、高精度、高强度的工作,为了符合媒体行业的要求,新闻翻译也要实时、高效、准确,翻译工作要速战速决,不可拖泥带水,不然难以实现新闻二次传播的价值;2)根据具体翻译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翻译者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文本时,既可全译,也可进行适当的增译或删除,但要保证译文能突出新闻要点;3)符合新闻写作要求。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必须突出新闻写作特点,要求翻译者在熟练掌握新闻结构、特点的同时,具有一定水平的新闻编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秉承认真严肃、高效准确的翻译态度,不断强化翻译者自身特点。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抽象性,提示作用明显,这就要求翻译者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财经类术语的学习和掌握。 3.2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翻译方法 3.2.1全文翻译全文翻译是将用俄语写成的财经新闻全部转化成中文新闻文本,其结构与中文新闻类似,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它们之间融会贯通,按照一定时间、逻辑关系存在着[2]。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概括和总结新闻内容,具有吸引读者、表明立场、引发舆论等作用。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标题时要准确理解标题、把握原题含义、体现标题特点;导语作为新闻的第一段,具有开门见山、耳目一新的效果。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导语时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主体作为新闻的主要部分,具有承接导语,阐明主题的作用,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满足读者阅读欲望。3.2.2摘要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中摘译内容一般短于原语新闻,但主要观点、中心思想要与原语新闻保持一致。摘译时会删掉一些信息,但要保留文章主要内容。在摘要过程中舍去对译者或读者无关紧要的信息,但不会影响读者阅读,遵循平衡原则。俄语财经新闻摘译,适合于讲话、专稿、报告、特稿等篇幅较长的文本。3.2.3综合翻译综合翻译又称编译,即编辑和翻译。一般具有二次传播价值、新闻篇幅较短,新闻内容简明突出、报纸版面有效,电视播出时间有限的俄语财经新闻采用编译。编译是对原始新闻的合并、增减、加工,将一篇全新的财经新闻呈现到读者面前。但要注意的是俄语财经新闻编译要文章开头或结尾交代原始新闻来源。 4结束语 俄语财经新闻的结构决定了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特点和翻译方法。俄语财经新闻文本具有内容真实准确、层次鲜明突出等特点。加强新闻文本翻译不仅有利于读者及时了解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动态,也是加深中俄合作的重要保障。翻译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积累,加强财经术语的学习和掌握,使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工作得心应手。 作者:荣飞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边防支队 新闻翻译论文:网络资源对汉英新闻翻译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做好汉英新闻翻译:查找平行文本;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资源查阅以及验证词语搭配得合适与否。 关键词:对外翻译;网络资源 近些年来虽说出现了学汉语热,但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度还需要时间,目前中国译者依旧要担当起对外翻译的重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当代的中国。“由于中国语言文宇的特殊性,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上目前没有足够的翻译能替中国承担庞大的、日益增长的中译外任务,因此,这几乎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唯一选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中国网2007-04-06/07)。本文讨论的新闻主要来自天津的《今晚报》与《渤海早报》,新闻内容主要是软新闻,主要讲述的是天津人们的日常生活,译者通过对外翻译,让外国读者对天津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升天津在世界的知名度。“要达到预期的对外宣传效果,必须对中文稿的语言进行‘译前处理’。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对原文语言的方方面面进行处理一一调整增删、编辑、加工,从词句到风格,从局部到整体”。做好对外翻译本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做好“译前处理”,很多问题还可以通过利用好网络资源去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此问题。 一、寻找平行文本,包括对相关或类似事件的其他中文或英文报道 对所要翻译新闻事件了解的越透彻,信息掌握的越全面越有利于翻译;英语国家的相关或类似报道对于我们中译英必定能提供一些灵感或是借鉴。例1:翻译:南大教师10万元“穷游”50国评:“穷游”一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英文翻译是“poortravel”,但“poortravel”又似乎是“可怜的旅游”,“糟糕的旅游”,意思不妥,后经查询国外平行文本,发现在国外的旅游网站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个词“budgettravel”,此词真是绝妙,budget意思是“价格低廉的;花钱少的;收费合理的;便宜的”,非常之恰当。 二、利用好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 比如百度、Google,对于各种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或术语,用网络在线词典大都可以查到,词典查不到的话,搜索引擎也常可以查到。“尽管语料库功能强大,科学客观,但由于其技术性相对较强,其普及使用的程度不高,将之用于普通的翻译实践并不可行。而互联网搜索引擎使用方便,易于查找,对技术要求不高,适用于绝大多数翻译人员”(周杰,2007)。例2:翻译:这部反映中国当代生活的喜剧是由盼盼剧院艺术总监爱婷、昆火联手中国戏剧人孙悦共同创作。评:根据上文知道,爱婷,昆火是爱尔兰人。对于他们名字的翻译,很多译者如果不通过网络查询,就无从知道他们的英文名字,无从下手。有些可能干脆都没注意到他们是爱尔兰人,直接按照拼音翻作Aiting,Kunhuo,这样就太武断了。从网络上查询到盼盼剧院艺术总监爱婷、昆火相关新闻报道,上面有注明爱婷的英文名字是AedinCosgrove,昆火英文名字是GavinQuinn,直接予以采用便可。除此之外,网络在检验词语搭配方面还起到了非常好的验证作用。虽然一名合格的译者已经具备了很深的英语功底,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英语搭配,为保证地道合理,最好经过反复推敲验证,网络资源比如Google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渠道。例3:翻译: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他没给女儿买意外保险。Ashewashardup,hedidnotbuyherdaughteraccidentinsurance.评:“意外保险”一词的翻译,能想到的可能会有“accidentalinsurance”,“anaccidentalinsurance”,“accidentinsurance”,“anaccidentalinsurance”。可究竟哪个或是哪些是合理准确呢?经谷歌查询验证,发现用“accidentinsurance”,为某人买意外保险,即“buysomebodyaccidentinsurance”,不加冠词,“意外”用的是“accident”,这样就定下来“意外保险”一词的翻译。至于“经济能力有限”的翻译,此词的翻译不像“意外保险”的翻译之固定,还有较多其他合适的表达,比如“notwealthy”“don'thavemuchmoney”等等。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资源可以帮助译者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译作完成之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译作拿给外国学者做校对以及润色。网络可以帮助检验,可有时仍可能有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或因为文化因素,或可能有更好更妙的表达等等,当然如果是请教一个精通中文的外国新闻专家就最好不过了。 总结 本文探讨了在当代中国的形势下,中国译者必须担当起中英对外新闻翻译的重任。译者可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更好地翻译,比如查找平行文本,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查阅以及验证词语搭配,除此之外有机会的话可以请教外国专家校正及润色。 作者:李静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标题翻译伦理学论文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 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 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要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意思,否则不遵从翻译伦理会导致译文事实歪曲理解并表达。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NewYorkermagazineunderfireforObamacover”的译文是“《纽约客》封面恶搞奥巴马夫妇,遭两党同声谴责”。这正好体现了中英新闻标题差别所在,可以看出译文标题增加了“恶搞”,“夫妇”,“两党”,“同声”等词汇,这样可以传递更多信息给译文读者,以防读者歪曲理解事实。而英文标题更加倾向于简单精练来概括要点。这样的中文标题遵从了言语行为的真诚性,正确把握原文思想,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前来浏览翻阅进一步的了解纽约客的封面的内容。 作者:答珊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中娱乐新闻的词语翻译探索 1软新闻翻译的理论依据 与硬新闻需要准确平实的译本相比,软新闻的忠于原文,并非如传统的对等理论所要求的以原文内容为主导的忠实翻译,而是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突出软新闻的大众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更加注重译文的传播目的、译者的主体性、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语境。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语境效果,译者可能会对原文做出较大幅度的改动,例如删减目的语文化中冗余或增加目的语文化中缺乏的内容,从而打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甚至运用目的语文化中受众喜闻乐见的词语替代原文具有相同语义的普通词汇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取得软新闻的最优传播效果。因此,软新闻翻译需要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目的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莱斯、费米尔及诺德等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为三个法则,主要内容如下:(1)目的法则,指翻译应能与译语语境和文化相吻合,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2)连贯法则,包括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指的是译文所具有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景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理解;(3)忠诚法则,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要忠诚于译语读者和翻译发起人,又要忠诚于原文作者,以达到两者间的平衡,强调原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在原文作者、译文发起者、译者及译文接受者构成的多边关系中寻求一致。(王小凤,2004)这与费米尔的目的论相吻合:软新闻过程的发起者们希望译文能达到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因而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针对语言、文化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及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增加、删除和重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传达信息,“忠实”于目的语受众。(曹志颖,2009)因此,目的论给予软新闻翻译过程中的增删、重组信息等编译方法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再者,娱乐新闻不但具备信息功能,更应有强大的呼唤功能,即让读者产生作者期待的情感印象,如喜欢和厌恶等情绪,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因此译文应更加注重译入语文化和读者接受能力,从这一点看来以目的论来指导娱乐新闻翻译也是十分适合的。 2娱乐新闻的词语翻译案例 本文以《英语广场》杂志中LittleMix:FameMadeUsStronger的双语文章为例讨论软新闻中娱乐新闻的翻译。该文介绍了在《英国偶像》选秀节目中一炮而红的LittleMi(x“小混合”女子乐团)的成名过程和心路历程。原文作者希望通过该文章让读者对“小混合”组合有全面的了解,期望在读者心中塑造该组合积极正面的形象。翻译发起者的直接目的是迎合观众的阅读趣味,提升杂志的看点和卖点。在确定了原文作者和翻译发起者的意图后,本文主要讨论目的论指导下的词语翻译,笔者列出了文章的典型例子,通过译文对比,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各种词语翻译策略。 (1)同类语境词的运用同类语境词即译入语在同一语境内常用的表达。诚然,用准确朴素的词汇符合翻译中“信”的标准,但多运用同类语境的词则能给读者更舒畅的阅读体验,体现译者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素养。这样的译法符合目的论中的连贯法则,通过同类语境词的应用,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交际情景,使得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景与原文读者一致,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例1:Soon,LittleMixwasclimbingthechartsandtakingtheU.K.andU.S.bystormwiththeirdebutalbumDNA.原译:不久,“小混合”凭借其首张专辑DNA在各大音乐榜单的排名不断攀升,席卷英美各国。改译:不久,“小混合”凭借其首张专辑DNA在各大音乐榜单排名飙升,并在英美迅速蹿红。(英语广场,2014(3):83)赏析:这里的“climbingthecharts”、“take...bystorm”都是英语娱乐新闻中描述音乐专辑受欢迎的词汇,根据连贯法则,为给目标读者营造源语读者相同的交际场景,翻译这两个词语时应运用中文介绍音乐专辑时的常用词汇。所以,此处的“chart”增译为音乐榜单,结合下文的“takingtheU.K.andU.S.bystorm”可知,这里的“climb”不是指缓慢地上升,而是迅速攀升,直译显得过于平实,因此改译为“排名飙升”,修改后的译文更具娱乐播报的腔调。再如后面的“take...bystorm”,若简单译为“席卷……”则侧重影响范围广,但通读全文可知该组合属于一炮而红的类型,因此这里更强调该组合走红速度之快,娱乐新闻中常用“迅速蹿红”来表达这一意思。经过两处的修改,译文读起来更像地道的中文娱乐新闻,翻译腔明显减少。例2:Thegirlswereputtogetheron—andwon!—theTheXFactorUKshow’seighthseason.原译:这四个女孩组合在一起赢得了《英国偶像》第八季冠军!改译:这四个女孩子组合在一起登台亮相——并斩获《英国偶像》第八季冠军!(英语广场,2014(3):86)赏析:用“组合在一起”把“puttogetheron”字对字翻译当然不错,但缺少画面感。因此译文中增添了同类语境词“登台亮相”,对on一词进行渲染,让读者脑海瞬间出现四个女孩闪亮登场的画面,更加生动可感。此外,这里的“win”也不是简单地译为“赢得”,而是用了娱乐新闻中常出现的“斩获了奥斯卡八项大奖”这一同类语境词来润色语言。经过两处的修改,译文既不失原文的精髓,又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2)网络流行语的润色娱乐新闻的主要读者是年轻人,运用网络流行语替换后的译文更加年轻化,所以即使网络流行语不算正式书面语,但在软新闻中,尤其是相对轻松的娱乐新闻中运用网络流行语则是可接受的,这种翻译策略更能吸引广大年轻受众,符合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增加看点。再者,运用译入语文化中的网络流行语也符合目的法则即让译文与译入语的文化相吻合,使得目标读者花费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多的信息。例3:Nomatterwhatnegativitytheyface,LittleMixknowsthebestwaytobattlehatersistostaytruetothemselves.原译:不管面对什么负面消息,“小混合”成员深知对付痛恨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忠实于自己。改译:不管面对什么负面消息,“小混合”成员深知对付“羡慕嫉妒恨”的最好方式就是忠实于自己。(英语广场,2014(3):85)赏析:“haters”意为讨厌的人或事,但由上文可知,这里具体指“jealousfans”和对她们作“cruelcomments”的人,这两层意思与网络流行语“羡慕嫉妒恨”完全吻合,比直译“痛恨之人”词义更充实,措辞更形象,这五个字高度概括了“小混合”成员面对的各种攻击者和流言蜚语,从侧面反映出她们强大的内心,呼应了文章的标题“FameMadeUsStronger”。 (3)文化背景信息的增添例4:The“Wings”singersfoundthemselvesfightingtostayconfidentamidstaseaofhateinthespotlight.译文:尽管饱受公众非议,以一曲《展翅》夺冠的歌手们仍然要努力保持自信(。英语广场,2014(3):83-84)赏析:初译这段话时,笔者曾经把“Wings”误认为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试图译为“振翅高飞的的歌手们”,因为从上下文来看,该组合在选秀节目中获得佳绩并在英美迅速蹿红,犹如振翅高飞的新星,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根据目的论的忠诚法则可知,忠于原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译者不能进行主观臆测。在百度百科搜索Wings这一词条,其中写道“LittleMix不仅改写了TheXFactor的历史,赛后也有傲人的成绩,她们是自2005年以来第一个不用在TheXFactor上表演就能够首单空降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原文作者用“Wings”作为形容词修饰“singers”,就是为了表现赛后成绩傲人的组合在饱受公众非议时努力保持自信的强大内心。考虑到译入语读者可能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所以增译了“夺冠”作为对冠军单曲“Wings”的解释。 (4)词语感情色彩的表达例5:“Whenyou’vegotyourowninsecuritiesandthenpeoplewritethemonwebsitesforeveryonetosee,itjustmakesyoufeelreallyrubbish,”Jesysays.“IknewI’dgetnastystuffsaidaboutmyweight.IthoughtI’dbealright,andthenIsawitandburstoutcrying.”译文:“本来你就惶恐不安,还有人在网上大做文章,引来大伙围观,你会觉得自己真糟糕,”杰西说,“我早料到有人会拿我的体重说事,我以为自己会不在乎,但真看见那些评论时,我放声大哭。”(英语广场,2014(3):84)赏析:write本来是一个中性词,但在这个语境中却带有大作文章的意味,因为这里的“people”具体指下一句所提到的“nastystuff”,即讨厌的人或恶俗小人,所以这里的“write”并不是如实地报道而是带有恶意的诽谤和攻击,因此为了表现主人公的遭遇并让新闻措辞更加夺人眼球,译者可在认真揣摩语境后译出词语蕴含的感性色彩。本文来自于《英语广场》杂志。英语广场杂志简介详见 3结语 娱乐新闻作为软新闻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轻松活泼的文体,不但要传递信息,更要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因此翻译时更加注重翻译发起者的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本文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了几类词语翻译策略并逐一举例,包括词语的选取、润色和感情色彩的表达,希望为读者翻译同类新闻时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 作者:黄婉君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英语新闻翻译的规范模式正逐渐发生着变化,其已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慢慢转化为描述性研究。传统的规范性研究注重文章原来的文本,注重译文与原文内容上的一致性,而描述性研究翻译则突破了原来传统的理念,形成单纯文本构成的封闭空间,让翻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从大环境中探讨电视英语新闻翻译。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需要采取规范的翻译操作,既要顺应传统文化的规范趋势,又要在具体的形式结构下采取大众化的规范形式,这样才能翻译出较容易让观众理解的字幕和配音。 一、电视英语新闻的特点 电视英语新闻的语言结构和表述具有不同的特色,新闻内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观众通过收听、看字幕了解英语新闻内容,进而来了解当前世界发生的新鲜事和变化,获取不同领域有价值的信息。 当前的英语新闻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语言高度简洁、凝练,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集中体现了新闻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因此英语新闻中所应用的词汇应易于观众理解。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观众,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也需要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便观众能轻松阅读字幕。首先,英语新闻的句式结构紧凑简单。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为了便于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新闻的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信息,所以传统的简单句型结构已经不适用,但受限于屏幕的幅度,过长的句式需要分两行滚动显示,这又会影响观众的阅读和理解。因此,电视英语新闻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的长度和信息含量,英语新闻翻译的句式结构应紧凑简单。其次,电视英语常采用语句结构倒置。电视英语新闻应该简洁凝练,并广泛使用缩略词以加快观众的观看速度。在英语新闻上频频出现的缩略词,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种是首字母的缩写;另一种是截头去尾把两个关键词组合成一个句子。新闻英语会报道真实的客观事实,并临时补充一些刚收到的最新信息,所以新闻翻译中常常都会有插曲语的成分。新闻中英语的表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形式,翻译需要向观众提供小篇幅多信息的翻译稿。新闻撰稿人会把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放在首段,比如时间、主旨、高潮、结果,这样可以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主要信息。 再次,电视英语新闻的语法常采用一般现在时。在电视英语新闻中,新闻稿和时事新闻采访常用一般现在时,就算报道过去以及描述曾经发生过的事也是如此,带给观众现实感和新鲜感。常用词语的非限定形式、不定式会用于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和动作。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即将发生的事和动作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也是十分普遍的,但英语新闻在标题中却常常省略“be”,常用不定式来表达预测。此外,英语新闻还具有广泛性特征,所以新闻中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比如心理学、军事、建筑、经济贸易、天文地理、考古等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对于新闻句子中个别无足轻重的专业术语,译者可以忽略,但如果是一些反复出现的专业术语,就一定要加以备注,不然就会影响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另外,新闻撰稿人有时为了增加文章的新鲜感,会在英语新闻中夹杂一些外来语言如日语、法语、俄语等音译。综上所述,阅读英语新闻可丰富英语知识,只要掌握英语新闻翻译中的要害,了解语法词汇,吸收有益实用的语言素材,就能很容易地了解英语新闻的内容。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 文化与翻译息息相关。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外一种语言的内容,用最贴切、最自然的方式来消除文化差异在翻译中造成的影响。翻译作为特殊的一种语言交际,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移植的过程,它与文化背景内容有很大的关系。翻译最大的困难也是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化解当中的文化差异。可见,想在翻译中解决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了解文化的背景知识,这是决定译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精髓,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面镜子,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所呈现的语言也不同,换句话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差异成为影响新闻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中,翻译不再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被视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因此,如何使翻译更加准确,就需要注重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化差异。 其一,注重传统文化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在新闻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在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由于不适应天气以及旅行路途的劳累,身体感到不舒服。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是由于地方不适导致的“上火”。“上火”对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是一个传统的俗语,可是在新闻翻译中遇到此类词语,我们该如何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这无疑是对译者的一种考验。 其二,注重宗教信仰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说,“少林寺和尚在越救助灾民”这样的新闻中,译者要如何翻译“和尚”这个词?因为对于信仰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外国人来说,对“和尚”这一词汇比较陌生,所以在翻译时对于这样的词只能采取传意或重形中的一种。可见,中西文化中的信仰差异也渗透在各自的语言当中,要想准确翻译,需要译者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个性。 其三,注重时间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比如在翻译中,“thelatestnews”不能译成“最后消息”,而是“最新消息”,如果译者不了解不同国家的时间观念差异,就会导致观众对文章的错误理解,看似较小的问题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其四,注重日常谈话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称谓的问题。称谓能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不同国家的习俗和习惯,英语中的称谓比较笼统,比较模糊,不像中文一定会把家族亲属关系分得清清楚楚。如“uncle”在英语中是“叔”、“伯”、“姑父”、“舅舅”等的统称,但在中文中每种亲属关系都会有不同的称谓,所以在翻译时必须看情况翻译。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做好翻译的同时要兼顾文化之间的差异,克服不同文化的局限性,找到文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三、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 1.非文化层面:直译和意译直译是保持原文基本意思的翻译形式,能够完整而准确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述出来,且保证译文流利通顺。直译不同于硬译、死译,是一种特殊的方法。比如,将“astimidasahare”翻译成“胆小如鼠”,而意思却是不完全相同的,“胆小如鼠”在中文中是贬义词,而英语中“timid”和“hare”都没有太强烈的贬义的含义,就算将“胆小如鼠”中的“鼠”字换成“兔”字,中国人还是很容易联想到“胆小如鼠”。究竟该如何理解,还要根据观众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去判断。直译不但可以避免歧义,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丰富词汇量,如实传达原文的意思,帮助我们了解原文的本意。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一味地追求直译会造成对文章的误解,而不顾语言上的差异,直译也会造成晦涩难懂,不被大众所接受。并且,英语中一些否定的句型也不能完全采用翻译的方法,否则会造成误解,而对于一些长句,则应根据句子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直译。意译是指完整准确地把意思表达出来,不管原文的形式,按习惯性的连词造句来翻译,更加注重文章意思的准确,而不是拘泥于表面文字。但是意译并不同于胡译、乱译。比如将“NewMoneyonCCTVNEWStakesyoubehindthescenesintoChina’smostinnovativestart-upsanddisruptivebusinessstrategies”翻译为:“央视新闻的《新财富》节目将带您深入到中国最具创新性的创业企业和破坏性经营战略”。可见,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必须符合原文的本意,要让广大观众接受并喜爱。总而言之,一个词的具体意义要按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定。直译与意译各有所长,要取长避短,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去翻译。 2.文化层面:归化和异化在电视英语新闻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对涉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差异的处理,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译语的方式。归化的翻译策略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观众靠拢,并且要以符合译入语境和文化规范的表达方法来传达文章原本的含义。很显然,归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增强译文在观众心目中的接受性。如,“Everydoghasitsday”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日”,汉语和英语中“狗”这个意象不同,归化可使译文生动形象,表达方式也比较符合译语的习惯,很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方便观众理解,但有时也不太能体现原文的文化特色,丢失了独有的风格和韵味。 异化翻译策略要求译者向源文化语境靠拢,在译文中重现源语境的语言风格与特色,因此异化翻译可较多地保留源语中的异质成分,在更好地满足观众对译文要求的“陌生感”的同时,还能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和目的语文化。异化翻译有利于观众更好地去了解他国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的特点,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有时也会让观众很难理解。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根值于某种文化背景中才能生根发芽,所以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更多地从观众角度考虑,顾及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否则很难充分体现英语新闻的信息功能。直译和归化都遵循原文当中的语法规范,强调原文的表达方式,保持原有的味道;而意译和归化则要求译文通顺易懂,不拘束于原文的狭窄空间。每一种翻译策略都有它能用到的地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作者:盛辉 单位: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的文化差异分析 一、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越来越渴望及时获得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国际新闻是人们了解万象变迁的世界的一个直接便捷的渠道。国际新闻是用不同国家的语言书写的,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1921)曾指出:“语言按其本质是文化的。”因此新闻翻译必然涉及文化翻译。但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同一新闻报道产生不同的理解。新闻注重传播效果,新闻翻译者必须熟悉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否则就不可能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二、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虽然直接面对的是两种语言,但是它所处理的却是博大精深的、相似与相异并存的两种文化,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又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方面。造成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其文化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英国四面环海,水产和渔业发达,与海水有关的词语很多。而生活在广阔肥沃的陆地上的中国人长期保持着小农家庭生活和生产方式,对土地产生了感情。比如,形容人花钱奢侈浪费,西方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中国人则说“挥金如土”。鼓励人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专注于一件事而不知变通,英语是Heisnotonlyfishinthesea,而汉语则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有些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汉语的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常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如“东风报春”“东风压倒西风”。中国人认为西风与寒冷和萧条连在一起。黄巢《题菊花》中有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而英国人喜欢温暖的西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著名长诗OdetotheWestWind(《西风颂》中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O,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 (二)宗教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对文化的影响相当深远。中国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很多,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还有很多佛经名句被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等。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圣经》中的很多语句也约定俗成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中。例如:aspoorasthechurchmouse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一贫如洗)Godhelp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许多与传统生活习惯有关的语言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文化中对“马”多有偏爱,因为“马”在农耕中是农民的好帮手,并且在战争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老马识途、老骥伏枥。英国人虽然热衷于赛马,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马被当作中下级动物来对待。例如:worklikeahorse辛辛苦苦地干活beatadeadhorse徒劳无功betonthewronghorse支持错了对象。中国民间虽然习惯养狗来看护自己的家园,但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英国人对Dog非常有好感,英国人养狗不仅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当作人的伴侣和宠物,常用它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语言文化差异典故是在漫长悠久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的,这些历史典故不能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更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翻译,如汉语的“名落孙山”字面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常用来比喻某人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英语典故习语如Achilles’heel,直译是Achil-les的脚后跟,实际指的是唯一致命弱点。aPando-ra’sbox直译是“潘多拉的盒子”,比喻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三、翻译工作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国际新闻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问题,更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融合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好国际新闻翻译,新闻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充分了解上述差异,还应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吴越民、吴洁,2008)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所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指的是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敏感。因此,翻译者不仅要精通进行转换翻译的两种语言,还要掌握语言所渗透的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广泛阅读各种材料广泛阅读各种材料是学习西方民族文化的一种手段。英美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剧作品以及网络,这些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资源。文学作品包含大量的文化知识,比如包含社会规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知识的文学作品,还有出现在文章中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习语。报刊杂志给读者提供当今文化最新的信息,他们也发表关于西方文化风俗习惯、历史、经济、科学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文章。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很方便地观看英美原版电影和电视节目,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外国文化日常的情景。 (二)加强学习西方文化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模式。学生由于缺乏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常常将母语的文化经验迁移到英语中,造成文化干扰,导致误译。因此,在学习英美文化课程和阅读文学作品之余,新闻翻译者还应阅读《圣经》、《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习俗、宗教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我们在翻译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对西方文化的无知常常导致翻译中的“文化休克”;另一方面,很多翻译者多年的外语学习而形成的西式思维影响了对本国文化的正确理解,常常出现由于对本国文化的误解而导致的误译现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多研读著名的国学书籍,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和异国文化进行有意识地比较,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新闻翻译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和读者的心理,把两种语言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新闻翻译才能达到传递正确信息的目的。新闻翻译者除了要熟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跨文化意识,深入了解语言所渗透的文化,做到语言通和文化通。新闻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同时保证语言准确规范、清晰易懂。 作者:李静欣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新闻翻译论文: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一、深入了解源语国家文化,以避免原文理解错误造成文化障碍 新教徒们认为,由爱尔兰共和军政治机构新芬党领导的爱尔兰共和派从该协议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了解北爱和平进程的读者在读到“在过去7年的和平进程中,结盟的前景越来越渺茫”这句话时不禁会心生疑惑,既然1998年已经达成和平协议,为何还要结盟,而且结盟前景为何越来越渺茫?笔者找到这段话的原文,发现“结盟”二字是源于错误理解了unionistcommunity这个短语,是一处误译。该文译者没有正确理解unionistcommunity的含义,导致译文背离原文的意思。在北爱尔兰的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一半以上,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为爱尔兰人后裔,信奉天主教。大部分新教徒主张北爱尔兰继续作为英国一部分存在,这些人被称为unionist即联合主义者,他们这个群体称为unionistcommunity,可译为联合派。与unionist相对的是nationalist,即民族主义者,他们主张让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合并,组成新的爱尔兰共和国,这一群体可以称为民族派。因此,本句中u-nionistcommunity应该翻译成联合派,而不是“联盟”。如果译者查一下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此类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另外,译者没有翻译用于介绍专家背景的inhumangeography这个短语,这个地方没有必要隐去。既然是新闻翻译,就力求准确,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否则最好不要随意删去原文中的词语。humangeography即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一。此处是引用专家评论,理应交代一下该专家是什么学科专家。所以,这段话不妨翻译为:阿尔斯特大学人文地理学高级讲师彼得•舍洛说:“在过去7年的和平进程中,联合派越来越不合作,他们把该协议看作是对他们权利和自由的出卖。”从以上这些例子足以看出新闻译者深入了解源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如何避免或者尽量减少文化因素造成的原文理解错误呢?首先,新闻译者要在平时尽可能多储备有关源语文化的知识,这样翻译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其次,要提高文化洞察力,有意识地防范文化误解,及时发现文化差异。此外,新闻译者在新闻翻译实践中须保持严谨的态度,遇到不理解、不确定的地方不能模棱两可地硬译、死译过去,而是应该对读者负责,深入研究其文化背景,勤于思考,尽力去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力求获得正确的、译入语读者能理解的译文,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新闻翻译的信息传递功能。 二、对源语中涉及文化因素的部分进行归化处理,以克服文化障碍 目的论学者ChristianeNord在其著作中说:“我们看到,不同的传播功能可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新闻翻译中,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概念,如果采取直译,会造成语际传播障碍,导致译入语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译文。可以采用归化的策略,进行意译或者解释性翻译,不可硬译、死译。此外,语言本身也涉及一些文化,每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习语、引喻和典故。如果源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尚未被译入语读者熟知,为保证实现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这个首要功能,译者最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能在汉语中找到对等习语或引喻当然是最理想的。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个英语表达方式asstrongasahorse,字面意思是像马一样强壮。如果用力大如牛这个成语来与之对应,不失为一种艺术的归化翻译。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汉语中无法找到大致对等的表达方式,于是译者一般会采用解释性翻译,就是直接将原文中习语、引喻、典故的引申意义告诉译入语读者。例如,《参考消息》报2005年9月22日翻译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篇文章,标题是《东京住得起吗?在某种程度上说,现在住得起》。普通人只需花2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一辆崭新的尼桑或丰田车———价钱和美国差不多。去年,汽油的价格只略高于美国。在市中心的麦当劳,一份巨无霸、可乐和薯条只卖5.25美元。英语中常用UncleSam来指美国,直译为“山姆大叔”。UncleSam的开头字母和美国的开头字母都是US,因而经常用来代指美国。当然关于这个表达方式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姑且不做讨论。在国内,少数一部分了解美国文化的人可能已经知道“山姆大叔”是什么意思,但毕竟报纸是面向全体受众的,考虑到有些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会误解这个表达方式,所以该报译者没有采用直译,而是解释性地告知读者其引申意义,即“美国”。这样做能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文化障碍。所以,新闻翻译首先要保证的是实现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功能,这应该就是遵循严复所说的“信”吧。没有“信”的话,“达”和“雅”都是没有意义的。不过这种解释性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损失原文的艺术性。 三、译者运用编译手段,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 应用文体翻译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译者只要将原文的信息不多不少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就可以了,译者无需过多创造。然而新闻媒体的功能不仅限于信息传递。著名传播学学者约翰•维维安在其著作《大众传媒》一书中把大众传媒的功能概括为:信息、娱乐、说教和结群四大功能。作为一种语际间跨文化传播活动,新闻翻译同样应该具备大众传媒的这些功能。而作为新闻译者,心中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实现什么样的译文功能。对于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不能接受的地方,新闻译者往往采取筛选、删减、变换标题等编译手段实现翻译目的。正如该《参考消息》报副总编范伟国所说:“作为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报纸,《参考消息》十分注重海外信息的过滤。特别是对信息是非的鉴别”。例如,《参考消息》报2005年9月14翻译了《纽约时报》一篇文章,译文标题是《中国一所大学将同性恋话题从隐秘转为公开》。大概内容是复旦大学开设了《同性恋研究导论》这样一门课程,中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文章总的来说对此事持赞许的态度。笔者找到英文原文,发现译者基本对全文进行了逐句翻译。不过,有个别敏感的可能有损我国形象的地方,译者还是进行了删节处理。积极倡导同性恋权利的人士如今能够利用人们对艾滋病蔓延的恐惧来赢得更大的操控空间,其中包括从政府那里赢得更多的认可。比如,有人估计中国目前有多达300个网站关注与同性恋相关的话题。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英文原文的最后两句并非完全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而是指责我国的人权状况和网络审查制度。这显然与我国的意识形态不符,于是被删除了。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新闻翻译尤其如此,因而考虑译入语文化和意识形态而运用一些的编译手段达到翻译目的是可以理解的。 维维安认为大众传媒具有说教功能。任何报纸都有其政治倾向,看似客观的报道其实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纸赞助人的意志。同样道理,我国的新闻翻译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倾向性,需要与新闻媒体教育群众、舆论导向的功能相适应。如果对海外信息不加甄别、不作处理,统统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些文章可能会起到负面宣传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对译文的筛选、删减、变换标题多是由译报编辑人员来完成的,而非翻译本人。不过我们这里应该将翻译人员和编辑人员看成是一个集体译者,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文是他们集体劳动的成果。综上所述,新闻译者责任重大,在英语新闻汉译工作中应该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运用各种归化手段克服文化障碍,从而实现翻译目的。 作者:陈先贵 王芳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电视英语新闻文学翻译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省市级地方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英语电视新闻栏目,承担着对外宣传的重任,因而,提高地方电视新闻的翻译质量对于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展示我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和实践意义。宁波系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口岸之一,涉外企业星罗棋布,外籍人士纷至沓来。于是,该市电视台自2001年5月起开办了《英语新闻》栏目,节目播出的宗旨为“说宁波事,反映宁波情,让世界了解宁波”。 节目内容包括一周内宁波发生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大事要事、在甬外籍人士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宁波的旅游景点介绍等。笔者曾担任过该节目的新闻播音员,搜集了一定的语料。本文拟以德国功能目的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宁波英语新闻的具体实例,探讨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德国功能目的理论功能目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转化行为,任何翻译行为都要遵循一定的目的。“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目的随接收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方梦之,2004:29)中西方语言、文化不同,新闻写作手法各异,译者若对所有新闻报道不做任何处理,仅凭逐字逐句地翻译,恐无法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为了达到预期的外宣功能,译者应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对原文内容根据海外受众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传统习惯等进行重组、删减、背景材料添加或是再加工。下面笔者将以汉英新闻在语言、新闻写作手法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宁波电视台《英语新闻》的具体实例,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语言差异汉英新闻在用词方面差异颇大。汉语新闻常见大量的形容词及副词,辞藻华丽,感情色彩浓重,此外,词句堆砌、同义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英语新闻报道大多简洁明了,直观明快,重客观事实。在结构方面,汉语新闻大多句式松散,层次模糊。这与汉语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有关。大量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得人们可以依赖上下文的语境意义来理解具体信息,从而弥补汉语新闻句式松散和层次模糊的不足。英语文化总体属于低语境文化。意义的表达较多依赖于语言的详细解码,故英语新闻报道大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译者应考虑到新闻受众在语言习惯上的如上差异,在汉语新闻英译时对新闻报道进行必要的语言加工。例如:春天的四明山风光是最绚丽的,漫山遍野的樱花、红枫,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译文Inspring,SimingMountainisfamousforitspic-turesqueSakuraandbeautifulredmaplesalloverthemountain.原文中的“绚丽”与“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语言重叠,有同义反复之嫌,若在译文中照译不误,只会使译文冗长累赘,充斥着中文痕迹,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外宣功能。译者用picturesque和beautiful两词既忠实地突显了原文的意境,也节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篇幅,使其更加精炼。 新闻写作手法差异“我国中文新闻写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记者的个人评论或总结作为导语的开场白,而这种手法在欧美国家的英语新闻中是很少见的。”(王银泉,2009:196)“英语语言结构特征为首重心,欧美国家的英语新闻也强调在导语中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王银泉,2009:194)故译者在翻译前应对原文的关键信息进行甄别,对一些多余信息、或是空洞无物的描述可做相应的删减或简化处理。例如:说起低碳生活,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方式。这不,在镇海中学,王程程、周扬阳等六名同学成立了一个“我行我素”小组,六名同学发起了素食日,让低碳生活方式在校园拓展。译文InZhenhaiHighSchool,sixstudents,includingWangChenchen,ZhouYangyang,setupaVegetarianGroupandcommenceda“VegetarianDay”tospreadthelow-carbonlifestylearoundthecampus.原文的开场白为记者主观评论,从内容上看,实属多余。显而易见,该新闻的关键信息在后一句中。为了凸显新闻重点,并使译文更符合欧美国家英语新闻的写作原则,笔者认为该部分可以略去不译。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移植”。(许明武,2003:70)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无疑是译者所面临的又一挑战。汉语新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词语,如二十四节气以及为中国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汉语熟语等等。当我们把中国特有的事物介绍给英语受众时,必然会遇到词汇空缺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恰当地将词义内涵传递给英语受众。例如:十二月七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我们宁波在这天正式入冬了。由于气候变化大,气象部门提醒市民们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穿衣服,小心感冒。下面来看一周要闻:译文December7markedthearrivalof“DaXue”orHeavy-Snow,accordingtotheChineselunarcalendar.CoincidentallytherealwinterinNingbobeganonthisveryday.Soyouarekindlyadvisedtobetterprotecta-gainstcold.Now,let’sseethenewsbriefsoflastweek.原文中“大雪”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受众对此十分熟悉,但考虑到该新闻受众主要为外国观众,因此笔者认为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外加解释性译文的方式将其译出,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汉语民族语言的特色,又方便英语受众理解。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英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再创作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到中英受众在语言表达、新闻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策略,使译文在语言和形式上做到为英语受众喜闻乐见。此外,译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汉语新闻中出现的文化负载信息成功地传递给英语受众,从而达到预期的外宣目的。 新闻翻译论文:传播学新闻翻译 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正是出于对新闻翻译重要性的认识,一些院校开始重视新闻翻译课程,在专业中设置新闻翻译方向。目前,我国仅有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新闻翻译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国内对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出发的,如有学者曾对发表于1979-2006年间的有关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收集分类,发现我国在此期间新闻翻译研究的主题中有关新闻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的文章占61%。但是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除了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知识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闻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强调新闻翻译的传播本质,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翻译实践加以分析研究。 二、翻译的传播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即翻译传播理论,它将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提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这一定义对翻译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逐渐明晰了翻译的传播本质。吕俊教授是国内翻译传播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对翻译传播的本体、载体、客体、环境和效果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特殊的传播活动。。翻译同样具有传播学的一般性质,即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信者之间一系列关系;是一个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其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跨文化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也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正是由于翻译的这种传播本质,译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传播目的,才能使翻译活动顺利地发挥信息传播的功能。 三、传播学模式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于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韦伯·香农是其创始人。韦伯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at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即:传者信息渠道受者效果。这一模式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对应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对应渠道研究的“媒介分析”,对应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以及与传播效果对应的“效果分析”。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解读为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两个传播过程,即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因此,要使新闻在目标语境中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对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加以分析研究,使每个传播环节都顺利地发挥作用。 1新闻翻译的控制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也就是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新闻翻译者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承担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传播制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首先应了解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新闻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传播活动,新闻翻译者除需精通双语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对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专门领域也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足以应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 2新闻翻译的内容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是如何报道新闻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把关人,决定着那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而新闻翻译中,翻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新闻翻译者面对全球排山倒海的外电报道,必须有能力筛选重要事件,从本地的角度,加以消化重组,同时兼顾新闻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兴趣。 国际新闻的翻译非常注重综合翻译改写,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采用先综合整理后翻译改写的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翻译中的翻译改写技巧相当于翻译领域研究的“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具体而言,变译可以是摘译、编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等方式。新闻翻译者的任务是根据新闻的不同语体,读者的立场视角,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环境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采用变译的方式,对原新闻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编排整理,进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其最需要的信息。 3新闻翻译的媒介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如果在这方面认识不清,不注意研究,就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相反,加强对媒介的研究,增强其可靠性、效果性,就会极大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媒介的认识与研究对新闻翻译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类型和特点,新闻翻译者才能通过媒介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只有对新闻传播媒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跨媒介类型的翻译任务中顺利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的新闻。如今,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媒介不断出现对新闻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新闻翻译的受众分析 受众,简单地讲就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是不完整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等听众与观众。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给信息传播造成了必然的障碍。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翻译者必须对译文的受众有所了解,确定受众的社会阶层、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职业差异、价值取向等等随着资信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如何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信息,是新闻翻译工作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5新闻翻译的效果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效果是评价新闻翻译的重要标准,因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也是新闻翻译者应当关注的问题。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效果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还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播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参考对象。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如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不被受众接受,效果不佳或者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失去了传播意义。新闻翻译的成功与否,同样也取决于新闻翻译。新闻中新词新语的翻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大量的研究证明,传播效果不仅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技巧的影响,受众自身的属性,也就是他们的阅读兴趣、政治态度、价值观等差异,也制约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学中,阻碍信息疏通的因素被称为噪音。任何阻碍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传播学研究中的噪音。噪音存在于传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新闻翻译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的过程,如何确保原新闻信息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准确无误地得以体现,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化小这些噪音,尽量扩展信息渠道和信息流通量,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译文读者解读原文信息的难度。 三、结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翻译过程事实上就是原新闻作者、原新闻文本、译者、译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因为信息的传播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将新闻翻译研究纳入到传播学领域来观察,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认识新闻翻译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处理新闻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新闻翻译者应充分发挥其“把关人”的作用,遵循选择性原则,注意吸收消化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如传播学的噪音理论、反馈理论、控制理论等等,并及时关注读者的反馈,从而顺利达到翻译的传播目的。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翻译 随着我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机会日益频繁,大量的信息必须借助新闻媒体进行传播。其中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既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给新闻翻译工作者带来了麻烦。如何将这些可爱又麻烦的文化负载词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来,就成了一大难题。国内学者研究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文章大多从文化翻译观、语义空缺、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既要考虑到完整性,又受到简练和读者接受度的限制,因此应根据不同语境,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1功能目的论 功能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翻译理论家莱斯提出。她在1971年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新的翻译批评模式。1984年,在由费米尔和莱斯共同撰写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GeneralFoundationsofTranslationTheory)一书中,他们正式提出了“功能目的论”的概念。费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有动机、有目的的人类行为”[1],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在此基础上,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从而形成了两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前者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后者则强调翻译既要尊重原作者,又要考虑读者,“忠诚”既包括对译文读者的重视,又是对原文作者和原语文化的尊重。因此,可对原文进行删减甚至改写,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实现预期的交际目的。 2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着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2]。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度,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王德春教授称之为国俗词语)。根据王德春教授主编的《汉语国俗词典》,中国的国俗词语(本文取廖七一教授的称谓,称之为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七种: 2.1反映我国特有事物,外语中没有对应词的词语; 2.2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 2.3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 2.4国俗俗语或成语; 2.5习惯性寒喧用语; 2.6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 2.7兼具两种以上国俗词义的词语。 3目的论指导下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在提及新闻标题的汉译时,方梦之认为:“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3]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要注意这些问题,否则可能导致整个报道产生歧义甚至失真。 3.1音译 音译是指根据词汇的读音巧妙地译为译入语的对应词。音译不仅可使译文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可保留译出语的原汁原味,因此常用于翻译中国特色的食物、服装、乐器、民间活动或是体育项目。这些表达基本都是单个词汇,不涉及典故。例如,食物方面,馄饨译成wonton,锅贴译成guotie;服装方面,采用旗袍、马褂的发音,分别译成qipao和magua;乐器方面有箫(xiao)、葫芦丝(hulusi),二胡(erhu)、琵琶(pipa)等;体育和民间活动方面,人们非常熟悉的太极(taiji)、功夫(kongfu)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英语中的外来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已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有的虽没成为英语词汇,但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3.2直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时既忠实于原文内容,又考虑原文形式,按字面进行翻译的方法,可用于翻译传统节日及政治性词汇。例如,“春节”通常直译成springfestival,一方面指出节日发生的时间,另一方面点明这是个举国同庆的节日。但是春节的意义及庆祝方式并不能看出,读者如果对此感兴趣,就会继续读下去。又如“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可按字面意思处理成threerepresents和scientificdevelopment,至于其内含,读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了解,有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3.3意译 意译是翻译文化负载词重要方法之一,是指忠实于原文内容,而在形式上另有创新的翻译方法。当直译可能导致原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失真时,可以采用意译法,常见于特定时间、特定任务及新词汇的翻译。如“红色中国”没有直译成“redChina”,因为“红色”并不指颜色,而是象征革命和进步,特指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果采取直译,读者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其对整个报道的理解,只能采用意译,将其译成“socialistChina”,点明“红色”是革命之色,当时的中国是充满着激情、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中国。 4结语 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其翻译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融合。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译者既要充分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像新闻报道一样,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需用词新颖、准确,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各种法进行处理,吸引译入语读者的目光,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翻译论文:浅谈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摘要】新闻英语翻译不同于普通的英语翻译,其要求翻译者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新闻信息,还能够合理地运用当地的新闻语言,所以一个优秀的英语新闻翻译者不仅要了解新闻用语的基本特征,还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本文详细介绍了新闻英语词汇、句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际例子探究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新闻英语 特点 翻译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英语新闻以其迅速有效翻译方式将信息传向世界各地,使各地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现代新闻在坚持纪实性和严谨性的原则下,其可读性也越来越明显,而这也给英语新闻翻译者带来了许多困扰,因此翻译人员要想准确生动地翻译出新闻的精髓,不仅要了解汉语的新闻语言,还要了解英语的新闻语言。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 1.词汇的特点。新闻英语中的词汇通常使用一些具有夸张情感,且新闻色彩比较浓的词汇,例如huge,deadly等,这些词汇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眼球;新闻英语中常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单词,例如plan、put、voice、back等,这些词的使用一方面突出了新闻用语简洁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会使新闻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新闻英语中常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China’s chilling stock- market earthquake中 BBC新闻报道者将中国股市的震荡比喻成地震,形象又生动地表明了中国股市的下跌给市场造成的破坏;新闻英语中惯用一些缩略语,例如AP(美联社)、BBC(英国广播公司)、EU(欧盟)等,而这也要求翻译者平时应多多积累这些常用缩略词,以保证翻译的质量。 2.语法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新闻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报道时应该采用过去时态,但是新闻英语的时态却更倾向于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以表达事件发生的真实感,以及事件的影响效果,例如China Puts On Huge Parade For World WarⅡ Anniversary(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以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 句子中的一般现在时不仅表明了中国“九三”的现场真实感,也体现了阅兵仪式的影响力;由于报刊篇幅限制以及新闻语言要求言简意赅的特点,许多新闻英文的标题在语法上都倾向于用简单句或省略句,例如Russia to Put Man on Mars by 2020(俄罗斯将于2020年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3.语言风格特点。新闻报道由于其内容的不同,语言风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由于新闻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同的新闻报道在语言风格又呈现出某些一致性,例如,西方的新闻非常注重受众的心理感受,因此,一些报道在行文过程中往往充满趣味性,而也有一些报纸为了增加企业利润极力精简文章篇幅,以便给商业广告留出足够的空间,当然还有一些报纸为了迎合大多数读者的文化水平,避免使用一些过于深奥的词汇,使文章的语言风格平易近人。 二、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1.标题的翻译方法。标题是新闻的文眼,其撰写过程中通常用小词或缩略词,语法上惯用一般现在时、非谓语动词,动名词等,而在修辞上常用俚语俗语、习语典故,或使用双关、借代、拟人、押韵等手法,因此翻译者应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以保证翻译的准确,生动,例如To Arm or Not to Arm- This Is The Question这是一篇关于英国警察是否要携带武器的新闻,非谓语动词的修辞手法一方面使文章题目的节奏感更强,用质问的短句引人思考,另一方面标题套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句式说明英国人的问题,使整篇文章印上了浓厚的英伦文学色彩。 2.正文的翻译方法。翻译者在翻译新闻英语正文过程中要适当地取舍并调整句子结构,然后通过意译的方式适当扩充内容,例如Smokers should be offered and encouraged to use e-cigarettes to help them quit, says a leading medical body.(一个权威性医学团体说,我们应该提供并鼓励吸烟者使用电子香烟,从而帮助其戒烟。)这句在翻译中,按照汉语的习惯调整了说话人与说话内容之间的顺序关系,同时将文中的被动语句,按照汉语的习惯翻译成主动语态,这样的翻译方法非常常见,翻译者结合了两国文化的差异,在不改变文章主旨和新闻关键信息的基础上,使新闻英语的翻译更符合汉语语言环境和语言使用习惯,从而使新闻的内容更易于被中国读者接受。 三、结论 新闻英语的翻译既要简洁真实,又要幽默有趣,过于单调直白的新闻内容只会让新闻兴味索然,从而失去了对新闻的关注度,因此,新闻英语翻译人员应注重英汉之间文化、语言、人文习惯的差异,灵活运用一些翻译技巧,使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情感色彩更适合中国读者的语言环境。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教学的翻转课堂改革研究 摘 要: 新闻翻译属于实用翻译门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新闻翻译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翻译教学。翻转课堂为新闻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翻译水平和翻译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新闻翻译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各国之间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新闻翻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著名学者苏珊・巴斯内特曾指出“新闻翻译已成为当今世界翻译活动的主要来源”[1],可见新闻翻译在国际交流当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数字时代背景下,翻译面临的新压力是如何成功地将准确的信息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地进行传播[2]。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新闻翻译人才,将翻译理论教学和新闻翻译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翻转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新闻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大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翻译课程,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文学翻译等,但专门开设新闻翻译课程的学校不多。新闻翻译往往被当做实用文体翻译里的一个章节附带提到,所以课时量很少。即使有的院校有专门的新闻翻译课,课时量只有几十节,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其次,专门的新闻翻译教材不多,且主要是2010年以前编写的教材,2010年以后出版的新闻翻译教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本。而且有的教材选用的例子比较陈旧,难以体现出新闻“新”的特点。最后,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从事新闻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不一定从事过新闻翻译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虽然学习了新闻翻译这门课程,却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新闻翻译项目中,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及少量的课后练习,因此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由莎尔曼・可汗在2011年的《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演讲报告中提出,并开始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的起源可追溯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该中学两位化学老师为解决学生经常因为天气或路途遥远等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而落下很多课程以至于跟不上教师上课步调的问题,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过程及教师讲课的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借此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3]。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程序进行了翻转。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4]。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复合型翻译人才概念的提出和各高校翻译专业的发展,学者和专业教师越来越意识到翻译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翻译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专业翻译教学转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文学翻译,专业翻译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文体翻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翻译的产品,专业翻译教学更加注重翻译的过程。传统翻译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语言问题,专业翻译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翻译问题,包括术语的管理、信息的查找、客户的教育、版式的设计、翻译的策略等[5]。新闻翻译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翻译,应区别于传统翻译教学,必须根据新闻翻译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新闻翻译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教师课前录制视频对新闻翻译的理论、技巧等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在家或者宿舍观看视频,接受知识。新闻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翻译,应侧重新闻翻译实践,但也离不开一些翻译理论的支撑和翻译技巧的运用,因此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通过课前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为课堂上知识内化服务。 第二阶段,教师结合新闻翻译“编译”的特点,就某一新闻主题选择多个新闻文本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并将相关文本在课前进行翻译。新闻翻译要求译者有广泛的知识面,同时要求译文准确,为了确保译文质量,译者在翻译前对新闻进行前期相关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报道可对某一新闻事件达到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提高译文准确度。 第三阶段,课堂讨论。将课前布置的翻译任务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之间比较不同译文,体会新闻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讨论、比较、交流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第四阶段,课后巩固。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巩固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尤其是新闻翻译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翻译的特点,课后进行大量的新闻翻译实战练习,最好能够联系翻译公司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结语 翻转课堂的提出为新闻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传统新闻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学生在新闻翻译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翻译能力。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中“洋泾浜英语”的规避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会上,面对境内外多家媒体记者提到的热点问题,大会发言人吕新华妙语连珠,频用网络流行语,而现场的精彩翻译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很多启发。“任性”译作“capricious”,“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译作“No one has impunity”。还有近期的新闻热词“Anti-Corruption”(重拳反腐)、“Four Comprehensives”(四个全面)、“New Normal”(新常态)、“Zone”(自贸区)等,每一个译文都字斟句酌,照顾到了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新闻翻译涉及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层面的内容。因此,一个好的新闻翻译者,一定要知悉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差异。 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人自出生起就讲汉语,深受汉语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新闻翻译中,汉语固有的思维经常影响到英语的译文,译文常带有“洋泾浜英语”的风格。“洋泾浜英语”即带有浓厚汉语色彩的英语。要避免“洋泾浜英语”,译者就不仅要熟知英汉两种语言,而且要了解两个国家的政治特征、经济体制、语言习俗、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也要及时关注英汉两种语言当前的流行态势,最大限度地克服“洋泾浜英语”,做出地道的新闻翻译。下面,笔者重点探讨“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规避。 “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 译者在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时,极易被源语国家的人辨识出来,并不是其语法知识不够扎实,也不是其词汇量不够庞大,而是语词的使用不当和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不透彻。因此,对语词和文化的运用不当和对文化的知悉不足,是“洋泾浜英语”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语词方面的因素 语词搭配不恰当、习惯使用修饰语、用词赘述都是导致“洋泾浜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 1.语词搭配不恰当。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千差万别,语词搭配更是各具特色,译者在翻译时会受到汉语语词搭配的影响。比如某新闻网站向国外媒体推荐我国的一处著名景点,其中将“残疾人厕所”一词译为“DeformedMan Toilet”,而地道的英语说法应是“Hlandicapped Restroom”;某航空公司的网页上将“航空餐”译为“AirlinePulp”,而纯正的英语应当是“Food Served Aboard Airlines”;将股票市场的“涨停板”译为“raising stop”,意义与目的语相左,正确译文应为“raisingLimit”。 2.习惯使用修饰语。汉语文学色彩浓厚,多用各种强调词来加强原有语词的力度,比如我们会用副词强化动词的分量,英语则比较简洁明快,因此汉译英时,译者要多方思索,不可照搬汉语逐字逐句翻译。比如某媒体做“神舟十号”的相关报道时,曾经报道说:“‘神十’顺利进入太空,打造太空实验室,为人类彻底征服太空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有译者将“彻底征服”译为“entirely conquest”,这就犯了“洋泾浜英语”的错误,因为“征服”本身程度就较重,含有“彻底”的意味,所以没有必要使用“entirely”这个副词去强调“conquest”这个动词。 3.用词赘述。汉语习惯在同一个句子中将某个词语、词组或者结构加以重复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而英语则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句式结构来阐明复杂的意义。新闻翻译更要用最简短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一定要仔细揣摩措辞,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准确达意、简洁明了的语言。比如一则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增进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增进了解中国。” 译文-: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China-US relation, China needs to get further knowledge of the US,and US also needs to get further knowledge of China. 译文二: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China-US relation, China needs to get further knowledge of the US. and vice versa. 很显然,译文二更符合英文的表述规范,为较佳译文。 (二)文化方面的因素 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时,由于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经常对英语的文化背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读。例如在翻译“谢天谢地”这个词时,有译者会翻译成:“Thank Heaven and Earth”,因为中国人信奉天地神明庇佑。然而,西方人心目中的神灵都在天上。因此,“谢天谢地”在英文中常译为“Thank God”。在汉译英时,译者要考虑周全,尊重译语国家宗教和信仰等做出规范的翻译。 新闻翻译中如何避免“洋泾浜英语”现象 (一)对中英两种语言融会贯通,熟知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译者要摆脱汉语字面的束缚,从英语阅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的习惯,重新构建句子,找到最优的表达方式。比如“He is a green hand in mass-mcdia.”(他是大众传媒界的新手),其中,“green hand”一词不能翻译成绿色的手,而应是新手。因为英国是岛国,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为了保养船,他们常用绿色的油漆来粉刷船只,而粉刷技术不过硬的工人经常会把油漆刷在自己的手上,“green hand”就意指业务不熟练的新手。可见,若要避免“洋泾浜英语”现象的产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很重要的途径。 (二)注重整理归纳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随手记录疑难案例,平时注意收听英语新闻广播节目,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多阅读英语原版名著,多学习英语的地道表达,以便在翻译时找到最佳的语词和结构。 (三)及时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及时记录新词热词的翻译,与时俱进,如新闻翻译界流行的炒作(speculation),传媒大战(media competition),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主流文化(trunkstream culture),姊妹刊物(sister periodical),票房价值(box-office value),环幕电影(circamara),龙头产品(flagship product)等热词。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译者不仅要了解源语的基本语言表象,还要探究其深层次的内涵。为了重现源语言的涵义,目的语言可以适当随源语做出调整。概括来讲,就是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想切实解决“洋泾浜英语”问题,就要多方位提高译者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语言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多层面的文化,在翻译中灵活对照,巧妙用词,最大限度地规避“洋泾浜英语”现象。 新闻翻译论文:从功能翻译观探析软新闻的英译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软新闻的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着手,结合软新闻具体译例分析,总结得出软新闻翻译可以通过增删和重组等编译手段达到最佳的翻译及传播效果。 【关键词】软新闻 功能翻译理论 编译 一、引言 软新闻一般指娱乐性、愉悦性、情感性的新闻,人情味浓,写法轻松自由,富有艺术感染力,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并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社会新闻、科普文章、杂文小品等新闻(方幸福,2002)。软新闻自身独特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翻译必须采取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方法。 二、功能翻译理论与软新闻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软新闻的翻译策略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软新闻翻译的过程中,一些完全是从原语语境和原语受众角度出发的语篇因素在原文中所发挥的功能会因为语境和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译者的任务是以某个特定的目的为中心,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因此,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文信息与文本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作为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有其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为了引起受众的兴趣,扩大传播效果,译者应根据源语文本提供的信息及译文的预期目的,结合译语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以及交际需要”(Nord,2001)来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目的语受众。因此,酌情的“编译”是必要的。软新闻翻译中的“编译”大致可分为三类:增添、删减和重组。 1.增添。他坚持每天都在微信、微博上写下日记,与更多人分享感悟。He has kept writing diaries in Wechat(Chinese equivalent of Facebook)and Weibo(China’s largest Twitter-like service),sharing with more people his experiences. 这是取自于“今晚报海外版”的一篇人物特写中的一句。微信和微博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种新媒体并不能为大多西方人所熟知。若没有括号内解释性的内容,西方读者无法理解这两个词的真正文化内涵。汉语的文化信息量很大,译成英语时就可能要添加一定的文字背景。汉语和英语如果只作字面上的对等,英语是难以取得和中文读者对原文相同或者相似的传播效果。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增添”这一技巧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忠实的行为,但是在跨文化传播中,这一技巧的使用被认为是完全合理而且必要的(钱叶萍,王银泉,2006)。 2.删减。日前,台湾著名表演团体“舞铃剧场”融合天津滨海特色,在开发区表演了大型艺术秀“海洋庆典”。演出通过人、铃、线、音乐及图腾交织而成的协奏曲,为观众营造出视觉与听觉流动的艺术空间。 这是“今晚报海外版”中的一篇简讯。其中“融合天津滨海特色”没有说明是什么特色,译出来反而增加了读者阅读负担。简讯里出现了两个地点:开发区与滨海新区,倘若都译出来易导致目标读者思维混乱,而这里重点突出的是滨海新区。同时,“协奏曲”并没有实质内涵,试想人、铃、线、音乐及图腾如何能交织成协奏曲呢?这也许只是作者的一种浮夸的表现手法而已。由此可见,翻译如果严格按照字对字直译,势必会延长目标读者的推理时间。通过删除多余信息,可以获得原文作者意图与读者期待之间的最佳关联。 3.重组。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今晚报、今晚网等联合举行“行在中国”摄影图片有奖征集活动,欢迎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摄影工作者、爱好者热情参与。征集活动时间持续至明年3月。 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held a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themed “Travel in China” jointly with Jin Wan Bao for celeb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Sino-Germany diplomatic relations. 这是“今晚报海外版”中的一篇新闻的导语部分。导语是对新闻内容的整体概括。英语新闻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在翻译时应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依次进行排列组合。此段文字的主要结构是:先阐述什么事件―怎么做―为什么做。而“欢迎爱好者热情参与以及活动时间”这些具体信息可以在新闻的正文中表达。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这一结构对原文信息进行重组。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可以采取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重组”,以期目的语受众能够更好的理解,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总结 功能翻译理论为“编译”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编译法”是对直译等忠实原文的翻译方法的有效而必要的补充,是实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增添、删除和重组等编译手段,使得软新闻翻译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教育统计论文:教育统计强相关系数运用 一、前言 我们知道,对于存在线形关系的变量X和变量Y,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需要用线形回归模型来研究。因为对于随机变量X、Y来说,如果X、Y存在线性关系Y=aX+b(a≠0),那么当X取遍其取值范围内的一切值时,X、Y所对应的点就是一些随机点(X,Y),而这些随机点落在平面XOY上的图形应当是一个散点区域D,这些随机点(X,Y)会以一定的概率落在直线Y=aX+b上。当这些散点的分布趋势与直线Y=aX+b的形状相像时,则表明变量X、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Y=aX+b(a≠0)。由于受到回归的影响,如果样本中存在极端值或有异常值出现,就会降低这些随机点(X,Y)落在这条直线Y=aX+b(a≠0)上的概率,那么随机变量X,Y的相关系数r就会受到影响。而强相关系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下面借助一个实例来介绍和分析强相关系数在教育统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区别于相关系数r,强相关系数r*的表达式为:r*=M++M-M+-M-[2]。它是利用中位数而非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计算两个变量X,Y的相关系数,这是因为,相较之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说,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更不受极端值和异常值的影响。式中M+、M-分别为向量u1、u2的强性方差。u1=~X+~Y、u2=~X-~Y分别为和与差向量,其计算公式如下:~X=X-XX*X,~Y=Y=YX*Y式中的~X、~Y是位置强度估计值,S*X、S*Y是标度强性估计值。 二、统计分析 在这里我们利用中英西南教育项目中的数据做为例子来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研究者针对每组研究的被试人数的总样本大小进行了抽样研究,即包含被试人数越多的组别其抽样样本的人数越多。因此,如果将每组抽样样本的人数(F)和该组实际样本的总人数(Total)作为研究的两个变量,那么变量F和变量Total之间应该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利用Pearson双尾检验,我们可以得到这500组数据(部分数据见表1)的相关系数r=0.984**(**p<0.01)。表1抽样人数F和实际人数Total的部分数据组1组2…组250组251…组499组500抽样样本人数F1.02.0…4646…170171总样本人数Total5.05.0…9598…394353现在我们在这500组数据的基础上插入一个异常值(172,0),变量F和变量Total之间的积矩相关系数r就由原先的0.986降低到0.970;如果在这500组数据中插入十个同样的异常点(172,0)则积矩相关系数r就变成了0.860。从而大大降低了积矩相关系数的有效性。因此,对于样本较大且包含较多异常值的数据,为了避免剔除数据的麻烦并且保证相关系数的可靠性,我们可以采用强相关系数来进行统计分析。要计算插入一个异常点之后得到501组数据的强相关系数,就要先算出F和Total的中位数和绝对离差中位数(MAD)。通过spss16.0将数据排序,我们得到第251个数据即是F变量的中位数,大小为46。再通过计算我们得到:SF*=MAD(F)=33。同理我们可以得到Total的中位数是96,ST*=MAD(Total)=70。利用公式可以分别求出F和Total两组数据的位置强性估计值(见表2)。 三、结论 (1)和李军等的研究不同,本研究在计算强性相关系数时,样本包含的数据个数为奇数,结果发现,利用强性相关系数对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样本进行相关分析是同样可行的。 (2)除此之外,该样本的数量较大,当极端数据较少时,极端数据对积矩相关系数的影响并不大。当我们加入一个极端数据(172,0)之后,样本的积矩相关系数从原先的0.984降低到0.970。而当我们在这500组数据中插入十个同样的异常点(172,0)之后,样本的相关系数r由开始的0.984变成了0.860。 (3)显然,经典统计中的相关系数较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不足以对含有极端值或异常值的样本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而强相关系数r*跟未插入极端值的样本的相关系数更为接近,足以证明利用强相关系数分析样本的相关关系这一统计方法在含有极端值样本中的可行性。所以,对于含有大量异常值的数据样本来说,强性相关系数比经典统计中的积矩相关系数更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教育统计论文:高校教育统计问题与措施 高校教育统计作为教育统计的一个分支,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对高校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统计工作不仅是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例行报表,同时还应积极完成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数据的采集,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汇总归纳、认真分析,以统计报告的形式上报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从而充分发挥高校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更好地为高校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高校教育统计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高校管理和决策的参谋助手,是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客观依据,为高校教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数据,因此,对任何一所高校都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作为高校的一名统计人员,已有数年的经历,其间有些思考和感悟,现整理出来,以供同仁探讨。 1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009年教育部对全国33所高校亮出招生红黄牌,2010年教育部又对全国9所高校出示招生红黄牌,这也说明上述一些学校的统计工作做得不够认真细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国家教育部每年根据各校报送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掌握我国高等教育基本情况,并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高校责令其限制或停止招生。如果领导重视,统计人员发现该校的办学条件存在差距并及时改善条件弥补差距,就不会出现红黄牌的结果。高校统计往往被认为只是填写报表的简单工作,而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没有关系,不能为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高校统计工作分散和无序,在不同程度上把统计工作看成是额外的负担,处于被迫完成上级报表的应付状态,在学校管理中处于非常薄弱的地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重视度不够。统计工作没有领导关心,统计数据不被重视,“用数据说话”的思想没有真正渗透到管理中,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不够。只有到学校因为相关指标出现问题被问责时,统计工作才会被想起。(2)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统计队伍不稳定。高校缺乏专门的统计机构和完善的统计网络,统计手段落后,统计规章制度不健全,统计人员的配置不足,绝大多数高校统计人员身兼数职,工作既辛苦又烦琐,统计人员调整频繁,队伍不稳定。同时,多数统计人员业务上不够精通,真正是统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很少,难以适应统计工作的复杂性,造成统计工作规范化的薄弱,统计质量低下,根本无法对有关的数据进行校验和把关,更谈不上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统计分析和科学的统计预测。(3)统计数据失真,无参考价值。一是统计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干扰,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如为了办学条件指标满足教学评价要求,避免被亮“黄红牌”,一些高校领导授意统计员修改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些学校部门不配合统计工作,使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得不到切实保证,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4)统计自身功能发挥不够。统计自身功能包括统计功能和管理功能两个方面。一方面许多统计员认为统计的任务就是收集数据,填报报表,应付上级单位检查,不主动开展统计分析,也没有将统计信息提供给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统计信息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许多统计员缺乏综合管理的概念,主要表现为:(1)统计基础工作管理不到位,不重视基层统计台帐及数据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2)数据归口管理不到位,学校的统计信息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和指标口径,各个业务部门的统计工作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各自为政,数出多门,既造成重复统计,又严重影响了学校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 2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对策 2.1领导重视,是做好高校统计工作的前提原国家教委《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学校要有一位负责人分管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督促检查,具体指导,要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保证教育统计工作顺利进行”。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高校统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仅靠高校统计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和支持,要对统计工作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工作上给予支持,人员上给予保证,才能促使统计工作者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使之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统计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首先,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高校统计工作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学校各单位配合抓。其次,学校领导要定期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政策支持。第三,学校领导要带头提倡说真话、讲实情、报实数,为统计工作者营造一个实事求是的工作环境。第四,学校领导要提供力所能及的硬件保障,为统计工作者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统计环境。 2.2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做好高校统计工作的关键第一,要保持高校统计队伍相对稳定。各高校必须按有关规定,根据本校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各高校不应随便裁减、调动统计人员,为统计队伍的稳定提供有力保证。统计人员不仅要做好教育统计工作,而且还要组织、协调本校各职能部门做好各项专业统计工作。第二,要加大统计培训力度,全面提升高校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目前各高校统计人员新手多、且大多为非统计专业人员,统计专业人员严重缺乏,高校统计人员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也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而高校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教育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把统计专业知识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体系,组织高校统计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培训,同时要对统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确保高校统计的质量。第三,学校领导要关心统计人员的职称评定和晋升。要培养统计人员热爱统计、献身统计的敬业精神;培养他们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培养他们勤奋、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充分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稳定统计队伍打好坚实的基础。 2.3加强统计法制观念,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保障依法统计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手段。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只有依靠法制的手段,才能强有力推进。各高校可依据《统计法》和《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统计制度来约束和激励统计人员,使高校各项统计活动都纳入制度化轨道,使单位统计工作有法可依,规范统计工作,尽量减少统计造假者施展空间。一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依法统计意识。二要加强重点人员的统计法制教育,让他们学法、守法、用法,勇于用《统计法》排除各种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敢于保护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善于用法律武器提高数据质量。三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严格遵守《统计法》。四要加强统计监督,对虚报、瞒报、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公开曝光。 2.4完善统计自身功能,为高校发展服务强化统计职能,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统计资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统计的职能逐步由数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和监测型转变。统计部门是学校的统计信息中心,占有大量统计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功能,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满足和适应管理者和社会对统计工作的需求,是统计工作为高校发展服务的重点。加强统计分析,从数据利用的“深度”强化统计职能。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统计资料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预测其发展趋势,监测其发展状态,作出结论和推断,提出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建议。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能将一笔笔的数字转化为深层次的有效信息,进而起到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的作用。因此,做好统计分析是统计数据实现其功能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一是定期开展常规的统计分析。如利用当年的《高等教育基层报表》,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哪些指标达标,那些没有达标,没有达标的指标缺口有多大,联系业务部门,探讨相应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让领导及时了解学校现状,掌握第一手资讯。二是对某一发展阶段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校的发展态势,监测计划执行情况和运转态势,提出前瞻性预测。如笔者对“十五”期间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合并后学校在综合实力大幅提高的同时,办学规模的扩大给师资培养带来极大的压力,师生比高居不下,师资质量有待提高;生均办学条件指标严重不足等,从而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预警,这为学校制定中长期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三是根据学校定位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校在同行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如根据教育部每年印发的直属高校基本统计资料,对重要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学校的这些指标在高校中的排名,让领导“知己知彼”,直观地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四是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学校的重点、难点工作开展调查和分析。如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可以关注市场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收集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和流向进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对修订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制定招生计划等提供参考。 总之,高校统计工作作为高校管理一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活力。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数量大幅度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计工作应符合新形势和新发展的要求。积极跟踪高校的发展,收集各种统计数据,及时汇总归纳、认真分析,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个大职能,为高校发展服务。 教育统计论文:物理教育统计SPSS运用 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s)的全称为“社会科学统计程序”,是由美国芝加哥专业软件公司设计开发的软件。它是一个功能完善、不断升级换代的统计数据分析软件,有“世界优秀统计工具”的盛名。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专业统计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经济、工程技术、商业、金融、医疗卫生、体育、心理学、农林等领域。本文主要应用现代教育测量和统计的有关理论和原理,运用SPSS软件对某市高一15名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文中给出了操作方法和步骤。作者随机抽取某市15名高一学生,以他们期中、期末的物理考试成绩为样本,分析该市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这15名学生的成绩如表1所示。把这15名学生的物理成绩录入SPSS软件中,学生的性别定义为String类型,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用变量M表示期中考试成绩,变量G表示期末考试成绩,M和G都是Numeric类型。录入后,保存数据文件,保存类型用SPSS自己的类型,即*.sav,我们把这个表格保存为数据.sav。 1.描述性分析 首先对表1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具体操作步骤为:从菜单中选择[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Descriptive],在对话框中选中变量M和G,将选择的变量移入“Variables”变量表中。选择Options下的Mean、Std.deviation、Minimum、Maximum、S.E.mean等选项,点击“OK”按钮,运行程序,输出表2。从表2可以看出,这15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的最高分数为90,最低分为61,平均分为70.6667分,标准误为2.3637,标准差为9.15475;期末考试成绩的最高分数为92,最低分为58,平均分为68.2667分,标准误为2.4328,标准差为9.42236。 2.相关分析 分析这15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没有相关性。打开我们保存的数据.sav文件,从菜单中选择[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Correlations],进入相关分析主对话框。从对话框中选中变量M和G,将选择的变量移入“Variables”变量表中,在CorrelationCoefficients下选择“Pearson”相关,点击“OK”按钮,运行程序,输出表3。从表3可以看出,这15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Pearson相关指数r=0.949,p=0.000小于0.01,说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与期中考试成绩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 3.样本差异的显著性比较 比较这组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没有显著差异。打开我们保存的数据.sav文件,从菜单中选择[Analyze][CompareMeans][Independent-SamplesTTest],进入相关分析主对话框。从对话框中选中变量M和G,将选择的变量移入“Variables”变量表中,把性别放入GroupingVariable表中,在DefineGroups中,把1(即男生)定义为第一组,把2(即女生)定义为第二组,点击“OK”按钮,运行程序,输出表4.从表4可以看出,这组学生的检验结果为F=3.049,p=0.104 0.05,所以这组学生成绩的方差是齐的。对这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统计量为0.255,检验中的自由度是13,显著水平p=0.803 0.05,说明这15名学生中,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 4.回归分析 根据该市的这15名学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假设该市一名高一学生的物理期中考试成绩为70分,推测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约多少分。打开我们保存的数据.sav文件,选择菜单[Analyze][Regression][Linear],将G(期末考试成绩)选入Dependent内,将M(期末考试成绩)选入Independent内,在[Method]内选择Enter方法,点击ok,程序输出下面一系列表格。从下面的表7可以看出,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0.977*期中考试成绩-0.774=67.616,即推测出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约为68分。 将SPSS软件灵活应用于教育统计和测量领域将为广大教师和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节约宝贵的时间,而且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次考试后对考题进行分析,把考试中学生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进行统计,可以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不足。SPSS软件的功能强大,远不只本文提及的这些方面的应用,广大教师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发现和挖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和摸索,让SPSS软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育统计论文:新时期教育统计信息管理革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统计信息在科学管理、宏观决策、监督制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加强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意义重大。针对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统计信息的要求,有必要思考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创新问题。 一、教育统计信息与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内涵 教育统计信息是通过现代教育统计方法与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调查所产生的原始资料与加工分析数据。它是以教育实践主体为参照物,综合地描述教育领域及各环节的数量关系、数量界限和数量特征。对教育领域里的社会现象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可以反映和揭示大量教育现象的运行轨迹、趋势和规律,借助统计结果的可检性、中立性、关联性和先兆性等,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当前教育的发展情况,预测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它也为领导决策,相关的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统计信息的管理。在宏观层面上,它是对教育统计信息的统一规划和组织落实;在微观层面讲,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教育信息统计活动,使基层教育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完成教育信息统计的活动过程。教育统计信息管理包括教育统计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转换、信息的输出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信息的输入是指对教育信息的采集;信息的转换是对采集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行二次开发、三次开发,从而使信息的输出不至于简单、单调,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与利用的方便性;信息的输出是指教育统计信息的对外等。 二、目前我国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特别是Internet的推广使用和Inter-net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当然,这样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一方面,从主动角度来看,它能促使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依托信息技术的变革,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从被动角度来看,它要求教育统计信息管理通过改革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使教育信息管理者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满足教育管理的要求,使教育管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统计报表由教育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由教育部统一印发。目前,教育部十三个业务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有教育统计工作的职能,有近20套专业统计调查报表。各统计调查报表基本上都是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布置和自下而上逐级汇总、逐级上报的工作程序,完成教育统计工作任务。对数据的处理是采用基于Windows单机版的管理软件。由于不同部门统计数据的时点和口径不一致,导致不同部门获得的数据常常互相冲突。2004年7月19日教育部行文决定成立专门的机构和落实相关责任人,对教育统计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并对统计调查、统计数据、技术支持等方面做了规定,建立规范的教育统计信息管理和新闻制度,理顺教育统计信息途径和对外交流渠道,同时明确了教育统计信息的内容、方式和上报数据的要求。但就目前我国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归口管理水平较低教育部虽然明确了统计数据的归口管理,并通过设置机构予以组织上的保障。但是,现行的统计数据归口管理是在多套报表基础上的归口管理,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技术等相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使得多个业务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教育统计报表依然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统一,依然存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的现象。 (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教育统计效率不高目前,各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处理基本上都是采用基于Win-dows单机版的管理软件。单机作业存在数据不能共享、存储不安全、数据容易丢失、不能实现数据的深加工,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历史数据的不延续性等问题。这种处理手段与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比,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所运用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没有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到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之中,使得数据采集、数据加工、信息存储与检索和信息服务等统计工作,必须通过复杂的操作才能完成,与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信息的需求极不相适应。 (三)统计数据库缺乏连续性,信息传播手段落后,统计信息利用率不高由于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中运用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各部门所使用的数据库缺少延续性,同时程序又缺乏扩展性,给统计资料的分析、利用和开发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教育统计原始数据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其他人员大多只能借助统计人员做好的统计分析资料,使用有限的统计信息。而且,教育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仍然是传统的纸介质,难以满足各级研究机构对教育信息的分析和研究的需要,也制约着统计信息价值的发挥和统计信息利用率的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建议 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既要反映社会发展进步情况,又要受社会发展进步水平的制约,所以,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改革提高,这是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强对教育统计信息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统计调查行为,提高统计调查的整体效率,避免重复统计、数出多门的现象发生,减轻被调查者的工作负担,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提高共享性,使教育统计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情况以及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经验,对教育统计管理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独立于职能部门之外的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机构,提高教育统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要实现统计数据的归口管理,不能仅限于现有教育统计信息的对外实行归口管理。要从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改革统计机构,设立专门的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机构,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负责所有教育统计信息采集、加工和。专门的教育统计组织机构相对独立,可以使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职能明确化,更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使整个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较好地实现教育统计信息的归口管理。 (二)加强教育统计信息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在设置教育统计信息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要特别加强对体现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发展和社会各方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并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现行各类教育统计报表指标体系较多,其中也有能够较好地反映教育发展情况、教育发展与社会各方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可以在现行各类教育统计报表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有意义、有效的一系列指标,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从而加强教育统计信息规范化管理。当然,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要注意根据教育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反映作用。 (三)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统一数据管理的业务平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以科学、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为基础,在遵循“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实施方案”的建设方针和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与开发的统一平台,实现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信息、开发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统一数据管理的业务平台,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存在的软件运行环境多和乱的问题;能够解决单机作业数据不能共享,历史数据的不连续性问题,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共享性;提高了统计数据处理水平,解决了不能实现数据深加工的问题,相应也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有利于加强教育统计信息的科学研究;同时,也解决了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数据存放不安全容易丢失等问题。 (四)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育统计信息管理人员队伍,是保证教育统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当前人员培训主要涉及两个内容:第一,观念更新。作为管理人员,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教育统计信息管理重点的变化,在观念上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第二,业务水平提高。各级教育统计信息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地组织业务培训,使其业务水平能够满足教育统计工作的发展需要。特别是统计工作中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通过集中和分散的培训,才可能使管理人员跟上技术进步的要求。 教育统计论文:教育统计信息价值及运用 一、教育统计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价值 一是在宏观管理中的价值:在现代管理中,人们通过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有关统计数据,从大量的偶然事件或随机现象中揭示出内在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让管理者把握管理要素,提高管理质量。同样教育统计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科学方法之一。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利用教育统计方法,针对各种教育活动、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对搜集的各类数据进行系统整理,通过统计技术方法,从大量纷乱无章的数据或复杂无绪的教育现象中综合分析出因果关系,研究和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1]。随着教育改革全方位推进,不但需要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作合理的调整,对未来的高等教育做全面的规划和预测,对高等教育质量作科学的评估和评价,对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和办学效益作积极的探讨,而且还更需要分析高等教育现象,认识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教育新观念、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统计。例如,教育统计信息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和监控重要依据。教育统计信息帮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全面评估和考察,并从中掌握学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成果、办学条件等情况,为确定国家对学校的投入、支持力度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在微观管理中的价值: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工具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统计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不但对教育统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也为教育统计展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空间,它赋予了教育统计以新的使命。首先,教育统计信息是高校领导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得力助手。统计信息在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工作科学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全面地反映了学校的过去、现在各种情况,是学校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最有效的工具,为预测学校的发展、判断学校竞争力提供了基础数据;其次,统计信息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统计信息是学校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依据,是各项工作有计划且协调有序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工作过程、工作效果实施检查和评价的有效途径。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能比较深入地了解某一方面、某一部门的具体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研究对策,扬长避短,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第三,统计信息是高校对外交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是由政府投资,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正在逐步扩大。对学校而言,过去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学校只要争取到计划指标就万事无忧,现在要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动态,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声誉,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统计处于比以前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教育统计分析的充分利用 (一)正确判断、甄别、筛选和积累有效的教育统计信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及时、充分利用有效的统计信息。然而由于统计给人“数字说话”的感觉,教育部统计数据存在不准确、失真等现象,同时在数据搜集和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冗余信息,如果处理不够及时,不能加以有效识别的话,就会降低对统计数据的使用效益并使管理和决策更加困难。因此,正确判断、甄别、筛选和积累有效的教育统计信息是充分利用教育统计信息的前提。首先,明确数据和信息具有本质的区别。数据的含义一般是指从事统计或其他某种业务活动而产生的对事实的一种量化形式出现的记录。这种量化形式的记录可以被汇总和计算出各种形式的统计数据,并成为一种资源。信息的含义从统计方法和统计思维的角度来讲,信息是可以表述为从统计数据到有效决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媒介。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搜集。数据应按照管理和决策问题的目的、研究角度对数据提出的不同广度和深度来搜集,这样既降低调查成本,提高数据搜集效率,又能使数据搜集过程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与决策过程。其次,要及时地把统计数据转化为有效信息。教育统计数据转化为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有效使用的过程。要让统计数据转化为有效信息,就是要按照教育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科学加工和分析,从而形成有效信息。要根据教育管理和决策过程的不同要求,运用具体的统计分析原理、方法和手段,及时、系统、科学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在处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角度,把握正确的甄别、筛选、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能真正反映出管理决策目标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此外,要有效地使用统计数据,使其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最大的效益。统计数据的有效使用就是指能否将其转化为对决策给以有效支持的信息,能在多大程度或多深层次上转化为信息。在有效使用统计数据过程中,避免对数据的“断章取义”和片面使用,要全面、系统地引证,要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论知识和综合知识,发挥统计数据的正确功能。 (二)充分利用有效教育统计信息,增强学校办学效益一是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有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财务状况和校办产业等情况如实进行评价,并参照国家有关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全面掌握和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结构调整和办学模式的转变,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教育产业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将作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参与市场竞争,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将更多地依赖市场信息,调整自身行为。高校统计充分发挥其信息全面、综合性强的优势,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如:可以通过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和分析适时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总数的统计分析,出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对财务收支情况的统计分析,调整资金使用计划;通过对教师工作量、科研成果的统计,对教师工作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某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检查和改进工作方法等等。二是密切关注兄弟院校改革和发展动态,全面评价学校与其他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创新知识、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差异,以便学校摆正位置,及时调整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规模以及生均成本的相互比较;同级各类学校和各类专业生均培养费的比较;同级学校内部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所占比例的比较;同级各类学校师生比、人均资源占有率、固定资产使用率等指标的比较,比较这些指标在省内和国内达到什么水平?居于什么位置?未达标的怎么解决?这些无疑是由统计提供的重要信息。三是结合统计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真考察和仔细评判学校办学资源配置现状,努力挖掘办学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实现办学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人力资源是大学活动的主体,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统计工作的作用不仅是体现在一些直观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数字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分析学校的发展趋势,设计今后的工作,规划未来。如对专任教师连续几年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观察师资队伍变化情况:高级职务特别是正高职务中的教授情况、年龄分布情况、研究生学历,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情况、某些专业和单位女性教工增加情况等等。通过对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可知有些是与改革趋势相吻合的,有些是与改革不相适应的,学校在制定人事制度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措施。四是以全面、系统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积极参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讲求教育效益,是市场竞争取胜之道。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掌握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科学技术发展动态、高等教育需求变化,同时开展“比较”研究,对照分析本校和竞争对手的优劣,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尽快抢占或填补高等教育市场的空白,并充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不断开拓市场,提供适时、适用的人才,做到既能满足高等教育市场的现实需要,还能把握市场的潜在需求。只有经过统计分析,才能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 总之,教育统计结合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从动态和静态结合上、纵向与横向的相关联上、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协调上、局部与整体的综合质量上开展统计活动。统计信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序性、关联性、整体性、均衡性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教育统计要纵横双向兼顾,一方面立足全局,把统计活动与高等教育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按教育统计信息流转程序建立内部统计信息系统,形成内部网络;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管理需要,建立外部信息联系,形成横向网络,保证外部信息来源,使管理者能及时掌握大量外部信息,知己知彼为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服务。 教育统计论文:加快教育统计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统计是全面反映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加快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逐步实现统计管理体制、调查方法、指标体系和技术手段的信息化,才能真正发挥统计信息对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信息化是教育统计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信息化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对教育统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信息化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如教学形式正从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按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向着现代网络化、双向互动式的多媒体教学转变;教育模式正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着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办学形式正从单一的全日制教育向着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全日制、函授、夜大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教育转变;教学制度正从学年制、学分学年制向着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转变;高校管理正从手工的定性单项管理向着网络化的定量综合科学管理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更是应用广泛。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CEBSAT)的成功建设、扩展扩容、互连互通,已形成初具规模、“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高等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更是层出不穷,“电大在线”、“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高考多功能查询系统”等等,已显示出广阔的前景。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全方位的。可以说,网络化正在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一场新的革命,带来的所有变革都对高等学校统计工作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统计作为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依据,是各项工作有计划、协调有序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工作过程、工作效果实施检查和评价的有效工具。随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更新不能适应教育管理需求的变化。统计指标的更新大致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教育管理需求的变化教育指标体系的修改制定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及报表格式开发统计软件指标体系和统计软件培训基层单位使用新的软件填报报表统计报表逐级汇总上报。数据采集的周期长、工作量大,一些时效性很强的数据难以及时采集上来,统计指标的更新总是滞后于教育管理需求的变化,使统计支持教育管理和决策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2)教育统计信息化的标准尚未形成,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传输安全缺乏技术保障。由于统筹力度不够,教育统计信息标准化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按照“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的总体要求进行,自成体系、自我封闭,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3)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统计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一直是薄弱环节,统计支持教育管理和决策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因而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4)教育统计岗位的不确定性造成队伍变动较大,统计人员培训机制有待加强。面对教育信息化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对教育统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通过校园网和连接到CERNET,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和统计服务,加强与上级行政部门、各高校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化,是教育统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加快教育统计改革的步伐,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 (一)切实提高对教育统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对于信息化的重要性,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过很精辟的论述,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朱基同志也说过:“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中,确定了“三网一库”(政府公众信息网、办公业务资源网、机关内部局域网和办公业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目标,教育部在教育统计“十五”发展规划中也将“建库上网”工程作为主要任务。在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中,教育部门的决策者和各级领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切实重视统计信息化建设,把这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二)做好教育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围绕统计工作,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在逐步完善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把在网络上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工作,作为统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1)统一协调,总体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坚持系统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发三者并重,协调发展;(2)逐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库、各类信息资源库和各类专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争取一两年内有所突破,并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统计;(3)坚持规范标准,保证信息交换和接口规范,在教育统计信息化的框架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4)建立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信息与管理等各项制度,确保信息安全,保证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正常运转。(5)搞好数据中心建设,建设良好的教育统计信息化硬件环境,使统计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统计信息的采集、报送、交流更加快捷方便。 (三)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训练有素、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可靠的统计队伍。(1)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提高统计人员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网上查找信息,网上进行数据处理,熟练使用统计应用软件;(2)加强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法制意识和统计报表的培训;(3)加强统计监测方法的培训。把现代统计技术、统计理论应用到统计监测方法中去,使统计队伍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4)加快培养统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队伍。统计信息化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事物,对其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需要建设和组织一支相应的理论研究队伍,对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 (四)增加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由于统计信息化工作基础性强,工作量大,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保证,其中经费的保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目前教育经费偏紧的情况下,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外,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性倾斜和社会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统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统计论文:基础教育统计缺陷和措施 一、教育统计的涵义和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统计制度和方法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统计地位也日益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的依存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小而言之,如每年对基础教育各学校的在校生情况、招生人数、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以及教育投入等做出的统计数据,不仅成为学生入学的取向标准,也成为社会和政府评判学校优劣的重要依据。大而言之,可以说教育统计资料是各级政府宏观决策的基础信息资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教育事业年报和教育经费年报,更为教育界和相关领导关注。因而作为一名教育统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统计法,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客观对待在当前教育统计中仍存在的法制意识淡薄、基础工作薄弱、人为干扰影响数据质量等诸多制约因素,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努力提升教育统计质量,促进教育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基础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一)教育统计队伍不健全影响数据质量受编制制约,加之部分单位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县级以下教育单位很少设置专职统计岗位。统计工作主要由单位会计或者教研员、资料员、管理员代兼。部分领导未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统计的知识了解不多,对统计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法统计意识淡薄,造成统计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统计人员不成系统,随意性大。组织管理结构上难以保证统计质量。 (二)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数据质量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兼职较多,往往无统计从业资格证,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业务培训,统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对统计方法制度、指标体系、指标内涵、概念、统计口径、计算方法不理解;有的对数据收集渠道和逻辑关系不清楚,统计结果前后矛盾,增加了上级审核的难度和强度,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三)任务与人员的矛盾影响数据质量教育统计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而每年教育统计的时间都在开学之初,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集中,使得部分基层学校处于一种工作盲从、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的状态。统计人员兼职较多、变动频繁,原始资料欠缺,统计工作压力大,能够集中精力保证报表按时报出就不错了,用于抓数据质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数据质量。 (四)人为干扰影响数据质量统计作为一个提供信息的系统,不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社会环境对统计的理念、原则、方法、程序和结果等具有重大影响。“数出多门”是教育统计工作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坎。教育统计首先取数于基层学校,然后按幼教、小教、中教、职成教、特教、人事、财务等分类汇总整理,再经主管部门的各业务科室审核把关。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统计部门的数据与业务部门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统计数据是否对我有利”的利益驱动型行为,是在统计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现象。特别当统计数据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时,就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荣辱、升迁乃至单位或地方的经济利益。当某些统计指标显示出某些考核内容的不足时,便会出现个别领导为了实现目标,争夺名次,突出政绩,谋求升迁,人为干扰统计数据的情况。少数统计人员也难以坚守职业道德标准,失守职业道德底线,甚至迎合个别领导的意图编造或篡改统计数据,制造政绩、业绩,出现了人民群众非常反感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这种现象会给统计质量造成致命伤。 (五)部分统计指标口径缺乏科学性,影响数据质量教育统计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各项指标间形成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它涵盖了教育方方面面的信息。为了保证统计质量,对各项指标口径每年都作了统一规定,但有些规定往往符合了逻辑上的要求,而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矛盾,或者指标结果缺乏唯一性,可多重理解、多重选择,有多重结果。 三、提高基础教育统计质量的对策 提升基层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务必从抓人员、抓源头、抓法制入手,坚持依法统计,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强化分析,重在运用,在分析和运用中不断提高。 (一)完善教育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台账,抓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夯实统计数据的根基,从源头上杜绝漏报、虚报、瞒报等违法现象,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规范化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数据评估制度上级教育统计部门应制定规范、可行的数据质量控制和检查办法,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有效提高基层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同时应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步伐。 (三)强化分析,重在运用对统计结果的总结和运用是统计的目的所在,层层重视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等问题,及时进行专题统计分析,不断加强对新问题的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统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更主动地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服务。 总之,重视对基础教育数据的统计和研究,可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教育统计论文:创建国际教育统计指标系统 一、构建国际教育统计指标是我国教 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迫切要求国际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是对世界各国及各国际组织的整个教育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的一系列参数的科学界定,能够全面地反映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比例和速度等,可以科学地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对教育的未来作出科学的决策,是宏观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局面,我国大部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将融入国际社会,进入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国际教育竞争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正准备或已经进入了我国的教育领域。我国教育要在世界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教育质量,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这就需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教育改革。国际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具有描述、比较、评价、监测的功能。通过描述、比较、评价、监测各国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教育内部的协调性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全面了解国外教育发展的状况、特点,找出我国教育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存在的差距有多大,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教育工作,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国内外教育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教育指标体系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的国家级教育指标体系有:教育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教育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教育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是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完善的年度统计用指标体系,共7类90项,侧重于教育现状的数量型描述,基本上属于原生性或基础性指标。教育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由原国家教委于1991年4月正式颁发试行,共4类77项,侧重于对整个国民教育水平、结构及其支持条件的评价与监测,全部为再生性或结构比例指标。我国现有的指标体系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教育指标有些滞后于教育发展现状,逻辑性和可比性较差,所采集的指标缺乏对我国教育现象的深刻分析,更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存在的不足有:反映教育质量效益的指标薄弱,反映成人教育的指标薄弱,反映非学历教育或非学位教育的指标薄弱,反映教育资源和结果的指标薄弱,反映学校管理水平的指标薄弱,反映教育投资使用效益的指标薄弱,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不够完整,整体效益差。当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正在研究国家教育指标体系的改进,主要考虑要适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导致教育行为的变化。 (二)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有四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教育指标体系、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教育指标体系和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教育指标体系。 1?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OECD教育发展指标自1991年推出,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日趋完善,框架也基本稳定下来。采用CIPP分析模式(背景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产出product),从政策决策的需要出发,除了数据的更新,每期的重点和选用的具体指标都有一定的变化。2003年,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共分为4类34个指标,现简要介绍如下。教育机构输出与学习效果:(1)高级中等教育的完成情况;(2)成年人口的教育成就;(3)第三级教育合格证书的专业分布;(4)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5)15岁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6)15岁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7)15岁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差异;(8)15岁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9)15岁学生分性别、背景的阅读交流能力;(10)15岁学生的自学能力(PISA);(11)15岁学生成绩上的性别差异;(12)按教育成就分的劳动参与率;(13)15-29岁按教育成就分失业与就业预期年限;(14)教育与就业收入(含内部收益率);(15)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入教育的财政与人力资源:(1)生均教育支出;(2)教育支出占GDP的相对比例;(3)公共与私人教育投资的相对比例;(4)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比例;(5)公共财政对学生及家庭的补贴;(6)按支出类别分的各种教育支出比例。公民的教育参与和进步:(1)正规教育的参与率;(2)中等教育参与率及三级教育的净入学率;(3)三级教育中的外国留学生比例;(4)青年的教育与就业状况;(5)低教育水平的青年与失业。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1)义务教育年限和中等教育以下的必修课;(2)学校生师比与义务教育班级规模;(3)中等教育中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利用;(4)中等教育以下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5)公立中小学教师的法定工资;(6)教师每学年的教学与工作时间;(7)教师的供需情况;(8)全体教职工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教育指标体系由教育供给、教育需求、入学和参与、教育内部效率、教育产出五部分组成,共21项指标。教育供给:(1)经费:①公共教育开支占GNP的百分比;②公共教育开支占政府公共总开支的百分比;③各级教育公共日常开支分配的百分比;④生均公共日常经费开支;(2)人力资源指标:①生师比;②女教师所占的百分比。教育需求:(1)成人文盲数;(2)教育成就。入学和参与:(1)毛入学率;(2)净入学率;(3)升学率;(4)预期受教育年限;(5)中等教育毛入学率;(6)分年龄的入学率。教育内部效率:(1)留级生所占的百分比;(2)留级率;(3)各年级的保留率;(4)效率系数(每年教育经费培养的学生数);(5)每位毕业生的年均投入。教育产出:(1)识字率;(2)教育成就。 3?世界银行的教育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教育指标是由教育投入、受教育机会、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五部分组成,共有16项,即(1)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NP的百分比;(2)用于不同教育级别每个学生的支出;(3)教师津贴的支出占经常性支出总额的百分比;(4)小学生与教师比;(5)义务教育年限;(6)各级教育毛入学率;(7)净入学率;(8)读到五年级的人占同龄级人口百分比;(9)中小学生复读率;(10)失学儿童人数;(11)成人文盲率;(12)青年文盲率;(13)预期受教育年限;(14)中小学女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百分比;(15)中小学女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16)中小学生中女童失学率。 4.美国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美国教育统计中心“Theconditionofeducation2004”以38个指标反映美国教育的各个方面。一级指标有六个。教育的参与:(1)分年龄段的入学率及趋势;(2)美国公立学校接受幼儿园学龄前教育情况;(3)全日制及半日制幼儿园入学趋势;(4)基础及二级教育过去及预计的入学情况;(5)种族民族及贫困地区人口的入学集中度;(6)过去及预计的本科入学情况;(7)成年人在于工作相关的教育中的参与情况。学习成果:(8)三年级学生阅读及数学成绩;(9)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阅读成绩;(10)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写作成绩;(11)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12)教育及健康;(13)青年待业人数;(14)成人青年年收入。学生努力程度及教育过程:(15)10年级学生接受二级后教育的期望;(16)由于家庭收入引起的退学率;(17)升入二级后教育情况的国际比较;(18)补习及学位完成情况;(19)本科教育巩固率及完成趋势;(20)女性学位获得情况。基础/二级教育环境:(21)学习科学和数学课程的趋势;(22)学习科学和数学课程学生的特点;(23)八年级科学课程的讲授方法;(24)贫困人口集中和少数民族地区非专业教师的数量;(25)选择母校的情况;(26)学校领导者的特征;(27)高中学校指导咨询;(28)公立学校中从事学生服务的员工数。二级后教育的环境:(29)参加学习的在职员工人数;(30)前30名二级后教育课程;(31)参与补习课程情况;(32)二级后教育机构的远程教育情况。社会对学习的支持情况:(33)学生放学后的照顾和安排;(34)学生课余活动;(35)公立基础/二级教育支出;(36)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37)四年制学院及大学的公共机构援助情况;(38)大学毕业生的债务负担情况。 5?国际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分析这四个指标体系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OECD指标体系最为完善,因为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吸收了众多国家的参与,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吸收其他理论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析模式,即CIPP分析模式。优点是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价值,对教育发展问题的分析较为透彻,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统一性,能够全面地、完整地、系统地描述教育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采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具有较强的国际通用性,得到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可。OECD教育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对现行政策有争议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服务。(2)从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描述和评价教育,十分关注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和教育的效率、效果。(3)十分重视对教育过程的监测和比较分析,为教育政策制定机关制定政策,教育管理机构、学校以及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提供了大量丰富、具体的信息。(4)收录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国际可比性。在比较中可以看出,四个指标体系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教育的投入、教育的参与和受教育机会、教育的成果及产出。由于各国教育的人口、社会和经济背景不同,所以,各个指标体系制定的出发点不同。世界银行是一种金融组织机构,所以更关注教育的投入,因而对教育成果、产出和教育效益的指标较少。在教育的背景方面,美国没有明显的指标,其他三个都有指标,OECD的指标比较全面。它们的不同点是:美国和OECD比较关注教育的环境和学校的组织管理,美国的指标分的更细一些,这两个指标体系尤其关注数学和科学的成绩。国际上普遍认为,国家经济生产力与学生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成绩有关。20世纪60年代,曾对学生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成绩做过一次国际性调查,结果是,各个国家都力争使本国数学和科学的成绩达到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及其他国家主要的政策导向就是确定并采取行动,使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并保持住这个水平。美国从参与、学习成果、学生努力程度及教育过程、教育环境、社会对学习的支持情况6个方面、以38个指标来反映美国教育的各个方面,除了教育的背景没有明确的指标外,其他指标比较全面,指标也比较新,能够跟上国际动态,如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等。其缺陷是:由于美国各州没有与全国教育统计中心合作开发出各州的可信数据,教育管理的高度分散导致教育统计的非标准化现象,没有国家教育成就评价体系的可靠数据库,给全国范围的比较分析带来了困难。美国教育部正在努力寻找一些措施,改进教育管理中统计非标准化的状况。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比较直观,针对性强,数据来源可靠,是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但指标较少,缺乏严密性的逻辑统一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标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统一性,直观性强,比较合理,但指标较少,无法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教育发展的全部过程。 三、构建国际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构建国际教育统计指标体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教育测量与评估、教育统计理论为基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的指标要具有科学性、有效性、通用性、动态性和可比性。在指标定义、统计口径等方面要界定清楚、意义明确,以便于我国教育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在确定指标时,应将下列指标重点考虑:(1)反映教育质量效益的指标;(2)反映成人教育的指标;(3)反映非学历教育或非学位教育的指标;(4)反映教育资源和结果的指标;(5)反映学校管理水平的指标;(6)反映教育投资使用效益的指标;(7)应有完整的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相结合,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体制、结构都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育指标体系的制定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应参照现有的这四种教育指标体系,取长补短,借鉴各国比较成熟的先进经验,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研究构建出一套新的科学适用的国际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既能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又具有国际通用性,加强国际教育界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资源共享。 教育统计论文:人才教育培养评论教育统计作用 一、高校教育统计的特征 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特别是高校的教育统计和一般统计工作一样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数量,严格按照评估数据统计学生人数;按不同价值数统计教学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教育经费的收支分类计算;校舍、场地面积的计算等,统计工作是靠数据说明问题,通过数据信息反应教育现象;第二是时间,统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信息和数据,从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高校的统计工作具有严格的时间性,一般以一个学年度为时间范围,这样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照性;第三是科学性,统计数据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精准,采集到的数据要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统计分析;第四是法制性,教育信息的统计要依据《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更要遵照《教育统计暂行规定》,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不得瞒报、谎报、漏报,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上报,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修改统计信息;第五是数据统计的动态性和全面性。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教学经费逐年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所有这些情况都在统计信息中。这种动态性的数据信息也是学校发展的标志,是高校办学成就的展示。数据统计既要全面展示成果,又要真实反映缺陷。 二、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统计在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教育统计工作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是我国高校现有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经费等情况的监测仪。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教育评估标准的重要参考,高水平的教育统计是影响主管部门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因素。主管部门可以从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中发现高等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管理和监督的方向。从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总结中,制定监督、检查、评估的条件,重点监督和评估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从而能够明确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予以增加投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及教学环境的改善,增强办学的实力。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可以进行多种数据的分析,进而总结出数据之中隐含的规律对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校统计是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把脉,有效地发挥了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管理和决策的监督作用,统计信息以报告的形式上交,也是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 三、正确认识教育统计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教育统计的重要性使得该工作在教育管理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是高校科学管理的体现,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的途径,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教育统计为高校的评估提供数据参考,高等教育评估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统计坚持真实、可靠、科学、规范的原则开展工作,为政府及社会对高校的监督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是确定高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科学依据,通过评估指标比率来考量学校是否达到要求。其次高校教育统计对于高校自身的管理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统计,把学校运行情况真实地呈现在管理者的面前,对于管理层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也起着辅助作用。统计工作涵盖的范围,包含了高校管理的全部工作,对于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评估,都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育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师资名册的统计,分门别类,对于管理层掌握及调配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还可以对教职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四、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统计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教育统计是对高校现有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术地位、科研水平、财务状况、校办产业创新情况的共度汇总。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对于师资、学生、教学、资金、仪器等情况的汇总统计,对于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分析数据,高校的管理上去了,教学水平自然提高了,高端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自然可以实现。还可以和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横向比较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知识创新、产业开发等差异,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及时调整高校的办学思路。高等教育评估,是国家作为评估主体对高等学校办学状况的考量。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对高校的发展起着监督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估,调整学校管理中的弊端,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统计论文:教学评核高校教育统计地位及作用 高校教学评估,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实施监督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评估,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定量认识和定性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教学工作创造新成绩,上台阶上水平。高校教育统计以规范的流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基础,对高校教育评估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为人们了解教育,认识教育,管理教育开辟了一个重要渠道。高校教育统计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客观依据,为高校教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数据。 一、高校教育统计指标与教学评估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为: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在44个观测点中,有12项定量指标(即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是由统计指标和《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表达的。2004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年2号)文件,这是在原国家教委1996年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红”“黄”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基础上,历经了三个历史阶段,即1996年初始阶段2003年调整阶段2004年完善阶段后修改而成。三个历史阶段中,不但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发生了变化,而且指标的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表1、表2、表3所示。上述三个阶段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日臻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原则,从初始阶段的6项指标12项指标这个演变过程,对规范高等学校办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也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科学依据。 二、高校教育统计对教学评估的重要影响 高校教育统计影响着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促进教育统计的发展,正确处理二者间的关系能够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高校教育统计是界定教学评估标准的一个重要依据,对教学评估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44个观测点中,有12项评估指标与《高校基层统计报表》是对应的。这一评估指标体系为全面分析高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了依据,对维护正常教学、保证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利用统计数据,开展统计分析,对现有的办学规模、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等状况进行评估评价,从中发现学校在教学评估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在评估中解决问题,使学校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大。三是依据教育部办学指标标准,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全面评价学校与其他院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做出评估和判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学校摆正位置,及时调整思路,有效地推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四是根据统计信息,认真考察和评判学校办学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配置现状,努力挖掘办学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实现学校办学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五是以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为领导决策和学校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统计资料和依据。高校教育统计反映高校办学现状,体现高校办学实力。高校教育统计越重要,我们越要重塑统计诚信形象,杜绝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现象,提高统计质量,为人们了解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高校教育统计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高校教育统计在教育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高校实现现代管理和一流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做好评估工作的重要前提。 (1)高校教育统计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方法。高等学校为了自身建设发展以及迎接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进行教学评估的需要,必须阶段性地对自己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进行评估,以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大致可按以下指标来体现学校的办学情况: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等44个主要观测点。44个观测点中有34个观测点是用数据统计体现的,约占整个方案的77%,可见高校教育统计在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教育统计以真实、可靠、科学、规范的统计原则,为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的评估奠定了基础。高校统计在数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以评估指标比率统计来体现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2)高校教育统计是高校管理的手段和依据。高校教育统计应用空间十分广阔,渗透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在高校管理和评估中大有作为。在高校人事管理方面,对教职工中教学人员、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工勤人员及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进行统计分析,作出综合性评价,从而准确反映学校的人才资源配置情况;在教学管理方面,从学科建设到课程建设,从教师管理到学生管理,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教育统计作为工具和方法,在繁杂的数据和现象中梳理出一条思路,从个性中看共性,从已知预测未知,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对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了鉴定、诊断、监督的作用。高校教育统计是了解高校现有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经费等情况的晴雨表。从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反映出来的问题出发,参照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评估指标,对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控,监督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异常现象,通过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定期、定量检查监督,大力加强学校对薄弱环节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的实力。 四、以高校教育统计促进教学评估工作 面对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指标的不断提高这一动态变化,高校教育统计不仅要以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指标来展示高校办学的丰硕成果,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不断完善更新统计指标体系,以适应高校教育统计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 (1)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建立跟上时代、跟上教育改革步伐的指标体系,走出教育统计的传统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多形式的办学条件评估,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单纯的统计数字只是骨架、躯体,只有加以分析才能赋予其灵魂。所以要提高统计分析的适应性、针对性,针对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把数据、观点和对策融为一体,多出有分量、有水平能够参与决策的分析报告,发挥统计分析的主动性、超前性,扩大高校统计影响,提高统计自身的地位,为高等教育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 (3)加强高校统计的监督职能作用,规范统计行为,杜绝虚假数字,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广泛开展法规教育,以法律来保证教育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视准确的数据为统计工作的生命。以真实的数据、客观的要求、丰厚的办学条件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统计论文:高等教育统计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等学校统计工作是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数据收集、整理、编报和分析等重要职责,是教育主管部门了解高等教育现状,把握高等教育未来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制定自身发展规划,以及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进行科学管理的有力依据。加强高校统计工作,发挥统计整体职能对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实践中出现了诸如硬件设施跟不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矛盾、学生就业竞争加剧等问题,更需要不断加强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现有基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如何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校统计数据质量,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是当前高等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高等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的法制观念淡薄,数据失真严重。就目前而言,高校统计工作仍以搜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单纯搞事后统计,领导和统计人员不重视统计,不了解《统计法》,认为统计只不过是填填报表,玩玩数据游戏,统计分析、统计监督等工作也就更加可有可无了,这都反映了人们对统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统计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干扰,工作和执法的独立性及统计数据的权威性难以保证。如为了办学条件指标达标或教学评价过关,避免被亮“黄牌”或“红牌”,一些高校领导授意统计人员有意修改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用数据说话”的思想没有真正渗透到高校管理中,只有到学校要评估,或者办学条件不达标时,统计数据才会被想起。 2.统计台账制度不健全,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台账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质量的生命。高校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诸如分专业学生数、学生年龄、生源、学生变动情况、休退学的主要原因;师资资源情况,诸如教职工情况、教师岗位分类情况、学历结构、年龄比例及师资变动状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如:全校校舍面积统计、图书资料统计、固定资产情况、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及相关科技统计。各相关统计部门都应建立自己的统计台账制度,以供随时查阅相关数据的原始记录。然而,目前各高校统计基础工作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高校统计原始资料不存档、统计档案缺失或不规范,各部门没有设置完善的原始资料登记表和统计台账。一旦需要填写报表,便临时凑数据,且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数出多门”、“数据打架”的现象,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加大了统计工作的难度,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3.高教统计指标体系滞后,难以适应高教发展的需求。我国的高教统计经过多年的摸索,基本上已经形成一套统计指标体系,较客观地反映了高校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内容、结构。但这种以指标为核心的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反映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些实效性较强的数据,缺乏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动性。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实行的“统一集中,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当前公办、民办、企业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高教统计指标改革滞后,当前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查主体内容,而在实际统计过程中仍延用旧的统计指标,因此统计出来的数据不能反映高校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指标需要进一步完善,自成体系。《普通高校基层报表》中的学生基本情况指标是按学年制设立的,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某些实行“学分制”高校的学生基本情况;没有设立学校财务管理的相关指标,不能体现高校的经济管理和运营情况等。 4.高等教育统计队伍亟待稳定,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专业工作,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很难正确把握整套统计报表的统计口径。因此,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显得非常重要。当今世界信息日新月异,对统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的统计人员都是非统计专业出身,且他们中的很多人鲜有机会参加统计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岗位培训,再加上他们通常都身兼数职,很难专心从事统计工作,更无法钻研业务,写不出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只停留在填写数据报表的初级阶段。 5.统计功能发挥不充分。《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教育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目前高校的教育统计主要以收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统计人员不主动开展统计分析,也不主动将统计信息提供给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和社会受众,统计信息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高教统计缺乏对外部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科学的参考和服务,不能提供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分析研究的综合信息。 二、改进高校统计工作水平的措施 1.增强统计法制意识,建设高素质的统计队伍。高校必须执行《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学校要有一位负责人分管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督促检查,具体指导。”高等教育领导要重视统计工作,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使统计工作落到实处。高校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提供教育统计人员经常学习、培训相关统计知识的机会。同时,学校统计人员要持证上岗,了解掌握《统计法》,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现代统计方法。统计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掌握最新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手段,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信息处理,做到对统计工作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统计分析到统计汇编、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存档等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水平。 2.建立统计台帐制度,确保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学校各部门必须有本部门的有关统计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账,随时可反映最新的数据资料。如学生工作处保留全校学生情况原始记录;后勤与资产处设置学校后勤各方面情况如房屋面积、学校固定资产登记;设备处建立学校仪器设备账卡及仪器设备增减变动情况;财务处建有学校财务经费台账;人事处建立人事情况统计台账。学校各院系要有各专业教学人员等情况原始数据。学校综合统计人员要有全校各方面情况台账记录,经常与学校各部门兼职统计人员联系,形成学校统计网络,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如建立师资情况统计台账,可以一个专业的教师占一页,如某年某月某日有职称评定、获奖情况、进修或退休情况,只要打开这一页,查看起来非常明了。总之,建立统计台账,能更快、更准地填报统计报表,为领导决策及学校科学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来源,提升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 3.改革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制度科学化。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的统计指标体系应当结合高教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审视、调整、修正与补充。为适应高校科学化管理,应该从反映高校内、外部信息来设置指标体系,既要设置反映教学、师资、固定资产、实验设备、基建投资、财务预算等指标,还要设置反映专业结构、教学计划、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等指标,此外还应增加一些便于同国际比较的新指标,例如借鉴美国的国家教育指标:从高等教育的投入、过程和成果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设置。[3]要适当调整不合理的指标体系,实行“学分制”试点,“学生数”和“学制”有待更新。当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师资队伍的流动日益频繁,需要简化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实用性、准确性、实效性,做出专业水平较高的统计报告,为领导决策服务,真正做到为学校的管理服务。 4.加强统计分析,充分发挥统计职能。开展统计工作,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统计资料,客观地反映了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发展的现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功能,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满足和适应高教管理者和社会对统计工作的需求是高校统计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统计人员要积极跟踪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展,例如:定期开展常规的统计分析;对某一发展阶段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校的发展态势,监测计划执行情况和运转态势;根据学校定位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校在同行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学校的重点、难点工作开展调查和分析,以统计报告的形式上报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从而充分发挥高校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 教育统计论文:高职管理教育统计运用 统计是认识现象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步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高等教育统计越来越在高职院校管理中显示出其重要性。为适应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统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为高职院校的科学管理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高等教育统计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统计是了解高职院校综合发展实力,研究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统计是认识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借鉴,要在激烈的教育改革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掌握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高职教育办学特点,并遵照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统计是认识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它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高职教育活动进行量化的调查和研究,从而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质的分析,掌握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二)高等教育统计是高职院校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统计是高职院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正确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才能推进学校的科学管理。高等教育统计通过收集、整理高职院校各方面情况的数量表现,并以此为根据对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得出客观反映学校情况、发展阶段以及存在问题的科学推断,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高等教育统计作为认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其发展规律的工具,是高职院校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高等教育统计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师资、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财务、基建、设备、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影响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全面反映了学校过去、现在方方面面的情况,是学校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的基础,为高职院校明确办学定位,了解学校发展水平,找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距提供了全面而又详尽的依据,是高职院校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高等教育统计为高职院校制定计划、科学规划提供依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制定合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阶段特点的计划和规划,并以此来指导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统计综合性强,信息面广,是领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不仅能为领导或各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广泛、真实的信息服务,也能为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水平,找出与同类院校间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差距提供借鉴。 二、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对策措施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站稳了脚跟,以高等教育的类别形象独立存在,正蓄势待发。随着高职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统计在高职院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统计,充分发挥其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转变观念,增强统计意识。统计不仅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还包含统计分析。传统的统计工作局限于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而不计,使统计工作流于表面化,以至于一些不利于统计工作发展的思想泛滥,“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等观念深植人心,使统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一些领导口头上表示重视统计,实际行动中却往往背道而驰,为使数据好看,不尊重事实随意更改统计数据。由于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有些职能部门领导在高教统计任务下达后,百般推脱,不认真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熟悉统计口径,按照个人的理解,随意填报数据,给统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推进高职院校科学管理,必须改变过去忽视统计工作的思想,增强统计观念,在准确、真实、完整地收集、整理各种基础性材料的前提下,建立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据,同时加强统计分析,一改过去只统不计的不良现象,发挥统计综合功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创新体系,调整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设置必须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一致。内涵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软件的提升。目前,高等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仍然沿用的是教育部2004年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文件,已经不能反映现在高速发展的教育环境。比如,生均图书资料指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读物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但是在报表统计中虽有填报数字资源量的要求,却仍然不能不记入生均办学指标测算。这严重束缚了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良好发展意愿,为完成指标要求,变相去购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图书滥竽充数。还有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随着时代进步,目前计算机使用已经基本普及,统计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统计的意义,更何况仍然沿用2004年百名学生拥有8台计算机的指标。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才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正确做法。因此,高等教育统计必须调整统计指标,增加软件建设指标。尤其是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内容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关指标,要适时补充到统计指标体系中去,以便更好地推进高职教育改革。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队伍是做好高职教育统计的重要支撑。只有建立一直精干、实效、专业的统计人员队伍才能确保统计工作有序开展。当前,高职教育统计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兼职人员多、流动性大、专业不对口、工作热情低等不利于统计工作开展的问题,给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要做好统计工作,必须从狠抓统计人员队伍入手,避免统计工作的主观消极因素的影响。建设统计队伍,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选择那些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对统计工作有一定的热情,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统计队伍,而不是随意“拉郎配”,影响队伍的整体形象;其次要配备专门的综合统计责任人,负责学校的综合统计工作,避免数出多门现象的出现;三是要加强统计知识培训。统计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加强统计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统计人员按章办事。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高职院校发展规律,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切实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作用。 教育统计论文:高校教育统计问题及其举措 高校教育统计是通过高等学校各方面情况的数量表现,客观反映学校各方面的现状、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通过对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反映高校的现状,体现高校的实力。高校教育统计是高校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方法,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高校教育统计可以了解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财务状况、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情况;并可从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反映的问题出发,参照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对学校教学、科研、产业、后勤等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控制,发现和监督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失控和异常现象;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定量检查、监督,引导学校加大对薄弱环节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高校办学实力。因此,高校教育统计是展示高校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监控仪”。 1高校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1.1领导重视不够,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未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没有形成完整的统计管理体制。首先,学校教育统计工作不属于一线工作,一般由校办公室负责,校办给各单位下发统计报表,由各单位组织填写基础数据上报后,校办再根据各单位的报表内容汇总、审核、上报。这种模式弱化了部门及系一级的统计功能,他们只是将报表填写后上报,而未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往往会出现数据不全面、准确性不高等现象,影响了统计质量。其次,缺乏对高校统计人员应有的重视和培养。不能按要求组织、指导高校统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对统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晋升和教育统计科学研究工作重视不够,导致高校统计人员缺乏积极工作的动力。 1.2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首先,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因此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每年教育部布置的“普通高校学年初统计报表”,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很难把握整套统计报表的统计口径。有些高校经常更换统计人员,新的统计人员不熟悉统计报表,对统计口径把握不准,报表平衡不了,少数统计人员则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数据的准确性可想而知[1]。另外,很多高校的统计人员多是兼职,职责不够明确,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参加报表布置会议的是一个人,参加报表汇总审核的是另一个人的情况。人员的不稳定造成统计人员能力和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统计质量得不到保证,不能做到准确、及时,从而影响高校统计数据的连续性,影响高校综合统计的上报,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其次,高校教育统计是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它涉及经济学、数学、教育测量学、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统计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现有的统计人员,大多数不是统计专业毕业,且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不能对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加之兼职人员兼有其他工作,很难专心从事统计工作,更无精力钻研统计业务,也就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 1.3源头统计力量薄弱,统计部门协调不力统计工作比较复杂,它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是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的结果[2]。由于高校统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各相关部门不能主动承担职责,没有全局观念,担负不起提供统计数据、管理统计资料、组织统计资料的调查事实的主体工作,不能确保统计指标在口径、范围、数据上的一致。在基础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加之对原始资料的保存及归档工作不到位,时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及汇总工作,不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1.4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滞后,统计信息资源缺乏共享有些高校对统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将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同于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只注重单一的信息资源存储系统建设,不重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建设;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应用系统建设。 2解决办法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为高校现代化管理服务。 2.1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学校应把统计工作纳入到科学化管理体系之中,设立专门的综合统计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建立教育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既要督察统计行为,也要复查数据的真实性,并提出科学的矫正数据的依据[3]。各基层单位应配备兼职统计人员,对收集的本单位有关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数据资料进行初步审核,以确保完整、准确,实现对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质量控制。学校综合统计管理部门应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审核,严格把关,加强统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统计质量。 2.2加强高校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稳定的统计队伍是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的前提,也是提高统计质量的保障。鉴于高校统计队伍的现状,一是要充实高校统计队伍,选择热爱统计工作、知识面广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确保统计队伍相对稳定。二是要提高高校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前和定期在岗教育培训,强化高校专、兼职统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三是强化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务实奉献精神的培养,使其认清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统计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其法制意识。高校统计人员更要自觉抵制虚报、瞒报、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2.3加强基础数据统计,协调好部门统计各相关部门要依据统计法律规定,主动承担职责,自觉履行义务,树立全局意识,及时、准确地做好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建立统计台账,力促统计基础数据与教育报表指标项目接轨,利用数据库、计算机管理系统对高校教育统计数据分门别类进行管理;要协调好各部门统计工作,重视原始资料的保存及归档工作,要严把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汇总、数据上报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4加快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确保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应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建立统计资料综合数据库和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使数据更新、更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以提高统计质量,满足各职能部门的需要。通过统计信息网络,可随时进行信息互通、交流,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使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新局面。 总之,高校教育统计是社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教育现象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总结自身发展规律和制定长期发展建设目标的重要依据。高校统计人员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手段,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真正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服务。 教育统计论文:国外教育统计中心图书馆统计 一中美大学图书馆统计概述 大学图书馆的统计数据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统计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每年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不是独立的图书馆统计,涉及到图书馆的只有图书馆建筑面积、图书的量和当年新增量(分图书和电子图书)这几个项目,为强制性统计,数据公布在《中国高等学校大全》。教育部比照其的基本办学条件中的藏书量和年增新书要求对不满足条件的学校公开亮黄牌和红牌;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自1999年起实施,调查统计项目较多,2005年10月首次开始在图工委网站上公开2004年的部分统计数据,并转载于《中国图书馆年鉴》。2004年和2005年参与调查的图书馆经计算分别约占27%(1731所普通高校中的475所)和18%(1792所普通高校中的324所);三是专项调查统计,主要是各级图工委在其范围内所做的,数量很少但参与率较高,可以看到主持调查统计的人员所作的分析报告。但由于各自调查意图所限,调查项目及数据很难为其他研究者利用。此类统计往往不具有连续性,就全国范围来说,各地区间统计工作很不均衡,无法汇总并系统比较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调查,历史较长、数据公开。从1907-1908年度的Gerould统计数据开始,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通过分析其调查的方方面面,无疑对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调查统计具有借鉴作用。目前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统计主要有美国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大学图书馆调查、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和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统计、OberlinGroup的图书馆统计等。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类似国内的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大学图书馆调查的统计面广,目前有三千多所大学图书馆参与调查,为专门的图书馆调查,统计数据公开性强,在其网站上有统计数据报告、调查表和此项调查的评估报告。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和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为高校图书馆界的行业协会组织,和我国高校图工委相似,他们的统计参与面较小但更专业,比较注重电子资源和电子服务方面,每年统计一次,数据公开,网络公开版只有各项指标数据。ACRL的统计参与面约为二百多所大学图书馆,不同统计调查项目的参与面略有不同。ARL的统计始于1961-1962年度,范围为其成员约一百多所研究性大学的图书馆。OberlinGroup是由美国80所文科院校组成的正式联盟,联盟内图书馆馆长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共享信息资源,集团采购,1991年开始每年一次的图书馆统计调查,共享调查结果,网上无公开报告。根据学校学科性质而结盟的这一类型图书馆统计在我国尚未有报道。笔者比较了最近几年NCES和ACRL、ARL的报表,尽管调查参与的大学图书馆数量相差较大,但许多相关指标的统计数值比较接近,没有特别意义的差别,此观点得到美国大学图书馆同行的认同。数据值接近佐证了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考虑参与面和公开性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大学图书馆调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依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调查评估报告以及各年的调查统计表、统计报告来介绍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调查。 二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调查统计 1概况美国教育部下属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alStatistics,NCES)是专门收集、比较、分析和报道美国教育统计数据的主要联邦机构,提供持续的、可靠的、完整的和精确的各种教育指数[1]。大学图书馆调查(AcademicLibrariesSurvey,ALS)是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计划之一,调查统计美国所有能授予各类学位的大学的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经费等方面的精确信息,供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用于战略决策和预算计划。各类接受联邦资助的大学均有义务参与该项调查,因此,这一调查的参与率较高,是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中首选的统计数据。大学图书馆调查始于1966年,开始基本上每三年调查一次,1988年起调整为每二年调查统计一次,是隶属于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TheIntegrat-edPostsecondaryEducationDataSystem,IPEDS)的一部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由美国统计局承担,美国国家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NCLIS)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研究和统计办公室(ALA-ORS)提供实质性指导。在1990年的大学图书馆调查改进工程中,每州委任一名馆员作为数据协调员,负责和IPEDS的数据协调员一起收集大学图书馆调查数据。2000年起,大学图书馆调查从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NCES的图书馆项目,同时采用了网上调查的方式。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在其网站上公布其调查报告的公开版,也有纸质的报告,同时在网站上设有供各图书馆输入相应的查询范围以了解大学图书馆组的情况的页面,供使用者了解、对比参考使用。 2调查范围大学图书馆调查的范围目前是和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相一致的,即能授予学位(含副学士学位,相当于我国的专科)的高中后教育机构。该调查对大学图书馆有如下定义:⑴有组织地收藏印刷文献或/和其他文献;⑵有经过训练的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来组织、诠释这些文献,满足客户的信息、文化、娱乐和教育的需求;⑶有读者可以获得工作人员服务的固定的开放时间;⑷有必要的支持收藏、工作人员和开放时间的设施。根据这一定义,有的大学或和其他机构共享图书馆,或不符合上述定义,没有自己的图书馆,就不列入调查范围。2004年全美有3653所大学图书馆符合上述定义,其中87%的大学图书馆参与了调查[2]。和其他几个有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名录,如每年修订的《美国图书馆目录》(AmericanLibrariesDirectory)、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证的图书馆学教育计划、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TheOberlinGroup、弗罗里达大学网站上的大学名录、美国律师协会认可的法律学校等大学名录等相比较,ALS的调查范围和它们的差距小于1%~3%之间[3],法律也规定接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立院校图书馆有参加大学图书馆调查的义务,这都表明ALS是美国调查面最广参与率最高的大学图书馆调查。2000年前的几次调查参与率均超过94%,1998年达97%,这几年由于参与面扩大使得参与率有所下降。 3数据的隐私政策不将数据和参与者挂钩,调查参与者的身份无法从公布数据中通过推理和比对数据识别和推测出来,可以保护调查参与者的隐私权,鼓励参与积极性和提升数据的真实性。如当工作人员小于等于二人时,对工资福利这一数据隐藏处理。在美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如1974年隐私法案、2002年教育科学改革法案、2001年美国爱国法案和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因此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分公开和限制使用二个版本。公开的数据在保护合理的隐私的前提下,仍着眼于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信息。公开版上无法看出单个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数据。限制使用的数据包含全部信息,只对NCES许可的研究者提供,但任何美国人都可以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说明研究项目的情况、需要限制使用数据的理由和对数据保密的安全性计划,还有专业人员的姓名和职称、估计借阅时间、希望的计算机媒体格式等,在研究报告公开发表前必须首先让NCES过目。NCES审查申请时只要内容和完整性满足条件即释放限制使用数据,没有其他任何的特权或限制。 4调查数据的用途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的调查数据使用者为联邦、州和其他与决策有关的人员、议会、负责图书馆拨款的联邦机构、州教育部门、评估检查项目、图书馆管理者、学校管理者、高等教育政策规划者以及各图书馆协会等。数据主要用于为决策者提供计划和比较分析的依据,为各校工作人员提供计划和同组比较分析的依据。典型具体用途如:负责图书馆拨款的联邦机构用于评价图书馆的文献发展、资源共享和网络服务情况;州教育部门对图书馆在全国、地区和州的层次上进行比较;对高校进行评估检查中的质量评价;管理人员、学校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用于评价快速发展的技术对馆藏、预算和工作人员的影响;图书馆馆员和管理者用于评价制定有效利用资金的计划,有关工作人员的数据用于建立专业馆员和辅助人员的供需模型;图书馆协会用于对图书馆职业总体状况的评估,其他研究机构用于图书馆学的研究等。调查数据的用途不随国别有太大的差别,显然我国目前的大学图书馆调查统计数据尚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5统计方法好的统计设计应该和同一领域内的其他调查相比,具有较高的质量、使用界面友好、去伪存真、编辑数据的时间尽可能缩短,统计结果尽快公布。 5.1统计期间以财政年度为该统计的时间,为上年一月到今年九月之间的任何连续的十二个月。由于各校的实际财政年度并不总是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与学年也不一定吻合,因此以各校的实际财政年度为准,避免了机械地以某一固定日期截止时可能会造成经费和使用情况脱节的报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5.2调查的基本流程美国教育统计中心下属有技术工作组,由图书馆界专家中志愿者组成。这一顾问委员会对将要收集的数据的质量定下基准,对图书馆业内出现的革新和新特点对调查的影响提出建议。大学图书馆调查项目的工作人员以此编制调查表草案,最后报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和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的领导批准实施。批准后的调查表印刷后将通过每州的数据协调员发至各校,经过学校的负责各类数据的办公室转交到图书馆馆长手中,填报后直接寄送或通过电子方式传递到美国的统计局,从2000年起,美国大学图书馆调查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每个馆直接通过NCES的网上数据收集程序将数据提交给美国统计局。数据经过技术处理后返回到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美国教育统计中心使用这些数据来公布统计报告,报告附有各类数据报表。 5.3数据的处理在八月份发出注册材料,调查表填报时间为十月到下一年的二月。数据的填报系统具有范围检查、总和检查、一致性检查,也就是说当各馆的填报数据超出合理范围,和该表其他部分矛盾时会有警示。汇总后的每一个州的数据也有和往年数据的比较检查、比例检查、项目总和比较检查。数据直接从各图书馆收集,因此数据的检查和质量控制和网上填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很大关系。大规模的调查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数据缺失,不进行处理将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库。为形成一个完整的表格,对于未填报的空缺数据在编辑处理后用合理的数据来填充处理,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填报。1)首先,当预期不改变时,引用上次调查的数据;2)当预期数值改变时,用去年值乘以组增长率中值;3)无法引用上次值时,使用当年组中值增长率;4)无法使用当年组中值增长率,使用当年组中值。调整数值时,具体值之和不等于总值,则调整具体值;若无总值,或总值需调整,则总值调整为各子值的和。所有未填报、推断出来的数据使用标识加以表明。对于一个学校有几个分校,在分校也有图书馆时,一般采取将分馆的数据累加起来并入主馆的统计中,此时尽管没有分馆的具体数据,仍应有分馆或共享有图书馆的记录,以便研究者了解情况。但当分校及分馆是独立运作时,应该各自填报。 5.4数据分类美国大学图书馆调查的数据报表以学校的多种分类方法提供全部数据和汇总数据,主要分类有:①按学校的性质分为公立和私立学校;②按学制分为少于四年制的和四年制及以上的,四年制及以上的又进一步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类学校;③按学生规模分为少于1500人、1500-4999人之间和5000人及以上的;④依据卡内基大学分类法将大学分为7类。另外,还提供按学校所在州划分的各种图书馆数据。除此外,数据报表还提供总值和生均值,提供体现分布情况的上下四分值和中值,这样就非常方便对统计数据的利用。同时,还有表格呈现每个项目问题的回复率,对于某一州的汇总数据若回复率低于85%,则研究者应该引起注意,考虑数据的普遍性问题。ARCL依学校类别提供指标的中间值、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我国的大学图书馆统计数据,分类不够,不利于使用。这和我国的大学分类研究不够有一定关系。统计数据使用者要自己先分类后统计,非常麻烦、工作量很大,也有很多不易分辨的情况。 5.5时间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调查,涉及的学校数量很大,有三千多所图书馆参与调查,调查项目较多,统计结果比较丰富,不是简单的罗列,因此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非常复杂,尽管如此,调查数据的遵循及早的原则,便于使用者的及时利用。为此,从调查表的发放、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处理、调查表的设计等多方面着手,使问题简洁便于理解,问题数量适中便于完成。从近几年的公布情况来看,1996年的统计数据在1999年10月公布,1998年的统计数据在2001年6月公布,2000年的统计数据在2003年11月公布,一般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2002年的统计数据至今没有公布,据本人向该项目负责人了解,这是因为数据统计和处理过程中出现了差错,无法公布。作为弥补和遵循尽早的原则,2004年的统计数据在2006年11月就公布了第一时间的浏览版(FirstLook),其正文页数49页,仅为2000年统计报表91页的一半多一点。ACRL和ARL的数据,没有描述性文字,时间比NCES的时间短。 6调查表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调查表有以下几部分内容:(1)本调查表和上一调查年度的调查表的变化之处,便于填表人注意;(2)填表说明,具体指导填表要求;(3)调查表正文。 6.1调查表的变化为反映美国大学图书馆在服务、馆藏、经费以及工作人员等方面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大学图书馆调查(ALS)的每一调查年度的调查的项目及名称也随时代不断地变化。变化情况大体如表1[4]~[9]: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表的变化反映出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变迁。调查项目的不断变迁,还有统计意义上的取舍原因,因此,在借鉴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调查表变化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如其2002年删除的“纸质图书———种”的调查项目,对于美国大学图书馆来说,由于一直遵循单本购买的原则,因此,此项统计的意义有限。对于我国大学图书馆来说,图书复本一直没有统一认可的采购原则,特别是在近几年大学评估过程中,图书馆年增图书量较大,图书种数(复本量)的变化有很重要的观察价值。电子服务方面,1996年增加了很多问题,随着技术手段进步,诸如图书馆电子目录已经普及,原有的项目已失去统计意义,到2002年又取消了。当然,调查表中有一些项目是一直不变的,长期的调查数据可以很好地反映图书馆的运作情况。从表1还可以看出,调查表的项目或问题数量不是很大,并且还呈下降趋势。可以想见,一个项目繁多的调查无论意义有多么重大,参与者填表的积极性都会遭受严重的打击。 6.2调查表的填表说明每个填表人对调查项目问题的理解,在没有充分说明的情况下,既有无意的误解也有有意的曲解,填表者也可能选择不回答。因此调查表的用词除了必须简单明了,为避免误解,必须对调查表的项目名词逐项解释,对填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用文字、必要时通过举例的方法加以说明。所以,调查表的填表说明是调查表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举例来说,美国大学图书馆调查中,在馆藏中对于“图书、期刊合订本和其他纸质文献(含政府文件)”的解释是:任何印刷、打印、手写、油印等手段形成的,单独装订的单本物理实体,并且是经过编目、分类的,已经可以供使用的,而且通常是计入流通量的文献。复本、期刊合订本计入。本调查表将未分类但以字母顺序排列的期刊合订本也计入,但不包括缩微文献、地图、非印刷书写类型的文献和未编目的文献。无论政府文件是否单独上架,包含通过图书馆目录可以查询到的政府文件[10]。这就明确地区分出电子图书、数字图书,将已购待编和在编图书排斥在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在高等教育统计指标解释中对图书、资料的定义为:图书、资料是指学校图书馆以及院系(所)资料(情报)室拥有的正式出版的书籍和电子出版物(以万册为计量单位)[11]。比较之下,我国对图书的定义阐述不够详细。在没有充分说明的情况下,显然易造成统计数据的不正确。 6.3调查表正文在具体调查问题之前,首先是对填报资格的确认。调查表依据该调查对大学图书馆定义的四个条件(见上文第二节调查范围)进行提问,以确认填报者是统计范围内的大学图书馆。如果不是就不必继续填表了。调查表正文为调查的问题。以2006年的调查表为例,正文一共有八个部分,分述如下:第一部分,公共服务窗口的数量,1个问题。分馆和独立图书馆的数量(不包含主馆或中央馆)。第二部分,工作人员情况,7个问题。包括馆员、其他技术人员、其他有薪人员(不含学生助理工)、学生助理工四类人员的数量,馆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全馆所有工作人员二项人员数量的总和,以上六项均折算成全日制,以及这后四项对应的工资金额,再加上一项图书馆雇员的福利情况调查。第三部分,图书馆经费情况,13个问题。分工资、信息资源和运行费用三方面。工资为全馆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金额,同第二部分中的问题,1个问题。信息资源分为一次性购买的图书、期刊合订本和其他文献,持续购买的连续出版物,其他信息资源三部分。一次性购买的图书、期刊合订本和其他文献中,又单独分列出电子和视听形式的问题,3个问题;持续购买的连续出版物中,又单独分列出电子形式的,2个问题;其他信息资源有3个问题,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的费用、文献保护费用和其他信息资源的费用。运行费用分为计算机软硬件及维护费用、其他目录利用和网络以及行业联盟服务的费用、所有其他运行费用,3个问题。最后是经费总额,1个问题。第四部分,馆藏情况,首先确认馆藏是否都是电子资源,接着是6个问题。主要是根据资源类型分类的,有图书、期刊合订本和其他纸质文献(含政府文件),电子图书,缩微读物,视听材料,现刊种类,电子参考资源和全文数据库服务,都包含财政年度末拥有量和年增量。第五部分,图书馆服务情况,9个问题。分馆际借阅和文献传递的提供情况、接受情况、流通量和对团体的信息服务。馆际借阅和文献传递的提供和接受情况均分不归还的和归还的情况统计,接受情况中还有从商业服务机构中获取的文献的情况,加上提供和接受的总数,共计6个问题。流通量问题分普通流通和保留量2个子问题。对团体的信息服务分讲座的次数和参加总人数2个问题。第六部分,图书馆典型周的服务情况,3个问题,为开放时间、人次和参考咨询量。第七部分,电子服务,为4个是非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否数字化文献?是否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提供参考服务?是否有为残障读者提供的技术支持?是否有学生的电子论文?第八部分,信息素养,3个是非题。学校是否有信息素养的定义?在学校的使命中是否包含信息素养?学校的战略计划中是否有信息素养,如果有的话,是否在学校层面上有相应的委员会来实现信息素养的战略计划,该战略计划是否正式确认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该大学图书馆调查表对各馆读者数没有调查,但由于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同样是NCES的调查项目,因此数据的共享使得大学图书馆调查的统计数据中包含有各馆的生均数据信息。 7主要指标的文字报告统计报告在报告开头还对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指标用客观性文字重点揭示,并且在每一重要数据后面附上详细报表的具体序号和所在页码,便于统计数据利用者使用。通过阅读这些客观描述的文字,用不着逐一翻看数量较多的数据表格,可以大体上了解大学图书馆的状况和变化。 三我国大学图书馆调查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全面客观反映现状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尽管参与率很高,但涉及图书馆的调查项目极少;高校图工委的调查项目多,也存在“从填报结果看,存在着严重的填报率低、数据不准确问题”[12]。目前的调查统计数据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图书馆的状况,无法形成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全方位数据轮廓。由于这一基础性的缺陷,大学图书馆的现行评估体系本身有着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对大学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和合理利用根本无法作出合理的规划和考核,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供需的数量和质量的随意性大,大学图书馆的科学发展难以期盼。 2统计数据不正确最突出的现象是教育部亮黄牌和红牌的家数为个位数和高校图工委的统计数据揭示的大部分大学图书馆的情况出入很大。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中,依据其操作流程,数据填报时的数据校验有数据完整性检测、校验表内部和表与表之间的数据关系等逻辑关系的数据检验、选择全部校验或单一学校(机构)校验的校验方式、与上年数据核查等措施[13],但由于黄牌和红牌关系到学校的生存,而教育部又不审核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数据,各校填报的数据必然和指标值高度保持一致,这种生死攸关的高指标诱发的数据不正确是很难通过技术手段予以避免的。 3统计理念和技术层面上的不足大学图书馆调查表本身实际上反映了统计实施者的意图或者说理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调查在调查项目设计、调查方法、填表说明、指标解释、数据处理、汇总报告和数据利用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这都可能导致统计意义的偏颇或数据的不正确。如在重视规模大小的理念下,调视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图书数量的多少、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忽视图书品种和图书剔旧情况,忽略图书馆不同岗位的情况。 4统计数据的分析应用不足目前国内对大学图书馆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是很不够的,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数量极有限,特别是缺乏细致深入的分析,结果大多是增加投入这一简单结论。由于大学图书馆调查统计数据而改变国家、地区、学校层面决策的事例尚未见报道。这和美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1939年到1944年间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员的ArchibaldMacLeash说过:“在一个图书馆,最重要的是———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是存在的事实。”[14]因此,通过图书馆调查统计,揭示图书馆存在的事实是图书馆界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不断完善调查,揭示更多的客观事实,进行系统分析,促进科学发展,这才是大学图书馆调查统计的意义所在。对每一个大学图书馆来说,对于整个大学图书馆界,以经得起比较分析的数据和事实来证明大学图书馆是否实现自己的目标任务,无疑比自撰的华丽辞藻和令人眩目的概念更具说服力。 教育统计论文:新时期教育统计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教育统计工作为教育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教育统计工作,是对教育事业进行全面、系统地定量观察、综合分析,进而正确地描述、评价和预报教育状况的科学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和制定方针政策,需要统计工作提供资料依据;而各项方针政策确定后,又需要通过调查了解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来检验其执行情况。 (二)教育统计信息有助于从数量方面描述教育现象、揭露矛盾、反映规律、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和制定方针政策,需要统计工作提供资料依据;而各项方针政策确定后,又需要通过调查了解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来检验其执行情况。所以教育统计是检查和监督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教育统计可以帮助决策人员探明教育现象的性质以及各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教育统计是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研究和分析教育、教学情况,改进教育方法、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统计是定量教育管理与研究的主要手段,学校管理人员只有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最优化,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二、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统计工作计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的落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统计工作计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的落后,不但造成已收集的统计信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也使各项管理急需信息资源难以进一步开发,统计信息传输技术的落后,也直接影响统计信息的时效性。过去的统计指标,有的由于统计口径不规范,难以开展比较研究,有的由于含义解释不确切、界定范围不严格,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有的由于统计要求不明确,基层统计制度不健全,导致统计成果随意性很大。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多方面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和方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现阶段我国各级教育统计机构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员,专职人员极度匮乏,很大部分统计人员都是统计任务下达后临时安排。这些都制约着统计工作上水平、上层次。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应尽快把这支队伍建成一支既懂统计理论,又懂教育方针政策,并掌握计算机使用的三位一体的综合型专业队伍。 (三)统计资料的应用性能差在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目前大多数教育统计工作仅限于收集数据、汇总数据、应付上级部门报表,为统计数字而统计,为建立历史档案资料,每年例行统计一次或几次。统计资料一大堆,但实际应用性差。 三、新时期教育统计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教育统计工作计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针对教育统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情况,国家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广计算机在教育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教育统计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是统计工作适应时展的需要,改善统计手段、实现统计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育统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为统计工作配备专用的现代化设备。同时实现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这样会大大减轻基层负担,降低统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统计数据汇总和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能为领导、上级部门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在教育统计方法方面,应该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要立足市场,立足社会,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才符合新时期教育统计工作的要求。 (二)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对教育统计的重视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出发,稳定统计队伍,提高教育部门管理者和教育统计人员的素质,这是开展统计分析的关键。教育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利用统计手段,研究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分析统计信息的习惯。并利用有关统计信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各项工作服务,以求决策的科学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强化统计人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力求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各级教育部门、学校要明确职责,确定统计岗位,充实统计力量,配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统计人员,真正使统计人员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有能力做好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圆满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三)确保教育统计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教育统计资料的应用性差的缺点,应该注重统计的时效性,增强统计材料的应用性。针对现有的教育统计报表制度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统计数据在生成和填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核查,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监控预警,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在统计工作中,还可以通过结合教育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和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抽样调查研究;设立某些指标项目的季报或年中报告,也可以将学年报表数据,绘制成简明形象的图表,反映学校现状、办学条件,为学校提供“活地图”;对执行政策、指导工作有较大意义的结果可通过快报及时向领导报送;对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可直接送报刊发表;对一些重要问题,可在年报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专门调查,写出专门报告供领导参考,通过各种统计手段确保教育统计应用性能最大的发挥。
教育法论文: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教育法 [摘 要]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让学生 自我暗示、用环境来暗示、用人格来暗示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暗示教学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进行活 动。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现成信息时无需要逻辑论证,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引导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靠提示、引导,而不是靠论证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教育行为学理论指出:人们,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思 维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控制,而当对象如学生觉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说服自 己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警觉起来,从而对外界的引导如教师的讲授进行挑 剔或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对象没有感觉到外界要有意说服自己时,则容易接受影响[1 ]。比如,无意中听到的话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 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 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 出反映,尤其当我们是在无对抗的自然的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且当这种认识又与心理定向 相符时,其心理反应就更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成语,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等都表现了暗示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观点多么中肯正确,被别人强迫接受的,总不如自己想出 的可靠——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 方 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他从来没 有教给别人要干什么,他只不过是像一个思想的接生婆一样,帮助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在 引导教育活动中,当引导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结论时,就是希望对象或受教育者自 己 作出结论,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在中国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 早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运用。孔子就是一位善用暗示的高手。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很多时候并 不是直接进行说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则。《论语》中有 多处这样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2](P56)”;“或问礻 二、 暗示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大学生正值17~20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 反应敏捷,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也更乐于自我选择 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说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显著。教育者如果仍 然停留在不厌其烦的理论说教之中,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作出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大学的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与中学要求不同,中学政治课以教授学生的知识点为基本任务,其政治教育的功能 基本上靠灌输来实现,教学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为主,即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可 以 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过理性的选择产生 的认同感为主要任务,所以大学阶段在重述中学某些理论观点时,应重点告诉他们“为什么 ”的 问题。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作出结论,而要使思想 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到学生思想的深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师的疏导中,通过自己认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进而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学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大多是以一种观点、一个思路为 基本的方法,这既是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输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学阶段,这种办法显 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应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 介绍一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视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以坚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就 不应该官腔十足地板着面孔训斥人,拿“大道理"压服人,用“大帽子"吓唬人,强迫学生接 受 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适时暗示、潜移默化,依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靠喋喋不休的理 论说 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与引导却经常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 效。 作为一种教学实际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白 一定的内涵,并感到有关结论是自己认识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明晰的说理相对应的 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学生具备明晰的认知的基础 上适时地转换说理的施教方法。说理教育不是单纯呈现理论概念和专有名词,也不是为了证 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而控制性地呈现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知识 ,在一个开放、真实的背景下,帮助教育对象理顺逻辑、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中,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行为(身体语言)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 号,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其暗示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语言和行为制造一定教学情境来施授。行为学家早就注意到,在肮脏的 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 地要自我检点,有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训练中,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引导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一 般不付诸压力,因而容易使对象误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简单的态度和行为,而 对复杂的深刻的需要系统论证的道理则可能无法触及;同时,由于暗示的作用总是带有随机 性,因而教育对象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很难深入到同化和内化阶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1.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的是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学 目 的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 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引导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 有必要“画蛇添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结论,提炼观点。当然,为了强调某种结论 和 观点,也可适当地阐述和延伸,给予恰当的点拨。如一些“大众口号"式的政治观点和结论 , 就没有必要大论特论,不厌其烦,此时,适当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讲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 论据和论证较为复杂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明确地亮出结论和观点,然后再去详细论 述,这样就比学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或对问题有 相当熟悉程度,则可考虑含蓄地暗示,让他们自己做出结论,得出观点,反之则采取直陈结 论的观点。如:笔者在讲“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节时,对有的课堂采取的直陈结论的讲法 ,因为 根据课前调查,他们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不深,但后来笔者为另一课堂的学生讲这一节时, 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维热点。一般理论课、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对于这些课 的教学内容基本“不知"、“不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一张白纸 ,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直接影响塑造意图的因素主要是一个没 有求知欲的问题,全靠教师来讲解和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同,该课程所讲授的许多 内容都不是学生在课前一无所知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养方面受 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 括消极方面,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各样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框架", 并 且这种"意识框架"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述的立场、观点与学生原有的态度差距过大,又不是原则性 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则应明确说出结论,以免学生 因为同化评定效应而感觉不到两者的差距,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谓同化评定效应指的是, 人们会把和自己的态度相距较近的立场、观点,视为相距更近的观点。试图引导学生改变一 定态 度时,一般说来,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总是与学生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着一定差距,否 则,就谈不上教师的引导了。问题在于,这种差距如何把握引导才更为顺利有效。 2.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课堂讨论、辩论、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以及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等等。笔者在讲授“增 强法 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前,先在课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学生结合身边 的事畅所欲言,事后他们谈体会:不讨论还不大清楚,讨论后才知道,在当今社 会不学法还真 不行。通过这些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不断进行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思 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巩固,深深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3.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用环境来暗示 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气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 导和教育学生。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各种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各种 文化教学手段。在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 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时间、场合以及学生兴趣、动机等都不适合于含蓄、间接暗示的方 式,教师就应该直接、明确地亮明结论和观点,反之亦然。如,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荣辱不 分, 甚至荣辱颠倒,所以我们在讲荣辱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直陈正 确的观点和结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沉默、模棱两可,或者哪怕就是 暗示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留下遗憾。 4.提升教师修养,用人格来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行为的暗示往往比语言更为有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调查:“ 什么时候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学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实习、老师和我们同睡一个 窝 棚地铺时,我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当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在讲台上昏倒时,我的心 灵 受到了强烈震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 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榜样的力量与 行动楷模去影响感化学生,不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还要做“行动的巨人",要通过强有 力的 行为暗示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确实具有权 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当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结论和观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对于学生不太 熟悉或者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应考虑使用系统的逻辑论据和论证,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 明确应有的结论和观点。 正确运用暗示还要避免暗示带来的消极影响。暗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 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暗示可能带来 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提示者的主观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却造成接受者产生错觉,作 出与暗示相反的反应。无论暗示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发出某种信息,作为对象的学生总是有着 自己的见解并把它们视为某种提示,从而作出带倾向性的相应反应。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并 从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场、观点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暗示作用。因为,评价本身就肯定了 某类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关的立场、观点不能充分说服对象时,就会起 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将对象引导到事物和现象的消极方面,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 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绍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流派,不厌其详,又过多地暴露社会主 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败现象,缺乏分析地述说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繁荣、如何富裕,而对 此的批判和抨击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这就可能使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 义制度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应有目的地发出积极的 暗示,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引导本身所产生的消极暗示,尽管这种暗示并不是作为教育引导者 的教师的初衷。在教学中注重暗示原则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直陈”原则的重要性,暗 示与直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教育法论文:浅谈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法规,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在政府资金投入、立法程序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庞大,种类繁多,到2008年已超过154个,内容涉及:葡渤甫经费等各面。 一、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 以下几个阶段可清晰了解美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一)萌芽阶段(殖民时期和整个18世纪) 美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为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沿用英国的《工匠·徒弟法》及《济贫法》,可视为职业教育法制化的萌芽。 (二)确立阶段(内战后——1960年代) 1.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奠定了职业教育立法基础 该法案规定,按各州在国会中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各卅l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的知识”的赠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是第一个高等职业教育法。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联邦政府通过资金资助职业教育的原则,奠定了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刺激了各州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加速了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2.1917年的《史密斯法案》——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 该法案把职业教育划分成农、工、商、家政等专业,把传统中学改为兼具就业和升学目的的综合中学,确立了美国的双元教育体系,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它奠定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立法的基础,加大了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干预的力度。这段时期较有影响的职教法规还有1940~(国防职业教育法》,规定拨出1亿美元用于举办军事工业方面的职业技术培讥1945年《退伍军人就业法》,规定由政府贷款使退伍军人安家立业并得到在职训练,在政府资助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1946年的《乔治·巴顿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都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范围,增加了拨款额度。拓宽了美国职业教育的领域,强调职业教育的全民化,使大量资金不断流入综合中学、社区学院和其它职业教育机构。 (三)迅速发展阶段(1960年代——1980年代) 1960年代大体形成了由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 1.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社会化 《职业教育法》将补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毕业生、在职训练人士、残障人士等,取消科目的限制。使其变成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教育。它冲破了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的束缚,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1974年的《生计教育法》——生计教育与生计发展 生计教育是一种主张以职业和劳动为中心的教育。其倡导者马兰提倡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将这种教育贯彻到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中去。 (四)改革完善阶段(1980年代以来) 1.1984年的柏金斯法案——开启美国的全民职业教育之门此法案扩大了政府拨款补助的对象,将职业教育扩大到具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之功能,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平等性。 2.职业教育动向 1990年代以后,美国职业教育“分散、低效、落后”的状况招致激烈抨击,为改变这一现状,国会通过《柏金斯职业应用技术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人群,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1993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规定成立“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推动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建立评估和证书制度。1994年通过了《学校——工作机会法》,这是为美国高中以上学生提供的就业训练法案,宗旨是学生能顺利向“工作世界”过渡。2005年对《柏金斯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98)》进行了修改与补充,颁布《柏金斯生计和职业技术促进法》,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整合,工商企业与教育机构密切合作。 二、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对我国的启示 从对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曲折性和超前性。现在我国正在加大力的贯彻《职业教育法》,总结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经验教训可以仅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少走弯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政府对立法资金投入的差别 美国职业教育的每次立法必有政府的资金投入。财政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职业教育的极大发展又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财政与职教形成了良性互动。依法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是美同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联邦政府每次职业教育立法都有相应的教育项目资助资金。如1994年《学校工作机会法案》颁布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在1995年、1996年、1997年投入到“技术准备计划”的资金分别是1.08亿美元、1亿美元、1亿美元。在《学校工作计划》中的投入分别是2.45亿美元、3.50亿美元、4亿美元。而我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来源缺乏政府针对性的资金投入,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也规定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办职业教育、规定了职业教育应产教结合。尽管中央财政2006~已向职业教育投入23亿元专项资金,到2010年,中央财政将总共投入140亿元到职业教育的各项重点中去。但是在立法中缺乏政府相应的针对性的资金投入,效力并不显著。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中政府对资金投入的规定与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二)立法体系与程序的差别 美国的教育立法程序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而我国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美国高度重视法案的制定程序,一般是:提出议案、权力机关审议讨论、通过草案、公布法律。教育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比较注意立法技术,要求严格。一般是行业协会、游说集团、选民、政府机构通过州长办公室向议员提出某方面的立法建议。根据这些建议,议员向议会提出立法议案,草案起草后,分送议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同时连同草案制定的必要性,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情况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征求公众的意见。立法时要通过听证会,经过对提案人的咨询,明确该立法的受益人,然后才确定是否作为议案。立法的过程中,立法权由联邦宪法授予各州直接控制,因而州层次的教育法数量众多,规定具体,而且法律效力大,执行过程要求严格,通过行政和司法部门推动教育法律的实施,对违反行为严加制裁。我国的教育立法程序与之不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草案)》的拟订为例,国家教委从1989年开始着手研究、起草职业教育法。在起草过程中,总结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发展职业教育好的做法,经过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专题调查。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后,国务院法制局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会同国家教委对送审稿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草案)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在职业教育的立法方面可以适当参考美国立法程序的做法,广泛收集职业学校、地方职业教育部门的意见,作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提供充分辩论机会,这样才能使立法更为完整。 教育法论文: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教 教师教育法律素质 教育法律知识 教育法律意识 教育法律行为 【论文摘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工程。笔者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分为:教育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为提高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迅速发展,公民法律意识逐步觉醒。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的教育已逐渐成为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教育。“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治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绝大多数的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法律素质。没有这一条件,依法治教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法律素质水准不高的民族绝不可能建成一个良好的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同理,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教师素质结构研究到教师法律素质结构研究,再从教师法律素质研究到关注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研究的过程。这一研究历程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素质认识不断深化,解构与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教育法律素质实际上是法律素质在教师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法律素质的特殊性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不仅强调教师一般的法律素质,更加关注的是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教师教育法律索质是指教师经过学习和培训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律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态度、意识等,它由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法律意识和教育法律的行为能力等方面构成。 法律素质的核心和关键是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首要内容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指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行成一种风气,风行即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教师的法治精神是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中国有几千年的专制传统。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译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习惯,现行教育管理中人治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如果再不强化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教师队伍的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依法治教就难以实现。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依法治教的奠基石。 对于教育活动基本的伦理规范地遵守,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教师的行为。而对于这些规范与教师个体及专业团体本身“德一福”一致的关系缺乏起码的确认。《规范》中更多的是教师的义务,而“教师专业生活和基本权利更需要有专业的道德规范给予保障。以确保教师在行使专业权利时免受非专业人士非理性指责与侵犯。”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出台,不仅是对教师,更是对全社会的人对于教育领域的伦理规范地遵守,提供了基本的要求和底线。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他们能够按法律的规定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履行自己的义务;更在于能够主张自己的基本权利,享受幸福人生。 为准确把握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内容,确立合理的概念维度,笔者以法律素质的理论抽象性、内容涵盖性、形式稳定性为坐标,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教育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又在每一个层次中确定了不同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法律知识 知法是教师守法、用法和护法的前提条件。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同理,以法治教意味着教育正进入法律调节领域,是用法律管理、规范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解决教育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更多的是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中国二十多年的教育法治建设里程表明,依法治教需要执法公仆,更需要护法、守法的广大教师这要求广大教师首先要知法、懂法,在此基础一L人们才能真正运用法律武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教育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规范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评价、态度、关注和期待,换句话说,法律意识就是法律知识在人们心中的内化。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内在的精神支撑,是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在依法治教的历程中,教育法律规范的贯彻程度和效果依赖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意识,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师自觉、自愿守法的内在基础。完善教育法制是实行以法治教的前提。但依法治教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教育法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能推动教师自觉守法。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教师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同时,良好的法律意识能驱动教师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据此,又可将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分解为法律态度、法律评价、法律关注和法律期待四个层次。法律态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法律认知的基础上对教育法律所持有的情感,它是教师对法律直观的体验感受。法律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某种理性的标准,对教育法律的好与坏所做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师对教育法律的理性评价。法律关注是指教师对当前的焦点教育法律问题和热点教育法律问题注意留心的程度,它反映了教师主观上参与法制建设的程度。法律期待是指教师对教育法律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的期盼和希望,它反映了教师对未来教育法制建设走向和趋势的期望。 三、教育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一切合法行为。在以法律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在受到法律约束的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是法律制约功能,还是法律的保护功能,都存在一个如何最有效地实现法律规则的问题。任何法律不过是一定行为规则而已,规则是法律的存在形式,行为是法律的调整对象。离开了法律行为,法律的意义就无法确定。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认为:“我们一直花费很多时间研究法律规则及其结构,以制定和执行规则。但需要强调指出,法律系统并非仅指规则及其结构。在任何法律系统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被称之为法律行为的问题上,否则就无法理解任何法律系统,包括我们自己的法律系统在内。”法律仅是纸上的规定,要转化为社会的现实,必须依赖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既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也是法律调整的手段。没有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法律行为,法律就会毫无实际意义;没有作为法律调整手段的法律行为,法律就无法贯彻实施,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意义。 根据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还可将法律行为分解为守法行为、用法行为和护法行为。守法行为是教师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教师的守法行为是教育法律体系实现的社会基础和基本依据。一个正常的社会,法律遵守行为总是法律实施的主要方面,法律只有在被普遍遵守的前提下,才可能对少数违法者给予有效的制裁,只有法律遵守行为普遍化了,法律规定才可能由机械的律条转化为生动的现实。用法行为是教师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现代法制的基本精神是以权利本位,一个守法的公民不仅要履行法律义务,更要懂得如何行使和主张自己的权力。护法行为是指教师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违法犯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更破坏了国家的法律秩序。因此,与教育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毫无疑问,实现依法治教的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其他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师作为依法治教的主体之一,只有从教育、制度、评价和惩戒等方面做起,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法律素质,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才可能真正有一个大的历史改变,依法治教的春天才会真正早日实现。 教育法论文:浅析《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法 立法目的 评价 回归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12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若干新特点。相对静态的立法未能同步适应甚至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继续推进和深化。试图对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一、立法目的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按照《新华词典》的解释,目的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和希望实现的结果。”对于目的的规划和确定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特有活动,是思维的产物。“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用蜂蜡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之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脱离了或有意识地试图脱离行为的盲目性。在进行某项工作之前,人们总会在头脑中预先勾勒出一个理想结果。进而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立法活动也是如此,甚至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最重要的规范,法律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并并非是对法条的无序堆砌。此时,明确的立法目的能够让立法者透过纷乱繁杂的法律现象,把握法律的本质,使得法律在宏观框架上结构楔榫;微观表述上主旨分明。当立法者在进行职业教育立法时。自然也会对其运行所达到的目标有一个要求或预期。明确的目的性使各个相对独立的法条由一个隐含的主线串连起来,形成互不冲突、协调一致的整体。 立法目的是立法者结合自身需要,通过对法律固有属性的认知、判断和选择,从而形成的以观念形态表达的一种预期结果,即法律制度设置和运行所产生的理想结果。“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目的论是法律制度的本源性理论,是对该部法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如果把一部法律凝练为一句话,没有什么立法目的更加传神、更加精恰了。因此,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确定,必将深刻影响着整部法律的面貌以及实际运行的效果,而含混而不明确的立法目的则势必导致法律文本的松散和缺乏指向。 二、现行立法目的的表述及其评价 鉴于立法目的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成文法结构安排上往往于法律文本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阐明本法的立法目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共高等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法,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如果将三部法律的目的条款相比较,会发现职业教育法与后两部法律虽然在具体表述上不完全一致,但实质上均着眼于“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从表面上看,将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教育类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似乎并无明显的不妥之处,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势必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手段,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定位却使得职业教育法丧失了自身独立的个性表达。 首先,职业教育法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别化的特有目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之间是一种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关系,并共同服务于教育法体系“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体系目的。这种情况就像在一个蚂蚁种群中,存在着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这些不同种类的划分,它们都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各自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目的。有的负责繁衍后代,有的负责觅食和建造巢穴,有的负责抵御外来侵害。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不同种类蚂蚁的目的都看作是维持种群的存在和繁荣,就混淆了它们的角色和存在价值,无法真正判断它们各自特有的行动目的。职业教育法作为教育法律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在体系中扮演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自身独立的目的。对其加以盲目提升和混同,必将使得整部法律的构建缺乏指向而使得法律的实际运行效果大大折扣。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为首要目的一样,就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来而言,其目的也是个别化的,应当强调其个性,“没有必要专门阐述部门法所共有的根本任务。” 其次,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应当定位于直接目的。正如一所学校购买教学设备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如果一定要把该行为的目的看作提高人类整体文化素质抑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之类的,就不免有些过于牵强了。这并不是说立法目的就是功利而短视的。应当看到,目的是主体的目的,这种内在性的特点决定了立法者对某项制度设计、运行的预期和设想,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和直接的需要表达。立法者在合理范围和尺度内,能动的选择和有目的性的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的当务之急。因此,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不能仅仅成为教育法律、法规普适性规律的重复表达,大而化之地把“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本法目的,对立法和理论研究均无裨益,理应围绕和突出“职业教育”这一主题,发掘职业教育法的固有属性和基本功能。并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理性回归 法律文本的表达并非始终同立法者的心态完美契合。目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以观念形式存在的,这就决定了目的不可能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思维本身就是变化的、渐进的。目的在最初形成时可能是含糊的甚至有所偏差的,但这没有关系,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之所以能够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并逐渐对身边的世界进行合理改造,正是因为人类能够不断地,能动地修正自己行为的目的,使之日趋理性。同样,立法者理念的重大调整也会相应地引起立法目的的变化。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不能拘泥于法条的实然表述,而是应到探寻其应然状态。 如前文所述,应当从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针对性的特点人手,结合受教育者和实践层面的需要,发掘职业教育法个别化的直接目的,进而生成结构严谨、意旨鲜明的法律文本。对此,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旨在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传授 符合要求的、进行职业活动必须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它还应使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在这一立法目的指导下,德国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采用“双重职业训练制”,学生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增强应用性和针对性,一大批职业教育学校建在著名的大企业周围,以便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的重视下得以高速发展,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不到400万人快速增至810万人,然而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很多矛盾和弊端开始凸显出来,例如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缺乏教学经验和相关行业领域从业经历:例如,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和实践相脱节,无法满足行业需要等。为了防止职业教育停留在粗犷式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可持续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表述上同样应当脚踏实地、切中实质。以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 四、立法目的重构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 (一)严格教师任职资格,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我国职业教育法对于教师任职资格只字未提,这也是现行立法的一大缺陷。教师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因素,教育的社会职能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水平和效果。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高速发展中,然而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和水平上都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不相适应。职业教育要想提高质量、加快发展,解决师资建设迫在眉睫。 纵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和任职资格均作出了严格要求。除了学历上有一定要求外,还特别强调实践经验。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第三节——教育机构与教育人员的资质,对教师任职的专业方向和从业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德国的高职师范学院毕业生不能直接任教。必须先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一次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实习教师的身份,进入政府开办的教师实习学院进行两年的实习。两年中,三分之一时间在实习学院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完成两年实习、教学和师范理论学习后,他们才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可能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因此,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进程中,亦应重视教师之一主体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和培训机制。 (二)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实践性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并非培养理论性和研究型人才,而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人才。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将所学技能迅速应用于工作中,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有鉴于此,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学校都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提高实践环节比例,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这不但能够实时检验理论的掌握情况,还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由于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所需仪器、设备和材料等往往不能到位,导致实践课时不能落实,理论讲授比例过大,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这一情况在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较为薄弱的西部则显得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势必使得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相关企业。世界银行国际咨询专家万·亚当斯指出“强调企业、行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确保学校所提供的技能是行业所需要的技能。我们需要让学校承担起学生就业的责任来,使学校的运行更加着眼于市场本身。”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实践过程,这是学校的模拟、实验等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密切联系用人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动向,使得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相同步。 教育法论文: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教育法 [摘 要]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让学生 自我暗示、用环境来暗示、用人格来暗示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暗示教学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进行活 动。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现成信息时无需要逻辑论证,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引导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靠提示、引导,而不是靠论证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教育行为学理论指出:人们,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思 维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控制,而当对象如学生觉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说服自 己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警觉起来,从而对外界的引导如教师的讲授进行挑 剔或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对象没有感觉到外界要有意说服自己时,则容易接受影响[1 ]。比如,无意中听到的话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 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 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 出反映,尤其当我们是在无对抗的自然的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且当这种认识又与心理定向 相符时,其心理反应就更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成语,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等都表现了暗示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观点多么中肯正确,被别人强迫接受的,总不如自己想出 的可靠——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 方 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他从来没 有教给别人要干什么,他只不过是像一个思想的接生婆一样,帮助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在 引导教育活动中,当引导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结论时,就是希望对象或受教育者自 己 作出结论,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在中国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 早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运用。孔子就是一位善用暗示的高手。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很多时候并 不是直接进行说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则。《论语》中有 多处这样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2](P56)”;“或问礻 二、 暗示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大学生正值17~20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 反应敏捷,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也更乐于自我选择 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说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显著。教育者如果仍 然停留在不厌其烦的理论说教之中,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作出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大学的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与中学要求不同,中学政治课以教授学生的知识点为基本任务,其政治教育的功能 基本上靠灌输来实现,教学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为主,即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可 以 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过理性的选择产生 的认同感为主要任务,所以大学阶段在重述中学某些理论观点时,应重点告诉他们“为什么 ”的 问题。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作出结论,而要使思想 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到学生思想的深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师的疏导中,通过自己认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进而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学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大多是以一种观点、一个思路为 基本的方法,这既是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输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学阶段,这种办法显 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应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 介绍一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视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以坚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就 不应该官腔十足地板着面孔训斥人,拿“大道理"压服人,用“大帽子"吓唬人,强迫学生接 受 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适时暗示、潜移默化,依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靠喋喋不休的理 论说 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与引导却经常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 效。 作为一种教学实际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白 一定的内涵,并感到有关结论是自己认识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明晰的说理相对应的 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学生具备明晰的认知的基础 上适时地转换说理的施教方法。说理教育不是单纯呈现理论概念和专有名词,也不是为了证 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而控制性地呈现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知识 ,在一个开放、真实的背景下,帮助教育对象理顺逻辑、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中,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行为(身体语言)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 号,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其暗示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语言和行为制造一定教学情境来施授。行为学家早就注意到,在肮脏的 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 地要自我检点,有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使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训练中,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引导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一 般不付诸压力,因而容易使对象误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简单的态度和行为,而 对复杂的深刻的需要系统论证的道理则可能无法触及;同时,由于暗示的作用总是带有随机 性,因而教育对象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很难深入到同化和内化阶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1.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的是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学 目 的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 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引导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 有必要“画蛇添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结论,提炼观点。当然,为了强调某种结论 和 观点,也可适当地阐述和延伸,给予恰当的点拨。如一些“大众口号"式的政治观点和结论 , 就没有必要大论特论,不厌其烦,此时,适当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讲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 论据和论证较为复杂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明确地亮出结论和观点,然后再去详细论 述,这样就比学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或对问题有 相当熟悉程度,则可考虑含蓄地暗示,让他们自己做出结论,得出观点,反之则采取直陈结 论的观点。如:笔者在讲“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节时,对有的课堂采取的直陈结论的讲法 ,因为 根据课前调查,他们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不深,但后来笔者为另一课堂的学生讲这一节时, 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维热点。一般理论课、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对于这些课 的教学内容基本“不知"、“不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一张白纸 ,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直接影响塑造意图的因素主要是一个没 有求知欲的问题,全靠教师来讲解和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同,该课程所讲授的许多 内容都不是学生在课前一无所知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养方面受 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 括消极方面,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各样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框架", 并 且这种"意识框架"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述的立场、观点与学生原有的态度差距过大,又不是原则性 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则应明确说出结论,以免学生 因为同化评定效应而感觉不到两者的差距,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谓同化评定效应指的是, 人们会把和自己的态度相距较近的立场、观点,视为相距更近的观点。试图引导学生改变一 定态 度时,一般说来,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总是与学生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着一定差距,否 则,就谈不上教师的引导了。问题在于,这种差距如何把握引导才更为顺利有效。 2.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课堂讨论、辩论、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以及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等等。笔者在讲授“增 强法 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前,先在课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学生结合身边 的事畅所欲言,事后他们谈体会:不讨论还不大清楚,讨论后才知道,在当今社 会不学法还真 不行。通过这些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不断进行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思 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巩固,深深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3.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用环境来暗示 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气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 导和教育学生。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各种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各种 文化教学手段。在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 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时间、场合以及学生兴趣、动机等都不适合于含蓄、间接暗示的方 式,教师就应该直接、明确地亮明结论和观点,反之亦然。如,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荣辱不 分, 甚至荣辱颠倒,所以我们在讲荣辱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直陈正 确的观点和结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沉默、模棱两可,或者哪怕就是 暗示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留下遗憾。 4.提升教师修养,用人格来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行为的暗示往往比语言更为有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调查:“ 什么时候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学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实习、老师和我们同睡一个 窝 棚地铺时,我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当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在讲台上昏倒时,我的心 灵 受到了强烈震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 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榜样的力量与 行动楷模去影响感化学生,不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还要做“行动的巨人",要通过强有 力的 行为暗示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确实具有权 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当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结论和观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对于学生不太 熟悉或者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应考虑使用系统的逻辑论据和论证,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 明确应有的结论和观点。 正确运用暗示还要避免暗示带来的消极影响。暗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 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暗示可能带来 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提示者的主观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却造成接受者产生错觉,作 出与暗示相反的反应。无论暗示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发出某种信息,作为对象的学生总是有着 自己的见解并把它们视为某种提示,从而作出带倾向性的相应反应。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并 从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场、观点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暗示作用。因为,评价本身就肯定了 某类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关的立场、观点不能充分说服对象时,就会起 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将对象引导到事物和现象的消极方面,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 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绍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流派,不厌其详,又过多地暴露社会主 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败现象,缺乏分析地述说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繁荣、如何富裕,而对 此的批判和抨击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这就可能使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 义制度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应有目的地发出积极的 暗示,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引导本身所产生的消极暗示,尽管这种暗示并不是作为教育引导者 的教师的初衷。在教学中注重暗示原则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直陈”原则的重要性,暗 示与直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教育法论文:协调式教育法视角下护理管理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八个病区的临床护士共68人,年龄在20~46岁,其中,近两年新进护士8人,本科学历18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学历11人,身心均健康,自愿积极配合医院及科室的工作管理。医院结合临床加强护理管理,护理部采取“协调式教育法”,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两年间通过这种教育和管理模式,本院的护理工作成效显著。 1.2结果 实施“协调式教育法”后:(1)2012年本院患者的满意度测评平均93.2%,2013年上升为98.6%。(2)2012年~2013年全院无一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全年护理质量取得了平均得分 99.5分的好成绩。 2协调式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2.1岗前培训重思想素质教育,核心制度的学习,强化个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良好开端,是培养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促进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过程。对本院的新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重视护士的爱岗敬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医院的发展经历,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礼仪、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使新护士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们给予专题岗前培训讲座,具体课程安排共6天:第1天医院概况、医院护理管理现状(教授2学时);第2天护理法律法规、护理核心制度(教授2学时);第3天护患沟通技巧和护士礼仪培训、护理安全及医院感染培训(教授2学时);第4天护理文书的书写标准和要求、抗肿瘤药物知识、肿瘤健康宣教(教授3学时);第5天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护理应急预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教授3学时);第6天护士职业暴露、化疗防护常识(教授2学时),授课均采用放映幻灯片的方式进行专题讲解。 2.2改变传统观念,连续教育,树立职业形象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注重培养医护人员自身技术水平,而忽略了职业素质修养、人文素质和礼仪规范的教育,造成医护人员缺乏与患者接触的亲和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领域向心理、社会领域转变,医护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对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新护士进入工作科室,要尽快熟悉所在科室的环境、设施和布置,物品及药品的放置,逐渐认识并熟悉同事,成为科室中的一员,与他们和睦相处,团结友善,工作上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延续岗前培训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周到的职业礼仪,因人而异地做好患者身心护理,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护患纠纷的发生。良好的护士形象,可以提升服务对象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拉近护患距离,便于在临床上有效地护理各种类型的肿瘤患者,促进临床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2.3方便临床护理管理,掌握科室护理制度,给予协调教育,落实护理标准 为了方便管理,教育护士熟悉肿瘤科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日程序、周计划、月目标”制度的内容,护士各班次的职责等,给临床工作提供指引和目标,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便于护士长的管理。护士长根据相应的制度每天进行巡查,发现哪项工作有纰漏或失误,及时找当事人,给予弥补或更正;每天对各班次的工作进行核查,每周组织全科进行医嘱单、护理单、体温单、特护单、床头牌等的核对,发现问题给予客观真实的记录,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护士长根据各项护理标准,总结工作中出现不足的原因,查找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对护士进行协调式教育,并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和记忆,每月对近期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知识点,科内新开展的工作内容,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考试,考试成绩记录在科内个人技术档案内,作为年终个人评先树优的依据。 2.4夯实护理技能,加强医护患合作,因患者而异,采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和护理,实行人性化服务等教育方式,规避风险 2.4.1沟通技巧的教育 肿瘤科患者的性格、心理特点有:①内向型:不善于表达,对医护人员工作不满意,会寻找机会表达意见,比如:患者满意度测评时,得分较低,使工作人员难预测,比较难沟通;②外向型:脾气暴躁易怒,不容易控制情绪,偶尔对医护人员不满,会反应强烈,影响护患关系,甚至造成纠纷。所以,护理肿瘤患者难度较大,需要护士使用良好的沟通技能,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表情沟通、文字沟通等,加强人文关怀,如:使用患者接受的称谓;患者疼痛时给予抚摸分散注意力;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提供爱好的书籍,诱导其潜意识的转移,忘却疼痛。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地实施护理。 2.4.2强化肿瘤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 肿瘤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的、肥胖而外周静脉不明显的、接受过多次化疗或长期输液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的、伴有心脑血管及免疫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静脉化疗风险。作为肿瘤科护士要提高静脉穿刺技术,苦练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在穿刺前仔细选择要注射的静脉,确保穿刺成功率,要考虑先从远端静脉开始,保护静脉的合理使用,便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还要考虑输液顺畅,输液期间不会发生化疗药物局部渗漏;规避化疗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熟悉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液过程中仔细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在化疗前使用巧妙的沟通和告知,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告知方法,如:文化层次高,性格开明,知道病情的患者,可以告知化疗的目的、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期间的配合方法和主要事项;对于性格内向,恐惧癌症,不知道病情的患者,可对其隐瞒化疗药物的作用,简单告知化疗期间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化疗中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如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和医生联系,发现患者病情有什么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给予妥善处理,日常工作中加强医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团结与协作,将一些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经过练习后,护理部对护士进行肿瘤专科技能考核,平均成绩由以前的86.2分上升至现在的91分以上。 2.5科学的管理流程,及时沟通教育 本院每年组织全院的中层领导到上级优秀的知名医院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方法、先进技术,开拓思想、拓宽思路,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的精髓,把学到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本院还每年派技术骨干到北京、上海、济南等专业对口医院进修,进修回来人员,不仅个人的专业技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还在本院举行的每周业务讲座时,介绍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前端的治疗、护理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全院整体专业技术水平的作用。在医务科、护理部的督导下,科护士长利用交接班时,观察各班次的工作职责是否履行到位,包括:病房的整洁性,各班次治疗、护理是否完善、危重患者的观察治疗及护理是否到位,医护的协调性工作是否严密;对于做得不到位者,晨会时给予指出,或采用问答的方式强化管理,使当事人明白错误,加强记忆,预防其他人员再犯同样的错误;利用晨间护理,加强病房管理,使房间内整齐化一,与患者交流,方便进一步观察病情,了解其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及时地给予解决,并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工作改进;护理部每周组织全院护士长,了解各病区出现的普遍问题,包括:护理管理、心理护理、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临床护理缺陷和护理隐患等,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护理部每月到各病区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改进工作思路,提高护理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患者的护理;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病区护士长,进一步加强工作改进,对于问题护士,进行批评教育;护理部根据各病区临床护理中出现的薄弱问题,肿瘤治疗护理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需要,每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业务讲座两次,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进行讲座知识考试,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各一次,总结成绩,改正不足,督促学习。形成“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工作督导-协调教育-学习-改进工作方法”的科学管理流程。 3小结 用科学的管理,使每月工作有目标,每周工作有计划,每天工作有程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标准可查,有制度来约束,做到层层“把关”,逐级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流程。更使工作从检查后整改,转变为预防在先,工作中监管,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赖感,管理者适时给予教育,使教育融入到护理管理中,临床应用协调式护理教育,使护士的形象标准化,服务人性化,工作认真化,医护合作化,教育和管理一体化,全院上下一盘棋。护士的工作由以往的被动变为主动,工作积极热情,追求工作质量的完美,成为护士的主观行为,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用教育强化管理,用管理促进教育,用过硬的护理技能,服务于患者,受到患者广泛好评,同行们的一致认可。化疗科还被泰安市卫生局授予“优质服务示范岗”的光荣称号。 作者:庞金萍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教育法论文:自我教育法在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一、载体设计上突出“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孤岛采油厂位于黄河尾闾的山东省东营市,是中国石化第一产量大厂。近年来,孤岛采油厂在深入学庆油田和其他企业经验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线宣讲团”“故事汇”“主题队日”等员工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80、90后员工充实到一线,孤岛采油厂员工队伍结构日益呈现出年轻化特点,思想行为上的自主意识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增强。针对这一变化,孤岛采油厂将“一线宣讲团”等自我教育方法进行集成整合,形成更加规范的“班组舆情疏导员”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上更加灵活多样。孤岛采油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建在班组,从每个一线班组中选拔2~3名威信高、人缘好、素质过硬、沟通能力强的员工担任舆情疏导员,针对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中的空当和盲点,及时抓空当、找盲点进行“补位”,随时随地开展形势任务宣讲,进行员工思想分析、舆情引导和心理疏导,使一线员工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与专职政工人员、基层干部相比,“班组舆情疏导员”本身就是员工队伍中的一员,与员工距离更近、关系更紧、交流更深,对于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诉求更容易及时发现、处理和上报。而在形势任务教育和方针政策宣贯等方面,“班组舆情疏导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讲方式也更容易获得员工们的认同和信服。“大道理化作小家常,身边人说身边事,员工讲给员工听”的方式效果明显优于照本宣科和强硬灌输。 二、作用发挥上突出“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孤岛采油厂加强“班组舆情疏导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学应用、人际沟通技巧、形势政策解读等综合素质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确保自我教育法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当好思想上的“稳压器”。班组舆情疏导员改变以往“一刀切”“一锅煮”“我说你听”的宣教方式,从员工的内心需求和矛盾产生的心理根源入手,因人而异、因人施策,实施“望、闻、问、切”思想疏导四步法。“望”即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关注员工细微的情绪变化,掌握工作、生活状况和突发变动等情况,为每名员工建立《思想动态分析档案》,以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闻”即耐心倾听、缓释情绪,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员工敞开心扉倾诉苦恼和牢骚,缓解心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问”即真心分享、交谈引导,在“串门”“拉呱”“聊天”过程中“说事拉理”、真诚沟通,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员工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即精心分析、对症下药,结合员工性格特点和日常表现,准确判断问题原因,精心制订应对措施,并跟踪疏导效果、总结疏导经验,记入《思想动态分析档案》,随时把准员工思想脉搏。 二是当好行为上的“方向标”。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对于一线员工而言,身边的榜样往往比“纸上”“墙上”“电视上”的标杆典型更具有感染力。为促进班组舆情疏导员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各基层队、站以“标准上高一档、管理上严一格、作风上紧一扣”为导向,对班组舆情疏导员队伍进行严格管理,实行“任期制”“考评制”和“淘汰制”,半年为一个任期,每月通过干部评价、员工评议、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名班组舆情疏导员作风、形象、能力、素质、作用发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月度成绩累加得出任期总评分,对前三名进行表彰奖励和经验推广,淘汰末三名,由支委会重新选设。 三是当好生活上的“贴心人”。在新的形势下,一线员工面对来自企业、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职业生涯发展、孩子上学就业、家庭经济状况等问题很容易造成员工心理负担,引起思想波动。针对这些问题,各基层队、站发动干部员工建立“爱心基金”,通过“爱心信用卡”的形式,为班组舆情疏导员设置一定的经济权限,针对身边员工的“难言之隐”“难释之惑”“难解之困”,必要情况下可先使用“爱心信用卡”提取资金解决问题,再上报队部审批,确保第一时间帮助员工解决困难。此外,各三级单位还开通了“绿色直通车”,针对特殊员工、困难家庭的实际状况,班组舆情疏导员可将情况汇总后,通过队干部上报三级单位党委,确认后进行特殊帮扶或捐款救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孤岛采油厂通过选设“班组舆情疏导员”,加强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充分激发了干部员工以油为业的使命感、以厂为荣的自豪感、以队为家的责任感,为孤岛采油厂科学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本文作者:周宗延 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教育法论文:国外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改革综述 一、印尼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的演进 1.早期相关改革政策法规的出台 尽管印尼受到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但高等教育自治改革从未停止过。早在1996年的第3个高等教育长期发展战略时期(1996-2005年)一揽子高教政策改革就已经开始实施,并明确提出改革的第一阶段应达到:1)通过富有活力的模式来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2)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科关联性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参照的根本依据;3)提升社会的应变能力和促进社会的公平[2]。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印尼教育加速了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的自治能力。同时,印尼政府希望重点大学通过自治能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方面被寄予厚望。1999年6月,印尼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了两条重要的法令(61号令和62号令),61号令涉及对高等教育机构管理的调整,62号令明确提出要把公立大学转变为一个合法实体,即法人。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确定了以“质量、自治、责任、认证和评价”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5个主题,它被誉为印尼高等教育管理“新的范式”。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中央集权逐步走向高校自治 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印尼的高校正不断地朝着更大范围的自治方向发展。为了实现“新的范式”,政府挑选了一些著名的公立高校作为改革试点。从2000年至2005年间,大学自治运动改革尽管存在大量的问题但还是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调整和民主化的发展。在新的管理结构中,大学不再直接向教育部负责,而是向一个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代表着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其中的代表有来自政府、参议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和社会的相关人士。2001年底,万隆技术学院新校长成为第一个不是政府任命而是由董事会选出的印尼公立大学的校长,2002年3月、8月、9月加扎马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和万隆农业研究所的负责人都分别由它们的董事会选出,任期5年。通过体制的改革,大学和政府之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变,尽管教育部的手中对大学仍有较大的权力,但高等教育机构的改制毕竟已迈出实质的一步。 3.实行有条件特许入学的学费自律政策 印尼政府实行公立高等学校改制为国有化法人大学法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公立高等学校的资助。该法令被认为是政府在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责任,因而受到人们普遍的批评。在印尼,人们对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认可度特别高,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更偏爱公立高校,从中也可以看出公立高校的质量高于私立高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3.11%的公立高等院校,却有63.70%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入学;在2007年,只有27.49%的学生被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公立高等院校只能满足31.97%的学生高等教育需求[1]。这些数据显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公立大学是一个奢求。因此,公立大学的入学更具严格和竞争性。对于改制为法人化的大多数公立大学来说,学生学费的支付比私立大学高得多。迫于自身经济的压力,法人化的大学诉诸一个确定的百分比入学定额给来自于高收入家庭子女。如在2004年颁布国有法人化大学政策之后,其中一个法人化大学试点单位———万隆技术学院,每年只接受来自政府提供的20%的业务费,其余部分的资金来自研究开发项目(45.5%)和学生的学费(8.3%),这就使得万隆技术学院盘算着如何弥补它的近27%的经费缺口。如同其他法人化大学一样,一个解决方法就是采用给那些没有通过国家入学考试,但能够支付高学费的学生以入学的机会。在万隆技术学院的一个物理技术程系,有10个指标就以每个225万印尼盾的费用提供[1]。学费自律政策印证了高等教育把有形和无形的资本私有化,从而使高等教育产品和机会彻底商品化了。 二、印尼高等教育改革特点 1.实行国有高等教育机构法人化 1999年6月,印尼政府正式开始运作国民教育多元化政策,其中就包括把4所印尼古老而享有胜名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化[3],即把万隆技术学院、印度印西亚大学、加札马达大学和万隆农业研究院等转制为国有法人化,之后其他公立大学也不断加入到这个名单内,其中包括泗水技术学院。但高等教育机构国有法人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反响,其中有关市场化和法人化的争论点是:1)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是否公正;2)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显减少;3)是否过度商业化。来自社会上大多数批评及反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法人化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孩子进入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 2.高等教育经费由政府主导走向来源的多元化 在向法人化实体转变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大学经费的改革。公立大学经费根本性改变必须经过目前的国家预算法和相关规则的详细审视,不能随意更改。直到今天,来自中央政府的经费被投放在特定的项目(即专款专用)以及常规预算(DIK)和发展预算(DIP),怎么取得和使用都是有相当严格的条款规定。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更多的只是充当一个资金的机构角色,并基于毕业生的总数而不是学生的入学人数去构建一个资金使用体制。除了政府经费外,大学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如通过咨询和与企业的合作等获得收益。例如1990年,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开始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本科教育发展和研究生科研教育等几个计划,通过竞争性方式(如项目招标等)给高等教育机构拨款,旨在促使其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要求高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统上,政府不对私立高等学校拨款,但近些年来,印尼国家教育部普通教育委员会也开始探索如何对私立高等学校进行投资,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私立高等学校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高等教育经费,进一步淡化公、私立高等学校的边界[4]。与先前完全由政府资助的大学不同,国有法人化的高等院校要为自己寻求资金谋求发展,不过大多数资金主要来自学生和他们家庭提供的学费。 3.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2008年12月17日,印尼政府宣布扩大教育私立化的范围。同时政府也意识国有法人化法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又试图通过教育法来进行规制。教育法特别提出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率,条例规定:“教育机构应筛选出不低于新生的20%的人数,这些人具有高的学术潜能但支付不起学费。”此外,根据对高等教育的承诺,政府加强了对公立大学的资助力度,其中资助金额占它们运作经费的50%。如万隆工学院,国家50%的资助将基本满足国有法人化大学的需求,从而避免大学因财政的压力去寻求其他的资金来源。最后,教育法特别强调所有教育机构都是非营利的运行机构,学生的学费不能超过大学的1/3的开销。尽管教育法关注到对法人化法的主要批评,但与法人化法一样,教育法又导致了一系列新的批评,这些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先前提到的3个主要话题(即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的不公平,政府减少了对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促使公立大学过度商业化),并认为还忽视了3个潜在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需要、强调学术标准的需要及追求高等教育价值的需要。#p#分页标题#e# 4.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印尼的高等教育构建了认证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名牌大学相继引进内部认证,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内部认证实际上是由政府授权高等教育教授委员会对公立和私人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和评审,始于1994年。1996年,印尼教育部成立了国家鉴定委员会,主要任务是通过同行专家组的评估,实行质量鉴定,确保高等教育向公众负责。到2000年,委员会只对公立和私立学校中的少量专业进行鉴定,并向公众公布鉴定结论[5]。内部认证的相关规定2001年前所有研究方案由高等学校自愿参照执行,之后通过委员会对高等学校强制执行。通过认证,本科课程分为4个层次,从A(满意)到D(不满意),研究生课程计划分为3个层次:U(优),B(良好)和T(一般)[6]。此外,教授委员会还在2008年初开始试点实行质量认证制度,它是基于国家教育法及政府对高等教育有关规制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唯一的国家层面上的认证,类似于我国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质量评估。 三、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举步维艰 批评人士认为政府应对公共教育负责,贫困的人群正遭受新的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应抛弃法人化大学法,重新厘定教育体制,摒弃教育法定机构法草案等。 1.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平等的批评 第一个批评是关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一步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的潜在假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福利。新修定的教育法特别关注贫穷家庭的学生入学率,并提出专门划出20%的高校升学指标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但据世界银行1995年的数据表明,大多数印尼家庭不可能支付得起高等教育的学费。相比较2001年,2007年的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总体数下降了12%,这就意味着要求大学把20%的招生指标分配给低收入阶层是不现实的,大多数高校也声称和承认更多的学生不属于这个类别。换句话说,强制地把20%的高招指标分配给低收入家庭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有更多的障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很难进入这些大学,更主要是他们很难获得教育贷款和奖学金。有关研究也揭示学生的学业成就深受他们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2.对高等教育学术价值不断弱化的批评 第二个批评是关于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问题。印尼公立大学正逐步提供较好的教育质量,可是,比较2001年和2007年高等教育学生数,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显示出16%的下降,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数只下降10%。常春藤联合会的印尼高等教育机构属于法人化大学,人们普遍认为它们的质量标准已经下降了,特别是在学生入学公平和标准问题上。印尼教育部有关领导人曾在教育部网站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强调法规的一些利益问题,其中提到给高等教育机构一个合法的机会,即给低分数的学生提供机会取代高质量的另一个学生,只要他能支付得起特别的入学费用。这种观点显然不是以高等教育在维持公平和提高学术水平方面起引领作用作考量。因此,转型期的大学需要以办学理念、人力资源、公共事业性质等作为杠杆进行综合调整。 3.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监管不足的批评 第三个批评是针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来说的。大多数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是通过宗教团体而建立的,也有一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是为某一少数民族社区和政治团体需要服务而建成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带有私立性。它们的管理更具有自治性,经营更倾向于商业化,如明灯希望报大学(UPH)是一所私立大学,1994年为力宝集团(印尼一个强大的联合大企业)所建,2008年该大学被环球亚洲杂志宣称,在第一次印尼大学排行榜上,作为最好的私立大学仅略排于印尼大学之后。印尼大学是印尼最有声望的大学之一,这个排名不久引起了争议,认为是为了做广告,以扩大其影响。类似情况不一而足,层出不穷,政府也很难监管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四、结语 印尼是世界上一个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尽管其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反对的声音,这些反对的呼声既是被无情的改革计划引起,也有被其他因素(如贫穷等)所促动,但政府还是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 首先,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改革的预期目的是要达到“自治、质量、入学和平”等,特别在自治方面,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放权和把更多的自治权还给高等教育机构。其次,加强了高校质量监控。印尼政府对高校质量改革进行了规划,一是提出高等教育要和学生自身的需求相联系,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理智的、具有责任的公民,并有助于民族的竞争力;二是重新设计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把它作为培养高层次人员的孵化器,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三是建立有助于民主的、文明的、广泛的、对公众负责的高等教育体制;四是提出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包括地方政府)的具有包容性的改革计划,从战略高度上把对高等教育新的投资和周期性的预算捆绑在一起。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入学和平等的改革旨在建立一个对所有公民提供有各种机会的、完美无缺的教育体系,鼓励并促使有能力的个体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为今后工作生活作准备。 但在现实中,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信心仍然不足。反对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实质上是人们担心该政策将阻止大量贫困人群子女进入高等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也是如此。基于教育的“历史的义务”,反对人士要求政府在公共教育中承担应有的责任,认为假如政府让高等教育成为市场的机器,民众特别是穷人承担高等教育的负担将是前所未有的。但实际上,政府并没有经济能力为追求公平、高水平的教学和教育质量买单。因此,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处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 本文作者:张灵 陆瑞旗 单位: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法论文:国防教育法律机制优化思考 以《国防教育法》为例,该法对国防教育制度进行了相对较为全面的规定,包括总则、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此外,不同地区的国防教育法规也各具特色。例如重庆市国防教育条例在规定国防教育内容时,注重结合重庆抗战历史、红岩革命事迹等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防教育条例中规定教材要分为少数民族文字和汉文两种语言不同的国防教育教材;吉林省国防教育条例规定边境地区应当开展以边境稳定和国家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活动。 我国现有国防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军民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国防教育法》为指针,加快修订、完善、健全地方性法规制度,已经成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前日益紧迫的任务。虽然近几年重现了颁布或者修订国防教育法规规章的高潮,注重通过立法引导国防教育的正规有序开展,但是现行的国防教育法律制度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国防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完整科学。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国防教育法》,但作为国防教育领域龙头法律的《国防教育法》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修改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资源之间脱节的现象:《国防教育法》的规定过于笼统,理论层面不易掌握,实践中不具有操作性;地方性法规不能很好地落实国防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要么照抄《国防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要么照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防教育条例。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断层,没有形成上下连贯、位阶分明的法律体系。国防教育组织领导体制不够完善。 根据《国防教育法》规定,由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国务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地方政府领导地方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但在实践中中央的国防教育工作由总政群众工作办公室来实施,地方的国防教育工作由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来具体组织实施。根据我国宪政体制安排,国防教育的主体包括政府和军事机关。但是在两个主体中,其权力如何划分,具体的国防教育行政执法究竟以哪个主体为主,法律的规定则不是很清楚。国防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但并未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的具体比例或者数额,各地对国防教育的经费投入参差不齐,经费保障制度也没有具体规定到经费如何拨付、何时拨付、如何使用等具体问题。在法律对国防教育经费的具体比例或数额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有的地区在经费拨付上比较随意。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经费是开展国防教育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如果经费得不到保障,很难保证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更达不到预期效果。 完善我国国防教育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现代战争更加强调国与国之间整体实力的较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国防教育体制的改革、整合国防教育法律资源,已经成为加快国防教育法律资源改革的不二选择。完善国防教育法律资源体系,为社会转型时期的国防教育发展提供有利保障。鉴于《国防教育法》与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条例存在衔接不力、重复抄袭现象,有必要由国务院出台一部《国防教育条例》,对国防教育的实施标准进行统一,详细具体地落实《国防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补充《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没有规定的问题,如法律责任问题。在经费保障方面,根据《国防教育条例》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最低经费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经费标准,最低不能低于国家统一的最低经费标准,并且经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逐年增加。国务院设立专门的检查监督机构,对经费落实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实际效果等各方面进行检查,违者依法进行惩处。完善国防教育机构设置,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体制保障机制。完善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就是要把由解放军总部机关和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等军事机关代行的国防行政职能剥离出来,把权力交给政府部门,使政府部门统一行使国防教育职能,真正实现以政府为主体、军事机关配合的国防教育领导体制。 为了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统一领导,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理顺军地在开展国防教育中的工作关系,使“军队的归军队”、“政府的归政府”,有利于强化人民政府国防教育机构对办事机构的领导,彻底解决国防教育工作人员的编制、待遇问题。健全国防教育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为国防教育提供经费保障。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国防教育的投入,是国防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是筹措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上,开辟其他资金来源,确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从实际需要出发,利用投资、信贷、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为国防教育提供经费支持。其次,要提倡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适当进行表彰奖励。再次,要设立专门国防教育拨款委员会和教育基金会,保障国防教育经费的持续供给。通过以上几项措施,拓宽经费保障渠道,使国防教育经费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加强国防教育经费的管理,对于推进国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王丽娜 单位:西安政治学院学员十七队学员) 教育法论文:计算机项目教育法实践体会 本文作者:罗彩君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其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和熟悉的,并且能够基本涵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在选择项目时要有一定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既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丧失信心。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解决学生身边一些实际问题,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项目教学的实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课程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Internet等章节都以一个具体项目进行教学,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相关的知识点融于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操作。①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上海世博会简介,介绍Word文档的编辑、排版、页面设置及打印等操作。项目为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宣传介绍文档,以图文表格混排的方式,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宣传,整个项目分解为5个任务。任务一:建立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文档。建立文档,输入世博会简介的基本文字内容,保存文档。任务二:编辑上海世博会文档的内容。设置文档标题格式、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为文档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等。任务三:为上海世博会文档插入图形和图片。为文档添加世博会会徽、世博会宣传海报、世博会吉祥物等图片,制作自定义图形等。任务四:为上海世博会文档制作相关的表格。添加上海世博会各阶段票价等信息的表格,并对表格进行排版、美化。任务五:打印输出上海世博会文档。设置文档的页眉和页脚、页码,对文档进行预览并打印文档等。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Word2003的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编辑和美化Word文档。②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金浩公司职工工资分析,介绍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等操作。 项目主要分析金浩公司职工工资的构成、职工工资的收入情况,整个项目分解为5个任务。任务一:工资表的建立。建立工资表的结构,输入工资表的相关数据,保存工资表。任务二:工资表的编辑及美化。设置工资表标题格式、工资表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为工资表添加边框和底纹,设置工资表的条件格式,建立个人所得税表并输入相关数据。任务三:工资表的数据处理。计算职工的个人所得税、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职工记录,汇总各个部门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任务四:工资表的图表分析。分析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任务五:工资表的输出。设置工资表的页面格式、打印工资表。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Excel2003的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并能将电子表格应用于实际工作中。③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软件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制作兵马俑景点宣传册,介绍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美化、打包及放映等操作。项目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通过制作兵马俑景点宣传册,可使更多的人了解秦始皇兵马俑,整个项目分解为5个任务。 任务一:建立兵马俑景点宣传册演示文稿。建立演示文稿,编辑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任务二:设计兵马俑景点宣传册的外观。插入幻灯片,设置幻灯片母版,设置幻灯片的版式、模板和背景。任务三:编辑兵马俑景点宣传册的内容。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表格,编辑文本框和表格,设置插入对象的格式。任务四:设置兵马俑景点宣传册的动态效果。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幻灯片内部对象的动画效果;设置图形、文本、图片等对象的超链接。任务五:放映兵马俑景点宣传册。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放映演示文稿。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PowerPoint2003的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并能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和放映方式。④In-ternet的应用项目实践。主要通过一个具体项目———网上订书活动,介绍Internet的基础知识、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网上订书的流程等。项目以网上订购“办公自动化”相关的图书为例,介绍了网上订书的流程,整个项目分解为3个任务。任务一:搜索并收藏“办公自动化”相关的书籍信息。打开“当当网”主页,并将该主页设置为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默认的主页,搜索并收藏“办公自动化”相关的书籍信息。任务二:确定需订购的书籍,提交订单并进行信息确认。 打开收藏的“办公自动化教程”网页,订购名称为《办公自动化教程(新世纪高职高专课程与实训系列教材)》的图书,确认用户相关信息。任务三:查看已订书籍的订单信息。登录“当当网”网站,查看“我的订单”信息。通过完成各项任务,熟悉Internet的基础知识、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以及网上订书的流程。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有机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项目要求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法论文:有机化学兴趣教育法思考 本文作者:常飞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讲好绪论,正确引导 绪论是整个有机化学教学的简介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中的正式章节[2]。讲好绪论部分,阐明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积极主动地学好后续章节。在这一部分,教师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发展前景,并概括了有机化学的教学特点、重点和学科学习方法,希望学生对所学科目加强了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特意阐述了有机化学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涉及较浅,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通过11种农药“喂养”的豆角、可爆炸的西瓜,到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充斥室内外环境等生动的例子,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体报道的各种环境污染和有机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改进教学环节,促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集中,慢慢地就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甚至伏案呼呼大睡;有些学生则抱着课外书读得津津有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改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相应章节适当增加了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实验介绍和教师的部分实验室经历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部分讲述德国化学家韦勒因一时疏漏而失去了发现化学元素钒的机会,教育学生工作学习中不能疏忽和粗心大意;卤代烃章节中简述了化学家格利雅“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鼓励学生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旋光异构部分提到了帕金森症的治疗药“左旋多巴”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次用镊子分开左旋和右旋晶体;芳香烃苄基氧化过程中,介绍实验室曾经滴加浓硫酸过快,反应物冲出瓶口,把一个学生吓得发誓以后再不做有机试验的经历等。 通过插播类似“小广告”,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之余,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面,了解了一些试验技巧。加强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中国“90后”大学生勇于展现自我,自信张扬,逆反心理较强[3]。他们要求教师的授课角色顺应时展,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互动平台。课前和课间,教师都留下一些时间和单个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和学生一对一地交流,会让学生感觉被关注,更容易接受一些建议。在课堂上,教师也努力改变“满堂灌”的做法,讲解时会经常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他们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课后欢迎学生就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交流探讨。这些行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的课堂模式。 “90后”大学生远远不满足自己只是受教者的身份,他们很喜欢尝试受教和参教两种角色。有机化学不可避免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仅仅依赖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和简单图片,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而电子课件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教师号召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课件插件制作。事实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他们画的结构式、机理示意图效果出众。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概念也加强了理解,学习兴趣大增。此外,教师也注意到这些电子课件虽然比起板书更形象直观,可以快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但也同时可能造成授课速度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等问题。而采取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注重复习梳理 有机化学表面上知识点众多,反应繁杂,机理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能归结到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点,就容易死记书本上散落的知识点,难以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即所谓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对交叉知识点反复提及和前后印证,如在绪论部分已经把有机化学中几种反应类型讲解清楚,课程以后涉及每个反应都会自动归类到基本反应类型中。又如介绍完SN和E反应后,每次遇到一种底物,都会要求学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以期学生能熟练掌握;每次课和每章节都进行复习梳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本堂课和本章内容有效组织起来,整理成知识单元;而全部内容学完之后的总复习则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事实证明,采取上面一系列措施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这不仅对本科目学生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积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满腔的热情享受教学过程。 教育法论文:远程教育法应用分析 本文作者:汪跃平 单位:东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主任,广东禅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包含多个运行层次和复杂组织构架的系统工程。在实现我国经济、文化等实力迈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人才、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大远程教育以其服务全民的办学宗旨、30多年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实践、“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一流现代远程教学网络体系、遍及城乡和运作有序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等特色成就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国家决定依托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让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大学里更加彻底的运用,凸显开放大学的开放性、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充分普及性。远程教育之所以在各国的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教兴国起决定意义的是是人才培养。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梦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消除人们在学习时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就必须发展远程教育。特别是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法对终身教育的意义 制定远程教育法,对规范我国远程教育体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和谐的法制环境,规范整合教育资源和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远程开放教育法的颁布可以完善终身教育法律体系,促进终身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了切实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和谐的法制环境,我国应该尽快启动远程开放教育进行的立法事宜。远程开放教育法作为保障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在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已经颁布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但是作为规范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型——远程开放教育方面的法律却至今仍是空白,这样的教育法律体系是不完善的,因此,从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来看,远程教育法的制定应是迫切之事。远程开放教育法有助于规范教育秩序,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国外的教育业纷纷抢滩我国文化市场,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急剧攀升,仅在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已达到33.9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19.32%。国外文化来势汹汹,纷纷在我国抢生源,其实是对我国文化的渗透,但由于我国教育立法的不完善,使得这种教育秩序无法得到有力规范,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安全。因此一定要完善教育立法。远程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完全打破国际时空限制,在招生、组织教学等方面更是灵活,因而更容易成为外国教育渗透的新的触角。一定要尽快制定远程教育法,鼓励和扶持远程教育对外扩张,促进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国的远程教育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因而难免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因而规范远程教育秩序,完善远程教育体制,对完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至今为止尚无系统规范远程教育的法规,如远程教育机构的准入条件、远程教育机构的认定机构、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保障机制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极大地制约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健康发展,亟待完善。 远程教育法的内容——以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为重点 关于远程教育法的内容,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过研究,认为远程教育法应在远程教育机构的资质、教师准入制度、课程体系、师生权利、法律责任等方面有所规整。在立法形式上可以以单行法的形式,并提出了立法体例。认为具体在体例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篇:总则—远程教育机构资质——教师的准入——课程设计——师生权利——法律责任。但是随着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认为远程教育立法应该重点突出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制度是来自国外的新鲜事物,它是指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或培训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将之存入自己的学分管理账户中,就如同将钱存进自己的银行账户中,通过累计最终达到满足某一专业毕业要求的学分从而获得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一种学分管理方式。学分转换互认即在某一学校获得的学分根据一定标准转换成另一学校的相应学分,该校对此转换予以认可。这种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对成年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获得大学学位证书完成高等教育非常有促进作用,因为它恰好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目标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大有用武之地。它最终将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沟通壁垒,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使终身教育真正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但是,为了实现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光有几个学校实施肯定会出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位阶高的规范性文件来规范和保障,《远程开放教育法》(由全国人大颁布)的出台就更显得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规范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 教育部牵头,整合各种教育形式。法律应规定由教育部牵头,将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教育机构等各种成人教育机构整合,统一纳入开放大学体系,首先可以以会员的形式必须加入。规定办学机制的开放,学生有权将每学完一门课程的学分累积起来,待其达到一定学历层次或培训的学分后,获得相应得学历证书或结业。各会员学校之间的课程学分可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转换标准进行转换,各会员学校必须互相承认。对拒不按此执行的学校,远程教育法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立全国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和地区性认证机构。我国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已经有免修免考制度,比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自学考试、其他高校的课程学分予以承认并实行免修免考,国际间的高校互认通过政府间的协议也逐步扩大。但是社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互认与转换基本是空白,通过“学分银行”在社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架起立交桥,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一个权威的学分认证和转换机构。在美国,美国的高校包括远程教育机构进行学分转换的前提是通过区域认证协会的认证或全国性认证组织的认证,如果没有通过以上机构的认证,该校的学生在转学时,一般学分不会得到另一高校的认可。美国有6个地区性认证机构,它们是按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中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设置的单位认证机构,这6个地区的大学和学院按照地区归属组成了6个联合会。全国性认证机构共有11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对全国职业和专门职业院校(vocationalandprofessionalinsti-tution)实施认证的机构;另一类是负责对全国信仰院校(faithbas-edinstitution)进行认证的机构。#p#分页标题#e# 美国的大学一般承认经过美国六大权威地区性认证机构和全国性认证机构认证的学分.如果学生需要对这六个机构认证的学分进行转换,大学的招生管理办公室或者先前学习评价中心将对六大权威地区性认证机构认证的学分进行评估。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作法,设立全国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和地区性认证机构,但是认证机构应由政府主导设立,根据“依托电视大学办开放大学”的宗旨,国家应该立法规定我国的学分评估和认证机构,明确规定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成立“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由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授权数个地方电大建立地区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地区性的认证机构进行授权和监督、制定标准化框架课程、制定学分评估认证和转换的规则和程序、培训认证人员、对认证纠纷进行最后复议等。地区性认证机构具体负责包括社区教育机构在内的所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证。学生根据这些权威机构认证的学分,向欲就读的大学申请学分转换,将权威机构认证的标准学分最终转换为就读大学的有效学分。 规定学分认证和转换规则和程序。在建立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制度中,明确并细化学分银行的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兑分机制等。学分银行如同真正的银行一样,也有存、贷、兑等功能,只不过他的标的是学分而非货币。通过明确此一系列机制,使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更具操作性。为了使社区教育等非学历学习成果能公平、公正地转化为学历教育学分,首先学分银行必须将这些学习实践或成果“记录在案”,其次必须制定学分认证和转换规则和程序。该规则和程序标准至少应该包含以下方面:非学历成果在学分银行账户中记录的的形式。非学历成果在学分银行账户中记录的的形式是否体现为学分?如果以学分形式体现,则一开始就应由认证机构来认证,而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因而非学历成果在学分银行账户中的形式应以其最原始的形态体现,即以培训资格证书、课程成绩、实践经历和时间等形式记录在案;非学历成果承认的条件:学分认证的启动程序应该是源于学生的申请,学生向认证机构缴纳申请费,提交申请书,向认证机构提交包括学习成果原件和社区教育机构的证明原件等在内的档案包,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委对学生能力进行面试考察;非学历成果转换的条件:非学历成果转换条件应包含以下因素:成果与标准化课程框架的对接;证书或课程和实践所转换的对应专业和学分数量的确定;与大专、本科等各层次对接和转换的标准和条件等。由于社区非学历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因此在转换抵免学历教育学分时,应倾向于抵免专业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学分。这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不同,学历教育之间转换学分对专业课折抵较慎重和严格。通过在远程教育法中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使我国的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的鸿沟和障碍得以彻底消除,从而打破高等教育结果之间的不平等,是我国的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最终“学分银行”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我国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也必将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作出贡献。 教育法论文:农村教育法律体系创建 作者:何红英 单位: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主张“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4];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也提出,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该使这种不平等既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按照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使之与所有人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5]。由此,笔者认为,不平等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决定了我们有必要用法治的形式对其进行调适。所以,我们用“教育公平”来表达对教育法治首要价值的追求更为妥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向,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重点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农村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以法治促公平”,即以“依法治教”来促进教育的公平。法是最优良的统治者。西方社会法学家庞德提出,法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以便使各种利益中大部分或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使其他的利益最少的牺牲[6]。因此,法治或许是实现公平最有效的秩序模式。中国目前还处于向法治转变的进程中,法治建设主要还是一种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法治目标和实现步骤的战略设计和思考,取决于国家对近期行动计划与长远目标行动的统筹谋划和适时合理推进的结果[7]。在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农村教育的环境与状况会因时因域而有所变动,农村法治始终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因此,在农村教育法治建设中,唯有将国情与域况、全国法制统一与地方自治立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重庆农村教育法治的现状 (一)重庆农村教育法治进展与成效重庆市把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将农村教育改革作为全市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偿还18亿教育欠债,主城九区“普九”欠款的,市政府财政承担20%,区县承担80%,走在了新义务教育法的前面[8]。2006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在《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了“到2020年时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教育中心”这一发展目标。2008年秋季,重庆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全市360万中、小学生。2008年7月是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的转折点,教育部与重庆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自此成为西部地区实行统筹城乡教育的一块“试验田”,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37年上升到2008年的8.6年[9]。到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由1996年的56.16%提高到90%,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30%,进入了大众化阶段[10]。在农村教育方面,一方面,重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已颇见成效,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已达到623所,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近259万人入学,投入230亿元建设包括农村寄宿制项目、农村远程教育在内的教育重大项目[11];另一方面,重庆通过城乡学校“百校牵手”、“捆绑发展”、“对口帮扶”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1年5月1日,适应《义务教育法》修改的《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将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教育事业发挥重要的影响。 (二)重庆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不足重庆在统筹城乡教育“试验田”期间,基本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难、农村学生辍学率高以及义务教育完成率低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工作成效显著,在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重庆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而言,尚缺乏立法的充分保障,现有的制度尚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教育的法治保障问题。1.重庆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制度供给不足俄罗斯曾严格试行各级政府分担对各级教育经费保障责任的举措,但主要因缺乏必要的国家收入分配机制而以失败告终,后续改革也因欠缺预算机制综合改革经验而陷入具体学校和各级教育拨款的两难之中[12]。我国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往往体现在拨款之前的财政预算环节和拨款之后的利益分配环节,经费投入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难题。在依法治教的全过程中,依法行政是关键,执法监督是行政保障,权利救济是司法保障,他们与教育立法同步运行或者后续支持,都无法取代教育立法环节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有法必依”的大前提应该是“有法可依”,重庆农村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立法体系的完善。在立法上,重庆地方性教育立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地方没有一部针对农村教育的专门法规,目前的制度都是普适于城市与农村的概括性规定,“不同情况相同对待”的立法模式难以保证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村人口对农村教育单独立法的需求比较迫切,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对农村教育单独立法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认为,需要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13]。其次,政策性“意见”、“决定”、“通知”、“方案”的数量与权威远胜于单薄的法律性“办法”,政治的威望远胜于法治的权威。在我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国家的政治标签。台湾公法学者陈新民认为,指导方针树立了国家的价值观,导引立法方向,其政治和道德作用大于法律意义[14]。重庆农村教育的大政方针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有待于提升到法治的高度,以法律文本的形式转化为法律意义上的指导思想或者具体规定。第三,立法层次较低,配套机制不全。比如:《重庆市学生申诉办法》在性质上属于地方性政府规章,在位阶上处于规范性行政立法的最底层,效力略高于地方政府制定的临时性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该办法流于空泛,在貌似完备的授权性与义务性法律规定的背后,缺乏监督、制衡的长效机制,缺乏程序性规范对实体性规范的保障。2.重庆农村教育的内涵不足在城乡比较的视野下,从国内经费投入看,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教育经费投入仅占48%,初中教育经费投入农村仅占29%,生均教育经费,城镇是农村的两倍多。从师资队伍看,农村高一个学历层次的教师,比城市低30个百分点,教师学历不合格率高达70%之多[15]。由此可见,农村教育不仅输在了路上,更输在了起跑线上。重庆农村存在地域性极强的特殊人群,即“留守子女”,与因无钱支付学费的辍学儿童、街道乞食的流浪儿童一起构成了三大农村教育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条件继续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学习,据教育综合指数估算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教育对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7.045%,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0.54%[16]。因此,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等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但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等尚无法构成对农村发展的有效支撑。重庆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笔者认为,其中包含继续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领域的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又缺少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短时间内很难转化为立法规定。重庆多数农村地区教育结构单一,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对薄弱。2010年7月,重庆市决定把所有就读职业学校的农村学生自动转为城市居民,今后10年力争使200万农村学生变身“市民”,新增就业岗位将优先接纳重庆职校毕业生。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全市农村常住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仅为7.3%,职业学校的数量也由2006年的183所减少到2007年的153所,减少了16个百分点,恰恰与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背道而驰[17]。重庆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较低,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处于近乎瘫痪的状态。#p#分页标题#e# 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地方立法和国家立法的完善 (一)促进农村教育地方立法的总体思路立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和妥协后做出的制度安排,旨在使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够享有畅通的利益表达。在农村教育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完善和强化地方立法仍是必然的选择。首先,立法体系的完善要经历一个从“政策文件”到“法律文本”、从“统筹法”到“专门法”的渐进与转变。二战后,日本经历了自《学制》《教育令》《学校令》《教育基本法》到《终生学习振兴法》的演变,实现了向教育民主化立法时期的转变。每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涌过,都会留下清晰的教育立法的浪迹。笔者认为,日本历次教改的成功经验中最值得借鉴的一点是:改革之后能够及时地将改革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稳健改革的步伐、强化改革的功效。其次,重庆农村教育立法面临着两大课题:第一,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农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要确定的是农村教育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第二,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农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最该解决的是农村教育立法目的与程序性问题。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法治基础与美国相去甚远,但是,美国在教育立法技术方面的有些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确保立法程序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可以规定听证会为教育立法的前置程序,确保立法依据的充分与立法内容的科学。 (二)构建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全国立法重庆地方教育立法已见雏形,但是由于其地方性立法的适用范围仅仅(也只能)限于重庆,因此,如果不能对城乡教育群体进行区别对待、特别保护,也就不可能真正突破重庆城乡教育中的二元结构。笔者认为,在国家层面可制定专门法,如《农村教育基本法》,对农村的特殊情况、特殊问题加以明确和规范。第一,从立法目的看,《农村教育基本法》应当是农村受教育人群权益的保护法,特别针对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给予农村一定的教育优惠和激励政策,将农村教育中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写入法律文本,针对性远胜于全面性,重在发挥法律规范对行为的指引作用;第二,从执法主体看,一定要立足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实情,找到“执法权威”与“便民服务”的最佳切合点,善用“软行政”、“柔性行政”等执法方式实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和全国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立法重点高等教育不是农村教育的长项,农村教育应该回归“实用化”的本质,注重智力成果向劳动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1.革新农村教育内容,调整农村教育结构笔者认为,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优秀人才;二是引进优秀人才;三是留住优秀人才。具体如下:第一,做好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前后衔接。同时,重视农村中高等学历文化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第二,加强农村高中、甚至专业性大学的建设工作,加强城乡间的校际合作,提高农村师资待遇,引进外来人力资源;第三,通过政策性立法,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的优惠待遇,为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年轻力量。2.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增设职业培训机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与农业密切相关,其功能在于为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使农村学生既能打下科学文化的基本功底,又能掌握生产经营的各种技能,从而达成既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又向广大农村培养新人的双向教育目标。200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要求。重庆已经依托职业院校新建了5个农民工培训集团,在移民区县新建或配套改建15个移民就业培训基地。但是,重庆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次、实用技术培训人次以及库区移民培训人次并未明显提升,政策扶持的同时尚未将职业培训事宜提到教育立法的日程上来。目前,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而当务之急在于建立职业教育培训的立法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教育法律保障中职业教育尤为重要,应通过地方性立法和全国性立法设立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提升职业培训机构的法律地位,同时颁发相应的职业及等级认证,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学历的认同。 教育法论文:电教项目教育法应用 在电子教学课程中,一般都是电工电子、机电类专业技术课,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院校都是电工维修或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真正涉及到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却很少,这就制约了学生们以后的技能发展。这就需要项目教学法应用其中,在电路的研究中,需要学生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电路图,在电路的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增强了学生对电路的理解认识与技术方面的熟练,也便于达到真正的应用目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觉得理论知识比以前更好更容易理解了。在电子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以下的实施过程: 项目选题的确立。每个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他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研究,在选题时很关键的,因为一个好的开头才会有好的结果。随着我国的电子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熟练操作的技术人员和检验、设计人才。但很多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很困难,原因是虽然他们对那些电子方面的课程理论知识很熟练,却缺少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不能够熟练电子技术的方法,所以要根据学生们的个人兴趣,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子方面的项目,让他们自主地选择研究哪个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 分组制定任务和计划,自主学习。在我们确定项目题目后,全班同学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分组进行研究讨论了,并且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来起带头、领导、负责和监督的任务,给每位同学都分配任务。老师可以和学生们讨论一下,然后制定出我们研究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研究什么样功能的电路。都确立下来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工作计划,由老师审核和批准后,按电路的每一项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始我们的研究工作。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对电路的先有初步认识,准备好需要的工具,例如电阻、电线、仪表器、万能表等,我们可以根据电学方面的资料,把那些理论知识借鉴过来并准备应用到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去。 项目计划的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计划中,老师起指导的作用,应用电子方面的知识,在学生面前做好示范,关注学生们自主实施项目的过程。学生们自己设计连接电路,设计电路的走向,确定板的大小,钻孔、焊接、调试等,最终形成了一个产品,就是电路板。又或者我们要掌握布线工艺、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调试检测等,我们要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结合起来,分工实施,然后再融合在一起,我们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的项目就能很好的完成。在这当中,我们不仅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去,还锻炼了我们的互相协调帮助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我们互相讨论和分析,然后把每个人的建议应用到一起,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意见,我们的项目研究就很好的完成了。这是学生们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帮助的一个过程,也是项目教学法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项目完成后的检查与评估。当我们把所有的实践都完成后,我们需要大家一起做个全面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短路等的现象,最后就把我们的成果交给老师,让老师给我们做个评价。应该先由学生们做个自我评价,来谈谈他们在操作电子技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心得,再由老师对每组项目研究的检查评价与评分。最后师生共同讨论,什么地方我们需要改进,哪些学生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新技巧应该鼓励并借鉴过去,遇到问题如何很快的找到解决办法,通过老师对学生们的项目对比过后,找出造成评价结果不同的差异原因,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需要较高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教材的不合适,电子技术研究的教材不能太过于理论深奥,这样不利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们对书本的知识理解不多,而且理论再脱离实践的话,这给项目教学会带来困难,所以在教材上要浅显易懂、重点明确,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多一些,适宜项目教学的教材;学生素质不一样,文化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在自主学习和项目完成任务的过程带来困难;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最终完成一项任务,所以对实验实习的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结论 总之,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人人参与的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在完成项目中所做的那些过程。尤其是在电子教学中,需要的是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熟练技能,创造新的技巧和方法的过程,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我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教育法论文:技校电工形象教育法运用 本文作者:宋体忠 单位:南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抓住特征,生动形象,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 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对电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有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远离了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设法营造一种情景,善于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起来,并形成理性的比较分析,这就是形象教学法的主旨。例如,电工学课中在讲到“安全电压”概念时,指出安全电压是指加在人体上在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国家标准通常说的安全电压是指一般环境条件下36伏以下的电压;“安全特低电压”是24V;而在潮湿、高温、有导电尘埃等特殊环境下人体的电阻会急剧下降,此时规定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不应超过12V,即“绝对安全电压”为12V。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没见过这些电压等级的应用实物,笔者就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实物,如学校实习工厂车床、铣床、磨床等设备照明灯电压就是36V;而设备维修工常用的手提行灯的电压则是24V,这是因为手提行灯由使用者直接接触,不能完全杜绝在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与带电部分触碰,因此必须使用“安全特低电压”保证使用者安全;我们常用的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只有5V,就是12V以下的“绝对安全电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对象的特征,挖掘相关形象体,找到合理的比喻对象,将它们相互联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笔者在讲电工基础中的电容器、电容量时,为了说明电容量是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就拿起教室里的一个水桶作例子,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S是桶内水的体积SH与水位高度H的比值,即S=SH/H,而电容量C是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荷Q与两极间电势差U的比值,即C=Q/U。比较两式可得出对应关系:电量Q相当于水的体积SH,电压U相当于水位高度H,而电容量C就相当于桶的底面积S。在水位一样的情况下,底面积大的水桶储水多。同理,一样的电压,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多,所以电容量是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而不是储存电荷的多少。此例使抽象的理论与生活中的实物挂上了钩,学生们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之,教学中将知识点与生活实物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愉快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规律,深入浅出,张弛有度,科学施教 技校生源基础较差,学生理解力和控制力有限,再加上技校教材多以科学性和逻辑性为主,学生没有兴趣,使得学生上课“开小差”现象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在认真分析基础上,把专业课内容大体分为A、B、C三类,A类是实用性强且浅显易懂的理论或技能;B类是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C类是烦琐的推导、枯燥的叙述。针对以上分类,笔者制定了“A类熟练掌握,B类重点突破,C类简要了解”的教学思路。例如在讲解电工基础课自感现象的应用时,同学们对日光灯工作原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就把它列为A类内容,直接把学生带入实验室,只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再提出安全要求,就让学生按照电路图独立组装日光灯,结果学生通过短短的90分钟,就把日光灯的原理和组装要领搞得清清楚楚。再如,在讲解如何利用左手定则判断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以及利用右手定则判断直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时,同学们普遍茫然失措。笔者发现这部分内容冗长,不便于记忆,便把它列为B类内容,讲课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归纳成口诀。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对各类知识的掌握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克服了畏惧心理,调动了思维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排除干扰、因势利导,课堂教学重实效 教育心理学把人的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需做一定意志上努力的注意;而无意注意是指自然发生的,不需任何意志上努力的注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历来是令老师头疼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靠有意注意来获取知识,而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往往是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无意注意造成的。教师应当善于认清两种注意的本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机动地处理教与学双方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形象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发现学生“开小差”时,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教师讲课时声音要有高低、快慢的变化;教师采用故事性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变“无意”为“有意”。一次,笔者在讲电子技术基础PN结的形成时,正好是上午第4节课,教室外食堂里飘来炒菜的香味,学生们顿时窃窃私语、心神不宁。笔者灵机一动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能闻到炒菜的香味?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因为食堂里炒菜产生的“香味分子”扩散到教室里。笔者及时总结:香味的扩散是由于食堂和教室“香味分子”的浓度差,而PN结也正是P区和N区多数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运动形成的。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被拉回到课本上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教师应在平时注意培养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因势利导地维持课堂纪律,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情绪,努力延长注意力保持时间。事实证明,形象教学法在技工院校教学中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必不可少。技校教师应全面掌握形象教学法要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从而有力地推动技工院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各项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
经贸论文:高校国际经贸专业教学考究 一、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知识平台的复杂性:非母语教学存在欠缺国际经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多个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运用。如何用纯英语对其进行正确、生动和传神的讲解和描述,是中国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8.6%的被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英语口语表示满意;65.7%的学生能够完全听懂并理解英文教学的内容;62.9%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需要加以引申和扩展。在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做到像用中文讲课那样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从而导致授课效果大打折扣。一般而言,留学生任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和专业基础,而缺乏对讲课内容或专业知识进行像母语一样的扩展、驾驭和引领的能力,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二)语言文化存在差异性:师生、中外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留学生是一个多元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和社会经历。尽管大多数留学生都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其英语交流有着各自的地域语音特色,与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不尽相同,这使得留学生与中国教师之间、中外学生之间仍面临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经历也对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沟通习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来自南非、欧洲国家的学生有着直接而丰富的表现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中会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讨论时,经常会因为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争论不休。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在西方课堂中比较普遍,但却让许多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学生感到尴尬。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62.9%的被调查者喜欢自己的异国同学;54.3%的被调查者能够与异域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91.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授课中的语言文化沟通交流。因此,如何克服因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理解困难,是师生各方需要共同应对的课题。(三)中外学生学习风格异质化: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凸显由于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中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如中国学生关注知识本身,重视对规则与惯例等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留学生则更关注知识铺陈,重视形象知识的理解,喜欢通过具体实例来揭示或论证相关原理;中国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只在具备必要知识或观察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会进行实践,而留学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会通过个人的反复实践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获得结论;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倾向于与他人合作或向教师求教,以人际交流为基础进行学习活动,而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生则喜欢进行个人研究式的学习,倾向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类型的个体差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然而,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同堂教学仍主要沿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模式,教师习惯于从概念、结论出发,按课本的知识体系循序教学,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4.2%的中国学生和56.3%的留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示“满意”或“十分满意”,84.2%的中国学生和63.7%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9%的中国学生和43.8%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留学生。可见,现行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但不能满足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积极推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国际经贸专业推行中外学生同堂合作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推行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中外学生组成各种学习或讨论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角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与竞争;其次,精心设计各种合作学习任务,如问题讨论、计算练习、个案剖析、情景模拟等,这些任务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但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可以顺利完成,从而督促每位成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紧密合作;第三,出于协助教学的目的,授课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将课堂讨论或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分别推选一名中国学生与一名留学生进行阐述,授课教师现场点评,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要点进一步分析和讲解;第四,教师应注意监控和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与组内其他文化背景的成员有效沟通和合作、对团队任务完成的贡献等,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二)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外学生学习类型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情境模拟、对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于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及货运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等基本知识,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或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于报价核算、合同草拟、单证制作等操作技能,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或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和完成,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有关技 能;对于贸易合同的履行、贸易风险的防范等综合性技能和技巧,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的案例进行专题研讨,帮助学生将各业务环节的关键点及操作规范联系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对于交易磋商、争议解决等实战技巧及规则,可以设计相关的情节和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演练,并由教师进行现场评议和总结。此外,基于教学相长的出发点,可以安排不同国家的学生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和习惯做法进行介绍,将其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师生共同开拓视野,更好地认识各国对外贸易具体实践的差异性。(三)加强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沟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和研究课题,尤其是涉及到对外教育,一定要谨慎对待。首先,应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学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习俗,在留学生面前展现中国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友爱相助的热情等,通过自身努力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其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强其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中外学生结交朋友,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和熟悉英语词汇与实际语境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用双语学习国贸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与练习用中英文双语进行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相关知识。(四)进一步增强教学服务理念和完善服务措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从纯中文到中英双语的转变,更要涉及教学服务理念和各个环节的转变,如教务安排、学生课外辅导、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文件归档、全英语氛围的营造、教学软件和图书资料的准备等。留学生一般都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中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差异较大。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学习经验也比较丰富,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为关注。因此,针对留学生的各种教学服务措施,如学分制和双语选课系统的完善、各种行政管理文件的双语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课程配套实验实习软件的更新、课外专题讲座和专家指导、图书馆相关英文资料的馆藏量等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才能有效契合专业课程中外同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经贸论文:四川省与俄罗斯区域经贸合作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关键词:四川省;俄罗斯;经济贸易 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区域经贸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增长点。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新形势下,四川省应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调整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发挥四川省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政策优势,开辟恰当的合作路径,为开创四川对俄经贸关系的新局面,丰富中俄区域合作的内涵,为促进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川俄经贸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近些年,中国与俄罗斯为满足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高度重视并实施了区域开发与发展战略。俄罗斯提出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中国进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中俄双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四川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一)中俄两国高层高度重视 中俄关系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对于相互毗邻的两个大国,中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两国领导人会晤时也一再强调两国经贸合作尤其是区域合作的重要性。2007年8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上合组织会议上与俄普京总统的会晤中,提出“早日启动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制定中俄地方合作中长期规划”。普京赞同的建议,提出两国有关部门可就落实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全面深化务实合作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制定方案。2012年9月7-8日,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女士一行49人访问四川。会晤时,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希望进一步深化四川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加强科技和自主创新合作,欢迎更多的俄企业来川发展,也将鼓励和支持四川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发展。马特维延科强调,俄中两国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地方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俄联邦委员会将努力推动俄地方与包括四川在内的中国地方的合作,希望双方通过建立合作企业、互相投资等方式加强这些领域的合作。这为四川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二)中俄两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为促进中俄区域经贸合作,两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也积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中国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体现为:一方面,国家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深入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2012年12月,作为“十二五”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出台。该规划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和重组,有利于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国家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有利于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该规划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其中之一,便是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新突破,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四川省政府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合作。2010年,在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清醒认识四川在西部发展格局中的现状,把“巩固扩大优势、走在西部前列”作为努力方向。投资环境要更优,使四川成为内外资投资西部的首选地和窗口;体制机制要更活,成为西部大开发最具发展活力和标志性的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巩固和扩大四川的优势和领先地位。近年来,作为金砖国家及新兴国家之一的俄罗斯,对其外贸战略也做了调整,开始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西方主要经济体发展速度减缓、新兴市场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加大,俄罗斯更加注重和加强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三)中俄区域合作战略发展的需要 中俄区域合作的实践表明,对于发展经贸合作的国家而言,除开展互补性合作外,还须以此为基础进行全方位互动合作。中国对俄合作,应从近几年客观形成的以北方地区为主的格局,过渡到全国范围内的南北兼顾、东西联动、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的格局,保证享有信誉的中国商品、技术和资金进入俄罗斯市场。目前,俄罗斯正大力实施开发远东地区的战略,俄政府希望将东部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同中国西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0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同年6月,俄就宣布俄已决定正式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此后,俄罗斯与中国西部地区政企之间接触逐渐频繁起来。2010年,中国政府进一步确定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四川省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改善开放合作的区位条件,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中亚、俄罗斯等地区经贸与投资合作。这都为四川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契机,并将丰富中俄区域合作的内涵。 (四)俄加入世贸组织对规范川俄经贸合作的有利影响 2012年8月23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的第156个成员国。这将为中俄未来国家间与区域间经贸合作提供良好机遇。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关税保护水平平均将下降3.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税率2013年将降至7.6%,2014年将降至6.9%,而2015年将降至6%左右。四川对俄罗斯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轻纺产品上。“其中,机电产品关税由20%下调至7%,轻纺 织品平均关税由20%~15%下调至7.5%,蔬菜、水果等商品的关税由48%下调至10%左右。”其次,俄罗斯出口到四川的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将促使俄罗斯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出口,刺激中俄贸易增长。再次,加入世贸组织后,川俄经贸环境将逐步规范化。世贸组织对贸易规则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以营造公平有效的贸易环境。各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和正义。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俄罗斯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开放市场、推进相关领域的立法等,以保障其他成员国在俄的商业利益。这都为四川对俄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也可能面临着反倾销的投诉,中国商品将面临着在俄罗斯市场的严酷竞争,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有力对手,等等。但总体来讲,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俄贸易包括川俄区域贸易而言利大于弊,且机遇与挑战并存。 (五)经贸通道日益完善,为川俄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川省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标志性的地区,属于经济后发地区,对外经贸通道日趋完善。以航空业发展为例,成都市已逐步成为中国“航空第四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处于欧亚航路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独特,地理位置不可复制,从成都中转出发4小时航程可涵盖东亚、东南亚和南亚,6~10小时航程可通达中东和欧洲。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成渝经济区的深入建设和全球重要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的开发,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充分利用欧亚航路中转驿站的地理优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构建起高效、便捷、通畅、安全的现代交通系统和物流体系,建成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中国第四大国家级航空枢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鉴于四川地处中国内陆的地缘特点,其对俄贸易通道的完善也须与其他省市协同共建。2011年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就“大开放的四川”答记者问时表示,四川省非常重视加强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成都到贵阳、成都到兰州两条快速铁路的建设,将以成都为枢纽,形成由广州、深圳经过成都,再经过阿拉山口,到俄罗斯、欧洲的又一条欧亚大陆桥。这就把中国的华南地区通过成都与中国的西部地区联系起来,进而进人俄罗斯、进入欧洲。这一条欧亚大陆桥会使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有更大的空间,也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四川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利用新的欧亚大陆桥,加强与俄罗斯在经济、贸易、旅游、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二、四川与俄经贸合作成就 (一)川俄贸易总体态势较好,成效显着 近年来,俄罗斯已是四川省的主要经贸伙伴之一和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之一,四川省与俄罗斯区域经贸往来较为频繁,详见表1。 同时,川俄双方举办的系列经贸合作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5月,四川省与俄罗斯驻华使馆在成都联合举办了作为中国“俄罗斯年”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四川一俄罗斯联邦州区经贸合作周”,俄罗斯各友城州区经贸界二百多人包机前来参加活动。2007年9月,四川省在莫斯科市举办了作为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内容的“魅力四川”系列文化、经贸、旅游推介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实了国家交往的内容,拓展了地方对外交往渠道,达到了“以我为主、展示形象、密切往来、促进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合作方式多样化、产品结构多元化 目前,四川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钻探设备、电视机等机电产品、鞋类和纺织服装。电视机等机电产品所占比例为40%,鞋类占37%。着名的四川宏华集团在俄钻机销售额强劲增长,从2006年的1台跃升到2012年的90多台,每台钻机单价至少千万美元。这也让宏华集团目前在俄罗斯进口钻机数量中排名第一。中国家电巨头企业之一的四川长虹有限责任公司,用骄人的“战绩”向世人展示了俄罗斯市场的独特魅力,成功跻身于俄罗斯几大家电热销品牌。鞋类是四川对俄罗斯出口的重要商品。人们常爱说起一句话:每三位俄罗斯女性脚上穿的鞋,就有一双来自成都。川鞋在研发、舒适度和性价比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俄罗斯是川鞋出口的一个传统大市场。而四川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纸浆及纸制品、橡胶及其制品、金属制品、矿产品等,其中纸浆及纸制品的比重高达70%。四川主要对俄出口商品种类逐渐增多,除了传统的轻工业产品鞋帽等,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速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渐优化。近年来,川茶对俄出口的份额逐年增加,俄罗斯成为川茶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川茶在俄的口碑很好。据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1年,四川茶叶对俄出口共392.4吨、货值314.77万美元,与2010年同比分别增长77.8%和118%,川茶出口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大幅增长。 (三)在俄川人口碑较好,劳务合作潜力较大 作为人力资源大省的四川省,每年有大量劳务输出人员赴俄。四川省对俄劳务输出主要分布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及两国边境沿线,大多数集中在农业种植、养殖业、建筑、森林采伐、商业服务、餐饮和医疗等领域。大多数在外的劳务人员技术好,上手快,效率高,在俄罗斯建筑承包和劳务市场上竞争力较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通常受到俄罗斯雇主的欢迎,并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以四川菜农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有超万人次的四川菜农去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库尔干州、新西伯利亚州和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等地,先后在数个农场共承包种植土地、生产各类蔬菜。他们将先进的种植技术陆续带人当地,以“勤奋”、“专业”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 近年来,川俄经贸合作呈现出向多领域拓展的态势,技术合作潜力巨大,对俄劳务输出势头强劲,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基于中俄区域合作的良好基础和强劲发展趋势,川俄经贸合作发展已进入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三、川俄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 应该承认,四川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已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如将四川同欧美一些国家的经贸合作规模相比,还存有一定 的差距。同样,在中俄区域经贸发展进程中,四川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海南等省对俄区域经贸合作规模相比,也存有不小的差距。也应该看到,这些差距的存在,说明了新形势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和潜力。笔者认为: (一)须转变对俄开放合作理念 诚然,产生上述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双方观念上的原因应引起足够重视。四川省如何从观念上发挥自身优势,更加重视俄市场,实施有特色的战略,是值得思考的。理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对四川对俄经贸战略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对俄经贸应逐步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应扎实去做,规避风险,谋求长远的合作与发展。其次,强化协作理念。四川省外贸企业既要同省内外企搞好合作,也要协同国内企业开展对俄合作。在合作中,应避免“恶性竞争”,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再次,加强质量与法律意识,须进一步提升四川对俄贸易与投资的层次和质量,取信于俄罗斯市场。应加强依法经营理念,摒弃不合法的贸易形式,树立文明经商形象,开展规范贸易。同样,俄罗斯也须从自身角度思考如何更重视和挖掘同内陆大省四川的区域合作潜力,将中俄经贸、川俄经贸合作引向深入。 (二)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 尽管四川省在积极开展对俄贸易,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推介会、洽谈会等,但若要凸显四川省对俄经贸的优势与强势,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组建对俄对策研究思想库与智囊团,制定四川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措施、方向及不同时期的合作重点。尤其是在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经贸面临新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处于深入实施阶段、俄罗斯大力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应抓住俄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凸显四川省多方优势,大力拓展俄罗斯市场,推动川俄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三)建立对俄协调机构 川俄经贸合作是中俄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属于两国非毗邻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范畴。在具体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各地区可能存在着文化地域差异及不同偏好,必须有能够进行协调的务实的机构或部门。这个机构或部门应能以四川省对俄经贸合作为平台,积极推动扩大川渝经济区包括整个西部地区对俄经贸合作的规模和范围。跳出省份对俄经贸合作的概念,发展更大意义上的区域对俄经贸往来。 (四)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 俄罗斯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产业,如航空航天、能源工业(水电、火电、核电、核能)等,但轻工业等领域不发达。而四川省具有优势特色产业,轻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有些技术与俄罗斯存在差距。因此,一方面,应对四川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及先进技术进行梳理,强化并推出面向国际市场的特色优势品牌。另一方面,可研究确立引进俄罗斯的先进技术,以实现技术互补和共同发展,打造川俄区域产业优势集群。 (五)树立对俄新形象 多年来,中俄经贸取得了喜人成就,但不和谐音符也时常出现,如双方的误解、欺诈等不规范行为。其中,中国人的诚信与中国商品质量等问题也屡见俄报端。现今,俄罗斯借大力开发东部地区广泛吸引外资,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应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国家实施对外形象战略的框架下,发挥媒体优势,完善自身形象,重塑诚信,吸引俄罗斯的更大关注,从而有效助推川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六)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 未来四川对俄经贸合作中,迫切需要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既懂俄语,又懂技术、经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对俄科技产业化合作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实施。四川省应以川内高校如四川大学为依托,健全完善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体系,积极构建川俄高层次经贸人才培养基地,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联合建立中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邀请或引进中俄两国一流专家,为双方培养急需的领军人才。 (七)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 平台的搭建要求中俄双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协调和努力,可考虑设立中国—俄罗斯区域博览会、俄罗斯联邦驻成都领事馆等平台运作机制,为各方创建良好的协商沟通渠道。首先,借助每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增设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为俄罗斯各地区商品进入中国、乃至经过中国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条件,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拓展和深化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在一定条件下,四川省可协同西部各省区向中央政府建议成立中国一俄罗斯区域合作组织等相关机构。其次,可建议设立俄罗斯联邦驻成都领事馆,争取外交部的支持,邀请俄罗斯各州市及大型企业机构选择在成都开设办事处。目前,俄罗斯联邦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在沈阳、上海、广州、香港设有总领事馆,而在中国西部地区则未设领事机构。若邀请俄罗斯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对于深化中俄关系、加强四川与俄罗斯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贸论文:试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中印经贸合作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体,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518亿美元,是2000年的17.8倍。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2009年7月27日,印度商工部部长表示,由于对来自美国产品需求疲软,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贸易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仍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中国和印度是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之下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却迥然不同。印度力图仿效中国的成功,希望在制造业领域为其日益庞大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中国则试图仿效印度在IT、医药产业等知识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取得成功。中印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印关系的新亮点,也有助于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 二、金融危机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双重打压,在此情况下,中印两国虽然经济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外部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恶化。中印经贸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是企业,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众消费信心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许多企业收缩生产规模。一些已经上马的工程被迫停工,一些原先签署的协议可能作废,中印经贸合作受到冲击。例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需求国,印度是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其铁矿石出口的80%销往中国,并占据其对华贸易的70%以上。经济危机使中国钢铁生产大幅下滑,尽管全球铁矿石价格已大跌,但中国企业的铁矿石需求整体萎靡,对印度铁矿石的需求也呈下降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印度则求助于对中国出口的其他商品采取反倾销政策,冲击两国经贸关系。经济危机主要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一)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印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印度对中国的商品准入 文秘站: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印度虽然自诩自身增长模式是内需驱动型,一度自认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认为金融危机为其提供了赶超中国的机会,因为依靠出口驱动增长的中国受到冲击较大。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并未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印度经济也遭遇卢比贬值、股市缩水、企业倒闭、资本流动性紧张等问题。 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扶持本国企业生存,印度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尤其针对中国发起了多起反倾销行动。特别是在2009年 1月23日,印度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后虽对部分产品放宽条件,但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言自明。 (二) 发展模式之争加剧 目前,国际社会上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欧盟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日本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资本主义及新兴国家的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欧日经济问题较多,其发展模式已偏向美国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美国模式”即“华盛顿共识”,其宗旨是强调市场自由原则,主张政府角色最小化,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中国模式”特指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的和平发展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中国模式强调务实,反对意识形态为纲;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强调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大局。“印度模式”与中国不同,其基本思路是在民主体制下推进经济的自由化,逐步放松传统的政府管制,鼓励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印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挖掘经济互补性,深化经贸合作 与“安全困境”相比,经济领域的共赢机会更多。中印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互补性强。中国劳动力效率高,印度资本效率高,两者结合将产生“经济增效”作用。未来双方可着重加强以下领域的合作。一是商品结构的互补。从商品构成看,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仍以原材料或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出口的商品更加多样化,且附加值较高,如重型机械。由于双方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及具体产业发展层次存在差异,这种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可以持续下去。二是相同产业内的互补。两国在相似部门如化学药品、机械设备及纺织业等领域开展产业内贸易也完全有可能。两国可结合自己的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各自在相似产品价值链的不同层面上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同一产业内的互补性。例如,中印在纺织品出口领域的竞争使中国企业从印度进口纺织原料,而自己生产和出口服装。这样,两国通过纺织业内部贸易得以将竞争转化为合作的新机遇。三是IT服务领域的互补。印度软件发达,中国硬件发达,两国在IT领域建立合资企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 (二)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相互投资合作 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戒心,在诸多“敏感”领域对中资企业投资设限。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为疏缓严重的资本流动性紧张问题,放宽部分领域的外资进入限制,并鼓励企业海外融资。2008年10月,印度证券管理委员会宣布解除对外资最高40%的投资限额规定,以“挽留”正迅速流出的国外资金。 2009年2月,印度政府表示将放宽外国资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凡是印度资本占 50%以上的合资企业所建新的企业一律被看做印度企业。按照原来的法规,凡有外资加入的印度企业建立的新企业仍被看做合资企业。按照新规定,所有印度资本占多数的新建企业将不受到政府关于外资对不同行业投资比例的限制。印度政府的上述举措无疑为中国企业进军印度提供了机遇,经济上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势必可作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另外,两国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以前大为提升,并加快“走出去”步伐。印度私企实力雄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仅塔塔和安巴尼两家家族企业的销售额就占印度GDP约5%。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可凭借雄厚财力,通过注资、并购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快进军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下,许多西方大 公司资产缩水,甚至面临破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之前大幅下挫,为中印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经贸论文:电子商务——外经贸系统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解晨光 摘要:本文概述了外经贸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然后着重对我国外经贸系统的电子商务环境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要提出了建设外经贸系统电子商务的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外经贸、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 电子商务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1997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商会的权威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简言之就是网上做生意。目前,国际网络商业交易额正以几何级数增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全球经济的一次革命。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使世界市场变得进一步融合,促进了世界商品和服务的发展,扩大了世界贸易。中国“入世”,可以从根本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贸合作,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扩大进出口,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入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经济发展又促使我们必须加紧发展电子商务。加入WTO后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方面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子商务,既带来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世界同行的挑战,但从世界领域来看,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加入WTO将打开国外直接在INTERNET方面投资的大门。根据中美双边WTO协议,国外服务提供者将能够涉及到INTERNET服务的所有方面。在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外方可以在合资企业中保持30%的股份,一年以后可达49%二年后达50%。中国同意按照竞争管理原则承担WTO文件中规定的所有义务。其次WTO将会使中国的法律制度增加透明度。服务贸易总协议(GATS)要求政府出版所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迅速或至少按年度地将新法律法规或方针告知服务贸易理事会。第三,中国将与WTO成员国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能与全球贸易伙伴互相影响,以便对电子商务形成一种统一的方法。 从1993年起,欧共体的贸易方式已正式大量使用EDI方式;1999年,欧洲15国又开通了国际电子商务网。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国内贸易中,EDI电子数据交换已成为贸易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1997年3月亚太经合组织40国在日内瓦签署了《信息技术协议》。1997年7月美国政府批准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1999年1月1日美国政府采购全部采用电子商务方式。 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在1999年初全国外贸工作会议上指出:“2000年,世界电子商务方式交易额可达3000亿美元,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经济实力较量的重头戏。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个大趋势,不能及时调整对策,我们将被开除国际贸易的球籍。” 外贸行业远领先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原因可能是因为出口企业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对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趋势的感受和认同相对来说是靠前的。调查也显示出口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率、触网率都较高,对互联网的认识较有深度,对互联网的使用较为广泛,对互联网信息的需求很强烈。 从目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现状来看,国内出口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途径有两种渠道:一是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因其有着良好的商誉,加之本身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使之能够较容易地把其原有的整个供应链移植到互联网上,并向其他公司包括中小企业开放它的这一渠道;二是新兴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的选择。对中国来说,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跨国企业,所以国际贸易方面的电子商务平台更多是将是新创的电子商务网站。事实上,这些新兴网站在目前和今后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和将要承担起十分重要的角色。经过有关媒体调查表明,42.6%的企业目前已是相关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27.3%的企业正考虑在有关网站注册,另外有30.1%的企业目前还无此打算。在所注册的网站中,40.2%的企业是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注册,29.8%的企业是亚洲资源的会员,23.6%的企业在中国出口商品网注册,21.5%的企业选择美商网注册,15.4%的企业在阿里巴巴注册。 国内对外贸易电子商务要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效结合起来。在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 ! 2、 在企业战略上要把市场运作与传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中国目前的出口体制基本还是处于一种管制状态下,电子商务网站必须有效利用好传统体制资源,并且在市场运作上要不断创新。 3、 在网站建设上把商务与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国内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网站一定要在完善电子贸易功能的同时,下大力气推进网站信息内容建设,这样才能增强网站的吸引力,从而拓展商机。 4、 注意把技术与经营有效结合起来。电子商务企业不能忽略作为自己经营基础的技术研发与进步。真正成功的网站必须至少在初期阶段把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向网络技术创新方面倾斜。 5、 注意把人才的使用与培养有效结合起来。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有效地发现、使用和培养人才决定了企业现实和长远的竞争能力。关键是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抓紧培养既懂外贸又了解网络的复合型人才。 机遇与挑战并存,外经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好处很多,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两增三减”,即“增加贸易机会,增强客户服务,减少库存,减少产品周转时期,减少经营管理费用。”外经贸企业将是国内最先进的开展企业与企业方式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因为: 1、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步普及电子商务,如不能利用电子商务,就可能失去贸易机会。具了解,上海、广州等地部分优秀的外经贸企业已迫切地需要利用电子商务增加贸易机会,减少成本,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外经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基础条件好。外经贸企业员工授 教育程度高,外语水平好,而且已普遍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企业管理。 3、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采用信用证方式,货物交付方式仍然会采用比较传统的运输方式。我国不发达的网上支付、货物配送系统并不构成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的障碍。 经贸论文: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日趋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或制约,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会给两国间的经贸、政治往来等带来影响。中俄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进入2012年,两国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迈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车道。研究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可以规避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促进两国在人文等更多领域的合作,进而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文化;经贸 当今世界,日趋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发现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文化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对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产生着促进或制约的效应。这样的促进或抑制效应,同时作用于国家间的政治、经贸往来。 所谓文化为一种复合体,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法律道德、宗教信仰、一个地区或民族所具有的整个价值体系,是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中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因此,不同的民族在历史沿革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导致各国家各民族间语言沟通、宗教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风土民俗等等形成差异。 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长久以来文化因素在中俄经贸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2年,随着俄罗斯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俄两国都已经迈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车道,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本文从文化因素的一个切入点即中俄文化差异人手,分析其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并对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给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意见建议。 一、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现状 (一)两国经贸合作处于史上最好时期 1 21世纪以来中俄经贸合作成效显着 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其间历经数次贸易的中断或不畅。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大形势的发展,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密切,两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往来也频繁起来。2000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0亿美元,此后逐年增长(见图1)。这得益于中俄之间政治友好,得益于两国间交往、交流频繁带来的互信。200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与时任俄总理弗拉德科夫签署了《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双方均认为,中俄经贸合作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双边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并作出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并超过600亿元的预想。2006年,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中再次表明,要实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元至800亿美元的计划。 近20年来,中俄贸易额扩大了12倍,2011年已达到835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中俄两国互相举办了对方国家的“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来加强交流与了解,中俄关系进入史上最好时期,中俄经贸合作也因此广被看好。2012年这一美好前景再次被印证。4月,国务院副总理访俄期间表示,力争中俄贸易额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成为中俄两国达成的共识。[论文网] 2 中俄展开多领域合作 回顾中俄经贸史可以看到,中俄经贸合作领域十分广阔。除食品、机械、电子、钢铁、化工业和矿业、轻工业、林业、航空航天等传统合作领域外,还扩展到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领域,尤其在煤炭领域的合作近年达到60亿吨左右,未来俄罗斯将成为中国进口煤炭最主要的供应国。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电力资源也在借地缘优势输入我国。此外,物流、金融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建筑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逐渐在中俄两国间展开。 在国际大背景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日益密切,加强了两国经贸领域更广泛的合作,多领域合作必然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3 双边贸易纳入世贸组织的统一轨道,更利于未来的合作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首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会更开放。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总体关税将从9.5%降至7.3%。约1/3的商品从加入世贸组织之日起下调进出口关税,1/4的税目将在三年内调整到位。关税水平下降,有利于中国工农业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 其次,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会取消进出口与国境铁路运输费等的区别定价;跨国企业合作规则也将被纳入统一的框架中,中俄双边合作将更规范,这也会带动中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 此外,俄海关管理制度在世贸组织规则约束下也会更加规范,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也会逐渐完善,中俄经贸合作未来会更有序、更良性、更健康。 (二)两国贸易繁荣背后仍存在不足之处 尽管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不平衡、文化差异等等问题导致双方经贸合作水平并未充分体现出两个大国的经济实力。 1 中俄贸易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合作体并不突出 201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35亿美元,这个数据可谓喜忧参半,喜是这开创了中俄经贸合作史上贸易额的新高,忧是中俄贸易额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合作体而言并不突出。中俄虽然政治友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但双边贸易额与中日、中韩等国相去甚远。中国商务部官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美、中日、中韩贸易额分别为4467亿美元、3449亿美元和2139亿美元,而中俄贸易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相较于中俄两个大国间的友好 往来,经贸的合作成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不仅如此,2011年,俄罗斯才刚刚超越新加坡、荷兰和印度,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而此前2000年到2011年间,中荷贸易总额分别为79.2亿、87.3亿、106.8亿、154.4亿、214.9亿、288.2亿、345.1亿、463.4亿、512.1亿、418亿、561.8亿、681.5亿美元,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仅与中荷贸易额相当。 2 中俄贸易合作还存在很多障碍 中俄贸易的水平不高,是中俄经贸合作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最直接的体现。中俄两国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在所难免,双边经贸合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漏洞,例如“灰色清关”,严重影响了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的利益,也导致多年来两国经贸合作的不畅。 在2012年前,俄罗斯一直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而中国早已加入,这就导致贸易上的不平衡。双方时常无法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经贸往来。这也使中国的很多产品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 文化上的差异也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障碍。中俄两国虽为邻国却分属东西方两个文明体系,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导致道德差异、观念差异、语言差异等等文化差异的存在,进而在中俄经贸往来中出现很多误读与误解。如因文化差异导致中俄跨国企业在对方国经营的难以维系。跨国公司中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资人、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不断产生各类摩擦和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决定企业生死命运的力量。文化差异导致中俄双方在经贸谈判中对谈判目标、谈判方式等有不同的看法,这会直接影响谈判的最终结果,进而影响经贸合作的顺利发展。 此外,法律的不完善、贸易产品的质量和信誉问题,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中俄经贸合作顺利进行。 二、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文化差异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产业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沿革,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中俄两国在长期的经贸合作中,不仅相互向对方国输出自己的产品,也将自己国家的文化输入对方国。经贸行为过程中,产品输出、商务谈判、跨国经营等环节都融入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可以说,在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过程中,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性,经贸行为本身也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 2 促进了多领域的经贸往来 中俄间的文化差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两国文化的互补性,而文化互补是国家间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等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以中俄之间的旅游业为例。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服务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因而中俄两国的旅游资源也存在着差异,存在独特性、互补性。正是一个国家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独特性吸引着对方国游客不远万里而来。 3 文化差异带来新的消费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渗透与冲突逐渐加强。各国文化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中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带来强烈冲击,而以商品为媒介的文化传递不仅满足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更开发了新的和更多的文化需求。中国具有轻工业、食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应该借此在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寻找新的商机。如将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的“冰哥雪妹”做成套娃画面,以类似融合了中俄文化差异的产品来带动俄罗斯人的消费需求。 (二)消极影响 1 观念差异阻碍中俄两国经贸合作 中国人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庸、务实、利他、平和的观念,而俄罗斯人坚持个人主义,利己、极端。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人身上,而经贸活动最终也是由个体的人来完成,文化差异带来文化冲突,时常导致经贸合作中出现不愉快的情况。尤其在中国人赴俄经商问题上,俄罗斯人依照传统观念将其一概称为“中国威胁”,这样的偏见长期存在于俄罗斯的普通民众心中,无法令我们理解,也使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吸引中国的人力、物力时顾虑重重,进而阻碍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2 思维方式与语言障碍导致两国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出现偏差 思维方式与语言差异问题一直是中俄经贸合作中难以规避的障碍之一。这最直接地体现于商务谈判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性、关联性,注重总体性原则,总是在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条款和细节。俄罗斯人属分析性思维方式,非常注重实证与分析,通过归纳、演绎推导,强调合同的细节问题而缺乏总体原则。这样时常导致谈判陷入僵局。而思维方式、语言、法制观念甚至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还会带来对对方国法律的认知出现误读。不必要的误解与认知上的偏差,时常使中国人在俄罗斯处于窘境。如“灰色清关”事件,它是俄罗斯市场机制不健全的体现,但也反映了两国人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同,表明在中俄经贸合作领域极缺懂俄语、懂俄罗斯法律的人才。 三、中俄经贸合作中如何应对文化差异 (一)接受文化差异,多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1 政府应加大促进中俄文化交流的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从近年来中俄的政治往来可以看到,双方都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最大努力。化解文化差异最为直接的办法莫过于认识到差异的存在,了解对方的文化。近年来,中俄高层领导频繁互访是促成两国文化交流的最好时机,中俄“国家年”、“语言年”和“旅游年”的成功举办在两国文化交流方面也卓有成效。鉴于此,我国还应该利用中俄互办“旅游年”来增加相互往来的机会,以加强文化交流。此外,在俄罗斯已经有12所孔子学院,这是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平台,我们应该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为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创造条件,增进俄罗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还应该鼓励民间文化团体互访,并设立常设机构助推中俄文化的交流。 2 鼓励民间以留学、旅游、考察、经商等方式了解对方国文化 赴对方国留学、旅游、考察、经商一直是了解对方国文化的一种具体方式。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的人数并没有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那样多。在旅游方面,受到地缘因素等的影响,俄罗斯人来中国旅游的目的地多集中在东北三省、北京等地。而中国人赴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希腊等地旅游的人数都要多于去俄罗斯旅游的人数。因此,具备地缘优势的省份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与俄罗斯合作,在赴俄留学、旅游、考察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推出吸引人眼球的亮点,让更多的人关注俄罗斯文化、了解俄罗斯。 3 建设相关的官网,为想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人搭建网络平台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这句话依然适用,不同的是,这句话不再用来形容秀才的知识如何渊博,而是告诉我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你想知道的一切。中俄两国一直是国际关注 的焦点,俄罗斯的新闻、消息也屡见于中国的网络媒体之上。 在国内,有关俄罗斯的网站发展可谓良莠不齐,这类网站多集中在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或在有地缘优势的省份,但一些过于专业的网站因为受众太少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无法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鉴于此,我们应该整合国内已有的与俄罗斯相关的网站资源,建立具有门户性质的综合性网站,以满足人们了解俄罗斯文化、加强对俄经贸的需要。 (二)多渠道培养相关人才 在商务领域、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参与中俄经贸合作的人应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俄罗斯语言的人才。在有地缘优势的省份的高校内应开设更多有关俄罗斯的课程。同时将俄语专业的课程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培养更多懂俄语并且了解俄罗斯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研究俄罗斯问题的科研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外,就是住在边境市县的人也并不怎么了解俄罗斯,更别说了解俄罗斯文化了。建议有条件的省市可以定期举办俄罗斯问题论坛、讲座以加深人们对俄罗斯的了解,弥补文化差异给两国间带来的误读。在边境市县可定期举办中俄联谊会、文化展等来营造相互了解的氛围。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寻找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商机 1 以文化差异为契机,培养新的市场需求 中俄毗邻,有着几百年的邦交史和经贸史,对对方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且随着近几年两国间的友好互动更加深了彼此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以文化差异为契机,寻找新的市场需求便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例如,可以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上下工夫,带来贸易往来与文化互通双赢。在旅游开放方面,尤其是边境省市,应该借中俄“旅游年”之机会,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开辟一些以了解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俄罗斯游客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中国人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去了解俄罗斯文化。 2 以文化差异为契机,创造新奇特的产品 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对新奇特产品的创造灵感,中俄文化差异性也早被人们熟知,我们如果一味地迁就对方国,总是以生产制造符合对方国品味的产品有时候可能会给人留下没有新意的印象。我们可以利用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同时适当渗透中国文化,将双方差异性文化相结合定会增加产品的新奇特性,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经贸论文:试析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引入全过程管理思想,采用过程方法,将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活动划分为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过程,并围绕这三个过程就如何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 高职经贸类专业 全过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指要向用户提供好的产品或服务,就要从市场研究开始,直至将产品提供用户使用为止的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过程方法则是iso9000∶2000族标准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恰当地识别和划分过程是过程管理的基础,而过程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任何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看做是一个过程。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是高职毕业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前的必经阶段。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具有产学结合性、社会现场性、基地分散性等特征,这又决定了其过程管理对效果取得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思想,采用过程方法,细化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对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深化高职经贸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过程:准备过程、实施过程与评价过程。 一、准备过程 准备过程是顶岗实习活动的起点,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这一过程环节多、时间长、牵涉面广、决策要求高,主要包括制定专业技能标准、编写《顶岗实习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制定《顶岗实习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编写《顶岗实习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建设顶岗实习基地等。 1.制定专业技能标准。专业技能标准是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反映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追求,也预示着高职顶岗实习的行为方向及其结果。因此,科学、准确地制定专业技能标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存在两类专业技能标准:一类是由政府机构设定的,适用于全国或某一区域同类院校或同类专业;另一类是由各学校或者校内某系、某专业自行制定的,只适用于本校、本系或本专业。 对我国高职经贸类专业而言,可供采用的政府机构设定的专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标准)还较为缺失。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自己的专业技能标准时又过于随便,调查研究不深入,使制定出来的专业技能标准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存在困难。在这一环节上,各高职院校的经贸类专业应在学院教务处的统一协调下,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弄清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以及测评的标准。然后与企业一线人员一起制定内涵界定准确、易于衡量的专业技能标准。教务处应对专业技能标准制定的整个过程进行督查,并组织企业相关现场专家对专业技能标准进行认真审核,以确保专业技能标准的质量。 2.编写《大纲》。《大纲》是编制《计划》、组织学生实习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和进行顶岗实习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制定科学、规范、完整的《大纲》是规范顶岗实习的基础。由于顶岗实习环节的规范性较差,《大纲》编写的难度较大,再加之受传统的重理论教学、轻顶岗实习思想的影响,高职经贸类专业《大纲》的编写工作很不规范,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制定独立的《大纲》。 为规范管理,高职院校应由教务处统一规定《大纲》编写的原则、内容与格式,并由教务处对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统一收审论证、统一管理和印发。一般来说,《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性质、目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等。 3.制定《计划》。《计划》是按照《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单位的条件而制定的实习教学的具体执行程序。 制定《计划》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核心所在。但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部分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是纯粹的“放羊式”模式:由学生自己于第五学期结束后寻找顶岗实习企业,学校不对学生进行任何管理,从而使得顶岗实习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各高职院校教务处要对各专业的《计划》制定过程加以规范管理,要求经贸类专业制定《计划》,并通过对过程资料的检查来加强对这一过程的监管。《计划》一般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单位、实习时间、方式与地点、实习日程安排等。 4.编写《手册》。《手册》是规范毕业生顶岗实习行为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生实习期间的必备资料,能帮助实习学生了解学校的相关实习规章制度,记录学生的实习状况。 为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各专业应编写《手册》,明确学校的《实习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安置程序》《学生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协议书》《学生校外实习安全责任书》《推荐实习(就业)登记表》、顶岗实习期间月度工作总结、《学生实习鉴定表》“职场宝典”等内容,并发放到实习学生手中,便于学生实习。实习期满,学生须将《手册》交辅导员,教务处则应加强对《手册》的检查,以推动顶岗实习工作走向正规化。 5.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相对完善、稳定的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是做好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必备条件。在基地的选择上,应考虑经贸类专业定岗实习分散性的特点,同一班级学生的实习要相对集中,原则上选择在同一城市进行,以3~5个实习点为宜。 对于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各高职院校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成立实训部,对学院顶岗实习基地进行统一管理;二是由各系部自己负责管理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我们认为,毕业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以学院实训部或就业办为主,由实训部或就业办根据各专业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对全院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统筹开发、统一管理,提高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效益。 二、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是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顶岗实习训练过程,并对学生实习训练过程加以指导,以达成顶岗实习预期效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应该强调的是实习指导教师的自我管理及其对学生顶岗实习训练的指导、管理与控制,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只能起辅助作用,不宜过度强调和过频实施。 1.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水平的高低以及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是决定顶岗实习过程效果的主导因素。 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没有实习指导教师的认定标准,其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往往是由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担任,其中,许多教师和辅导员是“从校门到校门”,本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不强。这极大地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为切实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学院应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认定、职责、聘任、管理与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由系(部)负责根据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起一支符合任职资格的以企业一线专家为主的专、兼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并由教务处和督导处负责督查,不具备任职资格的指导人员坚决不允许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2.对顶岗实习的组织、引导、督促与指导。这一环节是整个顶岗实习活动的主体,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顶岗实习质量的高低。这一环节具体又包括如下几个阶段:(1)组织教学。任何类型的实践训练,都必须做好组织教学工作。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实践训练的准备。具体做法是: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表,向学生分配实习任务,并检查实习所需的各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2)入门指导。这一阶段,实习指导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顶岗实习的目的;其次是要讲清楚顶岗实习中技能操作的相关知识、操作要领、操作步骤及安全事项,引导学生认识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次是要有预见性,讲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处理,让学生心中有数,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处理,不会手忙脚乱。考虑到经贸类专业定岗实习具有社会现场性的特点,因此要特别强调安全管理,包括生活上、操作上和与顾客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3)巡回指导。在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的各种技能操作作全面、细致的督查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这是顶岗实习的中心环节,所用时间较长,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是检查、指导学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规范性,督促学生严格按具体操作程序开展工作,即使最简单的步骤,也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而不只是简单地追求结果。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性问题作个别指导。(4)实践训练总结。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岗位工作结束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都要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效果作出点评,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中掌握的操作技能,分析操作效果,找出消除缺点的办法。 3.提交实习作品和顶岗实习报告。在这一环节中,应该要求每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要在实习结束后,向实习指导教师提交其实习作品(或其通过实习所取得成果的证据)和一份顶岗实习报告(主要包括个人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所取得的主要收获、对今后搞好顶岗实习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内容),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和效果评价的依据之一。 4.指导教师总结。这是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完成顶岗实习过程后,从教学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等方面对顶岗实习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实习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而且对顶岗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的改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评价过程 评价过程是顶岗实习过程的最后一环,是由相关部门对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顶岗实习的效果作出评定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对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 对顶岗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不仅可以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均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而且可以了解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有利于今后的提高。评价工作应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1.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的过程。学生的实习成绩是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最终反映,也是衡量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实习成绩评定是整个顶岗实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按照科学、准确、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进行。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在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活动中,学生的实习成绩往往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凭印象直接给出的,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由实习指导教师直接给出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作为顶岗实习效果衡量标准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并能将之作为衡量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学生实习成绩最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实习态度。顶岗实习要用企业的要求来要求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除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因此,这部分成绩可占实践总成绩的30%左右,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出勤情况、实践训练的表现评分,并由教务处和督导处根据实习指导教师记录的出勤表、教学日志以及学生填写的《手册》进行抽检。(2)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掌握是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因此,这部分成绩应占实成绩的60%以上。这部分成绩评定应实施指导与评定分离,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材料和实习作品(或成果)作出评定。必要时,直接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学生的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评定。(3)实结。这部分成绩占实成绩的10%左右。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学生所交实结的质量进行评定。 2.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评价。(1)过程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检查各种顶岗实习档案,对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应由教务处对顶岗实习档案材料的形成进行规范。要求在顶岗实习开始前,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制定《计划》;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填写考勤表与《顶岗实习日志》,学生必须填写《手册》,顶岗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必须填写实习指导总结,学生必须提交实习作品、顶岗实结和《手册》。最后,由教务处和督导处对顶岗实习档案进行检查,从而促进顶岗实习活动各环节的实施,对提高顶岗实习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效果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和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测定,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 一般来说,应该在实习指导过程结束后,由教务处在一个星期内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学生的实习成绩一起作为实习指导效果的评定依据。 经贸论文: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摘要:在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后,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已呈现式微之势。作为相对更适合实行双语教学的国际经贸专业,其双语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在教学师资水平、学生外语素质及参与主动性、双语教材以及双语教学管理与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经贸专业;问题;对策 作为教育部于2001年要求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六个专业之一,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已为各界所认识。随着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对外经贸领域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以及国际经济贸易业务规范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中国高等教育也需要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在此态势下,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通过教学改革实行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双语教学在中国仍属于新生事物。虽已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但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制约,近几年来,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正呈逐渐萎缩之势[1]。在此大背景下,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也不能独善其身,其推行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学质量亟须提高。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双语教学的实际体会和观察认识,分析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促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有所裨益。 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一般可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两类。前者指社会文化环境与社会性质、国家双语制度、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性质与规模、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后者则包括师资水平、学生外语水平、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2]。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与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类似,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地表现在后一类因素方面。 1.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当前,国际经贸专业师资队伍一般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为主,并正迅速补充以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这样一支教学队伍在常规汉语授课方面已相当胜任,并具备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空间。但双语教学目的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顺畅地运用外语将课程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重点内容等讲授清楚,并通过与学生的现场互动了解其掌握理解情况。这对教师的外语口语、听力以及知识表达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在国外系统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其外语能力不全面,语法知识不系统,外语发音不标准,知识内容表达不规范,在授课中难以使用外语与学生做有效沟通,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显得相当吃力。 2.学生外语素质及参与主动性需要加强。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能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之一,而这又是以学生的外语水平及学习主动性为条件的。较之其他专业,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外语基础应相对较好。然而笔者的直接感受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似亦呈下降之势,且良莠不齐现象明显。同时,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大多数学生仍只是被动地听课、接受教师提问和参加考试,缺乏主动性及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笔者曾就《世界经济》双语课程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关于双语课程教学过程的侧重点所在,仅有少数同学选择“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沉默且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好多唱“独角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缺乏适用的双语课程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没有一套好的、难度适中的教材,双语教学的开展不啻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要求,高校双语教学要使用原版教材。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教师获取原版外文教材的信息渠道较为狭窄,常常难以做出恰当选择;二是在结构及内容上,原版教材与其对应的中文教材往往不相匹配;三是原版教材价格一般较高,学生缺乏购买积极性;四是原版国际经贸教材通常部头较大,其中专业词汇较多,知识涉及面广泛,对高校师生都存在一定难度。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又要如期完成教学计划,结果难免顾此失彼,也降低了原版教材的利用率。 4.教学支持条件尚显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缺乏相应的配套支持机制,如双语教师培养机制、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教学研究机制等,从而使教师的双语教学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推进[3]。由于多数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所体现出的宏观性和发展性,要求教师在培养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较高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及时了解国际经贸理论及现实动态,部分课程还要求教师深入对外经贸实际工作部门,了解其业务流程。这些都要求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各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在双语课程方面的付出未必会使其获得期望的回报。此外,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如图书资料、数据库、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也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二、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当前制约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虽然它们错综复杂且相互影响,但仍属可控因素。通过实施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将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1.培养与引进合格的双语教学师资。为提高双语师资水平,应实行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高校现行体制之下,要使双语教学持续系统地开展下去,教学主力只能是在职教师。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其从事的是外语教学而非双语教学;聘请对外经贸业务部门工作人员或他校教师,也仅能起点缀或过渡之用。因此,除在职教师需主动设法提高自身双语教学水平外,高校也要创造条件对现有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技能培训,包括选送优秀人员赴国外对口高校接受培训。此外,当前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已学成归国,高校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有条件从中选拔出专业知识理论水平高、外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强并且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现有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中去。 2.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应继续强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使学生切实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后续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程度不够的问题,教师除要抓好其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外,还可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及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4]。双语教学还须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教师应根据班级内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情况,确定授课内容中的适当外文占比。应该指出的是,鉴于课程成绩在学生参与评优、保研以及毕业求职等方面的作用,教师需对双语课程考试方式以及外文试题的占比、难度、涉及面等进行综合权衡,以使考试成绩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开发出适用的双语课程教材。鉴于高校的现实状况,笔者以为目前双语教材建设的一种较好方法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学者在选择高质量国外原版教材后,参照对应的中文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对原版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精选和改编,并在添加注释、名词解释、练习题、小结等内容后汇编成教材。以笔者负责的《世界经济》双语课程为例,由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世界经济》教材包括中文版及英文版各一本,其在内容上完全对应且篇幅适中,很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当然,广义的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本身,还包括ppt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参考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定教材后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形式生动的教学课件以及从有关外文网站上选用材料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相关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情况等告知学生,充分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4.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管理和支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教学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大力配合支持。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双语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一方面要设置双语课程准入门槛,实施教师授课资格制度,设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将双语教学及其授课质量同教师的业绩指标和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同时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保障。要尊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材选用、考试方式、学生成绩判定等方面给予教师必要的自主权,避免凡事搞“一刀切”。此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应会同学校其他有关机构,为教师参与国内外进修、异地参加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发表教改论文和出版双语教材等,提供相关信息、机遇以及必要的财力支持。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双语教学既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囿于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整体上并不顺利。在“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才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5] 这种“规范的”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的状况下,推行双语教学还需要管理者、研究者以及任课教师去不断总结和探索。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更适于实行双语教学的内在特性,在探索和推行双语教学方面责无旁贷。本文结合笔者作为一线任课教师的实践与体会,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不足之处期望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经贸论文:试析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对湖南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有实现途径进行了梳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扩展就业服务职能以向在校学生提供兼职服务、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等促进校企合作的对策,对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经贸类专业 高职 途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所有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者所认识,有关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以及缺乏长远合作机制等原因,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本质上还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较少。特别是由于经贸类专业毕业生具有的就业流动性较强、容易掌握企业客户与渠道等方面核心资源等特点,客观上造成企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顶岗实习等实践机会,再加上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专业化、大批量特点与企业对经贸类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小批量特点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经贸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难度更大,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更少。可以说,校企合作实现途径的开发,已成为困扰经贸类各专业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为制约高职经贸类专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就高职经贸类专业拓展“校企合作”途径作一论述。 一、湖南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有实现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途径,是指路径,即如何到达目的地。因此,本文所指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要如何才能实现校企合作,而不涉及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方法。通过本课题组的广泛调研,目前湖南省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实现途径有如下几条。 1.以行业主管部门为纽带,实现校企合作。湖南现共有行业主管高职院校30所,接近高职院校总数的50%,而在这些行业主管的高职院校中,开设了一个以上经贸类专业的有27所,占总数的90%。由于这些行业主管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行业举办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不错的中专或职工大学升格或转制而来,计划经济时期多年的行业办学经历,使它们与行业内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有着较好的校企合作经验和基础。正因如此,以行业为依托,以行业主管部门为纽带,成为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行业主管部门早已不再对行业内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其在促使高职院校与行业内企业保持不同程度的技术交流、协作研究、员工培训、教师挂职等业务往来关系,促进行业内校企合作的实现方面的作用已大不如前,且其影响力有日渐减小的趋势。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大规模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行业色彩日渐淡化,服务行业的针对性有所减弱,也使学院与行业内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2.以学院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为纽带,实现校企合作。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当前校企合作途径开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出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示范院校与精品专业等项目建设的需要,动员学院教职员工利用自己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来寻求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对于经贸类专业而言,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贸类工作人员相比技术等类工作人员更注重社会人际关系的营造,社会交往较广泛;另一方面,与理工等类专业的教师相比,经贸类专业教师的市场意识相对较强。因此,高职经贸类专业的专任教师往往与企业相关人员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他们也因此而成为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维系校企合作的主要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湖南经贸类专业前期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靠感情和人脉关系而实现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很脆弱的,无法形成校企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没有就动用专任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这一特定个人资源建立相关的激励与补偿机制,很多专任教师为校企合作的实现而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使专任教师利用个人资源实现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也使这一桥梁的作用受到削弱。 3.与中介公司合作,实现校企合作。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不断推进,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敏锐地意识到以一所学校面对多家企业、一家企业面对多所学校共同合作的“多对多”的校企合作形式,将有利于化解经贸类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专业化、大批量特点与企业对经贸类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小批量特点之间的矛盾,更符合经贸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规律,更有利于学院和企业双方的发展。同时,鉴于他们掌握着丰富的企业信息资源,在促进“多对多”的校企合作关系方面具有其他企业(组织)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当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承担起为企业引进经贸类人才和为高职毕业生联系顶岗实习企业的职责,与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按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对专业进行改造,并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输送学生顶岗实习的合作协议。由于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中,企业通过与中介公司合作,可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并可降低在使用顶岗实习学生中的管理成本及风险成本;而高职院校则由于中介公司的存在,降低了校企合作中的运作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从而使这种方式为企业和高职院校所接受,迅速成为当前湖南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另一主要途径。但是,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中,作为中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为了补偿其投入并获取一定利润,通常要从高职院校(学生)一方收取一定的所谓专业改造与顶岗实习安排费用(一般为生均三千元左右),这笔费用的支付,无疑加大了高职经贸类专业学生的经济负担。 4.以校办企业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校办企业是指由学校作为投资人投资发展起来的企业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兴办和直接经营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校办企业在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独特作用首先引起了一些以理工类为主的高职院校的重视,部分院校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依托,通过独资、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创办了相关企业。在这些院校及专业的示范与带领下,近年来,湖南科技职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也以经贸类专业为依托,开办了校内超市、校办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并利用这些经济实体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校办企业成为湖南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又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湖南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本就极其紧张,能够用于兴办校办企业的资金极其有限,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办企业规模一般都很小,而各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招生规模都较大,因此校办企业所能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数量相对于满足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巨大需求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而且,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科学、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运营难以规范、资产监管难以到位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校办企业本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甚至给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学校办企业这一模式本身就值得反思。 二、完善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途径的对策 1.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是实现经贸类专业校企长期合作的关键。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盈利性是其本质特征,是否能赢利是其是否参与任何项目包括校企合作的根本因素。因此,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关键在于能否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享受到实惠,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需要安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设备,支付实习生工资费用等,使企业的劳动成本大幅增加;而由于高职经贸类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较低,经贸类专业人才就业的流动性较强,企业很难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直接经济利益,也很难通过优先录用毕业生而获取间接收益。这可以说是目前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反应冷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的关键瓶颈。为克服这一瓶颈,我们认为关键是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降低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资待遇。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均将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实行的是“放羊式”的管理,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只要于毕业前能交回实习证明(或就业证明),就给予学生“毕业实习”课程的学分,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实际上是将第6学期作为寻找就业单位的时间,学生的学业并没有按专业教学计划完成。而极少部分通过校企合作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则以提前就业的学生为参照,对顶岗期间的工资待遇提出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乃至政府相关部门也因要“防止学生成为顶岗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而对学生的要求给予支持,从而使企业不得不放弃接收顶岗实习生的打算。其实,企业接收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不但不能减少原有正式员工的数量以减少用工成本,反而需要派出大量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使企业的协调和管理成本增加。而对于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来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应是其完成学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不应考虑取得与从事同等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同等报酬,而且还应当为完成学业支付一定的成本(即学费)。因此,降低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资待遇是非常合理的,高职院校所应做的应该是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和考核,既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以协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又要积极与企业沟通,落实实习岗位和指导老师,防止企业将顶岗实习学生安排到非专业对口岗位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 第二,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运用政策、法规推动校企合作,是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目前我国关于校企合作的文件虽有不少论述,但这些校企合作的文件大多是针对高职学校一方的,且都属于提倡性的文件,这对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并不具有法律意义,根本不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为破解难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并给予税收与政策优惠,以补偿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从而激发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 2.扩展就业服务职能,提供兼职服务,是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短期合作的有效途径。经贸类专业的学科背景突出表现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作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领域,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过程是为人提供有使用价值的服务,行业活动虽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从业人员工作的内容和过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的工作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其工作内容与过程也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区别。因此,高职经贸类专业学生应更多地遵循“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原理,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兼职,以更多地到实际工作场景中去体验,探索工作技能。而目前,尽管企业的各类短期促销活动、各种展销会与博览会等为高职经贸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兼职机会,但由于学生平时身处校园,缺乏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获取兼职信息的平台,使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兼职变得比较困难。同时,学生外出兼职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学校对这一行为缺乏应有的管理。为此,可以将学生兼职作为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通过扩展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能,一方面,加强与各人才服务公司及相关企业的联系,及时兼职信息,为经贸类专业学生兼职提供一个权威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通过该平台,由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就业指导老师联合对在校经贸类学生的兼职加以指导与管理。 3.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是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又一有效途径。对于一些开办经贸类专业较早的高职院校来说,历届毕业生是开展校企合作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资源。这些毕业生对促进所在企业与母校进行校企合作、帮助师弟师妹联系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与岗位、担任师弟师妹的实习指导老师等事项都有着较高的热情。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断开发校企合作途径与合作对象,以化解其不可能通过与少数几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来彻底解决的高职院校对经贸类各专业人才的持续性大批量培养与企业对经贸类各专业人才的阶段性小批量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一是经常组织跨年级的集体活动,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加强交往与联系,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基础;二是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通过他们掌握有效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推荐毕业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并聘请其中的优秀人员担任顶岗实习教师;三是邀请历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回母校开设讲座和召开座谈会,指导、帮助毕业生成功走向工作岗位;四是通过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既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企(行)业发展动态及其相关工作岗位对技能要求的变化,同时又广泛收集历届毕业生对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以此分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经贸论文:浅谈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分析 摘要:近年来,借助中俄两国政府的推动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佳木斯市对俄罗斯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日渐繁荣,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政府和民间经贸科技交流频繁,初步建立了合作技术平台。黑瞎子岛部分回归后,成为政治、经济热点,引发各方对俄贸易投资热潮。文章着重从发展机遇方面阐释了佳木斯市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扩大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着重点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通道;口岸;黑瞎子岛;资源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现辖两个县级市、四县、四区,全市总人口252万,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周边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鸡西等百万人口城市,辖区内有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2个森林工业局,经济区内人口1200万。佳木斯市以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市场空间、优质的人才储备、发达的交通网络、便捷的对俄通道、独特的旅游景观等诸多优势,成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经济、金融、科技、交通、文化中心,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重要口岸。 一、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佳木斯市立足本地区优势,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对俄贸易稳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5.32亿美元,是2005年的9.8倍,年均递增52.77%,居全省第三位。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对俄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一)对俄贸易口岸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佳木斯市初步形成了对俄水、陆、空立体交通通道,总运输能力约400万吨。水运方面,五个口岸现有泊位42个,口岸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陆路方面,同江至俄下列宁斯阔耶港浮箱固冰通道运营良好,基本实现了四季运营,全年通关,佳木斯-俄比罗比詹客、货运输线路正在洽谈;空运方面,佳木斯市国际航空港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韩国首尔航线,对哈巴罗夫斯克的包机正在办理开通事宜。同时,佳木斯市加紧开通和建设一桥、一岛、三港和两路、两机场。抚远至黑瞎子岛公路2010年建成通车,黑瞎子岛上岛桥和防洪工程正在建设,口岸开通事宜正在会谈中;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2011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同江口岸西港工程项目建成后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抚远深水港项目、前进镇至抚远铁路项目在建;已动工的哈佳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佳木斯至哈尔滨铁路运行时间将由6小时缩短为1.5小时。抚远东极支线机场项目、佳木斯机场迁建项目已落实;同江、抚远口岸被国务院批准实施外国人入境落地签证。 (二)园区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佳木斯市先后规划建设了15个具有现念、先进经营模式的对俄园区。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成为重点项目,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已经黑龙江省常务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总投资额1700亿元,已晋升为省级高新区,其中辟建了110平方公里的对俄经贸科技基地;围绕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规划了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围绕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谋划建设抚远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作为黑瞎子岛外的出口加工和旅游服务基地;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建设下列宁斯阔耶中国木材加工园,年加工木材100万立方米,该项目已纳入《中俄共同开发和利用犹太自治州森林资源合作规划》,成为国家级境外园区项目;境内外农业种植基地众多,在俄境农业开发面积已达到74.7万亩,农业合作项目点50多个。 (三)对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佳木斯市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共青城市、比罗比詹市、南萨哈林斯克市、萨哈共和国纽尔巴区等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政府定期会晤,经常互访和举办各类经贸、文体交流活动。目前,佳木斯市在俄远东从事民贸、劳务人员达到2万多人,已建境外企业35家,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2010年,全市签订对俄劳务合作合同15项,合同金额3600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2305人次。佳木斯大学与哈巴罗夫斯克工业大学等8所俄罗斯高校建立了互派外教、留学生的交流机制。依托佳木斯大学建立的中俄科技合作中心与俄方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2项,储备国内、国际科技项目368项。佳木斯市对俄医疗合作也在逐步扩大,佳木斯康复医院每年收治俄罗斯脑瘫患儿50名以上。 (四)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1-7月份,佳木斯市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1%。目前,全市拥有外贸主体528户,其中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在5户以上,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8户;全市生产的农机、水泥、玻璃、毛毯、电机等产品在俄远东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并逐步向俄腹地延伸。 (五)对俄合作平台初步建立 2010年4月,在佳木斯市举办的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参展业户包括众多全国明星企业236家,参展人员达3万多人,来自俄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及萨哈共和国的260位客商和地区政府高层领导参加了展会。展会现场销售农机3800多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额7.9亿美元,其中签订对俄农机农业类贸易与合作项目3.6亿美元。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类专业展会,也是全国唯一的对俄农机展会。 二、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优势 (一)地缘区位优势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俄开放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抚远县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市是俄远东最大城市,也是俄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人口约65万人,占俄远东总人口的10%。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成后,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直接深入俄远东资源富集区和主要消费市场。俄罗斯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州的木材、矿石等资源直接由同江铁路口岸入境,比牡丹江绥芬河入境缩短运距近700公里。抚远三角洲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省内货物经抚远港通过江海联运运至日本仅需6天,比经大连港至日本节省三分之一里程。 (二)口岸通道优势 一是口岸众多。佳木斯市有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6个,其中,水运口岸5个,航空口岸1个,是我国对俄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特别适合运输进口大宗资源类货物。二是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同江铁路大桥、前抚铁路和黑瞎子岛上公路口岸通道建成后,佳木斯市对俄过货能力将达到3050万吨,“十二五”期间,全市对俄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三)资源互补优势 佳木斯市毗邻的俄远东地区人口密度低,资源储量大。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的煤、铁、石油、木材等资源极其丰富。此外,金刚石、金、锰、锡、锑、汞、硼、石墨、水镁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居俄罗斯前列。俄罗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远东地区瓜果蔬菜的70%、日用消费品的60%、肉类的50%依赖中国市场。俄远东地区劳动力匮乏,每年缺口达500万人,对我们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十分有利。黑龙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佳木斯市与俄远东地区开展多领域贸易与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合作基础优势 佳木斯市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机电、食品、轻工业较为发达;全市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长年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提供充足稳定的货源,蔬菜、水果、大米,佳木斯产品占有率始终第一。佳木斯市各级政府、部分企业人士同俄罗斯各界建立了良好关系,贸易中熟悉俄方有关规则、适应俄方的环境;政府交流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培养出一大批精通外俄罗斯国情、政策和外贸的人才,不仅是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的优势,更是全国开展对俄合作的宝贵资源。 三、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主要着力点 佳木斯市正面临着对俄经贸合作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强力支持边境地区对俄合作。二是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推进对俄合作战略转移的发展思路,为继续扩大对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拓展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空间。在《规划纲要》中涉及佳木斯市的口岸通道项目9个,产业项目4个,园区项目1个。四是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和同江铁路大桥的建设使佳木斯市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向佳木斯市的局面正在形成。五是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大桥两条通道的打开,使佳木斯市有望成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和总量最大的地区,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今后,我们将以加快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调整为核心,坚持以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两条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建立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四大园区支撑体系,打造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江对俄开放带,带动沿江口岸和内陆县市共同发展,逐步把佳木斯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成为引领对俄合作的大基地、大通道、大平台,成为全国对俄贸易合作新的增长点。力争今后5年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国内外资金的年平均增幅达到20%以上,到2015年突破100亿美元。 四、进一步扩大对俄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佳木斯市已有的对俄合作基础、发展优势,特别是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和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应将佳木斯沿江区域开放列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重要节点,将之提升为国家战略。 第二,在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一是给予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最优惠的政策,包括岛上经贸区保税政策;岛上海关后撤,实行“境内关外”封闭管理;给予中俄公民持有效证件自由往来、自由上岛政策;对第三国上岛人员实行“落地签”政策;简化企业投资手续;将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用地列入国家二次土地总体修编规划;保税区内允许各国货币流通等。二是对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将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规划,保证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在国家层面建立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高级协调推进机制,由国务院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专门牵头负责,相关部委作为成员单位,对黑瞎子岛各种项目审批进行综合协调。 第三,解决边境游异地办证问题。佳木斯市于2008年8月,正式向省政府申请在佳木斯市恢复异地边境游办证业务,省政府已向国务院相关部委转发。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要求,已做好准备工作。恢复佳木斯市边境游异地办证业务,必将带动全市旅游和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市的对外开放。 第四,建立重大项目国家、省、市及边境口岸四级对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晤协商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中俄双方形成有效互动,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经贸论文:世界经济形势逆转时我国对外经贸战略的调整 一、世界经济形势的逆转 2000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告别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长率逐步下降阶段。虽然连续多次降息,布什政府还启动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但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依然只有0.9%,第三季度终于进入负增长阶段。在美国经济放缓的同时,欧洲经济也出现放缓的迹象。日本经济经过政府财政的全力刺激后,在2001年第一季度只有0.10%的增长率,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出现了10年来的第四次衰退。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过去20年来很少出现的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体同时下滑的局面。而"9.11"事件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世界经济本已出现的颓势,对世界经济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事发的当周和美国股市开盘的第一周,全球股市高度震荡。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经济的打击尤为严重。 国际经济形势的这种变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尤其巨大。如果说东亚的金融危机主要体现在金融层面的话,这次的挑战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因为危机之后东亚的经济复苏主要依靠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而且出口还越来越集中在电子信息产品。但2000年开始的美国经济下滑、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美国的进口下降,尤其是对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口需求大量减少,再加上这次祸不单行的恐怖事件,给东亚地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1997-1999年的金融危机破坏了东亚许多地区的内部经济结构,它们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的坏账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政府能够动用微弱的公共开支之外,基本无法增加经济内部消费和投资的力度。从总体上看,东亚地区虽然不至于出现第二次金融危机,但肯定会出现一次较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且,这次经济衰退和外部市场的出口衰退结合,将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地区原来就存在的内部问题。总的说来,东亚经济(中国大陆除外,但包括香港和台湾)的较长期停滞和重大结构调整是很可能出现的。 二、中国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美、日、欧等国际市场的收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同样,东亚其他地区的经济陷入衰退,汇率贬值,进口大幅度减少,也会给中国出口带来更多的压力,但中国同样也获得了机会。 从表面上看,随着东亚其他地区的出口下跌,中国的出口也在下跌。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出口有两个特点:一是下跌的时间更为滞后,二是下跌的幅度较小。从各国出口市场来看,200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对日本增长13.7%,对亚洲整体增长8.3%,对欧洲增长11.5%,对北美洲增长6.1%,对美国增长6.0%,平均增幅为8.8%。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际市场的收缩和东亚经济的衰退,中国出口要继续保持出口值的增加,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另一方面,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这次挑战,进一步增加自己在第三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这个过程,已经被1997-199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的经验所证实了。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看,目前中国出口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东亚其他地区。在美国的进口市场,1996年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是6.51%,中国台湾是3.78%,韩国是2.86%,新加坡是2.57%,中国香港是1.25%,四小龙之和是10.46%;到1998年中国大陆上升到7.79%,中国台湾是3.62%,韩国是2.62%,新加坡是2.01%,中国香港是1.15%,四小龙之和下降到9.40%。2001年前七个月,中国大陆的份额为8.10%,而中国台湾为2.95%,韩国为3.04%,新加坡为1.34%,中国香港为0.82%,四小龙之和进一步下降到8.15%,已经与中国大陆的份额相差不大。中国大陆与东亚其他地区的国际市场份额呈此消彼长的趋势,在日本市场体现得最为明显。1996年,中国大陆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为11.58%,韩国是4.57%,台湾是4.28%,香港是0.74%,新加坡是2.10%,四小龙之和是11.69%;1998年中国大陆的份额为13.22%,韩国是4.30%,台湾是3.65%,香港是0.62%,新加坡是1.68%,四小龙之和为10.25%;2001年的前七个月中国大陆为15.48%,韩国是5.12%,台湾是4.37%,香港是0.42%,新加坡是1.68%,四小龙之和为11.59%,中国大陆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早已超过四小龙之和。 "9.11"事件之后,中国产品,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要在呈现衰退的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重复原来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低价优质策略,重演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成功渗透策略。整个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内部需求疲弱不堪,市民的需求转向质优价廉的商品,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返销商品和其他商品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每年以0.6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到2001年前七个月已经达到15.48%,与日本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美国只差三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相当多的产品,尤其是价格需求弹性较高的电了信息产品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市场需求越弱,价格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低价位的中国商品的渗透,我们的企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企业必须要有这种信心。实际上,石油危机后日本产品能够大举进入全球市场,也是依靠当时的全球经济低迷,选准了市场切入点,形成了优势地位。中国需要仔细研究借鉴日本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市场扩张的经验和教训。 三、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战略性转变 "9.11"事件的发生,可能对世界经济的格局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为"9.11"事件缓解了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压力,重新赢得了和平建设和迅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对外经贸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 第一,增加出口鼓励力度,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出口(特别是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出口)肯定越来越难。但这种困难对所有地区都是一样的,如上分析,中国完全可以采取低价策略,在总额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张自己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进口市场的份额,目标是战胜台湾、韩国、新加坡等竞争对手(因为它们受到的财务压力远较中国为大),为未来中国企业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扫清障碍。在具体政策方面,可以增加退税的力度,对出口企业给予更优惠的银行贷款等等,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对出口型企业的帮助,可能更需要考虑政治目的,而不能仅算经济账和财务账。 第二、培养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这是培育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突破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强化战略管理,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一主线展开多项管理工作,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性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其次,掌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两种基本方式:整合与创新。外贸企业既要注重从无到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已有的部分核心竞争力。第三,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国有外贸企业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主体,而目前有不少国有外贸企业的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破坏了企业的自主权,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了难度。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第四,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等,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外贸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创建,建立起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三,以扩大进口为武器,建构行业性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中国进口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都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而且这种自由贸易协议以投资和电子商务等行业为主。(与传统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不同)它们在构建自由贸易协议的过程中,往往将大中华地区排斥在外。未来数年,中国完全有可能以进口为诱因,与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可以选择在电子信息产品领域和投资方面,主要是用中国庞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来交换韩国的技术,同时对中国台湾产业形成新的压力,迫使它们进一步向大陆转移。在与其他地区建构自由贸易区方面,2001年底中国与东盟已初步达成协议,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此外,还可以借中美关系相对好转的机会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时机,进口一大批高新技术和设备,加速完善中国的装备工业。 第四,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中国加入wto的背景和"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安全神话的破灭,将会推动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一方面,外商(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寻找新的金融工具,将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资金和热钱(特别是未来可能从美国撤出来的资金)转变为对中国的长期投资。从这个意义上看,1993年香港市场上的中国概念股和h股,1996年的红筹股都有此性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机构应该与香港积极合作,尽快推出新的、具有上述功能的金融工具,为中国进一步引入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加快对外投资和对外移民,提前为中国在全世界的崛起作经济方面的部署。大量资金进入中国,势必会对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也可能形成某种程度的泡沫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应该坚持资本账户不开放的原则,因为中国尚不具备这种承受能力。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必须主动引导中国资金向外发展,提前为中国全面走向世界做出战略部署。在此之前,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投资和中国移民持相当强的防范态度,而"9.11"事件以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下滑将给中国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操作得好,可以让大批中国人借此走出国门,到海外定居,从而为10年、20年后中国经济强大和全面走向世界提供支持。因此,现阶段中国应当大力鼓励年轻人到世界各地留学(特别是要到知识水平较高的欧洲和澳洲等发达地区),鼓励中国居民到全世界旅游,鼓励中国个体户到全世界推销(特别是要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同时,鼓励中国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外出投资,特别是到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投资。 因此,全球经济下滑和"9.11"事件虽然可能给中国的外经贸工作带来压力,但如果中国应对及时,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趋利避害,为中国全面走向世界完成战略性部署。 经贸论文:关于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契机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东盟是福建的传统贸易伙伴之一,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福建与东盟贸易在未来也将面临多项抉择。本文根据福建与东盟多年的贸易发展现状,结合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发展契机,对福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经贸合作提出若干发展对策,希望对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经贸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福建;东盟;经贸合作;契机;对策 一、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 (一)投资方面 东盟是福建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福建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业逐渐展开,东盟已经成为福建首选的对外投资地区,东盟国家来闽投资主要集中在东盟的五个老成员国,这五个国家占东盟在闽投资总额的90.24%。截止2008年底,东盟在福建省累计投资3426项,合同外资金额83.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07亿美元;福建省核准在东盟设立境外企业86家,累计投资金额2.8亿美元,项目涉及贸易、铁矿开发、木材加工、农业开发等方面。我国与东盟之间实现“零关税”贸易,借此机会,福建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在东盟的投资。 (二)机电产品贸易方面 福建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从2002年的9.04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12.41亿美元,其中95%以上为戴尔、松下电子等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形式进口的电子元器件,东盟成为福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地。福建的机电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从2002年的5.72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3.00亿美元,每年均提供40%的出口增量。机电产品出口种类不断丰富,发电机、船舶、液晶显示器、汽配等多种产品对东盟年出口额突破亿美元。 (三)民营企业与东盟的贸易方面 福建积极鼓励省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展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扶持福建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电子、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医药、家用电器行业的对外发展;充分利用华人、华侨的特殊桥梁作用,扩大福建省机电、轻纺等产品对东盟的出口。2010年前7月,福建私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29亿美元,增长69.9%,占同期福建对东盟贸易总额的41.1%;福建省民营企业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规模日益壮大,在双方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福建省对东盟进出口的主导。 (四)对外工程和劳务输出方面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福建省第一大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一大劳务输出市场,目前已近30家企业在东盟从事劳务、海产品加工、电机制造等行业。2006年福建省对东盟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总金额332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041万美元,劳务输出2961人。福建省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东盟市场的开拓力度,为实现中国与东盟提出的“2010年双边年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五)旅游合作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来闽旅游人数不断上升,2006年,东盟国家有25万人来福建观光,2009年1-10月份来闽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139.17万人次,其中接待东南亚五国游客12.35万人次,占到了8.8%。东盟游客主要来自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福建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居民出境旅游快速增长。由于地缘、亲缘的关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福建出境游者的首选之地。 二、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契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刺激效应 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在政治上有利于促进和巩固中国与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有利于改善双方的地缘政治环境,保障区域安全,而且也为福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发展机遇。首先,其有利于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福建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增长。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各成员国关税将大幅降低,这为福建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对东盟出口提供机遇。同时cafta贸易便利化进程,将涉及各国之间通关、检验检疫、产品技术标准、市场准入门槛、人员流动便利等诸多环节的衔接和相互承认,非关税壁垒将逐步消除,区内贸易、相互投资将大大方便;其次,其有利于优势互补及合理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互补性。东盟各国资源丰富,以盛产橡胶、矿产品、石油、塑料原料和树木等原材料闻名,而福建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东盟产品相比,福建的服装、鞋类、食品加工、车辆零配件、小型机械等产品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福建与东盟存在不同产业间的贸易互补性,可以说在双方之间一种新型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循环机制已初现端倪;最后,其为福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便利的区域性市场。目前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启动,福建企业投资于区域内可以享受到区域内国家相互开放市场和提供优惠的好处,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福建对东盟的投资。 (二)2010年东盟六国的零关税效应 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东盟的7000种产品实行零关税,东盟方面也将作类似安排,这将为福建省机电产品、农产品、建材、鞋服等行业对接东盟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在建材行业方面,目前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住宅建设出现新一轮热潮,其建材产品大多数依赖进口,每年建材的进口需求额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这不仅为福建民营资本创造了投资机会,同样也为建材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商机;在机电产品方面,东盟已成为福建主要的机电中间产品来源地,机电产品一直是福建出口东盟的最大宗商品,其中外资企业占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55%,如捷联电子的液晶监视器、冠捷电子的crt监视器、友达广电的液晶显示板、厦门建松电器的电动机;在纺织鞋服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为中国制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力市场。零关税必然会带来低成本,因此福建企业可将规模效应应用于东盟报价上,有益于提高成交量。目前,我省与东盟之间呈现的主要是一种规避贸易壁垒的区域性合作关系,企业利用关税优惠,将线纱、布料、鞋材等中间产品出口到东盟,再加工成鞋服成品后在当地销售,或使用东盟的配额出口到欧美地区。 (三)以海西建设为依据开展投资合作 海峡两岸的经济融合,无疑为东盟十国加速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东盟是台湾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福建省可以结合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积极寻求与尚未被纳入自贸区的中国台湾地区分享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台商可以通过在福建建立合作基地来拓展东盟市场。目前在福建从事加工贸易的台资企业,销往东盟地区的产品占很大比重。海西建设可以加强台商在福建投资,从地缘、人缘还是从合作的基础等方面得到很多的便利。利用在福建已设立或者进一步设立的投资合作平台,台资企业出口东盟各国的产品将同样有机会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这对于促进福建与东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 三、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的直接投资 首先,要积极引导福建民间资本投向东盟。调查数据显示福建民间融资金额仅次于浙江,但是由于大量的民间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而处于闲置的状态,去东盟投资一方面可以为这些富余的民间资本找到出路,另一方面,对于福建民间资本来说,进一步扩大东盟合作的机遇已经到来;其次,加大对东盟各国“边际产业”转移力度。新加坡和文莱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居东盟国家的第一层次;马来西亚和泰国属于第二层次;印尼和菲律宾属于第三层次;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是第四层次。东盟这种多层次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使得福建企业在东盟中下游国家进行投资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福建转移“边际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场所。东盟中下游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并且实施了许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国家的经济与福建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文化背景方面的类似性构成了东盟国家的区位比较优势,可以减少福建投资的进入障碍;再次,引导台商以与大陆商家合资方式投资东盟。 (二)利用产业结构互补,进一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 东盟各国与福建贸易互补,特点各异。工业方面,福建产业基础完备、产品性价比高,建材、船舶、汽配、纺织服装、鞋类等产品出口优势明显,东盟为其提供6亿人口的大市场,同时也是福建资源型、原料型产品、高科技零部件的重要来源地;农业方面,相对于东盟优质水稻、棕榈油、橡胶和热带水果等,福建深加工的水产品、蔬菜以及柑橘等具有互补优势;服务业方面,福建在建筑、海运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而东盟则在航空运输、金融、酒店、会展、旅游服务方面独具特色。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结构互补性就是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的直接驱动力。因此,双方应充分利用这种贸易互补性,加强合作交流。 (三)改善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加大开拓东盟市场的力度 福建省民营企业应着力发展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产业群,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在东盟国家打造强有力的、具有保税功能的特色产业区,鼓励并带动相关企业进行投资,以现有优势产业的多元化战略来拓展区域产业集群的宽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区域产业的附加价值,构建福建—东盟国家中小企业合作的平台。 (四)加强企业跨国经营人才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基石,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因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吸收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将是企业壮大自身规模、开拓东盟市场的紧迫任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地分析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制度上建立起完整的人才体系,有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重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留住高素质人才。 (五)政府要构建投资促进体系与服务体系 政府在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中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其支持体系是促进福建企业海外投资的制度保障,因此,政府应着重提供经济合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等服务。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应发挥和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投资促进平台,加快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加大信息服务力度,不断增强中介机构在促进对东盟的出口和投资中的地位,协助民营企业产品的出口,引导发挥涉外经济咨询、法律、会计、市场调研等中介机构作用,为福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和保障;其次,政府应进一步简化手续,简化项目核准,以高效的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行政成本。 (六)应充分利用华侨网络 广大的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福建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全省拥有1000多万的涉外同胞,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国家,相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宗教文化,使得福建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贸易基础,有利于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华人华侨是推动福建—盟区域合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人脉资源,资本实力雄厚的东盟华人可以为福建—盟区域合作提供充足的资金。福建省要积极主动地与东盟华人华侨组织、机构和社团等建立密切的联络渠道;合作双方要及时调整政策,改善软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研能力,适度引导华资转向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型投资项目,在巩固传统产业内贸易基础上,推动产业内贸易的深化发展。 经贸论文:CEPA协议对内地经济及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cepa;港澳:内地:台湾:经济 [论文摘要]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加速了香港和内地经济的融合,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回顾了cepa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分析了cepa对香港和内地经济的影响尤其是珠三角各地区的经济的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分析在cepa协议的基础上内地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方向。 1 cepa协议的签署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kong,简称cepa)在香港签署,并于2004年1月1目的正式实施。在香港与大陆签定cepa后,澳门也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是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独立关税区之间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框架。是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新尝试。这是中国签署的第一个实质性自由贸易协定,是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所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迈出重要一步。 2 cepa协议的内容和背景 在2003年6月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之后,又分别在2004年10月27日签署的《(安排 补充协议》;05年10月18日签署的《 安排 补充协议二》;2006年6月27日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2007年6月29日签署《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补充协议四》。2008年7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与商务部签署新一轮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也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cepa其核心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方面。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消除内地与港澳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最终实现内地与港澳的贸易自由化。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而内地作为香港经济的腹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为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截至2008年12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298620个,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3495.7亿美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着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再提升一个层次,就需要在经贸合作机制和合作体制上有所创新。减少和消除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各项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上的融合,成为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与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3 cepa协议对港澳及内地经济的影响 自2004年1月1日cepa实施以来,促进了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cepa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金融旅游合作和专业人员资格互认等方面对港澳作出了开放程度较大的优惠安排。 在货物贸易方面,目前已享受到零关税优惠的港澳产品已达2178种。基本囊括了港澳全部现有产品,并为未来有可能在港澳地区投资生产的产品预留了发展空间。截至2008年5月底,内地累计进口港澳零关税产品16.6亿美元,免征关税额12.3亿人民币。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在金融、法律、会计、建筑、旅游、医疗、物流等40个领域分别对港澳实施了221项和209项开放措施,涉及内地30多个政府部门。多数行业对港澳投资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已有2322家港澳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申请投资内地。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港澳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合作和品牌合作9个方面加强了合作;已有1154家符合cepa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香港公司按照有关优惠条件投资内地;内地累计赴香港“个人游”旅客超过2500万人次,占同期内地赴香港游客的41%;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累计达439家,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值的58%。 cepa是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遵循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产业有明显差异,互补性较强。在内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内地引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主要来源的就是香港。cepa建立后,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两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双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因而,cepa的积极影响不仅仅限于香港,而是对内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粗略分析,cepa对内地经济的影响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港澳对内地的扩大投资,进一步促进内地产业升级和调整,从宏观层面促进内地产业竞争力;第二,有利于内地和港澳资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由于更低的门槛,鼓励港澳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第四,奠定三地经济—体化基础。 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cepa对珠三角的意义尤为明显。虽然ce-pa打破了珠三角独霸港澳的优势,但是同时也给珠三角与港澳进行更深入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优越条件。cepa协议中的各项优惠条件清除了两地在经贸往来上的制度障碍,使得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珠三角将在cepa框架下寻求新的定位。 cepa对广东省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创造不少新的就业岗位。据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2004年广东省港澳企业增长较快,全年新登记港澳资企业5066户、投资金额96.7亿美元、注册资本63.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17.9%、2.3%和7.1%。其中,港澳服务业企业增长迅速,全年新登记1259户,投资总额28.9亿美元,注册资本17.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9%、11.6%、14.8%,占全年新登记港澳资企业三项指标的24.9%、29.9%和28.8%。与香港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如位于珠三角东部的东莞、深圳等地受惠更大。 在制造业充分合作的基础上,香港和内地在服务领域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广东省政府的“十五”规划,第三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3600亿人民币的增加值上升到2005年的6800亿元,几乎翻一番。而这一时期,香港服务业的强势无疑将对广东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动力。由于香港服务业的介入,广东在印刷业、旅游业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中介、市场调查与咨询等服务产业也将加快发展。更加便利化的服务对广东的招商引资提供的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在2009年1月1日cepa补充协议五的实施,旅游、医疗、教育、福利机构等更多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对香港的开放,粤港两地的服务贸易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4 cepa协议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内地与港澳cepa协议的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与内地隔海想望的台湾是否也能够参与自由贸易的过程当中,取得和港澳同等的贸易地位,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自1992年台湾正式开放企业赴内地投资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台湾是祖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台商主要的投资地。在投资方面,根据台湾经济部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台湾共有36,538件投资项目登记赴内地投资,投资金额达到648亿美元。内地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金额最多的地区,为台商海外主要生产基地。在两岸贸易方面,以2007年为例,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为1,022亿美元;台湾出口至大陆之商品及劳务约为742亿美元;自大陆输入金额为280亿美元,台湾享有562亿美元贸易顺差。但是在目前的两岸四地,香港和澳门都先后和内地签订了cepa协议。四个单独的关税区域中只有台湾没有与内地签定类似的经贸协议和建立制度性的经贸合作机制。所以在货物贸易上台湾也就不能享受诸如cepa协议中出口内地零关税的待遇,即使将来内地依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进出口关税,台商还是会在内地市场与港澳的竞争中以及在区域性分工格局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两岸投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再加上两岸共同面对全球化、区域经济整合等国际经济大趋势,确实有必要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彼此经贸往来。构建两岸创新的经济合作机制,在这制度框架下推动两岸的经贸关系深入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的实现给内地和台湾之间经贸来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两岸之间往来便利,降低了相关物流成本及时间上的成本,提升了台湾的产业竞争力。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台湾签订cepa协议是两岸同胞所共同希望的。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政治上的争议,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自由贸易,形成整个中华的经济贸易区,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两岸四地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经贸论文:聚焦中国与南非经贸关系 摘要: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非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中影响力最大,也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主要成员。1998年1月1日,中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较快,相继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经贸联委会协定、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动植物检疫检验合作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航空协定、海运协定等经贸合作协定。2004年两国确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年6月,南非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代表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与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2006年6月,总理对南非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纲要》,鼓励扩大双边贸易,以实现平衡、互利的贸易关系,两国将鼓励各自企业寻求发掘贸易潜力的机会,并相互积极支持对方国家企业前来投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与南非迎来了建交11周年,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字:经贸关系,双边贸易 一、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一)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我国在非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7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占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总额的16.7%。其中,中国向南非出口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自南非进口9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南非与传统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大幅下跌,仅中南贸易保持稳定,微跌3,99%,中国从南非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一跃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南贸易在南非对外贸易结构中的比例从去年的8.45%大幅提高到11.94%。上半年南非对中国出口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8%,南非自中国进口38.31亿美元,同比下跌20.25%。中国成为南非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和进口来源国。 (二)贸易产品结构符合双方比较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放与发展,已经在机电、纺织等行业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南非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黄金、铂族金属、铬矿砂、锰矿砂、钒、铝硅酸盐、钛等矿产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钻石、煤炭等储量也居世界前列。在过去五年中,南非经济增长率达到5%,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之一。中南贸易产品结构反映了双方的上述比较优势。中国对南非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钢铁制品、机械器具及零部件,电气设备及音像制品,车辆及零部件等,出口金额由2002年的5.4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43.09亿美元,2008年占中国对南非出口总额的55.17%;从南非主要进口矿砂、矿物燃料、珠宝、贵金属及制品和钢铁等商品,且占我国自南非总进口的比例迅速上升,2008年占来自南非的总进口额的73.12%。 (三)相互投资逐渐起步 在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两国在投资方面也逐渐起步。截至2008年底,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南非累计直接投资额为8.3亿美元。涉及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食品、建材、矿产开发以及金融、贸易、运输、信息通讯等。中兴、华为、海信、中钢、酒钢和紫金矿业等中国企业已经在南非建立了生产基地,并迅速打人非洲大陆市场。中钢集团是投资南非的最大的中国企业,它在2008年承诺对南非林波波省新增投资4亿美元。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在2008年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2009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与南非第二大银行集团——南非第一兰特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中非发展基金2009年3月已经在南非设立了办事处,旨在鼓励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目前它正为在南非的多个电力和可替代能源相关项目的融资提供评估。 南非对华投资始于1992年。据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南非是少数几个能利用中国国内市场的非洲国家之一。截至2007年底,南非在华投资项目共计594个,实际投资4.75亿美元,南非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进行规模较大且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合作。到2009年底,sasol(沙索合成燃料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神华集团等大型中国企业合作的煤制油项目的一期投资即将完成;世界最大的优质造纸企业sappi注资约5800万美元扩大在华项目。此外,米勒公司(sab miller)于1994年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时进入中国市场,自那以来,这家在伦敦和约翰内斯堡上市的啤酒企业与其政府合作伙伴已在当地市场赢得15%的份额;南非两家最受尊崇的矿业公司——goldfields和在伦敦上市的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目前也正在中国开展投资;南非最大的传媒集团naspers在《北京青年报》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持有相当规模的股权。随着中国一南非直航班机的启动,南非数以百计规模较小的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 二、双边经贸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双边贸易不平衡 按照中方统计,中南双边贸易中,中方一直保持少量顺差状态。然而按照南非政府的统计,南非对中国贸易存在较大逆差。例如,2006年南非对中国出口21.2亿美元,从中国进口72.9亿美元,逆差高达51.7亿美元。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降低对华逆差,南非宣布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配额管理,中国与南非政府签署了一项包括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实施进口配额的协议,限制中国对南非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这对处于行业结构调整中的南非纺织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中国政府希望此举能保护南非当地的就业市场,同时也能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健康有序地出口南非,彰现了中国政府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负责任的精神。按照中方统计,2007年以来,中国自南非进口增长率均远远大于对南非出口增长率,贸易不平衡出现了改善迹象,2008年,中国对南非贸易逆差创纪录地缩小至6.38亿美元。 (二)贸易产品结构凝固化 尽管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符合双方比较优势,然而南非主要对中国出口矿砂、贵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自中国进口机电、服装等制成品,此种结构并非为南非政府所乐见。例如,中国对南非出口的纺织品、服装近年来高速增长。有资料显示,大量廉价商品进口使得南非不少服装和纺织品工厂倒闭。由于南非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增加非常担心,中国首次采取了单方面主动限制纺织品出口的做法。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国在2008年底之前就31类产品对南非的出口进行设限,并帮助南非纺织业提高竞争力。在南非副总统恩格库卡看来,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协议,代表了双方的诚意。 (三)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南非是非洲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南非已先后对中国丙纶毯、平板玻璃、不锈钢制品等产品提起37项反倾销调查,其中许多产品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迫使中国多种产品退出南非市场。截至2006年底,南非对中国产品仍在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有14起。 (四)企业投资热情高但缺乏完整投资计划 南非经济的发展以及中非论坛的召开在中国国内掀起了新的南非投资热。正如中国驻南非大使钟建华所说,近期到南非考察的企业络绎不绝,“每一个的口气都很大,一来就都想投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然而,这些企业往往缺乏对南非社会的了解,也无任何完整的投资计划。实际上,到南非投资要认真研究南非市场,选择合适的经营产品并寻求好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一个长远规划,以产品质量和信誉取胜。 (五)投资项目技术含量有待升级 过去几百年间,南非一直名列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国,拥有大量的煤、铁、铬等资源。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往往是看中了南非丰富的矿产资源。例如,中国中钢公司、酒泉钢铁公司皆在南非投资铬矿,在当地将矿石进行粗加工之后,再运回中国作为生产不锈钢的主要原材料。然而,这一传统做法现在正在受到挑战。2008年3月14日。南非贸工部副部长罗伯·戴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非正在研究改变自己的贸易政策,可能限制矿石或者粗加工矿石的出口,要求投资者将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环节留在南非当地。 三、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中南经贸关系 目前,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于2009年上半年跃居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中南贸易还不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l%,约占南非对外贸易总额的10%。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南应积极发挥双边经济互补优势,以及建交以来发展经贸合作的良好政治优势,充分挖掘经贸合作潜力,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一)拓宽经贸合作领域 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其银行业、保险业、汽车制造、矿山开采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为南非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南非是非洲大陆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由于其经济稳定发展,自由化水平高,双方经贸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如中国的采矿、发电、汽车等方面的机电产品在南非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双方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对方的市场潜力,必将获得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二)适时贸易转投资 南非本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还是进入其他非洲市场的门户。南非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国,在南非投资意味着直接进入南部非洲市场。同时,南非在为非洲大陆提供能源、救济援助、运输、通信和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南非传统上和欧盟关系密切,南非商品进入欧盟市场可享受最惠国待遇,8%的出口商品可以免税。因此,在南非生产的一些产品如纺织品,可以绕过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和配额限制,充分发挥优势。近年来,南非对外商投资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南非投资生产的产品除在当地销售,还可向周边国家辐射,甚至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随着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市场潜力的不断显现和投资环境的成熟,中南双方以商品贸易为主的经贸联系也将渐渐转为贸易与投资并存的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 然而,要有选择、有准备地在南非投资,应注意并妥善处理以下问题: 一是社会治安问题。南非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率高则必然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南非的治安状况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投资南非时必须对这一问题有所防范。 二是黑人劳工地位问题。南非政府为提高黑人地位和生活水平,缓解失业压力,要求南非的所有企业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黑人。然而相对而言,一些黑人办事效率不高,思维不活跃,对数字不敏感。在南非投资,应充分了解当地对企业雇佣员工的要求,以及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三是劳工权益问题。南非政府非常重视劳工的权益保障,南非的工会拥有很强的势力,罢工现象十分普遍。在南非投资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充分考虑所有不利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 中国与南非互补的经济基础是双边经贸迅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只要双方妥善处理好双边经贸中的关注点,未来经贸合作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经贸论文: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分析 摘要:近年来,借助中俄两国政府的推动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佳木斯市对俄罗斯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日渐繁荣,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政府和民间经贸科技交流频繁,初步建立了合作技术平台。黑瞎子岛部分回归后,成为政治、经济热点,引发各方对俄贸易投资热潮。文章着重从发展机遇方面阐释了佳木斯市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扩大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着重点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通道;口岸;黑瞎子岛;资源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现辖两个县级市、四县、四区,全市总人口252万,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周边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鸡西等百万人口城市,辖区内有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2个森林工业局,经济区内人口1200万。佳木斯市以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市场空间、优质的人才储备、发达的交通网络、便捷的对俄通道、独特的旅游景观等诸多优势,成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经济、金融、科技、交通、文化中心,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重要口岸。 一、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佳木斯市立足本地区优势,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对俄贸易稳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5.32亿美元,是2005年的9.8倍,年均递增52.77%,居全省第三位。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对俄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一)对俄贸易口岸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佳木斯市初步形成了对俄水、陆、空立体交通通道,总运输能力约400万吨。水运方面,五个口岸现有泊位42个,口岸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陆路方面,同江至俄下列宁斯阔耶港浮箱固冰通道运营良好,基本实现了四季运营,全年通关,佳木斯-俄比罗比詹客、货运输线路正在洽谈;空运方面,佳木斯市国际航空港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韩国首尔航线,对哈巴罗夫斯克的包机正在办理开通事宜。同时,佳木斯市加紧开通和建设一桥、一岛、三港和两路、两机场。抚远至黑瞎子岛公路2010年建成通车,黑瞎子岛上岛桥和防洪工程正在建设,口岸开通事宜正在会谈中;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2011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同江口岸西港工程项目建成后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抚远深水港项目、前进镇至抚远铁路项目在建;已动工的哈佳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佳木斯至哈尔滨铁路运行时间将由6小时缩短为1.5小时。抚远东极支线机场项目、佳木斯机场迁建项目已落实;同江、抚远口岸被国务院批准实施外国人入境落地签证。 (二)园区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佳木斯市先后规划建设了15个具有现念、先进经营模式的对俄园区。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成为重点项目,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已经黑龙江省常务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总投资额1700亿元,已晋升为省级高新区,其中辟建了110平方公里的对俄经贸科技基地;围绕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规划了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围绕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谋划建设抚远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作为黑瞎子岛外的出口加工和旅游服务基地;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建设下列宁斯阔耶中国木材加工园,年加工木材100万立方米,该项目已纳入《中俄共同开发和利用犹太自治州森林资源合作规划》,成为国家级境外园区项目;境内外农业种植基地众多,在俄境农业开发面积已达到74.7万亩,农业合作项目点50多个。 (三)对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佳木斯市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共青城市、比罗比詹市、南萨哈林斯克市、萨哈共和国纽尔巴区等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政府定期会晤,经常互访和举办各类经贸、文体交流活动。目前,佳木斯市在俄远东从事民贸、劳务人员达到2万多人,已建境外企业35家,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2010年,全市签订对俄劳务合作合同15项,合同金额3600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2305人次。佳木斯大学与哈巴罗夫斯克工业大学等8所俄罗斯高校建立了互派外教、留学生的交流机制。依托佳木斯大学建立的中俄科技合作中心与俄方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2项,储备国内、国际科技项目368项。佳木斯市对俄医疗合作也在逐步扩大,佳木斯康复医院每年收治俄罗斯脑瘫患儿50名以上。 (四)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1-7月份,佳木斯市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1%。目前,全市拥有外贸主体528户,其中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在5户以上,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8户;全市生产的农机、水泥、玻璃、毛毯、电机等产品在俄远东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并逐步向俄腹地延伸。 (五)对俄合作平台初步建立 2010年4月,在佳木斯市举办的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参展业户包括众多全国明星企业236家,参展人员达3万多人,来自俄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及萨哈共和国的260位客商和地区政府高层领导参加了展会。展会现场销售农机3800多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额7.9亿美元,其中签订对俄农机农业类贸易与合作项目3.6亿美元。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类专业展会,也是全国唯一的对俄农机展会。 二、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优势 (一)地缘区位优势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俄开放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抚远县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市是俄远东最大城市,也是俄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人口约65万人,占俄远东总人口的10%。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成后,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直接深入俄远东资源富集区和主要消费市场。俄罗斯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州的木材、矿石等资源直接由同江铁路口岸入境,比牡丹江绥芬河入境缩短运距近700公里。抚远三角洲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省内货物经抚远港通过江海联运运至日本仅需6天,比经大连港至日本节省三分之一里程。 (二)口岸通道优势 一是口岸众多。佳木斯市有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6个,其中,水运口岸5个,航空口岸1个,是我国对俄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特别适合运输进口大宗资源类货物。二是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同江铁路大桥、前抚铁路和黑瞎子岛上公路口岸通道建成后,佳木斯市对俄过货能力将达到3050万吨,“十二五”期间,全市对俄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三)资源互补优势 佳木斯市毗邻的俄远东地区人口密度低,资源储量大。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的煤、铁、石油、木材等资源极其丰富。此外,金刚石、金、锰、锡、锑、汞、硼、石墨、水镁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居俄罗斯前列。俄罗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远东地区瓜果蔬菜的70%、日用消费品的60%、肉类的50%依赖中国市场。俄远东地区劳动力匮乏,每年缺口达500万人,对我们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十分有利。黑龙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佳木斯市与俄远东地区开展多领域贸易与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合作基础优势 佳木斯市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机电、食品、轻工业较为发达;全市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长年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提供充足稳定的货源,蔬菜、水果、大米,佳木斯产品占有率始终第一。佳木斯市各级政府、部分企业人士同俄罗斯各界建立了良好关系,贸易中熟悉俄方有关规则、适应俄方的环境;政府交流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培养出一大批精通外俄罗斯国情、政策和外贸的人才,不仅是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的优势,更是全国开展对俄合作的宝贵资源。 三、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主要着力点 佳木斯市正面临着对俄经贸合作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强力支持边境地区对俄合作。二是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推进对俄合作战略转移的发展思路,为继续扩大对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拓展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空间。在《规划纲要》中涉及佳木斯市的口岸通道项目9个,产业项目4个,园区项目1个。四是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和同江铁路大桥的建设使佳木斯市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向佳木斯市的局面正在形成。五是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大桥两条通道的打开,使佳木斯市有望成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和总量最大的地区,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今后,我们将以加快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调整为核心,坚持以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两条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建立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四大园区支撑体系,打造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江对俄开放带,带动沿江口岸和内陆县市共同发展,逐步把佳木斯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成为引领对俄合作的大基地、大通道、大平台,成为全国对俄贸易合作新的增长点。力争今后5年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国内外资金的年平均增幅达到20%以上,到2015年突破100亿美元。 四、进一步扩大对俄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佳木斯市已有的对俄合作基础、发展优势,特别是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和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应将佳木斯沿江区域开放列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重要节点,将之提升为国家战略。 第二,在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一是给予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最优惠的政策,包括岛上经贸区保税政策;岛上海关后撤,实行“境内关外”封闭管理;给予中俄公民持有效证件自由往来、自由上岛政策;对第三国上岛人员实行“落地签”政策;简化企业投资手续;将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用地列入国家二次土地总体修编规划;保税区内允许各国货币流通等。二是对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将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规划,保证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在国家层面建立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高级协调推进机制,由国务院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专门牵头负责,相关部委作为成员单位,对黑瞎子岛各种项目审批进行综合协调。 第三,解决边境游异地办证问题。佳木斯市于2008年8月,正式向省政府申请在佳木斯市恢复异地边境游办证业务,省政府已向国务院相关部委转发。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要求,已做好准备工作。恢复佳木斯市边境游异地办证业务,必将带动全市旅游和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市的对外开放。 第四,建立重大项目国家、省、市及边境口岸四级对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晤协商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中俄双方形成有效互动,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经贸论文:国贸专业实施“错位发展”养纺织经贸人才的实践研究 普通纺织院校如何秉承工科优势和本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合理利用产业技术资源形成错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贸易业务分工的细化为全国几乎各类学校均拥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多样化的需求,文、理生源学生应担负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形势的变化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不同的特色。天津工业大学是以纺织强势学科为特色的普通高校,面对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作用的不断变化,实施"错位发展"对提高天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一)确定专业方向的定位和人才能力培养定位 到各类院校、纺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进行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成立了由政府部门、学校、纺织企业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的优势特色、自身的基础条件等,准确定位专业方向和人才能力培养目标。 (二)修订并实施了基于错位理念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中模块化设置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必修课主要夯实基础,限选课突出行业特色,任选课体现分层培养。必修课程中增加了纺织产业通识课程。调整了15门专业课的授课内容,使课程讲授紧密结合纺织、材料等行业(企业)实际;建立了针对纺织行业(企业)的包含认知实习、课程实习、模拟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案。限选课中,纳入体现纺织特色的课程组;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如海关业务演练、贸易案例实战与开发、模拟博览会谈判、贸易实务课程设计等;加大实验和实践学时,开设了26个仿真实验和实训。在各类实验实训中又依照基础和兴趣分层培养。任选课中一是增加了《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纺织工程前沿专题讲座》等选修模块,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二是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材料工程等10余门选修课及以纺织经贸为主题的长效化化系列讲座,并建立了课内、课外、校外结合的“一、二、三”课堂结合的大课堂体系,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能力的分类分层培养;三是聘请外教开设韩语和英语口语等,并鼓励学生用英文完成论文和答辩,满足学生更高的专业外语能力需要和出国留学深造需要。 (三)构建与实施了学生能力错位培养、教师培养、课程支撑、教学质量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能力错位培养平台、教师队伍支撑平台、课程支撑平台、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组成的“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1、学生能力错位培养平台 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校外建立了 “河北海盛威纺织集团”、“盛大雅伦国际货代公司”、“天津市津翔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美国新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和滨西社区、涞源塔儿中心小学等社会实践基地,完成不同人才的错位培养。 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 “新径国际贸易实务大赛”、 “清源杯报关业务大赛”、 “华泰杯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二是创办“经蕾杯”英语竞赛、统计知识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外汇期货模拟竞赛等,每年一次;三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全国国际商务谈判大赛”“金蝶杯”全国商业物流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世华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全国高校学生调查分析报告征文比赛、天津市“职场精英”挑战赛等。 搭建外语能力培养平台。每年聘请田纳西大学教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英文培训班;每年举办中美文化周,邀请美国教授专题讲座;举办“经蕾杯”英语竞赛;设立英语角、英语桥,免费播放新概念英语视频讲座,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撰写英文毕业论文和英语论文答辩,近四年共21篇。外语学习平台的搭建取得显著效果,本专业二年级末英语四级通过率始终保持全校第一;仅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二等奖 3人、三等奖 6 人;每年有近10%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05级学生开始实行导师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近三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70余篇。 2、教师能力错位培养平台 按学生能力结构错位培养要求将教师合理定位。从事应用型知识能力培养的教师,实施了“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同时50%的教师完成纺织经济、纺织贸易课程的进修。为培养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自筹资金有规划的每年选派1-2人去国外交流;5-10人参加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利用每年的中美文化交流月安排教师为美国学生授课,同时和国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团队的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主力。 近四年培养市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天津市131工程第三梯队1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青年理论家)1人,12人次到国外学术交流,其中2名教师受邀讲授中国纺织经贸,获得lincoln fund 1项,fulbright fund 1项,1人被邀主持国际会议分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使近四年学生评教的优良率为100%,中青年专业教师中有电子商务师、物流师、金融分析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占50%;获得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环渤海高等教育“四位一体”合作模式研究》、21世纪初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贸易经济新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天津市教委《天津市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问题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贸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等各级别教改项目25项,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并将成果融于教学之中,推动了错位培养体系的实现。 3、课程支撑平台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建设。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设立了课程建设基金, 建立了8个课程团队,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 4、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建立了教学管理团队,构建了以院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课程跟踪检查评价机制。其中跟踪检查评价的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实施课程教学中以分类错位培养为主旨,针对学生的不同定位安排在二、三课堂完成相应的作业,并纳入课程学习考核。研制了一个符合iso9000质量标准的全过程、各环节、多方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通过iqnet和cqm 认证中心普通高等院校iso9001:2000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质量体系的国际认证,后经连续两次复检均合格通过,有效地保证了改革实施。 综上,以“应用型”为主旨,紧密联系学校强势纺织学科所属产业,突出地方特色的实践模式,为该专业错位发展提供前提,高仿真、互动式教学实验、实训平台、创造性模拟公司、自主开发性案例教学场所、常态化竞赛机制等为学生能力错位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对提高天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经贸论文:浅谈对外经贸与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 [摘要] 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本文讨了在如何在外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问题。 [关键词] 外贸英语 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函电是对外经贸活动中使用的专业英语。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外贸英语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功运用商务知识、发挥才能、顺利开展经贸活动的钥匙。 一、何为对外经贸中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他认为“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包括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该理论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新一代的语言学家,扩展了语言研究视野,引发了一股强大的外语交际教学法趋势。交际能力的含义现在发展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副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随着各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化,为满足特殊的交际需要,产生了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课程。esp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esp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以特定的语言交际功能和学习者交际需要而确定的。它以学习者的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用性,使学习者的专业或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外贸英语函电就是一门esp课程,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是成功教学的核心。 二、外贸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1.交际能力的需求分析 munby的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的观点,外贸英语课程学习者主要是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学中英语用于写作符合规范的外贸信件。使用环境涉及对外贸易的公司、企业或招商局。学习者要学会如何与买方、卖方或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就贸易中具体环节进行咨询、协商或洽谈。外贸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如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交际过程中要掌握清晰简洁、礼貌貌周到等原则和对方本位的立场。 2.培养兴趣 要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和引导他们喜爱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热情、亲切、幽默、开明、宽容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喜欢。对老师的喜爱会逐渐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课堂话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商贸领域生动鲜活的事例或其他领域的话题,只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选择来讨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加以运用,以便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而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 近年来外语交际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esp教学。交际教学法认为教学材料是影响课堂交际和语言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能促进交际性语言使用。常用教学材料有以篇章味基础的材料,以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和以及实物教具。函电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课本提供了大量的经贸信函。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其他的语言材料。如讲到装船一章时,可以上网搜索国内外海运公司网站,查阅真实素材。即使是中文材料也可以给予学生很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推进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4.开展丰富的语言交际活动 根据交际教学法,外语课堂应是一个充满“交流”的场所,“用语言去学”,交际能力的获得依赖具体的交际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精心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任务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抓重点。学生基本掌握该单元信函的特点后,单元中的其他信可由学生课后自习,可另外安排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采用演示文稿,分析各信函中的交际事件、交际手段、写作特色、语言重点;或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表演,生动展示交际事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评点,并把学生的作品与课文中相关的范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实践,认知到其中的差距和优势,能发现各自应获取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进行适度的文化导入。讲解翻译练习时,通过对比突现英汉语言结构与文化间的异同,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可通过学生喜爱的讨论方式进行文化导入。 5.抓好校外实践工作,增强商务交际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平台。外语的学习毕竟是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它需要有一个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在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可以让语言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简化了就业环节。许多院校在加大校企结合的力度。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利互惠的合同,逐步建立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成为应用型人才。 6.加大师资培育力度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外贸英语教学的质量。外贸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主动钻研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还应联系企业、海关等相关单位,做到多请教、多实践、多总结,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 经贸论文:新疆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当前新疆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面临良好发展机遇。本文对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双方在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新疆;中亚;现状;对策 一、新疆与中亚贸易的现状 2011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8.2亿美元,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l9位,增长50.8%,增幅为全国第四位,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68.3亿美元,位列全国第18位、西部12省区市第一位,增长61.1%,增幅为全国之最;进口60亿美元,增长11.7%);全年利用外资5.58亿美元,增长21%;境外投资协议额达到4.18亿美元,增长11倍;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达到4.7亿美元,增长1.3倍;输出劳务6070人次,增长两倍。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占我国与其贸易总额的76%;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占新疆进出口总额的82%。同时,新疆在中亚五国中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并且对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俄罗斯中部以及外高加索地区产生了较强的辐射作用。可见,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良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国家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双方的合作轨迹基本上可概括为20世纪50年代上升,60年代下降,70年代停滞,80年代恢复,90年代调整、提高和21世纪初全面提升的几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和多方位合作的新局面。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二十年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贸易合作方式来看,从90年代初的易货贸易为主,到目前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一般贸易为辅,且增加了加工贸易、技术贸易、展会贸易等形式,如2008年新疆边境小额贸易额188.1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4.6%,居于绝对主力地位。就其规模来看,2006-2011年新疆对中亚贸易有了较快的增长,贸易额从2006年的,91.03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28.2亿美元,年均增长50%以上。 (二)哈萨克斯坦与新疆贸易往来中但有主要地位,双边外贸发展迅速 2011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8.2亿美元,其中对哈萨克斯坦贸易占46.5%,哈萨克斯坦仍是我新疆第一大外贸伙伴。2011年,全国对哈贸易额为249.5亿美元,其中新疆占42.5%,新疆仍是哈在我国内各省区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由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在中亚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在新疆与中亚的贸易中,哈萨克斯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所占比重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潜力巨大。 (三)对外投资初见成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疆便开始利用自身的区位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与中亚国家(甚至在西亚、南亚更大的范围内)开展了双边、多边的跨国经济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随着新疆企业拓展周边市场能力的增强,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已从经贸合作初期的纯贸易行为发展到相互投资建厂。双方企业通过贸易合作积累资金,逐步开始投资合作,进一步推动贸易规模的扩大。 二、新疆与中亚贸易存在的问题 1.从国家层面来看,制约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双方合作机制不健全。中亚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针对国际间合作与开发的相关文件约束性不强,法规建设滞后。②中国与大多数中亚国家都签订了双边运输协议,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致使新疆通往各周边国家的运输线路长、道路设施落后、收费站设置多、收费不规范等。与此同时,客商出入境面临着很多障碍,通关查验不顺畅、口岸通关效率低、货物积压时间长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2.从新疆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信息渠道不畅,企业缺乏创新能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部门和企业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化,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能及时针对新形势、新问题调整或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掌握信息的部门和中介咨询部门找不到服务对象,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致使很多商机没有得到有效利用。②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全球化的战略意识。进军中亚的企业缺乏寻求与中亚国家主动合作的强烈意识,缺乏一批有实力的从事跨国 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缺乏全球化战略意识。③经济合作的领域主要是边境贸易方面,以能源、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为主,而且商品品种较少,结构不平衡,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效益显著的项目很少。 三、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借鉴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式合作 按照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新疆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的层次、规模、结构水平都会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合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参与成员的数量较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在这方面,欧盟的经验值得借鉴。新疆与中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也应当采取“双边合作,之后统合”的策略。各国应当从本国的根本利益着眼,冷静、理性地处理各国关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或者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内的建设。只有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中国经济与中亚经济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推动中亚区域经济的整合。 (二)政府在经贸合作中不仅要发挥制定、执行各项政策法规的职能,更应当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提供便利 加强政府职能。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各贸易主体开展对中亚经贸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当前,特别要在争取国家对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以及对加快推进中哈自由贸易区、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等各类经济特区建设方面给予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加强新疆外经贸人才培养。总体来说,新疆的外贸人才比较匮乏,应当在注重人才数量增加的同时提高外贸人才的素质。还应当结合新疆的外贸特点,在培养大量英语人才的同时加强培养俄语人才以及相关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创造良好合作环境 中国新疆一直遭受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困扰,中亚国家也长期处在外国政权的干涉中,因此,加强各国间反恐合作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合作的目标之一。各国政府应当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强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上的合作,为经济圈的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稳定、安全的贸易投资环境。 作者简介:张双杰(1987-),男,江苏镇江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经贸论文:经贸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借鉴探究 摘要:通识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回顾了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系统介绍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从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建立多层级通识教育统筹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对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自2015年教育部推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后,高职院校纷纷启动了优质校建设,探讨新形势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线路图,力争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此期间,通识教育在培养技能专精、务实致用、圆融优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受到关注。部分高职院校虽已启动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调整,但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规划不系统、适用教材较少、校际交流合作缺乏等诸多问题,使得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1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 通识教育即西方经典的LiberallArtslEducation,又称作博雅教育、人文教育、文科教育、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等,原指在西方古典时代一个自由的城市公民应该学习的基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阐释了通识教育,即“广博的锻炼和均衡的发展,而非狭隘的专门化,使学习者不致沦为机械呆板的知识学习”,其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的“儒家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进入现代社会,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面向社会人的通才素质教育,不同于专才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的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其更加关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理想人格。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最早提出了新式学制的教育目标,规定了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鲁迅先生在1917年《文化偏至论》中也有具体阐述,“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於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直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现阶段,通识教育在各个地区的名称虽不相同,但大家都认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校应该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2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 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其具有明显的“毕业即就业”的“工具性”特点,也因过于功利导致接受了良好知识教育的学生缺乏生活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场拓展空间不足,职业生涯跃迁困难重重。教育管理者随之开始了对高职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对高职教育功利性倾向的反思,提出高职教育应由“专一精深”向“广博宏通”、“务实致用”向“圆融优雅”转变。[1]llll在大部分地区,通识教育的实施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即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和通识均衡选修模式。第一种模式将共同科目定为必修的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通识课程设置多个领域供学生选修,体育、军训及服务课程也都纳入通识教育。第二种模式将共同科目通识化之后,调整原有共同科目的内容或属性(列为通识必选课或者完全开放选修),再将课程规划为不同学科领域供学生交叉选修。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通识教育也日益呈现新的趋势,表现为综合型大学愈加重视,开课数量愈趋多元;高职领域新设学校规划配套愈趋完善活泼;全人教育与关怀教育日渐获得重视;课程逐渐融入社会参与社区互动;专业课程逐渐向通识课程倾斜,融入服务学习元素;强调生活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复古趋势明显;三创元素愈来愈得到重视,日渐成为通识教育的内涵[2]。 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体系分析 3.1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苏南镇江商业学校,几经改制和整合,2002年由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和江苏省商业学校改建成高职院校,主要为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历来重视并扎实开展通识教育,已累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输送了近7万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发展美好生活与完善人格的全人教育,成为健康、真诚、自律、慎思辨、明是非、关怀社会、热爱生命且具有创新创意动能的健全现代公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三大类组成,其中正式课程包括博雅通识、品德教育、基本能力三个领域。其中,选修课程中的人文艺术领域旨在启发人的心智能力,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培养文学与艺术的修养,进而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自然科学领域旨在了解科技对文明的贡献,注重科学方法与伦理的培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科学领域旨在促进人际的和谐相处,培养对社会的关怀,认识当前社会问题并适当参与,启发以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生命关怀领域旨在培养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所有生命的尊重,促进生命价值与美好人生的实现。 3.2发展趋势 近年来,学校通识教育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规划与开设更多元、更活泼、更能指向未来社会且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博雅通识课程;追求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的融合与汇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基本能力;为学生蓄积发展的可贵动力,即愿意提升更美好的人生境界、开拓更广远的人生视野、创造更丰美的人生价值的动力;全力推动主动式全生活品格的学习模式。 4对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4.1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但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推进方式取决于学校自发层面,缺乏统一的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部分院校还停留在书面探讨阶段。因此,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是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4.2建立多层级的通识教育统筹机构 通识教育能够较快地得到全面实施和推进,主要是将综合型大学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成功移植到高职院校,形成多层级的通识教育统筹机构,为通识教育的推行创造了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借鉴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式,成立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不同领域的分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制定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学校层级的“通识教育中心”,统筹规划实施学校通识教育活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其提升至一级教学机构。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面统筹协调高职教育领域通识教育的实施,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以提供更好的行政支持。 4.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公共任选课、公共限选课和公共必修课三种形式。开课教师资质审定、课程评估标准和课程评估方式等均缺少制度依托,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把控。因此,制定和完善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相关制度规定,做到通识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可控化,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4.4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现阶段,高职院校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学术活跃度偏低,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造成该领域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鲜见,各种学术交流平台和活动的缺乏也让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领域正在寻求更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的机会。因此,有效提升通识教育领域的学术活性,对通识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院校之间可以通过交流会、分享会、研讨会、论坛、学术期刊等各种平台和载体,为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保持通识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者:陈志刚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论文:探索经贸专业职业素质培育体制的构建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描述 为了能胜任毕业后即将面对的不同职业,同时获得个人职业前景的顺利发展,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养成针对不同行业的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决定了高职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会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既包括与经贸活动有关的专业职业技能,例如基本商务知识、法律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等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自信心、抗挫折、团队合作精神、情绪控制力、主动、灵活、坚持等,二是人际影响力。例如沟通、说服、演讲、关系技巧等,三是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时间管理、个人形象管理、自我规划等,四是审美管理能力。例如礼仪、社会和职业形象管理等。 二、构建高职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途径 1.开设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系列课程,创建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中,除了要开设一些基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创业与新新》、《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修养》之外,经贸类专业还需要特别开设例如《职业形象塑造》、《人际沟通》、《中国传统文化》等与经贸文化和人文素质有关的选修课。而对于经贸类不同的专业,职业素质选修课应有所区别。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应增加跨文化沟通内容,而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则侧重个人形象管理和礼仪知识方面的内容,对营销专业则加重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的选修内容。 必修或选修的素质系列教育课程要贯穿三年的学习过程,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经贸类职业素质。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只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包括学习和日常行为在内的全方位的跟踪考核,构建全面的职业素质考核体系。经贸类专业应增加例如商业道德、行为规范、组织能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的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分数达标要求,把隐形的职业素质通过一套有形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给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生素质测评表,同时要把此表反映在毕业生推荐表上,供用人单位参考。 2.深入推进与经贸类企业的互动与合作,积累职场实践经验 企业是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企业进入企业,将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通过岗位认识、参观学习、课余兼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充分融入企业氛围之中,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等,也客观地认识到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全方位做好胜任未来岗位的准备,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打好基础,以职场实践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一线工作人员、业务骨干和优秀毕业生进入学校,为在校学生作如“财务人员职业能力与素养”、“物流业发展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等职业素质系列专题讲座和报告等,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获得有关企业的信息、企业的用人要求,感受来自于企业的文化,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有效的缩短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 3.打造独特的经贸类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不是靠哪一门具体课程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在一种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因此,为了培养适合经贸类专业的职业素质,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营造经贸类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例如可以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说“行业话”、说“企业话”,把一些著名的商业企业照片、成功商业人士的个人成长故事、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与经贸类职业相关的内容,张贴公布在校园的显眼位置,而且一定要定期更新,让学生感受到经贸类行业的日新月异的特征,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经贸类有关第二、三课堂,开展各种经贸类社团活动、各种经贸类协会活动、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经贸类职业技能节,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营造浓厚的经贸技能操作氛围。支持鼓励学生们参加如“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等经贸类全国各地技能大赛,重奖技能竞赛的优胜团队和个人,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的热爱,提高职业技能素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进行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辅导。 4.加强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培育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 将职业规划从入学开始就引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倡导学生科学系统地将专业、学业、职业统一起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生们就能与专业教师和同专业的毕业生面对面交流,通过“了解职业倾向”、“职业近路及职场探索”、“职场伦理测评”等方面的在线测评,分析出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并给出适合的职业选择,形成该学生的“人才DNA资料”。根据测评结果,系统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来做好职业规划,并指导他们根据所选职业的要求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合理安排好3年的学习计划。 例如,某一经贸类专业新生在入学时将自己的职业定位暂时选择为“人力资源”,他则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学习、选修课学习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的考证,来让自己在未来的3年学有专攻,为自己走向社会选择职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自我与社会,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品质、合作精神,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明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软件技术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因为新一轮的全球的产业转移,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急切的需要把握住机会,向更加高端的市场,即欧美市场进行延伸,这个新的趋势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问题或将成为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因素,现阶段需要培养高质量的软件人才,然而,在我国的大学高等教育中相关的英语专业并不能培养出大量的相关的高质量的人才,无法满足这个市场的相关需求,因此,我认为,针对这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具体的分析这个行业的具体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符合标准的一系列合格的人才。因此,本文将对软件技术欧美软件外包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软件外包服务;英语技能;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在不断的蓬勃发展之中,相应的,对这种类型的软件人才就有了更多的需求,在这个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强占更大的市场,因此,我们就需要瞄准国外的欧美地区的市场,向欧美地区的软件外包行业进军,所以,为了使我国的软件行业不断的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我们就应该进行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大批既掌握软件技术,又掌握服务工作和英语能力的大量人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高等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进行的高等教育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是单一性人才,并不具有软件技术欧美软件外包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的素养,例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英语水平达到这一类人才的具体要求,但是其软件技术远远达不到要求,而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学生,大多数同学的软件技术可以达到软件服务外包的要求,但是其英语水平和服务意义还有待考量。另外,根据数据显示,由于现在部分大学连续扩招,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不能够很准确的为自己定位,不清楚自己的就业定位,导致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而且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害怕吃苦,缺乏远见,同时,对于信息的接收不是很全面,导致其对服务外包行业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培养大量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对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的思路 2.1打破原有的班级限制我们的高等教育都是按照专业和班级来划分学习班级以及学习科目的,但是在进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时,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限制,挑选专业技能不同、学习状态不同和对英语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分列组合,组合成不同的班级,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用层次的任务布置。2.2把教学与职业相联系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和职业相互联系,把具体的学习和应用相联系,真正把教学的内容延伸到职业生涯的教育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体现本类课程的价值和内容,让同学们提前切身的体会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真正要求,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以后的工作中,把课堂所学内容和实际应用密切的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学有所用。2.3完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在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考核的体系和评价的机制,要严格进行对软件技术欧美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监督体系,要对传统的单纯笔试的形式做出调整,加入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口试考核环节,力求做到从多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综合考察,这样也能够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因为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对于所学内容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而且还有很多学生消极怠学,对于所学的内容漠不关心,在考试时也是敷衍度过,若进行严格的考察制度,不单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量,这样也能够在同时督促监督学生的实时学习状况,可谓一举两得。2.4调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授课的方法,在课堂上改变单纯的老师讲课,同学接收的状态,让学生变被动的老师边讲边翻译,学生边听边笔记的被动模式,变为主动的吸收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不断的走进课堂,参与课堂,并且努力实现主宰课堂的目标,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能够渴望上课,渴望展示自己,从而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听课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掌握,从而具有合格的软件技术欧美软件外包专业人才。 3结论 通过进行一套行之有效的软件技术欧美软件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出大量的符合要求的人才,填补我国这类既可以掌握软件技术,又知道服务工程技术的,同时又能够掌握较高水平的外语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空白,帮助我国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和转型。 作者:刘子豪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科学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课程体系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师生考核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节建设 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想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就成为其中重要一环。笔者认为,相关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程体系设置 关于职业教育中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许多高校的做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可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不完整;核心课程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设置思路不清晰等。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需要,一般应包括4个模块:通识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时候,要立足高职院校现实,目标明确、定位准确。要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提前做好谋划,具体情况如图1.图1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几条主线,其他课程如安卓开发、互联网编程技术等可以作为拓展的模块去考虑。 2实践环节建设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教育主要是倾向于理论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软件技术实践教学之所以薄弱,与软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行业发展迅速、计算机语言种类多、软件平台更新较快、高校自身问题等密切相关。改变高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充分考虑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在建立专业课程体系的时候,精选课程,不贪全,确保精。在确定课程的时候,充分考虑后续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前期课程的衔接度。每个实践环节既要考虑根据本门理论课程而设置,又要考虑与其他课程主线的耦合度,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科学地处理好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关系,对实践环节进行高度的统筹规划和整合,处理好整体设计与局部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和扩展性[1]。2.2充分保证实践课程学时由于理论教学组织形式和操作性相对于实践教学有很大的便利性,致使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通常重视理论课教学环节,忽略实践教学内容。这种安排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在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方针指引下,首先,在学时安排上,学校要保证每门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最少是1:1,甚至可以全部是实践学时。另外实践课程中要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的比例,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整个设计环节,直到最后完成作品。2.3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调研、聘请企业工程师讲座等方式来了解市场需求,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做法,这种表面上很周全,实际上短暂而有限次数的活动,并不能真正帮助师生掌握市场行情。校企合作首先要弄清几个问题:企业需求是什么?我们需求是什么?有合作点没有?如何才能合作?现实情况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员工,应该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基于以上事实,学校必须加大对企业的调研力度,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允许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和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深入到企业,加强他们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2.4加强实训室管理学校的一切管理最终都是为教学服务,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为了实训室管理上的方便,减少机房开放时间,使得学生仅能在上课期间进入实训室。这样怎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怎么形成技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何以培养?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须解决实训室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如建立实训室管理制度,延长开放时间,做好日常机房使用日志登记工作,工作人员值日制度,勤工俭学学生工作管理制度,设备领用登记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等。2.5加强课程考核改革目前,理论课考核方式和手段比较简单,一考定成败。实践课程的考核使用这种方式肯定不行,因此实践课程考核机制随意性和随机性就经常出现。大多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状况、书写的实践报告、现场答辩等综合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不同的教师对于相同的学生给出的成绩差异性比较大。这必将挫败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大力鼓励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考核中应考核学生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报告书写整理能力以及作品的展示与汇报能力,还需要特别注重考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能够适应工程实践的需求[1];也要考虑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素质的需要,可以引用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该门课程的考核。 3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基本上是按照本科院校模式进行建设和考核的,因此,组建一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第一,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要目标,引进教师不应过多强调学历,要考虑更多其有关的专业技能。如:有无企业实践经历?参加过哪些级别、哪些专业的技能大赛?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发明专利?除考试获奖以外,还有获得过哪些动手操作类奖项?第二,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使得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要适应它的发展。作为这一模式的执行者——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这种素质,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个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既要走进企业,又要贴近市场,还要掌握当代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第三,教师队伍职称系列多元化。现代职业教育应把加强师生技能实践放在第一位。教师如果花过多的时间去写论文,参与课题,何来的时间进行技能培训。因此,能够体现教师技能水平的一些资格证、技能证书等应该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中更多地体现出来。第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形成在技能上、年龄上、职称上合理的教师梯队,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学校在这类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奖励、考勤考核等配套的机制上要给予较大的倾斜。 4教学过程建设 4.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职业教育的首要课题。在物质资料比较丰富的今天,要求学生去学习枯燥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把作为支撑的程序设计与项目相结合,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游戏相结合,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4.2提高教学水平程序设计类课程虽然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对学生今后进行系统开发和设计工作与学习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特别重视这些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这类教师的教学水平。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一个工具,开发时还应和其他专业结合应用,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联系能力和综合能力。另外,程序类课程知识的时效性比较强,设计语言的更新换代较快,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注重知识的更新换代,争取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4.3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有利于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一个知识点之后,学生可以随即应用,既能够加深印象,还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2];也可以利用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模拟企业的开发情景,让学生体会到上班的情形,培养其职业素质;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分组,在班内组织互相学习,集体进行讨论,相互鼓励,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4.4培养动手能力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是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只懂理论,不会动手,在应用市场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特别重视理论课程后面的单项实训,这一环是培训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是为后面的综合项目服务的。其次,综合项目开发。这个阶段是模拟企业或者直接从企业拿项目过来进行的,这是真正的应用,也是学生形成技能的关键阶段。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可以多组织一些校级本专业的赛事,如软件设计大赛、技能大赛等,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本专业的大赛等。4.5改革考核机制大力推进考核形式和方法改革,对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全面性考查,大面积减少闭卷考试方式;对实践类课程的考核采取上机操作、作品展示等形式。[3]学校要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对学生在技能大赛上的获奖,在综合测评中更多地体现出来,以评价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总结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课程改革。构建一个适应于未来发展需求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就成功了一半。 作者:高锦标 李立 单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安阳工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如何培养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是深化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工作经验,详细阐述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对策。 关键词:六业贯通;人才培养;高职软件;课程体系构建 一、关于“六业贯通”的概述 1.所谓六业就是指:学业、产业、行业、企业、就业、创业。2.“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做到产学研用相融合,六业相贯通,学业是关键,行业、产业、企业是平台,就业是导向,创业是目标。促进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思路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三个主体,即人才、教育主体和服务对象。为了达到职教目的,实现三主体共赢,就要求职业院校除了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合格的师资队伍,还要构建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与当地的经济产业相结合,走校内办企业,企业中教学的校企双主体办学的道路。因此高职软件“六业贯通”人才培养必须要紧紧围绕以一定的培养理念和方法,并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把成长和发展作为目标,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思路,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这种方式方法应该被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中。传统学科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基于“六业贯通”模式的课程体系更关注课程的职业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接近企业的工作过程,缩短了教育和工作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术性。 三、高职软件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缺乏认识,目标不明确。通常来说,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这些具体的情况包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等等。这些具体情况的目的是要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社会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然而,我国的高职软件专业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没有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导致出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进而导致软件课程体系机构目标的不明确。出现上述现象和问题的原因,究其实质首先还是因为思想上的不与时俱进,进而导致部分老师的思想认识与其他老师的认识出现不一致不协调的情况,对于目前阶段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存在犹疑的心理,这影响了课程构建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其次是对于市场的把握不够,特别是在进行软件市场调查的过程中不细致、不完全,导致高职教育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失去了科学的调研和论证,进而使高职教育软件课程体系构建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没有形成特色,就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2.缺乏针对性,特色不明显。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是不长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高职院校还处于原始积累的阶段,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体系构建依然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因此,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难免就会出现雷同重复以及不注重实践能力,或者是课程设置与实际严重脱节,并在课程设计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的知识点不成体系,进而影响学生技术的使用和操作,从而达不到课程的体系构建目标。3.师资力量与体系构建的关系。不管在什么学校,师资力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和组成部分。高职学校在师资这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不乏好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运行环节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思想、制度或者是财力的问题导致的。进而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实际的效果,还使课程优化设置以及体系建构没有改观。我国的软件专业中,老师成为软件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关键人物,所以,优化师资队伍,充分利用企业和市场的相关资源,才能够有效改革软件专业课程的体系。4.资金投入不足。软件专业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需要的资金和资源等是十分昂贵的,目前,我国的高职软件专业出现课程改革体系构建问题也是由于资金问题造成的。(1)软件开发具有十分强的实践性,所以学生在操作的时候,需要一个机房实验室,并且配有完善设备的实验室。(2)在实际教学训练过程中,老师付出的要比学生多,而这些精力和时间上的损耗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报酬兑现。(3)在相关制度等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四、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1.加大市场的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基于软件市场技术发展比较快的特点,高职院校在构建“六业贯通”人才课程体系前一定要通过与校企合作的沟通,做好市场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高职院校在确定课程体系前要深入市场对软件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规格的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出课程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思想,以此实现高职院校与市场的零对接;其次结合市场确定课程建设目标。高职院校要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入手,对软件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开发,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软件技术专业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地应用软件编程等实践技能;最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必须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的教育机构,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紧紧围绕当地软件市场的发展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2.将项目作为集训的平台,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基于“六业贯通”人才培养的软件课程必须要注重实践项目操作的锻炼,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以项目作为课程改革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创建提升“六业”能力的实训平台。软件项目实训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所有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将市场项目纳入到课堂设置中,以此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其次高职院校要构建基于“互联网+创业”的实践平台。在互联网+行动实施下,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通过创建相应的平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例如针对软件编程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编程创业,通过校内创业提高其综合能力;最后高职院校要构建“三维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以及专业特色课程的综合培养具有“六业贯通”的高素质人才。3.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有效对资源实行配置。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整个软件课程体系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能够培养具有社会适应型的软件专业人才,无论是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都离不开实践操作,因此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一是要提高高职院校实训平台的规格。高职院校要增加对软件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购置先进的实训设备,提高实践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强化企业在教材编制中的地位,突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企业参与到教学编制中能够将最新的市场需求纳入到常规的教学中,进而提高了高职软件教学的实践性,改变了以往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模式。当然在“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待岗实习的作用,为学生争取真实的就业环境。三是形成以赛促学、以证促教的局面。软件专业教学必须要注重比赛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4.考核评价的多样化。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项目集训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对于一些主干课程,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技术等课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在考核时,除了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时采用“334”的方式,即30%的平时成绩,30%的上机考试成绩,40%的笔试成绩,这样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同时,对一些主干课程,我们采用与企业合作,考取微软证书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国际认证证书,为学生以后找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作者:聂作财 管天球 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本文以《移动商务网站开发》课程为例,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关键步骤和实施要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各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并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的优点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旧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消化知识。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动手能力差,达不到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能力要求目标。采用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驱动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和技术[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专业课程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软件开发技能。每个项目下面包含多个任务,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每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2]。《移动商务网站开发》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软件技术的应用开发技能要求很高。“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使《移动商务网站开发》课程教学与企业软件开发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应用开发技能,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技术应用型人才[3]。“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具体的技能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改变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的弊端,让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点[4]。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收集资料,分组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帮助文档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勤于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新技术。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最终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的关键步骤 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可以融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大脑风暴法、小组工作法等各种最新教学方法的优点。项目实施的关键步骤包括合理设计项目和细分任务、计划与实施项目和任务、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和归纳总结等。1.合理设计项目和细分任务。以《移动商务网站开发》课程为例,根据软件开发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8个项目,即手机网页开发基础、CSS手机网页布局、HTML5实战、Web存储和数据库、文件缓存和地理位置定位、移动网站服务器端和数据库技术、移动Web应用开发、移动网站的与测试。将项目进一步划分为20个任务,即开发和测试环境的准备、手机网页开发基础、Viewport和设备方向、CSS手机网页布局、专用于手机的JavaScript、HTML5编写规范、HTML5视频和音频、HTML5结构元素、画布Canvas、Web存储、WebSQL数据库、文件缓存、地理位置定位、移动网站服务器端的开发、数据库操作技术、使用jQueryMobile开发Web应用程序、使用jQueryMobileUI插件、使用Ajax和程序动态控制jQueryMobile、使用PhoneGap、移动网站的与测试。2.计划与实施项目和任务。以《移动商务网站开发》课程中的一项移动Web应用开发综合项目为例,即移动网络书店项目,此项目分为移动网络书店首页、图书商品分类、图书商品列表、图书商品展示、购物车、订单产生、用户中心共7个子任务。项目的教学过程分为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等5个过程。咨讯过程中,教师展示移动Web应用开发综合项目的预期效果,明确学习目标,导入学习任务。决策过程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并说明任务完成的验收标准,学生接受和分析工作任务。在计划过程中,学生搜集和学习参考资料,组建项目团队,讨论和制定工作计划。教师组织各项目经理阐述工作计划,组织学生对计划进行讨论,不断改进,得到最终的工作计划。组建项目团队的时候需要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不同性别、能力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里面。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主要根据工作计划,完成项目和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如在移动网站开发过程中,针对代码出现的编译、运行错误,需要进行调试查错。可以应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架构设计师、软件设计师以及客户代表等,按照软件工程的真实流程,来完成项目和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巡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大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适时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解决方法,并统一解答。在检查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作品,教师检查各组完成情况,对已经完成项目任务的小组公开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要积极思考老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避免在将来的实验过程中继续犯错。3.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和归纳总结。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对项目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归纳和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和改进建议。学生总结本次课的经验教训,并思考改进方法,记录注意事项。 三、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 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一些细节要点,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明确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围绕目标来合理设计项目。以《移动商务网站开发》课程为例,该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设计和开发移动商务网站的能力,掌握移动Web的语法,构建适应性强、响应迅速并且符合标准的移动商务站点,改进小尺寸屏幕中的Web可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移动商务网站开发的全面知识体系;掌握HTML5最新应用;掌握HTML、CSS、JavaScript手机网站设计及开发过程;与JQueryMobile结合,学会快速开发手机网络应用程序;掌握移动网站服务器端的开发和数据库操作技术;参考大量手机网站设计实例,提高研发能力和效率[5]。围绕着这些培养目标,最终设计出了8个项目,从而帮助学生探索和学习移动商务网站开发的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软件技术知识。2.以能力评价为中心,建立过程化考核体系。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作品考查和平时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期末作品成绩包括网站的实现情况、技术的应用情况、答辩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设计文档(书面表达能力)等几个主要方面。平时成绩包括项目团队合作表现、平时作业及实验、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主要考核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学以致用的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情况。项目团队合作表现重点考查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态度、职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3.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及自学能力;通过网站的实现和应用,增强就业岗位适应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保密意识;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及执行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本身偏重于项目引导和过程指导,解答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邹才凤 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侧重技能与实践。在软件技术专业中重点应该掌握高级语言的应用、后台数据库的熟练掌握、项目工作模式如客户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等。同时关注新技术,岗位工作新需求。所以要真正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工作人员要从多方面下手,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关注这些重点方面。努力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与应用技能。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体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体系搭建是为了教学服务,为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而努力。因此,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相对薄弱。自学能力不足。所以在进入高职院校的时候,他们对学习能力其实是不够自信的。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层面。前导课程设置应该相对简单。便于学生接受。为学生重塑自信。针对一些理论知识较多,相对抽象的课程,如果必须放入前2个学期学习。也要在具体课程设置中,减少过多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够用便于理解为主要依据。让学生先能掌握住基础。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未来如果学生通过锻炼能力得到提升需要掌握更多深入的理论内容时,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和咨询方式,进行再学习。高职学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年龄特点。青年阶段懵懂好动,对于静态的课堂讲授难以提起兴趣。所以课程体系中,要考虑教学方法的搭配。用生动的教学方法,更加便于提高课堂知识传授的效率。在软件技术专业,比较适合的方法有任务法、项目法、演示法等。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专业的特色 课程体系设计要符合专业特点。软件技术专业,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向的能力。经常涉及到代码的编写、项目的软件工程思想、高级语言的使用、用代码实现硬件交互等能力。所以在课程体系中要把这些能力细化,分解。再重新融合到不同的课程章节中。另一方面,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发现,这些能力都需要实际的操作来实现。掌握高级语言,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高级语言的语法规则,使用这门语言进行编码。软件工程思想,要体现在与客户的沟通,建立需求分析。塑造原型,最终进行代码实现和维护等阶段来完成。而这每个步骤都需要实践完成。所以在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的安排实验课程的课时。保证实验内容可以满足能力锻炼需求。涉及软件开发的岗位,根据软件开发周期规律,选择软件开发工作过程作为建立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依靠领域专家、按照岗位能力成长规律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各软件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根据能力要求的复杂程度归纳总结出软件开发的行动领域;以行动领域为课程开发平台,按照各岗位职业成长规律,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技术变化与更新 计算机专业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当中,甚至可以说几年时间就有主流技术更换的可能。几年前,操作系统的变革。使得诺基亚让出了手机霸主的位置。现在智能手机的发展,逐渐占领了市场空间。众多网络应用受到手机应用的竞争。例如博客用户已经锐减。人们更加习惯使用微信。开发平台从客户服务器模式独霸。到现在安卓开发技术的崛起。这些都是几年时间内发生的。很多广告的竞争与推广也关注在微信平台推广。所以软件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主流技术和新技术、新平台要进行关注,尽量把新的技术趋势加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来。 4高职软件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有企业人员的参与 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升毕业就职竞争力。与企业深入合作,可以通过定岗实习、实训、教师交流、设备援助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把软件开发企业请到学校中来,把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拿出目前的课程体系。请企业人员提出不足,提出他们期望在课程中增加的内容。适当删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到的知识,以够用为主。共同合作建立科学的软件技术课程体系。校企深度合作,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职业情境、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方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上实施了以“项目为载体、能力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和实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行教学,依托“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采取以任务为驱动、子项目递进为综合项目的现场情境教学和岗位实践加讨论研究的教学方式,一体化场景教学的应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场景创新能力。 作者:宋磊 刘立栋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要:软件技术专业主要涉及高级语言类课程、算法类课程、网络类课程、以及在项目开发中常用的软件工程思想、实现代码的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硬件互通的汇编语言等多门课程。而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就是要为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做好准备。本文就软件技术主业的一些基础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对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字:数据结构;算法;项目开发;实训;逻辑思维 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相对较多。有专业基础课也有公共课。我们在这里尝试列举几门,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1.1从公共基础课程来说 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英语和高等数学课程。这对于每个专业大致相同,但是对于软件技术专业其实还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因为软件技术专业无疑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分支。而计算机是美国最先发明,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仍然是美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很多的编程语言和代码,基本都是由英文字符组成。甚至一些关键字,是一些英文单词的缩写。在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还会接触到专业英语。所以学好英语这么课程对软件技术专业有一定的帮助。高等数学课程对软件技术专业也格外重要。软件的编程最终要通过算法实现,数学建模。可以说学习越深入,对数学的需求越高。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数学专业之外,学习数学最多的专业之一。 1.2从自身的专业基础课程来说 每个职业院校开设的不尽相同。大致可能有一下科目:计算机基础、C语言、JAVA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或者网络数据库。这些课程软件技术专业中出现较多。下面简要说下课程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是让中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例如打字,在操作系统环境下完成简单操作任务、使用办公软件等。这门课程相对不难,但是知识点繁杂,初学时容易因不熟练而产生错误。C语言课程,这么课程常常是学生的第一门编程语言。因为它是结构化编程语言,适合教学,为学生树立清晰的编程思想。虽然实用性不强。但是学习后,能够大大缩短其它高级语言的学习过程。甚至通过自学就可以完成其它语言的而学习。JAVA目前比较流行的编程语言,很多项目的开发的首选高级语言。数据库,是数据存储,操作应用的后方平台。在项目开发中也不可或缺。数据结构,是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编程模型,打造编程思想,实现思想到模型乃至到算法的转换。 2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2.1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渴求着者。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教师应该做出表率,为人师表。尽力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还很年轻,不能够完全的情绪,对尊师的思想意识不深。可能会在无意的状态下,触犯教师。这时候,教师应该体现出自身的素质,用宽广的胸怀原谅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指出他的错误。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朋友,这样才能打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有时完全是依靠兴趣来驱动。如果教师学生间产生矛盾,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延误了自身的学习进程。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好的教学表现的根本。 2.2巧设学习情境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打破常规,启迪思想,通过探索、实践,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情境教学”正是基于这一先进思想的教学方式。如学习语言编译时,使用“栈”可实现函数过程的调用。当计算机输出数据打印时,打印机速度慢,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安排学生们分组讨论,最终在操作系统中设一个打印队列,将打印任务逐个完成,避免了数据丢失或打印次序混乱。任务进行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思维,体会知识的奥妙,深刻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焕发出可贵的集体智慧,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 2.3注重实践的作用 软件技术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了解编程的经典思想,熟悉代码编写过程,养成良好的代码书写习惯。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掌握项目开发的各个流程,养成软件工程的思想,避免因工作环节不足,工作顺序不合理而出现的功能缺失和错误开发。实践可以让学生独立的掌握各个软件工具。从高级语言到后台的数据库;从脚本编写到特效代码的添加;从服务器的配置到客户端的调试,每个实际操作到包含了若干个知识点,到帮助学生提升了软件开发的能力。结束语:要做好软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就要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分类。了解基础课程的具体作用。能够抓住不同课程的特点。有的放shi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交流,重实践。师生通力合作,完成好教学任务。不断的为提升学生的能力而努力。 作者:宋磊 刘立栋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自助餐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目前开设了5个专业方向(.NET方向,Java方向,软件服务方向,软件外包方向,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该校软件技术专业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师资共享、课程共享、硬件资源共享等方式辐射其它专业,带动了其它专业的发展。作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其“自助餐”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已经推行了四年,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助餐;模块;教学;方向 作者简介:谢宇(1982.06-),男,四川德阳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讲师,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技术应用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充分依托校企合作,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则,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先后与中软国际、四川华迪信息、用友四川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自助餐”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已经推行了四年,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在前三学期或前两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开始按“岗位”分为若干专业方向,学生打乱建制,像吃“自助餐”一样,学生选择岗位,重新组班,小班教育,独立培养,从而实现了个性培养、因材施教。为了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选择面,软件技术专业将优化过去的模块,增加“软件测试”方向、“软件UI设计”方向等。 一、自助餐教学模式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自助餐教学模式简介 主要内容是探索和实践了一种符合当前高职院校软件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采用一种类似“自助餐”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适合当前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软件岗位特点,具有岗位针对性强、校企合作灵活、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等特点。在方案设置上:前三学期开设软件类的基础课程和通用的专业基础课程,从第四学期开始,将按照目前较为实用的方向制定出5大专业方向模块,分别为“.NET开发方向”、“Java开发方向”、“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软件外包方向”、“软件服务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软件技术专业主要改革进程如下:(1)2006级和2011级:在这6个年级中,由于学生的规模限制,每个级都只有2个班,所以一直以来都分为两个专业方向来开设课程—Java开发方向、.NET开发方向;(2)2012级:对于2012级,由于学生的规模大大提高了,学生人数达到约200人;软件开发岗位进一步细化,由于自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3)2013级、2014级:在2012级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和实践“自助餐”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过去不太合理的课程设置,添加了前沿的、使用的课程、优化了模块之间的关系、完善了分方向的选拔流程。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当前软件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当前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的一些特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顾此失彼,达不到理想的效果。①高职高考时填报专业的盲目性,对于软件技术专业不是真正的了解,最终导致在高职软件专业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等情况。②当前IT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新兴行业的不断地出现,作为职业院校很难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往往落后行业发展好几年,这样就导致学校教育和行业脱节。③由于我国软件行业的现状,大企业少,小企业多,所以每家企业的用人计划非常有限,一家企业往往只招几个人。同时,软件开发技术的分支又非常的繁多,学校很难使用一个专业来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④由于软件行业具有发展快、变化快等特点,很多企业在某些时候需要部分订制的软件开发人员,对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很难做出调整来适应企业,最终导致丧失学生对口就业的机会。 (2)效果分析 ①解决学生专业填报盲目性问题。学生在前三学期学习软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第4学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方向,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在该专业方向上成才。②解决专业培养和行业脱节问题。软件技术行业虽然发展非常快,但是基础知识的变化还是很小,每种方向发展也只是几门课程的区别。③解决学生对口就业问题。将专业分为多个方向,每个方向的人数就相对减少,在就业时,就业压力就大大减轻了。 二、自助餐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化大为小、化繁为简的方法。将一个很大的软件技术专业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来进行培养。 2.自由选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专业方向。 3.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依据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部分专业方向做出灵活的调整,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符合企业订单需求的专业方向。 三、自助餐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①以就企业岗位需求目标开设模块方向,提升学生的就业力。②以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③以行业发展的方向为培养的方向,提升学校的竞争力。④经过多年尝试,毕业学生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⑤已经尝试多年,可以很好地在兄弟院校进行推广。 四、自助餐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次改革是采用了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在几届学生中逐步试行,改革思路清晰,实施过程可操作性强,完全可供其他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借鉴。目前已经指定出一条完善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在同类院校推广。 作者:谢宇 单位: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目前,信息产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高职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却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一方面,众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招聘到动手能力强、项目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需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软件人才培养现状 虽然企业对中低端软件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陷入招生难、培养难、就业难的“三难”境地。主要表现为招生人数逐年锐减,高校信息类专业办学举步维艰;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授课教师工程项目能力偏弱“,双师型”教师缺乏,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不高,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低。可见,先行培养模式仅按照同一标准批量培养,没有根据学生特点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学生又适合企业的人才。 二、软件技术专业方向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行业不断扩大,衍生出了很多分支领域和职业岗位,以往单一、粗放型的“万金油”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按照就业岗位,软件技术专业可分为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实施、软件产品营销三大方向,具体典型岗位及对应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影响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学生基础弱。二是学生间在性格、习惯、能力存在差异。三是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培养模式,开展“分类培养、因材施教、能力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按照“以人为本、能力导向、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理念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主要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学习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在软件技术专业大类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不适合搞编程开发的可选择做测试;不喜欢搞实施的可做推广销售;不适应搞营销的可选择搞开发。其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大一阶段,软件技术专业各方向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基本一致,开设专业规划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第二学期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及能力进行方向调整,实现第一次分流。大二阶段,进行职业规格教育,开设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术与相应的专业技能,并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方向确定岗位学习方向。大三阶段,进行岗位规划教育、专业实训和定岗实习,根据岗位方向,确定岗位实训方案,让学生具备胜任岗位的专业综合能力。在第五学期进入专业项目实训阶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项目进行实训,提升其综合项目开发能力。实训期间,进行第二次分流,通过岗位上的自我调整与定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第六学期进入定岗阶段,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就业城市和企业开始定岗实习,直至就业。 (二)课程体系构建 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就具备了相应的项目开发经验。另外,注重职业素质课程的开发,提升学生沟通表达、自我管理、团队协作、抗压能力、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同的培养模式有不同的特色,“分类培养、因材施教、能力导向”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结合区域软件人才需求和软件职业岗位群,开设难易程度不同的微专业(多个专业方向);在专业方向上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人而异选择、调整个人主攻的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学生基础、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和动力,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获得最佳发展。 作者:廖坚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涵盖的技术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动态网站研发过程中,最先要掌握的基本语言,应该是超文本标记语言。这种语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专门为制作网页和网站服务的。因为代码简单,方便易懂。所以可以作为前导的基础课程。其次,要开发动态网站,至少要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从本门课程的名字大家也能分析出,这里选用的是Java高级编程语言。当然在动态网站制作过程中,脚本语言必不可少。目前较为成熟、流行的脚本语言有,PHP、C#和JSP,后者跟JAVA有着天然的结合性,技术也不逊色于前两者。是教学中不错的选择。当然动态特效脚本语言也是需要了解的,这里面选择性较大,不一一介绍。最后,选讲一门数据库技术,让网站从静态变为动态,才真正实现网站的意义。SQL可以进行简单介绍。除了技术角度之外,还应该介绍网站的功能设计、主题与内容的安排,风格的确定等。如果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拓展网页美化相关的专题。 2软件技术专业JavaWeb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上未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现有的JavaWeb开发高职高专教材多以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来讲解,与用人企业对JavaWeb开发人才需求相差太大,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比如企业多需熟练掌握SSH框架的JavaWeb开发人才,但学生没有深入地学习实践这些主流的开发框架,就业时面对企业人才需求比较被动。在教学模式上,能够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但是每个项目只针对某些知识点,相对单一,虽然全部项目涵盖了全部知识点和技能,但是系统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这些零碎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综合的系统开发中。另外,课堂和实训地点相分离,缺乏职业氛围,与企业联系不多,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存在不一致性。 3软件技术专业JavaWeb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首先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以“任务为驱动”“、案例+项目”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扩展,再解决问题,再扩展,再解决。这种通过一个程序的层层推进,引入课程内容,使得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有基础,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是在“走台阶”,而不是“三级跳”。其次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也通过老师巡回指导,发现学习中普遍性问题和同学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实时地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正误判析,解决普遍性问题,或者请有独特思路的同学演示自己的方法或程序,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鼓励大家再提出新方法。再次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听不会,也看不会,只能练会,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程序设计训练。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培养程序设计的能力,逐步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结果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评价以项目为单元来进行。结果性评价通过学期末的集中考试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对JavaWeb开发的基础知识及常用开发框架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代码编写能力。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据是提交的成果、项目总结、平时表现、小组内部评价、组间评价等。 作者:宋磊 杨文 吴奇英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1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设立专业实训室.在建立校内实训室时,经费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有限经费条件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班级人数来设置实训室的功能与数量,也可以与计算机其他专业共用实训室,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利用率的效果.如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分为计算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对于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可以和计算机类其他专业共用实训室,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可以成立软件开发测试等实训室.在规划软件开发测试等实训室数量时,要充分考虑软件专业各年级的班级数量及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与特点.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一般都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期教学中会有整周的阶段性专业技能训练,要做到正常课程教学与阶段性实训不冲突,要有一定的实训室冗余.在规划实训室规模时,可以考虑专业学生班级人数成立大小不等的实训室.(2)成立软件工作室.利用校内实训室的条件,创建软件工作室.软件工作室的成员由校内的专业教师和校外周边地区软件企业的兼职教师,及来自计算机专业的对软件设计与开发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软件工作室可以承接一定的软件项目,在专兼职教师带领下,与学生共同完成承接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还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缓解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可以选择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有偿或无偿对学生在软件项目开发整个流程及团队合作进行短期培训,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并为企业及学生双方创造更多价值. 2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2.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根据专业实际需求,在满足教学实践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在学院原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并更新了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成立了计算机应用实训室、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室、Java开发实训室、.NET开发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室、软件综合项目实训室和项目开发实训室(软件工作室).为了使实训基地发挥其作用,有序的开展各项实习实训活动,制定了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在实训基地管理上还配备了专门的实训室管理教师与学生.教师负责实训室软件环境运行维护,学生负责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如实训室卫生的打扫及实训室开关门,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实训室软硬件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成立了一个软件工作室,为了营造更真实的软件开发实践情境,更好地维护工作室的运营,工作室成员可以争取更多的软件设计客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工作室既要向企业展示自身的优势,如较强的技术实力等.在争取客户过程中,为工作室的员工提供了更多与企业进一步接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也为企业招收优秀的软件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 2.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软件技术专业与北大青鸟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青鸟软件技术专业,由我院和北大青鸟共同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共同为学生联系对口的实习岗位.在学习期间,由北大青鸟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职业培训,并带领学生参与到一些项目的开发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北大青鸟的合作中,学生每年都可以参加北大青鸟组织的院校赛,并设立了奖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加比赛的热情. 3结束语 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及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场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提升职业素质的基础保障,也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作者:翟秋菊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移动互联网竞赛,还能融合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商务平台优秀的APP,提供更多的商机。另外Apple和Google公司倡导的应用软件商店改变了传统软件行业的格局,降低了软件开发和推广的门槛,作品完成后也不用像传统产业的产品进行一系列的销售推广,产品可直接通过移动互联网网络市场进行定价销售,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产品的需求,设计,开发,销售等环节的工作。这样的产业特点强化了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条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校企合作增添了一条渠道。 1.“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 1.1“一个纽带” “一个纽带”即“校企合作”是联系学校、人才、市场和企业的纽带。企业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而获取利润,企业需要的即是能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人才。因此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即是学校应该培养出能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人才。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拟从现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入手,重新思考工学结合的内涵,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市场因素”。充分发挥“前店(企业或应用软件商店平台)”、“后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学生个人和小团体)”的资源优势,学生实践的作业即是市场需求的项目,在教师和企业骨干的带领下一道完成项目的开发,将学生的作品转化为产品和商品,这样的过程与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无缝衔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创业能力;把握市场脉搏,制订出培养学生三种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市场走势,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突出能力“三转化”即作业转化为作品,作品转化为产品,产品转化为商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充分利用企业以及国内和国外(如Apple和Google公司)的应用软件商店平台,从这些“前店”获取资讯,根据所获取资讯完成课程作业,结合市场需求,学生将这些作业、作品整合成产品和商品,并且将这些商品放在“前店”销售,学生从商品销售情况中发现、总结成绩与不足,达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 1.2“双元教学” “双元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元素。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在“慕课”平台上提供的教学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前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收获和疑问,设计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学生要在课后继续巩固知识,做拓展练习,扩大知识面的掌握,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整理最后给出点评,与全班学生进行分享。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颠倒了传统教学的师生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教师的自我发展。 1.3“三个平台” “三个平台”即技能大赛、APP应用商店、企业实习这三个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商店上传自己的作品并进入软件企业进行实习等环节的训练,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充分理解产品的开发过程,充分融入企业的职场氛围。通过三个实践平台的训练,使学生从技术和意识上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1.4“四段培养” “四段培养”即是将高职三年制的培养时间分为“1212”四个阶段。第一学期,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在这个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和职业规划课,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并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第二和第三两个学期,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学生在两个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第二学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学期主要学习专业骨干课程,掌握核心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等专业基本技能。第四学期,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认证。学生在这个学期学习的课程是学习领域课程。也就是常说的饭碗课程。课程内容均是以真实软件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实战,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另外,学生在这个学期还将进行专业认证的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和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两个学期学生全部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企业中的真实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软件企业岗位胜任的能力。期间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为就业做准备。 2.结论及展望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较好的平衡了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开发产品之间的供求关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高职教师提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新思路,也为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力量。技能大赛、APP应用商店、企业实习三个实践平台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工需求的无缝衔接。 作者:刁绫 陈磊 徐受蓉 单位: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1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1.1企业工程师和软件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软件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降低教育成本,选择以学院教师为主,以专业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由于软件企业工程师和软件技术专家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学活动,使得软件企业的工作理念、创新思维和企业文化很难被传播到软件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导致软件行业工程师和专家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容易导致软件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 1.2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现企业冷、学院一头热的情形 高职院校都希望软件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到软件技术的研发,以此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动手研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软件研发技术的特殊性和技术性,使得软件研发企业的研发项目的保密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进度安排相矛盾,教学进度、学生的数量与保密性等问题的冲突使得多数软件企业不愿与软件专业教师、学生合作研发软件,导致校企合作关系很紧张。 1.3欠缺双师型的教师,教师素质不高 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开发专业教师往往一毕业就到学院来实习工作,由于缺乏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由学生直接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搬枯燥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尤其是无法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文化、经营理念带到教学实践中去。加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没有增加企业锻炼的实践机会,使得教师缺乏对软件技术开发专业知识的有效更新。软件教师极少的外出培训机会使得软件技术教师无法与一些先进院校的老师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技术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4软件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限 由于软件专业教师的授课任务往往比较繁重,使得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加上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比较浅薄以及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申请程序的复杂,使得软件技术教师申请科研项目的数量少之又少。校企共建的核心课程不够使得教师对科研课题的来源和申请科研课题的流程缺乏相应的了解。校企共建的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对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专业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软件技术开发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软件技术开发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现阶段校企共建的核心课程较少,这很难满足软件技术专业的创新发展。校企共建的软件研发核心课程力度较弱,使得软件课程只涉及到覆盖面较小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训方案。此外,软件专家参与的时间与机会以及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较少,使得软件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限。 2软件技术研发专业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高新聘请软件技术专家和企业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 聘请软件技术行业专家和软件企业的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更加深刻地理解软件技术开发理论知识,深入感受软件研发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软件设计的文化创新理念,进而完善我国的软件开发流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双赢目标。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还有利于为学生在毕业后进行就业选择提供便利的条件。 2.2在校园内建立校办企业 在校园内,为了实现软件学院教师和聘请的软件技术开发工程师实现对软件企业的共同管理和高效经营,高校可以对外承接软件技术研发项目,构建新型校办软件开发企业。[2]对外承接软件项目所创收的利益,在减去基本成本后,将剩余的利益运用在完善教学设备,引进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科研项目的资助上,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工程师、专家的创造力和研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研发软件的创新潜力,为建立优秀的高校科研项目提供优越的条件,实现了产学合作方式的优化创新。 2.3提升软件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为了推动软件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进行软件项目的深入研发,定期对软件专业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和技术培训,提升软件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激发研发热情,锻炼软件研发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既能够提高软件专业的教学水平,又能够丰富软件技术开发的专业知识,提高软件技术开发专业教师接受高校培训的覆盖率,进而使软件学院能够积极选拔优秀的教学骨干,增加专业教师接受国外培训的机会,创新高职院校软件开发的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有效传递国外先进的软件技术开发方法和理念。为增加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和出国深造的机会,提高软件技术开发教师的教学水平创造良好的优越条件。 2.4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科带头人 高校应当创设优越的软件专业建设环境,增加软件学生科学实践的机会,完善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软件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软件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对学院教学水平的指标进行有效衡量,为提升软件公司的经营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软件专业教师还应当完善科研项目,增加教师培训、进修和出国的机会,为创设优秀的教学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应当设计独具风格的校企核心课程,完善软件研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软件研发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教师、专家和学生充分有效的互动和合作。同时制定完善的软件技术专业授课计划和科学的课程标准,提供高质量的授课教案和校本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共同发挥软件教师的创新潜能,实现软件企业元素和软件企业文化理念的充分融入社会实践,进而完善软件技术专业的产学人才培养模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软件技术研发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推进,我国高校软件技术开发专业产学合作模式的完善应当建立起新型的软件技术研发专业的教学体系,完善软件技术开发专业产学合作体系运行的解决方案,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也应该鼓励科技创新,改进软件研发技术,丰富软件研发的实践教学方式,增加校办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为软件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丹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毕业设计一般开设在高职教育的第五学期,此时很多学生都已经签约了用人单位。学生在思想上会认为自己已经毕业,毕业设计只是个形式,只要把论文完成,按时上交就可以了。因此,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态度不积极,课堂上有些学生占用大部分时间上网聊天、看视频或者玩游戏,有的甚至不来上课。等到要交作业的时候,随便从网上下载一篇毕业论文应付了事。在每年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自己的论文题目解释不清,对所开发系统的功能描述不准,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二)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选题是毕业设计开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好的选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陷入了恶性循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目陈旧没有新意。很多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课上会习惯性地给学生一些参考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是连续使用了很多年的旧选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二是选题不准确。学生缺乏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很容易出现选题过大、过小或题目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题目过大,系统功能复杂,技术要求高,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会导致设计任务完不成;题目过小,难度和工作量上就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考核要求[2]。 (三)课程管理不到位 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都已经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给毕业设计的管理带来不便。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不同于普通课程,教师一般是定期对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对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对于已经到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辅导。学生的选题不一样,难度不一样,加上自身素质的差异,他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的工作进度往往是不一致的。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最终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就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到最后草草收场,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基于毕业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很多高校都采用集中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考核。答辩时,学生用PPT解说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评审老师检查毕业论文,进行提问。由于时间有限,评审老师主要检查论文编辑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论文是否有明显的抄袭痕迹,项目是否有详细的设计过程,项目是否实现以及专业知识提问能否回答正确。这种考核方式就给部分投机取巧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他们从网上下载现有系统,抓取操作截图,把网上相关的毕业论文重新编辑整理,蒙混过关。因此,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这种考核办法存在很大的漏洞。 二、解决方法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毕业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要利用第一节课给学生讲明白毕业设计的意义、主要工作任务、上课方式和考核办法,让学生对这门课有清晰的认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可以有意识地强调本门课程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发挥的作用,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解放思想,发展个性 在选题上,教师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具体做法是:一要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综合考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从实际出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二是教师可积极吸收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科研队伍,感受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三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选择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在工作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这些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课程的价值。 (三)细化任务,重视过程 细化毕业设计任务,重视过程化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一般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可2~3人分组完成。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教师可适度调整,保证每组人员搭配合理。比如两名优秀的学生可以帮助一名中等生;每组中既有编程能力强的,又有数据库设计好的,还有擅长文档编写的,尽量模拟企业真实情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做到各尽其才[3]。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任务分解及过程化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四)全程监控,量化考核毕业设计任务安排清楚后,实施有效的过程化考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合理、详尽的考核措施可以更好地约束和引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这里,我们建议利用网络作为交流平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开展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对每一步的工作成果实行量化考核。教师首先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阶段工作成果,教师审阅并给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并上传修改结果,教师对本阶段作业以百分制打分;当整个毕业设计课程结束时,教师按相关比例进行换算,给出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既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又能有效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综合运用的同时,也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团队协作方面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为今后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对所学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应用,也是学生职业素质的一次综合培养。积极正确的引导,新颖恰当的选题,规范开放的管理,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而言,毕业设计的实施方式贴近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培养其严谨周密的思维和有效合作的团队意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疲于应付的学习状态[4],是有效开展毕业设计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丽景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商务英语专业软件技术论文 1.课程设置重复 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尝试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中职与高职课程设置脱节、培养目标定位雷同、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本课题的研究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中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繁多,且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大量重复。不难看出,商务英语专业在高职阶段开设的课程,中职阶段已经开设并且课程门类更多,难度更大。而且一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大同小异,难易程度区别不大,在职业技能要求方面也提出获取一种职业证书,通常都要求学生先获得单证员职业证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及倒挂、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学习动力的下降。 2.岗位群雷同 高博应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将就业岗位群定位在企事业单位、外贸行业的商务助理、文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中职学校的岗位群与高职出奇地相似,除以上岗位外,还有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等岗位,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定位雷同。中职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以“必要、够用”为度,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明显倾向于商务知识及实践课程,轻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忽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阶段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薄弱,与普高生相比,差距很大。再加上必要的人文知识缺乏,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无法接受教师用英语授课,难以适应高职层次的教学要求,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等。 3.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体系 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市场调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外贸行业的发展通常会经历“新手-商务助理-商务主管”三个阶段。在对其主要工内作容分析后,笔者总结了十项典型工作任务:常用办公室设备操作、外贸企业工作流程、商务接待、客户开发与维护、商务谈判、企业及产品认知、单证制作、跟单、现场翻译及策划营销。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晋升和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确定各自的教学计划,并在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师制等政策的协助下,最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3.1积极推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的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其中,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分为学习份量、以绩点为学习质量、以修满规定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是指学习年限有一定的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它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学分制的另类发展和表现。弹性学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申请保留学籍1~2年从事社会实践、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活动,实行学分累积制度,所取学分在校长期有效。中高职衔接的弹性修业年限为2~5年(含休学),不论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其学制均按基本学制计。高职学校认可学生在中职阶段所修课程的学分,并且同意用获得的证书换取学分。因此,如果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考取单证员证书,在高职阶段即可以直接获取“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课程学分。打通学分制通道,实现中高职学校学分互认,是解决中高职目前课程重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弹性学制的实施是以学分制为前提的,要实现弹性学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就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大量选修课的方式,拓宽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因此,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及企业工作经验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 3.2实行导师制确保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实施 实行导师制,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聘任导师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和服务。着重指导学生选课、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择业就业等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导师制暂行办法(院办字[2013]54号)。辅导员制和导师制,两者各有分工、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辅导员主要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管理,着重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导师则是从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管理,着重于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学校聘任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各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习指导能力,了解本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培养,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的教师担任导师,原则由硕士研究生(含在读)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担任。实施导师制,导师可以根据中职生源的情况,进行专业指导,一方面可以确保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中高职衔接体系。 3.2加强中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之间的沟通 目前,中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大多停留在院校的层面,即使是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行业的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之间的同类专业之间也鲜有交流,彼此对对方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了解,严重影响了中高职教育的内部衔接。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沟通,开展多形式的合作,共同实现双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代唯良、钟永发:2010)。中职院校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为中职生的进一步深造和高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商务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又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开设大量专业选修课,并实行中职生与普高生分开培养的政策,根据生源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苏州高博已经于2013年全面开始将来自中高职不同生源的学生分班授课,并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 3.3加强教材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中高职院校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编制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衔接教材。一方面给中职生源的学生往高职过渡提供一个衔接的桥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应培养规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小结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衔接体系,需要高职、中职及政府教育部门多方的努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将中职生与普高生区别对待,加强与中职院校的深度沟通,通过学分制、导师制等方法努力使中职学生尽快适应高职的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也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实现与高职院校的良好沟通,设定低于高职的培养目标,教授难度相对低的教学内容,打通学生上升的渠道。当然,政府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是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重要力量。中职和高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层次,实现有机衔接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然要求。因此,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明确两个阶段的培养任务,充分发挥中职和高职在职业教育人才体系中的教育资源优势,是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马亚丽 马乐乐 单位:苏州高州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软件技术专业论文:复合专业模块式软件技术论文 一、专业复合的研究 为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积极探索,采取辅修、双学位、第二学位、大类人才、专业复合培养等模式,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领域学习的机会。但从复合的含义来讲,专业复合培养模式与其他四种模式有着本质区别,辅修等其他四种培养模式,虽然也涉及到不同的专业,但学生只是进行两个独立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其侧重点是学习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专业复合培养模式其侧重点强调的是两个专业知识点的交叉融合。根据对中国知网“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领域的相关论文统计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关于“复合人才”,可以查到256条记录;关于“复合专业”可以查到142条记录。其中多数文章只涉及复合型人才定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容,仅有50余篇文章涉及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对上述文章的总结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类:1.技术与外语复合人才技术与外语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比较多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以外语专业为主体,改革单一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精通外语的基础上,同时兼备商贸、旅游、法律等一门或多门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外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地位。其二,英语作为一种技能,依附于其他各种应用性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2.技术与经管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将传统专业知识与管理类知识,如金融、贸易、经济、营销等相结合,主要培养相关专业领域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3.技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来讲主要是相近学科或跨学科专业复合,强调学科间知识融合,这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有别于任何单一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强调的是专业知识融合。比较普遍的是传统专业与计算机类专业复合,培养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不同行业领域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二、模块式教学模式简介 模块式教学模式源自美国,其借鉴工业生产中的模块化方式,将原有学科课程体系结构中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聚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关联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调整单元数量和组合方式,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的调整。目前,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已逐步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接受和采纳,根据对中国知网“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领域的相关论文统计分析,在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的论文中,以“模块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查到345条记录,涉及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但按照“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在软件技术专业方向上构建的复合式课程体系,至今还未见有学者发表相关论文。 三、构建软件技术复合专业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软件技术(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方向)属于技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类型,与大连交通大学的传统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双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均不相同,一个是高职高专层次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一个是本科层次以培养培养既掌握传统专业知识又掌握软件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同时在拟定的课程体系构建方式上也不尽相同,一个是按照兼顾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校企合作构建的“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体系,一个是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软件技术(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方向)课程体系围绕工程造价、软件技术、外语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训5条主线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式进行组合,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外语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基本能力模块、工程造价模块、软件技术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能够适应软件产业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复合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以软件技术(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方向)为例,构建软件技术复合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 作者:唐俊 江文 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室内设计专业“3DS MAX”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在总结3ds max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室内设计 3DS MAX 教学研究 3DSMAX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建模、动画、渲染软件,是制作建筑效果图和动画制作的专业工具。无论是室内建筑装饰效果图,还是室外建筑设计效果图,3ds max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都是实现创造力的最佳选择。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3ds max软件,特别是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3ds max软件更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3ds max软件自身的复杂性,导致很多学生枉有一腔热情,最终只能在门前止步。如何能够针对3ds max软件和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开展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特点分析 对于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来说,在3ds max软件学习中存在有几个特点:一是英语基础较薄弱。二是求知欲强。三是思想活跃。 1.英语基础较薄弱。3ds max软件拥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但由于其复杂性阻挡了很多人的学习热情,另外软件的英文版本更是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教师在第一堂课中对学生讲明英文版的好处、特点,并对将会经常应用到的命令,反复讲解,反复训练,使用剥茧抽丝的讲解方式,由浅入深,删繁就简,来打消学生的学习顾虑。 2.求知欲强。由于艺术设计类学生都知道3ds max软件的重要性,并且是动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学习热情。怎么样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每堂课中找寻学生的兴趣点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并在每堂课都能制作出相应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思想活跃。学艺术的学生一般是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善于创新。学生的这种特点,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因势利导,来提高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层次分析 在内容的学习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学习:一是软件基本功能学习阶段。二是建立场景、模型技巧技法阶段。三是综合运用阶段。四是效果提高阶段。 1.软件基本功能学习阶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此阶段中,简单来说就是打基础的阶段,扎实的软件使用功底将有助于后面学习的开展。这一阶段重点讲授最基本的使用命令和快捷键。 2.建立场景、模型技巧技法阶段。在此阶段中重点放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与技法的学习中。在使用3ds max软件建立模型时,通常不会只有一种建立方法,而是三种以上的方法,怎样才能灵活的使用这些技法,达到快速、准确建立模型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部分。在这部分中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专项练习,比如创建一把椅子,使用多种方式命令进行创建。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前期学习内容知识的巩固,又能在制作出来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 3.综合运用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把所学知识进行汇总,让学生进行场景创建练习,也就是实际的创建工作。在此阶段中是学生最能体会到成就与喜悦的时候,能够制作出逼真的场景效果。 4.效果提高阶段。在综合运用阶段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但很多时候,制作出来的场景并不尽善尽美,多会出现导入模块尺寸大小不合适,材质贴图的不讲究,摄影机摆放角度的欠考虑。因此在此阶段中可以进行对比训练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如提供一套户型图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进行班级内学生的对比观看,以及拿出一份范本进行总体对比,查找问题,达到提高的目的。同时我们知道3ds max软件学习是技法上的学习而不是设计思想的学习,因此在此阶段中可以拿出大量优秀制作成品,让学生提高设计思想的修养和认识。 三、教学手段研究 3ds max课程学习中采取好的教学手段,能够达到教学质量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体来看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表达:一是备课内容充实详细。二是课堂氛围轻松活泼。三是课下作业层次分明。四是上机辅导耐心细致。五是教师网上认真答疑。六是设计比赛积极参加。 1.备课内容充实详细。教师教授知识主要依靠的是上课的五十分钟,怎样在课堂中把知识点讲明、重点讲清、难点让学生都能理解。这就需要进行详尽的前期备课准备。对于高职高专艺术类的学生来说,上课内容要深入浅出,用简单的例子来讲出知识点并让学生记牢,所学内容要举一反三,对于一个命令可以制作二至三个小例子加深记忆,每节内容层层递进,讲授内容环环相扣,上节讲的内容本节还能用到。这样一般都会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在课堂讲述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会一直处在集中的状态下,这就需要通过内容吸引学生。第一、可以进行逐层教学,也就是讲一个知识点,做一两个此知识点的练习,并且知识点必须能让学生感到有意思。另外讲述内容不易过多过碎,以免引起学生重点不明,思路发散的情况。第二,在每节课下课前留出一定的时间挑选学生上台来进行知识点例子的回顾制作,通常此时学生都会很用心的看演示,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课下作业层次分明。要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的使用出来,课下作业的布置是必不可少的。课下作业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又要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还不能太难,要让学生能做的出来,以免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作业的选择上必须深思熟虑。 4.上机辅导耐心细致。作业布置完毕后,上机制作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此过程中,通常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尽自己最大努力,耐心细致来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5.教师网上认真答疑。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前课后自学过程中,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网上提问,教师网上答疑的方式,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设计比赛积极参加。由于3ds max软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如果仅停留在教授学习的层面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参加各种级别的设计比赛,同时教师进行全程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快速提高。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室内设计专业是综合性大学必须配置的专业学科,为了符合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应当及时并合理的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室内设计 理论联系实际 探索改革 当今室内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必须配置的专业学科之一,而且也是艺术类与建筑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首选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舒适的家居与办公环境成为了人民的追求,所以对于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高校而言,怎样合理的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是值得我们去改进与探究的。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室内设计就逐步的脱离了建筑设计,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仍然和建筑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一门涵盖面极广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室内设计的学习,笔者有一些自己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不可分离的,是对建筑的二次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使空间的区域划分与使用功能更加合理,并在达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加入艺术的处理手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该专业的时候,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课程体系的分类。 室内设计专业的总体课程大概分为三大类:设计理论,设计表现与设计思维。 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史论课和原理知识,这个类型的科目,很重要,对于以后设计层面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课程本身又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什么兴趣,大多数学生都是本着应付考试的心理去学习,考试前突袭学习,无法长时间的掌握知识,也不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比如说到装饰风格,学生们都能说出很多类别,但是具体类别的实际内涵,大家又所知甚少,那么怎么能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比如不要一味的讲理论知识,可以给学生看一些拍摄比较成熟和严谨的纪录片,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三维的认知,这样更有助于记忆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其次,我们可以调整课程的授课顺序,学生为什么对学习理论课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设计课题,并做设定出一些设计要求,比如特定的装饰风格,特定的空间类型,那么学生在做设计的同时,就会发现自己在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上的欠缺,这个时候再让他们学习理论课,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就会很强,主观能动性会有很大的提高。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再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例举出一些实际的案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理论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设计表现,主要分专业制图,专业表现技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说学生在毕业的初期,他们的设计水平没有太大的区别,那么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主要就取决于他们的设计表现力如何,能不能熟练并准确的对设计内容进行表现,这是对学生基本功的考察,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对设计的表现进行强化。专业制图是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知识内容必须严谨,准确;专业技法表现的方法很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其找出最适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设计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很多设计公司的主要设计表达手段,所以在教学中,更要强调其重要性,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时候,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知识掌握不扎实,遗忘的速度非常快,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当成一种谋生的必备工具。然后不断地温故而知新。 设计思维的拓展与创新,这也是室内设计课程中较难完成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要想拓宽眼界,就要多看,多实践。可以从模仿开始,然后逐渐的添加自己的东西,并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室内设计属于应用美术的范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力,创造性思维活动是设计教育的过程,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就必须从创造性思维培养入手,使学生能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第二,作业的布置于评改。 室内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并且室内设计相关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教师要合理的分配讲授知识和作业练习的时间,在作业的布置上一定要讲究实用性和时效性,作业的布置不能是随意的,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紧密的围绕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赋予题目以生命力,在作业的题目上,教师不要只是单纯的给一个简单的命题,如:住宅空间室内设计,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等,这样学生在完成做的时候会缺少想象力与创作意愿,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景,让作业变成一种虚拟的案例,例如,三室一厅的室内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假想出客户的自然情况,工作情况,以及所喜欢的装饰风格,并设定所要的图纸数目,再根据上诉情况进行设计,这样就使作业充满了趣味性,学生马上会被这样的作业题目所吸引,进而能完成出质量较高的作业。对于作业的评改一样非常重要,不能只是简单评出作业的等级分数,要进一步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做互动式的探讨,虽然设计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却能体现出合理性,舒适性与美感。毕竟学生没有经历真实的设计工程,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重视使用功能,而使得空间没有艺术氛围,过于呆板;过分强调艺术效果,使空间的实用性降低;色彩设置不符合空间特点,或者没有体现出人文文化等问题。那么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就要给出学生一些启发和整改的建议,要合理的引导,但绝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通过作业的布置和评改,是学生对教学科目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实训教学系统的建立。 室内设计专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学科。各理论知识之间的衔接和互联非常重要,想做好任何一个设计都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验证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实践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建立实训教学系统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实践教学系统可以模拟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到工作的状态,有工作的压力和紧迫感,在实训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很好的补充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如: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学生在理论课上无法看到材料的实物,就不可能将材料的特点与属性完全弄清楚,那样在材料的选用上就会有局限性;学生没有去过施工现场,就无法透彻的掌握施工的过程以及要点,也就无法绘制正确的施工图纸,无法顺利的设计指导施工。再比如,家居空间的设计,在学校的设计课上,学生只能完成设计任务,但却接触不到客户,无法与客户达成沟通与协议,那么在实训中就可以完成这一重要的环节。实训教学体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是理论和实践达到很好的融合,可以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可以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 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位不想用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去培养人才,单位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就更大了,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就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就要跟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针对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而言,我们必须有时代的前瞻性,在应对市场的需求的同时,探索出最合理的教学方法。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随着近几年城市、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室内设计行业迅猛膨胀,市场对室内设计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引发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使之适应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以AutoCAD课程为例,针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在CAD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高专教改精神,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在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重视上机实训及理论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授课计划,强化操作速度训练等方面对高职AutoCAD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AutoCAD;教学改革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室内设计专业也迅速发展壮大,规模和数量的增大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之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如果还沿用以前的课程教学模式,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技能”为主,将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因而,为了满足高职的教学需要,加快中国高素质紧缺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高职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制定“订单式”培养目标,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1],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AutoCAD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类计算机软件课程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在CAD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的现状 1.没有处理好AutoCAD“承上启下”的作用,打断了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系。AutoCAD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基本知识的联系。在以往的教学中室内制图与AutoCAD是分离式教学,这是一种简单地把室内制图内容加上AutoCAD内容而成,其主要安排是按照传统的习惯,先进行室内制图讲授,同时要求学生练习时采用手工方式绘图,等室内制图内容全部结束后到下一个学期再介绍AutoCAD 绘图软件。采用此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容易导致学生把室内制图和AutoCAD 绘图看成两门不同理论体系的课程,而忽视了AutoCAD 绘图是和手工绘图一样的一种绘图手段,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并且也是要在具备了扎实的室内制图的理论基础之后才能使用的绘图手段;二是由于相关的室内制图基本理论不能及时地与AutoCAD有效结合,学生在上机练习时,往往不按照制图的基本理论和规定,所做图纸不符合“国标”要求;三是两头内容脱节,学生在上机练习时不能和手绘练习内容相结合,一般是单一命令的练习,对各种命令的用途理解不深,学生没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不高。其实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把各相关课程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考虑的,所以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它们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 2.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相脱节[2]。以往的老师教学习惯总是重视理论教学,认为上课的内容分析的清楚、学生听得懂则教学效果肯定会比较理想。目前,CAD制图教学存在着这样的隐患,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一些空泛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很大的出入,缺乏具体命令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的枯燥无味、难以接受,因而对此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而实际情况是一个简单内容的绘制可能需要几十、上百个的操作步骤,学生不可能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完全记住这么多的内容,即使当时记住了一些关键步骤,可是课后不久如果不加以练习也会很快忘记。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贯彻以理论为指导的原则,这使得学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就是由于教师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致使教学效果不佳。CAD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怎么样在计算机这个平台上会用、熟练运用它,也就是理论教学应该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创造好条件、打好铺垫。 3.没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具体的授课计划。近几年高职院校总体来说生源素质呈上升趋势,但是不可避免地是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同一个教学计划安排下,有些学生的领悟能力强,一讲就懂,一操作就会,而另外有少部分学生理论知识都没有听懂更不用说上机练习操作了。更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入学前连电脑都没有操作过,对键盘与鼠标的操作不熟练,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久而久之,这少部分同学在学习CAD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没有兴趣,导致最后弃学。 (二)学生在AutoCAD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图制图不够规范。大部分学生的制图基本功底差,最终出的施工图纸不符合制图规范。制图不规范存在以下原因:(1)现在国家建设部还未有定下一个标准的室内设计制图规范,绝大多数室内设计制图规范是套用建筑制图和家具制图国家标准的。因此最终导致各个装饰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图规范。(2)主要按照传统授课习惯进行安排的,先进行室内装饰制图讲授,等建室内装饰制图全部内容结束后再介绍 AutoCAD 绘图软件。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地使室内装饰制图课与 AutoCAD 有效结合,因此学生在上机绘图时,往往不按照室内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定,所做图纸不符合“国标”要求。 2.CAD操作速度慢。目前大多数学生对AutoCAD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会、但速度慢。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利润,高职类刚毕业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整套方案,只能由绘图员做起,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应用计算机绘图的速度要求高。学生操作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造成:(1)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求偏低,不重视训练学生的操作速度。有些教师自身缺乏社会实践,对CAD 软件操作不熟练。(2)学生绘图时以用鼠标在绘图界面上选择工具为主,没养成运用快捷健输入的习惯。 二、高职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改革思路及探研 结合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在CAD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如下改革措施: 1.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为了更好的体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协调性,任课老师在课前、课后及时多方面地和其他课程的老师多沟通,了解相关知识情况,发现知识点有脱节和衔接不妥当的地方,及时协商找出解决办法,调整教学计划和安排。任课老师也应该系统的学习和AutoCAD相关的其他课程,对相应知识点有个宏观的把握,做到心里有数。随时了解相关知识的最新动态,并且反应到教学当中去[1]。 2.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要,改进教学方法[4]。第一,采用教学内容插入式。插入式教学法是讲授CAD制图内容时,适当地将室内设计制图规范插入到各个章节进行详细讲授,采用这种方法一是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辅助绘图和手工绘图只是两种不同的绘图手段而已,不再对计算机辅助绘图抱有神奇而深奥的感觉,因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5];第二,项目案例导入教学法即案例式教学法,也就是将整门课程用一到两个项目导入,然后将每个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子任务,穿插在课堂中讲解,做到由易到难,例如:绘制一套室内设计施工图作为一个项目;平面图、顶棚图、立面图作为子项目;门、窗、墙体、家具植物等的绘制作为绘制平面图的任务。这样每堂课都充分利用案例的分析解剖,通过例子的制作来掌握命令的使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对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符合专业特点,反映当前的实际,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3.加强实践环节,重视上机实训及理论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授课计划。在理论课时就明确每个学生当次上机操作学习的任务,要求他们按时按量的完成要求的操作内容,并且做好批改作业的工作。在教学形式上采用老师教授和学生同步操作的互动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边学边操作的形式,其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或者在理论教学后,上机操作安排在当天晚些时候,最迟也不应该超过2~3天,否则学生上课时撑握的知识点将有部分会忘记。在布置上机操作任务时,注意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复习,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习步骤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相应技巧。老师还必须及时地将学生在上机批改作业时及时发现学生操作问题并归纳总结,找出根本原因,并在下一次课中抽出时间进行讲评,讲评时不仅要给学生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而且要告诉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头绪,避免重犯[6]。 4.强化操作速度训练。CAD与其他计算机辅助类课程不同,是精确绘制图形的软件,命令切换频繁,运用键盘的频率比PHOTOSHOP 、3DMAX 高得多,与 3DMAX相比,该软件的基本命令容易掌握。因此,评价 CAD 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操作速度是极其重要的标准。老师应该让学生每天安排1~2个小时复习训练的时间,而且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在一定的时间内单独完成,操作训练时间多了,学生对操作命令熟悉程度也就提高了。对于没有自备电脑的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和学校有关部门协商,给学生创造有利的上机条件。AutoCAD应用不仅要求会用、用好,更应该体现绘图速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快捷键”的使用,在课后期结合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如何自定义“快捷键”,为今后的实际应用做好铺垫。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问题并经过对学生学习与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旨在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人认识并重视在本门课程教学中被忽视的问题,相信通过进一步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推动其他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该专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参与到本门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使得室内设计专业更好地发展。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探索与思考 [摘 要] 实训教师既是承接对外业务的设计师,又是教书育人的岗位能手,由于自身的“双师”身份,必然会在设计教学以及辅导学生上更加尽心尽力,在对外盈利和对内教学中找准平衡点。 [关键词] 室内设计 项目教学 近年来,由于将就业率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有无继续招生资格的评判指标,使得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更加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对专业教学构架进行重新整合搭建,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需求的设计人才。而如何使人文素养和实用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品德健全又适合岗位要求,成了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就业的市场要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改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职业定位,深入探究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室内设计是一种理性设计,它更具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评定室内设计方案的优劣,不只是看设计方案的画面是否充满美感,更重要的是看功能定位是否准确、有无鲜明艺术个性、材料工艺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科学技术的含量、绿色环保的要求、投资理念的实施等。这些设计要素的体现,若没有大量严谨的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学生是不可能达到实际专业要求的。因此,在室内设计教学中,除了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方案,调整、修改不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必须做到课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际项目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缩短“虚拟设计”同“实际设计”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后,能独立完成设计项目,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室内设计专业彻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学校良性运转的长远之计。 教学改革至今,项目教学早已被引入课堂,但据了解,绝大部分都是虚拟项目。这些项目虽然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但同真正的实际项目教学有着天壤之别。 项目教学的效果检验者是市场、客户,直接和经济挂钩,而虚拟项目教学的效果检验却是靠理论想象和极少的经验之谈。这样的状况使得笔者不得不思考,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该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更加真实、直观、有效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去引导、教育他们。笔者认为,把学生放到工作现场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对于室内设计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生若没有参与体验过,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思考和想象是很自然的。实践性专业课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向市场、走近客户、走上工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的提法已屡见不鲜,然而,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参与实际的工程,没有切实的工作体验,任何的说教形式都无济于事。室内设计教学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必须承接项目,带领学生参与设计,在工作中学习,让市场检验教学效果。教师与其在教室里“喋喋不休”,不如索性接个工程,自己参与其中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也能变被动为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此一来,何愁不事半功倍。 实践教学中,争取更多的机会同校外装饰设计公司合作固然重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设计机构并尽快投入市场运作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装饰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利润,做事讲求的是效率至上,同学校合作,求的也是最大限度的利益。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必然不会像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那样有问必答。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训课程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如果把这项任务交给装饰公司或者过分依赖他们,就目前市场情况来说是不实际的。 学校有必要掌握教学实训环节的主动权。如果公司是以学校的一个设计机构的形式存在,或者是实行“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那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体现专业教学特色、加大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促进产学研结合、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能力培养找到载体落到实处,缩短毕业生与行业用人单位的距离的关键。 “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这里的设计能力包括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工程预算以及独立操作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工程项目的能力。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光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是不可能弄明白室内设计中设计的各方面要素和表现手法的,室内设计专业不能纸上谈兵。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应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指导教学,室内设计工作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最大可能。首先是工作室的建设,它需要有一定的场地、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小样等,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室内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其次是工作室的教学管理,管理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室内设计工作室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室内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是开放性、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各班级穿插上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较多,设备、装饰材料的使用和维护成了室内设计工作室管理的重中之重。再次就是室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它是直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装饰结构小样了解装饰结构,可以通过装饰材料的比较来了解它和使用它,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设计的模型等。这样实训教师既是承接对外业务的设计师,又是教书育人的岗位能手,由于自身的“双师”身份,必然会在设计教学以及辅导学生上更加尽心尽力,在对外盈利和对内教学中找准平衡点。 “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为内容、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的综合课程;是“师徒式”的教学,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融合,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业务更实、技能更高”。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改革与理论研究 【摘要】 作为我国现在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兴行业室内设计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巨大,总结一条适合社会需要的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之路,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工带学,校企联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代替目前的常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室内设计人才。 【关键词】 工作室教学;产学研;理论;实践 1室内设计教学目前现状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强势崛起,室内设计做为一个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领域也悄然走俏起来。对于室内设计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所以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室内设计专业。但是过于陈旧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单是一门软件的操作员。企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基本功和熟悉行业规范的资深设计人员,而这往往与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在社会上再锤炼三五年才能够称得上设计师的称呼。如何缩小这段鸿沟,让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能够更上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马上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我们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出,恰恰适应这一需要。 2工作室教学的特色 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特别是在室内设计行业。室内设计行业是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行业,是一个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书本所不会提及的,而在工作室教学中结合项目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会在学习设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客服设计困难,并最终完成设计,学习到很多设计知识以外的知识。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更加理性和成熟。老师也能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讲解,并在项目中提高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使整个的教学体系更加成熟,通过工作室的项目锤炼,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双师型”教学人才。并且,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同时创造更的教学环境。 3 工作室教学的要求 工作室教学由于其特殊的培养模式,也需要特殊的教学条件。首先,如何引进项目,就是最大的问题。项目的引进必然要依托于企业,所以和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就能为工作室的项目引进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平台,而工作室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一个设计室,绘图室,或者预算室,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并以此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其次工作室教学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纽带,教师队伍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室教学还要求我们的老师具有高水准的实战能力。设计不是纸上谈兵,工作室教学结合市场,那么设计就要符合市场的游戏规则,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满足工作室教学的需要,是工作室项目制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自身师资队伍的提高,通过和企业合作鼓励老师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参与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在提高设计经验的同时也增加额外的收入。然后,吸引行业精英加入教师团队,和学校签约,成为外聘教师,客座教授。定期到学校参与学术交流,担任课程任务。同时引进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再次是工作室的运作和管理,当有了项目和人才之后,工作室的运作如何可持续的进行,一是硬件上的,工作室应具备一个公司所需要的基本硬件条件,特别是设计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二是在工作室的管理体制必须完善,给工作室教学提供体制保障,并且工作室教学开始会充满困难,政策上也应该对工作室教学有相应的支持。 4 工作室教学的实践探索 重庆工商大学建筑装饰艺术学院从大二年级开始展开工作室教学,结合行业龙头企业重庆港鑫建筑装饰公司设计分公司作为平台,将设计项目引入工作室,并在学院内开设自己的设计分公司,并派驻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师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担任了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把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学生在课程环节中参与了诸如云阳大剧院室内装饰设计,永川第二人民医院室内设计,市委党校新办公楼设计,中国农业银行云南支行总部设计。等实际大型投标项目。综合性项目则分类别进行课程,比如云阳大剧院项目为例,则可分为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和办公空间三门课程进行分别设计,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过程中还必须考虑项目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避免以前课程中设计思维的单一和脱节。以文化空间为例由于实体具体项目的存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地考察,分析现场情况,收集当地素材及地域文化。并从中提取设计语言。这往往是以前设计中容易被忽视掉的环节。而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报告。在接下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会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要求每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的方案,并指出修改意见。同时下课之后也可以和项目设计师进行交流并且配合建筑表现工作室做出自己的方案效果图。在项目深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会组织同学到港鑫公司茶园实训总部参观工厂,同学们能再厂房内看到自己的设计师如何由图纸演变为实体。接下来同学们能够到项目的现场跟着工人学习装饰材料的安装并总结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由于有自己的设计工厂,同学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大胆发挥创意。而这又是已经成熟的设计师所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断的交流碰撞出来的火花,才可以推动设计理论的不断前进。 5总结 设计是一个需要和社会密切结合的行业,各种时代讯息都能在设计中反映出来。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所以闭门造车的培养思路是行不通的。工作室教学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思路中大学的教育思维,从更实际的角度挖掘设计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通过和老师不断的交流沟通,通过不同的项目锻炼,通过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设计困难。通过真正的参与和总结最终培养出一个和格,全方位的设计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室内设计企业岗位用人与高校培养专业人才零对接的教学探索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室内设计企业岗位用人需求,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思考了培养专业人才“零对接”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室内设计 高校 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春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关于产学结合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本文将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指导思想,探讨室内设计专业实施岗位教学的问题。 一、当前室内设计企业的岗位要求 通过调研某个设计公司使用室内设计专业的岗位要求,在岗位设置上有设计总监、设计总监助理、主笔设计师、设计师(方案设计、方案深化、CAD绘图员)。 设计总监的岗位要求:全面了解室内项目方案的设计、施工、业务洽谈、经费预算、团队管理和协调,熟悉所有施工的材料、行业信息,能熟练运用设计类所有的软件,具有高超的手绘能力和美术功底,具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 设计总监助理:对室内项目方案了解,熟悉方案设计、施工、业务洽谈、经费预算、团队管理和协调,熟悉施工的材料、行业信息,熟悉设计类的相关软件的使用,具有美术知识,具有对外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主笔设计师:有较好的审美能力,熟悉方案的设计、施工,熟悉施工工艺和流程,熟悉材料,有高超的手绘能力和美术功底。 设计师(方案设计意向):服从主笔设计师的安排开展工作,能独立完成方案设计,熟悉施工结构、制作流程、材料特征、人体工程学、室内外行为心理研究、空间设计相关信息等,具有较好的手绘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 设计师(深化设计意向):熟悉负责的项目意向图,并且能够把意向深化,绘制成施工图,将设计概念转化成图纸,是连接概念和制作的桥梁。懂施工工艺和流程,熟悉材料,有较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懂得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消防、给排水等。 设计师助理(CAD绘图员):熟悉CAD绘图国家标准,能熟练运用CAD软件,了解制作工艺(结构、制作流程、材料特性、人体工程学知识、室内行为心理研究、空间设计相关知识)、施工图绘制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衔接。 二、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思考培养专业人才“零对接”的可行性方案 1、确定培养目标,找准职业定位。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岗位培养。 我们培养的是专才不是全才,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能够马上成为设计师助理、室内设计师或相关行业的人才,通过一年以上能达到设计师或主笔设计的岗位要求,通过3-4年能达到主笔设计师或设计总监的岗位要求。 2、加强职业素养。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要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进行加强。 3、渗透职业规划理念。要重视职业规划的思想教育,从一年级开始便作好职业规划理念的渗透,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有目标、有计划地设定规划、实施的方案,达成理想目标。 4、培养室内设计的核心技能。 (1)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明确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强调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套用学术型、设计型人才为主的课程模式,开设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的课程。 (2)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实操课、技能实训等环节的前后次序与合理比率。专业理论的课程对于从事工作有指导性的作用,是理论的基础,这些课程可以穿插安排在实操课程中间。实际操作课程和技能实训要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和设置,通常应该是较为集中的时间。模拟实际工作的会审阶段,要不断在检查学生进度的同时,灌输新的知识和新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师生的互动和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要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以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畏难的情绪。 (3)加强专业核心技能。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陶艺、雕塑、摄影、插花、AutoCAD、Photoshop、3D MAX、圆方软件、室内建筑制图、室内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设计概论、房屋建筑学、装饰工程施工与管理、室内空间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家居与家具设计、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等。 核心理论课程:设计素描、建筑识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室内设计原理。 核心技能课程:快速表现技法、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装饰工程文书与预算、Auto CAD、3D MAX、Photoshop等设计软件。 实践课程:参加仿真项目、到施工现场实践。 设计素描主要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形象塑造能力,使之较熟练地运用素描的艺术语言,概括性地表达对象 建筑识图:学习制图的方法、规范和标准,掌握三视图、装饰施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局部大样图、轴测图、节点图的绘制方法,能熟练运用手绘或软件绘制平面布置图、天花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和施工图。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原理、规律,提高运用平面、色彩表达空间及结构的能力。 室内设计原理:了解室内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围,结合实例学习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人体工程学和陈设等。 加强其他相关的学科:室内采光、照明、色彩、家具、陈设、绿化、室内环境心理学等。 快速表现技法:掌握透视图、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熟练运用水绘工具快速将自己的设计构思和方案准确绘制。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认识并熟悉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及其实用范围,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等,掌握水泥、石材、陶瓷、玻璃、板材、涂料、塑料、金属、灯具、洁具、胶粘剂等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学习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方法。 装饰工程文书与预结算:重点掌握装饰工程施工预算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定额的概念、用途、费用构成规律和依据,能熟练计算工程量、工程总造价,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学习装饰工程预算方法,了解招投标技巧和实物工作,掌握标书的制作方法。 设计软件类的课程:CAD要结合工程实例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技巧,严格按照行业规范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图、大样图、剖面图等,操作准确、快捷。 3D MAX:能快速熟练地运用软件制作各类效果图。 (4)加强职业社会实践。可组织多项模拟社会的技能比赛,选拔专业技能能手,选派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培养个别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等。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论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 内容摘要:室内设计专业数十年的发展,一直在探索与改革中进行。文章对如何有针对性地去设置专业课程进行探讨,将课程以板块的形式分类,分析各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本身与专业的关系,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关于课程结构的一些初步构想。 关键词:室内设计 课程结构 设计过程 室内设计专业从上世纪70年代末设立以来,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因为学科设置概念的超前性,室内设计专业经历了低沉的初始发展期,与市场认知度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90年代,市场经济地位的提升快速推动了室内设计的专业发展。几十年来,室内设计专业无时无刻不在改革与探索中进行。高校中的设计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也在亦步亦趋地转变与探求。 技术与艺术的比重、表现和创意如何平衡、手绘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否矛盾,这些不断在教学中产生的疑问困扰着学生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探究问题的起源,多是与设计的课程设置息息相关。现今,各校之间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教育目的性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设置的差异。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因其传统美术专业的主导和师资基础,必然在课程设置中将绘画技法与基础造型教学置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如四年的本科教学,其中约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是以美术基础与造型训练为主,这意味着学生将要在大学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专业课。而在一些新兴的设计学院内,因其专业的单一和新的教学理念,将室内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课程部分压缩到半年以内,虽然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专业课程的时间,但基础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并且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凸显出了比较严重的矛盾。如何合理地设置课程的比重,让教学中的知识结构合理地为学生和教师服务,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从理解学科本身出发,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需要多交叉学科的综合专业,从绘画到史论、从手绘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其整合了大部分设计相关内容和部分美术训练内容。通过对教学实践过程的总结,笔者将这些内容划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板块: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辅助课程、设计专业课程。 一、设计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含了能够为专业提供支持的造型和理论基础,主要为基础素描、设计素描、色彩写生、构成训练、美术史论与设计史论、基础制图等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基础的强化规范,还担负着如何将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固定的还原式表达向创造性发散思维进行转换,这种目的性给传统课程赋予了新的任务和意义。比如设计素描课程,通过和教师交流后发现,大家都在尝试着以更接近于设计命题或自由组合的形式去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传统造型的技法内容如何在以创意为主的作品中发挥。又如色彩写生课程不仅是针对色彩认识,更强调色彩本身的语言性和影响力,强化对情绪、环境、周围的侵略性等色彩在设计中的特点。在基础训练过程中的技法练习贯穿在了意识训练中。对于空间意识的培养也是在这部分课程中完成的,特别是空间的概念,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建立空间的概念,这是室内设计专业特点决定的。美术史论与设计史论课程,是基础部分与设计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部分,在教学中突出的矛盾是其不可避免的枯燥性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失去耐心,而史论对实践设计的指导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现实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将史论课程的时间段分隔开,穿插到设计核心课程时段中,让学生自己通过专业课程的反馈感受到史论的重要,自发地去学习。并且在专业课程中的资料收集、分析等阶段有意识地去和设计史论结合,这种互相支持的课程设计对教学结果有很好的影响。 二、设计辅助课程 这部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属于设计的范畴,我们可以理解为与专业密不可分的设计相关课程。主要包含人体工程学、照明设计、家具设计、相关设计软件技法、材料学、表现技法、摄影、设计原理等课程。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时间上是与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相渗透的,期望能够达到平稳过渡的效果。学生能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达到对设计有自己原创的理解深度,能养成自我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设计习惯,为核心的专业设计内容夯实基础。设计习惯并不能够在教学中以理论的形式去灌输,是依靠连贯的设计课程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设计习惯的重要性而自觉地去实现。这部分中的设计软件技法课程是争议较大的内容,如何去界定软件表现课程的归类,各个院校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职业教育类的高校,其培养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熟练的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地进入工作角色,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将软件课程提高到核心主干课程的层面,增加了其学习教学时间,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围绕技术表现技法的课程设置。这种方式在实践中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能探索尽可能地结合项目教学来指导课程的方向,并加强差异化的教育目的,会更完善和为市场服务。但是如果整体课程结构是从培养具有独立性的设计人才的角度去理解,软件课程部分不应突破自己辅助课程的地位,仅仅是表现课程的一部分。 三、设计专业课程 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对前两部分课程的运用和整合。课程设置中以室内空间的类型为划分依据,包含了居室与别墅、商业空间、餐饮空间、娱乐空间、办公空间、酒店设计、观演空间、展示设计等课程。这部分课程的核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合理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观念,同时有针对性地强调设计表达的方式方法。对整体设计过程的把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是课程的中心,所有的教学方法和课题内容都围绕着这两点去进行。设计专业课程的矛盾在于结果与过程的平衡点很不容易把握,对于教育者来讲过程是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一对一地引导与制定培养计划,才能实现关于创造性的教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规范引导过程设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分解为有承启关系的若干个部分,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到设计中去。 比如,一个项目首先是关于项目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资料整合,这个过程的重点是将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观念应用到分析过程中。横向是尽可能地让相关资料丰富完整,而纵向则是发展深入的阶段,是让学生找到自我擅长的兴趣点与个性,并初步提出自己对课题项目的理解和创意原点。然后进入到设计的进展阶段中,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关于功能的合理与恰当,良好的设计并不是设计出的图纸漂亮与否,而是是否能够在具体的限制条件下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应该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地让学生意识到条件的重要和限制的不可突破性,只有在符合限制条件下实现的设计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这部分包含了关于设计方案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表现设计等内容。如何去选择表现方式,一是根据设计需要确定,二是参考学生擅长的内容。这是从教学的激发和自发原则角度出发,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与市场相结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解决之道即是设计之道。 对于设计的评判,是教育教学区别于市场的一个特殊内容。如何评判?各个学院和教师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而将设计过程量化和完善的讲评制度,是能够激励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设计进展册的推行是将设计过程量化的非常完善的教学模式,尝试推行这种模式的高校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馈。讲评制度是和项目现实接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设计作品的表述与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和针对项目的设计理念讲解,是在项目投标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将“讲标”的模式推行到设计过程中并参与评判,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点评,能够让设计的教学结果不仅仅针对了个体,而且让整个团体都分享到了设计的收获和快乐。在讲评的推行制度下,学生可以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对设计的理解,锻炼良好的设计讲解能力。 在专业设计课程中,根据具体课程融入设计辅助课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居室设计专业课程中,对于设计风格与流派的把握一直是教学的弱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甚明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前期的资料收集阶段,将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设计流派进行整理分析,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消化设计史课程,最终以图文汇报为教学手段进行评定,让各组的分析整理结果全班共享,既能够在专业课程中让学生理解史论内容,又能对专业设计课程有促进作用,从而打破了各门课程的独立性。 综合来看,这三个板块有主次之分,核心课程为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基础课程和设计辅助课程为主干课提供有效支撑。将课程板块化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并且板块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学期设置和课程先后顺序上有序地交叉,达到各个课程连贯进行,其专业性和结构设置也趋向合理与成熟,能够更有效地为学生、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手绘效果图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 要] 文章通过阐述室内设计专业的手绘教学,探究如何针对高职教育,改变传统教学,实行“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探讨。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争强教改的步伐,因此提出了一些对新的教学的看法与研究,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批评。 [关键词] 高职教学 室内设计 手绘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是有所不同的。高职高专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是全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此次课改我主要从项目教学为切入点,以实体项目作为改革内容,从中贯穿课程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使学生从项目中得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训练的目的。 一、高职室内专业手绘效果图教学的任务与特点 手绘效果图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重点在培养符合设计岗位的人才需求。 在如今计算机效果图迅猛发展的今天,手绘效果图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它可以及时有效地供甲方或施工者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它的优势是比计算机就绘图还要快捷,寥寥几笔就可以表现按一定的空间效果。本课程主要是手绘表现方法,以研究如何绘制效果图为主的一门综合技能型课程。本课程的设定以高职教育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产品规格为标准、以学生成才为目标,着重培养手绘表现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手绘效果图在如今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高职教育中,手绘效果图教学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1、高职室内手绘效果图教学的任务 手绘效果图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它以绘画形式代替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是图形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现代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实用型,而本课程正是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操、实训能力而设置的实操性课程。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以“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案例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项技能,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电脑艺术设计强制作的培养核心。 2、高职室内手绘效果图课程的特点 (1) 课程训练的科学性。科学性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无论透视、光影、空间、材料等一些列的表现都是科学的。手绘效果图的绘制不同于一般性绘画避免主观随意性,它不能随设计师的个人爱好、风格、表现内容任意发挥,甚至是让常人难以理解和琢磨的抽象画。效果图要求设计者要达到相当的准确性,从而让观赏者有一个真实的感受。效果图必须真实的反映设计方案建成后的效果,融合了业主的需求和设计师的理念并根据客观现实的空间尺度、比例关系、透视原则而绘制出来,并以施工成为现实。设计表现图必须遵循科学性,对空间的结构力学和图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存在都要负起责任,要做到真实、可信、切合实际。 (2) 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化。与一些基础美术课程相比,基础美术的课程一般是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到人物写生、从简单的静物色彩到人物色彩,使之训练扎实的基本功。而室内手绘效果图涉及的内容相对固定,主要是室内中常见的陈设设计及表现,内容比较单一化,重复率比较高。 (3) 表现技法的单一化。纯绘画表现技法复杂多变,学生从基础素描到复杂的形体表现、从色彩练习到多种材料的色彩表现,内容相对丰富。 表现的主题和方法也是变化多样而室内手绘的表现手法相对简单。从简单形体透视关系、比例到整体室内的房屋空间的透视,表现方法与内容相对单调。绘画者常以速写形式表现,用色也相对简单,彩铅和马克笔则是手绘效果图表现的主要工具。 (4) 授课对象层次的单一化。高职室内专业的学生一般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他们的基础一般是从零开始的。与美术院校学生相比,学生层次较低并且单一化。这样便使学生必须从头学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授课难度。学生学习的时间短,内容简单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二、高职室内专业手绘效果图教学模式 1、目前高职室内手绘教学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手绘教学依然采用旧模式教学,其主要还是由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谈谈而讲,还是从理论基础到示范讲起、从老套的提问到学生回答问题一系列的程序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累,学生困,导致了逆向循环的教学效果,致使大大降低教师教学。 2、高职室内手绘教学新模式――项目教学法 1968年,美国人罗杰・斯贝瑞提出了他对人类大脑左右半球认知功能的研究报告,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根据斯贝瑞的研究人类关于绘画图形、空间的认知完全依赖于人类的右脑,也就是说绘画是依靠我们右脑技能型操作。从而贝迪・爱德华提出一个新颖的并有创意的一些教学模式,通过借鉴再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手绘教学应以“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安排学生学会考查学习,施工现场考察调研,项目设计实践等教学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强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实现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目标指向的多样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现在全国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正在全国展开。其主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提高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针对高职室内专业手绘效果图的教学特点,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的尝试。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以突出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特点,以具备室内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岗位的职业表现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手绘效果图的表现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技巧,针对教学内容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将项目、知识、理论、实践为一体化设计。此课程主要采用以“四化教学”为理念: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化、项目教学岗位化、过程管理公司化,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很多,但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体,实践教学、行为导向岗位引领、工学结合、教-学-做、课程整合、课考合一等多元化教学新模式。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三、结语 新的项目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使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思考,从而制定更加适合高职教育教学。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探索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 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是非常多的,其中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现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有部分院校已经建立了室内设计与工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高职高专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与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本文就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与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做了系列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构建 工学结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专业室内设计人员的高职院校而言,应当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都构建起了室内设计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培养,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一、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在教育方面都引入能力本位理念,借鉴外国的一些成功经验,调整课程内容,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然而这些成绩往往只是局布的,在整体上课程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主要表现在: 课程体系的定位不清 当前我国的部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只是本科类院校的压缩版,只注重了“高等”院校的共性,忽略了它的“职业”特征。虽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增加了部分实训的环节,但往往只停留在了表面形式上,缺乏足够实训基地及内容,并未体现出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所具有的特点。 2、尚且存在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 对于当今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而言,学科本位这一思想仍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还沿用着学科本位课程结构,甚至于从教学的内容至方法也没有转换到能力本位上。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 很多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所采取培养模式的核心都是工学相结合。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也遵循工学结合原则,健康发展。工学结合原则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或订单式培养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还存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特色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快、更专业的掌握室内设计的技术,很多学校都坚持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相结合的方向,使学校与企业互相结合,建立起工学结合的人材培养体系。 学校在采取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一是构建起培养人才的课堂通道,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及掌握。第二是构建起培养人才的企业通道,使得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管理,培养他们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第三是构建起培养人才的素质通道,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根据室内设计这一专业所具有的特点,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取得比较有效的教学成果。 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相结合的具体方式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必须以高职院校教育及专业本身的特点为依据,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导师制的工学相结合模式 由于室内设计自身定位和特点,它的教育方式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就是对于其中美学及综合知识的传授还必须依赖于专业教师,所以不论是我国的师徒制还是西方的教学模式,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导师可以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将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分解,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指导方式,同时在设计深化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此外,导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 仿真教学的工学相结合模式 在现代高职教育的领域内,很多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在逐渐开展。一般来说,首先是课程内容安排同工作过程相结合,其次是生产一线企业人员参与论证和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其实课程改革过程也就是工学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室内设计专业课程采取仿真教学的方式,即整个的课程设计过程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将课程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方向有很大帮助。 教师全方位的工学相结合模式 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种专业知识技能也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工学相结合模式当中,“学”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同时对于教师也提出了很多要求,教师自身工学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高职院校都组织教师参加室内设计比赛,做到教师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相融合,以教师为纽带实现室内设计和实践的对接。 四、结论 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也有其独特性。建立起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育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起以企业为载体的人材培养模式。只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项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室内设计人员。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新思考 【摘要】2003年,我国教育部门提出,职业教育应当以服务为宗旨,将就业作为基本导向,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全面发展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教学新模式,以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该思路的提出为我国高职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也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因而,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问题进行简单探析。 【关键词】高职 就业导向 室内设计 合成建设 核心 不可否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其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兴起,成为拥有广阔发展市场的新兴行业,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随着行业发展的需求,室内设计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相较于以往,学历已经不是行业选择人才的首要考量条件,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水平、设计能力及其从业经验。整体来看,尽管行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空前绝后,对人才吸纳的空间也比较广阔,但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却也相对较高。以下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对室内设计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进行简单介绍,进而对核心课程建设问题进行讨论。 一、室内设计行业的就业门槛 所谓行业就业门槛,主要是指室内设计行业中就业岗位对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及其技能的基本要求。目前,根据从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岗位设计来看,不同职业院在专业设置及就业方向划分方面主要有三类,即平面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与多媒体广告及动漫设计方向。不同的就业方向决定了其未来在行业中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存在差异,因此,岗位工作对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1.平面设计 从平面设计方面来看,其具体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图形制作、广告策划、包装的设计和制作、网页设计和制作、商场的展示及布置等。因此,要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相关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意及设计能力、手绘表现能力和较突出的文字组织能力。与此同时,该就业方向的学生还必须熟练掌握如Photoshop、Coredraw、Pagemake等相关软件的操作,并具备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如此一来,以平面设计为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 2.环境艺术设计 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基本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其毕业之后具备的岗位工作主要包含室内装饰的设计和施工、展示空间的设计和制作、户外的设和hi做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设计与销售等。基于这样的岗位需求,相关就业方向的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Autocad和3DMax等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具备较强的手绘效果展现能力和装饰施工图表现力,在全面熟悉并了解市场需求和不同装饰材料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及谈单的能力,以便于毕业之后可以更快地融入相关岗位的工作当中。 3.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 将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作为主要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其日后从业的具体工作主要包含多媒体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或者是二维及三维的动画设计和制作。而岗位工作对高职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必须熟练掌握Coredraw、Photo,shop、3DMax或Maya以及各种非线性编辑软件;其次,还应对Pagemake等网页制作软件的操作有所了解;第三,应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和手绘造型展现的能力;第四,要具备较突出的剧情构想和展现能力;最后,还必须在深入了解并熟悉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培养自身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与不同的客户资源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从业的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由此可见,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对就业导向的考虑,将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我们应如何加强对专业课程改革,探索出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核心课程模式呢?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要结合现代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建设,首先应当以岗位工作为基础,加强模块式课程的设置,并将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重建。 1.建立岗位职能培养为主的课程模式 以上分析中已经提及,室内设计专业不同就业方向,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就业的导向作用下,高职学校需要将岗位职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依照不同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体系及技能水平的要求进行以及课程的设计,并依照岗位的能力,将一级课程划分出不同的子模块,并在每一个子模块当中安排适当的课程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子模块中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如此以来,通过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条件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2.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过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忽略了知识对学生能力和潜在支配意识的导向作用;有些院校则过分重视就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缺少一定的前瞻性,忽略了学生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乏部分院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过分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些状况,在将岗位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的基础上,课程的设置首相应当以岗位工作为基础进行选择,进而结合工作过程的知识要点及技能需求,进行课程的补充设计,以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以理论为基础的岗位需要加大理论课程的比例,而对于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就业方向,则应加强对动手实践课程的安排。但要保证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将其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注重对其岗位职能之外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只有如此,在能在以保障就业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条件,使其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和个人经验对系统的知识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填充与完善,进而推动个人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论 总之,在就业的导向作用下,高职院校要做好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就必须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根据不同就业方向对学生知识、技能及个人素养等多方面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以便于在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就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室内设计专业高职教育中结合实际项目的“工作室制”教学初探 本论文为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欧洲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工作室”体制及其在中国的改造性移植》的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为SGH0903058) 在室内设计行业高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累少,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学科体系的痕迹比较浓,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实践教学的途径较为单一。在教学形式上,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实训室建设项目简单,教师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很难适应艺术设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室内设计专业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较为完善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体现艺术类专业教学特色、加大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促进产学研结合、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能力培养找到载体落到实处,缩短毕业生与行业用人单位的距离的关键。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1.“工作室制”的涵义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为内容、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高学年的综合课程;是“师徒式”的教学,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融合,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业务更实、技能更高”。 2.室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光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是不可能弄明白室内设计中设计的各方面要素和表现手法的,室内设计专业不能纸上谈兵。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这里的设计能力包括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工程预算以及独立操作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工程项目的能力。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应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指导教学,室内设计工作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最大可能。 首先是工作室的建设,它需要有一定的场地、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小样等。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室内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 其次是工作室的教学管理,管理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室内设计工作室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室内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是开放性、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各班级穿插上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较多,设备、装饰材料的使用和维护成了室内设计工作室管理的重中之重。 再次就是室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它是直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装饰结构小样了解装饰结构,可以通过装饰材料的比较来了解它和使用它,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设计的模型等。它还是开放性的、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室制的良性运行与教学设计 1.工作室制的良性运行 (1)课堂管理 项目工作室制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弹性的教学。小组教学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小组教学符合现代设计企业的日常管理方式,即依据项目来组织团队进行设计,这对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参与意识得到充分训练,并且教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情感由此交融,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学习。此外,小组教学坚持赏识教育,即采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原则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2.教学设计 工作室制教学体系按项目的进程进行教学,可分为四大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整个程序和市场运作基本一致,也称之为“模拟行业市场教学”。 (1)现场勘测阶段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指定原始户型圈,学生就开始设计,完全不考虑现场因素和资金预算情况,对现场情况大部分是靠大脑感觉,抽象而陌生。这样会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严重脱节。工作室制教学体系是在确定了实际的工程项目后,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勘测,现场观察梁柱的位置,空间结构划分。平立面尺寸测量以及建筑的一切原始结构都有学生亲自测量。 (2)绘制设计图阶段 ①方案设计 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会几个软件就能做好的,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绘图员的位置。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设计负责人组织成员开展设计,根据不同的设计风格展开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身特色。 ②施工图设计 传统教学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由于不了解市场、工艺、材料等实际因素。而过于唯美地开展设计,单纯地只顾及图纸的美观程度,而无法将整个方案升华到三维空闻里去表现。工作室制教学体系必须强调学生对自己设计方案的认识和解决。明确施工图纸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必要的市场调查,了解设计所用材料的性质和价格,并结合整个市场因素综合考虑,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这一点也正是现在各大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主要需求。 ③现场交底 每组设计负责人现场与项目负责人交代设计思路,施工图以及隐蔽工程的处理等等,通过这‘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并能更深入地考虑图纸的合理性。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④施工监理 在这个环节中,各小组可按不同工种的开工日期进行安排,定期组织去工地现场监督、管理。确保工地质量,解决设计图纸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直观地学习施工工艺的实际操作过程及整个施工流程。 以上四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与工程项目同步进行,整个教学体系模拟市场运作摸式。项目结束后,各小组组织作品展出,教师点评知识节点,以学生互评、自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作品发表能力。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从单纯评价智育和知识的掌握,向注重综合素质、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向转变。改变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向多种形式的评价转变。一是采用课程展示制,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学生完成的项目作业集中展示出来,借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采取“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式,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学习成果,感受和体验项目工作室制的精髓。上述两方面的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与方法的评价,知识应用的评价等:总结性评价包括项目所涵盖的应知、应会、设计成果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勇于推销自己和雄辩的能力。 三、结束语 室内设计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针路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在实践中创新,提出新的问题。从某个层面上去理解,这是科学真正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设计师设计方案能否被采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与市场和企业需求接轨,社会需要科学与技术兼备的实用性人才,传统室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轨呼吁教学体系的改革。工作室制教学体系的建立正是这一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正在这条过渡与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培育祖国的建设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探析 摘 要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进行探折,对工作室的管理模式、教学组织以及所需的相应条件作了一些分析。初步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项目负责制”为主的“工作室制”实践新模式以及与该模式相配套的机制。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工作室制” 探析 室内设计专业是艺术类高等职业学院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之一。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艺术设计其它专业的共性,也有其专业的自身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专业与社会高度联系、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强等方面。 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功和成才。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是当前每个专业都面临的问题,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压力。如何让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得到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其在就业阶段就一定的优势,且能很快融入到毕业后的工作中去,这是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特别是室内设计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解决上述困惑的绝佳途径。其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 1.专业教师来源单一,职业综合能力不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无论是家装还是工装规模在不断增大,对室内设计人才需求激增,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相近专业人才也争抢市场,拓展业务领域,从而极大激活了室内设计人才市场,使得全国艺术类高职院校或其它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专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专业成为此类高职院校热门专业之一,这是导致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近年增长较多的原因。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大量此专业新教师的加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众多的原因,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大学室内设计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教师虽然给本专业带来新的清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虽有比较好的设计基础与理论知识,但从学校到学校,对室内设计行业了解甚少,特别是缺少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与工作规范的了解也不是很充分。 2.大班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操作和创新设计能力欠缺 在早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由于具有企业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专业带头人相对较少,因而,在教学的方式上以采用较为常见的大班教学方式为主,更多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对与室内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基础实践重视不够,或是限于条件(校内实训工作室的缺乏及校企合作开展不畅等)而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特别是与专业相适应的且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教材较少,缺乏对室内设计行业生产流程与岗位技能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从而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扼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能熟练的应用AutoCAD、3ds Max、SketchUp、VRay、Photoshop等相应软件以及所学到的其它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完美的制作出设计图、施工图、各种工装或家装室内效果图,对报价、材料等也能有所了解,但总的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践特别是实战环节,造成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极为欠缺,职业素质不强,以致于难以很快融入乃至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导致学院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的不完全一致。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给专业教学带来新的机遇 1.“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平台 “工作室制”的功能首先意味着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为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进入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生结构要根据课程要求改变而改变。基于“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专业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大专业平台”上建立起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平台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小专业方向”建立起具体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由此形成模块化组合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改革为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非常好地切合了“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教学改革思路。一年级学生采用“大专业化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式,进入工作室进行专业知识基础性学习,指引以后学习的方向;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室内设计制作工作室,以项目实战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意创新、团队合作和执行能力;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提升能力培养,在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导师的带领下进入工程投标的设计和工程项目开工后的整个管理过程,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的“顶岗实践”,使学生熟悉室内设计从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室内装饰工程的所有流程。学生在工作室不但能够掌握专业所需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做好支撑 要将“室内设计工作室”建成“教学中心、科研中心、生产中心、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人文资源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得到多技能、全方位的锻炼,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就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梯队。 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团队具体负责的相对自主的管理方式。工作室高度的学科化与企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团队的师资来源于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两个方面,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学院由于多年来一直注重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又具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应用实践突出的名教师、名设计师。他们既是教授又是具有资职的设计师且又是室内设计公司的法人。这些“三位一体”的教师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团队奠定了基础。以这些骨干教师为主,以相应专业的年轻教师为辅,加之聘请的校外设计公司的名设计师,往届在设计公司有所建树的校友组成教学师资团队,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由教师团队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实训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工作和总体规划管理,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的分解实施、项目的引进落实、校企互动联系等工作。在负责人带领下不但要出色完成教学、科研、校企相关的任务,而且要对有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以及项目的统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引入“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不仅要积极引进室内设计工程项目,而且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负责人和全体教师团队成员以及参与工作室中该项目的全体学生组成了一共同体,将项目充分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如同师徒之间的关系一样,营造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得师生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交流。从商讨制定投标方案到各种设计图、大样图、施工图、效果图的制作,再到整个工程报价的详情测算以及竞标成功后的材料采购、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等诸多事宜将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个体融合成一体。学生在“工作室”中对于室内设计工作流程和课程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到了真才实干,增长了知识,积累了设计技术与制作工艺的知识和经验,空间造型能力、设计创意素养等得到了升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强化,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艺术设计职教集团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舞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集中了教学、生产、实训等多重功能,学生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变得不可替代。校外企业既是教学与实践的场所,又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 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各类职教集团的成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这种“强强联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更是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首先,艺术设计职教集团中,紧密聚集了一大批省内有名的艺术设计院校、著名的行业企业、设计院、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校与校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企业与学院的紧密结合,为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这些单位中较多的名师、名设计师乃至设计大师,他们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具有精深的艺术设计造诣。这些名师、名设计师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团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作为工作室中教师团队中的第一梯队,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保障。同时使得专业教师团队的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集团中的一些著名企业更是为“校企合作”大开了绿灯。作为培养技能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训室、实训基地,那么,再好的设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工学交替”“顶岗实践”“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等校企合作的方式,都为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多样性的教学实训方式。这些多样性实训模式的开展始终无法离开企业的支持。学院可以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企业也可以从实训学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集团中的企业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架起了桥梁,设计公司接纳和安排学生进入公司实习,使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做到了紧密结合。学生在工作室后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及生产、操作流程,亲自动手参与室内设计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才能得到了发挥,其室内设计、室内外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概预算工程的各种能力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得到施展,实现了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模式,为“校企合作”“教师团队合作”“师生合作”建立了一种新的紧密型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与社会接轨的教学实践环境,企业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话语权,学校更能了解到企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真正需求,职业能力在“工作室制”中得到了最好的锻炼。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高职教育中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 的发展,室内设计成为一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 密切相关的行业,且快速发展。目前,社会 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 设计功底、熟练的 操作技术、工程技术和 学知识、不断创新精神以及得体的表达与交流等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室内设计 应用型人才 培养 社会在高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日增高,随之,室内设计这个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行业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 一、室内设计师需具备的素质 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工业革命前,艺术的知识技能是设计师才能的主要构成部分,工业革命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知识技能在设计师的才能休养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它们就像设计师的左右手,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随着电脑技术的全面渗透,电脑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3Dmax、Photoshop等已成为今天设计师手中最有效的设计工具,贯穿于设计思维与创作的整个过程。 1.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它包括手工造型(设计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制图和材料成型等)、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技术。其中,设计素描、色彩与速写不同于传统的绘画造型,再现不是它的最终目的。 设计素描:不能仅满足于画结构与搞分析,而可以“由具象到抽象”和“无中生有”,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创造出新的形象。 设计色彩:包括写实色彩和设计色彩,写实色彩有助于自然真实的造像,而设计色彩运用混色法、对比法、调和法等适应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视觉要求。 设计速写:除具有形体和色彩的记录与分析功能外,还可积累大量的图片素材。更重要的是草图式的速写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记录着设计的每一步进展,还是设计从初步构思到完整构思的必要“阶梯”。 构成造型:“三大构成”(平构、色构、立构)是设计造型的基础技能,为设计师提供设计造型手段和造型选择的机会,培养训练设计师在平面、色彩、立体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制图技能:工程制图与效果图,是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工程制图的三视图可将设计充分全面地表现出来,是设计师、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通用语言。效果图的绘制可将设计真实地展示给业主,给业主一个更直观、更逼真的感受。 材料成型(模型制作):通过成型操作训练,熟悉各种材料及机器的性能与加工流程,以此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立体造型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材料美、技术美、功能美等新的感受能力。模型具有三维立体、直观可感的优越性,可供设计辅助、展览、实验等用途。 据用人单位介绍,大凡经过了大学阶段专业基础课训练的设计师,其设计思路更开阔,作品的形式感更强,对新思想、新观念更易接受,且取得了好的业绩。 2.电脑及辅助设备的运用 上世纪后十年,计算机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室内设计行业,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支持快速地将平立面达到的最终效果,真实地展示给业主。此外,电脑辅助设计技术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种新的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可将电脑上的创意设计快速准确的复制成三维固态实物,就像打印机打印图纸一样方便,随着RPM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必定会成为广大设计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设计手段,计算机无疑成为设计师手中的“马良神笔”使设计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并不是掌握了室内设计的全部,设计者还需要更多的艺术涵养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支持。 3.必备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 室内设计是一门集建筑结构、材料、电气系统、水暖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现代智能系统的综合性学科。正是由于许多相关技术科学的进步,才使室内设计得以完美地实现。一些装饰公司违反施工规范造成的人员伤亡现象,都是因为室内装修中没有遵循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操作规范。可见,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是室内设计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必备素质。 4.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因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思维科学,特别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有一定的领悟和掌握。通过掌握创造思维的形式、特征、表现与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从思维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并贯彻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保持富有活力的艺术个性,走出一味拼凑和模仿的泥潭。 5.得体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设计师的思想和观点与业主多少都是有出入的,这种思维的差距要靠设计师得体的表达和适当的交流来解决。只有当设计师和业主的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时,一份室内设计方案才会完美实现。 在调查中,很多装饰公司都建议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开设一到两门礼仪或社交类的课程,以增强设计者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能力。 二、高职院校在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不断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从 与考察、课程试验、训练与竞赛、企业项目实践、设计与报告五个体系来设计教学,构建探析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整合教学资源。首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及青年教师,到高层次的学校或相关设计行业进修、学习,以增强其专业能力。另外,还可诚聘、邀请国内外室内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 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由相关企业提供经费和实验场所,让学生和设计师以及工人一起工作,这既解决了实验场所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直接创造效益。学校与企业、厂家相结合进行教学,既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又为厂家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整合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领域逐步扩大,未来社会对设计人员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将更加突出。当前,整个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通过学科调整和建设,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导21世纪发展的优秀的室内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我院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改革初探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各专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 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 教学质量 改革 2006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院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教育之路。 1.完善课程设置结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保证实践课学时达到要求。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专业特点,我专业总结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设置结构,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避免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要求全面、系统,不同专业以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和教学内容。实践课程一方面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突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实习、实训教学。 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在课时安排上要提高实习课时比重,教育部规定职教院校的实习课时与总课时之比不少于40%,而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院校还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实习课时比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西方发达国家职教成功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德国,其实习课和理论课程模式比例是2∶1,澳大利亚职校实习课在整个教学中也占相当的比重。此外,配备和完善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教材也是达到良好的职教效果尤为重要的条件。目前,我专业主要教材基本符合要求,大都是三年以内出版的优秀的高职高专专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执行,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45%,实践课程的开出率为100%。 2.建立融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完备专业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学体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我专业将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验室,校外建筑设计和装饰公司及其装修施工现场两部分。 校内主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如:建筑构造实验室、建筑规划实验室、材料与装饰构造实验室、图形处理实验室、空间设计实验室等,这些开放式的实验室是专业训练的基础,潜在地影响学生的技能意识。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也就是加强与建筑设计和装饰公司及其具体装饰施工现场的联合,并邀请相关企业单位来校指导,努力促进校企共建、工学结合,形成长期固定的实习场所。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这种教育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教育,学生同时具有学徒与学生两个身份,教学培训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实施,费用由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当然,要形成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努力去行,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依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专业积极与建筑设计和装饰公司等相关单位联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毕业前有机会顶岗实习,这在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不仅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而且有利于缓解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共建和谐社会。 同时,与建筑设计和装饰单位长期合作可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有利于企业有效地从学校教育资源中受益,也会鼓励建筑设计和装饰单位与学校的合作。而且,学生的实习和教师的参与,实现了教学、科研、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培养了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必备的工程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3.注重“双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实现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突出其操作技能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能主动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国际建筑发展的最新动向、材料新工艺、施工新技术,把握设计审美新动态,这就要求把实习教学摆在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而实习教学的全面合理的实施是依靠实习指导教师来实现的,因此,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受传统型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的普教型教师多,技术型动手操作强的教师少,尽快扭转这一局面是高职院校的迫切要求。我专业在这方面的具体措施如下: (1)全系统一思想,树立“双师型”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重视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挑选能干的青年教师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培养,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如到建筑设计院或装饰公司挂职锻炼,针对专业的发展进行短期进修,本校专职教师的协帮互助、以老带新,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等。 (2)引进高职称专业型技术人才,充实专职教师队伍。行业内的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企业能工巧匠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后,可以在企业或学校承担学生实习的带教任务。 (3)积极安排外聘兼职教师,让有专业技能有责任心的专家型人才充实到职教行业中来。优化“双师”结构,尤其要加快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如东南大学等名校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的资深建筑及室内设计师、教授,设计院和装饰公司的优秀设计师、工程师、技术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如德国的许多职校,兼职与专职教师之比1∶1,有的是1.15∶1。聘请兼职教师不仅可弥补学校专职教师的不足,而且有利于解决专业转换过程中新专业教师短缺的矛盾,既可改善原来的教师的结构,又可提供科研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信息,使高职院校及时掌握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4.推行“双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生就业铺路搭桥。 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我院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双证”制度,成立了室内装饰技能及中高级CAD绘图员培训基地,学生毕业前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5.良好的管理与考评制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的实习管理与考评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校外实习,实习场地分散,实习同学不集中,再加上受企业生产因素的制约,给实习管理和学生成绩的考评带来一定的麻烦。就此问题我专业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实习前的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强调必须严守工作章程,如:带安全帽进入装修工地,服从指导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调度;制订明确的实习内容、要求、目的,控制实习进程,保证实习质量。(2)与建筑设计和装饰公司签订协议,落实岗位师徒制,建立实习日志。学生可以组为单位,由组长记录该组同学实习上岗情况,每周定时向指导老师反映实习状况及工程进展情况,指导老师适时解答学生实习中的疑问,并提出新的要求,激励学生的实习。(3)多派实习指导老师定点巡查工区,院系领导应常到工地督查和慰问,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又加强了校企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实习教学向前发展。(4)对学生的实习成绩采取综合评定的办法,即依据实习平时成绩(师傅实习鉴定、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的记录情况)和实习答辩及技能考核两部分,比例为1∶1,指导老师把师傅对每个同学的实习及答辩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档案。 另外,毕业设计及考评工作也是专业教学和成绩考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专业专门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制定毕业设计大纲、内容和要求,尽可能体现多空间、多方案的特点,便于学生选择,拓宽设计思路。同时,安排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使学生实习中的实践经验得到理论的升华和实践的拓展。学生毕业设计的形式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校内学生,可采取大题分组解决的灵活方式。如在大型住宅区的建筑设计、娱乐餐饮等多功能的空间设计中,可以把一个大课题设成几个小课题,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协调分组。在设计过程中,教师按时指导,做好学生初期设计的审定稿工作,及时纠正和解答设计中的误区和疑问,使每一个学生都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高质量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建筑设计或装饰设计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校外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若和建筑设计或装饰公司达成了聘用协议,在实习时就可完全按其公司的实际工作程序进行设计,也可根据公司的实际工程情况决定设计命题。同时采取双层管理,定期到校反映工作状况及工作中的难题,并得到校指导老师的技术支持。院系还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委托公司专家负责管理并指导学生设计,设计结束时返校答辩。答辩阶段,按专业分别建立答辩领导小组,积极策划组织毕业设计展,同时邀请建筑设计和装饰公司的负责人来院参加毕业设计答辩。答辩分为学生的设计陈述、专家和教师审查图纸提问,最后是毕业设计成绩汇总。毕业答辩观摩期间,便于用人单位发现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空间,实现学院的教学与行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接轨。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素质与用人单位对接的首要目标。 职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企业对这类人才的第一要求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水准,企业总是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我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与此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备的技术技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信息科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科学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阐述了信息科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科学相结合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 一、信息技术简介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科学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信息科学信息是21世纪的支柱,信息将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来源。经济管理是综合应用性学科,它融合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和可行性研究。 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信息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资源,它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占绝对的作用。应用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现代经济管理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从现在的企业管理可以看出信息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二、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信息经济是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经济形式。数字革命、互联网、电子商务和通信技术在这种新经济形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加速器。 信息技术为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使知识和信息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 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计算机革命和数字化革命使信息资源计算机化,把浩如烟海、杂乱无章的信息变成有序、有用、有经济价值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中的知识性日益明显,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企业中关键的资产并不是资本而是智力。由于创意、信息和技术越来越成为产品的构成成分,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增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将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与价格,而取决于所拥有的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新经济的客观现实面前,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把信息作为独立于资本、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一般说来,经济系统活动过程中都有三股流,即由生产资料、劳动资料等组成的物流;由劳动力和其他能源组成的能量流;以及由组织、计划、指导、协调、控制、管理等组成的为达到一定目标的信息流。信息在这里发挥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作用,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流中的反馈信息调节物流和能量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信息流可驾驭经济系统中的人和物做合乎目的、有规则的活动。 (二)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更新与改造,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它正在创立新的产业,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设计、制造和营销管理都已经或正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和生产线代替或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了成本。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合作与集成,逐步走向全球化。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导致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三)信息技术显著提高人力资源创造国民经济效率与效益 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的大量产生、创新的不断进行、信息的迅速传递、经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因而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愈益缩短。在信息技术领先的美国,30年来美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的比例却由30年前占劳动人口总数的33%减少到17%。再过10年,还将降到12%。到了2020年将只占不到2%。美国联邦政府商业部发表的关于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年度报告称:信息技术产业是推动美国目前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在过去5年中,虽然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只占整个经济的8%,但美国经济增长的1/3归功于该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惊人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产、消费、通信和娱乐方式。 三、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传统的信息产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对传统信息新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不仅需求旺盛,发展迅速,而且竞争激烈,效益提高,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倍增作用与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战略产业。但也不难发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在这新形势下,我国要在21世纪进入世界信息产业大国和强国的行列,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研究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规律,处理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统一决策、多层次分级管理、多元化和多样化经营的关系。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发展阶段,又面临着全球信息化的挑战和机遇,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建立网络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决不能埋头工业化而置信息化于不顾,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现状盲目追求信息化,而应实施“机遇战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用信息化促成工业化,引导新世纪的工业向高增值、高竞争力、高信息含量的方向发展,用工业化支持信息化,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 (二)分析国内外环境,注重研究和开发,抓好大型企业集团和放活中小企业相结合,运用市场机制与依靠政策法规相结合,加强协调,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与结构。 收集技术、市场等信息,分析国际国内影响各部分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变化,捕捉机遇,供宏观决策和微观经营参考。这种工作在我国相当薄弱,亟需加强。 在信息产业中既有竞争性产业又有基础性产业。对前者而言,引入竞争机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后者而言,近几年来的国际经验表明,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抑制价格上涨的有效手段。过去被认为是“天然垄断”的行业,由于技术变革和市场变迁,现在已开始程度不同地加入竞争行列。所以,运用市场机制对发展信息产业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三)从领导、规划、管理、政策等各方面,积极加强信息产业的薄弱环节,即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其与信息产业其他部分发展相适应,并逐步发挥它对信息产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信息服务业包括数据库服务、软件服务、网络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行业,它们在整个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今未被我国社会各界所充分认识。 (四)人才为本,教育为先,为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初期,曾大规模培养工业化所需的人才,并源源不断地从其他战线向工业战线输送人才。当时的一个口号是,“要造就一支产业大军”。那么,在现今信息化启动时期,我国同样需要高瞻远瞩,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为信息化所需要的发展信息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应适当增加信息科技、信息工程、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等院系。在信息产业的各部门和单位内,应大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在企业实践中,应物色和造就一批信息企业家。同时,还应创造条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使他们致力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合理规范信息产业领域各类人才的流动,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发展信息产业效劳。 小结 信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一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中的能力和地位。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时代的规律,加速培育自己的信息产业,发展信息经济,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一大批国际大公司因为财务会计丑闻,导致企业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成为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管理层面和流程层面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内控管理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 人力资源 应用 一、内控管理的背景及重要性 随着美国著名的安然、世通公司等一大批国际大公司因为财务会计丑闻,导致企业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严重冲击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如美国的《萨班斯一奥克利法案》等, 经济的健康发展迫切呼唤加强内部控制。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其他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督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实施机制。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有助于约束并统一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减少舞弊和欺诈、建立安全的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经济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关键性环节,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也越来越需要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内部控制,以保证企业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并在人力资源工作中较好的应用成为现代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人力资源内控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和证券交易委员会采纳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为企业经营的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障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从最初单纯的内部牵制发展到今天的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五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但是,COSO 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必须结合企业的具体产品、经营规模、管理特点和水平等,研究和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特点的、在某些方面是独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我国已有部分大企业、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内控体系,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人力资源部分的内控管理主要包括公司层面的和流程层面的内控管理两大部分。 (一)公司层面的内控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环境的管理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不相容岗位分离、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方面的制度等。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不管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果。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为有序的内部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1.职业道德: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诚信是为人处事之本,是生存之道,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企业必须在其内部制定既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又具有企业内部特色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如《员工职业道德守则》和《反舞弊规定》等文件,不仅要以文件形式下发,还要组织员工学习,使员工充分掌握并严格遵循,始终如一地加强企业诚信教育,教育广大员工树立诚信思想,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2.不相容岗位分离。为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防范错误及舞弊风险,公司在岗位设置时应将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稽核检查等不相容的岗位职责进行不同岗位分离设置;每项业务应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员工处理,且每名员工承担的职责必须与其他员工形成监督和制约关系;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全体员工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各项业务应当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合格人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当出现不能对不相容职责进行完全分离的情况时,必须建立额外的替代或补充控制措施,降低错误或舞弊风险,如:增加由业务办理员工的上级主管重新复核检查的程序等。 3.其他人力资源政策。建立规范的员工招聘、培训、晋升、考核等机制。在人员招聘、培训和晋升时,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对所需人员的技能和学识等组织实施考核;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作业绩评价考核,作为续聘、晋升等的依据;在关键岗位人员的招聘或晋升时应履行必要的背景调查等程序。 (二)流程层面主要是日常工作中各个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上的管理和控制 流程方面可以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分出关键流程和次级流程。在企业内部,要统一规范业务流程,实现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使工作环节、业务步骤清晰可见,内容要求明确,为执行者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提供依据;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数据库,实现流程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梳理,解决好程序和效率的关系;在按流程运行、按程序操作、按控制执行的关键环节,必须留下可供查实的证据,使规章制度执行具有可检查性。 流程层面重点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合同管理、员工职位管理、绩效考核、职工薪酬计算与发放、工资总额管理等。 1.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续签和解除。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对应聘人员应聘证明资料及劳动合同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审核,确保有效贯彻公司用工政策;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及附件,确保符合劳动合同法;及时准确更新新员工到岗信息,确保人工成本计算完整。劳动合同续签或终止过程中应确保续签或不续签合同的理由经有效审核且符合相关规定;及时准确更新员工劳动合同终止信息,确保人工成本计算的完整性。在劳动合同解除过程中应对涉密岗位员工离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司利益;对解除劳动合同申请进行有效审核,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2.员工职位管理。制定恰当的岗位说明书,确保工作职责清晰。对任职资格或岗位、职位等级认定(变动核定)进行有效审批并及时传递员工信息,确保符合公司对员工岗位及职位等级相关管理的规定或薪资发放准确。 3.绩效考核。确保绩效考核指标计算准确且经有效审批,保证考核结果准确;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有效执行,确保公司激励机制有效及工资计算准确;确保准确执行绩效考核办法且考核结果经有效审核;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4.职工薪酬计算与发放。确保经授权的薪酬福利岗位人员接触、修改工资计算基础数据,保证工资计算的准确性。工资计算表应经有效审核,并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通过人力资源部与财务部对工资计算单据的互相核对,确保工资福利计算结果准确完整;确保工资奖金福利保险计算结果正确或经有效审核,否则会影响报表相关科目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确保工资发放与计算结果一致,保证报表相关科目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确保保险缴费申报表经有效审核,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扣缴标准适用、正确,保证保险缴费申报表的准确性。 5.工资总额管理。严格执行工资总额核定办法,保证公司工资预算总额准确,工资总额核定办法应经有效审核,防范公司经营决策的风险。按时统计工资总额使用进度,保证应付职工薪酬计提准确、完整。 三、人力资源内控管理的执行和完善 内部控制不仅仅是某个管理部门的事,搞好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必须由每一位员工自觉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同时,内部控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调整,使之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起到促进发展,防范风险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着力培养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加强人力资源工作在内控中的应用并不断完善,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树立内控理念,掌握内控知识,自觉地将内控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保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险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能够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作为保险公司,应该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年轻化人才队伍,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为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氛围,人才是社会保险业竞争的根本。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弊端;主要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社会保险业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在取得众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力资源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人才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保险公司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对推动企业发展和业务、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是未来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保险公司在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下面就谈谈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的内涵 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在社会保险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二、社会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弊端 第一,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险公司受国家宏观调控,只重视解决公司内部的物质、资金、技术等问题,忽视了人力资源问题,把人力资源仅仅看作是需要时才发挥作用,视人为固有劳动力,只重视拥有和使用,不重视开发和流动,使人才既进不来,也流不出去,人才闲置、压制、浪费等现象严重。有些领导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重事不重人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在管理上多采用“管、卡、压”的方式。 第二,社会保险人才供不应求。社会保险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社会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了解国际保险市场情况、熟悉国际保险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市场严重缺乏高学历、懂管理、重服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营销队伍中,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第三,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社会保险公司中,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员工的利益风险与岗位责权不对称,责权利不统一,奖惩不对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受社会保险业行业特性的影响,存在绩效考核导向偏差的问题,过分强调对工作结果的考核,而不关心员工行为与过程,这种考核的结果并不能提供帮助员工提高绩效的明确信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四,人才流动影响了公司的发展。社会保险公司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保险公司员工“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冗员”的出口渠道不畅。人才大流动,预示着原有格局的大变化和保险业的大发展,或许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流出,会带来商业秘密的泄露、公司战略的曝光、新品开发的受挫和原有客户的流失等问题。 三、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更新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个人力资源环节子系统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保险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配置;应该竞争上岗,将人的惰性抑制到最低,发挥人的潜能;一定要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员、薪随岗变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及辅助人员的比例;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来吸引人、留住人,增强社会保险公司的凝聚力,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 第二,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竞争激励办法。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在管理岗位和任职上实行聘任制和聘期制,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员工的岗位变换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实施分类量化考核,发挥考核在管理人员甄别、选拔和调整中的作用,增强对管理者的激励力度。只有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工作环境,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制度、期权制度、职务升降制度等,才能留住人才。 第三,拓宽人才培训机制。社会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建立人才选拔机制,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人的潜能。拓宽培训途径,采取函授、讲座等培训方法使员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让一些有能力的员工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骨干,让员工了解社会保险公司本企业的文化、传统,从而产生集体的向心力、感召力,凝聚一支高素质的保险队伍。 总之,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人力资源在社会保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而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成为社会保险公司极其重要的战略工具,也有助于企业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医疗保险基金中心)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浅谈人力资源规划技术方面的现状及建议和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来提出对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技术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战略层面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外大中型企业都普遍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我国还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过度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现状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只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却往往被忽视,甚至没有考虑到,造成了招聘工作的随意性。我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普遍缺乏相关政策,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这就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质量偏低的现象。现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中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粗浅从战略和操作角度两方面的层次来分析: 1.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 (1)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恰恰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 (2)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太快,不易规划。市场发展变化速度很快,而行业尽管随市场变化而作规划,到年终目标达成率也不过20%~30%。相应地就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变化,从而又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随之变化。 (3)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由于人力资源规划不是直接和企业的效益挂钩的,使管理者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性。 2.从具体操作角度来看 在企业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有效的晋升规划。干部任用可采取自上而下逐级聘用制,可以基本消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大胆启用部分年轻干部,适时地调整了各类管理干部的工作岗位,初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这些政策对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力度还很不够,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因人设岗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大材小用,小才大用现象仍然存在,等等。 (2)补充规划不全面。公司除中层管理人员外,其他管理人员有缺位时就随意补充,没有考核规划,晋升目标又不明确,同时激励机制又未跟上,这样就造成部分员工上进心不强,工作应付。 (3)培训开发规划支持不够。公司员工文化层次差别较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职工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又不能学以致用,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会极少,更新知识和更新观念在公司得不到大力支持,学不学靠自觉,没有源动力。由于培训规划不得当,加之激励机制不配套,因此造成员工培训花钱不少,效果甚微。 (4)调配规划不当。由于规划不当,公司女职工所占比例较大,部分不适合女职工岗位仍有女职工,这部分员工文化水平又低,为满足生产需要,只有再雇佣临时工,造成超员上岗,人力成本加大,人员浪费的现象。 (5)缺少工资规划。目前大多数公司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如果公司没有长远的工资规划,只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随意性较大,经不起考验,每年一开职工代表大会成了分钱不均会,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谈不上创造性和爱岗敬业,很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应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建议和对策 1.从战略层面来看 (1)明确企业核心人力资源,规划要立足于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明确界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核心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需要激励机制、教育培训、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不断的招聘才能确保核心人力资源群体量的扩充、质的提高,并能长期的驻留于企业。 (2)建立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建立在内部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在决策层、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科学分工协作的三维立体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3)调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使人力资源部门只能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所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从后台移到前台,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的深入地了解,把握整个公司走向和对整个行业走势。使人力资源部门处于企业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 (4)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人力资源规划技术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 (5)尽快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组织进行有关人及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过程。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低下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通过人力资源信息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结构体系与标准,可以提高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性。 2.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 (1)逐步完善晋升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不仅面向企业,也要面向员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能够使企业每个员工达到中、长期利益,一定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2)提高员工培训规划的质量。制定可行的培训规划,要坚持分级、分类、分层次的培训,坚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坚持有组织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育人与用人相结合;坚持提高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益。根据公司内部不同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3)制定适应公司实际的工资规划。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认真思考工作绩效和生产效率问题,改进现行人事政策中不能激励员工的部分,把现有的岗位技能工资制逐渐转为岗效工资制。促进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以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等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二是研究资本、技术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政策,加大对公司关键人才的激励力度。三是加强对特定工种收入分配的调控。抑制其工资收入的过快增长,实行对工资总量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四是加强公司工资收入分配监督和指导,通过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岗效工资为主的多元分配机制,使工资分配体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又能与企业效益,岗位职责挂钩,同时拉开关键岗位与普通岗位的收入差距,使公司更具生机与活力。五是相对公平。如果做到员工之间相对公平就可以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就能很好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谈我国国企与国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 [摘要] 入世后,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其中,不仅要与国内其他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竞争,还要与国外跨国公司之间进行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国企的改革在重视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还应分析研究国企与外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以便针对差异,积极改革。 [关键词] 人力资源国有企业差异 进入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已经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体力、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已经是非常显著的。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曾起到过决定性作用的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及改革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外国先进的经验、做法还有一些差异,影响着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最终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只有正视差异,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才能为我国企改革与发展助力。 一、以美国为例,看我国与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美国的企业,尤其是其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人事管理已发展成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事部门已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战略性角色。从中美企业的比较看,两者之间存在着以下五大差异。 1.美国企业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它们对雇员的招聘、雇佣和培训、使用,更注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使用上积极鼓励雇员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的拟定,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改革开放以来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企业人员很难做到人事相宜,人事配置手段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的机制,企业的人事安排往往因人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很普遍。 2.美国企业比我国企业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员工素质的培养,它们对雇员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提高雇员的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以开发人的能力、培育有潜在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的。 而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一般都由各业务部门分别举办,常着眼于当前的短期培训班。企业的人事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经理人的规划。 3.美国企业人事部门比我国人事部门更注重努力营造雇员的良好工作环境,构建企业发展所需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具有沟通雇员与企业关系的职能。其工作人员常通过参与雇员的生日、聚会等形式向雇员进行调查,倾听雇员对企业和人事管理的意见,引导雇员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参与企业管理,满足雇员的成就感,使雇员感到自己的存在和对企业的影响力。人事部门人员还向各管理层反映雇员所关心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帮助企业上下建立开诚布公、互相尊重、关心、协作的工作环境。 我国国企的人事管理部门是不负责营造和推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项工作的,它基本上是由企业的工、青、妇、群、团组织来推动的,与人事部门未形成合力。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 4.美国企业比我国企业更注重不断地完善符合企业激励雇员、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企业的人事部门都能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资福利来强化对雇员的激励。企业给雇员的工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年有所变化。同一职位都有上限下限的幅度工资。刚进入同一职位的人,无论能力怎样,都处于下限工资水平,每年有所上升,但升幅不一定相同。工作好的升幅大,反之则小。愈往上,则升幅愈大。达到上限则需要晋升才可能升资。这就不断地激励雇员向价值高的职位挑战。 在职工工资类别等级上,我国国有企业与之多有相似之处。但在职工升资上,却缺乏激励性。只要企业有效益,职工干好干坏都能升资;对职工的业绩考评,则更是情高于法,激励作用荡然无存。 5.美国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比我国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更具有综合工作能力。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企业竞争的最主要的资源。这就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人力资源部门也就上升为战略部门。在美国,企业公司的人事副总裁已成为决策班子中举足轻重的成员。这就突出说明了美国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 新时代的人力资源需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能,促进其成长与发展。然而,我国国企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在较高的综合素质方面努力。 二、对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目前,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完善和创新。 1.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和强有力的、渠道畅通的人才保障机制。 2.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把人力资源看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营造特色企业文化,做到使用与开发并举,培育企业精神。 3.下放决策权,加强培训,有效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等方面的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企业人才后备库,积聚不断向外释放的势能。 5.建立一套完善的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强化精神激励的作用。 6.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其工作效率、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总之,我们的国有企业只要认真扬长避短,重视和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开发,就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方面的现状及建议和对策 [摘 要]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来提出对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规划技术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战略层面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外大中型企业都普遍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我国还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过度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现状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只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却往往被忽视,甚至没有考虑到,造成了招聘工作的随意性,普遍存在“任人唯亲”,“忌闲妒能”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研究处于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阶段,我国还停留在直接引入国外成果的阶段。同时,我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普遍缺乏相关政策,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这就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质量偏低的现象。 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必须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这对正在走向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有了人力资源规划,不等于解决问题。如果规划不适合于企业,就会发生用人急迫或大量裁员的现象。现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中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我们分别从战略和操作角度两方面的层次来分析: 1.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 (1)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恰恰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各级部门主管和直线经理也未能有效配合。 (2)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太快,不易规划。市场发展变化速度很快, 而行业尽管随市场变化而作规划, 到年终目标达成率也不过20%~30%。事实上,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相应地就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变化, 从而又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随之变化。 (3)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由于人力资源规划不是直接和企业的效益挂钩的,使管理者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性。 2.从具体操作角度来看 在企业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有效的晋升规划。干部任用可采取自上而下逐级聘用制,可以基本消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大胆启用部分年轻干部,适时地调整了各类管理干部的工作岗位,初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这些政策对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力度还很不够,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因人设岗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大材小用,小才大用现象仍然存在,等等。 (2)补充规划不全面。公司除中层管理人员外,其他管理人员有缺位时就随意补充,没有考核规划,晋升目标又不明确,同时激励机制又未跟上,这样就造成部分员工上进心不强,工作应付。 (3)培训开发规划支持不够。公司员工文化层次差别较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职工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又不能学以致用,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会极少,更新知识和更新观念在公司得不到大力支持,学不学靠自觉,没有源动力。由于培训规划不得当,加之激励机制不配套,因此造成员工培训花钱不少,效果甚微。 (4)调配规划不当。由于规划不当,公司女职工所占比例较大,部分不适合女职工岗位仍有女职工,这部分员工文化水平又低,为满足生产需要,只有再雇佣临时工,造成超员上岗,人力成本加大,人员浪费的现象。 (5)缺少工资规划。目前大多数公司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如果公司没有长远的工资规划,只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随意性较大,经不起考验,每年一开职工代表大会成了分钱不均会,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谈不上创造性和爱岗敬业,很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应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建议和对策 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针对当前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出以下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对策,也是分别从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上来分析: 1.从战略层面来看 (1)明确企业核心人力资源,规划要立足于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明确界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核心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需要激励机制、教育培训、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不断的招聘才能确保核心人力资源群体量的扩充、质的提高,并能长期的驻留于企业。 (2)建立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建立在内部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在决策层、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科学分工协作的三维立体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3)调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使人力资源部门只能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所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从后台移到前台,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的深入地了解,把握整个公司走向和对整个行业走势。使人力资源部门处于企业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 (4)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人力资源规划技术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 (5)尽快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组织进行有关人及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过程。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低下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通过人力资源信息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结构体系与标准,可以提高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性。 2.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 (1)逐步完善晋升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不仅面向企业,也要面向员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能够使企业每个员工达到中、长期利益,一定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例如,可以采用管理人员置换图(也称职位置换卡)的方法,针对公司的现状记录各个管理人员,一线员工的工作绩效,晋升的可能性和所需要的训练等内容,由此来决定有哪些人员可以补充公司的重要职位空缺。 (2)提高员工培训规划的质量。制定可行的培训规划,要坚持分级、分类、分层次的培训,坚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坚持有组织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育人与用人相结合;坚持提高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益。根据公司内部不同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3)制定适应公司实际的工资规划。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认真思考工作绩效和生产效率问题,改进现行人事政策中不能激励员工的部分,把现有的岗位技能工资制逐渐转为岗效工资制。促进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以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等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二是研究资本、技术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政策,加大对公司关键人才的激励力度。三是加强对特定工种收入分配的调控。抑制其工资收入的过快增长,实行对工资总量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四是加强公司工资收入分配监督和指导,通过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岗效工资为主的多元分配机制,使工资分配体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又能与企业效益,岗位职责挂钩,同时拉开关键岗位与普通岗位的收入差距,使公司更具生机与活力。五是相对公平。如果做到员工之间相对公平就可以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就能很好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浅析提高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方面的建议 【摘 要】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应当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改善:第一个层面,人才培养层面。即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各个层级经营管理者以及企业主在相关方面能力与素质的提升;第二个层面,具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层面。即在部门设置、制度建设,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的改善。本文将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开发管理 一、人才培养层面的相关建议 1.针对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促进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工作能力/素质方面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外聘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自学,以及在实践中对其提出要求和指导,以促进其能力/素质方面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或学习条件等方式,促进其成长。以下分别从这三种途径提出可行性建议。 (1)外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小型企业视自身企业状况,不一定非要聘请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是可以优先考虑综合素质较好,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或工作经验虽不足但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且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意愿这样的人员。 (2)通过工作中培养的方式,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我能力的提升。高层管理人员或企业主,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有意给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某些锻炼机会,并在工作过程中予以激励和相关指导,这些措施也会极大的促进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 (3)通过企业内/外部培训或提供学习机会的方式,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我能力的提升。对于对工作能力提升有益的且收费上可以接受的某些培训机会,企业可以鼓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前去参加,并给予其相关支持。 2.针对中小型企业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在相关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内部培训或提供学习条件,或者通过员工意见反馈以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使经营管理者们意识到自己在相关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以下分别从这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内部培训以及提供学习条件方面。企业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设立公共阅览室,供企业全体员工参阅和学习,企业可以为经营管理者专门订购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报刊,此外,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在企业内部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培训资料的学习活动,或外聘专家进行内部培训。同时,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企业主以及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提一些改善建议供参考。 (2)员工意见反馈/调查方面。员工意见中很大部分包含了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方面需改善的问题。首先,企业可以设立公开邮箱、电话,请员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改善意见,并及时就意见进行反馈,使员工相信意见渠道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其更大的热情提出更多的想法;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经营管理者在相关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经营管理者们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此外,各层级经营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准确的了解其想法、感受,以及意见建议等,并及时予以改善。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层面的相关建议 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层面,主要可以从部门设置、制度建设,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等三个方面着手,因此以下分别从这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部门设置在相关方面改善的建议 中小型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应当主要注意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上,以及其与其他部门的相互职能关系方面做好系统性的安排,以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过程中的顺利开展,主要建议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而是涉及到人员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职能,因此,首先企业需要向所有员工普及相关观念,让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更多的了解并予以更多的支持。 (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一个单独的部门,但是其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各个部门不同职级人员的广泛支持,此外,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人员来协助完成的,因此,在部门间关系的设置中需要明确这种协助关系。 2.制度建设在相关方面改善的建议 在制度建设方面,与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水平提升相关的主要有培训制度、晋升制度、激励制度、福利制度、信息化制度等,以下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培训制度。就全体员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需求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解决方案,可用多种方式,如:培训、讨论、比赛,定购专业书刊等。 (2)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制度。使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与晋升相挂钩,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人力资源部就各职级员工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成长状况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其业绩、成长状况在职务、职称上对其进行相应的提升。 (3)激励制度。就员工在能力/素质方面得到较大改善,且因此在工作绩效上有较大提升的情况,企业给予其荣誉、物质方面的奖励,以促进员工更多的投入对自身能力的开发。 (4)福利制度。中小型企业在员工假期方面,尽量给予其适当宽松的政策,以鼓励员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投入对自身的开发,对于员工有志于进修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企业可给予其鼓励,并在假期、补助方面予以支持。 (5)信息化制度。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企业业务特征,可以考虑通过网络手段促进员工之间在能力方面的交流、锻炼与提升。 3.企业文化、战略在相关方面改善的建议 企业在战略、文化方面进行改善,可以提升员工满意度、安全感和自豪感,并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工作绩效以及自身能力的开发等方面。因此,中小型企业尤其需要树立战略意识和企业文化意识,创建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发展的战略远景目标和企业文化。以下分别就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方面改善的文化和战略的创建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企业文化方面。创建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灵活、高效的企业文化氛围。提炼出文化内涵中的精髓,反复强调并以身作则,以这种精神作为全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典型风范,并作为一切工作价值观评判的基本准则。 (2)企业战略方面。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树立远大但可实现的战略远景目标,并制定有长、短期计划以实现对战略目标的分阶段完成。 (作者单位: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关键点控制方面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关键点控制在沟通、培训、风险控制、进度安排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下一阶段的运行进行预期的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关键点 控制 绪论:现今,企业的市场竞争已呈全球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所有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企业中最为活跃与昂贵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之首,是最重要的竞争因素之一”,随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都要求有一种有效的工具辅助管理者进行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引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前的相对封闭变得开放,滞后管理变成超前管理,并使企业全体人员都能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来,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来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论部分 关键点控制是一种重点控制的形式,因为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很难同时控制全部目标项目的实施,这就要有重点的进行控制,通过重点控制,推动总体目标的实现。这种控制形式,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搞好关键点控制的核心任务是选好关键点,关键点的选择有三种方法,包括选择重点目标为关键控制点、选择重点对策为关键控制点和选择薄弱环节为关键控制点。大庆石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关键点控制,主要选择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点项目和薄弱项目作为关键点的控制,包括对沟通、培训、风险控制和进度安排四个方面,以下就此四个方面进行分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沟通方面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是从“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网络技术在沟通方面搭建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平台,使企业的各个层级的沟通变得顺畅无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企业高层,首先是人力资源信息查询于决策支持的平台,企业高层可以直接了解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无疑有力的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向上的沟通效果;对于人事部门领导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其参与工作管理的平台,人事部门领导在所授权的范围内查询基层员工的人事信息,为其更有效的与基层进行绩效沟通提供了便利;对于基层员工,员工可以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查看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新闻公告、重要的招聘信息、培训信息等,并与分厂领导和公司领导进行电子方式的沟通,如领导信箱、留言板等。 可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沟通方面的关键点的控制,实现了企业自上而下的纵向沟通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有效的沟通途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一个稳定大局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培训方面的应用 从培训需求分析到培训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培训管理的好帮手,它帮助企业的培训管理实现以下目标: 1、支持培训自定义档案盒企业培训类别的设置,可对培训机构、教师、资料、设施和培训课程等培训资源进行管理,构建企业自己的培训体系。 2、支持企业个部门和员工培训需求的调查、采集和分析。 3、支持公司和各部门培训规划和培训活动的编制和审批。 4、可对培训规划、培训活动和参训员工的培训费用在预算基础上进行控制管理。 5、可对培训活动及其培训资源进行全面评估。 6、对培训活动档案和员工培训档案进行统一维护管理。 7、实现了培训开发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的信息联通。 8、实现统计分析功能,提供企业各类培训活动和员工培训情况的统计报表。 9、支持培训审批工作流程,可定义审批流程,实现培训工作自动化。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搜集的完整的流程数据,使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与企业发展计划相吻合,更有效的实现培训所得的技能和投资回报率相挂钩,将培训成本和培训效益的相互关系更容易量化,真正使培训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为满足极其多样复杂的权限控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引进了面向对象的权限管理概念。若干个相关的需要被同时保护或检查的单元组合成一个权限对象,换言之,每个权限对象都是一些权限域的组合。一个权限对象的各个权限字段被分别赋予不同的值,就构成了一个权限。系统中权限检查与控制,就是针对它而进行的。同时,为了方便对于用户权限的管理和维护,系统又引入了基于用户角色授权的机制。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提供了权限轮廓文件自动生成器,可以帮助管理员方便地生成满足各种特殊需要的权限轮廓文件,并分配给用户,有效的进行了风险控制。 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进度安排方面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间管理功能强大而灵活,可满足各种复杂的工作时间安排和考勤管理,简化那些必要但冗长的手续,大幅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主要体现在根据本国或当地的日历,灵活安排企业的运作时间以及劳动力的作息时间表;对员工加班、作业轮班、员工假期、以及员工作业顶替等作出一套周密的安排;运用远端考勤系统,将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记录到主系统中;与员工薪资、奖金有关的时间数据会在薪资系统和成本核算中作进一步处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时间管理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系统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控制和管理过程提供支持。 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招人、用人、评人、育人、留人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必须考虑到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配合。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每一个具体流程中都包含很多具体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施标志着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高级阶段,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联想集团带来什么呢?联想集团认为:实施ERP项目,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培养了一批具有典型着想精神的人。 其次,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对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增强了企业的动态应变能力,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这使得适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增强。 第三,企业运作成本降低。 第四,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加强。 第五,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提供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为企业搭建了一个符合企业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形成的企业信息化平台优势正在凸现出来: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公司运营的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逐步成为公司战略制定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成为公司在新经济时代实现企业战略和发展目标最基本、最核心的支持系统。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方面问题的探究 摘要:本文从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十一五多经企业发展在人力资源使用与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指出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角度出发,积极探寻人力资源培训的新思路和新措施,以求取得更佳的企业与社会效益,求得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发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多经 企业培训 现状分析 建议对策 1.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由人力资源本身的重要性所决定 所谓人力资源,一是其有自身价值,资源有其稀缺性特征;二是有使用价值。人力资源一旦被充分利用,将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或经济效益。所以说人的因素是放在第一位的,并且决定了多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培训与开发本身的重要性,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企业的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源呈动态变化,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加强企业对人才的开发和企业职工自身培训,这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2 由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所决定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电力多经企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有力的挑战,企业的现状决定了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现状是:①企业的增量人才难于满足需要。多经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开拓市场的需求,适时合理的引进人才,急需的人才(如生产与经营的高级复合性人才和专业性人才)后继乏人。企业面对主多分开、开拓经营范围、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名牌企业,缺乏必备的人才资本储备;②企业存量人才难于盘活。企业不能适时调整内部员工岗位,同时员工亦不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寻觅到更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③企业在进行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划方面缺乏必要措施,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发展,难于发挥人才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内部人才结构的优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1.3 由企业市场竞争环境所决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随着电力产业主多改革的实施,我们所拥有的自然垄断优势不断减弱;电力主业和市场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强、做大。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场竞争环境使我们认识到:①多经企业是依附在电力行业计划经济的建制内,其用工、用人机制由主业统一调配。随着主副业的逐步分离,市场竞争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主业的富余人员被剥离到多经企业,而新近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又很少补充去多经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受到了新的挑战;②多经企业自身缺少人力资源竞争的源动力,对市场竞争认识不足,这更加突出了对人才培训与开发需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电力多经企业当前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我们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地位。 2.明确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及其电力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实施电力多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积极探索新时期电力多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实现形式,以服从服务于电力多经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电力多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为重点,为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人才保证。 2.2 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培训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使人的各种才能得到全面展现,在全行业进一步倡导科技兴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培训要倡导岗位对口,提倡干什么学什么,干什么补什么;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订培训计划,分期实施并如期检验培训效果。 3.建议和对策 3.1 根据上述思路,提出的建议 3.1.1 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真正把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精神,深刻认识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电力生产、运营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各级行业组织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3.1.2 行业支持。调动行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和推动人才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发展。为使人才培训与开发,既能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各项倾斜政策,又能加强各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流、协作、资源共享,促进开展省级电力行业的技能竞赛和表彰活动,我们要通过省电力行业协会牵头,充分发挥宣传、组织、协调的作用。 3.1.3 长效机制。建立一个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长效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从全行业层面,要联合各相关企业,成立工作委员会,共同规划、协调和决策实施过程中涉及行业性的重大问题。 3.1.4 可操作方案。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中电联已提出了行业性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和近三年工作计划。本着远近结合、滚动发展、不断完善、务求实效的原则,各单位研究制定本企业具体的实施方案。 3.2 保证措施 3.2.1 充分发挥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企业培训机构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须重视企业培训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培训机构要树立大人力资源观。 3.2.2 完善工作岗位分析机制。对员工状况分析是确定各项工作、各个岗位所需技能、责任和专业知识的系统过程:它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具”,也是识人用人的基础和前提。 要完善工作职位分析机制,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价值链管理。只有做好了职位评估,才有价值的基础。 3.2.3 建立招聘与甄选机制。招聘是能够及时、大量吸引具备资格的个人,加入组织(团队)工作的过程。它不仅是企业快速、高效吸引外部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挖掘“潜才”的平台,更是企业广大员工展现能力、显示才华、互动向通的舞台。 3.2.4 实施公平的薪酬奖罚和科学的考核晋升机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企业员工的公平感来自于横向比较的相对公平。这—理论,在企业薪酬设计和奖优罚过上,尤为重要。好的薪酬奖罚机制不仅可以处理好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之间的新酬差距,有效纠正和预防企业非期望行为的发生,还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让更多的人才不断涌入企业。 3.2.5 人才培训与开发管理机制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行业培训的规范化管理。认真实施行业特有工种的培训标准、方案,进行培训方法、手段、教材的开发,开展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和阶段评价。 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引入和使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勇于尝试,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人才战略,为积极推进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突破口,以实施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努力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跨越,造就一支熟悉电网建设、生产,具有金融、财务、税收、经济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结束语 围绕企业竞争市场建设,开展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改变封闭的用人制度和观念,打破身份、地域和企业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浅析校友资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运用 摘 要: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员工在学历方面有了清晰的层次化要求。大专、本科、研究生的薪资标准明显不同。与此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成本高;招聘工作量大,但是很难招聘到合适人选;企业刚培养出的人才很快流失等问题。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到企业岗位合适的人选,并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以来很头疼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企业通过合理运用员工的校友资源来解决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和薪酬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校友资源 招聘 薪酬管理 案例导入 某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苟某,2012年6月跳槽至该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他刚上任不久,就接到一个重要岗位的招聘计划,招聘财务总监。苟某思考了很多的招聘途径。其一,通过猎头公司;二,通过他MBA班上的同学给其介绍;三,媒体广告,在当地知名报纸刊登招聘广告;四,电子招聘,通过公司网站及专业招聘网站招聘信息。随后他收到了很多应聘简历,但未找到合适人选。苟某十分头疼。他将此事在MBA班上再次提起,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因,发现该公司就财务总监这一职位制定的薪酬偏低。苟先生询问大家一般该职位是怎么的薪酬标准。此时,班上的王某,某私营企业的财务总监,就自己的薪酬和大家分享了一下。这下苟某似乎心里有了底。 在此案例中不难看出,很多公司也面临着相似问题。第一,公司招聘成本庞大。分析其成本构成主要是直接成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机会成本等构成。第二,人才供给出现两个极端。高级人才难招聘,尽管应聘材料如潮水般涌来,但大量筛选后,却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第三,企业给出的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吸引。第四,校友资源已经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应注重校友资源的合理利用。 当然现在便捷的沟通方式为校友资源合理运用奠定了一定基础。现在的同学联系比几十年前频繁的多。从手机的短信、电话、飞信、微信到网络的QQ、MSN、人人网、E-MAIL等为我们便捷沟通提供了宽泛的平台。同学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 目前企业员工招聘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吸收。其中内部招聘的主要方式有推荐法、布告法、档案管理法等。外部招聘的主要有广告、借助中介、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熟人推荐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微软公司大约40%的员工是通过员工推荐的方式招聘并录用的。在广州很多企业招聘员工也是通过员工介绍其老乡的方式进行。由此可见由员工推荐其校友的招聘方式是可行的。员工对其校友的了解更为清楚,在推荐时会全面衡量校友的学历、工作经历、知识技能、品行等多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了第一轮的筛选。这为企业招聘减轻了工作量。且这种招聘方式成本比较低,有利于拉低整体的招聘费用。此类员工一旦被雇佣,顾忌到其介绍人(校友)的关系,会更为努力的工作,其稳定性能更高。当然任何一种招聘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形成裙带关系,一定程度上不易于管理。但不论如何,通过员工丰富的校友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招聘难题。尤其是针对一些较为稀缺的人才,可以通过此方式进行挖掘。 虽然双因素理论中薪酬不是员工的激励因素,但对员工而言,薪酬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薪酬也是人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不论是同学会还是平常的交流中,大家都会谈及此题。在交流中很容易发现,哪些行业薪酬水平较高,哪类企业薪资结构较合理,甚至哪家企业薪酬更具竞争力。这为企业薪酬管理提供了一些参考信息。一方面,企业希望吸引优秀人才,其薪酬必须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希望较低薪酬成本。这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若企业想以行政助理的薪酬雇佣职业经理人,那肯定不行。若企业以普通行政助理的薪酬却雇佣到非常合适的行政助理,或是以普通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却雇佣了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便实现了低成本,高回报。 当前企业薪酬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是基本薪酬,它对于绝大多数员工来说是最主要的部分,是依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所具备的技能而获得的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也是大部分员工喜欢比较的部分。企业为了吸引优秀员工,这部分薪酬会制订的很有竞争力。那如何制订职位薪酬呢?首先是职位评价,确定各职位价值,以实现内部公平。但外部呢?则需要进行薪酬调查。目前获得外部薪酬数据的常见方法有:招聘时采用问卷调查及面谈期望薪酬等方式;企业合作式相互调查;聘请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外部公开信息查询;外部数据购买。 此外企业可通过内部员工的校友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薪酬。通过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包括岗位供求信息、岗位薪酬水平、毕业生薪酬、行业薪酬、区域薪酬等数据。 二是激励薪酬,它是依据员工的团队或者企业的绩效而给员工支付的薪酬。对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三是福利,企业支付给员工的间接报酬。也是员工越来越多关注的部分。企业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除国家规定的相关福利外,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一些其他福利。基于这部分成本的准固定性,所以一些项目更偏向于人性化的服务。即使员工工资不高,但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员工的自豪感,如发放礼品,增加旅游机会等。当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便会和身边人分享,获知人再次传播,势必给外部人员一定的吸引。 总之,当前时代要求我们拥有高学历,高技能,丰富经验及丰富的人脉资源。毕业时间不长人员的人脉资源多是其校友资源,还有很多人为了扩大人脉继续学习,这都说明校友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合理运用该资源。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受到经济形势影响,中小企业遭受了很大创伤,很多企业大量裁员。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好转,中小企业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部分,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重形式,轻实践,整体水平落后。虽然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国内企业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人力资源的管理经验。但是由于遵循传统观念的时间太长,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观念的转变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再加上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作坊式管理水平,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没有系统性可言,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投资者本人,因此往往对外人不信任,事必躬亲,大事小事一把抓,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招聘和薪酬等,更是必需自己掌握,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各项工作混乱,人人惟命是从,虽有人才但是个个不敢发挥作用,造成了人才闲置和浪费,长久下去,人的创造性都被一成不变日复一日的工作扼杀了。仅仅看到员工的经济利益,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管理者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2)在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向和比例上不科学。主要体现为对员工培训上很重视,而对员工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不重视,或者投入很少。中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时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培训方式不科学。中小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难以建立本企业固定的培训方法和培训体系,所进行的培训都是企业的硬性或临时需求,培训课程不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重眼前而轻长远不注重培训课程与本企业的适用程度,使得员工对培训产生了抵触心理。没有建立培训后的评估机制。 (3)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人才都是必须重视的,对于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一个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具备能够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用好人才。而这些情况却没有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有些中小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认为招聘的员工就要马上能够为其服务,没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离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让企业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企业缺乏文化建设。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营造和建立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塑造企业自身的良好社会形象具有强大的推动效应,因此,作为企业来说。构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提高生产力和效益。但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却与上述的情况不太一致,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培植和建设,缺乏对员工思想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关注一味的扩大经济规模和简单的追求经济价值,这种低层次的文化理念不利于塑造员工和管理层的文化追求,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的文化推动进程减慢,甚至出现停滞的后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提升。 (5)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性较强的薪酬与激励机制,这样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有很大益处的,而且要适时地对这种机制进行完善和调整,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要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机制。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大多采用基薪加奖金或提成的办法,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稳定员工队伍。因此,中小企业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面对新的形势,满足员工的内心需求和需要,通过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对原有的薪酬体系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二、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1)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激励有助于员工更好的工作,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不仅仅包括物质激励还应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薪酬激励,精神激励主要是对员工心理需求的满足。薪酬是增加员工满意度的第一要素,在构建中小企业薪酬制度时,要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结合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采用多层次、多种类的薪酬方式。在建立薪酬系统之前,要调查市场薪酬和内部员工的薪酬意愿,进而合理设计企业的薪酬结构和水平,并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依靠对员工需求的满足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在激励时,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给优秀员工荣誉和鼓励,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以良好的企业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如建立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鼓励员工多为企业出谋献策,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注重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打造多元化的职业生涯通道,提供其施展才华的舞台。 (2)从技术层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今,无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联系与协调信息分享及创新学习的过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一套良好的人力资本知识管理流程系统配以完善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整合起来。当前也有不少企业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和企业的其他相关业务信息集成,因此,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只有把人力资源和其他业务流程信息相集合而成的系统才能真正推动企业达到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在21世纪,决定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就是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将很难保持持续发展。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敬业积极性和奉献意识,为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就需要尽最大努力去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作为负责任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和基层员工的交流和沟通,不断进行文化制度的创新,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员工得到良好的生存空间。 三、结束语 当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重点围绕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进,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农村信用社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点多、服务对象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信用社目前整体发展层次不高,在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企业要完善管理,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而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目前信用社需要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国际金融市场整处于动荡的前景下,目前我国的重要任务就是减少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从而使金融风险得以避免。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其一就是农村信用社,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多网店,拥有广泛的服务地址,而且是最新的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主体。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少正确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现今,我国的很多农村信用社忽视人力资源的规划,对于自身的人力资源情况以及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了解不多,不能够对企业发展战略产生有效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制定发展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忽略了人力资源的规划,从而导致信用社的人力资源同制定的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不适应。 2、机构设置不到位 即使现在农村信用社中大多数设置了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其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仍没有提升,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范围内,并没有真正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功能。在人力资源部门本身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并且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简单、形式陈旧 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停留在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上,通过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而忽略了其真正需要。特别是在选拔人才方面,很多农村信用社不是通过公平、公正的竞聘来选拔需要的人才,而是领导或少数人说了算,这样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形成了不良风气,员工不下力气在提高业务技能方面,而是想通过牛须拍马的方法达到目的。而且管理方法十分单一,通常从机关到网点都是一套管理模式,没有因地制宜的制定新的管理办法,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 4、强调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绝大多数的农村信用社对于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管理的流程过于的强调,对于企业的激励机制却忽视甚至没有建立。虽然有一些农村信用社已经意识到了人才对于社内发展的重要性,通常采取高薪物资报酬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是在真正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却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这样导致员工本身的精神层面没有得到激励例如进修、荣誉等,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员工缺少归宿感。 5、培训机制不健全 在目前的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不愿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虽然每年初都有培训计划,但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人才进行栽培,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机制,培训的内容一般都比较肤浅或者是实用性不强,对真正的培养人才起到的作用很小。 二、 完善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学习新思想和新理念 现今,多数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对于现代化人力资源的管理缺失的了解和重视。要增强农村信用社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后盾,因为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以企业的决策者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学习新的思想和理念,通过“以人为本”,把人的现阶段通过现代化人力资源的管理逐步代替传统的人事管理,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从传统的人士管理局限于一个部门中扩大到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上面,是全体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完善机构设置,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现今社会的主流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想认真贯彻这个理念,必须要建立一个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必须要将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分工进行明确的划分,各个职位的职能进行规范。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这样才能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的规范,更加的科学,以此才能长久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开展各种工作,在新的经济时代,农村信用社必须要认识到人才是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部门要通过发掘不同的人才、对人才加以利用、合理有效的对人才进行分配,挖掘人才自身所有的潜力,将人力资源优化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在挖掘人才潜力的同时要注意确保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只有在发展同时确保了员工的利益才能够吸引以及留住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在现今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只有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才能够让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4、构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人、育人、用人以及留人等工作,由此可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体系。要想更加完善以及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庞大的体系全方位发展。 (1) 健全的科学管理制度必须得以晚上建立。因为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是依靠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的,从而提现了企业的价值观点。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有以下2个方面提现:第一个是必须形成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包括权责利,要完善这么一个体制,工作人员之间必须实行分工合作,企业代表的治理结构也需要得到更好的完善。二是需要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为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平等竞争机会,长久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企业寻找真正的人才。 (2)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Huma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HRP)一是向系统的战略工程,主要以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为指导,全面的核查现阶段人力资源问题、以企业的内外条件为分析基础,将预测组织对于员工将来供求作为切入点,内容商涵盖了晋级规划,培训规划,工作待遇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调配规划等。基本包括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如果人力资源的规划要对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持续重要的影响,必须依靠人事政策的制定。所以,人力资源的规划落实到农村信用社上,一是明确岗位性质及工作内容,对所有岗位进行科学描述。担任该岗位工作的员工所具备的条件,如经验阅历、能力必须与岗位的劳动活动程序、职责、工作内容相匹配。二是掌握合理的运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人事部门需要了解当前职工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的情况,建立完善真实的人才信息库,科学有效的对于职工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合理的调配等事务。三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的企业发展目标,社会环境的变换情况等,及时做好信用社后备出席干部员工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最后是要做好人力资源的费用预算,规划好培训、招聘等方面的费用。 (3)需要处理好人员的聘用以及分配。招聘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在招聘时,需根据工作岗位性质等要求对人才予以选拔录用,让招聘的人才与待聘的岗位之间达到一个有效的匹配。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有深远的价值观、英雄任务标志、神话的综合,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如今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其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特征的一种经营思想模式。)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对与人才使用的合理化、战略目标的透明化、内部人员分配的相对公平公正化、等有效的管理行为的实施来体现。企业文化的目的是让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促使员工最终热爱且依恋自己的工作和企业。农村信用社要建立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第一步是要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第二是要在经营过程中培养职工独有的企业精神文化,第三要组织发动员工的力量树立好优良的企业对外形象。 总之,要想发展农村信用社,必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农村信用社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流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流失;制度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才流失问题。人才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了人才,就不会发展甚至难以生存。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就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着手,对人才流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人才流失是否给企业带来损失,损失到底有多大,笔者为此调查了某国有企业。该企业现有员工12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0人),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离开该企业另谋高就,截止2011年累计人才流失97人。主要损失包括: 1.直接损失。一是人才成本损失。在该企业人才成长期相对较长,平均为5年左右;若离职员工在该企业工作年限均小于人才成长期,企业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经估算该企业四年中,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培养人才成本损失达到2000万元以上。二是人才重置成本损失。人才流失后,企业为了维持生产,需要招聘新人,投入重置培养人才成本。人才重置成本一般高于原来损失的人才成本,使该企业不断投入相同或更高的人才重置成本,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间接损失。一是可计算的间接损失。由于该企业的骨干人才流动到竞争对手的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的新产品,并抢占了市场,使得该企业市场份额严重缩水、举步维艰。与2010年相比,2011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下滑了31%,利润下降了37%。二是不可计算的间接损失。人才流失对现有员工心理造成很大冲击,人心浮动,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企业的效益和信誉不断下降,补充人才很难,维持企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打击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痛定思痛,认真分析人才流失形成的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流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流失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选择忽视环境因素,缺少竞争力。一些企业忽视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在改革的过程中依然沿用旧的理念,忽视人才、能力、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设,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失去竞争力,甚至导致改革的失败。 2.对培训机制的理解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培训费时、无用,或认为培训是下属自己的事,于是敷衍了事,目标与结果差异很大;二是培训计划制定不够完善,出现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培训过程中的沟通不顺畅、缺少关于培训结果的考核机制等问题;三是培训内容、时间、人员选择不当,目标制定缺乏针对性,导致培训工作无法顺利推进,效果不明显。 3.激励机制存在不足,绩效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在评估过程中由于系统不完善,运行方法不当而产生一些问题:一是缺少必要的沟通,导致上下级之间,产生意见分歧,矛盾激化。二是培训力度不够导致评估主体对待评估内容的评定不够客观。三是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和投诉系统,导致评估结果失去预期作用。四是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不够全面、准确、适当,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客观公正,达不到满意效果。五是负责人对评估的作用、意义和评估成果的定义理解不足,导致评估过程表面化,未能发挥评估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流失问题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流失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实际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1.人力资源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协调配置人力资源,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2.人力资源管理应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环境的适应性。这里所指的环境因素既包括法律法规、劳动力市场等外部因素,也包括现有的企业文化、人力盘点状况及规章、经济技术力量等内部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是应树立人本管理思想。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和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使员工获得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二是应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力资源管理应以人为中心,要使企业的发展与个人能力同步提高,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所有员工都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3.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人才培训是企业员工各种培训中关键的层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对人才的培训,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使受训人获得知识的储备与提升。 4.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应制度化。要增强物质奖励的公平性、透明度和加强信息反馈,扩大精神奖励范围。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与激励,给予员工更多的尊重、信任与关怀,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更具整体性、独立性、创造性、挑战性和使命感。要客观、公正、有效地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不仅可以了解员工当前的工作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价,也为企业确定未来的工作目标提供信息依据,评估结果应与员工的利益如岗位安排、提拔、薪酬等方面挂钩,这样就可以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激发员工潜能。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企业频繁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要找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用人理念、制度规范化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熏陶等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失,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简述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经营的核心战略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管理;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经营的核心战略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成为许多企事业单位提高竞争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选择。而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正成为理论界和企事业单位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一系列变革,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其网络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要劳动工具,不论是人员培训、岗位分析、招聘和录用资料的处理,还是面谈、笔试、绩效评估,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都很普遍。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使系统内的员工和领导前所未有地相互连接到一起。 二、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流突破了部门的限制而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内外的各个角落,使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质量、速度千百倍的提高,企事业单位和员工获得知识的渠道和创新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变。当企事业单位成功创造了这样的文化和环境,也能更有效地吸引和容纳那些具有开拓精神、富有创意、勇于挑战的优秀人才,并使得整个组织形成开放、向上的氛围。因而,无论员工,还是组织,都要求更灵活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而对传统的、低效率的、缺乏系统性的信息搜集和管理方式发起了挑战。 1.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事业单位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处理和共享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企事业单位信息传递的方式,与信息传递方式密切相依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式的横向网络组织结构转变。原来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间层组织逐渐消失,高层决策者可以与基层执行者直接联系,基层执行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决策。这就使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人员精简了。由此可见,信息化的推进使得组织机构日趋扁平化,组织变革的设计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倍感压力。 2.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的时空观。 信息技术使得统计能满足对精准与实时的要求,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使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提高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任何时候管理者都无法再掩饰或拖延任何管理上的问题与挑战,管理的弹性空间大为紧缩。员工可以更方便的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人才的流动性增加,企事业单位对劳动力的任用也有了充分的自由。 3.信息技术更新了高素质人才的标准。 信息的取得与传送实时化、高保真性和高交互性,使得年资与经验不再成为评判人才第一标准,而被创新、勇于突破、善于沟通以及强烈的进取精神所取代。信息化亦使得企事业单位的核心业务流程进一步科学和优化,企事业单位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引进使得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素质提升的要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样,如何找寻、激励和培养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是企事业单位能否适应更激烈的竞争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事业单位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战略决策。而信息技术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只有当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威力。它的主要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 对人力资源部门而言,信息技术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处理日趋复杂和繁琐的例行性事务,使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这使得系统中的员工信息管理模块、薪资福利管理模块、考勤休假模块等成为人力资源部门采购软件时的首选。信息系统还可以完整地记录所有员工的人事信息,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统计分析结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要素的决策支持。作为工具,它可以用来处理几乎所有定量的问题,较之手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例行性工作占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间的比例,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战略层次的问题。 2.规范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 当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繁杂的人事事务中解脱后,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规范人力资源运作体系的业务流程。招聘流程、绩效管理流程、员工培训与发展流程、员工职业计划、离职流程等的设计都将进入人力资源部门的考虑范围。在消化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不仅能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职能与业务流程完全覆盖并划分清楚,并且能在系统中体现经过优化了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得系统成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管理平台。 3.为公司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从发展趋势上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运作的重点将从行政事务管理向企事业单位战略伙伴方向发展。事实上对人力资源部门而言,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与员工就是他们的客户,而如何为这些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能否提供增值服务是事关人力资源部门未来的发展战略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完整地记录了企事业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考勤、绩效、培训、薪资、福利等各方面信息,系统将能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人力资源信息支持。 4.自助服务 各种在线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流程的设定,能够使信息直接到达需要它的用户层面,可以为管理人员及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自助服务。比如依据权限的不同,员工可以在网上查看企事业单位内部政策、人力资源的配置、员工的基本信息、工时记录和休假管理、组织培训安排和工作调配、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等等。同时,员工还可以在线填写相关表格,通过系统中内部信息流的形式直接发送到相关人员手中,替代了原来手工操作的方式。 随着信息科技的了解越来越深,企事业单位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何维系、企事业单位文化如何推进、企事业单位目标如何获得认同等问题,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避免信息技术应用的所产生的弊端。 人力资源方面论文:中小型团队式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不足探究 随着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IT企业,尤其是中小IT企业身处的市场环境可以说是风云变幻,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空前的严峻。据调查表明,现在美国平均每年要倒闭几万家企业,在美国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只有10%能活过5年,90%不到5年就倒闭了。在我国1T业内这种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阶段,中小型IT企业多数都是以团队形式存在的,多则十几人少则只有五六人为一个团队,多以软件开发为主,工作内容相对繁琐枯燥。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组织变革中,这样团队形式的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要想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自己细分的目标市场中与大企业的竞争中赢得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自身规模小,灵活,反应敏捷的特点,打造与其相适应的高绩效团队。 IT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人力成本。而IT企业的工作相对复杂,枯燥,因此要想获得效率最大化,作为团队领导者,需要做的是除了工作内容的引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但现阶段,这种团队性的小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却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粗放性,该企业领导大多都把精力放在工作目标的完成上,而往往缺乏对团体建设,员工心理等方面的考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通常显示出随意性,在这一行业中,员工通常要每天近乎10几个小时地面对电脑,也会面临不小的压力。于是员工通常得不到关爱与重视,只是机械工作,员工会认为工作不是为自己而只是一种被剥削的方式。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发现这类企业员工确实有较低的工作激情与动力,满意度很低,人员流动率很高。因此团队性企业规模发展不起来也可归因于此。通过访谈的形式,总结为以下两个问题。 一、压力过大 管理者过于强调效率,员工压力普遍偏大。IT团队型企业的领导通常给定严格紧迫的完成时间,这种压力使员工加班加点至深夜是常有的事,在机械的完成工作任务后,疲惫感通常冲淡了原本应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而换来的却是一种被剥削的感觉。之后等待他的将是下一轮夜以继日的工作任务。 IT企业往往将一项类似于软件开发工作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由特定人员完成,例如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员、测试员以及实施员等,努力避免信息传递中的阻碍,及时处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干扰,通过提高每一环节的工作效率达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结果。愿望是好的,但是人不是机器,无法像机器一样一直无动于衷的运转,当个体承担的工作内容单调或超负荷时会因其能力和精力难以承受而产生压力,个体变得易紧张、抱怨进而影响健康,产生体力和精神上的厌倦和疲劳,后果将是积极性下降,以懒惰的状态对待工作,或是干脆选择离开。可见,当领导者过分强调效率,而忽视员工的感受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导致较低的工作效率。因此团队领导者要为员工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压力适度的环境,这个环境既要保证员工有足够大的动力感,又要避免因压力过渡而导致消极行为。领导者可从工作任务、情感支持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消除紧张,提高工作绩效。例如: 1.改进工作设计。提高员工的工作参与程度,给其一定的自主权利,提供附加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自由,独立的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以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和被重视的感受。进而增加工作激励和工作满意度,有效提高个人成就和工作绩效,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2.提供情感支持。一些研究发现,领导者对员工的鼓励、给予的社会支持、情感支持等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和预防工作压力的发生。即使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也不能只是让其不停的工作,放任不管。及时有效的维护和护理才能保证其“不罢工”。因此加强与员工正式的组织沟通,及时了解员工困难,需求,从而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满足员工的身心需求,提高工作方面的保健因素,减轻压力。例如,发放“精神薪资”,“精神薪资”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可以使员工在付出辛苦努力后有成就感,获得尊重,鼓励其在下一项工作中能够继续地努力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IT行业的人员,由于忙碌,紧张的工作,每天10几个小时的面对电脑,生活作息很不规律,长此以往员工身心都会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不利于高效率的产出。员工帮助计划(EAP)会对这一现象有所帮助,管理者通过提供各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方案,帮助员工进行诸如戒烟、医疗检查、控制饮食量等活动,或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建立紧张工作和轻松活动相结合的工作休息氛围,也有利于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的凝聚力。 二、激励效果差 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不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你就不能领导他们。然而,根据对中小型团队式企业的访谈,总结发现对于激励方式,这部分企业大多都简单的采用外在报酬方式激励下属。或许这些领导者认为金钱是最好的,也是永久的激励方式。但是当单纯的金钱刺激无法使员工产生认同感,或是每个人都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时候,金钱的激励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耶鲁大学教授奥德弗尔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人的需要不是五种而是三种,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在他看来,那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越少,则人们对这种需要的渴望就越强烈;低层次需要越是获得满足,人们就越会追求高层次需要;如果较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对较低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就会加强。例如,有一份工作对你很有挑战性和吸引力,你就会非常看重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甚至会因此而忽略薪水的高低;反之,如果一份工作对你来说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那你就可能更在乎物质报酬,以此求得平衡。正如同,在访谈中一位员工告诉我,“工作就是金钱+成就感,如果两者我都得不到,我会厌烦我的工作然后选择离开。”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兴趣进入某个行业,由于过重的压力和没有实质作用的激励方式,没有工作热情,甚至厌烦,致使最后选择退出,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因此,对于管理者,光有外在报酬的激励是不够的,必须需要内在需求的激励来与之想平衡。采用外在报酬方式激励下属,针对对金钱的不同态度采取不同激励措施。如果工作任务能满足自主、能力、成就以及创造等高层次需求,可以激励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更大的工作潜力。这就是我们说的内部激励。维克斯勒和雅克尔曾提出工作满意决定因素的假设模式,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可以:1.充分训练员工,加强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满足他们的自尊心。2.定期报告成绩,当一个工作团体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绩效时,其生产动机就高,而且效率也好。3.安排适当环境,工作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整洁与否,对员工的情绪影响很大,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4.扩大工作范围,延长工作周期,扩大责任感、增强工作范围等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消除心理疲劳和对工作的厌烦感。5.给与适度授权,加强员工工作自主性,激发工作潜力和负责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沟通与积极聆听是激励下属最好的也是最廉价的方式,即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于员工来说,这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 因此,对于中小型团队式的IT企业,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起团队建设,以及员工心理方面问题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下属的满意度与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减少离职率,团队间形成长久的默契和配合度,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在IT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的把企业做强做大。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院校建筑工程技能系统化课程的改革 作者:赵鑫 单位: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焦碳、冶金、重化工基地,作为区域性建设需要山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大量具有新形势下人才关键能力(个人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从事工业建筑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始建于1956年,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建筑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以冶金建筑施工为专业服务方向的专业特色。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通过企业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论,进行了基于施工生产工作过程系统化新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座谈,企业调研,分析职业(执业)岗位任务,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领域、建筑专业化公司(地基与基础、土石方、建筑装修装饰、混凝土、钢结构、工业构筑物、工业炉窑砌筑工程等)生产与管理领域、房地产开发及建设工程咨询等领域,而且50%以上的毕业生将从事施工员岗位的现场技术服务工作。 二、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能力培养不全面山西省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绝大多数专业培养均以民用建筑施工为主,涉及工业建筑施工的院校寥寥无几。而作为煤炭、焦碳、冶金、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省,工业建筑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较大,需要大量从事工业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而且全国8所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冶金类高职院校中,以冶金建筑施工为专业方向的较少,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不能很好的适应冶金建筑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2.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利技能的培养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从学科建设目的出发,实行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也脱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执业)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领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1.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工学交替、三岗实训”的5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三学年划分为8个学期,其中5个学期为职业人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校内教学,3个学期为“识岗”、“顶岗”和“上岗”的企业教学,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过程。校内教学:前两学期的校内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基础能力;后三个校内学期,紧紧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进行专业领域的学习;通过利用新建的4个校内实训车间,采取学做一体的学习模式,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提高,为“三岗实训”的实施奠定基础。企业教学:“识岗”教学即通过熟悉施工现场环境,增加感性认识,解决对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设备机具等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专业思想,培养职业意识。“顶岗”教学即学生在施工生产第一线的施工、监理、咨询等岗位上改变学生身份,进入学徒角色,直接参与工程生产,在施工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实在在进行技能训练。“上岗”教学即学生在第3学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到预就业单位提前上岗进行工作,以企业准职工的身份,提前完成工作见习期。2.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论,构建以施工工作过程行动为导向及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例如,按照正式施工阶段各岗位所需施工测量能力、施工现场管理能力、主要工程基本操作能力、施工质量控制能力、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等,开设《建筑工程测量》、《施工组织设计实务》、《施工管理实务》等相关学习领域。同时,改变传统《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课程的内容分置,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系统化,针对性地设置《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砌体结构施工》和《建筑功能性工程施工》等学习课程。随着山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八大支柱产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从事工业建筑施工的技能人才,特别是冶金行业以“重、大、笨”为特点的厂房和构筑物建筑,更需要有一批精通冶金建筑施工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突出以冶金行业建筑人才需求为专业服务目标,以冶金建筑施工为专业建设特色。将《房屋建筑构造》、《建筑制图》与《建筑CAD》整合成《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其中加大了工业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新增《工业构筑物认识》、《冶金炉窑砌筑》等学习课程,并在其它专业核心学习课程中加大工业建筑部分的比重,形成以冶金工业建筑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课程结构。同时继续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标准、企业用人标准、职业资格考核内容相融通,并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证考合一”。 四、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 通过选派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国内高职示范院校交流学习以及教育部举办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学习,领悟了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了与基于施工生产过程系统化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1.校内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是施工类课程,我们以施工技能需求目标为驱动,以具体的施工任务对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来学习,真正地经历、感受和理解职业工作过程,逐步领会、学习和掌握独立工作的能力。如《混凝土结构施工》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为:框架结构施工、框剪结构施工、剪力墙结构施工、筒体结构施工;《工业炉窑砌筑》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为:高炉及热风炉砌筑、焦炉和干熄焦设备砌筑、炼钢转炉砌筑、加热炉砌筑、回转窑砌筑。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使学生、教师与学习(工作)环境间呈现新型的“三角双向”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此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近3年内将投资170多万新建和扩建建筑施工实训车间、建筑设计实训车间、建筑管理实训车间和建筑检测实训车间,努力实现“学、做”一体,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是让学生执行完整的职业行动任务,这里不仅涉及工作行动内容的完整性,而且具有职业行动过程的循环性。工作行动内容的完整性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统一,需要在完整的工作行动过程中得以培养。完整的工作行动过程循环性包括咨询:全面分析任务要求,利用学习资源获得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信息;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决策:在充分民主讨论和谨慎论证的基础上,调整并选取更为合理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强调学生自主执行工作方案,协商和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在实施过程中分步检查各阶段的工作结果和计划进展情况;评价:分析评价工作过程组织和成果。这也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2.企业教学企业教学主要针对“三岗”实训教学,采取“以学院为主导,企业为主管”的教学实施原则,它不是校企在办学层面上的简单合作,而是强调依据企业完成定单的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成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企业教学工作队,工作队包括学院专业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企业兼职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符合学院兼职教师资格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实训班级班主任管理工作组,他们共同讨论和研究企业教学方案和实施计划;其次结合企业教学单位的落实渠道再以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两种组织形式进行。1)企业分散学习:由学生结合本人专业职业工作兴趣,利用自己社会资源联系企业单位进行学习,在企业兼职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实习计划,伴随完成实际工程任务进行企业学习。2)企业集中学习:由企业教学工作队的专业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联络学院专业实训基地,委派专业教师进驻实训基地(对外地实训基地有条件的成立校外实训工作站),与企业兼职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一道共同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管理。原则是以企业兼职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为主,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工程性质、施工任务、施工工期、承包方式等制订实训计划,确定实训组织方案,决定轮岗时间,在真实的工程任务背景下,接受任务、承担任务、完成任务。企业学习的成绩评价,以企业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组为主,以实际操作为主,根据企业岗位标准进行考核。综上所述基于学科课程的教学范式,难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主性职业行动能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其价值已被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所证实,也逐渐被我国职业教育所吸收和发展,更有待实践与提高。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工学结合的建筑工程技能课程开发研讨 作者:郭琴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方向主要是施工一线的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因此,要求现有的课程内容,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符合。这也正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的教育特色,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优势所在。笔者走访了陕西省建工集团、陕西省第二建筑公司、陕西省设备安装公司、陕西航天建设公司等单位,通过小型座谈会和直接交流等方式,对陕西省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中,从事一线施工管理及相关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达到98%。从以上分析可见,社会大量需求的是生产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等)和建筑及相关行业(建设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房产开发、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建筑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由于建筑业是一个恒久产业,而我院是面向全国招生,所以为建筑施工企业输送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仍是前景广阔。因此,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满足建筑施工和建筑及相关行业生产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市场之需要、行业之需求。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群,通过对西北地区建筑行业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内容及要求进行交流,参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由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小组共同讨论,按照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内业资料员、造价员、测量员、材料检测实验员等岗位,整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将确定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由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归纳确定了行动领域,进而构建学习领域,具体结果(图略)。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项目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常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形式。项目化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围绕完成工作任务而开发的课程系统,包括:教学目标、项目任务要求、项目教学过程、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检查和总结。项目课程标准内容包括: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课题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下面以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为例说明课程整体设计的思路。将学习领域《基础工程施工》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进一步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选择“基础施工”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确定学习情境的数量和排序;将基础施工技术学习领域划分为建筑工程的定位测量、建筑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地基加固和浅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土方回填施工5个难易程度递进的学习情境。将每一学习情境进一步划分为子情境(学习单元)。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设计(表略)。针对本学习情境在生产现场开展,以对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质量考核为主,结合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纪律、态度等表现进行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各单元考核成绩的权重,汇总各学习情境的评价成绩综合得到本学习领域课程的成绩。 四、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方案 项目化课程是围绕项目展开教学活动的,并按照工作项目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师处于制片、策划、导演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有序完成工作任务,从中学习、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转化为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下面以学习领域《基础工程施工》的“桩基础施工”学习情境为例说明主题学习单元设计的思路。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基础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中的任务为载体,来设计单元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这一任务载体涵盖了基础施工过程的全部工作内容和涉及的知识点。“桩基础施工”学习情境设计(表略)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引导文、讨论、现场教学等方法,组织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由此学习相关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和知识向行动的转化,将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方法能力的训练,以及吃苦耐劳、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社会能力的培养,融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而学生由原来在课堂上的被动听讲转化为课堂上的主动探索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建议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相关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预算教学方面。但是我国建筑工程预算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为此我国提出了建筑工程预算教学改革,对教学思路和设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教学路线。但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下文将针对建筑工程预算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中职;建筑工程预算;教学;探讨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建筑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 1我国中职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现状 建筑工程预算是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所建造的房屋称为建筑工程。目前建筑工程预算是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编制出一项准确、合理、符合规格的工程预算。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预算教学不容乐观,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据调查研究显示,建筑工程预算在建设专业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学好这门课难度很大。同时由于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存在严重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现实情况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较差,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近几年来,教学工作者不懈研究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的来讲,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预算知识并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我国中职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2.1教学理念的束缚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目前我国中职院校中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依然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即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师生或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再符合时代教学的要求了,因为传统应试的教学理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悖于我国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 2.2教学内容的滞后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严重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滞后。因为建筑领域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因此市场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其理论知识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内容依然是20世纪初的教材,这样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承,却影响了知识的创新。有的学校虽然采用了最新的教材,但是据学生反映:老师为了摆脱备课的烦恼依然用老教材,甚至鼓励我们买老教材用。 2.3教学与市场脱轨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不仅具有艰巨性,更具有敏感性,它不但需要我们专业工作者有过硬的基本功,还需要准确的市场信息。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建筑工程预算教学中与市场严重脱离脱轨,完全是封闭起来进行教学。这样虽然学生熟练的掌握了预算技巧,但是却使学生与当今社会脱轨,面对现实的市场经济会显得格格不入。 2.4教学方式的单一传统的建筑工程预算主要是手绘和纸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传统的建筑工程预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建筑工程预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预算效率与质量。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教学依然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不重视预算软件的教学。此外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教学还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每每面对现实的预算编制问题就束手无策。 2.5教学手段的落后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兴起,并且在我国学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原因如下:有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有限,客观条件不允许经常使用;教师多为资深老教师,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不重视多媒体教学,或者不擅长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虽然有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据相关学生反映,教师仅仅限于念念PPT课件或者放个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中没有互动,学生完全视为休息时间,教学效果极差。 3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职建筑工程预算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3.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本国的教学特色,及时转变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我国中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丰富其现代建筑工程预算教学的技巧与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我国中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关注,将教学内容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当市场经济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内容,使之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符合。同时还要及时更新建筑工程预算的教材,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培养时代型的创新人才。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一步结合,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增加实践环节。比如为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还可以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增加情景案例的创设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其创新精神。 3.4采用先进教学手段首先我国应该加大对中职院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其教学环境,尤其是教学设施的配置方面。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巧,将PPT、视频等课件运用到教学中来,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小觑。为此我国中职院校应该积极从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凌钰霞 单位: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1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也处在稳定的上升时期,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能性人才,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潮流。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是我国社会能够稳定发展的保障之一,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社会发展的节奏在加快,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就显得比较薄弱,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地探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新体系。 2结合建筑市场需要,确认教学方法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国家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特征:一次性、明确性、整体性以及项目投资巨额性等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筑技术上应用的材料、建筑工艺、科学技术等也在不断地更新,建筑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企业管理的规范、标准等等都进行了规定。依据市场的具体要求,首先应调整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把高职学生的基本能力分为四种:就是精通外语的可以适应科技情报的检索;掌握计算机的可在建筑工程中用其进行结构计算、编制建筑工程组织的预算和设计;熟悉制图、实践、计算,可从事管理实际工作、分析解决生产车间出现的问题;拥有对建筑产品的进度、质量、投资进行调控的能力。而后依据具体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对应的专业课。与此同时,进行多技能培训,让学生依据专业需要和自身的情况考取国家承认的相关证书,可以为毕业以后在建筑工程领域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3积极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计划 在定制教学计划的同时,应注意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可增设选修课以拓展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可以创新建筑课程教育,大力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学通学精必修课的前提下,跨专业选修感兴趣的科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发展学生的个性。 3.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高等职业建筑工程教学大纲明确表示应使得学生有着坚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应加强力学、英语、数学的学习,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设工程数学、工程力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增加基础课程的学时和教学内容的难度。 3.2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符合当前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3.2.1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为高职学生普及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为此,高职院校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就要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熟练地掌握CAD技术、C语言等等建筑上会用到技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自身工作进行辅助的能力。 3.2.2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开设针对性课程针对国家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使建筑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工程地质构造概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等等专业书籍,扩展学生的视野面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前提保障,同时,还要开设一些对建筑行业具有辅助性的课程,使高职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3.2.3针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开设选修课程建筑工程技术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在建筑行业中进行实践。与此同时,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就需要开设一切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利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的选择上要符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3.3提高学生实践的机会根据当前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加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实践内容、方式等等也得到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认可。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实践教学在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自身对建筑工程技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对高职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4提高学生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4.1提倡“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课堂是进行教育体系改革最重要的地方,为了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新体系,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仅仅是教师讲授理论的平台,更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与同学的互动条件,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获取新的知识。 4.2实现课堂教学的“专”“精”建筑施工技术的知识涵盖诸多的方面,内容比较杂乱,而教师的教学又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因此,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讲解最多的知识,使建筑施工学科的学生了解课堂的重点内容。建筑工程技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建筑工程教育体系的变革,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选取最新的教学大纲对学生实施培训,保证课堂的效率达到最高。 5结束语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为了保证新体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普及,需要国家和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共同实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作者:唐芳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一)由简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最简单的计算开始,如土石方工程中挖土工程量的计算,先教学生计算不放坡土方的工程量计算的方法,然后根据相应条件考虑土方放坡系数k,进行需放坡土方工程量的计算。由简到难,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相应的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的分类计算。同时在讲解时融入计算规则及定额说明,在简单的计算讲解完后,再拿出实际工程的两套图纸对同样的问题进行同样的分析,由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复杂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子目的套用。比直接讲解实际工程的有关计算,学生就要容易接受的多。 (二)进行有趣的课堂问题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趣的课堂问题情境设计,设计一些能够学生比较好奇地的问题,将他们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在讲述计算建筑面积时,引入问题教师的面积为多大,家里住的房子是多大面积的,学校的教学楼的面积为多大。讲解建筑面积计算范围及计算规则,利用实际工程的图纸,计算相应的建筑面积。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三)结合现实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举例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所举的例子大多出于实际的工程。如在讲单梁连续梁、有梁板下梁、圈梁及过梁有关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时,利用教室里的梁让学生说一下可能的计算规则及计算方法。由此引出单梁连续梁、有梁板下梁的有关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定额子目的套用,这样适时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细化、优化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细化 将原来《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细分为《建筑工程计价依据》《钢筋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清单计价》等课程,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循序渐进的开设。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 2012年修订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内容规划及要求的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及及问卷调查,依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认为课程应进行细化的同时,学时数应适当的增加。由原来的一门课90学时修改为:《建筑工程计价依据》30课时、《钢筋工程量计算》60课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90课时、《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60课时、《建筑工程清单计价》30课时,共270个学时。另外学生学完课程后完成相应的集中实训,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训1.5个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2个周,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1个周,按照这样的需要我们将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和优化,使课程的内容更深入,实用性更强。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每门课程在上课时都会有具体的任务单,每个任务实施之前老师都会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解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点。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份任务单,内容包括任务指导、任务、工具书、时间分配、评分标准等等。通过“任务驱动”,学生4人一组,通过团结协作、任务讨论、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工具书、查阅任务指导几个环节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指导答疑,与学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比启发式教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计算规则较多,不利于学生理解,而且涉及到的课程比较杂,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知该如何下手解决。对于这种实际情况,讲解时采用对比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条形砖基础与砖墙工程量时,砖墙的工程量=(墙长×墙高-S洞口)×墙厚-混凝土构件所占的体积,条形砖基础的工程量=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长度,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利用首层砖墙中计算的墙长度作为基础长度来计算条形砖基础的工程量,从而利用前面计算数据,加快计算速度。通过对比分析,实际计算使学生很快掌握了砖墙和条形砖墙基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实际应用。 (四)直观化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如在计算柱、梁、砖墙、板、门、窗等构件的工程量时,利用上课的教室为例讲解有关计算,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方便学生观察,而且利于教师讲解,更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如基础、钢筋、防水等,我们利用学校在2012年刚刚建设的1:1校内实训馆,讲到相应内容时带学生去实训馆,利用实物来进行现场教学,同时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进行多手段教学。采用现场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会让学习的内容更清晰、更直观,重点突出,难点不难,增加每节课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案例实践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也是应用非常好的教学方法,预算课程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许多知识单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践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专业精选了实际工程的两套图纸,一套框架结构,一套剪力墙结构。上课时由简单到复杂,先做相对简单的框架结构,主要是柱、梁、板、基础、楼梯等,然后再做较难一点的剪力墙、暗柱、暗梁、坡屋面、阀板基础、基础梁等,讲解由简单到复杂递进,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教学信息。采用实际图纸,拉近了学生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做到零距离就业。 (六)充分利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组利用学院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把课程相关资料以及教学案例、实验指导材料等放在网络上,建立了省级精品课程群,并建立师生QQ群互动交流区,教师在家里也能与学生在课余时间及时交流,释疑解惑。四、加大对课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采购了成套的《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配套的价目表和各种需要的图集比如11G101-1、11G101-2、11G01-3等,新建了两个实训室,配备了100台电脑,采购近100套实际工程中经过修改的蓝图,实训室配备的计算机数量充足,可保证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同时具有高速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进行网络教学,充分满足了教学的各种要求。(本文来自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徐春媛谢树晓单位:烟台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建筑工程钢结构课程开发 一、钢结构施工课程内容设计 钢结构施工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时遵循学习情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每个学习情境均独立且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同一课程的所有学习情境都应为同一个范畴的事物、各个学习情境之间具有平行和递进关系这四个原则,以常见的钢结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充分考虑“标准融入”安排课程内容具体见表1。 1.以常见的钢结构工程项目为载体目前,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轻钢结构类型,它的主要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排架结构;(2)多高层钢结构类型,它的主要结构形式为钢框架、钢混结构;(3)大跨度钢结构类型,它的主要结构形式为网架网壳、管桁、悬索、膜、组合、张弦和索膜结构。本课程从上述三类结构类型中选取较为常用且最具代表性的四种结构形式,即门式刚架、钢框架结构、网架结构和管桁架结构作为课程学习情境的载体,并选取这四种结构形式中的典型工程案例组织教学。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安排学习任务钢结构施工课程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选取内容,安排课程内容时,对几种钢结构形式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以钢结构施工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归纳出六个适宜教学的学习任务,即认识钢结构识读钢结构施工图选用并检验钢结构进场材料加工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验收钢结构。课程还根据四种结构形式的各自特点,在内容选取上各有侧重,遵循“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的理念。例如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施工这个学习情境侧重的是螺栓连接和结构制作加工方案编制;多高层钢框架结构施工这个学习情境侧重的是焊接连接和钢框架结构安装专项方案编制;大跨钢网架结构施工这个学习情境侧重的是吊装的验算和专项方案编制;管桁架结构施工则对上述三个学习情境进行综合,要求学生具有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该学习情境的综合训练,学生会编制各种钢结构形式的专项施工方案。 3.体现“标准融入”的课程建设特色建筑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活动都要符合规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建筑标准、规范和规程等,它们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经济和适用的重要文件,也是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标准、规范和规程都以条文的形式出现,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所以目前教材大多将标准规范中的条文扩展成为容易接受的知识和内容。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反而淡薄了标准规范意识。钢结构施工课程重视树立学生的规范和质量意识,安排内容时充分考虑“标准融入”,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充分融汇到课程教学实的施过程中。例如钢结构施工课程在任务实施时,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质量验收知识整合成材料进场检验制作加工质量验收钢结构安装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等内容并贯穿于每个学习情境。 4.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钢结构施工课程的每个学习任务都按任务导入任务提出任务分配任务实施任务检查评估讨论这六个步骤组织教学,任务实施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借助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软件模拟教学、模型制作教学、实物参观教学和动画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例如当做到学习任务“选用并检验单层门式刚架结构工程进场材料”时,按导入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提出检验进场钢材和紧固材料两个任务分配每组学生一定数量的原材料、配套资料和相关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学生检验材料并填相应表格检查每组学生填表内容评估总结任务完成情况这六个步骤组织教学。 二、钢结构施工课程资源建设 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是课程能否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进行课程学习任务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到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和将来需要努力去完善的教学资源,以保证课程得到充分实施。本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和资料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场地建设,教学模型软件建设。课程除配有配套的教材、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和录像外,还配有一定数量的课程相关资料,例如钢结构施工图册、钢结构施工实验手册、钢结构验收资料和模型制作材料等。基于每届2个教学班的规模,本课程配备专兼职教师4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1人,实验指导教师1人。本课程要求专职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熟悉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为钢结构施工一线的技术骨干或专家;要求实验指导教师熟悉电动扭矩扳手、超声波和磁粉探伤仪等仪器设备的操作并具有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焊工证。钢结构施工课程具有稳定、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多个,主要保证钢结构类型认识、钢结构加工制作和安装施工等学习任务现场教学的正常开展;校内有供学生进行课程任务训练的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如钢结构焊接场地、钢结构螺栓连接场地、必要的钢结构制作加工机具、必要的钢结构检验设备等;有适应课程教学必须的电化教室、图纸识读和模型制作实训室及配套软件和设备,能满足1个教学班完成施工图识读、模型制作及各种方案编制的使用要求。 三、钢结构施工课程评价体系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的任务学习情况和课后作业两大块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时重视学生参与,有学生互评、自评和老师评价几种方式。课程考核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任务学习情况评价时,先确定学习任务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如何做并能做类似任务。考核侧重的是学生完成任务和小组交流合作的过程,不强调任务完成的完整性,即学生只要积极去做任务并知道任务的具体做法,也能对任务的实施过程进行示范,那么即使他没有完成所有任务,同样可以得高分;课后作业评价时,侧重学生完成任务的思路,布置的课后作业需要学生具有知识迁徙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要写清楚自己做课后作业的想法和过程。在整个课程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譬如对前面课程学习不理想而在后续课程学习中慢慢进步的同学给予适当分数奖励,反之则适当扣分。 四、小结 课程的主要组成是教师、学生以及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理论知识的提高,以期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具备清晰的改革思路和可行的改革方法。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在课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反馈信息选择并修正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一个好的点子需要合理的推销方式,同样一门好的课程也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只有充分考虑教师、学生以及各种教学资源、方法的作用和内在联系,课程才能得到成功的开发和建设。 作者:郑君华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建学院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重构设计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建筑工程测量》 课程重构设计理念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四年在校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筑施工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建筑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工作。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岗位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职业能力的分解,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基本操作技能和基层管理能力。同时施工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根据施工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作业方式,并具备优化、改善施工工艺流程,构建和设计施工作业过程的能力。 (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构成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模块的重点课程。《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由专业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构成,成为支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支点,是学生进行综合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训练必须先行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课程,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测量技术与能力,对学生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平台 应用型本科教育把传统的以知识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观念上来。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改革,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平台。重构后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等五项施工岗位测量工作任务。教学中以典型的多层建筑施工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把过去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建立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以职业岗位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平台,把典型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要求相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在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以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为主线,整体优化课程内容,以企业工程施工阶段应完成的测量任务为教学“项目”来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工程项目或案例作为教学任务“载体”,使教学过程及学习情景与模拟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过程基本一致。 (四)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专业调研,结合企业技术人员的一线工作经验,确定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面临的工作任务及完成建筑施工测量实际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社会能力要求,选取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统一。保证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基础、单一的技术应用岗位层面向项目技术管理层面发展,直至经营决策层面的职业成长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测量技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 (一)概括工作任务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测量技术应用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结合企业岗位工作流程,总结概括出以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五项典型施工测量工作任务,涵盖了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进场、施工、竣工、验收、营运全过程,各阶段的施工测量工作。依此为依据设计、选取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 (二)重组课程内容结构 重组的课程内容以训练学生施工岗位测量工作能力为核心,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融合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育。实现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与职业技术岗位相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将原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功能细化组合,将原教材十二章教学内容,精简重组成五个学习模块,组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学习情景,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与职业技术岗位相一致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等五项典型施工测量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环境,明确了建筑施工测量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流程,缩短了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差距。 (三)课程内容选取注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完成施工岗位测量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三部分需求。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在重组的课程内容中强化了全站仪使用等章节,保证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岗位测量工作的需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应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基于真实的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以施工过程的测量任务为基础进行整合、序化组织教学内容。 (五)构建三线并行的实训课程体系,形成“从控制到细部”的良性循环 首次循环:规划勘测设计阶段或工程竣工阶段的地形图测绘,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形成的串行路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使学生掌握施工测量中“从控制到细部”的作业过程;第二次循环:施工阶段建筑物施工测量,由“施工区域平面控制测量-施工区域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施工测量”形成的串行路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施工测量过程的“从控制到细部”的作业;第三次循环:施工、营运阶段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由“变形观测平面、高程控制系统-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形成的串行路线,在前二次循环作业的启迪下,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完成,使学生掌握施工测量过程的“从控制到细部”的作业方式。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不同,其以培养学生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和工程的整体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工程综合性训练为目的。山东英才学院借助原有高职高专教育良好的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场所及校外实训基地,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培养能够从事各种建筑工程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实施,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探讨,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立足在整体教学内容改革的高起点上,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构建了一套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陈继光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建筑工程技术课程改革创新 摘要:通过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论述了高职专业如何通过市场调研,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置。总结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并对以后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革,但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生在短期内还是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为此,我院建筑工程系在制订2004年教学计划的同时,成立了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研究小组。为使研究结合实际,符合社会的需求,我们聘请当地建筑业界有名的专家(21人),成立了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研究小组进行阶段性的指导。笔者就我院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谈几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认识。 一、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突出与市场的结合,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由此,我们的工作思路确定为: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编写专业教育标准确定课程体系编写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专家论证定案。 首先,我们从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所在郑州、南阳两地的部分大中型建筑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内容、专业能力等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一些基础资料,了解到企业的急需和我们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调研也使我们了解到企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他们更愿意接受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吃苦、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下表为调研情况的大致分布: 需要说明许多企业的老技术员、老质检员经验非常丰富,但没有学历(综合归为建筑工程中职毕业),另外,由于高职是近几年才出现,许多技术人员的第一学历都是中专,建设监理专业出现得也较晚,监理员大部分也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 根据调研情况,建筑工程专业最直接的就业岗位应是现场技术员,扩展的岗位群是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和监理员。根据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其职业能力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结构分析可见下图。)由此,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具备建筑工程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以能力为依据,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是以突出技术能力培养为特色的一类教育,其课程设置就要紧紧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不能单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按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新晨 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了知识结构分析(见下表),把教学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能力的要求和“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把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扩展知识四个模块。压缩了传统课程的教学课时,对一些相关连的课程进行了整合,例如,在《建筑结构》中减少了理论性较强的论证和计算;在《建筑设备》中增加了建筑电气的一些基本知识,删减了《建筑电气》这门课程。同时,为扩大学生就业面和现代前沿知识,在专业扩展知识这个模块中增加一些课程,如《建设监理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我们制订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三个模块、四个层次来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三个模块是指知识技能实训、操作技能实训和技能证书实训。知识技能实训是指学生通过实训熟悉或掌握基本理论的一种实训或实验,如:各种实验、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操作技能实训是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实训,如:建筑施工各工种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证书实训主要是学生通过考核取得各种证书的实训,如:CAD证、预算员证。四个层次主要是指基本技能实训(建筑识图制图实训、计算机应用实训等)、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房屋构造实训、建筑材料实验等)、专门技能实训(建筑测量放线实训、工程预决算实训、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和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模拟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等)。 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我们一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改革某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方法: 1.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对和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的部分章节,在课程大纲中就规定必须采用现场教学或案例教学;2.对某些单项技能实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是让学生到实际工地实际操作,请进来是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到学校实训中心来指导学生实训;3.某些课程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如《建筑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基础》等;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校外实训基地的情况,灵活安排实训进度计划;5.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总结报告为准),对优秀学生安排在校内企业进行实习(勤工俭学形式),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缩短就业磨合期;6.加强对学生实训的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做到每次实训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7.加强对学生实训期间纪律管理,充分利用学生实训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实践证明,改革加强了教师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改观。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以职业岗位的需求、学生的认知心理及学生的转型需求为出发点,对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开设情况及教学现状进行探讨,解决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建设;中职教育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所以,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教学体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些学校片面地从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常多的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几乎完全抛弃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建筑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删除。学生专业学习如同职业岗前培训,照着教师的操作完成专业学习,学生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各学校的软件、硬件各种条件的局限,培养出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又不能自我学习适应技术的发展,致使就业单位不愿选择中职毕业生而选择学历更高的高职毕业生。从周边环境可以看到近两年建筑市场在萎缩,中职学生入职后面对的是激烈的职业能力竞争,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提高就业率,而且还要为学生以后的长足发展考虑。即使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目标是各类技术工种,中职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岗前培训,需要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活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结构施工图有正确的识读能力,能够对结构的安全有系统性的认识,对他们以后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安全操作具有重大作用。 一、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开设现状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是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未来职业无规划,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网络。部分教师认为是学生基础差、智商不高导致的,稍微高深复杂一点的知识他们就学不会,但实际是这样吗?不尽然。据调查研究,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心理特点主要是独立性较强,兴趣定向较早,情感成熟较快,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考察以及辨析,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比较评价。学生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但当他们对专业感兴趣时,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还是有的。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偏向,但有些课程的学习是非常优秀的。 (二)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现状 现在中职学校的建筑结构课程仍是注重理论的学习,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理论课程,学生不愿学也学不会,教师不愿上。教师教学时大多注重结构计算,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上结构计算课时,经常会出现八九成学生不听讲,听讲的一二成学生中还有一半是听不懂的状况,当没有师生互动时,教师上课也是索然无味。较多的教师在选课时会避开力学、结构一类课程,因为上这类理论性的课程没有成就感,学生不能从课堂中学到知识。同时,很多中职学校因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岗位技能训练而将建筑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时压缩甚至删除。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在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时,对各种结构介绍、结构安全知识介绍学习兴趣较大,但对结构安全计算知识兴趣较小甚至抵触学习。他们对建筑行业各种专业概念的兴趣较大,愿意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现象,也对与他们生活相关的结构知识感兴趣,例如承重墙知识、抗震知识等,但他们比较抵抗逻辑及计算严密的结构安全计算知识,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等。一般中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材会附上两三套结构施工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是无法看懂结施图的,但当他们在本门课程学习后期能看懂时,又表现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以职业岗位的需求论证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建筑结构虽注重理论,但它与职业能力没有关系吗?不尽然。建筑工程类岗位有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就是按图施工。中职学生其他课程里可能涉及图纸的识读绘制,但肯定不能像建筑结构课程那样紧密联系结构施工图。未上过建筑结构课程的中职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建筑施工图的含义。同时,安全施工也是建筑工程类岗位的要求,建筑结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结构安全知识,也可以构建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二)以学生的转型需求论证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我国生产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从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排斥,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形成供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大多数用人单位选择高学历的人才,是因为普遍来说,高学历的学生相较于低学历的学生,有更广的知识面,同时还比较容易转岗。较多中职学校偏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能力,而忽视学生的专业系统知识。为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完善自我。人的一生的学体可以分为四部分:就职前的学习、职业中的在职学习、转岗与再就业学习、退休后的学习。当技术在发展时,学生原本的技能不能适应时,这就需要他们自学。 三、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方法 (一)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探讨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生能具备建筑施工各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建筑结构课程主要是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结构抗震,这些知识未具体对应某一工种,但它对建筑工程施工、概预算、工种操作实训等课程有非常大的作用。建筑结构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专业认知的塑造,即使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建筑行业,也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有帮助。 (二)课程内容涵盖及涵盖程度 建筑结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这五方面。建筑结构是建筑的承重部位,它关系到安全。中职的人才目标不能要求中职学生像本科生学完此课程后做结构设计,但建筑结构这些知识能让中职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结构不安全所造成的伤害。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强调结构的安全以及为保证结构安全所做的结构措施。安全计算方面可不做要求,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计算概念即可。因此,可以对授课内容做一个大致安排:混凝土结构重在讲述结构知识、破坏特征的基础,可增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项,也就是着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集》的讲解,忽略较复杂的结构计算;砌体结构注重讲解砌体的构造措施、砌体的破坏特征等;钢结构注重讲解钢结构的连接形式、破坏特征等;地基基础部分主要讲解基础地基的重要性及其破坏危害;结构抗震注重讲解易遭受地震破坏的结构部位,生活中的抗震等,教给学生一定的结构抗震理念,不涉及计算。 (三)教学方法 建筑结构课程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并未具体对应某一工种或某一施工过程,并不适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特点,如建筑结构这一类理论知识偏重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重在理解。根据理解的需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创设一个与工程实际环境相同或类似的情境,或增加一些相关的、有趣的主题或相互冲突、有争议的观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氛围,给教师的教学注入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知能力。综合来说,就是灵活地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参观法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理解性的课程知识讲解更为容易。相对教师在黑板上的画图讲解,多媒体可以更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建筑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要在口头上完全表述清楚是不可能的,用黑板去描绘也是非常难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特点,制作各种教学课件,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结构特点。在建筑结构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纸,展示各种结构图片,以动画的方式演示一些构件的破坏,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一些著名建筑的结构特征,让课堂讲解更为生动。 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克服他们不愿思考的惰性。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对一些结构问题提问,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实物或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知识。例如校园里的建筑的结构形式各是什么?某栋建筑各部分的裂缝是否是结构裂缝?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砖墙中设置的构造柱、圈梁有什么作用?结合周边建筑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旁进行引导。 3.参观教学法 中职学生生活经验少,专业知识了解少,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对其灌输结构理论是非常难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带学生离开教室,参观学校的建筑物,解析建筑的结构及结构的破坏;或者带学生参观在建建筑,解析结构的作用及重要性。 4.其他教学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加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模型制作。建筑结构是空间专业,为使学生对结构有正确的空间认知,可充分利用各种建模软件,将平面二维建筑施工图转化为空间三维结构模型,加深学生对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的认知。不管运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结构的知识,构建学生较为完善的结构知识。 四、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一直都在迅猛发展,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可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不要过早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现有某一岗位的具体能力,这会限制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位选择,也会降低学生对岗位更新的适应能力,还会限制学生的专业继续学习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结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进行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不片面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许珊娜 张红欣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贯穿于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高职;行业标准;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按照职业岗位(群)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并随时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行业标准是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能够反映企业对岗位人员能力的要求,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参照行业标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可以缩短职业教育与行业要求的距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 1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相对接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1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问题,建筑行业岗位繁多,各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不一,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复杂,有些知识和技能比较零碎,无法单独地分成某门课程,这就需要在相关课程的内容设计上给予调整,兼顾这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点的学习。1.2课程设置先后顺序问题,在根据行业标准设置课程时会遇到知识的逻辑先后问题,这就要求根据专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设定专业知识课程的先后顺序,以保证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和具有逻辑条理性。1.3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问题,职业资格考试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的测试和评价,随着建筑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持证上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充分考虑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对接。 2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专业工作岗位繁多,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复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建筑行业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等。与行业标准对接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基础。首先根据建筑行业职业岗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必须的专业技能课程;然后根据确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结合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集中实践教学;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置通识课程。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3.1课程体系结构。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集中实践三部分组成。结合行业标准采用“五六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1)五门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结构》,该五门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打下基础。(2)六门必修的专业集中实训。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设六门必修的专业集中实训,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做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的递进培养。(3)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职业岗位证书。为贯彻国家对高职学生提出的“双证”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前需考取施工员(建筑类),使学生在就业时已具备上岗能力和上岗资格。3.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本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根据现行行业标准,采用“必修+选修”的学分制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所修课程。(1)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创业素质、信息技术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等。通识必修课程有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英语。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要求学生选修其中的一门。(2)职业技术课程设置。职业技术课程俗称“专业课”,根据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包括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必修课有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法规工程经济学。前五门课程为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其他为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术选修课共四门,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两门。(3)集中实践。集中实践是针对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要求开展的专项集中实训。必修集中实践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建筑CAD实训、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算量实训、生产顶岗实训、毕业设计。选修集中实践为大地测绘(GPS仪器操作)与安装算量(安装算量软件操作)两项,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一项。 作者:王文汇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与现行的建筑规范、规程、标准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文件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相关要求和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知道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熟悉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掌握施工资料、建设监理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2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个建设阶段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训练、案例学习、综合实训,掌握编制整理土木工程管理资料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使学生到岗后能很快熟悉工作内容和要求,并迅速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人才。 2.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去伪存真、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及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 3以往教学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是:(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员的工作责任要求,结合教材和资料软件,采用讲练结合,即一次课一个内容,学生按照范例,机上练习填写一个或几个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2)学生虽然在其他的课程里学习了建设程序等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相关的内容,如果老师们认为讲过的东西到该课程就不提了,如:施工过程等,学生们一是忘记了;二是不会横向联系,因此资料综合实训往往混淆施工程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理顺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实训要求。(3)由于该课程的工程特点和资料员的工作特点,该课程成绩考核确定为过程性评定考核,没有有效杜绝学生作业的复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高。 4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大学扩招,我们学院学生的生源差异性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大学的学生也有很大差异。表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到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实习时,一是独立填写资料较困难;二是遇到一些与工程测量有关的技术资料整理困难。分析原因认为:一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开设较早(与施工课同时开),学生还没有基本的工程施工素养,对施工工序了解的还没到位,到了工程施工现场不知道资料员该从什么地方干起;二是学生只是在施工课上机械的了解了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要求,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尚不明确,对建筑规范了解较少,填写资料时和工序不一致,感觉混乱;三是由于授课过程中由于学时的关系,所有专业课老师没有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应用告诉学生,同学们不会学以致用。如前导课《工程测量》和《工程CAD》在一些技术资料里应用较多,遇到利用线路测量原始数据绘制和导入图形时,不能顺利完成。而目前地区性的土木工程较多,对技术资料的需求也较多,我们以前没做过施工和线路测量整合资料实训,这方面是弱项,需加大实训力度。 (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实践性训练,教师只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来帮助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木理论与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缺少感性认识,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木文的课改的初步设想和计划,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下,强调了实践和职业属性的教学思想;认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建筑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的职业人才。 5教改情况 (1)基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原则,应首先确保课程对学生主体的“受用性”,应以工作(情景教学)导向为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思路,为此,可以联络当地城建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并组织学生深入到一线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授课,因为一个项目或者建筑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现场观察对各项施工措施和实施情况的了解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实践经验和积累有着现实意义;对于施工验收的过程中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的每一项工程的检查、维护、改造、扩建进行充分了解: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到哪道工序该做什么资料、)只有通过“现场学习”进行这门课程的改革,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和熟悉了解工程施工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对工程的施工进程能有具体到位的认识,并且建议让学生步步跟进,紧跟工程进度确保更加全面的学习效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鼓励学生并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体地领会各种专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同时开课,在授课时尽量使施工资料的内容与施工课相联系,实时的给同学们讲明土木工程各个分部的施工工序和验评规范,并多次提醒强调,使同学们尽量做到耳熟能详。 (2)布置课程平时作业时计算机填写和手填相结合,分层次教学,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避免了抄袭和不思考乱填资料的不良毛病,特别强调资料造假也属于职务犯罪。 (3)尝试问题导入式教学。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复杂且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问题导入式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手段之一。对部分教学内容从新的角度局部系统化,使教学目标在局部内容中更加明确,学生对明晰系统的理解和长期记忆会加深。通过先导入问题,再讲解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氖“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意见,可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不够,因此课程调整和更新往往不够及时。该课程引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以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要求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方式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要求的能力、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或顶岗实训,直接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培训和产品的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6)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育市场运行机制。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牵头与相关企业制定实训基地有效运行机制和实施办法,引入生产企业合作经营,使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市场化。 (7)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土木工程中技术资料的要求把《土木工程测量》和《土木工程CAD》结合起来。如给出一组线路中线测量的数据和横断面测量数据,测量课老师耐心辅导学生完成地面高程的计算,手工绘制线路的纵、横断面图,《土木工程CAD》老师辅导绘制线路的CAD纵、横断面图,并导入相应的资料位置,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做一份较完整的技术实训资料,否则期末成绩不予通过。 (8)采取就业辅导法,对已经有实习地点的资料员,根据该生所从事的工程是房建类、水利类还是路桥类,辅导她们从资料员的职责出发,进场开始应该怎么做、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过程中一般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竣工验收时应该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现场还有哪些不归档的日常文件也属于我们资料员的职责。满足了同学们到任何土木工程单位都能胜任资料员工作的需求。 (9)期末课程总结时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理顺土木工程建设程序,对分配在不同参建单位的资料员,帮助同学们分析资料员工作和其他工种的关系,使他们很顺利的融入工作环境。 6教改效果 该课程通过上述教学探讨和改革与实践,尽可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查阅规范、应用规范的能力和认真细致、虚心请教、尊重事实、诚信求实的工作作风。同学们对于工程资料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施工现场填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凡是认真完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学习任务的学生均能胜任土木工程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任务。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不到一周便能独立完成资料的填写整理工作,学生们积极向上、认真负责、不断进取的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7不足与继续努力方向 (1)部分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适应较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较慢。表现为浮躁不安,手机不离手,耳机不下头,学习态度极端社会化,认为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手段摆平。漫不经心听讲,稀里糊涂作业,张口瞎说,随手乱填,随意性较多,客观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要求情绪化,高兴就接受,不高兴全盘否定。这种普遍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学习任务很好的完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2)每个班级中,以前的学生是主动学习和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的占多数,现在则是少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坐下来安静学习,优质的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和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们在学校的辛勤培育,实在难以抵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想做管理者、指挥者,不想实实在在做事,说明大人们本身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3)虽然老师们做了很丰富的教学准备,也有一些工作经验,但是还不能满足个别好学的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这就要求老师们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扩大知识面和不断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 8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在职业教育中,是相对比较专业和基础的一门课程之一。课程的扎实程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岗位。该文正是基于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改革和优化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该文简单的阐述和教学设计思想,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作者:赵丽萍 单位:河套学院土木工程系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职校建筑工程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索和实践工程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际,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工程课程改革 一、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改革背景及意义 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能为社会所接纳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徘徊在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每年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融入人才市场,但是就业率并不是很高。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企业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并不满意。这就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具备鲜明的特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高技能人才的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就业岗位和需求不断增加。总书记曾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指示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也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有关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论已经被教育理论界所接受,并且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而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工学结合理论与各个教育环节的渗透、结合,真正实现市场化条件下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融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文章基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五种具体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二、基于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改革探讨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建筑专业的认证实际。在各门主干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的教材中有许多重复内容。针对目前多内容、少学时,又要给学生扩展一定的信息量和留有必要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训练的实际情况,必须优化重组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1)把专业课程中内容混合的课程中的基本原理部分从原课程中剥离出来,整合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将专业课程内容整合为少学时的专业选修课。 (2)对专业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在合适的课程中讲授。例如,关于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在基础工程和钢筋混凝土设计课程出现重复,此内容应在基础工程课程中与其它常用基础类型统一讲授,使学习更系统。 在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同时,也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的实际,也就是以社会上各种建筑工程专业的注册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为导向,如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将专业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和社会要求相衔接。 2.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是和“学科本位”的课程观相对应的。传统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都是按照国家对学科教学的要求设置的,并没有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通才,工程方面的知识都学,但是没有侧重点。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要彻底改变“学科本位”课程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各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同时,教学要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参照,从培养目标出发,改革和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必需够用为度的理论教学体系,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要求完整性与系统性;对一些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创建一批新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等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针对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如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等,设置课程专门化方向,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方式都有所侧重,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定位相一致。 3.强化实践教学,以实践促进教学。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实践训练。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一门学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必须强化学生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例如,对于“钢结构”课程,从毕业生的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应加强学生钢结构深化设计能力的训练,根据课时安排情况,设置为期一周或两周的钢结构深化设计训练。课题的选取可以是虚拟工程,也可以是实际工程,但要注意工作量适中。将课题下达给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图纸分解过程进行钢结构设计,并最终能初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通过这一实践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图纸深化技能,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常见建筑钢结构的构造,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与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公务员之家 4.校企联合教学,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其核心是校企联合。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应尤其要加强施工技术的技能训练,而这部分的职业技能训练必须借助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来共同完成。比如,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一门课程,可以重点选择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施工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具体的施工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高职院校要深入建筑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信息进行充分研究调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用人岗位的能力要求为内容,以培养高技能、高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联合,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以期实现零磨合顶岗的毕业生。 5.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师资水平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完善工学结合模式的需要。一方面,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对职业教育本身缺乏应有的认识,职业教育观念淡薄,常常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职业技能状况也不太理想,有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有效地指导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实际教学也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普教化倾向。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任职;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评定获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这样,建筑工程专业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与“学”结合的“双师”素质人才,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传授取自于工、用之于学的力学知识。 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新形势下的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涉及面广,与部分专业和实践课程联系密切,课程改革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中职学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探讨 中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建筑工程资料员是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其课程设置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岗位需求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更适合中职学生的培养模式,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本文介绍了中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的经验,希望为加快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已经是各个发达国家的共识。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逐步意识到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技工和初级管理人员的培育基地是承担这一课题的生力军,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八大员之一的资料员,其培养方式成为摆在中职教师面前急需探讨和改革课题。 二、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建筑专业一直沿用老的课程设置模式,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存在诸多的问题:课程内容枯燥且较多,条理性不强,全部是现行规章制度的生硬灌输,学生不易掌握;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授课效果不好;基本上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毕业后岗位要求差距大。80%的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担当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课程改革探讨 资料员也称为档案员,是指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本课程总体改革思路是紧扣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资料员岗位的培养方式,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培养与岗位零距离的技能人才为任务积极探索该课程改革。 1.立足岗位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的根本 立足职业能力需要,立足岗位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建议对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应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岗位,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笔者学校在实际课程设置上以行业要求为立足点,以施工顺序和岗位工作顺序为主线,以进场验收和检验批验收、隐蔽验收为引领,使学习内容设置更接近工作岗位。同时,在理论教学上,通过教师知识整合和实际工作的情景模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基础在岗位上的深浅,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紧迫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训课程设置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而产生成就感,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是培养技能型资料员的关键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应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操作的一体化为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例如,笔者学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理论教学中就是把学生角色设计为施工单位资料员,把情境创设为学校新校区办公楼项目现场,把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变为有形具体的工程实体,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任务驱动”还具有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效果。“任务驱动”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在探讨怎样去做的过程中,明白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实现专业能力的增长。 3.随时适应岗位发展需要调整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保障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规范和规程是在不断更新中,这就要求课程改革应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例如在笔者学校增设了电子文件实训课程,教师充当监理和指导教师的双重角色,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应用“大连市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编制软件2.0版”从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全过程进行模拟,带I学生整理一套电子档案。使学生迅速地获得与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为他们走上资料员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赛代练的辅助手段是课程改革效果的最好检验方法 为了提高职业素养,强化岗位技能,检验实训效果,笔者学校增设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编制”的建筑工程技术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通过以赛代练,突出和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建筑工程电子档案的编制整理及实际运用能力,更好地满足工作岗位及职业发展的需要。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思考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对应,但是当前建筑工程预算人才还比较缺乏,因此导致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受到较大的影响。比如成本较高、预算有遗漏等,这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工期被延长。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始开设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并且对教师队伍质量也不断进行完善,加强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化的建筑工程预算人才。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对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套建设,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工程预算人才。 一、当前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认识不到位。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一门随着建筑行业事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院校都还没有开设该课程,教职人员对该课程的认识也不够深,在教育过程中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导致教学过程中该课程教育水平较低。 2.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育过程中要涉及各种专业知识,课堂教育中的理论性较强,会出现很多专业化的术语,由于很多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各种概念进行理解。此外,在当前的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对课外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呆板,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外实践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个关键步骤,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中职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但当前中职院校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外实践教育力度不够,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使得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工程预算课程的d趣度不高,影响其学习水平。 3.中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工作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的工程预算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工程预算教师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自身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够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大纲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述,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还不够,不会结合各种现代化多媒体的特点,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中职院校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工作得不到改善。 二、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1.加强对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育的认识。 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育的宗旨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加深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各项知识要点、内容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预算管理,从而控制工程成本。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在教育过程中要定期对教学人员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对工程预算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对当前建筑行业工程预算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得教职人员可以意识到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工程预算课程教学的认识,为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2.加强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传统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育,是一种简单枯燥的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适应新时期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对实践教育的理念的运用,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发展动态,对建筑行业所需要的预算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促进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改革。 3.加强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综合性的工程预算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影响了工程预算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中职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培训,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师团队,是中职院校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双师型教师为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加深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了解,并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到建筑企业中,在建筑企业中开展一些课题,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实践教育的研究,以提高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在建筑企业挂职,以各个工程项目为基础,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的流程、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例中掌握更多预算技能。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也在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更好地契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方式比较落后等,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对此要积极加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加强全校师生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认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更多专业化工程预算人才。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加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研究 摘要: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学校积极推行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践能力,目前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要想在职业教育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较大努力。为贯彻“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 的改革思路,结合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本文以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为例,以加强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为研究内容,分析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重点,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实践技能;岗位技能;岗位对接;课程改革 1、引言 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圣翰教育品牌,以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为例,以加强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为研究内容,分析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前期调研所得到的岗位技能及实践技能要求,然后分析为满足这些要求所要进行的课程体系调整与改革,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对接。 2、选题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面对改革的春风,我们必须要抓住有利时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让学生掌握真本领、学到新技能、找到好工作。 (2)、打造圣翰教育品牌的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学生毕业百分之百就业”是圣翰教育品牌的基本要求。 (3)、建筑行业发展新前景。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住房城乡建设部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召开全国建筑业发展大会,并且以国务院的名义为建筑业颁发指导改革与发展的文件,这是继1984年国务院为建筑业专门发文件以来,时隔31年专门为建筑行业发文件,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对建筑业加大领导力度的决心。未来建筑业的形式是灿烂的。 (4)、测绘技能人才的紧需。2015年6月6日,总理签批,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明确了2015――2030年全国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新形势下,国家对于测绘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需要一大批建筑行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测绘工作。因此掌握《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基本测绘技能以及岗位需求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3、调研数据及资料分析 3.1、企业调研 通过企业调研,分析调研报告中施工单位对测量人员提出的岗位技能要求,我们总结了以下几项必须掌握的岗位技能:1、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全站仪、GPS等。2、能够熟练进行建筑物、构筑物的测量放线。3、掌握建筑物的抄平工作,准确测设标高。4、掌握场地平整及变形监测。5、整理、分析测量资料和数据并会计算。这几项技能是对测量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完全能够掌握。 3.2、同类院校调研 通过对同类院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很多院校已经开展了关于加强课程与岗位技能需求对接的研究。包括1、积极申报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工程测量》为例,通过教学改革,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的教学模式,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教学为载体,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西安理工大学的《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中也提出了基础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参加国家级省级测量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为例,连续三年取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项目的第一名。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动手实践能力强。 4、课程调整与改革 4.1、实践技能要求 针对调研结果,结合目前学院的实训仪器及设备,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提出以下几项实践技能:1、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基本仪器的使用;2、掌握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量与测设工作;3、掌握用水准仪进行水准路线的测量;4、掌握沉降观测的原理及方法;5、掌握场地测量的基本方法6、掌握角度、距离的测量与测设;7、掌握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测量及点位放样;8、掌握点位放样的具体方法;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校设有1000平方米的校园实训基地,用于地基放线、土地平整、基础施工等实训。利用我院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中边操作边进行讲授,增加学生直观认识,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安排仪器操作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改革考试方法,增加技能考试,督促学生加强操作技能。对于先进的测绘仪器,以课堂多媒体讲授、实习和参观测绘仪器公司等多种手段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行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多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进行单项实训时,教师给每个组安排一项具体的任务,配有实训指导书和工作任务书,根据任务的实施方案和要求,以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评过程成绩。而在综合实训阶段,给每小组的工作任务没有具体的方案,而是让每组自己编写工作方案,独立完成,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我院构建了包括测量大赛在内的三大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组建测量协会、兴趣小组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比赛中让学生提升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建立测量综合实训体系。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测量综合实训。包括:导线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场地平整、施工放样。通过这些实训项目,对学生所学测量知识及技能进行综合性考评,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处理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现场教学。结合施工企业对于测量员的岗位要求,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学习,听取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讲解和教师的现场授课,学习一的技术方法和生产理念。 “学而会用”、“学而有用”、“学而实用”,是本次研究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岗位需求的对接,让学生在校学到的就是工作岗位中用到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学生进入实训室即进入施工现场的最终目标。 5、岗位对接 通过课程内容结合岗位需求做出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课程目标及性质做出的调整,初步实现“所学即所用”这一目的。再通过三大实习“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查缺补漏,从而实现课堂所学及工作所用,达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目标。
人力资源类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类型学或类型研究在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基于理论的资源基础观、组织战略和业务类型等研究大多相对独立并缺乏整合。引进类型学的理念,可以发掘其中的潜在联系,从而分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脉络。这有助于通盘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影响和决定因素,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内涵,建立以理论为基础的分类逻辑,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类型学;资源基础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类型;矩阵 一、类型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与意义 类型学源于人类古老而朴素的分类思想,事实上人类本身就是一种分类的结果。分类意识和行为是人类理智活动的重要特性,人类的认知和创造过程本身以分类为基础,世间万物在人类心智上重叠形成“概念”,概念之间的运作演化构成人类思维的分类框架(熊馗,2000)[1]。基于此框架将现实事物分门别类,并通过预期和矫正开展各类创造活动。自然科学中的分类行为称为分类学,社会人文领域中的分类行为则称为类型学,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王蕾、闫红伟,2007)[2]。自然科学领域,生物学中的纲、目、科、种的分类法就是以类型学为基础;社会科学领域,考古学中的“标型学”、马克思划分的社会形态都是基于类型学的思想(黄书亭,2008)[3],因此,类型学在心理学、医学、语言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一)问题提出 类型学是关于客体类型的哲学方法论学说,是具体科学的学说;客体按其自身的重要属性、关系、联系和机构特征可分为诸类型。类型学是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本质上是分析归纳的认识方法论,其作用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认识基础。使用类型学方法不仅可以区别物质文化表象的差异,还可以把握物质文化内在的有机联系,使具体类型的概念成为具有确切意义的实体(熊燕,2010)[4]。不难看出,类型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全面性,即全面提取分析对象包含的信息;二是关联性,即集中归纳各类对象共同的特点。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类型学或类型研究在组织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学者采取类型学的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归类分析,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内涵。但这些研究大多相对独立,由不同的研究者分别完成,缺乏统一的分析和整合。在此,我们力图引进类型学的理念,发掘其中的联系,尝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学研究脉络。这有助于通盘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前因变量,全面理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决定因素,建立以理论为基础的分类逻辑,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三)研究框架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就是四分法,尝试以理论基础的四分法为源头,通过对基于理论的资源基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矩阵分析。依据美国学者Barney(1986)提出的资源基础观(RBV)[5],在很大程度上,组织的资源决定了组织的战略和业务类型,而组织的战略又能影响组织的资源选择和业务发展,同时组织的业务类型左右了资源的获取与组织,战略制定与实施,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从已有研究来看,尽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叶海英、刘耀中,2010)[6]、情境人力资源管理(Godkin、Valentine、Doughty和Hoosier,2005[7];Jia、You和Du,2012[8])等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资源基础观、战略模式和业务发展的各自类型与交互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研究凤毛麟角。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 类型是类型学、类型研究、分类的过程之一和阶段性成果。由于各种类型具有稳定性、不变性(李兆锋、牛忠江,2008)[9],分类方法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分类思想具有针对性和普适性(黄书亭,2008)[3],因此影响深远、应用广泛。类型本身具有多种分类模式,如两分法、三分法、多重分类法等。在管理学领域,“管理方格”就是一种多重分类法。其中,引入数学领域的矩阵和象限,通过横、纵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的“四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广为使用。当然,基于矩阵的“四分法”并非为了象限而四分,而是根据类型的两、两维度,采取同一坐标下的、直观的展现模式,用以考量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类型。 (一)资源类型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类型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强调组织内部资源是打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并显著影响组织战略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HRM)(Wright、Dunford、Snell,2001)[10]。“资源”本身是一种经济学的视角,“资本”则给予了资源可度量的方法和条件。因此,资源基础观给出了一个理论架构,使得人力资源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好地理解战略挑战,也正如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同一组织内可能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一种人力资源配置不能代表整个组织的结构。 Lepak、Snell(1999)[11]基于经济学、组织理论、战略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梳理并整合了交易成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提出了人力资源结构,从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独特性两个维度将雇佣模式分为四种(如图2所示):知识型(内部开发)、市场型(购买)、合同型(交易)和合作型(联盟)。每种模式都有自己对应的雇佣关系,人力资源配置用以定义雇佣模式,维护雇佣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的战略特性,并在组织与员工的付出与获取之间保持平衡。人力资本的战略价值性取决于它为企业竞争优势或者核心能力的贡献程度,是一种能够改进企业效率和有效性,开发市场机会,消除潜在威胁的潜力。人力资本的战略价值越大,更易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越应该将其内部化,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但内部化会增加管理成本。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影响交易成本,可体现人力资本稀缺化、专业化及公司专有化程度。人力资本的独特性越明显,更易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越应该对其加以投资;而通用性的人力资本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取。 (二)战略类型框定人力资源管理类型 组织战略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类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它直接决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或采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事实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并非资源基础观的直接产物,而是资源基础观发展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组织战略和企业战略也是如此。Harzing(2002)[12]等国外学者根据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把战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如图3所示)。其中,时下备受关注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HRM)正是基于跨国、全球和多国战略发展的理论和背景。 象限一表示跨国战略(International Strategies):即企业根据全球商业环境给自己定位、创造和维持国际性竞争优势。采用跨国战略的集团公司一般保持总部地点不变,同时针对特定国家的市场。象限二表示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ies):即各个产品市场相关联,高度全球化竞争,主要战略要求是效率,公司整合以成本效率生产标准化产品,子公司只是母公司产品的一个“管道”,不需要对当地市场需求做出反应。采用全球战略的集团公司,往往施行“标准化”和“一体化”,其总部设定可以因公司战略的改变而调整。象限三表示本土战略(Indigenization Strategies):即集团公司几乎不参与全球竞争,而始终关注本国或本土市场,不太关心国际市场情况。本土战略针对的是不采用或者尚未采用海外战略的集团公司。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集团公司随着业务发展和组织完善,正逐步放弃本土战略,而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象限四表示多国战略(Multinational Strategies):全球竞争较低,主要是本地市场竞争,针对不同的当地市场调整产品和政策,整个公司是个分散的网络,子公司相对自治,需要对当地市场做出反应。采用多国战略的集团公司一般给予子公司较大的权限,子公司相对自给自足从而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 (三)业务类型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类型 如果说资源基础观给出了组织人力资源的类型,组织战略框定了组织人力资源的战略,那么,组织业务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业务战略究竟又如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呢?一般而言有三种途径(C. Lengnick-Hall、M. Lengnick-Hall,1988)[13]:一是将管理模式或个体实践与战略匹配;二是预测未来人力需求所需的战略目标或环境条件;三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和结构一体化。由此,研究者尝试提出组织业务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交互作用模型。 组织成长期望是组织目标的一种“人”,高成长一般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成倍的战略和竞争选择、更丰富的现金流和更多元的扩张。组织准备度量战略执行所需人力资源技巧、数量、模式和经验的有效性或可获取性。因此,组织准备正是战略执行可能性的主要代表,并可预测资源与形势需要的契合程度。工业和产品成熟等变革和进化的力量,促使战略情境从左至右转型,即当技术和战略改变时从组织准备高的(充分的)向低的(不足的)情境转型。在绝大多数产业中,技术转型使得当前的技能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竞争力。同时,产业也从聚焦于营销、研发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向聚焦于产品、制造的成熟产业转型。因此,变革和进化促使情境从上至下转型,即当市场饱和及新竞争者不断涌入市场时从高成长期望向低成长目标转型。当产业和产品日渐成熟,机会逐步减少、成本大幅上涨、竞争愈加激烈,谋求成长将越来越困难。组织转型致其从一个象限向另一个移动是环境条件和组织选择交互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具有两个维度:一是组织的目标,另一个是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或可获取性。组织选择对于组织目标和投资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环境约束和机会对于潜在的汇报起到重要的影响;而组织选择和环境同时影响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获取性。组织成长准备矩阵(如图4所示),恰是运用类型学的概念探索这一复杂的问题,以系统方式展示这一多元的关系,对今后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其中,横坐标的左侧为组织准备较高的,右侧较低,这与其他图示的矩阵走势不同。 三、研究讨论和对策展望 上述研究基本独立,没有太多的相关性;且研究成果处于不同的年代,学者们的学术背景和环境差别较大。但在本文设定的研究框架下,这三类主要的研究成果可以“积沙成塔”,在一定逻辑脉络下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在学术意义上,这一建构正是本文的最大创新,尝试梳理整合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尝试将不同时间的研究建立可供借鉴的逻辑关系,对于今后的研究和创新给出了可供探寻的路径。在实践意义上,这一建构可供管理实践更多地思考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实践的“来龙去脉”,追根溯源,从企业资源、特征和战略的视角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建构、模式与创新。从而在根本上,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资源、组织战略、组织业务的演进、互动和作用关系,比较全面地梳理出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适配和发展的机制。 事实上,每一类型的组织资源配置、战略选择和业务类型都决定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Lepak、Snell(1999)[11]提出的人力资本特征和雇佣模式类型矩阵为例(详见图2),每一个象限代表的不同类型就隐含着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象限一中,基于知识(内部开发)的雇佣模式价值高、独特性高,多采取内部发展、长期雇佣的方式,雇佣较安全,围绕员工的技能和能力进行管理,员工忠诚度和工作自主权较高;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培训开发、授权、参与决策、基于能力和潜力的晋升、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象限二中,基于合作(联盟)的雇佣模式价值低、独特性高,多采取联合生产、互补、结盟的方式,降低成本,维持关系;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结盟、联合产出、能力互补、信息分享、团队激励、经营关系等。象限三中,基于合同(交易)的雇佣模式价值低、通用,多采取外包方式的辅助型人力资源,通过数量调整雇佣的灵活性;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绝对服从、有限权力、严格规定、基于工作流程和结果的绩效考核、计时工资或按任务结算的工资(计件工资)等。象限四中,基于市场(购买)的雇佣模式价值高、通用,多采取招聘方式,快速收益、节约开发成本,职业发展共生共赢,员工忠诚度较高;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较少培训、有限参与、标准化工作、市场化薪酬水平和结果导向管理方式等。 既然不同的理论类型可以导致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类型,因此可以寻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方法。仍以人力资本特征和雇佣模式类型矩阵为例,下一步,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抵抗人力资本的衰退。一是通过员工培训既能阻止人力资本的衰退,又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人力资本从第二和第三象限转移到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二是可以通过岗位轮换、交流任职等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将人力资本从第三和第四象限转移到第一和第二象限。三是可以根据战略愿景和业务发展,拓展业务领域,提前储备专门人才,将现有核心能力用于新的领域,或者培育成为未来核心能力的新技能。四是采取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或基于增加的基础来使用联盟者或者合同工,提高边际产品与成本比率。例如,在当前的人力资源实践中,业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已经在软件业、建筑业、航空业、金融业中广泛采用,这一人力资源模式的理论溯源正源于此。 人力资源类论文:适合煤炭采掘类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探讨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主要取决于管理对象,应视人群而定。而影响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因素一般有企业战略、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构成以及产品制造方式等。煤炭采掘类国企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目的、过程、内容以及管理方法,采取以内部开发式为主,获取式、契约式与联盟式为辅的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1常见的几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第一种是内部开发式。通常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关键技能开发,并进行长期投资,使员工产生高水平的持续承诺,为组织创造价值。这种管理方式会在组织与员工之间形成长期的、相互忠诚的关系。如国企对员工进行的各项技能培训。 第二种是获取式。组织直接通过市场获得所需的具有相应技能的人才,而不对员工做进一步投资。这种管理方式不易形成组织与员工之间长期的关系,是一种短期的、灵活的合作关系。 第三种是契约式。主要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着重确保员工对合同要求和条件的遵从。用契约也就是各种类型的合同,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双方利益。 第四种是联盟式,也叫做伙伴式。这是一种协作式的松散的雇佣关系,企业根据需要请这类人才为企业提供短期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础。也就是将企业的部分工作内容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与能力的合作伙伴。 2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的管理中,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影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选择煤炭采掘类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相关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与劳动力相关的组织内部的员工类型、员工构成,与产品相关的产品制造方式等。 2.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一种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管理观念,决定企业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取采取的所需资源的配置及行为方案。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选择必须依企业的战略而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变化跟随企业的战略变化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 2.2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通常指的是企业人数的多少或是其资产额的大小。企业规模不同,则需要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当企业规模较大时,应采取内部开发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当企业规模很小时,应采取获取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2.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影响与企业规模、企业战略有密切的关系。 2.4企业员工的结构 企业员工的结构不仅包括员工的年龄层次、知识梯级、技能程度,还包括员工与企业的深层关系,如员工与企业是长期的、信赖关系,还是临时的雇佣关系,还是短暂的合作关系。 2.5产品制造方式 企业产品的制造方式多种多样,与企业类型有密切关系。有的企业产品制造方式主要是手工加工,有的则主要是机械加工,机械加工还与其自动化程度有很大关系。产品的制造方式决定了企业用人的基本思路与选取人才的标准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通过上述五个因素的论述,我们对于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选择有了简要的了解。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要把人们的行为进行固化与统一化,而是想通过选择适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盲目性、重复性,避免低效低能,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效果的目的。 3适合煤炭采掘类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种方式 大型的煤炭采掘类企业多为国企,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发展战略完备,甚至有些企业也已经形成了特有的企业文化。适合这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首先是以内部开发式为主。注重企业员工关键技能的开发,并进行长期投资,保障形成企业内部高效、持续的核心技术。员工也会对企业产生长期的、忠诚的依赖关系。可根据企业的项目内容与业务范围,适当选择契约式与获取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根据当前项目内容的周期,周期较长的可以通过契约,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既能保证双方利益组织,也能为企业节约人力开发成本;当项目内容的周期较短、针对性较强时,可以选择获取式,直接通过市场获得所需的具有相应技能的人才,与企业形成一种短期的、灵活的合作关系。当遇到较复杂的业务与项目时,可以将任务以打包的方式外包给具有相应能力的合作伙伴,也就是采取联盟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类论文:并购类型分析及相关人力资源整合策略 在大量并购案中,常见的有三种模式,一是综合类公司吞并在某一领域表现卓越的公司,或是实力较强的公司收购相对实力较弱的公司,如近几年甲骨文频繁收购了一连串新兴科技公司,SAP收购SuccessFactors,还有近日IBM收购肯耐珂萨。第二类是类似惠普收购康柏、优酷收购土豆这种同类公司的整合,存在所有部门合并的情况。第三类是“蛇吞象”类型的收购,如联想收购IBM PC事业部。本文对以上三类并购加以分析,总结出每种并购类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人力资源应对策略。 判断企业收购成功与否,人力资源的整合结果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而人力资源整合又与不同类型的收购模式紧密相关。纵观企业收购史,企业收购类型大致有三种,即“大鱼吃小鱼”式的收购、“势均力敌”式的收购和“蛇吞象”式的收购。不同类型的收购对收购双方企业员工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在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有所区别。 在“大鱼吃小鱼”式的收购中,大企业收购小企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或者是为了弥补企业在被收购企业市场上的空白,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裁员,也极少出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颠覆性变革。但是被收购一方的企业员工往往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他们会认为“被收购的企业是经营失败的企业”,并把这种观点带到对自身的评价上,认为自己在该企业的工作缺乏价值,他们可能会对未来缺乏信心,害怕环境的变化将引起自身利益的损失,进而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这需要引起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部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所有员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开展新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地给员工注射“强心剂”,不断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百安居收购欧倍德之后采取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措施为这一类型的并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05年4月27日,百安居(B Q)的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宣布收购欧倍德亚洲控股公司,以8500英镑的价格收购欧倍德在华的13家门店。此前百安居已经位居中国建材超市行业的第一位,通过这次收购,其门店数从23家增加到36家,大大巩固了其行业第一的位置。在并购完成后,百安居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人力资源整合措施。 积极的企业文化沟通。 文化沟通对于并购成功来说非常关键。百安居有弹性工作制,管理非常灵活,决策速度快。而欧倍德是一个德国公司,注重流程管理,等级非常分明,做决定的速度很慢。为把文化迥异的两个公司整合在一起,完成平稳的过渡,百安居非常重视和双方公司员工的沟通:一是与高层CEO进行沟通,百安居亚洲所有的总裁都和欧倍德方面的总裁做了沟通;二是公司每周都向员工报告合并的进展,并去往每家百安居和欧倍德店进行演讲,使员工了解百安居和欧倍德不同的流程和文化。在差不多三周的时间里和所有欧倍德员工进行了一对一的对话。 多种人才挽留举措 百安居对欧倍德方面的人才挽留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各个部门的经理和主管,针对这些人员,百安居制订了一个短期的人才挽留计划。从2005年7月~12月,这些员工都能够继续留在公司。公司还在2006年1月向这些员工发放了特殊奖金,即三个月的工资。在挽留欧倍德主要员工的同时,对百安居一些部门的主要员工也开展了挽留计划。挽留计划的效果非常好,在并购完成半年后的2006年1月,享受挽留计划的人没有一个人离开公司。针对中长期的人才流动,百安居也有相应的关键人才流动中长期解决方案。百安居对合并之后的关键职位进行了评估,对两家公司中重复职位的人员安排,公司采取的方法是让百安居和欧倍德的员工进行公平竞争,在此基础上对所有职位进行合理安排。整个过程中裁员人数很少,百安居对所有员欧倍德员工都做出了安排。80%的员工愿意接受安排,对于其余20%不愿接受安排的员工,则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给予相应的补偿,员工非常满意地离开。 人力资源政策调整 在并购完成后,百安居聘请了咨询公司,对公司所有的薪资政策做出了调整。针对两家公司的不同之处,如百安居有清晰的佣金体制,而欧倍德原来没有佣金体制,百安居为两家公司的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培训,特别是让原欧倍德的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和文化。此外,百安居对两个公司原有的所有人力资源政策都进行了回顾,吸收了双方政策中好的方面,据此制订了新的人力资管理政策。 对于这类收购,往往是收购与被收购企业双方在市场上都占据相当的份额,并长期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而最终一方收购另一方的结局,更多是残酷竞争导致的后果,因此,收购给双方企业员工带来的心理变化是相当微妙的。这种变化如果不加以引导,极有可能会引发双方员工之间往日矛盾的升级,甚至会带来“口水战”和歧视行为,这无疑对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有非常大的负面效应。因此,人力资源部应尽快完成人员整合和高管选拔,并在引导企业氛围的融洽方面多下工夫。此外,由于公司业务、规模等大致相同,并购完成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裁员,怎样正确、高效地做好裁员工作,稳定员工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这类型收购中,惠普和康柏的强强联合为业界所称道。2001年9月4日,惠普消息称已经与康柏公司达成一项总值高达25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交易将以股票收购方式进行。此后的8个月对于惠普来说却极不平静,两大创始人家族董事均对合并计划表示反对意见,矛盾预演愈演愈烈。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运作,CEO卡莉·菲奥瑞娜(Carly Fiorina)终于促成这桩合并案在2002年5月顺利完成。此后,惠普、康柏开始走上整合之路,并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迅速进行人员整合: 并购对每个员工来说都意味着着不确定性,如果不确定性时间拉得很长,员工会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工作效率也会严重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还很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挖走。因此,惠普在进行人员整合时特别强调速度。在2002年5月的会议之后,中国区康柏的员工就从丰联广场搬入惠普大厦,两家公司正式合并。从2002年5月到7月,仅仅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所有的人员安排都已确定。 开放和严谨的高管选拔 新惠普选拔高层是一个开放和严谨的过程,首先是确定了四大集团的架构——信息产品集团(PSG)、成像和打印集团(IPG)、企业系统集团(ESG)、支持及专业服务集团(HPS),然后为四大集团分别选择领导人。惠普和康柏的人员共同组成专门的面试委员会,选择的尺度是公平和公开的。在中国区的四个高层职位人选确定后,再由这些已选定的高管确定下一层的人选,层层递推。确定人选的进度很快,每一层人员的确定时间最多只需1~2周。 有效的裁员管理: 由于老惠普和康柏在中国区业务重叠太多,裁员不可避免。例如,对于HPS集团来说,大约老惠普裁员10%~20%,康柏裁员30%~40%;对于PSG集团,大概是惠普裁员6%~8%,康柏裁员14%~16%。惠普和康柏分别给离开公司的人员支付了N+3和N+1的工资。但并不是在所有人员安排完毕后就要求没被安排工作的员工离开。很多暂时“失业”的员工被放入“蓄水池”,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或者被安排休一个月假,之后如果有部门缺人,会再来蓄水池里挑选合适的人选。 成功的文化整合 为解决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惠普专门成立了一个“文化融合小组”。在收购完成的2002年5月,全体员工都分到了新惠普的徽章,以及统一的电子邮件系统帐号。此后,惠普还在几家分厂进行除旧布新运动,清除贴有旧康柏商标图案的产品。同时,公司迅速设置了巨大的内部计算机网络,这成为了员工取得公司信息的首要渠道。员工可借由电子邮件或语音邮件,与尚未谋面的同事沟通。此外,从合并伊始,新惠普的领导层会定期在一起讨论公司的文化和理念,推动文化的融合。 在“蛇吞象”式收购中,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差距较悬殊,被收购企业的员工难免产生情绪失落、角色模糊等“并购情绪综合症”,这直接影响到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对于此类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首先,在收购前就必须与被收购方员工进行沟通,将员工的“并购情绪综合症”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尽快形成被收购企业关键人才清单,尽早开展人才评估和选拔,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通过股权激励、一企两薪等方式留住关键人才。当不得不裁员时,人力资源部应当尽早将裁员决定告知员工,让员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在裁员策略上也应人性化,在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向被裁员工提供优厚的补充金,这不但能让被裁者心理得到安慰,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留存员工的企业认同感。 联想在2004年并购IBM PC事业部,被认为是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在收购完成后,联想迅速做出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整合,包括有效的薪酬整合。当时,联想和IBM PC事业部在全球共有两万名员工,员工的薪酬水平差距非常大,联想既不可能削减IBM员工的薪酬,也没有能力将所有员工的薪酬水平都提至最高标准,如何实现员工的薪酬内部公平性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此,联想成立了项目组开展全球岗位价值评估,项目涉及职位体系、薪酬架构、绩效管理、激励奖励和员工福利几大部分。薪酬制度设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职位汇总以及职位分类。 项目小组把全球的职位全部汇总到一起,然后进行细致的分解。先分大类,再在每个大类内细分成小类,然后依据战略、供应链、业务流程等指标梳理出新联想需要保留的职位,共在全球范围内保留16个职位族,100多职位。 职位打分放层级。 职位分类梳理好以后,联想按照内部提取出的七个要素给每一个职位打分。然后按照分数将职位纵向分级。这一环节结束后,联想将全球1000多个职位分别放在10个层级中。 人岗匹配 职位的分类和分级工作完成后,就进入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即把全球两万名员工放入新制定的每个职位上,也就是人岗匹配。这一环节伴随着大量的沟通和培训工作。在这一环节结束后,全球岗位价值评估项目基本上结束,总耗时为一年半不到两年。 确定市场付薪定位 前期工作准备好后,联想需要给每一个职级的职位确定付薪水平。联想采用市场调查的方法来确定市场付薪定位。同时采取宽带薪酬的结构,拉大非高管人员的带宽以便统一管理全球员工的薪酬。通过一年多的构建,新联想的薪酬体系终于建成,兼具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顺利解决了并购初期所遇到的关于薪酬体系的难题。 总而言之,“大鱼吃小鱼”式的收购、“势均力敌”式的收购和“蛇吞象”式的收购各有不同的特点,人力资源部要抓住不同收购类型的特点,并据此采取相应的人才策略,确保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快速整合,为收购的最终成功提供坚实的保障。 人力资源类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内容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极其宝贵的资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居于企业各类危机的核心,此类危机的化解,可有效防止企业其他类危机的出现。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本质是员工需求危机和员工需求满足过程中的情绪管理失当。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可从企业员工需求管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管理、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情商管理五个方面来思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类危机 员工需求管理 工作满意度 职业生涯管理 情商管理 2010年富士康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给富士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损失,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富士康事件给人以深刻的警醒。是什么导致了此类危机的产生?企业该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遏制此类危机的产生呢? 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的提出 企业危机是指能够给企业的声誉或经济利益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或问题,包括企业遇到的突发的、传播性强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朱磊等,2004)。企业内外环境的诸多方面都可能成为企业的危机源。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企业内外环境的监控,从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与评估、信息预测、信息预警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全方位、分系统做好企业危机管理(朱磊等,2004)。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企业面临的众多不同类型危机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不同,故要做到对企业危机进行分类管理。文章在综观企业危机管理所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遏制企业危机发生的源头性因素和企业危机管理的新思路。 (一)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居于企业各类危机的核心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会出现各种危机。如朱磊等将企业危机分为产品危机、财务危机、人力资源危机等;贺正楚等依据危机来源将企业危机分为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危机和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危机。已有的研究虽对企业危机类别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却缺少对各类危机逻辑关系的梳理。“没有满意的内部顾客就没有满意的外部顾客”。企业各类危机的出现,无不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居于企业各类危机的核心。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果企业中员工的需求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满足,员工在工作中都是负面情绪、工作满意度低下,就有可能导致员工突然发出一些行为举动,给企业的声誉或经济利益带来负面影响,这即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员工这类行为的发出往往具有突发性、传播性强、负面影响巨大、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企业核心岗位员工的突然离职;员工突然发生个人人身伤害行为而引起其他员工恐慌的事件等;这些事件对内则会给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员工士气低下、不满情绪蔓延,从而引发企业产品危机、信任危机、员工流失、员工士气低下、工作事故频发等企业内部危机,对外则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引发客户流失、媒体负面报道、政府调查等企业外部危机。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的管理与消释,可有效减少和防止企业其他类危机的出现。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居于企业各类危机的核心,是有效遏制其他类危机的核心一环,此类危机应该放在企业各类危机管理之首来管理。 (二)拓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界定范围并探究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思路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处的网络之间的对抗。今天的企业,不仅要做好企业自身的管理,还要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做好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竞争者关系管理,他们都是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的有效参与者。他们的需求满足与否,合作过程中心情的愉悦度(企业员工情绪管理的结果)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参与竞争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力量贡献的大小,而这些都将决定着企业竞争的结果。 本研究以人力资源类危机为研究对象,拓展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界定与管理范围,界定企业人力资源的范围应该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成员(企业各类员工)和外部供销价值链成员—供应商、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等(我们可称其为企业外部员工),做好企业内、外部员工的需求和情绪管理。并且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管理等多学科视角探析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其逻辑关系,明确构建此类危机预警系统的逻辑思路,以更有效、更科学地构建此类危机的预警系统,减少此类危机的出现,促进此类危机的转化,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为企业此类危机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一)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的本质 员工任何突发行为的出现不会毫无预警。任何结果的出现都有其先在的原因。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本质是员工需求危机和需求满足过程中的情绪管理失当。在企业管理与运营过程中,若能很好地对员工需求和情绪进行管理,及时捕捉员工需求满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出完善员工需求的改善措施,就有可能避免员工因需求得不到很好地满足而滋生的不满情绪,而有效遏制人力资源类危机的产生,这是从此类危机产生的根源性要素方面对此类危机的管理。 (二)企业员工的需求管理 “没有满意的内部顾客就没有满意的外部顾客”。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成员的需求管理极为重要,他们的需求满足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能否及时创造和提供给消费者想要的价值。企业员工需求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出发,应用布莱克和莫顿的9*9领导风格模型来构建企业各类员工在其不同职业生涯路径上的需求管理系统(见图1),以找到企业各类员工现实需求与理想需求满足情况的差距,并得出各员工需求差距的总体情况(见表1)。 其次,结合SWOT分析模型来认知各类员工的某种需求如何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寻求企业层面的解决措施。提出预警的需求需进一步借助SWOT分析模型,从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企业员工需求满足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企业层面的解决措施。如对于满足员工的某类需求来说,企业可列举有助于员工某类需求实现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列举环境与竞争对手有助于员工某类需求实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让员工内心有一个对比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定,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 再次,分析企业各类员工的生产率、流动率、缺勤率、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五个因变量情况,设计预警指标系统,确定预报警度。 最后结合企业各类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来最终确定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区域。 (三)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管理 员工需求满足程度会有效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员工需求满足与否,对企业满意与否,都会表征在他们的行为上。通过对员工行为的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员工需求的满足情况和员工对企业的满意与忠诚程度。二者是人力资源类危机出现的最重要的自变量。在企业中我们可以通过发放员工对企业的整体满意度调查表和组织承诺问卷来把握员工对工作和企业的满意度,若二者综合得分低于一定分数,则提出预警。此分数与表1共同作为员工危机出现之前的征兆。 (四)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 以上我们得出的人力资源类危机前兆仅仅给出了企业存在可能引发危机的预警,到底是企业管理的哪些方面导致了员工需求满足的差距而引发其对企业的不满情绪,我们还要进一步结合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具体到企业管理的单一要素)来进一步进行探测。通过具体到单一要素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明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盲区,以更好地制定措施,满足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心情愉悦度,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出现概率。 顾客所需要的价值的提供依赖于企业内部价值链成员和外部供销价值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前文我们界定企业人力资源的范围为企业内部价值链成员和外部供销价值链成员,所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时,既要明了内部员工的满意状况,也要及时捕捉外部供销价值链成员对企业的满意感,从他们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完善企业的管理,实现“多赢”的局面,才能顺利完成消费者所需价值的创造、传递与传播过程,更好地服务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激励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对于员工的重要性,很多专家、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诠释。企业要做好内部员工和外部价值链成员的职业生涯管理,明确他们在不同职业生涯路径上的需求状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诸模块的有效运行和渠道管理等,使企业制定改善他们需求满足程度的措施,并有效落实,运用激励的综合模型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激励和行为的导引,切实地从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中不断促进其成长,实现其职业生涯路径的顺利过渡,提高内部和外部员工的满意度。 (六)做好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情商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的爆发,除了以上我们所阐述的员工需求未得到科学管理导致的员工满意度降低而发生过激行为外,其实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员工需求满足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员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如果有更多的正向情绪体验,势必会更加喜欢工作,更愿意与领导和同事协作以促进任务的完成。反之,员工则会厌恶工作和逃离工作,抱怨情绪滋生。若此时管理者不能很好地平复他们的情绪,则员工会在更强烈的情绪体验下做出过激的行为,如离职、自杀或攻击别人,破坏企业设施等等。归根结底,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做好员工激励工作以科学满足员工的需求,在此过程中给予他们美好的情绪体验(依赖于管理者和员工双方面情商管理水平的提升),员工过激行为的情绪就不会爆发,就不会发生人力资源类危机事件。故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实质就是企业员工的需求和情商管理。而这两类管理水平的提升,则可有效避免此类危机的产生。 结论 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居于企业各类危机的核心。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的解决,可有效防止企业其他类危机的出现。从员工的需求管理和情商管理出发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类危机管理是一较好的思路。 人力资源类论文: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类型及应对策略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生存、成长、发展、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是企业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企业竞争的激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风险。如果对这种风险的处理不当或者是不及时,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说,适时监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准确做出风险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及时有效地解决风险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立足点。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从风险问题和对策入手,为防范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研究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概念。 风险指的是能够造成一定损失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指的是在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由于没有处理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可预测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特征。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具有破坏性。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中的核心资源,如果一旦发生风险,就会给企业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损失。它一方面危及组织物质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造成企业发展战略的彻底失败。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具有不稳定性。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发生和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影响其它活动的强度、范围都不尽相同,是不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不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强度。 再次,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具有长期性。从风险的发展情况开看,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组织管理目标难以如愿,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显现出对组织的不利和危害,当被人们所察觉时,往往为时已晚,甚至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严重的时候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类型 通常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员工招聘和录用风险、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员工分配风险、企业员工薪酬风险以及绩效风险等几个方面。 1.企业员工招聘和录用面临的风险。 招聘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招聘工作能否成功完成以及招聘员工的能力素质能否合乎企业的规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招聘和录用环节往往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风险。所以近年来企业多采用多轮筛选的方法进行招聘工作,目的就是加强对人员的把关,可往往最终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风险。集中体现在招聘方式不科学,签约人员流失,成本回报风险等方面。 2.企业员工的培训风险。 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对员工进行自我增值和提高的有效途径,我们同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一种投资。如果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得当,就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和技能,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如果对员工的培训不得当,就会造成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技能的下降,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3.企业员工分配风险。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无效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则是不可估量的。这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风险包括任用风险、岗位变换风险和职业发展风险。 4.企业员工的薪酬风险。 企业的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的薪酬制度一般是按员工的岗位和职务来划分的,同等职务的薪酬则是由工龄,绩效等确立相应的基数来划分,由于薪酬没有太大的弹性。良好的薪酬体制能提高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如果是不合理的薪酬体制将会造成员工士气的下降,给企业发展造成风险 5.企业员工的绩效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它一方面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也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内部存在着偏袒,拘私等现象,很多员工工作出色,却因为领导个人的喜好和其他非工作原因导致考核成绩偏低,直接影响个人的薪金及收入,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风险。 三、当前防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策略 1.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规避策略。 首先,企业要学会回避风险。风险回避策略就是以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作为控制方法,来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最为简单亦较为消极的方法,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回避,这种策略的采取与否与风险损失的大小及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关;其次,加强企业的风险保护。在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风险保护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把将要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再次,优化风险转移策略。顾名思义,风险转移就是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把将要产生的风险转移到其他组织和个人身上,当前最典型一个例子就是:外包。那么企业为了更好地防范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非常重要。 2.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分析和职位设计。 工作分析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我国企业人浮于事现象还很严重,突出表现为人和事的不匹配,这不但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现代企业组织必须随着其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应结合实际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在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劳动合同管理、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3.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的流程。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工作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流程是: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防范技术选择和风险防范效果评价。首先,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企业风险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其次,优化风险衡量。在风险衡量过程中,企业相应管理部门在决定主体风险特征的问题,例如企业的规模、经营的复杂性等,同时还要考虑风险的预期和非预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选择高水平的风险控制技术。就是面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预防风险损失和抑制风险损失;最后,进行风险效果的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就要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是否持续有效,就需要对控制的结果加以评价。评价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持续的控制管理活动,一种是个别评价。 总之,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应该加以重视和研究。 人力资源类论文: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企业若想更快地掌握核心科技,对变化的环境进行快速反映,建立学习型组织已是必然。通过构建分层分类的、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体系,使组织和个人不断提升实力和素质,才能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人力资源 分层分类 培训与开发 20世纪末,《财富》杂志曾预言21世纪最为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学习型组织,而一些跨国公司也称自己“唯一长久的竞争优势,是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学习创新能力。因而,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些先进技术、管理思想的拥有者——知识型员工正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主体。因而如何构建有效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一、 培训与开发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培训与开发内涵。 培训(Training)与开发(Development)在英文中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词:Training是企业向员工提供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Development是依据员工需求与组织发展要求对员工的潜能开发与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综合得出,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向员工提供有关知识、技能、潜能发展、职业发展等学习机会,以满足当前工作和员工与组织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系统设计与规划的过程。 (二)培训开发的重要性。 培训开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 作为企业培养企业文化,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培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精力。 1、企业背后的竞争是团队的竞争,而高素质团队是由拥有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所构成,因而最终的竞争是人才靠他所拥有的能力进行的较量。不断提高人才的学习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新时期,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创造主体,他们追求的是终身就业能力,培训与开发的投入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增加了企业的培训需求。 4、培训开发逐渐成为一项投资回报工程。通过培训开发,引进了技术,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生产率,带来顾客满意,最终提高了竞争力,获得较大收益。二、 现代企业培训的误区 回顾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历史,从18世纪的学徒培训,到200多年后的人力资源开发,无论从培训对象的确定,培训方式的选择,还是课程的设计上等都已变得日益成熟和专业化。然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培训的成果却收效甚微,使大多企业将培训称之为“为他人作嫁衣裳”。是什么使企业的培训陷入了迷茫?究其原因现代企业培训有以下几个误区: 1、定位模糊。很多企业的培训和企业长期发展相脱节,缺少了战略的高度,没有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导向,仅仅为了满足短期知识技能提升需求,或是作为学习组织理论、政治思想教育的平台,甚至成为短期的休闲度假;没有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很多企业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和个性化,不能真正的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受训者失去了培训的动力。 2、主体和培训需求分析上出现对象错位。很多人认为培训只是培训部门的事情,高层不重视,中层不支持,基层不理解,培训部门角色尴尬。许多企业尽管重视员工培训,却只是关注中基层员工的培训,忽视对管理者的培训;培训中的监督缺位,缺少培训效果反馈沟通;培训结果的有效性差,没有为培训成果的转化提供环境政策支撑;缺乏激励机制,能力提升和奖惩没有挂钩。三、 构建分层分类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通过对上述企业培训误区的了解和认知,现代企业的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构建应该建立在企业战略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涉及制度层、资源层和运营层,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一系列活动来完成。 (一)建立在战略和职业生涯基础上的培训。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将企业战略要求渗透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更多的是参与组织的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活动。人力资源若想作为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摆在战略的高度。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职能,应当和企业的战略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实现了战略落地,同时使培训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职能工作的需要,更对企业全局和长足发展有深远影响。 现代企业目标和传统的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同,更多的是追求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因而在培训开发活动中,应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个性化培训内容,参照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组织目标,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积极性,更好的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赢。 (二) 创造良好培训开发环境。 在进行培训开发活动之前,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不仅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利于提高培训结果的有效性。 培训环境具体可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制度层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和培训相关的制度体系,如培训管理办法、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教材开发与管理制度、师资开发与管理制度、培训经费使用与管理等;第二,资源层面。前期充分准备培训开发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如高层领导的支持、经费、培训课程、教材、师资、场地、设备等;第三,运营层面。培训主管部门要准备好和活动相关的内容和流程。 (三) 组织中不同人员在培训开发工作中的定位。 人力资源开发活动除了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密切相关外还需要组织中其他成员的密切配合。 组织中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员主要包括:第一,高层领导。主要规划开发的总政策程序,给予权力上的保障和行政上的监控,对培训开发表示理解和支持;第二,人力资源部。主要提供中长期培训开发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与管理,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培训工作进行支持,提供咨询指导;第三,直线经理。主要是确保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培训与开发工作顺利进行,鼓励并支持员工自我开发,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第四,员工。主要是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职业发展,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并将培训成果用于工作中,同时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开发。 人力资源类论文:基于分类改革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和核心资本。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人才素质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选择,力求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可见,此次事业单位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对事业单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高效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无法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的成果和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目前,很多地方事业单位,仍然存在着不利于人才成长进步和单位事业发展的环境障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剖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微观(事业单位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至今仍然处于人事管理阶段,这种人事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已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第一,大多数事业单位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没有树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仅仅被当作一个事务性的工作,基本上按照上级主管机关人事部门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还局限在工资核算、日常考勤、档案管理、办理相关手续等方面。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和单位组织战略目标相结合,缺乏总体规划、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机构缺乏、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的支持,往往是上级单位或者领导的个人意见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更新和发展。 2、岗位管理不够科学 目前,事业单位虽然已进行了岗位设置,但由于历史原因,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非常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事业单位缺乏工作分析,普遍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在人员配置上对行政命令、资历、学历等因素考虑的较多,一旦确定岗位,变动阻力很大,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造成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无法发挥自身优势,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人员,单位又难以像企业那样与其解除合同,这必然会造成优秀人才大量流失,而低素质的人员又占用有限的编制,致使事业单位不能及时地引进优秀的人才。 3、培训开发力度不足 第一,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职工的培训和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制度,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培训规划、培训资源、明确的培训目标及体系等。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绝大多数单位不是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投资来经营,而是将职工的培训与开发作为一种不得不有的支出。对新进职工缺乏与本工种相适应的岗位培训,只能依靠其自身努力来适应岗位,造成在短时间内无法胜任岗位职责的现象;对原有职工缺乏后期的培训与开发,导致职工得过且过,不图进取,不能有效提高职工适应工作的能力。第三,忽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发展通道局限在行政序列或专业技术系列,对于行政系列,限于行政职务的有限性;而专业技术系列,岗位设置后,由于技术职称晋升比例有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晋升,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针对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致使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存在混日子的思想,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绩效考核机制不够科学规范 近几年,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多数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工作上,缺乏对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职工抱着考核就是评优秀的心态应付,影响了考核质量。第二,缺乏量化的考核内容、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核方式,不能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学”考核指标的比例,也不能根据评议人员的不同赋予不同的评估重点,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质疑,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很难掌握本单位真实客观的情况。第三,缺乏科学系统的考核机制,一般来说,只是在年终评优时对职工进行总体性的评价,在平时并不进行实时考核,因而考核结果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人员实际工作技能和效果。第四,考核的结果常常束之高阁,没有成为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不做及时的沟通反馈,物质上的奖励仅对获得优秀等级的员工具有短暂的激励作用,对一般员工缺乏长期有效的鞭策,绩效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挖掘出绩效考核的效益。 5、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事业单位在薪酬分配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仍存在不科学、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第一,大多数事业单位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分配办法、晋职措施,在职工中大量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思想,业绩好坏与报酬不成正比,不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用人机制上,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没有充分引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没有完全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认识障碍,裙带关系和特权思想也依旧存在,晋升机制模糊,淘汰机制缺失。第三,激励措施也比较单一,管理者很少根据职工的不同需求而使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第四,绩效考核的结果并没有科学地运用到职工的奖优罚劣、薪酬分配及职位升迁等机制中,形式化严重,考核结果缺乏相应的利用价值。 人力资源类论文: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的区域类型划分研究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处于核心的和关键的战略性地位,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的精华。人力资源的质量高低,主要体现于人才资源。根据对不同学历旅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建立设计若干指标对辽宁省各市人力资源情况作以划分,进一步分析各市的人力资源类型并加以规划。 一、指标体系因子、权重的确定 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辽宁省的现状,对辽宁旅游人力资源划分的指标选择5种因子,分别为:年龄(26-35岁)、知识结构(旅游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丰富经验(岗位年限3年以上)、熟悉外语和工种的不同(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高、中级技师)。 因子权重采用特尔菲(Delphi)法,通过请教专家对旅游人力资源各因子的经验判定和评分,得出各因子的权重(见表1)。 二、人力资源类型划分与分析 根据原始数据和权重对各指标分别予以赋值,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聚类分析。如图1所示,将辽宁省14个市分为以下几类: 1.大连为一类 2.沈阳为一类 3.丹东本身为一类 4.抚顺、本溪、锦州、鞍山、营口、铁岭为一类,且抚顺、本溪、锦州为一亚类 5.辽阳、朝阳、盘锦、葫芦岛、阜新为一类 1.综合指标完全匹配型 类型Ⅰ包括大连一个市。大连是所有14个市中综合人力资源指标匹配最好的一个市。综合性很强,各项指标中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均衡,除在学历及高、中级技师这两个指标上略低于沈阳外,其他指标均居各市首位。 2.综合指标基本匹配型 类型Ⅱ包括沈阳1个市。由于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大专院校较多,加上政府对沈阳旅游业投资的倾斜,所以,无论从学历、从事旅游业的经验及工种等综合指标来看,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很平均,以上5种指标,沈阳的排名都是在第一和第二之间。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人才资源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3.中间型 类型Ⅲ 仅包括丹东一个市。丹东是各市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由于地处中朝边界,是一座边境城市,知名度较高,而且由于近几年该市大力倡导边境旅游业的发展,从事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多,人力资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成为旅游者来辽宁省旅游的热点城市。但由于处在产业更替期,旅游专业毕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及中、高级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点。 4.单指标欠缺型 类型Ⅳ包括抚顺、本溪、锦州、鞍山、营口、铁岭6市。它们在这5项指标中,人力资源数量分配较为平均,都基本排在中等水平上。但是,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在这5项指标中,其中都有1项或者2项相对较弱,即在平均水平以下。其中,抚顺、本溪、营口和铁岭都是在高中级技师上缺乏人才;铁岭也同样缺少外语人才。 5.多指标欠缺型 类型Ⅴ包括葫芦岛、辽阳、盘锦、朝阳、阜新5市。它们共同特征是:无论从人力资源的学历、年龄、经验,还是外语程度和工种上看,从业人员的数量,尤其是人才资源数量缺乏严重。从各市的地理位置来看,朝阳、葫芦岛和阜新都处在辽西地区,辽阳和盘锦处在中部地区,所以说,辽宁西部地区的旅游和辽宁省总体相比,落后很多,由于地处于较偏僻贫困地区,政府投资不足,所以,人力资源缺乏。 三、提高辽宁省各市旅游人力资源的对策 1.以提高技术革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强旅游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生产和服务工作一线懂技术、会操作、能创新的高级技能人才。实施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创新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推进技能人才升级。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训高级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岗位成才;开展名师带徒弟活动,通过名师带出一批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旅游专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创办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名牌学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办学实力较强、特色突出的院校。 2.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并举,积极吸纳发展辽宁旅游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积极引进国内优秀旅游人才。研究制定并实施“引进国内优秀旅游人才计划”,建立旅游重点项目人才需求信息库,力争全省每年引进急需紧缺的懂旅游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分析预测与规划人才、旅游理论研究人才、旅游科技开发人才、外语水平过硬的各类管理和高中级接待服务人才、旅游资本运营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专项开发与策划人才、景观设计人才、市场营销策划与推广人才。 大力引进留学和海外高层次旅游人才。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响应我省“海外留学人员来辽宁创业计划”,每年引进一部分熟悉WTO体制下旅游企业运作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充分发挥柔性引才机制的作用。鼓励海内外各类高知识层次旅游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省旅游业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和项目。 3.切实加强我省旅游业人力资源工作力度,创新完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树立强烈的人力资源发展意识,加强人力资源工作力量,认真实行人力资源工作责任制。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人力资源发展中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建立完善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旅游业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新体系。着眼于服务旅游行业和行业内各种组织的发展战略,加强行业和行业内组织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完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4.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环境,为各类人力资源在辽宁旅游业发展中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以人力资源评价、培养、选拔、吸引、聘用、流动、管理、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力资源流动中知识产权、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保护,探索建立人力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和法规,维护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防止和克服人力资源流动中的消极现象。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人力资源到辽宁旅游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建功,到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立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旅游业人力资源创业载体,鼓励旅游企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办更多的旅游业科研培训基地,逐步形成以旅游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旅游服务企业为主体的服务创新体系。 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对涉及人力资源发展的有关问题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开辟旅游业人力资源服务的“绿色通道”。加大对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设立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投入,主要用于旅游业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资助、奖励等。鼓励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的投入,吸引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我省旅游业人才开发事业。 人力资源类论文: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的分类计量模式探讨 摘 要: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对金融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就公司组织架构及行业特征而言,金融企业人力资源具备类别清晰的特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具备不同资本特征,应当选用不同模式对其计量。 关键词:金融行业;人力资源;分类;计量模式 一、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从组织架构而言,我国金融行业较为普遍地根据行政区划呈现“支行分行总行“金字塔”型模式,即所谓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其内部分工来看,则呈现出相当严格的职能界定,即:总行负责各项业务的研发、各项制度的制定等;分行负责辖内机构的管理;支行负责在总行制定的业务框架内按照总分行制定的操作规范进行业务的开展。因此,其组织架构决定了其基本的人力资源分布类型模式,即:在金字塔底端分布有大批从事重复劳动的类似银行柜员的人力资源,在金字塔中端则是知识层次较高、管理经验较丰富的管理人员。金字塔尖则是行业人力资源中的灵魂,是附加值最高的一部分。 从行业特征而言,金融行业具备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较好、报酬相对较高的特点,同时结合前文所述其分支机构都处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行政区域(如县城等)等因素,决定了金融企业的基本人力资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反之,由于金融行业总机构都处于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大城市,且金融业的服务内容的广度要求其高管人员必须是知识密集程度相当高的“通才加专才”,正是源于这种地区性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差异,处于金融行业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的员工提前离职或改变职业的概率相当大。 二、金融行业人力资源分类 金融行业人力资本可分为两类,即经营性人力资源和生产性人力资源。 1.生产性人力资源。生产性人力资源的社会平均知识存量和一般能力水平是由社会普通教育供给的,具有价值趋同性,其价值和成本都是公开信息,能为生产性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提供足够的依据,并最终体现在其未来的工资收入上。因此,这种人力资源的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不同,它的社会价值即其个人价值,是员工在其整个存续期内所有应予以资本化处理的人力投资,而企业价值是企业为获得员工而付出的所有工资、福利等支出的资本化。具体而言,金融行业的客户经理、柜员经理都属于此范畴。 2.经营管理性人力资源。经营性人力资本根据其功能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力资源以技术咨询人员和金融行业总分行中层管理人员为代表,他们主要从事非重复性的复杂劳动,其复杂劳动主要体现为结构资本和知识的作用,他们负责处理金融行业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并维护分支机构的正常运转;第二类以总分行高管人员和主要业务技术力量为代表,即“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的人,他们负责设计和创新金融产品,制定整个企业统一实施的操作规程和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其价值更多的是由管理思想、组织文化、信息技术系统和组织学习等结构资本价值决定的。 三、不同类别人力资源的资本特征及计量方法 1.生产类人力资源 其资本特征为:生产性人力资源与企业签订合同之前的投入是其自身的投入,只决定了他以后在企业是从事复杂劳动还是从事简单劳动,进而决定其报酬,因此这类人力资本主要以固定工资体现人力资源的基本价值。当然,生产性人力资本也包括专项投资形成的特殊知识和技能等专有性价值,它们往往与某个特定企业的培训联系在一起。 由于前所述及的金融行业生产类人力资源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其计量可采用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是1971年由巴鲁克・列夫(Baruck Lev)和阿巴・施瓦茨(从a Schwartz)创建的,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可以看作是对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时,员工价值在企业中的表现,某一员工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应该等于其在雇佣期内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该模型适用于个体价值的计量。 其中:V为人力资源价值;it,为第t年贴现率;Wt为第t年预计工资报酬收入;s为预期员工服务年限。 工资是金融业该部分人力资源价格的货币表现,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必要劳动的价值,所以可将它看作是衡量劳动力价值的基础和标准,此外,这种方法仅以工资作为计量基础,与实践中该部分人力资源不拥有对金融企业剩余的索取权相吻合。 2.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 (1)技术咨询人员和金融行业总分机构中层管理人员。其资本特征为: 这是一种难以替代但附加值较低的人力资源。一方面,他的的收入仍然较多地体现于工资中,且与生产型人力资本工资一样具有价值趋同性,只是他的价值一般较大;另一方面,在它们非重复性复杂劳动中,结构资本,特别是知识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其知识又具有不同的转化形式,从大类上说,包括个人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理论界认为: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下,对相同的金融产品,不同金融机构或是同一金融机构的不同分支机构的盈利水平存在差异,其差异原因正是源于该部分人力资源素质的差异。由于该部分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也较强,可采用未来工资报酬折现中的赫曼森模式: 1964年,美国的赫曼森(Hermanson)提出以效率因素对未来工资报酬进行调整,他认为企业之间盈利水平的差异是由人力资源素质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可用反映本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差别的效率系数来修正原有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按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值总额来确定企业对员工价值的评价。该模型同样适用于个体价值的计量。 调整后的人力资源价值二未来工资报酬折现x效率系数 式中:W为调整后的人力资源价值;V为未来工资报酬折现;F为效率系数;Ri为第i年投资报酬之比;(RO1)i为第i年该企业的资产收益率;(AR01)i为第i年同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i为年度数(赫曼森建议i选用5年)。 由于金融行业中对该部分人力资源主要采取绩效工资的薪酬制,因此,该部分人力资源报酬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确定关系,能很好的反映人力资源产出的价值。 (2)高管人员和主要技术力量。其资本特征为:这是一种难以替代且创造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源。他们要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其价值更多的是由管理思想、组织文化、信息技术系统和组织学习等结构资本价值决定的。他们的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发展、盈利举足轻重,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行业内部,由于竞争的需要,该部分人力资源常常会在不同企业间流动,甚至由于金融行业涉猎的广度,还可能流向其他行业。 我们认为,可用改良的非购入商誉模型来对其计量,公式为: 式中:Ri为企业某年净收益;Ai为企业某年非人力资源资产总额;(ROi)i为某年行业投资利润率;Pn(t+1)为某年该部分人力资源离职的概率。 这种方法源于赫曼森(Hermanson)1969年提出的“人力资源价值可以用企业超过本行业正常盈利的资本化盈利加以估计”。其计算基于每年的收益额,因此较为接近会计惯例,且公式注重的是企业各年实际收益的动态连续性,克服了某年当企业的实际收益等于或低于同行业的正常收益时,则会得出入力资源价值等于零或为负的荒谬结论发生,同时考虑了该类型人力资源存在中途离职等可能性,比较适合用于对该部分人力资源的计量。 人力资源类论文:基于劳动契约的人力资源会计分类核算 一、劳动契约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分类核算的依据 劳动契约事实上反映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产权交易关系。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国家、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载体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复杂性和难以计量性。但是,人力资本的产权交易性质可以通过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契约(劳动合同)来确定。 人力资本的劳动契约从其实质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力资本租让契约,另一类是人力资本投资契约。人力资本租让契约的含义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让渡其使用权被企业租用,类似于企业在物质资本市场上的租赁行为。而人力资本投资契约则与之不同,它类似于物质资本所有者投入物质资本时与企业签订的契约形式,这时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加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他承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同等的风险,因此他要求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同等的权利。签订人力资本租让契约的员工只领取工资,并不要求企业剩余索取权,也不要求企业控制权,而签订人力资本投资契约的员工凭借其人力资本投入享有了企业的产权,当他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时便拥有了企业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管理时便拥有了企业的控制权,这些权利是员工向企业投入了人力资本取得的,是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应根据企业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签订的劳动契约(劳动合同)为准,对不同的合同性质和合同期限分类进行核算。具体来说,对于劳动契约性质为租让型的,企业只获取了该人力资本的使用权,企业应确认为一项资产,核算时又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人力资产”部分和“长期人力资产”部分;对于契约性质为投资型的,即员工以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作价投资的,企业除确认为一项资产以外,还要根据合同确认的投资公允价值确认为“人力资本”,这也与SFAS NO.123、IFRS NO.2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所主张的人力资本及其对应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相一致,并根据人力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来分配企业的剩余收益。至于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取得的人力资本使用权,则属于人力资源的后续核算,也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签订的开发培训合同中规定的追加服务年限内进行摊销。 二、人力资源会计分类核算 (一)租让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于租让型劳动契约,从人力资本所有者角度讲,他只是出让了自己在合同有效期内的人力资本使用权,只要求获得工资收入,而并不要求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员工来去自如,企业对员工也没有太多的约束。当合同期限较短,通常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企业应确认为一项流动人力资产,可以在“人力资产”一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流动人力资产”来核算,并在合同期内通过成本费用类科目进行摊销。当合同期限较长。通常超过一年,企业应确认为一项长期人力资产,可以在“人力资产”一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长期人力资产”来核算,并在合同期内通过成本费用类科目进行摊销。具体的日常业务处理可参照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下面分别从人力资源的取得、使用和退出企业三个环节来说明: (1)人力资源的取得。当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招募、选拔、录用、安置及短期岗前培训(如三到五天,在这里将短期岗前培训成本作为取得成本而不是开发成本,一是认为这是为人力资源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发生的,二是认为短期岗前培训时间短、费用低,不会对人力资本产生很大增值)等过程中发生各项支出时借记“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贷记“现金”等。当人力资源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开始工作后,形成企业的一项人力资产时,借记“人力资产――流动人力资产”和“人力资产――长期人力资产”;贷记“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2)人力资源的使用。每月计提为员工发放的薪酬时,按照人力资源不同部门的使用情况:借记“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等,贷记“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实际发放员工薪酬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现金”等;在合同期内,对人力资产按照不同部门的使用情况进行摊销:借记“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等,贷记“人力资产摊销――流动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摊销”和“人力资产――长期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摊销” (3)人力资源的退出。当员工由于离职、解聘或死亡等原因提前退出企业时,对人力资产进行清理(在这里引入“人力资产清理”,是借鉴固定资产的清理模式,思路比较清晰,又避免了使用“人力资源离职成本”核算的局限性)借记“人力资产清理”,“人力资产摊销一流动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摊销(已摊销部分)”和“人力资产摊销――长期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摊销(已摊销部分)”贷记“人力资产――流动人力资产”和“人力资产――长期人力资产”;收到员工提前离职获取的违约金时:借记“现金”等,贷记“人力资产清理”;支付员工的提前解聘费用和员工死亡的抚恤费等时:借记“人力资产清理”,贷记“现金”等;根据人力资产清理后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力资产损益:借或贷记“人力资产清理”,贷或借记“人力资产损益”。 (二)投资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于投资型劳动契约,由于合同中规定人力资本所有者将人力资本通过作价入股等的方式投入企业,企业不仅取得了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员工离开企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员工本人也通过该合同取得了对企业的部分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的分配权,因此可按人力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分享企业的净利润。具体在核算中,应按照企业授予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性工具的类型,作为会计确认人力资本的基本依据。对因授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以股票而确认的人力资本,应记人“股本”账户,对因授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以股票期权而确认的人力资本,应记人“资本公积”账户。 (1)当员工个人以人力资本作价对企业投资入股时,可以在“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下分别按照企业组织形式设置二级明细账,并可按照某某员工姓名设置三级明细账。借记“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投入价值(公允价值)”,贷记“实收资本――实收人力资本(非股份制企业)”或“股本――人力股本(股票股份制企业)”或“业主资本――业主人力资本(合伙制企业)”和“资本公积――人力资本公积(股票期权)” (2)在合同的有效期内,按照不同部门对人力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期摊销:借记“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贷记“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投入价值摊销(公允价值)”。对于投资型人力资本所有者涉及的按月支付职工薪酬和人 力资本所有者离职、解聘和死亡等原因退出企业的处理和租让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基本相同,只是明细账不同而已。 (3)当企业期末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人力资本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人力资本盈余公积” (4)当企业期末进行利润分配时,按照人力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确认的份额:借记“利润分配――应付利润――直付人力资本利润”贷记“应付利润―应付人力资本利润” (5)当企业发生亏损时,根据人力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比例,计算出人力资本应负担的亏损部分,用人力资本盈余公积补亏:借记“盈余公积――人力资本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人力资本未分配利润” (三)人力资源的后续核算事实上,不管是租让型还是投资型劳动契约,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都与企业无关,人力资本的形成都是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前形成的,企业只是通过不同的产权交易方式取得了使用权而已;但是员工进入企业以后,由于企业对员工进行投资开发而新形成的人力资本,其所有者仍然是员工本人,企业只能通过合同取得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因此属于人力资源的后续核算部分。企业也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双方签订的开发培训合同中规定的追加服务年限内进行摊销。 当企业采取从内部提升的方式获取所需人才而不是外部招聘时,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发(如出国深造)和较长时期的专业培训等,使其达到企业对某一岗位人力资源的特定使用标准。当发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支出时:借记“人力资源投资”,贷记“现金”等。人力资源投资开发成功,员工正式进入特定岗位工作之后:借记“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贷记“人力资源投资”。 由于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和开发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支出,包括员工的培训费、员工脱产期间的工资、企业让其他员工顶替他的位置所发生的支出或损失等,为了获取对员工新形成人力资本的使用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企业会在让该员工去培训或深造之前,与员工签订一定的协议,因此,应当在追加的合同期限内,对其进行摊销。 借记“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贷记“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摊销”。至于涉及的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按月支付职工薪酬和员工离职、解聘和死亡等原因退出企业的处理也和租让型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基本相同,只是明细账不同而已。 综上所述,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如本文是在假设劳动契约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签订的,但现实中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不对称及交易地位的不平等(通常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等原因,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估价未必是公允的。此外,劳动契约(劳动合同)的性质模糊也是造成人力资本产权残缺不全的原因之一。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没有区分租让契约和投资契约,致使企业按租让关系契约租用人力资本,却按照投资关系契约要求和使用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应得的权利变成企业所有者的权利,并且在劳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占有他们。因此,只有完善劳动契约,建立清晰、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人力资源类论文:人力资源考评指标的灰聚类分析 【摘要】研究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应是构造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起点,但现有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由于缺乏对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析而显得过于武断。我们通过汇集现有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对人力资源评价的指标,得出人力资源评价调查量表,并利用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得到了符合信度和效度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调查数据。即用现有的和自行编制的数据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特别是引入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聚类分析方法对60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分析,解决了数据少、数据间存在灰色关系等问题,得出评价人力资源的价值应从外显的“智力素质”、“工作表现”、“工作业绩”三个方面进行的结论。这一结论与通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一致性,为进一步寻求这些评价指标的白化值和价值计量方法提供了依据。 人力资源会计所面临的计量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现有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由于缺乏对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析而显得过于武断。研究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应是构造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起点。我们曾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汇聚出了考评人力资源价值的60个指标,并对其进行重要性调查和因子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指标在两个特征向量上的载荷差异很小,如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专业知识更新程度、专门技术与生产技能、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工作动机、分析能力等。这说明,有些指标可能对两类因素都有影响,大类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可能存在关联性。再加上因子载荷显示有很多为负值,无法解释其经济意义。故此,我们改变思路,依据灰色系统理论,按照指标关联度重新进行调查分析。 (1)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依据其关联性将指标聚类合并是我们的目的。这是由于指标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人们在对同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具有关联性的指标的分值也将具有相关性。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以60个指标为参数,要求被调查者以其对本单位自己所熟悉的十名职工进行评价,每项指标的评价分值为1~10(即假定最理想的人的各项评分均为10,那么,你认为你所评价的这个人每一项的评分应为多少,并将之填入调查表的一列中),不能漏项。 调查问卷设计完毕后,我们采用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的负责人、人力资源经理或人事处长进行调查,共收集到关于250人的评价数据,并将数据按人作为记录、指标作为字段排列,形成一个250行、60列的人力资源评价表。 (2)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 所谓信度是指所使用分析工具的可靠性,即同一群被调查者在同一份问卷上测验多次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特征。我们采用现在衡量信度最佳的克伦巴赫a系数方法进行信度检验,运用SPSSl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以分析问卷的信度。最后得出问卷整体的克伦巴赫a系数达到了0.9642。可以说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运用问卷中的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具有很好的可信度。 效度则是衡量分析工具的正确性,即衡量工具能真正测得其所希望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本研究着重考察了量表的内容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和建构效度。 首先,就量表的内容来说,各指标内容的设计是在总结现有研究结论后综合得出的,并与各被调查单位的负责人、人力资源经理或人事处长共同探讨所得的,可以说是汇合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结果,所以,问卷应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然后,对问卷的标准关联效度进行检验。标准关联效度的测量方法是计算各个问项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其计算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纪律性、交流与沟通能力、生理忍耐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出勤率之外,所有问项对总体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O.5以上。可以说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标准关联效度。 在测量建构效度时采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各个问项的因子载荷,以确定各个问项是否对整个量表有所贡献。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要先对量表内部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学检验以确定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量表的KMO检验结果见表2。 另外,对问卷中60个指标问项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正交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4.146%。同时。计算量表的变量共同度,所得结果如表3。 (3)灰色聚类分析 笔者曾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分层聚类分析,但只能在较小的关联度下才能得出结论。为了寻求更合理的聚类结果,笔者引入灰色聚类。灰色聚类是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得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将现实生活中的系统看作是灰色系统。即部分变量及其关系是已知的,而有部分变量及其关系是未知的,甚至还有些变量是否存在也是不能确定的。灰色系统理论不致力于确定所有变量及其关系,而是通过微分模型将主要变量及其关系确定,进而利用主要变量对系统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和决策。应该说,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价系统正好符合灰色系统的基本特征,使用灰色系统的灰色聚类模型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指标进行聚类应该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灰色聚类是根据灰色关联矩阵将一些观测值或观测对象聚集成若干可定义类别的方法。―个聚类可以看作属于同一类的观测对象的集合,在实际问题中往往是每个观测对象具有多个特征指标,难以进行准确的分类,而以灰色关联聚类主要用于同类因素的归并,以使复杂的系统简化。通过灰色关联聚类,可以检查出许多因素中是否有若干因素关系十分密切,使得既能够用这些因素的综合平均指标或其中的某一因素来代表着几个因素,又能使信息不严重的损失,这是灰色聚类方法在系统变量删减问题处理上的优势。 由于指标多数据量大(15000个数据),因此我们将上述计算过程用计算机编程来解决这庞大的运算问题。运算结果见表4。 由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因此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各类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要比用常规方去计算的相关系数要大,即所反映的相关程度更高。为了能够得到合理的分类(即所分出的指标类别不太多,也不能太少),我们取r=O.95,对6O项指标进行聚类。这样可以将影响人力资源评价的60项指标分为3大类,见表5。 通过对影响人力资源价值因素在相关系数0.95下的灰色聚类,得出的三大类指标分别为工作业绩、工作表现、智力素质。这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人力资源评价与考核的指标大类有相通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通常使用“德、能、勤、绩”四大项目来考核和评价人力资源,我们调查的结果是:“德”并不能单独表现出来,而是隐含在“勤”与“绩”之中。成为带来“勤”与“绩”的思想基础;“能”也未能全部单独体现,导致能力形成的主要外显因素体现为智力素质,真正在人力资源使用中发挥作用的各项具体工作和业务能力也是通过“绩”来表现的。而被有些学者重视的身体不素质和心理素质也全部隐含于“勤”与“绩”之中。人的体质也成为工作业绩的基础,没有形成单独的指标类。 应该说,通过可以外显的“智力素质”、“工作表现”、“工作业绩”来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评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人力资源类论文:基于人才队伍分类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探索 摘要:供电企业的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发展经营模式决定了企业大规模的需要供电技术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随着其产业密集型、集约型的扩张,人才队伍的分类管理成为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头等大事。本着科学、规范、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展开了对基于人才队伍分类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探讨,针对供电企业的经营特点,人才分类制定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合理的优化配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供电企业 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 1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及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力企业也迅速完成了资产重组与电网资源共享,逐步走向了经营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份额日渐增加的正常发展轨道。企业的成长必然带来企业编制、人才队伍的整合与庞大,这也给我们规范供电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纵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存在着许多缺点与不足,需要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齐心协力的配合与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强化对人才的培养与规范、强化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强化适度管理、分类管理的原则,才能使供电企业各机构、职能部门正常的运转,使企业的经营业绩、生产效能、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我们应围绕着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要为人的需求服务,实现人们的意志和愿望的观点出发,努力的塑造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给员工们以家的温暖、人性的感化、情感的升华,从而有针对性、有根据的塑造他们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提升及吃苦耐劳精神、努力拼搏精神、主动承担工作、不埋怨、不抱怨的奉献精神,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措施实现对合格的人、主动的人、成长的人的全面规范与塑造。 2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对“合格的人”的塑造 2.1 建立完整的职位体系 完整的职位管理体系应在完成了岗位名称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职位类别和所属的专业类别理清,从而形成层次明确、等级科学、关系清楚、岗位分明、划分合理的统一、规范体系,是组织机构的系统体现,也是高效、快速、权责分明的开展工作、实施管理流程、专业预测、分析,合理统筹规划的重要保证,有利于生产效率、维护工作、生产环节的明确和整体质量的提升。目前国内众多供电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名称在宏观意义上较为一致,但对于职位的细化、职能的细则、具体的权责、分工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划分体系,行业内迫切的需要整体规范的职位管理划分体系的指导与整合,根据供电企业的工作特点、工作职能、管理权责、技术分类进行明确的划分,避免因专业类别交叉而产生设置重叠、职能重复、冗余部门现象的发生,应做到分配科学、设置合理本着按需设置、按劳分配的原则,通过按部门、按单位走访、系统的调研、科学的分析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形成有效的、合理化的梳理和规范。 2.2 建立规范的岗位能力模型 在科学设置了完备的职位体系后,我们还应制定相关的岗位制度,明确岗位对人才素质、综合能力的客观需求,做好岗位能力的模型建设工作。当然,这项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即可达到模型的成功定位,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科学的研究、有效的对比,才能在广泛调研、绩效考评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岗位能力模型的建立。该模型有利于行业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有利于培养员工拥有能力、规范能力、驾驭能力尽可能的发挥能力,因此,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开放、透明、合理化的岗位能力模型,为员工树立行为的典范和工作的楷模,使之有针对性、有参照的通过模型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努力。同时该模型的建立还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选拔、招聘、培训、资格认证、考核及激励制度的建立,在面对人员管理的复杂问题时,通过该模型均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给供电行业人员带来了操作、管理的正确指引,使他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排除万难的争取更大的进步。岗位能力模型的建立并不是要我们一味的遵从与参照,而是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对其进行合理、规范的应用,通过上级的规范指导、自身的及时总结、不断创新,兄弟部门的协同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3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对“生动的人”的塑造 “主动的人”即是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主动承担问题的自觉性人才,供电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他们迫切的需要主动的人才来承担起供电行业的管理、生产的重任。对“主动的人”的塑造主要采取的核心措施即是在人才管理的各个方面充分的实施激励的措施,建立转岗激励机制、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深化企业内在的激励制度,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供电企业机构的庞大必然为广大人才提供较多的发展机遇与转岗需求,面对组织的安排、企业的需要,有些员工不得不听命于安排,但其实其内心未必愿意接受现实环境的变换。因此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有效的建立转岗激励机制,让员工充分的认识到有变化才会有创新、有激励才会有进步、有求知欲望才会有提升的真理,使他们充分的、自愿的根据组织的调配奔赴生产的前线、缺人少编的部门,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勇于奉献、主动承担、业绩高、效率快的同志实行物质的褒奖、精神的鼓舞,使他们充满热情的投身到为人们服务的基础事业中。这种激励机制不应仅存在于以上环节,而是应贯穿到整个供电企业的行业规范形成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让员工充分的认识到有进步、有提升就会有飞跃、就会有奖励、落后了就要影响整体的发展,他人的进步。当然,激励的制度、工资奖金的晋升、待遇的提高仅是激励的辅助手段,我们应通过建立科学、一体化的考评机制及绩效管理体制,深化企业的内在激励制度,建立逐层战略目标有效的推进工作,严格的考核、指标的统一、清晰、规范使员工明确发展的方向与奋斗的目标,激发他们对行业工作的深层次兴趣,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的真正潜能,从而在供电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的拼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清楚的认识到自我的提升才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4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现对“成长的人”的塑造 “成长的人”即是企业从员工到管理者长期发展探索、自我升华的过程,一沉不变的人无法享受进步带来的乐趣与生活的满足感,因此供电企业应充分的重视到人们对成长、进步的渴望,人们对晋升、提高的追求,合理的针对不同的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培训、辅导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的、有目标的、循序渐进的使员工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应根据时代的特点、科技的进步选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大力的发展电子化培训机制,使员工足不出户、就可实现供电企业全行业内的广泛学习及经验的交流,通过网上学习、网络视频会议达到资源的共享。有了广泛科学的培训机制我们还应建立定期考评、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与成效的测评机制,通过定期的测试与成绩的分析检查员工们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更好的设计下一阶段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开展实施有效的指导和及时的调节作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充分的关心员工的成长,积极的推进绩效反馈与辅导,从而真正使员工的综合能力得到广泛的提升。 5 结论 供电企业的规范化生产、智能化管理迫切的需要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因此我们应本着塑造人、规范人的行为准则通过科学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岗位能力模型的建立、职位体系的规范为供电企业发掘合格的、主动的、善于进步、自觉提升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为我国大型能源企业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为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人力资源类论文:不同战略类别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变应用 摘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其以战略为基础和导向,但目前有关战略的观点并不统一,并形成了诸多战略类别,或称战略流派。本文主要通过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的讨论,试图探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该如何针对不同的战略类别,来相应做出调整,权变的制定与开展,贡献于企业绩效。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战略类别;权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是战略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也就是战略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但是,我们注意到,到底什么是战略,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明茨伯格,2002;惠廷顿,2004)。在战略管理理论领域中,表现为众多流派的百家争鸣。而在管理实践中,随着技术周期的缩短、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相应的战略应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把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含义,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将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资源基础理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Penrose的著作《企业增长理论》,80年代以后经过Wernerfelt(1994)和Barney(1991,2001)等人的努力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依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异质的观点,强调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组织内部的一些关键性资源。这些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替代和模仿的,以及不易移动的,这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这一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管理研究者及实践者对“企业中的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资源基础理论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础性理论。 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HRM)这个概念的真正提出,还是在Devanna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战略观》一文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术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的是Wright Mcmanhan的定义,即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刘凤英,江世英,2006)。这个定义突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基本内涵和特征:(1)战略性:战略的根本目的的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成为企业的这种战略性资源;(2)系统性:各种职能活动的方方面面,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是一种战略系统;(3)契合性:包括“纵向契合”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契合,“横向契合”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的契合;(4)目标导向性:面向组织的绩效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二、什么是战略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含义首次被学术应用于企业是由于两个数学经济学家冯•纽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腾(Morgenstern)在其《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做出的。 20世纪60年代,主要以企业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和理论家艾格•安索夫(Igor Ansoff)各自的著作为特征,企业战略作为一门综合科学才开始出现。许多战略管理领域的专家,纷纷就其研究对战略管理进行了定义和论述。但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战略的定义非但没有融合,反而不断地发展为不同的流派与观点。每一种流派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其缺陷也同样明显。因此,战略虽然是我们人所皆知、耳熟能详的管理名词,但对于战略,却还没有一个标准的、通用的定义。 面对“战略丛林”的现象,有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其归类,总结不同观点与企业经营环境的适应性。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明茨伯格和惠廷顿。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其《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将众多战略学派划分为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十个学派。各种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实践中复杂的企业战略。 理查德•惠廷顿(Richard Whittington)也在《战略是什么》中论述了其划分的战略的古典观点、进化观点、过程观点和系统古典四个类别。各种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了实践中复杂的企业战略。 三、不同战略类别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 上述这些战略类别的存在,正说明在多样化的企业经营实践当中,存在着不同的战略制定和战略管理的方式。依据这些战略管理方式的不同,相应地,企业执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要点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的选用。这里,我们基于惠廷顿(Whittington)的战略分类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阐述。 (一)古典观点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古典观点认为,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可以识别与预测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能力,拥有充分的信息,并运用矩阵、公式和流程图这种技术,就可以对外部环境识别和进行相对量化的描述。因此,从安索夫(1965)到格朗特(1991a)的古典企业战略家认为,基于对外部环境识别,以及其后的精心的思考,企业战略家可以预见市场中的变化,从而抓住机会而规避威胁。 在这种观点下,企业战略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被明确定义,并且详细的制定的。包括为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的战略实施计划,以及各项职能战略,都是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工作。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典型有两点: 第一,企业战略的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之一,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而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是企业中对于该项资源状况最为熟悉的人,具有对人力资源最为明晰的信息与了解。因此,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参与其中,以其专业知识和观点分析该资源对于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的影响力,并在战略企业家的指导下,与其他资源管理者协调,形成最大效率的组合。 第二,企业战略的执行与控制。战略制定后,长期性的、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路径即被确定,相应的具体的职能执行计划也会制定出来,并被要求对总体战略的实现基于足够的支撑。所以,作为企业重要的职能管理者,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必须坚定的执行好战略的分计划,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子计划与公司整体战略计划的协调,保持两者的一致性。当人力资源的职能活动出现偏差时,其管理者需要按照战略计划的要求和事先制定的控制标准进行控制,要么实施纠正,要么允许例外,要么修订标准,以确保战略总体计划的顺利完成。当然,适当的灵活性,或称之为柔性,也是需要的。 (二)进化观点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进化观点类似于生物学中的进化与淘汰,其对于战略的理解很悲观,认为环境的可预测性并没有古典战略学者眼中的那么乐观。即便预测未来,也应不要投巨资于某项重要的单一计划,而是采用尽可能多的不同的小步措施进行实验,在等待中观察哪些办法会生根发芽,然后在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同时无情地淘汰那些失败的方法。所以,进化观点下的战略家,更多的是让环境,而不是经理人来选择战略。 在这种响应式的战略思想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凸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因为这种战略观点往往适用于环境复杂而且变化迅速的经营情景,预先的长期分析往往是不可靠的。战略企业家,包括各个职能部门,都应该积极从所接触到的经营实践中去敏锐的发现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要倾向,并以此为指导改进企业战略,包括整体战略和职能战略。 除了侦察的任务之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反应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适应企业随机应变的整体战略。因为短期的战略意味着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给企业做充分的调整,所以企业每个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都必须能跟上企业战略调整的脚步。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来说,保持一个弹性的工作人员队伍是比较适宜的。在员工的构成上,可以结合企业员工与外包,以及临时团队;在组织结构上,矩阵结构和网状结构的团队构成也是典型的配置。这些措施都可以帮助企业购建一个弹性十足的人力资源基础,以配合随机应变的企业战略变革。 (三)过程观点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过程观点在理性这个问题上,与进化观点的思维比较类似,也对理性的战略制定保有怀疑。但是,其对于市场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对于外部的缺乏信息,使得该学派的企业战略家将注意力转向了企业内部,通过对公司内部能力持之以恒的培养和提升,来达成长期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 其典型的观点之一,就是产生超凡业绩的源泉在于公司内部的核心能力,而不是外部的机会。正如Hamel(1991)指出,“将焦点集中在产品――市场定位上的传统的”竞争优势“范式(如Porter,1980)是将眼光集聚在一场建立技能的马拉松长跑的最后几百英尺。”缺乏所需要的资源和技能,或低估了从外部获取他们的困难,不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进入战略都将可能失败。在这种观点中,战略变成了一种耐心的向内的知觉过程。 公司的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了一个公司包括隐含的技能、合作模式和无形资产在内的资源是如何花费很长时间,通过学习进行演化的。这些资源不能被轻易的交易、改变或者模仿。因此,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他的资源中有哪些是独特的、隐含性的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了公司核心的、特别的竞争力(Grant,1991b)。这正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渊源。 在这种战略观点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将注意力大部分转向企业的内部,注重发现并培育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在基本的员工层面上。通过对人才的遴选、提拔和培训等各个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培养优秀的员工与人才,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是在群体的层面上,包括工作团队的设计和企业文化的构建。优秀人才的简单加总并不意味着会构成一个优秀的群体。这方面,需要培养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构建和谐奋发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1+1大于2的效应。 最后,企业应该将这种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固化,即制度化以保持其持久性。变传统管理的“人治”,为现代企业的“法制”,制度化规律化,制度面前遵守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形成超越个人与群体而存在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应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大夫一个方”,而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并能够在企业长久的经营寿命中保持下去,形成对竞争者的持续性的竞争优势(SCA)。诸如海尔的质量控制和服务理念,Sony的创新力,苹果电脑的工业设计能力等等,都不随着某个核心员工或团队的改变而改变的。 (四)系统观点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观点的核心原则,是决策者们不会仅仅被隔离在纯粹的经济交易中计算自己的影响,而是深植在浓密的相互交织的社会体系中。这一观点被Granovetter(1985)用“深植性(embeddedness)”所描述,即“社会网络既影响着行动的手段,也影响着行动的结果,他们为成员们界定了什么是合理的、适当的行为”。 系统观点主要强调战略目标和流程如何反映战略被制定出的那个社会系统。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模式取决于战略家的社会特征和他们经营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每一个战略家都需要分析自己的社会特征,直接贴近自己的社会系统特征,来把握社会资源的多样性和多种可行的行为规则(Whittington,1992)。战略,必须具有社会敏感性。在这种战略思想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追随企业整体战略,将相当的精力用在对于企业内部社会性的构建上。典型的如企业文化的建立、传播与影响,将企业战略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特性融入组织文化中、员工的意识中。这样能够大幅降低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阻力和出现的误差,而且,一个能被企业员工所接受、所理解的,并且符合其社会特性的战略,才能在实施过程中真正的获得成功。 尤其是在企业国际化浪潮的今天,当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应重视各国社会与人文系统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因为在系统观点下,这种冲突是会严重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跨文化管理的能力,并能在全球范围内调和跨国企业各个部门间,或是各 个分支机构与当地的政府之间,形成文化社会系统的润滑剂与传动轴,确保整体企业的良好运转与发展。 四、权变的应用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战略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在不同的战略类别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重点也是不同的。相应的在经营实践中,推行不同战略方式的企业,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方式也应对应的有所差异,并依据其战略的特质性修正与调整,实行“权变”(contingency)的应用。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支持其战略的实施,这样的战略人力资源,才能给企业带来绩效的改善,而不是混乱与冲突。 人力资源类论文:职业分类的推广运用是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职业分类制度的建立 职业是从业人员所从事社会工作的种类。职业是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劳动分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是劳动者参与社会活动的直接体现。职业生活约占人生三分之一时间,是人最宝贵也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一段时光。社会发展到今天,职业种类成百上千,如何进行分类,显得十分重要。职业分类就是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和归类。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人口普查和劳动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职业分类调查研究工作,在职业分类领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基本确立了与工人工资等级制度紧密结合的“八级制”工人技术考核标准;60-70年代对其逐步修订和不断完善;8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公布了《职业分类标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随后颁布,将职业划分为8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这一分类已经打破了从业人员所在单位所有制及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9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由国家劳动部正式颁布,目录将所有工种分为46类4700多个,每一个工种都给出了名称、编码、定义、适用范围、等级线、学徒期及熟练期等内容,初步建立起我国工种分类的标准体系,同时,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中,也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职务系列;9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编制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正式颁布。 由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这部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大典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将其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除去起延续功能的“其他”职业,实际职业总量为1496个,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状况。大典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空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为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进行就业人口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完善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和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的规范化提供了条件。 《大典》颁布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客观反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职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职业领域也引起了相应反响,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这些新职业既包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形成的全新职业,也包括原有职业内涵、从业方式因技术技能发展产生较大变化的更新职业。为及时反映这些新职业的发展变革,2004年8月起,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了新职业信息制度,对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开发实行动态管理,并通过信息制度,系统介绍新职业名称、定义、主要工作内容以及从业人员状况等情况。同时,定期组织专家对《大典》进行增补修订,并及时颁布《大典》增补本。《大典(2005增补本)》收录了77个新职业,《大典(2006增补本)》收录了82个新职业。《大典(2007增补本)》是在保持《大典》基本结构和分类原则不变的情况下,收录了2007年的31个新职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新职业。实践证明,新职业的开发,对引导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规范企业用工和从业人员从业行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正式启动。这次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原则是,在保持1999版大典大类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对中类、小类和细类的结构及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力求准确、科学、客观地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 二、职业分类在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化建设中的推广运用 职业分类是一项国家标准,应当在人力资源市场范围内广泛地推广应用。作为人力资源的需求方,用人单位出现岗位空缺,到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招聘登记,工作人员应当指导其采用规范的职业名称和分类。那么,如何指导?用人单位怎么知道什么为规范职业名称?这就需要职业介绍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职业分类概况。 例如,某机械加工厂需要招收钳工,这一职业归入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中,有6-05-02-01装配钳工、6-05-02-02工具钳工,有6-06-01-01机修钳工。职业介绍工作人员应当对这些分类掌握在心:装配钳工侧重于装配,工具钳工侧重于使用钳工工具,机修钳工侧重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修理;将这些规范分类告知用人单位,并且进一步询问需求岗位的侧重点,以确定要招收的是哪一类钳工。只有这样,才能够登记为准确的、规范的职业名称,这是招聘登记的基础工作。 职业分类中,同一工作对象的职业,也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大类。例如,某公司到职业介绍机构来进行登记,表示需要几个“搞计算机的”。在职业分类中,与此相关的职业不下七八种,而且分别属于几个不同的大类。在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有2-02-13-01计算机硬件工程师、2-02-13-02计算机软件工程师、2-02-13-03计算机网络工程师、2-02-13-04计算机系统分析员;在第三大类办事人员中,有3-01-02-04打字员、3-01-02-05计算机操作员;在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中,有6-08-04-07电子计算机调试工、6-08-05-01电子计算机维修工;在《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中,企业负责人大(中)类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小类里,增加了1-05-01-11计算机服务经理。以上几种都是与“搞计算机的”相关的职业,工作内容都与计算机有关,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职业介绍工作人员应当熟悉这些分类,提供给用人单位,及时确定所要招收的职业名称,准确做好职业需求的登记。 有一类职业是近年来需求量最多的、长期位于排行榜首位――营销、业务人员。此类人员有许多种,根据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对象划分,从事商品推销的,有4-01-02-01推销员;从事商业保险推销的,专门有2-07-02-02保险推销员。后缀是业务员的,就更多了,在购销业务方面,有4-01-04-03典当业务员、4-01-04-04租赁业务员;在经济业务方面,有2-06-05-02对外经贸业务员、2-06-06-01房地产开发业务人员;在金融领域,有2-07-01-02银行国库业务员、2-07-01-05信贷业务员、2-07-01-06银行国外业务员、2-07-01-07银行信托业务员、2-07-01-08银行信用卡业务员和2-07-03-04期货业务员;在邮政业务方面,有3-03-01-06集邮业务员。 与业务员相似,营业员也不只一种,在普通营业场所从事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叫做4-01-01-01营业员,此外,还专门有3-03-01-01邮政营业员、3-03-02-01电信业务营业员。 后缀为服务员的也有很多,如:4-03-05-01餐厅服务员、4-04-01-01前厅服务员、4-04-01-02客房服务员、4-04-01-03旅店服务员、4-04-02-02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4-05-01-01汽车客运服务员、4-05-02-02车站客运服务员、4-05-03-01航空运输飞行服务员(民航乘务员)、4-04-03-03康乐服务员、4-07-08-01浴池服务员、4-07-12-02家庭服务员、4-07-14-01殡仪服务员等。 在职业分类里,对于操作、装配、维修、计量、检验等职业,分得很细。例如:在6-05机电产品装配人员中类里,分了24个小类126个细类;在6-08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中类里,分了4个小类47个细类;在6-26检验、计量人员中类里,分了4个小类36个细类。 有的用人单位招聘登记的职业(工种)是一些习惯性的口头俗称,如勤杂工、做饭的、搞绿化的、吧员、瓦匠、门卫、油漆工、钟点工、搬运工、送货员等等,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在职业分类大典中找不到。其实,并不是找不到,现行的职业分类大典是非常细致和全面的,找不到的原因是这些名称不规范。作为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应当了解平时所说的这些职业(工种)的俗称、规范的职业名称各是什么,这是起码的要求。比如说,勤杂工,根据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可归入3-01-02-03收发员或4-07-13-02保洁员;做饭的,应为4-03-01-01中式烹调师;搞绿化的,规范名称为5-01-03-02花卉园艺工;吧员,可归入4-03-03-01调酒师;瓦匠,规范名称为6-23-02-01砌筑工;油漆工,大典中原无,在《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增添有6-23-07-03建筑油漆工;门卫,可并入3-02-02-01保安员;钟点工,是一种就业形式,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可归入4-07-12-01保育员或4-07-12-02家庭服务员;搬运工、送货员,可归入6-27-03力工。 以上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角度列举了一些典型例子,虽不全面,但至少可以说明,职业分类是劳动力市场一项最基础的工作。推广应用职业分类,不只是把它印发或公示出去就了事,其具体运用首先应当从人力资源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职业介绍机构开始。作为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职业分类的标准和基本框架,对一些常用职业的名称、定义,要心知熟记,在接待用人单位招聘登记和采集岗位空缺信息时,要熟练运用职业分类,将正确、规范的职业名称与分类介绍给用人单位,并且要注意积累,将平时一些不规范的职业俗称予以规范化。 招聘登记和空岗采集只是发掘、启动市场需求的第一步,此后职业介绍机构还要对一段时期以来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常见的是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职业排行榜。一份详细的市场需求职业排行榜,是职业介绍机构独家拥有的基础性统计资料,是广大求职者最为关注的求职信息,是职业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办学单位制定办学计划的主要指南,是各类新闻媒体争相索取的时尚热点,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调整促进就业政策的一项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做好一份详细的市场需求职业排行榜,必须采用规范的职业名称和分类。目前已经公布的排行榜多是取前10名。笔者观点,职业分类成百上千,仅取前10名难以全面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如果职业介绍机构前期的招聘登记和空缺岗位信息采集工作做细,登记的职业需求名称准确、分类规范,那么,一段时期内的职业需求统计应当是较为分散的,面广类多是很自然的结果。所以,做这样的一份排行榜统计,大可不必只取前10名,完全可以统计到前20名、前30名,甚至更多;在职业分类层次上,应当精确到细类。有一点可以肯定:职业介绍机构公布的市场需求排行榜越是面广量大,这家机构的人气就会越来越旺,声誉也将越来越好。 人力资源市场三化建设,科学化是方向,规范化是基础,现代化是手段。综上所述,规范化建设必须以职业分类的规范化及其推广应用为前提,这是三化建设基础之基础。职业分类的规范化及其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变动趋势,而且也将为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准入和工资指导价位等一系列制度奠定工作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中心) 人力资源类论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计量方法的分类与完全成本法的运用 【摘要】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着眼于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资本化,按照成本的习性可分为人力资源成本的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由于现有的计量方法存在着问题,所以本文认为应采取一种新的计量方法,即完全成本法,既可以与现行会计方法融合,又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全面价值,从而解决人力资源会计在实践中的难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会计计量方法 完全成本法 一、 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是将招聘、挑选、雇用、培训、安置与发展等与一个雇员有关的全部成本资本化,然后将这些成本在这一资产的期望有效期内摊销,该资产消除时确认为损失。较普遍的人力资源成本方法是将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取得成本是为取得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招聘、选拔、录用和安置的成本;开发成本是为使员工达到某个职位的预期素质或提高其技能而对其进行培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定向培养成本、脱产培训成本和在职培训成本等。 历史成本法得出的数据比较客观、实用,具有可验证性,能使人力资源会计与非人力资源会计在计价原则上保持一致,使两种信息具有可比性,而且遵循了传统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王欢,2007)。但人力资源招募过程中的支出列为人力资源的成本则只相当于将“附加费用”进行了资本化,未能揭示人力资源的真正成本。而且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背离程度无疑将急剧拉大。换言之,人力资源不恰当地计量,将导致大量的企业价值信息被隐匿。同时,人力资源的增值和摊销与人力资源的实际能力增减不一致,会致使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上的数据分析人力资源成本时,与实际产生偏差。 二、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指估计重置一个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成本。包括与招聘、挑选、雇用、培训、安置与发展新雇员直至他们达到现有雇员的能力所发生的有关全部成本,既包括人力资源历史成本的全部项目,同时还考虑了发展人力资源的支出。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包括职务重置成本和个人重置成本:职务重置成本是从职位角度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特定职位要求的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支出;个人重置成本是从个人角度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具有同等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支出。重置成本法与实物资产按现时成本计价类似,反映了当前的物价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有助于管理决策,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价值保全。但重置成本法也有明显的缺陷,因为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进行具体估算,带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而且管理型人力资源由于稀缺性和非同质性,所以并不存在等同替代者。另外,企业所认可的特定的雇员的价值,可能比相关的重置成本要高很多。因此,该法主要适用于企业的职员调整、更换、补充等情况下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 三、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是以职工离职、消极怠工等情况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为依据进行计量的方法。企业所蒙受的损失包括企业在该人力资源方面的直接投资支出没得到补偿的部分,又包括该人力资源所可能创造的价值增值(或贬值)。这种方法接近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有别于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在加强人力资源流失管理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但也由于这种方法离传统会计核算方法较远,不可靠,较难为人们接受。而且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既不代表企业的投入成本,也不代表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并无相关性。因此该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拥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员工。 四、完全成本法的运用 (一)完全成本法所计量的人力资产的内容。 完全成本法人力资源会计所确认和计量的人力资产,包括两部分:一是劳动者自身投资形成并投入企业的部分,可以称为初始人力资产;二是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形成的部分,称为后续人力资产。初始人力资产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人力资源)加入企业时向企业投入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而形成的人力资产。这一部分人力资产是由劳动者在加入企业之前通过个人的投资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企业使用,离开企业时可以带走。后续人力资产是企业取得、开发或使用人力资源时投入的成本资本化而形成的人力资产。这一部分人力资产是企业自行“购建”的,是企业自行投资形成的,其所有权应归企业,职工在经过培训后离开企业时,应向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赎回(李秀枝,2006)”。 (二)完全成本法下人力资产的具体计量。 1.企业初始人力资产的计量 企业初始人力资产是由人力资本所有者 (劳动者)向企业投入人力资本而形成的人力资产,其价值即为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即劳动者为形成某种程度的劳动能力所发生的投资成本。这一投资成本可通过建立如下的模型来计量。 其中:C表示n年全部投资成本贴现值;Cet表示第t年的投资直接成本;Cit表示第t年的投资机会成本;Ct表示第t年的全部投资成本;r表示利率。 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投资,而卫生保健等投资相对于教育投资来说数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上面模型中的投资成本可以用教育成本来代替,而n可以根据不同劳动者的教育年限来确定。在实践当中,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均有据可查,故而这一模型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2.企业后续人力资产的计量 企业后续人力资产,即是指将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招聘、选拔、培训、开发等环节所发生的投资成本资本化而形成的人力资产。这部分人力资产应该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投资成本予以计量。其中,投资成本的受益期在当期的,应予费用化,从当期收入中补偿;受益期在一年以上的,应予资本化,增加企业的人力资产,并根据受益期限合理摊销。这部分人力资产是企业投资的结果,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其所有权应归企业。员工在离开企业时,尚未摊销完的这部分人力资产应由员工购回,所有权归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职工在企业对其进行长时期培训后离开企业,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 网络新闻舆论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的诉求、倾诉内心想法、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行政管理者了解民情民意、集思广益制定政策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的许多网络舆论话语权看似多样性表达,实则由少数人掌握,在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过程中把关者的作用被严重削弱,网络运营的过度商业化倾向也使得其忽视社会责任和信息传播的正面效应。网络新闻舆论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管理困境,这对网络新闻舆论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也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性。政府应稳步调整网络舆情的治理目标,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积极加强网络舆论媒体内部的自律。 关键词: 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新闻舆平台在虚拟空间中得以不断延伸,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互联网逐渐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的诉求、倾诉内心想法、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行政管理者们了解民情民意、集思广益制定政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互联网上的网络新闻舆论已经变成各种各样的社会观念以及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新闻舆论对一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呈几何式不断裂变的时代,任何区域、任何时间的任何事件都会经过蠕虫一般数以兆计的比特单位,迅速扩散到无限的空间和场所,冲击、迷惑着人们的心理认知和情绪判断,如果缺乏事前与事中必要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应对措施,就会对社会酿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必然导致事后更大的处理成本。所以,在目前网络舆论盛行的时代,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保证网络新闻舆论朝着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当前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特征与信息监管局限 伴随着网络新闻舆论的不断发展,其产生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近些年来,由于网络新闻舆论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参与者身份地位的复杂性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网络新闻舆论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日常化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深刻了解到网络新闻舆论的重要意义,但是同样也不能忽略的是,网络新闻舆论并非一个神圣的净土,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网络新闻舆论发展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困境,是我们有效完善网络新闻舆论的重要参考。 (一)多样性表象下的单一 互联网的受众性是非常广泛的,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的人都可以尽情参与到网络新闻舆论中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网络新闻舆论的参与主体是具有多样性的。特别是在当下网络新闻舆论极度膨胀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被纳入到网络新闻舆论当中,从而凸显出网络新闻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与多维性。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样一种多样性的网络新闻舆论主体下存在着一定的隐忧和风险,这就是这种多样性可能只是以参与主体多样性表象的一种话语权的统一归属。网络新闻舆论虽然给广大民众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多样性的渠道,也因此导致了话语权格局的重新整合,但是这种整合并非完全平等地将话语权分享给了每一位参与主体。一方面,网络新闻舆论的发言权与话语权并不是等同的。发言权主要是网络新闻舆论的参与主体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泄自己的情感,这种权利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的。但是话语权则不一样,它不仅代表着发言权,还代表着对于该种舆论新闻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决定了网络新闻舆论的走向[1]218。在各种网络媒体当中,媒体空间的不断膨胀造成了话语权的一种虚假转移,许多参与民众在媒体当中往往只具有发言权而不具备真正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现实空间与网络媒体空间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参与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一方为现实中的民众,一方是网络媒体舆论中的抽象符号,而两者背后都有统一的现实中的人在主导,后者成为了前者的一种映射,因此,现实中资源的多少会影响到个人参与者在网络媒体中的发声大小。网络新闻中的真正话语权其实是被所谓大V等领袖意见所左右的,网络媒体的参与者们虽然能够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都会统一为领袖意见。这些领袖们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掌握着实际的话语权,引导着整个网络媒体的舆论走向。因此,在网络新闻媒体舆论的多样性的表象之下依然是单一性的发声存在。 (二)网络舆论引导运作模式不协调 当前的网络运营模式逐渐偏向商业化。而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与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和管理的责任感之间形成了一种冲突和不协调,继而导致了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不能顺利和正常进行。当前的大多媒体都是采取商业的运作模式,商业运作模式对于经济利益的诉求超越了对于社会效益的诉求,这无疑给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当下的网络新闻舆论的情形下,由于网络舆论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网络媒体的运作势必会受到商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影响。近十余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浪网的诞生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浪是我国第一家主要以网络媒体起家、逐步成长为综合性、多元化的商业性信息平台,从其最初将自身打造成“世界各地中国人的全功能网上生活社区”的娱乐性定位,到目前已然发展成为覆盖中文世界乃至每一领域、每一细胞的网络帝国,其影响力早已成为中文信息世界的风向标,新浪网无疑在网络新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其他众多商业网站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到网络新闻之上。商业网站一般都能够通过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使得新闻传播迅速在网络和现实中得以展开,为社会公众知晓。然后,在这种迅速传播的背后主要还是以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对于社会效益的关注度不高,有的甚至往往成为负面的导向,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2]。由此可见,在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过程当中,要充分注意经济利益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网络新闻舆论把关功能薄弱 网络新闻舆论需要具有决策力和辨明力强的个人或者集体进行把关,这对于网络舆论的良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把关人就是对传播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合理筛选、正当决策的人以及集体,其主要工作是在海量的信息交互与的过程中,进行专业的信息甄别、筛选、剔除或加工,本着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至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信息契合群体的规范或价值观,避免对个人或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把关人或集体无形中充当着意识形态维护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他们需要规范、纠偏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造成的紊乱和伤害,必须充满大局意识,尽可能地通过对受众输入某种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同化[3]。当然这种思想应该是符合大部分群众的价值规范的,是具有正能量作用的。在当今互联网不断发展,信息泛滥的大数据的社会形势下,把关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而,他们在信息化条件下能够影响网络新闻信息的导向、价值和效应,能够极大影响社会发展趋势。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在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过程中把关者的作用已经极大地被削弱了,这主要是由网络舆论传播的特征引起的[4]。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论媒体的言论自由与开放性被大大提高,每一位网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信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信息筛选和过滤的限度。而且,网络舆论的把关者多数是以诸如网站管理员的删贴与网络系统的有害信息过滤等隐性的形式存在,这样导致把关者对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力和引导力被极大削弱。加上一些网民可以利用黑客等其他网络技术解除这种限制,能够很轻易地避开这种限制,通过其他的变相方式去信息。这无疑给网络新闻舆论空间的净化和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对策 前述网络新闻舆论供给管理中的一些主要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新闻舆论的良好发展,而鉴于网络新闻舆论对社会影响之深刻与广泛,就有必要寻找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好这些困境,以便积极应对网络新闻舆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与冲突,以推进网络新闻舆论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效应[5]。 (一)调整网络舆情的治理目标 网络新闻舆论的治理目标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模式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定位有着重大的影响。网络新闻舆论究竟是应该成为当前政府管理的对象还是应该成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对于这一问题,不同的态度与看法就会形成不同的治理目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积极有效地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并积极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去宏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是政府调整和治理网络新闻媒体舆论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网络新闻媒体多是以匿名和无限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这就在无形之间加大了政府在治理网络新闻媒体舆论方面的压力。网络新闻媒体的相关舆论与众多参与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作用是要能够发挥切实的监督作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公共权力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面绝不是单纯的对抗。其实,网络新闻媒体也以能够为公共权力和社会矛盾与冲突提供相对的缓冲地带而成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之一。与此同时,公共权力在为社会提供相应的运行程序和运行规则之时也同样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的运作提供了相对良好的保障机制。网络新闻舆论应该得到政府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发挥它们对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去适应、改善网络新闻舆论的环境,对网络媒体新闻舆论的运行与操作机制加以有效的规范和治理,积极重视民众利用网络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这样一些诉求来实现政府与网络新闻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就必须加大力度调整网络舆情的治理目标,正确对待和认识网络新闻舆论的积极作用,努力参与到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进程中来。政府要利用公共权力的手段来建立健全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规则和运行机制,为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网络新闻舆论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 网络新闻舆论是自由度高、以匿名形式开展的一种网络活动,由于网络新闻舆论自身的特殊性,有必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确保网络新闻舆论的健康发展。首先,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网络新闻舆论管理团队,做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引领工作。网络新闻舆论的信息量是非常繁多的,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也是极为广泛的,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因此,政府部门要有意识地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角度出发,将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6]。长沙市委市政府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政府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专门讨论网络新闻舆论的治理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舆论管理办公室,组建起专业化的网络新闻舆论管理团队。并且从市政各单位通过考评精心挑选了十多位政治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工作人员组建起专业的网络评论队伍,以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与此同时,长沙市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组建长沙市网评员队伍的实施方案》对网络新闻舆论专员的工作职责、对象、程序、考核等都做了严格和正规化的有序管理。网络评论员不定期的登陆相关新闻舆论网站,本着“以事求实、对事不对人”的工作原则,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网络新闻的讨论,积极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其次,搭建网络新闻舆论监控平台,准确把握和控制网络新闻舆论导向。可以组建起搜索频繁、监控面广泛的监控平台,适时关注一些网络新闻舆论的重要网站,如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网、天涯社区等,严密关注相关舆论的导向,对于网络新闻舆论中出现的特殊和意外情况予以及时和有效的解决,确保网络新闻舆论的正规性和合法性。当然,也应该适当赋予这些网络新闻平台一些特殊权利。为传播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定的途径,由此在网络新闻舆论界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最后,要有效地疏通网络新闻舆论的渠道,对于不合适的网络新闻舆论及时地加以疏导。利用正面的宣传来以正视听,积极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态势,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新闻舆论突发事件、对于一些敏感信息要通过权威的客观事实来杜绝那些虚假造谣的信息,一方面要及时化解网络新闻舆论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双管齐下,有效净化网络舆论的氛围,创建和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积极加强网络舆论媒体内部的自律 治标先治体,治体要先治心,网络媒体不仅是信息化的载体,也是各类信息的中心,从国家利益、法律法规、从业道德、人文素养、职业培训、社会责任意识等各方面提升网络舆论媒体的内部自律,是促进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效益的有效手段。西方许多国家在网络新闻舆论方面就采用的是这种方式,它们很少利用公共权力强制控制网络舆论的导向,而是通过一些比较柔和的方式,例如“网络内容分级制度”、“业者自律规范”等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尊重了网络舆论使用者的权利,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比起通过公共权力强制控制要缓和、有效。例如美国对于互联网的管制就是通过协调和权衡各方面的实际利益而实现的。美国在制定网络舆论管理管制的条例或法规的时候,“考虑到了互联网的行业利益、公众利益、以及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国家利益,很好地将这些利益融入到了立法和条例当中,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在不影响网络发展的前提下完成对网络舆论的引导”[7]。因此,美国的网络舆论管理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多层级性、策略灵活性等本质上是植根于民众、网民尤其是网络媒体和从业者的网络素养和网络自律性的不断提升。提升行业自律和加强网络素养,需要不断加强网络生态文明和网络和谐环境的建设。这主要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扶持、培育具有公众效益的网络新闻舆论网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路当中,那些保存下来的网站都是具有真正实力的,而且也是很好地协调和融合了各方面利益的。我们熟知的例如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下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其拥有的网民占到了绝大部分。但是因为商业化运作的原因,许多网站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效应以及公益性行为还非常不足。而以社会效应为主的政府性官方网站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缺乏相对的吸引力和灵活性,一些重要的主流网站迫于生存的压力也在逐步尝试向商业化运作模式迈进,盈利则成为这些网站的主要衡量标准。鉴于此,有必要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的公益性建设,借此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方向。其次,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内容建设。要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搜集和整合相关新闻信息,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征,打造丰富多彩的网络新闻形式,以吸引网民的参与,提升网络新闻舆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此外,要注重网络新闻舆论的全面化建设,尽量给网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言论与观点,并积极做好对网民的引导工作,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根据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民众的心理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众普及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和意识培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原则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网络舆论的引导之中,在网络信息社会进步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结语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地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空间更加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网络新闻舆论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正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导向和稳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在复杂的网络新闻舆论空间当中,应该密切注意网络新闻舆论的动向,有效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积极做好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工作,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信息化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局面,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 作者:吴彤 单位: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公共管理城市规划职能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城市规划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公共管理及城市规划职能,给予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中的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新定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城市规划;职能定义 一、公共管理及城市规划职能 (一)公共管理 管理是促进人类协作劳动、维持和谐生活的重要手段。管理工作在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各方面均有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构成。公共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其主要组织形式,承担着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并且遵循社会公共生活的制度和规则。 (二)城市规划职能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城市发展进行计划与控制,城市规划通过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从而制定实现规划目标的战略、途径、方法以及行动纲要,并通过引导社会实践以及干预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可操作手段,其需要在社会不同范畴以及层次实施。城市规划在经历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已经成为国家管理以及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工具。在城市化趋势不断加深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规划将具备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传统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规划的定义就是为了实现一段时间内城市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性质、规划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明确,从而合理开发城市资源,科学划分城市空间并且实现各种公关基础社会的部署与建设。这一观念是对我国过去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目标进行总结归纳而得出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存在不完善、不科学、不主动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城市规划缺乏创新精神,城市规划既然是以城市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为目标,那么就应该有效掌握城市发展的潜在规律和特点,而在传统城市规划中,没有明确和预测城市性质、规模以及发展方向,这就使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二是传统城市规划的内容以及手段比较单一,只考虑对城市土地以及空间的规划,行政手段使用的频率比较多,出现了“重规划,轻管理”的局面,三是传统城市规划中,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和安排后,没有强力的监督与管理部门,无法发挥保障作用,导致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过去长期实施计划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关系。在实施计划经济制度时期,国家财政是城市建设投资的唯一主体,既是创业者,又是投资者,能够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不断修正城市发展规则,但城市规划仅仅对城市各行业发展以及建设的需求进行空间布局。城市建设中没有对立的利益冲突,城市规划的作用以及矛盾被隐藏起来,城市规划职能定位的偏差所产生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显著。改革开放后,城市各项资源由市场进行调配,许多市场主体进入城市建设领域,导致各方面的利益冲突越发激烈,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定位 (一)城市规划中的计划职能 城市规划的侧重点在于对城市土地以及空间的利用,计划职能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职能。因此,首先要确定规划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可细分为三方面,其一是基础目标,即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居民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其二是现实目标,即城市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其三是理想目标,即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性质、发展方向、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城市发展规模、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城市近远期发展目标以及五年建设目标等。其次,要编制科学的规划方案,在此过程中,确定目标并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后,规划单位需要按照相关规划纲要进行细节规划。最后要进行决策和审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审批主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向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二)城市规划中的组织职能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政府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政府的行政管理是其进行公共管理的主要表现。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基础,合理使用公共权力,从而实现公共利益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城市规划中的组织机构可细分为政府、人大常委会、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院等机构。为了加强城市规划中的民主与法制,城市规划协会、城市规划委员会以及城市规划艺术委员会成为各城市开展城市规划活动的正式结构。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越来越多市场主体进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因此,需要加强规划协调。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部分,既要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又要保护群众的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规划、确立方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城市发展原则,正确认识近期建设与远期利益、局部规划与整体统筹、现代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三)城市规划的领导职能 城市规划的领导职能是指通过合理行驶权力,协调和引导各方面。城市规划主管部门需要依靠法律及上级组织赋予的权利,使用多样化手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城市土地使用以及各项工程的建设。在使用权利的过程中不能针对个体实施命令、指示等强制性方法,而是通过建立一套普遍使用的规范体系,使得城市建设主体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度和民主性。 作者:王锴 单位: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公共管理创新行政效率研究 摘要: 近年来,人们对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关注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关各方积极的探究提升行政效率的可行方式。然而,政府的行政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再逐步改进的过程中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进而,形成了现阶段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提高与问题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基本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公共管理创新为基本依托,探究现阶段政府公共管理行政效率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策略,旨在为后续的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切实落实深化行政改革的战略布局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行政效率;全面改革;公共管理创新;优化策略 一、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政府行政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党的十八大也指出:“要坚持四个全面,深化行政改革,以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基本契机,切实做好提升行政效率的相关工作,为政府行政改革、职能转变、结构调整奠定坚实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以及行政效率相关单位通过充分的调研,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来一揽子解决方案,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第一,针对现阶段政府行政效率极其相关原因的研究。在此部分研究过程中,系统地总结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效率的基本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相关战略计划出台以及可行方案落实提供必要指导;第二,对优化行政效率过程中的政府作用进行探究,分析行政效率提升对各方带来的优势以及作用,进而提出其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化的紧迫性,为切实落实行政效率改革提供重要基础;第三,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导向思维作为核心指引,切实对政府的行政效率提升进行优化布局,并构建相关的评价体系,确保其执行的有效性。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可行对策依旧是现阶段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研究热点。为此,我们通过对政府行政效能的分析,探究现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行政效率提升的角度下提出公共管理创新优化的可行对策,为后续的优化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二、政府行政效率现状及其存在的可能问题 就现阶段的行政管理现状来看,其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行政机构比较繁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机关已经经过四次改革,但还是未能完全到位,机构行政职能交叉、重叠。第二,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各自分工不同,有时候一些事情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共同管理的。但我国目前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基本上是不会主动配合,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导致一些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很难处理。第三,审批程序复杂。效率的提升与简化审批程序息息相关,也是行政管理效率低的关键所在,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依旧有个别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办事不力。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多第四,具体行政工作人员的能力及其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复杂的公共管理体系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有较高的个人能力。同时,现阶段的公共管理经常出现业务交叉、多元化咨询、首访负责等相关事务,这些事务的出现不仅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本领域的业务知识能够熟悉掌握,还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业务领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形成整体效应与一站式体验。然而,现阶段的培训体系还主要是在系统内部开展,对于联合业务以及其他范围外的业务知识涉猎不足,也缺乏必要的体系建设,进而无法从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上有所突破。 三、提升效率视角下的公共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对政府工作效率现状以及存在的可能问题与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我们需要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进行创新,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 以十八大要求的深化改革为基础,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通过机构职能下放,形成上下一体的行政关系;通过机构职能重合部分的分离与规划,理清机构职责之间的责任边界,做到“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责”,进而形成更高的效能,为后续的行政效率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3.2建立联合行政平台。 行证效能来源于广泛地部门联合,执法需要联动、行政审批需要联动、政策制定与执行更需要联动。为此,部门间的联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保障。为此,在后续的行政管理创新过程中,“政府搭架,部门唱戏”要成为一种常态,进而构建更高平台,更多部门,更畅通道的多维联合行政体系,切实形成行政行为一体化与一站式模式。 3.3审批权力下放基层。 机构整合要与权力下放相结合,以县(区)级政府为平台的行政机构是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同时也是行政效率最需要提升的。为此,在具体的行政效率提高构建过程中,将权利进行下放是一种有效模式。此外,我们应该注意权利与能力建设、人员编制等倾斜的一体性,避免只给任务,不给权利的畸形情况产生。 3.4增加基层职员培训强度。 除了上文讨论的一系列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针对基层员工的基础行政能力进行专业的培训体系构建。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丰富培训内容与形式,尤其是在连续行政、行政管理上下游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重点施为,切实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与办事效率。 四、总结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行政效率的要求有所提升,在较高的要求下,现阶段的公共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急需在公共管理创新方面有所建树。为此,本文以提升行政效率为核心目的,以公共管理创新为基本方法,对具体行政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给出创新策略与具体的优化方案。 作者:贾鹏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MPA秋季班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档案馆公共管理与服务研究 摘要: 档案馆公共服务质量决定了档案事业的兴衰,本文通过分析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公共服务;现状;制约因素;发展途径 2009年10月30日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题为《以丰富馆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实现档案馆事业新跨越》的讲话中提出,要着重丰富档案馆的馆藏、提高档案馆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未来档案馆发展方向指出了重点。 1档案馆公共服务现状 1.1政府方面 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建设人民真正满意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体现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档案馆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也应主动拓展公共服务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1]。目前虽然国家对档案事业的支持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把档案事业的发展放在议事日程上,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工作计划中都未能提到“档案”两字,公共财政上的支持就更不可能多的涉及到档案领域。另外档案馆公共服务还有一些法规、政策需要政府出面来进一步完善。如《档案法》规定,绝大多数档案保存满30年即可开放,但由于地方档案馆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包括鉴定方式、程序、开放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使得许多档案馆即便到期的档案依旧不愿公开。 1.2档案馆自身方面 档案馆基本条件不能满足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档案馆均为面向单一主管单位的“纵向”服务,社会机构间资源的“横向”沟通和共享几乎没有,馆与馆之间实行独立的保管和利用方式,所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也不相同,馆藏信息也不能共享,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有些时候,公众为了查清一个文件,需要跑几个不同的馆,在时间上、在办事效率上都是极大的浪费。档案馆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机构,然而,与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其它公共服务机构相比,公众对其缺乏一定的认识,不会主动到档案馆去查阅相关资料,档案馆的开放还没有深入民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档案馆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还缺乏足够的开放理念和服务意识,“重藏轻用、藏而不用,秘而不宣”的思想仍然起着主要作用,使得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就显得比较落后,对社会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由于很多档案有开放时间的限制,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档案至今没有对公众开放,这也限制了民众查阅档案的范围,阻碍了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开放程度。 1.3社会方面 目前档案馆公共服务还没有引起广范的社会关注,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国家公共单位相比,档案馆的优势和特点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另外,受到长期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民众还没有强烈的公民意识,面对公共事务时习惯把自身定义为局外人,常常是无关之事“高高挂起”,档案馆为社会保存的珍贵档案,很少能引起公众的关注。 2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制约因素 2.1服务理念陈旧、服务对象单一 服务理念陈旧是制约我国公共档案馆社会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服务理念的陈旧主要表现在服务主体意识不强、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不清晰、服务的本质界定不准确等方面。档案馆服务对象,过去主要集中服务于党政机关、领导参考、决策、学者的学术研究等活动,对象比较固定,对于广大公民来说,档案馆服务的大门基本上是关闭的,由于其服务对象的固定性,更多是服务,而不是公共服务,公共性不足。 2.2馆藏档案资源欠丰富 馆藏档案资源是公共档案馆所拥有和掌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公共档案馆得以立足于社会,具备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决定因素。而馆藏档案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馆藏资源的内容、门类、载体形式不够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程度不高,影响和制约了馆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这些都成为制约公共档案馆社会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 2.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新技术缺乏应用 人才与技术也是制约公共档案馆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公共档案馆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而且专业人才的流失比较严重,由于缺乏培养规划,专业人才专业性退化现象也比较突出。专业人才的缺乏,也使得公共档案馆难以对新技术进行吸收与应用,制约公共档案馆社会服务的供给。 3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发展途径 (1)提高认识,切实转变档案服务理念。档案馆公共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使命。档案馆要转变原有的公共服务理念,把档案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引导到如何做好公共服务的方向上来。可以广泛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如网络、电视、手机等;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档案宣传活动,如珍品档案展览、档案馆藏介绍、档案知识宣传等活动,提升民众的档案意识,有效宣扬档案服务价值,创造良好的档案利用舆论环境。打造出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品牌,引导多层次民众体验档案馆公共服务。 (2)优化档案资源配置。优质的档案资源是档案馆为民众提供满意公共服务的基础。档案馆要在现有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创新档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挖掘隐藏资源,整合现有资源,从而使档案资源丰富化、多样化。各地区的档案馆在档案资源配置上要有大局观念,全局观念,打破行业和部门的限制,优化各自馆藏,使民众在档案馆能获得满意的服务。 (3)优化档案公共服务结构和工作流程。档案馆要积极推进自身结构的改进,使档案公共服务的模式渐趋完善。各级档案馆要围绕档案馆公共服务,对现有工作职责及工作模式进行再思考,重新定义档案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范围,确立明确的档案馆组织结构价值观。 (4)完善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是推进档案馆公共服务建设的前提,加强培养能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的战略领导型人才;着力培养能开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工作的专业服务人才,以及实现档案公共服务信息化的技术人才。从而为档案馆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5)加大档案宣传教育工作。档案馆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宣传活动,宣传档案工作,也可以开展公共咨询服务,扩大档案馆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使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被决策者关注。通过转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理念,把现在的档案馆建设成为一个、不设障碍、没有门槛、自由开放、文化氛围浓厚的供民众学习、交流、增知、长识的重要场所,让民众都愿意来、来了之后有所收获、走了之后还想再来。 作者:陈玲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公共管理网络新闻舆论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对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网络孕育下的电子产品具有更新换代快以及受众广泛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信息,获取新闻,进行舆论监督。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地域交互性,网民能够实现自由的意见表达,通过这种自由化的意见表达渠道能够形成网络新闻舆论,从而对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公共管理;影响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从而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逐渐增长,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来影响公共决策的效果日益显著,其积极作用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但其中的不少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尤其要强化网络舆论对国家公共决策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影响①。 1.网络新闻舆论对信息传递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政府倘若继续坚持原有的理念和决策方式则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为人民和政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知识水平逐渐提升,其政治意识也不断提高。为此,政府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畅通民众自身利益的表达渠道,不断缓解社会压力而导致的各类危机②。首先,网络舆论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头交谈,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人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获取新闻资讯,这样的方式既快速又便捷,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公共舆论和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交流。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前,人们的观点很难传播给多数人,需要通过电视、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才能实现。然而,现今微博、论坛等的兴起为民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多对多的传播与交流。根据调查显示,微博是政府进行政务宣传的主力军,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内容的不断发展,这一运营水平逐渐成熟,微博问政等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2.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 2.1网络新闻舆论可能会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 网络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受到时间、版面以及播出时间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民众参与成本的风险,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情绪。然而,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人们时常将最深层的感受进行表现。尤其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网民的身份处于匿名状态,因而容易出现部分网民受到心理操控而变得失去理智,网络内容低俗化以及情绪化问题则会暴露出来,容易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危及国家安全管理。 2.2部分不良信息会误导政府公共舆论的走向 通过网络开放自由的环境,人们能够自由发声,个性得到张扬和释放,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受到人们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能力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有可能导致所传播的信息发生质的变化。尤其对于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而言,他们在看到有煽动性言论的时候会出现跟风的现象,久而久之则会误导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③。 2.3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权益侵害 由于网络的开放化和自由化,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有效延伸了公民的权利。然而,一般而言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无需接受责任的制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强权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现代社会,关于网络谣言事件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和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以及现实的社会秩序。在网络时代,个人的隐私缺乏保障,部分网民或许会出于仇恨和报复之心而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行为严重损害了个人的权利。其实网络暴力犹如看不见的拳头,一方面给受害者带来了伤害,损害了其利益,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3.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3.1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其首要环节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指定的政策目标,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④。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 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执行过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信息、执行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传是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它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政策的认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利用公共网络实施舆论导向,不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倾吐民众对政策表达最真实的意见。通过网络新闻舆论的交互性原则,能够有效实现与网民进行沟通,政府向网民认真解读各类公共政策,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当民众通过网络新闻舆论发现政策执行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明显的漏洞时,则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从而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 3.3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政府公共管理同样离不开监督的作用,而监督又离不开媒体的作用。媒体监督作为主要的公共舆论监督工具,大多数情境下主要反映政治以及精英媒体人士的意见。由于受到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影响,实施起来容易便捷,而社会大众在监督上存在着较多难以实现的地方,很难实现普通大众的看法和观点。基于这样的现状,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必须借助更加高效而有力的措施和监督手段,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其中最为实用的重要方式。与大众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监督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点,它使得公众能够平等参与组织各项管理,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助网络舆论获得良好形成。为此,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要善于利用好网络这一利器,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为人民办实事,从而不断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质量。⑥ 4.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阐述了网络新闻舆论影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面;其次分析了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最后详细分析了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有利影响。 作者:周慰祖 单位: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高等教育公共管理范式重构研究 摘要: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带来机遇与挑战。作为长期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进行范式重构,以契合现时代的特质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公共管理理论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在全球化时代亟待应对的全新挑战,并结合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探讨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的构筑设想,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可供参照的发展路径,使高等教育发展契合全球化时代的内在价值诉求。 关键词: 公共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全球化;范式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动以及自身发展的诉求,高校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迁。同时,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形之下,在一系列社会生产活动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关系也实现了与之匹配的同步拓展,也就是说,现今社会的生产活动不同于以往,并非单纯的借由主体行为所实施的社会化生产活动,而是演化为基于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层面之上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单一社会个体的生产能力并非局限于其自身的社会活动范畴,乃是扩大成为同其关联密切的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范畴。[1]借由此种情况可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即作为提升社会个体智识水平与技能状况的关键方式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这个意义来看,若将高等教育视为服务的一种,则可将高等教育定性为面向受教育对象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基于现今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以及社会公共福祉的增进效用日益突出,因而基于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而言,高等教育管理的公共事务属性也极其明显,故而以政府为主导,借助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从而实现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特别处于现今的时代,基于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覆盖面增大,使得高校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脉络成正向同态发展,因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依附性呈现出深化发展态势,高校从以往的社会边缘区域转化为中心区域,进而对社会整体运行发生着关键性的助推效用。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国内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让渡,使得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共属性得以凸显与强化,因而其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越发受到重视。 一、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时代变迁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必然随之发生与之契合的变迁,特别是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当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路径将产生直接影响,此类影响涵盖下述几个层面: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内涵发展提出要求,即高等教育管理应注重以市场规律为导向,以求实现在制度层面同教育市场化发展道路的有效衔接。基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审视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实质上此种制度便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主体实现有效指引与规制的规范体系。[2]基于构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而言,必须积极引导高等教育管理在制度制定层面强化市场路径引导效用。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乃是受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直接影响,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同市场二者之间的同构性。另一方面,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反映为政府对高校财政支出比重下降,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高校经费投入比重相对降低;传统的政府经费扶持模式得到改进,市场化竞争模式成为全新的选择;鼓励民间资本创设高校,使社会整体层面的高等教育规模得以实现扩大化发展;增加与扩大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激励高校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在传统的校内教学基础之上,推出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模式;扩大招生半径,允许高校招收自筹学费的留学人员以及引导高校进行教育产业服务输出,发掘域外教育市场等模式。 (一)社会思潮对域外各国高等教育管理演进路径的影响 从域外各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脉络来看,其市场化导向最初乃是基于源自英国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所致。[3]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取代了凯恩斯主义,先是发轫于英美等国,继而影响遍及欧洲诸国以及北美的加拿大、亚洲的日本、拉美等国。作为新自由主义而言,其理论内核表现为主张市场化、削减政府管制等。其后,域外各国先后经历了高等教育扩容以及财政投入削减等阶段。在此前数十年内,相当多的国家遭遇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压力,由此带来经费紧张问题,以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中叶到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所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先前的1.4%缩减为1%,经费缩减的主因即在于公办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化。[4]此外,域外各国高等教育管理受IMF、WTO等国际组织的协助。此类组织的介入,有效地使组织成员国在本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规划层面强化了市场运作趋势,具体的助推措施使得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市场彼此开放、鼓励在公办院校之外创设私立高校等,这有效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壁垒,进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不同国家、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服务的自由化。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驱动之下,各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实现国际接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然。 (二)文化多元格局对域外各国高等教育管理演进路径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之间的冲突与对抗,直接对传统的文化格局形成冲击,进而打破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壁垒,使得不同的文化在此种冲击之下彼此融合。基于此种文化多元格局,各国在高等教育管理层面务求实现彼此之间的文化价值包容,并借此使处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差距得以整合、消融,从而推动文化价值理念根植于高等教育之中,最终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发展演进路径的文化助推力。以现今高等教育成就最为突出的美国为例,其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很大层面上得益于对不同文化的吸收与整合,如在学科课程科目的设置方面,诸多高校均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能够帮助其实现对不同文化形成完整认知的课程。其次,在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方面,美国的高校均赋予了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以充分的民族文化宣传自主权,依托此种举措实现了对学生平等人权观念的传递与价值内化。最后,对多元文化格局的正确认知,也使得美国高校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并将此种教育理念贯行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组织之中,从而在教育层面为美国的社会整体发展提供了创新源泉。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在发展诉求对政府干预形成弱化趋向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言,一般即指政府行政层面对高等教育的监管模式,其体现了高校、政府以及社会三者之间在高等教育这一社会资源方面的权限界分。全球一体化对各国带来普遍的冲击,基于对全球一体化趋势的顺应,和对此趋势所带来的全新竞争模式的应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必须由以往的行政权力集中改变为行政权力的有效分散配置。从理论层面看,将先前的集中化管理转变为分权式管理,乃是实现民主管理模式的主要标识之一。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意义在于有效地对政府干预形成弱化,即使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进行适当的权限缩减,进而使得管理的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自20世纪70年代域外发达国家秉承新自由主义理路伊始,政府的权限得到有效的自我控制,由先前的“万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域外发达国家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新,其目的在于契合市场运行规律,弱化政府行政权力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权重,从而强化高校的自主权和自治权。举例而言,相当一部分域外发达国家转变对高校的财政扶持政策,由以往的直接性财政扶持转变为竞争性扶持,即根据高校的绩效达成状况给予其财政支持。此外,一些域外发达国家基于对高校教育管理绩效提升的考量,引入民间绩效评估机构对高校进行资质评定,如法国引入高等教育和研究审议会,具体的高校教育质量评定人员涵盖政府行政人员、学者、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借由评定人员成分构成的多样性,尽可能地实现对高校教育管理绩效的全方位客观评定。此外,高等教育的分权化管理模式直接赋予并提升了高校的自主权与自治权,基于应对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考量,各国政府相继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对高校的财政、人事等方面的全方位放权,允许高校结合自身实情出台费用标准、科学配置课程以及自主选择合作对象,如此一来,高校的办学活力得到空前提升。 二、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在全球化时代亟待应对的全新挑战 (一)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层面存在误区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市场化运作方式取得普遍认同。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国内诸多行业的市场化运作趋势继续深入,高等教育管理也随之进行了市场化运作调整。然而,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特质的影响,相关的市场化改革多流于形式,尤其在管理理念层面仍然暴露出较多的认知偏差,此种情形的存在极大地阻滞了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的良性发展进程。现阶段国内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偏差首先表现为对政府宏观计划调配的偏重,以及对市场化运作理念的重视不足。[5]从政策制定、出台推广的层面来看,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替代原因即在于谋求创设公正、良性的竞争机制,因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对政府宏观计划调配的过于推崇,造成现今国内高等教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办学体制层面仍然遵循政府主导公立院校设置模式,私立高校在教育资源、财政扶持、政策支持等层面无法与之抗衡,因而处于弱势地位;(2)教育资源的配置权限基本被政府所掌控,多数情形下依然遵循政府为主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未能创设以高校办学绩效为评定对象的绩效考核机制,因而未能使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经政府认定的重点高校(如“985”“211”高校)均取得了其他高校所无法得到的资源优势,从而导致国内高校之间呈现出发展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即重点高校借由其资源优势在招生、科研等领域一路领先,并且同其他高校之间的差距在逐年增大;(3)高校内部的教学遴选机制成固化态势。此种情形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的教育自主选择权限基本趋近于零,难以根据个人意愿,在求学期间实现专业的转化,同时,尽管现今高校普遍采用了学分制考核模式,然而此种模式乃是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达到一定数量学分的被动考核机制,而未能赋予学生借助学分的取得,从而实现专业学习年限的跃升;(4)毕业生就业层面存在问题。因未能创设科学的毕业生素质评定机制,因而导致用人单位在遴选员工时,唯有根据毕业生毕业院校的级别、专业进行员工遴选,无形中导致非重点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处于后备遴选的境地。在现今的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中,也存在着过于偏重物质建设与投入,而对软环境的投入与关注相对较低的取向。在国内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左右之下,高校均将发展重心放置于规模扩建层面,间接造成对教育功能取向的忽视,同时,在绩效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对科研成果的量化要求,却未能对教师的教学绩效给予客观对待,如此一来,使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偏重硬件量化考核、忽略软件内涵建设的路径偏差。 (二)政府集中掌控高等教育管理权限造成体制性滞后 如前文所述,现今域外发达国家在对待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上,普遍给予高校以一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国内在高等教育管理权限方面,通过高教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现已构成初步的“一元两级”管理分权模式,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在这种“一元两级”的管理模式中,地方政府(多为省级政府)为主要管理者,其在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点设置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限。然而从具体的管理方式来看,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相对域外发达国家而言仍较为滞后,并且此种源自体制层面的短板已经成为现今国内高等教育创新的阻力要素。[6]首先,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相对集中影响了高校的自主发展,尽管现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对高等教育的分级管理达成共识,然而一旦进入决策阶段,仍会出现管理权限集中行使的问题,进而表现为政府对高校的发展与战略蓝图事无巨细的事必躬亲;高校在具体的招生遴选、领导聘任、岗位设置、对外交流以及教职工考核等方面的自主权限受到挤压,此类现象的存在造成高校办学的主动效能受限,使相当多的高校管理者无须对此投入精力加以考量,只需被动服从即可,由此进一步导致国内高校表现出严重的办学同质化现象,诸如办学理念趋同、热衷热门专业增设、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等。其次,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无形中造成了对高校发展过程中教育创新的阻滞。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质助推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制度创新的内在价值诉求,也是目前各国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普遍施行的举措,由此使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掘,学术自由空间也得到极大的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公立高校因在财政、人事等方面对政府表现出极大的依附性,因而导致独立性不强。并且由于来自高校外部的各种社会力量对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使得国内高校基于获得财力与物力保障的考量,不得不对相关的利益集团做出一定的妥协,从而也导致了自身的发展背离了自身的意愿,对学术自由的追求被迫妥协于现实的物质诉求。 (三)人治思想突出与行政化趋势明显影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不同文化的融合使得当下的高校发展呈现出办学规模扩大以及文化交融的态势,此种态势倒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做出正确的应对,不过现存两种情形造成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进程受阻,一者是在现今的高校管理体制之下,多数管理者仍然将人治思想奉为圭臬,从个人的主观经验与好恶出发,为高校规划其个人认可的发展路径。尽管近年来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在尽可能的规制管理者的个人主观决策,然而受长期经验主义思潮的影响,依法治校的理念仍未能得到切实的贯行。不能简单地将人治思想归结为错误的决策,然而对比于法治理念来看,少数个体的决策所产生错误的概率要高于群体决策,同时,一俟管理者更换,必然意味着其先前所制定和推崇的发展思路面临被推翻的可能,进而造成高校人、财、物的无端浪费。可以说,人治思想对管理者个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动因、预判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内外部环境出现变迁,超出其经验认知范畴,则直接结果便是导致管理风险的发生。此外,人治思想的另一弊端在于其同高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理念背道而驰,甚至可能出现对学术自由一定程度的压制,更可能因此而使高校的中层管理者为了迎合主要管理者的发展构想,而罔顾高校实情,从而造成高校科学发展路径受阻。二者,行政化趋势在历经多年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后仍然未能得到彻底的改变,党政架构依然是现今高校内部管理的核心。作为以促进学术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重心的高校而言,唯有在内部管理中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匹配,方才能够彰显高校的社会价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依然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凌驾于学术管理之上,一些高校的内设行政部门,在职能设置上为管理部门,然其却能够倒转过来影响学术,由此导致一种怪现象,诸多高校领导提出要使行政人员努力向教师职位转岗,实际却是教师更热衷于步入仕途,选择“双肩挑”的职业发展路径,此种路径的好处不言而喻,既可以使教师在科研成果申报方面获得普通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身兼行政角色又可以使其真正参与到高校发展决策中去,从而为自身发展谋取利益,然则这样一来,却造成对高等教育学术自由理念的背离。 三、公共管理范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 所谓的公共管理范式,即是指公共组织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系考量,因而依凭自身权限以及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采取相关管理活动的举措。[7]可以说,从内涵层面来看,公共管理活动的价值内涵即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并以社会整体利益与公共福祉的实现为诉求,公共管理活动的目的在于借助有效的管理活动实现对公平和效率的最大程度的兼顾,同时,在科学把握目标决策、协调、控制等管理节点之外,必须凸显与保障社会公共责任的实现,其不仅追求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更应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成员的最大化兼顾。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而言,基于前文所论及的其“公共产品”属性,因而可以将其视为公共高等教育管理,同时按照公共高等教育管理主体关联程度的区别,可进一步将之界分为内部与外部的双重管理系统。所谓的内部管理系统,是指由中央与地方二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与主管部门之间架构形成的纵向管理模式;所谓的外部管理系统,则是指由公共教育行政部门同市场、市民社会之间架构形成的横向管理模式。基于外部管理系统而言,市场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二者的关联有必要进行精准的界定,而市民社会同公共高等教育二者的关联也亟待协调统一;基于内部公共管理系统而言,高校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二者的关联也有必要加以明确。 (一)市场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间的关联 作为公共高等教育而言,在产业归属层面为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因而其可以依照市场化模式进行相应的业务运作。同时,公共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这一社会属性,因而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诉求的市场规律无法保障其公平性,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乃是,既要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又要辅之以一定程度的政府适当介入,因而作为市场同政府适度介入的公共高等教育管理间应为彼此倚重的利益连带关系。 (二)市民社会同公共高等教育间的关联 一般而言,在市场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二者间进行遴选极其困难,原因在于选择对市场的倚重,会遭遇市场缺陷所引致而来的风险;而选择非市场运作模式也会随之引致非市场化缺陷带来的风险。基于前述情形,当公众遭遇到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二难抉择时,常寄希望于借由市民社会寻求全新的问题解决路径。从以往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来看,高等教育同市民社会交集甚少,甚至可以说,以往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市民社会未能形成主体意识,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改变了这一现状,依托公共媒介的介入,使公众获得表意自由,保障公众对高等教育管理相关决策的知情权,使公众给予高度关注的高等教育相关问题得到使其满意的反馈。[8]欲达成此种目标,国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将适度的权力赋予相关的社会组织,进而创设出以政府为主、政府与市民社会共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如此能够增进公共信息传递,使公共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活动公开化,并使公众强化对其的认同感与信赖感。 (三)高校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间的关联 在分析高校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间关联的问题上,应重新界定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能,即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应科学划定其权限触及范畴,笔者认为可将之界分为内部范畴与外部范畴。内部范畴即指高校的内部运行事务,诸如教学组织、科研、招生等,此类问题应给予高校充分的自治权;外部范畴则是指高校作为事业法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遭遇的、依凭自身无法给予解决的问题,诸如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规模控制等,此类问题应借力于行政管理部门,由行政管理部门从宏观角度加以协调。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同公共高等教育管理关系协调当中,应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即由行政管理部门、高校、民间组织进行合议,出台具体的规划方案,最终实现对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决策。 四、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的构筑设想 由前文的论述可以得知,完全以政府行政权力干预为主导或者完全放权给高校赋予其绝对自治权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都不足为取。原因在于,完全以政府行政权力干预的高等教育管理主导模式将使高校丧失独立性,进而不再具备学术潜力与发展活力,而如若采取完全放权的模式,则其风险正如布鲁贝克所指出的那样,高校作为学术行会的发展形态之一,而任由行会自行发展,则将直接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弊端,诸如出现对改革呈不合作态度、自身过于保守等问题,同时,高等教育管理现今同社会事务的联系日趋密切,因而对待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不能完全借由高校的学术委员会来决定高校的重大事项,否则变相失其外部性特质。此外还需看到的是,高校依凭自身难以为自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运行费用,而来自政府财政扶持的这种外部经费注入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前述考虑,笔者认为,现今国内高等教育管理范式重构应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价值重塑 正如前文所论证的,高等教育服务具有“公共产品”这一社会属性,而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而言,由于此前政府以及相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均习惯将高校视为自身的管理对象,未能形成对高校作为学术中心的特殊主体地位给予正确的认知,因而在此种偏差性理念的影响之下,将管理行为单纯视为履职行为。故而高等教育管理者务必应正视全球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带来的冲击,积极主动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价值重塑,改变以往的计划性作为方式,应以管理活动的意义与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公众福祉的社会服务范畴为价值理念,并且以服务他者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二)对政府、高校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范式重构 作为政府而言,应借由自身所掌控的公权力,改变以往的“政府—高校”的二元管理机制,应秉承公共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赋予社会组织以高等教育管理参与权限,将社会组织纳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范畴之中,构筑“政府—高校—社会”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架构。[9]具体而言,政府应改变以往的高校经费来源财政扶持模式,应积极面向社会开放资源融入渠道,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同时也使工商企业资本、私人资本等得以流入高校,政府可以出台政策规定高校可以借由其从外界融入的资金数量,获得与之匹配的政府拨款,这样能够缓解政府对高校持续财政投入所面临的压力,也将有力地推动高校实现同企业之间的商业协作,依托对私人市场的借力实现对高校内部公共部门服务的取代,从而使高等教育管理借助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转向社会化发展路径。其次,应注重凸显专业教育团体的“第三方”意见,如赋予高校教师联合会或者类似的非官方组织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之中的权力,借助其非官方的角色地位,对高等教育管理运行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意见的征集,依托此种非官方组织的意见征集,实现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缺陷的查找与补足。 (三)将现代公司管理模式引入高等教育管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2003年制定出台的白皮书《我们的大学:支撑澳大利亚的未来》中指出:“尽管高校的地位、性质同企业存在差异,然而高校每年都管理着数百万澳元的财政预算。因此可以断言,高校有必要借鉴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在公司的内部架构中,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关,同时董事在履职过程中应严格秉承勤勉义务,并且在董事的任职资格中规定:“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不得任职董事”,此种任职资格限定将公司董事的个人职业生涯同组织绑定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董事勤勉履职的督促。高校的党政负责人权限类似于公司董事,因此可借鉴董事任职资格条件,规定高校党政负责人如若因个人决策失误造成高校财政赤字或者被迫停办的,应禁止其在其他高校或机关出任领导职务。[10]借助此种方式,使高校负责人的个人职业生涯同所任职的高校联结于一体,从而能够有效地督促高校决策者在出台决策时秉承审慎、负责以及科学、务实的态度,避免因人治思想以及主观经验主义对高校造成损失。 (四)将市场化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管理 以往国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等级划分,使其中被认定为“重点”的高校获得了其他高校所难以获得的资源与优势地位,然而此种模式实则为教育资源垄断,尽管国家教育部明确诸如“211”“985”高校引入动态竞争机制,但同时也指出不会添列新增高校,如此便形成非“211”“985”类高校只能望其项背。针对前述现象,笔者认为,无论是“211”“985”类高校,还是“研究型大学”,不应固化入选对象,应以市场化竞争赋予高校平等竞争参与权,从而使已经入选的高校保持发展活力,使尚未入选的高校产生发展动力。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我国的社会整体创新进程已经拉开序幕。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带来全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服务也将接受全球化时代以及创新思潮的洗礼,基于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良性发展、增进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及效度化彰显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助推效用的目标,则必须对高等教育现行体制中存在的短板加以补足,以往基于政治因素抑或是经济因素考量而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所秉承的“政治挂帅”或者“经济先行”模式已经被证明难以为继,而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其保障了高校的学术自由空间,并且赋予了高校较大权重的自治权,同时也依凭政府、高校之外的第三方主体介入,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升级,也直接提升了高校办学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诉求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作者:娄坤 单位:四川医科大学宣传统战部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研究 摘要: 理性官僚制是适合大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从其诞生伊始就备受推崇,一时成为了社会的世界性命运,但由于这一模式不再试适应信息化或后工业化时代的要求而日渐式微。以鼓吹分散化和竞争理念的新公共管理在满足信息社会的推进对效率要求和改进僵硬行政体系的同时,也要带来了一些治理难题。正确看待新公共管理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其发展的实质,并使我们更加理性地借鉴此种模式。 关键词: 官僚制;新公共管理;超越与局限 源于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的官僚制是一种以专业分工为前提,以法理性权威为基础、非人格化组织、层级划分等为特征的政府理性实践范式,它与近代大工业化生产特征相适应,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行政效率。随着后工业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提高政府面对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一种呼吁以企业家精神重塑组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出现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新公共管理是官僚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技环境所带来种种不确定性变革而来,它是对理性官僚制扬弃的一种组织制度。 一、官僚制的特点与局限 1.官僚制的特点。 在韦伯那里,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制度,而不是让政治价值关联等非理性因素介入到组织,因此,韦伯事先把官僚的身份设想为“行政动物”,这样的直接结果是政府官僚被剥夺成不具有个体情感价值和对不同政党持有独特见解能力的存在,“个人理性”,“政治中立”和“价值无涉”等观念完好地诠释了这种体制下官僚的特点,与这种行政价值观对应的是,官僚组织的设计原则也应当以理性为精神指导,并具有严密的分工和层级关系。官僚制组织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征:(1)层级制。即在一种层级划分的劳动分工中,每个官员都有明确界定的权限,在履行职责时对上级领导负责;(2)注重制度和法规。官僚制有明确权责的规章制度,公职人员根据法律或行政规章发号施令,并有法定的管辖范围。(3)注重个人专长。每一层级的行政人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并且经过特殊训练和考试才能成为组织正式成员。(4)专业化分工。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由此可见,韦伯提出的理性官僚制是以系统化分工为核心特征,将复杂的行政管理问题细化为重复处理的制度安排,它强调通过加强垂直控制来协调横向部门的运转,以此形成集权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模式。 2.内外制度因素的制约。 尽管在当时大工业化社会背景下,官僚制成为将人的需要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的有力工具,有效解决了组织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的问题,但它面临着最为突出的主客观因素也令其难以维持发展:(1)市场环境的冲击。官僚机构作为公共物品和服务唯一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经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有所动摇,70、80年代由私人部门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公共部门,政府通过补贴,委托和行政特许经营权等多种方式实现间接提供服务,各种私人机构,公司组织,独立团体被允许参与到政府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等等,这些交错复杂的因素和尝试正不断促使着一种更加灵动和开放的原则加速形成,并以此带动后工业化时期环境下政府变革的趋势;(2)行政二分逻辑的难以实现。将不同官僚视为行政法规执行者和政策提案来源的两个互不干扰层次是不真实和符合“理性”。在追求政府节缩经费和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的前提下,美国在80年代末通过的“第二法律”就确定了文职官员参与政策制定的规则来解决众多复杂的立法工作,由此模糊了这两种身份的边界:官僚既是政策提案的重要来源,又是实际法规的制定者。现代官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其传统的职责范围,政府官僚的身份也由以往“行政动物”向更加复杂和理性的个体慢慢转变。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布坎南和塔洛克将“经济人”假说由经济市场推及政治市场时也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现代政治家除了其职业要求之外,还扮演着另一种特殊的“经济人”身份,这些身份的异化也说明了传统官僚制所面临深刻的历史局限性,在后来更为复杂的环境下,官僚制所奉行的“政治中立”、“价值无涉”等理性情感也将变得更加难以维持。 二、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与局限 伴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的步伐加快,作为在相当长时间内构成传统公共行政的官僚制弊端也日益凸显,社会舆论各界对官僚体制所带来的组织僵化,官僚制与现代民主的冲突,管理主义至上与政府公共价值之间矛盾的批评不绝于耳,正如欧文•休斯所说:“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已发生了转变,曾经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形式。” 1.新公共管理的超越。 公共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范式和基本内容作出了不同的概括。胡德(Hood)认为,新公共管理强调商业管理方法和原则在公共部门的应用,因而具有以下特点:管理的职业化转变;标准和绩效衡量;产出控制;单位分散化;竞争机制;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纪律与节约。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中对新公共管理模式做出了归纳,并阐述其有别于官僚模式的新特点:“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社区拥有的政府:向公营、私营和志愿团体等提供催化剂,使之行动起来解决社区问题;竞争式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的政府:行动的力量来源于自己的目标和使命,而非规章条文;讲究效果的组织: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受顾客驱动的政府:给公民“以脚投票”的机会,让“顾客”有所选择;有事业心的政府:以花钱来省钱,为回报而投资;有预见的政府:能够防患于未然,不是让问题成堆后才提供解决方案;分权的政府:把控制权从官僚机构那里转移到社区,授权给公民实现自我管理;市场化的政府:市场机制取代官僚机制。新公共管理思想反映了人类进入信息化、市场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对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 市场机制允许更多的私营企业和组织加入到政府的服务外包行列,打破了官僚制对公共服务的垄断,由此形成新的公私营合作伙伴关系。公私营合作伙伴关系的出现不仅是对新时期全能政府的否定,同时也是对长期以来政府被视为矫正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和挽救失灵有效干预的质疑,现在反过来,新公共管理主张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塑造和推动公共部门的发展,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合作与竞争,以达到优胜劣汰和精简机构的效果,在提供服务不打折的情况下又能控制一定的成本。 1.2强调职业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认为,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应当清楚自己做什么,如何做并向谁负责,让公共管理人员真正成为管理者,而不是传统的仅仅听命于上级的行政官员。在新的管理体制中,行政人员和上级领导关系的维持不再是以往的权威性约定,而是依托于彼此间的信任来创造更加宽广的行动空间,授权也将取代任命成为更加普遍的责任形式。 1.3对组织内部规制的松绑。 新公共管理反对官僚行政模式中过于重规章守则而轻绩效优化的做法,在官僚制那里,绩效工作已沦为一种例行公事;新公共管理主张放宽规制,用绩效实现目标管理,即通过确定组织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完成工作来进行测评,由此促使规则驱动向任务型驱动组织的转变。 1.4提供回应性服务。 传统供给制度抹杀了公民和社会团体异质性服务需要的诉求,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扭曲市场规则,造成了公共产品的生产浪费和低效;新公共管理则强调“公民即顾客”,通过转变公民身份,以市场替代政府,给公民“以脚投票”即自由选择的权利来提供回应性服务,改变了传统官僚制绝对刚性的供给手段,更好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1.5改善官僚的关系。 在传统行政分开体系下,政客与官僚仅限于技术上的狭窄关系,即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如今公共管理者日益卷入公共政策的制定和通常的政治事务,官僚和政治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灵活,这也促使着组织向更加扁平和灵动的组织模式转变。得益于新公共管理,官僚和公民的关系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引入、顾客至上等理念改变了以往公民接受服务的被动地位,现时的政府不仅要良好地履行其职责,而且还要学会倾听顾客们的意见,并以顾客的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的评估标准之一。 2.对新公共管理的理性认识。 新公共管理是在总结公共部门实践经验和结合时代要求变革的产物,它试图在公共治理中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传统的理性官僚制进行修正,从而使得官僚制政府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行政的研究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但由于内部存在的一些缺陷也导致其受到各方的批评,对于新公共管理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私人管理理念的质疑。批评者强调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区别。私人部门的管理过程由战略决定,确定目标,预算评估,方案设计,目标控制等形成,后一项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前项工作是否顺利完成,换言之,如果政府的目标难以具体化,那么后面的工作就很难进行,而在政府实际管理工作中,像这种明确的、优先性清晰的任务是非常有限,其结果往往也是难以预测,这将导致目标控制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在技术实现和政府职责两者间的平衡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因而实际上是增加了管理难度。其次是政府的“企业家”身份。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对待公民犹如顾客,但在这种意识形态转变过程中会造成政府过分关注市场和效率,忽视了公平和正义,损害了政府回应性、责任心的民主价值,与政府的行政伦理背道而驰。有的批评者认为,以市场为基础、公共部门私有化、顾客至上等为原则的改革措施也就意味着政府放弃部分公共管理职能,在新公共管理“顾客至上”的原则基础上,将公民身份贬低为顾客或消费者而忽视了两者间的内在差别,造成了政府的服务过于以“三E”(经济、效率和效益)为追求目标,民主社会化的基本价值(民主、平等、公正等)被抛向一边,罗茨从“新的治理”视角分析新公共管理不足时也曾批评指出:“新公共管理沉迷于目标之中,造成了20世纪80、90年代目标管理的兴起,忽视了及时调控和维持信任关系的重要性。”最后是竞争机制导致的碎片化。竞争机制提倡不同部门在提供一种或同类服务的时候以竞争者的身份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但忽视了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造成不同利益主体为追求最大化预算而加大了彼此间的离心力,最终难以聚合力量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带来了碎片化的治理结构。佩里希克斯(perri6)认为,推行新公共管理所强调的“分散结构化”治理在功能上会导致一些前所未遇的问题,如转嫁问题与成本、相互拆台和干预、产品重复提供、目标经常冲突、缺乏必要沟通、在回应需求时各自为政、服务效果不理想、倚重固有的专业干预,缺乏灵活手段等等,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后新公共管想予以解决或力图避免的。 三、结语 传统的行政官僚是一种理想的设计,其理论着眼于政治学,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则把眼光从政治学转到经济和工商管理层次,借助于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在官僚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市场价值为取向的公共管理与决策模式,极大化丰富了官僚制的管理内涵和新方法,但正如彼得斯所言,旧的原理一旦被后来出现的关于政如何运作的更为现代化的原理所取代时,旧的原理所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又会重新出现。新公共管理在解决效率和灵活尺度等问题上契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其极力鼓吹的分散化治理和推崇的货币理念也造成了政府忽视其根本的政治过程,导致种种新出现的治理难题。就行政改革而言,改革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矛盾和曲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应寄希望于一种完善无缺的理论模式来完成所有的工作,而应当辩证认识理论发展的过程连续性,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服务社会。 作者:陈曙亮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进行了数次的改革,这些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现在,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政府出现了财政负担沉重、办事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但是,随着新公共管理体制理论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根据新公共管理体制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果,这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而言,具有深远的引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待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时,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也不能一味地固守自己的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构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国家行政管理机制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机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想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必须依据我国的根本国情,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 作者:韩康 单位:贵州省凯里学院学生处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公共管理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特殊性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目标指向尤其重视其实践性。为使实践教学实现功能最大化,则必须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但现实中人们对机制的内涵、实践教学工作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其运行机制的形成存在诸多障碍。文章在充分分析机制内涵及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想。 关键词: 高校;人才培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实践与教学对现代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与教学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实践远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与社会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尤显重要和必要。为构建该运行机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机制概念的本质、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充分考察现实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良性的运行机制。 一、机制内涵的本质回归 “机制”概念频见于各种文献,但是部分学者及实践工作者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很少有人能在“机制”概念本质意义上使用。这种一词多义现象(或无意义)不利于问题的澄清,因而也就不利于机制的构建与形成。因此,本文将对“机制”概念予以一定的分析,使其回归其本质内涵。“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也就是说,能否发挥功能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机制。其后,人们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来表示一定经济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说“,机制”概念是从自然科学经由生物学及医学等逐渐演化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辞海》中关于“机制”的解释共有三条“,第一,机制是指机器制造的;第二,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生理机制;第三,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等”。这三条解释基本反映了上述演化,本文也正是在这三个基本解释(主要是第三个解释)的基础来澄清“机制”的基本内涵的。良好的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系统使其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机制重在其运行,如机器只有合适的构造和正确的工作原理才能正常运转。但仅有组织并不能成为机制形成的充要条件,机制的形成需要以组织为载体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来维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合理化不能仅靠自觉,须用制度予以促进和制约。只有确保与机制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的存在,机制才能在实践中正常运转。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决定了不同机制的存在。但机制的构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制度的叠加,不是简单的代数求和,它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互相呼应、补充和啮合,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机制承载于组织之上,组织有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它通过组织内人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实现。完善的组织,健全的制度,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者,才能保障机制效能的实现。组织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组织在制度的规范下运行,而制度在一定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得以落实。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两者的交融和配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践指向性非常突出,因此更应强调其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但在该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没有该项教学方式或存在该类教学方式但却流于形式。国内学者对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解释多集中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等方面。本文认为,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在于两点:第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主要缘于对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意识,因而就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机制的缺乏则主要在于学界整体对机制概念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严重的缺陷,部分学者在使用“机制”概念之时经常指向他方———如制度、组织、体制等,而不是机制内涵本身,从而导致实践中无法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本文将在机制概念本质回归的基础上,以实习实训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进行尝试研究。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组织的确定 现代社会中,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组织。在实践教学方面,其组织涉及两大方面、三类组织。两方面指的是实习方、实习受理方,即校方及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等,通常所说的“府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指的是就是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用。三类组织指的是高等院校、学院及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属于教学活动,因此,在学校一级应由教务处来负责实施,具体应由实践教学科(或专门负责实习的实习科等负责),在学院一级则应由教学院长(负责教学活动)会同专职副书记(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实施,或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本科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各类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结构方能发挥相应的功能,实践教学组织亦不例外。校级实习组织结构至少应包括:外联部门(或岗位,下同),负责与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签署协议等;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抽查工作;实践教学指导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审核及提出相应意见或建议;后勤保障部门,负责联系车辆等工作及实习实训所需材料和工具等的提供。院级实习部门的组织结构则应包括:协调部门(实干事或总秘书),负责实习工作的全面协调,具体职能包括实习计划的拟订,实习学生自然情况的调查与汇总,获取实习单位的岗位说明书,负责实习学生具体的工作部门与岗位分配,帮助实习学生与实习基地实现对接,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困难与要求,反馈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印象及工作建议,协助校外指导教师考勤,核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学生实习成绩等;实践教学指导部门(包括校内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予以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检查部门,负责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沟通交流、督促和检查。学校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则用人单位也必须成立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学生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基地也应具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方能发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其组织结构包括:联络部,负责用人单位及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包括具体部门的用人信息的搜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审核以及联系用人单位具体负责人与高校具体负责人签订协议等方面的工作;实习指导部门,负责接待学生及具体业务指导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三类组织及其内部的各个分支部门或具体岗位之间应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即组织系统。但若要形成该组织系统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则还需要辅以相应的制度,以对三类组织及其各个分支部门的行动予以促进和规范,即形成制度系统。制度系统与组织系统密切配合,方能形成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三、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并非孤立存在,其制度建设必须与组织建设协同方能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即组织系统的诸要素与制度系统的诸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和制约。因此,为使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得以形成,我们必须对组织系统各分支进行制度规定,以对其行动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 1.信息交流制度 信息对称是进行组织协同的前提基础,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使实习方与实习受理方相互了解对方的需要与要求等,从而使双方能达到人事相宜。既能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又能帮助用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从而也就实现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信息交流制度规范与制约的对象包括:校级的外联部、院级的协调部以及实习基地的联络部,同时也包括两方组织的各个层级的所有部门,例如实习进程中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及实习后的经验交流等。 2.监督检查制度 实习实训活动是个系统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为保障实习实训的效果,必须进行全过程管理,因此对各个环节监督检查必不可少。监督检查制度包括对实习学生、各个组织分支部门、指导教师等的监督检查,例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实习成绩考核制度、寻访制度、实习工作评价制度等。监督检查制度应用的对象为校级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部门、院级的检查部门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3.调研与实习准备制度 若想使实习实训工作实现功能最大化,则必须使实习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即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总体情况以及市场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实习计划以保障实习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在实习前还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除上述实习计划外,还需制定各种文件及实习辅助材料以及岗前培训等工作。注意岗前培训对象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同时也需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 4.实践教学指导制度 实践教学仍属教学活动,因此其活动的展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必须制定各种实习指导文件,包括实习计划等。同时,还要制定导师遴选制度、双导师制度等。实践教学指导制度应用的部门为校级、院级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部门。 5.评价交流制度 实习结束之后,应对实习实训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和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经验以指导未来的实习实训工作,总结教训以防止未来的实习工作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评价对象包括所有参与实习工作的部门及人员,评价的方式可采用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如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及各部门的实习工作总结,组织评价则应制定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教师、优秀实习工作者评选制度。上述制度的设计将对所有参与实习实训工作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规范与制约,以使其行动不超越合理的框架。制度设计之时应注意各项制度之间的系统性,防止出现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制度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与组织系统内部的诸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从而使制度系统与组织系统相协同,才能使公共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形成具有可能性,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刁利明 单位:黑龙江大学 公共管理研究论文: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起源与发展 摘要: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部分,是在经济全球化刺激下兴起的。文章先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进行阐述,分析了区域竞争和区域主义对公共管理研究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又阐述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起源;发展 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 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也有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特有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刺激。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兴起。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强调的是巩固国家与周边地区的利益及外交。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曾在一段时间内沉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个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断加深,各个区域之间也存在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些都为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化的竞争同时,也显示了地区竞争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区域公共管理的衍生奠定了基础。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为区域竞争创造优势条件,离不开政府职能的管理,这些超脱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为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宏观视角层面的探讨和分析[1]。除此之外,区域政区间的竞争加剧也推动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出现。无论是国家间的政府还是区域间的地方政府,都存在着政区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制度政策和公共资源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区域间的政府已经不再是过去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而是既有平行竞争压力和单独地方利益的政府,是一种开放式的政府。这也就更加剧了区域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而政府要想在竞争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资源,就需要统筹发展采取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这些因素都加快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进程。 2.区域公共问题的兴起。 伴随着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态势[2]。与此同时,相应的国际社会事务也变得复杂起来,区域公共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在跨行政区域的环保问题方面,以及地区流行病防疫方面,还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对区域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完善。而且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协调市场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来完成的。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 1.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 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区域公共服务制度的研究,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典型个案。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主体客体和管理的方式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依照现代公共管理的新理念,对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发展作出全新的认识[3]。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将包括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以及学校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等。而区域公共管理的客体也将针对区域公共问题的属性和划分。在区域公共管理的方式和机制方面,则必须要在开放是政府的模式下采用合作和多样化的管理方式。研究区域政府间的竞争力,需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政府间竞争的理论和经验,重点对区域间地方政府的竞争力进行研究,还要重点规范政府竞争中的各种行为,以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区域化竞争。区域公共服务制度和产品是紧密相联的,对研究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区域公共问题的多样性和不同特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区域公共管理中的个例研究,就是要充分尊重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选取某一地区作为典型,进行追踪研究后做出展示,为其他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模型和经验。 2.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意义。 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对公共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推动了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和现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首先是在研究手法上的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法学等综合学科基础上,对区域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知识的交叉运用,是一种原创性的理论同实证相机和的研究方法[4]。其次是在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框架,是对区域公共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是对公共管理内容的补充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统的行政学研究范围,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三、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虽然我国有着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但是自然环境和人口资源都是不平衡分布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上的发展差异,给区域公共管理带来了不平衡的问题。众所周知,由于资源分布以及改革开放等原因,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无论在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是要优于西部地区的。因此不管是从公共管理的环境方面还是公共管理的模式来讲,各地区在公共管理领域都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区域公共管理这种不平衡的问题,也是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必然产物。要改善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对西部地区的公共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科学的探索。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公共管理行为方面有着规范的制度。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因此无论是在经济米发展模式还是管理模式上,他们都是在模仿和照搬中东部地区的经验方式,并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再加上由于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多,在进行公共管理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因此受到的环境制约更多。 2.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区域公共管理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市场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等较之传统公共管理都发生了广泛变化[5]。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基础是区域的公众行政,因此在区域管理中包含着多个管理主体。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时,政府就不再是唯一的执行主体了,要向市场和第三部门做出权力让渡。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让渡过程中,政府是否自愿以及市场和第三部门是否具有较高的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这也就为我国区域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实现对各方面职能和利益的调节是刻不容缓的。除此之外,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也将会增加各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而我国现在还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很多职能部门的建立还不完善,无法对公共区域管理中各地区实现有效的约束。因此在区域间发生资源和利益的争夺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合作的发展,这些都是区域公共管理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要减少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需要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要正确指引政府在转换职能时的权力让渡,要对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协调和维护,最大程度的维持区域公共管理的稳定发展。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各地区在区域公共管理中的竞争予以监督和管理,杜绝不稳定的因素滋长。要加快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就需要解决经济环境和发展环境带来的差异,要通过协调区域发展和建立有效的区域管理机制,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同国际间的区域合作,适应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发展潮流,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作者:张群辉 单位:华侨大学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亚投行的建立对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建议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亚投行的基本概况,比较研究亚投行与四大基础银行的不同点,并据此找出亚投行所需人才的特点,同时分析当前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方案对亚投行人才需求而言存在的不足,最后,给财经类大学提出指导建议以更好适应亚投行的需求。 关键词:亚投行;四大行;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亚投行的建立,是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第一步,是中国产生世界性影响力的第一步,是抗击美元霸权的第一步,同时,也给国内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新的就业目标。当前财经类专业院校在银行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国内四大行为主,随着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这便给我们在财经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亚投行的概况及分析 (一)亚投行的基本概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2013年10月2日,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投行是中方倡导的,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 截至201年4月15日,中国倡议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者已达57个国家。亚投行倡议的成功实现,成为标志性事件,最终结果也显示出各方对于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1] (二)亚投行和四大基础的对比 1、定位不同 亚投行是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的后继改革者。一千亿美元的法定资本使亚投行成为继欧洲投资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等银行之后,成为世界上大型多边开发银行之一,作为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是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亚投行基本定位决定其作用是一个推动经济领域区域合作和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推手。 与亚投行相比,虽然四大基础银行也向国际化发展,比如市场的国际化,主要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融合,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循环和实现优化配置;业务的国际化,银行的业务由单纯的国内转向国际,国际业务占到总业务比重的一定规模,其海外资产和营业收入成为该银行体系总资产和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的国际化,各银行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形成一个在统一的决策体系下进行的经营、各实体间通过股权或其他形式紧密相连的网络。就其实质而言:四大基础银行的基本定位主要还是服务于国内业务。 2、业务不同 亚投行的业务十分广泛主要在于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机构,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四大基础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主要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中国银行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中国建设银行主要经营国内外不同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中国农业银行已由最初的农业信贷、结算业务,发展成为品种齐全,本外币结合,能够办理国际、国内通行的各类金融业务。 二、目前高校培养模式下的人才特点 (一)亚投行所需人才特点 实际上通过上文已经列举的亚投行的概况以及亚投行和四大行差异的比较,笔者认为亚投行和四大行的人才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总结出以下几点亚投行所需人才的特点: 1、国际化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和各国的贸易经济来往也愈加频繁,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于亚投行这种多国参与其中的区域型经济组织这一点更加明显。黄莺和吕宏芬等认为国际化人才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综合专家学者的定义可以确定的是,学者们普遍认为,国际化专业人才要能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际能力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5]。 亚投行要求员工能时刻关注国际形势,根据国际形势调整工作。同时亚投行员工的事务处理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亚投行员工应该了解不同国家的工作惯例和文化背景,恰当维护好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同时,在面对不同国家时,亚投行员工需具备一流的知识结构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 2、复合型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人才。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专才而言的。比如:亚投行的员工应该了解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等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的某一行业的同时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复合型人才相对于只掌握一个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而言,在处理问题上能够运用不同的知识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亚投行负责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其业务范围十分广泛,相比单一能力的人才而言,亚投行会更加倾向于招聘复合型人才。首先,复合型人才凭借掌握多种能力知识的优势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其次在处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时,复合型人才的发散思维的作用会比单一知识能力的人才要明显。 3、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能力是指保证不同背景的个人、群体、组织与部门、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认同的一种文化素养和交往能力。在亚投行这样的工作氛围里,我国本土的员工将和许多外籍员工一起工作,也会参与到与不同国家的合作之中。这个和国内四大行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差异。 亚投行自然会要求员工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不仅是掌握第二外语,还包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和处理问题的习惯等。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就会违背亚投行建立的初衷。同时员工应该了解本国的文化,坚定本国立场在国家博弈之中为国家争取合理的利益。 (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对亚投行人才需求而言存在的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国内出版社和专家学者撰写的,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多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就使得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是适用于国内实践而不完全适用其他国家的操作习惯。 同时我国课程设置中还是将重心放在了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大多只攻读单一专业,这就使得学生知识面窄,不关心国际时事是无法了解国家之间关系的,如果不了解国家间关系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就容易出现失当之处。无法满足亚投行的人才需求。 在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和海外大学进行联合办学采取“2+2”等办学方式,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和海外大学联合办学可以让我国学生融入其他国家的社会生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习惯等,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那么针对大部分不能参与联合办学项目的学生而言,部分高校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安插在外语教学环节之中,但是我国的外语教学更多的还是关注应试或者听写方面,在口语交流和文化学习等方面仍然没能切实起到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的。 三、总结根据亚投行的建立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补充 综上所述,就财经类院校来说,应根据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由适应到主导的地位变动适当调整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一些普及国际性知识的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法律,世界各国文化与习俗等等,使其更加贴近国际化,体现中国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应扩大学生知识面,扩展学生在其他各个领域的一些基础性常识,尤其是对于学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复合型人才越来越炙手可热。最后,还建议学校增设一些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经调查,从2015级开始,南审便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反映在金融学院,金融学院专业上比较接近亚投行:比如在金融学院增设精英班这样的专业,精英班采用全英文授课,人数不多,旨在培养一些具备国际视野与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的人才。这些都是以后进军亚投行的潜力股。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基于市场需求的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得出财经类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其次,分别研究财经类大学毕业生最热爱的三大类型职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公务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每一个领域大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以此探索解决方法。最后,对本文研究课题加以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毕业生 就业方向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势必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内外经济增速趋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财经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银行 (一)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总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银行招聘时的专业选择还是比较广泛的。但与此同时,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也具有一些硬性的要求,以工商银行为例,它的招聘要求就包括:有良好的英语能力,比如要求通过CET-4、CET-6等。院校要求:国家统招统分的第二批本科及以上全日制高等院校。 可以说,银行的招聘要求还是相对宽松的,但是不可否认,银行招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性要求”,比如985、211高校毕业生优先考虑,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受银行的欢迎,不过归根究底,本人的实力仍然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的只能作为辅助参考。 (二)目前应届毕业生报考银行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主要从笔试、面试两大方面分析了目前应届生报考银行面临的难题。 关于银行的笔试,广大毕业生反映笔试通过的概率还是较高的,通过调查,银行的笔试多为机考,五大行的笔试难度较大,其他较小的商业银行笔试难度适中。广大考生首先是要加强考前练习,另一个是要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将自己不擅长的题放到最后再做,尽量提高正确率。 银行的面试一直是最残酷的环节,特别是五大行,由于报考的人数太多,经常会发生10个人中只能通过1个人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有位在银行工作的前辈结合自己过去面试的成功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就是着装打扮要得体大方,建议佩戴手表以把握时间。其次就是站姿和坐姿要得体,不可太过随意。再次就是谈吐要大方自信,面带微笑并且要与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最后就是尽量多多表现自己,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要勇敢地扮演一个leader的角色,同时也要注意与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可过于咄咄逼人。 三、财经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会计师事务所 (一)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人才学历的要求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从事审计职业并不需要过高的学历,本科学历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可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时一个更需要经验、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职业。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财务职业能力和经验才能做好审计。而想要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必须对CPA等职业资格有所了解。不仅如此,大多数事务所更青睐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才,这也体现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知识密集、智力密集、服务特色鲜明。 (三)对软件操作能力的要求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半数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看中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尤其是对审计助理,百分之七十的事务所要求应聘者具备熟练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而审计人员都是从初级一步步过来的,因此,应届毕业生对基础办公软件,如excel,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提高效率。 四、财经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公务员 (一)公务员招录单位用人需求――以审计署上海特派员办事处为例 审计署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总的来说,审计署上海特派办的招聘往往需要应届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学习能力与钻研精神。有责任心。 (二)对应届毕业生的启发 公务员不同于一般社会职业,承担了多种社会角色,如社会发展、社会管理的责任;社会关怀、社会服务的义务。所以想要做一名合格或优秀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自我的完善也成了广大公务员的一门必修课。对于现今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需要努力做到: 勤学。学习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基础,学习能力也是众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公务员增强党性、转变作风、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务实。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求真务实,是对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高度的执行力。公务员的执行力直接影响政府的行政水平和效率,进而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政府部门政令不畅通、办事拖拉、甚至不好好办事等各类执行不力问题,使得群众产生了各种抱怨和不满,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也因此凸显。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计划的制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讲授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高校应为合作企业提供优先选择毕业生的机会。校企合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面对如今的严峻形势,财经类高校应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来制定培养方案、人才建设以及就业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之处,特别是在指定人才方案时,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参与讨论,深化合作力度。同时,学校还应该为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理论提升渠道,将众多毕业生送入优秀企业,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长期合作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新型人才,为企业谋取更大利益,走出一条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发展之路。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院校大学数学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为实现财经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根据微积分课程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的特点,对微积分考试尝试了改革,从而提高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微积分;考试改革 财经类院校往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并具有现代意识、长远眼光的应用型经管类高级专门人才.而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数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的《微积分》,它为很多经济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数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优秀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可以学以致用,顺利脱颖而出. 一、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微积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理论课程,但是大学数学考试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统一参加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显然这样的权重分配更加侧重于期末的试卷成绩,形成了“一卷定结果”的局面,使大多数学生只以考试结果为目标,甚至只在考试前一周突击备考的方式来应对期末考试,完全忽视了数学学习过程.在我校15级学生中开展的调查问卷显示,有78%的同学认为此种考试模式不合理.另外试题的题型大都比较单一,基本是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翻版,而且计算题居多,少有应用题,固定死板的试题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分析问题而直接套公式、定理和定义的坏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了.大学数学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致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很大程度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直接放弃.这是大多数独立学院甚至各个高校所面临的普遍现象. 二、考试改革的目标 这样单一的凭借期末成绩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是片面的缺乏科学性的,所以为了使学生掌握数学工具、数学思想,用数学严密的逻辑、严谨的思维去分析和处理专业问题,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我们尝试推行过程化为主的考试改革. 三、考试改革的几点实施办法 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制订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评定标 准,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学生每学期的最终成绩评定权重分为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的分配情况如下: 1.分组讨论、动手实践(10%) 学生采取自愿组合形式分组,并推荐一位组长,原则是每组都要有数学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这一点由每个班级的学委进行协调.上课时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方便课上讨论和解答问题,课堂上会有相应的练习题,给时间做并请同学回答问题,每组组长每次推荐不同成员回答,教师针对成员的回答情况给个人记分.每次课要使每组至少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掌握的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定问题的难易程度,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特别是数学实验课及统计学中的实践部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情况打分. 2.过程化考试(20%) 根据前期问卷调查,60%同学建议增加考试次数,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大学数学科目决定考试的次数,一般是每章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性考试,由同一科目教师统一出题,统一监考,来保证考试严格性和公平性,题型模拟期末考试,但是题量是期末考试的一半,总分为100分,最后取所有成绩的平均数.但是此种改革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是否应该学院增加教师课时值得商榷. 3.随堂检验(10%) 教师在结束一节完整的课后,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一道思考题.例如讲完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后,教师给出了这样的思考题:“一元函数的微分和导数是一回事吗?并说明一元函数中微分、导数、连续三者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以小组的形式限时十分钟的时间来解答,并以纸质的形式上交,这样就避免了小组与小组之间抄袭答案的情况,为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增加期末小组成员内部不记名打分的环节.在没有时间检验的情况下我们会布置课下做应用小论文. 4.应用小论文(10%)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准备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自己选择,也可让学生根据某部分章节内容或某个题的解法入手,一般没有完整的答案,由学生独立完成.课下搜集资料,进行实践调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可以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另外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最终目标,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学生能在日常的学习中自动形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也会加大对学生毕业以后工作时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5.额外加分(10%) 如果学生数学论文完成的较好,或参加数学类竞赛获得一定的名次,或在所在分组内表现优异,可以给定额外加分,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入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 6.期末考试题型改革(40%) 现在我院期末考试题型为五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但是每次题都是“换汤不换药”,而且计算题居多,我们计划改变题库形式,侧重于实际经济应用,针对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出题,增加与专业课的衔接,体现大学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改革大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数学课程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强系统性等特点,再加上部分知识内容枯燥难懂,教师工作量的倍增,因此考试改革还存在着很多不可测的阻力与困难.考试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持之以恒并争取尽早实现我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江苏财经学院世界大学城空间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摘 要: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世界大学城的建立已有两年,调查发现,我校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使用有效性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将从获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建设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应用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影响的有效性几个方面分析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使用有效性,这份研究对真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使用有效性;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吸收丰富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多新形式的教学方式的涌现代替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世界大学城空间是一个全新的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基于这样的平台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整合,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将传统的课堂学习和先进的网络学习相结合。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江苏财经学院积极推广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建设,在这期间,学校要求所有教师更好的建设空间、推动空间的发展、把空间建设成教学育人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交流互动平台和学生个人发展平台,致力于打造信息化校园。并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体系。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世界大学城在我校的使用差强人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共发放1000份网络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50份,有效率达到95%,通过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获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经过分析发现,会计学院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空间次数、并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学习的时间均很少,往往只有当教师在空间布置了作业的时候,学生才会登陆空间学习。才会发生使用空间频繁的情况。其他时间学生几乎很少登陆并学习。而造成学生不常登陆甚至不喜欢通过大学城学习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包括:导航不清楚、访问内容显示速度快慢、常常出现部分内容无法浏览或者链接与显示内容不相符、在完善空间的时候,很多模块不能自动登录、不方便、不快捷,这些因素都使得空间使用者认为想要通过大学城空间获取知识比较麻烦。 (二)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建设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教师扔掉手中的粉笔,更多的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来传授知识,当中需要教师熟练运用超链接的技术制作表格化电子教案或者图像教案,需要将教学资料分解为概念、案例、视频、图片等等形式上传到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相关的计算机技能,教师建设空间的有效性势必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调查发现,70%的学生认为,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栏目设置“较好”,但有30%的学生认为这些栏目不能很好的指导自己的学习。说明空间建设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框架设计,但是在支持学习的细节功能上还有待提高。而这些都与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重建设不重应用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教学的有效性 如前文所言,学生使用大学城空间学习的时间较少,而在少数使用空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空间中不同资源模块也有着不同的偏好。世界大学城空间的资源主要分为这些模块:视频讲坛、新闻分享、图库分享、资源下载、资料上传、留言等等。调查显示,在这些模块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是“资源下载”,而视频讲坛、新闻分享却很少有学生浏览。这说明自主性的深度学习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也反映出空间资源在实现真正的深度整合与深层学习方面还要继续突破。 (四)使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教学影响的有效性 空间教学在“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深层思考”等方面一般,在“培养学习兴趣”、“拓展思维能力”等方面较差。 三、讨论 通过纸质问卷与网络调查方法,从教学资源获取有效性、建设有效性、应用有效性和影响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空间教学有效性,现有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有效性处于较低水平,尚需通过建设使用与推广提升教学应用水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资源获取有效性方面 应当针对调查显示的诸如导航不清楚、访问内容显示速度快慢、常常出现部分内容无法浏览或者链接与显示内容不相符、在完善空间的时候,很多模块不能自动登录、不方便、不快捷等问题一一改进,这需要空间大学城的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同时需要加大建设项目和资源的宣传力度,关注学生的空间学习动机; (二)在建设有效性方面 作为教师应当认识到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使用是对高职教师角色的一种冲击,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教师由传统教师角色正向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研究者、学习者。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教学活动的反思实践者。教师应该反复钻研,在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教学整合的途径、方式、模式等。同时,教师还应规划并参与到终身学习的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轻松地将教学资源、专业知识信息建立起链接,使之前孤立、不连贯的教学变成连续性、协调性的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三)在应用有效性方面 积极促进空间与常规教学的整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师和学生采用空间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真正使空间教学适应学习的需求和教学的发展;在影响有效性方面,积极推广基于空间的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突破时空局限,强化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职业环境与财经类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研究 【摘要】在近几年的社会环境中,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就是话题的中心,就业取向是大学生人生选择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论文主要对财经类职业环境进行简单的研究,并从大学生角度、学校角度和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环境 财经类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都进入低迷期,提高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各个国家中的重点。自从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之后,每年的各类毕业生不断增加,社会中的需求严重不足,大学生就业形式复杂,所以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成了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使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更加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必要。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以经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导课程,但相比于国外来说,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还是比较落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改善。 一、财经类职业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财经类的专业人才需求量还是很大,虽然目前应届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困难,但是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职业环境依然比较好,在各职业中,财经类的招聘需求量依然是前几位,根据调查表明,社会中对与财经类的毕业生接受意愿还是很大,有百分之九十的企业可以有长期需要。目前财经类职业环境的优势还有很多: (一)财经类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 目前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或者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于财经类毕业生的需要还是很多,而且行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也很少。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有很多财经类的报纸杂志周刊等都不断出现,很多非专业性的综合报社都需要对财经做很多文章,这就需要大量的财经记者或者财经编辑,这就为毕业生又提供了很多就业空间,而且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十分需要工作人员。 (二)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稳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市场中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一直都很高,在职业市场的需求中可以占据前三名,而且有很多专家分析在以后的财经市场中,还有很多专业有发展空间,所以相对于其他的专业,财经类的职业环境还是非常好的,毕业生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 虽然目前财经行业的职业环境相对良好,但是对于但学生来说,这也并不代表财经类毕业生就能在非常容易的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财经类毕业生的知识体系还是不够丰富,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也没有特定的渠道,只是简单的在网上看看招聘,道听途说。目前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有严重的啃老思想,对于就业的意识也很薄弱。根据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财经类大学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类型有模糊的方向。有明确规划的大学生仅有百分之二十三,百分之十二的大学生表示目前还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很多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与日后的职业生涯都没有太多考虑。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对职业只有模糊的概念和想法;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表示对毕业之后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对于未来职业有二到六年的职业规划。而且目前很多毕业生都是从家里到学校里,两点一线,对于社会经验还是很匮乏。很多大学生知识利用假期进行短暂的打工,对于日后的就业问题和生活压力没有准确的认识。简单的以为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工作,没有就业的危机意识。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目的不清楚,在大学期间知识混时间得到文凭,不为日后的工作努力学习。 在学校方面,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导还是不到位,教师一般都是使用学校干部或者辅导员,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培训,对于教学来说起不到好的效果。同时,在职业生涯教导中,学校的硬件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都是集体进行讲述,只是单纯的教导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践应用中很少,这种敷衍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参与到社会中的关键,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我们的职业能否顺利的进行,能否愉快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职业观念,提高自己的规划能力,养成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这样才能在满意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在大学生本身来说,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业意识,并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激烈。如果有高目标就要努力克服过程中的困难,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断鞭策自己,让规划成为现实。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的缺点,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且对相关的职业信息进行了解,明白日后的射虎需要和自我的发展方向。对于财经类的各方面知识都进行学习辅修,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组织大学生多进行职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有正确的就业理念,增加社会经验,对于日后能够分配职业资源打好基础。 在社会方面,要继续发展财经行业,让大学生能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另外,在教育制度方面要持续进行发展建设。按照社会中的实际需要来设立学科、专业,控制好专业的人数,避免毕业生过于“拥挤”,就业困难的情况出现。另外,要让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化,提高大学生的培训和保障,让大学生的发展更加优化。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财经类大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影响因素探讨 摘要:在财经类院校进行大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及其对成绩的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系统地研究财经类院校大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探讨提升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模式。同时,在社会就业背景下探索财经类大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和成绩的交互效应和优化调节效应,通过量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学习兴趣如何对成绩产生影响,进而提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兴趣;因子分析;内在驱动力;外在驱动力;儒家文化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国数学教育家加涅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我国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导致应付考试几乎成了许多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动力,造成了目前大学数学教育的效果差。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务之急。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习兴趣有着不同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能使人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使人感知清晰,启发人的思维和想象,使人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是指对所学材料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这种倾向使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给以优先的关注,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自发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自觉调动其学习潜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习者体验到较深层次的满足与愉悦。[1] 数学学习兴趣亦指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持的积极肯定地认识、探索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当学习者对数学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内驱动力”推动他孜孜不倦地探索进取,并不断取得成效。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中活动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大学数学学习入门的“导师”。[2] 爱因斯坦认为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科学,绝大多数专业教育都需要培养数学知识能力,因为数学有三个显著特点,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可是,这些特点也使得数学课堂使学生容易普遍感到枯燥、单调乏味,许多学生是在被迫无奈中学习数学的。消极的学习情感必然带来低效甚至负效的学习效果。如何改变数学教学中的这种状况呢,诸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也做出了许多研究。[3] 黄友初,杨万铨对大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指出:在数学的教学中要积极拓宽学生的专业思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或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对教学方式采取一定的变革,采用与学生“互动式”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讲点数学史知识,在数学教育中溶入素质教育,做好第二课堂的引导。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并不允许所有知识点的教学都采用这种方式,但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刘美秀针对《财经类大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培养研究》[4]指出,对于财经类大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数学的方式进行理性的思维”的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良好的素养,即“数学素养”。受专业性、功利化、实用化、应试性的影响,许多财经类高校的学生把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科视为“正课”。虽然,有些学生也认识到了数学课比较重要,但数学课比较难学,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容易产生畏难的思想。另外,有些学生受中学学习方法的惯性的影响,只对解题方法感兴趣。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毕业后工作中很少用到数学。总之,这些学生都没有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训练。所以,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识、态度、方法等等有待进一步改进。 数学教学中,在任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获得直觉和顿悟的思维方式,使用这类“非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获得新知识的猜想,形成进一步进行数学理性论证的前提和假说。通过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结合数学文化史、数学故事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产生发展的原因,数学在历史上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开设“数学文化课”。总之,提高财经类大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是一个学科交叉综合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不懈的努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财经类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影响兴趣的内在机理研究其内化驱动因素、外在驱动因素和社会文化调节因素对大学生数学兴趣的影响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南京某大学高校的100名在校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样本含量为男生44名、女生56名,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0岁。回收问卷中的有效问卷为95份,有效率为95%。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模型。本研究为了找出财经类大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如下模型,如图1。 在研究过程中,探寻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内在驱动力、外在驱动力以及文化调节因素。 2.研究假设。基于影响财经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本文提出以下3个假设: (1)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受学生内驱认知和情感因素影响。 (2)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受学生外驱社会因素影响。 (3)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受社会文化的调节影响。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影响财经类高校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众多,既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同时也受到社会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明确了兴趣心理结构的逻辑关系后,将影响大学生数学兴趣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内在驱动力、外在驱动力以及儒家功名文化与就业的调节效应,据此设计研究所用问卷。 在建立兴趣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相关因素中,将内在驱动力又分为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包括自我效能、学习目的等,如觉得数学学习是否太难,学习数学是否为获得奖学金等。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兴趣、自信心等,如是否喜欢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获得好的数学成绩是否能增强满足感等。情境因素包括同伴影响、家长要求等,如周围同学喜欢数学导致自己也喜欢。儒家功名文化与就业的调节效应包括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对数学兴趣的影响,以及社会就业需求对数学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如认为财经类学生就业工作后的薪酬高,学好数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8对回收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统计方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 三、财经类大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18进行因子分析,对27个变量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过程中按照每一维度分别做了这两种检验,以期更好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本次因子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炼因子,用方差最大法(Varmiax)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 (一)内在驱动力的因子分析 首先对内在驱动力部分的13个题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学者Kaiser的观点,KMO值在0.9以上为极适合进行因子分析;0.8~0.9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0.7~0.8尚可进行因子分析;0.6~0.7勉强可进行因子分析;0.6以下则为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数值[5]。根据表1可知,题项的KMO值为0.871,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值为778.068,显著性值为0.000,显著性明显,说明题项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其公因子方差均在0.5以上,说明抽取的13个变量都能较好得对被抽取的因子进行解释。 表3列出的解释的总方差情况,从中可知,内在驱动力共提取了3个因子,它们的特征值分别为4.060、3.249、1.906,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0.888%,因此可以认为对因子抽取的结果比较理想。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情况如表4。从表4可知,旋转后的量表题项可以分为3个因子。其中因子1对6个题项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分别为B1、B2、B3、B4、B5、B6;因子2对4个题项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分别为A1、A2、A3、A5;因子3对3个题项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分别为A4、A6、A7。根据这三个因子所解释的题项的方向,分别对三个因子重新命名,第一个因子命名为情感因素,第二个因子命名为认知因素、第三个因子命名为自我效能感。 (二)外在驱动力的因子分析 对外在驱动力部分的8个题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如表5: 根据表5可知,题项的KMO值为0.787,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值为230.868,显著性值为0.000,较为显著,说明题项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从表6中可以看出:其公因子方差均在0.5以上,说明抽取的8个变量都能较好得对被抽取的因子进行解释。 从表7可知,外在驱动力共提取了两个因子,它们的特征值分别为2.736、1.854,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57.721%,因此可以认为对因子抽取的结果比较理想。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情况如表8。从表8可知,旋转后的量表题项可以分为两个因子。其中因子1对6个题项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分别为C1、C2、C3、C4、C7、C8;因子2对两个题项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分别为C5、C6。根据这两个因子所解释的题项的方向,分别对两个因子重新命名,第一个因子命名为情境因素,第二个因子命名为条件因素。 (三)儒家功名文化与就业的调节效应的因子分析 对量表的第三大部分的6个题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如表9: 根据表9可知,题项的KMO值为0.871,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值为778.068,显著性值为0.000,非常显著,也说明题项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从表10可以看出:其公因子方差均在0.5以上,说明抽取的6个变量都能较好得对被抽取的因子进行解释。 从表11可知,共提取了1个因子,它的特征值为3.758,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62.637%,因此可以认为对因子抽取的结果比较理想。 由于只抽取了一个因子,因此无法进行旋转,所以没有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可参看非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内在驱动力中,影响财经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主要归结为情感因素、认知因素、自我效能感,其中对情感因素解释较强的因子为喜欢数学抽象思维方式的程度,对认知因素解释较强的因子为认为掌握数学知识对今后学问的影响程度,对自我效能感解释较强的因子为自身数学基础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外在驱动力中,影响财经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主要包括情境因素和条件因素,其中对情境因素解释较强的因子为周围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对自身的影响,对条件因素解释较强的因子为考研中是否需要用到数学;儒家功名文化与就业的因素也会影响财经类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建议 第一,从内在驱动力着手,要增强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只要肯努力,就有能力将数学学好。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从外在驱动力着手,包括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情境的改变,通过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及漫画式的情境说明,让大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同时还可举办数学大讲堂、成立数学学习讨论组,让优秀的数学学习者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第三,从儒家功名文化与就业着手,端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思想,使学生正确树立为社会做贡献、建功立业的理想,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学习对以后的就业将会有所帮助,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内蒙古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摘 要】 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教育、实操教育;搭建实践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政产学研合作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载体,“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立创业协会(社团)、举办专项竞赛;设立创业就业扶持基金。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学生专业教育这三者实现紧密结合,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侧重让学生参加学校内外的实践,让学生对自我以及人生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形成自身意象,进而提升学生的事业心与创新精神,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创新创业行为。[1]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鼓励高校从学校类型、层次、特点和所处区域的实际出发,探索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可以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亟待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应纲领性文件要求,地方财经类高校应顺应并快速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潮流中,抓住机遇,根据学校自身类型、层次,从所属地域实际出发,探索出符合地方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这对于地方财经类大学跨越式发展、推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地方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内蒙古财经大学始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为主,法、文、工协调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大学。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F(金融硕士)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形成了独有的教育模式。 一、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形成基础课以基础课和必修课为主、专修课、讲座课和实践课为辅的课程体系。 基础知识教育方面,主要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专业知识教育等课程。 在大学本科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自我认知、行业认知、实现路径等方面帮助毕业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优劣势、行业特点等内容,为今后的创业夯实基础。 (1)就业指导课程。为了使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我国就业形势,熟悉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站在时展的高度洞悉市场需求,完善自我,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规律的就业观念。本课程的设置应系统的为大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能力、求职应聘与面试技巧、就业与择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的内容,力求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指导。 (2)专业知识教育。大学生渴望创业,是创业的生力军,但创业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学习创业,将创业热情转化为创业能力,从而为真正创业做好准备,所以,为大学生开设创业的专业知识课程尤为重要。 ①必修课。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18学时,1学分。在本科第三学期开设,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必修课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对创业的认知开始,创业需要哪些心理素质、知识准备,如何进行创业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又如何创新思维,各部分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环环相扣,将创业者需要的知识、能力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②专修课。专修课是对具备创业潜质,并且有浓厚的创业兴趣的学生进行的创业实践教育。本课程以短期培训班形式举办,每学期开设1期,每期开设1―2班。专修教育通过面试和创业能力测评的方式选择学生,以实训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主要讲授创业能力拓展、创业准备、创业流程、新创企业管理和创业风险应对等五个模块的内容。授课过程应与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创业体验和进入创业过程结合在一起。[3]目的是指导学生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③讲座课。学校要建立专家库,选聘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成功校友和政府相关人员到校作创业讲座。[4]专家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可能涵盖各个创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便于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创业兴趣的同学进行辅导,使学生可以“零距离”的和创业成功人士交流。同时,积极组织生涯人物访谈活动。生涯人物访谈,是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从业者)会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5]通过访谈,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获取相关职业领域的信息,进而判断你是否真的对该工作感兴趣,实际上是一次间接、快速的职业体验。 (3)实操教育。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以教学全程化、目标阶段性、内容项目化为指导思想,在本科教育的1-8学期,把实践教学内容内化为各个阶段的实践项目,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项目训练的目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准备、实践步骤、学生实践过程应完成事项和课后作业、实践效果评估等。 二、搭建实践平台 (1)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园是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孵化园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具体表现为: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支持;指导学生新创企业的成长。[6] 孵化园要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有序地建设。场地要能够接纳10个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和5个注册新创企业入驻。相关设施要齐备,可以提供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和新创企业运作的房屋、水电、照明、网络和基本的办公用品。最后,还要有完善的软件支持系统,满足学生的创业实践需要。 (2)建立政产学研合作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校应发挥各方积极力量,联系与各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单位,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共建的工程中心、实验室,可以直接建在企业,也可以建在学校,教师可以在这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学生可在工程技术中心开展专业实习、工程实习等。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内蒙古财经大学在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努力为学生搭建集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创业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实践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指导和帮助,通过提供场地和设备保障、邀请专业导师团队、依托学生社团、构建活动平台等措施,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 2013年11月5日,由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20多名师生共同组成的“挑战者”创业团队入驻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挑战者”创业团队于2013年6月成立,并与内蒙古宇航人集团公司合作,为该公司承担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工作成果获得了公司和学校的一致好评。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与计算机学院对该创业团队仔细考察后,批准其入驻中心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设备、网络、办公场地、创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 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载体 (1)“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内蒙古财经大学近几年学生的挑战杯竞赛参与度已初具规模,2013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王楠、统计与数学学院梁猛与金融学院王伟华等7位同学的《对“城中村”改造前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探究――以呼和浩特市府兴营为例》的作品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的好成绩。学校以此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广泛进行创业活动宣传,举办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专题系列讲座和挑战杯作品巡展,在全校范围内深度宣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竞赛,提升此项赛事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本校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2)成立创业协会(社团)。由内蒙古财经大学团委牵头,组织成立了捷迅创业协会,召集全校有创业兴趣的同学加入该协会,开展创业培训、创业讲座、联系兼职、进行素质拓展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创业综合能力。 (3)举办专项竞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模拟招聘会、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013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包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内蒙古财经大学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内蒙古财经大学分赛场初赛于2013年11月举行。通过此项活动,全力营造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着力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本领,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遴选和储备优秀项目,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 四、设立创业就业扶持基金 2013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内蒙古财经大学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基金,专门扶持“挑战杯”国赛获奖团队进行累进创新。 总之,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业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既能有效地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又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中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各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准确定位,从不同层面研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生活现状调查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结合心理学理论与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特点,更为全面地调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为代表队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为代表队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提出要求,为代表队再创佳绩献智献策。 关键词 田径队 课余生活 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生活现状为研究对象,对该校代表队学生课余生活进行调查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在中国知网上调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书籍,选取准确合适的问题构建调查问卷。 1.2.2问卷调查法 实验对象为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 1.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山东财经大学田径教练员和班级辅导员的访谈,全面了解分析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队员课余生活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田径代表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一个田径队的项目、性别以及运动年限等情况往往与这个队的运动成绩等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生活习惯、娱乐方式、性格特征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2.1.1田径代表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表1:田径代表队队员基本情况调查表(N=42) 从表1可知,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队员共43人,调查人数42人,其中,短跑项目和投掷项目都是16人,各占总人数的38.10%,跳跃类为10人,占总人数的23.80%,没有长跑项目。男女分布上,男生26人,占总人数的61.90%,女生16人,占总人数的38.10%,男女比例为1.6:1。代表队中项目分布均衡,虽然男多女少,但人数比例适中,符合体育类性别比例特点。 2.1.2 田径代表队运动情况调查分析 表2:田径代表队队员运动年限调查表(N=42) 从表2总结得知,田径代表队队员运动时间为3年以下的有10人,占人数比例为23.80%,3~5年的14人,占总人数比例为33.33%,5~8年和8年以上的各为12和6人,分别占比例为28.57%和14.30%,大部分学生都有3年以上的运动时间,有长期的体育锻炼经历。 2.2田径代表队学生生活习惯调查分析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往往和其精神状态、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关系,并且会影响到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习惯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 2.2.1田径代表队饮食状况调查分析 田径代表队大多数人有用餐习惯,占总人数的73.81%,无用餐习惯的也较多有11人占总人数的26.19%;在午饭和晚饭的用餐规律性上,有92.86%人用餐规律,另外很少人用餐不规律,占总人数的7.14%。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田径代表队队员用餐情况基本规律,不过不规律情况主要存在早餐用餐上,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2.2.2田径代表队作息情况调查分析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科学健康的作息时间,那么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以及一副饱满的精神状态。所以,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田径代表队队员生活休闲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查分析 学生的休闲方式往往能够反映其心理健康程度,从心理学来看,健康的休闲方式可以作为预测心理情况以及其交际情况的指标。反过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其生活休闲方式和人际关系都不会太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学生性别比例适中,符合体育专业学生性别分布规律。 (2)山东财经大学田径代表队的学生作息时间并不规律,大部分学生有熬夜习惯,且晚起,午休时间过长。 (3)人际关系方面,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同学关系和恋爱关系和师生关系,部分存在社会关系,并且田径代表队学生乐于跟他人交流交友。 (4)自我感知方面,学生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并且大部分学生的性格和脾气都是稳定的,这可能和身体活动较多有关系。 3.2建议 (1)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养成科学规律的生活习惯。 (2)加强学校管理,丰富校园生活。 (3)加大学校餐厅营养供给,开辟多种营养渠道。 (4)丰富专业课锻炼内容,增加锻炼和学习的趣味性。 (5)培养学生心理学知识素养,科学评价自我。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摘 要: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综合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该项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今后应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除教学工作中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学习方法外,还应在社团活动将二者结合,多方位提高学生财经和思辨素养。 关键词:财经素养 思辨能力 雅典式教学法 实践教学 社团活动 引言 大学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以宣讲和辩论协会为研究平台,对学生开展培训,做好学生的学习记录工作,加强教学管理,以研究出一整套完整的培养体系,结合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 财经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作为财经类学校学生基本要求,它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就业具有积极影响;思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言善辩,弘扬观点,更要求财经类学生通过思辨寻求共赢,它作为财经类学子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这两项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1.1是大学生必备生活技能。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是财经类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今后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处理财务问题,应该具备改善财务状况的基本技能,掌握财富增值所需本领、态度和综合能力等。随着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理财决定越来越多,思辨能力在个人操作和团队协作都表现出较强的影响力,而仅从课堂学习财经知识是不够的,思辨是通过日常的思索形成的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采取有效的课外培养,对结合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更好做出理财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理财习惯具有积极作用。 1.2有利于学生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随着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理财变得更具有挑战性,在预期收益增加、经济前景预测等方面可能承担更多风险。为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在具备基本的财经素养的时候,思辨能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有效做出财经方面的决策,进行理性思考,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这对促进经济和金融稳定都具有一定作用。 1.3能提高学生智力水平。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是财经类大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大学是优秀人才培养摇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这对学生更好走向就业市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1.4能更好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日常学习和今后工作来说,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也是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存储信息,缺乏质疑精神,必然难以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还能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擅长发现问题,并应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加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二、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不足 尽管很多学校都认识到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但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2.1思想认识不重视。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忽视对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教学管理不到位,课时安排,教材选择等各项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和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简单排练,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应用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佳,制约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 2.3忽视课外教育。大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也应在更多的学生活动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财经知识尚不足以传授完,素养的培养和思辨很少在课堂中涉猎。学生课外活动较多,但更重视的是趣味性,未将有效的能力与趣味活动相结合,造成课堂能力培养不足,课后活动效用较少。 三、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策 为应对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更好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3.1明确教学目标。为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注重这方面研究,提高思想认识,从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以宣讲和辩论协会为平台,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培训,做好实践教学和相关数据记录,构建完善培养体系。天府学院的校训是“崇文尚武、敏思践行”,利用现代财经观念,指导实用型财经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具有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注重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加强学习。同时还要大胆实践,敢于行动,不要失去商机,并善于思考和行动,在思考和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 3.2创新教学方法。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十分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中综合采用以下有效的方法。 3.2.1雅典式教学法。天府学院注重雅典式教学方法采用,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雅典式教学法产生于2 000多年前,最早诞生于希腊,采用启发、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明辨是非,辨别真伪,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该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该教学方法倡导师生平等,重视启迪学生思维,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多变。同时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训练,让他们主动有效掌握教学知识。教学中应该重视该方法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讨论,展开辩论,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 3.2.2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只有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习财经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也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价值,为实践所证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情境或现场观摩教学,有效开展财经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将财经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作为情境创设依据,让教学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提高知识应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除了采用情境教学法之外,还要应用实践教学法,带给学生以亲身体验,增进对理财活动的认识。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财经能力,天府学院鼓励学生创办学生企业,理论结合实际,并在宣讲与辩论协会的平台上建立良好的思辨能力培养体系,脱离仅是课堂培养的模式,课堂内外共同承担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职责。 3.2.3发挥宣讲与辩论协会的作用。宣讲与辩论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在辅助财经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天府学院很重视教学中的演讲,强调语言和综合知识应用,但更侧重的是学生勇气的培养,未有成系统的宣讲与辩论的培养体系。宣讲与辩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注重批判性思维习惯形成和逻辑思维发展。故宣讲与辩论协会主要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宣讲与辩论话题选择,宣讲与辩论内容准备,宣讲与辩论技巧培训,组织校级宣讲比赛和辩论赛,每一次的活动和培训都有数据记录参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组织有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弥补课外培养中的不足,有效锻炼学生思辨能力,辅助教学活动。 3.3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更好掌握所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对财经类教学知识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财经知识的主动接受者,任课老师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主动提问的习惯,锻炼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增进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财经素养与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教学中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财经素养与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大学财经毕业论文:安徽财经大学软件工程在线考试系统 摘要:该考试系统是基于Web技术的B/S结构和SQL Server 2005的数据管理,针对传统纸质考试中教师对于出试卷,印刷试卷,监考以及批改等一系列不便,开发的一个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考试系统,本系统不仅屏蔽了这些缺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实现考务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大规模的考试,简化传统考试流程。 关键词:软件工程;在线考试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网上无纸化考试系统因其公正性、安全性、准确性、灵活性、随机性、及时性、方便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认证形式。传统的考试方式一般要经过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等过程,对于一些课程来说,随着考生数量的增加,教师出卷阅卷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量容易出错。考试系统的出现使无纸化考试成为现实,不仅弥补了传统手工考试的不足,而且还实现了考试的客观性、公证性、自动化组卷、阅卷,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不用印试卷,不用监考,不用讲评试卷。为了方便教师和考生,我们团队决定开发考试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以VB编程语言为主体实现语言,其功能在系统内部由源代码直接完成。用过操作手册,使用者可以了解本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只需要输入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字,即可达到自己的目标,方便教师们的监督管理。 1 系统需求 安徽财经大学软件工程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实现安徽财经大学软件工程考试的无纸化,批改试卷的自动化,充分利用是计算机网络是软硬件资源,实现考务管理的自动化。经过了问题定义,对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此问题可行,进一步做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等步骤,本系统包含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考试题库管理模块,考试模块,交卷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具体实现通过Visual Studio 2010实现网页设计,通过SQL Server 2005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控制。 2 系统功能实现与结构分析 根据安徽财经大学软件工程在线考试系统的要求,,图1为安徽财经大学软件工程在线考试系统的功能模块图,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详细内容如下: 1)登陆模块:在登陆界面使用者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系统通过自动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可以匹配则登陆成功,否则登陆失败。登录系统分为考生和管理员两种登陆方式。考生可以通过输入学号和姓名单击登陆,匹配后进入显示界面,显示界面显示考生的基本信息,核实正确后便可进行及时考试;管理员可以输入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通过数据库对用户信息,系统数据,考试评分进行管理。 2)管理员管理模块:本模块可以实现管理员用户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控制,比如对用户数据库的查询,修改,删除,添加或者对试题数据库的查询,修改,删除,添加,对于用户数据库还可以实现对考试考试分数查询,通过此系统将学生该科考试分数直接录入学生教务系统。 3)考生管理系统:该模块可以实现考生对于考生本人的信息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操作,考生信息包含考生编号即学号,考生姓名,所在学院班级,考生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4)试卷生成模块:本模块的目标是通过代码控制试卷的随机生成,考生在点击进入考试的时候为考生呈现考试页面,试卷内容随机生成,要保证试卷分配的随机性,如邻座的试卷不能完全相同,如有相同的考题,也要保证题目的选项顺序不同。考生每次进入系统,程序自动的从数据库题库中抽取36 个题目。试卷内容分为选择题(单选10题、多选5题)、填空题10题、判断题10题、简答题4题、操作题2题。 5)考试页面管理模块:学生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与数据库中的信息匹配成功后即可进入考试界面,系统通过试卷生成模块生成考试题目,考生即可开始答题。 6)交卷评分模块:考生通过单击交卷按钮或者考试时间结束交卷,试卷提交后考试剩余时间停止,系统跳出考试界面,后台程序根据之前规定好的题目分值自动计算考试成绩,管理员可通过登陆界面进入后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学生成绩。 3 系统数据管理与控制 本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和控制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5,它是用于大规模联机事物处理,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包含有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SQL ServerAnalysis Services,SQL Server 复制等等技术,我们使用的是它的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技术中的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技术,利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技术可以编写和执行查询、管理数据库对象、监视系统活动等,同时还可以帮助数据库管理员完成日常维护和操作任务,提高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4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5 结束语 一个功能齐全的考试系统不仅节省了基于因特网的考试系统突破了传统考试的缺陷,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本次开发完成了向题库中添加试题,修改试题,删除已经没有过时的试题,学生考试的试卷通过随机生成展示给学生,本文针对软件工程在线考试系统实现考务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大规模考试的无纸化,简化考试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开发出了简单便洁,容易操作的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组织软件工程考试的工作效率。基于的Web程序设计容易操作,外观精美,通过SQL Server对数据库的管理控制,使得在线考试系统会越来越受欢迎,相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未来,在线考试的使用会越来愈普遍,其功能势必也会被开发的更加完善。
一体化教学论文:论析基于FMS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开发 论文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培训 论文摘要:基于FMS技术开发了模块化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车间柔性制造的方法,最后以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研究性、综合性实验为例,论述了该系统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为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将所学到的各门专业课的知识综合性地应用到接近于生产实际的过程中,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这种新的理念打下基础,学院除了建立适合于现代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独立的专业实验室外,筹建了一个开放式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在这个综合实验室中,我们开发了一套完全接近于生产实际的模块化柔性制造系统,由省部共同投资。实验室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组成具有开放性,系统中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可相互兼容,便于以后扩展;二是实验室资源具有开放性,实验室可面向校内外各种层次的学生或培训学员,做到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 1 FMS系统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机电一体化训练设备,包含一条闭环柔性输送装置和六自由度并联加工中心(加工站)、三自由度数控雕刻机及其控制系统、四自由度上料检测站及其控制系统、搬运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智能分类站、现场总线、多层次立体原料库及其控制系统、多层立体成品库及其控制系统、自动化输送线及变频调速控制系统、PLC数据采集及物料监控系统、系统监控及管理控制软件。 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运动控制卡发送位置信号给旋转立体上料库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定角度,实现零件位置对准,同时设置检测开关,通过PLC采集至计算机,判断托盘上相应位置是否存在零件。自动上料机器人将待加工物料送至加工位置后,系统驱动锁紧装置进行物料定位固定,上位机按指定程序控制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进行零件前序的加工。在主界面中点击数控雕刻机控制按钮,进人数控雕刻机控制界面,三自由度数控雕刻机主要实现对工件端面的雕刻,通过用户编制G代码也可以用软件将模型转化为G代码,然后通过计算机的串口将G代码传到雕刻机,雕刻机执行G代码。 零件前序加工完毕后,计算机控制零件搬运机器人将加工完的零件搬运至下一工序的加工位置。 在主界面中点击立体仓库状态按钮,进人立体仓库状态界面。立体仓库状态是用来实时显示立体仓库仓位的占用情况,系统实时检测各个仓位的状态,然后系统给码垛机发指令决定码垛机下一次将装配的成品放人哪个仓位,操作者通过观察状态位的图标情况,操作者就可以知道哪个仓位是否为空,并且知道各个仓位物件的重量,通过生产统计还可以知道立体仓库一共有多少个成品,每一类成品的个数及总重量。 2系统特点 (1)包含多种关键技术及单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机器人技术;物流仓储自动控制系统;立体仓库;自动输送线;自动码垛机;物流仓储管理和监控;PLC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控制;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多轴运动控制器;气动技术;步进电机及驱动;伺服电机及驱动;VC,VB等高级语言编程。 (2)结合机电教学,编制了的实验指导书,包含多个实验:为了方便教学实际使用,我们为系统提供了专门实验指导书,其内容涵盖机械、控制、机器人示教、插补、自动装配、码垛等多项实验,供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选开,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3)交互式图形化操作界面:系统控制软件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交互式和图形化特点,操作简单易学,自动化程度高,使教师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掌握对系统的操作。 (4)丰富的状态反馈功能:通过计算机与各单元及传感器的通讯,将系统中各环节的状态显示在操作界面上,使操作者通过计算机随时了解系统各环节的工况、状态、运行数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5)完善的生产及物料存储统计功能:根据现代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及仓储物流的发展动向,不但在工作过程和原理上仿真实际生产过程,而且开发了生产及物料存储数据库,根据系统的运行随时记录和分析生产和存储数据。 (6)开放式系统结构: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系统采用了开放式结构,提供了完善的控制功能动态链接库和二次开发函数,不用了解底层复杂的时序和操作过程,只需要在VC或VB中简单的几行代码,学生即可开发出自己的运动或控制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网络化视频监控模块,使操作者在操作系统的同时,也可通过电脑屏幕实时观看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同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控制计算机与校园网相连解,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观看现场实验过程,提高系统利用率,也可实现远程教学。 3如何应用FMS进行本科实验教学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上升,而大型实验设备台套数少;而且大型实验设备的实验通常包括编程、上机、结果分析等,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大型设备开设的实验不能简单的照搬其它实验教学的模式。我们分别探索了以下几种模式: 3. 1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本中心老师提出项目申请,参加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组织的“工程实践”和机电工程学院组织的“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项目。这些项目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双向选择接受学校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参加。学生分为2-4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查阅文献和学习FMS的有关知识,编制程序,上机测试;实验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而定,一般涉及多种设备;实验时间根据老师和学生双方商定,实行弹性制,不拘泥于课堂安排的时间。由于学生人数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做到师生面对面的随时交流。 例如: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实验。 “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加工工件信息,设计一个单件小批量零件加工的“作业计划与调度”的仿真系统,使目标函数“最长流程时间”的值最小,然后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的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作业计划与调度”概念的理解,掌握车间调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验系统要具备以下功能: (1)提供一个很好的、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使学生知道他们是在那个车间、那个环境为加工那些工件设计“作业计划与调度”的方案; (2)提供一个很好的仿真环境及工具,用来建立仿真模型,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车间调度的运行过程; (3)提供实现“作业计划与调度”的算法和软件开发环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算法的原理,并在仿真环境中实现算法,得到仿真结果; (4)提供一个真实环境,如FMS车间或可真正运行的FMS车间模型,在此环境中对上面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针对“FMS教学实验系统”只讨论一种特殊情况,即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先讨论n/m/P/Fmax问题,目标函数是使最长流程时间最短。最长流程时间又称作加工周期,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由于假设所有工件的到达时间都为零(Ri,I=1 ,2 ,3,…,n),所以Fmax等于排在末位加工的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也等于一批工件的最长完工时间C max 。 设n个工件的加工顺序为S=(S1 ,.S2 , ……,,Sn),其中Si为排第i位加工的工件的代号。以CK(Si)表示工件Si在机器Mk上的完工时间,Pk表示工件Si在Mk上的加工时间,K=1,2,3,……,m;i=1 ,2, ……,n, 式(1)是一个递推公式,当由式(1)得出Cm(sn)时,Fmax、就求得了。在熟悉以上公式之后,可以直接在加工时间矩阵上从左向右计算完工时间。对于某一工作地,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顺次决定下一个被加工的工件。 3. 2开设选修课 由于学习FMS的有关知识,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大型设备一般只有一套设备,要面向学生人数众多的本科生开设实验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首先开设了FMS的选修课。在讲授FMS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FMS的上机实验课,学生分为3 -5人一组。由于课堂讲授FMS的时间有限,加之是选修课;因此,在实验课之前,面对设备再介绍一次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用途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指导学生编制程序、适当的上机操作,辅导学生处理实验结果。 3. 3为本科毕业设计提供实验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利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和掌握大型实验设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4 FMS进行本科教学的体会和希望 4. 1 FMS进行本科教学的效果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向本科生开放大型实验设备,对学生选择专业有一定的帮助,也增加了学生参加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就业等的竞争力。例如,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参加了“FMS研究”项目后,对数控技术有关知识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报考研究生时选择数控技术专业。另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参加“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学习了切削图形设计、数控雕刻机及其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操作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观察不同的切削过程,加深了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了作业计划与调度的原理、立体仓库的基本操作;该生通过面试后顺利地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近年来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领域,在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和选修课时,也接受其他学院的学生。学生结束项目后,对所参加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兴趣。 相比较而言,综合设计性实验效果明显好于选修课的实验。前者由于有充分的时间,我们摒弃了传统的验证实验的模式,采取了“双向互动”,教师以更多的精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现代科学技能的理论和知识;在实验方法,应用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参加上述教学实验活动,我们也发现仍有一些问题急待解决。实现大型实验设备的本科教学,需要一批技术水平高,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技术人员,并有相应的政策或办法加强大型实验设备管理和使用。一方面需要制定激励老师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政策,充分调动在岗老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验室老师的进修和业务培训,因为实验老师的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在科学和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协作和资源共享对大型实验设备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开展上述本科生的教学实验活动,扩大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范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此外,也提高了大型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 一体化教学论文:简析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冲突与调适 论文摘要:民、汉双轨制教学模式长期并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偏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状决定了“民汉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新疆高校未来办学模式的必由之路,实际执行过程中民汉学生之间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既不容忽视也不宜强化。需要通过政策的协调来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包容。 论文关键词:民汉教学一体化;新疆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理念 “民汉一体化教学”一词最早见于新疆财经大学校长阿斯哈尔·吐尔逊的《依托“双语”教学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语言与翻译,2010)一文,其意是指通过将各民族学生统一编班、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标准和统一毕业标准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的逐步推广,“民汉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目前为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新疆本土高校已全面推广“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但国内外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高等院校“民汉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所见不多,对于民汉一体教学显示的优势及弊端的理论探索方面目前更不多见,各界学者关注的目光基本都停留在传统的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与“民汉合校”的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上。 一、民汉教学一体化的背景及成因 新疆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人口聚居的区域,长期以来,由于以农耕和商贸为主业的汉族居民相对集中地居住在绿洲城镇和交通沿线,汉族居民聚居区的教育设施也相对集中,而少数民族居民由于受人口数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在聚落分布上呈现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所以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的教学设施相对分散,少数民族居民受教育水平始终与汉族群众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过去50多年来,针对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的举措不断推进,但由于受教育领域长期推行民汉双轨教学体制并行的影响,新疆世居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年高考招生过程中无论是投档控制分数线还是相同科目(数、理、化等)的考试成绩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二是大部分民族教师专业素质和汉语水平较低,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主导课堂教学的能力有限,很难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业绩。由于受教师水平与教学设施两个方面的限制,加之民族教育领域长期使用信息承载量较低的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所以新疆高校所培养的少数民族人才难以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新疆各界人士广为关注的话题。 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在新疆基础教育领域目前已形成“民汉合校”、“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和“双语实验班”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现状。“内高班”和“内初班”是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办学规模和办学地点所限,难以成为新疆基础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双语实验班”则因为其具有本土化和规模化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新疆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新疆高校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先后尝试了预科汉语分级教学模式、汉语讲授专业课模式、“23分段”或“113分段”教学模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项改革措施基本符合少数民族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社会影响。但是,上述各种模式均是在民、汉两个分离的教学系统中运行的,这就决定了这个模式下培养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质量上和汉族学生是有区别的;同时,上述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加强基础文化素质为目的,代价是无形中削弱了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种种实践证明,在民汉分离的双轨体制内少数民族教学改革的效能已几乎发挥到了极致,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必须彻底破除民汉教育双轨制,逐步实现民汉教学一体化。 二、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 1.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与传统学生管理制度的冲突 由于新疆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所以新疆高校大学生中既有“统招生”又有“民考汉”、“民转汉”、“蒙授生”、“双语实验班”等多种生源类型的学生。上述学生类型中,“民考汉”学生从小在汉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其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与汉族“统招生”大体接近;“民转汉”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一直在少数民族语言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生活,但进入高校以后由于汉语基础较好而选择进入汉语言授课班级学习,这类型学生完全保留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与同班级其他类型的学生很难融合;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且与新疆籍“民转汉”学生类似的一些学生被称之为“蒙授生”,这类型学生初、高中阶段在蒙语中学学习,平时上课以蒙语授课,但高考后进入汉语言班级学习,这类型学生有着与其他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习惯;此外,随着全疆双语教学工作的大力推进和双语实验班生源学生高考招生计划的逐年增加,为数众多的“双语实验班”学生开始进入高校学习。实行民汉混合编班开展教学的初衷是为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并享受到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了达成上述目标,管理部门又制定了诸如“导师制”、“民汉合住”、“民汉结对子”等多种辅助措施。但由于各民族学生之间因为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各不相同,导致各民族学生在班级中、宿舍中形成了各种小圈子,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课堂讨论,学生们都喜欢与自己本民族的同学抱团形成小集体,并不利于班集体的管理与班级文化的培育。民汉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相互尊重不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相对突出,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当薄弱。民汉一体化班级中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于以往的种种特点决定了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有效驾驭全新的班级体。 2.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与传统学业评价模式的冲突 民汉一体化班级中,“民考汉”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汉语教育,所以在进入高等院校以后基本可以接受民汉一体化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但部分理论性和文化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笔者针对新疆师范大学各专业“民考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项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不及格率明显要高于汉族统招生。“民转汉”、“蒙授生”和“双语实验班”学生虽然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但当他们接受汉语教学时还总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思考事物并用传统的模式反映事物,这种行为习惯导致他们在课堂和考试过程中应变能力较差,在面对新事物时常常表现出犹豫与迟疑,这种现状直接反映在学生学业评价环节中,如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问答中很少可以流利使用专业术语,在笔试考试中对于论述性试题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答案,导致部分课程尤其是文化性较强的文科类课程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正常考试不及格情况较多,班级整体排名靠后。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疆各高校都制定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免修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降低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及格标准、对于民汉学生期末考试试行差别化阅卷等等措施,甚至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整体提高百分之三十等。但随着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推广及汉语言教学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上述优惠政策渐渐失去了其可操作性。处于摸索阶段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在没有制定出妥善有效的平衡措施之前,这类型学生特别容易心灰意冷,出现丧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 3.民汉一体化教学理念与现行双语教学理念的冲突 与新疆高校大力推广“民汉教学一体化”不同的是,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目前推广的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民族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则是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教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料显示:全区2010年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119.87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的48.0%。其中:学前三年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幼儿37.16万人,占学前三年少数民族适龄幼儿数的56.5%;中小学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82.71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的38.9%。基础教育阶段大规模推行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但是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全汉语教育,在绝大多数汉族学生无法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情况下,新疆高校无法通过实施真正意义的双语教学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三、有效推进民汉教学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1.德育先行、树立学生的国家意识 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汉兼通型人才,所以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爱国公民,要注重培育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情感,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各种富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要贯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和成长的全过程。不断弱化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引导各民族学生不仅要做出众的民族人,更要做幸福而有尊严的中国人,把个人成才融入祖国繁荣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使得他们学习有动力,生活有希望,成才有保障。唯有如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民汉一体化的熔炉中去,铸炼成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感恩、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宏观指导,还需要各类型专业人才的探索和奉献。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的各类优惠政策不是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手段,只有实施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才可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实施学分制为基础的选课制度是解决民汉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的理想办法。在学分制的基本框架下,有限制地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预警及优胜劣汰机制,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修业年限的自由,或者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优先实行选课制,同一门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修业年限的区别化。只有如此,各民族大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允许优秀学生优先成长、中等学生保质成长、落后学生合格成长。 3.强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语言基础、教育基础、文化基础的影响和制约,不仅自主创新能力有限,而且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能力也相对有限,这就决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持续发展能力都相对较弱。在理论创新无法付诸实施的情况下,改善的方法只能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通过改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更加符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新疆高等教育领域“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创了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崭新局面,但目前的教学规模还不能适应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双语教育的要求和期盼。随着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和高等教育阶段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推进,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汉一体化教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民汉一体化教学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民汉一体化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行政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应该及早给予民汉一体化教学应有的关注。 一体化教学论文:浅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词汇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当今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论述了《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也在发展,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不断问世,一些企业的设备和产品的使用手册及说明书都是用英文编写的,其中包含许多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所以仅懂普通英语是不够的。从长远来讲,如果不懂专业英语,将来毕业后将无法胜任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短期来讲,招聘单位已经把专业英语作为衡量应聘者能力的一个标准。从近两年的招聘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如果专业英语学不好,学生找工作将面临困难,更难找到好工作。因此,掌握专业英语知识变得十分重要。笔者在进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进度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主要介绍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切削机床、液压与气动、电子线路、电机技术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及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等。由于内容多、知识面广、课时有限,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进度。具体来讲,对于一些次要和简单的内容可以不进行课堂讲解,由学生自学。比如电子线路作为学习专业课的辅助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答疑;工程材料、A/D D/A转换、接口技术这几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少,每部分可以安排2-3个学时,做到精讲精练,掌握重点;而数控技术、电机技术、机械零件这几部分内容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点内容,要重点讲解。此外,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应融合到每一堂课当中,以每课中的长难句作为例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在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英语》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专业英语,教学进度要放慢,而在学生逐渐了解了专业英语的特点、句子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基本的专业词汇后,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这样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进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二、现场教学 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它偏重于专业知识,特点就是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前我们的教学仅局限于教室,学生仅仅从课本上获得一些抽象的专业词汇和语法知识,离开课程后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太深的印象。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现场教学,将课堂内封闭的英语学习与现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将专业知识融进英语教学当中,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Alternating Current Motors》和《Engine Lathe》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机电实训室和实习工厂,对照实物,模拟现场所使用的有关用语,结合专业知识,避免了专业英语教学脱离现场实际的空洞乏味,将抽象和形象思维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不同场景,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通过简单的问答,学生易于将具体部件与专业词汇、术语联系起来记忆,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同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电机启动、调速、反转的原理和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实物教学 有些章节所讲述的内容,可以通过实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实物教学,学生可以将生动直观的视觉信息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在学习《Types of Gear》和《Rolling-Type Bearings》时,可以从模型室借来各种齿轮和轴承的模型,逐一介绍齿轮和滚动轴承的种类。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教师每拿出一种齿轮或轴承的模型,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其属于哪一种齿轮或轴承及其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词汇和实物的联系,便于记忆。 四、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手段是否先进的标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在学习《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将柔性制造系统与那些自动化但不具有柔性的系统相区别,笔者制作了Flash动画,通过动画演示,很容易就使学生接受了所学内容,并且课堂气氛活跃。 五、“教”与“学”互换 所谓“教”与“学”互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这样的环节:学生走上讲台,而教师坐在下面听学生讲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把学生分成几组在课后准备。下次课时要求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讲课,教师给予补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集体的作用和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笔者在《Motor Care and Maintenance》这一课尝试了“教”与“学”互换的教学方式,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学生表示,他们查阅了大量的电机操作与维护手册以及专业词典,学到了很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加强听说训练 专业英语教学要加强听说训练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虽然阅读和翻译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应因此忽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如果说基础英语阶段的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活动中所需的听说能力,那么,专业英语教学就应当在此基础上,向专业技术应用领域延伸和发展,培养学生在技术应用领域内对外交流的听说能力。专业英语教学作为整个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遵循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使“立足实用、强化能力”的口语式教学方法贯穿到整个专业英语教学中去。 七、搜集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机电一体化产品不断涌现出来,为了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要求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搜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的英文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前沿,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体化教学论文:关于“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总结 今学期开学初,我们在学案导学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新路子,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在“双三课”活动中,积极推行教学案一体化。 要求各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观课、议课。首先,执教者写出符合教学案一体化要求的说课稿,在讲课前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参与观课者进行说课,主要说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流程等。 其次,要求执教者写一份教学一体化教案并按照教学一体化要求进行授课。 第三,要求执教者在课后写出个人的反思,观课教师重点评论执教者教学案的实施情况以及教学案一体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第四,要求同学科组其他教师人人上一堂教学案一体化过关课。 最后,同学科组青年教师再上一堂研究课。 2、 开展了以“教学案一体化”为主题的课例研讨活动 各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由一位执教老师按照教学进度选一个课题充分准备,在平行班内进行“三课、两评、一反思”式课例研讨活动,研讨的重点放在教学案一体化的运用上,观课、议课的视角为: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课堂流程、实际效果等。要求参与教师认真观课、议课,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刻反思,找出改进的办法。 3、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学校对课题的申报、研究过程、阶段成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与评价。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进行了教学案一体化有关知识的学习。 5、在教学案一体化活动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率先垂范,加强了业务活动的监督与指导。 以上只是我们学校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充分利用联片教研这一平台,多向兄弟单位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使我们的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更进一步! 一体化教学论文:电气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两大关键点 摘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体化教学的含义与实质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其概念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本文要探讨的电气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高上。 关键词:电气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一、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技师学院电气技术专业要培养的学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是达到初级维修电工水平,还是高级维修电工水平,甚至更高的技师的维修电工水平?这些笔者认为都不实际。我们太注重证书的取得了,实际工作中,一本证书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电气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灯泡都不会装,但他很可能还取得了中级工的证书。这对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是个莫大的讽刺。电气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掌握各种生产设备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要熟悉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具有从事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电气设备管理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统归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当然职业能力也包含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我们所提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高。它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共处等社会能力融入到一体化课程体系统中。在推进电气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高这两方面来进行。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首先要从老师方面进行转变:教学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应该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具体工作任务的,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而这个工作任务就是我们学生以后工作岗位上的具体任务。因此,老师必须熟悉这个工作任务,下企业去找相关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师在设计工作任务的时候,既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好像置身在企业工作,又要将原先的理论体系贯穿于整个工作任务中去。 职业能力同时又包含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被忽视的。电气技术专业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要特别注重在分组讨论、分组汇报环节方面加大培养力度。以往我们遇到的情况是,学生毕业后,除了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根本不善于推销自己,更别说团队精神了。而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分组讨论、分组汇报环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学生毕业后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电气技术专业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中一定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才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管理中,我们可以引入企业的7s标准,做到专业工具有序摆放、实训场地干净整洁及劳保用品正规穿戴,这些都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还可通过聘用企业的优秀人才来为学生上课,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提高职业素养培养水平。当然,学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增强抗压抗挫的能力,并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一体化教学中的学业评价体系统,可以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提供建设性的帮助。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可以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评价,既可自评,也可互评。在自评互评中,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是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酌情变通。比如说一体化教学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源,同时对专业教学老师要求非常高,不仅在教学手段上要多元化,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源上也要渊博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教材以及工作页的开发上要有很高的创新能力。工作页的编写更是一体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电气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好的工作页来支撑,而工作页也是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工作页中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更是电气专业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对于现阶段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笔者学校还在探索中,从电气技术专业开始实施,有很多环节还有待我们去验证。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一体化教学论文:园林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摘 要:园林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只是注重理论课程的研究而忽视了实践带来的真正效果,因此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对一些专业知识的不熟悉以及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成了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一大问题。“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也将推动我国园林专业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园林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大部分学校都是先学习基础课,之后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整个学科开展,通过学科的特点展开教学,突出了整个学科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先进行理论课,后进行实习课两个单独进行,过分独立,例如,学习过程中导致学生对专业课学不懂,实习课不会做,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在教学的反馈中,以个人的卷面成绩判断个人学习好坏。学习好坏使老师将学生只是当作了一个受教育的客观对象,对于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似乎没有很好的帮助,约束了太多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这些例子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传统园林专业知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将书本知识讲的透彻以便能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目的,但是由于进行实践活动往往很复杂,很难掌握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最近社会出现的各种高学位无经历的毕业生,都是因为在学习知识中追求理论的精确,而忽视了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综合。因此,很难将这些实际问题具体解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重视和依赖老师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融会贯通。只是一味重视知识的传授,并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却忽视了学生园林技能的发展,没有一个实践的空间。只是注重知识和理论的讲解,尽管理论知识很清晰,却没有使学生的园林技能形成。园林更注重的是操作,动手实践的能力,而非理论的要求。只是通过老师的要求,整体性地完成某一项任务,不断地使学生个性逐渐磨灭,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一样的思维,一样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创新的思维,怎么能够发展我们的技能,想多方面开展呢?最后传统的园林专业教学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非实习现场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知识很丰富,能够通过理论去进行实践,但是过于死板,不懂变通,变得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繁琐化。因此,在园林的工作中就会逐渐丧失积极性,只是变成一个靠书本工作的人。 这些结果都是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厌学,没有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教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改变一下,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2 园林专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究 “园林专业一体化”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将能力摆在首位,以理论知识为媒介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大体可将教学模式分为3个层面。 2.1 理论知识的循环过程 老师对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但是老师还是主导地位,对知识讲解,分析,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提醒并纠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可以说,这个阶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阶段却体现出了教学模式的不同。随着课程的学习,老师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引导促进者,把主体变成由老师变成学生为主体。知识由学生为老师进行讲解,老师则对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惯性的思想,并因此影响学生以后发展。无论是第1阶段还是第2阶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体系之中成功进行的话 ,就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学生从课堂到园林的过程拉近。 2.2 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核心的问题,必须为了这个问题而开展教学过程。在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应用型理论知识,并经常将理论和实习的课程结合,体现园林一体化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讲实用性,技能性较强的知识,对于那些有深度,难理解的内容可略讲,甚至是不讲。例如,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对园林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技术层面上,新的技术和设备要及时为学生展示,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 2.3 培养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 传统模式的弊端,使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要重新调动积极性,就必须依靠老师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学生实习期间好好地了解将来应该做什么才能让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3 结束语 传统园林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让很多学生成为了受害者,因此实习“园林一体化”已经成为将来的教学趋势。一体化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能力的发展更是极大地培养了起来。学习积极性由学生主观调动,同时产生了学习的乐趣。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的是结合学生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学生工作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一体化教学论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探讨与应用 摘 要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探索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根据课程改革中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训条件、配套教材等进行探索与应用。 关键词 数控 理论与实践 应用 现阶段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打破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大体上概括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从这些教学方法来看,单科独立式专业课体系,已不再适应现代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以职业发展为前提下,出现了综合化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企业对劳动者的具体要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融合,把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化,既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组织学校的教学,通过合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企业用人的需求。从现阶段的教学效果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师队伍双师型、课程设置模块化、实训基地企业化、自主研发实训教材。 1 教师队伍双师型 “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界定:一是必须持有双证。即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所教专业相应等级的行业从业资格证。二是应具有“双素质”。即应有人民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及渊博的专业文化素质,应具备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及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本领。三是应具有“双能力”。即教育科研能力,行业管理和技术革新能力。数控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从专业技术上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工艺分析及手动编程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数控设备能力;维护与维修机床能力;自动编程教学能力;仿真加工能力;教材研究开发能力。从综合素质上应具备: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行业职业的认识、基础知识能力,并能应用于不同性质和层次的教学环节中;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创新的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现阶段的双师型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送专业教师到各数控设备公司培训,结合数控机床生产、研究开发等,让教师参与其中,让教师的理论知识充实到公司技术创新当中;加强校企合作,派专业教师项岗锻炼,到企业积累行业工作经验,弥补专业实践在工作中的不足等。 2 课程设置模块化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应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效益的需求,也要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需求的需要;应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围绕岗位需求和品德修养等内容进行,以服务社会为基点。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学校教学条件、职业教育规律进行优化,把学生实际掌握操作能力最大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化,针对现有的岗位需求来设置模块化,又必须具有一定课堂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便于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课程衔接;并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非重点内容,把培养综合能力所需知识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把新课程用模块化教学的形式进行设置,确定教学大纲,在大纲里必须确定每个模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特定技能。从工种上分可分为金工实训教学模块、数控车实训模块,数控铣实训模块、加工中心实训模块。以数控铣实训模块为例:此模块的目标确定让学生达到数控铣操作工高级工技能水平,使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市级、省级以上技能大赛。此模块包括绪论、简单轮廓类零件的加工、典型零件的孔加工、型腔件与槽类零件的加工、计算 机自动编程等项目来实施教学。 3 实训基地企业化 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关系到学生经过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后专业能力的养成,而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专业实习的质量保证。依托数控专业能力形成的实习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校实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培进行培养。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要有与数控专业和在校生人数规模相适应的设备和学习场地。把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规划作为参考,强调企业的生产空间和生产时间,这就要求保证作为课堂的实训场地要有各类工位,和与生产相配套的必要的教学设施。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教、学、做”合一课程建设的要求,建设能够满足在校生实践训练、教师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就业与再就业培训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借鉴企业管理方法,形成企业的职业氛围,可以形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素质。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调试及维修等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同时,学习了解数控机床的电器控制原理和主要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数控系统的简单调试与电气故障的诊断、排除能力。 4 自主研发实训教材 我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调整了课程中的理论、实验和实训课的比例,并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观点,根据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推出了教师以课程测评的形式,教师根据所教授的课程编写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教材。在选择课程的实项目时,应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方向考虑,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岗位需求、再根据本校实训场地的工位进行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构建,将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分解到实践教学任务中去。对内容的选取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学校实训条件、竞赛必需要用为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实训教材中。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不断探讨,灵活应用,为我校职业能力测试的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教学改革中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过,改革需要融入更多的新职教理念,更多的教育方法,更快地转变思路,拓展思维。我们在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都可以在数控技术专业中应用。 一体化教学论文:“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在高职《财务管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情境教学,能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 财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 “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情境,以工作任务为引导,将原来分割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解决了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等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教师们没有领会情境教学的精神实质,只顾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导致情境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现结合一体化情境教学在高职《财务管理》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目前的情境教学还没有脱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授课模式 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情境教学基于不同的工作项目,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条件及教师自身情况,融入个人主观意图而预先设计安排好的,其创设与营造情境的主体都是教师,而学生只是情境的参与者和被动实施者。因此,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学生的认知体验都是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牵引下进行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越来越重,大大削弱了学生体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到后来“教、学、做”情境教学又演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高职学生是通过高考年满18岁,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因此,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情境教学中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作用,则情境的创设必需建立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开展,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二、情境教学的作用缺乏持久性 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大多被用在讲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入,情境的创设也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即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之前,通过运用预先设计好的案例、项目和任务,创设或再现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问题进行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利用情境导入新课,一旦达到了通过预设情境,引入教材内容的目的之后,教师便往往依旧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教材知识序列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应当看到,这种单纯以创设单一情境作为教材内容的引入,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仅仅暂时起到了引起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作用,很难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持久的兴趣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所创设的情境来营造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氛围,并使之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有序深入地进行。 三、情境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易流于形式 受诸多教学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教学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在形式上追求花哨,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有的情境与教学内容根本不相配套,完全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比如说,创设问题情境是课堂中用的比较多的情境,也是教师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质疑,有时学生质疑的问题确实很到位、很有代表性,可是老师往往不在意学生的思维,总是按部就班的把学生引导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上来,学生的质疑、探究实际上就是一个形式。再如,有些简单的问题,本身学生自己就可以突破的,却要进行小组讨论开展所谓合作学习情境,而有些问题恰恰是应该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开展讨论、交流的,可是为了赶时间又草草结束。确实情境教学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教学课时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在创设情境前就应该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有效的情境,且不可流于形式。 四、多媒体的使用易走入误区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显著,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精美画面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但同时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到,虽然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多媒体课件过多的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多的注重画面的精美,而忽视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整个教学过程过多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师成了“讲解员”和“操作员”,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过多的集中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关注;多媒体演示的过程中,往往画面的变化速度过快,忽视了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思考时间。没有让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多媒体教学的众多“辅助功能”,就成了“喧宾夺主”。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重点和难点,适当、合理的采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要明确多媒体只能充当教学的辅助功能,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要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如何组建情境教学小组存在不同意见 情境教学比较注重为学生创设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互动的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可是针对学生的分组方法,教师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认为不应该把学习较好和学习较差的学生搭配起来平均分配小组,因为好生和差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悬殊太大,不利于相互交流和讨论。好生不愿意和差生一起讨论和听取差生的意见,认为他们是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或想法的,而差生也会有自卑感,不愿意和一些好同学一起讨论。有的教师认为应将好生、差生搭配好平均分组,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有利于锻炼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差生也可以从好生身上有所收获。有的教师认为我们不必要拘泥于教室的座位布局,也不要自行为学生分组,给学生自由组合的机会,最初这样可能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但几次以后学生就能够很快有条不紊的进行小组学习活动了。 笔者认为每一种想法都有利有弊,最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尝试运用多种分组方法,并灵活结合使用。高职学生来自于不地域,各地区的经济、人文环境、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当然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在分组时要有所干预,尽量不要让思维习惯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不同地域、不同思维的学生分在一组,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 实际的教学证明,实施情境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题,缩短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情境化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应加强教改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应用到课程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通过教改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解决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总结出该课程情境教学的最佳方法与模式。 一体化教学论文:中国现代史课“教学练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华所在。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明确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提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1]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学做一体化”不仅是教育家首推的教学理念,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师院校,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对高素质高技能教师的需求,通过教学,培养出合格的“会写、会讲、会教”的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当前高师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此,我校基于教师教育类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练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经过三年实践和反复论证与研究,这一教学模式对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拟以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一些还需完善的思考和看法,以求教于各位行家。 一“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意义 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民教师,虽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长流水”的要求。但要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除了厚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进行严格的教师技能的专门训练,以此才能将自已所学所懂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否则就会变成“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所以作为主要在技术类和工科类中得到广泛推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育类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加强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教师是一种职业,从事这一职业与从事其它任何一种职业一样,需要具备从事这门职业的技能。教师的技能,决不只是简单的转化技能,它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本领。多年来,教育界一直都强调要重视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但长期以来在高师院校里一直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只注重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忽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很多高师院校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般都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实习”的模式完成。但实践证明,这种安排一方面由于过多地依靠理论讲授,往往使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流于形式。[2]另一方面这种仅仅依靠几门课程进行的教师技能培养模式,收效也甚微。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对高素质高技能教师的需求,就需要高校不仅要开好教学类实践技能训练课程,还要将技能训练融入到每一门课程学习之中。 “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打破了学科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将需要教师讲的、需要学生学的、需要学生练的和需要给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设计为一个整体流程,以教带学,以练助学,以做固学。“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核心是学,“教”、“练”和“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而“做”则是在“教”、“学”和“练”基础上的综合能力训练。(见图1)这一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能够有效实现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无缝对接。 图1野教为练做冶关系图 2是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对历史教师新要求的需求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历史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对高素质高技能历史教师的需求,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中学、练中学、做中学,不仅教理论知识还教技能,不仅进行知识巩固,还在巩固知识中强化职业能力,这一模式能有效达到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所需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历史教师的目标。 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历史课程教学都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形势单调,程序呆板。在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眉飞色舞、专注投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学习效果差。“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课堂由教室延伸到校园内外,由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向学生广泛参与转变,教学内容由枯燥的知识传授与记忆向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转变,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讲授向多元化转化。在历史影片、参观考察、专题讲座、情境教学、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并举下,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提高。 二“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1课堂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举 “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并举,即在理论学习中掌握技能,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学中不仅要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还应围绕职业能力进行教学设计、针对职业能力培养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2课后理论知识复习与技能训练并举 由于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加强课后学习指导与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中国现代史的网络课程对指导学生课后学习有很大帮助,它能有效弥补学生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习延伸至课外。根据教材编写《中国现代史学习指导和课后练习》,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来巩固知识,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切入口。课后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历史影片或组织参观考察,不仅能让历史知识“活过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同时与之相应的观后感的写作或专题讨论的组织,又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以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知识面 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对课程的整合以及开发能力。目前高校一般采用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该教材无论从体例还是从内容来说,比较适合历史专业学生使用,堪称《中国现代史》教材的典范。但也存在内容的相对狭隘性、与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滞后等现象。[2]由于教师的教学时数有限,在课堂教学中也很难完成相关历史知识的补充与深化,从而造成了三大矛盾,即:新课改对历史教师需求与高师历史课堂教学的矛盾、教材内容狭窄性与历史知识广博的矛盾,学生对丰富历史知识学习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矛盾。为解决这三大矛盾,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聘请相关历史研究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有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如:课本中对西路军只略提几个字,课后组织“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红军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始末”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西路军的组建、战斗情况、西路军历史尘封原因、真相澄清始末等得到详细了解与掌握。有的讲座是针对史学研究热点问题进行的,如《风雨人生,一枝独秀》,让学生对陈独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学会如何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有的讲座是针对地方历史知识而展开的,如《临沧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滇缅公路与滇缅铁路》等。总之,专题讲座的开展,能有效的弥补教材不足,能有效的把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广博的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丰富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但专题讲座的开展也不宜太多,一学期三至四个为佳,否则会因学习负担过大而适得其反。 4以综合实训活动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综合实训活动是针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而进行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能力训练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任务为导向为项目驱动的方法,即将教学任务隐含在一个或若干个项目中,让学生通过项目的分析、讨论和整理,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会读、会听、会写、会讲等能力的提升。如,抗日战争虽然已过去60多年,但抗日战争的许多遗留问题至今仍未有效解决,而课本对此问题只字未提。针对此问题组织一次“关于抗日战争遗留问题专题交流”,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利用史实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能力。针对这一活动任务,提出三个必须完成的学习项目。项目一:观看电影《东京审判》,加深对东京审判艰难的理解以及抗日战争遗留问题由来的认识,撰写影片观后感,阐述为何抗日战争至今仍会有许多遗留问题悬而未解;项目二:查看有关抗日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抗日战争遗留问题交流发言稿;项目三:人人参与课题交流发方言。通过这一学习任务和各个分学习项目的学习、准备和完成,学生的收集历史资料、评述历史、分析历史人物以及撰写观后感和讨论稿和讨论发言等多方面的能力,即看(看历史影片)、读(读历史著作、研究论文)、写(写观后感、讨论稿)、讲(讨论发言)的能力都得到一定提升。 三“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体会 1精选教材,精写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 合理构建“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都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来说,这一模式在理论型课程中的实施仍处于实践阶段,没有与这一模式相配套的教材。因而精选教材(最好是精写教材)是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第一要务,这本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利用教材,教师可以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各项教学活动,通过教材,学生有很大的参与空间,学习空间和活动空间。为避免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随意性,保证教学质量。为规范各项实训教学任务,也便于学生可以在课前根据实训任务完成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保证实训活动的实效性。精写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也十分重要。这个大纲必须是一个要求科学、内容简洁又充满弹性的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必须是一个易于教师指导和学生操作的指导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通过各项实训活动,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内化,使各种教师职业技能得到训练与强化。 2合理利用课内课外,精心组织各项实训教学活动 “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使教材内容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使教学由传授知识向教知识与训技能并举转化。如此,仅靠单纯的授课时间是无法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课内与课外。即教师在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式和引导式引导学生从分析中学会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以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根据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培养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凭借网络课程、专题讲座、历史影片、课后练习、专项技能训练等,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或变换角度,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教学练做”在课内与课外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与训练。(见图2:课内课外“教学练做”一体化的开展) 图2课内课外野教学练做冶一体化的开展 3加强实训教学活动的指导,保证实训教学实效 “高职教育讲究的是‘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4]所以“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点是“做”,即各项实训活动的开展。实施的要点在于各项“做”的实效,即各项实训活动的开展对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有益,实训活动的开展要保证学生主动参与,顺利进行,实训效果明显。为此,教师就必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转化成学生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编剧和导演,对如何进行理论教学、如何组织实训活动进行详细的规划与策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相当的了解与熟知,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与技能训练目标进行合理的一体化教学设计,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引导、给予学生所需的帮助,并最终完成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双重目标。 4构建与“教学练做”一体化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关注的不单纯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强调“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因而构建与“教学练做”一体化相适应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这个评价体系强调的是知识和能力,动态和静态,客观和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反映。为此,课程考核就应将平时学习、综合实训和期末考试结合起来,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即:总评成绩=(平时学习×10%)+(综合实训×20%)+(期末考试×60%)。平时学习主要考查学生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情况,综合实训主要考查学生在各项综合技能训练中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练做”一体化的理论教学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显著。首先是学生学习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认为这种模式,“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下,能够轻松而愉快地学到许多历史知识和各种技能”。其次是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不仅在专升本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在各种特岗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中成绩优异。最后,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历史资料收集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讲课能力等都得到很大提高,在各类比赛和就业招聘中表现十分优秀。如此种种都说明,构建这一模式具有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一体化教学论文:论民法教学中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法学系精品课程建设五年计划》的规定和有关精神,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均对法学课程进行改革,并且把民法学的改革列入第一批的改革课程之中。民法作为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学基础课程,民法课程建设不仅关系到民法课程本身教学质量的问题,而且关乎法学其它相关课程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高等教育的民法学课程教学方式一直裹足不前,始终停留在从前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虽然增加了模拟法庭的演练等时间缓解,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民法学教学内容的缺失——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问题。 一、 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民法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高等院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来看,民法学为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必修的重要课程。民法学作为民商法基础理论,也是学习其它核心课程如商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继承法以及经济法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从学时上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设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在开设民法课时,为保证民法课的教学质量,民法课课时不得少于108学时。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高等院校基于民法课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民法课课时都在108学时以上,尤其是政法院校,更是超出了这个数字。此外,大部分法学院还开设了民法类的选修课和专题,大大地增加了民法课在本科教学中的比重。同时,民法在法学理论中被称为万法之基,是学习和理解民法体系中其它法律的基础,如知识产权法、商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部门法课程。 然而,从课程设置的时间上来看,民法开设时间较早,一般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开设民法课,民事诉讼法课程设置时间却与之不同步,学生在民法学课程学习时根本不具备程序法知识的基础,导致民法学的教学事倍功半。因此,必须在民事实体法教学中引进民事程序法的内容,探索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民法学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法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应用型法律人才需求对民法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法律专业人才类型的需求也日益突显,就社会总体需求来看,具有扎实的民法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除了法官、检察官外,律师、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需的法律人才以具有扎实的民法知识的法律人才为主。 从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来看,当今中国法院为适应审判方式的改革,呈大民事格局设置。将过去的经济庭、知识产权庭、房地产庭都改为民一庭至民四庭,四个庭均适用民法。此外,从法院受理的案件种类的数量和比例来看,民事案件数量居多,比例远远地超过了其它两类案件。这要求学生对民法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有一定的宽度,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只有通过本科阶段对民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方能适应实践部门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广泛程度在日益扩大,更多行业和领域都急需民法专业知识理论扎实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据调查,对新型的法律项目和高难度的法律服务事项,如:反倾销、涉外贸易、网络信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国际法律事务等,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相关法律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法律人才稀缺,而能够从事此类法律工作的人必须有着深厚的民法学基础。 因此就社会总体需求看,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要才中的需求比例更是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为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进程,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门人才。必须改革民法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民事实体法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的法律人才,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应突破原有的学科界线,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起一套符合当今社会实践需要的民法教学课程体系。即以民法的体系为基础,结合民事诉讼法的理论,探讨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在实践中的契合点,对民法学教学理论体系进行构建,改革民法学理论教学单项式、封闭式与民事诉讼法全然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思路。 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法律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任何一起民事纠纷的处理从来都是先程序后实体,只有程序的正义才能体现实体的公正,在法律适用上采取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民法的应用性决定了民法学必须与民诉法相结合,才能使民法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在民事实体法教学中引进民事程序法的内容,探索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民法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门人才。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民法课程改革的一个总趋势,就是力求改变束缚着民法教学发展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突出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变化,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探索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民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理念的变化,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二)民事实体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民法学的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思路要围绕着深化实践与强调启发性教学来进行改革。 第一、由于现行的民法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学生应用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深化实践教学。加强模拟法庭的演练,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将来可能担任的不同职业、职务角色,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模拟解决这些角色遇到的问题,完成不同角色所担当的任务,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具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做好了从事这些工作的必要准备,让他们了解将来从事这些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照自己现在的水平,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扎扎实实学习,切实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 第二、注重启发性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其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去思维,使学生产生新思想,新问题,新观点。强调在教学中引进比较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把具有可比较性的概念、原理、制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使用比较教学方法的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宏观上向学生介绍整个知识结构体系,重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体系化,使学生能对知识点进行横向联合。 三、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抓住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在实践中的契合之处,具体体现在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制度等内容当中,本文试举例说明: 第一、在基本原则制度中,平等、自愿是民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具有基础性的原则,是整个民法理论的基石。平等原则表明了任何民事主体在民法上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平等原则要求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民事主体都只能通过平等协商的方法设立、变更、终止它们之间的民事关系。平等原则的这些要求决定了一旦民事主体之间产生纠纷,诉诸法院时,当事人之间也必然处于平等的地位,应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是平等的诉讼主体。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中亦规定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在讲授《民法通则》第3条平等原则时,需要同时讲授《民事诉讼法》第8条和第5条的规定。 自愿原则也即意思自治原则,国家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它要求行为人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民法中自愿原则所体现的思想表现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就是调解自愿的原则,当事人可主动申请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民事纠纷,或者同意人民法院为其做调解工作。在讲授《民法通则》第4条自愿原则的同时,可以同时讲授《民事诉讼法》第9条的规定。 第二、法律关系是民法教学中的难点,在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中,必然存在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民事主体是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是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案件事实和诉讼请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虽然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素在内容上有着差别,但仍然具有某些方面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上将这两个内容结合起来,有助于于学生的理解。 第三、在民事主体制度中,结合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制度。民事诉讼主体是以原告、被告、第三人等当事人为核心的,这些当事人是民事权利主体,其诉讼权利和义务是以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为基础的。民事诉讼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确定是否为当事人时需要运用民法中民事主体的相关理论来做出判断。在民法中,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相应地,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特别是在讲授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时,应结合民事诉讼中宣告公民失踪、宣告死亡、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案件,进行讲解分析。例如宣告死亡、失踪制度,应从实体法角度判断是否符合宣告的条件,在程序法上即为是否受理的条件。 第四、制度中,不仅限于介绍的特征、分类、权等内容,同时结合民事诉讼中的进行讲授,民事诉讼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完全适用民法中的相关规定。诉讼人始终是以被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的;诉讼人必须在诉讼权范围内进行活动;诉讼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最终后果又被人承担;民法中的分为委托、法定、指定。在民事诉讼法中相应地存在委托人,法定人。 综上,通过重新整合民法学的课程体系,采取同步教学的方法,探索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民法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解决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教学脱节这一长期存在症结,使民法学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体化教学论文:技工院校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探讨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主要按照专业课程授课,学完基础会计后,再进行基础会计的实训。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按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生在进行实训时,会忘记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造成课程技能训练的脱节。本文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基础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技工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或不能按期毕业的高中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也不高,课堂纪律散漫,也不会在课余期间复习课堂学过的知识。而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课后记忆和复习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也非常多。在这种状况下,如何让学生学好会计的专业课就成为摆在每位任课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1.编写一体化教材 基础会计的理论学习和实训应采用一套教学资料。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设计基础会计的教学安排时,一般从借贷关系讲解会计分录。老师讲解的重点是会计分录中的借贷关系,虽然非常容易理解,但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处于被动,长此以往,会厌烦听过多的理论。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填写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在讲课的同时,也让学生动手操作,改变了会计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一体化教学要求老师每讲授一个类型的分录或理论知识就配以相应的会计手工操作内容,供学生练习。这样就能让学生体验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院校一般使用的《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两本教材。这类书籍要么注重理论知识,要么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思路编写,并不适合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的需求。教师应当遵循一体化教学的思路和实际会计工作流程,编写一本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实用性教材。 2.建立会计实训室 传统教学通常在固定教室进行。一体化教学可在专业的会计实训室上课。会计实训室中应为学生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以进一步增强学习氛围。实训室应配备齐全的实训资料,例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银行进账单、转账支票、文具、装订器和安装有会计电算化软件、excel软件的计算机等。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后,就可指导学生在实训室中借助电算化软件进行开设销售专用发票、出库单等操作,让学生体验会计的工作流程。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实训室填写附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在实训室中,学生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这样的教学活跃了学习气氛,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 3.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学校招聘的老师需要参加事业单位考试,这也导致了大部分专业教师为应届毕业生,缺少工作经验,属于理论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双师型”教师是指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任务进行无缝结合,并能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师。针对大部分青年教师是应届毕业生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工作1~2年,让老师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和工作技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出既能“讲”、又能“做”的教师。 4.加强校企合作 技工院校基本都有校企合作项目,以实现所教内容和实际工作的接轨,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技术工人。但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学校很难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找到实习的企业。同时,因为行业的限制,即使有实习企业,能去实习的学生数量也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有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为学生讲授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可以选取单位一个月内实际发生的部分会计资料,由企业财务人员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实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写方法、课本中的理论计算方法如何应用于会计工作中、不同会计岗位的相互联系和牵制等内容。 三、小结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会计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避免过分注重理论,让学生感到枯燥的弊端;也可以有效地将“动脑听”和“动手做”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当然,我们也应该从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出转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教学论文: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所接受,而是渗透到了各专业领域,并作为一门工具被广泛使用。而对于我们中职院校的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要如何迎接专业发展的挑战,使学生既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专业技能,以应对岗位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该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浅谈一下个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体会。 1 计算机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1.1 施教对象 中职学校的施教对象主要是初中的毕业生,但随着普高的连年扩招,生源也越来越差,这些学生中有的甚至初中还没有毕业。因此他们的学习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较差,以至于有的课程很难跟上进度,这些都是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 1.2 课程安排 学校课程的安排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需要,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都落后于社会,老师走不出学校,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并且参差不齐,按现有的教学要求以及评价方式,许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达成。 1.3 教学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虽然开设专业技能课,但仍然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虽有实训环节的教学,但仍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传授,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 2 如何实施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 2.1 通过对教学对象认识观念的转变,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我们的教学对象,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是不同的。需要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因此可在课程的开发、教学场地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上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学。把他们培养成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 2.2 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板书+讲解”,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多是从理论上接受,常用的工具软件、网页设计、二维的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都是只知道一些理论,一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发蒙,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加上近年来,一些其它应用专业加强了计算机课程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就业优势。所以,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教学模式。 我校近年来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办公软件、硬件维护专业转变为动漫设计专业,并与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根据企业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对文化课进行缩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增加了技能培训课,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行所有计算机专业课都在机房、实验室进行,对部分专业课要求参加权威部门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通过考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3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技能 2.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实例进行教学的方法,例如:局域网的组建,我们可以把教材的各章节串在一起,把组网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及技术方法先交代给学生,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来完成最后的工作。这样在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下达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内容。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习效果评价是重要阶段,在生-生互评、教师总结点评中,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 2.3.3 个案教学法 所谓“个案教学”,是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他们在认知、接受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目标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目标,并且也有能力完成,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2.4 努力创建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由于受学校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师只能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使这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目前我校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在计算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2.5 对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 打破以往的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模式,为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将考试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让学生在机器上作答,实现无纸化考试,建立学校自己的考试题库,学生随机抽题,理论和实际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及时做好考核记录,对其分析、总结和评定。这样对学生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是针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所进行的教学形式,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将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使课堂和实践能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化教学论文: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法初探 当代,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对职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职业学校学生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又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必需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激发职校生的学生热情 技工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我校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一方面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让学生了解今后职业生涯中能够用到的计算机知识,一方面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述他们自身在工作中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的经历。其次,我校对不同的专业,实行职业计算机操作证书制度,职业计算机操作证书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必要条件。 我校综合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从专业角度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根据职业活动的实用性来重新改革课程设置,体现技能培训目标的特点,将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以课题的形式结合成一门专业综合课程,以达到把该专业课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让学生在综合课程中得到系统的训练,获得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解决课题的方式以达到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技能的目的。 二、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提高职校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教学内容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最核心的环节,所以我校每年都请签约企业的高管到学校来参加教学内容的研讨工作,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基础,以工业技术发展方向为标准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校计算机教学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在使用上同步,教学内容增加了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实施中我们把相关联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整合起来,删减掉不实用的理论和繁琐公式推导,通过课程内容间的相互渗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增加一些生产实际的范例以及实践教学与实训内容,从而成为适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综合型教学内容。 譬如说,把《电子计算机基础》与《上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合成一门由多个课题构成的技能操作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合成一门网络管理与操作能力课程等等。从而使得专业技能的培训以课题的形式实现理实一体化,并参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专业的标准要求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三、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培训职校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施教的过程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所谓一体化教学方法就把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极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以及学生所需达到的专项能力的要求,把实训、现场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让学生亲手操作,强化应用。例如,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基本理论与技能操作的课时按照2:1划分,其中每上一节理论课接着就是二节课实践,同一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首先在一体化教室(或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述其理论基础知识,其次是讲完后让学生亲自去认识和操作,使理论知识更好的向实践应用转化,并结合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最后结合学生的作品归纳总结。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着力构建以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课程应用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四、应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工具,造就职校生的扎实工作基础 一体化教学工具是指把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践操作合二为一的教学或工作场所、设备等。如学校建设的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设备、企业工作场地和企业新技术平台等等。 利用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工具上课,教师可以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通过实验手段演示其工作原理,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吸收消化,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职校生就可以在学和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既调动广大职教生的学习热情,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校计算机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保证了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实现了两者相互促进的目的,重视了学生参与实践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 一体化教学论文: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尝试一体化教学法 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电子专业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首先,不少学生对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电子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掌握不牢,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其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又同时涉及软件和硬件知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学生水平跟不上,教学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门课程,成为本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任务。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试验,多次与单片机教研组老师交换意见,总结教学经验,认为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把复杂的知识直观化、项目化,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比较 传统教学一般先理论讲授,后实践操作,在理论指导下完成实操。理论教学通常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实训室进行,理论与实践分开授课。这种模式的突出弊端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导致理论知识难以及时消化,操作训练不能连续,学生虽然经过多次训练仍不能掌握操作技能,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做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具有三个特性:①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②认识过程的同步性;③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下面,以“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为例,具体说明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先介绍输入/输出端口名称、作用、特点等各知识点,让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做作业,并利用单片机实验箱验证各知识点。 一体化教学: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先下达项目书(制作霓虹灯),然后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制订方案,补充制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输入/输出端口名称、作用、特点等),然后进行项目制作,完成作品,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评价和总结,最后针对学习成绩好、有兴趣的同学布置技能拓展项目。 二、一体化教学实施 为培养培养技能过硬的单片机实用型人才,学校单片机教研组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单片机实训室为依托,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内容分解为单个彩灯闪烁(单片机基本知识介绍)、霓虹灯(输入/输出接口技术)、键盘接口显示(键盘接口技术)、计费器(定时/计数器)、报警器(中断技术)、秒表(数码静态显示)、学号显示器(数码动态显示)、数字温度计(a/d转换器)、信号发生器(d/a转换器)、密码锁(i2c总线)等10个项目,采用边讲边演示边操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实践中有理论,理论中有实践,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懂得实践操作,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融为一体,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 下面以报警器的制作为例,具体介绍“中断技术”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实施一体化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首先要购置编程器、89c51cpu、电路板和发光二极管等常用单片机实训元件,然后安装proteus、编程器、伟福等单片机常用软件,组建一体化单片机教学场地。 (二)下达项目书 目前技工学校在校生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设计项目时,难度不能太大,难度较大的章节,须将内容分散到各个小项目中,否则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中断技术”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笔者实际教学时,要求学生先制作一个接触式闪光灯,再制作报警器,这样每个项目包含的新知识点就不会太多。制作接触式闪光灯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点有:① 发光二极管的使用;②中断控制。报警器隐含的知识点有:①中断控制(旧知识点);②探测器的使用;③报警声的产生。 (三)分析项目 项目下达后,先让学生自行分析,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思考、提问,与学生共同分析项目,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详细的项目指导书。 例如,在接到制作报警器项目后,教师可让学生先停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扬声器如何报警?报警灯如何点亮?如何识别报警信号?抛出学生当时迫切想知道的几个问题,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必将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便会主动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四)项目实施 学生按照项目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协助下,通过查找图书和网络资源,与同学探讨,完成报警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交流能力以及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制作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进行筛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简单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对于复杂问题,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启发思路;对于涉及的新问题、新知识,可与学生共同研究,再由学生去完成项目。比如:在制作报警器时,会涉及到三个知识点:其中,中断控制属于旧知识范畴,在制作接触式闪光灯中已经学过,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采用不讲或串联回忆式教学;而探测器的使用、报警声的产生属于新知识范畴,教师应当及时补充此内容,让学生现学现用。 (五)项目评价、总结 在一体化教学中,学习效果主要由完成项目工作的质量来衡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围绕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从项目剖析、任务分解、知识点学习、知识点应用、目标搭建、目标组合等项目完成的一些列活动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间的互助协作,考察学生对项目的理解、知识点的学习领悟、单片机知识的应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六)知识拓展、能力提升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多路报警器等项目,通过制作多路报警器扩展项目,巩固“中断技术”学习内容,开拓多任务设计思路,通过查找资料,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提升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编写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一体化教学要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即项目)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因此,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一体化教材一般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主要以典型项目组织内容,注重教材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准备 一体化教学既要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和操作训练,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按照既定目标有序地“动”起来。因此,一体化教学与纯粹在讲台上的理论授课或在实训室的实践操作有很大区别。因此,设计好教学过程是上好一体化教学课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明确教学目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点,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哪些需要讲解。2、准确把握教学对象:学生基础怎样,前导课程有哪些,学生有何特点等。3、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解。4、设计教学策略:建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5、合理组建项目小组,每组以3~5人为宜。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做到好、中、差搭配。 (三)教学硬件与软件条件 1、硬件条件。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所和同一时间内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学场所。 2、软件条件。要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师是关键。因此,在实施一体化教学前,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开展不同培训,以期达到一体化教师标准。对于从企业引进的教师,重点加强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让其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打好教学基本功,以满足理论教学要求;对于从高校引进的教师,重在实操培训,具体可通过下厂实践、项目开发,让教师了解企业动态,理解项目制作要点,掌握产品工艺和操作技巧,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是技工学校电子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学生今后就业的基础。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克服了以往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脱节的弊端,它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打破原有的章节体系,重新编排项目式的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和重点。一体化教学能将制作引入课常,融教、学、做于一体,边讲边练,边学边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兴趣,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行政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综述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形式。本文采用的直接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间接调查法,如电话访问、上门访问、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数据统计、文献整理等调查方法。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调查对象为2011级、2010级、2009级、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被调查学生占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的77%,其中2011级78份,占总问卷29.2%;2010级80份,占总问卷29.96%;2009级55份,占总问卷20.6%;2008级54份,占总问卷20.2%。分析结果如下:第1题:您当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总体来看,最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中,因为喜欢而报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个年级几乎都是35%以上。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重,说明当初招生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兴趣报考和被动调剂而来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学习、使这两类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第2题:您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理论上或者表面上也许是这样,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国家招录公务员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科目的设立与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招考职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三、启示与建议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所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4]。“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的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6.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5]。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作者: 王永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民办高校是把“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决定了学校必须高度跟随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重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实践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基本的目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分为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毕业实习是大四阶段安排。学年实习主要利用寒暑假,或者学生课程较少的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整个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合适时间自行完成。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或者具备深厚实践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事物的具体工作,并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工作氛围,验证和修补课堂所学知识,收获相应工作感受,从而调整自身工作态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时间教学方式。实习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人对实习进行跟踪指导,制定实习后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它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重要学习反馈方式。 作者:梁妍婷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研究 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从贵州省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毋庸置疑,它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极大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欲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任重道远。总体来看,贵州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面临着全面挑战。“十二五”期间,在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贵州省是传统社会特征保护完好的一块土地,但这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民族间的交往受惯例的影响还比较强,严重制约着省内外信息流通与技术推广,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停留在传统秩序之内。但在近几十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民族间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沿袭下来,新的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从而导致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民族关系秩序成为地方社会建设所需。 (三)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双重自治制度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在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贵州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明目张胆的贿选现象,民族势力、宗族势力干预选举的现象,无序参与的现象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现象表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基层民众的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公民参与教育严重缺位;第二是缺乏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缺乏有组织、协调和团结能力的地方精英;第三是体制弊端尚未消除。 (四)地方生态建设的需求 贵州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表崎岖而且卡斯特地貌占有相当比例,加之近年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规划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盘县煤矿开采对森林田地的破坏、龙里县发展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凯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都是鲜活的例子。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了贵州省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同时也说明贵州省生态建设难度大,生态保护的难度更大。一方面需要研发新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来改造自然面貌,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贵州省来说也是现实之需,至于说保护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此姑且不论,仅仅针对我们在调研中所看到的具体事实作以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已经在逐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计划,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此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第二是专任教师缺乏;第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各主管部门配合程度低;第四是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我们调研的惠水县好花红小学、麻江县的下司小学、花溪区的孟关小学均存在上述问题,尤其表现在师资方面,在这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虽然排进了课表,也走进了课堂,但却没有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民间艺人在承担此项工作。同时,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任务究竟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还是由学校来负责,各单位或部门分别承担何种职责,发挥何种职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贵州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缺口大,根据贵州省“十二五”人才开发研究报告获知,2008年贵州省人才总量已达到192.39万人。按照人才类型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78.22万人、技能人才52.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7.5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9万人、党政人才16.26万人;预计到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249.5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85.29万人、70.73万人、51.17万人、22.74万人、19.35万人,人才总缺口为56.89万人;预测到2020年人才总量将达到307.0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91.3万人、88.1万人、79.41万人、28.2万人、20.1万人,人才总缺口为114.63万人。上述数据显示在未来5~6年时间内人才总量缺口超过百万,而贵州的实际情况表明,本省人才外流严重,弥补人才缺口的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引进,而依靠引进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适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高校的潜能,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需求,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都是地方社会自身难以满足的,必须求助于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发展对人才和各种技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来实现,依赖于有现代观念和技能的人才来实现。 二、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 贵州省民族院校共有4所: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更名为凯里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有三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1988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系,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在50人左右,该校还设置有行政管理成人教育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招生规模每年在100人左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政治历史学院,但是只有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由上观之,贵州省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民族院校共2所———贵州民族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招生、轻培养。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直接与学校的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数决定了财政拨款额度,所以各高校普遍在每年招生时的力求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招生指标,但是学校的配套设施、配套管理远远达不到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致使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低。贵州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分别设置在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致使真正的教学机构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创新计划和方案难以实现。 2.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贵州省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有些高校的学生进校四年时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实习、实训或实践,以至于他们毕业之后不清楚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备、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等,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之中。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取了公务员或者是选调到各级地方政府,他们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去学习、熟悉老一套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不用说创新地方治理模式。 3.重教学、轻教研。 虽然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设置有教研室,但这些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编写课程计划、征订教材、安排教师课程、检查教师撰写的大纲讲义、了解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组织命题评卷登分、组织听课评课、撰写学年工作总结等,而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梳理、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地方努力不够。其结果是没有成型的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杂乱,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体系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甚至在行政管理专业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有些相近科目由于是不同教师讲授,某些章节内容重复教学现象普遍;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挂科现象普遍。 4.重学分、轻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按照规定要修满170学分左右才能毕业。前三种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以及一些公共课,修完这些课程加上毕业论文等基本上已经足够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重心基本放在理论课上,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难以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5.重目标、轻激励。 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通常强调的是是否有大纲、教案、讲义,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是否给学生安排有作业,是否完成规定听课评课数量,是否按时授课,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完成了这些指标,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就在合格及以上等次,年终可以全额领取绩效奖,而且有些学校的绩效奖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大锅饭”式的奖励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差异不大,人为控制现象严重。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激励严重不足,致使教研、教改、创新教学几乎陷于停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无法使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毕生最热爱的事业。 三、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能够适应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决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水平。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总体目标,把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管理体制方面,秉承民主管理理念,坚持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传统封闭式、填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采用“5+3+2”的“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本专业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安排5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安排30%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实习、实训,安排2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团队 由院系领导牵头,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认真梳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征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删减一些课程或重复的章节,增加一些前沿性的、实用性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可以将开设的课程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课程群。具体分类如下:管理学课程群(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政府学课程群(包括《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民族学课程群(包括《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包括《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法学课程群(包括《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现代技术学课程群(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写作学课程群(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协调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 (四)开辟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尤其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在民族地区广泛开辟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贵州省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其他市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师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基地建设应该采取共建的方式,由各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而且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一是要定期开展活动,让该专业师生参与、了解、学习地方政府的运行过程,研究地方政府面对的改革与创新难题。第二是要将研究的结果、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以便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基地建设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把握学科前沿,加强科学研究 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科研和专业建设,选派贵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考察学习。力求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不断扩大合作学校的范围,尤其是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民族院校的资源,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建立合作机制。 (六)广开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分流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培养阶段就要本着“统一培养、分类指导、注重能力、合理分流”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培养,便于分流。结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对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实际,特别是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展开,大批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技术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按照“4+3+2+1”模式引导毕业生分流比较合理的,即:40%的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公务员队伍,30%的学生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20%的学生进入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行列,1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作者:饶义军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以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实施效果,得出本科院校应健全行政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完善人才绩效评价制度,摒弃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强调大众教育的重要影响力,本科院校在不断扩大其规模的同时,提出以实现管理效率、成果最大化为开展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1]。由于本科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内部结构趋向于复杂化,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加之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存有“教师乃立校之本”的传统观念,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比重较低,且许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受自身工作经验的制约,在未能充分掌握高层次行政管理工作内涵与规律的前提下,贸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与学识无法满足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1专业化发展目标 对于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专业化的本质为发展历程中展现的动态性特点[2]。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包括:其一,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组织机构,实现该组织机构的深度成熟。其二,明确行政管理人员从业要求与标准。其三,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权。其四,引导行政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自身行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其五,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其六,接受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与教育。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成功进入“专业化管理者”的行列,并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在不断科学认识所属职业本质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增强其专业理论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稳定性。 2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性。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体系协调性差,无法满足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知识底蕴的实际要求。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在我国,制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3]。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此类问题多表现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存在设置重复、层级多等现状,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分工不科学,并且仅强调经验管理的意义,而忽视了合理管理、系统化管理的现实作用。第二,缺乏岗位专业化发展意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对工作满意度低等情绪的影响下,存在离职意愿,其中,拥有处级及以上职务、拥有硕士等高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而其出现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薪酬待遇等无法满足其对职业生涯的渴望。目前,我国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实施现状不尽合理,尽管培训项目较多,但其主要集中于政策与教育理论的探索层面,而尚未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诸如沟通技巧培训、礼仪知识培训、文件整理能力培训、公文书写能力培训,等等,所以,此类本科院校的现有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失去了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兴趣,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热情,造成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低效率、低质量、低专业化的状态。第三,教管兼任问题大。受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任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脱节的影响,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在优秀教师中挑选能够兼任行政管理人员的教师,而此类教管兼任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工作或教学工作中,致使本科院校无法及时实现改革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完成管理任务与教学任务,但是,随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管理内容和涉及范围日益复杂,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经常发生角色冲突,使得教管兼任教师的精力较为分散,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与行政管理水平。 3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健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高素质与专业性。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充足的培训机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激发行政管理人员获得更高学历的积极性。可采取建立行政管理学科的方式,相应提升其在行政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即在实施行政管理人员高学历化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攻读。为了提升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的有效性,院校管理人员需在此方面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增强专业化培训课程的目标性、系统性与计划性,以自身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与资源条件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培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的现实作用。其二,实现培训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开展的专业化培训课程需同时涉及人际沟通、礼仪知识、管理方法、公文写作等不同层面,以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多种工作能力与素质[4]。第二,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与推行,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在增强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同时,发挥保障与引导作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职业性,需要各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与人员准入制度,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于入岗前参加系统培训,只有在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之后,才拥有基础的任职资格。以本校的发展需要、规模与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将管理、科研、教学任务作为有效依据,在可操作、实际、透明、科学的原则下,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的应用效果,确保薪酬待遇等能够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知识水平相吻合[5]。第三,摒弃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为减少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的消极影响,应适当减少或消除教管兼任现象,促使教师能够专注于研究与教学。首先明确教管兼任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诸如行政管理人员暂时性缺失等,不可将此种教学方法发展成为普遍现象[6]。对于涉及学术范围、发展方向较小的部门或岗位,需注重聘用专职员工,以便提升学术研究教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本科院校还需充分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中心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提醒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效用[7]。 4结语 在推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尽管本科院校面临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的现实条件,亦需注重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应根据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专业化培训机遇,在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人员聘用机制的基础上,督促、保障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有助于实现增强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者:唐成龙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996-1997年,教育部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大类变为隶属于新设立的公共管理学大类,并改名为行政管理。这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更名和更改隶属关系,行政学偏重理论分析,行政管理学则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更偏重实践性。然而,在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不断完善。 一、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国外的行政管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在校外实践学习,加拿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习计划超过70%安排在校外。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也不高。不仅如此,实践教学体系在我国还不是很完善,如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需要什么建什么,缺少针对性的环节,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过于单一且流于形式,实践经费支持不足等。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 2、缺乏有力的实践教学措施 许多学校为了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特意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这些制度和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执行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教师起着从旁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实践、实验还是实训,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没能给予相关信息的支持,最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失控。二是实践教学监督管理难度大。在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管理多为“放羊式”管理模式,学生误认为实践教学就等同于放假,这种现象是缺乏实践教学监督和责任机制直接造成的。三是实践教学考核难度大。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的考核往往是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很多学生都是互相抄袭或网上下载,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大一统”和“一刀切”的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实践教学考核停留于纸面,起不到实际效果。 3、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需要健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制度作保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少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学习规范建设,这是很多学校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些学生会选择网上下载、抄袭或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报告或设计,最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运作效率,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目的[1]。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常见的现象是一个老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并且加大了教学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实践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缺乏物质基础和财力资源。许多学校增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原因是该专业运行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建设实验室,不需要承担校外实习费用,然而,过去传统、落后的教育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要求。 4、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建设,并保持相对稳定,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效果就难以保证,虽然许多高校充分意识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政府、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一是合作单位“不需要”,由于实习时间短,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学生到实习单位不能帮太多忙,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单位增加“工作量”,因此,很多实习单位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是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不到“真金白银”,很多合作单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的实践,只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些行政事务的核心很少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参与。 5、缺乏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 目前,各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影响了实践教学成效。一是专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许多院校的专职教师是刚毕业的应届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是没有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和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能力和策略有待提高。二是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偏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经费没有保障,导致聘请不到优秀的兼职教师,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三是实验人员人手不够。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层次的实验人员稀缺,很多实验室是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实验老师又是技术员,还同时是管理员。这些都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二、完善行本科院校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思考 1、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应通过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学校要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与时俱进,树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把握实践的内涵,树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导意见、考核标准、奖励措施等规章制度。再次,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课程体系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2]。总之,学校要结合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完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2、细化实践教学措施,注重人才培养效果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坚决杜绝“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改善“网吧式”的机房环境,遏制“茶馆式”的教学课堂,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效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实践行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客观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找到一个实用型、创新型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考核效果,达到实践预期目标。通过考核来调控实践教学。 3、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夯实实践教学物质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经费投入、组织机构、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可靠地、充足的支撑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落实分级投入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资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提供教学保障基础。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抓实践教学工作。该机构作为常设机构,要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监控、实效评价和经费使用等。 4、升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针,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校外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稳定性强,类型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不断满足学生社会实习的需要。同时,要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此外,也要鼓励教师深入实践基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的开展本职工作[3]。 5、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建一支思想作风硬、业务素质强、理论素养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制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改善工作量计算方法、更新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职称评定政策,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二是建立完善高校与合作单位的交流机制。学校尽量多推荐骨干教师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学习和挂职锻炼,并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业务流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办讲座,或者以导师的形式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努力学习国外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号入座,争取早日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各高校人才管理和培养者敢于突破与创新,在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会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将越来越好。 作者:刘武阳 江毅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探索 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 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围绕学校“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定为:立足许昌、辐射周边的行政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领头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实践改革的“助推器”,为许昌市及周边地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政府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根据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的管理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4人,50~59岁1人、40~49岁3人、30~39岁5人、20~29岁3人,教师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障了本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学生67人,专业开设7年来,共招收学生381人,已毕业学生265人,目前在校学生116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以河南省内招生为主,生源较为充足,一志愿上线率较高,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定义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简单照搬照抄了这一意见,使得培养目标与规格表述不够具体。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也采取了同样的阐述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核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一般都是立足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存在着“面太广、量过大”的问题,即课程涉及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看似知识覆盖内容丰富,实际上却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概论和原理类理论性课程开设的比例过大,而诸如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操作类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比例很低。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而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对口专业教师等原因,部分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起来,使得学生选择余地很窄。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脱离社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的引入,使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前瞻性;忽视了现实行政实践的发展,不能做到课程知识讲授与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曾存在上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专业见习、行政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四)实践教学不系统,影响专业技能。行政管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不系统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二是实验室数量少,阻碍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是在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开设了实习基地。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逐年加强。 (五)师资力量不雄厚,制约专业发展。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多采用原有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或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导致授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开设之初,专业教师只有4人,一些专业课程由法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教师授课,而文秘学、电子政务、经济学等课程则聘请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目前仍缺乏有行政实践经历的教师,仅有两位教师具有高校行政工作经验。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进行定位。要理清培养思路,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形成清晰准确的专业定位,即明确行政管理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体现在哪里,学生毕业后具体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做什么工作等。在具体的目标表述上,在贯彻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和细化,从思想观念、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详尽的培养目标不仅为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指明方向,还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未来何去何从,对自身发展有更合理的规划和认识。 (二)立足区域发展,培育专业特色。国外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都注重突出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也开始着力打造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新建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发展,合理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在学术研究与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顺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办学特色建设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要避免因刻意追求特色而违背教学规律的偏执做法。 (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编排与整合。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断补充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性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知识全面、前瞻性强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不断整合、精简与强化,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竞争力;此外,要适当增加行政法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内容,尤其注意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衔接与结合,并加大工具类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方法与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要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说教式的传统授课模式,积极探索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实习质量,要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大师资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引进行政管理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知名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课程进修,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聘请有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派遣教师外出参加挂职锻炼,努力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 作者:张磊 单位: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与实践相脱节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而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指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在职能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目前从学科角度而言,将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普遍的共识,即将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机关的管理行为。但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却与此专业定位有着严重的滞差。无论是2005年的《公务员法》还是2007年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都明确了进入公务员系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以目前的考录比例,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找不到努力方向而迷茫。由于不能深刻领会专业的学科内涵及涉及领域,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亦不高,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品牌对生源及就业的影响较大 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在中国高校恢复设立的,其学科体系相对而言并不成熟。而各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近十几年从地方政府所属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其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均不高。行政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又多为新设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考生报考不积极。以笔者所在的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其行政管理专业的多数生源来自于校内调剂。而在就业时,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倾向于录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毕业生。严峻的招生及就业形势,使得这些院校的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环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单纯来自教师的讲授。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践的地位及形式不明确。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实践性,但从课程的设置而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则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形式亦比较单一。课内实践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案例,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课内实践。而所谓课外实践,由于受到实习基地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得到锻炼,社会调查也不能充分展开,只停留于利用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完成实践报告的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该专业绝大多数均为教学型或研究型的教师,并未有行政机关的实践经验。对于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而言,似乎问题并不是太大。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行政管理的现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实习制度不健全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合理设计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而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则为就业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果仅从学术角度对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以考公务员为主,这就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在行政机关工作,而大多数却在企业中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既能胜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中公共行政管理的工作,又能在企业中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属私人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则是充分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在专业定位中,除了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夯实,还要突出公文写作、信息处理、组织协调、政策分析等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 2.重视专业的品牌建设 专业品牌的提升在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起点较低,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教学,缺乏学术活动的参与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学科的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及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努力增加专业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逐渐积累专业教师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3.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一方面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课内教学实践的成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判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具有时效性、积极意义的案例,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以美国政府的“停摆”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功用,使学生认识到行政管理并不空洞,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门学问,从而重拾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但案例毕竟还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酌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加逼真的手段,增加学生对行政实践的感性认识。这有赖于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及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政府机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落到实处。课外实践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保障课外实践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时间是必须的。不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将实践安排在大四,并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方式,这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考研与实践相冲突,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接纳程度。因此,课外实践的安排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为宜,且应由学校组织正规的专业实践,多联系实习单位,由实践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教师要积极与实践单位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包括批发文件、操办会议,甚至独当一面地协调部门关系等。对学生而言,从这样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能,又了解了当前社会的用人趋势,发现自己与实践所需能力的差距,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将课外实践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总之,这些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体验是校内学习不能得到的,学生要通过一切实践机会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4.不断优化实践型师资结构 优化的途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计划地聘请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的对接;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过程。目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民主化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亦应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重视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让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如此,既为社会服务,又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积极承担公共部门的横向课题。因为这些研究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我国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派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去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实践成绩纳入教师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评定体系。 作者:刘霆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1.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3.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1.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③。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2.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作者:张玉磊工作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却非常薄弱。本文重点论述了该类课程实验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 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愈益重要,但定量分析类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甚至实验教学缺失,在许多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极其不利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培养目标的达成[1]。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材料(数据)进行操作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2]。它对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一般是文科生,定量分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对他们而言,常常显得晦涩枯燥[3],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中,看到分析结果,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深奥的。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强记硬背,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4]。 3.有助于收获新知识。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来自教材,而将知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常常会让学生学到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5]。例如,统计课程教材主要介绍一些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实现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软件往往拥有更多信息,会让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进行补充性学习,获得课本外的知识。 4.有助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定量分析过程诚然可以按照理论通过手工计算得到一些分析结果,但这在大数据时代越发显得不具可行性。实验教学一般是借助一些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将研究设想变成现实,对学生论文报告的撰写和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有巨大帮助[6]。 二、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环节缺失。据笔者对所在城市八所部委属高校的调查,只有两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个别定量分析类课程开设了实验教学,其他学校都是理论讲授。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可以预见其他高校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难以令人满意。 2.实验教学所占课时比例过低。本地区开展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一些学校,其课时量最多占该课程整个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在和同行交流时,笔者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课时量不足,很难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3.实验教学内容随意。目前,管理类定量分析教材较多,也有一些分析实例可供学生操作学习,但结合某一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却非常缺乏,由此导致准备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 4.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往往安排在机房,由于机位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常常会安排一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在某一时段上机实验,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并不连贯,出现所学理论几乎忘了时才被轮到上机实验的尴尬情形。 5.缺少对实验教学学业表现的有效考核。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难以简单地采用笔试方式来考核学业的表现。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学业考核要么忽略,要么简单化,如完全依据出勤率来评定,不能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验教学并未延伸到知识运用环节。定量分析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指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考核,都难以真正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业评定时,到实验教学考核就算结束,难以督促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定量分析能力,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1.教学计划中科学设定实验教学课时比例。为了让实验教学有稳定且充足的时间,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课时。一般而言,至少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2.准备好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须充分备课,根据单元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有关素材和实验数据,形成一个与理论知识匹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3.在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单元后及时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时间安排上,避免前期集中理论授课、后期集中实验教学“两张皮”的教学计划。在排课时,应统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度,做到理论学习后尽快实施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连贯性。 4.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学业表现评价办法。实验教学学业表现既要看结果,但更要看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生出勤、实验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果主要看编写的实验报告,它们在实验教学学业评定中所占比重分别是20%、40%和40%。 5.完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考虑到“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实际调查研究能力三个方面,其成绩评定应由对应的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实验教学成绩、调查实践成绩(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构成,分值分别占到40%、30%和30%。 四、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1.严格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进行督导检查。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就如同一纸空文,因此,学校应健全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对实验教学和日常课堂教学给予同等重视程度的督导,保证教学计划全面落到实处。 2.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的资源要求较高,这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促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激励机制。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制,所以在计算课程工作量时,要将大班制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区别对待,适当提高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系数,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而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这一理论是当今管理学领域的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对创新高校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出现职业倦怠 新建本科院校人员编制不足,行政管理更是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抢抓国家高校大扩招的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普遍从三五千人扩大到了一万甚至两万人以上。在办学规模翻番的情况下,师生比是办学的硬性指标,教师数量一定要保证,而行政管理人员数量没有标准,因此几乎没有增长,但因为学生和教师数量翻番带来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也必然大幅度增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因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缺少规划,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人岗不能相适应、人员内部流动不畅不能人尽其才、绩效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实现奖优罚劣,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工作动力不足,职业发展期望渺茫。不管是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的升本前的老职工,还是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的升本初期聘用的新职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职业倦怠。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狭窄 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年龄分化严重,50岁左右和30岁左右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30岁左右的多是升本初期规模扩招之后录用的。随着规模稳定之后,人员更替日趋缓慢,特别是因为年轻人多,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上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少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也加入到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竞聘中来,使本来就有限的中层管理岗位更加稀缺。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职员制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实行,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职务晋升一条发展路径,但处级和科级岗位都很有限,行政人员的发展路径非常狭窄。一大批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的研究生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很常见,职业发展受阻不仅影响了工资待遇的增长,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或离职现象。 (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路径不畅 自从新建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不断提升之后,新进的人员一般都是硕士,偶尔也有博士(包括一些人通过在职进修获得博士学位)。相对于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专业性比较强,因为毕竟接受了至少6年以上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但现实中,新建本科院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不少行政管理人员是辅导员转岗的)时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专业众多,五花八门。而比较对口的专业,比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人员比例较低,一般不足30%,并且存在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另外大量专业不对口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专业发展的要求,希望在原有的专业上有提升、有建树,但存在需要阻碍因素。比如读博,许多学校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比如评职称,行政管理人员(“双肩挑”的除外)只能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成果也需要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主,这就让那些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园林、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们非常为难。同时,高校的不少行政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属于简单重复劳动,对不少博士、硕士来说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有成就感。 二、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抱怨,减少消极懈怠和职业倦怠,这也是保证每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高校来说也是如此。这些保健因素包括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政策,如绩效考核、薪酬待遇、岗位调整、进修深造、轮岗挂职等;也包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如上班地点的便捷、办公室的舒适度、办公设备的现代化、校园环境的整洁、同事关系等。而激励因素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成绩的认可、工作的自主性和职权以及职业发展等等。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和工作表现。 高校要有一流的管理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会不断流失。许多国有企业的衰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不是缺人才、缺技术、缺品牌,而是缺管理,特别是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高校的内部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保健因素是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高校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情况下。保健因素旨在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也就是使员工愿意留下来工作而不跳槽,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和“一视同仁”。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革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现法治性、竞争性和公平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编制管理的歧视性和打破绩效考核的平均主义。核心工作是建立体现工作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制度以及职务晋升制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当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突破分别是实现编制管理备案制和实行职员制。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为长途奔波的教职工提供交通班车和临时宿舍。再次,高校要为教职工提供专门餐厅、托儿所、哺乳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建立提供培训的员工学校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俱乐部等,也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与政府部门共建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教职工子女入学。最后,就是针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收入低而房价高的现状,积极向政府争取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或者提供集体公寓作为过渡。 (二)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激励因素是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励,就是充分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就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工作人员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知识型管理者。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自我实现,即通过工作获得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应有的社会认可,这些是超越物质需要的更高追求。在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工资待遇比专业教师低,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也比专业教师低,而且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比专业教师狭窄很多,他们更需要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制度性激励,给予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性。 新建本科院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各个行政管理岗位进行职责梳理,编制岗位说明书,特别是要依据工作需要明确学历、专业要求,避免一刀切,特别是本科生能做的工作就不应该非要硕士、博士来做,否则既是人才浪费,也会让招进来的新员工很快就产生厌倦。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也要进行轮岗,一方面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必须轮岗,一般5年要轮岗一次;另一方面一直从事同样工作,包括从科员晋升为副科L或副主任科员等但工作职责变化不大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轮岗,轮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8年左右,不超过10年为好。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体系建设,及时对做出贡献、业绩突出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和成就感。同时,及时了解行政管理人员的诉求和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了高校领导者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是自我实现的关键问题,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选择和进行适当引导是最好的方法。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平等的发展权利,在职称评审、进修深造方面给予和专业教师一样的机会,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三、结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加快进入普及化阶段,重点大学无论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是在内部行政管理上都比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很多,而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必须依赖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此情形下,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加紧迫和重要。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鉴于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法、换位教学法等,同时对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模式 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由此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实际竞争力。而目前社会层面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既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注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应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20世纪20年代运用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行政学院资深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指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因此,案例教学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为载体,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共同构成了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堂主体,案例则成为教学的客体。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常成为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和学生享有共同的控制权,甚至学生的控制权更大一些,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处于次要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可以扮演“导演”的角色,不采取直接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价,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实践中,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美国高校案例教学和模拟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有1400多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精心制作的,这已成为肯尼迪政治学院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案例,最好能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围绕具体案例的特定情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导入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和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进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讨论法。除了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专题讨论法。教师可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列出一些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们可以自行组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形成讨论稿。在教师专门安排的课堂讨论中,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阐述观点,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这样的课程讨论一般每门课可进行2~3次。在培养公共管理创新人才中,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道什么”到“怎么知道”转变。在这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导读”小班课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在1999至2000学年,斯坦福大学总共开设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1%为只有1名学生开设的课程,52%为只有8名及不到8名学生开设的课程,75%为只有15名及不到15名学生开设的课程。这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课程创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所喜欢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教学课程。而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小班课程常常因为教育投入和成本的原因被取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反思。 3.“换位”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换位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即师生间的换位;教学客体之间即学生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换位。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着去扮演老师的角色,从实践中去体验接受知识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扮演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目前国内外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国内许多高校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的筹备、实验室的建设等各环节入手,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实践环节的学分须达到总学分的30%。学生的实践教学集中在社会调查、电子政务实务、人才招聘模拟训练、大学生心理和性格测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模拟、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等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借助实验平台来进行电子政务等模拟实验。由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提高学生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的相关软件来实施操作。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流程,同时也能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给政府管理流程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2.倡导双循环教学模式。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双循环教学方式。“走出去”是指专业教师可以到政府部门、企业、公共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生动教案,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见习、教育实习等方式参与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然后在实践中带着具体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这样会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在这一点上,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鼓励教师结合所讲授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比较政府》课程的主讲教师带学生到厦门市监察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现实政府运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同时,有一些高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授课,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向学生传授政府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就目前专业培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政府、企业部门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使学校未来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开展适合专业需要的社会调查活动。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处。如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先后组织学生围绕“转型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课题先后在厦门市、福建省、广东省及其他相邻省份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地调研收获很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国外,无论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自称是“三无”学校――无文凭、无教材、无专职教师。该校强调为用而学,学生在2年零2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一半时间是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更强调实践教学,其中30%在课堂内,70%在课堂外,其教学原则就是培养会做事的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在长期的公共行政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更强调实践导向,更注重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由重视知识到强化技能的特点。由此可见,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业的积极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理论,又能迅速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就无从开始。对专职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去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和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访学,也可以去国外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实地的调研,使教师既通晓理论又能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即可更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师教育的角色正在被逐渐弱化。由于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许多教师忙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忙于科研论文的撰写,因为如果这些科研硬指标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岗位聘任,最直接的结果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得到晋升。而被我们认为教书育人的真正角色定位反而出现错位。如果长期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造成影响。以下表格数据或许能让我们看出一些其中的端倪。通过对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与他们的学历水平、职称高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真正应该扮演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正逐步被过渡到边缘地带。这种角色错位最终可能会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因此,当前我们应积极促进高校高学历的优秀杰出教师、知名学者、教授向教育者角色回归,使大学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科学研究的角色实现融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当我们把目光投入国外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时,确实国外的一流大学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师,由在研究、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担任。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教师中有的当过白宫顾问,有的曾担任过政府部门长官或州政府行政长官,有的至今还是联邦政府某个改革委员会的委员等。这些教师既对公共管理理论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实践教育的理念和逻辑,将实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采取有效的整合方法,把实践教育纳入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配备、资金支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唯有此才能逐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顾铮铮,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对本科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尽快适应学校的发展及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个人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在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上都在不断适应社会新需求,如亲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1]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近几年,我国涌现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质量和办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如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育改革正向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转型,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适应这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队伍建设也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也需要与之匹配。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2]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对高校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实现影响更为重要,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支柱。在当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如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政治素质,需要具备新理念和掌握新的信息管理工具。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发展基础薄弱,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到高校工作运转的效率和执行力,甚至影响到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现代化进程。[2]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在高校教育大目标下,立足于高校办学目标和行政管理要求,以效率、质量、专业为目标,以业务、服务为导向,构建开放性、特色型、服务型、专业性行政管理队伍。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原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时间短,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办学困境,在科研能力方面难以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难以和高职院校相比,在办学质量提升、特色凝练、人才培养、教工队伍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许多现实性问题。在新形势办学目标下,应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改革,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办学理念和创新理念,紧跟时展和办学目标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竞争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1.管理方面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低下,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招揽人才,纷纷打出解决人才家属的招聘条件,将人才家属放置在行政管理岗位,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科研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贯彻执行。 2.观念方面如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相比,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业务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意识改革和理念更新相对比较落后,这与高校的竞争环境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态有关,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机构,高校和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变革,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和需求 3.激励问题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与贡献不匹配,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细化程度不够,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存在双肩挑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待遇与教师差距较大,与新的办学理念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改善的动力。 4.业务问题如行政管理人员缺失专业系统学习和知识培训,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业务技能不足等,影响了高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办学理念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世界各国高校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今的高校办学,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不断上升,因此,新建院校的办学初期就应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以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办学的经济效益。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该系统涉及目标层、建设层、实施层和评价层。其中,提升策略对应实施层,是一种带有具体操作的提升策略,受到目标层和建设层的指导,应以评价层为依据和信息反馈,使提升策略更加有成效。 依据图2,本文提出具体的以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1.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 以办学目标为要求,以分类管理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当前,新建院校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都沿用高校的旧体系,导致对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使薪酬体系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相挂钩,注重行政管理服务薪酬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地方政绩的协调增长,对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分类分系列制定岗位责任、业绩、贡献挂钩的绩效薪酬,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尝试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薪资体系并存的工资体系,增强薪酬待遇的吸引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2.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保障机制 黄剑青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存在的困境有:“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3]保障机制的构建应立足长远,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因此,前期投入成本可能会大,这就对高校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要制定长远计划安排,以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如带薪培训、绩效福利等,甚至脱产学习,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提升解决后顾之忧。 3.引入企业式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应以企业为师,不断增强竞争服务意识,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逐步推行资格要求和岗位证书制度,如轮岗制、带薪培训、资格认证考核,对优秀贡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企业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4.加强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制度建设 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为基础,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机制等改革,突出业务服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树立以业绩、成果、贡献、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考核意识,采取差异化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方式,建立岗位适应的多系列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级流转、优胜劣汰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慎重引入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资格要求,严格考核新聘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将行政管理人员简单地作为一种招聘教师的附属搭配,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满足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 当前,信息管理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水平,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实施岗位轮换和业务交流,加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实施量化管理,提高信息化能力,适应高校信息化管理要求,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建立多目标的激励和管理发展机制。 6.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考核是激励机制的关键,应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分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各系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择优聘任,竞争上岗,实行不同内容的支持模式,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岗位作用。 四、结论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从激励机制、培训方法、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改善和提升才能取得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式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相结合、信息管理能力建设、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归因与解决策略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列举了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高校相比,发展历史短暂,经验不足,而且同类院校数量很多,一起步就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竞争日趋激烈,既要逐渐缩短与老牌高校的距离,又要在与同类院校的比拼中取得先机,不落下风,因此,必须在办学资源、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文化底蕴、行政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1] 其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一切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群体的心理冲击较大,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调适或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归因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特指高校专职从事行政工作的并不包括“双肩挑”的校领导或校部机关、二级院系中层领导(因这些人本身就具有专任教师职称)。[2]新建本科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中,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压力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健康问题。 1.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情绪消沉、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心理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倦怠心理、焦虑心理、压抑心理、压抑心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岗位带有明显的服务性、从属性、辅助性,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自惭形秽。 (2)倦怠心理。倦怠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枯竭。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使得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具体到工作中,表现为常常会抱怨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会抱怨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会觉得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2] (3)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烦郁,甚至出现易激动、爱发脾气等过激的心理反应。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拍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而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质量要求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极易产生焦虑心理。 (4)压抑心理。压抑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态度冷淡,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长此以往则可能发展为郁郁寡欢,使人变得颓废、沮丧和消沉。新建本科院校枯燥乏味、循规蹈矩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限制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体自由和创造性,极易产生压抑心理。 (5)吃亏心理。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看到同等学历、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志因从事专任教师工作或从事其他岗位很快就晋升高一级职称或提拔了职务,而自己则是“原地踏步走”,经济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认为自己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吃了亏,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进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工作缺乏积极性。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习惯于长期形成的“按部就班”、“惟上是从”的工作方式,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被动与主动的辩证关系,依赖领导,一味地顺从、盲从,即使有不妥之处也不提出异议,工作毫无创造性。 (7)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多半是自己与周围环境失衡,某种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迁怒与自己年龄、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条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却优于自己的人的消极情绪。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嫉妒大都发生在同事之间,如同事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得到提升等,不是见贤思齐,而是把自己的过失与不利归咎于同事,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1.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个人创造性、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反之则会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1)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非正常的心理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发挥。心境不好,人的思维活动就会凌乱无序,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工作热情,失去内部动力,工作处处被动,不仅工作质量低下,还容易给单位工作造成重大的失误。 (2)影响个人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封闭,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周围环境“隔离”起来。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冷静对待,不能认真地剖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经常迁怒于他人。不能正确、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误以为领导求全责备,对待自己极尽苛刻,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段“离心力”,损害自己与同事、与领导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 (3)影响个人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是琐碎、繁杂、程序性强,长期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会处在既紧张心理压力又大的环境中,如不能及时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就很容易对工作的厌倦和怠慢,逐渐消退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导致工作创造性不足。 (4)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整天沉闷在焦虑压抑、忧郁愤懑、自轻自贱之中而不能自拔,不仅精神上萎靡不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最后结果必然是身心俱衰,越来越不适应于工作需要,既是对个人事业的损失,也是对单位发展的损失。 1.3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工作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有着诱发各种群体心理问题的共性因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特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同时也有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人群自身的因素。 (1)队伍构成复杂,人际关系复杂。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多校多层次合并升格的地方院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复杂,有的是原大专层次学校的行政人员,有的是原低层次办学实体的内部员工,有的是教学岗位的转岗人员,有的是引进人才的随调家属,随着学校的扩招,还有一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3]这几种类型的行政管理人员自然而然的分成几个群体,因学校合并、升格后的利益调整不自觉地割裂了上述几个群体,人际关系复杂,带来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相对而言,原办学层次较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据了较大部分的中层干部岗位,脱离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行列,而一些原来办学层次较低的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是原学校的中层干部,但合并升格后却成了一般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以上种种使得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滋生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和压抑心理,懈怠消极地对待工作中常带有不满情绪,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官本位意识较强,职位晋升较难。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行政扶植下组建的,特别是属于“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管理体制的学校往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当作是一个工作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管理中保留了比较浓厚的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痕迹。[1]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而言,他们晋升科级、处级职位与专任教师晋升讲师、副教授的道理一样,是解决待遇的唯一途径,许多老牌高校都建立了科学化的制度,使行政人员晋升职位规范有序,充满人文关怀。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干部选拔机制忽略了高校的特点,按照地方政府干部任用的理念及方式选拔任用学校的干部,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难度增大,变数增多,同时,部分学校由于干部职数问题没有与地方政府理顺或是学校组织工作没有常态化,有的学校居然数年时间里没有一名科员晋升科级职位,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尽管工作出色,但由于组织耽搁,到了准备提拔的时候已经超龄,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产生了压抑失落、愤懑倦怠的心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等级分明,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阴影,没有争取到一官半职的觉得低人一等,导致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另外,由于自觉位卑言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教学轻管理,缺乏认可与尊重。新建本科院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倾向较之老牌高校更明显,一些人认为行政管理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人人都能做、会做,甚至认为只有无法胜任教学、科研的人员才去做行政,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缺少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只是附属品,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安全感和满足感。 (4)分配政策不均,工作地位与薪酬待遇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学校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学人员大比例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提高专任教师待遇的政策,教师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社会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如专任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在学生眼里,他们的地位和专任教师也大不一样的。这使得他们心理不平衡,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5)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工作压力大。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步伐较大,原有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对机构、人员进行了精简,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一方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有些人不能正视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就会情绪低落、失落迷茫,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减退。[2] (6)岗位考核不合理,挫伤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许多都处于制度建设中,由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许多高校关于教学、科研的奖励办法或条例不断推出,却难看到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关的奖励制度。行政管理岗位考核上长期以来一直延用着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察,过于单一笼统,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锅饭”或“轮流坐庄”的现象,考核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挫伤勤勉工作的行政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吃亏心理和倦怠心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7)重使用轻培训,工作能力欠缺。新建本科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学校,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接受高校管理方面的教育,而学校的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专任教师身上,普遍不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进修。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既不能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4] (8)角色认知不准确,自我调节能力低。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工作的服务性、从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如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名誉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调节能力低,不善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分析,不够淡定,对诱惑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影响,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 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充分重视、寻找根源,制定对策;同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要立足于自身,在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增强办事能力的同时,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大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2.1学校层面的解决策略 (1)优化学校环境,畅通晋职渠道。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多所多层次学校的整合,因此要兼顾多群体的利益,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良好学校环境。建立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实际的干部选任机制,畅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职渠道,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解决干部选任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学校要发挥高校在心理学科方面的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适时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宣泄渠道,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一定的解压技巧以及策略,让其不良心理得以化解。 (3)合理提高经济待遇,改革考核制度。新建本科院校的分配制度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新的分配制度改革要顾及到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个群体,合理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缩短与专任教师的距离。在干部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制,逐步向专业技术系列靠拢,淡化以官为本的思想。学校要依据工作性质、工作层次、工作特点的差别制定明确、具体、量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体现岗位与职责挂钩,业绩与待遇挂钩。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层次参差,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抵抗心理疾病的免疫力。 2.2个人层面的解决策略 (1)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许多来自较低层次的学校,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因此,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深入认识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增强职业认同感。 (2)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因此,要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摩擦、误会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大的胸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要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相反的人一道共事,以锻炼自己求同存异的能力。 (3)科学调节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不良心理一旦形成,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调控和转化。一是转移弱化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令人愉快和高兴的心情上来,弱化、淡化不良心情;二是娱乐对抗法,即适当参与一些唱歌、跳舞、体育活动等娱乐性活动中来,促使不良心境自然消失;三是超脱升华法,即跳出原有的圈子,以更高、更广、更远的角度对导致不良心理的心情做出新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并利用新的情绪冲动,把它引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四是自我宣泄法,即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及时把自己从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处于组织的底层,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正视现实中学会放弃,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心态,学会在竞争中生存。[5] (4)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形成健康情趣。常言道:无知滋困惑,有识养精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增长才干,开发潜能,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博学多采,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培养各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较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挑战,才能树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康的情趣。健康合理的情趣一旦形成,就会对自己起着定向和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工作产生积极、稳定、持续的影响。 3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的发展,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有必要更多地关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校要及时出台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缓解和消除压力,使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效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而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具魅力的个性和坚强的心理品质,以开朗、稳健、幽默、自制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去迎接和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力地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作者简介:骆如林(1967―),男,福建惠安人,助理研究员。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在高校各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的形势下,笔者主要阐述了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中出现的培养人才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曾经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定性为: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具备政治、法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轻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1]。 2.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方针较为一致,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在进入社会后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让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80%是理论类教学课程,而技术培养、操作能力类课程不到20%,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用。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如此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动手能力极差。 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目标进行,积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选主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会出现强调课程设置改革却忽略教师授课内容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经验水平制定有重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讲授课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结合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及时向学生讲述国外科研最新动态;并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2.改革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考核往往存在着偏重考核书本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真正的检测作用。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内容,强调试卷考核的信度以及区分度,试卷考核应综合涉及认知、理解、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各方面内容。平时考核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布置设计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量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研究探讨价值的论文。 3.创新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讨论法以及专题谈论法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讨论法是要基于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在充分讨论中促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对知识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专题讨论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对观点给予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制定实践课程计划,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后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聘请机关工作人员举办专业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普及实践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农业方面论文:浅析链接分析在辽宁农业网站评价方面的应用 摘 要:链接分析作为一种对网站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谷歌目前使用不便的前提下,可以用百度和Alexa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一些必要的数据。农业电商和农业品牌必将是未来发展的潮流,通过对辽宁农业网站的简单链接分析,发现政府、事业单位、农业企业三类网站的各自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链接分析;辽宁;农业网站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各种机构、组织的门户网站的重要性越来越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组织的网上形象的体现,它一方面能够宣传自己的组织,信息、提供服务、甚至销售产品,另一方面还是树立网络品牌、获取潜在用户的良好方法。由于门户网站的重要性,对门户网站的研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为学术界所关注,并出现了一批从事此项研究的专家,如武汉大学邱均平等人。在对网站的分析中,链接分析是一种广为大家所认知的分析方法,以下本文将对网站链接分析方法在辽宁农业网站上的初步应用提出一点经验和看法。 一、链接分析原理 链接分析,即链接分析法,或称网络链接分析或超链接分析,是以链接解析工具、统计分析软件等为工具,用统计学、情报学、拓扑学的方法对链接数量、类型、链接集中与离散规律,共链现象的分析,是用于Web网络中的信息挖掘及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 链接分析来源于引文分析,引文分析中的引文通常指文献结尾处的参考文献,不含脚注、间注、夹注等,现有的引文分析工具也不提供脚注、间注、夹注的查询。 目前,链接分析的思想基本源于以下几个假设:第一,从网页A指向网页B的超级链接是网页A对网页B的推荐和认可。第二,如果一条超链接将网页A和网页B连接起来,则网页A和网页B很可能有共同主题。第三,如果一个网页有很多网页有指向它的链接,那么这个网页很重要。第四,一个网页尽管没有被多次引用,但被一个重要网页引用,则这个网页很重要。其中,后两条假设,是Google公司提出的著名的PR算法的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链接分析的问题汇总起来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链接分析与引文分析有哪些理论可以通用,哪些理论不可以通用;理想的链接分析分析工具是什么样的。 二、链接分析工具的分析 根据邱均平的观点,理想的链接分析工具应该是一种具备以下特征的专门搜索引擎:像引文分析工具一样收录某一特定领域的页面,并应尽量全面;具备SCI等工具的索引功能,具备JCR的指标统计功能;能够有效解决检索过程中的“不一致性”问题;能够有效识别实质性链接和非实质性链接。 不过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工具根本不存在。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商业搜索引擎由于其免费使用,简便易行而受到诸多研究人员的使用。但商业搜索引擎由于其本身的商业目的,在网络信息覆盖率、检索准确性、稳定性方面都有着一定令人不能满意之处。由于这种担忧,部分研究人员开始尝试自制链接分析工具,但效果也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功能单一、覆盖面窄,而且长期稳定性也难以保证。除此之外,还有网络中流传的SEO工具,即站长工具,主要用于提高网站排名。相较于商业搜索引擎,这类工具的商业性更加强,也就容易产生更大的副作用,如故意制造没有意义的链接,浪费网络资源等。故至今为止,多数研究人员都倾向于使用商业搜索引擎。 对于商业搜索引擎的分析和使用,很多研究人员对Alta Vista、AllTheWeb、Google、Yahoo等引擎进行了使用和分析,最终得出了Google的覆盖率、稳定性最佳的结论。不过,这些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在2007年之前取得的。由于Google在2010年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故而这种有效的工具已经较难使用,而Alta Vista、AllTheWeb等也都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悄悄退场了,现在在大陆市场上常用的搜索引擎只有百度、搜狗和必应,其余搜索引擎基本都处于或不成气候、或濒临被淘汰的窘迫局面。 三、百度和Alexa在辽宁农业网站链接分析中的应用 (一)农业网站发展的背景 为了应对老一代农业人口逐渐退出农业劳动力市场,解决三农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可以预见,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农经济必然被摒弃,代之以大型农业企业、规模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更加大型化、集中化的农业生产形式。与此同时,农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也将大幅提高,农业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必将不断深入发展,进而促进真正城乡一体化。 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大约1.85万亿元,乐观估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网络零售交易额已经占到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辽宁农业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和农业企业应该抓住电商发展的大潮,充分利用门户网站这个电商推广的有力工具,推动辽宁农业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研究目标:辽宁农业网站 门户网站是农业组织的网络招牌,在对组织推广、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农业企业的不断壮大和电商大潮的到来,农业门户网站必将成为农业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即以辽宁农业门户网站为研究目标,进行链接分析。农业网站可以分为三类,政府网站、事业社会组织网站和企业网站。其中,政府网站和事业、社会组织网站的数量少,但社会影响力大,企业网站数量多,但社会影响力较小。在对企业网站的研究中,笔者选取了460家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考查,发现只有212家农业企业建有门户网站,可见农业信息化程度明显偏低。受限于篇幅,以下仅以政府网站三家、事业社会组织网站三家,农业企业网站六家进行举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所选的六家农业企业是在2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网站建设比较好的,不是随机抽取产生。同样,其余六家网站也是挑选的有代表性的政府和事业组织网站。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 由于Google不能使用,笔者改用百度代替Google,对网站的网页总数进行了检索,检索命令语句为site:,并记录下数据。在Alexa集团的中国网站上,可以检索到某个网站的反向链接数和Google的PR值(见下页表2)。由于Alexa网站上的反向链接数是非常严格意义上的反向链接,即外部网站有链接指向本网站,而本网站没有链接指向外部网站,从而不包含了交换链接的数量,对网站本身的地位而言,这个数据更具有参考性。 通过下页表2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表现较好的门户网站,其网页数、反向链接数和PR值与政府和事业单位网站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农业网站根本没有门户网站,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网站的比例也不足一半,有网站的企业中,相当比例的企业网站其反向链接数是0或1,PR值是0,显示其网络影响力非常弱。政府网站的内容最为丰富,其中辽宁金农网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网站,但金农网的PR值是5,与其他政府、事业单位单位网站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在反向链接数和PR值上不及沈阳农业大学,这说明政府网站追求内容多而全的结果是网页内容的效率相对偏低。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的农业网站的数量偏少,但效率高、质量良好。 四、结语 电商时代已经到来,农业品牌化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农业电子商务必将是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农业网站,作为农业电子商务或农业电子政务的有效平台和工具,必将越来越起到关键作用。辽宁的涉农网站以省农委的辽宁金农网的省、市、县三级体系为首,辅以为数不多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网站,以及大量的农业企业网站。这种体系格局相信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下去。如何发挥网站的影响力,使得农业能够更好地赶上这波信息化的大潮,应该是未来几年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进一步发挥辽宁农业网站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和提高。 第一,政府农业网站的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内容虽然丰富,但是利用率并不高。PR值并不突出,表明一方面被链接的网页数量相对偏少,另一方面被重量级的网页所链接的情况不多。可以考虑的应对策略是,放掉政府网站的架子,主动与农业领域最知名的行业网站申请链接互换,以便提高网络影响力。应该加强对省内知名农业企业网站的推广和宣传,使得省内的农业网站形成一个农业网链,消除信息孤岛。 第二,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网站质量总体上看还是较高的,但一方面网站的数量偏少,另一方面有些网站内部的内容可以适当给予增加调整。应该向政府网站和行业知名网站申请链接互换,并适当增加一些龙头企业方面的内容。 第三,多数农业企业的网站影响力小,友好链接少,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网站的关系不够紧密,这使得企业网站容易成为信息孤岛,减小企业网站的效力,进而导致企业管理者认为网站建设没有必要进行下去,形成恶性循环。作为企业,应该努力加强与知名业内网站的合作,加强与省内各级政府农业网站的联系,为自己的企业能够更方便地为消费者所发现而努力,进而形成企业的网络品牌,成功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农业方面论文:保水剂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SAP)。从原料上可分为淀粉类、纤维素类、聚合物类。农用保水剂在国内外通称保水剂,它与其他用途保水剂在合成原料和性能要求上有所区别。目前国内外的保水剂根据其组成成分可划分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交联物(简称淀粉接枝型)和丙烯酞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简称聚丙烯酞胺型)。1969年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NRRC)首先研制出淀粉接枝聚丙烯睛类保水剂,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其用于玉米、大豆种子涂层、树苗移栽等方面。我国保水剂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00年在全国18个省市地区的几十种作物上,开展了博亚保水剂的应用试验示范,对其使用方法和用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保水剂已成为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水剂的特性 1.吸水性 不同保水剂吸水能力不同。一般来说,离子性聚合物的吸水能力比非离子性聚合物要高,而且聚合物的离子化程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保水剂的吸水倍数一般为自身重量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不同水质对保水剂的吸水倍数有明显影响,与在纯水中相比,保水剂在自来水、河水、泥水、土壤浸提液中的吸水倍数下降。保水剂不但吸水量大,而且吸水速率快,离子性保水剂比非离子性的吸水速率慢。保水剂颗粒大小对吸水速率也有较大影响,一般而言,同一类保水剂,颗粒越小,吸水速率越快,越容易达到吸水饱和。 2.保水性 吸水材料的脱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热蒸发,另一种是加力(如压力、离心力等)脱水。保水能力因测定条件不同又分为自然条件保水性、热保水性、压保水性、在土壤中的保水性等。保水剂吸水后变为水凝胶,吸收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蒸发速率明显下降,而且加压也不易离析,表现出很强的保水能力。专业人员测定了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酞胺的保水性能,结果表明吸水凝胶在转速为每分钟4000圈的离心机中连续离心1小时后,其保水率仍高达97%,说明其具有优越的保水性能。 3.反复吸水性 保水剂施入土壤后,随作物的生长发育会遭遇多次干湿交替,这就要求保水剂应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即吸水―释水―干燥―再吸水。保水剂经过多次反复吸水,一般吸水倍数下降50%~70%后趋于稳定。 二、保水剂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 1.对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大田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马铃薯、油菜、谷子、棉花等用保水剂包衣处理后,出苗可提前1~4天,出苗率可提高8%~47%。有关人员先后对番茄、玉米进行试验,发现保水剂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其原因是保水剂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增强了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延长了化学肥料分解,增加了植物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吸附和吸收能力,增加了水分入渗量。对移栽作物而言,保水剂一般可提高幼苗成活率10%~30%,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更高,并可缩短缓苗期2~7天。板栗、苹果、山楂、油松、杨树、槐树等用保水剂蘸根处理后,其移栽成活率提高12%~60%,针叶林的成活率平均增幅为2.7%~22.39%,阔叶林1.8%~14.8%。 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保水剂可促进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发育,主要表现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根干重等方面。土壤沟施保水剂,使玉米株高增加8~10厘米,穗位增加2~3厘米,茎粗增加0.2~0.3厘米,气生根层数增加1~1.5层,最长气生根增长7~10厘米。研究人员发现,保水剂配合微肥使用,还可推迟猕猴桃黄叶病的发病时间和减缓感病症状,病情指数小于单独使用微肥的处理。 3.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对农作物具有普遍的增产效果。据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几种农作物上的研究结果,施用保水剂后的增产幅度:冬小麦7.9%~17.8%、玉米8.0%~14.9%、谷子7.7%。施用BP保水剂后,地膜小麦、地膜玉米、豌豆、马铃薯分别较对照田产量提高10.79%、12.19%、8.87%、8.25%。在壤质褐土应用保水剂,甘薯单株茎数、平均薯块重均有增加,田间生产增产4.6%~31%。SA型抗旱保水剂处理的花生单株结果数、单位面积产量均比对照明显提高,使花生增产7%~15%。在水稻中应用保水剂,可促进分蘖,增产6.2%。保水剂处理甘蔗“新台糖22号”可增产12.79%~25.48%。 三、保水剂应用展望 应用保水剂作为农林生产中节约用水的一条新途径,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目前,限制保水剂应用的瓶颈是价格,今后化学研究领域与农业研究领域应共同寻找降低保水剂成本的途径,价格问题解决以后,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会有很大贡献。另外产品因实验地点、施用时间、作物种类不同,实验结果差异较大,还要探索保水剂的集约化经营。目前保水剂一般应用于土壤中,随着无土栽培的普及和基质栽培的特殊性,尤其在蔬菜穴盘育苗技术中,穴盘的特殊构造造成秧苗营养面积很小,基质的持水量和保水性成为提高秧苗质量的重要限制因子,就更需要应用保水剂来解决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在精细农业方面的应用 [摘 要] 精细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3S”系统则是解决精细农业发展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从介绍了GIS在农业方面的几个应用,国外GIS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GIS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精细农业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17-01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FIC-CDC)关于GIS的定义及概念框架, FIC-CDC认为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二、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器及变量执行设备等信息技术,对大田作物生产实施监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GIS在精细农业方面的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80年代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1.GIS在农业土地地块等级分类中的应用 利用GIS设定农业用地的取样位置,对农业用地的营养成分的抽样采集或者农业用地的年平均产量的数据整理,在Arcmap中借助于SQL语言的编辑筛选功能,从而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以达到农业土地地块的分类分级的效果。 2.GIS在农业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GIS与GPS、RS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的,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把该区域内的农作物的长势情况以图像数据的方式传输给GIS,通过GIS软件对于图片强大的分析系统,分析出病虫害的传播、迁移、扩散规律和种群分布空间动态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和环境关系,对病虫害进行全方位、立体掌握[1],根据GIS图像数据的颜色值变化趋势从而能够准确的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状况做出判断,适时地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GIS在农产品估产方面的应用 GIS与GPS、RS相结合,通过遥感技术(GPS)采集清晰的图像信息,全球定位系统(RS)进行精准图像定位,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输出地面的要素资料,获得实况信息,再利用GIS对于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高精度提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遥感估产区划,估产产量分布图的生成与输出[2]。在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已经用到遥感估产。 4.GIS在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方面的应用 在GIS中,通过对农产品集聚地和农产品运输道路的分布,利用ArctoolBox,建立消费群体和运输距离的缓冲区以及消费目标领域的地区分布等级,还可以利用ArctoolBox中的叠置分析,添加农产品销售和运输条件限制以及与其他农产品竞争力的权重系数,GIS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通过限制条件的叠加可以发生地区颜色的变化,从而可以很直观地分析出农产品的销售最佳途径。 四、国外精细农业发展现状 精细农业首先出现在美国,而法国对于GIS在精细农业方面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联合收获机产量图生成以及质量测定、施肥机械及电子化植保机械利用GPS和GIS系统进行变量作业已经成为现实[3]。法国在实现精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还经常与其他国家经常进行精细农业这方面的科研和合作交流,在实现精细农业推广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五、GIS的前景展望 1.“3S” ( RS、GIS、GPS)技术的集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建立基于“3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实现系统各部分间利用管理实时化、一体化、空间化。例如:利用GPS精确定位系统,在小麦或者玉米的收割过程中,均匀分布产量测试点,收集产量测试点的产量数据,把收集来的数据输入到GIS中与其原有的数据(土壤的PH值、土壤成分表等数据)进行汇总叠加,从而分析出农业用地中各种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进而及时有效地做出解决方案,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 2.GIS与专家系统(ES)结合组成的智能GIS系统将成为未来解决农业领域空间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 利用GIS作为有效的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建立成熟的基于GIS的数据自动采集和数据分析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智能型的GIS系统来解决精细农业中复杂难题。 3.GIS系统的发展将促使“3S”系统的快速集成 “3S”系统将为精细农业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处理和应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3S”的集成度,推动精细农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六、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人均国土占有面积却很少,精细农业的优势在于既能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人力物力,因此精细农业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GIS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精细农业的发展,只有把GIS和GPS、RS相结合组成的“3S”系统,甚至与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相联系应用到精细农业,参与到农业气象服务、农产品估产、采集和销售等领域中,才能实现农业数字化、产量化和规模化,在减少资源投入的同时又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方面论文: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给农业带来了益处的同时也有某些弊处。基于此,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应用;利弊 1 生物技术给农业带来的益处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并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类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 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 000万 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绵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 2 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进引起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澳洲引进的兔子。1 500 a以来,世界各国动植物的交流,有些已成为当地的有害动植物。至于转基因作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后有可能引发:1)转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问题;2)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3)转基因作物影响食物安全。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都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冲击的可能性。 农业方面论文:高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高频技术已经运用到农业当中。比如运用高频的电流技术解决农产品的问题,干燥谷类以及水果,保温大棚里的蔬菜,促使农作物生长发芽和消灭虫害等等。本文主要分析高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关键词:高频技术;农业;研究 0引言 科学技术正在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农业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并且高频技术已经被运用到农业的每一个范畴。 1高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1.1高频技术在干燥水果上的应用 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维生素起到了关键性的维持作用,然而人类平时所使用的暖气或日光来干燥水果的方法都会使得水果里面的维生素损失掉,蛋白质被破坏,原有的芳香也消失了。可是使用最新的高频技术电流干燥法就能够保留水果原来的营养。比如:使用高频的电锡给苹果处理干燥,使用的干燥设备就是运用电容式的加热器,其电容器是使用正方形平板的电极,把干燥前的苹果切成5~7块,用锡纸包起来并且放置于有阴极的电容板上。若节约用电,一开始就运用热气来处理干燥,达到一定量的热度时就换用高频干燥。因此苹果在高频技术的干燥中不仅会保留原来的维生素,还会保留苹果原本的口感。一般的高频干燥使用的方法会比普通烘干系统快上两倍以上的速度,是正常日光的7~8倍,同时所消耗的电能量比普通的烘干还要节约,另外高频技术还有安全,快速、缩短了生产的周期以及节省劳动力等特点。该项技术相当适合用于电能充足的水果加工场。 1.2促使谷物的生长发芽 高频干燥在谷物中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①时间: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对种子的细胞组织造成破坏;②湿度:因为种子本身是存在着湿度的,因此要调控好种子的水分含量;③质量:加热的同时要处理好种子的硬度,不得造成种子变形。所以说把种子放到功率大频率强的高频电磁中进行干燥处理时要保证在有限度的范围中确保谷物的细胞组织是没有受到损坏的。对于种子的加热要保证水分含量,这样子才能够有利于种子的生长发芽,也保证了种子的整体质量,从而也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量。[1] 1.3高频技术在消灭虫害上的应用 一般昆虫的神经系统都是比较敏感的,特别是在受到高温的影响之下,因为在昆虫的神经系统里都含有一种丰富的胆固醇,如果是遇到高温的情况下其胆固醇就会被迅速加热,生产一种会损毁神经系统的内分泌液体,内分泌液体会先对体内神经组织造成破坏,进而就会造成昆虫的生命危险。在通常的情况下运用高频技术的干燥只需要加热到40℃~50℃,此温度不但能够消灭谷物里面的害虫,还能够保护谷物完整的质量。比如在高频的电锡干燥器中都可以消灭掉不同年龄段的害虫,也就是把高频的干燥技术运用到谷物中,只要使用一般的2兆赫频率,1.5伏的电压以及55℃的温度一同运行,在这时还要保持谷物30%的水分湿度,大约30秒的时间就可以将谷物中全部的害虫消灭掉。[2]一般高频电流的电锡强度、频率以及时间等等都会对消灭虫害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关系。其高频技术使用的振藕器的做工率要处在50~60kw,根据这样的情况来统计,大约处理一吨谷物当中的害虫就只需要耗能20~30kw/h,同样在商品的食物上遭遇虫害也是可以使用该项技术,不仅节能高效,还很环保,能放心使用。 1.4高频技术对蚕茧的处理 现在一般蚕茧的干燥处理过程中都是将蚕茧全部放到传统对流式的干燥室里面运用热气来烘干达成的。[3]对于这样的对流干燥法会造成蚕茧表层的温度大于内层的温度,然而水分的蒸发运动又会阻碍到整体干燥的作用,同时还会给蚕茧的胶固性带来严重的影响,给将来蚕丝的加工处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因为一般蚕茧里面的水分都是由茧蛹体挥发出来的,所用最好的干燥法就是使用内部处理加热,也只有把蚕茧放置到高频电锡的环境里让其蚕茧体内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干燥的作用。[4]目前许多蚕茧的养殖场都是使用一般的电容干燥器来进行干燥处理,把蚕茧放进蚕盒中利用电容加热,这样的方法是会造成干燥不完全,而使用高频的干燥技术就可以把蚕茧中的水分蒸发掉90%以上,带动了70%的生产率。同样使用这种方法还能保持枯撇物的熬煮和色彩上更加相同。在高频干燥的频率中只需要使用0.3~3.0的兆赫,其主要是根据被干燥的物品与电极的大小来决定的,每蒸发一公斤水分只需要消耗电能1.5焦耳。 2 结语 总的来说,高频技术在农业上发挥了其最大的功效,这不仅仅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同时还为将来的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方面论文:论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摘要: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保驾护航作用,因此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中的开展应用至关重要。江西省湖口县是经过江西省气象局认证、以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为重点的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县之一,当地政府机构和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为农服务工作高度重视,着重立足该县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加实用、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应用 1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中的应用 1.1 有效提高了农民防灾避险能力 为更好的发挥气象信息应用效果,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湖口县气象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和气象信息普及宣传,因地制宜创新气象科普宣传内容,实现气象科普产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层分别印制《气象与生活》、《气象与农业生产》、《预防雷电十要十不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等十多种科普宣传材料,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气象环境、气象法规等多个方面;利用世界气象日和防灾减灾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科普活动,以培训、开会、农函大讲课、手机报、电子屏、乡村大喇叭、开放科普基地等多形式将气象科普知识送至各家各户和田间地头,在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以及农业生产基地等制作固定的气象科普传栏,合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同时同仁县气象局还每年针对不同气象灾害开展灾害应急演练,从而真正提高应对灾害能力。 1.2 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元化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近年来,同仁县气象局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展多元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通过设立1个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一级站、12个中尺度灾害性自动监测站、1个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基准站等使该站气象灾害预测水平不断提升,研制开发出多种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提供乡镇72小时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等预报产品,使公众天气预报时效延长至7天,并可随时制作未来1小时、3小时及6小时等短时天气预报预警。 1.3 依托政府机构强化和其他部门联动推进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为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湖口县政府接连下发《关于成立湖口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通知》、《湖口县乡镇气象工作考核办法》、《关于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通知》,从组织、机制和保障上全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促进乡村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开展。同仁县气象局加强与各部门配合,形成一个由防汛部门报汛员、农业部门农技员、林业部门防火员、民政部门调解员以及村干部等组成的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全力承担气象信息传播和气象灾情的收集。 2 种植技术专业面临的现状 种植技术专业,是我们农业一门传统种植枝术专业,也是农业种植的一个重点。但是,由于受过去“跳农门”的误导,学农意识一向很淡薄,再加上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冲击,农业产品比较价格低,对农业也要有-定专业知识。为了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增加种植专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和教研组的同志一道,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发现从群众中指教入手,从实践中突破,在交流中提高,实行“讲授方法”、“实践中”、“交流中”多方面配套指教,学技术,是种植专业走出低谷的必由之路。 3 多方面”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3.1 讲授技术 生动活泼的指教是“多方面”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层次的教论,都离不开讲授,而讲授的内容又大部分集中在基础理论部分。针对农业种植专业技术自身特点,我们在教论中重点提高教论质量,实行两个“优化”。 3.2 指教目标 大量事实证明,目标制订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效率的高低,为此,我们在充分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又结合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注重目标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土壤肥料》中“堆肥”这一项,我们制订了如下指教目标:重点学习掌握堆肥堆制技术,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3.3 指教方法 是实现指教目的,完成实践任务的手段。它的选择与运用上,我们本着施教过程、启发,指导思想,激发群众有兴趣和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农业的关键上来,例如在讲解《植物栽培概论》“和谷类作物分蘖”一节时,很多群众对分蘖发生的位次分不清,越讲越糊涂,我就用“家谱”和分蘖发生的位次相比较,再通过讲解启发、对比、总结,完成了认知领域的指教技术目的,使群众理解掌握了知识,在实践中有理论基础。 4 在实践中 丰富多彩的实践指教是教好种植专业技术的最好突破。实践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是实践中所追求达到最终的目标。同时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4.1 实验指教与观察相结合 把群众带到田间、地头现场讲授,现场指导,提高群众的感性认识。对于技能性重点指导,例如“土壤水分测定”、“小麦杂交人工辅助授粉”等实验。边讲解、边示范、边国指导,直到使群众能掌握。要观察识别植物的特征、病虫害的发生等。 4.2 专业实践相结合 例如,苹果整形修剪、蔬菜的整地作畦,夏玉米的麦垄套种,大棚菜的栽培和管理,空气湿度。施肥等专业实践,都亲自参加主动分析,加以融会。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性能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之,在专业指教技术和科学性的探讨实践中,群众存在的分歧和难题得到解决,实现了认知过程的飞跃。使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国家日益富强,这是农业科学探讨和实践的必然之路。 农业方面论文:集贤县30年热量资源变化对农业等方面影响分析及建议 摘要:气候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规范经济活动时必须考虑问题之一,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否则,则会遭受经济损失,破坏气候资源的,甚至诱发气候灾害。本文分析了1971~2000年、1981~2010年集贤县热量资源的对比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词:热量资源;变化;分析;建议 1自然环境 1.1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集贤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地理坐标46°29′~47°40′N,130°40′~132°14′E,海拔高度最低65.5m,最高857.7m。 1.2气候概况 集贤县处于中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干燥而寒冷;夏短,温热而多雨,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气候多变;春季回暖快、风大、干燥;秋季短,降温快,霜来早。年平均气温4.6℃;最冷月1月-16.8℃,极端最低气温为-35.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2.7℃,极端最高气温为38.1℃,无霜期为146天,年降水量507.6mm,生长季(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83.3%,7~9月降水量的57.4mm,年日照时数为2571.1小时。 2集贤县气候资源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人们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地过程中,凭借一定的手指段、方法、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的气候条件,并使其形成产量和价值,变成人们的物质财富,这样的气候条件便是农业气候资源。 热量资源是指一个地区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热量,是一种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具体的说,它的表现形式有:温度生长期长度,总热量、温度水平及其年内的分配。 2.1温度生长期 2.1.1定义 集贤县的温度生长开始期用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初日表示,结束日期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终日表示,两者之间的天数定为温度生长期的长度。 2.1.2农业意义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时,一般牧草及旱春作物、树木等开始发芽,恢复生长和现绿,进行光合作用,可作为温度生长的始期;秋季,初霜降落之后,一般植物将冻死,停止生长。集贤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终止日期与初霜冻日十分接近,可作为温度生长期的结束日期。 2.2气温 气温一般分为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平均气温表示热量平均状况或一般状况,极端气温则表示该地的热量变化和极端状况。界限气温包括:0℃ 、5℃、10℃、15℃等,分别代表,:0℃土壤开始解冻,7℃大田播种期,10℃为作物明显生长指标,15℃为作物积极生长期。其中≥10℃的终日 与初霜冻出现日期极为相似,意味着作物同化作用结束,生育期终止。 2.3积温 作物从播种到成熟,要求一定量的大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累,这就是积温。积温反映在生长期内可提供农业利用的热量,它可代表某一地区的热量的生物学潜力。集贤县≥10℃积温2718℃(1971~2000年)。 3集贤县气候资源的变化 通过我测站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图表(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县的平均气温提升近半度,极端最高气温也发生在2001年7月10日,38.8度;初霜由原来的9月28日到现在的9月30日;终霜由原来的5月4日提前到4月28日;稳定通过10度日期由原来的5月8提前到5月6日,且≥10℃积温有较大增加为2806℃,各种温度迹象表明,温度是递增的。根据以上热量资源变化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3.1气候变暖农业的影响 集贤县未来气候保持缓慢的上升的态势。我县是农业县,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干旱和暴雨的形成使粮食造成减产和绝产。我建议在中西部温暖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可引进玉米种植,并可引进≥10℃积温热量指标在2 700℃以上的高产水稻品种种植。东部、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可引进适当我县土壤性质的中、西部温暖半湿润农业区水、旱田种植品种种植。西部≥10℃积温在2 300℃以上的中早熟农业品种种植。 3.2气候变暖对林、牧业的影响 春、夏季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使林、牧业面积减小,甚至遭到破坏。冬季大雪,造成牲畜无草吃,使牧民不敢大批饲养,出现南北相调现象。建议提前做好抗灾物资准备。 3.3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土的流失,土壤肥力的降低,沙化面积的扩大,湿地面积的缩小,多样性功能减弱,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因此,有必要对气候变暖进行研究。建议:对气候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可行性保护环境方案。 4总结 综上所述:气候变暖已成为事实,如不采取措施,未来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度,变暖后寒潮次数明显减少,灾害性天气将频频发生,所以我们呼吁要合理采用气候资源。 农业方面论文:论新时期在农村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摘要】改革开放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被提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程中,农业作为农村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在农村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水资源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引进等。随着全球人口的逐渐增长,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不断加剧,因为农业工作用水较多,所以新时期在农村农业方面节约利用水资源成为其主要的资源利用发展形势。对于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要实现节约利用水资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农业产出的最高效益。但是在这种发展形势中,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逐渐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新时期在农村农业发展方面提出节约利用水资源举措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 一、简述中国当前的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已步入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灌溉方面一定要节约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村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供给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能代替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我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现有人口近14亿,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达到16亿。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头等大事。而且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我供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水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对于我国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来说,中国农业用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依靠水浇地生产十二亿人口所需粮食的百分之七十,但同时又日益抽取更多的农业用水来满足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要。随着河流的干涸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日趋严重的缺水将急剧增加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导致世界粮食总进口超过可供给的总出口。目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而又不损害其农业和世界粮食安全。 三、在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要想使水资源在农业方面得到有效利用,就要了解我国当前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现状。我国为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用水的能力正在下降,主要证据包括中国所有北方地区的河流和灌溉用井正被抽干,而这种情形恰恰发生在世界粮食库存量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的时候。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产生,中国有能力进口更多粮食来解决其缺水问题,因为她可以付高价购买粮食,但其它同样面临不断增大的粮食缺口的低收入国家却不能支付这么高的粮价,对世界上那十三亿每天消费不超过一美元的人口而言,更高的粮价可能会危及其生活。这一问题已变得与世界安全如此明显地联在一起。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将有可能需要大规模地进口粮食。所以我国对于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问题应亟待解决。 (一)从思想上教育社会和我国农民,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提高全民乃至社会对“水危机”的认识,“水危机”是人类活动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缺失所导致的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使用,导致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平衡并引发区域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如江河湖泊的断流和干涸,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的产汇流条件的变化等。特别是农业的大量无节制灌溉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全球气候的不确定性变化,使部分区域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个别地区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我国个别地区农业的产值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农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提高农民对“水危机”的认识,控制我国农业对水资源的无节制的索取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水资源,是实现我国农业对自然资源-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二)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业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业方面先进灌水技术的推广步伐正在加快,但受一些主要农业种植地区经济因素的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我国仍将以地面灌溉水为主要灌溉方式。所以,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应是当前推广先进灌水技术的重点。其主要方法有: 1、加大农田间水流的流速以减少渗流; 2、实行灌溉的输配水的管道化,以减少用土渠输配水的沿程损失; 3、对现有灌溉输水渠道进行防渗改造,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渗漏损失; 4、发展间歇灌溉技术,以增加灌水流速,减少水资源深层渗漏损失。 (三)加强农田间的土壤情况信息技术检测, 根据实地农田的信息检测报告,在必要时进行水资源的供给。以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还可以建立对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灌溉用水的水情监测网信息系统、旱情及旱灾防治与对策的信息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支持系统等。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利用的效果。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农业的管理体制和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立法,有关部门对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农作物的整体生产率。 对于农村农业水资源的充分且节约的利用,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对农民进行节水意识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财政资金补贴,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装备,从而更好的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落实与发展。 农业方面论文:全会在赋予农民财产权等方面提突破性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后,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党组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安排部署,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更加坚定地维护中央的权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依靠改革打开新局面,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要坚定改革信念,坚持不懈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我国农村改革走到了需要攻坚深化的关键时期,要高举农村改革这面大旗,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二要增强进取意识,奋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农村改革创新的路线图,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坚定不移把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深入。三要增强机遇意识,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坚持城乡联动,推进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难题,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联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四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有为地完成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决定》对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安排部署,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我们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凝聚农村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五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的农村改革思路。坚持改革要确保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耕地不减少、农业投入不下降、农民收入不停滞。坚持稳中求进,要在稳定现有政策、巩固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主动权。 会议要求,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统筹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好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活动。认真学习的重要讲话、全会公报和《决定》,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开展高质量交流讨论,保证学习成效。二是科学谋划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对深化农村改革重大部署进行专题研究、拿出具体举措。三是抓紧研究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认真梳理各行业各系统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深入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具体措施。四是毫不松懈做好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冬春农业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冬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五是善始善终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进作风、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上,用好的作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农业方面论文:农业推广提升农民各方面素质研究 摘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中国人口比例的53.1%,因此,农业推广在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过程,必须注意对农民科技的培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本文通过对农民素质、农民教育情况的了解,从农业推广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农业推广的教育和培训是农民教育,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需求。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民素质;教育 1.农民素质的概况 农民素质是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个人意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方面综合构成的广义范畴。其中,身体素质是农民素质的自然条件与物质基础;文化、教育、科技、个人意识、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是反映农民整体的一个水平和基本素质。 2、农民教育现状 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与“十五”期间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农民的教育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民成人的教育情况并不容乐观,如下表1所示: 从表1中所例举的农民高等教育与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中可以看出,学校数、学生数、毕业班数以及专任老师数均呈现出减少趋势,尤为突出的是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在1995年至2010年里由385万所减少到107万所,下降幅度超过70%,专任老师数与学生数减少幅度超过了30%。表中未列出的农民小学、农民中学与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的学校数量,教师数和学生数都在降低,并且在2008年后都未纳入统计。 3.农业推广的教育领域 农业推广的教育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农业技术为载体,组织农民通过示范、试验、交流等方式对其进行开发教育,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增长农技知识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产生自愿变革意识,革新观念与行为,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如今,农业推广的教育领域拓宽,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农业推广的教育是一种职业培训 农业推广教育通过向农民提供新技术、新技能、传授新信息、新知识,帮助农民掌握和应用新的科学知识和使用技能,使农民成为具有不同专长的农业人才。 3.2农业推广的教育是一种咨询服务 根据农民的各种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策略、建议等,帮助农民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上提高决策能力,从而科学合理的做出选择,解决发展生产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项技术一体化的链条服务。 4.农业推广在农民教育中必要性 传统的农业推广在农民教育中仅仅是对农民进行种、养为基础的技术上的形式,随着农村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的推广已不能够满足农村社会的需求,农民对教育业日趋产生多样化的需要。农业推广的教育也日趋做出适应性的变化。从培训、教育、咨询、传播信息等各方面为主要手段,用现代的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技能去适应当前新农村的要求。根据农村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转变农民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农民素质,发挥团体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5.农民培训 5.1内容 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从内容与涵义来看,两者是统一关系。农业推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过程,农业推广的本质也就是教育。农业培训作为农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培训是农业培训中一项重要的推广活动,在农民技术教育层次上,虽然包括初、中、高几个层次的教育,但是从实际来看,农民技术教育的侧重点还是以初级教育为主,农民培训的目标单一,中、高级职业教育在科技文化培训上极其薄弱,面对农村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和半文盲群体,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仍然偏小。农民初级教育的主要还是帮助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在农民培训的形式上,属于成人教育范畴,并且与农村基础性教育、农村职业性教育构成农村教育体系。 5.2核心 农业推广有多种环节的培训服务,其核心环节是农民培训,随着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与目标的扩展,农业推广各个环节的过程在不断延长,往前看延伸到农业科技研究环节,往后看延伸到生产环节之后的流通环节。但是无论怎样,农业推广的核心性质依然是其教育性。只有通过农业推广的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活动,才能把新的农业成果、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信息扩散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得到普及和应用。 5.3体系 5.3.1高职院校体系 高职院校资源宽广,可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各类资源设施对农民开放,利用“双师型”优良的师资、发挥自身的应用项目、对课题进行研究以及推广和转化的优势,构建成以农民培训服务的体系。 5.3.2企业代表的社会组织体系 利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产业优势,带动农民学习科技,掌握科学技术能力,增加农民现代性,促进产业化的发展,整体的结合组成农民培训服务体系。 5.3.3农业技术传播体系 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改革,立足于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活力,加速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进一步的转变农业推广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的功能,建立了一套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和农企密切结合的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传播体系。 5.3.4农业推广是提升农民素质、农村教育的关键 农业推广工作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使农民素质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农业推广就是唯一提高农民素质的渠道。在实践中,农村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其他的社会教育与农业推广密切配合,共同创造出最佳绩效的。学校教育作为正规教育,仍然是替身农民素质的主要渠道。因此,农业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素质,并且还可将自己特殊的功能与地位,为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 目前,我国在许多农村教育的发展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较弱,在脱盲率与入学率逐渐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一部分高辍学率和高复盲率的。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及提高农民素质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呢?一是创造农民对学习的习惯和需要教育的氛围;二是让农民学了能用,用了有效。因此,农业推广的工作在农民中有效的发挥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农业推广能够使农民真正的感受到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实惠性、有用性;感受到获得科学技术就是拥有实力,拥有地位,拥有财富;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最终让智慧替代愚昧,让科学替代经验,让富裕替代贫穷。没有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实验、推广和普及,将无法得到农村教育积极的氛围,无法产生和提高农民各方面素质的有效动力。要认知,不能嫁接在应用于科学技术上的农村教育,获得丰硕之果很难。(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农业方面论文:关于对农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方面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逐步成为水利工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和重要保障,江苏是一个水利大省,盐城又是一个农业大市,促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十分重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确立水利工程供水的商品属性,实现水利工程供水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向经营性收费的转变。可见农业水价改革是通过价格杠杆以利益导向强化节水意识、实行节水灌溉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合理调节国家、供水单位、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有益实践。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水利改革保障 一、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推进水价改革,实行统一分级管理 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水利工程供水情况的千差万别,水价改革采取统一政策,分级定价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的积极性: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调整的原则、方案,平衡、指导和协调全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并制定和调整省属及跨区市的水利工程、新建设计灌溉面积6667hm2以上的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省定原则和方案,确定本地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实施办法,制定和调整市属及辖区内跨县区的水利工程、新建设计灌溉面积667hm2以上6667hm2以下的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其余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由县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 2.实行分类定价,货币计价的计收方式 水利工程供水实行分类定价,根据用水户的不同性质分为农业用水价格、生活用水价格、水力发电用水价格和环境用水价格。农业供水取消实物计收,改为货币计价、货币结算的计收方式。 3.农业供水要逐步由按田亩收费向计量收费过渡 农业供水目前仍按田亩计收水费。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灌区向计量收费过渡。改革试点灌区要积极推广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 4.严格测算方法,科学确定价格 要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试行)》(水财经[2007]470号)并结合各地水价现状,正确划分成本范围,合理分摊各种费用,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二、农业水价改革,是水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村仍然有一批年久老化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水利供水工程漏损率一般在40%左右,水资源严重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通过水价改革,将农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纳入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按市场经济规律将农业用水商品化,可以极大地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促使农民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节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现有水资源的作用和效益,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永续利用。 三、农业水价改革, 是科学管水、计量收费的需要 通过水价改革,改农业用水按年亩平均收费为计量收费(按方收费),是科学管水的方向、前提和必要手段,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步骤,是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根本措施,只有适时进行水价改革,才能实现农业供水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水。 四、农业水价改革,是科学用水、公平负担的需要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实行按方计量收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用水上的“大锅饭”问题,使农民公正、公开、合理负担水费,增强了农民的节水观念,便于激发农民节水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用水水平。 五、农业水价改革,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需要 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水”的方针,在提高水价的同时加大对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以加快灌区渠系和计量设施改造,逐步实现渠道衬砌和计量收费,是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项目。水价改革将改善供水行业和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有利于吸引各类资本投资,促进供水行业投资多元化。率先进行农业水价改革,为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只有率先完成农业水价改革,才能增强供水企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投入能力,才能更多地争取上级的扶持与支持,从而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六、农业水价改革,是合理调节三者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需要 按照合理补偿和合理负担相统一的原则,在认真进行成本测算和充分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利用价格杠杆有效调节国家、供水单位、农民三者利益关系,是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科学管水、用水的治本之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各方长远根本利益。 从国家的角度看,有利于形成正常的水价秩序,保护供用双方的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利于解决水利供水渠系上游大水漫灌与下游渴水的矛盾,减少因农民争水而造成的水事纠纷;有利于多元化筹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减轻各级政府财政压力,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迅速改变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从供水企业的角度看,有利于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水费收缴率,解决水费收缴难的问题。通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增效,增强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实力和为农民服务的能力,进而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最终受益者是农民,从而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如果不及时进行水价改革,企业长期低于成本运行,势必导致企业效益亏损,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对水利工程的维修、更新和改造,以致于影响供水单位的正常供水,那么受害的不只是供水方,最终农民也是间接的受害者。 从农民的角度看,有利于节水减支,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水价改革,按量计征水费,调动了农民节水的积极性,农民节约用水,非但不能增加农民的支出,还可通过减少浪费减少支出,减轻农民的直接负担;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后,供水单位作为水商品的经营主体,理应承担起水利工程改造和管护责任,将减少农民在水利工程上的投工投劳,减轻农民的间接负担;另外,水价改革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提高了农田灌溉的保障率,解决了末级渠系由于供水不足被迫打井和利用柴油机提水的问题,减轻了农民打井提水的额外隐性负担。 总之,农业水价改革符合各方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 农业方面论文:浅谈在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摘要: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不断加剧和全球人口的逐渐增长,对于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要实现节约利用水资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农业产出的最高效益。但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逐渐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目前在我国农业方面,提出了发展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 关键词:农业;节约利用;水资源 一、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已步入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灌溉方面一定要节约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供给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能代替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对于我们来说人类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我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现有人口近14亿,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达到16亿。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头等大事。而且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我供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水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对于我国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来说,中国农业用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依靠水浇地生产十二亿人口所需粮食的百分之七十,但同时又日益抽取更多的农业用水来满足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要。随着河流的干涸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日趋严重的缺水将急剧增加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导致世界粮食总进口超过可供给的总出口。目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而又不损害其农业和世界粮食安全。我国为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用水的能力正在下降,主要证据包括中国所有北方地区的河流和灌溉用井正被抽干,而这种情形恰恰发生在世界粮食库存量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的时候。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产生,中国有能力进口更多粮食来解决其缺水问题,因为她可以付高价购买粮食,但其它同样面临不断增大的粮食缺口的低收入国家却不能支付这么高的粮价,对世界上那十三亿每天消费不超过一美元的人口而言,更高的粮价可能会危及其生活。这一问题已变得与世界安全如此明显地联在一起。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将有可能需要大规模地进口粮食。所以我国对于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问题应亟待解决。 三、在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一)从思想上教育社会和我国农民,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提高全民乃至社会对“水危机”的认识,“水危机”是人类活动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缺失所导致的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使用,导致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平衡并引发区域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如江河湖泊的断流和干涸,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的产汇流条件的变化等。特别是农业的大量无节制灌溉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全球气候的不确定性变化,使部分区域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个别地区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我国个别地区农业的产值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农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提高农民对“水危机”的认识,控制我国农业对水资源的无节制的索取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水资源,是实现我国农业对自然资源-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二)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业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业方面先进灌水技术的推广步伐正在加快,但受一些主要农业种植地区经济因素的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我国仍将以地面灌溉水为主要灌溉方式。所以,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应是当前推广先进灌水技术的重点。其主要方法有: 1、加大农田间水流的流速以减少渗流; 2、实行灌溉的输配水的管道化,以减少用土渠输配水的沿程损失; 3、对现有灌溉输水渠道进行防渗改造,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渗漏损失; 4、发展间歇灌溉技术,以增加灌水流速,减少水资源深层渗漏损失。 (三)加强农田间的土壤情况信息技术检测, 根据实地农田的信息检测报告,在必要时进行水资源的供给。以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还可以建立对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灌溉用水的水情监测网信息系统、旱情及旱灾防治与对策的信息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支持系统等。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利用的效果。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农业的管理体制和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立法,有关部门对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农作物的整体生产率。 农业方面论文:GIS在农业方面应用的现状 摘 要:作为6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项地理科学技术,GIS在数据搜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已经被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所认可。本文在概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GIS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如农业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作物估产、土壤适宜性分析、精准农业以及在农业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概述,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GIS;RS;GPS;农业;应用 1 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科学技术,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正是由于其愈发强大的功能,使得它的应用前景和应用领域也变得原来越宽阔,如自然资源管理、生态学、水利、军事等等很多方面。 2 GIS在农业上的应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又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都比较依赖的产业,其复杂多变的特性往往令很多研究者无所适从,尤其是大量复杂的数据,令人望而生畏,传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如文件管理系统和人工管理系统都暴露了它们的局限性,这时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它所独有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处理方法为农业的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2.1 GIS在农业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上的应用 农业资源包括土壤肥沃性、气候因子等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遥感(RS)和GIS共同作用完成的,通过遥感来获得大面积的农作物和土壤状况的影像,利用GIS/RS强大的图形分析功能,可编绘出各种专题图,在对各种专题图进行叠加来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人们就可以了解关于这些地方土壤的状况和作物生长情况,从而可以真实反映农业资源状况,为科学利用和管理农业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从而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GIS在作物估产方面的应用 RS多时像信息,可反映出作物生长的状况和长势,再用GIS对各种空间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作物类型、统计作物生长面积、研究和预测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变化情况,构造出各种模型,再通过与上一年的产量相比较,为作物进行估产,此外还可以对土壤中含水量和害虫梁也可以进行分析,从而可实现对农田洪涝灾害、水污染等农业灾害进行预报,以便人们提前做出防范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可见GIS是农业实现自动化估产的重要平台。 2.3 GIS土壤适宜性方面的分析 土壤适宜性,顾名思义,就是分析土壤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被利用的可能性的大小,主要是通过RS、GIS、GPS3S技术的结合,通过GPS可以快速而准确的获取所想要研究地区的土壤影像,再将RS与GIS进行综合,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可以获取和土壤有关的信息,如土壤病虫含量,矿物质含量,水含量,盐碱化程度等等,以便人们对土壤进行判断,是把它用于种植农作物还是用于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为实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做下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为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问题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个好的 循环。 2.4 GIS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在GPS和GIS共同作用下的信息现代产业,3S技术可及时发现这些田间的差异性,根据优化经营目标,实现目标投入,实现田间资源的潜力的均衡利用。将3S集成系统装在农业机械上,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即机器灌溉,机器收割,机器除草,减轻农民的负担,避免了传统农业的劳累,这些现在都已经实现了,而且效果还不错。这种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必将会得到更加宽阔的普及。 2.5 在农业其他方面的应用 农业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产业,决定了其许多问题都与空间有关,正好GIS作为一个解决空间问题的有效工具,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还在农业其它方面也有很广阔的应用,如评价机械施肥的效率、农业灌溉的空间预测、农业点污染源的模拟、农业气象服务、农业生态规划、农业生态旅游等方面。 由此可见,GIS在农业上的广阔应用已是必不避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就必须进行革新,3S的集成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将3S的优缺点互补,可为农业生产和决策者快速而准确的提供依据,现在的农业风险高,回报低,GIS技术可为农业生产的调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因地制宜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在这一点上,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加拿大,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经将3S技术应用于资源调查、农作物分类、生产检测、产量预测、农业灾害检测和荒漠化防治等农业领域,加拿大在农田信息采集和服务方面充分应用了3S技术。我国和外国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国外已经将技术运用在农业中,而我们却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前路艰难,还有待我们的共同努力。 3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面对来自国外那么多强国的挑战,我们不能退缩,作为当代一个有志大学生,而我的专业又正好是GIS,我们应该将国家的繁荣富强也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GIS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那样的话,可以预测中国的农业将会得到质的飞跃,必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研究GIS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方面论文:农业部官员解读面向农民收费的九个方面 第一,关于农村用水收费的问题。严禁在国家规定的水价之外摊派或者搭车收取其他不合理费用。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农民使用本村集体水塘、水库的水,农民家庭生活和畜禽饮用的水,农业抗旱等临时应急取水,以及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从事农业生产并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不需要缴纳水资源费。 第二,关于农村用电价格的问题。对于生活用电,要落实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政策。已实行城乡同价的地区,农村用电与城市用电执行同一价格标准。未实行城乡用电同价的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城乡同价。在实施城乡用电同价前,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从严核定农村的用电价格,防止分摊不合理成本并挤入农村的电价。 第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的问题。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在全国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09年免除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住宿费。目前,按规定可以收取作业本费,向自愿在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一些地方存在征订教辅资料的情况,对于征订教辅资料,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并且不得突破“一教一辅”。严禁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农民工子女学生乱收费。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的价格,分别按居民规定的价格执行。严禁学校强制学生在校就餐并收取伙食费,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有偿培训。 第四,关于办理身份证收费的问题。公安机关对首次申领、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20元,向遗失补领或损坏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40元,向办理临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10元。除此之外,一律不得收取涉及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快证费、加急费、照相费和邮寄费。 第五,关于农民建房收费的问题。农民利用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时,国土资源部门可以收取土地证书工本费,普通证书每本5元,国家特制的证书每本20元。建设部门可以收取房屋所有权登记证书每本10元的工本费,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在办理建房手续时,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建房人接受咨询、设计、评估、代办等服务并收取费用。 第六,婚姻登记收费的问题。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过程中,只能收取结婚证书的工本费,精装本每对9元,简装本每对2元。离婚、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的收费标准按省级价格、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严禁在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推介保险、搭售物品和收取押金、保证金,强行服务并收费等。 第七,关于殡葬服务收费的问题。对于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明确相应的服务内容,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对其他非基本殡葬服务收费,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严禁强制服务收费和不服务也收费的行为。 第八,关于有线电视收费的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强化成本监审、严格听证程序、合理制定或调整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对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城市用户,同时要对低收入用户实行收费减免政策。 第九,关于农机服务收费的问题。对于农机服务要防止公益性服务项目变相向农民收费、经营性服务项目多收费乱收费的问题。(北京 孙中华) 农业方面论文:农业保险在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评析 摘 要:农业保险是各国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它可代替直接补贴对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在“7·21”特大暴雨灾害善后工作中,农业保险为广大受灾农民提供了玉米、水稻受灾补偿,帮助受灾地区农民减少损失恢复生产,可谓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好政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灾害补偿;三农问题 1.概论 1.1农业保险的内涵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把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 1.2农业保险的特点 一是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形、降水、土质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也不用,从而使农业保险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承保条件。 二是季节性。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农业种植(养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在农业承保的过程中,需要对影响农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有正确的认识,明确各保险标的的自身特点。 三是连续性。动植物作为农业保险中的标的,有其自身的特点,既在种植(养殖)过程中是不能中断的,且互相影响和制约。所以,农业保险的经营者要考虑动植物生长的连续性,使农业保险业务稳步发展。 1.3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从2004年起,我国开始试行农业保险。2007年,实行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农业发展,每年拨出10亿元人民币进行专项补贴,并且通过地方财政配套,对六省区五大类粮食作物保险予以补贴,自此农业保险走上了迅猛发展的道路,仅2007年就实现保费收入51.8亿元人民币。2008年,国家扩大了农业保险试行范围,对油料、粮食、奶牛、生猪等领域加大了政策扶持。到2012年,农业保险已基本覆盖全国,保费补贴品种增加、补贴区域扩大、保障水平得以提高。 从近年来农业发展政策情况来看,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持续加大惠农支农力度,将作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长期国策,而农业保险作为惠农支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农业保险的作用 2.1农业保险的作用 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扶持农业发展的大多数做法就是发展农业保险,在世贸组织允许扶持的范围内,农业保险可以代替直接补贴,对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减小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压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冲击,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2.2农业保险7·21”特大暴雨灾害补偿中的作用 2012年7月21日,河北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据央视报道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2.87亿元。灾后,北京河北两地的农业保险承保公司紧急组成了查勘组,安排工作人员和农业专家在第一时间前往灾区进行评估。查勘组在地方政府配合下,一方面向参保农民介绍理赔手续,讲解查勘流程;另一方面综合使用无人机航拍、数据分析等手段,勘察农作物生长情况、受损程度和受灾面积,确定各地区实际灾情和损失程度,核定受灾农户的损失面积和损失金额,及时按照规定进行理赔。 3.农业保险目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3.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已覆盖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局面,但保险利润低、风险高、难赚钱,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仍旧存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保险公司缺乏主动性,由于政策性承保条款、费率等承保条件绝大部分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保险公司不能够擅自更改,并且部分保险责任条款内容过于宽泛、费率水平较低,使得条款分界,费率厘定不能完全符合保险原理。 二是保险公司处在制度和现实的夹缝中,往往利润很少。在此次灾害补偿中就有这样的情况,1公顷玉米如减产九成可获赔3000元,如减产三成则仅赔60元。由于现场查勘难以做到绝对公平,遇上普遍受灾的情况,只能按上限赔付,加上虚报受灾面积等影响,保险公司基本无利可图。 3.2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尽快将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农业保险的属性、政府支持方式、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规范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经营原则、保险费率、承保范围、农业再保险办法等。 二是建立健全与农业保险相关的配套制度。具体包括: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信贷的扶持政策,允许其申请一定额度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在税收上也要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减征或免征税费,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的经营。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处在摸索阶段,需要结合现实同时借鉴先进国家的保险管理方法进行二度创造开发,破解农业保险利润低、难定责等难题。(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 【摘 要】专业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通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岗位分析、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医药行业是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问题药品事件的频繁发生正是由于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安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目前,从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缺口较大,全国开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医药方向)的高职院校稀少,并且开设时间都很短,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差异较大。我院在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深入企业调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建设,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深入调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企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质量管理部门主管、质量管理岗位一线工作人员等。经过调研分析,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岗位群主要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以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岗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岗位群中,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有生产操作、仓储管理、药品质量分析检验等,晋升岗位有质量监督员、车间工艺员、高级药品检验工等,未来发展岗位有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部门主管等。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为基础,归纳出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应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对药品生产过程质量在线监控、管理能力;具备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点及关键参数的控制能力;具备审核药品批记录并准确决定产品是否放行的能力;具备对供应商质量审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群中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有药店营业员、药品采购员、药品保管员、药品库质检员、质量管理员等岗位,晋升岗位有质量管理负责人、部门经理等。学生应该具备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做好药品分库分区分类存放、药品养护、质量控制能力;具备对药品外观质量、包装鉴别和检验能力;具备定期库存盘点,进行报损、报溢、药品出库复核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岗位要求掌握药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辨别药品真伪等能力。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医药方向)学生从事核心岗位所必备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分析、药品质量管理标准、医药行业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药品质量检测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流通领域质量保证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按照知识认知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形成了“基于岗位能力分析、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文化基础教育课程、大学生活指导、各类讲座等,培养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过营造职业特质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行业企业特色文化环境,使“诚信、责任、安全”的医药职业特质属性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每位学生铭记,一生践行。 2.专业能力课程 专业能力课程包括医药商品基础、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实用医药综合知识、药事管理实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管理基础与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等。通过专业能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知识;具有药品分析、检测仪器使用方面知识;具有药品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知识;具有医药行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3.拓展能力课程 拓展能力课程主要包括药品市场营销、药学信息、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创业与就业、助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资格培训等。通过拓展能力课程学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适应社会能力。 (二)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体系有文学欣赏、演讲比赛、辩论赛,专业技能、创业技能、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开设第二课堂,组建师生工作室,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竞赛、评选校园创新创业之星等活动,以赛促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定期向学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的“药品质量公告、药品不良反应”等信息,培养学生关注药品行业、关注药品质量、关注药品安全的意识,树立牢固的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 (三)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有药物制剂实训、药物分析检测实训、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训、药品真伪鉴别实训等。实训与课程教学对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校外实践采用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操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解决药品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三、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成立核心课程建设小组,每个小组4-5人,小组人员由骨干教师、合作企业专家等组成,实行课程负责人制。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企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建设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零售药店经营管理实务、药事管理实务、实用医药综合知识等专业核心课程,将药学知识与监督管理知识密切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密切融合、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密切融合,实现核心课程职业化。 (一)完善核心课程标准 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学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论证,优化整合核心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标准。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新版GMP、新版GSP、国家药品监管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中,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既具有鲜明的双证融合特征,又与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结合。 (二)优化核心课程内容 基于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的能力需求,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编写贴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遵循课岗对接、先进实用的原则,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充实、优化,使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例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当今医药行业药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将药品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相关要求融合到授课内容中。 (三)改革教学模式 核心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专业能力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讲解示范,学生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如实用药学综合知识课程,以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分别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包含若干常见的疾病或病症,学生学习的同时对所学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法在模拟大药房进行模拟训练;一个项目学习结束,进行整个项目的实训,并进行项目的考核。项目考核更加注重过程,融入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总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是培养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和监督管理知识,又要熟悉国家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专业建设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又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基于岗位能力分析、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实现零对接,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方法 【摘要】 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保障医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体制的发展, 在医院药学领域中, 实现科学化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更因为药品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所以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就尤为重要。针对目前药品监督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提出对策, 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制化目标。 【关键词】 医院;进药渠道;采购程序;质量检查;合理用药 药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差错和问题, 但药品作为关系着患者生命健康、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 其质量及使用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因此药品监督管理必然具有其特殊性, 依法管药, 势在必行。做为医院应如何保证让患者使用上放心药品, 作者首先要分析医院药品管理的现状和特点:①在药品采购过程中, 由于对药品厂商的证件及购药程序, 未能严格的进行验收和检测审批, 因而导致的药品采购差错。②医生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 可能因药品名称相同而计量不同, 或药品名称相似计量相同等原因, 导致的差错。③在药品调剂过程中由于药品品名相同, 但计量、剂型不同等原因, 使得药品调剂人员在取药时造成混淆事件, 从而发生调剂差错。④药品在储存过程中, 因光线、潮湿、温度等原因引起药品超过效期等都可成为药品管理差错的原因之一。 针对药品监督管理问题, 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提高医院对药品监管的认识, 完善药品准入机制, 监管进药渠道 药品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性命攸关的特殊商品, 药品的质量始终是用药安全的第一重任, 必须得到相关医疗部门高度的重视。在医院对药品的引入环节, 严把进货关, 避免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院是第一前提。而选择有信誉的药品生产厂商, 是防止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院的重要部分。①要选择有证照、有资质的供药商。②要对供药商建立档案, 保证进药有凭证。③在审查资质无误的条件下, 收入管理档案, 定期复查, 及时掌握供药商的动态, 随时了解供药商的单位状况[1]。 2 监督管理采购制度, 完善采购流程 做为医院:①要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 主要的职责是对药品的采购进行监管。医院的用药计划及采购计划等都要上报给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审定。②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对供货商、药品品质进行监督管理。③对医院的药品目录、处方和临床用药进行编制、审查。让药品采购全过程真正做到公开, 从而彻底堵截非法采购的问题发生。 3 药品质量为安全之本, 严防药品质量问题 药品从入院前到销售出医院时的质量管理过程大致包括以下6个步骤。 3. 1 药品采购时 药品在引进医院前, 应先由药剂人员和临床医生根据药品的临床实验情况综合考量后进行筛选, 确定医院有引进需要, 要由临床科室和药剂部门提出申请, 并交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3. 2 药品进院审批时 药品采购部门要严格控制进药量, 不要积压大量药品。药库管理人员每月要填写药品进货单, 由药采部主任及药剂科主任签字后, 主管院长批准, 方可采购所需药品。 3. 3 药品进院后验收时 药采及药库部门对采购来的药品要认真进行“六查”、“四对”, 核查药品的品名、规格、数量、进价、质量、产地、批准文号、商标、批号、效期等, 对接近效期的药品要拒绝接收入库。如果是进口药品, 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核对进口检验报告单和中文药品说明书。 3. 4 药品出库复核时 药局在向药库提出请领药品时, 药库要根据药品请领单, 认真核查所请领药品的数量、效期、是否破损等内容, 并与请领人当面点交。 3. 5 药品储存时 药品的储存和养护应按照其药性、剂型、使用说明要求的储存条件来分门别类的编号保管, 做好“六防”工作, 包括:防尘、防虫、防鼠、防霉、防变质。对即将到期的药品要登记并与其它药品分开保管。 3. 6 药局将药品投出时 当药局将药品投出时, 无论是针对门诊患者还是临床用药, 首先应有2人对处方进行调配与核对, 核对内容包括剂型、数量、是否破损等。在药品进入临床使用前, 应再由临床医生进行核查。 4 严禁不合理及超标准用药 医疗部门在使用药品时, 应严禁使用超标准药品, 坚持合理用药。具体方法和措施如下。 4. 1 按照国家物价标准和政策, 控制药品加价率。 4. 2 根据国家药品使用目录, 医院要将院内现有药品划分好一线用药和二线用药, 在销售和临床使用药品过程中, 要首选一线药, 其次选择二线药。在使用进口药品时, 要由临床科室主任开具处方, 方可使用。 4. 3 由药品销售产生的收入不应计入科室收入, 更不应算入绩效工资内。 4. 4 如有药品生产和销售厂商对医院医生发放“药品临床使用观察费”的, 一经核实, 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品, 并对收受“观察费”的医务人员处以扣发工资或当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等处罚。 4. 5 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质控办应每月或每季度对处方进行总结和整理, 并定期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全院通报。 5 加强药品库存量的管理, 确保质量安全 医院对药品使用质量的管理, 是伴随着医院药品库存情况及药品管理者的重视程度而不断增加的。医院要做到药品适当库存, 随用随购, 对于特殊药品、高档药品及抢救药品应当向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申请, 少量酌情采购、少量储存。 6 加强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药品使用的监察力度 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要定期和不定期对临床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察, 确保药品的有效利用率。要定期对临床医务人员及药局医务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及培训, 对各类、各型药品做到不混淆、不滥用, 真正将药品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2]。 总之, 开展药品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能否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是一个全方位管理水平的总体体现。做为医院必须使用科学手段对药品的质量进行监管, 并从实际出发,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事实证明, 只要在工作中加大监管力度, 依法合理用药, 就能保证百姓的用药安全。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摘要: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药品监管行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已成为药品监管事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重要课题。而进一步强化处于高风险岗位、执法一线的药监队伍的素质,又是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 关键词:加强 药品监督 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面对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药监行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已成为药监事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重要课题。而进一步强化处于高风险岗位、执法一线的药监队伍的素质,又是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 1 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县级药监队伍,处在药监系统的最基层,在全系统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基础性作用。其担负的市场监管任务繁重,承担的责任重大,其执法人员的能力大小、素质高低、水平强弱,直接关系到药监水平、能力和形象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人员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1.1 提升基层药监队伍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药监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成为重要因素。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做好基层药监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以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提高素质、强化职责、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实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合理为梦想,努力使广大基层执法人员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思想上得到新的升华,工作上出现新的起色,充分展示药品监管队伍的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1.2 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实现机关效能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药监机关的职能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职能的重大变化,经过三次体制改革,药品监督管理职能越来越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有效监管,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促进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位药监人员都必须作出的回答;二是系统组建十几年来基本建立了办事高效、运作协调、执法统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新体制;三是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履行部门职能的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内部建设项目不断规范,为全面提升药监水平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与各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相比,药监各项工作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较为庞大的基层药监队伍能力建设进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切实加强基层人员的素质教育,是提高队伍自身条件的迫切要求,是加快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适应时展的迫切要求。 1.3 提升基层药监队伍的素质是改变目前队伍现状的迫切要求。为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我市把今年作为效能建设年。这是以人为本,从提高系统个人、团体综合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为解决当前系统的突出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利用“换岗实践”活动,强化执法人员的服务理念;通过党课党会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修养;通过法律法规教育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强化干部队伍的专业技能;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干部职工道德修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的来说,队伍素质的提高仍然进展缓慢,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资源配置、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2 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应涵盖内容的探讨 基层药监部门处于行政执法的前沿,基层执法人员是直接面对广大经营者、消费者,是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职责的直接履行者。随着经济的发展,违法犯罪的智能化、高科技化、有组织以及手段的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做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需要一大批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基层人员的素质教育应涵盖政治思想、学历、纪律、组织、业务知识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首先是政治思想教育。作为监督执法人员必须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必须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十八大三中全会”重要思想的学习,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央的八项规定教育。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通过从事药监的具体工作转化为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贱中。为创建和谐机关,推动整个药监工作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学历教育。这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对学历教育,要结合药监的实际工作、甄别个人情况而定。对学历较低的人,要求其通过自学争取更高学历,对学历较高的同志,要求其争取其他的学位、岗位资格证。力争一技多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因为,渊博的知识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而且在执法中还能做到得心应手。 再次是业务教育。业务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是我们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工作长期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实际出发,对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教育应包含基础业务知识、更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三大部分。 第四是业务技能教育。是指各个业务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技巧问题。即要有遇到咨询服务“一口清”,遇到执法问题要说得明、摆得平,查处疑难案件时要拿得准、放得开的技能和应对监督管理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要通过全员办案的形式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按照边干边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解决不会办案、不会办大案、要案的现实问题。 第五是职业道德教育。有句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形成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来调整各自的利益冲突。药监系统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责任,如何处理好“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如何正确利用手中的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自我约束比制度保障更有力量。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对加强基层药监队伍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摸清底子,制订计划。近年来,我们在提高队伍素质上下了不少力气,但是针对性不强。要对全系统的人员进行全面的、掌握第一手详实资料。从基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方案,循序渐进地提高全员整体素质。 3.2 转变观念,摆正位置。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素质,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步发展,必须打破传统“重业务轻教育”、“重管理轻素质”的思想,把该项工作放在促进大局、提升服务的高度中认识和把握,不断增强全员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3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现实情况表明,我们药监系统基层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实用性、系统性和技能性。因此在思想政治、学历、基础技能、业务及职业道德教育上,应适当增加投入,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深化业务技能,不拘泥任何形式,达到素质全面提高的最终目的。 3.4 健全机制,严格考核。全面提升药监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规律,形成强大的压力机制,促使每位执法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在重用、重奖素质高、贡献大的干部的同时,要下决心对水平低、能力弱、修养差、不能适应本职工作的要坚决予以淘汰。让人人形成强烈的危机感,充分调动广大执法人员提高素质、爱岗敬业,促进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大局的基础性工程,必须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成效,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更是每位药监人员履行市场监管、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基层药监队伍素质教育是全面提升队伍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实现药品监督管理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浅论医院药品监督管理的现实意义 【摘要】 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保障医院患者的生命安全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途径。为此,强化对医院药品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预防各类药品的差错分类,提高药品的检验投入力度,增强药品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促进医院药品监管技术和监管水平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医院;药品管理;问题;措施;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药品相关的差错问题也时有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媒体报道中,因药品管理问题而造成的医疗事故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医院药品监督管理水平,严把医药产品的进入机制,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切实打击各类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为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监管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展开论述,旨在从药品差错的原因中探索出有益的防治措施。 1 当前医院药品差错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在对医院的药品管理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导致药品差错的因素也比较多,其中与药剂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医生开列的处方上引起的药品差错 处方是医生为患者所开具的医疗凭证之一,通常是以手写的形式在医院里流通,而在手写的过程中,由于医生自身因素而导致的药品品名、计量等差错是普遍存在的处方差错,特别是一些新药,由于用法和用量的不同,有些医生以个人经验来擅自更改而造成的医患事件也是主要原因,不仅对药品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1.2 在药品调剂分类上的差错 在药品调剂过程中,由于药品名称相似、但计量、剂型等的不同,甚至厂家的不同所生产的药品在使用上的要求也不同,有的药品虽然使用途径相同而药品的组成成分却不同,其使用性状也有很大的变化,所有这些差异都决定了药品在功能上和用法用量上的不同,作为药品的调剂人员在取药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药品混淆的事件发生,同时,有些药品的形状外观极其相似,摆放位置的差异也可能引起调剂人员的差错,因此在必须要全面掌握各药品的特点的同时,也要在增加或补充药品时,对药品的摆放必须做到科学、有序。 1.3 在药品监管上的差错 药品的监管不仅包括行政监管,同时也包括技术监管,因药品管理上的疏忽而造成的如储藏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药品受潮、以及药品过期而造成的药性的改变等,这些都是因为违反相应工作纪律而造成的药品管理差错,同时,以对药品进行检验来提高药品监督重要技术手段,而相对检验水平低下与药品生产更新不相适宜,技术监督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充分的体现。为此,不仅需要对现有的药品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指导,还要加强对医院自身医药检验设施的投入力度,严格把握各类药品管理上的漏洞,及时发现和分析药品的用法、用量信息与诊治之间的矛盾,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是当务之急。 2 提高医院药品监管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药品准入机制,杜绝伪劣药品的流入 药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必须提高药品的重视程度,在药品的引入环节,严把进货关,对所引进的药品必须在证件齐全、产品合格的基础上方可入库,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同时,必须严格依照购药程序,对药品进行严格的验收及检测审批,对其用法、数量、规格、价格等因素必须严格界定,彻底确保医院药品的质量。 2.2 强化药品的管理有效性,提高使用质量 随着医院药品库存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药品的使用质量越来越受到药品管理者的重视,在对药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如对于抢救类药品要少量贮存,对于高档药品要进行申购,根据需要酌情采购,对于常用药品要做到适当库存,随用随购,同时,对于药品的日常监管工作,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各类药房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汇总,特别是对于时效性强的药品要进行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药品的正常使用。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现代网络管理系统来提高医院的药品一体化管理水平,提高药品的使用质量。 2.3 强化临床药学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了确保药品在临床中的有效使用,结合药品的临床用药情况,抽调业务素质高的药剂人员深入到临床用药管理中去,结合患者和医生的用药实际,对相关药品,特别是新药特药等,要加强翻译,提供必要的用药指导,增强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对各类用药后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症状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增强药品的临床使用经验,真正将药品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 2.4 严格药品购销环节,打击各类不正之风 由于医药市场监管工作的不健全,对于医院用药管理工作中药品购销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厂家走后门、找关系,以非正常渠道来夸大宣传或诱惑医院来推广药品销售,不仅违反了国家的药商管理制度要求,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为此,建立疏堵结合的有力方式,严肃药品购销不正之风,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树立良好的医药服务信誉和形象,切实提高医院的医药服务水平。 2.5 强化法律监督,构筑药品法制环境 由于药品生产企业在推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国家相应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药品的合法性原则,为我国医疗服务行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强化法律监督,构筑法律环境,对药品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法制化管理,必须从加强药品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组织药品调研,全面展开执法检查,为提高药品的监管水平提供全面、及时的科学依据。 3 总结 总之,开展药品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改革的发展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手段来落实药品的监管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用药环境。为此,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不仅是药品监管的神圣使命,也是推动我国药品管理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科技产业化发展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必须加强对医药产品的监管力度,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药品的科技监管力量,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有效作用,切实保障药品在研制、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安全。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人的重要地位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药品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起着主要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只有把人的地位摆正,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以人为本,我们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才会有所作为。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管;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从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食品监管事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重要课题。而进一步强化处于工作的前沿阵地、执法一线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素质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食品药监管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准绳,努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 食品、药品的管理是被称之为“人命关天”的大事,搞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生命权,促进和谐社会全面发展。我们要自觉地把行政执法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确立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促进依法管药。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运用报刊、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药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要经常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到农村药店、个体诊所及卫生院相对集中的乡镇进行现场说法,提高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学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二)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依法行政。围绕依法行政这一轴心,突出监管重点,加大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可在乡镇聘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兼职药品监督员、信息员或协管员,加强农村药品质量检查,强化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督。建立假劣药品举报箱,设置热线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建立健全“办、审、定”三分离制度、行政执法效绩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药品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药品监督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队伍素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为此,要成立中心学习小组、普法小组,制定中心学习小组学习计划和普法计划。坚持每月组织一次领导和干部学习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及公共法规知识,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有效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件审核制度》、《行政案件档案管理制度》、《罚缴分离制度》等基本制度;完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流程、行政执法案件审核流程等工作程序,规范工作行为。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在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中,人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论是作为普通百姓,还是执法人员,都将制约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的力度和深度,但执法人员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重要。 二、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在全系统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基础性作用,担负的市场监管任务繁重,承担的责任重大。其执法人员能力大小、素质高低、水平强弱,直接关系到食品药品监管水平问题、能力问题、监管问题和形象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人员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成为重要因素。当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七大精神等系列任务,都为每位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做好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以人为本,以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提高素质、强化职责、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努力使广大基层执法人员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思想上得到新的升华,工作上出现新起色,充分展示食品药品监管机关的蓬勃发展、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全新的面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二)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机关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的职能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职能的重大变化,经过两次体制改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越来越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有效监管,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位干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是系统组建办事高效、运作协调、执法统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新体制;三是不断加强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履行部门职能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提升社会形象,规范内部建设项目,为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相比,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较为庞大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关能力建设进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切实加强基层人员的素质教育,是提高队伍自身条件迫切要求,是加快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适应时展的迫切要求。 (三)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改变目前队伍现状的迫切要求 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就基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言,寻求行之有效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的要求,更是自身条件、现实情况所决定的。近几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利用“换岗实践”活动,强化干部职工的服务理念;通过党课党会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修养;通过法律法规教育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强化干部队伍的专业技能;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干部职工道德修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的说,要全面完成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目标,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优执法环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提升执法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内涵。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处于系统的前沿,基层执法人员是直接面对广大经营者、消费者,是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职责的直接履行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违法犯罪的智能化、高科技化、有组织以及手段的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做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需要一大批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专门人才,因此,基层人员的素质教育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学历教育、业务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府派出机关,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务人员必须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以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就必须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的学习,重点学习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大政方针,努力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并将这些政治理论通过从事食品药品监管的具体工作转化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创建和谐机关,推动整个工作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学历教育。这是从事实际岗位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目前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对学历教育,要结合食品药品监管的实际工作,甄别个人情况而定。对学历较低的人,要求其通过自学争取更好学历,对学历较高的同志,要求其争取其他的学位、岗位资格证,力争一技多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 再次是业务教育。业务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是我们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工作长期没能解决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实际出发,对基层干部队伍的业务教育应包含基础业务知识、更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三大部分。 基础业务知识的教育应针对历史原因造成的一些年龄偏大、基础业务知识较差的人员开展,切实解决少数干部因基础较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工作障碍,从而从最基层最个体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更新知识,则是顺应时展、系统体制改革及知识更新的要求而开展,不论是食品药品专业的人员还是其他专业的人员,必须随时学,尤其随时掌握专业理论,包括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而且要在专业理论娴熟的基础上,打好法学理论基础,弄清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治、什么叫法定程序及法律同国家、政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的关系,从而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法律法规,依法公平、公正的行政。 业务技能则是指各个业务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技巧问题。即要有遇到咨询服务“一口清”,遇到执法问题要说得明、摆得平,查处疑难案件时要拿得准、放得开的技能和应对监管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要通过全员办案的形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按照边干边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解决不会办案、不会办大案、要案的现实问题。 第四是职业道德教育。有句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形成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来调整各自的利益和冲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责任,如何处理好“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如何正确利用手中的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自我约束比制度保障更有力量。因此,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干部队伍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摸清底子,制订计划。统观学界研究,大都认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提高队伍素质上下了不少力气,但是针对性不强,要对全系统的现有的队伍素质进行全面的摸底,掌握第一手详实资料还需要下一番工夫。从基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方案,循序渐进地提高全员整体素质是解决的有效途径。 2、转变观念,摆正位置。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步发展,必须打破传统“重业务轻教育”、“重管理轻素质”的思想,把该项工作放在促进大局、提升服务的高度中认识和把握,不断增强全体干部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现实情况表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系统基层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实用性、系统性和技能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历教育、基础技能教育、业务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上,应适当增加投入,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深化业务技能,不拘泥任何形式,达到素质全面提高的最终目的。 4、健全机制,严格考核。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规律,形成强大的压力机制,促使每位执法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在重用、重奖素质高、贡献大的干部的同时,要下决心对水平低、能力弱、修养差、不能适应本职工作,特别是不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能力、修养的,要坚决予以淘汰,让人人形成强烈的危机感,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职工提高素质、爱岗敬业、促进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大局的基础性工程,必须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成效,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更是每位工作人员出色完成履行市场监管、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 总之,食品药品是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健康的大事情,是关系到中国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之一。对于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从普通大众到执法人员都是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不论是从为了人民生命和健康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力度出发,人的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简介:韦升坚,男,广西河池东兰县籍,广西河池食品药品检验所干部;韦杨,男,广西河池东兰县籍,研究方向: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从政府责任看中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摘 要:2008年,中国对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改原先的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责任。回顾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也是中国政府面对不同时期,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领域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所承担的政府责任的过程。 关键词:责任政府;政府责任;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一、政府责任与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政府责任是包括整个政府系统对立法系统和社会公众承担的受托责任,也包括各级政府之间相互承担的受托责任。由于现代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与维护公民权利,责任行政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政府职能是政府责任的具体化,系指政府在一定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现阶段,中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其中又以市场监管职能最能体现政府的责任性。要避免和克服市场失灵,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补救市场机制的缺陷。因而设立政府监管机构,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预防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20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间,中国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从全面经济管制中逐渐退出,让位于市场,政府的经济职能从直接控制向市场监管转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一批专业性的政府监管机构相继成立。 药品作为人们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加强药品监管,维护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是政府责任性的具体体现。中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管理局)和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着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重大责任。中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从建立到如今经历了巨大的体制变动和相应的机制调整,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不同时期药品监督管理责任的回应。 从承担药品监督管理的政府责任部门的角度来说,现阶段,中国的各级人民政府、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直属单位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政府责任的承担者。以国务院为核心的各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综合监督责任”;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具体的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监督责任,隶属于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单位承担药品监督管理的技术监督责任。 从政府责任的类别上来看,药品监督管理作为一种行政行为自然蕴涵着政府对于民众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药品监督管理这些政府责任最终落实于各级人民政府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行政当中。其要义就是设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权力的同时,就应当确定相应得责任,违法行政必须受到追究并承担相应得责任。” 从政府责任层级上看,中国不同级别的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由于级别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从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的责任来看,国务院承担着全国药品监督管理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各级人民政府承当各自辖区范围内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并对上一级政府负责。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同级政府的工作机构履行具体职责。 二、政府责任变化:中国药品监督体制改革的核心 中国的药品监管体制是随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药品监管自身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1949-1956年,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初创阶段。1956年底,中国已设立国家药品检验机构、各省级药品检验机构、部门地、县的药品检验机构。1978-1988年,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摸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独立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中国药品监督体制经历了从部门分散管理向分段统一管理过渡。1988年,国务院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并将原属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中药管理职能划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至此,药品监管形成了主要由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个部门分段分类统一履行药品监管职能的体制模式。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行使药品执法监督与药品检验职能,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实行统一监管。2000~2008年,中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在稳定中发展。这一阶段,独立的药品管理体系建立,药品监督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2000年,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开始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到2001年底,全国集中统一、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的药品监督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将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纵观中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变迁的过程,从承担药品监督管理的政府责任部门的角度来说,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经历了多部门分段管理到单部门全程监督管理的发展。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专业性的药品监督管理责任部门的确立,使中国药品监督从最初的多部门监管责任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药品监督管理责任。这次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监部门的行政独立性和产业独立性,有利于政府对于药品监督独立性、专业性、法治性以及公正性的实现。在改善行政独立性方面,提高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横行权力配置上的独立性,有利于国家药品监管权力在横向层面上的统一。 从政府责任分类上看,中国政府药品监督部门直接承担的经济责任在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中逐步消失。从机构设置上,在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对药品行业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在国家经贸委下设医药司,统一履行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管理职能。将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内贸易部的药品生产经营管理职能移交给国家经贸委。除中央部委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药品的行业管理外,在省、地(市)、县经济贸易委员会下也设立了医药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医药行业的管理工作;从行政经费来源上,“从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改革原有的高度依赖于企业的抽验经费体制”,有效地提高了药品质量监督部门相对于产业部门的监督独立性。 从政府责任层级上看,中国的不同层级政府对于药品监督管理的责任随着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中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地方各级政府间能力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中政府责任层级的变化是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变化。从纵向关系上看,从2000年开始推进的药监机构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将省级以下药监机构的财政权、人事权等统一上收至省级药监部门,强化了省级部门对于监管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市级及县级药监部门指导能力。2008年,中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强调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 三、政府责任视角:中国现行药品监督管理的未来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的责任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须提供最基本的制度和设施来弥补市场的严重缺陷,这对促进经济起飞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人们对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政府在这些方面承担的责任相应增加。从根本上看,2008年药监体制从省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地方分级管理的原因是,中国药品监督工作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的一大经济问题是由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地方贸易保护壁垒,导致假冒伪劣商品猖獗,药品行业也不例外。在此情况下,市场执法监管部门的垂直管理成为必然之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强化市场执法监管职责。 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并不是要弱化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以及国家以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在中国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而是明确和理顺各级政府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政府责任的一种表现。相对于历史上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中国现行的省级以下分级管理的药品监督体制突出的特征为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不管什么样的体制,都不会十全十美。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把握当前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分级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其他政策、法规及体制对其进行救济和完善。 中国面积广阔、地域复杂、人口众多,仅靠中央政府对社会实施有效的管理是不现实的,需要在中央政府之下按区域和人口规模,设置若干层级的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负责管理所辖区域的公共事务,中央政府的责任也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来履行。换言之,地方政府的责任能力和责任程度直接反映着中央政府的责任能力,地方政府的责任缺失会直接导致公众对政府的失信,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合法性基础。 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中地方政府责任能力不平衡和公众应享有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应该充分考虑并妥善解决。不同的区域政府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承担药品监督的责任能力存在巨大差异,药品监督管理的公共服务不能因地区经济差异而产生差别。到顷药品监督管理政府间责任划分的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和差距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选择带来的深度制约。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只要赋予相应的事权,他们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所需要的财力,完成所赋予的药品监督的政府责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组织收入的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履行事权划分赋予的支出责任。中国的西部省份、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可是从政府责任上来说,这些地区的政府承担的药品监督管理的责任甚至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重。这需要中央政府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以保证社会公众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药品监督管理视角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对策 [摘要] 面对当今制、售假药手段不断翻新的现实,作为社会公众用药安全保护者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发现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假劣药品治理工作中拥有主动权。本文探讨的关键是药品检验工作,思路是找出目前药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将药品勘验的手段融入到药品检验工作中,逐渐在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建立查处假劣药品时统一遵循的规范化程序――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化规程。 [关键词] 药品监督管理;假冒伪劣药品;治理 针对我国假冒伪劣药品的现状,从治理假冒伪劣药品角度而言,目前我国药品检验工作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 我国药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1 与药品标准有关的问题 按照药品标准,只对该种药品的处方成分进行检验,而对于处方外成分的检验未做出规定。 药品标准中原料药与其制剂检测内容不一致,以及含量测定专属性不强等问题,为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进行技术造假,特别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与正品原料药相同进行替代造假,造成有机可乘[1]。 利用某些中药标准鉴定中只能进行定性而不能定量,不能进行标准含量测定的标准滞后的问题,一些生产企业在生产中成药不投或少投主要中药原料。 1.2 与药品抽检范围有关的问题 为了确保上市药品安全、有效,我国目前采用抽查检验手段对药品质量进行事后监控。但因抽验经费不足,检验机构只能按计划抽检,大大缩小了技术监督的范围。 国家规定,进口药品由口岸检验所检验[2]。在现实的假药案件中,有发现造假者伪造进口药品的检验报告书,利用边远地区或乡镇卫生医院(所)某些基层药学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情况,将所谓的进口药品销往边远地区或乡镇卫生医院(所)。 1.3 其他问题 如果造假者购买合格药品原料,严格操作规程,控制生产过程,完全可能制造出各级药品检验机构检验为“符合规定”的假药。 2 建立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规程 建议将药品勘验的手段融入到药品检验工作中,借鉴药品勘验的手段进行药品外在质量的检验,进而在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逐渐建立查处假冒伪劣药品时统一遵循的规范化程序一一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化规程,避免了药品检验工作的随意性,有利于假冒伪劣药品查处工作的开展。 2.1 在药品检验中运用药品勘验的思路 综合药品勘验所涉及的内容和药品检验工作规定的检查项目来看,两种手段在药品的性状鉴别项目出现了“交集”,再加上药品勘验“并集”中的包装勘验项目和药品检验工作“并集”中的理化鉴别的手段,综合起来就可以完整地完成一次药品检验工作,最终做出药品是否合格的判定。在实际运用“并集”思路时,还应注意药品勘验与药品检验的关系。如果通过勘验,就可以断定药品为不合格的话,接下来只需与生产厂家及时联系来确认药品检验项目的合理性,相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就可以对药品做出最终的界定;如果进行完勘验工作后,仍没有明确的结论时,就可以进行理化鉴别,把鉴别的结果作为药品检验界定结论的有利证明。 建立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药品检验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切实发挥药品检验的职能,具体如下图1(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归程图)所示: 图片说明:“交、并集”思想源于数学概念。交集意为取两个集合中共有的部分,如上图中的“性状鉴别”即包含于“外观勘验”,同时也包含于“理化鉴别”;而并集意味两个集合汇总的部分,但并集不一定包含于每一个单独的组件集合,如上图中“外观勘验”和“性状鉴别”的“并集”为“药品勘验”。 2.2“并集”思路可行性探讨 针对我国假冒伪劣药品的现状,按照“并集”思路进行药品检验工作时,对盗用合法企业类型中的编造品种的批号、规格或商品名、假冒合法企业商品情形、合法企业违规生产的药品成分与国家标准不符的情况,以及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鉴定的劣质药品的判定还是有效的、科学的。 鉴于在这些情况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生产的药品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品种,若按照上述程序进行,一方面在进行系统性的药品检验工作时没有可以参照的正品;另一方面,对于本身就是不合理存在的药品进行上述的检验,不仅消耗人力做无用功,而且浪费资源尤其是消耗本身紧缺的药品检验费用。 因此,为了保证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就需要对“并集”思路进行修正,即在对药品进行外观勘验前就需确认待鉴定药品是否是已经注册的品种。对于盗用合法企业类型中的生产合法企业未注册品种、生产合法企业己停产品种、盗用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情形,合法企业生产未注册品种的情形,需在先证明药品相关信息正确的基础上,再进行外观勘验这一步骤[3]。 在判定上述假劣药品时,需要首先确认药品是否为己注册品种,就需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药品合法企业详细的信息数据库。通过现有或新开发的通讯工具,建立一个假药警示网络,以便从此网络及时接收和假药信息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假药确认方面的信息。 3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其他职能 假冒伪劣药品的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整治工程,除了需要逐步建立本论文提出的药品检验规范化程序外,还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以下方面加强药品管理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药品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4]: 首先,监督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严格实施GMP,GSP,能从根本上杜绝故意生产、销售假劣药的不法行为。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遵循GMP进行药品生产,促使其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制度,保证生产的药品符合法定质量标准,并有真实、完整的批生产记录、质量检验记录、销售记录等资料,可以追溯和审查每一批药品的生产历史和销售去向。 其次,鉴于某些假药类型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壮大区域性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力量,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基层药品质量的监管,扩大监督管理覆盖面,提高抽检的单位覆盖率和品种覆盖率,确保各个地区各类药品的质量都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 最后,在消费者和药学工作者之间普及识别假劣药的一般方法、常识,开展广泛的群众监督,只有实行群众监督与专业监督相结合,才能使监督视线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的单位、个人以及有关的药品。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事宜的通知 本刊讯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卫生部公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国食药监安〔2005〕481号)。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部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品种管理事宜通知如下: 一、复方樟脑酊、布桂嗪已调入麻醉药品目录管制。有关生产企业对其产品新制作标签的标志应当作相应改变。对于库存标有“精神药品标志”的标签,可以使用至2006年3月30日。上市品种在药品有效期内售完为止。 二、布托啡诺及其注射液、芬氟拉明及其单方制剂已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管制。上述产品已被批准生产的,企业应当按照我局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补办定点生产事宜。于2005年11月1日以后生产产品的标签应当印有“精神药品”标志,库存标签可加盖“精神药品”标志使用至2006年3月30日。已上市产品在有效期内用完为止。 原经批准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应当按照我局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重新办理有关许可,可继续经营上述品种。不具备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自2005年11月1日起不得再购进第二类精神药品,对企业原有库存上述有关列入管制的药品登记造册,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按规定售完为止。 三、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片仍执行国药监安〔2001〕244号文的有关规定,按照第二类精神药品管制。 通知要求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遵照执行。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近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近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1、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数量增长情况:1998年:500例;2006年:369000例;2007年:547000例;2008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165028例。 2、我国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已达到400/百万,其中严重不良反应约占13%;百万人口的ADR病例数已经达到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此现象有中国ADR监测认可度和上报率逐年提高的原因,也不排除由于国内药品质量不佳引起副作用发生率高的原因。 3、对于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其风险程度,采取五种措施:一是要求或责令企业修改药品说明书;二是暂停销售使用;三是改进生产工艺;四是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五是责令其撤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责令葛根素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非甾体类抗炎药、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胸腺肽注射剂、硫普罗宁注射剂、罗格列酮、头孢曲松钠等药品修改说明书,暂停了乙双吗啉、鱼腥草注射液、替加色罗、抑肽酶的销售使用,责令培高利特撤市等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公众健康。 4、抗感染药在我国使用十分广泛,然而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现象也很严重,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我国ADR报告数据库显示: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约占不良反应报告总量的50%,其中,头孢曲松钠的不良事件报告总量、严重报告数量在抗感染药中又均占较高比例。头孢曲松钠通用名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商品名为菌必治、罗氏芬、凯塞欣、泛生舒复等,别名:头孢三嗪。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头孢曲松钠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在合理使用情况下,利益明显大于风险。但由于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使得用药风险明显扩大,不良事件数量明显增多。 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显示,头孢曲松钠较另外两种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报告数量、ADR例次、过敏性休克及死亡例数均高。 头孢曲松钠严重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按发生比例排序为:超适应证用药、儿童超剂量用药、配伍禁忌用药、禁忌证用药、用药期间饮酒、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用药。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暂停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2008年5月29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70514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在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现6例病人用药后死亡的严重不良事件。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现决定暂停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批号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销售和使用。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部分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实施电子监管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医疗需求,防止从药用渠道流失和滥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包括含麻黄的中成药,下同)、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实施电子监管。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通知,明确有关事项。 通知指出,凡生产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的企业,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加入药品电子监管网,药品出厂前,须按规定在上市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并按国家局要求做好入网、赋码和核注核销工作。 2012年1月1日起,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未入网及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销售。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清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对加强药品监管、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性,与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作同步,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做好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入网工作。督促辖区内有关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定时限完成药品电子监管网入网、赋码和核注核销工作,及时、准确地采集和上报有关数据,确保药品电子监管实施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或建议,请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办联系,有关上述品种的行政管理等问题,请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联系。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辉瑞健脑回春丹”等四种假药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曝光了“辉瑞健脑回春丹”等4种假药,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立即依法查处。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反映在市场有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的名称或盗用合法药品批准文号的产品,进行具有治疗疑难病等功能的虚假宣传。经核实,举报反映的产品均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具体产品情况如下: 一、“辉瑞健脑回春丹”,标示生产企业名称:“中科院脑病研究中心”。该产品系利用伪造权威机构和知名药品生产企业的名称进行非法宣传销售。 二、“复方通络醒脑胶囊”,标示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27062”。该产品的批准文号系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名称及其生产的“天麻醒脑胶囊”的药品批准文号。 三、“胆舒软胶囊”,宣传网站地址:www.省略,标示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60027”,标示研发单位:“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北京胆囊疾病康复诊疗中心”,标示生产单位:“大连天宇奥森制药有限公司”。该产品及其批准文号系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大连天宇奥森制药有限公司的名称及其生产的“胆舒软胶囊”的药品批准文号。 四、“强效牌腰息痛胶囊”,宣传网站地址:www.省略。该产品系“清华大学附属疼痛研究院”盗用合法药品生产企业陕西君寿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君寿牌腰息痛胶囊”的合法名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加强辖区药品市场监督检查,发现上述产品,依法严肃查处;涉嫌刑事犯罪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并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中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贯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 摘 要 中高职贯通是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有效实践,其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体现终身教育、培养职业能力、贯穿整体设计的原则。在中高职贯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根据中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训练规律,在准确分析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划分中职与高职两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贯通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贯通,其关键与核心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为例,对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 一、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一)体现终身教育的原则 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设计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潜力和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的设计理念。 (二)培养职业能力的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力本位”,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三)贯穿整体设计的原则 确立整体设计的原则,中职与高职两个教学阶段要科学划分教学内容,避免“中职教学计划+高职教学计划”的简单叠加组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中职入学学生是初中毕业,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程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职业基本知识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教育目标、层次相适应。 二、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条件和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首要条件 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为行政监督管理和技术监督管理。通过市场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人才需求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食品企业、医药企业中以质量检测为主、质量管理为辅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岗位,培养胜任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职业分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主要有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药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和药品质量管理等,从事的核心岗位有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相关岗位有食品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等。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具有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资格。因此,中高职贯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必须达到高级工的标准。 三、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贯通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的高职教育,又不同于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高职教育,其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应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训练规律为依据。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上海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高职贯通的学籍管理分两段实施,贯通培养试点方案要一体化设计,不分中高职阶段。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实施分别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开展,因此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可以采取“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即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两大教学平台和在两大教学平台上实施的课程模块。利用职业递进的课程内容实施中高职贯通一体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3]。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简单的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叠加,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将课程模块设置为文化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养成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内容采取职业递进的方式: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课程内容整体分成职业认知、职业认同和职业养成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和训练。在具体课程上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分为基础、提高等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该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整体融合;第二,实现中职与高职、 知识与技能、基础与核心、食品与药品的整体设计;第三,实现专业基础向专业核心、基础技能向核心技能、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中级工知识技能向高级工知识技能的分层递进;第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采取“学习—顶岗实习—学习—顶岗实习”的设计(5131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第五,在每个学期教学中,实践教学按照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实施常规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履行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此项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食品 药品 监督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正文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充分履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并能为当地旅游、教育、治安、农业、工商业等方面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不少人认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就是对食品、药品进行监管,然而事实并非仅此而已。就笔者所在的绵阳市游仙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而言,主要工作职责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绝大多数被监管对象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严于律己、诚信守法、积极配合监管,但仍有少数经营单位守法意识淡漠、专业素养欠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民生及社会稳定。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一线人员,我们倍感责任重大,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社会发展形势,在真抓实干、积极探索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相关经验教训的反思和对未来工作的筹谋。 本文主要针对基层食药监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新型的工作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与食药监战线上的各位同仁以及关注此项事业的广大人民群众和科技工作者们互勉。 一、当前形势下食药监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一)面向农村的监管相对薄弱 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高,虽然近几年全国都已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但仍有不少地区较为偏远,由区(县)监管极为消耗行政资源;农户居住分散,信息接受面窄,对疾病的治疗更依赖于小诊所和零售药店,这就为假劣药品、虚假宣传的保健食品和非法流通的医疗器械提供了生存空间,加之部分农村餐饮服务单位的负责人和化妆品销售者常怀着“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食药监管工作存在多种隐患。 (二)相关法律有所缺失 目前,食药监管工作中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已具有一定数量,相应执法机构的日常工作基本可做到有法可依,这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但笔者认为在以下方面还可改进:一是部分法律条款有待完善,如《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中对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认定、处罚条款不够完整;二是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尚未立法,仅有相关条例、办法等依据,难以实施较大力度的监督执法;三是化妆品安全规范管理方面,目前执行的是《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而现行化妆品安全管理法律的层级、规范的内容、违法行为的处理、主管部门等等,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依据相关法律和现行体制,针对执行中暴露的问题,加快制定新法或修订化妆品安全管理法规;四是保健食品监管执法依据主要为《食品安全法》中的部分条款,难以确保全面、高效的对该市场领域进行监管。 (三)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均存在问题 食药监管是一项集专业性、技术性、灵活性、严谨性等多种要求于一体的工作,监管的是市场,执行的是国法,过于严格了,反而会过多的干预市场,阻碍经济发展;过于宽松了,就为不法经营者提供了生存空间,易使民众蒙受经济和健康方面的损失。所以,食药监部门,尤其是具体执法队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和装备,而目前的现状是:人员数量不足,装备尚待补充。被监管者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背景与经历,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道德素质均存在差异,对于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各不相同,这就为我们的实际工作开展提出了各种挑战。 二、解决问题及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一)建立基层机构 可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基层站(所),选择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充裕时间的非实职领导担任站(所)长,根据当地情况,建成有4至6人岗位编制的实际工作组,每2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利用基层干部具备的群众基础优势,可长期参与法规宣传、情况调研、数据统计、协助执法等方面工作,工作经费部分由行业协会资助,部分按工作优劣情况实行财政拨款,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县)药监局人力、物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又可以排除广大农村地区的监管死角。 (二)提高案件查处效率 行政案件的查处过程主要包括证据提取、文书制作、与当事人沟通等方面,办案人员为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在编在岗人员,查处目的在于对具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进行教育、处罚。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提高案件查处效率:一是要加强对办案人员的业务技能培养,使其能懂得起程序、定得下证据、写得好文书、说得服当事人;二是建立执法文书智能制作管理系统,由网站服务商随时根据新的文书标准对模板进行更新,通过局机关验证后,由办案人员使用最新模板制作规范文书,提高办案效率;三是应加派办案人手,凡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均可承办案件,有利于部门工作人员了解执法过程,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查处大案、要案;四是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应注重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办个案,挖渠道,端窝点,除后患。五是结案后要对当事人进行再教育,使其吸取教训、提高素质、守法经营。 (三)加强培训、鼓励自学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若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都需要加强学习。一方面,局机关可通过会议、工会活动、应急演练、组织参加培训、工作交流的机会,加强对干部在业务技能、舆论应对、组织协调、沟通衔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各行业协会可定期开展各类讲座,通知被监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法规,并带动各单位管理者、员工加强自学。 (四)布局宣传战略 在全球数字化的今天,如何布局好宣传战略,合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是当代药监工作者应深入考虑、勇于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孙子兵法·军争篇》有言: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此战略简称“风、林、火、山”。笔者认为食药监管工作就应做到:赶赴案发现场要快速如风;要求被监管对象遵规守法要像严整的森林;查处违法事实要如燎原烈火般劲猛;面对不利局面时要像山岳一样沉稳的主导事态良性发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要如万钧雷霆,勇猛迅捷,使违法活动无从退避。要利用网络信息互动查询、短信、新闻报道等方式,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展开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让民众了解相关知识,彻底清除违法活动的生存空间。 药品监督管理论文:论药品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及完善对策 摘 要:药品在混乱的市场流通秩序下呈现出药品安全监管不力的现状,而药品监督检验需要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药品检验机构来承担的特性使药品监督管理体系成为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药品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的研究,从立法、执法等方面说明当下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出完善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其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字:药品安全;药品监督管理体系;民生;法律规制 1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的概述 1.1 药品监督管理概念 药品监督管理是指相关政府部门依据法律授权及法定的药品标准、法规、制度和政策,对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一切可能影响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进行监督和管理,目的是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药品监督管理体现在政府职能的主动性,不仅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体现,而且还有监管执法的检查,药品安全的风险预警等,以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它包括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事权划分等一系列方面的体系和制度。 1.2 药品监督管理主体及模式 明确药品监督管理主体可以保障监管力度,做到权责统一。在我国,目前监管主体主要为政府,其他的社会团体及个人并没有相应的权限和职责。截至2011年底,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各级行政机构共计2961个、事业单位1687个。 2013年3月10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些体系化的行政机构分级别、分领域的对药品进行监管。 结合几十年来,药品监督管理模式的不断变更,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从最初的多部门混合管理到如今的单独管理,并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升为直属事业单位的性质,是改革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前进,更体现了国家对药品监督管理的力度。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职能不断合一、部门数量减少。 2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药品监管立法不完善 在药品监管立法中,尤为突出的问题即是下位法与上位法之间存在冲突。例如,《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而由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当中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在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只要经过批准,也可以经营药品。 其次,立法语言不准确。例如《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药品所含的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为假药”,这一条款中的“所含成份”是指成份的含量,或成份的性质,又或两者都包含,未做出明确解释。 再次,法规缺乏可操作性。《药品管理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但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各地域用药习惯和用药标准有很大不同,目前很多中药饮片并无“国家药品标准”,则该条文在各地方适用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困难。 2.2 监管主体过于单一化 在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中,行政机关拥有近乎垄断性的权力,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及消费者组织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这些组织的设立、人事、职权和管理上都受到了政府的较大限制,履行能力弱,甚至被归入了政府监管部门的下属机构,导致了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当中的主体单一问题愈加严重。 2.3 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在药品监管领域存在职权划分不清的问题。药品生产过程涉及的环节众多,且我国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统一性的药品监管主体难以建立。我国采取以药监局的监管为主,各职能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配合的模式,易造成监管效率和力度的降低。 再次,政府的运动式执法长期遭到诟病。运动式行政执法是指政府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对市场上某种经济违法行为从重、从严、从快地进行治理的执法方式。这种方式弥漫着一种宽猛相济式的人治色彩,破坏了法律的尊严和形象,弱化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使公民失去对法律的基本信任。 3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议 3.1 加强药品监管立法工作 为完善法律关于药品市场监管具体规定,首先,需加强立法队伍的建设,聘请有多年经验的药品执法人员参与药品监督立法的起草工作,增强我国药品监管立法的专业性和可行性。其次,加强药品监管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政府广泛公开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信息,听取并征集公众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快、好的建议,提高药品监管法律的针对性。最后,提高立法技术,加强条文之间的逻辑性和法律语言的准确性,确保上下位法律条文关系明确,不相违背不冲突。 3.2 保持监管主体的独立性 确定药品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建立独立药品监管机制的必要内容,然而经费的来源及其充足与否直接决定了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和行政有效性。笔者认为,药品监管体制应该实行全国统一垂直管理,使药品监管机构完全独立于地方政府,冲破地方保护的阻碍。全国统一垂直管理就是将药品监管职能完全交由中央政府统管,与地方政府脱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职能上实现全面性和统一性,也就意味着药品监管机构不再受到地方政府经费划拨规划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职能实现的需要得到中央统一专项拨款。 3.3 明确职权划分,加强药品监管相关部门的分工与合作 在药品监管的过程中,药监部门往往会涉及到和工商、专利、卫生、技术监督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划分首先要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中对个部门的职权进行独立的且不重合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的逻辑性和明确性是划分各监管部门职权的首要条件;其次,应当在各部门间建立一个信息的充分沟通和共享的平台,可尽可能地避免各部门职能上的交叉,使协调合作更加高效便捷。 3.4 建立长效药品监管机制 建立长效的药品监管机制首先要求实现药品安全的全程监管,其中包括药品生产监管、药品流通监管和药品使用监管。 当企业缺乏责任感,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仅依靠政府的单向监管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为贯彻落实长效监管机制,需将政府的单向监管转变为政府和企业诚信机制的互动。 3.5 完善多元化监管模式 为完善药品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制度,政府需要还权于市场和社会。我们一方面在要求政府放权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该制定完备的行政法规、广泛公开药品信息、培育行业自律意识、提倡公众参与制度,改善现在脆弱的市场和不健全的市民社会现状,也使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有能力承担药品市场监管的重任,逐渐完善多元化监管模式。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以需求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交通运输专业与运输生产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是连接学生职业生涯与理论学习生涯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实践效果的考核;缺少长期稳定协作的教学实践基地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践教学;教学改革;需求导向 高等教育的职能定位从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到后来的教学与科研并重。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普遍接受了大学的多功能论,即大学应该是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多种功能的集成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接受基本人文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培养等之外,工程素质的培养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是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在工程素质的培养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从理论到生产一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实践教学如何满足学生与社会的双重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河北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从专业发展来看,交通运输专业最初的课程设置,考虑到当时的师资、教学条件等因素,设置的课程偏向交通土建方向。因为学校位于天津市,从目前交通运输的就业情况看,天津港对交通运输专业有广泛的需求。运输、物流领域的很多工作和海运有关。从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实践环节没有相应跟上。如何立足于京津冀的发展需要,考虑学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专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交通运输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与运输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很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具备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验方法与原理。因此,社会需求的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的培养目标,各个有交通运输专业的高校对交通运输实践教学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其中,西南交通大学的马驷等人指出,交通运输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并且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石晶、魏丹等人从校企合作、教学内容的组织、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这几个方面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马永财、毛欣等人指出,以理论课教育为基础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余静、刘华等人从交通运输实习基地建设角度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教学。从上述已有文献的研究内容看,多家高校在交通运输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很多专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目前的分析有两大方向,一个是依托大专业,实践教学涵盖交通运输多个研究方向,研究面比较广;另一个是过于强调“专”,例如仅仅研究汽车运用方向的实践教学,缺乏面向社会需求和实践需要的实践教学的系统设计,没有对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统一规划。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在考虑交通运输的总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毕业生的去向,建立有特色的交通运输实践教学体系。 二、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内容有两大部分,一个是公共模块,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邓小平、三个代表”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软件技术基础设计、驾驶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另一个是专业模块,内容涉及运输设备、信息、组织、场站等内容。从实践内容设计上,有些内容有重复,例如,集装箱运输实习和水路运输和港口商务实习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很难真正形成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时间安排有待于改进。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三种,时间安排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这种集中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学安排,但对于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不容易及时通过实践环节加以解惑,从而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松散,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设计环节,虽然学校有了毕业设计系统,可以使得学生及时完成相应工作,学生能够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基本的科研思维,但因为毕业设计多为校内教师指导,没有和运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应用性不足,通过毕业设计使得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得到提升的目的并未达到。 3.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实践效果的考核。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没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很多学生仍然是把实践活动当成一门课程,在乎的是实践报告的成绩而不是实践过程的收获。造成在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不是带着问题实践,没有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实践环节一般是以报告的形式提交成果,指导教师根据报告给出相应成绩,这种考核方法没有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到督促良性指引的作用。 4.指导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与欧美发达国家工科专业教师多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情况不同,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本身就缺乏工程素质。很多高学历的研究生没有实践经验,直接进入高校,由没有工程实践的老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关于交通运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协同发展的探索 摘要:针对高校建设中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彼此之间边界清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的问题,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提出关于交通运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协同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协同发展;交通运输学科;一体化建设 协同创新有助于高校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以专业、学科建设为平台,整合学院各类资源,协同发展,既可发挥学科特色,又能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契机,依托社会、企业和行业机构资源,实现高校―企业、高校―职业院校、高校―科研院所、高校―行政机构的高效联合,即可积极促进学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又可辐射式的服务并带动社会与行业进步。 一、依托交通运输行业,全面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2001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设置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累积了丰富的优质办学资源与学科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是办学的根本宗旨,在学院发展中,我院紧密结合时代背景,跟踪汽车产业、国家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新形势,注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在汽车与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开展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通过依托行业、服务企业、提升实力以培养人才,力争实现“科研做在企业项目上、论文写在技术专利上、成果转化在科技产品上”的特色科研目标。 专业建设立足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面向全国,充分发挥我校“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密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需求,针对汽车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以及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加强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专业内涵与特色建设;构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和我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核心课程群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产生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 专业与学科建设中,一方面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在交通运输重点学科的支撑下,加强学院原有专业结构的内涵建设。传统汽车装备制造及汽车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人才培养中将着重突出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汽车服务等交通运输相关的人才培养,为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主动适应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在学校的支持下,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学院长远发展作科学规划。 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合作式的开放教学。[1]我院先后与多个地区和企业形成合作办学机制,与贵州教育厅促成学生顶岗实习计划、与青岛教育部签订“3+4”培养方案、与博世公司成立卓越班培养职教师资、与天津地铁集团等合作实现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方向建设方案等,取得良好效果。依托社会资源,实现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探索,极大的促进了学院教学与育人工作。 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共生双赢 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以交通运输工程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大力发展,形成了以市级重点学科、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计划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平台上,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与排放控制、汽车电子、汽车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培养汽车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重点学科中设置汽车职业教育研究方向,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在全校率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方案中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课程双线并存互融,教学改革成效较为显著。近三年,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到中高职就业的比例近70%。 三、协同外部创新主体,科学配置资源搭建创新平台 整合优质资源,聚集人才,构建道路交通安全优势产业创新联盟,引进吸收国内外交通安全先进管理技术,开展面向交通安全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推动交通安全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打造天津智能交通产业技术高地,提升天津市交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发挥各个协同单位的优势,组建“天津交通安全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智能交通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工程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平台立足于车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公安交通管理局等创新主体,将以道路交通事故再现与鉴定技术、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车辆运行安全仿真与控制技术、车辆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车路信息交互与行车安全协同控制技术为基础,车路协同安全技术研究为目标,为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交通保障。 协同各创新主体,紧密围绕智能交通技术开展研究。(1)在道路交通信息辨识、采集与信息融合技术方面,开发基于视频的交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运用无人机等新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交通监控、海洋溢油事件监控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2)在车辆运行安全仿真控制与辅助驾驶方面,如重型半挂车的侧向行驶稳定性及控制,通过对车辆稳定性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开展汽车安全辅助驾驶、车辆运行环境检测技术研究,如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及驾驶员疲劳监测预警系统。(3)在智能交通前沿技术方面,开展车路信息交互与行车安全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基于多模式通信平台,开展车车、车路协同控制实验,紧急救援、道路事故处理和远程监控等研究。 四、学科专业协同建设,提升师资教学科研综合水平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培养和引进并重,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以教师核心课程群培养为宗旨,完善教师引进、培养、管理考核制度,建设一支专兼教师结合、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教学团队;注重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重点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2] 近几年学院先后成立了14个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和6个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中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制度和评课制度,有助促进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团队。在团队运行过程中,加大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力度,借助外部资源,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天津市131人才计划、天津市重点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等人才计划,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提升了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 重视外部协同,促进与社会资源有机联合。自2012年5月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以来,各协同单位高度重视,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协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人才为领军,由学术带头人、骨干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应用型工程人才组成。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负责团队的对外交流、申请课题、产学研合作。团队从组建初期的10人发展到47人,其中教授17人,建成学校、行业、政府、研究院所一体化创新机制和多元协同创新团队。研究工作以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已建成交通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汽车检测实验室、车路协同实验室、多传感器交通信息检测实验室、智能交通示范实验场等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协同创新实验平台。该团队以项目研究为导向,将相关学科的优秀学者聚集起来共同完成项目,为建设美丽天津、实现绿色出行提供技术支撑。 五、协同企业与高校教学平台,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在坚持学校和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和细化专业教学管理措施,坚持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3]不断总结与比较校、企、社会三方面对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市场需求及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完成,并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体系。逐步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的考核,促进理论测试、操作、答辩、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等多样化评价方式的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制,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实习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体制,不断优化考核目标,完善考核内容,提高考核认证的适用性。 六、结语 通过对交通运输“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达到使交通运输工程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交通运输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的双赢共生。以天津市“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为契机,通过统筹人才、统筹师资、统筹科研、统筹资源、统筹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取得了专业、学科建设的一批标志性成果。“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建设,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轨道交通调度人员承担着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责任,调度人员素质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从高校行业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基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和步骤,采用四层次模式构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一套新的培养方案,以进一步完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人才培养 四层次模式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交通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日益复杂的轨道交通路网结构使系统的运行保障面临严峻挑战,轨道交通调度员能否胜任岗位工作主要取决于能否把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但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系统的体系构建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内容上较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对相应的工作素质和能力重视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必要。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轨道交通调度人员的培养单位主要由院校承担,另外,部分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也拥有独立的培训中心,对于刚毕业的院校毕业生,首先安排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然后分批分组到各运行岗位进行跟班实习,最终确定见习人员所分配的部门,这种人员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成熟周期比较长,由于院校学习课时的限制,在培训过程中的部分非专业技能的掌握主要靠培养对象自己摸索,关于轨道交通调度相关的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掌握有所欠缺。 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用由威斯康星大学L.Kirkatrick教授提出的四层次评估模式,重构轨道交通调度人员院校培养模式。通过完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1反应层次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反应层次课程体系内容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就交通运输专业讲,它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主要包括:(1)车辆硬件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等课程;(2)车辆软件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软件等课程;(3)系统运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等课程;(4)管理科学类: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等课程。此外,由于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类由人参与的混杂系统,因此在已有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将《工业心理学》等课程加入其中。 2.2学习层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在调度控制技术能力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培养对象对还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常见车地通信设备的操作、为维护人员和突发状况提供及时的警告服务及特情处置能力等。已有实验内容的设置更强调的是常见调度方法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而对线路上异常状况的处置等实验内容涉及较少,可以考虑将某些特情的处理内容加入其中。此外,为了更好地增强实验效果,还可以聘请一线运营单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1-3]。 2.3行为层次交际课程体系构建 基本认知能力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对调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做出的反应速度和灵活应变能力等,可将以上非技术能力进一步细分为人际沟通能力和合作协调技能等。通过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或很强的认知能力,但在某些项目中存在一些不足,如空间感知能力和心算能力较弱等。此外,部分学生在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可考虑增设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素质。 2.4绩效层次综合评价方案构建 当前考核过程立足于教师个人分析,缺乏从系统小组的角度进行评估。针对院校人员培养过程,绩效层次的评价结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衡量,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了解人员培养效果。在具体指标内容的设计方面,不仅要充分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要对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养成进行评价,通过进一步改进已有评价模式,将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方式过渡到针对系统小组的评价方式,从内外两方面充分获取综合评价效果[4,5]。 3.试验性新方案 在学生接受系统实验的训练之前,首先对其进行行为层次和危机意识方面的培训。其次,在理论学习和实验开展中适时融入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训,这样既可以做到学习内容的多面性,又可以避免学习过程的枯燥性。再次,可考虑加入角色扮演环节,加大特殊情况下调度人员技能掌握的力度,使其在遇到突发问题和险情时做到思路清楚和措施得当。最后,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实行分级编组训练。在考核评价中,从个人和系统小组两方面对培养结果进行全面评价,避免评价的单一化和主观性。 针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基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和步骤,从高校行业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四层次模式提出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一套新的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方法,可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摘要】本文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评价教学质量的五大指标,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轨道交通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实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否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必须逐步建立以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教学条件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和社会声誉评价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为交通服务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 1.专业设置科学性评价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是重要的一环。 2.课程开发科学性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职业教学的核心,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是由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组成。 (二)教学条件质量评价 1.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既要有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实验实训条件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教学管理制度 它是规范教学工作,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用于保证教学工作有秩序、有成效地进行。学校建立并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23个程序文件及71个作业指导文件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过程评价 所有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所以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公平、公正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听课制度 一方面成立由主要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组长参加的听课小组,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次。 2.督导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2001年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建立了校、科、组三级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3.教学检查制度 一方面,学校对各教学部门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检查,实行三查两控制。 4.学生信息反馈制度 每周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记录表》,注重学生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5.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制度 实行教师两年两个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到企业参观学习、举办教师下企业实践汇报会等活动,使教师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了解行业人才新需求,市场发展新方向。 6.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客观,但有时会出现主观偏差,通过数理统计并借助微机处理以达到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四)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结果评价 这是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线的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职业岗位的意志品质;群体中的行为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为任职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如自我调节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2.必备知识与理论 必备知识与理论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应该看到,胜任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的职业岗位工作,是本学生毕业的最基本标准;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是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进行的必备条件;而一定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3.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 作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对应的某一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是用职业资格证书来衡量的,所以用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来进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是较为客观的。本专业要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4.获奖情况和成才典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在校生的校内外获奖情况和毕业生的成才典型,反映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力,也是本专业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外在指标。 (五)社会声誉的评价 该指标的目的是看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以反映本专业在社会声誉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 1.就业率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吸引生源的最大优势就是就业率。就业率是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主要标志,能直接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可比性。 2.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就业率的一个延伸的指标。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工作称职率、岗位晋升率、平均工资水平及自主创业及对口升学等。 3.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 录取学生的报到率以及学生在不同学期(学年)的流失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是学校社会声誉的表现形式之一。 4.短期培训 本专业设置的功能除了提供正规的学历教育外,还应该包含为社会主动、积极地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短期培训的功能。短期培训既有相对灵活、变化较快的特点,同时也有各种实践性教育占突出地位的特色。社会选择短训时,讲求“实用”、“时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行业地位。 5.教科研与成果推广 本专业要发挥本专业教师教科研优势,联合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进行交通行业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服务交通,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贡献。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 (一)深入调研、科学设置专业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调研就难以遵循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就会导致专业设置不适合生产需求、不服务“市场”,也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浪费,专业招生的困难。所以,专业设置前一定要了解国家《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城市、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专业,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精神。 (二)科学开发课程和教材 职业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所以本专业课程开发务必根据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岗位工作的技能操作要求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时数、考试考查、实验实训等,是学校确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发技能型实用教材等的总和。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与广东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地下铁道总公司等交通服务行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巩固和完善“2+1”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特点的“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交通客运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客运繁忙阶段,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四)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从专任教师的数量和结构看,要保持合理的生师比例、职称结构比例,提高专任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专业课教师数量要充足;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来看,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五)建设和完善教学设施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必须设有工位充足轨道交通实训室,包括轨道交通模拟沙盘,供电系统和行车组织基本操作和展示,以及行车组织实训室等到校内实训条件,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六)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根据城市轨道运输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中务必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实践,目前,在城市轨道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当推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研究性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基、能力培养为本、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的。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摘 要: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出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思路,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从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训练式教学、校企合作双元教学以及课程学习达标检验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实施模式。提出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持续改进课程体系的流程模型。最后提出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措施,以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模式 0 引 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种类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5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达1: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主线,“智慧、高效、安全、环保”成为主题,各种新型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建立一套更具有工程实践特点,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从行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符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1]。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 总体来看,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其次,国外大学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此外,随着全球化发展浪潮,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职业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缺乏衔接[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措施。张兰[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对形成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市场机制的导向及导师的作用等。徐巍华[4]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陈志祥[5]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姚王信[6]提出基于生源差异的课程设置模式。马健生[7]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刘国福[8]以微弱信号检测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浙江大学[9]以学科文化为核心,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2.1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分析 首先,基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以及全球化发展格局,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经济新形态(互联网+、工业4.0)对交通运输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特点。比如调研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设施、设备、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动向;采用座谈、问卷调查、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岗位规范、职责和技能。 其次,调研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发现其成长内驱力;按照研究生自我成长的意愿,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 然后,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逻辑,结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和职业能力,归纳梳理形成满足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建立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匹配矩阵(如表1所示)。 2.2 课程体系设计 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定制化培养思路,研究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等课程模块,体现服务行业特殊需求的特色。此外,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模块,打造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课程体系实施模式研究 一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职业认证、企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资源平台(包括实用教材、开放性实验和案例库)。二是采用训练式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螺旋互动转化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建立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结构化配置关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以及项目演练等手段,使课堂教学项目化、情景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训练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三是引入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商学院资源,在企业学习内容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交通运输设施设备运用、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等。四是建立综合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评价等在内的课程学习达标检验体系。课程体系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2.4 持续改进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对课程实施过程持续跟踪,采集有关数据,进行效果评价。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改善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型。具体做法如图3所示。 3 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制度、流程,创新服务形式、内容和手段,逐步建立服务主动推送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作共同体。其次,高校应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合理配置,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条,以项目研发、技术培训以及人才输送等多元合作形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再次,为了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研究与设计能力,高校应利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采用工读结合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教育认证理念,创新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并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创业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课程认证模式探索 摘要: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在界定课程认证的概念与操作流程基础上,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及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课程认证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卓越计划;课程认证;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专业课程教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培养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推进“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进行专业课程认证的新模式。 专业课程认证是保障卓越工程师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宗旨在于充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认证指教师依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参与由学校教务处或者二级学院组织的课程认证过程,认证结果达到或高于相应标准即视为课程认证通过。 一、专业课程认证流程 每年度符合任课条件的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目录,提出相应课程教学申请,并提交课程教学初次认证相关材料。如果目录中的某些课程此次无人申请,则本年度不纳入改革范围,下一年度继续在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遴选教师;如果某些课程仅有一人申请,则该申请教师将结合专家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如果某些课程有多名教师同时申请,则首先由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对申请的多名教师进行协调,协调成功将由申请教师共同组建该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初次认证建议进行本年度该课程教学,协调不成功则根据初次认证结果选择认证最优的教师承担本年度该课程教学。 本年度课程结束,任课教师须提交课程教学目标评价材料,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该课程下一年度教师人选。如果评价结果为“合格”,则教师获得该课程长期教学资格;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少,则教师在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中须结合评价意见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如为“基本合格”且问题较多或评价结果为“不合格”,则教师失去下一年度该课程教学资格,该课程将重新出现在下一年度专业课程教学目录中,供教师申请选择。具体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二、课程认证内容 1.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驱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产学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项目式、问题式、研讨式、辩论式和换位式等方法改革,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 2.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前学科、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围绕学生和社会需求,突破现有教材体系,采用“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可来源于最新教材、期刊杂志、专业网站等。 3.师资安排。鼓励采用“多主讲教师”制,可根据课程专题内容合理安排多名主讲教师,各门课程应聘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主讲,并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梯队。有条件的课程可根据需要聘任1名企业主讲教师,以专题的形式讲授课程相关应用与发展情况。 4.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具有探索性大作业,如调研报告、论文、设计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考核方式。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单一笔试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努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核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从“注重掌握知识”向“注重发展能力”的转变。课程成绩应由学生出勤、随堂测验、实验、大作业、期末考试等部分成绩组成,明确各部分比重,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不超过总成绩的40%。 三、课程认证目录 根据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确定现代综合运输系统、机械工程概论、批判性思维、汽车构造理论与原理、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学、交通枢纽与场站、交通运输商务、交通与能源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认证目录,各课程具体情况见下表1。 四、结束语 结合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要求,提出通过课程认证的新模式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观点,明确了专业课程认证的概念及认证流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课程作业、考核方式5个维度研究了课程认证的核心内容。建立了适合课程认证的课程名称目录,为开展课程认证提供参考借鉴。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调研及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培养的启示 摘要:实习环节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所进行的实习种类、实习内容及实习质量评价措施进行调研,在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交通运输卓越班应对实习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丰富生产实习内容、明确毕业实习定位等建议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习环节;卓越计划;质量控制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卓越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与现场结合紧密,要求学生有不少于32周的现场实习、实验或实训等实践环节。如何通过合理安排这32周的实习、实验或实训经历,最终实现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的作用,对于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的培养将会非常重要[1,2]。本文首先对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然后提出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培养的启示。 一、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现状 本文通过现场、电话等形式对国内相关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阐述。 1.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种类及内容。目前国内开设交通运输专业的高校有很多,但和我校以“铁路运输”办学方向相近或相同的高校主要有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等。其中,前6所高校及我校原来都隶属于原铁道部,培养方案内容基本相同,只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很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进行了相应调整,但铁路运输的主方向并未发生改变。尽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所设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铁路运输,但由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煤矿区的运输岗位,故其还增加了采矿相关的课程。通过对这些兄弟院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调研,发现实习环节一般是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组成,有的高校并未将毕业实习进行单列,而是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在一起。①认识实习内容。认识实习一般以参观实习为主,通过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验室或现场参观,达到对现场设备或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进行感性认识的目的。目前,各个高校在这一环节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实验室参观和现场参观的比例不同。我校的做法是为期两周的时间里,由指导教师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讲授,讲授内容主要有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介绍、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前沿、设备认识、就业去向及针对实验室或现场参观内容的理论知识等。利用1天在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参观,4天进行铁路货场设备及作业内容、铁路车站设备及作业内容、城市市内交通设备、城市规划等现场参观。②生产实习内容。生产实习是在大部分专业课已经学习完毕,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认识或掌握,对现场作业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以实验室动手操作和现场跟班参观为主。目前,各个高校在这一环节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只是现场跟班参观的地点、时间、岗位不相同。我校的做法是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首先由指导教师或聘请现场人员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讲授,讲授内容主要有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就业岗位及工作内容、现场对待毕业生的政策以及培养过程、现场工作注意事项、针对实验室或现场参观内容的理论知识等。利用2―3天的时间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动手操作,7―8天的时间在铁路车站的客运、运转、调度、货检、货运等车间,车站或车务段机关的调度指挥监控等业务处室进行现场参观。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一般是去贵阳、广州、成都等城市的编组站进行跟班实习,联系这些地点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编组站的领导一般是该校的校友,联系起来相对方便。兰州交通大学主要是选择西北地区的车站进行跟班参观。北京交通大学也主要是联系有校友的编组站,如济南、呼和浩特铁路局所属车站。由于责任重大,且部分内容需要保密,所以很少有高校能够去路局调度所进行跟班参观。我校近两年基本固定,主要选择石家庄南站下属的工业站、运转车间、调度车间等进行跟班参观,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目前已经和衡水车务段达成协议,每年也有去该段下属的客运、运转、行装、调度、二场等车间进行跟班参观的机会。③毕业实习内容。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为了毕业设计而进行的现场调研,目的是为了获取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数据、操作规程、实施文件等各种资料,以锻炼学生独立查阅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目前,兰州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并未设立毕业实习这一环节,中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在一起,我校将二者分离。我校的做法是:毕业实习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根据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调研,对于无需现场调研的毕业设计题目,则由多个教师共同负责,进行现场参观,可以理解为生产实习的深入,但目前这种情况的比例在减小。④专业创新实践内容。目前所调研的高校中,只有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在实习环节中设立了“专业创新实践”,且对该环节的教学内容也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但还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便更加成熟。我校的做法是:选择多个合适的主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现场调研收集所需的数据和相应信息,对所选主题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篇实习报告,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近几年的主题,主要有大型场馆疏散、旅游资源开发、我校停车规划等。 2.交通运输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措施。如何对实习环节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是指导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很多高校会从实验室条件、指导教师条件、现场操作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我们所调研的高校和我校在评价方法上基本相同,主要是学校教务部门或学院教务部门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监督或控制,学生实习质量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前者主要是通过实习实施计划和实结来实现,实施计划中会相对详细地列出实习时间及实习内容,实结中会对实习效果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后者主要是通过实习报告的评判来体现,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校要求学生上交的不仅是实习报告,还要求上交实习日志,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答辩,对学生的实习效果有一个直观、准确的了解。具体见表1。 3.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总体评价。通过对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的调研,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在实习环节中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习内容以及实习地点。通过比较可知,我校的实习环节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种类较为全面,多出了一个“专业创新实践”,而且将“毕业实习”进行单列,这就使得每年夏季学期都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对于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和理解非常有帮助;对于指导教师的控制也较为规范,指导教师需要填写实施计划以及实结,从制度层面尽可能保证实习效果和质量。但也存在诸如对学生实习质量的控制较为宽松、实习内容尚需丰富、毕业实习定位尚需明确等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实习报告的批改较为宽松,缺少答辩环节,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做到十分了解。由于和现场联系存在一定难度,每次的实习内容较为单一。目前的实习基本上以运转内容为主,缺少对客运、货运岗位的参观。由于种种原因,毕业实习无法与毕业设计结合,致使毕业实习名不副实。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师资情况、现场条件、环境因素等。由于每年交通运输专业参与实习环节的人数太多,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假以时日,慢慢处理。 二、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培养的启示 我校交通运输卓越班每年只招收35人,相比较于交通运输专业招生超过160人的情况,具备在实习环节上追求高质量的可能性。 1.对学生实习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兄弟院校的经验,加之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实习时间较长,建议除上交实习报告以外,还要上交实习日志。前者主要是对某一实习的综合概括以及某些重点内容的详细描述,后者主要记录当日的实习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依据。二者都需要学生的心得体会,并在某一实习岗位参观的最后一天或两天,对所有学生进行简单答辩。根据答辩情况,了解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现场的认识情况。要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与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一起存档,以备查询。 2.生产实习内容。生产实习在整个实习环节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实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在石家庄市内完成,就可以节省住宿费用。如何与石家庄站、石家庄南站、石家庄客运段、石家庄货运中心进行良好沟通,让他们提供相应的岗位供学生进行跟班实习,对于能否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实习任务,便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我校与石家庄南站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考虑需要学生在客运、货运等岗位参观,故还须与石家庄站、石家庄客运段以及石家庄货运中心进行联系。本文认为,首先,与石家庄南站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现有实习岗位;其次,挑选出部分有意在客运站或客运段工作的学生,与石家庄站和石家庄客运段协商进行跟班实习。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安全容易得到保证,也许会有积极的协商结果。 3.毕业实习定位。毕业实习应该是为了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而进行的现场调研,内容应该与毕业设计内容相关。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提交毕业设计题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如何进行毕业实习,联系哪些单位。对于交通运输卓越班的学生而言,由于人数较少,建议各位指导教师应认真考虑,将毕业实习落到实处。 三、结论 本文首先对国内高校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环节进行调研,对其实习种类、实习内容和实习质量评价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校交通运输卓越班学生培养的几点启示,给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和今后10年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校企联合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推行卓越计划的目的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将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压力转化成高等教育汽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很重要的课题。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在专业改革建设过程中,应率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二、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满足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在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设置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但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相似性大,没有很好地突出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尤其是体现交通运输特色的物流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薄弱;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上仍然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不足;三是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交通运输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实践环节,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原有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以车辆使用与维修为主线,而与运输组织、交通规划相适应的实验与实习则很少,以现代高科技汽车产品为主的实验、实习也较少;四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缺失。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均实行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虽然有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但实习过程与就业相脱节,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没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建立试验室投入较少;五是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将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我校交通运输专业还缺乏这样的“双师型”教师。 三、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者对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确定科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应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对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力需求,围绕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及现代管理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的基本要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具备汽车服务、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保险理赔、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汽车生产与流通企业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贸易、车辆保险等行业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设置系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交通运输卓越工程人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以下三方面:(1)注重交通运输领域工程素质培养。基础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要突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如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工程师的基本品质;在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下,进一步拓宽学科的知识范围,加强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列课程,使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具有必备的自然科学和相应学科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交通运输领域工程师应具备的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素质。(2)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突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和综合实践类教学环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涵盖交通运输主要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沿,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以及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能从事汽车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监测维修、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工作,从而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工程人才。(3)注重工程研究能力培养。开设文献检索、课题综述、专题讲座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倡导探索,强化实践;实践环节加强企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并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使学生具备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建交通运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根据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现实情况,可采取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和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1)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一是创建校企双导师“2+2”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进行两年的学科基础教育,由学科建立的专业导师进行学业的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实施校企教师联合指导的模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由企业导师指导,要求学生有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二是创建校企“3+1”订单式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研究能力,为企业输送迫切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基于问题式、探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式学习等。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入学生学科竞赛机制,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1)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其培育目标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有计划地选派在职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使教师深入生产实际,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使教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三是聘请企业合作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校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或实践教学工作。(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企业独资或与企业合资等方式为学校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解决实验室设备陈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或每年向投资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企业也可在这些地方安排合理的经营项目。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省级以及市级政府的产学研基金,利用该项基金购置一批研究项目所需的设备,这些设备将成为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一部分。(3)通过校企合作推行校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生产现场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学生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并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学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实现综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完成实践教学,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资压力,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实践和考核要求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引言 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及收费情况,决定了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公办学生要差。独立学院的学生头脑大部分都很聪明,思维都很活跃。但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身纪律约束观念淡薄、持之以恒的能力欠缺、学习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学习挫败感强烈。[1] 交通运输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现代运输管理思想,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要求,发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课程存在错误认识,学习兴趣不高;(2)社会实践缺乏,学生自主创造性差。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改革措施来增强教学效果。 1.改革教学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管理理念、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相关知识的有序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只有先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它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在学生学完计算机相关课程及管理学课程之后。 2.转变教学理念 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偏向管理方面,教学的侧重点要探讨运输过程中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运输企业的运作效率,在授课时注重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将以往的知识结构引入本课程,学会融会贯通,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考虑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剔除与专业相关不大的知识点,补充专业特色相关内容,还应注意补充最新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内容,将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有意识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2]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课程的可听性和可学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专业特色案例教学相结合、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分组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使用,选择一本合理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教学方法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讨论和研究式的跨越,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潜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注重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性强,深刻理解信息系统的各种概念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使学生能在具体应用环境下综合运用基本原理和规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系统,使学生养成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应加强课程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实地参观调研;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讲座的形式邀请企业信息系统负责人为学生讲授现实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还可以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科研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5.改革考试方式,达到检验真实水平的效果 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一个常用工具,因此要改变传统考试只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做法,更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比如具体一个案例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把各小组研究的系统开发的各过程讨论形成的文档以及最后的开发成果作为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能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结 交通运输专业旨在为交通运输领域输送掌握运输系统知识的优秀人才,其课程的学习应当时刻遵循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文章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方法。笔者在这几年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尝试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有一定适用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是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基于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了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围绕网络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对网络课程的筛选与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网络教学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设备与设施的现代化,对轨道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教育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运输专业面向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规划和运行管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育重点在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生产作业过程的技术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定位于兼有工程应用背景和管理色彩的工科专业。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继续教育虽有基础、资源和载体,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继续教育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伴随着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推进,需要强化网络教育对校内学习的支持服务,推动优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因此,需要基于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培养方案的制订,优化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设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才需求。 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发展需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交通运输专业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探索面向行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面对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需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继续教育要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需要面向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新体制、新机制,切实深化产学研结合,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探索面向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推进,针对参与继续教育的学生通常都是在职工作人员的特点,需要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结合成人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参与继续教育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梳理专业课程设置。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正是面向社会对轨道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铁路局合作办学,培养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轨道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掌握从事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轨道交通运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组织、生产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 三、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的课程体系优化 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优化优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对比分析。通过与相关同类院校如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大致相同,都是轨道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课程类型也大致相同,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就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其他学校只包含毕业设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设计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环节三部分(如图1所示),形成知识―应用两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着重工程实践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模块:①人文知识模块主要设置由“政治思想理论课”等系列课程构成的课程。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模块主要设置数学、物理类、应用数学类等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的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③基本技能模块主要设置计算机类(数据库及原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英语类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表达能力。 (2)工程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个模块组成。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含交通运输设备、运输规划、运输经济学、运筹学和系统仿真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建立科学思维方式。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了列车运行组织、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线路工程、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货物运输组织、运输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工程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 (3)工程实践环节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以专业基础型和综合型为内涵,构建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包含课程设计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①课程设计模块,在对比了各校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车运行组织”、“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以及“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分别设计了相应配套的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管理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毕业设计模块,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理论进行综合运用,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需要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考虑到参加继续教育学生通常都是在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制作网络课件等形式满足成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缓解工学矛盾引起的学习困难等问题,保证和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网络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网络教学应由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保证5个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平台是网络教学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具,网络学习课程是核心。网络教学需要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开发中,需要制定网络课程建设的规划。网络教学需要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时间安排,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撰写学习资源,拍摄和制作教学视频,制作互动学习课件,制作互动练习课件,使网络学习资源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以维持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为了确保网络课程学习的质量,还需要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等系统的配合。 2.交通运输专业网络课程的筛选与设计。在网络教学体系中,核心的内容应当是网络课程的筛选、设计和开发。针对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大多是企事业单位一线的人员,存在工学矛盾,可利用网络教学等形式满足成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1)网络课程的筛选网络课程的选择可以首先考虑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线性代数及普通物理。这些课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基础课,受众广基础性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需求也大。 对于专业课程模板,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授课的形式可以采用网络授课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一部分学时分配给网络自学,一部分学时进行面授,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同学先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后,再由教师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这些知识点及其运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通过课堂交流为同学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 工程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运行图课程设计、站场课程设计、车站运输组织课程设计)涉及较多实际操作方法与技巧,需要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类题目通常结合交通运输工程的实际情况,每人布置一题,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与互动采用完成。因此,工程实践环节不适合开设网络课程。 (2)课程开发及设计。对于已选定需开发网络教学的课程,该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包括责任教师、学科专家、网络技术人员、多媒体制作人员、美工、编辑等。同时,需要制定网络课程规划,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规划应包括以下12项内容:团队的人员组成和任务、课程背景、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单元和主题、学习目标、学习资源、作业和考试、交流及合作学习、课程开发进度、学习进度安排和课程版权等。通过细致的网络课程规划,团队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课程目标和要求,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为达到课程目标而进行有效合作。 五、结语 本文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现状与继续教育教学特点,明确了交通运输专业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通过对比取长补短优化了原有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方法,拟建立网络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实施网络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探索面向行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本文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系统工程学课程建设中,分析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提出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CDIO;应用型本科;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课程仍然大多仍侧重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系统工程学的具体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往往在学完系统工程学后仍然不能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考虑专业问题。 1 系统工程学教学难点 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教学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具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系统工程技术,如系统分析、系统预测及系统评价等;课程设计则是综合利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具体问题。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诸多原理的学习以及模型的计算(如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等)对学生来抽象且枯燥,自然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虽然相对具体,学生通过实践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但这两部分内容在传统设置中往往比较零散,仅针对单个知识点,而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实践体系,因此学生虽然可能掌握局部知识点,但无法构建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完整全局体系,从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总会呈现或多或少的形而上学问题。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合称,且将其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全生命周期、旨在通过项目带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工程教育模式[1,2]。CDIO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是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CDIO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系统的思想培养人才。CDIO模式打破学科、专业、文理之间的限制,在教学工程中首先统一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工程师的目标与技能,界定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在特定要求下实现对行业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2)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CDIO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将培养目标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协调能力。 (3)以产业需求为基准。CDIO模式要求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真实的项目实施中。CDIO模式中所运用的项目均来源于行业产业,因此是不断满足产业变化的工程教育模式[3,4]。 3 基于CDIO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类专业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方案 (1) 基于项目的课堂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系统工程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方法往往按照课本顺序依次讲解,教师以实践案例为基本时间轴,依次讲解实践案例所用到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具体技术。例如,通过针对公交车服务质量评价实践案例的讲解,重点依次讲解公交系统与要素、公交系统分析、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公交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理论教学中所讲解的实践案例均来源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更加注重使得学生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运用。每5人一组,为每组分配不同的项目,要求每组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对课堂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验证及运用。 (2) 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同样采取分组形式,为各组学生分配不同的项目,各组之间互不相同。系统工程学实验目前共6学时,均为验证型实验,要求所有学生独立完成。而课程设计中,为每组分配的项目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项目,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内部合作完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名学生通过内部协调,获得各自不同的具体分工,完成1-2个知识点,最后所有人的完成内容综合成课程设计报告。 (3) 成绩评定 依据CDIO思想,将系统工程学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者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2:3:5。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以及实验成绩;阶段考共有2次,分别通过项目的形式,随堂让学生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地计算。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在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时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 4 结论 系统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核心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深刻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基于CDIO的系统工程学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具体项目实施也有了贯穿全周期的实践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具体项目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相互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更能快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岗位的专业需求,因此CDIO模式可以在应用型本科中工程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作推广。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研究 摘要:基于同济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规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构建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企业实习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色和近年来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体系;卓越人才培养 一、引言 同济大学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划中强调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教育的传统特色,构建以“三大联盟与三线联动”为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以培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与技术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该专业实践性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未来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者,学生们必须提前掌握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自觉形成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通过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输企业实习,让企业直接对未来所需人才进行引导,将使本专业培养出来的运输管理人才更容易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能够“适销对路”。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必备知识,实践环节则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锻炼学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是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好的“模拟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和锻炼出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要求。 二、交通运输专业传统企业实习存在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只有两周,一周在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另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传统的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实习效果和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 1.在企业实习时间短,对企业生产实践了解少。在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企业实习仅占用两周的时间,且其中一周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接发列车实训,这样的安排显然不能使学生对企业生产实践有全面、细致而深入的了解,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对交通运输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快速,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近年来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大批新技术运用于轨道交通运输的规划与管理。通过企业实习能让学生了解与学习新技术的运用,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3.校企联合培养不足。改革前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学生只去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一个部门实习,实习面窄,实习岗位过少,上海铁路局的其他部门未能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需结合交通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为依托进行交通运输专业企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卓越实习要以运输生产环境作为支撑,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开展实习工作的保证。上海铁路局是教育部确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由上海铁路局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专家组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审核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工作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以此为依托,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选取了铁路编组站、高铁客运站、高铁客运段、调度所四个单位作为校企实习开展的对象。系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上海铁路局人事处共同确定了南翔编组站、虹桥高铁站、上海客运段、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作为实习基地。上海铁路局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指派了实习组织领导、兼职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同时,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基地,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二)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体系构成 根据本专业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习面广、点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突出技术问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企业专业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拓展。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的特点及主要专业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是一个有机体系,其中包括: 1.校内实训部分。校内实训包括列车接发实训、Railsys实训等综合型实训,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完成电话闭塞法、半自动闭塞法、自动站间闭塞法的实操学习,并学习利用Railsys运行图软件编制及管理运行图。校内实训为后续开展企业实习做好过渡准备。 2.企业实习部分。企业实习内容包括两大板块:铁路运输企业实习和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前者是主体,在总计六周的实习时间中占4~5周。 (1)铁路部分: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工程人才,需要对车流汇集、列车生成、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清晰了解,通过生产实习可以把交通运输专业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系统集成,因此在铁路运输企业实习中设置了多个实习项目。 ①铁路编组站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南翔编组站。学生主要了解编组站运输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输岗位职责,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关于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有关规定,学生在跟班实习中需要系统了解编组站到、解、编、发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流程等。 ②铁路调度所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学生主要了解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上海铁路局调度所生产组织系统及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对行调、货调、机调等调度员岗位跟班实习,了解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实习岗位的计划内容、编制办法。 ③铁路货运中心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货运中心北郊站和杨浦站。学生主要了解货运调度室内车站调度员和货运调度员的岗位职责,铁路货运改革后综合服务窗口办理货运作业的流程,以及货运员的岗位职责。 ④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实习地点为高铁列车。实习以跟车、跟班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重点了解高铁动车内主要设备设施、高铁列车动车组营业规章、乘务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高铁列车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内容,完成高铁列车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 ⑤高铁车站客运服务实习,实习地点为上海铁路虹桥站。实习以参观结合形式开展,学生主要了解上海虹桥高铁站服务设施布局、客流到达及出发特点、站内中转、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过程中的流线组织,掌握高铁客运站客运组织内容、岗位设置及岗位责任。 (2)地铁部分。地铁运营企业实习则主要依托上海地铁调度所OCC以参观、模拟、实训形式开展,学生将系统了解地铁生产组织系统架构、各调度工种的主要作业内容,重点关注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预案要点及地铁施工作业管理规定及流程。 (三)实习保障体系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保障体系。每次企业实习前学院教务主管领导都亲自做实习动员,院办领导安排好后勤工作,系领导部署实习计划并安排带班教师,带班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负责、按时参加。上海铁路局和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程指导实习工作,各一线实习单位均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与实习带队老师对接,双方畅通联络、紧密协作。应该说整个实习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第一”是运输实习的首要原则,每个实习单位在同学到来的第一天都组织了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有规章学习还要进行安全防护能力训练、这为确保现场实习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运输管理工程系为了保障实习有序,精细编制了教师值班表,确保每日都有教师在现场。学院安排了接送车辆,保障每日在铁路现场交接班后规定窗口时间准确到达,以减小对铁路现场工作的影响。铁路局则安排了站内短驳车辆,安全快速地将学生送达站内各实习岗位。至今,交通运输专业已有3届同学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参加了企业实习,实习全程未发生一例安全事件,同学经过现场观摩、实践、听讲较好地完成实纲任务并全部通过实习答辩,实习内容逐年拓展、深化,实习组织工作获得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和实施效果 运输管理工程系将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抓,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及其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实施效果。 1.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围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出技术问题,设计了车站―列车―运行调度的三层次的实习体系,突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共性问题,并安排了学生进行高铁随车调查、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研究分析,让学生通过现场实习、调研,分析总结相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企业生产实习内容组织创新,实习对毕业设计选题支撑效果凸显。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卓越”实习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实习内容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铁路实习项目关联紧密。首先,实习让学生系统地观摩了铁路运输设备的全貌,特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速列车装备和集各类先进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调度指挥中心让同学增强了专业自豪感。第二,先编组站和货运站,后调度所的实习安排使学生对铁路既有线车流汇集、列车生成、到按图行车的整个行车组织过程有了清晰了解,有利于学生把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串连起来,为来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高铁列车乘务实习和高铁车站实习安排紧凑让学生系统了解高铁客运“站、车”服务之间的接口关系,对旅客出行全程服务质量的影响要素有了亲身体会。第四,铁路调度所与地铁调度所OCC实习紧凑安排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比了铁路和地铁行车环境、调度信息系统和调度职责的差异,也让学生对未来的论文选题乃至毕业择业有了感性和理性支撑。 3.形成了双导师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了专业实习组织管理体系,实行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双轨制,聘任了一批企业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精心设计了企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导书,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铁路局兼职导师结合实习进度组织了多次分专题讲席,学生获得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 4.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推动本专业就业率的提升。交通运输专业改革后的企业实习,为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系统了解铁路运输专业现场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提升了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毕业后去铁路局和地铁公司就业的人数。 5.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以工程实践为驱动的企业实习计划得到了上海铁路局企业高管和同行业专家的支持,同济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议,逐步打开思维、活学活用专业理论,用人单位上海铁路局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了肯定。 五、结语 交通运输专业的企业实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理论教学上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各个课程间更加协调,也为实践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环节不断增加企业实习的单位和内容,力求符合交通运输专业本行业生产工作的实际,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卓越工程师”企业实习工作扎实开展,继往开来,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企业实习工作还将谋求更大的创新,为交通运输卓越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系统总结国内外运筹学实验教学经验,面向交通运输卓越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本科运筹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手段以及综合实验案例设计方法,探讨如何推进运筹学实验教学理念由理论“验证”向专业“探究”方向转化。 关键词:交通运输;运筹学;实验教学;卓越人才;教学方法 运筹学方法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广泛运用,其核心思想是对交通运输决策的实际问题进行提炼,建立成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后续专业课中运筹学的建模方法与专业知识结合,形成了诸多方法和技术。 我国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教学较为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在教学内容上介绍算法的学时在总学时中普遍占有较高比例,课后作业中对求解算法的训练花费学生的时间精力最多。相比国外高校同类专业,国内的教学设计中对建模思想讲解和建模能力训练投入的课内、课外学时都是不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解题效率,将“求解”时间还给“建模”时间。要提升解题效率的最好办法无疑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求解工具。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推进相关教学改革工作。 一、国内外《运筹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1.国外情况。国外《运筹学》课程建设具有悠久历史,如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独立设置运筹学课程,195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开设了运筹学课程[1]。在法国高校[2]中,运筹学是工学、管理学、经济性专业的重要基础性课程,面向不同专业授课内容及难点有所区别,其中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的教学和考查要求都比较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高校,运筹学建模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都被视作教学中的重点,而算法的实现几乎清一色的交给计算机工具。学生可以在学校开放的免费数学软件资源中轻松找到多种求解工具。 表1列出了部分有交通运输类专业大学的运筹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其中实验课往往结合习题课一并设置。在实验课,教师或助教会给学生发放软件工具的使用说明,演示并举例讲解基本操作方法。除了部分算法推导作业之外,模型求解类的课程作业全部要求用软件工具完成算法程序的编写,软件输出结果被作为作业的附件提交审查。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习题(实验)课还设有团队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合力完成较大规模问题的建模、求解和分析。 从美国高校情况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类专业的运筹学课程有如下特点:(1)课时多,平均每周有2~3小时理论课,此外还有1~2小时习题课或讨论课;(2)重视案例教学,将运筹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如麻省理工学院运筹学习题(实验)课往往会结合专业问题设置题目;(3)均有实验教学内容,课后作业和课外项目都需要借力软件工具完成、形成规范化成果报告。 2.国内情况。在国内,管理类专业采用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案例最多,如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开发了基于Excel的运筹学求解模板和求解程序[3];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运筹学成实验类课程,采用Excel软件辅助求解,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完成全部课程[4];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运筹学实验依托于“Xpress-MP”软件,设置综合性项目,学生以小组模式自行进行任务分工,完成模型建立、编写程序、数据分析等步骤[5];河南理工大学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运筹学上机实验。工程类专业的运筹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较少,实验辅助软件多数为Lingo和Matlab,要求学生编写代码设计求解算法。 综合来看,国内高校管理类专业开设运筹学实验教学的,基本以非独立实验形式为主。实验课教学内容多为辅助完成课本中的习题作业,结合专业设置综合性实验的较少,探究性实验数量甚少。工程类专业中设置运筹学实验课的高校鲜见。 基于以上国内外高校在运筹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经验,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兼具工程专业和管理专业的特点,拟采用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在软件工具的选择上则既考虑对算法步骤直观演示的要求也考虑培养学生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以便使其未来能运用软件工具独立开展探究性实验、支持对较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 二、运筹学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1.实验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为训练学生在解决交通运输专业问题中运用运筹学思维,为给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优化求解方面的方法和工具做准备,拟在运筹学课程中加入实验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问题分析、建模、算法设计、编程及软件应用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2.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运筹学软件工具基本使用方法实训和案例实验。运筹学软件工具初步考虑WinQSB和Lingo,前者通过视窗能直观展示运算步骤、有利于学生对算法原理的学习,适合对算法开展验证性实验;后者允许学生对算法进行自主设计,适合开展探究性实验。 案例实验是运筹学实验教学的主体,具体分为面向算法的验证性实验和面向建模的探究性实验,见图1。对于本科运筹学来说两部分的实验课课内学时比例建议在3∶2,课外作业学时建议在1∶3。验证性实验在探究性实验之前开展,可以基于课本上例题或作业题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课上教师通过上机讲解、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论课上介绍的算法原理和步骤。验证性实验学习使得学生能较为熟练的使用软件工具,独立对一般模型进行算法设计和求解。探究性实验宜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课外作业时间,课内以思路启发和成果讨论为主要内容。对不同高校,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课内学时分配可灵活掌握。 三、运筹学综合性实验案例设计 运筹学综合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实验案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面向交通运输管理的实际问题选题,有一定的问题复杂度和建模难度;(2)用到所学算法,手工无法求解,必须利用软件工具;(3)计算结果适合分析讨论,体现决策支持的价值。下面举一例简要说明[6]。 1.案例问题描述。设有x1,x2和x3三个化肥厂供应y1,y2和y3三个地区农用化肥,有关参数见下表。假设3个化肥厂的化肥供应量a1,a2和a3必须全部运完。 (1)根据以上要求,试建立运输模型使总运费最省,并求解(验证性质);(2)若3个地区的需求量为70,20,60,受到各方向运输能力的制约,发点至收点的运量不超过,试建立运输模型使总运费最省,并求解。(探究性质) 2.知识点选择和模型建立。运输问题建模思想是构建运输收发平衡表格,基本建模方法已在理论课部分讲授。本题目在基本方法之上又增加了难度。该题的建模技巧教师应该予以引导、启发。问题(1)为需求量有上下界问题,建模技巧是分离出虚拟收点,其收量为“最高需求量-最低需求量”,见表3;问题(2)为运量有界问题,建模技巧是增加虚拟点,既做发点又做收点,并按照原题意巧妙地设置相关单位运价,见表4。本问题要用表上作业法手工求解非常复杂,正好可以通过实验课训练学生利用软件工具完成求解,并观察解方案与题意的吻合情况。 3.算法设计及软件应用。问题(1)为简单的四发点五收点的小规模运输问题,因此在求解方面要设置难度,要求学生用Lingo编程求解,训练其对基本编程语言的学习,见图2。问题(2)强调建模过程,WinQSB软件对运输问题模型录入更加直观,因此可布置学生选用该软件求解,见图3。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设计。 用软件求解后,分别得到以下结果: 学生可以自行整理成标准答案,填写在课程报告上,见表5和表6。 四、结语 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运筹学教学中大多没有设置同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解题没有数学软件工具。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被大大简化以使得决策变量的个数易于手工求解,然而这使得学生难以领会到运筹学方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真正效果。国外高校在运筹学教学中普遍引入了数学软件工具,配合理论教学设置了同程实验教学内容,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解题的效率同时使学生对算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解决了费时最多的求解问题后,教师将能够有更多的课内学时用于基础理论和建模方法教学,以及增加运筹学用于解决复杂交通运输问题的案例剖析,这显然有利于拓展知识点和信息量并能够提升学生对运筹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新开办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措施探讨 摘 要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发展形势,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围绕新办交通运输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从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专业建设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专业建设 措施 交通运输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理工科基础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同时智能交通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适应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发展对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积极响应广东省政府在2016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于2016年开办了交通运输专业,目前正大力加强该学科专业的建设。本文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面临的挑战和具体建设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1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交通运输将进入智能化和高速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行业的各种运输生产效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将形成。同时,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需要大量能从事智能交通系统下的、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的交通运输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加盟。 相关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对交通运输高技能人才需求较大,主要集中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智能站场、电子地图、卫星导航、停车管理、物流运输等行业,其中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智能站场三个领域智能交通高技能人才需求占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调研显示,75%参与调查的公司目前都急缺智能交通方面的人才,90%以上的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师及行业人士都认为智能交通非常有发展前途,且有一半以上的工程师对此充满信心。而目前广东省内开设交通运输类的本科院校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12所,每年毕业生人数约为400人,人才缺口巨大,供不应求。 2新办专业面临的挑战 交通运输专业依托汽车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进行建设,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但作为新开办的专业,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场地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2.1专业基础及课程建设亟待完善 由于新专业刚刚开始招生,加强招生宣传,完成招生目标,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另外,如何逐步形成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完成系统全面的教材建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师资力量仍比较薄弱 目前学院虽有一批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但具有交通运输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教师缺口仍然较大。如今面临新专业招生,在校学生数量将逐年增加,师资不足将严重影响课程体系建设。急需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实验系列人员及交通运输专业骨干教师三方面人才,逐步形成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交通运输专业师资团队。 2.3教学实验场地及设备缺乏 作为新专业,目前相应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配套较薄弱,为较好的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需新建交通运输专业相关实验室若干个,用地总需求约为3000 m2。除此之外,还需新购置一批交通运输专业相关教学实验硬件和软件设备,实验设备资金需求300-1000万元。 2.4校企合作尚待建立 作为应用型工科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必不可少。需要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主要建设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专业教学需要的培训实习基地、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三种类型的基地。 2.5科研团队和平台仍未建成 目前,汽车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教师队伍多为新入职员工,职称及年龄结构仍不够合理。在引进新教师完善师资团队和科研资金辅助支持的前提下,依托科研项目凝炼团队,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科研平台,带动整个学术团队的发展,并逐渐有所突破。 3专业建设具体措施 3.1加强学科建设 面向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瞄准市场的人才需求,紧贴智能交通行业“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汽车学院现有专业优势,加强交通运输学科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突出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着力加强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扩大交通运输专业的招生规模,将交通运输专业建成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工程应用性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的理工类学科和省级特色专业。 3.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服务城市智能交通行业为起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广东省交通运输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运输组织学、运筹学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等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的组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尤其是与智能交通系统的控制与应用、车联网技术、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相关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健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实践、工程协同发展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建立“基础-应用-提高”为主线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教学、区域与国际交流的“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加大校内与校外、区域与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行业领域应用型人才。 3.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立足于已成立的学生科技社,继续加强对科技社的管理和建设,组建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争取辐射60-100人。以各类学生竞赛平台为载体,按照“一年出几个项目,几年出一个精品”的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作与竞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依托科技社,围绕科技创新竞赛,更多地吸纳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成员,以核心成员带动新成员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依托学生的科技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发表相应的论文、专利等,力争在2025年,学生累计总数5篇以上,申请专利累计总数5项以上。 (4)号召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进入企业辅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在这方面,汽车学院也卓有成效。在今后,希望在资金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切实深入到这类科研项目中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5)完全开放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给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地。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落实校、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思路,以优秀教学团队为平台、专业负责人为带头人为核心,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结合方式,着力提升学科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围绕学科主攻方向,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综合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博士和教授。同时,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使其迅速成长。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教师活跃海外(国际)学术舞台、扩大学术的国际视野。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符合条件的本院教师赴外国进行学术和教学访问活动,聘请具有丰富教学或任职经验的外籍专业人士来学院授课或者讲学,活跃学校气氛,扩大师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拓展交流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建设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国际科技合作体制和机制,促进专业建设。 3.5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按照 “立足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发展思路,围绕行业人才需求,每年为社会输送50-100名高素质的交通运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利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协同人才培养新机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重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4结语 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智能化发展新形势下,交通运输高科技人才需求大大增加,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作为一个新开办的专业,在开办初期往往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缺乏、课程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探讨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还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为保障,尤其重要的是需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和资金方面的投入。 交通运输专业论文:关于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对高校交通运输的专业建设与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校企联合培养 一、概述 近几十年来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设立交通运输专业的院校大约有104所,跻身2014中国交通运输高水平学科专业的院校有21所。其中,东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武汉理工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入选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由于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所以传统的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新型社会对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大学的教育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现状 由于交通运输专业涉及面比较广,所以我国有很多院校设立了交通运输专业,但是设置方向却各不相同。以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为代表,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中各有侧重。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都是以航海运输为特色;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重铁路方面的运输;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以公路运输立校;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是以航空运输见长。 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所高校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分要求以及所占的学分比例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同济大学本科生修满262个学分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其中实践课程所占学分比较高,达到了41个,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5.65%;北京交通大学比较注重实践教学,总学分为165分,实践课程占25.15%,同时北京交通大学除了理论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理论与实践通选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1.21%,即理论教学学分所占比例最多达到74.85%,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最多达56.36%,占总学分的一半还要多。表1中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课程学分最高,达到了5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总学分分别是150和179.5,实践课程学分所占比例分别是17.67%和17.27%。由此可知,各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注重。 三、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待完善。国内有些学校在追求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时,将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得过宽,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工科管理学科,还要大交通和单一的运输方式,使专业培养计划中基础课学时过多,造成实践环节学时严重缺失,失去了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待改善。很多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习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导致传统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效果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培养出的人才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有待加强。很多高校的年轻教师工作时间短,虽然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不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目标和改革思路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培养具有数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交通运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该专业需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能够在国家及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政策研究、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2.改革思路。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为先导,优化实践环节设置为核心,注重创新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为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为保障”的改革思路。 五、交通运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的实习基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并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学校与实习单位合作,加强校企联合机制的建设,加强实习监管机制,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交通运输专业院校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特别注重规范实践环节流程,严格管理程序。根据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教学经验发现,将创新实践环节放在专业实践环节之后,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实践环节,即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实践环节和综合实践环节。首先,在基础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然后进行创新实践环节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是综合实践环节,此环节主要通过课程综合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保证了各实践环节间的协调统一,还保证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效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1.提高学校教师的工程研究能力。对教师队伍中工程实践经历不足的教师,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教师直接参与到企业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帮助企业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研究或技术改造等工作,实现校企双赢;学校还可以引进工程经历丰富的教师,对工程经历不足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在校教师的工程研究能力。 2.聘用企业兼职教师。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可以为学生聘用企业的相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现场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在企业这个大环境中,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将自己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实施“双师制”――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导师为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提供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 (三)加强学校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合格的实践教师队伍,还需要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建设,建立较完善的、功能齐全的实验实习基地。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及时更新教学设备,积极申请学校财政支持,建设一流水平实验室,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四)建立校企联合的培养机制 学校是企业的人才摇篮,企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好市场,学校与企业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可以实现校企双赢。学习国外“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推动前厂后院、前店后校、一专业一实体、订单式教学,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 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学校可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一年在企业实习,企业可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工程项目的研究。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培养工作;同时还可以让工程经历不足或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融入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 六、结语 实践证明,武汉理工大学根据“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为先导,优化实践环节设置为核心,注重创新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为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为保障”的改革思路,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实施了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实行了“3+1”的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十三五”时期就要到来,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已势不可挡,社会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想培养出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应该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创新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之农民科技素质 一、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在农业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性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特质。不管是从农业科技推广理论角度,还是从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来看,其教育性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主要表现在:针对农民,立足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2.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本身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过程就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过程。它唯有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最主要目的,帮助农民获取信息、知识和技能,更新思想观念,其所推广的技术信息及相应载体才有可能最快地在最大范围内充分发挥效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必然成果。 3.反过来,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加强,将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更易于接受。 (2)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势必大大缩短新科研成果、技术的传播推广过程,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 (3)较高的农民科技素质也加大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需求,从而极大推动农业科技发明、创新。 二、当前农业推广中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不足、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而是农民的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根据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每亩耕地平均拥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而我国目前每万名农村人口中平均只有6.5名农业技人员。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六到七年,其中还包括大量文盲。这种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相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事业来讲是不容乐观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事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农村教育落后。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农村教育的人员结构和数量约占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9940万)的79%,但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教育不尽如人意,高中程度则是凤毛麟角了;根据社会科学院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人口数9.2亿,而以农民学校培训、资格证书和转岗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仅为29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0.32%,约300人中只有1人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数为583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9.2亿)的6.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劳动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农民科技培训渠道、形式单一。据调查,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以及部分职中。这些培训机构一般只集中在县城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深入农民群体,甚至大部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形同虚设。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我们得知,当前农民接受科技培训渠道主要是自学和农技推广机构(包括农技推广部门、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培训。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课堂授课为主。调查还表明,不足三分之一的农民会一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更是不足3%。 3.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农业推广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早在1950年我国就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后续有1972年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1993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法》、1999年的《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规定,再到地方出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办法等,都从法律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制定,但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与法律和政策配套的实施机制,在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上被边缘化。 (2)以政府指令为主导。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基本以行政指令为主,习惯于下计划、要项目、等任务,为推广而推广。 (3)以技术为导向。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科研成果的市场性和实用性,但多凭主观推测,在传统推广模式引导下,无论科研人员还是推广人员,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把技术成果本身推销给农户,而非市场需求和农民对它的接纳程度 三、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首先要从法制的基础上重视农村教育。其次,要加大农村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民科技培训预算,从政策、资金、科技人员等多方面支持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级体系,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2.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功能。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中等农业学校和市、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以各大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科学研究院为科技依托和教育阵地,建立一批省、市、县逐级推进的农民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完善农民科技教育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为例,“双百”工程是由湖南农业大学选派优秀科研人员组成一百个科技服务小组,在全省选择相应的一百个农业专业户或涉农专业组织、企业作为示范基地进行对接,组织技术培训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示范,探索并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入户率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知道,单纯由政府组织的以技术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是必然选择。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如图2所示)建设应以大力调动农户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为目的,坚持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当然,最根本的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科技素质还不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客观实际,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应始终坚持以利益引导为主,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便捷有效途径,重点培养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兴趣,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积极的科学技术态度和科技意识,锻炼利用新技术、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作者:陈献群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我国品农产品的安全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仅威胁了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也严重的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给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农产品无法正常销售,部分农业产业的发展遭到重创。通过推广和应用新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的加强对农产品全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保证我国农产品的安全。 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地多元化,但农产品的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通过推广新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培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在不断地融入到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之下,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存在着以下问题: 1、思想意识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受长期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意识还是比较保守,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距。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研工作者一切以农业增收作为农业科研的唯一指导思想,忽视了农产品品质改良以及产量稳定的要求,没有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指导来进行农业科研,导致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农产品的季节性和结构性的剩余,不利于市场需求的满足,也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实现。 2、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成熟 农业科技要想发挥其真实的作用,必须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基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技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成熟,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很多农业科技的推广都必须以政府的推动作为动力,这就导致农业科研成果不能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均在70%以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0%。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很不成熟,农业科技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大大的降低了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效率和作用。 3、信息化建设落后,农民新技术接受能力低下 当进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高科技手段。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仅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各环节的无缝对接,还可以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利用信息平台了解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十分落后,不能为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平台。同时,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为低下,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 4、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构成不合理 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人才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环境,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头脑,能够准确的看到市场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论是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以及专业背景构成来看,都不尽合理。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46岁以上的占整体队伍的90%,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建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也不断的融入到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也必须符合当今经济发展潮流的需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所遇到的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解放思想,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也必须解放思想,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还要积极改良农产品的品质,结合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规律,积极推广反季节农产品种植技术和生鲜农产品保鲜物流技术,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证农民的增产增收。 2、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和应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不仅仅严重的浪费了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也大大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市场的需求为引导,合理的分配国家农业科研以及农业科技转化经费的投入,积极研究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让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主要牵引力,保证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有效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成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志和依托,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明显滞后,没有形成完善的物联网体系,农业的生产、流通以及最终的消费各环节相互脱离,农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低下,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监督缺失。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现代化的综合信息平台为依托,一方面利用信息平台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平台来推广新技术,让农民能够更加方便的了解国家政策的导向,了解国家最新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方便农民对国家政策以及最新农业技术成果的学习。 4、完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基本人才保证。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农业推广人员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国家需要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对的培训教育资金的投入,让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能够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能够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年轻化的速度,在相关高校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课程,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综合素质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投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当中,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作者:彭吉萍 高泉 单位:昆明市北郊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与思考 一、面临的问题 (一)推广经费不足 乡级农技人员工资较低,外出考察学习的经费不能保障,知识难以更新,影响推广积极性,更不能在生产中搞好技术指导。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差,推广难度大,必须加强技术培训与长期技术指导,才能使他们掌握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但经费问题日益突出,难以保障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更难以改变服务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农技推广形式单一 豫东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已由增加产量向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转移,并逐步发展到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作为农技推广的总目标;推广工作的内容将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纵深拓展,并逐步拓展到农业推广咨询服务等。但商丘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形式还比较单一,服务内容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田间指导上,很少触及产前、产后服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多凭农技人员的个人经验而为,很少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推广新技术。 二、思考 面对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我们作了以下思考:问题的核心在于推广体制不健全,推广机制运行陈旧,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 (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在健全和巩固国家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各级推广部门主动改革,实行推广方法、机制和体系的创新。采用公开应聘、竞争上岗等方法,选录自身有尖端技术的推广人员,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鼓励他们领办创办建立在农户基础上的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产业服务中心等,让科技与生产结成利益共同体。 (二)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推广事业干部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追究制。促使推广人员加强学习和实践,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深入农村,同时采取激励机制,让农技人员主动承担农业技术承包,服务社会。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科研与农业推广的结合 以推广部门为纽带,将农业教育推广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真正实行“农、科、教”三结合的体制,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政府对农业推广的保障与支持 政府把基层农业推广站纳为全供事业单位,保障推广人员的工资,解决后顾之忧,稳心工作,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及经营管理水平。 (五)实行农技推广多元化 政府应牵头搭建信息平台,设立信息服务站。按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通过一户带群户,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园区带整体,鼓励农业企业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政府调动种养大户进行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作者:王一尘 单位: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商丘市分校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摘要:为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应大力推行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当前农业生产市场化主要面临着贷款融资难、农业保险少、农业科技人才不均衡及农业科技信息发展慢等问题。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在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体系组建和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等方面存在着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因素。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体系应从履行政府公共职能、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功能等方面推进,实行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市场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市场化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重要特征,市场经济也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手段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政府包揽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面临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社会组织、科研单位等其他主体更多地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过程中。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始了向市场化方向变革。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相对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言的,它是在由市场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配置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交易主体为载体,通过市场经济活动来传播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供给模式。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面临的难题 当前的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却无法解决的。它们直接制约着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一)农业保险覆盖面低 农业保险是我国政府继减免、取消农业税后的又一项惠农政策。与其他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保险不同,农业保险属于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推动的政策性保险,是降低农业自然灾害损失、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农业保险面临着承保险种的覆盖范围较低的难题,一些如水产品、食用菌、禽蛋、烤烟等在广泛生产、种植、饲养的农产品仍未列入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范围。与此同时,农业保险也面临着理赔手续繁杂的问题,而保险的道德风险也困扰着承保公司。[2]水产品、食用菌、禽蛋等是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构成,也是很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的主要农产品;同时,这些农产品不仅对种植、养殖的农业技术要求较高,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而且能够通过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利润。因此,如果这些农产品不能纳入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覆盖范围,将对这些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形成障碍,并最终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农民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并制约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转。 (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不均衡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科技的人才培养却并不均衡。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中种植业大多集中于传统的“粮棉油”方面,养殖业的多集中于生猪和渔业,一些新兴的、特色的、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如食用菌、有机蔬菜、烤烟、茶叶等种植业领域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并不充足,导致很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招聘到合适的农业科技人才。很多种植有机蔬菜、食用菌、烤烟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不高薪聘请相关专业的农技人员,这样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也延缓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随着蔬菜、食用菌、紫薯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内的广泛种植,这些农产品种植所需要的相关农业科技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而且不少学历高、知识新、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人才更愿意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到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去发展;而愿意进入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发展的农业科技人员又往往达不到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因此,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均衡,将对市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形成深层次障碍。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较缓 农业生产经营已经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因此更需要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让农业企业和农民能够及时地搜集分析市场交易信息,获取学习农业新科技,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信息化能够大大降低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的成本,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更直接、更便利、更迅速地将农业种植、养殖信息传递给加盟农户,从而使农户更有效地掌握农业新科技、更及时地把握农业市场信息,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成效,并使得农业发展能够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当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并不高。目前只有少量的农业科技是农民直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获取的,而绝大部分农业科学技术还是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传递到农民手中的。因此,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低、速度缓慢,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瓶颈。 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市场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收入,市场化服务理念和机制都将逐渐进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也需要在市场体系中发展壮大。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出现种种问题,则表明在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体系组建和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等方面存在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因素。 (一)原有的政府引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政策无法满足市场化服务体系发展 为服务农业发展,我国在县区级政府设立了农业科技推广站,随后逐渐增加投入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队伍并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尤其是乡镇农技站的办公条件,从而逐渐形成了包括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水利技术推广体系这六大体系在内的、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但随着市场体制的确立,农业生产和经营也实行市场化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由政府包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滞后于市场变化和农民多样需求的形势发展。而且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出现经费缺乏、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员老化、知识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农民多样的农业技术指导需求,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持续发展形成了障碍。 (二)农业市场体系机构不够健全导致农业科技市场化推广发展缓慢 农业生产与经营也逐渐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科技推广也需要在完整的市场体系环境下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我国农业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健全,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发展。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业科技商品和农业科技生产要素市场,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金融、信息、劳动力等市场要素均应发展以使得农业科技资源市场主体和客体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并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发展。在当前农业科技资源市场中,政府机构包办太多,农业科技资源市场的主体不够明确;立足于城市工业发展的金融、信息、劳动力等市场体系与农业发展存在较大隔阂,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意识和动力不足。农业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位使得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的步伐。 (三)农业科技企业未能对农业科技推广发挥积极作用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以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主,能够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以企业研发成果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应在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中承担农业科技资金融资、农业产品研发和农业产品市场化的职责,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引领农业科技发展,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但在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的严重程度已经制约了农业科技企业的正常经营。农业科技企业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扶持资金,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成功几率也没有工业和信息产业的企业高,再加上研发产品不能被长期进行定式农业生产的农户接纳,不少农业科技企业发展陷入两难困境。市场机制的竞争性迫使这些面临发展难题的农业科技企业进行生产模式转型,脱离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科技推广实为无奈之举。但不少农业科技企业没有积极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却是事实。 三、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整个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服务体系中,农民满意并能够得到实惠是一切措施的实践准则。 (一)政府履行公共职能,促进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当前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最关键的任务是重构现行农业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整合涉农各部门、聚集政府的农业资源,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业市场运行的成本。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政府公共职能的履行,应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将资源向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主体———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并通过行政服务帮助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引导、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长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机构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推动市场化的农业科技资源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通过修改农业金融政策,提高贷款金额、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信贷手续,降低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个体农户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政府也可以设立农业科技项目、农业示范项目等方式,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申报获取经费支持,示范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政府还可以引导和支持涉农院校和农科机构,按照农业种植、养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同时通过资金奖励、政策鼓励的方式,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到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农技机构工作,并支持各基层政府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推动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农产品市场发挥功能,需要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供价格、竞争、风险、信贷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农产品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生产过程后,能够快速转化为市场所需要的商品,还需要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建设农业信息平台,能够提高农业新科技的传播和推广速度,并让农民更快速、更便捷、成本更低地获得各种农业技术指导;而且农业信息平台也能够将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从而能帮助它们更为直观地了解农业市场行情、更为准确地判断农产品交易时机,以提高经济收益。因此,在未来的现代农业建设和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构中,通过加大对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政府承担农业中介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功能,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科技企业,既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市场交易的主体,是农业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市场交易中“前线”。因此,农业科技的资源和投入,应该向农业科技企业倾斜,强化其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交易的”双主体”的科技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农业科技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科技研发、科技服务和成果推广等任务,增加农业科技研发、试验和示范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支撑推动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企业通过专项资金招投标、农业实验项目奖励、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式吸引农业高校、科研院共建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平台,以农业科研基地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桥梁,构建“农业科研机构十农业科技企业”协调联动的农业科技资源流动机制。农业科技企业购买农业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发明专利,或与农业科研机构共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从而更为有效的实现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农业科技企业以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或通过吸纳个体农户加盟,或通过示范点的辐射效应,为个体农户实现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指导等服务工作。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也可以将急需的农业科技信息向农业科研机构反映,以此促进农业科技的研发、转化和应用。由此,通过市场经济的渠道,将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转化应用难的问题。 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平等自愿的、双向选择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政府还需要要强化市场准入机制、市场运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的职责,履行农业市场的公共管理职责,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才能够真正地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助力。 作者:贺景霖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分析 摘要:农业科技是优质、高产农业的保障,在推进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型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而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而言,农业科技是农业高效、优质发展的保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农业科技机制的创新有助于促进高产、优质农业目标的实现。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科技推广组织机构不合理 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还没有固定的科技推广组织,大多是国家科研机构在取得相应的科技成就后才举行科研宣传活动,而这种活动具有不定期性。另外,在科技推广工作中,组织松散,各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进行指导,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2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占有率低 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业科技市场较小。农民在作物栽培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种植经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他们存在一定的质疑,接受程度较低,缺乏市场;另外,科技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造成科研工作者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科研模式上,与生产脱节,同时造成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难以形成科研市场。 1.3专业人才不足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专业技术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专业农业推广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在推广工作中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1.4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目前来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监管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地监管体系;另一方面,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尤其是那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根本没有农业技术服务的存在,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的创新 2.1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机构 我国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为农业科技推动工作提供支持和依靠,成立专业的、合理的科技推广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要加强科研部门与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保证科研成果的共享。 2.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宣传 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业科技的宣传工作。要善于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向广大农民、种植户宣传农业科技,提高他们对农业科技的认识,促使他们接受农业科技成果。同时,推广部门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在线24h科技服务,为种植户、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科技服务,解决农民在应用农业科技过程中碰到的疑问,促进农业科技的更好应用。 2.3加强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推广人员专业水平、职业素质的高低都将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为了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就必须重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要强化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人员的管理,要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强化责任制,以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如物质、精神激励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去。 2.4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监管,既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要重视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要建立全面的城、乡推广体系,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机制,可以促使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科技真正地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所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刘新颖 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档案晋级的思考 摘要:笔者通过市级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档案晋级实践,凝练出通过档案晋级、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黄金六条”。同时,对档案晋级后,如何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笔者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档案管理持续改进方略。 关键词:科技推广单位;档案晋级;思考 我站是隶属于宜昌市农业局的正科级全民所有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主要承担辖区有害生物、病虫抗药性防治、农业植物检疫、农药质量检验、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和农药登记管理服务工作。2015年以来,我站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理念,既重视各项业务工作,又重视档案晋级工作,在全面出色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站档案管理晋升为湖北省档案管理AA级。 一、我站档案晋级的“黄金六条” 今年1月7日,宜昌市档案局组成专家组,对我站档案规范管理AA晋升进行了评审。评审组通过对照《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等级考评办法》,通过“看、听、评、议”一致同意我站通过省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评审,并于1月28日获得宜昌市档案局审核批准。我站档案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晋升省AA级,主要得益于我站的“黄金六条”。 1.全员“洗脑”。在档案晋级工作过程中,我站领导首先所做的事就是给全体职工“洗脑”。即站领导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档案知识、强化档案管理的意义、档案管理晋级的有关政策要求,并采取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化全站从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一线职工对档案是什么、档案的重要性、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意义认识。实现了站长、书记,到分管领导,到站内一线员工形成共识,认为档案是单位改革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服务今天、服务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全体职工对“档案管理高低影响单位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档案升级达标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一致认同。 2.领导重视。领导为引领、引导之意,是档案管理晋级成功的关键。2015年初,为实现档案管理晋级目标,站成立了档案管理晋级工作的总指挥部——领导小组,站长主动作为,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书记和三名副站长担任副组长,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办公室及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谋大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在档案晋级工作的重大问题决策、组织协调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同时,站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年工作重要议程,要求全站上下,通过晋级活动,加强档案工作,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领导引导为档案晋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确保投入。投入是档案晋级成功的物质基础。在档案晋级过程中,站领导在年度经费已经下达的情况下,调整预算方案,多方筹措档案晋级达标所需经费达万元,占全站公用经费总额的%以上;在单位面临搬迁,办公用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从单位仅有的10间办公室中,腾出2间,其中一间13平方米办公室按晋级达标的要求改建成综合档案室,另一间作为专职档案人员办公室。并按照要求安装配置了“三铁”(铁门、铁窗、铁柜)和相关防护设施。 4.建章立制。建章立制即建立制度和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的方法和制度,是我站档案晋级、提高档案水平的根本。在档案升级达标过程中,我站依据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站档案管理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档案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销毁、保密、库房管理等一整套管理规范,除按规定上墙外,还编成小册,印发给全站每位职工,以便档案管理制度“深入人心”。同时,我站还建立了档案移交、借阅等多种登记薄册,将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到行动之中,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有效运行。 5.巧借外力。“借船好出海”。档案专业服务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全面精深、专业服务能力强的特点,在档案晋级过程中,我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档案整理服务外包给了我市一家颇有实力的档案专业服务机构。共整理档案2793件,其中:文书档案件,人事档案件,科技档案件(含基建档案)。借力专业机构,不仅为我单位提供了高水准的档案整理范本,加速了档案升级步伐,还为我站培养了一支“永久牌”档案管理专兼职队伍。6.全员参与。档案管理涉及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单位每位职工。因此,我站档案晋级实行全员参与战略。一是明确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就分管工作中涉及的档案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负直接责任;二是充实力量:我站配备专职档案档案管理人员1人,每一科室配备了2名兼职人员,并明确了分管领导;三是与档案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档案管理队伍“传帮带”关系。 二、档案晋级后的思考 档案升级达标不是目的,而是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一条“高速路”。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长期且艰巨;档案晋级成功,是档案管理工作一个新的开始。档案升级达标后,档案管理工作仍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1.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整改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付诸实施,是我们改进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一大有效途径。我们的档案工作虽然达标了、升级了,但仍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标准、认真查找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才能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如:电子档案资源等的档案资源的收集,又如:档案的综合利用率低等等,都是我们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短板,我们要通过“补短板,见长效”,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坚持目标导向,向更高层次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迈进。目标管理是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工具,我站档案管理工作晋升为湖北省AA级,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应借助目标管理工具,将省级档案管理AAA和更高层次的目标确立为下一阶段的目标,齐心协力,实现这一目标为之奋斗,以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3.坚持运用导向,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档案的价值在于应用,目前,档案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现象,我们应将此作为我们加强和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需求调研,确定重点,加快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应用步伐,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档案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显现度。 4.坚持人才导向,建立一支与现代化档案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事在人为,人是根本。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如此。档案管理工作对人认识误区很多,认为“什么人都可以从事档案工作”的领导大有人在,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档案兼职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也是普遍现象。因此,档案主管部门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查检,督导单位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稳定性,单位应提高对“档案人”的认识,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履职提供条件,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强化全员档案意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作者:尚静1姜会2 单位:1.湖北省宜昌市植物保护站2.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作用研究 1新媒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新媒体处于尴尬的发展处境,存在意识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1.1新媒体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认识不到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普遍使用,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技术传播成为时展趋势。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媒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比较片面,想当然地认为新媒体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在于引进一些信息化的设备,如在各个村里简要配置计算机、传真机等硬件设施,这些简单的措施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实质性作用,忽视了新媒体在农村的建设。 1.2缺乏新媒体专业性技术人才 农村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还要懂得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善于在浩瀚的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中筛选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新技术,从而完成农业信息技术的搜寻、收集、整理和工作。然而当前,我国教育制度无法满足农村对新媒体专业性技术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讲授的知识具有滞后性,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农村发展新形势,无法快速适应农业的发展变化。此外,新媒体的基层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整体较低,对网络知识的了解甚少。 1.3新媒体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其中大部分的网络设施都是为政府服务的,网络媒体信息比较少,且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2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2.1提高农户的媒体化意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千年的农业种植历史,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已成为我国农业特色形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强化农户利用新媒体的意识,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观念,使农户真正意识到媒体信息就是资源,媒体信息就是财富的意识。意识是改变行为的基础,只有农民从心里真正意识到新媒体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学习和驾驭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提高新媒体技术对农业经济作用的宣传 当前,电视仍为我国农村最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是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因此,新媒体技术宣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视这一媒介在农村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捷的优势,结合当前作物,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和传播。此外,利用农村赶集、庙会、聚会等人群聚集形式,开展新媒体作用宣传,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3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 当今社会是新媒体教学和学习的时代,正可谓“处处点击皆学问”,政府在提高新媒体宣传的同时,应积极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手机短信咨询、论坛等反馈渠道,及时有效地将农民接收农业科技信息的情况反馈给传播主体。这样有助于专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通过新媒体途径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宣传反馈的问题。这样即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也克服了大众媒介反馈不及时的缺点,有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快速高效传播。 3结论 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农业要想走向世界市场,获取更大经济利益和品牌知名度,更及时、快速、准确地掌握国际农业前沿发展动态。手机、网络、微博、淘宝、阿里通和亚马逊等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为农业信息的快速传播架起了桥梁,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产品信息、发展趋势等信息的获取,由此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规模,优化农业结构布局,调整农业收获时期,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新媒体能够及时反馈农民需求的信息,扩展政府组织部门与农民快速联系的渠道。因此,我国在充分挖掘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势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构建我国农业信息快速传播渠道。 作者:胡芳华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问题分析 1.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及研究的意义 1.1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手段要靠技术推广,因此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联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示范应用的纽带和桥梁。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优化农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内容、形式不断更新,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职责也随之扩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肩负着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还是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的参谋助手。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有关农业的各种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时,需要了解、掌握农民及农业科技的实际情况,科技推广人员处于农业前沿,知悉“三农”的第一手资料、信息。因此,要求农业推广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1.2研究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国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农业丰,则天下兴;农业强,则天下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发达的、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管理组织,在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状况如何,往往会决定农业技术推工作成效。因此,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通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探究并加快实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刻不容缓。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与效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蒙自农业的竞争力,开创蒙自农业、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未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2.蒙自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 蒙自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主管部门是农业局下属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专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人;乡、镇农业技术站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人,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计***人。据笔者调查,农业技术职员在编不在岗达到的问题十分突出,占28%。近年来,蒙自市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广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了一些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积极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尤其在指导广大农户提高农业科技知识和使用水平方面,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高和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今后加快全市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蒙自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农业时代的到来,蒙自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在机制、手段特别是人员素质方面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的需要。特别是当前不少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运转困难,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令人堪忧,对于推进蒙自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2.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蒙自市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除了受想认识、工作方法、管理体制、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外,还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周期长、更新慢等影响整体素质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全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仅5人,占3%;35-45岁的28人,占17%;46-55岁的53人,占32.1%;55岁以上79人,占47.9%。农业技术人员老龄化、后继无人现象相当严重,年轻有为技术人员断档,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在岗农业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达94人,占57%。高学历人员十分奇缺,高素质的人才严重匮乏,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很不合理,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与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 2.2.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知识退化。 目前,现有的镇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远远不够。蒙自市已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农业种植主导品种变成了水稻、石榴、甜椒等,畜牧以生猪为主的多种经济种植养殖并举的新格局,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现代农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滞后,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要求。 2.2.3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机构徒有其名。 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自收自支,在经营与公益之间徘徊,不少乡镇尤其是不发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有的被卖掉,有的被迫解散或放任自流,基本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有些好的乡镇情况虽然好些,但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的定位不准、非技术人员占用编制、推广经费短缺和推广人员待遇、收入比较低的问题,不少农业技术站靠从事经营性活动增加收入,很难留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2.2.4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机制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乡镇站、所由事业单位转为乡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之后,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量大大削弱,主要反映在:一是单位的性质没有明确。现在的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落了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不是事业单位,又不是企业;既不是国有,也不是民营。责任主体不明确,处于四不着边的游离状态,给资产、产权、债权、债务清算处理造成障碍,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在基层得不到迅速、有效的落实。二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在编的国家干部变为受雇佣的社会人群,失去了维系安稳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有利条件和强力支撑。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弱化,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淡化,农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潜能严重不足。三是农业技术推广资产流失,家底越来越薄。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为了分流、安置原有人员,农业技术站、所原有的办公用房差不多快变卖光了,或用于买断身份,或用于偿还债务,或用于的安置,原国家对乡站建设投入所形成的资产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农业技术站、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基本成了空壳,靠“一个牌子、一张嘴子和两条腿”工作。如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从事推广工作,更谈不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了。 2.2.5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断档严重。 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站所根本就没有人员更新,加之无力进行人员再教育和充实新生力量,致使全市有影响力的科技拔尖人才较以前在数量上大幅下降。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中,非专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文化水平差距大,大中专毕业的居多,文化知识远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年龄普遍偏大,45至50岁的科技人员占比过重,结构极不不合理;技术老化滞后。学科带头人和业务尖子等高等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断档,有些乡镇甚至严重缺乏、屈指可数,给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区域技术的开拓创新和农业科研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提高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的建议与对策 3.1全面提高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力军,其素质如何事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笔者认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大农业综合基础知识,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以及熟练的实用技术,包括土壤农化、果树种植、蔬菜和作物栽培、农业机械、农业气象、畜禽饲养、加工贮存、病虫害防治、家禽疫病预防、遗传育种等专业素质外,农业推广人员还一是要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工作精神;二是要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要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坚持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去,亲自动手,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自己了解当地情况,积累工作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农村和农民的不断发展进步。 3.2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内部管理。 目前,推广站由乡镇自主管理,面临资金、设备、人员等诸多因素制约,拆东墙垒西墙已很难为继,也不利于其人员流动和规范化。具笔者所知,乡镇推广站已配人员80%都在做与农业技术推广不相干的事,经常被乡镇政府抽调打杂。致使一些有较好技术的农业技术人员,一旦到了乡镇其专业就荒废了。因此,加快全市特别是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根据蒙自市的实际,借鉴农业发达地区的经验,建议乡镇一级的推广站最好能归县级直接管理。一是科学合理地恢复和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为产业服务。二是发挥农业技术优势,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延伸和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是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3.3切实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 根据蒙自市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尤其在主导产业方面更应加强,以加快蒙自市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广机构应采用多种形式、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业推广人员创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机会,使他们的技术、能力、素质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按照发展需要,科技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培训,3年进行一次有3—6个月时间的知识更新,个别人员还须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要更多地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创造学习、“充电”的时间、空间和条件,各级政府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真心爱才,善于护才,广为求才,精心育才,大度容才,取于护唯作用的社会氛围。如目前正在实施的农业配方肥料项目,蒙自市已选择特色产业水稻和甜椒两大作物推广,对所确定项目负责人、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使之充分认识作物配方肥的重要性、主要养分含量、培肥比重和方法,充分调动示范户参与项目推广的积极性。 3.4真正健全提高素质的考评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必备素质一般包括:热爱农业技术推广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胜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教育的综合能力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农业推广工作的全局。在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考核上,由于历史原因,笔者认为目前县级单位还不具备考核农业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能力和条件。建议有关考核工作由省级以上单位负责,让农业科研单位专家把关。这既能体现技术职称评定考核的严肃性和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尊重,又能切实保证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的质量与过硬。 3.5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人事改革,下力解决人才断档问题。 现代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应该高门槛、高素质、高考核,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最好是本科以上文凭,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严格执行,透明公开并形成良性循环。据悉,以色列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没有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就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农业专业中专学历的学生所学知识很多知识初级的,也可以说非常肤浅,在实际操作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这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的甚至不如种田农民的经验丰富,很难起到技术指导和示范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当与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条件相一致,而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聘任的具体条件,在实施工作中,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由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职责任务、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这不仅与现行职称制度的相关规定相一致,同时也能较好地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并与行业特点紧密结。一要靠有一套吸引人才的好体制、好机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让大学生扎根乡镇,安心从事农业公益性推广事业和农业技术工作;二要靠合理的经济、政治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三要彻底改革目前涉农高校本科生的招生办法,可实行定向招生、定向输送,由市(县)报用人计划,参加统一高考,单独录取,学费减免、学生毕业后回原地工作。同时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班招生数量,这些学员毕业回村服务3-5年后,优秀者聘用一部分补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探析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国际做法 (一)印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006年开始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使得印度的农业总体效益和农业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为此,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且实施多种农村发展战略和计划,促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政府、科研部门、农业大学相结合,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印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国家农业科研和教育系统(NARS)、农业推广系统两个部分,形成了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以及其他部门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主要特点如下: 1.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印度政府的推广体系和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脉相承,目的在于农村的综合发展。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银行顾问丹尼尔•贝诺尔的指导下印度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系统,成立了专职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和考察体系。这样一个体系的建立,使得印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成为了一个专门的体系。 2.职能分工明确,效率较高印度的科研单位的推广活动主要以国家农业科研委员会为主,各大学通过设立学术、研究和推广教育3个委员会来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国家农业科研委员会主要负责科学研究、教育与培训、技术推广等3个方面的事情。包括在全国选出典型地区作为新技术推广示范点,将研究成果从研究所转移到农村进行实地试验;并且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培训中心和农业科学中心来专门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农业院校主要通过专家培训计划,每年培训500名左右专家;对农民及推广员进行培训,以及参加全国性的示范活动,用向农民提供咨询和示范服务等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 (二)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也被称做合作农业普及事业,其最初目的在于通过普及农业科技来弥补农村老龄化和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问题。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以都道府县为普及指导中心、试验研究机构、农业研修教育机构配置普及指导员,开展地域农业技术革新。在日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日本政府及相关合作社起到了沟通和桥梁作用,通过建立农业者合作组织的体制支援经营管理和农业生产。切实起到了提高粮食自给率和农田收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了农村经济。日本政府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资助力度非常大。2011财年,日本用于合作农业普及事业的资金为562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23人民币,2013),用于各种农业科技普及活动。日本普及指导中心共369个,普及指导员6996人,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科技推广,实现了农民、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等的合作与发展。 二、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作经验 1.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因为它与资源环境、国家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等紧密相关。以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那些推广难度大、投资大、风险大、社会生态效益好的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效提高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满足了各地区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效果。 2.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可以保证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进行。为此,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和准入资格,培育了一支精良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精良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位,并且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而且要懂生产和技术、市场和加工以及现代管理方式。 3.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如日本的项目推广方式、美国“三位一体”的推广方式,具有区域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这种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形成了综合性、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推广内容,延伸到涉农的各个方面,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 4.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保障为了给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保驾护航,各国都具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各国通过确立推广机构的法律地位,并运用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行财政拨款,这是各国一致规定。政府的财政支持就成为各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使农业科技推广具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作者:李海舰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上海农业科技推广策略 一、上海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一)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 近年来,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化,上海郊区奶牛、生猪良种率达到100%,水稻和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郊区水稻平均亩产达到或接近550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过科技兴农,培育了新品种,推广了新技术,促进了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郊区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如嘉定马陆葡萄,南汇西甜瓜、青扁豆、水蜜桃,金山蟠桃,青浦草莓、茭白,崇明花菜、蟹,奉贤黄桃、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成为郊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蔬菜和畜牧等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通过建立农业科技下乡长效机制,采取合作共建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结对帮扶等多种保障措施,促进了这些获奖成果绝大部分都在农业生产中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呈现多元化态势 上海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以政府为主导,近年来呈现了多种形式,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中介服务组织等都参与到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上海市鼓励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创建区域性技术指导站或研究所,开展专项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上海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高校主动参与型”、“非农企业介入型”、“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室通过创建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创立工作制度,实现了高校与政府、推广机构、农户的零距离对接,走出了一条以高校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的新路,使高校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 (三)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首席专家技术负责制、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绩效评价制等制度,逐步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2009年,除了浦东、金山、崇明实施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外,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稻、蔬菜、园艺、生猪、渔业、果树、白山羊生产的科技入户工程,累计组织了524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培育科技示范场(基地、社)723个,科技示范户3825个,重点示范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基本达到100%,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农业示范基地对科技的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依托科技兴农基地,示范带动郊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建立了一批以西甜瓜、草莓、鲜食玉米和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进程。上海汇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汇区,是重要的瓜果生产基地,通过大规模选用国内外优质杂交良种,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源,采用标准化、科技化的生产技术实施生产,该公司已经成为上海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在长江农场、跃进农场、崇明新河镇现代农业基地,实施“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集成应用水稻新品种、群体质量平衡栽培、农机农艺配套、机械插秧、病虫草害防治、精准农业等八个方面的技术,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引领了全市水稻高产创建活动。 二、上海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需求存在不对称性 一是农业技术的实用性不强。由于农业科技项目都是由政府主导,所设立的科技项目能够保证符合政府目标,而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很多项目负责人更关注政府对科技的偏好,而忽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上鉴定专家大多是官员和学者,长期就会导致科研立项、鉴定、推广程序化,农业科技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二是农民能够获取的农业技术不多。作为政府和科研机构,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比较容易,而农民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能够获取的农业技术不多,加上农民文化层次水平较低,获取的农业技术信息很难有效消化和吸收,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 (二)农业科技服务难以满足农民需求 农业科技推广一般由政府主导,在农业科技推广思路和内容方面,政府计划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些农业科技不一定是目前农民特别需要的,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市场需求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满足。由于乡镇农技人员数量有限,加上乡镇合并,农业技术服务的范围扩大到2~3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从乡镇到村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过去村一级负责农业生产的队长负责本生产队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且生产队(村民小组)长就是生产技术的指挥员,但现在全部由乡镇农技人员负责,农业科技推广的难度比过去更大,农业科技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随着农业科技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掌握高科技农业技术和设施知识,还需要掌握和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物流、信息等多学科知识,但农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女性化、知识水平偏低的现象,不能适应都市农业发展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需求。近年来,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由区县干部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已经多年不招聘农业科技人员,没有新鲜血液充实,因此农业科技人员中年轻人的比例逐年下降,知识储备老化,实际业务水平难以提高。 (四)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职能定位不清 上海已经形成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但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使得各推广主体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原来的农技站、兽医站、植保站、农机站、农业公司、副业公司合并而成,镇一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内容庞杂,除了做好技术服务的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许多行政性工作,如水稻补贴的落实、外来农民的摸底调研等,还有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造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无法专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强 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对于上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有的农业科技需求从对种子、栽培等硬的生产技术拓展到对市场、经营、管理等软技术的需求,从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转向对农村全方位服务的技术需求,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大多定位在大宗农作物上,对具有特色农业出现的技术问题关注不够,在技术服务中注重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前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对产后的产品储藏和加工及农产品的销售信息等重视不够,难以有效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体现不足,有些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 (六)劳动力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失衡日益凸现 2008年,由市农委组织的以639个经济薄弱村为重点的调研显示,被调查村农民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75.9%,务农人员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岁~6O岁的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崇明的调查情况为例,55岁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占被调查总数的70%。此外,农业知识结构不适应都市农业的要求,在现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有60%以粮、油为主,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园艺、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动植物防疫检疫、市场流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三、加快上海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一是对农技人员进行定期轮训,使他们适应当前都市农业发展中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等的要求,积极推进包括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展示示范等方面的培训,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领先一步掌握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二是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优化农技人员的人员结构。三是继续加大“科技入户”工作力度,提高科技兴农效果。“科技入户”工作是从2005年起在全国推行的一种成果转化方式,是当前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的重要手段,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将项目性做法变成常规做法,建立科技入户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推广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 明确基层推广部门的职能,同时建立乡镇到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网,完善推广环节。明确专人负责全村农业技术服务,联系农民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保证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开花结果”的整体环节的完整。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技术服务人员的工资、业务经费应纳入财政管理范围,并不断充实其业务经费,提高人员工资待遇,免除其后顾之忧,更好地调动他们开展各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重新核定各级推广机构编制,达到既精简机构、优化队伍,又能使农技推广机构运行有效,促进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思路,充实农业科技推广内容 随着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及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传统观念、内容和方式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应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令传达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服务方式。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需要广泛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还需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产业链,由传统的单一提供产中技术服务拓展到产前的信息、农资、种子服务以及产后的加工、销售、运输和储藏服务,充实农业科技服务的内容。 (四)进一步深化基层衣技推广改革,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要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改革,稳定基层农技队伍,优化农技队伍结构,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让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真正有“归属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乡镇农技中心的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推广工作经费,让乡镇农技人员能够”安居乐业”;其二,要打破身份限制,在乡镇农技人员中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让多年来推广成绩显著的乡镇农技人员能够有“奔头”,能够得到交流、提拔、重用;三是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技推广体制。通过深化改革,使乡镇农技中心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更加便捷、高效、具有可操作性;四是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引进人才、促进人才流动,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整进人专业结构,择优录用,每年招聘3个~5个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和“三支一扶”大学生,解决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五)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拓展农业技术推广市场 培养镇村农业信息和科技示范户队伍,鼓励其它经济实体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支持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同时加强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完善信用自律机制,拓展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依托产学研联合,探索推进“科学家+企业+农户”、“龙头企业+民营研发机构+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并在更大范围推广,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效率,力争使一批专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脱颖而出,并以此带动农民增收。 (六)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针对目前农业劳动力面临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失衡的现象,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为重点,大力推广专业农民“百、干、万”培训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综合素质,使其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二是制定扶持政策,通过定向培养、“三支一扶”大学生和务工青年返乡创业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新型农民投身到都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来。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 摘要: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大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对农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是各级农业推广组织联系农民的纽带,与农民关系密切,在农民中有威信,是农业推广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的问题不少,已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时期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新要求,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探索并制定合理的策略对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形势;对策;长远性 近二十年来,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很多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当今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行政式推广方式,剥夺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技术,造成推广效率低下。 1.2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由于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其表现:一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科研单位长期处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之需要,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不多,造成大量农业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而对于农业推广部门来说,不了解农业科研进展情况,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二是农协组织、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关系问题,目前农协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1.3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运行机制是农业科研机构只管科学研究,很少考虑研究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应用后会产生多大的效益等问题。加之政府倡导科学决策及受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主义甚至泛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者的建议往往成为决策的依据。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均是在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见解、观点带进决策中,研究的优先领域实际上是由专家而定。专家则偏好“高、精、尖”研究项目,往往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精、尖”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从制度安排上诱导科研人员去选择“高、精、尖”研究项目,这也是农业科技研究脱离生产实际的原因之一。各级各类农业学校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以理论为主,特别是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最好也就是介绍一些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而已,至于如何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多数教师自己心中也没底,而且对动手操作一类的实用技术不屑一顾,这样必然导致农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此外,在现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自主性很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什么样的新技术不是由这些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的,而是由政府决策,但政府的驱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偏差,造成所推广的技术与农户生产需要的技术不一致;二是由于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还不具备综合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自主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应当是应用研究的继续和延伸,但是受到人员素质、科研手段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主研究难以展开。这种状况势必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1.4以推广“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为中心 由于缺乏诱导和激励机制,推广人员的推广结果,往往与其利益并不挂钩,使推广部门及推广人员在方法上只注重“推”,忽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致使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使推广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2.1优化推广资源 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工程,以公益性为主,必须依靠财政投入支持。各级政府每年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村建等方面的投入,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补助农业科技推广。要通过现有的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科技函授学校等,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帮助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2.2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和规范 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的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这应该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目前,适应市场要求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公司或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与农民行为相结合,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政府部门的推广体系,要转变观念,改变等任务、靠项目、要经费的做法,主动适应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4实行分类推广,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鉴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必须进行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由不同的推广组织进行承担。对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农产品,可由生产者或企业出资进行推广;对于弹性比较小,又涉及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必须由政府进行承担。 2.5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鉴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联系松散,甚至脱节的现象。可设立推广委员会或联络办公室,由从事科研、教学、推广、农民、企业有关人员代表组成,加强联系,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实施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实现第一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实践中,平利、石泉等县在实施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活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科技队伍作用,提高农业效益作了一些思考。 一、有益探索——科技推广机制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经济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一系列创新。作为对农业发展起科技支撑作用的科技推广体系也不例外,从机构、队伍、推广方式等方面必须适应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 1、机构建设——适应专业化、产业化要求 过去,我们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原则上实行上下对接,一个模式,主要是农技、畜牧、农机、农经四大块。这两年,随着各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优势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一些县开始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平利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提出一业率先突破,建立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的目标。为了适应这一产业的发展需要,该县按照精简、便民、高效的原则,理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把原由林业部门主管的茶叶工作划归农业局主管,建立了县政府直属事业局茶叶产业局,成立了茶技中心,在茶叶基地乡镇设立茶叶站;并建立了绞股蓝研究推广中心,保障了产业发展技术体系和技术需要。 2、队伍建设——向优势产业、生产一线集中 在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最终必然落脚在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上。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业科技推广采取的是行政加技术的方式,这种推广方式多依赖行政命令;加之权责不明,经济效益与个人利益脱钩,严重影响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推广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科技人员只有沉下身子,走典型示范、效益引路的推广途径。平利、石泉两县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机关,在广阔的绿色田野中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平利县支持科技人员带资创办龙头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并享受政府对龙头企业和农民办企业同等优惠政策,收入归己;允许科技人员带资在企业工作,并在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给在农牧三场改制中入股的科技人员优先配股。仅县直农业部门就有23名科技人员创办领办龙头企业或在企业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在主导产业基地抓点示范,将目标任务与干部工资、奖金挂钩。农业系统共抽调232名技术干部,抓各类示范点88个。石泉县按照“两区两带”发展战略,确定把国道沿线农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川道地区建设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带,为此,将分散在农业、畜牧、林业、蚕桑、水利等大农口系统的科技人员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实行单位委派和科技人员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资金在高效农业示范带内跨专业、跨乡镇承包农业科技项目。参与科技承包的人员在原单位一切待遇不变,编制保留;对承包项目实行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承包中获得合法收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优先晋级晋职。2003年共有46名科技人员,承包了14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县农业局组织40余名干部职工创办科技示范园,直接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占县级农业科技人员的63%。 3、推广模式——科技经济一体化 面对传统的推广模式不适应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情况,石泉、平利两县大胆探索,引导科技人员融入市场经济大潮,采取多种途径,使科技和产业、科技和经济有机结合。一是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这种方式主要是由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个人租赁土地,投资入股,引进优良品种、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通过效益示范推广先进技术。近两年石泉县农业局干部职工集资入股59万元,创办了三个科技示范型农业企业,由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承包管理。投资23万元建成50亩设施农业示范园,投资23万元建成100亩观光莲藕示范园,投资13万元建成以奶牛为主的畜牧良种示范场。二是创办领办龙头企业。平利县围绕畜牧业、茶饮业两大主导产业,通过职工入股组建了牧工商有限公司、女娲茶叶有限公司、农盛绞股蓝饮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万元的平利县牧工商有限公司,立足于全县养殖业发展,提供畜禽良种、优质饲料、畜禽药品、饲料加工设备等配套服务,年营业额60万元。拥有50万元固定资产的女娲茶叶公司,主要履行对全县茶叶统一品牌管理、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化质量管理及产品宣传和市场开发等公共基础工作职能。依托种植加工大户成立了女娲银峰、女娲绿茶、八仙云雾三个品牌经营公司,并为三个公司提供统一品牌包装,为打响女娲品牌奠定了基础;以加工大户为依据,组建了48个名优茶加工厂,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申报取得了5000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女娲茶叶公司已成为全县茶产业的龙头。平利农盛绞股蓝饮品有限公司,开展了绞股蓝产品开发、质量认证、产品营销、宣传推介等工作。取得了3000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建立了72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建了12个绞股蓝加工厂,年均销售优质绞股蓝255吨,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三是技术入股。平利县牧工商、女娲、农盛三个龙头企业分别从农技、畜牧、茶叶、绞股蓝四大中心聘请技术顾问22人,女娲银锋、女娲绿茶、八仙云雾三个民办股份制企业也分别从茶叶技术部门聘请了技术专家,取得一定的技术分红。石泉县农业局干部职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杨家坝农民合伙,建成了100亩优质西瓜、名优特瓜果蔬菜及花卉、盆景等示范基地,参与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全过程。四是内引外联,推行订单农业。石泉县农业局引进山东国泰公司的“两瓜一菜”生产技术和订单农业机制,由县农业局和镇政府组织农民集中建塑料大棚,每亩年付给技术指导费500元,国泰公司全部回收产品。引进的汉江置业公司投资1600万元新建池河农科园,通过“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带动周边村组发展养殖大户300余户。引进的浙江草莓能手何发新租赁城关镇堡子村土地20亩种植草莓,并通过农业局与58户农户签订了草莓种植技术指导与产品销售合同,带动农户发展草莓120亩。 二、初显成效——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双赢 从两县的初步尝试和探索的情况来看,推广模式的转变既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又使农业干部在亲身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了产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双赢。 1、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化进程。机构重组,使农业技术干部专业对口,用有所长;技术推广方式的转变则使科技经济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平利县在成立茶叶局和绞股蓝技术推广中心并实行机制创新后的短短三年时间,茶叶和绞股蓝产业从基地到加工、到品牌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茶叶面积从3.2万亩发展到7.6万亩,产量从324吨发展到1000吨,面积和产量接近全省的1/6,居第三位;绞股蓝人工种植面积从2000亩发展到1万亩,龙须茶从50吨增加到400吨,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70%以上。兴办龙头加工企业90余家。并从统一品牌入手,实现茶饮业四统一,既统一品牌、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包装,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和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基本形成,绿茶实现订单接近全县的50%,绞股蓝接近70%。石泉县池河农科园在建园期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将可带动全县出栏优质商品猪10万头,产值过亿元,推动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石泉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和观光莲藕示范园带动了全县特色农业和蔬菜产业的发展。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推广机制创新,发挥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利县2003年茶饮业综合产值实现6000万元,规模、质量、效益均较2002年翻一番,全县仅此一项增长1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元。石泉县2003年通过科技承包引进重质的反季节大棚西瓜、蔬菜、草莓平均售价高出常规种植的2倍以上,西瓜、蔬菜平均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草莓平均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引进种植的莲藕平均亩产值达5000元左右,相当于4亩粮油作物产值。在整个“高效农业示范带”中,建成示范点30个,培植科技示范户20户,示范面积2000余亩,示范带内农业产值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增收2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27元。 3、农业科技队伍得到锻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人员自身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思想保守,面对市场经济无所适从;二是技术陈旧,只适应传统的农作物大田技术,产业化要求的市场知识、信息知识、现代农业知识十分欠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光靠教育和培训远远不够,只有在市场中、实践中去搏击,承担风险,增加压力,迎接挑战,更新观念和知识。平利县、石泉县通过机制创新,使大批科技干部在艰苦的岗位、复杂的环境和亲身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科技人员通过参股、创办、领办龙头企业或创办科技示范园,开展科技承包等方式,使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产业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新信息的自觉性显著提高。石泉县农业局干部王良全等在科技承包中,不仅承担田间技术指导,还要带领村组干部外出寻找产品销售市场。平利县科技干部在协同搞好茶叶、绞股蓝生产加工销售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申请原产地保护。绞股蓝原产地已获国家认证;完成了绞股蓝和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绞股蓝国家生产标准已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家初验,绿茶系列规范标准以为世纪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茶认证通过省级验收,女娲银峰2003年在西北五省获全国唯一金奖。 三、存在问题——机制障碍和思想障碍 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我市农技机构队伍建设、机制体制、推广模式、农技队伍的现实状况与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行调整改革,使队伍建设与产业建设、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1、机制体制不顺。一是机构设置和产业发展不适应,没有按产业建设需要对口设置机构。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没有选人用人的自主权,一方面大量非专业人员挤占专业编制和专业岗位,另一方面农技人员大部分忙于包村抓中心工作,不能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农技推广上。三是推广模式不适应。量大面广仍采取的是面上培训,走村串户,田间地头宣传,或在“第一车间”抓点示范的老的推广模式。这种方式与市场不对接,与产业不对接,与农业科技人员责任和利益不对接。 2、观念不够解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农技队伍总体上讲思想不解放,观念保守,计划经济、产品农业的观念浓一些,市场经济、商品意识淡薄,对传统大田技术关注多,对农业高新技术不掌握,对延伸到二、三产业的相关技术更是不了解不熟悉;思想上缺乏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敢在市场中去搏击,不敢试、不敢创,安于现状。 3、投入不足。一是农技队伍长期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科技干部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办公室里,这对人才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二是投入的方向和重点不明确。微薄的资金投入集中在面上培训、下乡检查大田生产上,没有把投入重点放在市场培育、龙头建设、标准化生产上。三是缺乏农业产业化建设风险防范基金。农业生产是在“露天工厂”进行的,受自然因素的制约,风险比较大。农技人员自主投入承包时,一次性投入过大,一旦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农技人员将无法承受。同时,由于机构改革频繁,农技人员担心创办科技实体一旦得取效益,怕减少财政拨款甚至“脱钩断奶”。 4、产业发育不足。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虽有所进展,但与发达地区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势头相比还很落后,除茶叶、蚕桑、黄姜、中药材、绞股蓝等产业雏形初现外,其他的更多还集中在大田,且规模不大,分布不集中。产业发展与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产业发育不足,科技人员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农技人员的不适应又不能保证和促进产业发展。 四、完善思路——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双管齐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大田栽培向产业发展链条延伸,从小而全的家庭模式到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都需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农技队伍去适应并促进。调查中我们感到,必须从思想观念、机构机制、队伍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使我市的农业机构和队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进程。 1、适应市场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为主转为以龙头企业、中介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和承包大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在服务内容上,由原来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转为以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由原来的单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转为生产、加工、流通一起抓;三是在服务目标上,由单纯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在方式方法上,由原来的面上指导为主转为搞承包、办示范园、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2、适应产业需要,建立适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全市和区域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全市的蚕桑业,平利、紫阳的茶叶,旬阳、白河的黄姜产业,平利、镇坪的中药产业等,产业布局和产业化雏形已初步形成。但总体来看,全市农业产业化程度还很低,应按照建设绿色**发展战略,围绕“药、水、游”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明确重点,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并积极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产业化进程,为全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为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当然,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我们对农技机构和推广体系及人力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其调整的方向应该是根据各县的产业变化,各县的特色和主导产业应该建立全县性的技术推广体系,下设机构不宜实行乡镇均衡设置,也应按乡镇产业布局针对性设置,甚至可以按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域设置专业技术推广机构。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争取项目资金和上下对口,形成技术推广的合力出发,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应逐步理顺,把蚕、茶、果、药划归农业部门主管。 3、适应科技推广需要,理顺人财物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农业系统人财物以块块管理为主,这虽然有利于加强基层政府职能,但不利于科技推广工作。我们认为理顺管理体制应与乡镇政府职能转换和乡镇机构改革的远景目标相统一,总体应坚持双重管理的模式,在财政管理上以乡镇为主,在人事、技术、项目资金管理上以县局为主,并逐步根据业务和产业发展,强化县一级,弱化乡一级。对一些区域优势产业凸现的地方,可以打破行政区域设置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促进产业稳步发展。在农业系统内部,按照“责、权、利”相配套,管人管事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创新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奖惩机制职能。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系统内的人事管理与调配权,在总编制的范围内,由农业行政部门按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系统内灵活高效地调配力量,实施竞争上岗,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优胜劣汰,奖勤罚懒。 4、适应发展需要,建立有利于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平利、石泉两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政府重视科技人员并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科技人员就能够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大显身手,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才建设的双赢。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干事创业。对领办、创办、参与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农业科技人员实行“三放宽、三不变、三优先”的政策,即放宽管理权、放宽经营权、放宽经营项目审批条件,同时大力支持他们向各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其工资、隶属关系、福利待遇不变;在机构改革中优先招聘留用、优先晋升职称和评定岗责优秀、优先外出进修学习。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为科技人员干事创业提供支持。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政府应该给与一定的资金扶持,采取重点扶持、扶强扶优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实业家。还要从政治生活待遇上关心他们,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光荣的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依然以政府为主体并与科研单位、学校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也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管理万式陈旧技术人员不足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其管理体制也是由行政管理机构来制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农业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通过对现如今各地区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调查技术人员的配备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常稀少 1.2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现如今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万面的倾向了非常强这也就造成了早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科研成果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轨科技的创新、推广不能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的院校研究与农业现状不相适应的现状 1.3条块、部门、地区分割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是由专人对这一地区进行推广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本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条块、部门、地区的分割使得技术不能相互借鉴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速度和推广质量 1.4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下政府依然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这种推广形式已不能买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往往政府很好的构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1.5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 在当前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人才力量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过程中现买情况却是农业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 在现如今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消除掉并能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鼓励企业、科院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科院、农民相互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现如今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不断浮现我国继续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因地制宜并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建立科学的推广机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利用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多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将农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联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2.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科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基层组织进行技术培训、法律支持、科技推广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买际出发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调控合理部署各部门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工作中来通过技术革新、人才调配、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手段逐渐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马素梅单位: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农经站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策略 一、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农业科技推厂发展现状分析 1.1.1我国农业科技推厂体制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厂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政府主体是的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一乡镇五级农业科技推厂组织体制政府主导其机构设置、运行万式。 1.1.2我国农业科技推厂的投资体制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厂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三个万面一是来自政府财政一般性农业科技推厂事业费二是专项推厂项目经费三是非政府来源的推厂经费如农业科技推厂机构创收收入等[4j213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厂模式随着体制变迁和买践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推厂模式内容和万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主要推厂万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项目推厂型(2)示范农场及科技园区型(3)技术承包型(4)技物结合型(别咨询服务型。 1.2我国农业科技推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推厂体制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厂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陈旧的组织管理万式科研、教育、推厂与买际生产脱节各部分割据协调不利资金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市场化太低农业技术推厂人员分布不尽科学技术推厂队伍素质不够高现行农业技术推厂体制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等 1.2.2推厂经费不足 虽然农业技术推厂工作历来收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厂投资占。尸的比例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1.2.3人员素质问题 农业技术推厂队伍专业技术不过硬缺乏精兵强将从业人员不足平均每个农业技术推厂人员服务708名农业人口每个种植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2436公顷耕地说明我国专职农业技术推厂队伍由于人数不足而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1.2.4农民的文化素质低 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种种原因我国农民素质在整体国民中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多数农民仍然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万法这其中主要原因与农民对于新技术新经验的接受能力太差有着直接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不能为其所用。 二、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2.1加大农业科技推厂经费投入力度 依法保障农业科技推厂工作的基本经费是各级政府应该首先做到的除此之外考虑到我国农业的生产现状多数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较为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厂大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厂缺乏正确充分的认识以止匕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农技推厂经费投入以克服种种不足通过重大推厂项目以促进科研成果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从而买现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帮助农民致富。 2.2健全农业科技推厂体系 在西万发达国家中由上到下的改革方式正逐渐被有下到上的推厂万式所取代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具体过程表现为由科技人员根据农民或者基层组织提出所需求来决定技术推厂项目的万式而不是依靠政府和科研单位来决定技术推厂项目的万式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厂模式应该着眼于这万面的改革与转变。 2.3加大培训提高全员科技文化素质 只有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培训使得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厂大农业科技推厂人员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在培训农业科技人员时可以对我国现有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不断提高从而使他们采纳、应用、并受益于先进科技成果。 2.4加强科学普及宣传力度和人才管理 在宣传工作中政府部门应该做到利用各种渠道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如发放农业推厂技术系列丛书开办农业厂播学校组织开展不同技术推厂示范基地间的相互参观学习和交流在人才管理万面要通过农民科技企业家培训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进行大力培养。 作者:杨帆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建议及措施 一、临夏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职责不清,知识老化从近年来的推广工作情况看,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职责不清,知识老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不顺;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亟待提高;四是农村专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㈡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推广力度不够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技术力量薄弱,而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设施简陋,有相当数量的乡镇推广机构有办公场所,但无必需的仪器设备,没有稳定实验基地,科技推广仍处于眼看、手摸、耳闻的阶段。乡镇没有专业科技人员,科技推广更无从谈起。 ㈢科技推广后备人才不足现有在职人员素质不高,后备人才不足。据了解,目前,很多职业学校虽然设有农村急需的种植、养殖等专业,但学生毕业后都会被送到大城市的企业去打工,基本上没有实现学有所用;又由于编制有限,非专业人员充斥着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同时,推广工作比较辛苦,许多大中专毕业的农业专业学生很少选择到基层推广部门工作,这使得农技推广服务部门人才断档,后继乏人。 ㈣技术服务方式落后实地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少,大部分仍停留在走村串户、田间地头等传统农技推广模式。农民急需的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等方面的科技人才缺乏,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滞后,对新技术、新方法不了解、不掌握,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道的很少,导致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㈠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技队伍素质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的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根据情况分类处理,对空缺的岗位及时补充人员,对长期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归位。不能归位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予以执行。对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在认证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鼓励涉农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 ㈡加大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一是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做好科技示范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增强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本领。二是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特别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方面的培训,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㈢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对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充实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队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载体,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依靠。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二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三是解决农技人员的下乡补贴等,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四是转变观念,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五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市场信息服务;六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 ㈣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有效整合各种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全方位对农民特别是产业大户进行分期全员培训,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组织短期培训,发挥城郊乡(镇)村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州农业科技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开设专题讲座,把农民迫切需要的新技术送到他们手中,运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部门建立“临夏农业科技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多形式地向农村干部群众推广科技知识,传递科技信息,及时提供农业政策法规、病虫害情况通报、市场行情和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技术信息等,建立咨询信箱和联系电话,方便广大农民学习和查询,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库等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和临夏农业科技信息网,及时为农民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总之,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须及时调整和深化这项工作,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宗彩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学校 农业科技推广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探微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依然以政府为主体,并与科研单位、学校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也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管理方式陈旧,技术人员不足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其管理体制也是由行政管理机构来制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农业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通过对现如今各地区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调查,技术人员的配备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常稀少。 1.2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由于我国现如今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方面的倾向了非常强,这也就造成了早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科研成果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轨,科技的创新、推广不能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的院校研究与农业现状不相适应的现状。 1.3条块、部门、地区分割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是由专人对这一地区进行推广,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本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条块、部门、地区的分割,使得技术不能相互借鉴,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速度和推广质量。 1.4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下,政府依然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这种推广形式已不能实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往往政府很好的构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1.5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在当前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人才力量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过程中现实情况却是农业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在现如今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消除掉,并能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鼓励企业、科院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科院、农民相互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随着我国现如今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不断浮现,我国继续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因地制宜,并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建立科学的推广机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利用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多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将农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联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2.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农科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基层组织进行技术培训、法律支持、科技推广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3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调控,合理部署各部门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工作中来,通过技术革新、人才调配、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手段逐渐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马素梅单位: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农经站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窥探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机械制造专业人才标准越来越高。市场上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偏向具备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中职作为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1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落后 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较传统,教师进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时,仍以相关知识的讲解为主,没有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且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按部就班,向学生灌输机械制造的知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实践课程,大部分的课程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使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不会运用。 1.2师资力量不足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学校的教学水平较低。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较高水平的教师进行此专业的教学。但是,部分中职学校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不足,且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无法完全地阐释该专业的知识。不仅如此,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足,无法提供机械制造专业需求的复杂性较高的教学器材,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1.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部分中职教师偏重于机械制造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低下。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脱离了与实际生产的要求,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多数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无法在实际中解决相关问题,相关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实际操作技能较弱,无法达到社会综合型机械制造人才要求。 2优化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对策 社会在不断进步,市场人才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在此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应根据当下社会对机械制造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使机械专业人才质量得到提升,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1转变教学理念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人才培养上,中职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利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教师进行机械制造教学时,应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达到人才标准。 2.2加强实践教学 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中职学校应根据机械制造的专业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市场需求,科学设置机械制造实践教学课程。教师进行机械制造实践教学时,应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并通过实践过程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增加与企业的互动,尽量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同时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社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要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应积极与机械制造工厂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多到厂房观摩和学习,对机械制造的原理、常用结构、操作技术等知识进行巩固,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 2.3增强师资力量 机械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并培养机械制造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对此,中职学校应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支持教师进行科研,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中职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发展,科学制定教师管理制度,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2.4运用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内容较多,理论知识较枯燥,教师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讲解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应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进行机械制造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专业知识直观化,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造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对机械制图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将点线面的投影以及齿轮设计内容制成PPT课件,增加图片或视频,将机械制度的关键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不再需要反复的讲解比较复杂的机械制造知识,无需学生凭空想象相关知识的应用情况,减小了教学难度。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此,中职学校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机械制造人才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应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不断地提高本校机械制造教师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并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机械制造课堂的生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黛 单位: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CAD教学设计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在稳步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更加注重方式方法,CAD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图像的处理和制作,是一款制图软件,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这一软件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实际的应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CAD软件按照实际的施工图纸来绘制出相应的图纸,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软件的应用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够使学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一、教学内容要进行改革创新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按部就班的讲解,虽然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是并不能作为唯一。特别是在CAD软件教学当中,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软件的性质、命令以及一些使用的方法,学生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看教师进行操作示范,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教学的内容过多,但是对于实际操作的内容来说几乎是没有的,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几乎没有,完全是听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性。因此,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入一些实践操作的部分,让学生能够进行操作练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扎实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并学会实际的运用。另一方面就是教学实训内容的安排上,要强烈的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主要就是利用这款软件来进行机械制图,那么在课堂中进行实际训练的内容也应该偏向这方面,教材中的内容只是起到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在保持和教材内容同步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专业性质学习内容的安排,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的延伸资料。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利用CAD软件主要就是将纸质的图纸转化成电子形式的图纸,另一方面还要学会三维模型的创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悉电脑做图的各种指令信息,熟悉软件界面,了解基本的用途,能够快速准确的绘制出相应的图纸和模型,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关键的还是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不当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畏惧和厌烦排斥的感觉,所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由于CAD是一款和计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软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板书教学的形式已经不适用了,而更多的是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演示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实际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一边给学生展示操作的方法一边讲解原因,在讲解的过程中每个命令都会得到相应的实际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知知识从理论转化成实际操作的过程。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示范讲解一段时间,然后留出时间来交给学生对刚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在这段时间中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如果只是追求讲解的速度,从课堂开始一直讲到结束,这样其实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追求速度不追求质量,那么学生到课堂结束的时候也只是掌握了那么一小点内容,之前学的基本上也就忘了,让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够有效的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化的讲解,并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制图习惯以及方法,只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讲解和练习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体现,将教师之前讲解的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作为一个内容,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课堂学习也不会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 为了提升CAD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本身学好这一学科的要素就是要有足够的资源。首先就是要有硬件资源,也就是有配备专门的多媒体教室,CAD是一门计算机画图软件,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演示那么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辅助下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除了要有教师演示的计算机之外,还应该给学生配备多台学生机,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其实就是软件方面的资源,也就是一些教学资料的提供,除了教师以纸质形式提供的学习资料以外,学校还可以专门建立校园内的局域网,建立服务器,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这样一来学生在课余时间内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相关的资料信息,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平时学生只需要登录相关网站,输入查询的关键字,就能够找到相关方面的资料信息,这给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巩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教师还可以组建班级内的QQ交流群,学生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操作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都可以在群里进行询问,因为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地的跟随着自己,课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会更加的方便快捷,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和分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还能够建立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CAD课程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互动学习的形式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和补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对地的方便快捷的查询到想要的信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增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共同学习才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根据CAD教学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学习这款软件,为今后的学习和实际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桂小华 单位: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近年来,作者在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职业院校采取各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很多院校都是模仿,没有根据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培养人才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现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学徒制模式等。如何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服务区域,行业技术、强化专业、突出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掌握行业技术技能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是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市场、适应政府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从服务区域的机械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出发点,针对学生的能力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人创新才培养模式几个因素 (一)不断进行社会调研,关注人才培养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自身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就业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的可行经验与措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及完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往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课程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对学习兴趣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三)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其目的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为企业培养岗位人才,最终达到双赢。以往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有“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未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影响就业率。在新时期发展下,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不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市场接轨,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作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要确保自身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用人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技能提出一定要求,而这些要求也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也可以将其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保证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创建学习情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可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相比于传统的“满堂灌”理论教学模式来说,多媒体设备可以利用自身的声像合一、图文并茂等优势,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某个角度来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实践和理论有效衔接起来,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或视频影像等方式,将相应的零部件一一对学生进行描述,并将其用途以及作用通过课件表现出来,这些抽象知识是传统理论课所无法真实表现出来的,在多媒体设备应用下,能够将这些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也针对市场需求,开展了相应的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用人单位提供可用之才,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主要从建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等方面。 作者:苏明 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探索 摘要: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指导专业建设:从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办学定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建设品牌专业,切实发挥带动作用;构建三级体制平台,充分释放办学活力;实施两大素质工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一体化服务功能,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建设思路 1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立足武汉,辐射全省,紧扣内涵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成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形成校企相融、产学互动办学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使其与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相匹配,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带动相关院校协同发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课岗对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融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打造“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校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典范;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化校园,逐步实现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拓展产学研一体化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融合,使学校成为开展四技服务的排头兵、武汉市民终身学习的主渠道。通过三年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成区域领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区域辐射力、社会影响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武汉市及湖北省汽车、装备制造和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鄂政发【2012】77号)文件精神,促进建立与湖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推行“双证融合”制度;围绕武汉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武汉职业教育品牌”,建立与职教品牌建设相适应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教育品牌带动作用,促进高教实力更好转化为发展竞争力,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2.1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办学定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即坚持围绕“三圈”(围绕光谷核心圈、武汉都市圈、“1+8”城市圈)、服务“三业”(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建“三系”(构建校企合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实施“三双”(实施“实习与培训双向基地、教师与技师双向兼职、学生与员工双向培养”策略)、打造“三型”(打造创新型、开放型、就业型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坚定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2.2建设品牌专业,切实发挥带动作用校企合作重点建设与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对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如下:(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引厂联企、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校企共育人才,内引“校中厂”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外联紧密型企业共建“厂中校”实习基地,按能力递进模块,多学期、分段式进行工学交替。(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和网络课程。(3)推行“以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以企业工作项目为教学项目,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过程,按企业项目检验标准考核学生课程成绩。建设2间仿真企业工作环境,即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室。(4)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实行“分段式、柔性化”教学组织模式,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模块,分四阶段段组织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教学。根据企业生产旺季和淡季,科学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生产实习,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柔性化合作。(5)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标准、网络课程,以及工学结合项目教材及电子教案、项目/案例库、试题库、媒体素材库等。2.3构建三级体制平台,充分释放办学活力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组成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在教学系部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在专业成立校企专业共建委员会,构建校、系、专业三级体制平台。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采取股份制合作形式,运用董事会管理体制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合作解决校企合作中的政策保障、发展战略、07号实验室仅仅两家做比对,由于各个实验室所配置的仪器设备的精度等级基本一样,那么在用公式(1)判断是否满意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将07号实验室判为可疑、05号实验室判为满意。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因此,两家实验室间的比对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比对作用,从而不能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3结语 通过对两家实验室和多家实验室对比的具体操作、评价、介绍以及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进行多家实验室间的比对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两家。因此,推荐在进行实验室比对时尽可能组织多家比对,得到数据后采用Z比分数来判断结果。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各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实验室之间技术和经验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对提高检测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不断健全比对试验机制、完善结果分析方法,才能使机构的检测水平迈上更新的台阶. 作者:陈帆 程婧璠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职机制专业的学生今后需要进入工厂的生产一线,他们需要具备与机床等机械设备打交道的实践能力。本文从应用人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应用型机械高职人才的基本特征,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改建议。 关键词:应用;机械;高职;创新 1引言 随着现代国内经济的发展,高端机械设备进入工厂企业之后,需要有专业人才进行加工工艺、生产方式的设计,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企业一线生产人才的平台。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当前这一人才市场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提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基础打牢、应用能力强等基本特征。 2应用型机械高职人才的基本特征 2.1基础知识储备 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首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构建他们的机械制造所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机械制图、工艺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液压技术、数控技术等。这些都是具备应用能力的机械专业高职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机械知识网络。学生只有打牢这些知识储备之后,他们才能在真正的生产过程中,设计好产品生产的工艺[1]。 2.2综合运用能力 具备了专业知识之后,学生还需要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组织生产的能力,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述那些专业知识需要相互配合,实现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因为一项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工序,不同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工艺设计人员还需要思考产品尺寸,形状公差的测定等,这些都是他们可以综合运用上述的专业知识。 2.3创新意识 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工艺设计师需要进一步具备首创精神,在一项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没有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需要工艺人员针对产品的尺寸、形状、材质等要求进行创新设计生产流程。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这一岗位的需要,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怎样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一方面需要考虑生产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还需要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3高职机制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改革建议 3.1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机制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大纲,要想实现应用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首先对高职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针对方案中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主要原则就是提升学生对机制专业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知识覆盖、综合运用、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培养出知识网络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强,创新意识超前的机械制造人才。 3.2教师队伍的调整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即教师还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因此在教师队伍方面,学院需要及时调整教师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向,将更多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人才引入到学校,让他们将自己在生产一线积累的经验教授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一种有效提升。同时现有的教师也需要积极的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节假日深入工厂企业进行学习,学习一线生产的基本经验。教师之间还需要构建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师之间知识能力的整体提升。另外,学校需要配套更多的科研资金,帮助教师进行相关实践项目的推动,一个科研项目将带动一个教师团队的整体实践水平的提升。 3.3理论课程的调整 在应用人才培养的条件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在尽可能多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加上一些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运用学完的这些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不断提升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机械原理、工艺学等课程之后,就有课程设计,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的。同时还需要在更多的课程之后加上这类课程设计内容,例如:数控技术、液压技术等,都是需要进行有效拓展其课程设计范围。另外,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引入一些与生产实际有关的课程设计课题,这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题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的能力[2]。 3.4实践教学的调整 在应用人才培养的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展机制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车间,车、刨、铣、焊、钳等一系列工种都是设计工艺的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只有他们自己操作过,他们才能对这些工种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力学、液压、机械原理等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的实验作为理论支撑,教师需要重点开展这些课程实验环节的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更加先进的实验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实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不断联系生产企业,让学生进入工厂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学习,拓展学生的眼界。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下开放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计算,最终形成学习小组的设计方案,学生的创新意识被进一步体现。 4结语 高职机制专业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教师需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机制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调整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加应用型的人才。 作者:杨娜 辛鹏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研讨型案例教学 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是运用生产现场情境作为典型教学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其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因而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教学内容专业实践性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前期实践经验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些实践经验也正是学生所缺乏需要补充加强的教学内容,基于此矛盾,课题组将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破课堂内外的时空界限,全方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构建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优化机制方向专业课教学体系 (一)加强校企联合,优化案例教学内容,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 教学中所选案例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周边企业,并将收集到的素材整理,归类构建制造加工现场案例集、夹具应用案例照片集、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网络教学平台、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网络创新教学平台,结合相关网络教学系统,应用于具体的实际教学中。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二)优化基于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应用案例时,首先需优化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过程,使分散的教学内容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保证教学全过程的相对完整和连贯。其次通过一些开发性综合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最终使机制方向专业课教学体系不断得到优化。 二、优化教学手段,落实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针对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式教学方式,优化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网络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理解困难的矛盾。 (一)用案例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 用案例驱动法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吸引到问题中去,可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六点定位原理、加工原始误差的组成、定位误差的分析等知识点的引入,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桌子大多是四条腿的,而三角架总是三条腿,且脚很尖?从而引出定位原理的概念。 (二)用案例模拟法,加强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 通过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安全案例、经济纠纷案例、工程产品质量案例,让学生模拟其中某个企业的身份,讨论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利用汽车质量不过关导致市场流失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案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及环保意识。 (三)用案例讨论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将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难点分成若干讨论课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布置讨论任务,学生采用合作小组的形式,在任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使学生由倾听者变成了思考者和参与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榜样案例激励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工程文化 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必须融合协调才能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中,顺其自然地发挥其工程创新潜能。针对此,将榜样案例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及网络课程中,确定以竞赛引导学生的机械工程竞赛机制,具体做法为:在高年级学生中,通过竞赛引导其进行各级别机械工程竞赛活动,对已取得成果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宣传,鼓励更多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中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结合的同时,加深其对机械工程涵义与价值的理解。基于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教学体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充分参与为指导原则,促进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岗位技能在“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形成和提高,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高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可多采用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 作者:葛云 曾海峰 魏敏 张立新 单位: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中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衔接 课程衔接是机械制造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如何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 一、构建螺旋式上升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衔接 1、以“两个衔接、三个突出”为总目标,根据专业职业能力分级标准,系统构建螺旋式上升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与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中高职课程模块开发与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衔接,突出学生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突出“高端”和国际化视野的“两个衔接、三个突出”为目标,构建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螺旋式上升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以中职课程为基础,以高职课程为主导的方式进行,中职侧重于文化基础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设备装配、调试等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高职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应用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制造工艺实施、质量检验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 2、围绕“以素质拓展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轴心,将同类同质课程分阶段、分水平、分重点有机地组织编排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各个年级,形成不断递进延伸、不断拓展提升的螺旋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3、课程体系总体分为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主体部分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岗位核心课、专业拓展和校外实践课程等模块。 4、中职阶段的课程主要依据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设备装调岗位的中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阶段主要依据机电设备装调维修、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等岗位的高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按由简到难、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设置三大部分的课程模块,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 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设计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内容衔接 中高职合作院校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项目等方面设计相互衔接的中高职课程标准,中职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1、按照“中职强基础、高职重应用”原则设计公共课程衔接方案。中职阶段公共课教学根据部颁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德育、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课程内容强化汉语言和英语基础、初等数学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学习。高职公共课程以语言艺术、演讲口才,高等数学等应用以及普世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为培养目标,并通过知识的自主学习、导师制团队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为引导,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2、按照“中职强技能、高职重技术”的原则设计专业课程衔接方案。依据职业资格标准,以真实的产品案例为载体,按项目化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参照中高职职业技能抽考标准,引入机电设备装调工、机械加工操作工等职业资格标准、6S管理等企业现场职业规范,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岗位对专业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以减速器、变速箱、分动箱等真实产品为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综合的逻辑线索设计教学项目,形成内容完善、对接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 3、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设置项目,例如以减速器、变速箱等产品导向,贯穿于整个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在中职专业课程中设计,以减速器零部件的认知、绘制与加工为主线的教学项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设计中,以减速器的测绘、工艺编制与设计为主线设计课程项目;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中,以变速箱、差速器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的加工、装配与调试为主线设计教学项目。 三、建好在职业能力培养中起关键作用的中高职衔接的项目课程,实现核心课程衔接 采用项目递进的方式构建中高职衔接的项目课程,项目课程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或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方式,遵循从单项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教、学、做、训、评相融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泛在学习”。 四、结束语 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分级标准,设计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确实实现中高职的课程衔接。 作者:庹前进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专业教育教学论文 一、学生的学习现状 现在职校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还有不少由于初中教育缺陷,心理不健康,文化课程教学很困难。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与很多学生探讨学习过程,发现很多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很头痛,很多学生无法提起对专业课的兴趣,实践课程也不愿意操作实习。除了厌学以外,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所学的知识没有多大用,出现以上情况,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长听说机械制造类专业好就业,没有考虑到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初中毕业生对职业学校专业只是模糊认识,被家长硬性推荐来上学。 (2)在学习的前期没有认识到基础课的重要性,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模式不同,以至后面的课程愈发听不懂,对所学的专业课产生逆反心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做好学生入校的专业教育,让他们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基本知识,教学模式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参观学校的实习实训车间,介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聘请我校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长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三、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第一,精选好教材、备好课。现在专业课各种版本的教材较多,任课教师要精选教材,不能只选好讲的教材,要结合本专业要求和学生益于学习的教材作为主讲教材。首先要研究教材备好课、分析课程重点和要点,然后写好授课教案、做好课件是上好一堂课必备条件。第二,组织好教学。怎样组织教学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也不同,不能教条式地“满堂灌”。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内容重点和要点,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授课。最后要对本次课的重点和要点进行小结,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留思考题。第三,做好课后辅导和答疑。辅导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由于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材施教,要耐心地给学生辅导,用最简单的方法扎扎实实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请进来,走出去。尤其是机械制造专业课难度有点大,都是工厂中的生产实例,让学生走出去到工厂实习增强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把工厂有专业技术人员请进来,指导学生实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专业基本知识。认识提高,有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进步。让学生认识到机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案例,结合就业实际让学生明白课程的重要性,为学生日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五,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要求,工学结合,按实际内容讲解相关课程,而不是完全围绕课本进行教学。实用性强的内容精讲细讲,在教学过程对学生灌输一些企业文化和实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强调、始终贯彻执行的重点。第六,重点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教育。要求指导老师不但技能好,还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我校现有86台各类机床: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让学生先在普通机床实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然后在让学生到数控机床实训,扩展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优势,分配到企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可以直接顶岗生产操作,成为生产技术骨干。第七,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重点内容,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 四、根据学生的特点,多方面培养人才 学生到企业工作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生产,就业稳定性好,有的学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全国多家企业到我校招聘毕业生,不少学生慕名而来到我校学习专业知识。我校学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技能大赛,多次取得一、二等奖。鼓舞了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检验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成果。对于参加升学班的学生,有针对性地专业课程辅导,参加升学班的学生今年全部考入高等院校学习。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抓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顺畅。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考。教书育人,培养社会有用之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坚持追求的理想目标。 作者:贾志坚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专业课体系改革 一、本科层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对机电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企业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而现今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在这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级技术性人才的缺乏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瓶颈,社会对于大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使得专门从事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的学校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目前,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院校在技术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得到企业的认可,学校的专业课设置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教学工作如何为社会服务等等。为此,机械类专业课体系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意义深远。 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专业课体系改革的出发点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是企事业单位一线最为核心的力量。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如何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成为摆在高校学科改革面前的重要问题。在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上,很多因素都要容纳进来,如:学科历史的传承,学科前沿的把握,当然也包括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反馈。专业课作为整个学科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科立意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教学与就业对接的最直接部分。在进行专业课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立足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专业课体系与专业实际应用市场进行无缝对接。在这个对接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社会现实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课体系,另一方面根据社会潜在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课体系,确实做到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作为专业课体系改革的出发点。在进行专业课体系改革的时候,在贯彻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改革出发点的过程中,将对口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作为改革和调整的着力点,在改革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个“突出”:①突出实践能力,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际动手环节,使大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学习中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理解理论应用实际的方式和过程,初步搭建适应职场环境的渠道;②突出核心理论,在专业课体系的建构中,对核心理论的发展史和前沿问题开展研究,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本专业技术的改革成长历史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最终就业或者升学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③突出职业理想,在专业课体系的调整和改革中,将职业理想引导作为贯穿改革过程的一条暗线,在专业课体系的建设中重点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通过课程的设置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自信和专业自觉,引导学生愿意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并且以成为该行业中的一员为就业首选。 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是专业课体系改革的落脚点 在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时,其竞争资本是包括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在内的综合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否取得成功,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将最终影响能否在专业岗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要素称之为就业核心竞争力,即一个大学生具备了该种就业核心竞争力则在专业方面比同龄人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单位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更容易在与众人的激烈竞争中拔得头筹,这种能力将成为大学生在参与就业竞争时最具有决定作用的能力。专业课体系改革应进一步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里的绝对竞争力。在专业课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认真研究本校本专业和其他学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及差异点,仔细甄别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核心区别,在专业课设置上要突出本校的特色,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核心能力既区别于相近专业,又区别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真正做到“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做到区别于同专业和相近专业就要做到在专业课体系的设置上立足本校的定位和对口就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层层递进、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可以自如地应用到实践中,并且在专业上自成体系。 四、改革实践与成效 唐山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早在2008年就开始进行了专业课体系改革。为促进我系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方案的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系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对象为我系2013届和2014届的部分毕业生,调查方式主要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和电话回访,调查我系专业课设置对毕业生择业情况及就业后在岗位上应用情况的影响,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唐山学院属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这类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在理论水平方面受到来自老牌本科院校学生的激烈竞争,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又要和来自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进行竞争。在这样的竞争局势下必须找准定位,培养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其理论水平明显高于高职类院校学生,同时增设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环节,使其实际操作水平优于老牌本科院校,这样才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就业市场。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高校的配套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保证他们就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高校甚至全社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它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过程。这种状况是毕业生产生不同就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五、结论 专业课体系改革是专业建设中的核心环节,也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在使得专业课改革势在必行。专业课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专业课体系改革的出发点、以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作为专业课体系改革的落脚点、以专业课教师作为专业课体系改革的中坚力量、以考核评估作为专业课体系改革的保障环节,通过立体化的改革策略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目的。 作者:梁国俐 单位:唐山学院机电工程系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略谈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创新教育模式 一、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1.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国家示范专业建设的需要。国家示范专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师资专业水平和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差,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技术水平较低,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等方面。要提高职教师资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双赢、互动”中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专业共建、人才共培、科研共攻、文化共传等校企合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职业学校发挥基础作用,共同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长远合作的利益链。“现代学徒制”无疑架起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笔者认为,以学校为中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改革,从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二、三年级开始试行“现代学徒制”是较可行模式。这不仅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创新,也是体现国家示范专业建设辐射性、示范性和创新性的需要。 2.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随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资源整合成效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以“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为载体,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知识链、专业链、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深度融合,助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以及其他公益活动等,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做法 传统“学徒制”历史悠久。任何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学徒制”元素。在吸取德国“双元制”核心内涵和欧洲“现代学徒制”思想理念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学校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有体制机制,在政府支持下,以学校为中心,联系企业积极参与,根据市场调节需求,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做法。 1.遴选优质企业,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遴选优质企业,是实践“现代学徒制”最重要的环节。该专业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遴选企业的四项原则:一是遴选产业特色适宜,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认证的行业企业;二是遴选管理规范、经济效益较好,可内涵式合作的企业;三是遴选内部培训体系完备,对“学徒制”培养合作能达成有效共识和互动的企业;四是遴选愿意支付学生奖励和“准工资”,能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的企业。学校和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共同负责招收学徒,按计划提供实践培训场所和岗位教育资源,师傅、教师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履行义务,指导学生参加行业协会考核认证。 2.校企按需共同招收学徒,确定“学生学徒双身份”。笔者所在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按照区域内现代制造业岗位群人力资源需求,确定“现代学徒制”班级规模,同时面向社会和学校招收学徒,并以签订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合同的形式,确立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学徒在学校就读期间,身着校服,学习系统、规范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参与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训;学徒在企业学徒期间,身着工装,按照行业标准、员工要求和岗位要求,融入企业生产,并获得生活补助,充分感受企业员工的“学徒”身份。校企双方相互认可“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学徒约二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参与生产,约1/2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构建了校企双赢、互动参与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学徒在企业的生活和学习中,能直接感受企业文化,亲身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操作专用设施设备,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切实提高职业能力;二是企业能有较长时间认真观察、全面考察、精心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降低用人风险。 3.配备校企互认师资,共同打造“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的组建,应遵循校企互认和共同指派的原则:“师傅”从企业引进,由在本专业工作多年、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担当“;教师”由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获取行业认证后回校承担“现代学徒制”教学任务。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科思现代学徒制”班级实施学校、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签约企业三方互认师资团队的模式,由专业骨干教师、签约企业技术人员、企业工作人员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同时,严格执行企业认证体系,每年对师资团队进行培训、考评、年审,只有通过考核的教师方有资格继续留在“科思现代学徒制”班级任教。 4.以“四个一体化”办学理念驱动“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应坚持“四个一体化”的办学理念,以企业“人才定位、岗位标准、知识技能要求、典型职业活动及素养”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工学交替”为主要方式,由企业制定培训课程,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合作初期,学校必须模拟企业生产模式和情景,承担部分企业职能。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与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合作,由校企双方根据学生情况,整合校企教学资源,共同制定“现代学徒”班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参与教学组织与实施,在第1、2学期按周邀请企业高管、行业协会专家和一线技术骨干到校讲授行业前沿、专业发展、企业管理等;在第3、4学期聘请企业技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深度对接,根据行业标准共同制定技能训练标准,确定训练项目,将企业生产任务转变为学生实训内容,并按照企业员工技能要求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使教学过程成为企业生产产品、创造价值的过程,实现教师师傅一体化、学生员工一体化;在第5、6学期,每学期安排5个月时间作为学徒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顶岗实习结束,并经企业考核合格后,再要求学徒回校进行1个月的理论知识扩充。工学交替的教学活动既有力地支援了企业生产,也使学生得到了在生产一线锻炼的机会,为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校企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引入行业认证和“准工资”激励机制。“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标准由校企共同设立专门的考核评价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组成。考核评价标准把职业资格技能要求放在首位,并引入了行业认证。理论考核主要针对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考核主要针对在企业的实践技能。委员会建立“准工资”激励机制,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结果向学生发放“准工资”。 三、存在的问题 1.国家缺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企业积极性不高。 2.以学校为中心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使校企合作难以真正做到“多赢”。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生产型实训基地没有很好地解决生产与教学的矛盾,如:难以找到实训基地承接外协生产与承担教学实训的结合点。 3.校内“双师型”教师水平较之于产业行业生产、服务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专业教师仍缺乏在企业的工作经验,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难度较大。 4“.现代学徒制”班级的班额应在14~24人/班,培养成本较高,但目前学校教育资源仍不足,难以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 四、建议 1.由政府制定并出台鼓励政策,激发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积极性,建立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2.尽快搭建起连接政府、企业、学校的桥梁,建立“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信息网络,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向企业和学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经验,促进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 3.校企双方要共同增强协调功能,完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制度建设,制订明确的教学方案,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4.希望国家完善有关学生顶岗实习的法律法规,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侯益波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配置 摘 要 在总结国内各高校构建课程系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现状,提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关键词 机械制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1 前言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代表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全面与否,更是代表了一个学校在该专业上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进而决定了一个学校该专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国内和国际地位。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合理机械制造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基本的机械制造研究开发能力、熟练掌握机械制造生产工艺、熟悉机械制造设备与管理的大学毕业生,满足企业生产一线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堂教学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前提,合理构建课程体系,配置教学内容。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等都对本科生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随着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提出,可以看出这不会仅是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是市场对于我国制造行业升级、换代的需求,从而引发企业制造技术的升级,最终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培养新世纪、复合型的人才,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调整落后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制造专业技术人才[1]。 2 国内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就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对课堂知识结构的需求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应兼顾基础知识、宽的知识面、多的方向选择性、强的应用背景,这都决定了本科生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方面教学课程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配置。国内各名牌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如下[2]。 对于清华大学2013―2014学年度本科教学课程而言,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主要由4大类专业课程构成: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制造自动化类课程、管理及信息化类课程。其中,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制造装备设计、材料加工原理、机械制造专业的基本知识;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包括激光加工概论、精密与特种加工、微纳制造导论;制造自动化类课程包括机器人学,以讲解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机器人原理与应用为主;管理及信息化类课程包括制造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可见,清华大学从传统机械制造专业的基本知识到先进制造、自动化、信息化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满足了现在制造技术发展及企业对本科生知识体系的要求。 对于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课程设置来说,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主要由4大类专业课程构成: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制造自踊类课程、特殊行业制造类课程。其中,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同清华大学一样包括4门基础课程;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包括精密与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制造自动化类课程包括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特殊行业制造类课程讲解特定行业的制造工艺和装备,如柔性电子制造技术基础。 另外,通过对浙江大学(2014版)、上海交通大学(2015版)和中南大学(2012版)机械制造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调研,各大高校都把课程分成4~5个板块。所有院校都开设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或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制造装备设计、材料加工原理等机械制造专业的基本知识。对于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制造自动化类课程、管理及信息化类课程、特殊行业制造类课程,各高校根据其特长和优势以及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开展设相关课程,但基本上涵盖了先进制造、制造自动化等方向。 做强制造业的基础和关键在人才。我国结合国情建立中国版“工业4.0”战略计划――“中国制造2025”[2]。为配合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迎接制造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培养符合工业4.0需求的机械制造行业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急迫任务[3]。 3 中国矿业大学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执行的是2012版教学大纲,在该大纲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其中,专业主干课有3门,为机械制造工程学、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专业选修课有4门,为精密与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装备绿色设计与制造。如果按照国内知名高校的课程设置原则,主干课中还少一门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包括精密与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应该说体现了目前企业和高新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而制造自动化类课程只有一门数控技术,管理及信息化类课程和特殊行业制造类课程缺失。 从上述本专业课程设置和国内名校的课程设置原则相比较可以发现,专业主干课基本同各名牌高校保持一致,在后续的w现特色和制造技术发展需求方面还有非常大的不同;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推进,相关课程设置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另外,对于教学内容的重复性问题,以2016版大纲为例,机械制造工程学、制造装备及自动化和数控技术三门课的重复性非常突出,其中关于制造设备方面,机械制造工程学和制造装备及自动化都有相关章节,而对于数控编程技术在制造装备和自动化与数控技术两门课程中又都有涉及,相当于3门课主要讲了两个大方面的内容。2016版大纲压缩了课时量,重复性问题亟待解决。对于内容更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制造技术也朝着精密化、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中国矿业大学在进行课程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思路如图1所示。 1)对比分析、查找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2012版教学大纲和2016版教学大纲,进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先后顺序的整理,根据每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确定现行机械制造专业模块化知识点;对比各名牌高校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求,提炼出目前机械制造行业对模块化知识点的覆盖程度,最终发现本校制造专业模块化知识点的不足之处。 2)确定适合中国矿业大学的模块化知识点。中国矿业大学是行业背景高校,肩负着服务行业的重任,因此,对于模块化知识点具有特殊的需求;另外,根据学校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定位和专业内任课教师的科研情况确定适合本校的模块化知识点体系。 3)进行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在第二步的基础之上,构建课程体系,包括对模块化知识点的覆盖程度、优秀教材的选取、开课的次序,最后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包括模块化知识点的设置和增补必要的新技术、新方法。 4 结论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优化配置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行业特色,并结合制造行业技术发展方向。高校专业的设置和创办,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要符合学校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遵循不同专业发展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如果不能科学地把握专业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可能导致培养模式落后,缺乏专业特色,教育和市场需求联系不够紧密,无法适应不断更新的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等问题。因此,笔者结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基础课程教法探讨 摘要: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深入的分析了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法探讨,对提升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法 前言:中职学校是保证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机构,提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增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者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法探讨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基础课程教法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缺乏足够的针对性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施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二者之间的实际关联进行课程设计针对性的提升,造成很多的课程难以在机械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关联性机制的构建,最终导致很多的课程设置情况无法适应课程的针对性要求。还有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进行课程细节设计的过程中,虽然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却无法保证全部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结合,最终导致很多的问题仅仅能够适应系统化知识的处理要求,难以保证同多种多样的业务岗位形成一致。还有一些课程的设计在系统化方面仅仅能够保证教学的学科具备完整性,难以结合中职学校的具体教学目的进行实际工作细节的处理,最终导致很多的教学内容难以同中职学校的学科完整性取得高度适应,无法从根本上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的内容缺乏连贯性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仅仅能够将课程的细节设计作为基础性内容,难以保证将机械制图或金属材料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连贯性处理,使得很多的课程设计活动无法在众多基础知识的有效联系之下实现运行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教学人员仅仅根据课程的设计方案进行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传授,并没有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需求,对课程的内容实施完整的设计,最终导致很多的课程设计方案无法适应机械制造基础的实际要求。还有一些基础知识的设计存在学科跨度过大的问题,导致很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只能对某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教学针对性的增强,无法保证所有的基础知识都能在连贯性模式的带动下进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机制进行教学内容的处理,并没有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在教师同学生的有效交流之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得很多的教学活动依然由教师进行诸多教学内容的承担,无法保证专业课程能够在有效的沟通机制影响下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一些中职学校虽然进行了沟通机制的建设,却难以保证所有的基础知识能够在教学内容的有效影响下进行沟通机制的完善,导致很多沟通机制仅仅能够对基础性知识进行正规化处理,无法适应基础理论的应用要求。 二、提升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增强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首先,在进行机械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的课程都能在具备针对性的情况下实现运行水平的增强。此外,要使用图纸教学等重要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加以设计,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可以适应图纸阅读的要求。可以根据当前市场环境中课程设计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全部的机械零部件造型设计活动加以处理,使后续的图纸阅读教学能够使中职学生更加巩固的掌握阅读并理解图纸的能力,保证全部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解决机械制造领域的实际问题。可以将机械制图的教学同机械零部件加工的教学进行结合,使教学活动可以将二维制图和三维制图进行综合处理,保证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课程设计内容,以便学生可以将课程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升中职学校每一项教学工作的质量。中职学校的教师需要将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进行完整的设计,保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设计方案基础,使学生可以在造型技术的有效应用之下进行测绘技术的科学处理,使学生可以在产品资源的具体优势影响下进行教学活动针对性的提高,使用图纸这一具备较强直观性特点的物品进行造型技术的合理运用,使测绘技术的实施可以适应课程设计活动的技术性要求。 (二)提高课程设计的连贯性 首先,每一位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加强对机械基础知识教学模式的重视,使全部的教学活动都能在开展之前对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升课程的连贯性等级。此外,要根据机械综合分析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要求,对全部的应用性机制处理特点加以处理,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能够适应机械综合分析机制的处理要求。可以结合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原理特点,对所有的机械设备互换性基础资源实施质量控制,使机械基础知识教学能够将工程力学和机械设备分析等不同累别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处置,保证所有的课程设计活动可以适应教学程序规范化处理的具体要求。要根据机械分析技术的实际特点,对课程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维护管理意见进行处理,保证所有的维护技术都能适应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教学要求,以便机械类基础知识的处理活动可以在维护机制的有效帮助之下进行故障性因素排除机制的构建,增强课程教学活动的连贯性水平。 (三)完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沟通机制 首先,每一位中职学校的教师都要加强对沟通机制的关注,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有效领导和协调之下将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合理处置,并使全部的教学活动能够适应机械零部件加工机制的要求。 结论: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的课程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因此,对机械制造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完整的分析,并对相关课程的教法进行制定,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 摘 要:校企合作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本文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从“校企深度融合”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不仅分析了“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而且也提出了一些校企深度融合的措施,希望对推进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整合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建设,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必须使学生适应市场、适应企业需求,而校企深度融合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对此,要深入研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 一、“校企深度融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制造2025”全面深入实施的历史条件下,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多,但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缺乏专业化,导致学生毕业后不适应企业需求,而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能够解决这一重要问题。加强“校企深度融合”,还能够解决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解决实训内容不够丰富以及缺乏创新的现状。特别是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接触专业,进而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势,进行实践操作,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 二、“校企深度融合”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校企深度融合”对于加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更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使“校企深度融合”得以顺利实施,应当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要想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战略性以及深层次性,而“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企业根据自身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订单”的形式,加强与职业院校的深入合作,高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进而使校企合作步入更高级的阶段。职业院校应当高度重视“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战略性合作,设立专门的“订单培养班”,使学生毕业即就业。 二是开展“实训式”校企合作模式。这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联合的模式,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建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解决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加强实训教学。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既要增加企业的数量,又要与不同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企业的实训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加强。比如可以采取“2+1”的模式,学生进行2年的理论学习以及校内实践,第3年则重点在企业进行实训,这样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能够使学生在企业学到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三是开展“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所谓“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将“企业模式”引入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人员进行实训,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灵活的共建方式。通过“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解决职业院校实践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种“校企深度融合”模式需要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共建、共享”的关系,相互之间要做好利益的分配,如职业院校免费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则提供设备、技术等等,这样能够使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双赢”,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企业的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调动,职业院校应当进行积极探索。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否则就会制约学生的就业,这一点需要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学校在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校企合作的科学性和效能性,特别是在开展“订单式”“实训式”“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这样能够使校企合作模式取得新的成效,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培养更多、更好、更专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本专业招生对象为技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录用学生除了要通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单独命题的招生考试,还须拥有车工、钳工或铣工等工种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经过本科学习后,学生成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双师型教师。 机械制造工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必修课,其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刀具的结构与材料,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以及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技术原理及其方法的论述较多。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解各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机械制造工程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较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缺乏衔接,且比较零碎。如果以简单的讲授法上课,学生课上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改善教学质量的关键。 (2)一些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自认为老师所讲的都已学过,于是思想懈怠,不愿认真听讲。技本学生在入校时已学习与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机床的结构和金属切削要素等相关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拥有车工中级证书或高级证书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机床的实际操作和结构比较了解,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前期的学习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中的知识点和专业词汇,如“进给量”“切削深度”“积屑瘤”“机床的刚性”等。但是,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对课本上的内容已有所了解,因此上课时不注意认真听讲、玩手机等情况较多。殊不知,在技校中学习的机械知识内容一般比较浅显,而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和系统。 (3)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不高。在技校学习过程中,学生以练习实际操作为主,基础理论课程如高等数学、物理等学习不够深入,稍微遇到有点理论深度的知识点,学生就难以接受。如在讲解如何理解切削力经验公式时,大部分学生表示很难理解单因素法和对数坐标系。此外,部分学生养成了不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和学习不求甚解的习惯,而这会直接导致其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复杂、深入的专业知识无法理解。 二、改进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中,阐述切削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原理的内容较多,内容冗杂,比较枯燥。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课上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好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切削热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古人钻木取火的实例,然后提问切削热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切削热是由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产生的。随后再提问学生机械能主要通过哪两种方式转变为热能的。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切削力产生的两种方式”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主动参与教学环节,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将前后知识点衔接起来,理解更加深刻。 2.采用多媒体和三维绘图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教师采用多媒体和三维绘画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使各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出现,使上课内容层次鲜明、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高速摄影、录像,丰富课堂内容。如在讲“积屑瘤的生长为一个动态过程,同时生长,同时剥落”这一特点时,给学生播放积屑瘤的高速摄影录像,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积屑瘤的生长动态过程。另外,在讲解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时,通过播放实际加工录像,学生就能理解积屑瘤具有增大刀具的前角和增大切削厚度等作用。 3.采用教具进行辅助教学 机械制造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上仅通过语言表达和视频播放方式对某个知识点进行阐述则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而配合实物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讲解能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车刀和麻花钻的结构及标注几何角度时,借助录像或三维软件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准确掌握各角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对实体刀具如45°外圆车刀、切断刀等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在实物上建立坐标系,在黑板平面(通过旋转使其与基面或切削平面或主剖面平行)上进行投影,这样学生能够较快地画出刀具的各个角度,如前角、后角、主偏角、刃倾角等,对这些角度的概念理解更加透彻。 4.结合工程实例和实验实训,讲授理论知识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实用性强,课上结合工程实例来讲解,宏观上可使学生了解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白制造科学知识源于生产实践又服务于生产实践的道理。此外,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可使学生提前了解各种机械企业和企业中的工作环境,提前做好人生规划。例如,在讲解拉床的特点与原理时,为学生播放哈量集团加工游标卡尺时游标尺上的键槽加工过程,学生就能很明确地理解拉床的加工过程和特点,增强感性认识。教师课上还可向学生介绍哈量集团的生产状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课上学习的内容与就业息息相关,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发挥自身竞争优势。进行工程实例讲解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知识学习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动力和兴趣。 另外,实验实训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切削力理论公式的建立时,刚开始大部分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单因素法和对数坐标系。在完成切削力测量和测力系统标定实验后,学生通过实验建立了工艺条件下的切削经验公式,对单因素法和对数坐标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小结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技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具、工程实例和实验实训,使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实用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我国的职业院校培养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摘 要 中高职衔接作为中职、高职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是探索构建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职业目标衔接不连贯、课程体系衔接不当、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的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一、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背景及流程 中高职衔接既拓展了高职的生源渠道,又提供了适合中职毕业生的上升通道,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2010年试点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政策,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成为广东省首批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专业,近年来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超过600名机械制造类中高职衔接毕业生。 在中高职衔接培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契合度差,专业设置衔接困难,目前中高职专业设置口径宽窄不一,并没有根据职业、行业、产业的实际情况设置,降低了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二是课程内容重复或断层,专业课程没有相互对应,课程内容虽有所区分,但有40%左右的重复率,且知识和技能没有由浅入深,导致课程体系衔接失效;三是就业岗位职业标准界定不清,职业能力衔接模糊[1]。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组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制定该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并作为依据,结合珠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分布情况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完成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需求和供给调研 供需调研是专业标准制定的第一步。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标准的制定需要重视市场需求。通过调研所确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要求,是确定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开展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本课题组通过查阅人才市场资料、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完成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广东省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人才需求约为62万人,其中,高职生年需求接近13万人,中职生年需求约48万人,但省内每年相关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不足3000人,供需比严重失衡。调查发现,企业需求集中在三大岗位:一是操作岗(主要是机床操作人员);二是设计岗(主要是高技能人才,包括设计人员、编程员、工艺员等);三是管理岗(包括品质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需求分析如表1所示,各岗位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具体如图2所示。 三、机械制造类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本课题组在调研机械制造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关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汇编》[2],依托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最终形成机械制造相关职业能力分析表。本文以操作岗位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数控车削”列举说明,具体如表2所示。 四、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3]。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由高职院校主导,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培B的理念,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明确各层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4]。依据“机械制造相关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各岗位职业能力层级的划分,明确中职的课程教学主要培养第1、2层级的职业能力,高职的课程教学则主要培养第3、4层级的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课题组联合行业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领域的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落实到课程建设中。明确中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边界,依据中职、高职职业能力层级的标准,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由浅入深的原则,将中高职相关课程对接起来,系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使中职课程的学习既能达到学生的就业标准,又能满足学生升入高职的条件,而高职课程的设置则是中职课程的递进[5],具体如图3所示。 五、机械制造专业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组织实施的基础,是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及教材开发的依据[6]。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相关专业领域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则是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关键。 课题组在专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向课程转化,明确区分中高职对职业能力层级的要求,对课程内容重新整合与序化,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分析,编制出机械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确保中高职课程标准的衔接,具体如图4所示。 以数控加工为例,中职阶段对应课程为《数控机床操作》,培养学生数控机床基本操作与保养、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手工编程、零件的数控加工等单一、通用技能;高职阶段对应课程为《数控高级编程与加工》,在巩固中职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UG等CAM软件进行3轴、多轴自动编程和相应零件加工等复杂、综合技能。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要突出“做中教,做中学”,重点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评价方面,在“校中厂”、“厂中校”的基础上,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将职业技能考证与课程考核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最终考核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二)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规范专业建设和开展专业教学的基础,为确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课程开发等提供了基本依据。依据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定,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团队依托行业企业专家、东莞机电职教联盟、机械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职对口机械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重点把握专业的就业领域、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中高职对应层级五个关键要素,保证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有效衔接。将中职和高职学段合并到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中,有助于直观了解不同学段专业教学标准的区分和接,教学标准框架具体如图5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专业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起指导作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首先,将人才方案中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与专业标准从形式上一一对接;其次,充分结合珠三角地区尤其是东莞地区制造行业的岗位需求分析,针对中高职衔接专业学生技能水平较强而理论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选择模具制造作为机械制造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方向,将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向模具制造方向调整,实现课程内容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对接;最后,确定与中高职阶段能力层级相匹配的模具制造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完成中高职衔接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重点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编号:JGZD201635,主持人:孟鑫沛)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探讨 摘 要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很大的改变,但现有的人才队伍仍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机械制造业人才队伍中开展继续教育,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并研究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专业人才队伍 继续教育 探讨研究 近十几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总量快速增长,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现已是世界第一机械制造大国,但距世界机械制造强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加速完成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持续深入_展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继续教育。 1 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发展为一项重要的产业,一定程度的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提升,部分产业的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水平。1980年,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总额百分之一点四,2000年,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总额百分之五点九,位居世界第四。由此可见,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已从夕阳产业发展为朝阳产业。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仍有百分之八十的电子设备需进口,光纤等设备基本上全部为进口,虽为制造大国,却生产不出高端产品,达不到制造强国地位。眼下,我国应该不断提高尖端产品的制造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向制造强国迈进。 2 大环境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处于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应对新考验、新挑战,我国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如何较好地履行职责,出色的完成好各项任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当今时代,现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机械制造专业人才标准随着科技进步赋予了新的内容。不同的时代需要具有不同素质的人才,人才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要培养一批能适应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性人才,才能使人才得以长期充分的使用,同样也能让机械制造业人才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 (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立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2)较强的遵章守纪意识。作为一名机械专业技术人员,肩负着对国家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任,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也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法规意识,严格按照守则来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开展工作。要坚决克服单凭经验搞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要培养事事按规定、人人守法规的良好习惯,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3)优秀的身心素质。要不断拓展兴趣爱好,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使自身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来完成工作。要具备判断、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懂得关心他人和社会;具有创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一定深度广度、逻辑性和独立性的思维。 (4)全面过硬的工作能力。要善于运用工程图表达设计思想,利用计算机、外语、文件资料等多种工具获取新的知识、收集处理信息,具有创新的能力和一定的管理水平。 3 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提出的建议 当前,受各种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部分企业机械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明显,这与我国加速完成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不适应。为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制定了《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希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机械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经验,谈谈对开展继续教育的想法和建议: (1)合理设置继续教育科目。新时期继续教育科目设置,必须要结合当前国情,满足人才知识储备和人员流动、重组趋势的需要,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可针对不同岗位、年龄专业技术人员对知识的更新需求,把继续教育的科目设置为“基础科目、基本科目和扩展提高科目”三类。基础科目为必修科目,适用于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科目为新一代机械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适应于近几年该专业本科大学毕业生,以及对继续教育兴趣浓厚的老、新专业技术员;扩展提高科目即在学习掌握基础、基本科目可以的前提下,深入系统的进行专业学习,用以拓展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综合业务能力的科目,适于对继续教育兴趣浓厚以及有需求的老、新专业技术员。内容要涵盖制造战略、创新哲学、制造技术与方法、科技发展与可持续性、材料技术、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供应保障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方面。 (2)组织在职人员积极参加“回炉”教育。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在企业工作几年后,受工作层面和接触范围的限制,在院校学过的部分理论知识就会开始出现遗忘,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以前院校学过的部分知识已经过时,导致理论和现实的脱节,许多专业技术人员迫切希望能够重返学校进行“回炉”教育,补充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综合业务素质。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3至4个月后,基本上都可以处理简单的工作,但精通本职业务工作,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建议让工作2年至3年的部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重返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对提高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将会大有益处。 (3)把参加培训活动作为一种激励措施。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组织培训活动一般不会安排全员参加,基本上是从各企业选派部分人员进行培训。据了解,目前各企业在确定参训人员时大部分采取了平均方式,大家轮流“坐庄”,每人都有机会。这种做法不仅不科学、不合理,而且严重地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选派人员参加培训是让他作为本单位传道授业者,最大范围地共享学习教育资源,建议各单位选派人员还是从整体建设出发,多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活动,同时,选择优秀人员参加培训活动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对其他人员更能起到示范效应。 (4)加强业务骨干培训。提高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首先要提高技术骨干的素质。一方面骨干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一个企业的建设和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是骨干为企业核心人才的后备力量,必须立足于早发现,早培养,防止技术断层、脱节。通过培训骨干,为每个企业培养出2-3名“业务通”、“问不倒”,再由点到面的辐射,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俗话讲“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如果组织培训活动时,能够安排机械工程协会的领导和骨干参加,并由他们负责具体的传、帮、带工作,将会极大的扩大培训活动产生的学习效果。 (5)组织竞赛,激发自主式学习热情。采取竞赛、考核方式检验培训活动的效果,往往更能引起参训人员的重视,也容易激发参训人员自觉学习的动力。考核不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但却是最有效的试金石。如果组织较长时间的学习培训活动,竞赛、考核可以分阶段进行,参训人员要想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下一番工夫是做不到的,这是一种激发自主式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 (6)交叉学习,拓宽各种培训渠道。除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交流学习外,有协同工作关系的单位间也可以多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如企业和企业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相互选派人员进行学习交流,相互了解彼此间的工作特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协同工作的默契程度,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帮助。 (7)继续教育要瞄准薄弱环节。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都存在业务技能相对较低的部门和人员,如果继续教育工作一味倾向于领导层面、优秀人员,不仅不利于整体提高,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木桶理论”说明,决定一个桶装水的多少,不是那块最长的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板。因此,一个企业能否高标准地完成任务,不仅取决于优秀人员,而且“后进”份子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只有他们也能胜任本职工作,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工作效益。不少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往往疏忽了这个问题,造成薄弱环节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建议开展继续教育时应该针对“短板”多想办法,积极提高“后进”份子的学习动力,缩小各方面差距,才能保证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目的。 机械制造专业论文: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 “订单培养”作为高职教育新的培养模式被正式提出并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分析了取得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订单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日益明确,并逐渐形成共识。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千方百计致力于形成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和学校“三赢”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而开展“订单”式培养,则是形成产学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研究 “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前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者,按校企相关合作协议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实现就业。 1.1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据“订单”确定培养目标,共同修订教学计划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实现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修订教学计划,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开设课程及实训项目,形成“一个基础,两个追加”的培养模式,即以公共课、职业技术课为基础,追加源自企业的员工礼仪规范、职业道德基础、企业文化及工作技能、操作规程等岗位需求课程,并通过进行专题讲座和个别指导等方式,介绍企业发展情况及学生未来工作情况,实现学习与上岗一体化教学。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渗透了“企业思想”的学校教育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2 学术与技能共进――校企共同构建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学团队学校和企业在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队伍也由双方共同组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承担教学计划中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企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派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部分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按照培养协议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设备及企业的工作岗位和设备设施,由学校实训教师或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企业还可经常选派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教育,切实把订单班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加以培养。 1.3 搭建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平台,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对学生“订单培养”这一纽带,使学校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学校利用企业丰富的设备、工件加工工艺、实际案例资源等与企业联合研发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建成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便于自主学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的教学资源库既可用于学生的培养,又可用于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教师一方面可以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另一方面也可到企业在实际加工环境中学习实践技能,为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企业的技术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到学校深入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1.4 完善以校企融合为特征的管理体系,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应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才标准配好专职辅导员。同时对订单生实行双重管理体制,选拔部分优秀中层干部担任订单生兼职辅导员,同时为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应由企业选派一名其人事部门负责人担任兼职班导师,主要任务是配合学校对订单班进行管理。班导师与辅导员在工作中实行定期见面交流制度,同时可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听课、开展学生活动等形式将了解到的“订单培养”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汇报给企业,从而形成了校企双方齐抓共管的班级管理格局。 学校建立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两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完善日常教学和实训教学督导检查常规监控制度;请企业的相关人员作为实训教学督导员,对实训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监控;考核方式采取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考核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1.5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交融,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学校根据企业对基层骨干人才的特殊要求,全面实施订单生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多形式、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将企业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入学教育、就业教育、毕业教育的全过程。对订单培养的学生,学校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应开展融合企业文化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操作技能竞赛、安全上岗工作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进取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实现育人与用人的零距离,为上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1 企业调研深入企业,了解其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是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企业调研,主要是了解机械制造专业企业未来员工的招聘数量、人才的类型、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等,为专业设置或调整、课程设置等提供决策依据。另外,通过调研,可以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为学生联系提供专业实习、实训的基地,并可增进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感情,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 2.2 选定合作企业选择实施“订单培养”的合作单位,一要考虑企业的实力和基础,有无合作的前景和价值,对学生有没有吸引力,学生毕业后愿不愿意去;二要考虑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能否学到东西,能否学以致用;三要考虑企业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订单教育是企业的自愿行为,自愿是合作的基础,这是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前提条件。经过企业调研考察和对学生意向,我校确定了沈阳国泰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作为我校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企业。 2.3 签订协议在确立订单数量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要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须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接纳合格的订单人才。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调整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以适应“订单式”培养的需要;负责“订单培养”学生的生源组织和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参与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的培训和管理;负责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等。企业的主要职责有:负责对“订单培养”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工作岗位的落实并安排工作;实习、实训的安全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培训,为学生传授优秀的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管理技巧;提供专业技术课程的师资与场地;为学生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并进行定期测评和指导。 2.4 共同培养学生在学校完成公共课和职业技术课学习后,到订单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在企业培训实习期间,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校企双方选聘优秀的培训教师,开设了机械英语、数控加工CATIA、无损检测、钣金加工、铝合金材料热处理、装配技术等九门共计164学时的岗位培训课程。全部培训课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教学,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利用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培训内容融合到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组织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入工厂学习,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开展实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技能。 2.5 跟踪调查学校应做好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期间的跟踪调查工作。通过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校为企业和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调研――选择――订单――合作培养――对口就业――信息反馈”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机械制造专业就形成了产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基本实现了学生“零距离”就业,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机械制造专业 “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3.1 为企业培养合适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使学生在实战环境中得到“磨”和“练”。 通过实习实训,促使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为将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培养的学生既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又具有对生产实际环境的适应性,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3.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才培养高质量化 “订单培养”的课程开发受到校企双方的共同关注,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置课程并进行课程开发,同时企业选派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更具社会适用性和岗位适用性。 3.3 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对学生专业构建产生一定影响在“订单培养”中,教学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明显,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突出,但由于教育本身应该是有预见性的,在专业设置方面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同时要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对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也应体现这种长期性,而学校受订单的约束,在培养人才时为了履行合约,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的单一化,从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创新的基础上引发出的一种特色培养模式,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代表了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订单培养”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方方面面的问题出现,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综述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形式。本文采用的直接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间接调查法,如电话访问、上门访问、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数据统计、文献整理等调查方法。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调查对象为2011级、2010级、2009级、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被调查学生占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的77%,其中2011级78份,占总问卷29.2%;2010级80份,占总问卷29.96%;2009级55份,占总问卷20.6%;2008级54份,占总问卷20.2%。分析结果如下:第1题:您当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总体来看,最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中,因为喜欢而报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个年级几乎都是35%以上。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重,说明当初招生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兴趣报考和被动调剂而来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学习、使这两类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第2题:您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理论上或者表面上也许是这样,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国家招录公务员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科目的设立与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招考职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三、启示与建议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所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4]。“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的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6.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5]。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作者: 王永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民办高校是把“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决定了学校必须高度跟随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重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实践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基本的目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分为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毕业实习是大四阶段安排。学年实习主要利用寒暑假,或者学生课程较少的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整个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合适时间自行完成。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或者具备深厚实践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事物的具体工作,并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工作氛围,验证和修补课堂所学知识,收获相应工作感受,从而调整自身工作态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时间教学方式。实习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人对实习进行跟踪指导,制定实习后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它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重要学习反馈方式。 作者:梁妍婷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研究 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从贵州省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毋庸置疑,它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极大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欲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任重道远。总体来看,贵州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面临着全面挑战。“十二五”期间,在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贵州省是传统社会特征保护完好的一块土地,但这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民族间的交往受惯例的影响还比较强,严重制约着省内外信息流通与技术推广,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停留在传统秩序之内。但在近几十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民族间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沿袭下来,新的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从而导致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民族关系秩序成为地方社会建设所需。 (三)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双重自治制度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在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贵州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明目张胆的贿选现象,民族势力、宗族势力干预选举的现象,无序参与的现象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现象表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基层民众的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公民参与教育严重缺位;第二是缺乏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缺乏有组织、协调和团结能力的地方精英;第三是体制弊端尚未消除。 (四)地方生态建设的需求 贵州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表崎岖而且卡斯特地貌占有相当比例,加之近年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规划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盘县煤矿开采对森林田地的破坏、龙里县发展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凯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都是鲜活的例子。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了贵州省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同时也说明贵州省生态建设难度大,生态保护的难度更大。一方面需要研发新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来改造自然面貌,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贵州省来说也是现实之需,至于说保护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此姑且不论,仅仅针对我们在调研中所看到的具体事实作以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已经在逐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计划,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此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第二是专任教师缺乏;第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各主管部门配合程度低;第四是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我们调研的惠水县好花红小学、麻江县的下司小学、花溪区的孟关小学均存在上述问题,尤其表现在师资方面,在这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虽然排进了课表,也走进了课堂,但却没有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民间艺人在承担此项工作。同时,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任务究竟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还是由学校来负责,各单位或部门分别承担何种职责,发挥何种职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贵州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缺口大,根据贵州省“十二五”人才开发研究报告获知,2008年贵州省人才总量已达到192.39万人。按照人才类型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78.22万人、技能人才52.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7.5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9万人、党政人才16.26万人;预计到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249.5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85.29万人、70.73万人、51.17万人、22.74万人、19.35万人,人才总缺口为56.89万人;预测到2020年人才总量将达到307.0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91.3万人、88.1万人、79.41万人、28.2万人、20.1万人,人才总缺口为114.63万人。上述数据显示在未来5~6年时间内人才总量缺口超过百万,而贵州的实际情况表明,本省人才外流严重,弥补人才缺口的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引进,而依靠引进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适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高校的潜能,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需求,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都是地方社会自身难以满足的,必须求助于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发展对人才和各种技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来实现,依赖于有现代观念和技能的人才来实现。 二、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 贵州省民族院校共有4所: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更名为凯里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有三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1988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系,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在50人左右,该校还设置有行政管理成人教育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招生规模每年在100人左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政治历史学院,但是只有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由上观之,贵州省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民族院校共2所———贵州民族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招生、轻培养。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直接与学校的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数决定了财政拨款额度,所以各高校普遍在每年招生时的力求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招生指标,但是学校的配套设施、配套管理远远达不到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致使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低。贵州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分别设置在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致使真正的教学机构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创新计划和方案难以实现。 2.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贵州省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有些高校的学生进校四年时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实习、实训或实践,以至于他们毕业之后不清楚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备、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等,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之中。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取了公务员或者是选调到各级地方政府,他们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去学习、熟悉老一套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不用说创新地方治理模式。 3.重教学、轻教研。 虽然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设置有教研室,但这些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编写课程计划、征订教材、安排教师课程、检查教师撰写的大纲讲义、了解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组织命题评卷登分、组织听课评课、撰写学年工作总结等,而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梳理、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地方努力不够。其结果是没有成型的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杂乱,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体系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甚至在行政管理专业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有些相近科目由于是不同教师讲授,某些章节内容重复教学现象普遍;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挂科现象普遍。 4.重学分、轻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按照规定要修满170学分左右才能毕业。前三种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以及一些公共课,修完这些课程加上毕业论文等基本上已经足够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重心基本放在理论课上,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难以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5.重目标、轻激励。 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通常强调的是是否有大纲、教案、讲义,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是否给学生安排有作业,是否完成规定听课评课数量,是否按时授课,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完成了这些指标,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就在合格及以上等次,年终可以全额领取绩效奖,而且有些学校的绩效奖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大锅饭”式的奖励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差异不大,人为控制现象严重。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激励严重不足,致使教研、教改、创新教学几乎陷于停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无法使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毕生最热爱的事业。 三、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能够适应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决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水平。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总体目标,把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管理体制方面,秉承民主管理理念,坚持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传统封闭式、填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采用“5+3+2”的“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本专业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安排5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安排30%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实习、实训,安排2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团队 由院系领导牵头,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认真梳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征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删减一些课程或重复的章节,增加一些前沿性的、实用性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可以将开设的课程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课程群。具体分类如下:管理学课程群(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政府学课程群(包括《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民族学课程群(包括《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包括《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法学课程群(包括《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现代技术学课程群(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写作学课程群(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协调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 (四)开辟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尤其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在民族地区广泛开辟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贵州省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其他市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师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基地建设应该采取共建的方式,由各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而且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一是要定期开展活动,让该专业师生参与、了解、学习地方政府的运行过程,研究地方政府面对的改革与创新难题。第二是要将研究的结果、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以便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基地建设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把握学科前沿,加强科学研究 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科研和专业建设,选派贵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考察学习。力求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不断扩大合作学校的范围,尤其是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民族院校的资源,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建立合作机制。 (六)广开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分流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培养阶段就要本着“统一培养、分类指导、注重能力、合理分流”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培养,便于分流。结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对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实际,特别是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展开,大批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技术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按照“4+3+2+1”模式引导毕业生分流比较合理的,即:40%的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公务员队伍,30%的学生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20%的学生进入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行列,1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作者:饶义军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以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实施效果,得出本科院校应健全行政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完善人才绩效评价制度,摒弃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强调大众教育的重要影响力,本科院校在不断扩大其规模的同时,提出以实现管理效率、成果最大化为开展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1]。由于本科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内部结构趋向于复杂化,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加之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存有“教师乃立校之本”的传统观念,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比重较低,且许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受自身工作经验的制约,在未能充分掌握高层次行政管理工作内涵与规律的前提下,贸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与学识无法满足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1专业化发展目标 对于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专业化的本质为发展历程中展现的动态性特点[2]。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包括:其一,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组织机构,实现该组织机构的深度成熟。其二,明确行政管理人员从业要求与标准。其三,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权。其四,引导行政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自身行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其五,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其六,接受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与教育。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成功进入“专业化管理者”的行列,并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在不断科学认识所属职业本质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增强其专业理论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稳定性。 2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性。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体系协调性差,无法满足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知识底蕴的实际要求。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在我国,制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3]。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此类问题多表现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存在设置重复、层级多等现状,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分工不科学,并且仅强调经验管理的意义,而忽视了合理管理、系统化管理的现实作用。第二,缺乏岗位专业化发展意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对工作满意度低等情绪的影响下,存在离职意愿,其中,拥有处级及以上职务、拥有硕士等高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而其出现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薪酬待遇等无法满足其对职业生涯的渴望。目前,我国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实施现状不尽合理,尽管培训项目较多,但其主要集中于政策与教育理论的探索层面,而尚未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诸如沟通技巧培训、礼仪知识培训、文件整理能力培训、公文书写能力培训,等等,所以,此类本科院校的现有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失去了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兴趣,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热情,造成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低效率、低质量、低专业化的状态。第三,教管兼任问题大。受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任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脱节的影响,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在优秀教师中挑选能够兼任行政管理人员的教师,而此类教管兼任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工作或教学工作中,致使本科院校无法及时实现改革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完成管理任务与教学任务,但是,随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管理内容和涉及范围日益复杂,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经常发生角色冲突,使得教管兼任教师的精力较为分散,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与行政管理水平。 3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健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高素质与专业性。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充足的培训机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激发行政管理人员获得更高学历的积极性。可采取建立行政管理学科的方式,相应提升其在行政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即在实施行政管理人员高学历化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攻读。为了提升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的有效性,院校管理人员需在此方面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增强专业化培训课程的目标性、系统性与计划性,以自身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与资源条件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培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的现实作用。其二,实现培训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开展的专业化培训课程需同时涉及人际沟通、礼仪知识、管理方法、公文写作等不同层面,以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多种工作能力与素质[4]。第二,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与推行,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在增强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同时,发挥保障与引导作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职业性,需要各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与人员准入制度,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于入岗前参加系统培训,只有在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之后,才拥有基础的任职资格。以本校的发展需要、规模与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将管理、科研、教学任务作为有效依据,在可操作、实际、透明、科学的原则下,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的应用效果,确保薪酬待遇等能够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知识水平相吻合[5]。第三,摒弃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为减少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的消极影响,应适当减少或消除教管兼任现象,促使教师能够专注于研究与教学。首先明确教管兼任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诸如行政管理人员暂时性缺失等,不可将此种教学方法发展成为普遍现象[6]。对于涉及学术范围、发展方向较小的部门或岗位,需注重聘用专职员工,以便提升学术研究教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本科院校还需充分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中心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提醒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效用[7]。 4结语 在推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尽管本科院校面临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的现实条件,亦需注重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应根据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专业化培训机遇,在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人员聘用机制的基础上,督促、保障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有助于实现增强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者:唐成龙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996-1997年,教育部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大类变为隶属于新设立的公共管理学大类,并改名为行政管理。这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更名和更改隶属关系,行政学偏重理论分析,行政管理学则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更偏重实践性。然而,在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不断完善。 一、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国外的行政管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在校外实践学习,加拿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习计划超过70%安排在校外。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也不高。不仅如此,实践教学体系在我国还不是很完善,如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需要什么建什么,缺少针对性的环节,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过于单一且流于形式,实践经费支持不足等。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 2、缺乏有力的实践教学措施 许多学校为了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特意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这些制度和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执行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教师起着从旁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实践、实验还是实训,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没能给予相关信息的支持,最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失控。二是实践教学监督管理难度大。在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管理多为“放羊式”管理模式,学生误认为实践教学就等同于放假,这种现象是缺乏实践教学监督和责任机制直接造成的。三是实践教学考核难度大。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的考核往往是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很多学生都是互相抄袭或网上下载,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大一统”和“一刀切”的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实践教学考核停留于纸面,起不到实际效果。 3、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需要健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制度作保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少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学习规范建设,这是很多学校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些学生会选择网上下载、抄袭或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报告或设计,最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运作效率,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目的[1]。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常见的现象是一个老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并且加大了教学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实践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缺乏物质基础和财力资源。许多学校增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原因是该专业运行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建设实验室,不需要承担校外实习费用,然而,过去传统、落后的教育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要求。 4、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建设,并保持相对稳定,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效果就难以保证,虽然许多高校充分意识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政府、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一是合作单位“不需要”,由于实习时间短,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学生到实习单位不能帮太多忙,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单位增加“工作量”,因此,很多实习单位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是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不到“真金白银”,很多合作单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的实践,只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些行政事务的核心很少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参与。 5、缺乏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 目前,各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影响了实践教学成效。一是专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许多院校的专职教师是刚毕业的应届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是没有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和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能力和策略有待提高。二是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偏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经费没有保障,导致聘请不到优秀的兼职教师,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三是实验人员人手不够。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层次的实验人员稀缺,很多实验室是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实验老师又是技术员,还同时是管理员。这些都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二、完善行本科院校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思考 1、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应通过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学校要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与时俱进,树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把握实践的内涵,树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导意见、考核标准、奖励措施等规章制度。再次,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课程体系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2]。总之,学校要结合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完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2、细化实践教学措施,注重人才培养效果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坚决杜绝“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改善“网吧式”的机房环境,遏制“茶馆式”的教学课堂,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效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实践行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客观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找到一个实用型、创新型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考核效果,达到实践预期目标。通过考核来调控实践教学。 3、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夯实实践教学物质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经费投入、组织机构、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可靠地、充足的支撑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落实分级投入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资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提供教学保障基础。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抓实践教学工作。该机构作为常设机构,要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监控、实效评价和经费使用等。 4、升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针,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校外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稳定性强,类型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不断满足学生社会实习的需要。同时,要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此外,也要鼓励教师深入实践基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的开展本职工作[3]。 5、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建一支思想作风硬、业务素质强、理论素养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制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改善工作量计算方法、更新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职称评定政策,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二是建立完善高校与合作单位的交流机制。学校尽量多推荐骨干教师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学习和挂职锻炼,并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业务流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办讲座,或者以导师的形式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努力学习国外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号入座,争取早日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各高校人才管理和培养者敢于突破与创新,在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会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将越来越好。 作者:刘武阳 江毅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探索 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 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围绕学校“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定为:立足许昌、辐射周边的行政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领头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实践改革的“助推器”,为许昌市及周边地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政府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根据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的管理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4人,50~59岁1人、40~49岁3人、30~39岁5人、20~29岁3人,教师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障了本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学生67人,专业开设7年来,共招收学生381人,已毕业学生265人,目前在校学生116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以河南省内招生为主,生源较为充足,一志愿上线率较高,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定义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简单照搬照抄了这一意见,使得培养目标与规格表述不够具体。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也采取了同样的阐述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核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一般都是立足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存在着“面太广、量过大”的问题,即课程涉及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看似知识覆盖内容丰富,实际上却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概论和原理类理论性课程开设的比例过大,而诸如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操作类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比例很低。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而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对口专业教师等原因,部分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起来,使得学生选择余地很窄。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脱离社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的引入,使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前瞻性;忽视了现实行政实践的发展,不能做到课程知识讲授与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曾存在上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专业见习、行政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四)实践教学不系统,影响专业技能。行政管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不系统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二是实验室数量少,阻碍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是在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开设了实习基地。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逐年加强。 (五)师资力量不雄厚,制约专业发展。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多采用原有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或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导致授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开设之初,专业教师只有4人,一些专业课程由法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教师授课,而文秘学、电子政务、经济学等课程则聘请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目前仍缺乏有行政实践经历的教师,仅有两位教师具有高校行政工作经验。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进行定位。要理清培养思路,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形成清晰准确的专业定位,即明确行政管理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体现在哪里,学生毕业后具体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做什么工作等。在具体的目标表述上,在贯彻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和细化,从思想观念、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详尽的培养目标不仅为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指明方向,还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未来何去何从,对自身发展有更合理的规划和认识。 (二)立足区域发展,培育专业特色。国外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都注重突出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也开始着力打造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新建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发展,合理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在学术研究与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顺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办学特色建设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要避免因刻意追求特色而违背教学规律的偏执做法。 (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编排与整合。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断补充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性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知识全面、前瞻性强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不断整合、精简与强化,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竞争力;此外,要适当增加行政法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内容,尤其注意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衔接与结合,并加大工具类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方法与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要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说教式的传统授课模式,积极探索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实习质量,要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大师资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引进行政管理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知名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课程进修,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聘请有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派遣教师外出参加挂职锻炼,努力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 作者:张磊 单位: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与实践相脱节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而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指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在职能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目前从学科角度而言,将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普遍的共识,即将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机关的管理行为。但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却与此专业定位有着严重的滞差。无论是2005年的《公务员法》还是2007年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都明确了进入公务员系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以目前的考录比例,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找不到努力方向而迷茫。由于不能深刻领会专业的学科内涵及涉及领域,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亦不高,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品牌对生源及就业的影响较大 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在中国高校恢复设立的,其学科体系相对而言并不成熟。而各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近十几年从地方政府所属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其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均不高。行政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又多为新设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考生报考不积极。以笔者所在的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其行政管理专业的多数生源来自于校内调剂。而在就业时,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倾向于录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毕业生。严峻的招生及就业形势,使得这些院校的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环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单纯来自教师的讲授。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践的地位及形式不明确。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实践性,但从课程的设置而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则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形式亦比较单一。课内实践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案例,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课内实践。而所谓课外实践,由于受到实习基地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得到锻炼,社会调查也不能充分展开,只停留于利用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完成实践报告的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该专业绝大多数均为教学型或研究型的教师,并未有行政机关的实践经验。对于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而言,似乎问题并不是太大。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行政管理的现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实习制度不健全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合理设计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而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则为就业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果仅从学术角度对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以考公务员为主,这就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在行政机关工作,而大多数却在企业中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既能胜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中公共行政管理的工作,又能在企业中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属私人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则是充分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在专业定位中,除了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夯实,还要突出公文写作、信息处理、组织协调、政策分析等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 2.重视专业的品牌建设 专业品牌的提升在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起点较低,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教学,缺乏学术活动的参与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学科的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及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努力增加专业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逐渐积累专业教师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3.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一方面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课内教学实践的成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判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具有时效性、积极意义的案例,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以美国政府的“停摆”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功用,使学生认识到行政管理并不空洞,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门学问,从而重拾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但案例毕竟还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酌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加逼真的手段,增加学生对行政实践的感性认识。这有赖于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及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政府机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落到实处。课外实践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保障课外实践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时间是必须的。不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将实践安排在大四,并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方式,这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考研与实践相冲突,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接纳程度。因此,课外实践的安排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为宜,且应由学校组织正规的专业实践,多联系实习单位,由实践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教师要积极与实践单位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包括批发文件、操办会议,甚至独当一面地协调部门关系等。对学生而言,从这样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能,又了解了当前社会的用人趋势,发现自己与实践所需能力的差距,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将课外实践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总之,这些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体验是校内学习不能得到的,学生要通过一切实践机会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4.不断优化实践型师资结构 优化的途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计划地聘请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的对接;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过程。目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民主化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亦应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重视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让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如此,既为社会服务,又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积极承担公共部门的横向课题。因为这些研究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我国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派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去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实践成绩纳入教师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评定体系。 作者:刘霆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1.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3.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1.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③。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2.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作者:张玉磊工作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却非常薄弱。本文重点论述了该类课程实验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 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愈益重要,但定量分析类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甚至实验教学缺失,在许多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极其不利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培养目标的达成[1]。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材料(数据)进行操作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2]。它对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一般是文科生,定量分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对他们而言,常常显得晦涩枯燥[3],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中,看到分析结果,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深奥的。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强记硬背,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4]。 3.有助于收获新知识。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来自教材,而将知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常常会让学生学到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5]。例如,统计课程教材主要介绍一些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实现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软件往往拥有更多信息,会让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进行补充性学习,获得课本外的知识。 4.有助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定量分析过程诚然可以按照理论通过手工计算得到一些分析结果,但这在大数据时代越发显得不具可行性。实验教学一般是借助一些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将研究设想变成现实,对学生论文报告的撰写和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有巨大帮助[6]。 二、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环节缺失。据笔者对所在城市八所部委属高校的调查,只有两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个别定量分析类课程开设了实验教学,其他学校都是理论讲授。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可以预见其他高校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难以令人满意。 2.实验教学所占课时比例过低。本地区开展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一些学校,其课时量最多占该课程整个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在和同行交流时,笔者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课时量不足,很难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3.实验教学内容随意。目前,管理类定量分析教材较多,也有一些分析实例可供学生操作学习,但结合某一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却非常缺乏,由此导致准备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 4.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往往安排在机房,由于机位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常常会安排一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在某一时段上机实验,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并不连贯,出现所学理论几乎忘了时才被轮到上机实验的尴尬情形。 5.缺少对实验教学学业表现的有效考核。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难以简单地采用笔试方式来考核学业的表现。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学业考核要么忽略,要么简单化,如完全依据出勤率来评定,不能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验教学并未延伸到知识运用环节。定量分析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指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考核,都难以真正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业评定时,到实验教学考核就算结束,难以督促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定量分析能力,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1.教学计划中科学设定实验教学课时比例。为了让实验教学有稳定且充足的时间,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课时。一般而言,至少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2.准备好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须充分备课,根据单元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有关素材和实验数据,形成一个与理论知识匹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3.在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单元后及时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时间安排上,避免前期集中理论授课、后期集中实验教学“两张皮”的教学计划。在排课时,应统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度,做到理论学习后尽快实施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连贯性。 4.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学业表现评价办法。实验教学学业表现既要看结果,但更要看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生出勤、实验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果主要看编写的实验报告,它们在实验教学学业评定中所占比重分别是20%、40%和40%。 5.完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考虑到“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实际调查研究能力三个方面,其成绩评定应由对应的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实验教学成绩、调查实践成绩(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构成,分值分别占到40%、30%和30%。 四、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1.严格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进行督导检查。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就如同一纸空文,因此,学校应健全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对实验教学和日常课堂教学给予同等重视程度的督导,保证教学计划全面落到实处。 2.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的资源要求较高,这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促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激励机制。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制,所以在计算课程工作量时,要将大班制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区别对待,适当提高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系数,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而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这一理论是当今管理学领域的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对创新高校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出现职业倦怠 新建本科院校人员编制不足,行政管理更是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抢抓国家高校大扩招的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普遍从三五千人扩大到了一万甚至两万人以上。在办学规模翻番的情况下,师生比是办学的硬性指标,教师数量一定要保证,而行政管理人员数量没有标准,因此几乎没有增长,但因为学生和教师数量翻番带来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也必然大幅度增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因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缺少规划,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人岗不能相适应、人员内部流动不畅不能人尽其才、绩效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实现奖优罚劣,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工作动力不足,职业发展期望渺茫。不管是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的升本前的老职工,还是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的升本初期聘用的新职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职业倦怠。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狭窄 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年龄分化严重,50岁左右和30岁左右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30岁左右的多是升本初期规模扩招之后录用的。随着规模稳定之后,人员更替日趋缓慢,特别是因为年轻人多,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上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少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也加入到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竞聘中来,使本来就有限的中层管理岗位更加稀缺。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职员制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实行,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职务晋升一条发展路径,但处级和科级岗位都很有限,行政人员的发展路径非常狭窄。一大批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的研究生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很常见,职业发展受阻不仅影响了工资待遇的增长,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或离职现象。 (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路径不畅 自从新建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不断提升之后,新进的人员一般都是硕士,偶尔也有博士(包括一些人通过在职进修获得博士学位)。相对于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专业性比较强,因为毕竟接受了至少6年以上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但现实中,新建本科院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不少行政管理人员是辅导员转岗的)时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专业众多,五花八门。而比较对口的专业,比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人员比例较低,一般不足30%,并且存在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另外大量专业不对口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专业发展的要求,希望在原有的专业上有提升、有建树,但存在需要阻碍因素。比如读博,许多学校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比如评职称,行政管理人员(“双肩挑”的除外)只能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成果也需要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主,这就让那些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园林、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们非常为难。同时,高校的不少行政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属于简单重复劳动,对不少博士、硕士来说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有成就感。 二、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抱怨,减少消极懈怠和职业倦怠,这也是保证每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高校来说也是如此。这些保健因素包括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政策,如绩效考核、薪酬待遇、岗位调整、进修深造、轮岗挂职等;也包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如上班地点的便捷、办公室的舒适度、办公设备的现代化、校园环境的整洁、同事关系等。而激励因素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成绩的认可、工作的自主性和职权以及职业发展等等。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和工作表现。 高校要有一流的管理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会不断流失。许多国有企业的衰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不是缺人才、缺技术、缺品牌,而是缺管理,特别是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高校的内部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保健因素是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高校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情况下。保健因素旨在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也就是使员工愿意留下来工作而不跳槽,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和“一视同仁”。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革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现法治性、竞争性和公平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编制管理的歧视性和打破绩效考核的平均主义。核心工作是建立体现工作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制度以及职务晋升制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当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突破分别是实现编制管理备案制和实行职员制。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为长途奔波的教职工提供交通班车和临时宿舍。再次,高校要为教职工提供专门餐厅、托儿所、哺乳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建立提供培训的员工学校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俱乐部等,也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与政府部门共建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教职工子女入学。最后,就是针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收入低而房价高的现状,积极向政府争取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或者提供集体公寓作为过渡。 (二)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激励因素是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励,就是充分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就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工作人员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知识型管理者。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自我实现,即通过工作获得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应有的社会认可,这些是超越物质需要的更高追求。在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工资待遇比专业教师低,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也比专业教师低,而且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比专业教师狭窄很多,他们更需要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制度性激励,给予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性。 新建本科院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各个行政管理岗位进行职责梳理,编制岗位说明书,特别是要依据工作需要明确学历、专业要求,避免一刀切,特别是本科生能做的工作就不应该非要硕士、博士来做,否则既是人才浪费,也会让招进来的新员工很快就产生厌倦。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也要进行轮岗,一方面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必须轮岗,一般5年要轮岗一次;另一方面一直从事同样工作,包括从科员晋升为副科L或副主任科员等但工作职责变化不大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轮岗,轮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8年左右,不超过10年为好。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体系建设,及时对做出贡献、业绩突出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和成就感。同时,及时了解行政管理人员的诉求和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了高校领导者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是自我实现的关键问题,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选择和进行适当引导是最好的方法。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平等的发展权利,在职称评审、进修深造方面给予和专业教师一样的机会,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三、结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加快进入普及化阶段,重点大学无论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是在内部行政管理上都比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很多,而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必须依赖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此情形下,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加紧迫和重要。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鉴于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法、换位教学法等,同时对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模式 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由此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实际竞争力。而目前社会层面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既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注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应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20世纪20年代运用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行政学院资深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指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因此,案例教学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为载体,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共同构成了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堂主体,案例则成为教学的客体。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常成为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和学生享有共同的控制权,甚至学生的控制权更大一些,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处于次要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可以扮演“导演”的角色,不采取直接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价,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实践中,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美国高校案例教学和模拟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有1400多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精心制作的,这已成为肯尼迪政治学院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案例,最好能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围绕具体案例的特定情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导入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和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进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讨论法。除了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专题讨论法。教师可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列出一些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们可以自行组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形成讨论稿。在教师专门安排的课堂讨论中,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阐述观点,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这样的课程讨论一般每门课可进行2~3次。在培养公共管理创新人才中,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道什么”到“怎么知道”转变。在这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导读”小班课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在1999至2000学年,斯坦福大学总共开设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1%为只有1名学生开设的课程,52%为只有8名及不到8名学生开设的课程,75%为只有15名及不到15名学生开设的课程。这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课程创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所喜欢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教学课程。而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小班课程常常因为教育投入和成本的原因被取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反思。 3.“换位”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换位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即师生间的换位;教学客体之间即学生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换位。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着去扮演老师的角色,从实践中去体验接受知识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扮演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目前国内外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国内许多高校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的筹备、实验室的建设等各环节入手,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实践环节的学分须达到总学分的30%。学生的实践教学集中在社会调查、电子政务实务、人才招聘模拟训练、大学生心理和性格测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模拟、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等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借助实验平台来进行电子政务等模拟实验。由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提高学生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的相关软件来实施操作。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流程,同时也能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给政府管理流程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2.倡导双循环教学模式。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双循环教学方式。“走出去”是指专业教师可以到政府部门、企业、公共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生动教案,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见习、教育实习等方式参与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然后在实践中带着具体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这样会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在这一点上,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鼓励教师结合所讲授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比较政府》课程的主讲教师带学生到厦门市监察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现实政府运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同时,有一些高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授课,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向学生传授政府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就目前专业培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政府、企业部门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使学校未来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开展适合专业需要的社会调查活动。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处。如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先后组织学生围绕“转型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课题先后在厦门市、福建省、广东省及其他相邻省份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地调研收获很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国外,无论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自称是“三无”学校――无文凭、无教材、无专职教师。该校强调为用而学,学生在2年零2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一半时间是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更强调实践教学,其中30%在课堂内,70%在课堂外,其教学原则就是培养会做事的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在长期的公共行政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更强调实践导向,更注重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由重视知识到强化技能的特点。由此可见,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业的积极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理论,又能迅速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就无从开始。对专职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去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和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访学,也可以去国外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实地的调研,使教师既通晓理论又能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即可更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师教育的角色正在被逐渐弱化。由于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许多教师忙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忙于科研论文的撰写,因为如果这些科研硬指标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岗位聘任,最直接的结果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得到晋升。而被我们认为教书育人的真正角色定位反而出现错位。如果长期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造成影响。以下表格数据或许能让我们看出一些其中的端倪。通过对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与他们的学历水平、职称高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真正应该扮演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正逐步被过渡到边缘地带。这种角色错位最终可能会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因此,当前我们应积极促进高校高学历的优秀杰出教师、知名学者、教授向教育者角色回归,使大学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科学研究的角色实现融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当我们把目光投入国外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时,确实国外的一流大学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师,由在研究、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担任。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教师中有的当过白宫顾问,有的曾担任过政府部门长官或州政府行政长官,有的至今还是联邦政府某个改革委员会的委员等。这些教师既对公共管理理论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实践教育的理念和逻辑,将实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采取有效的整合方法,把实践教育纳入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配备、资金支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唯有此才能逐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对本科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尽快适应学校的发展及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个人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在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上都在不断适应社会新需求,如亲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1]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近几年,我国涌现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质量和办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如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育改革正向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转型,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适应这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队伍建设也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也需要与之匹配。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2]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对高校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实现影响更为重要,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支柱。在当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如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政治素质,需要具备新理念和掌握新的信息管理工具。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发展基础薄弱,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到高校工作运转的效率和执行力,甚至影响到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现代化进程。[2]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在高校教育大目标下,立足于高校办学目标和行政管理要求,以效率、质量、专业为目标,以业务、服务为导向,构建开放性、特色型、服务型、专业性行政管理队伍。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原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时间短,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办学困境,在科研能力方面难以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难以和高职院校相比,在办学质量提升、特色凝练、人才培养、教工队伍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许多现实性问题。在新形势办学目标下,应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改革,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办学理念和创新理念,紧跟时展和办学目标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竞争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1.管理方面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低下,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招揽人才,纷纷打出解决人才家属的招聘条件,将人才家属放置在行政管理岗位,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科研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贯彻执行。 2.观念方面如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相比,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业务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意识改革和理念更新相对比较落后,这与高校的竞争环境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态有关,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机构,高校和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变革,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和需求 3.激励问题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与贡献不匹配,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细化程度不够,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存在双肩挑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待遇与教师差距较大,与新的办学理念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改善的动力。 4.业务问题如行政管理人员缺失专业系统学习和知识培训,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业务技能不足等,影响了高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办学理念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世界各国高校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今的高校办学,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不断上升,因此,新建院校的办学初期就应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以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办学的经济效益。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该系统涉及目标层、建设层、实施层和评价层。其中,提升策略对应实施层,是一种带有具体操作的提升策略,受到目标层和建设层的指导,应以评价层为依据和信息反馈,使提升策略更加有成效。 依据图2,本文提出具体的以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1.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 以办学目标为要求,以分类管理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当前,新建院校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都沿用高校的旧体系,导致对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使薪酬体系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相挂钩,注重行政管理服务薪酬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地方政绩的协调增长,对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分类分系列制定岗位责任、业绩、贡献挂钩的绩效薪酬,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尝试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薪资体系并存的工资体系,增强薪酬待遇的吸引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2.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保障机制 黄剑青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存在的困境有:“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3]保障机制的构建应立足长远,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因此,前期投入成本可能会大,这就对高校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要制定长远计划安排,以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如带薪培训、绩效福利等,甚至脱产学习,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提升解决后顾之忧。 3.引入企业式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应以企业为师,不断增强竞争服务意识,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逐步推行资格要求和岗位证书制度,如轮岗制、带薪培训、资格认证考核,对优秀贡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企业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4.加强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制度建设 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为基础,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机制等改革,突出业务服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树立以业绩、成果、贡献、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考核意识,采取差异化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方式,建立岗位适应的多系列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级流转、优胜劣汰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慎重引入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资格要求,严格考核新聘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将行政管理人员简单地作为一种招聘教师的附属搭配,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满足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 当前,信息管理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水平,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实施岗位轮换和业务交流,加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实施量化管理,提高信息化能力,适应高校信息化管理要求,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建立多目标的激励和管理发展机制。 6.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考核是激励机制的关键,应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分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各系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择优聘任,竞争上岗,实行不同内容的支持模式,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岗位作用。 四、结论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从激励机制、培训方法、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改善和提升才能取得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式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相结合、信息管理能力建设、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归因与解决策略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列举了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高校相比,发展历史短暂,经验不足,而且同类院校数量很多,一起步就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竞争日趋激烈,既要逐渐缩短与老牌高校的距离,又要在与同类院校的比拼中取得先机,不落下风,因此,必须在办学资源、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文化底蕴、行政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1] 其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一切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群体的心理冲击较大,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调适或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归因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特指高校专职从事行政工作的并不包括“双肩挑”的校领导或校部机关、二级院系中层领导(因这些人本身就具有专任教师职称)。[2]新建本科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中,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压力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健康问题。 1.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情绪消沉、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心理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倦怠心理、焦虑心理、压抑心理、压抑心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岗位带有明显的服务性、从属性、辅助性,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自惭形秽。 (2)倦怠心理。倦怠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枯竭。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使得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具体到工作中,表现为常常会抱怨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会抱怨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会觉得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2] (3)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烦郁,甚至出现易激动、爱发脾气等过激的心理反应。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拍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而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质量要求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极易产生焦虑心理。 (4)压抑心理。压抑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态度冷淡,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长此以往则可能发展为郁郁寡欢,使人变得颓废、沮丧和消沉。新建本科院校枯燥乏味、循规蹈矩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限制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体自由和创造性,极易产生压抑心理。 (5)吃亏心理。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看到同等学历、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志因从事专任教师工作或从事其他岗位很快就晋升高一级职称或提拔了职务,而自己则是“原地踏步走”,经济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认为自己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吃了亏,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进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工作缺乏积极性。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习惯于长期形成的“按部就班”、“惟上是从”的工作方式,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被动与主动的辩证关系,依赖领导,一味地顺从、盲从,即使有不妥之处也不提出异议,工作毫无创造性。 (7)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多半是自己与周围环境失衡,某种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迁怒与自己年龄、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条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却优于自己的人的消极情绪。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嫉妒大都发生在同事之间,如同事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得到提升等,不是见贤思齐,而是把自己的过失与不利归咎于同事,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1.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个人创造性、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反之则会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1)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非正常的心理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发挥。心境不好,人的思维活动就会凌乱无序,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工作热情,失去内部动力,工作处处被动,不仅工作质量低下,还容易给单位工作造成重大的失误。 (2)影响个人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封闭,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周围环境“隔离”起来。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冷静对待,不能认真地剖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经常迁怒于他人。不能正确、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误以为领导求全责备,对待自己极尽苛刻,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段“离心力”,损害自己与同事、与领导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 (3)影响个人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是琐碎、繁杂、程序性强,长期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会处在既紧张心理压力又大的环境中,如不能及时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就很容易对工作的厌倦和怠慢,逐渐消退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导致工作创造性不足。 (4)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整天沉闷在焦虑压抑、忧郁愤懑、自轻自贱之中而不能自拔,不仅精神上萎靡不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最后结果必然是身心俱衰,越来越不适应于工作需要,既是对个人事业的损失,也是对单位发展的损失。 1.3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工作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有着诱发各种群体心理问题的共性因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特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同时也有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人群自身的因素。 (1)队伍构成复杂,人际关系复杂。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多校多层次合并升格的地方院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复杂,有的是原大专层次学校的行政人员,有的是原低层次办学实体的内部员工,有的是教学岗位的转岗人员,有的是引进人才的随调家属,随着学校的扩招,还有一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3]这几种类型的行政管理人员自然而然的分成几个群体,因学校合并、升格后的利益调整不自觉地割裂了上述几个群体,人际关系复杂,带来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相对而言,原办学层次较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据了较大部分的中层干部岗位,脱离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行列,而一些原来办学层次较低的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是原学校的中层干部,但合并升格后却成了一般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以上种种使得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滋生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和压抑心理,懈怠消极地对待工作中常带有不满情绪,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官本位意识较强,职位晋升较难。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行政扶植下组建的,特别是属于“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管理体制的学校往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当作是一个工作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管理中保留了比较浓厚的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痕迹。[1]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而言,他们晋升科级、处级职位与专任教师晋升讲师、副教授的道理一样,是解决待遇的唯一途径,许多老牌高校都建立了科学化的制度,使行政人员晋升职位规范有序,充满人文关怀。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干部选拔机制忽略了高校的特点,按照地方政府干部任用的理念及方式选拔任用学校的干部,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难度增大,变数增多,同时,部分学校由于干部职数问题没有与地方政府理顺或是学校组织工作没有常态化,有的学校居然数年时间里没有一名科员晋升科级职位,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尽管工作出色,但由于组织耽搁,到了准备提拔的时候已经超龄,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产生了压抑失落、愤懑倦怠的心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等级分明,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阴影,没有争取到一官半职的觉得低人一等,导致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另外,由于自觉位卑言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教学轻管理,缺乏认可与尊重。新建本科院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倾向较之老牌高校更明显,一些人认为行政管理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人人都能做、会做,甚至认为只有无法胜任教学、科研的人员才去做行政,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缺少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只是附属品,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安全感和满足感。 (4)分配政策不均,工作地位与薪酬待遇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学校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学人员大比例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提高专任教师待遇的政策,教师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社会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如专任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在学生眼里,他们的地位和专任教师也大不一样的。这使得他们心理不平衡,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5)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工作压力大。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步伐较大,原有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对机构、人员进行了精简,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一方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有些人不能正视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就会情绪低落、失落迷茫,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减退。[2] (6)岗位考核不合理,挫伤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许多都处于制度建设中,由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许多高校关于教学、科研的奖励办法或条例不断推出,却难看到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关的奖励制度。行政管理岗位考核上长期以来一直延用着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察,过于单一笼统,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锅饭”或“轮流坐庄”的现象,考核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挫伤勤勉工作的行政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吃亏心理和倦怠心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7)重使用轻培训,工作能力欠缺。新建本科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学校,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接受高校管理方面的教育,而学校的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专任教师身上,普遍不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进修。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既不能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4] (8)角色认知不准确,自我调节能力低。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工作的服务性、从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如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名誉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调节能力低,不善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分析,不够淡定,对诱惑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影响,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 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充分重视、寻找根源,制定对策;同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要立足于自身,在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增强办事能力的同时,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大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2.1学校层面的解决策略 (1)优化学校环境,畅通晋职渠道。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多所多层次学校的整合,因此要兼顾多群体的利益,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良好学校环境。建立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实际的干部选任机制,畅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职渠道,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解决干部选任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学校要发挥高校在心理学科方面的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适时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宣泄渠道,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一定的解压技巧以及策略,让其不良心理得以化解。 (3)合理提高经济待遇,改革考核制度。新建本科院校的分配制度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新的分配制度改革要顾及到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个群体,合理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缩短与专任教师的距离。在干部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制,逐步向专业技术系列靠拢,淡化以官为本的思想。学校要依据工作性质、工作层次、工作特点的差别制定明确、具体、量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体现岗位与职责挂钩,业绩与待遇挂钩。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层次参差,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抵抗心理疾病的免疫力。 2.2个人层面的解决策略 (1)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许多来自较低层次的学校,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因此,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深入认识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增强职业认同感。 (2)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因此,要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摩擦、误会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大的胸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要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相反的人一道共事,以锻炼自己求同存异的能力。 (3)科学调节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不良心理一旦形成,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调控和转化。一是转移弱化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令人愉快和高兴的心情上来,弱化、淡化不良心情;二是娱乐对抗法,即适当参与一些唱歌、跳舞、体育活动等娱乐性活动中来,促使不良心境自然消失;三是超脱升华法,即跳出原有的圈子,以更高、更广、更远的角度对导致不良心理的心情做出新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并利用新的情绪冲动,把它引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四是自我宣泄法,即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及时把自己从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处于组织的底层,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正视现实中学会放弃,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心态,学会在竞争中生存。[5] (4)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形成健康情趣。常言道:无知滋困惑,有识养精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增长才干,开发潜能,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博学多采,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培养各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较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挑战,才能树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康的情趣。健康合理的情趣一旦形成,就会对自己起着定向和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工作产生积极、稳定、持续的影响。 3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的发展,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有必要更多地关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校要及时出台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缓解和消除压力,使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效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而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具魅力的个性和坚强的心理品质,以开朗、稳健、幽默、自制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去迎接和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力地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在高校各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的形势下,笔者主要阐述了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中出现的培养人才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曾经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定性为: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具备政治、法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轻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1]。 2.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方针较为一致,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在进入社会后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让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80%是理论类教学课程,而技术培养、操作能力类课程不到20%,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用。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如此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动手能力极差。 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目标进行,积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选主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会出现强调课程设置改革却忽略教师授课内容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经验水平制定有重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讲授课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结合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及时向学生讲述国外科研最新动态;并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2.改革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考核往往存在着偏重考核书本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真正的检测作用。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内容,强调试卷考核的信度以及区分度,试卷考核应综合涉及认知、理解、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各方面内容。平时考核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布置设计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量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研究探讨价值的论文。 3.创新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讨论法以及专题谈论法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讨论法是要基于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在充分讨论中促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对知识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专题讨论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对观点给予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制定实践课程计划,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后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聘请机关工作人员举办专业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普及实践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大学生情绪管理问卷编制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情绪管理能力的内涵、理论进行了综述,为问卷编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发张开放式问卷,对其进行统计,建构维度,进而编制出初测问卷。对初测问卷进行发放、回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编问卷信效度较好,适用于本次研究,最终问卷由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觉察能力三个维度构成。 关键词: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信度分析;因素分析 一、问题提出 情绪管理是Mayer和Salovey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中的一个维度。综合相关研究发现,有关情绪管理的概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情绪管理的适应性,即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现实而实施的行为反应。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管理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发展要求作出反应,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迟反应。第二类是强调情绪管理的功效性,即基于个人目的进行的情绪管理。第三类是情绪管理的特征性,即强调情绪管理在某方面所具备的针对性特质。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葛荣晋认为,情绪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理解、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综合以上关于情绪管理能力的概念,本文将情绪管理能力定义为:个体在情绪发生时能够觉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情绪,并善于主动寻找方式对情绪进行调控、疏泄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哈尔滨某高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开放式问卷的被试,回收问卷50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47份。之后随机抽取300名学生作为结构式问卷的被试,共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无效问卷26份,有效问卷265份。 2、研究工具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制开放式问卷,并对回收的有效的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本量表从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这四个维度来编制问卷。问卷共包括了38个项目,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定,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初始问卷信度分析 对初测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其信度为0.850,根据题总相关删去9个题。删题后的信度为0.910。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剩余问卷的29个项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KMO值为0.89,x2=2794.062(df=0.406),达到0.001的显著水平,表明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对问卷的初步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7个,可解释项目总变异的58.539%。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标准,经斜交旋转,将共同度小于0.4以及因素负荷较低或在多个因子上的负荷无明显差异的项目删掉。最后保留15个项目,形成三个维度,其特征根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57.330%。第一个因子包括五个项目,命名为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二个因子包括六个项目,命名为情绪表达能力;第三个因子包括四个项目,命名为情绪觉察能力。 3、正式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确定了问卷保留项目后对其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ɑ系数均在0.784到0.819之间,总问卷的的信度为0.869。信度符合标准,问卷较可靠。通过计算各因子分数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来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各因子间的相关都小于各因子与总体分数之间的相关,各因子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432到0.484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而且,各项目与总分之间也呈现出了较高相关,相关系数在0.480到0.651,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1)。 4、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一维度上出现显著差异,女生要好于男生;学生干部的情绪表达和觉察能力要好于普通学生;城市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好于农村学生;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的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好于父母教养方式为放任自由型和漠不关心型的学生。 四、讨论 男女生在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上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男女生在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的荷尔蒙分泌量要高于女性,而荷尔蒙则会影响个体对外界产生的攻击性和控制欲。除此之外,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可能会造成这种差异的出现。学生干部一般都是投票、选举出来的,因此他们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能够良好的觉察他人的情绪并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往往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学生干部的情绪表达和觉察能力好于普通学生。而城市的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好于农村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与农村孩子相比,生活的环境要更加优越,而且城市中家长往往能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农村家庭的父母与城市父母相比,受教育程度稍低一些,观念也较为传统,导致孩子不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通常可以为孩子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能够更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也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使得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而专制型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的限制较多,放任自由和漠不关心型的家庭的父母又对孩子的关心较少,这三种教养方式的家庭中的父母易忽略孩子的感受,使得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受到影响。 作者:李越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情绪管理论文:情绪管理安全实践 摘要: 员工的情绪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情绪管理成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作者从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谈起,分析了父母单位的做法,研究了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情绪管理;安全;实践;应用 0引言 情绪,是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管理,就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从而使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说人的情绪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是因为,如果人的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就会认真工作、细致干事、平平安安;反之,如果人的情绪浮躁,心绪不宁,工作起来势必就会手忙脚乱,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说,辨认员工情绪,分析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进而加强情绪管理,对减少员工个体和群体情绪压力,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安全生产、促进组织和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通过暑期调查,就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实践与应用粗浅地谈几点认识。 1员工情绪波动的因素分析 一是家庭环境。家庭,是每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也是每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痛苦灾难,或者是挫折的时候,想到的最后一个寄宿地,所以说家庭环境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睡好觉、家庭不和睦以及离婚、失恋等,上班时情绪就低落,打瞌睡、思想分散、精力不集中,违章现象就难免发生。就父母所在单位来说,因远离都市,为了让子女们得到更优越的教育、医疗资源,在城里购房逐年增多,“走工”族越来越庞大,每天奔波往返于城市与前线之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繁重,或多或少也给大家带来了环境和心理上的压力,这些压力都会影响到员工的上岗情绪,有时严重就直接影响安全生产。二是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对职工情绪的影响是关键因素。父母单位属连续生产单位,职工大都处在一线野外工作,有时为了抢上各种作业措施,会冒风雨、斗酷暑、顶风雪,更有时还会加班连点,这些都会给职工带来思想情绪的影响。父母单位积极推崇作业现场“七想七不干”制度中,就有一条“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这也正是说明了安全生产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不断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好的生产工作环境,防止情绪波动,保证职工精心操作,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管理环境。管理环境也是影响职工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采油一线单位上产形势相当严峻,油气产量压力大,为了约束职工、规范纪律,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对工作组织不力者罚款,更有甚者会严厉训斥,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某些职工的敌对情绪。试想,如果职工经常带着情绪上岗,对于安全生产也是埋下了深深的安全隐患。 2情绪管理法的摸索与应用 笔者以父母单位的一个注汽班组为例,他们管理注汽锅炉,高温高压,安全风险大。他们积极管理员工情绪,密切关注上岗员工的情绪,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及时对有情绪、精神状态不好的员工进行情感疏导、心态调整,有效消除了因不良情绪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每位员工成为安全生产的“原动力”,为班组发展提供了一份自己的强劲动力。他们借助“平安心情看板”,周期为一个工作日。第一步是“岗前自检”,分“拔、察、谈、想”四个环节。“拔”,每天上岗前,由员工本人将个人情绪状态对应选择“高兴、正常、难过、困乏、郁闷、愤怒”等表情拔摆到位。“察”,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认真观察“平安心情看板”上员工的情绪、察看员工是否劳保着装、察看是否有酒后或带病上岗,便于根据心情标志和员工状态,有的放矢地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安全提示。“谈”,通过观察员工的上岗情绪和状态,对情绪低落的,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消除消极情绪;对情绪高涨的,及时鼓励肯定,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投入工作,全面提升员工岗位安全生产的注意力。“想”,组织员工根据当日工作重点对照“七想七不干”(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提示卡,检验是否具备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步是“岗中督查”,分“警、看、动、查”四个环节。“警”,由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组织员工对班组安全誓词进行宣誓,营造浓厚的“我要安全”工作氛围,大大提高当班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看”,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全面对注汽流程、电气设备设施等重要的人、机、物、料等查看是否完好,工作环境是否满足安全作业要求。“动”,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及时对工作现场或施工中明显不符安全作业条件的设备设施进行整改修正。“查”,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工做到心里想着现场、眼睛盯着现场、脚步走在现场,全面巡查当日注汽施工,做到发现违章指挥或违章行为及时制止、汇报。第三步是“岗后沟通”,分“评、交”两个环节。“评”,当班工作结束后,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与当班员工坐下一起对当班工作情况进行小结,总结当班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下步需要改进的措施、注意事项,填写好当班工作记录。“交”,按照“十交十不交”的交接班制度进行严格交接班,确保安全交接、清楚交接。至此,一个班的工作全部结束,形成闭合循环。 3两点启示 一是情绪管理可以为员工安全“预警”。父母单位共有员工4000余人,油、气、井喷、设备等灾害事故发生的机会相对较大,再加上员工当前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部分员工容易存在“侥幸”的心理,即使思想有负担、情绪不稳定、身体不舒服也要照常上岗,这样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倡情绪管理,结合实际建立适应的情绪管理工作法,可以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注重员工上岗前的情绪观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为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提供依据,有效避免员工带着思想隐患、消极情绪以及“病体”上岗,起到“隐患”早发现、早疏导、早排除的作用,为职工安全生产提供“预警”。二是情绪管理可以拉近员工间的“距离”。推行情绪管理,可以使班组长或者同事之间,及时注意观察到周围同事的情绪和心态,及时进行沟通疏导,能够有效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员工感受到班组的温暖和被关心、关怀。这样从管理的角度上充分满足了员工的心理需要,增强了班组亲和力,无形中也拉近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干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消除员工因为工作不顺心,而感到的忧虑和压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团结和睦,真正从安全这一方面来考虑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让他们感到人人平等,人人是班组的主人,进一步形成全员安全的合力。 4结束语 总之,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职工的情绪好坏对安全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上至管理者,下至班组长,都要高度重视职工的情绪管理,除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外,还要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心理学所提供的方法,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使职工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情绪。这样,职工们就一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振作、更有作为,安全生产也会出现新的局面。 作者:王艺伟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情绪管理论文:企业发展员工情绪管理探索 摘要: 员工的情绪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改革开放在不断的深入发展,经济实力也在逐渐提升,伴随着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让员工产生一种消极和懈怠的情绪,因此,情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认识到情绪资本将与知识、智力财富、专业素质等并驾齐驱,在企业的成就里占据一席之地。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效的企业情绪管理能够缓解员工的精神压力,其实质就是一种资本管理,对于激发员工潜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作为管理者,有必要认识和理解员工的情绪反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情绪在企业发展探索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发展;工作效率;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的基本内涵 何为情绪?其实情绪就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说:喜、怒、哀、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所体验到的情绪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会有开怀大笑的时候,相对的,也会有伤心低落、不愉快的时候,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并不会通过外在表现出来,尤其现在人们已经有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学界和管理界已清楚地认识到,情绪有其属于自己的社会沟通、支持与接受方式。情绪是指个体对自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根据一些情绪专家的观点,情绪大体上包含有五种能力:情绪的自我察觉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情绪管理是指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过程,通过研究人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引导、协调、互动和控制,来充分激发和挖掘自身与他人的情绪智商,可以养成良好驾驭情绪的能力,进而确保并建立一个良好情绪状态的现代管理方法。简言之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的一种体验,以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情绪管理的核心是人本原理,为了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其目标是追求现代管理理念之一的“和谐管理”,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情绪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减少员工精神压力,推动企业平稳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体制变革已经深入到企业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企业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以及竞争压力下,竞争日趋激烈,对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由此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必然会使他们把焦虑、压抑和不适的心理状态带到工作中,增加员工的精神负担。情绪管理可以正确引导员工,关心员工情绪变化,鼓励员工向同事和身边的人倾诉,学会有效发泄,在适当地时候向上司反映,使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同时,一个企业如果有了高效的情绪管理,就能够帮助员工调整好情绪,让其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化压力为动力,从而员工就可以、以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的改革和平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增强员工素养,提高管理工作绩效。 实践证明,企业的情绪管理对于员工的自我评价及坦然面对道路上的挫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情绪管理,不仅可以合理引导员工对自我做出正确评价,也能增强其工作热情和进取心,让员工对工作、对生活、对未来都充满信心。而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长远发展是有赖于员工对工作的态度、精神的培养以及智慧与创造力的发挥的,企业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培训或讲座等方式来切实提升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以情绪带动潜能,使员工在心情愉快、人际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工作,从而为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管理目标提供良好的保证,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营造良好和谐氛围。 现代企业面对的是高度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员工,工作的基本单元是相互依赖的群体而非个人,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自觉性,就要提升他们彼此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相互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企业竞争力。只有企业重视和加强情绪管理,协调员工间友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才能使工作环境散发出积极进取、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氛围。在这种组织氛围下,员工的进取心、使命感与创造感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发展后劲有了最好的保障,即使待遇低一点,加班多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使员工真正感受到身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中,让他们互相协作配合、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塑造出一个高情商的团队。 三、影响员工情绪管理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而所处的环境就必然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情绪是具有传递性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有一定的扩散效应的。社会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也会在员工的行为中得到最为直接的反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员工仍处在混杂的环境当中,社会的不理解、领导的不支持、同事间的摩擦与相互猜忌、亲戚邻里间关系紧张,都会让员工产生一种不安全感,长此以往就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产生压抑心理,这必然会削弱整个组织的整合效应,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些外部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应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努力调整自身情绪并适应环境,并通过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加以解决。 2.员工自我修养能力不足。 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企业来说,适应市场经济的相应配套设施和制度都还不够完善。员工的价值观、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员工对于自身角色期望的迷茫,会促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难以及时自我调整,从而使他们产生消极怠工的心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思想、观点、生活习性和道德观念,对于同一件事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能够自己控制的,可以通过自己身上的特质加以调整,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对于此,管理者应不断寻求员工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而努力。 四、开展有效情绪管理的策略 1.注重人性化管理。 情绪管理就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核心,让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企业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情绪管理时要循序渐进的开导员工,让员工能够快乐的享受工作,天性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要公平的对待他们,才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从公司得到的尊重与关怀,从而认同企业。同时,实施人本管理对管理者自身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管理者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为员工树立一个好的典范。首先要从关心员工的生活开始,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这样有助于培养员工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增加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也是企业无法避免的,这就要求企业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建立心理危机体系和和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化解危机,尽量减少消极情绪对员工的影响,对于受到危机影响的员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心,培养员工忠诚度,让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和进步。 2.创建有效的激励文化。 激励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来说,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缺少了阳光的灌溉,花朵就无法绽放,无法让世人去欣赏它的美丽。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明确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决定的,人的需求满足过程直接影响着其情绪和行为。激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领导对于员工要热情待人,因为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尽量多记住员工的名字,鼓舞员工士气、制造亲密感,从中取得员工的信任;要关心员工、认可员工,让员工感受到被领导期望,使员工在地位、名誉、权利、责任等精神需求方面得到尊重;学会倾听与赞美,赞美是一门激励艺术,要用它来激励员工的创造力,但应注意赞美要适度,不能夸大其词,让员工获得尊重感和信任感。同时,管理者还要避免产生不公平,企业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用同样的标准来处理相同的事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要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让员工参与到薪酬设计中来,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力求奖励方式的多样化,真正做到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 3.加强文化建设,搭建文化平台。 企业应当以企业的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好的企业文化就和人的信仰一样,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动员工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时刻以一种积极的情绪为目标奋斗,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要立足于服务社会、服务员工的文化理念,让企业充满灵魂,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员工保持一个积极蓬勃向上的热情。引导员工处理好彼此间各类关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也很重要,除了关系员工的生活和职业技能的发展之外,也要注意对他们心理上的关怀,营造一种和谐、互相关爱、拥有人情味的大家庭的幸福感。良好的情绪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企业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拓展思路、更新观念,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多聆听员工的意见,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实现企业持续有效的发展。 作者:侯蕴洁 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分析 摘要: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是当前国内外情绪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听障大学生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性,对影响其情绪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会其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对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其智力、情感,形成完整人格,增强其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对策 听障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大学生,又是残疾人,缺乏基本的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独特的生理结构致使他们具有与健听人不一样的情绪特征。情绪(Emotion)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因此可以通过情绪的表现观察人的内心世界。听障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特征性,要求对其开展情绪管理。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塑造健全人格。 一、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差异特性 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听障大学生,其情绪知觉能力、调控能力、理解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明显不同。笔者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阳光学院的在校听障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听障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存在两点差异。 1.情绪管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听障大学女生在情绪调控能力、情绪知觉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在情绪利用能力维度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不同期待及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传统认为,男生是独立、理性和进取的,要求男生勇敢坚强,敢于奋斗,承担责任,面对失败、困难要有承受力;而女生易感情用事,依赖性强,情绪体验深刻细致,常被倾向于教育成为善解人意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要敏于觉察,并给予关心疏导。听障大学男生的情绪利用能力强于女生,则可能是女生更在乎和关注别人的言行举止,会放大某些自己的消极体验,情绪稳定性不够所致,而男生思维的广度和活跃性强于女生,更能以积极的情绪处理事情。 2.情绪管理能力的专业差异。 研究显示,倾向于文科的听障大学生,其情绪调控能力、情绪知觉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与擅长理科的听障大学生差异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科背景对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在情绪利用能力上,文科偏好的听障大学生显著强于理科偏好的听障大学生,这与文理科大学生的特点有关系。文科大学生受到较多的人文教育,喜好阅读各类书籍和报刊,往往比理科学生见多识广,更喜欢与人交往,建立了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旦产生情绪困扰,便会积极求助社会支持系统。而理科大学生不善于交往,交际面相对狭窄,社会支持系统较差,因此导致他们情绪利用能力相对较差。 二、加强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几点建议 加强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必须了解他们的情绪特征和常见的情绪困扰,特别是针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听障大学生,采取有差别的帮扶策略。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提高听障大学生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学会调控和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并锤炼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力。 1.提高听障大学生情绪认知能力。 情绪认知是情绪管理的基础、前提,也可以说是第一步,对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进行干预和辅导,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他们的情绪认知能力。第一,要提醒听障大学生及时觉察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使他们能够时时提醒自己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并能够认真分析引发情绪的原因。要清楚地了解影响情绪的各种因素,应深入分析引起情绪变化的主观原因,只有认清了引发情绪的原因,才能了解自己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真正觉察和掌握自己的情绪。第二,提高对情绪的觉察能力还应平静地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将它恰当地表达出来。听障大学生必须平静地接纳、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是否定自己负向情绪的存在,而是给它一个适当的空间,绝不压抑或控制,并学习如何与它相处。第三,要帮助听障大学生在觉察自己真正的感受后,掌握良好的时机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时的有效方式应是以平静、非批判的叙述,而不是直接发泄,且情绪的言语表达要清晰、准确、具体。最后,要提高听障大学生对他人情绪的感知、识别能力。情绪认知能力不仅包含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还包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情绪识别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含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要善于从别人的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发现别人的情绪特点,从而把握情绪识别的规律性。 2.指导听障大学生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 良好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为有稳定、愉快的心境,与理智和意志相联系的激情和适度的应激,稳定、愉快的心境能使人振奋快乐、朝气蓬勃,具有这种心境的人甚至遇到巨大困难也会认为是可以克服的。培养听障大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要树立真实的自信。由于缺乏听力,不能与健听人有效交往,听障大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要帮助他们树立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心,树立“以勤补拙”、“笨鸟先飞”、“扬长避短”的观念,相信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提高素养,以某方面的成就补偿自身缺陷,一定能变自己的劣势为优势。第二,要培养豁达乐观的心态。针对听障大学生交际狭窄、爱钻牛角尖的特征,帮助他们学会辩证思维,即对任何事物都不要用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观点看待,看问题避免绝对化,遇到困难不再消极悲观,而抱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通过养成有节奏、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例如参加健康向上的娱乐、体育活动,学会微笑等方法,获得愉快的感受,以培养他们热情乐观的情绪。第三,学会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常见的情绪调控方法有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宣泄法等,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肌肉,聆听音乐,以及合理宣泄情绪,如眼泪缓解、运动缓解、转移注意等,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以调控和安慰。 3.锤炼听障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听障大学生要使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就应不断地锤炼挫折承受力,只有了解挫折对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力。第一,要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使听障大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挫折对人的心理发展更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那么我们就应正确地对待挫折,促进挫折的转化,减少其消极影响,增加其积极影响。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听障大学生必须意识到,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而逐渐成长起来的,只有树立远大的生活理想,经过努力学习和实践锻炼,才能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第三,要提高挫折承受力,还必须学会有效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当个体受挫时,所采用的习惯性的、以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应付方式,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其内心焦虑、罪恶感及维护失去的自尊心。听障大学生可以采用宣泄、投射、认同、反向、升华、补偿等心理防卫机制,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或免除心理压力,逐步恢复心理平衡,鼓励他们积累能量,再作尝试,最终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作者:张德军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阳光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高校图书馆员情绪管理探究 摘要 介绍了情绪管理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馆员情绪管理的积极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情绪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的来临急需提高馆员的信息素质,给图书馆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会影响到馆员的工作情绪,进而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重视馆员的情绪,探究他们的情绪,有效地调控和管理馆员的情绪,对于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提升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图书馆员情绪和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是人类行为反应知觉整合后的复杂状态,也就是一种认知———知觉的状态。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不仅是个人的感受,还影响着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和行为表现。馆员的情绪一方面受个人特质的影响,如性别、年龄、性格、自我概念、情商等影响,另一方面受组织环境的影响,如工作自主性、用户取向、组织支持、社会支持等。图书馆员情绪分为积极情绪(正面情绪)和消极情绪(负面情绪)两大类。积极情绪是心情愉快的主观体验,是一种馆员在工作态度上健康、向上的情感表现,表达馆员积极情绪的状态有高兴、热情、微笑、礼貌、愉悦等,积极的情绪会激发人们的工作兴趣和热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消极情绪是指个体某种消极或厌恶的情绪体验的程度,馆员的消极情绪表现为冷漠、呆板、自卑、抑郁、沮丧、愤怒等,消极情绪对馆员的心理起破坏和瓦解的作用,会使馆员无法冷静地面对各种问题,会影响馆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消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发泄出来会引发馆员与馆员、馆员与用户的各种矛盾,同时,也会危害馆员的身心健康。但是情绪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可以进行干预和管理,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情绪管理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通过员工情绪的改善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因此,情绪管理的实质是采取对的方法,使用正确的方式,分析个人情绪,调整个人情绪,理解个人情绪,放松个人情绪。馆员情绪管理的核心就是尊重馆员、关心馆员、信任馆员,以发挥馆员的潜能为出发点,利用馆员与馆员的情绪沟通和互动,培养上下级之间、馆员之间的信任感、亲密感,协调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构成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以调控馆员的消极负面情绪,引导馆员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2高校图书馆员工作中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2.1馆员工作内容繁杂 高校图书馆员除了从事图书分类、编目、借还书、参考咨询等传统工作外,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如信息资源的聚合、推送、信息资源导航等。尤其是随着图书馆2.0技术的不断开发,图书馆员还要掌握2.0技术,如REG、BLOG、TAG等,强调技术革新和读者互动,不断满足读者对海量信息的需求,完成对读者的实时互动。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进行持续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而有些馆员即使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学习,但工作成效仍不明显,这种情况会对很多馆员的心理产生影响,使得馆员产生烦躁、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有时甚至会失控。 2.2馆员工作得不到组织认可 大部分图书馆员都是在图书馆一线工作,是图书馆的业务承担者,他们中大多数也都清楚所属馆的发展目标。但由于各馆领导的领导风格和管理方法不一样,有时也使他们感觉工作上不顺手,心理负担有时过重,这当然和每个馆领导具体的管理手段有直接的关系。图书馆管理者在执政时没有让馆员有参与管理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当馆员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消沉和失望,缺乏成就感,即会有不良情绪产生。 2.3馆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部分馆员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重复单调的借还书和图书加工很难使他们的工作价值得到肯定,没有自己施展能力的平台。在工作中的意见得不到领导重视,也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有时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被理解,这些情况导致馆员感觉个人价值不能够实现,在工作中缺乏热情,缺少关心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想法。因此,他们在工作中不够积极,对领导提出的更高的工作要求他们也不重视,很多工作流于形式,有时甚至形成“破罐破摔”的情形,导致其情绪处于心神不定的消极状态中。 2.4馆员待遇与贡献吻合度不高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辅部门,馆员和教师待遇有所不同,教师的工资比相同职称级别馆员的工资要高,低于教师岗位的不公待遇使馆员认为薪酬与自己的贡献不相吻合。有些高校馆工作条件较差,到现在还使用老旧显示器,馆员的业务和科研学习也得不到支持,晋升职称时名额往往也很少。所有这些使得馆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不够公平,因而会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中,工作积极性难以提升。 3高校图书馆员的情绪管理策略 高校图书馆员由于工作压力产生的情绪,仅凭馆员个人的自我调节是很难走出心理阴影的,图书馆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对馆员的情绪进行调节,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目的。 3.1提高馆员的组织支持感 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会影响馆员的情绪。在组织支持感较高的氛围中,员工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获得组织的帮助,当馆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重视,馆员在工作当中情绪就会比较乐观,就会积极应对,并且能够更加乐于帮助同事、热情地对待读者从而提高其工作绩效。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提供给馆员更多的支持,要关心和重视馆员的情感需求,对情感异常的职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健全馆内的奖惩制度和完善馆内的公平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对创新技术工作有成绩的馆员进行物质奖励;为馆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增加职称评定机会,消除馆员被边缘化的思想;定期为馆员提供技术培训的机会,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有效缓解馆员的压力;为馆员提供更多的参与图书馆建设决策的机会,增加馆员的责任感;经常为馆员提供工具性支持,不断提高馆员的技术水平,增加馆员的自信心。 3.2图书馆管理者需重视情绪管理的作用 馆员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馆员的工作行为,因此,要积极引导图书馆领导和管理者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积极情绪会提高工作绩效,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把情绪管理观念贯穿到馆员管理的全过程,把情绪管理纳入管理者的选拔和绩效考核标准之中。要完善管理沟通,主动地调整、积极地疏导,保持馆员个人情绪的稳定;重要岗位应选用具有良好情绪控制能力的馆员;及时关注馆员情绪动向,要以人为本,关心、尊重、信任每一位馆员,促使馆员的全面发展;在管理馆员的过程中,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保持馆员的积极情绪。 3.3加强图书馆员自我情绪管理 图书馆员应该提高自身管理情绪的能力,不要长期压抑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要养成良好的情绪思维能力,在情绪不好时学会自我调控,正确排解个人的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避免负面情绪的累积。馆员在心理上也要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一种高情商的服务,做到热情工作和主动服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读者和同事一种积极向上面貌,营造愉悦的氛围。图书馆员在积极进取的工作中要经常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应对矛盾的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创造性。 3.4注意满足各层次馆员的需要 应当根据馆员的需要分层次进行合理满足,以保持其积极情绪。如在馆内,信息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他们所需要的是更受尊重、更大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自主性要求较高等等;而流通部门人员则要求提升工作条件,以提升读者的满意度等。为使馆内不同层次的馆员保持积极的工作情绪,就要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分别采取合理的激励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情绪,尽量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 3.5实行动态管理 应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馆员岗位进行灵活调整。馆员长期固定于同一岗位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可对馆员的职位实行岗位轮换,使馆员具有多个岗位的工作经验,既可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也有利于增强凝聚力。丰富馆员的工作内容,将对馆员产生更大的激励,使其富有成就感,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 3.6运用激励手段激发正面情绪 管理馆员情绪的目的在于激发馆员的积极情绪。管理者可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针对不同馆员的需要,从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给馆员设定恰当的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职位晋升机会或职称名额,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建立完善、公开、公平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馆员的工作满意度;对员工工作进行合理评价,不断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均可有效地激发馆员的积极情绪。 3.7加强技术培训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馆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加强科学化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广泛的新技术培训,帮助馆员普及图书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熟练掌握图书馆相关知识技能,可有效缓解馆员的工作压力,增强馆员自信心,转化馆员由于工作压力导致的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另外,在培训时可设置一些与馆员情绪发挥有关的课程或者活动,让馆员在学习中得到实践和锻炼,提高馆员感知、整合、理解、运用情绪的能力,能够运用情绪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提升。与此同时,馆员也能够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同,从而更好地激发工作热情。 作者:王军伟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 情绪管理论文:教师情绪管理研究 摘要: 教师的情绪带动并影响着教师的思维、判断和选择,进而教师的情绪管理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情绪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和价值,现实当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搞好教师的情绪管理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情绪管理;改革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处于同样不可忽略的境地。他们在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同时身心受到巨大压力和考验,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心理负担和情绪的波动尤为值得我们关注。教师的情绪不仅影响学生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关乎学生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怎样在日益升高的压力指数下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与特点 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发表的“EQ”(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之后,情绪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始走向深入发展。伴随心理学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探索,学者们慢慢开始关注情绪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影响。情绪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工作和生活,对于广大教师群体来说也毫不例外。情绪管理最先出现在管理学当中,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简单来说情绪管理就是对人们的情绪的管理,它把人的情绪提升到了一种资源的高度,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管理。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决定了搞好教师的情绪管理不可小觑。纵观现实状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情绪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面对社会现状的紧迫性 社会飞速的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在逐步积累,贫富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戾气弥漫的状态之下,人具有多重角色性,教师也一样,当角色发生变化,同样遭受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戾气时常围绕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关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考虑社会客观环境的使然,只是一味给予教师道德上的谴责,提出更高深的师德要求,然而面对现状往往无济于事。我们不应该压制教师的不良情绪,恰恰应该分析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帮助教师调节自己的情绪,研究并加强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二)面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教师往往受到严格监督,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多重压力。种种压力之下教师的心理负担与职业倦怠等问题有增无减,往往使课堂教学效果恶化。《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在某省举行的大样本调查当中,约58%的教师经常出现焦虑情绪表示自己的压力过大;约30%的教师时常因自身情绪低落而没精神上课;约18%的教师承认会因为自己情绪不佳而在课堂上迁怒于学生;还有约14%的教师偶尔会因为上课氛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不懂得调试自身情绪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等;要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情绪往往带动着学生情绪,好的教学效果必定有一个好的教学情绪在主宰。教师必须通过情绪管理,使自身在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处于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以自身的积极情绪带动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教师为师的本分与职责。 二、教师情绪管理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 多数教师对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缺乏一定了解。教师群体当中,特别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往往缺乏对自身情绪的感知和察觉容易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入课堂之中,进而影响整个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照本宣科,采用自上而下的讲授和说教模式,不在乎学生的主体地位,惯性地忽略学生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有时候就算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需要调节,但是往往因为采用的情绪调节的策略机械、单一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终止。 (二)教师培训不重视情绪管理 当前,教师培训的内容一直主要围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恰恰忽略了教师情绪感受及情绪管理方面内容。教师普遍面临缺乏情绪管理方面系统培训的问题。由于缺乏知识方面的培训,一般教师很难对自身情绪的变化及时察觉,大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的情绪分析方法,以至于当情绪出现问题时很难选用恰当的方法分析情绪的症结所在及时做出调整。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情绪调试的重要性,但是很难将其付诸行动,经常因为措施的不够有效而放弃,使得教师的情绪问题从自身角度难以解决。教师因为缺乏系统的情绪管理方法,仅依靠潜意识克服情绪问题,是导致教师情绪管理工作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三)学校情绪管理工作的缺失 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指教师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管理与调试,学校作为教师情绪的组织的管理者,也承担着疏导和转化教师负面情绪的职责。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对教职工的情绪管理工作呈现“缺失”状态。部分学校虽然设置了针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室,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相当一部分教师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部门存在。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学校行政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认知取向的偏差,他们过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信念等,却缺少了对教师的精神和情绪状态的关注及重视。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长久以来受认知理论的影响,教师培训的重点往往集中于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技术等方面,忽视了教师的情感、情绪体验,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教师情绪管理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体会自身的情绪状态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影响。要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引导教师树立一个科学的情绪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求发展,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教师树立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和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 (二)针对教师开设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 教师情绪管理培训的不完备是影响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因素之一,纵观当前的教师培训课程,要从培训理念和培训内容上对教师情绪管理的内容重视起来,不能像往常一样忽略。虽然,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的情绪管理也一样不能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培训中情绪管理的内容必须凸显出来,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开设有关情绪管理的相关课程,例如,美国的“社会与情感课程”、“情感判断与分析”早已被列入教师的正式教育之中。在英国有P.S.H.E课程和精神关怀(PastoralCare)课程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充实教师情绪管理相关知识的内容是当务之急。 (三)注重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创新教师培训的路径 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者要承担起教师情绪管理培养的责任,仅仅在学校内部开设心理咨询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教师情绪管理有关内容渗透到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使教师的情绪管理培训贯穿于教师培训的职前和职后,职前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开设和情绪管理相关的课程,使教师在掌握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情绪管理的培养铺设理论基础。这样有了理论做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运用这一系列相关知识,使自身情绪管理能力逐渐生成和发展。职后培训更多的是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重构和提升阶段,教师可以多途径地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自我培训、校本培训、同伴交流、专家引领等。 总之,深化教育的改革不仅是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人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教师情绪使然,必须关注教师的情绪管理,不能忽视教师的情绪管理,使改革失去人性,影响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应然”角度出发,要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针对教师开设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注重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创新教师的培训路径;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佳欢 田国英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 [摘要] 高校管理人员是影响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情绪对高校管理人员工作的影响,分析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的建议,以期帮助高校管理人员减缓压力,提高心理素质,有利于发挥其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工作水平。 [关键词] 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绪是心理学名词,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包含对刺激物的认知和情绪的体验、行为、唤醒等复杂成分,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也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更是一种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情绪管理,是指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觉察和分析,采取各种方法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维护良好情绪状态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高校管理人员是影响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管理人员的情绪管理是指通过对高校管理人员群体情绪的感知、觉察和分析,采取各种方法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情绪进行协调、干预,通过引导其认知自身情绪的各种变化,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排解高校管理人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情绪,帮助其维持良好情绪状态的过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人员的从业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范围日益扩大,他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与日俱增,因而比较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管理人员不良情绪的长期存在,不仅对其个人成长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高校管理人员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工作,对于减缓压力,提高心理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尤为重要。 二、影响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状态的因素 高校管理人员虽然隶属于管理岗位,但实质上更多的是承担服务性的工作,这对其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不同于高校一般教学科研人员的特点。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管理人员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负面情绪等问题。 (一)客观因素 1.工作压力较大 根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在数量和比例方面均受到严格控制,随之带来的是工作内容、工作强度较以往有所加大。比如,工作内容繁杂、要求严格,很多临时和紧急的工作需要加班加点完成,而且面对教师和学生,更需要严谨、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因而工作压力较大。特别是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使得高校管理人员常常因为要处理常规性的工作,往往周末或寒暑假也不能完全休息,无法完整享受制度上的休假。对比高校其他岗位的教学科研人员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高校管理人员很容易因为休假时间短、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等因素而影响自身情绪。 2.能力要求较高 高校管理人员不同于教师的“术业有专攻”,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文字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具体事务工作中锻炼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在担负高校正常运行的日常服务工作之余,还面临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更多要求,这也容易加大管理人员的精神压力,而在压力情境下也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收入相对较低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分高校在岗位津贴的分配上,大多不同程度地向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倾斜,而对管理人员分配得相对较少。加之,管理人员工作时间相对固定,自由时间较少,不能像专职教师一样获取课时费用和兼职收入,因此其收入水平往往不及专职教师。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因劳动付出和收入回报的差异往往导致其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和不稳定的情绪。 (二)主观因素 1.被尊重的需要与自卑心理的冲突 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全方位地做好各级领导和师生的各项服务与保障工作,工作内容多、对象广、任务重、责任大,这使他们内心更渴望得到充分的理解与尊重。但是,高校的管理岗位虽然承担着管理服务的工作,却不具备一般党政机关公务员的显要地位或身份,再加之高校内部对管理人员或多或少也存在一定的偏见,比如常有“天才搞科研、人才搞教学、庸才搞行政”的戏言,容易使高校管理人员产生自卑心理,与其期望得到理解尊重的需要产生冲突。 2.现实复杂关系与渴望融洽相处的冲突 高校管理工作具有中介性,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和协调好高校各级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以及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的各种关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高校管理人员从内心也十分渴望与各位同事融洽相处,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现实中并非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恰当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不顺畅,往往会使负面情绪一触即发。 3.自身理想与能力发展的冲突 由于其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管理人员在管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有较多机会与成就显著、声名显斐的专家学者接触并受其影响,在规划自身发展目标时,常常定位过高;但同时受事务工作多、进修学习机会少、个人能力限制等诸多原因影响,目标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这些也会导致高校管理人员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的建议 加强高校管理人员情绪管理,不仅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情绪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以人为本,重视管理人员的情绪,帮助他们进行管理调节,以便带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开启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一)从高校管理人员自身来看 1.觉察接纳情绪 要管理情绪,首先要能觉察到情绪,然后接纳正常的情绪。情绪健康的人,一般能够觉察自我情绪的变化,也能分析出导致自身情绪变化的种种诱因,并依据外在的客观环境和内在的心理反应,自觉、主动、积极地予以自我调适。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克服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首先要树立自觉觉察情绪和主动接纳情绪的意识。主动接纳情绪的变化并迅速进行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整,这是开展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积极表达沟通 觉察和接纳情绪之后,就应该采取正确、合理、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在尊重他人情绪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老师、领导和同事的沟通交流,表达、纾解并调整自己的情绪,获得理解、帮助和支持,最终达到化解矛盾、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3.适当的转移疏导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情绪不佳甚至失控的时候,高校管理人员也不例外。在感觉情绪不佳时,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情感转移进行适当而有度的疏导。不良情绪得到适当的舒缓、疏通,工作时才能卸下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工作之余可以采取运动、旅行、登山等“动态”方式,或者通过书籍阅读、轻音乐冥想、艺术作品欣赏等较为平和的“静态”方式来舒缓不良情绪,达到身心和谐。 4.主动加强学习 业务能力是高校管理人员的立身之本。管理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积累,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努力让自己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开展工作就能得心应手,自然也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二)从学校管理部门来说 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不仅要求高校管理人员能够加强自身情绪管理,更重要的是相关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员工情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管理人员的情绪情感问题及其对工作开展的重要影响。 1.重视情绪管理工作 高校应重视管理人员的情绪管理工作,有效防止管理人员出现或长时间保持负面情绪。一是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多方面倾听管理人员的心声,及时发现管理人员思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应建立起多样化的定期沟通平台,通过微信群、QQ、论坛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组织谈心、教代会、职代会等形式,拓宽沟通渠道,增进学校层面和高校管理人员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三是在常规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以外,加强对管理人员情绪、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2.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高校的领导者、部门的管理者都应该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源自工作方面的压力自然减少,增强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公平合理地知人善任,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给予积极评价,统筹规划管理人员的发展,做到人尽其才,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3.立足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人员的情绪问题一般都是由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衍生而来的。高校要把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关心管理人员的生活,立足于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要根据管理人员所从事具体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在职级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协调一致,充分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开展工作,真正实现高校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队伍的协调健康发展。 4.重视扩宽发展空间 高校要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合理规划,重点做好岗位培训、岗位轮换、挂职锻炼和后备人才储备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与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愿望;同时要系统规划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对高校管理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力度。 作者:赵鹏 姜媛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情绪管理论文:大学生情绪管理体育运动分析 【摘要】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业、情感、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出现孤独、焦虑、自封、迷茫等心理情绪。大学生正成为社会的心理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应引起全社会、教育人士、家长的高度关注。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对本人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着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积极应对这一心理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引导方法势在必行。只有培养良好情绪,才能让其充满正能量,社会充满正能量。 【关键词】 情绪;管理;健康;心理 一、引言 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人们逐渐满足与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对于健康的概念及追求也愈来愈强烈。健康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健康,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心理学上讲,情绪是心理的核心,结合健康的定义不难推出:良好的情绪或是说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健康的一部分。什么是情绪管理呢?情绪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含义深刻的概念,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概念是适应性管理,即是一种应激行为反应,这种应激行为反应是为了适应社会现实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状态。通俗讲,即当遭遇不良情绪时,主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策略。第二类是功效性管理,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第三类是特征性的界定情绪管理,Cihccetti、Ackemrna和Hadr(1995)从情绪管理的动力特征角度认为情绪管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的动力组织系统,其功能是驱动和组织行为,以适应特殊的外在环境。 二、大学生心理现状 近几年的新闻报道,马加爵杀害室友、药家鑫失控杀人、复旦宿舍投毒案,负面情绪导致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让人不寒而栗,每一桩案件让人心痛的同时也让人们警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或是说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隐患,情绪管理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就业都息息相关。这些隐患阻碍了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阻碍了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情绪是作为特殊的因素存在于人的各种认知、感觉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生理和心理的状态,是应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反应,情绪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驱使作用,是影响人的行为、认知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犯罪年轻化、少数大学生的自杀事件都呼唤人们对情绪管理的重视,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都呼吁着我们密切关注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情绪需求,控制和调节学生的情绪机制。 三、体育对于情绪管理的意义 1.体育运动可以调节负面的情绪,改善不愉快的认知。 体育运动能增强身体上与认知结构上与负面情绪抗争的能力;体育运动可以缓解由于应对纷繁事件而引起的过度紧张的情绪。规律的、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可以强健身体,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可以预防甚至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有力保障,体育运动则是拥有强健体魄的唯一途径,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会增加个人的成就感,荣誉感,良好的心境、坚强的性格是对抗负面情绪最有效的手段。 2.体育运动有助于生命意义感、生活幸福感感受的提升。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对于运动个人可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适度强度,适宜时长的体育运动有助于运动个人幸福感的增强,有助于让运动个人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产生积极良好的心境及快乐的心情,这些都有助于降低焦虑及抑郁水平。但是,正如开始所说,凡事有度为之,体育运动同样需要适度,只有适度适量的体育运动才能发挥其功效。体育运动的时长、强度及频率都会影响这些效果的强烈与否。研究表明,每周至少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且每次运动的时间不能小于20分钟,至少保持10周,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强个体抗击负面情绪的能力,会使消极情绪以合理的方式方法释放,从而平复心情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3.体育运动与情绪相互影响。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负面情绪有积极影响的同时,情绪也在影响着体育运动。可以想象,怀着一个美丽的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是享受其中的过程,而因为心情不爽或是情绪糟糕而去参加体育运动则会是另一番心境。所以,要注重体育运动与情绪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能走入临时性用运动解决情绪问题的误区,只有规律的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才能逐渐的增强个体抗击消极情绪的能力。 四、结语 现代大学生在课程、学业、就业等众多的压力下难免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之于的体育活动既可以调节乏味单调的学习生活又能缓解疲劳、赶走苦闷、排解消极情绪。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同时提高了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并且提高了管理情绪的能力。从现代教育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出发,学校应注重体育教育在教学组成中的重要地位,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人际交往能力、调换环境的愉快心境、强健的体魄的目的。如此可有助于其个性的良好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是实现健康的路径。 作者:宋飞 单位: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情绪管理与班级管理作用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社会对教育界改革的重视程度亦在不断提升。现代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调整,旨在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对教育的切实需要。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是一个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的组织,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班级的风气,唯有良好的班级风气才能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时代学生的身心正值成长期,心理成熟度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学生经常流于情绪化,一旦管理不善,则将引起诸多不良的后果,轻者导致提升班级管理的难度,重则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导向作用。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对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旨在引起更多教育者的重视,进而通过班级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情绪管理;班级管理;积极作用 情绪管理,是指对于群体个体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并在认知基础上,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当前情绪管理被应用在企业培训,学校教育中。做好情绪管理对于企业和教育来讲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点当着学生的发展基础,而班集体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对其进行全面管控,促进班集体有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班级建设中,学生情绪将会影响直接对整个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学生时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事物认知较为冲动,因此教师做好班级理首先用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与班级管理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育并非单纯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在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对于情绪难以全面进行掌握,因此在班级建设中,常常由于学生难以控制情绪,形成打架斗殴等事件,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建设,对班级管理造成影响不良影响[1]。情绪管理隶属于心理学范畴,能否管控好自身的情绪其与自身的情商也存在巨大的关系,情绪管理最基本形态有四种,其中包括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拒绝是一种极端的情绪防御形式,而压抑则是情绪努力逐渐的过程,替代则是指将情绪进行转化,运用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升华致使最终对情绪管理得体。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明白情绪管理的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将情绪管理方式传授给予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以便于最后更好的建设整个班集体,减少由于情绪失控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情绪管理可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 情绪复杂多样,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思想观念逐渐独立,在这一发展阶段,学生则要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与自由,而当学生面对所发生事件时,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因而出现众多矛盾,长期情绪受到压抑,将会使得学生心态逐渐扭曲,直至发生恶性事件[2]。因而教师应尽量主动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对学生情绪进行管理,抚平学生激动心理状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尽量开导学生,以便于及时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着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而当前无论各阶段教育中学生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学习压力的与日俱增,故进行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情绪管理并非为过分抑制情绪,而是在了解情绪后,及时进行自我调剂,防止事态扩大化。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具有凝聚力,才能帮助班级进行建设[3]。因此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通过对学生情绪进行管控,及时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逐渐使得班级形成一种向心力,班级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三)情绪管理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领航者,在管控中应传授学生一定的情绪管控方式,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调节学生情绪,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情绪与状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在学习中,全神贯注进行学习,并逐渐对班级学习产生兴趣,通过班级合作,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以便于形成合作式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精神,提升班级整体建设质量。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其班级成员的情绪控制和调节,避免对其个体成员出现情绪过激和与班级群体成员间不一致的状况。班级管理实质上是对不同个体的性格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而个人的性格在情绪上是最为直接的表现。而对情绪管理的提高,可以使得个体成员在情绪中始终处于可控范围,降低其剧烈变化的外在表现,消除其存在的内在表现,使得班级管理获得整体综合水平的提升。 作者:徐丹红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编辑工作情绪管理应用探究 1情绪管理 通俗的说,情绪管理就是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积极地用正确的方式,有目的引导、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情绪,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情绪是一种资本,与知识、智力、专业素养、阅历同等重要。 2编辑产生负面情绪的几个因素 2.1人际关系的压力 编辑工作的首要主体对象是作者,不同的作者由于自身性格、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性质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办事风格,编辑与不同作者沟通则会产生不同的交流体验。过于自信、固执的作者对待编辑提出的合理意见可能会表现出傲慢、轻视的态度,稍有不合其意即对编辑大加指责甚至威胁退稿。还有一些合作作品的作者则会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改稿责任,编辑只能周旋于此,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这时,编辑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进而产生失望、气馁等情绪。除了与作者交流沟通,编辑还会面对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人员以及工作单位职能管理部门的其他同事。督促稿件进度、处理稿件编校印装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都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常言道,“与人斗,其乐无穷”,在处理问题时,互相推诿、踢皮球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影响情绪的事情,会使得编辑焦头烂额、苦不堪言,无形给编辑带来了愤怒、焦虑的负面情绪。 2.2任务指标的压力 上世纪末,大批出版社转企改制引入竞争机制,编辑不仅要关注作品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业绩考核与所编图书的经济效益挂钩,并且在编校质量和政治差错方面丝毫不能松懈。每年递增的指标,繁重的任务使得编辑整日高负荷运转,加班加点成为工作的常态,身体和心理受到双重折磨,总也得不到充分的放松与修整。过大的工作责任、过重的工作负担会带来压力,自然会形成焦虑、抑郁等情绪。 2.3稿件质量的压力 稿件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编辑的情绪状态。低水平的稿件往往给编辑带来情绪上的压力,内容文不符题、文字表达晦涩、层次混乱、图形符号与公式等的随意编写,图表的混乱指代,都需要编辑耐心的审读、修改与核对,这种工作状态持续下去就会使人变得烦躁、厌倦甚至愤怒。老作者的稿件或者朋友推荐的稿件(即人情稿和关系稿)是否可以出版一直是困扰编辑的一大问题,如果稿件质量能达到出版的要求则皆大欢喜,倘若达不到出版要求就会给编辑带来无形的压力。不出版容易遭到误解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关系,勉强出版则有违原则,也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增加无谓的困难,从而带来纠结的心理困惑。 2.4环境变化的压力 近些年来,互联网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编辑的工作性质和心理状态都会由于新旧业态的急剧变迁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捕捉新技术、实现知识融合的能力已经成为编辑生存的关键。而这种“学海无涯”的感觉往往会给编辑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 2.5健康原因 出版工作劳心费力的工作性质,经常加班加点的透支健康,使编辑很容易出现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就会表现为身体暂时性的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等症状。长期用眼过度,会造成眼睛疲劳,表现为眼睛酸胀、干涩,视力模糊甚至下降。长期久坐不运动,会对颈椎腰椎带来积累性损伤,造成颈部肩膀僵硬、腰部酸痛肿胀,甚至严重的还会呕吐、头疼、头晕。饮食不规律更是家常便饭,赶工作进度经常吃快餐食品等充饥,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引发慢性胃炎。身体的不舒适也易引起痛苦、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由于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有的编辑过分追求完美,对工作如履薄冰,生怕出一点差错,日积月累会产生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同时由于工作能力、受教育水平和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的编辑不能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任务,也会带来抑郁、痛苦的负面情绪。 3情绪管理的方法 情绪不仅对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在需要时有效地对心理压力进行调节,十分有益于维护编辑的身心健康。情绪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有积极和消极暗示两种之分。编辑工作性质的复杂,工作强度的增大,生存的危机感增加,很容易带来不愉悦的心情。此时积极的暗示方法可以减轻心情的不愉悦,用积极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告诉自己任何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换一种心境,换一种思绪,“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做会缓解由心理压力造成的心情烦躁。心理暗示法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负面情绪。 3.2注意力转移法 如果在工作中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使心情变得郁闷和痛苦,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此时应该放松一下烦躁郁闷的心情,换一种方式,不要再强迫自己继续工作。比较好的方法有听音乐或者上网,看看书或者看场电影,做点能使自己快乐的事情。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转移注意力,及时缓解和放松烦躁郁闷的心情。 3.3适度宣泄法 工作中遇到烦心的事情带来的负面情绪要及时疏解,适度宣泄可以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从而缓解不舒服的感觉。宣泄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体育运动和有效倾诉。脑神经元中缺乏荷尔蒙会导致心情沮丧。荷尔蒙分泌量在体育运动之后会大量增加,心里的负面感觉会随着大汗淋漓而宣泄到体外,所以运动可以消除人的沮丧心理。而有效倾诉则是找到亲人或者朋友,将心中的委屈与不平“一股脑”宣泄而出,使得情绪得到缓和与稳定。另外,倾诉还有助于灵感的迸发,情感的交流,能使自己更理智地去对待负面情绪。 3.4自我安慰法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委屈与困难,产生负面情绪是本能的反应,此时不应发脾气、忧虑,应及时冲淡内心的痛苦,寻找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这种方法对于帮助编辑转变思路,勇敢的接受现实,正视自己。老话经常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失败乃成功之母”、“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与调节,可以帮助自己消除抑郁、焦躁与悲观,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3.5情绪升华法 情绪升华是对负面情绪的一种更高水平的处理方式,将负面情绪“有目的的”引领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可以说是“负负为正”。如编辑因为策划很久的选题没有通过论证而沮丧,但并没有因此而“消极怠工”,而是继续做足功课,更多的关注知识更新,开拓新的思路,在提高学术素养的同时,还提高了文字和文学修养。为以后打造高品质、有影响力的出版物打下了良好基础,何尝不是“负负为正”,坏事变好事? 4结论 有效的情绪管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在如今纷繁庸扰的社会中,编辑难免会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困扰,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性格和弱点,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在遭遇负面情绪时有效对其进行认识和调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历史机遇提供给编辑广阔的舞台,情绪管理就像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助力编辑在广阔的天际自由翱翔。 作者:岳璐 单位: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出版社 情绪管理论文:大学生情绪管理研究 1大学生产生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1.1新环境对大学生的情绪变化的影响: 从高中进入大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大转折。环境的突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化、情绪变化的原因之一。进入大学之前,考大学是学生们唯一的目标,所有的生活、学习行为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一旦考入大学,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模式都需要大学新生们花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再者,目前就业难得问题也是困扰大学生失去学习目的、对未来迷茫的重要原因。这些外在的因素都在制约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1.2社会计生制度对大学生情绪管理上的影响: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直爽、任性、热情使他们的特点。由于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较多致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伦理道德观模糊,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把自己和集体、环境联系起来处事,有的甚至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这些导致他们脱离集体、脱离他人的人格因素都是导致大学生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 1.3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大学生情绪变化: 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学习多为家长照顾,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进入大学以后,生活方式的巨变使他们一下素手无策,缺乏自理能力外加同学之间生活上互相攀比,这都是导致大学生情绪变化的诱因。 1.4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大打折扣: 另外,由于原来家庭经济环境的优越,大学生成长经历多半过于顺利,没发生过什么挫折。这使得大学生抗挫能力很低,一旦发生诸如同学不和、生活习惯不适应、学习跟不上等困难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失控。 1.5互联网的发展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网络的普及本来是社会科技进步的标志,但却变成大学生躲避现实、逃避责任的工具。环境改变导致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而是通过虚拟世界麻痹自己,甚至会上当受骗,造成恶性循环。 2大学生学会合理管理情绪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对顺利完成学业、提高自身素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不仅能解决眼下最近的学业和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完善健康人格。从长远角度,还能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及工作发展能力打下坚实基础。首先,学会合理情绪调节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某机构做过调查,对1000名受过良好教育、发展前景良好的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一个人的成功有85%归功于他的人际关系,而他的专业领域只占到15%。事实证明,一个人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将会推动未来的事业发展,而情绪调节能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会促进人际交往向更为健康的发现发展。一个人无论他有多高的业务水平,多强的人脉关系,如果没有合理调节情绪的能力,这些优势都将子虚乌有。其次,学会合理的情绪控制也是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的教育目的。我国的学生早在高中阶段就接触了马克思的发展观理论,这种哲学思想的灌输为大学生以后心理发展做了科学的思想铺垫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一直以来的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中德智体美劳中也强调了智力的发展,也就是我们说的智商和情商的健康发展。这要求大学生在注重智力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情商的培养,避免产生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最后,完善的情绪管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国家已经把个人心理和谐的问题提到了一定高度,也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大学生科学、有效的管理情绪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内部心理环境,而且对于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大学生科学管理情绪的方法 3.1培养迅速捕捉情绪变化的能力: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情绪失控时不能及时的察觉,这就给心理问题的产生铺就了温床。所有我们心理教师要培养大学生迅速捕捉情绪变化的能力。也就是大学生在情绪发生变化时,生理和心理上都相应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感知、体验、和识别对改善和降低心理问题起主导作用。情绪变化分为积极情绪产生和消极情绪产生。这两种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适当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而消极情绪的不合理控制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但是,现代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成长过程简单,所以对身体内外的变化察觉也比较敏感,感受性较强,这些条件都有益于大学生避免发生心理问题。 3.2对自身情绪变化的评价和认识: 现代大学生大多具备感知情绪变化的能力,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大学生还必须具有对自我情绪变化的理性分析能力。分析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消极还是积极的情绪、对自身的影响等等。能做到这一步是情绪自我控制的基础。只有对自身有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控制和调节它。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是很痛苦的。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就常常遇到这样情况:某些学生会无缘无故的非常沮丧、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的开心。这都是情绪失控的表现。其实,任何情绪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大学生要学会在感知情绪变化的同时分析情绪变化的原因和意义,找到根源和控制的方法。 3.3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 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具有这样的能力对大学生以后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情绪自我控制的能力呢?主要体现在对情绪失控时的自我认知的干预能力,也就是对自我情绪认知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和给予一定的认知改变。这种干预和认知改变的能力是情绪控制的关键部分。这其中,我们能观察到两种类型的大学生。一种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活动,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遇事易冲动。这样的学生在处理学习、生活、情感冲突时往往会过于偏激。喜欢发誓“我再也不……了”等等。这种学生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短视现象”。第二种学生往往控制能力很强,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对自我、他人、环境、社会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对未来有全面的规划,并有一整套适合自己的适应方案。但是这样的学生生活比较枯燥,很少能体会上一种学生的冲动时产生的幸福感。大学生要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找到定位,并解决在此过程中的种种变化。 3.4科学合理的表达情绪能力: 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是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恰当的表达只会使自己置身于更尴尬的境地。只有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正确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才是有效而科学的情绪控制方法。在表达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给倾听者带来伤害。表达情绪有多种方式:第一,大学生过于坦率、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虽然给人一种直爽、率性的感觉,但也会给人造成只顾自己宣泄,不顾他人感受、不留情面、自私自利的印象。第二,情绪波动时放在心里,不直接说出来,过于隐藏自己的思想往往会给人一种不真诚、不信任他人、有心计的看法。由此可见,合理表达情绪确实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它不但是合理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它还能对科学处理人际关系起到一定帮助。 4影响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因素研究 4.1性别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最重要的表现在情绪控制力上。它分为感知情绪变化的能力和评估情绪能力两方面。这两者在性别上的差异是: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感情比较细腻、爱想心思有关。但是,男女生在情绪控制和情绪表达方面的差异不明显。 4.2年级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 根据笔者多年辅导员经验,大学生在情绪管理,特别是情绪控制方面,大二大三变化不大,但如果直接比较大一和大四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就能明显看出其差异。大一学生较为稚嫩,不谙世事,在情绪管理能力上缺乏策略。而大四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情绪管理意识较为成熟,所以情绪管理能力也相对高些。 4.3专业差异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 研究表明:专业的差异也是造成大学生情绪管理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还是从感知情绪变化、评估情绪能力、情绪控制、情绪表达四个方面来分析。在感知情绪变化方面,占女生较多的文科生明显比工科生和理科生有优势。这可能与女生的心思比较细腻、感性有关。在评估情绪能力方面,善于逻辑思维的文科生它两个专业占优势。但是,在情绪控制方面,喜欢研究科学技能的工科生就明显比文理科学生占优势了,因为工科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理科专业的学生虽然善于推理,做事专注,情绪控制能力较强,但一旦被外来因素打搅,依然会发生情绪变化,而且解决能力较差。 4.4计生制度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 现实社会有一种偏见: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比较随性,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会不会有较差的情绪控制能力呢?笔者在高校多年观察比较得出:独生子女的情绪控制能力并不比非独生子女的情绪控制能力差。这是由于他们在成长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比其它非独生子女更渴望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可和融入社会群体,这是人的一种社会动机的驱使。这就使得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早的学会在与人交往中科学的管理情绪,积极的和他人相处。 4.5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 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与其是否能积极应对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在校园中不难发现,那些人际关系不太好的学生,即使是性格外向的,但他们在和其他同学遇到冲突时不能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用冲动不理智的方法解决,结果是适得其反。这显然是不会合理控制情绪的表现。而那些人际关系较好的大学生在遇到同样问题时,他们知道怎样积极应对。采用沟通交流的行为和真诚的态度去解决矛盾。这不但有效得解决了人际矛盾还提高了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强弱与其是否能及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关系密切。 作者:张红艳 单位:淮阴工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学前教师情绪管理策略研究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1.情绪。 有的心理学家将情绪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体验”,也有学者认为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哪种定义都共同说明了情绪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后的切身体验。情绪主要分为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四大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衍伸出嫉妒、悔恨、羞耻、怜悯等多重复合情绪,总之,情绪是情感的有效表达方式。 2.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利用一定的手段将情绪进行分类与评估,达到控制与调节其合理发展的目的。由于情绪是有客观事物引起的主观感受,那么情绪管理则起到将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认知、感受、生理反应与行为反射进行统一的调整部署,使人在生理与心理上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学前教师情绪失衡的原因 1.专业能力结构不完善。 目前学前教师群体结构层次分明,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专业知识落后、发展意识滞后;而80后、90后新入职学前教师经验不足,知识学习琐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善。在专业的认同上,一所幼儿园不同时期的教师之间形成了能力较量,但这不仅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甚至是将专业能力的内涵窄化到更小的瓶颈里去。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专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变得支离破碎,毫无目的。 2.生活满意度不达标。 对北京50所幼儿园近500名幼儿教师的调查显示,在生理以及心理上有明显倦怠倾向的达一般以上,八成以上教师感到疲惫不堪、担心出事,而六成以上教师觉得焦躁不安、想一个人呆着。这不仅来源于工作上的压力也来源于生活上的不遂人意。 3.职业满意度低。 学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高是因为在职业生涯中没有明确规划,也看不到光明的前途,这不仅受到学前教师自身能力限制,也同样是由于就职单位对教师培养与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社会对学前教师的认可度不高引起的。 三、提高学前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对学前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要从教师自身出发,更应该从教师就职单位以及社会的角度基于教师相应的帮助,内力是一部分力,而外力却是可能性的有力支持。 1.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结构。 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完善学前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形成学前教师专业话语权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在自身能力素质得到提升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前教师的行业自信度,在专业自我意识上得到提高。专业知识的完整、专业技能的熟练以及专业精神的深刻领悟都将使学前教师在情绪调控上有了具体的支撑,对学前教师的情绪管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2.提高学前教师生活质量水平。 在提高学前教师生活质量水平上则需要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投入大量的关注,尤其是对学前教师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上。应当关注学前教师合理的生活要求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疏导与帮助。这要求学前教师就职单位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关怀。此外,教师自己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单位与社会组织的相关情绪管理培训课程中找寻相应的方法,改变对现状的认识。 3.提高学前教师职业满意度。 (1)开拓学前教师成长与发展平台。 在学前教师情绪失衡的促成原因中,有比例不菲分一部分原因就是学前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前景的迷茫。这要求教育行政相关部门应当开发相应的学前教师增值服务,例如多组织对学前教师切实可行的增长其专业能力的培训活动或者激励其考取分类别资格证书以拓展学前教师就业服务范围等。就业单位多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关注教师之间良性的竞争关系以及同事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等。 (2)提高学前教师社会认可度。 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除去自身因素与发展前景影响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社会的认可度。提高社会对学前教师的认识度与公正意识。利用媒体的影响多报道学前教师队伍中的榜样人物,优秀事迹,增强学前教师的职业自信感与社会认同感。结语:学前教师情绪管理是帮助学前教师提高职业满意度、生活幸福感、社会认同度的重要手段,在学前教师自我管理、职业规划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从社会到教师任职单位再到教师本身都能够加大对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视力度,那么未来学前教师行业则会更加健康而稳步的发展。 作者:王璐 单位: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情绪管理论文:员工情绪管理浅论 一、情绪及其影响变化的因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内心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包含主观体验、生理上的唤醒和外显行为表现三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情绪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但从其对人产生的影响效果来看,基本上可以将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大类。其中,正面情绪指爱、感激,希望等;负面情绪指恐惧、仇恨,愤怒等。特别是负面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脏病。而正面情绪则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感,克服人际冲突,克制人生贪欲,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坦然地面对人生。因此,企业管理者既应该学会管理好员工的负面情绪.也要学会经营好员工的正面情绪,正如美国著名家族企业顾问玛尔塔•费戈索所说:“你无法把情绪从工作场所抽离,因为你无法把情绪从人身上抽离。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放弃情绪,而是要了解并设法管理。”欲要管理好员工的情绪,首先就应分析引起员工情绪变化的因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实施情绪管理措施。 1、个人因素。 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应对频繁遭遇的挫折和成倍增加的压力,但大多数员工在这方面较差,有必要再度学习和训练。比如有的员工遭遇不幸时,不能以超然洒脱的态度去应对,结果使自己陷入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拔;有的员工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往往容易将自己的一腔怒火伤及他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还有的员工遭遇挫折时不能自我调整,不能做到适时、适所的感情抒发。长期负面情绪影响,导致员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状况日益低下,必将严重影响工作绩效。 2、家庭因素。 尽管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空间上存在着独立性,但仍有一个领域的感情和行为带到另一个领域的情况发生。比如家里发生了不愉快事情的员工,可能在工作时依然带着坏心情,还可能迁怒于同事。而家庭生命周期、子女的个数与年龄、老人的个数与年龄等决定了家庭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员工要承担家庭责任的多少,家人对其工作的支持程度则更大地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绩效。另外,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氛围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员工的情绪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3、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包括“硬”性因素和“软”性因素。所谓的硬性因素主要是指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整体布局、色彩搭配以及是否嘈杂等。如钢铁企业受微利市场环境和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对更高、更严、更细的管理要求,员工长期在紧张情绪的状态下工作,心境和情绪容易失控。软性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利益关系的合理性、员工的稳定性等。有些企业因用人不当、分配不公、风气不正,也会导致其员工心灰意冷。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某种社会氛围或者是—些与个人相关的社会事件。比如世界杯期间.很多球迷朋友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球赛中,个人情绪完全随着比赛的输赢而起伏;地震事件发生后,当地人们一片恐慌;申奥成功,国人欢呼雀跃、激动不已……社会因素对员工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选择性,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自然因素。 晴朗的天气,人们会比较振奋;阴雨的日子,大多数人会表现得比较平静;闷热的暑天则容易使人烦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总会引起敏感之人的情绪波动。如有人会对花流泪,对月伤心,产生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也有人因观日出而欣喜,因见伟人而兴奋;习惯了喧嚣与忙碌的都市人,投身于乡村田野之间,会异常的神清气爽,等等。 二、情绪管理的原理和原则 情绪管理遵循的原理有: 1、系统原理。 不同层次的个体、正式及非正式群体都存在情绪问题,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工作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情绪问题。因此,要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作整体的考虑并进行系统管理,以利用情绪的相互促进来提高员工群体的整体情商,使企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情绪的协同作用。 2、人本原理。 人的情感问题是企业情绪管理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人的情感是企业尚未开发的资源,这一资源的特别之处在于难以把握而且不能强行开发,能够开发这一宝库的主体只有人们自己。因此,必须而且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有可能深入情感领域,进一步设计和营造完美的精神世界。 3、动态原理。 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交流的工具是沟通,沟通也是提高人的情感能力和发挥企业情感力量的关键手段。在封闭的情感世界里,人们难以学会正确地判断和表达情绪,企业也无法利用情感来促进各方面的合作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只有坚持沟通原则,并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才可能把情感资源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效益原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竞争从以往低层次的产品竞争,转向更高级、更深层面——具有知识技能和丰富情感的人才的竞争。企业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效益,这是企业情绪管理之所以值得探讨和实践的根本原因。所以,企业情绪管理首先必须服从企业效益的要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才能保证其实际效果。情绪管理遵循的原则是:原则一,将情绪疏导工作前移,把问题解决在出现之前。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情绪管理亦是如此,要防患于未然,则要在负面情绪产生之前就采取适当措施。原则二,用心疏导,待人以爱,待人以诚。爱是宝钢发展的最大动力,诚是宝钢发展的最大实力。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国家里,企业要在对员工的感情上作出投入,创造一种让员工以厂为家的感觉和环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员工家里出现困难,企业伸出援手,企业并没多付出什么,收获的却是员工的心和忠诚。原则三,情绪管理者需在情绪管理中有合理的定位。情绪管理者是帮助者而不是施舍者;是支持者而不是挑战者;是唤起者而不是代劳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就是其下属的导师,可以帮助员工在企业中更好地工作。可以说,每一位员工在企业中能否更好地发展都依赖于有一个好的导师,这个导师很多时候就是员工的直接上级。因此,在整个企业良好情绪氛围形成的过程中,管理者的作用非常重要,管理者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 方法一,开展情绪预防管理。实践中,首先着重开展的是情绪的预防管理,以“三预”的方式,将员工的负面情绪发现并调整在情绪产生之前或者在萌芽状态之中。预报。在LED大屏幕进行滚动预报,一是根据不同天气、季节等容易引发群体性情绪倾向时,实施情绪预报,做到温馨提示,让员工做好情绪保健。如夏季提示预防情绪“中暑”,春秋季提示预防情绪“感冒”,冬季提示预防情绪“受寒”,梅雨天气提示预防情绪“入梅”等等。二是重大事件会引发群体性情绪倾向时实施情绪预报,如公司改制容易引发群体性思想和情绪波动时实施情绪预报,预防情绪过度焦虑;“世界杯”前实施情绪预报,防止观看比赛可能导致的过度疲劳、过度兴奋和过度低落。预警。建立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多层级的情绪信息收集机制,收集并分析情绪信息,掌握情绪动态。对易引发群体性情绪或严重个体情绪的情况实施预警,警示管理人员及相关当事人,采取适当的调节及干预措施,一是对3~4人同类轻度负面情绪,实施黄色报警,5人及以上实施红色报警;二是对个体负面情绪因素,有3~4条实施黄色报警,5条及以上实施红色报警。预调。在预报和预警的同时,引导相关管理人员及当事人,针对预知、预警情况,采取预先调节措施。如引导、提醒员工适当注意饮食调节,提醒适当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组织适当的健身活动或引导员工自主开展适当的运动锻炼,闲暇之余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安排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员工阶段性工作负荷等。为此,企业还组织印发《情绪管理手册》,引导管理人员和职工开展情绪管理和自我情绪保健。方法二,让员工主动“晒”。一是“看板晒”。工会在每一个分工会设立情绪看板,让每一位员工每天在看板上将自己当天的情绪“晒”出来。二是“语言晒”。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碰头会及个别交流等形式,让员工在表达中把当下的情绪“晒”出来。三是“‘妹儿’晒”。对于那些不善言词,又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公开自己情绪的员工,我们设立了情感E-mail信箱,员工可以自己选择邮送对象,这是专门为员工讲悄悄话而设立的,让员工通过“妹儿”把自己的情绪“晒”出来。方法三,发动各级管理人员“读”。一是“读表情”。每天通过班前会、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仔细“读”每一位员工的表情,员工的喜怒哀乐均写在脸上,从而“读”出员工的情绪。二是“读语气”。是怨恨还是满意,是牢骚还是感激,均会在话语中展现,从而“读”出员工的情绪。三是“读状态”。比对员工一贯工作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兴奋还是低落,是心不在焉还是认真细致等均是员工内在情绪的表现,通过比对,从而“读”出员工的情绪。方法四,各级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解”。一是通过沟通“解忧”。发挥党团员、工会小组长及各级组织作用,主动与员工沟通,倾听员工讲心里话,排解员工的忧愁。二是通过帮助“解难”。经济、生活上的困难工会设法帮,工作上的难题行政安排一对一教,思想上的“疙瘩”由党小组及该区域党员解。三是通过宣泄“解恨”。我们引导员工通过适当的宣泄方式,释放内心的不满和愤恨,如扔飞标,大声喊叫,撕废纸,在背地里抨击、漫骂、抱怨恼怒对象等,让员工泄压解恨。及时化解负面情绪,是情绪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各级组织努力实践,更需要当事人的主动行动。为此,一是组织管理者认真学习“心理学”,通过学习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学会与员工的沟通技巧,掌握必要的沟通方法,减轻员工的各种情绪压力。二是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并印发《情绪管理手册》,普及情绪管理相关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利用宣传栏、内部刊物、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关注心理健康、正视情绪问题。三是对员工进行情绪管理培训,将心理学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企业日常管理及拓展训练中.通过设置系列课程如压力管理、挫折应对、心态调整、社会支持、人际沟通技巧等,对员工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训练、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使其了解职业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调整情绪的基本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四是强化对各方面汇总的员工情绪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用心尽力与员工谈心沟通,帮助员工提高情绪控制和心态调整的能力,预防负面情绪的产生及控制化解。五是营造一种沟通无限的工作氛围,自由开放、信息分享、人人平等,除正式、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鼓励各种自发、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 四、情绪管理的成果 1、有效促进了员工敬业度的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情绪管理,改善了员工状态,敬业度连续两年得到显著提升。近几年,宝钢不锈面临着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转型调整的严峻挑战,承担着生产制造、物流等重要工作的基层员工,强度高、责任大、倍感“压力山大”。为了实施有效的员工管理,几年前我们就对全体员工开展了情绪管理,通过预报、预警、预调的方式,在不良情绪产生之前或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并调整员工的负面情绪。如针对公司改制易引发群体性思想和情绪波动,奥运会期间可能导致员工过度疲劳、过度兴奋和过度低落,另外不同天气或季节也容易引发群体性情绪倾向,我们通过实施情绪预报,做到温馨提示,让员工做好情绪保健;通过启动“组织干预”,引导相关管理人员及当事人,采取预先调节的措施;通过编制《情绪管理手册》,让员工参照“情绪管理方法”、“情绪管理知识”,自我调节情绪等等。 2、帮助员工在企业找到了“家”的感觉 通过情绪管理,以员工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强化了员工的归属感。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正导向。实施情绪管理、形势任务教育、家访谈心等方法,从思想上引导;实行“快乐生日,温馨制造”、“快乐和谐,感受自然”、“快乐阅读,提升素质”等方式,从文化上熏陶;实现师徒带教、雁式团队、技术比武等方案,从行动上辅导。二是实施正激励。通过每月“最佳实践者”的评比,发现每一位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对激励对象采取绩效上激励、荣誉上鼓励、物质上奖励,并旗帜鲜明地表扬。三是传递正能量。通过打造自主型员工队伍,培育“自我管理、自觉工作、自发进取、自动协同、自主创新”的“五自精神”,倡导真善美,激发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作者:邹轶根 单位: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热轧厂 情绪管理论文:情绪管理控制研究 一、引言 社会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对人的精神思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演变和生存压力的不断膨胀,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存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极易产生社会矛盾。由此,为了更好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就显的极为必要。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公安民警,在接触社会事件、处理社会矛盾时,情绪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发展,对警民关系的和谐造成了威胁,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工作的开展。加强公安民警的情绪控制管理训练,是提高公安民警情绪管理能力,保证社会治安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护和谐警民关系,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十分紧迫且必须进行的。 二、影响公安民警工作情绪主要因素 对公安民警情绪的影响,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方方面面的细微比阿奴啊,都可能引起最总的情绪波动,影响警民关系和社会维稳工作的开展。 1、公安民警自身原因 作为情绪波动产生主体,公安民警的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情绪控制力是影响其工作情绪的重要因素。对于同一个社会事件,在不同性格的公安民警眼中可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面对不同的工作情绪,不同性格特征的民警对其控制和把握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胆汁型性格的公安民警,在面对工作时,受自身性格的影响,常表现为较为冲的类型,对社会实践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容易被情绪支配。而多血质性格的民警,本身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但不激烈,在处理社会事件时能保持自己的客观判断,不被情绪所支配。面对自身的情绪性格特点,公安民警要提前对自己进行性格判断,了解自己的基本情绪控制能力,为以后的一进步控制锻炼奠定基础。 2、事件参与者的原因 在进行公安维稳工作的过程中,公安民警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社会人员,这些事件参与者的处世态度、情绪表现等也是影响公安民警工作情绪的重要因素。例如,当事件参与者本身是用于较高行为修养的人,处事态度温和,积极配合民警工作,这样的情况下,民警的情绪就容易被其引领朝着积极地、平和的方向发展,能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维护警民关系。相反的,当事件参与者行为修养较低,态度恶劣,脾气火爆,不配合公安工作,就极易将公安民警的负面工作情绪激发出来,刺激警民关系的紧张。阻碍社会治安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不同的时间参与者,公安民警要充分的考虑各种社会人员的性格特征,提高自己应对突发时间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缓解与民众的冲突,维持和谐良好的警民关系。公安民警的情绪管理控制研究仲姗摘要:新的社会背景下,对公安民警的工作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公安民警承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其工作情绪受此影响而十分不稳定。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稳定公安民警的工作情绪,维护和谐的警民关系,维持社会稳定就成了公安工作改革的重点内容。对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公安民警工作情绪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如何进行公安民警的情绪管理控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借此推动公安民警情绪控制研究的发展,为警民关系和谐发展提供帮助。关键词:公安民警;情绪管理;警务工作 3、社会保障等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明显,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呼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安民警的工作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进行执法工作时,公安民警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此时遇到不配合执法、不理解执法的阻碍行为,其心里的不满情绪更加严重。除此之外,社会的畸形发展,造成的贫富分化现象严重,公安民警的社会保障和制度不完善,不公平的社会待遇等,也在侵蚀着每个公安民警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情绪。 三、公安民警的情绪控制管理建议 1、加强民警自身的情绪控制训练 公安民警自身作为兴趣感受的发生主体,其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是影响最终工作情绪的重要因素。加强公安民警的自身情绪控制训练,也是缓解其工作不满情绪,维持良好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情绪的控制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合理分析法、自我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及情绪宣泄法等。具体来讲,合理分析法主要依靠对民警思维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民警在处理社会事件时,通过对不良情绪产生原因的客观分析,明了情绪利弊,从而克制自己的行为,来达到对自身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的管理。而自我暗示法,则是锻炼民警通过积极地心理暗示,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通过自我疏导解决负面情绪的影响。转移注意力,则是通过对民警其余兴趣爱好的培养的方式,帮助民警宣泄工作室的负面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积压和累积,保证良好心态的维持。最后,情绪宣泄法,则更为直接的借助谈话和倾听的形式,帮助民警直接抒发心中不满,并适时的为其提供解决办法,以维持公安民警工作心态的稳定,为警民和谐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对民警工作的关心和制度保障 在公安队伍的建设中,管理者的关注重点往往影响着整个工作队伍的发展方向。面对公安民警情绪控制日益紧迫的现实情况,警队建设的指挥者要适当加强对公安民警工作情绪的训练及慰抚工作的关注。通过积极地开展训练活动,提高公安民警的情绪控制能力,为顺利开展社会维稳工作,发挥公安民警的职责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在警队建设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建设,切实关心民警的生活现实,针对民警生活中普遍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物质支持、制度保障和精神引导等方面的建设,推动警队建设的人性化发展,减轻其心理负担,为公安民警开展社会治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积极宣传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 由于媒体报道重点的偏差,造成了社会上对于公安民警形象的误解,社会舆论影响着民警群体的精神思想,造成了其巨大的精神负担。为了缓解公安民警的精神压力,舒缓其情绪上的负面影响,推动其社会治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有必要针对媒体报道进行规模性的批评教育,扭正评论媒体对于由个别现象引起的对于公安群体整体的错误认识,积极拖动正面报道的产生和宣传推广,在全社会为公安民警树立良好形象。不仅如此,要积极的开展公安明镜与社会衔接的社会活动,通过知识讲座、警局参观等方式,让普通民众真正的去接触和感受公安民警的工作现实,打破公安民警工作的神秘感,拉近警民间的距离,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发展。社会的公正对待,才能激发公民民警的工作热情,刺激公安民警积极工作热情的产生,为其情绪管理和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公安民警进行情绪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公安民警的情绪控制能力,直击影响了其工作态度和工作实效,严重影响着社会治安的维护和稳定。只要我们加强对公安民警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重视对其情绪管理控制的训练和疏导,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良好的社会氛围缓解其精神压力,就能有效地提高公安鸣金的情绪管理能力,为其良好工作情绪的保持奠定基础,维护和谐稳定的警民关系,维持社会治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仲姗 单位:济南人民警察职业培训学院 情绪管理论文:高校青年教师情绪管理探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 首先,负面情绪会使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如果长时间存在负面情绪,还会降低食欲,导致消化不良,睡眠质量不佳,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使生理机制发生紊乱。情绪影响着人的内在动机,消极情绪,如自卑、痛苦、恐惧等会使人们的活动积极性降低,而积极情绪,如自信、快乐等则会使人们的活动能力提高。所以青年教师长时间存在负面情绪,会导致其没有工作激情与动力,工作状态不佳,严重时还会产生离职意向和职业倦怠。其次,负面情绪会降低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教师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然而当教师存在负面情绪时,教学质量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会直接处理出现的课堂问题,比如通知家长、点名批评学生等,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师生关系差,而且教师的思绪混乱,会使知识讲解过程受到影响,自然会降低教学质量。最后,负面情绪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举止和言行反映了自身的情绪状态,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若教师存在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久而久之,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情绪管理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高校校园是青年教师的工作地点,自然会对其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校园管理者有义务为其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其长时间存在负面情绪。学校在考核、评价教师的业绩时,应当创造一个公开有序、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再单纯按照传统观念“论资排辈”,需要了解青年教师的内心诉求,并且使其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提供机会使其能够充分表现自己,为其创造培训与进修的机会。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在管理、教学等方面勇于创新、取得突出成绩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使其经济压力减轻,应当将其经济收入和奖金等适当提高。与此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帮助并指导青年教师,使其工作压力减少。可以选择与青年教师特长、专业等相适合的老教师指导其课题申报、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使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培训广大青年教师共同的问题,开展座谈会,鼓励新老教师交流工作经验,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达给青年教师。多举办团体活动,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对于生活困难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多鼓励与肯定青年教师,使其自信心增强。 (二)调整认知结构,积极应对挫折 青年教师不要对自己过分指责,看待自己时多运用赞赏的眼光,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成功的体验使自信心增强。面对挫折时不可过于消极,而要承受和化解压力,逐渐成长和承受,有能力面对挫折。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信念,摒弃以往糟糕至极、过分概括或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存在这三种信念的人们在碰到各种挫折时,很可能过度消极,甚至会一蹶不振,或者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所以青年教师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不断充实,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提高,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可以客观、理智地分析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驳斥不合理信念,积极调整和转变情绪。 (三)合理宣泄与调控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愤怒、烦躁、抑郁等,这是十分正常的,只要能将情绪合理的宣泄出去,或者适当调控,就不会产生偏激心理。所以青年教师要善于察觉情绪变化,不能将情绪过分压抑。出现情绪时,青年教师要对自己所处的状态进行全面、客观、认真地分析,从而找到导致负面情绪的原因。为达到该目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觉察情绪,例如日记法,写完日记后认真读一遍,发现自己的情绪问题;沟通法,和其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测试法,进行情绪测验,了解自身的情绪。同时,青年教师还要在合适的时间正确表达情绪,如果情绪处于极端状态,那么就要对情绪加以控制,防止自身行为过于冲动,并且要对他人的情绪加以观察,换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最后要掌握有效方法合理调节情绪,比如找同事、朋友、家人倾诉或者通过运动、哭泣来宣泄,通过自我放松、自我安慰、自我语言暗示来稳定情绪,通过看电影、逛街、旅游等缓和情绪。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师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然而青年教师由于自身压力负担重、缺乏实践经验等因素,使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很可能对其自身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各高校需要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其有能力应对各种挫折,合理宣泄与调控情绪,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王晓利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摘 要: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公文处理、计算机操作、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是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不断加强实践教学、逐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核心能力;培养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较为广泛,“主要是流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行政相关岗位的工作”[1]。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从业要求,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公文处理、计算机操作、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构成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能够从管理岗位实际需要出发,使该专业毕业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在与其他专业竞争中会显现极大的优势,迅速提高就业率”[2]。行政管理本科教育要注重本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准确定位,科学确立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社会需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对所办行政管理专业进行准确定位,确立相应的培养目标,避免专业设置上的“趋同性”。 (一)审视专业发展定位 在知识架构上,应以管理学、行政学为基础,不应过于强调政治学和法学;在人才适用领域上,应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主体,不应过于强调党政机关;在从业岗位性质上,应定位于基础管理工作,而不应过于宽泛;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而不应过于笼统,如高素质人才、高水平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因此,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应以培养具备管理学、行政学方面知识,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 (二)合理设置专业培养目标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且高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高校应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民族地区高校可着重培养能够从事民族地区事务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政法类院校可着重培养司法体系的行政管理人才,医学类院校可着重培养卫生行政方面的管理人才。 二、突出特色,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开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很多,尽管“各高校拥有的资源不一,条件优劣不等,但同一专业所开课程基本雷同,并且一成不变”[3]。合理设置能够支撑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是问题的关键。 (一)突出管理学特色 尽管行政管理学已被纳入公共管理学科,但“当今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4],在课程设置中政治学类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突出管理学取向,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管理理念、良好的管理能力为中心来搭建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型向应用型的转变。 (二)突出实践性特色 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但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倚重理论学术类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实践应用技能的传授与培养”[5]。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突出实践性特色,不断增加管理定量分析、文书写作、办公自动化等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突出模块化特色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着明显的政府管理偏向,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以政府管理为中心的单一化特征。但从目前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分方向设置课程模块,如政府管理模块、企业行政模块、社会管理模块等,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四)突出专业化特色 “各地各类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办出有特色的行政管理专业,避免与其他学校同一化”[6],如农林类院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可多设置林业行政、土地行政方面的课程,医学类院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可多设置卫生行政方面的课程,财经类院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可多设置经济行政、财务行政方面的课程。 三、重视应用,加强实践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共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增加实践类课程内容的比例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中,除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外,还应增设实践类课程,以及在一些课程中增设实践环节:不仅要增加如社会调查与统计、管理定量分析、公文写作与处理、电子政务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还要在本专业的课程中增加实践性环节,特别是传统的理论性课程,如行政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等。 (二)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 专业实验室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应立足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开设如电子政务、管理定量分析、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与处理、人力资源测评等课程实验,为学生搭建模拟锻炼的平台,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 (三)加强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对实践教学而言,“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性,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专业意识”[7]。各高校应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观摩和实习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接触,了解不同组织行政管理工作的环境和要求,熟悉行政管理运行的步骤和程序,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从业能力。 四、强化师资,优化教师结构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不仅要充实教师数量,还要不断优化结构,逐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充实教师队伍的数量 课程是开展专业教育的载体,类型和数量众多的课程需要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来承担,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由于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突出特征,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构建一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机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改善教师队伍职称、学历、专业等方面的结构。注重引进具有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改变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化的现状;多引入一些高职称、高学历的公共管理学科人才,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多聘任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从业者担任兼职教师。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 注重团队建设,强化制度保障,鼓励教师探索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当前高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社会实践匮乏,对实际行政管理过程缺乏认识和了解。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使教师积累行政经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五、创新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出优秀人才。 (一)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宗旨,结合课程性质和内容,联系中外行政实践,积极引入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努力实施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考核内容和方式 要改变采用单一的书面考试、偏重理论识记的传统做法,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考核内容上,立足专业基础知识,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在考核方式上,可引进面试、口试、行政案例分析、行政专题调查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学生第二课堂 学生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活动等,加强对自身能力与素质的认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促进理论知识和现实实践的结合。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准确定位核心能力,有效地进行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行政管理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信息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现代化”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在信息背景下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也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参与进来。但相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民办高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信息时代;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也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直接服务于教学、科研,在学校管理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作用。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行政管理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民办本科院校的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问题显得越发重要。 一、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是保证高校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作为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规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学投入等都与公办学校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都是体现高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基石,为高等院校实现、优化其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等职能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因此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尤为重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内容、难度迅速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半手工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管理模式变革,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成为高校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的根本,对于民建本科院校来说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综合协调、检查督促和后勤服务等多种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民办本科院校中,行政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硬件设施投入大于软件设施投入 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本科院校的经费大多数是自给自足,没有政府作为投入和支出的支撑。教育经费的投入更倾向于有形资产,如校园面积、教学大楼、图书馆、运动场、实训室等,校董对软件设施的投入较少,在观念上更倾向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发现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方式有一定的需求,也在逐步缓慢完善,但在行政管理运行的过程中,依然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依赖性较强,手工或者半手工半自动的管理方式为主。 (二)管理系统功能单一,不全面 以前的民办高校在日常行政管理中,信息传达手段主要依赖电话、QQ、飞信,这三种方式虽然有着快速、及时、跨越地域空间的优点,但却不能简化行政手续的办理,在具体事务的办理过程中一样要到各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尽管当今的民办高校一般都配备了教务、协同OA系统,但因为费用投入不够,在功能上不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特有的特点进行模块设置,导致系统功能不够全面。同时,教务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经过跟后方管理人员协商之后才能逐步完善功能。很多时候因为系统功能的不完善,同一项行政工作重要反反复复,导致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 协同OA系统从字面理解“协同”应该是协助、共同参与的意思,但目前民办高校的协同OA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大多数用来公告、通知等,如请假手续不能通过OA系统完成审批手续,需人到各部门完成审批手续。 (三)观念落后 信息化对高校行政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作为一线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于行政管理方式、内容的变化,不能主观上做出调整去迎接,有时甚至还带有抗拒情绪。许多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秉着多做多错不如少做少错的观念开展工作,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他们在较大程度上仍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高校行政工作处于消极状态。 (四)不重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1、行政队伍素质不均衡 在民办高校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行政人员是负责学校琐碎事务的一群人,可有可无,或者是认为行政管理工作是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内容无难度,机械上传下达。在岗位招聘过程中降低了对行政岗位人员的要求,从而让一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人员加入到行政队伍中来,他们中有年老的离退休人员,有刚刚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从其他单位转入教育行列的外行人员,这样的畸形组合使得行政队伍总体素质水平偏低。 2、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奖惩不当 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强调的更多是奉献和惩罚,奖惩不得当。民办高校的行政人员工资待遇较低,加上在重教学轻管理的体制下,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热情不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没得到发挥,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自然没办法得到有效提高。 3、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低 现实中部分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在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导致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总感觉低人一等。长此以往导致包括教职工对民办高校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无法把学校的兴衰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加上领导和决策部门在职务评聘、进修深造等方面都大幅度向教学倾斜,更是极大挫伤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建议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解决: (一)注重管理系统投入、功能的开发和完善 管理系统的投入、功能的开发和完善必须在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整体规划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时,注重培养学校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为管理系统的开发、后期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二)设置合理的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在许多民办本科院校中,实行的是校一院二级管理,在参照公办行政机构设置的同时,应考虑民办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把大部分权利下放二级学院,使得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明确校级和院级的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工作职责,科学分工,避免出现同一个事情各部分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更新管理观念 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下,行政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做出调整,主观上接受改变,主动学习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遇到新问题主动交流和学习,把新式的管理方式作为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利手段。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内化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摆正自己的姿态,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把老师和学生当作是物一样来管理,要多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归属感、认同感 管理的关键是人,一支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在民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重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附属品的观念,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尊重;其次改革原有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明确划分权利和责任,做到奖罚分明,从而充分调动行政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再次,建立多渠道的晋升、交流、学习机会,缩小与教师的差距,以达到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目的。 最后,允许行政管理人员在一定范围能轮岗,体会不同的工作岗位,意在找到自身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岗位。 当前如果民办本科院校不能解决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问题,那势必高校员工流动性大这个头痛问题将会成为制约民办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关心和解决行政人员的生活和待遇问题,尊重每一位教职员工,缩小等级分化,建立学习和晋升的平台,让员工自觉把自己与学校的荣辱与共联系起来,让每一位员工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行政管理视角下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摘要]本文借助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人才引进、学生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行政管理 民办普通本科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民办普本),是由独立学院经过借助母体高校办学的“依附”期、增强办学自主性的“独立”期、向民办普通高校“转设”的过渡期等三个时期近十年才完成的。 在十年高速且独特的发展同时,产生了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各种问题。 一、人才引用问题 人才是21世纪最为珍贵的东西。在学校内人才的引进大致分为教师和行政人员,但这两类人才的内部需求却有很大的不同。 (一)教师方面的引进 作为学校里授课的基础,在教师方面,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已是功成名就,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为金钱所动;还有一方面,作为民办普本,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是靠当年的招生及学生的学费为主。没有更多的资金用来雇佣更多的成名大师,而教师上出现问题,就出现教而不好,学而不成的现象,久而久之,生源就成为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在教师的引用上,应以老带新。建学初期,应该用中低资金聘用兼职教师,把学校的立项课题给资历经验较老的教师,带领一个年轻教师组成团队来完成。这些教师大多对于金钱都不是很在乎,他们更看重的是学术成就,这样就以最少的资金,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二)行政人员方面的引用 学校里的日常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止人员的流失。在行政人员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金钱、职称或各种奖励等方法留住优秀的行政人员。 二、学生管理问题 在任何学校,学生都是学校的基础。作为学校的根本,学生的管理问题是所有学校中最大的问题。 1.日常管理 当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他们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学校有着密切关系。加强日常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沟通管理 沟通的力量是伟大的,作为学校的任何一分子都应该重视沟通的力量。第一,领导和下属的沟通;第二,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第三,教师与学生沟通;第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3.重大事项(突发事件)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应做到及时上报,不隐瞒不避讳。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就在于及时和冷静,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任何一个单位、企业、学校乃至整个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今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中,制度问题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1.日常性制度 日常性制度不健全,常规工作无制度可言。 2.周期性制度 周期性制度不明确。例如每学期开始上课就应该看到本学期上课的所有课程、时间,本学期什么时间考试,什么时间放假,什么时间做档案整理等。这些周期性的工作是每个高校每年都应该做的工作。 3.突发性制度 建立健全突发性制度体系,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而现在很多高校是把每次的突发情况做案例,做分析,但没有做好下次再发生同类事情的准备。 作为民办普本,硬件建设上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可以达到教学要求。但在软件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加强。不光在人才引用、学生管理等方面,想要在现在生源大比拼的时代里,得到更好更优的生源,就要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加强,为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提要]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自恢复重建十几年来,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在简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路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在1996~1997年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做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并命名为“行政管理”。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发展史并不长。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社会与政府机构的转型与改革,一方面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增强该学科的活力。截至2011年5月,国内共有34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行政学类的本科专业,由于该学科在中国起步晚、发展历程短,目前只有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有限的高校在该专业师资配备、教学方面走在前列,相比之下,其他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平衡,参差不齐。所以,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入手,能够促进该学科与国外教研的对话与接轨,使之适应于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诸领域的发展要求,最终有助于推进其自身学科体系的完善。 其次,对于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本科生而言,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如果能够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把实践性与创新性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积极性、激发其时代使命感与职业责任感,又有利于加强在校本科生的行政管理修养与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再次,对于全国高校而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从表面看来,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好像已经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探索一种兼具创新性与针对性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有助于使高校行政管理学科由当前的“注重理论”向“注重实践”转变,推动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合理化、师资配置科学化、学生培养专业化,逐步与国外接轨。 最后,对于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而言,在政府机构改革与企业流程再造的背景下,探究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新模式的着眼点在于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行政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人事选拔与机构重组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以更好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路径 1、依据行政管理专业属性,推崇案例教学与“情景仿真模拟”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准确定位行政管理专业,依据学科特点授学是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立足点。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其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这种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行政管理专业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等学科领域,跨度非常大,可以说“行政管理专业是多个学科的综合体”。行政管理学专业本是一门实践性与适应性较强的专业,然而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理论性过重,而理论性较强的科目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笔者建议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辅之以“情景仿真模拟”。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从某些晦涩难懂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接触活生生的案例,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应聘请有关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当地政府机关中的公务员现场进行“模拟企业招聘”或“公务员模拟面试”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角色的扮演,并能针对疑惑问题当面请教企业或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员。 2、改革教学内容,按照市场与政府的需求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广,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管理学类、行政学类、政治学类、经济学类、社会学类、法学类共六大类。行政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通常意义上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培养行政管理人才,然而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各专业在报考政府机关职位时基本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因而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丧失优势。此外,当大中型企业在招聘经济、秘书、法律等专业的职位时,行政管理专业自身庞大的学科体系导致该专业针对性不强,缺乏自己的特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懂一些,但又不是很精通,往往处于尴尬境地。笔者建议可将行政管理专业细分为企事业单位方向与政府管理方向,同时灵活地增设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行政管理企事业单位方向中,整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学等课程;在行政管理政府管理方向中,设立市政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行政管理学等课程,这样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学科的实用性与适应性。 3、改变“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方式,减少对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过度依赖,适时改变师生角色。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教法”轻“学法”;整个过程贯穿于课前、课中与课后。在课前,教师认真备课;在课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讲授教材内容;在课后,教师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以充当学习成绩。教室中的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一方面极大地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师生容易沦为这些教学设施的“奴隶”。教师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全盘搬到投影仪上,学生不假思索地抄课件,做笔记,省略了问题的思考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大脑思维的惰性因素增强。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应该以人为主,以机器为辅。在讨论案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扮演主导角色,教师点拨答疑。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在课堂上掀起一场热烈讨论的学习氛围,并适时地抓住机会与学生尽可能多地互动,启发学生的心智。 4、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实践教学。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往往重视知识理论的传授,忽略心理素质,智能结构的培养。国内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校外的实习基地少,不能满足学生岗位实习需要。相反,国外公共行政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例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生有70%的时间在课堂外。行政管理专业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类似的人文科学在国外地位较高,不少国外顶尖大学成立专门性研究院,如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等。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笔者看来,高校一方面应重视起课外实行基地建设,申请专项资金搞好学校的电子政务实验室以及企业文化与战略研究室;与此同时,也可将研究生教学运用到本科生教学中,锻炼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定期定量组织学生到行政机关、公司企业等实际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实习,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以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此外,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官员来校作专题报告,营造该专业领域的学术与实践氛围。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提高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从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出发,总结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问题提几点建议,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 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 我国自在改革开放后恢复了行政管理学科以来,全社会对其建设和发展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综合型大学纷纷开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看,其人才输出尚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水平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暴露了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的缺陷。本文从教学和科研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对如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的问题的原因做简要分析,着重提几点建议。 一、注重师资培养和教育资源整合 师资培养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当前,国内很多大学都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行政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断应社会需求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其教育方法和手段也逐渐趋向成熟。但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一些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从学校到学校”的就业路径使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学内容单调,科研素材匮乏,整体效果不佳。 因此建议:首先,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中注重实践能力,即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高校应为在职教师创造更多的再学习条件,鼓励教师到政府机构挂职锻炼;第三,与政府机构进行各类合作,聘请具备教学能力的政府工作人员做兼职教师,并定期为教师做实践技能培训;第四,把实践工作经验和实践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要求之一。总之,就是“引进来、送出去”,使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整体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培养目标 国内很多高校,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的目标定位中,提到要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即注重学生要在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能力强、素质高等一般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对社会的适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阶段不能定位过高、过广。要求学生通过几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就担任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高级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够现实,因为,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理论的东西是不能一蹴而就地转化为“生产力”的。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有必要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笔者认为,本科阶段还是以知识和理论普及为主,同时,有效地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充分地了解社会的机会,在实践中修更多的学分。而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则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保证实践教学的长效性 针对社会需要,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基地,或有了对教学实践平台的经费投入却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长效机制,产生不了实际效益,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行政管理教育应是需求导向型的,不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会导致就业困难,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 因此建议,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以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为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性发展。首先,不能忽视实验室建设,在注重资金投入的同时,做成本效益的综合分析。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横向考察和学习,引进先进学习软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室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个教学平台。其次,加大对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积极与社会相关机构联络和合作,为学生拓展实践学习场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安排。 四、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学科理念落后与前沿思想、学科体系不科学、课程设置单一、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必须在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和研究,总结了几个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第一,以时政要闻为主题的课前演讲环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演讲内容也可以作为本课教学案例。这种课堂学习形式不仅能丰富教学的内容,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第二,类似“Seminar”形式的双向互动研讨课,即学生和教师平等参与某一话题,双向自由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观点总结和理论归纳。这种方式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以特定教学章节为主题的“Team Work”活动,即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角色模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们普遍反映这形式很好,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并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力。 总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在探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求,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不断探索和思考,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激发探析 摘要:公共经济学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公共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针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为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建议。第一,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第二,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合理的设置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习兴趣 引言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同时,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其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国外,随着凯恩斯主义的逐渐兴盛,政府广泛地干预经济,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学家们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的体系要重建,职能要转变,行为方式要调整,效果评判标准也要发生变化。这样,客观上要求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进行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尚不深人,对于该学科的许多问题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因此,造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国外,公共经济学虽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但由于语言上的原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英语国家广泛流传。在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人所知。目前,在中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大多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政策)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要求必修该课程。众所周知,不同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和目标是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公共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明确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给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授公共经济学课程,试图说明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各个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明确规定要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使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公共经济学一方面对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政府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体系,以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公共经济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积淀和能力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文科生,数学基础不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涉及到数学公式、数学推理和图形就感觉困难,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具体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公共经济学要求先修的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不像经济学院本科生接受过严格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思维的熏陶,加上公共经济学教材涉及的许多理论涉及内容广泛,综合性较强,这也无疑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教学,应该与传统财经类经管类院校所应用的方法和体系方面有所区别,应该更加注重把现实的案例融入课程理论中。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没有运用经济思维去分析政府经济行为。在给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政府收支等相关理论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政府经济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并要求学生强行记忆知识点,对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却涉及很少,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熏陶经济思维习惯,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也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第二,从教学手段来看,过于单一,从书本到书本,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不少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考完就忘了,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手段的缺陷造成不能达到公共经济学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造成上面两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任课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些老师总认为公共经济学理论性强,大多借助多媒体以课堂口授为主,偏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际运用,造成学生只跟着老师翻PPT的感觉,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教育,而学生参与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的方法运用甚少。教师没有充分给学生主动权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发言上面,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多数偏好实践性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对枯燥和空洞的理论性太强的课程体系缺乏兴趣,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对课堂要求的差距造成学生不喜欢公共经济学这门课程,因此,公共经济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当。目前,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对动手和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系,也缺乏在课堂上让学生具体分析现实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评价,这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而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多维化发展趋势的,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政府经济管理人才。在单一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期末考核不当。现存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综合成绩折算期末总成绩,而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得比例较大。而与此同时,期末考试卷面知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反而可能助长平时懒散、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既不符合教学目标,也有违公平规则。老师这种长期不良的考核方式,在一届届学生中形成认知,也极大地降低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整体课程设置衔接不恰当。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只简单了解浅显的经济学概论,缺乏一定的经济学思维训练,还有的学生没有预修过经济学基础就来修公共经济学课程,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学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解的难度。现行教学对所有专业采用同样教案,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公共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必然会有知识点的重复,虽然一定的重复能起到学习迁移的正向作用,但重复过多或授课体系设置不当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如果一门课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不成功的。在分析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定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和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后,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种教学局面,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兴趣。 1.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减少公共经济学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在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应鼓励要在大一和大二安排学生修完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再修公共经济学课程。另外,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少讲或不讲地方公共经济一章,以免与地方政府学课程内容重复,另外,对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知识点也要有所侧重,免得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重复太多。也就是科学设置公共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根据前期和后期课程的设置,作相应的调整。 2.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性较强,涉及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与收入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包含了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忌教师只照搬书本、给学生读PPT,而是要把现实当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和政策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当中,可以引用“小组专题讨论法”。所谓“小组专题讨论法”是指把公共经济学抽象理论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设置不同的“学术专题”,将这些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人数与课时总量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五人一个小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最终必须把学习成果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学习的幸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章,分别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某一种公共产品(公共医疗服务、自来水等)的运行和供给效率问题专题讨论,(2)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私合作制问题专题讨论(交通领域等)。在对公共支出理论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公共支出不断增长趋势的探究,(2)国际上类似国家公共支出增长的比较研究。在对税收理论这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税收结构优化问题探讨,(2)美国与中国税收结构的异同研究。在政府规制理论知识一章中,可以设置专题讨论:(1)中国政府规制历史发展及其原因讨论,(2)某一行业政府规制的国际比较研究(食品业规制等)。总之,在“小组专题讨论法”过程中,大约给学生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原则上要求每个小组开三次碰头会。专题讨论需提交一份研究报告,约3 000字左右,同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演讲课题。讲完之后有5分钟时间互动交流,可以有三名左右同学向小组主讲人提问,然后教师总体作评述,最后教师结合课题报告、演讲效果评价该小组专题讨论的综合成绩。 3.教师要合理的设置公共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考核体系相互影响。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考核体系的设置,良好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内容设置上面,要多增加课堂学生发言分析具体问题,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给学生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性强的章节,也可以应用试验课程。 期末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公共经济学考核习题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最终评定学生的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和日常考外,还在教学中用“小组专项讨论”及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规定每个学生选择一本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名著选读,在学期末完成所选读名著并写一份2 000~3 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时也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权重,要求把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所选图的明著结合起来,选读书本大致在奥利弗・威廉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亚当・斯密、哈耶克和大卫・李嘉图等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在具体评定各种考核形式权重设置方面,要多增加“小组专项讨论”结果和课堂中具体问题的发言的权重。通过这种多种手段的综合测评外,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在学习公共经济学过程中,学生切实得到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加。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在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正在向有特色一流水平大学迈进,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拓展建设,也离不开相关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一所在海洋、水产和食品方面有特色的大学,公共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把公共经济学课程真正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用性课程。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却非常薄弱。本文重点论述了该类课程实验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 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愈益重要,但定量分析类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甚至实验教学缺失,在许多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极其不利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培养目标的达成[1]。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材料(数据)进行操作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2]。它对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一般是文科生,定量分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对他们而言,常常显得晦涩枯燥[3],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中,看到分析结果,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深奥的。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强记硬背,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4]。 3.有助于收获新知识。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来自教材,而将知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常常会让学生学到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5]。例如,统计课程教材主要介绍一些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实现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软件往往拥有更多信息,会让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进行补充性学习,获得课本外的知识。 4.有助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定量分析过程诚然可以按照理论通过手工计算得到一些分析结果,但这在大数据时代越发显得不具可行性。实验教学一般是借助一些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将研究设想变成现实,对学生论文报告的撰写和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有巨大帮助[6]。 二、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环节缺失。据笔者对所在城市八所部委属高校的调查,只有两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个别定量分析类课程开设了实验教学,其他学校都是理论讲授。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可以预见其他高校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难以令人满意。 2.实验教学所占课时比例过低。本地区开展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一些学校,其课时量最多占该课程整个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在和同行交流时,笔者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课时量不足,很难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3.实验教学内容随意。目前,管理类定量分析教材较多,也有一些分析实例可供学生操作学习,但结合某一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却非常缺乏,由此导致准备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 4.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往往安排在机房,由于机位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常常会安排一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在某一时段上机实验,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并不连贯,出现所学理论几乎忘了时才被轮到上机实验的尴尬情形。 5.缺少对实验教学学业表现的有效考核。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难以简单地采用笔试方式来考核学业的表现。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学业考核要么忽略,要么简单化,如完全依据出勤率来评定,不能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验教学并未延伸到知识运用环节。定量分析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指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考核,都难以真正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业评定时,到实验教学考核就算结束,难以督促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定量分析能力,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1.教学计划中科学设定实验教学课时比例。为了让实验教学有稳定且充足的时间,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课时。一般而言,至少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2.准备好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须充分备课,根据单元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有关素材和实验数据,形成一个与理论知识匹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3.在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单元后及时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时间安排上,避免前期集中理论授课、后期集中实验教学“两张皮”的教学计划。在排课时,应统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度,做到理论学习后尽快实施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连贯性。 4.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学业表现评价办法。实验教学学业表现既要看结果,但更要看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生出勤、实验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果主要看编写的实验报告,它们在实验教学学业评定中所占比重分别是20%、40%和40%。 5.完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考虑到“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实际调查研究能力三个方面,其成绩评定应由对应的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实验教学成绩、调查实践成绩(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构成,分值分别占到40%、30%和30%。 四、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1.严格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进行督导检查。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就如同一纸空文,因此,学校应健全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对实验教学和日常课堂教学给予同等重视程度的督导,保证教学计划全面落到实处。 2.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的资源要求较高,这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促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激励机制。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制,所以在计算课程工作量时,要将大班制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区别对待,适当提高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系数,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而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这一理论是当今管理学领域的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对创新高校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出现职业倦怠 新建本科院校人员编制不足,行政管理更是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抢抓国家高校大扩招的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普遍从三五千人扩大到了一万甚至两万人以上。在办学规模翻番的情况下,师生比是办学的硬性指标,教师数量一定要保证,而行政管理人员数量没有标准,因此几乎没有增长,但因为学生和教师数量翻番带来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也必然大幅度增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因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缺少规划,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人岗不能相适应、人员内部流动不畅不能人尽其才、绩效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实现奖优罚劣,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工作动力不足,职业发展期望渺茫。不管是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的升本前的老职工,还是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的升本初期聘用的新职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职业倦怠。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狭窄 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年龄分化严重,50岁左右和30岁左右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30岁左右的多是升本初期规模扩招之后录用的。随着规模稳定之后,人员更替日趋缓慢,特别是因为年轻人多,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上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少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也加入到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竞聘中来,使本来就有限的中层管理岗位更加稀缺。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职员制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实行,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职务晋升一条发展路径,但处级和科级岗位都很有限,行政人员的发展路径非常狭窄。一大批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的研究生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很常见,职业发展受阻不仅影响了工资待遇的增长,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或离职现象。 (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路径不畅 自从新建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不断提升之后,新进的人员一般都是硕士,偶尔也有博士(包括一些人通过在职进修获得博士学位)。相对于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专业性比较强,因为毕竟接受了至少6年以上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但现实中,新建本科院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不少行政管理人员是辅导员转岗的)时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专业众多,五花八门。而比较对口的专业,比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人员比例较低,一般不足30%,并且存在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另外大量专业不对口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专业发展的要求,希望在原有的专业上有提升、有建树,但存在需要阻碍因素。比如读博,许多学校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比如评职称,行政管理人员(“双肩挑”的除外)只能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成果也需要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主,这就让那些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园林、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们非常为难。同时,高校的不少行政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属于简单重复劳动,对不少博士、硕士来说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有成就感。 二、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抱怨,减少消极懈怠和职业倦怠,这也是保证每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高校来说也是如此。这些保健因素包括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政策,如绩效考核、薪酬待遇、岗位调整、进修深造、轮岗挂职等;也包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如上班地点的便捷、办公室的舒适度、办公设备的现代化、校园环境的整洁、同事关系等。而激励因素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成绩的认可、工作的自主性和职权以及职业发展等等。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和工作表现。 高校要有一流的管理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会不断流失。许多国有企业的衰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不是缺人才、缺技术、缺品牌,而是缺管理,特别是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高校的内部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保健因素是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高校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情况下。保健因素旨在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也就是使员工愿意留下来工作而不跳槽,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和“一视同仁”。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革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现法治性、竞争性和公平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编制管理的歧视性和打破绩效考核的平均主义。核心工作是建立体现工作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制度以及职务晋升制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当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突破分别是实现编制管理备案制和实行职员制。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为长途奔波的教职工提供交通班车和临时宿舍。再次,高校要为教职工提供专门餐厅、托儿所、哺乳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建立提供培训的员工学校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俱乐部等,也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与政府部门共建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教职工子女入学。最后,就是针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收入低而房价高的现状,积极向政府争取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或者提供集体公寓作为过渡。 (二)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激励因素是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励,就是充分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就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工作人员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知识型管理者。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自我实现,即通过工作获得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应有的社会认可,这些是超越物质需要的更高追求。在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工资待遇比专业教师低,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也比专业教师低,而且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比专业教师狭窄很多,他们更需要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制度性激励,给予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性。 新建本科院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各个行政管理岗位进行职责梳理,编制岗位说明书,特别是要依据工作需要明确学历、专业要求,避免一刀切,特别是本科生能做的工作就不应该非要硕士、博士来做,否则既是人才浪费,也会让招进来的新员工很快就产生厌倦。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也要进行轮岗,一方面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必须轮岗,一般5年要轮岗一次;另一方面一直从事同样工作,包括从科员晋升为副科L或副主任科员等但工作职责变化不大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轮岗,轮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8年左右,不超过10年为好。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体系建设,及时对做出贡献、业绩突出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和成就感。同时,及时了解行政管理人员的诉求和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了高校领导者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是自我实现的关键问题,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选择和进行适当引导是最好的方法。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平等的发展权利,在职称评审、进修深造方面给予和专业教师一样的机会,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三、结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加快进入普及化阶段,重点大学无论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是在内部行政管理上都比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很多,而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必须依赖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此情形下,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加紧迫和重要。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鉴于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法、换位教学法等,同时对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模式 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由此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实际竞争力。而目前社会层面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既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注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应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20世纪20年代运用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行政学院资深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指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因此,案例教学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为载体,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共同构成了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堂主体,案例则成为教学的客体。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常成为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和学生享有共同的控制权,甚至学生的控制权更大一些,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处于次要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可以扮演“导演”的角色,不采取直接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价,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实践中,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美国高校案例教学和模拟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有1400多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精心制作的,这已成为肯尼迪政治学院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案例,最好能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围绕具体案例的特定情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导入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和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进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讨论法。除了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专题讨论法。教师可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列出一些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们可以自行组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形成讨论稿。在教师专门安排的课堂讨论中,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阐述观点,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这样的课程讨论一般每门课可进行2~3次。在培养公共管理创新人才中,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道什么”到“怎么知道”转变。在这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导读”小班课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在1999至2000学年,斯坦福大学总共开设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1%为只有1名学生开设的课程,52%为只有8名及不到8名学生开设的课程,75%为只有15名及不到15名学生开设的课程。这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课程创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所喜欢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教学课程。而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小班课程常常因为教育投入和成本的原因被取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反思。 3.“换位”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换位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即师生间的换位;教学客体之间即学生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换位。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着去扮演老师的角色,从实践中去体验接受知识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扮演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目前国内外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国内许多高校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的筹备、实验室的建设等各环节入手,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实践环节的学分须达到总学分的30%。学生的实践教学集中在社会调查、电子政务实务、人才招聘模拟训练、大学生心理和性格测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模拟、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等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借助实验平台来进行电子政务等模拟实验。由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提高学生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的相关软件来实施操作。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流程,同时也能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给政府管理流程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2.倡导双循环教学模式。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双循环教学方式。“走出去”是指专业教师可以到政府部门、企业、公共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生动教案,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见习、教育实习等方式参与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然后在实践中带着具体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这样会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在这一点上,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鼓励教师结合所讲授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比较政府》课程的主讲教师带学生到厦门市监察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现实政府运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同时,有一些高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授课,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向学生传授政府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就目前专业培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政府、企业部门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使学校未来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开展适合专业需要的社会调查活动。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处。如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先后组织学生围绕“转型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课题先后在厦门市、福建省、广东省及其他相邻省份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地调研收获很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国外,无论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自称是“三无”学校――无文凭、无教材、无专职教师。该校强调为用而学,学生在2年零2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一半时间是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更强调实践教学,其中30%在课堂内,70%在课堂外,其教学原则就是培养会做事的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在长期的公共行政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更强调实践导向,更注重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由重视知识到强化技能的特点。由此可见,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业的积极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理论,又能迅速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就无从开始。对专职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去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和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访学,也可以去国外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实地的调研,使教师既通晓理论又能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即可更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师教育的角色正在被逐渐弱化。由于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许多教师忙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忙于科研论文的撰写,因为如果这些科研硬指标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岗位聘任,最直接的结果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得到晋升。而被我们认为教书育人的真正角色定位反而出现错位。如果长期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造成影响。以下表格数据或许能让我们看出一些其中的端倪。通过对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与他们的学历水平、职称高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真正应该扮演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正逐步被过渡到边缘地带。这种角色错位最终可能会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因此,当前我们应积极促进高校高学历的优秀杰出教师、知名学者、教授向教育者角色回归,使大学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科学研究的角色实现融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当我们把目光投入国外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时,确实国外的一流大学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师,由在研究、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担任。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教师中有的当过白宫顾问,有的曾担任过政府部门长官或州政府行政长官,有的至今还是联邦政府某个改革委员会的委员等。这些教师既对公共管理理论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实践教育的理念和逻辑,将实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采取有效的整合方法,把实践教育纳入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配备、资金支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唯有此才能逐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顾铮铮,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对本科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尽快适应学校的发展及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个人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在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上都在不断适应社会新需求,如亲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1]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近几年,我国涌现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质量和办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如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育改革正向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转型,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适应这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队伍建设也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也需要与之匹配。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2]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对高校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实现影响更为重要,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支柱。在当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如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政治素质,需要具备新理念和掌握新的信息管理工具。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发展基础薄弱,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到高校工作运转的效率和执行力,甚至影响到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现代化进程。[2]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在高校教育大目标下,立足于高校办学目标和行政管理要求,以效率、质量、专业为目标,以业务、服务为导向,构建开放性、特色型、服务型、专业性行政管理队伍。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原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时间短,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办学困境,在科研能力方面难以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难以和高职院校相比,在办学质量提升、特色凝练、人才培养、教工队伍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许多现实性问题。在新形势办学目标下,应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改革,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办学理念和创新理念,紧跟时展和办学目标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竞争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1.管理方面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低下,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招揽人才,纷纷打出解决人才家属的招聘条件,将人才家属放置在行政管理岗位,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科研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贯彻执行。 2.观念方面如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相比,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业务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意识改革和理念更新相对比较落后,这与高校的竞争环境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态有关,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机构,高校和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变革,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和需求 3.激励问题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与贡献不匹配,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细化程度不够,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存在双肩挑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待遇与教师差距较大,与新的办学理念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改善的动力。 4.业务问题如行政管理人员缺失专业系统学习和知识培训,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业务技能不足等,影响了高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办学理念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世界各国高校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今的高校办学,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不断上升,因此,新建院校的办学初期就应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以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办学的经济效益。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该系统涉及目标层、建设层、实施层和评价层。其中,提升策略对应实施层,是一种带有具体操作的提升策略,受到目标层和建设层的指导,应以评价层为依据和信息反馈,使提升策略更加有成效。 依据图2,本文提出具体的以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1.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 以办学目标为要求,以分类管理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当前,新建院校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都沿用高校的旧体系,导致对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使薪酬体系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相挂钩,注重行政管理服务薪酬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地方政绩的协调增长,对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分类分系列制定岗位责任、业绩、贡献挂钩的绩效薪酬,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尝试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薪资体系并存的工资体系,增强薪酬待遇的吸引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2.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保障机制 黄剑青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存在的困境有:“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3]保障机制的构建应立足长远,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因此,前期投入成本可能会大,这就对高校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要制定长远计划安排,以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如带薪培训、绩效福利等,甚至脱产学习,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提升解决后顾之忧。 3.引入企业式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应以企业为师,不断增强竞争服务意识,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逐步推行资格要求和岗位证书制度,如轮岗制、带薪培训、资格认证考核,对优秀贡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企业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4.加强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制度建设 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为基础,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机制等改革,突出业务服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树立以业绩、成果、贡献、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考核意识,采取差异化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方式,建立岗位适应的多系列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级流转、优胜劣汰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慎重引入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资格要求,严格考核新聘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将行政管理人员简单地作为一种招聘教师的附属搭配,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满足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 当前,信息管理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水平,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实施岗位轮换和业务交流,加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实施量化管理,提高信息化能力,适应高校信息化管理要求,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建立多目标的激励和管理发展机制。 6.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考核是激励机制的关键,应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分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各系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择优聘任,竞争上岗,实行不同内容的支持模式,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岗位作用。 四、结论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从激励机制、培训方法、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改善和提升才能取得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式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相结合、信息管理能力建设、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归因与解决策略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列举了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高校相比,发展历史短暂,经验不足,而且同类院校数量很多,一起步就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竞争日趋激烈,既要逐渐缩短与老牌高校的距离,又要在与同类院校的比拼中取得先机,不落下风,因此,必须在办学资源、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文化底蕴、行政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1] 其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一切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群体的心理冲击较大,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调适或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归因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特指高校专职从事行政工作的并不包括“双肩挑”的校领导或校部机关、二级院系中层领导(因这些人本身就具有专任教师职称)。[2]新建本科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中,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压力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健康问题。 1.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情绪消沉、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心理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倦怠心理、焦虑心理、压抑心理、压抑心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岗位带有明显的服务性、从属性、辅助性,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自惭形秽。 (2)倦怠心理。倦怠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枯竭。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使得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具体到工作中,表现为常常会抱怨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会抱怨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会觉得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2] (3)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烦郁,甚至出现易激动、爱发脾气等过激的心理反应。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拍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而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质量要求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极易产生焦虑心理。 (4)压抑心理。压抑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态度冷淡,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长此以往则可能发展为郁郁寡欢,使人变得颓废、沮丧和消沉。新建本科院校枯燥乏味、循规蹈矩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限制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体自由和创造性,极易产生压抑心理。 (5)吃亏心理。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看到同等学历、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志因从事专任教师工作或从事其他岗位很快就晋升高一级职称或提拔了职务,而自己则是“原地踏步走”,经济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认为自己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吃了亏,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进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工作缺乏积极性。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习惯于长期形成的“按部就班”、“惟上是从”的工作方式,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被动与主动的辩证关系,依赖领导,一味地顺从、盲从,即使有不妥之处也不提出异议,工作毫无创造性。 (7)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多半是自己与周围环境失衡,某种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迁怒与自己年龄、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条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却优于自己的人的消极情绪。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嫉妒大都发生在同事之间,如同事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得到提升等,不是见贤思齐,而是把自己的过失与不利归咎于同事,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1.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个人创造性、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反之则会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1)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非正常的心理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发挥。心境不好,人的思维活动就会凌乱无序,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工作热情,失去内部动力,工作处处被动,不仅工作质量低下,还容易给单位工作造成重大的失误。 (2)影响个人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封闭,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周围环境“隔离”起来。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冷静对待,不能认真地剖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经常迁怒于他人。不能正确、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误以为领导求全责备,对待自己极尽苛刻,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段“离心力”,损害自己与同事、与领导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 (3)影响个人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是琐碎、繁杂、程序性强,长期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会处在既紧张心理压力又大的环境中,如不能及时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就很容易对工作的厌倦和怠慢,逐渐消退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导致工作创造性不足。 (4)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整天沉闷在焦虑压抑、忧郁愤懑、自轻自贱之中而不能自拔,不仅精神上萎靡不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最后结果必然是身心俱衰,越来越不适应于工作需要,既是对个人事业的损失,也是对单位发展的损失。 1.3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工作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有着诱发各种群体心理问题的共性因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特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同时也有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人群自身的因素。 (1)队伍构成复杂,人际关系复杂。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多校多层次合并升格的地方院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复杂,有的是原大专层次学校的行政人员,有的是原低层次办学实体的内部员工,有的是教学岗位的转岗人员,有的是引进人才的随调家属,随着学校的扩招,还有一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3]这几种类型的行政管理人员自然而然的分成几个群体,因学校合并、升格后的利益调整不自觉地割裂了上述几个群体,人际关系复杂,带来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相对而言,原办学层次较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据了较大部分的中层干部岗位,脱离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行列,而一些原来办学层次较低的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是原学校的中层干部,但合并升格后却成了一般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以上种种使得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滋生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和压抑心理,懈怠消极地对待工作中常带有不满情绪,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官本位意识较强,职位晋升较难。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行政扶植下组建的,特别是属于“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管理体制的学校往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当作是一个工作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管理中保留了比较浓厚的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痕迹。[1]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而言,他们晋升科级、处级职位与专任教师晋升讲师、副教授的道理一样,是解决待遇的唯一途径,许多老牌高校都建立了科学化的制度,使行政人员晋升职位规范有序,充满人文关怀。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干部选拔机制忽略了高校的特点,按照地方政府干部任用的理念及方式选拔任用学校的干部,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难度增大,变数增多,同时,部分学校由于干部职数问题没有与地方政府理顺或是学校组织工作没有常态化,有的学校居然数年时间里没有一名科员晋升科级职位,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尽管工作出色,但由于组织耽搁,到了准备提拔的时候已经超龄,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产生了压抑失落、愤懑倦怠的心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等级分明,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阴影,没有争取到一官半职的觉得低人一等,导致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另外,由于自觉位卑言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教学轻管理,缺乏认可与尊重。新建本科院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倾向较之老牌高校更明显,一些人认为行政管理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人人都能做、会做,甚至认为只有无法胜任教学、科研的人员才去做行政,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缺少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只是附属品,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安全感和满足感。 (4)分配政策不均,工作地位与薪酬待遇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学校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学人员大比例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提高专任教师待遇的政策,教师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社会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如专任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在学生眼里,他们的地位和专任教师也大不一样的。这使得他们心理不平衡,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5)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工作压力大。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步伐较大,原有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对机构、人员进行了精简,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一方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有些人不能正视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就会情绪低落、失落迷茫,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减退。[2] (6)岗位考核不合理,挫伤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许多都处于制度建设中,由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许多高校关于教学、科研的奖励办法或条例不断推出,却难看到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关的奖励制度。行政管理岗位考核上长期以来一直延用着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察,过于单一笼统,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锅饭”或“轮流坐庄”的现象,考核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挫伤勤勉工作的行政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吃亏心理和倦怠心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7)重使用轻培训,工作能力欠缺。新建本科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学校,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接受高校管理方面的教育,而学校的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专任教师身上,普遍不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进修。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既不能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4] (8)角色认知不准确,自我调节能力低。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工作的服务性、从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如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名誉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调节能力低,不善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分析,不够淡定,对诱惑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影响,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 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充分重视、寻找根源,制定对策;同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要立足于自身,在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增强办事能力的同时,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大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2.1学校层面的解决策略 (1)优化学校环境,畅通晋职渠道。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多所多层次学校的整合,因此要兼顾多群体的利益,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良好学校环境。建立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实际的干部选任机制,畅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职渠道,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解决干部选任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学校要发挥高校在心理学科方面的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适时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宣泄渠道,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一定的解压技巧以及策略,让其不良心理得以化解。 (3)合理提高经济待遇,改革考核制度。新建本科院校的分配制度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新的分配制度改革要顾及到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个群体,合理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缩短与专任教师的距离。在干部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制,逐步向专业技术系列靠拢,淡化以官为本的思想。学校要依据工作性质、工作层次、工作特点的差别制定明确、具体、量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体现岗位与职责挂钩,业绩与待遇挂钩。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层次参差,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抵抗心理疾病的免疫力。 2.2个人层面的解决策略 (1)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许多来自较低层次的学校,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因此,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深入认识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增强职业认同感。 (2)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因此,要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摩擦、误会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大的胸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要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相反的人一道共事,以锻炼自己求同存异的能力。 (3)科学调节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不良心理一旦形成,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调控和转化。一是转移弱化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令人愉快和高兴的心情上来,弱化、淡化不良心情;二是娱乐对抗法,即适当参与一些唱歌、跳舞、体育活动等娱乐性活动中来,促使不良心境自然消失;三是超脱升华法,即跳出原有的圈子,以更高、更广、更远的角度对导致不良心理的心情做出新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并利用新的情绪冲动,把它引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四是自我宣泄法,即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及时把自己从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处于组织的底层,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正视现实中学会放弃,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心态,学会在竞争中生存。[5] (4)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形成健康情趣。常言道:无知滋困惑,有识养精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增长才干,开发潜能,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博学多采,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培养各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较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挑战,才能树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康的情趣。健康合理的情趣一旦形成,就会对自己起着定向和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工作产生积极、稳定、持续的影响。 3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的发展,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有必要更多地关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校要及时出台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缓解和消除压力,使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效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而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具魅力的个性和坚强的心理品质,以开朗、稳健、幽默、自制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去迎接和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力地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在高校各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的形势下,笔者主要阐述了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中出现的培养人才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曾经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定性为: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具备政治、法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轻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1]。 2.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方针较为一致,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在进入社会后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让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80%是理论类教学课程,而技术培养、操作能力类课程不到20%,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用。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如此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动手能力极差。 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目标进行,积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选主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会出现强调课程设置改革却忽略教师授课内容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经验水平制定有重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讲授课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结合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及时向学生讲述国外科研最新动态;并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2.改革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考核往往存在着偏重考核书本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真正的检测作用。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内容,强调试卷考核的信度以及区分度,试卷考核应综合涉及认知、理解、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各方面内容。平时考核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布置设计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量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研究探讨价值的论文。 3.创新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讨论法以及专题谈论法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讨论法是要基于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在充分讨论中促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对知识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专题讨论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对观点给予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制定实践课程计划,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后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聘请机关工作人员举办专业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普及实践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1.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3.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1.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③。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2.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作者:张玉磊工作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与实践相脱节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而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指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在职能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目前从学科角度而言,将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普遍的共识,即将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机关的管理行为。但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却与此专业定位有着严重的滞差。无论是2005年的《公务员法》还是2007年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都明确了进入公务员系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以目前的考录比例,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找不到努力方向而迷茫。由于不能深刻领会专业的学科内涵及涉及领域,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亦不高,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品牌对生源及就业的影响较大 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在中国高校恢复设立的,其学科体系相对而言并不成熟。而各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近十几年从地方政府所属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其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均不高。行政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又多为新设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考生报考不积极。以笔者所在的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其行政管理专业的多数生源来自于校内调剂。而在就业时,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倾向于录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毕业生。严峻的招生及就业形势,使得这些院校的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环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单纯来自教师的讲授。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践的地位及形式不明确。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实践性,但从课程的设置而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则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形式亦比较单一。课内实践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案例,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课内实践。而所谓课外实践,由于受到实习基地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得到锻炼,社会调查也不能充分展开,只停留于利用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完成实践报告的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该专业绝大多数均为教学型或研究型的教师,并未有行政机关的实践经验。对于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而言,似乎问题并不是太大。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行政管理的现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实习制度不健全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合理设计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而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则为就业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果仅从学术角度对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以考公务员为主,这就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在行政机关工作,而大多数却在企业中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既能胜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中公共行政管理的工作,又能在企业中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属私人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则是充分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在专业定位中,除了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夯实,还要突出公文写作、信息处理、组织协调、政策分析等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 2.重视专业的品牌建设 专业品牌的提升在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起点较低,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教学,缺乏学术活动的参与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学科的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及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努力增加专业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逐渐积累专业教师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3.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一方面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课内教学实践的成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判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具有时效性、积极意义的案例,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以美国政府的“停摆”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功用,使学生认识到行政管理并不空洞,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门学问,从而重拾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但案例毕竟还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酌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加逼真的手段,增加学生对行政实践的感性认识。这有赖于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及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政府机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落到实处。课外实践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保障课外实践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时间是必须的。不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将实践安排在大四,并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方式,这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考研与实践相冲突,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接纳程度。因此,课外实践的安排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为宜,且应由学校组织正规的专业实践,多联系实习单位,由实践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教师要积极与实践单位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包括批发文件、操办会议,甚至独当一面地协调部门关系等。对学生而言,从这样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能,又了解了当前社会的用人趋势,发现自己与实践所需能力的差距,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将课外实践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总之,这些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体验是校内学习不能得到的,学生要通过一切实践机会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4.不断优化实践型师资结构 优化的途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计划地聘请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的对接;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过程。目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民主化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亦应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重视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让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如此,既为社会服务,又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积极承担公共部门的横向课题。因为这些研究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我国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派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去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实践成绩纳入教师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评定体系。 作者:刘霆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摘要]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着力点。铁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大、周期长、仿真效果差,是高职院校普遍面对的问题。文章以高职院校铁路专业为基础,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新模式。 [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校企共同运营 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难点之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缺乏足够的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有限的资金,既结合校企实际情况,节约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提高双方合作稳定性,又考虑专业群、岗位群的兼容性,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建设好铁路专业实训基地,已成为高职院校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本高,功能不全,没有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功能 许多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建有实习实训基地,也仅是有一台机车、两个车辆、几百米铁路线而已,不能保证铁路专业所有工种实习实训,并且不能相互联动,体现不出铁路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是一个大联动机的特点。铁路运输生产活动是指综合运用线路、车站、机车、客车、货车、通信信号等各种运输技术设备,统筹协调各个专业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的关系,完成铁路旅客运输和铁路货物运输任务。学院自建的几百米铁路线根本不能进行铁路运输生产工作,只能进行简单的实物教学,简单的一些工种技能练习,达不到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要求。 (二)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关系稳定性差 高职院校的教学进程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的,具有稳定的模式和计划。而铁路运输现阶段运量大,运能紧张,行车事故频发,加之负面的社会影响报道增多,给铁路站段安全管理增大了压力。在此情况下,原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就不能完全按照协议实施,造成流产的多,稳定性差。 (三)实习实训基地设备陈旧,实习实训工位严重不足 学院自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因设备昂贵,建成后没有更多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许多实习实训基地已使用十多年,只进行简单的维护,只能维持使用,随之对应的是铁路发展突飞猛进,尤其动车、高铁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些设备更昂贵,对于一个学院来说是不可能购买的。随着铁路的发展,营业里程的增加,运量的扩大,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为发展,为满足铁路大量的技能人才需要,铁路专业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一个专业一届200人、300人很正常,多到一届500人的也有,一个学院的实训实习基地所具有的实习实训工位已不可能满足要求,一个学院所在地的铁路行业所具有的岗位也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很多实习实训已流于形式。 (四)“双师型”教师少,技能型教师短缺,制约和影响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铁路行业需要大量的本科、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因铁路行业的特殊优势,高职院校很难与它们竞争抢到优质的毕业生,导致铁路专业的教师短缺,生师比极其不合理,多数院校已超过30U1。另外,近几年地方铁路发展速度也很快,铁路上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退休人才,已被待遇高的单位早早挖走,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基本聘请不到合适的兼职教师。这样,“双师型”教师数量少、知识更新慢、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同样影响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发展。 (五)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时,只关注专业的特殊性而忽略了铁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各院(系)只围绕自己设置的专业自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而不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以主干专业为核心,协同其他专业科学规划建设辐射整个铁路行业的专业群实习实训基地。铁路是一个大的联动机,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如果只以专业为单位,各自建设,不成体系建立起来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实习实训条件兼容性差,造成利用率低。 (六)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投资少,投资渠道单一 铁路虽然点多线长,但布局极其不均衡,在广阔的西部地区铁路线路少,并且技术装备低。这些地区不但铁路少,铁路企业也少,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基本不被政府重视,政府所给的投资不能满足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更没有其他铁路企业愿意给铁路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资。 二、拓宽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现有铁路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需要,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本文结合高等职业院校铁路专业情况和铁路行业现状,提出拓宽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一)校企共建、共营实习实训基地 1.共建、共营铁路行业练功场地。铁路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近几年对职工队伍培训的重视,每年都要举办各种练功比赛。铁路局为了组织比赛,建有规模较大、功能比较齐全的比赛场;各生产站段为了锻炼自己的参赛队伍,建有功能比较完善的各种练功场地。这些比赛场和练功场地只有在比赛和练功时才使用。这些场地和设备常年闲置,会造成场地陈旧加快、设备锈蚀严重(铁路设备大多是露天放置的),而且每次比赛时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和修理。铁路高职院校应进行深入调研、认真论证,与铁路局和各生产站段共建练功场地。铁路高职院校可以把学院的实习实训经费投入到这些练功场地的日常维护,保证这些场地的完好和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学生在这些场地进行实习实训,实现校企共建、共营实习实训场地。这样,学院节约了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资金,企业节省了维修、维护的费用,实现了校企共赢。 2.共用救援列车基地。铁路救援列车是当铁路线路上发生行车事故或滑坡、塌方、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时,执行抢修事故任务的列车。它一般由起重吊车、修理车、工具车、宿营车及工程材料车等组成,并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救援人员,停放于车站、机务段等指定地点(称基地)。为保证救援的及时,铁路在不同地区设有救援列车,并有专门供救援列车停放的地方。救援列车和停放地共同组成救援列车基地,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救援队伍,隶属机务段管理。 救援列车基地的职工长期在同一个环境里进行同样的等待,职工的思想、心理都有一定的压力,个别职工无所事事,每天不知道干什么。如果学生进入救援列车基地实习实训,那么基地马上就有了人气。可以聘请职工当管理教师,业务好的师傅当指导教师,职工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丰富职工的工作内容,稳定职工队伍,这样职工能够同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 (二)租用铁路,担当实习实训基地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厂矿企业的铁路,一些铁路专用线运量急剧减少,一天只能开行一对列车,铁路完全处于亏损经营状态。随着铁道部的撤销,铁路公司的成立,这些亏损的铁路线,铁路公司肯定不会继续经营,很可能是停止营业,不再运营。铁路高职院校可以选择性地租用一条或几条这样的铁路线,聘请一些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运营,同时修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采用“2+1”的培养模式(两年在学院,一年在现场),每届学生第三年到租用的铁路线实习。实习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承担一定的工作量,这样可以降低铁路运营成本,要比铁路自己经营节省费用,同时学生一届跟着一届,能够持续发展。这样既保证了铁路线的继续运营,又满足了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 (三)购买铁路报废、淘汰设备,充实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 近几年,铁路快速发展,铁路运量急剧增加,原有的设备已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铁路运输设备又不是简单的增加,所以原有铁路设备淘汰、更新快;与铁路相关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产生,不断地投入使用,铁路原有的设备也在不断淘汰、更新。铁路淘汰、更新下来的设备因使用年限不到,一些设备被地方铁路购买,用于运量小、技术要求低的地方铁路,但大部分更新下来的设备被铁路物资公司拍卖,基本上是废品价。高职院校可以进行调研、多方联系,跟踪铁路设备更新这个巨大的市场,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实习实训的设备,及时采购回来,充实、建设自己的实习实训室,节约大量的资金。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胜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工作 铁路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层出不穷,急需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也急需大量的教师对其职工进行培训。铁路企业是生产单位,同时又因任务紧,没有大量的教师和工程师储备用来培训职工,高职院校铁路专业要抓住这一时机,积极与铁路企业联系,承担铁路的培训。经过给铁路企业职工的培训,可以使教师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同时又加强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增加了学院的收入。通过学院教师给铁路企业的培训和技术服务,达到企业和学院双赢,企业职工得到培训,同时学院的教师也学到了新技术、新知识,能够胜任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工作。 (五)建立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因实习实训设备昂贵,单靠政府的专项设备资金和学院的自筹资金是不可能建设和完善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1)政府投入。每年中央财政、省财政、市财政都对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有财政投入,这些投入因资金有限,对昂贵的铁路设备显得杯水车薪,但高职院校可以将几年的政府投资集中起来使用,这样虽然周期长,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校企共投。随着土地成本的提高,铁路企业再建自己的培训基地,成本急剧加大。现在随着高职院校新校区的建设,高职院校大都有闲置的土地资源,高职院校可以出让土地,把铁路企业引进来。高职院校投土地,铁路企业投设备,校企共投、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引入社会资金。现在社会闲散资金很多,这些资金在寻找投资渠道,因高职院校投资时间长、见效慢,大多数资金不愿意投入,但对高职院校投资也有优势,就是投资相对安全。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做好利益的分配,从而得到一部分投资。(4)加大银行贷款。现在的商业银行很愿意给教育贷款,并且很多银行都是低息贷款,甚至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银行都是无息贷款。学院要积极争取这样的贷款,扩大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渠道。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的重点;同时实习实训基地也是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场所。高职院校铁路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是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移动教学模式在铁路特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在人群中的普及,移动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将移动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上,而发展出的移动教学模式也正在被专家们反复酝酿和尝试。首先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移动教学、移动学习的共认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针对铁路特色专业,提出了一套将移动教学模式应用到铁路特色专业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对方法的试行,总结出几点体会和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移动教学模式铁路特色应用教学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计算机、网络等基础IT建设比较充分,建设了比较丰富的校园信息化系统。但是,在校园内工作、学习、生活具有很强的移动性,靠办公室、教育、宿舍的固定电脑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们渴望随时随地的获取到相关的专业信息、能随时向老师提出疑问并快速得到解答。老师们也希望能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用户量的不断提升,到2012年12月据官方统计,我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拥有量已经超过5亿。这其中,以年青人居多。而对高职院校来说,主要的学生年龄层大概处于17-20岁之间,根据调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也是智能手机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因此,面对这样特点的学生人群,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和修改,以便能用学生所适应和习惯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解惑。目前,在国外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一种被称为“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移动电话、个人掌上电脑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这种新型的学习形式也正是考虑和迎合了目前年轻学生普遍都有智能手机、IPAD等新兴电子产品的现状,通过技术手段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以这些电子媒介为载体进行讲授和传播。 本文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1)介绍目前教育界公认的移动学习的概念和国内外移动教学的发展现状;(2)铁路特色专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学要求;(3)如何将移动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到铁路特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和国内外移动教学发展现状 所谓的移动学习,目前业内对其公认的定义是:移动计算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它包括随时、随地的学习资源,强大的搜索能力,丰富的交互性,对有效学习的强力支持和基于绩效的评价。它是通过诸如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等信息设备所进行的数字化学习。 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它有别于一般学习。Sun公司的e-learning专家针对移动学习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移动学习并不是新鲜事物,因为在传统学习中印刷课本同样能够很好的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另一个角度想,其实印刷的课本本身也是一种移动学习的工具,所以移动学习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移动学习,最突出的三个特点有:(1)简化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2)结合新经济时代网络的优势,以多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形式呈现;(3)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4)学习者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5)移动学习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6)移动学习拓宽了接受教育的对象。现代的社会对学习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不断的学习、充电,但是作为早已走出校园的社会人来说,如何有效、快捷的获得教育机会,也是个头疼的问题。而移动学习的模式将教育理念和技术无缝连接起来,无时无处不在学习,学习也不再是在校学生的专利,所有的人,无论学生与否、无论年纪大小,都可以通过移动教育体系来获得知识、自我提升,从而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系。 由于受到移动技术等发展的制约,对于移动学习体系的研究与建设,我国的起步比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研究的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度都有较大差距。比如在2001年英国的Ultra lab实验室就主持了M-learning项目,主要研究移动教学,其外还有2007年欧洲的“移动游戏学习项目”等,参与研究的国家的美国、瑞典、英国、爱尔兰等多个国家。我们国家将移动学习作为一个项目研究,最初是从2001年由教育部高教司的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开始的;随后国内大专院校教育院系、部分企业等对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始不断的加深和积累。到今天,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后,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与之配置的各种应用技术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成熟。 目前,在移动教学建设方面,我国主要有下面这些做法和成果: 1、通过参与和举办各类移动学习相关会议,了解和学习目前世界各地移动学习的经验和成果。近年来在我国承办过的几项大的会议的有: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五届WMUTE,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MULE2010,都是国际知名“移动学习”相关国际会议。 2、开展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学习研究应用。比如:中国移动为农民提供农业百科、科学知识和市场信息的农信通,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做出了表率。 3、通过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合作研发移动学习产品和服务,共同推进移动学习的研究及应用。典型的如1999年4月研发的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由国内SCC公司及南开大学与日本松下公司合作。 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和途径,国内的移动学习也蓬勃发展起来;通过项目合作吸取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并结合自身国内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本土化和改进。 二、铁路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特点 目前,在我国的铁路类高职院校,普遍都带有着浓厚的行业背景和特色。大部分的铁路类高职都是曾隶属于原铁道部管理的学校,本世纪初,由于铁路行业主辅分离,铁路类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并升格为高职的学院。而这些铁路高职院校的特有专业就是指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培养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所涵盖的专业,具体专业包括铁道机车车辆、机车车辆检测与维修、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乘务、铁道运输经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这些铁路特色专业有着较强的行业特点和对办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让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溶入到这些特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目前,在铁路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些特点:(1)行业背景浓厚。(2)教学、实训、实习条件要求高。(3)由于内容相对枯燥、技术性强、与外界丰富的教学理念、模式脱节。(4)教学方式、方法普遍跟不上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要求。 因此,对于教育一线的老师来说,如何让我们枯燥的教学内容能够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溶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能够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呢?结合目前年轻学生当中已经普遍流行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微信通讯工具,我们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此,我们称之为“微信课堂”。在这个教学方法中,我们主要用到了下面这些信息化方式和手段。(1)智能手机,现在在年轻的学生人群中基本上人手一台。(2)搭载在智能手机上的微信通讯工具。(3)我们制作了自己的“湖铁科公众订阅号”。(4)我们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上开发的微信教学与管理平台。我们的“微信课堂”就是基于这些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教学指导工作。 三、“微信课堂”-移动教学方法 为了能更加详细的说明我们对于“微信课堂”的设计思路,下面我们以学校信息技术系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铁道通信信号基础设备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程为例进行设计。 《铁道通信信号基础设备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杂、涉及面广。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单靠课堂内的45分钟教学,很难完成我们的教学内容。并且,就算完成也是填鸭式教学,无法有效的达到我们原本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因此,为了让这门课的教学能有趣、形式丰富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这堂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分成了课内讲授部分和课外移动教学部分。下面我们着重介绍的是课外移动教学部分的教学设计。 1、根据工种特点制定学习任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在铁路上的工种定位是中级信号工。我们根据中级信号工的职业资格能力要求,在结合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课程的移动学习任务单。 在移动学习任务单中,详细地说明了这门课程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几类设备以及各设备需要了解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由于,我们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精力主要用在对设备作用、原理图、动作程序进行分析。而对于这些设备的检修参数,由于量大,面广,是无法靠正常的课堂讲解完成的。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就通过移动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消化和解决。 2、微信平台反馈、收集学生日常学习问题。学生们在课后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困惑,可以通过学校的“微信教学与管理平台”,向老师提出问题,来向老师进行询问。通过“微信教学与管理平台”,老师能把学生们通过手机的各种问题和情况进行收集、分类、汇总,然后根据问题所隶属的不同任务来分别编制出相应的《移动学习问题清单》,并把有关的参考资料作为学习的储备资源放置在自己的个人空间,方便学生上网预习、查阅。 3、灵活组织微信课堂,组织学生随时开展课外辅导。针对前面形成的“移动学习问题清单”中的疑问,老师会统一时间开展课外的教学辅导,当学生们完成问题的预习后,就可以通过微信课堂进行课外的集中解答和讨论。 4、教学监测。“微信课堂”的实施是基于微信平台开展的,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做到能对这种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观测和体现。借助我校开发的“微信教学与管理平台”,我们将学生的提出的问题、交流纪录永久性地存储在服务器,对于“微信课堂”中产生的数据(文字、图片),也能以文档的方式上传到服务器,方便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以作为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辅助评价之一。 四、“微信课堂”-实施经验总结 我们在信息技术系铁道通信信号专业13级的部分班级当中使用了“微信课堂”教学法进行了课外的移动教学指导。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试点以后,在此,我们主要就实施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做说明。 1、“微信课堂”对任课老师的专业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微信课堂”教学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是对大量的检修参数和指标进行介绍和讲解,是对课内教学的教学补充。因此,这对专业老师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专业老师除了要非常熟悉课内知识(比如:原理、电路动作),也需要了解不熟悉的其他专业知识。 2、邀请部分学习积极性高的同学参与教学指导,及时公布实施后的教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门课程中“微信课堂”的目的是对课内教学的补充。但是,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完成课内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承担课外移动教学的任务,有时也感到力不从心。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参与“微信课堂”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邀请部分学习兴趣高的同学,参与主导“微信课堂”的实时讲解、讨论。以此,希望来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3、重视课外移动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微信课堂”这种移动教学方法是对课内教学时间有限、老师精力有限的一种补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必须要包括教学过程实施完后的教学评价环节。但是,这种教学评价制度又于传统的课内教学评价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何对课外移动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呢?根据我们的课外教学内容,我们对《铁道通信信号基础设备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程进行了如下的评价设计:(1)根据同学们使用“微信教学与管理平台”进行教学互动的参与程度;(2)根据“微信课堂”环节实时讨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3)在《铁道通信信号基础设备维护与检修》课程结束之时,针对课外的检修参数等学习内容,我们会进行一次随堂测验,测验内容与课内讲解知识无关,而是与移动教学环节的内容相扣,以此,作为对课外移动教学的一种考核评价方式。 微信课堂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微信工具的方式,将课外地点分散的学生通过平台组织成虚拟课堂,由老师对课内无法完成和详细解答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的教学方法。它不要求学生一定在集中在课堂内完成,只需要学生开通微信,登录微信教学与管理平台,按照老师的课堂内容和要求参与学习即可。 目前,这一教学方法在我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13级部分学生的《铁道通信信号基础设备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程中进行了试点使用。初步的实行后,学生们的反应良好,但是由于是试行阶段,在制度和政策上还有设计思路上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充实。争取在听取学生、授课老师等多方面的建议后,能不断丰富这一种移动式的教学方法。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铁路站房电气专业优化方向探讨 摘 要:本文结合某高铁站房电气专业已完成的优化,针对铁路站房电气专业设计特点,对电气专业优化设计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优化设计 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高铁站房建设日趋增多,致使设计者的设计工作更加繁重,有些设计者甚至担负着多个高铁站房的施工设计。目前,高铁站房的设计图纸普遍不够精细,存在设计裕量过大导致材料浪费以及选用的一些材料、工艺落后等问题,如完全按照图纸施工,将会遇到操作的困难甚至导致无法正常施工。 为了使设计图纸能更好地指导施工,我们需及时与设计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与设计的配合实现优化。现结合某高铁站房工程电气方面材料优化、系统优化、施工方法优化等已完成的优化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电气专业优化设计方向进行探讨,供同仁参考。 1 材料优化 1.1 导管优化 1.1.1 电线电缆导管材质优化 对于铁路站房电气设计图纸,电线电缆导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管多为金属导管,主要材质是焊接钢管和热镀锌钢管。 (2)导管的管径为15~150 mm,其中使用数量最多的为管径15~32 mm的导管。 (3)导管敷设的主要区域是在干燥的吊顶内。 针对上述特点,可以对管材进行优化。通常设计图纸中普通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动力(非消防负荷)系统及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配管均为焊接钢管。通过查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十章线路敷设中的线路敷设方式按环境条件选择表(详见表1),我们可以将以上各系统管径不大于40 mm且在站房吊顶内敷设的焊接钢管优化为套接紧定式钢导管(JDG)。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明敷于潮湿环境或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应采用焊接钢管或热镀锌钢管。薄壁电线管不能在潮湿场所使用,也不建议在高温、多尘、火灾危险场所使用,否则,应需采取特别措施;焊接钢管的管径指的是内径,套接紧定式钢导管(JDG)的管径指的是外径,所以选用时套接紧定式钢导管(JDG)的规格应比相应的焊接钢管放大一级。通过导管优化,节省了成本,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工程优化了导管共计93540 m。 1.1.2 电线电缆导管管径优化 设计图纸中经常会遇到电线截面小但导管管径过大等情况。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8.4.3中的规定:三根及以上绝缘电线穿于同一根导管时,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导管内截面积的40%。两根绝缘电线穿于同一根导管时,导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电线外径之和的1.35倍。通过与甲方、设计、监理沟通,同意在满足相关规范中金属导管布线要求的前提下,在施工中进行管径调整。我们可以查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十章第一节,进行管径选择。对于焊接钢管可以使用表2进行管径选择,套接紧定式钢导管(JDG)可以通过表3进行选择。 1.1.3 电线电缆导管优化成线槽 对于管路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采用线槽代替钢管,不同系统的导线之间用隔板隔开。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和安装时间。如图1为照明设计图中普通照明的一部分,云线标注的部分共19根导管沿同一路径敷设,施工中优化为线槽。 线槽选择可以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其中,线槽内允许容纳电线根数见第6-28页。比较常用的规格见表4。 1.2 电缆及电缆桥架优化 1.2.1 电缆材质优化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中,第6~64页中明确了特级、一级、二级建筑的划分,第6~65页明确了电缆阻燃级别的选择见表5。通过查阅可知此站房属于一类建筑,选用阻燃级别B级的电缆就可以满足要求。设计图纸中设计的电缆阻燃级别为A级,通过与甲方、设计、监理沟通,最终同意选用阻燃级别为B级的电缆,降低了材料成本。 高铁站房图纸中,有时会存在选用电缆标准过高的情况,如本工程中热风幕配电箱选用的电缆为WDZN-YJY-1kV-3×95+2×50。设计图纸说明中已明确热风幕属于三级负荷,而设计选用的电缆为耐火电缆。通过与甲方、设计、监理沟通,同意改为阻燃电缆WDZ-YJY-1kV-3×95+2×50,降低了材料成本。 1.2.2 电缆桥架截面优化 根据《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 31:2006,托盘、梯架规格选择中,选用托盘、梯架横截面积的公式为: 图纸中,设计的电缆桥架规格及数量通常较大,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电缆桥架的填充率,对于裕量过大的电缆桥架可以选择优化。我们通过与设计沟通、配合,在满足电缆托盘上敷设的电力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内横断面积的比值不应大于40%,并预留工程发展裕量的条件下,进行了电缆桥架的优化。下图2、图3为基本站台候车厅桥架优化前后对比图。通过优化本工程节省电缆桥架CT1200×200共计300m,CT1000×200共计300m,CT800×200共计400m,CT600×200共计700m。 1.2.3 电缆桥架敷设路径优化 电缆及电缆桥架的材料成本在整个电气专业成本中占很大比重。通过电缆桥架路径的优化,我们可以达到节省电缆和电缆桥架的目的。如图2,原设计电缆桥架位于下层吊顶并由15轴敷设至14轴,再由14轴处引上至本层吊顶,优化后见图3,电缆桥架路径改为由15轴附近的11#强电井直接引上至本层吊顶,仅此一处桥架内的每根电缆就节省了约50 m,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工程桥架路径的优化共计4处,节省电缆总计约为5000 m。 1.3 配电箱内元器件及灯具的优化选择 图纸中的配电箱内元器件、灯具通常都是按照某一知名品牌参数进行设计的。在满足设计功能及设计产品参数的情况下,我们可选择成本相对低的同类知名品牌。例如,将设计图纸中配电箱内施耐德品牌的元器件改为ABB品牌的元器件;灯具也通过各种性能对比,选择了性价比高的国内知名品牌,从而降低了成本。 2 系统优化 2.1 接地系统优化 站房接地系统图纸中,基础接地网设计为在站房结构柱、桩基、基础梁钢筋之间均采用40 mm×4 mm的热镀锌扁钢进行水平连接,与基础梁水平钢筋共同形成接地网格,见图4。 通过与设计、监理沟通,利用基础梁筋、桩筋、结构柱(筋)做基础地网连接线,只在连接处采用40 mm×4 mm热镀锌扁钢焊接的方式,大大节省了40 mm×4 mm的热镀锌扁钢数量。 2.2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优化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优化主要是对控制总线方式、DDC控制箱及设备监控点位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2.2.1 控制系统结构优化 原设计图纸中,系统对监控对象的控制通过线缆与DDC控制箱连接多成树干式点对点控制。此种控制方式,对中央监控主站的硬件要求很高,控制硬接口及控制线缆非常多。我们采用了现今流行的集散控制系统(DCS)进行组网设计,在被控机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分散控制装置(比如DDC控制器),采用总线方式,通过通信网络,对站房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 以扶梯控制对象总线为例,采用4芯屏蔽双绞线,以485总线方式将扶梯手拉手串联起来与主站相连,通过主站分配给各个扶梯地址代码,就可以对每个扶梯的上行、下行、故障、正常等基本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相对于原设计的点对点硬接口控制,这种总线方式大大节省钢管、线槽、控制线缆等材料以及施工费用,且系统稳定,监控可靠,也便于后期维护。 2.2.2 DDC控制箱的优化 原设计中,DDC控制箱分布在各强电井中,但被控设备大多集中在空调机房、水泵房等内。在考虑到各条总线的设备容量、负载平衡、长度限制及DDC控制箱结构统一的基础上,对强电井内的DDC控制箱进行了拆分,在空调机房、水泵房等被控设备集中的房间设置了单独的DDC控制箱。这既节省了线缆、钢管等材料,又方便了后期的安装调试。 2.2.3 设备监控点位的优化 原设计中,监控点位很详细周密,但是过于繁琐且多有重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很多点位都能简化。例如,空调机组开、关两种状态,只要采集其中一个状态,通过主站软件设置,就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这样就简化了大量的监控点位及相应的硬件设备。最后,点位由原设计的5000多点简化到3000左右。 2.3 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优化 智能应急照明设计图纸中的地面疏散指示灯间距为2.5~3.6m,按此间距设置会导致因地面疏散指示灯过密而破坏了地面石材的装修效果。查阅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编制的《铁路客站站房照明设计细则》,其中7.3.3章节中在疏散通道的任一位置至少有一个疏散指向标志在视觉范围内,并保证导向的连续性,疏散标志灯相互间距不应大于20m。最后经过甲方、监理及沈阳铁路局公安局消防监督处同意将地面疏散指示灯成间距优化为5.4~6m。仅此一项节省地面疏散指示灯276套。 3 施工方法优化 3.1 高大空间安装施工方法优化 铁路站房一般都存在高大空间,如候车大厅。对于这样的高大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屋面网架结构及吊顶转换层的主龙骨,采用反吊施工方法。反吊施工方法可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反吊施工方法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来进行实施,这就要求在安装位置拉设一道生命线(钢丝绳),在转换层主龙骨上铺设满足作业需求的脚手板,两端固定牢固,然后在操作人员下方利用网架结构挂设两层大平网,操作人员系好安全带再进行操作,防止出现高空坠落。在高大空间安装时,可以根据灯具的间距,在下方将管线配备完,再进行上方的固定。这样也减少了施工人员在高度作业的劳动强度。 3.2 屋面防雷支架安装方法的优化 在金属屋面防雷系统中,利用热镀锌扁钢将固定支座与屋面檩条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见图5。如果在施工作业面上进行镀锌扁钢的安装,施工难度大并可能对固定支座造成变形和破坏。通过与屋面施工队伍协调,先将镀锌扁钢与固定支座在加工场内连接完,再由屋面施工队伍对连接完的热镀锌扁钢固定座进行现场定位安装。此种安装方法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了施工时间。 4 优化工作思路 正确的优化工作思路决定着最终优化结果。在导管、电缆材质、接地系统优化项中,可以直接以图纸会审的形式取得设计、监理、甲方的签字认可;对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电缆桥架截面及路径优化项中,我们可以配合设计进行图纸的深化并做出深化方案,再由设计确认来达到优化的目的;配电箱内元器件及灯具的选择,可以在招标过程中经过监理、甲方的确认来达到优化选择的目的;施工方法的优化是我们可以依据现场的作业环境,并与施工作业队进行施工探讨,采用的最佳施工方法。 5 结语 本工程材料优化方面降低成本约400万、系统优化方面降低成本约65万、工艺优化降低成本约30万,共计约495万。做好优化设计,需要在熟悉各专业图纸及电气专业相关规范前提下,同时,还需提前进行策划,确定优化方向和思路,并通过与各相关方的配合来达到优化的目的。以上是我在高铁站房电气专业优化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希望可以为大家在今后的施工中带来参考。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内容模块化与面向专业的优化组合研究 摘 要:研究了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体系结构,将其知识点由宏观到微观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为四级粒度知识点,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及加权关联矩阵分析方法,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就业去向,将运输组织的四级粒度知识点进行组合优化,生成了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各专业的学生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任课教师备课、设计教学日历、执行教学任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 模块化 组合优化 专业 目前,高校中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研究方兴未艾,涉及基础教育及专业课教育[1~4]。《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涵盖了行车、货运及客运中与运输组织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目标是使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面了解铁路运输组织作业过程与方法。 1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在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均开设,授课学时为48学时。而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特点,对铁路运输组织理论的知识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所以十分有必要研究各专业对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的需求。而目前已有的《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只是根据学时量选定了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教学内容的筛选不具有针对性。 2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聚类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进行铁路运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组合,首先要对铁路运输组织的知识点进行聚类分析,分别生成不同粒度的铁路运输组织知识点。 通过综合分析,将一级粒度知识点模块划分为行车组织基础、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客货运组织三个模块。行车组织基础模块着眼于铁路生产现场运输生产组织实务,系统介绍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及运行图和区段通过能力等内容,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和基础。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模块属于铁路运输上层管理、涉及铁路运输组织决策性质的内容,关系到运输全局。而旅客运输组织与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块是铁路面向社会的运输的体现形式,涉及具体客运站作业组织、客运计划、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乘务工作组织、货运站与货场、铁路货场管理等重点内容。[1] 3 各专业分类及对铁路运输知识点需求特点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开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非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掌握铁路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其尽快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也不尽相同,对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中的知识点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进行针对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知识点优化组合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是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了解其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在铁路运输组织课程教授知识点组合时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统计了交通运输学院非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近三年的就业去向情况。将就业单位划分为铁路局及地铁运营公司、工程局及相关公司、相关设计院、读研及其它五类。其中,铁路局与地铁运营公司对铁路运输组织知识要求水平较高,工程局及铁路相关公司次之,设计院就业与读研就业人数较少,但其对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知识的水平与程度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它就业去向对铁路运输组织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不高。 通过对各专业的就业去向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交通工程专业应将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作为必修课,加强车站工作组织、区段通过能力及运行图方面知识的学习;物流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注重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面的强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加强铁路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运行图等内容的学习。 4 专业与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匹配与课程内容优化组合 4.1 匹配等级与强度 在确定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与专业的匹配等级时,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在权重系数确定时,单纯采用专家评判法受专家主观意志影响较大,单纯采用层次分析法又存在操作性较差的缺陷。为保证权重系数的客观、公正和权威,采用专家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的权数:先采用专家评判法取得各位专家对各指标的估价权数,再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的估价权数进行汇总及检验取得指标的权数。 4.2 相关度计算与学时换算 根据4.1节介绍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得到各级粒度知识点与各专业的相关度系数。将技术站作业组织知识点,所包含的所有四级知识点货物列车和货车在车站的技术作业、接发列车工作、调车工作基础、解体调车作业、列车编组调车作业、取送调车作业、车站班计划级车站阶段计划,针对各专业通过运用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进行汇总,得到针对各专业的各四级粒度知识点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换算为教授知识点时间。 5 结论 本文阐述了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体系结构,将其知识点由宏观到微观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为一级粒度知识点、二级粒度知识点、三级粒度知识点及四级粒度知识点,并利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就业去向,将运输组织的四级粒度知识点进行组合优化,生成了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各专业的学生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任课教师备课、设计教学日历、执行教学任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浅谈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与其它专业接口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高铁技术的全面发展,更多专业对通信系统的需求业务越来越高,通信系统为信号、电力供电、牵引供电、客服等系统提供可靠的、冗余的、可重构的、灵活的业务信息传送信道,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信息传输。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接口工程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涉及面广、要求高、施工和管理难度大;针对高铁通信接口工程管理特点,本着方便施工及管理实际出发,本人从福厦、向莆高铁施工经验总结出对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接口概念、通信系统与相关专业接口界面、接口管理普遍存在问题、接口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高铁通信系统与其它专业接口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接口概念接口种类存在问题 管理措施 1.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接口概念 高速铁路建设通信系统的接口管理是各种矛盾产生的焦点,也是很多专业开通的前提,工程建设中往往在接接和管理环节上出现问题,为了减少问题的发生,确保通信系统施工可靠有序衔接。接口管理工作就是为了确保全线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协调和统一全线各相关专业间、部门间的关系和标准。本人结合福厦、向莆高铁通信系统接口工程管理实践出发,对通信系统与其它专业接口管理进行探讨。 接口在广义上说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计划或者设施安排相汇,并且可能发生冲突或者需协调的地方,一个接口至少与两方相关。通信系统接口是指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信息、防灾、土建等专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部分。 2.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与相关专业接口种类 2.1.通信系统与信号专业间接口 (一)与信号CTC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传输子系统在车站为信号CTC系统提供2M接口。界面为信号机房DDF模块(信号专业设)外线侧。 (二)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传输子系统在车站为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提供2M接口。界面为信号机房DDF模块(信号专业设)外线侧。 (三)与信号列控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通信线路为信号列控系统在车站、信号中继站提供光纤,利用铁路两侧的光缆每侧提供6芯光纤,在通信机械室利用与短段光缆直接熔通的方式将干线光缆引至信号机房。界面为信号机房ODF模块(信号专业设)外线侧。 CTCS-3列控系统:无线闭塞中心(RBC)根据列车占用情况及进路状态利用通信GSM-R系统向所管辖列车发出行车许可和列车控制信息。GSM-R系统交换机MSC的PRI接口与列控RBC系统之间的连接通过通信专业传输系统提供的通道实现。 (四)与信号其它系统接口种 通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信号机房的环境量及空调设备进行监控,RTU、传感器、采集器及其连接线由通信提供。 2.2.通信系统与牵引供电专业间接口 (一)通信线路、传输系统为供电系统远动SCADA提供所需的光纤资源、专线传输通道,变电所SCADA设备通过FE接口与通信传输系统MSTP设备互联,接口位于通信机房传输设备的FE口处。 (二)低压供电系统为通信专业提供两路可靠的交流供电,引接至通信机房内电力交流配电箱(含B级防雷装置)。通信专业设备与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口位于通信机房的电力配电箱出线端。 2.3.通信系统与电力供电专业间接口 (一)与电力供电系统接口 电力供电系统为通信机房提供可靠的交流电源,其中为车站通信机房提供2路三相交流电源引入;为区间基站、信号中继站、牵引变电所亭等其他通信机房提供2路单相交流电源引入。 界面为通信系统设备与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口位于通信机房的电力配电箱(由电力供电专业设置,含一级防雷装置)出线端。直放站电力配电箱需具备2路切换功能。通信机房设置的电力配电箱供通信设备的回路不带漏电保护器。 (二)与电力供电电力SCADA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传输子系统在车站远动开关房、车站变配电所、南昌西动车所内为电力SCADA系统提供上传通道。 通信系统光缆线路在区间箱变、区间中继站电力远动开关房、隧道变配电所内为电力SCADA系统提供2芯单模光纤,FC接口。 接口界面: 1)车站、配电所:电力远动设备经RTU、路由器及交换机采用同轴电缆/网线引至通信机房DDF/RJ-45配线架的外线侧。 2)箱变:通信专业在箱变内设置ODF配线架,电力远动设备经RTU、路由器及交换机采用尾纤引至ODF配线架用户侧。 (三)与隧道内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1)隧道机电设备控制及照明监控由电力专业自行组网,RTU由光纤自行组环,然后引入就近通信机房内DDF配线架外侧。 2)通信传输子系统提供隧道内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区间至综合工区的点对点通道(2M或FE)。 3)隧道变配电所纳入远动控制,隧道通风由相应工区控制并可实现就地控制。 2.4.通信系统与信息专业间接口 (一)与旅服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数据网子系统在客运车站为旅客服务系统提供2个FE(单模O)接口。 传输接入系统、时间同步系统为旅客服务系统提供1个RS422时间同步接口。 界面为通信机房ODF、音频配线架的外线侧。 (二)与客票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传输子系统在客运车站为客票系统提供2M接口。界面为通信机房DDF配线架的外线侧。 (二)与办公网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数据网子系统在客运车站为OA系统提供2个FE(单模O)接口。界面通信机房ODF配线架的外线侧。 (三)与公安管理信息系统接口 传输系统在设有公安派出所所的车站为公安管理信息系统提供2M接口。接口界面为通信机房DDF配线架的外线侧。 (四)与综合布线系统接口 通信系统与车站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口界面在各客运站通信机房音频配线架的外线侧。 (五)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 视频监控系统与旅客服务系统视频监控终端的接口位于本系统各监控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端口(FE(e)/(o))上;旅客服务系统视频监控终端需通过各车站的视频服务器对各摄像头进行调看。 与客服系统摄像机的接口位于本系统在各车站设置的视频控制柜(包含交换机和编码器)上的视频端子排上。客服系统为通信系统设置的视频控制柜提供可靠的交流供电 2.5.通信系统与车辆专业间接口 通信系统在红外探测机房为THDS系统提供2个VF2/4接口,车辆专业为通信专业提供设备安装位置、可靠的电源、接地端子等。界面为红外探测机房通信设备的出线口。 2.6.通信系统与防灾专业间接口 通信系统在车站、区间基站为防灾监控系统提供2M(或FE)接口。界面为通信机房DDF或RJ45配线架的外线侧。 2.7.通信系统与综合接地系统间接口 通信系统统一利用综合接地进行接地,包括位于区间正线路肩、路堑、桥梁、隧道、车站、段所的所有通信系统设备。 2.8.通信系统与土建专业间接口 (一)与路基接口种类 路基为通信专业在线路两侧提供通信电缆槽,同时间隔一定距离或在特殊地段(如大中桥、隧道两端)设置光电缆手孔,在手孔处预埋过轨及引下护坡或引出路基钢管,以便通信光缆过轨及分支引出。 (二)与隧道接口种类 隧道专业为通信专业在隧道两侧提供通信电缆槽,同时长大隧道中间隔一定距离在大避车洞内底部设置余长电缆腔,设置光电缆接头/余留手孔,在手孔处预埋过轨、分支钢管,以便通信光缆过轨及分支引出。 (三)与桥梁接口种类 桥梁为本系统在桥两侧提供通信电缆槽,并间隔一定距离预留通信光缆上、下桥条件,长度大于2km的桥梁上需预留光缆接头、预留条件。 (四)与站场接口种类 车站范围内为通信专业站台和自站台端头至出站信号机在站场两侧设置站场通信电缆槽,并与区间及站台电缆槽相连。在特定位置设置光电缆手孔,在手孔处预留穿越站场的防护钢管及引出分支钢管,以便通信光缆过轨及分支引出。 (五)与房建、暖通接口种类 本线车站、段所、区间信息接入点等处设置通信机房,并满足抵抗百年不遇洪水水位要求;通信机房的环境、装修应满足相关的技术指标。 为避免光、电缆布线及通信设备安装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破坏,土建工程中应为通信系统预留沟槽管洞;在车站内提供满足通信系统建设要求的光缆进线、配线室。 各新建站站台由房建专业设置通信管道人(手)孔以及提供站台电缆槽道并引至通信机械室引入口处。 (六)与地质物探接口 地质物探专业为通信铁塔基础所在位置处进行地质钻探。 3.通信系统接口管理普遍存在问题 3.1土建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站前单位路基、桥梁的主体工程施工不能与沟槽管线的配套设施的施工同步进行,重主体轻附属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桥梁段光电缆槽道已建成,但没有进行防水层和保护层的施工,导致光电缆仍不能敷设;路基段光电缆槽道已完工,但边坡槽道未砌筑,导致光电缆裸露,存在安全隐患;站前施工的过轨管道不通,影响通信光电缆的过轨;铁塔基础施工因为征地问题不能顺利进行;通信机房由于房建由于无法按期交付无法安装等。站前施工工序严重制约站后施工进度,对站后工程施工周期产生较大影响。 3.2综合接地系统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的通知》(铁运[2011]144号)文规定,各类通信机房、铁塔等设施,当其距离贯通地线在20m范围以内时,须与贯通地线引接线等地位连接。站前单位实施的贯通地线施工进度往往不能满足站后使用时间要求,比如在准备引接时发现站前单位在电缆槽边上未及时设置接地端子,或者贯通地线性能指标不满足,对通信系统正常开通也造成较大影响。 3.3四电系统集成专业之间相互影响 虽然目前高铁基本上实行四电系统集成管理,但由于牵涉几个专业,实际也是由几个单位组成联合体参与施工,这样由于专业与专业之间大多是两家不同的施工单位在实施,因此往往会造成工作衔接不顺畅,推诿扯皮时有发生。比如电力专业由于送电滞后影响通信系统设备调试;通信系统无法按时给信号、电力及牵引供电专业及时提供业务通道调试;信号CTC组网方式改变引起通信施工图电路重新调整出图;调试过程中各专业之间配合不顺畅,故障处理不及时,相互推脱责任等,给整个工程建设及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则影响项目的开通节点。 3.4专业接口分工施工界面划分不合理 四电接口设计对接口界面划分有时不是很合理,往往会导致系统的延时开通,造成建设单位需花费大量精力来协调,比如某条高铁牵引变电所、配电所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开闭所等室内外的视频监控施工界面设计划分为:前端设备由牵引供电(或者电力)专业来实施,通信系统只为各牵引变电所、配电所、AT所、分区所、开闭所等室内外的视频监控前端预留前端接入条件,通信视频监控系统与变电(电力)专业摄像机的接口位于通信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视频控制柜(包含交换机和编码器)的视频端子排上。同一个视频系统由于分几个专业在施工,有时涉及到采购几家视频厂家设备,有时造成各厂家间视频设备系统不兼容,接入困难;施工及调试过程中相关专业之间配合不顺,互相扯皮,往往会影响视频系统的开通时间,同时花费大量人力来协调,给项目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3.5其它专业设计给通信设计所提接口需求不准确 随着我国铁路通信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及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其它专业信息通道需求基本上离不开通信系统,一条线牵涉到设计院十几个专业,因此相关专业设计人员需及时给通信设计专册提业务需求(包括接口位置、类型、带宽、数量及协议等),有时铁道部更新了相关政策、规范,或者未征得路局相关处室、站段及集成商(或设备厂家)的意见导致了解不够就开始向通信设计提需求,通信设计施工图出来后,在实施过程中现场其它专业又进行较大修改,导致返工现象,影响工期。 4.通信系统与其它专业间接口管理措施 通信系统接口管理的实施过程必须采取必要、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真正控制接口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地做好通信系统与其它专业的接口衔接顺畅,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开通。为此,本人结合高铁施工经验制定了以下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措施。 4.1高度重视接口管理,制定相应管理规章制度。 高铁四电工程施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工期紧、受站前制约大,交叉作业必然,各参建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因此建设单位应积极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站前单位、站后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商等相关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建立完善的接口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对接口工程的科学管理。 4.2 及时召开专题协调会,提高设计各专业间互提接口需求质量 设计是工程实施的前提,因此做好设计施工图的准确度和质量相关重要,避免日后返工。这就要求各专业设计人员在提需求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了解清楚接口类型、数量、带宽、协议及数量等具体需求,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或设计联络会),同时对设计接口方案进行研究讨论优化,使接口设计施工图更合理科学。配合设计把有关接口需求落实明确清楚,界面划分科学合理,以便设计及时提供准确的接口施工图。 4.3加强对接口设计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工作。 接口施工图出来后,为了让接口施工、监理参与人员正确认识通信系统接口工作,全面熟悉接口施工图,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人员对相关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交底。 4.4召集相关单位加强对接口知识的培训。 为了让所有参建单位更深的认识接口,优化接口施工方法,提供工效,建设单位应经常组织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进行接口知识培训。 4.5加强与土建工程相关参建单位间的沟通配合。 通信系统与土建工程接口管理牵涉多个专业,多家站前施工单位,为了把接口工作做得更好,因此各参建单位应加强沟通配合,比如站后单位要及时与站前单位、房建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有关电缆槽、贯通地线、机房等施工进展,密切跟进,科学安排,采取见缝插针,交叉施工,才能有效控制施工工期。 4.6重视四电系统集成专业间沟通配合。 四电系统集成牵涉几个专业,相互专业之间接口衔接内容较多,专业间合作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比如通信基站与信号中继站选址问题;通信设备调试用电时间;信号、电力及牵引供电、信息等专业要求通信系统提供通道时间;各专业接口故障处理协调配合等问题,因此要求各施工单位应加强沟通配合,共同做好接口配合工作,使各工序合理衔接。 4.7科学组织,解决工期与安全质量的矛盾 工期和安全质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每道工序都与固定周期,任意压缩工期,不满足工序周期时间必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埋下重大隐患;反之,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必定拖延工期。第一:切实掌握业主的总体安排,掌握站前施工进度,优化施工安排,为每道工序确定合理工期;第二:创造条件,见缝插针。根据站前工程进展,寻求我们作业平台,尽可能满足工序的作业周期。第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疲劳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得以控制。 4.8切实加强安全防护,做好成品保护措施。 高铁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条件不具备却要赶工、室内外施工相互交叉干扰,因此我们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杜绝不穿防护福、不带安全帽、不设安全防护员等不良习惯,特别是要做光电缆外露、区间安装设备、隧道漏缆及机房设备防尘处理等成品保护要加强,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4.9接口管理纳入每季度的质量信誉评价。 为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接口工程管理,建议将施工单位的接口工程管理工作纳入建设单位每季度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信誉评价考核,对施工质量不合格,管理不规范的施工单位进行扣分,进一步促使施工单位重视接口工作,以保证接口施工质量。 4.10加大接口工作检查力度,强化现场监督。 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管理部门,应积极不定期地组织相关接口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接口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现场监理要强化现场监督,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接口问题应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同时为了全面掌握接口工程进展情况,收集信息,应加大检查力度和检查范围。 4.11定期召开接口例会。 为了加强通信接口工程的管理,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四电接口工程例会,对四电接口施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节点和责任主体,使得接口工作得到推进。 5. 结束语 高铁通信系统与其它专业接口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工程,必须建立完善的接口管理体系,从细节抓起,加强沟通协调,做好了通信系统接口工作,才能保证接口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高铁验收标准。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高速铁路供电专业职工培训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依据职工培训的实践,明确职工培训目标,阐述了高速铁路供电专业职工培训状况,从培训层次、需求、内容、资源开发和培训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以适应高铁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速铁路;供电专业;职工培训 高速铁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及运营管理所需知识涵盖了各类专业,新技术层出不穷。高铁职工需要不断拓展其知识与技能,而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需要有效提高高铁职工素质,恰当地予以应对,高铁发生的事故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成为高铁运营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当前可行的措施之一,就是针对现有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使其熟悉高铁设备,尽快提高其技能,满足由传统铁路岗位转变为高铁岗位的需要。在高铁的关键技术中,牵引供电系统是重要部分。本文就高铁供电系统职工培训现状及实践进行探讨。 一、培训目标 高速铁路有其特殊性,在给人们带来方便之余,一旦发生意外,损失伤亡往往很严重,同时会影响公众对行业的印象。因此,要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运行,首先要有高素质和高技术的职工队伍。通过培训,达到职工培训目标,符合消费者、企业、职工个人的利益,这也是铁道部不断加强培训投入的原因。 培训的实质就是将职工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系统性、针对性、人性化、差别化地开展培训。对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大部分职工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其供电方式与现有铁路的供电方式不同,更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供电。因此,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和素质,尽快熟悉高速铁路供电技术及应急处理,确保高速铁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保证供电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优良的供电保障队伍,对保证高铁供电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特点 (一)职工培训由原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以实际需求为主。 以往职工参加培训主要是按上级要求、规定参加,职工培训工作主要依据上层方面的开班要求进行,这种方式比较系统,方便组织和管理。这种培训方式对职工而言,带有一定强制性质,职工本身的主观性难以体现,对于根据自身需求实现自我提升还是有些不足。按照这种培训机制,职工什么时候参加培训和培训什么内容,主要取决于上层的决策,职工对于培训计划并不是很清楚,目前在职工需求方面的考虑有所改变,逐渐转变为以实际工作需要和职工个人需求结合为主。 (二)培训范围广、内容多,内容针对性逐渐提高。 过去对管理层和专业技术人员是分开进行培训,就培训对象而言,比较有针对性,但培训内容主要由依据员工的层次确定。对于管理层的培训,从接受培训任务到开班的时间间隔较短,培训时间也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0天,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周期稍长,一般在15至30天之内,也有几天的专题培训。在培训需求、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方面,仍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 (三)培训利用院校有利条件,促进了培训设备更新。 在以往的培训中,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由于是员工培训,一般来说授课环境较好,空调、多媒体等设备齐全,对高速铁路职工培训而言,实操设备则普遍较实际运行设备落后。目前,部分院校设备已经更新,如有的已经按照高铁设备进行采购和建设,投入数百万的资金,有较大改善。而一些高职院校的设备和技术没有更新,对于操作性强的培训项目开展不利,变电所、接触网等设备使用多年,已经不适应高速铁路职工培训的发展需要。 (四)高铁供电专业标准尚未完善。 由于各铁路局(集团)的高铁设备和技术有所不同,各铁路局(集团)制定的各种标准有所差异,专业标准也是多样化,但对于一个行业而言,还是要考虑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培训的主要依据,以保障培训和服务的质量。 由于高速铁路刚投入运行,很多问题都是在摸索之中,给职工培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没有可借鉴的现成培训方案,在培训实施过程中,需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各种培训模式,对培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三、职工培训策略 (一)分层次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首先对高速铁路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分类,确定培训对象的层次,培训必须保证企业的员工在不同的岗位都能接受到相应的训练,可分为新员工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关键管理岗位人员培训。 从事铁路供电管理运行的职工,有相当一部分是新进的员工,对于这部分员工,以往主要是进行入路教育为主,入路教育周期较短,通常在一个星期左右,起点虽然要求不高,培训内容主要是学习铁路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考虑高铁未来的发展,培训考虑融入高铁的内容。 目前铁路集团公司对新进毕业生的培训更有针对性,要求更高。对于新进的人员,又按照其学历水平进行分类,如本科层次、高职层次,而且培训周期更长,主要是以专业技术为主。由于开展培训较早,因此新员工能更加体会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同时也感到压力,通过培训,新员工能很快适应公司岗位的要求,很快融入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有多年经验,因此主要是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理论的再学习。对于供电专业,又可以分为变电工、接触网工、配电工、试验工等岗位,培训应针对这些不同的工作岗位,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层次,分析其工作岗位的需求,以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为依据,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培训工作。下表为某高铁年度供电职工的培训情况。 上表主要是供电职工培训情况,其中除了培训对象中标明是高铁人员外,其他的培训班也包含部分高铁的人员,因为高铁技术人员基本都是从既有线上抽调的技术骨干以及后来新进的大学生,此表没有包含在职学历教育及退伍军人学历教育培训部分。 对于关键管理岗位,针对其组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单独开展培训,重点加强对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的应对及处理能力。 (二)加强调研,确定培训需求和培训内容,激发职工参与主动性。 培训组织者加强对高铁供电实际运行中产生的问题,明确职工培训需求,使职工参加培训由被动要求转变为主观要求,将职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对员工的培训需求作出合理判断并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确定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改变单纯接受任务开展培训的模式,使培训项目实施成为各方一致的目标。 在确定了培训任务后,需要制定培训方案并优化。培训方案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实施方案,是培训组织和培训实施的主要依据。结合岗位的任务与技能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培训方案。优化方案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具体内容、场地、师资配备、时间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等各方面,优化培训方案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高速铁路职工培训中,重点加强高速铁路对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培训,解决职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提高职工的理论和应用水平。通过培训,员工确实感觉有所收获,则会形成良性循环,形成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正确认识。通过培训,为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培训的价值得以体现。 (三)改善实训条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展技能鉴定。 要提高培训的质量,提示职工的技能,良好的实训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如某实训场所原有变电所和接触网实训基地,变电所设备主要以电磁型设备为主,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接触网设备陈旧,不能适应高速铁路职工培训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各方加强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依托地方政府和学院的支持,联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高铁供电设备厂家的支持下,以新建客运专线的牵引供电系统为参照,建设新的变电所实训基地和接触网实训基地,变电所包括牵引供电系统和10kV开关柜两部分,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变电所采用全新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的运行和监控。接触网基地可提供完善的技能训练场所,有完整的接触悬挂系统、路轨和作业车,能开展数十项技能训练项目,为职工培训创造了良好的实训条件。 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积极性,可将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职工培训。通过技能鉴定,职工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既满足了工作岗位的需要,又将培训和职工的自身利益挂钩,同时有利于职工培训过程的实施,可谓一举多得,根据国家职业鉴定的政策和鉴定周期,比如变电等高级技师的鉴定。 在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的同时,也需要加大与各方合作建设现场实训场所的力度。在原有铁路集团公司供电段实训基地的条件下,不断开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供电段牵引变电所、地方枢纽变电站、地方电网的高压试验室、电力设备厂等场所,为职工培训提供良好的真实的教学场所。 (四)进行教材改革和开发,提高针对性。 根据高速铁路供电系统职工的岗位和技术要求,组织专家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大对教材的开发力度。传统教材一般以传授知识原理为主,与现代培训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有较大的差距,需加强培训教材的实践内容。如铁路集团公司供电段与院校合编教材,编写集团内部职工培训教材,根据铁道部对复退军人的培训要求,合作编写专门教材等,具有工学结合的特色,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 (五)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虽然变电所可为实际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场所,符合高速铁路职工培训的要求。但考虑到成本、实际训练重复率较高对设备造成的损耗,还有变配电所在实际运行时由于制度的规定,限制了部分实际培训项目的实施,如停送电操作就受很多实际条件的约束,在电力调度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时候也会改变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为此,充分利用现代虚拟技术,建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可以模拟很多实训项目,解决了真实变配电所运行时部分项目受诸多条件限制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培训中远程控制技能的学习问题。不但丰富了培训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节约了建设变配电所的成本。 为了给职工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保证课程教学的多渠道,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课堂扩展到了网络上。培训可提供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还有岗位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虚拟项目、鉴定题库、在线测试、论坛等,保证员工有学习自主性,拓展课堂培训教学的不足。 (六)采取多样化培训手段。 培训手段的合理使用将会在培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力提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职工的学习兴趣,使其所学的内容更为直观,更容易接受。 多媒体教学对于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并非一定要大而全的课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使职工更容易地掌握所学的东西,达到教学目的即可。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确实在培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制定和完善专业标准。 组织行业专家制定专业标准,考虑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培训的主要依据,以保障培训和服务的质量。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已经启动,将使员工作业质量和培训体系更加完善。 四、结语 结合高速铁路的发展,坚持以培训需求为核心,不断激发供电系统职工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注重区分培训的类别和层次,制定专业标准,改善实训条件,结合技能鉴定,开发优质教材,运用虚拟和网络技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培训实效。重视一线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技能和岗位专业技能。对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共享,实现培训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合理的监控体系,培训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系统需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各方及时对培训进行沟通与反馈,确保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浅议铁路职工培训基地专业化建设 【摘 要】 职工培训基地是铁路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铁路高速发展进程中,担负着为铁路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本文结合目前上海铁路局局属职培基地现况,对推进专业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存在的困境和对策进行分析,对于职培基地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增强能力,发挥职工教育的骨干作用,提高职培基地在铁路人才战略中的地位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铁路;培训基地;专业化;建设 《2011年上海铁路局职教工作要点》提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各职培基地专业分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整合优势,按照“一个职培基地形成1-2主干专业,一个专业由1-2个职培基地承担”的思路,对职培基地的专业分工进行细化完善。” 2012年全局职工队伍建设会议提出:“以上海职工培训基地为依托,建成1个模拟仿真系统与全景实物设备相结合的以高铁为主的综合培训基地,完成其他5个职工培训基地的专业化建设。”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作为上海铁路局加强培训能力建设的创新课题,也是职培基地定位发展的重大机遇,有必要从建设的意义出发,对专业化建设的内涵、途径进行探讨,分析建设困难,提出对策建议。 一、 职培基地开展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一)适应铁路技能人才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按专业领域培养技能人才。 2011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讲话:“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人才培养规划,加强铁路关键技术领域人才培训,加快培养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铁路人才队伍,为铁路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铁路企业专业繁多,一段铁路运营包括轨道、路基、车辆、供电、客货运输服务等多个方面,高铁建设成为铁路未来建设的发展趋势,铁路技术的现代化,安全运营管理的精细化,必然促进铁路各专业工种技术含量的高速扩张,技能人才队伍的大量需求,分专业开展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职培基地的当然使命。 (二)适应铁路新形势下职教工作纵深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整体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打造素质精良的骨干人才队伍。 专业化建设的主旨就是由一个职培基地主打一到二个主干专业,赋于职培基地专业人才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统筹规划专业工种人才队伍建设宏观设计,又可以集中教学教研力量精心打造培训项目体系,开展全员规范培训,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职培基地专业分工后,专业领域技能骨干人才队伍培养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骨干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职培基地深入开发,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与时俱进,策划科技含量强、内容层次高的培训项目,而且成为促进基地学科发展、专业进步、品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专业优势显著、教育管理精湛的职培基地是培养生产一线人员的基地,也是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一定能够为铁路输送源源不断的素质人才资源。 (三)适应职培基地自身发展功能定位的要求,有利于建设和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又避免资源重置的浪费。 上海铁路局所属六家职培基地,由于自身的历史沿革,专业方向、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不能适应铁路高速发展带来的职工队伍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对职培基地进行新的分工定位、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提高职培基地的办学能力是职教工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铁路职工教育办学主体由多元构成,人事、职教处、专业处室、基层站段、职培基地等,站段与基地、基地与基地存在着设备重置、项目重复的问题。2012年,全局职工队伍建设会议明确了在职教工作中人事、职教处的主管地位、业务处室专业管理地位、站段基层管理地位,“…职工培训基地层面,作为路局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全局教育培训网络中承担主体职能…”,建立“1+5+X”局内培训网络格局,五家职培基地与综合培训基地优势互补,推进专业化建设,强调职培基地和站段“功能错位、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分层划分管理职责,明确了职培基地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地位,科学统筹站段与基地的培训分工,基地的专业分工,有效避免了资源重置的浪费。 二、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职培基地推进专业化建设是立足铁路人才培养的大量高质特征和基地实践现代职教理念,谋求自身发展提出的命题。职培基地要树立前瞻意识、压力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职教发展观,推动职培基地走以基础建设、规模扩张为支撑的外延式发展和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各职培基地教师队伍存在来源渠道窄、学历层次参差、专业结构不合理、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 一要培育和引进高素质的专职教师。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专职教师是基地教学力量的中坚,要重视教学基础能力的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同时,要持续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的要求。积极延揽高层次的教学领军人才和不断引进后备教师,构筑相互衔接、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人才队伍。 二要构建齐备优良的兼职师资库。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聘任制度,促进铁路与地方、基地与专业部门、基地与现场之间的人才交流。一方面,基地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职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教学的经历,丰富兼职教师资源,优化基地师资结构。 三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要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和职务评聘制度倾斜措施。建立教学名师评选办法,优秀专兼教师纳入路局人才培训计划,努力培养具备承担重点教研项目的团队,引导专兼职教师心无旁骛、潜心育人,保证教师队伍技术素养和道德追求的不断进步。 2.深入推进教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要巩固教学的基础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 一要建立主动适应铁路发展的专业化建设机制。增强“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意识,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大胆探索适应铁路人才需求趋势,符合路局职教工作发展要求,适合基地专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机制。完善路局职教部门、专业部门指导机制、充分采纳基层站段意见,集思广义、强化专业。健全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外部资源的共享利用,充分提高专业办学条件。 二要构建完善培训项目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探索适应铁路技能人才需求,促进职工队伍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行全面发展的培训体系。依法合规,依照需求导向,开发适宜新职、技能提高、骨干人才培养的项目体系,精心打造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课程体系,大力研发精品课件和教材,通过培训体系建设推动专业化建设快速发展。 三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职培基地大多延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也不符合成人教学的规律,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要推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实作培训课程,增强职工培训的直观性、生动性、实践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研究和文化建设,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专业化的职工培训基地,应具备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功能。 一要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着力引导和鼓励专业教学的研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执行力,建立完善教研工作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学创新、队伍建设、人才推鞠的学术氛围,为专业化建设积蓄能量。 二要拓展技术交流和服务。健全实践育人机制,落实师资到站段实习计划,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基层也成为基地培训输出和育人实践的主阵地,探索与基层站段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开展合作培训模式,能够促进师生技能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要树立优良学风校风。职培基地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员的人文素养,要重视基地人文环境、校园精神等文化建设,形成对职工有凝聚作用、以学员有陶冶作用、对企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淀良好的教风学风,提升教学质量。 (二)以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整体提升综合办学能力。 职培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路局的不断投入,教学和生活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铁路大规模、素质教育培训和基地专业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要挖潜扩能,提高办学容量。充分利用既有设备设施资源,摸清家底,对维护较差、利用率较低的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有条件的,可以新建生活和教学设施扩大办学能力,对于教学设备要及时增添和维护,提高教学利用率。 二要完善实训设施建设。为培养技能人才和素质人才,职培基地要配置专业实训设施,实现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实训设施的建设要本着先进性、实效性、共享性、逐步推进的原则。 三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职教手段的创新。专业化建设应有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仿真模拟课程,促进利用网络技术,共享教学资源,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提高职培基地专业化的技术含量。 (三)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专业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路局和基地对专业化建设的要求都非常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路局职教部门、专业部门和职培基地要分层负责,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力量,整体推进专业化建设工作。职教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引导各基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职培基地要切实履行好专业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制定实施细则,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基地领导要有战略眼光,深刻理解专业化建设的内涵,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驾驭能力,加强与专业部门和站段的协调合作,发挥领导重视、制度保证、全员参与的作用,推动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稳步发展。 三、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中存在困难和对策 职培基地由于各自的发展沿革,普遍基础较弱、经验不足,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有: 1.师资力量薄弱,人力资源缺乏。师资数量短缺,学历层次、技术层次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专业化发展的后劲。 2.专业部门投入不够。基地专业化建设要依靠专业部门的专业指导,这已经引起专业部门的重视,由于目前铁路安全运营形势的紧迫,专业部门难有过大的精力投入。 3.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离专业化要求差距较大。 未来职培基地专业化进程发展中,路局要进一步加大职培基地财力、物力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实训基地,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提升职培基地综合实力。特别是要加大人才投入的力度,路局人事部门要在人才政策上予以倾斜,赋予基地优质教学人才资源,基地要积极拓展兼职教师队伍,聘任名师专家,补充人才结构。在管理机制上,要加强专业部门的指导,指定专业科室专人辅导基地专业化建设工作,职培基地也要主动适应专业化建设需要,与专业部门积极协调,增加专业培训规模,提高专业培训质量,提升专业办学能力。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专业化建设成果一定能够助力路局职工队伍建设战略,真正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对铁路基层站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绩效管理的思考 【摘要】铁路系统基层站段的管理情况直接决定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运输效率。本文从铁路系统基层站段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绩效管理方面对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对其管理工作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铁路系统 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安全绩效管理 如何确保路局、路局党委各项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驾驭安全能力和水平,保证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成为摆在铁路基层站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以下简称“我段”)借鉴路局领导干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全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实施运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一、基层站段推行安全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行安全绩效管理是铁路站段实施安全管理的新载体,是发现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有效改进和提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全年各项安全目标的新举措,因此,推行安全绩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自2013年4月,按照路局的安排部署,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引入安全绩效管理以来,通过大半年的工作实践,安全绩效管理不仅激发干部的能动作用,提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效能,而且有力促进了基础管理、业务培训、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绩效管理在安全中的导向、监管、激励作用。 二、安全绩效管理基本内容和做法 制定安全绩效管理目标计划。一是立足实际,做好绩效管理引入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绩效管理前,我段通过会议、网络、培训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起新的绩效管理理念,全面掌握绩效管理的内涵、流程、方法,并使不同层次的人员熟知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步使其理解、接受、并积极主动参与绩效管理。二是层层分解,逐级完善岗位责任。按专业、分科室、车间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流程进行了优化,制定完善了不同层级的岗位管理工作标准,为绩效目标的设定及量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入分析,科学界定绩效管理办法。在制定中,我段广泛征求科室、车间层级的意见,深入分析,充分吸取建议,制定了机关按专业和综合分类以及按照科室、车间中层正职、副职、一般干部职务不同的各层级量化指标,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同时,将定量和定性的指标相结合,确定了各部门、各职位的《安全问题通知书》发放指标,明确制定了配套的考核体系,最终形成了适合我段安全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 落实安全绩效考核评价。再好的办法,没有考核,难以保证管理效果,我段以考核促管理,按照制定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差异的原则,以月、季、年为时间单位,定期进行绩效考核。此过程中我段注意纠正克服以下几种观念和问题。一是注意纠正考核认知上错误。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人员的绩效意识淡薄,对新的管理思想一时难以接受,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给干部“穿小鞋”,干部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使绩效管理实施效果不明显。我段采取会议、下现场宣讲政策,形势等,提升人员认知度,主动参与绩效管理。二是注意纠正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事的理念。个别科室错误认为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安全绩效管理是各科室、车间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存在于各个管理层级之间,每月站段领导、科室、车间管理者要对分管干部绩效进行评价、审核,对科室人员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纠正指导,是共同管理行为,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注意克服绩效管理过程不沟通问题。绩效管理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在过程中往往部分科室、车间管理者,认为不完成就考核,沟通没必要,浪费时间,或是怕双方面对面谈问题会尴尬,缺乏沟通,进而妨碍了考核的指导帮助作用。我段坚持对管理者每月评价进行审阅检查,督促管理者加强指导。四是注意克服考核中的好人主义。考核是绩效的促进工具,但因为怕得罪人,容易导致绩效考核难落实,势必降低绩效考核的有效度与可信度。我段选取坚持原则、敢于管理责任心强人员组织考核组,解决考核难问题。五是坚决克服结果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考核评价时,个别科室、车间往往一评了事,致使评与不评一个样,评好评坏一个样,评价流于形式。我段坚持每月安全绩效分析,与被考评对象进行沟通,落实考评结果通报公布制度,逐步使绩效观念深入人心,发挥绩效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2013年我段根据日常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对完成任务较好、在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处理、《安全问题通知书》发放、整体驾驭工作能力强以及具有较强进取心的6名干部提拔任用,对4名因能力特长突出的干部调整到新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未达标、作用发挥缺失的98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通报,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了严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绩效管理工作。 适时对绩效管理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人员变动和新设备增加、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等,我段掌握实际,适时调整绩效管理指标。引导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继续积极进取。如在2013年11月份,根据大西客运专线工作的介入,为加强高铁施工监管和安全检查,强化干部履行介入工作职能,对新成立的运城北、临汾西综合维修车间干部的安全绩效量化指标进行了细化制定。再如针对安全绩效管理质量,10月份组织对全段干部的《干部安全检查写实手册》检查调阅,防止绩效弄虚作假,被动应付,提升安全绩效管理质量。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提高了干部安全履责的主动性。通过科学合理界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量化指标,开展排队促尾,公开“晾晒”绩效,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改过去的被动检查为主动检查,干部都能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查隐患、堵漏洞、纠违章,全面卡控安全关键,现场安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是有力地推进了安全风险管理。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实施前,每月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600余件,实施后,每月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平均为1500余件;下现场检查的人次也由原来的1900余人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000余人次;《安全问题通知书》月月签发320余张,较以前的每月200余张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干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干部讲安全、论绩效、破难题在我段已形成态势,尤其是2013年的3次集中修期间,各级干部深入现场盯控关键、积极解决施工问题,业务科室的多名干部均超额完成了绩效量化指标,为确保施工安全的有序可控发挥了关键作用。在7月份高温时段,全段干部战高温、斗酷暑,深入一线添乘机车,徒步巡线,执行巡热制度,落实检查职责,发挥表率作用,确保了高温黄色预警期间设备安全稳定,在安全关键时期锤炼和检验了干部。 四是增强了干部学业务的积极性。随着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干部普遍认为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业务实践,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就不可能被提级任用,许多干部积极学业务、练技能,掌握新知识,可以说,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 四、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绩效管理认识有待提高。受站段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大多倾向于结果考核,淡化过程管理的影响,个别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仍显不足,尤其是个别机关干部在认识上存在疑虑和观望情绪,绩效完成存在应付差事。 绩效考核评价有待完善。目前的绩效考核过于强调安全检查指标的完成,考核结果仅应用于干部职务调整、薪酬奖励方面,对于制度完善、人员素质提高和学习创新、发展潜力等长远或潜在产生效用的指标未能重视和体现;仅把绩效考核作为问题解决的手段,导致绩效评价的短期效应,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安全长远目标。 绩效沟通有待得到加强。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灵魂与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绩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沟通,不少干部仍有抵触情绪,造成对绩效考核工作不理解或误解。另外,考核结束后,与考核对象的沟通做的不够,导致考核结果运用,组织的处理决定没有充分发挥,警示效果不十分明显。 绩效管理过程监管难度大。由于我段管内点多线长,人员多,但绩效管理人员少,没有专业的检查监督队伍,导致过程管控顾此失彼,无法实施绩效的精细化管理。 五、改进和完善我段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 营造管理氛围,深化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在加强对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宣传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加强交流与学习,同时,在运用中加强对反面典型的公开曝光。其次,积极营造加强绩效管理的氛围,不定期组织培训,让绩效管理的思想与理念深入人心,让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管理过程。 强化绩效分析,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每月对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判,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月度绩效指标完成统计制度,按季累计由分管领导评价排队,奖优罚劣,并把此考核评价作为考察识别、培养干部的主要内容,作为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用人导向,纳入绩效管理制度。 加强绩效沟通,解决存在的不足。加强绩效考核组与科室、车间之间的沟通,以及考核者与被考核人员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交流,让干部能全面了解科室对自己工作的真实评价,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管理。 加大过程控制,实现绩效精细管理。充实壮大绩效管理队伍,健全完善绩效检查监督制度,针对阶段重点,制定每周、每月的绩效检查计划,深入现场、岗点,加强绩效过程管控,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绩效“打假”活动,规范干部绩效行为,提升绩效指标完成质量,进而实现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的双赢,提高绩效管理整体化工作水平。 六、对绩效管理的思考和启示 (一)“四必须”: 必须常抓不懈,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安全绩效管理虽是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其功效,因此需要将绩效管理形成一种常态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的具体分工与责任,解决好“谁主管、谁负责”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过程控管,明确管理重点,坚持月、季考核评价,分阶段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必须奖罚分明,有效实施激励引导。绩效管理不只是考核,要必须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同时,不断拓展奖励的内容,激励干部积极作为,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必须注重调研,做到任务分配有据。制定绩效指标必须加强调研,深入现场了解相关工作的现状,根据掌握的情况和人员配备,合理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绩效指标,让干部有完全的信心和决心完成任务,切忌任务过重,指标过高,这样无形地打击干部的进取心。 必须严格考核,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性。要选树责任心强、坚持工作原则的人员组成考核组,对照建立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每月对量化内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严格落实考核,做到不徇私情。同时,加强对负有考核责任人的监督,保证考核公平、公正。 (二)“四避免”: 避免绩效指标“霸王主义”。避免制定考核目标时硬压高目标,不调研,不依据客观情况,不征求上级和下级的意见,想当然,势必会导致量化指标执行不到位,考核对象消极应付,收效不佳,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 避免绩效考核“秘密主义”。避免考核数据来源不可靠,或没有数据,考核凭印象,不公开考核内容,只是最后简单给出考核结果。这种考核,容易造成大家都不把考核当一回事,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避免绩效沟通“虚无主义”。避免绩效考核不进行沟通,使干部不认可考核,不能正确导向绩效管理方向,容易使绩效管理成了管理人员的“独角戏”,干部成了“剧外人”,没有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避免绩效过程“放任主义”。绩效管理既要关注绩效的结果,更要关注绩效的过程,要避免在绩效实行的过程中,对考核对象不闻不问,不真实掌握干部的表现和状况,只注重结果考核,容易导致规章制度不落实、过程弄虚作假、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围绕铁路专业技能重构制图过程教学 摘 要:本文围绕铁路专业技能,重构制图过程教学。教师以专业能力为本,设计一个实际任务项目,组织学生围绕该项目开展学习,使学习任务具体化。学生可仿真性地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理论和操作知识来完成任务,使教学做到学用结合,直接服务于专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铁路专业技能 重构 制图过程教学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区内铁路企业的建设,市场对专业型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众多工程类课程中,制图课是一门工程技术语言,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研究目的和意义 基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教学理念的改变,笔者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在制图课程内容中积极融入职业能力并将内容排序,重新整体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于专业的需求。为努力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打下坚实基础。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赴北疆铁路、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务段,对机械制图的要求进行调研。 2.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我们认识到,进一步熟知各专业特点,了解其总体布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传动路线是深入研究的重点。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查阅专业课程、请教专业老师、收集相关资料、改变教学理念,强调制图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 3.文献查阅 利用共享资源及网络资源搜索、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三、研究过程 1.总体思路 专业认知(产品、任务或图样)制图分类(机械制图和铁道供电制图)学习单元(制图基础、规定和要求)组织教学(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综合评价(学生模仿和实践能力)修订总结(撰写材料或主题论文) 2.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根据现有学校的现状,围绕专业技能,做好专业分类的工作。 第二阶段:围绕真实载体,以专业应用为本,确定理论教学的“度”,制定制图分类模块。 第三阶段:制定铁道供电专业、内燃检修专业和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性大纲,分析专业特点,以易难+单综任务递进,安排教学内容。 第四阶段: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狠抓课堂教学组织,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五阶段:学生可仿真性地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和理论知识来完成考试任务,做到学用结合,摸索新的考试和评价方法。 第六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材料或主题论文。 3.研究的主要特色 围绕专业技能,重构制图过程教学。教师以专业能力为本,设计一个实际任务项目,组织学生围绕该项目开展学习,使学习任务具体化,学生可仿真性地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理论和操作知识来完成任务,使教学做到学用结合,直接服务于专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在研究中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1)重构制图教学内容。本着“突出应用,服务于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制图课程结构的整体性,以典型产品或图样为载体开展学习,缩短制图与专业课的距离,压缩了学时,提高了效率。例如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给出一个装配体的各零件图及装配示意图,要求学生弄清各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根据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它们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并安装配图视图表达要求,确定视图表达方案,完成装配图的识读。 (2)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由学科知识结果的复制传授变成理论适度、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传授;由教师讲、学生听变成注重行动导向的教学。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以“学”为中心。 案例式教学。其过程就是利用适时的、适度的提问引出案例,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自我总结,最后教师讲评、总结,最终完成教学的过程。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教师搜集一些铁道供电专业和机车检修专业的典型零件和装配体的图纸,让同学研究原理和装配关系,然后再讲解加工工艺、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使学生能看懂图样。 讲练结合式教学。讲课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这种将教、学、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机械制图课程。课堂上,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画图方法之后,就布置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这样课堂气氛活跃,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大部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 错误提示式教学。传统的讲授法是教师利用教具如挂图、模型等边讲边演示,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错误提示式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到同学经常犯的错误时,把以往学生作业中的同类错误展示给学生,并做出提示,如剖视图、标准件的规定画法等。 讨论式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一个学习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或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机件表达方法、零部件测绘等内容时,首先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一个模型,经讨论后,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讲出理由,最后教师进行评议,选出最好的表达方法。 (3)对学生评价方法的设计。在考核方式上,应以专业为导向,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着重考核传统方法“考不出”的能力,提倡多元化的制图考核评价方法,重视过程综合考核,如闭卷、开卷、现场实操、阶段测验、上交作业、教与学讨论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考核方法。同时,考核评价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可分类分项进行考试,变终结性考试为过程性考核。 四、研究成果 1.对传统的制图课程内容重新排序 打破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专业能力为导向,重构内燃检修专业、电力检修专业和铁道供电专业制图课程内容。如下所示为铁道供电专业制图重新设计的内容。 项目一: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认知 项目二:图形练习 项目三:铁道供电基础构件视图 项目四:铁道供电基础机件的表达方法 项目五:标准件与常用件 项目六:铁道供电装置装配图 项目七:牵引变电所屋内配电装置 项目八:计算机绘图 2.创新之处 围绕铁道供电专业、内燃检修专业和电力检修专业技能,跳过传统机械制图课程在内容上由“点”讲到“线”,讲到“面”,讲到“体”,讲到“通用专业零件图”,讲到“通用专业装配图”的过程;总结出应识读的专业图样或零件,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入,启发学生去分析去讨论。遇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时,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重构了制图过程教学,使制图教学更贴近专业和 实际。 五、结论 第一,课程内容排序的改变:打破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专业能力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第二,传授方式的改变:学科知识复制的结果传授理论适度、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传授;第三,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注重行动导向教学;第四,考核方法的改变:终结性考试过程性考核。 (作者单位: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铁路高职院校开办新专业的思考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已经占到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扩大发展途径之一是增设专业,增设专业过程中要认识到面临的困境,要克服实践中存在的经费投入较少、师资队伍不强等诸多问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便更好地促进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开办新专业;面临的困境;发展建设思路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已经占到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扩大发展途径之一是增设专业,增设专业后如何建设,是高职院校必须要面对的难点问题。高职院校虽在办学历史、专业传统、发展规模等方面各有不同,但都或多或少受增设专业问题困扰。高职院校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开办新专业的问题,确定新专业应有位置,发挥新专业特有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开办新专业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发展应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而社会发展是全面和长期的,对知识与人才的需要也是不能间断的,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的预见力和判断力,有效发挥各专业优势,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和使命。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建设的加大投入,推动了各地城铁建设的飞速发展,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建设周期一般在10至20年,与地铁相关的高级人才是争抢的焦点。现在一公里地铁建设与运营时,需要80~100名技能型人才。在未来5~8年时间,全国需要配置到位的高中低档次人才达19.2万~24万名。“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建设系统人才需求量将超过50万人,其中高职层次的一线操作人员就占到70%-80%,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原有铁路院校这几年都在增开新轨道交通专业,就是为了满足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 学校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即是高职院校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增开新专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尽然结果,新专业的开设已成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指标。实践证明,专业多、规模大的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较之规模小的高职院校的优势明显,因此新增专业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才会增强。 2 高职院校开办新专业面临的困境 2.1 新专业师资队伍不强 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大量人、财、物的投人,如果说“资金”是制约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那么“人”同样也是新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新专业一定程度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整体素质不高、实训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专业开设条件不足,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缺乏,部分专业的内涵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脱节等,严重制约着新专业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如原有铁路院校这几年都在增开新铁路专业,如何引进和培养师资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已成为各校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2 新专业经费投入较少 一个新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可以说资金是制约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新专业重视力度不够,经费投入较少问题,严重制约了新专业发展。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发展经费本来就不足,各方面建设都要进行,导致专业建设投资在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中总比重下降。二是学校办学以老专业为主,专业建设经费比例新老专业一样,没有考虑新专业建设基础差的问题。导致原本应投入新专业的建设经费得不到落实,导致新专业在学校建设发展各个方面,如实训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习经费、师资培训等都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3 高职院校开办新专业发展建设思路 3.1 加强对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更新思路,加强对新专业师资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促进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多种渠道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作为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采用导师制,为新进的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同时要求互相听课,领导也不定期的走入教室进行听课。二是多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可采用选派教师到企业深人学习,了解企业中先进的技术,并在真实的环境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证,通过“以考代评”的方式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要求承担一定的实训课教学任务,通过鼓励教师去承担一定工作量的实训课教学任务,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又能督促他们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多种途径提高专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新专业来讲,一般都引进了来自企业的高职称教师,要发挥他们的优势,来提高其专业的能力,如撰写论文,编写相关教材、实训指导书,进行应用项目开发等,主动与企业联系,鼓励教师开发、设计新产品,联合进行产品攻关,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 充分开拓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给新专业师资队伍以有力的补充。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大体为两个方面:一是兄弟院校同专业的教师,有利于学术交流的开展及共同提高;二是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他们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作专业技术讲座,承担教学工作,指导和学生实训和实习等等,给新专业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办学”等方面具有意义。 3.2 多渠道筹集资金 筹集资金需要高职院校更新思路、拓展渠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新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一是开发自身潜能。即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来开发、改造实训教学设备,建设、更新实训项目,甚至亲自建设实训(实验)室等,通过这些方式来节约资金。二是引入企业投入。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企业对新专业建设的支持。企业支持既可以是以资金投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提供先进设备或先进技术的方式,灵活多样地为新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可以为企业的一些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场地;为企业培训职工.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与企业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即通过引人企业的设备或资金,与企业进行共建,实行“订单式”培养,达到与企业的“双盈”。如有些原铁路院校服务轨道交通企业工作做得好,企业就捐赠了很多设备给学校作为回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总之,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提高高职教育新开专业的办学水平,要加大新专业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提高,加强校企合作。新办专业一定要注意专业发展的问题,要对其侧重保护,促进其发展,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使学校内部各学科专业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合力营造学校特色,共同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变革下,铁路建设对一线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逐渐拓宽,同时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形势下,要积极改革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通过结合铁路运输专业的特点,从而具体阐述其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铁路运输专业 实践教学 方法改革 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铁路在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以及行车组织方法的过程中,走向了世界铁路发展的前沿。在欣欣向荣的市场前景中,大量的人才需求成为了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为铁路运输专业带来了严峻的教学压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诸多高校在铁路运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因此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不断变革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 安全因素制约了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由于铁路运输行业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品主要建立在货物以及旅客的位移上,因此安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二是铁路设备相对大,同时比较重;三是现场行车密度大,列车之间运行的间隔时间相对较短;四是机车车辆之间移动频繁,道岔转换次数较多;五是接发列车作业以及调车作业量大,运行时间不间断。由于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缺少相关工作经验以及安全意识,容易发生人身事故以及行车事故。同时由于我国的客货周转量变化较大,一般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内实践教学困难,例如春运以及暑运等的短时段,客流密度高,同时带来的不安全系数也较高。基于这种情况,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困难。 1.2 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不健全 在铁路运输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校内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不适应当前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每年投入的资金不足,在不断扩招新生的前提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缺乏。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引进设备的过程中,也跟不上时展步伐,例如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建设不全面。 1.3 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健全 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在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健全,缺乏系统规划,同时在新技术的引进上存在漏洞以及不足。例如在铁路运输实践教学中,对列车供电的新型客运机车缺乏介绍,对于新技术的讲解都是泛泛而谈;在高速铁路的场地布置、调度指挥以及行车组织缺乏方法;在客运的知识上,没有对动车组旅客运输进行系统组织,同时列车技术组织以及施工行车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方法。总整体上分析可知,在铁路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上不够全面,尤其对新技术缺乏认识。 1.4 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不完善 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铁路运输专业设备体型较大,同时相对较重,无法轻易移动,在教学模式上受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束缚,难以进行发展性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定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足;第二,在教学理论上过渡强调系统性,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追求系统性教学效果,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没有进行重点的划分,对所有的知识都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从而缺乏目标性;第三,学科的理论性太强,缺乏动态的行动体系的构建,主要的侧重点是传授知识,而不是运用知识。 2 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2.1 强化以就业为导向 在铁路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内容的安排上,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各单位的特色以及优势,导入先进的企业案例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时,针对各种先进的技术装备要进行阐述,例如一些括新型客车、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地面轴温检测装置、运输专用通信系统等,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划。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铁路运输专业从业岗位的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培养,例如安全科长、列车调度员、车站调度员以及货运检查员等。再次,在注重铁路单位需求的前提下,适当注入特色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2.2 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孕育应用型人才的温床,在目前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背景下,要不断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强化校企联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铁路线路站场作业,通过布置站场,描绘各等级车站站型图,从而了解铁路线路的整个站场设计情况,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3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关键,对于整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强化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对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认识以及掌握,例如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以及事故救援设备等;二是定期参加相关专业机构技能培训活动,如考评员培训等;三是积极进行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教材;四是鼓励教师深入一线生产工作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从整体上来讲,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4 积极开展技能大赛 在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强化学生对变电所值班员、网工、维修电工等工种的了解以及掌握。从整体上来讲,为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拓宽学习视野,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接发列车基本技能作为一些铁路用人单位的主要定岗依据。在接发列车演练教室以及运输微机模拟实训室举办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接发列车技能比赛,从而让学生掌握接发列车的基本技能。 2.5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沟通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沟通,通过开展现场调研与现场座谈会等活动,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加强与相关铁路部门的沟通以及合作,提高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以及先进化,构建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机构,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相关人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设施基础。 2.6 构建情景化教学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媒体资源来创设情境教学,从而强化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调度指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实验室通过多媒体模拟现场调度指挥方法,从而向学生讲解调度命令的拟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极转变传统死搬硬套的教学模式,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如何加强铁路工务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基层单位,负责铁路线路及桥隧设备的保养与维修;铁路巡道、铁路道口的看守等工作。因此,建设一支业务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工务段工作的关键所在。但是如何做好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呢?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与专业工作需求不相匹配。 工务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少、结构失衡,专业人才缺口大等问题,主要的表现在:一是专业技术队伍中存在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工务段发展不相适应等。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不均,工务段一线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比机关数量少;三是缺乏懂铁路维修的专业人才,虽然实现了专业技术干部的专职,但是专业知识与能力较差;四是缺乏科技前沿的人才,有些人才缺乏独立自主与创新能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奇缺。这些问题成为高效工作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工务段的快速发展,同时对高速行使中的列车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专业人才能力与科技创新和技术装备提高不相适应。 当今是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较多的世界先进技术装备被广泛应用到铁路上,例如,高铁的快速发展,我们工务段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的能力急需提高,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突破探究。因此,我们急需建设一支较强的技术研发队伍及具有科技创新水平的队伍,来适应科技创新与技术装备提高。 第三,专业人才开发机制与总体人才建设发展不相符合。 专业人才的开发机制还不健全,与总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不相符合,人才的培养手段单一,无统一的规划,人才成长处于“放养”水平;还存在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出口不畅等各种现象,严重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有些单位不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着力培养,存在后备人才不足现象。 二、加强工务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强化人才基础培训教育。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各类技能人才配置更需要优化,这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它与工作分析、绩效考核以及薪酬制度的设计有着多种联系。当前,工务段专业人才队伍分布较为广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推广,只有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开会就培训,培训必考试”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能过各级干部到现场进行传帮带传授专业经验,同时,还要对各级人员所学知识通过考试来加强记忆,做到专业人才将所学专业技术入心入脑,并且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二,做好人才全面培养使用。 当前的工务段应该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用武之地,也就是为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断促进专业人才的快速成长。同时,各部门还要广泛地、多层次地开展好各项技能大赛,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发现人才和锻炼人才;不断地发挥人才的技能与管理优势,通过师带徒来促进各项能力的提高,使人才能够较快地成长,并为工务段培养各种后备人才;让人才不断地参加企业有关重大项目中相关设备的改进工作、技术的攻关工作,参与课题的研究等,让人才起到带头作用,并发挥骨干作用。 第三,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一是要以市场人才价值为导向,对高技能人才工资收入水平进行合理设置,只有让他们的工资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吸引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可以提高工资待遇,使其收入和工作业绩、工作中的贡献相符。二是在工务段内部建立促进人才成长的方案,应建立起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工人不同的成长通道,使技师、高级技师能够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有同等的待遇,并可以使员工能够在这三个系列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做到有技术有位置有待遇。三是充分尊重人才,要对人才的成长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职业发展方面给予更大的提升空间,使其在本部门能更安心地工作,使工务段的人才因工作职位的提高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小结 总之,做好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和激励,是工务段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吸引、培养、选拔人才,并运用有效的激励与考核引导,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工务段专业人才队伍,为未来铁路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助理工程师)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浅析高职城轨交通专业铁路信号基础课程的规划 [摘要]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铁路信号专业典型基础设备(继电器、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等)的基本工作原理、日常检修和维护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信号基础设备电路分析、电气测试和日常维护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信号设备维护岗位的初步职业素养。文章拟对这一课程进行定位和设计。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轨交通;铁路信号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国家的投资重点。铁路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为了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已成为目前在教学中需要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教学质量优劣只能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否适应其工作环境,使他们从学校学到的知识能用在现有的工作中,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一、课程规划 (一)以岗定课 1.以岗定目标。以铁路信号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按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制定技能考核目标。 2.以岗定内容。从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岗位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中分析、归纳、制定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 3.以岗定平台。从课程建设需要,与铁路企业合作,打造课程团队平台、基地平台、教学平台和资源平台4个平台。 4.以岗定方法。将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要求进行进阶式项目设计,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二)岗学相融 1.岗位工作与学习任务相融。将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检修与维护岗位的典型工作,即继电器检修、转辙机修配、信号机修配、轨道电路测试与维护、信号控制设备基础维护确定为学习任务,并将每个工作的几个典型工作任务设定为各个学习任务的子任务。 2.岗位技能与实训内容相融。岗位要求的典型技能,分别体现在各项不同层次的基础训练项目、进阶提升项目和综合巩固项目中。 3.岗位职场与训练环境相融。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参照铁路电务段车间的职业场所环境,将继电器检修车间、电动转辙机修配车间、信号机修配所、轨道电路实训场等实训室建设成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一致。 (三)教学实训一体化 课程实施教学时做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学中有训:校外企业职场顶岗训练.训中有学:综合项目实训.学训一体。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活动,学中有训。进行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工作原理、电路分析、作业程序和操作方法等基本技能学习时,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结合基础训练项目进行训练,做到学中有训;进行综合项目实训,学训一体。在进行综合训练项目实训时,由于需要用到较多的相关知识,需要在做综合项目训练时,不断学习新内容、巩固旧知识,从而做到学训一体。 二、课程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就业市场对信号及电务管理人员的需求着重于动手能力强,理论与实践能力均具备的一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一般在招聘前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考核。这样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无论是实验或实训对学生来讲都是增强感性认识,完善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考虑实行项目分割,按项目难度逐级进行训练教学模式。将信号施工工作及信号工必备技能如:焊线、绑把、箱盒安装与配线,信号机安装与配线,转辙机安装与维护调整,轨道电路安装与测试调整。电缆测试与接续,组合与组合架安装与测试,控制台安装配线与导通,电源屏安装与导通,大站控制台基本操作。 区间闭塞设备操作与测试作为基本项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仅需求其完成基本项目,甚至更为容易的部分项目训练。而对于具有一定学习潜力的学生则鼓励其进行提高项目训练,对每个项目都制定出一定的考核标准,经过训练的学生分项目按标准独立考核。另外在项目训练时指导老师应加强方法训练。比如进行基本故障排查训练,老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故障现象分析问题所在,利用仪表或其他辅助工具,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查找与处理故障,并将最优方法进行示范性总结,便学生全面掌握所领会处理故障之步骤、手段和要领:通过学习训练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就已具备不同程度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便能独立承担起工作任务,让用工单位满意。 专业课教学中主要对学生讲解专业设备所涉及一些基本概念,设备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与安装调试方法,使用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尽相同,接受能力亦有较大差异,全面教授这些知识有一定困难因此应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去向,制订有所侧重的教学目标,实施目标教学。比如我校对施工单位的定单班教学就采用了课堂教学中除了讲述基本概念和设备原理之外,重点放在了设备安装调试上,而淡化设计维护方向的教学内容。而对维护单位的定单人才培养则反之,这样教学目标明确,有了侧重点,也降低了内容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更能集中精力,培养用人单位最需求的专业人才。对于尚有能力加深学习的学生,教师可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对本课程的其他方面(如设计知识方面)进行教学指导。 三、结语 总之,高职城轨交通专业铁路信号基础课程的规划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虽然本课程看似基础,但是它确是衔接整个专业体系的桥梁。文章的设计既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大多数学生的教学任务,也注重了教学目标,也兼顾了优秀学生渴望全面掌握系统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工作更具特色,也为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校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获得了就业机会,学校为市场培养了合格的毕业生。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浅析铁路桥渡水工水文专业发展变革与现状 摘要:铁路桥渡水文是桥渡设计中的重要依据,将影响桥梁的设计、施工及运营。文章对铁路桥渡水工水文专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叙述。 关键词:铁路;桥渡;水工水文 我国铁路桥渡水工水文专业起步较国外较晚。在旧中国,仅有少数大江大河或特殊河段的铁路桥梁建设,才进行一些水文或水工方面的估算。新中国成立后,桥渡水文工作方才受到重视,逐步发展成熟,建立并实施了一些列适合我国地形特征的规范。我国铁桥渡水文工作的发展变革,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966年) 五十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水文现象非常复杂,加之当时观测、试验资料不足,前苏联的一些桥渡勘测设计规范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水文特征。 在1953年,铁道研究所成立水工水文研究组,当年即筹备三项研究课题:小径流计算、桥渡冲刷计算和泥石流计算。随即开展了一些列科学调查及研究工作。1956年景观线滹沱河大桥被冲毁,水工水文研究组开始第一项桥渡水工模型试验研究。1957年水工水文研究组自行筹划设计水工试验馆,整套水流循环系统由科研人员自行规划设计。1958年1月,根据原铁道部制订的《1956-1967年铁道科学技术发展愿景规划》的要求,在铁道科学研究院正式组建水工水文室[1]。 1960年初,针对桥渡冲刷计算的研究,原铁道部和交通部两个系统内与水工水文专业有关单位共同开展桥渡水文科研大协作,并成立相应的协作组织。该协作组织下设四个协作片区:西北协作片区,西南协作片区,东北、华北协作片区和中南、华东协作片区。 协作组织首先集中研究普遍存在且相对较为简单的非粘性土壤桥渡一般冲刷及桥墩局部冲刷研究。于1960年12月提出桥渡一般冲刷计算试用公式和桥渡局部冲刷计算试用公式。在1964年召开的全国桥渡冲刷研讨会上,将原有桥渡一般冲刷试用公式的个别系数和指数作了微量调整并定名为64-1公式。 科研大协作组织还逐步开展了小径流计算、河床糙率计算、铁道洪水设计频率标准研究、桥渡壅水计算等科研项目,均取得大量珍贵的科研成果。其中河床糙率计算是大中桥流量计算的关键参数,通过科研大协作,提出了适合我国各种类型河流特性的糙率系数表。此外,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安全经济原则的铁道洪水设计频率标准。 1966年因国内形势的变化,科研大协作组织不得不终止活动。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十年动乱时期,桥渡水文专业的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通过相关单位的不懈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西南科学研究所1966年在峨眉建成了当时铁路系统最大的水工试验室和我国第一个大型室内泥石流防治工程模型试验;1966年-1967年承接了成昆铁路羲农河泥石流防治工程模型试验;1968年-1969年又承接和完成了成昆铁路黑沙河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的模型试验任。 铁道科学研究院水工水文研究室1971年开展桥梁浅基防护的科研工作,先后提出桥梁浅基局部防护计算公式和整孔防护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水工水文室还恢复了桥墩局部冲刷的试验研究,启动了桥渡粘土冲刷及岩土冲刷的研究,以及部分水害地区的桥渡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三、高峰阶段(1976年-2000年) 伴随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桥渡水工水文专业也迅速发展成熟并进入高峰阶段。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桥梁冲刷计算的深入研究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科研单位深入开展粘性土壤桥渡一般冲刷及局部冲刷的调查分析研究工作,于1979年提出粘性土壤桥渡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两项计算公式。 在1993年,推导出“分层土壤桥墩冲刷计算解析式”,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资料验证了解析式的正确性。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组分层土壤桥墩局部冲刷计算经验公式。 2、桥渡非恒定流研究 针对影响溃坝最大流量的主要参数,组成了约600次水工模型试验,提出能计算各种溃坝情况的溃坝最大流量计算公式。同时,针对水库溃坝水流变化极为复杂的情况,推导出能计算大坝全部溃决或横向局部溃决时的最大流量理论计算公式。该式简化后,与仅能计算大坝全溃的经典理论公式完全一致[2]。 在1982年,相关单位引用铁路列车雷达测速装置,测量天然非恒定水流流速,解决了天然情况下,流速大、变化快的非恒定水流流速难以测量的问题。 在1999年开展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越江工程桥渡整体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中,铁道科学研究院专门新建了铁路系统以往设计制造的最大桥渡河工试验模型,并自行研制了以木粉为原材料的动床试验模型沙,性能特别优越。 3、桥渡壅水计算研究 针对原苏联有关平原河流桥渡壅水的计算公式中参变量较少、不能充分反映天然桥渡壅水的实际情况,我国铁路、公路部门的科技人员在1977年共同研究桥渡壅水,从野外调查观测、室内水工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开展,陆续提出了不少计算公式。 1983年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针对山区斜交桥桥渡壅水的相关问题开展了70余次水工模型试验,提出了水流偏转角的计算方法及斜交桥壅水计算公式。 4、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研究 为进行小流域暴雨径流研究,1957年在北培建立了径流试验站,后迁至峨眉。经过长期观测、试验,科研单位提出“华北、东北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办法”及其它检验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3]。 5、我国第一部铁路桥渡勘测设计规范诞生 由原铁道部牵头,相关单位参加,共同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铁路桥渡勘测设计规范》,于1987年刊印施行。该部规范不仅指导了我国铁路桥渡勘测设计工作,而且当时也是交通部门桥渡勘测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 在此阶段,各地的学会及协会活动形成高潮,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使桥渡水工试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截止2000年为止,桥渡水工水文专业已逐步发展成熟。铁路桥渡水工水文专业的发展不仅在我国铁路系统已自成体系,而且在全国水利界形成一个重要的分支。 四、缓慢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 桥渡水工水文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发展缓慢阶段。主要因素如下: 1、桥梁建设数量日趋庞大,结构设计不断改进优化,桥梁与线路的造价比已大幅度降低,常常出现以桥代路的设计。因此,修建跨越江河的桥梁已不再斤斤计较桥梁的长度问题,而桥长问题是桥渡水工水文计算和桥渡水工模型试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由于桥梁沉井基础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的不断改进,桥梁基础的埋深在我国已不再是难题。于是多数情况下,已不必通过桥渡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来解决冲刷深度问题。 3、桥渡水工水文专业自建国以来,特别是经历了发展的高峰期,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桥渡设计和施工不再频繁出现技术难关而需寻求科研单位协助解决。同时,我国有关桥渡水文勘测设计规范的出现,使桥渡设计和管理逐渐规范化。 4、在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条件下,一方面是不少相关单位撤除了水文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是桥渡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如需精度提高,就必须加大模型尺寸,改进测试仪器设备,选用新型试验材料,从而使成本增高,经济效益降低。 但在此期间,铁道科学研究院水工水文科研人员克服相关困难,仍先后开展了四项桥渡壅水计算研究, 还进行了桥梁渡洪安全警戒值的研究。 综上所述,自铁路桥渡水文专业起步至今,已取得大量珍贵科研成果。虽然桥渡水文专业目前的发展进入缓慢阶段。但实际上无论是现有的科研成果,或者是现行的桥渡设计规范,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问题尚未涉及。而且当前铁路建设正向一些新的领域扩展:如越江隧道、沿海铁路、跨海桥梁等等。随着这些工程的陆续开展,也会逐步发现一些需要桥渡水工水文专业研究解决的技术难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桥渡水文专业会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勘测设计企业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勘测设计企业转型从事国际EPC项目,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国际化转型的挑战,本文以国际EPC项目为依托,研究项目全过程管理涉及的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并从项目前期财务筹划、执行期实施《建造合同准则》及项目税务风险管理角度深化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 【关键词】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院扎实推进国际优先发展战略落地,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EPC工程市场开拓。当前,我院已从业务单一的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初步转型升级成为以技术和管理为核心能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国际工程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工程项目易受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风险较大,这些给勘测设计企业传统财务管理带来了显著挑战。 一、勘测设计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相比较投身国际市场较早的施工类工程企业,勘测设计企业转型较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随之较慢。从上世纪80年代起,海外工程行业对劳务的渴求带动了我国施工类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输出更为迫切,在此背景下,勘测设计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探索转型升级,财务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国际工程地处境外,业主为外国政府、私人公司或上市公司,资信或支付能力各异,加之工程本身不确定因素较多、周期长、风险大,致使国际工程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当前,勘测设计企业传统财务管理需要应对以下挑战: (一)境外工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国际工程面宽点散,广阔的市场空间让勘测设计企业有机会在世界各地获得项目。但出于对项目所在国经济政策或税收法规等制度的片面认识,商务团队往往忽视了合同投标、谈判及签订过程中对境外工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对业主决策的互动反馈,未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为项目后期执行带来较大的财务管理工作不确定性。 (二)外汇及境外资金管理难度大 境外工程结算一般涉及外汇(如美元或欧元等)和当地币,外汇的获取往往与信用证关联,专业性强。外汇汇率风险防范是境外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种外汇避险工具由于勘测设计企业缺乏外汇理财专业人才而未轻易尝试,外汇敞口风险仍较大。在经济稍好的国家或地区,境外资金管理一般与发票管理紧密相连,资金流与货物流(劳务流)匹配,需票款两清,导致境外工程往往需要垫资,但所在国融资难度大。此外,资金跨境调配还需获得中外两国外汇管理部门的许可,导致境外资金管理难度。 (三)境外财务核算风险及税收风险大 境外工程为满足国内和境外规定需设置两套账,即内账和外账。境外项目员工能严格按照勘测设计企业国内财务规定收集整理票据报销或结算,但对于所在国有关核算规定或要求则不能很好地适应,不能及时索取合规票据,甚至可能会出现违规购票以填补所在国账套资金缺口的现象。各种不规范操作增加了当地财务报表不能顺利通过境外审计的风险或对真实成本大打折扣,增加税收成本。此外,境外税务局可能就不合规事项进行罚款等,加大了税收风险。 二、勘测设计企业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内容 国际EPC项目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强调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一般采用里程牌式进度结算。在从项目的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签订、项目实施到项目竣工决算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财务管理工作贯穿始终,并随项目周期变动而变化。在项目不同阶段,财务管理侧重点各有不同。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以项目为载体,树立“现金为王”理念,紧密围绕项目,灵活运用财务管理各种手段,合理配置资源,防范项目财务风险,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筹资管理、项目营运资金管理和项目利润分配管理等。 (一)在国际EPC项目前期阶段,精细测算项目现金流,优先实施项目筹资管理,构建适合项目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国际EPC项目四大类64个风险因素研究中,除政局不稳和政府信用风险两项风险外,业主资金能力风险排名第三。因此,资金的持续供应保障资金流不断裂是国际EPC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点。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中,需充分做足所在国人、机、物的询价工作和国内分包的询价工作,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精细测算项目实施期间的现金流,提早发现资金供应紧张期,预先准备项目筹资。积极运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融资,寻找低利率资金,合理运用信用证、商业信用等手段延期付款降低资金短缺压力,不断降低资金成本。融资EPC项目则对市场资金的利率更为敏感,事关项目成败。在项目前期理清各项成本后,可积极与业主协商,将境内外的外汇政策及税费政策融入项目商业策划中,实施税收策划、转移定价等财务管理手段,构建符合项目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在国际EPC项目实施阶段,执行资金预算管理,分类管理境内外资金,强化境内外现金流策划,防范外汇风险,合理控制所在国货币支出 国际EPC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是项目财务管理的重心,是财务管理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资金预算管理,需要项目落实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结合项目实际执行情况,需滚动调整项目各期的现金注入和流出情况,准确预计资金缺口和资金富余金额,为项目融资或资金调配提供有力支持。国际项目境内资金主要来源于外汇和出口退税收入,对外汇收入可适时运用金融产品防范汇率波动风险,可使用远期结售汇匹配未来支出,确保境内现金流良性循环、满足生产需要;对出口退税收入,需认真研究采购策划、货运报关出口策划与出口退税策划三者协调统一,争取尽早退税实现效益最大化。国际项目境外资金主要来源于业主预付款和结算款,所在国货币的收付需紧密融合所在国税收法规和操作惯例,将所在国的现金流管理与税收筹划相结合,合理控制所在国货币支出或经营当期以支定收,力争在不影响项目正常实施情况下,实现项目所在国税费负担最小化。 (三)在国际EPC项目竣工移交阶段,加快回收项目各类保函及临时进出口押金,积极催收应收账款,清理各类债务,实现利润的货币转化 国际EPC项目合同在生效前,一般需向业主开具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保函期限需覆盖项目验收移交日,保函效期则随工程工期的延长需要更新。一般业主要求的保函条款苛刻且金额巨大,项目往往容易忽视保函的日常维护和保函的违约赔付责任。在出现保函索赔情况下,将对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与信誉损失。因此,在项目竣工移交阶段,需严格履行商务合同条款,加快回收项目各类保函,充分释放保函的潜在财务风险。加快退回临时进出口押金,促使现金及时回笼。积极催收应收账款,降低坏账风险,加快应收账款现金转化,进而实现利润的货币转化,提高收益质量。另外,认真清理各类债务,做好后续资金安排,持续跟踪项目质量保函并及时收回注销。 三、勘测设计企业EPC项目财务管理持续改进 国际EPC项目财务风险因所在国环境复杂多变而各有所异,勘测设计企业实施国际EPC项目面临的困境更大。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勘测设计企业优势更多集中在知识创新与经验的系统集成,在国际EPC项目上则体现为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资金方面更显优势,在项目管理上更具特色。为在国际EPC市场培育较强的盈利能力,实现国际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以下方面持续改进: (一)重视国际EPC项目前期财务筹划工作,评估项目投标报价风险,以项目利润管理为出发点规划项目商业模式,构建满足项目需求的财务管理模式 国内项目在合同未签之前可先行进场实施或合同签订后仍可与业主协商调整或变更合同模式,国际EPC项目与之不同,合同签订后具有前期工作不可逆特性,需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约。这要求勘测设计企业在承接国际EPC项目前需充分掌握所在国政策法规、市场要素价格水平等,研究标书条款,全面预估工程各项内容,避免出现投标漏项。因此,勘测设计企业需高度重视项目的投标报价评审工作,通过评估既可加深对项目技术与商务招标规定和要求的理解,查漏补缺,也可检验投标报价的可行性与全面性,实现投标报价经济适用。通过评审获得国际EPC项目的成本概算,统筹考虑所在国经济法、税法、海关规定等商业要素,以项目利润管理为出发点再评估建筑工程、设备工程与技术服务的产值分配,结合外汇政策、转移定价和不平衡报价等方式谋划项目商务条款,嵌入满足项目需求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以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为契机,提升项目成本预算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计总成本,加强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 勘测设计企业实施国际EPC项目需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以此对国际EPC工程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是基于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经营策划方案、资源配置方案、分包方案等情况的价值计量,是提升项目成本预算准确性的重要抓手,也是衡量成本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对预计总成本的适时调整是基于工程实际情况的成本预算调整的动态管理,是加强国际EPC项目财务管理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对工程价值量化的准确把握和适时纠偏。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有助于及时发现国际EPC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通过制定改进或管控措施,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可防范项目财务风险,提升项目财务管理水平。 (三)聘请项目所在国经济适用的会计中介机构,严格执行所在国的财经税收法规,结合税收筹划合理设置国际EPC项目内账与外账,降低税务风险 根据国际EPC工程规模及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可在所在国聘请经济适用的会计中介机构或资深会计师开展项目的外账工作,以其审核后的票据为依据进行项目内账与外账核算,除进行税收筹划安排的经济事项外,均应以外账为基础,通过定期移交、索引编号等方式确保外账与内帐一致或可调整一致,降低外文票据的合规风险。加强项目票据经办人与会计中介机构或会计师的沟通与交流,使其掌握所在国票据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当地的财税法规,从源头上索要合规票据,为执行税收筹划夯实基础。聘请当地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对会计中介机构的成果进行检查和复核,防范会计中介机构的核算风险。积极开展项目税务风险评估工作,不断深化对所在国税收的认识,培养并提升项目税费节约的意识,适时调整经营方式或方法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节约税收成本,降低国际EPC项目的税务风险。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浅谈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中的角色转变 摘 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带动下,企业面向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财务体系相对保守落后,不能满足一个现代化企业对于财务体系的要求,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本文简单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传统财务部门与财务人员落后于时代的状态,因此,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并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水平,才能使财务人员迅速的适应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转变,从而适应公司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 关键词:财务人员;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角色转变 在企业全球化的带动下,传统企业为了适应时展和满足市场的需求,逐渐的改变自身结构,在磨合中发现问题并完善不足。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在向国际化转型过程中,身肩重任。目前关于财务管理体系国际化的研究中,大部分聚焦于财务管理作为一个体系本身的改变和走向,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财务转型的必要,并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是,具体来说,对于财务体系最基层的财务人员的角色转变还是缺乏一定的重视,为了建立更好的企业发展秩序,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必须严肃对待财务人员的角色转变。 一、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对中国越来越深,中国的企业已经面向国际化,与国外的业务往来愈加紧密[1]。在这一整体趋势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具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第一,财务人员必须为企业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分析,包括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投资环境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才能保证最大程度的降低战略可能带来的风险[2]。第二,为了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财务人员需要在企业既定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指标,起到监督企业战略进程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可行性 近年来,企业财务管理向国际化发展的环境明显加快,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市场进一步扩宽等等客观条件的改善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各个方面的助助下,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道路越走越稳。首先,在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价格低廉,也要求产品质量过关。人们对物美价廉商品的追求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越来越繁荣,国内国外互通有无,交易环境更加稳定,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资本交流频繁。第二,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导地位,对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以致于发行新产品的成本渐渐变大。在降低生产开发新产品成本投入的一致目标下,一些企业选择合作,共同承担风险与成本,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传统财务人员和财务部门的定位 传统的财务部门和人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大致包括:给员工发工资、做报表、做账等等,这些落后、封闭的工作特点是由传统的公司地位、保守的理念决定的。 (一)传统的财务工作重点是做账和记录交易,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报税、审核、登记凭证上,忽视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有效信息的重要性,更没有精力去从事更加有创造力的工作。在企业面向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情况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二)传统的财务工作侧重于事后的总结,对于事件的发生缺乏前瞻性,在公司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时,往往不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相关意见[3]。财务人员对于相关方面的理解和熟知,可以为各个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参与到决策制度当中,有助于全面优化企业的方案。 (三)当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仍处于比较落后状态,更有甚者,还保持大量手工工作内容,这严重的消耗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力。在企业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冲击了极大的变革时,财务部门还停滞不前,是不合时宜的。 三、财务人员在企业国际化中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一)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 一个发展良好的国际化企业,离不了健全的财务系统,甚至于财务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念,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也影响了一个企业能够发展的高度[4]。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从大局出发,考虑企业发展整体,提升整个财务系统的层次。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程序,客观合理。只有在这样的科学指导下,财务管理才能稳定有条理。 财务管理职能的步骤有:财务预测与决策、预算与控制、分析与评价、会计核算与监督等等。财务理念体系是分层次的,第一是核心理念,是高度概括性和导向性的。第二是业务理念,是指财务人员在面对具体的各个财务业务是应当具备的观念。第三是基础的理念,涵盖资金时间价值理念、税务规划理念、风险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是非常综合性、基础性的。 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运作方式、必须要达到的财务数量与质量标准、活动的有效领域,都是由财务管理理念体系所决定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企业在高效率高水平下,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合理的配置。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 企业走向国际化,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仅能够熟悉了解公司的战略计划,还能够为公司的目标制定出谋划策,做到客观的考核公司的业绩,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所以,财务人员相对以往,必须具有更高的个人水平和专业素养。 1、具有国际化财务管理观念 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影响着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内容和质量,如何将传统的理念转向国际化,要求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将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面配置公司的资源,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并且能判断自身和周围潜在的风险,科学的分析竞争对手。 2、熟悉国际化的会计规则 市场面向国际化之后,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国际贸易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财务人员必须全面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才能跟得上公司的发展步伐。熟悉并了解国际通用的财会规则和法规政策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对于合作方国家的相关财务的条例也要熟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或者更大的利益伤害。只有知己知彼,才有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增强战略思维,丰富知识面 财务工作需要培养全局意识,能够有战略性的思维,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与模式都能够及时的把握,并以财务专业知识为基础,提供建设性的想法。 现代化的财务人员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工作的能力,在掌握金融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开拓视野,对于相关方面的信息也要一注意去收集了解[5]。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财务人员最好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更好的表述自己。 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强自身素质,成为财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财务人员的水平决定者一个企业财务目标能否实现,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营选择和策略的制定,关系着企业能否将利益最大化。为了胜任企业的最新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随时更新知识储备与构成,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企业的标准后,也要继续学习,从大局考虑,用长远的眼光为企业的战略决策贡献力量。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在变革中,随时适应自己的角色,创造出价值。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随着经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金融监管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受到国际金融监管的影响,我国的监管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于国际金融发展的脚步非常的迅速,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考验技术与实力的时期。本文主要对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在财管管理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地分析,借鉴和学习世界上金融业发展好的国家,再结合本国的国情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财务管理影响国际金融监管 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不是说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就一定适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金融业相当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它的监管要求是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虽然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针对本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但是可以学习和借鉴那些好的金融监管模式,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完善自己当前财务监管制度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得到进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1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局势分析 全球金融监管最原始的发展是一些权威专家对金融监管的总体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在他们的眼里,全球金融监管是一个需要将理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起来的共同研究,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背景下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的金融监管实践例子,从中获取适应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好的方针策略。现在监管的重心已经变成了对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管了,成本收益权衡也逐渐得到关注,在监管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激励相容的理念,使得全球金融监管的模式越来越完善。 2当前我国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 2.1财务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现代很多金融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带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来处理事情,在他们的思想里,还在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没有结合时代的特征,不断地对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各种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员工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逐渐壮大,内部设立的部门数量也比之前多很多,管理方式的不恰当会导致各个部门陷入混乱的局面。 2.2财务管理缺少具体有效的法律管理制度 金融行业是一个经常与资金打交道的一个行业,有关于金融的法律也存在很多。但是很多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都比较泛,缺乏明文条例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约束,对财务管理起不到既定的作用,而且许多传统的法规内容与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征不相适应。企业当中的的财务管理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相应的利与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抉择,而法律对这方面真实性的管理没有太大的约束,这当中就存在了许多漏洞。 2.3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现代金融企业当中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不足在两个方面具体呈现出来:一个方面是职业责任感的缺失让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十分的散漫,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工作,枯燥无味,没有一点热情掺杂在其中,几乎是机械化的对待。即使工作中出现一些小的问题,也直接忽视过去,不放在心上。传统守旧的工作方式,朝九晚五的生活把他们的职业操守都给消磨光了。财务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如果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另一个方面是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后期应有的专业培训,财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时时了解金融方面的变化,以便对紧急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而我国企业对人才培训的投资比重缺非常小,导致了当前财务管理发展缓慢的局面。 3国际金融监管给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带来的影响 3.1加强对财务管理模式的监管 财务管理方式的多种多样,加大了对财务管理监督的难度。加深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应该是企业所有部门当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因此,合理的财务管理监管技术的应用是对财务管理的改革的催化剂。明确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让经营目标与监管目标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是当前发展的重点。金融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经常会出现监管不善的问题,这是有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所引起的。如果企业将经营目标与监管目标合二为一,只需要针对这两者进行一个全方面地思考,可以大大减少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负担,从而有效率地实现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当目标得到统一,金融企业发展的方向也随之变得更加明朗,银行等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会受到阻碍,对具体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分析,进行合理的监管。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激励相容的措施早就普及了,给他们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变革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3.2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 根据21世纪的新特征,针对近几年来财务管理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些不合法的解决行为,来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大家变着法的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有时候甚至学会去钻空。即使明明知道企业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由于法律的局限性,并不能把对它做出任何处罚。所以,法律体制应该要不断地更新,及时对新出现的问题修订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对一些好的行为做出鼓励。财务管理说白了就是与资金打交道,在这个方面如果没有进行严加监管,很容易出现问题。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业务的处理方式可以任意选择,但是这样状况就使得企业的利润不能直观地被比较,从而对国家的一税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建立一套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有具体的法律体制作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参照标准,更能使金融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 3.3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目前,在所有行业当中最有经济价值的职业之一就是财务管理师。可是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财务管理师的人数非常之少。竞争激烈的金融业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有崭露头角的希望。财务管理方面涉及到的大多数都是专业术语,很多外行的人都不清楚财务报表的使用。而这恰恰给了财务管理人员一个空档,容易做出一些违背职业道德事情。所以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管一定要加大力度。实行纵向、横向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学习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 企业现在应该大力培训财务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特点,分析局势,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的金融业务。 3.4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模式 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使得信息共享性更强,有利于决策的进行。各大监管部门的分权独立使得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分析不能很全面。每个企业对财务管理方面监管所抓的重点都不尽相同,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取长补短,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在英国、美国、欧盟等过国家设立了一个专门负国际金融监管又同时负责国内监管机构的独立监督委员,这样能够加强对国内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监管的信息掌握,同时更好了解国际金融监管的重点,能够更快地按照我国的国情来做出相应的策略分析。如果在中国对财务管理方面能够借鉴这种监管模式,财务管理的成功改革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从而推动企业稳定的发展。4结束语 综上所述,放下身段,努力学习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优点,汲取其中的精华,从而对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我国财管人员的技能水平。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水平却并不是非常发达,导致在发展的路上走了不少的弯路。因此,利用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影响,保持积极的方面,消除不好的影响,不断地对已有的体制进行更新和补充。相信未来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水平会得到很大的一个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上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的具体介绍,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其各自的优点,并且能够了解银行在面临互联网金融冲击时,应该如何处理自身的发展问题,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的再次发展。期待商业银行能够在挑战中发展自我。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设计 [摘 要] 国际财务管理是在财务管理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在开展课程双语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选用恰当的英文原版教材,合理设置教学班级。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后要注意营造双语氛围,改革考核方式。 [关键词] 国际财务;双语教学;实践设计 自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提出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双语教学在各类、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实施和积极推广,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普遍共识和重要途径。财务管理专业是民办高校开设率较高的专业之一,甚至是不少民办高校的特色专业,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在专业课中进行双语教学成为民办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必然选择。 国际财务管理是高校公认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其内容具有国际适用性、通用性和比较性,因此较为适合实施双语教学,在很多公办高校,该课程已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双语课程之一,不少学者、教师对此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在民办高校,普遍来讲专业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不长、数量和比例还较少,所以针对民办高校如何开展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的研讨较为鲜见。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虽然有其共性,但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一些特征,还需承认与公办院校差异性的存在。所以,本文试就民办高校如何实施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以期提高此类院校进行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 一 民办高校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国教育部官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2013年,我国民办高校共计718所(含292所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主要培养国家、社会和行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教学形式自然也要与时俱进,虽然目前大多数都开展了双语教学,但在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普遍要多于公办高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理念不清 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语言(母语与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根据实际国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主要使用的两种语言分别是母语(汉语)和外语(英语)。对于双语教学目标的理解,当前达成共识的是双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传授专业知识而不是讲授专业外语,在双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只是一个“附加值”,即伴生目标。然而,在对双语教学目标实现过程的看法上,目前我国研究者和教师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全外语浸入型的双语教学效果最好,而有的赞同应根据国别差异、学科特点等因素,选择性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母语-外语混合型双语教学,母语到外语的过渡型双语教学。实践中,由于民办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相对要晚些,且受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的约束,双语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对于双语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具体实施,是全外语浸入型,还是母语-外语混合型或是母语到外语的过渡型,不同的民办高校有各自的倾向,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二)教学对象英语水平较低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自高考成绩中相对较低的那一部分,他们中的多数英语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即使通过在大学里的英语学习,其英语水平仍然无法与大多数公办院校的学生相比,表现形式之一为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普遍较低,所以民办高校的很多学生抵触双语课程,他们在课堂上听不懂英语、无法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课堂下又不能主动预习、复习,从而跟不上教学进度,最后导致双语教学效果较差。虽然这样的问题在公办院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但在民办高校则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在实际双语教学中,民办高校的双语教师对此都有清楚的认识,但很多学校没有根据这一情况对双语教学采取适用的措施和对策,以致授课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学生没有实际的收获和提高。 (三)教学课时较少 在民办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学时与原来中文授课时的学时是一致的,这对于实现相应的双语教学目标而言,时间不够。这一问题的产生源自民办高校上述第二个问题的客观存在。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就会减弱,在保持与原中文教学相同课时的条件下,学校进行双语授课会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不利结果:其一,教学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完成,只能对其中部分相对次要的知识点进行删除或简化;其二,教学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完成,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能力消化、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很差。坦率而言,这一问题受制于整体课程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实际中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班级规模较大 民办高校受师资队伍等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经费的限制,在双语教学中开设的教学班级规模一般较大,通常大于学生自然班级,远远超过公办院校双语教学班级。以广东某民办高校为例,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班级人数都在40人以上,普遍规模在50~60人左右,也出现过超过70人以上的超大班级。进行大班级双语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限制教师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授课缺少相应的针对性;同时,学生的从众心态严重,消极情绪容易蔓延,且学生的反馈不能及时向教师传递等方面。若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教学课时不充裕的情况,教学效果必然每况愈下。 二 民办高校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实践设计 国际财务管理是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就本科教学来说,一般在第6或第7学期。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财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了解了一些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税收等相关知识,在这些必要专业素养的基础上,采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通过双语教学方式讲授该课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前沿理论和方法,扩充知识面和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国际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服务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 (一) 课程双语教学课前准备 1 明确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理念 在开展课程双语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表现特征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不是全外语教学;并且我国不同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元文化国家,不存在中外语言并重的语言环境;加之民办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所以全外语浸入型的双语教学不应作为多数民办高校选择的类型,而是更宜采用中外语言结合型的双语教学,即母语-外语混合型或是母语到外语的过渡型。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来确定。当学生在低年级初次接触双语课程时,学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双语教学和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所以,此时进行双语教学适宜运用由母语到外语的过渡型。当学生已经累积了一些双语课程学习经验和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双语课程可以采用中英文搭配比例授课的母语-外语混合型,这时的中文讲授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保障,而英文讲授则是学生开拓视野、锻炼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提升中外语言双向交流质量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时应采用母语-外语混合型,具体到中英文的实际应用比例上,多数民办高校在教学中英语使用比例不应超过50%。就广东某民办高校而言,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国际财务管理课程难度水平,教师应用英语授课的比例应在30%~50%之间为宜。 2 选用恰当的英文原版教材 教材的好坏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已引进较多国外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其主要特征是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结构松散、知识点不够系统、价格偏高。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多数较好,所以对教材的价格不是很敏感,但由于自身英语水平较低,在面对原版教材时通常会望而生畏、产生抵触情绪。国际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从专业知识内容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即使采用中文教学,一些学生也不能即时掌握和理解。因此,在民办高校,任课教师在选择该课程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选用已经配套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版本,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中文译本作为消化专业知识的依照;在现有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若原版教材内容无法完成,教师也可以选择原版教材的部分章节内容自编成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教材。 3 合理设置教学班级 合理设置教学班级是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规模庞大的教学班级只会过度消耗教师精力,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的组织和开展。在民办高校师资缺乏、且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双语课程开设的比例可以比公办院校低一些,减少民办高校教师整体双语教学任务,但对具体的每一门双语课程,一旦开设就要保证教学效果。双语课程的教学班级一般应以自然班级为单位,这是因为学生之间互相熟悉、了解,便于教师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利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在具体人数上,每个教学班应控制在40人以下。此外,在设置双语教学班级时还可以考虑分层方式,将英文水平相近的学生安排至一个班级,这样教师的教学会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实践中,直接控制双语教学班级的人数是民办高校较易解决的问题,而按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设置分层教学班级,会连带牵扯很多其他方面,如学生怎样分层、学生心理变化、成绩评定等,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和如何解决都将对分层双语教学形成制约,民办高校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有效的实施。因此,在民办高校,目前应先做好控制和降低国际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班级人数的工作。 (二)课程双语教学课堂组织 1 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 国内外研究表明,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团队合作以及沟通交往等技巧。根据目前各类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积累的经验,普遍认为,双语教学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创新、应用其他教学方法,经常被推荐的新颖教学方法包括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实际上,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包容性,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彼此结合、融会使用,如互动式教学法是一个被高校普遍提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具体通过案例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具体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课程特征和教学对象这两个关键因素来选择使用一种或几种双语教学方法,不能盲目追求双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用双语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方法的适用性,即适用于特定的双语课程和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民办高校,教师选择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专业性较强,与一些其他课程具有知识上的承接性和关联性;其次还要结合民办高校在校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确保双语教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削减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来最终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2 合理采取教学手段 对于双语课程,较为理想的教学手段是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已经在高校中得以普及,而且其优势较为突出。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幅度减少教师板书时间,同时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更为丰富;其次,多媒体课件整体美观、清晰,能够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带来有效刺激,有利于引起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除了课件以外,可以利用多媒体适度地给学生播放有关视频或音频内容,能够增加学生听课的新鲜感和扩充学习视野。例如,国际财务管理课程中“国际财务管理环境”一节内容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播放世界一两个代表性国家当前经济政策介绍的视频(中英文均可),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使学生对国际财务管理活动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有直观的认识和体会。 另外,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双语教学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但可以进行教与学的及时沟通和反馈,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取国内外大量专业信息、资讯、文献等资源,这些资源既是教师教学的素材、资料,也是学生培养专业阅读、适应英文语境、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在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相对弱一些,所以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好学生,必要时还需设置强制要求,以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专业资料、锻炼专业素养。例如,在国际财务管理的“国际融资”一章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课下搜集具体公司采取的国际融资方式资料,做成课件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为了验证课件内容的真实性,还要求学生在课件中链接或截图这些资料的出处或来源。 (三)课程双语教学课后安排 1 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日常课堂教学完成后,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来营造双语教学氛围,使学生逐渐熟悉、适应双语课程和教学。在教室这个小环境中,可以利用英语或双语黑板报来提供专业信息或强化专业知识;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可以通过每天听取英语广播、每周参加英语角活动、每学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或双语专业知识竞赛等为学生创造接触英语、使用英语、强化英语的机会和平台。在学校营造出的双语教学气氛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实现日积月累式提升。 2 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在高校,一门专业课程的最后成绩一般是由较大比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小比例的平时成绩综合而定。学生们已经比较习惯这种常规的成绩考核方式,也找到了应对之策:为了顺利通过考核,拿到这门课的学分,学生平时多是应付的态度,到了期末阶段,的确会下一番苦功来复习,力求一考而过。我国的学生早就具备了这种应试心态,所以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平时的努力和付出较少,主要靠期末临场冲刺过关。笔者认为,在双语教学的考核中,应当改革现有的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或者取消期末考试,而由课程论文来替代。这种加重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克服学生不重视日常学习的态势,使成绩的评定具有持续性,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精力均匀地分散至整个课程教学期间,实现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英语水平的根本目的。在民办高校,为了保证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效果,应提高平时成绩占最后成绩的比例(如50%或以上),使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案例作业、小组讨论、课件演示、阶段小考等方面的平时表现较为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来;另外的成绩比例可以由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来构成,即通过考试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来检验学生综合学术研究能力和书面表达技巧。通常,期末考试的试卷、答题都是用英文来完成的,但若设置课程论文的要求,则不宜要求学生用英文来写作。 总之,为了实现期望的国际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民办高校需要针对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去安排教学的整个过程,即从课前明确教学理念、确定合适的教材及合理安排班级规模,到课堂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手段的应用,再到课后营造双语教学气氛、革新成绩考核方式。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各民办高校应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改革,完善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有效达到短期内实现双语教学目标和长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贸易业务中的财务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争取竞争优势,这也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市场影响力,也进一步带动了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但国际贸易市场风云变幻,风险较大,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要想规避国际风险,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财务工作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以国际贸易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主线展开论述,以期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问题;财务管理;策略 随着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日益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在面临外汇风险的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也在逐步增加。财务管理是外贸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也应看到,我国出口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规避国际风险,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财务工作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出口的企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中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百出,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财务管理水平落后。由于中小企业在外贸出口中还没有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吃过亏,没有认识到混乱的财务管理可能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没有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来,使得这些企业的决策者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专门的部门和人才。实践中,一些企业甚至没有成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多是由企业的领导者身兼数职。而且,一些即使成立财务部门的企业也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和财务问题的处理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甚至一些财会人员要受到中小企业的直接领导,这就失去了工作的独立自主性,有些甚至会在利益的驱使下,放弃了即定的工作原则。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容易出现混乱,为企业的经营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原则和基础,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指导准则。由于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并没有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在国际贸易进行中存在很多风险,若不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对外管理工作恰当的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就会导致财务工作与外贸交易的脱节。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不具备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处理的仅是财务中的核算、出纳、记账、报税等基础的工作,而没有从管理者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也没有对财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利用率不够,也没有将财务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外贸出口竞争力的手段,财务信息也失去了作为企业决策重要依据的作用。 3.财务风险的控制力不强 外贸企业不仅要将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还要及时的收账,以便回笼资金,不然可能面临货款难以收回的风险。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一些企业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不细致,认为常年交往的客户的信用证结构不存在风险,也没有认识到及时应收外汇账款的重要性,导致对外贸易中应收账款的控制力不足,恶意拖欠货款或坏账、死账的比例也不少,极大的损害了对外贸企业的利益。这不仅与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交往的条约规定不熟悉有关,也与企业自身财务风险的控制力较低有很大的关系。 二、提高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益举措 1.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首先,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关系着企业账目的核算、资金的安全以及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企业制定经营决策的依据。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务必要重视起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来抓,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率,抓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引进专业的财务专业人员,建立财务部门。只有进行专业的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将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利用,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专业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外贸企业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外贸企业要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组建专门的财务部门,强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最后,提高财务工作的独立性。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独立完成记账、报税等工作。财务部门在依法依规进行财务工作时,领导或者部门负责人不得随意干涉财务人员的正常工作,要给予财务人员相对自由独立的工作环境。 2.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方面,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当下,建立现代企业,采取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外贸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外贸企业要实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系统,打通财务部门内各管理人员的关系,改进财务工作中的不足,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密切财务工作与外贸工作的衔接。财务人员要将财务信息及时的反馈到企业的其它部门,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率,使财务信息成为其它部门制定经营决策的依据。对于财务部门涉及的核算、记账、报税报关等信息都要及时的与其它部门分享,使整个企业的部门都了解到出口的相关规定,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三)增强财务部门防范风险的能力 一方面,定期制作财务报告。在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之后,财务部门要定期对近段时间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近期财务工作的状况,对于企业的货款资金、坏账死账等,都要仔细列明。这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明白企业的资金状况,有利于更科学合理的制定下一步的外贸对策,调整企业的生产量等,降低因国际市场变化所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密切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财务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协调,有助于更好的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例如,在回收货款资金的过程中,对于还有收回可能的要与其它部门一同努力,想方设法确保货款及时到位;而对于不能及时收回的,立即着手采用国际贸易相关的纠纷处理规则协调解决,或通过诉讼渠道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对外贸易作为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贸易的增强,也提高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国际贸易市场风云变幻,风险较大,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故为了进一步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在分析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与财务管理水平,强化资金的管理,并拓宽融资的渠道,以促进企业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货物运输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紧密,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得国际贸易发展越来越快。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货物运输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为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必须实现国际货物运输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以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水平,实现运输企业的战略目标。下面就国际货物运输业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国际货物;运输;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前言 国际货物运事业是一个劳动高度密集的行业,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需要采用多种经营形态,如报关、空运、海运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货物运输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自主定价权授予业务经理,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1.货物运输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 对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效的财务管理能极大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而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则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全球经济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新环境下,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对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管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此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而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由此可见,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连。 2.国际货物运输业中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而言,如果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质量和内部控制效果,就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流程合理、有序的进行,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十分重要。 2.1 内部控制是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国际运输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为自身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就需要从内部管理做起,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内部控制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效地的内部控制,能对运输企业的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得企业管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适应国际大市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际运输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2.2 内部控制能实现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管控,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时,必须要协调好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为企业内部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持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目前,国际运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部门配合进行,因此,各个部门必须通力协作,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及发展。在实践中,通过内部控制,能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利,确保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竞争力。 2.3 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能确保资产的整体安全 在新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资产进行严格的管控,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防止经营管理人员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这样才能预防徇私舞弊,确保企业资产的整体安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国际运输企业的整体发展十分重要。 2.4 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对国际运输企业而言,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度,而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必须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通过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全面审查、复核企业的会计资料,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的纠正,这就能为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提供保障。 3.强化国际货物运输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理念 在新环境下,国际运输企业必须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理念,真正做到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制定完善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构建良好的内部秩序。企业管理层必须全面认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真正落实在日常经营中,以此促进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 3.2 做好财务分析,创新管理手段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以往业绩、分析企业当前状况、预测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国际市场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做好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力度,培养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在新时期,企业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经朝着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网络化财务管理打破了传统管理的局限,实现了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报账等功能,因此,企业还需要积极的创新财务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3.3 加强内部控制,促进良性循环 国际运输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在资金使用环节,要全过程跟踪、监督,避免出现资金的盲目使用,造成资金浪费。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体系,对资金的使用比进行严格管控,不断节约资金、增收节支,全面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此外,企业还应该构建良好的外在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能力,深入挖掘市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3.4 加强风险识别与应对 风险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环境下,国际运输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经营决策前,企业要广泛收集资料,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各种信息,找出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确保企业的安全经营。 4.总结 在新环境下,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国际货物运输业对国际贸易有极大的影响,为确保国际货物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国际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打下良好基础。(作者单位:江苏远洋新世纪货运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摘 要:财务管理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密切,加强财务管理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证明,通过成功实施企业财务管理,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可以使我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自身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从而在重重困境中得以创新突围。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企业已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空间中准确定位?如何在重重的困境中得以创新突围?这些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开始注重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性,将加强财务管理视为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1 国际竞争力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与能力的整合,能够更加有效地综合利用外部资源,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综合素质。过去我们常将企业竞争力分为国内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无国界,一个企业即使只在国内发展也不可能只面临封闭的国内竞争环境,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所有企业都将面对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培育其优于国际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具有优于国际竞争对手的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获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战略管理等能力。 而上述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对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实质是价值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良好的财务管理有助于企业形成稳建的财务能力,使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保持一定的获利能力和持续的发展能力,而这些正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2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2.1 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1)树立风险理念。随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入,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偏离预期收益与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前所未有,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就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要重视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实施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2)树立战略财务管理理念。这里所说的战略财务管理是指将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融入传统的财务管理之中,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战略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具有全局性、外向性、长期性的特点。在战略财务管理观念下企业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在处理财务关系时更加重视调动人的积极性,重视财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这是实现战略性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同时,在战略财务管理理念下,企业更加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他们会从更高的角度认识财务管理,为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更加重视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应用,更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与全面性,在财务管理中会将信息技术做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与工具,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能力。 (3)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加强财务管理,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要正确看待财务管理的目标,从影响企业的各方面因素出发,做出最佳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包括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等观点。针对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应以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企业将财务管理的目标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更加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在财务上集中与概括,更好地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原则,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目标会使企业获得更持续的发展和更广阔的空间。 2.2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1)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加强成本控制,有效降低成本,就必须树立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要在企业全体员工中树立重视成本控制的观念,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将成本管理的目光投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将成本控制目标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来对待。 (2)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建立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进行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准确进行成本管理目标的分解,制定成本目标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及时反馈成本控制目标的考核情况,分析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制定科学的控制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水平,提高盈利能力。 2.3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后会更加频繁的面对资金管理问题,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做好资金监管工作,企业应当重视对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注重企业企业形象,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同时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科学做好财务预算和投资计划,做好资金使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注意资金使用过程中对资金结构的分析与控制,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和较好的资金流动性。其次,要重视对资金营运能力的管理,加快资金周转,对存货、应收账款等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的项目要加强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注重对资金使用效果的控制,提高资金的获利能力,合理使用资金,进行科学的资金使用情况考核,建立调控机制。 2.4 建立财务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财务绩效考核体系,应从考核指标体系的确立入手,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将财务绩效考核中“点考核”与“面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要形成一定的网络。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另外,在建立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时,还要重视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发挥考核的财务预警作用。 2.5 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离不开人这一重要因素。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观念。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我们要从全社会角度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从高校开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化要求接轨,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财务管理人才。同时,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改变传统观念下会计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不分的情况,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明确财务管理人员职责,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综上所述,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才能保持企业的财务稳健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浅析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 摘 要:中小企业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参与者,对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引领中小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相应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账目混乱,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综合管理能力低下,同时还存在财务管理的违纪违法现象。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所担当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文章通过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 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操作活动。在实际的工作仍旧存在违规行为。例如在会计做账的原始数据凭证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擅自更改原始数据,从而导致原始数据不完整,数据内容虚假。 (二)会计账目管理混乱 在国际贸易活动的中小企业中,很多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同时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很多工作并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定执行,即使工作得到执行但是执行的力度不够,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目标。中小企业在工作的管理中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没有真正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另外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的比较盲目,没有财务战略目标,只是单纯的最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做法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未来的发展。 (三)财务违纪现象严重 在中小企业中存在一定的财务违纪现象。在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范围较小,资金的流动量较小,因此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干预力度较小,这就使得财务管理活动直接由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领导直接决定,因此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直接同领导的自身素质相关联。 二、 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所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越来越平凡,制定一套规范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必要。近些年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一些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将一些财务管理活动纳入规定的范围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旧存在一定的财务管理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分析其原因我们总结如下: (一)财务管理问题重视力度不够 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中,注重引进人才,改建设备,但是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下。在财务工作的管理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财务管理不到位给企业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 (二)财务管理水平滞后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变自身的发展形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这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直接受到领导的调配和管理,这就使得很多财务人员在工作,容易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某些领导的利益作出不符合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 (三)财务管理监督渠道受阻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的重点把控不到位,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一直是困扰财务管理人员的难题。在财务工作的管理活动中很多中小企业主不能获得充分的财务管理信息,没有专门的机构收集财务信息。 三、构建国际贸易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新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引中小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如何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新机制。 (一)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指引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内部员工的普法宣传工作,及时的引导财务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另外国家应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干预活动,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完善财务委托管理机制 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账目可以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委托管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核算成本,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会计核算的民主性,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漏洞问题。通过财务委托管理,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对财务工作作出适时的调整,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的解决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越高,财务工作效率越高,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就越少。因此在新的财务管理共组机制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品和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的财务管理队伍。 四、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工作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的管理活动监督指导工作,废止传统的管理模式,采取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形式,更好的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突出国际工程承包特点抓好国际工程财务管理 摘要:国际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即为国际工程的财务管理,企业提升自身国际工程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能够扩大自身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国际工程 承包 财务管理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就目前而言,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工作,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提升了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较好,但是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国际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比较重要的环节,目前,探寻行之有效的国际工程财务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工程承包特点 (一)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具有多国性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在交易达成之后要进行交易合同的签订工作,就此而言国际承包合同签订具有一定程度的多国性。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在进行交易谈判、交易达成等方面都是由不同国家一起完成,然而各个国家在实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又相继受到自身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各国的经济体制不同、法律限制也不同,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承包工作时要格外注意合同签订的相关条款条例。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不具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并且受民族信仰的情况也较多,在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当地“不成文”的规矩,这些因素都会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规模较大、涉及交易金额较多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工程项目由多个国家相互合作承包。所以对于国际工程项目的签订就需要企业与各国工程项目的承包人进行商定,明确各国工程项目承包人的经济利益与承担责任,界定承包人之间的劳务关系等等。 (二)国际工程支付方式具有多样性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涉及多个国家,所以整个工程项目的招标方与工程项目的承包方会出现使用不用货币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货币的汇率情况以及货币的利率情况都有所不同。国际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向国家缴纳税费,在此基础上国际工程还要在工程建设所在地进行项目工人、项目材料等生产成本的支付,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货币。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工程的支付方式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国际工程可以通过现金进行工程支付,同时也可以运用支票进行工程支付,在此基础上还有银行汇付以及工程款项的国际托收等情况,就此而言,货币的汇率以及货币的利率都会对国际工程承包方的工程成本以及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 (三)国际工程受国际政策、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国际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受到国际政策变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如果被承包的在建国际工程所在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等情况,被承包国际工程都会出现经济回落现象,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有些在建国际工程的所在国家会出台相应的国家经济政策,会对国际工程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停止国际工程的施工,这严重影响了国际工程的建设进度,延长工期必定造成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工程的经济收入,影响国际工程企业的经济发展。针对于国际工程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工程承包企业要提高其重视程度,将对国际工程造成a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国际工程具有规范繁杂、差异性大的特点 国际工程企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使自身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同步一致,无论是生产经营、施工技术还是企业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要与国际经济情况相接轨。由于国际工程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同时不同国家地区又具有不同的国家政策规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甚至还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情况,国际工程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这些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分析,并且当交易活动达成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工程的承包方要为工程的招标方明确表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进度、施工规范等标准,在合同中对上述内容进行表述,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项目出现建设混乱的情况。 (五)国际工程风险大、具有可变性 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与国内工程项目承包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际工程更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国际工程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国际工程项目施工效益风险,二是国际工程项目施工人员风险。国际工程涉及多国,同时受到较大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工程成本的支出、工程经济的收入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受到货币汇率、利率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国际工程施工成本的可变性,汇率的上调或者下降都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与减少,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同时,由于不同的国家政策、经济文化的影响,一旦国际形势发生激烈的碰撞情况,很容易造成在建工程的停工,严重的甚至会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国际工程的风险性与可变性严重阻碍了国际工程行业的发展进步。 二、加强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工程的资金管理 由于受国际工程普遍规模较大、施工技术标准较高、工程风险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工程就需要进行工程项目资金筹集,工程项目的承包方在进行资金筹集工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经济趋势,同时要确保所筹集的资金能够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支付,在此基础上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能够带来不同差异的资金成本,且资金筹集的不同情况能够为企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些情况,工程项目承包企业都要予以全面考虑。要想加强国际工程的资金管理,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工程项目的资金由工程企业的总公司来进行支配管理,加强资金管理的集中性。第二,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成本、收益以及工程特点,根据对整个工程进行科学精准的评估核算,以此来选取最优的工程资金集资手段。第三,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运用专业的职业技能进行国际工程现金流量计划的编制,要求财务人员在进行现金流量计划编制之前进行工程报价阶段财务资料的审阅,以及工期规定和生产原料的考虑,以此来编制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工程实际建设情况的现金流量计划。合理有效的国际工程现金流量计划能够在保证工期以及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生产成本,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加强工程项目费用成本的控制 加强工程项目费用成本的控制是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国际工程具有不同的经营方式,企业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探寻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费用成本控制手段,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费用资金支出浪费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国际工程的自身特点为参考依据,进行企业内部的统筹规划工作,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高效生产经营的分块处理,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工程项目审批部门,在工程进行施工之前企业都会先对工程项目费用成本进行预算,该部分要以企业的预算为依据标准,进行工程项目的审批工作。 (三)提高国际工程项目融资能力 想要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对国际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主要是拓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就此扩展国际承包工程企业的融资渠道,尽最大能力促进买方信贷政策的改善,制定与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外汇政策,以此促进国际工程业务的发展进步。以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发展背景,对银行功能予以政策性支持,增强其业务能力,建立相应的银行信用体制,为我国国际工程项目提供融资业务扶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工程融资问题,以此促进国际工程业务的发展进程。 (四)提高对业主结算工作的重视 工程项目的结算工作是企业资金收入的关键,就此,企业要高度重视与业主工程项目的结算工作,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工程结算。该部门不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负责,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工程项目的收入负责。一项完整的国际工程由工程预付款、工程的进度款以及工程项目的保留金等部分组成,所以,企业设立专业部门进行工程项目与业主的结算工作,以此能够保证工程款项的准时到位,可以保障工期,提高工程效率,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总结 总之,国际工程财务管理是保障国际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手段进行了阐述,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国际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此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施工建设企业正逐步向国际化发展方向转化,承接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正大规模的走向海外工程市场。然而,随着国际工程项目中的项目金额不断增长,加之国际政治环境的复杂特殊性,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及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成本控制及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包含的内容等方面讨论国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希望对提高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国际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与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建议对策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建筑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大举进军国际建筑市场,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国际工程项目由于受到所在国的社会政治环境、汇率波动、经济情况以及生产材料价格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海外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国际工程竞标日益激烈,低价中标已成为我境外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因此加强成本控制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以提高企业防控财务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财务管理的特点 当前,境外施工企业加强国际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是科学细化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境外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对各工程项目实行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在国际建设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指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其成本构成也包含国内项目中常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 但因其有海外各种因素的差异,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费用。国内设备费成本由设备原价和运杂费组成,而国外项目在设备成本中一般分为:设备采购费、备品备件费、国外运输特殊包装费用、商检费用、国外业主参加检测费用、国外业主参加工厂培训费用等。 2.建筑费用。国外项目的建筑类工程, 国内安排施工单位完成主体施工项目,其余大部分工程都由当地建筑工程公司施工负责承担,建筑成本不仅受当地建筑材料价格的影响,而且当地的建筑技术水平、人工薪酬、机械费用、气候环境条件、税收政策都会对建筑成本产生影响。 3.技术派遣和安装费用。国际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项目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而一般大都由国内委派,其出国费用远远高于安装定额的人工工资和相应的管理费用。此外,工程安装用材一般都在国内采购,增加了安装材料的运输费用。对于特殊机械的使用,还需要考虑机械往返运输和此类设备进出海关的手续费、税金缴纳等情况。 4.其他费用。国际工程项目通常还包含总承包管理费,以及项目费、融资成本、汇率风险成本、海外运输成本及其他费用成本等。 (二)境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因其所在国的经济制度、政策法规与国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项目的招投标及建设过程都要遵守国际惯例和条款,因此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除了具有国内建筑项目财务管理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殊性: 1.项目金额大,融资渠道特殊。国际工程项目一般是比较大型的项目,项目所需资金也较大。受各国政策及文化所限,项目资金融资方式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融资必须严格依照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结算方式条款与规则进行。 2.资金风险大。对大型海外工程项目来说,项目资金通常与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法律法规、利率和货币汇率等的变化而关联。这些宏观层面的影响程度随着海外建设项目的增大而增加,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隐性风险。 3.财务结算方式的复杂性。国内项目工程的资金结算方式主要是汇兑、汇票及支票等,而国际项目工程的资金结算则更加多样。国际项目工程的资金结算方式主要采用了信用证、保函以及国际汇款等多种手段,且程序更加繁杂。 4.财务人员素质要求高。国际工程的财务人员不但需要有经验,还要具备国际财务管理知识,懂得国际惯例与法则,熟悉项目所在国家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具有良好的与业主和当地人员沟通的能力。 二、国际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不强、人才流失严重 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综合能力还不够强,缺乏国际金融知识,对当地的经济政策不甚了解,整体素质有待加强。此外,企业付出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培养出一批经验能力达标、专业素质过硬的海外复合型人才,然而这些培养出的人才又由于企业用人机制及海外项目的艰苦性而不断流失。 (二)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筹集困难 尽管我国境外施工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我国对境外施工企业贷款的比重却比较小,加之我国现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即使有好的工程项目,也因其项目周期长、资金量大而难以贷到款。 (三)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成本管理水平低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以各部门的自主管理为主,没有发挥制度的作用。成本控制仍以各项目不同年度纵向对比为主,未突出不同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同时在成本控制中过于强调客观因素的影响,缺乏承包单位内部及行业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平台,致使海外工程项目承包单位的成本管理水平低。 三、加强国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的建议 (一)严格控制开支、加强项目的资金集中管理 境外施工企业要想盈利,就需树立节约意识,严格控制开支,实行资金集中管理。首先,需要控制人力成本,做好规划,合理使用,加强当地劳动力与外派人员的劳资管理,避免法律纠纷;第二,缩减材料设备费用,严控采购材料的质量,对成本支出做好有效监管,防止在进料、购置设备的过程中,形成道德风险;第三,资金管理要实行集中管理,财务部门进行项目资金的筹集工作,严格做好项目中的现金流量的计划,保证工程的正常实施;第四,强化国际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将海外人员的绩效管理与项目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确保预算得到真正落实。 (二)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强化合同管理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既降低成本,保障资金运行,也是实现财务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在签订合同时,需充分了解合同货币汇率,并制定预期风险防范,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增强财务管理并合理分配成本,进而规避税额;其次对于合同中的技术部分,要把握技术条款,明确项目执行中承担的合同责任,确保成本控制的追溯性,有效控制风险。最后,财会人员要及时掌握硬通币与当地币的比价浮动规律,尽量在高价的情况下增加当地币储备,做好硬通币与当地币的配比,以降低汇率风险。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财务管理经验交流机制 境外施工企业要以国际工程项目对财务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工作,增强人才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完善其文化层次、专业结构和实践经验,提高业务实践能力,以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的发展要求。 为了让优秀的管理思维和经验能够应用和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企业需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项目内部应该建立起良好的部门间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共享,让财务管理工作深入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满足财务管理对数据、信息的需求,以便提高财务整体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建立项目部财务人员与办事处、公司总部财务人员及时、顺畅的沟通渠道,保证信息能够及时传递,既满足公司对项目总体情况的及时把握,也便于及时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政策及指导方针。 四、结束语 考虑到海外工程的特殊性,企业需切实把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由上层领导进行统筹,建立一个由上而下的、全面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体系,完善培养用人机制,推行人员属地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完善技术及汇率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经验交流平台,以此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水平,继而为国际工程项目的业务拓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国际化趋势研究 摘要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活动日趋国际化,财务管理也明显出现国际化趋势。对财务管理国际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及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国际化现状 对策 一、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与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发展开始更多的实行“走出去”战略。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中国企业必须更改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的国际化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国际化策略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财务人员要想降低企业风险,就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评估战略风险,实现企业科学可控的做出战略决策;其次,财务人员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就要在在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指标衡量国际化的进程,识别出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设计可行的业绩评价指标,对企业国际化战略进行监督。 2.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可行性 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等客观环境的变化既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国际化策略提供了外部条件。首先,近年来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表明,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需求集中于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而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也有利于外国资本绕过贸易壁垒进入国内市场。其次,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不断加大对科学信息技术的投入,导致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大大增加。为了降低成本,创造“共赢”局面,一些国家的相关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从而提高产品的边际效益,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减少新产品的开发成本。 二、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现状 1.企业面临多种风险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将越来越复杂,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势必将面临多种风险,从而对财务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诸多风险中,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及管理风险是主要的三大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基本政策是否正确,以及法制是否健全等。由于国际化战略所涉及的投资一般具有金额大、周期长的特点,为了确保投资安全,企业要首先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利率、汇率、税率及资源等方面的风险,利率、汇率的波动将会对企业的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不同货币的汇率差异和波动将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要求企业必须时时关注汇率的变化趋势、评估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管理风险是指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带来的风险。管理风险是指主观的、人为的风险。 2.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差异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出现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并且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的认可,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在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关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我国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而国际上按换入换出资产的市价入账;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放现金股利,我国作为调整事项处理,而国际准则作为非调整事项;对编制现金流量表,我国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两种方法,而国际准则只允许采用其中的一种。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异,我们在很多时候必须采用国际化准则,或将我们的报表调整为按国际化准则编报的报表。 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尚未实现对信息的共享。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设置和业务流程方面趋于复杂化。但是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为了各自部门利益,不愿向同级部门以及上级部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使得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财务信息。更有甚者,有的部门甚至截留某一方面的信息,造成企业内部信息闭塞。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于一个不开放的环境中,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被攻击、截取甚至信息丢失、系统瘫痪等情况,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同时,电子信息的保存对技术及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会计档案等的保存存在更大的风险。 三、相关对策 1.企业应当建立风险预警和健全管理机制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尤其应加强对经济风险的管理,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客观和科学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损失,减少对企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强化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了,新的形势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专业技能,才能符合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将企业财务管理走向国际化。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以了解国际前沿的财务理论与实务,按照国际化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等。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与实务水平。财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从而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再次,财务人员要充分理解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结合本企业实际,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关键要素和关键业绩评价指标,并识别、评估和应对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3.加大对企业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财务管理国际化至关重要,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国际化就无从谈起。企业应当建立集合产品开发、制造、营销、库存管理及与合作商的业务往来等于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网络中,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及时了解企业运行情况,更有效的帮助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企业内部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进行财务信息系统日常维护和升级管理等,保证财务信息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另外,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 4.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国际化的措施 为了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够实现趋同,我们应充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国际趋同。 (1)优化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提高会计准则质量。从长远角度使准则实现完全趋同,我们应当逐步实现从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转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些成功做法和验教训,采取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过渡措施。如,对于那些小型企业或者非上市公在一定时期内可允许他们执行有别于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小幅度转换,等到条件具备,再要求他们采用我国统一的会计体系,从而实现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全过渡,这种做法符合国际化趋势。 (2)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提高综合实力。在会计准则制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们应我国所处的实际会计环境出发,立足有于我国经济利益的角度,本着“尽力趋允许差异、积极创新”的原则,以实现真意义上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另外,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密结合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高校财务管理国际比较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发展过程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经历了由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现代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过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阶段(建国初至1978年),高校执行“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期间高校全部的教育经费都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并没有别的筹资途径。国家设立了高校并具有其所有权,高校的全部事务均由国家负责,高校必须遵循国家意志去开展办学,服从和完成是这个阶段财务管理的主旋律。过度的宏观调控和长期的上令下行使得高校在财务管理上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现代财务管理模式阶段(1979年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执行“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路线的建立,高校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制度也日益变化,高校拥有了法人地位,其日常事务突破了传统教书育人的范畴,渗入到对外校企合作,社会有偿服务,国际交流办学等多个领域。高校为了解决发展的内源性需求与经费相对稀缺之间的矛盾,在经费的筹措方面不再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发展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利用教学科研和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为辅;在教育经费的使用方面更加关注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积极挖潜增效,规避财务风险,注重收支分析,千方百计的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为了与社会发展形势同步并适应高校筹资渠道多元化的格局,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效能,“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由于高校个体的差异性,其执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当高校的招生人数不多、学科较为单一、教育经费较少,可以执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学校财务处是负责全校经费的集中核算、管理等工作的唯一部门;当高校的招生人数较多、学科较为丰富、教育经费较多,则通常执行“统一领导、二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处负责全校经费的集中核算,各学院和其他部门自行实施二级管理;当高校招生人数很多、学科广泛齐全、教育经费巨大,则通常执行“统一领导、二级管理、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处负责学校层面的经费管理和核算,各学院和其他部门自行实施二级管理并开展财务独立核算工作。纵观上述三种财务管理模式的运作,可谓各有利弊。“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集中核算”在集中高校经费、统筹经费管理方面效果显著,但在提高各学院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也欠缺明显。“统一领导、二级管理、集中核算”有其灵活的一面,促进了各学院部门在自身管理方面的积极主动,但也容易造成单位行政管理与财会管理相分离,甚至混淆管理权限和职责,降低了单位发展的成效。“统一领导、二级管理、独立核算”,优点是实行绩效工资制颠覆了“大锅饭”干多干少都拿平均工资的格局,明显提高了各学院部门开源挖潜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做到了单位行政管理与财会管理的统一;缺点是由于资源不平衡和财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各学院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伤害了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收有时被放在了过高的位置可能会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 二、国外高校财务管理先进经验借鉴 (一)俄罗斯“多向”筹资 俄罗斯的高校通过多种途径来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享受减免税收等相关利好政策。(1)扩大有偿教育。一是增加了公费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金额,有的高校还实行学费和住宿费每年按比例上涨的政策。二是通过立法取消了自费生招收方面的一些限制,不断增加自费学生的招生规模并增加学费和住宿费。根据俄罗斯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起俄罗斯高校的自费学生比例已经超过了公费学生,到2004年俄罗斯教育部所属高校的自费生比例已经达到79%,目前有的高校自费生比例已经超过了90%。三是积极开展函授教学,或是函授与面授相结合教学,因为函授比面授在教育成本上投入更少但在盈利能力上却更有优势。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大留学生招生比例,因为留学生学费要远高于本国学生。五是高校利用自身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结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公司、机构及个人开办专业技能培训,主题业务拓展,实用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由于在广开财源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政府免税的利好政策,是俄罗斯高校赢得市场竞争、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方式。(2)开展商业活动。俄罗斯高校依法拥有校内相关基建设施、教学实习场地、体育场馆、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等资产的经营使用权,并被允许运用上述资产开展商业活动。一是开办产品加工或制造公司、农副产品开发农场、科技文化咨询公司、经济信息咨询公司等校办企业创收。二是以资本或技术参股社会公司分享收益。三是转让专利发明和技术创新成果获得报酬。四是出租学校场地、基建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收取租金。五是金融市场投资获取股息红利和资本利得。俄罗斯高校开展上述商业活动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3)社会捐赠。俄罗斯高校注重吸收社会捐赠,有的高校专门成立了基金会和相关机构游说和管理捐款。捐款对象广泛,既可以是本国公司、机构、团体或个人也可以是国外热心人士;捐款金额也没有限制,多少均可。为了鼓励社会向高校捐款,俄罗斯政府对捐赠者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俄罗斯高校通过上述筹资途径使教育经费得到了较好的补充,推动了高校的发展建设。 (二)英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在英国,除了白金汉大学这所唯一的私立高校外,其他的高校全部是公立的。英国的高校历来有自治和自由的传统,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对于来自政府的干预有一种本能的抗阻,不受各级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从英国高校的经费结构来看,除了学费、有偿服务或合作、捐赠等自筹收入外,其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但也并不是简单的上拨下用,而是政府通过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HEFCE)来分配。HEFCE作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一个中介机构于1992年6月2日成立,具有协调政府和高校之间关系的联接和缓冲作用,1993年4月1日起负责政府财政拨款在各高校的具体分配工作。HEFCE一方面为政府教育大臣提供咨询,提出合理的经费分配原则和意见,另一方面协助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发展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HEFCE依据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际评估状况进行拨款,鉴于英国政府对待教育拨款的主要特征是不干涉经费的具体使用,高校可以根据个体需求自行规划经费支出。具体到经费的管理方面,在英国,政府立法规定高校行政领导权由“vice-chancellor”掌握,虽然“vice-chancellor”字面上翻译为“副校长”,但却是英国高校首席行政官,拥有一切经济事项的管理权;而“chancellor”,即“校长”,却被立法规定为一项荣誉职位,并不主持高校工作。英国高校根据设立时间的不同,领导机构分为校务委员会或董事会。1992年前设立的高校领导机构为校务委员会,负责高校财务管理等全面事务(除学术活动由大学评议会负责);1992年起设立的高校领导机构为董事会,负责高校财务管理等全面事务。在财务管理方面,校务委员会或董事会负责现金流管理、经费运营、基建投资、房地产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等有关经济事项,监督教育经费及相关资产的使用状况并促进其利用效能。英国政府通过高等教育基金会分配经费给各高校,高校由校务委员会或董事会负责财务管理,两者都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高校与英国高校有着截然不同的治理理念,在社会政治制度、人文传统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我国高校要成功借鉴英国高校的董事会制度,探索建立自己的董事会,进而健全社会支持和督促高校发展的长效财务管理体制还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去深入研究。 (三)荷兰、英国、美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 具体而言:(1)在荷兰,绩效评价最先是高校为解决经费问题而采取的自发性举措,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时莱顿大学制定了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标准,通过量化和客观的绩效指标在各院系间以自我评估的方式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价,并作为下一年度给各院系划拨科研经费的重要参考依据。此举一出,引起了荷兰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在政府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拨款方面采用了类似莱顿大学的“有条件拨款”体制,取代了之前的“双重支持”体制。在1985年和1988年,荷兰教育部先后发表了《高等教育:自治与质量》报告并制定了《高等教育与研究计划》。前者明确将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作为高校由国家控制向自治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后者则着重高校绩效评价作用的落实。在政府层面,绩效评价成为了教育拨款的重要参照,其中第一年至第四年学生人数和授予学位的人数这两个绩效指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层面,由于获得政府及教育部的政策支持和大力推动,绩效评价也逐步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创建如雨后春笋,总体归纳分析,主要以经济、效率、效益为指导思想,在相应的质量维度下结合基准比对,对资源使用效益、办事完成率、人均经费额、预算支出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量化测评,为高校了解投入、过程、产出提供了一整套统计参数。由于其直观量化和科学高效的优势,在指导办学运营,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作用日益显著。(2)在英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便可见端倪。当时英国经济严重衰退,生产力普遍下降,导致财政赤字频频,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的英国高校被指责效率不高,无法按社会需求提供足够的高质量人才,并且与工商业分离,缺乏竞争,成为撒切尔政府的主要成本核算部门。作为公共部门,如何改进绩效,以最经济的手段,花最少的钱,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成为英国高校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也逐渐提上了政府议程。在整个撒切尔和梅杰时代,各种高等教育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和法律层出不穷,其中都不同程度的包含着高校绩效评价的内容,尤以1985年的《大学效率研究指导委员会报告》最为著名。该报告针对大学领域的资源分配和使用效率问题,对当时负责教育经费拨款的机构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大学校长委员会(CVCP)、高校本身、政府都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其中在对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大学校长委员会的共同建议中明确指出应制定一系列包含投入和产出的绩效指标,使其在各高校中加以运用,并使之用于各高校间的比较。该报告将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分类:内部指标,反映学校自身特点;外部指标,反映高校学科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运行指标,反映办学运营的效益效率情况。其中财务绩效评价侧重于运行指标,按照“3E”原则,通过其中的生均成本、设备利用率等具体指标来体现高校获取资源的经济性、使用资源的效率性和实现目标的效益性。英国政府对该报告中提出的将绩效评价方法作为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肯定,并认为高校定期公布绩效指标有利于高校间的相互比较改善高校财务管理,促进公共资金的高效使用。1986年,大学校长委员会联同大学拨款委员会对绩效指标也作出了分类:输入指标,反映高校人力、经费等可用资源;过程指标,反映高校办学过程中有关资源使用率、管理行为等情况;输出指标,反映高校教育产出质量。上述指标比较整体的反映了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3)在美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发展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的高校声誉排行研究活动,但实质性的发展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当时新设立高校的不断涌现,如何改善教育经费、办学物质等有限资源的管理成为了美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各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涌现也成为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随之建立的 “资源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将生均学分成本作为院校效率基准,帮助高校财务人员确定拨款重点和绩效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政府更为关注高校结构中比例最大的州立高校,各州高校逐步采用以绩效拨款、绩效预算、绩效报告为主要形式的绩效责任考核机制,相互间也更为注重比较资源使用效率并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到2000年,美国已有37个州的高校拥有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相应指标最多可达37个,通过总的学生学时、单位成本、教学人员工作量、生产率等绩效指标使高校的经费使用更加体现效率原则。虽然我国与荷兰、英国、美国国情不同,但高校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间的普遍客观规律是一致的,在经费使用上讲求经济、效率、效益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高校在财务绩效评价方面的先进经验,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这对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的高效利用和教育质量的蒸蒸日上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国际化的财务管理人才。从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与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构成入手,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财务管理;培养模式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许多高校纷纷确定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 作为一个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将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经济金融全球化呈现出如下新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市场交易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交易量迅猛增长;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全球并购活动频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经营和配置资源;WTO、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对我国企业经营的金融市场环境、筹资和投资活动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将是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事务,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终身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一起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世界许多国家都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本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010年7月29日,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 自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内涵 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属于国际化专业人才之一,目前我国对国际化专业人才并没有一个比较统一和固定的标准。 2003年亚洲大学校长论坛提出,国际化专业人才是“能够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够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并且在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或能力,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 国内学术界就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内涵界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从能力素质方面对国际化专业人才进行界定;第二,从文化知识背景、技能要求及素质结构等方面界定;第三,强调国际性。尽管学术界对“国际化专业人才”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国际化专业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专业人才。 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第一,拥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独到见解以及强烈的创新探究精神;第二,拥有财务管理领域相关技能,以及很强的国际化知识结构体系;第三,熟练掌握国际财务金融惯例和规则;第四,积极参与国际财务金融活动;第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拥有很强的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第六,拥有超高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养。 三、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方法与手段,其中实现方法与手段又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管理与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其他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也陆续采取措施加强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途径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例如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引入英国和加拿大财务管理职业资格考试来培养国际化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则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国际化。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第一,制订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清华大学培养“面向世界的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一些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也出现“国际化”、“国际视野”或“全球化”等词语。 第二,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开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此外,许多高校加大了引进国外优秀财务金融类教材的速度,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大学专业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第三,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下,许多高校一方面邀请国外学者来本校讲学和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派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和科研。此外,一些高校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项目合作,进行科学研究,迅速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第四,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第五,建立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系统。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第一,通过定期听课、开座谈会、集中交流、学生评教等方式,对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考核、指导实验或实践、指导(辅导)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常规监控;第二,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来自于教育部门和社会三个方面,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科技创新能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估等方面。 (二)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如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等,与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第一,培养目标定位过高。目前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与我国本科教育所处的环境不相吻合,存在定位较为广泛和过高的问题。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财务管理本科毕业生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此外,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而能直接从事财务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未建立系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境况,尚未形成系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尚未开展国际化课程教师资格认证,导致部分国际化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数门国际化课程,例如开始了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等课程,增加了现有课程的国际内容,但这些课程和内容之间缺乏逻辑衔接,呈碎片堆积状况;课程名目混杂,边界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 第三,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我国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千校一面”,缺乏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造成“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广泛使用;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第四,缺乏科学的国际化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种封闭的体系,注重对校内教师的监控,缺乏对企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环节的监控;注重对教师授课的监控,缺乏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监控;注重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我国当前对财务管理人才质量的评价多停留在表面上和数量上,忽视质量;评估过程不规范,评估方式单一;评估结论不科学;重视外部评价、忽视内部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并未涉及国际化方面,抑或对人才的国际化评价偏主观,缺乏客观的指标等等。 四、优化高校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要明确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选择,做出取舍。高校要避免“高大全”的目标定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准确地界定培养目标,比如,除少数研究型大学外大部分高校可以将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财务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即以企业而不是机关或事业单位为顾客,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研究或教学为导向。只有这样明确定位,并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式等方面强调实践教学和应用训练,高校才能培养出大量符合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引入国际化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体系。目前,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包括:美国管理会计师(CMA)、财务管理师(CFM)、财务策划师(RFP)、注册理财规划师(CFP)、美国财务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RFC)等,这些职业资格考试是由不同的机构主办,其培训计划和大纲能反映会计、财务管理、金融领域最新发展态势,实践性和操作性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可以根据学生英文水平和专业程度,引入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考证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对接,使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相一致,在内容上与执业岗位的需要相一致,实现基于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要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首先要有一支较强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高校应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一方面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培训、攻读学位、合作科研;一方面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来华访问和讲学、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名师)等,开展院际、校际和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运用国际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网络、语音实验室、卫星传输等进行教学。同时,要开发各种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方式,课堂教学以“引导启发、问题研究、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样化的实践课堂教学方式,如开展多媒体、远程和个性化财务实验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教师点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的全球市场环境中进行筹资、投资等财务管理活动。 第五,改革教学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首先,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督导专家、学生信息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评教等构成的、约束、培养和激励机制紧密配合的三位一体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其次,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实务分析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国家间贸易的频繁使得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选择哪些结算方式对于经济风险较小是当今时展的重要话题。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进行相应的介绍,并对结算风险的观点进行相应的介绍。 【关键词】国际;结算;风险防范 一、引言 国际结算是指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密切交往发生的以货币表示债权债券的清偿行为,其中国际结算中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其中有形贸易中引起的国际计算称之为国际贸易结算。无形贸易引起的国际结算为非贸易结算。国际结算的出现可以促进国际将经济的交往,促进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实现。国际结算可以为本国创造巨大的外汇收入,引进外资繁荣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结算风险的防范,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际结算的方式 (一)国际汇兑结算 国际汇兑结算方式时一种比较普遍的结算方式。国际汇兑结算的完成需要汇款人,接收人,汇出银行和汇入银行的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汇款过程是付款方由银行转汇给收款方。国际汇总结算之前付款人需要填写境外汇款的申请书,同时还要加盖银行的印章,同时要向汇出银行提供相应的发票,汇出银行将这些文件通过加压的形式发送到汇入银行,汇入银行在将加压文件解付给收款人。 (二)托收结算 托收结算方式是由出口方向进口方收取各种款项的一项结算方式。托收结算包括跟单托收和光票托收。跟单托收是将进口产品运到进口方,把相关的手续交给银行处理,托收银行在将进口商付款以后把货运等相关单据交给进口方。光票托收结算是指委托人交给托收银行汇票,这些汇票实现向国外债务人的支付。 (三)信用证结算 信用证结算是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并且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基础之上,凭借有关的单据向指定的收款人汇款的方式。 三、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分析 (一)汇兑结算 1、汇兑结算就是出口商经货物发给进口商,但是货款是在货物到了进口商手里才能进行支付,这样就相当于将所有的出口货物的凭证交到了进口商手里,是一种先进货后付账的形式,这种情况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汇款什么时候能到位这个完全由进口商决定,这就要看进口商的信誉,如果进口商的信誉地下就会容易造成货物的丢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出口商的经济利益。 2、货到付款的形式有寄售和售定之分,这两种形式的差异点表现在付款时间上的不同,一般出口企业愿意选择售定方式进行交易,当出口商和进口商达成一致时签订有效的合同在进行付货的教育。 3、预付汇款的方式是指进口商井货款先输给出口商,出口商在接收到进口商的有效单据在进行发货。由于预付汇款设计到数量较大的金钱交往,往往采用定金预付的方式。 (二)托收结算 1、进口商和代收银行的风险:如果出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进口商在交易过程中寻找各种理由拒收货物,这样会对进口商的信誉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代收银行与进口商关系进行经济利益的协商,串通起来容易发生骗取货物的行为。 2、进口国家的风险:进口国家可能会因为战争等各种事故导致得不到正规的进口许可证,这样就会出现进口国家不能按时付款,在进行进口时,这些意外情况不得不提高警惕,尤其会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影响的问题。 3、财务风险:如果当出口商按照进口商的要求将货物发出去之后,进口商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付款,这样就会导致出口商汇款收回失效,如果出口商寻找各种理由付款,其中的所有费用损失均为财务风险。 (三)信用证方式风险 信用证的结算方式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信用证结算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定的金融便利,解决了买卖双方及其不信任的矛盾,但是在国际结算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风险。 四、防范结算风险的措施 (一)风险回避 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回避是从根本上对付风险的措施,对风险进行回避完全可以降低甚至避免风险发生的机率。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出口商准备与一家外国公司发生贸易往来,首先要对外国公司的资金运作以及信誉进行充分的调查,确定其资源运作正常并且信誉良好在于其开展贸易交往。只有对那些资信条件比较好的公司才可以选用汇付的结算方式。进口商和出口商都要意识到结算风险的出现会使双方受到一定的损失,因此进口商和出口商要签订有关条约,选择好结算货币,本币作为结算货币产生外汇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在交易过程中需要用外汇结算,要争取实现在出口用硬币,在进口用软币的要求,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结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交易前与贸易目标国政府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出口商与贸易目标政府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是一种寻求政府保护的有效方法,出口企业要尽可能与目标国政府签订官方协议,保证贸易过程中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也有利于贸易过程中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依据。 (三)对双方的合作进行风险评估 出口国要对进口国的政策以及经济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政策和经济环境都很好,那么将会大大降低贸易过程结算风险的出现,同时在对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的形式,调查政府对对外贸易的支持率以及各比对外贸易风险和利益的对比率进行调查,准确的估算出风险情况。 (四)签订官方承认的信用保险 随着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很多国家的企业为了鼓励本国开展进出口贸易,往往会在对外买一企业中提供出口贸易保险,这些保险当对外企业在进出口风险过程中遭受到损失会给予一部分赔偿。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结算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可以选择签订官方承认的信用保险,这样当风险发生时候可以得到一部分补偿,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经济损失。 (五)建立有关的信用管理部门 我国外贸企业中往往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这样就会导致外贸过程中出现问题,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很多外贸企业内部并没有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这样就会导致风险预见性低,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少,这无形之中就会加大企业的风险。因此外贸企业要建立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同时综合性很强的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要选择专业人士进行信用管理的工作。 五、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际之间的贸易日益紧密,国际贸易与其他行业的风险相比较大,并且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环节,风险的出现会对外贸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结算在贸易过程中处于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进行对外贸易过程中要树立结算风险的防范意识,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如何避免国际贸易中结算风险,实现资金的正确周转是一个值得谈论的问题。本文从风险回避,交易前与贸易目标国政府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对双方的合作进行风险评估,签订官方承认的信用保险,以及建立有关的信用管理部门五个办法对结算风险的防范进行了有效的讲解,希望能够为国际贸易过程中结算风险的防范有一定作用。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 一、对我国小学教师教学 教师们关注的重点是教授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能否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而且反思中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关注,重方法(98%)而轻感受(36%~40%)。但教学经历越丰富的教师,在反思时对其他方面的关注也会逐渐增多。在反思方法中,绝大多数教师集中在撰写教学反思、教研活动、案例分析、请教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这四项上,而问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以及查阅理论文献这两种方法,教师应用得非常少,平均不超过12%,而且在学校所提倡的教学反思方法上,普遍不太重视错题档案这种方法,对网络教研这种反思形式应用不多。对教研活动这种形式,普遍认为研讨主题不明确,流于形式,对青年教师成效不大。在该校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因素上,该学校教师教学理论学习不够,高达70%~80%的教师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活动。从以上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该校教师在教学反思上重方法运用,轻理论学习;重个人能力提高,轻促进学生进步;而且教学任务繁重,使该校教师疲于进行教学反思,也使得部分教学反思活动流于形式。 二、促进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及其能力提高的措施建议 (1)教师个人方面 我国小学教师首先应当加强学习实践,不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还要不断积累和修正教学中所得的实践知识。其次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才能具备坚强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来提高反思能力培养的内在心理动力,同时培养反思习惯,培养问题意识,记录思考内容,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第三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白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拓展反思途径,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多采用错题档案等形式。最后要加强教学研究,以专题引导,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反思来提高反思能力。 (2)学校管理方面 学校首先要改变管理方式,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赋予教师自由空间来构建良好氛围;注重反思指导,以各种形式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具体操作实践的指导,同时针对不同教师提供分层培训和指导。然后要改革教研模式,可开展主题式教学研讨、结对式跨年级教研活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等创新教研模式,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开放环境,促进反思交流。 作者:刘宇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双山小学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 [摘要]为了构建适应社交网络促进教师胜任力的模型,通过调查农村中小教师社交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参考教师胜任力相关文献,基于文献综述法构建了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由22个因子组成,聚类六个维度。综合已有教师胜任力模型和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考虑在线学习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在线导师、成果展示平台、资源库、多功能聊天室、定期评价等五大系统以及促进教师胜任力的六个因子群。根据模型通过在线导师提供持续实时帮助,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多功能聊天室实时沟通,成果展示平台展示教师优秀作品,定期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关键词]社交网络;教师胜任力;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胜任力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1]。胜任力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起的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和学校范围内胜任特征的一项测评运动[2]。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Huston关于教师的胜任特征的总结[3],丹尼尔森等人提出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四个维度[4],HayMcBer公司关于高绩效教师的五种胜任特征群的概述[5],Kabilan提出的教师胜任力评价标准等[6]。1998年Bissehoff和Grobler运用结构化问卷总结出了教师胜任力的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Competence)[7]。1999年Arthur将即得经验加入其中,探讨了即得经验对教师胜任特征的影响,并建构了中学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8][9]。上述研究成果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研究者所在国家采用,成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主要标准。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集中于将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探讨,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博客的教师胜任力提升。在我国教育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10],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现实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理论成果不足以指导教学实践,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要求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提升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以“国培”为核心的各级教师培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集中培训成本过高、效率偏低,必须找到能够让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能获得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社交网络如QQ、微信的出现正好满足这种需求,运用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不仅是对现有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更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笔者随机选取了广东省大埔县和甘肃省康县农村教师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88份,问卷有效率94%。 1.教师使用设备的基本情况 (1)使用设备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登录社交网络使用电子设备的分布情况,排在前两位的为台式电脑和手机,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74.7%和69.4%,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29.6%的人选择使用平板电脑登录社交网站,使用人数较少。 (2)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设备的比较 各个教龄段的教师登录社交网络使用电子设备排在前两位的都是台式电脑和手机,教龄集中在0~5年和6~10年的教师使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络的人数最多,而教龄在11~15年、16~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使用台式电脑登录社交网络的人数最多。由此看出,教龄较短的教师倾向于使用手机登录社交网络,而教龄较长的教师倾向于使用台式电脑登录社交网络。 (3)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设备的比较 不同学历的人使用上网设备登录社交网络情况不具有差异性,相对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各学历段的教师都更倾向于使用台式电脑和手机登录社交网络。 2.教师使用社交软件的基本情况 (1)使用软件 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分布情况:排在前两位的社交网络软件为QQ和微信,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85.5%和70.4%;使用微博、人人、博客、飞信相对人数较少,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34.9%、22.00%、21.5%、19.4%。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的社交网络软件主要为QQ和微信。 (2)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的比较 针对农村中小学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各个教龄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软件都是QQ和微信,而且二者所占比例相近,都在40%左右;而微博、人人、博客、飞信的使用率较低,且所占比例相近,在3%左右。各个教龄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不具有差异性。 (3)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的比较 针对农村中小学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各个学历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软件都是QQ和微信,而且二者所占比例相近,都在45%左右;而微博、人人、博客、飞信的使用率较低,且所占比例相近,在3%左右。各个学历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软件情况不具有差异性。 3.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基本情况 (1)使用功能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分布情况:排在前三位的为聊天功能、新闻资讯和分享动态,分别占所有调查对象的68.6%、69.7%和62.2%;其次为群聊和附近的人,占所有调查对象的43.1%和33.5%;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社交游戏功能使用的人数只有31人,人数最少,占所有调查对象的16.5%。 (2)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比较 不同教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情况:各个教龄段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排在前三位的都为聊天功能、分享动态和新闻资讯,都超过60%;社交游戏在各教龄段中使用的人数最少,都低于20%;新闻资讯在20年以上教龄的人群中使用人数最多,为48%,由此可以看出,教龄越长的教师越关注新闻资讯。 (3)不同学历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的比较 不同学历教师使用功能的情况: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排在前三位的为聊天功能、群聊和新闻资讯,而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功能排在前三位的为聊天功能、分享动态和新闻资讯,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学历段的教师在聊天功能和新闻资讯上不具有差异性,而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在聊天功能和新闻资讯外更倾向于群聊功能,而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则更倾向于分享动态。 (二)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 为构建适合网络环境下利用社交网络促进教师胜任力的模型,首先研究了我国目前关于教师胜任力方面已取得的成果,采用德尔菲法分析教师胜任力因子,并进行问卷调查证实因子成分以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以“胜任力”、“教师胜任力”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CSSCI”,共检索到81条结果。剔除无效样本,选取与本研究相近的13篇论文重点研究,编制《教师胜任力因子核检表》,核检表中共66个因子。将核检表发放给由九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各位专家以匿名的方式选出他们自认为重要的胜任力因子,经过三次征询与反馈,专家们的意见最终趋于一致,得出了胜任力因子22个:沟通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艺术感、遵守规则、治学严谨、质疑态度、热情、概念性思维、个人影响力、客观性、创造性、情绪洞察力、坚持性、自信心、接受挑战、抓住机遇、自我控制、成就动机、效率感、反思能力和利他行为。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调查广东大埔县和甘肃康县的农村教师200名,在SPSS软件中进行因子分析,22个因子进行降维,得出六个因子群:专业潜力、思维潜力、高阶潜力、内驱潜力、人际潜力、外显潜力。关于胜任力模型最早的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它们都共同说明了教师教学胜任力是由外显和内隐两部分构成,教师教学胜任力内隐因子包含专业潜力、思维潜力、高阶潜力、内驱潜力、人际潜力;教师教学胜任力外显因子包含外显潜力。外显潜力主要指的是显示在冰山表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表面的、可以很容易观察到的,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隐藏于冰山下面的那部分内隐因素,是内在的、根本的、不易被观察到,需要通过因子分析才能发现的。根据分析结果和内隐与外显的关系,构建出教师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在此模型中,内隐胜任力的五个因子群是隐藏于冰山下面的起决定作用的部分,而外显胜任力因子的一个因子群则属于显现于外的可观察到的部分。在此模型中,内隐胜任力因子与外显胜任力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内隐决定外显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而外显是发展的具体程度,是内隐的外在表现。通过此模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内隐部分犹如冰山潜藏水底的部分,不可直观却实际拥有巨大的能量,而外显部分即所谓的“冰山一角”。通过此模型,我们能很好地分析教师胜任力构成成分及要提升教师胜任力应该把握的要素。 三、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 互联网时代,人类的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11]。一方面,网络上各种学习资源每天成级数增长;另一方面,网络学习资源零散、无序且互不关联。西门思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12]。联通主义的产生,为新时代背景下学习行为特征提供了新的解释,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区别于传统学习理论的最大特征是:注重人文精神,关注知识源的外部联结,强调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充分考虑个体内部认知与外部群体智慧的关系。而克罗斯曾说:“学习就是优化自己的内外网络”。学习的生态论———学习就是构建及优化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13]。所以,当今的学习应该是互联的过程,是学习交流网络构建的过程。如图2所示,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利用现有的社会交互网络工具创建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目的明确的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习社交网络,开展持续的网络培训、学习和知识管理。在社交网络里有教师、专家、在线导师等多个主体,组成学习共同体,可以利用QQ、微信等交流平台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协作、评价等形式的学习对话,分享学习资源、研究成果,建立知识的连接。专家、在线导师等助学者可提出反馈和评价,为教师提供持续不断的指导,从而避免个体知识建构带来的主观性与片面性。这种轻松自然的社会交往让教师感受到良好的情感关怀,知识的获得过程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维持了教师的学习动机。根据前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设备使用的调查报告,并结合教师胜任力的模型,以及相关传播学理论,笔者构建出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模型,如图3所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模型,能够从理论上提出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具体策略和可操作模式,并通过研究对理论上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该模型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需要教师提升胜任力的因子(外显因子和内隐因子)以及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二是利用社交网络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手段(在线导师、资源库、多功能聊天室和成果展示平台);三是评价机制;四是培训主体(教师)。作为教师,要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不断地深化经验和专业的知识,知识可以传授,经验需要积累。下面主要论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教师知识和经验深化方面所要起到的作用。 (一)在线导师 创建基于“导师—研究生”[14]模式的在线导师团队。在线导师团队成员主体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他们一是身处高校,专业背景扎实;二是容易接受新事物且熟悉各种社交网络相关软件;三是时间和精力充沛,能够每天上网,及时解决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保证了教学互动的质量;四是研究生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密切,能够及时沟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对于教师,在线导师满足了他们实用、即时的学习需求,并且这种基于社交网络技术的教师学习不是在同一地点发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学习是发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下,而非人为模拟的。这种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更加需要教师得到在线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在线导师的专业知识的完善性、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潜力的教学胜任力因子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二)资源库 现今网络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资源网站,这些网站往往都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交互功能,有着较大的用户参与度。比如用于共享文本资源的博客、QQ空间、微信公众平台等,用于共享视频资源的土豆和优酷等。我们利用这些成熟的网站,首先建立分工明确的资源库,其次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再将这些能够提升教师胜任力的资源利用社交网络推送给教师,从而满足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学习需求。而针对移动设备推送的资源部分,根据最小粒度原则,我们将文本篇幅、视频长短等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切割再进行推送。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资源繁多,造成教师获取资源的时间浪费和获取通道受阻。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完善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励志故事、教学技巧等,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外显潜力和高阶潜力。 (三)多功能聊天室 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泛在性,认为人际通信交流的本质就是学习[15]。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与朋友、同事、父母间的聊天或者是讨论等,这些都是学习的机会。普遍认为,有75%~80%的学习都是以这种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的[16]。根据日本学者佐藤学的对话学习理论[17][18],我们可以通过协商分歧逐渐分享理解,并彼此改变观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多功能聊天室的社交网络将各地不同的一线教师组织起来,通过例如QQ群聊、微信通讯等即时社交软件交流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师在与其他教师同仁的交流互动中,将自己的问题、想法告之别人,在为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在交流互动中,某些时候会发现其他教师的想法比自己原来想象的更好,能学到更多有用的内容,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多功能聊天室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人际潜力。 (四)成果展示平台 学习的进行可以通过与他人经验的分享获得。而常用的方法有“案例教学”、“经验分享”。案例教学一般把自己过去成功或优秀的教学事件,通过系统的经验总结沉淀成经典案例,再通过成功展示平台让其他教师进行学习、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内化案例情景,把其他教师带入案例情景中,通过其他教师的探索、研讨习得经验。通过建立成果展示平台这种方法:一是为教师提供能够进行“案例教学、经验分享”的地方,从而使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二是在成果展示平台中,加入奖评机制和激励措施,从而体现教师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勇于分享。成果展示平台的作用就是使教师的内驱潜力方面的教学胜任力因子得到提升。 (五)定期评价 定期评价所评价的内容包括:在线导师制度、资源库(文本、图片、视频等)的建设和管理、多功能聊天室的聊天内容以及成果展示平台中教师的表现。在线导师定期提交工作总结,并定期组织在线导师开会,讨论通过社交网络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在资源库中统计教师对推送的文本资源的阅读量、视频的观看次数及评论,在成果展示平台统计教师的留言、评论。根据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和绩效,会通过积分、信誉、等级等形式表现并记录在案,然后在成果展示平台展示成果突出的教师列表,当教师看到自己的成果及其他教师的活动记录时,会不自觉地进行反思和比较,从而产生动力。让教师之间也可以看到彼此的成绩,除了合作与竞争,同时,建立专门的情感激励员,通过情感交流激励教师更多更好地参与。定期评价不仅仅是简单的评价,也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定期评价可以很好地激发教师的质疑态度、创新性等,从而使教师的思维潜力得到提升。 (六)五大模块相互作用 资源库的存储、下载等功能,为在线导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传递、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分享提供平台。在线导师制度,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及时解答问题抑或是传递最新教育信息,并承担相关教师培训任务。多功能聊天室承担了在线导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多数的交流活动,保证了信息的畅通,是整个模型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成果展示平台,一是可以为教师展示自我,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二是能够为在线导师对教师的定期评价提供反馈资料。定期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师胜任力提升模型,能够让在线导师监控模型的运行状态,从而做到及时调整提升策略。 四、基于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优势 (一)充足的前提条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军事、医疗、企业等领域一直都是新技术得以发展的温床和基地。在教育领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这也说明了新技术给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专家学者们发现,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知识增加是以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在当今的网络社会,面对面的传统交流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用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进行交流的趋势已无法阻挡。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区的教师也多采用社交网络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这必然使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形态将基于这种人们的生活形态发生变革,这也为我们利用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行的信息技术生态环境。 (二)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前期的调查,教师胜任力包含外显和内隐两大部分。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作用”原理,知道两者之间存在着不断相互转化的关系,外显因子是内隐因子的外在表现,内隐因子是外显因子的抽象内化。那么,如何才能利用社交网络促进这两部分知识的提升?基于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也包括两部分,即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体验活动,“内部的心理和意识常包括了外部的动作和操作,外部的活动也包含着内部的思维的动作和操作”[19]。教师在应用社交网络过程中的操作实践活动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些外在表现都是属于外部体验活动。而通过这些操作实践活动以及与同事、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活动,间接促进教师自身内隐知识的提升,这种从外部体验活动内化成自身能力的迁移过程就是内部心理活动,它“既不是对外物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事先存在结构的独立显现,而是包括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20]。教师利用社交网络可以做到既依赖于外部体验活动,又依赖于内部心理活动,通过两种活动的不断转化使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三)低廉的资金优势 在经济领域非常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低投高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成本控制”是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我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的“国培计划”,其覆盖面终究是有限的。而我们构建“基于社交网络促进教师胜任力提升模型”的目的也有提高成本效益的良好愿望。 (四)终身学习体系的必然要求 当一系列的“国培计划”以及类似于这种面对面培训的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就会跨越到不同地点和不同情境,在不同的转换中进行学习,他们希望能够继续进行学习和得到支持,而不是离开课堂后就终止了。面对这个问题,基于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在技术赋能(Technology-Enabled)的社交网络时代,教师不仅能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持续学习,而且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知识,探究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社交网络,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导师的指导,从而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实现。 五、结论 基于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将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相结合,将社会资源与教师教学相结合,将高校教学研究与一线教师实践相结合。在线导师、资源库、多功能聊天室、成果展示平台和定期评价这五大模块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循环系统。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提升思考 教师是构成人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人物。“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能,越来越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效果的今天,教师效能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1]教学效能是指教师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行为的主观判断和觉知,以及对实现有效教学能力的客观表征。作为理论与实践界的“顽疾”,学业负担问题备受关注,但其解决历程可谓步履维艰、收效甚微。教师的教学效能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存在着天然的“联姻”,是学生学业负担形成的重要外部场域。然而,学界以教学效能的视角来化解学业负担问题则鲜有探讨。因此,本研究以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为背景,以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化解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在性别、教龄、学历、任教阶段和区位等不同维度上的特点和差异,以了解新课程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总体现状和特点,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实施建议,以期为中小学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行为的改善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的有效减轻提供现实参依。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 为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均衡性,避免方差变异,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按照7大区域(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抽取8个省(自治区)、2个直辖市和1个计划单列市,包括辽宁、甘肃、河北、河南、广西、山东、云南、浙江、天津、重庆和深圳,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90所中小学校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380份,有效回收率为79.33%。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教龄、任教阶段、学历和区位等情况。其中男性教师762人,女性教师1618人;小学教师625人,初中教师889人,高中教师866人;0~5年教龄教师393人,6~10年教龄教师472人,11~15年教龄教师512人,16~20年教龄教师447人,21年以上教龄教师556人;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241人,本科学历教师189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48人;城市教师1241人,县城教师507人,农村教师632人。 (二)研究工具 从学生学业负担的形成机制看,学生的学习效能是其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影响因子,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为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活动,教师的教学信念、教学能力等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无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学生学业负担因子链上的重要外部场域,教师教学效能是影响学生学业负担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来源。鉴于此,以教学效能的逻辑理路探寻学习负担的解决之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属于自编问卷,包括二阶七维度。二阶是指个人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七维度是指个人自我效能感中的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期望和一般教学效能中的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业绩以及教学环境。个人自我效能感涵盖了心理学意义上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指个体对教育、教学和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的认知,相信教育、教学和教师自我能力对学生个人素养提升和学业成就发展的重要价值。它包含教学认知、教学情绪和教学期望。教学认知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对自身教育教学活动所持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教学情绪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对待教育教学行为的态度体验。教学期望是指教师希望通过教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认可、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般教学效能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基础上,外化为对成效的追求,对教师素养的规定,也即从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素养、能力和个性化特征等外化形式可以推断或判断教学成效的程度。包含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业绩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能力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而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提升教学质量,而采取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教学业绩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而获得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相关科研成果的总和。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部外部条件,包括物化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本文所指称的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以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为重要指标的教学人际环境以及以教师对学校认同感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教师教学效能的个人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姻”,共同推进教师教学观念转换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在“减负”和“增效”过程中实现学业负担问题的优化解决。问卷涵盖32道选择题,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方式,并期望通过整体以及各层面的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手段来探析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三)信度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信度。所谓信度是指问卷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越高即表示该问卷的结果越可靠、稳定与一致。通过分析,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4,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介于0.666~0.891之间。其中,教学认知为0.592,教学情绪为0.691,教学期望为0.829,教学能力为0.891,教学策略为0.834,教学业绩为0.666,教学环境为0.672,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良好,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2.效度分析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的检验通常以题目分布的合理性来判断,属于一种命题的逻辑分析。本问卷是在参考已有教学效能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特点以及遵循学业负担问题有效化解的逻辑起点编制而成。在初步拟定问卷之后邀请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家进行审查,同时发放200份问卷进行预测,根据相关专家们提出的修正意见以及问卷的预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了包含有32道题项的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调查问卷。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工具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特点和存在样态,因而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本研究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在0.442~0.616之间,呈现中低度相关,说明问卷各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679~0.947之间,达到了高度相关。这表明测量工具的七个维度能较好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总体表现 本研究从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业绩和教学环境等七个维度,对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学历和不同区位教师的教学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考察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总体水平和特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表现上的平均值为3.95,接近于临界值4。在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业绩和教学环境七个维度上,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平均值分别为3.94、3.98、4.14、4.01、4.02、3.34和4.09。其中教学情绪和教学环境的平均值最高,而教学业绩和教学认知的平均值最低。从图1中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和变化趋势。除教学业绩以外,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在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等六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在3.9以上,其中教学期望维度上的得分最高,为4.14,而教学业绩的得分最低,为3.34。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在各维度上的总体表现水平高低依次为:教学期望>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能力>教学情绪>教学认知>教学业绩。由此表明,在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总体表现水平上,教学期望的影响因素最大,而教学业绩影响因素最小。在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总体表现水平上,教学业绩的均值最低,这可能是由于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教师所秉持的“分数至上”“成绩本位”“升学为要”等传统教学价值观念尚未转变,致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旧将多数甚至全部精力用于提升班级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将升学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终极价值追求,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参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造成中小学教师教学业绩的整体水平较低以及结构性偏失。 (二)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性别差异 为考量不同性别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的七种教学效能指征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表2的数据表明,不同性别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表现上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和教学环境四个维度上有着极其显著差异,而在教学认知、教学策略和教学业绩三个维度上无明显差异。女性教师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七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教师。从图2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不同性别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由图2可知,女性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教学期望维度上的得分最高,为4.20;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水平高低依次为:教学期望>教学环境>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情绪>教学认知>教学业绩。男性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教学业绩维度上的得分最低,为3.31;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水平高低依次为:教学期望、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能力>教学情绪>教学认知>教学业绩。由此可知,女性教师的教学效能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平均高于男性教师,即女性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高于男性教师。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教学效能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具有更积极的教学情绪、较高的教学期望以及对教学环境的良好适应性造成的。首先,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女性呈现出“温婉、细致、朴素”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有益于情绪的合理管理与积极调控。另据调查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更好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2]因此,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情绪水平。其次,大多数女性教师较男性教师更喜爱和认同教师职业,在教学过程中女性教师能够获得较高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进而产生较高的教学期望水平。再次,女性相比男性具有较强依赖性,其在进入教育教学场域后,为提升教学有效性,会有意识地更新教育观念、专注教学准备、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有助于其快速适应并融入教育教学环境,因此女性教师在教学环境层面具有较高水平。 (三)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任教阶段差异 不同任教阶段对于教师教学效能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分别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任教阶段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LSD多重比较(见表3)。表3的数据表明,不同任教阶段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表现上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分别在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六个维度上有着极其显著差异,在教学业绩上有显著差异。且小学教师在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业绩和教学环境七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教学认知、教学 情绪、教学期望、教学业绩和教学环境五个维度上高中教师高于初中教师,而在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两个维度上初中教师略高于高中教师。从图3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不同任教阶段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各维度和层面上的表现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由图3可知,在各个维度和层面上,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此外,除了在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两个维度上,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略低于初中教师,在其他四个维度上均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可以从整体上来说,不同任教阶段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高低顺序大致为:小学教师>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这可能是由于特殊的教学任务和独特的教学环境所决定。小学教师相较初中和高中教师,尚无过重的教学任务和明显的升学压力,这为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此外,初中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两个维度上高于高中教师,可能是由于初中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所致。初中学生处于情感、思维、智力等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又处于人格成长的“叛逆期”,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协助。 (四)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教龄差异 不同教龄的教师秉持着迥异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念。本研究分别调查了0~5年、6~10年、11~15年、16~20年以及21年以上五个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LSD多重比较,显示教龄是影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见表4)。表4的数据表明,不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在总体表现和教学情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业绩三个维度上有极其显著差异,而在教学认知、教学期望和教学环境三个维度上没有明显差异。从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总体水平上来看,其高低顺序依次为:21年以上教龄>16~20年>11~15年>6~10年>0~5年,表明中小学教师教龄越长,教师教学效能越高。从图4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不同教龄阶段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各维度上由图4可知,21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认知、教学情绪、教学能力和教学期望四个维度上均明显高于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6~10年教龄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业绩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的教师;0~5年教龄阶段的教师在教学期望和教学环境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的教师。在中小学教师的各个教龄阶段,0~5年教龄阶段的教师在教学期望和教学环境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的教师,这可能是由于新进教师所特有的心理环境所决定的。刚从高校毕业的新进教师,对教师角色充满了期望和憧憬,幻想自己能够成为自己所理想的教师。因此,其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激情和期望,并主动适应新的教学工作环境。此外,6~10年教龄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业绩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的教师,这可能是由于这一教龄阶段的教师正处于职业上升期所决定的。处在职业上升期的教师期望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成就和建树,因此其会在做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育研究。 (五)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学历差异 为考察学历对于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大专及以下、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学历的教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LSD多重比较(见表5)。表5的数据表明,不同学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表现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教学期望维度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教学策略、教学业绩和教学环境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教学认知、教学情绪和教学能力上并无显著差异。从图4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不同教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由图5可知,在各个维度上,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高于本科学历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本科学历教师的教学效能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因此,从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总体水平上来看,其高低顺序依次为: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表明中小学教师学历越高,其教学效能越高。研究生学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显著高于本科学历教师和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可能是由不同学历阶段的教师所接受的知识、思维训练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所导致的。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其学习生涯经历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在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等知识与技能;在研究生阶段,主要培养理论创新思维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因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与本科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相比,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能够更快地理解、接受和运用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模式,其教学效能呈现出更高水平。此外,本科学历的教师比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更为系统和完整,其在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层面更加丰富和完善,因此,本科学历的教师比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的教学效能较高。 (六)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区位差异 不同区位的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效能上不尽相同,为考察区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城市地区、县城地区和农村地区不同区位的教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LSD多重比较(见表6)。表6的数据表明,不同区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表现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教学认知维度上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在教学情绪、教学期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五个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在教学业绩层面并无显著差异。城市地区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总体及七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县城和农村地区的教师,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总体及七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县城地区的教师。从图6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不同区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由图6可知,在各个维度上,城市地区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县城地区和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县城地区。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不同区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高低顺序依次为: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县城地区。城市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县城和农村地区的教师,这可能是由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达程度远高于县城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是影响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制约和影响着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速度,同时还影响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结构的变迁以及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变革。[3]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就为该地区教育领域充足的资金和物质投入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撑与保障。同时,较高的经济待遇也会吸引大批学历较高和资历较深的优秀教师聚集在城市地区,在加剧了教师间相互竞争的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技能、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效能的整体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进行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在性别、任教阶段和区位这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即女性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教师;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师,高中教师在除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以外的其他各个维度上的教学效能水平均高于初中教师;城市地区教师的教学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县城和农村地区教师。第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学历差异,即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越高,其教学效能总体水平越高。第三,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存在着显著的教龄差异,即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其教学效能总体水平也不断提升。基于此,为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水平的整体有效提升,进而助力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化解,应构筑理念先行、动力跟进和环境支撑的三位一体策略体系。 (一)理念先行———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任教阶段差异,并且在总体表现水平上,教学业绩的均值最低,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价值观念上秉持着异化的观点和理念。这一现状的改善,需要更新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确立现代教师教育观念。所谓现代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为适应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所确立的对整个教师教育活动或教育现象的较为系统化、理性化的认识和觉悟的观念体系。教师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体系,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性、情感性、情境性与开放性、非一致性、相对稳定性和外在表现的复杂性。[5]树立现代教师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思想的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部分,坚决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已与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发展相去甚远的迂腐陈旧的思想,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变革,引领教师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念。科学教学观念的形成,对于教师习得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具有重大助益,以此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为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缓解奠定理念基础。 (二)动力跟进———深度优化重塑教学素养 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存在着显著的教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秉持着不同的教学价值理念,拥有着不同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素养是决定教学实效和效能的动力所在。因此,为实现教师发展阶段的相对均衡化,需要统整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中培训,以优化教师的基本素养结构,实现教学素养的深度优化。首先,完善教师的基础性素养。知识与文化的传递者是对教师形象的传统认知,而要改变教师这一保守形象,需要构建当代教师富有内在发展需求与创造活力的新形象,形成由价值—动力系统、文化素养系统和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所构成的教师基础性素养结构。[6]其次,实现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的有机融合。传统教师培养模式割裂了学科知识的获得与教育知识的培养,使两种知识处于一种分离的平行状态。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需要实现两者分离基础上的融合,以实现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有效复合、内化和深化。教学效能是影响学业负担问题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外围因素,而教学素养的不断优化与提升,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的重要路径,其为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缓解提供了持久动力。 (三)环境支撑———共生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 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学历背景的影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位和学历差异。具体来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学历背景下的教师秉持着迥异的教学价值理念、拥有着差异化的教学知识体系以及教学技能,致使不同区位的教育资源结构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差异。改善这一现状,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水平的整体提升,需要构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教学效能的整体优化和提升创造良好的组织支持、物质条件和心理环境。学习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信念、价值观的教师们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交流等途径改善教学实践和提高自身素质而形成的组织。[7]学习共同体的存在能够打破不同学校间的地域限制,增进城市和农村教师的有效交流,并在此过程中相互汲取有效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反思自身教学方式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推进了教师流动机制的有效实施和教师资源与结构的均衡配置,从而将有效弥合不同教师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教师的教学效能差异,这为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缓解营建了现实环境。 作者:罗生全 孟宪云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小学教师运用博物馆资源下教学创新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对一般的社会而言,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就是研究、收藏、展示以及教育(汉宝德,2000)。研究与收藏,旨在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建立学术的途径。展示与教育,则在提供全民的文化信息,增进个人的知识修养,也兼具休闲文化的功能。由此观之,博物馆本身也肩负着教育的重任。位在台中市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即以“协助各级学校达成其教育目标,进而为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建立基础”为建馆目标。 本研究团队中的各个学校,皆位在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简称科博馆)的附近。面对近在咫尺的知识宝库,原本应有密切的学习与运用。然而,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为此,乃着手设计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和研究分析。 为了探讨教师们运用科博馆教育资源的现况及困扰,乃针对科博馆2公里以内的8所小学,设计所需要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随机抽样调查距离5公里内4所小学的教师们,探讨运用科博馆资源偏低的原因,并设法找出改善的方法供相关单位参考,期能提升教师运用科博馆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的意愿,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1.2研究范围与限制 本研究所欲探讨的问题有三:(1)距科博馆较近的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参访科博馆的次数是否较高?(2)对于科博馆的庞大教育资源而言,教师的认知及使用的情况如何?(3)教师带领学生前往科博馆,有何困扰的因素?为了进行问卷调查,选择科博馆附近的12所小学(表1)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A、B、C三组。距离在1.2公里以内、步行时间15分钟可到的4所小学,标记为A1-A4。距离在2公里以内、步行时间大于20分钟的4所小学,标记为B1-B4。距离在5公里以内、不宜以步行方式前往的4所小学,标记为C1-C4。 当执行本研究时,将会面临一些限制。首先,因碍于人力、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无法进行全面性的大规模调查。即便如此,所选择的12所小学,仍然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统计性。其次,针对科博馆附近小学的教师们,运用自行编篡的《台中市小学教师利用自然科学博物馆资源辅助教学调查问卷》,可以获得相关资料的数据,作为量化分析之用。从汇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了解小学教师使用科博馆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时的现况和困扰。然而,研究的结果较不容易延伸至其他属性的使用者。第三,虽然本研究的数据有限,但量化分析后的统计性结果,可作为日后进行大规模研究时的基本依据。 2文献回顾 2.1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 1986年,自然科学博物馆成立于台中市北区馆前路一号。建馆目标有二: (1)阐明自然科学之原理与现象,启发社会大众对科学的关怀与兴趣。协助各级学校达成其教育目标,进而为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建立基础。 (2)收集有代表性之自然物标本及其相关资料(含人类学遗物),以供典藏及研究,并作为展示及教育之用。各项场馆设施迄今仍陆续完成、启用,全区面积近14万平方公尺,每年参观人次在300万人以上。 2.2科博馆的教育资源 从教育资源的面向来看,主要展示区分为六大区块。包括:太空剧场、科学中心、生命科学厅、地球环境厅、人类文化厅及植物园等。永久展示区,涵盖了天文、物理、地球科学、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及人类学等领域。另外,还有随时推陈出新的临时展演。科博馆将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各类主题结合在一起,透过科技整合,来展示或演示科学教育的内涵。科博馆是科学传播中的重要平台之一,其丰富的、有趣的知识,实是科普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许多学者研究指出,科博馆对于小学教学,有正面、直接的帮助。许宗仁在《运用科博馆教学辅助自然科学习对小学生学习成就与态度影响之研究》(许宗仁,2003)中指出,运用科博馆教学辅助自然科的学习,大多数的学生持正面肯定的态度。透过科博馆的学习,能够激起学习自然科学的动机。 2.3教师使用科博馆资源的情况 当运用科博馆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扮演着主导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意愿及行动规划,不仅会影响科博馆的使用频率,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科博馆的彰显成效。教师若能善用科博馆所提供的各项资源,进行校外教学,当可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如此,不仅对学生提供多样式的学习,亦可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学习,建构出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提高学习的成效(谢鸿儒,2000)。左曼熹(2003)的研究中提到,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只有教师,才能使博物馆中的学习活动与学校中的教材做适当的联结与延伸。苏丽英(2008)的研究中也提到,在学生团体决定参观博物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不仅扮演着推手的角色,更具有决定能力与消费的决策权。陈慕迪(2002)的研究中指出,当教师想运用博物馆的资源进行校外教学时,往往会受限于(1)教师本身对科博馆资源的认知程度,(2)学校行政的支援与配合,(3)科博馆辅助资源的配合。若这三项因素无法改善或配合,则将会大幅降低教师使用科博馆资源进行教学的意愿。 3.研究方法 3.1研究架构 3.2研究对象 为了进行问卷调查施测,首先要决定出研究对象。兹以科博馆为中心,考虑路程1.2公里以内、步行时间15分钟以内的四所市立小学,随机抽样80位教师,作为A组样本。其次,考虑路程1.2至2公里的范围、步行时间15-30分钟的四所市立小学,随机抽样80位教师,作为B组样本。最后,考虑路程2至5公里范围内的市立小学,随机抽取4所小学,再抽样80位教师,作为C组样本。在此研究中,所有的路程计算,均以google地图作为基准。在google地图中,通常会有好几条建议的“规划路线”。兹选择其中最近的“规划路线”,作为本研究的行走路线。 3.3调查问卷 以“台中市小学教师利用科博馆资源辅助教学调查问卷”为蓝本,收集文献探讨,拟定研究架构,设计所需要的调查问卷。有关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要点,分别叙述如下。 (1)在教师背景的资料中,将包括性别、学历、职务、担任自然与生活科技或生活课程的经验、专业背景及任教年资等。 (2)在运用科博馆教学的资料中,将会涉及下面三项议题。 A.带领学生前往科博馆的频率,其中包括: A1带学生去科博馆的前往动机 A2教师对于科博馆的喜好程度 A3学校与科博馆间的距离考量 A4学生前往科博馆的交通方式 B.教师对于科博馆资源的掌握,其中包括: B1教师对于科博馆的认知程度 B2对于科博馆教学的使用方式 B3教师期待科博馆的教学效果 C.执行科博馆教学的实际困难,其中包括: C1学校配合科博馆的行政支援 C2教师本身的科博馆教学经验 C3执行科博馆教学的场馆空间 4结果分析与讨论 2012年2月21日发放问卷,3月5日回收。实际的发放情形,如表2所示。问卷回收后,相关次数统计数据汇整后,分析内容如后: 4.1教师背景资料 教师背景资料,大致符合台中市现行教师结构状况。惟任教年资“五年以下”较少,系受少子化影响,近五年内新进教师较少之故,非取样偏差。 4.2教师使用自然科学博物馆教育资源现况 带学生前往科博馆的频率(见表-3),A、B二组明显高于C组,显示距离较近,确实会增加前往科博馆的次数。若以自订的“加权”方式计算,经常使用的人数乘以4,偶尔使用的人数乘以2.5,很少使用的人数乘以1,从未使用乘以0,加总后除以人数,可以发现A、B、C组的前往次数,每年为1.09次、0.99次与0.55次,但是每年平均一次的次数,仍属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使用0次”的教师有68人。前往动机为“依学校课程计划”的教师,使用次数大都有每年一次以上。显示将“前往科博馆进行教学活动”置入“学校课程计划”中,有提高前往科博馆次数的作用。带学生前往科博馆的动机:在可以复选的状况下,前三强选项分别为:“自己选择可以搭配学校课程的教学活动”(59%)为主,其次为“依学校课程计划”(42%)及“有难得一见的特展”(37%)。由上述所得的比例,可以印证文献回顾中苏丽英(2008)提到的在学生团体决定参观博物馆的形成过程当中,教师不仅扮演着推手的角色,更具有决定能力与消费决策权。 (1)喜好程度:“喜欢”及“非常喜欢”带学生前往科博馆的教师比例占全体调查样本的71%。 (2)前往方式:步行距离15分钟内的A组4校,对于往返交通方式,83%选择步行明显高于其他二组学校,显见地利之便。 (3)137名(67%)受访教师认为,科博馆与学校的距离会影响带学生前往的意愿。 4.3科博馆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形 教师使用过哪些方式去运用科博馆的各项资源的前三名,依序为:利用预约系统,预约剧场教室教学活动或解说员导览130人(63%)、利用周三上午的免费时段103人(50%)、及鼓励学生办理“家庭卡”或“恐龙卡”,以便多次入馆78人(38%),第一项为免费教学设施,须“团进团出”。第三项为“付费办理、多次进出”,显示“使用费用”,影响非常大。受访教师认为科博馆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学校教学的比例高达94%,显见科博馆对于协助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地位。受访教师对于科博馆的各项设施了解及使用情形,使用情形最高的前三种,依序为:植物公园、太空剧场等节目、各项常设展览。最低的为:科学咨询、科博馆出版品及科学研习。在影响教师使用科博馆教学资源的困扰中,前五项依序为:担心学生安全及秩序、没有适当时间前往、热门课程预约不易、往返交通问题(A组除外)、部份展览及剧场收费过高。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在此研究中,以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周遭五公里以内的12所学校为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探讨教师对于科博馆教育资源的使用动机、使用频率、使用项目及使用后的效能进行调查。在各组样本中,所有路程的计算,均以google地图作为基准,选择最近的“规划路线”,作为本研究的行走路线。经数据分析后,可获致下列的结论。 (1)教师普遍认为科博馆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协助教师教学及辅助学生学习。 (2)科博馆与学校的距离会影响带学生前往的意愿及前往的交通方式。 (3)将“科博馆教学”置入学校“课程计划”中,可提高前往科博馆的次数。 (4)“使用费用”是决定使用科博馆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5)教师具有学生团体前往参观博物馆的“决定权”与“消费决策权”。 (6)离科博馆较近的学校,前往科博馆的次数较多,但每年平均一次,仍偏低。 (7)教师使用科博馆资源教学的困扰为:担心学生安全及秩序、没有适当的时间前往、热门课程预约不易、往返交通问题(A组除外)、部份展览及剧场收费过高。 5.2改善与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中所提出的问题,乃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为了改善运用科博馆资源教学的效果,本研究提出下列的各项建议。 (1)交通改善:建议政府加强规划科博馆周边公共运输系统,增进交通运输能量及便利性,促进前往意愿。 (2)策略联盟:市政府教育局可常态性办理教师科普资源运用研习营,让教师了解、熟悉科博馆资源及运用方式。订定教师使用科博馆资源的奖励办法,提升使用资源的频率。科博馆可采行策略联盟,主动提供课程教学方案,协助学校融入课程计划,即可提高前往使用的次数。 (3)认养赞助:寻求企业,认养、赞助学生参观费用。遇到部分高价特展,主动协调厂商,办理反馈性的学生参观活动。教育主管单位应增列经费,补助师生运用科博馆资源。 (4)课程配合:将学校特色与科博馆资源结合,在课程计划中设计相关的课程单元,让使用科博馆资源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摒除教师消极的决定权,维护学生利用科博馆学习的权益。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来自一线的教师,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要根据学员生理心理上的差异选择适合其学习节奏的教学方式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学员实际教学中的困惑,促进学员的终身发展。 1、权威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 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进行讲座的方式较适合于专业理论、专题以及教学经验的系统介绍。“他们(教师)需要和学生面对面,以讲座或个别交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思想。”邀请的专家学者可以给学员带来大量的热点与重点话题、丰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邀请的教师是教育理论的优秀践行者,给学员带来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讲座,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狠抓重点、猛攻难点、深析疑点、穷追热点、精缩要点。在课堂上增加专家学者与学员的沟通交流,形成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教师和学员的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师生间平等真诚的对话交流有助于生成新的意义。专家教师们的热情讲解以及学员精力集中的学习,有利于解决现实具体的教学问题,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教师根据学员、学习目的、任务的不同,选择真实的、典型的、具有创新性的案例,既要有优秀的教学实践,也要包括违背教育原理或心理学规律而导致不良结果的案例。案例中蕴含着典型的师生行为以及情感态度,通过这些客观生动的教学事例、学员积极地参与讨论,使学员明了教学理论,找出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并从中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学会教学评价与反思,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选择案例,进行深度的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也可以设计综合案例,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多层面地解读、分析思考,与教师以及同伴交流、分享,使学员思维发散、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深入地归纳总结,使培训教师整体地感受教学理论,获得全面的知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情境化,便于学员理解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3、问题式研讨 课堂上问题研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员自主探究的意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的问题要精挑细选,具有启发性、创新性,要包含教学难点问题、教育热点话题等方面。这些与学员紧密相连的问题才会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自觉主动地学习。 在课堂上要让每一位培训学员畅所欲言,有依据地发表自己关于该问题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凸现其主体地位。在同伴交往中相互启发,吸纳同伴值得学习借鉴的知识经验,共同提高。通过与教师、同伴关于问题的研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反思总结,把新知识融入到以往的知识体系之中,更新、补充、拓宽原有的知识体系,提高学员的反思总结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继续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综合地、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增加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曲洪娇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小学教师教学管理效率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常规可以说是对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要求,这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改的实施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学常规管理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行为的规范来说都是重要的保障,保障教学秩序稳定有序地展开、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转等均离不开教学常规管理这一最基本的保证。所以学校教育一定要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能够对具体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区的良好的效果。应当针对教学常规出台明确的量化要求与行为指标,加强制度完善,有效落实,规范化管理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科学有序地展开教学常规管理,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积极的条件。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依照教学计划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学工作更加有秩序地展开。教师具体授课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展开,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本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具体涉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等;能构认真分析学生、分析教材;教学进度的安排可以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个章节等。 2.认真备课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上好课,备好课是基本前提。上课前,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针对备课要制定完善的教案。备课阶段需要把握如下几点:首先应当紧贴课标要求,对教材熟练掌握;其次需要对授课的重难点做好把握,明确教学目标;第三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第四针对教学过程应当精心设计,针对每一节课都制定具体的教案。 3.把握好上课环节 对整个教学来说,上课是中心环节,一节课的时间是四十五分钟,对上课时间要对上课时间有效利用,提高上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作为教师在仪表、教风方面都必须保持端庄;其次教师必须对教案做到掌握,明确教学任务;第三、教学过程务必严谨,构建和谐的教学气氛,在师生之间构建积极的互动;第四,应当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实施个性化培养与分层教学,实现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第五,在课上能够对教材熟练驾驭,注意详略得当,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能够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做到有效把握,对教学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做好把握,并进行系统化总结归纳。第六教学方法方面应当注意多样化,切实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杜绝单一呆板的说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组织竞赛等方式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把握好作业环节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作业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在作业布置方面需要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与每节课的任务要求,把握作业量应该适量,难易程度适度;同时需要把握时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做到全收全改;第三应当注意规范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当多给学生作业正面评价;第四多进行面改,注重分析来自学生的反馈。 5.紧抓考试环节 对于教学效果检验,考试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在期中与期末以及每一单元都应该组织考试。在考试方面需要严密组织,严肃考纪;第二要依据计划按时组织考试,认真评阅试卷;认真分析开始试卷,确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对学生档案的进一步健全,能够对学生成绩有效跟踪。 6.结语 总之,教学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教师的教学管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一定要提高重视吗,把握科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取得更高的效率。 作者:高用勤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小学教师继续教学工作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坚持灵活性和多种模式的培训形式,坚持按需施教,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岗位提高,促进自主学习,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继续教育范围: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学习目标: 1、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在培训范围内,教师要按时完成培训学时,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选培校级骨干教师,并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分别参加市、省骨干教师培训,使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3、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大部分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4、不断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5、建立一支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四、培训类别和任务: 1、新教师或新调入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新教师或新调入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熟悉班主任工作,尽快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培训内容: 主要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教学基本功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4)培训要求: 所有新教师均需参加新教师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6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 新调入教师培训期为一年,期满经考核不合格者延长一年培训期。 2、教师岗位培训 1)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格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级及晋升高一职级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以及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程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突出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培训要求: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岗位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5年内累计参加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学校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将教师岗位培训情况进行记载 3、骨干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25名骨干教师,其中的部分教师将分别参加省、市级培训。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在全区乃至全省和全国较有影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3)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科研专题、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等。 4)培训要求:骨干教师培训要求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从“模仿型”转向“创新型”;从“个案指导”转向“面上辐射”。要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跟踪相结合。 学校积极向市、省推荐优秀骨干教师人选,并保证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培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1)培训对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信息,了解教育教学和有关科研成果的最新动态,部分教师具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 培训内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简单教学软件技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等。 3)培训要求:学校先全部轮训,培训结束后,接受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核验收。 5、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1)培训对象:已取得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 2)培训目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3)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教学计划》要求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教 育。 4)培训要求:年,我校教师达到专科水平的比例提升到90%以上,提高学历培训必须将知识的系统传授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教育实践环节。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助学自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课程班以及教育硕士的学习。 五、继续教育的方式 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开展培训。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集中培训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下达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的培训。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平均每年不少于48学时。本着统筹管理、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集中培训为主的方式进行。培训机构每年要组织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学校每年组织不少于18学时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把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每年制定出校本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强化培训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培训工作,并对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校每年将校本培训方案上报区继续教育办公室,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六、继续教育的管理 学校切实搞好校本培训计划,发挥师资培训重要阵地的作用,校长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使本校教师在本周期内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七、条件保障 1、依法治教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2、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 学校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仍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3、实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证书》是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凭证,是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依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使用与管理办法》,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实行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或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能参加职称评聘,不能续聘教师职务。 4、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 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和承担实验课题,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县市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 5、保证继续教育经费 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学校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负担。 6、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开放高效的培训系统。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7、完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科室,办公室主任由教科室主任兼任。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高学历教学管理方法 一、学期注册: 在籍学生每学期必须按学校规定的日期履行报到、缴费、注册手续,远程教育学员第一学期入学时必须在三级(中央电大、省、市电大)网站上进行实名注册。因故不能如期履行者,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未经请假逾期二周不注册的学员,将不安排本学期结业考试。 二、考勤规定: 在籍学生每学期必须按学校规定的教学课程安排到校参加面授辅导或网上学习,不得无故请假,因故确需请假者需持乡镇中心学校签署意见的证明方可请假。未经请假无故不参加面授辅导或网上学习者,作旷课论处,每学期旷课超对面授时间50%,将不得参加本学期结业考试并通报全县。 三、自主学习: 电大远程教育实行“一网双学”的主导型教学模式。“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涵义为:“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以网络教学系统为支撑(一网),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辅导教学相结合(双学),形成一种基于网络为基础的远程开放教学模式”。根据这一教学模式,以学员任职单位为基础建立自学小组,每个自学小组每学期开展自学活动不得少于4次,并做到有活动计划,有活动时间安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载。 四、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 在籍学生每门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学员每门课程必须上网学习4-6小时,完成4次形成性作业,参加面授辅导或网上学习出勤率达到80%,形成性考核成绩方可及格。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本学期结业考试。 五、奖励和处分: 凡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学习,成绩优良,给予表彰并向任职单位通报。 凡违学校纪律,经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分并通报任职单位;因旷课太多,造成二分之一以上课程结业考试不及格,县教育局将取消其学费补肋并通报全县。 六、毕业、结业: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正式注册学籍的学员,其所修课程的学分8年内有效。其间每门课程均可办理结业证书。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政策倾斜,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困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已不再是物质基础而是教师,其教学能力发展集重要性与特殊性于一体。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师作为学习者,其教学能力的发展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教师应敢于面对,积极应对。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1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特殊意义 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学者们大致有教育过程观和心理过程观两种代表性观点。本文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视角下教学能力提升进行阐述,故对教学能力的概念和结构不做详细解释。师资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必然离不开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教学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成为制约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1.2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地区教师事业发展的关键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在资源匮乏的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能力的均衡发展,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1.3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呈现为一个逐步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3]教师由一名新手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也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高的内在需求。 2“互联网+”: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遇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技术与设备装备、内容与资源建设、大数据管理、综合评价改革、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4]近几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逐渐兴起,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抓住时代机遇,正真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深度整合。 2.1提供高效便捷的学习和信息平台“互联网+教育” 使优势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这也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平台,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观摩学习。慕课、微课盛行的今天,教师自身的学习再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进行观摩学习。二是MOOC平台开设了教师教育课程。民族地区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为自己充电,所以“互联网+”对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高效且便捷的平台。此外,互联网资源方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信息搜集,整合域外资源,弥补资源匮乏的劣势。 2.2提供客观全面的教学反馈,指导教师调整教学 学生的学习需要形成性评价,教师的教学亦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有可能达到胜任教学乃至擅长教学的状态。“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也就是教学反馈。一是以人为镜:将自己的教学过程与网络公开课平台上的优秀课堂进行比较,通过仔细分析自己与优秀课堂教师的差距,进而逐步改善。二是以数据为镜:传统课堂的教学如何真正知晓的只有学生,但在互联网上不同,它是开放的,任何人在学习后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且评论群体具有多样性。教师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评论产生的数据,并发现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将很好地帮助其教学,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的问题。 2.3准确掌握学生兴趣爱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 大数据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预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如公开课点击率以及学习者的评论就会发现哪些课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需求分析在高校课堂也是必须的。通过MOOC平台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和教学内容不失为做需求分析的一种便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学生浏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学生兴趣爱好。 3“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告诉我们提升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因历史原因、经济条件等相对较弱,其教师更应在这时代转型中抓住机遇,提升自己,实现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3.1改变职业态度,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言之教师劳动态度。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人将它当做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地耕耘着,收获着,进步着。但也有不少人仅仅将它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培养自身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而并单单将教师作为谋生的手段。 3.2合理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如何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资源共享,打破了以往优质教育资源垄断的现状,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不仅可以观摩学习,还可以通过在线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互联网+”提供了外在的环境和机会,能否利用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面对当前信息化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需要坚持“终身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传道受业解惑者”。 3.3转变教学模式,增强创新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教育的功能已由传承、教授转向满足学习者需要的服务。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集大成者,自然而然占据了教育的中心地位,但在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教育已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调整好心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服务者的姿态进行教学,打造互动、个性、灵活的课堂氛围,由教师向导师转变。 3.4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民族政策和理论法规 团结和发展是民族高校永恒不变的任务,所以,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保持对党的忠诚。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外,还应掌握和了解相关的民族政策和理论法规,对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民族发展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民族学的基本文化素养是成为民族地区好教师的前提。民族地区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不占优势,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经费投入逐年增多,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完善,网络资源愈加丰富,此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不再是物质条件的落后,而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学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学习理念,更新观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作者:王杰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教育科学系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方言区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现状分析 摘 要:方言区由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其语言交流仍然以地方方言为主,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区使用普通话交流将是大势所趋。而培养普通话需要从启蒙教育开始,所以本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当前方言区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教学现状作深入的了解,找出方言区的普通话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普通话教学方面的不足,找出适合提高方言区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策略。从而提高方言区普通话交流水平。 关键词:方言区;小学教师;普通话 背景: 方言区概念界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中国目前存在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其中方言区就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普通话发展背景:“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中国官方用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一、当前方言区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状况 方言区教师由于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水平较为低下,然而在普通话的使用过程中也是问题百出。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从重视程度上看 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意识薄弱,领导阶层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有些领导对推广普通话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率先发挥领导作用,加上方言区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狭隘的地方观念根深蒂固,校园内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还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领导重视程度也不够,宣传也不到位,导致许多偏远山区的教师对普通话了解甚少,推广普通话的意识薄弱,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现象更是少之又少。 2.教师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很多学校领导要求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但很多教师仍然使用方言进行教学。比如淮北市三区一县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测试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不但普通话水平低,甚至连最简单的汉字也不认识,就连基本的课文朗读也不会,更不用说语音表述了。”还有的教师在自身普通话改善的学习过程中忽略学习过程,注重测试结果。他们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只是走走形式,只要交了测试费就一定可以达标。更有甚者认为普通话达不达标没有关系,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没有多大的影响。 (二)发展状况上看 教师普通话的发展存在很多差异,比如地域差异、年龄差异、学科差异等。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普通话的水平。 1.地域差异 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异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城乡普通话发展差异明显,城镇的教师普通话发展水平高于乡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在城镇的教师队伍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师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而在乡村,教师用普通话教学达不到这个比例。 2.年龄差异 教师队伍各个年龄阶段存在,随着年龄递增,学习能力下降,普通话水平也随之下降。青年教师普通话水平要高于中老年教师。他们一般都能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功也很好。而中年以上教师,普通话水平就“千差万别”。有的会一点,有的甚至一点也不会,课上课下都是用方言交流,也没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这也是当前方言区教师普通话的一大不好的状况。[4] 3.学科差异 由于学科性质不同,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文科教师普通话基础比理科类教师基础要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更扎实,语感更强。这就需要引起其他学科教师的重视,缩小学科差距。 二、方言区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现状 本研究主要以桂柳话方言区,澳门地区,重庆方言区的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现状为例。 (一)桂柳话方言区小学普通话教学体会 笔者谈到在广西北部、西北部,人们的语言主要是以桂柳话为主。所接触到的小学,除了会讲壮话与别扭的桂柳话以外,其他的语言都不会说,比如,他们常把“方法”说成是“荒华”,把“老师”说成是“老私”,把“公鸡”说成是“空鸡”等等。当学校推广普通话时,新入学的学生根本不屑一顾,而且还在学习普通话中经常闹出笑话。主要原因是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语音差异大,词汇、语法也有明显不同。结合多年的小学教育经验,笔者深刻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从学生语言获得、加工产生的全过程加以干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普通话学习的效率。 (二)澳门地区普通话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澳门回归十几年,其语言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发展,澳门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在师资、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语言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这种情况相对于澳门特区的语言政策是滞后的。此外,澳门政府当局正积极推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使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成为了其中必须和必要的一环。笔者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在普通话课程改革上应采取的措施,即尽快为普通话课程作出课程定位、修改现行的澳门普通话教学大纲、逐步引导学校采用合适的教材、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对普通话课程的经费投入、加强普通话教学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重庆方言区普通话课的朗读教学 笔者提出方言区普通话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纠正带有方言特点的语音语调,提高普通话水平,检验的方式是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在笔者看来,朗读环节之所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朗读是普通话日常运用的三大基本形式之一;二是朗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着从以声韵调为核心内容的单字单词的发音向说话能力转换的成败。因此成为从学到用的中转站,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普通话能达到的等级。由于普通话与方言母语的差距较大,人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接触到标准的朗读,只能通过两种特殊方式去模拟和学习普通话的朗读,一种是中小学课堂的课文朗读,另一种是以电视等公共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朗读比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歌朗诵比赛。 三、提高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普通话地位日益剧增,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普及普通话,但很多地区的教师仍旧用方言教学,这就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因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一些适合教师普通话水平发展的策略。 (一)克服普通话发音障碍 1.增强语音规范意识,了解普通话系统中的声母韵母区别。 2.加强语流音变训练,发好每一个音的声韵调,不等于就能说好普通话,还要努力培养好语感。 3.走出朗读的误区,吐字清、口形活、读的流利、准确,防止漏读、跳读、添读等现象。 (二)改善学习普通话的方式 1.应该普遍提高教师对普通话培训的重视程度,可以适当将普通话作为一门考试课程,一次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掌握每个教师教学常用语的发音错误,提高普通话培训的针对性。 3.拓展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式,运用多形式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普通话联系。 总之,方言区普通话的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从基础抓起,才能提高整体水平。所以,只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教学水平,才能对小学生普通话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方言区普通话交流的整体水平。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学反思 【摘 要】教W反思是中小学教师成长的重要抓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教学反思,学会并坚持在教学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最终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成长;教学行为;学习行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可是在近年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笔者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仍然停留在完成任务的水平上,没有充分利用教学反思来促进自身的成长。 反思是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教学反思、学会反思、活用反思,在不断地积累和改进中获得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反思意识弱化 部分教师把教学反思当作任务,甚至认为它只是教学设计中必备的一个环节。因此,尽管节节课在反思、年年在反思,但基本原地踏步,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 教学反思缺乏持续性 教学反思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教师持续投入精力。即使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在短时期内也很难有明显的成效。再加上一线教师疲于应对各种任务,很少有人持续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许多探究型的教学反思点也就不了了之。笔者在查看教师备课本时发现,有部分教师很认真地做教学反思,但是仅限于某次课堂教学,是零散的,甚至对教学同一方面的反思在同一本备课本中反复出现,自然就感受不到教学反思的价值。 3. 教学反思缺乏交流探讨的氛围 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关起门来反思。不交流,不辩论,就没有借鉴,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最终也没有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分学科进行,校际之间交流很少,导致教学反思缺乏碰撞与突破口。 二、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 教师既要反思“教学失败之处”,也要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集中在对教学问题的反思和探讨方面,而对很多堪称经典的教学亮点却搁置一边,较少提及。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没有从教学反思中获得更多教学自信和教学快乐,反而会因为陷入对教学问题的困惑中出现迷茫。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都应该及时记录,并进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课堂与学习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因此,教师要对师生产生的共鸣点、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及时进行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获得教学自信和感受更多的职业价值。同时,教师要对教学中出现的疏漏、失误甚至是败笔进行剖析,以吸取教训,不断积累处理教学问题的经验,在教学上实现新突破。 2. 教师既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要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反思自身的行为,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机智、教学对话等进行回顾与进一步思考。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反思。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精彩的、异常的、活跃的)。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学生会不断地制造意外:独特的见解、深度的思考、另类的角度等,这都会考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些问题无论处理得怎么样,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一旦教师积累了、思考了、探究了,对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还要注重课后积极与学生交流、对话,它会像镜子一样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课堂教学实际,更容易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也会在换位思考中找到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的教学突破口。 3. 教师既要在课后反思,也要在课前反思 现实中,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习惯于课后反思,其实课前反思同样重要。 课后反思的是“生成”。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后对这些节外生枝、锦上添花的教学捕捉和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爆发,是必须珍惜的教学资源。 课前反思的是“预设”。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在课前,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情感变化,对早已经司空见惯、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进行再思考,就可以给课堂融入更多的时代信息,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实效性。 三、重塑教学反思理念,在坚持教学反思中获得专业发展 1. 转变观念,把教学反思当作一种教学习惯,主动去思考和研究 唯有坚持才是硬道理,教师要主动完成教学反思。习惯一旦形成,教学反思就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只要留心,每个教师都会发现和找到值得研究探索的教学反思点。 2. 深度思考,学会在反思中找到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 教学反思不单单是课后记一记、想一想,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注重积累。不仅仅是一节课、一个问题的反思,更是对若干次教学反思的集合和挖掘,教师会在对比和反复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教师也可以拟定主题,有意识地去搜集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在教学反思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 3. 勤于动手,在整理中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智慧火花,很多时候由于大脑遗忘规律,会导致思考停留在原地,甚至会因为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搁置。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将点滴教学智慧记在本子上积累下来,即使搁置一段时间,在需要时自然会有整体的把握和思考,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教学观点。只有坚持写出来,才会在积累中实现专业的升华。 4. 加强交流,注重实践,在碰撞中实现自我发展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中小学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交流,听取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换个角度可以使视野更宽阔,更有利于教学的进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在与专家的互动中解决问题;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探讨,汲取他们的教学智慧,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在查阅书籍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浅论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问题及对策 摘 要: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受教师和外部学校因素的影响。当前存在着反思目的存在偏颇、缺少反思技能的培训、缺少教师的集体反思、教学反思的频次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教师的价值取向、加强教师培训,构建交流合作的氛围以及将教学反思纳入教研活动计划的策略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反思;影响因素;问题;对策 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小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旨在为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自身因素 1.小学教师素养。 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理论素养高的教师比理论素养匮乏的教师更容易看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理论技能进行反思改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人格素养。本文所说的人格素养是指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对于教学的热爱。 2.小学教师教龄。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随着教师的年龄变化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发生变化。”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相对于初任教师来说,更了解学生及教学内容,可以很快学会教学反思的技能。 3.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 教师和校领导的关系。学校的校领导品质及用人标准、教育理念都会影响教师对待教学的看法及积极性。如果校领导是公正严明、以身作则的表率,就会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动性。反之,校领导有偏执性格,打压教师的教育教学想法与行动,助长不正之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积极性。 教师和同事间的关系。良好的同事关系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如果同事之间存在隔阂,就会对教师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也会出现大量问题。 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相当融洽的氛围中一起进步、共同学习,即教学相长。学生愿意同教师进行交流,向教师提出一些宝贵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提供值得思考的反馈信息。反之,僵硬的师生关系不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对教学反思也无半点好处。 4.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即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追求和态度。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是不会有心思去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对理想教学的追求应是教学反思动力来源的一个方面;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态度,也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心理倾向积极的教师更愿意进行教学反思,心理倾向消极的教师不愿甚至厌恶进行教学反思。 (二)外部学校因素 1.学校的物质资源。 丰富的物质资源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式,甚至可以扩展教学反思的内容;反之,则不利于教师教学反思。 2.学校的组织环境。 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如果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就会反思怎样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怎样对教学活动改进能够提高升学率。如果学校的价值取向并不重视成绩,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反思时就会更加关注如何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 学校的制度环境。学校制度环境对教师的压力小,教师的教学反思就会更自如,情感态度上也更愿意去反思,制度环境若是给予教师很大压力,就不利于教学反思的有效进行。 3.学校给予教师的时间资源。 反思的时间充裕有利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入,反之,教学任务及其他教育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教师也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心进行反思,甚至会产生职业倦怠。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 (一)反思目的存在偏颇 反思目的存在偏颇首先表现为教师的价值取向存在偏颇,这种偏颇主要是受学校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及其对内容的选择,都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标准的。 (二)缺少反思技能的培训 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影响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如果小学教师掌握的教学反思技能比较少,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利用各种途径去获取反思的信息提高反思能力。小学教师中还存在着不知道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反思、运用何种方法指导实践的问题。 (三)缺少教师的集体反思 目前,教师的教学反思多为个人对教学的反思,反思方式单一。在学校中,教师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造成一些教师不愿与同事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为教学反思方法之中强有力途径的“集体备课反思法”的力度。 (四)教学反思的频次不够 目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频次是不够的,现在学校虽在各种程度上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但是能够落到实处、能够有效进行教学反思的人很少。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培养机制不健全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许多学校组织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准则,导致学校只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缺乏对教师反思技能的培训。同时,一些很少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教师每天的工作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不够。 (二)教师认识不足 很多小学教师没有对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产生认同感,他们没有反思意识,将教学反思当作教学活动额外的负担,自然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反思活动。 (三)教师间存在竞争关系 学校对教师的激励制度,使教师间存在竞争关系,一些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而导致教师间缺乏沟通交流。无论是孤立的教学,还是孤立的教学反思,均会使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关注点单一、形式固定、反思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四)缺少反思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同时,要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工作量大。学校需要经常组织学生去参加活动,同时,学生的功课也不能落下。”很多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或是担任管理职务的教师的时间很少是属于自己的,他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反思。 四、小学教师教学反思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教师的价值取向 首先要改变学校的价值取向。学校的价值取向应该从重视学业成绩转向重视学生的发展,这种转向是为了缓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并不是说不看成绩,而是将成绩作为学生综合发展的一个考查方面。学校的观念转变了,教师在教学反思时就会关注如何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从而使教学反思更加全面,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为教师作讲座,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辅导,并且可以利用在职培训进行反思技能的训练。“在教师培训中,应组织教师有系统地学习反思理论,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学习与教学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教育理论,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培训。”教师的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相对合理化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自主反思。对教龄短的初任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理论的培训,并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对教龄长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辅以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其教学反思的积极性。 (三)构建交流合作的氛围 学校的领导可以从学校的制度上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引导,创建有利于促进教师合作的氛围。可以组织一些集体培训活动和实践拓展训练,通过教师间的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增进教师对彼此的了解。同时,应该制定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使大家公平竞争。还可以设置集体成就的奖励制度,这样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团结,从而为教师间教学反思的交流奠定基础。 (四)将教学反思纳入教研活动计划 “学校应该把教学反思纳入教研活动的计划,从而在时间、内容上给予保证。”同时,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疏于教学总结的原因分析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摘 要: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经常写作教学论文,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不过,当前,多数教师平时疏于教学总结,甚至对其存在抵触情绪,分析其原因如下:(1)工作忙、压力大;(2)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3)学校教研整体氛围不活;(4)个人惰性;(5)社会行政事务的干扰。 关键词:教师;教学教研;影响因素;原因分析 一、教学工作忙、压力大 1.教师紧缺,任课负担重,工作量大 近年来,由于教师老龄化、新进教师少、小班额教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区中小学教师紧缺现象突出,因此,一线教师的任课负担重,工作量普遍偏大。 2.教学要求高,“三考”压力大 狠抓教学质量是各个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政府考评学校的直接指标。学校绩效的直接体现就是“三考”。初中需要中考出成绩,高中不仅需要高考出成绩,学考也是一个主要指标。无疑,学校“三考”成绩的好坏,就成了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因而,学校考评各年级教师,“三考”的成绩就成了主要的考评依据,故一线教师压力很大。 3.各类教学活动层出不穷,疲于应付 学校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丰富学校课余生活,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故几乎所有学科教师必须承担这项任务。除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学科教师比武活动、继续教育活动和学生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比如奥赛、作文大赛)层出不穷,教师疲于应付。 二、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1.校本教研要求不能落实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必要措施,“八个一”(每位教师一学年内必须有1篇论文,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看1本教育专著,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有1万字以上的教学业务笔记等)应运而生,完成校本教研任务,可积24分教研学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因为种种因素实际很难做到。大部分教师不能完成,久而久之,就让大家有了法不责众的心理。在每学年的年终考评中,其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以致恶性循环。 2.“评优”“评先”中教师论文的作用价值体现不够,影响积 极性 年终考评是对教师年度工作的最终评价。影响年终考评的因素方方面面,教师教学论文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整体而言,所占比值有限,以致教师在取舍中往往忽略了这一因素。 3.教师职称晋升制度还有不足 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是一种奖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措施,但总体而言,当前的教师晋升制度还是靠资历,教龄长往往有利,尤其年轻教师,很难脱颖而出。 三、学校整体教研氛围 1.常规教研活动形式化 学校常规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教师听课、教学督导活动、学科教学比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搞好常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质量,有助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但多数学校的现状是教研活动普遍流于形式,不仅有教学管理的因素,也有教师个人积极性的问题,以致集体备课往往是教师在一起聊聊天敷衍了事,听课则是学校检查人员一走大家就作鸟兽散等,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散作风,致使积重难返。 2.教研组内部文化建设 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缺乏有力的学科带头人,很难将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成员糅合成一个整体,内部教研文化建设乏力,散沙一团,往往各自为战,甚至相互防备,这无助于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哪怕有自觉的教师进行教学自我总结,也进步有限。更有甚者,在这样整体懒散的氛围中,自觉的教师往往被视作怪物,被大家排挤。这些因素肯定会影响教研的积极性。 四、个人惰性影响 教师虽然接受过相当的学历教育,知识层次、个人素养相对一般人稍高,有一定上进的自觉性,但何尝不需要一定制度、措施的约束和督促。当缺乏有力的约束时,与一般人也就差不多了,尤其那些自我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教师,课余沉迷于麻将、字牌、KTV娱乐等,很难将心思、精力集中到教学中来,更遑论教研了。 五、社会行政事务对教学的干扰严重 学校承担社会责任过多,各类行政单位对正常教学干扰严 重,可能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比如城市的各类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等)、消防部门的消防演练活动、治安部门的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活动、党建部门的党员作风建设等一些与学校或有关或o关的活动,或者教师要进行组织学习,背诵相关文件知识,或者学生被要求进行大扫除,抽背相关知识等,活动多了,师生均有不堪应付之感,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和节奏。 影响教师教研工作积极性或许还有更多因素,但如能在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等方面多加探索,让教师在教学中产生自豪感和幸福感,就能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爱教、乐教,使其或许能解开这一死结。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和策略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摘 要:聚焦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与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首先说明了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然后总结出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包括观摩其他教师授课、写反思日记、与同事交流、与学生沟通。最后提出了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策略,主要有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加强小学教师的合作反思与交流、借助现代网络设备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反思;途径;策略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基础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教师,其使命是重大而又光荣的。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需要小学教师经常反思自身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发现规律并总结经验。所谓教学反思即教师主动对自身教育教学过程的时时监控。教学反思需要教师主动并且发自内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乐于反思,并时时监控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教学反思活动会因人而异,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储备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教师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教学反思。本文将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分为如下三种: (一)专家型教学反思 一些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时不仅会考虑自身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状态,还会反思自己究竟有没有遵循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政策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的教学反思层次很高,可谓是一种专家型的教学反思。 (二)技术型教学反思 一些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很高,并且非常认真地在每节课后都对课堂教W进行反思,但是他们的教学反思多数是在对自己的教学技巧进行反思,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听课状态及课堂教学气氛和效果,可能是由于这类教师刚刚入职不久,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充足的精力去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这种教学反思的层次并不高,却也有利于改进教学,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技术型的教学反思。 (三)全人成长型教学反思 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会考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然后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整堂课学生的收获,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这样的教学反思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双方,以及环境与气氛等各种因素,并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反思,层次亦高,应该归为全人成长型的教学反思。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在小学进行将近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主要是听其他教师讲课与自己作对比、写教学反思日记、询问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师之间互相讨论等。 (一)观摩其他教师授课 观察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以及教学活动的进展,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非常有价值。在观察过程中,要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深入反思,并将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进行比较,找出优点和缺点,做到扬长避短。 (二)写反思日记 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有写反思日记的习惯,这种习惯不管是出于学校领导的硬性要求还是出于教师自身的爱好,都是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将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新鲜事、一天中的教学经历、与学生的交流等内容记录到自己的反思本中,并以日记的形式每天记录,隔一段时间再去翻看日记,会有不同于当时的感悟,会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教育规律。 (三)与同事交流 现在我们提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构建教师共同体。通常在教师团体中,一个教师的智慧是有限的,当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困惑时,自己一个人的反思效果通常不会很大,若得到其他教师的指点,可能会顺利解决问题。这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交流以及教师组成员之间的互相提点是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个关键途径。 (四)与学生沟通 目前我们的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要想到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教学反思的基点。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我们时刻从学生身上找突破,并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都说实践出真知,但是没有强大理论指导的实践,通常是比较盲目的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来支撑自身的教学实践。面对教学困境时,有深厚知识底蕴的教师更容易突破困境,在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更多收获。因此,教师应该利用闲暇时间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汲取理论知识的养分并将理论知识与自身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优缺点以及课堂教学实况等记录在日记中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反思个人的教学技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通过对不同方面的记录、分析、再记录、再分析,教师能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每次翻看日记时,都将有很多收获。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做,但需要教师能够坚持并养成习惯。 (三)加强小学教师的合作反思与交流 常言道“一个和尚没水喝”,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来说同样起着借鉴作用。当前教育提倡教师之间合作,全面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当然,这更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品质。因合作而形成的教学反思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的完善与提升。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集体备课等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其他教师一道共同进步。 (四)借助现代网络设备进行教学反思 “微课”是伴随网络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形式新颖。通常教师是无法直接看到自己上课时的状态及教学过程的,通过录制“微课”教师便可以看到课堂教学情况,这样就很容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这种策略是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网络不仅带给人们生活极大方便,同时也使学习更加便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有效反思。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反思,还可以利用“微信”中各种公众号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21世纪正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一定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借助现代网络设备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教师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设计艺术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对教师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课堂活动可以正常进行的保障。小学美术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绘画技能与基本的审美能力之外,还需要使用艺术性的语言来对艺术进行阐述,让学生可以理解美、欣赏美,继而去创造美,所以对于美术教师来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如何用美的语言来将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优美的意境,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 首先应该确定的是,美术课不是小学课程的主要科目,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艺术、放松身心,所以这样的课程并不需要非常严肃的进行,相反,它需要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小学美术课程包括很多内容,绘画、剪纸、作品欣赏都是其中的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内容来进行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但是一切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出来,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所以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拥有的,同时应该注意语言修养,用生动优美且精炼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 语言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在美术课堂上,面对一幅名画,可能学生看不懂这幅画的意思,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对这幅画进行讲解,这就非常考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艺术了,如果教师的能力优秀,那么学生可以很快了解这幅画的意境,课程就可以继续往下进行,如果教师能力普通,那么学生到时也会是一头雾水,并不了解那些名作的意义,教师为此所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二、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设计艺术的要求 1.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对艺术进行阐述 教育无法离开艺术、无法离开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性质和价值在《美术课程标准》中都有着明晰的规定,其中包括“强调愉悦性”、“关注文化与生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抒发情感,表达艺术与创意”、“让学生在文化情景中认知美术”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必须因场景的不同展开灵活的教学方法,语言的组织应当做到有序、生动、形象,并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调节自己的语调,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抑扬顿挫,形成动听的语境与优美的节奏。如果美术教师可以这样对课程进行讲解,那么课堂就会变化为艺术殿堂,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进行学习,不知不觉便会融入到课堂之中,比如对作品进行赏析是,配合与之相应的背景音乐,用适合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描述,营造文化氛围与艺术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2.使用风趣、易懂的语言营造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中低年级的学生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他们的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点,除了采取特殊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无论教学环节再丰富还是教学方式再巧妙,最终都学要靠教学语言来进行实现,所以教师应该将幽默的语言与课程中的教学形象、知识以及教师对课程的间接巧妙结合起来,让原本复杂的教学形象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状态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教授剪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剪纸的纪录片,在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是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感到快乐。 3.使用规范、精炼的语言传授课程 有关教育思想的体现有很多种,教学语言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因为它是最基础、最广泛的信息载体,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应该是对课本一味的重停也不是脱离课本、无边无际的闲谈,而是应该用最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语言要合乎逻辑,又要精炼准确,只有这样对美术知识的传授才能实现,学生才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4.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措辞,不能打击孩子的信心 教师在美术课上,既要注意对美术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看高或看轻某位学生,评价学生时语言也要注意,对学生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能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 三、美术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设计艺术 1.加强自身的学习,让自己拥有深厚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修养。 学习是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提高个人能力与修养境界的必备能力,教师决定着中国新一代人的素质,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多读书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名家名作、名言警句,还是与教育有关的著作,甚至是报刊杂志,都应该静下心来自己阅读,做到以书为友,书中总会有你想要的东西和你不知道的东西。 2.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中,为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让自己所说的每句话都可以发挥出作用,教师应该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首先,教师在每节课进行之前都应该写教案,在研究教材与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想课程的内容与进程,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课程结束后需要认真进行总结,想想有哪些想要的没有讲出来?哪些语言表达的不生动、不具体?哪些环节的语言设计的比较好?善于反思,下次才可以做的更好。 再次,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讲座、课程、甚至是电视、广播都可以成为教师利用的资源,从别人的话语中吸取经验,把他人的东西变化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乐于同他人进行交流,所谓“三人同行有我师”,别人的经验可能正是你说欠缺的,应该虚心求教,把自己的课程教到最好。 结语 教师的劳动方式很特殊,它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工作,进行表达与交流。幽默、生动的语言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富有想象力,还是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它对于语言的要求要高于其他学科,美术教师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艺术,在对学生的授课中引领学生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论文:政治经济学教育思想的探讨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的大学将对我国今后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高校应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当前及未来新形势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政治经济教学的体会,总结了几点经验,但愿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确立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理念。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围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中心这个宗旨,此种理念现已为大众所接受。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又因升学率高低的评价的客观存在,最终还是陷入了人人厌倦而又人人不得不去应对的应试教育中。先前人们还不认为大学有升学的压力,但现在大学分明在评价各个高校研究生的考取率,并作为这所大学教学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这就给我们的高校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带来一定的压力。基于学生要参加各种考试(包括考研),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确曾把眼光只放在考试的需要上,为考概念而讲概念,为考原理而讲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的煞费苦心,却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少去关注教材以外的经济现象。更让我们做教师感到迷惑的是反复讲解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生们仍是死活理解不了,考试自然是只有死记硬背了。经过与学生的广泛交流及自己的思考后,从而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固然少不了要以教材中列举的经典为教学内容,要从经典中援引思想资源,但也不应忽略现实问题。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重新审视经典,自然会使学生有新的感受、新的理解,获取新的思想资源。有些现实问题,只要善于发现,加以提炼,就会引发出学生学习、研究的话题,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们早一些走向学术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理论体系,又丰富了学生们的思想,提高了学习兴趣。反之,把教学内容仅局限于纯而又纯、玄而又玄的经典中,于学生、教师、社会,均无益处。因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经典阐释的教学观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成为当前政治经济教学的基本理念。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学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复习旧课,列出1、2、3几个概念或问题,然后是导入新课,板书要讲的章、节等内容,并在相当程度上很注意“板书”这一教学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板书固然很重要,但也时常觉得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的板书对大学生的思维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启发思考作用的同时,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还没等教师在黑板上写完,学生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高中时学过了,谁不知道。其后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介绍、分析、讲解,启发、调动、吸引学生思考,并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把他们原来有所接触但实际并未掌握好的经典概念予以生动的解释。在这个前提下再板书必要的纲目,我觉得比为板书而板书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传统的教学以传播经典文化知识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学生往往是教学活动的受动者。教材安排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除了有高分未必有高能力之外。往往还会让学生觉得所学的东西玄而且空,一旦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又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文化是多元交织的复合体,教材中所列经典只是丰富的文化知识中相对凝固了的部分,是对以往生活的总结与升华。而现实生活又是经典得以不断更新、充实、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且现实问题又极有可能成为经典问题。我们的教学的确不应只在经典上“讨饭吃”,而是应该拓展视野,把现实也纳入对象范畴。 布置能引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作业题。学生的学习观念的先进、正确、合理与否,也应主要由现实生活来引导。教师及家长的说教、干预,远不如现实的说服力强。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我在布置作业方面和学生取得了共识:一是看教材,因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肯定会对教材内容的多寡进行增、删或顺序的前后进行调整等方面的处理,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主要精神;二是做相关内容的练习思考题,一定内容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名词解释的形式,可以采取简答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辨析的形式来思考、回答,使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三是做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摘抄”。我要求学生每周摘抄能说明一定问题的、可长可短的经济文章,若能予以简短评论则更好。本以为学生会认为既要去查找、又要去抄写的“摘抄”作业,学生会反感,没想到却成了最为学生所欢迎的作业。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种作业形式,他们开始关注经济生活、经济现象,他们学习经济理论、经济知识的兴趣也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由于这种作业形式,他们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结果学生们既感到教材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必须搞懂,又感到再学习教材时也很容易理解了。通过“摘抄”作业,我认识到学生的兴趣不只限于打球、唱歌、下棋,关键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不弱,关键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很高,关键在调动。 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当今大学生,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对新事物不断产生,亲历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的经济体制构成及其运作等经济形态的重大调整,世人的价值体系及市场观念、经营理念等生活的重大转折,难免会产生思想的冲突与困惑。而学生们的思想困惑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解析、慰藉,提供积极的对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认清形势,结合各种学习工具、手段、方法,不断学习新的经济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 养,不断探索适应改革开放的教学方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进而引导他们加快知识积累的节奏 政治经济学论文:论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之“道” 在中国,大多数纠缠着我们的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常识,不是新知。 不过,新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内涵很广,乃是指集体选择或公共选择,套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政治”就是“众人之事”。当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研究个体决策问题,例如顾客如何消费、劳动者如何找工作、厂商如何定价、如何确定产量等等。与此相对,研究在个体选择之上的公共选择或社会选择的学问,则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 所谓“中国问题” 梁漱溟先生曾说,他毕生思考两个重大问题,即“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这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在他长达95年的人生历程中挥之不去。所谓“中国问题”,大致而言,包含着如下几层含义:如何认识传统中国;如何分析当代中国;如何探讨中国的转型路径。 汪丁丁的这部讲义,同样是他多年对“中国问题”深沉思索的一个总结。从2005年起,作者就在北京大学开设“立宪经济学”讨论班,讲授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思想。到2007年,又改名为“新政治经济学”讨论班,主题年年更新,内容次次不同,有不少学生连续数年选修或旁听,变成这门课的“忠实听众”与“热心聊友”,并因此收获巨大。经过了八年的氤氲酝酿,如今这本厚重的讲义终于面世,对于有志思索求解中国问题的学人而言,无疑是件极大的幸事。 在书中,作者特别强调对“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所谓基本问题,就是“真实社会情境内发生并长期纠缠着多数中国人,且挥之而不能去的议题”(见该书第八讲附录)。很显然,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种种困扰,例如医疗、教育、养老、住房、食品安全——都有逼人而来的压迫感。这些问题,无论是经济层面的还是社会层面的,并不是靠学习庄子的逍遥自在,或顿悟圣贤的天理良知就可以独自解决。 个体的善良与幸福,不可避免地依赖于普遍层面上的社会正义的实现。故而,作者反复强调,尽管表面上看千头万绪,但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正义”问题。而在经济学的语境中,正义与效率又有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因此,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在中国思考正义、效率与公共选择”。 我们很难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概括整本书的论点,仅就笔者的阅读而言,这本书的思路是:新政治经济学的界定方式多种多样,但“效率+正义”是最为贴切的路径;在正义理论领域,我们固然应当关注那些普遍而永恒的伟大学说,但同样要研究可以落实到生活中的正义感;任何正义或效率的目标,都需要一个社会过程加以实现;为了达致正义,政治民主是必经之路,但民主并不能仅建立在私人利益的基础上,需要超越个人偏狭口味的公共理性作为支撑;东方的思想传统,并不缺乏支撑这种公共理性的实践智慧;于是,中国的转型问题,在文化层面上,需要“中西文化之有生命的融合”;在集体行动层面上,则需要“探寻可以达成共识的公共政策及其表达方式”。 此书并不是一部公共选择或社会选择的标准学院派教科书,而是带有特殊抉择的中国语境下的讲稿。 于是,我们在这本书里所能读到的,不仅仅是揭橥“正义是社会制度之首要美德”的罗尔斯,创立公共选择和宪政经济学的布坎南,主张“发展的目的是扩展每个人的自由”的阿马蒂亚·森,还包括了弗兰克·奈特、汉娜·阿伦特、钱穆、张君劢、余英时和梁漱溟等诸多思想巨擘,跨越从政治哲学到国学的诸多领域,还涉及脑科学与行为经济学。 总之,这是一个以“效率+正义”为核心的、宏大宽广而又相互关联的理论谱系,为了便于听课学生和读者理解其思路,作者亲自绘制了六张大型思维导图,蝇头细字,五色纷呈,极臻精美,理论概念之间的连结关系以箭头标示出来,颇方便学人理解内容,扩展思维。 返本开新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的导言与各章写得都很长,铺垫得甚至有点考验读者的耐性。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求解正义问题的艰难,便应当承认“停下来思考”的重要。 这本书也许在当代同类着作中极为少见,既深入探讨与中国相关的政治经济问题,又能使人平心静气阅读。这也许与它的学术风格有关。和很多着名学人不同,汪丁丁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辩论家,而是一个深刻复杂的思想者,其气质更接近哲学家。他喜欢把自己的思想过程用文字和语言呈现出来,不惮于表露思索过程中的徘徊与困惑。诚如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的脸,变幻无常。”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则认为,所谓公平只是个人利益的伪装,“只存在于观察者的眼睛里”。大哲学家罗尔斯甚至用毕生精力来研究“作为公平的正义”问题。 作者显然认识到了这种艰难。在书中,他反复陈说求解基本问题的难度——复杂的涌现秩序一旦被逻辑地表达,其内在的新颖性就归于消失;基本问题,由于包含着一种以上相互冲突的有效思路,无法模式化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作者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不断讨论和互动,以求脱离单一视角的束缚。 于是,我们在书中读到了大量机智有趣的师生讨论和对话,也看到了回归一般思想史的努力——这是在与古人对话。通过这些对话,读者也许不能得到处理钓鱼岛问题的妙法,整治暴力拆迁野蛮城管的奇方,改善收入分配的对策,却终究可以有若干更广泛的启发。一个深入思考现实问题的人,不仅仅要连接上中国问题的“地气”,接续上宏大深刻的思想传统,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事。 我们也许可以说:新政治经济学的“新”,并不是“新潮”“新异”“新奇”的“新”,而是相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新”,是“返本开新”之新。 政治经济学论文:试析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来自于现实,同时又应该能解释和服务于现实。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释现实,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着不少令人困惑的地方。其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任何理论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只是总的指导原理”,“因此我们愿意在我们的报纸上登载有关的理论问题的文章,请全体同志来公开讨论争论之点”“鐾于此,笔者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观点谈点个人的认识。 1.价值理论:是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坚持以知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剥夺剥夺者”的合理性。于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被政治经济学教材看作科学的不可动摇的价值理论,甚至把劳动价值一元论作为衡量其它价值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彻底否定生产要素价值论。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得出“两个必然”的理论依据,似乎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就否定了“两个必然”。那么,是不是有了劳动价值论才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才有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不是的。劳动价值论只是用于解释两大阶级对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原因的一种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要遵照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所以,不必担心不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就会产生否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情况。 其次,马克思是不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者?不是的。他除了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外,还认为管理、科学等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孰是说不仅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经理的管理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还认为,随着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商品从直接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的共同产品。在“总体工人”剩余价值生产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进一步说明了不仅工人和资本家创造价值,知识、技术等也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清楚表明的观点。 第三,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生产要素价值论者,但每个人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马克思则特别强调劳动,而把管理、科学技术等放在次要地位上,更把物的因素看作不创造价值的不变资本。但任何人却不能以此作为彻底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由。上世纪8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主张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法国的加罗迪也在《抉择》中强调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抛弃劳动价值论,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但这些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现象也间接说明,在创造价值的各生产要素中,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变化,劳动已不起决定作用,而让位于科学、技术等。特别是我们已承认的知识经济的出现,更说明了这种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是以资本、劳动为核心和主体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以知识、科技等为核心和主体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在落后国家人们的劳动小时比发达国家多得多的情况下,为什么创造价值的能力却比发达国家小得多呢?用人们所熟知的劳动价值论是解释不清的。同样,单用知识或科技价值来解释也是不行的。因此,用知识或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坚持以知识、科技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以资本、劳动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2.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还是市场经济共有的人口规律? 现有的教材普遍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失业(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这样的观点显然与现实完全不符。我国不是也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员吗?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例证,具有普遍性。马克思说:“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的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因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侣此,首先下面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即马克思关于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人口规律的观点,应该理解为是市场经济的一般人口规律;其次,马克思不可能预测到现实的社会主义还存在市场经济;第三,由于我们现在才搞市场经济,失业现象相对于历史上的英国来说只能是“未来的景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因此,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存在,社会主义也存在。这种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分析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等。 3.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还是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 现有的教材认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规律表现为,在资产阶级这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涌现出掌握着巨大资本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同时,在无产阶级这一极,则是失业和贫困的积累,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就是说贫富两极分化。这是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大家都认为邓小平正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意味着,邓小平承认在我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之前,客观上存在着“两极分化”,否则也就用不着消除了。其实,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着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的道理。客观的发展逻辑是: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起生产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极分化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也可以说,“两极分化”是最终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条件,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还是市场经济共有的正常生理现象?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还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 现有的教材都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它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制度的不治之症。对经济危机的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 首先,所谓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是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甚至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为主 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与之并存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不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因而也不存在适合社会化生产的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成果的按比例进行生产的利益主体,因此与生产社会化相对应的占有形式,也只能是多种形式。局部占有与私人占有同时并存。生产社会化与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矛盾的两方面的表现在我国同样也是存在的。这些矛盾不及时处理,激化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经济危机。总之,生产社会性与生产成果局部或私人占有的矛盾及其表现,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应该理解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这个矛盾及其表现就存在。因而也就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不能把经济危机看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更不能看作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它是市场经济扩大再生产、台阶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其次,我们应彻底改变消极看待经济危机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条件”是商品生产。否定了商品生产,也就否定了“世界市场危机”。“论证不可能有危机的办法就是,忘记或者否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前提——产品作为商品的存在”,“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形式”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或资本主义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确点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商品经济的伴侣,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因此,消灭了经济危机,也就等于消灭了市场经济本身。 经济危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以暴力方式强制恢复市场经济已失去的平衡,使生产得以照常甚至更大规模的发展;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促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实行计划生产,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当然经济危机也有消极作用,比如引起资本的破坏;工人失业增加,生活贫困等。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否认了这一点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不过既然有消极的影响,那么也就必须引起重视,目的只在于减轻“痛苦”,而不是消灭,也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带来的“痛苦”,是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副产品。就像人有很多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给你带来烦恼和不安一样,你不能消除它,消除了,你也就不正常了。总之,教科书必须从正常生理现象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经济危机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否认或批判,那么一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这种“生理现象”,人们将不知所措,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的现象,还是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 现有的教材大都认为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定期出卖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此,有人认为现实的中国劳动力不是商品。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我认为马克思讲的两个条件只适合自由资本主义。但谁也不会否认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力仍然是商品,那么它是否符合马克思讲的两个条件呢?不符合。尽管劳动者仍然有人身自由,不过雇佣形式发生了变化,二战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后,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一改过去定期雇佣制为终身雇佣制。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再也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不仅工作日大大力缩短,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拥有财产,拥有在我们看来还是一种理想的超过小康水平的生活条件。其实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已不复存在。那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不能也不应该自由资本主义一种条件,垄断资本主义又是一种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实事求是地讲,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都是市场经济。劳动力始终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接受市场调节的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只要有市场经济存在,不管工人雇佣形式是采取定期雇佣制还是终身雇佣制,也不管工人有无形式上的财产,他只要靠不断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及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力就一定是商品。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这种分析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有人认为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劳动力商品,就意味着否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企图在否定劳动力商品的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马克思指出:只有劳动力是商品,“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普遍的生产形式,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但也只有这时,它才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说雇佣劳动的介入使商品生产变得不纯,那就等于说,商品生产要保持纯粹,它就不该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和雇佣劳动的存在对发展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决定意义。被马克思否认的市场经济我们现在还搞,作为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商品我们要加以否定,搞“纯粹”的市场经济,那就太幼稚可笑了,或者是自欺欺人。 政治经济学论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试图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中定位,是我自己一直希望弄明白的一个问题。这里姑且作个尝试吧。 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的统称,涵盖了经济学所有的理论分支。如果我们试图给经济学的发展绘制一副脉路图的话,我倾向于采取以下思路:(见图1-1 ) 无论从学说史的角度考察,还是从理论体系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在我绘制的脉路图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包括:马克思和列宁阶段的批判主义经济学和指导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经济学。 在理论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并列发展的还有西方的另外两个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李斯特的古典历史学派,前者在20世纪30年代分裂为以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和以凯恩斯为首的(国家干预)福利经济学,这两个学派的关于长期关于国家干预和自由竞争的争论在60年代左右被萨缪尔森经过调节和整合而纳入新福利经济学的体系,号称“新古典综合派”,并以当代主流经济学自居。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冷战降温,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开始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尤其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之后,经济改革和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对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市场和资本问题,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的发展,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众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开始围绕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计划经济学之后,获得一个理论发展的春天,逐渐形成了以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和转型为主题的转型/过渡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论文: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我国教育财政存在一些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此做些解释。 一、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解释 政府教育投入充足不是指财政拨款提供的教育服务能完全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这种充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做到。政府教育投入是否充足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判断:一是财政拨款能否基本保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称的或政府自己制定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或地区比较,财政支出的教育经费是否偏低。长期以来,我国法律规定应该免费的义务教育必须依靠收取学费(杂费)来维持,还有大量儿童因为交不起学费和书本费而失学。200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为3.28%,远远低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GNP4%的目标,也远远低于与我国具有可比性的印度2001年4.1%的水平。显然,我国政府的教育投入是不足的。 为什么我国政府教育投入长期不足?我国的公共财政决策机制不完善是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经费的分配是政府主导的。虽然近年来人大代表开始关注财政资金的分配,但由于财政部门提交给人大代表的预算草案非常简略[1],受信息、时间和其他因素的限制,人大不可能对预算草案做实质性的改变。财政预算的编制和调整事实上是由政府决定的。政府作为统治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由政府的效用函数所决定。在我国政府的效用函数中,财政支出是成本,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官员们的经济租金、居民的满意度等为收益。政治稳定、经济增长是各级政府的优先事项,也是官员升迁的主要考核内容,关乎主政官员的仕途。另外,用于经济增长方面的支出能产生大量的经济租金,为官员们提供了很多寻租机会。教育支出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长期的促进作用,会增加居民的满意度,但短期内对于政治稳定、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所产生的经济租金也远远小于经济增长方面的支出。特别是,居民的满意度对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没有很大影响,在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中作用很小。我国的教育财政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在政府主导的财政经费分配制度下,在地方主政官员为几年一任且主要由上级决定升迁的政治结构中,对地方政府而言,同等数量的财政支出,教育支出产生的效用大大低于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支出。尽管增加教育投入能增进社会福利,但如林毅夫[2]所指出的,没有人可以保证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政府会有激励去履行那些增进制度安排供给的政策,以达到使作为整体的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因此,居民无法对财政资金分配施加影响,政府效用函数偏离社会福利函数,是政府教育支出不足的制度根源。正如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所指出的,虽然有些例外,缺乏有效的居民声音一般会导致分配到教育部门的资源不足,而且贫穷居民更难享用到这不足的教育资源[3]。 二、教育财政严重失衡的解释 教育财政严重失衡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差距之大世界少见。 地区差距的直接原因是地方为主、分级负责的教育财政体制。基础教育经费长期由县及以下政府和农民负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巨大差距引起的地方财政能力和农民收入差距,在缺乏比较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时,必然导致教育经费的巨大差异。 城乡差距属于地区差距,其直接原因一方面与地方负责的教育财政体制相关,因为农村教育的责任主要由县、乡负责,城市教育的责任主要由市、区负责,农村地区的县、乡与城市的市、区之间财力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教育经费的差异。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对农村的歧视性政策,如不承担农村学校建设的责任,也是造成教育资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 学校之间的差距包括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包括同一区域学校之间的差异。前者是上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的表现。同一区域学校之间的差异在城市表现突出,即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区,办学条件差异巨大的薄弱学校、一般学校、重点和示范学校并存。学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长期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重点学校制度到目前的示范学校和一流大学建设,实际都是政府主动选择的。重点学校制度在早期对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特别是教育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教育发展有了相当基础的今天,它所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特别是教育腐败的负面效果已经远远大于其积极作用。重点学校制度之所以今天还能延续,是因为它能给重点学校和政府官员带来很大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和政府官员寻租、设租的结果。 学生之间的差距既产生于上述几个方面,也产生于居民家庭财富和收入之间的巨大差异。我国居民财富和收入差距之大位居世界前列。富裕家庭子女可以上条件非常好的私立学校,可以通过支付大额择校费上公立重点学校或示范学校,甚至可以出国留学。同时,大量少年儿童由于支付不起学费、书本费和其他学校收费,又得不到必要的经济资助而失学。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明确规定政府要资助贫困学生就学,但立法后近20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直接原因是各级政府互相推诿,无人承担责任[4]。 我国教育财政的巨大差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还是公共选择机制不完善。如果居民的意见能对政府的形成和官员的任用有决定性的影响,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弱势人群的众多人口所产生的力量,将会改变我国的教育财政体制、改变对农村居民的歧视性政策、改变重点学校制度、改变对资助贫困学生的推诿状况,最重要的是将会大大改变政府的效用函数,教育资源的分配将是另外一种状况。 三、学校乱收费久禁不止的解释 虽然有人有不同观点,但笔者认为学校乱收费是事实。学校乱收费的事实可以从近几年居民价格投诉中教育收费年年位居前列可以得到佐证。目前几乎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学校有多少收费项目,以及什么项目是合理收费什么项目是不合理收费,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学校乱收费是事实。 学校乱收费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突出。笔者见到的中央政府关于制止乱收费的文件是199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关于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此后各级政府几乎年年发文制止学校乱收费,但13年过去了,学校乱收费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对于学校乱收费有很多解释,如政府拨款不足、政府和其他有权部门的摊派、合理收费的界限不清、学校违反国家法规政策等等。政府拨款不足是学校乱收费的重要原因,对政府拨款不足我们已经做了解释。那么政府和其他有权部门的摊派、合理收费界限不清、以及学校违反国家法规政策等现象为什么能长期存在?笔者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学校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学校治理结构是有法律或实际效力的学校利益相关人的权利与利益的分配和保障结构。学校的直接利益相关人主要有学生及家长、学校所在社区居民、教职工、校长、政府(理论上代表社会)或其他出资人、校友等,其中学生与家长、教职工、政府是学校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我国目前还没有学校法,只是在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中有一些条款涉及到各利益相关人的权利和利益问题,没有系统的学校治理结构的规定。我国现行的公立学校本质上是政府建立的一个公共服务机构,虽然法律规定有些学校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但其经济责任,如学校债务最终是由政府承担的。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治理结构中,校长(或书记,下同)是学校的最高决策者。校长由政府任免,校长代表政府管理学校,政府与校长构成典型的委托关系。这种委托关系加上学校依赖政府的财政资金,较好的维护了政府在学校的利益。校长在学校的运行中主要依靠教职工,在目前的薪酬制度下校长本人的收入与教职工收入直接相关,在校长的任免过程中,政府有时会征询教职工的意见,因此教职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长的权力,校长的利益与教职工密切相关。校长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会自觉维护教职工的利益。当然,在政府的利益与教职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校长会根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行权衡取舍。与政府和教职工不同,学生及家长的利益在学校的治理结构中没有保护机制。 学生及家长与公立学校的关系从本原意义上是纳税人与政府的关系,在法律和现实中是公共服务消费者与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小学阶段,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学生及家长,在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服务时,只能到政府指定的学校去,没有选择余地,公立学校事实上是特定行政区域内生产公共教育服务的垄断者。虽然学生及家长可以选择到民办学校或区域外的公立学校就学,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公立学校的治理结构中,学生及家长对校长的任免、教职工的聘用和薪酬没有影响,在学校的决策中没有发言权。面对居于垄断地位且无法对其施加影响的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利益自然难以得到保障。 具体到学校收乱费久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举办学校的政府实际不想禁止,二是决定学校收费的治理结构不当。教育法规定,学校要“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学校乱收费,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收取了国家(政府)没有规定且学生及家长不愿意交纳的费用,二是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其中第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普遍和严重。 举办学校的政府实际上不想禁止乱收费,是因为该级政府没有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如果真要禁止乱收费,一些学校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学校乱收费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默认的。西安音乐学院向2004年录取的每一新生收取3万元的“捐款”,就是典型事例。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为收费辩解道:“现在一直要求学校扩招,但经费一点也不增加,你说这个学校应该怎么办?”,“除了教职员工的工资外,每年陕西省给西安音乐学院的经费是300万元。”该院的一位副院长指出,政府300万元的拨款只够半年的水电费。不算基建投入, 学院每年最少需要8000万元才能过日子[5]。中小学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虽然中央政府年年发出制止学校乱收费的文件,地方政府也以发文件的形式执行中央政府的文件,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应付舆论和公众的一种姿态,属于格斯顿所分析的“象征性公共政策”[6]。即使上级政府采取行动查处学校乱收费,也往往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而教育部门对学校乱收费承担领导责任,查学校乱收费相当于查自己,当然不愿意查,也不会有很大效果。 决定学校收费的治理结构不当,是指长期以来学校做出除国家规定以外的收费决策,或者提高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时,学生及家长没有知情权和决策权。教育法等有关法律对学校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如何决策没有明确的规定,现实中普遍由校长决策。在学生及家长对其没有制约能力的情况下,校长为了学校运转和教职工及个人的利益,自然倾向多收费。如果在学校的治理结构中安排学生及家长的权利保障机制,比如在学校(不是政府)做出涉及包括向学生收费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项的决策时,必须征得学生或家长的同意,结果将会大大不同。学生及家长评估收费决策时,会比较收费的成本和利益,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如果学生及家长觉得某些项目值得交费,将会同意学校收费。由学生及家长同意的收费,就不能看成是乱收费。这样,学校收费只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收费,一类是学生及家长同意的收费,乱收费就在源头上得到了制止。因此,治理学校乱收费的治本之策是学校治理结构的改革。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公立学校改革中,通过学校治理结构的调整,建立家长有很大决策权的学校管理委员会(School Council)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据此保护学生及家长的利益,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7]。 总之,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教育财政问题不能仅仅从经济学或管理学角度去解释,用公共选择、政府和学校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去分析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解释。 政治经济学论文:全球化的未来与中国的命运——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近来国际上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境内甚至出现数百亿美元的游资意在趁机谋利。很多主管金融的中国政府官员感到空前的压力。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屡次明确表示在近期内人民币不会升值,这次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显示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却值得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去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显示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已经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阶段。中国在未来的十年里将面临一系列的来自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回应这些挑战的困难与复杂程度很可能会远远超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面临的与国家安全保障有关的挑战。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中国经济与其它国家经济的利益冲突必将日益增加。在这个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里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在制定本国的汇率政策,金融,财政,贸易,竞争,甚至劳动政策时都会面临日益增长的国际压力。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中国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对他国有重大影响。他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会施加各种压力以影响中国的政策走向。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中国政府不可能指望靠强调主权就可以把这些压力打发走。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开始将自己在未来十年里的国际金融政策做通盘的前瞻性考虑,必须搞清楚本国在人民币升值,浮动汇率与开放资本账户等根本性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是结构性风险还是制度性风险? 最近国内很多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文章列举了升值对中国经济可能有的负面影响,但是大多数文章侧重结构性的影响,关注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以及就业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泡沫经济的可能性。本文则强调中国面临的更多的是制度性风险。结构的变化有时通过政策的逆转可以挽回,而制度变化的逆转将十分困难。从制度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直接影响如何界定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我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远远不是人民币的一次性升值,而是一次性升值引起的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十分有可能导致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账户。在以金融扩张为特征的现阶段全球化的条件下,浮动汇率加上开放资本账户将不仅使中国经济失去支撑其成长的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1]而且还要失去大量的外资。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根本不适应浮动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内经济体制将失去与国际金融风险之间的缓冲手段,全面地暴露在风险日益增加的现行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将受到弗来明—蒙代尔三维悖论的更大困扰。与日本模式相似的以重视协调轻视监控为特征的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很难抵御泡沫经济的出现。在现有中国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条件下,泡沫经济的破灭很容易导致较大的政治动荡。因此在讨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向时,不应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地讨论是否升值,而是应该具有前瞻式地将关于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账户的立场一并考虑。等到升值以后外国人再打上门来要求中国采用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账户时,恐怕一切都为时太晚了。 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秩序 中国在未来的十年里将面临一毓的来自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从制度的角度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反映的是该国经济制度与国际经济秩序的相互关系。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中国经济随着改革与开放已经与国际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讨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向,我们必须认清现在的国际金融秩序与全球化的关系。国际经济秩序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支撑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成长二十多年之久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的直接后果是发达国家的汇率由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浮动汇率的采用又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自由化。而金融自由化推动了战后经济全球化过程以生产与贸易的扩张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向以金融与财政的扩张为代表的第二阶段过渡。金融扩张又直接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出现。简言之,目前的国际金融秩序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秩序。 在时下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中,人们经常把经济的全球化看成是一个结构性过程,一个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商品,技术,甚至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过程。论战双方更是倾向用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作为全球化程度主要的测量指标。从这个指标的变化来看,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两次全球化的大潮。第一波的全球化发生于1870-1913年。在这一波全球化的高峰期,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达到百分之十四。但是这个比率从1914年随着金本位的崩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下降。经历了1929-1933年期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在1953年到达谷底——百分之六,并从此开始重新上升,于1971年达到百分之九,并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百分之十五。[2]拒绝全球化论点的人们认为如今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并不比1913年的时候高出多少。而主张全球化论点的人们则强调,如今的这个比率已经比低谷期高出很多。 其实,全球化也是一个制度转型的过程,因为两次全球化大潮的涨落均伴随着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换言之,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在二十世纪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升降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的两次全球化的大潮实际上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十九世纪的英国霸权与二十世纪的美国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更迭下由扩张走向停滞再到危机然后再周而复始的过程。[3]于1870-1913年期间发生的第一波的全球化是以英国霸权支持下的金本位以及各种双边及多边贸易关税协定为重要的制度性基础。当时的英格兰银行通过利率影响国内外黄金的流动。伦敦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国际上对英镑与其它货币之间通过黄金自由兑换的固定汇率的信心保证了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4]与此同时,1860年英法之间签订的考登—雪佛来协定不仅导致了两国之间的互降关税,而且还促使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以及德国关税同盟签订关税协定。[5]在这样一种国际金融与贸易体制的支持下,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上升到百分之十四。金本位于1914年垮台。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逆转。 1922年主要发达国家达成协议恢复金本位。英国于1925年回到金本位但于1931年退出。几个发达国家包括日本追随英国但很快以失败告终。在1931-1945年期间,世界上不存在管理国际金融的秩序。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赔偿,以及各强国采取的短识的贸易政策极大地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并导致保护主义的到处横行。各强国在“生命线理论”的旗帜下大肆争夺市场与原材料,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6]结果世界贸易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降至百分之六。 鉴于沉痛的历史教训,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二次大战后建立了以布雷顿森林体制为基础的国际金融秩序和以关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采用固定汇率。只有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严重失衡的时侯才能调整汇率。[7]在关税贸易总协定体制下,每一个会员国必须把在与任何其它国家谈判时做出的关于关税的承诺适用于所有会员国。这一贸易体制也不鼓励会员国撤销自己做出的承诺,因为当一国单方面增加关税时会受到其他会员国的报复。[8]以布雷顿森林体制为基础的国际金融秩序和以关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有力地支撑了以生产与贸易的扩张为代表的战后全球化的第一阶段。 七十年代初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始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在所谓的特里芬悖论的作用下垮台。特里芬悖论以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命名。他于六十年代初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布雷顿森林体制中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内在矛盾。一方面,美元是支持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关键货币。美国的盟国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与关税贸易总协定的支持下,借助于它们的货币与美元之间长期偏低的汇率,向美国大举出口它们的商品。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关键货币国必须维持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无法通过调整汇率来减少它的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逆差。美国作为关键货币国固然享有种种好处。由于美元是各国外汇储备、交易和政府干预汇率时的工具,它给于美国很大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美国在制定其外交政策与管理本国经济时也不需要考虑国际收支的平衡。但是,如果美国以美元贬值为手段来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话,它很快就会被其它国家的将自身货币进一步贬值所抵消。因此,特里芬预言除非各国找出其它途径来解决这个矛盾,否则布雷顿森林体制迟早会垮台。[9]由于日本坚决反对日元升值,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同时使美元贬值并向进口商品征收百分之十的关税。由此开始了以政府间谈判来决定美元与德国马克以及日元汇率的史密斯索尼安体制。该体制只维持了短短的两年。从1973年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均采用了浮动汇率。 当发达国家纷纷撤销对资本自由流动的限制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就进入以金融与财政的扩张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国际货币市场的交易基本上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1973年国际外汇交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之比为二比一。当时全球每日外汇交易量(一个资本流动的重要指标)为一百亿到二百亿美元。金融自由化的直接后果是国际外汇交易不再以为国际贸易服务为主要目的,国际外汇贸易本身成为资本攫取巨额利润的重要途径。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国际外汇交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之比已经由1973年的二比一暴涨到七十比一。全球每日外汇交易量由1973年的一百亿到二百亿美元暴涨到1995年的一万二千六百亿。[10]英国政治经济学家苏珊·斯特林芝(Susan Strange )称这种新型的国际金融秩序为“赌场资本主义”。在这种赌场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资本可以通过跨国界的流动制造谋利的机会,以金融投机攫取巨额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短短的二十年里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为此目的服务的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扩张与危机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直接影响如何界定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当巨额资本受利润原则的驱使随着汇率或利率的变动在各国间流动时,赌场资本主义就不可避免地制造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米尔斯·卡勒尔(Miles Kahler)曾经指出,实际上自从十九世纪以来资本流动一直在发展中的经济里先制造繁荣再把它们推向崩溃。这几乎是一条规律。[12]拉丁美洲于1979至1980年经历了南部锥体地区的危机,发展中国家于1982年经历了债务危机,墨西哥于1995年,亚洲国家于1997-1998年,俄国于1998年,巴西于1999年,以及阿根廷于2002年均爆发金融危机。[13]这种金融危机并不只限于发展中国家。危机不可避免的道理很简单。在资本可以跨国之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金融资本可以利用地球上任何一国的汇率或利率的急剧变动来创造利润。当大量的资本同时涌向一国时,该国经济突然出现大量的需求,这就必然刺激供给的扩大。该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同样的道理,当大量的资本同时从一国撤退时,该国经济的需求突然急剧减少,这就必然导致供给的萎缩。该国经济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虽然中国目前尚未开放资本账户,已经有数百亿美元的国际游资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的影响进入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已经在发出经济过热的警告。不难想象如果中国实现全面的金融自由化在西方国家一致要求人民币升值时将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中国。 不要以为金融危机只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事实上,在以金融扩张为标志的战后全球化的第二阶段,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虽然发达国家的危机与发展中国家的危机表现形式不同,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赌场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的头号强国美国和第二号强国日本参与制造了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两个经济泡沫。 日本的泡沫经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已经出现两次。第一次是1972-1973年。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后期。两次泡沫经济的出现有几点共同的特征。第一,在这两次泡沫中,日本企业都把庞大的资本用于股票市场上的金融投机。在1972年1月至11月之间,日本的企业,包括银行,生命保险公司,信托银行,在股票市场上投入了一万二千亿日元。这一年的1月,在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部上市的225家日本企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百分之十五点四一。到了十二月,这个回报率窜升到百分之二十八点二八,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的百分之十三至十五。在1985年,东京股票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为四点一四亿股。到了1987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九点四六亿股。在1987年底,东京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股票总值已达三百四十六兆日元,与日本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同,比美国股票市场上市股票总值多百分之三十。第二,在两个泡沫中,日本企业都卷入疯狂的土地投机。在1973年,日本企业在房地产投机中花掉了九兆日元。大东京圈的住宅用土地价格在1973年上涨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在1974年又上涨百分之三十四点七。根据1972年5月发表的一项调查,在前一百名日本最高年收入者中间,有九十五人的收入来自房地产投机。在八十年代后期的泡沫中,土地投机也成为重要手段。到1987年底,岛国日本的全部土地价值已经高达一千六百七十三兆日元,为同期美国全部土地价值的二点九倍。[14]中国经济能够在他国经济遭遇困境时不倒,恰恰是因为有一个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保护。 美国的泡沫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形式出现。商业周刊的首席经济学家麦克尔·曼德尔(Michael Mandel)在其2000年1月美国股市崩盘前夜出版的即将到来的互联网萧条一书中指出,新的金融制度是任何一次产业或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历史上至今已有三次金融革新与技术革新相结合而催生了令人目眩的经济发展。19世纪下半叶的铁路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当时美国经济每年的产出只有13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铁路的总投资就高达100亿美元。为了向这样巨大的项目融资,在纽约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股票债券市场,第一批经营债券业务的银团和第一批现资银行。现代的金融市场从全美各地和欧洲各国筹集到铁路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二十世纪初汽车制造业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另一次金融革命。在二十年代里美国生产了3100万辆汽车。而当时全美国只有3000万个家庭。美国汽车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借力于消费者信贷制度的诞生和普及。在1930年,美国不仅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五的汽车,而且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家具,百分之七十五的洗衣机,百分之六十五的吸尘器,以及百分之七十五的收音机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售出的。九十年代后期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过去,经济学家往往对风险投资不屑一顾。因为在1988年全美的风险投资只有50亿美元,而当年全美的研究开发投资总额高达1340亿美元。这种局面在九十年代为之——变。到了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已高达480亿美元。而在2000年的第一季度,也就是美国股市的牛市即将结束时,风险投资已经达年平均900亿美元的水平。在2000年的第一季度,风险投资已经占美国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三分之一。[15]在历史上现代股票债券市场十分成功地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铁路,电力,供水,煤气,电话,以及其他大型产业融资。这些产业均有稳定的现金收入和可以用作抵押的实物资产。相反,银行与资本市场很难为从事技术革新的小公司融资,因为向这些完全没有过去经营纪录的创业公司融资的风险太大而它们成功的几率又太小。风险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为什么风险投资到了九十年代一显身手呢?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 前边说过,浮动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金融投机的泛滥。在赌场资本主义的形态中,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利润成为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则为实践这个原则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技术革命意味着相关的技术同时出现。 这些技术的商品化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因而有着极为广阔的新市场。这种前景使得投资风险成为次要的考虑。同时,技术革命带来的股市牛市又使得风险投资不仅取得高回报而且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它们的投资中脱身。技术革命与金融革命结合的结果是即使经济成长加速也使经济危机加深。这就是美国经济在九十年代为什么空前繁荣而在二十一世纪初经历了已达四年之久的经济困境。 全球化的未来与中国的命运 主张中国与国际经济秩序全面接轨的人们可能乐观地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金融领域采取浮动汇率与开放资本账户是中国早晚要走的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表明固定汇率的脆弱性。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与国际接轨。一国的经济只有向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并通过国际竞争的洗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况且,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已经积累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已经在数个周边国家成为事实上的硬通货。中国也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外汇储备。随着中国向世界工厂的地位迈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肯定要进一步上升,早晚要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之一。为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金融大国之一,人民币应该尽早向浮动汇率的方向发展。中国也应该尽早开放资本账户。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是全球化过程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事实上,在讨论资本主义长程运动的文献中有两种周期理论对我们理解全球化的未来走向有重要的启示。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吉瓦尼·阿里奇关于霸权周期的理论。阿里奇指出,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经济在每个霸权支撑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均经历了资本积累的周期。在每个周期里,当经历了一次主要的生产与贸易的扩张后,过度积累的资本以及国与国之间对流动资本的竞争均导致金融与财政的扩张。而金融与财政的扩张迟早会导致一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全球规模的危机。在这种危机中,旧的霸权与它所支持的国际经济秩序垮台,新的霸权与它所支持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资本主义史上,这种周期在荷兰霸权,英国霸权,以及战后的美国霸权下均出现过。[16]另一个是卡尔·普兰尼关于资本主义经济长程运动推动力的论述。受两个走向完全相反的力量推动。这两个力量一个是关于社会保护的努力,一个是关于释放市场力量的努力。十九世纪的释放市场力量的努力最后导致了1929-1931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保护社会的努力则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美国型新经济秩序(the New Deal)的兴起。[17]普兰尼的观点也可以用来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长程运动。从普兰尼的观点看来,七十年代初发生的变化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它代表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长程运动中由保护社会转向释放市场力量这一重要的转折。在这个新自由主义大旗下的保守主义革命中,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缓和法规(deregulation)。这些政策导致了对发达国家的工资与就业的全球性挤压(slobal squeeze)。“[18]结果,经济不平等日益加剧,各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中国政府靠自己人为的政策为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虽然这两种观点侧重点不同,但是他们正好构成了我们理解现阶段全球化过程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的互为表里的两个侧面。一方面,金融自由化使得资本可以跨国界地自由流动。 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流动成为可能,在利润原则的驱动下,发达国家的工资与就业必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下向压力。这两种趋势日益增强的相互作用必然带来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动。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又必然带来重大的政治后果。当然,有可能在全球化制造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之前发达国家的国内政治就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使全球化的过程缓和地逆转。例如,美国已经有几个州通过立法禁止公司把工作机会转移海外。但也可能人们仍然笃信全球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直到有一天全球化把我们推向一个危机的深渊,重复二十世纪前叶的历史。 我们无法断言目前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困境意味着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到了危机的前夜。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以金融扩张为特征的战后全球化的第二阶段中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稳定性日益增加,导致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危机并出现全球化过程自身的逆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如果开放资本账户与实行浮动汇率等于是将各国在1929-1933年大萧条后建立起来的防范危机的安全机制完全撤掉。如果有一天危机真的到来,中国将深受其害。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的国情特殊,1997年许多亚洲国家都遭遇了金融危机,只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在过去的几年里,发达国家都遭遇了经济困境。中国不是也没事儿吗?中国经济能够在他国经济遭遇困境时不倒,恰恰是因为有一个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保护。在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讨论中,中国由于没有开放资本账户而幸免于难几乎是国际上的共识。由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基本固定的汇率,中国的出口在万马齐喑时表现优越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不仅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与全球化紧密相关,而且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都离不开全球化两次大潮的影响。在几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关键时点,全球化的潮涨潮落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的走向。中国的近现代史有着明确的与他国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始于十九世纪末终于二十世纪初的第一次全球化的大潮是在英国霸权的支撑下实现的。在那次全球化的大潮全面展开之前,霸权国英国的触角就已经通过两次鸦片战争伸到中国。1871-1913年期间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在亚洲的表现形式是西方列强打上门来要求通商。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改造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国内制度以回应西方国家的挑战。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并加入了帝国主义的阵营。 中国则在数次改革的尝试中失败并在几次反侵略战争中成为战败国并失去巨大的利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在1914年的逆转意味着赖以调整西方工业化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土崩瓦解。这导致西方列强之间争夺市场与原料的冲突日益加剧并以战争的形式来解决。 这种帝国主义性质的争夺直接导致了1919年的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当第一次全球化的逆转将工业化国家一步步推向大萧条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美国新政式的自由主义成为人类社会回应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的三种不同形式。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仍然代表着这三种选择之一。法西斯主义随着二战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在战后的头二十年里,其他两种选择仍然在互相竞争。这两种不同的回应全球化逆转的制度性选择到了七十年代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当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开始出现问题时,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了脱计划经济的过程。中国在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把握了全球化浪潮变化带来的机会。七十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全球化由以生产与贸易的扩张为代表的第一阶段进入以金融与财政的扩张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在全球化第二阶段中,发达国家先后实行了金融自由化。由金融自由化释放出来的流动资本是中国得以吸引外资的根本性前提。如果真的出现全球化的逆转,中国以今天与世界经济切合的程度不可能不受到重大影响。而在那天来临时,中国是否已经采用浮动汇率和开放了资本账户将对所受影响的程度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 结论 在上次资本主义全球化逆转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开始在本国经济体制中建立各种风险防范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英国更是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与限制资本自由流动大大的降低了金融风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金融自由化加速了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以各种形式的流动。这种流动固然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浮动汇率与资本跨国自由流动极大地刺激了金融投机。而这种投机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中国到目前为止之所以能够避免金融危机并维持不断的经济成长,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所谓的“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存在。换言之,中国政府靠自己人为的政策为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如果中国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向发达国家的汇率政策看齐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国际金融环境要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必须准备承担与浮动汇率和限制资本流动相连的风险。(作者单位: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 政治经济学论文:全球视野下的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概述 摘 要: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它的研究焦点是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本文以方法论为标准对西方主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的归类与评介,评述了经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现实主义霸权稳定理论、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以及历史主义下的考克斯与斯特兰奇的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经验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即政治社会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运行与发展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经济活动不仅在国内具有政治意义,经济活动一旦跨越国界也就有了国际政治甚至是全球政治的意义。跨国的经济活动要受到其他主权国家的政治结构以及由这种政治结构产生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因为它影响到其他主权国家内社会力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国际经济的运行和利益分配还影响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和权力关系,这种实力对比对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位势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经济联系产生的权力关系限制了国家的自由性;反过来,国家间的权力关系也影响着世界经济运行体制和国际经济成果在国家间的分配(甚至包括国家内部的分配关系)。对这种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现象的系统研究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PE)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更进一步的分析,世界经济对各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国家关系层面,它对各民族内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民族国家原有的经济政治结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会产生强烈的抵触、融化作用,或排斥其影响,或对其进行“扬长避短”。这实质是一种世界政治经济现象。因此,近来人们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又称为“全球政治经济学”(GlobalPoliticalEconomy,GPE)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上世纪60年代末起,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严重危机,国际货币危机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出现停滞,保护主义再次在西方发达国家抬头;许多学者开始担忧,世界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由于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各国为争夺市场,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而出现的国际政治冲突。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再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一些西方学者希望通过研究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国际经济的新变化,研究世界经济史中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冲突等诸方面问题,为国际制度建设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寻求政治上的答案。这些研究符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原则,而且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些20世纪后期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大体可以分两类:经验实证主义/还原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② 一、经验实证主义方法论下的理论 经验实证主义在哲学中是指应用历史经验来证明假定与理论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科学的任何领域内,假定与理论都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证明,都需要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然而,经验实证主义把历史的经验绝对化与教条化,并以此来推导和预测未来,把社会与历史的发展还原为一种旧的历史经验与经历。这种方法论下的理论往往带有一定宿命论和历史还原论的色彩。这种研究范式主要存在于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当中,但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这种方法。 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体现在这两种理论上:霸权稳定理论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这两种理论首先各自把国际政治的一些假定运用于国际经济所依赖的政治关系的研究,然后运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公共商品理论、博弈论来说明国际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国际经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自由制度主义和霸权稳定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制度的设计和维护,国家仍可以维持经济合作以及政治合作;霸权稳定理论强调国际权力结构是决定国际经济合作是否导致政治冲突的关键。但这两种理论共同特点是都带有强烈的经验实证主义。 1 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理论 霸权稳定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首先提出的,后来经过吉尔平、斯蒂芬·克拉斯纳等人的扩充与修改。③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开放和自由世界经济需要有一个居霸主或主宰地位的强国,霸权的衰落必然导致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削弱与瓦解。这种理论把国际政治的假定作为国际经济的政治背景的研究基础,认为国际经济处于一种冲突的国际政治的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下,要建立和维持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信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霸权国存在。 霸权稳定论的作者的依据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集体商品”理论。所谓“公共/集体商品”就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消费的商品,而且一个消费时不影响其他潜在的消费者消费。但由于人人都可以消费这种商品而无需付费,这种商品往往供应不足,除非经济利益促使某个经济主体愿意为这种商品承担较大份额的费用,或者某个机构(如政府部门)迫使消费者为这种商品付费。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这个机构就是霸权国家。 霸权稳定论认为,开放自由的国际经济体制(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就是一种公共商品。用克拉斯纳的话来说,它是在“特定的问题领域内,经济行为体的期望所共同关注的那些原则、规章条例和决策程序”④。霸权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建立这种国际经济体制,以确定各国的行为规范,防止欺诈和损人利己,分摊成本,抑制经济民族主义,从而达到限制冲突,维持秩序的目的。霸权国建立维持这种体制的力量在于具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但是,霸权稳定论者相信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扩散财富的功能,或者说是经济发展的后来者利用后发优势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的功能,加之利用“公共商品”免费搭车的特点获得更快发展,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国际权力分配的格局。霸权国的实力衰落使得霸权国不再愿意维护这种“公共商品”,出于国际政治的现实考虑(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假定)而采用经济民族主义的保护政策以保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因此,国际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受到削弱,直至最终瓦解。国际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的瓦解又导致各国间争夺财富的政治冲突,甚至战争。 霸权稳定论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就是这种必然的霸权稳定与衰落的循环往复,不论技术水平的发展如何、核武器是否存在以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强弱都不会改变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这种特点。因此,这种理论具有一种宿命论的成分。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对19世纪以来英国霸权兴衰的经验基础上的,并且结合美国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历加以实证。不论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各种假定,还是“公共商品”中的各种假定都充斥着经验实证主义的色彩。 2 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罗伯特·基欧汉是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首创者也是这一理论最有影响的学者。在1984年出版的《霸权之后》一书中,基欧汉首次较系统地阐述了自由制度主义的思想。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体制是一个处于国际权力关系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中间变量或干预变量,它可以由霸权国建立,但是一旦建立它便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功能,即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有效运作,减少动荡,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防止市场失灵和欺诈,因为国际体制中的规范、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行为施加影响,另外,国际体制的存在可以使国家从中预见到自己的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和其他国家行为的可能性。基欧汉强调,即使国家是一个自私的自我利益的追求者,在一个无政府的世界中,即使没有霸权的存在,由于国际体制的存在,它们也能进行合作。因为相比较一个没有国际体制的秩序而言,尽管国际体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却仍能相对促进国家利益。⑤ 基欧汉在他的理论中没有排斥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假定,如无政府的国际结构、国家是国际主要行为体、理性行为体。但是,基欧汉同时对其中的国家利益与理性的假定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强调国家利益应是具体的,如财富的绝对增加,淡化了国家生存欲望的重要性,而更加强调相互依存对国家利益实现的作用;认为理性不应该是现实主义对利益的绝对追求,而是一种既定条件下的相对满足。他认为,如果一个国际体制下具有促进各国福利的功能(增加绝对收益),国家可以通过理性的比较选择合作。因为没有体制的世界经济可能充斥着更大的不确定、动荡和欺诈,建立新的体制可能成本过大等等不利因素。 基欧汉的这种理论后来又得到其他一些学者的支持与补充,如阿瑟·斯坦、查尔斯·利普森、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海伦·米尔纳、当肯·斯奈德等人。⑥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基本也是与现实主义的霸权理论的方法一致的,坚持了现实主义的主要假定基础上,强调的是固定不变的人性、不变的思维理性,所选取的历史资料也是历史时期的某个片段,如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领域或阶段,如货币领域和能源领域;并且把这种经验绝对化,作为预测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准绳,认为国际体制在人们的这种工具理性的学习与选择下仍然会继续延续与发展下去。因此,它同霸权稳定理论一样,在方法论仍是一种经验实证主义的。但在历史观上它却有某种进化主义色彩。但这种进化主义依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基础,认为理性的人通过利弊比较(或者说工具性学习)可以创造和维持一种促进合作的国际体制,只要这种体制可以促进各国的福利(或安全),对所有人/国家都有利。这种进化主义带有一种功能主义的色彩,以结果来解释原因,仍然带有强烈的“后此谬误”(theposthocfallacy)的特征。⑦但这种进化主义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还原论,因为它的进化动因仍可以归结为一种不变的固定人性上。 3 世界体系论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论最系统、最有影响的阐述者。他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未来的灭亡》是其世界体系理论经典的代表作品。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认为,作为一种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16、17世纪自西北欧出现以来,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发展模式,尽管出现过霸权国家兴衰(如荷兰、英国、美国)和经济中心地理变化(从原来只限西北欧转向了包括北美、日本在内的北半球),但其内在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即这种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生产分工体系(中心与外围)、均势的国家体系和意识形态是维持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就是一种整体上(世界性的)有效的分工方式。核心生产者提供工业品,它的优势在生产中以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的低成本,外围生产者提供原材料,它的优势是强迫劳动的低成本。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多边的国际政治均势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并构成支持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关系的基本政治结构。在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区国家和准边缘国家以及准外围国家都在从世界经济中谋求积累。这就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竞争。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获取经济剩余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军事实力和在世界竞争市场有效竞争的能力。通过这种市场交换与政治强制,核心国家比边缘国家从世界经济中获取了更大的经济积累,并决定了各类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地位,即中心与依附的关系。另外,多边的均势体系使得无一核心国家能以一个世界帝国形式独占世界经济的剩余利润。因为中心国家之间(也包括各类国家之间)存在着为积累的争夺,它们力图通过各种政治经济的战略使自己成为利润最大化的地区,促进资本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流动,这既为技术的全球扩散提供了新的机会,也防止了某一国家在政治上控制世界经济,并从中获取垄断性的积累。这样,中心国家间的均势努力阻止了单一国家利用压倒优势的政治权威(世界帝国)来改变世界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和交换方式,这又维持和发展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沃勒斯坦看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还产生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不公正的资本主义辩护,而且塑造了这一体系内所有人的思维,维护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此,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由于经济分工、政治统治和文化影响功能不断得到了维护与发展。⑧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尽管运用了历史唯物论来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但他的方法论中仍然存在着经验实证主义的成分。因为他把16、17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绝对化了,并且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否定资本主义内在变化的可能性。这使人在其理论中看到这样一种逻辑:16、17世纪建立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尽管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但一直在自我维护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体系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无法撼动这一体系,反而客观上起加强这一体系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的灭亡只有等到它发展到最成熟时,其内在矛盾积累到最大时,由于突然的危机被一种“历史的社会主义”取代。沃勒斯坦也谈历史的发展,但他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却是一种经验主义永恒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16、17世纪以后的变化、发展都是一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初形态的还原,因而过分地关注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因素。另外,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分析具有宿命的色彩,缺乏对人在创造世界中的主体性的分析。 二、历史主义方法论下的理论 历史主义方法论强调对事物、事件、现象的研究应根据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从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辩证地考查,历史的变化与发展不是一种还原式的历史循环,而是一种发展的进化论。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反对用抽象死板的公式或者固定不变的因素(如不变的人性和固定的社会结构)来研究社会事物与现象,强调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继承性。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社会时更多的是注重历时性的(di achronic)因素,而不是像经验实证主义那样专注于共时性(synchronic)的因素。这种方法论在本体论上强调人是社会本体的塑造者,人对社会本体的塑造是历史的具体的。这种理论一般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某种不可知论的成分。认为,历史是人的实践的具体产物,历史发展有趋势性,但历史发展的具体结果需要由后人的具体实践来创造,前人无法事先预见。在西方国际经济学中,罗伯特·考克斯(RobertW Cox)的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他的《生产、权力与世界秩序》是这一方法论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与考克斯同一流派的还有斯蒂芬·基尔(StephenGill)和戴维·劳(DavidLaw),基尔与劳所写的《全球政治经济学》(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88)也是这一方法论的著作。另外,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SusanStrange)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这种方法论特征。 1 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建立在这样的论述上:不同的国际生产组织形式塑造了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社会生产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国家形态、国家利益,也塑造了不同的世界秩序;但同时,也产生着经济、政治与社会矛盾,人通过反思这些矛盾,创造着新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 具体地说,考克斯提出影响人的行为三种力量是:物质能力、意识和制度;这三种力量构成的历史结构决定着生产、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在某种历史结构下,“生产组织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力量,它们反过来影响国家结构的变化;国家结构的整体性变化改变了世界秩序的矛盾;”特定的霸权世界秩序又可以影响国家的形态,国家形态的变化影响国内的生产组织的变化。⑨考克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法,认为生产组织形式是社会力量(阶级)产生的基础,也是其他一些人类活动的基础;生产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社会基础;国家形式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有机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形成的特定“历史集团”的产物;但国家的形态还受制于世界秩序。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后,国家的生产是与世界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处于世界性的等级式社会生产关系之中,国家的形态也受世界秩序的影响。这样,国家的形态处于国内外社会生产关系的双重历史的、具体的建构之下。这样,国家的利益和对外行为就被历史具体地塑造了。这种塑造的基础仍是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世界秩序根据考克斯的界定是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体系。霸权的世界秩序是霸权国(如历史上的英国与美国)把本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推广到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同的产物,也是其他国家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效法与服从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状态。非霸权世界秩序是各大国为使自己的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世界主要形式进行竞争的秩序(两战期间的世界秩序)。因此,世界秩序从根本上说,也是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物,是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的权力的产物。⑩ 这种世界政治经济的分析是实践本体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中的具体体现。生产、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都是人实践的产物,不存在外在的给定性。物质力量、意识与制度是决定生产、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的历史框架,这三种因素都是在人实践过程中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生产过程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生产、国家和世界秩序的变化。在考克斯看来,霸权秩序只是这种社会永恒发展下的暂时的社会平衡,它的社会交往模式和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能被固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平衡会逐步打破。各阶级会从矛盾与冲突中进行反思,创造出新制度(社会运行规则)。这又会导致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的新变化。这种反思不是工具理性的思维,而是一种建立在批判基础上的创造性心智活动。有机知识分子的主观创造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前提。通过有机知识分子的主观创造(思想)来教育大众形成一种普遍主观共识是建构新的历史结构的基础。这里,考克斯继承了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强调社会的变革不仅仅是经济矛盾下的产物,物质关系的变化并不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变化,只有对人的主观进行教化,改变人的主观,形成一种集体的共同意识,才可能促进社会的变革。但这种变革不是宿命性,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这样,考克斯没有用一种抽象不变的人性和结构来解释世界政治经济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关注世界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动因,关注历史在过去是如何变化,并通过分析历史是如何变化的来观察未来的变化。并且他对这种变化的分析不带宿命论和目的论的成份,而是强调历史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强调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方向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2 斯特兰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英国学者斯特兰奇建立了一种结构性权力框架的模式对市场与国家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她指出:结构性权力决定着世界经济(生产、交换与分配)如何运行,而且在这种结构性权力下的世界经济内在地体现着某种政治———“财富、秩序、自由和正义”四种价值的分配和“风险与收益”的分配,从而在世界经济运行中“谁得到什么、如何得到”之类的政治问题有了结果。即权力结构决定着世界经济,经济体制中体现出政治。 斯特兰奇认为,决定经济体制的是权力,权力决定了各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体制中四大价值观的不同分配比例;权力决定市场运行和环境。但她强调,决定经济体制的价值分配与成本、收益、机会和风险的分配的权力是一种结构性权力。这种结构性权力构成和决定全球各种政治经济结构的权力,是决定办事方法的权力,建构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人民、国家与企业关系框架的权力。结构性权力是通过对安全控制,对生产的控制,对信念的控制和对知识、信仰与思想的控制而获得。斯特兰奇把这四个文献产生出来的权力综合成决定国际经济的结构性权力。 从对结构性权力构成的四个基础的分析看,斯特兰奇强调这四种结构是相互依赖的,彼此互为基础(彼此并列,没有一个处于优先的地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结构性权力。 斯特兰奇的这种结构性权力分析框架充满着实践本体论的色彩。在斯特兰奇的理论中,正是掌握结构性权力的主体(人、阶级、或国家),把自己的利益诉求转化为一种制度安排,形成了一种经济体制,从而决定市场的成本、风险的分配,决定市场运作过程中各种价值的分配。因为结构性权力的主体可以通过强制的力量来维持稳定,可以通过控制生产的权力来决定生产的组织与分配,可以通过控制着信贷的创造与发放来抵制或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思想与知识控制和传播加强强制力量,决定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加强金融权力,诱导人们去认同现存的制度安排。因此,她眼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安排是人实践的产物。 建立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下的斯特兰奇理论有历史主义色彩。因为结构性权力主体历史、具体地塑造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或者说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是由社会历史地、具体地建构,而不是可以还原的。但由于斯特兰奇没有深入探究四种结构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尽管她也强调国际关系理论应该关注国际体系的变化,这导致她的理论没有对国际体系变化的动因进行深入的解释。虽然在后来斯特兰奇把国家、市场和技术视为结构性权力变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变化的三个决定因素, 但同样也没有深入分析国家形态、市场和技术是怎样变化与发展的,以及什么是动因促使它们的变化与发展,而只是说明了这三个因素如何共同影响与决定安全结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变化。这一点使得斯特兰奇理论中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带有瑕疵。有人甚至把斯特兰奇的理论说成是“似乎假设了一种社会永恒运动,但没有找到向前推动的驱动力”的理论。 这一点上斯特兰奇的理论不如考克斯的理论具有彻底的历史主义性和实践本体的特点。 三、结 语 以上以方法论标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概述,但这里必须强调,经验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在上述西方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的著作中并不是完全排他的,有些学者如吉尔平和斯特兰奇强调他/她的理论是用一种折中的方法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或其中的一些问题。这说明,他们都认识到用某一种方法论来研究国际/全球政治经济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只能适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都希望用两种方法论彼此互补与折中,来更深入地研究国际/全球政治经济关系。斯特兰奇就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规范性、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与思考性、分析性的研究方法之间,无所谓正确与谬误之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如同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研究一样,可以兼容这两种方法”。 的确,在吉尔平这样的现实主义霸权稳定理论中也能发现一些历史主义的影子,在考克斯和斯特兰奇的理论中也能找到经验实证的成分,只是他们的理论在整体上更典型地体现出经验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而已。 政治经济学论文:试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关 键 词】帝国主义理论/马克思/特殊性和普遍性/国际经济问题 【 正 文】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国际政治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这次更多的是关 心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完全是亚当·斯密当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进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次兴起,克服了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离倾向,也超越 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局限于一国之内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见于理查德·库柏的《相互依 存的经济学》(1968)、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政治: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 治学》(1970)、苏珊·斯特兰奇的《相互忽视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1970)等著作 中。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罗伯特·吉尔平是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起来研究的 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凡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 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也不例外,而且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 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普遍观点。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先生就是这样分析的。 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存在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观点 。他对其中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述,主要见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75)和《美国 权力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81)中。 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观点做 了综合评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被三条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支配,“第一 个规律,即不平衡规律,是对萨伊定律的一个否定。第二条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 规律。……这是一条资本集中(或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第三条规律是利润率下降 规律。”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只限于西欧,是一种封闭经济。然而1870-1914年,“ 资本主义已逐渐变成一种活跃的技术性的向全球扩展的开放系统。”在尼·布哈林的《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启发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家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海外 帝国主义扩张,已逃避了其三条基本运动规律的制约。……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确在使 世界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各个 国家的实力发展不均衡最终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动乱。”作者提出了马克 思在这个问题上与列宁的分歧,“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资本主义衰落的原因 是经济性的;资本主义将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灭亡,因为无产阶级会不甘贫困而起来反 抗。马克思进而还指出了这出戏的主角是社会各阶级。但是,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换成了一种政治的批判,实际上的主角已经变成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竞争性的重 商主义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由于布尔什维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列宁关于资本主 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尽管受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继承人的不断挑战,终于成为国际政治 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据此,吉尔平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 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观点。 在《美国权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认为,“动力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它强调了关于生 产方式变化以及其对既定阶级冲突的影响朝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不能被容 纳时,社会政治体制便通过巨变而打破。战争与革命被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共同持有的——认为每一个相互依赖的 国际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或等级制的体系。这种帝国或垄断的权力组织商业 、货币和投资关系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观点的评述可以概括为:国际关系过程中,经济因 素是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它决定政治发展;这种理论在马克思那里体现为,经济生活 中的各个阶级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实现;这种理论在列宁那里体现为,国际关系中的各个 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斗争导致国际战争,这种战争又成为国内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和 推动力。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把国际关系看作一种“帝国主义的或者等级制的体 系”。 显然,吉尔平侧重强调“战争与革命”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其对国际经济活动 的政治框架的强调是一致的。他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大 发展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并且侧重分析短期内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把帝 国主义理论这一特殊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主要的观点。吉尔平认为,“随着资 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及其他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在发展着。”不幸的是, 吉尔平背离了自己的这句话。实际上,这种理解广泛存在于西文学者甚至马克思主义学 者中。我们不禁要问,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和马克思观点的普遍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国内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这种斗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斗 争的导火索,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 运动。然而,帝国主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例,不可能有力地解释成为世界主 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初国际垄断资本及其代表发达国家政府国际行为进 行分析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资本及其政治表现具有特殊性。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规律(必须指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存在这个规律,而不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下。)引起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的世界扩张,资本开始进行全球 掠夺,这样就产生了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现象。当然,这并非排除了资本对帝国主义行 为的责任,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但是却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和促 进。在国际秩序相对稳定的时期,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现象相对隐蔽和微弱,而且各 发达国家政府会在斗争中学会如何保护共同利益,这就是不要在帝国主义行为中共同灭 亡。因此就很难普遍发生列宁所谓的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进行革命的现象 。而且,战后的福利国家实践更是破坏了列宁的假设。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最具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在所谓的“不要顽固 不化”,所谓的“进行不受原始理论束缚的创新”,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 了”等等观点,都是在否认回到马克思原始思想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这些观点的鼓吹 者们根本不屑于去寻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思想;根据这种忽视理论根源的作法,我 们称这些鼓吹者为者。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这些者们一方面 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思想为何物,另一方面却在极力否认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 原始思想去考察的必要性。正如查尔斯·巴罗奈(Charles A.Barone)指出的,“20世纪 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并没有充分接触马克思的著作。”无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 自己根本没有理解的东西极力否认对其进行理解的必要性,这种作法是荒唐的。所以, 对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的追寻迫使我们必须从马克思那里寻求起点。 吉尔平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论述国际经济问题时,列举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的观点。显然,吉尔平没有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成的《共产党宣言》,或者 读过但忽略了其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所以才导致他仅仅把恩格斯对德国统一市场形成原 因的分析作为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即便吉尔平后来提到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 将其与马克思的理论相比较时,也仅仅是指出马克思观点中阶级力量被列宁观点中国家 力量代替的事实,并没有提到《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国际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 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从西欧发展到西欧以外世界的过 渡阶段。历史时代这种过渡性质并没有阻碍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 然而马克思兴趣的焦点限制了其对这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明显体 现了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书中只是在论述资产阶级问题的时候略带了资本主义 全球扩张的趋势。这是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最早和较为详细的论述,虽然他在《资 本论》写作计划中提到了“国际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他的兴趣焦点在工人阶级的地位 以及为改变这种地位而进行的斗争方面,加之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他对于国际经济问题 的论述就只能成为一个未实现的计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 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 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 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 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顽强的仇外 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 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此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 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 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 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些观点与其《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体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唯物主 义观点是一致的,前者只不过是后者一般观点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所以,我认为这里 的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观点,这里的观点应该作为具有普遍 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观点。 今天看来,虽然不大可能出现考茨基所谓的超帝国主义,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以及发展 中国家政府之间协调意识的增强和协调能力的提高,避免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及 利用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的国内革命是可能的。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等国际经济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组织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些组织内部也会出现 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也许今后仍会出现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发生的国际经济争端以及 由此而来的国际政治争端,但目前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却是走着一条相反的路。 三、经济全球化中马克思观点的启发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大量关注和认可。经济全球化是 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对此同样存在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三 种观点,显然经济自由主义占上风。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体现在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领域中的政策自由化 进程进一步加快。从1991—1994年,在全球所发生的373个与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国家 法律与规定变化中,有368个即占98.7%的变化朝着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9]这种 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国际经济在贸易、投 资和金融等方面的自由化是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发达国家的学者为本国政策辩护 ,这些经济理论通过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学习和传播在发展中国家扎根成长。 这里一个颇为严肃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学者和政府对崇尚经济自由化的本文主流经 济学及其相应政策的盲目崇拜,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在墨西哥1995年、阿根 廷2001年金融危机中已有前车之鉴。所以,根据本国利益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而不盲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马克思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包括:价值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在工人、 企业家、资本家、地主等之间的分配过程;这种价值创造和分配都是在一种封闭经济中 进行的。至于国际范围的价值创造和转移,马克思没有来得及研究,二十世纪的A.伊曼 纽尔、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保罗·斯威齐和保罗·巴兰等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结 论认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价值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的情况,但这些 研究并没有否认发展中国家也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一定利益。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不再赘述。二十世纪出现了一种“进化论马克 思主义”,以拉克劳(E.laclau)、J.泰勒(John G.taylor)和P.雷(Pierre-Phlippe Ray )等为代表,力图回复经典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为 依据,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应该说,这种分析的某些方 面是符合马克思原始思想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认为,“马克思是最勇敢的预言家,他所预见的大部分 事情得到证实,但是他肯定没有料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年以后,资本主义从 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繁荣,他也不曾料到社会主义革命会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获得成功。” [10]事实上,这些情况在今天看来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预言。尤其 是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带给人们的思考,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必须在一定范围 内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社会的出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 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通过加入WTO而进一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举措,都体现了 借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这种观点 并没有否认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观点,而是根据技术决定论 肯定了这种观点。问题在于,马克思不认为这种状况是人类最完美的经济形式,而仅仅 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但是经济自由主义却认为这种经济状况是人类的最完美 的经济形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历史背景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观 点:第一,全球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和 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价值转移。第三,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市场等途径 可以接受并改造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为己所用,从而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论,只是侧重于国内一般分析。在国际 经济理论方面,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把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活动中 。二战以来,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证明了这些论断的正 确性。 然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作用,不能掩盖其对商品价值在国家之 间转移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很容易推出西文跨国公司在发展 中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这些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其销售收入除了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国际贸易中,发达国 家力图压低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而极力抬高本国工业制成 品的价格,以此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借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和转 移。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发达国家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利最大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 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则使得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了长远利益,虽然也伴随着某种 社会痛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金融 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发达国家 的学者和政府还是对此抱有一定担心,他们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先进科技扩散到发展 中国家,从而失运河相对于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Robert Gilpin,1975)同时,在这 些发展中国家内部,如何分配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更多的价 值,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权力结构 的存在,价值分配有利于强者和富者,社会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特权消费社会和广大贫 困阶层并存,或者是政权当局不能有效推进现代化,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 琼·罗宾逊(J.Robinson)说:“世界情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11] 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情况在恶化下去的时候,就在酝酿着好转的动力。所以,在当代经 济全球化背景下理解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必须抱着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 政治经济学论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兼评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 【内容提要】政治经济学涉及的对象是物质生产。在马克思已经严格区分了物质生产一般和物质生产所采取的特殊社会形式的今天,重新混淆二者,把生产关系淹没在生产力合理组织中,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今天应主要放在生产一般和社会市场经济一般上,那在理论上就是一种倒退了。要讲“选择”,必须包括两个方面的选择,即资源在不同人们之间的分配和资源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配置,二者缺一不可。 【关 键 词】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选择 【 正 文 】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力被提到了工作的首位,与此相联系的,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但发展生产力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运行问题。因为物质生产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一般市场经济都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发展和运行,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物质生产就不会发生,生产力只有在适应它的性质的生产关系下才能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强调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就是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的许多重大经济理论,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方面的问题。譬如,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管理者、科学技术人员与直接生产者的关系,还有部门、行业之间,三种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关系,等等,都是重要的生产关系。 显然,必须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这些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更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门学科就是政治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首先就在于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生产。但是在研究物质生产的内容和目的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就发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离开社会的单个人的生产是不可能存在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却把单个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作为出发点,这是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实际的,只能是一种虚构,是鲁滨逊一类的故事。 因此,说到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人类社会是经历了极不相同的发展阶段的,有奴隶社会生产、封建社会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不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8、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这里明确表明他不是研究物质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而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恰恰是把生产看作是与历史无关的永恒的自然规律,混淆生产一般同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实际上他们是在生产一般的掩盖下,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乘机作为一般自然规律偷偷地塞进来,引导人们把资本主义看作是绝对合理的、永恒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界限。 二、政治经济学怎样研究物质生产 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对物质生产有正确的认识。物质生产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劳动资料诸要素的总体,以及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后者马克思把它称作生产方式或生产技术方式,这里包括劳动者之间的联合方式,对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对生产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扩大现在都是从 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始的。生产力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成果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3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讲物质生产必然包含着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生产力一般表现为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同时,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时候,其深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变革,生产力已经不可能向前发展。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丝毫也离不开生产关系的作用的。 在物质生产中,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方式变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也不会有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例如,在15世纪到16世纪期间,出现了协作、工场手工业,以后发展为机器大工业等这些新生产技术方式,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才能产生和发展。事情是很明显的,如果不扫除封建制度的障碍,不使广大农民摆脱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使广大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破产,成为无产者,不把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大规模的社会化的劳动方式是建立不起来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作一个统一体来把握,探索二者的相互推动关系,才能科学地揭示物质生产和整个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极为重视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把它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是在讲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反对把政治经济学变为研究物质生产一般的学问,他一再强调政治经济学不是技术学、工艺学,而是研究生产所采取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他对生产力、生产(技术)方式的研究,只限于在说明它怎样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对它发生怎样的影响时,才引入考察的范围。 马克思极端厌烦那些脱离特殊的社会形式而只对物质生产一般作抽象论述的庸俗经济学者们。马克思为此批判一位俄国经济学家说:“因为施托尔希不是历史地考察物质生产本身,他把物质生产当作一般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来考察,而不是当作这种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地发展的和特殊的形式来考察,所以他就失去了理解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2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事情正是这样。如果不能在思维中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技术方式区分开来,不能从物质生产中剥离出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当然更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已经极严格地区分了物质生产一般和物质生产所采取的特殊社会形式的今天,重新混淆二者,把生产关系淹没在生产力合理组织中,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今天应主要放在生产一般和社会市场经济一般上,那在理论上就是一种倒退了。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开辟了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天地,使人们有可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在与生产力的紧密联系中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研究,才能揭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它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当然有助于人类自觉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如果更多的人掌握了这一科学思想,必将大大加快社会的进步,使全人类受益。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人类历史因他的存在而缩短了。这一评价得到历史的印证,也得到了全世界无偏见的学术界的认可。在本世纪末的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于9月举行了一次网上选举“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投票活动,马克思列在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之前,高居榜首,被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三、资产阶级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英国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奠定基础的。他们把政治经济学看作是研究如何增进国民财富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凡是影响和破坏国民财富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他们都反对,凡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增长的,他们都勇敢地加以维护。他们确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最能推动财富增长的。 由于他们生活的时期还属于阶级斗争尚不发展的时期,这时还允许这些资产阶级的代表无顾忌地科学地涉及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经济关系并进行客观研究。他们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各个阶级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指出:“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6页。) 随后一个时期,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夺得统治地位,阶级斗争也采取日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具有威胁的性质。这时要求资产阶级客观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和发展已不可能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就敲响了。问题已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一直发展到只偏重于在不危及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如何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效率的提高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这样,政治经济学从斯密、李嘉图以来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着,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科学方面,即劳动价值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局限性。二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开始,经过马歇尔、凯恩斯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是研究财富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和现代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穆勒1848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走向庸俗化和教科书化的时期的标志。因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队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虽尚未爆发重大危机,但社会问题已相当严重,批判资本主义弊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相当流行了。穆勒为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企图把这两种对立的利益加以调和。 穆勒首次按照生产、分配、交换这样的顺序安排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把斯密和李嘉图开创的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研究物质生产一般,把生产关系撇开了,把生产看作是决定于一般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形式无关。他把生产与分配割裂开来,认为生产决定于一般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关系无关,分配不是由生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法律和习惯决定的。从穆勒开始的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一直支配着以后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2版)中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是这样表述的:“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派的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的观点。从他们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规定来看,与19世纪的约翰·穆勒的表述基本是一致的,从内容上看,基本上属于生产一般或市场经济一般,都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隐蔽起来。 我们看一看西方经济学所规定的研究对象“如何选择”问题。这种说法的缺陷的根本方面,仍然在于它只局限于属于物质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的如何选择上,而回避了资源在人们之间分配的“选择”,即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而这个方面同样是物质生产得以发生的根本前提,没有这个方面,物质生产就像一只缺腿的蚂蚱,是跳不起来的。没有生产要素在人们之间一定的分配这个前提,资源在各类生产间的配置是不能实现的,也就不会有物质生产。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经济学》中提出的选择:“为什么曾经被用来种庄稼的土地又用来造工厂?为什么在仅仅几十年间,用来造马车的资源又用来生产汽车?为什么自动机床代替了铁匠?”(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1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这些问题在作者看来只是一个成千上万个消费者、工人、发明家、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的决定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决定着稀缺资源的使用,这里涉及的只是市场机制是如何实现这种选择的,政府在这种选择中又起哪些作用。这些都是属于市场经济一般的问题,重要的是作者完全回避分析这些“选择”在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中才能够发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种庄稼的土地改变为在土地上建立起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必须以这种资源在不同人们之间一定的分配为前提,即剥夺小生产者的一切生产资料,一边是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货币,一边是失去所有生产资料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而他们对此都讳莫如深。 因此,要讲“选择”,必须包括两个方面的选择,即资源在不同人们之间的分配和资源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配置,二者缺一不可。前者属于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或者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后者属于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或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 从二者的关系来说,一般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决定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例如,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这就决定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源配置就是通过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以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根本目的的实现。正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造成了与小私有制商品经济不同的运行状态。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它从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欲望大大增强,同时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又使这种积累的加速增长成为可能。正是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得生产无政府状态造成的破坏加剧,另一方面使得广大工人群众收入的增长受到严重遏制,从而造成国民经济不良的运行状态:失业、生产过剩危机、劳资对立、通货膨胀、贫富悬殊,等等。撇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导致其不良运行状态的根本原因就难以得到科学说明,这样的经济学也就不可能提出根治这些弊病的良策。 四、明确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 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深层的、中间层次的和表层的关系。例如,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说,剩余价值生产是深层的核心关系,利润和平均利润属于中间层次的关系,它是深层本质关系的外部表现,商品关系则是整个生产关系体系的表层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关系都表现为一种商品关系,一切联系都借助市场联系起来。 社会生产关系还表现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社会生产关系还包括生产部门、商业部门、金融部门、农业部门等等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所有这些方面的总体形成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社会生产关系既然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因此,今天的政治经济学仍然应当遵循《资本论》指出的研究方向。这不仅对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事物是必要的,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也具有指导意义。把握住研究对象将会引导我们努力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深层本质关系,揭示本质关系又是怎样地采取了外部表现形式,并和最表层的市场经济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弄清这些关系,将使我们能够更自觉地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相推动的辩证关系,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调整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更迅速地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而奋斗。 一些人可能没有很好地研读《资本论》,从它出版的年代上来否定它的意义,说它是一百多年前写的著作,因而已经过时了。实际上这样说的人正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年代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资本论》并不是要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他们的理论,强调他们只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斯密是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他的《国富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但是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仍然为今天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派奉为圭臬,坚持它,完善它,新制度学派还在继续探讨它发挥作用的新领域。可见,问题并不在于年代,而在于是否是科学真理。简单地用这种“年代法”来否定《资本论》基本理论的指导作用,是在误导青年人,懂得科学的人是不会认可这种说法的。 有人说马克思只是抽象地研究生产关系,而忽视了资源配置问题,因而缺乏现实意义,这是极大的误解,认真读过马克思的著作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看法的。资源在各种生产之间的配置是生产的要素,是它的前提和条件,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当然要重视资源配置。但是马克思把它看成一个普通常识,他曾说每一个小孩都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但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紧密地结合资源配置这一物质内容揭示其得以实现的资本主义形式,而西方经济学却抛开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只把它作为自然规律和一般市场规律来研究,这等于阉割了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灵魂。这也就决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除了提出一些资本运行的理想模式和改善运行状态的方法及其对策外,在理论上不可能有新的建树。 政治经济学论文:席勒-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 [内容提要]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席勒,不仅是积极活动型的学者,而且是以学术成果影响传播实践的典范。其著作启发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世界传播秩序的讨论和对新秩序的呼吁,其思想和见解影响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政策和实践。响了世界各国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也影响了传播政治学研究本身。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批判领袖 席勒 刚出版的《电视与新媒介》(Television New Media)2001年第1期是纪念著名的批判政治经济学家赫伯特·席勒的专辑,里面登载了16位活跃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回忆席勒的文章,包括赵月枝博士的文章。席勒于一年前的2000年1月29日去世,享年80岁。《纽约时报》刊登了讣告,这是主流报刊关于席勒的最长消息。 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泰斗达拉斯·斯麦兹(Dallas W.Smythe)在学术理论的原创性方面更有建树,但相比之下,席勒及其著作似乎更加为世人所知。他的名著《大众传播与美帝国》(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1969)在世界上反响甚大,特别是,这本著作极大地影响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观点和政策。如果说,斯麦兹足以卓越的思想火花照亮了若干理论盲点的话,席勒则以厚重的判将这些思想发扬光大。 一、生平 席勒生于1919年11月5日,比斯迈兹年轻10多岁。席勒也像斯迈兹—样,受到美国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从而发展出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 席勒出生于纽约丁人阶级家庭,他在大萧条中渡过了中学和大学时代。当时,他的父亲长期——长达10年之久——失业,家庭没有固定收入,生活相当贫困。不过,由于20世纪30年代高度政治化的气氛,纽约市向工人阶级家庭的子弟提供免费教育,使他得以进入纽约的城市大学。虽然席勒更喜欢文学一些,但山于生计的考虑,他选择了经济学,以便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这种选择是大萧条的产物。大萧条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即西方政治经济中必定有着根本性的错误。30年代罗斯福政府对美国经济的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详尽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各界专家对大萧条的种种政治经济分析所展示的具体、系统的证据,使席勒了解了美国企业的权力结构及其权力的具体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席勒在军队服役,尔后加入了美国在德国的军政府。这一经历尤为重要。在德国,席勒见证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的强迫性转型过程;也看到了西德经济的迅速复兴。而这种迅速复兴,正是东西德分裂和反共产主义的副产品。在美国军政府实施重建西德政治经济的所有这些活动中,席勒目睹了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最终的阶级意识,例如,西方盟军宁愿任用前纳粹人员,也不愿意左翼人士进入西德政府。 由于生计的压力,席勒边工作,边学习。为了维持家庭,他同时在两所学校任教,往返奔波。因此,席勒1960年才获得纽约大学的博士学位,此时他已经40出头。但与大学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和工作经验,发展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社会批评的能力。席勒所做博士论文的内容,是对战后美国援外活动进行的政治经济分析。此后他开始得到伊利诺伊大学不定期的客座教职。他对经济资源的研究兴趣使他开始注意广播频率作为自然资源的问题。虽然他一直在企业研究部工作,但他的研究也得到了斯麦兹所在的传播研究所和斯麦兹本人的注意。结果,当斯迈兹离开美国返回加拿大以后,席勒接替了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 1969年,席勒发表了《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一书,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来自学校内保守势力的极大压力。这本书最初山书找不到出版公司,是由一名印刷者按原始的手工方法制作的,类似复印本(后再版)。伊利诺伊大学的保守派不同意席勒书中批评美国的观点,更不同意席勒直言不讳地反对越南战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但此书产生的知名度却使席勒获得了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itv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UCSD)的注意。当时,在美国风云激荡的六七十年代,一批激进的学生和年轻的教师强烈要求校方聘请一位能代表第三世界国家说话并且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教授。于是,1970年,席勒转到加州这所著名的学校。他在这里工作,直到去世。 但是,正如斯麦兹的命运一样,席勒也受到美国主流学术界的排挤。在UCSD,席勒代表的是非主流的观点,并一直是保守主义压制的牺牲品。他在UCSD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连续多年工资没有得到提高,还被剥夺了其他一些机会。他在校园中被视为异类。虽然席勒在激进的学生中呼声很高,被视为“同志”,但他在同事中却相当孤立,他独往独来。美国学术界没有公开的检查制度和来自官方的耳提面命,但学者受到的训练使他们了解什么样的课题是保险和易于获得经费的。他们也知道,什么样的学术网络更利于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席勒从未得到过任何像样的研究赞助或者学术经赞,他也从不申请。他说,他并非出于道德的因素排斥申请经费的做法;而只是因为自己的需求甚少——他不使用大量的计算机运算和处理程序,他只是独自写作。 他到处旅行,作各种讲演。他的旅赞是由邀请者提供的,而邀请者中几乎没有他的研究对象——大公司。他是一位出色的、有魅力的演讲者。 席勒从不害怕面对权力讲出真话,面对围攻他不妥协。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身后,他甚至得到了“敌人”的敬佩。 二、著述 席勒一生发表了许多著作,界定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种政治经济特征,对世界范围批判思路的发展影响广泛。他的成名作是第一本书——《人众传播与美帝国}。此书揭露了一般传播研究忽略的重要事实:自从2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和军方便一直积极支持电子工业的巨头,使其获得利润丰厚的经济合同和有利的频率资源;国家与媒介在推动其本国资本进行全球经济扩张中也竭尽全力,从而揭示了大众媒介与美国政府、军事工业构成联合体,共同控制美国社会的传播实质。通过对传播这种独具慧眼的分析,国家便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互相联系的结构中了。 席勒的著作始终将传播研究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中。席勒的第二本书《思想管理者》(The Mind Managers,1973)首次大量采用尼尔森公司、《读者文摘》杂志和(国家地理》杂志关于公司合并和跨国化的文件资料,持续、系统地批判了“信息社会”的思想,因为这些著名的公司是信息文化产业的主要政治文化代表。其后,他的《传播与文化统治》(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1976)表述了他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见解,以及他对智利阿连德政府建立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管理方式的观察结果。这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席勒指出,几十年来,美国有意识地将它的“正确政治”标准强加给世界,采取的方法包括竭力推销“信息自由流通”的观点。 信息、传播、文化产业,是席勒学术研究坚持始终而不变的兴趣所在。他的第四本书——《谁知道呢:在财富500强时代的信息》(Who Knows: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the Fortune 500,1981)和第五本书——《信息和危机经济》(1nformation and Crisis Economy,1984)转向信息控制的问题。席勒检验了信息和传播系统对跨国资本总体活动的重要意义,解除了信息技术中立的神活。他指出,技术是社会构造的产物,既不是自治的,也不是中立的。跨国公司是信息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因为信息产业帮助跨国公司消灭了地理距离。特别是在《信息和危机经济》一书中,他提出,这种系统有助于克服发达资本主义的持续性积累危机,危及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和经济主权。在第六本《文化有限公司:公司接管公共表达》(Culture Inc;The Ccorpemte Takeover of Public Expression,1989)中,席勒从学术流派发展的趋势探讨厂文化产业的问题,并对当今社会“头脑的商业化和工业化”表示忧虑。席勒的第七本书是《信息的不平等:日益加深的美国社会危机》(Information Inequality:The Deepening Social Crisis in America,1991)。 此外,席勒与积极推动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芬兰政治批判学者诺顿斯特恩(Kaarle Nordenstreng)一道合作主编了《国家主权与国际传播》(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1979)。在这本书中,他们搜集了对建立世界传播新秩序大辩论的各种主要观点。在转向对信息经济的批判将近10年之后,1989年,席勒返回对国际传播转型的长期兴趣,又与另两名学者合作出版了《希望与白忙:美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9—1985》(Hope and Folly:The US and UNESCO,1949—1985)一书,该书记录了联合国救科文组织呼吁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寿终正寝。1993年,他与诺顿斯特恩再度合作,主编出版了《超越国家土权》(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一书,探讨的仍然是跨国传播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 席勒的最后一本书名为《生活在头号国家:一位美帝同批评者的回忆》(1iving in the Number One Country:Reflections from a critic Of American Empire,2000),是在他去世后出版的,这本书对他一生的思想作了总结。 席勒的后继者认为,总的说来,席勒的作品不具有很强的理论重载,而是充满经验信息的激情阐述。他专注于对传播结构和政策的分析,很少关注方法论的争论,也很少采用流行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站在弱势群体一边,改变不公正的社会,而不是维护那种不平等的制度。因此,在谈到研究思路的选择时,他说,“如果一个人非常幸运,足以对自己分析和探索的领域作出选择,或者至少拥有小小的选择机动的话,那么,对我来说,就将试着做那种可以为改变世界作出贡献的中肯而切题的研究。”⑤ 三、活动 席勒是积极活动型的学者,并且是以学术成果影响传播实践的典范。除了他的著作被翻译为世界上各种主要的文字,并传遍全球之外,他还对各地、全美国和世界范围的官方和非政府组织机构发表他对文化和信息的见解。他的著作启发、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世界传播秩序的讨论和对新秩序的呼吁,他的思想和见解影响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政策和实践。 席勒在批判学者集中的国际大众传播研究会是领袖人物。他影响了世界各国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也影响了传播政治经济研究本身。 席勒的教学影响了许多学生。他既是—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也是一位宽容的教授。由于他自己在校园里长期处于不自由的环境,在课堂上他给予学生充分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一位已经成为著名政治经济学者的学生说,席勒是一位令人难忘的教授,他相貌英俊,活泼,不做作,极富吸引力。听他讲课,很少有人不被打动。⑦ 席勒总是与学生站在一道,而不是居于其上。他对后辈和学生充满了关心和爱护——他是少有的几乎每信必复,并且给年轻学生和陌生读者回复长信的著名学者。当一位上海学生给席勒写信,谈她在阅读(信息和危机经济》一书遇到问题时,席勒热情地回信解释。 席勒一生访问过许多国家,包括第三世界国家。月枝在其名为《赫伯特·席勒,美国的媒介和中国的民主》⑧的回忆文章中提到席勒对中国的兴趣,以及未能访问中国的遗憾。事实上,1998年前后,她曾告诉我,席勒非常愿意来中国访问,并与我探讨过能否促成对席勒的邀请。她说,席勒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如果不赶快,可能就来不及了。此话不幸而言中,令人遗憾。月枝非常理解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和传播学者所处的环境,对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获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尽管如此,她也和席勒一样,对中国传播学者热烈拥抱主流美国传播研究方法和中国大众追随美国商业文化价值观的现状表示忧虑。但同时,她认为,中国学者积极采纳美国主流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有其拨乱反正的重要意义,是对以“”为代表的过分反美主义和完全忽略科学语汇的反弹。她也相信,传播政治经济学会成为中国独立思考的传播学人越来越重要的知识来源,席勒会在中国得到认识的。 席勒去世后,ucsD创建了一种“赫伯特·席勒纪念奖学金”,只授予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最近得知,首位获得这个奖学金的是来自中国的学生。 席勒是一位有争议的理论家。他被贴上标签,染上吓人的色彩,成为许多主流学者回避的人物。人们对席勒有不少批评,有人批评他的左派立场,有人批评他的激进理论。除了攻击之外,有的批评是同情性的,有的批评不无道理。后来,作为美帝国的主要批评者,席勒在分析中也承认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变化,包括美国优势地位的下降。但他指出,就文化影响而言,在世界上,到处都打有浓重的美国痕迹。前苏联的解体曾使席勒感到意外和震惊,但直到去世,席勒坚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初衷不改。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正是通过知识分子,包括批判学者们对社会的深刻剖析,一点一滴地改变着社会的认识和思想。我认为,席勒们纵然不能完全改造这个世界,但他们的批判却开阔了知识辩论的领域,使人们的思想更关注弱势者的利益,并可能使社会朝更进步的方向稍稍移动了一点。 政治经济学论文:关于现阶段我国道德尺度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论文关健词:宗法礼教 价值瞬间性 主体性人格 论文摘要:转型经济国家的转型期间社会存在着巨大的不德定性,多元文化与多元制度安排的交织与冲突使社会道德与价值尺度显得异常复杂。法治、贵任意识的加强与“人情”、特权思想盛行相并存;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与个人主义金钱意识相并存。道德观念的复杂性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道德模式之间相互矛盾与相互渗透的结果.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揭示三种道德尺度经济根源的同时,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的历史性提升与道德警示。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应该选择怎样的道德尺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想和道德标准,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在转型期同时存在着对人身的依附、对物的依赖和对人的尊重三种道德尺度,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织表现得异常复杂,严重干扰着我国公民人格确立和社会价值判断。因此,对我国现阶段三种道德尺度的差异性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道德尺度一:所谓人身依附的道德尺度是指社会成员之间以其宗法联系和等级关系的家长式权威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标准。对人身的依附反映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最初对自然法则的认知与控制。它主要表现为尊从权威和重义轻利,这种道德现状和我国封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传统文化的注意力在对人的血亲等级、本末第次的关注中,大众追求一种重义轻利脱离事功的消极清淡。君主的需要和利益才是最高标准。以少数权威意志和利益作为社会成员交往行为的依据是与自然经济时期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道德标准,它是人类对自然界权威直接依赖的反映。 自然经济时期人类生产周期是由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决定,人们从事生产的区域是由自然资源分布决定;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是由人的自然生理现象决定。这种“天人合一”结构中,劳动者个体能力在强大自然力面前是极其渺小的,他们只能作为群体结构中的依附部分存在。等级权威和见利思义的道德尺度自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行为的惟一尺度。 小生产的经济关系说明商品经济还未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人们还不能以商品的价值手段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这是人身依附道德观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标志着我国在组织社会生产和交往手段上的彻底变革,劳动者个体不再以尊从权威意志作为公众行为的标准,而是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经济交往的尺度。它意味着中国长期以来在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中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减少,客观性、科学性和明确性的加强。平等独立,开拓进取,以法代情的现代社会风尚也必将随之形成。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对旧道德标准抱有情感上的依恋,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人类血缘关系的诱惑。人情是人性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人性中的人情内涵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自然经济时期的人情内涵是以生命的血亲模式为核心、君臣关系、主仆关系和朋友关系都被限定在父母兄弟式的权威范围。“父母在上,兄长在先”原则是人情交往关系的永恒原则。以商品交换为代表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确立了劳动者个体独立的经济地位以及平等竞争的新型人情内涵,在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旧有的血亲模式被扬弃。独立平等和尊重他人劳动的主体人格构成现代文明的新型主体间关系。 但传统道德关系对于刚跨人市场经济不久的中国百姓来说仍然具有影响,它毕竟反映的是人类最初和最直接易懂的情感。应该警惕的是一些人将这种传统“人情”关系和金钱关系结合起来,津津乐道地去结成裙带关系或者建立称兄道弟式的关系网,它必将对社会法治建设和正常经济秩序产生极大的隐蔽式破坏作用。 其次,“人的原始丰富性”的诱惑。这是马克思对自然经济时期人的行为特点进行的概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决定人们对自然界的直接依赖,这种直接性使人们产生对自然界原本存在的日月星辰、草木鱼虫以及人的自然生命现象的崇拜和依恋,并且仿照自然物消极被动的非主体特点作为自己生产和生活的模式。节奏缓慢、保守平稳的田园诗般的追求成为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以人类创造的商品价值、价格、货币作为经济生活的内容。社会生产和交往中的社会自然性被社会的经济性所替代。人们创造商品的无限丰富性打破了对有限自然物模仿的“原始的丰富性”,为人类行为方式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领域。大胆创新、讲究效益已成为现代人的行为特点。实际上,人的“原始丰富性”隐藏着一种缺乏竟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隋性,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极不相容的。 最后,旧体制温情的诱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动摇了旧体制中少数人的主观意志在社会生产和交往中的权威地位,为劳动者独立与平等提供客观的经济基础。但是,“物的关系”即商品的经济关系取代自然经济中“人的关系”,更容易被误解为对人自身的关注被物的丰富性所替代,而留恋旧体制中有限的人的地位。“为什么人会依赖物呢?显然,仅仅是因为这种物是人们相互间的物化关系,是物化的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无非是人们相互间生产活动的关系。”身依附关系被商品的物化关系所替代是人类生产方式进步的表现,它展示了劳动者个体通过自己创造的物完成了对血亲服从和等级统治的否定与超越,对人创造物的服从标志着人对自然物的独立与自由的获得。 道德尺度二:所谓对“物的依赖关系无非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应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相对而言的独立化的他们相互间的生产关系”。对物的依赖反映人类对社会经济规律的认识与操纵。物的依赖关系是交换经济时期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客观反映,它是指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规律的关系。商品的经济独立性打破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非经济约束,社会成员个性需求的实现必须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社会关系中这种对物的依赖是对人身依附的进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然使我国劳动者个体的道德及价值尺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第一,商品的价值尺度赋予社会成员独立平等的道德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必须独立地完成社会及他人需要的劳动产品,才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换回自己的需要。人们凭借商品的权力建立起自立、自主、自为的主体地位,他们只有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通过劳动编织进自己的产品,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够得以实现。交换中任何非经济强权都无法替代商品生产者的意志。因此,强调个性独立,自尊自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社会成员道德内涵的基本内容。 第二,商品的交换原则赋予社会成员尊重他人的道德意识。商品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种生产的他人性决定每个具有自我意识和个人目的的社会成员必须为社会和他人特殊的个性需求服务。市场交换原则制约着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尊重和关心他人特殊的个性需求。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就等于关心和尊重自己。任何轻视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最终都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这种经济关系会很快教会人们拒绝权威盲从以及放弃傲慢无礼,迅速建立主体间平等、尊重、互利的社会行为规范。 第三,商品竞争的天性赋予社会成员锐意进取的道德风貌。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促使每个社会成员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努力改进生产技术,降低劳动成本,使自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才能保证自己商品价值的实现,任何非经济的等级权威和“人情关系”都无法替代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支出。市场竟争的无情迫使社会成员必须自我克服人性中的懒惰习性,只有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不断实现自身特殊的个性需要和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彻底动摇了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养成的被动等待、求同保守行为的经济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它取代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单纯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生产,这是两种制度的根本区别。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完成商品价值向货币形式转换后才具备现实的经济意义。当货币取代商品价值的权力后,人钱易位便拥有了异化的可能性空间,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等价物取代了人的主体地位,人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拜金主义现象并不是交换经济的逻辑必然,它是由商品向货币转换中的两次矛盾冲突时人的盲目性造成的: 首先,拜金主义产生于货币对商品使用价值普遍替代的环节。货币的万能作用是商品生产者与他人交换劳动产品时,必须以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等价物,只有消除了一切自然形式的商品,才可能在流通中取得独立地位,才能克服物物交换的各种限定,使交换更加普遍和公正。“货币在一方面促使商品的价值脱离使用价值中使市场交换获得生命;另一方面,货币能够把任何特性和任何对象同其它任何即使与它相矛盾的特性和对象相交换。”货币这种将一切事物的性质进行普遍替代和混淆作用是人物易位、人钱易位等拜金主义产生的根源。货币的替代作用虽然能制造人的价值和货币形式分离的假象,但是,人的创造能力和商品的被创造属性不可能随着货币的替代而产生丝毫改变。人们完全可以通过理性自觉认清这种假象,在行为中克服盲目性。 其次,拜金主义产生于货币对商品价值普遍超越的环节。“货币代表商品价值是一种消极的转瞬即逝的形式”。当商品交换货币时,“商品的价值规定会在商品实现时消失;当货币交换商品时,它的价值作为占有商品的自然材料的单纯形式上的媒介注定要消失”。货币无论代表价值实体还是代表价值形式都具有瞬间性。但货币存在意义在于它必须立刻打破其瞬间性,才能在流通中既保存价值本身,又“通过和工人交换占有了劳动本身;劳动成了资本的一个要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同时拥有了“增值”的可能。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物质财富,货币的增值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单纯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的社会行为只能加剧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尖锐化,破坏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就是要帮助人们自觉消除商品活动中人的盲目性,建立人的社会主体性人格。 道德尺度三:所谓对人的尊重为尺度的道德观是以消除商品交换过程中人的盲目性为前提,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原则。对人的尊重反映人类对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支配。建立以尊重物的创造者本身为基础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超越经济人限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人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它是指人具有天生的利己心,这一本性与市场中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人性是由历史的具体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人性中君子不苟言利的道德标准是自然经济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的,极端个人主义道德观则是市场经济交换关系中制度缺陷产生的,表现为一种消极被动的受经济法则制约的非主体性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创造一种不仅能够控制和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同时要建立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规律的制度安排,消除交换经济中单纯经济制约时主体人的无奈。正如人类从来就没有满足被动接受自然规律制约,而是不断探索,创立自然科学为人类服务。自然科学打破了自然界对人的限定,社会人的科学就是要打破商品的经济法则对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限定,克服经济人在市场交换关系中的异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成符合人类科学发展的有序的生产活动。 第二,缓解市场失灵破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由于交换而产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关系是市场经济发生风险与危机的根源。提高经济效益,协调市场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在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交换中,国家宏观调节政策最终会被各种利益的对立关系所左右,巨型跨国公司由于资源争夺的对立关系所展开的国际竞争,最终是以社会巨大浪费为代价换取部分企业的有限利润。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由于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建立全新的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可能性,为企业营造高起点的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高效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机制。 第三,减轻人力资源浪费,促进经济低成本发展。资本主义在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市场动机驱使下必然发生人与金钱易位的现象。西方对人力资本的关注目的也仅仅是将人作为资本增值工具。商品和金钱对人所形成的压力破坏了人类对劳动能力提高的自觉性,而是将金钱的积累视为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实现。人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浪费。因此,对人的尊重实际上是对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和劳动能力的尊重,人的劳动能力开发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提供前提条件。 面对我国现阶段多元道德尺度现状,我们必须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并且在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宣传中把握好对三种道德尺度的不同态度: 首先,消除宗法礼教关系的道德约束。迷恋“人情”关系,受制于等级特权、轻利重义是一种与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相违背的旧道德。以人的等级权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旧道德,由于受其自然经济的制约,人性的内涵的欠缺是有待完善和提高的。特别是其中等、靠、要的思想只能增添人的惰性。韩国政府所谓重建儒学,是想通过儒家的道德观整治腐败。对此,除了公众表示冷漠外,并没有起到医治韩国病的作用。封建传统道德中的消极因素和拜金主义的结合,人情和金钱交易,特权和金钱的腐败现象大量滋生势必造成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严重破坏。因此,要替惕对传统文化宜传中的误区,是当前理论宜传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次,扬弃以物的依赖为尺度的道德观。市场交换的经济形式说明人类生产和生活已经突破直接依靠自然界的有限恩赐获得满足的限定,开始享受自身不断创造的无限丰富的物的属性。这种生产力式极大地拓宽了人的社会内涵,为人类道德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提供现实可能性。但是,货币作为交换的必要手段,它无差别地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产生用金钱代替一切的拜金主义根源。这种资产阶级道德观忽视人的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为滑向腐化堕落的道德深渊提供通道。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批判和抵制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接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最后树立对物的创造者人的尊重的道德标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身依附的两种道德观,虽然都体现对人的关心,但后者更多体现的是人类早期对人的有限自然性的迷恋,而前者则体现对具有丰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它也清算了人在创造物过程中人钱易位的现象,把人的劳动创造力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行为的道德和价值准则。这种道德尺度弘扬的是对社会主体人的薄重,体现对官僚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抵制,弘扬的是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的是对金钱至上和个人主义的批判。它鼓励全体社会成员在对自身能力充分而自由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社会道德观。 政治经济学论文: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东盟的相对脆弱性 当今的世界经济在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地走向区域化。欧盟(European Union)的一体化进程和欧洲单一货币区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成功运作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例证。而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制造业中心之一的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进程却比较缓慢,这与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潜力是不相称的,也使得东亚地区在与北美及欧盟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ASEAN)拥有10个成员国,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大的以政治、经济合作为主的区域集团。客观地讲,东盟的建立和存在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增大了东盟各成员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重。东盟作为东亚地区唯一的联系相对紧密的区域性组织,尽管成员国不少,但与北美和欧盟相比,不仅总量微不足道,其质量上的差距则更是相去甚远。东盟的差距集中体现为这个区域组织内生的脆弱性,或者说是一种先天不足。这种内生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又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存在巨大差异。2000年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33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而越、老、缅、柬四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400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约70倍,远远高于欧盟内部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30倍的差距水平。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各成员国相互协调经济政策的余地,和欧盟相比,这是东盟的一大劣势。 2、经济、贸易结构的雷同化 地缘上的亲和力与经济优势的互补是区域经济实现整合的两大先决条件,其中区域内部成员国经济优势的非均质分布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大小,而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方面并不具备明显的互补性。东盟内部的新兴工业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是凭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战略,到了20世纪80-90年代,又转换为以下游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为主,东盟国家在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上呈现出雷同化的特征。1999年,东盟、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内部出口贸易额及在其总出口额中的比重分别为819.29亿美元,占22.2%;5811.62亿美元,占54.6%;13763.14亿美元,占62.6%。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盟都尚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这也就证明,经济和贸易结构的雷同化极大地限制了东盟内部各成员国贸易创造效应的发挥。 3、内部市场的狭小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东盟10国的总人口为5.3亿,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370亿美元,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大,基本上属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内部市场潜力较小,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严重。20世纪70-80年代,东盟国家主要是为日本生产下游的电子产品,出口方面主要依赖日本市场;到了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美国新经济的兴起,东盟国家的出口又开始严重依赖美国的市场。内部市场的狭小限制了东盟未来的发展空间,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则严重削弱了东盟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一旦主要的出口地区发生市场萎缩和剧烈价格波动,就会对集团内各成员国国内经济的稳定构成巨大威胁,增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4、内部缺少核心的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并不需要明文规定组织内部的核心经济力量,但从欧盟和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范例中可以看出,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在客观上需要有核心的经济力量。在北美范例中,毫无疑问,美国执自由贸易区之牛耳,1995年墨西哥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正是因为美国的全力注资解救才使得金融危机没有波及其他的美洲国家。在欧盟的范例中,德国和法国是两个核心。区域内核心国家的职能在于承担区域组织的重大责任,起到协调成员国政策、稳定区域内部经济的职能。而东盟国家中则没有一个愿意而且有能力担当领导国家的责任,中坚力量的缺乏降低了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东盟各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竞相贬值本国货币而全然不顾整体的利益,结果造成危机在各个国家中迅速蔓延,损失惨重,东盟内部缺乏核心力量和共同应对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 二、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与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 1998年以后,东亚经济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复苏,得益于外部需求的高速拉动。美国在电子信息产品方面需求的强劲增加使东亚各国迅速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但同时也产生了两个不利的因素:一是使东亚经济更加依赖于美国市场;二是亚洲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生产率低下的弊病并没有根除,美国新经济造成的强劲需求和亚洲经济的迅速复苏只是暂时地把东盟国家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掩盖了起来。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国内需求趋于疲软,经常项目逆差开始逐渐减少,其消极影响也开始波及到东盟国家。“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随着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1、美国经济的衰退及其东亚战略的调整 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之初,把中国视为一个具有威胁的潜在对手,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对华政策态势。而“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中美两国重新找到了战略合作的平台,美国意识到中国是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内一支重要的和平和稳定力量。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新政府在对华政策方面又回到了前几届政府的路径上去。美国历来就在东亚政治经济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东盟一些国家中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就为中国在该区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日本经济的弱势及其局限性 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并相应地带动了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经济大国,日本本应当也希望能在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核心的作用,但日本的这一愿望在实践上却不具备基本条件。首先从经济状况的基本面分析,日本在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经济长期低迷,所以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很大(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4万亿美元,超过东盟10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但从整体上看却是弱势,日本没有能力吸纳东盟国家过剩的生产能力,更无法整合和带动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从经济政策上看,鉴于自身经济结构的特点,日本长期实施以邻为壑的政策,视东亚国家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非但没有对东盟国家提供帮助,反而大幅度贬值日元,加剧了恶性的竞争性货币贬值,加重了金融危机的程度,全然没有承担起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稳定地区经济的责任,受到东亚各国和世界舆论的批评。近几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颓势,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越发严重,不久前频频发生的中日两国贸易摩擦和日元再次大幅度贬值便是日本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明证。从政治上看,日本不但不能勇敢承认并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反而不断歪曲和美化其侵略战争历史,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趋势明显,这使东亚国家加强了对日本的戒心,而且影响日本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难以改变现行制度安排,也就决定了日本难以摆脱经济、政治上的困境,从而也就很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3、东盟的窘境及对华战略的调整 东盟国家虽然在文化上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但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东盟国家历史上一直对中国心存芥蒂,有些国家甚至长期执行反华的政策,他们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在经济、军事上给他们造成威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给予遭受危机的东盟国家有力的金融援助,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承担了超强的国际责任和负担,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也赢得了东盟各国的信任,树立了中国以及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威信。“9.11”事件发生后,政治上东盟国家意识到中国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经济上东盟国家逐渐看清楚,中国绝不仅仅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更多的还是一种合作共荣的伙伴,在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中,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能够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东盟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纷纷调整战略,把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4、中国经济的强势及入世对东亚经济格局的影响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从1978年到2000年的2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6%(根据《2001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奇迹。2001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位次上升到世界第六,2001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下,中国取得了7.3%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外汇储备达到2122亿美元。在亚洲,中国经济的强势和日本经济的低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日本的岛国经济及“亚洲四小龙”的限制型经济相比,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市场价格主要是内生决定的,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国内庞大的市场和不断成长的需求,这就更预示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入世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地理大发现,世界“发现”了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新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增长速度最快的、未来潜力最大的“绩优市场”。因此,从东盟国家的角度看,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甚至建立共同市场,意味着东盟国家将获得中国相当的市场份额,在抢滩中国的进程中取得先机。从中国的角度看,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中国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一直置身于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浪潮之外。由于没有一个区域性的贸易组织为依托,即使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多边的贸易体系,中国在处理与他国的贸易纠纷中也将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无论是从进一步扩大开放,还是从融入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对中国也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三、“雁行模式”的破产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互补性 1、“雁行模式”的破产要求东亚地区建立新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与小岛清等人提出的“雁行模式”一词曾经形象地描述了20世纪60-80年代东亚经济内部产业分工与转移的动态关系。该模式中,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日本居于东亚经济发展的雁头地位,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并进行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具有一定的资金技术积累,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身;作为雁尾的东盟具有廉价劳动力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认为,该模式较好地解释了80年代以前东亚经济的巨大成功。但是90年代初以来,“雁行模式”受到了东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挑战。首先,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静态的比较优势,强调产业分工的固定化,势必不能满足东盟及曾经处在雁阵模式边缘的中国赶超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需要;其次,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已经无力再担当雁头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把日本的比较劣势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调整和转换日本经济结构的同时促进整个东亚经济结构的升级,是日本经济乃至整个东亚经济面临的大难题;最后,“雁行模式”的成功是东亚各国(包括日本)推行以美国市场为导向的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随着冷战的结束,东亚的安全战略价值大大降低。2000年以来,美国的新经济周期开始从创新高频阶段向成本竞争阶段转换,经济增长开始减速,“雁行模式”成功的国际大环境不复存在。 90年代后期,东亚地区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新兴制造业中心,产值已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3,与北美和欧洲并驾齐驱。“雁行模式”的破产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东亚各国和地区亟待建立一个区域内部的自我稳定发展机制来替代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以便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特别是对于内部市场狭小的东盟而言,寻找稳定的、纵深的地区大市场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在东亚地区建立一种新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是东盟国家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2、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互补性 前面曾经提过,经济优势(比较优势)越是不均衡分布,产业结构的雷同化程度越低,成员国之间开展贸易得到的好处就越多。20世纪的90年代,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东盟成为中国继日本、美国、欧盟、香港之后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的份额由1991年的5.8%上升到2000年的8.3%;而中国也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东盟各国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上升。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比较优势分布方面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见长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出口产品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如果对产品进行细分,仍然会发现产品的互补性。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统计表明,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这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贸易的重要基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商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具有明显互补性的商品,它们主要以资源禀赋的差异为基础,约占双方贸易额的一半。其中一部分是东盟具有优势的商品,这些商品反映了东盟多数国家森林、矿藏和热带作物等自然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它们约占中国从东盟进口额的42%。另一部分是中国具有优势的商品,主要是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服装与鞋类、蔬菜及加工食品。车辆等,它们约占中国对东盟出口额的38%。第二类是互补不明显的商品,也占到双边贸易的一半。比如电子信息产品在双方出口产品结构中都占据相当的权重,从表面上看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而在2000-2001年,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电子配件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从东盟进口的电子配件大幅增加,年增长率达到30%。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尚未建立一种密切的产业分工,目前双边贸易的基础还是一般性的资源互补,它仍将是今后中国与东盟发展贸易关系的基本因素。二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双方高层次产业分工协作框架的确定,双边的贸易、投资会大幅度增长,从而有效拉动各自国内的经济增长。据专家组的估测,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可以增长14%,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可增长55%,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0.9和0.3个百分点;还有可能形成双方在某些战略产业方面的联合发展优势,最有希望的是信息产业、以天然植物药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制药产业、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等,这都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竞争力。三是由于经济结构某些方面的近似性,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但可以乐观地预测,随着双方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规模经济效应、竞争刺激效应和投资刺激效应将同时生效,最终有利于双方经济的有效整合。 四、结语 目前中国和东盟10国拥有17亿人口,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1.23万亿美元外贸额(2000年统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总体的经济和贸易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与欧洲和北美并驾齐驱,中国在未来东亚经济区域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重要。 政治经济学论文: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摘要:生产方式、占有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一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根据马克思经济学说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的新发展,可以认为: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所有制;资本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否定资本的因素。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将导致占有的社会化。社会占有取代私人占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所有制 如何解释人类社会现阶段的发展逻辑以及预见人类社会的未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试图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结合起来,重新概述政治经济学中的若干基本理论观点,从而使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认识更科学一些。 1.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形成了这个社会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的运行就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形态。因此,划分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不是所有权在法律上的归属: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方式的不同来区别的。 马克思以后的苏联范式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改变了生产关系就改变了生产方式,从而改变了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以为只要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及其它社会关系,就认为进入了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其实,只有社会生产过程才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从物质变换这一物质运动的角度考察生产过程得到生产方式的特征;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考察生产过程就得到生产关系的表征。当然,由于生产总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因此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是无法割裂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来讲又由生产方式所决定。无法割裂并不意味着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关系。 2.资本的生产方式不是永恒的,在资本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出否定资本的因素,这些因素正是未来共产主义的生产力因素。共产主义生产力因素只可能从资本的生产方式中产生,不可能从封建的小农生产方式中产生。在当代资本的生产方式中,共产主义的生产力因素表现在: 1)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也在提高,因而产生了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政府作为经济组织为社会生产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生产公共物品和服务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虽然仍具有资本的形式,但不再具有资本的实质或性质。它们的存在不以剩余价值为目的。因此,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是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否定。 2) 在资本的生产方式越发达的地方,资本的生产力水平越高,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在生产中的作用就越大,尤其是高级的脑力劳动正逐步资本化。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使资本物品(生产资料)处于从属的地位,传统的资本吸纳雇佣劳动的要素结合方式正在逐渐瓦解。当然,脑力劳动的资本化还只是少量的局部现象。当生产资料相对于人类劳动只是一种被支配的物质时,资本的生产方式也就消亡了。因此,脑力劳动资本化现象正是否定资本生产方式的共产主义生产力因素。 3) 信息作为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也在否定着资本的主导地位。在资本的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信息仅仅是生产的外部环境。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各生产层次、各生产环节的相联结必须依赖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而且随着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革命性飞跃(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物质资料的生产越来越表现为信息处理的结果。这就使得表现为资本的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当生产力发展到社会生产完全由信息支配时,资本也就消亡了。可见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生产力因素。中国加快发展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预见的人类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3.所有制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对物质资料的占有方式,这是所有制的物质内容;第二层含义是指占有方式所形成的法的关系。因此,所有制首先反映生产方式的特征,其次才反映生产关系的特征。脱离占有方式的所有权的归属形式的变化不能认为是所有制的改变。决定所有制的是占有方式,而决定占有方式的首要因素是被占有的对象的物质属性,而不是物的所有权的法律规定。马克思以后的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由于受斯大林的理论影响把所有制仅仅看作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形式,从而把所有制完全纳入生产关系范畴,由此导致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些重大谬误。 4.在资本的生产方式这一历史阶段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导致了占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可由生产空间的维数来刻划,生产空间的维数越大其社会化程度越高。占有社会化程度也可由占有空间的维数来刻划。由于占有空间是生产空间在某一时刻的横截面,因此,生产空间是在占有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时间维,从而生产空间仅比占有空间高一维,或者说占有空间仅比生产空间低一维。若生产空间是n维,则占有空间就是n-1维。当生产空间的维数n越来越大时,占有空间的维数n-1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n越来越大时,生产空间和占有空间的特征差异将相对缩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极大的低于当今工业社会中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占有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资本的私人占有,生产空间和占有空间的维数都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占有空间与生产空间的特征差异尤其明显,并表现出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上的表现就是“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还推论这种矛盾“发展得越来越尖锐,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生产条件向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的转化。这种转化是由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发展和实现这种发展的方式所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将导致占有社会化,这一推论正被历史证明着。 5.社会占有取代私人占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方面,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占有方式从历史沿袭的私人占有(其组织形式主要是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逐渐发展出资本的社会占有形式——公司制企业。马克思当年就预见到了这一变化的趋势,他指出,股份公司是一种社会资本,是对私人资本的扬弃,是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向社会占有转变的过渡形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百年以来,股份公司已经成为资本生产方式中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共十五大提出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工业化国家的政府作为经济组织进入生产过程,不仅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上对生产资料进行直接的社会占有,而且对各种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运作进行规范——这些规范不光是政府制定的,更主要的还是国家组织中的立法机构制定的——使得这些资本的占有具有社会性或者更高程度的社会性。因此,当今工业化国家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已经基本上或主要表现为社会占有的形式。当然,这种社会占有仍然处于私人财产的范畴内,但是,生产资料在法律上的私人所有权已经由于这些规范而逐渐模糊并逐渐脱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活动,其作用已日益表现出减弱的趋势。 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物的私人占有所形成的法的关系是财产权即所有权,而随着对物的占有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物的社会占有所形成的关系就是现代产权。因此,现代产权关系与历史的所有权关系已有很大差异。从历史的所有权概念已不能推导出现代产权概念。西方经济学家对现代产权概念的定义也尚未统一,而是各自从不同角度去定义产权概念的。有的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有的从不完备合同理论出发,有的从外部不经济性出发,等等,都可以引出产权概念。但这些定义都只是对产权运作表象所进行的描述,尚未从本质上规范。因此,如果我们把产权概念定义为占有社会化的法的关系,前述各种不同的产权概念就都统一起来了。 政治经济学论文:试析波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论文关键词:霍克海默 文化批判 启蒙 批判功能 论文摘要:以往人们关注的是霍克海默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其实他所阐述的文化批判功能,才是其文化批判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西方文明启蒙的后果是用理性这种新的统治替代了昔日神的统治。霍克海默提出了新的启蒙就是文化批判的启蒙,即对启蒙的否定、否定再否定。这种新的否定物就是“文化工业”的出现。文化工业造就了一些失去反叛性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认同的被奴役的异化者,要找回和发扬这种文化批判的反叛性,就要实现新的启蒙。霍克海默通过文化批判的反叛性揭示了文化批判的功能,即辩证的否定。 一、霍克海默论文明启蒙及其后果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1895- 1973年)的文化批判理论是对西方文明启蒙的反思和批判开始的。何谓启蒙?霍克海默开篇就说:“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启蒙就是使人们从恐惧、神话、宗教的统治和支配下摆脱出来,用理性代替迷信,用人性代替神性,从而确立人类对自然、社会、精神的支配权。但是,启蒙却由于其内在的自身逻辑而走向它的反面,蜕变成了一种新的迷信神话。启蒙、理性成为工具性理性,“神话变成了启蒙,自然界变成了单纯的客观实在。”“管理万物的精神与创造万物的神相似,都是自然界的主宰,与神相像的人具有支配定在的主权,是主人,具有指挥权。首先,启蒙推翻了中世纪宗教所追求的创造万物的神,人们以为从此可以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了,但是,前面驱逐了创造万物的神,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神取而代之,这就是管理万物的神。这个神是人。人推翻了神,结果人自己变成了一个“与神相像的人”。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他是这个世界的至高无上的又具有支配定在的所谓具有主权的主人。人性本应替代神性,从神的统治和支配下解放出来,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独立人格而不受那个至高无上的神所奴役。但是,结果却相反,人推翻了神以后,人并未从奴役下完全解放出来。人虽然不再受神的统治,但人在推翻神的过程中,自己把自己上升为统治这个社会最高的主宰万物的主人。这就构成了现代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它成为现代法西斯主义繁衍和孽生的根源。其次,在中世纪是神、信仰、盲从支配一切,启蒙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理性代替神的信仰与非理性的盲从。但是理性把神的信仰和非理性的盲从,从神坛上驱逐出神的殿堂以后,理性自己登上了神坛。理性铲除了人类的迷信,人们对理性推崇备至,理性自身成为人类新的迷信。理性就是一切,一切都要在理性的法庭前接受审判和裁定。理性倒退成工具性的理性,结果出现了一个工具性的与人相异的异化世界。理性统治取代了中世纪的神,而非理性的思潮对理性的这种统治的反抗,正如理性反对神性时那样,它恰好说明理性的统治已是一个使人无法忍受的像上帝一样的神。 文艺复兴以后,现代大工业发展起来了。它像魔术的咒符,把沉睡在中世纪的神自然唤醒,神奇地变成了人的财富—工厂林立,大都市从废墟中崛起,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大工业发展并未给人们带来多大好处。这边财富堆积如山,那边却是饿俘遍地。工人制造了机器,机器反过来奴役工人。大都市一方面成了富人的天堂,另一方面却是穷人的地狱。商品、货币本来是人们生产出来用来交换的产品,但是,“自从自由交换结束以后,商品就失去了它的经济性质,而具有了偶像崇拜性质,这种偶像崇拜的性质一成不变地渗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昔日,人们拜倒在偶像化了的神面前,现在却相反,人们却拜倒在商品货币的脚下,不仅商品已经失去了全部的经济特征,它只具有拜物教特征,而且拜物教的影响已扩大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启蒙的实质,就是要求从两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并且不可避免地要选择对生产的统治权。这种选择并非真正的选择,它仍然是以一种对统治权的选择代替另一种统治权的选择,因此,选择本身就包含了新的统治权的产生。如人与自然,要么是自然统治人,要么是人统治自然。这就是说,一种旧的统治推翻了,一种新的统治取而代之,它不是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而是用一种新的统治去代替旧的统治。所以,“随着资产阶级商品经济的发展,神话中朦胧的地平线被推论出来的理性的阳光照亮了,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新野蛮状态的种子得到了发展壮大。启蒙理应带来自由、文明和进步,但是,恰好相反,启蒙是用“新的野蛮状态”代替旧的野蛮状态,并且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这种野蛮状态的神还在发展壮大。人性在这种状况下已经变成了非人性的状况,它正像《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和他的船员在海上偶遇海妖塞壬的故事。为了抗拒海妖塞壬那诱人的歌声,他自己不得不让人把自己捆在船的桅杆上。他既反对自己死亡,又反对自己幸福;既反对自己欲望增长,又反对拒绝本身的享受。这就等于启蒙越是给当代社会带来了财富、权力和知识的增长,它越是坚决拒绝去享受财富,去掌握权力、知识,等等。一切都因为启蒙而走向了倒退,由旧的极权走向新的极权,由旧的统治奴役变成新的统治奴役。启蒙就是事物走向自己的反面,就是自我摧残和自我毁灭,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 霍克海默深刻地揭露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启蒙所带来的理性至上和科学技术统治的负面影响。现代工业技术所带来的异化、工具性,这是其消极因素。但是,近代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相比,启蒙的伟大意义则是不容否认的。启蒙最突出的划时代性的意义,就是为推翻封建神权统治制造了舆论准备。毫无疑问,启蒙具有解放思想、强化人们的主体意识的伟大意义。启蒙推翻了中世纪神权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启蒙思想家适应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针对宗教神权统治和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启蒙的负面影响的确存在,但这不是启蒙的罪过,而是以一定利益为基础的时代局限带来的。尽管时代进步了,而启蒙对那个时代所起的作用仍然不可否认。如果以现代人的标准为标准而完全否认历史,也就不会再有历史。历史不是虚无的,历史应是客观的事实。 二、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 霍克海默把对启蒙的批判提升到可以解决一切经济、知识、政治、理性、宗教等间题的总机关,其意义不在于从旧的启蒙引出新的启蒙。他认为,旧的启蒙是文艺复兴文化的启蒙,新的启蒙就是对新的理性和技术统治的文化批判。因此,对启蒙的否定旨在从否定中生发出新的否定,这种新的否定物就是“文化工业”的出现。文化工业即是“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何谓“欺骗”?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有哪些?欺骗群众的启蒙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文化工业的“欺骗”。文化本来是人类历经数千年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从广义来看,可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是狭义的,即指精神产品,指宣传、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宗教、道德等。尤其是从人类使用文字、语言符号等开始,文化就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痕迹的精神产品。文化与人类发展是同步的,人类从那里开始,文化也就从那里发端,人类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时也就生产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文化的产生与人类实践活动不可分离,但文化毕竟是人的文化。人类除了需要吃穿住这些生活资料之外,为什么还需要文化?这是因为人类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的需要是直接的、自然的,而人类的需要除了直接的自然需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间接的、社会的需要。间接的需要除了以需要为根据提出要求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尺度,那就是利益。因为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才有需要;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们就会把这种需要逐渐从狭隘的需要中驱逐出去。比如原始社会的人食人会导致人类的自我残杀和毁灭,它是不人道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就产生了。还有威胁人类正常生存等犯罪现象,首先最基本的就是非人道的,对犯罪惩罚无疑是人道的,它维护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所以,文化本质上应是根源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既然如此,那么,同样是战争,为什么有的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有的却会受到赞扬呢?因为战争被分为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要褒奖,非正义的战争引起人类生灵涂炭,是不人道的,它引起的后果应予以追究。但什么是非正义的,什么是正义的呢?在这里,它不只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且也是一个阶级概念,因为不同阶级对战争就有不同的标准。可见,阶级利益与文化相互关联。霍克海默看到了这一点,即认识到文化与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因而把文化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联系起来。他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统治下,文化成为一种工业。广播事业依赖于发电工业,电影事业依赖于银行,“电影、收音机,书报杂志等是一个系统”。“从宏观和微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统一性,说明了人民所代表的文化的新模式:即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东西之间的虚假的一致性。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文化成为了一种像“工厂生产的框架结构”,因而,出现所谓“文化工业”。这种文化工业与“工厂生产的框架结构”同样成为了工业。“从利益方来看,人们是乐意把文化工业解释为工艺学的。千百万人参与了文化工业强制性的再生产过程,而这种再生产过程,又总是在无数的地方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标准的产品。文化本应是艺术性,它的本质是创新。不同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区别开来,就在于不同民族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文化由于其特质只能模仿,无法等同。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而有不同的文化。比如印第安文化、巴比伦文化、华夏文化,等等。但是,文化工业制造的产品就不同了,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创新,而是高度的“一致”,因为它把政治和经济结为一体。“技术上的合理性,就是统治上的合理性本身。它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它充当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喉舌和传声筒。文化的合理就是为了统治上的合理性。统治者从其统治的目的出发,把文化模式变为统治的工具,为其统治上的合理性服务,为其政治、经济的利益服务。启蒙的文化工业发展到今天,不再是群众所需要的那种启蒙精神,而变成了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 (二)文化工业改变了启蒙的本来意义,取消了文化的反叛精神。启蒙本来的意义是对中世纪封建专制和一切违反人道人性的宗教精神统治的反叛。因为,中世纪的文化就是神的文化、宗教的文化。在这种神的文化中,只有神的意志而缺乏人的自我意志,人的自由意志只有在神的关照下才是可能的。人的自主、自由、自觉的本性,人的独立个性,在神的统治下都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启蒙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反叛性。启蒙用人性反叛了神的意志,用资产阶级文化反叛神的文化,但这些只是一种虚假的反叛。因为由启蒙唤醒的文化工业,取消了文化的反叛性质。文化本应是对现实的反叛,从而使文化创新。但是,文化工业完全违背了文化的初衷,反而使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使一个人等同于另一个人,最后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模式的人。文化本应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但文化工业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了每个人个性的抑制者。文化应激发人们的想象和自发性,但现在却使人们的想象渐渐萎缩。文化工业用一些陈词滥调、固定的模式来消除人们的创新能力,用一些无聊的毫无意义的流行的作品来占用人们金子般的时间,致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接受了文化工业品的影响。“文化工业的每一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种样子。机械工业生产出来的是物的产品,文化工业却不同,它生产的是人,塑造的也是人。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不是具有个性的人,而是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种样子”的人。这种文化不再是反叛(批评或批判)现实的文化。工业文化成为失去反叛性质的模式文化。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带来与启蒙本来意义相悖的结果进行深刻而尖锐的批判,这是正确的。因为,文化本来的意义是创新,而反叛(批判)则是创新的起点,反叛也是创新的动力。文化就是在反叛中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的。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反叛则是创新的杠杆和动力。没有反叛,创新就不会有动力。但是,反叛也并非代替一切,因为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文化的继承性。只有继承才有发展,因此,如果把反叛看成高于一切的东西,就等于取消了文化的继承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三)文化工业的虚假性带来的后果是画饼充饥。文化工业利用电影、电视、广告、报纸等媒体,制造一些虚假信息,不断地向人们许诺、欺骗,把人们推向了虚假性的陷阱。例如消费,“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演,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文化工业不断地向人们挥舞橄榄枝,用许愿、承诺来欺骗顾客,使顾客目不暇接、晕头转向,堕入云里雾里,但最后一无所获。在自由时代,文化工业揭露封建专制的落后、腐败、颓唐,鞭挞封建专制野蛮、扼杀人性、违反人道的行径,唤醒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吹响了向封建社会进攻的号角,动员社会可以动员的力量,从而使资产阶级在封建统治下争得一块又一块地盘,把封建神权从他们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动摇了封建神权统治的基础,然后又在上层建筑领域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但是,现代“与自由时代不同,工业化的文化可以像民族文化一样,对资本主义发泄愤怒,但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工业化文化的全部实质。文化工业也在发牢骚,面对现实社会,抱怨倍增,对当代资本主义,奋笔疾书。但是,这些都是隔靴搔痒,不能触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要害,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在霍克海默看来,这就是“工业文化的实质”。这是因为文化工业这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怒”,仅仅只是表面的,它只触及资本主义的皮毛,而不会伤其筋骨。尤其是文化工业对资本主义发泄愤怒,与它对日常生活的态度相互矛盾。文化工业把日常生活与资本主义制度对立起来,它只诅咒资本主义制度,而把日常生活美化如天堂一般,这样一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诅咒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牢骚。这样,享乐是一切,一切在享乐中沉沦,一切在享乐中度过。文化工业就是这样造就了一些失去反叛性而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认同的被奴役的异化者。按霍克海默的意见,找回和发扬这种反叛性,就是实现新的启蒙的途径。 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反启蒙的性质,也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病。霍克海默在批判文化时,实际上也是对文明的批判。霍克海默在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中,由于缺乏严格的界定,导致了在批判文化时也对整个文明的否认和批判,这就是霍克海默的失误。 三、文化批判功能及其启示 霍克海默文化批判理论究竟有什么积极意义?一般认为,那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其实,这是片面的。在我看来,霍克海默对资本主义理性至上和科学技术统治的批判,仅仅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一个方面,而他所阐述的文化批判功能,才是他文化批判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霍克海默就是从文化批判功能开始,逐渐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批判的。在他看来,文化批判是走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统治,走向新的文化建设的总机关和动力。当然,文化批判的功能再强大,也不可能摆脱文化工业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但是,文化批判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在霍克海默看来,文化批判的功能就是辩证的否定。法兰克福学派把否定辩证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在他们看来,事物不是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而是否定、否定再否定。在他们的理论中,否定是绝对的否定,因为有了肯定就没有否定。阿多尔诺说:“被否定的东西直到消失之时都是否定的。这是和黑格尔的彻底决裂。在霍克海默看来,文化批判功能就是否定、否定再否定。否定被当作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以拯救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总机关,这当然是片面的。文化批判的基本精神应是辩证的否定。从文化建设的过程来看,文化批判的作用就是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在这里,肯定本身就包含否定。任何文化在最初阶段,首先是以肯定的形式出现,这就是继承。但任何肯定都包含了否定,而否定就是扬弃。文化扬弃了自己的有限性而保留了其积极的合理方面,文化就进入了否定之否定,完成了一个周期,这就是发展和创新。文化建设就是通过文化批判,不断地从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螺旋式波浪式地上升和前进的。因此,没有文化批判,就没有辩证否定,就不会有文化的发展。但是,把否定看作是绝对的否定,这就抹杀了文化的继承性,必将导致文化的虚无主义。尽管如此,霍克海默所论述的文化批判功能对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文化批判的本质是创新。霍克海默认为,文化是对现实的反叛,文化的实质就是创新。霍克海默把文化批判同现实绝对对立,旨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仅此而已。其实,文化与现实既有同一性,又有非同一性。从同一性来看,任何优秀的文化都产生于现实,又服务现实;都产生于社会的日常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日常生活,这是一致的。但文化与现实又有非同一性,因为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现实生活向前发展时,文化甚至还徘徊在旧时代的基地上停滞不前。文化批判的实质就是创新,通过文化批判使旧文化从它的基地中走出来,创造一种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文化。因此,创新不是重复,也不是雷同。创新就是使文化的同一性走向非同一性。黑格尔在论述哲学史的批判功能时认为,哲学史的实质是“通过哲学史本身去证明哲学知识的无用”,哲学是在批判中发展的。他说:“一种新的哲学出现了。这哲学断言所有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它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黑格尔是对的,哲学史是如此,文化更是如此。文化就是通过文化批判不断地发现和创新。没有文化批判,就没有文化前进和发展。古希腊的文化发展是这样,我国先秦文化发展也是这样,没有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批判,就没有先秦文化的繁荣。德国古典哲学更是如此,没有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文化批判,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才出现了一批在当时并不起眼的,但在文化史上也有一席之地的思想家,如杜林、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等等。所以,没有文化批判,就不可能有文化创新和大师级的文化名人出现。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文化的同一性。继承如果没有批判,那就是重复和雷同。继承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当前主要缺少的还是文化批评。时期,学术批判政治化,批判成了打倒一切的代名词。但是,现在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肯定太多,批评太少。即便是文化垃圾,也很少有人出来清扫。其实,批评和批判,决不是打倒一切,正当的文化批评和学术争论,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研究。如康德在世界学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就在于他对人类知识的研究和审视,尤其是对欧洲近代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批判。他的主要著作都以批判命名,如《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可见,颂扬和批评,批判和继承,肯定和否定,是促进文化繁荣的两种动力。 (二)当前文化繁荣的主要推动力是文化批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批判功能愈益突现出来。由于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因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必然也是双向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适应市场平等自由交换而产生的平等自由正义等观念,它是文化建设中正面的东西。但是,市场经济也对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功利化、媚俗化、平面化和边缘化等倾向的产生。因而,文化批判的作用愈益重要了。文化批判一方面应像园丁一样,细心呵护那些适应市场经济而产生的正面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文化批判要毫不留情地扫除那些污染环境的垃圾。霍克海默把文化工业的反面消极影响揭露出来了,对这些东西进行否定,当然是绝对必要的,但是,他由此在批判文化工业时却否认了一切文化,这就等于否认了文明。肯定文明不是不要文化批判,如果没有文化批判,那就分不清什么是金子,什么是沙子,什么是财宝,什么是垃圾,那就没有文明的发展。当前应对那些以文化的名义为幌子的伪气功、邪教和封建迷信等活动进行批判和打击。总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务必弘扬优秀文化,加强文化建设,而我国的文化建设能否健康发展,有待于有效的文化批判。 政治经济学论文: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作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师对此深感忧虑。本文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从教学指导思想、编写一本体系合理内容精炼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政治经济学立足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教学改革 建议 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作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师对此深感忧虑。本文是笔者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提出的看法与观点,作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多达上百种。教材内容和体系改革的主要模式有:改良模式、嫁接模式、混合模式。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由逄锦聚等主编的面向21世纪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这一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但在内容和体系上依然有不妥之处。 1、目前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本教材的内容共有21章。这本教材的编写具改良、嫁接、混合三种模式组合为一体。其内容的组合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也有现代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这些理论的大综合。这本教材至今已有四版。出版的时间分别是2002年、2003年、2007年和2010年。教材字数均在50多万字。教材的特点:内容广泛。从这一特点的积极效用看,它不失为一本或者说更适宜做为高校教师备课的参考用书和学生自学教材。但目前,这一教材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其内容就显得庞杂,缺少应有的精练。另外,教材中以表格形式所采用的数据过于陈旧,比如教材第126页表8-1“美国制造业的剩余价值率(1929年-1985年)”、教材第173页表11-1“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经济部门的生产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这些数据不能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现实。这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样的命题不相适应。 其次从教材体系结构来看,第一篇是:“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有七章;第二篇是:“资本主义经济”有6章;第三篇是:“社会主义经济”有8章。这种体系构架中,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其内容主要由马克思《资本论》一部分理论,有列宁《帝国主义论》一部分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一部分理论,还有编书者自选编辑的其它内容,共同合成。这种由合成的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使有些章与章之间缺少理论承上启下的内在必然性。例如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中的第一章第四节与导论中的研究对象的内容有重复。第五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向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之间的过渡,难以看出两章理论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向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的过渡,以及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第九章“资本主义分配”向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这两章内容上的关联程度不紧密。这种前后秩序安排显得生硬。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与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也属于这种问题。另外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这一章内容与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中的第七章“竟争与垄断”有些内容具有重复性。以上是笔者认为教材体系安排上和内容编选上存在不够合理的方面。 总之,本教材在体系架构上的承上启下理论内在逻辑关系不紧密,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整个教材章与章的编排在理论上的衔接不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2、社会上对政治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地位的片面认识给政治经济学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是做为政治经济学教材之用的。随我国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已经不再作为教科书了。而以《资本论》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的地位,目前在经济学界有许多争议。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把《资本论》与前苏联有关计划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理论等同起来,认为它是一种只研究价值和计划经济,不研究财富和市场经济的传统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专门研究财富和市场经济的现代经济学。由于我们中国现在主要需要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使用西方经济学的一种范式或话语体系,并发展这种现代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和中国都无关,它的一套话语体系应该完全放弃不用。这种说法虽然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这种观点有一定社会群体。这种意识在学生中有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倾向,认为以马克思《资本论》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批判资本主义,是一种说教。百年后的今天这些理论基本过时,难以解释现实。这种倾向和思想给教与学增加了难度。 3、研究对象、层次和方法方面的原因。首先,当今世界,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对立的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和层次以及运用的主要方法都有着重大的差别。西方经济学侧重经济运行和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运用的主要是边际分析、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均衡分析以及主观心理因素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它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经济问题的本质规定,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运用的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方法或方法论上的区别,这与它们对待资本主义的不同态度有关。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现象背后的经济根源,而要证明这一点,在逻辑上就必须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而这样的逻辑只包含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之中。马克思正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规律,并得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具有历史性的结论。西方经济学家一直对资本主义抱有特殊的价值取向,即把资本主义看作是永恒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并与之相关的市场机制。一些学者和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总结了市场经济的一些管理经验、甚至个别论点有其合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与现实经济问题有着结合,有些理论有一定的实用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这些表层的经济问题,容易被接受。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事物和经济现象的本质,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中会有畏难情绪。 其次,政治经济学以上大课的教学形式影响师生学术思想的沟通和理论探讨的互动,使课堂难以有序的组织和管理,因而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灌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4、教师原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学内容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政治经济学教学一般从基本概念范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这种教学虽然能反映出教师的良好理论素养,但从另一方面证明,这种教学使教师把备课、教学精力用在了概念范畴的界定和逻辑推理上,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就理论本身深入探讨和充分的理论联系实际显得有些欠缺。这种教学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二、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1、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明确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消除学生错误观念,帮助学生解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的不正确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现实问题予以说明和解释实际,以理服人。 2、编写一本体系合理内容精炼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架构存在的问题不是调整所能解决的,对已成型的体系框架在其范围内进行调整,我们做过这样的尝试,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原有架构上的调整或变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长计议,教材需要重新编写。笔者认为,编写一本《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架构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部分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把具有相对独立的不同理论分为不同的篇章,各个不同的理论相互之间基本不嫁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主要按《资本论》体系编写,因此,理论不会有什么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参考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编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以我国为主,编写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这三部分后两部分比重要大一些。编写注意两点:一是,章与章之间的衔接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关系和必然性,框架体系合理。二是,写作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全书字数控制在35万字以内。 3、政治经济学立足课堂教学。坚持灌输原则,讲究灌输艺术。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住重点、剖析难点、解答疑点。第二,加强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第三,采取对比法教学,更新对比角度。例如,对同一个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层次,价格范畴,西方经济学根据供给和需求及各自的弹性,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价格界定为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运动表现价值规律的作用,价格与价值既有量的背离,也有质的背离,这就从经济学原理上深刻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化的东西虽然没有价值但却会有价格的现实,而西方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只看经济现象,却永远不会发现价格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理论,更不无法懂得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强调帕累托最优,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它界定为社会劳动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对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范畴,西方经济学把它看作要素报酬的形式,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看到了这是各要素的报酬形式,同时看到了这种报酬后面的源泉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不同要素所有权主体那里量的分割形式;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据此他得出了资本主义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使得资本主义不能实现充分就业,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在于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市场是万能的和能自动充分实现就业观点,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完全回避了这个关键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找到了病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差异,他们都依据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层次作经济分析,都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采取了对比法教学方法,又更新了对比角度。这种从经济现象和理论本身进行比较和对比,角度发生了变化,会引发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兴趣。学生在这种对比中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核心与精髓。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但这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空间又非常广阔。经济学不能是黑板经济学,如果这样学生听着枯燥,打不起精神,甚至不愿意上这门课。理论联系实际则不然,用政治经济学理论说明当前国内外经济问题的热点焦点,从而使政治经济学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和解释力,长此以往,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和情趣。贯彻始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便潜移默化为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了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自然发挥其中。第五,加强教师对政治经济学多媒体制作的研究,提高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水平。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不是电子教案。多媒体的课件制作要有理论性和艺术性,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还要有一定的背景资料。这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因素。
民办教育论文:关于河南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0000而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近些年,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国家要富强,必须通过教育来强国;而教育体系的强大就需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我国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的一个省,我省民办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和难题,需要学者们根据具体省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使我省的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使我省从教育弱省变为人才强省,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和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关键词:河南;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对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很多学者或者从事民办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在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制约因素、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发展前景等形成了各自的看法。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办教育是一股独特而又有活力的力量群体,很多西方国家都注重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状B仍处于低迷状态。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经济和教育相对西方国家不发达,这就导致了我国在教育方面的资源拖投入比较欠缺,从而产生相应的连带效应,那就是我国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低。国家提出“中原崛起”口号后,河南省的地位越来越高,河南省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做一些关于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深入细致的研究符合我省省情的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深层次问题。 二、内容研究思路 民办教育包括很多种,比如中小学、中等职业、高校教育等,本研究主要从我省民办高校现状出发,研究我省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作为人口大省,在教育和经济欠缺的情况下实现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的重难点在于对我省民办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提出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总结部分民办教育机构成功经验,对我省民办教育的现状作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提出实现我省民办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研究主要思路拟从研究我省民办教育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理论、应用价值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有些学者往往忽略了很多重要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本研究所提出的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区别;以及利用知名民办教育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的成功经验直接总结并分析,利用其中对大众民办教育有力的因素,做积极推广使用,这对于我省整体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效果很好,还能为我省乃至我国制定民办教育相关政策建言献策。无论是其理论价值,还是实际应用价值,都非常重要。 四、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为了能够使研究的结果效率最大化。主要有: 查阅文献法:不仅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还是独特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比较论证法:主要是通过与公办教育相应部分的对比,能够直接发现问题; 案例分析法:直接到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进行访问分析的方法; 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总结。 五、研究内容概述 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同事间的了解,在查阅大量资料和了解一些民办教育机构的发展历程,初步总结出了一些目前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问题。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识问题。民办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到底存在什么样的价值。二是人们对民办教育的偏见认识问题。三是社会对民办学校学生认识问题。特别是企业对民办学校学生存在误解,甚至有严重的偏见和歧视。 其次是民办教育同样也需要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相比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的发展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相应的制约;民办院校教师身份受到歧视,导致民办院校教师稳定性下降,使办学成本上升。 再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始终困扰民办院校发展的大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我省多所民办院校中,兼职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大,有的受利益驱动,有的只是临时兼职,思想不进取。教学管理理念传统,科学研究成果少,创新不足,教师结构长时间不更新,老龄化比较严重。 最后是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一是国家对民办院校的管理不到位,无法可依,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管理效果极差。二是大多民办院校存在严重的家族式管理。 通过研究,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系列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不切实际,盲目求发展。只有社会发展需求,民办教育才能有办学基础。对于不同地区而言,其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是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的各种需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如何满足教育的多样化,民办教育就是一种恰当的方式。 2.办学资金来源不足,来源单一 民办教育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社会资金是民办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社会资金由学费和办学者投资两方面组成。众所周知,民办投资受投资者的经营状况的影响,而投资者的经营状况又是受制于市场经济中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投资商的资金稳定难很大。 3.教师待遇不高,缺乏归属感,造成严重流失 目前民办教育的教师大致分三类:一是公办院校退休的教师,二是民办教育聘请的年轻教师,三是校外兼职教师。据相关报道,民办高校专职教师近年来增长迅速2013年比2011年增长了2.1倍左右,但专职教师比例只占30%左右,明显偏低。 4.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教育教学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其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它收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生源、专业设置及教学设备等。资料统计,除少数民办高校办学有特色、资源较充裕、毕业生就业率高以外,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及公办高校。 7、总结 针对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初步总结出了部分结论和建议,比如准确定位,树立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办学资金;转变职能,优化制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运行机制;提高教师待遇,防止流失等。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仅仅是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对于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仍然不足,需要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并需要大量收集资料,尽量多的总结出我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民办教育论文:浅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民办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动 (哈尔滨石油学院,哈尔滨 150028)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院校生存之道,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现阶段,民办高校应将稳量增质作为其不断努力的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灵活机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学术研究投入,致力于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土木工程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办学特色较为鲜明、办学质量较高的民办院校,其较好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办学成果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认可。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应该具有面向行业、区域济社会发展,能够做到上手快、有后劲、具有真正创新精神。 二、内涵式发展 在逻辑学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明确了我国今后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坚持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践行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是各高校认真研究仔细制定的首要任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民办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三、民办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提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部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民办教育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的教育局限,紧密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特色之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型教育模式,民办教育具有自身特点,不能草率照搬公办高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不能迷失自身的定位。同样,民办教育也不能向高职院校看齐,自降底线,失了自己的本科身份,必将不被社会、家长和学生接受。今天,民办高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但仍然存在劣势,在未来发展中,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数量与质量等客观约束,特殊的身份地位决定了民办高校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走一条符合自己的特色之路。因此,创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民办本科高校积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和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 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专业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首先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石油化工行业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特色,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构成 为满足市场需要,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研讨,构建了“一主两翼三层次”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个体系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三体系有机结合,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一主两翼三层次”即以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学为主干,以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为两翼,以专业基本技能、专项能力、工程技术综合能力为三个层次。其中,专业基本技能包括工程图阅读、CAD绘图、测量技能、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土工试验等,专项能力包括生产实习、各种单项课程设计、各种综合实习,工程技术综合能力包括施工管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1.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的课程由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课程构成。新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整合更新教学内容,降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性课程比例。调整理论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以有限的课程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保证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知识,促进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针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行将高数、外语等公共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内容上弱化理论推导过程而注重应用结论,多讲范例;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讲解基本理论之后强化实践操作,最大程度地联系工程实际,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编写应用型本科教材《测量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上、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CAD》等。 2.实践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工程技术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系列训练组成,实践教学时间累计超过四十周。基本技能训练增加工程图阅读、工程结构创新环节,学生能够真正读懂图纸,进一步培养了创新精神;专项能力训练将独立的设计环节穿线,体现整体概念;工程技术综合能力训练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基本技能和专项能力训练基础之上进行,三个层次系列训练打破传统,实行集中训练,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真正达到工作后上手快的目的,并且学生在参加国家及省、市专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得高级奖项。此外,结合工程实际工期特点,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假期相连,外延了实习时间,为培养学生综合技术能力,毕业后参加实际工程建设工作上手快提供了更好的锻炼。 实践表明,通过增加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最后学生掌握本专业和工程技术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 3.素质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本身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两课”学习;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校内外科技文化活动;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社会素质。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 五、结束语 现阶段,民办院校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取得更大的飞跃,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同时,须在规范化办学、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和科研工作等方面下功夫。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曾指出,中国的民办高校应该分层分批从“公立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的角色转向“公立高校的重要竞争对手”的定位。哈尔滨石油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也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审视自己,奋力前行。 民办教育论文:如何鼓励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内容摘要:民办教育体系是我国整体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的要求,必须进行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的鼓励及引导,实现民办教育发展模块的准确性、清晰性定位,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展开民办教学,推动民办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应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实现我国整体教育结构的调整。该文就民办教育事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展开分析,旨在解决民办教育过程中的政策问题、社会支持力问题等,实现我国民办教育工作的健康稳定运作。 关键词:民办教育 政策目标 民间资金 平等性 规范管理 一.民办教育事业的必要性 民办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运行。通过对民办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弥补我国财政投入的不足,民办教育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民办教育举办者及学生家长。通过对民办学校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学位不足的问题,实现教育投入模块的多元化,缓解了我国本科大学上学难的问题。通过对民办教学的开展,实现了我国教育投入模块的多元化,实现了教育投资主体结构的整合及分化,有利于实现全社会办学资源的整合,实现我国教育教学系统的不断完善。 二.民办教育方案 1.加强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民办教育政策方针,目的是解决当前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歧视问题,提升全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正确性认识。整体来看,教育部应该继续出台支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文件,不能简简单单的开展民办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民办教育,满足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将民办教育放在突出地位,进行强有力支持措施的制定,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资的教育投入机制。 2.国家扶持策略。我国“22条”政策方针对民办教育作出了明确性的定位,这体现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日益重视,这几年来,随着公立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有些人质疑民办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需求,“22条“完美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的民办教育并不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及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满足人们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仅仅开展公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民办教育无论在教师待遇环节、办学招生环节、学生权益维护环节等都实现与公办学校的同等政策待遇、同等设置标准。”22条“有效落实了民办教育的各个教学发展细节,为落实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教学、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体现了我国对民办教育的充分重视。随着社会对民办教育接纳程度的不断提升,民办教育的同城待遇问题必然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3.强化管理及参与环节。为了满足现阶段民办教学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实现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进行民办学校理事会成员构成模块的优化,进行学校举办者代表比例的限定,针对学校的关键性管理岗位进行亲属回避机制的应用,进行民办学校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完善,实现不同运行程序的协调。在董事会召开学校重大事项会议时,必须做好会议的及时记录工作,需要请全体董事会成员进行签字,并且存档备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健全校长及领导班底的筛选机制,进行校长任期制的应用,确保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权利、行政管理权利等的依法行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体系的健全,进行民办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实现民办高校督导专员机制的健全,进行民办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为了满足现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要求,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及保卫机制的健全是必要的,现保卫力量的配备,实现安全防控机制的完善,实现校园整体安全稳定性的提升。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健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及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好学校法人财产权,在法律规定期限内,任何人不能侵占学校的法人财产。 在管理环节中,民办高校举办者需要做好办学积累资产、投入资产等的分类登记建账工作,将一系列的公共性资金存入到学校银行的专款账户中,主管机构要做好学校公共性资金银行账户的监管工作,避免出现办学经费被挪用的状况,实现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实现财务监督环节及资产监管环节的协调,实现民办学校财务的公开化。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模块,需要进行财务审计结果的社会公布。为了实现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学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进行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为了达到上述工作要求,需要进行政府参与环节的强化,各地区政府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民办教育的作用,做好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工作,健全相关的督导及评估机制。 三.结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工作的要求,进行民办教育系统的完善是必要的,从而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我国整体教育进程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局) 民办教育论文:河南民办教育机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河南民办教育机构的不断兴起,民办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成为各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核心,乃至成为民办教育机构生存的主力军。然而由于条件所限,民办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的职称以及学历较公办高校相对薄弱,因此,兼职教师队伍就成了民办教育机构师资力量的重要一部分。兼职教师对民办教育机构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办学成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办教育机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河南省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下,民办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规模,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河南民办高校中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因此,分析影响河南民办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同时也为河南民办高校顺利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文在选取了河南一所有典型代表性的民办高校进行了实际的调研,并结合访谈等形式,对河南民办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做法较好的一些民办高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为借鉴,提出了适合河南省民办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师比例达不到本科教育评估要求 全省民办高校生师比例远远达不到本科教育部的评估要求,原因是兼职教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加上兼职教师的数量,生师比例即可接近教育部的要求。据悉,河南民办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评估工作,目前也都在扩大专职教师的招聘工作,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缩小兼职教师数量,从而重新达到一个新的比例状态。 2.兼职教师质量有待提高 河南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其他各公办高校教师,很少来自于企业、或者科学研究单位等。这就与现实中的转型发展不相符合,之所以提倡各高校进行转型发展,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便于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但首先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本身应该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很难切合实际。因此,兼职教师的主要来源应该放在企业,可见,我省目前的兼职教师在来源上还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兼职教师质量还有待提高。 3.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民办高校目前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有自己的不足,比如建校时间短,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还在探索中。所以,对兼职教师这一块的教学能力也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另外,从民办高校兼职教师这一重要角色来看,除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业、专业的丰富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一名教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当务之急。 4.兼职教师聘任困难 民办高校目前在聘任兼职教师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聘任兼职教师的来源不是太广,主要局限于普通高校,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少从企业里找到合适的兼职教师,这样就阻碍了实践课程转型的发展;其次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不好聘用兼职教师,由于在普通高校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方面教师也是同样缺乏,所以,这方面的兼职即便是降低聘任条件也是存在一定的聘任困难;最后是民办高校在兼职教师聘任方面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比如说要么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要么有中级以上职称并且同时还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才可以聘任等,那么,这就为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一般企业里的青年骨干即便是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经验,但其学历或职称是他们的短板。 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全方位提高对兼职教师的认识 对兼职教师这一队伍认识不到位,是导致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滞后,兼职教师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提高社会各界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民办高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以及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目前仍有社会各界对兼职教师这一队伍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简单认为民办高校聘请兼职教师只是为了弥补师资缺乏,暂时缓解教师不够的压力,进而减少开支。社会各界应该呼吁大家提高对兼职教师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兼职教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其次,提高兼职教师对本身的认识。在民办高校中,兼职教师对本身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当兼职教师充分认识到其自身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才能真正使其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能尽其所能的做好本质工作,积极配合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兼职教师日常监控 由于校外兼职教师的特殊性,为能够准确、及时掌握其是否按时到校上课、是否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等,民办高校应加强兼职教师的日常监控,从多方面、多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其动态。对兼职教师的日常监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是学院教务管理部门,从教务处对任课教师的上课率进行监控,比如有的任课教师因公或因私进行了调课,那么,教务处就要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补课监控,包括补课是否按时,补课的地点有没有变化等。同时,教务处可以成立督导组,对兼职教师进行深入课堂听课,随时掌握上课动态以及上课效果和讲授方式方法等。 其次是院系相关部门,作为聘请兼职教师的直接联系人,院系要随时随地与兼职教师保持联系,一旦出现紧急或突发事件,要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采取相应紧急措施来进一步减少其影响面。同时,院系可以组成一定规模的听课小组,从院系主任到有经验的专任教师,可以不定期地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教务处督导组形成一定的互补,全面监控其教学效果。 最后是学院的学务部门,即管理学生的相关部门,学务部门虽然不能深入到课堂进行听课,但可以从考勤学生上课的角度去了解兼职教师是否按时到校上课,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兼职教师上课情况的评价来进行掌握其实际情况,学生是兼职教师直接的授课对象,授课效果如何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综合评价来进行反应,虽然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但这样就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评价和监控兼职教师。 3.做好兼职教师各项服务工作 为彻底从根本上留住兼职教师,不但要提高其课时费及其他福利待遇,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做好兼职教师的各项服务工作,比如在排课表的时候要优先排兼职教师的时间,根据他们在本校的上课情况,他们能到校外兼职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再加上其他原因,兼职教师提供的兼职上课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就要优先排他们的时间,这是在时间上让兼职教师深刻体会到优越感;再者,比如民办学院发班车接送兼职教师到校上课,如遇到特殊天气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时,要按因公处理,课时费正常发放等,这些都让兼职教师感觉到人文关怀,进而做好本职工作,奉献他们的教师精神是心甘情愿的。 民办高校在校内树立起兼职教师就是这个学校的一分子,把他们当作专职教师对待,不但要有场地备课,课间有地方休息,有地方为学生答疑,还能像专职教师那样享受图书阅览、资源共享及借阅的各种权限等。这样就为兼职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是为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民办教育论文:关于民办教育非营利性的思考 摘 要:根据各国经验与理论来说,民办教育一般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形式,民办教育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也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多数民办教育都对非营利性教育与营利性教育的概念不清楚,只有分清民办教育的性能才能有效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根据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特点,需要明确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区分其性质。 关键词:民办教育;非营利性教育;民办学校;思考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根据法典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规定可看出其教育性质,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民办教育却违背了这一法典,有许多民办院校打着非营利的幌子在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引发了社会的质疑与不满。尽管法律已出台,但实践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本文主要针对民办教育非营利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一定建议。 一、什么是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性组织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非营利性组织的英语名称是Non-Profit Organization,它作为一部门的界定是不确定的,每个国家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理解都不同,其用法也不一样,当前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所归纳出的五特征界定:其一是组织性,主要指有正式组织机构,有成文的制度和章程以及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等。其二是非政府性,非政府性是指其机构不属于政府单位,不受政府的支配,被称为民间性。其三是非营利性,非营利性主要是指其机构不进行利润的分配以及分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活动方式。其四是自治性,主要指它能够对自我进行管理,能独立决策,独立行使。其五是志愿性,志愿性是指所有参与的成员都是自觉的,是非强制的。组织性为所有属性的基本前提,非营利性与非政府性有着一致的认识与核心。 二、我国民办教育存在形式 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民办学校做出具体明确的界定,在整个法律中,这是一大疏漏。与民办福利机构以及民办医院的分类管理相比,我国民办学校进行登记时只可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其原因是1995年出台的《教育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就导致所有公益性的教育被封闭为非营利行业。近些年来,我国人们在教育上的消费成为当前消费的热点。对于大多数有孩子的家庭而言,在教育上的消费往往占整个消费的一半,而众多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以及中外合办学校的出现,使得我国教育的资金来源已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非营利性的规定是无法适应当代教育管理要求的。我国教育法规要求无论是私营还是民办教育机构,都必须遵循非营利性的原则。所以,从原则上来讲,凡是经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院校都可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这就表明我国私营教育也拥有国家投入的成分。而这些教育机构不可对赢利分红,必须将其赢利投资在教育中。如果校方终止办学,校方则需要将其投资后剩余的资产返还给国家。但是由于税务部门与工商部门的监控和管理缺失,有些教育投资者将利润转移进行分红,有些教育者甚至还会以教育为掩护经营教育以外的项目。 三、如何规范我国民办教育出现的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民办教育在法律上的地位。在我国,民办教育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是教育促进法却将其全部列入非营利组织的行列中,这一规定会将公益性民办教育与民办教育融为一列,这样就会导致法律在调整民办教育时表现出不明确的特性,这会使得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教育无法得到法律的规范。其次,国家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应当有与公办教育一样的发展环境与地位。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问题上更为公民扩大了选择空间,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利。与此同时,国家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完整性,在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完整性后,方可加大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投入力度。 为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对当前教育事业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尤其对于我国民办教育,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业的一大重点问题,针对民办教育非营利性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察觉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民办教育论文:民办教育机构会计制度的选择 摘 要:民办教育机构逐年增长,扩大了教育的总量,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民办教育机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选择合适的会计制度开展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教育机构 会计制度 选择 对策建议 民办教育机构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至今已有30年左右的时间,民办教育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万多所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在校学生1000多万的规模。30年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民办教育机构也缓解了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扩大了教育的总量、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需求提供了帮助,其作用值得肯定。 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民办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广大人民群众还对民办教育认识处于表面现象,一些民办教育政策出台滞后,而已出台的政策部分学校落实不一定到位,就民办教育机构本身而言,在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及风险。 针对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全国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2年12月28日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下简称促进法),从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学校的组织与活动、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进行详实的规定。 在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法规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民办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民办学校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等等。 这些规定对民办教育机构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具有宏观性指导作用,但对具体的学校或机构而言,各地、各校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大相径庭,有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等等,虽说采用哪种会计制度都接受了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除上海市在进行民办中小学会计制度试点改革,统一使用《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其他省市暂无统一的规定。就云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会计制度并存,相互间的会计信息没有可比性,与国家同类学校间更无法进行比较,其提供的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应该有统一的规定,这样才能为主管部门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地财务依据。 为此,笔者根据促进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谈谈民办教育机构对会计制度的选择。 一般,任何单位选择什么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由单位的性质决定。通常情况下,由财政和主管部门来指定,但对民办教育机构,还得结合其成立方式综合考虑。按促进法的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等。从这些规定中来看,“法人资格、法人条件、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是关键的字段,举办者资产来源和方式,民办教育机构的组成形式是其选择会计制度的重要依据,在云南省的民办教育机构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独立法人自发成立 独立法人一般指自然法人或独立的单位按照促进法的规定成立民办教育机构,其出资方式有两种。 (一)独立法人拥有办学必备的基础设施,投入注册及开办资金 这种出资方式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在会计制度的选择上,可根据办学规模的大小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之中进行选择执行,若规模较大,选用“企业会计制度”,反之,选用“小企业会计制度”。 这两种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企业单位,前者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后者反之,而民办教育机构属非企业单位,表面上不适合使用企业会计制度,但从举办者的目的来看,其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才是其最终目的。企业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经济事项为依据,客观、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支累积结果;2.按照经济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3.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要;4.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5.会计核算必须遵循重要性的原则,把影响企业当期及未来的经济事项按影响重大与否区分并恰当性处理;这些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其侧重对资产、收入、成本的核算,通过资产负债、利润、利润分配及现金流量表,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单位在报告期的经营情况及资金运动的累积结果,让投资者清晰了解其经济效益。 学校若承担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按国家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的相关规定,学校不能向学生收取杂费,但当地财政给予对等补助,学校可用于弥补办公费、业务费,但不能用于人员经费的相关支出,并按专款年专用的原则,年终须向属地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呈报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为核算及会计报表填报的需求,可在收入类中“非营业收入”科目下设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收到属地主管教育机构拨入的杂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期末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在成本与费用类中费用类科目下设置“杂费”科目,其明细科目参照“中小学会计制度”的事业支出下的“商品与劳务支出”中的明细科目设置,用财政拨入的杂费列支时,借记相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同时参照相关规定,设置基本数字、收入支出、支出明细、资产负债表,以便向财政、主管部门填列呈报。 (二)独立法人租用办学必备的设施,投入注册及开办资金 这种出资方式成立的学校,其资金来源、应用单一。收入主要有:1.按政策规定收取的学费;2.按政策规定收取的住宿费;3.其他收入(自己投入的开办经费);4.捐赠收入。支出主要有:1.教职工工资;2.教职工各种津贴补贴;3.办公费;4.业务费;5.房屋等租赁费;6.其他支出。 举办者关心的是收入与支出的总量,以及资金的安排使用方向,年终结余的多少等。采用同类别政府举办的学校所选用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基本能满足各方会计信息的需求,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议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其他阶段的选用“中小学会计制度”,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侧重加强年度收支预算的编制,力争科学、合理、可行,在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下,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严格监督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减少不必要地开支事项,节约成本,实现收支结余最大化。 二、合作法人联合成立 指两人或两个单位以上联合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其合作方式以股份制居多,各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多数采取投资与教学相分离的方式,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出资方式多样化。 (一)自有资金,非国有资产 合作一方或多方用拥有的自有资金和非国有资产进行投资,流动资金存入双方指定银行,聘请专业验资进行验资并提供验资证明;非国有资产聘请具备验资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定价,做出价值评估报告,报经双方认可。双方按出资额的多数确定股份,所投入教育机构的资金作实收资本入账。 这种出资方式联合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其出资金额能以货币计量,成立方式完全符合股份制企业的基本模式,其会计制度选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使用哪一种会计制度,视办学规模的大小而定。 (二)自有资金,国有资产 与第一种出资方式相比,自有资金的验资处理相同。但在资产评估定价方面,必须区分处理,因其拥有的是国有资产,投入前必须报经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批明采用什么方式投入,一种是以使用权转移、另一种是所有权及使用权同时转移。 只是使用权转移方式投入,与租用性质相同,其所占股份由合作方协商确定,并报其所有权单位及主管部门批准,股份无法以货币计量,仅能作为在组建教育机构中权利及义务的计算基数。若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各方投入的资源无法进行货币计量,选择“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会计制度”最为恰当。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同时转移的投入方式,则可对投入资产进行评估定价,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定价,报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以评估价计入实收资本及相关科目,并办理资产的转移手续,此时,采用第一种出资方式的核算办法,使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能满足出资各方的会计信息需求。 (三)自有教育资源和上两种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分两种情况判断选择。 1.自有教育资源与自有资金及非国有资产。若拥有的自有教育资源能进行评估定价,则选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若拥有的自有教育资源不能进行评估定价,则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会计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选择还须结合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进行。 2.自有教育资源与自有资金及国有资产。依据自有教育资源和国有资产能否进行评估定价、所有权能否专业来区分对待,若自有教育资源和国有资产能评估定价,且所有权能转移,则选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反之,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会计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选择还须结合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进行。 民办教育机构使用那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须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确定后必须报经成立批准机关、主管部门、税务部门等备案。 从民办教育机构的长远发展来看,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必须遵循国家对其实行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创新上作出积极、大胆的尝试,尽快出台民办教育机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全国性统一制度,以便加强和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 民办教育论文:我国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及发展中的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方面都在不断提高。尤其表现在教育行业,民办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是阶层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孩子通过接受一系列的教育可以实现上向流动,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为国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完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民办教育;生存空间;局限性;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上的满足使得个人及其家人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表现之一就是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是阶层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孩子通过接受一系列的教育可以实现上向流动,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此外,教育的迅速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号召,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西部地区还是在东部地区,人们普遍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学校教育放在了成长的首位,哪怕有一丝可能,也会让孩子坚持求学之路。虽然我国一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的投入上做到仍然不够好,教育支出仅占国民总支出的4%左右。就教育的类型来看,仍然是公办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民办教育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夹缝中生存的民办教育却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主张把孩子送到公办教育机构,而不是民办教育机构,但是许多民办教育机构仍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一、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契机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民办教育开始兴起,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以一些补习班、自考助学、职业培训和文化辅导班为主,一直到90年代,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此后,民办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地方政府也把民办教育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随后掀起了各式各样的民办技能培训班的浪潮,民办教育也逐渐进入基础国民教育行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也为民办教育提供了契机。民办教育者纷纷利用这个发展的机遇,转变发展类型,逐渐地占据市场,扩大自身生存空间。可以说,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推进。 民办教育的兴起,虽然对公办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更多的是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一些不足和空白领域。它不仅减轻了政府办学压力,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多层次需求,有利于促进下岗老师的再就业。在基础教育领域,民办教育相比于公办教育来说,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面临这艰难的处境,民办教育者另辟蹊径,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和放假时间,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二、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的原因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式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对知识日益渴求,而攫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接受教育,而在我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让孩子上公办学校可以说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思想一直并到现在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民办教育这一市场的主体之一开始崭露头角。 民办教育作为一种新生教育资源,要想在公办教育一统天下的中国获得很好的发展,无疑是件很难的事情。改革伊始,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市场上存在着不少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的现象,社会整体诚信度下降,从杀生到杀熟,从官员腐败到食品安全,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社会整体信任度,使得人们对于一些个人经营的主体缺乏信心,害怕上当受骗,再加上民办教育行业自身缺乏一定的规范,因此,当时,民办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学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一个学校如果招生困难,那就离倒闭不远了。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并支持私人办学,民办教育获得了发展的机遇。有机遇但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自身的能力了。改变家长的传统思想很难,因此,不少教育家另辟蹊径,针对孩子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成立了辅导班,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同时也避免了与公办教育的直接冲突。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一个家庭只允许要一个孩子,这使得家长都把这唯一一个孩子当成宝来培养,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培养,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各式各样辅导班。民办教育正是这种机遇下,充分抓住了家长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渴望心理,通过成立各式各样的辅导班的形式,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三、 民办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一)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民办教育的老师多是退休老师和兼职在职老师。一些公办教育机构为了确保招生数量,不少公办学校已经禁止在职教师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办辅导班或者担任兼职教育。一经发现,有的学校甚至以开除作为惩罚。因此,现在民办教育机构的一些老师多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兼职老师,教学质量相当较差。而对于那些退休教师来说,由于民办教育机构存在招生不稳定的现象,有时候学生数量多,而老师较少,只能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退休教师或经验不太丰富的兼职教师增加授课时间。这也是导致民办教育机构的老师反映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机构名声太差 民办教育毕竟是由私人开办的,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本质上还是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些民办教育机构甚至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再加上有些骗子假借民办教育机构的名义招生,收到钱之后就卷钱走人,这种现象的屡次发生,不仅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民办教育机构的形象。正是由于民办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行业发展的秩序。 (三)科研力量薄弱 民办教育机构涉足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行业,而在大学等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较慢。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民办教育机构的老师的时间多是用在为学生备课,很少能腾出时间来搞科研,科研能力与公办教育机构相差较大;另一方面,现在多数民办教育机构注重的是投资少,收益快,因此它们在教学设备、图书等学术基础教学设施方面的投资较少,而中小学教育行业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民办教育在这一领域发展较快。如果在涉足大学等高等教育的话,不仅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获得的收益也相对较慢。 四、 民办教育的规范与发展预测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仅有的几个发达国家之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其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依靠科技,也离不开教育的推动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充分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合理的区分教育类型,适当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从法律上确立与公办教育的平等地位 针对公办教育的建立的法律法规对民办教育来说可以提供很大的参考,这有利于促进民办教育机构的规范运行,同时也可以提升民办教育的办学质量。但是不应全盘接受,民办教育机构作为民营教育机构,理应有自身的经营自主权,法律法规不应规定的像公办教育机构那样苛刻,而应作为一种监督的力量来规范和保障其正常运行,以便让市场参与其中,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与民办教育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民办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也应该做好自身定位,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教育法》第25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虽然之后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取消了这一规定,但是仍然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民办教育的投资者之所以投资办学,无非就是为了获利,如果这都不允许的话,势必会大大降低个人对民办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这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反之,如果没有法律法规来保证教育的公益性,那么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很可能一味营利,从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这也是造成民办教育声誉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资力度 民办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来自于学生和家长,而政府和社会捐赠则相对较少。因此,政府在放宽政策限制的同时,还应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资力度。而民办教育机构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以便吸引更好的老师来任教,进而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当他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反过来就会以各种捐款的方式回馈母校。另一方面,民办教育机构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回馈社会,从而逐渐改变人们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偏见,赢得一定的口碑。在此基础上,民办教育机构积极开展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合作,吸纳社会资金,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完善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 任何机构与组织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有效地监督,民办教育机构当然也不例外。民办教育机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机构如果不节制的攫取利益势必会损害学生和老师们的利益,如何权衡二者之间的利益的平衡,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来发挥杠杆作用。 可能有人会认为建立一个监督机构会限制民办教育的发展,事实恰恰相反,有了监督机构的掣肘,民办教育机构的成员才能不至于肆无忌惮,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把社会效益和机构利益两手抓,在保证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应注重更多更好的培养社会人才,以便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只有这样才能为机构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办教育论文:浅谈民办教育机构会计制度的选择 摘 要:民办教育机构会计制度的选择,由其机构的主体性质决定,机构的性质由具体的组成方式而确定,如何选择并使用会计制度,须结合组成方式来确定。 关键词:民办教育 成立方式 会计制度 选择 民办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80年代初兴起至今已有30年左右的时间,民办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万多所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在校学生1000多万的规模。30年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人才,同时民办教育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扩大了教育的总量、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教育需求提供了帮助,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民办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上还存在对民办教育认识不到位甚至歧视的现象,一些民办教育政策得不到落实,从民办教育的内部来说,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都有待提高,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及风险。 针对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2年12月28日发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下简称促进法),从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学校的组织与活动、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规定。 在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法规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民办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民办学校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等等。 这些规定对民办教育机构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具有宏观性指导作用,但对具体的学校或机构而言,各地、各校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大相径庭,有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等等,虽说采用哪种会计制度都接受了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除上海市在进行民办中小学会计制度试点改革,统一使用《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其他省市暂无统一的规定。就云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会计制度并存,相互间的会计信息没有可比性,与国家同类学校间更无法进行比较,其提供的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应该有统一的规定,这样才能为主管部门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地财务依据。 一般来讲,任何单位选择何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由单位的性质决定。通常情况下,由财政和主管部门来指定,但对民办教育机构,还得结合其成立方式综合考虑。按促进法的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办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等。从这些规定中来看,“法人资格、法人条件、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是关键的字段,举办者资产来源和方式,民办教育机构的组成形式是其选择会计制度的重要依据,在某省的民办教育机构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独立法人自发成立 独立法人一般指自然法人或独立的单位按照促进法的规定成立民办教育机构,其出资方式有两种。 (一)独立法人拥有办学必备的基础设施,投入注册及开办资金 这种出资方式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在会计制度的选择上,可根据办学规模的大小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之中进行选择执行,若规模较大,选用“企业会计制度”,反之,选用“小企业会计制度”。 两种制度是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企业单位,前者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后者反之,而民办教育机构属非企业单位,表面上不适合使用企业会计制度,但从举办者的目的来看,其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才是其最终目的。企业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5.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这些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其侧重对资产、收入、成本的核算,通过资产负债、利润、利润分配及现金流量表,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单位在报告期的经营情况及资金运动的累积结果,让投资者清晰了解其经济效益。 学校若承担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按国家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的相关规定,学校不能向学生收取杂费,但当地财政给予对等补助,学校可用于弥补办公费、业务费,但不能用于人员经费的相关支出,年终须向属地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呈报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为核算及会计报表填报的需求,可在收入类中“非营业收入”科目下设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收到属地主管教育机构拨入的杂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期末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在成本与费用类中费用类科目下设置“杂费”科目,其明细科目参照“中小学会计制度”的事业支出下的“商品与劳务支出”中的明细科目设置,用财政拨入的杂费列支时,借记相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同时参照相关规定,设置基本数字、收入支出、支出明细、资产负债表,以便向财政、主管部门填列呈报。 (二)独立法人租用办学必备的设施,投入注册及开办资金; 这种出资方式成立的学校,其资金来源、应用单一。收入主要有: 1.按政策规定收取的学费。 2.按政策规定收取的住宿费。 3.其他收入(自己投入的开办经费)。 4.捐赠收入。支出主要有:(1)教职工工资;(2)教职工各种津贴补贴;(3)办公费;(4)业务费;(5)房屋等租赁费;(6)其他支出。 举办者关心的是收入与支出的总量,以及资金的安排使用方向,年终结余的多少等。采用同类别政府举办的学校所选用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基本能满足各方会计信息的需求,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议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其他阶段的选用“中小学会计制度”,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侧重加强年度收支预算的编制,力争科学、合理、可行,在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下,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严格监督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减少不必要地开支事项,节约成本,实现收支结余最大化。 二、合作法人联合成立 指两人或两个单位以上联合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其合作方式以股份制居多,各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多数采取投资与教学相分离的方式,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出资方式多样化。 (一)自有资金、非国有资产 合作一方或多方用拥有的自有资金和非国有资产进行投资,流动资金存入双方指定银行,聘请专业验资进行验资并提供验资证明;非国有资产聘请具备验资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定价,做出价值评估报告,报经双方认可。双方按出资额的多数确定股份,所投入教育机构的资金作实收资本入账。 这种出资方式联合成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其出资金额能以货币计量,成立方式完全符合股份制企业的基本模式,其会计制度选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使用哪一种会计制度,视办学规模的大小而定。 (二)自有资金、国有资产 与第一种出资方式相比,自有资金的验资处理相同。但在资产评估定价方面,必须区分处理,因其拥有的是国有资产,投入前必须报经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批明采用什么方式投入,一种是以使用权转移、另一种是所有权及使用权同时转移。 只是使用权转移方式投入,与租用性质相同,其所占股份由合作方协商确定,并报其所有权单位及主管部门批准,股份无法以货币计量,仅能作为在组建教育机构中权利及义务的计算基数。若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各方投入的资源无法进行货币计量,选择“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会计制度”最为恰当。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同时转移的投入方式,则可对投入资产进行评估定价,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定价,报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以评估价计入实收资本及相关科目,并办理资产的转移手续,此时,采用第一种出资方式的核算办法,使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能满足出资各方的会计信息需求。 (三)自有教育资源和以上两种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分两种情况判断选择。 1.自有教育资源与自有资金及非国有资产。若拥有的自有教育资源能进行评估定价,则选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若拥有的自有教育资源不能进行评估定价,则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会计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选择还须结合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进行。 2.自有教育资源与自有资金及国有资产。依据自有教育资源和国有资产能否进行评估定价、所有权能否专业来区分对待,若自有教育资源和国有资产能评估定价,且所有权能转移,则选用“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反之,选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会计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选择还须结合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进行。 民办教育机构使用哪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须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确定后必须报经成立批准机关、主管部门、税务部门等备案。 从民办教育机构的长远发展来看,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必须遵循国家对其实行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创新上作出积极、大胆的尝试,尽快出台民办教育机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全国性统一制度,以便加强和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 民办教育论文:民办教育创新性办学思想研究 摘要:民办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要创办高水平民办大学,就不能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办学,而是要学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创新办学。创新办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创新办学思想;第二创新办学实践。秦和作为我国早期的民办高校的创建者,她在总结国内外的民办教育思想,借鉴国内外民办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和吉林省的民办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突破了常规的办学思维模式,改进和提出了新的办学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关键词:民办教育;创新;办学思想;办学实践 民办教育在我国不算是新事物,因为民办教育在我国解放以前就存在过。那么民办教育创新在何处呢?应该更多体现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社会需求而采用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仅有35年,与国外私立大学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相比,差距很大。时间就是优势,历史就是沉淀,国外私立大学日臻成熟,刚刚恢复发展的我国民办教育,在当前新环境下,有自己的现实性,不可能照搬国外私立大学模式。从性质上看,民办教育是国家机构以外的个人或者组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从组织法律性讲,民办教育具有社会性和自主性特点,而公办高校是由国家政府出资兴办的,完全属于政府行为。所以民办高校不可能完全参照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 一、秦和创新性办学思想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华桥”)创办者、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她在国外亚行工作期间,目睹了国内很多官员要么懂外语不懂专业,要么懂专业不懂外语的尴尬场面,由此便萌生了创办一所外国语大学的梦想。因此,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国创办了“华桥”。在她创建、发展“华桥”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生存环境、发展条件的特殊性,认识到我国民办教育只能坚持走“民、特、新”发展之路。秦和曾说:“一不照搬国际、二不效仿公立,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我创立‘华桥’的初衷,不仅仅是留给社会一所学校,而是要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留下一套完整的办学思想、理念以及公益性办学模式。” 秦和办学思想的创新性是指她在总结国内和国外的民办教育思想,借鉴国内外民办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和吉林省的民办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突破了常规的办学思维模式,改进和提出了新的办学思路,创办了“华桥”的探索性特征。我们这里所用的“创新”主要是对秦和办学思想中新实践、新观点、新理论的概括。 秦和在办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创新。她说:“我们学校的发展,还得益于‘新’,我们本来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向前列,不能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办学。我想说一句话,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有一些学校还在走着计划经济的路子:书没有改革,教材没有改革,教学方法没有改革,教育思想没有改革。所以,出现了很多老大难问题。” 秦和在办学过程中的创新是对旧有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方法的改进和替代,是利用自己的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探索一条新的民办学校之路的实践行为。她的办学思想的创新性就是根据我国民办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秦和办学思想的创新性是“华桥”办学活动的灵魂,是“华桥”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华桥”永葆生机的源泉。民办教育要发展,必须具有创新性,这是“华桥”在办学历程中通过自身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结论。“华桥”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得益于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教育实践形成先进的教育模式,得益于“华桥”师生员工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可以这样说,“华桥”的办学活动从无到有、从传统办学模式到建设现代民办大学制度、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的民办学校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个民办学校创新能力的不同。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从创建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走创新之路,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二、秦和创新办学实践 秦和思想的创新性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理论和实践的标准,可以分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大类。根据创新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性创新、借鉴性创新和继发性创新等。根据教育活动的类别不同,可以分为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制度创新、办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校管理创新等。我们依据秦和在“华桥”办学过程中的比较具体的新思想、新举措,把她的创新性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立公益性办学理念 “华桥”是一所新兴民办高校,从创办之初,秦和就在思考如何立足国情、省情,走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一所高水平非营利性大学。围绕这一目标,“华桥”始终立足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结合学校条件和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凝练办学方向。确立了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遵循民办教育发展规律,不照抄照搬国际,不简单效仿公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强化内涵建设,注重办学效益,千方百计办高水平、有特色百年大学的办学思路,10年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外国语大学。30年建设成国内同类高校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外国语大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达到了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发展目标。 2.坚持非营利性办学 如何办好一所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这是“华桥”一直思考并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秦和认识到,区分营利还是非营利性办学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的追求上,是为获取个人利益办学,还是为公共利益办学,最终表现在对待个人资产的态度上。其中的要害是学校资产归谁所有。这是验证一所学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的试金石。这是把民办教育作为事业来办,还是把民办教育作为赚钱的工具来办的分水岭。 为了表明非营利办学的决心,秦和在2006年进行了学校财产处置公证,以财产处置公证作为核心,落实了非营利办学思想。她在公证会上公开承诺:“作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创办人、举办者和法人代表,我郑重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声明: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偿还债务后的所有财产,在我身后,全部留给社会,继续用于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这在全国民办教育界是首创。非营利办学,全部资产归学校法人所有有了法律的监督与保障。 3.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 在目前的国情下,完全排斥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存在,是不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会阻止一部分投资性的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所以必须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如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进行分类是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关键问题,秦和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界定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学校的关键在于:是否把扣除成本之后的净收入分给机构成员。分配了,就是营利性质的;没有分配,就是非营利性质的。在此基础上,对非营利性质民办高校的界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法人产权独立完整;第二,举办者不享有办学结余资产的所有权;第三,不分配办学结余给个人或组织;第四,办学终止时,归还举办者投入后的剩余资产用于发展教育。依据上述的界定标准,目前举办者既不要产权,也不要回报的捐资型和举办者可以不要回报,但不愿放弃产权出资型均属于非营利性。而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的投资型学校属于营利性学校。 4.建立健全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秦和认为,在民办学校的办学实践中,不可否认,还存在名义上打着非营利办学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是少数人私分办学盈利的情况。虽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学校可以获得回报,可是具体办法还不清晰,这造成了民办学校的营利和非营利管理的混乱。为此,国家的扶持政策也难以落实。 为了保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能够名副其实,健全合理的财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秦和在建立健全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积极探索和实行了适用于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二次加工”,一方面调整了一些不适合民办高校的会计科目,另一方面保证办学经费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与发展。其次,制定了一系列财管管理制度。最后,建立财务委员会,加强财务监督和资产监管,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 5.完善现代民办大学制度 秦和认为,办高水平大学,顶层设计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在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民办高校而言,体制机制建设是绕不开的重大问题。办好“华桥”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但“华桥”能否走好百年之路,根本靠自身制度建设。基于这一信念,“华桥”在办学实践中,结合国情、省情、教情、校情,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民办大学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构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坚持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理事会决策、院务委员会执行、监事会监督与党委政治保障的领导体制。二是不断完善科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20多个议事或决策机构,保证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做到行政和学术相对分离,行政权和学术权相互协调。三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学校事务。不断完善了《学校章程》《理事会章程》《监事会章程》等各类章程和人事、财务、教务、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学校的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杜绝出现人治、权治、钱治。四是精简机构,高效管理。 秦和认为,民办高校经费紧张,不容出现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病。因此,秦和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倡导“天下大事必从细而作”和“简单做人,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6.坚持教学为中心不动摇 秦和说:“我们独立着和纯洁着,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就是想大大方方、踏踏实实地把教育干好,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自己的良心负责……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为什么而办学的问题,我们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办学、为社会办学,这个端正的思想非常重要。” 秦和认为,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学为中心不动摇,突出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重视推进教学改革。“华桥”不办培训班、不办专科、不办专升本,就是为了集全校的实力,全心全意打造优质的本科教学质量。2010年,在“华桥”举办本科教育的第七个年头,主动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 三、总结 秦和办学思想的创新性体现在“华桥”办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列举出无数的事例。我们从中选择了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可以看出,秦和办学思想的创新性是贯穿在办学过程始终的。教育的创新性是一种精神,它体现在人们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外在的制度等物化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创新性的外在表象。这种外在表象具有时代的阶段性特征,是由当时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当客观环境变化了,原来具有鲜明创新性的表象,就有可能变得不明显了。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原因之一,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原来创新性的表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突破。在这种情况下,曾经的新事物就变成了旧事物。原因之二,由于具有创新性的表象具有先进性,所以会被很多人模仿、借鉴,使之变得非常普遍。人们对这种创新性的感觉也就变得迟钝。原因之三,一些标榜为创新性的表象,在当时看来确实很新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它并不符合客观发展的趋势,因此就被摒弃了。对秦和办学思想创新性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一些表象上,而应该放在她的创新精神上。“华桥”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不可能停留在一个创新表象上就高枕无忧了。客观形势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 民办教育论文:关于民办教育政策的研究 【摘要】民办教育是相对于公办教育而言的,一般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具体又细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本文将针对目前民办教育的现状对我国民办教育政策提出一系列探讨,特别是其中的财政问题。 【关键词】教育;民办;学历;财政问题 民办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像早期的书院和私塾,就是典型的民办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办教育的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办教育才有了新的发展。 一、什么是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也称私立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举办民办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同时,民办教育还应该有符合同级同类公办学校设立标准的占地面积、教育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并且有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最主要的,民办教育一定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不可逾越法律。 从培养目的来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共同构成了民办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又细分为高等教育和初级教育。高等教育中的专科院校由省人民政府审批,本科院校由国家教育部审批。换言之,看高等教育是否合法,关键看其在相关教育部门是否有备案,本科院校要看其是否发放由国家教育部审批的学历学位证书。初级教育中的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一般由区、市教育部门初查,省教育部门备案,中小学则由县教育部门审批,市教育部门备案。以上各项是为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一般指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一般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比如现在广泛存在的艺术培训学校和技校,便是典型的非学历教育。 二、我国的民办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严格来说,我国的民办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在2000年之后繁荣。1984年,安吉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填补了民办教育的空白。2003,随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我国的民办教育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也开始了繁荣期。 在高等教育方面,2000年之后我国的民办大学由几百所激增到1000余所,其中大部分是由企业出资,依托大学平台成立的二级学院,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许多二级学院成立之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学费普遍较高,北京某学院一年的学费甚至高达39800元。几乎所有的民办院校办学经济来源都来自于学校的学费,对于投资方而言,投资教育如同投资股票、投资房地产一样,本质上只是一种生意上的投资,因此,很多民办院校极易形成“家族式管理”。比如吉林某院校,学校的财务及相关主要领导部门都由校长的直系亲属担任,甚至学校的澡堂、学校宿舍区的超市都由校长的姐姐或者弟弟负责,这种“家族式管理”弊病很大,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此外,在盈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政策上,二者享有同样的权利,而“营利性的民办学校”获得了大量利润。但以“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应该承担的义务来约束“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却又会制约“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发展。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于政策不够明确导致的。政策不明确直接导致民办院校的财政危机,民办院校若断了资金链,没有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其发展必然会出现问题,而由此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对民办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政府态度问题 政府对于民办教育的态度问题可以表现在主流媒体对于民办教育的评价上,也可以表现在政策的支持上。目前,我国对于民办教育用地是有相关政策支持的,但在经济投入以及教师待遇方面还有待完善。比如,教师评职称时公办院校的教师要比民办教师容易,但二者对于教学的付出差距不大,这一点是特别需要解决的。这个问题和编制问题类似,要让民办院校的教师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所回报的,其工作才会有动力。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其本质还是一个社会人,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满足日常的生活。 其次,政府对待学校的资金支持会标明一种支持的态度,这对于学校的办学及社会声誉都有很大的帮助。笔者了解到,烟台市莱山区政府为支持民办培训学校的发展,每年会给予其五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五万元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微不足道,但这代表了政府的态度,使得家长认为学校是被政府所支持的,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改变“家族式”管理机制 “家族式”会使一所学校渐渐走向衰败,甚至出现一言堂的局面。国外的董事会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学校的方针政策由董事会作出决定,而懂事会主席不能由投资方担任,这样会保持董事会决策的民主性。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职业校长,这些校长大多拥有高学历和实践教育经验,懂得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最为关键的是,职业校长不会为投资方所摆布,彼此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各司其职,校长的职责便是让学校更好的发展,以教育为本,不会将学校当成赚钱的机器,这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基金会制度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资金不能仅仅依靠学费。目前我国的民办院校从中学到大学大多学费高昂,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资金大多来自于学生的学费。而事实上,高昂的学费会使家长和社会用有色眼镜看待学校,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确实做出了成绩,那么负面影响会较少,但如果成绩平平,高昂的学费一定会为社会及家长所诟病。 而西方的基金会制度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通过基金会的理财与投资,会达到一种“钱生钱”的效果,单纯的靠学费来完成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是最原始的模式,通过基金会的理财,最终达到学研产一体化,是当前最为成熟的模式。同时,还应健全奖学金制度,至少民办院校的奖学金数额要与公办院校持平,这样才能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吸引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并对母校产生归属感。这种母校情节会形成学生事业有成后回馈母校的良性循环,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民办教育论文: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对当代民办教育的启示 【摘 要】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育从19世纪末最初成型起至20世纪50年代被撤消,在70多年的教会大学发展史上,由于其成功办学经验,克服了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提高了教育水平,给教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其成功实践为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近代教会大学;民办高校;启示 1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背景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于19世纪末。上海圣约翰书院是我国第一所教会大学。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在华传教势力以沉重打击,他们吸取教训,开始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一是力求与儒家文化相协调;二是推行天主教的“中国化”;三是利用庚子赔款大力办教育。1900年以后,教会和教会学校迅猛发展,学习西方新的教育制度一时成为社会和时代的需要。维新派力主废科举,兴学堂,在华的各派教会也顺应这一潮流,客观却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虽然教会学校在中国受到广泛的批评和冲击,但是,它的规模仍然呈上升趋势。前期教会学校重点是中小学教育,从20世纪初开始兴办高等教育。1914年,基督教教会学校共有12000余所,学生总数为250000名。至1952年,外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被公认为属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教会大学有近20所。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乃至社会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后世的深思和借鉴。 2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办学经验 2.1 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1877年,有126名传教士聚聚上海,举行了第一届传教士大会。会议主要议题是教会教育的专业化问。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会上发表《基督教会与教育的关系》,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二届传教士大会则把重心移到了提高教会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发展教会高等教育成为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话题。 2.2 管理体制严密、高效化 教会大学设立之初,就注意借鉴和移植西方大学中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管理体制。教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系统学制,从育婴堂、幼稚园、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教育。从学校性质划分,包括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函授教育和女子教育。教会大学的入学手续、修业年限、管理手段、层次结构都具有特色。教学管理上实行学分制、学院制,此两项措施在近期我国高校才开展。 2.3 重视教学质量,严格考试制度和学位授予制度 教会学校课程设置门类齐全,适应性较强。教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既包括“圣经”这类的宗教课,又包括植物、数学之类的自然科学科目。不仅包括中国的传统科目,而且增加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同时还设有诗歌、体操和钢琴课,德、智、体、美均所兼顾。这是中国学校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始,在教育史上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教会大学从建立之初,就考虑学位授予问题,并对学生获得学位规定了一套严格的审核考试程序,且设有专门监督机构。学位制度在中国教会大学的努力下不断走向成熟,对现代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 重视实践,注重科研与推广工作相结合 很多教会大学都要求学生有主系和辅系,主副可以跨院。文学院学生也要选修两门社会科学和一门自然科学,同时要求学生掌握除英语之外的第二外国语,还有一门全校共同必修课―――生理卫生。教会大学还十分强调学生自治,注意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组织学生自治会和各级社团。教会大学普遍重视教学、研究、推广三者相结合,并将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而具有了培养人才、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教育职能上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2.5 加强校际间的联合办学,提升学校价值 在第二届传教士大会上,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扩大为“中国教育会”,确立“促进在华的教育兴趣,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间亲密的合作” 的宗旨。“中国教育会”的工作内容涉及面很广,不仅是编辑教科书,还是为更多地体现对整个中国的基督教教育事业,发挥协调、组织和推动的作用。“中国教育会”还吸引一些中国学术界名流到校任教,鼓励学生赴英美留学,这些留学生在国外学习了大量科学知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教会大学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现代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随着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事物,与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办学经验及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3.1 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 3.1.1 建立董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当前国际民办教育机构普遍采用的管理制度,也是民办高校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的核心。由学校主要股东代表与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学校董事会,对学校工作实行宏观调控,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这种制度能有效地利用专家治校,避免外行管内行。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学校股东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 3.1.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首先要突出教师是民办高校教育的核心力量,只有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高校提供广大的智力资源,民办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以人为本”其次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2 拓宽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较多的办学经费及其来源的多渠道。可靠而稳定的经费来源,是民办高校得以健康发展的经济保障。同时要倡导经费来源的多样化,拓宽资金的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经费保障机制,以此来满足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 3.3 实行合作与联合办学 地域接近、办学方向类似的、规模小、师生比低的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或者合并达到资源共享、生师比提高、办学实力增加和规模有效增长的目标。通过校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经验的交流和传播。 3.4 将教学、研究、推广三者相结合 教会大学普遍重视教学、研究、推广三者相结合,并将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而有了培养人才、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教育职能上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民办教育机制灵活,除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研究外,还可以发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科研也不光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在人文社科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应注重教学科研成果的推广,设立了推广机构进行具体实施。 3.5 加强人文精神的建设 教会大学思想上相对自由、文化上相对开放,师生关系较为平等,注意营造“大家庭”气氛,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教会大学启示我们,民办高等教育要有真正的发展,必须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涵。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包含一脉相承的“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社团活动等,还有大学的自然环境与学术氛围等。只有把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大学的品位,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民办教育论文:基于民办教育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摘要: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在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技能的真正培养,新时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必将成为重要的趋势和方向,应该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中更为有效地开展,使其成为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保障。本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提供了以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新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能力建设等方法,希望能够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做好准备。 关键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 1前言 校企合作教学是当前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和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达到对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而为民办高等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和发现高层次人才起到保障性作用。 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于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 2.1明确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的创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对教育教学的目标加以突出,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这对于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实现和中心环节突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实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有序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促进手段和途径。 2.2规范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的模式可以将人才发展和培养方案得到先期的检验和确定,这有利于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定向培养和有规划提高,在培养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形成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独特的竞争能力,在扩大其就业面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长远发展和职业成长的有利支持。 2.3提高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速度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可以密切学校和企业的关系,让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了解市场和行业,为进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找到方向和途径,并且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变革与目标培养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提高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速度。 3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3.1加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方面,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针对校企合作的特点进行合作阶段教材的编写,确保校企合作阶段教材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效结合,避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进行教材编写,防止闭门造车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大核心课程的开发力度,要形成以企业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需要为主线的课程开发体系,明确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在组成新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核心课程的有效开发。 3.2优化民办高等职业专业的教育体系 一方面,要调整与优化民办高等职业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的结构,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加速专业素质的建设,通过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创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专业群,以专业群的建设推进群内各专业的共同建设。 3.3提高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方面要加速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创建,通过识岗、习岗和顶岗实习等过程实现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以更为有效的教学实现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民办高等职业校企合作之中,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有高技能,更具有高素质。 3.4提高民办高等职业教师队伍的水平 首先,要集中精力做到现有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其次,要加速引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继续的高技能人才,使民办高等职业的专业发展整体上符合教育的发展的需要,通过做到对社会需求的顺应。再次,建立校企人员互兼、互派、互聘的机制,这是确保校企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扩大教师队伍和增长教师专业能力的必要措施。最后,还应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访问工程师的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在丰富自身能力和发展教师素质的同时,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教师方面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变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拓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也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新探索,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以更为开放的胸襟去看待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创新,这样才能使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内部促进学习、在外部加快交流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加速提高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质量,进而实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创新的目标。 民办教育论文:民办教育发展困境及解困思路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规模增长迅速,并在我国的国民教育版图中占据重要一极。但民办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地位上的不平等,资金来源上的困难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民办教育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我国民办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初步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之策,以期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可资借鉴之思想理论。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困境 政策扶持 教育公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大门向社会投资者的敞开。我国民办教育规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并发展为国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8年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已发展到接近8万余所,在校生达1769万人,占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总规模的5%以上。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民办教育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危机。例如,全国的民办教育机构总量虽大,但是上规模的却很少;全国每年申请开办的新民办教育机构数量很多,但每天在消亡的民办教育机构也不在少数。这些现象的存在也正说明,虽然从外表上看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似乎欣欣向荣,但实质上民办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种种现实困境。 一、我国民办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教育机构地位上的不平等 公办教育机构与民办教育机构所面临地位上的差异似乎一目了然。在社会公众眼里,公办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民办学校却被打上了“赚钱”的标签,得不到社会民众的支持。而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税收待遇上的不平等。由于民办教育机构被贴上“私有化”的标签,因此他们必须缴纳一些公办教育机构不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这就造成了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教育机构事实上的不平等。其次,教师待遇上的不平等。众所周知,公办学校的教师拥有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全额财政拨款,并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资福利待遇体系。而民办学校教师则是老板的“打工仔”,属于体制外的人员。再次,政府财政教育经费拨付不平等。在我国很多地区,民办教育机构承担了很大部分提供义务教育的职责,但却不能跟公办学校一样获得国家的生均财政拨款,这种教育经费拨付上的不平等也极大地限制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民办教育机构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由于受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影响,民办教育机构还不能根据效率原则进行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也不能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源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这种现象也可称之为缺乏办学自主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招生自主权缺失。虽然国家法律赋予民办学校自主招生权,但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却出台各种政策对其进行限制。如限制招生范围、招生片区、招生分数等等。其次,课程设置自主权缺失。民办教育机构虽然是私人投资办学,但在办学的内容上却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严格限制。如教材的选择,课程及课时的安排等等,这些限制导致民办教育机构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使得它们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民办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不稳 由于政府部门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欠缺,造成大部分民办教育机构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不稳定。如大多数民办学校租赁民房或企业、学校的旧房子,有的学校由于经常迁移校址而被戏称为“流动学校”。这既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也给政府部门的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很多民办学校的图书资料,设备仪器,场地设施等方面达不到国家的最低要求。教师的工资低,待遇差,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学校工作缺乏稳定性。学校对教师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这既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传统,创出自己的特色。 二、民办教育如何突破其发展瓶颈 (一)加强政府引导,促进教育经费对民办教育的扶植 我们一谈到教育问题,就是讲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过低。而我本人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目前的教育经费投资方向上。努力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这几万亿元的投入。首先,教育经费的使用一定要透明,而不是让广大民众雾中看花。这就是说,教育经费的投入一定要均衡,既然都是义务教育阶段,为何公办学校能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拨款,而民办学校却得不到。其次,教育经费的投入要雪中送炭,而不能老是搞锦上添花。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在艰难的发展中,先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在北京,投在大城市兴办大学和支持重点高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到了今天,还不改变这种做法,依旧重城轻乡,重大轻小,重公轻私,只能造成教育资源的畸形发展。 (二)给民办教育机构松绑,让其在自由中驰骋 现在的民办学校不仅不能自由驰骋,而且在很多方面不能与公办学校平等。以办学的土地为例,很多公办学校用土地一路绿灯,有的根本不要钱,由政府划拨。而民办学校即便交钱也找不到土地。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也与待遇不公直接相关,公办学校教师不仅可以享受高工资,而且退休养老有保证。而民办学校教师却没有相应的待遇。既然都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为什么国家不可以给从事民办教育的教师一些补偿?诸如此类,在民办教育发展中还有很多,如对民办学校的考核问题、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招生数量问题、专业设置问题、自办分校问题、都应该松绑和放开。 (三)民办教育投资者应加强社会意识,而不是一味追求盈利 不可否认,民办教育机构的一部分投资者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政府政策也支持民办教育投资者通过其办学活动取得回报。但这一政策并不能成为民办教育机构投资者借此赤裸裸赚钱盈利的挡箭牌。首先,民办教育机构投资者应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摆正心态,才能在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利润与公益的平衡,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机构走的更远。其次,民办教育机构的投资者应把目光放长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当时当下,更不能杀鸡取卵。教育的投资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过程,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周期中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传统,也而才能创出自己的教育品牌。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民办教育论文: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问题及解决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的民办教育发展处于制度非均衡的状态,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不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政府需要通过消除延迟性和主动性制度供给过剩,通过“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来增加制度供给,推动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教育 制度 非均衡 解决路径 制度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满意或满足,从而处于无意和无力改变的状态。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①制度非均衡常常成为制度变迁的诱因,换句话说,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民办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办教育的制度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同时在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供给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引起与制度需求不相对称的制度非均衡现象,进而阻碍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推动民办教育制度的变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分析 从制度供需的角度来看,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不足,即制度的供给无法满足制度需求,从而造成现行低效制度无法改变;二是制度供给过剩,即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多余或无效的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 (一)制度供给不足 1.制度供给的数量不足。现有的民办教育制度主要是基于捐资办学的前提假设而制定的,忽视了我国民办教育的主体是投资办学的基本特征,导致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制度供给不足现象。 第一,产权制度缺失。我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但对举办者原始投入资产、办学积累资产的归属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尤其是民办学校终止时,清偿完受教育者、教职工的费用和其他债务后的剩余资产如何处理等,都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之后颁布的《实施条例》对这一问题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导致民办学校产权归属成为立法的空白地带,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第二,分类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当前我国民办教育以投资办学为主,出资人大多期望获得一定的回报。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标准以及营利性学校的运行方式等都缺少必要和明确的法律规定。于是,我国投资办学的民办学校就处于一种“无制度可依”的状况,不得不在捐资办学的制度体系下通过各种途径求得“生存”。这不仅挫伤了举办者持续出资办学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潜在社会资金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第三,合理回报的制度安排并未真正建立。《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允许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获取一定的合理回报。但是,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却遭遇一系列政策和制度障碍,至今未能真正兑现,这主要表现为:有关合理回报的程序规定过于烦琐,无法实际操作,而且现有规定未体现鼓励与扶持的本意;针对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迟迟没有出台;举办者可以依靠拥有的民办学校控制权获得一定的回报,实际上架空了“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 2.制度供给的质量(有效性)不足。民办教育在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导致制度供给的有效性不足,无法满足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 第一,民办教育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还存在诸多不协调、不衔接之处。《民办教育促进法》虽已颁布多年,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某些与该法基本精神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导致该法操作性不强。例如,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和《税法》却把民办学校归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种明显的冲突造成民办学校定性的错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第二,扶持与奖励制度落实不力。《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所规定的扶持奖励措施,有关部门及不少地区至今未能完全贯彻。首先,据调查了解,目前只有少部分省份建立了民办教育财政资助制度,而且经费额度非常有限。其次,《公益事业捐赠法》提出,捐赠企业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自然人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境外捐赠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但是,相关规定的扶持和优惠力度不强,而且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社会公众缺乏捐资办学的热情。再次,以“资金来源或资金管理方式”作为征收学校企业所得税的标准,并不符合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税务与教育部门在对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的认定上存在偏差,导致许多并不营利的民办学校被视为营利性机构。 第三,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保障力度不足。《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实际上政府的限制仍然过多,民办学校自主权有限,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能自主设置专业与课程,民办学校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氛围的诱导,许多民办中小学也在走公办学校的老路,片面追求升学率,课程设置高度雷同,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手段极为单一。二是招生计划受到严格管制。由于不少地方在招生指标分配上存在优先保重点、保公办的现象,导致民办学校的生源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三是学历教育收费仍然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政府多年前制定的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已经远远低于公办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随着办学成本的逐年提高,民办学校往往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制度供给过剩 1.延迟性制度供给过剩。延迟性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由于制度变迁的时滞性等原因,一些阻碍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长期延续下来而未能及时清除或变革的现象。具体来讲,延迟性制度供给过剩主要是指歧视性制度的大量存在,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在“走出去”战略中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提高投资安全 在“走出去”战略中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提高投资安全 近年来,我国在国外工程建设和海外项目投资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常有突发性、群体性安全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常常牵动高层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心,引起世界的关注。这些事件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对策。 一、“走出去”战略十年来成绩巨大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十年来,“走出去”战略取得巨大成果:2011年,中国对外工程年度承包额已成为世界第一,超过了500亿美元。入世十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7.10%,累计完成营业额435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近7000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美元,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约7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9年来年均增速近50%。 二、成绩的背后,环境责任风险伴生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工程和投资项目,日益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质疑和抗议。比如,由于担心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缅两国密松电站合作,去年被缅甸政府无限期搁置。中石油、中石化在加拿大的油砂投资,中国铝业和其他企业在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矿产项目,也由于环境因素受到当地的质疑和抵制。 中国的海外投资和工程,相当一部分是在生态脆弱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容易造成生态改变,这是中国某些海外项目屡受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部分对外投资企业对国际通行的“赤道原则”(赤道原则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不够重视。当走出去的时候才发现,环境责任问题,在海外变成了项目的巨大安全风险。 三、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的配套环境工程具有双重意义 环境保护早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央和地方财政一直在逐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由此带来了环境产业在我国的充分发展。目前,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突破一万亿元。同时,在环境领域二十多年来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已经使我国的环境产业从设备、技术和工程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以2002年建设部“126号文”启动的市政领域的公用事业改革和同年的环评法颁布为标志,从规划、环评、设计、工程承包到运营服务,我国的环境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产值占到了整个环保产业的12%。实际上,我国的环境服务业完全具备了为我们自己的对外工程和对外投资做好配套的环境服务的综合实力。在这种背景下,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的配套环境服务,具有如下意义: 1、有助于缓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工程的环境风险压力 在国际工程和投资项目中避免环境责任风险,在国际上重塑环保形象,都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国企业的环境责任教育,并且参照实施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所述的“三同时”要求:“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在项目筹备阶段需引入环评服务,而在项目设计阶段需引入配套环保措施的设计,在项目建设阶段需同时建设配套的环保设施,在以上阶段都必须引入必要的环境咨询服务商、环境设施建设或运营服务商,帮助我国走出去的大型企业规避当地的环境风险。 2、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升级 环境产业在国际上作为朝阳产业,一是由于其需求的日益刚性,二是其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力,三是由于现代的环境产业很大比重上是环境服务。环境服务,包括环境评估、环境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目前,上述的配套环境服务的走出去,有利于促进环境服务业的升级,并带动整个中国的高端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十几年前我国所使用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已有成功经验。他们都会项目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技术援助,即采购国外咨询公司所提供的包括环境评估、设计、项目管理和运营服务在内的专项技术服务;时至今日,这类技术服务已伴随着国内咨询公司的成长而更多的是在国内直接提供。在我国的海外项目中,我们的国内咨询公司已经有能力按世亚行的经验,通过相关的技术援助项目提高环境工程和环境服务水平。 四、政策建议 环境工程及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决定性的。“走出去”战略的环境工程和服务,也需要政府强制性的政策约束和鼓励性的资金支持,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国家商务部会同国家环保部出台政策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工程建设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安排配套环境设施建设的投资和环境服务的采购;同时国家商务部与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走出去”中的配套环境服务给予资金、政策和税收优惠的支持。涉及中央企业的海外投资或工程的,由国家商务部会同国资委落实项目中的环境工程建设和服务的配套安排。 第二、国家商务部会同国家环保部及有关咨询机构进行“走出去”企业的环境责任教育;组织环境服务和环保产业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的专业商务技能培训。 第三、在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对外贷款项目中可以设计环境工程建设和服务的技术援助配套子项目,具体服务采购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设施规划和设计和环境服务等。 本文系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总裁李谠同志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提案。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价值团队在环境工程项目中的组织设计研究 引言 价值工程(ve),又称价值分析(va)和价值管理(vm),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按照国标gb8223—87《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和管理技术。其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1]。价值工程管理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公共领域和私人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国自1978年引入价值工程以来,价值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价值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价值工程的应用领域还比较狭窄,仅仅局限于工业领域。同时,价值工程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 随着政府和人民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我国环保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政府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保项目的投资日益增大,从事环境工程的人才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强烈。然而纵观环境工程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政府部门注重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科研工作者侧重于各种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开发,而忽略了环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问题。然而经济效益是除先进技术之外能够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环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环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价值工程正是提高环境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价值工程团队如何在环境工程项目中组织起来并且有效地运行,以促进价值工程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1 价值研究团队在环境工程项目中的组织设计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为了使人们能为实现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对组织活动进行设计。组织设计内容一般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成;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等。 1.1 价值研究团队的组织形式—项目团队 价值研究团队可以通过项目团队的形式组织起来。因为价值研究实际上就是项目,它符合一个项目的所有标准:①它是独特的;②它是临时性的组织,受到预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③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④它有一定的目标;⑤它强调团队合作精神;⑥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⑦团队成员的增减具有灵活性;⑧其工作结果具有不可逆转性;⑨它有着特定的委托人,即项目的资金提供者和结果需求者;⑩团队建设是团队成功的保证。因此,价值工程可以作为某个持续项目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完全独立的项目列入环境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中。 1.2 环境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分析 项目组织是按照项目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组织。项目组织由项目负责人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和资金范围内完成任务。项目组织成员由组织各部门专业人才构成。在项目规定时期内,所有成员仅向项目经理负责,不再听命于原部门主管的指挥,待项目完成后,所有成员再回到原组织单位。 项目组织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去分类,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按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方式,环境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职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 1.2.1 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亦称u型组织。它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从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具体地说,职能型组织结构的工程项目在高级管理者的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项目协调层,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安排落实本部门人员完成相关任务。分配到项目团体中的成员在职能部门内可能暂时是专职,也可能是兼职。但总体上看,没有专职人员从事项目工作。项目工作可能只工作一段时间,也可能持续下去,团队中的成员可能由各种职务的人组成。职能型组织结构以智能部门为主体,资源相对集中,适用于规模小,以技术为重点,价值研究工作比较简单的环境工程项目。在此类环境工程项目中,推动价值研究工作的人可能是来自项目成本控制或者质量控制部门的价值管理专家。由于职能部门领导者价值工程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价值团队的规模比较小,价值研究工作也就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1.2.2 项目型组织结构 项目型组织结构就是将项目的组织形式独立于公司职能部门之外,由项目自行负责其具体工作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项目的行政事务、财务、人事等在公司规定的权限内进行自主管理。项目型组织结构目标单一,决策速度快,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操作,适用于大型、复杂或者刚开始应用价值工程的环境工程项目。此时,价值研究项目就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设置在环境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由具有一定价值管理资质的专家担任。这样一来,价值研究工作就能够系统而全面的开展。 1.2.3 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是介于职能式与项目式组织结构之间的一种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参加项目的人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排,而这些人员的工作在项目工作期间,项目工作内容上服从项目团队的安排,人员不独立于职能部门之外,是一种暂时的,半松散的组织形式,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需通过其职能部门领导,项目经理往往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2]。矩阵型组织结构能够平衡目标,协调功能,避免资源重置,但项目成员往往处于多头领导状态,项目管理权力较难平衡。由于价值研究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环境工程的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调成本控制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之间的矛盾,所以价值研究工作同样适用于矩阵型组织结构的环境工程项目。此时的价值研究工作同样可以设置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该项目可以由成本控制部门负责人、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或者直接环境工程项目总经理领导。 1.3 环境工程价值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成 价值团队的目标决定了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成。环境工程价值分析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必要的使用功能,以提高环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价值团队成员必须包括价值工程专家、环境工艺设计人员、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施工部门人员、项目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财会人员。在特定情况下,还需要项目总目标的提出者—业主代表的参与。 价值团队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实现团队工作效果大于每个成员业绩的叠加的目标。因此团队成员的选择应该满足下面几个条件:①具有特定的专业技术能力;②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对工程项目具有系统和整体的认识;③能克服狭隘的部门主义,站在整个企业的立场上进行方案设计;④具有团队合作精神;⑤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⑥具有很强的学习适应能力。此外,团队成员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4]。价值工程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如果团队成员过少,项目中的某些细节或关键问题和需要改进或创新的方面可能会被忽略,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相反地,如果团队成员过多,可能造成价值研究项目资金成本过大,讨论时间过多且较难达成一致,或形成“个人搭便车效应”。因此环境工程项目在价值团队成员的配置上,应该在必要的部门(如管理部门、设计部门、施工部门)里面选择精干人员。 1.4 价值团队负责人的选拔和工作任务 价值团队负责人就是监督价值团队成功得达到既定目标的人。根据之前的分析,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价值团队的负责人由环境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部门或者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担任;在项目型组织结构中,价值团队负责人就是具有一定价值管理资质的项目经理;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价值团队负责人可由项目成本控制部门或者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担任,也可以直接由环境工程项目总经理担任。 价值研究工作的成功与否与价值团队负责人的关系极大,因此价值团队负责人的选拔和培训应该注重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根据以往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经验,对于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应该具有以下要求:①较强的技术背景;②成熟的人格;③讲求实际;④使项目成员保持振奋;⑤和高层主管有良好的关系;⑥有不同部门的工作经验;⑦临危不惧;⑧具有创造性思维;⑨把完成任务放在第一位。价值团队负责人的任务是复杂的,这就要求负责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性、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流技巧、处理冲突与矛盾的能力,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和复杂的组织关系中求生存的能力。换言之,作为一个成功的价值团队负责人,需要有坚强的性格、高超的管理能力和熟练的技术手段。 和项目团队一样,价值团队会经过组建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和成效阶段这四个过程。在组建阶段,价值组成员刚开始一起工作,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职责和角色都不是很了解,这时就需要价值团队负责人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给团队成员讲述项目成功能够带来的效益,描绘美好蓝图,并给出时间和资金的限制,使团队每个成员对项目目标有全面的了解。随着成员对自己和合作伙伴角色与职能的了解,团队进入激烈冲突的磨合阶段,他们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不一定完全一致,同事之间可能会发生利益冲突,资金和时间控制过于严格,实现目标的难度太大。这时候,价值团队负责人就应该积极与各个成员进行沟通,理解成员的抱怨,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分析并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当团队经过共同努力度过了磨合阶段,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且开始熟悉和适应新制度和工作程序,团队就逐渐趋于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此时的价值团队负责人应该减少指导性工作,给予团队成员个性发挥的自由空间,使团队建立起互相让步、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等团队协作的精神氛围。经过了规范阶段,团队的结构完全实现功能化,团队成员能够共同努力积极投入到当前的工作任务中,以较高的效率实现共同目标。在这一阶段,价值团队负责人应该关注成本和进度等具体工作情况,同时关注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辅导,并对他们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对具有行业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 1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毕业生就业概况 1.1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简介 中国的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始於上世纪70年代末,真正形成规模是在80年代末期,快速发展则处於高校大力扩招的90年代后期。起初,仅有少数工科高校设有环境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逐渐在理、农、医、经、管等类学校出现,设置环境工程专业高校的比例也由起初的0.8%增加到26.6%。环境教育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而起步,以社会的需求而发展。在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中,环境工程本科教育起步最早,发展最快,从恢复高考时的7个专业点,发展到今天的202个专业点,由年招生量不足300人,增加到今天的近万人。环境工程教育为我国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2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主持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於1998年提交的研究报告来看,该报告从3个方面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2000~2010年,我国环保局系统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年均需求量为0.36万人;环保产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为0.76万人;各行业,特别是冶金、化工、建材、医药、轻工、纺织、印染等行业将加大污染控制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实施环境标志,预计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为0.35万人。综合上述3方面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预测结果,我国2000~2010年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年均需求量为1.47万人。 然而,在目前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却倍受冷落。近年来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一次签约率(校均)逐年下降,考研率(校均)逐年升高。不少地方一般院校出现招生规模大,就业地域范围小,就业单位层次低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1)企事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本科生的要求更高了,环境专业岗位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钱”,一般设计院招聘的环境工程师,都会注明需要几年从事相关工作经验。而作为一名刚跨出校门的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尚不能独挡一面;(2)按“复合型”人才衡量,不少环境工程本科生知识面仅局限於工科之间,工作水平不高,尤其缺乏社科人文知识,英语水平不佳,影响其与一些国际公司的交流和合作;(3)有些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使用的教材过时,平时接触的信息媒介有限,对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了解不够多ⅲ。 另一方面,受政府机关改革及其它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增加的共同影响,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的比例逐年降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民营企业、合资或外资企业对环境工程人才需求在增加。 2 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构成的70%左右,在今后10~20年内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约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85%的化工原料和绝大多数的民用燃料依靠煤炭。但是,长期以来在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1煤炭开采引起的主要环境以及生态问题 1)煤矿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1)对地表水的污染。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井水,酸性很大。据矿区的矿井废水抽样检测,其悬浮物浓度平均值为280毫克/升,化学耗氧量浓度平均值为520毫克/升,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达2500毫克/升,最低ph值为2.7。这类矿井废水还混入了大量煤尘和有害元素等污染物,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2)造成地表水资源枯竭。由於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将矿井中的地下水外排,形成了一个以矿井为中心的降落漏斗。煤层顶板以上的地下水向矿井中汇流,然后被疏干,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干枯,使当地居民吃水、用水困难,引起煤矿区的排水与供水的突出矛盾。 2)引起次生地质灾害。我国煤炭行业以井下开采为主,往往造成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承载能力下降,依次发生地表沉陷、裂缝及顶板冒落等现象,最终形成一个采煤塌陷区。地表塌陷已成为煤炭开采对土地破坏的重要方面。塌陷改变了地表原有地貌形态,使矿区地表成为相对独立的沉陷盆地单元。地表塌陷使矿区长期稳定的地质环境受到破坏,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地表建筑物、农田造成破坏。 3)煤矸石堆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占用大量土地: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就近露天堆放,形成高大的煤矸石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煤矸石约1.5~2.0亿吨,累计堆存量达50亿吨。全国现有煤矸石山5000多座,占地150km2,引发矿地矛盾。(1)降低土地利用率:随着堆存量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会占用矿区大量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比堆放面积更大的土地资源,使得周围的耕地变得贫瘠,不能被利用;(2)污染大气环境:堆积的煤矸石不仅会产生大量粉尘,而且其风化、雨蚀、自燃后的风化层物质如co、so2、h2s、nox等有害气体,在风力作用下进入大气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3)污染周围水环境:在雨水的冲刷下,煤矸石中含较强酸性的矸石淋溶水渗入地下,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个别地区矸石中还含有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重金属受雨水的冲刷、淋溶等作用释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污染周围土壤及地下水环境㈨:(4)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煤矸石堆积过高,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坍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附近土地被埋,建筑物被毁,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木材,按万吨煤炭产量平均消耗坑木150立方米计算,仅煤炭开采业一年就需消耗木材约10万立方米,如此大的木材缺口迫使煤矿多渠道收购木材,助长了乱砍滥伐,使育伐比例失调;(2)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煤矿开采还会造成林地水分亏缺,严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会使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大大降低;(3)二次扬尘污染问题:煤炭有相当一部分靠汽车运输,撒漏现象非常严重,不仅大量煤炭流失,同时使道路煤尘飞扬。 我国面临的煤炭行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异常严峻的,控制煤矿区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2.2煤炭行业面临的环境工程任务 为有效防治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煤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煤炭行业面临如下的环境工程任务: 1)加强矿区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治理。一方面,针对矿井水主要污染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另一面,对已老化、坏损的废水治理设施、设备进行修复和改造,确保矿井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2)矿井外排废水的利用。部分煤矿虽然停止了采煤,但仍有矿井废水外排。主要是部分煤矿的采煤巷道间接相通,矿井废水全部从标高最低的井口外排,并将原有老巷道岩石断层和风化层中硫铁矿中的铁离子等浸取出来,导致废水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严重污染水体环境。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处理设施对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进行治理,以达标外排。 3)搞好煤矸石的合理处置与资源化。将煤矸石用於发电、从煤矸石中回收煤炭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以及将煤矸石作为生产建筑材料使用是有效利用煤矸石的途径。煤矸石的综合资源化利用不仅治理了矿区的环境问题,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相比於煤矸石的存储量,其综合利用量仍很小。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煤矸石发电的综合利用量;用煤矸石代替粘土制砖:煤矸石回填处置。 4)做好矿区植被恢复和矸石堆场的土地复垦。目前较为普遍的矿区植被恢复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植物选择、配置方式、种植技术及栽后管护等。根据矸石山总体风化程度和复垦工程的要求,将矸石山风化程度分为3类:(1)风化程度好,可直接复垦;(2)风化度稍好,但次於第一类,需盖薄层土(2~5厘米)后才能复垦;(3)风化度差,难以复垦。 根据不同的煤矸石风化条件,进行3个阶段的综合治理。(1)基础工程。整治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破坏及煤矸石占地,保持水土,采用各种方法加速养分积累;(2)栽培植被工程。选择适宜的树种、草种;多种树种、草种搭配混栽;密集种植;(3)保护及管理工程。栽种初期采取封山措施;观察植被生长情况采取补救措施;浇水、施肥促进植被生长;秋冬季节进行防火措施。 解决好煤炭生产、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3 原煤炭高校的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建设探讨 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包括专业现状分析、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定位、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内容与措施、专业建设预期效果分析。专业建设内容又包含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风与学风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其中的专业建设定位事关重要,它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也是专业建设的特色所在。 3.1专业建设定位的基础性工作 专业建设应当有充分的依据,才能获得明显的成效。进行专业人才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是专业建设和定位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分以下4个方面进行。 1)市场调查——专业定位的基础。不了解社会需求,学校的办学就成了无的放矢、闭门造车,所培养的学生就不可能适销对路。市场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学历、素质、能力、知识等:二是国内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情况,包括专业定位、专业优势、专业特色等;三是专业自身情况,包括师资队伍水平、科研实力、教学环境与条件等。通过调查掌握了足够依据方能对症处方。 2)市场细分——专业定位的前提。市场细分是指在足够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对某专业需求的差异性,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过程。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选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的依据是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的。 3)目标市场——专业定位的关键。目标市场指高校某专业拟占领的那个(些)子市场,亦即服务面向。在确定目标市场时,首先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大学生;其次还应考虑自身优势,要在权衡本单位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办学软硬件条件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此外还应兼顾本单位的发展潜力,要与时俱进。目标市场的确定,既要考虑社会需求,又要兼顾自身优势与发展潜力,在三者的动态平衡中确定。目标市转贴于 场的确定是专业定位的关键。一所高校,如果目标市场不明确、专业定位不准确,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将变成无的放矢、功亏一篑。 4)专业定位——专业建设的方向。专业定位指高校拟使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上具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位置。常见的定位策略主要有:(1)拾遗补缺定位策略。这是专钻空隙的一种定位策略,一般适用於实力相对弱小的专业;(2)迎头定位策略。又称竞争定位策略,这是一种针锋相对的定位策略,一般适用於实力相对较强的专业;(3)突出特色定位策略。这是一种高人一筹的定位策略,一般适用於有明显特色或容易形成自身特色的专业。专业建设是高校竞争制胜的法宝,只有搞好专业建设,一所高校才能赢得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才能受到社会的好评。 3.2对原煤炭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建议 1)原煤炭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设置概况。尽管国家部委机构几经改制,但高校与原始的行业隶属关系总是客观上存在“藕断丝连”。高校的专业建设也最容易在原属的行业中突出特色,否则较为困难。据中国矿业大学冯启言教授统计,截止日前,原煤炭高校中有13所院校设置了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专业,其中8所院校具有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有6所院校具有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表1)。煤炭部门和行业需要的环境类专业毕业生,首选的还是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2)对原煤炭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几条建议。鉴於以上对煤矿区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工程任务的分析、原煤炭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设置情况以及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原煤炭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对煤炭行业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方向进行调查分析,认真确立环境工程的专业定位,注意专业特色的建设;(2)在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上,应在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分委员会确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核心课程的前提下,针对煤炭行业的主要环境问题,增设相关课程,明确培养目标;(3)煤炭行业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煤矸石问题、次生地质灾害与土地破坏问题。为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矿区水资源、水环境工程能力的培养,煤矸石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工程能力的培养,矿区土地复垦与植被修复工程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一个改善,最有效的途径是积极开展环境工程建设的专业定位,明确专业方向。本文的探讨内容,对其它行业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均具有借鉴意义。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研究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市政工程等本专科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发展速度快和应用性广泛的新兴边缘学科,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趋势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通过近三年的研究型教学发现: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度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型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和全球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全球呈现知识经济和一体化特征,创新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总理曾指出:“要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就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 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1]。高校研究型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现时代的历史重任,实施研究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市政工程等本专科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发展迅速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2],对其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当属责无旁贷,现就我们近三年来在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方面所做的探讨和体会谈一下。 一、详细讲解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绪论部分,本章节用课时2学时 课堂讲授中先提问学生生物体基本的生命特征,然后仅添加微小概念,即得微生物概念;精讲显微镜的发明史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通过这些经典的科学发展史料,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的源动力,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例举各类微生物并归纳其基本特征。对环境工程微生物部分,要重点讲解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及人类利用微生物保护环境的实例,如淡水水华危害、环境污水处理、有机垃圾发酵沼气等,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用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扼要讲解环境工程微生物的主要种类、生理代谢、生长繁殖及遗传变异,可用总学时的四分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师引导性提问和学生回答为主要教学模式,精讲教学内容中的科研史料,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也学习了相关的科研方法;另外,对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要予以祥讲,尤其是基因工程,例举一些基因工程菌种种质改造作为实例,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技术。 三、精讲微生物生态学,可用总学时八分之一 微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及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环境,环境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进化的基础,适者生存,不适者则被淘汰。研究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为微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生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自然体。在教学过程中,该部分讲解以老师引导性提问和学生回答为主要教学模式。 四、详细讲解环境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微生物在治理环境污染物中的作用,可用总学时的四分之一 该部分从微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老师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现场参观有关的自来水净化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法)、工业废水处理厂及城市有机垃圾发酵沼气发电厂等应用性企业,使学生的学习从学科理论学习到亲身感受该学科相关的实际应用,从而强化学生对该学科应用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五、加强实践教学及科研实验活动,可用总学时的四分之一 实验课是在特定实验条件和有限的学时下,重现自然现象的一项实践性活动。通过实验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技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研究型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四个能够覆盖该课程主要内容的实验: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染色,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当地水源水水中细菌总数测定。 在大一学生中优选5名学生参加教师的有关环境微生物科研项目,由于该课程是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当届参加科研活动的同学在课堂上报告自己的科研进展,重点讲解自己的科研立项、科研准备、科研过程、科研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科研结果及意义等内容,时间约为30分钟,另有20分钟的时间进行集体讨论;该报告及集体讨论,能够让全体同学在有限的科研条件下已不同的方式参与本专业的科研活动,体验科研过程,使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科研工作和教学研究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应适应时代要求,变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研究型教学模式,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导力量是大学教师,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保障,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根本需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是一门涉及微生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济性,要将该课程按照研究型教学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透彻理解课程内容,精通教学理论,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第二,深入钻研本专业的有关科研工作,及时将与课程有关的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介绍给学生,其内容包括选题、立项、科研准备、科研过程、难题解决、成果,使学生能够感受教师的科研过程,学习有关的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不断学习该学科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并及时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前沿动态,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第四,大胆探索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使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该课程研究型教学法的预期目的。 总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强和发展速度快的综合性学科,是微生物学、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本专科专业的基础课,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型教学探索,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显著提高,获得了学生和学校的肯定。以上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和看法,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改革提高。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环境工程中化工废渣磷石膏污染的治理探讨 化工废渣是指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工业废渣。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种类、反应条件和二次回用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产生废渣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等均有较大差异。国家经贸委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介绍的化工废渣包括:硫铁矿渣、硫铁矿、煅烧渣、硫酸渣、硫石膏、磷石膏、磷矿煅烧渣、含氰废渣、电石渣、磷肥渣、硫磺渣、碱渣、含钡废渣、铬渣、盐泥、总溶剂渣、黄磷渣、柠檬酸渣、制糖废渣、脱硫石膏、氟石膏、废石膏模等。就其中的磷肥渣而言,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给我国磷复肥工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国家各有关领导部门对磷复肥工业十分重视,在政策上给予了各种支持,使我国磷复肥行业一直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显示了较强的应对入世能力。根据农业部的统计资料,2002 年全国施用化肥433915万吨(折纯),其中磷肥71212万吨p2o5,复合肥104612万t (n+ p2o5+ k2o)。复合肥中氮磷钾比例如果按1:1:1 计算,其中含有磷肥约348.7 万吨p2o5。因此,2002年我国总的磷肥施用量合计约1060.9万吨p2o5,而对我国今后磷肥需求量的预测如下(见表1)。 由此可看出,我国对磷肥的需求很大。而磷肥、磷酸生产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磷石膏截止2004年累积量已超过22 000 kt,只有大约27.7%得到了再利用。从而可看出,化工废渣的无控制排放已经形成较大的污染源。2004年,我国较大的固体废物污染事件共47 次,绝大部分是由工业固体废物混乱管理引起;而且在2005年12月到2006年1月两个月内,环保总局通报的6起突发环境事件中,也有2起事件是由化工废渣的无控制迁移扩散引起。因此,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就化工废渣磷石膏的治理进行了探讨。 1 磷石膏的环境问题 磷石膏一般为浅黄、浅灰或黑灰色的细粉状固体,含水率20%~30%,容重0.733%~0.800%g/cm3;粘性较大、流动性差,呈酸性,略有异味;主要成分为caso 4·2h 2o。并含有少量的sio 2、s 2o 3、fe 2o 3、cao、meo,微量的重金属离子及放射性元素及未分解的磷矿粉p2o5f-和游离酸等杂质。随着高浓度磷复肥、磷酸和洗涤剂工业的迅速发展,磷石膏废渣急剧增加(每生产1t磷酸约排放5t磷石膏)。2004年,世界磷石膏年排放量达2.8亿t,我国已超过2200万t,大多数处于无控排放状态。这么大的废弃物大量占用土地,一旦泄漏,一般其污染半径是堆存地半径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在堆积过程中易与周围环境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新的物质形态,进入地下水系统,并随之迁移,流向水源地或天然排泄区,造成环境污染。对周边原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致命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会变得极其缓慢,同时由于渗滤液对下游和周围地区产生污染,也间接影响到周围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2 磷石膏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2.1 用于工业生产 通过对磷石膏进行预处理改性,代替天然石膏应用于水泥工业、石膏建材制品的生产中。singh 等采用柠檬酸溶液(3%~4%)来纯化磷石膏,并用于制造水泥和石膏肥料,纯化过程使得石膏中磷酸盐和氟化物转化为水溶性的磷酸、柠檬酸钠、铝酸盐、氢氟酸、高铁酸盐等而去除,纯化后的磷酸盐与矿物石膏制成的水泥质量较好。 2.1.1 生产低碱度水泥 它是以磷石膏、石灰石和矾土为原料,在立窑中烧制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其主要矿物为无水硫铝酸钙(约65%)和硅酸三钙(约25%),外掺磷石膏和石灰石磨制而成。工厂实践表明,该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硬化快、碱度低、微膨胀等特性,成本低于硅酸盐水泥,用该水泥制造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火、耐水、可锯、可钉、不翅曲、不变形等优点,现已经广泛用于制造“grc”轻质多孔板。 2.1.2 用作水泥缓凝剂 磷石膏中的杂质会推延水泥的初凝时间,使其强度下降,故在用作缓凝剂之前,应参照如下方法对其进行适当改性:①水洗处理:将磷石膏以水膏比为(3-5):1的比例混合,搅拌静置,去除上层悬浮物;②将磷石膏煅烧,再用石灰中和,最后水化;③将干燥后的磷石膏加石灰中和,再入窑煅烧,再水化;④将磷石膏自然晾晒半年左右;⑤将磷石膏与窑灰、石灰或电石渣搅拌中和,使其含水量降至9%左右,再加压成型;⑥用柠檬酸处理磷石膏,把磷、氟杂质转化为可水洗的柠檬酸盐、铝酸盐以及铁酸盐。 日本在水泥厂设计之初就考虑应用磷石膏缓凝剂技术,现在75%的磷石膏已被用来生产水泥缓凝剂。1999年我国铜陵化工集团投产了一套100kt/a的水泥缓凝剂装置,用户反映良好。杭州水泥厂、马鞍山水泥厂、上海水泥厂的实践表明:用改性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缓凝剂,水泥强度高、后期强度大,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2.2 用于化工原料生产 主要用于硫酸、硫酸铵、硫酸钾、硫脲和碳酸钙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从而弥补我国硫资源的不足。 2.2.1 用磷石膏联产硫酸 该工艺的原理是将磷石膏高温分解,所得so 3用于生产硫酸,工艺过程主要由磷石膏干燥、脱水、煅烧、水泥烧成、so 2净化、so 2 转化吸收等工序组成,其优点是:①磷石膏中的钙和硫得以充分利用;②磷石膏被消化而不产生二次废渣;③控制好制酸尾气吸收,可实现尾气达标排放;④副产的硫酸用于磷酸生产,减少了硫酸外购和运输量,降低了产品成本。缺点是生产设备效率低、投资大、能耗高。 2.3 作土壤改良剂及肥料 磷石膏呈酸性,ph值为1~4,可作盐碱地、红壤旱地的土壤改良剂。可用于生产硫酸钾、硫酸铵并联产硫酸钾铵和氮磷钾复合肥料。 多年来,国内农科院所不断进行了磷石膏改良土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是一种良好的硫肥,施用后对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大豆、芝麻、向日葵等)的增产约为15%~30%,每亩盐碱地ph = 9施用300~1600kg 磷石膏,改良效果可延续8~10 年;此外,将磷石膏和尿素在高湿度下混合、干燥,可制成吸湿性小而肥效比尿素高的长效氮肥———尿素石膏[caso 4·4co(nh 2)]2,这种肥料可减少氮的挥发,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3 结语 对于化工废渣问题的解决,单靠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条是倡导化工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化工废渣的减量。同时,加强化工废渣的危害性教育,从而在生产过程有意识的减少其排量。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阐述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是以分泌物在代谢过程中充当表面活性产物。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较,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着诸多的优势与个性化特征,如在使用的时候其结构多样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在使用的时候不受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等。由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受原材料、价格以及在工作中产品性能问题的影响,使得在生产中容易出现严重的环境危害和污染现象,使得人类在生活中对环境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呈现出平稳发展趋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类对健康和环境意识的要求增加,这也就促使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方法的不断增加,国内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和开发应用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力重视,使得其在发展中也拥有者一定的优势,从而促使在生物工程中提高生物工程的效率和使用价值。 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生产菌 1.1 种类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发展优化形成的产物,是微生物素哟产生具有移动表面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与过去的化学成分相比较有着天然优势,其适用于目前的是由工业和环境工程之中。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通常是根据它们的极性基团来分类,而生物活性表面剂主要是通过加强保护环境要求为依据来促使其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菌 大多数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菌、酵母菌和真菌的代谢产物。这些生产菌大多是从油类污染的湖泊、土壤或海洋中筛选得到的。如banat等从油泥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芽孢杆菌ab-2和y12-b。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生产菌。 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目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采用发酵法生产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产量主要取决于生产菌的种类、生长阶段,碳基质的性质,培养基中n、p 和金属离子mg2+、fe2+的浓度以及培养条件(ph、温度、搅拌速度等)。 与微生物发酵法相比,酶法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多是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分子,但是其在使用的时候同样能够促进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增加,其主要的优点在与在生产的过程提取奋勇较低,对各种产品的改良措施较为方便,并且能够及时的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尽管现阶段酶制剂成本较高,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增强酶的稳定性与活性,有望降低其生产成本。 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发酵产物的提取(也称下游处理)费用大约占总生产费用的60%,这是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商业化的一个主要障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提取方法随发酵操作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溶剂萃取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利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红球菌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获得较高产率10 mg/l。 4、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许多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由于难降解、有毒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等性质而破坏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物表面活性剂则由于易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无毒等特性而更适合于环境工程中污染治理。如: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可作为浮选捕收剂与带电胶粒相吸以除去有毒金属离子,修复受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场地等。 4.1 在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用生物法处理废水时,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常会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因此,在用生物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时须进行预处理。当前,常用氢氧化物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但其沉淀效率受氢氧化物溶解度的限制,应用效果不甚理想;浮选法用于废水预处理时又常因所用浮选捕收剂在其后续处理过程中难降解(如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易产生二次污染而受限制,因此,有必要开发易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毒害的替代品,而生物表面活性剂恰好具有这一优势。但是,国内外对这一方面的应用研究很少,直到最近才有报道。 4.2 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在利用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的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直接使用发酵液,能节省表面活性剂的分 离提取和产品纯化成本,因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现场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应用潜力很大。国外对生物修复的研究大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如harvey等[11]将铜绿假单胞菌生产的海藻糖脂,加入exxon valdez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湾造成的原油泄漏污染的海水中,大大提高了原油的降解速度。这也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实际应用中最成功的现场生物修复。而在国内还未见有将生物表面活性剂成功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的报道。 5、展 望 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只有少数产品走向市场,大多数品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生产成本较高。据估计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化学生物表面活性剂成本的3~10倍。为了开发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潜力,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当前研究开发的热点和主要目标。决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发酵工艺和下游技术等。因此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如下三种:(1)通过选育高产菌株、构建基因工程高产菌;发展快速检测表面活性剂高产菌株并评价其潜力的方法;(2)找到廉价发酵原料、改进发酵工艺、用先进的下游技术等方法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产率和提取得率,从而大大降低它的生产成本;(3)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开发出它的二次产品,提高其附加值。如用于化妆品、食品、制药等行业。 6、结束语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它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对环境无毒害,且生物降解性能好,属于天然添加剂。除了在石油工业和环境工程等一些特殊领域受到重视外,随着生物技术和相关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价格将逐步降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医疗卫生等行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国家、省市各级政府越来越加强对环境工程的管理,污水、垃圾、公园建设等都被列入政府重点工程进行检查,透视,也加大了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对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 一、环境工程的含义 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相应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已经出现,环境工程学便是其中的一门学科。环境工程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 二、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 1、城市的污水处理不完善 城市生活的污水主要有三个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其中,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家庭、商业区和城市的卫生公共设施等等。这些地方产生的粪便、洗涤污水经由城市的排水道进入地下污水区。对这部分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办法是把它们送到城市的污水厂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出来。这部分水具有明显的周期循环使用特点。城市当中的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工业污水在全国各个城市当时的分布是不一样的,那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对严重些。对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因为这部分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后的一个污水来源主要是城市径流污水。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和复杂的成分。主要是由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地面上的垃圾和废物经由流过城市的河流造成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实施比较落后,在每个区域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污水处理不及时,污水的回收率差,没有进行集中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2、生活垃圾没进行分类处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城市生活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而带来了很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来源有很多方面,包括家庭生活垃圾、商场垃圾、餐饮服务行业等等方面的垃圾。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大型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几千吨,小型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几百吨以上。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城市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堆满垃圾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或者采用运输到郊区进行掩埋的办法或者是进行焚烧处理而已。这种办法存在着投资大、运转成本高,同时垃圾中的有用资源也会被烧毁,加上,现有国内焚烧厂运行均比较困难。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3、园林绿化建设没跟上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相对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各地的城市发展当中,建设水平也不一致。园林建设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当中,对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重视不够,片面地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密切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绿化空间,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将会严重限制未来城市的进步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 三、环境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 1、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二次资源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原料、燃料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60%~70%。一些基础工业原料,如煤、石油、矿石、盐等大多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一些生产厂家仅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其余的“无用部分”均作为废物弃置,不仅产品成本高,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0%。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量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已认识到废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利用二次资源的紧迫性,认识到必须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人环境这—传统的开环模式变成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二次原料资源的闭环系统,使原料资源进入社会后,能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多次循环,不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二次资源的利用列为国家优先考虑的经济战略之一,使二次资源的利用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有300 多万吨废钢铁、600 多万吨废纸、200 多万吨废玻璃,70 多万吨废塑料、30 多万吨废化纤、30 多万吨废橡胶未被回收利用,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作为废弃物流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我国回收利用二次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任务也相当艰巨。 2、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抓清洁生产工艺较早,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此外,烧碱生产采用离子膜法代替水银法,炼焦厂采用干法熄胶代替湿法熄胶,生铁生产采用无胶炼铁工艺,面粉生产采用干洗麦粒代替水洗麦粒等,都极大地减少了“三废”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3、物料闭路循环,废物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物,尤其是我国农药、燃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有60%~70%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是用水闭路循环,供水、用水和井水一体化,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净水重复使用。我国现已研制成功的利用磷石膏联产硫酸和水泥,利用硝酸生产尾气制亚硝酸,利用硫酸生产尾气制亚硫酸钠,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金、银、铁,从乐果合成废水中萃取回收乐果等.都是很有使用价值的“三废”综合利用技术。 4、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强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体制建设 城市环境工程是一项耗资比较大的工程,在发展当中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还鼓励社会上多元的投资力量参与到其中来。包括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设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上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上,都需要有比较规范的一套体制系统进行维持。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利于城市环境工程的良性运行。建立起必要的环境引导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政府对这些参与者的奖励和维持,调动他们的建设积极性,推动整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 总之,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中,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面对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问题,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科学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好环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达到真正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污泥微膨胀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污泥膨胀的类型 污泥膨胀(sludge bulking)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污泥膨胀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丝状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丝状菌膨胀,二是由于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累积高粘性物质(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脱氧核糖等形成的多类糖)而引起的非丝状菌性膨胀。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以污泥丝状菌膨胀为主,占90%以上,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问题。发生污泥膨胀时,主要有以下特征:(1)二沉池中污泥的svi值大于200ml/g;(2)回流污泥浓度下降;(3)二沉池中污泥层增高。 2.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 2.1污泥膨胀中丝状菌种类 目前在活性污泥中发现的丝状菌有三十多种,由于尚有部分丝状菌未获得鉴定。常见的有十几种,世界各地膨胀污泥中出现最频繁的丝状菌有微丝菌、发硫菌、软发菌、浮游球衣菌、0092型、0961型、0041型、0675型、1701型、021n型。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污水中有所差异。 2.2污水的种类和性质 污水的水温、ph 值、营养成分的含量等对污泥膨胀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有易生物降解和溶解的有机成分的污水,如:酿酒废水、乳品废水、石化废水和造纸废水等容易污泥膨胀;糖类物质过多的废水容易出现丝状菌污泥膨胀,过量的碳源使微生物不能充分利用而转变为多聚糖类胞外贮存物,这种贮存物是高度亲水性化合物,易形成结合水,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 2.3溶解氧 溶解氧是活性污泥运行中重要的控制参数。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伴随着氧的利用。曝气池中do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和活性污泥的生长。菌胶团细菌和浮游球衣菌对溶解氧的需要量差别大。菌胶团细菌是严格好氧菌,浮游球衣菌是好氧菌,但它的适应性强,在微量好氧条件下仍正常生长。在较低do条件下,大部分好氧菌几乎不能继续生长繁殖,而丝状菌由于具有较长的菌丝,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氧饱和常数,比絮状菌繁殖的速度快,从而导致污泥膨胀。 2.4污水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过低,微生物活性不足;温度过高,细胞中生物化学反映速率和生长速率加快。温度每升高10 ℃,生化反应速率增加1倍。此外,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蛋白质、核酸对温度较敏感,温度升高使其遭受不可逆性的破坏。一般认为,适宜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长的温度为15℃~35℃。 2.5污水的ph值 活性污泥是一个动态的微生态系统,其中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过高或过低的ph值不仅影响外酶及细胞内酶的活性,而且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丝状菌适宜在ph值5~6.5的环境中生长,菌胶团菌适宜在ph值6~8的环境中生长。peidi研究表明,在ph值较低(≤5)的情况下,易引起丝状菌膨胀。 2.6其他 此外,污泥负荷、冲击负荷、运行方式和处理工艺均会影响污泥膨胀。 低负荷条件下,丝状菌容易占生物相优势,从而引起膨胀。高负荷导致溶氧不足,do浓度降低也会引起污泥膨胀;当处理过程中冲击负荷的改变,短时间内水质水量产生大的波动打破了体系中正常的生态系统,丝状菌易占优势,可引起污泥膨胀;采用不同的运行方式及处理工艺,也会影响污泥膨胀。 3.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一直被视作好氧生物处理的癌症,首先,到目前为止,膨胀的机理还没有搞清;其次,控制对策确定不下来,因为找不到膨胀的原因。但是可以根据经验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早期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主要手段是投加药剂杀死丝状菌,或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以增加污泥絮体的比重,但这些方法往往无法彻底解决污泥膨胀问题,相反地可能会带来出水水质恶化的不良后果。其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构成一个共生的微生物生态体系,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丝状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微生物,对于高效、稳定地净化污水起着重要作用,并逐渐地从简单杀死丝状菌过渡到利用曝气池中的生长环境调整丝状菌的比例,从而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发生即进入环境调控阶段。 第一,采用生物选择器。该法是指在曝气池中形成有利于菌胶团细菌生长的环境。选择性地增值菌胶团菌,利用生物竞争机制抑制丝状菌的过度繁殖,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目的。一般是在完全混合式、推进式曝气池前增加一个停留时间比蒲圻赤短的多的生物选择器,由于其中初始混合液的底物浓度高,使菌胶团细菌得到选择性的培养,成为优势菌。常用的选择器有好氧选择器、厌氧选择器及缺氧选择器。 该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应用,已成为控制污泥膨胀的主要措施。第二,调整运行工艺条件。通过调控工艺条件改善污泥微生态系统,控制丝状菌群生长因子,最终实现控制污泥膨胀。例如:对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过低引起的污泥膨胀可增加曝气量或在推进式曝气池中合理分配曝气量(增加前端,降低后端),保持曝气池中合适的溶氧浓度来控制丝状菌型污泥膨胀。有关研究表明,提高溶解氧浓度至3.4mg/l运行一段时间可有效控制污泥膨胀;对缺乏营养(n和p)、ph过低引起的污泥膨胀,可以通过增加营养和调整 ph来控制和防治。第三,根据曝气池运行调节,如气量,污泥回流比等参数,从而改变曝气池中生物种群的生态关系,但是耗时太长,但是这是最根本的方法;第四,可以采用物化调节,提高污泥的沉淀性能,投加混凝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氯等,但是这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是长久之计。第五,如果能确认时丝状菌膨胀,可以投加消毒剂灭活丝状菌,如臭氧、液氯、过氧化氢等,但是一定要控制消毒剂投量和灭活动力学过程,因为如果不适当,消毒剂也会将菌胶团细菌杀死。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 结束语 污泥膨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污泥膨胀的因素太多。由于活性污泥对底物的降解是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是多种微生物的群体,既受到污水水质条件的影响,又受到运行条件及环境的影响,如污水的种类、成分、浓度、水温、负荷、溶解氧、ph值及氮磷含量等因素都会对污泥膨胀产生影响,既可能一个因素起作用,也可能多个因素协同起作用,在不同的研究条件下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对该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超滤膜技术 环境工程 水处理 应用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而从5个方面论述了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1前言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或者浓缩的膜透过分离技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超滤膜是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的有效屏障, 同时超滤膜也可以实现对“两虫、藻类、细菌、病毒和水生生物的有效去除,从而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与传统工艺相比,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具有能耗低、操作压力低、分离效率高、通量大及可回收有用物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生活污水回收、含油废水、纸浆废水、海水淡化等水处理中。在此,本文就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展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2 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1超滤膜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滤(ultra filtration,简称uf)是溶液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而高分子溶质或其他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的目的。其截留机理主要是筛分作用,但有时膜表面的化学特性(膜的静电作用)也起着截留作用。超滤分离时是在对料液施加一定压力后,高分子物质、胶体物质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内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机械筛分作用等三种方式被超滤膜阻止,而水、无机盐及低分子物质透过膜。 超滤膜技术截留分子量的定义域为500-500000左右,对应孔径约为0.002-0.1μm,操作静压差一般为0.1-0.5mpa,被分离组分的直径约为0.005-10μm。 2.2 超滤膜技术的特点 1.对杂质的去除效率高,产水水质大大好于传统方法。 2.彻底消除或者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避免二次污染。 3.系统易于自动化,可靠性高。运行简易,设施只有开启,关闭两档。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有耐酸、耐碱以及耐水解的性能,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5.耐热温度可达到140℃,可采用超高温的蒸汽和环氧乙烷杀菌消毒;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使用,可以在强酸和强碱和各种有机溶剂条件下使用。 6.过滤精度高,能有效滤除水中99.99%的胶体、细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 7.与常规水处理系统费用相当生活污水经过超滤使处理水质变好从而进行回用,而工业废水中由于一般技术不能达标,采用超滤技术能充分处理废水。 3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3.1 饮用水净化 当前,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出现了新的水质问题,如贾第虫和隐孢子虫(两虫)问题、水蚤及红虫问题、藻类污染加剧及臭味和藻毒素问题、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等。而将超滤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的净化时,其可去除水中包括水蚤、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甚至病毒在内的微生物,对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浊度、天然有机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氨氮等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能满足人们对水质的要求。 如,张艳等[2]以混凝沉淀为预处理方法,通过中试试验,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东江水的最佳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该工艺通过对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浊质、天然有机物、有毒有害微量有机污染物、氨氮、重金属等设置多级屏障,可以使其含量得到逐级削减,最后得到优质饮用水。 3.2造纸废水的处理 超滤膜技术应用于造纸废水中,主要是对某些成分进行浓缩并回收,而透过的水又重新返回工艺中使用。一般,造纸废水膜分离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回收副产品,发展木素综合利用;制浆废液的预浓缩;去除漂白废水中的有毒物质等。 杨友强等[3]研究了超滤法处理造纸磺化化机浆(scmp)废水及影响超滤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20000u的聚醚砜(pes200)膜适于处理scmp废水,清洗后膜的通量可恢复98%。黄丽江等[4]采用0.8μm微滤(mf)与50nm超滤(uf)无机陶瓷膜组合工艺对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在温度为15℃、压力为0.1mpa的操作条件下,0.8μm膜对cod的去除率为30%~45%,50nm膜对cod的去除率为55%~70%。 3.3含油废水的处理 含油废水存在的状态分三种: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前两种较容易处理,可采用机械分离、凝聚沉淀、活性炭吸附等技术处理,使油分降到很低。但乳化油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起同样作用的有机物,油分以微米级大小的离子存在于水中,重力分离和粗粒化法都比较困难,而采用超滤膜技术,它使水和低分子有机物透过膜,在除油的同时去除cod及bod,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如,油田含油废水中通常油量为100~1000mg/l,超过国家排放标准(<10mg/l),故排放前采用先进的高效衡压浅层气浮技术和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进行了分离,在操作压力为0.1mpa、污水温度40℃时,膜的透水速度可达60~120l/(m2·h),出水中含油量为痕迹,悬浮物固体含量平均值为 0. 32mg/ l,悬浮物粒径中值平均值为 0. 82μm,完全达到了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 3.4城市污水回用 城市污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国外早已开始广泛英语膜法进行城市污水回用,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愈发严重,将超滤膜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回用,也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汤凡敏等[5]利用 cass 与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2h、codcr浓度在215~ 677 mg/ l 之间时,该工艺出水 codcr稳定在30 mg/ l 左右;nh3-n 浓度为 22.2~ 41.2 mg/ l时,出水nh3-n 最低可达0. 2 mg/ l,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ph 值在 7.26~7.89 之间,出水浊度小于 0. 5,出水水质优于回用水标准,可直接回用。 3.5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目前主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反渗透(swro)、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d)和压汽蒸馏(vc)等,而适用于大型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只有 swro、msf 和 med。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从19世界60年代开始膜技术开始应用于海水淡化。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膜污染问题,使得反渗透系统在处理海水方面出现了瓶颈,而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控制海水水质,为反渗透系统提供高质量的入水。 如,叶春松等[6]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直接处理高浊度海水,该超滤膜的产水浊度平均值为 0. 11ntu,sdi15 平均值为 2. 4,cod 的平均去除率为60.0%,胶硅的平均去除率为 89. 0%,跨膜压差小于6.0×104pa,远远小于超滤膜本身最大操作压差2. 1×105pa,该超滤膜对浊度高、变化大的海水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以高浊度海水为进水的情况下作为海水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装置。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仍然就业压力大、应用能力不强,这不仅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问题,还因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通过该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环保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知识。[1] 本文分析了我校生产实习环节的现状和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教学可加深学生对污染控制、治理设备工艺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环保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建立工程意识。笔者认为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习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初,学时为2 周。而专业课教学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学期,实习期间,有的专业课教学计划还没完成,甚至有的课程还没开始授课,许多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没有讲授,学生对环保治理设施工艺原理还不了解,使得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的效率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虽然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动员时会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提前进行讲解,但这样做效率低,好多知识学生似懂非懂。最佳的生产实习时间应该安排在专业课学习计划结束后,此时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有了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学生渴望通过实际工艺设备实习来巩固和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 另外,许多学校安排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不符。安排实习单位时没有事先沟通,学生对实习内容事先没有接触过,实习带队教师不能深入给学生讲解,甚至有的带队教师并未讲授过环境主要专业课知识,学生实习不能达到提高理论知识的目的。 (二)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学校选择实习基地是根据实习基地是否满足实习要求、交通是否便利、费用是否适中等因素来考虑的。目前我校校外实习基地有已签协议和未签协议两种,基本能满足实习要求,与生产实习内容一致。我校生产实习基地大部分是实习带队教师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的,目前未签协议的实习基地占大多数。由于实习带队教师与校外企业联系不多,还有实习经费问题,使得我校能提供学生长期稳定实习的基地不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议,两者之间并无硬性约束,实习单位的例行检修情况与学生实习时间有所冲突,且其他不确定因素较多,比如根据教学安排每年实习带队教师不固定,实习单位领导更换,造成带队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存在困难,稳定的实习基地难以确定。另外,由于扩招,实习人数增多,安排生产实习环节计划时实习小组人数增多,但实习基地的现场讲解人员以及指导教师人数不变,造成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2] (三)实习经费不充足,实习内容难以保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但我校多年来实习经费仍按学生数每人100元下拨。实习经费包括租车费、实习联系费和讲课费等,由于实习地点较多,实际实习费用超出计划经费,讲课费偏少,实习单位不够热情,实习内容难以保证。由于实习经费往往满足不了实习内容的需要,难以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实习质量和效果。[3] 二、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学需要,在教学时间安排、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模式上进行改革,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正确协调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关系 在做专业计划时,要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把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提前,一部分放在第6学期,一部分放在第7学期前半学期,生产实习和对一些选修专业课或与实习内容联系不太密切的放在第7学期后半学期,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论内容,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4]实习教师和单位就能灵活安排生产实习环节,使生产实习更有针对性,从而优化生产实习效果。 最好由有一定威望,专业知识能力强的专职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做好实习计划,实习前与实习单位事先沟通,协商好实习时间、内容、目的、要求、经费问题等。针对实习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实习指导教师,选择所带核心课程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实习中遇到相关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可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进一步讲解,丰富实习内容。通过生产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做好生产实结,促进理论知识的升华。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利双赢的,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企业提升了社会声誉,这对双方发展都有很大益处。实习基地建设的重点是选择距离学校较近、实习内容和要求都符合教学计划的环保企业签订协议,保持相互的利益和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实习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双向选择的结果,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校可为企业提供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在职人员进修、攻读学位的便利,以及进行科研实验和开发的基地;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以供学生进行生产、操作实习,提供工程技术并进行讲解;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后,企业挂牌向社会公示。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同相关未签协议的环保企业保持经常联系,通过组织联谊赛等形式加强沟通,培养校企双方感情,在条件成熟时鉴定协议,成为稳定的实习基地。 (三)进行多方面实习模式探讨 实习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实际能力有重要作用。 1.实行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方式。校外生产实习可以采用调查、参观、跟班操作等模式,尽量争取实现跟班操作方式,提高学生实际生产能力,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备、工艺操作,了解新工艺、原理、方法。建立校内实习环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校外取水、气、固废样品,利用校内现有的试验模型、教师科研项目等资源,进行测试分析,模拟仿真试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节省实习费用,提高实习效果。 2.实行多媒体专题片教学与模型结合的方式。利用以往实习拍摄的实习照片和搜集的工艺模型结构资料,丰富学生知识。多媒体教学在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大量的工艺模型图片及动画模拟对学生来说既能接收大量的知识,又能对环保工艺、原理生动的演示过程加深理解。现场生产实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多媒体详细的动画演示可以弥补实习的不足。例如,学生在现场只能看到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外部形状,如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等表面,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示其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内部构造,演示其工作原理和生产过程,加深对工艺原理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带队老师可以通过每年生产实习的拍照、摄像,搜集企业本身的宣传、培训资料,然后利用实习期间某个时间进行播放,与生产实习现场互为补充,达到巩固加深实习效果的目的。 3.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对一些带有参观性质的工艺较集中的环保设备、污染治理设施可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节省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也便于实习老师集中讲解,提高实习效率。针对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实习单位,可以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联系多个实习单位,采用小分队轮流调换实习单位的做法,让每个学生跟班实习。这样就不会出现实习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校必须联系更多与实习内容相关的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并建立校企关系。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实习单位的接纳能力,安排实习小组进行分散实习,便于实习单位协调管理,这样学生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对学生加深污染控制、治理设备工艺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环保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建立工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正确协调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关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进行实习模式改革,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实习带队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不断总结、探讨更加合理的实习模式,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和社会的需要。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环境工程环境监理探讨 一、概述 环境工程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工程质量的法规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落实环保投资,防治环境污染,实施生态保护,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是一项环保工程,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工程建设中也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因素。尤其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含有高浓度废水及细菌、病毒等致病菌,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渗滤液处理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否达到卫生填埋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渗滤液处理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垃圾处理场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而环境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是控制渗滤液工程整个建设过程的关键所在。现将渗滤液处理环境工程环境监理要点总结如下: 二、了解掌握设计方案、主导思想、主导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理方案 在进行环境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之前,应当认真阅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评批复文件,了解掌握项目的设计方案及设计的主导思想和原则;了解工程的环保设施的规模、投资情况;掌握环保工程的工艺流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理方案。利用环境监理单位的技术优势和中介,为建设单位做好服务,提高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不侵犯承包商的合法权利,使施工现场的环境监督、管理责任清楚、目标明确,并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作好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从而保证环境保护设计中各项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能够顺利实施,保证施工合同中有关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的合同条款切实得到落实。 三、做好施工阶段的巡视、旁站工作 渗滤液处理环境工程中主体基底及边坡的防渗、渗滤液的收集与导排和渗滤液处理环境工艺与设施是关键,基低与边坡防渗是第一道关口,防渗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质量。在整个工程环境监理过程中,对防渗工程应做好旁站、巡视工作。 对防渗工程的反滤层、渗滤液收集盲沟、竖向石笼、调节池池底防渗膜下层地下水盲沟等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监督,进行旁站监理。 对防渗材料的铺设,除库底及边坡平整基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其他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旁站: 1、各种防渗材料铺设前应保证铺设面完全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直接铺设在土建结构面上时,应保证构筑面结构稳定,坡面平缓过渡,垂直深度25cm内不得有任何杂物;铺设在下一层土工材料之上时,应保证下一层土工材料施工质量合格,表面无积水、无杂物。 2、合理选择铺设方向,尽可能减少接缝受力。 3、铺设工具不得对土工材料的正常使用功能产生损害。 4、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缝最少。 5、在坡度大于10%的坡面上和坡脚1.5m范围内不得有横向接缝,一般土工膜的焊接采用双轨焊接。 6、各种土工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得低于相应的连接标准。 7、铺设过程中调整材料的搭接宽度时不得损害已连接的部分。 8、铺设过程中防止任何因为装卸活动、高温、化学物质泄漏或其它因素而破坏土工材料。 9、用于卷材展开的机械设备不得造成土工材料的明显划伤,并不得造成铺设基底表面的破坏。 10、片材铺设平顺、贴实,尽量减少褶皱。 11、铺设后应及时压载锚固,所有土工材料均须保证当日铺设当日连接锚固。 四、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移民搬迁的监理工作 工程对水土的影响是工程施工期间的土地占用、临时修筑的运输道路、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弃土堆放等占用或破坏部分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另外,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高挖方或填方边坡处理不当造成的塌方,引起水土流失。施工弃土土质松散,易被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流失,若处理和管理不善,易引起水土流失,堵塞渠道或河道。 (一)主要防止措施如下: 1、对场地平整过程中的多余土方,设置临时堆放场,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防护。多余土石方用于垃圾填埋覆盖及库底填方,弃渣及时处理。 2、对覆盖土源取土场区,取土后的场地应回填,对取土后形成的开挖边坡采取浆砌块石护坡等措施。 3、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形成的永久性边坡,视其边坡坡度情况采取浆砌块护坡、浆砌块石方格草皮护坡、浆砌块石挡墙护脚等措施,并在护坡边沿设置砌石排水沟,以利于坡面径流、地下水流等的通畅排出。 4、对建筑物周边,种植草皮及各种乔木、小灌木。 (二)村庄搬迁的监理措施如下: 1、搬迁时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2、新址建设施工清场地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以做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3、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应当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 五、施工期按环评批复的要求,做好监测井的监理工作;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协调好各施工单位的关系 为确保防渗工程质量,防止渗滤液的渗漏,掌握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垃圾处理场区及周围附近地区应设置地下水监测井。考虑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等因素,在垃圾填埋场的两旁30~50m处各设一个污染扩散井;填埋场地下水下游30m、50m处各设一个污染监测井;地下水上游30~50m处设一个本底井。对上述监测井在填埋场使用前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具体监测项目是:ph、codcr、ss、nh3-n、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总硬度、硫酸盐。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的环境监测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承担,每次监测应编制监测报告提供给业主和承包商。监测报告至少应包括数据统计、简要分析、现阶段措施建议以及下一次监测方案调整等。填埋场在封场后10~15年内要继续对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周期视监测结果而定,从每季一次到每年一次不等。当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场稳定无害后,应召开专家论证会,宣告监测结果。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环境监理单位应处理好和当地群众的关系,在施工中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伤害,同时协调好各施工单位的关系。 环境工程方面论文:教学改革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以微生物学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1]。按照东北电力大学人才培养计划,《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总学时为56学时,理论教学为38学时,实验教学为18学时,实验课占总学时的33%左右。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实验技能培训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2—4]。 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改革的目的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5年制定了《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为了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使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5,6]。 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改革措施 2.1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安排 由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的独特性,其工作量大,耗时多,很多实验具有连续性,在一个规定实验学时(2学时)内很难完成,实验进度的安排和理论教学同步性较差。针对这种现状,将传统实验教学中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内容组织成连续的系统型实验,加强各实验间的连续性和知识点的衔接,这种操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将一些分散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避免重复性试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既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又满足了教学计划的要求[7]。 2.2保证教学质量,开放实验教学 为了能更好实现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师听取理论课,加强对理论课程的理解。为了保证实验效果,要求学生进行选课,提前布置实验内容,学生必须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课前预习,明确实验步骤,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每节课的上课人数不超过14人,每组学生不得超过3人,以便教师能较好的督促学生完成实验环节。 我们采用创新实验教学,允许学生在完成必修实验项目后,选作一定的实验内容, 并且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独立思考,经实验教师审核后,进行独立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实验内容的开放。 2.3完善考核制度,重视学习过程 考核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院将实验成绩分为三大部分,其中预习成绩、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质量占60%,预习对进行实验特别有帮助,在实验讲解过程中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还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交的实验报告要完整,包括预习报告,实验结果和思考题;平时实验的操作技能及规范性占30%,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参加每次实验的学生人数比较少,每名学生均能够动手操作,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实验态度和操作规范程度得到加强;考试成绩占10%,为了让实验和理论更好的结合,增加实验课内容考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 3 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改革后,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座谈等形式的反馈信息可以认为,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至少取得了以下初步的效果。 (1)实验环环相扣、有序进行,能够有效的完成实验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以前被动作实验转变为较为主动的进行实验操作; (3)实验时间的开放,使学生能更合理的安排实验时间,能够较认真得进行实验而不是应付了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安排,结合生产实践,完善考核制度,将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经济学管理论文:经济学理论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高校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激励人的创造力成为高校核心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因此,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探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式,对深化高校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成熟,管理重“事”不重“人” 当前高校正处于人事制度改革的转型期,但传统体制下的人事管理观念仍存在影响。传统体制下的高校人事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更多的是看到人的自然属性,比如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如精神需求。人事部门多数管理人员都是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不规范,随机性大,偏重于事务性管理,在管理中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本质的内容——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发展人,从而导致了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能低下等种种弊端。 2.管理体制单一,激励机制无法真正满足教职员工的需求 高校内部考核的内容单一,普遍存在“走过场”现象,考核中的“优秀”指标分配常出现“轮流坐庄”现象,年终奖励中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奖金拉不开距离,分配不合理导致大家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评上优秀和未评上优秀的员工对激励的结果都不满意,激励机制无法发挥预想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激励。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管理者常常忽视了与教职员工的沟通,校领导沟通的层面仅停留于中层干部,而极少深入基层与教职员工进行交流,基层员工的真实需求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因而激励制度也未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3.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 教职工本身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自主创新性不够。部分教职员工容易满足于现状,认为高校是“铁饭碗”, 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些教师因为感到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选择跳槽,有些则从事第二职业或校外兼职等。高校教师这种“显性流失”和“隐形流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另一方面也在削弱高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二、运用经济学理论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1.“温水煮青蛙理论”——加强高校人员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科研人员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刚一进沸水,由于温度太高,青蛙本能地蹿出锅得以逃生。而将它放入一个装满凉水的锅里,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到热度难忍时,它已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温水煮青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过分沉溺和满足于现状,缺乏危机感,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毫无觉察,麻木不仁,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 当前中国高校正处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变革时期,许多高校已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人事及分配制度革命:铁饭碗被打破、教师聘任制兴起、职员制在试点、分配档次被拉开等等。2003年,北大和中大率先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平静的中国高校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由此可见,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和推广,高校中“青蛙”型的人员如果继续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势必会影响和阻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终将被淘汰出局。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忧患意识的培养。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广大教职工认清形势,更新思想观念,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改革的浪潮。第二,加强师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建立组织型的学习梯队,使各层级的教职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把学习当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营造竞争向上的氛围。特别对青年教职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培训,使年轻的教职工能找准定位,及时将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最终推动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2.“边际效应理论”——创新高校激励制度 边际效益理论又称效益递减理论,它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是指当其它要素投入的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一种投入的要素等量增加,在超过某一临界点后效益呈不断下降趋势。举例说,一个很饿的人吃到第一个包子的时候觉得很香,又能填饱肚子,但随着饥饿的程度降低,对吃包子的渴望值减少,当觉得饱的时候是边际效益点,如果继续吃包子,胃反而会因为太饱越来越不适(边际效益转为负)。 边际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制度创新方面。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开发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现在高校当中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比如优秀员工、优秀教师,还有每年固定的岗位津贴考核,但每年都重复着相同的考核和奖励内容,容易导致教职工对奖励感到麻木,激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作用。为了让激励机制能持续发挥效用,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首先,要遵循差别激励原则,一方面,高校中有不用类型的教职工,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还有行政人员等,他们因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个人发展等方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激励制度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同时在对高校中各类型人员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激励方案。其次,激励的内容注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结合,将管理的手段、方法和教职工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第三,激励要注意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有奖励也有惩罚,比如适度的淘汰机制与岗位竞聘、轮岗等相结合,在教职工中营造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教职工创造性的工作,从而减少与阻碍激励机制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 3.“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树立新典范,营造竞争向上的文化氛围 示范带动效应是群体中推举某个人为榜样,周边的人纷纷效仿和学习,由此所产生的连动效应。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能使组织成员对良好价值观、工作风格、理念、规范等趋于一致并立志遵循,从而驱动组织成员自发自动地投入工作,并为组织创造价值。在当前处于改革与创新阶段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教职工倡导创新、敬业的核心价值观。首先,不断树立新典范。通过在各个岗位、各线条推选出标杆性人物,如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标兵、敬业爱岗的专任教师、勇于创新的行政人员等等,通过这些先进典型来激励和引导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要追求先进,勇于创新。其次,高校要营造相互尊重、安定和谐工作环境,一个健康向上、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会对教职工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职工们在尊重、理解和支持的环境中,能主动工作,自觉接受学校工作规范的约束,产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精神动力。 经济学管理论文:人性假设 传统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比较 摘 要:人性问题是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概述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不同观点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方面的区别。认为,传统经济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是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重新修正了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观点,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更接近现实的研究,而管理学则由于其核心问题——对人的管理,因此,其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构成了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人性假设;“经济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人,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由于其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因此,人及人的本质问题自然成为各学科关注的话题,其中人性问题更是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正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对人的行为的假定”[1]。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2]。在所有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人性问题研究的学科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近20多年“迅猛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的研究也同样使人耳目一新。本文拟对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做一比较研究。 一、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传统经济学一般指古典经济学和发展至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与之有重要渊源关系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中,人都被假设为“经济人”,这就是著名的“经济人”假设。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有两个内涵:一是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即每个人都是自利的;二是人都是有理性的,都精于算计,“‘经济人’完全了解可用的手段和将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能够在现在和未来作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合理选择”[2]。 “经济人”假设被视为传统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石。关于这一假设的产生和出现,经济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源自并归功于亚当•斯密,认为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是在与重商主义的学术争论中,为了说明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而提出的。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把每一个人对自利的追求作为个人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推动力,一切商品交换都由每一个参与者的自利所推动;每一个人对其职业的选择——由此形成社会的自然分工——都是按照他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和最可行的方式来决定的;“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资本与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即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由每一个人的自利所造成的,由此自发地形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秩序[3]。所谓“经济人”,按亚当•斯密的意思就是指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和追求自利的,每个人都按其理性行动,同时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尽管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人”假设源自亚当•斯密,但亚当•斯密并没有直接提出“经济人”的概念,只不过在《国富论》关于“看不见的手”理论论述中包含了“经济人”的思想,因此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被认为是潜在的,且简单、抽象,而真正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人”内涵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经过大卫•李嘉图等一系列古典经济学家的不断丰富,“经济人”的概念才最终成型。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也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肯定“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学科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力图克服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经济人”是开明、正常和理性的,即“经济人”不是赤裸裸的极端自私的,是普通和正常的人,理性也不再是完全的工具性的理性,从而使“经济人”范畴明显“呈现出了逻辑合题的特征”,也就是做到了否定之否定,使“经济人”假设较以往贴近了与现实的距离,进而使“经济人”假设最终走向了丰富和成熟。 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除是“自利的”以外,还被认为是理性的,即理性是“经济人”的另一重要特征,因此,“经济人”假设也被称为“理性经济人”假设。而所谓理性,就是人都精于算计,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应该说,尽管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理性的边界或极限存在不同观点,但总体上认为“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理性。比如亚当•斯密并没有明确提出理性的边界或极限问题,但后来的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却认为“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有着无限的理性能力,以致于使“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呈现了片面化和极端化的倾向;而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则认为“经济人”的理性也只是“普通的、正常的理性”,不能抽象地谈论“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或完全的,他认为“经济人”的理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或完全的,可见马歇尔的思想其实已经包含了有限理性的思想,只不过他并没有明确否定“经济人”的理性假设。 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使经济学研究更贴近现实”的经济学,在近些年快速兴起并备受关注,其中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围绕制度的演进与变迁、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从“实际的人”出发来研究人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研究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一出发点,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人的行为特征作出了新的解释,并在此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做了修正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是“经济人”的特征之一,并认为“经济人”正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形成“公序良俗”,求利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人们的社会活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交换,都主要地出自于每个人自利的追求。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学中的财富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非财富最大化动机也常常约束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并不必然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即双重行为动机。当然,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制度的变迁与演进角度来揭示人的这种双重行为动机的,认为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制度在塑造人类这种双重行为动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所称的人追求财富最大化,就是人追求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所谓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在d?诺思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就是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也就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利益。显然,新制度经济学的这一观点使对人的认识更全面也更复杂。 2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人是理性的”是传统经济学人性假设范式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推翻了传统经济学的这一范式,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 rationality),用引入这一定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话说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其实,关于人理性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马歇尔在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与发展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提出了,只不过没有完全否定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而正式提出人理性有限性的是赫伯特•西蒙。他认为人是“蓄意要有理性,只不过他们的这种愿望受到了限制”,他认为,由于人类大脑的生理局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作为经济决策者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只能追求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经济目标,因此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只能存在于假设严格的逻辑推导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应该说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为经济学家们认识和克服传统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寻求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并明确提出人理性的有限性,是为了阐明制度设立与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及作用,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有限理性的认识是围绕制度分析提出的。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是导致人的有限理性的主要原因,正如o•威廉姆森所说“只要或者是不确定性,或者是复杂性的存在达到了必要的程度,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的问题就会产生”[4],而制度通过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有限理性假设的提出,既使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更接近现实,同时也是进行制度分析的必要条件。 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又一重要假设之一。威廉姆森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阻塞范畴基础上提出人都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所谓机会主义(opportunism)用威廉姆森的话说就是“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也就是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采用非常微妙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黠的伎俩,以尽可能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从本质上说,机会主义源于人们的利己心或对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是人的一种本性,威廉姆森曾风趣地说,当骗人能增加利润时,交易中的诚实未必可取。由于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存在,使“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增加了市场复杂性,加大了交易成本,也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关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我们还应把握三点:(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具有冒险、寻找机遇及损人利己的二重性,有时表现为积极方面,有时表现为消极方面。(2)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并不总是现实化为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当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及制度存在缺陷时才可能现实化为机会主义行为。(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学中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发展,使关于人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管理学的实质就是关于人的科学。管理学是基于对人的正确认识、从人的实际出发,以便采取更符合人性特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角度而对人性进行研究的。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主要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四种。 1“经济人”假设 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管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泰勒从传统经济学中引入和继承而来的。泰勒在劳资双方矛盾加大、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以“经济人”为基础,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也使管理学正式诞生。泰勒在其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中,不仅赞同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而且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其理论基石,其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经济人”假设也成为管理学的重要人性假设之一。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性本恶”的,也就是以悲观、否定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其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格管理。应该说,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既有其科学的一面,也有对人的认识过于机械简单、忽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的一面。 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管理学关于人性认识的第二个假设。这一假设是由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梅奥等人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的,梅奥也凭此发现成为对管理学有重大贡献的人,这一发现同时也为行为科学的建立打开了大门。“社会人”假设是在“经济人”假设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更多质疑、需要提出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同时众多心理学家加入管理研究行列也为“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条件。与“经济人”假设相比,其最进步之处就是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本需要,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社交等其他一些社会心理需要,管理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激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管理思想史专家雷恩认为,人们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 “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正是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揭开人们心灵秘密的重要一步,从此以后,管理理论的重心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向“以人为中心”转移。当然,就内容而言,“社会人”假设也存在缺憾和不足,如仍将人性看做是消极被动的,人缺乏能动性、创造性等。 3“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也称自动人假设,是管理学中的第三个人性假设。它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也大体上与“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自我实现人”假设在“人有社会的和心理的需要”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都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能够自我刺激和自我控制。“自我实现人”假设可以看做是对“社会人”假设的继承和发展,其对人的这种认识使人在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尽管其对人的认识有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倾向,但其积极意义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4“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最早是由mit的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在1965年对人性假设进行归纳时提出的,他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在综合“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薛恩认为,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需求,因此应因人、环境及问题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复杂人”假设实际上是对上述三种人性假设进行的一个非常好的归纳,使对人性认识实现了多元化,是对管理思想的重要发展,它对于权变管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理论丛林”的“蔓延”。比如“复杂人”假设理论直接促生了莫尔斯和洛什在1970年提出“超y理论”(又称“人性的权变理论”)。 除上述四种假设,管理学中还有两种重要的人性假设,即美国著名学者麦格雷戈于1960年提出的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以悲观、否定的观点来看待人,因此主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密控制,实现严格管理。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以乐观、积极的观点来看待人,因此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宽容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并为员工发挥其智慧和潜能创造有利的条件。x理论中的人与亚当•斯密及泰勒的“经济人”一脉相承,而y理论中人与“自我实现人”有些类似。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和阿兰•肯尼迪还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提出了“文化人”假设,认为人是环境的动物,环境是自变量,人是因变量,由此得出人的未来本性是不可知的观点,从而又进一步丰富了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四、比较分析 从以上关于人性假设的概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可谓各有千秋,尽管在内容上有交叉,在理论渊源上有继承、修正及发展的关系,但在与现实贴近程度、研究范式及特征等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的。而准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别,有助于对加强人性假设理论的准确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对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1关于与现实贴近程度的比较 总体来说,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脱离现实的,或者说,现实中的人既不是完全追求自我利益,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有自利性,但同时也有利他性。正如马歇尔所说,“当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活动动机,是为他能赚得的金钱所激发时,这并不是说,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唯利是图的念头之外,就没有其他一切考虑了”;“他的动机既包括家庭情感在内,为什么它就不能包括其他一切利人的动机……在内呢?”[6]。另一方面,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受到诸如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智慧及对客观环境或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算计能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人是根本不可能时时、事事做到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有限理性。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假设脱离现实,而传统经济学还要坚持这种假设呢?这就涉及到了马歇尔所说的“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工具价值。马歇尔认为,“影响人类行为的最有力的、最坚决的动机但惟一的动机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动机,更明确地说是追求工资、追求一定数额的货币的动机,‘经济人’的这一求利动机通过其所追求的货币加以大约的衡量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试验便有可能了”。在马歇尔看来,“‘经济人’的求利及其货币化衡量,是经济学走向科学化、精确化的必经门坎”[3]。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础或前提,是为了推进经济学研究,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抽象、修正,并为之辩护,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及由此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为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分析支撑点。正如柯武刚和史漫飞所指出的,“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2] 。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脱离现实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已经意识到了,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认为人不仅是利己的,同时也有利他的动机,“经济人”的理性也不再是完全的工具性的理性,“经济人”就是生活于现实中的普通的人。显然,马歇尔的这种观点剥离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人的理性的片面化、极端化色彩,使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与现实的距离,但是,马歇尔的这些认识毕竟还只是“贴近”,也就是缩小了与现实的距离,但还没有完全回归到现实中来。 相比较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研究则基本上回到了现实中,或者说至少比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更贴近现实,它认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有限理性、双重行为目标等都是比较现实的,有时与现实中的人几乎完全一致。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r•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7]。另一个代表人物诺思也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再如,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科斯指出,标志当代制度经济学特征的应该是,它所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应该说,正是这种出发点,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及人性假设更贴近现实。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正是其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科斯看来,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既没有必要,也会引人误入歧途。 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完全是从现实出发,最贴近现实,之所以如此是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决定的,即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环境下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以最终提高管理效能。人既是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因此管理学自然要从现实出发来研究人,要认识和揭示人的不同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当然,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及所属流派等原因,管理学者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存在差异,有的甚至与现实中的人也不完全一致,但这种差异和不一致并非在本义上要脱离现实,有的可能是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使然,有的则可能是因为认识上的偏差或局限。 2关于研究范式的比较 范式被美国哲学家库恩定义为“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以及共同进行科学活动的基础和工具”[9]。就人性假设的研究范式而言,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也有明显差别。传统经济学是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的前提,为了更便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就是“做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即假定或前提越简单,就越有利于绕过复杂的情况对经济问题分析的干扰。”正如马歇尔所说,“我们要研究的力量是如此之多,以致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做出若干局部的解答,……用‘其他情况不变’这句话,把其他一切力量当作是不起作用的:我们并非认为这些力量是无用的,不过是对它们的活动暂不过问而已”[6]。传统经济学把人都假设为“经济人”,实际上就类似于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传统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尽管有其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但如上所述的远离现实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科斯曾告诫:“过去,经济理论一直未能清楚地陈述其假设。经济学家们在建立一种理论时,常常忽视对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10] 。“经济人”假设一直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科斯所说的“忽视对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的重要体现。 而新制度经济学是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研究人,因为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人是构成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因此要从分析人的特性入手来分析影响效率的最根本原因,使交易费用论得到最彻底的解释,从而使交易费用理论趋于成熟。威廉姆森认为,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费用大小的有三个维度,即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前两个维度都直接涉及到人。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传统经济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而研究人是作为研究制度问题的一个视角或研究方法,根本原因在于人是构成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要研究制度问题绕不开人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些“被迫”的意味。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也是基于其认为传统经济学对人认识过于简单,严重脱离实际,为了纠正其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带有一些“纠偏矫正”和“扬弃”的意味。 从表面上看,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管理学有些类似,但实际上也有差别。如果说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人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被迫”意味的话,那么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是完全出于“主动”,也就是说,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本身就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或者说管理学是把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内容来研究的。因为管理的目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和管理中的人始终是管理学的核心。正如郭咸纲所说,“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有了人才有管理,所以人是理论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5]。因此,管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在关于人的研究范式方面也有差别。事实上,在管理学中,对人性的探索是管理学理论发展的三大线索之一,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也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人性假设,而“每一个新假设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出现都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 3关于内容特征的比较 在内容特征方面,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说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统一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现实性,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多维性。 在传统经济学中,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的思想以来,尽管围绕着“经济人”的内涵和理性程度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无论“经济人”的内涵如何扩大,其理性程度如何被修正,但“经济人”假设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和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过。而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修正、完善、辩护,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及由此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从“现实生活中实际的人”及修正与完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经济人”具有追求财富与非财富最大化的双重动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并从现实中的人这一视角来分析制度变迁与演进或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该说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决定了人性假设并不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它从现实中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并认为人作为行为主体面临的环境约束变化了、所拥有的关于环境的信息变化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了,再加上采用了比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范式更符合人的本性的分析方法,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无疑具有现实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反过来说,如果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不具有现实性,那么可能会危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生存,正如威廉姆森所说,“新制度经济学早就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做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事业的危机”。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观点,一方面使经济学更具有了解释力,同时也有利于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者说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假设的修正,也使其找到了对制度问题分析的突破口。管理学作为研究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门学科,其对人性的研究不仅更需从实际出发,而且偏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它对人性的认识比较复杂多样,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总的来看,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呈现学派林立的特点,且不断发展变化。,从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从x理论、y理论到超y理论、z理论,再到后现代管理学派,莫不如此。因此,有学者认为,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而更像是不同理论和不同学派的大杂烩,也呈现出了权变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对人性的探索将是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所有社会学科永恒的话题。近些年来,伴随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行为经济学的逐渐兴起,人性假设理论已经出现了新的观点,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进行修正。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丹尼尔•卡尼曼、弗农•史密斯、阿莫斯•特沃斯基(tversky)等经过大量研究指出,个体的行为除了受到利益的驱使,同样也受到自己的“灵活偏好”及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和信念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行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不再仅仅自利,而是人们也可能考虑利他,当然有时也会产生冲动,采取非理性行为等等。显然,行为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观点已经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人性假设观点定会不断出现。 经济学管理论文: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经济学浅析 摘要:空域一词,在空中交通管理文献中被定义为“地球表面以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一定范围的空气空间”。空域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陆地资源、海洋资源以及其他空间资源共同构成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总量,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空域是固定的,之所以能从曾处于闲置状态自然资源转变为创造市场价值的经济资源,凸现稀缺性特征,是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崛起。本文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空域资源的研究状况,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我国空域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空中交通管理财务方面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空域资源 现状 解决方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国家空域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关于国家资源数量及其用于国家安全的比例的研究,从经济思想基础看,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福利经济学思想、凯恩斯(keynes)有效需求原理及乘数原理,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希奇(xejy)有关管理思想均有涉猎;此外,美国国防经济学家施莱辛格(sylejenc)提出的按照“替代成本原则”和“边际效用原则”配置经济资源的理论等,亦有论述。 在美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对国家空域资源利用及其管理的研究。例如,在充分认识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方面,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民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天然的空域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限制军方使用,规定其固定使用的空域只能占全国空域的7%。此外,提出空域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政策主张,认为实行“空域管制一体化”,有助于公民享有平等使用权,从“空尽其用”中获取最大效用;这种“大一统”思想,在实践上表现为联邦航空局拥有空域使用的最高决定权。而且,积极主张“开放天空,放松管制”,进一步促进民航运输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二、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率每年都保持另人可喜的增长水平,民用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低空的开放等都切实有效的利用了我国的空域资源,但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国空域资源的利用仍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民用航空运输压力持续加大,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 近十几年来,我国空中交通运输事业飞速发展,每年航班架次增长率都在15%以上,民航运输机队每年增加飞机150架以上。目前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90个左右。到2020年,国内的运输机场数量预计会达到250个左右,运输飞机总数将会达到近2600架,航班起降总量将会达到近1000万架次。在我国少数机场和航路上,空中交通拥挤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北京地区、京广航路等;随着空军建设在国防安全中地位的提升,空军飞行训练任务的增加,加上我国军民航机场分布极不合理,有的机场为军民航合用机场,导致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空域资源更加紧张,常常造成飞机不必要的空中盘旋等待、地面延误。这不仅造成运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加重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和飞行人员的额外负担。 (二)空管基础设施不能及时跟上空域资源开发,资金滞留严重 造成空输压力大,军民航空域相互重叠问题主要是我国空管系统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资金滞留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兴建无法及时跟上空域资源开发利用所致。由于空管建设项目一般都涉及很大的资金数量,国家在项目安排上相当谨慎,很多项目都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各环节上的审批检查也比较复杂,容易导致空管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投入无法及时到位资金的严重滞留等问题。再者,空管项目建设要经过规划、国内分布,地质勘探、测量、设计、招投标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工期能否按计划进行。 (三)空管自动化系统过于依赖国外企业,升级成本高 空管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是显示飞行目标、识别飞行目标、冲突监测和告警、飞行计划处理等,能帮助现代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员实施空中交通管理,对保障航空安全、提高航空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机场、空中区域管理中心等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因此,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市场份额主要为:海外供应商法国泰雷兹公司的欧洲猫产品占全部区管中心大型系统、美国德雷费尼克公司占有多数中小型系统。由于空管自动化系统属于极高壁垒行业,行业准入条件较高,且空管行业关乎国家安全,一般企业进入需要很长的时间,导致竞争企业单一而且如果要升级,就需要重新做,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来系统上增加软件功能模块,所以,空中管制自动化的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率,空中交通管理局无疑要付出很高昂的财政代价。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大规模新建、扩建和迁建机场 目前我国机场空间性与相对时间性严重分布不均是造成空管难度大、流量控制难、航空保障问题严重、空域资源状况紧张的首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的、体制的原因造成的。根据民航总局空管局统计,因空管原因(流量控制和航空保障)造成的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达到15-20%左右。针对种情况,我们应该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借着国家为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的东风,在原有机场的基础上,视情况而定扩建机场。在空域资源宽裕处,根据统一合理的规划,新建或大规模新建机场。对于空域资源分配不合理,起不到积极作用,或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机场,则要进行拆迁整改,将其迁建到更适合的地点。 (二)简化审批手续,解决资金滞留 目前我国对空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审批手续过于繁琐,是造成大规模资金滞留在企业手中,“有钱不敢动”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简化对空管部门的资金审批,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利用效率更高。 (三)空管重大系统实现国有化 空管系统关乎国家安全,国家对空管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十分迫切。而重大系统若能实现完全国产化自主生产,不仅可以节省空管财政的支出,降低成本,对空管系统的即时换代更新,乃至对我国惶恐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向工作在空管第一线的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你们的努力,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的明天会更美好。 经济学管理论文:论管理经济学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 和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因此,企业运营商可以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理论中的理性思考企业管理运作,将在企业的成功和生存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一些企业家仅凭着野心和热情,引导企业经营和决策,在经营上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感情判断想法,尤其是如果他们有一些成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导致企业彻底失败,或误入歧途。这些同样可以适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其开发的风险一直伴随着其日益复杂和难以识别、管理和控制。优质高效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是抵御行业风险的基本保障之一。 经济学管理论文:浅谈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 低效 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旨在为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提供建议与帮助。 1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看法不一。文献[1]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为保障,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关键。”文献[2]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由于公共信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又具有信息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笔者认为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不仅要解决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以满足公共需要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兼顾信息产品的特殊属性,掌握其传播与共享的内在规律也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近些年来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等。然而伴随进步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例如由于缺少信息保障、信息制度造成的公共信息获取困难;由于责权不明确,监督无力而导致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失责;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低效及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闲置、浪费了公共信息资源,还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让社会公众对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产生了不满与置疑,同时也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国内学者多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出发进行原因的探析。笔者认为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症结是由于其内在属性造成的内生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找出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内生原因,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部分思路与建议。 2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2.1基于委托——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分析 2.1.1“委托——”理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委托——”理论,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通过选聘不是产权所有者的机构或者人员,在法律允许或授权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在委托一关系中,有3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委托者的授权不当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二是方的道德风险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三是委托链条越长,风险越大。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委托——关系中,公众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所以可被定义为委托方,依法享有对委托的权限、事项及方式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而拥有与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行政部门、公共管理机构可看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通过法律、法规的授权,形成委托关系,依法享有委托权事项的执行权。 2.1.2委托——关系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1)过度授权导致者不正确用权造成的低效 者权力的大小及行使方式主要来自于委托者的授权,而这种授权关系主要以现有的法律规定为依据。而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究竟有多大的权,如何行使这些权,对不当行使权该如何处理,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既不具体也不明确。在者拥有“无限”权力而监督却无法具体和到位的情况下,者极易不当用权。 (2)委托链过长,导致的低效 由于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我国各行政管理级从上至下,复杂冗长。公共信息的层从初始委托人公众到达最终人政府所要经过的中间层多达五六个。层级增多,意味着信息的传输更易滞后、失真,过多的委托关系不仅可能造成人对委托人目标的执行扭曲与偏离,还会模糊每一层级委托人与人的责、权、利关系,导致激励弱化。此外,层次越多,信息流越长,使得监督成本不断增加,监督难度也不断加大。 (3)道德风险导致的低效 道德风险的发生常常是在者自身利益与委托者利益产生矛盾,者利用手中的决策权,增加自己福利,而不惜损害委托者的利益。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经常面临利益的诱惑与选择,在乏力的监督与高额的违规回报的对比中,者不正确行使委托权、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增大。如114台出卖优先报号权、高招办出卖高考查分权就是者发生了道德风险的典型案例。 (4)约束、激励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引发的低效 一方面,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由于对公共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与监督的体系不健全,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基本是靠行政的“收放权”来进行的,激励手段的不明确,导致委托人对人的使用行为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委托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关联不大,因此公众的监督欲望并不强烈。乏力的约束方式与监督机制;公众的分散性与淡漠意识;相关机构“同盟”事不关己的态度;媒体监督的缺乏效力(如很多不正确用权迫于媒体压力而停止,但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也无法保证此类行为不再发生),都使人增加了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低效。 2.2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2.1博弈论理论 (1)博弈论(gametheory)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它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博弈关系 从参与人的角度来看,公众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构成博弈的参与人;从策略选择来看,可能的若干种选择,形成了博弈的策略集;从效用选择来看,溥弈各方都会选择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信息领域,博弈效用的最大获益者基本都是强势参与者。 2.2.2典型案例分析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以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由于有关部门怀疑爆炸可能污染松花江部分江段,地处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为确保市民安全,市政府做出了停水决定,并于11月21日发出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通告》。在吉石化爆炸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中,由于地方政府采取了消息封锁的办法,并隐瞒了停水的真相,造成了市民恐慌与猜测的心理。哈尔滨当地盛传将发生地震的谣言,短期内造成了市民储藏食物,离家外逃等人心惶惶的局面。 (2)案例的具体分析 从参与的双方来看,作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主体的政府决策部门因拥有较多的博弈资源,如财政、信息等资源成为博弈中的强势方,而公众作为博弈的另一方,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无组织状态,由于没有平等的博弈地位与信息资源,很难提出能够保护和发展自己利益的措施和建议,是博弈的弱势方。 从策略选择看,强势政府选择封锁信息作为博弈策略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体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对于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其途径有若干种,选择封锁信息,在于这一方案简单易行。对于政府而言,既不用为承担安抚公众不满情绪烦恼,又不用为损坏政府形象买单;而作为弱势方的公众,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被动情况下,反应只能是相信或猜测。 从效用选择看,博弈各方都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强势政府选择既省事又有效的封锁信息的办法,不是平等博弈的结果,而是强势博弈方自主选择的结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而言,短期来看这种选择是投入最小,效用最大的一种。而作为公众,由于没有策略的提出并进行充分博弈,只能选择相信虚假信息或半信半疑、私下猜测,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造成自己效用的减少。 2.2.3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如果仅仅认为上例中的哈尔滨市政府的行为与我国2003年非典初期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消息封锁的办法只是一种偶然或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下,政府或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部门采取类似的应对办法似乎是必然的。 (1)市场信息不完全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信息分布足不均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相互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的利益主体披露其真实信息,因而,信息流动会受剥刮益阻碍。在一般情况下,信用双方如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当掌握较多信息的人与掌握信息较少的委托人之问建立合同关系时,博弈的主要表现就是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隐瞒信息。 (2)博弈主体不到位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作为指导。这个统一的规范,既是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行为标准,也是检验其工作质量与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和体现博弈各方的要求和利益,规范的制定者应该是博弈双方以外的局外人。而我国,目前有权制定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与法规的是各级政府,作为博弈的参与主体,身兼政策制定与行动执行的双重角色,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规范时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完全自律。 (3)缺乏充分的博弈过程 制度经济学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个体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因为只有多方博弈才能接近博弈的理想状态——即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促成博弈各方自觉自律行为,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从而得不偿失。公共信息管理的制度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各方博弈的结果。而现行我国的公共信息管理市场化进程缓慢,远无法达到多方博弈的状态,不充分的博弈过程,使得博弈中的强势方违约、失德行为在短时间内成为必然。 2.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3.1公共选择理论 以詹姆斯.m.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因此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而这方面的理论被统称为官僚经济理论。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管理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的行为规则是由人制定,因此也需要人去决策,而执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人”特征。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政府总是集体利益的代表和反映。行政机关也是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样也会犯错误。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与交易政治学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基石。 2.3.2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公共选择的理论来解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效率问题。一般而言,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部门(我国一般是政府机构)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将履行公共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职能,常常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履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外在效应消除者等角色,管制自然垄断、处理信息不对称等。但由于公共组织自身的官僚机构的特性,政府根本无法高效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具体原因如下: (1)垄断导致的低效 首先由于政府部门垄断着大部分的公共信息资源,做为官僚机构的政府,其垄断性质决定了其信息供给活动必然缺乏竞争。而竞争对于激励理性行为人的内在动力、提高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垄断性不仅使其失去了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同时也失去了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动力。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垄断,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难以及时有效地被供给、利用与开发。 (2)政府公共行为导致的低效 政府公共行为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像弗里德曼所说是“用他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政府官员虽然对公共信息资源有支配、占有、使用权,却无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没有提高效率使得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同时,与市场中的企业家相比,由于政府官员行事时无成本压力,因此不计成本的政府行为频繁发生,以上两点都导致了政府公共行为的低效。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动力而导致的低效。一般行政机构中,官员的劳动补偿与其劳动成果和效率联系不大,或者说联系不紧密,不仅因为政府官员的劳动成果和效率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还因为政府给予官员的报酬也并非根据其工作绩效,更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职位的高低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而且规定一旦做出就很难改变。 于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官员只有争取职位和权力的动力,而没有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压力。政府公共行为低效的无法避免,使得同为公共管理范畴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趋于低效成为必然。 无论是用委托——理论、博弈论还是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为,都表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无法避免的内生矛盾使得管理的低效似乎难以克服。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结合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对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会有所帮助。 3 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 法律作为对行为责任的强制约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为各级政府,但普遍存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寻租、政治创租的行为,都呼唤更有力的法律来保证公共信息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笔者以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法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价与效率评估;⑤行政机关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责任以及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相应后果等。 只有明确责任,建立对称的责任体系才能有效的限制权力的腐败与滋生,将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内在不可避免的低效性降至最低。 3.2探索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给效率 3.2.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我国可以通过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文献[10]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公众信息意识的强化以及社会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等为一身的庞大政府行政结构也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管理渠道,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政府可以鼓励多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形式如公公合作、公私合作、私人参与等多种形式,打破长期以来政府一家垄断的局面。竞争机制的引进必然会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 3.2.2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 根据公共信息的类型,可以探索确立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信息,完全由政府进行封闭式管理;而对不属于国家机密的并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如政府法律、政策信息、公共灾害的防治信息,则可尝试由政府组织开发、利用,并免费提供给公众;而对于商业信息一能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并满足特定个体需要的信息,可以允许商业信息机构在公众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而政府可以完全退出此领域的管理,只作宏观调控。 3.3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包括软硬件的开发),建立高效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注重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深度开发也同样重要。 3.3.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同时要加快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资料馆的建设,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3.3.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不同业务部门、不同行业系统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问的信息共享。 3.3.3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做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目前国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只限于对数据的简单统计、罗列和。而对于深层次的分析、预测却涉及很少。很多部门的公共信息,如进出口、旅游业、气象信息等,如果能对累积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挖掘,不仅能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发挥指导作用,还能为其引进资金、开展国际贸易、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机会。 3.4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参与的公众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必须保障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机构受公众的委托,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公众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委托人,无疑是最有权利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建议与监督的群体。另一方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公众的委托人,承担着对信息管理效果的回应义务,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公众了解、参与的过程与机会。国外在保障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对公众的参与权,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如美国的《文书节减法》。该法规定:机关在申请进行信息收集时,还要同与信息收集有关的公众或受影响机关协商,征求其意见,以评估信息收集的必要性、负担、效用等。再例如对于信息公开方面,发达国家也都有诸如《阳光政府法》、《公共信息法》等作为公众合法的获得公共信息的保障。在我国,也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广泛参与,才有可能真正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 4 小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里,政府做为“理性经济人”和“社会公益人”双重角色,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明确、约束无效率的情况下,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似乎不可避免。但公共信息管理部门如能从法律上加以限定,规范上加以约束,在管理上引入多元化,切实地保证公共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的推进;另一方面,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与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经济学管理论文: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加剧,矛盾凸显,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暴露使得现代政府在作为政治组织的同时还必须作为经济组织承担起管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职能。传统的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理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难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公共管理学界出现了一股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思潮,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来提升政府绩效,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作为一种政府改革实践,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正在于此。而改革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进一步划分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角色,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公共管理的现代化。[1]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显然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 一般来说,“新公共管理”不仅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在改革实践中,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弥补传统行政模式缺陷的新的理论范式。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存在,“新公共管理”都是经济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和传播,是公共管理部门依托经济理性对传统体制进行的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改造。 作为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引入“企业化政府”的概念,即在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对公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政府的权力分散与下放、公共业务的合同外包、政府的绩效考核和评估等。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包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过程、放松管制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的利用、顾客服务、使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取消垄断性管制规定等主要内容。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不仅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等。休斯认为,经济学,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新公共管理中,取代了官僚组织中高层人员信奉的传统公共行政观念。 总之,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公共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还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当今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可以借鉴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背景下,经济学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首先,经济学通常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学生习惯于把经济学当成类似高等数学、英语等的公共基础课,而没有认识到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联及其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经济学具有理论抽象、图形多且复杂、数学知识运用频繁等特点,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对经济学的惧怕多于兴趣。在这种心理下,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感到既混乱又茫然,根本搞不清楚经济学究竟要研究什么和解决什么,更不要谈经济理性的培养。最后,由于经济学教学内容多,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目标,合理地定位对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考查经济学课程的定位。 1.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英国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驱,以1979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上台为标志,其改革主题曾被有关学者概括为:私有化、分权化、竞争机制、企业精神、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对工会力量的限制。[7]这场改革给20世纪20年代已经诞生的公共行政学科带来了很大冲击,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学课程为主的传统组合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的需要,英国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转向以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随着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取代公共行政学科,成为培养未来政府公务员的基础学科。 2.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官僚制弊端的分析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官僚制的存在使政府组织的供给具有垄断特性,造成政府面临组织机构规模的不断膨胀和效率愈发低下的困境,解决出路就是打破政府垄断,引入市场、准市场机制,通过服务签约外包的方式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竞争,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委托理论被用于分析政治家和下级官僚之间的科层关系,作为委托人的政治家和作为人的官僚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性,人有可能为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委托人利益,而政治家为监督双方利益上的不一致则需付出更多的成本,为此,需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官僚组织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模式将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应引入市场机制将公共产品和服务转由非官僚组织承担,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经济学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市场的公共政策设计。 综上,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新公共管理”实践开创了思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又催生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形成。因此,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经济学应该定位在经济理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习上,这样的课程定位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基于以上认识,为实现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目标,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借鉴国内外大学应用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现尝试提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1.设计体现“公共管理”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增加和删减处理,从而突出“公共管理”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公有资源的管理、税制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述各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大对政府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的分析,从而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较难的理论模型及数学推导部分则可以进行简单化处理。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调整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政府公共政策,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法,实现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教师的引导主要通过讲解要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设计练习等来实现,学生的互动参与主要是通过自读自学、问题质疑、展开讨论、答题写作、迁移创造等形式完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经济学理论分成基本理论和由基本理论推演而来的扩展理论两类。以弹性理论为例,需求的价格弹性部分属于基本理论,教师需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需求的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等,则属于扩展理论,教师完全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或学生自学方式进行。 3.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辅导课环节 在不增加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课程总学时的基础上,在每一章结束时,增加两学时辅导课,用于课程重点、难点、习题的讲解及案例讨论。利用辅导课,教师就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投资、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进出口等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案例讨论是辅导课环节的重要内容,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案例,学生采用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4.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 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综合评定,平时考核包括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读书报告(经济学领域的名著)的撰写等项内容。在各种考核形式权重的设置方面,要增加平时考核的权重。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5.建立突出“公共管理”的特色的实用性的案例库 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贯通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目前,各类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很多案例,但较少涉及公共管理部门。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而言,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和专业背景,多采用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 五、结语 在我国可以吸收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未来政府公务员为目标的公共管理专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审视经济理性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调整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我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经济学管理论文: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其在企业竞争中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企业都会从人才劳动市场中来获取高质量的职员,所以企业经济的发展与劳动市场是密切相关的。由于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着各种上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本文通过对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能源。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企业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劳动经济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筹码,但目前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应该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我国劳动经济学主要是为了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经常效益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问题,并且劳动经济学的重点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最少的劳动投入来获取最大化的经常效益。由于国内劳动经常学出现地比较晚,所以其研究水平相对于国外经济学而言会有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单位非常少,因此,这样的劳动经济学是无法适应于经济建设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市场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就业、失业等问题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频繁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者们应该要多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经济学理念和方法,并吸取历史经验来完善我国劳动经常学。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基于劳动经济学以及人本思想下,通过招聘、培训、薪资等管理形式来对内外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组织与运用,这种管理形式也是为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为确保企业生产目标顺利实现以及工作人员的最大化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运用比较晚,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是不成熟的。但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市场的变化以及一些外企管理模式的深入,国内许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前景来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通常企业内的人力资源管理都要以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来指导工作,并采用合理、科学、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使人力资源的投入得到最大化的收益。3.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运用到就是劳动经济学的内容,并且劳动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就是经济学相关的理论,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运用管理理论,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属于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在劳动经济学理论中会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称为劳资关系,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则将这种关系称为雇佣关系,虽然这两种关系在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其研究的对象却有很大的差别。劳动经济学中主要研究是劳动市场,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企业内部的劳动合作关系。劳动经济学中的劳资关系主要是通过劳动市场来进行调节的,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并且这种资源的分配效率会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大而提高,相关企业也就可以借助这种关系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雇佣关系所针对的是企业相关的管理部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交易成本的,这种合作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当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招聘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中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并没有合理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来控制人数,他们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来应聘的人数来选择招聘的人数。通常招聘人数的偏差会使得企业在人才成本上出现偏差,这些偏差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利润。企业应该要遵循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并且企业劳动力收益与产品生产费用大致相同时,这个时候劳动力的人数是最合适的。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资金投入量和劳动力的投入量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企业通过对投入的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投入的控制来调整产品的产量。所以说人才招聘数量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相关企业想要有效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目标,并结合相应的劳动经济学理论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2.人才薪资管理的问题。企业内的薪资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对于人员的工作热情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内部制度科学合理的薪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控制人力的成本,也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优秀的薪资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劳动生产力,并且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目前有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薪资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这种工资长久不变的状态会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也使得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虽然薪资涨幅过高会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但是也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负担。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薪资管理制度,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3.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人才流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再完美的管理制度没有高效的企业管理人员来执行也是无用的。如果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就是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无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管理力度不够就无法合理地进行职责分工,这种状况长久下去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工作人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也会慢慢失去动力,从而就导致了人才流失的情况频繁出现。人才流失将会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由于一些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会带走许多重要的技术内容,甚至是一些企业发展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很大的损失。企业发展过程人才流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到企业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凝聚力。 四、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 1.采用符合劳动经济学理论的人才招聘和培训形式。劳动经济学中基本理论就是组织劳动力的成本投入与劳动生产效益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要注重人才的招聘和培训,通过对那些比较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培养,然后利用各种有效方法来开发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从而确保劳动生产力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该要以企业发展的目标去对应聘者进行考核,对他们的生产效益进行准确的判断,最后再决定录用。企业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或绩效考核等方式来促进员工提高自身的要求。2.以组织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策划。劳动经济学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以企业组织发展目标来进行策划。这种策划并不是指引入的员工在工作几年后才允许升职加薪,而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且这些计划是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发展以主企业整体发展的。相关企业应该结合劳动经济学理论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策划。 五、结语 基于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经济学是从投资和回报的角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所以相关企业应该要结合自身发展目标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生产效率问题,并以最小的投资来获取最大化的效益。 作者:王博 单位:中铁置业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经济学管理论文:城市经济学指导下的数字化市政管理 摘要:近年,伴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城市的数量与规模大小都呈现出猛烈增长的趋势。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以人工管理为核心的传统型市政管理的缺点也日益显露,如:相关机构各自为政,信息共享差,相互沟通少。传统型管理方法只能有效发挥市政管理的基本功能,只适用于市政设施种类少,数量小的情况。一旦市政设施类型多样化,数量激增,落后的传统型管理方法就难以满足城市市政管理的现实需要。因此,进行数字化市政管理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及相关概念 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不可避开的必经阶段,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层出不穷的难题。这些问题牵涉范围广,会触及土地、环保、市政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由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对其的认识也日益成熟,而城市经济学也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应运而生。城市经济学是以城市综合体的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可以为公共经济资源在政府手中的分配,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就包括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城市规划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体现了政府意志,更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各界人士的智慧结晶,是党执政为民的政策的重要体现。时代变迁,科学技术飞跃,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势必需要政府运用数字化市政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城市市政管理系统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其主要特点如下:(1)地理分布特性。市政设施和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分布呈现出显著特征,市政管理中的各项活动如管网改造、检修等,都取决于位置距离、覆盖范围、街道分布等地理因素。(2)市政设施数量多,种类多,分布广。(3)动态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管道管线、市政设施等也相应会增加、废弃和更新。因此,在城市管理中,新情况新决策的出现都会带来海量的信息。 二、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市政管理现状 在众多欧美发达国家,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可视化监控管理技术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市政管理中实现了成功应用,且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效率、水平和力度,推动了城市经济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如:美国运用GIS进行市政管理,从而实现了对部分市政设施的远程监控;加拿大通过土地信息系统,搭建起与土地有关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档案以及申诉案件的信息库等。此外,在灾害及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上,美国、日本等果都各自利用GIS技术搭建起有针对性的紧急事故处理系统。这几年间,中国部分城市市政管理水平较高的城市也陆续建成了部分市政业务管理系统。例如,南京市政府建立的户外广告管理系统、上海出现的管线管理系统、大连市政府使用的城市路灯监控管理系统等。上述管理系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水平。下文将以广州、北京两座城市为例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分析。 (一)广州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中国城市的数字化市政管理建设很晚才开始起步,为了实践建设统一信息平台的理念,2004年广州市园林局提出了建设“广州数字市政”的思路,即第一步是搭建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整个广州市的市政公用园林设施都录入到系统中,从而得以实现对公用园林设施的实时的全方位的监控。此外,还可以将系统与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在城市的安全保障和抗震救灾等方面为政府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这个系统要依据现实的基础条件以及实际的需求,进行分层次、分步骤的实施。该系统包括三个基本模块在内,如下所示:(1)地理信息系统(GIS);(2)业务管理系统(GIS);(3)AI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二)北京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由于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始终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北京被迫开始走上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之路。北京政府在城市管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下水道井盖失踪”等问题依然存在,市民的满意度不高。因此,基于数字化基础而建立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在北京被投入使用。自2004年4月份起始到现在,经过理论研究以及在实践中投入运行,北京市东城区政府整合多项数字技术,建立建成了以“城市监督中心”以及“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利用数字化技术改革发展了城市管理模式,在城市市政管理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北京市推行“数字市政”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借助北京市的城域互联网以及综合信息平台,使用移动通讯、互联网以及“3S”技术(即GIS,GPS,RSV),建立起一个结合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化社区,面向政府内部和社会群众的市政综合管理服务系统。 三、目前市政管理中的问题 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激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国城市的规模结构继而产生了巨变。人口数量多的大城市数量达到了增长高峰;人口规模中等的城市的数量也持续增加,一些小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成长为中等城市。而这些新诞生的中等城市,市政设施的种类、数量也大为超出原本的规模。在城市发展的形势下,城市市政管理也出现了各类问题。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大城市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职责权能划分不清,又难以统一调度。市政管理牵涉的部门众多,又由于各部门的行业和主管单位都不同,所以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差,沟通受阻碍。典型例子就是,刚修好又被拆的马路、房屋等。“刚修好又拆掉”不仅会影响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更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2)过于依赖突击式管理,缺乏切实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3)粗放型管理,信息获取和处理不主动不及时,效率低下;(4)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工作成效评价标准以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监督及赏罚机制,各种监督和制约制度都难以发挥作用;(5)过于依靠人工管理。管理人员利用基础通讯设备和长时间学习积累下来的个人经验,可以大致了解城市区域的基本情况。但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新市政设施就会让管理人员一时难以掌握。台风、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会使得城市的各种市政设施负荷大为增加。若缺乏良好的应对之举,管理者和决策者又不能及时获取充分、真实的信息,就难以及时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可能出现管理决策、应急处理上的过失,甚至给人员、财产带来严重损害。(6)规划失控,城市发展建设急功近利,官员为了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部分城市为了在数据上实现高水平城镇化,大量开设开发区、市民广场等破坏土地的项目。而且由于盲目的房地产开发,很多城市都供过于求,大量土地被破坏、房屋被闲置。巨大的浪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理念大相矛盾,也有违城市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上述种种问题层出不穷,且久久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绝大原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市政管理平台。各个市政管理部门,各管各家,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统一调度。虽然很大一部分城市的市政管理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点关注上述现象,也陆续颁布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但这些应对之举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产生一定的效果,治标不治本依然是最大的问题,在根源上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只有从管理的基本制度下手,建立完善数字化市政管理系统,各个市政管理部门间才能实现良好又有效的沟通,实现部门间的市政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走出各自为政的困境。 四、数字化市政管理的意义 城市各种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护离不开城市市政管理。城市市政管理有着极为丰富的涵义,广义范围上的城市市政管理涵盖了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市政管理,如城市交通系统,给排水系统,通讯设施和线路,电网等。城市市政管理就是在各部门管理下,协调各类市政设施的运行、维护。但由于市政管理牵涉部门众多,而各工作部门又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各自为政,互不交流,如此就导致一个看似简单的管理工作却需要几个不同的部门多次磋商,更甚者互相推诿的情况。数字化市政管理方法的使用会助推城市市政管理水平攀登到新高峰,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传统型城市管理中,各个市政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信息和资源缺乏共享;而使用了数字化技术的市政管理系统则可以有效地统一调度整个市政管理所牵涉的所有部门,在各部门间建立起良好有效的、及时的、高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充分使用各部门的信息和资源。此外,因为各个市政设施和事件都有着统一的唯一性标识,全部被记录在数据库中,所以政府可以进行更精细的管理。数字化市政管理,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市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各类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在相较之前极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迅速地确定事件,快速地便捷地搜寻到所需的信息。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准确度,更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此外,数字化市政管理对建设新型市政综合管理体系大有裨益,可以为科学合理决策提供有帮助的信息支持,并且还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市政管理的各方面水准,为市政管理的改良方向提供参考。数字化市政管理所具备的统计分析功能,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各项数据,为准确地分析问题及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五、建立数字化市政管理系统的举措 如今,数字化市政管理是时展的大趋势,搭建起统一的信息系统是信息革命的最终方向。但是由于各个城市市政公用基础保障供给领域缺少详细和集中的初始基础信息资料,想要建立起一个基础信息完善的GIS信息平台是难以一蹴而就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人口众多,数据统计难度大,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用促建”的信息化建设方针,逐步深化完善信息内容。如今,三维可视化技术已实现了推广,众多领域中都有所应用,如城市规划、交通监测、地质勘察、气象预报、建筑设计、移动通信等大量领域。中国老百姓也能够享受到越来越精准的精确到小时的天气预报服务,开车出行也能够在手机上或者通过电台获取实时路况信息,从而尽量避开堵车地段,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所以,一方面要避免盲目跟风地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从而影响实际使用;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去欢迎不远的将来“统一的信息平台”的建成。城市公共基础保障供给行业在形成之初就产生了固定的传统管理模式,即始终由各具体行业自行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各行业都有着一套较为独立的自我管理制度。短时间内想瓦解这种格局,强行推进信息共享方式下的统一管理难度较大,缺乏实际。而且这种变革不但与具体的技术方面、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等有关,而且更与社会文化观念的革新有关,是对信息共享理念的宣扬。在信息和资源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各地的市政设施都身处信息网络之中,就算各自为政,也会因“蝴蝶效应”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届时,“数字市政”将在保障城市市政设施平稳、健康、高效运行过程中发挥重大价值,促进城市经济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者:曾祥誉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管理论文: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浅论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重要应用最为普遍,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因此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大力引进经济学理论和相应地研究方法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本文就在现实的基础上应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人力资源规划分析、效益最优以及薪酬与激励机制,寻找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理论;经济效益 作为现代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其发展历史并不长,与经济学这种具有百年发历史的学科相比较现代很年轻,更不用说与哲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古老的学科相比了。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相关理论,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早在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过系统阐述,他的《国富论》是最早的记载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的著作。现代的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重新解释,即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将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让他们尽可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并做到各司其职,以求将人力和物力资源分配做到最优化,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管理人员还要通过相应地培训、训导等方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工作的高效性,并达到高质量的完成组织任务的目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范畴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事部的主要工作,涵盖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对本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为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现有的人才梯队,并为企业从业人员创造平等的升职机会和提供相应的薪金、奖励等。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深入挖掘上,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实现了人力资源职能的巨大转变。时至今日,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范畴已经相当广泛,从相关理论知识的关联程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涉及的知识范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对象就是人,实现人才的各尽其能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心理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涉及范畴;人力资源管理不可避免的面对复杂的管理问题,因而又涉及到管理学;任何经济管理活动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是现代市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又涉及到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劳动力市场信息指导人力资源规划和分析 人力资源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企业提供适当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才储备。在现代经济体制更加开放、市场经济更加繁荣的情况下,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因素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经理人员只有明确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人才储备情况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因此可以说,劳动力市场信息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的参考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甚至劳动力市场信息会引导管理者做出作错误的决定,会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二)平等就业机会原则与效益最优原则 平等就业机会原则就是指各个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应该本着平等、透明和公开的原则,通过设置严格的招聘环节为求职者提供平等的待遇,保障求职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公平的选才需要严格的监督制度作为保证,严厉杜绝徇私舞弊和金钱交易的情况发生,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并保证为组织招聘到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保证了人才的公平竞争才能为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利益,有时候两者之间更是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因此企业应该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在完成制定的盈利目标之后尽可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员工的升职和薪资奖励 任何一个经济效益良好的单位都具备完善的员工晋升机制,并会对其中表现优异者给与一定的名誉或是物质奖励。当企业的相关职位出现空缺时,应该从下级单位中筛选出符合相关标准的人员来填补空缺的岗位,且在筛选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能力、资历、经验等最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因为企业管理者是通过对别人的任免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各级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恰当的选人、用人是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另外应该考虑到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源结构和创造力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适时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改善传统的人力资源分析和配置方式,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并通过完善现有的员工晋升机制和奖罚机制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作者:陈禹 单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学管理论文:经济学旅游管理职能分析 摘要: 在纯粹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旅游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存在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说,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所发挥的职能对旅游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政府本身也并不完美,在行使相关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仍旧还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本文以经济学为视角,对政府为何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以及政府要如何进行旅游职能管理这两个问题作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旅游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 关键词: 经济学视角;政府;旅游管理职能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到底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这在当前来看,仍旧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惑的问题。相关实践表明,不少地方政府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依旧还存在着“错位”或者“越位”行使职权的现象,这也引发了很多争议,虽然引发这些争议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政府管理职能邢世得是否得当必定是其中最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为何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 (一)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其实是指信息的结构不对称,即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掌握了另一方所没有的、但却对其有着重要利益影响的信息。在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在完全竞争前提下所具备的效率性就会被大大降低,甚至会被完全失去,进而影响交易双方“双赢”交易的促成。在旅游这一市场上,旅游产品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用一种非常纯粹的客观标准来对其进行测度和加以表现的。对旅游者而言,其在事前所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服务质量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大多是根据根据口碑或者企业的宣传来决定其所要支付的价格的,旅游者在现场的消费特质才是影响其所获得的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其对支付价格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如此一来,那些质量非常好的企业在这样的市场中基本是不具备较大优势的,大多企业到后来可能够会选择降低相应的质量标准,或者是退出这一市场。正是因为这种事前的不对称信息,才导致了旅游这一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越来越严重,旅行社用尽各种各样的手段与方法来欺诈游客的事件更是层出不清,严重破坏了旅游市场的秩序,极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合成谬误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合成谬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认识性错误,即认为对某一个体中适用的情形,在整个群体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而事实是,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对个体来说是理性决策的行为,对群体来说,也有可能是非理性决策的行为。在旅游业中,这种现象是极为常见的。一方面,旅游企业在价格上存在的合成谬误。某些个别的旅游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就刻意地压低价格,这时候在该企业的认知里,是希望其他企业保持原来的价格的。那么,对这个企业来说,这一降价增收的决策可以说是理性的。但是,当所有同质企业都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收益时,对这些单个的企业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使得自己的境地变得更加尴尬。且这种由企业间任性竞争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协调和调控。另一方面,在旅游投资上,也存在着合成谬误现象。当某一个旅游项目在获得成功之后,很多其他的旅游企业便会进行模仿,由于对旅游市场供需状况的把握不足,大多是通过对适用性的预期来对后来的收益进行推断,这种盲目性决策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相似性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由此而发生了相反的变化,企业在这个时候就极其容易面临失败的威胁了。 二、经济学视角下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内容 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中,作为政府,在行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职能过程中,应当要有弹性,对那些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进行直接的干预。当市场出现不完备地方,或者处于失衡险境时,才进行有效的介入。在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至少应当履行如下四种职能:立法职能、规划职能、协调职能和投资职能。与此同时,还要完成如下五个基本目标:为居民出行提供服务、满足居民度假和闲暇的权利、从事旅游文化开发与研究、推动旅游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开发和建设、保护自然并协调环境的共生。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来说,旅游发展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政府所应该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等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具体职能的行使也是有差异的。通常情况下,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政策法规、营销规划、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都是其应当要行使的基本职能。 (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针对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到底应该由政府计划主导,还是由旅游市场本身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导,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就前者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而言,就是指根据旅游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将市场为主,对资源进行配置,由此而使政府主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为旅游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后者市场主导型发展战略而言,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提法其实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当前的旅游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主导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想要从文字上来对其加以区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具体实践也可以看出,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该是明确的,作为政府,应当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守夜人”角色,以促进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合成谬误要求政府必须要加强旅游职能管理。并且,旅游经济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能够找到政府职能行使和旅游市场作用的平衡点,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娜 单位: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管理论文:医院卫生经济学经济管理探讨 一、卫生经济学原理基本概述及其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类型,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卫生行业系统中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是经济学学科的有机构成。基于卫生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和属性,其能够对医院经济管理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卫生经济学原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整体背景下,出于为人们提供更好地医务服务的目的,医院管理中需要借助卫生经济学原理,对相应的管理模式及流程加以优化设计。在医院发展新时期,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应在保障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管理的低耗化,节约化。 2.医疗改革背景下,在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内,传统的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有所调整,医院正常运营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数量规模得以增多,此时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多样化,需要通过卫生经济学原理,捋顺各方资金及费用关系。 3.现阶段,医院经济管理在相关决策的制定上,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一方面在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实现了信息化;另一方面在医院技术及项目的研究、经济资源及人力资源的分配及考核等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卫生经济学原理充分反映到医院经济信息数据收集整理环节,为医院经济管理决策的实效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促进医院经济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管理运营逐步向市场靠拢,受政策制约影响的程度有所减弱。医院管理中面临着医疗资源竞争及患者资源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一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要转变原有的等靠要思想,而要立足于医院内部,在成本上加以控制,保障医院经济管理行为的专业化、规范化。这一管理模式的转变,正是卫生经济学原理的具体体现。 (二)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卫生经济学原理强调应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控制医疗费用的收支情况。在医院资源的配置上,早期呈现出不均衡,医疗资源消耗较大的现象,致使医疗资源的浪费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滞后。现阶段实施的医疗卫生改革正是基于对医疗资源加以优化的目的而推行的有效改革方案,通过医疗卫生改革,能够使我国的医疗服务更加科学合理,也能够有效减少医院的成本支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对医院经济管理中各部位的职责加以明确 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牵扯面较广,要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应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对医院经济管理流程中的各部位职责加以划分。首先,在制定医院经济管理决策时,医院领导人员要在熟悉及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医院实际状况,立足于医院发展大局,统筹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成本核算、财务审计、经济形势分析、药价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医院经济管理在具体组织实施上,在管理人员构成上要包括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医院的各个部门的财务会计人员、医院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等。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汇总医院经济信息,确定本阶段医院的各项建设规划工作;医院各部门的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医院的经济账务管理、经济数据的整理分析、经济行为的具体实施等内容。在医院经济管理流程中,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更为重要,因此,对这一岗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全面考察其思想素质水平及职业态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其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相应的培训学习,使其能够充分履行经济管理职责;医院的财务审计监督人员要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效果加以考核评价,确保经济管理各个环节顺畅规范。 (四)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经济管理应在做好管理理念转变的基础上,采用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的措施方法,对医院经济管理活动加以完善。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医院的经济核算上,可以参考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及核算方法,对医院日常运营中经济行为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医院长远发展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在日常学习培训中,对医院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加以强化,从而达到节约医院经济成本支出,抑制经济费用不规范增长,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其次,医院要注重对经济管理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如在财务预算中,可以将原有的收付制度调整为权责发生制度,促进医院经济成本核算的有效实施。第三,医院要充分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类资料信息加以汇总,形成医院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为医院经济管理决策的制定实施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最后,要调动起医院各部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收入分配方案,打破传统的“一锅端”、“一刀切”的收入分配方法,建立起激励机制,永葆医院发展生机。 三、结语 卫生经济学原理是指导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在新时期医院发展形势下,应充分利用卫生经济学知识,对医院的经济活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进行全面分析探究,制定相应的改进医院经济管理成效的措施方法,以确保医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者:王琼 单位:南阳医专纪委 经济学管理论文:经济学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发展研究 一、经济学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发展困境及成因 1.个体角度的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可有可无 经济学是基于个体研究的科学,从个体的角度,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具有明显共性的四个特点。一是学历起点低。就当前而言,多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70%的第一学历在大专及以下,50%的第一学历在中专、高中及以下,他们主要通过招工、顶职(工人身份的父母提前退休,岗位由子女补缺)、军人安置等途径入职;二是工资待遇低。由于学历问题,后勤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轮岗机会,也就失去了很好地锻炼和提拔的机会,待遇的提高主要靠工龄积累和政策的“水涨船高”,这种积累的结果,在按基数增加工资的多数时间,是越积累差距越大。他们在对政策无可奈何的前提下唯一的对抗方式就是消极怠工,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视而不见”;三是工作具有可替代性。高校的专业教学、重要管理岗位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是高校为什么高薪“挖墙脚”和高薪留人才的根本原因,如果排开工作创新、放弃工作进步,后勤管理的工作重复而简单,不需要专业知识,在其他岗位从事过管理的人都可以胜任,因此,可替代性非常强,他们的危机感也随即增强。因此,他们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外表表现一般强悍,物以类聚,长期“群居”的结果使得他们整体强悍。因此,被冠以高校“低素质”队伍。 2.偏好考量压缩了后勤管理人员的生存空间 偏好是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中的一个主要假设。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教学是中心,教师是主体,这个提法的准确性毋庸置疑,这个提法没有提到管理干部,但他们是校内政策的制定者。我们常说,工作没有贵贱,只有分工不同,这种说法的准确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实际上存在倾向性的考量。一是人才培养偏好。将年轻干部放到后勤管理岗位上去磨练,这已经是开明领导的做法,但磨练“成器”后会立即成熟一个调走一个,而将优秀管理干部放到后勤管理岗位并按照梯队培养的少之又少,这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人才难留的局面,一般管理人员熟睹迎来送往之后成为“一摊死水”;二是教师偏好。在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教学是中心、教师是主体这个思路下,很多高校将资源、绩效的分配向教学一线倾斜,后勤管理人员再一次沦为弱势群体。 3.成本观念被动缺失导致了后勤管理人员的得过且过 成本观念是经济学应用最普遍最彻底的一个基本原理,企业要最求目标利润,就要进行成本核算,在技术不成熟,原材料成本无法降低的情况下,企业最常用的的方法是减员增效,这叫按需设岗。在当前体制下,高校却不能,一旦入编就“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在不能开除的情况下总要给他一份工作,这叫因人设岗,导致本应一人可以完成的工作由多人承担。经常听到高校领导说“如果这是私人的学校或是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压缩多少多少”之类的感慨,这是高校领导的无奈,也是高校成本观念被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成本观念被动缺失的影响下,后勤管理人员逐渐形成了“三个和尚”效应,这就失去了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甚至失去了构建激励机制的可能性。他们中的积极分子会要求进步,一般人员就会在“反正又不能开除我”的思维模式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阿弥陀佛”应运而生,“好好先生”随处可见,失去了管理的基础。 4.价值决定的把握影响了后勤管理人员的未来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构成之一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价值论。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决定价格,每个人都既有价值又有价格,这里的价格是价值的表象,也就是工资。个人价值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内在因素,就后勤管理人员而言,从以上个体角度、偏好、成本观念的分析来看,个人价值受外在环境影响,但外在因素不起决定作用。价值决定原理把握好的后勤管理人员,他们会“先天不足而后补”努力提升自己,这部分人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提升了价值,决定了未来的发展,而另一部分人则不思进取,工作年复一年,既不总结,也不反思,更不会主动自我提高,价值相对越来越低,慢慢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对未来发展的把握。 二、经济学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发展对策 1.公平机会给予: 修正偏好经济学中的偏好假设是指个体在经济活动中因为理性,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做出决定,只会根据精确计算选择最优方案。在后勤管理人员培养上,高校要抛弃个人甚至集体偏好。一是根据高校自己的人才培养规划,合理调配资源,将后勤管理人才与其他管理人才放在平等的环境中培养,一般管理人员的调动不能优先由其他部门,放在一盘棋中考虑;二建立健全轮岗制度,高校中层干部的轮岗有些高校已经开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一般管理人员有计划的轮岗还没有开始,管理不是技术,管理是艺术,需要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角度换位思考提炼管理艺术,以开创学校工作和个人双发展的局面;三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大家都认为后勤部门重要,但多数学校在人力投入上得不到保障,出现了“教学引进、重要部门选拔、后勤部门被动接受”的惯例,造成后勤管理人员“年龄老化、思维退化、行为僵化”和“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不想办法”的“三化”、“三不”怪象。因此要象教学一样引进青年才俊来冲击思想,象很重要部门一样选拔由能力敢担当的人来纠正行为。 2.发展空间争取: 提升价值成为“稀缺”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决定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越是稀缺,价格更高。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决定价格。可见,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的价值高价格就高,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商品越是稀缺的价格越是高,在此暂且不论两者的区别,就后勤管理人员来说,价值和稀缺性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即在替身价值的同时成为“稀缺”。一是提升自身价值,“天生我才必有用”讲的就是价值,后勤管理人员在从事每项具体工作中也体现了价值,当工作价值被价格(工资)所掩盖后,价值是不被发现的,后勤管理人员要通过提高学历、职称来提高内在价值,要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成绩来提升工作价值,要用工作热情、工作激情来体现存在价值;二是要成为“稀缺”。后勤工作因为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管理人员只进不出或少出,如果将自己的工作发挥到极致,将管理艺术运用到极致,就难以被他人替代,就会成为“稀缺”,就会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从管理者变为管理干部,从后勤管理干部变为其他部门的管理干部。 3.提升后勤管理人员整体形象: 边际成本分析边际成本是指没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或供给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成本核算和服务企业服务供给核算。例如,一两从上海开往广州的客车,核定总座位为50人,单程总成本为1万人民币,每个座位的成本是200元,考虑利润,价格肯定高于200元,发车后,还有空位,一个游客在站外愿意花100元乘车,从成本核算上看,游客愿意支付的100元不到成本价,但从边际成本的角度,多增加的这个游客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一般情况下游客会如愿乘车,这就是边际成本。根据前面的分析,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整体形象相对其他部门还有差距,要缩小差距,除了前面的考量外,还可以在自然通过增加工作量,增加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实现。一是增加工作量的边际成本分析,增加工作量无非两种情况:校园面积扩大(增加校区除外)和自然减员。例如某校园原有600亩,后扩大到1000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会随之增加,但只增加了管理人员巡查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不能按面积增加的系数来核定。这种情况不需要增加管理人员,甚至会出现责任增加责任心会增强的效果,这样,更少的人将工作做的更好,后勤管理人员整体形象会逐步提升。二是服务质量的边际成本分析。扫地是多少一扫帚地面会干净很多,更换水龙头多拧一扳手漏水的机率就小得多,服务时多一点微笑服务对象心里就温暖的多……而上述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从边际成本来考虑,提高服务质量不一定要增加成本,但可以提升形象。 作者:顾裕文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管理论文:经济学现代化管理 我们可以事先武断甚至走极端地把道德定义成摘要:道德的行为就是不能给你带来眼前好处的行为。比如,有人落水,你为救他而献身,或和一个抢了别人东西的歹徒搏斗受了伤,这时,我们很难说你是自利的,就是说在你的理性考虑中,你很难考虑到假如活下来,你的英雄称号会在你的效用函数中占多大的地位。这是我们就极端而言的,用以反驳另一种观点摘要:市场经济没有必要谈道德,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从经济学阵营中来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往往强调要道德干什么,有市场经济就够了,市场经济会在竞争中自然产生出道德机制、道德规范来。应该说,我在许多方面和他们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甚至也是一致的。但我想将道德的重要性突出到这样的高度,就是说,不妨将道德定义成摘要:凡是理性的考虑都不会做的那种事。只要是考虑效用函数极大化,就绝对不会干的那类事中,有一类事叫道德行为。当然还有非道德的事也可能处于非理性范围内。我们就是在非理性范围内考虑道德事件。这里我们是将道德作为一次事件来考虑。这就不必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纠缠于摘要:到底道德有没有必要,道德是否是一个交易的结果,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为之后自然就会产生道德规范,还是先有道德规范才有交易这样一些鸡和蛋的新问题。 既然道德和理性是对立的,是非理性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道德行为发生?道德是否是作为社会的基础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市场社会(请注重不是市场经济),需要不需要一个道德基础,这个道德基础包括对产权的尊重、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自我约束等等。 假如用我对道德事件的定义,那么基本的逻辑关系已经包含在这个概念里了。就是一群充分理性的自利的人(self-interested),是为自己的利益牟利的。但他们假如仅仅在自私的意义上是充分理性的(selfish),仅仅是自私的一群人,那么所有的其他人都只是他们的手段,是他们达到自私目的的一个手段。别人是我的手段,同样你也是别人的手段,你的生命、你的财产、你的幸福都是他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群人中可不可能有市场社会,再退一步可不可以有社会。在传统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讨论中,答案是很明确的摘要:不可能。在我们熟悉的一些政治哲学著作中,像英美传统的洛克、霍布斯或康德哲学传统中的有关论述,在自由意志这个传统中生长出来的道德哲学,欧陆哲学,像卢梭,都有这一观点摘要:即便是一群自利的人,假如他们完全是自私的,那就是野蛮人,就没有文明社会。 在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中都认为社会是文明社会(civilsociety),是civil,而不是野蛮(barbarian)状态。而一个文明社会或市民社会、公民社会,这些词在英文中都是civilsociety。civil在洛克的产权理论中,就意味每个人都必须尊重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占有权利,也就是他所讲的Property。虽然在欧陆传统中有关对财产占有的尊重和英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但从学术上欧陆传统和英美传统都承认只要是人类社会就要有一个文明的基础,这个文明基础就是道德共识(moralconsensus)。在霍布斯、洛克、黑格尔的论述中,道德共识的意思就是人们相互间有一个起码的尊重。这个尊重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在欧洲进入启蒙时代之前的时期,并不显得很重要,因为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人熟悉到它一旦缺乏将是什么样子,因此没有形成启蒙时代的道德危机。德克海姆有关社会道德共识的看法摘要:在一个前分工社会或前资本主义社会、前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机械式的同一(mechanicalsolidarity)。因为那时分工不发达而且社会规模很小,秩序扩展得还不宽泛,所以就一小群人而言,他们之间的共识比较轻易达成。这一小群人大都面临同一种风险——大自然,他们之间没有很广泛的地理差别,人种上单一,在血缘上也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他们的能力、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差不多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现代社会的萌芽,它只能有mechanicalsolidarity,机械式的团结、聚合(这个词中文不太好翻),总之是一种前现代的共识摘要:我们面临同样的生存新问题,我们拥有几乎同样的生存手段,也就是我们拥有同样的效用函数,那么我们就是一家子。这就是从血缘和地缘关系上形成的前现代社会,用中国人的话就是乡土社会。 当进入现代的时候,黑格尔和德克海姆就发现前现代社会开始瓦解,这些思想家熟悉到了道德危机,或者说是现代性危机,这种危机是从分工开始的。用德克海姆的话说就是分工的发展同时也就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发展。因为分工以后,人们的知识结构就局部化而固定在了所分工的工作上,人们在具体环境中积累知识,那么每个人判定事物的经验、知识积累就和在其他方面分工的人产生了差异,从而价值判定就会产生差异,利益就会有冲突。例如,工农之间的利益差别,就会有谷贱伤农、谷贵伤工的情况。所以前现代社会的道德共识很轻易就瓦解了。而新的道德共识只能建立在德克海姆所说的有机的凝聚(organicsolidarity)社会中。有机的意思就是指文明的人虽然是分工的,但他们通过交易、通过市场贸易互相尊重这种有机的关系,并结成个互相依靠、互相依存的社会。因此,在分工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能找到共识和基础,这个共识就是制度,是非道德的,因为它不是依靠于共同的前现代的共识,而是依靠分工制度,就像将每个人固定在一张网上的一个个点上一样,将每个人行为束缚起来。德克海姆被哈耶克认为是社会主义者,因为德克海姆强调的就是传统政府权威,是权威的建立,像强权政府甚至宗教的功能。他企图这样来摆脱韦伯的悲观的解昧状态。 对于道德共识、产生现代危机等新问题熟悉最深刻的主要是欧陆哲学家。包括德克海姆、韦伯、黑格尔。按照哈贝玛斯的观点,黑格尔毕生精力要解决的就是为现代社会找到它的道德基础。而哈贝玛斯的解就是建立在正当交往的基础上。这是欧陆传统的努力。 在英美思想传统中,我们还想不出有思想家例如启蒙时代的洛克、休谟、斯密这样的人,在重要的文章,重要的语句中涉及到现代性危机,也就是道德瓦解的危机新问题。这可能因为当时的英国社会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和法国大革命相似的动荡使然。英国是通过习惯法的健全逐渐取代君主法庭(royalcourt)和宗教的法庭(churchcourt)而形成一种非常灵活的习惯法体系(caselaw),来解决日常的新问题。这是个积累的过程是casebycase。法官碰到新问题,先看看前面有没有案例,假如没有就按自己的理性、公益来点一点解决。可见这是典型的演进秩序。这使人们对现实新问题的解释和处理很稳定,用不着一次性的革命。就像没有大的地震,完全是小震。因此,生活在其中的思想家们感受不到革命和推动革命的道德基础的危机。在道德基础开始瓦解的时候就会有革命,革命无非是道德共识不能达成的产物,是一种极端的手段。 我们中国人基本就受这两方面西学的影响。要么就沿着英美的思路,提出一些适合中国的新问题或中国式的新问题;要么就受到欧陆哲学的影响,包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提出中国式的新问题。所谓中国式的新问题就是中国人关心的是中国、立足于中国的前途、中国的命运,考虑的是中国人所考虑的新问题。也就是新问题意识是中国的。像国有企业改革、农业发展新问题、关贸新问题等等一些很细致的现实新问题。当和一个外国人讨论时,假如他不知道提出新问题的背景,你提出一个学理性新问题,他就会照本宣科地告诉你,这个概念是怎么回事,像公民权利是什么意思,法制是什么意思,但他不会涉及中国的新问题。所以新问题意识很重要,新问题意识只能是本土的。现在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有新问题意识的,在许多学者提出一个政策或一个理论中完全看不到新问题意识。当然,一些海外的学者也是没有这种新问题意识,而只是隔靴搔痒。假如有了这种新问题意识,并在这里面提出正确新问题,在求解时再参照一些其他社会、其他民族的历史过程、经验,回到西方去看(因为很多学问都是西学)时,就会出现几种倾向,一部分人就到欧陆哲学中去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系、一个启发,经过启发后回来独立地求解中国式的新问题;另一部分人是从英美传统中去寻找启发;还有一些学术练习比较全面的人综合考虑两方面的传统,同时还有新问题意识,这三者兼得是不轻易的。 在此我们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一定要有一个基础的道德共识,而西方思想传统中的两个源流对我们中国人处理新问题有不同的影响。当我们处理道德共识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处理什么是自由这个概念。在欧陆传统里,卢梭有一个看法摘要:田园诗式的野蛮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充分自由的。因为那时候人少地多,从树上摘果子就能吃,也就是完全没有资源稀缺性,没有对于稀缺资源的竞争关系,所以那时也许是非常美好的,像田园诗式的浪漫的,在这样的标准下,每个人是非常非常自由的,他不必考虑其他任何人和他的竞争关系。卢梭当然很羡慕那时候的人,霍布斯也非常羡慕这些野蛮人,这种田园诗式的野蛮生活。但是由于经济学家看到的资源稀缺和对稀缺资源的竞争,产生了残酷的以他人作为手段的生存方式,这时候人就开始不自由了,那么每一个追求自己充分自由的人,假如对自由无限地要求下去,一定会逻辑地把其他人作为自己生存的手段。在欧陆,在法国传统里就是充分的个人自由,在德国从康德的要意志(will)的自由,发展到黑格尔极端的状态,中经谢林、费希特的思想。总之,欧陆传统中提出了像伯林讲的两种有关自由的态度。这里用态度(attitude)而不用立场,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由是好事,可对自由的程度每个人的熟悉并不一样,你可以追求很大程度的自由,以致追求到你认为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你自己,这就是所谓积极自由的态度,假如你追求的个人自由那么广泛,那么彻底,以致你的主观意志、个人意志的充分自由体现出来后,结果就是你控制了其他人,你把所有的人都作为达到你的个人意志的手段,解放你自己的一个手段,这就很可怕了,这就是希特勒的集权。我个人所主张的自由,是所谓消极的自由态度,就是你站在自由两个极端的中点上,在这样一个适可而止的,止于至善的点上,你向左边望就是积极自由,你就非常地想控制别人,你向右边看,你就抱着一种消极的自由态度。所以这是一种态度,大部分人立场都是差不多,没有多少人是希特勒,大部分人也不是完全不要个人自由的,这就是一个态度区分,态度区分非常重要。假如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悲剧或法西斯专制。处理得好就会出现市民社会或社区生活。这都是从两种态度的差别生发出来的。所以我强调先在态度上讨论。两种自由态度就是伯林的名言,一个是freeto,你做事情的自由,一个是freefrom,我避免事情的自由,我不愿意去干扰别人,同时我也从控制中避免出来。追求这种自由的人一定会承认他对别人同等的消极自由的责任,也就是在自由中间没有绝对的自由,这里有个度的新问题,那么为了维持这个自由的度,你将对其他人的自由负担你的义务,你只有这样按基本的对等原则(道德黄金律)做才能够有你的自由。否则我们之间就是野蛮的、互相杀戳的关系。所以消极的自由态度包含着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个人活动的空间,你的隐私、小天地(privacy),别人不来干涉你,另一面是别人不来干涉你的义务,是社会所有人达到的一种道德共识,比如像认为不应该闯入别人家拿了东西就去卖等等。所以,你在享受别人不干预你的权利的时候,也担负着尊重别人同等权利的义务。这是一个辩证统一关系。我们谈的自由就是这样的自由,而不是单向的自由,不是积极的自由。所以我们可以说,为了确保最大限度的这种消极自由,我们迫不得以,非要加入这样一个文明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承担着对这样的自由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是洛克说的产权。这就是在我们这个传统中所说的道德共识。就是每个人在宪法上都签约摘要: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意尊重其他所有公民的生命、基本自由、基本财产占有的权利。在这个根本宪法的签约之下,你才谈得上立法过程、执法政府,因为抽象的宪法不能解决各种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新问题。所以你要立法,要有符合宪法的政府。总之,这一套是属于政治哲学的内容。这一套之前是属于道德哲学的内容,只有在这两套体系之后,我们才能谈到所谓经济生活,经济生活才有一个规矩,才有德克海姆所说的有机社会的结构——每个人都在服从一套规范,都在自己相应的网眼里自由地活动,同时,也充分地信赖其他人也在他自己的网眼中活动而不越轨。那么这个社会就成了德克海姆理想中的有机凝聚的社会。 假如我们将以上这套体系称为道德基础,又将道德事件规定为非理性的选择行为中的一类行为,哪么道德事件怎么可能发生。这就涉及到欧陆传统和英美传统里共同遵守的道德黄金律摘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所有文明社会中,我们发现都有这样的说法,在《圣经》里,在孔孟思想中。不同的文明社会时间、历史、地理差别很大,但都有这样的思想。因为你不服从这一条,你就结不成社会。所以,我相信在目前所生存下来的7个文明中都有这个道德金律。像在西方的传统中,欧陆和英美都有一个共同的希腊、罗马传统,也就是斯多葛学派的正确推理摘要:理性的人不会理性地去做错事,去伤害他人,因为他会理性地推断假如这样做,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你,这就非理性了。所以理性推理中可以推导出来道德金律。这是斯多葛传统,也是基督教的来源之一,到了后期就演变成了两个分支摘要:英美的和欧陆的传统。而欧陆一派对道德哲学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一来他们有危机,还有他们具有不是新教传统的基督教传统,更古老的犹太教影响,导致康德的自由意志,他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而真正继续了这一思想的是萨特。 康德的欧陆传统要追求的是自由意志,而不是英美的在基本权利的基础上,人们有一个消极的自由态度就够了。假如你要追求你的自由意志,你线性地走下去,你可能就走到法西斯主义。这并不是康德的意思,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但假如我们将它放到现实中考虑,我们每日每时都被现实所困扰,所以我们的意志不可能是充分自由的,也就推不出自由意志下应该做的那些事。而这并不是康德的出发点,康德的出发点是我先要假设一个抽象的人,他是完全不受限制的,不去做因受日常生活烦恼不得不为之的一些事,完全是自由的,就像上帝那样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应该做的事是什么。由此出发推出一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规则。那么如何从康德的思想推出道德金律呢?罗尔斯曾专门有一篇文章论述从康德的意志自由到罗尔斯的普遍主义正义原则。推理过程是这样摘要:首先,第一个检验就是,你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比如是否撒谎),你要用自由意志判定这件事对不对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此时此刻,假如你认为在这件事上你的自由意志不受任何环境约束,你得出结论该做或不该做这件事,那么你再把这个检验深入到第二层检验,即是不是你自己在所有的场合,所有的情况下都应该做或不做这件事,才能完成你的自由意志,假如也通过了,那你再问第三个新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所有的情况下,都做或不做这件事。假如是,那么做或不做这件事就应该成为普遍遵守的规则。 当然在伦理学史上有很多学者围绕康德的例子来批评,比如有人在追杀你的朋友,这时只有你知道朋友的隐匿之处,当杀手逼迫你讲出你朋友的藏身之处的时候,你是撒谎还是不撒谎。康德对此的回答是,这不是他所讲的自由意志,这已经是不自由的意志了,因为你面临着有人持枪,他在物质上束缚着你。所以康德不回答这个新问题。 由此,从欧陆哲学中衍生出来了一种看法就是,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自由意志意义上的自由,应该是由普适主义或普遍主义原则来保证的。这就涉及上面提到的用正确推理原则得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规则。所以很有意思的是从两个对自由的理解都可以得到道德金律。普遍主义原则下,可以出现看上去“非理性”的道德事件。 这里又涉及到道德新问题的另一个维度,它是非凡主义呢,还是普适主义。现在很多的道德探究都认为,仅仅靠普遍主义推出来的原则,可不可以推出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些道德准则,恐怕还是不行。这就像宪法并不能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还需要商法、民法等等具体的法律。所以,为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麻烦、冲突,还不能仅仅依靠一些最普遍的道德准则,我们还得承认具体的义务、责任,也就是所谓非凡主义的道德。 就我们中国的文化来说,除了孔子对仁的看法具有普遍主义外,后来是越来越相信非凡主义。像韦政通先生总是强调中国的差序格局,就是非普遍主义,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有差等。最爱的是父母,再次是兄弟,再后是邻居,然后推及其他人,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扩展下去。这都是相对主义的、非凡主义的原则表现。这是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 面对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道德滑坡的局面,在我们将抽象的理论用来解释现实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分析也刚刚进行了一半。在中国社会里,什么是道德行为。我觉得,就是每个人要把自己非凡的环境考虑清楚,你是这个环境的中心,你有父母、子女、亲戚、邻居、朋友,你把自己和这些人的关系都做一个理性的熟悉,做一个很深切的理解,判定你和他们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按照你确定的理想模式去处理各种关系,去和别人博弈,一直处理到符合你理想模式的程度。你的理想模式就是你的道德准则,你就这样行为。比如,孔子说,子为父隐,直在其中。那么父亲犯了罪,儿子包庇,这里包含了正义。你说要大义灭亲,那不行,不现实。所以在一个非凡主义的文化中间,没有宗教传统的文化中间,就得从非凡的角度每一个人都来判定,理性的判定,利己地但不是自私地来判定你应该怎样处理,而不是实际上怎样处理(是应然而不是实然)人际关系,然后以这个判定来指导你的行为。在道德准则之下,在道德理解之下,尽量地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就涉及到实然,实际上很多事情你不得不做,但你认为不道德,你认为可能不对。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解决的人生新问题、冲突,每个人总是处在这种冲突中,这是你的生命过程。这没办法,每一个个体都是这样。 这种情况下,一个可以说是最严重的新问题就出来了摘要:就是从乡土中国到一个现代市场社会的过渡时期,由于我们缺乏强有力的普遍主义原则,那么怎样才能形成道德共识?例如,当分工充分发达了以后,农民本来是一个村,通过婚姻关系都是新戚,本来是很有共识的。而现在搞乡镇企业了,你生产钢管、他生产水泥、我生产煤炭,有专业分工,就有了利益冲突,就面临启蒙时代人们所碰到的道德危机,原来的共识就开始崩溃,就开始“杀熟”,越好的朋友越宰你一刀,因为他没有办法不这样行事,因为这是在非凡主义原则指导下。结果有很多在乡土中国条件下可以达成的道德共识这时就达不成了。像义利之辩影响就很大,例如反暴利法的产生,就有一个文化背景,有一个传统。 所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本来就缺少普遍主义原则的社会,一旦走入市场经济或现代的分工社会,那么原来赖以维系社会的家庭联系就被冲烂了,血缘关系就被淡化了,那么和血缘关系联系的前现代化的共识就瓦解了。而宗教生活我们又没有,没有一个从中世纪带来的遗产,就是把上帝变成法就完事,使社会有一个自然秩序的条件。所以就变成了无法无天的情况,人们就开始追求最眼前的利益——货币,用钱来指导人的行为。这时你没有道德准则了,你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你什么行为是道德的,道德是教育出来的,是一点点在传统中熏陶出来的,可我们的传统正在巨变,正受到冲击,每一个人都开始失落。假如按正常的状态,即便在一个非凡主义社会,也先有一个道德的基准,在这个参照系之下,人们知道向道德方向去努力,就是文明化的过程(civilization),而现在我们似乎不是这样,而是有点野蛮化过程,因为,没有人去指导,人们完全是看怎么自私就怎么来了。人们只是靠理性驱动,他的利益函数、效用函数,力求在目前最大化,今后的事也不想了。严格地讲,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事是要经过多次博弈的,就是说一个充分理性的人应该考虑到无穷远的未来的收益,然后将它折现到现在使效用最大化,这个最大化就有可能是道德性的行为,也就是顾及他人的行为,因为假如毁掉了名誉,以后就没办法和人合作。但我们处在过渡时期,未来贴现值不确定,以致没有人考虑。结果每一个人都越来越短视,所以就会看到我们社会目前的假冒伪劣,这都是不要未来名誉的行为,一个规范的社会不会有这种现象。这又形成劣币淘汰良币,假如你顾及名誉,你就吃亏,以致生存不下去。结果就很危险了。一旦出现了这种道德风险(moralhazard),影响破坏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假如这种道德风险代价太高,没有一个机制来平滑它,那就是逆淘汰,是劣币驱逐良币,那么最后这个社会里都是坏人,那些稍微好点的人都生活不下去。我总举这个例子,就是人类学家(RuthBenedict)观察到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以能骗住所有的人为英雄人物的标准,就是大家都服骗术最高的人。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一直坚持这种标准,那就没有贸易、交换、信任可言,市场在这个意义上就崩溃了,结果这个部落几十年以后就会自然消失。 在目前的时刻,我并不是雷锋,我也不想让每一个人来考虑道德新问题,但我觉得道德的危机就在我们身边,假如我们处理不好,那无论是改革还是市场社会的发展都很困难了。 很可惜,对目前的状况,我提不出任何具体的办法。我在香港除了制度经济学,就一直都是探究企业家行为,这两者是有关系的。制度创新是企业家的行为而不是理论家的行为。那么什么样的制度可以使我们的道德危机得到缓解,我不知道,我只是说这是一个企业家创新的过程。我总用这样的例子,就是在最大的企业之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强盗对强盗的规则,就是说,假如你不守规则,那你就死了。所以在这一层次的企业家里名誉非常重要,他们开始向长远着眼,不是搞短平快。所以有恒产者有恒心是有道理的。因此,有充分的竞争就会产生一个良性的秩序。但这个秩序是否能够扩展,扩展到中小企业,那还得观察,这不是个理论新问题,而是一个实践新问题。但这是一种希望。从理论上可以提出来的一个原则(不是规则),就是竞争性原则。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制度,但我知道真正好的制度一定是竞争的产物,是制度创新,是各种不同制度之间竞争产生出来的结果。这个竞争的结果可能是没有一个人满足,但这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制度或最不坏的制度。所以,只有充分竞争才是我们得到好的制度,解决道德危机的唯一途径。这就回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阵营,只要答应我们自由交往,也许就可以建立规范及道德共识。 但是,现代经济学还不现代,因为它没有思索人存在的意义这个现代新问题,或上面我们说的现代危机这个新问题,我们声称现代只不过是数学用多了点。因此,为了使经济学进入现代,经济学必须首先回到古典,处理古典的新问题。因为古典经济学的时代正是启蒙时代,正是那时候人们熟悉了现代危机。所以我们要回到古典经济学,重新梳理出现代传统,这才可以继续往前走,进入现代。假如缺乏这种眼光,就值得批判。我一直在思索现代经济学,我是从存在哲学、从生存论的角度来从新写经济分析。实际上我们做的任何一项经济分析都不可能脱离价值判定,我们的价值判定最基本的就是从生存哲学、从生存论的角度、从这个世界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个角度,来给出我们的价值判定。在这个判定基础上,才可能有类似效用函数,博弈均衡的选择这些能动的选择,去改变传统、去改变均衡、去进行制度创新,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经济学才现代化了。就是把人的意义考虑进来,而不是像新古典的现代经济学所表现的就是把人当成一个东西来控制。现代经济学无非做得动态化一些,像最优控制理论,但我们只要问人在哪里的新问题,就会发现现在经济学的缺陷。我想中国人假如说能够超越西方的经济学或者说能够继续它并超过它,一个可能出现突破的点就是结合我们的文化强势,也就是文化的比较优势,因为在中国哲学中的深厚的人文基础、人文传统,把人的意义带回到经济学中来,这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我们可以事先武断甚至走极端地把道德定义成摘要:道德的行为就是不能给你带来眼前好处的行为。比如,有人落水,你为救他而献身,或和一个抢了别人东西的歹徒搏斗受了伤,这时,我们很难说你是自利的,就是说在你的理性考虑中,你很难考虑到假如活下来,你的英雄称号会在你的效用函数中占多大的地位。这是我们就极端而言的,用以反驳另一种观点摘要:市场经济没有必要谈道德,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从经济学阵营中来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往往强调要道德干什么,有市场经济就够了,市场经济会在竞争中自然产生出道德机制、道德规范来。应该说,我在许多方面和他们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甚至也是一致的。但我想将道德的重要性突出到这样的高度,就是说,不妨将道德定义成摘要:凡是理性的考虑都不会做的那种事。只要是考虑效用函数极大化,就绝对不会干的那类事中,有一类事叫道德行为。当然还有非道德的事也可能处于非理性范围内。我们就是在非理性范围内考虑道德事件。这里我们是将道德作为一次事件来考虑。这就不必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纠缠于摘要:到底道德有没有必要,道德是否是一个交易的结果,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为之后自然就会产生道德规范,还是先有道德规范才有交易这样一些鸡和蛋的新问题。 既然道德和理性是对立的,是非理性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道德行为发生?道德是否是作为社会的基础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市场社会(请注重不是市场经济),需要不需要一个道德基础,这个道德基础包括对产权的尊重、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自我约束等等。 假如用我对道德事件的定义,那么基本的逻辑关系已经包含在这个概念里了。就是一群充分理性的自利的人(self-interested),是为自己的利益牟利的。但他们假如仅仅在自私的意义上是充分理性的(selfish),仅仅是自私的一群人,那么所有的其他人都只是他们的手段,是他们达到自私目的的一个手段。别人是我的手段,同样你也是别人的手段,你的生命、你的财产、你的幸福都是他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群人中可不可能有市场社会,再退一步可不可以有社会。在传统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讨论中,答案是很明确的摘要:不可能。在我们熟悉的一些政治哲学著作中,像英美传统的洛克、霍布斯或康德哲学传统中的有关论述,在自由意志这个传统中生长出来的道德哲学,欧陆哲学,像卢梭,都有这一观点摘要:即便是一群自利的人,假如他们完全是自私的,那就是野蛮人,就没有文明社会。 在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中都认为社会是文明社会(civilsociety),是civil,而不是野蛮(barbarian)状态。而一个文明社会或市民社会、公民社会,这些词在英文中都是civilsociety。civil在洛克的产权理论中,就意味每个人都必须尊重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占有权利,也就是他所讲的Property。虽然在欧陆传统中有关对财产占有的尊重和英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但从学术上欧陆传统和英美传统都承认只要是人类社会就要有一个文明的基础,这个文明基础就是道德共识(moralconsensus)。在霍布斯、洛克、黑格尔的论述中,道德共识的意思就是人们相互间有一个起码的尊重。这个尊重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在欧洲进入启蒙时代之前的时期,并不显得很重要,因为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人熟悉到它一旦缺乏将是什么样子,因此没有形成启蒙时代的道德危机。德克海姆有关社会道德共识的看法摘要:在一个前分工社会或前资本主义社会、前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机械式的同一(mechanicalsolidarity)。因为那时分工不发达而且社会规模很小,秩序扩展得还不宽泛,所以就一小群人而言,他们之间的共识比较轻易达成。这一小群人大都面临同一种风险——大自然,他们之间没有很广泛的地理差别,人种上单一,在血缘上也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他们的能力、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差不多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现代社会的萌芽,它只能有mechanicalsolidarity,机械式的团结、聚合(这个词中文不太好翻),总之是一种前现代的共识摘要:我们面临同样的生存新问题,我们拥有几乎同样的生存手段,也就是我们拥有同样的效用函数,那么我们就是一家子。这就是从血缘和地缘关系上形成的前现代社会,用中国人的话就是乡土社会。 当进入现代的时候,黑格尔和德克海姆就发现前现代社会开始瓦解,这些思想家熟悉到了道德危机,或者说是现代性危机,这种危机是从分工开始的。用德克海姆的话说就是分工的发展同时也就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发展。因为分工以后,人们的知识结构就局部化而固定在了所分工的工作上,人们在具体环境中积累知识,那么每个人判定事物的经验、知识积累就和在其他方面分工的人产生了差异,从而价值判定就会产生差异,利益就会有冲突。例如,工农之间的利益差别,就会有谷贱伤农、谷贵伤工的情况。所以前现代社会的道德共识很轻易就瓦解了。而新的道德共识只能建立在德克海姆所说的有机的凝聚(organicsolidarity)社会中。有机的意思就是指文明的人虽然是分工的,但他们通过交易、通过市场贸易互相尊重这种有机的关系,并结成个互相依靠、互相依存的社会。因此,在分工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能找到共识和基础,这个共识就是制度,是非道德的,因为它不是依靠于共同的前现代的共识,而是依靠分工制度,就像将每个人固定在一张网上的一个个点上一样,将每个人行为束缚起来。德克海姆被哈耶克认为是社会主义者,因为德克海姆强调的就是传统政府权威,是权威的建立,像强权政府甚至宗教的功能。他企图这样来摆脱韦伯的悲观的解昧状态。 对于道德共识、产生现代危机等新问题熟悉最深刻的主要是欧陆哲学家。包括德克海姆、韦伯、黑格尔。按照哈贝玛斯的观点,黑格尔毕生精力要解决的就是为现代社会找到它的道德基础。而哈贝玛斯的解就是建立在正当交往的基础上。这是欧陆传统的努力。 在英美思想传统中,我们还想不出有思想家例如启蒙时代的洛克、休谟、斯密这样的人,在重要的文章,重要的语句中涉及到现代性危机,也就是道德瓦解的危机新问题。这可能因为当时的英国社会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和法国大革命相似的动荡使然。英国是通过习惯法的健全逐渐取代君主法庭(royalcourt)和宗教的法庭(churchcourt)而形成一种非常灵活的习惯法体系(caselaw),来解决日常的新问题。这是个积累的过程是casebycase。法官碰到新问题,先看看前面有没有案例,假如没有就按自己的理性、公益来点一点解决。可见这是典型的演进秩序。这使人们对现实新问题的解释和处理很稳定,用不着一次性的革命。就像没有大的地震,完全是小震。因此,生活在其中的思想家们感受不到革命和推动革命的道德基础的危机。在道德基础开始瓦解的时候就会有革命,革命无非是道德共识不能达成的产物,是一种极端的手段。 我们中国人基本就受这两方面西学的影响。要么就沿着英美的思路,提出一些适合中国的新问题或中国式的新问题;要么就受到欧陆哲学的影响,包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提出中国式的新问题。所谓中国式的新问题就是中国人关心的是中国、立足于中国的前途、中国的命运,考虑的是中国人所考虑的新问题。也就是新问题意识是中国的。像国有企业改革、农业发展新问题、关贸新问题等等一些很细致的现实新问题。当和一个外国人讨论时,假如他不知道提出新问题的背景,你提出一个学理性新问题,他就会照本宣科地告诉你,这个概念是怎么回事,像公民权利是什么意思,法制是什么意思,但他不会涉及中国的新问题。所以新问题意识很重要,新问题意识只能是本土的。 经济学管理论文:经济学道德管理 内容提要摘要:本文从经济学是否需要个人假定的分析单元出发,确定了经济假定有效性和简洁性的原则。比较分析了经济理论中几种主要的对人的抽象假定,并得出了偏向于“经济人”经典假定的结论。 摘要:假定个人社会经济人道德人方法论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有关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假如需要,到底那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给我们的经济学探究带来最小麻烦的?这是本文力图讨论的新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结合各种代表性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得出一个令自己满足的结论。在文章的第一节将先对“人的假设”进行具体的定义并对现有的本领域的论文进行总结;第二节讨论对人假设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节试图探询一种合理的最有利于经济学的一般化假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说几句和本文相关又不相关的闲话。 一、讨论前的预备 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征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在这里要注重到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人的假设都是为了经济学探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简化条件以便给出明确结果;而绝不是为了对人的特征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评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理论不是胡说八道,其对人的抽象(假如这项理论认为需要这样的抽象的话)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依照以上的定义,由于经济学探究角度、探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甚至有人认为这位令人无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该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出现。无论如何,经济学中众多的对人的抽象也吸引着学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本着经济学家“最优化”的嗜好试图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个。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探究成果,一般以“经济人”名义冠之,尽管有不少人会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为和“经济人”并列的概念进行探究。总的来说基本是在经济人这一命题下描述经济学中对人的假设的演化过程。 笔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献有三篇,它们是《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有思想的经济人》(米兹,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他们都以“经济人”这以假设为中心,评述了对人的各种抽象。值得注重的还有《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探究是否应该从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新问题。 国内本领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经济人和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该书从17世纪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论”开始,直到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加里-贝克尔的“效用最大化”说,系统总结并评述了经济学上对人性假设的各种思想及其演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经济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命题而不是探究方法进行讨论,这是和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刘氏的范围。至于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经济人”的新问题,笔者以为已经超出经济学探究方法的讨论,对此类文献未予理会。 最后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此类文献,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阐述加入进来。唯一能够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比较”(胡均,刘风义,2001)1,该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进行了比较,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的总结相当精辟,本文的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参考。 二、起点摘要:个人,还是社会?这是个新问题 我们的探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全体环境中来加以探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有必须了解那些个体,因为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连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 在讨论经济学中人的抽象前,我们先要确定它在经济探究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还是附带讨论的。假如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假如经济探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模拟帕雷托的句式说摘要:“给我一组外部条件,那么个人就可以消失。” 在这个新问题上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以抛开一切外部条件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冯-米塞斯3用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宣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要从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这个前提出发。并且根据因果论的推导,个体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充分起因。换而言之,这种目的(也许应该加上偏好)在这里被预先给定,“人”的抽象已经清楚地决定,并以此出发进行其经济探究。应该说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这种方法论。斯密的“经济人”命题也是明确地由微观的自利的个人开始的。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他们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产生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反对把人的范畴永恒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抽象。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纵观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的论述,尽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地能动功能,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地产物”地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根据其对人的定义——“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而非个人。进一步的证据在于其以物化的生产资料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是既定的,个人的目的和行为服从其所属阶级。用比较简单的推导来说即是社会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决定了个人行为。因此其经济学的起点是社会而非个人,对个人的假设也相形见拙了。如我们前边说到的那样,王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岗的危险。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的观点则介乎于两者之间而有所侧重,比如新制度经济学亦是以人为起点,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和偏好时却又肯定社会制度会予之影响。可以算是兼顾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人脱离不了个体本位的藩篱。 我们这里无意讨论哲学新问题,但社会和个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确蕴涵了太多的哲学思索。在这里不预备仔细讨论它们的关系(我想已经有足够多的大脑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我们并不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却一样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为我们以煎鸡蛋为目的从而以鸡蛋为起点。同样的道理,经济探究的目的决定了其起点。不同的起点也决定了不同理论的局限性。假如我们把经济学对象定义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观主体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那么一个准确合理的人的假设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探究的方向的功能也是决定性的,那么在过多的拘泥和谁决定谁也是不明智的。 这样得出结论也许有逃避新问题之嫌,那么我们再提出一种区分的方法——把变量较多,较难熟悉的作为假设前提进行抽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相对社会而言,个人的偏好和目的更难于把握也更难于追根溯源,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另一个偏偏不喜欢)?这样的原因实在是不好把握。我们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只能经验抽象的,那么社会就相对简单得多了。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言摘要:“口味这个东西是不能讨论的。”于是应该以谁为起点也就显而易见的。 最后指出的,我们不否认某些领域从社会出发会更恰当,一种骑墙的表述方式是“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这样探究者到底爱从条件还是主体来探究就自便了。这实在是个不受指责的好办法。 三、人的假定摘要:是一个两个,还是很多很多? 人类的经济模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会学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会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心理学也是这样。但是,从科学观点来看,真正的新问题是在这些工具中,即在‘经济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政治学模式’或‘心理学模式’等工具中间,找出最有效和‘竞争能力最强’的工具,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抓住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假如我们的经济学确实需要一个“人”的假设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假定,什么样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样是亨利%26#8226;勒帕日(1977)给了我们一个标准摘要:“一种科学工具的价值是不能以其假设的现实程度来衡量的,重要的是这些假设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好的假设不一定是最接近复杂现实的假设,而是那种尽可能简单明了,并且有尽可能大的解释和预见能力的假设。”这是一种纯粹的效率原则。但是,经济学的确不应该含盖太多的价值判定。作为一门科学,主观上的价值判定会极大的影响其解释和预见能力,经济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什么就会如我们所愿。事实上,即使我们能在一时之间欺骗自己欺骗世界,但结果不是关起来的门窗终于漏了风就是屋里的东西最终发了臭。总之,笔者坚持经济学纯粹的科学性,因此这样的经济学也只需要一种假设摘要:最简单最有效的那种。 带着这样一个标准,让我们对经济思想史上一些流行或者曾经流行的假定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当然是最为经典的“经济人”假设。其核心内容即自利的理性人。这包含着两层意思摘要:其一,人是理性的,在决策行为时总是作出自己认为更好的选择,这样的大白话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就转化为“稳定的偏好”,并进一步有完备性、传递性、反身性三大性质作为严格的数学基础;其二,人是自利的,在进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在进行交易时),人是以利己为目标的。以这样的定义,因该说亚当-斯密以来以致新古典经济学直至今日,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是在这个假定下展开的。所不同的只是对于其利己目标的不断变化调整,即经济利益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经济人”的两大要素从一开始就饱受诟病,尤其集中在后者上。闻名的“亚当-斯密新问题”即是其一,人们很不能容忍经济理论中自私利己的经济动物就是《道德情操论》中具备着高尚道德的“人”。对于这样的责难我们大可以看看亚当-斯密有关交易起源的描述摘要:“……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靠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假如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轻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假如他要和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5利己之心假如是交易——经济学的现实之母——的基础,那么假如要抛弃它,就只好抛弃经济学。另一方面让我们提到标准对“经济人”假设进行衡量,对交易来源的解释证实了其有效性;假设的有效性又是和其简洁性相关的。接近现实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过分追求假设的现实性,只会增加其复杂性,甚至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列入假设条件,反而影响了假设的有效性。有关这一点,弗里德曼(1953)举的一个例子很有解释力。他说,一个理论或其“假设”不可能是完全“现实主义的”。有关麦子市场的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理论,不仅需要包括直接决定麦子的供给和需求的那些情况,而且还需要包括用于交换的现金或信用工具的种类。此外还有摘要:交易者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他的祖先及受教育的程度,他的家庭人数,他家庭成员的特征、祖先、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种植麦子的土壤种类,土壤的物理及化学属性;在生长期内的主要天气情况;种植小麦的农民及最终食用小麦的消费者个人特征,等等,等等,无穷无尽。为达到这样一种真实而作的过分努力,都只会使该理论失去真实有用的功能。从这一点上来说“经济人”假定用最精练的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解释能力,难能可贵。 至于“经济人”假定的种种弊端,即使不看国外,国内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口号的论著也有不少极为出色者,其中对“经济人”的批评横贯古今、旁征博引,出色之极,在这里就不多说了。6 “社会人“模式是另一种应用于经济学中的假设。它由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想以之来取代“经济人”模式。它的基本内容是摘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人还追求平安、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作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功能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靠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因此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和环境的关系去理解人,去解释人的经济行为。 历史证实,“社会人”这种替代模式对理论经济学家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在某种意义上,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具体层次上对人进行探究。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经济学对人的探究,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学家必须全面地探究和考虑到影响人的所有因素。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说,无异于否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存在的价值。同时从简洁性的标准考虑“社会人”的模式也是复杂而无法把握的。 “管理人”是赫伯特%26#8226;西蒙在其“有限理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熟悉和计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时间有限的制约,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不论主观愿望怎样,人们都只是追求可以实现的“满足的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管理人”分析模式把人的决策行为视为一种动态的选择、探索、适应过程,即摘要:根据既定的满足目标,对已知的少量替代方案进行选择,不久因环境变化而不能得到满足再探索新的替代方案,同时也对满足程度进行调整。着的确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行为的分析模式。但就其自身的逻辑而言,“满足”标准是一个非常含糊的解说,也很难获得数学上的支持。同时什么时候探索新的方案、什么标注下调低满足程度也是非常模糊的。最后,生产者假如都是根据“满足”目标展开活动,很难解释资源会产生稀缺状况。7 最后是不属于经济学假定范围的“道德人”,它仅仅是其它学科学派用以进攻“经济人”的武器而已。道德人对于经济新问题的解释能力非常小,一个例证是在制度方面的,制度提供了人们追求私利时的行为规则,由此形成了社会秩序,相反,假如不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而是假设为不谋私利的“道德人”或“圣徒”,那么制度及其约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遗憾的是,人不是圣徒。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笔者的结论摘要:假如我们真需要一个经济学上的“人”的话,理性的自私的“经济人”仍然是首选的。 四、冷酷的科学之外 有两件事务我愈是思索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布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摘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或许是经济学帝国主义侵犯的领土日益广阔,人们对经济学的苛求也日益严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各种非难的“经济人”其所受到的绝大多数指责都不属于其所属的探究范畴。所幸的是他竟平安无事茁壮成长。这样的大幸和大不幸都源于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近了,而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远非“科学”两个字所能解释。当我们讨论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关系时往往掉进“我们该作‘经济人’还是‘道德人’”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本文在前边以十分轻视的口吻评价了“道德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这源于作者坚持经济学是科学这一冷酷的论断。但绝不表示任何对闪耀的人性之光的高尚道德的轻视。事实上笔者甚至反对把亲情、友情以及助人为乐的美德放入所谓“效用最大化”中去解释,经济学的领土仍然在经济领域,过多的扩张是对科学的不敬也是对经济学的变相毁灭。而道德、感情,即使不能禁止经济学涉足,至少我们也可以说其在这一领域的解释能力是十分弱小的。 科学是冷酷的,科学中的“人”是冷酷的,因为假如我们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现实中的人,我们得出的结论就往往会过于乐观。但现实中的人绝不会有着最大的恶意。在经济学之外,我虔诚而又敬畏地遵循着心中的道德,假如没有它,我的人生将会了无生趣。在没有成本和收益曲线的感情世界里,我随时愿意为自己的亲人、爱人、友人牺牲一切。 经济学管理论文:政府行政经济学管理 一、我国政府行政审批制的性质和起源 我国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实际上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在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下,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是按照列宁的“国际辛迪加”模式组织起来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就业由政府统一分配,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物资实行统一调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完全成了政府的附属物,几乎没有自主权可言;政府的行政审批成了一切经济活动所必需的环节,几乎覆盖了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覆盖全社会的行政审批制度,排斥而不是保护了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仍然存在;而且,市场化改革之后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保持了相当大的连续性。以新建企业为例,目前新建企业所需行政审批事项与程序,尽管比计划经济时期有所减少,但基本框架几乎未发生变化(李郁芳,2001)。事实上,行政审批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在催生市场、扫除市场化改革障碍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有学者认为,“特许式改革”是广东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事实上,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指导思想下,“特许式改革”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事情常常是这样进行的:先由企业或改革项目的实施者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再由地方政府向上一级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申请,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特许后方可实施某项改革。这种以行政手段强制性推动改革的方式,客观上必然强化政府的审批制度,使大量本应由市场本身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如企业上市、市场准入等,需要通过层层的政府审查、批准程序方可实现。这样,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期直接指挥微观经济活动,转变为目前通过审批标准来控制微观经济运行中的融资、市场准入等关键性环节;然而,政府行政审批的实质仍与计划经济时期一样,是政府企图控制微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的工具。 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有本质区别。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其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市场机制;而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其功能却是保持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的权力。换句话说,我国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起源,应被理解为保持政府的微观资源配置职能,不需要寻找“市场失灵”或“帕累托最优”方面的原因。二者在性质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行政审批制度“为谁服务”的问题。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为市场服务的工具;而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则是使市场机制服从政府意图的工具。 可见,我国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与政府的公共选择有关。具体说,目前在我国政府的公共选择规则方面,有三个问题使当前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长期延续: 1.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利益结构。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在行政领域或“政治市场”上,“个人是严格按经济人的方式行动的……当人们改变角色(即从市场交易主体变为公共选择主体——引者)时,并没有变为圣人”。(注: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347。)也就是说,政府并不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而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下,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责时可以运用行政权力收取各种管理费用,并与本部门的收入和个人利益发生了联系。这就在客观上推动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谋求更多收费项目,获取更多审批权力。正由于政府官员的利益结果与审批所带来的收益有关,行政审批由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演变为政府官员追求本部门利益以及个人奖金或福利的行为,形成政府本身不愿放弃行政审批的局面。如不久前广州市清理出的1050项审批项目中,各部门自报要求保留的有949项,占90.4%,自报取消审批的只有10项,仅占0.95%(注:李郁芳.关于政府审批制度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4):197-208。)。 2.政府规模膨胀。公共选择学派认为,由于政府官员的名誉、地位、权利、酬金经营与其所在的政府机构的规模大小成正比,因此政府官员必然千方百计地扩大政府机构,争取更多的职能和预算。这就在两方面要求行政审批的加强:第一,膨胀的政府规模需要更多的行政开支,在现有“吃饭财政”的状况下,财政难以满足政府机构膨胀的要求,导致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而发不出工资,迫使国家不得不默认行政机构审批收费。第二,扩大政府规模必然要求为新增加的公职人员提供工作机会,扩充政府行政审批项目是“因人设事”的简便办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规模持续膨胀,从1979年的505万人增长至2001年的1104万人,在国有单位职工总数中的比例由1979年的5.8%增至2001的14.0%(注: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对政府的行政审批造成较大刚性压力。 3.政府官员的“设租”和“寻租”。如果说审批收费还是政府官员以合法的理由获取个人利益,那么“设租”就是以非法方式获得个人利益了。寻租理论中的租金是指一种由政府官员带来的非生产性收益,它的存在必然刺激人们“寻求租金”,就像利润的存在刺激人们“寻求利润”一样。政府通过行政审批制度在许多领域制造了垄断租金(即“设租”),而那些企图进入这些产业获取垄断租金的人会通过游说、贿赂、雇佣官员的亲属等方式去讨好、接近官员,以便通过行政审批获取租金。在这里,行政审批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而那些有行政审批权力的政府岗位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肥缺和争夺对象。这同样使行政审批制度形成长期持续的刚性。 可见,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政府官员出于个人利益而选择的控制微观经济资源配置的工具。政府行政审批的这种性质,产生了与西方国家行政审批制不同的政策后果。如在产业准入问题上,我国的行政审批缺席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某产业制造了障碍;而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却是要取消或削弱进入障碍。当然,在西方管制理论中也有关于利用进入限制来防止新企业的“过度进入”而引起“过度竞争”的讨论,但这种讨论的目的同样也是要弄清“过度进入”是否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企图控制市场机制的精神实质是不一致的。 二、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逆向选择效应 我国的政府行政审批制,阻碍了企业的产业进入,这种阻碍是通过逆向选择实现的。政府行政审批制的逆向选择效应,与常规的逆向选择有区别。常规的逆向选择,主要特点是当事人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迫使信息劣势方对信息优势方采取一个武断的评价标准,低于此标准即停止交易;这使得高于此标准的信息优势方因不合算而退出交易,从而形成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效应。而对于政府行政审批制,即使政府审批部门与申请进入市场的企业之间是信息对称的,同样会出现逆向选择现象。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是,政府官员为寻求审批收费、租金等自身利益,无论政企之间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必须为企业制定一个武断的审批标准,以便从企业那里获得符合自己要求的收益,这就将产生阻碍企业进入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下面我们利用信息经济学根据具体说明这一问题。 假定存在欲进入市场A的企业i,它预期进入市场后将获得利润R;但如果企业i选择进入其他市场,可获得平均利润S,即企业i进入市场A的机会成本是S。假定S是一个常数且R>S,即企业i进入市场A后将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率。这一假定意味着,由于政府通过行政审批对市场A的进入管制,使市场A出现了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租金R—S,吸引新企业进入该市场。但企图进入该市场的企业未必就能够得到垄断租金R—S,因为企业i在进入市场时必须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将使企业i的成本增加W个单位,增加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审批机构的收费;因行政审批而耗费的时间;寻租过程中的成本。由于这些成本纯粹是在进入过程中遭遇行政审批而产生的,因此可视为进入成本。政府审批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将选择一个符合自己收益的审批标准,这个标准将使企业i付出进入成本W。在这种情况下,企业i是否选择进入市场A,将取决于R—S是否大于W,即进入市场后获得的垄断租金是否足以抵偿进入成本而有余;如果R—S<W,则企业i选择不进入;如果R—S>W,则企业i选择进入。 不过,除上述垄断租金、机会成本和进入成本因素外,企业i是否进入市场A,还需要考虑企业进入市场后成功的概率。如果成功概率过低,则企业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垄断租金甚至亏损,它还是要选择不进入。而成功的概率则与企业的预期收益R有关,因为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是,高收益的项目蕴含着高风险(即低成功概率)。假定企业i存在连续多个投资项目,每个投资项目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成功的项目产生收益 从(4)式可以看出,政府的行政审批标准越高,企业i的进入成本越高,则企业i所选择的投资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越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政府行政审批标准的提高,企业要进入市场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审批收费和寻租成本,耗费更多的时间,这就要求企业在进入市场后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或垄断租金来加以补偿。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拥有高收益项目的企业才会进入市场。只有低收益项目的企业,随着行政审批标准的提高,将因为不合算而逐渐被淘汰出局,放弃进入市场的尝试。但在市场经济中,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和较低的成功概率。行政审批标准的提高,实际效果将是越来越多的低风险企业选择不进入市场,而越来越多的高风险企业选择进入市场,从而企业投资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将因此而逐步下降。这就是的形成机制。可见,政府的行政审批标准在这里导致了“高风险的企业驱逐低风险的企业”,因此具有逆向选择效应。在这种体制下,优质企业有可能因为进入成本过高而不愿再与审批部门纠缠,放弃进入市场的努力;而只有那些拥有高风险项目的劣质企业才舍得花功夫和成本继续向行政审批部门“公关”。显然,政府行政审批制的这种效应,在提高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的同时,也使进入市场的企业的质量发生了下降。从长期来看,这是极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做法。 三、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要解决企业产业准入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必要的。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制,即政府的行政审批制是不可缺少的。问题是我们目前的行政审批制不仅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反而在制造市场失灵,亟需通过改革,使其由政府控制微观经济资源配置的工具转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工具。在这方面,西方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效仿的蓝本。但是,在目前政府行政审批制长期持续的深层次原因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直接照搬西方的经验不现实。目前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实际上需要对政府本身进行改革。 1.重塑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利益结构。据施蒂格勒对美国管制收费的研究,1969年美国的反托拉斯司、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关税委员会等基本不收费,其他管制机构的收费也很低,仅占总开支的0.022%—0.229%不等。这些费用只能弥补一些变动成本和手续费,政府官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这种利益结构足以保证官员不把审批收费作为“创收”的目的。因此,改革行政审批制实际上就是官员的利益结构的改革。政府官员的收入只能来源于财政拨款,不能与审批收费挂钩。如果做到这一点,就可大大消除审批项目的冲动。这就要求通过财政拨款适当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 2.缩减政府规模。如果政府规模持续膨胀,财政开支就难以满足提高政府官员收入水平的需要,“因人设事”的现象也难以避免。如果仅仅取消审批事项,而机构和人员编制不作相应调整,行政审批制早晚会卷土重来。所以,缩减政府规模也是改革行政审批制的一个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困难是事业单位规模、人员膨胀,占用的财政开支过多,使财政缺乏提高政府官员收入水平的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链条:要改革行政审批制,需要缩减政府规模,而后者又要求缩减事业单位规模,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 3.建立制约政府行为的力量。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说到底是要约束政府行为。但由于政府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强制力和内在的扩张冲动,只靠政府自身改革难以奏效,前述广州市的审批项目改革就是例证。所以,改革行政审批制还需要建立外部的制约机制,即建立超越于市场和政府之上的力量。这就是法治。只有把政府行政审批制纳入法治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审批,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遏止行政审批项目的扩张。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政府行政审批的法制化,进而为实现法治社会创造条件。 经济学管理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管理 摘要 本论文借鉴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抱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考察马克思论述政治经济学的话语结构入手,抽离出“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抽象·具体”四组基本的话语组合方式,为了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马克思把阐释归入“历史/历时/特殊/具体”,而排斥“自然/共时/一般/抽象”,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放弃对于“一般/抽象”的探求。他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并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所在,而辩证法恰恰是“共时/一般/抽象”的研究方法,那么,“辩证”的叙述动力能否承载历史唯物主义的诉求,马克思是如何在“辩证法”的运动中纳入“历史”的声音,我将通过对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突破文本的叙述抵达历史的艰辛,这对于语言学转型以来处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在后结构主义解构“宏大叙事”的策略下重新找回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历史、共时-历史、一般-特殊、抽象-具体、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抽象人类劳动、剩余价值、能指/所指/历史参照物 引言 生活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对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以及《资本论》的态度不得不带有复杂的情感。改革开放是在批判“”历史的基础上开启的,而在思想领域则伴随着对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清算,以至于在新时期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不再成为知识人的普遍信仰,但是随着90年代市场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一些曾经借助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拒绝的东西浮现出来,中国究竟是在“发展主义”2的历史允诺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还是掉进了“现代化的陷阱”3,于是,一部分对社会持有批判立场的知识分子又重新认识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并把其作为介入社会批判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幽灵”4又回来了(按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说法,“马克思的幽灵”从没有离开过),或者借用《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的结尾语“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思考剥削,而剥削还没有终结”5,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历史想象性地“终结”6。 正如20世纪法国著名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在《阅读 资本论 》一书的开篇就写道:“毫无疑问,我们都读过《资本论》,而且仍在继续阅读这部著作”7,阿尔都塞借鉴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哲学家的身份采用“征候读法”来重新阅读《资本论》,以便恢复苏共“二十大”以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一种“保卫马克思”8的方法依然是我们今天阅读《资本论》的主要的哲学背景,也使本文的分析不得不打上结构主义的烙印。因为《资本论》首先或许最终是一个文本,尽管马克思从没有打算把自己的思想只呈现在文本中,他更关注文本的实践意义,但是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已经很难获得这份突破文本而抵达历史的自信,或者说支撑马克思信念的哲学根基已经动摇了,尤其是20世纪初期在哲学界发生的“语言学转向”以及最终波及到整个社会人文学科的结构主义,似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语境”,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结构主义对马克思的阅读和阐释还依然有效。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本论》应该属于马克思所深处的历史的“必然”产物(至少马克思这样认为,否则他就不会坚信自己的研究工作是科学的和真理的),这并不是说《资本论》中所讨论的问题不适用于当下的历史,而是一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本文就试图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和话语结构,并通过考察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来检验这一系列话语结构及其辩证运动是否能承载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叙述任务,这或许也是处理马克思主义的“遗产”以及偿还其留下的历史“债务”10的一种方式吧。自然·历史 在阐述“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的问题时,马克思批驳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于“个人”的观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于人性的观念,这种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11,而马克思认为这“只是大大小小的鲁滨逊一类故事所造成的美学上的假象”12,“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13,换句话说,个人是历史的产物,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为“人”下的定义,即“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4。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放入历史/社会的范畴,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继承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思考动力和基本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本主义的思想,这种立场成为马克思叙述的基本前提之一。 当然,人也有自然的一面,马克思并不否认这一点,“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15,但是,这里的“兽性”(自然),是一种建立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自然观,与把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根本区别,前者虽然不否定人的自然属性,但是却蕴涵着把自然对象化/客体化和以人为认识中心的哲学思想。这种人类中心的观念,是马克思论述的基本前提之一,如在讨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时候,确定商品有没有“用”,显然是以人为参照的,而进行商品交换的基本动力,也诉求于对方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即“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16,也就是说,在物品凝结人类必要劳动时间的不言自明的前提是建立在物品是否具有对人类来说有用的使用价值上,所以“人是一切社会活动和历史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社会,就没有历史”17,从而确立了历史主义的信念和方法,同时也为人征服自然确立了伦理上的合法性。 进一步说,这种人类中心的思想,是与近代科学主义的兴起以及世俗化的进程分不开的,在某种意义上,把人从上帝那里分离出来,确立人的自然性本身,即是一次重新发现人认识人的过程,这是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观念之一。在“上帝-自然”的论述语境中,人归属了自然,但是马克思却强调人是历史的产物,人是社会的动物,也就是说,成功逃离了上帝阴影的人,并没有堕落到地狱,而是又回归到一种被称作“历史或社会”的故事里,这样“自然-历史(社会)”就形成了一组相互结构的话语关系,马克思对其意义生产的逻辑是放弃自然/非历史化的解释(抽离了历史经验的假象),而把阐释的原因归还历史(时间运动的一种次序)和社会(空间的结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在这里自然不再指一种客观化的对象即自然化的自然,而成为了一种区别于历史的解释学的动力源之一即自然而然,或者如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所说“自然是无意识的,这是达尔文意义上的无意义,人类生命中也没有目的,只不过是些偶然事件罢了,而历史是有意义的”19。而马克思的工作就是论述“自然发生的东西是如何变成历史的东西”20,这也成为19世纪末兴起以来社会学家们的任务,即“社会学一直是一种非自然化的力量,社会学家的目标在于将人类行为解释为社会的和历史的现象,而不是自然的现象"21。 在马克思论述“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时,作为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决定生产本身的分配就成为生产的前提,那么“生产实际上有它的条件和前提,这些条件和前提构成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最初可能表现为自然发生的东西。通过生产过程本身,它们就从自然发生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东西,并且对于这一时期表现为生产的自然前提,对于前一个时期就是生产的历史结果。它们在生产本身内部被不断地改变”22,也就是说,在生产的时间序列上,此时的“自然前提”,实际上是彼时的“历史结果”,“历史”也就把“自然”辩证地否定了。 共时·历时 “历时-共时”是结构主义的一组基本概念,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这组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后来成为结构主义的基本话语方式。索绪尔区别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关系和心理关系。历史语言学,相反地,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23,也就是说共时强调“同时存在”的各“结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历时则是“一个代替一个”的时间过程,或者说,空间作为时间中的一个顷刻成为共时的,而时间作为空间的持续成为历时的,这样“历时-共时”实际上代表着“时间-空间”的思维方法,历史主义偏重于历时的考察,而结构主义的贡献则是把共时的结构关系作为思考的重点。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马克思叙述的基本张力所在。 不言自明,马克思更强调一种历时的方法和历史主义的态度,对于历史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于时间的一种看法或态度。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历史不是循环往复的,而是向前发展的,是逐渐“进步”的。马克思这样的一种进步的时间观来自于黑格尔,而黑格尔又是从哪里获得这样一种以不可逆为运动动力的时间观呢?按照刘小枫在《历史的终结》24一文中的追溯,可以得知这样一种时间观来自于12世纪的修道院创始人尤阿西莫的著作《论三位一体的本质和形式》,他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即上帝的三位一体,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上的结构关系,而是一个历史的关系,也就是说,三位一体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圣父是一个阶段,圣子是一个阶段,圣灵是一个阶段。这样历史就有了起点、发生、发展、终结等一系列“历时”的属性。 当然,黑格尔的历史观是辩证的、否定之否定的精神意志的运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这无疑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他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变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5,从而为其历史主义的信念之外套上唯物的外衣,可以说,在价值论上,马克思和黑格尔有着截然对立的差别:一个是唯物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者,一个是唯心主义资产阶级代言人,当然,这种区别是马克思为了确定自己而与黑格尔划定的界线,参照系对于黑格尔来说是后设的,但是马克思在根本上确是与黑格尔共同分享着同样历史动力学,只是在价值指向上是颠倒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26,从而马克思发挥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27,使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辩证法在本质来说,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 确立了一种变化的、发展的、辩证运动的时间观就为马克思在历时的视野中得以叙述商品、货币、资本等概念提供了可能。但是,马克思在强调历时的语境中并没有放弃对于共时结构的考察,在阐述“生产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里就可以体会马克思是如何在历时运动中辩证地把握共时结构的。 马克思接受了法国重农学派魁奈对于经济体内部的资源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把经济交换过程看成一个持续的、循环的过程,从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和消费就成为同一个结构体系内部的不同要素,但是在这一共时关系之中,各元素之间又被依次分布在一个时间的顺序当中,即由生产到交换到分配再到消费,然后再进入下一次循环,而马克思的洞察之处不仅论述了结构内部的历时关系,而且阐述了结构内部的共时关系,即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分配、生产与交换的辩证关系,进而马克思认为“它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28,从而把生产作为此结构进行运动的根本动力,进而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概念也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分析工具。 不过,需要指出的,虽然马克思在具体研究中没有放弃对共时结构的关注,但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际上是把历史放置在一种时间关系的讨论中,这样,区域空间上的差异在叙事上也就转化为一种时间序列,这突出体现在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演变的看法上。他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把历史/社会划分为原始的、亚细亚的、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等四种经济结构的演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这样划分是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东方、希腊、罗马、欧洲的阶段性叙述与亚当·斯密从经济史角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狩猎、游牧、农耕和商业”的继承和综合29,显然,马克思在接受黑格尔的历史观的遗产的过程中,也接受了这种把空间差异转化为时间距离的叙述模式,或者说马克思把空间抽象为具体的时间排列,这也许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造成的,同时,也与马克思把“共时”辩证地纳入“历时”的叙述方法息息相关。 一般·特殊 作为一种进步的发展的时间观,实际上预示着一种具有先后次序的排列方式,进而这就涉及到认识论的问题,也就是说,既然历史的发展具有进步即辩证向上的运动逻辑,那么如何理解低级与更高一级的关系,或者说处在当下的语境如何理解之前的低级与之后的高级呢?马克思使用了一个比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30,这里,马克思为什么不说“猴体解剖对于人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呢?他强调了认识高等动物对于低等动物的意义,而为什么不说认识低等动物对高等动物的意义呢?这种认识论上的轻重差异,就构成了马克思叙述上的一个假定,那就是他认为认识高等动物比认识低等动物更具有意义。 这种认识论,在其论述中有两个不言自明的前提,一是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具有共同性,否则就不能借助一个去认识另一个;另一个则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否则一个就不会比另一个更高级。这些看似简单的常识,却涉及到马克思叙述上的又一个重要的话语结构即“一般-特殊”的关系,阐释它们的关系不仅成为马克思为什么要把首要的研究工作放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31的考察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其叙述上的紧张关系。 在论述“生产”问题时,马克思提出了是研究“生产一般”还是研究“生产特殊”的问题。“一般”是一种抽象,具有普遍性,是各个时代都会拥有的共同点,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共同点,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其中有些属于一切时代,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32,也就是说“一般”在历时中是重复运动的,并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否则历史就只能原地打转了,而构成历史发展动力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个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33,所以,马克思认为对“一般”考察,并不能得出支配历史前进的动力,而那些推动时展的“差别”或“特殊”却是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他要突显事物在历史中的运动变化,而不是共时性的结构(当然正如上面提到的,马克思在事物内部结构时更重视其空间关系),所以说,马克思强调了以不同生产方式为标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性、差异性和断裂性,而不太重视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过渡及其连续性。 进而,就可以得出马克思之所以倾向于人体(高等动物)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找出动物的一般属性,而是为了探求人体之所以为人体(高等动物之所以为高等动物)的特殊性来,而“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34,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所以,马克思要从生产方式最高级的资产阶级社会入手研究,但是马克思又说“决不是像那些抹杀一切历史差别、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成的经济学家所理解的那样”35。 可见,马克思固然没有否定存在着超越一切历史关系的经济规律,但这种“一般”并不能掩盖“特殊”,或者说马克思的工作就是要把“一般”纳入“特殊”,因为“特殊”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强调“特殊”无非是为了完成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反历史特征36。只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工作依然要从探讨“一般”/“共时”的规律出发,而这种规律的探讨,马克思受了科学主义的影响,如他把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规律类比为物理学上的实验。他认为“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定、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观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37。 这样一种研究方法来自于19世纪科学主义的影响,也给马克思带来了叙述上的矛盾。一方面这种“抽象”的个案研究,建立在马克思的进步史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马克思坚信“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38,而这样一种把空间的地域差异转化为顺序的进步的时间分布的逻辑,是一种19世纪的普遍主义的人类历史观念,带有很强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20世纪以来,这种“时间距离转化为空间差异”的历史观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批判,比如结构主义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采用共时的空间结构来替换历时的时间的“陈旧的进化论”39;另一方面,这种诉求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的研究,如何在其研究内部运用“特殊”,也就是说这种历史个案式的研究能否超越用形而上学的规律替代具体历史过程及其动力的研究方式。进一步说,马克思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典型地点英国”这一“共时”结构的探讨纳入到种种非英国的世界史的“历时”当中,以及如何在诉求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研究里关照英国自身的“特殊”历史,也就是说,在“共时-历时”、“一般-特殊”的话语结构中,它们是如何运动的,马克思的答案是“辩证法”,他在“抽象-具体”这一基本的话语结构中详细描述了辩证法的运动过程。 抽象·具体 与“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在结构上相类似,“抽象-具体”是马克思论述这些话语内部的运动时所借重的概念。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马克思的阐释方法是放弃“自然/共时/一般”,而诉求于“历史/历时/特殊”,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放弃对“一般”的研究,否则就不会探究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把英国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也是为了找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那么如何协调“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抽象-具体”的关系呢?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从而为这些话语结构提供了动力和具体形式。 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文中,马克思描述了“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他以研究人口为例描述了“抽象-具体”这一话语结构的运动方式,即“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并且通过更切近的规定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40,这就是马克思所谓的“辩证法”的精彩运动过程,用图式可以表现为: 具体蒸发抽象再现具体 (“混沌的表象”)(“最简单的规定”)(“丰富的总体”) 马克思把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称为“蒸发”,这是17世纪经济学家所使用的方法,他们仅仅从“生动的整体”里找出了“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而没有进一步把这种“抽象”辩证地运动到“具体”,而马克思所谓的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是不能少了“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使马克思把辩证法从黑格尔的精神意志里拯救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他批评了那种以经济范畴观察社会关系的形式主义方法(或唯心主义方法),但他所做的是力图在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改造这些范畴及其内含,重构作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41。 进而,这也使马克思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视野(具体)与形而上学(抽象)的叙述形式之间的紧张关系,那就是说辩证法作为方法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运动,其本身的产生过程既是辩证的也是历史的,即黑格尔完成了“具体到抽象”,而马克思则实现了“抽象到具体的再现”,或者说马克思把形而上学的叙述形式转化为一种“具体的再现”,这种“具体的再现”就成为马克思落实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叙述上的方案,这种叙述上的方案能否真正抵达历史,也就是说,“辩证法”本质上是“共时/一般/抽象”的研究方法,那么“辩证”的运动过程如何与“历史”这一唯物主义的诉求纠结起来,或者说马克思是在“辩证之中”寻找“历史”的依据,还是在“辩证之外”纳入“历史”的声音?这似乎是关乎政治经济学命脉的问题,下面我将通过对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辩证·历史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使其去神秘化,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放弃辩证的运动模式,反而成为上面所讨论的话语结构的叙述动力,并且在《资本论》开篇第一章讨论《商品》的问题时,就把“具体-抽象”的辩证法付诸了实施。在叙述的进程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一被马克思称为“幽灵般的对象性”42成为对“具体”的一种“抽象”,并担负着“抽象”向“具体的再现”转化或者说进行唯物主义落实的重要任务,而且马克思把这种“抽象人类劳动”通过劳动力来让渡给或者说物化到商品的价值中,使其完成价值增殖的过程,使剩余价值得以产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假定的这种“凝结人类劳动力的抽象劳动”也就成为其叙述上实现“辩证”到“历史”的唯物主义转化的“瓶颈”。马克思是否完成了这项任务,将决定着“抽象-具体”等一系列话语结构能否承载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在马克思看来唯一科学和真理的叙述企图。 为什么马克思将商品理论作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有学者在文章中指出这是考虑到“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而不是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性”43,我觉得除此之外,不得不考虑马克思自己的说法,《资本论》一开篇,他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44实际上,马克思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庞大的商品堆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的表象,这种表象也就是“混沌的表象”(具体);二是这种社会财富可以还原为(或者说“越来越稀薄的抽象”为)单个的商品,对于后一个理由,即“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是一种科学主义的叙述模式,在微观物理学上,探究物质构成的方法就是逐步分离的过程,马克思显然相信这样一种把复杂的事物还原(实际上也是一种抽象的方式)为同质的元素,进而考察单个元素(“最简单的规定”)也就可以达到认识整体即“丰富的总体”的方法,这是多么惬意地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辩证法呀。 马克思的论述从商品的物质属性即使用价值开始,正如前面所说,这种论述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上,当然,在叙事上,马克思引入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使商品这一“抽象的能指”找到了一个所指45,或者说一个更“具体的能指”。运动总算开始了,紧接着,马克思就进入了问题的关键,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什么能够“实现”交换,这里,马克思没有把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放在心上,因为这依然是以人为本的思路,交换方实行交换的唯一目的或企图就是为了获得对方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显然不是马克思所关心的(这也为后人攻击马克思留下了悬念46),他需要在“交换行为”内部为维持这种广泛的交换关系寻找到一个“一般”的理由、动力或者可能。 “一般”在基本的话语结构中意味着“共时”/“抽象”,也就是说马克思必须放弃具体、偶然、历史等可变因素中的交换活动,而把交换抽象为普遍的、同构的过程,把唯一的“特殊”性保留给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这是交换得以进行的根本动力和唯一理由,那么,就剩下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了,即使用价值凭什么能够交换,也就是说,这些因为使用价值不同而具有本“质”区别的商品依靠什么可以放置在同一个天平上,进而,马克思的任务就变成如何由“特殊/差异”蒸发为“一般”的了,也就是要完成“具体”到“抽象”的运动。 这时,马克思终于露出了他要实现这一推论的秘密武器了,这次,他借重的是数学这一为科学大厦奠基的方法。转折点体现在“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47,秘密就在这个“等式”上。“等式”不仅意味着“特殊的/个别的/偶然的”相等,而且更重要地是数学上的“等式”具有无限运动下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等号”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归整到它的旗下,这样“等式”就具有了“一般”,显然这里的“一般”依赖于本身已经被抽象过的数量,这样所有的商品都可以放在等式的两边了,也就意味着交换双方的商品在某种形式的“量”上具有同质性,可以说,马克思把“特殊的质”的问题转化为了“同质的量”的问题,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既具有了“特殊的质”,又具有了“一般的质”,这个“一般的质”被马克思命名为商品的“价值”,就这样“特殊”与“一般”被辩证地统一在了商品身上。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辩证法已经具体表现为“二重性”48,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辩证法这一结构内部也赋予了否定之否定的历时运动和二重性的共时分布,如果说前者是螺旋上升,后者则是对立统一。在这个意义上,上面提到的“历时-共时”、“特殊-一般”、“具体-抽象”等话语结构也被辩证地运用到辩证法自身了,进而,辩证法在马克思的手中既具有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开放性,又具有自我缠绕、自我论证的自省特质,当然这种一旦把开放性和自省特质分别讲述的企图呈现出来的时候,另一种辩证统一的力量也就被辩证法“自行”启动了。简单地说,辩证法在叙述上的基本叙述方式表现为“既(是)……又(不是)……”,如马克思在阐述剩余价值诞生的过程中,这种辩证法或者叙述方式成为最终在叙事上完成“资本生资本”的秘密起着关键性地作用,即“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49。 当马克思由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的商品”论述为具有“一般的价值的商品”时,已经完成了由“具体”蒸发到“抽象”的任务,也就是说辩证法完成一半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如何由“抽象”再重新降落到“具体”。“同质的量”的价值成为马克思辩证法的出发点,显然,这里的“同质的量”还停留在抽象的数学的基础上,或者说,此时“价值”还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这时,马克思需要为这个漂浮的“能指”找到一个“降落伞”,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正如他以人类中心的有用性来约束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他把商品是否投注了人类“劳动”作为其价值的所指,从而“劳动”这个词汇被马克思勾陈出来,甚至成为人之为人的本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0,这种付出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人类的劳动。接下来,我们不得不追问,马克思为什么会选择“劳动”来充当叙述的重任。 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51,也就是说“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态度,或者说人对自然的一种作用力或意志力,这显然来自于黑格尔所描述的“孩子向水面投掷石头而掀起涟漪”的故事,正如上面谈到的,人来自于自然,但“人/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关系却体现为一种征服与驯服的决断力,即人投射到自然身上的“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52,这与是否能有用于人类而作为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逻辑一样,人通过“劳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自身。不过,马克思没有满足于这种在“人-自然”的框架里阐述劳动,因为这只能说明劳动的存在,而无法回答为什么劳动对于商品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说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几乎发现了劳动价值理论,但因为一个很简单也是最终的原因,他不能创立这样一种理论,因为当时劳动并没有商品化”53,也就是说,“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但是,在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上来把握的‘劳动’,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那些关系一样,是现代的范畴”54,可见,马克思在使用“自然-历史”的话语结构来为劳动寻找阐释力的时候依然选择了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 当马克思把“劳动”放置在历史/历时的过程之中的时候,作为叙述动力的辩证法也随着开始启动,进而,可以看到,所谓的劳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依然是劳动由具体的/个体的,上升为抽象的/一般的,当然,“劳动”的历史演化也由原始的/简单的发展为高级的/复杂的。具体地说,马克思把劳动的认识大致分为这样一个历时的辩证顺序:“重工主义或重商主义把财富的源泉从对象转到主体的活动——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到“重农主义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再到“亚当·斯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有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般性,也就有了规定为财富的对象的一般性,这就是产品一般,或者说又是劳动一般,然而是作为过程去的、对象化的劳动”55,最后马克思把劳动抽象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56,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马克思所谓历史观,不仅是一种进步的时间态度,而是一种辩证的时间观57,“《资本论》的叙述方式就体现了这一辩证的时间观念,它通过改造和综合斯密和黑格尔的逻辑,创造性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过程”58。 由抽象的数量,变为抽象的人类劳动,在某种意义上,这依然是能指自身的运动,或者说马克思为商品搭建的天梯还没有完成,但已经离地面不远了,或者说在马克思找到“等式”的时候,天梯的蓝图已经绘成了,很快,马克思把“抽象的人类劳动”量化为“劳动的量”,而“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59,这样,“抽象的人类劳动”就被换算为物理意义上的时间,抽象的数量终于羽化为了具体的时间尺度,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如果辩证法就此停止,具体的时间又将会变成特殊的/个体的/偶然的,这与商品拥有“特殊的/具体的使用价值”没有什么两样,这样辩证法就变成了循环论,这显然不是马克思愿意看到,因此,这种通过时间单位度量的劳动时间应该是抽象的/一般的,否则就要走老路了。 辩证法继续前进,马克思引入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经过了长途跋涉,马克思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东西,抽象的人类劳动的所指固定在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因为它在共时的结构中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它对于一定的生产条件来说,是抽象的/一般的/不变的,但它又是一种时间概念,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差异性(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在量上也有变化),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是抽象的(无法核算出具体的物理时间),又是具体的(可以用多少来度量),这是多么精彩的辩证法呀。 可是,叙述的危机也在辩证法结束之时随之到来。由“商品的具体的使用价值”到“商品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价值”再到“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过程中,辩证法就像写好的电脑程序一样自行运算,而“历史参照物”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实际上,商品在辩证法的旅行中充当了一个能指的角色,辩证法的动力或者说运动方式,则转化“能指寻找所指然后所指又充当能指再寻找下一个所指”的一种类似于拉康描述的能指在能指链上滑动的过程,比如作为能指的商品找到的所指是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又作为能指找到的所指是价值,直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出现,辩证法停止了,能指也停止了。这种能指自身的运动,在运动开始就把其参照物留在了叙述之外,也就是说,辩证法一旦进入叙述就会转化为能指趋向于所指的运动,而把历史参照物抛在一边。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无法进入“辩证法”,也就是说,历史处在辩证法之外。 不过,叙述的动力依然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诉求。因为辩证法的运动,被展现为了能指不断滑向所指的运动,也就是说,驱使能指向所指运动的动因是为了暂时获得一个“意义”,以想象地完满能指的匮乏,这种追逐“意义”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落实唯物主义的叙述方案,在“能指/所指”的结构中,马克思实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在了一起。 但是,这显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他在叙述上要实现是的符号与历史参照物的唯物主义诉求,而实际上,从分析“商品”的辩证运动中可以看出,他只能在“能指/所指”之间实现唯物主义,而没有让能指溢出符号抵达历史参照物。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有着清晰地认识,他认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60,也就是说,马克思对由“辩证法”而寻找到的“先验的结构”早有心理准备,因为他认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61,这种“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的信念,成为马克思在叙述上完成“先验的结构”与“改变世界”的融合的动力,这种努力体现在马克思试图为这个经过辩证运动获得的“先验的结构”寻找一种“历史/历时/特殊/具体”的依据,就让我们从马克思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中来体会这种努力吧。 剩余价值的理论,是关于“资本”的理论,即“资本(G)如何变成资本(G'''')”的理论。马克思首先发现,“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62,而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劳动的二重性”这一被马克思称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63上,即“劳动既可以表现为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又可以成为不同量的抽象劳动”,这样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即劳动可以成为商品,但同时,劳动又是商品的价值源泉,这种“独特商品”就造成了作为商品的价值与自身投注到商品的价值源泉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就是剩余价值的不二法门,即“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64。关于“劳动”的辩证法,在《商品》一章中马克思就已经论述过了,所以在论述“剩余价值理论”时,马克思引入了历史的声音,也就是把“剩余价值”落实到历史当中,这就是马克思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论述,即“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65,从而为剩余价值得以产生在叙述上提供了历史的制度上的阐释。另外,马克思在对于“最初的资本从哪来的问题”即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阐述上,更显示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魅力,而这恰恰是辩证法无力完成的任务。 结语 马克思与他之前的哲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6,这样一种强烈地把哲学活动指向实践的态度,导致了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念,从而在叙述上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辩证”与“历史”,即如何把“历史”转为一种“辩证”,如何把“辩证”纳入一种“历史”,这种叙事的张力可以从“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抽象·具体”这四组基本的话语结构中体现出来。 我在上文中把商品在“辩证法”中的运动的过程,转换成了商品作为一个能指不断寻找所指的滑动,也就是说,语言学以来,“辩证·历史”的问题,被转化为“能指-所指·历史参照物”的问题,显然,在辩证法内部永远也无法抵达历史参照物,可以说,历史在辩证法之外,即在辩证法开始运动之外或停止运动之后,历史才登场,这也许正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吧。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其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和辅助决策。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从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地质灾害的危险度区划评价和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的进展态势。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集成式GIS 模块化GIS 组件式GIS 网络GIS 地质灾害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与新技术学科,它是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信息工程与现代地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系统、地图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处理的数据是具有地理特征和表征地学现象之间空间关系的属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采集、存储、管理、检索、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多种数据[1,2],进行数据维护与更新、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3]等。 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4]:(1)专题信息系统,它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为特定的专门目的服务,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和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2)区域信息系统,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的信息服务为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规模,如加拿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和我国黄河流域信息系统等。(3)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它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包括人类工程活动)和自然资源及环境多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 近年来GIS应用系统发展迅猛,GIS工具软件版本也不断更新升级,比较鲜明的发展动向有[5]:(1)各GIS软件工具厂商在优化性能的同时,重视发展Internet 上的GIS;(2)更换开发语言和开发模式,更换或扩展到Windows NT 平台;(3)在空间数据库管理方面,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仍是GIS 软件追求的目标;(4)除了属性数据外,人们也希望图形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5)理论研究方面,时空数据的处理及其三维或四维GIS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6)为了进行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各国都制定了空间数据的交换格式;(7)元数据(Metadata)的记录、处理与标准也是GIS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8)对GIS软件影响较为深刻的技术还有组件对象模型(COM),软件厂商已由原来向用户提供系统转为提供对象类型库或ActiveX控件。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目前已出现了大量的GIS系统专业开发工具。从这些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6]。 (1) 集成式GIS 集成式GIS指集合各种功能模块的大型GIS系统软件包。ESRI公司推出的Arc/Info,Genasys公司的GenaMap, MapInfo 公司的MapInfo,AutoDesk公司的AutoMap,Maptitude[7], MapGIS, MapEngine[8], TitanGIS等都是集成式的GIS开发工具。集成式GIS系统的优势是各项功能已形成独立的完整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输入输出功能、空间分析功能、良好的图形平台和可靠性能,缺点是系统复杂、庞大和成本较高,并且难于与其它应用系统集成。 (2) 模块化GIS 模块化GIS系统是把GIS系统按功能划分成一系列模块,运行于统一的基础环境中。Intergraph公司的MGE是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化GIS系统。模块化GIS系统具有较强的工程针对性,便于开发和应用。 (3) 组件式GIS 组件式GIS是随着近年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潮流。组件式GIS具有标准的组件式平台,各个组件不但可以进行自由、灵活的重组,而且具有可视化的界面和使用方便的标准接口。组件式GIS平台的核心技术是Microsoft的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简称COM)技术[9],新一代组件式GIS大都是采用ActiveX控件技术来实现的,如Intergraph 公司推出的Geomedia,ESRI公司推出的MapObjects, MapInfo公司推出的MapX,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开发的ActiveMap, 北京灵图公司开发的三维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Map等。这类GIS系统提供的是为完成GIS系统而推出的各种标准ActiveX控件和类型库(Type Library),使GIS系统开发者不必掌握专门的GIS系统开发语言,只需熟悉基于Windows平台并且支持ActiveX控件技术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了解组件式GIS各个控件(包括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就可以实现GIS系统。所以,组件式GIS在系统的无缝集成和灵活方面具有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方向。 (4) (4)网络GIS(Web GIS)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随着电信网、有线电视网、Internet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和第二代Internet技术的日趋成熟,Internet正日益成为信息化社会人们联系、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Internet技术改变着世界。戈尔所倡导的“数字地球”概念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Internet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它把多维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计算技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网络技术等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系统。GIS的网络化应用趋势已成为必然。Web GIS 是指基于Internet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又称为因特网GIS(Internet GIS)。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地理信息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对传统意义上的GIS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导致了Web GIS时代的开始。以单机或局域网为操作平台的工作模式终将被Internet 操作平台所取代。 利用这种新方法,从WWW的任意一个节点,Internet的用户都可以浏览到Web GIS站点上的地理数据,制作专题图件,进行空间查询检索以及空间分析,地理数据的概念已经扩展为分布式、超媒体特点的、相互关联的数据,使GIS进入千家万户。终端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共享、使用各GIS服务商或政府机构提供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通过一个简单的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经过复杂的专业GIS分析产生的简洁、直观的结果。可以交互式访问动态更新的地图网址,在Internet网上完成单机系统常见的各种基于地图的GIS信息查询功能。另外,Internet与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基于分布式组件模型的Web GIS。空间数据库供应商在服务器上存储数据的同时,根据数据元的格式安装操纵该数据的控制,用户在网上可调用不同的控件和数据,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组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完全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已经有一些公司推出了Web GIS,如AutoDesk公司的MapGuide,MapInfo公司的MapInfo ProSever,Intergraph公司的GeoMedia Web Map,ESRI公司的MapObjects Internet Map Sever for AcrView等。已经推出的Web GIS是利用现有的GIS软件通过CGI或者Sever API构造的过渡产品,随着组件式GIS的发展和分布式对象Web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的Web GIS将是基于COM/ActiveX或CORBA/Java技术开发的分布式对象GIS系统。 3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研究国土和城市规划、地籍测量、农作物估产、森林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管理[4]和矿产资源勘查[10]、潜力评价及开发[11]等众多领域。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建立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12,13,14],管理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显示并查询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评价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分析地质灾害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15,16]。戴福初等利用GIS对香港地区的滑坡灾害进行历史滑坡编录,分析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动态和静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和危险区域划分[17]。 (2) 地质灾害的危险度区划评价 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收集大量的基础地质环境资料前提下,利用GIS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地处理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预测指标[18],运用恰当的数学分析模型[19,20,21],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地质灾害的管理及防治和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3) 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 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中,GIS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管理时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专家系统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专家知识和空间目标的事实推理判定灾害的危险度[22]。二者的结合将使专家经验得到推广,减少野外和室内手工作业工作量,使区域地质灾害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 4 结语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和辅助决策。 (2)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从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其中组件式GIS在系统的无缝集成和灵活方面具有优势,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方向。 (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尤其在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地质灾害的危险度区划评价和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方面进展很快。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其次,在区域分析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播放功能.指出用扩充的关系数据模型作为多媒体数据模型较适宜;多媒体功能的实现则取决于多媒体数据的格式是否为RIFF格式以及对多媒体数据的应用要求.最后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区域分析,数据模型. 现今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都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软件中,势必大大增强GIS信息的表现能力,扩大GIS的应用领域.那么怎样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GIS软件中呢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设计:其一是怎样将多媒体数据溶于GIS数据库中,并保证提供GIS软件的双向检索及各种分析功能;其二是在应用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下就这两个内容及其应用前景谈谈我们的看法. 1 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 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多媒体数据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媒体播放之前,将其数字化到数据库当中,播放时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另一种是播放时,边生成边播放.而GIS软件中的数据库又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即我们可根据媒体数据的特性或应用软件的要求将多媒体数据分别溶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 1.1 GIS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1.1.1 GIS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目前,多数GIS应用软件所能描述的空间目标都是静态的,实际上,很多GIS所要表达和研究的空间目标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GIS研究者已广泛关注能对时空过程和时空目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时态GIS(temporal GIS).时态GIS的组织核心是时空数据库,即设计一个合理的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立时态GIS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能支持时态GIS产品的时空数据模型,一但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有所突破,不仅能解决时态GIS的应用问题,还将解决空间数据库中动画数据的管理问题,即可通过使用动画技术来实现在屏幕上动态播放时空过程.如动态显示卫星云图的变化情况、地壳变动情况、森林沙化和城市化情况以及海岸或河滩的侵蚀或淤积变化情况等. 有关时空数据模型,张祖勋[1]提出使用分级索引方法来对基本修正法进行改进.这种方法就是不存贮研究区域中每个状态的全部信息,而只存贮某个时间的数据状态(称为基态)以及相对于基态或邻近状态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级索引,以便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时空过程的数据. 要使用这种建索引的基本修正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建立索引;另一个是如何设计用来描述两个状态变化量的差文件. 关于建索引的问题,笔者认为:基态,亦a,b,c,d分别表示时态GIS的4个时期;T.时间轴;t0,t1,…,tn分别表示 时态在GIS某个时期的n+1个时态,其中tn为基态,即“现在”时态 一次数据状态——“现在”时态总是变化的,每产生一个新的现在时态,就应生成一个现在时态与前一次时态的差文件,同时根据现在时态所处的时间位置来决定是否产生新的索引差文件.以四叉树为例,如图1所示,当n为2i(i=2,3,…)的整数倍时,就需产生tn-2i~tn的索引差文件.相应地为了减少索引差文件所占的存贮空间,而又不影响对任一时态的检索速度,可将tn-2i+1~tn-2i的索引差文件删掉,所删的索引名文件个数正好比新建的索引差文件个数少一个. 关于差文件,笔者认为在设计中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由于差文件是通过对两个时态的目标信息进行异或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差文件包含有两类目标信息:一类是前一时态有而后一时态无的目标信息;另一类是前一时态无而后一时态有的目标信息.为了能根据差文件快速、连续地由一个状态到过去另一状态或最近另一状态进行检索,应在差文件中将这两类目标信息予以标识区分.(2)两个状态之间目标变化应是有对应关系的,即01(目标从无到有);10(目标从有到无);1N(目标从一个变成多个);N1(目标从多个变成一个),以及目标空间信息无变化,属性信息有变化;目标局部空间信息有变化等.为了能进行快速检索,在差文件中应将两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予以标明,当然,这会增加差文件生成过程的复杂性.(3)和所有地图数据库模型类似,差文件也由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组成,差文件中应将每个目标这3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予以标明. 1.1.2 GIS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有些GIS的应用中,认为多媒体数据是一种特殊的专题属性数据.怎样选择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模型,使得既能遵循其自身特点,又能有效地建立起它与空间数据的联系,是多媒体技术在GIS应用中的关键所在. 目前,多数GIS属性数据库使用的是关系模型.为能将关系模型应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中,就必须对现有的关系模型进行扩充,使它不但能处理格式化数据,也能处理非格式化数据.杨学良[2]就这个问题提出了3种技术策略:将多媒体数据文件名作为关系中元组某列(或属性);将每个元组作为一个完整文件保存;元组中存贮格式化数据以及非格式化数据的引用项,而非格式化数据单独存贮. 对比这3种技术策略,第一种技术策略方法简单、容易实现,适宜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播放.第二、三种技术策略虽然能够实现并发控制和恢复,以及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的应用,但由于此两种技术策略将每个元组所对应的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和多媒体属性混在一起,这既增大了应用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又不利于那些只需使用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的一些应用的实现.为此,我们认为,在第一种技术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属性项,用于存放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当我们需要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特殊应用时,可根据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操作. 1.2 GIS区域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多媒体数据生成的另一种方式是在GIS应用中,边统计、分析运算,边生成结果数据——多媒体数据. 1.2.1 空间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空间分析是一组分析结果依赖于所分析对象的位置信息技术[3],因此,空间分析要求获得目标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描述两方面信息.空间分析主要有:地形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上述一些空间分析的结果,我们可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所谓虚拟现实[4]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可用虚拟技术来观察地形分析或网络分析得到的空间效果,使用者可用交互操作的方式来控制自己与观察对象的角度、距离以及光照等,使观察对象随使用者的操作而动态旋转.此时以动画形式显示的媒体数据随使用者的操作产生并显示. 1.2.2 统计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统计分析就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区域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统计特征值、研究两种或多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关分析,通过一组实际观测数据分析系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回归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 为了更加形象化,我们可以将数理统计结果以直方图、曲线、曲面或区划图表示,甚至可以将重要的部分以醒目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或闪烁的显示形式来告诉使用者,还可以配上解说词,以增加系统的感染力,而表现这些现象的媒体数据是在统计分析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播放的. 2 GIS应用系统中多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GIS应用软件中进行多媒体功能实现,首先是受GIS应用软件自身开发平台的限制.多数情况下,GIS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开发平台宜选择编程语言,如VC++,VB或BC++等,以利于和GIS应用软件相结合.一旦多媒体开发环境确定下来,那么怎样实现区域分析中多媒体功能 2.1 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播放 由前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存贮的多是各期间的时空数据,这些数据的结构与MCI所能接受的多媒体文件格式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不同,所以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MCI函数和API函数,必须根据时态GIS的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一个相应的动画播放程序来实现动态显示功能. 下面简述动态显示时态GIS中ti~tj状态的算法步骤(0≤i≤j≤n,其中n为现在时态).(1)由基态开始检索各索引差文件直到生成ti状态信息.(2)显示ti状态信息.(3)根据ti差文件,擦除ti状态有而ti+1状态无的信息,显示ti状态无而ti+1状态有的信息.(4)i+1i.(5)当i<j时,转(3);否则结束. 如果用上述算法来实现动态显示时空过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首先,在(1)步骤,从基态开始,逐级逐步检索,每检索到一个状态差文件,就需根据差文件来生成该状态信息,直到ti状态处;其次,在(3)中,需要用到动画技术,擦除前一状态信息实质为恢复该处显示内容,而显示后一状态信息之前,需保存后一处信息内容,再予以显示新状态信息. 2.2 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媒体数据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单播放;另一个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对于前者,只要使用MCI函数或API函数按属性数据库中其他属性的要求进行播放;对于后者,这就要求程序员熟悉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RIFF,根据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通过调用多媒体文件输入/输出函数来实现多媒体的播放、编辑、拮取以及同步控制等操作. 3 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前景 (1)实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GIS一改为用户管理提供单一的图表、数据信息形式,而在管理空间信息的同时,对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播放,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现能力.(2)家庭教育和个人娱乐.将多媒体和GIS溶于一身,会丰富教育、娱乐软件的内容及表现手段.比如有关地理、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软件和娱乐软件的设计.(3)销售和演示信息系统.GIS和多媒体技术合为一体的这类系统会比以往的信息系统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系统,既能表明所售住房的空间位置,又能从中检索其住房环境及内部结构,而且可以动态地删去当天已售出的房子,给出不同价格等;旅游导游系统,可以在为观光游客制定导游路线时,就能对不同地方的景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会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推动信息社会的前进.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摘要: 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系统对企业,尤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1]。本文在对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全程管理。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物流,电子商务 1 引言 物流是指计划、执行与控制原材料或最终产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点的实际流程,物流服务具体包括定单管理、运输、仓储、装卸、送递、报关、退货处理、信息服务及增殖业务。显然,货物运输路径的选择,仓库地址的选择等,都涉及到如何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而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成本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见,将其应用于物流配送系统中,可大大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本文分以下几部分对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 现代物流与GIS融合 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可作为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这种集成是对信息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应用、融合和交叉渗透,并且实现各种信息的数字化的过程。 在GIS中,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分别描述地理实体的两面,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空间信息还包括了空间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使GIS能够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以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用来作为一种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3],GIS技术本身也融入了这些商业领域的通用模型(如ARC/INFO的网络分析模块),因而GIS技术在各个商业领域的应用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事实上,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 2)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物流现代化不仅指物流手段 (物流设施、设备等 )和物流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指物流管理 (包括物流组织、物流计划的编制、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经济指标的确定,等等)的科学化[4]。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5],它通过降低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可以整合企业价值链、延伸企业的控制能力,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 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散布在全国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业迅速兴起。 那么,把GIS技术融入到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就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如图1),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样才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才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实际上,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和GIS本身的发展,GIS技术将成为全程物流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1 物流配送过程 3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如以某一城市中的物流配送过程为例,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客户提供的详细地址字符串,确定客户的地理位置和车辆路线;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地图表现的辅助决策,实现对车辆路线的合理编辑(如创建、删除、修改)和客户配送排序; 3)、用特定的地图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客户(如普通客户和会员客户,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等)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4)、通过GIS的查询功能或在地图上点击地图客户符号,显示此客户符号的属性信息,并可以编辑属性; 5)、在地图上查询客户的位置以及客户周围的环境以发现潜在客户; 6)、通过业务系统调用GIS,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业务系统的各种相关操作结果的数值信息; 7)、基于综合评估模型和GIS的查询,实现对配送区域的拆分、合并; 3.2 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空间数据索引采用基于改进R-Tree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属性数据索引采用B+树数据结构;网络数据传输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并采用Java Applet进行开发,这样与平台无关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使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成为可能。系统网络结构图如下: 图2 系统网络结构图 3.3 系统模型设计 由上述分析,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应集成以下主要模型:设施定位模型、车辆路线模块、配送区域划分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客户配送排序模型。 1)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往到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 配送区域划分模型。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模型。如可以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 4 系统功能实现 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车辆和货物跟踪: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或货物的实际位置,并能查询出车辆和货物的状态,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 2)提供运输路线规划和导航 规划出运输线路,使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3)信息查询 对配送范围内的主要建筑、运输车辆、客户等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象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 4)模拟与决策 如可利用长期客户、车辆、订单和地理数据等建立模型来进行物流网络的布局模拟,并以此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提供更有效而直观的决策依据。 5结束语 当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再次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愈来愈成为热点[6]。利用GIS能高效地处理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优势来建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虽处于初始阶段,但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它必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浅谈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 摘 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一体,储存和处理与地理空间分布环境信息的集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连市环境负担日趋加重,为了科学的解决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连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显的日趋重要。 关键词: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规划管理 1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gis)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其他信息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一种空间信息系统。 2 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概念设计的意义 大连是中国唯一,亚洲第二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大连的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大连现辖3个县级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建立大连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局下,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城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 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投入大、时间长的系统过程。实施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本着长远的、战略的、全面的观点,应分阶段分部门的进行,应坚持近期和远期目标,在投资开发和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内外现有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网络和数据处理设施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系统的建设经验,尽快的使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互联网支持下的开放式系统,使环境信息能够跨地区的自由流通的空间信息系统,形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网络化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最终为环境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3 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内容 3.1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部分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一般由三个主体部分构成:数据库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其中数据库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可由空间数据获取、空间数据组织存储和空间数据管理等部分组成;平台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和开发环境,可由环境空间数据查询、编辑、分析、专题制图等部分组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应用和分析功能,可由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预测、污染事故应急、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环境污染模拟预测、自然生态管理等部分组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图见图1。 3.2 系统总体设计的其他相关部分 软硬件及其网络环境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客户机操作软件,工具软件及其他有关软件的选择。硬件设计包括客户机,图形工作站,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的选择。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应用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环境管理信息应用软件的设计以及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接口软件的设计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在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中占有主要地位,一方面它可能是整个系统的集成环境;另一方面一些环境决策分析必须依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来实现。 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的设计。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一些决策信息的产生要依靠有关的环境模型,环境模型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对原始信息的分析、模拟、评价、预测和优化功能上。模型库的开发非常重要,本部分的设计包括环境评价、环境预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模型的设计以及相应的模型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3.3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结构如图2: 建成后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1)信息显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可视化界面,为用户提供了许多用于显示地理、环境数据的工具。(2)信息查询、统计和分析:系统方便地实现各种矢量数据的空间和属性查询并且能够实现基于区县级行政区域的各种环境、社会经济信息查询。(3)环境分析的功能:环境分析是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分析结果将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4)环境信息的表达:将图形数据和分析结果以表格、图像、报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环境信息表示出来。 3.4 数据库设计内容 数据库的建设是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最重要的 骤。在设计中应遵守国家和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出的标准,以便信息共享。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如图3所示: 3.5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gis、gps和rs的决策支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以下子系统: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水环境污染控制系统。 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显示以下信息:街区层(双线道路),街道线层,绿地层,水系层,工业点源,医院,水质监测断面,大气监测点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 环境规划系统即根据环境现状和环境资源条件,给出最佳环境利用规划,在这个系统中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基础,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的地域变化很大,多种因素的地域组合构成了复杂多样地资源环境条件,通过gis和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和评价的模型可进行大连市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辅助规划。 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是根据对污染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以及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探索区域性污染整治工程的可行性,为分区部署污染整治骨干工程以及环境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建立大气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网络系统,研制大气污染物浓度值模型,为新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决策支持,建立大气环境-经济-能源系统规划模型,以便于定量研究能源结构合理布局问题,为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水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建立基于gis的水污染规划模型,实现排口处理最优化规划,建立水污染预测模型,为水污染预警服务,建立水污染分析专项系统,为污染源的确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结束语 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它从设计到实施都是比较复杂的,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借鉴集成系统的经验,并得到各专业领域专家的支持,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发挥作用的区域性信息系统,为大连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提供的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试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论文关键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体系结构 java网络应用 论文摘要:介绍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并详细讨论了它的理论研究与实现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同时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库属性数据,在城市规划、地下管线管理、市政设施、房地产、交通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gis在组成结构和应用技术等方面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gis的需求的提高,利用internet在web上和出版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的功能,已经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基于internet技术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应运而生。它利用当今先进的gis技术和internet网络技术,将地理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上,为现有的信息服务行业注人新的血液,也将成为信息服务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结构 1. 1特点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工s)是利用网络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是gis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是gis在广域网环境下的一种应用,最终是实现空间信息的网络化。gis通过互联网延伸了功能,真正成为了一种大众使用的信息工具。在互联网的任意一个节点,人们都可以浏览网上分布的各种具有超媒体特性的地理空间数据、技术性数据,并进行地理分析、查询,以支持智能辅助决策。与传统的gis相比,webgis的特殊之处主要有如下表现: (1)访问范围更广泛。客户可以同时访问多个位于不同地方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这大大方便了gis的数据管理,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更易于实现。 (2)平台独立性。无论服务器/客户机是何种机器,无论webgis服务器端使用何种gis软件,由于使用了通用的web浏览器,用户就可以透明地访问webgis数据,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部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3)大规模降低系统成本。普通gis要求每个客户端配备昂贵的专业gis软件,而用户通常使用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这造成极大的浪费。webgis在客户端通常只需使用web浏览器(有时还要加一些插件),其软件成本与全套专业gis相比节省许多。另外,由于客户端的简单性而节省的维护费用也不容忽视。 (4)操作更简单。要推广gis,使gis系统为广大的普通用户所接受,就要降低对系统操作的要求。通用的web浏览器无疑是降低操作复杂度的最好选择。 (5)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传统的gis大都使用文件服务器结构的处理方式,其处理能力完全依赖于客户端,效率较低。而今一些高级的web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对数据量较小的简单操作则由客户端直接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和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 1.2结构 webgis是在internet信息、数据共享、交流协作基础之上实现gis的在线查询和业务处理等功能的,web分布式交互操作是工作的重心。webgis的基本组成包括:web服务器;browser浏览器(gis插件);页面描述语言(html,vrml) ; web交互程序(java,cgi,active x);gis数据库管理器(arcstorm , sde ) 。 2设计思想 2. 1 gis网络协议 http协议基于tcp/ip,是属于iso/osi模型应用层的通信协议。它面向的对象与可扩展的特性使其比tcp/ip协议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图像、声音等。/pc/" 计算,并把执行的结果转换为html格式返回客户端。gis数据和计算都部署在服务器上,对客户请求相应的只是在服务器端进行gis计算,然后将结果形成新的中间gis数据,返送给客户,形成gi5数据迁移。服务器应用包括以下三种主要技术方案: (1) gis桌面系统扩展。以gis桌面系统为基础的webgis服务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应用网关把客户的服务请求从web服务器通过ole或者tcp/ip技术转送给gis服务器中的监控调度程序,监控调度程序选择可用的gis桌面系统运行实例,完成客户请求的gis计算,然后把结果返回给用户,从而实现所有的gis功能。 (2)基于activex组件的gis服务器。组件gis服务器是在服务器端采用activex组件技术实现gis的服务器,其核心是gisactivex组件系统,其构造如图2所示。 activex组件是一个完整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模块,在服务器端可以按照实现功能等方式把服务器分解成具有独立功能的activex组件,从而形成可伸缩的gis应用服务器。它可以灵活地实现可伸缩的应用系统,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系统的性能。 (3)基于java的gis服务器。基于java的gis服务器系统的核心是用java实现的完成gis功能的javagis组件。该组件负责存取gis数据,提供gis服务。gis服务通过tcp/ip socket和java gis组件通讯,用于java gi5组件和web服务器之间建立链接,并管理gis组件实例。 4 webgis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前沿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进人了计算机技术主流,从而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空间信息服务。以下是未来webgis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①地理标记语言一网络环境下开放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②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③一体化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④基于分布式计算的webgis.⑤网络虚拟地理环境,⑥移动通信技术扩展gis应用。 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宽带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上网人数不断增加,同时,webgis技术不断发展,如基于超图模型的webgis技术、webgis与空间数据库的集成技术和地理信息互操作技术等.可以想象,未来的webgis将是价廉、方便、快捷、功能完善的大众媒体。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选择与系统结构 摘要:当前,如何利用gis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有效管理组织各类土地信息,使之可以方便的获取、存贮、管理和显示,而且还可以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的监测、模拟、分析和评价,为土地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和客观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已成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文章就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选择与系统结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 一、土地管理与gis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土地管理工作面广、涉及信息量大,从调查登记到发证统计涉及到众多的作业流程,为保证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每一流程所获取的信息都应当准确无误,这是一般手工管理方式所无法胜任的。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为有效管理土地信息提供了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利用gis建立的土地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土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而且可以根据决策部门的要求,快速地提供多种土地利用及规划方案供领导部门选择,为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统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分析及评价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 (一)gis平台选择的标准 gis平台的选择对成功的建立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重要的。gis平台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系统的伸缩性在网络技术和环境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时代,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应该成为信息海洋中的一座“孤岛”。在设计和实现系统时候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是一种上佳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系统所依赖的平台的“可伸缩性”则是关键,它可以保证系统的分步实施不会因为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功能需求的扩展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系统的集成性土地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跟其它诸如mis等系统集成,方可满足需求。因此,我们常常会谈论到所谓“无缝集成”的问题。对“无缝”的追求其实是因为以往许多软件系统(包括gis平台)在与外部系统连接时是“有缝”的,无法很好地集成和融合。 3.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系统自身的坚固性,即系统应具备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恢复机制;二是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以保障系统不被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三是系统应具备在并发响应和交互操作的环境下保障数据安全和一致性。 (二)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arcgis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革新,gis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商业化gis平台产品已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之一。从目前国内众多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的gis软件的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使用国外进口软件,以arcgis、mapinfo较多。国内gis软件由于面世时间短,用户较少,其性能及稳定性尚待提高。 这里我们主要调查比较了目前国内土地部门比较常用的三种gis平台:mapinfo、autocad map与arcgis。其详细比较结果见表1。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arcgis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gis平台,基于arcgis平台构建系统只是投入相对较大。我们的土地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实用性强的信息系统,它必须具备良好的延伸性、集成性和系统安全性,具有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高效并发访问的能力,满足无缝图文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arcgis开发前期投入大的缺点完全可以忽略。因此,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选择arcgis平台来构建本系统是最理想的选择。 (三)arcgis概述 arcgis是esri(美国环境资源研究所)在全面整合了gis与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其它多方面的计算机主流技术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代表gis最高技术水平的全系列gis平台——arcgis系列。arcgis是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由五个重要部分组成:(1)arcgis桌面软件。一个一体化的高级gis应用;(2)arcsde通路。一个用关系数据管理系统(rdbms)管理空间数据库的接口;(3)arcims软件。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数据和服务的gis;(4)arcgis engine。一个完整的基于arcobject嵌入式的gis组件库;(5)arcgis server。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企业级gis应用。 下面是这五部分的具体内容:(1)arcgis桌面软件指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它们分享通用的结构,通用的代码基础,通用的扩展模块和统一的开发环境。从arcview到arceditor到arcinfo,功能由简到繁。所有的arcgis桌面软件都由一组相同的应用环境构成: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通过这三个应用的协调工作,你可以完成任何从简单到复杂的gis工作,包括制图,数据管理,地理分析和空间处理。还包括与internet地图和服务的整合,地理编码,高级数据编辑,高质量的制图,动态投影,元数据管理,基于向导的界面和对近40种数据格式的直接支持;(2)arcsde通路指arcgis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它允许用户在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管理地理信息,并使所有的arcgis应用程序都能够使用这些数据;(3)arcims指一个通过中心网络门户来gis地图、数据和元数据的有效解决方案。使用arcims构建的gis网站允许任意数量的用户通过企业局域网或internet进行访问;(4)arcgis server指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5)arcgis engine指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一个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 engine,开发者能将arcgis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word和microsoft excel中,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针对gis解决方案的定制应用。 三、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一)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我市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是我市土地规划院为推进“金土工程”建设,应管理全市的土地方面的数据的需求而开发的一个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规划院管理和利用土地调查的数据,实现多种土地信息的协同管理与应用,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整理、土地规划与评价等主要业务提供帮助。 (二)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土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图档管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价、权限管理模块。系统采取c/s架构,分为数据存储层、数据服务层和系统应用层三层。 数据存储层采用oracle作为数据库对2d、3d图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各类关系型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oracle 10g是oracle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为进行数据管理而设计的数据库平台,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大型数据库平台。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快速发展,在土地管理中越来越要求强大的空间分析与查询能力、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图文一体化”办公能力。传统的mis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建立基于gis平台的土地管理系统,已经逐渐被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所认同。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坡度分析统计方面的应用 摘 要 耕地的坡度、坡向、高程是决定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及时准确地提供坡耕地的分布情况,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arc/info软件为例,着重就如何在地理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地形地表 分析 ,解决土地坡度、坡向的分布统计进行讨论。 关键词 arc/info dem(数字地面模型) 土地坡度 面积统计 1、引言 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有关政策,积极治理现有坡耕地,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实行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不但有利于中西部的环境保护,而且对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意义。因此能否为各地、市、县准确提供辖区内各种坡度的土地分布以及土地坡向情况,是能否客观制定该区域农业规划和退耕还林还草计划的关键;然而传统的手工圈绘和主观的'估计'水份太多,实地丈量不但劳民伤财而且精度低下。 我区广大的测绘工作者多年来为广西的国民 经济 建设做了大量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他们测制的1:25万、1:5万、1:1万的基本地形图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物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 发展 ,使得这些可贵的资料在数字化处理之后日见增值,为准确、快速、低成本地获取地表的各种统计数据提供可靠的依据。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为区党委、区政府制作的《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之西部大开发专题中,使用美国esri公司生产的gis软件??arc/info软件为东兰、乐业县制作了数字地面模型,进行三维地形表面分析和坡度量算统计,取得了准确客观的成果。 2、 工作流程 在arc/info中,管理、组织、存储数据最基本的单位是图层(coverage),一个图层相当于一个专题图,包含了地物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利用arc/info进行土地坡度坡向高程的分布统计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利用国土资源调查结果,提取耕地信息,在arc/info中生成耕地图层,给不同耕地分类赋予不同的属性; 2、获取该地区的dem数据(dem即数字高程模型,就是在一个地区范围内,用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描述地貌形态的数据集); 3、分别生成坡度分布图层、坡向分布图层和高程带分布图层; 4、将耕地图层与坡度图层、坡向图层、高程带图层分别叠加分析,得到耕地的坡度、坡向、高程属性; 5、进行面积统计,叠加河流、行政区划、道路、居民点等基础地理信息生成专题图。 3、坡度、坡向和高层带分布图生成 坡度、坡向、高程带图层利用arc/info的tin模块,由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成。 3.1 dem数据获取: 目前 常用的获取dem 数据的 方法 有两种: 用航天、航空遥感影像立体像对提取dem; 用现有地形图扫描数字化等高线,获取高程数据生成dem。 用航天、航空遥感图像立体像对生成dem,最大的优点是数据更新快,但购买影像费用高;用高程数据生成dem,精度高于立体像对生成的dem,但更新慢,周期长,仅对高程变化不大的地区适用。目前区测绘局具有的南宁市1:1000 dem数据由航空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生成;全区1:25万、1:5万dem和部分地区的1:1万dem数据则由高程数据生成。 用arc/info 生成dem的方法是:数字化地形图,获取高程数据,包括高程点、等高线、软断线(如边界线等)、硬断线(如河流、山脊、陡崖线等),生成tin(不规则空间三角网,一种描述地形表面的方法),再由tin内插成dem。arc/info软件生成的tin对点、软断线、硬断线有不同的插值处理方法。根据笔者对arc/info和国产软件geotin 的对比试验, arc/info软件生成的tin在更大程度上拟合实际的地型,不足之处是加特征点的过程较为繁杂,生产时间较长。 3.2 坡度图、坡向图、高层带图生成: 在arc/info中,坡度、坡向是这样 计算 的:dem上每个格网点的坡度由相邻8个格网点计算而成(图1)。高程的最大变化率即为该部分表面的坡度。坡向为用于计算坡度的那条线的方向。 图1 dem格网点坡度的计算 运用tin模块的分析功能可计算坡度、坡向和高程带,使用命令的关键是建立好坡度、坡向、高程带的分级定义查找表(lookup-table)。以坡度查找表为例,根据坡度分类的要求定义如下: degree-slope slope-code 2 1 6 2 15 3 25 4 90 5 对应的坡度分类:(0°~2°)(2°~6°)(6°~15°)(15°~ 25°)(25°以上) 图2为利用dem生成的图形 c="/newspic/200881/1127448440.jpg" width=566 border=0 坡度查找表字段要严格定义如下: 4、 图层叠加: gis强大的 分析 任务之一是将独立的特征类型合为一个新的特种类,代表了两个输入要素类的合并后的情况。图层叠加,是将土地利用图与坡度图、坡向图、高层分带图依次叠加,可 研究 它们之间的共同区域。运用overlayevents命令可进行叠加分析。 5、 面积统计: 图层叠加后,根据各种分类条件提取耕地,可得到耕地按坡度、坡向、高程带的分布图,利用arc/info的面积 计算 功能进行面积统计。 精度情况:据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党安容等人研究,经国家测绘局验收的1:25万的数字地图(高程精度为25米),在用于分县土地坡度分级计算时,最小误差是0.9%,最大误差为4.9% [1] ,适合省级农业部门制定宏观规划。如果利用即将完成的全区1:5万dem和已经完成的1:1万dem(西江流域),将得到更高的精度,适合县一级及县以下农业部门制定本县、本乡的部门农业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平面面积与三维地形表面积相差较大,笔者利用1:25万高程数据生成的dem计算东兰县平面面积为2438 平方公里(国土部门公布的数据:2434平方公里[2]),曲面面积为 3437 平方公里,平面面积与曲面面积相差较大。东兰地处大石山区,山岭绵延,河谷深切,地形起伏较大,利用arc/info的表面积计算功能统计面积应该更为合理。 6、 输出专题图: 对生成的各种分布图按照需要叠加河流、行政区划、道路、居民点等基础地理信息生成专题图输出。笔者在《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之子系统建设中,利用web gis将退耕还林试点县东兰县、乐业县的坡度图制成 网络 电子 地图(图3),可供局域网上浏览和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支持下采集、储存、管理、检索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与图形产品的计算机系统。介绍了gis的数据组织及其在配网自动化中的主要应用,包括离线和在线两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组件的系统开发模式及建立webgis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 应用 以实际地理位置为背景的电力设备分布图,不仅能在设备管理上为用户增加设备空间位置的信息,而且通过实时信息能准确地反映配电网的实时工作状况。因此,gis已成为配电网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数据组织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空间位置为参考的数据,地图是空间数据的一种表达方式,空间位置通常是用空间实体与某中参数坐标系统的关系来表达。 各种地理空间实体,如居民区、街道、市政管线、电话亭、电力线路等,在计算机中的表达一般抽象为点、线、面这3种最基本的实体,任何空间实体都可以用点、线、面,再加上说明和记号来表示。 这种空间数据的组织能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的要求,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布置设备、线路,展示配电网的实际分布,采用层的概念组织图形和管理基础数据,自由分层,层次之间又可以灵活的自由组合。 与空间图形数据对应的还有属性数据,既对图形相关要素的描述信息,如配电线路的长度、电缆型号、线路编号、额定电流、配变型号、编号、名称、安装位置、投运时间、检修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这些属性数据的用途为结合图形进行档案资料的查询提供具体信息。对已经在管理信息系统(mis)中录入和使用的部分属性数据,可通过共享途径直接获取,末录入的则必须在gis中进行录入和 属性数据可存于任何关系型数据库中,如:sqlserver,sybase,oracle 等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能管理具有地理属性的空间数据,所以大多以文件形式存储。从数据的多用户、访问安全性以及数据操作的高效性来讲,这种储存形式力不从心。各大gis 公司相继推出这类产品。如:esri公司的sde(空间数据库引擎),通过sde把地理空间数据加到商业关系型数据库:mapinfo公司的spatialware上,可以将地理数据存储到rdbms中,oracle81 spatial使得oracle81数据库具有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2 配电网gis的建立 目前开发配电网gis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把gis作为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平台,另一种是把gis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与scada等其他系统共同完成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案比较可行。原因是目前大部分地区scada系统的功能已经完成,并且投入运行,作为新增加的gis只要通过数据库的关联,就能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又能保证各个子系统的独立性,使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增强。同时减少了开发gis子系统的工作量,免去了资金的重复投入。 3 配电网自动化中gis实现的功能及其特点 gis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分为离线和在线两个方面。 3.1离线应用方面主要包括: a.图形的操作:在以地理图为背景的配电网分布图上,可以分层显示变电站、线路、变压器、开关到电杆以及到用户的地理位置。由于这些图形均为矢量图,可完成无级放大、缩小和漫游,并且地理的比例尺及视野可以任意设定。 b:空间数据测量:测量两点、多点之间的距离和任意定义区域的面积。通过鼠标定位,既可得出该点的坐标,可完成配电线长度的测量,也可以统计供电区域的面积。 c:设备档案管理:管理所有的配电系统设备档案和用户档案,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查询统计。主要根据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关系,进行双项查询。条件查询(从数据库查询图形,按设备的属性数据库查找设备地理位置,对典型设 备可以进行查询、显示、列表、统计)和空间查询(从图形查询属性数据,在图形上对任意设备进行定点查询和多边形小区查询,并且显示、列表和统计) d:设备检修管理:根据检修管理指标,自动地进行校核,自动列出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提醒工作人员安排设备检修工作,并提出设备检修计划。 e:用户报装辅助决策:通过直接在地图上部设报装用户位置,系统根据报装容量,电流强度等自动的搜索设定范围内(范围值可以在界面上灵活设置)满足要求的变压器,选择不同的变压器系统自动在图上画出最佳的架设路径,并给出具体的长度。 f:开操作票:把开操作票的任务放在gis界面上完成,直观、简单地在地图上用鼠标电击选取操作对象,就能把操作对象的名称及其当前状态填入相应的操作票表单中,再在标准动作库及术语库中选择操作目标结果,就能方便、准确地开操作票。 g:模拟操作:可以做计划内停电检修前的预演。分为拉开关、停线段、停馈线等不同方式,根据不同的操作自动搜寻停电范围,预演操作结果,确认后打印停电通知单。 3.2在线应用 在线方面应用主要包括: a:反映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读取scada系统实时状态量,通过网络拓扑着色,反映配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对于模拟量,通过动态图层进行数据的动态更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对于事故,推出报警画面(含地理信息),显示故障停电的线路及停电区域,做出事故记录。 b:在线操作:在地理接线图上可直接对开关进行遥控,对设备进行各种挂牌和解牌操作。 c:负荷管理:根据地图上负荷控制点的位置,结合独立运行的负荷监控实时系统,以用户的负荷控制终端的基本数据为数据,实现各种查询和分析功能,用图表方式显示结果。根据负荷点的地理分布及其各种实测数据,进行区域负荷密度分析,制定负荷专题图,通过不同时期的对比,辅助电网规划。 d:停电管理:他是配网自动化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打来的故障投诉电话弥补配电自动化信息采集的不足,根据用户停电投诉电话中故障地点的数量和位置,进行故障定位,确定隔离程序;并且分析故障停电的范围,排除可能的故障点顺序。根据维修队伍的当前位置,给出到达故障地点的最佳调度路径,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并隔离故障点,恢复供电。 e:与用户抄表与自动记费系统接口:远方抄表与自动记费系统向gis传送用户地址、用户的名称以及用电负荷等信息,gis可以显示抄表区域和区域的负荷情况,使数据更加直观。 4系统的开发 应根据gis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功能进行模块划分,由于gis数据量大,维护工作比一般管理系统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另一面,根据供电企业部门的职能划分,对gis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对建立整个配网gis来说,根据功能大致可分为3个自系统。 a:系统编辑,系统自维护,主要完成配电网图形的编辑和数据库的维护。 b:实时运行子系统,能够对配电设备进行各种操作,并实时反映操作结果。 c:浏览,查询子系统,查看当前电网状况,完成各种查询、统计和分析。 随着平台及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gis的应用越来越来深入,广泛。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区域商业和经济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摘要: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可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商业运行成本,并规划、监测、改善区域商业和 经济 环境。而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是关于地理数据的获取、存储、转换、 分析 和表示的原则、 方法 和工具,而且提供了认识空间现象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空间 问题 的方法,可用于定义、分析、表现复杂的空间经济现象。本文探讨地理信息、商业环境和区域经济 发展 间的关系,并结合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商业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营销战略 信息和信息技术加剧了全球化进程、塑造了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商业规则, 自然 也 影响 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规划和实施。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地理数据的长期积累,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性商业和经济活动中,将越来越重要。据估算,超过 80% 的商业和经济数据具有空间特性或与位置有关;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空间性的数据,可以优化配置资源,降低商业运行成本,并规划、监测、改善区域商业和经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到 社会 经济数据的管理、分析、描绘,为解决复杂的区域经济问题提供地图表现、区域营销、空间决策支持、空间规划等服务。本文从 理论 上探讨地理信息、商业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结合中国广东的区域发展状况,系统地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商业和区域经济中的应用,旨在改善区域商业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塑造区域形象,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1 从区域商业和经济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 学术界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多样化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门新技术,在其产生后短短的三、四十年的 历史 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 gis 集数据库、制图、空间分析功能为一体,并以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为其特色。 gis 的出现为各行各业繁杂的数据管理、多源的成果表达形式和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最为快速、方便、准确的方法和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 计算 机 科学 ,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在应用领域中,它和遥感系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密切结合,更加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使其在调查、分析、决策、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显示了它的不可替代的支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在 研究 、开发和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织 结构 ,从单用户的桌面系统和专业化的部门系统,转向融入业务流程的 企业 级系统,以及基于 internet 的公众参与系统;从单一的结构层次和客户机 - 服务器模式二层结构,转向基于 web 技术的三层结构。 ②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以数据、技术和应用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强调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空间可视化、智能信息技术等;以信息学、地 理学 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科学,着重研究使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背后的一系列技术和理论问题。 ③ 强调开放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即基于 internet 的、可互操作的、可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目的是为开发商提供一系列地理信息标准和地理信息技术方案,最终为社会提供廉价的地理信息和相应的应用服务。 ④ 地理信息市场正日益扩大,正逐渐从以政府部门为主的专业用户市场,转向以私人机构为主的商业用户市场,地理数据正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包括商业和经济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中。 地理信息系统使用多种空间模型,如点 — 场模型、网格模型、拓扑模型、对象模型等,并配合关系型或对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表现不同尺度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广泛地应用于空间数据管理、空间规划、空间决策、资源分配、区域营销等方面。很多商业组织,包括政府医疗部门、零售商、直销商等,越来越对带有位置信息的社会经济数据感兴趣。由于希望减少决策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人们总是倾向于掌握更多的信息,倾向于规划和控制未来的行为;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将会随着相关工具研究和开发的成熟,逐渐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很多方面。从空间经济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改变空间经济体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是 ( 现有的或潜在的 ) 广泛应用于战略决策、方案评估和决策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日常商业和经济活动中,大规模地使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似乎并不遥远; 工业 界的微软公司正在研究将数字地图技术嵌入到日常办公 软件 中, open gis 联盟正致力于定义和开发标准化的可互操作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 。 2 从地理学看区域商业环境 改善投资和商业环境,吸引区外和国外的直接投资,不仅被发展中国家,也被发达国家用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战后,在美国、英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中,一个重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营造良好的企业运行环境,从而吸引外国投资。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驱动的成熟期和投资驱动起步期,吸引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制定 “ 适当 ” 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政府需要及时地理解、评估、监测本地的商业运行环境和变化趋势,为投资人提供宏观的指导和服务。商业环境的概念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需要引入市场机制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定义什么是商业 ( 投资 ) 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精确地定义商业的概念也是困难的。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学者对商业环境的认识也有差别。简单地理解,商业环境是商业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背景性的环境和运行性的环境。从国际商业的角度,商业环境指一个公司之外的,影响到公司的全部要素之和。为了便于 “ 管理 ” 商业环境,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模型,如国内模型、国际模型和工业模型。 空间性是商业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考虑到有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到整个商业活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商业环境。即使对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的商业组织,由于其业务范围的差异,将形成多个主观性商业环境认知。随着商业目标的变化和商业决策的调整,企业也需要重新调整对于外围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中,商业环境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商业环境的研究,例如全球和国际性的宏观区域、国家和区域性的中观区域、城市和本地性的微观区域,强调的重点往往是不一样的,研究目的也不相同。 研究区域商业环境对于 3 地理信息系统与区域营销战略 简单地理解,区域营销 (place-marketing)“ 理论 ” 主要是从城市规划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相结合而 发展 来的。一个地方或区域,具有一定数量的 “ 资源 ” ,如基础设施、房地产、公园、大学、博物馆、海滩、居民等。区域营销理论将地方或区域资源当作是 产品 ,将这些区域内的投资者、游客等买家当作是消费者。区域营销的发展策略包含两大要素:区域规划、开发和产品营销。区域规划、开发主要是为了改善本地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区域产品营销,一方面着重 分析 本地的市场状况,以市场构成指导地方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塑造本地形象,吸引消费者。区域营销在不同的 社会 背景、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方式和策略。 区域营销作为区域发展策略在北美和西欧的一些城市的实施相对比较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传统的区域营销理论着重从本地角度 研究 区域的 “ 产品 ” 、 “ 消费者 ” 和 “ 市场 ” ,以此作为振兴区域城市 经济 、塑造区域形象、选择样板项目、销售本地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依据。以区域营销作为区域规划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往往有不少误区。第一,将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区域发展策略时,并不容易有效地鉴别区域的消费者,依此制定的目标和战略规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二,区域营销注重本地的发展,往往可能和相邻的区域在竞争方面产生冲突,若多个地区同时竞争相同的资源和客户,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第三,地理的空间要素,虽然在一些区域营销理论的论述中提到,但很少深入地讨论。第四,信息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与区域营销间的关系,也几乎没有理论方面的讨论和实践方面的验证。 地理信息系统正逐渐被营销学接受,成为营销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 应用 到以营销学为基础的区域营销战略中,改进传统的区域营销手段。一方面,地理空间是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krugman 认为 “ 跨越空间的交易存在费用,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 ” ;专长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基于地理位置的人口统计和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市场分析 方法 ,也为商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手段。从地理信息 科学 的角度,重新审视区域营销策略,提供新的区域营销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区域营销理论的不足。 基于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区域营销的 内容 、目标、手段、数据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扩充和提高。如果存在小尺度空间上的人口统计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本的地理区域数据、适当的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和研究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可用来方便地分析市场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形态,从而为本地的设施管理和公共服务 ( 如健康服务、 交通 和通讯设施服务、紧急情况服务、土地利用管理、城市空间规划等 ) 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基于 internet 网络 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打破区域空间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塑造区域形象和组织 “ 促销 ” 。区域营销需要的技术和数据在美国已经基本成熟,低价位的软件工具和空间数据,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很多官方和私人机构的网站上也已经有相当多的数据供应。在 中国 , 计算 机化的数据积累比较少,地理信息系统也相对昂贵,区域营销的手段还比较单一;但随着中国内部和国际间区域竞争的加剧,环境与资源 问题 的突出,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广阔的应用潜力,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4 适应区域营销战略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以广东为例)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如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比较突出,地区经济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持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从区域营销战略的思路出发,本节着重从三个层次探讨适应区域营销战略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 ① 将已有数据资源空间化,建立基于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 ② 建立基于 internet 网络的数据交换中心,供应廉价或免费的空间数据; ③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是区域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传统的社会经济系统,其数据结构主要以关系型的数据库为主,按 专题 和时间序列设计成数据表格,在某种意义上,是将传统的印刷年鉴资料数字化,便于学者统计分析和建立区域经济分析模型。比较新的趋势是(很多国家的统计部门)直接出版数字化的统计和抽样资料,并引入地理空间概念。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概念和应用目的,将这些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框架、方法、模型进行显示、模拟、聚集、抽象、转换。但是,建立详尽的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不仅需要比较多的资源,而且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建立标准化的地理编码,将现有的统计数据和地理数据合成。 建立基于 internet 网络的空间数据服务中心的最终目的,是为各种各样的用户供应廉价或免费的空间数据。建设空间数据服务中心,首先要建立或引用一套空间数据质量标准、交换标准和描述标准;然后在区域性的信息基础设施上建立基于 web 站点的空间数据仓储,使用户能够检索到数据储备,并了解数据的主题、空间范围、质量、版权等;如果有需要,用户还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得所需的数据。初级的数据仓储,主要是将区域性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几种常见的数据格式,存储于 web 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专门网页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再进一步,建立专门的空间数据仓储和数据交割中心,加上比较完备的元数据和目录索引技术 ( 如 ansi niso 的 z39.50 标准 ) ,构成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用户可以使用普通的数据引擎,使用关键字检索所需的空间数据。美国的大多数州已经建成了这样的数据服务中心。更先进的空间数据服务中心,是建立在 “ 互操作 ” 概念上的空间数据的共享、地理信息工具的共享;它的核心内容是分布式数据管理、协同计算,但这种理想的系统仍处于研究和开发的初级阶段。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非常多样化,如 :① 规划用于基础设施、 教育 、研究开发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公共投资; ② 理性地分配 自然 资源和控制土地使用; ③ 服务于商业机会的寻找、筛选和战略决策; ④ 分析人口、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拟市场的空间分割; ⑤ 为商业公司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信息等。这样的应用系统在中国 目前 还很少见或仅是原形系统,如服务于 “ 招商引资 ” 的京九铁路沿线投资环境信息系统。在美国已经有了一些应用的例子,如 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 department of commerce 的 economic develop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用于支持商业扩张和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开发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应用是区域营销战略成功的关键之一。 5 初步结论 面向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很多不能确定的问题。其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空间数据的缺乏和技术推广的困难。在中国,空间数据库的积累比较少,即使有一些数据存在,数据结构和格式也往往难于交换和共享;数据的积累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投资,这与中国的资金短缺相矛盾。同时,设计和实现可运行的、廉价的面向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现有的技术,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前的 gis ,仅只是 “ 界面友好 ” ,不是 “ 应用友好 ” ,只对 gis 专业人员而言具有强大的功能,普通的用户却难于了解和掌握它。面向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对经济的 影响 是长期性的,对于塑造灵活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商业,在组织生产、营销、决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另一方面,它需要高额资金投入,也要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材,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展中国家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几乎还没有启动,最多处于建设初期,空间信息仓储仍有待建立,更谈不上廉价的地理信息供应和地理技术服务。这些都会阻碍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的传播和推广。 地理信息系统与商业和经济 ( 作为一般性的题目 ) 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基于区域营销的经济发展 ( 作为一个子题目 ) ,都是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只是一个初步 总结 ,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地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放飞学生心灵,实现快乐作文是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此,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首先尊重小学生的意愿,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布置作文题目,进行作文写作。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快乐写作。 1.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素材的积累技巧 素材是作文的血液,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写作文时思路才会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小学生掌握积累作文素材的技巧,通过掌握丰富的素材提高写作的质量。学生在积累素材之前,需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从大千世界中寻找适合写作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来衡量素材的可用度。大自然的物理变化和生活中的人情世故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找寻贴合生活实际的作文素材,摆脱在写作时形成“大、空、假”的状况。作文来源于生活,要想提高作文的质量,写出让老师拍手叫好的作文,就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和学习中有目的并且有计划的观察、思考和总结。除了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素材。书籍是知识的储存地,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和书中的先贤名家对话,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而且,在书中存在很多优美的语句和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学生可以选择性的进行摘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勤练笔的良好习惯,在今后可以节省写作时间,在考试时形成绝对优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每周分享自己总结摘抄的优美语句,还可以通过召开阅读演讲会的形式,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而不断的积累作文素材。 2.激发学生开展语文写作的兴趣热情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规定了具体的写作时间、写作主题和写作题目,除了这几点,再也没有与学生进行过多的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写出的文章大多是无病呻吟,毫无章法可言。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讲解具体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强烈的表演欲望,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模仿着写作。例如,在人物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对要写的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在课上表演人物的生活细节,台下的学生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描写片段。教师可以结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创设以“背影”为主的写放飞学生心灵,实现快乐作文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农兴小学徐国荣作主题,让学生在课后观察人物的背影,并且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除了创设具体的表演情境,教师还可以创设音图情境,通过音乐和图片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作文,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侧重鼓励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闪光点和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小学生层次性比较明显,对于一些差生,教师不可以做太高的要求,应该引导差生一步一步的进步,认真观察学生写的作文,对写的好的句子和词语用红笔勾画出来,并且给予评语,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愿意不断的努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创设布置作文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作文布置形式,用反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文章的内容?选取何种类型的素材?通过提问可以调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快乐写作。 3.创新评改小学生作文的角度及方法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限的,在初次写作文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作文评改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重视这一环节在增强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方面起到的作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侧重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写完之后评改的次数很少,这种方式只会造成学生的写作能力止步不前,严重束缚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小学生作文的批改,丰富作文批改方式,可以在批改的过程中画一些幽默的表情,说几句鼓励的话,这样,小学生在收到发下来的作文之后,看到老师的评语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评改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也可以消除学生抵制写作文的情绪,让学生修改、重写作文时不再认为是对自己的惩罚,而是新的挑战。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讲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教师在批改作文过程中需要认真总结小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讲解,并对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进步情况,酌情予以加分。在评改作文时以“尊重学生”作为评改的出发点,确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快乐的写作,放飞学生的心灵。总而言之,快乐作文,放飞学生心灵,不让作文成为一种负担,这是新课标对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要求。作文语文教师,需要以“尊重学生意愿”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小学生的意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把写作文当作一种乐趣,爱上作文课、爱上写作。 作者:徐国荣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农兴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界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也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校也适当地增加了小学作文训练的课程,总体来讲,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在呈发展的趋势。 一、目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小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学校及家长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就。但是,调查也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一面,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作文很难写,作文课堂上,很多学生提不起对于写作的兴趣,有的小学生甚至惧怕作文课,认为作文课堂上,教师过于严肃。同时,教师对于小学作文课的态度也较为夏季,多数教师认为小学作文课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方法也不是很规范科学,对于提高学生能够的写作水平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综合上述的调查情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其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仍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你作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与读者沟通,而在我国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和学生未意识到的此项目的。小学作文和其他文章一样,学生希望通过作文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教师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强调写作的方法,忽视学生情感与兴趣的影响作用,这是我国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之一。第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明显,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展现的不再是简单的童趣,他们的写作思维已逐渐成人化,但是,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语言的组织能力仍处于成长阶段,因此,成人化的思维方式阻碍了他们实际写作能力的发挥。鉴于此类问题,社会各界应该予以重视,努力营造一个应该属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第三,学生能够上课缺乏主动熊,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师生在作文课堂上的互动少,学生由于畏难情绪的影响,写作课堂上经常出现焦虑的症状,严重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枯燥乏味,上课时,过于注重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的讲授,忽视小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以上几点是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我国的教育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应对,努力提高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水平。 三、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小学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以后初中和高中的作文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提高小学生动作文水平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针对不同的写作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情景式、演讲式、故事式等。第二,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词汇的积累,不同句式的运用,以及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教师只有将这些关键因素有效地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教师的作文评价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进行点评,以积极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教育界对此应该给予特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写作思路。笔者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水平会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李汉宝 单位:山东省沂南县张庄镇中心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其中作文教学又是重中之重,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基础差,阅读面窄,另一方面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有限,孩子得不到更好的教育支持。虽然现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城镇学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对于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想办法,加强孩子的写作能力,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具体怎么做,我在此就自己的一点看法做一下阐释: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教育设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育信息也往往比较滞后,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会采取“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陈旧模式。而新课程标准却要求孩子在作文时要观察实际生活,贴近生活,有自己丰富的情感。所以面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必须探究出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具体策略 1.打开思维,拓宽视野 作文不是“说大话”“记流水账”,而这正是农村学校的孩子常常出现的问题,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教育手段,比如多媒体,激发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以直观的感受,引入和作文相关的情境,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视野,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 2.以情为线,以评语引导和激励孩子的写作 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往往会使得他们对情感表达更为迫切,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情感的宣泄口,而写作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在日常作文评价时,教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评语给予重视。作文评语要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要针对学生作文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同时要善于抓住作文中的“亮点”,点燃学生写作激情,要在评语中体现人文精神,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还要严肃认真地书写,用美好的语言和隽秀的文字发挥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当然,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如能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将新旧作文教学方法交叉运用,使用既定合适的作文教学方法,既注重孩子思维的发散,又以美育方法渗透,同时贯穿爱的主线,他们则可以写出立意新颖、生动有趣、形神兼具且真切动人的优秀作文,并以这样的写作思维促进学生触类旁通、学人做事. 作者:金飞青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阮市镇杨梅桥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1.想象力在写作中的意义 根据小学生的特征,他们拥有着活跃的思维,他们往往不会“按部就班”地来考虑问题,但正是由于这个特征,使得小学阶段成为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阶段。想象力可以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描写事物有关的作文,大部分小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表现的十分积极,这就可以看出想象力可以使得小学生更好的表现自己。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想象力,可以拓宽了其思维空间,将平常的事物写出不同的感觉,充分的实现了新颖性。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大部分文学成功人士,他们都具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从写作手法上就能够看出作品是出自谁的手笔,这个与想象力息息相关的。同样,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其具有更加宽阔的思维,可以做到不断创新,在写作手法和思路必然也会更有自己的特色,在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时代,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想象力在其中显得至关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必须经过不断的积累与练习,才能真正地掌握写作技巧。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技巧并不是最关键的,好的文章有其真情实感,小学生像一张白纸一样,想要培养其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种,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情都恩能够激发起写作的欲望,从而写出好的文章。因此,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2.小学语文作文中培养想象力的策略 2.1培养观察能力,启发想象 想要写出好的文章,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小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心去感悟等等。并且还应当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不然学生就很难写出有感情的文章。比如,老师在要求学生写《校园里的菊花》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细心观察菊花,让学生用心感受菊花的香味与气质,从而帮助小学生写出好的文章。 2.2结合生活实际,激发想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也有待改进,需要充分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的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对外界的事物具有强大的好奇心,通过培养小学生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充分激发出小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写作的方法把他们认为感兴趣的时期记录下来,给人新颖、活跃的感觉,再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与鼓励,可以使他们喜爱写作,从而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充分展示其个性,小学生在对待每个作文题目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比如小学生在写“我的某某”时,不同的小学生会想到“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机器人”等等,小学生对这种作文题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不会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模式,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2.3精心设计作文题,培养想象 小学生思维活跃,活跃好动,对身旁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倘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去激发出他们的写作灵感,可以更好的培养其创新精神。小学生对童话、想象之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因此老师可以从童话故事开始培养其写作兴趣。比如《会说话的狗》、《流浪的鱼》等,这些作文题目具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并且想象力丰富,可以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4巧妙借助图画,创设想象 小学生对于比较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当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向小学生展示有趣、美丽的图片时,往往能够完全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小写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画来帮助小学生进行想象。比如,老师可以向小学生展示一幅动物卡通的图像,学生看到之后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老师向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小动物都在干嘛呢?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其写作水平。 2.5通过情感体验,活跃想象 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对知识的积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培养其想象力。比如,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多阅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了一下作者的写作情感,观察一下作者是如何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写作手法等等。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多写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类似的文章,让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到父爱母爱的伟大,这样不仅能促进小学生感悟情亲,还是促进其写出好的文章。 3.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因此老师应当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深入研究出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十分活跃的时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着重培养其想象力,提高小学生想象力以及写作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作者:杨西容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金泉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作文教学论文 1.作文的命题更加科学化生活化 作文的命题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使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认真的研究小学语文的作文命题。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于社会的认识太少,并不能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很多小学生反应在写作的时候都是无话可说,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的时候尽量选择生活化的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的质量。写作课堂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师要引导着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表达真实感情。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让学生能够认真的观察生活,找到生活中的精彩故事,更好的进行语文的写作。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要注重培养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能够对事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作文的深度。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成长经历选择,对于城市中的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大多是比较先进的,因此就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命题作文,“大汽车的重要作用”,而农村的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所以教师就可以进行“做饭的妈妈最美丽”这样的作文命题模式。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制定合理的作文命题,可以选择“我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这个小动物我最喜欢”等这一类的开放性命题,学生的思维比较宽阔,选择也更多。例如,教师在小学五年级的作文题目中,“我们生活的庭院记载着成长的点点滴滴,原来的秋千已经推了颜色,原来高不可攀的桌椅已经变得这样矮小,原来的小鞋子小衣服也成为了甜美的回忆。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承载了我们的成长?请选择一个,题目自拟。” 2.增强学生日常的阅读素材积累 学生想要写好了作文,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生活素材,素材是作文的骨血,只有合适的作文素材支撑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寻找生活素材,细心的观察生活。作为素材的来源非常多,在生活中可以将日常的事件积累起来,作为作文的素材,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还要鼓励同学们拓展阅读量,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包括大量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因此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作文课堂教学的需要。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推荐很多的课外优秀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认真的阅读这些优秀的中外经典,从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其次,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好词好句,在阅读中将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和精美的词汇收集起来,还要经常的翻看这些摘抄,做到孰能成诵。教师还要鼓励同学们将阅读中的体会写下来,毕竟只有写下来的感悟才会更加的深刻。在进行课外知识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同学们积极地理解经典中的场景,能够有自己的审美意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推荐的优秀经典书目一定要仔细的筛选,符合小学生的知识层次。推荐的书目不仅要有中国古代的优秀经典《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还要有外国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悲惨世界》等,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就能够提高对人物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在作文的过程中就可以合理的使用进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教师尽量的选择一些简单的书,例如是《弟子规》《三字经》等,在高年级学生中,就可以提供一些高难度的书,《论语》《资治通鉴》等,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3.学生要多多的进行写作的实践 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合理方法还是积极的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只有多多的进行写作训练,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方法,提升写作的能力。小学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在日记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每天在睡觉之前的半个小时,回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记录,也可以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描述。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就会这样写道:今天天气非常闷热,天上的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空气很闷热。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我知道这是要下雨了。我早早的将外面的被子收了进来,趴在窗台上向外看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蜘蛛在结网。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原来在它的旁边还有一个平面上的蜘蛛网,现在它正在织的网是竖直的。下雨之后,我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屋外,发现横着的蜘蛛网已经被雨水打坏了,而这个蜘蛛正在这个竖直的网上悠闲的呆着,这个竖直的蜘蛛网还是好好的。于是,我就学会了看蜘蛛网识别天气的能力。学生的这个作文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细心观察,体现了学生的细心,这样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细心的观察生活,在生活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秀的生活素材。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方法,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作文的真情实感。 作者:周丽萍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生本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1.生本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 作为教育思想与方式的一种,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生命和学生为本。在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就是语文,该科目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就是作文教学。因为我国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以考试中的给题作文为主,经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与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要求并不适应。生本教育并不提倡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与考试负担,反而要求尽量不干扰学生的成长,使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应将生本教育理念贯彻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生本教育的策略 2.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许多学者都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就说明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必须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体会写作过程中的乐趣,能够乐于写作、享受写作。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爱好、喜欢的事物,而培养兴趣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即教师需秉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布置手抄报任务、将学生优秀作文选登在黑板报中、让学生对比自己修改前后的作文、在课堂中评点课文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写、愿意写。 2.2联系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大部分只是平淡的流水话,没有融入创新因素,而且组织语言时还经常十分混乱。另外,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过于片面,只让学生以范文为样本“生搬硬套”,希望其写作水平在模仿中提高,没有做到将学生作为主体。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其思维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领略自然的美感,体会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作文。比如在写《美丽的春天》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下时间去公园、家中的庭院、街道旁等观察春天的美景,蒙蒙的细雨、发芽的柳枝、绿油油的小草等等,并将这些景色生动、形象的描绘在作文之中。这种与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细心观察社会和生活,写出生动丰富的作文。 2.3在作文教学中结合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在文化熏陶下提高其审美情趣,从而储备大量知识,提高其作文写作能力,它也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将生本教育引入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以学生的个性为依据,选择与其年龄阶段和兴趣相符合的范文,并鼓励其阅读。阅读不仅启发学生的智慧,还可以启迪其心灵,引导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就意味着没有完全发育的心理知识,对作文也很难产生兴趣。缺乏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学生就很难顺利完成写作,只有具备了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才能逐渐培养表现能力。小学生通常没有条件和能力来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不过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能够使学生获得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的机会,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写作欲望也会更加强烈,鉴赏能力提高,积累大量美词佳句,写作时也会更加规律。例如为学生挑选《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爱的教育》等书籍,首先让学生模仿文章的语言或格式、结构等,但只是为了拓宽其写作思路,而不是单纯的抄袭,掌握相关方法后应鼓励学生创新,采用多个角度去描写自己的故事。例如,本来是“顺序”的文章,可经过修改采用“倒叙”来叙述,又或者进行“插叙”,通过不断练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 2.4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著名作家虽然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很高的写作能力,但是仍然会反复修改、推敲自己的文章,从而保证文章质量。例如《棠棣之花》的完成花费了郭沫若二十五年的时间,而《安娜•卡列尼娜》也用了托尔斯泰五年的时间,一些章节的稿本甚至多达十几种。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实行生本教育时需要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养成良好习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教师应使学生形成习惯,自行修改作文,并持之以恒。因此教师应秉持生本教育理念,告知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多夸奖学生,避免学生感觉受到强迫,出现逆反心理。学生修改作文后,教师需加以肯定与鼓励,使学生自信心增强,逐渐形成自我修改的习惯,作文能力提高。 3.结语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由于小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少,观察能力不强,组织、驾驭语言时也具有一定困难,常常导致其作文水平低。同时,其作文中经常存在许多错误,教师修改时也无从下手。因此,为了使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需要将生本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调动其写作文的兴趣,培养其创作精神,使学生享受学习。 作者:卢海林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坎北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想象能力培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意义 1.1形成学生的写作个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个性化教学也是目前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想象能力是独特、个性和不能被替代的,因此,学生形成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想象能力是促进学生写作个性和写作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1.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想象能力是促使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泉。学生想象能力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感悟得到的,语文写作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体会融入到写作中,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为学生营建积极活跃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氛围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时,首先需要为学生营建一个积极活跃和自由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创造性,并能够大胆的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想象和思维的自由发挥。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能力水平,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学生能够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刻舟求剑》这一课后,鼓励学生自由组合交流,发挥想象,假如你在江中遇见了这个丢剑的人寻剑,会怎样告诉他这个道理。 2.2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基础 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有了根据思维发展才会有动力和根基。一个方面,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要以生活体验为想象基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家生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就能够迸发出想象的火花。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生活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和不同的事物,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想象基础,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公园里花坛上的各种花朵,通过看它们在风中摇摆的形态,想象一下花儿们在谈论着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写成作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以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基础。科学知识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总是让人心驰神往。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科普视频以及参观科技馆等,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学生想象的基础。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认识的加深,学生就能够初步形成基于靠科学知识的想象能力,教师再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拟定作文主题《未来的房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描绘出我们未来的房子具有的特殊功能。 2.3进行科学的想象能力培养训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文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学文章进行续写。续写文章要求学生首先要对原文有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章进行续写。学生在学习完课文知识后,对原文的认识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续写文章就是要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挥想象构思成完整的故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扩写。扩写文章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能力,活跃思维,充实和丰富原来的文章。学生在扩写时可以将新的元素融入文字,并且是在合理的想象后写出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总结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写作环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基础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想象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有效性和语文写作教学的高效性。 作者:张蕾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现代农业园区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一、留心生活中的事物,积累写作的素材 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作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所以当教师给他们一个作文题目时,他们往往不知从何写起。要想让学生文思泉涌,首先要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进行亲身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还可以让写作充满真情实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以下方式积累素材: 1.通过课本中的知识积累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时,要及时记到笔记本上,并且要经常翻看,巩固记忆。学生掌握了这些词语和句子,以后写作时用起来也会更加灵活、方便。 2.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学生在日记中所记叙的内容都是每天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所表达的情感也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使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还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 3.以复述的方式让学生积累素材。当学生学过一篇课文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学生在复述之前,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段意并且理清思路,列出复述的提纲。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有些学生很注重素材的积累,但是到写作时,仍然不能灵活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素材,或者能够运用但是运用得不够准确,与文章的主题不符。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学生对素材的整理能力不强,只重视积累,不重视应用,不能把积累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只有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各类作文,让学生将不同的素材运用到不同的作文当中,以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利用充满趣味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后写一篇文章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并对这次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 2.采取激励策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激励的措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定期选出优秀的作文,并设置名次和获奖等级,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不仅能使获奖的学生感到自豪,还可以激励其他学生。 3.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互相评论作文,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学生在互相评论中增加写作兴趣,并提高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1.教师可以专门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遇到好的句子和段落时,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的感受,并对阅读内容进行评析,借鉴其中精彩的语句。这样既可以增近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 2.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阅读训练。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表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打分,评出胜负。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使心理得到满足,树立学习的信心。 3.将书中的内容改编成剧。在课外阅读中会遇到很多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教师可以将文章改编成话剧,让学生作为演员参加表演,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为学生自主写作积累了素材。 五、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文章 每个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能力的不同,写作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当学生的文章写得还不够好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将他们文章中的不足之处指出来,并对不足之处进行点评。点评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感受,尽量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师详细点评之后,可以让学生再将作文重新写一遍,并把教师的点评融入到作文中,以提高学生对这类作文的写作能力。 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安排口头作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为学生安排口头作文。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多给性格内向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他们刚开始可能会因为紧张表述得不够流畅。这时教师不能斥责他们,也不能因为他们说得慢而显得不耐烦,而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允许他们思考一会儿再说,并且教师要耐心倾听,最后给予他们一些建议。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安排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为学生安排口头作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者:任凤英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潘庄镇潘庄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概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注重学生的习作素材的积累 “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注重积累,写作也是如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去阅读。想写好作文就需要积累许多材料,如积累感情,积累结构方法。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多读书,做读书笔记。同年级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爱看书,可见,多读书能积累丰富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对生活素材的积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用日记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比如旅途中的美丽的风景可记录下来,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可以写下来。如《校园美景》,先让学生仔细去观察整个校园,认真记录下校园的美景。又如《我爱家乡》虽然“家乡”一词对于学生早已是烂熟于心,可要用文字描绘家乡的美,用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爱,学生无从下手。于是我组织学生在校外郊游,到乡村去捕捉素材,并用笔记本进行记录,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指导者和责任者,我们必须经常性、坚持性地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现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记得还有一次在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残疾人》的作文时,我心想这一命题似乎离学生实际较远,因为他们都是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正常人,怎能具有残疾人的切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呢?于是课上我开展了“我是残疾人”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或是蒙上眼睛来写作、贴鼻子,或是堵住耳朵来与人交流等等,通过学生真真切切的经历来体会残疾人的痛苦和不便,从而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真实的情感基础。 二、注重小练笔 我非常注重学生课内的小练笔训练。比如我在教学《新型玻璃》后有个小练笔是运用所学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东西。学生都带来了心爱的玩具,非常开心地向同学介绍了他的玩具并记录下来。课内这些小练笔贴近生活,贴近课文内容,既达到了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我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写日记。我觉得写日记有这几点好处:第一,督促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入观察,积累知识,思考问题。第二,能让学生热爱生活,主动去建设生活,培养开朗、活泼、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品质。第三,丰富词汇,发展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日记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记下当天发生的事,记录成长历程。心情不好的时候写日记是个很好的倾诉方式,还可以锻炼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要用心引导学生爱上写作。春天,百花齐放时,带他们去欣赏:夏天,荷花满池塘,带他们去观赏;秋高气爽时,看果园中的果实:寒冬腊月、雪花飘飘,让他们滚雪球、堆雪人。只要教师用心诱导,耐心指导,时间长了,学生就能自己去把握。当然,写日记要持之以恒。只有教师重视了,学生才能用心去写。 三、注重激励学生 小学生心理敏感,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每每作文本发下来,学生总是兴味盎然地翻阅老师的评语。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好作文评语,将习作评语打造成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演绎成传达无私之爱的通道。我们在阅读学生习作的时候,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不要太挑剔习作中的一点点小的失误。作文评语要做到不形式化,不教条化。让学生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鼓励,从而让学生爱上写作。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只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以学定教,必将让学生真正爱上作文。总之,小学生习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进行作文创作的起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试着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扩充写作素材,坚持多读多练,优化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作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身心、彰显个性的乐园。 作者:李月秀 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希望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索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国家和社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搞好作文教学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所以说,作文教学,要从小学抓起。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如此,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着力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以作文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写作水平,从而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阅读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作文教学不单单是作文本身,是语文教学整体的一个体现,要做好小学作文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会写,还要让他们学会读,从阅读当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阅读当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从阅读当中拓宽自己的视野。众所周知,在写作当中,找好合适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胸中无墨水,写出来的文章也只会是流水账,小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刚刚开始接触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做好写作,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有血有肉,从而为今后的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目进行阅读,从这些读本当中,学生可以找到一些写作的素材,例如,幼鹰在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和垂死的磨练之后才能达到搏击长空的境界,而蚕蛹也在不断的积累当中破茧成蝶,成为美丽的化身,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都是从阅读当中获取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了这些写作素材,才能使他们的文章言之有物,不会显得非常的空洞。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对来说都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所以,教师在帮助他们选择书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难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理解,同时,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读明白、读进去,并把他们在阅读上所获取的知识和灵感应用到写作当中。所以说,在小学的语文写作教学当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教师要着力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清楚的发现,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写作,在课余的时间通过写日记、写周评等形式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而有的学生,对于写作是不屑一顾,连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都有困难,就更别提完成额外的作文任务了。所以说,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理解写作、爱上写作,进而将自己的所思、所悟、所见、所闻、所感都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对于他们的语文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生活是一个很大的素材,并且,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话题是比较有兴趣的,例如,我们可以以《我的母亲》为题目,让学生写一写在日常生活当中与母亲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他们与母亲的关系更加融洽。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宠物,例如,小狗、小猫、小兔子等等,这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素材,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写作,是比较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在他们写作的过程当中,教师不能闲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处于小学阶段,对于作文也是刚刚接触,如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他们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当中,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目前,写作形式单一、写作内容空泛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可供选择性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作,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大都处于6-13岁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针对这个特点,教师万万不能在教学过程当中限制了他们的天性,而应当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进行创作。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们也曾经学习过,在不同的角度下,画出来的杨桃是不一样的,在特定的角度下,画出来的就是五角星。这对于作文教学来说也是适用的,对于一个主题,每个学生的理解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不一样的,作为小学教师而言,我们要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文的题目,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对于学生的更好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阅读启发、情感激发、综合培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写好作文。 作者:高照 单位:江苏省高邮菱塘回族乡回民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 【摘要】在21世纪,各类科技迅速发展,科技随着各类技术的不断成熟运用于各大领域中。在教育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在近几年也逐渐得到广泛运用,20世纪9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初步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广播教学的出现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但由于教师技术的不成熟以及设备成本高导致现代信息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及教师对计算机缺乏相关的操作培训,导致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不能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甚至拖慢了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的状况,本文便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例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软件相结合的技术的总称,在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软件、flash、Photoshop、几何画板、绘图软件这几种,另外还有很多软件教师只有在特殊教学环境下才运用。如在教数学空间几何时运用3D建模软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写作,并且帮助小学生解决写作经常跑题的困难,加强学生的素材积累,故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像、flash动画进行教学。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方法、时间,并且在运用过程中教师首先便是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然后在运用教学策略辅助教学。 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写作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字词积累,以及能灵活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以及对情感进行表达,要求学生有着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作是教师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同时写作也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难点。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着畏惧心理,学生潜意识中便认为写作是一项极难的任务,从而导致学生不敢于去写作,甚至有些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抵触心理。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克服心中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进行写作。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然后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击破学生对写作的心理防线。例如教师在写作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播放一个与哆啦A梦有关的视频,通过哆啦A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在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观看完哆啦A梦后发现哆啦A梦有着很多奇奇怪怪的,拥有特殊功能的物品,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会有些什么样的物品呢?”,通过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写作 小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不能把握好作文总体,并且时常会出现跑题的现象,这是学生对主题分析不当以及在写作前没有明确自身的写作方向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分析主题,明确写作方向以及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让学生懂得作文表达仿佛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在确定一个主题后便可以在课前设计多媒体课件,然后在写作课中先根据多媒体课件对写作主题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课件的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主题“乐于助人”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先播放一个视频让学生感受乐于助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品质,然后再设计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讲述自己乐于助人的经历,以此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 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是教师教学的难点,素材的积累不能单凭摘抄好词好句,若只让学生单一的对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对学生素材的积累起不到具体的作用,学生在写作时仍不会灵活运用这些素材。故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素材,然后将素材真正的纳为己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flash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积累素材,flash动画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动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素材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守株待兔”的flash动画让学生理解守株待兔的意义,并且教师根据动画对这一寓言故事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一故事的寓意,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一成语。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辅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克服对写作的畏惧心理;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写作主题,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以及加深学生对写作技巧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是极为顺速的,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新型的信息化的教学课堂,教师要时刻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心态。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学习,根据教学经验以及新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完善,一定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多元化的人才。 作者:高琦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西横街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整合措施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他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将两者进行整合,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对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整合路径;探析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写作则是他们利用所拥有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手段,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都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仟务。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着重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技巧,而探索出一条阅读与写作的整合路径,将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教学目标相同 阅读教学的着重点在于通过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作者表达感情所用的表达手法,而写作教学的目标与其完全吻合,着重点在于作文要怎么写,要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手法,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过程相吻合 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过程也是相吻合的。阅读考察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文考察的是学生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和分析,二者都是在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思考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写作技巧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文章的阅读,学习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在表达情感时所运动的表达手法,这些都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文章中的事迹也可以用作写作的素材,为文章增添一抹亮色。阅读的文章越多,对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也会越大,也会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下笔如有神助。 (四)写作教学能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阅读的积累,同时,一个在写作中能细腻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一定也是棒的。只有在阅读理解中多多揣摩,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手法,学会将作者的方法转变成自己的,作文水平才能大大提高。由此看来,阅读与写作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想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就要将二者整合起来,共同提高。 二、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阅读量远远不够,缺乏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LL乏是当前小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也是最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小学生阅读量远远不够。没有充足的阅读量,也就无法为写作积累素材,写出的文章就比较空洞,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大众熟知的事例被反复引用,毫无新意。 (二)一味地模仿,缺乏创新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还较为简单,接触到的东西也十分有限,因此作文的情感表达就受到了限制,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学生借鉴、学习。学生在拼读文章时,不能一味地模仿范文中的作者写法,也要加上自己的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所有同学都只是一味模仿,没有创新,那么范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功亏一签。 (三)文章缺乏真实性,不生动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现在的教学将实践课堂看的并不重要,还是以室内授课为主,而写作方面尤其是写景的文章,需要的是带领学生走出去,只有切身见到的景物,他们才会有较深的感触,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没有见过大自然的学生,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就停留在书本上、电视上,写出的文章十分死板,缺乏生机。由于他们所接触的内容高度相似,就导致写出的文章重复率很高,而且没有真实性,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整合措施 (一)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写作打好基础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积累素材不够,词汇量缺乏,写作业就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素材的积累,名人事迹、好的句子、好的词语多抄多背多品味,都会对以后的作文写作提供很好的帮助。长期的阅读。长期的积累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语感,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写作就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二)加大阅读量,多模仿多创新 刚接触作文题材的学生很难下笔,也没有自己的风格,这就体现了模仿的重要性。学生要加大阅读量,其中典型的文章就可以拿来当做范文进行模仿,按照范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样起不到仟何效果,而是注重方法的模仿,将它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特色,长此以往,写作能力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拥有良好的习惯对阅读和写作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一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中注重积累,多多思考,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能娴熟的将学到的积累到的素材应用到作文中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养成了这种习惯,每读一篇文章,都会有极大的收获。而形成的良好习惯,也会提高他们对语文阅读和写作的热爱,提高创作激情。 (四)丰富学生的情感 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注重情感,感性大于理性。阅读与写作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主题,言之有理即可,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着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观念。感情越丰富,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具有生机,更能走进人的内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关系密切,不可分割。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而写作则能够加深阅读理解,深化阅读能力。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效的整合起来,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作者:吴晓莉 单位: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中心小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与措施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其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作文指导要关心学生内心需要,还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要经常给学生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应对措施;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课程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小学语文作为三大基本课程之一,在小学的课程教学当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语文作文的教学问题一直是许多教师持续探索的,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通过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以及应对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 一、小学语文传统作文教学之误区所在 (一)教学目标的混淆在小学语文的传统作文教学当中,有两个教学目标的混淆,一是究竟要进行“作文”教学,还是要进行“写作”教学,从教学上来说,作文是有一定的固有格式的,而写作又讲求大胆创新与灵活。因此究竟要先让学生掌握作文能力还是写作能力,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二是作文教学究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关于作文的能力并取得优秀的成绩,还是为了通过作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乃至为人处世。虽然这两点并不矛盾,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明明可以并重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许多时候二者无法做到统一。(二)作文教学的教与学颠倒从教学主体角度讲,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学主体是教师与教学的知识,而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有问题的,非常容易发生教与学的颠倒。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把控不是要教师以一种上位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而是要把握课堂的节奏,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氛围当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的压迫学生,对学生进行诸多限制,对于学生的管束刻薄且严厉,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害怕教师,从而害怕接受知识。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难点所在 (一)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匮乏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其所储备的语言与文字都相对比较匮乏,而写作所需要的知识储备量与语感等都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日常的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单调缺乏新意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现象,教师要正确看待并加以解决。例如有时候写环境描写的文章,许多小学生在描写鲜花的时候,最常用的词语就是“鲜艳”或者“五颜六色”,这种描写固然是没有错误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这样描写,就显得其作文没有新意,语言文字匮乏。(二)小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尽管所有的孩子都不缺乏想象力,但是许多时候,小学生的想象力并不能正确地运用到写作当中。尤其是许多孩子即使有一些关于想象创新的东西,也束缚于作文的格式限制,不会将其加入到写作当中。例如有时候小学生跟着父母看电视,看到武侠片的时候会幻想自己变成武林高手,但是这种想象并不合适应用到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当中。所以说,想象力也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这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三)小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段还处于一个爱玩好动的阶段,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写文章。写作是一个相对比较需要耐心的事情,尤其是要写一篇优秀的文章,更需要对于文字的精雕细琢,这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小学生对于写作很多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写作兴趣就会减少。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解决方式 (一)丰富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由于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量过于匮乏,导致其作文缺乏词汇使用,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一点,要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着重强调,并且加以科学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平时上语文课的时候,讲到《海底世界》这一课文时,因为这篇课文中好词好句较多,所以可以在安排学生预习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另外,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丰富小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二)通过多种办法丰富小学生的作文想象力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果教师的课枯燥无味,那么自然可以想象到,上这样的课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毫无兴趣,提不起想象力。另外,还是要鼓励学生多积累,多阅读,增加阅读量的基础上,想象力自然也会得到培养。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贴近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写作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作文中许多精彩的点和段落许多时候是来自于生活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善于观察人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写作灵感,作为教师,应该多带学生脱离课堂的束缚进行深入生活的活动。例如,可以带学生进行室外课来一堂写作写生,带学生到户外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然后让学生用文字将所见记录下来。尤其是在进行写景类的作文写作时,带学生出去观察大自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例如可以带学生到公园,将学生分散开来,观察不同的风景。(三)以写作养写作所谓熟能生巧,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只靠想象与积累,它终究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当中的。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写作课程都有其自身的频率,要综合考虑到课程安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因为训练写作能力就过度的安排学生写作文。那么要如何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除了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主写作的欲望外,写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日记是一种短小的文体,写日记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负担,其次,日记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记录的习惯,让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缜密细心。但是写日记对于学生还是会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建议教师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以寒暑假作业的方式为学生安排日记的作业。 【结语】 综合分析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就其本质来讲,关键还是在于两个点,一个是关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一个是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于一件事有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自发的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有动力,更加用心。所以教师要重视其兴趣的培养,不能一味地把目光着眼于成绩上,过度重视成绩只会使教学过程本末倒置。 作者:吉士美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论述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的开展,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良好的作文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普遍较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感染力。通过实际教学研究,总结了几点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也比较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高,对语文写作提不起兴趣。由于小学生平时的素材积累比较少,学生的阅历也不多,写出的文章缺乏新意,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下面介绍了几条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途径,希望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语文作文课不感兴趣,甚至对作文课有恐惧感。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难提高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课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先进技术设备,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等优势,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富有动感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到语文作文课堂。例如,教师让学生描述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小动物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学生对小动物有了大概了解,学生观察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小动物的了解写文章,这样学生再写作时就有话可说,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另外,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的养成,对于语文作文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多利用童话故事来进行作文指导,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放飞学生的想象,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在进行童话作文写作时,童话作文的写作范围试比较广泛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改编,学生的真实感受都表现在了作文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写作时学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另外,由于童话写作与其他的作文不同,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童话写作的构思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运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 三、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炼素材 作文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离开生活的作文是空洞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炼素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的观察,并用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比较好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如一些文体活动,学生参与或观看的过程也是比较好的作文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比赛,学生比赛前的准备阶段,比赛的阶段,比赛结束阶段,以及比赛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等,学生对此的感悟都比较深,在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并且也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立足于生活的作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是语文作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感受作文的魅力,并将自己感兴趣或自己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课下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基础,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学生也可以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这样学生写作时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给学生推荐比较优秀的课外读物。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比较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积累作文素材,并将这些好的句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作文鉴赏教学 1.鉴赏课文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鉴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主观感知能力。例如,学习《最大的“书”》一课时,这里所讲的“书”不是我们平时学习阅读用的书,作者将自然地理情况比作了书,人们在进行自然地理考察时就像在读一本书。这篇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这本大书描述出来,作者的写作风格比较独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达到学习借鉴的目的,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鉴赏,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2.鉴赏优秀作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比较优秀的文章,然后让学生欣赏作品,分析优秀文章的特色部分。并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分析比较,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习这些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对于《一次难忘的经历》这篇作文的写作,教师可以从中选出语言表达顺畅、结构清晰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让学生逐渐明白优秀作品的靓点出自哪里,这对学生的写作是一种较好的引导过程,学生对这样的写作方式印象深刻,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精心批阅作文 作文的批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作文修改的过程,实际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过程,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修改作文,这样就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作文的修改,作文批改方式有多种,教师将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指出来,让学生课下完善作文,也可以师生一起批改,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作文,发现其中的缺点并进行修改,这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进而有效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七、结语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小学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逐渐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的真情实感体现在作文中。总之,小学语文作文的创新,还需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教学要以最适合学生写作的方式进行。 作者:张艳平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二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微课”资源的选择和应用关乎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文时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主要也源于小学生缺少对身边事和物的观察和领悟,因此在语文写作时觉得没有素材。“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2小学语文作文传统教学与微课模式分析 语文作文是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教学活动,它应该能体现出小学生的内心思想和自我。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通过优秀作文分析、写作技巧传授等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都缺少灵气,内容大多是陈词滥调,或由优秀范文语句堆砌而成,小学生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童趣无迹可寻。当写作时,小学生往往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凑字数。长此以往,小学生会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对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必定产生消极的影响。小学语文作文微课,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定好教学主旨,然后将教学内容与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结合起来形成PPT或者微视频,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等方面。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枯燥的语言以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于小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说,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作文写什么”的难题。因此,教师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需要下足功夫,鉴于微课的时长有限制,其教学主旨必须明确,且能凸现重点和难点,一些综合素材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3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 选择语文教材内容作为微课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精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微课素材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小学语文教材有的语句生动地刻画出人的神态、动作,有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动,有的是对环境、季节的形象描述。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这些素材进行归类设计,辅助以音乐、图片、情境模拟等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针对教材中一些比较好的课文,教师在进行完课文教学后可以把其设计成微课,让小学生根据原文续写、缩写等方式来加强他们的写作功底,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微课资源开发途径。将小学生活动视频作为微课素材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课间休息、活动课、体育课中,他们总是愿意投身到有趣的游戏中,尽情地展现他们的童真和欢声笑语。此外,学校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歌唱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无疑是教会小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便携式的设备,将小学生参加活动的这些瞬间录制成视频,通过剪裁后作为微课的视频素材。在微课中将这些活动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此时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用语句进行适当的表达,锻炼他们的文笔。例如,在播放拔河比赛视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获胜一方和失败一方的表情、动作和潜在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写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动笔。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能仅局限于视频记录,更应当注重实际生活中点滴细节的观察。当然,为了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教师可以为视频适当地增添一些艺术文字、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结合小学生活动的视频微课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细心观察人物、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为小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感受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乏一些关乎自然美景、季节的题材,由于小学生的阅历还不够丰富,很多人对下雪的冬天、炎热的夏天观察不细致,他们在写作时的思维往往也只能局限于读到的范文、平常电视里的场景。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每个季节的特点、季节的变换呈现在微课中,让学生对每个季节有切身的感受,包括:冬天飘落的雪花,结冰的河水,穿着厚衣服的行人;夏天的蝉鸣,炙热的太阳;秋天飘落满地的黄叶;春天清脆的鸟叫声,新鲜的种子在发芽……将这些场景以图片、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配上适当的音效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感觉在经历季节的变换。教师引导学生将每个季节的特点以及他们对每个季节的感受用文笔表达出来,学生在如身临其境后也更加愿意用文字来抒发情怀,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将学生的实践经历作为微课资源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的年纪还小,他们的作文素材更应当从生活实践中获取。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多去亲身实践,如帮助妈妈做家务、扶老人过马路、多读些名人轶事等,并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他们的感受。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就可以选择性地将学生的实践经历加进去,让一个人的素材成为共同学习的素材,这对于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很大帮助。 4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的前景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选择的微课资源不同,微课的类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写作技巧微课、优秀范文欣赏微课、语文课文写作练习微课等。我国现阶段微课资源仍主要依赖微课比赛积累,与小学语文作文相关的微课非常少,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人们去努力地探索。将微课视频与其他教学资源相结合,建设成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数据库是将作文微课应用于实际的重要前提。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语文作文的重要性,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我,培养自己细心观察的能力;小学生通过作文教学应该能写出诸如叙事、想象、写景、写人等多种体裁的作文。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应该按照这个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做好资源归类。“人物描写技巧微课”“如何写好作文开头微课”“写一种动物微课”都是很好的微课教材。作文微课的适用性和互动性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在选择微课资源时,一定要考虑到现实的教学情况,比如学生的作文基础、班级的学习氛围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学生能够从作文微课中受益,提高其写作水平。其次,作文微课的在线互动性也非常重要,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是督促教师进行微课资源优化的重要力量。 5结语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微课作为可移动的课堂具有很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由于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较为稀缺,建立一个微课资源共享和应用平台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更需要注重微课资源的选择与应用,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在语文作文学习和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作者:夏天 周绍刚 单位:临沂市郯城县泉源乡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作文写作较为空洞 受年龄、性格、家庭以及兴趣爱好等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与成年人的差距特别大,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都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大多充满童真以及童趣,这时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还比较空洞,就连学生自己也不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这样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的作文,完全没有内涵可言。 2.作文写作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 作文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写作,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说自己收集到的素材经过一些技巧,巧妙地整理出来,让它成为一篇吸引力十足的作文的过程,而学生寻找的这些素材都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学生写作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只有从实际生活出发,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作文。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 1.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很难更改的一种行为表现,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相反的,它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而不是急于求成、胡乱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坚持写日记、为学生创造一些学生动笔的机会等。比如,教师在讲授《丑小鸭》一文时,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丑小鸭,你想对其他动物说什么呢?你是怎样看待丑小鸭的呢?”然后再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一些花哨、无厘头的东西。 2.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创新,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相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求教师要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不断地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断地去观察生活。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可以利用的素材,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趣事。其次,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一味地沉浸在书本当中,殊不知,来自于大自然、日月星辰等的素材比学生坐在教师里空想要来得真实。 3.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就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性的课堂,以调动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具体教学中,要最大可能地避免学生泯灭应有、科学的创造力。其次,教师教学必须突破课本的限制,将作文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指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其次,从实际生活出发,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最后,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刘科 舒舍 单位:陕西省山阳县高坝镇蔡峘小学
心理健康论文:浅谈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来自家庭,社会和个体自身特点以外,在儿童入学后,学校教育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便占了主导地位,学校教育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1.民主的管理方式 民主的管理方式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专制型和放任型的管理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表现在思维活跃,上进心强,自我意识特别突出,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差,这又使他们的心理脆弱,依赖性特别严重。由于上述各种心理因素的相互矛盾,他们既反感专制型的管理方法,也不喜欢放任型的教育形式,他们渴望民主型的学校教育。民主的管理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天地,满足其自我表现的欲望。还能够使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这样,他们的心理就会长期处于一种积极,欢畅,平和的状态之中,会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形成各种正常的心理机制。如果实施专制的教育方式,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导致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因而,实施素质教育,采取民主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2.积极的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少的研究也表明,教师的期待影响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不同的对待方式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期待是积极的,即使他不用语言明确的表达出来,学生也会不知不觉的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期待信息,心理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从而能健康地发展。反过来,如果教师对某一个学生采取消极的期待和失望的态度,即使他不明确的表达出来,这位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这种信息,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灰心失望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可见,积极的期待效应不仅仅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方法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教师用什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去教育和影响他的学生的问题。 3.适度的学习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使学生产生中等的学习焦虑,心理学认为,中等的学习焦虑可以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学习紧张,易于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学生极度的焦虑、忧郁、惶恐,长期经历危机状态可能导致心里不健康。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家长望子成龙,教师追求高分,学校内部、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一系列的强化学习的措施,无休无止的测验考试,纷繁复杂的家庭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起来,这种过重的学习负担无论是对差生还是对优生,都感到压力重重,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起到了巨大的摧残作用。素质教育呼唤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切切实实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予他们以适度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4.健康的团体影响 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也会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一个混乱、松散、不合作的班集体,则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学生团体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为它的班集体的成员所接受、欢迎,并在这个团体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便会积极地、努力地为这班集体服务,并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集体文秘站:荣誉感和自豪感,就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否则,他会破罐子破摔,对集体产生一种抵触、不合作的心理。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合作的团体气氛,使每一个个体都能接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的心理之花,在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开放得更加健康、更加艳丽。 心理健康论文:教育管理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社会不断发展,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有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其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起主导的作用,下面就这些方方面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很容易民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漠视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必须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里着重指出,可充分利用初一政治教材:这门课程是从德育的高度,以非智力因素的品质修养为主,集品德和心理知识学习、培养能力于一体,重在心理训练和行为指导的课程。 2、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要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奍 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3、充分利用其他的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①可利用各种报刊杂志的有关文章,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如某日报《谨防“黃”从口出》一文告诫人们不应看黃色书刊和录像,更不应嘴巴扩散黃色病毒,败坏社会风气。这对一些爱说粗口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或利用报刊杂志上的心理测试韪,进行测试,使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②开设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可由各年级优秀学生组织成立年级的咨询小组,共讨成长中的烦恼,也可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的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成绩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又可以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学生们如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反把自己的心里话或疑问以书信形式投入信箱,并很快能得到咨询回复,引导学生、疏导学生,或接受个别咨询。 ③学校还要努力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做好宣传广播,办好宣传栏、黑板报等,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得鞭策。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论文:语文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不少学校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并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然而由于从业人员数量过少,专业水平又普遍不合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以课堂为主渠道,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不失为一条弥补的好途径。而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浅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空前迫切,独立意识强,渴望与他人沟通,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渴望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成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中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造,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应该是宽松与严谨、严肃与活泼、热烈与深沉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境氛围的创设,可以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文本的距离,丰富与活跃学生思想,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喜欢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对文本的内容、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尽管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可能很“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但是,站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师不应该轻视学生的感受,应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二、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成的,学生可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数百篇课文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当然,这种教育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教育因素综合且并存的。教师要正确处理和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资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1.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报复、自杀现象触目惊心。青少年对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令人忧心。在震惊、惋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广大学生而言势在必行。只有从小教导青少年敬畏生命,才能促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因此,在课堂上当我们慷慨陈辞赞颂“文天祥宁死不屈”、“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临危不惧”的英雄壮举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生命最宝贵”的理念。诚然,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但不一定值得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们学习和效仿。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以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无疑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和自信心。 如学习《小桔灯》,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在困境中仍对生活充满信心,镇定、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课文,教育学生学习那些革命者在黑暗社会中坚强地站出来与反动势力英勇地斗争,他们的自尊、自强、自信心是何等强烈,又是多么不容易。同时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体会、写读后感,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学生常会因为学业担忧、社交障碍、生活失意等而忧郁苦闷紧张,从而产生挫折感,影响到身心健康。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以书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调适心理。遇到挫折,首先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多方分析原因,不能怨天尤人,再尽力去补救或改变,走出困境。 如学习课外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那坦然面对挫折之精神就值得学习。他四十几岁才进入长安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可一年后就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可他并未消沉,而是蔑视权贵,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让学生在阅读伟大的心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入各科教学之中,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角落,这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尝试。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同行们一起开辟一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论文:论临床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我国的现状 农民工入城后,长期与家人隔绝,而导致产生了情感依恋缺乏,心理压抑无法排遣以及犯罪率上升等问题;而一项调查据另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留守儿童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又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导致更多的家庭悲剧产生。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出现“代沟”的问题,80后、90后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生长,很容易接受多元文化潮流的熏染;而父母仍然沿用旧的教育模式,对“洋文化”采取摒弃排斥的态度,与子女产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乃至出现代际之间的“鸿沟”;而儿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合理引导,也必然会导致社会角色认同失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当前主流价值观 当前主流价值观念及电视媒体等不当的宣传也带来了社会上的仇富、攀比氛围,导致很多群体性格扭曲,社会压力过大等身心问题。“富二代”、“高富帅”等过高的曝光和宣传,歪曲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更多人们把精力放在关注社会两极化上逃避现实,抨击社会的不公平,报复他人等,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生育政策的实行,当前家庭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由于家庭溺爱和缺少挫折经历,新一代的成长面临着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3.从咨询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的视角看社会问题 代沟情况主要是子女没有获得尊重的需要,父母在给与子女爱的需要时采用了不当的方式;而人们在攀比中也使得归属与尊重的需要严重缺失;独生子在成长中在自主活动中得不到尊重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得不到爱与归属的需要。构建“和谐大医学"模式的构想和措施鉴于以上所述,笔者提出建立“和谐大医学”模式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关键。以前的传统医学,虽然比较重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但是对国家的制度、政策等方面造成的对人健康的影响,很少提及,而这些也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大医学”模式,它主要强调,人的健康不再只是卫生部门、医院单方面能够完成了的事情,它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个系统共同努力,并且要人们形成“一切为了健康”的观念,所以才叫“和谐大医学”。要使每个公民都重视健康,要形成“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生活理念 4.从人本主义视角提出干预策略 使人们遇到相应的心理问题,能够有可求助的相应机构。以“当事人为中心”提高心理咨询的普世性,开办心理学培训班、社区服务等,落实心理咨询的个人应用系统,提高咨询服务者的个人素质。 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片面的。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体育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况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不断改变,将来的交往只见其声、见其字,不见其人,情感交流也随之逐渐减少。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之间的感情交往甚少,而且因为家庭教育的偏颇,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出现大多自我倾向严重,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同别人合作,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心理素质低下的现象。这是影响到他们健康发展的题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体育教学对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而且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 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村初中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 2.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都很强的运动,活动中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此,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克服困难的积极情绪,从而使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 3.通过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有较强的自我倾向和依赖心理。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与他人发生交往和联系的,其显着特点就是在运动中人与人之间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性,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尚不成熟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教师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运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4.高效课堂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现行的农村初中体育课程中设立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所以体育教师更应该注意改进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探索创新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不少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自卑感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大多得以缓解或消除。 三、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和老师的区别在于社会角色不同,在精神上是平等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关心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跟他们接触,跟他们交朋友,谈他们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学生的心理是敏感而单纯的,当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2.创造愉悦的乐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工作有很强的示范性,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这样会在他们心中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感受——自信。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各种身体练习完成的,更需要教师动作的示范和语言的鼓励。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亲切和蔼的态度,会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他们不仅专注于课堂学习,还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创造愉悦的乐学环境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潜能。 3.丰富教学内容,求同存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同存异,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体育课教学中,可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心理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组建合作小组“兴趣小组”,采取“集体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步。 4.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以求更好地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通过客观公正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悦纳自己。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 总之,体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使学生树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增强自信。 心理健康论文:学生心理健康征文作品精选:人生海海,坚定前行 人生海海,坚定前行 当风雨都过去迎着风看天空/不放弃才能够有感动/这一生这一次/为自己抬起头/至少要真正地盛开过。 -题记 走过了满脸稚气的初中,熬过了如火如荼的高中,挤过了浪淘沙般的高考,我们到了这个奋斗已久的地方——大学。但是,就在这珍贵的四年大学时光里,有的人却是“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心若死灰”,他们忘了给自己一点希望,一个可以坚持的方向。没有了父母的叮嘱,老师的约束,他们就像野马脱了缰,放纵自己在虚幻的世界里游荡,视力在电脑屏前下降,青春在被窝里埋葬。突然有一天,他们想起自己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时,却发现浑浊的眼睛已看不到前方,原来那座青春的坟墓早已将自己埋葬。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放弃自己、放弃梦想。就像李嘉诚告诉我们的,“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乐观者在困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苦难。理想的路总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但是太容易实现的,那不是梦想。一年又一年,我们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今天不走快一点,明天就要用跑的了,后天也许就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了,所以在今天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向前走,谁去管梦想会不会实现呢。 生活从不会向你许诺什么,尤其不会向你许诺成功。它只会给你挣扎、痛苦和煎熬的过程。所以要给自己一个梦想,之后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如果没有梦想,生命也就毫无意义。所以,要好好呵护你的梦想。会有一天,你将破蛹而出,成长得比人们期待的还要美丽,但这个过程会很痛,会很辛苦,有时候还会觉得灰心,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现实觉得自己渺小无力。但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做好现在你能做的,然后,一切都会好的。我们都将孤独地长大,不要害怕。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而让坚定的人更加强大。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疼痛过程来改变自己,把自己最软弱的地方变成最强壮的地方需要勇气。因为你要忍受孤独,寂寞,甚至嘲讽,当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头,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达到。你要知道那些不相信自己的人连努力的价值都没有。 今天的你不管玩的多疯,有多快乐,或者多难过多伤心,睡觉的时候就全部忘掉吧,明天是一个一尘不染的自己。我知道有些心情谁也理解不了,有些路还要自己一个人走下去,有些苦难还要一一去体会。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有多么糟糕,我们都有一群可爱的亲友,我们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至少我们还有信仰和梦想。也许有时我们会感到很失望,感到无路可走,可是,等在我们前面的,还有一整个世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去争取的很多惊喜。勇敢地迈出脚步,我们就会拥有新的视野和新的起点。 大学是一个舞台,一个预演我们今后生活轨迹的舞台。在这里,没有人会一步步教你该怎么走,没有人会监督你是否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一切的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我们这些初尝人间烟火的学子可能会偶尔偷懒,但我们决不能再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大好的早晨后还心安理得;我们可以偶尔心烦意乱,但我们决不能对生活颓废无望。梦想永远是逆向,就算一路都会有阻挡,我们也要勇敢去闯。 给自己一个目标,可以是今天我要背几个单词,可以是明天早上我要比今天早几分钟,也可以是这学年我要考什么证书,还可以是我要用心经历一场什么样的爱情。不管什么目标,只要是我们真心想去做的,可以为自己的梦想铺路的,都是值得去实现的。我们是一路向前走的 ,走过了也就错过了,唯有珍惜即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谁说你不完美,谁说你不值得,你拥有每个权利,去活得漂亮。一天的生活开始了,抬起头,空气是清新的,阳光会是灿烂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品味。 是的,你我都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贫穷,现实,无助,但我要你明白,这个世界永远不止这样,我要你看到光明,梦想,努力和希望。没有人能回到过去重新活着,但你我都可以从现在起,决定我们未来的模样。就像慢吞吞的绿皮火车,也许他很慢,但时间总会到达你的那一站。 在成长的路上,很多时候不能尽如人意。但是我们要乐观、坚强、笑对磨难。 坚持不后退,向着幸福追,一路上有笑也难免会流泪。那些乐与痛、悲与喜、汗与泪,便会成为种子,渐渐成长成一株株坚强美好的向日葵,种在时光里,总有一朵感动值得回味,曾经如此完美,不必计较太多错与对。在而后的岁月中,不经意,一转身,身后一片花海闪耀光辉。虽前方太多挫折,看着走过的路,总有一些美丽的向日葵在时光里闪闪发光,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 最爱五月天的歌,“就算整个世界把我抛弃,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所以我说,就让它去,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 人生海海,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努力,坚定前行。总有一天,我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幸福微笑,勇敢翱翔! 心理健康论文: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这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 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 心理健康论文:浅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自卑、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叛逆等是他们心理问题的显着表现。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留守儿童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 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因此,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报酬就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就交付给年老的祖父母养育,逢年过节才能回趟家看孩子,这种在父母长期缺位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所以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一些心理问题。家庭因素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唯一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生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进行自我封闭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祖父母与儿童年龄差距较大,不能很好沟通,祖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所以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2.情绪不稳定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呵护和陪伴,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暴躁,情绪易失控。 3.不善于与人交往 留守儿童大部分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 4.留守儿童比较缺乏自信,内心自卑、迷茫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家庭条件一般比较贫穷,而且父母一般不在身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困难,所以他们都比较不自信,内心充满了迷茫。 除了上述问题外,留守儿童还有着厌学、缺乏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较强的焦虑感等问题,在不同的留守儿童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平等对待,不给留守儿童贴“坏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留守儿童,我们不能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只看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标签作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倾注真情,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会变得格外驯良,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有自卑心理,如果还经常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会事与愿违,甚至出现顶嘴或出走、退学的现象。我们要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就应该用爱心去教育转化他们,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对他们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儿童干涸的心田,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 (三)搭建平台,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又无法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引导,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只关心生活,不关心心理的需求,因此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为及时了解、排除这些心理障碍,教师应多为留守儿童搭建平台,解开他们的心结。 1、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代管到人。 “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职能缺位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空间。 2、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充实业余生活,吸引他们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如:教师在班级开设 “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的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与学生“结对子”,帮助解开心灵的疙瘩,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校园心理剧表演、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队会和课外文艺科技比赛等活动。 3、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 学生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如:电话咨询、“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4、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首先,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 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学校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对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留守儿童要继续激励他们,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一部分习惯不好的孩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更需要老师付出耐心和爱心。不放弃、不歧视,最大限度地争取家庭教育合力,督促好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其次,生活上优先照顾。老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第三,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四)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要积极开展联动教育,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1、加强互动,提高家校合作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长认识,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民工返流契机,组织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要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打电话给外出的父母,写联系卡向监护人反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做到联动教育。要针对留守儿童成长变化,及时与其家长沟通联系,同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计划和方案,一起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满足需要,建立“家长”制度。留守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委屈是:父母给他们只是“钱”的满足,而缺乏的是情感上真正需求的“爱”。情感的空白需要用爱心来充实。建立“家长”制度,可以满足留守儿童爱的需要。“家长”的职责,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辅导,要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定期与家长通电话,达到相互沟通,每个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不但要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要对他们的业余爱好进行引导、指导。如果留守儿童出现生病等特殊情况,“家长”还承担起送医院治疗,照顾饮食起居等事项,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白,必要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求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在节假日,对无亲友可依靠的留守儿童,“家长”还要安排他们过“家庭团圆”生活,以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针对留守儿童所犯的错误或不良苗头,“家长”不能简单的处理,而应在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为了预防留守儿童发生错误事件,“家长”尤其要加强对“问题儿童”的疏导和监管。这样,通过“家长”制度,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家校联动教育的成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总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论文: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不畏强暴,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回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瞻顾当今学校这项工作的现状,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而这些倾向已经到了不得不纠偏的时候了。 1、缺乏对人性的关注 一是“心理健康”含义阐释的偏狭性。尽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但是中学的一些善良而偏执的人们将此理解为:“健康”就是大而空的政治,就是轻而浮的几千年一成不变的信条,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把绵羊式的学生归入上流,把不听话的学生驱之下等。成绩好的就什么都“健康”,成绩不好的心理一定存在问题,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走入对“心理健康”诠释的误区,必然产生“乱点鸳鸯谱”的行为。一些学校人为的排出所谓双差生,即成绩差、守纪差,进而将其归入心理不健康之列,开展的辅导只不过是高压灌输、批评教育,而未从“人”这一根本上想点子动脑筋,干出了庸医治病越治越重的蠢事。 三是确立主题的偏颇性。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学校育人工作唯一见成效的就是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就是多考几个 重点。因而教育工作者言谈举止都离不开这一主题,成绩差的学生常挨训斥以至不闻不问,一脚踢开自不待说,即便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当他成绩下滑时才引起注意,关注时只不过是教他如何把成绩搞上去,至于正值青春少年这一年龄段特有的人性就被抛之于九霄云外了。 2、缺乏对生命的关爱 既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致的弊端,这些弊端障碍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视域,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进程,削弱了工作应有的力度。括而言之,这些弊端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过度理想性。曾几何时,众多教育者把理想性需要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和全部,梦想一夜之间学生能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全然不顾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和文化思想水平。这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愿望和做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反而人为加重了危害程度。 第二点忽视现实性。视理想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丹妙药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轻忽当代中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盲目地在那里大谈学生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做法不是隔靴搔痒就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与之相反,一位班主任在新接一个班级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长职业、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做到全班学生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关心学生生活,一遇困难千方百计帮其解决,尤其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一旦有征兆就找其谈话,学生视他为兄长,愿意作情感交流、心理沟通。如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点缺乏针对性。由于大而化之的理想性,由于忽视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必然就会缺乏针对性,所信奉的是伟人的教导英雄的豪言,所做的是“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傻事。喜欢说大话、空话、套话,使学生敬而畏之,乐于做整齐划一的省心事,使学生违心地绝对服从,可悲的是这些同行直到现在还全然不知,依旧津津乐道,踽踽独行。 3、缺乏平起平坐平等的相待 反思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此项工作早就陷入了种种误区,唯一缺乏的是平起平坐平等相待。 颐指气使式,此为其一。一些工作者凭着自己走南闯北的阅历和“才高八斗”的学识,动辄对受教育者大加训斥,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无懈可击的逻辑,暴风骤雨般地倾泻下来,搞得学生只有聆听义务没有申辩权利。试想,如此教育怎能会把学生个体生命放到应有位置。事实上,一些学生愿将心理向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者倾诉,就是个反证。 先入为主式,此为其二。一些教育工作者凭着自己的直觉断定某某学生有心理障碍,比如学生皱着眉头,必有所思,比如男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必定有谈情说爱之嫌。即便是专伺心理辅导的教师,也常有无可成文的规律,“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此必是烧香人。”实际上,这种先入为主式的偏见比比皆是。 患者求医式,此为其三。教育工作者依赖的就是“求”字,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限于人手,有的学校心理辅导室不能全天侯开放,即使“坐诊”时也只能守株待兔。因此,笔者不得不呼唤“送医上门”。所有教育者必须善于调查研究、察言观色,多掌握些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少一些“无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重病”的遗憾。 三、以人为本,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这一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特定角度提出的,不只是当下一切工作的原则要求,更是学校工作的行动指针。这一本体回归是对昔日教育工作偏失的矫正。本文拟从当今时代需要的角度,主张回到人的本性之中、需要之中和生命之中,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加速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巩固的进程。 1、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轻忽的主题 反思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艰难、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根源就是一条,即目中无“人”,没有活生生的学生实际,有的只是与学生生理、心理相脱节的和与时代精神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新的时代、新的实际呼唤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手段、模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从新世纪人类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思考,这一工作都应向“以人为本”的、踏着中学生生命节拍,和着中学生心理的律动,并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简言之,“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是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主题。突出以至抓住这一主题是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篇大文章。 2、关注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指明的向度 如前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从“人”的特定属性、特有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学校就是要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哪一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制约,就现在中学生心理而言,既有遗传使然又有环境所致。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外在环境对他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存,并对这种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实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诚如有人说,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既然如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有思想的尴尬、成长的烦恼,凡此种种,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到位的关注,对于他们上述的压力、窘境、烦恼甚至恐慌,有责任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从而培养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这朵艳丽之花就能结出丰硕之果。 3、平起平坐:心理健康教育恪守不渝的方式 要改变上述诸种做法,必须打通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渠道,真正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才能实现心理健康应有的价值。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平等相待,教师不要自己坐着让学生站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其次,在气氛融洽的前提下,让学生讲自己的心理故事,因为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教师要让学生多讲,让他把话讲完,亦如中医诊病,不要设置框框,让学生痛快淋漓,产生一种非说完而不止的欲望,之后教育者施医治之方。第三,尊重与宽容。尊重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乃至隐私,不能把学生的某种心理当成笑料、谈资而宣至于第三人。宽容意味着学生在讲自己的生命故事时,允许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即使有过激的言辞也不要说三道四甚至发火训斥。第四、着意培养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每一次教育之后,都应给予学生一个明白的说法,棘手的一时说不清的允许双方有个冷静思考的过程,一俟灵感火花闪现,迅即与对方交流。这样,就可力避好心办坏事,好心无好报的结局。自然,平起平坐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恪守的一种方式,在对等交流中,学生就能触摸生命感觉的个体法则和心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心理健康论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的需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一、前言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二、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2.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交流法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沟通,进行疏导。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4.诱导法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转 ,! 5.感染法 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技术示范,可是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这时候,教师除启发、鼓励学生的信心外,还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去带头练习,当他们成功的完成这些技术动作时,能很快的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其完成动作技术的自信心。正确看待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 6.自我暗示法 教师要想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在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进行积极的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能力,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能力,而激发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只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整学生的心理 ,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1989年又进一步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明确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根据这些论述,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生活、心理上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和谐的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需要没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而且要具有一种努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在后一层意义上才能够真正显示出来,因为个体要在身心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协调,就须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不能做到这一点,还可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面前出现种种失衡,最后连没有心理疾病和障碍都不能保证。 想一想,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状况:虎背雄腰,可就是性格孤僻,缺乏朝气;体壮如牛,可就是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膀大腰圆,可就是心胸狭窄,空虚颓废;这能算是健康?据了解,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扭捏、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上海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表明,1100名学生中有上述问题的比例最低的是10%,最高的达40%。 心理健康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⒈心理健康有利于个体生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对生理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心身疾病的产生,而且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⒉心理健康使个体形成良好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视现实,展望未来;能注重实际,不胡思乱想;能接纳挫折,积极应付;能有理有情、情理相融,这些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⒊心理健康能够促进个性的形成 心理健康的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倾向,对于自己各种个性特点有客观的认识,而且能够努力地进行自我锻炼,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⒋心理健康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处理主客观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活动中自觉性、坚持性都较高;善于调节自己,应付各种复杂情境,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人乐观、富有情趣、充满活力,这样的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很高的,情趣盎然,格调高雅。 ⒌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悦纳自己,也能接纳别人,在和各种人的交往中既能热情、宽容,又能把握自己,有理有节,容易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在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找到与社会相适应的生活道路。 ⒍心理健康体现着精神文明水平 一个成员之间充满嫉妒、争斗、冷漠、悲观等不良品质的社会或集体,精神文明水平不可能高,反之,成员之间充满友爱、谅解、宽容的社会或集体,一个个成员都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社会或集体,必然体现出高度的精神文明。 ⒎心理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 社会或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个体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对整个社会或集体的安定有很大的影响;社会要发展,集体要前进,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或集体,社会或集体成员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工作效率,且影响到社会或集体活动的效率,一个有高度精神文明的高效率社会或集体,必然是高速向上发展的社会或集体,其间,社会或集体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论文:在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磨练学生的意志,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如何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呢?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学校体育活动大多都是集体活动,和谐、平等、友好、合作的学习环境,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愉悦身心。 一、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 长期过大的学习竞争压力,使学生产生心理压抑,这种压抑的心理就像一把久未开启的锁,如何才能把锁打开呢?这就要求老师给这把锁加点“润滑剂”或“去锈剂”,然后选准钥匙对准锁孔把他打开。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看作是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他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们作为个性发展根源的“机灵点”。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比如有的学生速度素质较好,而有的学生弹跳能力较好,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的较快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功体验。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观点,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每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加以提高,内部动机加强;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往往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使之紧张,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锻炼,并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身心带来的快乐。如:在50米练习中,设定二条起跑线,让跑速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跑速较慢的学生在前面,同时起跑,一方面可以让跑速较慢的学生获得比别人快的成功体验的心情,另一方面,让跑速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追,增加其运动量,又增添了比赛气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树立成功的信念。 二、谈话诱导,认识自我,克服自卑感 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和气质类型的不同性,致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外的开放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深入学生体育学习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正确对待各种问题。如在进行短跑测验时,对一些个子较矮或体形较胖和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导致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而是身体素质和先天条件造成的。使学生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同时给这些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达到这些标准就合格,或利用其他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 三、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表现自己欲望强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努力争取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比如:课前给同学们交待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自编自导地准备徒手操、专门性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在每节课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可让学生轮流领做,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同时通过多次的锻炼,克服思想上的紧张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消除学生闭锁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学习心理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四、利用体育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并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也没有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等限制,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使玩中所涉及的人、物、事变成促进他们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性教材,把他们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比如:让那些个子较矮和体胖的学生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先练习下节课所要上的内容,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器械和场地,在课中就让这些学生走出来做示范。如在实心球掷远教学中,让臂力较强的体胖学生来示范;在技巧课练习中,让那些个子较小但技术动作掌握的好的同学来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游戏是中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的发展。比如:在换物接力赛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所换的物体都必须立起来,不得倒下,否则要重新回去立好,跑回队伍时,一定要从右边归队,一次错就扣该队一分。这时,各组前后同学纷纷互相提醒,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情绪的愉快。又如:让身体素质较差、但责任心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们秉公执法,同学们也不会轻视他们,让学生养成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习惯,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身体素质较差而有自卑感的心理,在这些活动中,使每名同学的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培养。 六、课后开展个别咨询,矫正学生的心理行为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外,还应针对学生们的个别差异,以及个别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个别咨询是指以 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针对性强,可以开门见山,只要双方的谈话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使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就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尤其对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应更加给予关心帮助。在课外我们积极地和学生多接触,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也逐一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解答,使他们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使他们树立信心,启发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航空航天论文: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 《舰载武器》2011年第11期 摘要:碳密封材料是空间领域中的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摩擦密封材料。本文主要对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密封材料的种类和工业领域相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碳密封材料;航空航天;应用 制备工艺航空航天工业是事关我国国防事业的重要工业。在航空航天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开始对应用材料的密封可靠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密封材料的性能是密封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密封材料在这一领域有着优异的特性。 1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碳密封材料 1.1柔性石墨密封材料 从石墨自身的性能来看,它可以成为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下常用的密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主要由石墨纸、柔性石墨卷材等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是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特殊加工的产物。它具有着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和耐热性。这种材料的化学惰性相对较大,可以抵抗酸碱盐溶液和一些有机溶剂的侵蚀。因此,它可以替代一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石棉材料和橡胶密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中的柔性石墨材料可以用于低压静密封。 1.2增强石墨密封材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增强石墨密封件主要应用于动密封、机械密封件的摩擦副和旋转接头之中。这种材料主要由多孔石墨浸渍而成。浸渍过程应用到了加压浸渍工艺和真空浸渍工艺等多种工艺。俄罗斯科学家将高强石墨密封环应用在了航天发动机的涡轮泵中,这一材料具有着高强度、高密度和低摩擦系数的特点。 1.3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由碳纤维-柔性石墨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树脂浸渍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有着良好的耐磨性和独特的自润滑性。它可以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涡轮的轴径部位。这种碳密封材料具有着导电性、耐腐蚀性,对电波和X射线也具有有效抵御的特性。它也可以适应中高压静密封环境的要求。 2碳密封材料制备工艺的应用 2.1碳密封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 碳密封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建立在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工艺和超声电火花加工工艺等工艺基础之上。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可以在降低切削温度的基础上,强化加工表面的质量。超声电火花技术是在电机中应用超声振动的一种加工方法。它主要利用电极端面合适的放电间隙来提升火花击穿概率,也可以提升加工孔的加工稳定性和加工效率。深化复合加工工艺,可以为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2.2碳密封材料的抗氧化工艺 碳密封材料的抗氧化工艺涉及到了这一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单涂层技术和两涂层技术等技术。氮化硅、氮氧化硅和相关混合物可以有效强化碳密封材料的低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化。与之相关的后处理技术也可以有效解决碳密封材料可能出现的微裂纹问题。 2.3碳密封材料的耐高温工艺 与航空航天事业有关的碳密封材料耐高温工艺主要由以下工艺技术组成:法国航空宇航公司所采用的一种与SiC有关的制备工艺;二是与离散碳纤维有关的隔热结构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中应用了乙二醇、丙三醇和石油油料等多种材料;三是由美国企业研发的一种建立在仿氧化硅基树脂技术基础上的碳密封材料耐高温技术。在对这一工艺进行应用,可以让碳密封材料在航天非隔热层的建构过程中得到推广。 2.4碳密封材料的致密化工艺 碳密封材料生产领域所采用的高强度碳密封材料制造法是以固体可流动颗粒状聚合物为压力介质的制造方法。碳密封材料先驱体的固化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除此以外,热压成型法在碳密封材料中的应用可以让这一材料的致密性特征得到强化。它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密封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含碳纤维符合材料和研磨沥青等基质材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在经过电阻加热以后,压制而成的碳密封材料的密度可以达到1.30g/cm3。 2.5碳密封材料的防裂解工艺 防裂解工艺可以为碳密封材料在航红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具有梯度碳化物涂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借助传统的气相沉积法完成碳密封材料的制备工作。在这一方法应用以后,图层标称的热胀系数要高于地层的系数,表层到底层的热胀系数也会表现出渐变分布的特点,这样,在高温环境下,航空航天领域所应用的碳密封材料不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3结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碳密封材料的应用已经受到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关注,例如航空发动机对轴间密封材料的强度、抗氧化性和导热性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对碳密封材料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探究,可以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更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密封环之中。碳纤维编制方法和相关的工艺参数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可以让碳密封材料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泵密封件之中。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创新相关制备技术是对这一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碳密封材料也会在这一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陈至锐 单位: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 航空航天论文:无氰酸性镀镉在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应用 《航天工业管理》2016年第12期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高耐腐蚀性镀镉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预镀层、中间镀层、镀镉层以及钝化层,其中所述金属基体为钢铁基体和铝合金基体。对镀层结构进行中性盐雾试验2064h其表面无白色腐蚀物生成,耐盐雾性能比航天工业部标准QJ453-1988《镀镉层技术条件》中96h中性盐雾试验的要求高21倍。这种保护层在耐腐蚀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大幅度提高航空航天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航空航天零部件;无氰镀镉;镀层结构;高耐腐蚀性 引言 传统的氰化镀镉溶液性能稳定,镀层质量优良,因此,航空航天、航海以及一些特殊电子零部件采用氰化镀镉工艺制备防护层。氰化物是国家严令禁止使用的污染物之一,用无氰镀镉代替氰化镀镉已成为业内进行研究的热点课题。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修改版)》的要求和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淘汰部分含有毒有害氰化物电镀工艺专题会议纪要》(黔经信专议[2013]67号)工作部署,贵州省内电镀企业在2016年底前淘汰氰化物镀锌和氰化物镀镉有毒有害生产工艺。应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协会表面工程分会的要求,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开发了NCC-617无氰酸性镀镉工艺,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高耐腐蚀性镀镉层。NCC-617镀镉电镀废水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沉淀处理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小于0.01mg/L,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1镀镉工艺 无氰镀镉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 2制备流程 2.1钢铁基体镀镉钢铁基体镀镉具体操作如下: 1)前处理。对钢铁零部件进行碱性化学除油水洗碱性阳极电解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阴极电解除油水洗活化水洗的工序。 2)镀镉。采用NCC-617无氰镀镉工艺制备镀镉层,其δ为6~20μm,按GB/T13346-1992标准在200℃对镀件进行除氢处理20h。 3)钝化。镀镉层经2%~3%的硝酸出光水洗铬酸盐低铬彩色钝化水洗干燥60℃老化15min,钝化层δ为0.3~0.5μm。 2.2铝合金基体镀镉铝合金基体镀镉具体操作如下: 1)前处理。对铝合金零部件进行化学除油水洗浸蚀水洗出光水洗的工序。 2)浸锌。第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第二次浸锌水洗。 3)化学预镀镍。在浸锌层上采用专用的碱性化学镀镍溶液制备化学预镀镍层。 4)镀镍。在化学预镀镍层上采用瓦特镀镍溶液制备镀镍层,其δ为5~10μm。 5)镀镉。在电镀镍上采用NCC-617无氰镀镉工艺制备镀镉层,其δ为6~20μm;然后200℃对镀件进行除氢处理20h。 6)钝化。镀镉层经1%~3%的硝酸出光水洗铬酸盐低铬彩色钝化水洗干燥60℃老化15min,钝化层δ为0.3~0.5μm。 3镀层性能 3.1耐腐蚀性 钢铁件按上述工艺制备的镀镉层,按照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进行中性盐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NCC-617无氰镀镉工艺制备的镀镉层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氰化镀镉工艺,测试2064h镀件表面无白色腐蚀物生成,耐腐蚀性比航天工业部标准QJ453-1988《镀镉层技术条件》中96h中性盐雾试验的要求高21倍。 3.2柔软性 用弯曲法定性检验镀层的脆性,采用δ为0.2mm的黄铜片按NCC-617工艺镀镉,镀层δ为23.7μm,将试片弯曲180°,镀镉层无爆裂,镀层柔软性较好。 3.3结合力 按JB2111-1977《金属覆盖层的结合强度试验方法》,以热震试验法测定镀层结合力。将镀件放在烘箱中加热至190℃,然后取出放入室温水中骤然冷却,镀层没有起泡和脱落,结合力良好。 4结语 NCC-617无氰酸性镀镉工艺是为满足航空航天企业的要求而开发的,使用的添加剂与配位剂,克服了含EDTA无氰酸性镀镉工艺存在的镀层性能差和废水处理困难的缺点。在贵州省航空航天企业的应用表明,NCC-617无氰镀镉层耐蚀性、柔软性及结合力等性能均满足航空航天工业部标准的要求,并且废水处理能够达标排放,尤其是镀层的耐腐蚀性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能大幅度提高航空航天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受到了航空航天企业的青睐。 作者:陈建锐;郭崇武 单位: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论文:高校课程改革的航空航天论文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课程定位模糊等原因,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师资队伍、场地建设和设备配置等软硬件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直接影响到教师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的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多为党政干部且以兼职为主,他们本身有比较繁重的行政工作,在精力投入方面无法得到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运行机制不合理,授课模式“重师轻生” 目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运行方式不够合理,大部分都是采取大课堂、专题报告的教学模式,互动很少,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诉求,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通过课程改革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到,84%的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原因是在于课程的授课模式不合理,让他们感到毫无兴趣。此外,关于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李小琳、段素梅、严莹、孙洪艳均提到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授课模式存在仅课堂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知识接受效果差等问题。 (三)授课内容单调乏味,考核评价陈旧单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以往多采用大班授课或专题讲座,授课内容多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效性特点,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国家政策脱离,没有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方式也相对落后。目前的考核形式大多是命题考查,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完成一篇论文或报告。然而,学生所交论文大多“移花接木”,罕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地探究并理解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这种单调僵化的考核形式缺乏科学的评分依据,随意性较大,不能客观、准确地衡量学生对形势政策的分析能力与理解程度,更难以有效引导、调动学生关心国际形势、分析国家政策的积极性。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分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从2010年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了改革,围绕设定的主题开展互动式教学,改革后,已有五届本科生,700多人次参与了这一课程,累计开展讨论课40多讲。改革后的课程模式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这一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乐于参与、持续受益的优质课程,也成为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现将其改革做法总结如下: (一)丰富课程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主题 课程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对授课内容进行丰富:一是把课题的选择方向从一味的思想政治话题转向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授课内容的选择权,即在授课教师团队拟定的大课题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如“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大讨论”、“深浅纵谈城镇化”、“历届三中全会政策效果的评估研究”等讨论选题。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授课内容的选择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与专业知识背景,这样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性并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如“解析现阶段通货膨胀成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金砖四国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路径的异同分析”、“2012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解读”等讨论选题。 (二)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改革后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准备到课堂内容展示,再到课堂问答交流,学生成为了课程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围绕时事热点,选择恰当的讨论选题,通过由浅入深地递进式选题设计,实现了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引导课堂讨论,营造出开放、活跃、平等的课堂交流氛围;为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们的展示、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此外,在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十分注重、提倡团队学习。在专业优先、兼顾兴趣的原则下,学生自由组建成为8-10人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资料查找、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等学习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自主探究和协作创新的能力。在团队学习和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既分工明确又独立自主,互相配合互相学习,这种基于学习团队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组织策划能力。 (三)优化授课形式:学习团队作品展示 课程改革以授课形式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采用情景展示、辩论赛、话剧、新闻会、相声、小品等情境式展示方式,以课程作品讨论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中心,通过生动和鲜活的展示方式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兴趣,构建“以学生为本,启发互动”的授课形式。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依旧坚持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实际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北航经管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通过探索并实践多种展示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的趣味性,也为学生的展示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四)加强课程延续性:优秀成果转化发表 网络学习协作平台是北航经管学院形式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网络学习协作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交流探究问题、解决办法与心得体会,分享课题研究成果,网络平台有效促进了“互帮互助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与此同时,学院刊物《观愿》还专门开辟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优秀论文板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授课教师还指导学生将其研究成果凝练成为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论证严谨的学术论文,并发表在相关刊物上。从北航经管学院的课程评价结果看,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评分从改革前年平均分72上升到改革后年的93分,在必修课中排名第三;其中,针对“开课必要性”一题,选择“十分有必要”的同学从12%上升到了97%。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生累计在各类期刊公开8篇,参加学术竞赛获奖多达31人次。此外,在学生的课程总结中,“喜爱”、“收获”、“感谢”成为了高频词汇,表明了学生对改革后课程具有很高的认同度。总体看来,北航经管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分别从丰富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授课形势与加强课程延续性四个方面入手,以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全面、立体、综合的改革,从而有效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体系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 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教学计划,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过程监督机制,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的扎实开展。高校应制定健全、明晰的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党委应明确课程的总体方向并发挥导向作用,同时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指导;教务部门应在学生培养计划中明确形势与政策这一公共必修课的突出地位,重视师资引育和课程教学研究,并对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充分发掘资源,对课程的讲座报告、实践教育等环节提供支持;网络信息部门应在课程网站建设、课程信息、讲座报告宣传、成果转化推介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把教师质量关。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确保课程教学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此外,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政策性、时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势必要求教师自觉关心国内外时事要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其次,高校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政治觉悟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应从政策上引导、鼓励更多地专任教师愿意投身该课程的教学科研活动,并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另一方面,针对校内师资队伍的不足,高校应安排专门的经费,从校外引进相关的专家、学者,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引育结合、专兼相辅的师资建设格局。 (三)模式与内容创新是巩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核心动力 首先,高校应尝试互动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容易陷入枯燥说教、照本宣科的陈旧模式,只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讨论,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让学生在理论上知晓、在情理上认同、在实际中践行的教学效果。其次,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从而对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践教育,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亲身感受社会形势,实地调研政策效果,从而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真正理解、认同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最后,高校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依据时事变化,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得教学内容紧密契合当下的国内外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作者:宋晓东郑海涛贾国柱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航空航天论文:国防电子形势下的航空航天论文 1现代装备环境下,自动化测试系统越来越重要 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一台电子系统或装备,都会经历从研制、设计再到生产等多个环节。而在这所有环节中,都会涉及到测试测量和验证,这也就意味着在全寿命周期中都会有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身影。所以,在航空航天以及国防电子领域,随着电子装备系统的不断进步,无论在装备保障还是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自动化测试系统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动化测试系统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自动化测试技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应用在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领域,在应用过程中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第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这一概念,由仪器替代人工来实现相关测试任务;第二代测试系统则引入了通用化、标准化的概念,使得仪器系统更加综合化;第三代测试系统更以“开放化”为核心,引入先进商业技术和货架产品,降低测试成本。这些推动了自动化测试系统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但是虽然历经了几代技术的变革演进,时至今日,自动化测试系统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境:1)高昂的拥有成本。针对复杂的被测对象,测试系统在保证测试质量的同时,还要完成繁复的测试任务,这往往意味着长周期的开发时间和昂贵的系统费用。而且一旦被测对象发生变化,测试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更换,会带来更多工作负担和费用。2)通用性不足。各个系统独立设计完成,没有统一标准的规范,导致测试系统型号繁多互不通用,给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因为系统间的不通用,也会带来重复设计、重复投资的现象,间接提高测试成本。此外,还有“用户端的测试数据和设计端测试数据无法连接”、“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综合看来,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不单是测试技术本身和仪器技术指标的问题,更多的是仪器系统架构的问题。 3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与“合成仪器” 正式因为这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已经参与到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对自动化测试系统共同的要求就是:1)降低全周期的开发维护费用;2)增强通用性和互操作性,提供最大的系统灵活性;3)进一步提高测试质量。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NxTest”(nextgenerationautomatictestsystems)系统概念。此系统概念关注于:如何降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全周期费用,如何提供系统灵活性和互操作性,如何降低系统开发、部署和升级时间,以及如何减小后勤保障规模和占地空间。基于这样的目的,“NxTest”提出要采用开放的软硬件体系及商用标准架构为构建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随着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提出,对系统架构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合成仪器”的架构概念也在这时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合成仪器”架构即采用标准的测试硬件模块组成通用的仪器系统,测试测量任务与升级完全由测试软件来实现。在这种架构下,自动化测试系统将由原先台式仪器系统的模式逐渐过渡到模块化仪器系统的模式,同时会格外强调软件在整个测试系统当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架构改变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借助模块化硬件的优势,系统本身也更加灵活和冗余,通过简单更换模块来更新或者升级系统,节省了大量硬件投入成本,也为系统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2)仪器系统将会更加小巧,在有限空间内集成度将会更高,以适应更为复杂的测试任务;3)模块化系统的背板定时同步功能也使得基于模块化仪器的系统拥有远好于台式仪器系统的系统性能。这些优点有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模块化的硬件平台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作为“NxTest”概念实施项目之一的海军型“eCASS”自动化测试系统在2012年就采购了NI公司的PXI模块化仪器平台来作为其系统硬件架构核心。类似的,BAE公司也采用NIPXI平台替代原有VXI平台实现“合成仪器”概念下的新型测试系统。同时,在“合成仪器”架构下,软件相比于以往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有仪器功能和任务的定义都用软件来完成,实现由软件来“决策”在何种测试任务下调用何种测试硬件资源,同时“实施”复杂测试任务的管理和优化。软件层面将会倾入设计者的更多心思,来考虑如何保证系统测试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减少系统日后的升级负担。软件也从原先测试程序开发的单一层次过渡到集成系统服务、测试程序开发和测试管理三者一体的架构上。考虑到这些因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其“LM-STAR”项目中运用NITestStand测试管理软件和NILabWindows/CVI来实现开放式的软件架构进行系统的构建,有效继承了以往测试程序集(TPS)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系统灵活性。 4结语 随着电子装备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技术仍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在这一形势下,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被广泛讨论,其中核心之一就是“合成仪器”的架构概念。而这一架构概念改变了以往台式仪器系统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模块化仪器系统的模式,同时强调软件的关键作用。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已经开始融入各个新型测试系统项目的构建,也在预期的未来会更多地应用到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领域,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刘旭阳单位: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论文:本科临床医学航空航天论文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目前全军只有一所军医大学有航空航天医学这个专业,培养本科生,每届培养100多人,其中有30人到北京空军总院实习,其他的人留在其附属医院实习。航空航天学员大五开始实习,一共实习45周,其中外科16周,内科13周,专科16周。实习的环境有病案讨论、专题讲座、临床技能培训等等。 1.2研究方法 一、二级指标参照《军队院校教学评价方法》(2010版)及总参、总政《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具体指标体系,从教学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和质量效果四方面形成空医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通过资料收集、专家座谈、个案分析(第四军医大学)等方法,总结空医专业本科临床教学体系的构成特征;对照《军队院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具体指标,构成空医专业特色的评价指标,形成28个三级指标。因此,为了评价该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水平,设计具体的评价方法为: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评价结果由28个三级评价点组成,每个评价点可以被评为A、B、C、D四个等级(其标准见细则,只列出A和C等,B等介于A和C等之间水平,D等低于C等水平),最终评价结果标准分为:优秀:A≥23,且D=0;良好:A+B≥23,且D≤1;合格:A+B≥18,且D≤3;不合格:A+B≤15,或D≥4。最后使用指标模型,应用于某军医大学的航空航天医学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 1.3数据收集 1.3.1根据指标体系初稿,设计“航空航天医学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确定及细则判定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按医学教学:教学管理:卫勤管理=3:1:1,比例,选取了15位专家,通过两轮问卷调查,汇总意见,统计数据,最终形成指标体系。 1.3.2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听查课、实地考察等方式,检阅某军医大学每个三级指标,其结果得分25个A标准,得3个B标准,达到优秀标准。 2研究结果 2.1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首先建立决策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将评价指标按它们的性质分成若干层,构成一个以目标层、中间层及备选层所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目标层为: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中间层为ABCD四个等级。备选层为:教学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和质量效果。 2.2指标体系模型及其结果 2.2.1采用德尔菲法发放15份咨询表,收回有效咨询表15份,统计结果为否定三级指标数7个,否定细则标准数9个,修正7个三级指标,修正9个评分细则。综合意见,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2.2.2发放第二轮咨询表15份,收回有效咨询表15份,统计结果为,大家一致同意所有指标及评分细则。并最终形成"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一级指标为A1教育设计、A2教学条件、A3质量管理、A4质量评价,二级指标为B1专项规划、B2人才培养方案、B3课程标准、B4教员队伍、B5管理队伍、B6教材建设、B7教学装备设备、B8信息资源、B9质量保障、B10制度落实、B11档案管理、B12学员学习情况、B13教员授课情况、B14服务部队、B15内部反映,三级指标为C1改革项目、C2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3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标准、C4高职授课、C5教学管理干部工作经历、C6学员队干部、C7临床教学教材、C8空勤科、C9其他空医专业特色临床教学科室(心理评测、心理学选拔、心理健康维护、高压氧疗法)、C10专业学科网络课程资源、C11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图书数量、C12质量保障体系、C13日常见习、实习制度、C14空军特色科室课程实习制度、C15空军常见病、多发病专题学习制度、C16档案室建设、C17档案管理制度、C18空医特色课程见习、实习考核成绩、C19校首长听查课成绩、C20教研室主任听查课成绩、C21督导组专家听查课成绩、C22学员履行空医历史使命的价值观、C23学员履行空医岗位责任或重大活动表现、C24教员对院校领导重视教学的满意度、C25教员对以教学为中心的机关各部满意度、C26教员对学员学习风气的满意度、C27学员对临床教学保障的满意度、C28学员对教员授课质量的满意度。 2.3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 经过查阅相关文件、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听查课、实地考察等方式,评价某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质量,最后得分为24个A标准,得3个B标准,达到优秀标准(见表1)。 3讨论 “指标体系”,设计合理,评价客观,应用性强,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需求。 (1)设计指标体系时综合考虑了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的影响和作用,按目标一中间一备选模式,兼顾指标的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及指导性原则,使航天航空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相互协调发展; (2)表征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指标可为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大系统,其又由共计28个单项指标组成。单项指标选取能与其他学校、教学医院或专业轨道相互比较的指标.。 (3)构建上述指标体系时,应当做二轮以上问卷咨询,对问卷内容进行调整,并且集中专家意见,使其最终获得满意的协调一致性。 (4)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时,应当注意指标上、下限的选取。下限要以基本满足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基本指标为界;而上限可分远期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发展方案进行界定。 (5)对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其他学校、教学医院、专业或者轨道进行比较,确定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中间层为ABCD四个等级。系统层为:办学定位、教学环境、质量监控环境可持续发展近期及中长期方案。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某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监控质量是否达标,分别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教学的管理规范性、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临床教学的授课环境[6]。 4讨论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军医大学某学年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监控质量是否达标,分别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教学的管理规范性、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临床教学的授课环境[14-16]。教育设计[17]。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改革项目,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标等。教学条件[18]。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高职授课课时比例、师资结构、教学管理干部工作经历、学员队干部工作经历、专业教材、空勤科、专业科室、专业学科网络课程资源、专业学科网络课程资源等。过程管理[19]。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质量标准、质量保障、质量评价、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奖励、日常见习、实习制度、专业课程实习制度、空军常见病、多发病专题学习制度、档案室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等。质量评价[20]。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专业课程见习、实习考核成绩、校首长听查课成绩、教研室主任听查课成绩、督导组专家听查课成绩、学员履行空医历史使命的价值观、学员履行空医岗位责任或重大活动表现、教员对院校领导重视教学的满意度、教员对以教学为中心的机关各部满意度、教员对学员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学员对临床教学保障的满意度、学员对教员授课质量的满意度等。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某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监控质量是否达标,分别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教学的管理规范性、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临床教学的授课环境。 作者:袁玮卿董晓建鲍臻朱靓殷进功工作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航空航天论文:大学医学航空航天论文 1努力提高“转变思路”能力,确保提高教学质量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专业课教学任务不同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常常面临讲授过于简单、学员兴趣较低,讲授过于深入、学员难以吸收的问题[2]。这就要求教学组全体教员科学备课、精准指导,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1.1集中优势,补弱固强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年开学前,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组长,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集中优势教学资源、汇聚精干力量,选定任课教员。并安排年轻教员试讲,全体教学组对年轻教员的试讲提意见、挑“毛病”,确保教学水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找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理论课上以案例分析为主线讲解内容;实习课上以理论回顾为主线体验实践,并适时调整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及其与理论课的衔接过程,确保教学工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1.2全面学习,强化自身 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引起全体教员的高度重视。要求年轻教员,尤其是以前未接触过航空航天医学知识的非现役教员、带教实习课的研究生,进教研室当年不参加大课和小课教学,只作为辅讲教员随堂跟听每一位教员的授课。同时要求不仅学习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系统学习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对于有教学经验的教员,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充分准备,并在教案中体现教员本人对本次教学内容最新进展的掌握情况,在提高教员专业水平的同时,确保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提高“师资储备”能力,确保丰富教学形式 基于专业课教学“练为战、学为用”的特点,教学方向问题尤为突出。教员必须始终把好转变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提高学员任职能力的方向。然而由于编制体制调整,教研室教员数量太少,同时部分同志出国留学、不在岗,造成主讲教员人数偏少,且有职称断层现象。只有提高师资力量的储备能力,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1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各教研室每学年开学前,会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外请本学科专家前来做专题讲座。如教学对象为本科学员,对航卫保障工作一片空白,则外请专家多为常年工作于航空兵部队的航空军医、卫生队长和场战医院院长等。如教学对象为进修生,他们大多来自一线航卫保障岗位,则外请专家多为专业研究人员或空军医学研究所的同行专家。这一举措弥补了“内”部人员不足的矛盾。 2.2处理好“专”与“兼”的关系 军事航空医学需要研究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的卫勤保障问题。近年来,教研室从实际出发,与对口航空兵部队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相结合的协作关系。选取工作正规、制度健全、业务建设较好、卫生工作基础好、卫生人员素质较高的航空兵部队具有相应的航卫保障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的卫勤领导和能够担负教学任务的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相关人员担任教研室的兼职教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一定学时的教学任务。由于他们有较丰富的航卫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并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资历,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学员们反映良好。通过“专”业教员与“兼”职教员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2.3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 在教学布局上,教研室着眼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板块和专题,在教学中注重将创新理论、本专业研究进展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增强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按照研究生工作安排和科研进展,有目的地选择对本课程感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员组成课外科研小组,由教研室内学校评定的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导师指导,进行文献查阅、撰写综述和课外科研实验等活动;参加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论文答辩,扩大教学内容。由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可利用学员的新颖思路和创新思维推动本学科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3努力创造“良好氛围”能力,确保促进教学工作 3.1发挥工作动员优势 航空航天医学系在每学年的教学正式开始前都会组织开课动员,提高教员的教学热情和学员的学习热情。教研室也会因时因地进行教学动员,组织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并通过先进教学个人、优秀教案等评比,激励教员人人争先进,个个当标兵。 3.2运用先进教研室成功经验 学习先进典型,是激励教员的强大动力。教研室通过定期组织教员跟听其他先进教研室优秀教员的课堂听课,学习他们的授课方式和特点,并在教研室内部建立必要的会议制度,进行学习体会交流,进一步制定符合本门课程教学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使教研室自身的课程教学有所突破,保证课程质量稳步上升。 4努力提高“教学保障”能力,确保教学任务的需求 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要求各级教学相关部门树立“以学员为本”理念,建设高效的保障机制,全面保障任务需求。对于教研室和教学组而言应该从以下做起。 4.1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多年来,我教研室积累了大量航空兵场站航卫保障工作的录像片,为学员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视频教材。使学员掌握航空航天医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与视频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可满足航空兵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 4.2探索从工作实际出发的途径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是在学员即将进行实习,来年步入工作岗位的时机开展的,其学习目的是为了将来在航卫保障中能够发挥作用。因此,教学工作应该从适应航卫保障工作的角度去完善。实习课为学员提供动手操作、贴近实际工作的机会,教研室教员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会使学员们受到极大鼓舞。外请专家、兼职教员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航卫工作的敬业精神,使学员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了学员对基层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热情。 4.3注意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 在教学准备中,尽量协调争取学校和系里的投资和申请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教研室拿出部分经费,不断补充新近出版的专业书刊,丰富专业资料。增添新设备、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为航空航天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建设提供专业实验室;不断补充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所需的硬件设备,为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请领部分装备部队的最新航卫保障装备,为学员提供尽早接触、提前适应部队航卫保障工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总之,经过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员的共同努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专业课学习使其对飞行员、航天员卫勤保障有了深刻的体会,为做好未来的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扩大协作,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为培养合格的航空航天医学人才做一些具体的、实际的工作。 作者:王文岚1常耀明1李金声1袁鹏2工作单位:1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卫生与卫勤教研室2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航空航天论文:全市船舶工业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报告 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提供2013年底和今年1-8月份数据)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目前,全市涉航企业有48家。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22亿元,同比增长92.6%。 2、主要产品 通用航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大件加工及部件组装、航空机电、客舱设备及内饰件、宇航级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等。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14家。龙头企业5家,铝业有限公司、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航天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航空有限公司。 4、市场份额,至少20%以上,单个企业产量,技术 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合金大型精密浇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全球第3家(中国第一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2013年超纯净镍基高温合金系列产品实现销售2.6亿元。 5、品牌 中国驰名商标:“绿扬” 著名商标:华阳及图、彤明、“DSLY及图” 6、区域布局 初步形成“一城两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航空航天产业城、市航空航天产业园、京口航空信息产业园、京口航空航天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句容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丹徒航空航天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 二、为什么作为重点产业? 1、产出规模,增速,发展前景 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拉动效应强等鲜明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为1:10,对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增速为25%,远超同期GDP的增速。未来20年,我国共需要ARJ-21同类飞机1000架、国产大飞机C919同类飞机2700架、军用运输机230架,对应市场容量分别为300亿美元、1350亿美元、161亿美元,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将超过500亿元美元,航空航天产业已经成为快速上升的战略性产业。 2、财税贡献,占第二产业份额 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 3、提供就业情况 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4、投资规模,市场导向,企业家信心 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国家出台的高端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推动层面,给予宏观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巨大,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5、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 研发支持,人才支持,金融支持,园区载体支持(土地、环保) 三、我市如何培育重点产业政策建议 1、产业规划导向,定位准确,布局合理,保障有力 总体规划、单项规划,用1-2年时间制定产业规划 2013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制出台了《市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我市航空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和目标。2012年,为加快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编制了《市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如何强化政策扶持 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政策 3、要素配套保障 人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全市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其中,造修船企业30家,具有万吨以上造修船能力的企业7家;船舶配套企业65家。201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3.1亿元,位居南通、泰州、扬州、南京之后,列全省第五,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1家。2012年1-8,实现销售188.48亿元,同比增长16.3%,利税9.4亿元,同比增长4.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3.6%。截至目前,全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建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94.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75亿元,同比下降33.62%。 2、主要产品 船舶产品:海洋工程船、全回转工程船、液货运输船、散货船等。 配套产品:中低速柴油机及发电机组、螺旋桨、船舶电器、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船舶救生装置、船用锚链、船舶辅机、甲板机械、舾装件、海洋系泊链、海洋平台吊机及救生装置、海洋工程大型结构件等产品。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规上企业44家,龙头企业5家,省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中船设备有限公司、鼎盛重工有限公司、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 4、市场份额,至少20%以上,单个企业产量,技术 省船厂(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技术海洋工程船和全回转工程船两大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创造了27项中国第一,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实现销售共计20.1亿元,利税6.5亿元。 中船设备的中速柴油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3亿元元,利润1.20亿元元,同比增长16.4%,连续四年利润总额超亿元。在柴油机及动力系统集成、发电机及电气系统集成、海洋工程机电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的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配电板连续五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进入国际前列,2013年,实现销售3亿元,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的船舶螺旋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2013年,实现销售5亿元,在螺旋桨与轴系设计制造、船舶动力打包集成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正茂集团的海洋工程系泊链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2013年,实现销售3.1亿元,在海洋工程系泊链设计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品牌 省著名商标:“蓝波”、“赛尔尼柯SaierNico”、“三星及图”、“三山”图形 名牌产品:“威和”桥式起重机 6、区域布局 船舶建造:初步建成润州龙门港及高资港区域、京口区新民洲区域、扬中市团结港至胜利河区域三个船舶建造集中区。 船舶配套:形成了润州工业园区和新区为核心的国家级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 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0 引言 航空航天行业信息化是指航空航天行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企业信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及研究开发方面的能力、水平和效率,最终提高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广泛应用在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诸如CAD,CAPP,CAM,CAE,PDM,PLM和ERP等单项技术与系统的应用比较普及,产品研制周期明显缩短,设计制造质量显著提高。 1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与作用 航空航天行业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总体的信息管理、研制与制造的协同及产品研制能力的提升3部分。 1.1 企业总体的信息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航空航天企业中,由于需要涉及整体调动和资源整合很多,ERP作为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和利用的系统,可以使航空航天行业达到整体的资源规划统一。 1.2 研制与制造的协同 在航空航天行业,信息化主要为科研生产服务。该行业的重大工程是1个多学科综合、多专业集成、多个子系统集成和多单位跨地域协同的庞大系统工程;其复杂性、研制周期以及研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约束;其设计与制造中涉及大量的信息系统,并且需要在严格的流程管理控制下实现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以支持并行的协同设计和制造。设计研制过程中会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子系统、多种BOM表和多种变更管理。航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数据分散存放在各承担单位,大多数分系统和单机的研制生产数据没有实现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上下游间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的有效重用。同时,近年来航天企业的研制与生产并重,设计与制造间的协同需求也很迫切。如此众多的系统、流程以及异构的数据协同实现集成需要1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集成环境。 航空航天行业又与其他行业不同,对质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零部件要能追溯生产制造源头。 PDM主要针对的是产品数据管理。它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值处理过程、资源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技术。PLM则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全局信息的集成框架,可有效实现资源集成和协同研发生产及精益化管理。所谓集成框架,即在异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能使企业内各类应用实现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的软件系统。PDM和PLM可为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制造创造协同工作环境。基于信息化协同工作环境,设计人员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异地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 重点需要实现下列两个方面的集成:(1)PDM,PLM与CAD/CAPP/CAM的集成;(2)PDM,PLM与ERP的集成。ERP与PDM,PLM的互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企业全部信息系统。将PDM和PLM技术引入航空航天企业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改进现有技术和管理流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航空航天企业在研制过程中信息与流程的集成与管理及协同。 1.3 实现航空航天产品的三维全数字化定义设计与制造集成,提升产品研制能力 CAD,CAPP,CAM及CAE主要针对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发及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加工的集成上提升产品的研制能力。从技术角度看,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过程涵盖现代科技的诸多领域,如机械、材料、电子、力学、声学、热学和能源等;多学科多性能的要求致使各种CAE之间需要协同,而在CAE仿真后进行的优化也需要CAD与CAE之间实现协同。 在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技术方面(CAD和CAE),通过数字样机的建立,可以实现部件或整机的虚拟装配运动机构仿真、装配干涉检查、空间分析管路设计、气动分析和强度分析等。总体而言,在航空航天产品研制中全面采用信息化技术,可实现三维数字化定义、三维数字化预装配和并行工程,建立产品的数字样机,取消全尺寸实物样机,使工程设计水平和产品研制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大幅度降低干涉、配合安装等问题带来的设计更改。 CAPP与CAM则指航空航天产品的制造协同。CAPP包括工装设计系统建立和工艺系统,在工装分类和典型化基础上,建立各自的工装设计资源库;开发基于工装族和有工艺知识支持的专用辅助工装设计系统,加强工装标准化、组件化和系列化工作,显著提高工装设计效率;实现产品模型在工装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提高工装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协同程度;进行基于三维模型的计算机柔性化组合夹具工装研究,使工装快速组合装配,满足型号不同研制阶段和状态的快速工艺准备需求。工艺方面,针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铸造、数控加工、钣金成型、焊接等关键工艺过程,利用CAE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实现工艺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最终实现工艺流程的优化。CAM方面,运用CAD进行制造过程的前期设计,利用CAE进行计算机模拟,实现CAM方式与过程的优化。 总之,设计人员通过CAD完成设计,由专门仿真人员利用CAE完成设计多性能之间的协同仿真优化,通过CAD得到最终设计;而后通过CAD,CAE与CAPP,CAM的协同完成航空航天产品制造的过程。同时,运用两者之间的沟通,通过对航空航天产品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建立起CAD设计知识库、CAE仿真知识库、CAPP和CAM的制造工装知识库,使其成为航空航天企业在研发、制造方面的宝贵经验财富。 2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交互运用和协同,可以实现航空航天行业的管理、资源、设计、制造的全方位信息化工程,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速度,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2)确保整体信息流的畅通,如产品各方面性能的仿真协同、设计协同等,有效开展工艺与设计的网上协同工作; (3)提高总体设计能力,建立航空航天行业的设计知识库、仿真知识库和制造知识库等; (4)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工艺管理平台。实现制造过程计算机化,工艺流程管理及工艺信息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优化工艺和制造过程; (5)建立产品设计、制造协同平台; (6)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共享,形成基于网络的、可视化的、高效的生产管理平台。 3 结束语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航空航天行业在技术进步和管理改革两方面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进程。在信息化进程中,技术的应用向前推进一步,管理的改革就必须深化一步,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一步。技术、管理、人的素质是信息化生产力的3个要素,只有这3要素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航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带来的管理模式变化进行适应和调整,不断克服一些不利因素,保持信息化建设持续的推动力,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航空航天论文:现有光学互连技术与航空航天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学互连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历程,简述了为满足航空航天应用要求,业界所进行的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光学互连技术;航空航天;应用;发展 引言 电子和计算机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对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传输运算速率及效率(误码率)等的要求。为了解决非模块化结构和电缆作为数据传输通道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局限性大这个问题,一些装备逐步采用光学互连系统来代替铜基传输系统,光纤和接头等光学元件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如图1)。另外为了降低发送、接收、转换和互连技术的价格以降低传输成本、摆脱铜基系统带宽的局限性,一些企业增加了在光学元件上的投入。经过多年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系列新型光学技术投放市场,大幅降低了网络系统中的光学数据传输成本度,推动了因特网等系统的快速发展。 吸纳了大量投资的商用光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应用的机遇,许多商用光学方案可以再利用,以满足军事需求。在一些航空航天系统中,设计师开始尝试采用光学元件。但是过去为商用开发的光学元件通常是比较粗劣(性能低、可靠性差)的产品,即使再提高其成本也不能提高其综合性能,很难达到航空航天应用的要求(商用/通信与军事应用/航天部分要求比较见表1)。因此一些公司着手进行现有光学互连技术在航空航天应用方面的研究,例如Canon公司就尝试将用于通信业的低成本、高性能光学互连技术通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其研究成果同时具有军级元件的耐用性和商用元件的低成本优点。 现有光学技术在航空航天系统中的应用历程 虽然材料(塑料)、封装形式(非密封)、环境条件(湿气、灰尘、振动、冲击)等因素限制了纯粹现有光学技术在系统中的直接应用,但是光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依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在NP-3C航行器、F-35JSF等系统中对数据传输系统的重量都有限制,而且由于光学传输系统的传输数据的能力强,可以使航行器能够正确接收传感器、传输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数据,因此需要采用光学互连方案,在将来的军用领域,对光学数据传输应用的要求将逐步加大。 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师们一直关注光学互连技术的发展,并想方设法在新的系统中采用这些技术,来提高装备在严酷空间环境中运行的可靠性。他们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用质量轻的光学系统代替沉重的铜系统,来减轻装备自身重量,提高装备灵活性和承载能力;二是用光学系统代替铜系统可以降低装备对电磁场辐射的敏感性,提高其抗干扰能力;三是提高数据控制能力,提高装备的性能和精度。波音的F-18改进计划和Lockheed Martin的JSF是光学互连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关键转折点。在两个平台中如果存在光学元件方面的维护能力问题,那么将来所有的飞行系统将可能仍然使用低成本的铜基结构而放弃光学互连系统,所幸没有出现上述问题。同样,美国海军第二代驱逐舰“DDX”对光学元件在海洋平台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次公开展示。这些计划的成功,增强了光学互连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MIL-T-29504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特殊光学终端系统(如图2)。虽然这种方案的机械连接方案成本较低,但因光学终端的成本高造成网络成本较高,另外,该系统的光学性能也非常差。例如,62/125mm光纤的典型插入损耗超过0.4dB,最大值接近1.OdB。所以存在需要增加使用昂贵的光学放大器或不能实现方案的模块化的缺点。为了解决传统MIL-T-29504光学终端的这个问题,使其能满足军用要求,一些公司纷纷推出替代传统MIL-T-29504光学终端的新方案,其中Canon公司推出的PHD光学互连产品成本低、性能优良,可以军民两用。 其他一些光学互连产品的插入损耗性能也较差。这在F-18平台上的试验已经得到证明:在F-18改进计划中,多通道光学连接上应用了公差不严的电连接器壳体是链路性能低的根本原因。详细的统计分析表明:实际的腔体位置失准(如图3),应控制在与标准的MIL-C-38999键和腔体相差0.068英寸范围内。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一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而Canon公司则是通过生产非常特殊的38999连接器组件来解决MIL-C-38999互连问题:绝缘体组件精密对准、而且壳体采用昂贵、精密的CMC加工,虽然减少了问题但增加了成本。 空间环境对光学互连发展的促进 光学互连结构的最大难点不是保持连接点高性能,而是在两根光纤连接时,如何使环境对其影响减小的问题。典型的环境影响包括机械(冲击,振动)、温度和污染。大多数原始航空设备制造商尝试继续使用高弹力、质量轻的终端及不采用抛光角方案的物理接触光学系统,来解决冲击/振动问题;通过对所配套的装备和单个通道口的清洁和维护来解决污垢和污染问题。例如,Lucent的LC连接器耐冲击环境的性能超过65g,这种特殊的LC连接器的啮合力在原来的(1.1磅)基础上又增加了10-20%,因此提高了该连接器在巨大的冲击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而对于商用互连来说,由于受到锁紧机构机械特性的限制(如塑料制成的锁紧机构在啮合力较大时会损坏而失效),所以在巨大的冲击环境下的工作能力的提升则受到限制。 减轻终端重量 众所周知,减轻终端重量要通过减小尺寸或密度、或二者同时减小来实现。由于塑料套管重量轻、成本较低,所以业界对其在高性能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是在多模光纤领域的应用进展很小,而单模领域根本没有进展。很多厂家转而开始制作陶瓷套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陶瓷套管可以做得很小,如为Telcordia GR-326小型光学互连.方案研制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基本尺寸仅为1.25mm有些厂家也进行了0.80mm陶瓷套管的尝试,但由于在啮合时容易损坏,所以大多数系统设计师不采用此方案,但是在将来的高压力、剧烈冲击/振动环境条件下工作的航空系统中的应用将会非常大。 改进端面结构 推动端面角抛光方案商业应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对噪声反射灵敏的系统中期望得到非常低的反射损耗;二是由于在封装密度许可的条件下,期望使用带状结构。对一般的系统设计师来说可以采用角抛光方案,但是在大多数航空应用的带状结构内应慎重使用端面角抛光方案,因为在严酷的振动环境中,这种方案会加大不对准性,即使是稍微有7~8度的端面角,也会直接导致纤芯不对准而使性能降低。使用劈槽陶瓷套管终端方案,可以稍微减轻这些问题,但是必须注意选择端面的啮合力,减小套管槽的开口尺寸。而带状结构连接器受端 航空航天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精品课程建设 近年来,我国嵌入式系统产品发展十分迅猛,中国嵌入式系统市场估计每年将直接创造千亿元的效益,所带动的相关工业产值超过万亿元,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新的市场增长点。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需求相比,我国嵌入式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相对落后,并进而影响到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电子、软件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在IEEE计算机协会和ACM共同制定的2004版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中,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列为核心课程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02学年开始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下面对该课程的建设情况作简单介绍。 1 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是面向计算机学院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以计算机各种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为主要特色的课程,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研究和解决嵌入式计算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学生在嵌入式计算工程领域研究和开发奠定相关基础。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传输与工程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尽量反映该领域内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成果,使学生了解该学科最新的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使用最新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典型开发工具。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面向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的原则,强调将计算机系统不同层次专业知识的基础性与实际工程设计思想和架构的前沿性相结合,重视将计算机系统自底向上的各种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得诸如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接口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孤立的课程呈现相互配合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实际的综合系统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在课件设计上,采取统一的知识体系结构,涵盖“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技术讲座+ 项目实践”四大模块,突出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验,学生应能够熟悉一种典型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掌握一套主流的开发工具和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熟练使用一门开发语言,使学生具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目前该课程为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学时,实验24学时。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1)嵌入式系统概述;(2)嵌入式硬件基础;(3)嵌入式操作系统;(4)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建模;(5)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分析;(6)专用接口和硬件加速器;(7)分布嵌入式系统;(8)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统等扩展内容。课程的实验包括了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一些预先设计好的实验,通过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加深对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环境,主要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和裁减、驱动程序的开发及对开发工具链的使用。综合设计实验则要求学生面向某综合应用(指定或者自主提出)而进行设计、编码和调试并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课作业和小测验20%,基础性实验40%,综合设计实验40%。 经过四年的建设,该课程的已整理编写完成配套的教案、讲义和实验指导书,形成了一整套课程指导和考核体系,建立了以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课程负责人,以博士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以博士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为教辅人员的教学团队。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高度统一,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在学生的作品中创新成为主题,学生在国内外各种嵌入式方面的竞赛中屡创佳绩,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精品课程创新点 (1)本硕一体化设置。 课程强调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层次性,从理论课到实验课都设置了基本、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选听(或选做)具有不同加权值的内容(或实验)。突出体现了学院本、硕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思路。 (2)兼顾理论,重在实践。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在不断更新最新的国内外理论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课程理论授课部分,每一章都有设计实例,这些设计实例大部分来自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并且随着科研工作的变化而动态更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二、课程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课时也占到了整个课程的一半时间,实验课本身加强了指导力度,由骨干教师加多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助教组成的指导队伍,负责整个实验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紧密结合企业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动态调整,都是在充分分析当前国际上有影响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最新的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内容较大程度地体现了嵌入式领域的热点,是企业界普遍关心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出业界需要的人才。课程前沿性则表现在:一、课程的主讲教师是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一线的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地根据技术发展动向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及时地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引入到课程中。二、及时地对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目前我们主要选择的是卡耐基・梅隆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对我们的课程安排适时调整。 (4)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应用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与产品和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的创新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创新性,加强未来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本课程重点之一。具体体现在:一、课程只对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对一些具体技术和环境则通过课外参考资料和网上第二课堂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地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二、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实例分析中,鼓励学生对实例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案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三、加强综合设计性及开放性实验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提出原创性的设计内容,创新性是综合性实验的考核标准之一。 (5)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责任教授+主讲教师+ 实验辅导教师”的教师团队,采用“讲授+分析+案例+演示+大型作业+实验+查阅资料及撰写综述报告+小课题”的教学模式,改善了这类综合性课程“难教”、“难学”的状况。 讲授: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的内容,采用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力求讲清概念内含和外延、基本原理的思路,实质意义以及适用范围等内容; 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内容较多,对于某些书本上只提其然而不提其所以然而又比较重要会影响系统级设计理解的问题,找准切入点,逐步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 案例: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精心设计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逐步实现,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正确应用相关的技术和原理解决问题。 (6)完整的实验体系 全面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全程指导、严格的考核体系是本课程实践环节的亮点。 课程的实验由精心设计的基础性实验和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组成。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一些预先设计好的实验,通过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加深对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环境。基础性实验是一组实验集,包括了必做的和根据个人的兴趣选做的。目前针对Xscale硬件平台基于WINCE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分别设计了四大类共24个实验,针对EIA平台设计了4个基本实验,学生可以任选平台,除了3个必做的实验外,每个人按要求选做1~2个实验。综合实验是启发式的引导性实验,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学生结合本课程内容以及前导实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设计并实现具有一定演示度的嵌入式系统,原则上不限制硬件和软件平台。考虑到学生水平差异,给出了一些备选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提出原创性的设计内容。 航空航天论文:基于Web2.0的图书馆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为例 摘要:OA对高校图书馆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介绍了Web2.0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AO平台为例,提出了一个基于Web2.0的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办公室自动化;OA;Web2.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61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等相融合,贯穿办公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之后形成的系统。 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随着高校“知识管理”理念的提升和实践,高校办公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空间的泛化,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也认识到尽快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必须实现决策系统高层与基层的信息系统互联,从而有效缩短决策信息下传的途径,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 WEB2.0概述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Web2.0也慢慢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了。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总之,Web2.0是以Blog、TAG、SNS、RSS、widget、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WEB2.0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随着它的成熟也越来越多地被各种管理软件所有,因为一个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本质上与互联网是没有差异的,所以这样的WEB2.0技术被各种管理软件所有采用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这两年WEB2.0技术将带来办公室自动化(OA)的变革:OA更应该让用户互动参与为主,而不是一个公文下达的工具。 2 系统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办公自动化即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是用于图书馆内部自动化办公和内部员工信息交流的综合平台。通过采用最新的WEB技术,引入目前流行的 Web 2.0 互联网理念和技术,设计开发出稳定、实用且智能化的综合办公平台,从而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改善内部员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 2.1 建设目标 1) 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办公信息的平台,馆务信息、各部门信息、学术讲座通知等,为图书馆提供快捷、灵活的信息传递机制。 2) 运用Web2.0技术建立稳定、安全的图书馆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图书馆互动参与为主的内容系统。 3) 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版块管理的系统管理。 2.2 模型和功能设计 建立以图1所示的基于web2.0的图书馆OA平台系统结构模型: 1) 信息交流:馆务信息、各部门信息、学术沙龙通知等,实现馆内政务公告网络化。通过馆务公告通知、公告等电子信息,馆员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详细的信息内容,取代了以往书面传阅的通知方式,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节约办公经费。 2) 内部办公:通过馆内各业务、行政部门的主页面,对各部门的机构、人员设置,工作、服务内容进行揭示,提供部门工作记录的撰写、存储和读取平台。 3) 个人管理:馆员可以通过实名登录在自己的博客里对资讯、网摘、照片、活动等版块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4)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备份、日志管理、版块管理等。设置用户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完成系统每天各种数据的备份,提供版块更改管理等功能。 3 Web2.0在图书馆OA平台上的应用 工作免不了与他人协同完成一项事情。因此,与他人互动是必要的。过去,我们都存在电脑操作系统故障,或者对方的办公操作软件版本不合的困扰。运用Web2.0应用解决方案,就再不需要在电脑中储存任何办公操作软件,电脑操作软件故障这种事情就不会再出现;同时,也不用怕其他同事的办公操作系统版本不同,不可兼容这类问题,所有操作系统同基于Web2.0应用平台上,无论何时,只要你能够上网,就可以与同事交流,互动信息,分享办公资源。 1) RSS订阅技术的应用:RSS就是对新闻列表的订阅,馆员在办公的过程都想了解单位外部的信息,比如:重大新闻要闻、外部媒体报道、行业的情报等等,在OA中我们只要把RSS新闻列表作为一种元素被纳入到单位门户里,这样只要设好自己关心的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订阅到自己所关心的外部的新闻。 2) BLOG技术的应用:BLOG技术已经众所周知,每一个人工作、生活记录可以通过BLOG技术在OA中展现出来,一来可以让馆员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和相关知识集中在一个BLOG页面上体现出来,二来公司的单位的领导对一个馆员的了解得时候可以在一个地方完全了解到这个馆员目前的状态。 3) Wiki技术的应用: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在Web的基础上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同时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馆员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4) SNS的应用:SNS可以简单定义为虚拟社区网络,而对一个人数众多的图书馆来说同样需要这样的虚拟人脉关系圈来促成项目或者计划任务的完成。在OA中馆员可以通过根据图书馆行政组织来定义不同的虚拟组织,并形成虚拟组织内部的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共同面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5) AJAX技术的应用:AJAX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让可以让WEB化的OA软件,更加易用。例如在WEB上拖拉、自动保存、随时验证,OA作为一种单位内部的办公平台对AJAX的需求十分旺盛,因为AJAX全面带来协同办公系统易用和人性化,让冷冰冰的WEB更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 6) widget技术的应用:widget可以是一个图像的部件(小插件)、新闻阅读插件、日历显示插件,也可以是图形背后的一段程序,可以嵌在网页上,来帮助用户享用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所以在OA软件中也同样可以把互联网上各种丰富的Widget纳入到其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馆员OA的功能性,而且这样的功能可以被不断更新。 7) TAG技术的应用:TAG技术目前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目的方便馆员对自己关心内容的归类,同时可以让馆员对这些有用价值的归类进行共享达到知识和事件的共享协助。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型的网络化办公向传统的“公文往返式”办公提出挑战,因而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得以推广,并迅速地在全球兴起一股“无纸化办公”的新潮流。通过分析和研究高校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的业务过程,设计了实用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Web2.0应用模式,将internet作为平台,使得馆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办公处理,个人事务处理,以及其他OA应用,所有办公信息与资源可以与其他同事或者个别授权同事共享,使系统更加人性化。 航空航天论文:南太平洋的航空航天与防务盛会 亚太区域著名的澳大利亚航空航天与防务展――阿瓦隆2017,于2017年2月28日至3月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卫星城市吉龙成功举办。墨尔本是素有“花园之州”美誉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曾多次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阿瓦隆2017航展所展示的主要内容,包括航空航天产品和防务装备两大类。这种组合,构成了南太平洋地区最盛大的航空航天防务盛会。对澳大利亚而言,这也是一次全面地介绍与展示其航空航天及国防现状的独特机会。 “空中力量在行动”是阿瓦隆2017航展的主题。军方以极强阵容参与,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所属的大部分机型悉数参展,同时还有海军及陆军直升机部队的支持。大量海外的参展飞机及各种老飞机、运动机、试验机前来助阵。无论是航空航天工业的专业人士、军方人士,还是航空爱好者或其他参观者,阿瓦隆2017航展都提供了精心准备的各类看点及近距离观摩的机会。 激动人心的公众开放日首日,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新锐战机悉数闪亮登场。有2016新购入的波音P-8“海神”(Poseidm)海上反潜巡逻机、2017刚入列的波音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洛马公司的F-35A“闪电Ⅱ”战斗机,这些作战平台展现了澳大利亚政府为创建一支敏捷而又强大的空中力量所做出的长期规划的―部分。 除了澳大利亚军方,维多利亚地方政府也是这个航展的积极参与者。这里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诞生地,也是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可以说维多利亚州沉淀了澳大利亚丰厚的航空文化。以航空文化和航空产业引以为豪的州政府,很乐意在2017年的阿瓦隆航展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平台。据悉,此次展会有600多家参展企业和30多个专题研讨会。除了澳大利亚本国的军机外,新西兰、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空军都有飞机进行展示。同时参展的,还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湾流公司和达索公司等生产的60余架公务机和50多架通用飞机。丰富的展品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的本地游客和国际航空爱好者。 阿瓦隆机场所在地吉龙有着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吉龙是个海港城镇,通向著名景区十二门徒礁石和国家公园古老的热带雨林。很多与会者充分利用他们在维多利亚的时间,沿着著名的冲浪海岸,借机进行一次完美的旅行。 澳大利亚采购的首批F-35A战斗机在公众日首次亮相 本届阿瓦隆航展的最大看点,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从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采购的第一批两架F-35A战斗机首次飞抵澳大利亚。为此,几个月前国防部与当地政府就已做足了宣传。 航展公众日首日,首批交付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两架F-35A(垂尾编号为刚、D2,机身标识为A35-001与A35-002)进行了抵澳后的首次公开飞行展示并举行了交接仪式,其自然成为本次航展现场最吸引眼球的明星! 当日,为举行交接仪式和新闻采访,阿瓦隆机场保安早早封闭了跑道中段出口连接停机坪的道路。当地时间上午10时左右,刚刚跨越15000千米航程抵达澳洲的两架F-35A编队飞抵航展现场,进行通场展示。因这里靠近海边空气湿度大,F-35A的翼尖拉出了白色的凝结水汽,在晴朗的天空下极具观赏性。第一架飞机顺利着陆后,第二架的飞行员同现场观众开了个小玩笑。飞机在进行一次通场后进入着陆程序,然而当现场的解说告诉大家飞机即将降落时,飞机却收起起落架做了个复飞。盘旋一圈后,最终在观众们的喝彩声中平稳着陆。 两架印有皇家澳大利亚空军“袋鼠”标志的F-35A战斗机一前一后缓缓地滑向采访区域,负责安防的士兵持枪带着警犬警戒,准备采访的媒体记者和兴奋的人群早已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澳总理特恩布尔也亲临航展现场,观摩澳大利亚自己的四代机F-35A交接仪式,并与两名飞行员亲切交谈,陪同的有国防部官员及空军高层人士。 当年美国邀请澳大利亚参加了数十亿美元的F-35联合攻击机研制项目。但由于飞机单价昂贵,以致该机在澳大利亚国内备受争议。据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准备投入170亿美元购买72架F-35A。其余战机预计将于2018年底陆续交付澳大利亚,并于2020投入使用,进而逐渐取代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现有的F/A-18机队。 之前,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有4名飞行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卢克空军基地进行F-35A的飞行训练。首批交付的01号和02号两架F-35A,就是由其中两名飞行员安德鲁・杰克逊和大卫・贝尔驾驶,从美国卢克空军基地飞抵澳大利亚的。 最新接收的EA-18G飞抵航展现场 EA-18“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武器库里最新锐的武器之一。航展专业日首日,两架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鱼贯降落在阿瓦隆机场,人群欢呼雀跃,其中一架飞机被拖到采访区,接受媒体和国防部长及皇家空军高层的观摩。 澳大利亚是除美国外,唯一装备了EA-18G的国家。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佩恩表示:最新一批“咆哮者”的到来将使空军的联合电子作战能力得到重大飞跃,电子战将是一迅速发展的领域。空军高层人士介绍说: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的功能和用途仍在探索,但它的到来被认为是一个绝对的“分水岭”式的变化,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国家防务新的十年的开始。佩恩还宣布,澳大利亚将与美国海军合作开发装备下一代雷达和电子干扰设备的“咆哮者”,并投入2亿5000万美元用于研发。 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是在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EA-18G不仅拥有新一代电子对抗设备,同时还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先进的设计使得其无论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还是在陆地上都能较好地完成电子攻击任务。专家们评价说,“咆哮者”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又是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咆哮者”的主力干扰电子吊舱一直是ALQ-99,在一架“咆哮者”上,最极限的挂载方式是5具吊舱(10台ALQ-99)+2枚导弹。但是否能挂那么多台ALQ-99是个疑问,毕竟吊舱的用电量大得惊人。有关ALQ-99的干扰能力如何,官方给出的数据是518千米2,大约是一个半径为12千米的圆。这个数据看起来不很理想,但采用点对点干扰模式,即所有的能量可以集中在一个小扇区范围内时,干扰距离可提高到60~70千米。当然,此时的干扰范围会大大缩小。多架同时使用效果会更理想。 近年来,凭借诺斯罗普一格鲁门公司为其设计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和新型ALQ-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EA-18G可以高效地执行对地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与以往拦阻式干扰不同,EA-18G可以通过分析干扰对象的跳频图谱自动追踪其发射频率,并采用“长基线干涉测量法”对辐射源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以实现“跟踪一瞄准式干扰”。此举大大集中了干扰能量,首度实现了电磁频谱领域的精确打击。采用上述技术的EA-18G可以有效干扰160千米外的雷达和其他电子设施,超过了大部分现役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不仅如此,安装于EA-18G机首和翼尖吊舱内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还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在对敌实施全频段干扰时仍不妨碍电子监听功能的系统。 美国军机倾力助展 “猛禽”再次回归阿瓦隆 为了支持南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军事盟友,美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参加阿瓦隆2017航展。 此次有20多家美国航空与防务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包括无人机系统、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雷达和传感器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波音也来到了这里,但推广重点是军品而不是客机。 静态展示区,停放的4架F-22“猛禽”战斗机,似乎想要告诉参观者,这些曾经于2013、2015年到访过阿瓦隆的“熟客”又回来了。在这里公众可以近距离观摩到这款经典的第四代战斗机,美国大兵则趁机在飞机旁兜售着各种与“猛禽”相关的纪念品。这4架来自第3战斗机联队(驻阿拉斯加埃尔门托夫空军基地)的“猛禽”,在参展前与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在澳洲的北领地进行了空战训练。 此外,静态展示区还有不太常见的B-1B“枪骑兵”轰炸机、P-8A“海神”反潜巡逻机、C-17运输机、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除静态展外,飞行表演才是重头戏。美军飞行表演的主角,无疑是F-22“猛禽”,担任表演飞行的驾驶员,是美国空军赫赫有名的空中秀首席飞行员迪金森。韩国航展、英国纹身会航展、迪拜航展,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动态表演时,单价高达1.5亿美元的“猛禽”,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上演着一系列惊险的飞行动作。当“猛禽”低空高速掠过时,机身便带起强烈的水汽,被阳光照射形成了虹彩,翼尖亦拉出两条白色凝结水汽形成的飘带。 相信任何看过“猛禽”飞行表演的人,都会说其为最壮观的战斗机表演之一。美军F-22“猛禽”是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战斗机,使用了隐身外形设计、吸波涂料等技术,能够有效屏蔽雷达信号。该机飞行性能也十分出色,装备的普惠F119涡扇发动机,是决定F-22“猛禽”成为世界最先进战斗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其他国家四代机难以超越的一项优势。F119涡扇发动机保证了F-22“猛禽”可以不开加力进行超声速飞行(即超声速巡航能力)。二元矢量喷管使得F-22具备了优异的过失速机动性能。 同台献艺的F-16C“战隼”与“猛禽”比起来似乎稍显逊色,但飞行表演的观瞻性却丝毫不差,给人感觉三代机暗中在与四代机较劲。相对F-22“猛禽”,F-16C战斗机的表演则尽显凶悍霸气。现役第三代战斗机中全球产量最大的F-16直到现在依然在产,也是美国不遗余力向外推销的机种。 最新型的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轻盈起飞,在跑道上贴地飞行,暂短的通场似乎没刻意要进行一套完整表演的意思。AH-64是目前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武装直升机,最新的E型大幅提升了数字信息分析能力。 中国运载火箭首度亮相南太平洋地区重要航展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代表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受到国外客户的广泛关注。此次中国航天最新成果在阿瓦隆航展的亮相,将为中国航天进一步开拓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寻求国际合作新模式奠定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展台,位于航展一号厅的显著位置。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与澳大利亚展开了合作。当时中国运载火箭初次进入国际市场,第一个重要的客户就是澳大利亚。此次赴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以及现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F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都在展出之列。除了展出具有代表性的长征系列火箭1:20比例模型之外,还设置了长征五号全息展示内容。 中国最新火箭产品参加此次航展,意在展示中国火箭的最新技术水平以及提供发射和轨道交付的服务能力,探索更加适合国际化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新模式。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市场蓬勃发展,由于受美国政策限制,中国目前不能为其他国家发射带有美国零部件的卫星。不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正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拓展航天应用领域,寻求国际合作新途径。 阿瓦隆2017现场感受 “阿瓦隆航展”全称为澳大利亚国际航空航天与防务展,最大参与国是美国,在军用飞机、军用航空技术及机场技术等领域占主导地位。首届阿瓦隆航展于1992年10月举办。自1995年后定为每逢单数年的2~3月份在墨尔本附近的阿瓦隆机场举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阿瓦隆航展已经逐渐成为亚太地区最为著名的航空航天及防务展会之一。阿瓦隆航展分为专业日与公众日(各为期3天,合计6天)。专业日只对展商和专业观众开放,需要进行专门的申请。专业日内飞行表演极少,除少数熟悉场地的飞行训练外,大部分是参展机进场。与国际排名靠前的几大航展不同,这里的商业活动并不活跃,所以专业日会场略显冷清。主要的飞行表演只在公众日内进行。公众日期间,大部分商务展商已经撤展,但洛马、波音、空客等公司的展台依然还有工作人员坚守。 本次航展的主办方为观众们提供了多种交通方式前往航展现场。从墨尔本市中心的南十字车站(southern CrossStation),有经停Lara车站的火车,观众可以在Lara车站转乘航展快线前往阿瓦隆机场。除此之外,也有从市区直接前往航展现场的大巴。可见,阿瓦隆航展对于观众到场的交通安排还是非常细心的。到达Lara后,有工作人员指导着观众上车,航展快线的大巴供应也很充足,]有出现大排长龙的情况。自驾来会场的参观者占大多数,这里的停车场大得一眼望不到头,因为澳大利亚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阿瓦隆2017的展场有3个主展馆,所有展馆都是临时建筑,看上去十分简陋。这虽然体现了澳洲人崇尚简约实用的风格,但似乎与南太平洋地区最大航展的称号不太相符。除了3个主展馆,还有无人机展馆、半露天的老式飞机展馆、陆军武器装备展示区及二战背景的战争模拟区。 陆军武器装备展示区有大量澳大利亚陆军目前使用的主力装备,如陆军的M777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113装甲输送车等。二战背景的战争模拟区则向公众展示二战时期所使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还有别开生面的盟军与德军阵地作战的模拟表演。现场烟雾缭绕,枪炮声不绝于耳;一名德国士兵刚爬出战壕即被当场“击毙”;阵地后方的战地医院里,几名漂亮的大妞穿着当年的护士服,正在为一名手臂“受伤”的士兵包扎,桌上地下被丢弃的“断腿断手”,警示着战争的残酷。栩栩如生的战争场景,让观众恍若置身于二战时期的某处战场。 阿瓦隆航展不仅展示当前先进的海陆空武器,也有重上蓝天的老式飞机以及专门进行特技表演的运动机。主办方在现役飞机飞行表演间,穿插安排了古董机飞行展示和民间特技飞行。阿瓦隆航展展出的澳大利亚航空发展史上的经典机型,让不少航空爱好者甚为着迷。如今这些飞机虽然已经告别天空很多年了,但当他们再一次飞上天空时,仿佛让人们又回到了往日的那段峥嵘岁月。 其中几架经典飞机在澳大利亚航空史有着特殊的意义。CA-12“回旋镖”战斗机,为数不多的由澳大利亚自行设计制造的战斗机,曾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主要机型。“哈德逊”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英国皇家空军研制的海上巡逻机(美国陆军航空队编号A-28/A-29),二战时期为皇家澳大利亚空军采购作为轻型轰炸机使用,并有击沉日本运输船的记录。洛克希德公司的L-1049“超级星座”客机(super Constellation,昵称“Connie”)与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和澳大利亚民航运输业渊源颇深。澳洲航空曾用其执飞澳大利亚本土到英国伦敦的远距离越洋航班任务。参加航展的这架“超级星座”属于历史名机复原协会(HARS),目前处于可飞状态。 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用现役军机模拟空中突袭夺占机场的表演也很吸引人。开场由3架F/A-18“超级大黄蜂”发起攻击;接着E-7“楔尾”空中预警与控制机飞临,实时掌握周围态势,利用其先进的探测和通信设备指挥其他参战飞机,执行战场管控任务最后,一架C-17“空中霸王”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已得到安全管控的机场,后舱门打开,两辆装甲车迅速从机舱内驶出,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从后舱门冲上跑道,散开成警戒状态,C-17在轰鸣中迅速飞离。30分钟的模拟突袭作战一气呵成,非常流畅。 落日余晖下充满仪式感的“夜间飞行表演秀” 阿瓦隆航展的另―特色,就是“夜间航空表演秀”。传统上历届阿瓦隆航展在公众日的第一天都要安排夜间飞行表演和燃放礼花,在黑暗中制造觉和音效的特殊氛围,使得该节目一直以来备受观众追捧。 白天的表演项目逐渐接近尾声,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在夕阳的映衬下两架大型灭火机在观众前方倾泻下壮观的水幕,顿时让疲劳了一整天的观众们再次兴奋起来。落日余晖中,大家期待已久的“夜间飞行表演秀”正式开始。 两架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C-130H“大力神”运输机在夜幕中突然释放出一串串红外干扰弹,刺眼的火花瞬间照亮整个天空,人们的尖叫声也同时响彻了整个展场。 被彩灯装饰得耀眼夺目的滑翔机,飘逸在空中,优雅缓慢地翩翩起舞,从翼尖和尾部释放的礼花弹在空中炸开,好似天女散花。 当滑翔机在公众的欢呼声中徐徐降落后,跑道对面便开始燃放礼花,只见礼花弹在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礼花燃放了近半小时,观众们则随着华丽绽放、转瞬即逝的烂漫烟花一起欢呼、赞叹,享受着“夜间飞行表演秀”独有的节日气氛和欢乐感受。 笔者曾参加过比利时航展的“夜间飞行表演秀”。与之相比,阿瓦隆2017航展的“夜间飞行表演秀”规模更大、仪式感更强,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如果你有幸来澳大利亚观看阿瓦隆航展,一定不要错过首个公众日的这出压轴大戏。 航空航天论文: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摘要: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多功能性、经济效益最大化、结构整体性、可设计性等众多特点,在各个领域被广泛推广和利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对先进复合材料进行了简介,分别针对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探析了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 1 概述 现阶段,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应该研发新型、高性能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其具有多功能性、经济效益最大化、结构整体性以及可设计性等众多特点。将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现代航空航天器的性能,减轻其质量。和传统钢、铝材料相比,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够减轻航天航空器结构重量的30%左右,在提高航空航天器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制造和发射成本。现阶段,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飞船、卫星、火箭、飞机等现代航空航天器的理想材料,同时,先进复合材料已经和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并列为四大材料。因此,文章针对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阶段,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实现了从次承力构件向主承力构件的转变,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军机、民机、航空发动机、新型验证机和无人机、卫星和宇航器、导弹以及火箭等领域,即先进复合材料已经进入到实践应用阶段。但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设计理念、制备方法、加工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应用规模等都相对落后。例如,我国军用战斗机中复合材料的用量低于国外先进战斗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仅有少数的军用战斗机超过20%,例如J-20其复合材料的用量约为27%。我国成功研制的C9型民用飞机,单架飞机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超过16吨,标志着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3 先进复合材料简介 3.1 先进复合材料的组成 复合材料是由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等若干种材料采用复合工艺组成的新兴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不仅能够保留原有组成材料的特点,还能够对各种组成材料的优良性能进行综合,各种材料性能的相互补充和关联,能够赋予新兴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先进复合材料简称ACM,指的是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相增强的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的多种性能都优于普通钢、铝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航空航天设备的重量,同时赋予航空航天设备特殊的性能,例如吸波、防热等。 3.2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性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3.2.1 多功能性。先进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了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生物性能以及化学性能,例如防热性能、阻燃性能、屏蔽性能、吸波性能、半导性能、超导性能等,并且不同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组成不同,其功能性存在一定的差别,综合性、多功能性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3.2.2 经济效益最大化。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能够减少产品部件数量。由于复杂部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铆接、焊接,因此对连接部件的需求量降低,有效地减少了装配材料成本、装配和连接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3.2.3 结构整体性。先进复合材料可以加工成整体部件,即采用先进复合材料部件能够替代若干金属部件。某些特殊轮廓和表面复杂的部件,用金属制造的可行性较低,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3.2.4 可设计性。采用树脂、纤维、复合结构方式,能够获得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铺层程序,能够加工出膨胀系数为零的复合材料,并且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优于传统金属材料。 4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飞机制造以钢、铝、钛合金为主要材料,而传统飞机上应用比例最大、构成轻质结构主体的铝合金正在被越来越流行的复合材料所替代。我们所指的复合材料主要是以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体,用树脂作为基体将纤维粘结在内部并固化成型的高性能塑料。随着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当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关键应用部位和用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飞机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密度低、强度大等特点,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运用最为广泛。与密度达到2.8g/cm3左右的铝合金相比,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一般在1.45~1.6g/cm3左右;而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GMPa以上,超过铝合金部件的3倍,接近超高强度合金钢制部件的水平。这种密度低、强度刚度高的优势,使飞机的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在获得与先进铝合金部件在强度刚度等综合性能方面相当的水平时,重量可以大幅减少20%~30%。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用于受载不大的简单零部件,可减重20%;第二阶段是应用于承力大的部件,可减重25%~30%;第三阶段是应用于复杂受力部位,如中机身段、中央翼盒等,可减重30%。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的外饰和内饰部件,如飞机的一次构造材料:主翼、尾翼、机体,二次构造材料,副翼、方向舵、升降舵、内装材料、地板材、桁梁、刹车片等及直升飞机的叶片。根据统计,小型商务机和直升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已占55%左右,军用飞机占25%左右,大型客机占20%左右。 4.1 军机上的应用 为满足新一代战斗机对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及隐身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战斗机全部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先进的复合材料也大大增加了军用运输机的有效载重,增大了军用飞机的载油量,克服常规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因此,先进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军机上,例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军机主结构、次结构以及特殊部位等方面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军机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减重效果;再如,F22由于存在超声速巡航需求,飞机外表面会长时间与空气高速剧烈摩擦,因此在机翼复合材料上放弃了环氧基树脂,而使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以获得260℃的最大工作温度。 4.2 民机上的应用 民机和军用飞机不同,民用飞机作为以载客飞行和运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对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更加严格。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大量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对材料工艺稳定性和有关试验数据尚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应用较多含量的复合材料需要大量时间和实践的积累。民航上的复合材料应用受限,使用分为两类:结构件用复合材料、舱内材料。 以波音787为例,每架飞机的结构比例中有50%是重约35吨的复合材料,这意味着它从材料密度上就减轻了15吨左右的重量。而空客也不甘示弱,新的A350客机改名为A-350 XWB,XWB意为超宽机身,复合材料的比例达到了52%,是现在所有大型商用飞机中最高的。A-350XWB的机体比B-787还宽13cm。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大型商用飞机研制巨头,波音、空客先后推出复合材料占结构比例50%的主力型号,这意味着大型客机结构设计以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波音787等新一代复合材料飞机上实现的性能提升,并不仅仅是依靠低密度材料减重得来。实际上复合材料在工艺、结构力学设计上,都有着传统金属材料所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复合材料可以做出超大尺寸的整体结构部件,而且尺寸大小不会随着温度高低而产生变化。 国产大飞机在复合材料的应用上还比较保守,公开的报道显示,复合材料的使用量约占C919飞机结构重量的20%。飞机上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它们具有高耐腐蚀、质量轻等特点,在这些性能上的确要超过一般的金属材料。通常复合材料的价格大约是常规铝合金材料的几十倍,即便是我们看起来已经很金贵的铝锂合金材料,其价格也比复合材料低得多,所以C919仅为波音737价格的1/2左右。 4.3 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对于航空领域,特别是发动机的结构设计制造而言,高性能系统所需的轻质和耐高温等特性越来越重要。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指涡扇/涡喷发动机、涡轴/涡桨发动机和传统传动系统以及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集研发、生产、维修保障服务于一体化产业集群。新的材料和工艺不断研发以应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GE-AEBG公司、惠普公司在制造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时都采用了先进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风扇出风道导流片、风扇罩、推力反向器等部位。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3.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将碳化硅陶瓷纤维与碳化硅基底材料复合后,再涂覆一层专用涂层提升其性能,密度仅为金属材料的三分之一。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的耐高温属性,因此在发动机流道中使用空气代替,在发动机高温区只需要较少甚至不需要冷却气体,涡轮扇发动机大幅减重,意味着发动机运转效率更高,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耐久性、燃油经济性和高推重比。F-35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是有史以来战斗机上安装过的推力最大的喷气式发动机,F135使用了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主要用在F135-PW-600喷管的外侧部分。 以GE航空集团为例,陶瓷基复合材料在GE航空集团的技术路线图上是一条关键路径。通用电气航空集团将于2016年新建两个复合材料制造厂,用于碳化硅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批量制造,这两种复合材料都是制造喷气式发动机零部件的必备材料。GE公司是所有厂商中第一个决定使用CMC制造旋转叶片的,通过把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安装在发动机上试车,它们已经证明了旋转CMC叶片的性能,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3.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降噪能力强、耐腐蚀性强、耐疲劳能力好、比模量高、强度高等众多优点。通过将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冷端结构、反推力装置以及发动机短舱等结构上,不仅能够降低发动机的重量,还能够提高发动机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及强度等。例如,JTAGG验证机的进气机匣利用PMR15树脂基复合材料,该种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传统铝合金进气机匣的重量降低了25%。 4.4 新型验证机及无人机上的应用 现代战争理念的改变,使无人机倍受青睐,无人战斗机是未来航空武器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无人机除在情报、监视、侦察等信息化作战中的特殊作用外,还能在突防、核战、化学和生物武器战争中发挥有人军机无法替代的作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是飞行更高、更远、更长,隐身性能更好,制造更加简便快捷,成本更低等,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超轻超大复合材料结构技术是提高其续航能力、生存能力、可靠性和有效载荷能力的关键。和传统的铝合金混合结构相比,以复合材料为结构的无人机,例如“全球鹰”“捕食者”等无人机都采用先进复合材料。以“全球鹰”为例,该种无人机的机翼、尾翼都采用石墨/环氧复合材料,采用该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无人机,和传统铝合金混合结构的重量相比降低了65%。再如,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发的X-47无人战斗机,为了满足生存力、机动性、隐身性能等特殊要求,该无人机除了接头部位采用了少量的铝合金外,几乎整个机体都采用先进复合材料。依靠复合材料,设计师还可以做出传统金属材料所无法达成的气动力学设计,比如超声速飞行的前掠翼飞机。 5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5.1 卫星和宇航器结构材料 卫星结构的质量会影响对运载火箭的要求以及卫星功能,卫星结构的轻型化设计已经成为卫星结构发展的趋势之一。国际通讯卫星中心的推力桶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该种推力桶质量比传统铝结构的质量降低了30%左右,降低的重量可以增加460条电话线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卫星的发射费用。欧美国家卫星结构的质量为总质量的1/10,其原因就是大量的应用了先进复合材料。现阶段,我国神州系列飞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都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总体重量,同时发射成本也显著降低。 5.2 导弹用结构材料 现阶段,美国已经将先进复合材料作为导弹弹头结构壳体、级间段、仪器舱等部件的主要材料,洛克希德导弹与宇航公司指出,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制造的导弹比传统铝结构导弹的重量减轻40%。现阶段,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的导弹发射筒也被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在战术、战略型号上,例如,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美国的“MX”导弹都采用复合材料发射筒。因为先进复合材料导弹发射筒和传统金属结构相比,其结构质量显著降低,能有效地提高战略、战术导弹的灵活性。在战术导弹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导弹发射筒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阶段,我国也研发了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战略导弹和导弹发射筒,还研发了先进复合材料仪器舱,有效地提高了战略导弹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应用效果良好。 5.3 运载火箭结构材料 国外发达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代替传统的钢壳,例如,美国的“北极星A-3”潜地导弹,采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其重量比采用传统钢壳的“A-1”轻了55%左右,随后研发的“MX”“三叉戟1”的三级发动机壳体,全部都采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该种结构形式的壳体质量比纤维缠绕成型玻璃体壳体的重量减轻了50%左右。随着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其在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中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先进复合材料被应用在三叉戟Ⅱ、德尔塔Ⅱ-7925运载火箭等型号中。现阶段,我国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制造业逐渐的开始应用先进复合材料,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经过多年的研发,已经成功地将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应用在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中。先进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重量,同时提高了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性能。 6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 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评价航空航天器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提高航空航天器结构先进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导技术。由于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进行大量投入来强化先进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其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6.1 智能化 智能型先进复合材料和结构的研究,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智能型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器外表的应用:在未来航空器表面增加各种传感器,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全面、智能的检测,同时为通讯系统、电子战以及雷达系统提供瞬时模态,以此保证航空器能够安全、稳定地飞行。 6.2 多功能化 在减小航空航天器体积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航空航天器的突防能力,许多结构部件需要具备多种功能,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够赋予航空航天器新的功能,现阶段,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已经从双功能型向三功能型方向转变。 6.3 质量轻、性能高 目前,我国先进复合材料能够减轻航空航天器的质量占总重的20%左右,和国外25%以上的减重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该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较低,并且结构的整体性相对较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复合材料强度、韧性以及整体性等方面的研究,研发整体性好、强度高和韧性高的先进复合材料,同时使复合材料的减重率超过25%。 6.4 低成本 成本较高是限制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该问题,应该对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科学的制造工艺进行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尺寸以及形状的加工和制造,同时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等,提高先进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提高其成品率,以此降低先进复合材料的成本。 7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部分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研究、研发人员和生产企业应该加快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解决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各种难题,以此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器的各种性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全面、高速发展。 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摘 要:以国防科技工业大省陕西省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针对陕西省十六年来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与其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E-G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结论对进一步推动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航空航天制造业;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 一、研究背景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防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之下,着力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互动对于深度军民融合及区域经济良性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基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国防科研生产横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等六大行业,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发展最为显著的。目前,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拥有30余家工业企业,40家科研机构,近8万从业人员,7千多研发人员,以及超过25亿元的资产总额。并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建设了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三基地一园区一院”的发展格局。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样本为1996―2011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分别作为陕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衡量指标,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代表其在基本建设的投入指标,新产品产值NPO代表在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指标,然后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固定资产投资额FAI、新产品产值NPO与陕西省GDP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 为剔除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首先运用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及航空航天器出厂价格指数对GDP、FAI以及AMO、NPO的原始数据分别处理,使之成为以1996年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可比数据。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影响,对这4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取对数运算,分别记为LnGDP、LnAMO、LnFAI、LnNPO,具体数据(见下页表1)。本研究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首要问题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研究,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动的一种性质。本文基于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变量LnGDP、LnAMO、LnFAI、LnNPO以及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2)。 从下页表2可以得知,LnGDP、LnAMO、LnFAI、LnNPO 4个变量在原水平下其ADF值均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为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新序列DLnGDP、DLnAMO、DLnFAI、DLnNPO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其ADF值均小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个变量数据均为平稳性数据。基于此可以判定,序列LnGDP、LnAMO、LnFAI、LnNPO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顾名思义,协整关系则是指非平稳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使用E―G两步检验法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基于“两步检验法”的思想,对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其与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的检验是相同的。因此,下面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变量LnGDP与LnAMO进行回归估计,可以得到: 从上述统计指标判断,Prob值都在0.000,显然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模型回归的系数非常显著;F值为1 006.313,相应的概率值为0.000,因此可以拒绝模型整体解释变量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良好;R方和调整R方都在98%以上,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DW值为0.99,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 通过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3)。 通过下页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回归方程(1)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认为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基于协整检验的思想,本文认为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1)为LnAM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而前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取对数运算,故回归方程的系数代表了弹性的概念。因此,通过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增加0.82%。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相关统计指标判断我们可以得知,此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而且,方程各系数和方程整体均具有显著性。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也不存在序列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通过表4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2)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说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根据协整检验的观点,可以认为LnNP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2)为LnNP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则增加0.59%。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同理,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述统计指标可以看出,方程拟合效果较差,方程整体和方程系数都不具有显著性,而且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存在2阶自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3)的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大于显著性水平10%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该残差序列是一个非平稳序列。 根据协整检验的思想认为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协整检验,只是对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检验,而其对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方向等问题,并不能给出更加合理清楚的解释。因此,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使用水平值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考察。然而,滞后阶数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若滞后阶数不同,则所得因果关系也会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较多的滞后阶数进行多次检验,将会获得更为全面合理的结果。 选择滞后阶数从1~4,对俩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6)。 下页表6显示,当滞后1期时,拒绝原假设,LnAMO与LnGDP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原因;当滞后阶数为2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LnGDP到LnAMO);当滞后阶数为3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LnAMO到LnGDP);而在滞后期为4阶时,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难看出,在较短时期内,主要存在的是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地方经济增长到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而在滞后3期时,存在反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鉴于LnNPO与LnGDP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使用水平数值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7)。 由下页表7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均存在由LnNPO到Ln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在滞后四期的时间内,都存在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平稳性的要求,需要对平稳序列进行差分之后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8)。 由表8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LnFAI与LnGDP之间均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差分后的数据,表示了变量在前后年份之间的波动,因此这一检验结果可以解释为,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波动与陕西省GDP波动之间在滞后四年的时间内都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 三、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以及新产品产值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长期平稳的均衡关系,且二者弹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59,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还未形成平稳的均衡关系。(2)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时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新产品产值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却并未形成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的原因。总体上看,二者之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也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及结论,为了深入推行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点扶持优秀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分批上市。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并通过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且以上市企业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完善科研机制建设,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通过加深军工与民用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不仅对国防科技工业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而且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得以更好地推动,“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被更好地建立。(3)政府应该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通过增加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投资等方式,加速并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与此同时,科技人员的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进而来保证企业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4)努力探索本地区其他产业的支撑。例如,本地其他产业部门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帮助,及对国防科技产业管理创新提供的意见等,所以应大力促进区域产业部门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航空航天论文:欧美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建设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并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组织行为学”视域下的高校学风建设浅析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虽然各高校都较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就效果而言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学风建设应重新加以审视。本文从“组织行为学”视阈下,将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个“学习型”混合组织进行探讨。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风建设;组织 一、“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个体、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科学。组织行为是指组织要素之间以及组织要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根据组织要素的不同,组织行为可分为管理行为与业务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影响和协调他人行为的行为;被管理行为影响和协调的行为称为业务行为。通过业务行为,组织可以直接达到组织目的,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组织还要展开管理行为,管理行为是促进业务行为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二、高校学风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风建设的作用及目标不明确。目前,许多高校重视基建、规模等硬件建设,而对学风建设等软件建设抓得不够,即便抓学风建设,目标也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抓考研率、过级率、出勤率等各种率,误解了学风建设的真正要义,把学风的好坏直接等同于各种率,由此,学风建设目标不明确。 2.学风建设缺乏有效的方法和路径。近些年,各高校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但缺乏对学风建设的时效性、系统性、全面性和途径方法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比较急功近利,缺乏持之以恒的准备;另一方面,把学风建设的工作主要交给学工口办,缺乏整体考虑及保障和联动机制的建立;最后,缺乏学风建设的步骤、途径,最终导致轰轰烈烈开始,却草草收场。 3.学习主体对学习的认知不够。首先,学习目的比较功利。部分学生把知识的获取与将来毕业的薪酬简单联系,而且期望值过高,一旦愿望达不成就自暴自弃甚至厌学。部分学生很茫然,把及格或者通过考核作为目标,忽视了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其次,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我意识较强、独立能力较差,违纪现象屡见不鲜,这对学风建设而言,无疑是很大的障碍。 三、“组织行为学”视阈下的学风建设 1.学风建设中组织目标的设定。校长作为学校主管,不仅要定好学风建设目标,还要做好相关人、财、物以及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机制等的设定;作为业务执行者的二级学院,也要做好人、财、物以及制度的配套;学风建设的基础单元是班级,辅导员首先要选好班委并监督二级学院学风建设组织目标的实施;各班班委更要把班级学风建设的目标具象化,并落实到每一周、每一天、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中。综上所述,管理者的管理目标和业务执行者的执行目标一定要统一,同时要有很好的联动、反馈和纠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组织目标的最终达成。 2.从组织学风建设目标的实现与组织成员个人实现相统一的角度管理好学生。学风建设的成果或者学风建设的评价标准虽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应该是高校学风建设的管理目标和个人目标实现的统一。有的高校把考研率作为学风建设评价的标准,难免有沦为“考研基地”之嫌;有的高校把出勤率作为学风建设评价的标准,难免有“强人所难”之嫌。对此,笔者认为,在多元的时代下,学风建设目标的达成绝非考研率和出勤率等能涵盖的,而应有丰富的要义,总的来说,组织学风建设目标的实现应该与组织成员个人实现统一,同时切实把学生作为个体来看待,但这绝不影响集体行为的实现。 3.从组织内外部相互影响的角度,处理好学风建设的传承及影响。组织内外部的相互关系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所高校的大环境中,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或者学院之间都存在“传播学”意义上的信息交换。要推进学风建设,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全校上下要一盘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学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续发力,注意高低年级之间的传承;最后,二级学院内部各班级之间更容易产生不利于学风建设的信息传递,这就要求二级学院,更要学院上下、班级之间从学风建设的组织、实施、反馈和协调等方面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措施、统一要求、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工作。 组织行为学论文: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剖析如何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 【摘 要】团队凝聚力是推动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一个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凝聚力,既是企业管理者的追求,也是企I员工的诉求。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群体行为理论、沟通与激励方法等角度,对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剖析,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凝聚力 一、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的意义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队伍的发展。如何在企业内部形成团队凝聚力,并将这种凝聚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与深入思考的问题。 1.团队凝聚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培育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而这些也恰恰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实践,把握好企业文化追求与员工精神需求间的平衡。 2.团队凝聚力有助于提升组织效能 企业需要为员工创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让员工可以更加专注、有序、安心地开展工作。相对的,在企业内部形成团队凝聚力,则更容易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保证。 3.团队凝聚力有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团队凝聚力可以提升士气、振奋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而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和效益,也无疑会给员工更大的回报,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将给员工个人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空间,从而实现企业效益与员工效益的相互促进。 二、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的总体思路 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机制,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发挥组织和员工的协同力和凝聚力,以创新思维促进组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结合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设计与筹划: 1.公司管理层的角度 重点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优化、完善与创新。 2.分支团队的角度 根据企业组织结构不同,分支团队可以是业务部门、所属单位或者具体项目组。分支团队在提高团队凝聚力方面重点是做到人尽其用。同时,注重团队内部管理者自身能力的提升,并研究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具体办法等。 3.员工的角度 重点寻求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契合点。采用积极性和建设性的态度来适应和改善公司和工作环境,做好必要的沟通和互动等。 三、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剖析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实施策略 1.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重点覆盖以下几方面:可量化的员工考核体系,合理的奖惩机制,明确的职级晋升通道,员工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岗位职责说明及对应的人才选拔任用标准。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一套实施办法,并在公司运作过程中对制度体系进行定期修订完善。 2.借助群体行为基础理论,发挥群体互动过程对绩效的影响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等式:潜在的群体有效性+过程增量(协同配合、集思广益)―过程减量(狭窄思维、社会惰化、小圈圈思想)=实际的群体有效性。通过等式可以得出,在潜在的群体有效性不变或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加大过程增量,减少过程减量,即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更好地发挥出团队的协同效应和凝聚力。可采取的做法如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对岗位职责与分工进行调整,更多强调协作完成;针对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鼓励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等。 3.畅通沟通渠道 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传达和获取信息,控制员工行为,激励他人,情绪表达,这几点对于管理者而言尤为重要。从沟通的方向来看,沟通可以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水平沟通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对于该组织而言都十分重要。作为企业管理者,沟通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组织运行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心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予以纠正;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沟通无疑是解压、解除疑惑和消除不安的必要方式。建议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定期的沟通机制,鼓励大家为组织发展畅所欲言,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又有利于共同进步。 4.运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发挥好保健因素(即环境)与激励因素(即工作本身)的作用 保健因素方面,是否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的薪金奖励机制?例如,对于年度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员工,发放更多的年终奖,相应的对于考核结果排名末位的,进行警告和少发奖金。再比如,采取更加有效的监督方式或行政管理方式,督促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激励因素方面,给予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培训提升机会,使员工在组织中更有成就感,同时对自身进步和提升更有预期。具体而言,可采取的激励手段分为三类:物质激励,包括工资奖金激励、工作福利;职业发展激励,包括专业发展和职务发展;文化激励,包括远景激励、主人翁精神等,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方式。 5.管理者必须提高其领导胜任力 美国企业界认为企业家应具备的十大条件,在提升团队凝聚力方面同样适用,即: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人。从管理者个人层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有意识的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从组织层面,也要给予员工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让合适的人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发挥更恰当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论文:组织行为学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主题。组织行为学是涉及管理层次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将其引入课堂管理是一项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为中学教育能够更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充分铺垫。 [关键词] 中学教育 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 组织行为学 人性假设 前言: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创造力,是针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但它不是泛指人的一切行为,而是指人在某一特定组织中的行为。学校教育正直改革创新时期,尤其是中学教育, 管理者能否采用正确的方法指导教学迫在眉睫。学校领导直管教学老师,老师直管学习的学生,两者都是一定的学校范围的组织关系,这里暂且把老师提升到领导管理层次,把课堂作为组织的中心环境来做分析,来有效地预测、引导学生的行为,使之变消极为积极。 一 、充分认识组织行为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环境,是学校的主生命力之体现,课堂中这一教师和学生构成的组织关系愈发值得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复杂现象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青少年。社会及人类发展的表面规律带来的种种难以理解的假象充斥着青少年的身心。各个领域的新观念新产物带给学生以新的好奇欲。等等的影响都能在学生的课堂中有所表现,不同的行为代表着不同的心理因素。及时地发现并适当的引导会使教学如虎添翼,也能达到培养学生人本素质的要求。因此,教学中引进组织行为学尤为重要。尤其是教育组织行为学。它是研究教育这一特定组织内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将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应用于组织行为学科,因此更适应于研究中等学校这一特定范围的教育课题。 二 、中学课堂教学组织的特征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它引入课堂是为了更好的将其应用于课堂中的教学管理实践,来提高教育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课堂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体现着学校组织的教育功能。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需要将实现目标锁定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学生是本课程研究的主体,因此用行为组织学的方针来探讨教师的课堂管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协调、成功的教课堂行为系统。 (一)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发展规律。对中学生作如下分析。 个体: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中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受不同的文化及思想方面的影响。这样组成的一个课堂,会带来不同的社会因素,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积极性。 群体:学生个体处于整个班集体中,肯定会受周边同学的影响,中学生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他们是由各自的性格特性决定的,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也有相应的不同。课程设置和上课环境。也就是所谓的硬件和软件的不同。 组织:所有的组织都是由个体与群体组成的。整个活动体现于课堂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很好的配合来完成教学这一主要任务,教师需要完成学校给予的使命,学生同样需要给自己,家长及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课堂上学生行为产生的原因 随着人本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提倡,学生更加注意自我性。有的学生难免会有理解偏差,自我的有些偏激。中学生本来处于社会意识的萌芽期,又加上很强的表现欲,课堂行为表现便颇多。思想上的小差,行为上的小差不时地会流露。另外,现在的家庭教育有些疏散,学生很难有自制力来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会不自主地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有时一旦打开这道闸门,教师便很难顺利的控制。学生也继承了“从众心理”,随学,跟学这些现象屡见不鲜。 三 、组织行为学人性假设在课堂中的应用 人性假设对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人性假设是一切管理者应用管理理论、实施管理行为的哲学基础,是管理者采取各项管理措施的前提。那教师如何做好这一角色呢?如何将人性假设应用于课堂中呢? 人性即指人的本性,它侧重于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一)社会人性的假设 主要是指不能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样会有很大影响。这里暂且把课堂作为一个小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他们实现的目标是掌握一定的知识。那个人怎样实现满足呢?首先要让学生有种集体归属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组织中必不可缺的一分子,这里就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归属感,亲切感和成功感。把学生引至良好的氛围中,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好的榜样也影响其它正在进行着某种消极行为的学生,使整个组织的大部分都能自我融入,不要与大集体相隔离。 (二)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自我实现人是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而提出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的,人要尽自己的所能追求更高的成就。教师应该抓住职校学生的自尊心强,思维动作积极活跃的亮点,合理利用到课堂组织的顺利进行中。当学习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成为学生满意的源泉时,学生就会自然地去学,而当学生不满意自己的学习条件,或对某种感到不愉快时,就必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据学生的课堂行为反应给出灵活及时的决策,更好发挥学生的能力,因为职校学生已有自控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自己管理自己。 四、组织行为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的方案 课堂上组织学生的方案 (一)倡导人性化管理 这是首当其冲的,人性化是教育工作本身的要求。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生产(培养)的对象是学生。人性化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组织中积极性低下的问题。授课过程其实就是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个友好的眼神抑或某一细微的肢体语言都会让学生产生某种好感,最起码要保证不要让学生有“远离感”和“排斥感”。 (二)明确目标原则 一定的组织有一定的实现目标。教师是教学任务完成目标,学生是掌握消化知识目标。课堂管理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向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最终指向教学目标。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且,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组织行为学论文: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内控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学者采用多种科学化的理论来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成为当下内控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而组织行为学理论属于一个完善的理论发展体系,其对于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具有明显的借鉴作用。然而目前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内控制度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展开深入研究,并为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内部控制;内控体系;建设 0 引 言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所采取控制的方法及手段都开始从传统内部控制形式,直接发展成为现代化、多元化的内部控制行为。因此当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不能局限在一个方面,而是应当通过多个角度的形式展开深入的研究,以往多数学者都直接从企业会计、审计以及管理等方面来展开研究,直接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来进行内部控制的研究明显较少。本文具体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来展开分析和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为此推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最终促使内控理论能够真正和组织行为学理论有效结合在一起。由于多角度研究所提出的侧重点并不一致,而采用通过组织行为学视角展开研究能够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问题。 1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1 企业内控组织虚位 受到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企业管理人员针对企业的管理依然停留在行政领导管理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本身所需具备的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的重要本质。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始终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中心纵向线管理的形式,其多部门间的协调管理难以获得充分重视,由此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个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在内控的建设方面,直接致使相应内控机构形同虚设,权责不明。例如:平顶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内部严格按照司法规定成立了相应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由此实现其相互间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的一种治理机制。然而内部董事长的选举直接经由股东大会来决定,而股东大会则由第一股东平顶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控制,因此直接导致股东大会职能无法获得有效实施,这就使诸多内控组织虚位情况越加明显。 1.2 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情况突出 当前依然存在少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重视的情况,甚至其中一些企业并没有相应的内控体系。而其中有的企业尽管由此构建了相应的内控发展体系,但是本身并不完整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有一些企业管理人员针对内控系统的理解依然处于内部牵制和监督的阶段当中,甚至认为相应的内部控制其实就是一些文件、制度以及手册,等等。因此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化发展,内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根本无人遵循,并且严重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认为喊口号就是执行制度,所实施的管理工作难以到位等。 1.3 内部控制系统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开始真正建立起了相应的内控体系,但是其整体而言却明显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具体是由于其内控系统不完善所致,多数人认为企业内控系统其实就是企业内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有些企业本身严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目标,过多地看中其中的短期经营利益,从而直接忽视了对企业的日常管理,致使其内控体系结构不完整。同时此类企业过于对事后控制起到重视,比如: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一旦产生相应的违规违纪行为后,才能引发组织方面的充分重视,并由此作出有效的处理,直接导致其内控效力的丧失。最后是过于重视企业经济利益及生产效率方面的资源,因此严重缺乏对相关人力资源的管理。 1.4 内控审计制度滞后 内部审计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审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主要的内控手段。因此为了能够保障企业内控措施的良好运行,就必须在企业内部管理当中单独成立一个不同于其他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然而当前所采用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显滞后,并不符合当今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难以有效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 2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内部控制要素分析 2.1 内控环境组织行为分析 2.1.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企业本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从组织行为的视角来分析,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且持久的文化类型,其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来说,文化作用非常明显。组织文化对于企业组织行为和绩效等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促使企业员工们非常自觉地将行为统一到组织发展所期望的方向上。 2.1.2 法人治理 企业内控系统当中,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企业法人的治理工作不够完善。目前多数企业从表面看来是一种公司发展的形式,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其并没有针对公司的制度实施优化改造的过程。当前多数企业内的法人治理制度并不完善,甚至有一些企业严重缺乏对内部权力的制衡作用。 2.1.3 组织结构 企业内部科学合理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促使组织内明确多个成员权利责任,并且通过真正适合的组织协调及组织控制的方式,使其组织整体表现更加优秀,组织效率也将获得显著提升。而一旦其组织管理的形式和结构之间产生明显的脱节情况,则将很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情况产生,由此会引发员工凝聚力降低的显著问题。 2.2 风险评估组织行为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直接促使相关企业的运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应的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攀升。因此就有必要针对企业发展运营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具体是企业针对一些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直接采取最为经济、合理的方式来实现其风险控制的过程。从而真正提升企业风险管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质上就是提升企业判断、分析及控制风险的能力。 2.3 控制活动组织行为分析 企业内控系统的关键在于其流程和政策,而这本身也是对其思想进行控制的一种指导性体现。通常都是以控制活动作为其主要的表现类形式,由此来促使其中的内控要素能够充分融合起来。而相关政策的推出则直接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树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了企业的操作流程方向。其中的政策和流程必须严密结合其风险关键点来实施相关设计的过程。而控制措施的推出本身就是企业结合内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其充分结合了相应的风险对策,真正利用了内控方法及有效手段。 3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3.1 重视并应用组织行为学思想 当今企业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开始随之制度化、利益化的方向转变,形成人性化管理的形式。直接从以往传统形式的社会客体因素直接转换成为社会主体因素,对于组织制度设计及机构建设等的重视转向组织重任的心理诉求、行为等方面转变。组织行为学本身在思想上并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真正可行性的方法论,其所具备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要求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这就需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发展的团队,从而由此来有效的激发出个人组织所具备的潜能,真正实现其个体潜能、群体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 树立科学内控观念 具体需要坚持以下几点。①坚持内部控制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在内控系统当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者、决策者以及业务人员来有效的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而企业当中的相关人员,特别是相关管理人员均必须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构建出内控制度人人平等的理念。目前多数管理人员均认为内控的对象只是其下属人员,自身完全不在内控的范围当中,从而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②将内控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内控的实施尽管限制了某些人的切身利益,但是正是因为内控权力的制约和限制,才保障相关企业人员能够遵守原则,严于律己。③内控对事不对人,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并不是单纯针对个人来实施,其所具备的作用具体是规定业务当中的责任及权利。身在岗位就必须无条件接受岗位相匹配的内控制度约束。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主要在于其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由此来切实提升其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这就要求必须树立起相应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将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紧密围绕人的价值管理进行,从而以此对企业内部控制当中的内外部环境关系进行优化调节,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创造主动性,最终保障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控在执行当中必须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内部员工们的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由此来有效避免员工出现短期的投机行为,从而真正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4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工作必须要强化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因为完善的炔可蠹苹构,不仅需要充分保障其内部审计的独立原则,同时还应当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加以明确。同时需要尽可能地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相关审计人员必须由此具备有效的执业资质和执业能力。此外,还需要保障审计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促进其和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等及时有效沟通。最后需促使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发展,促使手工审计形式向着计算机软件审计形式转变。 4 结 语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越来越趋于完善,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在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展开分析,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比如:重视并应用组织行为学思想、树立科学内控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组织行为学论文: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感受互动式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发散式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分析体验式教学与组织行为学教学的结合运用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组织行为学 教学 一、前言 组织行为学又称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门类中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基础课程,是在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科,综合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等基础上产生。组织行为学是针对人类处于不同组织环境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规律和行为规律展开的研究,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体验”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了解周围的一种方式,把体验同教学的融合就形成了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可以理解为学校在教学时,自动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经历实际活动中,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式教学有生动性、互动性和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等特点,体验式教学更具灵活性的特点,使得课堂气氛更生动,使学生自主将学习方式向自主式学习转变。同时,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通过互动和交流促进学习,师生间的情景式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充满乐趣,也能更好吸收各项知识和技能。 二、传统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比的弊端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同体验式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模式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填鸭式教学的僵硬化模式,这使得教学主体同客体相分离,也就是老师只是单纯地搬运教学知识,而学生则被动式接受老师提出的教学内容,长时间以后将使学生无法独立性思考问题,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另外,僵硬化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拘泥于课本内容,常常是照本宣科,仅仅是使用语言教学,学生也只是根据老师讲的内容写笔记,不能进行自主思考式接受新知识。在传统式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课堂中表现为仅仅是老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信息,学生只是用听觉进行学习,而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接收和消化吸收。长时间传统填鸭式教学更有可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学习,更会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依赖,影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是教学改革后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为了避免传统模式下教学弊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有较多优点,对学生进行情景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对教师提供更多教学方式的选择。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课堂效率最大化,在有效的时间内,既保证教学任务的正确完成,又能保证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去。 三、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对某一特定场景的阐述,通常在这种情景下会包含着疑难问题,同时还隐含着一些解决办法。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组织行为教学时,通过引入案例组织学生对某一知识进行集体讨论,将组织行为活动实景重现课堂,学生可以对案例中呈现出的相关课程内容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并各自提出有关见解和解决措施。管理游戏也是体验式教学中一种常用方式,相对来讲,这种方式更具灵活性和生动性,课堂上开展管理游戏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游戏来进行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学生通过游戏中面对的实际管理问题而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主要是由美国学者创建的一种心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角色设定,使参与人处于其他人所处社会角色之中,并以某种设定的方式进行操作,使参与人更好了解社会中各个角色所处的位置,进而能够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角色。在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以设定角色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性解决。上述三种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运用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对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益处,但是这种结合模式的使用仍处于初步阶段,所以,仍需要有注意许多问题。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同内容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应该使用案例法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带动学习,不过,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不能只是局限在表面形式中,使体验式教学变成一种形式主义教学,这样长期进行会阻碍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在w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尽最大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构建。再次,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而设置课程计划和安排,只有与学生需求相符的课程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最后,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学资源的优化,将各类知识从抽象范围转向具体运用,这对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有较大帮助。在学校的考核体系中,也应该注入体验式教学的改革事项,不能局限于对学生理论记忆的考察,更应该考察其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增加课堂知识的积累量。 组织行为学论文:群体性事件的组织行为学研究 【摘要】当前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学者们或从社会大背景出发研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或从个体角度探讨社会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或从管理的角度强调政府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或从民意的角度分析社会群体事件的表现方式,但是在组织行为学角度却很少涉及。本文借鉴组织行为学中个体、群体与组织结构这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层次,以此作为社会群体事件防治的三个维度,为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社会群体性事件是指“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定数量的群众参与实施的,采取游行示威、静坐、上访请愿、聚众围堵、冲击、械斗、阻断交通,以及罢工、罢课、罢市等非法手段,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群体行为”[]。当前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学者们或从社会大背景出发研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或从个体角度探讨社会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或从管理的角度强调政府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或从民意的角度分析社会群体事件的表现方式,但是在组织行为学角度却很少涉及。组织行为学主要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其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群体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的基础之上,而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受组织结构的制约,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可以借鉴组织行为学这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层次,以此作为社会群体事件防治的三个维度,为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总体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我国群体性事件次数和参与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参与人员常常达到了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参与的事件在全国也已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体成分也呈多元化。 范围已遍及各个省(区)、市、县,涉及城市、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众多行业和领域。过去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多是农民、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人群,现在则是在职和下岗职工、农民、个体业主、复转军人、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干部等各阶层人员。 1.群众变成“群氓”的过程分析 个体的聚集到群体心理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群体狂热的升温,就像感冒发热需要时间的酝酿,从心不在焉的群体、到示威团体、到骚动的群氓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磨挤阶段。这是最初的群体行为方式,刚开始聚集在一起的人都比较理智,也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属于心不在焉的群体,但是由聚集人开始增多,里面有人就开始到处乱撞,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身体发生“磨挤”。磨挤让人丧失私人空间,人变得敏感,容易反应。在这一阶段,群体的情绪是不满与愤怒,但是也存在观望与期待,具有期待有关部门提出措施公平解决争端的积极心态。 其次是集体激动阶段。聚集人增多,人们开始变得情绪化,反应开始变得激烈,冲动与易怒心态开始处于主导地位,变得轻信和极端情绪化,表现开始不稳定和不负责任,自己内心的紧张、焦虑和不满开始需要找发泄。 最后是社会传染阶段。紧张情绪迅速在人群中扩展,这种扩展主要是一种冲动行为和情绪的扩展,扩展到极端就表现为一种疯狂。一旦群体诉求有所指,群体心理变为同质性,这就为狂热发展推波助澜。这种愤怒越是集中就越有毁灭性,而如果这是刚好有特定的团体,愤怒被集中到这个团体上,愤怒就会燃起熊熊大火。 2. 个体维度的防治策略 2. 1 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看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 W习是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地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学了具备动态性、持久性等基本属性之外,它更强调行为的变化。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三大学习理论之一,他认为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并且在后天习得过程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特别研究了“强化物”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群体性事件,从参与者规模上来说,它是由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体构成的;从外在表现来说,它的行为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即完成了个体行为的加总。我们认为,个体行为的“合成谬误”[]是造成社会群体性事件极具消极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追本溯源,如何将个体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避免个体行为的“合成谬误”,是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重点。通过对学习理论的借鉴,新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1)建立有效强化。倘若个体行为得到积极强化,则他们可能反复实施这种行为;反之,个体则采取减少甚至杜绝发生这种行为的策略。具体来说,一是加强调研力度,分析与把握人民的权益需求,充分满足个体合法权益需求,鼓励个体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实现积极强化;二是对扰乱社会整体利益行为加大消极强化,通过多种途径公开消极强化的适用条件,引导个体行为。 (2)塑造榜样。个体的学了直接方式之外,还包括以观察、模仿为主的间接学习。在间接学习过程中榜样占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塑造榜样、塑造什么样的榜样呢?首先,保证塑造榜样程序的公开、透明,确保社会对塑造出来的榜样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其次,塑造的榜样应消除自身与社会个体的差异性,培养其在行为上的吸引力。 2. 2 从个体社会知觉看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概念[]。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社会知觉,在知觉差异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性同样会导致个体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反应存在差别。确保个体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社会知觉的准确性,是此项防治工作的另一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如下: (1)优化个体特征。主要体现在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引导个体塑造健全的人格。 (2)优化社会知觉对象。也就是对社会群体性事件本身进行优化,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对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定性,透明、公开地向个体传达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全过程,例如防治现状、防治方案、阶段性成果等,促使个体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形成正确的社会知觉。 3 群体维度的防治策略 3. 1 从群体行为看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防治 群体对成员的从众压力,对于群体成员个人判断和态度的影响在所索罗门 - 阿希的经典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实验结果表明群体规范能够对成员构成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符合群体的标准。由此可见,群体规范会对个体的态度、动机产生影响。从众压力对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思路主要有以下两个的方面: 3. 1. 1 重视群体规范对群体行为的作用 (1)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从源头上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利用权威信息加以正确引导。如建立科学的信息传播机制,以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性恐慌甚至动乱。 (3)开展案例教育。利用群众身边所发生的典型案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教育群众,以案释法,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理性地决解决问题。 3. 1. 2 重视群体结构对群体行为的作用 群体结构主要包括群体的人数规模和人员构成,群体结构对群体行为有极大的影响。从群体人数规模看,形成的规模越大,处置越困难。在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应当考虑到群体中不同社会阶层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水平等变 量,从法理、事理、情理多角度出发做工作,抓住其心理特点,把握其行为倾向,区别对待、各个击破,从而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 2 从沟通看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防治 研究表明,沟通不良是导致人际冲突的最主要原因,人们将近用 70%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群体中,沟通有四种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 (1) 通过沟通机制有效控制社会群体性事件。建立社会对话协商机制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社会协商对话,在客观上给了各群体一个表达诉求的渠道,使其以合作而非对抗的姿态在体制内活动。 (2)通过沟通激励群众采用合法、多元的手段表达利益诉求。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治大量社会矛盾,是实现管理者和民众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方式。因此,坚持从制度入手,不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对话平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听证制度、人大政协制度、 传媒中介传导机制等。 (3)通过沟通有效缓解过激情绪,化解矛盾。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 通过沟通可以使群体把不满情绪释放出来,使压抑的心理得到宣泄并取得一定的平衡,这无疑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4) 通过沟通有效控制舆情,掌握主动权。管理者必须重视舆情的重要作用,重视对信息的管理。首先要保证信息公开,遏制流言的传播,在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地反应,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防止信息失真,被误传、谣传。其次要构建媒体、政府与公众三者互动平台。媒体是政府于社会舆情互动的连接者,媒体应该成为政府与公众正式沟通的重要平台,对群众进行正确的社会舆论指导。 (5) 强化政府工作的横向沟通。横向沟通,是指在同一组织层次的员工之间发生的沟通。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是一项多部门联合反应的工作,为加强横向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报合作,形成一股合力,进而提高工作绩效,我们认为“法约尔跳板”能为政府工作地横向沟通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假设要使 F 部门和 P 部门进行沟通,需要先从 F部门通过层层上报到 A, 再由 A下到 P,这之间每一级都需要停顿;然后顺着原路,逐级返回出发点。如果通过 F-P“天桥”(跳板)直接从 F部门到 P 部门, 那就简单、直接、迅速而且可靠多了,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亦是如此。在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防治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运用“法约尔跳板”理论,注重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沟通,共享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工作的信息,避免工作中的重复,从而提高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工作的绩效。 4 组织维度的防治策略 4. 1 从组织结构设计看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防治 组织结构界定了对工作任务进行正式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方式。运用到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组织结构界定了对防治工作进行正式分解、组合 和协调的方式,最终影响着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效果,决定着防治工作的绩效。 (1)适度的专业分工。专业化分工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工作专门化并不是“越专越好”。如图二所示,专业化分工存在经济性和不经济性,其有效曲线存在一个最佳临界点,因此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组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一定的R祷分工,但不能盲目追求。适度专业分工也是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多具有扩展性强的特点,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错,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示范效应。一个领域的矛盾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这就为防治工作的部门合作提出了要求。 具体来说,为实现适当的专业分工,政府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遇到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科学的定性,把握其所属领域;其次,根据事件性质确定防治工作唯一的决策部门,明确执行部门的职责,避免专业分工缺乏统一领导而引起政出多门。 4.2 集权与授权相结合 本质上来说,集权和授权决定着组织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前者构成组织的纵向结构,后者指向组织的横向结构。一要实现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深化民主参与管理;二要构造弹性化组织结构体系,从而保障组织目标能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加强组织的适应能力;三要提升组织领导者的能力,保障集权管理的科学、合法;四要保证组织完备的物质设备,如拓宽通信方式、优化交通状况等。 4.3 从组织文化看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防治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有的一套有意义共享的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对于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来说,其组织文化也就是防治工作的规范、流程、价值观、组织行为偏好等,具有稳定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规范组织行为等功能。 (1)凸显事件防治组织的主文化。组织文化并不是统一的,它有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别。具体到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组织文化上,它的主文化就是整个政府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而它的亚文化就是政府防治工作下设的职能部门因各自特殊情况形成的工作思维。 第一,政府组织应形成正确的主文化,规范亚文化。首先,组织领导倡导与鼓励;其次,借助影响深远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成功案例,促使组织成员形成对主文化的认同;再次,利用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的反面案例,进行负面教育,达成消极强化,反过来促进正确行为偏好的形成;最后,保障主文化的主体地位,下属部门的亚文化应当在主文化体制内发挥作用,否则组织成员在文化追随上将出现盲从。 第二,优化主文化。即对主文化进行评估,使其“去伪存真”“、去粗留精”,从而保障优良主文化的传承性。具体来说:首先,各级政府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部门之间应形成层级制的评估体系;其次,科学设计评估内容,保障评估的全面性;再次,加大评估工作的频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主文化的优化进行评估。 (2)维系防治工作的组织文化。第一,严格对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组织人员的甄选程序;第二,优化绩效考核体制,将对组织主文化的运用能力纳入评估系统,从而促使组织成员对组织文化的应用;第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群体性事件防治工作组织成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组织行为学论文: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大众“尾气门”事件 [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使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方法,总结和分析大众“尾气门”事件。文章首先归纳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进展,接着总结了大众“尾气门”事件的整个过程,包括其对大众集团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导致大众生产劣质产品的原因,其包括指挥式管理领导风格、雄心勃勃的企业文化和有限的人才资源库等,最后并对此事件作出了思考。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大众;尾气门事件 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类在组织情境中的行为的,Wood,Chapman, Fromholtz,Wallace Zeffane(2004)认为其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组织由个体成员构成,个人活动既可以是单独地,也可以是整体地作用于组织行为(Noe,Tews Marand,2013)。第二,组由不同群体组成,群体行为可以对其所处的组织行为加以调整(Sparrowe,Liden,Wayne Kraimer,2001)。第三,组织结构作为个体和群体交流沟通的渠道,能影响组织行为的产生和发展(Aslami,2013)。第四,组织行为受到环境的约束,包括技术、政治、社会和经济上的变化(Turunen Finne,2014)。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行为中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者应该维持良好的任务规划和积极的工作关系,以达到有效利用有限人力的目的(Lewis Heckman,2016)。另一方面,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的目的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才库,其包括职员的甄选录用、教育训练、配置使用等(Lewis Heckman,2016)。组织行为学研究者致力于在这两个方面改善组织工作的情况:组织管理侧重于确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Bertrand,Schoar,Bertrand Schoar,2013),组织发展关注于文化调整、冲突消除和变化适应(Bond,2004和English,2008),管理的发展应着眼于提高组织在不同环境中的效能(Rangriz,Soltanieh,Rangriz Soltanieh,2015)。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组织的工作情况。例如,人类需求模型被学者们用于讨论金钱和非金钱激励产生的不同影响(Wood,Chapman,Fromholtz,Wallace Zeffane,2004),管理和领导风格的重要性用于阐述群体的效能(Bertrand,Schoar,Bertrand Schoar,2013),组织结构的特殊性用于比较组织的效率和职员的满意度(Wood,Chapman,Fromholtz,Wallace Zeffane,2004)。特别的,研究者总能参考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找到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Aslami,2013)。大众“尾气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2 大众“尾气门”事件的描述 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是一家有着近80年历史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其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Wolfsburg。大众汽车尾气排放的丑闻发生于2015年,当时美国环保署发现该公司违背了大气保护相关法律的规定(Krall Peng,2015),美国环保署的报告称大众集团故意使用某些发动机控制软件程序,使汽车在实验室测试条件下会自动减少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例如氮氧化物等,以符合法律的标准。但是在真实道路驾驶中该程序不会被激活,造成污染物排放超标40多倍。据调查显示,从2009年到2015年期间,大众销售了超过1 000万台安装了这种具有欺骗性软件程序的汽车(Rhodes,2016)。 大众“尾气门”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从组织外部来看,首先是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威胁。据估计,在2008年至2015年期间,大众缺陷汽车过高的尾气排放量,导致超过了50人的死亡,到2016年可能达到130人(Holland,Mansur,Muller Yates,2016)。同时由于氮氧化物是酸雨、雾霾和温室效应等的重要污染物,造成了环境破坏的加剧(Wang,Jerrett,Sinsheimer Zhu,2016)。从组织内部来看,大众汽车集团受到了短期和长期的冲击。美国环保署消息暴露后,大众股票价格暴跌30%(Krall Peng,2015),不少高层管理人员或免职或停职,其包括大众当时的首席执行官以及旗下奥迪和保时捷的研发部门的领导,尽管他们声称并不知情(Rhodes,2016)。大众还必须支付超过180亿美元的费用用于召回和修复受到影响的汽车(Krall Peng,2015)。此外,该公司由于违反环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相关法规,被众多国家机关调查,将面临着巨额的罚款和其他惩罚。 3 组织行为分析 大众“尾气门”事件的原因可以归纳于三点。首先,该德国制造企业采用指挥式的管理结构和命令式的领导风格(Peterson,1997和Bertrand,Schoar,Bertrand Schoar,2013),尤其是当时的首席执行官Martin Winterkorn被称为是独裁风格式的领袖。这就造成了中层管理者由于害怕工作失败而遭到责备,决定掩盖尾气排放的问题(Cremer Bergin,2015)。因此,他们不但没有主动解决问题,反而故意修改软件程序,以达到在实验室测试中满足尾气排放标准的目的。大众指令式的管理领导风格也可以归因于其大多数高层管理者是德国男性,具备工程师背景(Levin,2015)。所以,他们采用了德国人专制式的工作方法,即从不质疑领导的决定和严格要求下属完成指定的任务。大众的管理者们更多的关注于结果,而不是实现结果的过程。 其次,大众的组织目标是由企业内部少数管理人员制定的,而他们与一线工作者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交流很少(Bogosian,2015)。尽管目标决策圈子中工会人士代表拥有第一手的汽车制造信息,但他们并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实际上,雄心勃勃的大众企业的目标造成了研发人员在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设计了符合客户需求的新汽车型号,特别是在环境友好方面必须令客户满意,这就导致了当研发人员不能通过正常流程推出新机型时,不得不采用欺瞒的手段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尽管目标完成时,企业能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害的(Kleingeld,Van Mierlo Arends,2011)。例如,大众2015年上半年在美国就卖出了500万辆汽车,并成功摘掉了丰田公司“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的桂冠(Krall Peng,2015),但是,其“尾饷拧背笪攀录极大地破坏了企业的声誉。 最后,大众目前大部分管理者都是内部提拔的德国人,储备人才差异性很小,造成了严峻的人才危机(Levin,2015)。换句话说,大众领导者普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能力技术(Teodoro Switzer,2016和Lewis Heckman, 2016)。积极地说,企业能通过同类型人才的积累加强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反过来看,有限的人力资源库会增加失败的几率,因为当某些关键但不擅长的任务出现问题时,很少有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大众的案例,其中层管理者研发的欺骗性程序最初并没有呈报给董事会,这是因为具备相同背景的管理者秉承了同样的价值观来经营所属事务,他们认为研发该程序是提高汽车性能的一种正常手段。 4 大众“尾气门”事件的思考 大众企业在“尾气门”事件爆发后采取积极的措施挽回了声誉,包括辞去相关责任人和召回涉及的汽车。可惜的是,这些都是一些表面的消除影响和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组织行为。为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大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大众需引入宽松的任务管理模式,并在制定长、短期目标时更多的听取下属意见,保证目标的可完成性;企业应替换其官僚式的决策制定流程,建立自下而上的内部交流渠道,保证高层能够听取一线员工的建议与意见,以更好地提高组织效能;大众必须引入外部优秀人才,丰富人才库,防范“尾气门”事件的重演。 组织行为学论文:以积极组织行为学为视角探析大学生的学习行为 摘 要: 大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有利于其改善学习行为,达成成就目标,反之则对其学习行为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对南京某高校社科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显示:在本科学习阶段,大多数学生呈现出低自我效能感、低希望及悲观倾向。本文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领域――积极组织行为学为视角,通过对以上现象的思考和分析,为大学生改善学习行为、高校改进教学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积极组织行为学 大学生 学习行为 大学阶段是学生提高各种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目标达成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消极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状态更有利于大学生确立目标、修正学习行为,最终达成目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及教育成果最终须通过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善及其发展目标的实现体现出来,作为担负着重要社会责任的组织,高校能否采取必要措施促成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达成是决定其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一项对南京某高校社科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结果,试图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学生改善学习行为及高校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借鉴。 一、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其子概念 (一)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POB)是组织行为学科于21世纪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其理论基础源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研究上,POB专注于人的积极优势和心理能力的驱动,而不是仅仅把传统的组织行为学概念简单地由消极面转到积极面。 具体而言,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1]。它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组织成员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上[2]。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子概念。 符合POB研究标准的子概念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恢复力(resilience)等,它们是POB取向最典型的代表[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就自我效能感、希望、及乐观三个子概念进行探讨。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能力的一种判断。此概念源自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根据其观点,人对自我信念的强度,决定了他们所做的选择、抱负、在特定任务上付出多大努力,以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毅力。自我效能感是积极性发挥作用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心理机制,人只有在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并能阻止不理想结果的发生时,才会有行动的动机,行为才会非常果断。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个体就越有可能真正地投入到任务中并迎接挑战;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成功地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或初尝失败时仍能坚持下去。 2.希望 斯奈德(Snyder)建构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即“个人对于目标能够实现的所有察觉”,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希望不仅指对个人目标可能达到的决心,还包括对达成目标途径的信念。它由两大因素决定,即路径(pathway)和意志力(agency),路径指达成目标的方法、策略,意志力指达成目标的动机、信念。高希望者具有积极的思想观念和认知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具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决心和信心,积极寻找有效达成目标的途径,而低希望者则恰恰相反。因此,高希望者更易实现自己的成就目标。 3.乐观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乐观是一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征。乐观者倾向于将失败及挫折归因于外部的、非稳定的及特定的因素,而悲观者则倾向于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及总体的因素。 研究发现乐观能够对身心健康、成就取向、动机等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因素能够进一步带来学业和职业上的成功;相反,悲观则会导致消极、失败和社会疏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消沉和死亡[1]。当然,有时乐观也会产生问题,由于过度的乐观往往会适得其反,POB提倡的乐观是现实和灵活的乐观。 二、POB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行为 笔者曾进行的一项针对南京某高校社科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①显示,目前在社科专业学生中存在以下现象: (一)大多数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较低。 我们认为,大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能、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调查显示,对于以上各项能力,分别有53.77%、58.28%、50.33%、44.70%的学生对自身此种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价为“一般”;分别有8.85%、5.30%、3.97%、8.61%主观评价为“满意”;分别有1.64%、1.66%、0.99%、2.65%主观评价为“不满意”。总体上看,各项能力中均有超过55%的大学生对自身此项能力的主观评价较低,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缺乏自信。 自信心是衡量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的不自信是其自我效能感低的重要表现。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大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认知会导致对个人效能的积极预期,而这种积极预期反过来又会激发个体作出积极的选择,产生学习行为动机,进而产生持久的毅力,积极寻求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以增加学习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而自我效能感低则可能导致个体作出消极选择,难以产生学习行为动机,逃避困难,进而阻碍学习目标的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不仅会影响其学习行为选择、学习行为过程的实施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易导致其出现学习心理健康、择业心理健康问题及人际交往和情感障碍[3]。我们没理由相信,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实现自我意识的整体发展、健康心理的形成、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及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在实际学习行为中,大多数学生能够采用有针对性的学习途径培养相应能力,但尚有近半数学生不明确学习目标。 不同学习内容(四种核心能力)的培养须运用与其特点相适应的途径,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所列出的主要学习途径包括:A课堂学习;B课后阅读图书、论文、期刊等资料;C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上网、听讲座等途径获取信息;D与老师、同学交流信息、知识、经验、思想等;E参加学校的各种知识能力竞赛;F参加学生工作(学生会、分团委、社团等);G参与工作实践(如社会调查、工作兼职、专业实习)。调查显示,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途径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A(64.20%)、B(18.52%)、C(9.88%);在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中,前三位依次是A(31.37%)、B(27.45%)、G(19.61%);在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中,前三位依次是B(26.32%)、C(23.68%)、A(17.11%);在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中,前三位依次是G(48.94%)、F(18.09%)、C(9.57%)。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在实际学习行为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不同能力的特点及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学习途径培养相应能力。然而,问卷中关于“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性”的调查显示,48.01%的学生“已经明确”学习目标,48.68%的学生“正在思考”。可见,约50%的学生都对毕业时取得的成果有了思考和预期,这个结果至少是不会让人太悲观的,但另外约50%的学生还处于迷茫或选择状态。 根据POB理论,希望不仅反映了个体达成目标的决心,而且包括了个体对能够制定完美的计划和确定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的一种信心。虽然多数学生在实际学习行为中确实采用了有针对性的学习途径来培养相应能力,但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在近半数大学生仍对学习目标感到十分迷茫的情况下,他们能够产生达成目标的坚定决心,并对自己选择的学习途径具有信心。 (三)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将影响自身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因。 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将影响自身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在原因,尤为突出的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及学习自主性不够”及“想努力,但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结合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的较低评价及其内部归因倾向,我们可以推断,大多数学生并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结果归因,即并不乐观。 根据POB理论,乐观有助于个体获得学业和职业上的成功,而悲观倾向则有可能妨碍个人目标的达成。当然,我们不排除大学生中可能存在“防御性悲观者”,即一些高成就的个体虽然头脑中对未来有消极的结果期望,焦虑地设想一切可能失败的后果,但在实际行动中会努力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把焦虑转化为动机,结果仍然获得高成就[4]。而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可以认为,悲观倾向至少无益于大学生的目标达成及未来发展。 此外,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想努力,但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是被列在第二位的主因,此项实际反映出大学生并不十分明确该采用何种有效途径以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能力发展)。结合调查结果(二)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已在实际学习行为上做出选择,但他们并未对达成目标的途径形成坚定信念,这与我们据调查结果(二)作出的推测相一致。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本科阶段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呈现出低自我效能感、低希望及悲观倾向,而这种普遍存在的倾向很可能对大学生本科阶段的目标达成甚至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妨碍高校教育成果的实现,导致教育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大学生应当深化自我认知,及时纠正自我认知偏差,同时,高校及高校教师也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引导。 (一)大学生应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自我调适。 大学生应积极运用可得资源,进行适当的自我定位,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对自身的全面评价及清晰的自我认知,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和挑战,有意识的培养自信心,同时应掌握科学的自我宣泄方法,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二)教师应运用积极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功能的发挥。 大学学习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善于创造机会并努力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我效能感;其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激发其学习动机;再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归因,以避免其作出简单消极的自我评价。 (三)高校应建立多层次评价体系,并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 高校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多种类、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其擅长领域的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在不擅长的领域,也会尽力争取达到合格,这将有助于缓解因低自我效能感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此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也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全面的自我认知及自我评价。同时,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咨询室的投入和建设,以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疏导和解除心理困惑及情感障碍,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注释: ①此调查以南京某“211”工程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及人文学院的社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其学习价值取向、学习行为及能力发展状况等为主要调查内容。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其中大一占19.2%,大二占39.1%,大三占26.5%,大四占15.2%。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75.5%)。 组织行为学论文: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高校扩招带来的大班上课给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管理类学科注重案例、模拟和实践等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受到影响。本文从课程学习目的、课程教学方式、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等方面对选修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为组织行为学教学指明了改革路径。 关键词:认知视角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 自实行高校扩招制度以来,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021万人(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高校扩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和拉动投资消费贡献极大。然而,在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同时。由于投资相对不足,许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致使大班教育成为常态。大班授课给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组织行为学的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学科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探讨的是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大学生是潜在的管理者,该课程可以帮助他们开发良好的人际技能(罗宾斯,2005)。在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该课程不仅是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和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且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 组织行为学集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互动性、权变性、可操作性等特征为一体。不同的章节与学生素质的各个构面和能力的不同维度相对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广大的一线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如注重案例教学(沈茜,2003;匡素勋,2003;王国元,2006;沈茜,2006)、体验式教学(甘春华,2004)、游戏训练教学(陈黎琴,2006)、实验教学(隆意,2007)、模拟团队训练(石建忠,2007)、情景模拟教学(邹琼,2008)、实践教学(刘力纬等,2007)等。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的真理,学生或多或少地带着各种认知学习这门课程。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傅晓明,2008)和认知状况(高晓芹,2005),结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考虑课程的内容安排,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知道”层面进入“悟道”境界,继而指导自己“行道”于管理实践之中.实现组织行为学由低到高这三个层次教学境界的完美统一(曹威麟、毕功兵,2007)。 近几年来,笔者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授课。笔者采用过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演讲、正反方辩论、角色扮演、行为模仿、头脑风暴、自我测试、影视媒体、网络教学等。但也面临有些同学很少参与或发言、上大课互动环节困难、课时紧张等困难。笔者极为重视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不仅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而且坚持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题中要求学生谈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的体会。并明示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从改阅试卷中,笔者获得不少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这大大提高了组织行为学的授课效果。 目前的教学改革研究大多针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管理类专业学生和经济类专业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技能提升的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探讨的是经济类专业选修学生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二、经济类专业选修学生对课程教学认知的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类专业的选修学生,共有116人填写问卷,其中二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63人,三年级经济学专业的53人:男学生37人,女学生79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课程学习目的、课程教学方式、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等内容。 1 课程学习目的 学生最关注什么问题和期待通过何种途径获取解决问题能力的认知影响到课程学习目的。本次关于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发展中最为关注问题的调查结果是:选择个性完善、就业、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和情感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3人、26人、15人、4人和1人,选择上述5项同等关注的学生有36人,仅有1人不清楚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这表明多数学生看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希望获得关于自身个性发展认识的最优途径.按照选项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从与他人交往中学习的有55位,系统性课堂学习的有31位,自己阅读相关书籍的有27位,其它途径的有3位。通过群体、团队与组织活动实践和通过学习完善自我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 对组织行为学各个构面作用于个性认识和个性发展的认知情况是:95位学生认为个体部分内容能够起到重要作用,93位学生认为群体部分内容有异曲同工的作用。70位学生则认同组织系统部分内容有此功效。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单一,有101位学生是为了兼顾修学分、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占到总数的87.07%;仅有5位学生单纯为了修学分.4位学生为获取知识,6位学生为提升能力。 2 课程教学方式 在大班上课和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学生认为比较合适的教学方式有:选择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含角色扮演)、各种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自我测试(如情商测试等)、团队练习、以教师讲授为主、影视赏析、正反论辩论赛选项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1人、72人、70人、68人、58人、51人、50人。案例教学仍是约束条件下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学生最为偏好的教学方式依选项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选择案例教学的有55人,情境模拟(含角色扮演)26人,影视赏析11人,以教师讲授为主10k.,团队练习10人,辩论赛2人,各种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自我测试(如情商测试等)2人。可见,大多数学生并不认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在案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提下.99名学生认为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是教学的合适案例。占样本人数的85%;87人偏好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作案例,占总数的75%;75人认为经典案例合适,44人喜欢熟知的名人逸事为案例。学生希望用离他们生活比较近的事例作为案例剖析,而不希望教师使用太多的经典案例,否则事与愿违。 关于课前预习效果的认知情况是:有60.k认为布置如案例讨论或辩论赛用的作业能够让同学们课前预习效果最好,30人认可上课开始时抽点学生上讲台讲述印象最深的预习知识点比较有效.有16人认为上课时随机提问效果好,有10人填其它选项。依据上述结果表明教师要 有意识地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忽视此项工作.授课效果会事倍功半。 3 学生能力培养 如同曹威麟和毕功兵所讲的那样.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应该追求学生“知道”、“悟道”、“行道”能力的完美统一。学习组织行为学,学生“知道”(即明白自己、读懂他人、知晓组织运行规则等)能力获得很大提高的有16人,较大提高的有62人,一定程度提高的有38人;学生“悟道”(即听懂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明白出台的多是折中方案等)能力获得很大提高的有14人,较大提高的有52人,一定程度提高的有47人,没有提高的有3人;学生“行道”(即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指导自己“行道”于组织或管理实践)能力获得很大提高的有15人,较大提高的有34人,一定程度提高的有67人。尽管知易行难,但总体看来,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均有所提高。 组织行为学与其它课程相比,有28人认为该课程对学生“知道”、“悟道”、“行道”能力培育最为有效,占总数的24%;87人认为较为有效,占总数的75%;1人认为没有差异。在学生的认知中,组织行为学是他们未来人职社会化最为有效的课程。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有11人认为自己的人际技能获得很大提高。45人认为有较大提高,58人认为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见,该课程使学生的人际技能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4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虽然多数学生修该课程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修学分。但绩效考核仍是授课绕不开的话题。考试内容应该侧重考核什么?有59人认为应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53人认为应兼顾考核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仅4人认为考核要注重基础知识。大学高年级的授课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道”,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行道”能力。 学生关于考试方式的认知存在的冲突较明显:认为最佳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写课程论文的学生分别是54人、24人、38人,如果仅从考试本身来说。学生更为偏好开卷考试,当问及能够区分不同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考核方式,有92人选择闭卷考试,占总数的80%;选择开卷考试和写课程论文的各有12人;而能够体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差异的考核方式,有59人选择闭卷考试,占总数的51%;37人选写课程论文,20人选开卷考试。尽管学生多数喜欢开卷考试,但难以认同开卷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该学校目前课程的总评成绩构成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有55人认为应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占总数的48%,有50人认为应维持不变.还有11人认为应降低平时成绩的比重。学生普遍认为,平时的用心学习至关重要。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本人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①组织行为学课程目前在多数学校仅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鉴于该课程对提高学生“悟道”与“行道”能力的有效性,建议在其它社会科学专业乃至自然科学专业开设该课程的选修课。②组织行为学的不同章节内容与学生素质的各个构面和能力的不同维度相对应.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寻求不同教法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匹配,训练学生阐述观点、表达立场、协调合作、团队意识、说服他人、妥协折中、临场发挥、灵活应变等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知道”、“悟道”与“行道”能力。③精心筹划每节课的教学安排,通过布置如案例讨论或辩论赛用的作业。或者抽点学生上讲台讲述印象最深的预习知识点.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工作中。④慎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精挑细选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自我测试、团队练习、影视赏析和正反论辩论赛的主题,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人手,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让学生感觉理论知识就在身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⑤教师不要太拘泥于讲授知识点内容,侧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悟道”与“行道”能力;课程考核应以灵活性的主观性题目为主.侧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论文: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的意义,认为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案例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素质拓展训练这三种实践教学方法;最后,总结了探索的经验和启发。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实践教学 实践性 在管理学科领域,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性,也具有灵活的实践性。因此,如何在完善理论教学的同时,深化实践教学,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干中学,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一、加强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的意义 有一句名言:理论永远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别。现实生活是复杂而多变的,静态的、抽象的理论难以全面概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复制整个现实世界,而只能通过抽象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世界。但是,这种教学是抽象的、不完整的,因此要通过实践教学来补充和完善。 我认为,加强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主要有这样几个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吸引力。 目前的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走进大学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出于应对高考的压力,普遍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不仅给学生带来了长期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由于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突然失去学习压力而无所适从,普遍对于学习失去真正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感到厌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是许多教师面对的难题。教师必须从现实出发,从鲜活的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 2.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理论的抽象性,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灌输教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失去了主体性。讨论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个体学习转变为团队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课程的先瞻性。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的。理论是完美的,课堂是神圣的,而现实生活是不完美的,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了解现实,理解现实,学生毕业以后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样学生才能为将来激烈的职业竞争做好准备。 二、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组织行为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发展很快。在管理和商业领域,国内外许多大学都有开设组织行为学。由于组织行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素质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努力丰富实践形式,增强实践效果。 1.案例讨论法。 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使用案例讨论是一种普遍的做法。教师引入案例可帮助学生熟悉管理环境和实际的组织运作过程。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从西方国家引入的课程,大多案例选取的是西方的素材。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讨论中,学生会产生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本土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企业组织和公共组织的特点。特别是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帮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管理组织。案例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无领导小组讨论。 虽然案例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的实战性和模拟性不够。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目的,就是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是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全方位考察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 无领导小组讨论,原是选拔人才或者招聘员工时的一种面试方法。所谓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又称无主持人讨论,是评价中心常用的一种无角色群体自由讨论的测评形式。一组应试者在给定时间里,在既定的背景之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一个小组意见。[1]无领导小组讨论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讨论问题紧贴实际工作,具有真实情景性。二是讨论形式的互动性。在一个没有主持的小组中进行讨论,个体的表现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取决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考察一个人的真实行为和表现,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三是讨论过程的实践性。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把应试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急能力都实实在在反映出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我们按照这样的流程:先随机选取5―7个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公布讨论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准备,接着按照个人发言、小组自由讨论和小组代表集中总结的程序进行讨论,最后选取其他学生对参加讨论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这种形式新颖、组织严密、点评监督的讨论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且全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效果很好。 3.素质拓展训练。 为了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引入了素质拓展训练。所谓拓展训练通常是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由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它被逐渐广泛推广,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在教学中,利用学校有限的训练环境,通过“十个人十一条腿竞走”、“盲人排队”和“过电网”等管理游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游戏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感受到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使课堂里许多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概念转化为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感情,非常受到学生喜欢。正如生存教育的观点:教育的出发点是学习者本人,应该使教育成为学习者自己的教育。[2] 三、经验和启发 通过多年组织行为实践教学的经历和体验,我们感觉到开展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也非常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和启发: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不是死的学习机器,而是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教学方法要灵活。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把握生动的现实世界,通过体验去理解组织中的人类行为。三是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而是在互动中的思想碰撞过程。美国学者休伯纳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相遇,“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全在于此,即学生的相互际遇、与他们周围的世界和教师际遇。教育活动就是生活――生活的意义在课程中被证实和体验”。[3]因此,教师要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通过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体验和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优化教学效果。 组织行为学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摘要: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以使其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管理素养的要求,同时为后续管理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促进《组织行为学》教学发展,本文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进行探讨,在分析现有教学及考核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设计了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心理测试 等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尝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实施新的考核方式。该教学及考核方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强化了《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面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已经简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应用知识的学生。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综合涉及并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以及历史学等多种学科,其授课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管理专业课的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是以概念、原则、原理和方法的形式来阐述现实的管理活动,相对比较理论化。同时其许多研究结果都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活动中,并对组织业绩产生直接影响,应用性比较显著。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及考核现状 第一、教学导向偏理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很多理论也能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活动中。在教学上要注重将书本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源于国外,理论与中国的实际还有一些差距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同时,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实用性需求。90%的同学认为高职教育更应注重实操能力的训练,该结果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的。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观点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但是当前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单向性”特征明显。“教师讲,做板书;学生听,记笔记”,教学过程基本是教师语言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和记,很少有思维训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教学活动变成了的知识“灌输”。长久以来,大多数学生养成了全程依赖老师讲解、而很少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难以理解到缺乏真正的组织行为能力,对教师及学生的创造能力也造成阻碍。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如何把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转换成有效的实际技能,就成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第三、考核方式陈旧。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第四、关于教学改革对学生配合的要求。有学者通过对大学生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对课堂准备持积极态度,8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增加实例内容,80%的学生主张增加课堂讨论比重,只有14%的学生希望增加理论内容。这反映出学生愈来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要求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愿望强烈。 通过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性质及教学及考核现状 的分析,我们知道该课程的教学过程除需进行理论讲解之外,还应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进行必要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级考核模式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内在兴趣和动力,进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与考核的改革也能加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符合现代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的具体模式 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尝试进行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尝试使用了其他新的教学方法,例如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教学法及体验式教学方法等。同时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不但能够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也能够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以达对教学的全程监控,不断总结提高的目的。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指组织学生对特定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把案例与相关理论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中的微型案例,一般在理论知识讲解后由教师口头描述,引导、启发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引发思考。一类是综合性的案例,综合型案例指管理情景复杂,涉及理论问题较多的案例。一般在讲授完一章或者重要内容之后,教师列出思考题或者案例材料,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和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小组或独立完成案例分析,并形成报告。教师就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未来担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生非常重要的。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法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组建团队,团队成员一起体验一套与实际生活、工作情况相似的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要求扮演者课下独自弄清角色所处的情境,了解角色言行的知觉和感受,分析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最后教师就学生的情景模拟表现进行总结。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会有怎么样的言行,同时每个情景都有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可以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调动班级气氛。 组织行为学论文: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面临诸多挑战,这使得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开展并不顺利,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提出应从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机制、实验教学学习考核机制、实验教学配套机制等三个方面建设面向管理决策能力的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管理决策能力;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 1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联结管理学基础理论与管理学具体学科的重要桥梁,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按照目前国内外组织行为学教材编写的共识,其共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三大板块,个体部分主要阐述个体行为以及个体行为的心理基础对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础;群体部分主要阐述群体属性及行为对绩效的影响机制,因而引出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组织部分主要阐述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从而引出组织结构结论和企业文化理论。 由上可以看出,组织行为学的实质是一门探讨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从中挖掘有利于改善组织绩效的具体行为,以服务于企业管理实践。学习、积累、并挖掘因变量(组织绩效)与自变量(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的内容主干。然而,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或已初步形成结论,或尚无研究证实,都需要在深入体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只有如此,才能使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提高他们的决策咨询能力。在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验教学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开展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即通过实验设计或模拟实验学习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一方面,针对很多能够理解但容易忘记的结论,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度,另一方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并不高的现实状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他们掌握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开展有利于改善所在企业绩效的实验本领,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管理决策能力,也会进一步改善工商管理专业就业不容乐观的现实局面。 2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面临诸多挑战,这使得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开展并不顺利,尚未达到预期效果。 2.1宏观层面 第一,对实验教学的认识还不到位。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养成了“填鸭式”教学的惯性,课程考核方式基本遵循“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套路,认为“本科生掌握大致的理论就可以了,具体如何操作的知识应该去了企业之后再学习”。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同学“得过且过”,浅尝辄止,抱着“能通过考试即可”的心态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可以看出,高校教育管理者及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缺乏理解、认识还不到位造成了大学生“懒学”的学习倾向。也就是说,当前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灌输,而缺乏以实验教学为支撑的技能和思维的锻炼。 第二,培养方案的限制。据笔者调查,很多高校开设的本科组织行为学课程为2学分36学时左右,能够基本满足组织行为学核心内容教学需要,但拓展性内容的教学无法安排。在培养方案的总体约束下,这一学时不可能增加。一些高校近年来实施的本科培养计划修订,主要以压缩学时数为主。在调查中,有老师反映“现有的教材内容在36学时内完成尚很紧张,实验教学的学时更无法安排”。尽管一些老师想建设实验教学模块,但因为学时总数的限制不得不放弃,一致影响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2微观层面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微观层面的核心问题。根据问卷调查,制约学生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分析工具掌握不够、激励机制缺位、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不丰富等。 第一,分析工具掌握不够。组织行为学中探讨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常要用到专业分析工具来处理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在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加入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分析则更为复杂。一般会运用到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SPSS、SAS、EVIEWS等是现在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但对于大二就开设组织行为学的学生而言,这些分析工具的学习和掌握是比较欠缺的,因而制约了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 第二,激励机制缺位。作为激活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实验教学,其学习难度往往超过了教材已有知识,这就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然而,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大多抱着“能通过考试即可”的心态,而又缺乏其他的诸如经费支持、竞赛活动等辅助激励措施的支持,使实验教学“无人问津”。甚至一些同学反映,“与其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这个,还不如去考个职业资格证,还能帮助就业”。这样“实用”的想法,助长了学生不能潜心学习的态势,实验教学的实施受到很大抑制,势必影响培养质量。 第三,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不丰富。个体行为以及个体行为的心理部分是当前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尤其侧重于通过成熟量表做的人格、个人特质测试,这些内容已经由相关软件开发公司添加完成。然而,缺乏变量与变量关系的动态实验设计,如个体行为如何影响员工绩效,员工投入如何影响员工绩效、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等。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上的不完整、不丰富,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呆板的性格测试让学生认为实验教学“就是这么单调”。 3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策略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对于提升整门课程的学习效度,乃至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决策能力至关重要。针对上述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种种阻碍,必须从协同的角度建立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系统化的体系,具有为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机制、建设科学的实验教学学习考核机制、建设协同的实验教学配套机制。 3.1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机制 第一,鼓励学有余力或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积极申报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教师设计的实验项目。要向学生阐明开展实验教学对于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乃至工作胜任力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与否,参与哪类实验项目。 第二,实施科学的考核。实验项目结束后,应对所有参与项目同学依照该门课程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的鉴定成绩。鉴定成绩可按强制分布法分布,分为“优秀”、“良好”、“中”、“合格”以及“不合格”。 第三,较好地管理考核结果。对鉴定结果要分类管理,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对于考核结果在“合格”及以上的,可考虑给予认定学分,计入其所修总学分;对于考核在“良好”及以上的,应积极培育并支持其申报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如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大学生双创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校在这类项目评审过程中应将学生参与实验创新项目经历作为其中一条重要的考核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应重视学校各类项目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政策的衔接,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的申报,建议学校管理部门主要从参与过实验教学或实验项目设计的学生中遴选立项;对于考核在“优秀”及以上的,建议直接从学校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中立项资助。对考核结果的管理十分重要,是将学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联系起来的重要指引。 第四,组织开展实验项目类科技创新作品竞赛。由各学院从实验项目作品中遴选一批具有竞争性、创新性的作品予以培育,并推荐参加学校实验项目类作品竞赛。对获奖师生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发师生共同参与实验教学以及实验项目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建设科学的实验教学学习考核机制 根据组织行为学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紧扣实验项目特色,设计一套科学的学习考核机制,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又一重要动力。总体上包括出勤考核、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以及创新性项目设计三部分。 第一,出勤考核。和课程学习一样,出勤是实验学习的基础。没有好的出勤率,就无法保证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总学时数对学生实施严格的出勤考核。出勤考核分一般占总考核分的20%,根据学生缺勤次数在出勤考核分中予以相应扣减,同时,应设定出勤的下限,如“对缺勤次数达到总应出勤次数的1/3时,其实验学分计为0”。这一比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教学内容掌握。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内容应要求学生掌握软件操作、模型设定、分析步骤、结论训练等四部分。分值一般占总考核分的40%,每一部分占10%。(1)其中软件操作是基础,是保证学生会运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数据的前提,鼓励学生至少掌握SPSS软件中数据的预处理、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模型设定主要培养学生理解变量与变量关系分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量,以及对每种变量作何种分析,如员工投入与员工绩效的分析中,可考虑员工年龄、性别、职位、岗位、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引入不同的控制变量,分析过程以及结论自然不同,也就是说分析模型是不同的。(3)分析步骤主要使学生掌握在实验项目的实证分析部分不同分析的先后次序问题。如在上述问题的实证分析中,我们一般会先进行变量的描述性分析、两变量相关性分析、加入控制变量后因变量与自变量相关性分析。(4)结论训练主要锻炼学生从数据分析中看到管理问题本质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解读数据的能力。如果最终从数据中无法提炼并甄别有效的管理问题,整个实验项目设计及分析都是徒劳的。要得到类似于这样的结论,“在服务业中,男性和女性员工在绩效上并无显著差异”,这些结论都会指向企业特定的管理问题。 1)创新性,是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的项目立意、模型设计、样本选择、方法选用的创新程度,若只是套用已有分析模型换分析样本的设计,创新性不强,反之,立意、模型设计及方法选用都有突破,则创新性很强。(2)逻辑性,是指项目设计的前后逻辑次序是否严密,环环相扣,有理论、有分析、有结论的项目设计逻辑性才强。尤其是针对实验结果作出的结论和管理决策启示,须紧密衔接实验结果进行,防止脱离实验数据本身,也防止“望文生义”。(3)完整性,是指从项目名称至管理启示,整合结构是完整的,一般而言,组织行为学实验项目设计包括引言、文献回顾、概念测量、模型建设及分析、结论及启示等五部分,包含这五部分的项目设计才是完整的。(4)合理性,是指模型设定中的变量选择是否合理、分析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对数据的解读是否准确、从数据中剖析的问题是否合理、所提出的管理启示是否合理等。根据创新性、逻辑性、完整性、合理性作出相应的考核。 3.3建设协同的实验教学配套机制 第一,积极支持实验室建设。在完善硬件设施基础上,要配置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中用到的软件,如SPSS、Eeviews、Stata、成熟的个体心理测试系统等,做到专人维护、更新实验软件。此外,要根据实验室财力支持状况购买企业管理数据库,如实验项目设计为高管个性特征与公司绩效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等,没有数据库的支撑,这样实验设计就无法完成。 第二,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实验教学。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因为学校的课酬低而紧紧满足于完成基本工作量的需求,对于多余课时安排则无心考虑。因此,尽管一些高校给予了参与实验教学教师一定的课时量(作为课酬),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实验教学尚无动力,实验教学内容开发更无从谈起。鉴于此,建议学校完善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一是鼓励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积极开发实验教学内容设计,除给予相应课时量之外,可还应该给予必要的专项资金资助,二是若参与了实验项目设计学生在学校、省部级竞赛中获奖,应给予实验项目带队教师适当奖励,三是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一线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出外交流学习。 组织行为学论文: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摘要】基于我国的组织行为学教学一直以来都基本沿用西方的学科体系,其概念和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人,在管理中国人时有很多尴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组织反而是因此变得更加混乱了。本文对组织行为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一些看法,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构建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国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中国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对管理活动的影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课程,所以是各类管理类专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什么是中国化管理?很多学者指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变得多元化了,但是中国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用别人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国人有很多尴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组织反而是因此变得更加混乱了。所以,管中国人就要用中国化的管理。总结一些学者的观点,本人认为中国化管理就是尊重并理解中国独特的国民性格、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础上,保留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主体性,以中国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哲学作为指导,配合西方、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成熟管理方式方法,中西结合,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学起源于西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其教学至今,都基本沿用西方的体系。但东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教学中照搬西方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是基本背离现实的,他们所学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各类组织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管理发展中的特殊问题,这就更需要有中国化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来满足培养应用性、实践性管理人才的目标。所以,对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更加中国化,具有很强的改革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化管理研究取得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事中国管理、东方管理的研究,从中国古代的著作中寻找、挖掘我国的传统优秀管理思想,并融合西方优秀管理文化,出版了诸多著作与论文,积累了大量成果。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创始人苏东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研究,以“学、为、治、行、和”五字经为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东方管理学派并不只是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同时融合了西方管理学以及华商管理思想,出版了一系列的东方管理相关著作与论文,如《中国管理通鉴》(四卷),《中国式管理研究》、《东方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被称为中国管理之父的曾仕强教授,研究中国式管理30多年,出版《人性管理》、《超世纪大易管理》、《中国式管理》、《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化应用》、《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等著作,并致力于中国式管理的推广,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出版了大量的音像资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徐联仓教授,把自己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应用到管理实际中,并出版了著作《走出丛林的管理心理学》,里面有大量中国化的管理研究成果;另外,朱永新主编的《中华管理智慧: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于江山、王颖、许亚涛编写的《中国化管理》,黄涛编写的《归零:论中国化管理思想》等。还有上千篇关于古圣贤管理思想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改革方向。 三、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看法 1.教学目标:培养能深刻认识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科学管理中国组织的管理者。 2.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用辩证唯物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和每一个观点,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古为今用的原则:学习古代组织行为学思想,就是为了给我国现行管理提供历史上有价值的思想和成功的范例,使我们在管理中少走弯路。③中西方双重管理文化结合的原则,把我国传统文化精粹中蕴含的大量珍贵的管理文化遗产同现代的管理文明相结合。④双重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内容体系时,既要为教学服务,又要为建立我国组织行为学学科体系服务。⑤双重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行为学思想的发展与管理实践的变化,有时是同步的,有时又是不同步的。因此,思想的发展与实践的变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⑥核心概念与术语沿用现有的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教学,一些概念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并被熟悉,沿用现有的核心概念与专业术语便于沟通与传播。 3.课程体系的构想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应从10个方面内容来构建。经营心理与管理、人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人际关系与管理、选才心理与管理、用才心理与管理、领导与管理、决策与管理、群体与管理、组织变革与管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经营心理与管理主要对著名历史人物有关经营心理学思想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营思维、管理思维进行比较。人性与管理集中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性观对管理的影响。激励与管理集中对我国古代在管理中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进行阐述。人际关系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我国古代管理者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际关系。选才与管理部分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成功的选才思想进行探讨。用才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古代管理者使用人才的心理与管理效果的关系。领导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著名历史人物的领导心理学思想。决策管理着重探讨历史著名人物的决策心理学思想。群体与管理主要介绍美国在群体管理中的相关研究成果组织变革与管理主要介绍我国和西方主要的组织变革技术,并分析组织发展与变革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上述内容构成了一个较系统的中国化管理下的组织行为学内容体系,但由于中国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的构想肯定是挂一漏万,还有待于改革中进一步研究、完善。 (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JG069) 组织行为学论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重构 摘 要: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重构,首先激励机制模式要建立在教师的个性需求上并且要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及其信息的及时反馈,并且针对个性特征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人性假设”作为激励的依据。 关键词:组织行为;激励;机制重构 一、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模式的内在驱动力模型的建立 根据人的内在需求结合高校教师自身的特点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内驱力的基本模型,从而使人们对人的动机的激发和形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其在管理中更加有效的来激励员工完成任务。一般人的激励机制模式为:需求动机行动成功或者失败产生新的需求。 (一)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式要建立在教师的个性需求上 高校管理的核心和主体是教师,能否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校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激烈是管理高校教师的有效手段。高校激励机制模式的重构一定要与高校教师的个性需求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和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才有利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高校激励机制的模式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性需求,这导致激励的效果没有效的发挥,并且挫伤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是一个具有多样化特征的群体:如高校教师的年龄分布特征主要在30岁到60岁之间,性别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专业知识、学历等,不同的工作性质等。所以说,高校激励机制模式的重构一定要建立在教师的个性需求上,这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的根本出发点。 (二)激励机制模式重构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激励机制的重构一定要注意保持其拥有完整的系统。现在大多数的激励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在激励系统内部出现断层现象或者激励机制模式的系统内部出现不协调或者相冲突的情况,这些情况都说明现有的激励机制模式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系统。所以说,高校激励机制模式的重构一定要注意系统性。另一方面,激励机制模式的连续性,所谓连续性是指在整个激励机制系统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式的开放的系统这样有利于整个激励机制发挥其潜力并且充满生机活力。 (三)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模式的重构要注意信息反馈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师激励机制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不关心激励的结果,即不重视激励信息的反馈。众所周知激励的效果如何,激励的结果是最权威的说明和诠释。只有在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激励信息反馈模式,才能使高校管理者在现有的激励机制模式上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高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个性需求更近一步的了解,不断的完善激励模式的系统,使整个教师激励模式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重构的模型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重构模型的内容是:个性需求实施激励教师行动激励的效果信息反馈从新实施激励。在这个激励模式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激励的实施者根据教师的个性需求,实施激励政策到激励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当一项任务下达以后,客观上来说这项任务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关键是看外部环境对其任务的影响程度,假如是有利的影响,则可以采取手段促进这一影响,也可以不采取手段任其自由发展。如果影响是不利的则需要管理者、或者控制着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有利于任务的进行。另一方面,是根据激励的效果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来重新对教师的个性需求进行定位,以便掌握教师的最新需求,从而达到最大激励效果的目的。 二、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模式重构的内容 (一)针对教师的个性特征以不同“人性假设”作为激励依据 高校管理者要想在管理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管理方面取得成功,则必须对管理对象有清晰准确的了解和认识,而这种认识基于对管理对象的人性假设。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性假设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受雇人”、“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理论。从管理的历史角度来看,每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说,在对教师激励机制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教师的人性假设。由于教师个性的差异性,管理者要抛除传统的管理思想――对管理对象进行人性假设的单一性。管理者要采用权变的人性假设,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教师群体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同一个管理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其个性需求也不尽相同。对管理对象的人性假设判断正确,也就意味着基本上掌握了管理对象需求,所以说,正确的人性假设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重构的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二)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重构 马克思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强化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当一个人的努力行为没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时,则这个人基本上不会重复同样或者类似的这件事。所以说,对教师成绩应该进行有效的强化,对其缺点则采用负强化,而强化的最有效的手段则是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根据教师的个性需求,等特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利于充分激发教师积极性,挖掘其潜力。薪酬制度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工资激励。工资激励是高校教师经济来源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其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技能工资。工资激励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根据教师的职位,绩效,专业技能等制定以基本工资为基础绩效工资,津贴为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工资激励制度。这样是促进高校教师进行工作的最基本的动力。第二,是奖金激励体制的构建。要针对教师的职务差别,专业技能等设置不同层次的奖金。根据时间的长短设置长,中,短期奖金。 三、激励机制的重构要保证教师的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进行评价,是高校管理者对教师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绩效的评价结果,往往反映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等因素。绩效系统的重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其次,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高校领导、行政人员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再次,在对教师绩效进行重构时一定要注意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要结合。因为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教学效果显现的长期性,挑战性,难以定量性等特征,这些都要求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时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最后,绩效考核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对整个绩效考核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假如没有反馈,则整个绩效考核体系基本就失去意义。这是因为绩效考核的结果本身就对教师起着很强的激励性的作用。此外绩效反馈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对教师行为的导向作用――通过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自身问题以进行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组织行为学论文: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惯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基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目前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和观察思考的视角提出针对教学过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对当前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能力培养;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 引 言 组织行为学是对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其心理与行为规律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人际关系加以预测、引导和调节,以提高组织成员绩效并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由此可以看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强调实际应用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因此,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遵循组织行为学这一学科特性,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程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剖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 2 组织行为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组织行为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开展这一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单纯地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组织管理的能力。近年来,每到毕业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十分严峻,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管理是一种能力,需要学生通过完成“积极参与多种实践活动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投身实践”的循环获得。因此,组织行为学的教学目标与社会对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两者是一致的,而当前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现状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教学目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主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3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中,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仍以采取传统的单一理论讲授式这一教学模式为主,实践性的课堂活动较少,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具体来说,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一,学生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二是缺乏充足的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课时,有悖于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三是考试的方式的设计存在弊端,考试偏向于理论考核,忽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能起到激励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 4 针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4.1 在课程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 在课程教学环节,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要扮演好课堂活动组织策划者以及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加强师生的交流。另外,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的学习及应付考试转变为主动学习并重视学习绩效。 4.1.1 在课堂推行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通过引起学生在场景中的感官和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组织行为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通过各种感观体验和情感体验来认识世界的。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情境式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悟知识,有利于同学们把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和通过实践活动“外化于行”,达到良好的教学的效果。在情境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创设和安排教学所需的场景,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体验中来,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组织行为学知识的内涵并体会组织行为学的实际运用技巧。例如,在学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的例子以场景再现的方式来展现,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4.1.2 通过游戏进行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寓学于娱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取得超出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在游戏中,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这个时候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处于活跃期,在这个时候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拓展。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各种行为和其背后的形成机制的学科,如果教师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相关概念的真正的内涵。而教师借助一些小游戏来教学,则既能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又可以通过游戏来让学生亲身“品味”知识点的内涵。例如,斯蒂芬・P.罗宾斯编写的《组织行为学》一书就介绍了一个名为“积极强化与惩罚”的课堂小游戏,教师可以参考其介绍开展游戏教学的方法。 4.1.3 充分运用好教学案例 就目前来看,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是高校主要采用的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社会发展适应性和实践借鉴作用,另外教学案例也易于获取并且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案例的方法没能被科学和充分地运用,往往会出现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教学效果低于预期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研究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运用好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把晦涩的抽象的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去,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2 在考试评价环节的改革措施 4.2.1 推进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考核主要仍是采用笔试形式,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具有明显的弊端。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增加考核的形式,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完善的考核体制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反过来引导学生根据考核的形式提升自我的能力,实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各高校可对本校现行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考核形式进行重新评估,分析其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激励作用及效果,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考核形式的调整。而调整工作需要循序“考核形式多样化,各项能力考核比例合理分配”的原则。 4.2.2 在考试中应加大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考核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教师在考试题型设置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自主权受到的限制较多。大部分时候,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的考试的形式和传统的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单以及论述等题型,考试的内容仍是以理论为主。这样的考核不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在考试内容上,高校应放宽教师的自主命题权限,课程的命题教师则需要加大实际应用题目类型的比重,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考核内容和题型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严密的逻辑和可行性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 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迅速,对企业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综合能力较高的、能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管理人才。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上,应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在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两个环节来全面推进。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国高校的管理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摘要: 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于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科技进步造就新产业和新产品,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对策与建议 截至2015年底,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污染严重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农产品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市场风险大、质量差、价格低、销路不畅等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保质保量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关键。 1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使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减少资源的约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量、商品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开拓产业新领域;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引领高产量、质量优、效率高、安全又环保的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走高产量、高质量、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在网络环境下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以及综合有效的防灾减灾等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的广泛运用,确保了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1.3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就现阶段来说,世界新兴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正在经历着意义非凡的革命阶段。一方面是农业和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普通农业向网络化农业转型,实现了“互联网+农业”;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创新牵动着生产技术的升级。广义讲,食物生产的研究从植物扩展到微生物,不仅有陆地生产还有海洋生产,这些科技发展会帮助人类提高地球的空间利用而生产出更多物质财富,还有高产量、高效益的种植、养殖业的壮大等。总之,世界农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不断创新并得到应用,作为大环境下的中国农业,必须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世界农业技术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潮流所淘汰,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能力,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挑战 2.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应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滞后、农民收入低等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农业生产、农民文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还未建立健全。 2.2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 据调查,我国科研投资强度为2%左右,而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比例大概为0.7%,两者差距较大,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农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大众性、基础性的产业,其科研投入总量与其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应得到更多支持和保障。 2.3农业科研人才的严重缺失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科研人才。从近几年来看,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条件差、环境恶劣、待遇较低,导致相关人才严重流失。我国近十年专业科研人员的流失率约为职工总数的20%左右,学术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头人、新兴学科专业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建议 3.1加快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十三五”规划指出,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创新体制,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融合农业与网络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依托现有的相关农业机构,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为主,并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心及各级农业科研创新推广机构。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高端农业水平和具有国家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3.2加大投入总量,优化投资比例模式 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总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才会出现科技创新,其农业与经济等部门才能统一协调发展。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要求,应合理完善财政体系中农业领域的支出结构,改革农业资金投入使用以及运作方式,健全财政体系农业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资本以及农业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方面发展。改善农村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业基础科技经费投入。 3.3重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要建立完整的农业科技培训系统,培育农业领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聘请农业高级专家授课,提高我国农技人员实际生产指导能力;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的优越性、公益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才队伍;要建立农技研究推广奖惩机制,完善工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重点体现公益性、基础性的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制定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与奖励制度。 作者:刘艺玮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用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培育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是化解我国农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关键。而农业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员工创造出来的,并通过不断的维持与发展逐步形成和稳定的。农业科技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为了企业战略决策的核也要素。 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人才 1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间从资本到业务、从管理到运营、从技术到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其中科技型企业升级改制更加快速化。当前,湖南省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发展要求,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全国大力发展乡镇旅游观光农业,在这一背景下,农业科技企业当前面临着更为苛刻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特色更为鲜明的产品,农产品或多或少需要带有一定的“土特产”或“家乡味”气息。因此,农业科技企业其所产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这是当前企业既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其面临的重大困难,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企业较多,但农业科技企业则并不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较大。农业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农村地域内的资源、要素和市场的适应性越来越差,几乎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反而对要素等在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中流动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就要求以先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等来推动湖南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2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开发的普遍性问题 人才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可开发性,以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开发为例,由于受到公司产业发展背景所人才资源状况的影响,致使当前人才资源呈以下特征。 2.1人员素质两级分化。 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前管理层人员近150余人,企业总人数260余人,从这一客观来看,当前公司管理层人员数量超出了实际生产与研究的人数。从近几年招入的人员来看,所招岗位中,研发与高层管理者诸多,而生产与实践者占少数。对于管理层的员工其素质要求较高,而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的整体素质则不作要求,或低要求。这从入职者的学历层次就可以见得,当前公司生产线员工普遍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还有些员工除了会讲地方湘西语言以外,连普通话都不会,造成沟通难和管理难。 2.2前线员工流动性大。 一个企业,员工流动较大,则说明这个企业的不稳定性明显,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将产生极大的阻碍。由于公司当前的一线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当前九成员工为农民身份,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个人愿望、公司制度与流程等了解较少,他们也不得关注,通常只关注眼前利益和得失,什么地方工资高就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工资高就什么时候选择性去这个地方。 2.3人员本土化严重。 由于农业行业人才的特殊性,致使当前的人才流动频率高,造成了人才市场化的机制冲突。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等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是最为明显的现象。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了管理上的需求,在选择人员与使用人员方面,通常都是采取最直接、最简单、最便利的就地取材的方式,从地方本区域走快速化渠道招聘员工,这些通过快速渠道进入公司的员工占公司所有员工的多数。 2.4核心人才难以留住。 由于公司地处湖南湘西地区,民族特色浓厚,地区当前较为贫穷,还未赶上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再加上公司员工薪酬与绩效之间总是无法对接起来,致使相互脱节的现象明显。 3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开发对策 3.1树立人才开发新理念。 企业人才开发,首先要明确其开发工作对于该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有什么样的帮助。农业科技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既要看清当前所面对的经营环境、同时又要弄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并且还要进一步了解企业未来是否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培养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人才开发的根本目的,同时培养人才持续竞争优势也是人才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即培养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高技能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简而言之,人才是公司获取未来竞争力的必然因素。 3.2强化企业人才开发的作用。 若要使人才开发工作有效,或者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就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从人才开发的历史演变和现实來看,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公司,人才的角色扮演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公司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如此现状,不同的角色对公司的增值效果不一样。公司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各项设施发挥好,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首先要为人事相关部门配置足够的资源,如增加人员数量,提供系统培训等,更要不断转变人的观念。人事部门则要适当减少对其他事务处理的资源和时间投入,要使全部精力用于人才培养、开发、吸收工作,将资源和时间投入到专业服务中去,与公司发展战略导向同步,使部门成为公司的核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方案,实现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和使用,从而使人才开发的价值得到最全面的体现。 3.3重视员工职业发展,突出企业培训重点。 从研究来看,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人才开发与技术培训体系同样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人才开发过程中,公司所组织的相关培训没有针对性,现有的技能培训方式和手段相当单调,培训时间智囊,次数少,并且参加培训的员工是否有收获,是否能够用培训内容指导实践,这些后续跟踪工作没做到位。这就必定会使公司员工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真正想要的培训没有,不想要的培训又必须应付,培训工作无效。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作者:鲁劲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谈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策 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般来讲,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对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整体素养,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农业经济增长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结构不科学等情况,需要加大农村从业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并打造新型农业人才。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流动、开放与协作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尽全力减少科技人才流失。充分依托当地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等机构并发挥机构内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当地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2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附加值 2.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一般来说,现代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具有见效缓慢、公益性强、周期长与风险大等多个特点,不能单纯依托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发挥其实效性作用,需要积极加大政府的投入,并确保开发主体的地位,充分结合当前市场调节的相关办法,积极鼓励企业与其他民间组织参加相关产品的研发研究工作,进而有效节约现代农业科技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二是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需要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实现农业科技的研发与转化并重。并将农业科研开发与和市场推广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纠正长期以来重视学术而轻视利用、注重研究而轻视推广的倾向,并逐步加大关系到当地国计民生的现代农业科技的投入,适当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切实调动当地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持续升级。 2.2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附加值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实现深加工,让农产品加工链条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要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投资力度,并注意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当地优势加工业资源,以畜产品、粮油、水产品等相关领域为中心,并且创建技术研发的机构,强化农产品技术的推广与研发,强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产学研的培训与合作力度,推动相关产业工程的有效实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相关高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高效协调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贡献效能,增加农产品的加工业在整个农产品总产值内的比重,并确保农产品在加工业中成为农业支柱,促进农业专业化与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3创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3.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对当地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资源加以整合,并且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措施,为农业科技的顺利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农业社会化与标准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推广提供情报与信息,强化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3.2对农业技术进行系统分类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对农业技术加以分类,对类型不同的农业技术,由当地不同的农业推广组织与机构,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是科技产品,主要包含私人技术、半公共技术以及公共技术。对公共技术来讲,具有风险性与公益性,这决定了推广技术与转化技术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对于半公共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并且尽量防止出现政府过分干预的情形;对私人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来进行优化,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4结语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任重道远,只有采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附加值,创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等措施,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真正为“三农”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一五”期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迈入“十二五”,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虽然已经取得“八连增”的巨大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趋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农业科技。近年来,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红心鸭蛋”、“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又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确保生态安全迫切需要科技。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确保产业安全迫切需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领域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的核心。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的水平,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要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少国际农产品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就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科技储备,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力争占据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空前提高。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若干重大举措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论文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必须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做到有破有立,改革是手段,建立是根本,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知识创新、生物技术领域、机械化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公益性农技机构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水利、林业、气象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合作组织等,积极发展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多元推广模式,并给予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同等的政策支持。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农业科技用人规律和基本需求,分别构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骨干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辅助人员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构建、科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农广校和科研推广单位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改革现状及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生产活动,同时是一种经济活动,农业在三大产业中处于基础地位,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在不同的农业技术领域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效果是创新的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及应用,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加快农业进步并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第一,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既表现在其应用的农业科技是首次成功使用的新技术,或者是通过改进现有农业中的某些技术,从而得到更加完善的并且具有更加明显效果的技术。又表现在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创造性地把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技术形态的转化。 第二,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方面,加上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众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得创新的结果呈现出不确定性,这也就意味着创新本身具有风险性。 第三,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回报性。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对国内农业生产的保护政策将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科技创新将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其高回报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阶段性。农业科技创新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这也是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不断进步的结果。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农业增产;以杂交种为重点,生物技术开始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全面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的综合运用,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标志。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动性,同时,转化劳动者的技能;科技创新加速了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资料的物化,使生产工具更加便捷先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劳动对象的效能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科学更先进;科技创新还可以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经营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断增加,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使单位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并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是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农业科技体制不断深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重点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加快,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下大力气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积极鼓励和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组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农业科技基础和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指出,201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5166公斤/公顷,总产达到57121万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 2.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是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满足了农村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二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示范、科技宣传、技术咨询、科技下乡等多种途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科技产业化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科研与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增强了科研单位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适用性较差,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可行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4]。 2.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方面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出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其产生的主要的原因。(1)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不多,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4]。这又归结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型,不是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于农业科研中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就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2)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本身来讲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同时,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如果太高,他们也会消极对待农业技术科技成果;此外,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耕种的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三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3.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原则和方向 3.1.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其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思想和江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指示精神,把农业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借鉴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当前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2)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原则。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既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佳、成本最佳。(3)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推广我国已有的成熟技术,又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又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3.1.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形成适应各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创新模式,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向综合化迈进。21世纪农业科技将在探索农作物、林草业、畜禽、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奥秘,以及挖掘生产潜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目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现代农业科技要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不断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科学交叉点和生长点,拓宽农业的领域。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带来了农业知识经济领域的扩展。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产生一批新的高技术产业群。 (3)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两个支柱产业。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主导21世纪产业的基础性技术将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相互渗透,齐头并进的新局面,而生物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两个支柱产业。 (4)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兼顾生态、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持久性发展能力的集约化、多样化、综合化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体系,能围绕防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再生潜力,支撑农业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技术体系。 (5)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大大加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愈来愈频繁,协作攻关的项目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未来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式能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而且技术交流和新技术转让将会更加制度化,将建立起更加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3.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业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首先,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体系[6]。其次,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确保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各级科技三项经费的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政策应确保落实,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总量[7]。再次,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应向具有研发能力的优势机构和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倾斜,通过政府投入导向,引导研发机构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确立“人才强农”的基本国策,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8],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中小学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开设一些农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利用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利用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中等农业教育要重点扶持农村急需而又薄弱的中、初等专业技术教育项目;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为农村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农业技术人才。 (3)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及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支撑,在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的高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8]。同时要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说是科技走向千家万户的紧密结合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组织形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途径、提高农业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5)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制定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文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型龙头企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企业和龙头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4结语 21世纪是我国农业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面向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时机,结合我国国情,加快农业技术改造,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加速发展。 作者:任秀梅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